Text
                    % 南
第 /、 卷
中国科 学院昆 明植物 研究所 编著


Digitized by the Internet Archive in 2011 with funding from Institute of Botany, CAS and Internet Archive  http://www.archive.org/details/yunnanzhiwuzhi06wuzh 
/5 ^ :6  云南 植物志 第六卷 (种子 植物) 中囯科 学院昆 明植物 研究所 编著 ' • 云 南省科 学技术 委员会 资助项 目  264^8 
(京) 新登字 092 号  内 容简介 《云南 植物志 》 系 记载云 南地区 野生及 习见载 培高等 植物的 专志。 共分 苔藓 植物、 蕨 类植物 和种子 植物三 大类。 本卷共 记载种 子植物 的十字 花科、 石 竹科、 葫 芦科、 杨 柳科、 桑科、 芸 香科等 19 科 151 属 756 种 191 亚 变种。 书中 对科、 属的特 征均有 简要的 描述, 并 附有检 索表; 对每 种植物 的名称 (中文 正名、 别名、 拉丁 学名、 异名 )、 形态、 产地、 生境、 分 布等均 有较详 细的 记载。 对已知 有经济 价值的 种类, 其 用途也 作扼要 介绍。 半数种 类附有 形态 特征比 较图或 植株全 貌图。 本书 可供植 物学、 农业、 林业、 园艺、 医药等 教学、 科研 和生产 单位的 工作者 参考。 '  云南 植物志 第六卷 (种子 植物) 中国科 学院昆 明植物 研究所 编著 责 任编辑 曾桂芳 4^ 9 * A ii 出版 北《 东黄城 ftU 匕街 16 号 邮政 编码: 100717 + u4f $ ftw 印刷 新华 书店北 京发行 所发行 各地 新华书 店经售 1995 年 3 月 第一版 开本 : 787 x 1092 1/ 16 1995 年 3 月第一 次印刷 印张: 571/ 4 插页 : 2 印数: 1 —2000 字数: 1 348 000 ISBN 7 -03 - 004289 - 1/Q • 528 定价: 72. 00 元 
FLORA YUNNANICA  Tomus 6 (SPERM ATOPH YT A ) INSTITUTUM BOTANICUM KUNMINGENSE ACADEMIAE SINICAE EDITA  Science Press 19 9 5 
吴征馐 陈 介 陈书坤 李锡文 庄 璇 陈书坤 陈宗莲 陶德定 李 恒 (中 国科学 院昆明 植物研 究所) 徐永椿 樊国盛 诸葛仁 唐 亚 毛品一 何丕绪 李文政 (西 南林 学院) 张秀实 (贵 州省 生物研 究所) 绘图者 曾孝濂 吴锡麟 杨建昆 肖 溶 李锡畴 刘怡涛 李 楠 王红兵 谢 华何平 张培英 Redactores Wu Zhengyi ( Wu Cheng-yih ) Chen Jie ( Chen Cheih) et Chen Shukun Auctores Li Xiwen (Li Hsi-wen) Zhuang Xuan (Chuang Hsuan) Chen Shukun Chen Zonglian (Chen Chung-lien) Tao Deding Li Hen (Institutum Botanicum Kunmingense Academiae Sinicae) Xu Yongchun (Hsu Yungchun) Fan Guosheng Zhu Geren Tang Ya Mao Pinyi He Pixu Li Wenzheng (Collegium Silviculturae Australi- Occidemtal- is Sinicae) Zhang Xiushi (Chang Siu-shih) (Institutum Biologicum Guizhouense) Delineatores Zeng Xiaolian Wu Xilin Yang Jiankun Xiao Rong Li Xichou Liu Yitao Li Nan Wang Hongbin Xie Hua He Ping Zhang Peiying  扁 扁 绉 4» ^者 主 著 主副编  说明: 本志 第五卷 副主编 应为: 陈 介 陈书坤 
目 录  各 论 39. 十 字花科 Cruciferae 1 52. 沟 繁缕科 Elatinaceae 121 53. 石竹科 Caryophyllaceae 125 93. 大风 子科 Flacourtiaceae 248 103. 萌声科 Curcurbitaceae 268 U_J2B^ 椴树科 Tiliaceae 395 128a. 杜 英禾斗 Elaeocarpaceae 425 156- 杨柳科 Salicaceae 463 167. 桑 科 Moraceae 557 182. 铁 青树科 Olacaceae 666 182a. 赤 苍藤科 Erythropalaceae 671 183. 山 柚子科 Opiliaceae 672 194. 芸香科 Rutaceae 685 292. 竹芋科 Marantaceae 798 294. 假 叶树科 Ruscaceae 804 318. 仙茅科 Hypoxidaceae 815 320. 假兰科 Apostasiaceae 822 321. 箭 根薯科 Taccaceae 826 323. 水 玉簪科 Burmanniaceae 829 辛卜 遗 835 索 引 中 名索引 838 经济植 物索引 866 拉丁 名索引 872  《云 南植 物志》 已出版 各科中 名索引 《云 南植 物志》 已 出版各 科拉丁 名索引 
39. +字 花禾斗 Cruciferae nom. conserv.  一 年生至 多年生 草本, 少数 灌木或 乔木, 被单毛 或叉状 毛或星 状毛, 有时 无毛。 叶 互生或 螺旋状 排列, 通常为 单叶, 间有 复叶, 无 托叶, 基生叶 常为莲 座状。 花序 总状或 伞 房状; 花常 两性, 上位, 辐射 对称, 有 花梗, 常无 苞片; 萼片 4 , 直立或 开展, 2 对交 互 对生, 有 时内轮 基部成 囊状; 花瓣 4, 极少 退化, 成十 字形, 和萼片 互生, 离生, 常有 明 显爪, 黄色、 白色或 紫色; 雄蕊 6, 少 有由于 退化成 4, 2 或 1, 极 少多于 6, 四强, 外 轮短, 内 轮长, 花 丝有时 具翅、 齿或附 属物, 花药 2 室, 极少具 1 室, 可孕; 侧蜜腺 (在 短雄蕊 基部) 常 存在, 成各种 形状, 中蜜腺 (在 长雄 蕊基部 外围或 中间) 有 或无; 子 房有 2 连合 心皮, 1 一 2 室或具 2 至 多数重 叠室, 有 1 至 多数胚 珠生在 2 侧膜胎 座上, 隔 膜 系由于 胎座过 度生长 形成, 花柱 单一, 有时不 存在, 柱头常 头状, 不裂至 2 裂。 果为 短角 果或长 角果, 开 裂或不 开裂, 从下 向上以 2 裂瓣 开裂, 种 子附着 在胎座 框及隔 膜上, 有时横 裂成具 1 至数 种子的 部分, 少 有种子 在花柱 下不裂 的喙内 发育, 果 瓣膜质 至革质 且 加厚, 平坦或 膨胀, 有时 具脊、 翅或附 属物, 无毛或 有毛, 具 1 至 多数平 行脉, 中脉 常 明显; 种子 1 至 多数成 1 一 2 行, 种皮 平滑、 颗 粒状或 网状, 少 数具纵 条纹, 有时 具翅, 常 遇湿时 发粘, 无 胚乳, 子叶 线形至 匙形, 无柄或 有柄, 子 叶和胚 根排列 位置主 要的有 5 类: (1) 子叶缘 倚胚根 (胚 根位 于两片 子叶的 &缘, 常用 = 代表 ); (2) 子叶 背倚胚 根 (胚 根位 于两片 子叶的 1 片的 背面, 常用 Oil 代表 ); (3) 子叶 对折或 子叶摺 合胚根 (胚 根位于 2 对折 子叶的 中间, 常用 0》 代表 ); (4) 子叶 一摺背 倚胚根 (同第 2 类, 但子 叶 一摺, 常用 O || || 代表) ; (5) 子 叶二或 多摺背 倚胚根 (同第 2 类, 但子 叶二或 多摺, 常 用 Oil || || || 代表 ), 前三 式是常 见的。 约 350 属近 3 200 种, 主产 地为北 温带, 尤以地 中海区 域分布 较多。 我国有 90 余属, 400 余种, 各 地均有 分布, 以 西南、 西北、 东 北高山 区及丘 陵地带 为多, 平 原及沿 海地区 较少; 云 南约有 34 属 116 种 3 亚种 34 变种及 5 变型, 产 各地, 但以 西北' 高 山地区 为主。 本科 为一十 分自然 的科, 与罂 粟科和 山柑科 有密切 的亲缘 关系。 本科 不少植 物可作 蔬 菜食用 (如芸 苔属、 豆瓣 菜属、 荠 菜属、 高河 菜属、 独行 菜属等 ), 并可 入药, 有清热 解毒、 降压、 止血、 明目等 功效, 特 别用于 败血症 和牙龈 腐烂; 大 多数植 物的种 子富含 油脂, 可供食 用或工 业用; 少数 植物如 菘蓝、 大青, 其叶常 做蓝色 染料。  分属 检索表  复叶。 草本有 根茎、 鳞茎或 珠芽; 花 紫色、 粉 红色或 白色; 种子 1 行。 长 雄蕊花 丝翅状 加宽, 上 部增厚 或呈膝 状弯曲 长 雄蕊花 丝不成 翅状, 上 端直立  15- 弯 蕊芥属 Loxostemon 14. 碎 米荠属 Cardamine  ① 本 科的替 代名为 Brassicaceae。 
5 (2) 6 (7) 7 (6) 8 (1) 9 (30) 10 (19: 11 (14 12 (13: 13 (12: 14 (11: 15 (16: 16 (15: 17 (18: 18 (17: 19 (10: 20 (21: 21 (20; 22 (27: 23 (24: 24 (23: 25 (26: 26 (25: 27 (22: 28 (29: 29 (28: 30 (9) 31 (58: 32 (41: 33 (36: 34 (35;  35 (34: 36 (33: 37 (38:  草本无 根茎、 鳞茎或 珠芽; 花多为 白色; 种子 1 一 2 行。 长角 果近圆 柱形; 花白 色或丁 香紫色 21. 豆 辧菜属 Nasturtium 短 角果近 圆形、 扁圆形 或长椭 圆形; 花 白色或 淡红色 12. 泡 果荠属 Hilliella 单叶。 叶羽状 半裂、 深裂、 全裂 或大头 羽裂。 短 角果。 果实 2 列, 纵列成 2 果瓣, 各含 1 种子。 短角果 较大, 果瓣 扁平或 侧扁, 有翅, 光滑; 总状 花序圆 锥状, 花 两性, 有时 单性, 雌雄同 株, 雄蕊 6 — 16; 多年 生草本 7. 高 河菜属 Megacarpaea 短角果 较小, 果 瓣近圆 球形, 无翅, 加厚, 表面 有粗糙 皱纹或 鸡冠状 突起; 总 状花序 头状, 雄 蕊 6, 或 退化成 4 或 2; —年生 或二年 生草本 4 . 臭荠属 Coronopus 果实非 2 列, 开 裂或不 开裂。 短角 果常成 翅状, 2 室, 每室有 1 种子; 花瓣 存在、 退 化或不 存在, 雄蕊 6 个, 或 退化成 4 个 或 2 个 3. 独 行菜属 Lepidium 短角 果不成 翅状, 2 室, 每室 有少数 至多数 种子; 花瓣 存在, 雄蕊 6 个。 短 角果倒 心形、 倒 心状三 角形、 模形或 长圆形 9. 荠属 Capsella 短 角果椭 圆形、 倒卵形 或梨形 33. 阴 山荠属 Yinshania 长 角果。 叶为 2 — 3 回羽状 全裂; 花 黄绿、 黄或 淡黄, 有时 淡紫色 34. 播 娘萬属 Descurainia 叶 为大头 羽裂、 一 回羽状 半裂、 深裂或 全裂。 叶 为大头 羽裂。 花白 色或紫 红色; 长角果 肉质, 圆 筒状, 成 2 节, 下节 极短, 无 种子, 上节 伸长, 在 种子间 稍 缢缩, 成熟 时裂成 几个含 1 种子 的节, 或裂成 2 个不开 裂部分 …… 2. 萝卜属 Raphaniis 花多为 黄色, 少有白 色或淡 红色; 长角 果非如 上述。 长角果 无喙, 圆 柱形或 线形, 果瓣具 3 脉 28< 大 蒜芥属 Sisymbrium 长 角果具 长喙, 圆 柱形可 有棱, 果瓣具 1 脉 1. 芸苔属 Brassica 叶 为羽状 半裂、 深裂或 全裂。 植物具 单毛或 腺毛; 花白色 或浅蓝 紫色; 果 实窄圆 柱形, 雄蕊 花丝内 面有齿 或无齿 22. 异 森芥属 Dimorphostemon 植物具 单毛或 无毛; 花 黄色; 果实 线状圆 柱形、 椭圆 形或近 球形, 雄蕊 花丝无 附属物 …… 20- 璋菜属 Rorippa 叶全 缘或有 鋸齿。 植株无 毛或有 单毛。 长 角果。 茎短缩 或茎部 无叶。 直立 或垫状 植物, 有宿存 的叶柄 及枯萎 残叶; 花在 花葶上 单生, 蓝 紫色、 玫瑰 紫色、 淡 紫色、 淡 黄色或 白色; 雄蕊 6 个皆 发育, 或 4 个或 2 个 发育; 长角 果从背 部压扁 23. 丛瓶属 Solms-Laubachia 矮 小直立 草本, 无 宿存的 叶柄; 总 状花序 疏松; 花 白色, 雄蕊 6 个皆 发育; 长角果 稍膨胀 17. 堇 叶芥属 Neomartinella 茎 伸长。 花瓣 黄色, 有时 退化或 不存在 20. 蘀菜属 Rorippa 
十 字花科  3  38 (37) 花瓣 白色或 紫色, 少 有玫瑰 红色或 黄色, 常 存在。 39 (40) 花瓣 白色或 紫色, 少有 黄色; 角果 线形, 伸长; 总 状花序 无苞片 14. 碎 米养属 Cardamine 40 (39) 花辧 白色, 少 有玫瑰 红色; 角果圆 柱形、 棍棒 形至披 针形, 较短; 总状花 序有或 无苞片 27. 山 嵛菜属 Eutrema 41 (32) 短 角果。 42 (47) 短角果 不裂。 43 (44) 茎 短縮; 基生叶 倒披针 形至狭 匙形; 花葶具 单花; 花白色 或丁香 紫色, 常有 蓝纹或 紫纹; 短 角 果宽倒 卵形或 椭圆形 16. 无 茎荠属 Pegaeophyton 44 (43) 茎 伸长。 45 (46) 叶 肉质, 卵形或 匙形; 总状 花序有 苞片, 花 紫色或 白色; 短角果 倒卵形 32- 无 隔芥属 Staintoniella 46 (45) 叶非 肉质, 长 椭圆形 至长圆 状倒披 针形, 茎生叶 抱茎; 总状 花序无 苞片, 花 黄色或 白色; 短 角果长 圆形、 宽 楔形至 卵状椭 圆形, 稀圆形 … 5. 菘蓝属 Isatis 47 (42) 短角果 开裂。 48 (49) 短角 果宽尖 塔形, 果 瓣边缘 及背上 有少数 鸡冠状 小瘤体 10. 半 背荠属 Hemilophia 47 (48) 短角 果无凸 出物。 50 (57) 角 果压扁 方向和 隔膜成 直角。 51 (52) 短角果 无翅, 倒 心形、 倒 心状三 角形、 楔 形或长 圆形; 茎上部 叶抱茎 9. 养属 Capsella 52 (51) 短角果 有翅。 53 (54) 花瓣 大小不 相等, 2 外花 瓣常比 2 内 花瓣大 6. 屈 曲花属 Iberis 54 (53) 花 瓣大小 相等。 55 (56) 茎 常有蓝 粉霜; 茎生叶 抱茎; 花瓣 发育, 比萼 片长, 雄蕊 6; 短角果 有显明 的翅, 长大 于宽; 花柱 长或短 8. 遏 蓝菜属 Thlaspi 56 (55) 茎无蓝 粉霜; 茎生 叶常不 抱茎; 花 瓣小, 有 时比萼 片短, 少数退 化或不 存在, 雄蕊 6, 有时 退化成 4 或 2; 短角 果顶端 稍有翅 或翅不 明显; 花柱常 微小或 近于无 3- 独 行菜属 Lepidium 57 (50) 短角果 压扁方 向和隔 膜平行 27. 山 嵛菜属 Eutrema 58 (31) 植株 有单毛 及叉状 毛或星 状毛。 59 (72) 长 角果。 60 (61) 植株有 腺毛; 无 花柱, 柱头背 部加厚 24. 紫 罗兰属 Matthiola 61 (60) 植株无 腺毛; 柱头 背部不 加厚。 62 (63) 长角果 弯曲或 扭曲, 常呈 念珠状 30. 念 珠芥属 Torularia 63 (62) 长角果 不呈念 珠状。 64 (69) 花 白色、 粉 红色或 紫色。 65 (66) 叶肉质 31. 肉 叶荠属 Braya 66 (65) 叶非 肉质。 67 (68) 茎生叶 无柄, 半 抱茎或 抱茎; 角果稍 压扁; 种子多 有翅, 湿时不 发粘, 子叶缘 倚胚根 … 18- 南芥属 Arabis 68 (67) 茎 生叶无 柄或有 短柄; 角果圆 筒状; 种子 无翅, 湿时 发粘, 子叶背 倚胚根 
4 云南 植物志  19- 鼠 耳芥属 Arabidopsis 69 (64) 花 黄色、 桔黄 色或带 紫色。 70 (71) 花有中 蜜腺; 种子 1 行; 一 年生、 二年生 或多年 生草本 25. 糖芥属 Erysimum 71 (70) 花无中 蜜腺; 种子 1 一 2 行; 多年 生草本 26. 桂 竹香属 Cheiranthus 72 (59) 短 角果。 73 (74) 短 角果宽 菱形, 侧扁, 果瓣 凸出, 具脊, 有 毛或近 无毛, 具 圆锥状 粗喙; 果梗 外折且 扭转; 花 药紫色 11. 蛇 头荠属 Dipoma 75 (74) 短角 果其它 形状, 果 瓣平或 凸出, 无毛或 有毛, 有 短喙, 果梗 平展、 直立或 上升。 76 (79) 总状 花序伞 房状; 叶非 肉质; 花 小或中 等大, 黄色或 白色, 少有玫 瑰色或 紫色; 短角 果大多 为卵 形或披 针形, 一 部分为 长圆形 或线形 13. 葶苈属 Draba 77 (76) 总状花 序短或 头状; 叶 肉质或 近此。 77 (78) 无 茎生叶 或茎生 叶只有 2 个; 总 状花序 头状, 无 苞片, 花无中 蜜腺; 角果长 圆形、 长 圆状椭 圆 形或倒 卵形至 线形, 隔膜 完全, 透明, 花 白色、 淡 黄或淡 红紫色 31. 肉 叶荠属 Braya 78 (77) 茎生 叶超过 3 个; 总 状花序 疏松, 常有 苞片, 花有中 蜜腺, 中蜜 腺呈半 环状, 内侧 开口; 角 果 卵状长 圆形, 隔 膜不完 全或不 存在, 有时 完全; 花白色 或浅丁 香紫色 29. 寒 原养属 Aphragmus  1. 芸笞属 Brassica L. 一年、 二年或 多年生 草本; 根木质 化或呈 肉质的 块根。 茎 直立, 分枝, 无毛 或散生 单毛, 绿色, 但 有些种 类呈粉 绿色。 基 生叶与 下部茎 生叶多 为大头 羽裂, 上部茎 生叶常 全缘, 无柄或 具柄。 总 状花序 顶生, 呈伞房 状或圆 锥状; 花鲜黄 色或淡 黄色, 稀 白色; 萼 片 直立或 开展, 基部 囊状或 扁平; 花瓣具 长爪; 花 柱短或 伸长, 有时 喙状或 剑形, 柱头 头状, 有时 截形或 2 浅裂。 果为长 角果, 圆 柱形或 有棱, 先端 具喙, 开裂, 有梗 或几无 梗, 果瓣 突起, 具 1 脉, 隔膜膜 质或海 绵质; 种子 1 行, 圆球形 至椭圆 球形, 淡 黄色、 褐 色 至紫褐 色或黑 褐色, 湿时 发粘; 子 叶背倚 胚根或 对折。 约 100 种, 广 布于东 半球北 温带, 多在 地中海 地区, 其中 有些种 类广植 于世界 各地。 我国有 14 栽 培种和 11 栽培 变种; 云南有 12 栽 培种和 6 栽培 变种。 分种 检索表 1 (10) 叶厚, 肉质, 粉蓝 色或蓝 绿色; 花大, 直径 1.5 — 2.5 厘米, 白 色至浅 黄色, 花瓣 有长爪 (甘蓝 型)。 2 (9) 花序 在花期 延长, 顶端 不成伞 房状; 花 瓣白色 或极浅 黄色, 长达 2. 5 厘米; 幼 基生叶 及心叶 无毛。 3 (8) 花多乳 黄色; 二年至 多年生 草本, 具一 根颈。 4 (7) 叶大 且厚, 肉质, 部分 或全部 茎生叶 无柄或 抱茎; 茎不 肥厚成 块茎。 5 (6) 叶 层层包 裹成球 状体; 花 序正常 la. 莲花白 B. oleracea var. capitata 6 (5) 叶不包 裹成球 状体; 由 总花梗 和未发 育的花 芽密集 成乳白 色肉质 头状体 
十 字花科  5  lb. 洋花菜 B. oleracea var. botrytis 7 (4) 叶较小 且薄, 茎 生叶有 细柄; 茎在 近地面 处肥厚 成块茎 2. 擘蓝 B. caulorapa 8 (3) 花白 色或浅 黄色; 叶片宽 卵形, 基部有 1 对 叶耳, 具 长柄; 茎 不加粗 3- 芥蓝 B. alboglabra 9 (2) 花 序在花 期短, 顶端簇 生成伞 房状, 长达 10 厘米; 花 较小, 直径 1 一 1.5 厘米, 淡 黄色; 幼 叶有 少数散 生刚毛 4. 欧 洲油菜 B. napus 10 (1) 叶 较薄, 非厚 肉质, 不呈 现粉蓝 色或蓝 绿色; 花小, 直径 0.4 — 2 厘米, 鲜黄 色或浅 黄色, 花 瓣具 不明显 的爪。 11 (26) 种 子不具 明显网 状穴; 长角果 不成念 珠状; 植株无 辛辣味 (白菜 型)。 12 (25) 部分 或全部 茎生叶 抱茎。 13 (14) 块 根下部 生根; 二年生 草本; 茎生 叶多具 细齿, 抱茎, 但不 成耳状 …… 5. 芫菁 B. rapa 14 (13) 无 块根。 15 (18) 植株具 粉霜; 基生叶 丛不太 发育或 长存; 至 少有些 茎生叶 基部成 耳状。 16 (17) 茎、 叶片、 叶柄、 花序 轴及果 瓣均不 带紫色 6a. 芸苔 B. campestris var. campestris 17 (16) 茎、 叶片、 叶柄、 花 序轴及 果瓣均 带紫色 … 6b. 紫菜苔 B. campestris var. purpuraria 18 (15) 植 株绿色 或略具 粉霜; 基 生叶丛 发育; 茎生 叶抱茎 但不成 耳状。 19 (20) 基生叶 及下部 茎生叶 的叶柄 很宽且 扁平, 边缘有 具缺刻 的翅; 二年 生草本 • • 7. 白菜 B. pekinensis 20 (19) 基生 叶及下 部茎生 叶的叶 柄厚, 但 无显明 的翅; 二年或 一年生 草本。 21 (22) 茎 生叶近 圆形或 长圆状 卵形; 长角果 短粗, 有短 粗的喙 8. 塌棵菜 B. narinosa 22 (21) 茎生 叶倒卵 形或椭 圆形, 基部常 扩展; 长角 果长, 有 长喙。 23 (24) 基 生叶有 不明显 圆齿或 全缘, 幼 时无毛 9a. 小白菜 B. chinensis var. chinensis 24 (23) 基 生叶有 不明显 钝齿或 全缘, 幼时 有单毛 9b. 油白菜 B. chinensis var. oleifera 25 (12) 茎生叶 有柄, 不 抱茎, 宽 卵形, 窄长 圆形至 披针形 10. 箭干白 B. parachinensis 26 (11) 种子具 明显网 状穴; 长角果 铍缩或 具突出 的果瓣 及很短 的喙; 植株有 辛辣叶 (芥菜 型)。 27 (34) 基生 叶大头 羽裂, 有 2 — 3 对 裂片或 不裂, 叶片 或裂片 边缘有 缺刻或 牙齿; 长 角果宽 2 — 3. 5 毫米。 28 (29) 块根 肉质, 膨大 11c. 大头菜 B. juncea var. megarrhiza 29 (28) 根不为 肉质, 也不 膨大。 30 (31) 下部 叶的叶 柄基部 肉质, 膨大, 成 拳头状 lib. 搾菜 B. juncea var. tumida 31 (30) 下部 叶的叶 柄基部 不为肉 质也不 膨大。 32 (33) 基生 叶宽卵 形至倒 卵形, 边缘 有缺刻 或裂齿 11a. 芥菜 B. juncea var. juncea 33 (32) 基生 叶长圆 形或倒 卵形, 边缘有 重锯齿 或缺刻 •••••• lid. 油芥菜 B. juncea var. oleifera 34 (27) 基 生叶不 分裂, 边缘有 大小不 等的牙 齿或重 锯齿; 长 角果宽 1 一 2 毫米 12. 苦菜 B. integrifolia la. 莲花白 (变种 ) (云南 ) 甘蓝 (本 草拾遗 ), 包菜 (江苏 ), 洋 白菜、 圆白菜 (北京 ), 疙 瘩白、 大头菜 (东 北), 包 心菜、 包包菜 (陕西 ), 椰菜 (广 东、 广西) Brassica oleraca var. capitata L. (1753); O. E. Schulz in Engl. (1919)" ; Bailey (1992), (1930)* ; Cheo (1948); 广州 植物志 (1956); "图 鉴" (1972)'; Jafri (1973); 秦岭 植物志 (1974); 内蒙古 植物志 (1978)、 湖北 植物志 (1979)';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6  云南 植物志  (1980)* ; C. Y. Wu (1984); Griers. (1984); K. C. Kuan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7)* ; X. L. Yang (1988). Brassica capitata Levi. (1910). 二年生 草本, 矮且 粗壮, 被 粉霜。 茎 第一年 肉质, 不 分枝, 绿 色或灰 绿色, 具基生 叶, 第 二年有 分枝, 具茎 生叶。 基生叶 多数, 质厚, 层 层包裹 成扁球 形的球 状体, 球状 体直径 10 — 30 厘米或 更大, 外层淡 绿色, 内层乳 白色。 基生 叶及下 部茎生 叶长圆 状倒卵 形至 圆形, 长 和宽达 30 厘米, 先端 圆形, 基部骤 窄成极 短但有 宽翅的 叶柄, 边缘 有波状 不明显 锯齿; 上部 茎生叶 卵形或 长圆状 卵形, 长 8 — 13. 5 厘米, 宽 3. 5 — 7 厘米, 基部抱 茎; 最上 部叶长 圆形, 长约 4. 5 厘米, 宽 1 厘米, 抱茎。 总 状花序 顶生及 腋生; 花直径 2 — 2. 5 厘米; 花梗长 7 — 15 毫米; 萼片 直立, 线状长 圆形, 长 5 — 10 毫米; 花瓣淡 黄色, 宽椭圆 状倒卵 形或近 圆形, 长 13 — 15 毫米, 脉纹 明显, 先端 微缺, 基部骤 窄成长 5 — 7 毫 米 的爪。 长 角果圆 柱形, 长 6 — 9 厘米, 宽 4 一 5 毫米, 两侧稍 压扁, 中脉 突出, 喙圆锥 形, 长 6 — 10 毫米; 果 梗粗, 直立 开展, 长 2. 5 — 3. 5 厘米; 种子圆 球形, 直径 1.5 — 2 毫 米, 棕色。 花期 4 月, 果期 5 月。 云南各 地广为 栽培; 我国 南北各 地均有 栽培。 原产 欧洲。 叶球供 作蔬菜 食用, 为重 要蔬菜 之一; 叶的 浓汁用 于治疗 胃及十 二指肠 溃疡。 lb. 洋花菜 (变种 ) (云南 ) 花菜 (通称 ), 花椰菜 (广 州植 物志) var. botrytis L. (1753) ;0. E. Schulz in Engl. (1919)* ; Bailey (1922)*, (1930)* ; Cheo (1948); 广州 植物志 (1956); "图 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内蒙 古植物 志 (1978)* ; 湖北 植物志 (1979);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80)* ; C. Y. Wu (1984) ; Griers.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X. L. Yang (1988). 二年生 草本, 高 60 — 90 厘米, 被 粉霜。 茎 直立, 粗壮, 有 分枝。 基生 叶及下 部茎生 叶灰 绿色, 开展, 不 包心, 长圆 形至椭 圆形, 长 2 — 3. 5 厘米, 全缘 或具细 牙齿, 有时叶 片 下延, 具 数个小 裂片, 并成 翅状, 叶柄长 2 — 3 厘米; 中、 上部 茎生叶 较小且 无柄, 长 圆 形至披 针形, 抱茎。 茎顶 端有一 个由总 花梗、 花梗 和未发 育的花 芽密集 成的乳 白色肉 质头 状体; 花 淡黄, 后变 白色。 长 角果圆 柱形, 长 3 — 4 厘米, 有 1 中脉, 喙长 10 — 12 毫 米, 下 部粗, 上 部细; 种子 宽椭圆 球形, 长近 2 毫米, 棕色。 花期 4 月, 果期 5 月。 云南各 地广为 栽培; 我国 南北各 地均有 栽培。 原产 欧洲。 头 状体的 幼花序 供作蔬 菜食用 。 2. 擘蓝 (农政 全书) 图版 1, 1-3 芥蓝头 (广州 ), 玉头 (内蒙 古), 苤蓝 (北京 ) Brassica caulorapa Pasq. (1867); Bailey (1922)*; Cheo (1948); 广州 植物志 (1956); 北京 植物志 (1962); "图 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湖北 植物志 (1979)* ;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80); C. Y.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 7 )'. Brassica oleracea var. gongy lodes L. (1753) ; Mill. (1768); O. E. Schulz in Engl. (1919); 秦岭 植物志 (1974); X. L. Yang (1988); B. oleracea L. var. caulorapa DC. (1824); 内蒙古 植物志 (1979)'. 
图 版 1 3. 擘蓝81^& 3 (:3111<«叩 3 ?3叫., 1. 植株 下部, 示膨大 的茎, 2. 植株 上部, 示 花序一 部分, 3. 花纵剖 4-5. 芥蓝 B. alboglabra Bailey, 4. 基 生叶, 5. 花序- 部分。 (曾孝 濂绘) 
8  云南 植物志  二年生 草本, 高 3 — 60 厘米, 全体 无毛, 带 粉霜。 茎短, 在 离地面 2 — 4 厘 米处膨 大成一 个实心 长圆球 体或扁 球体, 绿色, 其上集 生叶。 基生 叶叶片 略厚, 宽卵形 至长圆 形, 长 I 3 . 5 — 20 厘米, 基 部在两 侧各有 1 裂片, 或仅在 一侧有 1 裂片, 边 缘有不 规则裂 齿, 叶柄长 6. 5 — 加 厘米, 常有 少数小 裂片; 茎 生叶长 圆形至 线状长 圆形, 长约 2. 5 厘 米, 边缘具 不规则 锯齿, 基 部常有 1 一 2 裂片。 花 黄色。 长 角果具 短喙, 常 在基部 膨大; 种 子近圆 球形, 直径 1.2 毫米, 有 棱角。 花期 4 月, 果期 6 月。 云 南各地 栽培; 我国大 多数省 区也有 栽培。 原产 欧洲。 球茎 及嫩叶 作蔬菜 食用; 种 子油供 食用; 叶 及种子 药用, 能消 积食, 治疗十 二指肠 淸脔。 3- 芥蓝 (岭南 杂记) 图版 1, 4-5 Brassica alboglabra Bailey (1922)*, (1930)*; 广州 植物志 (1956)*; C. Y.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一年生 草本, 高 0.5 — 1 米, 通 常开花 期间高 30 — 40 厘米, 无毛, 具 粉霜。 茎 直立, 分枝。 基生 叶叶片 卵形, 长达 10 厘米, 边 缘有极 不规则 的齿, 不分裂 或在基 部有小 裂片, 叶柄长 3 — 7 厘米, 有时 与叶片 等长或 过之; 茎 中部叶 叶片卵 形或圆 卵形, 长 6 — 9 厘米, 边缘波 状或有 不整尖 锐齿, 基部 耳状, 沿叶柄 下延, 有少 数显著 裂片; 茎 上部叶 叶片长 圆形, 长 8 — 15 厘米, 先端 圆钝, 不裂, 边缘有 粗齿, 不 下延或 有显著 叶柄。 总 状花序 长, 直立; 花直径 1.5 — 2 厘米; 花梗长 1 一 2 厘米, 开展或 上升; 萼片披 针形, 绿色, 边 缘 透明; 花瓣白 色或淡 黄色, 长 圆形, 长 2 — 2. 5 厘米, 有显著 脉纹, 先端 全缘或 微凹, 基 部渐窄 成爪。 长角果 线形, 长 3 — 9 厘米, 顶端 骤然收 缩成长 5 — 10 毫米 的喙; 种子圆 球形, 直径约 2 毫米, 红 棕色, 有微小 窝点。 花期 3 — 4 月, 果期 5 — 6 月。 云南各 地常见 栽培; 可能原 产我国 南部, 广东、 广 西广为 栽培。 嫩花序 作蔬菜 食用, 尤 以春初 为盛, 依花 色不同 分白花 芥蓝菜 和黄花 芥蓝菜 两个品 种。 4. 欧 洲油菜 Brassica napus L. (1753), s. 1. ; Bailey (1922) , (1930)* ; Sinskaja in Kom. (1939); Lauener (1965); Jafri (1973); C. Y. Wu (1984); K. C. Kuan (1985), 中 国 植物志 (1987); X. L. Yang (1988). 一年或 二年生 草本, 高 30 — 50 厘米, 具 粉霜, 仅幼 叶有少 数散生 刚毛。 茎 直立, 有 分枝。 下 部茎生 叶大头 羽裂, 长 5 — 25 厘米, 宽 2 — 6 厘米, 顶裂片 卵形, 长达 9 厘米, 先端 圆形, 基部近 截平, 边缘有 钝齿, 侧 裂片约 2 对, 卵形, 长 1.5 — 2. 5 厘米, 叶柄长 2- 5 — 6 厘米, 基部有 裂片; 中 部及上 部茎生 叶由长 圆状椭 圆形渐 变成披 针形, 基部 心形, 抱茎。 总状 花序伞 房状; 花直径 10 — 15 毫米; 花梗长 6 — 12 毫米; 萼片 卵形, 长 5 — 8 毫 米; 花瓣浅 黄色, 倒 卵形, 长 10 — 15 毫米, 爪长 4 一 6 毫米。 长角果 线形, 长 4 一 8 厘米, 果瓣具 1 中脉, 喙细, 长 1 一 2 厘米; 果 梗长约 2 厘米; 种子圆 球形, 直径约 1.5 毫米, 黄 棕色, 近种脐 处常带 黑色, 有网 状穴。 花期 3 — 4 月, 果期 4 一 5 月。 丽江、 大理有 栽培; 我国 各地有 栽培。 原产 欧洲。 本种为 主要油 料作物 之一, 种 子油供 食用。 
图 版 1 3. 芜菁 Brassica rapa L. , 1. 植株 下部, 示 块根, 2. 植株 上部, 示 花序一 部分, 3. & 角果; 4一5. 芸苔 (原变 种) B. campestris \.. var. campestris, 4. 植株 下部, 5. 植株 h 部。 (曾孝 濂绘) 
10  云南 植物志  5. 芜菁 (名医 别录) 图版 2, 1—3 蔓菁 (唐本 草), 圆根 (云 南、 西藏) Brassica rapa L. (1753), s. 1. ; Bailey (1922)*, (1930)*; Cheo (1948); 广州植 物志 (1956);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1959)、 北京 植物志 (1962)*; "图 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内蒙古 植物志 (1978)*; C. Y. Wu (1984); K. C. Kuan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7); X. L. Yang (1988). Brassica campestris L. var. rapa (L. ) Hartm. (1854); O. E. Schulz in Engl. (1919)*. 二年生 草本, 高达 1 米。 块根 肉质, 球形、 扁 圆球形 或长圆 球形, 外皮 白色、 黄色 或 红色, 根肉质 白色或 黄色, 无 辣味。 茎 直立, 有 分枝, 下部略 被毛, 上部 无毛。 基生 叶叶片 大头羽 裂或为 复叶, 长 20 — 34 厘米, 顶裂片 或小叶 很大, 边缘 波状或 浅裂, 侧裂 片或 小叶约 5 对, 向下渐 变小, 叶片 上面散 生少数 刺毛, 下 面有白 色尖锐 刺毛, 叶柄长 10 — 16 厘米, 有小 裂片; 下部 及中部 茎生叶 无柄, 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3 — 12 厘米, 羽裂 至近 全缘, 无毛, 带 粉霜, 基部宽 心形, 至少半 抱茎。 总 状花序 顶生; 花直径 4 一 5 毫米; 花梗长 10 — 15 毫米; 萼片长 圆形, 长 4 一 6 毫米; 花瓣鲜 黄色, 倒披 针形, 长 4 一 8 毫米, 有 短爪。 长角果 线形, 长 3. 5 — 8 厘米, 果瓣具 1 明显的 中脉, 喙长 10 — 20 毫米; 果梗 长达 3 厘米; 种子圆 球形, 直径约 1.8 毫米, 浅黄 棕色, 近 种脐处 黑色, 有细网 状穴。 花期 3 — 4 月, 果期 5 — 6 月。 云南各 地尤以 高寒山 区广为 栽培; 我国 各地有 栽培。 原产 欧洲。 块根 作蔬菜 或代粮 食用, 也可作 饲料。 欧 洲学者 常将本 种并入 B. campestria L. 或 作亚种 ssp. rapifera (Metzger) Sinskaja 处理, 而将 B. napus L. 并入。 6. 芸苔 (唐 本草) 油菜、 野油菜 (通称 ) Brassica campestris L. (1753); O. E. Schulz in Engl. (1919)*; Bailey (1922); Cheo (1948);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1959)、 "图 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湖北 植物志 (1979)*;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80)*; C. Y. Wu (1984); Griers. (1984)*; K. C. Kuan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7); X. L. Yang (1988). Brassica campestris L. var. oleifera DC. (1821); 秦岭 植物志 (1974) ; B. rapa L. var. campestris (L. ) Clapham (1962); Jafri (1973)*. 6a. 芸苔 (原 变种) 图版 2, 4-5 var. campestris 二年生 草本, 高 3 — 90 厘米; 根 纤细。 茎 粗壮, 直 立或不 分枝, 无 毛或近 无毛, 通 常稍带 粉霜。 基生 叶大头 羽裂, 顶裂片 圆形或 卵形, 边缘 有不整 齐弯缺 裂齿, 侧裂片 1 至 数对, 叶 抦宽, 长 2 — 6 厘米, 基部 抱茎; 下 部茎生 叶羽状 半裂, 长 6 — 10 厘米, 基部扩 展且 抱茎, 两面有 硬毛及 缘毛; 上部茎 生叶长 圆状倒 卵形、 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2. 5-8 (-15) 厘米, 宽 0.5 — 4 (-5) 厘米, 基部 心形, 抱茎, 两侧有 垂耳, 全 缘或有 波状 细齿。 总状花 序开花 时成伞 房状, 以后 伸长; 花直径 7 — 10 毫米; 萼片长 圆形, 长 
十 字花科  11  3 — 5 毫米, 直立 开展, 先端 圆形, 边缘 透明; 花瓣鲜 黄色, 倒 卵形, 长 7 — 9 毫米, 先端 近 微凹, 基部 有爪。 长角果 线形, 长 3 — 8 厘米, 宽 2 — 4 毫米, 果瓣有 中脉及 网脉, 喙 直立, 长 9 一 24 毫米; 果梗长 5 — 15 毫米; 种子圆 球形, 直径约 1.5 毫米, 紫 褐色。 花期 3 — 4 月, 果期 5 月。 云南 各地有 栽培, 生 于山地 或平坝 田中, 海拔 1 500 — 3 200 米; 陕西、 甘肃、 四川、 湖南、 湖北、 江西、 江苏、 安徽、 浙 江均有 栽培。 亦见 于欧洲 各地。 本 种为主 要的油 料作物 之一, "白 菜型油 菜", 种 子含油 40% 左右, 油供 食用; 嫩茎 叶和 苔心作 蔬菜, 炒 食或开 水炸后 凉调; 种子又 药用, 能行 血散结 消肿, 叶 外敷治 痈肿。 6b. 紫菜苔 (变种 ) (通称 ) var. purpuraria Bailey (1930)* ; Cheo (1948); C. Y. Wu (1984). 与 原变种 不同在 于茎、 叶片、 叶抦、 花序 轴及果 瓣均带 紫色。 云南有 栽培; 武汉 尤多。 花序供 食用。 7. 白菜 (通称 ) 图版 3, 1-3 大白菜 (北京 ), 菘 (本 草纲目 ), 黄 芽白菜 (通称 ) Brassica pekinensis (Lour.) Rupr. (1860) ;Bailey (1922) * ,(1930)* ; Cheo (1948); 广州 植物志 (1956);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1959)'; 北京 植物志 (1962); 海 南植物 志 (1964); "图 鉴" (1972 广; 秦岭 植物志 (1974); 内蒙古 植物志 (1978)、 湖 北植物 志 (1979)';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80)*; C. Y. Wu (1984); K. C. Kuan (1985), 中 国 植物志 (1987); X. L. Yang (1988). Sinapis pekinensis Lour. (1790) ; Brassica petsai Bailey (1894); B. rapa L. var. pekinensis (Lour. ) Kitamura (1984). 二年生 草本, 高 40 — 60 厘米, 常全体 无毛, 有时 叶下面 中脉上 有少数 刺毛。 基生叶 多数, 大型, 倒卵状 长圆形 或宽倒 卵形, 长 30 — 60 厘米, 宽不 及长的 一半, 先端 圆钝, 边缘 皱缩, 波状, 有时有 不明显 牙齿, 中脉 白色, 很宽, 有多 数粗状 侧脉, 叶柄 白色, 扁 平, 长 5 — 9 厘米, 宽 2 — 8 厘米, 边 缘具缺 刻的宽 薄翅; 上部 茎生叶 长圆状 卵形、 长圆 状披针 形至长 披针形 ,长 2. 5 — 7 厘米, 先端圆 钝至短 急尖, 全 缘或有 牙齿, 具柄或 抱茎, 有 粉霜。 总 状花序 顶生, 成圆 锥状; 花直径 12 — 15 毫米; 花梗长 4 一 6 毫米; 萼片 直立, 淡 绿色至 黄色, 长 圆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4 一 5 毫米; 花瓣鲜 黄色, 倒 卵形, 长 7 — 8 毫 米, 基 部渐窄 成爪。 长角果 直立, 长 3 — 6 厘米, 宽约 3 毫米, 两侧 压扁, 喙长 4 一 10 毫 米, 宽约 1 毫米, 顶 端圆; 果梗 开展或 上升, 长 2. 5 — 3 厘米, 较粗; 种子圆 球形, 直径 1-1. 5 毫米, 棕色。 花期 5 月, 果期 6 月。 云 南除热 区外各 地均有 栽培; 原 产我国 华北, 全国各 地广为 栽培, 在 华北及 东北秋 后收获 后大批 窖藏, 为冬、 春 季主要 蔬菜。 菜 叶可供 炒食、 生食、 盐腌、 酱渍, 外 层脱落 的菜叶 尚可作 饲料。 云南 各地栽 培的白 菜除北 方大白 菜外, 尚有翻 心白、 东 川白、 成 都白等 品种, 但北 方 大白菜 在云南 栽培经 二三年 后常发 生退化 现象, 须经常 换种才 能优质 丰产。 8. 塌棵菜 (通称 ) 图版 3, 4-5 
图 版 3 ; - 白菜 Bra ssi Ca Pekinensis (Lour. ) Rupr. , 1. 植株, 2. 花序一 部分, 3. 花; 4 5. 塌棵菜 B. nar.nosa Bailey 4. 叶, 5. 花序一 部分。 (曾孝 濂绘) 
十 字花科  13  踏 古菜、 太 古菜、 瓢儿菜 Brassica narinosa Bailey (1922), (1930); Cheo (1948);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1959)* ; "图 鉴,, (1972)*; C. Y. Wu (1984); X. L. Yang (1988). Brassica chinensis L. var. rosularia Tsen et Lee (1942) ; 内蒙古 植物志 (1978) * . 二年生 草本, 高 30 — 40 厘米, 绿色, 全体 无毛或 基生叶 下面偶 有极疏 刺毛。 茎短, 上部 分枝。 基生 叶少, 密生, 短 且宽, 显著 皱缩, 圆卵 形或倒 卵形, 长 10 — 20 厘米, 先 端 圆形, 基部宽 楔形, 全缘或 有疏生 圆齿, 不裂或 基部有 1 一 2 对 不显著 裂片, 中 脉宽, 侧脉近 扇形, 叶柄 白色, 宽 8 — 20 毫米, 稍有 边缘, 有时 具叶的 裂片; 上 部茎生 叶近圆 形或圆 卵形, 长 4 一 10 厘米, 全缘, 基部 抱茎。 花直径 6 — 8 毫米; 萼 片直立 开展, 黄色, 长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花瓣浅 黄色, 长 圆形, 长约 8 毫米, 具爪。 长 角果圆 柱形, 长 2 — 4 厘米, 喙粗, 长 4 一 8 毫米; 果梗 粗壮, 伸展 或上部 弯曲; 种子圆 球形, 直径 1 毫米, 深 褐色。 花期 2 — 3 月, 果期 4 一 5 月。 ' 昆明有 栽培; 我国 原产, 南京、 上海一 带栽培 最多。 9. 小白菜 (通称 ) 青菜、 菘菜 (滇 南本草 ), 小油菜 (经 济植物 手册) Brassica chinensis L. (1755), (1759); Bailey (1922)* , (1930)* ; Merr. et Chun (1940); Cheo (1948); 广州 植物志 (1956);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1959)*; 北京植 物志 (1962)'; 海南 植物志 (1964)'; "图 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湖 北植物 志 (1979)*;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80)*; C. Y.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X. L. Yang (1988). Brassica napus L. var. chinensis (L. ) O. E. Schulz (1919) ; Lauener (1965) ; B. campestris auct. non L. : Forb. et Hemsl. (1866), p. p. ; B. antiquorum Levi. (1907), (1916) ; Bailey (1922). 9a. 小白菜 (原 变种) 图版 4, 1—3 var. chinensis 一年或 二年生 草本, 高 25 — 70 厘米, 无毛, 带 粉霜; 根粗, 坚硬, 常成纺 缍状, 顶 端有短 根颈。 茎 直立, 有 分枝, 基生叶 倒卵形 或宽倒 卵形, 长 20 — 30 厘米, 坚实, 深绿 色, 有 光泽, 基部渐 狭成一 宽柄, 全缘 或有不 明显圆 齿或波 状齿, 中脉 白色, 宽达 1.5 厘 米, 有多条 纵脉, 叶柄长 3 — 5 厘米, 有或无 窄边; 下部茎 生叶和 基生叶 相似, 基 部渐狭 成 叶柄; 上 部茎生 叶倒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3 — 7 厘米, 宽 1 一 3. 5 厘米, 基部 抱茎, 宽展, 两侧有 垂耳, 全缘, 微带 粉霜。 总 状花序 顶生, 成圆 锥状; 花长约 1 厘米, 授粉 后长达 1.5 厘米; 花 梗细, 与花 等长或 较短; 萼片长 圆形, 长 3 — 4 毫米, 直立 开展, 白 色或黄 色; 花瓣浅 黄色, 长 圆形, 长 5 毫米, 先端 钝圆, 有 脉纹, 具 宽爪。 长角果 线形, 长 2 — 6 厘米, 宽 3 — 4 毫米, 坚硬, 无毛, 果瓣有 1 明 显中脉 及网结 侧脉, 喙长 8 — 12 毫米, 基 部宽, 顶 端细; 果梗长 8 — 30 毫米; 种子圆 球形, 直径 1 一 1.5 毫米, 紫 褐色, 有网 状穴。 花期 4 月, 果期 5 月。 云 南各地 栽培; 我国南 北各省 区均有 栽培, 尤以 长江流 域栽培 最广。 原产 亚洲。 嫩叶 供蔬菜 食用; 枯茎 叶可作 饲料; 种子可 搾油。 
图 版 4 3. 小白菜 (原 变种) Brassica chinensis L. var. chinensis, 1. 植株, 2. 花 纵剖, 3. 果; 4. 箭干白 B. parachinensis Bailey, 4. 植株。 (曾孝 濂绘) 
十 字花科  15  9b. 油白菜 (变种 ) 菜 子花、 油菜、 菜子 (昆明 ) var. oleifera Makino (1928). 与原 变种不 同在于 茎生叶 有明显 钝齿或 全缘, 幼时有 单毛。 云 南各地 栽培; 我 国广为 栽培。 - 种 子用以 搾油。 亦为 "白 菜型 油菜" 之一。 10- 箭干白 (昆明 ) 图版 4, 4 高脚 白菜、 菜苔 (广州 ) Brassica parachinensis Bailey (1922)* , (1930)* ; Cheo (1948); 广州 植物志 (1956); S. Y, Zee (1976); C. Y.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一年或 二年生 草本, 高 30 — 50 厘米, 全体 无毛。 基生叶 长椭圆 形或宽 卵形, 长 6 — 8 厘米, 宽 2 — 3 厘米, 先端 圆形, 全缘, 有宽 中脉及 明显的 侧脉, 叶柄 白色或 绿色, 长 3 — 4. 5 厘米, 稍具 边缘; 下部茎 生叶和 基生叶 相似, 宽 卵形, 叶柄无 边缘, 不 抱茎; 中、 上部 茎生叶 卵形、 披针形 或窄长 圆形, 除顶 部叶外 皆有不 抱茎的 叶柄。 总状花 序顶生 ,成 圆 锥状; 花、 果、 种子的 特征与 小白菜 相同。 花期 4 月, 果期 5 月。 云南 各地有 栽培; 我国 其他地 区亦有 栽培。 原产 亚洲。 嫩叶 及花序 (菜苔 ) 作蔬菜 食用。 11. 芥菜 (通称 ) 冲菜、 辣菜、 宽 叶苦菜 (云南 ), 芥 (名医 别录) Brassica juncea (L. ) Czern. et Coss. ex Czern. (1859); Hook. f. et Thorns. (1861); Hook. f. et Anders. (1872) ; Maxim. (1889) ;Kom. (1903); N. Busch (1915)* ; O. E. Schulz in Engl. (1919); Sinska ja in Kom. (1939); Cheo (1948); 广州 植物志 (1956); 海南 植物志 (1964); Lauener (1965); "图 鉴" (1972)* ; Jafri (1973); 秦岭植 物志 (1974); 湖北 植物志 (1979)';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80)'; C. Y. Wu (1984); K. C. Kuan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7); X. L. Yang (1988). Si nap is juncea L. (1753) ; Brassica juncea (L. ) Coss. (1859); Bailey (1922) * , (1930)* ; Hand.- Mazz. (1931) ; 5. juncea (L. ) Hook. f. et Thorns. (1861), p. p.; B. argyi Levi. (1906), (1907). Ha. 芥菜 (原 变种) 图版 5, 5—7 var. juncea 一年或 二年生 草本, 高 30 — 150 厘米, 常 无毛, 有 时幼茎 及叶具 刺毛, 带 粉霜, 有 辣味。 茎 直立, 有 分枝。 基生 叶少, 密生, 短 而宽, 无皱, 宽卵 形至倒 卵形, 长 10 — 20 厘米, 有 3 对 裂片或 不裂, 边缘有 缺刻或 牙齿, 叶柄长 3 — 9 厘米, 具小 裂片; 下 部茎生 叶 较小, 边缘有 缺刻或 牙齿, 有时 具圆钝 锯齿, 不 抱茎; 上 部茎生 叶窄披 针形, 长 2. 5-5 厘米, 宽 0. 4 — 0.9 厘米, 边缘具 不明显 疏齿或 全缘。 总 状花序 顶生; 花直径 7 — 10 毫米; 花梗长 4 一 10 毫米; 萼片淡 黄色, 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直立 开展; 花瓣 黄色, 倒 卵形, 长 8 — 10 毫米, 具 长爪。 长角果 线形, 长 3 — 3. 5 厘米, 宽 2 — 3. 5 毫米, 果瓣 具 1 突出的 中脉, 喙长 6 — 12 毫米; 果梗长 5 — 15 毫米; 种子圆 球形, 直径约 1 毫米, 紫 
图 版 5 1 — 4. 苦菜 Brassica integrifolia (West) O. E. Schulz ex Urb. , 1. 叶, 2. 花序一 部分, 3. 花纵 73, 4. 花辯; 5— 7- 芥菜 (原 变种) B. juncea (L. ) Czern. et Coss. ex Czern. var. juncea , 5. 根, 6. 叶, 7. 花序一 部分。 (曾孝 濂绘) 
十 字花科  17  褐色。 花期 3 — 5 月, 果期 5 — 6 月。 云南 各地有 栽培; 我 国南北 其他省 区均有 栽培。 原产 亚洲。 嫩花枝 (菜苔 ) 作蔬菜 食用, 有 辣味; 种子含 油及芥 子素, 磨成 粉称芥 末面, 为凉 调提味 佐料; 此外, 又可 入药, 平肝 明目、 止血。 lib. 搾菜 (变种 ) 菱 角菜、 羊 角儿菜 var. tumida Tsen et Lee (1942); C. Y.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Brassica juncea (L. ) Czern. et Coss. ex Czern. var. tsatsai Mao (1936) , nom. nud. 与 原变种 不同在 于下部 叶的叶 柄基部 膨大, 肉质, 形成 高低不 平的拳 头状; 基生叶 倒卵 形或长 圆形, 长 40 — 80 厘米, 平坦或 皱缩, 大 头羽状 深裂, 叶 柄粗而 具沟。 云 南部分 地区有 栽培; 四川各 地栽培 最盛。 膨大 肉质的 菜头盐 腌加工 制作后 供食用 。 昆 明地区 栽培的 榨菜, 二三 年后叶 柄基部 退化, 需 到原产 地重新 引种。 近年 来又引 入与之 相近的 "笋子 菜", "儿 菜"。 lie 大头菜 (变种 ) var. megarrhiza Tsen et Lee (1942); Cheo (1948); 内蒙古 植物志 (1979)* ; C. Y.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X. L. Yang (1988). 与 原变种 不同在 于块根 肉质, 粗大, 坚实, 长圆 球形, 顶部不 缩小, 外皮及 根肉均 为黄 棕色, 下面 生多数 须根; 基生叶 及下部 茎生叶 长圆状 卵形, 长 20 — 30 厘米, 有 粗齿, 稍具 粉霜。 云南 各地有 栽培; 内 蒙古、 江苏、 四川等 地亦见 栽培。 块根 酱渍供 食用, "黑 大头" 为云南 名产; 茎 叶可作 饲料。 lid. 油芥菜 (变种 ) 油菜、 糙叶菜 (云南 ) var. oleifera Makino (1928); C. Y. Wu (1984). Brassica juncea (L. ) Czern. et Coss. ex Czern. var. gracilis Tsen et Lee (1942) ; 内蒙古 植物志 (1978)'. 与 原变种 不同在 于基生 叶长圆 形或倒 卵形, 边 缘有重 锯齿或 缺刻。 云南各 地作油 料作物 栽培。 种 子油供 食用, 为 "芥 菜型油 菜", 但可能 含芥酸 较多。 12. 苦菜 图版 5, 1—4 青菜、 水苦菜 (云南 ), 全 缘苦菜 (广 西植物 名录) Brassica integrifolia (West) O. E. Schulz ex Urb. (1903), et in Engl. (1919); Merr. (1927); 海南 植物志 (1964) J Lauener (1965); C. Y. Wu (1984). Sinapis integrifolia West (1793); Willd (1806 — 1816)*; Brassica integrifolia (Willd. ) Rupr. (1860), in textu; Bailey (1922)* ; B. taquetii Levi. (1912); B. juncea (L. ) Czern. et Coss. ex Czern. var. integrifolia (Rupr. ) Sinskaja (1928). 二年生 草本, 高达 1.5 米。 茎 直立, 多 分枝, 无 毛或基 部有小 刚毛。 基生叶 宽倒卵 
18  云南 植物志  形, 长 25 — 35 厘米, 宽 18 — 20 厘米, 先端 圆形, 基部 楔形, 边缘 有大小 不等的 牙齿或 重 锯齿, 叶 柄长达 20 厘米, 有小 裂片; 中部茎 生叶长 圆形, 长 3 — 4 厘米, 边缘 有数个 牙齿, 无柄; 上部茎 生叶宽 线形, 基部 渐狭, 全缘, 无柄; 全 部叶多 无毛, 但间有 刚毛, 带 粉霜。 总 状花序 多花; 花直径 6 — 8 毫米; 花梗长 5 — 12 毫米, 有时带 紫色; 萼 片长圆 形, 长 5 — 6 毫米; 花瓣 黄色, 倒 卵形, 长 8 — 10 毫米, 具爪。 长角果 线形, 长 3 — 4 厘米, 宽 1 一 2 毫米, 喙长 3 — 7 毫米; 果梗长 1 一 1.5 厘米; 种子圆 球形, 直径约 1 毫米。 花 期 3 — 4 月, 果期 5 — 6 月 。 云南各 地普遍 栽培, 为 冬季主 要蔬菜 之一; 台湾、 广 西也有 栽培。 亦见于 印度、 印 度尼 西亚、 新加坡 等地。 茎叶 作蔬菜 食用, 水煮、 炒食或 更宜于 盐腌; 水 煮或炒 食时有 苦味, 但具有 清凉解 热 功效。 本种 依照叶 形大小 及分裂 的情况 分为大 苦菜、 变种 苦菜、 花叶 苦菜、 水 苦菜、 冬苦 菜 以及宽 叶苦菜 等多个 品种。 2 萝卜属 Raphanus L. 二年或 一年生 草本, 多 分枝, 被 硬毛; 直根肉 质或非 肉质。 叶为大 头羽状 分裂。 总 状花序 顶生, 无 苞片; 花 大型, 白 色或紫 红色, 有深色 脉纹; 萼片 直立, 长 圆形, 内轮 者基 部稍成 囊状; 花瓣倒 卵形, 具 长爪, 先 端钝或 圆形, 全缘或 微缺; 雄蕊 离生, 无附 属物, 短 雄蕊的 基部通 常有大 蜜腺; 子房 钻状, 2 节, 具数个 至多个 胚珠, 花柱 纤细, 柱 头 头状, 微凹。 长 角果圆 筒状, 成 2 节, 下节 极短, 无 种子, 上节 伸长, 在种子 间稍缢 缩, 顶 端成细 喙状, 成熟 时裂成 几个含 1 种子 的节, 或裂成 几个不 开裂的 部分, 有海绵 质 横隔; 种子 1 行, 圆 球形或 卵形, 无翅; 子叶 对折。 约 9 种, 分布 欧洲至 东亚, 集中在 地中海 地区。 我国有 1 野 生种, 2 栽 培种及 1 栽培 变种; 云南有 2 栽 培种及 1 栽培 变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根非 肉质, 不 增粗; 茎高 30 — 50 厘米; 长 角果长 2 — 4 厘米 1. 冬子菜 R. raphanistroides 2 (1) 根 肉质, 增粗; 茎高 20 — 100 厘米; 长 角果长 4 一 6 厘米。 3 (4) 基 生叶长 8 — 30 厘米, 有 4 一 6 对 羽裂片 2a. 萝卜 R. sativus var. sativus 4 (3) 基生叶 较长, 有 时长达 60 厘米, 有 8 — 12 对 羽裂片 2b. 莱蔽 R. sativus var. longipinnatus 1. 冬子菜 图版 6, 1-2 蓝花子 (云南 通称) Raphanus raphanistroides (Makino) Nakai (1913) ; (Makino) Sinskaja (1931) ; C. Y. Wu (1984). 
图版 6 1 — 2. 冬子菜 Raphanus raphanistroides (Makino) Nakai, 1. 植株 F 部, 2. 植株 上部, 示花 及果; 3 — 6. 萝卜 (原 变种) R. sctivus L. var. sativus, 3. 根 ,4. 基生叶 ,5. 花纵剖 ,6. 长 角果; 7. 莱菔 R. sativus L. var. longipinnatus Ba.ley, 基 f 叶。 (曾孝 濂绘) 
20  云南 植物志  Raphanus sativus L. var. macro podus f. raphanistroides Makino (1909); Makino et Nemoto (1935); R. sativus L. var. raphanistroides Makino (1913), ( 1928) ; Ohwi ( 1956); R. sativus L. f. raphanistroides ( Makino ) Makino ( 1928) ; 台湾 植物志 (1976) ; R. acanthi formis Morrel var. raphanistroides (Makino) Hara (1935) ; Honda (1936); Migo (1939). 二年或 一年生 草本; 直根圆 柱形, 非 肉质, 不 增粗。 茎 上升, 高 30 — 50 厘米, 分枝, 无毛 或有白 粗毛。 基生叶 及茎下 部叶大 头羽状 分裂, 长 8 — 15 厘米, 宽 2 — 4 厘米, 顶生 裂片 卵形, 侧裂片 2 — 4 对, 向 基部渐 缩小, 长 圆形, 边缘有 钝齿, 疏生 粗毛; 茎 上部叶 长 圆形, 有锯 齿或近 全缘。 总 状花序 顶生, 伸长; 花直径 1 一 1.5 厘米; 萼片长 圆形, 长 7 — 8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先 端钝, 有白 色膜质 边缘; 花瓣紫 红色或 白色, 有 紫纹, 倒 卵形, 长达 15 毫米, 宽约 7 毫米, 先端 圆形, 下部 有爪; 雄蕊长 9 一 10 毫米, 花 药椭圆 形, 长约 2 毫米; 雌 蕊长约 10 毫米, 无毛, 花柱 纤细, 柱头 头状。 长 角果圆 柱形, 长 2 — 4 厘米, 肉质, 在 种子间 缢缩, 并形成 海绵质 横隔, 先端 渐尖成 长喙; 种子 卵形, 微扁, 长约 3 毫米, 红 褐色。 花、 果期 10 月 至翌年 3 — 4 月。 产滇 中以北 各地, 常栽 培于山 地上, 海拔 2 000 米 左右; 浙江、 台湾、 广西、 四川也 有。 ' 昆明、 丽江、 景东 常在冬 闲山地 上作油 料作物 栽培, 但常为 逸生。 2. 萝卜 (通称 ) 地 灯笼、 寿星头 (入 药用 干品) Raphanus sativus L. (1753); Hook. f. et Anders. (1872); 海南 植物志 (1964); "图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Hara (1979); C. Y. Wu (1984); Griers (1984); K. C. Kuan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7); X. L. Yang (1988). Raphanus sativus L. var. hortensis Backer (1907); Kitam. (1955), in Kihara (1956). 2a. 萝卜 (原 变种) 图版 6, 3—6 var. staivus 二年或 一年生 草本; 直根 肉质, 增粗, 长 圆形、 球 形或圆 锥形, 绿色、 白色 或粉红 色。 基生叶 及茎下 部叶大 头羽状 分裂, 长 8 — 30 厘米, 宽 3 — 5 厘米, 顶裂片 卵形, 侧裂 片 4 一 6 对, 向基部 缩小, 长 圆形, 边缘有 钝齿, 疏生 粗毛; 茎上 部叶长 圆形, 有 锯齿或 全缘。 总 状花序 顶生, 果期 伸长; 花直径 1 一 1.5 厘米; 萼片长 圆形, 长 5 — 7 毫米, 先 端钝. 有白 色膜质 边缘; 花瓣淡 紫色或 白色, 有 紫纹, 倒 卵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先端近 圆形, 下部 有爪; 雄蕊长 7 — 8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长约 2 毫米; 雌蕊 略短于 雄蕊, 无毛, 花柱 纤细, 柱头 头状。 长 角果圆 柱形, 长 4 一 6 厘米, 在 种子间 缢缩, 并形成 海绵质 横隔, 先端 渐尖成 长喙; 种子 卵形, 微扁, 长约 3 毫米, 红 褐色。 花、 果期 5 — 7 月。 云南 各地有 栽培; 全国和 世界各 地亦有 栽培。 根为 蔬菜, 品种 甚多; 种子、 根及叶 入药, 有 祛痰、 消积、 利尿、 止泻的 功效; 种 子含 油量达 45%, 油供制 皂及润 滑用, 也可 食用。 2b. 莱菔 (变种 ) 图版 6, 7 
十 字花科  21  紫 花菘、 芦葩、 莱菔秧 var. longipinnatus Bailey (1922); 海南 植物志 (1964); C. Y. Wu (1984). 与原 变种不 同在于 基生叶 较长, 有 时长达 60 厘米, 有 8 — 12 对羽 裂片。 昆明、 丽江有 栽培。 原产亚 洲温带 地区。 种 子健胃 祛痰; 枯 根利尿 消肿, 助 消化。 3- 独 行菜属 Lepidium L. 一 年至多 年生草 本或半 灌木, 无毛、 有短柔 毛或头 状腺毛 。 茎 直立或 铺散。 叶多为 单叶, 全缘或 羽状分 裂或具 小齿。 花 序总状 或为总 状圆锥 花序, 多花 密集, 果期 伸长, 无 苞片; 花 小型, 白色, 少数种 有粉红 色或微 黄色; 萼 片短, 卵 圆形, 基部 不呈浅 囊状, 外 面有或 无毛, 有白 色膜质 边缘; 花瓣 2 — 4 或缺, 通 常比萼 片短; 雄蕊 2 — 4, 稀 6 或缺; 花柱短 或缺, 柱头 头状, 微凹。 短角 果形状 多变, 长 圆形、 卵形、 倒卵 形或倒 心形, 稀 近 圆形, 先端 微凹或 全缘, 两侧 扁平, 2 室; 果瓣 舟形, 有 龙骨状 突起, 无 翅或上 部有狭 翅; 隔 膜窄, 膜质; 种 子每室 1 颗, 稀 2 颗, 下垂, 压扁 或近三 棱形, 无翅或 有翅; 子 叶背倚 胚根, 少 数种子 叶缘倚 胚根。 约 150 种, 全世界 广布。 我 国约有 15 种 1 变种, 全国各 地均有 分布; 云南有 3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总状花 序在果 时略成 头状, 长 不超过 3 厘米 1. 头花 独行菜 L. capitatum 2 (1) 总状花 序在果 时不成 头状, 长 5 — 10 厘米。 3 (4) 茎生叶 匙形或 楔形, 边缘 有钝齿 或锐齿 2. 楔叶 独行菜 L. cuneiforme 4 (3) 茎生 叶狭披 针形或 线形, 全 缘或中 部以上 有不整 齐疏齿 3. 独行菜 L. apetalum 1- 头花 独行菜 (拉 汉英种 子植物 名称) 图版 7, 1-2 Lepidium capitatum Hook. f. et Thorns. (1861); Hook. f. et T. Anders. (1872); Thell. (1906); Kitam. (1955); Hara (1971), (1979); Jafri (1973)*; C. Y. Wu (1984); Griers. (1984); K. C. Kuan (1985) * ; 中国植 物志. (1987) * ; X. L. Yang (1988). Lepidium incisum Edgew. (1846) ,■ excl. basionym. 一年或 二年生 草本。 茎匍 匐或近 直立, 长达 20 (40) 厘米, 披散, 多 分枝, 具头状 腺毛。 基生 叶及茎 下部叶 楔状长 圆形, 羽状 半裂, 长 2 — 6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两面无 毛, 基部 渐狭成 叶柄或 无柄, 裂片长 圆形, 长 3 — 5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先端 急尖, 全 缘; 茎 上部叶 同形但 较小, 羽 状半裂 或仅有 锯齿, 无抦。 总 状花序 腋生, 多花紧 密排列 成 头状, 果期 延长, 长达 3 厘米; 花 白色; 萼片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宽 0.5 毫米, 先 端 钝圆, 有白 色膜质 边缘; 花瓣 倒卵状 楔形, 与萼片 等长或 稍短, 先端 微缺; 雄蕊 4。 短 角果 卵形, 长 2. 5 — 3 毫米, 宽约 2 毫米, 先端 微缺, 无毛, 有 不明显 的翅; 隔 膜宽约 0.7 毫米; 果梗长 2 — 4 毫米, 弧形; 种子 长圆状 卵形, 长约 1 毫米, 浅 棕色。 花、 果期 5 — 
图 版 7 1 一 2. 头花 独行菜 Lepidium capitatum Hook. f. et Thorns. , 1. 植株, 2. 花; 3 4. 楔叶 独行菜 L. cuneiforme C. Y. Wu, 3. 植株, 4. 短 角果; 5 — 7. 臭荠 Coronopus didymus (L. ) J. E. Smith , 5. 植株, 6. 花, 7. 短 角果。 (曾孝 濂绘) 
十 字花科  23  7 月。 产 滇西北 (德钦 ), 生 开旷草 坡上、 水边, 海拔 2 700 — 3 900 米; 青海、 四川、 西藏 也有。 亦 见于克 什米尔 地区、 印度西 北部、 巴基 斯坦、 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2. 楔叶 独行菜 ( "图鉴 ") 图版 7, 3-4 Lepidium cuneiforme C. Y. Wu ex "图 鉴" (1972) ; 秦岭 植物志 (1974)' ; C. Y.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 5 X. L. Yang (1988). Lepidium chinense Franch. (1884), (1889), non Stokes (1812) ; Forbes et Hemsl. (1886) ; Pritz. (1900) ; L. capitatum Hook. f. et Thorns, var. chinense (Franch. ) Thell. (1906). 二年生 草本。 茎 直立, 单一或 数个, 高 20 — 35 厘米, 分枝, 具纵 条纹, 有小 头状腺 毛。 茎下 部叶具 长柄, 柄长 5 — 10 毫米, 叶片 匙形或 楔形, 长 2 — 5 厘米, 宽 0.7 — 1.5 厘 米, 先 端钝, 基部 渐狭, 边 缘下部 呈羽状 分裂, 中上 部有不 整齐的 钝齿, 两面 无毛; 茎 下部 叶有短 柄或近 无柄, 向上渐 狭小, 长 0.5 — 5 厘米, 宽 0.1 — 1 厘米。 总状花 序果期 伸长, 长 5 — 10 厘米; 花小, 白色; 萼片 卵形, 长约 1 毫米, 有白 色膜质 边缘, 无毛; 花 瓣长 圆形, 与萼片 等长; 雄蕊 4。 短角果 卵形、 椭圆 形或近 圆形, 长 2 — 3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先端 全缘或 微缺, 无毛, 上部有 狭翅, 花柱 极短; 果梗 纤细, 长 3 — 5 毫米, 弧 形; 种子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棕色。 花、 果期 4 一 7 月。 产 大理、 云县、 昆明至 大关, 生 山坡、 河滩、 村旁、 路边, 海拔 800 — 2 000 米; 陕 西、 甘肃、 四川、 贵州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大关豆 沙关。 3. 独行菜 (救荒 本草) 辣辣菜 (植物 名实图 考), 腺茎 独行菜 (秦 岭植 物志) Lepidium apetalum Willd. (1800); Thell. (1906); N. Busch (1926)* , (1939); Hand. -Mazz. (1931); Kitam. (1957); 北京 植物志 (1962)*; "图 鉴" (1972)*; Jafri (1973)'; 秦岭 植物志 (1974)'; 内蒙古 植物志 (1978)'; 湖北 植物志 (1979)'; Hara (1979);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80); C. Y. Wu (1984); K. C. Kuan (1985); 中国植 物 (1987); X. L. Yang (1988). Lepidium micranthum Ledeb. (1829) ; L. ruder ale auct. non L. : Hook. f. et Thorns. (1861); Hook. f. et T. Anders. (1872); Forbes et Hemsl. (1886); Franch. (1889). 一年或 二年生 草本。 茎多 分枝, 呈铺 散状, 高 5 — 30 厘米, 被 小头状 腺毛。 基生叶 莲 座状, 平铺 地面, 叶片狭 匙形, 羽状 浅裂或 深裂, 长 4 一 8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叶 抦长 1 一 2 厘米; 茎生叶 无柄, 逐渐 由狭披 针形至 线形, 长 2 — 7 厘米, 宽 1 一 5 毫米, 先 端钝, 全缘 或中上 部有不 整齐疏 牙齿, 疏生 小头状 腺毛。 花序 总状, 果期 伸长, 长 5 — 10 厘米; 花小, 白色; 萼片 早落, 卵形, 长约 1 毫米, 先端 钝圆, 有白 色膜质 边缘, 外面 疏生短 柔毛; 花 瓣缺或 退化成 丝状, 比萼 片短; 雄蕊 2 或 4。 短角果 近圆形 或宽椭 圆形, 扁平, 长 2 — 3 毫米, 宽约 2 毫米, 先端 微缺, 上部有 短翅; 隔膜 宽不到 1 毫米; 果梗长 2 — 3 毫米, 弧形, 有 小头状 腺毛; 种子椭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平滑, 棕 红色。 花、 果 期 5 — 7 月。 产滇 中至滇 西北, 生 山坡、 山沟、 路边及 村旁, 海拔 1 900 — 2 700 (-3 200) 米, 为 
24  云南 植物志  一常 见田间 杂草; 东北、 华北、 西北、 江苏、 浙江、 安徽、 四川、 西藏 也有。 亦 见于俄 罗 斯欧洲 部分、 亚洲 东部及 中部、 喜 马拉雅 山区。 嫩叶 作野菜 食用; 全草及 种子供 药用, 有 利尿、 止咳、 化痰 功效; 种子 作葶苈 子用, 亦可 搾油。 4. 臭养属 Coronopus Zinn, nom. conserv. 一年或 二年生 草本。 茎多 分枝, 訇 匍状, 无毛 或被疏 柔毛。 叶全缘 或羽状 分裂。 花 极小, 白色, 为与叶 对生的 短总状 花序; 萼 片短, 开展, 基部 平坦; 花 瓣短, 4 枚 或有时 缺; 雄蕊 分离, 无齿, 2 或 4 枚; 柱头 无柄。 果侧向 压扁, 圆形或 宽甚于 长而为 肾形, 不 开裂或 分裂为 2 瓣, 果瓣 闭合, 近圆 球形, 表面 有粗糙 皱纹或 鸡冠状 突起; 种子 每果瓣 1 颗, 胚弯 曲成一 环或子 叶背倚 胚根。 约 10 种, 广 布于暖 温带及 温带或 近世界 广布。 我国有 2 种; 云南有 1 种。 1. 臭荠 (广 州植 物志) 图版 7, 5-7 Coronopus didymus (L. ) J. E. Smith (1804) ; Bailey (1920); Muschler (1908); Cheo (1948); 广州 植物志 (1956);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1959)*; Kitam. (1960); Ball. (1964); "图 鉴" (1972)'; Jafri (1973); 台湾 植物志 (1976)、 湖北 植物志 (1979)*; C. Y.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Lepidium didymum L. (1767); Senebiera didyma Pers. (1807). 一年 或二年 生匍匐 草本, 高 5 — 30 厘米, 全株有 臭味。 主茎 短且不 明显, 从 基部多 分枝, 被疏柔 毛或近 无毛。 叶为一 回或二 回羽状 分裂, 裂片 3 — 5 对, 线形 或狭长 圆形, 长 4 一 8 毫米, 宽 0.5 — 1 毫米, 先端 锐尖, 基部 楔形, 全缘, 两面 无毛, 叶柄长 5 — 8 毫 米。 总状花 序与叶 对生, 长可达 4 厘米; 花 极小, 直径约 1 毫米; 萼 片具白 色膜质 边缘; 花瓣 白色, 长 圆形, 比萼片 稍长, 有 时短; 雄蕊 2 或 4。 短角果 肾形, 长约 1.5 毫米, 宽 2 — 2. 5 毫米, 成熟时 沿中央 分裂成 2 果瓣, 果瓣 闭合, 近圆 球形, 表面 有粗糙 皱纹; 种 子 每果瓣 1 颗, 肾形, 长约 1 毫米, 红 棕色。 花期 3 月, 果期 4 一 5 月。 产 昆明及 蒙自, 生路 旁及荒 地上, 海拔约 1 800 米; 山东、 江苏、 安徽、 浙江、 江西、 福建、 台湾、 湖北、 四川、 广东 也有。 亦见于 欧洲、 北美 及亚洲 各地。 5- 兹蓝属 Isatis L. 一年、 二年或 多年生 草本, 无毛而 稍带白 霜或有 柔毛, 稀有 绒毛。 茎 直立, 多 分枝。 叶大都 全缘, 基生叶 具柄, 茎生 叶基部 叶耳抱 茎或不 明显。 总状花 序排列 成顶生 宽大圆 锥 花序, 无 苞片; 花 小型, 黄色或 白色, 花梗 纤细, 果 时尤为 下垂; 萼片近 直立, 基部 不成浅 囊状, 有膜质 边缘; 花瓣宽 楔形至 宽倒披 针形, 全缘, 有 短爪; 雄蕊 分离, 无齿 及附 属物; 雌蕊与 雄蕊近 等长, 花 柱无, 柱 头小。 短 角果长 圆形、 宽 楔形至 卵状椭 圆形, 稀 圆形, 侧扁, 倒垂, 1 室, 不裂, 边 缘通常 具肥厚 的翅, 中 央部分 坚实; 种子 1 颗, 稀 2 颗, 长 圆形, 无膜质 边缘; 子 叶背倚 胚根, 极稀子 叶缘倚 胚根。 
十 字花科  25  约 30 种, 分布于 中欧、 地中海 地区、 西亚及 中亚。 我国有 6 种 1 变种, 其中 2 种全 国各 地广为 栽培, 其余的 野生于 辽宁、 内 蒙古、 甘肃、 新疆 等地; 云南 栽培有 2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植株 有白色 柔毛; 叶 耳锐尖 或钝; 短角果 宽楔形 1. 欧 洲菘蓝 I. tinctoria 2 (1) 植 株光滑 无毛; 叶 耳不明 显或为 圆形; 短 角果近 长圆形 2. 菘蓝 I. indigotica 1. 欧 洲菘蓝 图版 8, 1-4 Isatis tinctoria L. (1753); DC. (1821) , (1824) ; Hook. f. et Thorns. (1861) ; Franch. (1886); N. Busch (1939); Cheo (1948); Jafri (1956), (1973); Ball in T. G. Tutin et al. (1964); Hedge in Reching (1968); "图 鉴" (1972)* ; 秦岭 植物志 (1974); Y. C.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二年生 草本; 主 根直径 5 — 8 毫米, 灰 黄色。 茎 直立, 高 30 — 120 厘米, 带紫 红色, 被白色 柔毛, 多 分枝, 下 部近圆 柱形, 上 部近四 棱形。 基 生叶莲 座状, 叶 片长椭 圆形至 长圆 状倒披 针形, 长 5 — 11 厘米, 宽 2 — 3 厘米, 先端 钝圆, 基部 楔形, 边缘有 浅齿, 草 质, 上面灰 绿色, 下 面带紫 红色, 中 脉两面 明显, 叶柄长 2 — 4 厘米; 茎生 叶与基 生叶同 形, 长 6 — 13 厘米, 宽 2 — 3 厘米, 基部 叶耳多 变化, 锐尖 或钝, 半 抱茎, 全缘或 有不明 显 锯齿, 叶缘 及背面 中脉具 柔毛。 总状圆 锥花序 生于茎 上部, 十分 宽大; 花 黄色, 直径 3 — 4 毫米; 萼片近 圆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先端 钝圆, 有膜质 边缘; 花瓣宽 楔形至 宽倒披 针形, 长 3. 5 — 4 毫米 ,宽约 1. 5 毫米, 先 端平截 , 基 部渐狭 , 具爪 ; 雄蕊长 1. 8-2 毫米 ; 雌蕊与 雄蕊近 等长。 短 角果宽 楔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3 — 4 毫米, 扁平, 顶端 平截, 基 部 楔形, 边缘 有肥厚 的翅, 无毛; 果梗 纤细, 长 0.5 — 1 厘米, 下垂; 种子长 圆形, 长 3 — 4 毫米, 淡 褐色。 花期 5 — 6 月, 果期 6 — 7 月。 云南 洱源、 丽 江引入 栽培; 全国 其他省 区亦有 栽培。 原产 欧洲。 用途同 菘蓝。 2- 菘蓝 (唐 本草) 图版 8, 5-9 大青 (名 医别录 ), 板蓝根 Isatis indigotica Fort. (1846)* ; Debeaux (1875); Forb. et Hemsl. (1886); "图 鉴" (1972) j 中国 植物志 (1987). 二年生 草本, 主根 直径约 5 毫米, 灰 黄色。 茎 直立, 高约 50 厘米, 无毛, 分枝, 下 部近圆 柱形, 上部 多少具 棱角。 基 生叶莲 座状, 长 椭圆形 至长圆 状倒披 针形, 长 6 — 7 厘 米, 宽 1.3 — 1.5 厘米, 先端 钝圆, 基部 楔形, 全缘, 草质, 上面 绿色, 下面灰 绿色, 两 面 无毛; 茎 生叶与 基生叶 同形, 较小, 基部叶 耳不明 显或为 圆形。 总状圆 锥花序 生于茎 上部, 十分 宽大; 花 黄色, 直径 3 — 4 毫米; 萼片 长圆状 卵形, 长 2. 5 毫米, 宽 1 毫米, 先端 钝圆, 有白 色膜质 边缘; 花瓣 宽倒披 针形, 长达 4 毫米, 宽 1.5 毫米, 先端近 圆形, 基部 渐狭, 具爪; 雄蕊长 1.8 — 2 毫米; 雌蕊与 雄蕊近 等长。 短角 果近长 圆形, 长 1.3 — 1. 5 厘米, 宽 3 — 4 毫米 , 顶 端钝圆 , 基 部楔形 , 边缘 有肥厚 的翅, 无毛 ; 果 梗纤细 ,长 0. 5 — 1 厘米, 下垂; 种子长 圆形, 长 3 — 4 毫米, 淡 褐色。 花期 5 — 6 月, 果期 6 — 7 月。 
图 版 8 1-4. 欧 洲菘蓝 Isatis tinctoria L. , 1. 基 生叶, 2. 茎一 部分, 示茎 生叶, 3. 果序一 部分, 4. 短 角果; 5 — 9. 菘蓝 I. indigotica Fort. , 5. 茎一 部分, 示茎 生叶, 6. 花序一 部分, 7. 萼片, 8. 花瓣, 9. 除 去萼片 及花瓣 的花, 示雄 蕊及 雌蕊。 (曾孝 濂绘) 
十 字花科  27  根做板 蓝根, 叶为大 青叶, 根及 叶均供 药用, 有清热 解毒、 凉血 消斑、 利咽 止痛的 功效; 叶常 做蓝色 染料; 种子 榨油, 供工 业用。 云南 各地有 栽培; 原产 我国, 全国 其他省 区广为 栽培。 6. 屈 曲花属 Iberis L. 一 年或多 年生草 本或半 灌木, 无毛或 有近乳 突状短 单毛。 茎通常 直立, 单一 或少分 枝。 叶为 单叶, 全缘 或羽状 半裂, 常稍 肉质。 总 状花序 花时伞 房状, 果期 伸长; 花中等 大, 白色、 玫瑰 红色或 紫色; 萼片近 直立, 倒 卵形, 有白 色膜质 边缘, 基部 不成浅 囊状; 花瓣倒 卵形, 大小不 相等, 外方 2 枚通常 比内方 者大; 雄蕊 6, 分生, 无附 属物; 雌蕊子 房宽卵 形或近 圆形, 花 柱短或 伸长, 柱头 凹陷。 短角 果宽卵 形或近 圆形, 侧扁, 基部圆 形, 先端 全缘或 深凹, 开裂, 果瓣 有脊, 脊上 有边缘 或翅, 隔膜 极狭, 花柱 宿存; 种子 1-2, 大, 卵 形或近 圆形, 扁平, 无 边缘; 子 叶缘倚 胚根。 约 30 种, 主 产地中 海区。 我国有 2 栽 培种, 其中 1 种各大 城市有 栽培; 云南 也有。 1. 屈曲花 图版 9, 8—12 蜂 室花、 庭荠 (各地 通称) Iberis amara L. (1753). 一年生 草本。 茎 直立, 通常不 分枝, 高 30 — 100 厘米, 被稀 疏近乳 突状短 单毛。 叶 倒披 针形至 匙形, 长 2 — 5. 5 厘米, 宽 0.5 — 1 厘米, 先 端钝, 基 部渐狭 下延, 上 部每侧 边缘有 2 — 4 疏 牙齿, 下部 全缘, 稍 肉质, 上面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中 脉两面 明显, 侧脉 几不 可见。 总 状花序 多数, 在 茎上部 腋生及 顶生, 多花, 花时伞 房状, 果期 伸长, 无苞 片; 花 白色, 直径达 6 — 7 毫米; 花梗 平展或 斜伸, 长达 1 厘米; 萼 片常带 紫色, 宽 卵形, 长约 2 毫米, 宽 1.5 毫米, 先端 圆形, 有白 色膜质 边缘; 花瓣倒 卵形, 外方 2 枚 通常比 内方 者大, 外方 者长达 7 毫米, 宽 2 毫米, 内 方者长 4 毫米, 宽 1.5 毫米, 先端 圆形, 基 部 渐狭成 短爪; 雄蕊长 2. 3 — 2. 5 毫米, 花药 紫色, 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雌 蕊子房 卵形, 长约 2.5 毫米, 顶端 凹陷, 花 柱长约 2 毫米, 柱头 明显, 凹陷。 短 角果近 圆形, 侧扁, 直 径约 5 毫米, 基部 圆形, 顶端 深凹, 有 宿存的 花柱; 种子 1 一 2, 大, 卵形, 无 边缘。 花期 4 一 6 月, 果期 7 — 8 月。 昆明有 栽培; 全 国其他 大城市 亦见有 栽培。 原产 西欧。 7. 高 河菜属 Megacarpaea DC. 粗 壮大型 多年生 草本, 常 有很粗 的根。 茎 直立, 有 分枝, 下 部略有 单毛。 基生 叶大, 羽状 全裂, 裂片长 圆状披 针形或 线形, 全 缘或有 锯齿。 总状 花序排 列成大 圆锥花 序状; 花 两性或 单性, 雌 雄同株 (上 部为 雄花, 下部 为雌花 ), 白色、 带黄色 或丁香 紫色; 萼片宽 椭 圆形, 花 瓣状, 无 浅囊状 突起; 花瓣倒 卵形, 比萼 片长, 有爪; 雄蕊 6 — 16, 近 等长, 分生, 无齿状 突起; 子房 侧扁或 扁平, 柱头 无梗。 短角 果大, 侧扁或 扁平, 2 裂, 2 室, 沿 窄隔膜 纵裂成 2 个各具 1 种子的 部分, 顶端 深凹, 无毛; 果瓣 圆形, 有 宽翅, 闭合; 隔 
图 版 9 1 — 7. 高河菜 (原 变种原 变型) Megacarpaea delavayi Franch. var. delavayi f. delavayi, 1. 花枝, 2. 果序一 部分, 3. 萼片, 4. 花瓣, 5. 除 去萼片 及花瓣 的花, 示 雄蕊及 雌蕊, 6. 短 角果, 7. 种子; 8 — 12. 屈曲花 Iberis ^amara L. ; 8. 植株 上部, 9. 萼片, 10. 内、 外 花辩, 11. 除 去萼片 及花瓣 的花, 示 雄蕊及 雌蕊, 12. 短 角果。 (曾孝 濂绘) 
十 字花科  29  膜小, 膜质; 种 子大, 近 圆形, 棕 色或带 黑色; 子 叶缘倚 胚根。 约 7 种, 主 产中亚 及喜马 拉雅。 我国有 3 种, 产 西南及 西北; 云南有 1 种 1 变种及 1 变型。 1. 高河菜 (植 物名实 图考) Megacarpaea delavayi Franch. (1886), (1889)* ; Hand. - Mazz. (1931); Cheo (1949); "图 鉴" (1972)'; C. Y.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X. L. Yang (1988). la -1. 高河菜 (原 变种原 变型) 图版 9, 1-7 var. delavayi f. delavayi 多年生 草本; 根 肉质, 肥厚。 茎 直立, 高 30 — 70 厘米, 分枝, 有短 柔毛。 叶 为羽状 复叶, 基生 叶及下 部叶具 长柄, 中 部叶及 上部叶 抱茎, 轮廓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6 — 10 厘 米, 两面有 极短槌 伏毛, 小叶 5 — 7 对, 远离或 接近,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1.5 — 2 厘 米, 宽 0.5 — 1 厘米, 无小 叶柄, 先端 急尖, 基部 圆形, 边缘 有不整 齐锯齿 或羽状 深裂, 下 面和叶 轴有长 柔毛。 总 状花序 顶生, 组成 圆锥花 序状; 总 梗及花 梗均被 柔毛; 花粉红 色或 紫色, 直径 6 — 10 毫米; 萼片 卵形, 长 3 — 4 毫米, 深 紫色, 先端 圆形, 无毛 或略被 柔毛; 花瓣倒 卵形, 长 6 — 8 毫米, 先端 圆形, 常有 3 齿, 基 部渐狭 成爪; 雄蕊 6, 近等 长, 几不 外伸, 花丝 下部稍 扩展。 短角 果顶端 2 深裂, 裂 瓣歪倒 卵形, 长 10 — 14 毫米, 宽 7 — 10 毫米, 下弯或 伸展, 有长 柔毛; 种子 卵形, 长约 3 毫米, 棕色。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 — 9 月 。 产滇 西北, 生山坡 或山顶 草地、 岩石 隙缝、 湖边 灌丛, 海拔 3 750 — 4 200 米; 甘肃、 四川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腌作 咸菜, 为大理 名产; 全 草药用 清热。 la- 2. 小叶 高河菜 (变型 ) var. delavayi f. microphylla O. E. Schulz (1926); C. Y. Wu (1984). 与 原变型 不同在 于叶长 5 — 6 (9) 厘米, 下部 小叶长 2 — 5 毫米, 上部 小叶长 10 — 14 毫米。 - 产 维西, 生 山上, 海拔 3 8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维西。 lb. 矮 高河菜 (变种 ) var. minor W. W. Smith (1912); Cheo (1949); C. Y. Wu (1984). 与原 变种不 同在于 植株高 15 — 60 厘米; 花玫瑰 紫色。 产 丽江, 生山坡 或山顶 草地、 岩石 隙缝, 海拔 3 750 — 4 200 米; 四川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8. 遏 蓝菜属 Thlaspi L. 一年、 二年或 多年生 草本, 无毛, 少数有 单毛, 常有蓝 粉霜。 基 生叶莲 座状, 有短 柄, 茎生 叶基部 心形或 箭形, 无柄而 抱茎, 全缘或 有齿。 总状 花序伞 房状, 顶生, 果期 伸长; 花小, 通常 白色, 稀 为粉红 色或带 黄色; 萼片 直立, 卵形, 先端 钝圆, 常 有膜质 
30  云南 植物志  边缘; 花 瓣长圆 状倒卵 形或倒 卵形, 先 端钝或 微凹, 下部 楔形; 雄蕊 6, 分生, 无 齿或附 属物; 花柱长 或短, 柱头 头状, 近 2 裂。 短 角果长 圆形、 椭 圆状长 圆形、 倒卵形 或近圆 形, 侧扁, 开裂, 微有 翅或有 宽翅, 少数翅 退化, 顶 端常稍 凹缺; 隔 膜窄, 膜质, 半透 明; 种 子每室 2 — 8 枚, 椭圆 形或倒 卵形; 子 叶缘倚 胚根。 约 60 种, 多数 产欧、 亚 大陆北 温带, 少 数亦产 北美和 南美。 我国有 6 种, 南北 均产; 云南有 3 种 1 变种, 产 滇中至 西北。 分种 检索表 1 (2) 茎 1 条, 少数 2 条; 茎生叶 长圆状 披针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2. 5 — 5 厘米, 边缘具 疏齿; 短角果 倒卵 形或近 圆形, 长 13 — 16 毫米, 周围有 宽翅, 顶 端凹入 1. 遏蓝菜 T. arvense 2 (1) 茎 多数。 3 (6) 茎生 叶长圆 形或披 针形, 有时近 卵形; 短 角果长 圆形, 长 8 — 10 毫米, 周围有 狭翅, 顶 端稍凹 入。 4 (5) 叶片 全缘, 长 5 20 毫米, 宽 2—5 毫米 … 2a. 滇 遏蓝菜 T. yunnanense var. yunnanense 5 (4) 叶片 具齿, 较宽, 长达 15 毫米, 宽 12 毫米 2b. 齿叶 遏蓝菜 T. yunnanense var. dentatum 6 (3) 茎生叶 卵状长 圆形, 长 6 — 8 毫米, 无翅 或翅不 显著, 顶端 急尖, 不凹入 3- 西蔵 遏蓝菜 T. andersonii 1. 遏蓝菜 (救荒 本草, 植物名 实图考 误用) 图版 10, 1-6 菥蓂 (本 草经) Thlaspi arvense L. (1753); Hook. f. et T. Anders. (1872); Franch. (1886), (1889); Forb. et Hemsl. (1886); Maxim. (1889); N. Busch (1913), in Kom. (1939); Hand. -Mazz. (1931); Kitag. (1939); Cheo (1948);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1959)*; 东 北植物 检索表 (1959)* ; Kitam. (1960); Clapham (1964); Hedge (1965), (1968); Lauener (1965); Hara (1971), (1979); "图 鉴" (1972)*; Jafri (1973)*; 秦岭 植物志 (1974)"; 内蒙古 植物志 (1978)*; Kitag. (1978); 湖北 植物志 (1979)*;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80); C. Y. Wu (1984); Griers. (1984); K. C. Kuan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7); X. L. Yang (1988). Thlaspi arvense L. var. sinuatum Levi. (1916). 一年生 草本, 全体 无毛。 茎 直立, 高 15 一 60 厘米, 具棱, 不 分枝或 分枝。 基 生叶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3 — 5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基部 楔形, 叶柄长 1_3厘 米; 茎生叶 无柄, 长圆状 披针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2. 5 — 5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先端钝 或 急尖, 基部 抱茎, 两侧 箭形, 边缘具 疏齿。 总状 花序伞 房状, 顶生, 果期 伸长; 花直 径约 2 毫米; 花 梗细, 长 5 — 10 毫米; 萼片 卵形, 长约 2 毫米, 宽 1 毫米, 先端 钝圆, 有 膜质 边缘; 花瓣 白色, 长 圆状倒 卵形, 长约 4 毫米, 宽 1 毫米, 先 端钝或 微凹, 下部楔 形; 雄蕊长 2 — 2. 5 毫米; 雌蕊与 雄蕊近 等长。 短角 果倒卵 形或近 圆形, 长 13 — 16 毫米, 宽 9 一 13 毫米, 扁平, 顶端 凹入, 在凹 陷处有 极短的 花柱, 周围 有宽约 3 毫米 的翅; 种 子每室 2 — 8 个, 倒 卵形, 长约 1.5 毫米, 稍 扁平, 黄 褐色, 有同 心环状 条纹。 花期 3 — 
图版 10 1 -6. 遏蓝菜 Thlaspiarvense L. , 1. 植株 上部, 示果及 花序, 2. 萼片, 3. 花瓣, 4. 除去萼 片及花 » 的花, 示雄 蕊及 雌蕊, 5. 短 角果, 6. 种子; 7 8. 藏 遏蓝菜 T. andersonii (Hook. f. et Thorns. ) O. E. Schulz, 7. 植 株. 8. 短 角果; 9- -14. 荠 Capsella bursa-pastoris (L. ) Medic. . 9. 植株, 10. 零片, 11. 花瓣, 12. 除去 零片及 花瓣 的花, 示 锥蕊及 雌蕊, 13. 短 角果, 14. 种 f -。 (曾孝 濂绘) 
32  云南 植物志  4 月, 果期 5 — 6 月。 产滇中 嵩明、 武定、 江川 至西北 丽江、 中甸、 维西、 德钦 各地, 生 路旁、 沟 边或村 落 附近, 海拔 2 300 — 3 500 米; 全国 各地几 遍布。 亦见于 亚洲、 欧洲、 非 洲北部 各地。 全草、 嫩 苗及种 子均供 药用, 全 草清热 解毒, 消肿 排脓; 种 子利肝 明目; 嫩 苗和中 益气, 利肝 明目; 种子 油供制 肥皂, 也作润 滑油, 还可 食用; 嫩 苗用水 炸后, 浸 去酸辣 味, 加油盐 调食。 《救荒 本草》 的遏蓝 菜实为 Rumex, 但本属 名沿用 已久, 不宜 更动。 2. 滇 遏蓝菜 Thlaspi yunnanense Franch. (1886) , (1889) ; Diels (1912); O. E. Schulz (1924); Hand. -Mazz. (1931); C. Y.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2a. 滇 遏蓝菜 (原 变种) var. yunnanense 多年生 草本, 全体 无毛。 茎 多数, 丛生, 直立, 高 5 — 20 厘米, 不 分枝。 基 生叶莲 座状, 倒 卵形或 圆形, 长 5 — 10 毫米, 宽 3. 5 — 6 毫米, 先端 钝圆, 基部 楔形, 全缘, 叶 抦长 5 — 15 毫米; 茎生 叶长圆 形或披 针形, 有时近 卵形, 长 5 — 20 厘米, 宽 2 — 5 毫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抱茎, 耳形或 箭形, 全缘。 总状 花序伞 房状, 顶生, 果期 伸长; 花直径 4 一 5 毫米; 花梗长 5 — 8 毫米; 萼片 卵形, 长 1 一 2 毫米, 宽 0.5 — 1 毫米, 先端 钝圆, 有 膜质 边缘; 花瓣 白色, 倒 卵形, 长 3 — 4 毫米, 宽达 2 毫米, 先 端钝或 微凹, 下部 模形; 雄蕊长 2. 5 — 3 毫米; 雌 蕊长约 3 毫米。 短 角果长 圆形, 长 8 — 10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周 围有 狭翅, 顶端稍 凹入, 有长约 1 毫米的 花柱; 果梗 开展, 长 6 — 8 毫米; 种子椭 圆形, 长约 1 毫米, 棕色。 花、 果期 5 — 6 月 。 产滇 西北, 生 草坡、 林下、 碎 石上、 岩 缝中, 以 及灌丛 草甸, 海拔 3 200 — 3 500 米; 四川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燕 子岩。 2b. 齿叶 遏蓝菜 (变种 ) var. dentatum Diels (1912); C. Y.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与 原变种 不同在 于叶片 具齿, 较宽, 长达 15 毫米, 宽 12 毫米。 产 丽江, 生 草坡, 海拔 3 600 — 4 0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3- 西藏 遏蓝菜 (西 藏植 物志) 图版 10, 7-8 Thlaspi andersonii (Hook. f. et Thorns. ) O. E. Schulz (1926), (1927); Hara (1971); Jafri (1973)*; C. Y. Wu (1984); Griers. (1984); K. C. Kuan (1985)* ; 中国 植物志 (1987). Iberidella andersonii Hook. f. et Thorns. (1861); Hook. f. et T. Anders. (1872); Hemsl. et Pears. (1902); I.tibetica Marq. et Shaw (1929). 多年生 草本, 全体 无毛。 茎 平铺或 上升, 长 5 — 10 厘米。 基生 叶近莲 座状, 匙形, 长 1 一 3 厘米, 宽 4 一 12 毫米, 先端 圆形, 基部 楔形, 边 缘稍有 锯齿, 叶柄长 5 — 10 毫米; 茎 生叶 卵状长 圆形, 长 5 — 10 毫米, 宽 4 一 8 毫米, 先端 圆形, 基部 抱茎, 耳形。 总 状花序 伞 房状, 顶生, 果期 伸长达 4 厘米; 花直径 6 — 7 毫米; 花梗长 3 — 4 毫米; 萼片 卵形, 长 2 — 2. 5 毫米, 宽达 1 毫米, 先端 钝圆, 有膜质 边缘; 花瓣白 色或粉 红色, 长 圆状倒 卵形, 
十 字花科  33  长 5 — 6 毫米, 宽达 1.5 毫米, 先 端钝或 微凹, 下部 楔形; 雄蕊长 2. 5 — 3 毫米; 子房圆 柱形, 长约 3 毫米, 花柱长 0.5 毫米, 柱头 头状。 短 角果椭 圆状长 圆形, 长 6 — 8 毫米, 宽约 2 毫米, 无翅 或翅不 显著, 顶端 急尖, 不 凹入, 有长约 1. 5 毫米的 花柱; 果梗长 2. 5 — 3 毫米; 种子椭 圆形, 长约 1 毫米。 花、 果期 6 — 8 月。 产 德钦, 生 山坡石 缝中; 西藏 也有。 亦 见于克 什米尔 地区、 巴基 斯坦、 尼 泊尔、 锡 金、 不丹。 9. 养属 Capsella Medic. 一年或 二年生 草本, 无 毛或被 单毛、 2 — 3 叉状 毛或星 状毛。 茎 直立, 纤细, 分枝或 不 分枝。 基生叶 丛生, 莲 座状, 全缘 或羽状 深裂, 具柄; 茎 生叶具 缺刻或 疏齿, 无柄且 抱茎。 总 状花序 顶生及 腋生, 初呈伞 房状, 花后 伸长; 花小, 花梗 纤细; 萼片 开展, 绿 色, 同形; 花 瓣短, 倒 卵形, 全缘; 雄蕊 分生, 无齿。 短 角果倒 心形、 倒 心状三 角形、 楔 形或长 圆形, 顶 端凹, 侧向 压扁, 开裂; 果瓣 凸出成 舟状; 隔膜 狭窄, 膜质, 宿 存花柱 短; 种子 多数, 2 列, 无翅; 子 叶背倚 胚根。 约 5 种, 主产 地中海 地区、 欧洲 及亚洲 西部; 其 中下述 1 种为 世界广 布种, 我国各 地 均产。 1. 荠 (名医 别录) 图版 10, 9-14 荠菜 (各地 通称) Capsella bursa- pastoris (L. ) Medic. (1792); D. Don (1825); Hook. f. (1872); Forbes et Hemsl. (1886) ; Hand. -Mazz. (1931); Cheo (1949) ; Banerji (1953) ; Kitamura (1955); Baehni (1956); 广州 植物志 (1956)*;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1959)'; 北京 植物志 (1962)'; "图 鉴" (1972)'; Murata (1974); 秦岭 植物志 (1974)'; 内蒙 古植物 志 (1978)*; Hara in Hara etc. (1979); Kitag. (1979) ; 湖北 植物志 (1979)'; 东北草 本 植物志 (1980)*; C. Y. Wu (1984); Griers. (1984)* ; K. C. Kuan (1985)*; 中 国 植物志 (1987)*; X. L. Yang (1988). Thlaspi bursa- pastoris L. (1753) ; Franch. (1889). 一年或 二年生 草本, 高 7 — 50 厘米; 根向卞 延伸, 长 锥状, 有 须根。 茎 直立, 不分 枝 或下部 分枝, 被 单毛、 叉状 毛或星 状毛。 基 生叶莲 座状, 平铺 地面, 羽状 深裂, 长可 达 12 厘米, 宽 2. 5 厘米, 顶 裂片卵 形至长 圆形, 长 0.3 — 3 厘米, 宽 0.2 — 2 厘米, 侧裂 片 3 — 8 对, 长 圆形至 卵形, 长 0.5 — 1.5 厘米, 先端 渐尖, 浅裂, 或有不 规则粗 锯齿, 或 近 全缘, 叶柄长 0.5 — 4 厘米; 茎生叶 狭披针 形或披 针形, 长 1 一 3 厘米, 宽约 0.5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箭形, 抱茎, 边 缘具缺 刻或疏 锯齿; 全 部叶两 面被单 毛或叉 状毛。 总状 花序 顶生及 腋生, 花后 延长达 20 厘米; 花小, 花梗长 3 — 8 毫米; 萼片长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花瓣 白色, 卵形, 长 2 — 3 毫米, 几 短爪。 短角果 倒三角 形或倒 心状三 角形, 长 5 — 8 毫米, 宽 4 一 7 毫米, 扁平, 无毛, 顶端 微凹, 有长约 0.5 毫米 的宿存 花柱; 果瓣具 网脉; 隔膜 膜质; 果梗长 0.5 — 1.5 厘米; 种子 2 行, 长椭 圆形, 长约 1 毫米, 亮 褐色。 花、 果期 3 — 7 月。 
34  云南 植物志  遍 布云南 各地, 生 山坡、 荒地、 路边、 地埂、 宅旁 等处, 海拔 1 500 — 3 700 米, 多 为 野生, 但 常见有 栽培; 我 国各地 均产。 全 世界温 暖地区 广布。 种 子含油 20 — 30%, 油属干 性油, 供制油 漆及肥 皂用; 茎叶 作蔬菜 食用, 现 已有栽 培; 全草 入药, 有 清热、 利尿、 止血、 明目、 消积等 功效。 10. 半 脊养属 Hemilophia Franch. 多年 生纤细 草本。 茎 多数, 铺散 外倾。 叶小, 倒 卵状匙 形至狭 倒卵形 或近长 圆形, 全 缘, 革质, 有 短柄。 总 状花序 少花, 顶生, 有 苞片; 花 紫色、 玫瑰 红色、 浅 黄色至 白色; 萼片. 开展, 宽 卵形, 有白 色膜质 边缘, 基 部不成 囊状; 花瓣倒 卵形, 先端 2 裂, 基部楔 形成 短爪; 雄蕊 6, 长 雄蕊基 部外侧 加厚, 有 1 钝齿; 子房尖 塔形, 微 压扁, 有 2 胚珠, 花柱 锥状, 几 与子房 等长, 柱 头小, 不 明显。 短角 果宽尖 塔形, 侧扁, 开裂, 果 瓣长圆 形, 舟状, 有脊, 边缘及 脊上有 少数鸡 冠状小 瘤体; 种子 1 一 2 枚,' 倒 卵状长 圆形, 大, 扁平, 无 边缘; 子 叶缘倚 胚根。 2 种 2 变种, 产 四川、 云南 高山; 云南有 1 种 1 变种。 、 1. 半脊荠 Hemilophia pulchella Franch. (1889)* ; Hand. -Mazz. (1931); C. Y. Wu (1984); W. T. Wang (1987); 中国 植物志 (1987). la. 半脊荠 (原 变种) 图版 11, 1-4 var. pulchella 多年生 草本; 根茎 有向下 伸长的 主根。 茎 多数, 铺散 外倾, 高 5 — 10 厘米, 下部无 毛, 上部疏 被极短 的毛。 叶 倒卵状 匙形, 长 3 — 7 毫米, 宽 2 — 4 毫米, 先端 锐尖, 基部 渐狭, 全缘, 革质, 上面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两面 无毛, 中 脉上面 凹陷, 下面 凸起; 叶 柄长 0.5 — 3 毫米。 花序 总状, 少花, 每花下 有叶状 苞片; 花淡 紫色, 干 后玫瑰 红色, 直 径 2 — 3 毫米; 萼片 紫色, 卵形, 长约 2 毫米, 宽 1 毫米, 先 端钝, 有白 色膜质 边缘, 外 无毛; 花瓣倒 卵形, 长 3. 5 毫米, 宽 1 毫米, 先端 2 裂, 基部 渐狭成 短爪; 雄蕊长 1.8 — 2 毫米, 花药 卵状椭 圆形, 长约 0.4 毫米; 雌 蕊长约 2 毫米, 有 2 胚珠, 花柱 锥状, 几与 子房 等长。 短角 果宽尖 塔形, 侧扁, 开裂, 果瓣长 圆形, 舟状, 有脊, 边 缘及脊 上有少 数鸡 冠状小 瘤体; 种子 1 一 2 个, 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1.5 毫米, 宽 0.7 毫米, 扁平, 褐色。 花、 果期 7 — 8 月。 产 丽江, 生山 坡上, 海拔约 3 2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lb. 糙毛 半脊荠 (变种 ) var. pilosa O. E. Schulz in Fedde (1921); Hand. -Mazz. (1925) , (1931); Cheo (1949); "图 鉴" (1972)*; C. Y. Wu (1984); W. T. Wang (1987); 中国 植物志 (1987). 与原 变种不 同在于 茎有微 柔毛, 叶及 萼片有 显著糙 伏毛; 花瓣 紫色。 产 丽江, 生山 坡上, 海拔 3 400 — 4 000 米;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合模式 标本采 自四川 木里 和云南 丽江。 
图 版 4. 半脊荠 (原 变种) Henulophia pulchella Franch. var. 5 — 7. 蛇头弃 Dipoma iberideum Franch. ,  1 1 pulchella, 1. 植株, 2. 花, 3. 萼片, 背 ft' 观, 4. 叶, 5- 植株, 6. 花, 7. 叶。 (乂锡 麟绘) 
36  云南 植物志  11- 蛇头 #属 Dipoma Franch. 多年生 草本; 根茎 匍匐。 茎 矮小, 外倾, 不分枝 或上部 分枝。 基 生叶莲 座状, 茎生 叶均匀 排列, 卵形、 长 圆状倒 卵形至 倒卵形 或倒披 针形, 全 缘或上 部边缘 每侧有 1 齿, 无 毛 或有单 毛及分 叉毛, 具 短柄。 总 状花序 顶生, 多花, 无 苞片; 花 白色; 萼片 直立, 卵 形; 花 瓣宽倒 卵形, 先端 凹陷, 基部具 短爪; 花 柱短, 柱头稍 2 裂。 短 角果宽 菱形, 侧 扁, 开裂, 果瓣具 龙骨状 突起及 细脉; 果梗 外折且 扭转; 种子 1 枚, 大, 卵形, 扁压, 无 边缘; 子 叶缘倚 胚根。 2 种 1 变种及 1 变型, 产我国 甘肃、 四川、 西藏、 云 南高山 地区; 云南有 1 种。 1. 蛇头荠 图版 11, 5-7 Dipoma iberideum Franch. (1886) , (1889) * ; Hand. -Mazz. (1931); Cheo (1949); "图 鉴" (1972)*; C. Y.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多年生 草本; 根茎 细长, 有 分枝。 茎 外倾, 不分枝 或上部 分枝, 开 花时长 10 — 20 厘 米, 有单 毛及分 叉毛。 茎 生叶坚 纸质, 倒卵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10 — 15 毫米, 宽 2 — 4 毫 米, 先端 纯圆, 基部 渐狭, 全 缘或上 部边缘 每侧有 1 齿, 下部叶 无毛, 上 部叶有 单毛及 分 叉毛; 叶柄长 1 一 2 毫米。 总 状花序 顶生, 多花; 花 白色, 直径 3 — 5 毫米; 萼 片绿白 色或 紫色, 卵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外面 有白色 硬毛; 花 瓣宽倒 卵形, 长约 5 毫米, 先端 凹陷, 基部 楔形成 短爪; 雄 蕊较花 瓣短, 花药 紫色。 短 角果宽 菱形, 长 1 一 2 毫米, 侧扁, 裂瓣 膜质, 盖状, 隆起, 有 毛或近 无毛, 具 圆锥状 粗喙; 果梗 外折且 扭转, 长 3 — 5 毫米; 种子 1 枚, 卵形, 长约 1 毫米。 花、 果期 6 — 8 月。 产 丽江、 中甸, 生 高山流 石滩、 高 山草甸 沟边, 海拔 3 800 — 4 375 米; 四川 也有。 模 式标 本采自 丽江。 12. 泡 果荠属 Hilliella (O. E. Schulz) Y. H. Zhang et H. W. Li 一年或 多年生 草本, 具 单毛或 无毛。 叶为 3 — 5 小叶的 复叶, 膜质或 纸质, 茎 上部叶 常呈苞 片状。 总状 花序; 花梗 开展或 外弯; 花小 至大; 萼 片斜向 展开, 近 相等, 长圆状 卵形, 先 端钝; 花瓣 S 色或淡 红色, 匙形, 先端圆 形或近 微凹; 雄蕊 6, 上升, 花 丝狭线 形, 花药椭 圆状心 形或长 圆形; 侧蜜腺 三角状 卵形, 位 于短雄 蕊基部 两侧, 无中 蜜腺; 子 房近圆 球形、 扁圆形 或长椭 圆形, 胚珠 (1 一) 2-17 (-21) 个, 花柱 纤细, 柱 头小, 略 凹陷。 短角 果近圆 球形、 扁圆形 或长椭 圆形, 开裂, 表 面密被 小泡状 突起, 稀 平滑, 无 中脉, 稀具 不明显 网脉, 无假 隔膜; 种 子从短 种柄上 下垂, 卵形, 表 面密被 小瘤状 突起, 无粘性 物质; 子 叶背倚 胚根, 稀子 叶缘倚 胚根。 约 8 种 3 变种, 产我 国长江 以南至 南岭的 华中、 华东植 物区; 云南有 1 变种, 产滇 东南。 1. 大 花翅柄 泡果荠 (变种 ) (云 南植物 研究) Hilliella alatipes (Hand. -Mazz. ) Y. H. Zhang et H. W. Li (1986) var. macranthus 
十 字花科  37  Y. H. Zhang (1986). 多年生 草本; 根茎 匍匐或 上升, 短 而粗, 密 生纤维 状根。 茎 多数, 具花的 直立, 高 25 — 30 厘米, 粗 3 — 6 毫米, 淡 绿色, 分 枝或不 分枝。 叶为 3 小叶的 复叶, 小叶卵 形或卵 状 菱形, 长 7. 5 — 8 厘米, 宽 4 一 5 厘米, 侧 生的常 偏斜, 先端近 钝形, 基 部楔形 或近圆 形, 边 缘有疏 离的浅 圆齿, 齿具小 突尖, 薄 纸质, 上面深 绿色, 有 极疏的 小糙伏 毛或近 无毛, 下面淡 绿色, 无毛, 侧 脉每侧 7 — 10, 纤细, 干时 与中脉 下面略 显著, 小 叶柄长 3 — 5 毫米; 叶柄长 6 — 8 厘米, 扁. 平, 基部 无鞘。 总 状花序 顶生, 具 4 一 10 花, 有早 落的苞 片; 花 白色, 花 梗长达 2. 2 厘米, 直立 开展, 略粗; 萼片 长圆状 卵形, 长 6. 5 毫米, 宽 1.7 毫米, 先 端钝, 淡 绿色, 有 宽膜质 边缘, 3 脉, 无毛; 花瓣 匙形, 长约 1.6 厘米, 宽 0.8 厘米, 先端近 微凹, 基部 渐狭; 长 雄蕊长 达花瓣 2/3, 短雄蕊 长为其 1/2, 花 丝狭线 形, 花药长 圆形, 长达 2 毫米; 子 房长椭 圆形, 花 柱粗, 柱头 头状。 成 熟角果 未见。 花期 2 月。 产麻 栗坡, 生丛 林中, 海拔约 1 0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麻栗坡 干沟。 原 变种由 Cochlearia alatipss Hand. -Mazz. (1931)* ; 中国 植物志 (1987) 改建, 变 种处 于其分 布区的 边缘。 13. 葶房属 Draba L. 一年、 二年或 多年生 草本, 通常呈 簇状, 被 单毛、 叉 状毛、 星状 毛或分 枝毛。 叶为 单叶, 基生叶 常呈莲 座状, 有柄或 无柄, 茎生 叶通常 无柄。 总状花 序短或 伸长, 无或有 苞片; 花 小型; 萼片直 立或稍 开展, 外萼 片长圆 形或椭 圆形, 内萼 片常为 卵形, 先端圆 形或 稍钝, 基 部不呈 或略呈 囊状, 有白 色膜质 边缘; 花瓣 黄色或 白色, 少 数有玫 瑰色或 紫色, 倒卵状 楔形, 先端常 微缺, 基部 大都成 狭爪; 雄 蕊通常 6, 偶有 4, 花丝细 或基部 扩大, 通常在 短雄蕊 基部有 侧蜜腺 一对, 花药卵 形或长 圆形; 雌蕊 瓶状, 稀有圆 柱形, 无 柄, 花柱圆 锥形或 丝状, 有 的几不 发育, 有的 伸长, 柱头压 扁或呈 头状, 很少呈 明显的 2 裂。 短 角果大 多为卵 形或披 针形, 一部 分为长 圆形或 线形, 直 或弯或 扭转, 2 室; 果瓣 扁 平或略 隆起, 开裂; 隔膜 宽而半 透明; 种 子小, 2 行, 每室 数个至 多数, 卵 形或椭 圆形, 无翅; 子 叶缘倚 胚根。 约 300 种, 主 要分布 于北半 球北部 和高山 地区, 属北极 -高山 分布区 类型。 我国有 50 余种, 主产 西南、 西 北高山 地区; 云 南约有 20 种 2 亚种 8 变种和 1 变型, 主产 北部, 特 别 是西北 部高山 地区。 D. hirta Linn. 及 D. lascophylla Royle 有 记录, 因未见 标本, 本 志未 收入。 分种 检索表  1 (16) 花茎 无叶, 花 葶状, 或偶有 13 叶, 花 黄色, 有时 白色, 花 药卵形 或短长 圆形; 角果 卵形、 长椭 圆形、 线形 (黄花 亭苈组 Sect. Chrysodraba DC. )。 2 (3) 角果 扁平, 长 卵形; 基生叶 椭圆状 披针形 1. 高 山莩苈 D. alpina 
38  云南 植物志  3 (2) 角果略 隆起。 4"(9) 基 茎短, 不 延伸, 基 茎分枝 上的叶 莲座状 丛生。 5 (8) 叶 长圆形 至倒披 针形, 被 单毛、 叉 状毛和 少量分 枝毛。 6 (7) 花茎高 1.5—8 厘米, 无叶 或偶有 1 叶 2a. 喜 山葶苈 D. oreades ssp. oreades 7 (6) 花茎 高可达 15 厘米, 常有 1 叶 2b. 中国喜 山葶苈 D. oreades ssp. chinensis 8 (5) 叶狭 倒卵形 或长倒 卵形, 被 单毛、 叉 状毛、 星状 分叉毛 3. 衰 老葶苈 D. senilis 9 (4) 基茎 延伸, 基 茎分枝 上的叶 互生。 10 (11) 基茎分 枝长, 匍訇; 花小, 花瓣长 3 4 毫米; 角果近 圆形, 花柱长 0.75 毫米 4. 中 旬葶苗 D. piepunensis 基 茎分枝 略短而 向上。 基 茎分枝 上的叶 干后鳞 片状; 花小, 花瓣长 3. 5 — 4. 5 毫米; 角果椭 圆形或 卵形, 长 3 — 4 毫 米; 花柱长 0.5 毫米。 角 果无毛 5a. 苟 花葶苠 D. involucrata var. involucrata 角果被 短柔毛 • 5b. 毛果苞 花葶苈 D. involucrata var. lasiocarpa 基茎分 枝上的 叶干后 膜质; 花大, 花瓣长 7 毫米; 角 果长椭 圆形, 长 8 — 11 毫米; 花柱 丝状, 长 2. 5—3 毫米 6. 大 花葶苈 D. jucunda 花茎 有叶。 花 黄色。 茎生 叶多, 稠密, 一般在 6 叶 以上; 花药椭 圆形或 卵形; 角果卵 形或卵 圆形, 常 扭转; 花柱 长 0. 5—3 毫米 (多叶 葶苈组 Sect. Phyllodraba O. E. Schulz)。 花梗短 ,长 2 — 6 毫米, 果时略 伸长, 不 开展。 叶薄 革质, 密被灰 白色毛 7. 山 景葶苈 D.oreodoxa 叶薄, 不呈 革质, 疏生 单毛、 叉状毛 8. 蛇 行葶苈 D. serpens 花梗长 ,长 4 一 8 毫米, 果时十 分伸长 ,长达 12 — 23 毫米, 开展。 植株 较高, 高达 30 — 60 厘米。 茎生叶 6— 8; 子房 有毛; 短角 果稍尖 9. 高葶苈 D.elato 茎生 叶常达 14; 子房 无毛; 短 角果钝 10. 多 叶葶苈 D.polyphylla 植株中 等高或 较矮, 高 25 — 36 厘米。 角果长 5 — 12 毫米; 叶宽。 叶先端 锐尖; 基茎不 延伸。 角果 无毛。 角果 较短, 长 5 — 8 毫米, 不 扭转。 总状花 序下部 1 一 2 花有叶 状巷片 11a. 抱 茎葶苈 D. amplexicaulis var. amplexicaulis 总状花 序下部 有多达 24 花有叶 状苞片 lib- 具苟抱 基葶苗 D. amplexicaulis var. bracteata 角果 较长, 长 10 — 11 毫米, 有时 近扭转 11c. 长果 抱莲葶 D. amplexicaulis var. dolichocarpa 角 果密被 星状毛 lid. 毛果抱 茎葶苈 D. amplexicaulis var. dasycarpa 叶先 端钝; 基茎 延伸, 匍匐 生根。 植株高 10 — 20 厘米 12a. 山 菜葶苈 D. surculosa f. surculosa 植 株高达 50 厘米 12b. 高山 菜葶苈 D. surculosa f. elatior 角果长 1.5 — 2 毫米或 3 — 7 毫米; 叶狭。 
十 字花科  39  39 (44) 茎不 分枝; 萼片长 2. 5 — 3 毫米; 角果 无毛。 40 (43) 角果长 3 — 7 毫米。 41 (42) 果 梗粗; 角果 不扭转 13a. 滇萃苈 D. yunnanensis var. yunnanensis 42 (41) 果梗近 丝状; 角果 常扭转 13b. 细梗 滇葶苈 D. yunnanensis var. gracilipes 43 (40) 角果长 1.5— -2 毫米 13c. 小果 滇葶苈 D. yunnanensis var. microcarpa 44 (39) 茎 分枝; 萼片长 2 毫米; 角 果有毛 14. 灰 岩苹苈 D. calcicola 45 (18) 茎生 叶通常 6 — 8 片; 花 药小, 卵形或 近于四 方形; 角果长 圆形或 线形, 果瓣 扁平, 不扭转 (葶 苈组 Sect. Drabella DC. )。 46 (47) 植株 劲直, 单一或 分枝; 角 果无毛 15. 光 果葶苈 D. nemorosa var. lasiocarpa 47 (46) 植株 下垂或 直立, 铺散; 茎 从基部 分枝。 48 (49) 植株高 4 一 12 厘米, 被单 毛和叉 状毛; 角果披 针形, 无毛, 有 短花柱 16- 花岗 岩葶苗 D. granitica 49 (48) 植株高 2 — 8 厘米, 被 单毛、 叉状 毛和星 状毛; 角果椭 圆形, 有单 毛和叉 状毛, 无花柱 … 17. 摘 果孝苗 D. ellipsoidea 50 (17) 花 白色, 少有 黄色; 茎多少 具叶, 罕见 无叶; 角果 扁平或 扭转; 花柱长 0.5 — 2 毫米 (白 花葶 苈组 Sect. Draba L. )。 51 (56) 植株 矮小, 高在 5 厘米或 以下, 有少 数多至 3 的茎 生叶。 52 (55) 基茎下 部枯叶 呈纤维 状鳞片 宿存; 叶不 密集成 柱状。 53 (54) 基 生叶倒 披针, 先端 渐尖, 基 部縮狭 成柄, 全缘 或略具 锯齿, 两 面被星 状毛、 单毛、 叉 状毛; 角果 卵形, 长 3. 5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18. 丽 江葶苈 D. lichiangensis 54 (53) 基生 叶披针 形或长 圆形或 长圆状 线形, 先端 锐尖, 全 缘或每 侧各有 1 一 2 齿, 两 面被长 单毛、 叉状毛 为主, 少 量为分 枝毛; 角果 椭圆形 或椭圆 状长圆 形或披 针形, 长 3. 5-5 毫米, 宽 1. 5 — 2 毫米 19. 苟叶 阿尔 泰葶苈 D. altaica ssp. modesta 55 (52) 基 茎下部 枯叶呈 覆瓦状 宿存, 中部 一年生 叶密集 成柱状 20. 贡 山葶苈 D. handelii 56 (51) 植株中 等大, 高 10 — 20 ( — 30) 厘米, 有 多数茎 生叶。 57 (58) 短角 果无毛 21a. 苞 序葶苈 D. ladyginii var. ladyginii 58 (57) 短 角果被 内弯的 短柔毛 21b. 毛果苞 序葶苈 D. ladyginii var. trichocarpa 杂交种 22. 复 合葶苈 D. composita 1. 高 山葶苈 (西 藏植 物志) Draba alpina L. (1753); Hook. f. et Thorns (1872); Franch. (1889); N. Busch (1919); Pohle in Fedde (1925); O. E. Schulz in Engl. (1927); Tolmatschev in Kom. (1939); C. Y. Wu (1984); L. L. Lou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7)*. 多年生 草本, 高 2 — 21 厘米。 茎 单一, 罕见上 部有短 分枝, 一般 无叶, 有时有 1 叶, 被长达 0.75 毫米 的单毛 及短叉 状毛、 分 枝毛, 毛常达 花梗。 莲座基 生叶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8 — 45 毫米, 宽 2 — 4 毫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缩窄 成稍宽 的柄, 全缘 或有细 齿,' 上 面疏生 单毛和 有柄叉 状毛, 下 面有星 状毛、 分 枝毛和 单毛; 茎 生叶椭 圆形, 先端 锐尖, 无柄。 总状花 序开始 密集, 以后 伸长。 花 未见。 短 角果长 卵形, 长 4 一 11 毫米, 宽 2 — 4 毫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圆形, 扁平, 无毛, 有长 0.75 毫米的 花柱。 果期 8 月。 产 丽江、 德钦, 生 高山石 缝中, 海拔 (2 800) 3 500 — 4 000 米; 西藏 也有。 广布于 欧洲 近北极 地区、 北美、 原 苏联、 蒙古、 克 什米尔 地区至 锡金。 
40  云南 植物志  2. 喜 山葶苈 ( "图鉴 ") Draba oreades Schrenk (1842); O. E. Schulz in Engl. (1927); Hand. - Mazz. (1931); Tolmatschev in Kom. (1939); "图 鉴,, (1972)*; Hara (1975), (1979); C. Y. Wu (1984); Griers. (1984); L. L. Lou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7)*; S. L. Yang (1988). Draba alpina auct. non L. : Hook. f. et Thorns. (1861) ; Hook. f. et T. Anders. (1872), p. p. ; Kitam. (1955). 2a. 喜 山葶苈 (原 亚种) 图版 12, 1—6 ssp. oreades 多年生 草本, 高 2 — 10 厘米; 基 茎短, 不 延伸, 有多数 分枝, 密集成 丛状。 莲座基 生叶倒 卵状披 针形, 长 6 — 25 毫米, 宽 2 — 4 毫米, 先端 渐钝或 急尖, 基部 楔形, 下面和 叶 缘被单 毛和叉 状毛, 上面 有时近 无毛。 花茎高 1.5 — 8 厘米, 无叶 或偶有 1 叶, 密生长 单 毛和叉 状毛; 总状 花序密 集成近 头状, 结果时 疏松, 但不 伸长; 花 具梗, 花梗长 1 一 3 毫米; 萼片长 圆形, 长 2 毫米, 宽 1 毫米, 先端 钝圆, 背部 有少数 长毛; 花瓣 黄色, 倒 卵状 楔形, 长 4 毫米, 宽达 2 毫米, 先端 微凹, 基 部收缩 成爪; 雄蕊长 2 — 2. 5 毫米; 雌 蕊 瓶状, 长 3. 5 毫米, 无毛, 花柱长 0.5 毫米, 柱头 头状。 短 角果宽 卵形, 长 4 一 6 毫米, 宽 3 — 4 毫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圆形, 略 隆起, 无毛, 顶 端有短 花柱; 果梗长 3 — 7 毫米, 斜展。 花、 果期 6 — 8 月。 产 丽江、 维西、 中甸, 生高山 岩石边 及石砾 沟边裂 缝中, 海拔 3 000 — 5 300 米; 内 蒙古、 陕西、 甘肃、 青海、 新疆、 四川、 西藏 也有。 亦 见于喜 马拉雅 热带以 外地区 (克 什米 尔地区 至锡金 )、 巴基 斯坦、 中亚、 西 伯利亚 西部、 阿 尔泰至 蒙古。 2a. 中国喜 山葶苈 (亚种 ) ssp. chinensis O. E. Schulz ex Limpr. in Fedde (1922) ; O. E. Schulz in Engl. (1927); 秦岭 植物志 (1974)" , pro var. ; C. Y. Wu (1984); L. L. Lou (1985), pro var. ; 中国 植物志 (1987); X. L. Yang (1988). 与原亚 种不同 在于植 株高达 15 厘米; 花 茎常有 1 叶; 莲 座基生 叶长达 3 厘米。 产 中甸, 生石 灰山悬 崖上, 海拔 4 300 — 4 575 米; 陕西、 四川、 青海、 甘肃 也有。 亦 见于 锡金。 模式标 本采自 四川马 尔康。 3- 衰 老葶苈 (西 藏植 物志) 老 人葶苈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Draba senilis O. E. Schulz (1926); et in Engl. (1927); C. Y. Wu (1984); L. L. Lou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7). 多年生 草本; 茎 基短, 不 延伸, 具多数 分枝。 莲座基 生叶狭 倒卵形 或长倒 卵形, 长 4 一 8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先端 略钝, 基部楔 形渐狭 成叶柄 , 全缘, 两 面密生 单毛、 叉 状毛和 星状分 叉毛, 边 缘有长 单毛, 毛呈灰 白色。 花 茎短, 长约 1 厘米, 密被叉 状毛、 星 状毛和 较短的 单毛, 毛常达 花梗。 总状花 序伞状 ,具 3 — 5 花; 花 具梗, 花 梗短, 长约 1.5 毫米; 萼片 卵形, 长 2 — 2. 5 毫米, 先端 圆形, 背部有 单毛; 花瓣 黄色, 狭倒 卵形, 长 3 — 4 毫米, 先端 圆形, 下部 渐狭成 短爪; 雄蕊长 2. 8 — 3 毫米, 花丝 自基部 增大, 花药长 0.6 
图版 12 1 一 6. 喜 山葶苈 (原 亚种) Draba oreades Schrenk ssp. oreades , 1. 植株, 2. 叶, 3. 萼片, 4. 花瓣, 5. 除 去萼片 及花瓣 的花, 示 雄蕊及 雌蕊, 6. 短 角果; 7—10. 苞 花葶苈 (原 变种) D. involucrata (W. W. Smith) W. W. Smith var. involucrata, 7. 植株, 8. 叶, 9. 花, 10. 短 角果; 11 — 13. 大 花葶苈 D. juncunda W. W. Smith, 11. 植株, 12. 叶, 13. 花 纵剖。 (曾孝 濂绘) 
42  云南 植物志  毫米; 子房卵 珠形, 有胚珠 8, 花柱长 0.5 毫米。 短角 果倒卵 珠形, 长 4 一 7. 5 毫米, 常 近 扭转, 顶 端有长 0. 7 5 毫米的 花柱; 果梗长 1.5 — 2. 5 毫米, 斜向 上升或 直伸。 花、 果 期 5 — 7 月。 产 丽江, 生石 隙中, 海拔约 4 000 米; 西藏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4- 中 旬葶苈 Draba piepunensis O. E. Schulz (1926), in Engl. (1927); Hand. -Mazz. (1931); C. Y.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疏 松丛状 草本; 基茎 延伸, 分枝 匍匐, 长达 5. 5 厘米, 基上 有疏生 的叶。 莲 座叶倒 卵形, 长 5 — 9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先端 略钝, 基部 楔形, 渐狭成 叶柄, 全缘, 灰 绿色, 两面密 生单毛 和具柄 星状分 叉毛, 边 缘有长 单毛。 花茎长 1 一 1.5 厘米, 密 被叉状 毛和星 状毛; 总状 花序近 头状, 有 3 — 6 花。 花小, 花梗长 1. 5-2. 5 毫米; 萼片 卵形, 长 1. 5 毫 米, 先端 圆形, 背 部有长 单毛; 花瓣 黄色, 狭倒 卵形, 长 3 — 4 毫米, 先端 圆形, 下部收 缩成 短爪; 雄蕊长 1.5 — 2 毫米, 花丝 自基部 增大, 花药 卵形, 长约 0.5 毫米; 子 房卵珠 形, 花 柱长约 0.5 毫米。 短 角果近 圆形, 长约 3 毫米, 无毛, 有时近 扭转, 有长约 0.75 毫米的 花柱; 果 梗长约 5 毫米, 近直 角平伸 或斜向 上升。 花、 果期 7 — 8 月。 产 丽江、 中甸、 德钦, 生高山 草地, 海拔 3 700 — 4 65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5- 苞 花葶苈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称) Draba involucrata (W. W. Smith) W. W. Smith (1919); O. E. Schulz in Engl. (1927); Hand. -Mazz. (1931); C. Y. Wu (1984); L. L. Lou (1985); W. T. Wang (1987); 中国 植物志 (1987)*. Draba alpina L. var. involucrata W. W. Smith (1913) ; D. alpina L. var. leiophylla Franch. (1886), (1889). 5a. 苞 花葶苈 (原 变种) 图版 12, 7—10 var. involucrata 植株密 丛状; 基茎 延伸, 分枝 密集, 纤细, 下部 有宿存 枯叶, 枯叶 线状披 针形, 麦 杆色, 长约 3 毫米, 鳞 片状, 上部 有莲座 叶丛。 莲 座叶倒 卵形, 长 3 — 8 毫米, 先端 略钝, 基 部楔状 渐狭成 叶柄, 全 缘或有 小齿, 两面 疏生单 毛和叉 状毛。 花茎 多数, 无叶, 短, 长 0.5—1厘米, 多少 密生灰 色毛, 毛常达 花梗; 总 状花序 花时伞 房状, 具 3 — 8 花; 花小, 花梗长 2 — 6 毫米; 外 萼片倒 卵形, 内萼片 卵形, 长 2 — 2. 5 毫米, 先端均 圆形, 3 脉, 背 部 有叉状 硬毛; 花瓣 黄色, 宽倒 卵形, 长 3. 5 — 4. 5 毫米, 先端 微缺, 基 部收缩 成爪; 雄 蕊长 1.8 — 2 毫米, 花 药长约 0.5 毫米; 子房卵 珠形, 有胚珠 8, 花柱长 0.5 毫米或 近无。 短 角果椭 圆形或 卵形, 长 3 — 4 毫米, 无毛, 有长 0.5 毫米的 花柱; 果梗长 2 — 8 毫米, 斜 向 上升。 花期 5 — 7 月, 果期 8 月。 产 丽江、 维西、 德钦、 贡山, 生 悬崖上 或山坡 沟谷, 海拔 4 050 — 4 100 米。 青海、 四 川、 西藏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5b. 毛果苞 花葶苈 (变种 ) (云 南植物 研究) var. lasiocarpa W. T. Wang (1987). 与 原变种 不同在 于短角 果被短 柔毛。 , 
十 字花科  43  产 贡山, 生 阴湿岩 石上, 海拔约 3 8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 6. 大 花葶苈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2, 11-13 Draba jucunda W. W. Smith (1919); O. E. Schulz in Engl. (1927); C. Y.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丛生 草本, 高 3 — 10 厘米; 基茎 延伸, 分枝 匍匐, 下部常 有膜质 枯叶, 上部 有莲座 叶丛。 不育茎 多叶, 花茎花 葶状, 均密被 白色叉 状毛。 莲座 叶倒披 针形或 多少椭 圆形, 长 4 一 10 毫米, 宽 3 — 4 毫米, 先 端钝, 基部 渐狭, 膜质, 两面 及边缘 散生叉 状毛。 总状花 序伞 房状, 具 2 — 10 花, 下 部花稍 远离; 花 较大, 花梗长 2 — 7 毫米, 有小疏 柔毛; 萼片 卵形, 舟状, 长 3 — 4 毫米, 先 端钝, 背部散 生有叉 状毛; 花瓣 黄色, 狭倒 卵形, 长约 7 毫米, 宽 3. 5 毫米, 先端稍 微缺, 基 部收缩 成爪; 雄蕊近 等长, 长 3. 8 — 4 毫米, 花药长 圆状 卵形, 长 1 毫米; 子房长 圆形, 有胚珠 32, 密 被毛, 花柱略 伸长。 短角 果长椭 圆形, 长 8 — 11 毫米, 有多 数单毛 及少数 具柄叉 状毛, 宿存 花柱长 2. 5-3 毫米; 果梗长 5 — 10 毫 米, 斜向 上升, 种子 卵形, 长约 1 毫米。 花期 6 — 8 月 ,果期 9 月 。 产丽江 、维西 、德钦 、贡山 ,生 岩壁、 岩坡乱 石中或 沙石上 ,海拔 4 7 5 — 4 3巧 米。 模式 标 本采自 德钦白 马山。 7. 山 景葶苈 Draba oreodoxa W. W. Smith(1919) ; O. E. Schulz in Engl. (1927) ; C. Y. Wu(1984) ; 中国 植物志 (1987V. Draba yunnanensis Franch. f. nivalis Diels(1912) ;0. E. Schulz(1927). 疏松丛 状萎软 多年生 草本, 高 5 — 10 厘米; 基茎匍 匐延伸 ,分枝 外倾, 略伸长 ,长 5 — 10 厘米, 细弱, 粗 0. 1-1 毫米, 有远离 的落叶 叶痕, 顶端生 出莲座 叶丛, 但 在叶丛 下方有 萎缩的 枯叶残 留物, 此残留 物呈披 针形, 长约 3 毫米, 通常 紫色, 鳞片状 。茎 12 — 50 条, 近 直立或 上升, 不 分枝, 柔韧, 有叶 3 — 6, 混生 单生、 具 柄叉状 毛和丛 卷近星 状毛, 毛 被常达 萼片。 莲座基 生叶狭 倒卵状 楔形或 长圆状 匙形, 长 7 — 10 毫米, 先端 圆形, 基部 稍狭成 叶柄, 全 缘或有 小齿, 中 脉下部 增宽, 其 后直贯 全叶, 叶柄短 而宽, 白色, 无毛; 茎生叶 无柄, 狭 卵状披 针形, 先 端钝, 边缘每 侧约有 4 小齿或 全缘, 上部 1 一 5 叶为 苞叶; 全部叶 叶片薄 革质, 上面 及边缘 有长达 1 毫米的 单毛, 下面 有灰白 色小星 毛或近 无毛。 总 状花序 花时伞 房状, 具 10 — 15 花, 下部 1 一 5 花有 苞叶; 花 较大, 花梗长 2 — 5 毫米; 外 萼片倒 卵形, 内萼片 卵形, 长约 2. 5 毫米, 先端 圆形, 绿色, 边缘淡 黄色; 花瓣金 黄色, 宽倒 卵形, 长 6 — 7 毫米, 先端稍 微缺, 基部有 短爪; 雄 蕊长约 2. 5 毫米, 花丝自 基部增 宽, 花药 卵形, 长约 0.5 毫米; 子房 卵形, 无毛, 有胚珠 5, 花 柱短, 柱头 压扁。 未成熟 短角果 卵形, 长约 2. 5 毫米, 宽 2 毫米, 有长约 1 毫米的 花柱; 果梗长 5 — 8 毫米, 不开 展。 花期 5 — 7 月, 果期 7 — 8 月。 产 丽江、 中甸、 维西、 德钦, 生 山顶岩 石上、 石 岩灌丛 草坡, 海拔 2 400 — 4 6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8. 蛇 行葶苈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Draba serpens O. E. Schulz (1926), in Engl. (1927) ; Hand. -Mazz. (1931); C. Y. Wu (1984); W. T. Wang (1987); 中国 植物志 (1987). 
44  云南 植物志  Draba yunnanensis Franch. var. lati folia O. E. Schulz in Engl. (1927) ; C. Y.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纤 弱匍匐 草本; 根出条 丝状, 外倾, 老 熟部分 生根, 有时自 其鳞片 中生出 1 或 2 条 很 远离的 无莲座 叶丛的 少花短 花茎, 当年生 部分自 莲座叶 丛生出 花茎。 花茎长 4 一 7 厘米, 直立, 不 分枝, 有叶 8 — 15, 较密 被近贴 生的叉 状毛。 基生 叶密莲 座状, 花时几 凋萎, 狭 倒 卵形, 长 5 — 10 毫米, 先端 稍钝, 基部 渐狭成 短柄, 叶柄 被具柄 叉状长 硬毛; 茎生叶 很 靠近, 狭倒卵 形或长 圆形, 长 7 — 12 毫米, 先端 圆形, 基部 楔形, 全缘, 上部约 5 叶 为 苞叶; 叶 片均散 生单毛 和叉状 纤毛。 总状花 序密伞 房状, 约具 10 花, 有 苞叶; 花 较大, 花梗 丝状, 长 4 一 6 毫米; 萼片倒 卵形, 长 2. 5 毫米, 先端 圆形, 背部有 短单毛 ;花 瓣淡黄 色, 倒卵形 ,长 6 — 7. 5 毫米, 先端稍 微缺, 基 部收缩 成极短 的爪, 有 细脉; 雄蕊长 3 — 3. 5 毫米, 花丝 纤细, 花药长 0.75 毫米; 子房 长圆状 卵形, 无毛, 有胚珠 4 一 5, 花柱长 1 毫 米, 柱头 压扁。 成 熟角果 未见。 花期 6 — 7 月。 产 丽江、 中甸, 生山 顶砾石 地及岩 隙中, 海拔 4 100 — 5 500 米。 模式 标本采 自中甸 哈巴 雪山。 9- 高葶苈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3, 1-5 Draba elata Hook. f. et Thorns. (1861); Hook. f. et T. Anders. (1872); O. E. Schulz in Engl. (1927); Hara (1971), (1979); C. Y. Wu (1984), excl. syn. Griers. (1984)*; L. L. Lou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7). 多年生 草本; 根出 条少数 而短。 茎 直立, 开 花时高 30 — 45 厘米, 结果 时高达 60 厘 米, 不 分枝或 分枝, 具叶 6 — 8, 有稀疏 单毛和 密集叉 状毛, 毛 被常达 花梗。 莲座 基生叶 匙形, 先端近 锐尖, 基部 渐狭成 与叶片 等长的 叶柄。 边 缘有不 明显的 小齿, 茎生叶 无柄, 长圆状 卵形, 长 2. 5 — 5 厘米, 宽 0.6 — 1.2 厘米, 边缘 每侧有 4 小齿, 上部 茎生叶 抱茎, 全部 叶两面 均有单 毛和叉 状毛。 总 状花序 初花时 伞房状 密集, 其 后十分 伸长, 具 10 — 30 花, 无苞叶 或最下 1 一 3 花有 苞叶; 花 较大, 花梗长 4 一 8 毫米; 萼 片长约 3 毫米, 外萼 片长 圆状椭 圆形, 先端 圆形, 内萼片 卵形, 先端 稍钝, 基部 均略呈 囊状; 花瓣 黄色, 倒 卵形, 长 5 毫米, 先端稍 微缺, 基 部渐狭 成爪; 雄蕊长 2. 5 — 2. 8 毫米, 花丝近 增大, 花 药 卵形, 长 0.6 毫米; 子房 瓶状, 有 单毛, 有胚珠 12 — 16, 花柱 略粗, 长 0.5 毫米, 柱头 与花柱 近等宽 ,扁 头状。 短角果 长圆状 椭圆形 或卵形 ,侧扁 ,长 7 — 11 毫米, 宽 3 — 3. 5 毫 米, 淡绿黄 色或青 铜色, 先端常 内弯, 稍尖, 有时 扭转, 有毛; 果 梗长达 1.2 — 2. 3 厘米, 近直角 平展; 种子 卵形, 长 1.5 毫米, 宽 1 毫米, 暗 褐色。 花期 7 — 8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丽江, 生林缘 及林间 草地, 海拔 3 050 — 3 200 米; 四川、 西藏 也有。 亦见于 不丹、 锡金。 10. 多 叶葶苈 Draba polyphylla O. E. Schulz in Engl. (1927); Baehni (1956) ; Griers. (1984). 多年生 草本; 根出 条少数 而短。 茎 直立, 开 花时高 20 — 60 厘米, 结果 时常达 60 厘 米, 通常不 分枝, 常具叶 14, 有 稀疏单 毛和较 密的叉 状毛, 毛 被常达 花梗。 莲座 基生叶 匙形, 先端近 锐尖, 基部 渐狭成 叶柄, 边 缘有不 明显的 小齿, 茎生叶 无柄, 长圆状 卵形, 长 2. 5 — 5 厘米, 宽 0.6 — 1.2 厘米, 边缘 每侧有 4 小齿, 上 部茎生 叶基部 抱茎, 全部叶 
图版 13 1-5. 高葶苈 Draba elata Hook. f. et Thorns. , 1. 植株 上部, 2. 萼片, 3. 花辦' 4- 除 去萼片 及花瓣 的花' 示雄 蕊及 雌蕊, 5. 短 角果; 6 — 7. 抱 茎葶苈 (原 变种) D. amplexicaulis Franch. var. amplexicaulis , 6- 植株, 7. fe 角果; 8—10. 滇葶苈 (原 变种) D. yunnanensis Franch. var. yunnanensis, 8. 植株, 9. 叶 下面星 状毛, 10. 短 角果。 (曾孝 濂绘) 
46  云南 植物志  均两 面有单 毛和叉 状毛。 总 状花序 初花时 伞房状 密集, 其 后十分 伸长, 具 20 一 40 花, 有 向上渐 变小的 苞叶; 花 较大, 花梗长 4 一 8 毫米; 萼 片长约 3 毫米, 外 萼片长 圆状椭 圆形, 先端 圆形, 内萼片 卵形, 先端 稍钝, 基部 均略呈 囊状; 花瓣 黄色, 倒 卵形, 长约 5 毫米, 先端稍 微缺, 基 部渐狭 成爪; 雄蕊长 2. 5 — 2. 8 毫米, 花丝近 增大, 花药 卵形, 长 0.6 毫 米; 子房 瓶状, 无毛, 有胚珠 12 — 16, 花柱略 增粗, 长 0.5 毫米, 柱头扁 头状。 短角果 长 圆状椭 圆形或 卵形, 侧扁, 长 7 — 11 毫米, 宽 4 一 6 毫米, 淡绿黄 色或青 铜色, 先端常 略弯, 钝, 通 常多少 扭转, 无毛; 果 梗长达 1. 2-2. 3 厘米, 近直角 平展。 花期 7 — 8 月 , 果期 8 — 9 月。 ' 产 镇康、 碧江、 丽江、 中甸、 德钦, 生草 坡上, 海拔 2 8 5 — 4 200 米; 四川、 西藏 也有。 亦 见于锡 金等喜 马拉雅 山区。 模式 标本未 指定。 11. 抱 茎葶苈 ( "图鉴 ") Draba amplexicaulis Franch. (1886) , (1889) , O. E. Schulz in Engl. (1927) ; Hand. - Mazz. (1931); "图 鉴" (1972)*; C. Y.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11a. 抱 茎葶苈 (原 变种) 图版 13, 6-7 var. amplexicaulis 多年生 草本; 根出 条短。 茎 直立, 高 3 一 so 厘米, 上部 分枝, 多叶, 密生灰 色长单 毛 和短叉 状毛, 毛 被常达 花梗。 基生 叶线状 匙形, 长 1.5 — 3. 5 厘米, 宽约 0.5 厘米, 先 端稍 锐尖, 基部 渐狭成 叶柄, 全缘 或疏生 小齿; 茎 生叶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1.5 — 6 厘米, 宽 0.5 — 1 厘米, 先端 锐尖, 基 部多少 抱茎, 两侧钝 耳状, 边缘每 侧疏生 2 — 5 小 齿; 全部叶 片均薄 纸质, 上 面有单 毛和叉 状毛, 下 面有星 状毛。 总 状花序 顶生, 初花时 伞房状 密集, 其 后十分 伸长, 具 犯 一 80 花, 下部 1 一 2 花有 苞叶; 花 较大; 花梗长 8 — 15 毫米; 萼片长 3 — 3 . 5 毫米, 外 萼片长 圆形, 先 端钝, 内萼片 卵形, 先端 略钝, 基 部均略 呈 囊状, 背 部均有 长毛; 花瓣 黄色, 倒 卵形, 长 6 — 8 毫米, 先端稍 微缺, 基部楔 状渐狭 成 短爪; 雄蕊长 4 . 5 — 5 毫米, 花药 长圆状 卵形, 长约 1 毫米; 子房长 圆状椭 圆形, 无毛, 有胚珠 9 一 10, 花柱长 1 一 1.5 毫米, 柱头与 花柱近 等宽, 压扁。 短角果 椭圆状 卵形, 长 5 — 8 毫米, 宽 3 毫米, 无毛, 扭转, 先端稍 内弯, 宿存 花柱长 1 一 1.5 毫米; 果梗长 1 一 2. 5 厘米, 近直 角平展 或斜向 上升。 花、 果期 7 — 8 月 。 产 洱源、 鹤庆、 丽江、 中甸、 德钦, 生 山坡草 地上, 海拔 3 750 — 4 000 米。 四川也 有。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燕 子岩。 lib. 具苞抱 茎葶苈 (变种 ) var. bracteataO. E. Schulz in Engl. (1927); C. Y.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与 原变种 不同在 于总状 花序下 部多达 24 花 有叶状 苞片。 产 泸水, 生山坡 草地, 海拔 3 000 — 3 3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泸水。 lie 长果抱 茎葶苈 (变种 ) var. dolichocarpa O. E. Schulz in Engl. (1927); Hand. -Mazz. (1931); C. Y.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与原变 种不同 在于果 较狭, 狭披 针形, 长 10 — 11 毫米, 基部宽 '2. 5 毫米, 有 时近扭 
十 字花科  47  转。 产 丽江、 中甸, 生 山坡草 地上, 海拔 3 650 — 4 500 米。 模式 标本采 自中甸 白地。 lid. 毛果抱 茎葶苈 (变种 ) var. dasycarpa O. E. Schulz in Engl. (1927); C. Y. Wu (1984). 与 原变种 不同在 于角果 密被星 状毛。 产 丽江, 生 山坡草 地上, 海拔约 3 000 米。 模式 标本采 自丽江 东山。 12. 山 菜葶苈 ( "图鉴 ") Draba surculosa Franch. (1886), (1889); O. E. Schulz in Engl. (1927); "图 鉴" (1972), innota; G. Y.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12a. 山 菜葶苈 (原 变型) f. surculosa 多年生 草本; 根出条 延伸, 匍匐 生根。 茎 直立, 通常 矮小, 高 10 — 20 厘米, 大都单 一, 有叶 8 — 15, 被较 短的疏 柔毛, 毛 被常达 花梗。 基生叶 倒卵状 楔形, 长达 2 厘米, 宽 0.6 厘米, 先 端钝; 茎生 叶宽长 圆形, 长 2 — 3 厘米, 宽 0.4 — 0.7 厘米, 先端 稍钝, 基部 略 抱茎, 两侧钝 耳状, 全缘, 稀 有疏生 小齿或 牙齿; 叶 片均上 面有单 毛和叉 状毛, 下面 有星 状长。 总 状花序 顶生, 具 10 — 40 花, 下部 1 一 7 花有 苞叶; 花 较大, 花梗长 8 — 15 毫 米; 萼片长 3 — 3. 5 毫米, 外 萼片长 圆形, 先 端钝, 内萼片 卵形, 先端 略钝, 基部 均略呈 囊状, 背部 均有长 单毛; 花瓣 黄色, 宽 倒卵状 楔形, 长 6 — 8 毫米, 先端稍 微缺, 基部渐 狭成 短爪; 雄蕊长 4. 5-5 毫米; 子房 无毛, 有短 花柱, 柱头 压扁。 短角果 长圆状 椭圆形 ,长 7 — 12 毫米, 宽 3. 5 — 5 毫米, 先 端钝, 有长 0.75 — 1 毫米的 花柱; 果梗长 1 一 2 厘米, 近 直角 平展。 花、 果期 7 — 8 月。 产 巧家、 大理、 碧江、 丽江、 维西、 中甸、 贡山, 生山坡 草地, 海拔 3 500 — 4 000 米; 四川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大理 苍山。 12b. 高山 菜葶苈 (变型 ) f. elatior O. E. Schulz in Engl. (1927); C. Y. Wu (1984). 与 原变型 不同在 于植株 高大, 高达 50 厘米。 产 贡山, 生山坡 草地, 海拔 3 200 — 3 500 米, 模式 标本采 自贡山 夕拉。 13. 滇葶苈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Draba yunnanensis Franch. (1886), (1889); O. E. Schulz in Engl. (1927); Hand. -Mazz. (1931); Lauener (1965); C. Y.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Draba mairei Levi. (1914), (1919). 13a. 滇葶苈 (原 变种) 图版 13, 8-10 var. yunnanensis 多年生 草本; 根出 条多少 伸长, 顶端 有莲座 叶丛。 茎多 数自基 部上升 直立, 不 分枝, 开 花时高 6 — 20 厘米, 结果 时高达 35 厘米, 有叶 8 — 12, 有 灰白单 毛和叉 状毛, 毛被常 达 花梗。 基 生叶近 无柄, 下部 的常近 对生, 长 圆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3 — 5 毫米, 先 端钝, 基部 渐狭, 全缘; 茎生 叶狭披 针形, 较大, 长 1.5 — 3 厘米, 宽 5 — 7 毫米, 先端 微 急尖, 基部略 抱茎, 边缘 有时有 小齿; 叶片 均上面 及边缘 密被单 毛及叉 状毛, 下面密 
48  云南 植物志  被星 状毛。 总状 花序具 12 — 65 花, 初时 密集, 其后 伸长, 下部 1 一 8 花常 有叶状 苞片; 花 较大, 花梗长 6 — 10 毫米; 萼片长 2. 5 — 3 毫米, 外萼 片宽长 圆形, 先 端钝, 内萼片 卵形, 先端 圆形, 基部 均略呈 囊状, 背部 均有单 毛及叉 状毛; 花瓣 黄色, 倒 卵形, 长 4 一 6 毫米, 宽达 3. 5 毫米, 先端 微缺, 基部 收缩成 短爪; 短 雄蕊长 2 — 3. 5 毫米, 长 雄蕊长 2. 5-4 毫 米, 花丝近 增大, 花药长 圆形, 长 0.75 — 1 毫米; 子房狭 瓶状, 无毛, 有胚珠 6 — 16, 花 柱长 0.5 — 1.5 毫米, 短角果 卵形, 长 3 — 7 毫米, 宽 2 — 3. 5 毫米, 很 压扁, 有时近 扭转, 先端微 锐尖, 宿存 花柱长 0. 5 — 1.5 毫米; 果梗长 6 — 16 毫米, 多 少直角 平展; 种子 卵形, 长 1. 5 毫米, 褐色 但种脐 黑色或 全然变 黑色。 花期 5 — 7 月, 果期 7 — 8 月。 产 巧家、 鹤庆、 洱源、 丽江、 中甸、 德钦, 生山坡 草地、 岩 石缝、 砾 石地、 沟边, 海 拔 3 300 — 4 700 米; 四川、 西藏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13b. 细梗 滇葶苈 (变种 ) var. gracilipes Franch. (1886), (1889); O. E. Schul^ in Engl. (1927); C. Y.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与原 变种不 同在于 花梗近 丝状; 角果 扭转, 较狭。 产 洱源、 丽江, 生 山坡石 隙中, 海拔 3 000 — 3 55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13c 小果 滇葶苈 (变种 ) var. microcarpa O. E. Schulz in Engl. (1927); C. Y. Wu (1984), ut "f. microcarpa". 与原变 种不同 在于角 果长仅 1. 5-2 毫米。 产 丽江, 生石 灰岩岩 隙中, 海拔 3 550 米。 模 式标本 采自丽 江玉龙 雪山。 14. 灰 岩葶苈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Draba calcicola O. E. Schulz (1926), in Engl. (1927); Hand. -Mazz. (1931); C. Y.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Draba aprica O. E. Schulz in Engl. (1927), non Beadle (1913); D. moupinensis Franch. var. calcicola (O. E. Schulz) W. T. Wang (1987). 多年生 草本; 根出 条短。 茎 多数, 自基 部上升 直立, 高 15 — 20 厘米, 分枝, 有叶 6 — 10, 有 皱波状 单毛, 毛被达 花梗。 莲座 基生叶 倒卵状 楔形, 先端微 急尖, 基部渐 狭成叶 柄, 全缘 或疏生 小齿; 茎生叶 卵形或 卵状三 角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4 一 5 毫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宽而半 抱茎, 全缘 或边缘 每侧有 2 — 4 小齿; 叶片均 革质, 两 面被毛 同茎。 总 状 花序具 15 — 30 花, 初花时 伞房状 密集, 其后略 伸长, 下部 1 一 3 花 有叶状 苞片; 花较 大, 花梗长 5 — 7 毫米, 萼 片长约 2 毫米, 外 萼片长 圆状倒 卵形, 先端 圆形, 内萼片 卵形, 先端 微钝, 基部 均略呈 囊状, 背 部均有 单毛; 花瓣 黄色, 卵形, 长 5. 5 毫米, 先 端稍微 缺, 基部 收缩成 短爪; 雄蕊长 2. 8 — 3 毫米, 花 丝基部 增大, 花药长 圆形, 长 0.75 毫米; 子房 瓶状, 密被短 柔毛, 有胚珠 6 — 10, 花柱长 0.75 毫米。 ,角果 椭圆状 卵形, 长 4. 5 — 8 毫米, 宽 3 — 5 毫米, 密被短 柔毛, 有 宿存的 花柱; 果梗长 '1 一 1.5 厘米, 斜向 上升。 花、 果期 8 月。 产 中甸, 生石 灰岩峭 壁上, 海拔 3 4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15. 光 果葶苈 (变种 ) 图版 14, 1-3 
ra 版 i4 1 — 3. 光 果葶苈 (变种 ) Draba nemorosa var. leiocarpa Lindbl. , 1. 植株, 2. 叶, 3. 短 角果; 4 一 9. 丽 江葶苈 D. lichiangensis W. W. Smith, 4. 植株, 5. 叶, 6. 除 去萼片 及花擗 的花, 示 维蕊及 雌蕊' 7. 萼片' 8. 花瓣, 9 . 短 角果; 10 — 13. 椭 果葶苈 D. ellipsoidea Hook. f. et Thorns. , 10. 植株, LI. 叶, 12. 叶上面 的毛 1 i 13. 短 角果; 14—15. 毛果苞 序葶苈 D. ladyginii Pohle var. trichocarpa (). E. Schulz, 14. 植株' 15. 角果。 (曾 孝據绘 ) 
50  云南 植物志  Draba nemorosa L. var. leiocarpa Lindbl. (1839); Ledeb. (1842) ; Maxim. (1889); O. E. Schulz in Engl. (1927); 秦岭 植物志 (1974); C. Y. Wu (1984); 中 国 植物志 (1987); X. L. Yang (1988). Draba nemorosa auct. non L. : Forb. et Hemsl. (1886) : Pritz. (1900) ; Cheo (1948)*; 秦岭 植物志 (1974); L. L. Lou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7); X. L. Yang (1988). 丛状 草本, 果 时高达 8 厘米, 分 枝或不 分枝, 被 单毛、 叉状 毛和星 状毛。 莲 座基生 叶长 圆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1.5 — 2. 5 厘米, 宽 0.5 — 0.8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收 缩成短 柄, 具疏齿 或全缘 ,茎生 叶稀疏 ,无柄 ,卵 形或长 圆形, 较小, 边缘 每侧有 3 — 6 小齿, 叶片两 面均被 单毛、 叉状 毛和星 状毛。 总状花 序顶生 ,具 8 — 30 花, 初花时 密集, 果期 伸长, 无苞 叶; 花小, 花 梗时长 1 一 1.5 毫米; 萼片 卵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先端 钝圆, 背面上 部有长 单毛; 花瓣 黄色, 倒 卵形, 长约 2 毫米, 宽 0.75 毫米, 先端稍 微缺, 下部 收缩成 短爪; 雄蕊长 1 一 1.25 毫米, 花药 卵形, 长 0.25 毫米; 子房 无毛, 长约 1.5 毫米, 花柱 极短。 未成 熟短角 果长圆 状卵形 或狭长 圆形, 长 6 — 8 毫米, 无 毛'; 果 梗长达 4 毫米, 斜向 上升。 花、 果期 7 — 8 月。 产 德钦, 生山坡 草地, 海拔 4 150 米; 东北、 内 蒙古、 河北、 陕西、 甘肃、 新疆 也有。 亦 见于俄 罗斯、 蒙古、 朝鲜、 日本。 长期 被误认 为本草 经所载 "葶 苈", 乃沿 日本学 者误释 所致。 本种实 无药用 价值, 原 名沿用 已久, 不宜 改动。 16. 花岗 岩葶房 Draba granitica Hand. -Mazz. (1925), (1931); O. E. Schulz in Engl. (1927); C. Y.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多年生 草本, 由少数 不育叶 簇及多 数的花 茎组成 疏松植 物丛, 除花 及果外 有无柄 3 — 4 叉的星 状毛、 短 2 叉毛及 单毛, 无粗糙 鳞片; 根 纤细, 伸长, 略呈纤 维状。 茎 柔软, 长 4 一 12 厘米, 有时下 部开张 分枝, 疏生叶 2 — 4。 莲 座基生 叶及茎 生叶无 柄或近 无柄, 倒 卵形 至宽椭 圆形, 长 4 一 10 毫米, 宽 2 — 4. 5 毫米, 先 端钝, 基部楔 形至近 圆形, 边缘有 少数 小齿, 草质, 深 绿色, 侧脉少 数或很 偏斜, 不 明显。 总状 花序具 2 — 4 花, 下 部花疏 离, 多少 无毛, 有叶状 苞片; 最 下部花 梗长达 10 毫米, 向上的 变短, 结果 时长达 15 毫 米, 弯垂; 萼片椭 圆形, 长约 1.75 毫米, 先端 圆形; 花瓣 白色, 长 圆形, 长 2. 5 — 3 毫 米, 宽 1 毫米, 先端近 微缺, 基部 收缩成 短爪; 花丝不 增宽, 较长者 略短于 花瓣; 子房 无毛, 花柱长 0.5 毫米, 略粗, 柱头不 增大。 未 成熟短 角果披 针形, 长 5 毫米, 宽 1 毫 米, 无毛, 顶 端有短 花柱。 花、 果期 6 月。 产 禄劝、 贡山, 生 草地潮 湿处, 海拔 3 800 — 4 1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 17. 椭 果葶苈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4, 10-13 椭圆 果葶苈 (西 藏植 物志) Draba ellipsoidea Hook. f. et Thorns. (1861); Hook. f. et T. Anders. (1872); (). E. Schulz in Engl. (1927); Hand. -Mazz. (1931); Hara ( 1979); C. Y. Wu (1984); Griers. (1984); L. L. Lou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7)*; X. L. Yang 
十 字花科  51  (1988). 一 年生小 草本, 果时高 2 — 8 厘米。 茎 纤细, 从基部 分枝, 十分 曲折, 少花, 密生星 状 小毛, 毛 被常达 花梗, 分枝 上升。 最下 部叶狭 匙形, 长 0.5 — 1 厘米, 先 端钝, 基部渐 狭成 叶柄, 茎生叶 无柄, 狭 倒卵状 楔形, 较大, 长 0.5 — 2 厘米, 宽 2 — 4 毫米, 先端近 锐尖, 基部 渐狭成 叶柄, 全缘或 每侧有 1 一 3 齿, 叶片均 膜质, 两面 散生具 柄叉状 毛及星 状毛。 总状 花序自 开始时 疏花, 有花 3 — 6; 花 很小, 花梗 稍长, 长 3 — 5 毫米; 萼 片狭长 圆形, 长 1.5 毫米, 先 端钝, 背部有 单毛及 具柄叉 状毛; 花瓣 白色, 狭 匙形, 长 1.2 毫 米; 雄蕊长 1 一 1.5 毫米, 花丝 纤细, 花药长 0.2 毫米; 子房 卵形, 多毛, 有 胚珠达 22, 柱头 无柄。 短 角果椭 圆形, 侧扁, 长 6 — 7 毫米, 宽 3 — 3. 5 毫米, 先端 圆形, 无 花柱, 果 瓣 膜质, 具 网纹, 有 单毛、 叉状 毛及星 状毛, 隔膜 无脉; 果梗长 4 一 9 毫米, 直立 开展或 弯曲; 种子 2 行, 卵形, 长约 1 毫米, 褐色。 花期 7 — 8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丽江, 生砂石 地上, 海拔 4 050 米; 甘肃、 青海、 四川, 西藏 也有。 亦见 于锡金 (模式 标本产 地)。 18. 丽 江葶苈 图版 14, 4—9 Draba lichiangensis W. W. Smith (1919); O. E. Schulz in Fedde (1922); in Engl. (1927); C. Y. Wu (1984); L. L. Lou (1985), ut "likiangensis "; 中国 植物志 (1987). Draba tibetica auct. non Hook. f. et Thorns. : Diels (1912). 矮小 多年生 草本; 主根 木质。 基茎 分枝及 小分枝 多数, 长 1 一 2 厘米, 缠结, 极 坚硬, 变 黑色, 下部有 宿存落 叶叶柄 基部, 上部生 出莲座 叶丛; 落 叶叶柄 基部呈 线状披 针形, 干 膜质, 鳞 片状; 莲座 叶丛半 球形, 高 2 — 5 厘米, 宽 5 — 10 厘米。 花茎 极短, 与莲 座叶丛 等 高或略 伸出, 有近星 状毛, 顶端有 苞叶或 有时无 苞叶。 莲 座基生 叶倒披 针形, 长 4 一 7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先端微 急尖, 基部渐 收缩成 短柄, 全缘 或有少 数齿, 两面密 被灰白 星 状毛, 叶 抦疏生 有较长 的单毛 或二叉 状毛。 总状花 序花时 伞房状 密集, 具 5 — 10 花, 通 常下部 1 一 5 花 有俨如 总苞的 苞叶, 果时 花序不 伸长; 花小, 花 梗长约 1 毫米, 有疏 柔毛; 萼片长 圆形, 长 1.2 — 1.5 毫米, 先 端钝, 背面有 叉状及 星状疏 柔毛; 花瓣 白色, 倒 卵形, 长 2 — 2. 5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先端近 微缺, 下 部收缩 成略短 的爪; 雄蕊长 1. 2-1. 5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0.3 毫米; 子房 卵形, 无毛, 有胚珠 8 — 12, 花柱 极短, 柱头近 凹陷。 短 角果 卵形, 长 3. 5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先端 锐尖; 果梗长 1 一 2 毫米, 直伸; 种子卵 形, 长 1 毫米, 褐色。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 月。 产 丽江、 中甸, 生山 坡流石 滩或山 涧边, 海拔 3 825-4 650 米; 四川、 西藏 也有。 模 式标 本采自 丽江。 19. 苞 叶阿尔 泰葶苈 (亚种 ) Draba altaica (C. A. Mey. ) Bunge ssp. modesta (W. W. Smith) O. E. Schulz (1924), in Engl. (1927)*; prol. mod. : Hara (1979) : Griers. (1984); L. L. Lou (1985)* ; X. L. Yang (1988). Draba modesta W. W. Smith (1919); D. altaica (C. A. Mey. ) Bunge var. modesta (W. W. Smith) W. T. Wang (1987); 中国 植物志 (1987). 
52  云南 植物志  多年生 草本; 基 茎短, 分枝及 小分枝 密集, 下部 有宿存 的落叶 叶柄, 上部有 莲座叶 丛。 莲 座基生 叶披针 形或长 圆形或 长圆状 线形, 长 6 — 20 毫米, 宽 1 一 2 (-3.5) 毫米, 先端 锐尖, 基部 渐狭, 全缘或 每侧有 1 一 2 齿, 两面 被长硬 单毛、 叉 状毛, 有少量 星状毛 与分 枝毛; 茎生叶 无柄, 椭 圆形, 边缘 每侧有 1 一 2 齿, 毛 被同基 生叶, 均 为叶状 苞片。 花茎单 一或有 1 侧枝, 直立, 高 2 — 4 厘米, 被 单毛、 叉状 毛和星 状毛, 有 1 一 3 叶状苞 片; 总 状花序 密集成 头状, 果 时成伞 房状; 花小, 萼片 卵形或 卵状长 圆形, 先 端钝, 背 部有单 毛和叉 状毛; 花瓣 白色, 倒卵 状长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1.75 — 2. 5 毫米, 宽 0.75— 1. 25 毫米, 先端稍 微缺, 基部收 缩成爪 。短角 果椭圆 形或椭 圆状长 圆形或 披针形 ,长 3. 5 — 5 厘米, 宽 1.5 — 2 毫米, 先端微 急尖, 基部 圆形, 无毛, 有宿 存的短 花柱。 花、 果期 6—7 月。 产 禄劝、 德钦, 生 砾石山 坡上, 海拔 3 900 — 5 000 米; 四川 西部、 西藏、 新 疆西南 部 也有。 亚种选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钦。 Grierson (1984) 有锡 金产原 亚种的 记录。 20. 贡 山葶苈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Draba handelii O. E. Schulz (1926); in Engl. (1927); Hand. -Mazz. (1931); C. Y. Wu (1984); L. L. Lou (1985); W. T. Wang (1987). 多 年生小 草本, 密 丛状, 高 1.5 — 3 厘米; 基 茎分枝 极短, 密集, 下部 有鳞片 状枯叶 残 留物, 中部 密集去 年的叶 而呈圆 柱形, 上 部生出 莲座状 叶丛。 莲 座基生 叶倒披 针形, 长 3 — 7 毫米, 先端微 急尖, 基部 收缩, 两面有 灰色卷 曲星状 绒毛, 但向基 部有长 纤毛。 花 茎 极短, 无叶, 高 3 — 5 毫米, 果 时长达 1.5 毫米, 密被 分枝细 硬毛; 总 状花序 顶生, 开 花时 密集, 其 后多少 伸长, 具 3 — 8 花, 无 苞片; 花小, 花梗长 1 一 2 毫米; 萼片长 圆形, 长 1.2 毫米, 背 部有长 硬毛; 花瓣 白色, 狭倒 卵形, 长 2 毫米, 先端稍 微缺, 基 部收缩 成 短爪; 雄蕊长 1.2 — 1.5 毫米, 花药长 0.25 毫米; 子房长 圆形, 有胚珠 6 — 12, 花柱近 无, 柱头 略宽于 花柱。 短 角果长 圆形, 长 5 毫米, 宽 1.5 毫米, 先端稍 锐尖, 有 极短的 叉状小 硬毛, 花柱长 0.25 毫米; 果 梗直角 平展或 弯曲, 长 1 一 3 毫米。 花、 果期 7 月。 产 贡山, 生花 岗岩悬 崖上, 海拔 4 050 — 4 100 米; 西藏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 本种 在中国 植物志 (1987), X. L. Yang (1988) 中, 可能 被定为 Draba hirta Linn. 21. 苞 序葶苈 ( "图鉴 ") Draba ladyginii Pohle (1914), in Fedde (1925); O. E. Schulz (1922), in Engl. (1927); "图 鉴" (1972V; 秦岭 植物志 (1974)*; 中国 植物志 (1987); X. L. Yang (1988). Draba incana L. var. diffusa Regel (1858), non Lindl. ; D. incana L. var. flaccida Maxim. (1890); D. incana L. var. microphylla W. W. Smith (1919). 21a. 苞 序葶苈 (原 变种) • var. ladyginii 多年生 草本; 基 茎短, 其分枝 及小分 枝十分 密集, 下部 有宿存 的纤维 状落叶 叶柄, 上 部 生出宽 1 一 3 厘米 的莲座 叶丛。 茎 直立, 花时高 10 — 20 厘米, 果 时高达 30 厘米, 较柔 弱, 曲折, 不分枝 或上部 分枝, 有疏 生的叶 5 — 14, 被灰白 色星状 小毛, 上部 有时变 无毛。 
十 字花科  53  莲座基 生叶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先端 微钝, 基部 收缩成 短柄, 全缘或 边缘每 侧有 1 小齿; 茎生叶 无柄, 卵 形或狭 卵形, 长 0.4 — 1 厘米, 先端 锐尖, 基部宽 楔形, 边 缘 每侧有 2 — 4 小齿, 两面密 被灰白 色星状 小毛。 总状 花序开 花时略 疏松, 其后伸 长且疏 松, 下部 1 至数花 有叶状 苞片; 花小, 花梗长 2 — 4 毫米; 萼 片长约 1.5 毫米, 外 萼片长 椭 圆形, 内萼片 卵形, 先端均 圆形, 背 部有疏 柔毛; 花瓣白 色或淡 黄色, 倒卵状 楔形, 长 3 毫米, 先端稍 微缺, 基 部收缩 成爪; 雄蕊长 1.8 — 2 毫米, 花药长 0.3 毫米; 子房 无毛, 有短 花柱。 短角果 线状披 针形, 长 5 — 7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扭转, 先端 锐尖, 宿存 花柱长 0.5 毫米; 果梗长 4 一 7 毫米, 斜向 上升; 种 子近椭 圆形, 长约 1 毫米。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 月。 产 德钦, 生 高山草 地上, 海拔约 3 600 米; 我国内 蒙古、 河北、 山西、 湖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四川、 西藏 也有。 亦见于 东西伯 利亚。 21b. 毛果苞 序葶苈 (变种 ) 图版 14, 14-15 var. trichocarpa O. E. Schulz in Engl. (1927); 秦岭 植物志 (1974). 与 原变种 不同在 于短角 果被内 弯的短 柔毛。 产 德钦, 生高 山放牧 草地, 海拔约 3 600 米; 陕西、 甘肃 也有。 22. 复 合享房 Draba composita O. E. Schulz (1926), in Engl. (1927); C. Y. Wu (1984); 中 国 植物志 (1987). Draba lichiangensis X D. piepunensis 本种与 丽江葶 苈区别 在于: 植株 较大, 较 粗壮, 高 6 — 12 厘米; 茎有叶 5 — 9; 茎生 叶 长圆状 卵形, 长 5 — 8 毫米; 总 状花序 较大, 较 疏松, 果时 伸长; 花 较大, 花梗长 4 一 5 毫米, 萼片宽 卵形, 长 2. 5 毫米, 花瓣硫 黄色, 不呈 白色, 长 5 — 5. 5 毫米, 先 端明显 微缺, 子房 有胚珠 7, 花柱长 0.5 毫米。 与 中甸葶 苈区别 在于: 主根纺 缍形; 基茎 分枝及 小 分枝极 坚硬, 木质, 不 外倾, 因而 植株近 丛生; 茎 多叶, 较长; 花 较小, 硫 黄色, 不 呈 黄色。 与两 者区别 在于: 花 瓣常不 等侧; 外雄蕊 有时无 花药, 内 雄蕊全 部或成 对在先 端 合生, 花 药多少 退化; 子房 有胚珠 7 — 8; 短角果 卵形, 长 4 一 5 毫米; 种子 不育。 产 中甸, 生 高山草 地上, 海拔 4 300 — 4 65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14. 碎米 养属 Cardamine L. 一年、 二年至 多年生 草本, 无 毛或具 单毛, 有匍匐 根茎或 块茎; 地上 茎分枝 或不分 枝, 直立或 铺散, 中空。 单叶 或羽状 复叶。 总状 花序无 苞片; 花小 至大, 白色或 紫色, 少 有带 黄色; 花梗 丝状, 直立 或向上 弯曲, 果时 延长; 内 萼片基 部稍成 囊状; 花瓣 具爪; 子 房 有数个 至多数 胚珠, 柱头不 裂或稍 2 裂。 果为长 角果, 线形, 稍 扁平, 两端 渐尖, 2 室, 成熟后 由基部 向上弹 裂或不 开裂; 果瓣 通常有 1 条 中脉或 无脉; 隔膜 膜质, 透明; 种子 1 行, 扁平; 子 叶缘倚 胚根。 约 160 种, 分 布世界 温带及 寒带。 我 国约有 50 余种, 广 布南北 各地; 云南^ 21 沖 1 亚种及 7 变种, 几产全 省各地 ,但 以滇西 北种数 最多。 另外 有记载 荞麦地 碎米荠 C.calth- 
54  云南 植物志  ifolia Levi. (1914), (1916); Lauener (1965); C. Y. Wu (1984) 产巧家 荞麦地 (Maire s. n. , 海拔 3 000 米), 因描 写过于 简略, 作者 又未见 标本, 暂不 收入。 分种 检索表 1 (4) 基生叶 与茎生 叶全为 单叶, 偶有 1 对 小叶; 无匍 匐茎; 茎通常 单一, 不 分枝。 2 (3) 叶柄基 部耳状 抱茎, 叶片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花 紫堇色 …… 1. 堇色 碎米荠 C. violacea 3 (2) 叶柄 基部不 呈耳状 抱茎, 叶 片心形 或卵状 心形; 花白色 … 2. 露珠 碎米荠 C. circaeoides 4 (1) 基生叶 与茎生 叶多为 羽状复 叶或为 3 小叶, 偶 或间有 单叶; 有 或无匍 匐茎; 茎通常 分枝。 5 (10) 叶多数 3 小叶, 偶有 5 小叶 或间有 单叶。 6 (9) 植株 矮小, 高 10 — 30 厘米。 ' 7 (8) 茎生 叶全为 3 小叶, 顶生 小叶近 圆形, 侧 生小叶 卵形, 茎 上部的 小叶呈 线形至 披针形 …… 3. 洱源 碎米荠 C. delavayi 8 (7) 下部茎 生叶为 单叶, 肾形, 上部茎 生叶为 3 (— 4) 小叶, 顶生小 叶形状 多变, 扁五 角形、 肾 形、 近圆形 或圆状 卵形, 侧生 小叶椭 圆形至 宽卵形 … 4. 肾叶 碎米荠 C. hydrocotyloides 9(6) 植 株高达 70 厘米; 茎中、 下部 的叶为 3 小叶, 上部的 叶偶有 5 小叶 5. 三小叶 碎米荠 C. trifoliolata 10 (5) 叶 为羽状 复叶。 11 (18) 叶片 无柄, 至少 茎中、 上部 的叶片 无柄, 最下 一对小 叶耳状 抱茎。 12 (15) 根茎具 或长或 短的匍 匐茎; 茎生叶 有小叶 2 — 5 对。 13 (14) 小 叶近圆 形或宽 卵形, 边缘 呈波状 6a. 山芥菜 C. griffithii var. griffithii 14 (13) 小叶五 角形, 明显 5 浅裂 6b. 五裂 碎米荠 C. griffithii var. pentaloba 15 (12) 根茎 不具匍 匐茎; 茎生叶 有小叶 5 - 13 对。 16 (17) 植株较 粗大, 长达 100 厘米; 叶 有小叶 5 — 7 对, 小叶 较宽, 顶生 小叶宽 卵形, 侧 生小叶 卵形, 长 5 — 18 毫米; 花 较大, 长达 10 毫米 7a. 多对 碎米荠 C. multijuga var. multijuga 17 (16) 植株 细弱, 长 20 — 30 厘米; 叶 有小叶 7 -13 对, 小 叶排列 紧密, 顶生 小叶狭 卵形, 侧 生小叶 长 圆形, 长 3—4 (8) 毫米; 花 较小, 长 6 毫米 7b. 细弱 碎米荠 C. multijuga var. gracilis 18 (11) 叶 片有长 或短的 叶柄。 19 (30) 茎生 叶叶柄 稍扩大 抱茎或 延伸呈 耳状。 20 (21) 叶柄两 侧显著 呈翅状 扩大, 延伸 至基部 呈耳状 抱茎; 花 多数, 淡紫色 8. 多花 碎米荠 C. multiflora 21 (20) 叶柄 两侧不 显著呈 翅状, 基部有 1 对短 小的钝 或渐尖 的耳; 花 白色。 22 (27) 茎生叶 有小叶 1- 3 对, 小 叶形状 较大; 种子 无翅。 23 (24) 顶 生小叶 菱状披 针形, 侧生 小叶卵 形或狭 卵形, 均上面 被小粗 伏毛, 下面 无毛, 边缘 有不整 齐的 小圆齿 9. 碧江 碎米荠 C. bijiangense 24 (23) 顶 生小叶 卵形, 侧生 小叶宽 卵形, 两面 疏生疏 柔毛, 边缘有 整齐的 圆齿; 茎无毛 或有短 ^毛。 25 (26) 植株高 15 — 60 厘米; 叶 有小叶 1 2 (3) 对, 小 叶边缘 有整齐 钝圆齿 10a. 漠碎 米养 C. yunnanensis var. yunnanensis 26 (25) 植株高 6 — 35 厘米; 叶多为 3 小叶, 小 叶边缘 疏生极 大的钝 圆齿, 齿端有 小尖头 10b. 钟叶漢 碎米养 C. yunnanensis var. obtusata 
十 字花科  55  茎生叶 有小叶 3 8 对, 小 叶形状 较小; 种 子边缘 有极窄 的翅。 茎、 萼片、 长 角果均 无毛; 羽 状复叶 的小叶 无毛或 疏生小 刺毛, 缘 毛显著 11a- 弹裂 碎米养 C. impatiens ssp. impatiens 茎、 叶、 萼片、 长角 果均显 著有毛 lib. 毛 果弹裂 碎米养 C. impatiens ssp. dasycarpa 茎生叶 叶柄不 扩大, 即使稍 有翅, 但基 部从不 延伸呈 耳状。 根茎 匍匐, 有鳞 状物; 茎 较矮, 单一, 下半 部裸露 无叶, 上半部 通常具 3 枚较小 的羽状 复叶; 花紫色 12. 紫花 碎米荠 C. tangutorum 根 茎无鳞 状物; 茎 较高, 单 一或少 分枝; 叶有 基生并 在茎上 散生。 大 型羽状 复叶, 茎生叶 的顶生 小叶长 4 一 11 厘米, 近卵 形或披 针形。 羽状 复叶有 4- 一 5 枚, 侧 生小叶 3 — 7 对。 小叶边 缘不为 重锯齿 13a. 大叶 碎米荠 C. macrophylla var. macrophylla 小 叶边缘 为极不 等长的 重锯齿 13b. 重齿 碎米荠 C. macrophylla var. diplodonta 羽状 复叶有 8 枚 以上, 侧 生小叶 4 一 6 (— 7) 对, 边缘有 不整齐 的锯齿 13c 多叶 碎米养 C. macrophylla var. polyphylla 小 型羽状 复叶, 茎生叶 的顶生 小叶长 0.2 — 3 厘米, 形状 多样。 茎生 叶的小 叶几乎 狭窄呈 线形, 全缘; 茎 单一, 多少 曲折, 茎 与叶均 无毛; 花 白色, 长约 8 毫 米 14. 单茎 碎米荠 C. simplex 茎生 叶的小 叶不为 线形, 边缘 或多或 少有深 浅不等 的齿或 裂片。 根茎 显著, 具匍 匐茎; 花 极大, 花瓣长 5 — 10 毫米。 根 茎短而 粗壮; 基 生叶单 一或具 3 小叶。 基生叶 单一, 肾形 或肾状 圆形, 间有具 1 对 小叶的 复叶; 茎 生叶有 1 一 2 对 小叶, 顶生 小叶带 菱形 或菱状 圆形, 边缘略 呈波状 15. 岩生 碎米荠 C. calcicola 基 生叶具 3 小叶, 茎 生叶与 基生叶 同形, 顶生 小叶椭 圆形或 倒卵形 至多为 菱形, 3 裂 …… 16. 维西 碎米养 C. weixiensis 根茎 细长而 匍匐; 基生 叶为具 3 对以 上小叶 的羽状 复叶。 茎通常 单一, 有时 自基部 有短的 分枝; 顶生 小叶卵 圆形, 侧 生小叶 卵形; 小叶 上边缘 通常全 缘, 下边缘 1 一 2 浅裂 或半裂 17. 小叶 碎米荠 C. microzyga 茎 单一, 有 时自茎 下部具 鞭状柔 软的长 分枝; 顶生 与侧生 小叶均 为卵圆 形或近 圆形, 两边呈 现 2 3 钝齿 状浅裂 18. 鞭枝 碎米荠 C. rockii 根茎不 显著, 地下部 有一束 短而密 的纤维 状根, 或主根 细长, 侧根多 而细, 无匍 匐茎; 花较 小, 花瓣长 3 5 毫米。 茎较 曲折; 基 生叶的 顶生小 叶菱状 卵形, 3 齿裂, 其 余小叶 几全为 卵形、 长 卵形或 线形; 果序 轴 曲折, 角果与 果梗均 开展。 植株高 10 — 30 厘米; 茎自基 部多分 枝呈铺 散状。 植 株高达 30 厘米; 茎生叶 有小叶 3 — 5 对; 角 果线形 而扁, 长 10 - 20 毫米, 宽约 1 毫米; 果 序轴 上部左 右弯曲 19a. 弯曲 碎米荠 C. flexuosa var. flexuosa 植株 矮小, 高约 10 厘米; 茎生叶 有小叶 2 3 对; 角果 纤细, 长 10 15 毫米, 宽约 1 毫米; 果 序轴有 时弯曲 19b. 纤细 碎米荠 C. flexuosa var. debilis 植 株高达 40 厘米; 茎 自基部 或上部 分枝; 茎、 叶 与萼片 均有短 柔毛; 茎生叶 有小叶 4 一 6 对, 边缘齿 裂深浅 不等, 在茎 上部的 小叶常 为线形 19c. 假 弯曲碎 米荠 C. flexuosa var. fallax 
56  云南 植物志  54 (49) 茎不 曲折; 基部叶 少数, 顶 生小叶 稍大, 上、 下 小叶不 同形, 下 部小叶 较圆, 有 或无小 叶柄, 上 部小叶 卵形、 长卵形 或线形 20. 碎米荠 C. hirsuta 1. 堇色 碎米荠 [种 子植 物名称 (再版 )] 图版 15, 1-4 Cardamine violacea (D. Don) Wall, ex Hook. f. et Thorns. (1861) ; Hook. f. et T. Anders. (1872) ; O. E. Schulz in Engl. (1903) ; Banerji (1953) , (1964) , (1966) ; Hara (1971), (1979); C. Y. Wu (1984); Griers.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Erysimum violaceum D. Don (1825). 多年生 草本; 根茎 粗壮, 粗达 1 厘米, 密布 纤维状 细根。 茎上升 直立, 粗壮, 高 60 — 100 厘米, 不 分枝或 在上部 分枝, 具 细棱, 被小疏 柔毛。 单叶, 茎生 叶披针 形或卵 状披针 形, 长 5. 5 — 12 厘米, 宽 1.7 — 3 厘米, 先端 锐尖至 渐尖, 基 部渐狭 而无柄 且耳状 抱茎, 边缘近 全缘, 但有具 硬尖不 明显的 小齿, 近 膜质, 两面散 布小疏 柔毛, 侧脉约 10 对, 斜 上升, 两 面多少 可见, 中脉 明显, 两面 隆起。 总 状花序 疏松, 具 12 — 20 花, 无 苞片; 花 紫 堇色, 花梗长 4 一 12 毫米, 果 时长达 15 毫米, 直立, 被小疏 柔毛; 萼片椭 圆形, 长约 4. 5 毫米, 宽 2 毫米, 先端 圆形, 边缘有 宽膜质 周边, 余部淡 黄色, 有 5 细脉, 基 部浅囊 状; 花 瓣宽倒 卵形, 长达 9 毫米, 宽 5 毫米, 先端 圆形, 基 部渐狭 成爪; 雄 蕊长约 7 毫 米, 花 丝向上 渐成短 钻形, 花药 线形, 长约 1 毫米, 基 部狭箭 头形; 雌蕊与 雄蕊近 等长。 长 角果长 2 — 3. 5 厘米, 宽达 2 毫米, 直伸, 基部 与果梗 等宽, 顶 端渐延 伸为长 2 毫米的 花柱, 柱头略 扁平, 较花柱 稍粗, 果瓣 有多数 细脉, 先端 锐尖; 种子 5 — 7, 椭 圆形, 长 1.5 毫米, 宽 1 毫米, 栗色。 花期 5 — 6 月, 果期 7 月。 产彝良 、镇康 、泸水 ,生 灌丛中 或高山 草坡、 石坡或 山坡针 阔叶混 交林中 ,海拔 1 800 — 3 500 米。 印度 东部、 尼泊尔 也有。 不丹有 1 亚种。 2. 露珠 碎米荠 图版 15, 5 Cardamine circaeoides Hook. f. et Thorn. (1861); Hook. f. et T. Anders. (1872); O. E. Schulz in Engl. (1903); Gagnep. in Lecte. (1939); C. Y. Wu (1984); Griers.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邐 Cardamine ins ignis O. E. Schulz in Engl. (1903). 一年生 草本; 主根 纤细, 有 纤维状 须根。 茎 直立, 高 15 — 40 厘米, 自基部 分枝, 稀 疏具少 数叶, 下部 疏生疏 柔毛, 上 部常变 无毛。 基 生叶及 下部茎 生叶具 长柄, 柄长 2 — 4. 5 厘米, 基部 呈翅状 下延, 多少 具耳, 叶片 膜质, 心形, 长 2 — 6 厘米, 宽 1.5 — 4. 5 厘米, 先 端钝, 基部 心形, 每 侧约具 5 个波状 圆齿, 齿 端凹陷 或具小 尖突; 上部 茎生叶 叶柄较 短, 长 1 一 1.5 厘米, 叶片长 2 — 4. 5 厘米, 宽 1.6 — 4. 2 厘米, 每侧具 5 — 7 个波状 圆齿; 全部叶 两面极 疏生疏 柔毛。 总状 花序花 时短, 疏松, 其后 变成极 疏松, 具 5 — 14 花; 花 白色, 长约 4 毫米, 水平伸 出或近 下垂; 花梗长 4 一 6 毫米, 水平 伸出或 反折; 夢片 绿色, 长约 2. 5 毫米, 先端略 宽大; 花瓣倒 披针状 楔形, 常比雄 蕊短, 长约 3. 5 毫米; 内雄蕊 长 4 毫米, 外 雄蕊长 3. 2 毫米,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 1.3 毫米; 雌蕊圆 柱状, 子房 顶端稍 渐 狭成短 花柱, 柱头明 显宽于 花柱。 长角 果绿黄 色或浅 褐色, 线形, 长 2 — 2. 8 厘米, 宽 约 1.2 毫米, 顶端渐 狭成长 0.5 — 1.5 毫米 的宿存 花柱, 柱头 略宽于 花柱, 宽约 0.75 毫 米, 果瓣 无明显 中脉, 隔膜 膜质, 白色, 具 1 脉; 种子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褐色, 有 
图版 15 . 4- 堇色 碎米荠 Cardamine violacea (D. Don) Wall, ex Hook. f. et Thorns. , 1. 花枝, 2. 果枝, 3. 花, 4. 长 角果; 5. 露珠 碎米荠 C. circaeoides Hook. f. et Thoms. , 具果 植株。 (曾孝 濂绘) 
58  云南 植物志  极狭 的翅。 花、 果期 5 — 10 月。 产 绥江、 昆明、 师宗、 景东、 蒙自、 文山、 广南、 易武、 澜沧、 漾濞、 凤庆、 碧江, 生山坡 林下、 沟 边阴湿 处的岩 隙或岩 石上, 海拔 1 700 — 2 500 米; 湖南 西部、 四川 也有。 亦见于 不丹、 锡金、 越南。 3. 洱源 碎米荠 (中 国植 物志) Cardamine delavayi Franch. (1886), (1889); Levi. (1915-1917); C. Y.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Cardamine repens Franch. apud Diels (1912), non Dentaria repens Franch. 一年或 二年生 草本, 有匍 匐茎, 具 纤维状 须根。 茎 上升, 高 20 — 30 厘米, 下 部散布 白色疏 柔毛, 上部 无毛, 通常 分枝。 茎生 叶全为 3 小叶, 茎 中部的 顶生小 叶近圆 形至卵 圆形, 长 1.3 — 1.5 厘米, 宽 0.8 — 1.3 厘米, 先 端钝至 圆形, 基部近 圆形至 圆形, 侧生 小叶 卵形, 长 0.8 — 1 厘米, 宽约 0.5 厘米, 先 端钝至 锐尖, 基 部宽楔 形至近 圆形, 全缘, 近 膜质, 两 面有稀 疏毛, 茎 上部的 小叶窄 而长, 呈线 形至披 针形; 叶柄长 1 一 4 厘米, 纤 细。 总状 花序花 时短, 疏松, 其后极 疏松; 花 白色, 长约 7 毫米; 花梗 纤细, 斜伸, 长 约 7 毫米; 萼片倒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3 毫米, 先端略 宽大, 边缘 膜质; 花瓣 倒卵状 楔形, 先端 钝圆, 基部具 短爪; 雄蕊长 5 — 5. 5 毫米,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雌蕊圆 柱形, 长约 5 毫米, 无毛, 花柱长 1.5 毫米, 柱 头宽于 花柱, 径约 0.8 毫米。 成熟 长角果 未见。 花期 6 月。 产 大理、 洱源, 生多石 旷地, 海拔 2 000 — 2 4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4. 肾叶 碎米荠 (云 南植物 研究) Cardamine hydrocotyloides W. T. Wang (1987) * . 多年生 草本; 根茎块 茎状, 粗 4 一 8 毫米, 有 纤维状 长根。 茎高 10 — 20 厘米, 被微 柔毛, 自 基部或 有时自 中部的 叶腋中 生出不 育枝, 不育枝 纤细, 长 5 — 26 厘米, 无毛, 具 1 一 3 单叶。 基生叶 少数, 与 下部茎 生叶为 单叶, 叶片薄 纸质, 肾形, 长 0.5 — 2. 2 厘米, 宽 0.8 — 3. 7 厘米, 先端略 微凹, 不明显 3 — 5 圆 裂或不 分裂, 基部 心形, 上面被 小疏柔 毛, 下面近 无毛, 脉不 明显; 叶柄长 1.2 — 6 厘米, 无 毛或近 无毛; 其余茎 生叶具 3 (- 4) 小叶, 顶生小 叶形状 多变, 扁五 角形、 肾形、 近圆形 或圆状 卵形, 长 0.7 — 2. 3 厘米, 宽 0.7 — 3. 6 厘米, 先端 微凹或 圆形, 明显或 不明显 3 裂或不 分裂, 基部近 截形、 心形或 圆形, 侧 生小叶 较小, 具 短的小 叶柄, 椭圆 形或宽 卵形, 长 0.6 — 1.8 厘米, 全缘, 两面 被小疏 柔毛; 叶柄长 1 一 2. 4 厘米, 无毛。 总 状花序 顶生, 长 3 — 6 厘米, 具 6 — 10 花; 萼 片 卵形, 长约 2. 2 毫米, 无毛; 花瓣 白色, 倒 卵形, 长约 5. 5 毫米; 雄 蕊长约 3. 5 毫米, 花丝 线形, 宽 0. 25-0. 5 毫米, 稀宽达 1 毫米且 顶端具 1 齿; 雌 蕊长约 3. 5 毫米, 无毛。 长 角果长 1.8 — 2 厘米, 宽 1 毫米, 宿存花 柱长约 2 毫米。 花、 果期 7 月、 产 德钦, 生冷 杉林下 或林下 沟旁。 模 式标本 采自德 钦奔子 栏永中 雪山。 , 5. 三小叶 碎米荠 Cardamine trifoliolata Hook. f. et Thorns. (1861); Hook. f. et T. Anders. (1872); Griers. (1984); K. C. Ku^n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7)*. Cardamine fragarii folia O. E. Schulz (1903) ; C. Y. Wu (1984); C. scorianum 
十 字花科  59  W. W. Smith (1919); O. E. Schulz (1924); Hara (1972); C. Y. Wu (1984); Griers. ( 1984); Cochlearia scorianum (W. W. Smith) Hand. -Mazz. (1931), in nota ; C. pauci flora Hand. -Mazz. (1931). 多年生 草本; 根 茎短, 节上生 纤维状 须根。 茎 单一, 柔弱, 自匍匐 的基部 上升, 高 达 70 厘米, 无 毛或近 无毛, 具远离 的叶约 12。 中、 下部茎 生叶为 3 小叶, 上部 的偶有 5 小叶, 顶 生小叶 圆形或 宽卵形 至宽披 针形, 长 3. 5 — 7 厘米, 宽 2 — 3. 5 厘米, 先 端锐尖 或 渐尖, 基部 圆形, 边缘 有近等 大的粗 圆齿, 有 时为近 齿裂, 侧 生小叶 略小, 通 常为宽 卵形, 基 部略不 等侧, 全部 小叶均 有柄, 两面 散生疏 柔毛; 叶柄长 1.5 — 7. 5 厘米, 有疏 柔毛。 总 状花序 顶生及 腋生, 具 10 — 25 花, 花 后十分 延伸, 长至 15 厘米; 花长约 10 毫 米, 花 梗长约 8 毫米; 萼片长 圆形, 长约 3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 膜质; 花瓣淡 红色、 淡 紫 色或紫 蓝色, 狭倒 卵形; 雄 蕊长约 4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雌蕊 无毛, 圆 柱形, 花柱 略狭, 柱头近 头形。 幼 长角果 线形, 长 1.5 — 2 厘米, 无毛, 上部 弯曲; 果梗 长 0. 7-1 厘米, 斜上。 花期 6 — 7 月 , 初果期 8 月 。 产 昭通、 大关、 永善、 绥江、 大理、 永胜及 腾冲, 生山坡 林下、 山沟、 水边 草地, 海 拔 1 450 — 2 600 米; 西藏、 四川、 湖北、 湖南 也有。 亦见于 锡金、 不丹。 全草 食用, 药用治 风症。 6. 山芥菜 (云南 ) Cardamine griffithii Hook. f. et Thorns. (1861) ; Hook. f. et T. Anders. (1872); Franch. (1889); O. E. Schulz in Engl. (1903); Hand. -Mazz. (1931); Hara (1971), (1979); C. Y. Wu (1984); Griers. (1984); K. C. Kuan (1985)* ; 中国植 物志 (1987)*. 6a. 山芥菜 (原 变种) 图版 16, 4—6 var. griffithii 多年生 草本; 根茎具 或长或 短的匍 匐茎, 节上生 纤维状 须根。 茎 直立, 高 (30) 60- 150 厘米, 基部 生根, 上 部略作 之字形 曲折, 下部具 棱角, 上部 有细纵 条纹, 单一 或上部 略分枝 ,有 16 — 20 或以上 的叶, 无毛。 叶黄 绿色, 有小叶 2 — 5 对; 下部茎 生叶长 6 — 7. 5 厘米, 具 短柄, 有小叶 4 对, 顶生 小叶近 圆形或 卵形, 长 7 — 25 毫米, 宽 5 — 13 毫米, 两 侧 不等, 基部近 心形, 边 缘略呈 波状, 明 显有小 叶柄, 其 长度约 7 毫米, 侧 生小叶 较小, 斜宽 卵形, 基 部略呈 心形, 无 柄或有 短的小 叶柄, 最下 部的侧 生小叶 几自叶 柄基部 生出, 耳状 抱茎; 中部 及上部 茎生叶 无柄, 长约 4. 5 厘米, 小叶 较狭且 每侧有 1 一 2 个不 等的波 状齿; 全 部叶均 多少有 缘毛。 总 状花序 花时较 密集, 约具 12 花, 花后 伸长; 花长约 8. 5 毫米, 花 梗长约 6 毫米, 萼片宽 卵形, 长约 3. 5 毫米, 基部浅 囊状, 有 3 脉, 背 面黄绿 色而膜 质边缘 带紫色 或全为 紫色; 花瓣 淡红或 紫色, 长 圆状倒 卵形, 先端近 微缺, 基部 楔状 渐狭成 短爪; 内雄 蕊长约 5 毫米, 外 雄蕊长 4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子 房狭圆 柱形, 长约 3 毫米, 花 柱长约 1 毫米, 柱头 显著。 长角果 线形, 长 2 — 3 厘米, 宽 1 一 1.5 毫米, 顶端 有长约 1 毫米 的宿存 花柱, 果 瓣具细 纵脉, 隔膜 膜质, 白色, 有细网 纹; 果梗长 0.5 — 1.3 厘米, 斜展; 种子 1 行, 长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褐色, 边 缘有宽 0. 5 毫米 的翅。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 — 9 月。 
图版 16 . 1 — 3. 多花 碎米笄 Calamine multiflora T. Y. Cheo et R. C. Fang, 1. 植株 上部, 示 花序, 2. 花' 3 . 花瓣; 4 _ 6. 山芥菜 (原 变种) C. griffithii Hook. f. et Thorns, var. griffithii, 4. 植株 上部, 示 花序, 5. 花, 6. 长 角果. (杨建 昆绘) 
十 字花科  61  产 腾冲、 碧江、 福贡、 漾濞、 大理、 丽江、 维西、 中甸、 德钦、 贡山, 生山坡 林下、 山沟 溪边、 多岩 石的阴 湿处, 海拔 2 200 — 4 200 米; 西藏、 四川、 湖北、 贵州 也有。 亦 见 于喜马 拉雅山 东部、 锡金、 不丹。 全 草清火 解热。 6b. 五裂 碎米荠 (变种 ) (云 南植物 研究) var. pentaloba W. T. Wang (1987)*. 与原 变种不 同在于 小叶五 角形, 明显 5 浅裂。 产 兰坪, 生水边 湿地, 海拔 2 600 — 3 1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兰坪。 7. 多对 碎米荠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水萝 卜 (丽江 ), 多对 山芥菜 Cardamine multijuga Franch. (1886) , (1889) ;C. Y. Wu (1984); Griers. (1984). C. griffithii Hook. f. et Thorns, var. multijuga (Franch. ) O. E. Schulz in Engl. (1903). 7a. 多对 碎米荠 (原 变种) var. multijuga 多年生 草本; 根 茎无匍 匐茎, 节上生 纤维状 须根。 茎下部 伏地, 稍 外倾, 长达 1 米, 无毛, 具 棱角。 茎生 叶为奇 数羽状 复叶, 有小叶 5 — 7 对, 顶生 小叶宽 卵形, 侧生 小叶卵 形, 长 5 — 18 毫米, 宽 4 一 15 毫米, 先 端钝至 圆形, 基部 圆形, 两侧相 等或不 相等, 边 缘具 1 一 2 锯 齿至近 全缘, 两面均 无毛。 总状 花序花 时近伞 房状, 花后 伸长, 具多至 25 花; 花梗长 5 — 15 毫米; 萼片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3 毫米, 先 端锐尖 或钝, 紫 红色, 周 围有白 色膜质 边缘; 花瓣狭 倒卵状 楔形, 长约 10 毫米, 淡红 色或紫 红色, 有 脉纹; 雄蕊长 4 一 4. 5 毫米, 花药 线形, 长约 1 毫米; 雌蕊 无毛, 子房圆 柱形, 长约 4 毫米, 花 柱长约 1 毫 米, 柱头 头状。 长 角果近 水平伸 出或斜 上展, 镰状 线形, 长 1.5 — 2. 3 厘米, 略 弯曲, 扁 平, 宽约 2 毫米, 绿带 紫色, 顶端 有长达 5 毫米 的喙, 果 瓣有细 条纹, 隔膜 膜质, 白色, 有细 网纹; 果梗 纤细, 长约 1.5 厘米, 近水平 伸出; 种子 1 行, 长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褐色, 扁平, 边缘 有宽达 0. 5 毫米 的翅。 花期 7 月, 果期 8 月。 产 洱源、 丽江, 生沟 边草丛 或沼泽 地中, 海拔 2 400 — 2 700 米。 模式 标本采 自洱源 摩 些营。 丽江 用全草 治牙龈 腐烂。 7b. 细弱 碎米荠 var. gracilis O. E. Schulz in Fedde (1921); Hand. -Hazz. (1931); C. Y. Wu (1984); Griers. (1984), in nota. Cardamine gracilis (O. E. Schulz) T. Y. Cheo et R. C. Fang (1980). 与 原变种 不同在 于植株 细弱, 长 20 — 30 厘米; 叶 有小叶 7 — 13 对, 小 叶排列 紧密, 顶生 小叶狭 卵形, 侧生 小叶长 圆形, 长 3 — 4 (-8) 毫米; 花 较小, 长 6 毫米。 产 丽江、 中甸, 生 沟边草 丛或沼 泽地, 海拔 2 900 — 3 300 米。 不丹 亦有。 模 式标本 采自 丽江。 8- 多花 碎米芥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6, 1-3 
62  云南 植物志  Cardamine multifloraT. Y. Cheo et R. C. Fang (1980)*; C. Y.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植株高 35 — 75 厘米; 根茎较 粗壮, 直立, 无匍 匐茎。 茎 直立, 单一, 直径 3 — 5 毫 米, 上 部有时 分枝, 表面具 沟棱, 有短 柔毛。 基生 羽状复 叶有侧 生小叶 3 对, 顶 生小叶 较大, 近 圆形, 侧 生小叶 较小, 卵形, 边 缘有不 整齐的 钝齿, 有 短柄; 茎 生叶叶 柄呈翅 状 扩大, 延伸 至基部 呈耳状 抱茎, 具 缘毛, 侧 生小叶 2 — 3 对, 顶生小 叶卵形 或卵状 楔形, 长 1.5 — 3. 5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先 端钝, 边 缘有不 整齐的 钝齿, 基部 楔形, 有 短柄或 近 无柄, 侧 生小叶 较小, 基部偏 斜而近 无柄, 有时 下延, 各小 叶两面 均疏生 柔毛。 总状 花序 顶生和 腋生, 有花 多朵; 花梗长 5 — 15 毫米; 萼 片长椭 圆形, 长约 3 毫米, 宽 1.2 毫 米, 先 端钝, 外面 无毛; 花瓣紫 色或粉 红色, 倒卵状 楔形, 长 6. 5 — 7 毫米, 先端 圆形, 下 部渐狭 成爪; 雄 蕊长约 6 毫米, 花丝 线形, 扁平, 花药淡 黄色, 长 圆形, 长 1.2 毫米; 子房圆 柱形, 无毛, 长约 5 毫米, 顶端 渐狭成 极短的 花柱, 柱头不 明显。 成熟长 角果未 见。 花期 6 月。 产 丽江、 维西, 生高山 山坡、 沟边 或杂木 林中, 海拔 2 100 — 2 600 米; 四川 西部也 有。 9. 碧江 碎米荠 (云 南植物 研究) Cardamine bijiangensis W. T. Wang (1987). 一年 生草本 (? )。 茎高约 40 厘米, 无毛, 分枝。 基生 叶果时 凋落; 茎 生叶长 3 — 10 厘米, 羽状 复叶, 顶 生小叶 菱状披 针形, 长 1.5 — 3 厘米, 先端 渐狭, 基部宽 楔形或 楔形, 中 部以下 3 浅裂或 深裂, 边 缘有不 整齐小 圆齿, 侧 生小叶 2 — 3 对, 具柄, 卵 形或狭 卵形, 长 0.6 — 1.5 厘米, 先端微 急尖、 微钝或 钝形, 基部 偏斜、 楔 形或近 截形, 边缘有 不等大 的小 圆齿, 各小叶 上面疏 生小粗 伏毛, 下面 紫色而 无毛; 叶柄长 0.3 — 3. 5 厘米, 无毛, 基部箭 头形, 小 裂片长 1.2 — 2 毫米。 花小; 萼片长 圆形, 长约 2 毫米, 无毛; 花瓣 白色; 雄 蕊长约 3 毫米, 无毛, 花药长 0.6 毫米; 雌 蕊长约 4 毫米, 无毛, 花柱长 2 毫米。 果 序长 7 — 13 厘米, 无毛, 无 苞片; 果梗长 5 — 9. 5 毫米。 长角果 线形, 长 1.4 一 2. 2 厘米, 宽 0.9 毫米, 无毛, 有长 2. 2 — 2. 5 毫米 的宿存 花柱; 种子 4, 椭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光 滑。 产 碧江, 生林中 , 海拔约 2 800 米。 模式 标本采 自碧江 空洞。 10. 滇 碎米荠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Cardamine yunnanensis Franch. (1886) , (1889) ;0. E. Schulz (1903) ; Hand. -Mazz. (1931); Hara (1971), (1977), (1979); C. Y. Wu (1984); Griers. (1984); K. C. Kuan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7)'. Cardamine hirsuta L. var. ox year pa Hook. f. et T. Anders. (1872), p. p. ; C ignatii O. E. Schulz (1927); Hara (1971); Murata ( 1974); C. sikkimensis Hara (1962), (1966). 10a. 滇 碎米荠 (原 变种) 图版 17, 1-2 var. yunnanensis 多年生 草本; 根 下伸或 斜伸, 细圆 锥形, 其上有 纤维状 细根。 茎高 15 — 60 厘米, 直 
图版 17 1 — 2. 滇 碎米荠 (原 变种) Cardamme yunnanensis Franch. var. yunnanensis , 1. 植株 上部, 具花 及果, 2. 花纵 剖; 3 — 6. 弹裂 碎米荠 (原 亚种) C. impatiens L. ssp. impatiens, 3. 植株, 4. 花 纵剖, 5. 长 角果, 6. 种子。 (曾孝 濂绘) 
64  云南 植物志  立, 纤弱而 曲折, 不分 枝或有 分枝, 无毛 或有短 柔毛, 有细 条纹。 茎生叶 为羽状 复叶, 有 侧 生小叶 1 一 2 (—3) 对, 顶生 小叶宽 卵形, 长 0.8 — 2. 2 (—4) 厘米, 宽 0.4 — 0.8 (- 2) 厘米, 先端 尾尖或 渐尖, 基部近 心形, 边缘 有少数 整齐的 钝齿, 齿 端有小 硬尖, 膜质, 黄 绿色, 两 面疏生 柔毛, 侧生 小叶宽 卵形, 较小, 基部 偏斜, 圆 形或宽 楔形, 小 叶柄均 长 1 一 3 (— 5) 毫米 或无; 叶柄长 1 一 2. 5 (4. 5-9) 厘米, 基部有 1 对短小 钝耳。 总状 花 序花时 疏松, 其后 伸长, 约具 10 花; 花梗长 4 一 6 毫米; 萼片不 等大, 内方的 宽长圆 形, 外方的 线形, 长约 2. 5 毫米; 花瓣 白色, 倒卵状 楔形, 先端近 微缺, 基 部渐狭 成爪; 雄蕊近 等长, 长 2.1 — 2. 5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长约 0.5 毫米; 子房圆 柱形, 疏被 贴生硬 毛, 长约 3. 25 毫米, 花 柱较狭 ,长约 0. 75 毫米 , 柱 头略宽 于花柱 。 长角 果直伸 ,长 2. 5 — 3 厘米, 宽约 1 毫米, 顶 端有长 2. 5 — 3 厘米, 宽约 1 毫米, 顶端 有长约 2 毫米的 宿存花 柱, 柱头 明显, 果瓣淡 褐色, 有极疏 柔毛; 果 梗长达 12 毫米; 种子 5 — 12, 随 圆形, 长 约 2 毫米, 宽 1 毫米, 褐色, 光滑。 花期 5 — 6 月, 果期 7 — 9 月。 产 昆明、 禄劝、 宾川、 漾濞、 临沧、 镇康、 中甸、 德钦, 生山坡 溪边、 林下 阴处或 草 丛中, 海拔 1 800 — 3 400 米; 四川、 西藏有 分布; 锡金、 不丹 也有。 模 式标本 采自宾 川大 坪子。 10b. 钝叶滇 碎米荠 (变种 ) var. obtusata C. Y. Wu ex T. Y. Cheo et R. C. Fang (1980), K. C. Kuan (1985)* ; 中国 植物志 (1987) • 与原 变种不 同在于 植株高 6 — 35 厘米; 叶多为 3 小叶, 偶有 5 小叶, 小叶边 缘疏生 较 大的钝 圆齿, 齿 端有小 尖头。 产 凤庆、 泸水、 维西、 中甸、 德钦, 生 草坡、 林下、 山谷 沟边或 湿地, 海拔 2 200 -2 900 米; 四川、 西藏 也有。 * 11- 弹裂 碎米荠 (中 国植 物志) Cardamine impatiens L. (1753) , s. 1. ; DC. (1824); Hook. f. et Thorns. (1861); Hook. f. et T. Anders. (1872) ; Forbes et Hemsl. (1886) ; Franch. (1889); O. E. Schulz in Engl. (1903); Hand. -Mazz. (1931); Cheo (1948); Hara (1966), (1979); 广州 植物志 (1956);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1959*); "图 鉴" (1972)'; 泰岭 植物志 (1974); 湖北 植物志 (1979)';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80)'; C. Y. Wu (1984); Griers. (1984), K. C. Kuan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7)*; X. L. Yang (1988). Ha. 弹裂 碎米荠 (原 变种) 图版 17, 3-6 ssp. impatiens 二 年稀为 一年生 草本。 茎高 15 — 70 厘米, 直立, 不 分枝或 从基部 分枝, 有棱, 无毛。 叶 为羽状 复叶; 基生 叶有侧 生小叶 2 — 4 对, 花时 凋萎; 下部茎 生叶长 4 一 13 厘米, 具长 柄, 上 部茎生 叶具短 柄或几 无柄, 叶 柄基部 有具缘 毛的线 形裂片 抱茎, 顶 生小叶 宽卵形 或披 针形, 长 1.5 — 2. 5 厘米, 侧 生小叶 4 一 9 (-11) 对, 卵状 长圆形 或宽披 针形, 长 1 一 2 厘米, 各 小叶均 无毛或 疏生小 刺毛, 有 缘毛, 边缘有 3 — 5 不 整齐钝 裂片, 有短 的小叶 柄。 总 状花序 顶生和 腋生, 花时 密集, 其后 伸长, 少至 多花, 通常具 30 花; 花 梗长约 2. 5 毫米; 萼片淡 紫色, 长 圆形, 长约 1.8 毫米, 先端近 锐尖; 花瓣 白色, 长圆状 楔形, 长 
十 字花科  65  3 — 4 毫米; 雄蕊与 花瓣近 等长, 花药 卵形, 淡黄 绿色; 雌蕊圆 柱形, 较花 瓣长, 花柱几 不 显著, 柱头 细小。 长角果 线形, 微扁, 长 2 — 2. 8 厘米, 宽约 1 毫米, 果瓣 无毛, 成熟 时具 弹性, 由基部 向上呈 螺旋状 开裂; 果梗 坚硬, 直立 开展或 近水平 开展, 长 5 — 10 毫 米; 种子 1 行, 长 圆形, 长 1 毫米, 棕 黄色, 周围 特别在 基部有 狭翅。 花期 4 一 5 月 • 果期 6 — 7 月 。 产 镇雄、 绥江、 会泽、 师宗、 蒙自、 富宁、 麻 栗坡、 丽江、 维西、 中甸、 贡山、 德 钦, 生 河边、 沟边 路旁的 湿地草 丛中, 海拔 1 500 — 3 300 米; 除黑 龙江、 青海、 广东尚 未有记 载外, 遍及 全国。 亦 见于阿 富汗、 印度、 锡金、 不丹并 至日本 和欧洲 温带。 全草入 药用以 调经; 种 子含油 36%, 可 搾油。 lib. 毛 果弹裂 碎米荠 (亚种 ) ssp. dasycarpa (M. Bieb. ) O. E. Schulz in Engl. (1903). Cardamine dasycarpa M. Bieb. (1819), pro sp. ; C. impatiens L. var. /3. eriocarpa DC. (1821); C. impatiens L. var. dasycarpa (M. - Bieb. ) Cheo et R. C. Fang(1980) ;C. Y. Wu(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与 原亚种 不同在 于茎、 叶、 萼片与 长角果 均显著 有毛; 小叶较 宽大, 长 2 — 5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边缘有 尖齿状 浅裂或 半裂。 产 富宁、 麻 栗坡、 广南, 生 林下、 林缘草 地或岩 石上, 海拔 1 200 — 1 550 米; 山东、 河南、 安徽、 江苏、 浙江、 福建、 湖南、 甘肃、 四川、 贵州 也有。 亦 见于高 加索至 日本。 12. 紫花 碎米荠 ( "图鉴 ") 图版 18, 3-6 石芥菜 (四川 ) Cardamine tangutorum O. E. Schulz in Engl. (1903), (1924); "图 鉴,, (1972)*; C. Y.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X. L. Yang (1988). 多年生 草本; 根茎 匍匐, 细长, 有鳞 状物。 茎上升 直立, 高 20 — 40 厘米, 单一, 不 分枝, 无毛 或上部 稍疏生 柔毛, 下 部通常 无叶, 上 部有叶 3 — 6。 茎生叶 为羽状 复叶, 长 6 — 12 厘米, 小 叶除顶 生者外 3 — 5 对, 均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2 — 3. 5 厘米, 宽 0. 5 — 1. 5 厘米, 先端 锐尖, 基部近 楔形, 边缘有 锯齿, 两 面无毛 或疏生 柔毛, 顶生者 具短柄 ,不 与侧生 者融合 成翅, 侧 生者无 柄或近 无柄; 叶抦长 1 一 4 厘米, 无毛。 总 状花序 顶生, 开 花 时近伞 房状, 有花 12 — 15 朵; 花 梗长达 1 厘米, 疏生 柔毛; 萼片 卵形, 长约 5 毫米, 先端 钝形, 边缘 膜质, 内萼片 基部浅 囊状; 花瓣粉 红至红 紫色, 倒卵状 楔形, 长约 1 厘 米, 先端 截形, 近 微凹, 基 部淡狭 成爪; 雄蕊长 6 — 8 毫米, 花药 紫色, 长 圆状箭 头形, 长约 1.5 毫米; 雌 蕊狭圆 柱形, 子房 有胚珠 12, 顶 端渐狭 成长约 2 毫米 扁平的 花柱, 柱 头与 花柱近 等宽。 长角果 直立, 线形, 长 3. 5 — 4. 5 厘米, 宽 2 — 3 毫米, 顶端宿 存花柱 长 2 — 4 毫米; 种子卵 形或近 圆形, 长 2 — 2. 5 毫米, 光亮, 绿 褐色。 花期 8 月, 果期 9 月。 产 鹤庆、 维西、 中甸、 德钦, 生山坡 或林下 阴处, 海拔 2 600 — 4 200 米; 河北、 山 西、 陕西、 甘肃、 青海、 四川、 西藏 也有。 模式 标本未 指定。 全草药 用清热 利湿, 花治筋 骨痛。 13. 大叶 碎米荠 (东北 植物检 索表) 
图版 18 1—2. 大叶 碎米荠 (原 变种) Cardamine macrophylla Willd. var. macrophylla, 1. 植株, 2. 果序; 3—6. 紫花碎 米荠 C. tangutorum C. E. Schulz, 3. 植株, 4 . 萼片, 5. 花, 6. 雄蕊。 (杨建 昆绘) 
十 字花科  67  山油菜 (大理 ), "丝 罗" (藏语 ), "百 拉" (纳 西语) Cardamine macrophylla Willd. (1800); DC. (1824); Hook. f. et T. Anders. (1872); Franch. (1884), (1889); Maxim. (1889); O. E. Schulz in Engl. (1903); N. Busch in Kom. (1939); Banerji (1953); 东 北植物 检索表 (1959)'; 秦岭 植物志 (1974)*; Hara (1979); C. Y. Wu (1984); Griers. (1984); K. C. Kuan (1985)* ; 中国 植物志 (1987); X. L. Yang (1988). 13a. 大叶 碎米荠 (原 变种) 图版 18, 1-2 var. macrophylla 多年生 草本; 根茎 粗状, 匍匐, 密生 纤维状 须根。 茎自 基部短 促上升 直立, 高 30 — 100 厘米, 单一 或上部 分枝, 圆 柱形, 有细纵 条纹, 被疏 柔毛。 叶 为羽状 复叶, 长 7 — 20 厘米, 小 叶除顶 生者外 3 — 5 对, 长 圆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3 — 8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先 端长 渐尖, 基部常 偏斜, 宽 楔形, 边 缘有钝 锯齿或 钝齿, 最上 方一对 小叶基 部下延 成翅, 两 面被疏 柔毛。 总 头花序 顶生和 腋生, 花时 密集, 其后 延伸, 约具 30 花; 花梗长 0.5 — 1.5 厘米, 被疏 柔毛; 萼片卵 形或长 圆形, 绿 色或紫 绿色, 外被疏 柔毛, 长约 5 毫米, 外 方 2 片基 部略成 囊状; 花瓣粉 红色、 淡紫 色或红 紫色, 倒卵状 楔形, 长约 1 厘米, 先端 圆形, 下 部渐狭 成爪; 雄 蕊长约 8 毫米, 花丝 线形, 花 药淡黄 绿色, 长 圆形, 长 1.5 毫 米; 子房圆 柱形, 无毛, 长约 6 毫米, 顶端渐 狭成长 1 一 1.5 毫米的 花柱, 柱头不 明显。 长角果 长圆状 线形, 扁平, 无毛, 长约 5 厘米, 宽 2 毫米, 淡褐黄 色或淡 紫色, 开裂, 隔 膜不 透明; 种子长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暗 褐色。 花期 5 — 8 月, 果期 6 — 9 月。 产 泸水、 大理、 洱源、 鹤庆、 丽江、 维西、 中甸, 生山 坡灌木 林下、 沟边石 隙及高 山 草坡水 湿处, 海拔 2 600 — 3 800 米; 内 蒙古、 河北、 山西、 湖北、 陕西、 甘肃、 青海、 四川、 贵州、 西藏 也有。 亦见 于俄罗 斯远东 至西伯 利亚、 日本、 印度、 锡金、 不丹。 嫩叶及 茎开水 炸后可 凉调或 炒食; 全 草可供 药用, 能利 小便, 并 有治败 血病的 功效, 也 是家畜 的良好 饲料。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上册 190 页提 到滇西 北亦产 Cardamine urbaniana O. E. Schulz 一种, 但据周 太炎先 生意见 (见 《中 国植 物志》 第三十 三卷, 193 — 194 页, 1987 年) 认 为, 后者 与大叶 碎米荠 C. macrophylla Willd. 在 形态特 征上是 很相似 的种, 其主 要区别 在于 根状茎 粗壮; 小叶薄 纸质, 多为 卵状披 针形, 宽披针 形或披 针形、 叶 缘具不 整齐的 锐 齿或钝 锐齿, 基部 多少下 延或微 翅状。 C. urbaniana O. E. Schulz 主要 分布在 我国中 部 地区, 向东至 江西、 浙江, 未见于 云南。 云 南只产 其相似 种即大 叶碎米 荠及其 两个变 种。 13b. 重齿 碎米荠 (变种 ) (植 物研究 汇刊) var. diplodonta T. Y. Cheo (1980); 中国 植物志 (1987). 与 原变种 不同在 于小叶 边缘为 极不等 长的重 锯齿。 产 丽江、 维西、 德钦, 生山坡 林下、 沟 边及潮 湿处, 海拔 2 800 — 4 100 米; 四川、 西 藏 也有。 用 途同原 变种。 13c. 多叶 碎米荠 (变种 ) 
68  云南 植物志  石膏菜 (云 南禄劝 ), 山野菜 (四川 冕宁) var. polyphylla (D. Don) T. Y. Cheo et R. C. Fang (1980); 中国 植物志 (1987). Cardamine polyphylla D. Don (1825); Hand. -Mazz. (1931); C. macro phylla Willd. ssp. polyphylla (D. Don) O. E. Schulz in Engl. (1903), (1934); Hara (1966), (1971), (1979); 秦岭 植物志 (1974); C. Y. Wu (1984); K. C. Kuan (1985) * ; Dentaria xvallichii G. Don (1831); C. macro phylla Willd. var. sikkimensis Hook. f. et T. Anders. (1872); O. E. Schulz in Engl. (1903). 与 原变种 不同在 于羽状 复叶有 8 枚 以上, 侧 生小叶 4 一 6 (— 7) 对, 边 缘有不 整齐的 锯齿。 产 会泽、 彝良、 禄劝、 碧江、 大理、 丽江、 维西、 中甸、 贡山, 生沟 边碎石 间或草 丛中, 海拔 2 500 — 4 000 米; 陕西、 甘肃、 四川、 西藏 也有。 亦 见于克 什米尔 地区、 印 度、 尼 泊尔。 用 途同原 变种。 14. 单茎 碎米荠 〔种 子植 物名称 (再版 )〕 Cardamine simplex Hand. -Mazz. (1931)* ; C. Y.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C. granulifera auct. non Diels : W. W. Smith (1929). 根茎 匍匐, 极 纤细, 稍 多节, 满布 纤维状 须根。 茎 单一, 不 分枝, 高 15 — 35 厘米, 直立, 在叶柄 及花梗 着生处 曲折, 粗 1 一 1.5 毫米, 管状, 具 细棱, 基部有 时极疏 被小疏 柔毛。 基生叶 少数, 开 花时常 凋落。 茎生叶 3 — 6, 等距离 着生, 叶 片为奇 数羽状 复叶, 长 1 一 2. 5 厘米, 有小叶 2 — 3 对, 茎下部 的小叶 开张, 宽 卵形, 长 2 — 6 毫米, 先端 极钝, 基 部 圆形, 有与 其近等 长的小 叶柄, 具疏牙 齿至近 3 裂, 茎上 部的小 叶渐成 线状披 针形至 近 丝状, 长达 1 厘米, 全缘, 先端极 锐尖, 有厚的 细尖, 无柄, 不甚 开张, 全部 小叶亮 绿色, 质 较厚, 脉几 不见, 有极疏 生的淡 黄色微 硬毛; 叶柄 直伸, 最基 部的长 为叶片 5 倍, 向上渐 变短至 稍长于 叶片, 无鞘。 总 状花序 疏松, 具 2 — 12 花, 无 苞片, 其后 曲折; 花 梗长 8 — 15 毫米, 下 部的果 时长达 28 毫米; 萼片 卵状椭 圆形, 长约 3. 5 毫米, 宽 1.5 毫 米, 先端 圆形, 边 缘为宽 膜质, 余部淡 黄色, 有 5 细脉, 基部浅 囊状; 花瓣 白色, 宽倒 卵形, 长达 9 毫米, 宽 5 毫米, 先端 圆形, 基部 渐狭成 短爪; 雄蕊近 等长, 长约 7 毫米, 花丝狭 线形, 向上 渐成短 钻形, 花药 线形, 长约 1 毫米, 基 部狭箭 头形, 色淡; 雌蕊长 为雄蕊 1/2 至 与其近 等长。 长 角果长 3 — 3. 5 厘米, 宽 1 毫米, 直伸, 基部 与果梗 等宽, 顶 端渐延 伸成长 2 毫米的 花柱, 柱头略 扁平, 果瓣 有多数 细脉, 先端 锐尖; 种子 15 — 20, 椭 圆形, 长达 1 毫米, 栗色。 花期 6 月, 果期 7 月。 产 丽江、 维西、 中甸, 生 高山沼 泽地及 沟边, 海拔约 3 200 米。 合模式 标本采 自丽江 干海子 及中甸 白马山 东坡。 15. 岩生 碎米荠 (中 国植 物志) Cardamine calcicola W. W. Smith (1919); Hand. -Mazz, (1931); C. Y.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十 字花科  69  多年生 草本; 根 茎短而 粗壮, 具 鞭状匍 匐茎, 节上 生多数 纤维状 须根。 茎上升 直立, 高 (8) 10 — 30 厘米, 自基部 分枝, 具槽, 下部 常密被 柔毛状 硬毛。 基生叶 膜质, 单一, 肾形 或肾状 圆形, 间有具 1 对 小叶的 复叶, 花时 干枯。 茎 生叶长 2 — 8 厘米, 有侧 生小叶 1 一 2 对, 顶生小 叶菱形 或菱状 圆形, 宽 1 一 2. 5 厘米, 先端 圆形或 钝形, 基部宽 楔形, 边 缘略呈 波状, 侧生 小叶小 得多, 卵形 至菱状 圆形, 长 0. 1 — 2 厘米, 宽 0. 2 — 1.3 厘米, 先 端 圆形或 钝形, 基部宽 楔形, 每侧具 圆齿, 小叶均 两面无 毛或近 无毛, 具极短 的柄; 叶 柄长 0.3 — 0.7 厘米, 扁平, 无毛, 无鞘。 总 状花序 花时伞 房状, 花后 延伸; 花 梗长约 3 毫米, 直伸, 果时长 0.7 — 1.3 厘米; 萼片长 圆形, 长约 3 毫米, 宽 1.5 毫米, 先端 圆形, 基部浅 囊状, 背部多 少被小 刚毛, 边缘宽 膜质, 余部 褐色; 花瓣 白色, 倒 卵形, 长约 7 毫 米, 宽 3. 5 — 6 毫米, 先端 圆形或 微缺, 基部 渐狭成 短爪; 长 雄蕊长 4. 5 毫米, 短 雄蕊长 约 2. 7 毫米, 花 药长约 0.5 毫米。 长角果 斜展, 绿色, 线形, 长 2 — 3 厘米, 宽约 1 毫米, 顶端 有长约 0.5 毫米的 花柱, 柱头 扁平, 果瓣 有多数 细脉, 隔膜 膜质, 白色, 无脉; 种 子长 圆形, 扁平, 长约 1 毫米, 平滑, 褐色。 花期 3 — 4 月, 果期 5 月。 产 大理、 碧江、 鹤庆、 丽江、 腾冲, 生 山坡石 灰岩上 或山谷 溪旁, 海拔 1 300 — 2 800 (-3 100) 米; 四川 (木里 )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16. 维西 碎米荠 (云 南植物 研究) Cardamine weisiensis W. T. Wang (1987) * . 一年生 草本。 茎高 30 — 40 厘米, 自 基部有 少数长 分枝, 下部 紫色, 疏被微 柔毛。 基 生叶约 2, 具 3 小叶, 小 叶干时 革质, 顶生小 叶椭圆 形或倒 卵形, 长 1.2 — 1.5 厘米, 宽 1 厘米, 先端 圆形, 3 裂, 基部宽 楔形, 侧 生小叶 较小, 具 短柄, 斜椭 圆形, 不明显 3 小 浅 裂或不 分裂, 上 面极疏 被小疏 柔毛, 下面 无毛, 紫色; 叶柄长 3. 5 — 4. 5 厘米。 茎生叶 向上渐 变小, 与 基生叶 同形, 但 顶生小 叶大多 菱形, 先 端钝或 锐尖, 边缘 疏生小 牙齿。 总 状花序 顶生, 长达 12 厘米, 具 6 — 12 花, 序 轴与花 梗极疏 被小疏 柔毛; 花梗果 时长达 2 厘米; 萼 片狭长 圆形, 长 2 毫米, 无毛; 花瓣 白色, 长椭 圆形, 长 3 — 3. 5 毫米; 雄蕊长 约 2. 5 毫米; 雌 蕊长约 2 毫米, 子房 被小疏 柔毛。 长 角果长 1.5 — 2. 6 毫米, 宽 0. 8 — 1 毫 米; 宿存 花柱长 1 一 1.2 毫米。 产 维西, 生 高山草 甸上, 海拔 3 100 — 3 3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维西立 地坪。 17. 小叶 碎米荠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Cardamine microzyga O. E. Schulz in Engl. (1903), (1922), (1931); C. Y.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C. prattii Hemsl. et Wils. (1906); C. microzyga var. purpurescens O. E. Schulz (1931); Loxostemor purpurescens (O. E. Schulz) R. C. Fang ex Y. C. Lan et T. Y. Cheo (1983). 多年生 草本。 茎自基 部匍匐 上升, 花 时长约 20 厘米, 通常 单一, 有时 自基部 有短的 分枝, 柔弱, 有疏 柔毛。 叶为奇 数羽状 复叶, 狭长 圆形, 连柄长 (2) 2. 5 — 7. 5 厘米, 宽 1 一 1.3 厘米, 两面 有稀疏 柔毛, 顶生 小叶卵 圆形, 具 5 个 齿裂, 长宽约 5 — 6 毫米, 先端 锐尖, 基部圆 形或微 心形, 侧 生小叶 8 — 11 对, 卵形, 较顶 生小叶 略小, 上边缘 通常全 缘, 下边缘 1 一 2 浅裂或 半裂; 叶柄长 1 一 2. 5 厘米, 向茎 上部渐 变短, 被稀疏 柔毛, 基 
70  云南 植物志  部增大 。 总 状花序 顶生, 有时 密集, 其后 延伸, 多至 25 花; 萼片 卵形, 长约 3 毫米, 宽 1.5 毫米, 外被疏 柔毛; 花瓣 白色, 开张, 倒卵状 楔形, 长约 1 厘米, 先端 圆形, 下部渐 狭 成爪; 雄 蕊长约 4 毫米, 花丝 线形, 花 药长约 1 毫米; 子房圆 柱形, 无毛, 长约 5 毫 米, 顶端渐 狭成长 0.5 毫米的 花柱, 柱头 头状, 宽 0.5 毫米。 成熟 长角果 未见。 花期 5 — 6 月。 产 丽江、 中甸, 生高 山草甸 溪边, 海拔约 3 300 米; 四川西 南部及 西北部 也有。 贡山 所产者 (林 芹、 邓向福 790473) 极近 本种, 但 小叶对 较少, 齿 圆钝; 花 玫瑰红 色, 较小, 少而具 短梗; 茎 生叶近 无柄。 待材料 较多时 进一步 研究以 确定本 种变异 范围。 18. 鞭枝 碎米荠 (中 国植 物志) Cardamine rockii O. E. Schulz (1926); C. Y.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多年生 草本。 茎自基 部匍匐 上升, 具花 的茎长 20 — 35 厘米, 有叶 5 — 6, 向上 除花梗 以外均 被有长 0.5 — 0.75 毫米 的开展 细毛, 开 花时自 下部叶 腋中生 出鞭状 长枝, 鞭状枝 长达 20 厘米, 密被疏 柔毛。 基生 叶明显 具柄, 奇 数羽状 复叶, 顶生 小叶轮 廓为卵 圆形或 近 圆形, 长约 6 毫米, 具 5 — 7 小齿, 齿具小 突尖, 先端 锐尖, 基部 圆形, 明 显具小 叶柄, 小叶 柄长约 3 毫米, 侧 生小叶 8 — 11 对, 卵 圆形, 偏斜, 上缘具 1 一 2 小齿, 下缘具 3 — 5 小齿, 上部侧 生小叶 对生且 无柄, 下部的 互生且 有极短 的柄, 小 叶片均 膜质, 两 面散布 疏 柔毛。 茎 生叶与 基生叶 同形, 但小叶 稍狭。 总状 花序开 花时稍 疏松, 具 20 — 25 花, 果 时 伸长; 花梗长 1 一 1.5 厘米, 开展; 萼 片长约 3. 5 毫米, 外 萼片长 圆状椭 圆形, 内萼片 倒 卵形, 基 部均近 囊状, 先端均 微钝, 具 1 脉, 边缘宽 膜质, 背部 具小疏 柔毛; 花瓣白 色, 倒卵状 楔形, 长 7. 5 毫米, 先端略 微钝, 下 部渐狭 成爪; 雄蕊长 5 — 5. 5 毫米, 花丝 宽, 花药长 圆形, 长 1.2 — 1.5 毫米; 雌蕊圆 柱形, 连花 柱长约 5 毫米, 花柱长 1 毫米, 略细, 近 等粗, 柱头扁 头状, 近 2 裂。 成熟 长角果 未见。 花期 5 月。 产 中甸, 生山坡 沟边及 流水边 草丛湿 润处, 海拔 3 100 — 4 650 米; 四川 西南部 (木 里) 也有。 19. 弯曲 碎米荠 (江苏 南部种 子植物 手册) 地 甘豆、 璋菜、 惊解姜 Cardamine flexuosa With. (1976); O. E. Schulz in Engl. (1903), (1924); Hand. -Mazz. (1931); Cheo (1948); Kitamura (1955);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1959)'; 东 北植物 检索表 (1959); Banerji (1966); "图 鉴" (1972)*; Murata (1974); 秦岭 植物志 (1974); 湖北 植物志 (1979);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80)*; C. Y. Wu (1984); Griers. (1984)'; K. C. Kuan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7)*; X. L. Yang (1988). Cardamine hirsuta L. var. sylvatica auct. non Link : Hook. f. et T. Anders. (1872), p. p. ; Franch. (1889) ; C. hirsuta L. ssp. flexuosa With, ex Forbes et Hemsl. (1880) ; C. hirsuta L. var. flaccida Franch. (1889) ; C scutata Thunb. ssp. flaccida (With. ) Hara (1952), (1966), (1979). 19a. 弯曲 碎米荠 (原 变种) 图版 19, 1-4 var. flexuosa 一年或 二年生 草本; 根纤 维状。 茎 自基部 分枝, 斜 上呈铺 散状, 上部 略呈之 字形弯 
图版 19 1 — 4. 弯曲 碎米荠 (原 变种) Cardamine flexuosa With. var. flexuosa, 1. 棺株, 2. 花, 3.' 长 角果, 4. 种子; 5 — 7. 碎米荠 C. hirsuta L. , 5. 植株, 6. 花, 7. 长 角果。 (ft 溶绘) 
72  云南 植物志  曲, 具沟, 高 10 — 30 厘米, 通常直 至花梗 均被疏 柔毛。 叶为奇 数羽状 复叶, 膜质, 基生 叶 少数, 后 枯干; 茎 生叶长 2. 5 — 9 厘米, 有柄, 顶生小 叶菱状 卵形, 长 0.4 — 3 厘米, 宽 0.3 — 1.5 厘米, 侧 生小叶 3 — 5 对, 卵形、 长 卵形或 线形, 长 0.3 — 0.6 厘米, 宽 0. 2 — 0.4 厘米, 小 叶均全 缘或有 1 一 3 圆裂, 并在两 面及边 缘有疏 柔毛。 总状花 序有花 10 — 20 朵, 花后 伸长; 花梗长 3 — 4 毫米, 直立 开展, 果时长 5 — 7 毫米; 萼片绿 色或淡 绿色, 具 白 色膜质 边缘, 长 圆形, 长 1 一 2 毫米, 外面上 部疏生 柔毛; 花瓣 白色, 倒卵状 楔形, 长 3. 5 — 4 毫米, 先端 钝圆, 基 部渐狭 成爪; 雄蕊长 2. 5 — 5 毫米; 雌蕊 无毛。 长角果 线形, 长 1 一 2 厘米, 宽约 1 毫米; 果 瓣有细 条紋; 隔膜 膜质, 白色, 无脉; 种子长 圆形, 扁平, 长约 1 毫米, 平滑, 褐色。 花期 2 — 3 月, 果期 3 — 4 月。 产 昆明等 各处, 生 田边、 路旁及 草地, 海拔约 1 900 米; 辽宁、 河北、 河南、 陕西、 甘肃、 山东、 江苏、 安徽、 浙江、 福建、 四川 也有。 亦见于 印度、 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朝鲜、 日本、 俄 罗斯、 欧洲各 国以及 北美。 全草 入药, 有清热 利湿、 健胃、 止泻之 功效。 19b. 纤细 碎米荠 (变种 )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var. debilis (D. Don) T. Y. Cheo et R. C. Fang (1980), 中国 植物志 (1987). Cardamine debilis D. Don (1825); C. flexuosa With. ssp. debilis (D. Don) O. E. Schulz in Engl. (1903); C. Y. Wu (1984); C. hirsuta auct. non L. : Franch. (1889); K. C. Kuan (1985)*. 与 原变种 不同在 于植株 矮小, 高约 10 厘米; 茎生 叶有侧 生小叶 2 — 3 对; 长 角果纤 细, 长 1 一 1.5 厘米, 宽约 1 毫米; 果序 轴有时 弯曲。 产 砚山、 广南、 富宁、 勐海、 双柏、 宾川、 镇康、 维西、 贡山, 生 沟边、 田边、 林 下, 海拔 700 — 3 500 米; 陕西、 湖北、 安徽、 江苏、 江西、 浙江、 湖南、 广东、 广西、 贵 州 也有。 亦见 于印度 东部、 越南、 日本、 印度尼 西亚、 夏 威夷以 及中美 洲的墨 西哥。 全草 药用, 用 途同原 变种。 19c 假弯曲 碎米荠 (变种 ) var. fallax (O. E. Schulz) T. Y. Cheo et R. C. Fang (1980); 中国 植物志 (1987). Cardamine flexuosa With. ssp. fallax O. E. Schulz in Engl. (1903) ; C. Y. Wu (1984). 与原变 种不同 在于茎 直立, 高达 40 厘米; 茎、 叶 与萼片 均有短 柔毛; 茎生叶 有侧生 小叶 4 一 6 对, 边缘齿 裂深浅 不等, 在茎上 部的小 叶常为 线形。 产 永善、 文山、 砚山、 绿春、 勐腊、 中甸、 德钦, 生 沟边、 田边、 林下、 荒 地草丛 中, 海拔 1 200—3 000 米。 20. 碎米荠 (野 菜谱) 图版 19, 5-7 Cardamine hirsuta L. (1753); O. E. Schulz in Engl. (1903); 广州 植物志 (1956); "图 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Griers (1984); K. C. Kuan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7). 一年生 草本。 茎单一 或通常 多数, 上升或 直立, 高 10 — 20 (-30) 厘米, 不 分枝或 
十 字花科  73  基部 分枝, 绿色, 但 下部有 时呈淡 紫色, 被白色 硬毛。 基生叶 有柄, 奇 数羽状 复叶, 顶 生小叶 菱状长 卵形, 长 0.4 — 1. 4 厘米, 有 3 — 5 圆齿, 侧 生小叶 1 一 3 对, 较小, 歪斜; 茎生 叶有侧 生小叶 2 — 3 对, 小 叶狭倒 卵形至 线形; 全部 小叶基 部均渐 狭成小 叶柄, 上面 及边 缘有疏 柔毛。 总状花 序有花 7 — 20 朵, 花 时呈伞 房状, 花后 延长; 花梗 纤细, 花时 长 3 — 4 毫米, 直立开 展或近 水平, 开展, 果时长 5 — 12 毫米; 萼 片狭长 圆形, 长约 2 毫 米, 先 端钝, 边缘 膜质, 背部有 疏毛; 花瓣 白色, 狭卵状 楔形, 长 2. 5 — 3 毫米, 先端钝 形, 基 部渐狭 成爪; 雄蕊 4 (一 6), 内 雄蕊长 2. 5 毫米, 外雄蕊 稍短, 长 1.8 — 2. 2 毫米, 花药长 0.4 毫米; 雌蕊与 花瓣近 等长, 子房 无毛, 花柱不 明显, 柱头 显著且 与子房 等宽。 长 角果狭 线形, 长达 3 厘米, 稍 扁平, 宽约 1 毫米, 喙短; 果瓣绿 黄色; 隔膜 膜质, 白 色; 种子 长圆状 卵形, 暗 褐色, 长约 1 毫米, 有 狭翅。 花期 3 — 4 月, 果期 5 — 6 月。 除滇 西北高 山地区 外几遍 布全省 各地, 生 山坡、 路旁、 荒 地及耕 地的草 丛中, 海拔 600 — 2 700 米; 我 国其它 各省区 也有。 亦 见于全 球温带 各地。 15. 弯 森芥属 Loxostemon Hook. f. et Thorns. 多年生 草本; 根茎匍 匐延伸 且疏生 白色小 鳞茎, 或短而 细不匍 匐且丛 生白色 或褐色 小 鳞茎。 茎 单一, 不 分枝, 有 白色单 毛或星 状毛或 无毛。 基生叶 1 一 2 , 有 长柄, 茎生叶 有 短柄, 均为奇 数羽状 复叶或 3 出 复叶。 总状花 序逋常 顶生, 或 顶生及 腋生, 少花, 无 苞片; 花 小至中 等大, 白色、 粉 红色至 紫色; 萼片 开张, 卵形 或长椭 圆形, 基部 不呈浅 囊状; 花瓣倒 卵形, 先端 钝圆或 微缺, 有 短爪; 长 雄蕊花 丝翅状 加宽, 上 部增厚 或呈膝 状 弯曲, 短雄蕊 花丝加 宽或不 加宽; 子房 有数个 至多个 胚珠, 花柱短 或缺, 柱头 2 裂。 长 角果 线形, 扁平, 无 中脉; 隔膜 膜质, 透明; 种子 1 行, 卵 圆形, 淡 褐色, 光滑, 无边 缘。 约 10 种 1 变种, 产 中国、 尼 泊尔、 不丹及 锡金。 我国 全产, 主产于 西南和 西北; 云 南约有 6 种, 产 滇西、 滇 北至滇 西北。 ' 分种 检索表 1 (2) 根 茎匍匐 延伸, 疏生 白色小 鳞茎; 茎生 叶有侧 生小叶 1 一 3 对, 顶生 小叶线 形至披 针形, 两面 疏 被短毛 1. 匍匐 弯蕊芥 L. repens 2 (1) 根茎不 匍匐, 短 而细, 丛生 白色或 褐色小 鳞茎。 3 (8) 茎生 叶的顶 生小叶 全缘。 4 (5) 茎生 叶的侧 生小叶 2 5 对, 狭长椭 圆形, 宽 3 5 毫米; 花瓣长 5. 5 — 6 毫米 2. 宽翅 弯蕊芥 L. delavayi 5 (4) 茎生 叶的侧 生小叶 12 对, 长椭 圆形至 线形, 宽 13 毫米; 花 瓣长达 7 毫米。 6 (7) 茎生叶 叶柄长 1 一 5 毫米, 小叶 3; 叶 腋内无 腋芽; 花瓣先 端微缺 3- 三叶 弯蕊芥 L. granulifer 7 (6) 茎生叶 叶柄长 10 — SO 毫米, 小叶 3 5; 叶 腋内有 腋芽; 花瓣先 端钝圆 4. 弯蕊芥 L pulchellus 
74  云南 植物志  8 (3) 茎生 叶的顶 生小叶 具钝齿 或罕为 全缘。 9 (10) 茎 生叶的 小叶宽 3 — 5 毫米, 先端具 硬质小 斑点, 两面疏 被小毛 5. 白花 弯蕊芥 L. smithii 10 (9) 茎生 叶的小 叶宽约 3 毫米, 先端无 硬质小 斑点, 两面 密被灰 白短毛 - 6. 灰毛 弯蕊芥 L. incanus 1. 匍匐 弯蕊芥 图版 20, 1 Loxostemon repens (Franch. ) Hand. -Mazz. (1931); Lan et Cheo (1983); C. Y.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Dentaria repens (Franch. ) (1985) ; Chardamine repens Franch. (1886) ; ? C. tenuifolia Turcz. var. repens Franch. (1889); C. repens Diels (1912). 多年生 草本; 根 茎匍匐 延伸, 疏生 白色小 鳞茎。 茎 单一, 直立或 上升, 高 15 — 30 厘 米, 有白色 小毛。 茎生 叶除顶 生小叶 外有侧 生小叶 1 一 3 对, 上部 1 对侧生 小叶下 延呈窄 翅状, 小 叶均线 形至披 针形, 长 10 — 40 毫米, 宽 0.5 — 1.5 毫米, 全缘, 两 面疏被 小毛; 叶抦长 3 — 7 (-15) 毫米。 总 状花序 顶生; 花直径 6 — 7 毫米, 花梗长 3 — 7 (-10) 毫 米; 萼 片长椭 圆形, 长 2. 5 毫米, 宽 1.5 毫米, 先端 钝圆, 有白 色膜质 边缘; 花 瓣白色 至粉 红色, 倒 卵形, 长约 7 毫米, 宽 2. 5 毫米, 先端 钝圆, 基部 渐狭成 短爪; 长 雄蕊长 约 3 毫米, 略翅状 加宽, 先端 钻形, 短雄 蕊长约 2 毫米, 花药 紫色, 椭 圆形, 长约 1 毫 米; 雌 蕊长约 3 毫米, 花 柱长约 1 毫米, 柱头 2 裂。 幼果 线形。 花期 5 — 6 月。 产昆明 (梁 王山顶 )、 鹤庆、 宾川、 丽江, 生 草坡、 灌木林 下或潮 湿岩石 缝中, 海拔 2 400 — 3 4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三 场旧。 2. 宽翅 弯蕊芥 (西 藏植 物志) 图版 20: 2-5 Loxostemon delavayi Franch. (1886), (1889); Hand. -Mazz. (1931); Lan et Cheo (1983); C. Y. Wu (1984); K. C. Kuan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7)*. Cardamine franchetiana Diels (1912), nom. 多年生 草本; 根茎短 而细。 丛生 白色或 褐色小 鳞茎。 茎 单一, 直立或 上升, 高 5 — 30 厘米, 有白色 单毛或 无毛。 茎生 叶除顶 生小叶 外有侧 生小叶 2 — 5 对, 小叶 狭长椭 圆形, 长 4 一 8 毫米, 宽 (1) 1.5 — 5 毫米, 均 全缘, 两 面略有 小毛或 无毛, 有极 短的小 叶柄; 叶 柄长 3 — 15 (-40) 毫米。 花直径 4 一 5 毫米, 花梗长 3 — 10 毫米; 萼片卵 圆形, 长约 2 毫米, 宽 1.5 毫米, 先端 钝圆, 有白 色膜质 边缘, 常带 紫色; 花瓣 白色或 紫色, 宽倒卵 形, 长 5 — 6 毫米, 宽达 3 毫米, 先端 圆形, 基部 有爪; 长雄 蕊长约 3 毫米, 翅状 加宽, 上 部不成 膝状, 短 雄蕊长 2. 5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子房圆 柱形, 长约 3 毫 米, 向上 渐狭, 柱头 2 裂。 长角果 线形, 长达 2 厘米, 宽约 2 毫米; 果梗 加粗, 长 5 — 10 毫米; 种子 卵状椭 圆形, 长 1. 75 毫米, 宽 1. 5 厘米, 褐色。 花期 5 — 6 月 , 果期 6 — 7 月。 产 丽江、 中甸、 德钦, 生 山坡、 沟边、 流石 滩及石 缝中, 海拔 3 000 — 4 650 米; 四 川 西部、 西藏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3- 三叶 弯蕊芥 Loxostemon granulifer (Franch. ) O. E. Schulz in Fedde (1922), in Engl, et Prantl 
图版 20 1. 匍匍 弯蕊芥 Loxostemon repens (Franch. ) Hand. -Maw. , 植株; 2 — 5. 宽翅 弯蕊芥 L. delavayi Franch. , 2. 植株, 3. 萼片 , 4 . 花瓣, 5. 除 去萼片 及花辦 的花, 示 雄蕊及 雌蕊; 6—11. 弯蕊芥 L.pulchellus Hook. f. et Thorns. , 6. 植株' 7. 萼片, 8. 花辦, 9. 除 去萼片 及花瓣 的花, 示 雄蕊及 雌蕊, 10. 雄蕊, 11. 雌蕊。 (曾孝 濂绘) 
76  云南 植物志  (1936); Hand. - Mazz. (1931); Lan et Cheo (1983); C. Y. Wu (1984); 中 国植物 志 (1987)*. Cardamine tenui folia Turcz. var. granulifera Franch. ( 1886 ), ( 1889 ); C. granulifera (Franch. )Diels(1912). 多年生 草本; 根茎短 而细, 丛生 白色或 褐色小 鳞茎。 茎 单一, 直立或 上升, 高 5 — 10 厘米, 无毛。 茎 生叶叶 腋内无 腋芽, 为三出 复叶, 小叶 线形, 长 7 — 15 毫米, 宽约 1 毫 米, 全缘, 两面 无毛, 无小 叶柄; 叶 柄长约 1.5 毫米。 花直径 4 一 5 毫米, 花梗长 2 — 3 毫 米; 萼片 卵形, 长约 2 毫米, 宽 1.3 毫米, 先端 钝圆, 有白 色膜质 边缘; 花 瓣淡粉 红色, 倒 卵形, 长约 5 毫米, 宽 2. 5 毫米, 先端 微缺, 基部 有爪; 长雄 蕊长约 3 毫米, 略翅状 加宽, 上部成 膝状, 短雄 蕊长约 2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紫色, 长约 1 毫米; 雌蕊长 3 毫 米, 柱头 2 裂。 果 未见。 花期 5 — 6 月 。 产 大理、 漾濞、 洱源、 丽江, 生苔藓 杜鹃林 中潮湿 岩隙, 海拔 2 950 — 3 400 米。 模 式 标本采 自大理 苍山。 4. 弯蕊芥 (西 藏植 物志) 图版 20, 6-11 小石莲 (禄劝 ) Loxostemon pulchellus Hook. f. et Thorns. (1861 ) ; Hook. f. et T. Anders. (1875); Hand. -Mazz. (1931); Cheo (1949); Hara (1966), (1975), Lan et Cheo (1983); C. Y. Wu (1984); Griers. (1984); K. C. Kuan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7)'. 多年生 草本; 根茎短 而细, 丛生 白色或 褐色小 鳞茎。 茎 单一, 直立或 上升, 高 6 — 12 厘米, 有白色 小毛。 茎生叶 叶腋有 腋芽, 除顶 生小叶 外有侧 生小叶 1 一 2 对, 小叶 线形, 长 7 — 15 毫米, 宽 1.5 — 3 毫米, 全缘, 两面近 无毛, 具 缘毛, 有短小 叶柄; 叶柄长 10 — 50 毫米。 花直径 3 — 4 毫米; 萼片 长圆状 卵形, 长约 2. 5 毫米, 宽 1.25 毫米, 先端 钝圆, 有白 色膜质 边缘; 花瓣 白色、 粉红 色或紫 堇色, 倒 卵形, 长约 4 毫米, 宽 2. 5 毫米, 先 端 钝圆, 基部有 短爪; 长雄 蕊长约 3 毫米, 花 丝上部 增厚, 膝状 弯曲, 短雄 蕊长约 2 毫 米, 花药椭 圆形, 紫色, 长约 1 毫米; 雌蕊长 3 毫米。 幼果 线形。 花期 7 — 8 月。 产 禄劝、 丽江、 中甸、 维西、 德钦、 贡山, 生山坡 草地、 岩坡、 碎 石堆、 流石 滩上, 海拔 4 000 — 4 375 米; 青海、 四川西 北部、 西藏 也有。 亦 见于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5- 白花 弯蕊芥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Loxostemon smithii O. E. Schulz (1924) ; Hand. -Mazz. (1931) ; Lan et Cheo (1983)*; C. Y.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多年生 草本; 根茎短 而细, 丛生 白色或 褐色小 鳞茎。 茎 单一, 直立或 上升, 高 7. 5 — 18 厘米, 下部 无毛, 苍 白色, 基部 极细, 上部 较粗, 有 小毛。 基生叶 1 一 2, 连 叶 柄长 16 厘米, 叶柄 丝状, 长 7 厘米, 叶片萎 软状, 羽状 深裂, 顶生 小叶倒 卵形, 长约 1 厘米, 最 上部 1 对侧生 小叶靠 近顶生 小叶, 两侧 等大, 其余的 远离且 两侧不 等大, 小叶均 有小叶 柄。 茎生 叶渐具 短柄, 有 小毛且 常呈紫 堇色, 侧 生小叶 2 — 5 对, 小叶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约 8 毫米, 先端有 硬质小 斑点, 几无小 叶柄。 总 状花序 5 — 6 花; 花 未见。 长角果 线形, 长 1.5 — 2. 7 厘米, 宽约 1. 毫米, 顶 端有长 1 一 3. 5 毫米的 花柱; 果梗长 0.6 — 1 厘米, 近 
十 字花科  77  直立; 种子卵 圆形, 长 1.8 毫米, 宽 1 毫米, 淡 褐色, 光滑。 果期 9 月。 产 德钦, 生山坡 林下, 海拔 2 800 — 3 500 米; 四川 西北部 也有。 6. 灰毛 弯蕊芥 Loxostemon incanus R. C. Fang ex T. Y. Cheo et T. C. Lan (1981) ; Lan et Cheo (1983)* ; C. Y.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多年生 草本; 根茎短 而细, 丛 生多数 白色或 褐色小 鳞茎。 茎 单一, 直立或 上升, 高 约 15 厘米, 有 短毛。 茎生叶 叶柄处 弯曲, 除顶 生小叶 外有侧 生小叶 1 一 2 对, 小 叶均长 椭 圆形, 长 10 — 15 毫米, 宽约 3 毫米, 有 1 一 5 钝齿 或罕为 全缘, 两面密 被灰色 短毛。 花 直径约 10 毫米; 萼 片长椭 圆形, 长 2. 5 — 3 毫米; 花瓣淡 红色或 白色, 宽倒 卵形, 长 8 — 13 毫米, 先端 钝圆, 基部 短爪; 长雄 蕊长约 3 毫米, 翅状 加宽, 短 雄蕊长 2 毫米; 雌蕊 长约 3 毫米。 幼果 线形。 花期 7 月。 产 中甸, 生山 坡上。 模 式标本 采自中 甸石膏 雪山。 16. 无基养 属* Pegaeophyton Hayek et Hand. -Mazz. 多年 生无茎 草本; 根茎 粗大, 向上 密被基 生叶。 基 生叶莲 座状, 具 长柄, 倒 披针形 至狭 匙形, 全 缘或具 疏齿, 无毛或 少有具 白色扁 刺毛。 花葶具 单花, 约和叶 等长; 花小 至大, 白色 或丁香 紫色, 常 有蓝色 或紫色 条纹; 萼片 开展, 宽椭 圆形, 内轮 基部浅 囊状; 花 瓣宽倒 卵形、 宽模 形至长 圆形, 几 无爪; 雄蕊 6, 花丝略 增大; 侧蜜腺 圆形, 向 内方开 口, 中 蜜腺半 圆形; 子房 无柄, 卵 圆形, 自背面 压扁, 花柱 极短, 柱头 截形, 稍 内凹。 短 角果 宽倒卵 形或椭 圆形, 肉质, 常 由于一 侧种子 不育而 偏斜, 顶 端骤然 收缩成 柱头, 无 隔膜, 果瓣稍 凸起, 近 扁平, 有细 中脉和 不明显 脉网; 种子约 8, 2 行, 常 退化成 1 行, 卵状椭 圆形, 压扁; 子 叶缘倚 胚根。 约 3 种, 产喜马 拉雅地 区及我 国西南 和青藏 高原。 我国有 2 种 2 变种, 产青 藏高原 及西南 山区; 云南有 1 种 1 变种, 产滇 西至滇 西北。 1. 无茎荠 (西 藏植 物志) 葶芥 (云 南植物 名录) Pegaeophyton scapiflorum (Hook. f. et Thorns. ) Marq. et Shaw (1929); O. E. Schulz (1931), (1934); Hand. -Mazz. (1931); Hara (1,966), (1968)* , (1971), (1979); "图 鉴,, (1972)*; Murata (1974); C. Y. Wu (1984); Griers. (1984); K. C. Kuan (1985)* ; 中国 植物志 (1987)*. Cochlearia scapiflorum Hook. f. et Thorns. (1861); Hook. f. et T. Anders. (1872) ;Franch. (1889) ; Braya sinense Hemsl. (1893) * ; Pegaeophyton sinense (Hemsl. ) Hayek et Hand. -Mazz. (1922) ; P. sinensis var. stenophylla O. E. Schulz (1926). la. 无茎荠 (原 变种) 图版 21, 1-3 var. scapiflorum  • 无茎 芥属: 侯宽 昭编, 中 M 种 物枓 1958。 
图版 21 3. 无莲莽 (原 变种) Pegaeophyton scapiflorum (Hook. f. et Thorns. ) Marq. var. scapiflorum, 1. 植株, 2. 花, 3. 短 角果; 4—5. 堇叶芥 Neomartinella violifolia (Levi. ) Pilger, 4. 植株, 5. 花。 (肖 溶绘) 
十 字花科  79  多年 生无茎 草本, 高 5 — 12 厘米, 直径 6 — 15 厘米, 为垫状 植物; 根茎 粗大, 直径 1 一 1.5 厘米, 其上有 多数的 叶柄残 余物, 向上 密被基 生叶, 向 下生出 圆柱状 主根。 莲座 基生叶 倒披针 形至狭 匙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0.6 — 1 厘米, 先端 圆形、 钝至 急尖, 基部 渐狭下 延成长 0.5 — 2 (3) 厘米的 叶柄, 全 缘或有 不明显 的齿, 膜 质或近 膜质, 中 脉及脉 网两面 明显, 两面 无毛, 少有 下面具 白色扁 刺毛。 花葶 多数, 具 单花, 直接 自根茎 生出, 长 5 — 12 厘米, 扁平; 花 白色, 具 紫纹, 直径 4 一 10 毫米; 萼 片宽椭 圆形, 长达 5 毫米, 宽 3. 5 毫米, 先端 圆形, 有白 色膜质 边缘; 花 瓣宽倒 卵形, 长 5 — 8 毫米, 宽 3 — 7 毫米, 先端 微缺, 下部 渐狭; 雄蕊长 4. 5 — 5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子房卵 圆形, 自 背面 压扁, 长约 6 毫米, 无毛, 花柱 极短, 柱头 截形, 略 凹陷。 短角 果宽倒 卵形, 长 8 — 12 毫米, 宽 4 一 8 毫米, 无毛, 顶 端骤然 收缩成 短喙, 无毛; 种子 卵状椭 圆形, 长达 3. 5 毫米, 宽 3 毫米, 褐色。 花期 5 — 7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大理、 碧江、 维西、 中甸、 德钦、 贡山, 生 山坡潮 湿地、 高山 草地、 林内 水沟边 及流 水滩, 海拔 3 500 — 4 500 米; 青海、 四川、 西藏 也有。 亦 见于克 什米尔 地区、 印度 东 北部、 不丹、 锡金。 全 草退热 止血, 解食物 中毒。 lb. 粗壮 无茎荠 (变种 ) var. robustum (O. E. Schulz) R. L. Kuo et T. Y. Cheo (1980); C. Y. Wu (1984). Pegaeophyton sinense (Hemsl. ) Hayek et Hand. -Mazz. var. robustum O. E. Schulz (1926). 与 原变种 不同在 于植株 粗壮, 高 15 — 25 厘米; 花大, 花瓣长 圆形, 长 6 — 12 毫米, 宽 5 — 8 毫米。 产 大理, 生水 塘边, 海拔约 4 000 米。 模式 标本采 自大理 苍山。 17- 堇叶 芥属 Neomartinella Pilger 多年生 草本, 有短 而细的 根茎, 全体无 毛或近 无毛。 茎短, 有 或无匍 匐枝。 基生叶 心形或 肾形, 先端 微缺, 边缘 每侧有 5 — 6 波状 圆齿, 膜质, 有 长柄; 茎生叶 同形, 但较 小。 总 状花序 顶生及 腋生, 疏生, 无 苞片, 果期 伸长; 花 白色, 具梗; 花萼 开展, 卵形, 有白 色膜质 边缘, 基部 不成浅 囊状; 花瓣倒 卵形, 先端 钝圆, 基 部有细 长爪; 雄蕊 6, 花 丝 扁平, 花药 卵状箭 头形; 子房有 胚珠约 20, 花 柱短, 柱头 头状。 长 角果长 圆形, 较短, 果瓣稍 膨胀, 有细 中脉及 不显著 侧脉; 种子 2 行, 卵 形至近 圆形, 扁平, 无翅; 子叶缘 倚 胚根。 1 种, 产 湖北、 湖南、 贵州、 云南。 1. 堇叶芥 (中国 种子植 物科属 辞典) 图版 21, 4-5 Neomartinella violifolia (Levi. ) Pilger in Engl, et Prantl (1906) ; O. E. Schulz in Engl? et Prantl (1936)* ; Lauener (1965); 湖北 植物志 (1979); C. Y. Wu (1984). Martinella violifolia Levi. (1904), (1914) ; Esquiroliella violifolia (Levi. ) Levi. 
80  云南 植物志  (1916). 多年生 草本, 高 4 一 10 厘米; 根茎短 而细, 向 下有多 数纤维 状根。 茎有 或无匍 匐枝, 无毛。 基生叶 心形或 肾形, 长、 宽均为 2 — 5. 5 厘米, 先端钝 形而略 微缺, 基部 心形, 边 缘 每侧有 5 — 6 波状 圆齿, 在 侧脉先 端有伸 出的小 突尖, 膜质, 上面 绿色, 有白色 小槌伏 单毛, 下面淡 绿色, 无毛, 侧脉 4 一 5 对, 斜升, 与中脉 两面稍 明显, 叶柄长 2. 5 — 8 厘 米, 无毛; 茎生叶 同形但 较小, 有 短柄。 总 状花序 疏花, 无 苞片; 花 白色, 花梗长 2 — 8 毫米; 萼片 卵形, 长约 1.5 毫米, 宽 1 毫米, 先端 钝圆; 花瓣倒 卵形, 长约 4 毫米, 宽 1.25 毫米, 先端 钝圆, 基 部有细 长爪; 雄蕊长 1.5 — 2 毫米; 雌 蕊长约 3 毫米, 花 柱长约 0. 5 毫米, 柱头 头状。 幼长 角果长 圆形, 长约 8 毫米, 宽 1 毫米, 果瓣稍 膨胀, 有 细中脉 及 不明显 侧脉; 种子 2 行, 卵 形至近 圆形, 扁平, 长约 0.7 毫米, 褐色, 无翅。 花、 果 期 5 — 6 月。 产 广南, 生 山坡岩 石上或 水边, 海拔约 1 550 米; 贵州、 湖南、 湖北 也有。 18- 南芥属 Arabis L. 一年或 多年生 草本。 茎 不分枝 或上部 分枝, 直立或 铺散, 通常 被刺状 粗毛, 或 2 — 4 叉状 分枝毛 及星状 柔毛。 基 生叶莲 座状, 有 叶柄, 全缘 或羽状 分裂; 茎生叶 无柄, 半抱 茎或 抱茎。 总 状花序 顶生; 花 白色, 淡黄 色或淡 紫色; 萼片 直立, 外 萼片基 部略呈 囊状, 无毛 或被星 状毛; 柱头 头状, 不分 裂或略 分裂。 长角果 线形, 果 瓣具一 明显的 中脉; 种 子 1 一 2 行, 有或 无翅, 湿时 发粘; 子 叶缘倚 胚根。 约 100 余种, 分布于 亚洲、 欧洲, 北美 很少, 也分 布于南 半球。 我国有 21 种 8 变种, 分布于 东北、 西北、 华北及 西南; 云南有 3 种 2 变种, 产滇中 南经滇 中至滇 西北, A. hirsuta (Linn. ) Scop. 有 记录, 因未见 标本, 本志未 收入。 分种 检索表 1 (4) 萼 片被单 毛及星 状毛; 长角果 下垂, 长 6 — 10 厘米。 2 (3) 长角果 被毛; 茎、 小枝、 叶 密被粗 硬毛和 星状毛 … la. 垂 果南芥 A. pendula var. pendula 3 (2) 长角果 无毛; 茎、 小枝、 叶疏被 单毛和 2 — 3 叉状毛 lb. 疏毛垂 果南芥 A. pendula var. glabrescens 4 (1) 萼 片无星 状毛; 长 角果不 下垂, 长 2 — 4 厘米或 4 一 6 厘米。 5 (6) 茎上部 分枝; 花 序呈圆 锥状; 种 子卵状 长圆形 2. 圆 锥南芥 A. paniculata 6 (5) 茎 在基部 分枝; 花序 不呈圆 锥状; 种 子圆形 3. 小 花南芥 A. alpina var. parviflora 1. 垂 果南芥 (东北 植物检 索表) 筷子芥 Arabis pendula L. (1753);DC. (1824) ; Maxim. (1859), ( 1890) ; Hemsl. (1886); Franch. (1886);0. E. Schulz(1924);N. Busch (1926) * "n Kom. (1939); Hand. -Mazz. (1931); 东 北植物 检索表 (1959); 北京 植物志 (1962)' ;Ohwi (1965);" 图鉴" (1972); 秦岭 
十 字花科  81  植物志 (1974)* ;Kitag. (1979); 湖北 植物志 (1980)' ;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80)' ;C. Y. Wu (1984) ;K.C. Kuan(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7) • ;X. L. Yang(1988). la. 垂 果南芥 (原 变种) 图版 22, 1-3 var. pendula 二年或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80 厘米, 茎、 叶密 被粗硬 毛和星 状毛。 茎 直立, 基部木 质化, 不 分枝或 分枝。 基生叶 具柄, 卵 圆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长 6 — 10 厘米, 宽 2 — 3 厘米, 先端 钝形, 基部 渐狭成 叶柄, 边缘有 疏齿; 下部 茎生叶 无柄, 长 圆形或 长圆状 卵形, 长、 宽与 基生叶 相同, 但先端 渐尖, 基部窄 耳状, 稍 抱茎, 边 缘具齿 牙或波 状齿; 下 部茎生 叶 无柄, 窄椭圆 形或披 针形, 长 3 — 5. 5 厘米, 近 抱茎, 近全缘 或具细 锯齿。 总状 花序顶 生, 疏花且 伸长; 花 直径约 3 毫米; 萼片外 面被单 毛及星 状毛; 花瓣 白色, 较萼片 略长。 长角果 线形, 扁平, 长 6 — 10 厘米, 宽 1.5 — 2. 5 毫米, 弯或 伸展但 下垂, 被毛, 具 1 脉; 果梗长 1.5 — 2. 5 毫米; 种子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淡 褐色, 具 窄膜质 边缘。 花期 7 —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中甸、 德钦, 生 林缘、 灌丛 及山坡 草地, 海拔 2 100 — 3 650 米; 东北、 华北、 西 北、 四川、 贵州 和西藏 也有。 亦见 于亚洲 北部和 东部。 lb. 疏毛垂 果南芥 (变种 ) var. glabrescens Franch. (1885); Levi. (1916); C. Y. Wu (1984). 与原 变种不 同在于 长角果 无毛, 茎、 小枝、 叶 均疏被 单毛和 2 — 3 叉 状毛。 产 洱源、 德钦, 生于 沟谷, 海拔约 2 7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2. 圆 锥南芥 Arabis paniculata Franch. (1885); Hand. -Mazz. (1931); Cheo (1949); C. Y.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Arabis alpina L. var. rigid a Franch. (1886), (1889) ; A. alpina L. var. purpurea W. W. Smith (1919). 一年生 草本, 高 0.3 — 1 米。 茎 直立, 密被单 毛及分 枝毛, 从中 部成圆 锥状分 枝式。 基 生叶莲 座状, 长 圆形, 长 2 — 5. 5 厘米, 宽 0.5 — 2 厘米, 先端圆 形或近 急尖, 基部渐 狭, 全 缘或有 不明显 齿牙, 叶柄长 1 一 2. 5 厘米; 茎 生叶长 圆形, 无柄至 抱茎, 向 上渐变 小, 边 缘疏生 齿牙; 全部 叶两面 均被单 毛及分 枝毛。 总 状花序 排成圆 锥状; 花直径 2 — 4 厘米; 萼 片长约 3 毫米, 无毛; 花瓣 白色, 长约 为萼片 2 — 3 倍。 长角果 线形, 长 4 一 6 厘 米, 宽约 1 毫米, 微向前 弯曲, 具 1 脉, 先 端有短 花柱; 果梗长 6 — 14 毫米, 几 无毛; 种 子 微小, 卵状长 圆形, 周围 具翅。 花期 6 月, 果期 7 — 9 月。 产 昆明、 大理、 宾川、 洱源、 丽江、 中甸、 德饮, 生 山坡林 下或荒 地上, 海拔 1 800 — 3 200 米; 四川、 贵州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3- 小 花南芥 (变种 ) 图版 22, 4-6 Arabis alpina L. var. parviflora Franch. (1886), (1889); Diels (1912); Levi. (1915); Hand. -Mazz. (1931); 秦岭 植物志 (1974); C. Y.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 X. L. Yang (1988). Arabis alpina L. var. rubrocalyx Franch. (1889)) ; Levi. (1915) ; Hand. -Mazz. 
图版 22 1—3. 垂 果南芥 (原 变种) Arabis pendula L. var. pendula, 1. 植株, 2. 茎- -段, 3. 萼片 外面的 毛被; 4—6. 小 花南芥 (变种 ) A. alpina L. var. parviflora Franch. , 4. 植株, 5. 花 纵剖, 6. 长 角果。 (曾孝 濂绘) 
十 字花科  83  (1931); A. paniculata auct. non Franch. : "图 鉴" (1972)*; 湖北 植物志 (1979)*. 直立 草本, 高达 40 厘米, 茎、 叶被长 硬毛和 2 — 3 叉状分 枝毛。 基 生叶莲 座状, 倒 长圆状 卵形或 匙形, 长 3 — 6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先端 钝形, 基部 渐狭, 全 缘或具 疏齿, 叶柄长 0.5 — 1 厘米; 茎生叶 无柄, 卵状长 圆形至 卵状披 针形, 长 3 — 4 厘米, 宽 1 一 1.7 厘米, 先端 钝形, 基部 耳形, 半 抱茎, 边缘具 疏齿。 总 状花序 顶生, 疏花且 伸长; 花直 径约 3 毫米; 萼片卵 圆形, 无毛, 长 1.5 — 2. 5 毫米; 花瓣 白色, 匙形, 长 4 一 4. 5 毫米; 雄蕊长 3 — 4. 5 毫米; 雌蕊长 2. 5 — 3 毫米, 花 柱短, 柱头微 2 裂。 长角 果排列 疏松, 线 形, 向上 弧曲或 斜向上 开展, 长 2 — 4 厘米, 宽约 0.8 毫米, 顶端 锐尖, 果瓣 扁平, 中脉 不 明显; 种子近 圆形, 黄 褐色, 长 1 一 1.2 毫米, 直径约 1 毫米, 边缘具 狭翅。 花期 5 — 6 月, 果期 7 — 8 月。 产 景东、 昆明、 洱源、 大理、 维西、 丽江、 中甸, 生 林下、 沟边、 路边 草丛中 >1 拔 2 700 — 3 200 米; 湖北、 陕西 (太白 山)、 甘肃、 四川、 贵州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源 黑 山门。 本变 种与原 变种不 同在于 茎生叶 基部呈 耳状, 半 抱茎; 而 原变种 的茎生 叶基部 心形, 抱茎。 后者 产欧洲 及喜马 拉雅西 部至西 伯利亚 和我国 华北。 本变 种或即 《英 印植 物志》 (Flora British India) 中 定名为 A. alpina L. 而 Grieason 在 《不 丹植 物志》 (Flora of Bhutan) 中 定名为 Arabis pterosperma Edgew. 19. 鼠 耳芥属 Arabidopsis Heynh. 一年、 二年 或多年 生柔弱 草本, 被叉 状毛, 但 常混有 单毛, 稀 无毛。 茎 直立, 高可 达 0.5 米。 叶全缘 或具齿 或大头 羽裂, 基生的 具柄, 茎 生的无 柄或具 短柄, 耳状 抱茎或 否。 总 状花序 有时具 苞片; 花 小或中 等大; 萼 片直立 开展, 近 等大, 长 圆形, 先 端钝但 不呈 兜状, 内 萼片基 部不或 几不呈 囊状; 花瓣 白色、 紫色或 黄色, 倒卵状 楔形或 匙形, 先 端 圆形或 截形, 大都明 显比萼 片长, 稀无 花瓣; 雄蕊 6, 稀 5 或 4, 近 直立, 花丝 纤细, 花药 圆形或 卵形, 先 端钝; 侧 蜜腺半 圆形或 环状, 极 稀为半 球形且 着生在 外雄蕊 的前方 (如 鼠耳芥 ), 中 蜜腺念 珠状, 通常具 2 浅囊, 与 侧蜜腺 连合; 雌蕊狭 柱形, 无柄 或具短 柄, 子房 有胚珠 20 — 72, 花 柱短, 略粗, 不 增大, 柱头扁 头形, 稀近 2 裂。 长角果 线形, 长 0. 2 — 5. 5 厘米, 略呈 柱状, 果瓣有 1 中脉, 细 脉细弱 且多少 网结; 隔膜膜 质且呈 白色, 稀稍 厚而淡 黄色, 具 光泽; 种子 1 行, 稀 2 行, 卵 珠形, 湿时 发粘; 子 叶背倚 胚根。 约 3 — 15 种, 分布于 北美、 温带 欧亚至 东非。 我国有 11 种 1 变种, 产 华东、 中南、 西北至 西南; 云南有 4 种, 产滇 西北。 分种 检索表  1 (4) 2 (3) 3 (2)  茎生 叶基部 楔形, 无 柄或具 短柄, 但不 为耳状 抱茎。 茎上部 无毛; 茎生叶 不分裂 茎 直至萼 片被星 状毛, 呈灰 白色; 茎 生叶羽 状分裂  '• 1- 鼠耳芥 A. thaliana 卵叶 鼠耳芥 A. wallichii 
84  云南 植物志  4 (1) 茎生叶 基部明 显变宽 或耳状 抱茎。 5(6) 总状 花序无 苞片或 仅下部 具苞片 3. 柔毛 鼠耳芥 A. mollissima 6 (5) 总 状花序 常几至 顶端均 具苞片 4. 高山 鼠耳芥 A. himalaica 1. 鼠耳芥 ( "图鉴 ") 图版 23, 1-2 Arabidopsis thaliana (1. ) Heynh. (1842) ; O. E. Schulz in Engl. (1924); N. Busch (1926), in Kom. (1939);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1959)*; "图 鉴" (1972)*; Jafri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Hara (1979); 湖北 植物志 (1979); C. Y. Wu (1984); K. C. Kuan (1985)* ; 中国 植物志 (1987) , Arabis thaliana L. ( 1753 ); Sisymbrium thalianum ( L. ) J. Gay et Monnard (1829); Hook. f. et T. Anders. (1872); Franch. (1889). 植株 柔弱, 单茎或 多茎。 根一 年生或 越冬二 年生。 茎 直立, 长 5 — 45 厘米, 大多数 分枝, 柔弱, 略圆 柱形, 曲折, 疏 生叶, 向基 部密被 直角平 展而不 等长的 硬毛, 上部变 无毛, 略具 粉霜, 带灰 白色, 基部 紫色, 分枝 上升。 莲座基 生叶倒 卵形或 匙形, 长 2. 5 — 5 厘米, 宽 0.8 — 2 厘米, 先端 圆形, 基 部楔状 渐狭成 短柄, 全缘 或波状 或每边 常具达 6 个 小齿, 两 面散生 2 — 3 叉 状毛且 粗糙; 茎生叶 较小, 无柄, 长 圆形, 先端略 锐尖, 基部 略狭, 大多 全缘, 稀前 方具疏 小齿, 两 面及边 缘多少 被叉状 毛及单 毛或近 无毛。 总状花 序花时 密集, 其 后十分 延长且 疏松, 具 8 — 40 花; 花小, 花梗毛 发状, 长 1.5 — 5 毫米; 萼 片直立 开展, 长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多少被 硬毛, 稀 无毛, 有时 紫色; 花瓣 白色, 匙形, 少 脉纹, 长 3 — 4 毫米; 侧 蜜腺半 球形, 略大; 子 房具多 胚珠, 花柱稍 柔弱, 长 0. 2- 0.4 毫米。 长角果 线形, 近 扁平, 长 1.2 — 1.6 厘米, 宽 0.75 毫米, 麦 秆色或 紫色, 顶端 有短 而细的 花柱, 果 瓣两端 略钝, 有 较细的 1 中脉, 隔膜 透明, 白色具 光泽; 果 梗直角 开展或 斜展, 长 4 一 15 毫米; 种子 1 行, 卵 球形, 长约 0.5 毫米, 淡 褐色, 密生 小疣。 花期 ( 3 ) 4-5 月, 果期 5 — 6 月。 产 丽江, 生山 坡上, 海拔约 3 000 米; 华东、 中 南及西 北各地 也有。 北温带 广布。 本种 生活周 期短, 繁殖 极速, 核基 因组非 常小, 是 遗传学 和细胞 学研究 的理想 材料。 2. 卵叶 鼠耳芥 图版 23, 3-4 Arabidopsis wallichii (Hook. f. et Thorns. ) N. Busch (1909); O. E. Schulz in Engl. (1924); K. C. Kuan (1985)*. Sissymbrium ivallichii Hook. f. et Thorns. (1861); Hook. f. et T. Anders. (1872); Fourn. (1865); Boiss. (1867); Aitchison (1888). 根多 年生。 茎 直立, 高 5 — 10 厘米, 不 分枝, 下部密 被长短 不等的 单毛和 2 叉 状毛, 混 有较短 3 — 4 叉的星 状灰白 硬毛, 上 部延至 萼片稍 密被近 星状的 短毛。 莲 座基生 叶大头 羽裂, 长 圆形, 长达 1.3 厘米, 宽 0.4 厘米; 下部 茎生叶 具柄, 大头 羽裂, 顶裂 片卵圆 形或近 圆形, 侧 裂片约 3 对, 长 圆形; 上部茎 生叶为 单叶, 无柄, 狭长 圆形或 线形, 全 缘; 各叶 片两面 被灰白 色星状 短毛。 总 状花序 花时略 疏松, 其后 疏松, 具 12 — 15 花; 萼 片直立 开展, 长 圆形, 长 2. 5 — 3 毫米, 宽 1.2 — 1.5 毫米, 先 端钝; 花瓣淡 红色, 狭匙 形, 长 4. 5 — 5 毫米; 雌蕊 无毛, 花 柱比子 房细。 长 角果开 展或略 内弯, 线形, 长 4 一 6 厘 米, 宽约 0.75 毫米, 顶 端有长 0.75 毫 米的细 花柱, 绿 黄色, 果瓣中 脉厚, 龙 骨状, 隔 
图版 23 1—2. 鼠耳芥 Arabidopsis thaliana (L. ) Heynh. , 1. 植株, 2. 叶, 3—4. 卵叶 鼠耳芥 A. wallichii (Hook. f. Thorns. ) N. Busch, 3. 植株, 4. 基 生叶; 5. 柔毛 鼠耳芥 A. mollissima (C. A. Mey. ) N. Busch, 植 株。 (吴锡 麟绘) 
86  云南 植物志  膜 白色, 具皱, 稍有 光泽; 果梗长 6 — 12 毫米, 近直角 开展; 种子 1 行, 椭 圆形, 长 0.7 毫米, 褐色。 花期 5 月, 果期 6 — 7 月。 产 丽江, 生干 河坝碎 石间, 海拔约 3 200 米; 西藏 也有。 亦见 于苏联 中亚、 阿 富汗、 巴基 斯坦、 克什 米尔、 伊 朗及喜 马拉雅 西部。 3- 柔毛 鼠耳芥 图版 23, 5 Arabidopsis mollissima (C. A. Mey. ) N. Busch (1913), (1926), in Kom. (1939); C. E. Schulz in Engl. (1924); Jafri (1973)*; C. Y. Wu (1984); Griers. (1984); K. C. Kuan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7) . Sisymbrium mollissimum C. A. Mey. in Ledeb. (1831) ; Bunge (1836) ; Ledeb. (1842) ; Fourn. (1865) ; Maxim. (1889) ; Fedtschenko (1902) , (1903) , (1906) ; Hes peris mollissima O. Kuntze (1891); Arabidopsis mollissima var. yunnanensis O. E. Schulz in Engl. (1924) ; Arabis alpina L. var. rubrocalyx Muschl. ex Diels (1912) , non Franch (1989); Arabidopsis lasiocarpa (Hook. f. et Thorns. ) O. E. Schulz var. micranthum W. T. Wang (1988), syn. nov. 根近 柱状, 多 年生, 顶 端有干 燥的枯 叶柄。 茎大多 单一, 高 10 — 40 厘米, 不 分枝, 稀上 部具短 分枝, 被灰白 单毛或 2 叉 状毛, 毛 开展或 丛卷, 柔 软或稍 坚硬。 莲座 基生叶 匙 形或长 圆形, 长 2 — 2. 5 厘米, 宽 0.6 — 0.8 厘米, 先端 略钝, 基部 渐狭成 叶柄, 近全 缘或稀 具小牙 齿或向 基部具 倒齿; 茎生叶 较小, 狭披 针形, 先端 锐尖, 基部 具耳, 耳伸 长, 锐尖, 戟形而 抱茎; 各 叶两面 均密被 带灰白 色近星 状毛。 总状 花序花 时密集 成伞房 状, 其 后十分 伸长, 具 20 — 40 花, 无毛, 稀 最下部 1 一 2 花着生 于最上 部茎叶 叶腋; 花 梗长 4 一 8 毫米, 有时 最下部 的长达 20 毫米, 丝状; 萼片近 直立, 长 圆形, 长 2. 5 毫米, 顶端 圆形, 有时带 紫色; 花瓣 白色, 狭 匙形, 长 (2. 5 —) 3 — 4 毫米; 雌蕊极 无毛, 花柱 短而 稍细。 长角果 线形, 劲直, 长 2. 8 — 4 厘米, 宽约 1 毫米, 四 棱状两 边形, 顶 端渐狭 成长约 1 毫米的 花柱, 果瓣 有明显 龙骨状 中脉, 隔膜 极薄; 种子 1 行。 花期 5 月, 果 期 6 — 7 月。 产 德钦, 生干燥 多石荒 地上, 海拔约 3 000 米; 东北、 陕西 南部、 甘肃 南部、 四川及 西藏 也有。 亦 见于阿 尔泰、 俄罗斯 (西 伯利亚 至远东 )、 喜 拉马雅 山区、 克 什米尔 地区以 及 伊朗。 4- 高山 鼠耳芥 Arabidopsis himalaica (Edgew. ) O. E. Schulz in Engl. (1924); Murata (1974); Hara (1979); C. Y. Wu (1984); Griers. (1984); K. C. Kuan (1985)*; 中 国植物 志 (1987) . Arabis himalaica Edgew. (1846), in Hook. f. (1851), emend. ; Sisymbrium hi- malaicum Hook. f. et Thorns. (1861); Hook. f. et T. Ancers. (1872) ; Fourn. (1865) ; Boiss. (1888) ; Diels (1912) ; Pampanini (1916) ; Hesperis himalaica O. Kuntze (1891). 根二 年或多 年生, 向 上生出 单茎或 数茎。 茎 直立, 长 20 — 60 厘米, 常 分枝, 棱 角钝, 被有 稍长但 长短不 一的单 毛或叉 状毛以 及常散 布至萼 片的近 丛卷状 星毛, 略 粗糙, 灰白 
十 字花科  87  色, 但下部 有时淡 紫色。 下部茎 生叶长 圆状椭 圆形, 长约 2 厘米, 宽 0.7 厘米, 先端稍 钝, 基部 渐狭成 叶柄, 边 缘疏生 牙齿; 上部茎 生叶长 圆形, 较短, 先端 略尖, 基 部增大 且无 柄或近 截形, 边缘具 疏齿但 向叶片 基部为 粗牙齿 ,最上 部茎生 叶逐渐 过渡成 苞叶; 全 部叶 片极疏 被与茎 相同的 毛被, 均呈 绿色。 总 状花序 30 — 50 花, 其 后十分 延长, 几乎每 花都有 苞叶或 仅上部 数花无 苞叶; 苞叶 向上渐 变小, 狭长 圆形, 下部 者长约 1 厘米, 具 齿, 上部 者长仅 1 毫米, 近 全缘; 花梗长 1.5 — 8 毫米; 萼片长 圆形, 长约 2. 2 毫米; 花 瓣玫瑰 红色, 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3 毫米, 基 部渐狭 成爪; 雌蕊 无毛。 长角果 线形, 长 1. 5- 2. 7 厘米, 宽 0.5 — 0.6 毫米, 淡 绿色或 紫色, 顶端渐 狭成长 0.5 毫米的 花柱, 隔 膜淡黄 白色, 略厚, 具 孔穴, 有 光泽; 果梗 近直角 生出, 长 10 — 12 毫米; 种子 1 行, 椭 圆形, 长约 0.5 毫米, 褐色。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6 月。 产 丽江、 德钦, 生 沟谷、 冲 积扇、 河边 沙滩, 海拔 2 000 — 3 000 米; 四川、 西藏也 有。 亦见于 锡金、 不丹、 克 什米尔 地区、 印度 北部、 喜马 拉雅山 东部。 20. 薄菜属 Rorippa Scop. 一年、 二年或 多年生 草本, 无 毛或有 单毛, 常有 一细圆 柱根或 根茎。 茎 直立, 匍匐 状或铺 散状, 不 分枝或 分枝。 叶 羽状深 裂或近 全缘, 具整齐 的锯齿 或波状 牙齿。 总状花 序 顶生或 腋生, 有或无 苞片, 果期 延伸; 花 小型, 黄色; 萼片 开展, 长 圆形, 有 膜质边 缘, 内 萼片基 部稍成 囊状; 花瓣 与萼片 等长, 或比其 稍长或 稍短, 倒 卵形、 匙形、 狭长 圆形或 楔形, 先端 钝圆或 微缺, 基部 渐狭, 有时退 化或不 存在; 雄蕊 6, 少 有外轮 退化而 仅有 4 个; 子 房长圆 形或近 圆形, 有多数 胚珠, 花 柱短, 柱 头小, 头状。 长角果 线状圆 柱形、 椭圆 形或近 球形, 无毛, 2 室, 开裂, 果瓣 凸出, 具 1 明显中 脉或无 中脉; 种子多 数, 多成 2 行, 少有 1 行, 卵形或 卵状长 圆形, 压扁, 红椋 色或淡 绿色, 表面呈 细网状 或细 纵沟; 子 叶缘倚 胚根。 约 90 余种, 广 布温暖 地区。 我国有 9 种, 几遍布 各地; 云南有 6 种, 产南北 各地。 分种 检索表 1 (4) 角 果细圆 柱形或 线形。 2 (3) 花有 花辧; 种子 2 行 1. 扉菜 R. indica 3 (2) 花无 花瓣; 种子 1 行 2. 南瑋菜 R. dubia 4 (1) 角果 球形、 圆 柱形、 椭圆 形或长 圆形。 5 (6) 总 状花序 顶生, 每花均 具叶状 苞片; 叶 片羽状 深裂或 浅裂; 角果圆 柱形至 长圆形 3- 小 杆择菜 R. cantoniensis 6 (5) 总 状花序 顶生或 腋生, 无 苞片; 叶片 羽状深 裂至全 裂或大 头羽状 分裂。 7 (8) 果实 球形, 直径约 2 毫米, 熟时 2 裂 4. 银条菜 R. globosa 8 (7) 果 实圆柱 形或椭 圆形。 9 (10) 果梗明 显比果 实短; 果实圆 柱形, 长 1- 2 厘米, 宽 2 — 4 毫米, 果 瓣中脉 明显, 果紧 靠序轴 着生 S. 高瑋菜 R. elata 
88  云南 植物志  10 (9) 果梗与 果实近 等长; 果实椭 圆形, 有时稍 弯曲, 长 3 — 8 毫米, 宽约 2 毫米, 果 不紧靠 序轴着 生 6. 沼 泽璋菜 R. palustris 1. 蘀菜 (本草 纲目) 图版 24, 1-3 印 度蓐菜 (秦岭 植物志 ), 鸡 肉菜、 辣 米菜, 地豇豆 Rorippa indica (L. ) Hiern (1899); (L. ) Bailey (1916), quoad basinym. tantum ; Hara (1955), (1979);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1959); Ohwi (1965); Shrestha (1967); "图 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台湾 植物志 (1976); 湖北 植物志 (1979)';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80); C. Y. Wu (1984); Griers.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 X. L. Yang (1988). Sisymbrium indicum L. (1767) ; S. sinapis Burm. f. (1768); Nasturtium indicum (L. ) DC. (1818), (1821); Hook. f. et T. Anders. (1872) ; heterophyllum D. Don (1825), non Bl. (1825); N. sinapis (Burm. f. ) O. E. Schulz in Engl. (1915), quoad basinym tantum ; Rorip pa sinapis (Burm. f. ) Ohwi et Hara (1936) , quoad basinym tan- tum ; R. sublyrata (Franch. et Sav. ) Cheo (1948), basinym excl. 一年生 草本。 茎 直立, 粗壮, 高 30 — 80 厘米, 有纵 条纹, 有 时呈浅 紫色, 不 分枝或 分枝, 无 毛或有 单毛。 基生叶 和茎下 部叶有 长柄, 柄基部 扩大, 呈耳状 抱茎, 叶 片为大 头羽状 分裂,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1.5 — 4 厘米, 顶裂片 卵形, 侧裂 片狭长 圆形, 两面 无毛, 边 缘有不 整齐的 齿牙状 锯齿; 茎 上部叶 无柄, 向上 渐小, 多不 分裂, 狭长 圆形或 近披针 形, 先端 渐尖, 基 部耳状 抱茎, 边缘 具不整 齐的细 牙齿。 总状 花序无 苞片, 顶生, 果期 伸长; 花小, 直径约 2 毫米; 花梗长 1 一 3 毫米; 萼片长 圆形, 长约 2 毫米, 宽 1 毫米, 先端 钝圆; 花瓣 黄色, 匙形, 与萼片 等长, 宽约 1 毫米, 先端 圆形, 基部 渐狭; 雄蕊长 2 — 2. 5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长约 0.5 毫米; 雌 蕊长约 1.5 毫米。 长角 果细圆 柱形, 长 1 一 2 厘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微 肿胀, 斜上 开展, 有时略 内弯; 果梗长 5 — 7 毫米; 种子 多数, 2 行, 卵形, 压扁, 长约 0.5 毫米, 红 棕色, 表 面有细 网紋。 花期 4 一 6 月, 果期 5 — 7 月。 产滇 东南、 滇中、 景东、 滇西 至西北 洱源、 丽江, 生 路旁、 田边、 山坡、 宅旁, 海 拔 800 — 2 800 米; 山东、 河南、 江苏、 浙江、 福建、 台湾、 湖南、 江西、 广东、 四川、 陕 西、 甘肃 也有。 亦见于 日本、 朝鲜、 菲 律宾、 印度尼 西亚、 印度、 锡金。 全草 入药, 清凉 解毒, 利尿、 止咳、 祛寒、 消肿、 健胃, 外治皮 肤病、 毒蛇 咬伤。 2. 南蘀菜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青 兰菜、 野雪 里蕻、 无 瓣璋菜 (中草 药通讯 ), 塘菖菜 (岭 南采 药录) Rorippa dubia (Pers. ) Hara (1965), (1966), (1979); in Hara et al. (1979); Ohwi (1965); Murata (1974); 湖北 植物志 (1979)*; Kitag. (1982)* ; C. Y. Wu (1984); Griers. (1984); W. T. Wang (1987); 中国 植物志 (1987)*; X. L. Yang (1988). Sisymbrium dubium Pers. (1806) ; Nasturtium montanum Wall. (1828) » nom. nud. , ex Hook. f. et Thorns. (1861); 广州 植物志 (1956); 秦岭 植物志 (1979)* ; H. Koyama (1986); Cardamine sublyrata Miq. (1866), e typo ; N . indicum auct. non (L. ) DC. ; Hook. f. et T. Anders. (1872); Rorippa montana (Wall. ) Small (1913), sinapis 
图版 24 1-3. 萆菜 Rorippa indica (L. ) Hiern, 1. 植株, 2. 除 去萼片 及花辦 的花, 示 雄蕊及 雌蕊, 3. 长 角果; 4一7. 高 蓐菜 R. elata (Hook. f. et Thorns. ) Hand. -Mazz. , 4. 植株 上部, 示 果序, 5. 萼片, 6. 花辯. 7. 除去 萼片及 花膚 的花, 示 雄蕊及 雌蕊; 8. 小 籽瑋菜 R. cantoniensis (Lour. ) Ohwi, 植株 h 部。 (杨建 昆绘) 
90  云南 植物志  (Burm. f. ) O. E. Schulz (1918) P. P. ; Nasturtium sublyratum (Miq. ) Franch. et Sav. (1876) ; R. indica (L. ) Bailey (1916) , non (L. ) Hiern ; Rorippa indica var. apetala (DC. ) Hochr. ; Nasturtium sinapis O. E. Schulz (1934), p. p. , exsl. basinym. ; R. sinapis (Burm. f. ) Ohwi et Hara (1936), p. p. , excl. basinym. 一年生 草本, 全体 无毛。 茎直 立或铺 散状, 高 10 — 50 厘米, 多 分枝。 基生叶 及茎下 部叶有 长柄, 柄基部 扩大, 稍 抱茎, 叶片倒 卵状披 针形, 羽状 分裂或 不裂, 长 10 — 15 厘 米, 宽 3 — 3. 5 厘米, 先端 圆形, 基部 渐狭; 茎下部 叶卵形 至狭长 圆形, 多不 分裂, 向上 渐小, 先端 圆形, 基 部有短 柄及耳 状裂片 抱茎。 总状 花序无 苞片, 顶生, 果期 伸长; 花 小, 直径 2 — 3 毫米; 花梗长 2 — 3 毫米; 萼片长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宽约 0.7 毫米, 先端 钝圆; 花 瓣无; 雄蕊长 2 — 2. 5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长 0.5 毫米; 雌 蕊长约 2 毫米。 长角果 线形, 细长而 直伸, 长 2. 5 — 3 厘米, 宽仅 0.7 毫米, 果瓣 无脉, 平滑; 果梗长 1 一 3 毫米; 种子 多数, 1 行, 卵形, 压扁, 长约 0.5 毫米, 红 棕色, 表 面有细 网纹。 花期 3 — 4 月, 果期 5 — 6 月。 产滇 东南及 勐腊、 勐连、 昆明、 路南、 建水、 景东、 凤庆、 临沧、 丽江, 生 于山坡 路旁、 山谷、 河边 湿地、 园 圃及田 野较潮 湿处, 海拔 600 — 2 700 米; 自华 南北至 甘肃、 河 北 及山东 也有。 亦见于 日本、 菲 律宾、 印度尼 西亚、 印度、 锡金 及美国 南部。 全株 入药, 清热 解毒, 治干 血痨。 3. 小 籽璋菜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24, 8 细 子璋菜 ( "图鉴 "), 广 州璋菜 (秦岭 植物志 ), 微 子璋菜 (广 州植 物志) Rorippa cantoniensis (Lour. ) Ohwi (1937); Cheo (1948);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1959)'; 东 北植物 检索表 (1959); Ohwi (1965); "图 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台湾 植物志 (1976); Kitag. (1979); 湖北 植物志 (1979)';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80)'; C. Y.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Ricotia cantoniensis Lour. (1790), (1793) ; Nasturtium micros permum DC. (1821); Franch. (1884), (1889); Forbes et Hemsl. (1886); 广州 植物志 (1956); Rom4m micros permum (DC. ) Hand. -Mazz. (1931) ; (DC. ) Vass. in Kom. (1939). 一年或 二年生 草本, 全体无 毛或近 无毛。 茎 直立, 高 20 — 40 厘米, 分 枝或不 分枝。 基生叶 有柄, 羽状 深裂, 长 2 — 6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约有 7 对 裂片, 顶 生裂片 较大, 侧 生裂片 较小, 边缘有 钝齿; 茎生叶 无柄, 羽状 浅裂, 边缘有 不整齐 据齿, 基部 呈耳状 抱茎。 总 状花序 顶生, 每花均 具叶状 苞片, 苞片 无柄, 宽披 针形, 长 5 — 20 毫米, 边缘 羽状浅 裂或具 缺刻; 花 小型, 几 无梗; 萼片长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宽 1 毫米, 先 端钝; 花瓣 黄色, 倒 卵形, 长约 2 毫米, 宽 1.2 毫米, 先端 圆形, 基部 渐狭; 雄蕊长 1.5 — 2 毫 米, 花药椭 圆形, 长 0.5 毫米; 雌蕊长 2 毫米。 长角 果圆柱 形至长 圆形, 长 6 — 10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顶 端有宿 存的短 花柱, 果瓣 无脉, 平滑; 果梗长 1 一 3 毫米; 种子 多数, 2 行, 卵形, 压扁, 一端 凹入, 长约 0.5 毫米, 红 棕色, 表 面有细 网纹。 花期 4 月, 果 期 5 月。 产 金平、 勐海、 昆明, 生 田边、 路旁、 山沟、 河 边或潮 湿地, 海拔 150 — 1 900 米; 华 东、 中南及 辽宁、 河南、 陕西、 四川、 广西、 广东 也有。 亦 见于俄 罗斯、 日本、 朝鲜、 越 
十 字花科  91  南。 4. 银条菜 (救荒 本草, 植 物名实 图考) 球 果璋菜 ( "图鉴 "), 水蔓菁 (救荒 本草) Rorippa globosa (Turcz. ) Hayek (1911); (Turcz. ) Thell. (1911—1912); Hand. - Mazz. (1931); Cheo (1948);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1959) * ; 北京 植物志 (1962)'; "图 鉴" (1972); 湖北 植物志 (1979)*; Kitag. (1979);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80); C. Y. Wu (1984). Nasturtium globosum Turcz. in Fisch. et Mey. (1835) ; Franch. (1884) , (1889) ; Forbes et Hemsl. (1886) ; 广州 植物志 (1956) ; 及. g/oftoM (Turcz. ) Hayek (1911) ; Kitag. (1979) ; K. C. Kuan (1985) ' in nota; Camelina yunnanensis W. W. Smith (1920) ; R. globosa (Turcz. ) Vass. in Kom. (1939). 一年生 草本。 茎 直立, 高达 1 米, 基部木 质化, 分枝, 有毛。 基生叶 及茎下 部叶具 柄, 柄长 2 — 5 厘米, 有 狭翅, 有毛, 叶片 膜质, 两面 无毛, 长 圆形, 长 6 — 12 厘米, 宽 2. 5 — 5 厘米, 羽状 半裂, 顶 生裂片 较大, 卵圆 形或长 圆形, 侧裂片 较小, 长 圆形, 均先 端渐 尖或近 急尖, 边缘有 不整齐 齿裂; 茎 上部叶 无柄, 长圆 形或倒 卵状披 针形, 长 3 — 6 厘米, 宽 1 一 2. 5 厘米, 先 端渐尖 或圆钝 而具短 尖头, 基部 呈耳状 抱茎, 边 缘有不 整齐齿 裂。 总 状花序 顶生或 腋生, 无 苞片, 果期 伸长; 花小, 直径约 1.5 毫米; 花梗长 1 一 3 毫 米; 萼片长 圆形, 长 1.5 毫米, 宽 0.75 毫米, 先 端钝; 花瓣 黄色, 倒 卵形, 与萼 片近等 长, 先端 圆形, 基部 渐狭; 雄蕊长 1 一 1.5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长约. 5 毫米; 雌蕊 无毛, 子房近 球形, 有短 花柱, 柱 头小。 角果 球形, 直径约 2 毫米, 无毛, 顶端有 短喙; 果梗 长 3 — 4 毫米; 种子 多数, 细小 , 卵形, 压扁, 长不及 0.5 毫米, 淡 绿色, 一端 微凹, 表 面有细 纵沟。 花、 果期 5 月。 产 洱源、 鹤庆, 生 路旁或 沟边, 海拔 2 000 — 2 500 米; 黑 龙江、 辽宁、 河北、 山西、 山东、 安徽、 江苏、 浙江、 湖北、 湖南、 江西、 广东、 广西 也有。 亦 见于俄 罗斯。 种 子油供 食用; 嫩 植株作 饲料。 Camelina yunnanensis W. W. Smith 系由 Comber et Bengl Lonsell 根据模 式标本 (鹤庆 松桂, Forrest 13776) 归入 本种。 5. 高璋菜 图版 24, 4-7 川葶苈 Rorippa elata (Hook. f. et Thorns. ) Hand. -Mazz. (1931); C. Y. Wu (1984); K. C. Kuan (1985)* ; 中国 植物志 (1987)*. Barbarea elata Hook. f. et Thorns. (1861); Hook. f. et T. Anders. (1872) ; Griers. (1984) ; Nasturtium barbarae folium Franch. (1886) (1889) ; N. elatum (Hook. f. et Thorns. ) (). Kuntze (1891), ex O. E. Schulz (1924). 多年生 草本。 茎 单一, 劲直, 粗壮, 高 50 — 100 厘米, 具细纵 条纹, 上部 分枝, 有 单毛。 基生叶 及茎下 部叶有 长柄, 长 圆形, 大 头羽状 全裂或 半裂, 长达 15 厘米, 宽 3 厘 米, 顶裂片 较大, 卵 形或长 圆形, 侧裂片 2 — 5 对, 卵形, 较小, 均边 缘有钝 齿或深 波状, 两面 无毛或 下面沿 脉网有 单毛; 茎 上部叶 同形, 长 3 — 5. 5 厘米, 羽状 圆裂, 基部 呈耳状 
92  云南 植物志  抱茎。 总 状花序 顶生或 腋生, 无 苞片, 果 期长达 30 厘米; 花 直径约 3 毫米; 花梗长 1. 5- 5 毫米; 萼片长 圆形, 长 2. 5 毫米, 宽 1 毫米, 先 端钝; 花瓣浅 黄色, 倒 卵形, 长约 3 毫 米, 宽 1.5 毫米, 先端 圆形, 基部 渐狭; 雄蕊长 2 — 2. 5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长约 0.5 毫 米; 雌 蕊长约 3. 5 毫米。 长 角果圆 柱形, 长 1 一 2 厘米, 宽 2 — 4 毫米, 直立, 果瓣有 1 中 脉, 无毛, 顶端有 长约' 1 毫米 的宿存 花柱; 果梗 粗壮, 长 5 — 7 毫米, 近直 伸或略 斜展; 种子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压扁, 红 棕色, 表 面有细 网纹。 花期 5 — 6 月, 果期 6 — 7 月。 产 洱源、 鹤庆、 维西、 中甸、 德钦, 生阳坡 草地、 林下水 沟边、 路旁、 田 地边、 灌 丛 草地, 海拔 2 600-4 000 米; 陕西、 甘肃、 四川 西北、 西 藏东部 也有。 亦见于 锡金、 不 丹。 6. 沼 泽蘀菜 (西 藏植 物志) 风花菜 (救荒 本草? 植 物学大 辞典, "图鉴 ") Rorippa palustris (Leyss. ) Bess. (1821); Hand. -Mazz. (1931); "图 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 ; C. Y. Wu (1984); Grierss. (1984) Cut (L. ) Besser〕 . Sisymbrium palustris Leyss. (1761) ',S. islandicum Oed. (1761 ― 1771) * ; Nasturtium palustris (Leyss. ) DC. (1821); Hook. f. et Thorns. (1861); Hook. f. et T. Anders. (1872); Forbes et Hemsl. (1886); Franch. (1884), (1889); Diels (1906) non Crantz (1769); Rorippa islandica (Oed. ) Borb. (1900); Valent. in Tutin (1964); Ohwi (1965); 内蒙古 植物志 (1978); Kitag. (1979); 湖北 植物志 (1979)';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80)*; K. C. Kuan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7); X. L. Yang (1988). 二年或 多年生 草本。 茎 直立, 高 10 — 60 厘米, 有纵 条纹, 有时呈 紫色, 多 分枝, 无 毛 或稍有 单毛。 基生叶 及茎下 部叶有 长柄, 叶片 长圆形 至狭长 圆形, 长 7 — 12 厘米, 宽 1.5 — 3. 5 厘米, 先端 钝圆, 基部 呈耳状 抱茎, 大 头羽状 分裂, 顶裂片 较大, 卵形, 侧裂 片 较小, 5 — 8 对, 边 缘均有 钝齿, 叶 片两面 无毛或 在叶柄 和中脉 上疏生 短毛; 茎 上部同 形, 有 短柄, 向上 渐小, 羽状 深裂或 具齿。 总 状花序 顶生或 腋生, 无 苞片, 果期 伸长; 花 直径约 2 毫米; 花梗长 2 — 3 毫米; 萼片长 圆形, 长约 2 毫米, 宽 1 毫米, 先端 钝圆; 花 瓣 黄色, 倒 卵形, 比萼片 稍短、 稍长或 与其近 等长, 先端 圆形, 基部 渐狭; 雄蕊长 1.5 — 2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长 0.5 毫米; 雌 蕊长约 2 毫米。 长 角果椭 圆形, 有时稍 弯曲, 长 3 — 6 毫米, 宽约 2 毫米, 两端 钝或近 圆形, 顶端 有长约 1 毫米的 花柱, 果瓣 无脉, 略凸; 果 梗长 5 — 7 毫米, 十分 斜展; 种子 多数, 2 行, 卵形, 稍 扁平, 长 0.5 毫米, 红 棕色, 表 面有细 网纹。 花期 5 — 6 月, 果期 7 — 8 月。 产 勐腊、 勐海、 昆明、 大理、 下关、 洱源、 丽江、 维西、 永宁、 东川, 生 水边、 湖 边、 沟边、 溪畔、 路旁、 田边、 山坡 草地, 海拔 (600) 1 600—2 800 (—4 000) 米; 东 北、 华 北'、 西北、 西藏、 贵州、 山东、 江苏 也有。 亦 见于北 半球其 它温暖 地区。 全草 入药, 清热 解毒, 利尿 消肿; 种子 含油约 30%, 供工 业用及 食用; 嫩植 株作饲 料。 本种中 名原为 风花菜 (出 自救 《救荒 本草》 ), 但 据关克 俭先生 意见认 为风花 菜一名 经考 证应为 Rorippa globosa (Turcz. ) Thell. 的 中名, 故本 种改用 沼泽璋 菜一名 (见 
十 字花科  93  《西 藏植 物志》 2 卷 377 页)。 而 Rorippa globosa (Turcz. ) Thell. 一种的 中名仍 按吴征 镒先 生的意 见采用 银条菜 (引自 《救 荒本 草》、 《植物 名实图 考》) 作 为正名 (见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上册 200 页), 待日 后全面 对本科 中名深 入考证 后再作 调整, 特记 于此。 21. 豆 辦菜属 Nasturtium R. Br. 水生、 湿生 或陆生 多年生 草本。 茎匍匐 或呈铺 散状, 坚硬或 柔软, 无毛 或疏生 单毛, 分枝。 叶 为羽状 复叶, 极少 数仅有 1 个 小叶, 或 为羽状 半裂的 单叶。 总 状花序 顶生, 无 苞片; 花白色 或丁香 紫色; 萼片近 直立, 内轮 萼片基 部稍成 囊状; 花瓣 倒卵状 匙形, 具 细 长爪; 雄蕊 6 或 较少; 子房 有多数 胚珠, 花 柱短, 柱头 头状。 长角 果近圆 柱形, 2 室, 开裂, 无毛; 种子 1 一 2 行, 卵形, 褐色, 表面 有多数 多角形 凹陷, 无边缘 ;子叶 缘倚胚 根。 约 4 种, 广布北 半球。 我国有 2 种, 产 华北、 西南、 陕西、 河南、 江苏、 湖北; 云 南有 1 种。 1. 豆瓣菜 (植 物名实 图考) 图版 25, 1,4 西洋菜 (广 东通称 ), 水田芥 (日名 ), 无心菜 ' Nasturtium officinale R. Br. in Ait. (1812); DC. (1824); Hook. f. et Thorns. (1861); Hook. f. et T. Anders. (1872); O. E. Schulz (1924); Vass. in Kom. (1939), Kitam. (1955); 广州 植物志 (1956); Banerji (1966); Hara (1966); "图 鉴" (1972)*; Murata (1974); 秦岭 植物志 (1974)*; C. Y. Wu (1984); Griers. (1984); K. C. Kuan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7)*. Sisymbrium nasturtium- aquaticum L. (1753) ; Rorip pa nasturtium-aquaticum (L. ) Hayek (1905); Hara (1979). 多年 生水生 草本, 全体 无毛。 茎 中空, 高 20 — 40 厘米, 匍匐且 漂浮, 节节 生根, 多 分枝。 叶为大 头羽状 复叶, 有 3 — 9 小叶, 或仅有 1 小叶, 顶生 小叶卵 形或宽 卵形, 长 1 一 3 厘米, 宽 1 一 2. 5 厘米, 边缘有 少数波 状齿或 全缘, 先端 钝圆, 基部 心形, 侧生 小叶形 状 同顶生 小叶, 但 较小。 总 状花序 顶生, 稍 延长; 花 白色, 花梗长 3 — 5 毫米, 常 弯曲; 萼片长 圆形, 长约 2. 5 毫米, 宽 0. 75 毫米, 先 端钝, 有白 色膜质 边缘; 花瓣 倒卵状 匙形, 长约 4 毫米, 宽 1.5 毫米, 先端 圆形, 有细 长爪; 雄蕊长 2 — 2. 5 毫米; 雌 蕊长约 3 毫米, 花 柱短, 长约 0.5 毫米, 柱头 头状。 长 角果圆 柱形, 扁平, 长 1 一 2 厘米, 直径 1.5 — 2 毫 米, 有 短喙, 无毛; 果梗长 7 — 10 毫米; 种子 2 行, 多数, 卵形, 长约 1 毫米, 褐色。 花、 果期 5 — 9 月。 产 大关、 永胜、 富宁、 昆明、 大理、 碧江、 丽江、 维西、 贡山、 德钦, 生沼 泽地、 水 沟中或 水边, 喜 生冷清 水中, 海拔 700 — 3 400 米; 华北、 陕西、 河南、 江苏、 湖北、 四 川、 西藏 也有。 亦 见于亚 洲其它 地区、 欧洲、 北非及 美洲, 栽培或 野生。 广东、 广西、 上海、 昆明 作蔬菜 食用, 通称西 洋菜; 全 草尚可 入药, 清热 解毒、 利 尿、 镇痛; 种子含 油量约 24%, 供工 业用; 发芽幼 苗亦供 食用。 
图版 25 —4. 豆辦菜 Nasturtium officinale R. Br. , 1. 植株 下部, 示 节上的 须根' 2. 植株 上部, 3. 花' 4. 长 角果; 5 7. 异蕊芥 Dimorphostemon pinnatus (Pers. ) Kitag. , 5. 植株' 6. 花' 7. 长 角果。 (肖 溶绘) 
十 字花科 95 \ 22- 异 森芥属 Dimorphostemon Kitag. 一年或 二年生 草本, 有 单毛或 腺毛。 茎 直立或 铺散, 不 分枝或 分枝。 叶长椭 圆形、 长 圆形至 线形, 羽状 分裂或 全缘。 总 状花序 顶生, 多花, 伸长, 无 苞片; 花 白色或 浅蓝紫 色; 萼片 草质, 长 圆形, 全缘, 外 轮者基 部稍成 囊状, 有白 色膜质 边缘; 花瓣宽 倒卵形 或倒 卵状楔 形至宽 楔形, 顶端 凹缺或 平截, 具 短爪; 雄蕊 离生, 长雄 蕊的花 药内方 有齿, 在短 雄蕊两 侧各有 1 新月 形的侧 蜜腺, 无中 蜜腺; 子房圆 柱形, 花 柱短, 柱头 明显。 长 角 果窄圆 柱形, 果瓣 凸出, 具 1 脉, 隔膜 膜质, 透明; 种子 1. 行, 椭 圆形, 无翅 或顶端 有膜质 窄翅, 有细 网纹。 3 种 1 变种, 产 印度西 北部、 锡金、 尼 泊尔、 俄 罗斯、 蒙古及 我国。 我国有 3 种, 产 西南、 西北、 华北至 东北; 云南有 2 种, 产滇 西北。 分种 检索表 1 (2) 植株高 5 — 15 厘米; 茎 常呈铺 散状; 种 子无膜 质边缘 1. 腺毛 异蕊芥 D. glandulosus 2 (1) 植株高 10 — 50 厘米; 茎 直立; 种子顶 端具膜 质窄翅 2. 异蕊芥 D. pinnatus 1. 腺毛 异蕊芥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Dimorphostemon glandulosus (Kar. et Kir. ) Golubk. (1974), (1976); C. Y. Wu (1984); K. C. Kuan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7)*; X. L. Yang (1988). Arabis glandulosus Kar. et Kir. (1842); Hook. f. et T. Anders. (1872); Hara (1971); Sisymbrium glandulosus (Kar. et Kir. ) Maxim. ( 1889) ; Dontostemon glandulosus (Kar. et Kir. ) O. E. Schulz (1929) ; Griers. (1984); Torularia glandulosus (Kar. et Kir. ) Vass. in Kom. (1939). 一年生 草本, 高 5 — 15 厘米。 茎 单一或 数个, 铺散 外倾, 不 分枝或 分枝, 具 腺体或 腺毛。 下部茎 生叶倒 披针状 匙形, 长 1.5 — 2 厘米, 宽 0.5 — 0.7 厘米, 先端 锐尖, 基部 渐狭, 羽状 深裂, 裂片 2 — 3 对, 狭披 针形或 线形, 长 3 — 5 毫米, 或边缘 具羽状 锯齿, 有 长 柔毛、 腺体及 腺毛,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上部茎 生叶近 无柄, 长 圆形, 全缘或 具羽状 锯齿。 总 状花序 顶生, 多花, 花 时呈伞 房状, 花后 伸长, 具 腺体或 腺毛; 花白色 或浅蓝 紫色, 小, 直径约 2. 5 毫米; 萼片 草质, 长 圆形, 长 2 毫米, 宽 1 毫米, 先端 钝圆, 有 白 色膜质 边缘, 外面有 腺体〗 花 瓣宽倒 卵形, 长约 3. 5 毫米, 宽 1.5 毫米, 先端 微缺, 基 部 渐狭成 短爪; 雄蕊 离生, 长 2 — 2. 5 毫米; 子房圆 柱形, 长约 2. 5 毫米, 有 腺毛, 花柱 长仅 0.5 毫米, 柱头 明显。 长 角果圆 筒形, 长 1.5 — 2 厘米, 宽约 1 毫米, 有 腺毛, 具短 喙; 种子 1 行, 椭 圆形, 长约 1 毫米, 褐色, 边缘 无翅, 全面 有极细 网纹。 花期 6 — 7 月, 果期 7 — 8 月。 产 中甸、 德钦, 生山坡 草地, 海拔 3 000 — 3 600 米;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 疆及西 藏 也有。 亦 见于俄 罗斯及 锡金、 不丹。 2. 异蕊芥 图版 25, 5-7 
96  云南 植物志  Dimorphostemon pinnatus (Pers. ) Kitag. (1979); K. C. Kuan (1985)* ; 中国植 物志 (1987)*. Sisymbrium asperum Pall. (1776), non L. (1753); Hes peris pinnata Pers. (1807) ; S. pectinatum DC. (1821); Andreasskia pectinata (DC. ) DC. (1826), cum varr. ; Dontostemon pectinatus (DC. ) Ledeb. (1842) ; O. E. Schulz (1922); 东北 植物 检索表 (1959) ; Dimor phostemon as per (Pall. ) Kitag. (1939) ; Don. asperum (Pall. ) Schischkin (1949) ; Alaida pectinata (DC. ) Dvorak in Feede (1971) ; Di. pectinatus {DC. ) Golubk. (1974), (1976); 内蒙古 植物志 (1978)*; X. L. Yang (1988). 二年生 草本, 高 10 — 50 厘米。 茎 单一或 数个, 直立, 不 分枝或 分枝, 具 腺体或 腺毛。 下 部茎生 叶长椭 圆形, 长 2 — 6 厘米, 宽 0.5 — 1 厘米, 羽状 深裂, 裂片 3 — 5 对, 线形或 长 圆形, 长 3 — 5 毫米, 或边 缘具羽 状深裂 锯齿, 有 柔毛、 腺体及 腺毛, 叶柄长 1 一 1.5 厘 米; 上部茎 生叶近 无柄, 线形, 有羽状 锯齿或 全缘。 总 状花序 顶生, 多花, 开花 时伞房 状, 花后 伸长, 有 腺体或 腺毛; 花 白色, 直径达 6 毫米; 萼片长 圆形, 长约 3 毫米, 宽 1.5 毫米, 有白 色膜质 边缘, 外面 无毛; 花瓣 倒卵状 楔形, 长 6 — 8 毫米, 宽 3 — 4 毫米, 先端 微缺, 基部 渐狭成 短爪; 雄蕊长 2. 5 — 3 毫米, 花药 线形, 长约 0.8 毫米; 子 房圆柱 形, 有 腺毛, 长约 3. 5 毫米, 花 柱长约 0.5 毫米, 柱头 明显。 长 角果圆 筒状, 长 2 — 3. 5 厘米, 宽约 1 毫米, 有 腺体及 腺毛, 具 短喙; 果梗 斜升, 长 0,5 — 1 厘米; 种子 1 行, 长 圆形, 长约 1.25 毫米, 褐色, 顶端 具膜质 窄翅, 全面 有极细 网纹。 花期 6 — 7 月, 果 期 7 — 8 月。 产 中甸、 德钦, 生 林下、 河 边灌丛 中或石 山上, 海拔 3 000 — 3 500 米; 黑 龙江、 内 蒙古、 河北、 甘肃、 四川、 西藏 也有。 亦见于 印度西 北部、 尼 泊尔、 蒙古、 西伯 利亚。 23. 丛蔬属 Solms-Laubachia Muschl. 一年或 多年生 草本, 直 立或呈 垫状; 根 粗壮或 纤细。 茎 顶端多 分枝, 具残留 的革质 或草质 的叶柄 基部。 叶多呈 莲座状 丛生, 具 叶柄, 叶片 狭长椭 圆形、 倒 卵形、 短 披针形 至舌状 线形, 全缘, 两 面均被 毛或近 无毛。 花葶 2 至 多条, 自 茎顶部 抽出, 各具花 1 朵, 罕 为总状 花序; 花 蓝紫、 玫 瑰紫、 淡紫、 淡黄或 白色; 萼片 直立, 线状长 圆形或 线状至 卵状披 针形, 先 端钝或 圆形, 有白 色膜质 边缘, 背面被 柔毛, 无 浅囊状 突起; 花 瓣宽倒 卵形至 匙形, 先端 圆形或 微缺, 下部有 长爪; 雄蕊 6, 稀 2 或 4, 花丝 基部呈 翅状, 无翅 或附 属物, 分离; 子房 被毛或 无毛, 有胚珠 2 — 10, 花 柱短, 柱头 头状或 2 浅裂。 长角果 通常狭 卵状披 针形、 卵状长 圆形或 镰状长 圆形, 背部 压扁, 果瓣 扁平, 具脉, 被毛, 花 柱 宿存, 具 果梗; 种子 }一 2 行, 排列于 隔膜框 两侧, 近 圆形, 表 面具附 属物或 平滑; 子 叶缘倚 胚根。 约 13 种 2 变种及 1 变型, 产 四川、 云南、 西藏 和青海 的高山 地区, 其中 1 种 即倒毛 丛菔 S. retropilosa Botsch。 亦 分布到 锡金; 云南有 5 种 1 变种及 1 变型, 均产滇 西北高 山 地区。 
十 字花科  97  分种 检索表 1 (4) 叶片下 面及边 缘被短 毛或近 无毛。 2 (3) 叶片 狭长椭 圆形, 宽 3 — 6 毫米, 下面及 边缘被 短柔毛 la. 丛瓶 S. pulcherrima f. pulcherrima 3 (2) 叶片 线形, 宽 2 — 3 毫米, 仅 边缘被 短柔毛 … lb. 狭 叶丛菔 S. pulcherrima f. angustifolia 4— (1) 叶片 两面被 柔毛或 仅边缘 被毛。 5 (8) 长 角果无 毛或近 无毛。 6 (7) 长角果 无毛, 长 3.5 — 6.5 厘米; 叶 片倒披 针形, 两面密 被白色 长柔毛 2b. 光果丛 藤 S. linearifolia var. leiocarpa 7 (6) 长 角果近 无毛, 长约 10 毫米; 叶片 短披针 形或倒 卵形, 两 面疏生 柔毛或 近无毛 3. 睫 毛丛菔 S. ciliaris 8 (5) 长角 果密被 长柔毛 或全面 或仅边 缘被短 柔毛。 9 (10) 长角 果全面 或仅边 缘被短 柔毛, 长 4 一 5. 5 厘米; 叶片狭 匙形或 线形, 宽约 3 毫米, 两 面疏被 长 柔毛或 近无毛 4. 旱 生丛菔 S. xerophyta 10 (9) 长角果 密被长 柔毛。 11(12) 叶片 狭长椭 圆形或 线形, 长 1.5 — 4 厘米, 宽约 4 毫米, 两 面密被 白色长 柔毛; 长 角果长 3.5 — 6.5 厘米, 宽达 10 毫米, 密 被白色 长柔毛 … 2a. 线 叶丛菔 S. linearifolia var. linearifolia 12 (11) 叶 片舌状 线形, 长 3 — 5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上面在 先端及 边缘上 疏生长 纤毛, 下 面在脉 上有短 柔毛, 余部 无毛; 长 角果长 2 3. 5 厘米, 宽 5 毫米, 密 被褐色 长柔毛 5. 细 叶丛菔 S. minor 1. 丛菔 ( "图鉴 ") Solms-Laubachia pulcherrima Muschl. (1912)5 Levi. ( 1916 ) ; Hand. -Mazz. (1931); O. E. Schulz in Engl, et Prantl (1936)*; Cheo (1948); Botsch. (1955); "图 鉴" (1972)*; Y. Z. Lan et Cheo (1981); C. Y.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S. pulcherrima Muschl. f. atrichophylla Hand. -Mazz. (1925), (1931); Cheo (1949). la. 丛菔 (原 变型) 图版 26, 1—5 f. pulcherrima 多年生 灌木状 草本; 根粗 而长。 茎 顶端多 分枝, 有残 留的卵 状披针 形宽达 1 厘米的 革 质叶柄 基部。 叶在茎 及枝顶 端莲座 状紧密 排列, 具 长柄, 叶片 狭长椭 圆形, 长 1 一 3 厘 米, 宽 3 — 6 毫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基 部渐狭 下延成 叶柄, 全缘, 薄 纸质, 干时黄 绿色, 上面 无毛, 下面及 边缘被 白色短 柔毛。 花葶 多条, 自茎 及枝顶 抽出, 各具 1 花, 有白色 短毛; 花淡 蓝色, 直径 1.5 — 2 厘米; 萼片 线状披 针形, 长达 8 毫米, 宽约 2 毫米, 先端 钝; 花 瓣宽倒 卵形, 长 1.5 — 2 厘米, 宽约 8 毫米, 先端 圆形, 下部有 长爪; 雄 蕊长约 6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长约 1 毫米; 雌 蕊长约 5 毫米。 长角果 卵状长 圆形, 长 2. 5 — 3 厘米, 宽 1 一 1.2 厘米, 扁平; 果梗长 1.5 — 2 厘米; 种子 2 行, 5 — 8, 近 圆形, 宽约 2. 5 毫米, 平滑。 花期 4 一 6 月, 果期 7 — 8 月。 
图版 26 1—5. 丛菔 (原 变型) Solms-Laubachia pulcherrima Mu6chl. f. pulcherrima , 1. 具花 植株, 2. 花, 3. 除 去萼片 及花瓣 的花, 示 雄蕊及 雌蕊, 4. 雄蕊, 5. 长 角果; 6. 细 叶丛菔 S. minor Hand. Mazz. , 具果 植株; 7. 线叶 丛菔 (原 变种) S. linearifolia (W. W. Smith) O. E. Schulz var. linearifolia, 具果 植株。 (肖 溶绘) 
十 字花科  99  产 永宁、 丽江、 中甸、 德钦, 生 草坡、 河边、 石灰 岩石缝 及流石 滩中, 海拔 3 400 — 4 3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lb. 狭 叶丛菔 (变型 ) f. angustifolia O. E. Schulz (1926); Hand. -Mazz. (1931); Cheo (1949); Y. Z. LanetCheo (1981); C. Y. Wu (1984). 与原变 型不同 在于叶 线形, 宽 2 — 3 毫米, 仅 边缘被 短毛。 产 丽江、 中甸, 生水边 或岩石 缝中, 海拔 3 600— 4 4 00 (4 650) 米; 四川西 南部也 有。 模式 标本采 自丽江 西部。 2. 线 叶丛菔 鸡掌七 (中甸 ) Solms- Laubachia linearifolia ( W. W. Smith ) O. E. Schulz ( 1926 ); Cheo (1949); Botsch. (1955); Y. Z. LanetCheo (1981); C. Y. Wu (1984); 中 国植物 志 (1987)*. Parraya linearifolia W. W. Smith (1919). 2a. 线 叶丛菔 (原 变种) 图版 26, 7 var. linearifolia 多年生 灌木状 草本; 根粗 而长。 茎 顶端多 分枝, 有 残留的 钻形宽 2. 5 — 3 毫米 的草质 叶柄 基部。 叶在茎 及枝顶 端莲座 状紧密 排列, 具 长柄, 叶片 狭长椭 圆形或 线形, 长 1.5 — 4 厘米, 宽约 4 毫米, 先 端钝至 渐尖, 基 部渐狭 下延成 叶柄, 全缘, 坚 纸质, 干时暗 绿色, 两 面密被 白色长 柔毛。 花葶 多条, 自茎 及枝顶 抽出, 各具 1 花, 有长 柔毛; 花深 蓝色, 直 径 1.5 — 2 厘米; 萼片 线状披 针形, 长约 6 毫米, 宽 1.7 毫米, 先 端钝; 花 瓣宽倒 卵形, 长约 1.5 厘米, 宽 5. 5 毫米, 先端 圆形, 下部有 长爪; 雄 蕊长约 5 毫米; 雌蕊略 短于雄 蕊。 长角果 镰状长 圆形, 长 3. 5 — 6. 5 厘米, 宽达 10 毫米, 密被长 柔毛; 果梗长 1 一 1.5 厘米; 种子 2 行, 5 — 10, 近 圆形, 宽约 2. 5 毫米, 平滑。 花期 5 — 6 月, 果期 7 — 8 月。 产 维西、 中甸、 德钦, 生 山坡石 灰岩石 缝中, 海拔 3 600 — 4 3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钦白 马山。 全株补 血气。 2b. 光 果丛菔 (变种 ) var. leiocarpa O. E. Schulz (1924), (1926); Cheo (1949); Y. Z. LanetCheo (1981); C. Y.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与原 变种不 同在于 叶倒披 针形; 长角果 无毛。 产 丽江、 维西、 德钦, 生山坡 路旁, 海拔约 3 6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维西。 3. 睫 毛丛菔 Solms-Laubachia ciliaris (Bur. et Franch. ) Botsch. (1955); Y. Z. LanetCheo (1981); C. Y. Wu (1984); K. C. Kuan (1985)*. Parry a ciliaris Bur. et Franch. (1891); P. finchiana Dunn (1912). 多年生 灌木状 草本; 根 伸长, 向下 延伸, 粗达 1.2 厘米。 茎 顶端多 分枝, 有 残留的 长 圆状披 针形宽 2. 5 — 5 毫 米的革 质叶柄 基部。 叶在茎 及枝顶 端莲座 状紧密 排列, 具柄, 
100  云南 植物志  叶片 短披针 形或倒 卵形, 长 8 — 10 毫米, 宽 3 — 5 毫米, 先端 急尖或 钝圆, 全缘, 两面疏 生柔 毛或近 无毛, 有长 缘毛。 花葶 多条, 比 叶短, 各具 1 花, 密生短 柔毛; 花玫瑰 紫色, 直径 4 一 5 毫米; 萼片 卵状披 针形, 长 2 — 3 毫米, 先 端钝; 花瓣 匙形, 长 8 — 10 毫米, 宽 3. 5 — 4 毫米, 先端 圆形, 下部有 长爪; 子房长 圆形。 长角 果长约 10 毫米, 近 无毛; 种子 2 行, 近 圆形, 宽约 1.5 毫米。 花果期 6 — 7 月。 产 德钦, 生岩石 缝中, 海拔 4 100 米; 西 藏南部 也有。 4. 旱 生丛菔 (植 物分类 学报) Solms-Laubachia xerophyta (W. W. Smith) Comber (1934); O. E. Schulz in Engl, u. Prantl (1936); Botsch. (1955); Y. Z. Lan et Cheo (1981); C. Y.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Parry a xerophyta W. W. Smith (1920). 多年生 灌木状 草本; 根粗 而长。 茎顶端 分枝, 有残留 的长圆 状披针 形宽达 1.5 毫米 的革 质叶柄 基部。 叶在茎 及枝顶 端莲座 状紧密 排列, 叶片 匙形或 线形, 长 2 — 4 厘米, 宽 达 3 毫米, 基 部渐狭 下延成 叶柄, 全缘, 坚 纸质, 干时暗 绿色, 两 面疏被 长柔毛 或近无 毛。 花葶 多条, 自茎 及枝顶 抽出, 各具 1 花, 有长 柔毛; 花粉 白色, 直径 1.5 — 2 厘米; 萼片 线状披 针形, 长约 10 毫米, 宽 2. 5 毫米, 先 端钝; 花 瓣宽倒 卵形, 长约 1.8 厘米, 宽 7 毫米, 先端 圆形, 下部有 长爪; 雄蕊 及雌蕊 均短于 萼片。 长角果 镰状长 圆形, 长 4 一 5. 5 厘米, 宽 3 毫米, 全面 或仅边 缘被短 柔毛; 种子 2 行, 近 圆形, 宽约 2. 5 毫米, 平滑。 花、 果期 7 月。 产中甸 ,生峭 壁岩石 缝中或 干燥的 山坡, 海拔约 3 9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东 北部。 5. 细 叶丛菔 图版 26, 6 小丛菔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苏 里纳布 (中 甸藏语 译音) Solms-Laubachia minor Hand. -Mazz. (1922), (1931); Botsch. (1955); Y. Z. Lan et Cheo (1981); C. Y.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多年生 灌木状 草本; 根向下 延伸, 粗达 1.5 厘米, 长达 70 厘米。 茎 顶端多 分枝, 有 残留 的长圆 状披针 形宽达 4 毫 米的革 质叶柄 基部。 叶在茎 及枝顶 端莲座 状紧密 排列; 叶 片舌状 线形, 长 3 — 5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先端 锐尖, 基 部骤然 渐狭成 叶柄, 上面在 先端 及边缘 疏生长 纤毛, 全缘, 坚 纸质, 下面 在脉上 有短疏 柔毛, 余部 无毛; 叶 柄与叶 片近 等长, 有膜质 的翅, 向下 成宽达 4 毫米中 部增厚 稍坚硬 的鞘。 花葶 多条, 自 茎及枝 顶 抽出, 各具 1 花, 有长 柔毛; 花玫瑰 紫或淡 紫色, 直径 1 一 1.5 厘米; 萼片 线状长 圆形, 长 5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先端 圆形, 绿色; 花瓣倒 卵形, 长 10 — 12 毫米, 宽 4 一 5 毫 先端 微缺, 边缘 波状, 有 长爪; 短 雄蕊长 1.7 毫米, 长 雄蕊长 3. 4 毫米, 花 药长圆 |, 长 1.7 毫米; 雌 蕊长约 3. 7 毫米, 子房短 柱形, 有短花 柱及略 增大的 柱头。 长角果 i 状长椭 圆形, 长 2 — 3. 5 厘米, 宽 0.5 毫米, 密被 褐色长 柔毛; 种子 2 行, 近 圆形, 宽 约 1.5 毫米, 灰 绿色, 平滑。 花、 果期 7 — 9 月。 产 丽江、 中甸, 生山 顶流石 滩上, 海拔 3 600 — 4 100 米;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宿 根入药 止咳用 于肺热 肺炎, 亦可作 纤维代 用品。 
十 字花科  101  24. 紫 罗兰属 Matthiola R. Br. corr. Spreng , nom. conserv. 草 本或半 灌木, 各 部有星 状毛。 茎 直立或 铺散, 多 分枝。 叶长 圆形、 匙形或 线形, 全 缘 或具波 状齿。 总 状花序 顶生, 无 苞片; 花 大型, 紫 红色、 淡红色 至白色 或黄色 或紫酱 色; 萼片 直立, 有白 色膜质 边缘, 内 萼片基 部呈浅 囊状; 花瓣倒 卵形, 有 长爪; 雄蕊 4; 子房圆 柱形, 花 柱无, 柱头 2 裂, 背部 加厚。 长 角果圆 柱形或 压扁, 伸长; 果瓣 2, 各有 1 隆起的 中脉; 隔膜有 2 纵脉; 种子 1 行, 多数, 近 圆形, 压扁, 通常有 翅状狭 边缘; 子 叶缘倚 胚根。 约 50 种, 分布 于地中 海区、 欧洲、 亚洲 西部及 中部、 非洲 南部。 我国有 2 种, 1 种 为各地 栽培, 1 种 为新疆 野生; 云南有 1 栽 培种。 1. 紫罗兰 Matthiola incana (L. ) R. Br. ex Aiton (1812); C. Y. Wu (1984). Cheiranthus incanus L. (1753). 二年至 多年生 草本。 茎 粗壮, 直立, 高达 60 厘米, 多 分枝, 下 部常木 质化, 密被毡 状 星毛。 叶长 圆形或 匙形,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0.8 — 2 厘米, 先端 钝圆, 基 部渐狭 下延, 草质, 全缘, 上面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两 面密被 星毛, 中 脉两面 明显, 侧脉 模糊。 总状 花序 顶生, 多花; 花紫 红色、 淡 红色或 白色, 直径达 3. 5 厘米; 花梗 粗壮, 长达 1 厘米, 密 被毡状 星毛, 斜升; 萼片 直伸, 椭 圆形, 长 8 — 9 毫米, 宽约 4 毫米, 外萼 片密被 星毛, 有白 色膜质 边缘, 内 萼片基 部呈浅 囊状; 花瓣倒 卵形, 长 2. 2 厘米, 宽约 1 厘米, 先端 圆形而 微缺, 基部有 长爪; 花 柱无, 柱 头背部 加厚。 长角果 线形, 压扁, 长达 10 厘米, 宽 4 毫米, 直立, 外有 星毛; 种子 1 行, 多数, 近 圆形, 压扁, 长宽约 3 毫米, 褐色, 光 滑, 有 翅状窄 边缘。 花期 2 月, 果熟期 7 月 。 昆明、 维西 等地有 栽培; 全 国各地 亦有栽 培供观 赏用。 原产 南欧。 25- 糖芥属 Erysimum L. 一年、 二年或 多年生 草本, 有时茎 基部木 质化且 呈半灌 木状, 常 具贴生 灰白色 2 — 4 叉毛, 少 数具星 状毛或 单毛。 茎 单一或 分枝。 单叶线 形或长 圆形, 全缘 或具波 状齿, 基 部 无耳。 总 状花序 多花, 花期伞 房状, 果期 延长, 无或有 苞片; 花中 等大, 黄色 或橙红 色, 少数 白色或 紫色; 萼片 直立, 等大或 内轮基 部成浅 囊状; 花瓣具 长爪; 花丝 单一; 子 房 被毛, 有多数 胚珠, 花 柱短或 稍长, 柱头 头状, 2 浅裂。 长 角果近 4 棱 状或圆 筒状, 略 压扁, 果瓣 具隆起 中脉; 隔膜 膜质, 常 坚硬, 无脉; 种子 1 行, 长圆 形至椭 圆形, 无边 缘; 子 叶背倚 胚根。 约 80 — 100 种, 多产 欧洲及 亚洲。 我国有 17 种, 除华 南外全 国各地 均产; 云南有 6 种, 产滇 西北。 
102  云南 植物志  分种 检索表 1 (4) 总状 花序全 部花或 至少下 部花有 1 一 2 苞片。 2 (3) 植株高 40 — 90 厘米; 植 株各部 有贴生 2 叉毛; 基生叶 线形或 狭线形 1. 具 苟糖芥 E. bracteatum 3 (2) 植株 矮小, 高仅 7 厘米; 植 株各部 有贴生 2 3 叉毛; 基生 叶长圆 状卵形 2. 丽江 糖芥 E. schneideri 4 (1) 总状 花序各 花均无 苞片。 5 (10) 植株 各部有 2 — 4 叉毛; 长角果 长均在 6 厘米 以下。 6 (7) 花鲜 橙红色 3. 高 山糖芥 E. benthamii 7 (6) 花 黄色。 8 (9) 一年生 草本, 高 13 — 20 厘米; 叶 线状披 针形, 长 1 一 3 厘米, 全缘, 上面有 3 — 4 叉毛, 下面 有 2—3 叉毛 4. 滇糖芥 E. yunnanense 9 (8)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80 厘米; 叶 披针状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达 10 厘米, 边缘 稍具波 状齿, 两面具 3 叉毛 5. 波齿 叶糖芥 E. sinuatum 10 (5) 植株 各部具 单毛; 长 角果狭 线形, 长 6 — 8 (13) 厘米 6. 长 角糖芥 E. longisiliquum 1. 具 苞糖芥 Erysimum bracteatum W. W. Smith (1914); C. Y. Wu (1984); K. C. Kuan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7)*. 多年生 草本, 高 40 — 90 厘米。 茎 直立或 上升, 近圆 柱形, 粗约 2. 5 毫米, 有 贴生白 色 2 叉毛, 上部有 分枝。 茎 生叶近 无柄, 线 形或狭 线形, 长 4. 5 — 8 厘米, 宽 3 — 5 毫米, 先 端钝, 基部 渐狭, 全缘或 具疏生 小齿, 草质, 两 面有贴 生白色 2 叉毛, 中脉在 上面凹 陷下面 突起, 侧脉 模糊。 总 状花序 多花, 花时伞 房状, 果 期长达 25 厘米; 花 黄色, 直径 5-7 毫米 , 几乎每 花下有 1 苞片, 苞片 与茎生 叶相似 , 线形 或线状 披针形 ,长 1 一 1. 5 厘 米, 宿存; 萼片长 圆形, 长 5 — 6 毫米, 宽约 2. 5 毫米, 先 端钝, 外 面有贴 生白色 1 叉毛, 有白 色膜质 边缘; 花瓣 匙形, 长 1 一 1.2 厘米, 宽约 4 毫米, 先端 圆形, 下部有 长爪; 雄 蕊长 9 一 10 毫米, 花丝 扁平,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2. 5 毫米; 子 房长圆 筒形, 长约 10 毫米, 密被贴 生白色 2 叉毛, 花柱长 0.5 毫米, 柱头 头状, 2 浅裂。 长角果 线形, 长 5 — 7. 5 厘 米, 压扁, 密被贴 生白色 2 叉毛, 有 短喙; 种子 1 行, 椭 圆形, 长 1 一 1.5 毫米, 褐色, 全面 有极细 网纹。 花、 果期 11 月。 产 德钦, 生高山 草地, 海拔 2 700 — 4 200 米; 四川、 西藏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钦。 2. 丽 江糖芥 腋 花糖芥 (中 国植 物志) Erysimum schneideri O. E. Schulz in Fedde (1921) et in Engl. u. Prantl (1936); C. Y.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多年生 草本, 矮小, 果 期长仅 7 厘米; 根 茎下部 无叶, 上部宿 存有簇 生坚硬 光亮白 色 鳞片状 披针形 的叶柄 基部。 茎 直立, 单一, 有贴 生白色 2 — 3 叉毛。 基生叶 簇生, 叶片 长圆状 卵形, 长 2 — 3 厘米, 宽 1 一 1.2 厘米, 先 端钝, 基部 收缩成 与叶片 等长的 叶柄, 边 
十 字花科  103  缘 有不显 著的小 牙齿, 两 面有贴 生白色 2 — 3 叉毛。 花 未见。 果序 总状, 约具 15 果, 最 下部果 有长圆 形叶状 苞片。 长角果 线形, 长 3. 5 — 9 厘米, 近 压扁, 宽 3 — 4 毫米, 密被 贴 生白色 2 — 3 叉毛, 麦秆 色或淡 紫色, 略具 光泽, 顶 端有长 1 一 1.5 毫米 的喙; 果梗长 4 一 5 毫米, 直立 斜展; 种子 1 行, 8 — 10, 长 圆状椭 圆形, 压扁, 大, 长 4 毫米, 宽 2 毫 米, 厚 0.5 毫米, 褐色, 有 光泽。 果期 10 月。 产 丽江、 德钦, 生石 灰岩山 坡上, 海拔约 4 2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玉 龙雪山 东坡。 3. 高 山糖芥 四 川糖芥 (中 国植 物志) Erysimum benthamii P. Monnet (1911); (1912); Cheo (1949); C. Y.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Erysimum szechusanense O. E. Schulz (1924). 多年生 草本, 高 40 — 60 厘米。 茎 直立, 具 棱角, 粗 4 一 5 毫米, 有贴 生白色 2 — 4 叉 毛, 上部常 分枝。 基生叶 在花期 枯萎; 茎 生叶近 无柄, 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3 — 7. 5 厘米, 宽 0.4 — 0.6 厘米, 先端 锐尖, 基 部渐狭 下延, 边缘有 1 一 4 个 尖齿, 两面 有贴生 白色 2 — 4 叉毛, 但多为 3 叉毛, 中 脉两面 明显, 侧脉 模糊。 总 状花序 多花, 花时伞 房状, 果期 伸长; 花鲜橙 红色, 直径达 1.5 厘米; 萼 片狭披 针形, 长约 8 毫米, 宽 1.5 毫米, 先 端 略钝, 外 面有贴 生白色 2 — 4 叉毛, 有白 色膜质 边缘; 花瓣倒 卵状披 针形, 连 爪长达 1. 5 厘米, 宽 3. 5 毫米, 先端 圆形, 下部有 长爪; 雄蕊长 1 一 1.25 厘米, 花丝 扁平, 花药长 圆形, 长 1.5 毫米; 子 房长圆 筒形, 长约 1.2 厘米, 有贴 生白色 2 — 4 叉毛, 花柱长 0.5 毫米, 柱头 头状, 2 浅裂。 长 角果狭 线形, 压扁, 长 (3) 4. 5 — 6 厘米, 宽 1 一 1.75 毫米, 外密被 2 — 4 叉毛, 具 短喙; 果 梗向上 斜展, 长 0.5 — 0.8 厘米; 种子 1 行, 长 圆形, 长 1.5 毫米, 褐色, 全面 有极细 网纹。 花期 5 — 6 月, 果期 7 — 8 月。 产 丽江、 宁蒗, 生山 坡及荒 地上, 海拔 2 500 — 4 000 米; 四川、 西藏 也有。 4. 滇糖芥 图版 27, 4-5 Erysimum yunnanense Franch. (1886), (1889); C. Y.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Erysimum cheiranthoides L. var. yunnanense (Franch. ) P. Monnet (1911). 一年生 草本, 高 13 — 20 厘米。 茎 直立, 有 棱角, 直径 1.5 毫米, 有 2 叉毛, 不分枝 或 分枝。 基生叶 在花期 枯萎; 茎生叶 无柄, 线状披 针形, 长 1 一 3 厘米, 宽 1.5 — 2. 5 毫 米, 先 端钝, 基部 渐狭, 草质, 上 面有贴 生白色 3 — 4 叉毛, 下 面有贴 生白色 2 — 3 叉毛, 中脉 在上面 凹陷, 下面 凸起。 总 状花序 顶生, 多花, 花期伞 房状, 果期 伸长; 花浅 黄色. 直径约 3 毫米; 萼片披 针形, 长 2. 5 毫米, 宽 0.5 毫米, 先端 钝圆, 外被贴 生白色 3 — 4 叉毛, 有白 色膜质 边缘; 花 瓣倒披 针形, 连 爪长达 4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先端 圆形, 下 部有 长爪; 雄蕊长 2. 5 — 3 毫米, 花丝 扁平,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0.5 毫米; 子房与 雄蕊近 等长, 圆 筒形, 密被贴 生白色 3 — 4 叉毛, 花柱 极短, 柱头 头状, 浅 2 裂。 长角果 线形, 长 1.5 — 3 毫米, 密被 3 — 4 叉毛, 具 短喙; 种子 1 行, 长 圆形, 长约 0.75 毫米, 褐色. 全面 有极细 网纹。 花、 果期 7 月。 产 洱源、 丽江, 生山 坡上, 海拔约 2 3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摩 些营。 
图版 27 1 一 3. 长 角糖芥 Erysimum longisiliquum Hook. f. et Thorns. , 1. 植株, 2. 花, 3. 长 角果; 4 一 5. 滇糖芥 E. yunnanense Franch. , 4. 植株, 5. 长 角果; 6 — 7. 桂竹香 Cheiranthus cheiri L. , 6. 具花 植株, 7. 花。 (吴锡 麟绘) 
十 字花科  105  5. 波齿 叶糖芥 Erysimum sinuatum (Franch. ) Hand. -Mazz. (1931); Cheo (1949); C. Y.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Erysimum cheiranthoides L. var. sinuatum Franch. (1889).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80 厘米。 茎 直立, 粗壮, 有 棱角, 直径达 5 — 6 毫米, 有贴生 白色 2 叉毛, 不分枝 或上部 分枝。 基生 叶花期 枯萎, 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达 10 厘米, 宽 1 厘米, 先端 锐尖, 基部渐 狭下延 成长至 2 厘米 的柄, 边缘 每侧有 6 — 8 个波 状齿, 齿 具 硬尖, 草质, 两 面有贴 生白色 2 叉毛, 中 脉两面 明显, 侧脉约 5 对, 极 斜升, 两面模 糊; 茎 生叶与 基生叶 同形, 但 略小, 具短 柄或近 无柄。 总 状花序 顶生, 多花, 花 时伞房 状, 果期 伸长; 花 黄色, 直径达 1 厘米; 萼片披 针形, 长达 9 毫米, 宽 2 毫米, 先端渐 尖, 外有贴 生白色 2 叉毛, 有白 色膜质 边缘; 花瓣倒 卵状披 针形, 连爪长 1.6 厘米, 宽 0.4 厘米, 先端 圆形, 下部有 长爪; 雄蕊长 1 一 1.2 厘米, 花丝 扁平,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2. 5 毫; 子房与 雄蕊近 等长, 长圆 筒形, 有贴 生白色 2 叉毛, 花 柱长约 1 毫米, 柱头 头状, 2 浅裂。 长 角果狭 线形, 长 3 — 4. 5 厘米, 近 直立, 外被贴 生白色 2 叉毛, 具 短喙; 种子 1 行, 长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褐色, 全面 有极细 网纹。 花期 6 — 7 月, 果期 7 — 8 月。 产 洱源、 丽江、 中甸、 维西, 生 草坡、 地边、 路旁、 灌丛及 林中, 海拔 2 500 — 4 0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摩 些营。 6. 长 角糖芥 图版 27, 1-3 长 果糖芥 (西 藏植 物志) Erysimum longisiliquum Hook. f. et Thorns. (1861) ; Hook. f. et T. Anders. (1872); Diels (1912); Hand. -Mazz. (1931); C. Y. Wu (1984); Griers. (1984); K. C. Kuan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7). Erysimum cheiranthoides auct. non L. : Franch. (1889). 多年生 草本, 高达 50 厘米。 茎 直立, 粗壮, 有 棱角, 直径 5 — 6 毫米, 有贴 生白色 单毛, 不分枝 或上部 分枝。 基生叶 在花期 枯萎; 茎 生叶近 无柄, 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2. 5 — 10 厘米, 宽 0.5 — 1.5 厘米, 先端 锐尖, 基 部渐狭 下延, 边缘 每侧有 数个疏 锐齿至 近 全缘, 草质, 两 面有贴 生白色 单毛, 中 脉两面 明显, 侧脉约 5 对, 极 斜升, 两 面不明 显。 总 状花序 顶生, 多花, 花时伞 房状, 果期 伸长; 花浅 黄色, 直径约 5 毫米; 萼片披 针形, 长达 7 毫米, 宽 1.5 毫米, 先端 渐尖, 外有贴 生白色 单毛, 有白 色膜质 边缘; 花 瓣倒 卵状披 针形, 连 爪长达 1.5 厘米, 宽 0.5 厘米, 先端 圆形, 下部有 长爪; 雄蕊长 1 一 1.2 厘米, 花丝 扁平,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2. 5 毫米; 子房与 雄蕊近 等长, 长圆 筒形, 外被 贴生 白色长 柔毛, 花 柱长约 1 毫米, 柱头 头状, 2 浅裂。 长 角果狭 线形, 长 6 — 8 (13) 厘 米, 外 密被贴 生白色 单毛; 种子 1 行, 长 圆形, 长 1.5 毫米, 褐色, 全面 有极细 网纹。 花期 7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丽江、 德钦, 生 山坡草 地上, 海拔 2 750 — 4 150 米; 四川、 西藏 也有。 亦 见于锡 金、 不丹。 
106  云南 植物志  26. 桂 竹香属 Cheiranthus L. 草 本或半 灌木, 有或无 根茎, 被 有贴伏 2 叉状微 柔毛, 稀 为星状 绒毛。 茎直 立至近 无茎。 叶长 圆形或 线形至 匙状披 针形, 具柄, 全缘或 具齿。 花序 总状, 少至 多花, 无苞 片; 花梗 坚硬, 直立或 开展; 花 黄色、 枯黄 色或黄 褐色, 至粉红 色或紫 色及紫 褐色; 萼 片 直立, 内 萼片基 部成浅 囊状; 花瓣倒 卵形, 具 长爪; 雄 蕊无中 蜜腺, 花丝 线形, 花药 长 圆形; 子房长 圆形, 花柱 粗短, 柱头常 2 裂。 长角果 伸长, 具扁 4 棱或 扁平, 果瓣具 1 脉, 平坦, 隔膜 膜质; 种子 2 行, 无翅; 子 叶缘倚 胚根, 稀子 叶背倚 胚根或 斜上。 约 10 种, 自马 德拉群 岛和加 那列群 岛经欧 洲向东 至我国 西藏、 四川及 云南西 北部。 我国有 3 种野 生种, 1 栽 培种; 云南 有野生 1 种 1 变种 和栽培 1 种。 分种 检索表 z 1 (4) 匍匐 植物, 有或 无茎, 高 3 — 10 厘米; 叶 匙状披 针形, 长 1 一 2. 5 厘米; 花 黄色, 较小, 直径 0.8—1厘米; 野生 植物。 2 (3) 茎高 3 — 10 厘米; 总状 花序具 多数花 la. 滇 桂竹香 C. forrestii var. forrestii 3 (2) 植物 无茎; 花葶顶 端只有 1 花 lb. 无茎 桂竹香 C. forrestii var. acaulis 4 (1) 茎 直立, 较高, 高 20 — 70 厘米; 叶披 针形, 长 3 — 10 厘米; 花 桔黄色 至黄褐 色或紫 褐色, 较 大, 直径 2—2.5 厘米; 栽 培植物 2. 桂竹香 C. cheiri 1. 滇 桂竹香 Cheiranthus forrestii (W. W. Smith) Hand. -Mazz. (1925), (1931); Cheo (1949); C. Y.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1 Parraya forrestii W. W. Smith (1914); W. T. Wang (1987). la. 滇 桂竹香 (原 变种) var. forrestii 多年生 草本; 根茎极 伸长, 纺 缍状, 垂直, 上部 多帚状 分枝, 根 茎及其 分枝均 粗厚, 节上 增粗, 有宿存 的叶柄 基部。 茎高 3 — 10 厘米。 叶 多数, 常呈 丛状, 叶片 匙状披 针形, 长 1 一 2. 5 厘米, 宽 0.5 — 0.8 厘米, 先端 锐尖, 基 部渐狭 下延成 叶柄, 边 缘有极 疏生小 牙齿, 纸质, 上面深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两 面有白 色贴生 2 叉状微 柔毛, 叶柄长 0. 5-1.5 厘米, 具 狭翅, 基部略 增宽, 有白 色贴生 2 叉状微 柔毛。 总 状花序 无梗, 序轴 粗壮, 被 白 色贴生 2 叉状微 柔毛, 长达 4. 5 厘米, 有多至 15 花; 花 黄色, 直径 0.8 — 1 厘米, 花 梗 坚硬, 直立或 斜展, 长 2 — 5 毫米; 萼片长 圆形, 长 7 — 8 毫米, 宽约 2 毫米, 先 端钝, 苍 白色但 先端或 有时全 部呈淡 紫色, 有白 色膜质 边缘; 花瓣倒 卵形, 长约 1.5 厘米, 宽 0.5 厘米, 先端 圆形, 基部有 长爪; 雌蕊长 7. 5 — 10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子房长 圆形, 长达 10 毫米, 密 被黄色 2 叉 状小糙 伏毛, 花 柱短, 柱头 粗厚。 长角 果近棒 状 线形, 长 2. 5 — 3. 5 厘米, 宽 3 — 3. 5 毫米, 先端具 短喙, 隔膜 膜质; 种子橢 圆形, 长 约 2 毫米, 褐色。 花期 6 — 7 月, 果期 7 — 8 月。 
十 字花科  107  产 丽江、 中甸, 生高 山风化 的流石 滩上, 海拔 3 9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lb. 无茎 桂竹香 (变种 ) var. acaulis (Hand. -Mazz. ) K. C. Kuan (1987) . Cheiranthus acaulis Hand. -Mazz. (1925), (1931); Cheo (1949) ; C. Y. Wu (1984). 与 原变种 不同在 于植物 无茎; 花 葶只有 1 花。 产 丽江、 中甸, 生高 山风化 的流石 滩上, 海拔 4 300 — 4 375 米。 2. 桂竹香 图版 27, 6-7 Cheiranthus cheiri L. (1753); "图 鉴,, (1972)*. 二年或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20 — 70 厘米, 基 部半木 质化, 上部 分枝, 有 贴伏白 色叉状 微 柔毛。 叶披 针形, 长 3 — 10 厘米, 宽 1 一 1.8 厘米, 先端 锐尖, 基部 渐狭, 全缘, 坚纸 质, 上面深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两面 均有贴 伏白色 叉状微 柔毛。 总 状花序 顶生, 序轴粗 壮, 被毛 同茎, 有多至 20 花, 花 时近伞 房状, 花后 伸长; 花桔 黄色、 黄褐 色至紫 褐色, 较大, 直径 2 — 2. 5 厘米, 芳香; 花梗 坚硬, 直立或 斜展, 长 2 — 5 毫米; 萼片 直立, 长 圆形, 长 0.8 — 1 厘米, 宽约 2. 5 毫米, 先端 锐尖, 常 呈淡紫 褐色, 外面有 贴伏白 色叉状 微 柔毛, 有白 色膜质 边缘; 花瓣倒 卵形, 长约 1.5 厘米, 宽 0.8 — 1 厘米, 先 端钝, 基部 有 长爪; 雄蕊近 等长, 长 8 — 10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3 毫米; 子房长 圆形, 长约 10 毫 米, 密 被黄色 2 叉 状小糙 伏毛, 花 柱短, 柱头 粗厚。 长角果 线形, 具扁 4 棱, 长 4 一 7. 5 厘米, 宽 3 — 5 毫米, 先端具 短喙, 隔膜 膜质; 种子 卵形, 长 2 — 2. 5 毫米, 褐色。 花 期 4 月, 果期 7 — 8 月。 云南 丽江城 内及寺 庙见有 栽培, 可能 系欧洲 传教士 引入。 我国 北方各 地常见 栽培。 原 产欧洲 南部。 种子含 油量约 26%, 供工 业用; 花供 药用, 有 泻下、 通经 之效。 27- W 菜属 Eutrema R. Br. 一年或 多年生 草本, 全 体无毛 或被疏 柔毛。 茎通常 直立, 不 分枝或 分枝。 叶 全缘或 有齿, 基 生叶具 长柄, 茎 生叶无 柄或具 短柄。 花 序总状 或为总 状圆锥 花序, 有或无 苞叶; 花小, 白色, 少 有玫瑰 红色; 萼 片短, 直立 开展, 长圆 形或宽 卵形, 基部无 浅囊状 突起, 边缘 均为宽 膜质; 花瓣倒 卵形, 基部有 短爪; 雄蕊 6, 花 丝基部 扩大, 花药椭 圆形; 雌蕊 瓶状或 棒状, 花柱短 或无, 柱头凹 头状, 稍 2 浅裂。 长角果 较短, 圆 柱形、 棍棒 形至披 针形, 明 显或不 明显具 4 棱, 果瓣 2, 中脉 隆起, 隔膜 膜质, 透明; 果梗 细长, 斜 升或反 折 下垂; 种子 少数, 不规则 1 一 2 行, 椭 圆形, 无翅; 子 叶背倚 或缘倚 胚根。 约 16 种, 其中 15 种见于 中亚、 东亚 及北极 地区, 1 种见于 美国西 南部。 我国有 10 种 3 变种, 主 要分布 于西南 及西北 地区; 云南有 4 种 2 变种, 均 产滇西 北高寒 山区。 嵛菜一 名原见 《救 荒本 草》, 究为 何物, 尚待 考证, 但由 日本人 解释为 Eutrema, 并 应用 已久。 
108  云南 植物志  分种 检索表 1 (6) 花序无 苞叶; 角果 斜向上 直升。 2 (5) 上部 茎生叶 无柄, 抱茎 或否; 花 较小, 长 2 — 3 毫米。 3 (4) 植株 矮小, 花时高 2 — 10 厘米; 上部 茎生叶 不抱茎 1. 异叶 山嵛菜 E. heterophyllum 4 (3) 植株较 高大, 花时高 25 — 100 厘米; 上 部茎生 叶抱茎 2. 长叶 山嵛菜 E. lancifolium 5 (2) 上部茎 生叶有 短柄, 长 圆状三 角形; 花 较大, 长 6 — 7 毫米 • 3- 大花山 嵌 菜 E. deltoideum var. grandiflorum 6 (1) 花 序或多 或少有 苞叶; 角果 下垂。 7 (8) 角 果无宿 存花柱 4. 无柱 山崙菜 E. thibeticum 8 (7) 角果 有宿存 花柱。 9 (10) 植株高 25 — 80 厘米; 茎 直立, 粗壮; 基生 叶大, 长 10 16 厘米 5a- 云南 山嵌菜 e. yunnanense var. yunnanensa 10 (9) 植株高 20 — 30 厘米; 茎 细柔, 上升; 基生 叶小, 长 1 一 2 厘米 5b. 细柔 山箭菜 E. yunnanense var. tenerum 1. 异叶 山嵛菜 图版 28, 7 Eutrema heterophyllum (W. W. Smith) Hara (1973), (1975), (1979); C. Y. Wu (1984); Griers. (1984). Braya heterophylla W. W. Smith (1919); 秦岭 植物志 (1974)* , Eutrema edxvardsii R. Br. var. heterophyllum (W. W. Smith) W. T. Wang (1987) ; E. compactum O. E. Schulz in Fedde (1922); in Engl. (1924); "图 鉴,, (1972)*; K. C. Kuan (1985)*; X. L. Yang (1988); E. edivardsii auct. 瞧 R. Br. (1886); Diels (1905); X. L. Yang (1988). 多年生 草本; 根茎 粗短, 粗达 5 毫米, 向下有 垂直的 主根, 顶端 单头或 多头。 茎直 立, 高 2 — 10 厘米, 不 分枝。 基 生叶卵 形或宽 卵形, 长 0.6 — 1 厘米, 宽 0.5 — 0.8 厘米, 先端 圆形, 基部 心形或 平截, 全缘, 近 肉质, 上面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两面 无毛, 中脉 两面 明显, 叶柄长 (0.6) 1.5 — 5 厘米; 茎生 叶彼此 密集, 有 短柄至 无柄, 长圆状 卵形至 披 针形, 长达 1.5 厘米, 宽 0.3 — 1 厘米, 先端 急尖。 总状花 序短, 多花 密集, 有 花多达 30; 花 白色, 直径 2 — 2. 5 毫米; 花梗长 2 — 2. 5 毫米; 萼片 卵形, 长约 1.5 毫米, 宽 1 毫 米, 先端 圆形, 有白 色膜质 边缘, 花后 宿存; 花瓣倒 卵形, 长约 2 毫米, 先端 圆形, 基 部 渐狭成 短爪; 雄蕊长 1.2 — 1.5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长 0.5 毫米; 子 房长约 2 毫米, 有 很短的 花柱。 长角 果近圆 柱形, 长 6 — 9 毫米, 宽 1 毫米, 常镰状 弯曲, '果 瓣有 1 条 纵脉; 果梗长 2 — 3 毫米, 开展; 种子椭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褐色, 有细长 的柄。 花期 7 月, 果期 8 月。 产 中甸、 德钦, 生 草坡、 流 水砂石 地上, 海拔 3 600 — 3 700 米; 陕西、 青海、 新疆、 四川 西部、 西藏 也有。 亦见于 不丹、 尼 泊尔。 模式标 本采自 德欽白 马山。 2. 长叶 山嵛菜 图版 28, 2-6 川滇 山嵛菜 ( "图鉴 ") . 
1*1 版 28 1. 云南山 iff 桀 (原 变种) Eutrema y 議 anense Franch, var, yu 匪 nense ,具 花植株 ; 2 6. 长叶 山嵛菜 !=:• lancifolium (Franch. )(). E. Schulz,2. 植株 上部, 示 果序, 3. 萼片 ,4. 花辧, 5. 雄蕊, 6. 雌蕊; 7. 异叶 山嵛荣 E. heterophyllum (W. W. Smith) Hara, 具花 植株。 (杨建 昆绘) 
110  云南 植物志  Eutrema lancifolium (Franch. ) O. E. Schulz in Engl. (1924) ; Hand. -Mazz. (1931); "图 鉴,, (1972)*; C. Y. Wu (1984); K. C. Kuan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7)*. Goldbachia lancifolia Franch. (1886) , (1889) * . 多年生 草本; 根茎 粗短, 粗达 1.3 厘米, 向下 有垂直 的主根 及多数 纤维状 须根。 茎 直立, 高 25 — 100 厘米, 下部 无毛, 上部 疏生短 柔毛, 不分 枝或上 部稍有 分枝。 基生叶 和茎 下部叶 倒披针 形或狭 卵形, 长 5 — 11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先端 锐尖, 基部 渐狭, 全 缘或有 不明显 小齿, 膜质, 上面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两面 无毛; 茎 上部叶 无柄, 披针形 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3 — 6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抱茎, 下 面有时 沿中脉 有疏 柔毛。 花序 总状, 或通 常分枝 而为总 状圆锥 花序, 顶生, 多花, 无 苞叶; 花 白色, 直 径 5 — 7 毫米; 花梗长 7 — 8 毫米; 萼片狭 卵形, 长约 2. 5 毫米, 宽 1 毫米, 先端 圆形, 有 白 色膜质 边缘; 花瓣倒 卵形, 长约 3. 5 毫米, 宽 1.5 毫米; 雄蕊长 1.2 — 1.5 毫米, 花药 椭 圆形, 长仅 0.5 毫米; 子 房长约 1.5 毫米, 向 上骤狭 成长约 0.5 毫米的 花柱。 长角果 近圆 柱形, 长 1.2 — 2 厘米, 具 4 棱, 无毛, 果瓣有 1 条 纵脉; 果 梗长达 2 厘米; 种子狭 椭 圆形, 长约 3 毫米, 褐色。 花期 6 — 7 月, 果期 7 — 8 月。 产滇 西北, 生 山坡、 草丛、 林下、 沟边, 海拔 3 000-3 800 米; 甘肃、 四川 西部、 西 藏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Grierson 在 《不 丹植 物志》 (Flora of Bhutan) 中怀 疑本 种为 Eutrema himalaicum Hook. f. et Thorns. (1861) 之 异名。 3. 大花 山嵛菜 (变种 ) Eutrema deltoideum (Hook. f. et Thorns. ) O. E. Schulz var. grandiflorum O. E. Schulz (1926); C. Y.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多年生 草本; 根茎 横卧, 粗达 5 毫米, 有 纤维状 须根。 茎 直立, 具花 时高约 3 厘米, 无毛, 光亮, 基部淡 紫色, 上部有 短分枝 。基生 叶卵状 三角形 ,长 2. 5-5. 5 厘米, 宽 1. 8- 3. 5 厘米, 先 端钝, 基部深 心形, 向 基部有 波状细 圆齿, 其余 全缘, 近 肉质, 上面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两面 无毛, 脉 网两面 显著, 叶柄长 2 — 8 厘米, 疏生 细毛; 茎 生叶长 圆状三 角形, 较小, 基部平 截或浅 心形, 有 短柄。 总 状花序 腋生及 顶生, 花 时呈伞 房状, 果期 伸长, 无 苞片; 花白色 或玫瑰 红色; 花梗长 0.6 — 1 厘米; 萼片宽 卵形, 长 3 — 3 . 5 毫米, 宽 1.5 毫米, 先 端钝, 有白 色膜质 边缘; 花瓣 匙状倒 卵形, 长 6 — 7 毫米, 宽 1.5 毫米, 先端 圆形, 基部有 短爪; 雄蕊长 3 — 3. 5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长约 1 毫米; 雌蕊与 雄蕊近 等长, 子房 有胚珠 4, 花 柱短。 未成 熟长角 果狭披 针形, 顶端 渐狭, 有宿 存的短 花柱。 花、 果期 8 月。 产 中甸、 德钦, 生山坡 草地, 海拔 4 65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原 种见于 不丹。 4. 无 柱嵛菜 缺柱 山嵛菜 (中 国植 物志) Eutrema thibeticum Franch. (1885) ; O. E. Schulz in Engl. (1924); C. Y.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多年生 草本, 下部 无毛, 上部疏 生有疏 柔毛; 根茎 横卧, 粗约 4 毫米, 有纤 维状须 
十 字花科  111  根。 茎 多数, 纤细, 上升, 高 20 — 25 厘米, 不分 枝或少 分枝。 基生叶 心形、 肾形 或卵状 近 圆形, 长、 宽均 2. 5 — 3 厘米, 先端 圆形, 基部 心形, 边 缘有不 等大圆 齿或近 波状, 膜 质, 上面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两面无 毛或近 无毛, 侧 脉每侧 2 — 3 条, 各 有少数 支脉, 均 与中 脉两面 明显, 叶 柄长达 9 厘米; 茎生叶 卵状近 圆形或 卵状三 角形, 较小, 边 缘具圆 齿或波 状齿, 有 短柄。 花序 总状, 腋生及 顶生, 多花, 下方有 苞叶, 花 时呈伞 房状, 果 期 伸长; 花 白色, 直径约 4 毫米; 萼片卵 圆形, 长约 1.25 毫米, 宽 1 毫米, 先端 圆形, 有膜质 边缘; 花瓣长 圆形, 长约 3. 5 毫米, 宽 1 毫米, 先端 近截状 圆形, 基部渐 狭成短 爪; 雄蕊长 1.8 — 2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长 0.5 毫米; 雌蕊圆 柱形, 长约 2 毫米, 宽 0.5 毫米, 无 花柱, 柱头 微小。 未 成熟长 角果圆 柱形, 无 花柱。 花期 5 月。 产 德钦, 生山 坡上, 海拔约 3 200 米; 四 川西部 也有。 5. 云南 山嵛菜 (秦 岭植 物志) 滇 山嵛菜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山白菜 (中甸 ), 百叶 (丽 江纳 西族语 译音) Eutrema yunnanense Franch. (1889); Pritz. (1900) ; O. E. Schulz in Engl. (1924); 秦岭 植物志 (1974)'; 湖北 植物志 (1979)'; C. Y.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X. L. Yang (1988). Eutrema re fie scum T . Y. Cheo (1984), ( "reflexa"). 5a. 云南 山嵛菜 (原 变种) 图版 28, 1 var. yunnanense 多年生 草本, 全体无 毛或上 部被疏 柔毛; 根茎 横卧, 粗壮, 粗达 8 毫米, 密 生纤维 状 须根。 茎 直立, 高 25 — 80 厘米, 中空, 有细纵 条紋。 基 生叶近 圆形, 宽 10 — 16 厘米, 先 端钝, 基部深 心形, 边缘 有不明 显的波 状圆齿 或粗大 不规则 圆齿, 齿 尖有小 突尖, 膜 质, 上面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两面 无毛, 侧 脉每边 2 — 3, 各有 1 一 2 支脉, 均与中 脉两面 明显, 叶柄 扁平, 长达 25 厘米; 茎生叶 向上渐 变小, 心状卵 形至长 圆形, 先端 渐狭, 基 部浅 心形, 边 缘有不 规则波 状齿, 有 短柄。 总 状花序 腋花及 顶生, 具花 25 — 35, 最下方 有 苞叶, 花 时呈伞 房状, 果期 伸长; 花芽 球形, 花 白色, 直径 3. 5 — 4 毫米; 萼片 卵形, 长 1.5 毫米, 宽 1 毫米, 先端 圆形, 有白 色膜质 边缘, 背 面有微 柔毛; 花瓣长 圆形, 长 3. 5 — 6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先端 近截状 圆形, 基部 渐狭成 短爪; 雄蕊长 1.8 — 2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长 0.5 毫米; 雌蕊 瓶状, 长约 1 毫米, 花 柱长约 0.5 毫米。 长 角果棍 棒形, 长 0.9 — 1.3 厘米, 直径 1 一 2 毫米, 有宿存 花柱; 果梗 纤细, 长 0.5 — 1.5 (2.5) 厘米, 向下 反折; 种子长 圆状楠 圆形, 长 2. 2-2. 5 毫米, 宽 1 一 1. 5 毫米, 褐色。 花期 4 一 6 月, 果期 7 — 8 月。 产滇 西北, 生高山 云冷杉 林下、 山坡 草丛、 沟边, 海拔 2 600 — 3 200 米; 江苏、 浙 江、 湖北、 湖南、 陕西、 甘肃、 四川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叶可 做蔬菜 本 种与曰 本产的 "山 * 菜,, CEutrema wasabi (Sicb. ) Maxim. =Wasabia pungens Matsum. D 可能最 近缘, 或可充 该种代 用品。 后 者在日 本为食 "生 鱼" 所 必需的 调料。 5b. 细柔 山嵛菜 (变种 ) (秦 岭植 物志) var. tenerum O. E. Schulz in Engl. (1924); 秦岭 植物志 (1974); 中国 植物志 
112  云南 植物志  (1987); X. L. Yang (1988). 与 原变种 不同在 于植株 细弱, 被疏 柔毛, 高 20 — 30 厘米; 茎 细柔, 上升; 叶 较小, 基 生叶长 1 一 2 厘米; 花 较小。 产 鹤庆、 维西、 中甸, 生林下 或山坡 草地潮 湿处, 海拔 2 900 — 3 300 米; 陕西、 湖 北、 四川 也有。 28. 大 蒜芥属 Sisymbrium L. 一年、 二年或 多年生 草本, 无 毛或具 单毛。 茎 直立, 分 枝或不 分枝。 叶为大 头羽裂 或羽状 深裂或 不裂。 总 状花序 在果时 伸长。 花 小或中 等大, 多为 黄色, 少 数白色 或淡红 色; 萼片 直立, 长 圆形, 先 端钝, 基 部不成 或稍成 囊状, 有膜质 边缘; 花 瓣长圆 状倒卵 形, 先端 钝圆, 下部 有爪; 雄蕊 分离, 花 丝无附 属物, 但 基部常 加宽; 子房 有多数 胚珠, 花 柱短, 加粗, 柱头稍 2 裂; 长 角果圆 柱形或 线形, 两侧稍 压扁, 开裂, 果瓣 凸起, 具 3 脉, 常 无毛。 种子 多数, 1 行, 长圆 形或椭 圆形; 子 叶背倚 胚根。 约 80 余种, 主要分 布于北 温带。 我国有 8 种 5 变种, 分布于 东北、 山东、 山西、 内 蒙古、 西 北部及 西南, 但主 产于西 北部及 西部; 云南有 2 种 1 变种, 产滇 西北。 分种 检索表 1 (2) 一 年生或 二年生 草本; 叶 全部大 头羽状 分裂, 顶裂 片长圆 状卵形 1. 异毛 大蒜芥 S. heteromallum 2 (1) 多年生 草本; 茎下部 和中部 叶羽状 全裂或 不裂, 茎 上部叶 不裂, 或茎下 部叶大 头羽状 分裂, 而 茎中、 上部叶 不裂。 3 (4) 植株高 30 — 100 厘米, 茎下部 和中部 叶羽状 全裂, 狭 卵形, 羽 状全裂 或不裂 而有粗 齿牙, 茎上 部叶 卵状披 针形, 边缘有 波状齿 2a. 黄 大蒜芥 S. luteum var. luteum 4 (3) 植 株高达 200 厘米, 茎下 部叶大 头羽状 分裂, 茎中、 上 部叶披 针形, 全缘或 具小齿 2b. 云南 大蒜芥 S. luteum var. yunnanense 1. 异毛 大蒜芥 图版 29, 1—4 垂果 大蒜芥 ( "图鉴 ") Sisymbrium heteromallum C. A. Mey. in Ledeb. (1831) * ; Forbes et Hemsl. (1886); Maxim. (1889); O. E. Schulz in Engl. (1924)* ; Vass. in Kom. (1939); Jafri (1973); 东 北植物 检索表 (1959); "图 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东北 草本 植物志 (1980); C. Y. Wu (1984); K. C. Kuan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7)*; X. L. Yang (1988). 一年或 二年生 草本。 茎 直立, 高 45 — 60 厘米, 有粗 硬毛, 上部 分枝。 茎下部 及中部 叶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4 一 12 厘米, 宽 2 — 40 毫米, 大 头羽状 分裂; 裂片 2 — 4 对, 顶 生裂片 长圆状 卵形, 有不 等大的 微齿, 侧生 裂片长 圆形, 有疏 齿或近 全缘, 叶 片均膜 质, 上面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下面在 中脉及 侧脉上 有小粗 硬毛,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有粗 硬毛; 茎 上部叶 无柄, 羽状 浅裂, 裂 片披针 形或宽 线形。 总 状花序 顶生; 花 直径约 2 毫 
图版 29 4. 异毛 大蒜芥 Sisymbrium heteromallum C. A. Mey. , 1. 植株 t 部, 示花 果枝, 2. 花, 3. 雄蕊, 4. 花辦; 8. 尖果 寒原荠 (原 变种) Aphragmus oxycarpus (Hook. f. et Thorns. ) Jafri var. oxycarpus , 5- 具花 植株, 6. 花, 7. 花瓣, 8. 雄蕊; 9—10. 大花 念珠芥 Torularia humilis (C. A. Mey. ) O. E. Schulz, f. grandiflora, 9. 具花 植株, 10. 具果 植株。 (杨建 昆绘) 
114  云南 植物志  米; 萼片 直立, 长 圆形, 长 3 — 3. 5 毫米, 宽 0.75 毫米, 先 端钝; 花瓣 黄色, 长 圆状倒 卵形, 长 4 一 5. 5 毫米, 宽 1.2 — 1.5 毫米, 先端 圆形, 下部 有爪; 雄蕊长 4. 5 — 5. 5 毫米, 花药 椭圆形 ,长 0. 7 毫米; 雌 蕊长约 5. 5 毫米。 长角 果线形 ,纤细 ,长 6 — 8 厘米, 宽 0. 75 毫米, 无毛, 喙长 0.5 毫米; 种子 1 行, 椭 圆形, 长约 0.5 毫米, 棕 黄色。 花、 果期 8 月。 产 德钦, 生 林下, 海拔约 3 100 米; 东北、 山东、 山西、 陕西、 甘肃、 青海、 四川、 西藏 也有。 亦见于 朝鲜、 日本、 蒙古、 中亚、 西伯 利亚、 喜马 拉雅、 尼 泊尔、 巴基 斯坦。 2- 黄 大蒜芥 黄 花蒜芥 ( "图鉴 ") Sisymbrium luteum (Maxim. ) O. E. Schulz (1918), in Engl. (1924); 东 北植物 检索表 (1959)*; "图 鉴" (1972)*; C. Y.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Hes peris lutea Maxim. (1873). 2a. 黄 大蒜芥 (原 变种) var. luteum 多年生 草本。 茎 直立, 高 30 — 100 厘米, 圆 柱形, 有细纵 条纹, 有 时呈淡 紫色, 分 枝, 茎 及分枝 有伸展 硬毛。 基 生叶具 长柄, 宽 卵形, 有逆向 齿牙; 茎下部 和中部 叶狭卵 形, 长 6 — 12 厘米, 宽 3 — 5 厘米, 羽状 全裂, 侧裂片 1 一 3 对, 或有粗 齿牙, 叶柄长 1. 5- 4 厘米; 茎上 部叶近 无柄, 小, 卵状披 针形, 长 4. 5 — 8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边缘 具波状 齿; 叶 片均近 膜质, 两面 有伸展 硬毛, 下面 尤甚。 总 状花序 顶生; 花直径 5 毫米; 萼片 直立, 长 圆形, 长 6 — 7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先 端钝; 花瓣 黄色, 长圆状 卵形, 长达 10 毫米, 宽 1.5 毫米, 先端 钝圆, 下部 有爪; 雄蕊长 6 — 7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长 2. 5 毫 米; 雌 蕊长约 7 毫米。 长 角果圆 柱形, 长 8 — 14 厘米, 宽约 1.5 毫米, 近 扁平, 稍 下垂, 无毛, 喙长 2 — 3 毫米; 果梗长 8 — 12 毫米; 种子长 圆形, 长 1.5 — 2. 5 毫米, 褐色, 一 端有 膜质附 属物。 花期 6 月, 果期 9 月。 产 中甸、 德钦, 生 草丛、 路边、 宅旁, 海拔 2 500 — 3 200 米; 东北、 山东、 山西、 陕 西、 甘肃、 青海、 四川 也有。 亦见于 朝鲜、 日本。 2b. 云南 大蒜芥 (变种 ) var. yunnanense (W. W. Smith ) O. E. Schulz in Engl. (1924); C. Y. Wu (1984). Sisymbrium yunnanense W. W. Smith (1920) ; ? Hesperis lutea prol. yunnanense W. W. Smith (1915). 与原变 种不同 在于植 株高达 200 厘米; 茎下 部叶大 头羽状 分裂, 茎中、 上部 叶披针 形, 全 缘或具 小齿。 产 中甸, 生林下 河边, 海拔约 2 000 米; 四川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根有乙 醚味, 作 麻药, 治皮肤 起泡。 
十 字花科  115  29. 寒 原养属 Aphragmus Andrz. ex DC. 矮小、 多茎 的多年 草本。 基茎 自基部 至中部 无叶, 常被短 柔毛。 单叶, 肉质, 无毛, 上部 叶近似 苞叶, 密 集且承 托短縮 的总状 花序。 花小, 花 梗短; 萼 片直立 开展, 脱落, 基 部 等大, 外萼 片宽长 圆形, 内萼片 卵形, 先端均 圆形, 具 膜质狭 边缘; 花 瓣白色 或浅丁 香 紫色, 倒 卵形, 先端近 截形且 具波状 小齿, 有少数 脉纹, 基部收 缩成或 长或短 的爪; 雄 蕊 6, 外方的 上升, 花丝 柔弱, 花药宽 心形, 先 端钝; 侧 蜜腺半 圆形, 内方 开口, 中蜜腺 呈半 环状, 内侧 开口; 雌蕊 瓶状, 近 无柄, 子房 有胚珠 6 — 12, 花 柱短, 柱头扁 头状。 短 角果 卵状长 圆形, 两端 略尖, 近 扁平, 顶端有 细短的 花柱, 2 室, 2 瓣 开裂, 果瓣有 1 明 显 中脉, 侧 网脉不 明显, 隔 膜不完 全或不 存在, 有时 完全; 种子 2 行, 卵珠 形或近 球形, 较大, 光滑, 湿时不 发粘; 子 叶背倚 胚根。 6 种, 分 布自喜 马拉雅 经中亚 至西伯 利亚东 北部。 我国有 2 种,. 产西南 山区; 云南有 1 种 1 变种, 产 滇北及 西北。 1. 尖果 寒原荠 图版 29, 5-8 小石莲 (禄劝 ) Aphragmus oxycarpus (Hook. f. et Thorns. ) Jafri (1956) , (1973) ; Hara (1971) ; K, C. Kuan (1985)* ; 中国 植物志 (1987)*. Braya oxycarpa Hook. f. et Thorns. (1861) ; O. E. Schulz in Engl. (1924) ; Vass. in Kom. (1939); Baehni (1956); Hara (1975), (1979); C. Y. Wu (1984); Griers. (1984) ; B. alpina auct. non Sternb. et Hoppe : Hook. f. et T. Anders. (1872), ex parte; B. rubicunda Franch. (1886) ; (1889); Eutremal przewalskii Maxim. (1889)*; Hemsl. et Pearson (1902); Fedtschenko (1903), (1906) ; B. rosea auct. non (Turcz. ) Bunge : Diels (1912). la. 尖果 寒原荠 (原 变种) var. oxycarpus 多年生 草本。 基茎长 2 — 4. 5 厘米, 其后 长可达 7 厘米, 下部密 被干膜 质增大 的叶柄 基部, 上部 多叶, 无毛或 稍密被 卷曲的 单毛或 2 叉状短 柔毛, 毛被 常延至 花梗。 基生叶 花 时大多 干枯, 密集, 窄 倒卵状 匙形, 长约 1.3 厘米, 宽 0.4 厘米, 先 端钝, 基 部渐狭 成 细柄, 全缘; 茎生叶 长圆状 线形, 长达 1.5 厘米, 宽 0.2 — 0.3 厘米, 先端 略钝, 基部 渐狭成 短柄, 全 缘或近 全缘, 上部的 茎生叶 渐变成 苞片; 各 叶均近 肉质, 无毛或 疏被茎 上 类型的 毛被。 总 状花序 花时较 疏松, 其后更 疏松, 具 5 — 12 花, 有 苞片; 花梗长 3 — 6 毫米; 萼片倒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3 毫米, 宽 1.5 毫米, 先 端钝, 背面无 毛且带 紫色; 花 瓣倒 卵形, 长 4. 5 — 5 毫米, 初时 白色, 其后 紫色或 红色, 先端圆 形或近 微缺, 基 部渐狭 成爪, 有密 脉纹; 雌蕊 无毛, 狭 瓶状, 子房 有胚珠 11 一 15, 花 柱细, 长 0.5 毫米, 柱头 微小, 扁。 短角果 卵状长 圆形, 长 (2) 6 — 8 毫米, 宽 (1) 1.5 — 2 毫米, 顶端渐 狭并有 长不及 1 毫米的 花柱; 果 梗直立 开展, 长 4 一 6 毫米; 种子 卵形, 长约 1 毫米, 淡 褐色, 种脐 黑色。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 一 9 月。 
116  云南 植物志  产 洱源、 丽江, 生 草丛、 岩隙碎 石间、 或山谷 溪边, 海拔 3 700 — 4 200 米; 四川、 西 藏 也有。 亦 见于克 什米尔 地区至 锡金、 不丹、 巴基 斯坦、 阿 富汗东 北部、 中亚。 lb. 小果 寒原荠 (原 变种) var. microcarpus Z. X. An (1981); 中国 植物志 (1987). 与原 变种的 区别在 于短角 果小, 长约 2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常蓝 黑色。 产 禄劝, 生岩 隙碎石 间,' 海拔 3 700 米; 新疆 也有; 天 山中部 亦有。 30. 念 珠芥属 Torularia (Coss. ) O. E. Schulz 一年、 二年或 多年生 草本, 具单 毛及分 叉毛。 茎基部 分枝, 直立, 斜 上或铺 散状。 叶 小, 全缘, 具 齿或逆 向羽状 分裂, 基生叶 常呈莲 座状, 有柄, 茎生叶 无柄, 半抱 茎至楔 形。 总 状花序 顶生, 有或无 苞片; 花小, 白色、 粉 红色或 紫色; 萼片 近直立 开展, 卵圆 形或长 圆形, 基 部不成 囊状, 有膜质 边缘; 花 瓣比萼 片长, 匙 形或倒 卵形, 先端 平截或 微缺; 雄蕊 6, 花丝丝 状,、 无 齿或附 属物, 花药 卵形; 子房圆 柱形, 有胚珠 5 — 34, 花柱 短, 柱头 2 裂。 长角果 线形, 近圆筒 形或近 圆形, 或种 子间缢 缩成念 珠状, 开裂, 直、 弯 曲或 拳卷, 常 有毛; 果瓣 坚硬, 中脉 明显; 隔膜不 透明; 种子 1 行, 多数, 椭圆 状长圆 形或长 圆形, 黄 褐色; 子叶 背倚胚 根或斜 向背倚 胚根。 约 13 种, 主 要分布 于中亚 和地中 海区。 我国有 9 种, 大部分 分布于 西北和 西南; 云 南有 1 种中的 2 变型, 产滇 西北。 la. 大花 念珠芥 (变型 ) 图版 29, 9-10 Torularia humilis (C. A. Mey. ) O. E. Schulz f. grandiflora O. E. Schulz (1924); C. Y. Wu (1984); K. C. Kuan (1985). Torularia humilis (C. A. Mey . ) O. E. Schulz prol. venusta O. E. Schulz (1931); C. Y. Wu (1984). 二年或 多年生 草本, 全 体具单 毛或分 叉毛; 根圆 锥形, 坚硬, 有少数 须根。 茎直立 或铺 散状, 高 2 — 20 厘米, 多基部 分枝, 下 部有时 紫色。 基 生叶莲 座状, 有 长柄, 倒披 针形或 线状椭 圆形, 长 15 — 30 毫米, 宽约 7 毫米, 先端 钝圆, 基部 渐狭, 边缘有 2 — 4 牙 齿或近 全缘; 茎生叶 相似, 向上 渐小, 且 短柄至 无柄。 总状 花序 顶生, 下 部数花 常有苞 片; 花 直径约 3 毫米, 花梗长 2 — 4 毫米; 萼片长 圆形, 长 2. 5 — 3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先 端钝, 背部 有毛, 有膜质 边缘; 花瓣倒 卵形, 长 4 一 6 毫米, 宽 2 — 2. 5 毫米, 先端 圆形, 下部 有爪; 雄蕊长 2 — 2. 5 毫米; 雌 蕊长约 4 毫米, 花 柱短, 柱头 2 裂。 长 角果线 形或近 圆 柱形, 长 1 一 2 厘米, 宽约 1 毫米, 直立, 劲直或 上部稍 弯曲, 念 珠状, 开裂, 顶端有 长 1 毫米的 花柱; 果梗长 3 — 5 毫米, 近 直立或 斜上; 种子椭 圆状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淡 褐色。 花期 5 — 6 月, 果期 7 — 8 月。 - 产 丽江、 中甸, 生湖边 砾石滩 或河边 沙地, 海拔 3 200 — 3 950 米; 山西、 青海、 新 疆、 四川 也有。 亦见 于西伯 利亚。 lb. 喜湿 念珠芥 (变型 ) f. hygrophila (Fourn. ) O. E. Schulz in Engl. (1924); Hand. -Mazz. (1931); C. 
十 字花科  117  Y. Wu (1984); K. C. Kuan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7). Sisymbrium humile C. A. Mey. var. hygrophilum Fourn. (1865); Arabis piasezkii Maxim. (1889)*. 与 上一变 型不同 在于叶 卵形, 边 缘羽状 半裂, 每侧 2 — 4 裂。 产 丽江, 生 林下砂 地上, 海拔 3 350-3 400 米; 青海、 西藏 也有。 亦 见于俄 罗斯、 北 美。 31. 肉 叶养属 Braya Sternb. et Hoppe 矮小、 丛生、 多年生 草本, 多 少被分 枝毛或 单毛。 茎通 常近花 葶状。 单叶, 稍 肉质, 全 缘或具 疏齿, 基 部增大 且渐狭 成柄, 茎下 部叶莲 座状。 总状 花序无 苞片; 萼片 直立开 展, 宿存, 外方 的宽长 圆形, 先 端钝且 微缺, 内方的 长圆状 卵形, 先端钝 且常有 小齿, 基 部非 囊状, 均有 宽膜质 边缘; 花瓣 白色或 淡黄色 或淡红 紫色, 大都 略长于 萼片, 倒 卵形, 先 端多少 截形, 基部 楔形, 有少数 脉纹; 雄蕊 6, 外方 的有时 上升, 花丝 线形, 花 药短, 心形, 顶 端钝; 中蜜 腺无, 侧 蜜腺半 圆形, 内方 开口, 有 时在短 雄蕊的 两侧念 珠状, 稀 伸长而 汇合; 雌 蕊宽圆 柱形或 瓶状, 无毛, 常被疏 柔毛, 子房 有胚珠 4 一 26, 花 柱短, 柱 头扁 球形, 近 2 裂。 角果长 圆形、 长 圆状椭 圆形、 倒 卵形至 线形, 果瓣有 1 中脉, 侧脉 细而 网结, 隔膜 完全, 透明; 种子 2 行, 卵形, 光滑, 湿时不 发粘; 子 叶背倚 胚根。 约 20 种, 分布于 环北极 地区、 阿尔卑 斯山、 中亚以 及喜马 拉雅。 我国有 5 种 2 变种, 主产西 北及西 南高山 地区; 云南有 2 种, 均产滇 西北。 . 分种 检索表 1 (2) 叶倒卵 状长圆 形至长 圆形, 长 1.5 — 2 厘米, 宽 0.5 — 0.7 厘米; 角果 线形, 长约 1.8 厘米, 宽 2 毫米 1. 长角 肉叶荠 B. siliquosa 2 (1) 叶线 形或狭 线形, 长 1. 5-2 厘米, 宽 0. 1-0. 2 厘米; 角果长 圆形, 长 3 — 4 毫米, 宽约 1. 2 毫 米 2. 细 肉叶荠 B. forrestii 1. 长角 肉叶荠 Braya siliquosa Bunge (1839), (1841), (1842); Ledeb. (1842); Trautv. (1844); Regel (1859); Rouy (1903); O. E. Schulz in Engl. (1924); N. Busch. (1931); Vass. in Kom. (1939); C. Y.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Braya versicolor Turcz. (1842) ; Sisymbrium siliquosum Fourn. (1865) ; S. versicolor Fourn. (1865) ; Hes peris siliquosa (Fourn. ) O. Kuntze (1891) ; H. versicolor (Fourn. ) O. Kuntze (1891). 多年生 草本, 大都 矮小, 高 4 一 7 厘米。 基茎 下部密 被宿存 干膜质 的叶柄 基部, 上部 有叶, 直至花 梗均被 2 叉状 硬毛。 茎生 叶倒卵 状长圆 形至长 圆形, 长 1.5 — 2 厘米, 宽 0. 5 — 0.7 厘米, 先端短 尖或近 钝圆, 基部宽 楔形且 渐狭成 长柄, 全缘, 被 2 叉状 硬毛。 总 状 花序有 6 — 10 花, 密集; 花梗长 1 一 2. 5 毫米; 萼 片宽长 圆形, 长约 2 毫米, 无毛, 先 
118  云南 植物志  端 紫色, 脱落; 花瓣 白色, 其后 玫瑰红 紫色, 倒卵状 楔形, 长约 3. 5 毫米。 角果 线形, 长 约 1.8 厘米, 宽约 2 毫米, 绿 但带紫 红色, 密被白 硬毛, 顶端 有长约 2 毫米的 花柱。 花期 8 月, 果期 9 月。 . 产 中甸, 生 石坡石 砾间, 海拔 4 300 — 4 700 米; 青海 也有。 亦见 于阿尔 泰山、 俄罗 斯 (远 东和西 伯利亚 )、 北美。 2. 细 肉叶荠 Braya forrestii W. W. Smith (1913); Hand. -Mazz. (1931); W. T. Wang (1987). , 多年 生丛生 草本, 矮小, 高约 6. 5 厘米。 基茎 分枝及 小分枝 多数, 下 部密被 宿存干 膜质 的叶柄 基部, 上部 有叶, 直 至花梗 被单毛 及短分 枝毛。 叶均 基生, 线 形或狭 线形, 长 1.5 — 2 厘米, 宽 1 一 2 毫米, 先端短 尖或近 钝圆, 基 部楔形 渐狭成 叶柄, 全缘, 古 铜色, 两面 无毛。 总 状花序 密集, 具 6 — 10 花; 花梗 极短, 长 1 一 2 毫米; 萼 片宽长 圆形, 长约 2 毫米, 无毛, 暗 褐色; 花瓣 白色, 其后淡 紫色, 倒卵状 楔形, 长约 3. 5 毫米; 子房 无毛, 花柱 较细, 柱头与 花柱近 等宽。 角果长 圆形, 较短, 长 3 — 4 毫米, 宽约 1.2 毫米, 无毛, 顶端有 较细的 花柱。 花、 果期 7 月。 产 丽江, 生流石 滩上, 海拔约 4 0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32- 无 隔芥属 Staintoniella Hara 矮小、 无毛、 多年生 草本; 根茎粗 而长。 基生叶 少数, 卵形或 匙形, 全缘, 有 长柄。 花茎 无叶。 花序 总状, 有叶状 苞片; 花中 等大, 紫色或 白色; 萼片 直立, 开展, 卵状长 圆形, 先端 钝圆, 基 部不成 囊状, 有膜质 边缘, 脱落; 花瓣倒 卵形, 先端 截形或 微缺, 下 部有 狭爪; 雄蕊 6, 近 等长, 花丝 线形, 无附 属物, 花药 卵形; 子房倒 卵形, 有胚珠 2 行, 约 10, 花 柱短, 柱 头小。 长 角果倒 卵形, 侧扁, 果瓣有 细脉, 隔 膜完全 消失; 种 子长圆 形, 压扁, 褐色。 2 种, 分布于 喜马拉 雅山区 与昆仑 山区。 我 国仅有 1 种; 云南 西北部 亦产。 1. 轮叶 无隔芥 (中国 种子植 物科属 辞典) 图版 30, 1-3 轮生 肉叶芥 ( "图鉴 "), 轮叶芥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无隔芥 (西 藏植 物志) Staintoniella verticillata (Jeffrey et W. W. Smith) Hara (1974)*, (1979); C. Y. Wu (1984); K. C. Kuan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7)*. Cardamine? verticillata Jeffrey et W. W. Smith (1913) ; Braya verticillata (Jeffrey et W. W. Smith) W. W. Smith (1919); "图 鉴,, (1972)*. 多年生 草本; 根茎粗 而长, 粗约 2 毫米, 长 5 — 8 厘米, 幼 时成匍 匐状, 先端 有数个 小鳞 状叶和 灰色扩 展宿存 叶柄。 叶 基生, 4 一 8 轮生, 叶片 匙形, 长 7 — 13 毫米, 宽 3 — 7 毫米, 先端 钝圆, 基部 渐狭, 肉质, 全缘, 两面 无毛, 叶脉不 明显; 叶柄长 10 — 15 毫 米。 花茎 直立, 高 3 — 10 厘米, 纤细, 1 一 2 条, 无毛; 总 状花序 顶生, 有密生 的花; 苞 片 互生, 似 叶片, 但 较小; 花直径 6 — 8 毫米, 花梗长 3 — 6 毫米, 无毛; 萼片卵 状长圆 形, 长 3 毫米, 宽 2 毫米, 先端 钝圆, 边缘 透明; 花瓣 白色, 倒 卵形, 长 6 — 8 毫米, 先 
图版 30 . 1—3. 轮叶 无隔芥 Staintoniella vertidllata (Jeffrey et W. W. Smith) Hara, 1. 具花、 果 植株, 2. 花 纵剖, 3. 长 角果, 4—5. 察隅 阴山荠 Yinshania chayiiensis Y. H. Zhang, 4. 具果 植株, 5. 短 角果, 6 8. 播娘蓠 Descurainia sophia (L. ) Schur, 6. 植株 上部, 7. 花, 8. 长 角果。 (^孝 濂绘) 
120  云南 植物志  端 截形或 微缺, 下部有 狭爪; 雄蕊近 等长, 长约 3. 5 毫米, 花药 卵形, 长约 0.5 毫米; 子 房倒 卵形, 与 雄蕊近 等长, 花 柱短, 柱 头小。 长 角果倒 卵形, 侧扁, 长约 1 厘米, 宽约 6 毫米, 顶端 有长达 1.5 毫米的 细尖; 果瓣有 细脉, 无毛; 隔 膜完全 消失; 种子 2 行, 长 圆形, 长约 1. 5 毫米, 褐色。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中甸、 德钦, 生高 山流石 滩上, 海拔 3 800 — 4 200 米; 青海、 四川 西部、 西藏也 有。 亦 见于尼 泊尔。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钦。 33. 阴 山荠属 Yinshania Ma et Y. Z. Zhao 一年生 或多年 生直立 草本, 被单 毛或分 枝毛, 或 单毛和 分叉毛 混生, 稀无毛 或近无 毛。 茎具 细棱, 多 分枝。 叶羽 状全裂 或羽状 深裂, 具 叶柄, 稀羽状 复叶。 总状花 序顶生 或 腋生, 具多 数花; 花小, 萼片 开展, 等长, 长 圆状椭 圆形, 先端 圆形, 基 部不成 囊状; 花瓣白 色或淡 红色, 倒 卵形, 先端 圆形, 基部 收缩成 短爪; 雄蕊 6, 花丝 线形, 花 药椭圆 形或 椭圆状 心形; 侧 蜜腺位 于短雄 蕊基部 两侧, 三 角状卵 球形, 无中 蜜腺; 子房 近圆球 形 或长卵 球形, 无柄, 具胚珠 4 一 22 颗, 花 柱短, 柱 头扁压 头状, 比花柱 稍宽。 短角果 近 圆球形 或长卵 球形, 果瓣稍 突起, 开裂, 表 面密被 小泡状 突起; 隔膜 白色, 膜质, 光 亮, 无脉, 有时 穿孔; 种子 2 行, 悬垂于 线状珠 柄上, 扁压卵 球形; 种皮 褐色, 具细网 状 纹饰, 有或 无粘性 物质; 子 叶缘倚 或背倚 胚根。 约 8 种 3 变种, 产 西藏东 南部, 向 东分布 到湖北 西部, 南自贵 州北部 向北分 布到内 蒙古 中部, 大 约北纬 28° — 41°, 东经 97° — 114. 2° 范围, 大 多分布 于局部 地区, 海拔 800 — 3 600 米; 云南西 北部有 1 种。 1. 察隅 阴山荠 (植物 研究) 图版 30, 4-5 Yinshania zayilnensis Y. H. Zhang (1987) * . Camelina yunnanensis auct. non W. W. Smith : C. Y. Wu (1984) ; An (1987) * - 一年生 草本; 根长 锥形, 直伸或 弯曲, 少 分枝, 有 纤维状 须根。 茎 直立, 高 (15 —) 50 — 60 厘米, 具棱, 被 单毛及 2 — 3 叉 状毛, 多 分枝, 分枝 纤细。 基 生叶及 下部茎 生叶叶 片羽状 分裂, 轮廓三 角状长 圆形, 长达 6 厘米, 宽 3. 5 厘米, 顶 裂片长 圆状披 针形, 侧 裂片 4 一 5 对, 长 圆形, 裂片 均先端 锐尖, 基部 楔形, 羽状 再分裂 或偶有 全缘, 叶柄长 2 — 3 厘米; 上部茎 生叶渐 变小, 羽状 分裂, 侧裂片 2 — 3 对, 裂片全 缘或近 全缘; 各 叶两面 均被 单毛及 2 — 3 叉状毛 。总 状花序 顶生, 花 期近伞 房状, 花后十 分延伸 ,长达 (5 —) 10- 15 厘米; 花小, 直径 1.5 毫米; 萼片长 圆形, 长 0.7 毫米, 宽 0.3 毫米, 浅 绿色; 花瓣 白色, 长约 1 厘米。 短 角果椭 圆形, 长 3. 5 毫米, 宽 1.5 毫米, 开裂; 果瓣 凸起; 隔膜 膜质, 白色, 光亮, 无脉; 宿 存花柱 棒形, 长 0.5 毫米; 果梗 斜伸, 长 5 — 10 毫米; 种 子 2 行, 多数, 卵形, 长约 0.7 毫米, 具网 状穴, 褐色, 湿时 发粘; 子 叶背倚 胚根。 花期 5 — 6 月, 果期 7 — 8 月。 产滇 西北, 生 沟谷林 中或灌 丛中, 海拔 2 600 — 3 000 米;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沟 繁缕科  121  34- 播 娘蒿属 Descurainia Webb et Berth, nom. conserv. 一年、 二年或 多年生 草本, 有单 毛及叉 状毛。 叶 2 — 3 回羽状 全裂, 裂 片线形 或长圆 形。 总状花 序有多 数花, 果期极 延长, 无 苞片; 花小, 黄 绿色、 黄 色或淡 黄色, 有时淡 紫色; 萼片 直立, 早落, 基 部不成 囊状; 花瓣 匙形, 短于 萼片或 与其近 等长; 雄蕊 6; 花 柱短, 柱头 头状, 凹陷。 长角果 线形, 近圆 柱状, 常 上弯, 2 室, 开裂; 果瓣稍 凸出, 有 1 脉; 隔膜 透明; 种子 1 一 2 行, 长圆 形或椭 圆形, 湿时 发粘; 子 叶背倚 胚根。 约 55 种, 产寒带 及温带 美洲、 欧亚 大陆、 非洲北 部以及 南非。 我国有 2 种, 除华南 外几 产南北 各地; 云南有 1 种, 产滇 东北及 西北。 1. 播娘萬 (救荒 本草) 图版 30, 6-8 Descurainia sophia (L. ) Schur (1866); Busch in Kom. (1939); "图 鉴,, (1972)* ; 秦岭 植物志 (1974)'; K. F. Beat (1977); 湖北 植物志 (1979);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80); C. Y. Wu (1984), X. L. Yang (1988). Sisymbrium sophia L. (1753) ; Hook. f. et T. Anders. (1872); Forbes et Hemsl. (1886); Diels (1905); Busch (1913); 兰州植 物通志 (1962); Descurainia sophia (L. ) Webb ex Prantl in Engl, et Prantl (1891); O. E. Schulz in Engl. (1924); Kitam. (1955);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1959); Jafri (1973); 内蒙古 植物志 (1978); Hara (1979); Griers. (1984); K. C. Kuan (1985)* ; 中国 植物志 (1987). 一年生 草本, 高 30 — 100' 厘米。 茎 直立, 圆 柱形, 密被白 色卷毛 和叉状 毛至近 无毛, 上部多 分枝。 茎生叶 轮廓倒 卵形, 2 — 3 回羽状 全裂, 末回 裂片狭 线形或 线状长 圆形, 长 3 — 5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两面 密被灰 白色卷 毛或近 无毛, 下部叶 有柄, 上部叶 无柄。 花序 总状, 有花 50 — 200 朵; 花淡 黄色, 直径约 2 毫米, 花梗 纤细, 长 6 — 8 毫米, 无毛; 萼片 直立, 狭长 圆形, 先 端钝, 长约 2 毫米, 外面有 叉状细 柔毛; 花瓣 匙形, 短 于萼片 或 与其近 等长, 花药长 0.5 毫米; 子房 有胚珠 24 — 34, 花 柱短。 长 角果黄 绿色, 狭 线形, 长 2 — 3 厘米, 宽约 1 毫米, 斜 上而稍 内弯, 先端 略尖, 隔膜 透明, 有 2 条 明显的 脉纹; 种子 1 行, 椭圆 形或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褐色, 有极细 网纹。 花期 5 月, 果期 6 — 7 月。 产 东川、 丽江、 中甸, 生 林缘、 路 旁及草 地上, 海拔 2 500 — 3 300 米; 除华 南外各 地 也有。 亦 见于亚 洲其它 地区、 欧洲、 非洲北 部以及 北美。 全株 入药, 治 翳子、 痢疾、 经血 不调, 又可 利尿、 消肿、 止咳 平喘; 种 子含油 40%, 工 业用及 食用。 52. 沟繁 缕禾斗 Elatinaceae num. 草本或 矮小亚 灌木, 或 为水生 草本。 单叶, 对生或 轮生, 全缘或 具齿, 有成 对的托 叶。 花小, 两性, 辐射 对称, 单花腋 生或组 成腋生 的聚伞 花序; 花 萼薄膜 质或具 近透明 的 边缘, 分离 或稀稍 连合。 萼片 5 或 2 — 4, 覆瓦状 排列, 宿存; 花瓣 与萼片 同数, 分离, 
122  云南 植物志  膜质, 宿存; 雄 蕊与花 瓣同数 或为其 2 倍, 分离, 花药 背着, 2 室; 子房 上位, 2 — 5 室, 胚珠 多数, 生于 中轴胎 座上, 花柱与 子房室 同数, 分离, 柱头 头状。 果为 蒴果, 小, 室 轴 开裂; 种子 多数, 长 圆形, 小, 有棱和 皱紋, 胚 乳无或 近无, 子 叶短, 胚 根紧靠 种脐, 胚直或 弯曲。 2 属约 40 种, 分布 于温带 和热带 地区。 我国有 2 属 6 种, 南北各 省均有 分布; 云南 产 2 属 3 种。 分属 检索表 、 1. 花瓣 5, 萼片 分离, 有 明显的 中肋; 蒴果脆 壳质, 5 瓣裂 1. 田 繁缕属 Bergia 1. 花瓣 2 — 4, 萼片 下部稍 连合, 无 中肋; 蒴果 膜质, 3 瓣裂 2. 沟 繁缕属 Elatine 1. 田 繁缕属 BergiaL. 草 本或亚 灌木, 直 立或匍 匐状, 多 分枝。 叶 对生, 边缘有 细齿, 具 叶柄。 花 多数, 排 列成腋 生聚伞 花序或 簇生于 叶腋; 萼片 5, 离生, 有 明显的 中肋, 边缘 膜质, 先端长 渐尖; 花瓣 与萼片 同数, 离生, 膜质; 雄蕊 与花瓣 同数或 较多, 但不 超过其 2 倍; 子房 上位, 卵 形或近 球形, 5 室, 每室 具多数 胚珠, 花 柱短, 柱头 头状。 蒴果脆 壳质, 5 瓣裂。 约 25 种, 分布 于热带 和温带 地区。 我国有 3 种, 分布于 南部各 省区; 云南产 1 种。 1. 假 水苋菜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 图版 31, 1-6 田繁缕 (海 南植 物志, 广州 植物志 ), 火开荆 (金屏 ) Bergia ammannioides Roxb. (1814) , nom. nud. ; ex Roth. (1821) » descr. ; DC. (1824); Roxb. (1832); Wight in Hook. (1832)*, (1839)*; Dyer (1875); Hance (1878)* ; Forb. et Hemsl. (1886); Lecte (1909); Hand. -Mazz. (1931); Merr. (1937) ; Gorschk. in Schischkin et Bobr. (1949) ; Backer in van Steenis (1951) ; 海南 植物志 (1964), in nota ; "图 鉴,, (1972)*; S. Guha (1975); T. C. Whtmore in Hara et al.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248. (1984). 草 本或亚 灌木, 高 10 — 35 厘米。 茎圆 柱形, 直 立或下 部分枝 外倾, 具多数 分枝, 茎 和分 枝均被 腺毛。 叶线 状倒披 针形、 倒披 针形、 倒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0. 6 — 2 厘米, 宽 0. 2- 0.8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楔形, 表面近 无毛, 背面沿 脉疏被 短毛, 边 缘具不 整齐的 锐齿, 中脉 在表面 微凹, 在背面 突起, 侧脉 2 — 3 对; 叶 柄短, 略被 缘毛; 托叶近 膜质, 2 深裂, 裂片披 针形, 长 1.5 — 2 毫米, 边缘具 撕裂状 小齿。 花朵 簇生于 叶腋; 花梗 纤细, 长 1 一 3 毫米, 被细 柔毛; 萼片 绿色, 两 侧常带 紫色, 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约 1 毫米, 先端 渐尖; 花瓣 5, 膜质, 淡紫 红色, 狭椭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先端 急尖; 雄蕊 5, 比花 瓣短, 花丝 线形, 花药长 圆形; 子房卵 圆形, 稍短于 雄蕊, 具 5 条 纵沟, 花柱 5, 短, 柱头 头状。 蒴果卵 圆形, 长约 1 毫米, 5 瓣裂, 成 熟时带 红色, 具多数 种子; 种子卵 珠形, 极小。 花 果期几 全年。 分布于 金屏、 砚山、 勐腊、 凤庆 等地, 生海拔 1 200 — 1 700 米的 水边或 草地; 我国 
图版 31 假 水苋菜 Bergia ammannioides Roxb. , 1. 全株, 2. 花 外形, 3. 萼片, 4. 花辦, 5. 雄蕊和 雌蕊; 6. 蒴果 (肖 溶绘) 
124  云南 植物志  南方各 省区有 分布。 亚洲、 非洲和 澳大利 亚的热 带和亚 热带地 区均有 分布。 2. 沟 繁缕属 Elatine L. 水生 草本。 茎 纤细, 匍 匐状, 常节上 生根。 叶小, 对生 或有时 轮生, 常 全缘, 具短 柄。 花 极小, 单生于 叶腋, 每 节常仅 1 花; 萼片 2 — 4, 基部稍 连合, 膜质, 先端具 钝头; 花瓣 2 — 4, 略长于 萼片; 雄 蕊与花 瓣同数 或为其 2 倍; 子房 上位, 近 球形, 顶端 平截, 3 室, 具多数 胚珠。 蒴果 膜质, 3 瓣裂, 具多数 种子; 种子圆 柱形, 直或 弯曲, 具棱 和小窝 点。 约 12 种, 分布于 热带、 亚热带 和温带 地区。 我国有 3 种, 南 北各省 区均有 分布; 云 南产 2 种。 分种 检索表 1. 花 具梗; 雄蕊比 萼片短 1. 沟繁缕 E. ambigua 1. 花无 梗或近 无梗; 雄蕊比 萼片长 2. 三蕊 沟繁缕 E. triandra 1. 沟繁缕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Elatine ambigua Wight in Hook. (1833)*; Dyer (1875); Hand. -Mazz. (1931); Goreschk. in Schischkin et Bobr. (1949) ; Backer in van Steenis (1951) ; Griers. et Long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248 (1984). 水生小 草本。 茎 纤细, 匍 匐于泥 沼上, 节上 通常生 须根。 叶小, 对生, 叶片 长圆状 披 针形, 叶柄 极短。 花小, 单生于 叶腋, 具 花梗; 萼片 3, 膜质, 基部稍 连合; 花瓣 3, 比萼 片长; 雄蕊 3, 比萼 片短; 子房近 球形, 3 室, 具多数 胚珠。 蒴果 3 瓣裂。 据 Hand. -Mazz. 记载, 昆明 石龙坝 海拔约 1 950 米有 分布, 标本 未见。 本种 广布于 旧大 陆热带 地区。 2- 三蕊 沟繁缕 (海 南植 物志) 三萼 沟繁缕 (东北 植物检 索表) Elatine triandra Schkuhr (119?)* , (1808); DC. (1824); Komarov (1907); Backer in Van Steenis (1951); 东 北植物 检索表 (1959); 海南 植物志 (1964). Elatine americana Arn. (1830); Dyer (1875); 广州 植物志 (1956). 矮小 草本。 茎匍 匐于污 泥上, 长 2 — 10 厘米, 具多数 分枝, 每节生 须根。 叶 对生, 近 膜质, 线形、 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3 — 8 毫米, 宽 0.5 — 3 毫米, 先 端钝, 基部 渐狭, 边缘 全缘, 两面 无毛; 叶 柄无或 近无; 托 叶小, 膜质, 长三 角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不足 1 毫米, 早落。 花小, 单 生于叶 腋内, 每节 1 或有时 2 花; 花 梗无或 近无; 萼片 3 (— 4), 卵形, 长约 0.5 毫米, 先 端钝; 花瓣 3, 白 色或淡 红色, 宽卵 形或椭 圆形, 长不足 1 毫米; 雄蕊 3, 稍短于 花瓣, 比萼 片长; 子房扁 球形, 花柱 3, 短。 蒴果扁 球形, 直径约 1 毫米, 具 3 果瓣; 种子 多数, 长圆 柱形, 极小, 稍 弯曲。 花果 期夏至 秋季。 分布于 勐腊、 会泽, 生海拔 800 — 3 350 米的 沼泽污 泥上; 我国 南方有 分布。 广布于 
石竹科  125  热带 地区。 云南新 记录。 53- 石 竹禾斗 Caryophyllaceae nom. conserv. 一、 二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稀基 部木质 化或在 温暖地 区呈灌 木状。 茎 草质, 通常节 部 膨大。 单叶 对生, 全缘, 基部常 连合; 无 托叶或 具膜质 托叶。 花 两性, 稀 单性, 辐射 对称; 花单 生或多 花排列 成聚伞 花序, 有 时为圆 锥花序 或集生 似头状 花序, 稀具 闭花受 精 的花。 萼片 4 一 5, 覆瓦状 排列, 分离或 连合, 宿存, 有 时呈干 膜质; 花瓣 4 一 5, 稀无, 常具爪 或无; 雄蕊 8 — 10, 有时 较少, 2 轮 排列, 花药 2 室, 纵裂; 子房 上位, 5 心皮 (稀 较少) 连合成 1 室 或稀为 分隔不 完全的 2 — 5 室, 胚 珠一般 多数, 生于 特立中 央胎座 上, 花柱 2 — 5, 分离 或基部 连合。 果为 蒴果, 自顶端 向基部 瓣裂或 齿裂, 裂瓣或 裂齿与 花 柱同数 或为其 2 倍, 稀为不 开裂的 瘦果或 浆果; 种子 多数, 稀 1, 表面平 滑或具 瘤状突 起; 胚弯, 含粉质 胚乳。 70 属约 1 800 种, 广布于 全球, 尤 以温带 和寒带 最多。 我国有 31 属约 400 种, 全国 均产, 主要分 布于北 方和西 南高山 地区。 云南有 17 属 135 种。 最近 还发现 昆明附 近生长 有大 爪草 Spergula arvensis L. 有些种 类为很 好的庭 园观赏 植物, 有 些种类 药用。 分属 检索表 1 (8) 托叶 存在, 膜质, 稀不 显著; 萼片分 生或稍 合生, 花瓣 存在, 近 无爪, 雄蕊插 生于环 状花盘 上, 通常周 位生; 果为 蒴果。 2 (3) 花柱 3, 分生; 蒴果 3 瓣裂 1. 拟漆 姑草属 Spergularia 3 (2) 花 柱基部 合生。 4 (5) 花瓣 2 — 6 深裂; 花萼 绿色, 草质 2. 荷 莲豆属 Drymaria 5 (4) 花瓣 全缘或 2 齿裂; 花萼 白色, 干 膜质。 6 (7) 花 柱顶端 3 裂; 萼 片背部 有脊, 边 缘透明 3. 多 荚草属 Polycarpon 7 (6) 花 柱顶端 不裂; 萼片全 部透明 4. 白 鼓钉属 Polycaepaea 8 (1) 托叶不 存在。 9 (22) 萼片 分生, 稀基部 合生; 花瓣近 无爪, 稀无 花瓣; 雄 蕊常周 位生, 稀下 位生。 10 (11) 花 两型: 茎顶 端者为 开花受 精花, 通常不 结实, 基 部者为 闭花受 精花, 无 花瓣, 能 结实, 植 株 有块根 5. 孩 儿参属 Pseudostellaria 11 (10) 花不为 两型, 无 闭花受 精花; 植株无 块根。 12 (17) 花柱 4 一 5。 13 (16) 蒴果卵 球形, 5 瓣裂至 中部; 花单个 顶生或 腋生, 花柱 5。 14 (15) 蒴果 瓣先端 2 齿裂; 花 瓣比萼 片长, 2 深 裂至近 基部; 植株高 10- 40 厘米; 叶 片卵形 …… & 肠菜属 Myosoton 15 (14) 蒴 果瓣先 端不再 分列; 花辦 稍短于 萼片, 全缘或 微凹; 植株高 3 - 15 厘米; 叶 片线形 或线状 钻形 7- 漆姑 草属 JJagiiw 16 (13) 蒴果圆 筒形, 10 齿裂; 花 数朵排 列成二 歧聚伞 花序; 花柱 (3 —) 5 
126  云南 植物志  8- 卷耳属 Cerastium 17 (12) 花柱 2 — 3。 18 (21) 种 子多至 少数, 稀 1; 萼片 草质; 一或 多年生 草本。  19 (20) 花瓣 全缘, 2 浅裂 或呈流 苏状; 花柱 2—3 9. 无 心菜属 Arenaria 20 (19) 花瓣 2 深裂, 稀 多裂, 有时无 花瓣; 花柱 3, 稀 4 10. 繁缕属 Stellaria 21 (18) 种子 1 枚; 萼片 膜质, 半 透明; 草 质藤本 11. 短 瓣花属 Brachystemma 22 (9) 萼片 合生; 花 瓣通常 有爪, 雄蕊下 位生。 23 (28) 花柱 3 — 5; 花瓣 片与爪 间具鳞 片状附 属物。 24 (25) 蒴 果呈浆 果状, 成熟后 质脆, 不规则 开裂; 花柱 3 12. 狗 筋蔓属 Ciicubalus 25 (24) 蒴果 不呈浆 果状, 成熟后 呈规则 开裂; 花柱 3 — 5。 26 (27) 花柱 5; 蒴果 5 齿裂 13. 剪 秋罗属 Lychnis 27 (26) 花柱 3 — 5; 蒴果 6 或 10 齿裂 14. 蝇 子草属 Silene 28 (23) 花柱 2; 花瓣 片与爪 间无附 属物。  29 (30) 花 萼基部 膨大, 顶端 狭窄, 具 5 条翅状 脉棱; 蒴 果为不 完全的 4 室 15- 王不 留行属 Vaccaria 30 (29) 花 萼近圆 筒形, 具数条 纵脉; 蒴果 1 室。 31 (32) 花 萼下有 1 至数对 苞片, 雄蕊 10; 蒴果 具多数 种子, 种子椭 圆形、 近 圆形或 呈盘状 16- 石竹属 Dianthus 32 (31) 花 萼下无 苞片, 雄蕊 5; 蒴果具 1 枚 种子, 种子长 倒卵形 …… 17. 金 铁锁属 Psammosilene I 拟漆 姑草属 Spergularia (Pers. ) J. et C. Presl 一、 二年 生或多 年生小 草本, 有时 基部木 质化。 茎 直立, 外倾或 平铺, 稍 平扁, 节 膨大。 叶 多数, 线 形至狭 条形, 交互 对生; 托 叶小, 干 膜质, 下部 多少合 生而包 围节, 呈 披针 形或三 角形。 花单 个腋生 或排列 成总状 花序式 的聚伞 花序; 花 具梗; 萼片 5, 分生, 草质, 绿色, 具 干膜质 边缘; 花瓣 5, 稀缺, 全缘, 白 色或淡 红色; 雄蕊 1 一 10; 子房 1 室, 具多数 胚珠, 花柱 3, 分生。 果为 蒴果, 3 瓣列, 具多数 种子; 种子 极小, 卵 圆形或 三角状 卵形, 稍 扁平, 周边 无翅或 仅蒴果 基部的 种子具 翅或种 子全部 有翅。 约 40 种, 广布 全球。 我国有 4 种, 分布于 东北、 华北、 华东和 西北。 云南新 纪录, 产 1 种。 1. 拟 漆姑草 (东北 植物检 索表) 图版 32, 1-4 Spergularia salina J. er C. Presl (1819) ; Gorschkova (1936) * ; P. Monnier et J. A. Ratter (1964);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75)*; H. C. Friedrich (1979). Arenaria rubra L. var. marina L. (1753); Spergularis marina (L. ) Griseb. (1843); Hara (1952); Ohwi (1972)*. 一、 二年 生或稀 多年生 草本, 高 5 — 30 厘米。 主根 细长, 具少数 侧根和 多数纤 维根, 干 时呈黄 褐色。 茎基部 俯卧或 上升, 上部 直立, 自 基部多 分枝, 下部 无毛, 上部 被小腺 毛。 叶 多数, 稍 肉质, 狭 条形, 长 1 一 4 厘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先 端钝, 具 短尖, 基部 渐狭, 两面 无毛, 中脉在 背面较 明显, 无 叶柄; 托叶 宽三角 形或宽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白色, 膜质, 下 部合生 抱茎。 花单 生于上 部茎生 叶腋; 花梗长 3 — 7 毫米, 密生小 腺毛, 
图 1~4. 拟 漆姑草 Spergularis salina J. et C. Presl , I. a Drymaria diandra Bl. 5. 植株 F 部, 6. 植株 j. 部,  版 32 植株, 2. 蒴果和 花被, 3. 茎一 部分, 4. 种子; 5 — 10. 荷莲 7- 花, 8. 雄 iSil f 蕊, 9. 花辦, 10. 种 f -。 (—卞 锡畴绘 ) 
128  云南 植物志  果时稍 延长并 下倾; 萼片 5, 卵形或 椭圆状 卵形, 长 2. 5 — 4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宽 膜质, 外 面被小 腺毛; 花瓣 5, 上部粉 红色, 近基部 白色, 或全部 白色, 长 卵形或 卵状椭 圆形, 比 萼短, 先 端钝; 雄蕊 1 一 5 (— 8), 比花 瓣短; 子房 卵形, 小, 花柱 3。 蒴果 卵形, 长 (3 —) 4 一 6 毫米, 比 萼长, 成熟时 3 瓣裂, 具多数 种子; 种子卵 圆形, 稍扁, 长 0.6 — 0. 7 毫米, 成 熟时亮 褐色, 两面 平滑或 具瘤状 突起, 周边无 翅或有 白色透 明的膜 质翅, 若 有翅, 则翅缘 呈啮蚀 状至条 裂。. 花果期 5 — 9 月。 产 洱源, 生水 沟边潮 湿处; 我国 东北、 华北、 华东、 西北有 分布。 蒙古、 朝鲜、 曰 本、 俄罗 斯以及 欧洲大 部分地 区均有 分布。 2. 荷 莲豆属 Drymaria Willd. 草本, 纤细, 铺 散或近 直立, 二歧状 分枝。 叶 对生, 叶 片呈卵 形或近 圆形; 托 叶小, 刚 毛状, 通常 早落。 花 腋生或 顶生, 单生 或排列 成聚伞 花序。 萼片 5, 分离, 绿色, 草质, 具 3 脉; 花瓣 5, 2 — 6 深裂, 无爪; 雄蕊 5, 稀 较少, 与萼片 对生, 花 丝基部 连合; 子房 1 室, 胚珠 少数至 多数, 花柱 2 — 3, 基部 合生。 蒴果 开裂为 3 个 果瓣, 具 1 至数枚 种子, 通常只 1 枚 成熟; 种子 球形或 肾形, 压扁, 具瘤状 突起; 种脐 侧生, 胚 弯曲。 约 49 种, 主 产热带 美洲。 我国有 1 种, 分布 于东南 部至西 南部; 云南 亦产。 1. 荷莲豆 (海 南植 物志) 图版 32, 5—10 月亮草 (腾冲 ), 野 豌豆菜 (红河 ), 苦 桃花, 水 蓝青、 水 冰片、 穿线蛇 ( "图鉴 "), 水 青草、 青蛇仔 (广东 ), 有米菜 (海南 ) Drymaria diandra Bl. (1825); Mizushima (1957)* , (1966);- Murata (1974); Hara (1979). Drymaria cordata auct. non (L. ) Willd. : Edgew. et Hook. f. (1874), excl. syn. ; Hemsl. (1886); French. (1889); Dunn et Tutch. (1912); Hand. -Mazz. (1929) ; Banerji (1953), (1958), (1966); 海南 植物志 (1964)*; "图 鉴" (1972)*; 西藏 植物志 (1983)* ; D. cordata ssp. diandra (Bl. ) Duke (1961); Mizushima (1963); Majumdar (1969); Griers. et Long (1984), in nota. 一 年生、 铺散 草本。 主根圆 柱形, 延长, 粗 2 — 3 毫米, 具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纤 细, 匍匐, 长达 1 米, 基部具 分枝, 节 上生不 定根。 叶 对生, 疏离, 叶片 卵圆形 或近圆 形, 直径达 3 厘米, 先 端圆, 具小 尖头, 基 部宽楔 形或近 平截, 边缘 全缘, 具 3 — 5 条纵 脉, 质薄, 表面 绿色, 背面 稍淡, 叶柄长 2 — 5 毫米; 托叶 数枚, 膜质, 钻形, 长 2 — 4 毫 米。 花小, 多 朵排列 成稀疏 的聚伞 花序, 花序 顶生和 腋生, 长达 16 厘米, 花序梗 和花梗 均被微 柔毛; 苞片 膜质, 披 针形, 长 2 — 3 毫米; 萼 片狭长 圆形, 长 2. 5 — 3. 5 毫米, 绿 色, 草质, 边缘 膜质, 具 3 条 纵脉, 沿脉 被毛, 中脉极 隆起; 花瓣 白色, 长 2 — 3 毫米, 先端 2 深裂; 雄蕊 稍短于 花瓣, 花丝 钻形, 花药 圆形, 黄色; 子房宽 卵形, 长约 1 毫米, 花 柱短, 上部 2 裂, 下部 连合。 蒴果卵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有 1 至数枚 种子; 种子近 圆形, 直径约 1 毫米, 压扁, 表面 具多数 小瘤状 突起。 花果期 全年。 分 布于滇 东南、 滇西南 及滇西 北河谷 地区, 生 于海拔 400 — 2 200 米的 林下、 林缘、 草 
石竹科  129  地或 江边、 路旁; 我国南 方诸省 区亦有 分布。 热带 亚洲、 美洲、 非洲均 有广泛 分布。 全草 入药, 能消肿 解毒。 3- 多 荚草属 Polycarpon Loefl. ex L. 草本, 铺散或 二歧状 分枝, 无 毛或被 柔毛。 叶对 生或假 轮生, 扁平; 托叶 2 — 4, 三 角形, 干 膜质。 花小, 多 花排列 成密集 的聚伞 花序; 萼片 5, 分离, 白色, 干 膜质, 背部 具脊, 边缘 透明; 花瓣 5, 与萼片 互生, 透明, 全 缘或具 齿缺; 雄蕊 3 — 5 枚, 与 萼片对 生; 子房 1 室, 胚珠 数枚, 花 柱短, 顶端 3 裂, 基部 合生。 蒴果 3 瓣裂, 具多数 种子; 种 子卵 球形, 种 f 近基 生, 胚近 直立或 内弯, 子叶 内曲或 偏斜。 16 种, 分布于 全球。 我国 广东、 云南有 1 种。 1. 多荚草 ( "图鉴 ") 图版 33, 1-2 Polycarpon prostratum (Forssk. ) Aschers. et Schweinf. ex Aschers. (1889) ; Hara (1979) ; Grierson in Griers. et Long (1984). Pharnaceum depressum L. (1771), non est Polycarpon depressum Nutt. ex Torr. et Gray; Alsine prostrata Forssk. (1775); Loeflingia indie a Retz. (1786); Ha palosia loeflingiae Wall. 〔Cat. (1832) nom. nud. 〕 ex Wight et Arn. (1834) ; Polycarpon loeflingiae (Wall, ex Wight et Arn. ) Benth. et Hook. f. (1862) ; Edgew. et Hook, f. (1874) ; Baenerji (1953) ; P. indicum (Retz. ) Merr. (1915); 海南 植物志 (1964); Mizushima (1966); "图 鉴" (1972)*; Murata (1974); H. Ohba (1975). 直立 或铺散 一年生 草本, 高 (5 —) 10 — 25 厘米。 主根圆 柱形, 长达 20 厘米, 上部 粗 1 一 4 毫米, 有少数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干时黄 褐色。 茎圆 柱形, 基部粗 1 一 3 毫米, 自 基部 具多数 分枝, 通 常疏被 柔毛, 有时 无毛。 叶近 轮生, 通 常每节 3 — 8 枚, 叶片 侧披针 形或 匙形, 长 0.5 — 2. 2 厘米, 宽 1.5 — 6 毫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基部狭 模形, 边缘 全缘, 两面 无毛, 具 1 中脉; 托叶 2 — 4 枚, 披 针形, 长 2 — 3 毫米, 白色, 膜质。 花数 朵密集 排列 成聚伞 花序, 花 序长通 常不逾 1 厘米, 顶生和 侧生, 呈 圆锥花 序式; 苞片 膜质, 透 明, 卵形, 长 1.5 — 2. 5 毫米; 萼 片狭披 针形, 长 2 — 3 毫米, 中部 加厚, 绿色, 疏 被毛, 两侧干 膜质, 透明, 白色, 无毛; 花 瓣狭长 圆形, 全缘, 较萼 片短, 白色, 透明; 雄蕊 3 — 5 枚, 比花 瓣短; 子房 卵形, 胚珠 数枚, 花 柱短, 基部 合生, 顶端 3 裂。 蒴果 卵形, 较 萼 片短, 有数枚 种子; 种子椭 圆形, 极小。 花 果期几 全年。 分布于 滇南, 生海拔 350 — 1 530 米的 江边、 河边或 路旁潮 湿地; 广东 南部有 分布。 热 带亚 洲和非 洲均有 分布。 4. 白 鼓钉属 Polycarpaea Lam.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直立或 铺散。 叶对 生或假 轮生, 扁平。 具 托叶, 每节 2 — 4 枚, 三 角形, 干 膜质, 透明。 花小, 多 数排列 成密集 的聚伞 花序, 数个 花序于 枝顶组 成圆锥 花 序式; 苞片干 膜质, 白色; 萼片 5, 干 膜质, 白色, 透明; 花瓣 5, 全缘或 2 齿 裂或具 
图版 33 2. 多荚草 Polycarponprostratum(Forssk.)AschersetSchweinf,l. 植株, 2. 花 外形; 3—5. 白鼓钉 Polycarpaea corymbosa (L. ) Lam. , 3. 植株, 4. 花 外形, 5. 果。 (吴锡 麟绘) 
石竹科  131  啮蚀状 边缘, 与萼片 互生; 雄蕊 5 枚, 近 周位, 分离或 与花瓣 合生成 一管, 与萼片 对生; 子房 1 室, 有多枚 胚珠, 花柱 1, 顶端不 分裂。 蒴果 3 瓣裂, 有 数枚种 子.; 种子倒 卵球形 或 压扁, 胚 弯曲, 稀 直立。 约 50 种, 分布于 热带和 亚热带 地区。 我国有 2 种; 云南产 1 种。 1. 白鼓钉 ( "图鉴 ") 图版 33, 3-5 满 天星草 ( "图鉴 "), 白头翁 (广东 ) Polycarpaea corymbosa (L. ) Lam. (1793) ; Gagnep. in Lecte. (1909) ; Merr. (1927); Hand. -Mazz. (1929); 海南 植物志 (1964)*; "图 鉴,, (1972)*; H. Kogama (1986). Achyranthes corymbosa L. (1753).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30 厘米。 根圆 柱形, 长达 15 厘米, 上 部粗达 4 毫米, 有少数 侧根。 茎 直立, 下 部粗达 2 毫米, 自基部 具多数 分枝, 被 稀疏或 密集的 柔毛。 叶 常数枚 呈假轮 生状, 叶片狭 条形, 最上 部叶常 为狭披 针形, 长 1 一 2 厘米, 宽约 1 毫米, 扁平, 边缘常 反卷, 中脉在 近基部 突起; 托叶干 膜质, 白色, 透明, 三 角形, 长 3 — 6 毫 米, 先端长 渐尖, 中脉 明显。 花小, 数朵 密集排 列成顶 生聚伞 花序, 多数 花序组 成圆锥 花 序式; 苞片干 膜质, 白色, 透明, 三 角形, 长 2 — 4 毫米; 萼片披 针形, 长 2 — 3 毫米, 干 膜质, 白色, 透明; 花瓣 白色或 稍带粉 红色, 卵形, 远比萼 片短, 先 端钝; 雄蕊 分离, 较花 瓣短; 子房 卵形, 胚珠 多数, 花 柱短, 顶端不 分裂。 蒴果卵 形或长 圆形, 短于 萼片, 成熟时 3 瓣裂, 有多数 种子; 种子 卵形, 压扁, 极小。 花 果期几 全年。 分布于 禄劝、 元谋, 海拔 900 — 1 150 米; 江西和 广东有 分布。 热带地 区均有 广泛分 布。 据文献 记载, 云 南标本 未见。 5. 孩儿 参属 Pseudostellaria Pax 多 年生小 草本。 块 根通常 肥厚, 呈纺 锤形、 卵 形或近 球形。 茎单 生或稀 簇生, 直立 或稀 匍匐, 常 被毛。 叶 卵形至 线形, 有柄或 无柄, 明显具 中脉。 托 叶无。 花 两型: 开花 受精花 单生于 茎顶端 或上部 叶腋, 较大, 具 长梗, 通常不 结果; 萼片 4 一 5, 分生, 稀基 部 合生, 花瓣 4 一 5, 白色, 常比 萼长, 全 缘或微 凹或具 2 — 3 齿; 雄蕊 8 — 10, 周 位生; 子 房圆球 形或卵 圆形, 1 室, 具 2 — 3 心皮, 胚珠 多数, 花柱 3, 稀 2 或 4, 柱头 头状。 闭 花受 精花单 生于茎 下部或 近基部 叶腋, 较小, 具 短梗, 能 结果; 萼片 4 一 5; 花瓣 无或很 小, 呈 透明膜 质状; 雄蕊 10 或无; 花柱 1 一 2, 胚珠 多数。 蒴果 球形, 3 瓣裂, 稀 2 或 4 瓣裂, 裂 瓣再次 2 裂; 种子稍 压扁, 表面 具多数 小瘤状 突起, 瘤端 刺尖或 丁字状 或钝, 具 胚乳, 胚 环形。 约 15 种, 分布于 亚洲。 北美有 1 种。 我国有 8 种, 产 东北、 华北、 西北和 西南; 云 南有 3 种。 
132  云南 植物志  分种 检索表 1 (2) 叶片 线形、 条形或 线状披 针形, 无 叶柄; 花瓣与 萼片近 等长或 稍长; 蒴果 3 瓣裂 1. 细叶 太子参 P. sylvatica 2 (1) 叶片 披针形 至宽椭 圆形或 卵形, 具长 0. 2-1 厘米的 叶柄; 花瓣比 萼片长 1. 5 — 2 倍; 蒴果 3 或 4 瓣列。 3 (4) 茎匍匐 蔓生; 上部叶 卵形; 蒴果 3 瓣裂 2. 蔓 假繁缕 P. davidii 4 (3) 茎 直立; 上 部叶狭 椭圆形 至宽椭 圆形; 蒴果 4 瓣裂 3- 异花 孩儿参 P. heterantha var. himalaica 1. 细叶 孩儿参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狭叶 假繁缕 ( "图鉴 "), 森林 假繁缕 (东北 ), 狭叶 太子参 (西藏 ) Pseudostellaria sylvatica (Maxim. ) pax ex Pax et Hoffm. in Engl, et Prantl. (1934) ; "图 鉴" (1972) * ; 秦岭 植物志 (1974) • ; 西藏 植物志 (1983) • ; Griers. in Griers. et Long (1984). Krascheninikovia sylvatica Maxim. (1859) ; Hand. -Mazz. (1929) ; Fl. USSR (1936). 多年生 草本, 高 7 — 16 厘米。 块根卵 形或纺 锤形, 单生或 常数个 串生, 长 0.4 — 0.8 厘米, 有少数 细根。 茎 直立, 粗约 1 毫米, 具棱, 被二行 细毛。 叶片 线形、 条形 或线状 披 针形, 长 1 一 5 厘米, 宽 1 一 3 毫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平截, 除基 部具稀 疏的缘 毛外, 两 面均 无毛, 1 纵脉 的背面 隆起; 叶 柄无。 开花 受精花 单生于 茎先端 或上部 叶腋; 花梗 纤细, 长 2 — 4 厘米, 有二行 细毛; 萼片 5, 狭披 针形, 长 0.5 — 0.7 厘米, 绿色, 通常 无毛, 边 缘 膜质; 花瓣 5, 白色, 倒 卵形, 与 萼片近 等长或 稍长, 先端 2 浅裂 (云 南标本 常不裂 ); 雄蕊 8 或 10, 略短于 花瓣, 花丝 纤细, 花药 红色, 椭 圆形; 子房 卵形, 长 2 — 2. 5 毫米, 花柱 2 — 3, 比子 房长。 闭花 受精花 单生于 茎下部 叶腋, 或生 于茎下 部有小 型细叶 的短侧 枝顶; 萼片 卵状披 针形, 长约 3 毫米, 果时 增大, 先端长 渐尖, 边缘 膜质, 具 缘毛; 花 瓣无; 子房卵 球形, 与 萼片近 等长。 蒴果 卵形, 稍长于 萼片, 成熟时 3 瓣裂, 具 数枚种 子; 种 子宽椭 圆形, 长约 2 毫米, 略扁, 褐色, 表 面密具 乳突, 乳 突先端 具毛状 尖头。 花果期 5 — 8 月 。 分布于 德钦、 贡山、 中甸、 丽江, 生海拔 2 600 — 3 5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下、 草坝中 或 路边; 我国 东北、 西北、 华北、 西南有 分布。 俄 罗斯、 朝鲜、 日本、 不丹 也有。 2. 蔓 假繁缕 ( "图鉴 ") Pseudostellaria davidii (Franch. ) Pax ex Pax et Hoffm. in Engl, et Prantl. (1934); Kitagawa (1939); "图 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75)* ; 西藏 植物志 (1983). Krascheninnikovia davidii Franch. (1884) * , cum var. ; Franch. (1886) ; Komarov. (1903) ; Stellaria davidii (Franch. )Hemsl. (1886) ; Krascheninnikovia maximoxvicziana Franch. et Sav. var. davidii (Franch. ) Maxim. (1890). 
石竹科  133  多年生 草本。 块根单 1, 纺 锤状, 长 0.5 — 1 厘米, 具少数 细根。 茎 细弱, 匍匐 蔓生, 上部 被二行 白色短 柔毛, 中 部节间 较长, 在枝端 或叶腋 生有小 型叶的 细枝。 叶 多数, 叶 片卵 形至卵 圆形, 长 2 — 3 厘米, 宽 1.2 — 2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 部楔形 或圆, 两面 无毛, 边缘无 毛或具 稀疏的 缘毛, 中脉稍 隆起, 侧脉 极细; 叶柄长 0.3 — 0.5 厘米, 疏生 缘毛。 开花 受精花 单生于 茎顶或 上部叶 腋内; 花梗 细长, 被短 柔毛; 萼片 5, 披 针形, 长 0.3 — 0.4 厘米, 外 面多少 被毛, 边缘 膜质; 花瓣 5, 白色, 长倒卵 形或椭 圆状倒 卵形, 长 0.5 — 0.6 厘米, 先端 全缘, 基部 稍狭; 雄蕊 10, 比花 瓣短, 花丝 基部稍 合生, 花药 紫色; 子 房 卵形, 花柱 2 — 3。 闭花 受精花 1 一 2 朵, 生于茎 下部叶 腋内; 花梗 较短, 被毛; 萼片 4; 花 瓣无; 雄 蕊大多 退化。 蒴果 卵形, 稍长 于萼, 成熟时 3 瓣裂, 具数粒 种子; 种 子近球 形, 长 1 一 1.5 毫米, 表面 具圆锥 形的小 乳突。 花果期 8 月 前后。 分布于 滇西北 (中甸 ) 等地, 生海拔 3 400 米左 右的云 杉林下 石上; 我国 东北、 华北、 西北、 西南有 分布。 蒙古、 俄罗斯 (远东 ) 亦有。 3. 异花 孩儿参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34, 1-7 异花 假繁缕 (图鉴 ), 小太 子参、 喜 马拉雅 太子参 (西 藏植 物志) Pseudostellaria heterantha (Maxim. ) Pax ex Pax et Hoffm. var. himalaica Ohwi (1937); Hara (1976), (1979); 西藏 植物志 (1983)*. Stellaria bulbosa auct. non Wulfen : Edgew. et Hook. f. (1874), p. p. ; Stellaria davidii Hemsl. var. himalaica Franch. (1886), quoad typo; Pseudostellaria himalaica (Franch. ) Pax in Engl, et Prantl. (1934) ; Krascheninikovia himalaica (Franch. ) Korsh. (1898) ; Hand. -Mazz. (1929) ; Pseudostellaria cashimiriana Schaeftlein(1957) ; Mizushi- ma (1963), (1966) ; Pseudostellaria heterantha auct. non (Maxim. ) Pax (1968): H. Ohba (1975). 多年生 草本, 高 5 — 20 厘米。 块根卵 形或纺 捶形, 单生或 常数个 串生, 长 0.3 — 0.5 厘米, 有少数 细根, 稀 呈长达 2 厘米 的萝卜 状根。 茎 直立, 单 1, 粗 0.5 — 1.5 毫米, 具 棱, 被二行 细毛, 不分枝 或下部 分枝。 叶片近 基部者 披针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0.5 — 0.8 厘 米, 中部以 上叶狭 椭圆形 至宽椭 圆形, 长 0.5 — 3 厘米, 宽 0.5 — 1.5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钝, 基 部狭楔 形至宽 楔形, 无 毛或基 部疏生 睫毛, 稀两 面均被 柔毛, 中脉 明显, 侧脉极 细; 具 叶柄, 长 0.2 — 1 厘米。 开花 受精花 单生于 茎先端 或分枝 叉间; 花梗 纤细, 长 2 — 4 厘米, 有 二行短 柔毛; 萼片 5, 披 针形, 长 3 — 4 毫米, 绿色, 外 面疏生 柔毛至 无毛, 边 缘 膜质; 花瓣 5, 白色, 长圆 状倒披 针形, 长 6 — 8 毫米, 顶 端圆; 雄蕊 10, 比花瓣 稍短, 花丝 纤细, 花 药小, 紫 黑色; 子房 卵形, 长 2 — 2. 5 毫米, 具多数 胚珠, 花柱 2 — 3, 纤细, 稍长于 花瓣。 闭 花受精 花小, 单 生于茎 近基部 叶腋; 花 梗细, 长 0.5 — 1 厘米, 疏 生柔毛 或 无毛; 萼片 4, 披针形 或狭披 针形, 长 1.5 — 2. 5 毫米, 外 面疏生 柔毛或 无毛; 花 瓣无; 雄蕊 4 一 5, 花丝 丝状, 花药 极小; 子房 卵形, 长 1 一 1.5 毫米, 花柱 极短, 柱头 2 裂。 蒴 果 卵形, 稍长于 萼片, 成熟时 4 瓣裂, 具多数 种子; 种子 肾形, 稍扁, 褐色, 表 皮有多 数 小瘤状 突起。 花果期 5 — 7 月。 分布 于滇西 北和滇 东北, 生海拔 2 800 — 3 800 米的 林下、 山坡 草地或 岩隙; 我国东 北、 华北和 西南山 地均有 分布。 亦 分布于 锡金、 不丹。 
图版 34 1 — 7 异花 孩几参 Pseudostellariaheterantha (Maxim. ) Pax ex Pax et Hoffm. var. himalaica Ohww 1. 植株, 2. 幵花受 精花, 3. 上部 柳兹, 4. 闭花受 精花, 5. 粤片, 6. 种子, 7. 花瓣; 8^13. 腦菜 Myosin :=瞻 (1 ) Moench., 8. 花枝, 9. 花 外形, 10- 花难, 11- 末成 熟果, 成熟果 开裂, 13- 种子。 (肖 溶&) 
石竹科  135  6- 稱 肠菜属 Myosoton Moench 多 年生銑 二年生 草本, 高 10 — 40 厘米。 主根圆 柱形, 长达 14 厘米, 粗 1 一 1. 5 毫米, 有多数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下部 匍匐, 无毛, 上部 直立, 被毛, 通常 具多数 分枝。 叶 片 卵形、 狭 卵形、 卵状披 针形或 卵状三 角形, 长 1 一 4. 2 厘米, 宽 0.5 — 2. 7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圆形、 近 心形或 平截, 常 偏斜, 多少 下延, 两面 无毛, 中脉 隆起, 侧 脉不 明显; 下部叶 具抦, 长达 1.8 厘米, 具 狭翅, 疏生 缘毛, 基部微 加宽, 上部 叶具极 短抦或 无柄。 花顶生 枝端或 单生于 叶腋; 花梗 纤细, 长 1 一 2. 3 厘米, 被毛; 萼片 5, 基 部稍 合生, 卵 状披针 形或长 卵形, 长 4 一 5 毫米, 果时达 7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狭 膜质, 外面 被毛; 花瓣 5, 白色, 比萼 片长, 2 深 裂至近 基部, 裂 片狭长 圆形; 雄蕊 10, 稍短于 花瓣, 花丝 丝状, 基部渐 加宽, 花 药小, 卵形; 子 房宽椭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花柱 5, 线形, 弯曲。 蒴果卵 球形, 长 0.5 — 0.7 厘米, 5 瓣裂至 中部, 每裂瓣 先端再 2 齿裂, 外 弯, 具多数 种子; 种子近 圆形, 长约 1 毫米, 略扁, 成 熟时暗 椋色, 表面密 具瘤状 突起。 花 果期几 全年。 本属仅 1 种, 我国南 北各省 区均有 分布。 广布 于北半 球温带 和亚热 带以及 北非。 1. ^肠菜 图版 34, 8-13 牛繁缕 ( "图鉴 "), 抽筋草 (禄劝 ), 鹅儿肠 Myosoton aquaticum (L. ) Moench (1794) ; Franch. (1884). Cerastium aquaticum L. (1753) ; Malachium aquaticum (L. ) Fries (1817); "图 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75)*; 西藏 植物志 (1983); Stellaria aquatica (L. ) Scop. (1772) ; Edgew. et Hook. f. (1874) ; Forb. et Hemsl. (1886) ; Diels (1912) ; Hand. -Mazz. (1929) ; Mizushima (1966) ; Hara (1979) ; Cerastium cordi folium Roxb. (1832). 特征 同属。 分布于 滇中和 滇南, 生海拔 1 000 — 2 800 米的 田间、 路旁、 草地、 山坡、 林缘、 林 下。 本种为 世界广 布种。 嫩株可 食或作 饲料; 全草 药用, 有 清热、 解毒、 消肿之 功效, 外敷 可治疖 疱等。 7. 漆 姑草属 Sagina L. 一年、 二年 生或多 年生小 草本; 茎 丛生。 叶线形 或线状 钻形, 基部合 生成短 鞘状; 托 叶无。 花小, 单生于 枝顶或 叶腋, 稀为顶 生聚伞 花序, 通常 具长的 花梗。 萼片 4 一 5, 分 生; 花瓣 4 一 5, 或缺, 白色, 通 常较花 萼短, 或稀与 花萼近 等长, 全缘或 微凹; 雄蕊 4 一 5 或 8 — 10, 周 位生; 子房 1 室, 胚珠 多数, 花柱 4 一 5。 蒴果 4 一 5 瓣裂, 常裂至 基部, 裂 瓣不再 分裂; 种子 多数, 极小, 近 肾形, 表皮 密生瘤 状突起 或近于 平滑。 约 25 — 30 种, 分 布于北 温带。 我国约 4 种, 南北 均产; 云南有 2 种。 
136  云南 植物志  分种 检索表 1 (2) 花梗、 花萼或 有时连 同茎上 部疏生 腺毛; 一 或二年 生草本 1. 漆姑草 S. japonica 2 (1) 全株 无毛; 多年 生草本 2. 无毛 漆姑草 S. saginoides 1. 漆姑草 (本草 纲目) 图版 35, 1-3 瓜槌草 (植物 名实图 考), 珍珠草 (滇 南本草 ), 羊毛草 (昭通 ) Sagina japonica ( Swartz ) Ohwi ( 1937 ), excl. syn. S. maxima A. Gray, (1953); Hara (1958); Mizushima (1960), (1963), (1966), (1971); Lauener (1965); "图 鉴" (1972)*; Murata (1974); 秦岭 植物志 (1974)*; H. Ohba (1975);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75)*; Hara (1979); 西藏 植物志 (1983); Griers. in Griers. et Long (1984). S pergula japonica Swartz (1801 ) * , ex Steud. (1841); Sagina sinensis Hance (1868) ; Spergularia salina J. et C. Presl var. asiatica Hara (1937); Kitag. (1939). 一年 生或二 年生小 草本, 高 3 — 15 厘米。 根细长 ,黄 褐色, 长达 10 厘米, 上部粗 0. 5 — 1 毫米, 具多数 细根。 茎 纤细, 自 基部多 分枝, 呈簇 生状, 稍 铺散, 无 毛或上 部疏生 腺毛。 叶 线形, 长 5 — 10 (-20)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先端 渐尖, 基部稍 膜质, 连 合成短 鞘而抱 茎, 全缘, 两面 绿色, 无毛, 具 1 细脉。 花小, 单个 腋生和 顶生; 花梗 纤细, 直立, 长 1 一 2. 5 厘米, 疏生 腺毛, 果 时通常 无毛; 萼片 5, 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绿色, 先 端钝, 外 面疏生 腺毛或 无毛, 边缘和 顶端白 膜质, 1 脉 极细; 花瓣 5, 白色, 膜质, 卵 形, 全缘, 稍短于 萼片; 雄蕊 5, 比花 瓣短, 花药 极小, 花丝 丝状; 子房卵 圆形, 花柱 5, 丝状。 蒴果卵 圆形, 长过 花萼, 5 瓣裂至 中部, 裂片狭 椭圆状 卵形, 通 常先端 反卷; 种子 小, 极多, 红 褐色, 肾状 圆形或 肾状长 圆形, 长 0.3 — 0.5 毫米, 两侧 稍扁, 表面 密生瘤 状 突起。 花 果期几 全年。 分布于 滇中、 滇 西北、 滇东 北和滇 东南, 生海拔 1 300 — 3 800 米 的山坡 草地、 路边、 田间, 在 庭园花 盆中也 常见; 我国长 江流域 和黄河 流域各 省区及 东北、 台 湾均有 分布。 喜 马拉 雅地区 (尼泊 尔至阿 萨姆) 及 朝鲜、 日本 也有。 全草 入药, 退热 解毒。 《滇南 本草》 记载: 味辛, 性温, 治面 寒疼。 秦 岭南北 坡用全 草提脓 拔毒, 鲜叶揉 汁可涂 漆疮, 口含治 虫牙。 四川用 来治口 热病。 2- 无毛 漆姑草 (东北 草本植 物志) 平铺 漆姑草 (西藏 ), 凉 风草、 萝 卜湿草 (丽江 ) Sagina saginoides (L. ) Karsten (1882); Mizushima (1955). (1960); 东北 草本植 物志 (1975 ); Hara (1979); 西藏 植物志 (1983)* ; Griers. in Griers. et Long (1984). S pergula saginoides L. (1753) ; Sagina linnaei C. Presl (1831); Sagina procumbens auct. non L. : Edgew. et Hook. f. (1874), p. p. ; Sagina linnaei var. micrantha Franch. (1886) , (1889) , non (Bge. ) Ledeb. ; Sagina maxima auct. non A. Gray. : Hand. -Mazz. (1929), p. p. 
图版 35 1 — 3. 漆姑草 Sagina iaponica (Sw. ) Ohw., 1. 楨株' 2. 花, 3. 果和 花被; 4 — 8. 族 生卷耳 Cerastium fontamim Baung. ssp . tr iviale (Link) var. angustifolium (Franch. ) Hara. 4. 植株, 5. 花, 6. 果和 花被' 7. 叶 放大, 8. 茎 部分。 (李锡 畴绘) 
138  云南 植物志  多 年生小 草本, 高 2 — 10 厘米。 主根 细长, 具数 条侧根 和多数 纤维状 细根, 呈淡黄 褐色。 茎 直立或 上升, 具多数 分枝, 丛 生状, 无毛。 叶 多数, 线形, 长 0.5 — 1.5 (— 3) 厘米, 宽 0.7 — 1 毫米, 先端 急尖, 具短 尖头, 基部稍 膜质, 连合 抱茎, 两面 无毛, 中脉 细, 在 背面微 隆起。 花小, 单个 腋生和 顶生; 花梗 直立, 纤细, 长 0.5 — 2. 5 厘米, 无毛; 萼片 5, 卵形、 卵 状披针 形或椭 圆形, 长 2 — 2. 5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先 端钝, 具宽膜 质 边缘, 无毛; 花瓣 5, 稀 4, 白色, 膜质, 长 圆形, 全缘, 比 萼短; 雄蕊 10, 稀 5, 比 花 瓣短, 花药长 圆形, 小, 花丝 丝状; 子房卵 球形, 长约 1 毫米, 具数枚 胚珠, 花柱 5, 与 子房近 等长。 蒴果椭 圆状卵 圆形, 长于萼 片或与 萼片近 等长, 5 瓣裂, 具数枚 种子; 种 子 肾形, 长 0.3 — 0.4 毫米, 褐色, 两侧稍 压扁, 表面具 钝瘤状 突起。 花 果期几 全年。 分布于 滇中、 滇 西北、 滇西 南和滇 东南, 生海拔 1 550 — 4 150 米 的山坡 草地、 路边、 河 边和田 地边; 我国东 北和西 南均有 分布。 欧洲、 亚洲 中部和 西部、 西伯 利亚、 克什米 尔 地区至 锡金、 印度、 日本 北部、 北美、 格陵兰 也有。 全草 入药, 清热 解毒、 利尿。 8. 卷耳属 Cerastium L. 一、 二或 多年生 草本, 通 常全株 无毛。 茎 直立, 上升或 平卧, 单一或 簇生。 叶 多数, 对生, 线状披 针形至 卵形, 全缘, 具 短柄或 无柄; 托 叶无。 花通常 白色, 排列成 二歧状 聚伞 花序, 顶生; 萼片 5, 稀 4, 草质, 离生, 常 具膜质 边缘; 花瓣 5, 稀 4, 白色, 先 端 2 裂, 稀 全缘或 微凹, 极 稀具不 等的大 牙齿, 无爪, 有时无 花瓣; 雄蕊 10, 稀 5, 周 位生; 子房 上位, 1 室, 具多数 胚珠, 花柱 5, 与萼片 对生, 稀为 3 或 4。 蒴果圆 筒形, 膜 质, 透明, 淡金 黄色, 通常具 光泽, 直立或 弯曲, 先端 10 齿裂, 稍 6 或 8 齿裂, 裂齿直 立或 外弯, 具多数 种子。 种 子卵圆 形至圆 状肾形 或稀三 角形, 稍扁, 具多 数小瘤 状或短 线形 突起。 约 60 种, 主要分 布于北 温带。 个别 种接近 于世界 广布。 我国约 20 余种, 分 布于东 北、 西北至 西南; 云南有 6 种。 分种 检索表 • < 1 (6) 花瓣 短于至 稍长于 花萼。 2 (3) 花 序簇生 成头状 1. 婆婆 指甲菜 C. glomeratum 3 (2) 花序 开展, 不 簇生成 头状。 4 (5) 多 年生, 高 5 50 厘米; 茎 被柔毛 和混生 腺毛, 基 部不带 红色; 叶片长 1 一 3 厘米, 下 部茎生 叶 较小; 果 常弯曲 2. 装 生卷耳 C. fontanum ssp. triviale var. angustifolium 5 (4) 一 年生, 高 1.4-14 厘米; 茎 密被粘 性腺毛 和少数 柔毛, 基部带 红色; 叶片长 0.4 — 1.5 厘米, 下部 茎生叶 较大; 果 近直立 3. 矮卷耳 C. pumilum 6 (1) 花瓣明 显长于 花萼。 7 (8) 花丝具 白色长 柔毛, 花 瓣基部 具缘毛 4. 缘 毛卷耳 C. furcatum 8 (7) 花丝 无毛, 花瓣 基部无 缘毛。 
石竹科  139  9 (10) 叶 线状披 针形至 线形; 植 株密被 白色卷 曲柔毛 5. 绒 毛卷耳 C. tomentosum 10 (9) 叶倒 卵状匙 形至披 针形; 植株 被腺毛 和柔毛 6. 纤 毛卷耳 C. albescens 1. 婆婆 指甲菜 (植 物名实 图考) 球 序卷耳 (云南 ), 圆 序卷耳 (西藏 ), 粘 毛卷耳 Cerastium glomeratum Thuill. (1799); Burk. (1910); Banerji (1953), (1966); Mizushima (1966); Murata (1974); Hara (1979); H. C. Friedrich (1979)* ; 图鉴补 编 (1982)'; 西藏 植物志 (1983). Cerastium viscosum L. (1753) , p. p. , nom. ambig. ; C. vulgatum L. var. glomeratum (Thuill. ) Edgew. et Hook. f. (1874). 一年生 草本, 高 10 — 20 厘米。 主 根细, 黄 褐色, 具多数 纤维状 细根。 茎通常 簇生, 基部多 分枝, 直立或 上升, 下部节 间短, 节 上生不 定根, 密被淡 锈色长 柔毛, 节 上毛更 密。 基生叶 早枯; 下部茎 生叶匙 形或倒 卵形, 长 0.5 — 2. 5 厘米, 宽 0.3 — 1 厘米, 先端 圆 或钝, 具 短尖, 基部 渐狭, 两面 疏被或 密被淡 锈色长 柔毛, 全缘, 边 缘毛被 较密, 中 脉细, 凸起, 具 短柄, 上部茎 生叶卵 形或椭 圆形, 无柄。 聚 伞花序 簇生成 头状, 顶生; 花 序梗密 被淡锈 色腺柔 毛和长 柔毛; 苞片和 小苞片 密聚, 叶质, 卵状椭 圆形至 卵状披 针形, 密被淡 锈色长 柔毛; 花梗短 而细, 密生腺 柔毛和 柔毛; 萼片 5, 披 针形, 长 0.4 — 0.5 厘 米, 急尖, 外面密 被淡锈 色长柔 毛和腺 柔毛, 边缘宽 膜质; 花瓣 5, 白色, 狭长 圆形, 与 萼片近 等长, 先端 2 浅裂至 1/5 — 1/4; 雄蕊 10, 比萼 片短, 花丝 丝状, 白色, 无毛, 花 药近 圆形, 黄色; 子房卵 球形, 长 1.5 — 2 毫米, 花柱 5, 比子 房长, 具多数 胚珠。 蒴果 狭圆 柱形, 长 0.6 — 1 厘米, 约为 萼长的 0.5 — 1 倍, 先端 10 齿裂, 具多数 种子; 种子扁 三 角形, 长 0.4 — 0.5 毫米, 暗 褐色, 具瘤状 突起。 花果期 5 — 7 月。 分布于 丽江、 维西, 生海拔 3 000 — 3 700 米 的山坡 草地。 江苏、 浙江、 江西、 福建、 台湾、 湖南、 西 藏均有 分布。 俄 罗斯、 罗马 尼亚、 印度、 不丹、 锡 金等地 也有。 2. 簇 生卷耳 ( "图鉴 ") 图版 35, 4-8 Cerastium fontanum Baumg. ssp. triviale (Link) Jalas var. angustifolium (Franch. ) Hara (1977), (1979); 西藏 植物志 (1983). Cerastium vulgatum L. var. triviale Edgew. et Hook. f. (1874), excl. basionym , quoad pi. ex India; C. vulgatum var. angustifolium Franch. (1889); C. ianthes F. N. Williams (1899) ; Hara (1941) ; Mizushima (1955) ; C. holosteoides ssp. triviale var. angustifolium (Franch. ) Mizushima (1968) ; Murata (1974) ; Ohba (1975). 多年生 草本, 疏 丛生, 高 5 — 50 厘米, 有时 为二年 生或一 年生。 主 根细, 具 多数纤 维状 细根。 茎 上升或 直立, 自基部 分枝或 有时不 分枝, 被短 柔毛, 上 部混生 腺毛。 茎下 部 叶匙形 或狭倒 卵形, 较小, 上部 叶长椭 圆形、 长椭 圆状披 针形至 卵状披 针形, 长 1 一 3 厘米, 宽 0.3 — 1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基部 渐狭, 两面被 柔毛, 边 缘具长 缘毛, 中脉在 背面 突起, 沿脉毛 较密; 叶柄 近无。 聚 伞花序 顶生, 多花, 先 密聚, 后伸 展成稀 疏的二 歧状; 花序 梗和花 梗密生 腺毛, 花梗长 0.3 — 0.8 厘米, 花后 先端常 下弯; 苞片卵 状披针 形, 被 腺毛; 萼片 披针形 或长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0.3 — 0.5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边缘宽 膜质, 外 面密生 腺毛; 花瓣 白色, 倒 卵状长 圆形, 与萼近 等长或 稍短, 2 浅裂至 1/4, 基 
140  云南 植物志  部 无毛; 雄蕊 10, 比花 萼短, 花药 卵形, 金 黄色, 花丝 丝状, 基部稍 加宽, 无毛; 子房 卵 圆形, 长 1 一 1.5 毫米, 花柱 5。 蒴 果狭圆 筒形, 长 0.6 — 1 厘米, 常 弯曲, 先端 10 齿 裂, 裂齿直 立或略 外倾, 具多数 种子; 种子近 圆形, 褐色, 直径 0.4 — 0.8 毫米, 具多数 小瘤状 突起。 花果期 5 — 8 月。 分布于 昆明、 嵩明、 双柏、 大理、 维西、 蓝坪、 丽江、 中甸、 会泽、 昭通、 镇雄、 文 山, 生海拔 1 400 — 3 700 米的灌 丛下、 草坡和 田边、 路旁; 我国 东北、 华北、 西 北及长 江流 域各省 区均有 分布。 为 世界广 布种。 3. 矮卷耳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Cerastium pumilum Curtis (1777); Franch. (1886), (1889); H. C. Friedrich (1979)*. 一年生 草本, 高 1.4 一 14 厘米。 主根 细长, 具侧 根和多 数细纤 维根。 茎 直立, 上升 或 平卧, 浅至暗 绿色, 下 部常带 红色, 密被伸 展的粘 性腺毛 和少数 柔毛。 茎 下部叶 密聚, 倒披 针形, 较大, 具 短柄, 上部叶 疏离, 长椭 圆形、 卵 状长椭 圆形至 卵形, 长 0.4 — 1.5 厘米, 先 端钝, 基部 渐狭, 两面 被毛, 边 缘具长 缘毛, 中脉 明显, 无柄。 二歧聚 伞花序 3 至 多花; 苞片 卵形, 具膜质 边缘; 花梗比 萼长, 直立或 伸展, 被 腺毛和 硬毛, 花 后不下 弯, 仅在先 端钩状 弯曲, 果期 延长; 花 萼披针 形至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0.4 — 0.5 厘米, 先 端 急尖, 边缘 膜质, 外面被 腺毛; 花瓣 白色, 有时带 红色, 倒 卵状长 圆形, 与萼 近等长 或 稍长; 2 浅裂至 1/4, 无毛, 有 具分枝 的脉; 雄蕊 5 — 10, 比花 萼短; 子房圆 球形, 花 柱 5, 比子 房短。 蒴 果狭圆 筒形, 长 0.6 — 0.8 厘米, 近 直立, 先端 10 齿裂, 裂齿近 直立, 具多数 种子; 种子 褐色, 直径 0.5 — 0.6 毫米, 具 细瘤状 突起。 分布于 欧洲。 Delav. 1889 年 记载云 南东川 附近有 分布。 标本 未见, 据 中欧植 物志及 其图 描述。 4. 缘 毛卷耳 ( "图鉴 ") 图版 36, 1-4 Cerastium furcatum Cham, et schlecht. (1826); "图 鉴" (1972) * ; 秦岭 植物志 (1974);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75)*;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西藏 植物志 (1983).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50 厘米。 主根 细长, 具多数 纤维状 侧根。 茎 单一或 簇生, 直立 或基部 上升, 被 淡黄色 柔毛和 混生腺 柔毛, 近 基部多 分枝, 节 上生不 定根, 上部 节间较 长。 基生叶 早枯; 下部 茎生叶 匙形, 较小, 先端 急尖, 基部 渐狭, 两面被 柔毛, 有时近 无毛, 边 缘生长 缘毛, 中脉 明显, 具 短柄, 中部 叶长圆 状披针 形至披 针形, 长 1 一 3. 4 厘 米, 宽 0.5 — 1 厘米, 无柄, 上部叶 较小, 卵状披 针形。 花数 朵排列 成二歧 或多歧 聚伞花 序, 顶生; 苞片和 小苞片 叶质, 卵 状披针 形至披 针形, 较小, 被腺 柔毛和 柔毛, 具狭膜 质 边缘; 花梗长 1 一 4 厘米, 密生腺 柔毛和 柔毛, 果期先 端弯曲 ;萼片 5, 披 针形, 长 0. 5 — 0. 6 厘米, 急尖, 外面 密被腺 柔毛, 具 宽膜质 边缘; 花瓣 5, 白色, 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0. 7 — 0.9 厘米, 宽 2. 5 — 3 毫米, 先端 2 裂至 1/3, 基部疏 生白色 缘毛; 雄蕊 10, 花药 卵形, 淡 黄色, 花丝 丝状, 白色, 下 部疏生 白色长 柔毛; 子房 卵形, 长 1.5 — 2. 5 毫米, 淡 结色, 花柱 5, 黄色。 蒴果圆 筒形, 长 0.9 — 1.1 厘米, 10 齿裂, 裂齿 直立, 具多数 种子; 种子 卵 圆形, 稍扁, 长约 1 毫米, 表面具 多数短 条形的 突起。 花果期 5 — 8 月。 
图 版 36 1—4. 缘 毛卷耳 Cerastium furcatum Cham, et Schlecht. , 1. 植株, 2. 花, 3. 果和 果萼, 4. 花辦和 雄蕊; 5 绒 毛卷耳 C. tomentosum L. , 5. 植株, 6. 雌蕊, 7. 花瓣和 雄蕊, 8. 叶 放大。 (^锡 R 绘) 
142  云南 植物志  分布于 中甸、 丽江、 鹤庆, 生海拔 2 000 — 3 850 米的 山坡、 路边、 地边、 沟 边的草 丛中; 东北、 华北、 陕西、 四川和 西藏有 分布。 俄 罗斯、 蒙古、 朝鲜 亦有。 5. 绒 毛卷耳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36, 5-8 Cerastium tomentosum L. (1753) ; H. C. Friedrich (1979) * -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30 (-45) 厘米。 根 数条, 红 褐色, 具多数 纤维状 细根。 茎丛 生, 直立, 具 分枝, 密被 白色、 细、 卷曲的 毡毛, 最下部 匍匐, 节 上生不 定根。 基生叶 早枯; 茎生叶 多数, 线 状披针 形或稀 线形, 长 0.7 — 2 厘米, 宽 0.2 — 0.4 厘米, 先端圆 或钝, 基部 渐狭, 两 面密被 白色、 细、 卷曲的 毡毛, 边缘稍 外卷, 具 1 纵条, 在 表面凹 入, 背面 凸起; 叶 柄无。 聚 伞花序 顶生, 具 7 — 15 花; 苞片 和小苞 片狭卵 形至披 针形, 长 0. 3-0. 5 厘米, 先 端钝, 具 宽膜质 边缘, 密被 白色、 细、 卷曲的 毡毛; 花梗 直立, 长 0. 5 — 1.5 厘米, 密被 毡毛; 萼片 5, 披 针形, 长 0.5 — 0.7 厘米, 先 端钝, 边缘宽 膜质, 外面 密被 白色、 细、 卷曲的 毡毛; 花瓣 5, 白色, 狭倒 卵形, 长 0.8 — 1.2 厘米, 先端 2 裂至 1/4-1/3; 雄蕊 10, 比花 萼短, 花丝 丝状, 无毛, 花药宽 卵形; 子房 卵状圆 球形, 长 1 一 1.5 毫米, 花柱 5, 比子房 稍长, 具多数 胚珠。 蒴果圆 筒形, 直立, 比萼 片长约 0.5 倍, 先端 10 齿裂, 裂齿 直立且 外弯, 具数枚 种子; 种子近 圆形, 直径约 1 毫米, 表面 具多数 圆形的 钝瘤状 突起。 花果期 5 月 前后。 原产意 大利。 昆明植 物园曾 栽培并 野化。 6. 纤 毛卷耳 Cerastium rubescens Mattf. (1932). Cerastium vulgatum var. brevifolium Franch. , var. acuti folium Franch. (1886), (1889) ; C. ciliatum Turcz. (1842) , non Waldst. et Kitaib. (1812), quoad est C. rigidum (Scop. ) Vitm. ; Hand. -Mazz. (1929) ; C. rigidum Ledeb. (1814) , non (Scop. ) Vitm. ; Fenzl (1842) ; C vulgatum var. ciliatum (Turcz. ) Fenzl (1842).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30 厘米。 主 根细, 具侧根 和细纤 维根。 茎 簇生, 直立, 纤细, 不 分枝, 粗约 2 毫米, 上部 密被伸 展的腺 毛和短 柔毛, 下部近 无毛。 基生叶 匙形, 下部 茎生叶 倒卵状 匙形, 上部 茎生叶 披针形 或宽披 针形, 长 0.7 — 3 厘米, 宽 0.3 — 0.7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基部 渐狭, 两面被 毛至近 无毛, 边缘具 缘毛, 中脉 明显; 叶柄 近无。 二 歧聚 伞花序 顶生, 多花; 花梗 直立或 伸展, 远比 萼长, 果时先 端多少 弯曲, 密被 腺短柔 毛; 苞片 下部者 叶状, 具 缘毛, 上部 者宽披 针形, 急尖, 较小, 边缘 膜质, 沿脉被 绒毛; 花萼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0.5 — 0.6 厘米, 先 端钝, 通常深 紫色, 边缘宽 膜质, 外面 密被腺 毛; 花瓣 白色, 倒卵状 楔形, 长 0.7 — 1 厘米, 先端 2 深裂至 1/3, 裂片 椭圆状 圆形, 基 部 无毛; 雄蕊 10, 比 萼短, 花药 卵形, 淡 黄色, 花丝 丝状, 白色, 无毛; 子房卵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花柱 5, 比子 房长。 蒴 果狭圆 筒形, 长 1 一 1.2 厘米, 直立, 先端 10 齿裂, 裂 齿钝、 直立; 种子扁 球形, 直径约 1 毫米, 锈色, 具多数 成行的 钝瘤状 突起。 花果 期 3 — 8 月。 分布于 德钦、 维西、 中甸、 宁蒗、 永胜、 丽江、 洱源、 大理, 生海拔 2 300-3 700 米 的 林下或 草地。 欧、 亚温带 广布。 
石竹科  143  9. 无心 菜属 Arenaria L.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直立、 铺 散或呈 垫状。 单叶 对生, 叶片 圆形至 线形, 全缘, 具 柄或 无柄; 托 叶无。 花少 数或多 数排列 成聚伞 花序, 也 常单花 顶生。 萼片 5 枚, 草质, 离 生; 花瓣 5 枚, 稀退 化成无 花瓣, 白 色或稀 红色, 顶端 全缘、 2 浅裂 或呈流 苏状; 雄蕊 10 枚, 极稀 5 枚或 更少; 子房 上位, 1 室, 胚珠 少数至 多数, 花柱 2 — 3 (— 5)。 蒴 果卵圆 形或长 圆形, 4 瓣裂或 6 (-10) 瓣裂, 有时 3 瓣 裂而裂 片再次 2 裂; 种子 少数或 多数, 长 圆形、 圆形或 肾形, 平 滑或具 瘤突, 稀具环 状翅, 无附 属物。 约 150 — 250 种, 主要分 布于北 温带或 寒带。 南温带 亦有。 我国约 107 种, 主 产西南 和 西北各 省区, 华北、 东北、 华东和 中南地 区也有 分布; 云南有 40 种, 集 中分布 于滇西 北。  1 (72) 一 年生至 多年生 草本; 茎 直立或 铺散; 叶披 针形至 圆形; 花瓣全 缘至流 苏状, 花柱 2 或 3。 2 (63) 花柱 2。 3 (12) 种子 扁平, 具 环翅; 花单个 顶生或 腋生。 4 (11) 花 较大, 萼片长 0.5 — 1.1 厘米, 花瓣长 1.5 — 1.8 厘米; 茎被 带紫色 具节腺 柔毛。 5 (8) 茎高 7 — 35 厘米, 被带 紫色具 节腺柔 毛和白 短毛; 叶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绿色, 两面 无毛。 6 (7) 花 瓣先端 2 浅裂, 裂片具 2— 3 齿; 果稍 长于萼 1. 粉花 无心菜 A. roseiflora 7 (6) 花瓣 先端具 2— 3 齿; 果长 为萼的 2 倍 2. 真齿 无心菜 A. euodonta 8 (5) 茎高 4 一 10 厘米, 通 常仅被 带紫色 具节腺 柔毛; 叶狭椭 圆形, 常带 紫色, 多少 被毛。 9 (10) 叶 两面被 腺毛; 花 瓣狭长 圆形, 全缘, 比 萼片长 2 倍 … 3. 桃色 无心菜 A. melandryoides 10 (9) 叶表面 无毛, 背面被 腺毛; 花瓣倒 卵形, 微缺, 比 萼片长 3 倍 4. 紫红 无心菜 A. rockii 11 (4) 花小, 萼片长 0.3 — 0.4 厘米; 花 瓣长约 1 厘米; 茎 无毛或 散生疏 柔毛; 叶线形 5- 线叶 无心菜 A. linearilimba 12 (3) 种子圆 球形或 肾形, 平滑或 具瘤状 突起, 无翅, 花 排列成 聚伞花 序或稀 单生。 13 (34) 花瓣 全缘、 微凹或 2 浅裂。 14 (25) 花瓣 微凹至 2 浅裂。 15 (22) 花萼长 3 — 5 毫米; 花 瓣宽倒 卵形, 比 萼长。 16 (19) 花辦比 萼片长 2 倍; 茎不带 紫色; 花药 黄色。 17 (18) 植株高 12 22 厘米; 叶片 长圆形 或倒披 针状长 圆形, 长 1.5 — 3. 5 厘米, 宽 0. 5 — 0. 9 厘米  18 (17) 植株高 4 6 厘米; 叶 片椭圆 形或披 针形, 长 1 一 1.3 厘米, 宽 0.3 — 0.4 厘米  分种 检索表  6- 变黑无 心菜 A. nigricans  19 (16) 20 (21)  21 (20)  花瓣 稍长于 萼片; 茎常带 紫色。 叶片 匙形, 长 0.3 — 0.6 厘米; 花 药紫色 叶片 披针形 至倒披 针形, 长 0.7 — 2 厘米; 花药 黄绿色  8. 紫 蕊无心 菜 A. ionandra 
144  云南 植物志  9. 中旬无 心菜 A. zhongdianensis 22 (15) 花萼长 1.5 — 3 毫米; 花瓣 椭圆形 至狭倒 卵形。 23 (24) 花梗被 带紫色 具节腺 柔毛; 花 瓣稍短 于萼; 花药 黄色或 淡绿色 10. 雪 山无心 菜 A. schneideriana 24 (23) 花梗 疏被细 短毛; 花瓣 比萼短 2 倍; 花药暗 铅灰色 11. 不显 无心菜 A. inconspicua 25 (14) 花瓣全 缘或无 花瓣。 26 (33) 花瓣 全缘。 27 (28) 花单个 顶生或 腋生; 茎高 0.5 — 1.5 (-3) 厘米, 常带 紫色; 叶 在茎上 部密聚 12- 长 柱无心 菜 A. longistyla 28 (27) 花排列 成聚伞 花序; 植株远 较高; 叶 疏离, 不 密聚。 29 (30) 花小, 萼片长 2 — 3. 5 毫米, 外 面密被 带紫色 具节腺 柔毛; 花瓣比 萼片短 13. 匙叶 无心菜 A. spathulifolia 30 (29) 花 较大, 萼片长 3 — 6 毫米, 外 面无毛 或疏被 柔毛; 花瓣 不短于 萼片。 31 (32) 主根圆 柱形; 茎被白 色短毛 和混生 腺毛; 叶 条形, 长 3 — 8 毫米; 花萼长 3 — 4 毫米, 无毛, 花瓣 与萼片 近等长 14. 膜萼 无心菜 A. membranisepala 32 (31) 根 数个, 纺缍 状肉质 增粗; 茎被白 色卷曲 柔毛; 叶倒披 针形, 长 1 一 3. 5 厘米; 花萼长 5 — 6 毫米, 基部、 边缘和 沿脉被 柔毛, 花 瓣稍长 于萼片 15. 旱生 无心菜 A. xerophila 33 (26) 花 瓣无; 萼片长 1 一 2 毫米; 植株高 2 — 4 厘米 16. 縮短 无心菜 A. reducta 34 (13) 花瓣 先端流 苏状、 撕裂 状或啮 蚀状。 35 (44) 叶 片两面 无毛。 36 (39) 花瓣 先端流 苏状。 37 (38) 植株高 20 — 40 厘米; 叶片长 2. 5 — 4 厘米, 宽 0.6 — 1.4 厘米; 根 具节, 节间 纺锤状 增粗; 种 子 3 ― 4 枚 17. 云南无 心菜 A. yunnanensis 38 (37) 植株高 8 — 20 (-25) 厘米; 叶片长 0. 1—1 厘米, 宽 0. 3-0. 6 厘米; 根圆 柱形, 不 具节; 种 子 11—12 枚 18. 多籽 无心菜 A. polysperma 39 (36) 花瓣先 端撕裂 状或啮 蚀状。 40 (41) 花瓣长 0.5 — 0.7 厘米, 稍长 于萼, 先端 撕裂状 19. 大理 无心菜 A. delavayi 41 (40) 花辦长 0.8 — 1 厘米, 长约为 萼片的 2 倍, 先端啮 蚀状。 42 (43) 叶片 线状长 圆形, 长 3 — 5 厘米, 宽 0.5 — 0.7 厘米, 边缘干 膜质; 萼 片仅具 缘毛; 根 纺锤形 20. 怒 江无心 菜 A. salweenensis 43 (42) 叶片卵 形或卵 圆形, 长 0. 7-1. 5 厘米, 宽 0. 4 — 0. 7 厘米, 不具 干膜质 边缘; 萼片外 面被带 褐 色具节 柔毛; 根 圆柱形 21. 大雪山 无心菜 A. nivalomontana 44 (35) 叶 片两面 被毛。 45 (56) 根纺锤 状或萝 卜状。 46 (49) 纺锤 根或萝 卜根 数个。 47 (48) 根数个 簇生; 茎单 1; 叶片 较大, 长 2 — 5 厘米, 宽 0.8 — 1.5 厘米; 花梗、 萼 片被具 节腺柔 毛; 花 瓣比萼 片长近 2 倍 22. g 毛 无心菜 A. barbata 48 (47) 根数个 连成串 珠状; 茎 多数; 叶片 较小, 长 1 一 2. 2 厘米, 宽 0.3 — 0.5 厘米; 花梗、 萼片被 具 节长硬 毛和腺 柔毛; 花 瓣稍长 于萼片 23. 具毛 无心菜 A. trichophora 49 (46) 纺锤 根或萝 卜根单 1。 50 (55) 花 较大, 花瓣长 0.5 — 1 厘米; 雄 蕊比萼 片长, 稀近 等长。 51 (52) 植株高 7 — 15 厘米; 茎 多数, 不 分枝; 花序 少花; 萼片外 面被黄 色具节 长硬毛 
石竹科  145  24. 须 花无心 菜 A. pogonantha 52 (51) 植株高 15 — 50 厘米 以上, 茎单 1, 具 分枝; 花序 多花; 萼片外 面被具 节长硬 毛和腺 柔毛。 53 (54) 茎黄 绿色, 常带 紫色, 上部被 带褐色 具节腺 柔毛; 花 较小, 萼片长 0.4 — 0.5 厘米, 花瓣长 0,5— 0.7 厘米 25- 滇 蜀无心 菜 A. dimorphotricha 54 (53) 茎金 黄色, 具 光泽, 上部 被伸展 带褐色 具节长 硬毛; 花 较大, 萼片长 0.5 — 0.9 厘米, 花瓣 长 0. 7-1 厘米 26. 黄茎 无心菜 A. blinkworthii 55 (50) 花 较小, 花瓣长 0.2 — 0.5 厘米; 雄蕊比 萼片短 27. 长茎 无心菜 A. longicaulis 56 (45) 根圆柱 形或圆 锥状。 57 (60) 植株被 带紫色 具节腺 柔毛; 茎带 紫色; 花瓣 长为萼 片的近 2 倍。 58 (59) 叶 片表面 密被长 硬毛, 背面 无毛; 萼片先 端钝, 不 外弯, 外面 密被伸 展的长 刚毛; 花 瓣白色 28. 长刚毛 无心菜 A. longiseta 59 (58) 叶片两 面密被 具节长 硬毛; 萼 片先端 渐尖, 加厚, 常 外弯, 外 面密被 具节长 硬毛; 花 瓣红色 29 刚 毛无心 菜 A. setifera 60 (57) 植 株被淡 黄色细 长毛; 茎较 粗壮, 不带 紫色; 花瓣 稍长于 萼片。 61(62) 花 较大, 萼片长 5. 5 — 6. 5 毫米, 花 瓣长为 萼片的 1.5 倍, 花梗长 1 一 2. 5 厘米 30. 玉龙 山无心 菜 A . fridericae 62 (61) 花 较小, 萼 片长约 4 毫米, 花瓣 略长于 萼片, 花梗长 0.3 — 1 厘米 31- 黄毛无 心菜 A. auricoma 63 (2) 花柱 3。 64 (65) 花 盘大, 具 5 个 明显的 腺体; 花单个 顶生, 花大, 萼片长 6 — 8 毫米, 脉不 明显, 花瓣长 0. 7 — 1.2 厘米; 叶 片先端 锐尖, 黄 褐色, 边缘 加厚, 黄褐色 …… 32. 西南 无心菜 A. forrestii 65 (64) 花 盘小, 腺体不 明显; 花单 生或组 成聚伞 花序; 花 较小, 萼片长 3 — 5 毫米, 具 1 一 3 脉, 稀 无脉, 花瓣长 不超过 1 厘米; 叶片 无上述 特征。 66 (71) 花排列 成聚伞 花序。 67 (70) 叶卵 形或近 圆形; 花瓣短 于萼; 主根圆 柱形。 68 (69) 一 年生; 叶片 卵形, 两面 疏生短 柔毛, 近 无柄; 萼片具 3 脉, 沿脉生 短柔毛 和腺毛 …… 33- 无心菜 A. serpyllifolia 69 (68) 二年 生或多 年生; 叶片近 圆形, 两面 无毛, 明显具 叶柄; 萼片具 1 脉, 无毛 34. 圆叶 无心菜 A. rotundifolia 70 (67) 叶片 线状长 圆形; 花辧 比萼长 2 倍; 主根萝 卜状; 萼 片外面 被带褐 色具节 腺柔毛 35. 滇藏 无心菜 A. napulifera 71 (66) 花单个 顶生或 腋生; 植 株高仅 2 — 8 厘米 36. 多柱 无心菜 A. weissiana 72 (1) 多 年生密 集垫状 草本, 轮廓 常呈半 球形; 叶 钻形或 线形; 花单个 顶生, 花擗 全缘; 花柱 3。 73 (78) 花 较大, 花梗 3 — 4 毫米 以上; 叶 两型。 74 (75) 花 茎高达 6 — 11 厘米, 具 3 — 5 对叶; 花大, 花瓣长 1.1 一 1.4 厘米 37. 云南 雪灵芝 A. smithiana 75 (74) 花茎高 3 厘米 以下, 具 2 — 3 对叶; 花小, 花擗 长不逾 0.7 厘米。 76 (77) 花 瓣比萼 片短, 萼片披 针形, 长 0.6 — 0.7 厘米, 无毛 …… 38. 甘肃 雪灵芝 A. kansuensis 77 (76) 花瓣 远长于 萼片, 萼片 卵形, 长 0.3 0.4 厘米, 被 腺缘毛 39. 山生 福禄草 A. oreophila 78 (73) 花 极小, 花擗长 2 — 2. 3 毫米, 近 无梗, 但果时 延长; 叶同形 40. 盘状 雪灵芝 A. polytrichoides 
146  云南 植物志  1. 粉花 无心菜 ( "图 鉴" 补编) 加滞 (贡 山怒 族语) Arenaria roseiflora Sprague (1916); Hand. -Mazz. (1929) nom. tantum, descr. et specim. cit. excl. ; Hara (1979), syn. excl. ; "图 鉴,, 补编 (1982) , in clavi ; 西藏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yn. excl. Moehringella roseiflora (Sprague) Neumayer (1923). la. 粉花 无心菜 (原 变型) f. roseiflora 多年生 草本, 高 7 — 25 厘米。 根 肉质, 圆 柱形, 长达 26 厘米, 上 部粗达 0.5 厘米, 具数条 侧根和 多数纤 维根。 茎 数条, 常带 红色, 自基部 分枝, 被带 紫色具 节腺柔 毛和反 折的短 柔毛, 基部近 无毛。 叶 多数, 叶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1 一 1.7 厘米, 宽 1 一 2. 5 毫米, 先 端钝, 基部稍 连合, 边缘 略加厚 并散生 柔毛, 两 面无毛 , 具多 数点状 突起, 中 脉在表 面 凹入, 在背 面突起 并散生 柔毛。 花单个 顶生、 腋生或 组成少 花的聚 伞花序 ; 花梗长 1. 5 — 3 厘米, 果时 延长达 6 厘米, 密 被带紫 色具节 腺柔毛 和白色 短毛; 苞 片与叶 同形; 萼片绿 色常带 紫色, 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0.8 — 1 厘米, 宽 2. 5 — 3. 5 毫米, 先 端钝, 外面 密被带 紫色 具节腺 柔毛, 外部 萼片具 狭膜质 边缘, 里面的 萼片具 宽膜质 边缘, 均具 缘毛; 花瓣 粉 红色, 倒披 针形, 长 1.6 — 1.7 厘米, 先端 2 浅裂, 裂片具 2 — 3 齿; 雄蕊 10, 略长于 花萼, 花丝 线形, 带 紫色,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子房长 圆形, 长 3 — 4 毫米, 具多 数 胚珠, 花柱 2, 线形, 长 4 一 5 毫米。 蒴果长 圆形, 长 0.9 — 1.2 厘米, 4 瓣裂至 中部, 具多数 种子; 种子扁 圆形, 具宽 环翅, 连同 翅直径 2 — 3 毫米。 花果期 7 — 9 月。 分布于 德钦、 贡山, 生海拔 3 300 — 4 510 米的石 隙间。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 lb. 白粉花 无心菜 (变型 ) f. albiflora C. Y. Wu in Addenda. Arenaria atuntziensis C. Y. Wu ex L. H. Zhou (1982) in clavi, nom. nud. ; (1987) * , descr. , cum var. stenopetala Y. W. Tsui ex L. H. Zhou (1987) * . 与 原变型 的区别 在于花 白色, 较小, 花 瓣长约 1 厘米。 分布于 德钦、 中甸、 维西, 生海拔 3 540 — 4 100 米 的山坡 石隙或 草坡。 模式 标本采 自 维西。 2. 真齿 无心菜 ( "图 鉴" 补编) 图版 37, 1-7 Arenaria euodonta W. W. Smith (1919); 图 鉴补编 (1982), in clavi. Arenaria roseiflora auct. non Sprague : Hand. -Mazz. (1929) , p. p. , quoad specim. cit. et descr. ; Hara (1979), quoad syn. tantum;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p. p. quoad syn. A. euodonta W. W. Smith.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35 厘米。 主根圆 锥状, 延长, 具数条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数 条, 带 红色, 近 直立或 上升, 自基部 分枝, 密被 白色短 柔毛和 带黑色 具节腺 柔毛。 叶多 数, 叶片 线形或 披针状 线形, 长 1 一 2 厘米, 宽 1 一 2 毫米, 先端 略钝, 基部稍 扩大, 两 面 无毛, 具多 数点状 突起, 背 面中脉 疏生长 柔毛, 边缘 具缘毛 或无; 叶 柄极短 或无。 花 单生或 3 — 5 朵排列 成聚伞 花序; 花 梗长达 2. 5 厘米, 密被 带黑色 具节腺 柔毛; 苞 片与叶 
图版 37 1-8. 真齿 无心菜 Arenaria euodonta W. W. Smith, 1. 植株, 2. 花燧, 3. 雄蕊, 4. 雌蕊, 5. 花 梗毛被 放大, 6. 蒴果, 7. 花萼, 8. 种 f ; 9-13. 紫红 无心菜 A. rockii Diels, 9. 植株, 10. 花瓣. 11. 花^, 12. 雄蕊, 13. 雌 蕊。 (吴锡 R 绘) 
148  云南 植物志  同形, 但远 较小; 萼片 绿色带 紫色, 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0.8 — 1.1 厘米, 先 端钝, 外面被 带黑色 具节腺 柔毛, 边缘具 缘毛, 里面的 萼片具 宽膜质 边缘; 花瓣白 色或淡 红色, 倒披 针形, 长 1.5 — 1.8 厘米, 先端具 2 — 3 齿; 雄蕊稍 长于萼 片或近 等长, 花丝 线形, 无 毛, 花 药小; 子房长 圆形, 长 3 — 4 毫米, 花柱 2, 线形, 长约 4 毫米。 蒴果长 圆形, 长 约 为萼的 2 倍, 4 瓣裂, 具多数 种子; 种子 圆形, 压扁, 具宽 环翅, 连 翅直径 2. 5 — 3 毫 米。 花果期 7 — 9 月。 分布于 德钦、 贡山、 中甸、 维西, 生海拔 3 000 — 4 500 米 的高山 草甸、 山坡石 缝中、 岩坡上 或冷杉 林缘。 模式标 本采自 维西和 德钦。 3. 桃色 无心菜 (图鉴 补编) Arenaria melandryoides Edgew. ex Edgew. et Hook. f. (1874) ; F. W. Williams (1898), (1909); W. W. Smith et G. H. Cave (1911), (1913); K. Biswas (1967); Hara (1979); "图 鉴" 补编 (1982), inclavi; 西藏 植物志 (1983)*; Griers. in Griers. et Long (1984). Arenaria cerastiiformis F. W. Williams (1909) ; A. rosei flora auct. non Sprague : L. H. Zhou in 西藏 植物志 (1983), excl. syn. 多年生 草本。 根 细长, 纤 维状。 茎高 5 — 10 厘米, 疏 丛生, 近 直立, 自基部 分枝, 被 带紫色 具节腺 柔毛。 茎生叶 疏离, 叶片长 圆状椭 圆形或 长圆状 披针形 ,长 0. 8-1. 6 厘米, 宽 1.5 — 3 毫米, 先 端钝, 基部 楔形, 两面被 腺毛, 有时近 无毛, 暗 绿色或 紫色, 稍 肉质, 具 1 脉; 叶 柄无。 花单个 顶生, 稀 腋生; 花梗长 1 一 3 厘米, 密被 腺毛, 花时 弯曲, 果时 延长, 直立; 萼片披 针形, 长 0.6 — 0.8 厘米, 先 端钝, 稍 外弯, 外面被 腺毛, 边 缘不为 膜质, 略具 缘毛, 脉不 明显; 花瓣 红色, 狭长 圆形, 长 1.5 — 1.8 厘米, 先 端圆; 雄蕊稍 长于 萼片, 花 丝淡粉 红色, 花药黄 色带紫 ;子房 卵形, 花柱 2, 稀 3。 蒴果卵 珠形, 长于 花萼, 4 或 6 瓣裂, 裂瓣 膜质, 具多数 种子; 种 子大, 圆形, 压扁, 褐色, 具白色 环翅。 花果期 6 — 9 月 。 分布 于中甸 (哈巴 ), 生海拔 4 300 — 4 800 米 的冰川 河谷大 石灰石 缝中。 西藏 东南部 有 分布。 锡金、 不丹 也有。 4. 紫红 无心菜 ( "图 鉴" 补编) 图版 37, 9-13 Arenaria rockii Diels (1926) Hand. -Mazz. (1929), in nota. ;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多 年生小 草本, 高 4 一 10 厘米。 根 数条, 粗 线形。 茎近 直立, 自基部 分枝, 被带紫 色 具节腺 柔毛, 下部 有白色 短柔毛 混生, 地下 部分呈 白色, 地上 部分着 紫色。 叶 多数, 中 部叶 片狭椭 圆形, 长 1 一 1.1 厘米, 宽 0.3 — 0.4 厘米, 稍厚, 先 端钝, 茎部宽 楔形, 稍 连合, 表面紫 绿色, 无毛, 背面暗 紫色, 被腺 柔毛, 边缘具 缘毛, 中 脉在^ 凹入, 在 背面 凸起, 侧脉不 明显, 最 下部叶 较小; 叶 柄无。 花单个 顶生, 数朵; 花梗 直立, 密被 带紫色 具节腺 柔毛; 苞 片与叶 相同, 但 较小; 萼 片暗紫 红色, 长 圆形, 长 0.5 — 0.8 厘米, 宽 2 — 2. 5 毫米, 先 端钝, 外面被 带紫色 具节腺 柔毛, 边缘 膜质, 具 缘毛; 花瓣 红色, 倒 卵形, 长 1.5 — 1.7 厘米, 先端 微缺; 雄蕊 10, 与 萼片近 等长, 花药卵 圆形, 花丝 线形; 子房长 圆形, 花柱 2, 稍长于 子房。 果 未见。 花期 7 — 8 月。 
石竹科  149  分布于 丽江、 德钦, 生海拔 3 800 — 4 724 米 的多石 山坡或 路边。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5. 线叶 无心菜 ( "图 鉴" 补编) Arenaria linearilimba C. Y. Wu, nom. nov. Arenaria lineari folia Franch. (1889) ; Forb. et Hemsl. (1905); Hand. -Mazz. (1929) ,in nota. ;"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 non Poir. (1804) ; Moehringia lineari folia (Franch. ) F. N. Williams (1899); Moehringella lineari folia (Franch. ) Neumayer (1923). - 铺散小 草本, 高 5 — 10 厘米。 根圆 锥形, 延长, 具 少数纤 维根。 茎 柔软, 簇生, 淡 紫色, 无毛 或散生 柔毛。 叶 线形, 长 0.7 — 2 (— 4) 厘米, 宽 0.5 — 1.5 毫米, 先 端钝, 基 部 较宽, 边缘具 缘毛。 花单 个腋生 或稀组 成少花 的聚伞 花序; 花梗 丝状, 长 2 — 3 厘米, 柔软, 被 带褐色 具节腺 柔毛, 花后 伸展或 弯曲; 萼片披 针形, 长 3 — 5 毫米, 宽约 1.5 毫 米, 先端 渐尖, 边缘宽 膜质, 疏被 缘毛, 外面被 带褐色 具节腺 柔毛, 中脉 隆起; 花瓣白 色, 狭 长圆形 或狭倒 卵形, 长 0.8 — 1 厘米, 宽 2. 5 — 3. 5 厘米, 先 端钝, 全缘; 雄蕊 10, 短于 花瓣; 子房 卵状长 圆形, 具 7 — 9 枚 胚珠, 花柱 2, 超出 花萼。 蒴果 卵形, 与 萼片近 等长; 种 子暗黄 棕色, 压扁, 具宽 环翅。 花果期 8 月 前后。 分布于 洱源、 鹤庆, 生海拔 3 000 — 3 200 米的 石隙; 四川 西南部 也产。 模式 标本采 自 洱源摩 梭营。 6. 变黑 无心菜 ( "图 鉴" 补编) Arenaria nigricans Hand. -Mazz. (1929); "图 鉴,, 补编 (1982) , in clavi. 6a. 变黑 无心菜 (原 变种) var. nigricans 粗壮小 草本, 高 12 — 22 厘米。 根圆 柱形, 长 0.8 — 1.2 厘米, 粗达 0.5 厘米, 具多 数延 长的侧 根和纤 维根, 呈灰 白色。 茎 1 一 3, 粗 1 一 2 毫米, 自基部 分枝, 一侧密 被带褐 色 具节腺 柔毛, 具 5 — 7 对叶。 叶片狭 长圆形 或倒披 针状长 圆形, 连 叶柄长 1.5 — 3. 5 (- 5) 厘米, 宽 0.5 — 0.9 厘米, 先端 极钝, 基部渐 狭而入 叶柄, 两面 无毛, 具多数 点状突 起, 边 缘具极 狭的软 骨质, 中脉在 两面微 隆起; 叶 柄宽, 基部连 合成短 而开展 的鞘, 沿 鞘缘 具毛。 聚 伞花序 顶生和 腋生; 花梗长 1 一 4 厘米, 一侧 密被带 深褐色 具节腺 柔毛; 苞 片卵 形至宽 卵形, 较叶 片小; 萼片草 绿色, 长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先端圆 或钝, 具宽膜 质 边缘, 近基部 疏被带 深褐色 具节腺 柔毛, 外面具 1 一 3 条 细脉; 花瓣 白色, 宽倒 卵形, 长为 萼片的 2 倍, 先端微 缺刻; 雄蕊 10, 与 萼片近 等长, 花 药小, 长 圆形, 黄色, 花丝 线形; 子 房倒卵 珠形, 长约 2 毫米, 花柱 2, 与 子房近 等长。 蒴 果倒卵 珠形, 4 瓣 裂至基 部; 种 子大, 平滑。 花果期 8 月 前后。 分布于 中甸、 宁蒗, 生海拔 2 600 — 3 200 米的灌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永宁至 中甸途 中。 6b. 镇康 无心菜 (变种 ) ( "图 鉴" 补编) var. zhenkangensis (C. Y. Wu ex L. H. Zhou) C. Y. Wu, comb. nov. Arenaria chenchangensis C. Y. Wu ex L. H. Zhou in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n6m. nud. ; A. zhenkangensis C. Y. Wu ex L. H. Zhou (1987). 
150  云南 植物志  与 原变种 的区别 在于花 较大, 直径达 1.5 厘米, 萼片无 腺毛; 茎一 侧被短 腺毛。 分布于 镇康, 生海拔 3 500 米 左右的 岩坡。 模式标 本采自 镇康。 7. 无饰 无心菜 ("图 鉴" 补编) 石溪无 心菜、 石 溪蚤缀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Arenaria inornata W. W. Smith (1919); Hand. -Mazz. (1929), in nota. ;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西藏 植物志 (1983), in nota. 多年 生矮小 草本, 高 4 一 6 厘米。 根 多数, 圆 柱形, 长达 40 厘米, 上 部粗达 0.4 厘 米, 向下 渐狭, 具多数 侧根; 根 茎短, 具多数 黄褐色 残枯的 叶基; 茎 1 一 3, 直立 或常扭 曲, 具少数 分枝, 密被白 色卷曲 的柔毛 和具节 柔毛。 叶 数对, 下部叶 早枯, 疏离, 长 2 — 5 毫米, 上 部叶较 紧靠, 椭圆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长 1 一 1.3 厘米, 宽 3 — 4 毫米, 先端圆 或钝, 干时带 紫色, 基部 楔形, 除 基部被 白色缘 毛外, 其余 无毛, 中脉 在表面 凹入, 在 背面 隆起; 下 部叶具 短柄, 上部叶 无柄。 花单个 顶生, 稀 3 花排列 成聚伞 花序; 花梗较 粗壮, 长 0. 7 — 1.3 厘米, 密被带 深褐色 具节腺 柔毛; 萼片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0. 5 — 0.6 厘 米, 宽 1.5 — 2 毫米, 先 端钝, 外面 密被带 深褐色 具节腺 柔毛, 边缘具 白色短 缘毛, 里面 的 萼片具 宽膜质 边缘; 花瓣 白色, 倒 卵形, 比 萼片长 2 倍, 先端浅 2 裂, 稀浅 3 裂或全 缘; 雄蕊 10, 稍长于 萼片, 花药长 圆形, 花丝 线形; 子房长 圆形, 长 2—2. 5 毫米, 具少 数 胚珠, 花柱 2, 比子 房长。 蒴果 卵状长 圆形, 比花 萼短, 4 瓣裂, 具少数 种子; 种子卵 状长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花果期 7 月 前后。 分布于 德钦、 贡山, 生海拔 4 100 米 左右的 石砾中 或崖壁 隙中。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与 德欽 之间。 8. 紫蕊 无心菜 ( "图 鉴" 补编) Arenaria ionandra Diels (1912); W. W. Smith (1919); Hand. -Mazz. (1929);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8a. 紫蕊 无心菜 (原 变种) 图版 38, 1-4 var. ionandra 纤细小 草本, 高 3 — 10 厘米。 主根圆 锥形, 长达 5 厘米, 上部粗 1 一 2 毫米, 向下渐 狭; 具 数条侧 根和纤 维根。 茎 纤细, 自基部 具多数 分枝, 常带 紫色, 一侧 密被短 腺毛。 叶 数对, 叶片 匙形, 长 3 — 6 毫米, 宽 1 一 4 毫米, 先 端钝, 基部渐 狭而入 叶柄, 两面 无毛, 中脉 纤细; 叶 柄短, 条形, 基 部连合 成开展 的鞘。 花 单生或 组成少 花聚伞 花序; 花梗纤 细, 直立, 长 1 一 2 厘米, 一 侧被短 腺毛; 萼片长 圆形, 长 3 — 4. 5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先 端钝, 中部 绿色, 两侧具 宽膜质 边缘, 基部深 紫色, 无毛, 脉不 明显; 花瓣 白色, 基 部淡 黄色, 宽 倒卵状 椭圆形 或宽倒 卵形, 长 5 — 6. 5 毫米, 宽 3 — 5 毫米, 先端 2 浅裂; 雄 蕊 10, 与 萼片近 等长, 花药椭 圆形, 蓝 紫色, 花丝 线形; 子房近 球形, 直径 1 一 1.5 毫米, 具多数 胚珠, 花柱 2, 与 子房近 等长。 蒴果近 球形, 直径 3 — 4 毫米, 具数粒 种子; 种子 卵形, 稍 压扁, 长约 1 毫米。 花果期 7 — 8 月。 分布于 丽江、 中甸, 生海拔 3 300 — 4 200 米的 高山石 隙或山 坡上;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8b. 黑毛 无心菜 (变种 ) ("图 鉴" 补编) 
图版 38 1—4. 紫蕊 无心菜 Arenaria ionandra var. ionandra Diels, 1. 植株, 2. 花 外形, 3. 叶片, 4. 雌蕊; 5-11. 中甸^ 'll'\ : A. zhongdianensis C. Y. Wu, 5. 植株, 6. 叶片, 7. 茎部分 放大, 8. 萼片, 9. 花解. 10. 雌蕊, 11. 雄蕊。 (李锡 畴绘) 
152  云南 植物志  var. melanotricha Comber (1934);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与 原变种 的区别 在于萼 片背面 被黑色 腺毛, 花瓣有 时为紫 红色。 分布于 丽江、 维西、 大理, 生海拔 3 600 — 4 150 米的 高山流 石滩。 模 式标本 采自丽 江。 9. 中旬 无心菜 图版 38, 5—11 Arenaria zhongdianensis C. Y. Wu in Addenda. 铺散 草本, 高约 20 厘米。 根 未见。 茎上 升或近 直立, 紫 红色, 自基部 具多数 分枝, 茎和分 枝密被 白色短 柔毛。 叶 多数, 叶片 披针形 至倒披 针形, 长 0.7 — 2 厘米, 宽 0.2 — 0.5 厘米, 先 端钝, 基部 楔形, 两 面疏生 白色短 柔毛和 具多数 点头状 突起, 边缘近 基部具 缘毛, 1 脉 在背面 突起; 叶 柄短, 宽, 密 生白色 缘毛。 花排列 成聚伞 花序, 顶生或 腋生, 也 有单花 腋生; 花梗长 0. 5-3 厘米, 被带紫 色具节 短腺毛 和白色 短柔毛 ;苞 片与叶 相同, 较小; 萼片 绿色, 披 针形, 长 3 — 5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先 端钝, 外面 被带紫 色具节 短 腺毛和 白色短 柔毛, 边缘具 缘毛, 里 面的具 宽膜质 边缘, 1 脉; 花瓣白 色, 倒 卵形, 长 5 — 6 毫米, 先端 2 浅裂; 雄蕊 10, 比萼 片长, 花丝 线形, 白色, 花药长 圆形, 黄 绿色; 子房长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花柱 2, 线形, 比子 房长。 果 未见。 花期 8 月 前后。 分布于 中甸, 生海拔 3 300 米 左右的 沟边。 模式 标本采 自中甸 (五凤 山)。 10. 雪山 无心菜 ( "图 鉴" 补编) Arenaria schneideriana Hand. -Mazz. (1920), (1929)*;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纤细小 草本, 高 4 一 8 厘米。 主 根狭萝 卜状, 长达 1 厘米, 上 部粗达 5 毫米, 具数条 长的 侧根和 细而开 展的纤 维根。 茎 数条, 自 基部具 极多数 二叉状 分枝, 纤细, 黄 绿色或 带 紫色, 被 1 或 2 行极短 的白色 具节腺 柔毛。 叶 数对, 最下部 叶小, 早枯, 舌状, 长 3 倍 于宽, 向上叶 渐大, 狭披 针形, 长达 1.5 厘米, 宽达 0.3 厘米, 先 端钝, 基部渐 狭并连 合 成极短 的鞘, 通常 下弯, 两面 无毛, 具 1 脉。 聚 伞花序 顶生和 腋生; 花梗 纤细, 直立, 长 0.4 — 1.3 厘米, 先端 俯垂, 果时近 直立, 被 带紫色 具节腺 柔毛; 萼片椭 圆形, 长 2 — 3 毫米, 果期达 4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绿色, 先 端钝, 具宽 的膜质 边缘, 无脉, 背面 具 1 行 带紫色 具节腺 柔毛; 花瓣白 色或带 红色, 狭倒 卵形, 比萼片 稍短, 先端 2 浅裂, 具 爪; 雄蕊 5, 对 萼生, 稍短于 花瓣, 花药 球形, 黄 色或淡 绿色, 花丝 极细; 子房倒 卵形, 长约 1.5 毫米, 花柱 2, 比 子房短 2 倍。 蒴果 卵形, 长约 4 毫米, 4 瓣裂, 具 8 枚 种子; 种子 压扁, 具 小瘤状 突起。 花果期 8 月 前后。 分布于 中甸, 生海拔 4 400 — 4 65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11. 不显 无心菜 ( "图 鉴" 补编) Arenaria inconspicua Hand. -Mazz. (1929);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小 草本, 极 纤细, 高 3 — 7 厘米; 主 根狭萝 卜状, 长 0.4~rl 厘米, 上部粗 1 一 2 毫米, 向下骤 然渐狭 成线状 延长, 具侧 根和纤 维根。 茎 1 一 5 条, 纤细, 自 基部呈 二歧状 或三歧 状 分枝, 疏被 短毛。 叶 数对, 披针 形或狭 卵形, 下部叶 较大, 向上 渐小, 连 叶柄长 2 — 5 毫米, 宽 0.5 — 1.5 毫米, 明 显向下 弯曲, 先 端钝, 两面 无毛, 叶脉 明显; 叶柄 具翅, 向 上 伸展, 基部 连合成 开展的 叶鞘。 聚 伞花序 顶生和 腋生; 花梗 纤细, 长 2 — 7 毫米, 果时 
石竹科  153  稍 延长, 疏被细 短毛; 萼片长 圆形, 长 1.5 — 2. 5 毫米, 宽 0.7 — 1 毫米, 先 端钝, 具小 尖头, 边缘狭 膜质, 外面 和边缘 被黑色 刚毛; 花瓣 白色, 卵 形或椭 圆形, 长为萼 片的一 半, 先端 通常具 2 齿; 雄蕊 10, 与 花瓣近 等长, 花 药小, 近 球形, 暗铅 灰色, 花丝 线形; 子房卵 珠形, 较花 瓣短, 具数枚 胚珠, 花柱 2, 稀 3, 长为 子房的 一半。 蒴果卵 珠形, 与 花萼近 等长, 4 瓣裂至 基部, 具 3 — 5 枚 种子; 种子近 圆形, 压扁, 直径约 0.5 毫米, 暗 棕色。 花果期 8 月 前后。 分布于 贡山、 德钦, 生海拔 3 800 — 4 600 米的岩 坡上。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 德钦分 水 岭上。 12. 长柱 无心菜 ( "图 鉴" 补编) Arenaria longistyla Franch. (1886), (1889)*; F. N. Williams (1898); Forb. et Hemsl. (1905); Diels (1912); Hand. - Mazz. (1929);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12a. 长柱 无心菜 (原 变种) 图版 39, 1—6 var. longistyla 多 年生小 草本, 高 2. 5 — 5 厘米。 根 纤细。 圆 柱形, 长达 9 厘米, 上部粗 0.5 — 1.5 毫 米, 具 极细的 侧根; 根 茎短, 盖以 残枯的 叶基。 茎带 紫色, 高 0.5 — 1.5 (— 3) 厘米, 纤 细, 粗通常 不超过 1 毫米, 具 分枝, 被 二列短 柔毛。 叶 数对, 下 部者较 疏离, 上 部者极 密集, 叶片 长圆状 线形, 长 0.5 — 1.5 厘米, 宽 1 一 2 毫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基部 扩大并 连合 成鞘, 边缘具 稀疏的 缘毛, 背面疏 被毛或 无毛, 密具白 色点状 突起。 花单个 顶生和 腋生; 花梗长 1.5 — 4. 5 厘米, 带 紫色, 被 带紫色 具节腺 柔毛; 萼片披 针形, 长 5 — 7 毫 米, 先 端钝, 基部 平截, 具 宽膜质 边缘, 外面 被带紫 色具节 腺毛, 近基部 较密; 花瓣白 色, 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6 — 8 毫米, 先 端圆, 全缘, 基部 平截; 雄蕊与 萼片近 等长, 花丝 绿色, 线形, 花药 黄色, 近 球形; 子房近 球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具 4 一 5 枚 胚珠, 花柱 2, 长 1. 5—2 毫米。 果 未见。 花期 7 — 9 月 。 分布于 丽江、 中甸, 生海拔 3 600 — 4 000 米的流 石坡石 隙间。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西 藏植 物志》 所载 本种, 是否 误定, 待考。 • 12b. 棱' 长柱 无心菜 (变种 ) var. eugonphylla Fernald (1919). 与原变 种的区 别在于 叶细, 宽不足 1 毫米; 花梗 极细, 长 2 — 4 厘米; 花 较小, 萼片 长 3 — 5 毫米, 无毛, 花瓣长 5 — 7 毫米。 分布于 维西、 德钦、 中甸, 生海拔 3 400 — 4 100 米的 山坡石 砾中;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模 式标本 采自滇 西北。 12c. 侧长柱 无心菜 (变种 ) var. pleurogynoides Diels (1912) ; Hand. -Mazz. (1929). 与原 变种的 区别在 于植株 较大, 高 7. 5 — 12 厘米; 叶长 1.2 — 2 厘米; 花 梗长达 6 厘 米; 花 较大, 萼片长 6 — 7 毫米, 花 瓣长达 10 毫米, 花柱长 3 毫米。 分布于 丽江、 中甸, 生海拔 3 100 — 4 100 米的石 砾间。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13. 匙叶 无心菜 ( "图 鉴" 补编) 图版 39, 7-12 Arenaria spathulifolia C. Y. Wu ex L. H. Zhou in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图版 39 1 一 6. 长柱 无心菜 Arenaria longistyla Franch. var. longistyla, 1. 植株, 2. 叶片, 3. 花 外形, 4. 花辦, 5. 雄蕊 6. 花萼及 雌蕊; 7—12. 匙叶 无心菜 A.spathulifolia C. Y. Wu ex L. H. Zhou, 7. 植株, 8. 叶片, 9. 花 外形, 10. 花瓣, 11. 雄蕊, 12. 萼及 雌蕊。 (李锡 畴绘) 
石竹科  155  nom. nud. ; ex L. H. Zhou (1987) * , descr. 纤细小 草本, 高 4 一 12 厘米。 主 根狭萝 卜状, 长 0.4 — 1 厘米, 上部粗 1 一 2 毫米, 具 多数 细长开 展的侧 根和纤 维根。 茎 数条, 自 基部具 极多数 二叉状 分枝, 纤细, 带 紫色, 被 白色卷 曲的短 柔毛和 带紫色 具节腺 柔毛, 近基部 1 一 2 厘米 无叶, 带 黄色, 无毛。 叶 数对, 下部叶 较大, 倒披 针形, 长达 1 厘米, 宽达 0. 3 厘米, 向上叶 渐小, 上部 叶狭椭 圆形, 连 叶柄长 0.2 — 0.7 厘米, 宽 0.5 — 2 毫米, 先 端钝, 明 显向下 弯曲, 两面 无毛, 具 多数点 状 突起; 叶柄 具翅, 散生 缘毛。 聚 伞花序 顶生和 腋生; 花梗 纤细, 直立, 长 0.5 — 2 厘米, 被 带紫色 具节腺 柔毛, 最上部 较密; 萼 片披针 状狭长 圆形, 长 2 — 3 . 5 毫米, 宽 0. 5-1 毫 米, 先 端钝, 外 面密被 带紫色 具节腺 柔毛, 边缘 狭膜质 和散生 白色细 缘毛, 无脉; 花瓣 白色, 倒 卵形, 比萼片 稍短, 先端圆 或钝; 雄蕊 10, 与 花瓣近 等长, 花 药小, 紫 绿色, 长 圆形, 花丝 线形; 子房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具 短柄, 花柱 2, 与 子房近 等长, 向外 弯曲。 果 未见。 花期 8 — 9 月。 分布于 中甸, 生海拔 4 300 米左 右的山 坡上;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14. 膜萼 无心菜 图版 40, 1-6 Arenaria membranisepala C. Y. Wu (in Addenda. ) 纤细 草本, 高 10 厘米 左右。 主根圆 柱形, 长 3 — 4 厘米, 上部粗 1 一 1.5 毫米, 向下 渐狭, 具数条 侧根。 茎 自基部 二叉状 分枝, 被白色 短毛和 混生短 腺毛。 叶 数对, 条形, 长 3 — 8 毫米, 宽 0.5 — 1.5 毫米, 先 端钝, 基部稍 扩大并 连合成 短鞘, 两面 无毛, 叶 脉不明 显。 聚 伞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梗 纤细, 长 1.5 — 2. 5 厘米, 一 侧密被 短腺毛 和混生 白色短 毛; 萼片披 针状长 圆形, 长 3 — 4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先 端钝, 无毛, 脉不 明显, 除 中脉绿 色外, 两侧具 宽的白 色膜质 边缘; 花 瓣白色 (? ), 倒 卵形, 与 萼片近 等长, 先端 全缘, 基部具 短爪; 雄蕊 10, 与 萼片近 等长, 花 药小, 长 圆形, 花丝 线形; 子房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具数枚 胚珠, 花柱 2, 与 子房近 等长。 蒴果长 圆形, 长 3 — 4 毫米, 4 瓣裂 至近 基部, 具 2 — 3 枚 种子; 种子长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压扁。 产于 丽江? 标 本未列 地名。 15. 旱生 无心菜 ( "图 鉴" 补编) 图版 40, 7—10 Arenaria xerophila W. W. Smith (1920); Hand. -Mazz. (1929), in nota ;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多 年生小 草本, 高 7 — 20 厘米。 根 数个, 纺锤状 增粗。 茎近 直立或 上升, 自 基部分 枝, 被白色 卷曲的 柔毛。 叶倒披 针形, 长 1 一 3. 5 厘米, 宽 0.2 — 0.5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 部渐狭 并散生 柔毛, 两面 无毛, 具多 数点状 突起, 1 脉在 背面稍 突起。 花数 朵排列 成稀疏 的聚伞 花序, 稀有 单生; 花梗 直立, 长 2 — 3. 5 厘米, 被白色 卷曲的 柔毛和 短毛; 苞片与 叶 相同, 但 较小; 萼片 卵状披 针形, 长 5 — 6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先端 渐尖, 基部密 被 柔毛, 中间 绿色, 边缘 宽膜质 并散生 缘毛, 中脉 凸起, 沿 脉疏被 柔毛; 花瓣 白色, 宽 倒 卵形, 长 0.6 — 0.8 厘米, 先端全 缘或稀 2 浅裂; 雄蕊 10, 稍长于 萼片, 花药椭 圆形, 花丝 线形; 子房卵 珠形, 长 1.5 — 2 毫米, 具数枚 胚珠, 花柱 2, 与 子房近 等长。 蒴果卵 珠形, 比萼 片短, 4 瓣裂, 具数枚 种子; 种子卵 珠形, 略 压扁, 长约 1.5 毫米。 花果期 8 — 9 月。 
图版 40 1—6. 膜萼 无心菜 Arenaria mem b ran i sepa | a C. Y. Wu, 1. 植株, 2. 茎部分 放大, 3 . 花 外形, 4 . 花瓣及 雄蕊, 5 . 花萼及 蒴果, 6. 种子; 7—10. 旱生 无心菜 A. xerophila W. W. Smith, 7. 植株, 8. 茎部分 放大, 9. 花 外形, 10. 花萼及 蒴果。 (肖 溶绘) 
石竹科  157  分布于 丽江、 鹤庆、 德钦, 生海拔 2 800 — 3 300 米的 干燥牧 场或岩 壁上; 四 川西南 部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丽江 (大具 )。 16- 縮短 无心菜 ( "图 鉴" 补编) Arenaria reducta Hand. -Mazz. (1920), (1929);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alvi. 极 纤细小 草本, 高 2 — 4 厘米。 主 根狭萝 卜状, 长达 0.6 厘米, 上 部粗达 2 毫米, 通 常更 细小, 向下骤 然渐狭 成线状 延长, 具 数条极 细的侧 根和纤 维根。 茎 数条, 极 纤细, 紫 红色, 呈 二歧状 分枝, 疏被短 白毛。 叶 数对, 近 等长, 叶片 菱状椭 圆形, 连 叶柄长 2 — 3 毫米, 明 显向下 弯曲, 两面 和边缘 散生白 短毛; 叶柄 具翅, 向上 伸展, 基 部连合 成开展 的 叶鞘。 聚 伞花序 顶生和 腋生; 花梗 纤细, 长 2 — 3 毫米, 果时稍 延长, 被白 短毛; 萼片 长 圆形, 长 1 一 2 毫米, 宽约 0.5 毫米, 先 端钝, 具 狭膜质 边缘, 除 边缘散 生短白 毛外, 其余 无毛; 花 瓣无; 雄蕊 5, 花药长 圆形, 极小, 花丝 线形, 与 萼片近 等长; 子房长 圆形, 长 0.7 — 1.2 毫米, 具数枚 胚珠, 花柱 2 (— 3), 与 子房近 等长。 蒴果长 圆形, 与 花萼近 等长, 4 瓣裂 至中部 或中部 以下, 具 1 一 4 枚 种子; 种子近 圆形, 直径约 0.5 毫米或 更小。 花果期 8 — 9 月 。 分布于 丽江、 中甸、 德钦, 生海拔 3 500 — 4 650 米的 林下或 草地;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17. 云南 无心菜 ( "图 鉴" 补编) 云 南蚤缀 ( "图鉴 ") Arenaria yunnanensis Franch. (1886), (1889); Frob. et Hemsl. (1905) ; Hand. -Mazz. (1929); "图 鉴" (1972)*;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17a. 云南 无心菜 (原 变种) 图版 41, 1-2 var. yunnanensis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40 厘米。 根 具节, 节间萝 卜状 增粗, 最末端 一节圆 柱形, 延长, 向下 渐狭, 具侧 根和纤 维根; 根颈短 而粗, 具多 数残枯 的基生 叶鞘。 茎直 立或近 直立, 具 分枝, 下部近 无毛, 上部 一侧被 带褐色 具节柔 毛和白 腺毛。 叶片 狭椭圆 形或披 针形, 下 部叶 较小, 中 部叶长 2. 5 — 4 厘米, 宽 0.6 — 1.4 厘米, 先端 渐尖, 具 短尖, 基部 楔形, 两 面 无毛, 稀 沿脉散 生短毛 和具白 缘毛, 但 具多数 突起的 小点, 中脉在 两面稍 突起, 具短 柄 , 最 上部叶 卵形, 较小, 无柄。 聚 伞花序 顶生; 花梗 直立, 长 1 一 2. 5 厘米, 一 侧密被 带褐 色具节 柔毛; 萼片披 针形, 长 5 — 6 毫米, 先 端钝, 外面 被带褐 色具节 柔毛和 散生腺 毛; 边缘 膜质, 3 脉 极细; 花瓣 白色, 长圆 形或倒 卵形, 长 0.7 — 1 厘米, 先端流 苏状细 裂; 雄蕊 10, 比 萼片稍 长或近 等长, 花药卵 圆形, 黄 绿色, 花丝 线形; 子房长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具少数 胚珠, 花柱 2, 长为 子房的 2 倍或 更长。 蒴果卵 圆形, 比花 萼短, 4 瓣裂 , 具 3 — 4 枚种子 。 花果期 7 — 8 月。 分布于 鹤庆、 洱源、 丽江、 德饮, 生海拔 (2 900- ) 3 500-3 800 米的 林下或 草坡。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黄 家坪。 17b. 簇生 无心菜 (变种 ) var. caespitosa C. Y. Wu in Addenda. 与原 变种的 区别在 于植株 簇生, 叶线 形至披 针形。 
图版 41 1—2. 云南无心菜八^^!^乂加!^!^!^^?^!!吐.,:!. 植株 下部, 2. 花 外形; 3 — 5. 多籽 无心菜 Arenaria polysperma C. Y. Wu ex L. H. Zhou, 3. 植株 下部, 4. 雌蕊和 雄蕊, 5. 花辦; 6—7, 大雪山 无心菜 A. nivalomonthana C. Y. Wu ex L. H. Zhou, 6, 植株, 7. 花 外形。 (杨建 昆绘) 
石竹科  159  分布于 德钦, 生海拔 3 500 米左 右的草 坝中。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钦。 18- 多籽 无心菜 ( "图 鉴" 补编) 图版 4 1, 3-5 Arenaria polysperma C. Y. Wu ex L. H. Zhou in "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nom. nud. ; ex L. H. Zhou (1987) * , descr. Arenaria trichophora var. angusti folia auct. non Franch. : Hand. -Mazz. (1929), p. p. major. 多年生 草本, 高 8 — 20 (-25) 厘米。 主根圆 柱形, 长达 15 厘米, 上 部粗达 0.5 厘 米, 向下 渐狭, 具 多数侧 根和纤 维根; 根 颈短, 具多 数残枯 的基生 叶鞘。 茎多, 直立或 上升, 具 分枝, 下部 无毛, 上 部一侧 被带褐 色具节 柔毛。 下部叶 较小, 早枯, 上 部叶狭 椭圆 形或狭 卵形, 长 0.8 — 2 厘米, 宽 0. 3 — 0.6 厘米, 先 端钝, 基部 楔形, 两面 无毛, 具 多 数点状 突起, 中脉在 两面微 突起, 具 短柄, 叶 柄基部 连合成 短鞘, 最 上部叶 卵形, 较 小, 沿脉和 边缘散 生微柔 毛或具 节毛, 无柄。 聚 伞花序 顶生, 有 时下部 花单个 腋生; 花 梗直立 ,长 1. 5-3. 5 厘米, 一侧 被带褐 色具节 柔毛; 萼片披 针形, 长 6 — 8 毫米, 宽 1. 5- 2 毫米, 先 端钝, 外面 被带褐 色具节 柔毛, 边缘 膜质, 3 纵脉 极细; 花瓣 白色, 倒 卵形, 长 0. 7 — 1 厘米, 先端 流苏状 细裂; 雄蕊 10, 与 花萼近 等长或 稍长, 花药长 圆形, 黄 绿色, 花丝 线形; 子房长 圆形, 长 1 一 2 毫米, 具数枚 胚珠, 花柱 2, 稍长于 子房。 蒴果黄 褐色, 卵 圆形, 比花 萼短, 4 瓣裂至 基部, 裂瓣 2 浅裂, 具 11 一 12 枚 种子; 种子黑 褐色, 近圆 形或长 圆形, 压扁, 长 1.5 — 2 毫米。 花果期 6 — 9 月。 分布于 德钦、 维西、 丽江, 生海拔 3 500 — 4 000 米的 山坡草 地或疏 林下。 模 式标本 采自澜 沧江、 怒江分 水岭。 19. 大理 无心菜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川西 无心菜 ( "图鉴 "), 条裂 无心菜 (西藏 ) Arenaria delavayi Franch. (1886), (1889); Diels (1912), nec aliora 多年生 草本, 高 5 — 14 (-25) 厘米。 根 单生, 粗纺 锤形, 有时具 分枝, 长 0.8 — 1.5 厘米, 粗 3 — 6 毫米, 末 端骤然 变狭并 延长达 4 厘米, 或上 部粗, 向下 渐狭并 延长, 具多 数 极细的 侧根。 茎 多数, 直立, 具 分枝, 近基部 无毛, 基部 以上一 侧密被 白色短 毛和具 节腺 柔毛。 叶 片狭椭 圆形、 长圆 形或狭 卵形, 长 0.8 — 2 厘米, 宽 0.3 — 0.6 厘米, 先端 锐尖, 带 黄色, 基部 楔形, 两面 无毛, 多少 具点状 突起, 边 缘散生 白色短 缘毛, 质 较厚, 中 脉细; 下 部叶具 短柄, 上 部叶近 无柄。 下部花 单生于 叶腋, 上部 花排列 成少花 的聚伞 花序; 花梗 直立, 一侧 密被具 节腺柔 毛和白 短毛; 萼片披 针形, 长 4 一 6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边缘 膜质, 外面被 具节腺 柔毛; 花瓣 白色, 宽倒 卵形, 长 0.5 — 0.7 厘米, 先端撕 裂状; 雄蕊 10, 与 花萼近 等长或 稍长, 花药 卵形, 黄色, 花丝 线形; 子 房近 球形, 长 1.5 — 2 毫米, 具多 胚珠, 花柱 2, 比子 房长。 蒴果 与萼近 等长, 顶端 4 裂, 具约 10 枚种子 ; 种子 褐色。 花果期 7 — 9 月 。 分布于 德钦、 贡山、 中甸、 丽江、 大理、 洱源, 生海拔 3 600 — 4 100 米 的山坡 草地、 灌 丛下或 林下;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大理 苍山。 20. 怒江 无心菜 ( "图 鉴" 补编) Arenaria salweenensis W. W. Smith (1920) , (1925); "图 鉴" 补编 (1982) , in clavi. 
160  云南 植物志  多年生 草本, 高 12 — 20 厘米。 根 延长, 纺锤状 增粗。 茎 3 — 4 或有时 较多, 直立, 被 黄色或 变黑色 具节短 柔毛。 叶片 线状长 圆形, 长 3 — 5 厘米, 宽 0.5 — 0.7 厘米, 先端微 急尖, 边 缘具极 狭的干 膜质, 两 面无毛 , 表面 粗糙, 具多 数点状 突起, 中脉 明显, 叶柄 较宽, 边缘具 缘毛。 二歧聚 伞花序 顶生, 小聚伞 花序具 3 花; 花 梗长约 1.5 厘米, 密被 带 黑色具 节毛; 苞片披 针形, 其 他与叶 相同, 但 较短; 萼片长 圆形, 长约 0.5 厘米, 宽 约 1.5 毫米, 先 端略钝 并呈暗 红色, 边缘疏 生黑色 缘毛, 里面的 萼片具 宽膜质 边缘; 花 瓣 白色略 带红, 倒 卵形, 长约 1 厘米或 稍长, 先 端钝, 啮 蚀状; 雄蕊 10, 与 萼片近 等长, 花丝 无毛, 基 部具小 腺毛; 子 房长约 2 毫米, 花柱 2, 与 子房近 等长。 果 未见。 产 片马至 碧江, 生海拔 3 000 米左 右的河 边多石 牧场。 标本 未见。 模式 标本采 自片马 至碧 江间。 21. 大雪山 无心菜 ( "图 鉴" 补编) 图版 41, 6—7 Arenaria nivalomontana C. Y. Wu ex L. H. Zhou in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 nom. nud. ; ex L. H. Zhou (1987) * , descr. 多年生 草本, 高 9 一 17 厘米。 根圆 柱形, 延长, 灰 白色, 上部粗 2 — 3 毫米, 向下渐 狭, 具侧 根和纤 维根; 根颈粗 而短, 具多 数残枯 的基生 叶鞘。 茎 数条, 常 弯曲, 不分枝 或稀上 部具少 数分枝 , 一 侧被带 褐色具 节柔毛 。 叶片椭 圆形或 宽椭圆 状匙形 ,长 0. 7 — 1. 5 厘米, 宽 0.4 — 0.7 厘米, 先 端钝, 基部 楔形, 两面 无毛, 但具多 数点状 突起, 边 缘被带 褐色 具节腺 柔毛, 中脉在 两面稍 隆起, 侧脉约 2 对, 极细; 叶 柄短。 聚 伞花序 1 一 3 花, 顶生; 花梗 直立, 先端 俯垂, 长 1.5 — 2. 5 厘米, 一侧密 被带褐 色具节 柔毛; 萼片披 针形, 长 4 一 5. 5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先 端钝, 具膜质 边缘, 外面 被带褐 色具节 柔毛, 3 纵脉 极细, 在 里面稍 隆起; 花瓣 白色, 宽倒 卵形, 长 0.8 — 1 厘米, 先端啮 蚀状; 雄蕊 10, 稍 长于 花萼, 花药黑 黄色, 卵形, 花丝 线形; 子房长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花柱 2, 稍长 于 子房。 果 未见。 花期 7 月 前后。 分布于 镇康, 生海拔 2 900 米 左右的 岩坡。 模式 标本采 自镇康 (大雪 山)。 22. 髯毛 无心菜 ( "图 鉴" 补编) Arenaria barbata Franch. (1886) , (1889) ; F. N. Williams (1898) ; Forb. et Hemsl. (1905); Diels (1912); Hand. -Mazz. (1929);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22a. 髯毛 无心菜 (原 变种) var. barbata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40 厘米。 根萝 卜 状或纺 锤状, 数 个密集 丛生, 长 1 一 2. 5 厘米, 粗 0.3 — 0.6 厘米, 具多数 细根。 茎单 1, 自 中部具 数条极 叉开的 分枝, 近基部 无毛, 下 部 被长硬 毛和细 白毛, 上部 被带褐 色具节 腺柔毛 和散生 具节或 无节长 硬毛, 最上 部仅被 带褐 色具节 粘性腺 柔毛。 叶片椭 圆形、 长 圆形或 卵形, 长 2 — 5 厘米, 宽 0.8 — 1.5 厘米, 先 端钝, 基 部圆或 楔形, 两面 密被长 硬毛, 且具多 数点状 突起, 边缘被 白色长 硬毛, 表 面 绿色, 略带 紫色, 背面淡 绿色, 中脉在 两面微 隆起, 侧脉 2 — 6 条, 自近基 部弧曲 上升, 不 明显; 下 部叶具 短柄, 上部叶 无柄。 聚 伞花序 顶生, 多花; 花梗 直立, 密被带 褐色具 节 粘性腺 柔毛; 苞片和 小苞片 叶状, 卵 形至披 针形, 比叶 片小, 毛被 同叶; 萼片 绿色, 有 时带 紫色, 披 针形, 长 0.4 — 0.7 厘米, 宽 1.5 — 2 毫米, 先端 渐尖, 外面 被带褐 色具节 
石竹科  161  粘性腺 柔毛, 有时还 散生长 硬毛, 里面 3 脉 极细, 边缘 膜质; 花瓣玫 红色或 白色, 倒卵 形, 长 0.7 — 1 厘米, 先端 流苏状 细裂; 雄蕊 10, 长于 萼片, 有时与 花瓣近 等长, 花药卵 形, 紫 黑色, 花丝 线形, 白色; 子房淡 绿色, 长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具数枚 胚珠, 花 柱 2, 比 子房长 2 — 3 倍。 蒴果卵 圆形, 与 花萼近 等长或 稍短, 4 瓣裂, 具 6 — 10 枚 种子; 种子近 圆形, 直径 1. 5-2 毫米。 花果期 7 — 9 月 。 分布于 中甸、 丽江、 鹤庆、 洱源、 会泽, 生海拔 2 600 — 3 500 米的山 坡草地 或林下 石上。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洱源 浪穹。 《西 藏植 物志》 本种系 误定。 22b. 硬髯毛 无心菜 (变种 ) 七姐妹 var. hirsutissima W. W. Smith (1919). 与原 变种的 区别在 于茎、 叶和萼 片密被 白色长 硬毛。 分布于 丽江、 中甸、 洱源, 生海拔 2 600 — 3 200 米的 林下或 灌丛下 石隙。 模 式标本 采自 丽江。 23. 具毛 无心菜 ( "图 鉴" 补编) 图版 42, 1-2 毛无 心菜、 毛蚤缀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Arenaria trichophora Franch. (1886), (1889) ; Forb. et Hemsl. (1905); Hand. -Mazz. (1929); Lauener (1965); "图 鉴" 补编 (1982) , in clavi. Arenaria yunnanensis Franch. var. trichophora ( Franch. ) F. N. Williams (1898); Drymaria cerastium Levi. (1915), nom. nud. ; Arenaria barbata auct. non Franch. : L. H. Zhou (1983)*.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30 厘米。 根萝 卜状, 常数个 连成串 珠状, 萝 卜根长 1 一 2 厘米, 粗达 0.5 厘米, 具 纤维状 细根, 有时 圆柱状 延长, 渐狭。 茎 数条, 直 立或近 直立, 自基 部 分枝, 基部 无毛, 具 基生叶 残余, 下部 被长硬 毛和白 短毛, 具早 枯的茎 生叶, 上部被 具节或 无节长 硬毛和 带褐色 具节腺 柔毛。 叶狭椭 圆形、 狭倒卵 形或狭 卵形, 长 1 一 2. 2 (一 2.5) 厘米, 宽 0.3 — 0.5 (— 1) 厘米, 先 端钝, 基部 楔形,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 面密被 紧贴的 长硬毛 且具多 数点状 突起, 中脉在 两面稍 隆起; 下 部叶具 短柄, 上 部叶近 无柄。 聚 伞花序 顶生, 多花; 花梗长 1 一 2 厘米, 先 直立, 后 弯曲, 密被具 节长硬 毛和具 节腺 柔毛; 苞 片狭卵 形至披 针形, 其 余与叶 相同, 但 较小, 无柄; 萼片披 针形, 长 5 — 6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先端 急尖, 外面 密被带 褐色具 节长硬 毛和腺 柔毛, 具 狭膜质 边缘; 花瓣 白色, 倒 卵形, 长 0.7 — 1.2 厘米, 先端流 苏状; 雄蕊 10, 比萼 片长, 稀近 等长, 花 药长 圆形, 黄 色转淡 黑色, 花丝 线形; 子房长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具多数 胚珠, 花柱 2, 比 子房长 2 — 3 倍。 蒴果 4 瓣裂。 花期 7 — 8 月。 分布于 洱源、 丽江、 中甸、 碧江、 贡山、 德钦, 生海拔 (2 800- ) 3 200-4 250 (一 4 600) 米 的山坡 和灌丛 草地; 四川 西南部 和西藏 东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24. 须花 无心菜 ( "图 鉴" 补编) Arenaria pogonantha W. W. Smith (1919); Hand. -Mazz. (1929); "图鉴 "补编 (1982) , in clavi. 
图版 42 1 — 2. 具 毛无心 菜 Arenaria trichophora Franch. , 1. 植株, 2. 花; 3—10. 黄 茎无心 菜 A. blindworthii McNeill, 3. 植株, 4. 花, 5. 花瓣, 6. 雌蕊, 7. 雄蕊, 8. 萼和 蒴果, 9. 种子, 10. 毛被 放大。 (李锡 畴绘) 
石竹科  163  多年生 草本, 高 7 — 15 厘米。 根纺锤 形或萝 卜状, 单 1, 长 0.7 — 2 厘米, 粗 0.2 — 0.4 厘米, 基部 粗线形 延长, 具 少数侧 根和纤 维根。 茎多, 直 立或近 直立, 常多 曲折, 不 分枝, 基部 无毛, 具 多数叶 残基, 基部 以上一 侧被带 紫色具 节腺柔 毛和伸 展的长 硬毛。 叶 卵 形至披 针形, 长 0.5 — 1 厘米, 宽 0.2 — 0.3 厘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加厚, 基部 楔形, 两 面和 边缘被 黄色长 硬毛, 中脉 在表面 微凹, 在背面 微凸; 下 部叶具 短柄, 上部叶 无柄。 聚 伞花序 少花; 花梗 直立, 先端 俯垂, 长 1 一 2. 5 厘米, 一侧密 被带紫 色具节 腺柔毛 和伸展 的长 硬毛; 苞 片与叶 相同, 但 较小; 萼 片狭卵 形至披 针形, 长 0.4 — 0.6 厘米, 先 端钝, 具膜质 边缘, 外面密 被黄色 具节长 硬毛; 花瓣 白色, 倒 卵形, 长 0.7 — 0.9 厘米, 先端多 齿裂, 基部 具爪; 雄蕊 10, 稍长于 萼片, 花药长 圆形, 花丝 线形; 子房长 圆形, 长约 2 毫米, 花柱 2, 比子 房长。 果 未见。 花期 7 — 8 月。 分布于 滇西和 大理、 维西、 中甸、 贡山、 德钦, 生海拔 3 000 — 4 200 米的多 石草地 或高 山灌丛 草甸; 四川西 部和西 藏东部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龙川 江和怒 江分水 岭西侧 (25°20'N, 可能 属腾冲 )。 25. 滇蜀 无心菜 ( "图 鉴" 补编) 异毛 无心菜 Arenaria dimorphotricha C. Y. Wu ex L. H. Zhou in " 图鉴, ,补编 (1982) , in clavi , nom. nud. ; ex L. H. Zhou (1987) * , descr. . 草本, 高 15 — 30 厘米。 根单 1, 纺锤 状或萝 卜状, 长约 1 厘米, 粗 1.5 — 3 毫米, 基 部线状 延长, 具侧 根或纤 维根。 茎单 1, 直立, 黄 绿色, 常带 紫色, 具多数 短枝或 稀自基 部 分枝, 近基部 无毛, 下 部被长 硬毛, 上 部被带 褐色具 节腺柔 毛和长 硬毛。 叶片 长椭圆 形, 稀椭 圆形或 卵形, 长 1 一 2. 5 厘米, 宽 0.3 — 1.2 厘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基部 楔形或 近圆, 两 面密被 长硬毛 及具多 数点状 突起, 中 脉在表 面平或 凹入, 在背面 隆起; 下部叶 具柄, 柄 具翅, 基部 连合成 短鞘, 上 部叶近 无柄或 无柄。 聚 伞花序 顶生, 多花; 花梗直 立, 先端 俯垂, 长 0.5 — 2 厘米, 密被 带褐色 具节腺 柔毛和 散生长 硬毛; 苞 片与叶 相同, 但 较小; 萼片披 针形, 长 0.4 — 0.5 厘米, 先 端钝, 具膜质 边缘, 外 面被带 褐色具 节腺柔 毛 和白短 毛或长 硬毛; 花瓣 白色, 近 扇形, 长 0.5 — 0.7 厘米, 上端具 7 — 8 齿; 雄蕊 10, 对萼生 者较萼 片长, 与萼 片互生 者短于 萼片, 花药长 圆形, 黄绿 色转黄 褐色, 花丝 线形, 白色; 子房淡 黄色, 长 圆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具少数 胚珠, 花柱 2, 比子 房长, 稍伸出 花冠。 蒴果长 圆形, 长 2. 5 — 3 毫米, 比花 萼短, 4 瓣 裂至近 基部, 具 1 一 4 枚 种子; 种子 近 圆形, 压扁, 直径 1 一 1.5 毫米, 具 绉纹。 花果期 7 — 10 月。 分布于 丽江、 中甸、 维西、 大理, 生海拔 2 800 — 3 600 米的 林下、 灌丛 下或草 丛中;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模 式标本 采自滇 西北。 26. 黄茎 无心菜 ( "图 鉴" 补编) 图版 42, 3—10 Arenaria blinkworthii McNeill (1962). Adenostemma glandulosum Benth. ex Wall. (1829), nom. nud. ; Odontostemma glandulosum Benth. ex G. Don (1831); Arenaria benthamii Edgew. in Hook. f. (1874), non Fenzl (1840); A. glandulosum (Benth. ex G. Don) F. N. Williams (1895) , (1898) , non Jacq. (1798) ; Lepyrodiclis glandulosum (Benth. ex G. Don) Ohba 
164  云南 植物志  (1975) ; A. debt lis auct. non Hook. f. ex Edgew. et Hook. f. in Hook. f. : Hara et al. (1979), p. p.; Griers. in Griers. et Long (1984) ; A. aureocaulis C. Y. Wu ex L. H. Zhou in "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 nom. nud. ; ex L. H. Zhou (1987)* , descr. ; A stellarioides C. Y. Wu ex L. H. Zhou in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e , nom. nud. ; ex L. H. Zhou (1987)* , descr. ; A. trichophora auct. non Franch. : Diels (1912). 草本, 高 20 — 50 (-85) 厘米。 根单 1, 纺锤 状或萝 卜状, 长 0.8 — 2 厘米, 粗 0. 2 — 0.4 厘米, 基部 线形, 延长, 具多数 细根。 茎单 1, 稀 2, 直立, 干 时呈金 黄色, 自基部 分枝 或上部 具少数 短枝, 下部 无毛, 上部被 伸展、 带褐色 具节长 硬毛。 叶片 卵形、 狭卵 形或披 针形, 长 1 一 5 厘米, 宽 0.5 — 1.7 厘米, 先端 渐尖、 急尖 或钝, 具小 尖头, 基部 楔形至 近圆, 两面被 长硬毛 和具多 数点状 突起, 边缘被 具节长 硬毛, 中脉在 两面稍 隆起; 下部叶 具柄, 柄长达 2 厘米, 有翅, 基部稍 连合, 上 部叶近 无柄或 无柄。 聚 伞花序 顶生, 多花; 花序 梗长, 花梗 较短, 长 0.5 — 1.5 (— 3) 厘米, 密被带 褐色、 具节 伸展的 长硬毛 和 柔毛; 苞片披 针形至 钻形, 比 叶小, 无柄; 萼片披 针形, 长 0.5 — 0.9 厘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外 面被带 褐色、 具节伸 展的长 硬毛和 柔毛, 边缘 膜质, 具 白色短 缘毛; 花瓣 白色, 狭倒 卵形, 长 0.7 — 1 厘米, 先端具 多数不 规则的 齿裂; 雄蕊 10, 长于花 萼或近 等长, 花 药近 圆形, 极小, 黄色, 花丝 线形; 子 房长圆 形至近 圆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具少数 胚珠, 花柱 2, 比子 房长。 蒴 果长圆 形或近 圆形, 比花 萼小, 4 瓣 裂至近 基部, 具 2 — 3 枚 种子; 种子 黑色, 近 圆形, 直径 1.5 — 3 毫米, 具密集 的条状 绉纹。 花果期 6 — 9 月。 广布 于滇西 北和滇 东北, 生海拔 (2 500 —) 3 200 — 4 100 米的 林下或 草坡; 四川西 南部和 西藏东 南部有 分布。 喜马拉 雅山区 各国也 广布。 本 种分布 很广, 变异 较大。 Grierson 在 《不 丹植 物志》 中 又并入 A. debilis Edgew. et Hook. f. 中, 其与相 近类型 的真正 区别与 联系尚 待深入 研究。 27. 长茎 无心菜 (高原 生物学 集刊) Arenaria longicaulis C. Y. Wu ex L. H. Zhou (1987) * - 一年生 草本, 高约 15 厘米。 根单 1, 纺 锤形, 长约 1 厘米, 粗约 2. 5 毫米, 末端渐 狭或 线形, 延长, 具数条 细根。 茎单 1, 纤细, 柔弱, 自 基部多 分枝, 下部 无毛, 上部被 带褐 色具节 腺毛。 叶 片小, 椭 圆形, 长 0.5 — 1 厘米, 宽 0.3 — 0.5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 部 楔形, 两 面疏被 短白毛 和具多 数点状 突起, 边 缘疏生 缘毛, 中脉在 两面微 突起; 下部 叶 具柄, 长达 0.5 厘米, 上 部叶近 无柄。 聚 伞花序 多花; 花梗长 1 一 1.5 厘米, 先端 俯垂, 后来 自基部 反折, 一 侧密被 带褐色 具节腺 柔毛; 苞 片与叶 同形, 但远 较小; 花小, 萼片 披 针形, 长 2 — 4 毫米, 宽 0.5 — 1 毫米, 先端 急尖, 外 面密被 带褐色 具节腺 柔毛, 具膜 质 边缘, 1 脉 极细; 花 瓣白色 (? ), 狭倒 卵形, 长 2 — 4 毫米, 先 端具数 小齿; 雄蕊 10, 比花 萼短, 花药 极小, 黄色, 卵 圆形, 花丝 线形; 子房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具 少数胚 珠, 花柱 2, 比子 房短。 蒴果近 圆形, 比花 萼短, 具约 2 枚 种子; 种子黑 褐色, 卵形, 长 1.5 毫米。 花果期 8 月 前后。 分布于 大理。 模式 标本采 自大理 苍山。 28. 长刚毛 无心菜 图版 43, 1 一 2 
图版 43 1 — 2. 长刚毛 无心菜 Arenaria longiseta C. Y. Wu et H. Chuang, 1. 植株, 2. 花 外形; 3 — 4. 刚毛 无心菜 A. setifera C. Y. Wu ex L. H. Zhou, 3. 花 外形, 4. 叶片; 5—6. 黄毛 无心菜 A. auricoma Y. W. Tsui ex I.. H. Zhou, 5. 植株, 6. 花 外形。 (吴锡 麟绘) 
166  云南 植物志  Arenaria longiseta C. Y. Wu in Addenda. 多年生 小草本 ,高 6 — 10 厘米。 根 1 一 3, 圆 柱形, 长达 15 厘米, 上 部粗达 0.5 厘米, 向下 渐狭, 具侧 根和纤 维根; 根 颈短, 具多 数残枯 的基生 叶鞘。 茎 1 一 6, 直 立或近 直立, 具少数 二歧状 分枝, 基部 白色, 无毛, 基部 以上带 紫色, 一 侧密被 带紫色 具节腺 柔毛和 白色伸 展的长 硬毛。 叶片椭 圆形, 连 叶柄长 0.7 — 1.2 厘米, 宽 0.3 — 0.5 厘米, 先 端钝, 基部渐 狭而入 叶柄, 表面 密被长 硬毛, 背 面无毛 或沿脉 散生长 硬毛, 中 脉细; 下 部叶柄 具翅, 上 部叶近 无柄, 基部均 连合成 短鞘。 聚 伞花序 顶生; 花梗 直立, 先端 俯垂, 长 1 一 2. 5 厘米, 一 侧密被 带紫色 具节柔 毛和混 生少数 白色伸 展的长 硬毛; 萼片狭 卵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先 端钝, 具膜质 边缘, 外面 密被伸 展的长 刚毛; 花瓣 白色, 狭 倒卵 形至倒 卵形, 长 0.8 — 1 厘米, 先端 2 — 3 浅裂, 裂 片具不 规则的 浅齿; 雄蕊 10, 比 花 萼长, 花药长 圆形, 花丝 线形; 子房长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花柱 2, 较子 房长。 蒴果 长 圆形, 比萼 片短, 4 瓣裂, 具数枚 种子; 种子近 圆形, 直径约 1 毫米。 花果期 8 月前 后。 分布于 德钦、 泸水, 生海拔 3 700 — 3 900 米的岩 坡上或 草地。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钦。 此 种花的 构造与 A. ionandra Diels 相似, 但毛 被则似 A. barbata Franch. , 疑为天 然杂 交种。 29. 刚毛 无心菜 ( "图 鉴" 补编) 图版 43, 3-4 Aranaria setifera C. Y. Wu ex L. H. Zhou in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nom. nud. ; ex L. H. Zhou (1987)* , descr. 多 年生小 草本, 高 6 — 8 厘米。 茎 直立, 基部具 数枚覆 瓦状排 列的残 枯基生 叶鞘, 不 分枝 或下部 具少数 分枝, 近基部 白色, 无毛, 其 余略带 紫色, 密被 带紫色 具节长 硬毛和 腺 柔毛。 叶片椭 圆形, 连 叶柄长 0.5 — 0.8 厘米, 宽 0.2 — 0.4 厘米, 先 端钝且 加厚, 基 部渐 狭而入 叶柄, 两 面密被 具节长 硬毛, 中脉 明显, 在两 面均略 隆起; 叶 柄短或 近无, 基 部 连合成 开展的 短鞘。 花排列 成少花 的聚伞 花序, 有时单 顶生; 花梗 直立, 先端 俯垂, 长 1. 5-3. 5 厘米 , 一侧 密被带 紫色具 节腺柔 毛和散 生具节 长硬毛 ; 萼片 披针形 ,长 4 一 5 毫 米, 宽约 1.5 毫米, 先端 渐尖, 加厚, 常 外弯, 外 面密被 带紫色 具节长 硬毛; 花瓣 红色, 倒卵形 至狭倒 卵形, 长 0.7 — 0.9 厘米, 先端 2 浅裂, 裂 片具不 规则的 细齿; 雄蕊 10, 与 花萼近 等长或 稍长, 花药长 圆形, 花丝 线形; 子房长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具少数 胚珠, 花柱 2, 较子 房长。 蒴果长 圆形, 稍短于 花萼, 4 瓣裂至 中部, 具少数 种子。 花果期 8 月 前后。 分布于 碧江、 泸水、 福贡、 贡山, 生海拔 3 600 — 4 000 米的 山坡岩 石上。 模 式标本 采自 碧江。 30. 玉龙山 无心菜 ( "图 鉴" 补编) Arenaria fridericae Hand. -Mazz. (1920), (1929)* , descr. ;"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20 厘米。 根圆 锥状, 长达 18 厘米, 粗达 0.7 厘米, 具 长又粗 的 侧根, 有时 具棒状 关节, 组成串 珠状。 茎 直立, 通常 二歧状 分枝, 略具 四棱, 有 1 或 2 行 短毛, 近基部 无毛, 节间长 1 一 4 厘米。 叶 多数, 叶片 卵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长 1 一 1.5 
石竹科  167  厘米, 宽 0.4 — 0.8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近圆, 两面被 长毛, 边缘具 缘毛, 质厚, 中脉 细; 叶柄 近无或 极短。 花单个 顶生或 组成少 花聚伞 花序; 花梗长 1 一 2. 5 厘米, 具棱, 密 被 长毛, 先 俯垂, 后 反折; 萼片 卵形, 长 5.5 — 6. 5 毫米, 宽 2 — 2. 6 毫米, 先 端钝, 边 缘狭 膜质, 外面 被毛, 具 1 脉; 花瓣 白色, 宽 楔状倒 卵形, 长为 萼片的 1.5 倍, 宽 5 — 6 毫米, 先 端具数 齿或撕 裂状; 雄蕊与 花萼近 等长, 花丝 钻形, 花药长 圆形, 黄色; 子房 近 球形, 花柱 2, 稀 3。 蒴 果比花 萼短。 花期 7 — 8 月。 分布于 丽江、 中甸、 德钦, 生海拔 2 800 — 4 000 (-4 700) 米 的流石 滩上或 草甸沙 地。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31. 黄毛 无心菜 ( "图 鉴" 补编) 图版 43, 5-6 Arenaria auricoma Y. W. Tsui ex L. H. Zhou in "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 nom. nud. ; ex L. H. Zhou (1987)*, descr. 多年生 草本, 高 6 — 8 厘米。 根圆 柱形, 向下 渐狭, 具 侧根, 褐色。 茎 数条, 上部具 分 枝或不 分枝, 密被淡 黄色细 长毛。 叶片 卵形, 长 0.4 — 1. 5 厘米, 宽 0.3 — 0.7 厘米, 先 端钝, 基部 圆或宽 楔形, 两面 密被淡 黄色细 长毛, 边 缘密生 缘毛, 质厚, 中 脉细。 聚伞 花序 顶生, 具 数花; 苞 片与叶 同形; 花梗长 0.3 — 1 厘米, 密被淡 黄色细 长毛; 萼 片淡黄 绿色, 长 圆状披 针形, 长约 4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 膜质, 外面密 被淡黄 色细 长毛; 花瓣 白色, 倒 卵形, 稍长于 萼片, 先端 2 裂, 裂片具 3 齿; 雄蕊 10, 花丝线 形, 白色, 无毛, 花 药小, 绿 黄色; 子房卵 圆形, 淡 绿色, 花柱 2, 线形。 果未 成熟。 花果期 8 — 9 月 。 分布于 中甸、 德钦, 生海拔 4 200 — 4 750 米的 山坡沙 地或流 石滩。 模 式标本 采自中 甸 (哈巴 )。 32. 西南 无心菜 ("图 鉴" 补编) Arenaria forrestii Diels (1912); Edinb. staff. (1925), (1929); Hand. -Mazz. (1929); Hao (1938);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西藏 植物志 (1983). 32a. 西南 无心菜 (原 变型) 图版 44, 1-3 f. forrestii 多 年生小 草本, 高 3 — 10 厘米。 根 1 至 多条, 圆 柱形, 延长, 上部粗 2 — 3 毫米, 具 细纤 维根。 茎 数条, 基部盖 以疏离 的枯萎 残叶, 下部具 分枝, 上部 密具数 对叶, 一侧被 短 柔毛。 叶片披 针形至 卵形, 长 0.5 — 1 (-1.5) 厘米, 宽 0.2 — 0.3 (— 0.5) 厘米, 先 端 锐尖, 和边缘 均加厚 并呈黄 褐色, 基部 连合, 具 缘毛, 表面 绿色, 叶脉不 明显, 背面 淡 绿色, 中 脉细, 无毛。 花单个 顶生, 花梗长 0.3 — 1 (-2) 厘米, 被短 柔毛; 萼 片披针 形至 卵形, 长 6 — 8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先端 锐尖, 加厚, 黄 褐色, 具 狭膜质 边缘, 无 毛 或疏被 缘毛, 中脉不 明显; 花 瓣白色 或带粉 红色, 倒 卵形, 长 0. 7 — 1.2 厘米, 宽 0.4 — 0.6 厘米, 先 端圆, 稀 微凹; 雄蕊长 0.6 — 0.8 厘米, 花丝 线形, 绿色, 花药 卵形, 长约 0.5 毫米, 绿色转 黄色, 成熟 时为紫 黑色, 外面 明显具 5 个 腺体, 与萼片 对生; 子 房绿色 转 黄色, 卵 球形, 长 2 — 2. 5 毫米, 具数枚 胚珠, 花柱 3, 稀 4, 白色, 线形, 长 3 — 5 毫 米, 先端 外弯。 蒴果近 球形, 长 3 — 5 毫米, 6 瓣裂至 中部, 约具 9 枚 种子; 种子近 圆形, 长 1 一 1.5 毫米。 花果期 7 — 9 月。 
168  云南 植物志  分布于 丽江、 中甸, 生海拔 2 600 — 3 950 米的灌 丛边。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32b. 玫瑰 无心菜 (变型 ) f. roseotincta (W. W. Smith) C. Y. Wu, comb. nov. Arenaria roseotincta W. W. Smith (1913) ; Hand. - Mazz. (1929);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excl. syn. A. rhodantha Pax et Hoffm. ; A. forrestii auct. non Diels : Pax et Hoffm. in Fedde (1922); Edinb. staff (1924); J. S. Hao (1938). 与原 变型的 区别在 于花瓣 红色。 分布于 德钦、 中甸, 生海拔 3 500 — 4 100 米的 山坡; 甘肃西 南部、 青海 东部、 四川 西 南部、 西藏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钦。 33. 无心菜 (植 物名实 图考) 图版 44, 4—5 蚤缀 (日 本名, "图鉴 "), 鹅不 食草、 铃铃草 (昆明 ) Arenaria serpyllifolia L. (1753); D. Don (1825); Edgew. et Hook. f. (1874); Franch. (1886), (1889); Forb. et Hemsl. (1886); F. N. Williams (1898). (1900); Kom. (1903); Burkill (1910); Diels (1912); Hamd. -Mazz. (1929); Banerji (1953), (1966); Mizushima (1955); "图 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Hara (1979);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西藏 植物志 (1983). 一年生 草本, 高 (4 一)' 10-25 (-30) 厘米。 主根 延长, 圆 柱形, 上部粗 1 一 2 毫 米, 有 细侧根 和多数 纤维状 细根, 干时灰 黄色。 茎 多数, 具多数 二歧状 分枝, 呈铺 散状, 密生 白色短 柔毛。 叶 极多, 叶片 卵形, 长 0.4 — 0.8 厘米, 宽 0.2 — 0.5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两面 疏生短 柔毛, 边缘具 缘毛, 背面具 1 至数 条脉, 短柔 毛常沿 脉生; 叶柄 近无。 聚 伞花序 多数, 生于 枝顶; 苞 片与叶 同形; 花梗 纤细, 长 0.6 — 1.2 厘米, 密生白 色短柔 毛 和散生 腺毛; 萼片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3 — 4 毫米, 先端 渐尖, 背面 3 脉 明显, 沿 脉生短 柔毛和 腺毛; 花瓣 白色, 稀带 红色, 卵状披 针形, 长为 萼片的 1/2 — 2/3, 全缘; 雄 蕊 10, 比萼 片短, 花丝 丝状, 花药 粉色; 子房 卵形, 花柱 3。 蒴果 卵形, 稍长于 萼片, 3 瓣裂, 裂 瓣再次 2 裂, 具多数 种子; 种子 肾形, 长约 0.5 毫米, 黑 褐色, 表面密 具短条 形 突起。 花 果期几 全年。 除西双 版纳地 区外, 各 地均有 分布, 生海拔 1 500 — 3 5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下、 草坡、 路边、 河边或 为田间 杂草; 我国 自东北 经黄河 和长江 流域到 华南、 西 南均有 分布。 欧、 亚 两洲亦 有广泛 分布。 全 草清热 解毒。 34. 圆叶 无心菜 ( "图 鉴" 补编) 图版 44, 6-7 Arenaria rotundifolia Bieberstein (1895) ; Griers. in Griers. et Long (1984). Arenaria orbiculata Royle ex Edgew. et Hook. f. (1874); Franch. (1886), (1889); F. N. Williams (1898), (1900) ; Forbes et Hemsl. (1905); Diels (1912) ; Edinb. staff (1929); Hand. -Mazz. (1929); Ohba (1975); Hara (1979);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西藏 植物志 (1982)*. 纤细 草本, 二年 生或多 年生, 高 6 — 20 厘米。 主根圆 柱形, 延长, 上部粗 1 一 2 毫米, 
m 版 44 -3. 西南 无心菜 Arenaria forrestii Diels, 1. 植株, 1. 雌蕊和 雄蕊, 3. 花瓣; 4—5. 无心菜 A. serpyllifolia L. , . 植株 上部, 5. 萼和 蒴果; 6 — 7. 圆叶无 心茱 A. orbiculata Royle ex Edgew. et Hook. f. , 6. 植株 上部, 7' 花 外形。 (吴锡 麟绘) 
170  云南 植物志  具数 条侧根 和多数 纤维状 细根。 茎 纤细, 具多数 分枝, 近 无毛或 一侧被 短柔毛 。 叶 多数, 叶片近 圆形, 直径 0.2 — 0.8 厘米, 先 端圆, 有时具 短尖, 基 部圆, 两面 无毛, 中 脉在背 面稍 隆起, 侧脉不 明显; 叶柄长 1 一 2 毫米, 具 缘毛。 花单生 于枝顶 或上部 叶腋, 也常少 数 花排列 成聚伞 花序; 苞 片与叶 同形; 花梗 纤细, 长 0.6 — 1.2 厘米, 被短 柔毛; 萼片卵 状披 针形, 长 3 — 4 毫米, 先端 渐尖, 无毛或 稀沿脉 散生短 柔毛, 具 1 脉; 花瓣 白色, 卵 状披 针形, 稍短于 萼片, 全缘; 雄蕊 10, 与 花瓣近 等长; 子房近 球形, 长约 0.5 毫米, 花 柱 3。 蒴果卵 珠形, 与 萼片近 等长, 3 瓣裂, 裂 瓣再次 2 裂, 具多数 种子; 种子 肾形, 长 约 0.5 毫米, 黑色, 密 具瘤状 突起。 花果期 5 — 7 月。 分 布于滇 西北、 滇 东北和 滇中, 生海拔 2 300-3 600 米 的林缘 和草地 的岩石 缝中; 四 川 西南部 和西藏 东南部 也产。 喜 马拉雅 山区各 国至中 亚均有 分布。 35- 滇藏 无心菜 ( "图 鉴" 补编) 小块根 无心菜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Arenaria napuligera Franch. (1886), (1889)* ; Forbes et Hemsl. (1905); Diels (1912); Hand. -Mazz. (1929)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35a. 滇藏 无心菜 (原 变种) var. napuligera 纤细小 草本, 高 8 — 20 厘米。 主根萝 卜状, 单 1, 长达 1 厘米, 粗达 2 毫米, 基部渐 狭成 线形, 延长达 5 厘米, 具 少数侧 根和纤 维根。 茎 1 至 数条, 带 红色, 基部具 2 — 4 枚 宽 卵形、 长 2 — 3 毫米的 鳞片, 具 分枝, 自 下部呈 交错二 歧状, 一侧 被带深 褐色具 节腺柔 毛。 叶 数对, 线状长 圆形, 长 1 一 2 厘米, 宽 1 一 2 毫米, 先 端钝, 基部 渐狭, 两 面具多 数点状 突起, 边缘 散生带 深褐色 具节腺 柔毛, 其余 无毛。 聚 伞花序 顶生和 侧生, 下部花 单生; 花 梗长达 4 厘米, 被带 深褐色 具节腺 柔毛; 萼片带 紫色, 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 膜质, 外 面疏被 带褐色 具节腺 柔毛; 花 瓣红色 或 白色, 倒 卵形, 长为 萼片的 2 倍, 先端微 缺刻或 2 浅裂; 雄蕊 10, 与 萼片近 等长, 花 药长 圆形, 花丝 线形; 子房 卵形, 长约 1.5 毫米, 具多数 胚珠, 花柱 3, 与 子房近 等长。 蒴果 卵形, 比花 萼短。 花期 8 月 前后。 分布于 鹤庆、 洱源、 大理、 丽江、 中甸, 生海拔 2 500 — 3 900 米的 山顶和 山坡。 模 式 标本采 自鹤庆 (爪拉 坡)。 35b. 单头 无心菜 (变种 ) var. monocephala W. W. Smith (1919). 与原 变种的 区别在 于茎不 分枝, 花柱 2。 分布于 德钦, 生海拔 4 650 米的悬 崖上。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钦。 36. 多柱 无心菜 ( "图 鉴" 补编) 长硬 无心菜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Arenaria weissiana Hand. -Mazz. (1920) , (1929) * , descr. reimpr. ;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Arenaria delavayi Franch. (1886), p. p. quoad. Delavay 290, in herb. 36a. 多柱 无心菜 (原 变种) 
石竹科  171  var. weissiana 多 年生小 草本, 高 2 — 8 厘米。 主根圆 柱形, 延长, 上 部粗达 4 毫米, 向下 渐狭, 具 侧 根和纤 维根; 根 茎短, 密 盖残枯 的基生 叶鞘。 茎 多数, 直立, 基部 白色, 其余 常带紫 色, 具少数 二歧状 分枝, 下部一 侧被倒 向白色 短毛, 上 部混生 带紫色 具节腺 柔毛。 叶片 椭圆 形或倒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0.5 — 1 (-2) 厘米, 宽 0.3 — 0.5 厘米, 先端圆 或钝, 两面 无毛, 具多 数点状 突起, 1 脉 明显; 叶柄 具翅, 基部具 短鞘, 沿鞘具 缘毛。 花 单个腋 生或 项生; 花梗 直立, 长 1 一 4 厘米, 一 侧和先 端密被 带深褐 色具节 柔毛; 萼片卵 形或狭 卵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 2 — 2. 5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 白色宽 膜质, 疏被 白色短 缘毛, 外 面 疏被带 深褐色 具节腺 柔毛, 有时 仅散生 毛或近 无毛, 具 1 宽 而平坦 的脉, 脉带 紫色, 其 余 绿色; 花瓣 白色, 倒 卵形, 长 0.8 — 1 厘米, 先端 2 浅裂或 全缘, 基部具 短爪; 雄蕊 10, 与 萼片近 等长, 花药椭 圆形, 褐色或 绿色, 花丝 钻形; 子 房倒卵 珠形, 长 1.5 — 2 毫米, 具多数 胚珠, 花柱 3, 与 子房近 等长。 蒴果卵 珠形, 稍长于 萼片, 4 瓣裂, 具多数 种子; 种子近 圆形, 压扁, 直径约 1 毫米, 外面围 以宽、 厚 的翅。 花果期 7 — 9 月。 分布于 德钦、 中甸、 丽江, 生海拔 (2 400 —) 3 600 — 4 600 米的 山坡石 砾中;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玉 龙山。 36b. 裂 瓣多柱 无心菜 (变种 ) var. bifida H. Chuang in Addenda. 与原变 种的区 别在于 花瓣深 2 裂达 中部。 布于 德钦, 生海拔 3 700 米 左右的 山坡。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钦。 37. 云南 雪灵芝 ( "图 鉴" 补编) 图版 45, 1 一 5。 Arenaria smithiana Mattf. (1932);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 西藏植 物物志 (1983)*. Arenaria oresbia W. W. Smith ( 1920); Hand. -Mazz. ( 1929 ), non Greene (1904). 多 年生密 集垫状 草本。 茎高 2 — 6 厘米, 基部木 质化, 具少数 分枝, 下部 1/2 — 3/4 没 入 地下, 密 盖覆瓦 状排列 的枯萎 残叶, 地 上部分 很短, 密具 绿叶; 花茎高 6 — 11 厘米, 直 立, 被 黄褐色 柔毛。 叶 多数, 两型; 不 育茎的 叶密集 排列, 条形, 长 1.5 — 2. 5 厘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先端 锐尖, 下部黄 绿色, 干 膜质, 覆瓦 状紧贴 于茎上 排列, 上部 绿色, 伸 展, 边缘黄 绿色, 加厚, 具 粗糙的 小点, 背 面中脉 突起; 花 茎的叶 3 — 5 对, 极 疏离, 披 针形, 长 0.4 — 1 厘米, 宽 1.5 — 2. 5 毫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平截, 边缘黄 绿色, 加厚, 密 具 缘毛, 背 面中脉 隆起, 上部叶 背面被 柔毛, 无 叶柄。 花 单生于 茎顶, 半 俯垂; 花梗长 0. 5 — 2 厘米, 密被 黄褐色 柔毛; 萼片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6 — 7 毫米, 宽 2 — 4 毫米, 先 端圆, 外面 3 枚背 面密被 柔毛和 缘毛, 里面 2 枚具 宽膜质 边缘, 仅 在中间 绿色部 分被柔 毛, 叶脉不 明显; 花瓣 白色, 倒卵形 或宽倒 卵形, 长 1.1 一 1.4 厘米, 全缘; 雄蕊长 6 — 7 毫米, 花丝 线形, 基部略 扩大, 花药 卵形, 长不足 1 毫米; 子房卵 球形, 长 1.5 — 2 毫 米, 花柱 3, 线形, 与 子房近 等长。 果 未见。 花期 8 月 前后。 分布于 中甸、 丽江、 永宁, 生海拔 3 300 — 4 500 米的 山顶草 地或岩 壁上; 西 藏东南 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图版 45 1—5. 云南 雪灵芝 Arenaria smithiana Mattf. , 1. 植株, 2. 花萼, 3. 花瓣, 4. 雌蕊, 5. 雄蕊; 6—12. 盘状 雪灵芝 A. polytrichoides Edgew. ex Edgew. et Hook. f. , 6. 植株, 7. 花枝, 8. 花, 9. 花萼, 10. 花瓣, 11. 雌蕊, 12. 雄蕊。 (李锡 畴绘) 
石竹科  173  38. 甘肃 雪灵芝 ("图 鉴" 补编) 甘 肃蚤缀 ( "图鉴 "), 甘肃 无心菜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Arenaria kansuensis Maxim. (1880), (1889); Forb. et Hemsl. (1886); F. N. Williams (1898), (1900); Pax et Hoffm. in Fedde (1922); Hand. -Mazz. (1929); "图 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Hara (1979);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西藏 植物志 (1983). 多 年生密 集垫状 草本, 呈半 球形, 直径达 I 7 厘米或 更大。 主根 粗壮, 木质, 圆柱 形', 长达 20 厘米, 具 侧根。 茎高 5 — 10 厘米, 基部木 质化, 具多数 分枝, 下部 1/2 — 4 /5 没 入 地下, 密 盖覆瓦 状排列 的枯萎 残叶, 地 上部分 较短, 密具 绿叶; 花茎高 1.5 — 3 厘米, 被 腺毛。 叶极 多数, 两型; 不育茎 的叶密 集排列 ,披针 状线形 ,长 0. 8-1. 2 厘米, 宽 0. 5 — 1 毫米, 先端 锐尖, 基部 平截, 近基部 色淡, 干 膜质, 覆瓦状 排列于 茎上, 其余 绿色, 稍 硬, 伸展, 边 缘密具 向上的 细齿, 背 面中脉 隆起; 花 茎的叶 2 — 3 对, 疏离, 卵状披 针形, 长 5 — 8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先端 锐尖, 基部 平截, 具宽的 干膜质 边缘, 背面 中脉隆 起, 无 叶柄。 花 单生于 茎顶; 花梗 直立, 长 3 — 6 毫米, 被平 展的小 腺毛, 果时 延长达 1.2 厘米; 萼片披 针形, 长 6 — 7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边缘 膜质, 具 3 脉, 中脉 隆起, 无 毛; 花瓣 白色, 倒 卵形, 稍短于 花萼, 通常 全缘, 稀微 缺刻; 雄蕊与 花瓣近 等长, 花丝 线形, 花药 卵形, 小; 子房近 球形, 1 室, 有数枚 胚珠, 花柱 3, 比 子房长 2 倍。 蒴果近 球形, 较宿存 萼短, 有少数 种子; 种子近 肾形, 压扁, 长约 1 毫米, 边缘具 狭翅。 花 果期 5 — 8 月 。 分布 于永宁 (据 Hand. -Mazz. 记载 ); 甘肃、 青海、 四川和 西藏有 分布。 云 南标本 未见。 39. 山生 福禄草 丽江无 心菜、 丽 江蚤缀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Arenaria oreophila Hook. f. ex Edgew. et Hook. f. in Hook. f. (1874) ; F. N. Williams (1898); K. Biswas (1967); Griers. in Griers. et Long (1984). Arenaria lichiangensis W. W. Smith (1913); Hand. -Mazz. (1929); "图鉴 ,,补 编 (1982), in clavi; 西藏 植物志 (1983)*; A. gruningiana Pax et Hoffm. in Fedde (1922), p. p. quoad specim. Limpr. 2095, 2129, 2262, e descr. 多 年生密 集垫状 草本, 呈半 球形, 直径达 17 厘米; 根圆 柱形, 长约 6 厘米或 更多, 具 少数纤 维根。 茎高 (3 —) 5-10 (-15) 厘米, 基部木 质化, 具 分枝, 下部 2/3 — 4 /5 没入 地下, 密 盖覆瓦 状排列 的枯萎 残叶, 地上部 分短, 密具 绿叶; 花茎高 1.5 — 2. 5 厘米, 上部 密被腺 柔毛。 叶极 多数, 两型; 不育 茎上的 叶密集 排列, 条形, 长 0.8 — 1.2 (— 2) 厘米, 宽约 1 毫米, 先端 锐尖, 近 基部黄 绿色, 干 膜质, 覆瓦 状紧贴 于茎上 排列, 其余 绿色, 伸展, 边缘黄 绿色, 加厚, 具 粗糙的 小点, 背 面中脉 隆起; 花 茎的叶 2 — 3 对, 疏 离, 卵状披 针形, 长 3 — 5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平截, 边缘黄 绿色. 具 缘毛, 背 面具细 中脉, 无 叶柄。 花 单生于 茎顶, 花梗长 3 — 5 毫米, 果时稍 延长, 密被褐 色腺 柔毛; 萼片 卵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长 3 — 4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先端圆 或钝, 基部 平截, 具 狭白色 边缘和 褐色腺 缘毛, 外 面具不 明显的 3 脉; 花瓣 白色, 狭倒 卵形或 匙形, 
174  云南 植物志  长 5 — 7 毫米, 全缘; 花丝 线形, 与 花瓣近 等长, 花药 卵形, 长约 0.5 毫米; 子房 倒卵圆 形, 长约 2 毫米, 胚珠 多数, 花柱 3, 线形, 与 子房近 等长。 蒴果近 球形, 长 3 — 4 毫米, 绿色 带紫, 具多数 种子; 种子近 肾形, 压扁。 花果期 6 — 8 月。 分布于 丽江、 中甸、 德钦, 生海拔 3 500 — 4 650 米的高 山草地 或砾石 隙中; 青海东 南部、 四川 西南部 和西藏 东部有 分布。 锡金 也有。 40- 盘状 雪灵芝 ( "图 鉴" 补编) 图版 45, 6-12 团状 雪灵芝 (西藏 植物志 ), 马藥无 心菜、 马 藥蚤缀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Arenaria polytrichoides Edgew. ex Edgew. et Hook. f. (1874) ; F. N. Williams (1898), excl. Edinb. staff (1929); Nakao (1964)* ; Banerji (1966); Murata (1974); Hara (1979);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西藏 植物志 (1983); Griers. in Griers. et Long (1984). Arenaria lancangensis L. H. Zhou (1980) * ; "图鉴 "补编 (1983) , in clavi , ut lantsan- gensis ; 西藏 植物志 (1983), syn. nov. 多年 生极密 集垫状 草本, 呈半 球形, 直径达 15 厘米。 主根 延长, 圆 柱形, 粗达 1 厘 米。 茎高 3 — 13 厘米, 多 分枝, 盖以极 多数密 集覆瓦 状排列 的枯萎 残叶, 仅 先端具 绿叶。 叶狭 披针状 钻形, 长 3 — 8 毫米, 宽 0.5 — 1 毫米, 先端 锐尖, 下部 加宽, 干 膜质, 覆瓦 状紧贴 于茎上 排列, 其余亮 绿色, 伸展, 边缘黄 绿色, 加厚, 两侧 常上卷 使叶成 半圆筒 形, 叶脉不 明显。 花 单生于 枝顶, 近 无柄; 苞片披 针形, 比 叶小; 萼片宽 卵形, 长 1.7 — 2 毫米, 先 端钝, 背面 无毛, 边缘 不呈干 膜质, 中脉稍 明显; 花瓣 白色, 倒 卵形, 长 2 — 2. 6 毫米, 全缘; 雄蕊与 花瓣近 等长, 花丝 线形, 花药 黄色; 子房倒 卵形, 长 1 一 1.5 毫 米, 具少数 胚珠, 花柱 3, 与 子房近 等长。 蒴 果宽卵 圆形, 与 花萼近 等长, 浅 5 — 6 瓣裂, 有少数 种子; 种 子小, 黑色, 近 肾形, 压扁。 花果期 7 月 前后。 分布于 丽江、 维西、 德钦, 生海拔 3 500 — 4 600 米 的高山 草地; 青海东 南部、 四川 西部和 西藏有 分布。 喜马 拉雅地 区诸国 也有。 据 L. H. Zhou: AZflno2«g^«'5 与本种 的区别 仅在于 该种花 梗长达 4 毫米, 而本种 花无 花梗; 观察 本种植 物所藏 标本, 包 括模式 标本, 明 显看出 花期花 无梗, 花后 期梗稍 延长, 果 期梗达 4 毫米, 而 本种植 株中, 产 于四川 九龙的 俞德浚 6848 号标 本上, 果梗也 达 4 毫米, 因此澜 沧雪灵 芝不能 成立。 10. 繁缕属 Stellaria L.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铺 散生或 簇生, 无毛或 被毛。 叶 对生, 叶片 线形至 卵形, 全 缘或微 波状, 有柄或 无柄; 托 叶无。 少花或 多花排 列成顶 生或腋 生聚伞 花序, 稀 单花顶 生或 腋生; 萼片 5, 稀 4, 离生, 外面 被毛或 无毛; 花瓣 5, 稀 4, 白色, 2 深裂或 极稀多 裂, 有时无 花瓣; 雄 蕊通常 10, 有时 较少, 下 位或周 位生; 子房 1 室, 稀 3 室, 具多数 胚珠, 花柱 3, 极稀 4。 蒴果卵 圆形、 球 形或长 圆形, 3 瓣裂, 每 裂瓣再 2 裂, 或 5 — 6 瓣 裂, 具少 至多数 种子, 极稀 1; 种子 圆形或 肾形, 压扁, 表面 具小瘤 状突起 或绉状 突起, 稀近 平滑。 
石竹科  175  约 120 种, 分布 于温带 和寒带 地区。 我国有 40 多种, 各省 区均有 分布; 云南产 18 种 6 变种, 主要分 布于西 北部, 西部、 中部和 东北部 也有。 ' 分种 检索表 1 (18) 花萼、 花 梗和茎 被毛; 茎生 叶至少 下部者 具柄。 2 (7) 须 根数条 簇生, 狭纺锤 状肉质 增粗; 叶片 较大, 长 3 14 厘米; 茎 粗壮, 攀援或 外倾; 子房 3 室, 具 1 一 2 (— 3) 枚 种子。 3 (4) 茎被小 刚毛, 上 部被小 腺毛; 叶 片表面 被基部 增粗的 刚毛, 背面 被白色 紧贴疏 柔毛; 萼片长 4 一 5 毫米, 先端长 渐尖, 尖头 花期后 外弯; 花梗 极短, 花 序紧缩 1. 大 叶繁缕 S. delavayi 4 (3) 茎被 细毛, 下部 无毛; 叶片无 毛或疏 被毛; 萼片长 2 — 3 毫米, 先端 急尖, 不 外弯; 花梗细 长, 伸展。 5 (6) 叶 片两面 无毛, 无缘毛 2a. 维 花繁缕 S. monosperma var. paniculata f. paniculata 6 (5) 叶 片两面 粗糙, 疏 被毛, 具缘毛 2b. 植叶 繁缕 S. monosperma var. paniculata f. scabrifolia 7 (2) 主根 细长, 线形; 叶片 较小, 长 0.5 — 4. 5 厘米; 茎 柔弱, 近基 部匍地 生长; 子房 1 室, 具 多数 种子。 8 (13) 萼片 和花梗 被腺柔 毛或具 节毛。 9 (12) 叶 片两面 无毛, 上部叶 无柄, 下部叶 具柄; 聚伞 花序顶 生和有 时单花 腋生; 花 较小, 萼片长 3 — 4 毫米, 花 瓣比萼 片短, 2 深 裂至近 基部; 种子 圆形, 直径约 1 毫米, 表面具 小瘤状 突起。 10 (11) 全株鲜 绿色; 最 上部叶 无柄, 其余 具柄, 长达 2 厘米; 种子边 缘具半 圆形、 钝 的瘤状 突起; 雄蕊 3—5 枚 3. 繁缕 S. media 11 (10) 全株淡 绿色; 最下部 叶具长 0.3-0. 7 厘米 的柄, 其余 无柄; 种子边 缘具圆 锥形、 尖 的瘤状 突起; 雄蕊 8 — 10 枚 4. 赛繁缕 S. neglecta 12 (9) 叶片表 面散生 具节短 刚毛, 全部叶 具柄; 单花 腋生; 花 较大, 萼片长 6 — 8 毫米, 花辯长 8 — 10 毫米, 2 深裂至 1/3; 种子 肾形, 长 1.5 — 2 毫米, 表 面具刺 状突起 5- 巫山 繁缕 S. wushanensis 13 (8) 萼片 和花梗 被星状 毛或白 色细长 柔毛。 14 (17) 全 株被星 状毛; 叶 片卵形 或狭披 针形; 花 擗比萼 片短。 15 (16) 叶片 卵形、 卵状椭 圆形、 狭卵形 或稀宽 卵形, 长 14. 5 厘米, 宽 0.5 — 2. 5 厘米, 基 部不抱 莲 6a. 星 毛繁缕 S. vestita var. vestita 16 (15) 叶 片狭披 针形, 长达 10 厘米, 宽达 3 厘米, 基部耳 形抱茎 6b- 贯 叶繁缕 S. vestita var. amplexicaulis 17 (14) 全 株被白 色细长 柔毛; 叶 片狭披 针形; 花擗 与萼片 近等长 7. 长毛 脊姑草 S. pilosa 18 (1) 萼片 无毛, 花梗 和茎无 毛或稀 被毛; 茎生叶 无柄或 稀具柄 (S. C apUlip es )。 19 (44) 植株 不密集 丛生; 叶 片不呈 覆瓦状 排列, 长 0.5 — 2. 5 厘米; 多花组 成聚伞 花序, 花 丝基部 不突然 加宽; 种子 具瘤状 或绉状 突起。 20 (41) 花 序不呈 伞状, 花擗 5; 果比 萼短或 稍长, 稀 为萼的 1.5 倍。 21 (28) 花 较大, 萼片长 5 — 9 毫米; 叶 片大多 较大。 22 (27) 叶片长 2 — 7 厘米; 果 不伸出 萼外。 
176  云南 植物志  23 (26) 聚伞花 序大, 长 占全株 的一半 以上; 叶片 狭披针 形或披 针形, 宽 0.5 — 2. 5 厘米, 花 瓣稍短 于萼。 24 (25) 茎无 毛或稍 被毛; 叶片 两面无 毛或具 缘毛和 沿中脉 被柔毛 8a. 云 南繁缕 S. yunnanensis f. yunnanensis 25 (24) 茎 和叶密 生柔毛 8b. 密 柔毛云 南繁缕 S. yunnanensis f. villosa 26 (23) 聚 伞花序 较小; 叶片 线状披 针形或 线形, 宽 0.2 — 0.4 厘米, 无毛; 花瓣比 萼长或 近等长 9. 沼 生繁缕 S. palustris 27 (22) 叶片长 0.8 — 1.2 厘米; 果伸出 萼外; 花瓣 比萼短 1.5 — 2 倍 10* 短瓣 繁缕孓 brachypetala 28 (21) 花 较小, 萼片长 2 — 4 毫米; 叶片 较小, 长不逾 2. 5 厘米。 29 (30) 花梗、 茎 节上及 叶背沿 脉被白 色绵毛 • 11. 绵 毛繁缕 S. lanipes 30 (29) 花梗、 茎及 叶脉无 毛或稀 被毛。 31 (32) 下 部茎生 叶具长 0.5 — 1.2 厘米 的柄, 叶 缘和叶 柄具细 长节毛 12. 细 柄繁缕 S. petiolaris 32 (31) 茎 生叶均 无柄, 叶缘无 毛或仅 基部具 缘毛。 33 (38) 叶 片不为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宽 0.2 厘米 以上; 花柱 极短。 34 (35) 叶片 卵形, 宽 0.8 — 1.2 厘米; 雄蕊 10; 果 比萼长 1.5 倍 …… 13. 峨 眉繁缕 S. omeiensis 35 (34) 叶片 狭椭圆 形或披 针形, 宽 0.2 — 0.5 厘米; 雄蕊 5; 果 与萼近 等长。 36 (37) 叶在短 枝上不 密聚, 叶片长 0.5 — 2 厘米; 花 柱极短 14a. 雀舌草 S. uliginose 37 (36) 叶在 短枝上 密聚, 叶片长 0.3 — 0.7 厘米; 花柱 与子房 近等长 14b. 高山 雀舌草 S. uliginosa var. alpina 38 (33) 叶片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宽 0.1 — 0.2 厘米; 花 柱比子 房长。 39 (40) 茎 无毛; 叶片质 较软, 先端 急尖, 下 部叶不 密集; 萼片长 3 — 4 毫米 15. 禾叶 繁缕 S. graminea 40 (39) 茎一侧 被毛; 叶片 质硬, 先端 锐尖, 下部 叶排列 密集; 萼片长 2 — 3 毫米 16. 湿 地繁缕 S. uda 41(20) 聚伞 花序呈 伞状; 花瓣无 ;果长 为萼的 2 倍。 42 (43) 茎、 花梗和 叶无毛 17a. 拟伞 花繁缕 S. subumbelata f. subumbelata 43 (42) 茎、 花梗被 柔毛, 叶 片基部 具缘毛 17b. 毛拟伞 花繁缕 S. subumbelata f. villosa 44 (19) 植 株密集 丛生; 叶片呈 覆瓦状 排列, 长 0.3 — 0.5 厘米; 花丝基 部突然 加宽; 种子近 平滑。 45 (48) 花单个 顶生; 叶密集 覆瓦状 排列。 46 (47) 叶 片先端 锐尖, 无 缘毛; 萼 片草质 18a. 偃 卧繁缕 S. decumbens var. decumbens 47 (46) 叶片先 端圆, 具 缘毛; 萼 片革质 18b. 垫状偃 卧繁缕 S. decumbens var. pulvinata 48 (45) 多 花排列 成聚伞 花序, 有 时也有 单生花 混生; 叶较 疏离, 先端 长渐尖 18c. 针叶 偃臣 卜繁缕 S. decumbens var. acicularis 1. 大 叶繁缕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46, 1-6 西 南繁缕 (西 藏植 物志) 一 , Stellaria delavayi Franch. (1889); Hand. -Mazz. (1929) ; 西藏 植物志 (1983) , in nota; 柯平 (1985); C. Y. Wu (1991). 多年生 草本。 根数条 簇生, 狭纺锤 状或棒 状肉质 增粗, 长达 13 厘米, 粗达 0. 6 厘米, 具少数 细根, 干时黄 褐色。 茎圆 柱形, 粗壮, 高 30 — 80 厘米, 自基部 二歧状 分枝, 被基 
图版 46 1 6. 大 叶繁缕 Stellaria delavayi Franch. , 1. 植株 上部, 2. 植株 下部, 3. 花, 4. 花嬢, 5. 雌蕊, 6. 果, 7—12. 锥花繁 缕5' monosperma var. paniculata f. paniculata (Edgew. ) Majumdar, 7. 植株 上部, 8. 植株 K 部, 9. 花, 10. 花辦, 11. 雌蕊, 12. 果。 (吴锡 麟绘) 
178  云南 植物志  部 增粗的 刚毛, 上 部混生 腺毛, 较 密集。 叶片 卵状披 针形至 狭披针 形或椭 圆形至 狭椭圆 形, 长 3 — 11 厘米, 宽 1 一 3. 5 厘米, 先端渐 尖或长 渐尖, 基 部楔形 至圆, 表面 粗糙, 被 基部 增粗的 刚毛, 背面被 白色紧 贴的疏 柔毛, 边 缘密具 缘毛, 中脉 在表面 微凹, 背面隆 起, 侧脉 数对, 极细, 明显具 缘脉; 叶 柄短, 下部叶 柄长约 0.5 厘米, 上 部叶柄 较短, 被 毛。 聚 伞花序 顶生, 花序梗 延长, 密被刚 毛和腺 柔毛; 苞片 叶质, 披 针形, 长 2 — 5 毫米, 背面 和边缘 密生腺 柔毛; 花梗长 0.2 — 0.5 毫米, 花序 紧缩, 分叉 间的花 梗长达 1 厘米, 密被腺 柔毛; 萼片披 针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先端长 渐尖, 尖 头在开 花期常 外弯, 具 狭膜质 边缘, 外 面被腺 柔毛; 花瓣 白色, 宽 卵形, 与 萼片近 等长或 稍短, 2 深裂至 1/3; 雄蕊 5, 与花瓣 互生且 较长, 花 药小, 花丝扁 线形, 向 基部渐 加宽; 子房近 球形, 长 1 一 1.5 毫米, 花柱 3, 比子 房长。 蒴果卵 球形, 比花 萼短, 6 瓣裂, 具 1 (一 3) 枚 种子; 种子近 圆形或 长 圆形, 长 2. 5 — 3 毫米, 红 褐色。 花果期 7 — 9 月。 分布于 昆明、 楚雄、 鹤庆、 洱源、 德钦, 生海拔 2 000 — 3 400 米 的林下 或山坡 草地;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 2. 锥 花繁缕 (西 藏植 物志) Stellaria monosperma Buch. -Ham. ex D. Don var. paniculata (Edgew. ) Majumdar (1965); Hara (1979); 西藏 植物志 (1983); Griers. in Griers. et Long (1984); C. Y. Wu (1991). Stellaria crispata /?. parvi flora Wall (1829), nom. nud. ; S. paniculata Edgew. (1846) ; Edgew. et Hook. f. (1874) ; S. monosperma var. monosperma f. paniculata (Edgew. ) Mizushima (1957)*, (1966). 2a. 锥 花繁缕 (原 变型) 图版 46, 7-12 f. paniculata (Edgew. ) Mizushima (1957), (1966). 多年生 草本, 攀援或 外倾。 根 数条, 狭纺锤 状肉质 增粗, 长达 10 厘米, 粗达 0.5 厘 米, 具少数 细根, 干时黑 褐色。 茎圆 柱形, 粗壮, 高 20 — 60 (-100) 厘米, 淡 黄色, 具 光泽, 上部具 1 列毛, 下部 无毛。 叶片披 针形、 椭 圆形、 卵形, 长 3. 5 — 14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先端长 渐尖或 渐尖, 基部 楔形, 稀圆, 两面无 毛或具 缘毛, 中脉 在背面 隆起, 侧 脉 数对, 极细, 明显具 缘脉; 下部叶 柄长达 1 厘米, 向上柄 渐短, 扁平, 无毛。 聚伞花 序 顶生, 多 分枝; 花序梗 和花梗 细长, 伸展, 被腺 柔毛; 苞片 叶质, 披 针形, 长 2 — 4 毫 米, 背 面和边 缘被腺 柔毛; 萼片披 针形, 长 2 — 3 毫米, 先端 急尖, 边缘具 极狭的 膜质边 缘, 外 面被腺 柔毛; 花瓣 白色, 2 裂, 比萼 片短; 雄蕊 5, 与 萼片近 等长或 较短, 花药近 圆形, 花丝 线形; 子房 3 室, 近 球形, 直径约 0.5 毫米, 花柱 3, 比子 房长。 蒴果近 球形, 与 花萼几 等长, 5 瓣裂, 具 1 一 2 枚 种子; 种子近 圆形, 直径约 2 毫米, 红 褐色, 具 绉纹。 分布于 中甸、 邓川、 临沧和 文山、 西畴、 师宗, 生海拔 1 500 — 2 800 米的 林下; 西 藏有 分布。 阿 富汗、 印度、 尼 泊尔、 不丹、 锡金、 缅甸 和越南 也有。 2b. 糙 叶繁缕 (变型 ) (西 藏植 物志) f. Scabrifolia Mizushima (1957)*, (1966); Hara (1979); 西藏 植物志 (1983). 与 原变型 的区别 在于叶 片两面 粗糙, 疏 被毛, 具 缘毛。 分布于 碧江、 泸水、 禄劝、 巧家、 彝良、 文山、 景东, 生海拔 1 300 — 3 100 米的林 
石竹科  179  下或 草坡; 西藏有 分布。 尼泊尔 也有。 3. 繁缕 (名医 别录) 鹅 肠草, 鸡 儿肠、 鸡肠草 ( "图鉴 ") Stellaria media (L. ) Cyrillus (1784); Hemsl. (1886); Franch. (1889); Schischk. (1936)*; 广州 植物志 (1956); 海南 植物志 (1964); "图 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75)*;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柯平 (1985); 赵 一之 (1985). Alsine media Linn. (1753) ; Stellaria media (L. )Vill. (1789); Wall. (1829) ;Edgew. et Hook. f. (1874); Pritz. (1900); Hand. -Mazz. (1929); Banerji (1966); Mijushima (1966); Hara (1979); Kitag. (1979); 西藏 植物志 (1983); Griers. in Griers. et Long (1984); S.monogyna D. Don (1825). 一年生 草本。 主根 细长, 粗约 1 毫米, 长达 18 厘米, 具多数 细根。 茎 柔弱, 匍地生 长, 鲜 绿色, 长 10 — 65 厘米, 自 基部多 分枝, 具 1 行 柔毛。 叶片 卵形, 长 0.5 — 3. 5 厘 米, 宽 0.5 — 2. 3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心形或 平截, 两面 无毛, 具多 数点状 突起, 中脉 明显, 侧脉 极细; 最 上部叶 无柄, 其余 具柄, 长达 2 厘米, 扁平, 下部 两侧疏 生缘毛 b 聚 伞花序 顶生, 有时单 花生于 叶腋; 苞片 叶状, 小; 花梗 纤细, 长 0.3 — 1.5 厘米, 无毛或 被腺 柔毛; 萼片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3 — 4 毫米, 绿色, 先 端钝或 急尖, 边缘 膜质, 外面 被腺柔 毛和具 节毛, 花瓣 白色, 比萼 片短, 2 深 裂至近 基部, 裂片 线形; 雄蕊 3 — 5, 比花 瓣短, 花 药小, 卵形, 花丝 线形; 子房 卵形, 1 室, 具多数 胚珠, 花柱 3。 蒴果 卵形, 比花 萼长, 6 瓣裂, 具多数 种子; 种子近 圆形, 褐色, 无 光泽, 直径约 1 毫米, 表 面具数 列瘤状 突起, 边缘的 突起半 圆形、 钝。 花期 2 — 11 月。 全省各 地均有 分布, 生海拔 540 — 3 700 米的 田间、 路旁、 山坡、 林下; 全国 各省区 广泛 分布。 世界性 杂草。 4. 赛繁缕 ( "图鉴 ") 鹅 肠繁缕 ( "图 鉴" 补编 ), 易 忽繁缕 Stellaria neglecta Weihe (1825); Franch. et Sav. (1874) ; Pobedimova (1929); Schis- chk. in Kom. (1936); "图 鉴" (1972), in adn. ;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75)*; "图 鉴" 补 编 (1982)*; 柯平 (1985); 赵一之 (1985); C. Y. Wu (1991). Stellaria media (L. ) Vill. var. procera Klatt et Richter (1830); Mizushima (1966); Hara (1979); S. media (L. ) Vill. var. decandra Fenzl in Ledeb. (1842). 一或 二年生 草本, 高 15 — 20 (-30) 厘米, 全 株呈^ 绿色。 茎 柔弱, 自基部 丛生, 上 升, 少 分枝, 具 一列短 柔毛。 叶片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1 一 2. 5 厘米, 宽 0.5 — 1.5 厘 米, 先端 急尖, 基部圆 或钝, 两面 无毛, 具少 数点状 突起, 边缘 基部生 柔毛, 中脉 明显, 侧脉 极细; 最 下部叶 较小, 具长 3 — 7 毫米 的柄, 柄 扁平, 两 侧疏生 缘毛, 其余叶 无柄或 近 无柄。 二歧聚 伞花序 顶生, 多花, 花序分 枝长达 15 厘米, 花序梗 被一列 柔毛; 苞片叶 状; 花梗长 0. 5 — 1.5 厘米, 被 腺柔毛 和具节 柔毛; 萼片 绿色, 卵状披 针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长 3 — 4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 膜质, 外面被 腺柔毛 和具节 柔毛; 花瓣 白色, 稍短于 萼片, 2 深 裂至近 基部, 裂片 条形, 两端 渐窄; 雄蕊 8 — 10, 花丝扁 线形, 向 基部略 加宽; 子房 
180  云南 植物志  卵 圆形, 长约 2 毫米, 1 室, 具多数 胚珠, 花柱 3。 蒴果 卵形, 稍长 于萼, 6 瓣裂, 具多 数 种子; 种子近 圆形, 压扁, 褐色, 直径约 1 毫米, 表 面具数 列瘤状 突起, 边缘 的突起 圆 锥形、 尖。 花果期 4 一 8 月。 分布于 漾濞, 生杂木 林内箐 沟边; 内 蒙古、 黑 龙江、 浙江、 四川、 贵 州也有 分布。 日 本、 俄 罗斯、 土 耳其及 其他一 些欧洲 国家、 北美 亦有。 全草 药用, 有抗 菌消炎 作用。 5. 巫 山繁缕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tellaria wushanensis F. N. Williams (1899); 柯平 (1985). Stellaria vuushanensis var. trientaloides Hand. -Mazz. (1929) * . 一年生 草本。 主根 细长, 粗约 0.5 毫米, 干时淡 黄色, 具多数 细根。 茎 柔弱, 高 10 — 30 厘米, 绿色, 近基 部匍匐 生根, 多 分枝, 散 生具节 柔毛。 叶于茎 上部较 密集, 叶片卵 形、 宽 卵形、 心形 或卵状 菱形, 长 0.8 — 3 (-4) 厘米, 宽 0.7 — 2 (-2.5) 厘米, 先端 圆、 钝或 急尖, 具 针状小 尖头, 基 部圆、 平截, 心形或 楔形, 表面 绿色, 疏生具 节短刚 毛, 背面淡 绿色, 无毛或 沿中脉 散生具 节毛, 两面 均具多 数点状 突起, 中脉 明显, 侧脉 极细; 叶柄长 0.5 — 1.5 (— 2) 厘米, 扁平, 无毛, 基 部常略 扩大并 连合, 在连合 处疏生 毛。 花单个 腋生; 花梗 纤细, 柔弱, 圆 柱形, 长 1.5 — 4 厘米, 疏生 具节柔 毛或近 无毛; 萼 片狭披 针形, 长 0.6 — 0.8 厘米, 绿色, 先端长 渐尖, 边缘 膜质, 外面 被具节 柔毛; 花 瓣 白色, 狭倒 卵形, 长 0.8 — 1 厘米, 2 深裂至 花瓣的 1/3; 雄蕊 7 — 9, 长短 不等, 3 — 4 毫米, 花药狭 心形, 淡 黄色, 花丝 线形; 子房狭 卵形, 1 室, 长 1.5 — 2. 5 毫米, 具多数 胚珠, 花柱 3, 远比子 房长。 蒴果 卵圆形 或宽卵 圆形, 与萼近 等长或 稍短, 具数枚 种子; 种子 肾形, 长 1.5 — 2 毫米, 红 褐色, 表面密 具刺状 乳突。 花果期 4,7 月。 分布 于滇东 北和滇 东南, 生海拔 1 000 — 1 900 (一 2 500) 米的 林下; 浙江、 湖北、 湖 南、 江西、 广东、 广西、 四川、 陕西、 贵州有 分布。 本 种似即 广布于 日 本的 S. diversiflora Maxim. , 见 到藏于 华南植 物所的 日 本仙台 O- gUS a 4335 标本。 留 待以后 澄清。 6- 星 毛繁缕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石 生繁缕 ( "图鉴 "), 箐姑草 (云 南植物 研究) Stellaria vestita Kurz (1873); Mizushima (1966), (1971), nota; Murata (1974); H. Ohba (1975); 台湾 植物志 (1976)*; Hara (1979); 西藏 植物志 (1983)'; Griers. in Griers. et Long (1984); 柯平 (1985); C. Y. Wu (1991). Stellaria saxatilis Buch. -Ham. ex D. Don (1825), non Scopoli (1772) ; Edgew. et Hook. f. (1874); Franch. (1889); Burkill (1910); Diels (1912); Hand. -Mazz. (1929); Benerji (1953); Mizushima (1955), non Scopoli (1772); "图 鉴,, (1972)*; 秦 岭 植物志 (1974);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 S. stellato- pilosa Hayat'a (1908); 5. hamiltoniana Majumdar ( 1965 ), nom superfl. et var. vestita (Kurz. ) Majumdar (1965). 6a. 星 毛繁缕 (原 变种) 图版 47, 1-6 var. vestita 
版 47 1-6. 星 毛繁缕 Stellaria vestitakurz, 1. 植株, 2. 花 外形, 3. 萼片, 4. 花擗, 5. 果 和萼, 6. 茎上 毛被, 7— 长毛 If 姑草 S. pilosa Franch. 7. 植株, 8. 花 外形, 9. 花辦, 10. 果 和萼, 11. 种 f- , 12. 茎一段 示毛被 • (李锡 畴绘) 
182  云南 植物志  多年生 草本。 根圆 柱形, 1 至 数条, 长达 13 厘米, 具多数 纤维状 细根, 干时灰 褐色。 茎圆 筒形, 匍匐, 光亮, 长 30 — 90 厘米, 绿色, 干时禾 杆色, 上部 被具分 枝毛, 下部近 无毛, 具多数 分枝。 叶片 卵形、 卵状椭 圆形、 狭卵形 或稀宽 卵形, 长 1 一 4. 5 厘米, 宽 0. 5 — 2.5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具小 尖头, 基 部圆、 平 截或宽 楔形, 两面 被星状 绒毛, 嫩叶 毛密集 且厚, 中脉 明显, 侧脉 极细; 上部叶 无柄, 最下 部叶具 短柄, 柄 扁平, 基 部稍扩 大并 连合, 密 生星状 绒毛。 二歧聚 伞花序 顶生和 腋生; 花序 梗细, 长 2 — 6 厘米, 被星状 絨毛; 苞 片狭披 针形至 钻形, 长 2 — 4 毫米, 具宽膜 质边缘 至整个 膜质, 被星状 绒毛; 花 梗 纤细, 长 1 一 3 厘米, 被星状 绒毛; 萼片披 针形, 绿色, 长 3 — 5 毫米, 先端 渐尖, 外 面 被星状 绒毛, 边缘 膜质; 花瓣 白色, 有时 具绿色 条纹, 比萼 片短, 2 深裂至 基部, 裂片 条形; 雄蕊 10, 与 花瓣近 等长或 稍长, 花药长 圆形, 淡 黄色, 花丝 线形, 白色; 子房宽 卵形, 1 室, 长约 1 毫米, 淡 绿色, 具多数 胚珠, 花柱 3 (— 4), 比子 房长。 蒴果 狭卵形 或长 圆形, 与 花萼近 等长, 6 浅裂, 具多数 种子; 种子肾 形至近 圆形, 长约 1 毫米, 红褐 色转 黑色, 具 小瘤状 突起。 花 果期几 全年。 全省 大部地 区都有 分布, 生海拔 1 000 — 3 2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下、 山坡、 草地、 田 边、 路旁; 我 国除东 北以外 大多省 区都有 分布。 喜 马拉雅 地区、 印度、 中南 半岛、 马来 西 亚地区 也有。 6b. 贯 叶繁缕 (变种 )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被单草 (昆 明、 禄劝 ), 抱茎 箐姑草 var. amplexicaulis (Hand. -Mazz. ) C. Y. Wu (1984); 柯平 (1985); C. Y. Wu (1991). Stellaria saxatilis var. amplexicaulis Hand. -Mazz. (1929). 与原变 种的区 别在于 叶片基 部耳形 抱茎, 狭披 针形, 长达 10 厘米, 宽达 3 厘米。 花果期 3 — 12 月。 分 布于滇 西北、 滇西和 滇中, 生海拔 1 100 — 3 2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下、 山坡、 路边、 水边; 四川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永宁。 7. 长毛 箐姑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47, 7-12 长柔 毛繁缕 (云 南植物 研究) Stellaria pilosa Franch. (1889); Diels (1912); Hand. -Mazz. (1929); 柯平 (1985). 多年生 草本。 根 数条, 长 6 — 8 厘米, 粗约 1 毫米, 干时黑 褐色, 具多数 细根。 茎圆 柱形, 高 15 — 35 厘米, 干时禾 杆色, 被白色 纤细长 柔毛, 节上 较密, 近 基部节 间短, 匍 匐 生根, 上部具 分枝。 叶 片狭披 针形, 长 1 一 3 厘米, 宽 0.3 — 0.9 厘米, 先端渐 尖或急 尖, 具 尖头, 基部狭 楔形, 两面 疏被白 色细长 柔毛, 中 脉细, 侧脉不 明显; 上部叶 无柄, 下 部叶具 短柄, 柄 扁平, 密生白 色细长 柔毛。 二歧聚 伞花序 顶生和 腋生; 苞片披 针形, 长 2 — 4 毫米, 膜质, 无毛; 花梗 纤细, 长 1 一 2 (— 3) 厘米, 疏生白 色细长 柔毛; 萼片披 针形, 长 3 — 6 毫米, 先端 渐尖, 具 狭膜质 边缘, 外面 疏生白 色细长 柔毛, 基部毛 较密; 花瓣 白色, 与 萼片近 等长, 2 深 裂至近 基部, 裂片 条形; 雄蕊 10, 花药长 圆形, 淡 紫色, 花丝 线形, 基部稍 加粗; 子房 1 室, 宽卵 球形, 长约 1 毫米, 绿色, 具多数 胚珠, 花柱 
石竹科  183  3, 比子 房长。 蒴果狭 卵形, 与 萼片近 等长, 6 瓣裂至 基部, 具多数 种子; 种子近 圆形, 压 扁, 直径约 1 毫米, 具多数 小瘤状 突起。 花果期 6 — 8 月。 分布于 中甸、 丽江、 维西、 鹤庆、 泸水、 漾泌, 生海拔 2 600 — 3 800 米的 林下、 灌 丛 下或草 丛中; 四川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 8. 云 南繁缕 ("图 鉴" 补编) 千针 万线草 (滇 南本草 ), 小胖药 (曲靖 ) Stellaria yunnanensis Franch. ( 1886 ), ( 1889 ); Diels (1912); Hand. -Mazz. (1929); "图 鉴" 补编 (1982)、 nec in clavi ; 西藏 植物志 (1983); 柯平 (1985). 8a. 云 南繁缕 (原 变型) 图版 48, 1-9 f. yunnanensis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90 厘米。 根多数 簇生, 肉质狭 纺锤状 或棒状 增粗, 长达 12 厘 米, 粗达 0.3 厘米, 干时黄 褐色。 茎圆 柱形, 直立 或基部 匍匐, 黄 绿色, 下部具 分枝, 无 毛 或多少 被毛。 叶片 狭披针 形至披 针形, 有时 卵状披 针形, 长 2 — 7 厘米, 宽 0. 5 — 2. 5 厘 米, 先端渐 尖或长 渐尖, 稀 急尖, 具 尖头, 基 部圆、 平截 或有时 耳形, 表面淡 绿色, 背 面灰 绿色, 边缘 加厚, 两 面无毛 或具缘 毛和沿 中脉被 柔毛, 有时两 面被糙 硬毛, 中脉在 表面 微凹, 在背面 隆起; 叶 柄无。 二歧聚 伞花序 顶生, 大型, 通常占 全株高 的一半 以上, 分枝极 叉开, 无毛, 极稀疏 被毛; 苞片披 针形至 卵形, 长 0.3 — 0.6 厘米, 先端 渐尖, 膜 质 透明, 无毛。 花梗 纤细, 直立或 伸展, 长 1 一 4 厘米, 分叉间 的单花 梗长达 7. 5 厘米, 无毛; 萼 片狭披 针形, 长 0.5 — 0.9 厘米, 绿色, 先端 渐尖, 边缘 膜质, 具 3 脉, 无毛; 花瓣 白色, 比萼 片短, 2 深 裂至近 基部, 裂片 条形或 狭倒披 针形; 雄蕊 10, 比花瓣 稍短, 花药长 圆形, 黄色, 花丝 线形, 白色; 子房 绿色, 卵 圆形, 长 1 一 1.5 毫米, 1 室, 具多 数 胚珠, 花柱 3, 白色。 蒴果长 圆形, 比 萼短, 6 瓣裂, 具 3 — 4 枚 种子; 种 子肾状 圆形, 直径约 1 毫米, 黄 棕色, 具绉状 突起。 花果期 4 一 11 月 。 分布于 滇中、 滇 西北、 滇 东北, 生海拔 1 800 — 3 200 米的 林下、 林缘、 山坡、 草地; 四川 西南部 和西藏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8b. 密 柔毛云 南繁缕 (变型 ) (云 南植物 研究) f. villosa C. Y. Wu ex P. Ke (1985), typo excl. 与原变 型的区 别是茎 和叶上 均密生 柔毛。 分布 于滇西 北和滇 东北, 生海拔 2 150 — 3 250 米的 林下、 林缘 和山坡 草地; 四川和 西 藏也有 分布。 Neotypus : 丽江, 王启无 70930. 9. 沼 生繁缕 (云 南植物 研究) 图版 48, 10-14 沼生天 蓬草, 沼 泽繁缕 (秦 岭植 物志) Stellaria palustris Ehrh. (1789), nom. nud. ; ex Retz. (1795), descr; Kitag. (1939); 秦岭 植物志 (1974) I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75)' ; "图 鉴" 补编 (1982)'; 柯平 (1985). Stellaria glauca With. (1796); Edgew. et Hook. f. (1874). 多年生 草本。 根圆 锥形, 灰 白色; 根茎 细长。 茎直 立或近 直立, 柔弱, 高 10 — 40 厘 
图版 48 1—9. 云 南繁缕 Stellaria yunnanensis f. yunnanensis Franch. , 1. 植株 下部, 2. 植株上 都' 3. 叶部分 放大, 4. 花 外形, 5. 花辧, 6. 雌蕊, 7. 雄蕊, 8. 果, 9. 种子; 10 14. 沼 生繁缕 S. palustris Ehrb. , 10. 植株 上部, 11. 植 株 下部, 12. 花 外形, 13. 果 和萼, 14. 雄蕊。 (肖 溶绘) 
石竹科  185  米, 具 4 棱, 无毛。 叶片 线状披 针形或 线形, 长 2 — 7 厘米, 宽 0.2 — 0.4 厘米, 先端渐 尖, 基部 渐狭, 边缘 加厚, 两面 无毛, 中 脉在两 面均微 隆起; 叶 柄无。 聚 伞花序 顶生, 花 序梗 延长, 无毛; 苞 片狭卵 形或披 针形, 长 0.3 — 0.6 厘米, 先 端尖, 干 膜质, 无毛; 花 梗 伸展, 长 1.5 — 3 厘米, 分枝 叉间的 单花梗 较长, 无毛; 萼片披 针形, 长 5 — 7 毫米, 绿 色,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边缘 膜质, 无毛, 具 3 脉; 花瓣 白色, 比萼片 长或近 等长, 2 深裂 至近 基部, 裂片 条形; 雄蕊 10, 比萼 片短, 花药 卵形, 紫 红色, 花丝 线形; 子房 1 室, 卵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具多数 胚珠, 花柱 3, 长于 子房。 蒴果 卵状长 圆形, 与 萼片近 等长, 6 瓣裂, 具多数 种子; 种子 肾状近 圆形, 稍扁, 直径约 1 毫米或 更小, 褐色, 密具 绉状突 起。 花果期 6 — 8 月。 分布于 贡山, 生海拔 1 700 米左右 的杂木 林边; 我国 东北、 华北、 西北有 分布。 北温 带大部 分地区 均有。 10. 短 瓣繁缕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细瓣 天蓬草 Stellaria brachypetala Bunge (1830) ; Fenzl (1842) ; Hand. - Mazz. (1929) ;Schischk. (1936); 柯平 (1985). Stellaria graminea S. brachypetala Regel (1862) ; Maxim. (1889). 多年 生铺散 草本, 高 5 — 10 厘米。 主根圆 柱形, 纤细, 延长, 黑 褐色, 具少 数侧根 和 细根; 根 茎细, 匍匐。 茎 细弱, 平铺, 上部 上升, 具 分枝, 无毛。 叶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0.8 — 1.2 厘米, 宽 0.1 — 0.3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 部圆或 平截, 边缘 平滑, 两面 无毛, 中 脉在 背面微 突起; 叶 柄无。 二歧聚 伞花序 腋生, 6 — 10 花; 花序梗 无毛; 苞片 叶状; 花梗 纤细, 无毛; 小 苞片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膜质, 透明, 具 1 脉; 萼片披 针形或 披针状 线形, 长 0.5 — 0.6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具 宽膜质 边缘, 3 纵脉 极细, 无毛; 花瓣白 色, 比萼短 1.5 — 2 f, 2 深 裂至近 基部, 裂片 线状长 圆形; 雄蕊 10, 与 花瓣近 等长, 花 药长 圆形, 花丝 线形; 子房 1 室, 卵 圆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具多数 胚珠, 花柱 3, 稍长 于 子房。 蒴果长 圆形, 比 萼长。 花果期 6 — 8 月。 分布于 贡山、 泸水、 片马, 生海拔 1 700 — 3 500 米的山 坡灌丛 草地; 甘肃、 青海、 四 川、 西 藏也有 分布。 俄罗斯 也有。 11 绵 毛繁缕 图版 49, 1-6 Stellaria lanipes C. Y. Wu et H. Chuang in Addenda. 铺散 草本, 高 15 — 25 厘米。 茎 柔弱, 具 分枝, 干 时近金 黄色, 有 光泽, 无毛, 节上 密 生白色 绵毛。 叶 片狭披 针形、 线状 披针形 或稀披 针形, 长 0. 6-2 厘米, 宽 0. 2-0. 5 厘 米, 先端急 尖至长 渐尖, 具深 色的小 尖头, 基 部圆或 渐狭, 表面 无毛, 背 面沿中 脉被白 色 绵毛, 中 脉在两 面微突 起; 叶 柄无或 稀下部 叶具极 短柄。 聚 伞花序 顶生, 有时 单生于 分枝 叉间; 苞片 叶状, 线状披 针形, 比叶 片小; 花梗 纤细, 长 0.7 — 1 厘米, 分枝 叉间的 花 梗长达 2. 5 厘米, 被白色 绵毛, 上部较 密集; 萼片披 针形, 长 2. 5 — 3 毫米, 先端 锐尖, 边缘 膜质, 无毛, 3 脉极 细且不 明显; 花 瓣无; 雄蕊 10, 比花萼 稍短, 花药近 圆形, 极 小, 花丝 钻形; 子房 1 室, 卵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具多数 胚珠, 花柱 3, 与 子房近 等长。 蒴 果长卵 圆形, 长 3 — 4 毫米, 具多数 种子; 种子 圆形, 压扁, 直径约 0.5 毫米, 红 棕色, 
图版 49 '• 绵 毛繁缕 Stellaria lanipes C. Y. Wu et H. Chuang, 1. 果枝, 2. 叶 背部分 放大, 3. 茎部分 放大, 4. 花, 6 - 种子, 7—13. 细柄 繁缕 S. petiolaris Hand. -Mazz. C. Y. Wu, 7. 植株 上部, 8. 叶片, 9. 毛 放大, 10. 花' II. 花瓣, 12. 果, 13. 种子。 (肖 溶绘) 
石竹科  187  无 光泽, 表面近 平滑。 花果期 6 月 前后。 分布于 贡山、 维西, 生海拔 3 500 米 左右的 山谷阴 湿处。 模式标 本采自 维西。 12. 细 柄繁缕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49, 7-13 细柄 箐姑草 Stellaria petiolaris Hand. - Mazz. (1940); C. Y. Wu (1991). Stellaria saxatilis var. ca pillipes Franch. ( 1889 ); S. pilosa var. ca pi Hi pes (Franch. ) Hand . -Mazz. (1929); S.capillipes (Franch. ) C. Y. Wu (1984). 蔓生 草本。 茎高 20 — 40 厘米, 干时黄 绿色, 具多数 分枝, 有 光泽, 无毛, 基 部匍匐 生根。 叶 片卵形 至狭披 针形, 长 0.5 — 2. 5 厘米, 宽 0. 3 — 1.2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基 部圆, 楔 形或稀 心形, 两面淡 绿色, 具多 数点状 突起, 边缘 具细长 节毛, 中脉 明显, 侧 脉 极细; 下部叶 具柄, 长 0.5 — 1. 2 厘米, 上面 具沟, 边 缘生具 节毛, 基部稍 扩大并 连合, 连合处 簇生具 节毛, 上 部叶具 短柄, 最 上部叶 无柄。 聚 伞花序 顶生, 有时单 花生于 叶腋; 苞片 膜质, 小; 花梗 纤细, 长 1 一 3 厘米, 无毛, 花后常 反折; 萼片披 针形, 长 3 — 4 毫 米, 先端 渐尖, 光滑 透亮, 无毛, 边缘 膜质, 3 脉 极细; 花瓣白 色或黄 绿色, 与萼 片近等 长或 稍短, 2 深裂至 基部, 裂片 条形; 雄蕊 10, 与 花瓣近 等长, 花 药小, 长 圆形, 黄色 转 紫色, 花丝 线形, 白色; 子房 1 室, 卵形, 长 1 一 1.5 毫米, 淡 绿色, 具多数 胚珠, 花 柱 3, 白色, 与 子房近 等长。 蒴 果卵形 或近长 圆形, 比 萼长, 6 瓣裂至 基部, 具数枚 种子; 种子近 圆形, 直径约 1 毫米, 灰 黑色, 无 光泽, 表面具 短条状 绉纹。 花果期 7 — 9 月。 分布于 德钦、 永宁、 会泽, 生海拔 2 700 — 3 600 米 的山坡 草地; 四川、 西藏 也有分 布。 见 到藏于 华南植 物研究 所的同 号模式 (四 川、 宝兴、 二 穆坪) 曲桂龄 2891, 以前定 为 S. pilosa Franch. 13. 哦 眉繁缕 (云 南植物 研究) Stellaria omeiensis C. Y. Wu et Y. W. Tsui ex P. Ke (1985)*. 一年生 草本, 高 20 — 30 厘米。 主根 纤细, 具 极细的 侧根。 茎单 1, 明显 具棱, 上部 具 分枝, 疏被微 柔毛, 近基部 节间缩 短且节 上生极 细的不 定根。 叶片 卵形, 长 1.5 — 2. 5 (-5) 厘米, 宽 0.8 — 1.2 (-2.7) 厘米, 近 基部叶 最小, 先端长 渐尖或 渐尖, 基 部圆并 具 缘毛, 表面 无毛, 背 面有时 沿中脉 被毛, 边缘具 缘脉, 干 时呈绉 波状, 中脉在 表面微 凹, 在背面 凸起, 侧脉不 明显; 叶 柄无。 聚 伞花序 顶生; 花序梗 纤细, 长 4 一 6 厘米, 无 毛; 花梗 直立, 长 1 一 2 厘米, 无毛; 苞片 叶状; 小苞片 卵形, 极小, 干 膜质, 透明; 萼 片披 针形, 长 2 — 2. 5 厘米, 先端 急尖, 边缘干 膜质, 无毛; 花瓣 白色, 比萼 片短, 2 深 裂至近 基部, 裂片 条形; 雄蕊 10, 与 花瓣近 等长, 花药椭 圆形, 花丝 线形; 子房卵 珠形, 1 室, 具多数 胚珠, 花柱 3, 比子 房短。 蒴果 卵状长 圆形, 长为 萼的一 倍半, 成熟时 6 裂 至近 基部, 具数枚 种子; 种子近 圆形, 压扁, 直 径不足 1 毫米, 褐 紫色, 具不明 显的瘤 状 突起。 花果期 5 — 8 月。 分布于 大关, 生海拔 1 950 米 左右的 山坡杂 木林缘 沟边陡 岩上; 四川、 贵州有 分布。 Grierson 在 f7. o/B/mfari 中 定名为 S, reticulivena Hayata 者, 或系 本种。 14. 雀舌草 (救荒 本草) 
188  云南 植物志  天篷草 (植 物名实 图考) Stellaria uliginosa Murr. (1770); Maxim. (1873); Edgew. et Hook. f. (1874); Hemsl. (1886); Franch. (1886), (1889); Banerji (1953); 广州 植物志 (1956); Hara (1979) 西藏 植物志 (1983)*; Griers. in Griers. et Long (1984); 柯平 (1985). Setllaria alsine Grimm (1767), nom. inval , ex Grande. (1922) ; Hand. -Mazz. (1929); Schischk (1936); Kitag. (1939), (1979); "图 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Ohba (1975), nom. illeg; S.undulata Thunb. (1784); S. alsine Hoffm. (1791), nom. illeg. ; 5. alsine var. undulata (Thunb. ) Ohwi (1941) ; Hara (1953) ; Mizushima (1955), (1966); Murata (1974); 东北 草本 植物志 (1975)* ; S. alsine var. phaenopetala Hand. -Mazz. ( 1929 ); S. uliginosa var. undulata ( Thunb. ) Fenzl (1842); Hara (1979). 14a. 雀舌草 (原 变种) var. uliginosa 一年生 草本, 大小 和习性 多变。 主根 细长, 纤维 根极细 和多, 黄 褐色。 茎单 1, 直立 或 铺散, 高 10 — 20 (-30) 厘米, 粗 1 一 1.5 毫米, 自 基部多 分枝, 具 4 棱, 无毛。 叶片 狭椭圆 形或披 针形, 长 0.5 — 2 厘米, 宽 0.2 — 0.5 厘米, 先端 急尖, 具 尖头, 基部 楔形, 边缘全 缘或微 波状, 通常 加厚, 两面 无毛或 有时基 部疏生 缘毛; 叶 柄无。 聚伞花 序顶生 和 腋生, 具少 数花, 有 时单生 叶腋; 苞片 卵形, 长 1.5 — 2. 5 毫米, 干 膜质; 花梗 纤细, 长 0.2 — 1 厘米, 无毛, 果期常 外倾或 反折; 萼片 绿色, 披 针形, 长 2 — 3 毫米, 先端锐 尖, 边缘 膜质, 具 1 脉, 有 时脉不 明显, 无毛; 花瓣 白色, 比萼 片短, 2 深 裂至近 基部, 裂片 条形, 稀无 花瓣; 雄蕊 5, 与 花瓣近 等长或 稍短, 花药近 圆形, 极小, 花丝 极细; 子 房 1 室, 卵 圆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具多数 胚珠, 花柱 3, 极短。 蒴果卵 珠形, 与 萼近等 长, 6 瓣裂, 具多数 种子; 种子近 圆形, 直 径不足 0.5 毫米, 稍扁, 表面 具绉状 突起。 花果期 1 一 9 月 。 分布于 景东、 勐腊、 麻 栗坡、 绿春、 绥江、 昆明、 维西 等地, 生海拔 850 — 2 200 米 的 田边、 水边或 林缘; 我 国大多 省区有 分布。 广 布于北 温带。 14b. 高山 雀舌草 (变种 )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var. alpina (Schur) Gurcke. in Engl. u. Prantl (1897); 柯平 (1985). Larbraea uliginosa b. alpina Schur (1866); Stellaria alsina var. alpina (Schur ) Hand. -Mazz. (1929). 与原 变种的 区别在 于茎少 分枝; 叶在 短枝上 密聚, 叶 片小, 狭披 针形, 长 0.3 — 0.7 厘米; 花柱与 子房近 等长; 蒴果长 于萼。 分布于 中甸、 德钦、 维西, 生海拔 3 000 — 4 100 米的 山坡;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15. 禾 叶繁缕 ( "图 鉴" 补编) 草叶天 篷草, 草 状繁缕 (秦 岭植 物志) Stellaria graminea L. (1753) ; Fenzl. in Ledeb. (1842); Edgew. et Hook. f. (1874); Franch. (1884); Hand. -Mazz. (1929); Schischk. in Kom. (1936); 秦岭植 物志 (1974); Hara (1979); Kitag. (1979); "图 鉴" 补编 (1982)*; 西藏 植物志 
石竹科  189  (1983) ; 柯平 (1985); C. Y. Wu (1991). 多年 生丛生 草本。 根粗 线形, 长达 12 厘米, 具 多数纤 维根, 灰 褐色。 茎高 10 — 25 厘 米, 粗 1 一 1.5 毫米, 纤细 柔弱, 近 直立, 4 棱, 多 分枝, 具 光泽, 无毛。 叶片线 形或线 状披 针形, 长 0.6 — 2. 5 厘米, 宽 1 一 2 毫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稍狭, 边缘 加厚, 两面无 毛, 基 部常具 缘毛, 中脉在 背面微 突起; 叶 柄无。 聚 伞花序 顶生, 开展, 无毛; 苞片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2 — 4 毫米, 具 宽膜质 边缘; 花梗 纤细, 长 0.6 — 2 厘米, 极 叉开, 无毛; 萼片披 针形, 长 3 — 4 毫米, 绿色, 先 端钝或 急尖, 具 狭膜质 边缘, 3 脉, 无毛; 花瓣白 色, 稍短于 萼片, 2 深裂; 雄蕊 10, 稍短于 花瓣, 花药近 圆形, 极小, 花丝 线形; 子房 1 室, 卵 圆形, 长 1 一 1.5 毫米; 胚珠 多数, 花柱 3 (— 4), 比子 房长。 蒴果 长圆状 卵形, 通 常比萼 片短, 稀 较长, 5 — 6 瓣裂, 具多枚 种子; 种子近 圆形, 压扁, 黄 褐色, 具颗粒 状 突起。 花果期 5 — 9 月。 分布于 丽江、 中甸, 生海拔 3 600 — 3 700 米的 草坡; 山西、 湖北、 甘肃、 陕西、 青 海、 四川、 西藏有 分布。 欧洲、 中亚、 喜马拉 雅山区 各国以 及西伯 利亚、 蒙古 亦有。 16- 湿 地繁缕 ( "图 鉴" 补编) Stellaria uda F. N. Williams (1899) ;" 图鉴, ,补编 (1982)*; 西藏 植物志 (1983)*; 柯平 (1985); C. Y. Wu (1991). 多年生 草本, 高 5 — 20 厘米。 主根 细长, 具 极细的 分枝。 茎 直立或 上升, 近 基部具 多数 密集的 分枝, 呈簇 生状, 一侧被 柔毛。 叶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0.5 — 1.3 厘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先端 锐尖, 基部 平截, 边缘 加厚, 两面 无毛, 有时下 部疏生 缘毛, 中脉 在表面 凹入, 在背面 隆起, 质 较硬, 上部叶 较大, 疏离, 近 基部叶 短小且 紧靠, 均无 叶柄。 聚 伞花序 顶生, 花序梗 无毛; 苞片 叶状, 草质; 花梗 纤细, 长 0.5 — 1.5 厘米, 无毛; 小苞 片披 针形至 卵形, 干 膜质, 透明; 萼片披 针形, 长 2 — 3 毫米, 先端 锐尖, 具 狭膜质 边缘, 1 一 3 脉, 无毛; 花瓣 白色, 稍短于 花瓣, 2 裂至近 基部, 裂片狭 长圆形 ;雄蕊 10, 与花 辦近 等长或 稍短, 花药长 圆形, 淡 黄色, 花丝 线形, 白色; 子房 1 室, 卵 圆形, 长约 1 毫 米, 具多数 胚珠, 花柱 3, 稍长于 子房。 蒴果 卵状长 圆形, 与萼近 等长, 6 齿裂, 具多数 种子; 种 子肾状 圆形, 直径约 0.5 毫米, 红 褐色, 表面具 不明显 的瘤状 突起。 花果期 6 — 8 月。 分布于 德钦, 生海拔 3 400 — 4 800 米的 高山草 地或砾 石隙; 四川、 西藏、 青海、 新 疆也有 分布。 . 17. 拟伞 花繁缕 (云 南植物 研究) 近伞序 天篷草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亚伞 花繁缕 (西 藏植 物志) Stellaria subumbellata Edgew. ex Edgew. et Hook. f. (1874) ; Diles (1912); Hand. -Mazz. (1929); Hara (1979); 西藏 植物志 (1983); Griers. in Griers. et Long (1984) ; 柯平 (1985); C. Y. Wu (1991). 17a. 拟伞 花繁缕 (原 变型) 图版 50, 1-3 f. subumbellata 纤细小 草本。 茎 直立或 上升, 高 5 — 15 厘米, 粗约 1 毫米, 细弱, 近基 部匍匐 生根, 具 细棱, 无毛。 叶 片椭圆 状长圆 形或稀 线形, 长 0.5 — 1.5 厘米, 宽 2. 5 — 5 厘米, 先端 
- 图版 50 1—3. 拟伞 花繁缕 Stellaria subumbellata f. subumbellata Edgew. , 1. 植株, 2. 花 外形, 3. 果 和萼; 4 一 8. 偃卧 繁缕 S. documbens Edgew. , 4. 植株, 5. 花 外形, 6. 花瓣, 7. 雄蕊, 8- 果 和萼。 (李锡 畴绘) 
石竹科  191  急尖, 无 尖头, 基部 楔形, 边缘 和先端 加厚, 两面 无毛, 中脉在 两面微 隆起, 侧 脉极细 或不 明显; 叶 柄无。 伞状聚 伞花序 顶生, 有时单 花生于 叶腋; 苞片 卵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干 膜质, 无毛; 花梗 纤细, 长 0.5 — 1.5 厘米, 果时 反折, 无毛; 萼片 卵状披 针形, 长约 2 毫米, 先端 急尖, 边缘 膜质, 绿色, 无毛; 花 瓣无; 雄蕊 5, 比萼 片短, 花药近 圆形, 极小, 淡 黄色, 花丝 丝状; 子房 1 室, 卵形, 长不足 1 毫米, 具多数 胚珠, 花柱 3, 比子 房短。 蒴果 长圆状 卵形, 长约 0.4 毫米, 5 瓣裂, 具多数 种子; 种子近 圆形, 压扁, 直径 不足 1 毫米, 淡 褐色, 表面 明显具 颗粒状 突起。 花果期 5 — 9 月。 分布于 贡山、 德钦、 中甸, 生海拔 3 500 — 3 600 米的 山坡; 我国西 南部有 分布。 克 什米尔 地区、 印度西 北部、 尼 泊尔、 锡金 亦有。 17b. 毛拟伞 花繁缕 (变型 ) f. villosa H. Chuang in Addenda. 与原 变型的 区别在 于茎、 花梗被 柔毛, 叶片 基部具 缘毛。 分布于 中甸, 生海拔 4 100 — 4 300 米 的高山 草甸。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18- 偃 卧繁缕 (西 藏植 物志) 卧 地繁缕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tellaria decumbens Edgew. (1846); Edgew. et Hook. f. (1874); F. N. Williams (1907); Hand. -Mazz. (1929); Mizushima (1955), (1966), (1971); Ohba (1975); Hara (1979); 西藏 植物志 (1983); Griers. in Griers. et Long (1984); 柯平 (1985). Stellaria decumbens var. edgeworthii Edgew. et Hook. f. (1874) ; S. decumbens var. minor Edgew. et Hook. f. (1874) ; S. cherleriae F. N. Williams (1907), p. p. et var. minor (Edgew. et Hook. f. ) Majumdar (1965). 18a. 偃 卧繁缕 (原 变种) 图版 50, 4-8 var. decumbens 矮 小垫状 草本。 主根圆 柱形, 长达 13 厘米, 粗 1 毫米 以下, 干时暗 褐色, 具 少数纤 维根。 茎圆 柱形, 高 5 — 10 厘米, 黄色, 具 光泽, 分 枝多而 密集, 被短 柔毛。 叶 密生, 上 部叶呈 覆瓦状 排列, 叶片 卵形、 长 圆形或 披针状 钻形, 长 3 — 5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先 端 锐尖, 边缘 加厚, 两面 无毛, 中脉 在表面 微凹, 在背面 隆起; 叶 柄无。 花单个 顶生; 花 梗长 2 — 4 毫米 , 果时达 8 毫米 , 密被 短柔毛 ;萼片 4 一 5 , 披 针形或 长圆状 披针形 , 长 3 — 4 毫米, 先端 锐尖, 边缘 膜质, 具 1 脉或稀 3 脉, 有 时脉不 明显, 无毛; 花瓣 4 一 5, 白 色, 长 1.5 — 2 毫米, 2 深裂至 基部, 裂片狭 条形, 约 45° 叉开; 雄蕊 8 — 10, 比花 瓣长, 花药 黄色, 近 圆形, 花丝 钻形, 基 部突然 加宽; 子房 1 室, 卵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具多 数 胚珠, 花 柱通常 3, 与 子房近 等长。 蒴果 卵状长 圆形, 比萼 稍短, 通常 5 瓣裂, 具多数 种子; 种子近 圆形, 直径约 0.5 毫米, 压扁, 近 平滑, 无 光泽。 花果期 5 — 10 月。 分布于 德钦、 贡山、 中甸、 碧江, 生海拔 3 000 — 4 500 米的 山坡砾 石隙或 草坡、 灌 丛下; 四川、 青海、 西藏有 分布。 克 什米尔 地区、 印度西 北部、 尼 泊尔、 锡金、 不丹也 有。 18b. 垫状偃 卧繁缕 (变种 ) (云 南植物 研究) var. pulvinata Edgew. et Hook. f. (1874); 西藏 植物志 (1983) • ; 柯平 (1985). 
192  云南 植物志  与原变 种的区 别在于 叶片先 端圆, 通常具 缘毛; 萼片 革质。 分布于 德饮, 海拔 4 500 米 左右。 青海、 四川、 西藏有 分布。 不丹、 锡金、 尼 泊尔及 印度 西北部 也有。 18c. 针叶偃 卧繁缕 (变种 ) (云 南植物 研究) var. acicularis Edgew. et Hook. f. (1874); Hand. - Mazz. (1929); 西藏 植物志 (1983) ; 柯平 (1985). 与 原变种 的区别 在于多 花排列 成聚伞 花序, 有 时也有 单生花 混生; 苞片披 针形, 长 2 — 3 毫米, 膜质; 叶片 较狭, 质硬, 先端长 渐尖呈 针状。 分布于 德钦、 贡山, 生海拔 3 000 — 3 400 米的 林下或 草坡; 西藏有 分布。 锡金 也有。 11. 短 瓣花属 Brachystemma D. Don 草质 藤本, 常在灌 木丛中 攀升。 主根圆 柱形, 极长, 粗 1 一 1.5 厘米, 具多数 圆柱形 侧 根和纤 维根。 茎长, 具多数 分枝, 4 棱 或有时 6 棱, 具 光泽, 质脆, 最上 部疏生 柔毛, 其他 无毛。 叶片 卵形、 卵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长 2 — 7. 5 厘米, 宽 0.7 — 3 厘米, 先端渐 尖或 急尖, 基部 楔形、 宽 楔形或 圆形, 两面 无毛或 疏生微 柔毛, 具 多数突 起的小 点或有 时 平滑, 边 缘全缘 或有时 具不规 则的微 缺刻, 无 毛或有 时散生 缘毛, 中脉 在表面 微凹, 在 背面 凸起, 侧脉 数对, 极细; 叶柄长 0.2 — 1.5 厘米, 具 沟槽, 基部 加宽, 有 光泽, 散生 微 柔毛。 花 多数, 排列 成顶生 或腋生 的圆锥 花序; 花序梗 具棱, 被微 柔毛; 花梗 纤细, 长 0.2 — 0.5 厘米, 被微 柔毛; 小 苞片近 钻形, 长 0.2 — 0.3 厘米, 疏生微 柔毛; 萼片 5, 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0.4 — 0.6 厘米, 先 端钝, 膜质, 半 透明, 无毛, 3 脉 极细; 花瓣 5, 白 色, 狭披 针形, 长 0.3 — 0.4 厘米, 全缘, 具 3 条 纵脉; 雄蕊 10, 比花 瓣短, 与花 瓣对生 的 5 枚无 花药, 与萼片 对生的 5 枚具 花药, 花药 卵形, 花丝 线形; 子房圆 球形, 直径约 0. 5 毫米, 1 室, 有 3 — 4 胚珠, 花柱 2, 比子 房长。 蒴果 球形, 直径约 2 毫米, 4 瓣裂, 具 1 枚 种子; 种子近 圆形, 直径约 1.5 毫米, 压扁。 花 果期几 全年。 本属仅 1 种, 我国 广西、 四川、 云南有 分布。 尼 泊尔、 不丹、 锡金、 印度 北部、 缅 甸、 泰 国等地 亦有。 1. 短辦花 ( "图鉴 ") 图版 51, 1-4 短 瓣藤、 抽 筋草、 短 瓣石竹 Brachystemma calycinum D. Don (1825) ; Edgew. et Hook. f. (1874) ; Gagnep. (1909); Burkill (1910); Hand. -Mazz. (1929); Banerji (1953); Mizushima (1966); "图 鉴" (1972)*; Hara (1979); 西藏 植物志 (1983); Griers. in Griers. et Long (1984) . Arenaria nepalensis Spreng. (1827); F. N. Williams (1898); Stellaria crispata auct. non Wall. : C. Y. Wu (1945). 特征 同属。 分布于 昆明、 大理、 潞西、 景东、 沦源、 勐腊、 屏边、 麻 栗坡、 西畴, 生海拔 800 — 2 200 米的 林下或 河边、 路边灌 丛中。 国 外分布 同属。 
图版 51 1 — 4. 短瓣花 Brachystemma calycinpm D. Don, 1. 植株, 2. 花 外形, 3. 雄蕊; 4. 雌蕊; 5—7. 狗筋蔓 Cucubalus baccifer L. , 5. 植株 上部, 6. 花 外形, 7. 雌蕊。 (李锡 畴绘) 
194  云南 植物志  广西用 根舒筋 活络, 治远年 风湿、 跌打 损伤、 白喉。 12. 狗 筋蔓属 Cucubalus L. 多年 生攀援 草本, 有时 平卧于 地面呈 匐匍状 生长, 有 时攀升 于灌木 丛上。 根 数条, 圆 柱形, 长达 20 厘米或 更长, 两端 略狭, 干时淡 黄色。 茎圆 柱形, 具多数 分枝, 疏 生短柔 毛, 具明 显膨大 的节。 叶片 卵形、 卵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长 2 — 5 (— 8) 厘米, 宽 1 一 2 .5 (2.8)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基 部楔形 或圆, 两 面被短 柔毛, 边 缘具短 缘毛, 中脉在 两 面均微 隆起, 侧脉 数对, 极细; 下 部叶具 短柄, 最上 部叶近 无柄, 叶 柄被短 柔毛。 聚 伞花序 1 一 3 花, 顶生和 腋生; 花梗长 0.4 — 1.3 厘米, 密被短 柔毛; 苞 片与叶 同形, 较 小; 花萼宽 钟形, 长 0.8 — 1.4 厘米, 绿色, 果时带 黄色, 外 面被卷 曲的短 柔毛, 具 10 条 纵脉和 多数细 网脉, 5 深 裂至中 部或近 中部,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先端 锐尖, 果 期花萼 增大, 裂片 反折; 花瓣 5, 白色, 狭倒披 针形, 长 1.3 — 1.7 厘米, 瓣 片先端 2 浅裂, 中部具 2 枚鳞 片状附 属物, 基部 渐狭成 长爪; 雄蕊 10, 长 1.1 一 1.4 厘米, 花药 白色, 长 圆形, 长 约 1 毫米, 花丝 线形, 基部 加宽; 花盘延 伸成雌 蕊柄, 长 1.5 — 2. 5 厘米, 淡 绿色; 子房 1 室, 宽椭 圆形, 长 0.4 — 0.5 厘米, 绿色, 具多数 胚珠, 花柱 3, 白色, 线形, 稍长于 子房。 果 球形, 浆 果状, 直径约 1 厘米, 绿色 转黄转 紫红, 成 熟时为 黑色, 具 光泽, 不 规则 开裂, 有多数 种子; 种子 圆形或 肾形, 直径 1 一 1.5 毫米, 成熟时 黑色具 光泽。 花 果期几 全年。 本属仅 1 种, 分布 于我国 东北、 西北、 西南和 台湾。 欧洲、 亚洲 中部、 西伯 利亚西 部、 喜马拉 雅地区 (克什 米尔到 不丹) 以及印 度北部 亦有。 1- 狗筋蔓 ( "植物 名实图 考") 图版 51, 5-7 小九 股牛、 小被 单草、 王 不留行 (丽江 ), 白牛膝 (玉 溪、 保山 ), 长深根 (文山 ) Cucubalus baccifer L. (1753); Edgew. et Hook. f. (1874); Franch. (1886), (1889); Diels (1912); Hand. -Mazz. (1929); Lauener (1965); "图 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Hara (1979); 西藏 植物志 (1983); Griers. in Griers. et Long (1984). 特征 同属。 分布 于全省 各地, 生海拔 1 000 — 3 6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中、 草地或 路边、 河边、 田 埂 边等。 国内、 国 外分布 同属。 全株 入药, 治风 湿性关 节炎、 骨折、 肾炎 水肿; 根治缩 阴症、 小儿 疳疾; 种子 含油。 13. 剪 秋罗属 Lychnis L. 多年生 草本。 茎通常 直立。 叶 对生, 叶片 扁平, 长披 针形至 卵状披 针形, 有 柄或无 柄; 托 叶无。 花排列 成圆锥 状聚伞 花序; 花萼 卵形、 圆 筒形或 钟形, 具 10 条 纵脉, 先端 5 齿裂, 基部无 苞片; 花瓣 5 枚, 白色、 粉 红色、 橙 红色、 深红 色或紫 红色, 全缘 或先端 2 裂至撕 裂状, 基部具 长爪, 瓣片和 爪间具 2 枚鳞片 状的副 花冠; 雌 雄蕊柄 显著; 雄蕊 10; 
石竹科  195  子房 1 室, 具多数 胚珠, 花柱 5, 线形, 与花瓣 互生。 蒴果 5 齿裂或 5 瓣裂, 具宿 存萼; 种子 多数, 细小, 着生于 中轴胎 座上, 具瘤状 突起或 狭翅。 约 12 种, 分布于 北温带 和北极 地带。 我国约 10 种, 分 布于长 江流域 以北; 云南产 1 种和常 见栽培 2 种。 、 分种 检索表 1 (2) 植 株密被 灰白色 绒毛; 花萼裂 片扭转 (庭园 栽培) 1. 毛 剪秋罗 L. coronaria 2 (1) 植株无 灰白色 绒毛; 花 萼裂片 平扁, 不 扭转。 3 (4) 花瓣 4 裂, 爪与 花萼近 等长; 花 较小, 花萼长 1.5 — 2 厘米, 花瓣长 2. 5 — 3. 5 厘米 2. 大花 剪秋罗 L. fulgens 4 (3) 花瓣 不规则 深裂至 中部, 爪明 显伸出 萼外; 花 较大, 花萼长 2.5 -3 厘米, 花瓣长 4一5 厘米 3- 剪秋罗 L. senno 1. 毛 剪秋罗 Lychnis coronaria (L. ) Desr. in Lam. (1789); DC. Prodr. (1824); Hook. (1875); Pax. et Hoffm. in Engl, et Prantl. (1934); 河南 植物志 (1978); "图 鉴" 补 编 (1982)*. Agrostemma coronaria L. (1753).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90 厘米, 全 株密被 灰白色 绒毛。 茎 直立, 粗壮, 具少数 分枝。 基生叶 数枚, 叶片倒 披针形 或狭椭 圆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渐狭 成柄; 茎 生叶与 基生叶 同形, 但 较小, 无柄。 聚 伞花序 顶生, 少花; 苞 片同茎 生叶, 较小, 无柄; 花 梗长, 粗壮; 花萼 椭圆状 钟形, 长 1.2 — 1.5 厘米, 近 革质, 具 10 条隆 起的 纵脉, 萼齿 5, 三角 状狭披 针形, 长 4 一 7 厘米, 扭转; 雌雄蕊 柄短; 花瓣 5, 红色, 长 2 — 3 厘米, 瓣 片宽倒 心形, 先端 微狭, 爪 条形, 比瓣 片长, 爪和瓣 片间具 2 枚副 花冠, 副花 冠狭披 针形, 长 1.5 — 2. 5 厘米; 雄蕊 10 枚, 伸出 萼外; 子房长 圆形, 花柱 5, 线形, 伸出 萼外。 蒴果长 圆形, 长约 1.5 厘米, 不伸出 萼外, 先端 5 齿裂; 种 子小, 黑色, 肾 状 圆形, 表面具 小瘤状 突起。 花期 5 — 6 月 。 我国 庭园有 栽培, 云南 也常见 栽培。 原 产欧洲 南部。 2. 大花 剪秋罗 (华 北经 济植物 志要) 剪秋罗 (东北 植物检 索表) , Lychnis fulgens Fisch. in Curtis's (1819)* ; Ser. in DC. Prodr. (1824); Ledeb. (1842); Turcz. (1842) ; Maxim. (1859) ; Regel. (1861) ; Franch. et Sav. (1879); Forb. et Hemsl. (1886), excl. syn. ; Kom. (1903); Breslau et Limpr. (1922) ; Kom. et Alis. (1931)* ; Gorschkova in kom. (1936)* ; Kitag. (1939); 崔 文友, 华北 经济植 物志要 (1953); Ohwi (1953); 东 北植物 检索表 (1959V ; " 图鉴" ( 1972) • ; 东北 草本 植物志 (1975)*. Lychnis fulgens Fis<;h. a. typica Regel (1861); Nakai (1909). 多年生 草本, 高 25 — 85 厘米。 须 根多数 簇生, 狭纺锤 状肉质 增粗, 长 2 — 3 厘米, 粗 
106  云南 植物志  2 — 3 毫米, 干时淡 褐色。 茎 直立, 不 分枝或 稀上部 分枝, 中空, 上部 具棱, 密被 卷曲、 多 细胞 柔毛, 下部 圆形, 疏 被毛。 叶片 卵形、 卵状长 圆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4 一 12 厘米, 宽 1.5 —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圆, 极稀宽 楔形, 两 面疏被 多细胞 柔毛, 沿 中脉和 边缘被 较硬 的毛, 中脉 在背面 隆起, 侧脉不 明显; 叶 柄无。 聚 伞花序 顶生, 有 7 — 15 花; 苞片 狭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先端长 渐尖, 基部 楔形, 两面疏 被和边 缘密被 多细胞 柔毛; 花 梗长 0. 4 — 1.2 厘米, 被多细 胞的长 柔毛; 花萼筒 状棒形 ,长 1.5 — 2 厘米, 具 10 条 纵脉, 通常 只沿脉 被多细 胞的长 柔毛, 萼齿 5, 长三 角形, 长 0.3 — 0.4 厘米, 急尖; 雌 雄蕊柄 长 0.3 — 0.4 厘米; 花瓣 5, 深 红色, 长 2. 5 — 3. 5 厘米, 瓣片 4 深裂, 2 中裂片 较大, 狭 长 圆形, 顶端 略具细 齿', 外侧 2 裂片 较小, 爪楔状 条形, 与萼近 等长, 淡 红色, 爪与瓣 片间具 2 枚鳞 片状副 花冠, 副 花冠暗 红色, 长 圆形; 雄蕊 10, 与花瓣 互生的 5 枚 较长, 花 药长 圆形, 花丝 线形; 子房长 圆形, 长约 0.5 厘米, 花柱 5, 线形, 与雄蕊 均伸出 萼片。 蒴果长 卵形, 黄 褐色, 长 1.5 — 2 厘米, 先端 5 齿裂, 裂齿 反卷; 种子 肾状近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成 熟时黑 褐色, 表面 具瘤状 突起。 花果期 6 — 9 月。 昆明有 栽培; 分布 于我国 东北和 华北, 生海拔 400 — 2 000 米的 林下、 林缘、 山坡及 草甸。 俄 罗斯、 朝鲜、 日本有 分布。 3. 剪秋罗 (本草 纲目) Lychnis senno Sieb. et Zucc. (1835)* ; Ronrb. (1869); Forb. et Hemsl. (1886); Pritz. (1901); Diels. (1912); Breslau et Limpr. (1922); Hand. -Mazz. (1929); Pei (1932); "图 鉴" (1972), innota; 秦岭 植物志 (1974)*; "图 鉴" 补编 (1984)*. Agrostemma bungeana D. Don(1836) ; Lychnis bungeana (D. Don) Fisch. ex Lindl. (1836)*; Batem. in Curtis ,s (1837)* ; Rohrb. (1969); Forb. et Hemsl. (1886).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100 厘米。 须 根多数 簇生, 圆柱 形肉质 增粗, 长达 10 厘米, 粗 2 — 3 毫米, 末端 渐狭且 具少数 分枝, 黄 褐色。 茎 直立, 中空, 不分枝 或稀上 部具少 分枝, 基部粗 2 — 7 毫米, 节明显 膨大, 上部 密被、 下 部疏被 卷曲多 细胞的 柔毛。 叶片卵 状披针 形、 椭圆状 披针形 或狭披 针形, 长 (3 —) 5-10 (-15) 厘米, 宽 (0.7 —) 1.5-2.5 (一 3.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两 面和边 缘均被 细毛, 中脉 在背面 隆起, 侧脉不 明显; 叶柄无 或稀具 短柄。 聚 伞花序 顶生, 多花; 苞 片狭披 针形至 绒状披 针形, 长 0. 5-1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两面 和边缘 被毛; 花梗长 0.5 — 1.5 厘米, 密 被毛; 花 萼筒状 棒形, 长 2. 5-3 厘米, 具 10' 条 纵脉, 沿脉散 生多细 胞的长 柔毛, 萼齿 5, 三角 状狭披 针形, 长 0.4 — 0.5 厘米, 急尖, 常带 紫色; 花瓣 5, 深 红色, 稀有 白色, 长 4 一 5 厘米, 瓣片长 2 — 2. 5 厘米, 不 规则的 深裂至 中部, 裂 片多, 爪楔状 条形, 明 显伸出 萼外, 爪与瓣 片间具 2 枚近长 l6 形的鳞 片状副 花冠; 雄蕊 10, 长 2. 8 — 3. 2 厘米,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花丝 线形, 基部 加粗; 子房长 圆形, 长 0.5 — 0.7 厘米, 粗 2 — 2. 5 毫米, 花柱 5, 线形, 伸出 萼外。 蒴果长 圆形, 长 1.5 — 2 厘米, 稍伸出 萼外, 上部略 膨大, 先端 5 齿裂; 种子 小, 黑 褐色, 肾状 圆形, 压扁, 直径 1 一 1.5 毫米, 具多 数极细 的瘤状 突起。 花果期 7 — 9 月。 分布于 宾川、 大理, 海拔 2 100 — 3 300 米 的山坡 林下、 路 旁或草 丛中; 我国 长江流 域各 省区有 分布。 日本 也有。 
石竹科  197  各地 庭园常 栽培作 观赏; 全草 入药, 有 解热、 镇痛、 消炎的 功效。 14. 姆 子草属 Silene L. 一、 二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茎 直立或 铺散。 叶 对生, 线 形至卵 圆形; 托 叶无。 花单 生或少 至多花 排列成 二歧、 多歧聚 伞花序 或聚伞 总状、 聚 伞圆锥 花序; 花 两性, 极稀单 性; 花萼 合生, 呈 球形, 钟形 或筒状 棒形, 顶端 5 齿裂, 具 10 脉或稀 20、 30 条 纵脉, 分 离或 连合; 雌雄蕊 柄通常 较长, 被毛或 无毛; 花瓣 5, 白色、 黄 绿色、 粉红^ ^或 紫色, 瓣 片 全缘, 微缺, 2 裂、 4 裂或 多裂, 爪楔形 或狭倒 卵形, 上部 两侧加 宽成耳 ^或 无耳, 下 部 渐狭, 基部 被毛或 无毛; 瓣片 和爪间 通常具 2 枚 小型鳞 片状附 属物, 稀无; 雄蕊 10 (稀 5), 两轮 排列, 花丝 丝状, 基部 被毛或 无毛; 子 房基部 3 — 5 室, 花柱 3 或 5, 线形, 胚珠 多数。 蒴果 6 或 10 齿裂, 具多数 种子; 种 子肾形 或肾状 圆形, 小, 具小 瘤状、 流苏 状或 短线形 突起, 有 时背部 具翅; 种脐 边生; 胚 环状。 约 600 种, 分布于 欧洲、 亚洲至 南美、 北美 的温带 地区, 以地中 海区、 为分布 中心。 我 国约 120 种, 分 布几遍 全国, 但 热带、 亚热带 森林地 区种类 很少, 而西南 尤其是 金沙江 河谷和 康藏高 原种类 甚多; 云南有 49 种和 3 变种, 主 要分布 于滇西 北和滇 东北, 滇中也 有。 分种 检索表 ' 1 (2) 花萼圆 锥形, 具 30 条平 行脉; 一年 生草本 1. 净瓶 S. conoidea 2 (1) 花萼 不为圆 锥形, 具 10 条平 行或多 少连结 的脉, 稀具 20 条 呈网结 状脉; 多 年生、 二 年生或 一年生 草本。 3 (22) 花柱 5。 4 (13) 花 单个顶 生或稀 2 — 3 花 的聚伞 花序; 花萼近 球形或 钟形, 通常 较大; 种 子大, 长 1. 8-2. 5 毫 米, 边缘 具翅。 5 (10) 花萼近 球形, 长 1.5 — 2. 5 厘米; 花瓣伸 出萼外 0.3 — 0.7 厘米。 6 (7) 叶线 状倒披 针形或 狭倒披 针形, 长 3 — 6 厘米, 宽 0.5 — 1 厘米; 花瓣 超出萼 0.3 — 0.5 厘米, 长 }. 4—1. 7 厘米; 果长 1—1. 5 厘米 2. 宽 叶变黑 繩子草 S. nigrescens ssp. latffolia 7 (6) 叶 线形或 披针状 线形, 长 5-10 厘米, 宽 0.2 — 0.5 厘米; 花 18 超出萼 0.6 — 0.7 厘米, 长 2 — 2. 5 厘米; 果长约 2 厘米。 8 (9) 花萼长 1.8 — 2. 5 厘米; 植株较 粗壮, 疏 丛生; 叶较大 3a. 球萼 4| 子草 S. chodatii var. chodatii 9 (8) 花萼长 1.6 — 1.8 厘米; 植株较 纤细, 密集 丛生; 叶 较小, 柔软 3b. 矮球専 4| 子草 S. chodatii var. pygmaea 10 (5) 花萼 卵形或 圆筒状 钟形, 长 1 一 1.5 厘米, 花辧内 藏或稍 伸出。 11 (12) 花萼 卵形, 长 1.2 — 1.5 厘米, 宽 0.7— 1 厘米, 萼 口收缩 4a. 隐辦 4| 子草 S. gonosperma ssp. gonosperma var. gonosperma 12 (11) 花萼圆 筒形或 圆筒状 钟形, 长 1 — 1.2 厘米, 宽 0.8 — 0.9 厘米, 萼口 不收縮 4a. 喜马 拉雅择 子草 S. gonosperma ssp. himalayensis var. himalayensis 
198  云南 植物志  13 (4) 2 — 5 花或 更多花 组成聚 伞总状 花序; 花萼圆 筒形或 钟形, 较小; 种 子小, 长约 1 毫米, '具瘤 状 突起, 无翅。 14 (17) 花萼圆 筒形; 花瓣 狭长, 爪 超出萼 1.5 — 2 毫米, 果明 显超出 萼外。 15 (16) 植株被 具节腺 硬毛; 花瓣长 1.4- -1.7 厘米, 瓣片长 3 4. 5 毫米; 无 鳞片; 果伸 出萼外 1 一 2 毫米, 果萼齿 较小; 种 子长约 0.8 毫米 …… 5a. 狭瓣 蜷子草 S. huguettiae var. huguettiae 16 (15) 植 株被曲 柔毛; 花瓣长 1.2 — 1.5 厘米, 瓣片长 1.5- 2 毫米, 具 2 鳞片; 果伸 出萼外 3 — 5 毫 米, 果萼 齿裂占 萼长的 1/3; 种 子长约 0.5 毫米 5b. 毛狭瓣 绳子草 S. huguettiae var. pilosa 17 (14) 花萼 钟形; 花瓣较 短宽, 爪 不伸出 萼外; 果 与萼近 等长或 稍长。 18 (19) 植 株通常 矮小; 茎生叶 1 一 2 对; 花 瓣淡黄 绿色; 种 子具数 行流苏 状突起 • 6- 黄绿姆 子草 S. flavovirens 19 (18) 植株常 高大; 茎$叶3 — 5 对; 花 瓣非黄 绿色; 种子 具瘤状 耒起。 20 (21) 花萼长 11.. 3 厘^ :, 宽 0.7 0.9 厘米, 萼脉 紫色或 褐色; 花序具 1 一 5 (— 7) 花 7. 尼泊尔 姆 子草 S. nepalensis 21 (20) 花萼长 0.6 — 0.8 厘米, 宽 0.4- 0.5 厘米, 萼 脉通常 绿色; 花序具 (--1) 3-11 (—15) 花 8- 丛生 41 子草 S. caespitella 22 (3) 花柱 3。 23 (24) 萼脉 20 条, 脉间 具多数 网状细 脉连结 9. 白玉草 S. venosa 24 (23) 萼脉 10 条, 脉间 无网脉 连结, 有时脉 端多少 结合。 25 (66) 花 单生或 少至多 花组成 聚伞总 状或聚 伞圆锥 花序, 小聚 伞花序 1-5 花; 花萼 钟形, 稀 筒状棒 形; 茎 1 至 数条, 通常 矮小, 不分枝 或稀具 分枝; 茎生叶 1 一 5 对, 稀 多数。 26 (31) 花 序为开 展的聚 伞圆锥 花序, 小聚 伞花序 3 — 5 花, 伸展。 27 (28) 雄蕊和 花瓣基 部被毛 10. 女娄菜 S. aprica 28 (27) 雄 蕊和花 瓣基部 无毛。 29 (30) 植株高 0.5 — 1 (一 1.5) 米, 全株 无毛; 花萼圆 筒形, 长 0.7 — 0.9 厘米, 绿色, 萼齿 狭三角 形; 花 瓣稍长 于萼; 鳞片 2 • 11. 粗壮 女娄菜 S. firma 30 (29) 植株高 30 — 50 厘米, 被毛; 花 萼筒状 棒形, 长 1.5 — 2 厘米, 带 紫色, 萼齿近 圆形, 花瓣伸 出 萼外; 鳞片无 12. 无鳞 姆 子草 S. esquamata 31 (26) 花 单生或 为狭聚 伞总状 花序, 小聚 伞花序 1 一 2 花, 稀下部 花序较 多花, 上升。 32 (39) 花序 每节具 等大的 2 对 生花, 下部 花具小 苞片。 33 (38) 基生 叶倒披 针形, 两面 无毛; 花瓣 2 裂。 34 (37) 茎 无毛; 叶线 状倒披 针形, 长 6 18 厘米; 雄蕊、 花 柱伸出 萼外; 花序 多花。 35 (36) 花萼长 0.8 — 1.2 厘米, 花瓣长 1-1. 4 厘米 13a. 细 41 子草 S. gracilicaulis var. gracilicaulis 36 (35) 花萼长 1.5 —1.8 厘米; 花瓣长 2 — 2. 2 厘米 • 13b. 大花细 tl 子草 S. gracilicaulis var. rubescens 37 (34) 茎被 白色短 柔毛; 叶匙 状倒披 针形, 长 3^6 厘米; 雄蕊、 花柱 不伸出 萼外; 花序具 3 5 花 14. 灌丛 41 子草 S. dumetosa 38 (33) 基生叶 匙状倒 卵形, 两 面疏被 毛至近 无毛; 花瓣 4 深裂 15. 深栗 41 子草 S. atrocastanea 39 (32) 花序不 为上述 情况。 40 (43) 植 株矮小 丛生, 高 3- 10 厘米; 花单个 顶生。 
石竹科  199  41 (42 42 (41 43 (40 44 (53 45 (52 46 (49 47 (48 48 (47 49 (46 50 (51 51 (50 52 (45 53 (44 54 (59 55 (56 56 (55 57 (58 58 (57 59 (54 60 (63 61 (62 62 (61 63 (60 64 (65 65 (64 66 (25 67 (10  植株 被白色 柔毛; 叶线状 披针形 或狭披 针形, 两面 无毛: 花梗长 0.5 — 1.5 厘米; 果圆 筒形, 伸 出萼外 16. 簇生 蜷子草 S. kantzeensis 植 株被带 紫色、 具节腺 柔毛; 叶 线形, 两面 被白色 柔毛; 花梗长 1.5 — 3 厘米; 果卵 圆形, 不 伸 出萼外 17. 纤细 蜷子草 S. gracilenta 植 株通常 较高; 聚伞总 状或聚 伞圆锥 花序, 偶 伴有单 生花。 上部 茎生叶 和苞片 卵形; 花瓣片 4 深裂或 稀上端 具齿。 小聚 伞花序 不呈轮 生状; 花 瓣伸出 萼外, 瓣片 4 深裂; 种子 背部具 小瘤状 突起。 聚伞总 状花序 1 一 3 花; 花萼 钟形。 植 株不被 具节腺 柔毛; 花萼长 1.2- 1.5 厘米, 宽 0.7 — 0.8 厘米, 花瓣长 2. 5 — 3 厘米, 4 深 裂. 中裂 片全缘 18. 岩生 姆子草 S. scopulorum 植 株被带 紫色、 具节腺 柔毛; 花萼长 1.5 -2 厘米, 宽 1-- 1. 1 厘米, 花瓣长 1.8 — 2. 2 厘米, 4 深裂, 中裂 片再次 2 深裂 19. 长柄 姆子草 S. longipes 聚 伞总状 或聚伞 圆锥花 序少至 多花; 花 萼管状 钟形。 . 基生叶 较小, 长 3 — 6 厘米, 宽 0.7- 2.5 厘米, 先端钝 或圆; 萼长 1 — 1. 4 厘米, 宽 0.4—0.6 厘米, 花瓣长 1.2 1.5 厘米 20. 线瓣 蜷子草 S. lineariloba 基生叶 较大, 长 4 一 12 厘米, 宽 1 一 1. 5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萼长 1. 2 — 1. 7 厘米, 宽 0. 5 — 0.7 厘米, 花瓣长 2 - 2. 5 厘米 21. 长角 媽子草 S. longicornuta 小聚 伞花序 3 — 5 个呈轮 生状; 花 瓣稍短 于萼, 瓣 片上端 具数个 不规则 的齿状 线裂; 种 子背部 具流苏 状突起 22. 齿瓣 蝇子草 S. dentipetala 上部 茎生叶 和苞片 披针形 或倒披 针形; 花瓣 4 或 2 裂。 花瓣 2 裂。 聚 伞总状 花序具 10 花; 基 生叶狭 倒卵形 或倒披 针形; 苞片 线形; 花瓣 爪密被 柔毛; 植株高 40 — 60 厘米 23. 中旬 蜷子草 S. chungtienensis 聚伞总 状花序 2 — 4 花; 基 生叶匙 状倒披 针形或 狭倒披 针形; 苞片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花瓣 爪 无毛; 植株高 15 — 40 厘米。 叶片 两面被 白色长 柔毛; 花瓣淡 红色, 瓣片 2 裂 至中部 24. 毛萼 41 子草 S. pubicalycina 叶 片两面 无毛; 花瓣淡 紫色, 瓣片 2 裂至 近基部 25. W 嘛 蜷子草 S. lamarum 花瓣 4 裂。 花 较大, 花萼片 1.5 2. 5 厘米, 花瓣长 2 2. 5 厘米。 基 生叶倒 披针形 或狭椭 圆形, 远 大于茎 生叶; 花 萼管状 钟形, 长 1.5 — 2 厘米, 宽 0.5 — 0.7 厘 米, 花 瓣爪伸 出萼外 26. 洱源 土桔梗 S. delavayi 基 生叶披 针形, 稍 长于茎 生叶; 花萼 钟形, 长 (1.5—) 2- 2.5 厘米, 宽 0.8 — 1.5 厘米; 花 瓣 爪不伸 出萼外 27. 大子 蝇子草 S. stewaartiana 花 较小, 花萼长 1.2 — 1.4 厘米, 花瓣 长不逾 1.8 厘米。 基生 叶倒披 针形, 先 端钝; 花序具 3 - 9 花; 萼管状 钟形, 淡 红色; 花 瓣红色 28- 长叶 *| 子草 S. oblanceolate 基生叶 狭披针 形或披 针形, 先端 急尖; 花序具 1 一 3 花; 萼 钟形, 带 紫色; 花瓣 深紫色 … 29- 黑花 姆 子草 S. melanantha 花多数 组成二 歧或多 歧聚伞 花序, 小聚伞 花序具 3 花; 萼钟形 或筒状 棒形; 茎常单 1, 高大, 通常多 分枝; 茎生叶 多数。 ) 多年生 草本; 茎 基纤细 延长, 盖以残 枯的叶 柄基; 聚 伞花序 开展; 花瓣 2 或 4 裂; 植 株多少 
200  云南 植物志  被毛。 叶 宽卵形 至狭披 针形。 花 萼钟形 或筒状 钟形, 花瓣 片通常 卵形; 叶片宽 卵形至 卵状披 针形, 稀披 针形。 叶片具 3 — 5 条基 出脉。 花 萼筒状 钟形, 萼 脉粗, 沿脉被 硬毛, 花瓣长 1.8 — 2. 5 厘米; 花序 紧缩, 花梗短 30. 宽叶 姆子草 S. platyphylla 花萼 钟形, 萼 脉细, 外面被 具节腺 柔毛, 花瓣长 1.2 — 1.5 厘米; 花序 疏松, 花 梗较长 … 31. 老鹳筋 S. asclepiadea 叶片仅 具中脉 或具不 明显的 侧脉。 下 部茎生 叶具长 2 — 5 厘米的 叶柄; 萼长 0.6 — 0.7 厘米; 花瓣长 1 一 1.2 厘米, 瓣片 2 裂, 耳 扇状 加宽, 具缺刻 32. 红齿 蝇子草 S. phoeniodonta 下部茎 生叶具 短柄或 无柄; 萼长 0.8 厘米 以上; 花瓣长 1.5 厘米 以上。 植株被 具节腺 柔毛。 叶片宽 卵形或 卵形, 厚 纸质, 先端圆 或钝, 两面被 基部增 粗的毛 33. 丛林 姆子草 S. dumicola 叶片 卵形至 卵状披 针形, 纸质至 膜质,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两面 无毛或 被毛, 但毛 基部不 增粗。 全株被 红色、 具节 腺柔毛 34. 丽江 绳子草 S. lichiangensis 全 株被非 红色、 具节腺 柔毛。 萼筒状 钟形; 花瓣白 色或黄 白色, 具啮 蚀状耳 35. 更黑! fci 子草 S. kermesina 萼 钟形; 花瓣粉 红色、 紫 红色或 白色, 不明 显具耳 36. 滇白前 S. viscidula 植株 被白色 短柔毛 …" 37. 耳齿 蝇子草 S. otodonta 花 萼筒状 棒形, 基部 收縮; 花 瓣片倒 心形、 倒卵 形或近 圆形, 稀倒披 针形; 叶 片披针 形至狭 披 针形, 稀卵 状披针 形或倒 卵形。 植株 各部被 柔毛或 硬毛。 叶片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具 短柄; 种子 具多数 短线形 突起; 花 瓣爪上 部扩大 成全缘 的圆耳 38. 心瓣 姆 子草 S. cardiopetala 叶 片狭披 针形, 无柄; 种子 具多数 钝瘤状 突起。 花 序被短 柔毛; 萼长 1.7 — 2. 2 厘米, 外 面被细 柔毛, 脉不 明显; 花瓣长 2 — 2. 5 厘米, 馬 一啮 蚀状 圆耳; 叶 片两面 无毛; 二 歧聚伞 花序具 1 一 5 花, 排列 疏松; 花梗 延长, 长 4 一 8 厘米 39. 金蝴蝶 S. grandiflora 花 序密被 硬毛; 萼长 1.2 — 1.6 厘米, 脉 明显, 沿 脉密被 硬毛, 脉间 无毛; 花瓣长 1.7 — 2 厘 米, 爪 无耳; 叶背 密被短 柔毛; 二歧聚 伞花序 数花, 排列 紧密; 花梗 缩短, 长 0.3 — 1 厘米 40- 滇 K 子草 S. yunnanensis 植株各 部被腺 柔毛。 萼 长不逾 1.7 厘米; 花瓣 长不逾 1.8 厘米。 叶 片倒披 针形; 花 瓣爪狭 楔形, 无耳; 鳞片 半圆形 41. 沧江 蝇子草 S. monbeigii 叶片披 针形; 花瓣爪 匙形, 具 宽耳; 鳞片 长圆形 42. 粉花 蜎子草 S. rosiflora 萼长 3—3. 3 厘米; 花瓣长 2. 8 — 3 厘米 43. 长花 *| 子草 S. longiuscula 叶 线形至 线状披 针形。 96 (103) 花 萼管状 棒形, 长 1.4 一 2 厘米, 宽 0.2 — 0.4 厘米; 花瓣片 2 或 4 裂, 裂片非 线形, 爪无细 齿。 97 (102) 植 株被小 腺毛; 叶片宽 2 — 5 毫米。 
石竹科  201  98 (101) 花瓣 4 裂, 中 裂片卵 形或倒 卵形, 侧裂 片小, 位于 瓣片近 基部; 根先端 常纺锤 状肉质 增粗; 果 长 0. 8—1 厘米。 99 (100) 植株高 30 — 60 厘米; 叶片长 2. 5 — 5 厘米, 宽 0.2 0.5 厘米; 萼 齿圆; 花瓣侧 裂片披 针状线 形 , 爪具耳 44. 红茎 蝇子草 A. rubicunda 100 (99) 植株高 15 — 30 厘米; 叶片长 1 一 2. 5 厘米, 宽 0.3 — 0.5 厘米; 萼齿 急尖; 花擗 侧裂片 齿状, 爪无耳 45. 纺锤根 姆子草 S. napuligera 101 (98) 花瓣 2 裂, 裂片 卵形, 爪 无耳; 果长 1 一 1.2 厘米 46. 糙叶 蝇子草 S. trachyphylla 102 (97) 植 株被短 柔毛; 叶片宽 0.5 — 1 毫米; 花辩 2 浅裂, 裂片 近圆形 47. 哈巴 娓子草 S. habaensis 103 (96) 花 萼管状 钟形, 长 1 一 1.2 厘米, 宽 0.3 — 0.5 厘米; 花瓣 2 深裂, 裂片 线形, 爪上部 扩大成 具 多数细 齿的耳 48. 双舌 蝇子草 S. bilingua 104 (67) 一或 二年生 草本; 茎 基短, 木质; 聚伞 花序紧 缩成头 状或伞 房状; 花瓣 全缘或 微缺; 植株无 毛 49. 姆子草 S. armeria 1. 净瓶 (植 物名实 图考) 米 瓦罐、 麦瓶草 ( "图鉴 "), 香炉草 Silene conoidea L. (1753) ; Reichenb. (1844)* ; Edgew. et Hook. f. (1874) ; Franch. (1884); Hemsl. (1886); Maxim. (1889); "图 鉴" (1972) *et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Hara (1979); 秦岭 植物志 (1974); 西藏 植物志 (1983). 一年生 草本, 高 15 — 60 厘米。 主根圆 柱形, 长达 8 厘米, 上部粗 1.5 — 3. 5 厘米, 向 下 渐细, 具 侧根, 干 时淡黄 色或褐 黄色。 茎 直立, 单生, 下部粗 1.5 — 4 毫米, 具 分枝, 上 部密生 腺毛, 下部 密生短 柔毛。 基生叶 匙形, 茎 生叶披 针形、 狭披针 形或长 圆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0. 5 — 1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 部短地 连合, 两 面被短 柔毛, 边缘具 缘毛, 具 1 一 5 条 纵脉, 沿 脉毛被 较密; 叶 柄无。 聚 伞花序 顶生, 具少 数花; 花梗长 1 一 3 厘米, 被 腺 柔毛; 花萼圆 锥形, 长 2 — 3 厘米, 果时 下部膨 大而呈 卵形, 具 30 条 隆起的 纵脉, 沿 脉被腺 柔毛, 脉间干 膜质, 无毛, 萼齿 5, 钻状披 针形, 长为 花萼的 1/3 — 1/2; 花瓣粉 红色, 长 2. 5 — 3. 5 厘米, 瓣片倒 卵形, 全 缘或啮 蚀状, 基部 渐狭成 长爪, 爪具 2 耳, 在 爪与 瓣片相 连处有 2 枚 鳞片; 雄蕊 10, 长 2. 2 — 2. 5 厘米, 花丝 线形, 下部被 细毛, 花药 长 圆形, 长 1 一 2 毫米; 子房长 卵形, 长 0.6 — 0.8 厘米, 具多数 胚珠, 花柱 3, 线形, 长 1.4 一 1.8 厘米。 蒴果 卵形, 先端 收縮, 长 1.5 — 2 厘米, 黄色, 具 光泽, 6 齿裂, 具多数 种子; 种子 肾形, 长约 1.5 毫米, 有数 条成行 的瘤状 突起。 花果期 5 — 8 月。 生 于海拔 1 500 — 2 500 米的麦 田中或 荒地。 据 记载, 云南有 分布, 但未见 标本; 我 国 华北、 西 北及长 江流域 麦田中 常见。 欧洲 南部、 非洲 北部、 亚洲 温带、 喜马拉 雅地区 及印 度北部 均有。 全草 入药, 治 劳伤、 吐血; 嫩苗 可食。 2. 宽 叶变黑 蝇子草 (新拟 ) 图版 52, 1-5 Silene nigrescens (Edgew. ) Majumdar ssp. latifolia Bocquet (1967), (1969) " . Lychnis nigrescens auct. non Edgew. : Edinb. staff (1924) , (1929—1930) ; Melandri- um nigrescens auct. non (Edgew. ) ¥. N. Williams : Hand. -Mazz. (1929) , p. p. ; 西 藏 植物志 (1983)*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p. p. min. quoad Forrest 2961. 
1*1 版 52 1—5. 宽叶 变黑蝇 ^ Silene ni grescens SS p. latifolia Bocquet, 1. 植株, 2. 花, 3. 花辦, 4. 雌蕊, 5. 种子; 6 — 9. 球萼 蝇子草 S, chodatii Bocquet , 6. 植株, 7. 茎 部分, 8. 花, 9. 花瓣; 10 12. 喜 马拉雅 蝇子草 S. gonosperma ssp. himalayensis Bocquet , 10. 花, 11. 花瓣, 12. 种子。 (肖 溶绘) 
石竹科  203  多年生 草本, 疏丛生 ,高 10 — 20 厘米, 具伸 长的匍 匐茎, 生不育 和能育 的莲座 叶丛。 主根圆 柱形, 垂直, 延长, 粗达 0.5 厘米, 木质, 多绉, 褐色。 茎 1 至 数条, 直立, 不 分枝, 密被 带紫色 具节腺 柔毛。 基 生叶线 状倒披 针形或 狭倒披 针形, 长 3 — 6 厘米, 宽 0.5—1厘米, 先端 急尖, 稍厚, 通常变 黑色, 基部渐 狭成叶 柄状, 两面 无毛, 有 时疏被 毛或 沿中脉 被毛, 具 缘毛, 中脉 明显; 茎生叶 2 — 4 对, 狭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下部具 缘毛, 基部 合生, 无 叶柄, 其他与 基生叶 相同。 花单个 顶生, 稀 2 或 3 花 的聚伞 花序, 花 期 俯垂, 花期, 直立; 花梗长 1 一 5 厘米, 密被 带紫色 具节腺 柔毛; 苞 片狭披 针形, 叶状; 花萼 囊状, 近 ^ 形,' 膜质, 长 1.5 — 2 厘米, 宽 1.2- -1. 6 厘米, 基 部圆, 萼脉 10, 暗紫 色, 宽, 不分枝 或具短 分枝, 通常不 连合, 沿 脉密被 具节腺 柔毛, 脉间黄 绿色, 散生具 节腺 柔毛, 萼 齿宽三 角形, 长约 0.5 厘米, 宽约 0.6 厘米, 边缘宽 膜质, 密生细 缘毛; 雌 雄 蕊柄长 1. 5-2 毫米, 被 带紫色 绵毛; 花瓣 超出萼 0. 3-0. 5 厘米, 爪宽 楔形, 长 1 一 1. 2 厘米, 宽 0.5 — 0.6 厘米, 上部 扩大成 圆耳, 基部密 生绵毛 ,瓣 片暗紫 色或暗 红色, 长 0. 4- 0. 5 厘米, 宽 0. 2-0. 5 厘米, 具小 圆齿或 2 裂而裂 片具小 圆齿或 2 浅裂而 基部两 侧各具 1 小齿; 鳞片 2, 近半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先端 具缺刻 状齿; 雄蕊 不伸出 萼外, 花丝 丝状, 基部较 宽且生 绵毛, 花药卵 圆形, 紫色, 长 1.5 — 2 毫米; 子房 椭圆状 卵形, 长 5 — 7 毫 米, 花柱 5, 线形, 不伸出 萼外。 蒴果卵 球形, 长 1 一 1.5 厘米, 自先端 5 瓣裂, 裂瓣 2 齿裂, 具多数 种子; 种 子圆状 肾形, 长 2 — 2. 5 毫米, 褐色, 压扁, 边缘具 宽翅。 花果 期 7 — 10 月 。 分布于 德钦、 贡山、 丽江、 中甸, 生海拔 (2 600 —) 3 600 — 4 700 米 的山坡 草地或 石 隙间; 西藏东 南部有 分布。 缅 甸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沧怒分 水岭。 3. 球萼 蝇子草 (新拟 ) 木墨洛 (丽江 ) Silene chodatii Bocquet (1967) , (1969)*. Silene nigrescens auct. non (Edgew. ) Majumdar : "图 鉴,, 补编 (1982) , in clavi ; Melandrium nigrescens auct. non (Edgew. ) Williams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excl. Forrest 2961. 3a. 球萼 蝇子草 (原 变种) 图版 52, 6-9 var. chodatii 多年 生蔓延 草本, 疏 丛生, 高 (4 一) 10-25 (-30) 厘米。 主根圆 柱形, 延长, 粗 达 0.5 厘米。 颈 多头, 生 不育莲 座叶丛 和能育 的茎。 茎 1 至. 数条, 直立, 不 分枝, 淡黄 绿色, 有时变 黑色, 密被 带紫色 具节腺 柔毛和 散生长 硬毛, 先端毛 极密。 基生叶 线形或 披针状 线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2 — 5 毫米, 先端 急尖, 基 部加宽 且常呈 紫色, 稍 肉质, 边缘略 下弯, 棕 绿色, 有时变 黑色, 两面无 毛或疏 被毛, 基部具 缘毛, 中脉 在表面 突起, 背面 凹入, 通 常具不 明显的 侧脉, 无 叶柄; 茎生叶 2 — 6 对, 与 基生叶 相同, 但 较小。 花 单个顶 生或稀 2 — 3 花 的聚伞 花序, 俯垂, 花后 直立; 花梗长 2 — 5 厘米, 密被带 紫色具 节腺 柔毛; 苞 片狭披 针形, 两面疏 被毛, 边 缘密生 具节腺 柔毛; 花萼近 球形, 长 1.8 — -2. 5 厘米, 宽 1. 5 — 1.8 厘米, 膜质, 外 面密被 带紫色 具节腺 柔毛, 有 粘性, 萼脉 10, 宽, 紫 褐色, 不 连合, 脉间 毛被较 稀疏, 萼 齿宽三 角形, 长 0.4 — 0.6 厘米, 宽 0.6 — 0.7 厘米, 
204  云南 植物志  急尖, 具 尖头, 边缘宽 膜质, 密生 缘毛; 雌雄 蕊柄长 1.5 — 2 毫米, 被褐色 绵毛; 花瓣超 出萼 0. 6 — 0.7 厘米, 爪宽 楔形, 长 1.5 — 1.7 厘米, 上部 扩大成 圆耳, 基 部密生 绵毛, 瓣 片 深灰紫 色或淡 红色, 长 0.5 — 0.8 厘米, 4 裂达 中部, 中 裂片具 2 — 4 不 规则的 圆齿, 侧 裂 片较小 和窄; 鳞片 2, 模 形或近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先端 具缺刻 状齿; 雄蕊长 1.3 — 1.6 厘米, 不伸出 萼外, 花丝 丝状, 基部 稍加宽 且密被 绵毛, 花药卵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子房 卵状长 圆形, 长 0.6 — 0.8 厘米, 花柱 5, 长 0.3 — 0.6 厘米, 不伸出 萼外。 蒴 果长约 2 厘米, 宽 1.3 — 1.8 厘米, 5 齿裂; 种 子大, 长 1.8 — 2 毫米, 亮 褐色, 具 宽翅。 花期 8 月 前后。 分布于 丽江, 生草 地上; 西藏南 部也有 分布。 印 度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3b. 矮球萼 蝇子草 (变种 ) (新拟 ) var. pygmaea Bocquet (1967), (1969) * . Silene graminoides C. Y. Wu et C. L. Tang (1982) * , quoad typo tantum. et 图 1, 1-4. 与原变 种的区 别在于 植株较 矮小, 高 4 一 10 (-12) 厘米; 茎 较纤细 ,密集 丛生; 叶 较小, 长 3 — 5 厘米, 宽 0.8 — 2 毫米, 柔软; 花萼 较小, 长 1.6 — 1.8 厘米, 宽 1.2 — 1.5 厘米; 雌雄蕊 柄长约 4 毫米。 花果期 7 — 10 月。 分布于 中甸, 生海拔 3 800 — 4 300 米的 草坡;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滇西 北。 . 4. 隐瓣 蝇子草 ( "图 鉴" 补编) Silene gonosperma (Rupr. ) Bocquet (1967), (1969)* ;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Griers. in Griers. et Long (1984). Physolychnis gonosperma Rupr. (1869); Lychnis pauci flora Ledeb. (1815); Melandrium pauci flora Ostenf. (1923), quoad syn. ; Wahlbergella pauci flora Steffen ( 1928) , quoad syn. ; non Silene pauciflora Salzm. ex Otth (1824) ; Lychnis pumila Royle ex Benth. (1834); Edgew. et Hook. f. (1874) ; Melandrium pumilum (Benth. ) Walp. (1842) ; Rohrb. (1869 — 70); non Silene pumilio Wulf. , nec Silene pumila St-Lager (1880), nom. nud. ; Lychnis apetala L. a. et (3. Turcz. (1842) ; Edgew. et Hook. f. (1872 ); Melandrium apetalum auct. non ( L. ) Fenzl in Ledeb. : Hand. -Mazz. (1929) , p. p.; 西藏 植物志 (1983)*. . 4a. 隐瓣 蝇子草 (原 亚种) ssp. gonosperma var. gonosperma 多年生 草本, 高 5 — 20 厘米。 主根圆 柱形, 延长, 粗达 0.4 厘米, 通常 较细, 具根 茎, 颈 多头, 生不 育的莲 座叶丛 和能育 的茎; 茎 1 至 数条, 直立, 不 分枝, 密被 具节腺 柔 毛和短 柔毛。 基 生叶披 针形或 匙形, 长 2 — 4 厘米, 宽 0.3 — 0.6 厘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基部 渐狭, 两面 无毛, 稀被短 柔毛, 具 缘毛, 中脉 明显, 叶 柄宽, 具 缘毛, 基部 扩大成 鞘; 茎生叶 1 一 3 对, 披针形 或狭披 针形, 基部 连合, 抱茎, 其 他同基 生叶。 花单 个顶生 或稀 2 花 的聚伞 花序, 下垂, 果时 直立; 花梗 直立, 长 1 一 4 厘米, 果时 延长, 密 被具节 腺 柔毛; 苞 片狭披 针形至 钻形, 叶状, 较小; 花萼 卵珠形 或狭卵 珠形, 长 1.2 — 1.5 厘米, 
石竹科  205  宽 0.7 — 1 厘米, 萼脉 10, 暗 紫色, 分 离或在 萼齿处 连合, 不分 枝或具 分枝, 沿脉 密被具 节腺 柔毛, 脉间 绿色, 膜质, 散生 具节腺 柔毛, 萼 齿宽三 角形, 边缘宽 膜质, 生细 缘毛; 雌雄蕊 柄短, 被毛; 花瓣长 1 一 1.4 厘米, 不 伸出萼 外或稍 伸出, 爪 楔形, 具圆钝 的耳, 基 部密生 具节腺 柔毛, 瓣片紫 色或紫 红色, 2 浅裂, 裂片 钝圆; 鳞片半 圆形; 雄蕊短 于爪, 花药长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花丝 丝状, 基 部密被 具节腺 柔毛; 子房 椭圆状 卵形, 长 3 — 5 毫米, 花柱 5, 线形, 不伸出 萼外。 蒴果 椭圆状 卵形, 长 1 一 1.5 厘米, 5 瓣裂, 每裂瓣 2 齿裂; 种 子圆状 肾形, 长 1.5 — 1.8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压扁, 褐色, 具翅。 标本 未见, 据 Bocquet 记载 云南有 分布; 产 于我国 东北、 华北、 西北和 西南。 东西伯 利亚、 喜 马拉雅 山区、 阿富 汗等地 也有。 4b. 喜 马拉雅 蝇子草 (亚种 ) ( "图 鉴" 补编) 图版 52, 10-12 ssp. himalayensis (Rohrb. ) Bocquet var. himalayensis Bocquet (1967), (1969) * . Melandrium apetalum (L. ) Fenzl. 8. himalayense Rohrb. (1869 ― 1870); Lychnis himalayensis (Rohrb. ) Edgew. et Hook. f. (1874) ; Mizushima in Kihara (1955), in Hara (1966) ; Ohba in Hara (1975) ; Silene himalayensis (Rohrb. ) Majumdar (1936) ; "图 鉴,, 补编 (1982) , in clavi ; Lychnis macrorhiza Royle ex Benth. (1834) ; Edgew. et Hook. f. (1874); Melandrium macrorhizum (Benth. ) Walp. (1842); Rohrb. (1869 — 1870), p. p. quoad spec. Royleanum et syn. ; non Silene macrorhiza Gay et Durieu (1929) ; Lychnis a petal a L. var. pallida Edgew. et Hook. f. (1874) ; Melandrium souliei F. N. Williams (1899) ; Lychnis apetala auct. non L. : Edgew. et Hook. f. (1874) ; Mizushima (1966) ; Murata (1974) ; Melandrium apetalum auct. non (L. ) Fenzl. : Hand. -Mazz. (1929), P. P.; 西藏 植物志 (1983). 与原亚 种的区 别在于 花萼圆 筒形或 圆筒状 钟形, 长 1 一 1. 1 厘米, 宽 0. 8-0. 9 厘米, 萼口不 收缩。 花果期 6 — 8 月。 分布于 德钦、 中甸、 丽江, 生海拔 3 400 — 4 600 米的 草坡或 林下水 沟边; 我国 河北、 山西、 新疆、 甘肃、 陕西、 青海、 四川、 西藏有 分布。 阿 富汗、 巴基 斯坦、 印度西 北部、 克什 米尔、 帕 米尔、 锡金、 不丹 及缅甸 也有。 5- 狭瓣 蝇子草 (新拟 ) Silene huguettiae Bocquet (1967), (1969)*. Melandrium brachypetalum auct. non (Horn. ) Fenzl : Hand. -Mazz. (1929), p. p. quoad Hand. -Mazz. 7177; Lychnis yunnanensis Baker f. (1903) ; Diels (1912) , non est Silene yunnanensis Franch. (1886). 5a. 狭瓣 蝇子草 (原 变种) 图版 53, 1-5 var. huguettiae 多年生 草本, 高 (35 —) 50 — 80 厘米。 主根圆 锥形, 长达 10 厘米, 粗达 1 厘米, 垂 直, 多绉, 具少数 侧根, 干时黄 褐色。 茎 1 一 3, 粗壮, 直立, 不分枝 或稀具 1 一 2 分枝, 基部粗 0.3 — 0.8 厘米, 干时黄 绿色, 密被 具节腺 硬毛。 基生叶 数枚, 常 早枯, 叶 片狭椭 圆形, 长 3 — 4. 5 厘米, 宽 0.7 — 1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渐狭, 两 面及边 缘被具 节腺柔 毛, 中脉 突起, 侧脉 明显, 叶抦长 4 一 7 厘米, 具 缘毛, 基 部扩大 成鞘; 茎生叶 4 一 7 对, 
图版 53 1—5. 狭瓣 蝇子草 Silene huguettiae Bocquet, 1. 植株, 2. 花瓣, 3 . 雌蕊, 4. 果萼 和果' 5. 种子; 6—9. 尼泊尔 蝇子草 S. nepalensis Majumdar. , 6. 植株, 7. 花的一 部分, 8. 花讓, 9. 种子, 10 12. 丛生 蝇子草 S. caespitella Williams, 10. 花序, 11. 花瓣, 12. 雌蕊。 (吴锡 麟绘) 
石 竹 科  207  披针形 或狭椭 圆形, 下 部叶长 6 — 17 厘米, 宽 1 一 2. 5 厘米, 向上 渐小,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渐狭, 连合 抱茎, 毛 被同基 生叶, 无 叶抦。 聚伞总 状花序 5 — 11 花, 花序梗 顶生和 生于上 部茎生 叶腋. 密被 具节腺 硬毛; 花梗 直立, 长 1 一 3 厘米, 密被 具节腺 硬毛; 苞片 小, 狭披 针形至 钻形; 花萼圆 筒形, 长 1 一 1.2 厘米, 宽 3. 5 — 5 毫米, 果期长 1.2 — 1.4 厘 米', ^0. 5 — 0.7 厘米, 外 面密被 具节腺 硬毛, 萼脉 10, 紫色, 分离, 萼齿长 圆形, 先 端圆, 边缘 膜质, 具 缘毛; 雌雄蕊 抦长约 1.5 毫米, 无毛; 花 瓣狭, 长 1.4 一 1.7 厘米, 超 出花萼 0. 3 — 0.6 厘米, 爪 白色, 狭 楔形, 上 部宽约 2 — 3 毫米, 伸 出萼外 1.5 — 2 毫米, 近 无耳, 具 3 条 极细的 纵脉, 下部 渐狭成 线形, 无毛, 瓣片紫 色或粉 红色, 长 3 — 4. 5 毫 米, 宽 2. 5 — 3. 5 毫米, 2 深裂达 中部, 裂片长 圆形, 两 侧各具 1 小齿; 鳞 片无; 雄蕊比 爪短, 不伸出 萼外, 花丝 线形, 无毛, 花药长 圆形; 子房长 圆形, 长 4 一 6 毫米, 花柱 5, 线形, 长 2 — 2. 5 毫米, 不伸出 萼外。 蒴果 卵状长 圆形, 长 1.1 一 1.5 厘米, 伸 出萼外 1 一 2 毫米, 成 熟时黄 褐色, 具 光泽, 5 瓣裂; 种子 肾形, 长约 0.8 毫米, 灰 黑色, 侧 面具短 线形 突起, 背部具 小瘤状 突起。 花果期 7 — 9 月。 分布于 宁蒗、 丽江、 中甸、 德钦, 生海拔 2 700 — 3 300 米的 草坡; 四川 西南部 亦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宁蒗。 5b. 毛狭瓣 蝇子草 (变种 ) var. pilosa C. Y. Wu et H. Chuang in Addenda. 与原 变种的 区别在 于植株 被无节 柔毛; 花瓣片 较短, 长 1.5 — 2 毫米, 具 2 鳞片; 蒴 果伸 出萼外 3 — 5 毫米; 果萼裂 齿约占 萼长的 1/3; 种 子长约 0. 5 毫米。 花果期 7 — 9 月 。 分布于 中甸、 德钦, 生海拔 2 700 — 3 300 米 的草坡 或路边 灌丛; 四川西 南部、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6. 黄绿 蝇子草 (云 南植物 研究) Silene flavovirens C. Y. Wu ex C Y. Wu et C. L. Tang (1982)*.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15 厘米。 主 根近萝 卜状, 粗约 0.5 厘米, 干时黄 褐色, 具多数 纤 维根。 茎疏 丛生, 直立, 不 分枝, 粗约 1 毫米, 密被 淡黄色 柔毛。 基生叶 多数, 狭倒 披 针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0.6 — 1 厘 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渐狭而 入长的 叶柄, 两 面被微 柔毛, 边 缘具短 缘毛, 中脉 明显; 茎生叶 1 一 2 对, 披 针形. 无柄, 其 他同基 生叶。 总状 花序 3 — 5 花; 花梗 直立, 长 0.3 —. 1 厘米, 密被 淡黄色 柔毛; 苞片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其他与 基生叶 相同, 但 较小; 花萼 钟形, 长 1 一 1.2 厘米, 宽 0.6 — 0.8 厘米, 外 面被淡 黄色 柔毛, 萼脉 10, 深 绿色, 萼齿 三角状 卵形, 长 2 — 3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 膜质, 具小 缘毛; 雌雄 蕊柄长 1 一]. 5 毫米, 果时稍 延长, 被白色 柔毛; 花 瓣淡黄 绿色, 长 1 一 1.3 厘 米, 爪倒 卵状宽 楔形, 长 0.8 — 0.9 厘米, 基部具 缘毛, 上部扩 大成宽 圆耳, 瓣片 伸出萼 外, 4 裂, 中 裂片长 圆形, 侧裂 片小, 呈 齿状; 鳞 片近四 方形, 长约 0.5 毫米, 先端具 2 — 3 缺刻 状齿; 雄蕊 不伸出 萼外, 花丝 丝状, 基部具 缘毛, 花药近 圆形; 子房长 圆状倒 卵形. 长 3 — 5 毫米, 具多数 胚珠, 花柱 5, 不伸出 萼外。 蒴果 卵形, 长 1 一 1.2 厘米, 宽 0.7 — 0.8 厘米, 先端 10 齿裂; 种子 肾形, 长约 1 毫米, 具数行 流苏状 突起。 花果期 6 月前 后。 分布于 禄劝乌 荣乡, 生海拔 3 600 米左右 的潮湿 石山石 头上。 模式 标本采 自禄劝 
208  云南 植物志  7. 尼泊尔 蝇子草 ( "图 鉴" 补编) 图版 53, 6-9 多茎 女娄菜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ilene nepalensis Majumdar (1963) ; Bocquet (1967), (1969) * ; Bocquet et Chater (1979);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Griers. in Griers. et Long (1984). Lychnis multicaulis Wall, ex Royle (1834); non Silene multicaulis Guss. (1826) ; Edgew. et Hook. f. (1874); Banjeri ( 1953); Melandrium multicaule ( Wall, ex Royle) Walp. (1842): Rohrb. (1869 — 1870); 西藏 植物志 (1983); M. brachypetala var. tibetanum Robrb (1969 — 1970); Lychnis brachypetala auct. non Hornem. : Edgew. et Hook. f. (1874), p. p.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45 (-55) 厘米。 主根 垂直, 木 质化, 粗, 多绉, 灰 褐色, 具 侧根。 根茎木 质化, 具短 分枝, 生 不育的 莲座叶 丛和能 育茎。 茎 1 至 数条, 直立, 不分 枝, 灰 绿色, 基 部常变 黑色, 上部被 白色向 下的短 柔毛, 基部 无毛。 基生 叶狭披 针形、 狭 匙形 或狭椭 圆形, 长 3 — 13 厘米, 宽 0.3 — 1 (-2) 厘米 , 先端 急尖, 基部渐 狭;^ 长柄, 两面 无毛或 疏被短 柔毛, 中脉 突起, 侧脉 极细, 沿脉和 边缘毛 较密; 茎生叶 3 — 5 对, 下 部叶与 基生叶 相同, 上部叶 披针状 线形, 较小, 无柄。 聚伞总 状花序 1 一 5 (-7) 花; 苞 片 披针状 线形, 叶状, 小, 小苞片 钻形; 花梗 直立, 长 0.5 — 1 厘米, 果时 延长, 密被白 色 柔毛; 花 俯垂, 花后 直立; 花萼 钟形, 长 1 一 1.3 厘米, 宽 0.7 — 0.9 厘米; 外 面密被 白色 柔毛, 萼脉 10, 宽, 紫色或 褐色, 不分枝 或具短 分枝, 分 离或在 萼齿上 连合, 脉间 绿色, 萼齿三 角形, 先 端圆, 边缘宽 膜质, 具 缘毛; 雌雄 蕊柄长 1 一 1.5 毫米, 无 毛或被 短 柔毛; 花瓣 超出萼 2 — 3 毫米, 爪近 白色, 楔形, 长 0.9 — 1.1 厘米, 稍 伸出或 不伸出 萼外, 上部具 狭耳, 基 部无毛 或疏生 柔毛, 瓣片淡 绿色、 淡褐 色或污 紫色, 长 1.5_3毫 米, 宽 2 — 3 毫米, 微缺或 2 浅裂, 裂片近 圆形, 两 侧各具 1 小齿; 鳞片 2, 近 圆形, 长 不足 1 毫米; 雄蕊 不伸出 萼外, 花药近 圆形, 花丝 丝状, 基 部疏生 柔毛; 子房 卵形, 长 2 — 4 毫米, 花柱 5, 不伸出 萼外。 蒴果长 1.1 一 1.2 厘米, 亮 褐色, 5 齿裂; 种子 肾状圆 形, 长约 1 毫米, 深 褐色, 两侧具 绉纹, 背部 具瘤状 突起。 花果期 7 — 10 月。 分布于 德钦、 中甸、 丽江、 镇康、 巧家、 会泽, 生海拔 2 800 — 4 500 米的 草坡、 灌 丛 草地或 林下; 四川西 南部、 西藏东 南部有 分布。 不丹、 锡金、 尼 泊尔、 巴基 斯坦、 克 什米尔 也有。 8. 丛生 蝇子草 (西 藏植 物志) 图版 53, 10-12 Silene caespitella F. N. Williams (1909); Bocquet et Chater (1979); 西藏 植物志 (1983)* ; Griers. in Griers. et Long (1984). Silene maheshwari Bocquet (1967), (1969) * . 多年生 草本, 高 5 — 40 (-60) 厘米。 主根 垂直, 延长, 木 质化, 粗, 多绉, 灰 褐色, 具少数 侧根。 根茎木 质化, 生 不育的 莲座叶 丛和能 育茎。 茎 1 至 数条, 直立, 不 分枝, 灰 绿色, 有时 基部变 黑色, 上部被 白色向 下的短 柔毛, 基部近 无毛或 无毛。 基生叶 线形^ 状匙 形或稀 线状椭 圆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0.2 — 1 (-1.7)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 部渐狭 入柄, 两 面无毛 或有时 疏被短 柔毛, 边缘具 缘毛或 粗糙, 中脉 在背面 隆起; 茎生叶 3 — 5 对, 下 部叶与 基生叶 相同, 上部叶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较小, 无柄。 聚伞总 状花序 (1 一) 
石竹科  209  3-11 (-15) 花, 花序梗 顶生或 生于上 部茎生 叶腋, 密被 白色短 柔毛; 苞片 披针状 线形, 叶状, 小, 小苞片 钻形; 花梗 直立, 长 0.5 — 1 厘米, 果时 延长, 密被 白色短 柔毛; 花俯 垂, 花后 直立; 花萼 钟形, 长 0.6 — 0.8 厘米, 宽 0.4 — 0.5 厘米, 果 时长约 1 厘米, 外 面密被 白色短 柔毛, 萼脉 10, 通常 绿色, 分 离或在 萼齿上 连合, 脉间淡 绿色, 萼 齿三角 形, 急尖, 边缘 膜质, 具 缘毛; 雌雄 蕊抦长 1 一 1.5 毫米, 疏 被毛或 无毛; 花瓣 超出萼 1 一 2 毫米, 爪 楔形, 长 7 — 8 毫米, 不 伸出或 稍伸出 萼外, 上部具 狭耳, 基部 无毛, 淡色, 瓣 片 绿色、 褐 色或污 紫色, 长 1.5 — 2 毫米, 宽 2 — 3 毫米, 2 裂至 中部或 2 浅裂, 裂 片近圆 形, 两 侧各具 1 小齿; 鳞片 2, 近 圆形, 长不足 1 毫米, 全缘; 雄蕊比 爪短, 内藏, 花药 近 圆形, 花丝 丝状; 子房长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花柱 5, 内藏。 蒴果与 萼近等 长或稍 长, 污 黄色, 具 光泽, 5 瓣裂, 每 裂瓣具 2 齿; 种子 肾形, 极^, 灰 色或暗 褐色, 具侧生 条纹 , 背 部具瘤 状突起 。 花果期 7 — 9 月 。 分布于 德钦、 维西、 中甸, 生海拔 2 500 — 3 200 米的 山坡或 林下; 青海、 四川、 西 藏有 分布。 不丹、 锡金、 尼泊尔 亦有。 9. 白玉草 (华 北经济 植物) 图版 54, 1-2 膨萼蝇 子草, 狗筋 麦瓶草 (东北 ) Silene venosa (Gilib. ) Aschers. (1859);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75)*;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Cucubalus behen L. ( 1753 ), non Silene behen L. ; Cucubalus latifolius Mill. (1768), non Silene latifolia Poir. ; Cucubalus venosus Gilib. (1781) ; Cucubalus alpinus Lam. (1786) , non Silene alpina Pallas ; Cucubalus in flatus Salisb. (1796) ; Behen vulgaris Moench (1794) ; Silene cucubalus Wibel (1799) ; Kitag. (1939) ; Silene in flata (Salisb. ) J. E. Smith (1800); Turcz. (1842); Regel (1862); Hook. f. (1872); Rohrb. (1868); Franch. (1875); Maxim. (1889); F. N. Williams (1896); Silene vulgaris (Moench.) Garcke (1869); Kom. (1903); Silene latifolia (Mill. ) Britt. et Rendle (1907), non Poir. (1789); Schischk. in Kom. (1936)*; 东 北植物 检索表 (.1959).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90 厘米, 全株 无毛, 呈灰 绿色。 根 数条, 圆 柱形, 延长, 具少 数 侧根和 多数纤 维根。 茎 1 至 数条, 直立, 通常具 分枝。 基生叶 数枚, 常 早枯, 具柄; 茎 生叶 多数, 叶片披 针形至 卵状披 针形, 长 3 — 6 厘米, 宽 1 一 1.6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楔形, 两面 无毛, 边 缘通常 全缘, 中脉 在背面 宽且微 隆起, 侧脉 极细, 下部 叶具短 柄, 上部叶 无柄。 花 数朵, 排 列成稀 疏的二 歧或多 歧聚伞 花序; 花序梗 延长, 花梗 直立, 长 0. 5-5 厘米; 苞片 和小苞 片狭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花萼 钟形, 长 1. 3-1. 6 厘米, 宽 0.7—1厘米, 膜质, 无毛, 萼齿三 角形, 先端 急尖, 齿端具 白色短 缘毛, 萼脉 20 条, 脉 间由 多数网 状细脉 连结; 雌雄蕊 柄长约 0.2 厘米, 无毛; 花瓣 白色, 长 1.5 — 1.7 厘米, 爪 楔形, 上 部扩大 成耳, 基部 无毛, 瓣片 2 深 裂至近 基部, 裂片长 圆形, 全缘或 稀具齿 缺; 鳞 片无; 雄蕊伸 出花冠 之外, 花药长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花丝 无毛; 子房 卵形, 长约 0.3 厘米, 花柱 3, 伸 出花冠 之外。 蒴 果近圆 球形, 直径 0.7 — 0.8 厘米, 平滑, 具 光泽, 6 齿裂; 种子 肾形, 长约 1.5 毫米, 成 熟时黑 褐色, 具多数 乳突。 花果期 6 — 10 月。 
ra 版 54 1 2. 白; 玉草 Silene venosa (Gilib. ) Aschers. , 1. 花, 2. 花萼; '3— 8. 女娄菜 S. apnea Turcz. , 3. 植株 上部, 4. 植株 下部, 5. 花, 6. 花瓣, 7. 雄蕊, 8. 雌蕊; 9-14. 无鳞蝇 f 草 S. esquamata W. W. Smith, 9. 花枝, 】0. 植株 下部, 11. 花瓣, 12. 雄蕊, 13. 雌蕊, 14. 果和 果萼。 (肖 溶绘) 
石竹科  211  丽江 等地有 栽培; 分布 于我国 东北、 新疆、 西藏。 欧 洲东部 至西伯 利亚, 东 南至土 耳其、 伊朗、 印度, 南至北 非均有 分布。 药有 调经、 消炎、 祛痰; 嫩株可 食用; 根富含 皂甙, 可代肥 皂用。 10. 女娄菜 (救荒 本草, 植 物名实 图考) 图版 54, 3-8 王不 留行、 剪 金花、 野 罂粟、 罐 罐花、 对叶草 (镇雄 ) Silene aprica Turcz. ex Fisch. et Meyer (1835) ; Lauener (1961); "图 鉴,, (1982) , in clavi. Melandrium apricum (Turcz. ) Rohrb. (1868); "图 鉴" (1972) * ; 秦岭 植物志 (1974);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75)*; Kitag. (1979); 西藏 植物志 (1983). 一 年生或 二年生 草本, 高 (20 —) 40—70 (—100) 厘米; 主根圆 锥形, 长达 10 厘 米, 粗 0.5 — 0.7 厘米, 具侧 根和纤 维根; 茎单 1 或有时 2 — 3, 直立, 自基 部分枝 或稀不 分枝, 被淡色 柔毛。 基生叶 数枚, 叶片 倒披针 形或披 针形, 长 3 — 6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渐尖, 两 面密被 或疏被 柔毛, 或 有时近 无毛, 边缘具 缘毛, 中脉 在背面 突起, 侧脉 2 — 3 对, 极细, 沿 脉毛被 较密, 叶柄长 1.5 — 4. 5 厘米; 茎生叶 多数, 下部 叶与 基生叶 相同, 具 短柄, 中部叶 披针形 或狭披 针形, 无柄, 上部叶 线状披 针形, 较小。 聚伞圆 锥花序 顶生, 具多 数花, 花序轴 延长, 被 柔毛或 有时近 无毛; 苞片 线状披 针形至 钻形, 长 渐尖, 密 被毛; 花梗 直立, 长 0.5 — 2. 5 厘米, 密被 柔毛; 花萼 钟形, 长 0.8 — 1 厘米, 宽 0.4 — 0.5 厘米, 果 时宽达 0.7 厘米, 外面 密生短 柔毛, 稀近 无毛, 萼 齿三角 形, 先 端钝, 边缘宽 膜质, 密生 缘毛, 萼脉 10, 分离, 绿 色或带 紫色, 沿脉毛 较密, 脉 间淡 绿色; 雌 雄蕊柄 极短; 花瓣 白色, 与萼近 等长或 稍长, 爪 楔形, 不伸出 萼外, 基部 疏生 缘毛, 瓣片 2 浅裂; 鳞 片小; 雄蕊 不伸出 萼外, 比花 瓣短, 花 丝基部 被毛, 花药黄 白色; 子房长 圆形, 花柱 3, 不伸出 萼外。 蒴果椭 圆形, 与萼近 等长, 6 齿裂; 种 子圆状 肾形, 长不足 1 毫米, 黑 褐色, 有 钝瘤状 突起。 花果期 6 — 11 月。 分布于 德钦、 贡山、 福贡、 中甸、 丽江、 维西、 泸水、 鹤庆、 昆明、 腾冲、 砚山, 生 海拔 1 200 — 3 300 米的 林下、 林缘、 灌丛下 或山坡 草地, 我国 东北、 华北、 华东、 西北 和西 南均有 分布。 西 伯利亚 和远东 地区、 蒙古、 朝鲜、 日本 也有。 全 草和种 子均供 药用。 11. 粗壮 女娄菜 ( "图 鉴" 补编) 无长毛 女娄菜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光萼 女娄菜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 坚硬 女娄菜 ( "图鉴 ") Silene firma Sieb. et Zucc. (1843); Kom. (1903);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Melandrium firmum (Sieb. et Zucc. ) Rohrb. (1868); Franch. et Sav. (1875); Schischk. in Kom. (1936); Kitag. (1939); Ohwi (1953);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75)*; Silene melandriformis Maxim. (1859) ; Regel (1861) ; Melandrium apricum (Turcz. ex Fisch. et Mey. ) Rohrb. /?. firma (Sieb. et Zucc. ) Rohrb. (1869); Silene aprica Turcz. ex Fisch. et Mey. /9. firma (Sieb. et Zucc. ) F. N. Williams (1896) ; Silene epilosa W. W. Smith (1919); syn. no v. Melandrium epilosum (W. W. Smith) C. Y. Wu (1984). 
212  云南 植物志  一 年生或 二年生 草本, 高 50 — 100 (-150) 厘米, 全体 无毛。 根圆 锥形, 长约 4 厘 米, 粗约 0.4 厘米, 具 侧根。 茎 劲直, 不 分枝或 具少数 分枝。 基 生叶常 早枯, 叶 片披针 形, 具 短柄; 茎生叶 数对, 卵状披 针形、 倒 卵状披 针形、 长圆 形或披 针形, 长 4 一 11 厘 米, 宽 0.8 — 3 毫米, 先端 渐尖, 具 尖头, 基部 渐狭, 两面 无毛, 具 多数细 乳突, 中脉明 显, 侧脉 极细。 花数 朵集于 茎顶及 上部叶 腋内, 似轮 生状; 苞片披 针形, 长 渐尖; 花梗 直立, 长 0.5 — 1.8 厘米, 果时 延长达 3 厘米; 花萼圆 筒形, 长 0.7 — 0.9 厘米, 绿色, 无 毛, 具 10 条 细脉, 果吋 膨大成 钟状圆 筒形, 长达 1 一 1.2 厘米, 萼 齿狭三 角形, 长 渐尖, 边缘 膜质; 花瓣 白色, 稀 带淡粉 紫色, 稍长 于萼, 倒披 针形, 先端 2 浅裂, 裂片近 圆形, 爪无 耳或有 小耳; 鳞片月 牙形, 极短, 全缘; 雄 蕊花丝 无毛; 子 房狭椭 圆形, 花柱 3。 蒴 果长 卵形, 长 0.8 — 1.1 厘米, 具 短柄, 6 齿裂; 种子圆 肾形, 成熟 时灰黑 褐色, 长约 1 毫米, 表面具 小瘤状 突起。 花果期 7 — 10 月。 分布于 腾冲, 生海拔 1 300 — 1 800 米的石 灰质牧 场或松 林下; 我国 东北、 华 北有分 布, 南达 湖北, 西达 陕西。 远东 地区、 朝鲜、 日本 也有。 根据 吴征镒 教授的 意见, 把产于 腾冲的 S. epilosa W. W.' Smith 归并入 本种。 12. 无鳞 蝇子草 ( "图 鉴" 补编) 图版 54, 9-14 Silene esquamata W. W. Smith (1919); Edinb. staff. (1929 — 1930); "图 鉴" 补 编 (1982)*.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50 厘米。 主根圆 柱状, 延长, 上 部粗达 1 厘米, 具少数 侧根, 干时淡 褐色; 颈常 分枝。 茎 2 — 6, 直立, 多 分枝, 被 白色疏 柔毛。 基生叶 多数, 常 早枯, 叶 片倒披 针形, 长 1.5 — 3. 5 厘米, 宽 0.3 — 1 厘米, 先端 急尖, 有小 尖头, 基部 楔形, 两 面 无毛, 边 缘密生 白色短 缘毛, 中脉稍 隆起, 散生疏 柔毛, 叶柄 扁平, 长 1 一 1.5 厘米, 边 缘具白 缘毛; 茎生 叶多, 倒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上部叶 较小, 均具宽 短柄, 其他与 基生叶 相同。 聚伞圆 锥花序 顶生, 多花, 排列 疏松, 长达 20 厘米, 宽达 12 厘米; 花序 梗长, 坚挺, 疏被 白柔毛 或散生 腺毛; 花梗 直立, 长 1.5 — 4. 5 厘米, 疏被 € ; 苞片 叶状, 小苞片 线形或 钻形, 小; 花 萼筒状 棒形, 长 1.5 — 2 厘米, 宽 0.3 — 0.5 厘米, 带 紫色, 萼 脉 10, 散生 柔毛, 脉间 色淡, 无毛, 萼齿近 圆形, 外 面密被 白色短 柔毛; 雌雄 蕊柄长 0. 8 — 1.3 厘米, 无毛; 花瓣粉 红色, 长 1.5 — 2 厘米, 超出萼 1 一 1.2 厘米, 爪狭 楔形, 稍伸出 萼外, 无耳, 基部 无毛, 瓣 片倒披 针形, 2 深裂达 中部, 裂片长 圆形, 先 端圆, 有 时具少 数齿; 鳞 片无; 雄 蕊伸出 萼外, 花药长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花丝 无毛; 子 房狭长 圆形, 长 0.4 — 0.6 厘米, 花柱 3, 伸出 萼外。 蒴果 卵状长 圆形, 伸出 萼外, 6 齿裂; 种子 肾形, 长约 1 毫米, 红色转 黑色, 无 光泽, 具多数 短线形 突起。 花果期 7 — 10 月。 分布于 德钦、 中甸、 兰坪、 维西、 大理, 生海拔 1 800 — 3 900 米的 草坡、 灌 丛中、 林 缘; 四川、 西藏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钦。 13. 细 蝇子草 ( "图 鉴" 补编) 瞿麦 (昆明 ), 细 叶独根 (路南 ), 九头草 (中 草药 汇编) Silene gracilicaulis C. L. Tang in 云南植 物研究 (1980) * . Silene tenuis auct. non Willd. (1809); Maxim. (1889); F. N. Williams (1896), (1889); Diels (1912); Rehd. et Kob. (1933); Hao (1938); "图 鉴" 补编 (19.82), in 
石竹科  213  clavi ; 西藏 植物志 (1983)'. 13a. 细 蝇子草 (原 变种) 图版 55, 1-6 var. gracilicaulis.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20 — 50 厘米。 主根圆 柱形, 粗壮, 木 质化, 长达 18 厘米, 上 部粗达 1 厘米; 根茎长 或短, 分 枝或不 分枝, 生 不育的 莲座叶 丛和能 育茎。 茎 多数, 近 直立, 不 分枝, 稀 下部具 1 一 2 小枝, 无毛。 基 生叶线 状倒披 针形, 长 6 — 18 厘米, 宽 2 — 5 毫米, 先端 渐尖, 基部渐 狭而入 叶柄, 两面 无毛, 中脉 明显, 叶柄长 或短, 基部 扩大成 鞘状, 具 缘毛; 茎生叶 3 — 7 对, 与 基生叶 同形, 但 较小, 基部 连合, 具 缘毛。 聚 伞总状 花序 数花, 顶生, 花序梗 每节具 等大的 2 对 生花, 稀 呈假轮 生状; 花梗 纤细, 长 (0.5 —) 1-1.5 (一 2) 厘米, 直立, 无毛; 苞片 卵状披 针形, 长 0.4 — 1.2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 连合, 具 缘毛; 花萼 圆筒状 钟形, 长 0.8 — 1.2 厘米, 宽 0.5 — 0.7 厘米, 膜质, 无毛, 花 后期稍 膨大, 果 熟时与 果之间 松弛, 萼脉 10, 紫色, 在萼齿 上多少 连合, 萼齿宽 卵形, 先端圆 或钝, 边缘宽 膜质, 白色, 具细 缘毛; 雌雄蕊 柄短, 被短 柔毛, 果 时长约 2 毫米; 花瓣灰 白色、 粉红 色或淡 紫色, 长 1 一 1.4 厘米, 爪 楔形, 无 缘毛, 耳不 明显, 瓣 片伸出 萼外, 开展, 深 2 裂, 裂片长 圆形; 鳞 片小, 近 圆形; 雄 蕊伸出 萼外, 花丝 丝状, 无毛; 子房 卵状长 圆形, 长 0. 3-0. 4 厘米, 花柱 3, 丝状, 伸出 萼外。 蒴果 长圆状 卵形, 长 0. 6- 0.8 厘米, 顶端 6 齿裂; 种 子圆状 肾形, 长 1 一 1.5 毫米, 表面 具多数 短线形 突起。 花 果期 7 — 12 月。 分布于 昆明、 富民、 路南、 禄劝、 东川、 巧彖、 丽江、 中甸、 德钦, 生海拔 1 450 — 3 900 米 的山坡 草地和 岩隙; 青海、 四川、 西藏 也有。 13b. 大花细 蝇子草 (变种 ) (云 南植物 研究) var. rubescens (Franch. ) C. L. Tang (1980). Silene tenuis Willd. rubescens Franch. (1886), (1889); Diels (1912) , pro. var. ; Hand. -Mazz. (1929) , pro. var. 与原 变种的 区别在 于花萼 较大, 长 1.5 — 1.8 厘米, 极 膨胀; 花瓣 较长, 达 2 — 2. 2 厘 米; 叶 较宽。 花果期 8 — 10 月。 分布于 鹤庆、 丽江、 中甸, 生海拔 3 000 — 4 000 米的 山坡草 地或岩 石隙; 四 川西南 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 14. 灌丛 蝇子草 (云 南植物 研究) 图版 55, 7—10 Silene dumetosa C. L. Tang (1982) * .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20 厘米。 主根圆 柱形, 长达 20 多 厘米, 粗达 1 厘米, 干时褐 色, 具 侧根; 颈 多头, 生 不育的 莲座叶 丛和能 育茎。 茎 多数, 近 直立, 不 分枝, 被白色 短 柔毛。 基 生叶匙 状倒披 针形, 长 (2 —) 3 — 6 厘米, 宽 0.3 — 0.7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 部 渐狭, 两面近 无毛, 边 缘具短 缘毛, 中 脉在背 面隆起 且被短 柔毛; 叶柄长 或短, 基部 扩大成 鞘状, 具 缘毛; 茎生叶 2 — 3 对, 与 基生叶 同形, 基 部短地 合生。 聚伞总 状花序 3 — 5 花, 花 序轴被 白色微 柔毛, 每节具 2 对 生花; 花梗 直立, 长 1 一 2. 5 厘米, 密被微 柔毛; 苞 片狭披 针形, 被短 柔毛; 花萼 钟形, 长 1.5 — 1.7 厘米, 宽 0.8 — 1.2 厘米, 外 面被微 柔毛, 沿脉 较密, 萼脉 10, 紫色, 在 萼齿上 连合, 萼齿 三角状 卵形, 长 0.3 — 0.4 厘米, 
图版 55 1 6. 细 蝇子草 Silene gracilicaulis var. gracilcaulis C. L. Tang, 1. 花枝, 2. 棺株 F 部, 3. 花辧和 雄蕊, 4. 雌 蕊和 雄蕊, 5. 花萼, 6. 种 f ; 7 10. 灌丛 蝇子草 S. dumetosa C. L. Tang, 7. 花序, 8. 基 生叶, 9. 花 癣和雄 蕊, 10. 了- 房和 花柱, n - 14. 深栗 蝇于草 S. atrocastanea Diels, 〗1. 植株, 12. 花瓣和 雄蕊, 13. 雌蕊, 14. 种 子。 (肖 溶绘) 
石竹科  215  先端圆 或钝, 边缘 膜质, 具白色 缘毛; 雌雄 蕊抦长 0. 3 — 0.4 厘米, 被 柔毛; 花瓣暗 紫色, 长 2 — 2. 2 厘米, 爪倒披 针形, 与花萼 等长, 上部 扩大成 圆耳, 无毛, 瓣片 伸出花 萼外, 开展, 2 深裂达 瓣片的 2/3, 裂 片狭长 圆形; 鳞 片小; 雄蕊 内藏, 长约 1 厘米, 花丝 无毛; 7 房长 圆形, 长 0.3 — 0.4 厘米, 花柱 3, 线形, 长约 0.7 厘米, 不伸出 萼外。 蒴果 未见。 花期 8 月 前后。 分布于 中甸, 生海拔 3 910 — 3 950 米的矮 杜鹃灌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15- 深栗 蝇子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55, 11-14 Silene atrocastanea Diels (1912). Melandrium atrocastaneum (Diels) Hand. - Mazz. (1929), descr. add. ; Silene cupi- f arm is C. L. Tang ex C. Y. Wu et C. L. Tang (1982) * , syn, nov.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40 厘米。 主根圆 柱形, 延长, 具 纤维状 细根, 根茎 短粗。 茎 1 至 数条, 直立或 稀基部 膝曲, 不 分枝或 稀下部 具少数 分枝, 密被 白色长 柔毛。 基 生叶多 数, 叶片 匙状倒 卵状, 长 4 一 12 厘米, 宽 1 一 4 厘米, 先端 急尖并 加厚, 基 部楔形 下延, 两 面疏被 毛至近 无毛, 干时 具密集 的点状 突起, 边缘 疏生缘 毛至近 无毛, 中脉 突起, 侧 脉 数对, 极细; 叶柄长 1 一 7 厘米, 宽, 疏 被毛至 无毛; 茎生叶 2 — 4 对, 披 针状长 圆形、 披 针形、 狭 卵形, 向上 渐小, 下部叶 具柄, 上部叶 无柄, 其他与 基生叶 相同。 聚 伞总状 花 序少至 多花, 花序 梗密被 白色长 柔毛, 每节具 2 对 生花; 花梗 直立, 长 1 一 4 厘米, 密 被 白色长 柔毛; 苞片卵 形至披 针形, 被 白色长 柔毛, 小苞 片狭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密 被 白色长 柔毛; 花萼 钟形, 长 1.5 — 1.8 厘米, 宽 1 一 1.4 厘米, 萼脉 10, 深 紫色, 分离 或稀在 萼齿下 连合, 不分枝 或稀具 分枝, 密被 白色长 柔毛, 脉间 膜质, 淡 绿色, 疏被白 色长 柔毛, 萼齿宽 卵形或 三角状 卵形, 密被 白色长 柔毛; 雌雄 蕊柄长 0.5 — 0.7 厘米, 密 被长 柔毛; 花瓣紫 色或粉 红色, 长 1.6 — 1.8 厘米, 爪倒 卵形, 上部 扩大成 圆耳, 下部密 被 白色长 柔毛, 瓣 片伸出 萼外, 长 0.6 — 0.8 厘米, 4 深裂至 中部, 裂 片狭披 针形, 近相 等, 中裂片 先端急 尖或具 2 — 3 齿或 2 裂; 鳞片 2, 淡 绿色, 宽倒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顶端 平截, 全缘、 波状 或具不 规则的 浅齿; 雄蕊长 1.2 — 1.4 厘米, 稍 伸出花 萼外, 花药 黄 绿色, 长 圆形, 长 1 一 1.5 毫米, 花丝 线形, 下部 略加宽 且密被 白色长 柔毛; 子房 卵形, 长 0.5 — 0.6 厘米, 花柱 3, 绿色, 长 0.6 — 0.8 厘米, 伸出花 萼外。 蒴果 卵形, 与 萼近等 长或 稍短, 黄 褐色, 具 光泽, 6 齿裂; 种子 肾形, 长约 1 毫米, 黑 褐色, 背 部具流 苏状突 起。 花果期 8 — 11 月。 分布于 丽江、 中甸, 生海拔 2 900 — 3 600 米的 草坡、 岩 石上或 林下。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16. 簇生 蝇子草 ( "图 鉴" 补编) 图版 56, 1-3 Silene kantzeensis C. L. Tang (1980);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Silene caespitosa Bur. et Franch. ( 1891 ), non Silene caespitosa Stev. (1812), nec Salisb. (1798); Melandrium caespitosum (Bur. et Franch. ) F. N. Williams (1899) ; 西藏 植物志 (1983). 多年 生垫状 草本, 高 2 — 10 厘米。 根圆 柱形, 粗壮; 颈 多头, 生多 数莲座 叶丛。 茎 多, 出 自莲座 叶丛, 不 分枝, 被白色 柔毛。 基生 叶线状 披针形 或狭披 针形, 长 0.5 — 1.5 
图版 56 1—3. 簇生 蝇子草 SilenekantzeensisC 丄. Tang,l. 植株, 2. 花 纵剖, 3. 果和 果萼; 4—10. 红茎 蝇子草 S. rubicunda Franch. , 4. 植株 上部, 5. 花擗和 雄蕊, 6. 雌蕊, 7. 果和 果萼, 8. 叶 放大, 9 . 茎 放大, 10. 种子 (肖 溶绘) 
石竹科  217  厘米, 宽 1 一 2 毫米, 先 端钝, 暗色, 基部略 加宽, 两面 无毛, 边缘具 缘毛, 中脉 明显; 茎生叶 1 一 2 对, 基部 连合, 抱茎, 其他与 基生叶 相同。 花单生 茎顶, 花茎连 同花长 3 — 4 厘米; 花梗 直立, 长 0.5 — 1.5 厘米, 被白色 柔毛; 花萼 长圆状 钟形, 长 1 一 1.3 厘米, 宽 0.4 — 0.6 厘米, 紫色, 萼齿 卵状三 角形, 密生 缘毛, 萼脉 10, 隆起; 雌雄蕊 柄长约 1 毫米, 无毛; 花 瓣粉红 色或淡 紫色, 长 1.7 — 2 厘米, 爪狭 楔形, 具 3 纵脉, 耳不 明显, 基部 无毛, 不 伸出或 稍伸出 萼外, 瓣片长 0.5 — 0.7 厘米, 伸出 萼外, 2 深裂 至中部 以下, 裂片长 圆形, 全缘 或具不 整齐的 齿缺; 鳞 片近四 方形, 长约 1 毫米, 全缘或 齿缺; 雄蕊 与爪近 等长, 花丝 丝状, 无毛,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子房长 圆形, 长 3 — 3. 5 毫米, 花柱 3, 与 子房近 等长。 蒴果圆 筒形, 长 1.5 — 1.7 厘米, 伸出 萼外, 黄 褐色, 无 光泽, 成 熟时 6 齿裂; 种 子圆状 肾形, 长不逾 1 毫米, 褐色, 具 光泽。 花果期 7 — 9 月。 分布于 德钦, 生海拔 3 500 — 4 240 米的 山坡; 青海、 四川、 西藏 也产。 17. 纤细 蝇子草 Silene gracilenta H. Chuang in Addenda. Silene graminoidea C. Y. Wu et C. L. Tang (1982) * , p. p. quoad T. T. Yu 13802 et 图 1: 5, excl. typus K. M. Feng 2474, quoad est S. chodatii Bocquet var. pygmaea Bocquet. 多年生 纤细小 草本, 丛生, 高 5 — 10 厘米。 主根圆 柱形, 长达 10 厘米, 粗 2 — 3 毫 米, 具多数 侧根; 颈 多头, 生多 数莲座 叶丛。 茎 1 一 4, 直立, 不 分枝, 密 被带紫 色具节 腺 柔毛。 基生叶 多数, 密集 覆瓦状 排列, 线形, 长 1 一 4 厘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先 端钝, 基部 渐狭入 宽柄, 两面 被白色 柔毛, 边缘常 反卷, 疏生 缘毛, 中脉 纤细, 在表面 凹入, 背 面 突起, 沿脉毛 较密; 茎生 叶通常 1 对, 线形, 长 0.6 — 1 厘米, 宽约 1 毫米; 无 叶柄, 其 他同基 生叶。 花单个 顶生, 俯垂; 苞片 与茎生 叶同; 花梗 直立, 长 1.5 — 3 厘米, 密被 带紫色 具节腺 柔毛; 花萼 钟形, 长 1 一 1.3 厘米, 宽 0.5 — 0.7 厘米, 外面 密被带 紫色具 节腺 柔毛, 萼脉 10, 深 紫色, 分离, 脉间 膜质, 紫色, 萼齿三 角形, 先 端钝, 边缘 膜质, 具 缘毛; 雌雄 蕊柄长 1.5 — 2 毫米, 无毛; 花瓣粉 红色, 长 1.5 — 1.8 厘米, 爪倒披 针形, 稍短 于萼, 基部 无毛, 瓣 片伸出 萼外, 与爪近 等长, 2 深裂至 中部, 裂片长 圆形, 先端具 不整 齐的浅 圆齿; 鳞 片近四 方形, 长约 1 毫米, 2 浅裂; 雄蕊 与爪近 等长, 不伸出 萼外, 花药长 1 一 1.5 毫米, 花丝 丝状, 无毛; 子房 卵状长 圆形, 长 3 — 4 毫米, 花柱 3, 与子房 近 等长, 不伸出 萼外。 蒴果卵 圆形, 与萼近 等长或 稍短, 6 齿裂; 种子 肾形, 长约 1 毫米, 压扁, 褐色, 具 小瘤状 突起。 花果期 8 — 10 月。 分布于 中甸, 生海拔 3 700 — 3 800 米的石 壁上。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18. 岩生 蝇子草 ( "图 鉴" 补编) 岩 女娄菜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ilene scopulorum Franch. (1886), (1889)*; Diels (1912);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alvi. Lychnis scopulorum (Franch. ) Diels (1912); Melandrium scopulorum (Franch. ) Hand. -Mazz. (1929). 多年生 草本, 高约 30 厘米。 根 延长, 圆 柱形, 粗达 0.7 厘米; 颈 多头, 具覆 瓦状排 
218  云南 植物志  列的叶 柄基。 茎 上升或 直立, 密 生叶, 被疏 柔毛。 基 生叶和 下部茎 生叶披 针形, 长 2 — 5 厘米, 宽 0.5 — 0.6 厘米, 先端 急尖, 具短 尖头, 基部 渐狭, 稍厚, 深 绿色, 两面 无毛, 边缘具 缘毛, 中脉 明显, 侧 脉细; 叶 柄长约 2 厘米, 中部 和上部 茎生叶 卵形, 具 短柄至 无柄。 花稍 俯垂, 单生或 2 — 3 花的聚 伞总状 花序, 顶生; 花 序梗长 2 — 5 厘米, 被卷曲 柔毛; 苞片同 上部茎 生叶, 较小; 花萼 钟形, 长 1.2 — 1.5 厘米, 宽 0.7 — 0.8 厘米, 萼 齿近 圆形, 边缘宽 膜质, 具 缘毛, 萼脉 10, 带 紫色, 沿 脉密生 绵毛, 脉间带 红色, 无毛; 花瓣深 紫色, 长 2. 5 — 3 厘米, 爪 楔形, 无毛, 瓣片 4 深裂, 中 裂片长 圆形, 先端 有时具 齿, 侧裂片 线形, 略 伸展; 鳞 片近四 方形; 雄蕊 不伸出 萼外, 花丝 无毛; 子房 卵形, 花 柱 3。 蒴果宽 卵形, 不伸出 萼外。 花果期 7 — 8 月 前后。 分布于 大理, 生海拔 4 000 米 左右。 模式 标本采 自大理 苍山。 19. 长柄 蝇子草 长柄 女娄萎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ilene longipes (Hand. -Mazz. ) C. Y. Wu (1993). Melandirum longipes Hand. -Mazz. (1929).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35 厘米。 根 茎粗, 多头, 生 莲座叶 丛和能 育茎。 茎基部 平卧, 膝曲 上升, 不 分枝, 被 向下、 具节、 带紫色 的柔毛 和白色 柔毛。 基生叶 匙状披 针形, 长 达 10 厘米, 宽达 1.2 厘米, 先端 急尖, 具锐 尖头, 基部 渐狭至 叶柄, 两面 无毛, 边缘具 白色细 缘毛, 中脉 隆起, 侧脉 极细, 极斜的 上升; 茎生叶 4 一 6 对, 下 部叶与 基生叶 相同, 上部叶 卵形, 长 2 — 3. 5 厘米, 宽 0.8 — 1.3 厘米; 具 短柄至 无柄, 基部短 合生, 其他与 基生叶 相同。 花单个 顶生和 腋生, 或 2 — 3 花的 顶生聚 伞总状 花序, 花半 俯垂; 花梗 直立, 先端 俯垂, 长 2 — 5 (-8) 厘米, 密被 具节、 带紫 色的腺 柔毛和 白色长 柔毛; 苞片 叶状, 较小; 花萼 钟形, 长 1. 5-2 厘米, 宽 1 一 1. 1 厘米, 萼脉 10, 带 紫色, 在 萼齿上 连合, 沿 脉密被 具节、 带 紫色腺 柔毛, 脉间 膜质, 散生 白色长 柔毛, 萼齿宽 卵形, 钝, 或 有时宽 圆形具 尖突, 边缘宽 膜质, 白色, 密 生白色 缘毛; 雌雄 蕊柄长 1 一 1.5 毫米, 无毛; 花瓣 淡 紫色, 长 1.8 — 2. 2 厘米, 爪 楔形, 上部具 圆耳, 边缘 具啮蚀 状齿, 无毛, 瓣片长 0.5 — 0.8 厘米, 伸出 萼外, 4 深裂, 中裂 片再次 2 深裂, 成 4 条形、 等长的 裂片, 先端撕 裂状, 侧裂片 较小, 位 于瓣片 下部; 鳞 片长圆 形或四 方形, 先 端撕裂 状或具 不整齐 的齿; 雄蕊 稍短 于爪, 内藏,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黄 白色, 花丝 丝状, 淡 紫色, 无毛; 子 房长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花柱 3, 比子 房短; 种子 平滑。 花期 8 月 前后。 分布于 丽江、 中甸, 生海拔 3 300 — 4 000 米的 林下。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20. 线瓣 蝇子草 (云 南植物 研究) Silene lineariloba C. Y. Wu ex C. Y. Wu et C. L. Tang (1982)* , descr. emend. 多年生 草本, 高 6 — 24 厘米。 根圆 柱形, 长达 8 厘米, 粗 0.3 — 0.5 厘米, 具 数条侧 根。 茎 1 一 2, 直立, 不 分枝, 密被 具节腺 柔毛。 基生叶 多数, 呈莲 座状, 匙状倒 卵形或 匙 状倒披 针形, 长 3 — 6 厘米, 宽 0.7 — 2. 5 厘米, 先端钝 或圆, 基 部楔状 下延, 两面无 毛, 边缘具 缘毛, 中脉 突起, 侧脉不 明显; 叶柄长 0.5 — 0.8 厘米; 茎生叶 1 一 3 对, 下 部茎 生叶与 基生叶 同形, 其余者 卵形或 披针状 卵形, 长 0.8 — 2. 5 厘米, 宽 0.4 — 1.1 厘 米, 先端 急尖, 基 部连合 抱茎。 聚 伞总状 或聚伞 圆锥花 序少至 多花; 苞片 卵形至 卵状披 
石竹科  219  针形, 比茎生 叶小, 两 面疏至 密被腺 柔毛, 边 缘密生 具节腺 柔毛, 小苞片 披针状 线形, 密 被 具节腺 柔毛; 花梗 直立, 长 0.5 — 2 厘米, 密被 具节腺 柔毛; 花 萼管状 钟形, 长 1 一 1.4 厘米, 宽 0.4 — 0.6 厘米, 外 面密被 具节腺 柔毛, 萼脉 10, 不 明显, 分离, 萼 齿长三 角形, 先 端钝, 具 缘毛; 雌雄 蕊柄长 1 一 1.5 厘米, 无毛; 花瓣紫 色或淡 红色, 长 1.2 — 1.5 厘 米, 稍伸出 萼外, 爪 与萼近 等长, 倒披 针形, 具啮蚀 状边缘 的耳, 基部 无毛, 瓣长 4 深 裂 至中部 以下, 中裂片 较宽, 有 时再次 2 浅裂, 侧裂片 稍小, 伸展; 鳞 片近四 方形, 长 约 1 毫米, 先端具 缺刻; 雄蕊比 爪短, 内藏, 花药近 圆形, 长约 1 毫米, 花丝 丝状, 无 毛; 子房 卵状长 圆形, 长 0.4 — 0.5 厘米, 花柱 3, 与 子房近 等长。 蒴果 未见。 花期 8 — 10 月。 分布于 丽江, 生海拔 2 700 — 2 900 米的岩 石上;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21. 长角 蝇子草 (云 南植物 研究) Silene longicornuta C, Y. Wu et C. L. Tang (1982)*. 多年生 草本, 高 8 — 20 厘米。 根圆 柱形, 干时黄 褐色, 具 侧根。 茎 1 或 数条, 直立 或基部 膝曲, 不分 枝或稀 下部少 分枝, 被 具节腺 柔毛。 基生叶 数枚, 叶 片倒披 针形, 长 4 一 12 厘米, 宽 1 一 2. 5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渐狭并 下延, 两面 无毛, 边 缘疏生 长 缘毛, 中脉 突出, 侧脉 数对; 叶柄长 1 一 3. 5 厘米, 具 宽翅; 茎生叶 2 — 4 对, 卵状披 针形, 较小, 下部叶 具柄, > 上部叶 无柄, 其他与 基生叶 相同。 聚伞 总状或 聚伞圆 锥花序 少至 多花; 苞片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小苞片 线状披 针形, 先 端钝, 均 较小, 密 被 具节腺 柔毛; 花梗 直立, 长 1 一 3 厘米, 密被 具节腺 柔毛; 花 萼管状 钟形, 带 紫色, 长 1.3 — 1.6 厘米, 宽 0.5 — 0.7 厘米, 外 面密被 具节腺 柔毛, 萼脉 10, 紫色, 分离, 萼齿 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0.3 — 0.4 厘米, 先端钝 渐尖, 边缘 膜质, 具 缘毛; 雌雄 蕊柄长 1 一 2 毫米, 无毛; 花瓣紫 红色, 长 2 — 2. 5 厘米, 爪楔 状倒披 针形, 超出萼 0.4 — 0.6 厘 米, 白色, 基部 无毛, 瓣片 4 深裂, 中 裂片宽 线形, 裂至 2/3, 侧裂片 较小, 裂至 1/3; 鳞片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1.5 — 2 毫米; 雄蕊比 爪短, 不伸出 萼外, 花药长 圆形, 花丝 丝状, 无毛; 子房 卵状长 圆形, 长 0.4 — 0.5 厘米, 花柱 3, 与 子房近 等长, 不伸出 萼外。 蒴果 长 圆形, 与 花萼近 等长, 6 齿裂; 种子 肾形, 长约 1 毫米, 黑 紫色, 具 小瘤状 突起。 花 果期 10 月 前后。 分布于 临沧, 生海拔 2 500 — 2 800 米的石 灰岩缝 隙中。 模式标 本采自 临沧。 22. 齿瓣 蝇子草 图版 57, 1-5 Silene dentipetala H. Chuang in Addenda. 多年生 草本, 高约 14 厘米。 根圆 锥状, 具数 条长的 侧根及 多数纤 维根, 黑 褐色; 茎 约 4, 直立, 不 分枝, 近基部 无毛, 其余被 带紫色 具节腺 柔毛。 基生 叶倒披 针形, 长 1 一 3 厘米, 宽 0.5 — 1.2 厘米, 先 端钝, 具 尖头, 基部 渐狭入 叶柄, 两面 无毛, 边缘 疏生带 紫色 具节腺 柔毛, 中 脉细, 在背面 突起, 侧脉 极细, 不 明显; 叶柄长 2 — 3 厘米, 具翅, 疏生 缘毛; 茎生叶 1 一 2 对, 生于茎 下部, 与 基生叶 相同, 稍小。 聚伞轮 生花序 顶生, 或 有单 花的聚 伞花序 混生, 轮生 花序具 3 — 5 个 1 一 3 花的 小聚伞 花序; 苞片 2 — 4 枚, 狭卵 形, 长 0.9 — 1.2 厘米, 宽 0.4 — 0.5 厘米, 先端略 渐尖, 边 缘密生 带紫色 具节腺 柔毛, 小 苞 片狭披 针形, 两 面和边 缘密被 带紫色 具节腺 柔毛; 花梗 直立, 长 1 一 1.5 (— 2) 厘米, 
图版 57 1 — 5. 齿瓣 蝇子草 Silene dentipetala H. Chuang, 1. 植株' 2. 花 纵剖, 3. 花瓣和 雄蕊' 4. 乘, 5. 种子; 6 — 萼 蝇子草 S. pubicalycina C. Y. Wu, 6. 花, 7. 花瓣和 雄蕊; 8 — 12. 喇嘛 蝇子草 S. lamarum C. Y. Wu 8. 植株, 9. 花, 10. 花瓣和 雄蕊, 11. 果, 12. 种子。 (吴锡 麟绘) 
石竹科  221  密被 带紫色 具节腺 柔毛; 花萼 钟形, 长 1.1 一 1. 3 厘米, 宽 0.6 — 0.7 厘米, 紫色, 外面 被 带紫色 具节腺 柔毛, 萼脉 极细, 分离, 色 较深, 毛被 较密, 萼齿三 角形, 长占 萼长的 1/3,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边缘具 睫毛; 雌雄蕊 柄长约 1 毫米, 无毛; 花瓣粉 红色, 稍短于 萼, 爪宽 楔形, 上部 扩大成 圆耳, 基部 无毛, 瓣片长 2 — 2. 5 毫米, 上部具 数个不 规则的 齿状 浅裂; 鳞 片小, 近三 角形, 长约 0.5 毫米, 全缘或 缺刻; 雄 蕊稍短 于爪, 花 药小, 长 圆形, 花丝 丝状, 无毛; 子房长 圆形, 长 3 — 3. 5 毫米, 花柱 3, 比子 房短。 蒴果 卵状长 圆形, 与萼近 等长, 6 齿裂; 种子 肾形, 长约 1 毫米, 棕色, 背部具 流苏状 突起。 花果 期 9 月 前后。 分布于 东川, 生海拔 3 500 米的 草坡。 模式标 本采自 东川。 本种似 与黄绿 蝇子草 (Silene flavovirens C. Y. Wu) 接近, 或即 系该种 的具毛 变型。 23. 中旬 蝇子草 中甸 女娄菜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ilene chungtienensis W. W. Smith (1919). Melandrium chungtienense (W. W. Smith ) Pax et Hoffm. in Engl. u. Prantl (1934). 多年生 草本, 高 40 — 60 厘米。 根 多数, 芜 菁状。 茎 1 一 3 , 直立, 不 分枝, 被 白色腺 毛。 基 生叶狭 倒卵形 或倒披 针形, 连叶 柄长达 9 厘米, 宽达 3 厘米, 先 端钝, 基部 渐狭, 干时 纸质, 表面 无毛, 具点状 突起, 背 面平滑 无毛或 在脉上 疏被细 柔毛, 叶 柄宽, 略抱 茎; 茎生叶 多数, 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先 端长, 急尖, 两 面和边 缘密被 腺毛, 向上叶 渐 变小, 无 叶柄。 聚伞总 状花序 疏松, 延长, 约 10 花; 苞片和 小苞片 线形, 被 腺毛; 花 梗 通常比 萼短, 密被 腺毛; 花 萼管状 钟形, 长 1.1 一 1.2 厘米, 萼脉深 紫色, 离生, 密被 腺 柔毛, 脉间 无毛; 雌雄蕊 柄被疏 柔毛; 花瓣深 红色, 长 1.2 — 1.4 厘米, 爪密被 柔毛, 上部逐 渐扩大 成边缘 啮蚀状 的耳, 瓣 片长约 3 毫米, 2 裂至 1/3, 具宽 弯缺; 鳞片 短四方 形, 全 缘或具 缺刻; 花丝 无毛; 子房长 圆形, 花柱 3。 蒴果 卵状长 圆形; 种子 肾形, 具极 小 的瘤状 突起。 花果期 7 — 10 月。 分布于 中甸和 镇康大 雪山, 生海拔 2 860 — 3 600 米 的多石 草场或 草坡。 模式 标本采 自 中甸。 24. 毛萼 蝇子草 (云 南植物 研究) 图版 57, 6—7 Silene pubicalycina C. Y. Wu ex C. Y. Wu et Tang (1982)*.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30 厘米。 根粗, 稍 肉质。 茎 1 至 数条, 近 直立, 不 分枝, 被白 色长 柔毛, 上 部被腺 柔毛。 基 生叶匙 状倒披 针形, 连 叶柄长 5 — 10 厘米, 宽 0.5 — 1.2 厘 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渐狭, 下 延至长 叶柄, 两面和 边缘被 白色长 柔毛, 中脉稍 隆起, 侧 脉 极细, 不 明显; 茎生叶 倒披针 形或披 针形, 长 2 — 6 厘米, 宽 0.4 — 1 厘米, 基部 连合, 抱茎, 无 叶柄, 其他与 基生叶 相同。 聚伞总 状花序 2 — 4 花, 顶生; 花梗 直立, 长 1 一 3 厘 米, 密被腺 柔毛; 苞 片同茎 生叶, 很小; 花萼 钟形, 长 1.2 — 1.5 厘米, 宽 0.6 — 0.8 厘 米, 密被腺 柔毛, 萼脉 10, 带 紫色, 在 萼齿上 连合, 萼齿 三角状 卵形, 长 3 — 4. 5 毫米, 先端钝 或圆, 边缘宽 膜质, 密生 白色长 缘毛; 雌雄 蕊柄长 2 — 3 毫米, 无毛; 花瓣淡 红色, 长 1.6 — 1.8 厘米, 爪倒披 针形, 与 花萼近 等长, 上部具 圆耳, 基部 无毛, 瓣片伸 出花萼 
222  云南 植物志  外, 长 0.4 — 0.6 厘米, 2 深 裂几达 基部, 裂片长 圆形, 全缘 或稀先 端微啮 蚀状; 鳞片横 向长 方形, 长约 1.5 毫米, 上部具 缺刻状 细齿; 雄蕊与 花萼近 等长, 花药 黄色, 椭 圆形, 花丝 丝状, 无毛; 子房狭 卵形, 长 4 一 5 毫米, 花柱 3, 稍短于 子房。 蒴果 卵珠形 (未成 熟), 内藏, 先端 6 齿裂; 种 子球状 肾形, 稍 压扁, 深 褐色, 表面具 小瘤状 突起。 花果 期 7 月 前后。 分布于 中甸, 生海拔 3 200 米 的箐沟 林下。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25- 喇嘛 蝇子草 (云 南植物 研究) 图版 57, 8-12 Silene lamarum C. Y. Wu ex C. Y. Wu et Tang (1982).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40 厘米。 根圆 柱形, 稍粗。 根 茎长, 颈 多头, 生 不育的 莲座叶 丛和能 育茎。 茎 数条, 上升, 不 分枝, 下部 无毛, 上部疏 被白. 色短柔 毛和混 生短腺 柔毛。 基生叶 狭倒披 针形,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0. 5-1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渐狭下 延至长 柄上, 两面 无毛, 边缘具 极短、 细的 缘毛, 中脉稍 隆起, 侧脉 极细; 茎生叶 3 — 5 对, 下 部叶狭 倒披 针形, 上 部叶披 针形, 向上渐 变小, 基部 连合, 抱茎, 其他与 基生叶 相同。 聚伞总 状花序 2 — 4 花, 稀 单花; 花梗 直立, 长 1 一 4 厘米, 被 白色短 柔毛和 具节腺 柔毛; 苞片 披 针形, 小, 密被短 柔毛; 花萼 钟形, 长 1.2 — 1.5 厘米, 宽 0.7 — 0.9 厘米, 萼脉 10, 紫 色, 在萼齿 上连合 ,沿 脉密被 具节、 带 紫色腺 柔毛, 脉间 膜质, 淡 紫色, 无毛或 散生柔 毛, 萼齿三 角形, 先 端钝, 或近 圆形而 先端具 尖头, 边缘宽 膜质, 白色, 具 缘毛; 雌雄 蕊 柄长约 1 毫米, 无毛; 花瓣淡 紫色, 长 1.7 — 2 厘米, 爪倒披 针形, 上部具 圆耳, 基部 无毛, 瓣片 伸出花 萼外, 2 深裂至 中部, 裂片 线状长 圆形, 先 端全缘 或具不 明显的 缺刻; 鳞片 横向长 方形, 先端 具齿; 雄 蕊略长 于爪, 内藏,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2 毫米, 花丝线 形, 无毛; 子房狭 卵形, 长 3. 5 — 4. 5 毫米, 花柱 3, 比子 房短, 内藏。 蒴 果球状 卵形, 长 1 一 1.2 厘米, 内藏; 种子 三角状 肾形, 长 2 — 2. 5 毫米, 灰 褐色, 有突 起的细 条纹, 背部 具沟。 花果期 7 — 8 月 前后。 分布于 鹤庆、 中甸, 生海拔 3 600 — 3 900 米的 草坡;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26. 洱源 土桔梗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58, 1-3 凉三七 (丽江 ), 桔梗 (保山 ), 西南 女娄菜 (西藏 ) Silene delavayi Franch. (1886), (1889); Diels (1912), cum var. denudata Franch. (1889); 西藏 植物志 (1983). Lychnis delavayi (Franch. ) Diels (1912) ; Melandrium delavayi (Franch. ) Hand. -Mazz. (1929).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35 厘米。 根圆 柱形, 粗壮, 长达 15 厘米, 粗 0.5 — 1.2 厘米, 具 侧根, 干时 褐色。 根茎长 或短, 有时具 分枝, 每 分枝生 1 莲座 叶丛。 茎 1 至 数条, 基 部膝曲 上升或 直立, 不 分枝, 极稀 具少数 分枝, 上 部密被 带紫色 具节腺 柔毛, 有 时混生 白色短 柔毛, 下部无 毛或近 无毛。 基生叶 多数, 呈莲 座状; 叶片倒 披针形 或狭椭 圆形, 长 3-10 (-14) 厘米, 宽 1 一 2 (-2.5)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基部 渐狭, 两面 无毛, 边 缘 密生细 缘毛, 中脉 突起, 沿背 脉被短 柔毛, 侧脉不 明显, 无 叶柄; 茎生叶 3 — 5 对, 远 比基生 叶小, 线状披 针形, 长 1 一 3 厘米, 宽 0.2 — 0.7 厘米, 稀长达 7 厘米, 宽达 2 厘 米, 基 部连合 抱茎, 其他与 基生叶 相同。 聚伞总 状花序 顶生, 少至 多花; 苞片与 茎生叶 
图版 58 1—3. 洱源 土桔梗 Silene delavayi Franch. , 1. 植株, 2. 花, 3. 种子; 4—8. 大子 蝇子草 S. stewartiana Diels, 4. 花枝, 5. 植株 下部, 6. 花, 7. 花瓣和 雄蕊, 8. 种子; 9 11. 黑花 蝇子草 S. melanantha Franch. , 9. 花枝' 10. 花难和 雄蕊, 11. 雌蕊。 (肖 溶绘) 
224  云南 植物志  相同, 较小, 密被 带紫色 具节腺 柔毛; 花梗 直立, 长 0.5 — 1.5 厘米, 密被 带紫色 具节腺 柔毛; 花 萼管状 钟形, 长 1.5 — 2 厘米, 宽 0.5 — 0.7 厘米, 被 带紫色 具节腺 柔毛, 萼脉 10, 深 紫色, 分离, 毛被 较密, 萼齿披 针状三 角形, 先 端钝, 边缘 膜质, 生细 缘毛; 雌 雄 蕊柄长 1.5 — 2. 5 厘米, 无毛; 花瓣紫 红色, 长 2 — 2. 5 (-3.5) 厘米, 爪 楔形, 常伸 出 萼外, 耳半 卵形, 基部 无毛, 瓣片 4 裂, 侧裂片 线形, 伸展, 中裂 片比侧 裂片宽 2 倍, 顶端具 不规则 的细齿 或呈撕 裂状; 鱗片长 圆状披 针形, 先 端啮蚀 状或撕 裂状; 雄 蕊稍长 于爪, 伸出 萼外, 花药长 圆形, 花丝 丝状, 无毛; 子房 卵状长 圆形, 长 0.5 — 0.6 厘米, 花柱 3, 比子 房长, 伸出 萼外。 蒴果 卵状长 圆形, 与萼近 等长或 稍长, 6 齿裂; 种子 肾形, 长 1 一 1.5 毫米, 灰 黑色, 具 小瘤状 突起。 花果期 6 — 11 月。 分布于 大理、 洱源、 鹤庆、 丽江、 中甸, 生海拔 2 750 — 3 000 米的 草坝、 岩石 缝隙; 西藏有 记录。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27. 大子 蝇子草 ( "图 鉴" 补编) 图版 58, 4-8 丽江 蝇子草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野柴胡 Silene stewartiana Diels (1912);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40 厘米。 主根圆 柱形, 粗壮, 延长, 根 茎短, 颈 多头。 茎 数条, 直立或 上升, 不 分枝, 下部 无毛, 上 部被疏 柔毛。 基生叶 多数, 披 针形, 长 5 — 14 厘米, 宽 0.5 — 1 厘米, 先端 急尖, 具暗 紫色的 尖头, 基部渐 狭呈叶 柄状, 两面 无毛, 边 缘具细 缘毛, 中脉 隆起, 侧脉 极细; 茎生叶 数对, 通常比 基生叶 稍小, 基 部连合 抱茎, 其他与 基生叶 相同。 聚伞 总状花 序少至 多花, 稀 单花; 花梗 直立, 长 1 一 2. 5 厘米, 密被 短柔毛 和混生 带紫色 具节脉 柔毛; 苞片 披针形 或狭披 针形, 长 0.5 — 1.5 厘米, 先端 渐尖, 其他 同基 生叶; 花萼 钟形, 长 (1.5 —) 2 — 2. 5 厘米, 宽 0.8 — 1.5 厘米, 萼脉 10, 深 紫色, 在齿 上明显 连合, 沿脉密 被带紫 色具节 腺柔毛 和白色 柔毛, 脉间 膜质, 白色 带紫, 萼齿 三 角形, 膜质, 边 缘密生 带紫色 具节腺 柔毛和 白色细 柔毛; 雌雄 蕊柄长 2 — 3 毫米, 疏被 毛; 花瓣淡 紫色, 长 2 — 2. 3 厘米, 爪 楔形, 长 1.2 — 1.4 厘米, 不伸出 萼外, 3 纵脉 明显。 耳 圆钝, 基部疏 被毛, 瓣片长 0.6 — 0.8 厘米, 伸出 萼外, 4 深裂, 中 裂片长 圆形, 长为 瓣片的 1/2, 侧裂片 较小, 长为 瓣片的 1/4, 位于近 基部; 鳞片 2, 顶端具 不规则 的粗齿 缺; 雄蕊比 爪短, 花丝 紫色, 基部疏 被毛,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棕色; 子房狭 卵形, 长 4 一 5 毫米, 花柱 3, 比子 房短。 蒴果近 卵形, 稍长 于萼或 与萼近 等长, 黄 褐色, 略具 光泽, 6 齿裂; 种 子圆状 肾形, 长约 2 毫米, 褐色, 密具 短线形 突起。 花果期 7 — 9 月。 分布于 碧江、 丽江、 禄劝、 会泽、 东川, 生海拔 2 800 — 4 300 米 的山坡 草地。 模式 标 本采自 丽江。 28. 长叶 蝇子草 长叶 女娄菜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ilene oblanceolata W. W. Smith (1919); Edinb. staff (1924). Melandrium oblanceolata (W. W. Smith) Hand. -Mazz. (1929). 多年生 草本, 高 】0 — 15 厘米。 根 芜菁状 增粗。 茎 2 — 4, 直立, 不 分枝或 具少数 分枝, 疏 被白色 腺毛。 基生 叶倒披 针形, 长 2 — 5 厘米, 宽 1 一 2. 5 厘米, 先端通 常钝, 具短尖 
石竹科  225  头, 基部 楔形, 两面无 毛或近 无毛, 具小 乳突, 边 缘具细 缘毛, 干时 两面淡 绿色, 中脉 明显, 禾 杆色, 侧脉不 明显; 叶 柄宽, 长 2 — 5 厘米; 下部茎 生叶和 基生叶 同形, 但 较短, 上部茎 生叶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达 2 厘米。 聚伞 总状或 聚伞圆 锥花序 顶生, 具 3 — 9 花; 花梗长 3 厘米或 更长, 密被腺 柔毛; 苞片同 上部茎 生叶, 小苞片 线形, 被 腺毛; 花 萼管状 钟形, 长 1.2 — 1.3 厘米, 淡 红色, 萼脉 疏离, 密被 腺毛, 脉间近 无毛, 萼 齿三角 形, 钝, 带 紫色, 密被 腺毛; 花瓣 红色, 伸出 萼外, 爪 楔形, 上部具 啮蚀状 的耳, 无毛, 瓣 片长约 4 毫米, 4 深裂至 中部, 中裂片 较大, 长 圆形, 通 常再次 深裂或 具齿, 侧 裂片较 小, 线状长 圆形; 鳞 片短四 方形, 先 端有时 具齿; 花丝 无毛; 子房 卵状长 圆形, 花柱 3。 蒴果 卵状长 圆形; 种子 肾形, 边缘具 鸡冠状 突起。 花果期 8 — 9 月。 分布于 贡山、 丽江, 生海拔 3 000 — 3 300 米的草 场或石 岩上;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模 式标 本采自 沧怒分 水岭。 云 南标本 未见。 29. 黑花 蝇子草 ( "图 鉴" 补编) 图版 58, 9-11 黑花 女娄菜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ilene melanantha Franch. (1886), (1889); Diels (1912);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Melandrium melanantha (Franch. ) Hand. - Mazz. (1929), in obs. ; Silene pachyrrhiza Franch. (1886), (1889); F. N. Williams (1896) , syn. nov.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20 厘米。 根圆 柱形, 延长, 粗达 1 厘米, 具少数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颈 多头, 生 不育的 莲座叶 丛和能 育茎。 茎 数条, 直立或 上升, 不 分枝, 下 部近无 毛, 上部 被白色 短柔毛 和混生 腺毛。 基生叶 狭披针 形或披 针形, 长 2 — 4 厘米, 宽 0.5 — 1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渐 狭而入 叶柄, 两面 无毛, 边 缘具细 缘毛, 中脉 突起, 侧脉 极细, 叶 柄宽, 与 叶片近 等长或 较短; 茎生叶 3 — 5 对, 下 部叶具 短柄, 上部叶 无柄, 基 部连合 抱茎, 其他与 基生叶 相同。 聚伞总 状花序 2 — 3 花, 稀同时 有单花 顶生; 花梗 直立, 长 1 一 6 厘米, 密被腺 柔毛和 白色短 柔毛; 小苞 片狭披 针形, 小, 两面被 柔毛; 花 萼钟形 ,长 1. 2 — 1.4 厘米, 宽 0.5 — 0.7 厘米, 带 紫色, 萼脉 10, 深 紫色, 在 萼齿上 连合, 沿脉密 被小腺 毛, 脉间 膜质, 疏 被毛, 萼齿 卵形, 先 端钝, 加厚, 边缘宽 膜质, 具细 缘毛; 雌 雄蕊柄 长约 1 毫米, 无毛; 花瓣深 紫色, 长 1.5 — 1.8 厘米, 爪倒披 针形, 上部扩 大成具 小齿的 圆耳, 无毛, 瓣片 伸出, 4 裂, 中 裂片长 圆形, 先端 平截或 稀具小 牙齿, 侧裂片 伸展, 线 形; 鳞片四 方形, 具小 牙齿; 雄蕊 与爪近 等长,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淡 黄色, 花 丝淡 紫色, 无毛; 子房 卵形, 长 0.4 — 0.5 厘米, 花柱 3, 比子 房短。 蒴果 卵形, 与花萼 近 等长, 6 齿裂。 花果期 7 — 9 月。 分布于 鹤庆、 丽江、 中甸, 生海拔 3 200 — 4 150 米 的山坡 草丛中 或高山 草地。 模式 标 本采自 鹤庆瓜 拉坡。 30- 宽叶 蝎子草 ( "图 鉴" 补编) 宽叶 女娄菜 Silene platyphylla Franch. (1886), (1889); Diels (1912);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C. L. Tang (1987). Melandrium platyphyllum (Franch. ) Hand. -Mazz. (1929) ; Silene platyphylla f. 
226  云南 植物志  congesta , f . involucrata et f . paniculifera Franch. (1889). 30a. 宽叶 蝇子草 (原 变种) 图版 59, 1—6 var. platyphylla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100 厘米。 主根圆 柱形, 长达 20 多 厘米, 具 侧根, 干时黑 褐色; 茎 铺散, 多 分枝, 被 白色短 柔毛。 叶 多数, 叶片 卵形、 长卵 形或宽 卵形, 中部叶 较大, 长 6 — 8 厘米, 宽 3 — 4 厘米, 向上 渐小, 下部叶 稍小, 先端急 尖或略 渐尖, 有 加厚的 尖头, 基部圆 或略呈 心形, 表面 绿色, 通常 无毛, 具 密集的 小点状 突起, 背面淡 绿色, 被白色 短 柔毛, 边 缘密生 硬毛, 基出脉 3 — 5, 在背面 突起, 沿 脉被糙 硬毛。 二歧 或多歧 聚伞花 序 少花或 多花, 紧缩或 稀疏; 苞 片与叶 同形, 但 较小; 花梗 直立, 长 0.3 — 1.5 厘米, 果 时达 3 厘米, 有时 缩短, 密 被白色 向下的 硬毛; 花萼筒 状钟形 ,长 1. 3-1. 6 厘米, 宽 0. 4 — 0.7 厘米, 萼脉 10, 不 连合, 沿脉 被淡色 硬毛, 脉间淡 绿色, 膜质, 无毛, 萼齿 披针形 至 卵形, 急尖或 渐尖, 边缘宽 膜质, 具 极细的 缘毛; 雌雄 蕊柄长 0.3 — 0.4 厘米, 无毛; 花瓣粉 红色或 白色, 长 1.8 — 2. 5 厘米, 爪狭 楔形, 长于 花萼, 无明显 的耳, 基部 无毛, 瓣片长 0. 5 — 0.6 厘米, 2 深裂至 中部, 裂片长 圆形, 先端圆 或钝, 全缘; 鳞片长 圆形, 全 缘; 雄蕊 与爪近 等长, 稍伸出 萼外, 花丝 无毛; 子房 卵状长 圆形, 长 0.4 — 0.5 厘米, 花 柱 3, 伸出 萼外。 蒴果 卵状长 圆形, 与萼近 等长, 黄 褐色, 具 光泽, 6 齿裂; 种子近 肾形, 压扁, 成 熟时黑 褐色, 具 小癀状 突起。 花果期 7 — 11 月。 分布于 鹤庆、 宾川、 大理、 丽江、 永胜, 生海拔 2 400 — 3 200 米的 林下、 林 缘或灌 丛 草地。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大 坪子。 30b. 草地 蝇子草 (变种 ) var. praticola (W. W. Smith) C. Y. Wu (1993). Silene praticola W. W. Smith (1919); Melandrium praticolum (W. W. Smith) Pax et Hoffm. in Engl. u. Prantl (1934). 与 原变种 的区别 在于花 瓣白色 着红, 瓣片 4 浅裂。 分布于 剑川、 鹤庆, 生海拔 2 700 米左 右的干 燥多石 的牧场 和杂木 林内。 模式 标本采 自 剑川。 31. 老鹳筋 (彝良 ) 图版 59, 7-9 掌脉女 娄菜、 腺花 女娄菜 (云南 种子植 物名称 ), 马利筋 女娄菜 (西藏 植物志 ), 黑 牵牛 (镇雄 ), 马利筋 蝇子草 ( "图鉴 ") 补编 Silene asclepiadea Franch. (1886), (1889); Diels (1912);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C. L. Tang (1987). Melandrium asclepiadeum (Franch. ) Hand. -Mazz. ex Pax et Hoffm. in Engl, et Prantl. (1934); 西藏 植物志 (1983) ; Silene lutea Franch. (1886); (folreserroneolutei dicuntur) ; S. ascoepiadea var. glutinosa Franch. (1886); S. adenantha Franch. (1889); Diels (1912) ; Lychnis adenantha Franch. ex Diels (1912) ; M. adenanthum (Franch. ) Hand. -Mazz. (1929); 西藏 植物志 (1983) ; 5. szechuanensis F. N. Williams (1899); S. platyphylla f. szechuanensis Diels (1912) ; M. viscidulum var. szechuanensis (F. N. Williams) Hand. -Mazz. (1929) , descr. emend. 
图版 59 1-6. 宽叶 Ji 子草 Silene platyphylla French. , 1. 植株 下部' 2. 植株 上部, 3. 花萼, 4. 花辨和 雄森' 5. 雌翁' 6. 种子, 7-9. 老麟筋 S. ascleptadea Franch. , 7. 植株 上部, 8. 花萼, 9. 毛 放大; 10-14. 丛林 « 子草 S. dumicola W. W. Smith, 10. 栴株 上部, 11. 雄蕊, 12. 花雉, 13. 雄蕊, M. 叶 片部分 放大。 (^锡 R 绘) 
228  云南 植物志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80 厘米。 根数条 簇生, 棒 状肉质 增粗, 长达 25 厘米, 粗达 0.7 厘米, 干时褐 色或红 褐色, 具少数 侧根。 茎单 1, 直立, 具 分枝, 稀不 分枝, 疏被槌 柔毛。 叶卵形 或稀披 针形, 长 2. 5 — 7 厘米, 宽 1.5 — 4 厘米, 先端 急尖、 渐 尖或长 渐尖, 基部 圆或微 心形, 两面平 滑无毛 或粗槌 被毛, 边缘 粗糙或 密生细 缘毛, 基出脉 3 或 5 条, 无 叶柄 或下部 叶具极 短柄。 多 歧聚伞 花序多 花或稀 少花; 花序 梗被具 节腺长 柔毛; 苞片叶 状, 较小, 被具 节腺长 柔毛; 花梗 直立, 长 1 一 3. 5 厘米, 密被具 节腺长 柔毛; 花萼 钟形, 绿 色带紫 红色, 长 1 一 1.3 厘米, 宽 0.4 — 0.7 厘米, 外面 密被带 紫色具 节腺长 柔毛, 萼 脉 10, 色 较深, 不 连合, 萼齿 卵形, 具 短尖; 雌雄 蕊柄长 1 一 2 毫米, 无毛; 花瓣粉 红色、 白色 或稀紫 红色, 长 1:2 — 1.5 厘米, 爪 楔形, 具啮 蚀状耳 或耳不 明显, 基部 无毛, 瓣片 短, 4 深裂, 中裂片 线状长 圆形, 直立略 叉开, 侧裂片 伸展, 较小; 鳞片 4, 缺 刻状; 雄 蕊 稍短于 花瓣, 不伸出 萼外, 花丝 线形, 上部淡 红色, 基部 白色, 无毛, 花药长 圆形, 白 色、 黄色 或稍带 紫色; 子房 长圆状 卵形, 长 2 — 4 毫米, 绿色, 花柱 3, 与 子房近 等长, 不 伸出 萼外。 蒴果 卵形, 与萼近 等长, 6 齿裂; 种子 肾形, 长约 1 毫米, 具多数 小瘤状 突起。 花果期 5 — 9 月 。 分布于 德钦、 中甸、 维西、 丽江、 兰坪、 鹤庆、 大理、 宾川、 洱源、 漾濞、 腾冲、 大 姚、 昆明、 禄劝、 富民、 巧家、 大关、 镇雄, 生海拔 (1 200- ) 2 100-3 800 米的 林下、 林缘、 灌 丛下、 草地、 路边或 田间; 四川西 南部、 贵 州西部 和西藏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宾川。 32. 红齿 蝇子草 (拉 汉种 子植物 名称) 凤齿 女娄菜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ilene phoenicodonta Franch. (1886), (1889); C. L. Tang (1987). Melandrium phoenicodontum (Franch. ) C. Y. Wu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达 60 厘米或 更高。 茎多, 自基部 分枝, 散生短 柔毛。 叶 多数, 下部 和中 部叶宽 卵形, 长 4 一 7 厘米, 宽 2 — 3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 下延入 叶柄, 淡 绿色, 两面在 脉上散 生毛, 其他 无毛, 边缘具 缘毛; 叶柄长 2 — 5 厘米, 具宽的 边缘; 上 部叶卵 形, 近 无柄, 其他与 下部叶 相同。 多花排 列成疏 松的聚 伞圆锥 花序, 第一分 枝通常 延长; 苞 片小, 宽 卵形, 具骤 尖头, 小 苞片披 针形; 花 萼卵状 钟形, 长 0.6 — 0.7 厘米, 萼脉散 生 刚毛, 脉间 无毛, 萼齿 卵形, 深 紫色; 花瓣深 紫色, 伸出 萼外, 长 1 一 1.2 厘米, 爪扇 状 加宽, 成 具缺刻 的耳, 瓣片基 部狭, 2 深裂, 裂片长 线形; 鳞 片小, 长圆状 线形; 花丝 无毛; 子房 卵形, 花柱 3。 蒴果宽 卵形, 与萼近 等长; 种子 肾形, 背 部宽, 具多数 小瘤状 突起。 花果期 7 月 前后。 分布于 鹤庆, 海拔 1 800 米 左右; 四川 亦有。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大 坪子。 标本 未见, 抄自 Franch. (1889). 33. 丛林 蝇子草 (拉 汉种 子植物 名称) 图版 59, 10-14 灌丛 女娄菜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ilene dumicola W. W. Smith (1919). Melandrium dumicolum ( W. W. Smith ) Pax et Hoffm. in Engl. u. Prantl ( 1934 ); Silene asclepiadea Franch. var. dumicola ( W. W. Smith ) C. L. Tang 
石竹科  229  (1987). 二年生 草本, 高 40 — 80 厘米。 根圆柱 状肉质 增粗, 延长, 粗约 0.5 厘米, 具 少数纤 维根, 干时灰 褐色。 茎 通常单 1, 直立, 中部和 上部具 分枝, 被淡色 柔毛, 具多 数叶。 叶 片宽 卵形或 卵形, 长 3 — 6 厘米, 宽 2.5 — 4 . 5 厘米, 先 端近圆 或钝, 具短 尖头, 基部圆 或宽 楔形, 干时淡 绿色, 厚 纸质, 两面 粗糙, 密被 基部增 粗的具 节毛, 边 缘具坚 挺的缘 毛, 中脉 明显, 侧脉 2 — 3 对, 极 细或不 明显; 无 叶柄或 下部叶 具长约 2 毫米 的柄。 多歧 聚 伞花序 顶生, 长达 25 厘米, 宽达 12 厘米, 多花, 第一、 二回 花序梗 极长, 被腺 柔毛; 苞片 叶状, 卵状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较小, 密被 黄褐色 具节腺 柔毛; 花梗 直立, 长 0. 3 — 3 厘米 , 果 时延长 , 密 被具节 腺柔毛 ; 花萼管 状钟形 ,长 1. 2 — 1. 4 厘米, 宽 0. 6-0. 8 厘 米, 淡 绿色, 外 面密被 腺柔毛 , 最后近 无毛, 萼脉 10, 不 连合, 色 较深, 萼齿 卵形, 先 端钝; 雌雄 萼柄长 1.5 — 2 毫米, 无毛; 花瓣 白色, 边缘淡 红色, 长 1.8 — 2 厘米, 爪伸 出 萼外, 狭 楔形, 上 部扩大 成全缘 的耳, 基部 无毛, 瓣 片长约 4 毫米, 4 深裂至 中部, 裂 片长 圆形, 钝, 中裂片 较大; 鳞片狭 匙形或 舌状, 全缘, 长达 2 毫米或 更长; 雄 蕊与花 瓣近 等长或 稍短, 花丝 线形, 无毛, 花药长 圆形; 子房 卵状长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花柱 3 , 伸出 萼外。 蒴果 卵状长 圆形, 与萼近 等长, 6 齿裂, 果萼 基部通 常骤然 收缩; 种子肾 形, 长约 1 毫米, 具 小瘤状 突起。 花果期 6 — 8 月。 分布于 永胜、 中甸, 生海拔 2 300 — 3 000 米的灌 丛下或 草坡。 模式标 本采自 永胜。 与 S. asclepiadea Franch. 差 别大, 本种 叶片厚 纸质, 较宽, 两 面密被 基部增 粗的具 节毛, 先端圆 或钝; 花瓣超 出萼的 1/2 倍; 鳞片 全缘; 而后 者叶片 较薄, 稍狭, 两面无 毛或 被基部 不增粗 的毛, 先端 渐尖; 花 瓣稍超 出萼; 鳞片缺 刻状。 34. 丽江 蝎子草 丽江 女娄菜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ilene lichiangensis W. W. Smith (1919); C. L. Tang (1987). Melandrium lichiangense (W. W. Smith) Hand. -Mazz. (1929) ; Pax et Hoffm. in Engl, et Prantl. (1934).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50 厘米。 根多数 簇生, 狭纺 捶形。 茎 数条, 直立或 上升, 具少 数 分枝, 被红色 具节腺 柔毛。 基生叶 未见; 茎生叶 多数, 叶片卵 形至披 针形, 长 2 — 3. 5 (-6) 厘米, 宽 1 一 1.5 (-3.5) 厘米, 先端 急尖, 具带 紫色的 尖头, 基部楔 形或宽 楔形, 边缘 粗糙, 有时带 紫色, 两面 无毛, 常具多 数点状 突起, 中脉 突起, 侧脉极 细或不 明显, 下部叶 具短宽 的柄, 上部叶 无柄。 二歧聚 伞花序 顶生, 通常具 7 花; 苞片 叶状, 较小, 沿 中脉和 边缘密 被红色 具节腺 柔毛; 花梗 直立, 长 1 一 5 厘米, 密 被红色 具节腺 柔毛; 花萼 钟形, 长 1.2 — 1.5 厘米, 宽 0.5 — 0.8 厘米, 带 紫色, 外面 被红色 具节腺 柔毛, 萼齿长 圆形或 三角状 卵形, 先端钝 或圆, 萼脉 10, 不 连合, 沿脉毛 更密; 雌雄 蕊柄长 1.5 — 2 毫 米, 无毛; 花瓣 红色, 长 1.8 — 2 厘米, 爪 楔形, 上部 扩大成 啮蚀状 宽耳, 基部 无毛, 瓣 片长 0.4 — 0.6 厘米, 2 裂至 1/3 — 1/2, 裂 片近圆 形或长 圆形, 先端具 2 — 3 齿; 鳞片短 四 方形, 具 2 — 3 齿; 雄 蕊稍短 于爪, 花药长 圆形, 花丝 丝状, 基 部突然 加宽, 无毛; 子 房 卵状长 圆形, 长 0.4 — 0.5 厘米, 花柱 3, 与 子房近 等长。 蒴果 卵状长 圆形, 与 萼近等 长, 6 齿裂; 种子 极小, 肾状 圆形, 具多数 小瘤状 突起。 花果期 7 — 8 月。 
230  云南 植物志  分布于 丽江, 生海拔 2 950 — 3 300 米的林 下或公 路边。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35. 更里 蝇子草 洋红 女娄菜 (云 南种植 物名录 ), 红花 女娄菜 (拉汉 种子植 物名称 ), 卡里 蝇子草 (云 南植物 研究) Silene kermesina W. W. Smith (1919); C. L. Tang (1987). Melandrium kermesinum (W. W. Smith) Hand. -Mazz. (1929) ; Pax et Hoffm. in Engl, u. Prantl (1934). 多年生 草本, 高达 60 厘米。 茎 1 一 3, 纤细, 直立, 具 分枝, 干时禾 杆色, 散 生白色 毛。 茎生叶 多数, 叶片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3 — 6 厘米, 宽 1 一 2. 5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长 渐尖, 具 尖头, 基 部圆, 薄 膜质, 两面 粗糙, 疏 被毛, 边缘 具坚挺 的毛; 叶柄 无或具 极 短柄。 二歧或 多歧聚 伞花序 顶生, 通常具 7 花, 排列 疏松, 长达 9 厘米, 宽达 12 厘米; 苞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0.5 — 1.5 厘米, 被腺 柔毛; 花梗长 1 一 6 厘米 ,被腺 柔毛; 花萼筒 状 钟形, 长 1.2 — 1.3 厘米, 带 紫色, 外面 散生腺 柔毛, 萼齿三 角形, 长 达萼长 1/4, 先 端具 膜质、 圆形、 直径 1 毫米的 尖头; 花瓣白 色或黄 白色, 干时 转红, 长 超出萼 0. 5-0.6 厘米, 爪 略宽, 具啮蚀 状耳, 瓣片 卵形, 4 裂达 中部, 裂片四 方状长 圆形, 中裂片 较大; 鳞 片小, 四 方形, 全缘; 花丝 无毛; 子房 卵形, 花柱 3, 与 子房近 等长。 蒴果 卵状长 圆形; 种子 肾形, 有 光泽, 表面具 小瘤状 突起。 花果期 8 月 前后。 分布于 大理、 维西、 德钦, 生海拔 2 700 — 3 200 米的开 旷多石 的山坡 牧场、 林下或 河边; 四 川也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金沙江 一澜沧 江分水 岭的维 西更里 垭口。 36. 滇白前 (植 物名实 图考) 瓦草 (滇 南本草 ), 金柴胡 (丽江 ), 白前 (曲靖 ), 大牛膝 (思茅 ), 洱源 瓦草、 黏 毛瓦草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粘萼蝇 子草、 大 白七、 洱源 蝇子草 ( "图 鉴" 补编 ), 粘 女娄菜 (西 藏植 物志) Silene viscidula Franch. (1886), (1889); Lauener (1965);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C. L. Tang (1987). Melandrium viscidulum (Franch. ) F. N. Williams (1909) ; Diels (1912) ; Hand. - Mazz. (1929) ; 西藏 植物志 (1983) * ; Sinene bodinieri Levi. (1912) , fide Hand. -Mazz. e typo; Silene mairei Levi. (1915), fide Hand. -Mazz. e typo; S. lankogensis Franch. (1886), (1889);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 M. lankognesis (Franch. ) Hand. -Mazz. (1929); Pax et Hoffm. in Engl, et Prantl (1934).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80 厘米。 根数条 簇生, 圆 柱状或 狭纺锤 状肉质 增粗, 长达 15 厘 米, 粗达 1 厘米, 具少数 侧根, 褐 色或黄 褐色。 茎单 1, 直立或 上升, 具分枝 或稀不 分枝, 下 部被短 柔毛, 上部被 具节腺 柔毛。 叶卵形 或卵状 披针形 ,长 2 — 6. 5 厘米, 宽 1 一 3. 5 厘 米, 先 端钝, 有时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楔形或 近圆, 两 面被刚 毛或近 无毛, 密生 缘毛, 中 脉 明显, 具 侧脉, 下 部叶具 短柄, 上部叶 渐尖, 无柄。 多歧聚 伞花序 顶生, 多花; 苞片 小, 叶状, 卵 形至披 针形, 被 具节腺 柔毛; 花梗 直立, 长 0.3 — 1.5 厘米, 果时 延长, 密 被 具节腺 柔毛; 花萼 钟形, 长 0.7 — 1.3 厘米, 宽 0.4 — 0.6 厘米, 外面被 具节腺 柔毛或 有时近 无毛, 萼脉 10, 绿 色或带 紫色, 不 连合, 萼齿卵 形或三 角形, 钝或 急尖, 具狭的 
石竹科  231  膜质 边缘, 生细 缘毛; 雌雄 蕊柄长 1 一 3 毫米, 无毛; 花瓣粉 红色、 紫红色 或白色 ,长 1. 5- 1.8 厘米, 爪狭 楔形, 伸出 萼外, 不明显 具耳, 无毛, 瓣片长 2 — 4 毫米, 2 或 4 深裂, 裂 片狭长 圆形; 鳞片 2, 长 圆形, 全 缘或稍 缺刻; 雄 蕊伸出 萼外, 花药 白色, 长 圆形, 长 1 一 1.5 毫米, 花丝 丝状, 白色, 无毛; 子房 卵状长 圆形, 长 2 — 4 毫米, 花柱 3, 线形, 伸 出 萼外。 蒴果 卵形, 与萼近 等长或 稍短, 6 齿裂, 果萼基 部骤然 收缩; 种子 肾形, 长约 1 毫米, 具瘤状 突起。 花果期 5 — 11 月。 分布于 德饮、 碧江、 福贡、 贡山、 中甸、 丽江、 维西、 鹤庆、 兰坪、 泸水、 大理、 漾 濞、 洱源、 腾冲、 昆明、 禄劝、 富民、 安宁、 宜良、 江川、 蒙自、 文山, 生海拔 1 250 — 3 200 米的 林下、 灌丛 下和草 丛中; 四川、 贵州、 西藏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大 坪子。 37. 耳齿 蝇子草 (云 南植物 研究) Siiene otodonta Franch. (1886), (1889); F. N. Williams (1896); C. L. Tang (1987).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60 (-90) 厘米。 根 未见。 茎 直立, 具多数 分枝, 被白 色短柔 毛; 基生叶 未见; 茎生 叶多, 叶片 卵状披 针形, 长 1.5 — 3. 5 厘米, 宽 0.6 — 1.5 厘米, 先 端 急尖, 具短 尖头, 基部 渐狭, 两面 无毛, 边 缘具短 缘毛, 背面有 时沿脉 散生短 柔毛, 具 短柄。 圆 锥状伞 房花序 顶生或 腋生, 多花, 分枝 延长, 聚伞 花序具 4 一 7 花; 苞片 和小苞 片 线形, 短, 先端 急尖, 边 缘通常 膜质, 密被灰 白色短 柔毛; 花梗 密被短 柔毛; 花萼钟 形, 长 1.2 — 1.5 厘米, 宽 0.5 — 0.6 厘米, 外 面密被 白色短 柔毛, 萼齿 卵形, 通 常带紫 色, 急尖, 具小 尖头, 边缘 膜质, 具细 缘毛; 花瓣淡 红色, 长 1.6 — 2 厘米, 爪上 部扩大 成 扇状、 密生齿 的耳, 无毛, 瓣 片狭, 先端 2 裂, 裂片 线形, 略 叉开; 鳞片 披针状 线形, 延长, 急尖; 花丝 无毛; 子房 卵状长 圆形, 花柱 3。 蒴果 卵形, 长约 1 厘米, 6 齿裂; 种 子 肾形, 具多数 小瘤状 突起。 花果期 9 月 前后。 分布于 鹤庆、 维西, 海拔 2 100~2 5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大 坪子。 38. 心瓣 蝇子草 ( "图 鉴" 补编) 图版 60, 1-4 心瓣 女娄菜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ilene cardiopetala Franch. (1886), (1889)*; Diels (1912);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 C. L. Tang (1987). Melandrium cardio petalum (Franch. ) Hand. -Mazz. (1929); Pax et Hoffm. in En- gl, et Prantl (1934).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50 — 90 厘米。 根数条 簇生, 圆 柱形, 延长, 粗 0.2 — 0.5 厘 米, 有少数 细根, 干 时黄褐 色或黑 褐色。 茎单 1, 自 基部多 分枝, 铺散, 被 白色短 柔毛。 茎生叶 多数, 叶片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2 — 4. 2 厘米, 宽 0.8 — 2 厘米, 先端急 尖或短 渐尖, 具 尖头, 基部宽 楔形, 两 面无毛 或有时 被毛, 具多数 小点状 突起, 边缘具 缘毛, 中 脉在表 面细, 在背面 较宽, 侧脉 极细, 有时沿 中脉散 生毛; 叶 抦短, 疏生 缘毛。 二歧或 多歧聚 伞花序 生于茎 和分枝 先端, 数花, 排列 疏松; 花梗 直立, 长 2 — 6 (-15) 厘米, 常 带 紫色, 密被 白色短 柔毛; 苞片和 小苞片 披针状 线形至 钻形, 叶状, 疏生长 缘毛; 花萼 筒状 棒形, 长 1.5 — 1.8 厘米, 宽 0.3 — 0.5 厘米, 外面 疏被短 柔毛, 有时 密被, 稀近无 毛, 萼脉 10, 紫色, 分离, 脉间 淡绿带 紫色, 萼齿 卵状披 针形, 先 端钝, 具 宽膜质 边缘, 
图版 60 1-4. 心辦 *| 子草 SUene cardioprtala Franch. , 1. 花枝, 2. 花瓣 和雄蕊 ,3. 雌蕊, 4. 种子; 5— 7. 金蝴蝶 S. grandi- flora Franch. , 5. 花, 6. 花瓣和 雄蕊, 7. 雌蕊; 8 — 13. 滇 蝇子草 S. yunnanensis Franch. , 8. 植株 上部, 9- 植株 下部, 10. 花萼, 11. 花瓣和 雄蕊, 12. 雌蕊, 13. 种子。 (肖 溶绘) 
石 竹 科  233  密生细 缘毛; 雌雄 蕊抦长 0.4 — 0.6 厘米, 无毛; 花瓣红 色或粉 红色, 长 2 — 2. 3 厘米, 伸 出 萼外约 1 厘米. 爪狭 楔形, 不伸出 萼外, 上部 扩大成 全缘的 圆耳, 基部 无毛, 瓣片宽 倒 心形, 先端 2 浅裂, 裂片近 圆形; 鳞片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淡 绿色; 雄 蕊伸出 萼外, 花药暗 紫色, 花丝淡 绿色, 无毛; 子房长 圆形, 长 0.4 — 0.5 厘米, 淡 绿色, 花柱 3, 比 子 房长, 白色, 伸出 萼外。 蒴果 卵状长 圆形, 与萼近 等长, 6 齿裂; 种子 肾形, 长约 1 毫 米, 红 色转灰 黑色, 无 光泽, 具多数 短线形 突起。 花果期 7 — 11 月。 分布于 鹤庆、 丽江、 中甸、 大理、 东川、 会泽、 巧家, 生海拔 1 800 — 2 600 米的草 丛中; 四川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鹤庆 牛街。 39. 金蝴蝶 (植 物名实 图考) 图版 60, 5-7 大花 女娄菜 ( "图鉴 "), 大花 蝇子草 ( "图 鉴" 补编) Silene grandiflora Franch. (1886), (1889)* ; F. N. Williams (1896); Diels (1912); Hand. - Mazz. (1929); "图 鉴,, 补编 (1982), inclavi; C. L. Tang (1987). Melandrium grandiflorum (Franch. ) Tsui in "图 鉴,, (1972) * , comb. nud.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60 厘米。 茎单 1, 直立, 自基部 分枝, 枝 纤细, 延长, 被下向 的 白色短 柔毛。 茎生 叶多, 叶 片狭披 针形, 长 2 — 6 厘米, 宽 0.3 — 0.8 厘米, 先 端长渐 尖, 基 部宽楔 形至近 圆形, 两面 无毛, 粗糙, 具多数 小点状 突起, 边缘具 睫毛, 中脉在 叶面 较细, 在叶 背较宽 且散生 白色短 柔毛, 侧脉 极细, 不 明显; 叶 柄无或 近无。 二歧或 多歧聚 伞花序 生于茎 和分枝 先端, 有 1 一 5 花, 排列极 疏松; 花梗 直立, 延长, 长 4 一 8 厘 米, 被下向 白色短 柔毛, 苞片和 小苞片 叶状, 较小和 较狭; 花 萼筒状 棒形, 长 1.7 — 2. 2 厘米, 宽 0.4 — 0.6 厘米, 外 面被下 向或弯 曲的细 柔毛, 萼脉 10, 不 明显, 常呈 紫色, 沿 脉毛 较密, 萼齿三 角形, 急尖, 边缘 膜质, 有细 缘毛; 雌雄 蕊柄长 0.5 — 0.8 厘米, 无毛; 花瓣 红色, 长 2 — 2. 5 厘米, 伸出 萼外约 1 厘米, 爪狭 楔形, 不伸出 萼外, 具 圆形、 啮蚀 状 的耳, 基部 无毛, 瓣 片宽倒 卵形, 2 浅裂, 裂片近 圆形; 鳞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雄蕊 不伸出 萼外, 花药长 圆形, 花丝 丝状, 无毛; 子房长 圆形, 长 0.4 — 0.5 毫米, 花柱 3, 比 子 房长, 稍伸出 萼外。 蒴果 卵状长 圆形, 基部具 长柄, 6 齿裂; 种 子肾状 圆形, 褐色, 有 钝瘤状 突起。 花果期 7 — 9 月。 分布于 鹤庆、 丽江、 永胜, 生海拔 2 000 — 2 300 米的灌 丛中、 草坡或 村边。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 • 40- 滇 蝇子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60, 8-13 猪葛根 (丽江 ) Silene yunnanensis Franch. (1886), (1889); F. N. Williams ( 1896 ); Diels (1912); Hand. -Mazz. (1929); "图 鉴,, 补编 (1982), inclavi, C. L. Tang (1987).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60 厘米。 根数条 簇生, 圆 柱形, 长达 20 厘米, 粗达 0.6 厘米, 具 少数侧 根和纤 维根。 茎单 1, 直立, 自基部 分枝, 多叶, 被下向 白色短 柔毛。 茎生 叶多, 叶 片狭披 针形, 偶有狭 卵形, 长 2 — 4 (-7) 厘米, 宽 0.3 — 0.7 ( — 1) 厘米, 先 端渐尖 或长 渐尖, 基 部宽楔 形或近 圆形, 表面 无毛, 粗糙, 具多 数点状 突起, 背面 密被短 柔毛, 沿脉毛 更密, 极稀近 无毛, 边缘常 内卷, 密生细 缘毛, 基出脉 1 一 3 (— 5), 在叶面 微凹, 背面 突起, 有 时具不 明显的 侧脉; 叶 柄无。 二歧或 多歧聚 伞花序 生于茎 和分枝 先端, 有 
234  云南 植物志  数花, 排列 紧密; 花梗 直立, 缩短, 长 0.3 — 1 厘米, 密被 硬毛; 苞片和 小苞片 叶状, 较 小; 花 萼筒状 棒形, 长 1.2 — 1.6 厘米, 宽 0.4 — 0.6 厘米, 萼脉 10, 明显, 紫色, 分离, 沿 脉密被 硬毛, 脉间 绿色, 近 无毛, 萼齿 卵状三 角形, 急尖, 边缘宽 膜质, 密生细 缘毛; 雌雄 蕊柄长 0.3 — 0.4 厘米, 无毛; 花瓣 粉红色 或淡紫 红色, 花 1.7 — 2 厘米, 伸 出萼外 0.8—1厘米, 爪狭 楔形, 稍 伸出, 无明显 的耳, 基部 无毛, 瓣 片宽倒 卵形, 2 浅裂, 裂 片近 圆形; 鳞片长 圆形, 长 1 一 1.5 毫米; 雄 蕊伸出 萼外, 花药长 圆形, 黄色, 花丝 丝状, 白 色或带 红色, 无毛; 子房长 圆形, 长 0.4 — 0.5 厘米, 淡 绿色, 花柱 3, 淡黄 绿色, 伸 出 萼外。 蒴果长 圆形, 伸出 萼外, 具 0. 2-0. 3 厘米 的柄, 先端 6 齿裂; 种子 肾形, 长 0. 5- 1 毫米, 红 褐色, 成 熟时灰 褐色, 具钝 的瘤状 突起。 花果期 6 — 9 月。 分布于 鹤庆、 丽江、 中甸、 德钦、 洱源, 生海拔 2 400 — 3 9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下、 草 坡或 田间、 路旁。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瓜 拉坡。 41. 沧江 蝇子草 (云 南植物 研究) 图版 61, 1—4 沧江 女娄菜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滇西 蝇子草 (拉 汉种 子植物 名录) Sinene monbeigii W. W. Smith (1919); C. L. Tang (1987). Silene cardioprtala Franch. var. deqenensis C. Y. Wu ex C. Y. Wu et C. L. Tang (1982), p. p. excl. fig. 7. quoad T. T. Yu 14141; Melandrium monbeigii (W. W. Smith) C. Y. Wu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50 厘米。 根狭 纺锤状 增粗, 延长。 茎 数条, 近 直立, 自 基部多 分枝, 被 白色腺 毛和短 柔毛。 基生叶 早落; 茎生叶 多数, 叶 片倒披 针形, 稀倒 卵形, 长 1 一 2. 5 厘米, 宽 0.4 — 0.8 厘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具小 尖头, 基部 楔形, 两 面疏被 柔毛, 边 缘具短 缘毛, 中 脉细, 侧脉不 明显, 叶柄极 短或近 无柄。 二歧或 多歧聚 伞花序 顶生, 有 3 — 7 花; 花序 梗长, 密被腺 柔毛; 苞片 叶状, 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长 0.2—0. 8 厘米; 花梗 直立, 长 0.5 — 2 厘米, 密被腺 柔毛; 花 萼筒状 棒形, 长 1.4 一 1.6 厘米, 宽 0.25 — 0.4 厘米, 外 面被腺 柔毛, 萼脉 10, 带 紫色, 分离, 沿脉毛 较密, 萼齿三 角形, 急尖或 钝, 边缘宽 膜质, 具极短 和细的 缘毛; 雌雄蕊 柄长 6 — 7 毫米, 无毛; 花瓣粉 红色, 长 1. 4- 1.7 厘米, 爪狭 楔形, 稍伸出 萼外, 不 具耳, 无毛, 瓣片倒 卵形, 2 浅裂, 具稀疏 的啮蚀 状, 有时 两侧中 部以下 或近基 部各具 1 小齿; 鳞片半 圆形, 全缘; 雄 蕊伸出 萼外, 花药 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花丝 无毛; 子房 卵状长 圆形, 长 0.2 — 0.3 厘米, 花柱 3, 伸出萼 外。 蒴果 卵状长 圆形, 与萼 等长或 稍长, 6 齿裂, 具长 5 — 6 毫米 的柄; 种 子肾状 圆形, 长 约 1 毫米, 具瘤状 突起。 花果期 5 — 8 月 。 分布于 德饮、 中甸、 维西、 洱源, 生海拔 1 900 — 3 000 米的 林下或 岩坡; 四川 也产。 模式标 本采自 澜沧江 河谷。 42. 粉花 蝇子草 (拉 汉种 子植物 名称) Silene rosiflora F. K. Ward ex W. W. Smith (1913); C. L. Tang -(1984). Silene saluueenense W. W. Smith (1919); Melandrium salxveenense ( W. W. Smith) Pax et Hoffm. (1934) ; 5. cardiopetala Franch. var. deqenensis C. Y. Wu ex C. Y. Wu et C. L. Tang (1982) * , p. p. quoad typo tantum.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30 厘米。 根 1 一 2, 狭纺锤 状肉质 增粗, 长达 I 5 厘米, 粗达 0. 8 
图版 61 1一 4 . 沧江 蝇子草 Silenemonbeigii W. W. Smith, 1. 植株 h 部, 2. 花难和 雄恋' 3. 子房, 4. 种子; 5—9. 长花 蝇子草 S. longiuscula C. Y. Wu et C. L. Tang, 5, 植株 t 部' 6. 花辧和 雄蕊, 1- 子房' 8. 果和 果零, 9- 种 10. 叶背 放大。 (肖 溶绘) 
236  云南 植物志  厘米, 具少数 侧根, 干时黄 褐色。 茎 数条, 近直立 或平卧 ,自 基部多 分枝, 密被 白色短 柔毛。 基生叶 未见; 茎生叶 多数, 叶片披 针形, 长 1 一 2. 5 厘米, 宽 0.4 — 1 厘米, 先端 急尖, 具 尖头, 基部 楔形, 两面 粗糙, 被 白色短 柔毛, 背面 较密, 边缘 密生短 缘毛, 中 脉细, 侧脉不 明显, 叶 柄无或 近无。 二歧或 多歧聚 伞花序 顶生, 3 至 多花, 排列 稀疏; 苞 片 叶状, 披 针形至 钻形, 较小; 花梗 直立, 长 0.5 — 3 (— 4) 厘米, 密被腺 柔毛; 花萼筒 状 棒形, 长 1.4 一 1.7 厘米, 宽 0.25 — 0.4 厘米, 外面 密被腺 柔毛, 萼脉 10, 深 紫色, 分 离, 脉间 绿色, 毛较 稀疏, 萼齿三 角形, 急尖, 边缘 膜质, 具细 缘毛; 雌雄 蕊柄长 6 — 7 毫米, 无毛; 花瓣粉 红色, 长 1.5 — 1.8 厘米, 爪 匙形, 伸出 萼外, 上部 扩大成 宽耳, 无 毛, 瓣片倒 心形, 2 裂至 1/3, 裂片近 圆形, 全缘或 不规则 的浅波 状或啮 蚀状; 鳞 片小, 长 圆形, 长 1 一 1.5 毫米; 雄 蕊伸出 萼外, 比 爪长,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2 毫米, 淡 紫色, 花丝 线形, 下部略 增粗, 无毛; 子房长 圆形, 长 3 — 5 毫米, 花柱 3, 伸出 萼外。 蒴果卵 状长 圆形, 与萼近 等长或 稍短, 6 齿裂, 具长约 5 毫米 的柄; 种 子肾状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具瘤状 突起。 花果期 5 — 7 月。 分布于 德钦、 宾川, 生海拔 1 960 — 2 600 米的松 林下; 灌丛 下或流 石滩。 模 式标本 采自 德钦阿 墩子。 43. 长花 蝇子草 图版 61, 5-10 Silene longiuscula C. Y. Wu et C. L. Tang in Addenda * . 多年生 草本, 高大。 根 未见。 茎 直立, 多 分枝, 密被向 下白色 柔毛, 上部混 生具节 腺 柔毛。 茎生叶 多数, 叶片披 针形、 狭 披针形 或狭椭 圆形, 长 2 — 4. 5 厘米, 宽 0.5 — 1.2 厘米, 先端 急尖, 具 长的小 尖头, 基部楔 形或宽 楔形, 两面被 基部增 粗的具 节毛, 边缘 密生 缘毛, 中脉 在表面 微凹, 在背 面隆起 且毛被 较密, 侧脉 1 一 2 对, 极 细或不 明显; 叶 柄短、 宽, 长 1 一 3 毫米, 密生 具节长 缘毛。 二歧或 多歧聚 伞花序 顶生, 3 — 15 花; 花序 梗密生 具节腺 柔毛; 苞片的 小苞片 叶状, 线状披 针形至 钻形, 长 0.3 — 0.6 厘米, 边缘和 中 脉密被 具节腺 柔毛; 花 梗直立 或有时 弯曲, 长 2 — 3. 5 厘米, 密被 具节腺 柔毛; 花萼管 状, 长 3 — 3. 3 厘米, 宽约 0.4 厘米, 萼齿 卵状三 角形, 先端圆 或钝, 边缘宽 膜质, 密生 细 缘毛, 萼脉 10, 紫色, 分离, 沿 脉密被 具节腺 柔毛, 脉间 绿色, 散生 具节腺 柔毛; 雌 雄 蕊柄长 1.5 — 1.8 厘米, 无毛; 花瓣粉 红色, 长 2. 8 — 3 厘米, 爪狭 楔形, 伸出 萼外, 上 部 无耳, 基部 无毛, 瓣 片狭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1 一 1.2 厘米, 4 裂片, 中 裂片近 方形, 长 为 瓣片的 1/3, 全缘或 有时具 缺刻或 浅裂, 侧裂片 位于瓣 片下部 1/4 处, 线形, 长约 1.5 毫米; 鳞 片小, 近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全缘; 雄蕊 与爪近 等长, 伸出 萼外,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花丝 丝状, 无毛; 子 房狭椭 圆状长 圆形, 长 0.8 — 1 厘米, 花柱 3, 伸出 萼外。 蒴果狭 卵形, 伸出 萼外, 6 齿裂, 具 长柄; 种子 (未 成熟) 肾状近 圆形, 长约 1 毫 米, 具多 数瘤状 突起。 花果期 7 — 9 月。 产于 元谋, 生海拔 1 600 — 1 800 米的山 坡灌丛 草地。 模式标 本采自 元谋。 44. 红茎 蝇子草 (云 南植物 研究) 图版 56, 4-10 九子参 (大理 ), 红茎 女娄菜 (拉 汉种 子植物 名称) Silene rubicunda Franch. (1886), (1889); Diels (1912); C. L. Tang (1987). Melandrium rubicundum (Franch. ) Hand. -Mazz. (1929) ; Pax et Hoffm. in Engl. 
石竹科  237  u. Prantl. (1934) ; Silene rubicunda var. revoluta Franch. (1889) ; M. rubicundum var. revolutum (Franch. ) C. Y. Wu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60 厘米。 根数条 簇生, 圆 柱形, 长达 25 厘米, 具少数 侧根和 纤 维根, 有 时圆柱 根的末 端肉质 增粗, 长达 6 厘米、 粗达 1 厘 米的纺 锤根。 茎单 1, 直立, 自基部 分枝, 被短柔 毛和小 腺毛。 茎生叶 多数, 叶片线 状披针 ^或 披针状 线形, 长 2. 5 — 5 厘米, 宽 0.2 — 0.5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基部 楔形, 两面 粗糙, 具点状 突起, 密被 短 柔毛, 边缘 加厚, 密具 缘毛, 中 脉粗, 在背面 隆起, 毛被 更密, 有时具 1 对基生 侧脉, 无 叶柄。 二歧或 多歧聚 伞花序 顶生, 少至 多花; 苞片和 小苞片 叶状, 披针状 线形至 钻形, 小; 花梗 直立, 长 0.5 — 2 (-5) 厘米, 密被小 腺毛; 花 萼筒状 棒形, 长 1.5 — 2 厘米, 宽 0.3 — 0.5 厘米, 萼齿 卵形, 先端圆 或钝, 边缘 膜质, 具疏 缘毛, 萼脉 10, 紫色, 分离, 被小 腺毛, 脉间 绿色, 散生小 腺毛; 雌雄 蕊柄长 0.5 — 0.7 (— 1) 厘米, 无毛; 花 瓣粉红 色, 长 1.8 — 2. 3 厘米, 爪 楔形, 伸出 萼外, 上 部扩大 成耳, 无毛, 瓣 片宽倒 卵形, 4 深 裂, 中 裂片倒 卵形, 长为 瓣片的 1/3, 全缘, 侧裂 片小, 披针状 线形, 位于瓣 片的近 基部; 鱗片倒 卵形, 长约 1 毫米; 雄 蕊伸出 萼外, 略长 于爪,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紫 红 色或粉 红色, 花丝 线形, 白色, 无毛; 子房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0.5 — 0.7 厘米, 淡黄绿 色, 花柱 3, 白色, 伸出 萼外。 蒴果 卵状长 圆形, 长 0.7 — 1.2 厘米, 伸出 萼外, 6 齿裂, 具长 0.4 — 1 厘米 的柄; 种 子圆状 肾形, 长约 1 毫米, 灰 黑色, 两侧具 短线形 突起, 背部 具 圆锥状 乳突。 花果期 3 — 9 月。 分布于 鹤庆、 宾川、 大理、 下关、 洱源、 丽江、 中甸、 永胜、 会泽, 生海拔 1 500 — 3 1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下、 草坡及 田边、 路旁; 四川、 西藏 也有。 模 式标本 采自鹤 庆大坪 子。 45. 纺锤根 蝇子草 ("图 鉴" 补编) 粉花 女娄菜 (西藏 植物志 ), 小块根 女娄菜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观 音送子 (大 理) Sinene napuligera Franch. (1889) ; Diels (1912) ; Breslau et Limpr. in Fedde (1922);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C. L. Tang (12987). Melandrium napuligerum (Franch. ) Hand. -Mazz. (1929) ; 西藏 植物志 (1983)*.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30 厘米。 根 1 至数条 簇生, 粗壮, 先端 肉质增 粗成长 3_8厘 米、 直径达 1 厘 米的纺 锤根。 茎多, 纤细, 上升, 自 基部多 分枝, 被 白色短 柔毛。 茎生 叶 多数, 叶片 线状披 针形, 长1一2.5 (-3) 厘米, 宽 0.3 — 0.5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楔形, 两面 粗糙, 被 白色短 柔毛, 边缘具 缘毛, 具 1 脉, 在表面 微凹, 在背面 隆起, 无 叶柄。 二歧或 多歧聚 伞花序 顶生, 少至 多花; 苞片和 小苞片 叶状, 线状披 针形至 钻形, 小, 密 被腺柔 毛和短 柔毛; 花梗 直立, 长 0.5 — 1.5 (-2.5) 厘米, 密被腺 柔毛; 花萼 筒状棒 形, 长 1.5 — 1.8 厘米, 宽 0.2 — 0.4 厘米, 萼齿三 角形, 急尖, 紫色, 边缘 膜质, 具缘 毛, 萼脉 10, 紫色, 分离, 密被腺 柔毛, 脉间 绿色, 疏被腺 柔毛; 雌雄 蕊柄长 0.3 — 0.6 厘米, 无毛; 花瓣粉 红色, 长 1.8 — 2. 3 厘米, 爪狭 楔形, 伸出 萼外, 上部 不明显 具耳, 无毛, 瓣片倒 卵形, 2 裂至 1/3, 裂片 卵形, 两 侧近基 部各具 1 小齿; 鳞片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雄 蕊稍长 于爪, 伸出 萼外,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花丝 无毛; 子房卵 状长圆 
238  云南 植物志  形, 长 0.3 — 0.5 厘米, 花柱 3, 稍超 出爪, 伸出 萼外。 蒴果 卵状长 圆形, 稍伸出 萼外, 6 齿裂, 具 长柄; 种 子圆状 肾形, 长约 1 毫米, 具 多数短 线形的 突起。 花果期 5 — 7 月。 分布于 洱源、 大理、 中甸、 德钦、 东川、 巧家, 生海拔 900 — 2 540 米 的山坡 草地、 路 边; 青海、 四川、 西藏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摩 梭营。 46. 糙叶 蝇子草 (拉 汉种 子植物 名称) Silene trachyphylla Franch. (1886), (1889); Diels (1912); C. L. Tang (1987). Silene trachyphylla var. stenophylla Franch. (1889) ; Melandrium trachy phyllum (Franch. ) C. Y. Wu, cum var. steno phyllum (Franch. ) C. Y. Wu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60 厘米。 茎单 1, 直立, 自基部 分枝, 被 白色短 柔毛。 叶 多数, 下部 紧靠, 上部 疏离, 叶片 披针状 线形, 长 3 — 6 厘米, 宽 0.2 — 0.5 (— 0.8) 厘米, 先 端 渐尖或 锐尖, 基部 楔形, 两面 粗糙, 具 多数点 状突起 和被短 柔毛, 边缘 加厚, 生短缘 毛, 中 脉粗, 在 表面微 凹入, 在背 部隆起 和毛被 较密, 无 叶柄。 二 歧或多 歧聚伞 花序顶 生, 具 数花; 苞片 叶状, 较小; 小苞片 线形至 钻形; 花梗 直立, 长 1 一 1.5 (— 3) 厘米, 被小 腺毛; 花 萼筒状 棒形, 长 1.5 — 1.8 (-2.5) 厘米, 宽 0.2 — 0.4 厘米, 外面 被伸展 的毛 和散生 腺毛, 萼齿 卵状三 角形, 先 端钝, 边缘 膜质, 具 缘毛, 萼脉 10, 紫色, 脉间 绿色; 雌雄蕊 柄长约 0.6 厘米, 无毛; 花瓣 红色, 长 1.5 — 1.8 厘米, 爪伸出 萼外, 狭楔 形, 不明显 具耳, 无毛, 瓣片倒 卵形, 2 裂, 裂片 卵形, 钝, 全缘; 鳞片披 针形, 急尖; 雄 蕊稍长 于爪, 花丝 线形, 无毛; 子房 卵状长 圆形, 长 0.3 — 0.4 厘米, 花柱 3, 伸出萼 外。 蒴果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1 一 1.2 厘米, 比 萼长, 6 齿裂, 具 近等长 的柄; 种子 圆状肾 形, 长约 1 毫米, 黑色, 具多数 短线形 突起。 花果期 8 — 10 月。 分布于 鹤庆、 中甸、 大理, 生海拔 2 400 — 2 600 米的 山坡灌 丛下; 青海、 四川、 西 藏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大 坪子。 47. 哈巴 蝇子草 Silene habaensis H. Chuang in Addenda.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50 厘米。 根 未见。 茎 直立或 上升, 纤细, 干时带 紫色; 自基部 多 分枝, 疏 被向下 白色短 柔毛。 基生叶 早枯; 茎生叶 多数, 叶片 线形, 长 2 — 4. 5 厘米, 宽 0.5 — 1 (一 2) 毫米, 先端 急尖, 基 部截形 和边缘 膜质, 两面 无毛, 边缘常 反卷, 仅近 基 部具细 缘毛, 叶脉 1, 在背面 粗壮且 隆起, 有时 疏生短 柔毛, 在表面 微凹, 无 叶柄。 二 歧 或多歧 聚伞花 序少至 多花, 顶生, 排列 疏松; 花序梗 被向下 白色短 柔毛; 苞片 和小苞 片 线形至 钻形, 长 0.3 — 1 厘米, 其 他同茎 生叶; 花梗 直立, 纤细, 长 2 — 11 厘米, 被向 下 白色短 柔毛; 花 萼筒状 棒形, 长 1.4 一 1.6 (-1.8) 厘米, 宽 0.2 — 0.4 厘米, 外面疏 被短 柔毛, 萼齿 卵形, 先 端钝, 边缘宽 膜质, 密生细 缘毛, 萼脉 10, 分离, 深 紫色, 脉 间淡 绿色; 雌雄 蕊柄长 5 — 6 毫米, 无毛; 花瓣粉 红色, 长 1.6 — 2 厘米, 爪狭 楔形, 稍 伸出 萼外, 上部 扩大成 圆耳, 基部 无毛, 瓣 片宽倒 卵形, 2 浅裂, 裂片近 圆形; 鳞 片小, 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雄 蕊伸出 萼外, 比 爪长,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花丝 丝状, 无毛; 子 房狭长 圆形, 长 3 — 5 毫米, 花柱 3, 伸出 萼外。 蒴果 卵状长 圆形, 稍伸出 萼外, 6 齿裂, 具 较之短 的柄; 成 熟种子 未见。 花果期 8 — 9 月。 分布于 中甸、 丽江, 生海拔 1 800 — 2 800 米 的山坡 砂地或 疏林中 草地。 模式 标本采 
石竹科  239  自中甸 哈巴。 48. 双舌 蝇子草 (拉 汉种 子植物 名称) 图版 62, 1-4 二舌 女娄菜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ilene bilingua W. W. Smith (1919); C. L. Tang (1987). Melandrium bilinguum (W. W. Smith ) Pax et Hoffm. in Engl. u. Prantl. (1934). 多年生 草本, 高 SO — SO (-80) 厘米。 根 数条, 狭 纺锤状 增粗, 长达 I 3 厘米, 粗约 0.5 厘米, 具少数 侧根, 干时灰 褐色。 茎 1 一 2, 直立, 自 基部多 分枝, 被 白色短 柔毛, 上 部毛 较密并 混生小 腺毛。 基生叶 未见; 茎生叶 多数, 叶片 线形, 长 2 — 3 (— 5) 厘米, 宽 0. 5-1.5 (-3) 毫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渐狭, 稍 连合, 两面 无毛, 边缘仅 在近基 部具细 缘毛, 叶脉 1, 稍 隆起, 无 叶柄。 多歧聚 伞花序 顶生, 有 7 — 15 (-20) 花, 排列 疏松; 花序梗 延长, 达 22 厘米, 被短柔 毛和腺 柔毛; 苞片和 小苞片 叶状, 线形至 钻形, 小, 被 腺 柔毛; 花梗 直立, 长 0.5 — 5 厘米, 密被腺 柔毛; 花萼 卵状长 圆形, 先 端圆, 边 缘宽膜 质, 密生细 缘毛, 萼脉 10, 紫色, 分离, 脉间 绿色; 雌雄 蕊柄长 1 一 2 毫米, 无毛; 花瓣 粉红 色或淡 紫色, 长 1. 5 — 1. 7 厘米, 爪倒 卵状披 针形, 伸出 萼外, 上部 扩大成 宽耳, 耳 边缘 具多数 细齿, 基部 无毛, 瓣片 下部四 方形, 长 1 一 1 . 5 毫米, 上部 2 线形 裂片, 长 2^ 5 — 3. 5 毫米; 鳞 片小, 长 方形, 全缘或 常具微 缺刻; 雄蕊稍 伸出萼 外或不 伸出, 比 爪短, 花 药长 圆形, 长不足 1 毫米, 花丝 线形, 无毛; 子房 倒卵形 或狭倒 卵形, 长 3 — 5 毫米」 花 柱 3, 稍 伸出或 不伸出 萼外。 蒴果 卵状长 圆形或 卵形, 与萼近 等长, 6 齿裂, 具极 短柄; 种子 肾状近 圆形, 长约 1 毫米, 黑色, 具多数 短线形 突起。 花果期 6 — 8 月。 分布于 德钦、 中甸, 生海拔 3 loo 一 3 600 米的 草坡、 路边、 水沟 边或岩 石间; 四川、 西藏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钦白 马山。 49. 蝇子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62, 5-7 高雪轮 ( "图 鉴" 补编 ), 捕 虫瞿麦 (通泽 ) Silene armeria L. (1753); "图 鉴" 补编 (1982)*; Griers. in Griers. et Long (1984). 一年生 草本, 高 30 — 50 厘米。 主根圆 锥形, 长约 5 厘米, 上 部粗约 0.6 厘米, 具多 数侧 根和纤 维根, 干时黄 褐色。 茎单 1, 直立, 具 分枝, 密 生叶, 无毛 或被疏 柔毛。 叶多 数, 叶片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2.5 — 7 厘米, 宽 0. 7 — 3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基部微 心形, 抱茎, 两面 无毛, 无 缘毛, 中脉 在背面 突起, 侧脉 数对, 极细或 有时不 明显, 中 部叶 最大, 均 无柄。 多歧 聚伞花 序呈伞 房状, 顶生, 多花; 花序梗 延长, 无毛; 甚片卵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叶状, 较小; 小苞片 线状披 针形至 钻形, 长 1.5 — 3 毫米, 急 尖或渐 尖, 膜质, 无毛; 花梗 缩短, 直立, 长 0.2 — 0.5 (— 1.5) 厘米, 无毛; 花 萼管状 棒形, 长 1.3 — 1.5 厘米, 无毛, 萼齿先 端圆, 具 宽膜质 边缘, 萼脉 10, 分离; 雌雄 蕊柄长 0. 7- 0.9 厘米, 无毛; 花 瓣粉红 色或淡 紫色, 长 0.9 — 1.2 厘米, 爪狭 楔形, 不伸出 萼外, 不 具耳, 无毛, 瓣片倒 卵形, 长 0.4 — 0.6 厘米, 全 部伸出 萼外, 先端 微缺; 鳞片线 状披针 形, 长 0.2 — 0.3 厘米, 深 紫色; 雄 蕊伸出 萼外, 花药长 圆形, 黄色, 花丝 无毛; 子房长 圆形, 长 0.4 — 0.5 厘米, 花柱 3, 伸出 萼外。 蒴果长 圆形, 不 伸出萼 外或稍 伸出, 6 齿 
石竹科  241  裂, 具长 0.5 — 0.9 厘米 的柄; 种子 肾形, 长约 0.5 毫米, 黑色, 具多数 短线状 突起。 花果期 5 — 7 月 。 昆明 地区有 栽培; 我 国广泛 栽培作 观赏。 原产 欧洲。 15- 王不 留行属 Vaccaria Medic. 一年或 二年生 草本, 全株 无毛, 灰 绿色。 茎 直立, 上部 二叉状 分枝。 叶 对生, 卵形 或 卵状披 针形, 基部 合生, 具 1 脉; 托 叶无。 花 多数, 排列 成伞房 状聚伞 花序或 圆锥状 聚伞 花序, 花具 长梗; 花萼 卵状圆 筒形, 具 5 条翅状 脉棱, 合生, 顶端 5 齿裂, 花后下 部 膨大, 先端 狭窄; 花瓣 5, 粉 红色, 比 萼长, 下部具 长爪, 喉 部无附 属物; 雄蕊 10, 不 伸出 萼外; 子房椭 圆形, 1 室, 具多数 胚珠, 花柱 2。 蒴 果卵圆 形或近 球形, 藏于 萼内, 基部 4 室, 顶端 4 齿裂, 具多数 种子; 种子近 球形, 表面 具多数 细瘤状 突起。 4 种, 分布 于欧、 亚、 美三洲 的温带 地区。 我国产 1 种, 分布于 华北、 华中和 西南地 区。 1. 王 不留行 (本草 纲目) 图版 63, 1-4 麦兰菜 (植 物名实 图考) Vaccaria segetalis (Neck. ) Garcke in Aschers. (1864); "图 鉴" (1972) " ; 秦岭植 物志 (1974);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75)'; 西藏 植物志 (1983)'. Saponaria vaccaria L. (1753) ; DC. (1824); Edgew. et Hook. f. (1874); Franch. (1884) ; Hemsl. (1886) ; S. segetalis Neck. (1768) ; Vaccaria pyramidata Medic. (1789); Hegi (1912)* ; Chcter in Tutin (1964). 一或 二年生 草本, 高 20 — 30 厘米, 全 株平滑 无毛, 呈灰 绿色。 主根圆 锥形, 延长, 下部具 少数分 枝和纤 维根, 呈灰 黄色。 茎 直立, 圆 筒形, 中空, 上部 二叉状 分枝。 叶片 卵状披 针形、 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2 — 6 (— 9) 厘米, 宽 1 一 2 (-2.5)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圆或近 心形, 略 抱茎, 全缘, 两 面呈粉 绿色, 中脉 在背面 隆起, 侧脉 不 明显; 叶 柄无。 聚 伞花序 顶生, 多花; 苞片 叶状, 较小; 小苞片 披针状 线形至 钻形, 呈 膜质; 花梗 直立, 长 1.5 — 5 厘米; 花萼 卵状圆 筒形, 长 1 一 1.2 厘米, 宽 0.5 — 0.7 厘米, 花长达 1.5 厘米, 宽达 1 厘米, 具 5 条翅状 突起的 脉棱, 脉及 其两侧 绿色, 脉棱间 膜质, 呈绿 白色, 萼齿 5, 三 角形, 锐尖, 具小 尖头, 边缘 膜质; 花瓣粉 红色, 瓣 片长倒 卵形, 长 1.4 一 1.7 厘米, 先端 常具不 规则的 小齿, 下部 渐狭成 长爪, 爪淡 绿色; 雄蕊 10, 与萼 近 等长; 子房长 圆形, 长 3. 5 — 4. 5 毫米, 花柱 2, 线形, 比子 房长。 蒴果 宽卵形 或近球 形, 比 萼短, 长 0.9 — 1.2 厘米, 顶端 4 裂达 1/4 一 1/3, 基部 4 室, 有数枚 种子; 种子近 球形, 直径为 2 毫米, 黑色, 表面 具多数 细瘤状 突起。 花果期 5 — 7 月。 分布于 师宗, 生海拔 1 680 米 左右的 石灰山 杂灌木 林下岩 石上; 我 国除华 南外, 各省 区均有 分布。 欧、 亚温 带地区 也有。 种子 入药, 有行血 调经、 利尿、 通乳的 功效; 外用能 止血、 镇痛。 
, 图 1—4. 王 不留行 Vaccaria segetalis (Necx. ) Garcke, Psammosilene tunicoides W. C. Wu et C. Y. Wu,  版 63 1. 植株 上部, 2. 花 外形, 3. 雌蕊, 4 . 种子; 5 — 8. 金铁锁 5. 植株, 6. 花 外形, 7. 果, 8. 果 纵剖示 种子。 (吴锡 麟绘) 
石竹科  243  16. 石竹属 Dianthus L. 草本, 通常多 年生, 稀一 年生或 为半灌 木状。 叶 对生, 狭; 托 叶无。 花大, 美丽, 有 时具 芳香, 单个 顶生或 腋生, 有 时排列 成聚伞 花序或 聚生成 头状; 具 苞片; 小苞片 2 至 数枚, 叶 状或鳞 片状, 覆瓦 状排列 于花萼 基部; 花萼 合生, 圆 筒形, 5 齿裂, 具多 数密集 排列的 纵脉; 花瓣 5, 瓣 片顶端 具不规 则的齿 裂或细 裂成流 苏状, 稀 全缘, 具 长爪, 爪顶 部无鳞 片状附 属物; 花盘延 伸成长 的雌雄 蕊柄; 雄蕊 10, 下 位生; 子房 1 室, 花柱 2。 蒴 果圆筒 形或卵 球形, 先端 4 齿裂或 4 瓣裂, 具多数 种子; 种子 椭圆形 或近圆 形或呈 盘状, 平 或凹, 覆瓦状 着生于 柱状胎 座上, 表 面常具 极细的 条纹; 胚 直立。 约 300 种, 主 产于地 中海, 欧洲、 亚 洲和非 洲均有 分布。 我国约 16 种, 南北 均产; 云南有 5 种, 多为栽 培和变 野生。 可供 药用, 大部 分为庭 园观赏 植物。 分种 检索表 1 (4) 聚 伞花序 密集成 头状, 花梗 极短。 2 (3) 叶片披 针形; 花序梗 极短, 花梗长 0.2 — 0.5 (-1) 厘米; 小苞 片先端 芒状长 渐尖, 与 花萼近 等长 1. 十样镩 barbatus 3 (2) 叶片 线状披 针形; 无花 序梗和 花梗; 小苞片 先端长 渐尖, 比萼短 2- 头 序石竹 D. carthusianorum 4 (1) 花单个 顶生和 腋生, 稀 2 — 3 朵 聚生, 花 梗长。 5 (6) 花较 粗大, 花萼长 2. 5-3 厘米, 萼筒粗 1. 2-1. 5 厘米, 花瓣长 3. 5 — 4 厘米 3. 廨 香石竹 D. caryophyllus 6 (5) 花较 纤细, 花萼长 1.5 — 2 厘米, 萼筒粗 0.4 — 0.6 厘米, 花解长 2. 5 — 3. 5 厘米。 7 (8) 每茎 多花, 排 列成圆 锥状; 小苞 片先端 芒状长 渐尖, 长过花 萼中部 以上; 花辧顶 端具不 规则的 粗齿 4. 石竹 D. chinensis 8 (7) 每茎 1 一 3 花; 小 苞片先 端急尖 或钝, 长不过 花萼的 1/3; 花辦 顶端具 不规则 的尖齿 5. 林石竹 D. sylvestris 1. +样锦 (云南 土名,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64, 1-4 须 苞石竹 ( "图 鉴" 补编 ), 羊花 (丽江 ), 蝴蝶花 (广南 ), 五 彩石竹 Dianthus barbatus L. (1753); DC. (1824); Hemsl. (1886); H. C. Friedrich (1979)* ; "图 鉴" 补编 (1982), inclavi; Griers. in Griers. et Long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50 厘米或 更高。 主根圆 柱形, 渐狭, 具侧 根和纤 维根; 根 茎长, 具 多数干 枯的叶 残基。 茎 直立, 粗壮, 单 1, 稀 2 — 3, 下部圆 筒形, 上部 具棱, 节 膨大, 不 分枝, 稀下部 具少数 分枝, 无毛。 叶 多数, 下部 紧密, 上部 疏离, 叶片 狭披针 形至卵 状 披针形 ,长 3 — 8 厘米, 宽 0. 7 — 1. 5 厘米, 先 端渐尖 或急尖 , 基部渐 狭并连 合成长 0. 3 — 0.7 厘 米的闭 合叶鞘 紧抱于 茎上, 两面 无毛, 边缘 密具短 糙毛, 叶脉 3 — 5, 中脉 明显。 聚 伞花序 多数, 密集成 头状; 花序 梗短, 花梗长 0.2 — 0.5 (— 1) 厘米, 直立, 无毛; 苞片 
244  云南 植物志  披针状 线形, 长 1.5 — 2. 3 厘米, 基部 合生, 两面 无毛, 边缘 膜质且 密生短 糙毛, 具 3 至 数条 纵脉; 小苞片 数枚, 卵 形或长 圆形, 先端 芒状长 渐尖, 与 花萼近 等长, 其余同 苞片; 花萼圆 筒形, 长 1.2 — 1.5 厘米, 无毛, 具多数 纵脉, 萼齿三 角形, 渐尖, 长 0.2 — 0.3 厘 米. 边缘 膜质, 疏生 缘毛; 花瓣紫 红色、 粉红 色或白 色,. 瓣片 宽倒卵 形或近 扇形, 长 0. 7- 0.8 厘米, 顶端具 多数不 整齐的 齿裂, 爪 白色, 近 线形, 长 1.2 — 1.5 厘米; 雌雄 蕊柄长 约 1 毫米; 雄蕊 10,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丁字 着生, 花丝 丝状, 长 1 一 1.3 厘米, 基部 加宽并 连合; 子 房近圆 筒形, 长 0.5 — 0.7 厘米, 粗约 2 毫米, 具多数 胚珠, 花柱 2, 稍长于 子房。 蒴果圆 筒形. 与 花萼近 等长, 4 瓣裂, 具多数 种子; 种子 黑色, 宽椭 圆形或 宽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具多数 绉纹。 花果期 3 — 7 月。 丽江、 维西、 昆明、 广南 等地有 栽培, 有 些地方 变野, 海拔 1 800 — 2 700 米; 我国 各 地均有 栽培。 供 观赏; 广南 药用, 治口 腔炎。 2. 头 序石竹 (新拟 ) 图版 64, 5-7 Dianthus carthusianorum L. (1753); DC. (1824); H. C. Friedrich (1979)*. 多年生 草本, 高 25 — 65 厘米。 主根圆 柱形, 粗壮, 延长; 根 茎短, 密 具残枯 叶基。 茎 1 至 多数, 直立, 粗壮, 圆 柱形, 略具 白粉, 不 分枝, 无毛, 节稍 膨大。 叶 多数, 下 部 密集, 上部 疏离, 叶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0.3 — 0.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连 合成长 1 一 1.5 厘 米的闭 合叶鞘 紧抱于 茎上, 两面 无毛, 边 缘具短 糙毛, 纵脉 数条, 在 两面均 隆起。 花多 数密聚 成头状 花序; 无花 序梗和 花梗; 苞片卵 形或长 圆形, 先端长 渐尖, 具多 数密集 排列的 纵脉; 小苞片 数枚, 卵形, 先端长 渐尖, 长为 花萼的 1/2 — 2/3, 其余同 苞片; 花萼圆 筒形, 长 1.2 — 1.5 厘米, 无毛, 具多 数密集 排列的 纵脉, 萼 齿三角 形, 长约为 花萼的 1/4 一 1/3; 花瓣紫 红色, 长 1.2 — 1.5 厘米, 瓣片 扇状倒 卵形, 顶端具 多数不 整齐的 齿裂, 爪 条形, 比瓣 片长约 2 倍; 雌 雄蕊柄 极短; 雄蕊 10, 略长于 花萼, 花 药椭 圆形, 长 1 一 1.5 毫米, 花丝 线形; 子房倒 卵形, 长约 2 毫米, 具多数 胚珠, 花柱 2, 长为 子房的 3 — 4 倍。 蒴果圆 筒形, 与 花萼近 等长或 稍长, 4 瓣裂, 具多数 种子; 种子椭 圆 形或近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红 褐色, 具多数 绉纹。 花果期 5 — 8 月。 昆明有 栽培。 原产 欧洲。 3. 鹿 香石竹 ( "图鉴 ") 狮 头石竹 (植物 名实图 考), 康纳馨 (通称 ), 洋 丁香, 大花 石竹, 香石竹 Dianthus caryophyllus L. (1753); Edgew. et Hook. f. (1875); "图 鉴,, (1972)*; H. C. Friedrich (1979) * et "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多年 生丛生 草本, 高 25 — 60 厘米, 全体粉 绿色。 主根圆 柱形, 延长; 根 茎长, 每节 具干 枯的叶 残基。 茎 直立, 圆 筒形, 上部 具少数 分枝, 无毛, 节稍 膨大。 叶 多数, 下部 密集, 上部 疏离, 下 部叶片 条形, 长 5 — 14 厘米, 宽 0.3 — 0.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扩 大并连 合成长 0.2 — 0.5 厘 米的闭 合叶鞘 紧抱于 茎上, 两面 无毛, 边缘 平滑, 中脉 在背面 隆起, 上部 叶小, 披针 形至狭 卵形。 花单个 顶生或 腋生, 稀 成聚伞 花序, 具 芳香; 花梗 直立, 长 1 一 3 厘米, 无毛; 小苞片 4, 宽倒卵 形或近 圆形, 长 0.6 — 0.8 厘米, 先 端骤然 收缩, 具 短尖, 无毛, 边缘 膜质, 具数条 纵脉; 花萼圆 筒形, 长 2. 5-3 厘米, 萼筒粗 1. 2- 
图版 64 1—4. 十样锦 Dianthus barbatus L. , 1. 植株, 2. 花 外形, 3. 雄蕊, 4. 雌蕊; 5—7. 头 序石竹 D. carthusianorum L. , 5. 果枝, 6. 小 苞片, 7. 果萼; 8 — 9. 林石竹 D, sylvestris Wulfen, 8. 植株, 9. 苞片 和萼。 (肖 溶绘) 
246  云南 植物志  1.5 厘米, 无毛, 具多数 纵脉, 5 齿裂达 花萼的 1/3, 齿三 角形, 具 狭膜质 边缘; 花瓣红 色、 玫 瑰色、 紫色、 白 色等, 长 3. 5 — 4 厘米, 花 冠直径 3 — 4 厘米, 瓣 片宽倒 卵形, 顶 端具不 规则的 粗齿, 爪 条形, 比瓣 片长; 雌雄 蕊柄长 0.3 — 0.4 厘米; 雄蕊 10, 稍 短于花 萼, 花药长 圆形, 长 2. 5 — 3 毫米, 花丝 线形; 子房长 圆形, 长 0.5 — 0.6 厘米, 花柱 2, 比子 房长。 蒴果长 卵形。 花 果期春 夏间。 昆明近 来栽培 了许多 品种; 我 国广泛 栽培。 原 产欧洲 南部。 为常见 的观赏 植物, 有众多 的栽培 品种, 作 插花很 名贵。 4. 石竹 (群 芳谱) 洛阳花 (植物 名实图 考), 瞿麦 (陕 西柞水 ), 石竹子 Dianthus chinensis L. (1753); DC. (1824); Edgew. et Hook. f. (1874); Hemsl. (1886); Mizudhima (1966); "图 鉴" (1972)* ; 秦岭 植物志 (1974); Hara (1979); "图 鉴,, 补编 (1982), inclavi; Griers. in Griers. et Long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60 厘米。 主根圆 柱形, 延长, 具 多数侧 根和纤 维根; 根 茎短或 长而 横走, 具多数 残枯的 叶基。 茎多数 簇生, 稀单 1, 直立, 具 分枝, 无毛, 节 膨大。 叶 狭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2 — 9 厘米, 宽 0.3 — 0.S 厘米, 先端渐 尖或长 渐尖, 基部渐 狭并连 合成长 0. 1 — 0.3 厘米的 闭合短 鞘抱于 茎上, 两面 无毛, 边缘 疏生短 缘毛, 有时无 毛, 1 一 3 脉在表 面平或 微凹, 在背面 隆起。 花单个 顶生或 腋生, 有时 2 — 3 朵 簇生, 每茎 具 多花, 呈 圆锥状 排列; 花梗 直立, 长 1 一 2 厘米, 无毛 或疏被 糙毛; 苞 片与叶 同形, 但 较小; 小苞片 4 一 6 枚, 卵 形或宽 卵形, 先端 芒状长 渐尖, 长为 花萼的 1/2 — 3/4, 稀超过 花萼, 边缘 膜质, 生细 缘毛, 外面 具数条 纵脉; 花萼圆 筒形, 长 1.5 — 2 厘米, 粗 0.4 — 0.6 厘米, 果时达 0.8 厘米, 无毛, 具多数 纵脉, 萼齿三 角形, 长约为 花萼的 1/4, 具狭 膜质 边缘, 疏生细 缘毛; 花瓣鲜 红色、 紫 红色、 蓝紫 色等, 长 2. 5 — 3. 5 厘米, 花 冠直径 1.8 — 3. 8 厘米, 瓣片扇 状宽倒 卵形, 顶 端具不 规则的 粗齿, 喉 部有深 色斑纹 和疏生 软毛, 有时 无毛, 爪 条形, 略长于 瓣片; 雌雄 蕊柄长 0.1 — 0.3 厘米; 雄蕊 10, 长 1.2 — 1.7 厘 米, 花药长 圆形, 丁字 着生, 长 1.5 — 2. 5 毫米, 花丝 线形; 子房长 圆形, 长 0.2 — 0.4 厘 米, 具多数 胚珠, 花柱 2, 较子 房长, 先端 卷曲。 蒴果长 圆形, 与 花萼近 等长或 稍长, 4 瓣裂, 具多数 种子; 种 子宽椭 圆形, 压扁, 长 2 — 3 毫米, 灰 黑色, 具密 集的细 条纹。 花果期 6 — 9 月 。 昆明有 栽培; 分布 于我国 东北、 华北、 西北 和长江 流域各 省区。 朝鲜 亦有, 世界各 地广泛 栽培。 全草 入药, 利尿, 治 白淋有 特效; 花 可提芳 香油。 5. 林石竹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64, 8-9 Dianthus sylvestris Wulfen (1786); DC. (1824); H. C. Friedrich (1979)*.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40 厘米。 主根圆 柱形, 延长, 具 侧根和 多数纤 维根; 根 茎短而 直立 或长而 横走, 每节具 残枯的 叶基或 生茎。 茎多数 成簇, 有时单 1, 直立, 通常不 分枝, 稀上部 具少数 分枝, 无毛, 节 膨大。 叶 多数, 下部叶 密集, 上部叶 疏离, 叶片 条形或 ^ 线形, 长 1.5 — 6 厘米, 下 部叶达 8 厘米, 宽 1.5 — 2. 5 (-3) 毫米, 先端渐 尖或长 渐尖, 下 部边缘 膜质, 基部加 宽并连 合成长 0. 3-0. 5 厘米 的闭合 的膜质 鞘抱于 茎上, 两面 无毛, 
石竹科  247  边缘 密具短 缘毛, 1 一 5 脉, 中脉 在表面 微凹, 在背面 隆起。 花单个 顶生或 腋生, 也常对 生于 茎顶, 每 茎仅有 1 一 3 花; 花梗 直立, 长 0.5 — 3 (-5) 厘米, 无毛; 苞 片与叶 同形, 较小; 小苞片 4 枚, 卵 形或宽 卵形, 先 端急尖 或钝, 长为 花萼的 1/4 一 1/3, 边缘 膜质, 生 细 缘毛, 外面 具数条 纵脉; 花萼圆 筒形, 长 1.5 — 2 厘米, 粗 0.4 — 0.6 厘米, 果时 增粗, 无毛, 具数条 纵脉, 萼齿三 角形, 长约为 花萼的 1/4, 边缘 膜质, 疏生细 缘毛; 花 瓣粉红 色 里面有 紫色条 纹或白 色里面 有黄色 条纹, 长 2. 5-3. 5 厘米, 花 冠直径 2 — 3. 5 厘米, 瓣 片扇 状宽倒 卵形, 顶端具 多数不 规则的 尖齿, 齿裂达 瓣片的 1/5 — 1/4, 喉 部簇生 软毛, 爪 条形, 比瓣 片长; 雌雄 蕊抦长 0.1 — 0.3 厘米; 雄蕊 10, 长 1.3 — 2 厘米, 花药长 圆形, 丁 字着生 ,长 1. 5-2. 5 毫米 , 花 丝线形 ; 子房 椭圆形 , 长 0. 3-0. 5 厘米 , 具多 数胚珠 , 花 柱 2, 比子 房长, 先端 卷曲。 蒴果长 圆形, 长于 花萼, 4 瓣裂, 具多数 种子; 种子 宽椭圆 形, 压扁, 长 2 — 3 毫米, 灰 黑色, 具密 集的细 条纹。 花果期 5 — 8 月。 昆明 有栽培 并变为 野生。 原产 欧洲。 17. 金 铁锁属 Psammosilene W. C. Wu et C. Y. Wu 多年生 草本, 长达 50 厘米。 根单 1, 肥大, 长圆 锥形, 粗达 1.5 厘米, 木 质化, 表 皮棕 褐色, 里面 白色; 茎圆 柱形, 平卧, 中空, 绿色 带紫, 二歧状 分枝, 被短 柔毛。 叶 卵 形或宽 卵形, 长 1 一 3. 7 厘米, 宽 0.5 — 2. 2 厘米, 上部叶 较大, 下部叶 渐小, 稍带肉 质, 先 端钝或 急尖, 基部 圆或微 心形, 全缘, 表面 绿色, 具 光泽, 无毛或 稀散生 柔毛, 背 面淡 绿色, 沿中 脉被疏 柔毛, 中脉 明显, 侧脉 极细; 叶柄 极短或 近无。 聚 伞花序 顶生, 多 花, 三 歧三回 排列, 稀二歧 二回; 各 级花序 梗长, 均被 具节腺 柔毛, 每 花序梗 基部具 2 枚 苞片; 下部 苞片狭 卵形, 叶状, 上部苞 片狭披 针形且 具膜质 边缘, 疏被 具节腺 柔毛; 花 小, 无梗 或有极 短梗; 花萼长 0.5 — 0.6 厘米, 宽 0.1 — 0.2 厘米, 绿色 带紫, 外 面被具 节腺 柔毛, 萼 筒狭漏 斗状, 具 15 条棱, 萼齿 5, 狭 卵形, 短, 边缘 膜质; 花瓣 5, 紫红 色, 狭 匙形, 花 0.6 — 0.8 厘米, 全缘; 副花 冠无; 雄蕊 5, 与萼片 对生, 伸出花 冠外, 花 丝 线形, 白色; 花药近 圆形, 黄 白色; 子房 棒状圆 筒形, 长约 3. 5 毫米, 淡 绿色, 具 2 枚 胚珠, 花柱 2, 线形, 长约 3 毫米。 蒴 果长棍 棒形, 长约 0.7 厘米, 膜质, 半 透明, 明显 具棱; 种子 1 枚, 长倒 卵形, 压扁, 长约 0.3 厘米, 种皮 褐色。 花果期 7 — 9 月。 1 种, 分布于 云南、 四川、 贵州和 西藏。 1. 金铁锁 (滇南 本草) 图版 63, 5-8 沙参 (植物 名实图 考), 独定子 (独 钉子、 夺 定子) (昆 明、 富民、 丽江、 保山 ), 金 丝矮 陀陀、 昆明 沙参、 土人参 (昆明 ), 蜈 蚣七、 对 叶七、 独地子 (丽江 ), 白 马分鬃 (保山 )、 爬地 蜈蚣、 异 翻叶、 麻参 (红河 ), 金耙子 (富民 ) Psammosilene tunicoides W. C. Wu et C. Y. Wu (1945)* ; "图 鉴" (1972)*; 西 藏 植物志 (1983)'. Silene cryptantha Diels (1912); Hand. -Mazz. (1929), non Visiani (1824). 特征 同属。 分布于 丽江、 中甸、 德钦、 永胜、 宾川、 洱源、 保山、 昆明、 富民、 寻甸、 会泽、 东 
248  云南 植物志  川、 红河, 生海拔 1 500 — 3 500 米 的山坡 沙地和 草坝; 四川 (西部 )、 贵州 (西北 部)、 西 藏 (东 南部) 亦有。 根 入药, 治跌打 损伤、 风 湿性关 节炎, 腰 腿痛, 配方 用于外 伤止血 及毒蛇 咬伤。 93. 大风 子科 Flacourtiaceae 乔木或 灌木, 有 时具腋 生刺或 在老枝 和树干 上具分 枝刺。 叶 常绿, 有 时为落 叶性, 互 生, 有时在 枝条顶 端成簇 生状; 单叶, 平 行脉或 掌状基 出脉, 全 缘或具 腺齿, 有时具 1 对 基生 腺体; 叶 柄常肿 大和在 基部或 顶部具 皱褶; 托叶 早落, 稀缺。 花序 顶生或 腋生, 有 时 生于老 茎上, 成 穗状、 总状、 圆锥、 伞房或 短聚伞 花序, 稀浓缩 成簇状 或团伞 花序, 甚 至 简化为 单花; 苞片 和小苞 片小, 鳞 片状; 花辐射 对称, 两性或 单性, 单 性时多 为雌雄 异株, 有时 杂性, 花部 3 基数, 轮生, 稀 螺旋状 排列, 花柄常 具节; 萼片 3 — 6, 稀 更多, 常多数 宿存, 有时 增大, 覆瓦状 排列, 离生 或在基 部合生 成一花 萼筒; 花瓣 3 — 8, 稀更 多, 离生, 覆瓦状 排列, 多数 与萼片 互生, 早落, 有时 宿存或 膨大, 常成 下位, 或无花 瓣; 花托 在中央 下陷, 多 数具附 属体; 雄蕊外 或内昇 花盘, 花盘裂 片或为 雄蕊之 间的腺 体或为 生于花 瓣之间 的退化 雄蕊状 鳞片, 或为 具短硬 毛的真 正退化 雄蕊; 雄蕊 1 至 多数, 下位, 离生, 稀花丝 联合成 一管, 花药 2 室, 常 纵裂, 球形或 线形; 子房 上位, 1 室, 稀 为 不完全 2 — 9 室, 具 2 — 9 个侧 膜胎座 , 每一胎 座上具 2 至多 数胚珠 , 常倒生 ,花柱 1 至 多数, 离生或 联合, 有时 分叉, 柱头 小至相 当大, 2 — 5 裂。 果 实肉质 至干而 不裂的 浆果, 核 果状, 部分 或完全 开裂的 蒴果; 种子 1 至 多数, 常 压扁, 具 假种皮 或外面 肉质, 有时 具翅; 胚乳 丰富, 肉质; 胚 直生, 子 叶多数 宽或圆 叶状。 约 80 属 450 余种, 主要分 布于热 带和亚 热带, 极少数 延伸至 温带。 中国产 10 属 25 种 2 变种, 主产于 西南、 华南, 尤 以云南 最多, 少数延 伸至秦 岭南坡 和淮河 以南, 另引 进 2 属 3 种。 云南产 9 属 18 种 2 变种; 另引进 1 属 2 种。 据 记载云 南有山 拐枣属 (Poliothyrsis) 分布, 笔 者在各 大标本 室中均 未见云 南该属 标本, 故暂时 存疑。 本科的 界限, 自古至 今众说 纷纭, 在 某些问 题上一 直争论 不休。 笔 者同意 Miller (1975) 说 过的一 句话: "大风 子科是 由异质 的族、 松散地 组合成 的一个 科。" 事实 确实如 此。 虽然 本科是 一个疏 松体, 但 它们之 间至少 还要有 某种足 够使它 们联合 成一个 科的纽 带, 否则就 要另立 新科。 通过 观察和 整理中 国本科 标本, 参 照前人 的工作 成果, 笔者认 为大 风子科 应为一 个具有 下位至 周位花 , 花被 片覆瓦 状排列 ,有 时镊合 状排列 ;子房 1 室, 有 时为不 完全的 2 — 9 室, 侧膜 胎座, 胚珠 倒生, 花药常 纵裂, 极短 圆形或 线形; 花瓣基 部或花 托上常 具鳞片 状附属 物或花 盘腺体 存在, 胚乳丰 富的综 合体, 因此, 支持 天料木 科归 入大风 子科的 主张, 但考 虑到本 志的系 统性, 在 此大风 子科不 包括天 料木科 (Samy- daceae)。 伊桐属 (Itoa), 山 羊角属 (Carrierea), 山 拐枣属 (Poliothyrsis) 具有 蒴果, 种 子 具翅; 花序常 顶生, 极稀 腋生; 少花, 稀 多花, 子房 上位; 叶 大型, 掌 状脉或 平行脉 而与其 他各族 有明显 差别, 且分 布区巳 趋向于 本科的 北界, 应为一 个相对 独立的 类群, 所 以 建立山 拐枣族 (Poliothyrsieae), 笔者认 为是必 要的。 它们 可能通 过山拐 枣属与 刺篱木 
大. 风子科  249  族 (Trib. Flacourtieae) 中的山 桐子属 (Idesia) 而 联系。 分族、 属 检索表 1 (8) 花 有花瓣 和花萼 之分。 2(3) 花瓣 数比花 萼片数 要多, 且相 互不规 则排列 I. 翁 姑麻族 Trib. I. Oncobeae 花瓣 覆瓦状 排列, 花柱 单生, 具一 花盘状 柱头; 枝条 常具腋 生刺, 叶 抦顶部 不肿大 1 翁 姑麻属 Oncoba 3 (2) 花瓣 与萼片 同数, 如更 多则相 互规则 排列。 4(7) 花瓣 基部具 鳞片状 附属物 n. 大 风子族 Tnb. I. Pangieae 5 (6) 花 萼或多 或少联 合而成 杯状, 萼片 3 — 5, 不 相等, 雄蕊 多数, 离 生胚珠 多数, 具老茎 生花现 象 2. 马 蛋果属 Gynocardia 6 (5) 萼片 离生, 4 一 5 枚, 覆瓦状 排列, 雄蕊 5 至 多数; 胚珠 1 枚 以上, 无 老茎生 花现象 3- 大风 子属 Hydnocarpus 7 (4) 花擗 基部不 具鳞片 1 • 箣柊族 Trib. 醒 • Scolopieae 萼片 4 一 6; 花药 具一短 尖头, 花 两性; 叶基 部常具 2 腺体, 叶面不 具腺点 4. 莉将属 Scolopia 8 (1) 花无 花辧。 9 (16) 果为浆 果或核 果状, 种子 无翅; 花序 腋生或 顶生, 花密集 VI. 束 IJ 篱木族 Trib. VI. Flacourtieae 10 (11) 果为核 果状, 较大, 径 1 厘米 以上; 子房 不完全 2 — 6 室; 萼片 5 — 4; 常具腋 生刺或 在老枝 或树 干上具 分枝刺 5. 刺 篱木属 Flacourtia 11(10) 果为 浆果, 较小, 径在 1 厘米 以下。 12 (13) 花序不 为圆锥 花序, 或成极 短圆锥 花序, 子房 1 室, 花柱 单生或 仅在上 部分叉 或柱头 无柄; . 植株 常具刺 6. 柞木属 Xylosma 13 (12) 花组成 大圆锥 花序, 全株 无刺。 14 (15) 子房 3 室, 花柱 3 或基部 分叉, 萼片 3; 叶具平 行脉, 稀 3 出脉, 叶 柄无明 显腺体 7. 山 桂花属 Beiinettiodendron 15 (14) 子房 1 室, 花柱 单生或 仅在上 部分叉 或柱头 无柄, 萼 片常为 5, 稀 3 — 6; 叶为 掌状三 出脉, 叶柄 在基部 或中部 具腺体 8. 山 桐子属 Idesia 16 (9) 果为 纺锤形 蒴果, 开 裂种子 具翅, 花序常 顶生, 极少为 腋生, 少花, 稀 多花, 排 列较疏 …… V. 山 拐枣族 Trib. V . Poliothyrsieae 17 (18) 柱头 具柄, 3 — 4 枚, 先端 3 裂, 心皮 3 4; 蒴果 中型, 长 2 — 6 厘米, 宽 0.5 — 1.5 厘米, 种 子一端 具翅; 叶具基 出三脉 9. 山 羊角属 Carrierea 18 (17) 柱头 无柄, 不规则 甚至多 分裂; 果 大型, 长 8 厘米 以上, 宽 3 厘米 以上, 种 子周围 具翅; 叶 为 平行脉 10. 伊桐属 Itoa 1. 翁 姑麻属 Oncoba Forsk.  乔木或 灌木, 无刺 或具腋 生刺。 叶 互生, 薄 革质, 具 锯齿。 花 顶生, 白色或 黄色, 两 性或 杂性; 萼片 3 — 5, 花瓣 4 一 10, 较大, 基 部无鳞 片状附 属物, 覆瓦状 排列; 雄蕊极 
250  云南 植物志  多数, 着生 在微隆 起的花 托上, 花药 线形, 稀长 圆形或 较短, 具一 伸长的 药隔; 子房上 位, 具侧 膜胎座 3 — 10 枚, 胚珠 多数; 花柱 单生, 顶 端具一 花盘状 柱头, 具辐射 沟槽。 浆 果 革质, 光 滑或具 沟槽, 不 开裂; 种子 多数, 倒卵 形或压 扁状, 种皮 壳质; 子叶 卵形, 叶 状。 约 40 种, 产非洲 热带。 云南 勐腊引 种栽培 1 种。 1. 翁姑麻 (西 双版 纳植物 名录) 图版 65, 4-7 Oncoba spinosa Forsk. (1775) ; Gilg in Engl. u. Prantl (1925)*. 常绿 乔木; 小枝圆 柱形, 光滑 无毛, 常具锐 尖的腋 生刺。 叶 互生, 薄 革质, 长 3. 5 — 4. 5 厘米, 宽 1. 5-2. 5 厘米 , 两 面无毛 , 边缘 具锯齿 , 先端 短渐尖 , 基 部圆或 宽楔形 , 侧 脉 5 — 7 对; 叶柄长 4 一 6 毫米, 无毛。 花 两性, 单生 枝顶, 萼片 3 — 5, 匙形; 花瓣 8, 披 针状 匙形, 两面 无毛; 雄蕊极 多数, 花丝 无毛, 花药线 形或长 圆形, 2 室; 子房 上位, 壶 形, 侧 膜胎座 3 — 10, 胚珠 多数, 花柱 单生, 无毛, 顶 端具一 花盘状 柱头, 边 缘呈圆 齿状。 浆果, 球形, 径 3. 5 — 4. 5 厘米, 外果皮 革质, 内果皮 肉质, 熟时不 开裂; 种子 多数, 陷 于果 肉中, 倒卵 形或压 扁状, 长 0.8 厘米, 宽 0.5 厘米 左右, 种皮 壳质; 子叶 卵形, 叶 状。 . 勐腊有 栽培。 原 产非洲 热带。 2. 马 蛋果属 Gynocardia R. Br. 乔木。 叶 革质, 互生, 长圆 形至椭 圆状披 针形。 花雌雄 异株, 花萼 杯状, 具 5 齿或 裂成 3 — 5 萼片; 花瓣 5, 在基 部具鳞 片状附 属物; 雌花 丛生于 树干或 大枝的 节上, 退化 雄蕊 10 — 15; 胎座 5, 具多数 胚珠; 雄 花雄蕊 多数, 花药 线形, 基着。 浆 果大, 球形, 径 达 12 厘米, 果皮厚 而硬, 粗槌; 种子倒 卵状, 埋于果 瓤内。 1 种, 产 锡金、 缅甸 至我国 西南。 1. 马蛋果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65, 1-3 野沙梨 (屏边 ), 阿比坦 (墨脱 ) Gynocardia odorata R. Br. in Roxb. (1820) * ; Bennett (1838) ; Hook. f. et Thorns, in Hook. f. (1872); Kurz (1877); Gilg in Engl. u. Prantl (1925)*; 陈嵘 (1953); C. Y. Wu et Wang (1957) ; Whitmore in Hara et al. (1979); 西藏 植物志 (1986). Chaulmoogra odorata Roxb. (1814), nom. nud. et (1832), descr. Chilmoria dodecandra Buch. -Ham. (1822). 常绿 乔木, 高达 30 米, 胸 径可达 40 厘米; 树皮 4 一 7 毫 米厚, 淡褐 色或灰 黄色, 密 被 "+ " 或 "Y" 形 皮孔; 全株 无毛。 叶 片长圆 形至楠 圆状披 针形, 基部楔 形或近 圆形, 长 11 一 15 厘米, 宽 4 一 6 厘米, 侧脉 7 — 9 对, 在上面 平坦, 下面与 中脉一 同显著 隆起, 网脉不 明显, 顶端渐 突尖, 边缘 全缘, 微 反卷;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花淡 黄色, 径 3 — 4 厘米, 花 序柄长 3 — 4 厘米; 雌花: 芳香, 丛 生于树 干和大 分枝的 节上, 退化雄 蕊羽状 分裂; 雄花: 雄蕊 多数, 花丝具 绵毛。 浆 果大, 球形, 径 10 — 12 厘米, 生 于树干 或大树 枝上, 果柄 2 — 4 厘米, 粗壮, 外果 皮厚而 坚硬; 种子 多数, 藏于果 肉中。 
图版 65 1 一 3. 马蛋果 GynocardiaodorataR. Br. , 1. 小枝, 2. 老 茎上的 果实, 3. 果; 4一7. 翁姑麻 Oncoba spinosa Forsk. 4. 花枝, 5. 花蕾, 6. 雄蕊, 7. 雌蕊。 (刘怡 涛绘) 
252  云南 植物志  产 屏边, 生海拔 1 000 — 1 100 米的 山地或 沟谷常 绿阔叶 林中; 西藏 (墨脱 ) 亦有。 锡 金至缅 甸也有 分布。 木 材好, 是高级 家具、 细 木工器 具的好 材料; 种子含 有大风 子油, 是 医治麻 疯病的 有效 药物; 果肉 可食, 但不宜 过量; 树形 美观, 也 是良好 的观赏 树种。 3- 大风 子属 Hydnocarpus Gaertn. 乔木, 稀 灌木。 叶 互生, 平 行脉; 具短 叶柄; 托叶 早落。 花雌雄 异株, 萼片 4 一 5, 稀 7-11, 离生, 有时 基部稍 合生, 覆瓦状 排列, 脱落或 宿存, 花后 反折; 花瓣 4 一 8, 稀达 14, 离生, 基部 有时稍 合生, 后 脱落, 基部具 鳞片, 鳞片 扁平或 为不膨 大的肉 质状, 被 毛; 雄花、 雄蕊 5 至 多数, 花丝 离生, 有时 极短, 花药 基着, 2 室, 长 圆形至 线形, 沿两 侧 纵裂, 退化子 房有或 近无; 雌花: 退 化雄蕊 5 至 多数, 常比雄 花雄蕊 更短, 子房 上位, 1 室, 侧 膜胎座 3 — 6; 胚珠 倒生, 2 — 3 枚或 多数, 花柱极 短至不 明显, 柱头 3 — 5, 联合 成 盾状或 分离, 膨大, 辐 射状, 2 裂, 常垂直 反折。 浆果, 球形至 卵形, 外 果皮常 木质, 柱头& 顶部多 少有些 宿存; 种子 少数至 多数。 • 约 40 种, 主要 分布于 东南亚 和马来 西亚。 我国有 3 种; 云南 3 种 全产, 另引种 1 种。 分种 检索表 1 (4) 萼片 4, 花瓣 4 或 8, 雄蕊 (12—) 15—30 (—45) I . 龙 角亚属 Subgen. I . Taraktoge nos 2 (3) 花瓣片 8; 花少, 2- 3 朵; 叶柄 具毛, 至少幼 时如此 1. 大 叶龙角 H. annamensis 3 (2) 花瓣片 4; 雄花序 多花; 叶 柄无毛 2. 龙角 H. hainanensis 4 (1) 萼片 5, 花雜 5, 雄蕊 5 n. 大风 子亚属 Subgen. n . Hydnocarpus 5(6) 果小, 径 3.5 - 5 厘米; 鳞片 为花瓣 1/2 长; 花丝 极短, 不 为锥状 3. 印度 大风子 H. alpina 6 (5) 果大, 径 8 - 12 厘米; 鳞片几 与花瓣 等长; 花丝 锥状, 基 部膨大 4- 大风子 H. anthelminthica 1- 大 叶龙角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66, 1-4 梅氏 大风子 (植物 分类学 报), 广西 大风子 (广 西植物 名录) Hydnocarpus annamensis (Gagnep. ) Lescot et Sleumer in Aubrev. et T. -Blot. (1970); J. Schaeffer (1972). Taraktogenos annamemsis Gegnep. in Lecte. (1939) ; Hydnocarpus merrillianus Li (1943), non Sleumer (1938); T .mer villi ana (Li) C. Y. Wu (1957). 常绿 乔木, 高达 10 米。 小枝具 红棕色 绒毛。 叶革质 ,倒卵 形至披 针状长 圆形, 长 17 — 35 厘米, 宽 7 — 12 厘米, 上 面光亮 无毛, 下面 较暗, 微 被毛或 无毛, 基部宽 楔形, 多少 偏斜, 顶端 突尖, 全缘 或边缘 波状, 侧脉 5 — 7 对, 疏松, 网 脉密, 极 明显。 花序 腋生, 单花 或少花 (2 — 3 朵), 组 成聚伞 花序, 长 1.5 — 2 厘米, 具 浅黄褐 色毛; 萼片 4, 卵状 阆形, 外 面密被 铁锈色 絨毛, 内面 无毛, 边缘具 睫毛; 花瓣 8, 近 圆形, 外面的 较大, 内 
图版 66 1—4. 大 叶龙角 Hydnocarpus annamensis (Gagnep. ) Lescot et Sleumer, 1. 花枝, 2. 果, 3. 花蔡从 底部; «1' 4- 花 孃及内 «片; 5 9. 人风/ *-H. anthelminthica Pierre ex Lanessan, 5. 果枝' 6. 雄花俯 ffi, 7. 锥花. 8. 雌花, 9. 花 瓣及内 鳞片。 (刘怡 涛绘) 
254  云南 植物志  面的 较小, 无毛, 边缘 多少流 苏状, 鳞片 肉质, 圆形, 径 3 — 3. 5 毫米, 顶端 被毛; 雄花: 雄蕊 25, 花丝长 4 一 5 毫米, 被毛, 花药 卵形, 顶端 稍尖; 雌花: 退 化雄蕊 8 枚, 子房卵 圆形, 微有 8 棱, 密生短 柔毛, 几无 花柱, 柱头 4 一 5。 果近 球形, 径达 6 厘米, 具红棕 色 短毛, 宿 存柱头 4 一 5; 种子 多数。 产 勐腊, 金平, 河口, 屏边, 生海拔 150 — 1 000 米的 山地常 绿阔叶 林中; 广 西有分 布。 越南 亦产。 木材强 度大, 耐腐性 能好, 是 房屋、 家具、 细木工 器具等 的优良 用材; 种子 含有大 风 子油, 可治麻 疯病; 亦 是观赏 树种。 2. 龙角 高根 (海南 尖峰岭 ), 乌壳子 (海南 吊罗山 ), 海南 大风子 (海 南植 物志) Hydnocarpus hainanensis (Merr. ) Sleumer in Engl. (1938) ; 海南植 物志 (1964) * ; Lescot in Aubrev. et T. -Blot. (1970); "图 鉴,, (1972)*; J. Schaeffer (1972). Taraktogenos hainanensis Merr. (1923) ; Gagnep. in Lecte. (1939). 常绿 乔木, 高达 15 米。 小枝 无毛。 叶 革质, 长 圆形, 长 9 一 18 厘米, 宽 3 — 6 厘米, 上面 光亮, 下面 暗淡, 无毛, 基部 尖至微 钝', 多少不 对称, 顶端 渐尖, 边 缘具波 状圆齿 或疏 锯齿, 侧脉 7 — 8 对, 弯拱 向上, 两面 凸起, 在边缘 汇合, 网脉 极疏; 叶柄长 1.0 — 1.5 厘米, 顶部 膨大, 无毛。 花序腋 生或近 顶生, 伞形, 具短花 序柄, 多为 15 — 20 朵, 花 序长 1.5 — 2. 5 厘米, 花柄长 8 — 15 厘米; 花萼片 4, 膜质, 圆形, 无 毛或极 少毛, 仅边 缘具 睫毛; 花瓣 4, 膜质, 仅 边缘具 睫毛; 鳞片 4, 肉质, 顶部 具毛, 流 苏状; 雄花: 雄 蕊 10 — 12, 花丝长 1.5 毫米, 具 柔毛, 花药长 圆形; 雌花: 退 化雄蕊 15; 子房卵 状椭圆 形, 被红棕 色毛, 柱头 3, 肉质, 2 裂, 辐射 伸展。 浆果 球形, 径 4 一 5 厘米, 幼 时灰棕 色, 具 絨毛, 花序 柄粗, 外 果皮纤 维质, 种子约 20 粒。 ' 产 屏边, 海拔 1 000 米的常 绿阔叶 林中; 分布于 广东、 海南、 广西。 越南 亦产。 木材 优良, 可用为 桥梁、 码头、 房屋 建筑等 用材, 亦是 家具、 车轴等 的良好 材料; 种 子 含大风 子油, 可治 皮癣、 麻疯等 病症。 3. 印度 大风子 (西 双版 纳植物 名录) Hydnocarpus alpina R. Wight (1845); Hook. f. et Thorns, in Hook. f. (1872); Sleumer in Engl. (1938). 常绿 乔木, 高达 20 米。 叶 卵状披 针形至 卵状矩 圆形, 长 10 — 15 厘米, 宽 3. 5 — 7 厘 米, 侧脉 7 — 8 对, 革质; 基部 多少不 等侧, 近 圆形, 稀宽 楔形, 顶端长 渐尖; 叶柄长 0. 8 — 1.2 厘米。 花序 腋生; 花 单性; 雄花 成少花 的聚伞 花序, 雌花 单生或 2 个 腋生; 花萼 5, 钝 卵形, 花时 反折; 花瓣 5, 长 圆状披 针形, 无毛; 鳞片 离生, 披 针形, 约 为花瓣 的一半 长, 边缘具 睫毛; 雄花: 雄蕊 5, 花丝 较短, 花药 基部近 心形, 子 房残基 被毛; 雌花: 退 化雄蕊 5, 子房 卵状椭 圆形, 密被 红棕色 绒毛, 微具 5 棱, 柱头 5, 辐射 伸展, 2 浅裂。 浆 果卵状 球形或 球形, 具褐 色毛, 后变 无毛, 径 3. 5 — 6 厘米; 种子 10 — 12 粒。 勐腊、 景 洪引种 栽培。 原产印 度南部 和斯里 兰卡。 种子 含大风 子油, 可供 药用; 树形 美观, 也 是良好 的园林 树种。 4. 大风子 (植 物名实 图考) 图版 66, 5-9 
大 风子科  255  泰国 大风子 (西双 版纳植 物名录 ), 吗外罗 (西双 版纳傣 族语) Hydnocarpus anthelminthica Pierre ex Lanessan (1866) ; Warb. in Engl. u. Prantl (1893); Gagnep. (1908) et Lecte. (1909); Ellis. (1927); Sleumer in Engl. (1938); Lescot in Aubrev. et T. -Blot. (1970)* ; J. Schaeffer (1972); Sleumer (1985). 常绿大 乔木, 高达 30 米。 叶 革质, 卵状披 针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长 10 — 30 厘米, 宽 3 — 7 厘米, 极 无毛, 全缘, 侧脉 8 — 10 对, 基部 圆钝, 稀宽 模形, 两侧常 不等, 向顶部 渐狭, 顶 端钝; 叶抦长 1.2 — 1.5 厘米。 花序 腋生; 花 单性或 杂性; 花萼 5, 在基部 合生, 覆瓦 状排列 , 卵形, 两面 具毛; 花瓣 5, 基部几 乎分离 ,覆瓦 状排列 ,卵状 长圆形 ,长 1. 2- 1.5 厘米; 鳞片 离生, 线形, 几 与花瓣 等长, 外 面无毛 或后变 无毛, 边缘具 睫毛; 雄花 : 排成 假聚伞 花序或 少花的 (2 — 3 朵) 总状 花序, 雄蕊 5, 花丝 在基部 增粗, 顶端 渐狭, 花 药长 圆形, 退化 雌蕊圆 柱形, 多毛; 雌花; 单生或 2 朵生于 一起, 退 化雄蕊 5, 纺 锤形, 无 花药, 子房卵 形或倒 卵形, 具 絨毛, 胎座 5, 胚珠 10 — 15 枚, 无毛或 有毛, 花 柱沿顶 端 被毛, 极短 收缩, 柱头 5, 辐射 伸展, 几 与中裂 片垂直 反折。 浆果 球形, 径 8 — 12 厘米, 具 絨毛, 铁 锈色或 椋色, 上 面具小 瘤点; 种子 多数, 不规则 卵状扁 圆形。 产 盈江, 西双 版纳有 栽培, 生海拔 300 — 1 300 米的常 绿阔叶 林中; 广西 亦有, 海南 和 台湾有 栽培。 越南、 柬 埔寨、 泰国 亦产。 木材黄 色至淡 红色, 致密, 坚重, 耐腐 性强, 是各 种木工 器具、 车轴、 家具 的好材 料; 种子 含大风 子油, 可用于 治疗麻 疯病和 其他皮 肤病, 抗 结核和 驱虫, 果皮煎 汤对小 便 失禁具 有明显 疗效; 亦 可作庭 园观赏 树种。 4. 莉将属 Scolopia Schreb. nom. conserv. 乔木或 灌木, 树 干或枝 干上常 具刺。 叶 互生, 常绿, 稀 落叶, 全 缘或有 锯齿, 无毛, 幼 时淡红 色或淡 紫色, 平行 脉或掌 状脉, 有时 在叶片 基部或 叶柄的 顶部具 2 个明 显的腺 体; 托 叶小, 早落。 花小, 常为 两性, 极稀为 雄花, 雌蕊 退化; 总 头花序 腋生, 多数单 生, 有时多 数生于 一起, 稀简 化成少 花的花 束或单 朵花; 萼片 (3 —) 4-6 (-10), 覆 瓦状或 镊合状 排列, 在基 部多少 合生; 花前 伸长; 花 瓣与萼 片同数 互生, 在形状 上相近 或 微窄, 常 宿存, 稀 早落; 花托 扁平, 有时 在子房 基部和 花丝基 部之间 具毛; 雄 蕊外花 盘, 如 存在, 则 由一排 离生、 短、 厚 的腺体 组成; 雄蕊不 定数, 多轮, 花 时超出 花瓣, 花 药 背着, 药隔 减化成 一个短 尖头, 无毛或 有时具 毛状附 属体; 子房 无柄, 具 2 — 4 胎座, 胚珠 少数, 花柱 极长, 柱头全 缘或稍 2 或 3 (-5) 裂。 浆果, 常具 2 — 3 粒 种子, 多少肉 质, 在 基部具 凋存的 花萼、 花瓣和 雄蕊; 花 柱多少 宿存; 种 子具一 硬质外 种皮; 胚乳丰 富; 子叶 叶状。 3 7 种, 产 热带和 亚热带 非洲、 马尔 加什、 科 摩罗、 马斯 卡林、 印度、 斯里 兰卡、 东 南亚、 马来 西亚, 东到 新爱尔 兰岛、 澳大 利亚东 北部和 东部。 我国有 5 种; 云南〗 种。 1- 广 东箣林 (海 南植 物志) 图版 67, 1-5 白皮 (广西 植物名 录), 刺血, 刺仔, 红刺, 刺咸 (海南 ), 珍 珠箣柊 (海 南植物 志) 
256  云南 植物志  Scolopia saeva (Hance) Hance (1862) ; Hook. f. et Thorns, in Hook. f. (1872) ; Tanaka et Odashima (1935); 海南 植物志 (1964); Lescot in Aubrev. et T. -Blot. (1970); Sleumer (1972); "图 鉴" (1972)*. Phoberos saevus Hance (1852); Scolopia henryi Sleum. (1936) ; Merr. et Chun (1940); 海南 植物志 (1964). 常绿小 乔木, 最 高可达 10 米; 树 干具单 生或分 枝刺, 长达 11 厘米, 小枝 无刺, 树 皮 锈色, 皮孔 圆形。 叶近 革质, 椭 圆形、 倒卵 形或披 针状椭 圆形, 长 6 — 10 厘米, 宽 3 — 6 厘米, 近 全缘或 具向外 弯的疏 圆齿, 近基 部侧脉 2 对, 向上 弯拱, 上 部短脉 2 — 3 对, 基 部 楔形, 顶 端钝; 叶柄长 3 — 8 毫米。 总状 花序腋 生或近 顶生, 疏花, 长 3 — 4. 5 厘米, 具 灰色微 柔毛, 后变 无毛, 花轴 细长; 花柄长 4 一 6 毫米, 花淡 绿色, 4 或 5 数; 萼片 卵形, 近 无毛, 边缘具 睫毛, 长 1.5 — 2 毫米; 花瓣长 圆形, 与萼片 相似, 花托 具毛; 花 盘腺体 相 当少, 4 一 5 (-10); 雄蕊 40 — 50 枚, 药隔 伸长, 无毛; 子房 无毛; 花柱 线形, 长 3 — 5 毫米, 柱头 极短, 3 裂。 浆果, 卵状椭 圆形, 橙色, 熟时 红色, 长 6 — 7 毫米, 具 1 一 2 粒 种子。 产 思茅, 生较 低海拔 (500 — 1 500 米) 的干燥 平地或 山地常 绿阔叶 林中; 广西、 广 东、 海南、 福建等 地亦有 分布。 越南 亦产。 5. 刺 篤木属 Flacourtia L, Herit. 常绿 乔木或 灌木, 常 具刺。 单叶 互生, 常具 锯齿, 平 行脉, 稀 3 — 5 基 出脉, 多少革 质, 具短 叶柄, 托 叶小, 极 早落。 总 状花序 或团伞 花序, 或形 成圆锥 花序; 苞片 和小苞 片 较小。 花 单性, 稀 杂性, 小型; 萼片 4 一 6 (— 7), 在 基部稍 合生, 覆瓦状 排列, 边缘 具 睫毛, 有时 宿存; 花 瓣缺; 花盘 圆形, 由与花 萼对生 的腺体 组成; 雄花: 雄蕊 多数, 花 丝 离生, 线形, 花药 圆形, 背部 着生, 2 室, 外向, 纵裂; 退化 雌蕊无 或极端 退化; 雌花 • - 无退化 雄蕊, 或有 时具一 个退化 雄蕊; 子房 上位, 被 假隔膜 分成不 完全的 2 — 6 (— 10) 室, 多 胚珠, 花柱 数与子 房室数 相等, 基部 合生, 有 时无, 柱头 膨大, 常 2 裂, 反折或 反卷。 果为核 果状; 种子稍 压扁; 胚乳 肉质。 约 15 种, 产热 带亚洲 和热带 非洲。 我国有 5 种; 云南 4 种。 本属具 有两个 明显的 类群, 一群 是花柱 分离, 果实 圆形, 不 具棱; 另 一群是 花柱合 生, 至少 在基部 合生, 果实 具棱。 据 这些特 征认为 分为两 组是合 适的。 ^ 分种 检索表 ' 1 (2) 花柱 合生, 至少 在基部 合生, 果 实具棱 I. 合柱刺 篱木组 Sect. I. Connatistylatae 花柱 合生成 一个圆 柱形, 柱 头辐射 伸展, 多少 扁平, 极短, 钝; 叶长 7 11 厘米, 宽约 3. 5 厘 米 1. 马来 刺篱木 F. jangomas 2 (1) 花柱 离生, 在 果实顶 端排成 一环, 果实圆 球形, 不具棱 n . 刺 第木组 Sect, n . Flacourtia 
大 风子科  257  3 (4) 叶片、 叶柄 密被黄 色毛; 果 较大, 径可达 3 厘米 2. 山箣子 F. montana 4 (3) 叶片、 叶柄无 毛或几 无毛; 果 较小, 径在 15 厘米 以下。 5 (6) 侧脉 5- 11 对, 叶长 6 — 16 厘米, 叶卵 状椭圆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基部圆 或钝, 叶面不 为油亮 3. 大叶 剌篱木 F. rukam 6 (5) 侧脉 3 — 5 对, 叶长 4 一 10 厘米. 叶椭 圆形, 卵状椭 圆形, 基部多 楔形. 叶 面发亮 4. 挪挪果 F. ramontchi 1. 马来 剌篱木 (新拟 ) 云南 刺篱木 (西南 林学院 学报) Flacourtia jangomas (Lour. ) Rauschel (1797); Miq. (1859); Sloot (1925); Merr. (1935); Corn. (1940); Sleumer (1954)* ; Back, et Bakh. (1963) ; Lescot in Aubrev. et T. -Blot. (1970)'; Sleum. (1985). Stigmarota jangomas Lour. (1790). 落叶小 乔木, 高可达 8 米, 老 树枝, 手常 无刺, 幼树常 具单生 或分枝 的刺。 叶 纸质, 窄 卵形至 卵状椭 圆形, 稀 卵状披 针形, 长 7 — 11 厘米, 宽 3 — 3. 5 厘米, 无毛, 先 端钝渐 尖, 基部宽 楔形至 圆形; 叶抦长 6 — 8 :g 米。 总状花 序近于 伞房花 序状, 少花. 无毛, 长 1-1.5 (一 3) 厘米; 花梗 细长; 萼片 4 (一 5), 卵形, 两面具 柔毛; 花盘 肉质, 全缘或 微缺; 雄花: 雄蕊 多数, 花丝 无毛; 雌花: 子房瓶 形至近 球形, 4 一 6 枚花 柱联合 成一圆 柱, 每一 花柱具 一外弯 柱头。 果 实淡棕 红色或 紫色, 具棱, 径 1 一 2 厘米, 顶部具 一个短 花柱, 柱上具 4 一 6 枚小柱 头点; 种子 4 一 5 粒。 产 景洪, 生海拔 500 — 800 米的常 绿阔叶 林中。 老挝、 越南、 马 来西亚 亦产。 果实 可食。 2. 山箣子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Flacourtia montana Grah. (1839) ; Hook. f. et Thorns, in Hook. f. (1872) ; Cooke (1967); Talbot. (1976)'. 常绿 乔木, 树干 和分枝 具刺。 叶 革质, 卵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5 — 9 (-12) 厘米, 宽 3 — 4 厘米, 侧脉 5 — 7 对, 下面 至少沿 中脉密 被黄色 绒毛, 顶 端渐尖 或钝突 渐尖. 边 缘具 圆齿; 叶柄长 3 毫米 左右, 密 被黄色 绒毛。 花小, 排成 短而密 被黄色 或污黄 色的总 状 花序或 簇生于 叶腋; 雄花: 萼片 被锈色 绒毛, 雄蕊花 丝长约 2 毫米; 雌花: 萼 片被锈 色 绒毛; 子房 壶形, 无毛; 花柱 5, 离生, 反折, 柱头具 缺刻。 果实 较大, 径在 2. 5 厘米 以上, 红色或 紫色, 果柄 极短; 种子 6 粒, 木质, 硬。 产 勐海, 生海拔 500 — 800 米的 沟谷常 绿阔叶 林中。 印度 亦有。 木材亮 黄色, 可为 家具等 用材; 果实 多汁, 可食。 3- 大叶 剌篱木 (海 南植 物志) 炉甘果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Flacourtia rukam Zoll. et Mor. in Mor. (1846) ; (1854); Clos (1857); Miq. (1859); Hook. f. et Thorns, in Hook. f. (1872); King (1890); Kooder et Valetcm (1900); Gagnep. (1908); in Lecte. (1909, 1939); Sloot (1919); (1922); (1925) ; Merr. CI 927); Sleumer (1954); Back, et Bakh. (1963); 海南 植物志 (1964) ; Lescot in Aubrev. 
258  云南 植物志  et T. -Blot. (1970); "图 鉴" (1972)-*; Sleumer (1985). 常绿 乔木, 高达 15 米。 幼 枝被短 柔毛, 皮孔 圆形, 显著。 叶 革质, 卵状长 圆形、 椭 圆形, 至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6 — 14 厘米, 宽 4 一 6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近 圆形或 钝形, 边 缘有圆 钝齿, 侧脉 5 — 11 对, 在背面 明显, 小 脉相互 平行, 叶柄长 6 — 8 毫米, 有毛至 无毛。 总 状花序 腋生, 被短 柔毛; 萼片 4 一 5, 卵形, 基部稍 连合, 两面均 被极短 的小柔 毛; 雄花: 雄蕊约 25 枚, 花丝 丝状, 生于肉 质的花 盘内, 花盘 8 裂; 雌花: 花盘 肉质, 8 裂, 子房圆 球形, 不完全 6 室, 每侧膜 胎座上 有胚珠 2 枚, 花柱 6 枚, 分离。 果 球形, 不 具棱, 径 1 一 1.5 厘米, 花柱 宿存。 产 西畴, 生海拔 2 000 米以 下的疏 林中; 广西、 广东 亦产。 越南、 泰国、 马来 西亚亦 有 分布。 4. 挪挪果 (河口 ) 图版 67, 6—8 刺篱木 (海南 植物志 ), 揉揉果 (河口 ), 木关果 (马关 ), 山 李子, 野李子 (思茅 ), 棠梨 (景洪 ) Flacourtia ramontchi L' Herit. (1784)*; DC. (1824); Wight (1840); Clos (1857); Oliv. (1868); Hook. f. et Thorns, in Hook. f. (1827); Kooder et Valeton (1900); Burk. (1910), (1953); Sloot (1919); C. Y. Wu et Wang (1957); Cooke (1967); "图 鉴" (1972)*. 常绿 乔木, 高达 20 米; 发育 枝或徒 长枝常 具剌。 叶 革质, 上 面油质 光亮, 形 状在宽 椭 圆形、 椭 圆形、 椭圆状 倒卵形 和椭圆 状披针 形之间 变化,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2. 5 — 6.0 厘米; 侧脉 4 一 6 对, 顶端 钝圆至 锐尖, 稀具 凹缺, 边 缘具细 锯齿, 基 部宽楔 形或微 圆形。 总 状花序 多花, 微具短 柔毛, 萼片 5 — 6; 雄花: 雄蕊 多数, 花 盘由多 数圆齿 状腺体 组成; 雌花: 花盘全 缘或具 圆齿, 子房 球形, 花柱 6 — 11, 各有 2 浅裂的 柱头, 分离。 果 中型, 径 1.5 — 2. 5 厘米, 球形, 不 具棱。 产 孟连、 澜沧、 景洪、 勐腊、 勐海、 金平、 河口、 新平、 西畴、 富宁, 生海拔 (280 —) 500-1 700 米灌丛 或以壳 斗科为 主的常 绿阔叶 林中。 分 布于热 带亚洲 和热带 非洲。 木材性 能好, 适于 车旋, 可制 玩具, 用于雕 刻及制 做其他 工艺美 术品; 果 可食; 枝 叶可作 饲料; 亦 可植作 绿篱。 6. 作木属 Xylosma Forster nom. conserv. 常绿 灌木或 乔木, 在枝条 或树干 上具腋 生刺。 单叶 互生, 具短 叶柄, 无 托叶。 总状 花 序或聚 伞花序 腋生, 短, 少花; 苞片 较小, 多少 宿存; 花 单性, 有时 杂性, 小形, 花 梗具 关节; 萼片 4 一 6 (— 8), 基部稍 合生, 覆瓦状 排列, 常具 睫毛; 花 瓣无; 花 盘包围 着 雄蕊和 子房, 由 4 一 8 个明显 的腺体 组成, 或 有时成 环状; 雄花: 雄蕊极 多数, 花丝离 生, 花药 内向, 基着, 近 球形, 纵裂; 雌花: 退化雄 蕊有时 存在, 子房 上位, 无柄, 1 室, 具 2 (3-6) 侧膜 胎座, 花柱 单生。 肉质 浆果; 种子 多数, 倒 卵形, 胚乳 丰富, 胚 大型。 约 85 种, 分布于 泛热带 地区。 我国有 3 种 1 变种, 云南 全产。 
图版 67 1-5. 广 东铕将 Scolopia saeva (Hance) Hance, 1. 果枝, 2. 果, 3. 花, 4. 雄蕊, 5. 叶 F 半部 背面。 ; 6 寒揶果 Flacourtia namontchi L, Herit. , 6. 果枝, 7. 果, 8. 雌花。 (刘怡 涛绘) 
260  云南 植物志  分种 检索表 1 (2) 叶宽 卵形、 卵形至 椭圆状 卵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2. 5 — 4 厘米 1. 柞木 X. congestum 2 (1) 叶长 圆形、 长 圆状披 针形、 披针 形至椭 圆形, 但不为 卵形, 长 5 — 15 厘米, 宽 2 — 7 厘米。 3 (4) 花序 较疏, 长 1.5 — 3 厘米, 圆 锥花序 或总状 花序圆 锥状, 常被 黄色短 柔毛; 萼片 结果时 脱落, 内面 被毛, 叶椭圆 形至长 圆形, 侧脉 5 — 6 对 2. 南 岭柞木 X. controversum 4 (3) 总状花 序密, 极短或 簇生, 长 0.5 — 2 厘米, 通 常无毛 或被微 柔毛; 萼片在 结果时 宿存, 内面 无毛, 叶长 圆状披 针形, 披 针形, 侧脉 8 — 11 对 3. 长 叶柞木 X. longifoiium 1. 杵木 (嘉佑 本草, 植 物名实 图考) Xylosma congestum (Lour. ) Merr. (1919); 广州 植物志 (1963); H. L. Li (1963), (1976); S. Kitamura (1985). Apactis japonica Thunb. (1783), (1784); Croton congestum Lour. (1790); Hisingera racemosa Sieb. et Zucc. (1835)., non Presl (1833 ― 1834) ; Flacourtis japonica Walp. (1824) ; Hisingera japonica Sieb. et Zucc. (1845) ; Xylosma ja ponicum (Walp. ) A. Gray (1854); Hance (1870), (1878); Ohwi (1965); "图 鉴,, (1972)*; 秦 岭植物 志 (1981); F. chinensis Clos (1857); X. racemosum (Sieb. et Zucc. ) Miq. (1865 — 1866); Wils. in Sarg. (1912) ; Myroxylon racemosum (Sieb. et Zucc. ) O. Ktze. (1891); M. ja ponicum (Thunb. ) Makino (1904) ; Crataegus academiae Levi. (1916); X. a pactis Koidr. (1925). la. 柞木 (原 变种) var. congestum 常绿 乔木或 灌木, 高达 9 米; 幼枝有 时具腋 生刺, 无毛。 叶宽 卵形、 卵形至 椭圆状 卵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2. 5 — 4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 圆或圆 截形, 侧 脉通常 4 一 6, 叶 柄 无毛。 花雌雄 异株, 总 状花序 腋生, 长 1 一 2 厘米, 花梗 极短; 萼片 4 一 6; 无 花瓣; 雄 花 具多数 雄蕊, 花 盘由多 数腺体 组成, 位 于雄蕊 外围, 雌花花 盘状, 边缘 稍成浅 波状, 子 房 1 室, 具 2 侧膜 胎座, 花 柱短, 柱头 2 浅裂。 浆果 球形, 顶端 有宿存 花柱, 2 — 3 粒种 子。 产 昭通、 昆明、 西双 版纳, 生低 海拔至 高海拔 地区; 分布于 秦岭、 淮河 以南。 日本、 朝 鲜亦有 分布。 lb. 毛 枝柞木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var. pubescens (Rehd. et Wils. ) Chun (1934); Rehd. (1935); A. N. Steward (1958). Xylosma racemosum Miq. var. pubescens Rehd. et Wils. in Sang. (1912); Xylosma japonicum A. Gray var. pubescens (Rehd. et Wils. ) C. Y. Chang 秦岭 植物志 (1981)*. 本变 种与原 变种区 别在于 小枝, 叶柄 和叶背 沿脉被 柔毛。 产 通海、 新平、 广南、 富宁、 砚山, 生髙、 低海拔 地区; 陕西、 贵州、 广西、 广东、 
大 风子科  261  湖北、 江西 亦产。 2. 南 岭杵木 (海 南植 物志) Xylosma controversum Clos (1857) ; Hook. f. et Thorns, in Hook. f. (1872) ; Brandis (1906); Gagnep. (1909); Wils! (1912); Merr. (1927); Hand. -Mazz. (1931); S. C. Lee (1935); Gagnep. in Lecte. (1939); 陈嵘 (1953); 海南 植物志 (1964)* ; Lescot in Aubrev. et T. -Blot. (1970); "图 鉴" (1972)*; Whitmore in Hara (1979). 常绿 乔木。 叶薄 革质或 革质, 椭圆 形至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6 — 15 (-20) 厘米, 宽 3 — 8 厘米, 两面 无毛, 侧脉 5 — 7 对, 网脉 明显, 基部楔 形或近 圆形, 顶端长 渐尖, 边缘具 规 则齿; 叶柄长 3 — 5 毫米, 鲜时 红色, 无毛。 圆 锥花序 或总状 花序圆 锥状, 长 1 一 3 (— 5) 厘米, 具 絨毛; 花暗 绿色, 花 梗短, 长 2 — 4 毫米, 外 面具微 柔毛, 内面 被毛, 边缘 具 睫毛; 萼片 4, 卵状 圆形, 不 等大, 内面 2 枚较大 : 长约 2 — 3 毫米, 外 面无毛 或后变 无毛, 内面具 绒毛, 边缘具 睫毛, 花 盘具小 腺体, 紧靠在 雄蕊和 子房的 周围; 雄花: 雄 蕊花 丝长约 4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雌花: 子房 瓶状, 高 2 — 3 毫米, 侧 膜胎座 2, 少 胚珠; 花柱长 1 毫米, 柱头 不明显 分裂。 果 球形, 较小, 径 0.5 厘米 左右; 种子 多数。 产 双江、 勐海、 麻 栗坡、 富宁、 广南、 镇康, 生海拔 300 — 1 600 米的 山地常 绿阔叶 林中;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广西、 广东、 湖南、 江西。 中南' 半岛 和印度 亦产。 材 质好, 是 雕刻、 细木 工器具 和家具 的良好 用材。 3. 长 叶柞木 (海 南植 物志) Xylosma longifolium Clos (1857); Hook. f. et Thorns, in Hook. f. (1872); Brandis (1906); Gagnep. in Lecte. (1909, 1939); Barkill (1910); Wils. in Sarg. (1912); Chun (1933); S. C. Lee (1935); 陈嵘 (1953); 海南 植物志 (1964); Lescot in Aubrev. et T. -Blot. (1970)* ; "图 鉴,, (1972)*; Sleum. (1985). 常绿 乔木, 高可达 15 米, 常具粗 壮刺。 叶 革质, 披针 形或长 圆形, 长 4 一 9 (-15) 厘米, 宽 2 — 5 厘米, 两面 无毛, 侧脉 7 — 10 对, 基部 模形, 顶端钝 渐尖, 边缘具 锯齿状 圆齿; 叶柄长 5 — 10 毫米, 无毛。 ^序 腋生, 密, 总 状花序 极短或 簇生, 花 序梗长 0.5 — 2 厘米, 后变 无毛; 花梗长 5 — 12 毫米, 细长, 无毛; 在雄花 序中, 苞片 凹下, 近 圆形, 在雌 花序中 苞片披 针形, 长约 0.5 毫米, 两面 无毛, 边缘 蚀状: 花盘具 腺体, 着 生于雄 蕊的 周围, 或一环 而包围 子房; 雄花: 雄 蕊花丝 线形, 长 3. 5 — 4 毫米, 花药 圆形; 雌花- 子房 球形, 径 2 — 3 毫米, 侧 膜胎座 2 — 3, 每 胎座具 2 — 3 胚珠, 花 柱短, 长 0.5 毫米, 柱 头微 2 — 3 裂。 果 球形, 径 0.5 厘米 左右; 种子 4 一 5 粒。 产 宜良、 易门、 云县、 新平、 镇源、 景东、 景谷、 盈江、 沧源、 勐连、 思茅、 勐腊、 麻 栗坡, 生海拔 1 500 米以 下的常 绿阔叶 林中; 分布于 广西、 广东。 印 度至中 南半岛 亦产。 材质 坚硬, 致密, 可为 房屋、 农具、 家具等 用材; 树 皮可提 栲胶。 7. 山 桂花属 Bennettiodendron Merr. 小 乔木或 灌木; 幼枝顶 部具一 个芽鳞 的芽, 芽鳞 宿存。 单叶 互生, 枝 顶成簇 生状, 有 时近 对生, 羽 状脉, 或多或 少具粗 腺齿, 稀 全缘, 叶 柄多数 伸长, 稀 较短, 大多 数具明 
262  云南 植物志  显的 腋芽; 托 叶无。 圆 锥花序 腋生或 顶生, 常多 分枝, 花小, 大多 数在花 序梗的 顶端成 伞 形状, 苞 片小, 披 针形, 早落; 萼片 3 (-4-5) 枚, 小, 覆瓦状 排列, 具 缘毛, 早落; 花 瓣无; 雄花: 雄蕊 多数, 在雄蕊 之间具 多数、 短、 肉质、 无毛 的盘状 腺体, 花丝 线形, 中部 具毛, 花药 极小, 背着, 子房残 基小, 具 3 个短 花柱; 雌花: 退化雄 蕊像雄 蕊群, 多 数, 花丝 要比雄 花的短 一半, 基 部密被 柔毛, 盘 状腺体 多数, 子房 不完全 3 室, 花柱 3, 分叉, 早落, 柱头短 2 裂。 浆 果小, 球形, 常 1, 稀 2 — 4 粒 种子, 外果 皮薄; 种 子淡黑 色, 具 光泽。 3 种, 产东亚 南部、 东 南亚、 马来 西亚和 印度。 我国 3 种; 云南 2 种。 ' 分种 检索表 1 (2) 叶 干时黑 褐色, 叶片 较大, 老枝之 叶披针 形或长 圆形, 徒 长枝或 发育枝 之叶椭 圆形, 叶柄 较长, 2. 5 厘米 以上, 无毛 或后变 无毛; 果 干时黑 褐色, 较大, 径在 0.6 厘 米以上 • 1. 山桂花 B. leprosipes 2 (1) 叶 干时灰 褐色, 叶片 较小, 倒 卵状披 针形, 叶柄 较短, 长 2 厘米 以下, 稀达 4 厘米, 被毛; 果 实 干时灰 褐色, 较小, 径在 0.5 厘 米以下 2. 短柄 山桂花 B. brevipes 1. 山桂花 (广 西植物 名录) 图版 68, 1—6 本勒木 (海 南植 物志) Bennettiidendron leprosipes (Clos) Merr. (1927); Merr. et Chun (1940) * ; Sleumer (1954), p. p. ; Back, et Bakh. (1963); 海南 植物志 (1964)* ; "图 鉴" (1972)* ; Sleumer (1985). Bennettia leprosipes Clos ( 1857 ) ; B. longipes Oliv. in Hooker's ( 1887 )*; Bennettiodendron longipes (Oliv. ) Merr. (1927); C. Y. Wu et Wang (1957); 海南植 物志 (1964广. 落叶 乔木或 灌木, 高可达 8 米; 树皮 灰色。 叶 互生, 在 枝顶簇 生或假 轮生, 老枝之 叶披 针形、 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圆形, 较厚, 徒长 枝或发 育枝的 叶椭圆 形或倒 卵状椭 圆形, 较薄, 长 12 — 25 厘米, 宽 4 一 7. 5 厘米, 干时暗 褐色, 顶端钝 渐尖, 基部 渐狭, 极基部 钝或 楔形, 边缘具 疏齿, 3 或 4 基 出脉, 侧脉 5 — 10 对, 在下面 凸起; 叶柄长 4 厘米 以上, 稀可在 2. 5 厘米 左右, 有时 顶端具 2 个小 腺体。 圆锥 花序具 柔毛, 后变 无毛, 长 10 — 20 厘米, 花 污白色 或淡黄 绿色; 花梗长 3 — 4 毫米, 果时 膨大; 雄花萼 片卵状 圆形, 雄蕊多 数, 花 盘裂片 紫色; 雌花: 萼 片和退 化雄蕊 约为雄 花的一 半长, 子房三 角形, 无毛, 花 柱 3。 浆果 球形, 熟时红 色至淡 红色, 具 光泽, 干后暗 褐色, 径 0.8 厘米 左右; 种子 多数, 淡 黑色。 , 产 路南、 金平. 马关、 西畴、 麻 栗坡, 常生 于海拔 150 — 1 500 米的常 绿阔叶 林或荫 蔽的山 沟中; 广西、 广东有 分布。 马来 西亚、 印度 亦产。 2. 短柄 山桂花 (广 西植物 名录) 短柄 本勒木 (海 南植 物志) Bennettiodendron brevipes Merr. (1927) ; Merr. et Chun (1940) ; C. ^. Wu et 
图版 68 1—6. 山桂花 Bennettiodendron leprosipes (Clos) Merr. , 1. 果枝, 2. 花 纵剖, 3. 雄蕊, 4. 花萤, 5. 花 被片, 6. 果; 7—11. 山禰子 Idesia polycarpa Maxim. , 7. 果枝 及叶, 8. 雌蕊, 9. 花 被片, 10. 果 横切. 11. 种子- (刘怡 涛绘) 
264  云南 植物^  Wang (1957); 海南 植物志 (1964). Benettiodendron lanceolatum Li (1940) ; B. subracemosum C. Y. Wu (1957). 落叶小 乔木, 高达 6 米; 幼枝具 褐色或 黄褐色 柔毛, 后变 无毛, 圆 柱形。 叶 纸质至 薄 革质, 长圆状 倒披针 形或倒 卵状披 针形, 干时灰 褐色, 长 5 — 12 厘米, 宽 5 厘米 以下, 顶端 渐尖; 基部 锐尖或 楔形, 边 缘具钝 锯齿; 侧脉 7 — 9 对, 稍 明显; 叶柄长 2 厘米 以下, 稀可达 4 厘米, 密 被黄色 或污黄 色毛。 圆 锥花序 顶生, 具 睫毛或 柔毛, 长 6 — 12 厘米, 宽 可达 4. 5 厘米, 多花; 雄花: 萼片 3, 雄蕊 多数; 雌花: 萼片 3, 椭圆状 卵形, 钝, 长 3 — 3. 5 毫米, 微具 睫毛, 腺体 多数, 无毛, : 子房 无毛, 卵形, 胚 珠少, 花柱 3 或 4, 柱头微 2 裂。 浆果圆 球形, 径 3 — 4 毫米。 产 耿马、 沧源、 勐腊、 景洪、 富宁, 生海拔 500 — 1 300 米的常 绿阔叶 林中; 贵州、 广 西、 湖南、 广东有 分布。 8. 山 桐子属 Idesia Maxim, nom. conserv. 落叶 乔木。 叶 互生, 卵状 圆形, 基部近 心形, 基出 5 脉, 在基 部或叶 柄上具 2 腺体, 边缘具 圆齿状 锯齿; 叶柄 极长。 圆锥花 序顶生 或生于 上部叶 腋中, 极大; 花雌雄 异株, 萼 片 5 (3-6), 具 絨毛, 覆瓦状 排列, 果时 脱落; 花 瓣缺; 雄花: 雄蕊 多数, 着生 在小花 盘上, 花 丝被长 柔毛, 花药短 纵裂, 退化子 房极不 明显, 雌花: 退 化雄蕊 多数, 缩短, 不 具 花药, 子房 无毛, 侧 膜胎座 5 (3-6), 突出, 胚珠 多数, 花柱 5 (3-6), 开展; 柱头 5 (3 — 6)。 浆果 具多粒 种子; 种皮 壳质, 子叶 圆形。 1 种 1 变种; 云南 均有。 日 本亦有 分布。 1. 山桐子 ( "图鉴 ") 图版 68, 7—11 Idesia polycarpa Maxim. (1866): Ito (1883); Hook. f. (1885); Diels in Engl. (1900); Wils. in Sarg. (1912); Hand. -Mazz. (1931); S. C. Lee (1935); Fang (1944)* ; 陈嵘 (1953); H. L. Li (1963), (1976); "图 鉴" (1972)*. Idesia polycarpa Maxim, var. lati folia Diels (1900); I . polycarpa Maxim, var. intermedia Pamp. (1910). 落叶 乔木, 高达 15 米; 树皮 平滑, 灰 白色。 叶宽 卵形、 卵状 三角形 或卵状 心形, 长 7-21 厘米, 宽 5 — 20 厘米, 顶端锐 尖至短 渐尖, 基部常 心形, 边 缘具疏 锯齿, 掌 状基出 脉 5 — 7, 条, 脉腋 内密生 柔毛; 叶背粉 白色; 叶柄 与叶片 等长, 顶端或 中间具 2 枚 突起的 腺体。 圆 锥花序 顶生或 腋生, 长 12 — 20 厘米, 下垂; 花黄 绿色; 萼片 通常为 5, 无 花瓣; 雄花: 雄蕊 多数; 雌花: 退 化雄蕊 多数, 子房 球形, 1 室, 有 3 — 6 侧膜 胎座, 胚珠 多数。 浆果 球形, 红色, 具多数 种子。 产 龙陵、 贡山、 腾冲、 禄劝、 蒙自、 文山、 昆明, 多生 于海拔 500 — 3 500 米 的向阳 山 坡或丛 林中; 分布于 秦岭、 淮河 以南各 省区。 日本 亦产。 木 材可用 于作包 装箱等 材料; 种子 含油, 可用于 制皂。 la. 毛叶 山桐子 (江 西植 物志) 野桐子 (镇雄 ) 
大 风子科  265  var. vestita Diels (1900); Wils. in Sarg. (1912); Hand. -Mazz. (1931); S. C. Lee (1935); 陈嵘 (1953); "图 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81). 本 变种与 原变种 区别在 于叶背 密被短 絨毛。 产 镇雄、 彝良、 大关、 富民, 生海拔 1 000 — 2 000 米的 山地; 陕西、 四川、 贵州、 湖 南、 江西、 湖北、 浙江 亦产。 9. 山 羊角属 Carrierea Franch. 落叶 乔木; 小枝圆 柱形, 无毛。 叶 互生, 近 革质, 椭圆 形至倒 卵形, 基出 三脉; 叶 柄 无毛, 伸长。 花雌雄 异株, 排 成顶生 的圆锥 花序, 少 花至较 多花; 花梗 上具叶 状苞片 2 枚; 萼片 5, 包住 雄蕊或 雌蕊, 花 蕾时, 具 5 棱, 花 瓣缺; 雄花: 雄蕊 多数, 着 生在花 托上, 花药 卵形, 纵向 开裂; 雌花: 子房 卵状长 圆形, 非 常钝, 顶部具 3 — 4 个极 短的花 柱, 反折, 3 裂, 侧 膜胎座 3 — 4, 有多数 胚珠。 蒴果 披针状 球形, 3 裂, 木质, 外 果皮被 毛, 长 2 — 6 厘米, 宽 0.5 — 1.5 厘米; 种 子一端 具翅。 2 种, 我国 特产; 云南 均有。 分种 检索表 1 (2) 蒴果 较大, 长 3 厘米, 宽 0.8 厘米 以上, 顶端具 一长渐 尖头; 花序 少花, 花 较大, 径 1 厘米以 上, 萼 片基部 心形, 花药 2 室 1. 山羊角 C. calycina 2 (1) 蒴果 较小, 长 2 厘米, 宽 0.5 厘米 以下, 顶端 无长渐 尖头; 花序较 多花, 花 较小, 径 0.5 厘米 左右, 萼片基 部不为 心形, 花药 1 室 2. 贵州 山羊角 C. dunniana 1- 山羊角 ( "图鉴 ") 图版 69, 1-5 Carreirea calycina Franch. (1896)* ; Diels in Engl. (1990); Bean. (1909); Wils. in Sarg. (1912); Chun (1921), (1934); Fang (1944)*; Turrill (1949); C. Y. Wu et Wang (1957); "图 鉴,, (1972)*. 落叶 乔木, 高达 15 米; 小枝 灰色, 无毛。 叶 互生, 长圆状 卵形、 倒卵 状椭圆 形至长 圆形, 长 8 — 1'6 厘米, 宽 5 — 10 厘米, 顶端 锐尖, 基部 圆形, 边 缘有粗 锯齿, 基出脉 3; 叶柄长 5 — 9 厘米。 圆 锥花序 顶生, 少花, 通常 3 — 5, 稀达 10; 花梗长 2 — 3 厘米, 近中 部有 2 叶状 苞片; 花雌雄 异株, 萼片 5, 基部 心形; 雄花、 雄蕊 多数, 着生 于稍突 起的花 托上, 花药 2 室; 雌花: 子房 长圆状 卵形, 1 室, 有 3 — 4 侧膜 胎座, 胚珠 多数, 花柱 3 — 4, 短 而向外 反曲, 柱头 3 浅裂。 蒴果纺 锤形, 长 3 — 5 厘米, 稍两端 渐尖, 顶端 具长尖 头; 外果皮 革质, 3 瓣裂而 脱落, 有毡 状毛; 内果皮 木质, 自顶 端向下 至中部 3 瓣 裂开. 各裂瓣 自基部 向上至 中部沿 中央侧 膜胎座 分裂为 2; 种子 多数, 一 端显著 具翅。 产 屏边、 西畴, 生海拔 1 000 — 2 000 米的 山地;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湖南、 湖北等 省。 种子 入药。 2. 贵州 山羊角 
图版 69 1 一 5. 山羊角 CanriereacalycinaFranch. , 1. 花枝, 2. 花蕾及 苞片, 3. 雌花 纵剖, 4. 雄 蕊示花 药背、 腹面, 5. 果 ; 6 — 10. 伊桐 Itoa orientalis Hetnsl. , 6. 果枝, ?. 种子, 8 . 叶片 背面的 一方, 示 毛被, 9. 雌花 纵剖, 10. 雄蕊。 (刘怡 涛绘) - 
大 风子科  267  贵州 嘉丽树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C^rrierea dunniana Levi. (1911), (1914-1915); Gilg in Engl. u. Prantl (1925); Gagnep. in Humbert (1939), descr. ampl. 落叶 乔木; 分 枝粗, 径 2 — 3 毫米, 无毛。 叶 卵形, 长 7 — 12 厘米, 宽 3 — 3. 5 厘米, 极 无毛, 顶端 渐尖, 基部 圆形, 基 部以上 边缘具 锯齿; 基出脉 3, 中间 一条长 得多, 基部 以 上为平 行脉, 侧脉 5 对, 弯拱, 至 边缘不 明显地 汇合, 小脉微 明显, 成 网状; 叶 柄细, 长 1 一 3 厘米, 无毛。 花序 顶生, 圆 锥形, 长达 10 厘米, 多花; 花 白色, 长 1 厘米; 花 柄长 15 — 18 毫米; 苞片 叶状, 2 枚, 对生, 椭 圆形, 长 5 毫米; 萼片 5, 卵状椭 圆形, 两 面具 絨毛, 顶端近 蚀状, 长 10 毫米, 宽 5 毫米; 雄花: 雄蕊 5 束 而生, 与萼片 互生; 花 药长 圆形, 药隔 卵形, 1 室, 密 被毛, 花柱 3, 反转, 2 裂; 侧 膜胎座 3, 多 胚珠。 蒴果 纺 锤形, 长 2.0 厘米, 宽在 0.5 厘米 以下, 3 瓣裂; 种子 木质, 一端 具翅。 ' 产 景东、 文山, 生海拔 600 — 1 800 米的 山地; 分布于 贵州、 广西、 广东。 10. 伊桐属 Itoa Hemsl. 常绿 乔木。 叶常 互生, 有时近 对生, 单叶具 鋸齿, 平 行脉, 长 圆形至 卵形, 大型, 具 长 叶柄; 托 叶无。 雄花组 成圆锥 花序, 顶生, 具短 序梗; 雌花 顶生, 稀 腋生, 单花; 萼 片 3 — 4, 几乎 分离, 镊合状 排列, 卵状三 角形; 花 瓣缺; 雄花: 雄蕊 多数, 花 丝细, 花 药 基着, 小型, 纵裂, 退 化雌蕊 存在; 雌花 未见。 蒴果卵 形至长 圆形, 两端 渐狭, 花序 柄 延长, 中部 以上具 关节, 常 6 — 8 瓣 裂或与 胎座同 数裂; 花柱 宿存, 短 而厚, 柱头 6 8 裂; 内果皮 革质; 种子 多数, 小型, 压扁, 周 围具膜 质翅, 胚乳 丰富。 2 种, 1 种分布 于越南 及我国 南部; 云南 亦产。 另 一种间 断分布 于巴布 亚新几 内亚。 1. 伊桐 图版 69, 6—10 栀子皮 (中 国种子 植物科 属词典 ), 盐巴菜 (西畴 ), 长叶子 老重, 木桃果 (屏边 ) Itoa orientalis Hemsl. (1901); Wils. in Sarg. (1912); S. C. Lee (1935); Gagnep. in Lecte. (1939);' Fang (1944)*; Lescot in Aubrev. et T. -Blot. (1970); "图 鉴" (1972)*. 常绿 乔木, 高达 20 米, 径 20 — 25 厘米; 幼枝被 毛,. 后变 无毛, 具白 色圆形 至卵形 皮孔。 叶常 互生, 有时近 对生, 或在枝 顶成簇 生状, 椭 圆形, 长 15 — 30 厘米, 宽 5 — 8 厘 米, 上 面光亮 无毛, 下面 暗淡, 具黄色 柔毛, 基 部圆或 心形, 顶端 细尖, 边 缘具粗 糙齿, 主脉 明显, 三级侧 脉成疏 网状; 叶柄长 2 — 6 厘米, 被 柔毛; 雄花 组成直 立圆锥 花序, 长 达 15 厘米, 顶生; 雌 花单朵 顶生; 雄花: 萼片 3 — 4, 卵状三 角形, 长 10 — 12 毫米, 被 毛, 雄 蕊花丝 细长, 花药 背着, 退化 雄蕊具 硬毛。 蒴果 卵形, 1 室, 长 8 厘米, 宽 6 厘米 以上, 具褐色 绒毛, 后变 无毛; 果柄被 柔毛; 种子 压扁, 周围 具一膜 质翅。 产 新平、 沧源、 金平、 屏边、 文山、 富宁, 生海拔 500 — 1 600 米的常 绿阔叶 林中; 分 布于 四川、 贵州、 广西、 广东、 海南。 越 南亦有 分布。 
268  云南 植物志  103. 萌 声禾斗 Cucurbitaceae nom, conserv. 一年 或多年 生草质 或木质 藤本, 稀 灌木或 乔木状 (我 国不产 )。 根为须 根或肥 大的块 根。 茎匍匐 或借助 于卷须 攀援, 常具纵 棱沟。 卷 须侧生 于叶柄 基部, 单 1 或 分叉, 常螺 旋状。 叶 互生, 通常为 单叶, 多 为掌状 分裂, 有时为 复叶, 无 托叶。 花单性 或极稀 两性, 雌雄 同株或 异株, 辐射 对称, 单生、 簇 生或形 成各式 花序; 雄花: 花萼 辐状、 钟 状或管 状, 5 裂, 裂片覆 瓦状排 列或开 放式; 花冠 插生于 花萼筒 檐部, 基部 合生成 筒状、 钟状或 分离, 5 裂, 裂片 在芽中 覆瓦状 排列或 内卷式 镊合状 排列, 全 缘或具 流苏; 雄蕊插 生于花 萼筒基 部、' 近 中部或 檐部, 5 枚或 3 枚, 花丝 分离或 合生, 花药 分离或 靠合, 药室 通直、 弓曲、 S 形折曲 或多回 折曲, 5 枚雄蕊 者的药 室均为 1 室、 3 枚者, 通常 1 枚 1 室, 2 枚 2 室, 纵裂; 退化 雌蕊有 或无; 雌花: 花被同 雄花, 退化 雄蕊有 或无; 子房下 位或半 下位, 通常由 3 心 皮合生 而成, 极稀 4 一 5 心皮, 3 室或 1 (一 2) 室, 偶尔为 4 一 5 室, 侧膜胎 座, 胚 珠通常 多数, 稀少至 1 枚; 花柱 1 或稀 3, 柱头 膨大, 2 — 3 裂。 果小至 很大, 常 为肉质 瓠果、 浆果 或稀为 蒴果, 不 开裂或 瓣裂或 周裂; 种子 多数, 稀少至 1 枚, 通常藏 于果瓤 内或纤 维中, 压扁, 无 胚乳, 胚直, 胚 根短, 子 叶大而 扁平, 富含 脂肪。 约 113 属 800 种, 多数分 布于热 带和亚 热带, 少 数种类 散布到 温带。 我国有 32 属 154 种 35 变种, 主要分 布于西 南和南 部地区 , 少 数种类 散布到 北部; 云南有 28 属 97 种 18 变 种, 分布 于全省 各地, 而以 南部和 西南部 最多。 本科 植物中 的一些 种的果 实为世 界各地 常用的 菜蔬; 一 些种类 的果实 则为盛 夏消暑 的 佳果, 如 西瓜、 甜 瓜等; 一 些种类 的根及 果实、 种子 入药, 具 有清热 消炎、 镇咳、 利 尿、 驱虫的 作用。 本科 的系统 位置, 被不 同的学 者置于 不同的 系统位 置中。 在 A. 恩格勒 (A.Engler) 系 统中, 被置 于变形 花被类 (合 瓣亚纲 ), 桔梗目 (Campanulales) 之前, 自成 一目。 现 代的一 些系统 学家则 认为葫 芦科具 宿存的 珠心, 通常 具广袤 的絨毡 层组织 以及两 层明显 珠被 的胚珠 等重要 特征, 与 典型的 合瓣花 类不相 符合, 发 现同西 番莲科 (Passifloraceae) 等 存在一 种并行 现象, 因 此采取 Hallier 提出的 位置, 认 为该科 应与秋 海棠科 (Begoni- aceae) 等组成 一目, 位于 西番莲 科及其 亲缘科 之后。 A. B. 伦德勒 (A. B. Rendle), J. 哈钦松 (J. Hutchinson) 等采用 了这种 观点。 A. 塔 赫他间 (A. Takhtajan) 和 A. 克朗 魁斯特 (A. Cronquist) 等 也采用 了上述 类似的 观点, 将葫芦 科放. 在西 番莲目 (Passiflorales) 之后, 秋 海棠目 (Begoniales) 之前, 自成 一目; 而 C. 杰福勒 (C. Jeffrey) 却认 为该科 是十分 隔离的 , 同西 番莲科 的关系 很远。 总之, 关 于该科 的系统 位置, 仍是 一个值 得进一 步深入 研究的 问题。 
萌芦科  269  分族、 属 检索表 HSjy° '(―)' 1 (56) 雄蕊 3 或 5, 花药 分离或 靠合, 但不 联合成 环状, 药 室非水 平生, 通直、 弓曲或 折曲。 2 (49) 花丝 分离或 仅基部 联合, 有 时花药 靠合。 3 (18) 雄蕊 5, 稀 3, 若为 3 枚, 则药室 S 形折 曲; 种 子多为 下垂生 (族 1. 藏瓜族 Trib. 1. Fevilleae) 4 (15) 胚珠和 种子下 垂生; 果 实盖裂 或顶端 3 裂。 5 (10) 子房 1 室, 胚珠 和种子 2 — 3 粒, 果实 盖裂或 沿顶端 腹缝线 3 裂 (亚族 1. 锥形 果亚族 Subtrib. 1. Gomphogyninae) 6 ( 9) 果 实近中 部或顶 端环状 盖裂; 叶片 不分裂 至掌状 5 深裂。 7 ( 8) 雌雄 同株或 稀为两 性花; 果实 近中部 盖裂; 种子 无翅; 叶 片基部 无腺体 1. 盒 子草属 Actinostemma 8 (7) 雌 碰 异株; 果 实顶端 盖裂; 种子顶 端具膜 质翅; 叶片 基部之 裂片具 1 对突出 的腺体 …… 2. 土贝 母属 Bolbostemma 9 (6) 果实 从顶端 3 裂缝 开裂; 种子 无翅; 雌雄 同株; 叶为 鸟足状 7 — 9 小叶 • • 3- 锥 形果属 Gomphogyne 10 (5) 子房 3 室, 胚珠 多数; 果实沿 顶端缝 线开裂 (亚族 2. 翅子 瓜亚族 Subtrib. 2. Zanoninae). 11 (14) 叶为 鸟足状 复叶, 具 5 — 9 小叶, 稀 单叶; 花萼具 5 裂片。 12 (13) 木质 藤本; 小 叶片近 全缘; 花小; 种子 顶端具 膜质翅 4. 棒 锤瓜属 Neoalsomitra 13 (12) 草质 藤本; 小 叶片具 鋸齿; 花中 等大; 种子 无翅或 周围具 膜质翅 5- 雪胆属 Hemsleya 14 (10) 叶为 单叶; 花萼具 4 裂片; 种子 周围具 膜质翅 6. 翅 子瓜属 Zanonla 15 (4) 胚珠和 种子水 平生; 果实 不开裂 (亚族 3. 赤 爬亚族 Subtrib., 3 Thladianth ! nae) 16 (17) 雄蕊 5, 药室 通直; 卷须 在分歧 点以上 旋转; 叶缘 具锯齿 '• 7. 赤; 0| 属 Thladiantha 17 (16) 雄蕊 3, 药室 S 形折 曲或 弓曲; 卷 须在分 歧点之 下开始 旋卷; 叶 片全缘 或波状 8. 罗 汉果属 Siraitia 18 (3) 雄蕊 3, 罕 2 或 1。 19 (26) 花药 之药室 通直或 稍弓曲 (罕 "之" 字形 折曲) 种子 多数, 水平生 (族 2. 马 儿族 Trib. 2 Melothrieae). 20 (25) 胚珠和 种子水 平生; 花柱基 部具环 状或杯 状盘; 果实不 开裂; 种 子多数 (亚族 1. 马 儿亚 族 Subtrib. 1. Melothriinae) 。 21 (24) 药室 通直。 22 (23) 雄 蕊全部 2 室; 雄花 排列为 总状聚 伞花序 或近伞 形花序 9. 马 ^儿属 Zehneria 23 (22) 雄蕊 1 枚 1 室、 2 枚 2 室, 雄花 簇生; 雌 花单生 或簇生 10. 帽 儿瓜属 Mukia 24 (21) 药室弧 曲或" 之" 字形 折曲, 雄花 排列成 近伞形 花序; 雌 花单生 11. 茅瓜属 Solena 25 (20) 胚珠、 种子 直立或 下垂, 花柱基 部无环 状或杯 状盘; 果实 3)1 纵裂, 具种子 1 3 粒 (亚族  • 按照 A. Cogniaux 的系统 排列。 
270  云南 植物志  12, 裂瓜属 Schizopenon Cucurbiteae ) .  13- 苦瓜厲 Momordica  14. 丝瓜属 Luffa  15. 冬瓜属 Benincasa  2. 裂 瓜亚族 Subtrib. 2. Sicydiinae) 花药 之药室 S 形折 曲或多 回折曲 (族 3. 南瓜族 Trib. 3. 花冠 5 深裂 或为近 分离的 5 瓣。 花冠裂 片全缘 (亚族 1. 葫 芦亚族 Subtrib. 1 Cucumerinae). 雄 花之萼 筒短, 钟形、 杯形 或短漏 斗形; 雄蕊常 伸出花 冠筒, 花梗 上具盾 状苞片 1 花 梗上无 苞片。 . 雄花排 列成总 状花序 雄花 单生或 簇生。 花 萼裂片 叶状, 具 锯齿, 反折 花 萼裂片 钻形, 全缘, 不 反折。 雌花具 3 枚刺毛 状或舌 状退化 雄蕊; 雄 蕊之花 药药隔 膨大, 不 伸出; 卷须 2 — 3 歧; 叶片羽 状深裂 16. 西瓜属 CUrullus 雌花 无退化 雄蕊; 雄 蕊之花 药药隔 伸出, 呈乳 头状; 叶片 3 — 7 浅裂 … .• 17. 黄瓜属 Cucumis 雄花之 花萼筒 伸长, 圆筒 状或漏 斗形; 雄蕊不 伸出。 果实 成熟时 3 瓣 裂达近 基部。 胚 珠种子 多数, 水 平生; 叶片近 圆形或 阔卵状 心形, 5 — 7 裂, 裂 片三角 状卵形 18. 三 瓜属 Biswarea 胚珠 和种子 少数, 下 垂生; 叶 片卵状 心形, 不 分裂或 具不规 则的角 状浅裂 19- 波棱 瓜属 Herpetospermum 果实成 熟时不 开裂。 雄 花排列 为总状 花序, 花冠 黄色或 白色, 花梗 基部具 苞片; 叶 片基部 无腺体 20. 金瓜属 Gymnopetalum 雄花 单生, 花冠 白色, 无 苞片; 叶片 基部具 2 明显 的腺体 21. 葫芦属 Lagenaria 花 冠裂片 具流苏 (亚族 2. 栝 楼亚族 Subtrib. 2. Trichosanthinae). 草质 藤本; 花 冠裂片 之流苏 长不及 7 厘米, 果实 中型, 种子 多数, 较小 22. 栝楼属 Trichosanthes 木质 藤本; 花冠裂 片之流 苏长达 15 厘米, 果实 大型, 仅有 6 粒能育 种子和 6 枚不育 种子, 种 子大, 长达 7 厘米 • 23. 油 渣果属 Hodgsonia 花冠 钟形, 中 部或中 部以上 5 裂 (亚族 3. 南 瓜亚族 Subtrib. 3. Cucurbitinae) 24. 南瓜属 Cucurbita 花丝多 少贴合 成柱状 (族 4. 佛 手瓜族 Trib. 4 Sicyoideae) <> 胚珠 和种子 多数, 水 平生, 雌、 雄花均 单生; 叶 片基部 背面具 数个穴 状腺体 25. 红瓜属 Coccinia 胚珠 和种子 少数, 或 1 枚, 下 垂生; 雌、 雄花 均排为 圆锥状 花序, 或雄 花为总 状花序 或伞房 状 花序, 而雌花 单生或 双生, 或排 成头状 花序; 叶片 基部无 腺体。 子房 3 室, 每室具 2 胚珠; 花排列 成圆锥 花序, 或雌花 为总状 花序, 或 簇生; 果实球 形或钟 形; 叶 为鸟足 状复叶 26. 绞 股蓝属 Gynostemma 子房 1 室, 每室具 1 胚珠; 雄花 排成总 状花序 或伞房 状圆锥 花序, 雌花 单生、 双生或 排成头 状 花序; 单叶, 具 五角或 5 浅裂。 雌花 单生或 双生, 花 较大, 直径 1.5 厘米 以上; 果实 大型, 倒 卵形, 长可达 20 厘米, 疏被 
萌芦科  271  短 刺毛; 种子长 5 — 10 厘米 27. 佛 手瓜属 Sechium 55 (54) 雌 花排列 成紧密 的头状 花序, 花小, 直径约 1 厘米; 果 实小, 扁 卵形, 长不及 2 厘米, 密被 短柔 毛和长 刺毛; 种 子小, 长约 1 厘米 28. 刺 瓜藤属 Sicyos 56 (1) 雄蕊 1, 花药 1 室, 水 平生, 环 状开裂 (族 5. 小 雀瓜族 Trib. 5. Cyclanthereae ) 29. 小 雀瓜属 Cyclanthera (二) 1 (4) 花冠 裂片具 流苏。 2 (3) 草质 藤本; 流苏 长不及 7 厘米; 果实直 径不及 10 厘米, 无 纵棱及 腺点; 种子 多数, 较小, 稀 少数 22. 栝楼属 Trichosanthes 3 (2) 木质大 藤本; 流 苏长达 15 厘米; 果实 直径约 20 厘米, 具 12 条纵 肋或无 肋而具 腺点, 含能育 及不育 种子各 6 枚, 种 子长达 7 厘米 • 23. 油 渣果属 Hodgsonia 4 (1) 花冠 裂片无 流苏。 5 (14) 叶为 鸟足状 复叶, 具 3 — 9 小叶。 6 (7) 雄蕊 1 枚, 花药 1 室, 水 平生, 环状 开裂; 雌雄 同株; 雌花 单生、 双生 或三花 簇生于 生有雄 花 序的叶 腋内; 果实斜 卵形, 具 刺毛; 种子 1 至 多数, 有角, 顶端和 基部具 2 尖头 29. 小 雀瓜属 Cyclanthera 7 (6) 雄蕊 5, 药室 直立, 纵裂; 雌雄 异株或 同株; 雌花通 常排列 成总状 或圆锥 花序, 稀 单生、 双生 或 簇生; 果实 棒状、 球形 或陀螺 形等, 不 偏斜, 无 刺毛; 种子 1 一 3 粒或 多数, 周围具 翅或无 翅, 但 无角和 尖齿。 8 (9) 小叶片 全缘, 基 部常具 2 腺体; 种子 顶端具 膜质翅 4. 棒 锤瓜属 Neoalsomitra 9 (8) 小 叶片具 明显的 锯齿, 基部无 腺体; 种 子无翅 或周围 具木栓 质齿。 10 (11) 花大, 径 5 — 15 毫米, 花冠 辐状、 碗状、 盘状、 陀 螺状、 灯 笼状或 伞状; 果实 较大, 棍棒状 圆 筒形、 倒 锥形或 球形, 有种子 6 粒 以上, 种子周 围具木 栓质翅 或无翅 5. 雪胆属 Hemsleya 11 (10) 花小, 译约 5 毫米, 花冠 辐状; 果实球 形或陀 ;形, 较小, 有种子 1 一 3 粒, 种子 无翅。  12 (13) 花雌雄 同株; 雄花 之花丝 仅基部 合生; 果实陀 螺形, 具 纵棱, 成熟 后顶端 沿缝线 3 裂, 种子 椭 圆形, 具 皱纹及 乳突, 边缘 常具齿 3. 锥 形果属 Gomphogyne 13 (12) 花雌雄 异株; 雄 花之花 丝全部 合生成 柱状, 花药 轮生其 顶端; 果实 球形或 钟形, 不开 裂或顶 端 3 裂; 种子 心形, 具 乳突, 但无皱 纹或齿 26. 绞 股蓝属 Gynostemma 14 ( 5) 单叶, 稀为 鸟足状 复叶。 15 (24) 雄蕊 5, 药室 卵形, 通直。  16 (21) 花小, 花冠 辐状, 裂片 长不及 1 厘米; 花萼辐 状或浅 杯状; 果实 成熟后 自中部 以上或 顶端盖 裂, 或 3 瓣裂。 17 (20) 叶 片心状 戟形、 心状 卵形、 披 针状三 角形, 或近 圆形至 心形, 通常 3 — 5 裂, 稀不 分裂; 花萼 及 花冠均 辐状, 5 裂; 果实 盖裂, 长 1-3.5 厘米; 种子无 翅或顶 端具膜 质翅。 18 (19) 叶 片心状 戟形、 心状卵 形或披 针状三 角形, 不 分裂或 3 — 5 裂, 叶基无 腺体; 果 实成熟 后近中 部 盖裂; 种 子无翅 1. 盒 子草属 Actinostemma 19 (18) 叶片近 圆形或 心形, 波状 5 浅裂 或掌状 5 深裂, 叶基部 小裂片 顶端具 2 突出的 腺体; 果实圆 柱形, 成熟 后自顶 端盖裂 2. 土 贝母属 Bolbostemma 
272  云南 植物志  20 (17) 叶片长 圆形或 卵形, 全缘, 不 分裂; 花 萼筒浅 杯状, 裂片 3, 稀 4; 花冠 辐状, 5 裂; 果实圆  柱状棍 棒形, 成熟后 自截形 的顶端 3 瓣裂 '• 6. 翅 子瓜属 Zanoiiia 21 (16) 花大, 花冠 钟形, 裂 片长约 2 厘米; 花 萼筒短 钟形或 杯状; 果为 浆果, 成 熟时不 开裂; 种子 无翅。 22 (23) 雄蕊 之药室 通直; 茎、 叶 等有毛 或无, 但决 不具红 色或黑 色疣状 腺体; 卷须自 分歧点 之上旋 卷; 种 子无翅 7. 赤農属 Thladiantha 23 (22) 雄蕊 之药室 S 形折 曲或 弓曲; 茎、 叶卷须 均被红 色或黑 色疣状 腺体, 或无 腺体; 卷须 自分歧 点上 下同时 旋转; 种子常 具翅, 稀无翅 8. 罗 汉果属 Siraitia 24 (15) 雄蕊 3, 药室 卵形或 线形, 直立、 弓曲或 折曲, 稀 5 枚。 25 (34) 花小, 直 径不及 1 厘米, 果实卵 形或长 圆形, 长不及 5 厘米。  26 (33) 雌雄 同株, 稀雌 雄异株 (台 湾马 瓞儿、 茅瓜 ); 果实成 熟后不 开裂, 种子 多数, 水 平生, 或仅 1 枚 种子, 下 垂生。 27 (28) 雌 花排列 成头状 花序, 子房 1 室, 仅:^ 1 枚下 垂生的 胚珠, 种子 1 枚; 雄蕊花 丝合生 成柱, 药 室多 回折曲 28. 刺 瓜藤属 Sicyos 28 (27) 雌花单 生或数 朵簇生 于叶腋 内或排 成伞房 花序, 子房 3 室, 胚珠 多数, 水 平生; 雄蕊 之花丝 离生, 药室 直立、 稍 弓曲或 "之" 字形 折曲。 29 (32) 雄 花排成 总状、 近伞房 状花序 或伞形 花序; 药室 直立、 稍 弓曲或 "之" 字形 折曲。 30 (31) 雄花 排成总 状或近 伞房状 花序, 雌花单 生或几 花排成 伞房状 花序; 雄 蕊全部 2 室, 药 室稍弓  曲或 直立; 叶片 膜质至 纸质, 3 — 5 浅 至深裂 或全缘 9. 马 朦儿 属 Zehneria 31 (30) 雄花排 成伞形 或伞房 状花序 ,雌花 单生; 雄蕊 1 枚 1 室、 2 枚 2 室, 药室弧 曲或" 之" 字形折 曲; 叶片薄 革质, 全缘 或作各 式各样 的分裂 11. 茅瓜属 Solena 32 (29) 雄花簇 生于叶 腋内, 药 室通直 10. 帽 儿瓜属 Mukia  33 (26) 花 两性或 单性, 雌雄 异株或 同株; 果实 成熟后 自顶端 向下部 3 瓣裂, 有种子 1 一 3 枚, 下垂生 12. 裂瓜属 Schizopepon 34 (25) 花大, '直径 远大于 1 厘米; 果实中 等大或 大型。 . 35 (44) 雌雄 异株, 稀雌雄 同株。 36 (37) 雄花之 花梗具 1 大 型兜状 苞片; 果 实具瘤 状或刺 状突起 13. 苦瓜属 Momordica 37 (36) 雄花 之花梗 上不具 苞片; 果 实表面 平滑, 无瘤状 或刺状 突起。 38 (43) 果 实长圆 形或圆 柱形, 成熟后 自顶端 盖裂或 3 瓣裂至 基部。 39 (40) 雄 花排列 成总状 花序; 花 萼筒倒 锥形, 花冠 裂片全 缘或啮 蚀状, 退 化雌蕊 缺或腺 体状; 果实 长圆 形或圆 柱形, 较大, 幼时 肉质, 成熟后 干燥, 由顶 端盖裂 14. 丝瓜属 Luffa 40 (39) 雄 花排列 成总状 花序, 且常与 1 单花 并生; 花萼筒 筒状, 向 上部扩 大成钟 状或漏 斗状, 花冠 裂片 全缘, 退化 雌蕊钻 形或圆 锥形; 果实三 棱状长 圆形, 较小, 成熟后 3 瓣裂至 基部。 41 (42) 叶片阔 卵状心 形或近 圆形, 通常 5 — 7 浅裂, 裂片 急尖或 渐尖; 花萼 筒上部 钟形, 裂片 线形, 花 冠裂片 卵形; 种子 多数, 水平生 18. 三 裂瓜属 Biswarea 42 (41) 叶片 卵形, 不分 裂或具 不规则 的角, 先 端尾状 渐尖; 花萼筒 上部漏 斗状, 裂片披 针形, 花冠 裂片楠 圆形; 种子 少数, 下垂生 • 19. 波 棱瓜属 Herpetospermum 43 (38) 果实卵 形或长 圆形, 浆 果状, 成熟后 不开裂 2S. 红瓜属 Coccinia 44 (35) 花雌雄 同株。 45 (46) 果实倒 卵形, 仅具 1 粒 种子; 雄 花排列 成总状 花序, 雄蕊 3, 花丝 合生成 柱状, 花药 离生… 27. 佛 手瓜属 Sechium 46 (45) 果 实形状 多样, 但 不为倒 卵形; 种子 多数, 水 平生; 雄 花单生 或排列 成总状 花序, 雄 花之花 
萌芦科  273  丝 分离, 花药 靠合成 头状。 47 (50) 雄 花排列 成总状 花序或 簇生, 稀 单生。 48 (49) 雄 花排列 成总状 花序或 单生; 花 梗基部 具菱形 具齿的 苞片; 花萼 筒管状 伸长, 上部 扩大; 花 冠 辐状, 白色或 黄色, 裂 片长圆 形或倒 卵形; 果实 卵状长 圆形, 两端尖 20. 金瓜属 Gymnopetalum 49 (48) 雄花 簇生于 叶腋, 无 苞片; 花萼 筒钟状 或近陀 螺形, 花冠辐 状或近 钟形, 裂片卵 形或长 圆形,  黄色; 果实 多形, 肉质, 两 端钝圆 17. 黄瓜属 Cucumis 50 (47) 雄花 单生。 51 (52) 花 白色, 花冠 裂片长 圆状倒 卵形, 先端 微凹; 果实 卵形、 长 圆形、 扁球形 或中间 缢缩, 幼时 肉质, 成熟 后杲皮 木质, 中空; 植株密 被粘毛 21. 葫芦属 Lagenaria  52 (51) 花 黄色, 花冠裂 片先端 急尖或 渐尖, 但不 微凹; 果实 球形、 长圆 形或扁 球形, 肉质 不裂, 中 不空; 植物 体被刚 毛或长 柔毛, 无 粘毛。 , 53 (54) 植株 密被白 色或淡 黄色长 柔毛; 叶片 圆形或 卵形, 3 — 5 裂, 裂片 再羽状 或二重 羽状浅 裂至深 裂; 花萼筒 钟形, 裂 片狭披 针形, 花 冠裂片 卵状长 圆形, 果实球 形或椭 圆形, 肉质, 多汁, 表 面 光滑, 具纹饰 16. 西瓜属 Citmllus 54 (53) 植物体 密被黄 褐色硬 毛和长 柔毛, 或密 被白色 刚毛; 叶片肾 状近圆 形或卵 圆形, 5—7 浅裂, 决 不 为羽状 深裂; 花 萼裂片 金针形 或叶状 具齿, 花冠 裂片倒 卵形或 卵形; 果实圆 柱形、 近 球形或 扁 球形, 肉 质而不 多汁。 55 (56) 植株 密被黄 褐色硬 毛及长 柔毛; 雄花梗 基部具 苞片; 花 萼裂片 叶状具 裂齿, 反折, 花 冠裂片 倒 卵形, 全缘; 果实 绿色, 被 糙硬毛 和白霜 15. 冬瓜属 Benincasa 56 (55) 植 被密被 白色短 刚毛; 雄花无 苞片; 花萼 裂片披 针^, 或 其顶端 扩大成 叶状, 全缘, 花冠裂 片 卵形, 边缘皱 波状; 果实 成熟时 黄色, 无毛 及白霜 24. 南瓜属 Cucurbita  1. 盒 子草属 Actinostemma Griff. 纤 细攀援 草本。 单叶 互生, 具柄; 叶 片心状 戟形、 心状 卵形、 宽卵形 或披针 状三角 形, 不 分裂或 3 — 5 裂, 边缘有 锯齿, 或微 波状; 卷须 2 歧, 稀单 1。 花 单性, 雌雄 同株, 稀 两性。 雄花组 成总状 花序或 圆锥花 序式, 稀 单生或 双生; 花萼 辐状, 筒部 杯状, 裂片 线状披 针形; 花冠 辐状, 5 裂, 裂 片披针 形尾状 渐尖; 雄蕊 5 (— 6), 离生, 花 丝短, 丝 状, 花药近 卵形, 外向, 基底 着生, 药 隔在花 药背面 乳头状 突出, 1 室, 纵向 开裂, 退化 雌 蕊无; 雌花 单生、 簇生, 稀雌雄 同序; 花萼 与花冠 与雄花 同型; 子房卵 球形, 常具疣 状 凸起, 1 室, 花 柱短, 柱头 3, 肾形; 胚珠 2 (— 4) 枚, 着 生于室 顶端, 而成下 垂生。 果实 卵形, 自 中部以 上环状 盖裂, 顶盖圆 锥形, 具种子 2 (— 4) 枚; 种子 稍扁, 卵形, 种 皮具不 规则的 雕纹。 1 种, 分布于 东亚从 日本到 东喜马 拉雅。 我国南 北普遍 产之。 1. 盒子草 (本 草纲目 拾遗) Actinostemma tenerum Griff. (1837)*; C. B. Clarke in Hook. f. (1897); Cogn. in DC. (1881), et in Engl. (1916) ; Hemsl. (1887) ; Chakr. (1959) ; Keraudren-Aymonin in Aubrev. et Leroy (1975)* ; C. Jeffery (1980); 路 安民、 张志耘 (1986). 
274  云南 植物志  Actinostemma lobatum (Maxim. ) Maxim, ex Franch. et Sav. (1875); Cogn. (1881), et in Engl. (1916); Hemsl. (1887); Franch. (1884); Ohwi (1965); "图 鉴" (1975)* ; 内蒙古 植物志 (1980)* ; A. racemosum Maxim, ex Cogn. (1881) et in Engl. (1916) ; Hemsl. (1887) ; Hand. -Mazz. (1936) ; A. paniculatum Maxim, et Cogn. in DC. (1881) ; A. parvi folium Cogn. in Engl. (1916). la. 盒子草 (原 变种) 图版 70, 1—3 var. tenerum 一年生 草本。 茎、 枝 纤细, 攀 援状, 具纵 棱沟, 被短 柔毛, 后近 无毛。 叶片 纸质, 戟 形、 披针状 三角形 或卵状 心形, 长 4 一 12 厘米, 宽 2 — 8 厘米, 不 分裂或 3 — 5 裂, 中裂 片狭三 角形, 先端 渐尖, 并具小 尖头, 侧 裂片较 短小, 边缘具 疏齿或 波状, 基部 心形, 弯 缺半圆 形或长 圆形, 深 1 一 1.5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叶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 面几无 毛, 掌状脉 3 — 5 条; 叶柄长 2 — 6 厘米, 被短 柔毛; 卷须 2 歧。 雌雄 同株, 雄花: 排列 成总 状花序 或圆锥 花序, 长 5 — 12 厘米, 罕 1 一 3 花 生于短 缩的总 梗上, 花序 轴被短 柔毛; 花 梗长约 4 毫米, 被柔 毛,' 基部具 1 线状 苞片; 花 萼裂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2 — 3 毫米, 宽 0.5_1毫米, 边缘具 疏齿, 被 柔毛; 花 冠裂片 卵状披 针形, 长 3 — 6 毫米, 宽 1 一 1.5 毫 米, 先 端尾状 渐尖, 具 1 脉; 雄蕊 5, 离生, 花 丝长约 0. 5 毫米, 无 毛或被 柔毛, 花药长 0. 3 毫米, 药隔 稍突出 , 呈乳 头状; 雌花: 单生、 双 生或着 生于雄 花序的 基部, 花梗长 1 一 2. 5 厘米, 纤细具 关节; 花萼与 花冠同 雄花; 子房 卵形, 具疣状 凸起, 柱头 2 裂, 肾形。 果实卵 形或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1. 6 一 2 . 5 厘米, 径 1 一 2 厘米, 黄 褐色, 疏 生暗绿 色鳞片 状 凸起, 自中部 盖裂, 果盖圆 锥形, 具种子 2 — 4 枚; 种子阔 卵形, 长 11 一 13 毫米, 宽 8 — 9 毫米, 厚 3 — 4 毫米, 两 面具不 规则的 雕紋。 花期 7 — 9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产 盈江, 生海拔 850 米的 田边潮 湿处; 分 布于我 国南北 各地。 印度、 孟 加拉、 中南 半岛、 朝鲜 和日本 亦有。 本 种全草 和种子 入药, 有利尿 消肿、 清热 解毒、 去湿的 功效。 种子含 油脂。 lb. 云南 盒子草 (变种 ) var. yunnanensis A. M. Lu et Z. Y. Zhang (1984), (1986). 本 变种与 原变种 的区别 在于花 两性, 雄蕊 6 枚。 •• 产 大理。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2. 土贝 母属' Bolbostemma Franquet 草 质攀援 藤本。 茎 纤细, 具纵 条纹。 单叶 互生, 具柄, 叶片近 圆形或 心形, 波状 5 浅 裂 或掌状 5 深裂, 基部 小裂片 顶端具 2 突出的 腺体; 卷须单 1 或 2 歧。 花 单性, 雌雄异 株; 排 成疏散 的圆锥 花序, 或有时 单生或 簇生; 雄花: 花萼 辐状, 5 裂, 裂片 线状披 针形, 尾状 渐尖; 花冠 辐状, 5 裂, 裂 片狭披 针形, 尾状 渐尖; 雄蕊 5, 花丝 分离, 或两 两成对  • 土贝母 〔B. paniculatum (Maxim. ) FranqueO —名 始见于 《本 草从 新》, 为 避免与 百合科 贝母属 (Fritillaria L. ) 相混, 故 用土贝 母属, 而 不用假 贝母属 《中 国种 子植物 科属词 典》、 《中 国植物 志》。 
图版 70 1—3. 盒子草 Actinostema tenerum Griff. , 1. 果枝' 2. 果. 3. 种子; 4—8. 刺几瓜 Bolbostemma biglandulosum (Hemsl. ) Franquet var. biglandulosum, 4. 花枝' 5. 雄花, 6. 雄蕊, 7. 果, 8. 种子。 (旲锡 麟绘) 
276  云南 植物志  于中 部以下 联合, 1 枚 单生, 花药 卵形, 全部为 1 室, 药隔伸 出或不 伸出; 雌花: 花萼与 花冠同 雄花; 子房近 球形, 有瘤 状凸起 或无, 3 室, 每室具 2 枚下 垂生的 胚珠, 花柱 短粗, 柱头 3, 2 裂。 果实圆 柱形, 有剌 或无, 上 部环状 盖裂, 果盖圆 锥形, 连同胎 座一起 脱落, 具 4 一 6 枚 种子; 种子近 卵形, 表面雕 纹状, 顶 端有膜 质翅。 2 种及 1 变种, 为我国 特有, 间 断分布 于华北 平原、 黄土 高原向 西南至 四川和 湖南西 北部和 云南; 云南产 1 种 1 变种。 本属 为葫芦 科中的 一个原 始属, 与盒 子草属 (Actinostemma Griff. ) 的区别 在于子 房 3 室, 柱头 6, 花丝 1 枚 单生, 其余 4 枚中部 以下两 两成对 联合, 叶 片基部 2 — 4 裂片 具明显 的棒状 腺体, 茎基部 有时成 鳞茎状 (古代 称贝母 ,后不 用而由 百合科 贝母属 (Fritil- laria L. ) 代用; 与 裂瓜属 (Schizopepon Maxim. ) 的 区别在 于雌雄 异株, 花序圆 锥状, 花 冠裂 片尾状 渐尖, 雄蕊 5 枚, 果实 盖裂。 1. 剌儿瓜 (蒙自 ) Bolbostemma biglandulosum (Hemsl. ) Franquet (1930) ; 吴 征锺、 王文采 (1975) ; "图 鉴" (1975)'; 吴征镒 (1984); 路 安民、 张志耘 (1986)'. Actinostemma biglandulosum Hemsl. (1899), (1901)*; Cong, in Engl. (1916) ; Lauener (1972) ; Hemsleya esquirolii Levi. (1914). la. 刺儿瓜 (原 变种) 图版 70, 4—8 var. biglandulosum 草 质攀援 藤本, 长达 6 米。 茎、 枝 细弱, 幼 时被微 柔毛, 后变 无毛。 单叶 互生, 叶 片 膜质, 近 圆形, 长、 宽均 4 一 7 厘米, 两面 光亮, 波状 5 浅 裂或不 规则的 浅裂, 裂片先 端骤尖 或钝, 基部 心形, 弯缺宽 5 — 15 毫米, 深 5 — 8 毫米, 下部 2 裂片顶 端各具 1 突出 的 腺体, 具 掌状脉 5 条; 叶 柄细, 长 2 — 5 厘米; 卷须 丝状, 2 歧, 被短 柔毛或 无毛。 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雄花: 排 成圆锥 花序, 花序轴 及花梗 丝状, 花 序轴长 12 厘米, 花梗长 1-1. 5 厘米; 花 萼裂片 线状披 针形, 长约 2. 5 毫米, 宽约 1. 5 毫米; 花 冠淡黄 绿色, 5 裂, 裂 片狭披 针形, 长 6 — 8 毫米, 宽 1 一 1.2 毫米, 先端具 长尾, 无毛; 雄蕊 5, 插生 于花萼 筒 基部, 花 丝长约 0.8 毫米, 两两成 对于中 部以下 联合, 1 枚 分离, 花药椭 圆形, 黄色, 长约 1 毫米, 药隔伸 出于花 '药呈 尾状, 长 1 一 1.2 毫米; 雌花 单生, 花梗 丝状, 长 1 一 1.5 厘米; 花萼与 花冠同 雄花; 子 房密生 小瘤状 突起, 花柱 3, 柱头 2 裂。 果实圆 柱形, 黄绿 色, 长 3.5 — 4 厘米, 直径 2 厘米, 被长 5 — 7 毫米 的细锐 刺及短 腺毛, 成 熟后由 顶端环 状 盖裂, 且与胎 座一同 脱落, 果 盖阔圆 锥形; 种子 褐色, 呈不 规则的 卵状龟 壳形, 有雕 纹, 边缘具 不规则 的齿, 长约 1 厘米, 宽约 7 毫米, 厚 1.8 毫米, 顶端具 1 长 1 厘米、 先 端 2 浅 裂的膜 质翅。 花期 8 — 9 月 , 果期 10 — 11 月 。 产 蒙自, 生海拔 1 300 — 1 400 米的 林缘。 模式标 本采自 蒙自。 lb. 波裂叶 剌儿瓜 (变种 ) (植 物分类 学报) var. sinuato-lobulatum C. Y. Wu (1957), (1984); 路 安民、 张志耘 (1986). 本变 种与原 变种的 主要区 别在于 叶片为 不规则 的橫长 方形, 宽过 于长, 长 2. 5 — 3. 5 厘米, 宽 3 — 4. 5 厘米, 5 浅裂, 中 裂片三 角形, 与两侧 裂片近 等长或 稍长; 花序 轴长达 12 厘米, 花 萼裂片 与花冠 裂片均 为狭披 针形, 长 6 — 8 毫米, 宽约 1 毫米。 
葫芦科  277  产 丽江和 巧家, 生海拔 1 010 米的 沟谷林 下或灌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3- 锥 形果属 Gomphogyne Griff. 攀援 草本。 茎 纤细, 具纵棱 及槽。 叶 互生, 具柄, 鸟 足状, 具小叶 5 — 7 枚 , 小叶片 纸质, 披针 形或长 圆形, 具 牙齿; 卷须单 1 或常 2 歧。 花小, 单性, 雌雄 异株, 淡 绿色; 雄花排 列成总 状花序 或圆锥 花序; 花萼 辐状, 5 裂, 裂片长 圆形, 边缘齿 蚀状; 花冠 辐状, 5 深裂, 裂片长 圆状披 针形, 先端 常尾状 渐尖, 啮 蚀状; 雄蕊 5, 花 丝短, 基部 联合, 花 药近 球形, 1 室, 直立, 纵裂; 无退化 雌蕊。 雌 花排列 成圆锥 花序或 簇生于 叶腋; 花萼与 花冠同 雄花; 子房 下位, 棍棒形 或倒圆 锥形, 1 室, 花柱 3, 顶端 2 裂, 胚珠 3, 自室顶 端下垂 ? 退化雄 蕊无。 果实为 蒴果, 陀螺 形或近 三棱状 钟形, 具 纵肋, 顶端 截形, 具冠 状宿 存花柱 3 枚, 成熟 后自顶 端裂缝 开裂, 通常 有种子 1 一 3 枚; 种 子椭圆 开^, 压扁, 具 皱纹及 乳突, 边缘常 具齿。 1 种, 分 布于喜 马拉雅 诸国、 印度东 北部、 中国 南部、 中 南半岛 和马来 西亚。 我国仅 云南 产之。 1. 锥形果 ( "图鉴 ") t Gomphygyne cissiformis Griff. (1873) *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Cogn. in DC. (1881 )*et in Engl. (1916); Dunn (1911); Gagnep. in Lecte. (1921); 吴 征镒、 王文采 (1975); Chakrav. (1946), (1959); Hara (1966); Keraudren in Aubrev. et Leroy (1975); "图 鉴" (1975)*; 吴征镒 (1984); 陈书坤 (1986)、 李德铢 (1993) • Gomphogyne bonii Gagnep. (1918) ; G. alleizettii Gagnep. in Lecte. (1921). la. 锥形果 (原 变种) 图版 71, 1—2 var. cissiformis 细 弱草质 藤本。 茎 纤细, 无毛 或节上 有毛, 具纵 棱沟。 叶 膜质, 鸟 足状, 具小叶 7 — 9 枚, 轮廓 圆形, 直径 5 — 10 厘米, 上面亮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均 无毛; 叶柄长 3 — 6 厘米, 无毛, 具 条纹; 小叶倒 卵状长 圆形, 中间 小叶长 4 一 6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侧 生小叶 较小, 先端 渐尖或 锐尖, 基部 渐狭, 边缘具 圆齿状 牙齿, 齿 尖具短 尖头, 侧脉 6 — 8 条, 直达 齿尖, 细脉 网状, 小 叶柄长 3 — 9 毫米, 无毛; 卷须 纤细, 2 歧。 花雌雄 异株; 雄 花排列 成总状 花序, 单 1, 主轴 纤细, 多 折曲, 长 10 — 30 厘米, 无毛, 花梗毛 发状, 长 1 一 3 毫米, 常 呈束, 无毛, 基 部具小 苞片; 花萼 裂片狭 卵形, 长 1 一 1.5 毫米, 急尖, 花 冠裂片 5, 卵状披 针形, 长 2. 5 — 3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具 3 脉, 全 缘或不 明显的 细齿; 雄 蕊 5, 花 丝短, 基部 合生, 花药 直立, 无退化 雌蕊; 雌 花排列 为圆锥 花序, 长 5 — 12 厘米, 或 簇生于 叶腋; 花梗 丝状, 折曲, 具小 苞片, 苞片 钻形, 延长; 子房漏 斗形, 1 室, 花柱 3, 柱头 2 裂。 果 实陀螺 状或倒 锥形, 长 1.2 — 1.6 厘米, 顶端宽 8 — 11 毫米, 淡 绿色, 具 8 — 10 条 纵助, 无毛, 顶端 平截, 具 3 个冠 状物, 成熟后 由顶端 3 裂缝 开裂, 有种子 1 一 3 枚; 种子长 圆状四 棱形, 长 7 (-12) 毫米, 宽 3 — 4 毫米, 厚 1 一 2 毫米, 暗 褐色, 顶 端 截形, 基部 略尖, 具稀 疏疣状 凸起, 边缘 具齿。 花期 7 — 8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滇 南及滇 西南, 生海拔 2 110 — 2 800 米的山 坡杂木 林中或 沟边。 分 布于印 度东北 
图版 71 :. 锥形果 Gomphogyne c i ss if orm i s Gri ff. var . cissiformis , 1. 果枝, 2. 种子; 3—5. 棒锤瓜 Neoalsomitra integrifoliola (Gogn. ) Hutch. , 3. 果枝, 4. 雄花, 5. 种子。 (肖 溶绘) 
葫芦科  279  部、 锡金、 不丹 经越南 北方、 泰国、 马 来半岛 至印度 尼西亚 (爪哇 ) 和菲 律宾。 lb. 毛 锥形果 (变种 ) var. villosa Cogn. in DC. (1881), Chakr. (1959); 陈书坤 (1986). Gomphogyne cissiformis Griff, f. villosa (Cogn. ) Mizushima (1966). 本变种 和原变 种的主 要区别 在于果 实密被 棉毛状 绒毛。 产 勐海及 永德, 生海拔 2 350 米的山 坡杂木 林中。 分布于 锡金。 4. 棒锤 瓜属 Neoalsomitra Hutch. 攀 援灌木 或草质 藤本, 无毛 或被短 柔毛。 叶为单 叶或有 3 — 5 小叶, 或为 叉指状 复叶; 小叶 全缘, 基部 有时具 2 腺体。 卷须单 1 或 2 歧。 花雌雄 异株, 白 色或淡 绿色, 排列成 腋生圆 锥花序 或总状 花序, 总花梗 及花梗 通常毛 发状; 雄花: 花萼筒 杯状, 5 深裂, 裂片 长 圆形或 长状披 针形; 花冠 辐状, 5 深裂, 裂片长 圆形, 啮 蚀状; 雄蕊 5, 分离, 花 丝短, 基部 邻接, 花药长 圆形, 小, 1 室, 纵向 外弯; 雌花: 花萼和 花冠同 雄花; 子房 1 室或不 完全的 3 室, 花柱 3, 或稀 4, 圆 锥形, 肉质, 柱头新 月形; 胚珠 多数, 下垂。 果 实棒锤 状或圆 柱状, 干燥, 无棱 或稍具 棱形, 顶端阔 截形, 3 瓣裂; 种子 覆瓦状 排列, 压扁, 顶 端具 极薄、 延 长的膜 质翅, 边缘 具深波 状疣形 凸起, 种皮 坚脆。 约 12 种, 分布 于印度 至波利 尼西亚 和澳大 利亚。 我国有 2 种; 云南 1 种。 1. 棒锤瓜 (海 南植 物志) 图版 71, 3-5 穿山龙 (台 湾植 物志) Neoalsomitra integrifoliola (Cogn. )Hutch. (1942) ; 海南 植物志 (1964) * ; Keraudren in Aurev. et Leroy, (1975); "图 鉴" (1975)*; J. Y. Hsiao (1977); 吴征缢 (1984); 陈书坤 (1986)'. Gynostemma integrifoliola Cogn. in DC. (1881) ; Alsomitra integrifoliola (Cogn. ) Hayata (1911)*, (1912); Cogn. in Engl. (1916); Merr. et Chun (1934); Merr. ( 1940), (1942); 吴 征镒等 (1957); A./>"&ger^ Prain (1898); Cogn. in Engl. (1916) ; Chakr. (1959) ; G. elongatum Merr. (1908) ; Hemsleya elongata (Merr. ) Cogn. in Engl. (1916) ; H. henryi Cong, in Engl. (1916) ; Alsomitra tonkinenesis Gagnep. (1918) et in Lecte. (1921); Neoalsomitra tonkinensis (Gagnep. ) Hutch. (1942). 攀援 草本。 茎 细长, 多 分枝, 具纵棱 及槽, 被短柔 毛或近 无毛。 叶片膜 质或薄 纸质, 鸟 足状, 具 5 小叶; 叶柄长 1.5 — 2 厘米, 具 条纹, 被短 柔毛; 小叶 片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中间 小叶长 7 — 14 厘米, 宽 3 — 5. 5 厘米, 侧 生小叶 较小, 先端 渐尖, 基 部钝, 有 时具 2 腺体, 全缘, 上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沿 脉被短 柔毛, 余 无毛, 侧脉 4 一 5 对, 弧曲 上升, 网结, 两面稍 凸起, 细脉 网状; 小叶 抦细, 长 0.5 — 1 厘米, 密被短 柔毛; 卷 须 细长, 疏被短 柔毛, 近顶端 2 歧。 花雌雄 异株, 雄花排 列成腋 生圆锥 花序, 金字 塔形, 多 分枝, 长 20 厘米, 主 轴和侧 轴细, 具纵 条纹, 被短 柔毛, 侧轴 基部具 鸟足状 5 小叶; 花梗毛 发状, 长 5 — 8 毫米, 疏被 短柔毛 状红色 腺体; 小苞片 钻状披 针形, 长 1 一 2 毫米, 密被短 柔毛; 花萼 筒短, 5 深裂, 裂片 卵状披 针形, 长约 2 毫米, 宽约 1 毫米, 疏 被长硬 
280  云南 植物志  毛状 柔毛; 花冠 辐状, 白色, 5 深裂, 裂片 卵形, 长约 4 毫米, 宽约 3 毫米, 先端 急尖, 外面 密被短 柔毛; 雄蕊 5, 分离, 花 丝长约 8 毫米, 外弯, 花药 卵形, 径约 0.5 毫米; 雌 花组 成较小 的圆锥 花序, 花萼与 花冠同 雄花; 子 房近圆 柱形, 长约 10 毫米, 被短 柔毛, 花柱 3, 柱头 2 裂。 蒴果圆 柱形, 长 4 一 6. 5 厘米, 径 1.5 — 2 厘米, 绿色, 被短 柔毛, 顶 端 截形, 基 部钝, 成熟 时顶端 开裂, 具种子 多数; 种子狭 卵形, 边缘具 5 — 7 个粗 尖齿, 黄 褐色, 长 10 毫米, 宽 6 毫米, 中央 凸起, 具 皱褶, 顶端具 1 膜质、 长约 15 毫米 的翅。 花期 9 一 11 月, 果期 11 月 至翌年 4 月。 产 滇南, 生海拔 550 — 840 (— 1 600) 米的沟 谷雨林 或次生 林中, 或灌 丛中; 分布于 广西、 广东和 台湾。 越南、 老挝、 柬 埔寨、 泰国、 马来 半岛和 菲律宾 亦有。 5- 雪 月旦属 Hemsleya Cogn. 多年 生攀缘 草本, 具膨大 块茎, 块茎扁 圆形, 单生稀 成串状 着生, 稀圆 柱状, 常半 裸于 土面。 茎和 小枝纤 细或较 粗壮, 疏被短 柔毛; 卷须线 形或稍 粗壮, 被 短柔毛 或近无 毛, 先端 2 歧。 叶 为趾状 (3 —) 5-9 (-11) 小叶 组成, 具柄, 小 叶狭长 圆状披 针形至 倒 卵状披 针形, 膜质或 纸质。 花雌雄 异株, 聚伞总 状花序 至圆锥 花序, 腋生, 总 花序梗 纤细, 被微 柔毛或 密被短 柔毛, 曲折 或否; 萼 筒短, 裂片 5, 卵形至 卵状披 针形, 平展或 中部以 上向后 反折; 雄花: 花冠 幅状、 碗 状或圆 盘状、 陀 罗状、 灯 笼状至 伞状, 浅 黄色、 黄绿 色至棕 红色, 径 0.5 — 1.5 厘米, 稀 2 厘米 以上, 5 裂, 裂中 草质、 肉 质或近 肉质, 卵 状披针 形至宽 卵形, 内面 被长柔 毛或糠 秕状短 柔毛及 乳突, 稀被短 绒毛, 基部具 深黄色 或紫 色斑, 增厚 或否, 或基部 两侧具 成对小 腺体, 雄蕊 5; 花 丝短, 常在 1 毫米 以下, 稀 2 毫米 以上, 伸出; 雌花: 通常 与雄花 同型, 等大或 稍大, 稀 异型, 子房近 圆形至 楔形, 被 短柔毛 或具小 瘤突, 基 部渐狭 成柄, 弯曲 或基部 钝圆, 具直 或歪斜 的柄, 关节 明显, 花 柱 3, 柱头 3 裂。 果实圆 球形、 卵 圆形、 圆 锥形或 棒形, 有 9 一 10 条 纵棱, 具小瘤 突或几 平滑, 花 柱基宿 存冠于 顶部, 花柱常 宿存; 3 果瓣, 每室 具种子 3 — 10, 稀 10 颗 以上或 1 一 2 颗; 种子轮 廓椭圆 形至宽 卵形, 外环 生木栓 质翅, 极狭或 2 毫米 以上, 本身 肿胀, 稀 球形, 边缘 密生乳 头状小 瘤突, 两面 较疏, 背面稀 少或近 平滑。 本属约 24 种, 分布 于亚洲 亚热带 至温带 地区。 我国约 23 种; 云南有 15 (-20) 种 3 变种。 本 属多种 植物的 块茎供 药用, 提取雪 胆素或 皂苷, 生药也 可直接 入药。 分组、 分种 检索表 1 (20) 花开 放后花 冠裂片 平展或 平展后 上翘, 淡黄色 或淡黄 绿色。 2 (11) 花开 放后花 冠裂片 平展或 平展后 上翘, 淡黄 绿色, 膜质或 肉质, 内 面被乳 突或糠 秕状短 柔毛, 基 部具或 不具小 腺体, 花萼裂 片先端 平展; 种子 具明显 的翅, 翅宽 2 毫米 以上。 3 (4) 果 皮光滑 无毛, 果实 棒形, 长 5 — 7 厘米, 径 2.5 — 3 厘米, 花冠 裂片狭 舌状, 肉质, 先端短 
葫芦科  281  渐尖, 平展 后上翘 1. 棒 果雪胆 H. clavata 4 (3) 果 棱上疏 被细刚 毛或果 皮被小 瘤突。 5 (6) 果实 棒形, 长 5. 5 厘米, 径 1.2 厘米, 花柱 宿存, 锐三 角形, 长约 5 毫米 2. 滇 南雪胆 H. cissiformis 6 (5) 果实圆 锥形、 倒圆 锥形、 狭钟形 (帽状 ), 花 柱宿存 3 毫米 以下。 7 (10) 果实圆 锥形, 花 冠裂片 平展后 上翘, 花 萼裂片 在花冠 裂片间 伸出。 8(9) 果大, 长 5 — 7 厘米, 径 3.5 — 4.5 厘米; 花大, 径 1.1 一 1.3 厘米 3. |§1 锥 果雪胆 H. obconica 9 (8) 果小, 长 3— 4 厘米, 径 2—2. 5 厘米; 花小, 径 0. 8 — 1 厘米 4. 赛金刚 H. changningensis 10 (7) 果 狭钟形 (帽状 ), 花 冠裂片 平展, 花 萼裂片 先端向 后反折 圆盘状 5. 帽 果雪胆 H. mitrata 11 (2) 花开 放后花 冠裂片 平展或 平展后 上翘, 花冠 幅状或 碗状, 浅黄色 或浅黄 绿色, 草质, 内面被 乳突或 糠秕状 短柔毛 或为短 绒毛, 基部 具有或 不具小 腺体; 种子翅 退化, 具 1.5 毫米 以下的 狭翅。 12 (17) 花开 放后, 花 冠裂片 平展不 上翘。 13 (16) 花冠 裂片具 乳突。 , 14 (15) 果近 球形, 径 1.0 — 1.5 厘米, 基部 钝圆, 果柄 丝状, 直, 长 4 一 5 毫米, 花柱 宿存不 明显; 小 叶 5 — 9 枚, 多为 7 枚 6. 曲莲 H. amabilis 15 (14) 果 椭圆形 至倒圆 锥形, 长 2. 2 4 厘米, 径 1.3 1.8 厘米, 基部渐 狭下延 成柄, 果柄长 2 -5 毫米, 花柱 宿存向 外翘出 明显; 小叶 3 7 枚, 多为 5 枚 7. 丽 江雪胆 H. lijiangensis 16 (13) 花 冠裂片 被糠秕 状毛, 花 冠直径 1.6 — 1.7 厘米, 裂 片基部 具腺体 8. 大 花雪胆 H. grandiflora 17 (2) 花开 放后花 冠裂片 平展后 上翘, 花 冠呈碗 状或浅 盆状。 18 (19) 花冠 裂片基 部具小 腺体, 花冠成 碗形, 果卵圆 形至近 球形, 长 2. 2 — 2. 8 厘米, 径 1.7 2. 5 厘 米, 基部 钝圆, 果 柄直, 长 3 — 4 毫米, 果皮上 纵棱不 明显; 小叶 (5 —) 7 — 9 枚, 多为 7 枚, 叶 缘为细 圆锯齿 9. 文 山雪胆 H. wenshanensis 19 (18) 花冠裂 片基部 具黄色 斑或短 绒毛, 花 冠成浅 盆状, 果宽 卵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2. 4-3. 5 厘米, 宽 2 — 2. 4 厘米, 基部宽 楔形, 果柄 偏斜, 果 皮上具 10 条明 显的纵 棱或细 条纹; 小叶 5 — 9 枚, 多为 5—7 枚, 叶缘疏 锯齿状 10. 大 序雪胆 H. megathyrsa 20 (1) 花 开放后 花冠裂 片向后 反卷或 反折, 花 冠成圆 盘状、 松散圆 球状或 伞状, 裂片浅 黄色、 黄绿 色至 红棕色 (橙红 色)。 21 (30) 花开 放后花 冠裂片 反折或 反卷, 花 冠呈圆 盘状、 松散圆 球状或 伞状, 裂 片浅黄 色或黄 绿色, 草 质或 肉质, 内面 被糠秕 状毛或 乳突; 种子 具明显 的木栓 质翅, 翅宽在 1.5 毫米 以上。 22 (29) 花 冠圆盘 状或扁 球形, 果实椭 圆形、 棒形。 23 (28) 小叶 4 9 枚。 24 (25) 果实椭 圆形, 长 4 一 5 厘米, 径 2. 5 3 厘米, 花 冠直径 0.8 1 厘米, 裂片 肉质, 基部 垫状增 厚; 小叶 7—9 枚 11. 肉 花雪胆 H. carnosiflora '25 (24) 果实 棒形。 26 (27) 果实 短柱状 棒形, 长 2. 4 — 3. 5 厘米, 径 0.8 — 1 厘米, 花小, 直径 4一5 ( - 6) 毫米; 小叶 5 
282  云南 植物志  7 枚 12. 短 柄雪胆 H. delavayi 27 (26) 果 实棒形 至极长 棒形, 长 7 — 8 厘米, 径 2 — 2. 5 厘米, 花 冠裂片 膜质; 小叶 7 枚 13. 大 果雪胆 H. changyihana 28 (23) 小叶 3— 5 枚 14. 独龙 江雪胆 H. dulongjiangensis 29 (22) 花冠成 松散圆 球状或 伞状; 果实近 球形, 径 2. 5 — 4 厘米 15. 藤三 七雪胆 H. panacis-scandens 30 (21) 花 开放后 花冠裂 片向后 反折或 反卷, 花冠灯 笼状、 盘 状或陀 螺状, 裂 片浅黄 绿色、 黄绿 色或棕 红色, 草质或 肉质, 内面 被长柔 毛或糠 秕状短 柔毛; 种子翅 退化, 翅宽在 1.5 毫米 以下。 31 (36) 花冠灯 笼状、 圆 球状或 倒圆锥 体状。 32 (33) 花冠 裂片向 后反折 不紧贴 子房, 成松散 圆球状 (灯笼 状)。 花 冠浅肉 红色, 直径 1 厘米, 果实 倒卵 圆形, 长 2 — 3. 5 厘米, 径 1.5 — 2 厘米, 果 皮密布 小瘤突 16. 母 猪雪胆 H. villosipetala 33 (32) 花冠裂 片向后 反折, 紧贴 子房或 花萼, 成扁陀 螺状或 倒圆锥 体状。 34 (35) 花冠 裂片倒 卵形, 长 7 毫米, 宽 4 毫米, 内面密 布长曲 柔毛, 花 冠浅肉 红色, 扁陀 螺状, 直径 8 毫米, 果实卵 圆形, 长 2 — 3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17. 长 毛雪胆 H. longivillosa 35 (34) 花冠 裂片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1.4 一 1.7 厘米, 宽 0.6 — 0.8 厘米, 基部 具黄色 腺体, 花冠 浅黄绿 色, 倒圆锥 体状, 直径 1 一 1.2 厘米, 果实陀 螺形, 长 3. 5 — 5 厘米, 径 2 — 3. 5 厘米 18. 陀罗 果雪胆 H. turbinate 36 (31) 花冠圆 盘状。 37 (38) 小叶 9 一 11 枚; 花冠裂 片内面 密被糠 秕状毛 19. H "― 叶雪胆 H. endecaphylla 38 (37) 小叶 5— 9 枚; 花冠 裂片内 面疏被 长柔毛 20. 罗锅底 H. macrosperma 1. 棒 果雪胆 (植 物分类 学报) Hemsleya clavata C. Y. Wu et C. L. Chen (1985), (1986). 多年 生攀援 草本; 茎草质 粗壮, 小枝 疏被短 柔毛, 老枝近 无毛, 茎节 处密被 短柔毛 及糠秕 状毛; 卷须 强劲, 长 10 — 20 厘米, 先端 2 歧。 趾状 复叶由 7 — 9 小叶 组成; 叶柄 被疏 柔毛, 长 3 — 6 厘米; 小叶 片倒卵 状披针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先端 急尖, 基部 渐狭, 上面亮 绿色, 背面灰 绿色, 两面沿 主脉、 侧脉 及叶缘 疏被细 刺毛, 其 余光滑 无毛; 中央 小叶长 7 — 13 厘米, 宽 2. 7 — 4. 2 厘米; 两侧的 小叶片 渐小; 小 叶柄长 2 — 5 毫米 。 花雌 雄 异株, 聚 伞花序 或圆锥 花序, 长 5 — 10 (-20) 厘米, 花 序轴稍 曲折, 密 被短柔 毛及糠 秕 状毛; 雄花: 花 萼裂片 5, 狭三 角形, 长 3 毫米, 平展, 先端 在花冠 裂片间 伸出; 花冠 黄 绿色, 径 0.8 — 1 厘米, 裂片 5, 肉质, 狭 舌状, 平展后 上翘, 先端钝 或具小 尖突, 基 部两 侧具深 黄色、 半球形 腺体; 雄蕊 5, 花丝 极短; 雌花: 稀 疏总状 花序, 长 1 一 7 (- 10) 厘米; 子房 棒形, 密被糠 秕状短 柔毛, 果时 近光滑 无毛。 果实 棒形, 长 5 — 7 厘米, 径 2. 5 — 3 厘米, 较 平滑, 具 10 条 纵棱, 花 柱基高 1 毫米 , 果 柄直, 长 5 — 8 毫米, 果皮 新 鲜时厚 1 一 3 毫米; 不 开裂或 3 瓣裂, 每室 具种子 4 一 6; 种子栗 棕色, 轮 廓椭圆 形或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1.4 一 1.6 厘米, 宽 0.9 — 1.2 厘米, 周 生木栓 质翅, 两端宽 3 毫米, 两 侧宽约 2 毫米, 密布 皱摺, 边缘皱 波状, 下 端中央 微凹; 本身倒 卵形, 肿胀, 边 缘密布 乳头状 突起, 中 间部分 较疏, 背面稍 光滑。 花期 8 — 10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产镇源 等地, 生海拔 1 310 — 1 320 米 的山谷 阴坡或 箐沟。 模式标 本采自 镇源。 
葫芦科  283  李德铢 (1991)* 视为 H. macrocarpa (Cogn. ) C. Y. Wu ex C. Jeffrey 的 变种。 2. 滇 南雪胆 (植 物分类 学报) Hemsleya dipterygia Kuarg et A. M. Lu (1982)* ; C. Y. Wu et C. L. Chen (1986) ( "dipteriga"); 李德铢 (1991). Hemsleya cissiformis C. Y. Wu in C. Y. Wu et C. L. Chen (1985), (1986). 多年 生攀援 草本。 茎草质 粗壮, 茎节处 增粗, 密被短 柔毛; 卷须 纤细, 疏被短 柔毛, 老时近 光滑, 先端 2 歧。 趾状 5 小叶; 叶柄长 4 一 5 厘米; 小叶片 菱形或 倒卵状 菱形, 顶 部 渐尖, 基部 楔形, 上面深 绿色, 密被短 柔毛, 背面灰 绿色, 边缘锯 齿状, 中部 以下渐 疏, 沿中脉 及侧脉 密被细 刺毛; 中央小 叶片长 7 — 8 厘米, 宽 4 一 4. 5 厘米; 两侧 的小叶 片 渐小; 小 叶柄长 3 — 4 毫米。 雄花 和雌花 未见。 果 实叶腋 单生, 棒形, 长 5. 5 厘米, 径 1.2 厘米, 密被短 柔毛, 具 9 一 10 条 锐棱, 顶端 平截, 向基部 渐狭, 花柱 宿存, 三 角形, 具锐 尖头, 长 5 毫米, 果柄长 1 厘米; 种子栗 棕色, 轮廓长 圆形, 长 1.4 厘米, 宽 7 毫 米, 周 生木栓 质翅, 密布 皱摺, 两 端翅宽 3. 5 — 4 毫米, 两侧 较狭, 先 端钝或 斜截, 基部 微缺; 卵 圆形, 两面边 缘密生 乳头状 突起, 中间 密布小 瘤突。 果期 9 一 11 月。 产 勐腊、 峨山, 生海拔 600 — 1 540 米的 路边灌 丛中。 分布 于贵州 南部、 广西 $ 部; 越 南北部 也有。 3. 圆锥 果雪胆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72, 1-2 Hemsleya obconica C. Y. Wu et C. L. Chen (1985)*, (1986)*. 攀援 草本。 茎 粗壮, 疏被短 柔毛, 茎节 处膝状 增粗; 卷须 线形, 初 时被疏 柔毛, 后 变近 光滑, 长 10 — 15 厘米, 先端 2 歧。 趾状 复叶由 7 — 9 小叶 组成; 小叶 片倒卵 状披针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基部 渐狭, 上面亮 绿色, 背面灰 绿色, 边 缘锯齿 状或重 锯 齿状, 中 部以下 渐狭, 在 主脉、 侧脉 和叶缘 疏被细 剌毛, 其余 近光滑 无毛; 中 央小叶 片长 6 — 10 厘米, 宽 2. 5 — 4 厘米; 两侧的 小叶片 渐小; 小 叶柄长 3 — 6 毫米。 聚 伞总状 花序 或圆锥 花序, 花序梗 和分枝 疏被短 柔毛, 长 4 一 12 厘米; 雄花: 花萼 裂片卵 状披针 形, 长 5 毫米, 平展, 先端 伸出; 花 冠浅黄 绿色, 径 1.1 一 1.3 厘米, 裂片 肉质, 狭 舌状, 长 6 — 7 毫米, 宽 2 毫米, 平展, 先端 钝圆, 两侧略 外弯, 内面 密布糠 秕状短 柔毛, 基部 两 侧具深 黄色小 腺体; 雄蕊 5, 花丝 极短; 雌花: 子房圆 锥状, 长 7 — 8 毫米, 径 4 毫米, 花柱 3, 柱头 2 裂。 果倒圆 锥形, 长 5 — 7 厘米, 径 3. 5 — 4. 5 厘米, 顶端 平截, 具 10 条 纵棱, 密布细 瘤突, 花 柱基高 3 毫米; 果皮 鲜时厚 6 — 8 毫米, 每室 6 — 8 种子; 种子深 棕色, 轮廓 为不规 则倒卵 圆形, 长 1.1 一 1.3 厘米, 宽 0.8 — 1 厘米; 周 生木栓 质翅, 两 端为 3 毫米, 两侧为 2 毫米, 稍具 皱摺, 顶端略 歪斜, 边缘微 波状; 卵 形至倒 卵形, 肿 胀, 边 缘密布 乳头状 突起, 中间 部分略 稀疏, 背面较 平滑。 花期 7 — 9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产 永德, 生海拔 1 380 — 2 170 米的山 坡杂木 林下或 林缘水 沟旁。 模式标 本采自 永德。 4. 赛金刚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72, 3-7 Hemsleya changningensis C. Y. Wu et C. L. Chen (1985)*, (1986)*. 多年 生攀缘 草本, 具膨大 块茎, 极宽倒 卵形, 径达 30 — 40 厘米。 茎 粗壮, 疏 被短柔 毛, 老时近 光滑; 卷须 线形, 被 极短的 柔毛, 长 6 — 15 厘米, 先端 2 歧。 趾状 复叶由 5二 
图版 72 1—2. 圆锒 果雪胆 Hemsleya obconica C. Y. Wu et C. L. Chen, 1. 果实, 2. 雄花; 3 — 7. 赛金刚 H. changningensis C. Y. Wu et C. L. Chen, 3. 花枝, 4. 雌花, 5. 雄花, 6. 果 实.; 8 9. 帽 果雪胆 H. mitrata C. Y. Wu et C. L. Chen, 8. 雄花, 9. 果实。 (肖 溶绘) 
葫芦科  285  9 小叶 组成, 多为 7 小叶; 叶柄近 光滑, 长 3 — 6 厘米; 小叶 片披针 形或倒 卵状披 针形, 先 端 急尖, 基部 渐狭, 上面 绿色, 背面灰 绿色, 边 缘圆锯 齿状, 在 中脉、 侧 脉及叶 缘疏布 细 剌毛; 中央小 叶片长 6」12 厘米, 宽 2 — 3 厘米; 两侧的 小叶片 渐小; 小 叶柄长 2 — 5 毫 米。 花 稀疏聚 伞圆锥 花序, 花 序梗和 分枝稍 曲折, 疏被短 柔毛; 雄花: 花 萼裂片 5, 卵状 披 针形, 长 4 毫米, 宽 3 毫米, 平展, 先端 在花冠 裂片间 伸出, 花 冠浅黄 绿色, 径 0.8 — 1 厘米, 裂片 平展后 上翘, 肉质, 舌状, 长 6 毫米, 宽 3 毫米, 基部 增厚, 渐狭 成爪, 先 端 微凸, 两面 密被糠 枇状短 柔毛; 雄蕊 5, 花丝 极短; 雌花: 花序梗 线形, 长 1.5 — 3 厘 米; 子房倒 卵形, 长 6 毫米, 密被短 柔毛; 花柱 3, 柱头 2 裂。 果实倒 圆锥形 (陀螺 状), 长 4 厘米, 径 2 — 2. 5 厘米, 具 10 条 纵棱, 密 布白色 不规则 疣点, 花 柱基高 2 毫米; 每 室 具种子 6 — 8 颗; 果柄长 0. 8-1 厘米; 种子暗 棕色, 轮廓 宽倒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1 一 1. 2 厘米, 宽 0.7 — 1 厘米, 周生 厚木栓 质翅, 翅宽 2 — 2. 5 毫米, 有一侧 较狭, 边缘微 波状; 本身倒 卵形, 边缘及 中央密 布乳头 突起, 背面较 稀疏。 花期 8 — 10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i 产 昌宁, 生海拔 2 310 — 2 460 米的山 谷阴坡 及杂木 林下。 模式 标本采 自昌宁 移植至 中国科 学院昆 明植物 所栽培 植株。 以上 2 种, 李德铢 (1991)' 均视为 分布于 印度东 北部、 缅甸 北部的 Hemsleya^macro- carpa (Cogn. ) C. Y. Wu ex C. Jeffrey 的 异名。 5. 帽 果雪胆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72, 8-9 Hemsleya mitrata C. Y. Wu et C. L. Chen (1985)*, (1986)* ; 李德铢 (1991). 多年 生攀援 草本, 具膨大 块茎。 茎 和小枝 粗壮, 疏被短 柔毛, 老时近 光滑, 茎节处 膝状 增粗, 密被短 柔毛; 卷须长 6 — 16 厘米, 先端 2 歧。 趾状 复叶由 5 — 7 (— 9) 小叶组 成; 叶柄长 5 — 8 厘米, 疏被短 柔毛; 小叶 片椭圆 状披针 形或倒 卵状披 针形, 先端 钝圆或 微凹, 基部 渐狭, 上面亮 绿色, 下面灰 绿色, 边 缘圆锯 齿状, 沿 中脉、 侧 脉和叶 缘疏被 小 刺毛, 其余 近光滑 无毛; 中央小 叶片长 5 — 11 厘米, 宽 2. 5 — 4. 5 厘米; 两侧的 小叶片 渐小; 小 叶柄长 2 — 5 毫米。 花稀 疏聚伞 花序, 花序 梗被短 柔毛, 稍 曲折, 长 5 — 11 厘米; 雄花: 花 萼裂片 5, 披 针形, 长 6 毫米, 先端反 折成圆 盘状; 花 冠浅黄 绿色, 径 1.3 — 1.5 厘米, 裂片倒 卵状披 针形, 肉质, 平展, 长 7 毫米, 宽 4 毫米, 基部 变狭, 两侧 增厚, 具 淡 栗色小 腺体, 两面 被糠秕 状毛, 近 基部尤 密;. 雌花: 稀 疏总状 花序, 长 2 — 4 厘米, 花 冠 与雄花 等大, 但 花冠裂 片基部 平展而 先端略 下弯; 子房 卵状椭 圆形, 长 8 毫米, 径 4 毫 米; 花柱 3, 柱头 2 裂。 果实 帽状, 长 4 一 5 厘米, 径 3 — 3. 6 厘米, 中部 最宽, 具 10 条 钝棱, 密布小 瘤突, 花 柱基高 4 毫米, 每室 具种子 4 一 6; 果柄长 0.8 — 1 厘米; 种 子栗棕 色, 宽卵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1.2 — 1.3 厘米, 宽 0.9 — 1 厘米, 周生 木栓质 厚翅, 宽 2 — 3 毫米, 两侧 稍狭, 上端具 皱摺, 基部 微缺; 本身 宽倒卵 形或长 圆形, 边缘和 中央密 布 乳头状 突起, 背面较 稀疏。 花期 7 — 10 月 (栽 培植 株花期 或延至 12 月), 果期 9 一 12 月。 产 永德, 生海拔 2 200 — 2 400 米的 林缘灌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永德移 植至中 国科学 院昆 明植物 所栽培 植株。 6. 曲莲 ( "图鉴 ") 图版 73, 1-4 蛇莲 (云南 中草药 选), 小蛇莲 ( "图鉴 "), 雪胆 (中国 药用植 物志) 
图版 73 1-4. 曲莲 HemsleyaamabilisDiels, 1. 花枝, 2. 雄花, 3. 果实, 4. 种子; 5—8. 大 序雪胆 H. megathyrsa C. Y Wu , 5. 叶, 6. 雄花, 7. 果实, 8. 种 9-12- 文 山雪胆 H. wenshanensis A. M. Lu, 9. 花枝, 10. 雄花, 11. 果实, 12. 种子。 (张大 成绘) 
葫芦科  287  Hemsleya amabilis Diels (1912); Cogn. in Engl. (1916); Hand-Mazz. (1936); Pei et Chou, 中 国药用 植物志 (1964); 云南中 草药选 (1972); "图 鉴" (1975)'; 中 华人民 共和 国药典 (1977); C. Jeffrey in Curtis (1980); 吴征缢 (1984); C. Y. Wu et C. L. Chen (1985), (1986); 李德铢 (1991). 多年 生攀援 草本。 具膨大 块茎, 块茎扁 圆形, 中央稍 下凹, 常 半裸于 土面; 茎和小 枝 细弱, 疏被短 柔毛, 老时几 无毛; 卷须 线形, 长 8 — 12 厘米, 疏被短 柔毛, 先端 2 歧。 趾 状复叶 (5 —) 7 — 9 小叶 组成, 通常 7 小叶; 叶柄长 2 — 4 厘米; 小叶片 披针形 至线状 披 针形, 上面深 绿色, 背面灰 绿色, 先端急 尖或短 渐尖, 基部 渐狭, 边缘锯 齿状, 沿中 脉、 侧脉 及叶缘 疏生小 刺毛, 背面 较疏, 其余 无毛; 中央小 叶片长 5 — 8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两侧的 小叶片 渐小; 小 叶柄长 2 — 5 毫米。 雄花: 聚 伞总状 花序, 总 花梗及 小枝纤 细, 曲折, 长 5 — 15 厘米; 花 萼裂片 5, 卵状三 角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 2 毫,; 花冠浅 黄 绿色, 径 1 厘米, 近 平展, 裂 片宽倒 卵形, 长 5 — 6 毫米, 宽 4 一 5 毫米, 先^ 急尖, 具 小 尖突, 基部 渐狭, 两侧 具棕黄 色斑, 微 增厚, 表面密 被白色 糠秕状 乳突, 近基部 尤密; 背面 光滑; 雄蕊 5, 花丝长 1.5 — 2 毫米, 伸出; 雌花: 总 花梗长 1 一 8 厘米, 花 稍大, 径 1.1-1.2 (-1.5) 厘米; 子房近 圆形, 径 4 一 5 毫米, 密布 疣状小 瘤突, 花柱 3,*ft 头浅 黄色, 马 蹄形。 果近 球形, 径 1.2 — 1.6 厘米, 密 布疣状 瘤突, 无毛, 纵纹不 明显, 花柱 基高 3 毫米, 底部 平截, 基部 钝圆, 每室 具种子 3 — 6; 果柄 发状, 长 4 一 5 毫米; 种子暗 褐色, 宽卵 球形, 长 6 — 8 毫米, 宽 5 — 7 毫米, 具 不规则 棱角, 周 生翅不 明显或 具约宽 1 毫米的 狭翅; 边 缘及中 间部分 密生细 瘤突。 花期 6 — 10 月 , 果期 7 — 11 月 。 产 昆明、 嵩明、 宾川、 洱源、 大理、 鹤庆, 生海拔 1 800 — 2 400 米的 山坡杂 木林下 或灌 丛中; 四川 西南部 (木里 ) 亦有, 广西曾 引种。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块茎 入药, 治急 性扁桃 体炎、 支气 管炎、 肠炎、 菌 痢等。 7- 丽 江雪胆 (植 物分类 学报) Hemsleya lijiangensis A. M. Lu ex C. Y. Wu et C. L. Chen (1985)', (1986)* ; 李德铢 (1991). 多年 生攀援 草本。 根 具膨大 块茎; 茎 和小枝 纤细, 疏被短 柔毛, 老枝近 无毛; 卷须 线形, 被短 柔毛, 长 10 — 20 厘 米', 先端 2 歧。 趾 状复叶 (3 —) 5 — 7 小叶 组成, 多数为 5 小叶, 叶柄长 2 — 4 厘米, 密被短 柔毛; 小 叶片长 圆状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基部 渐狭, 表 面 绿色, 疏被短 柔毛, 沿 中脉、 侧脉 和叶缘 疏生小 刺毛, 背面灰 绿色, 被毛 较密; 中央 小叶长 6 — 12 厘米, 宽 1.8 — 2. 2 厘米; 两侧的 小叶片 渐小; 小 叶柄长 2 — 4 毫米。 雄花: 聚 伞总状 花序, 叶腋 单生或 双生, 花序梗 和小枝 曲折, 密被短 柔毛, 长 4 一 5 厘米, 花梗 发状, 长 3 毫米; 花 萼裂片 5, 卵状三 角形, 先端 渐尖, 长 4 毫米, 平展, 先端在 花冠裂 片间 伸出; 花 冠浅黄 绿色, 径 0.8 — 1 厘米, 裂片 平展, 倒 卵形, 长 5 毫米, 宽 4 毫米, 基部 具暗黄 色斑, 内面密 被白色 乳突; 雄蕊 5, 花丝长 2 毫米; 雌花: 花梗长 0.5 — 6 毫 米, 子房长 圆形, 长 3 毫米, 径 2 毫米, 密布短 柔毛和 白色细 瘤突; 花柱 3, 柱头 2 裂。 果实 椭圆形 或倒圆 锥形, 长 2. 2 — 4 厘米, 径 1.3 — 1.8 厘米, 上具 10 条 细纹, 密 布小疣 突, 花 柱基高 3 毫米, 宿存花 柱短角 状向外 翘出; 每室 具种子 4 一 7; 种子暗 褐色, 不规 则菱状 圆形, 略扁, 长 4 一 6 毫米, 宽 4 一 5 毫米, 周生 木栓质 狭翅, 约宽 1 毫米; 种子 
288  云南 植物志  本身近 圆形, 边 缘密生 乳头状 突起, 中 间部分 疏生细 瘤突。 花期 7 — 9 月, 果期 8 — 10 月。 产 丽江、 鹤庆、 中甸、 泸水、 福贡, 生海拔 2 200 — 3 000 米的疏 林下或 林缘。 模式 标本采 自丽江 移植至 中国科 学院昆 明植物 所栽培 植株。 8. 大 花雪胆 (植 物分类 学报) Hemsleya grandiflora C. Y. Wu ex C. Y. Wu et C. L. Chen (1985), (1986). 攀缘 草本。 茎 粗壮, 疏被短 柔毛, 老枝近 无^; 卷须 线形, 被微 柔毛, 先端 2 歧。 趾 状复叶 7 — 9 小叶 组成; 叶柄长 4 一 6 厘米, 近 无毛, 小叶片 倒卵状 披针形 或椭圆 状披针 形,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 缘圆锯 齿状, 沿主脉 和侧脉 疏被细 剌毛, 其余近 无毛; 中 央小 叶片长 7 — 11 厘米, 宽 2. 5 — 4 厘米; 两侧 的小叶 渐小; 小 叶柄长 3 — 6 毫米。 雄花: 聚伞总 状花序 或圆锥 花序, 花序 轴和小 枝通常 纤细, 曲折, 长 3 — 12 厘米; 花 萼裂片 5, 卵状三 角形, 先端 渐尖, 长约 4 毫米, 宽 3 毫米, 平展, 先端 自花冠 裂片间 伸出; 花冠 深 黄色, 直径 1.6 — 1.7 厘米, 开展, 裂片倒 卵形, 长 8 毫米, 宽 5 毫米, 先端钝 圆具小 尖突, 基部 两侧具 腺体, 两 面均密 被糠秕 状毛; 雌花 与果实 未知。 花期 9 月。 产 碧江、 福贡, 生海拔 2 300 米 的山坡 灌丛。 模式标 本采自 碧江。 李德铢 (1991) 视为 Hemsleya macrocarpa (Cogn. ) C. Y. Wu ex C. Jeffrey 的变 种。 9. 文 山雪胆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73, 9-12 Hemsleya wenshanensis A. M. Lu ex C. Y. Wu et C. L. Chen ( 1985)*, (1986)*. 多年 生攀援 草本, 具膨大 块茎, 扁卵 圆形。 茎被短 柔毛, 老枝近 无毛; 卷须 线形, 长 10 — 20 厘米, 先端 2 歧。 趾状 复叶由 (5 —) 7 — 9 小叶 组成; 叶柄近 无毛, 长 2. 5 — 4. 5 厘米; 小叶 片长圆 状披针 形或倒 卵状披 针形, 上面 绿色, 背面灰 绿色, 两面 疏被短 柔毛, 先端 渐尖, 叶基 渐狭, 边缘 细圆锯 齿状; 中央 小叶长 5 — 9 厘米, 宽 2. 5 — 4. 5 厘米; 两 侧 小叶片 渐小; 小 叶柄长 3 — 6 毫米。 雄花: 聚伞总 状花序 或圆锥 花序, 花 序轴和 小枝曲 折, 密被短 柔毛, 长 10 — 20 厘米, 萼 筒短, 花 萼裂片 5, 卵状三 角形, 先端 渐尖, 长 4 毫米, 宽 3 毫米; 花冠 碗形, 浅黄 绿色, 径 0.8 — 1 厘米, 裂片 5, 倒卵 圆形, 先 端钝圆 具小 尖突, 长 5 毫米, 宽 4 毫米, 基 部具成 对的深 黄色小 腺体, 内 面被糠 秕状短 柔毛, 近 基部 尤密; 雄蕊 5, 花丝 极短; 雌花: 子房卵 圆形, 长 5 毫米, 径 3 毫米; 花柱 3, 柱头 2 裂。 果卵 圆形, 长 2. 2 — 2. 8 厘米, 径 1.7 — 2. 5 厘米, 密布小 疣突, 纵纹不 明显, 花柱 基高 2 — 3 毫米; 每室 具种子 5 — 6; 种子暗 棕色, 宽卵 形至近 圆形, 长 9 毫米, 宽 6 毫米, 周生 木栓质 狭翅, 上 下端约 1.5 毫米, 两侧 稍狭; 种子略 膨胀, 呈 双凸透 镜状, 两面密 被乳 头状小 疣突。 花期 6 — 10 月 , 果期 7 — 11 月 。 产 文山、 景东、 勐海、 元江, 生海拔 1 800 — 2 500 米的 山谷疏 林下。 模式标 本采自 文山。 李德铢 (1991) 视 为蛇莲 Hemsleya sphaercarpa Kuang ex A. M. Lu (1982)* 的亚 种。 10. 大 序雪胆 (植 物分类 学报) 
葫芦科  289  Hemsleya megathyrsa C. Y. Wu in C. Y. Wu et C. L.Chen (1985)*. (1986)*. 10a. 大 序雪胆 (原 变种) 图版 73, 5-8 var. megathyrsa v 多年 生攀缘 草本, 具膨大 块茎。 茎 和小枝 细弱, 疏被短 柔毛, 老时近 无毛; 卷须被 疏 柔毛, 长 10 — 24 厘米, 先端 2 歧。 趾状 复叶由 (5 —) 7 — 9 小叶 组成; 叶柄 粗壮, 长 3 — 6. 5 厘米; 小叶 片长圆 状披针 形或倒 卵状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基部 渐狭, 边缘 疏圆锯 齿状, 沿 中脉、 侧脉 及叶缘 疏被小 刺毛, 其余 近光滑 无毛; 中央 小叶长 7 — 15 厘米, 宽 2 — 4 厘米; 两侧的 小叶片 渐小; 小 叶柄长 5 — 10 毫米。 花雌雄 异株, 雌雄 花序均 为密集 的聚 伞圆锥 花序, 花序梗 纤细, 曲折, 长 13 — 20 厘米, 少 数长达 40 厘米, 整个 花序密 被短 柔毛, 各 分枝处 尤密; 雄花: 花 萼裂片 5, 卵状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长 4 毫米, 宽 2 毫米, 平展, 先端 在花冠 裂片间 伸出; 花冠黄 绿色, 浅 盆状, 径 0.8 — 1 厘米, 裂 片倒卵 状长 圆形, 长 6 毫米, 宽 3 毫米, 先端 钝圆, 基部 具棕黄 色斑, 增厚, 内面^ 被 糠秕状 短 柔毛; 雌花: 子房卵 圆形, 长 6 毫米, 宽 4 毫米, 密被短 柔毛; 花柱 3, 柱头 2 裂。 果 实卵 圆形, 长 2. 4 — 3 厘米, 径 2 — 2. 4 厘米, 上有 10 条 细纹并 密被细 疣点, 花 柱基高 4 毫米, 底部 平截, 每室 具种子 6 — 10; 果柄长 4 一 5 毫米; 种子深 棕色, 卵圆形 ,*长9 毫 米, 宽 8 毫米, 周生 木栓质 厚翅, 两 端翅宽 1.5 — 2 毫米, 两 侧宽约 1 毫米, 疏布 不规则 皱折, 基 部中央 微凹; 种 子倒卵 形或卵 圆形, 边 缘密生 乳头状 突起, 中间 密生细 瘤突。 花期 7 — 10 月 , 果期 9 一 11 月 。 产 临沧, 生海拔 2 200 — 2 400 米的山 谷阴坡 或杂木 林下。 模式标 本采自 临沧。 李德铢 (1991)* 视为 Hemsleya sphaercarpa Kuang ex A. M. Lu 的 变种。 其 变种仍 予 保留。 10b. 大花大 序雪胆 (变种 ) var. majar C. Y. Wu et C. L. Chen (1985), (1986). 与 原变种 的区别 在于花 较大, 径达 1.3 厘米, 花冠裂 片向内 微凹成 匙形, 内 面密被 短 絨毛; 果亦 较大, 长 3 — 4 厘米, 径 2 — 3 厘米。 产 临沧, 生海拔 2 000 — 2 270 米 的杂木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临沧。 11 肉 花雪胆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74, 1-5 Hemsleya carnosiflora C. Y. Wu et C. L. Chen (1985)*, (1986)* ; 李德铢 (1991)*. 多年 生攀缘 草本, 具膨大 块茎。 茎 和小枝 粗壮, 在 茎节处 增粗, 密被短 柔毛; 卷须 强劲, 长 8 — 15 厘米, 先端 2 歧。 趾状 复叶由 7 — 9 小叶 组成, 多数 9 枚; 叶柄疏 被短柔 毛, 长 5 — 8 厘米, 小 叶片倒 卵状披 针形, 顶端 圆钝具 骤尖, 基部 渐狭, 边 缘重银 齿状; 中央小 叶片长 8 — 12 厘米; 两侧的 小叶片 渐小; 小 叶柄长 4 一 8 毫米。 聚伞 总状花 序或圆 锥 花序, 总花 梗通常 纤细, 不 曲折, 长 3 — 7 厘米; 雄花: 花 萼裂片 5, 卵状披 针形, 长 7 毫米, 宽 4 毫米, 反折; 花 冠浅黄 绿色, 肉质, 圆 盘状, 径 0.8 — 1 厘米, 裂片 5, 近 圆形, 长 8 — 9 毫米. ,宽 7 — 8 毫米, 先端 钝具小 尖突, 内面 两侧深 黄色, 垫状 增厚, 密 被糠秕 状毛, 近基 部密布 乳突, 背 面被毛 较疏; 雄蕊 5, 花丝 极短; 雌花: 与雄花 同型但 略大, 径 1.1 一 1.2 厘米; 子房椭 圆形, 长 1 厘米, 径 6 — 7 毫米; 花柱 3, 柱头 2 裂, 不 
图版 74 1—5. 肉 花雪胆 Hemsleya carnosifloraC. Y. Wu et C. L. Chen, 1. 花枝, 2. 雌花, 3. 雄花' 4. 果实, 5. 种子; 6 — 8. 藤三 七雪胆 H. panacis-scandens C. Y. Wu et C. L. Chen, 6. 雌花, 7. 果实, 8. 种子; 9. 屏边 藤三七 雪胆 H. panacis-scandens C. Y. Wuet C. L. Chen, var, pingbianensis C. Y. Wu et C. L. Chen, 雄花。 (肖 溶绘) 
葫芦科  291  伸出。 果 实椭圆 形至卵 圆形, 长 4 一 5 厘米, 径 2. 5 — 3 厘米, 密 布白色 瘤突, 上 有纵棱 10 条, 花 柱基高 4 毫米, 果皮新 鲜时厚 3 — 4 毫米; 每室 具种子 6 — 10; 果柄稍 偏斜, 长 9 一 12 毫米; 种 子倒卵 状椭圆 形至近 圆形, 暗 棕色, 长 1.3 — 1.6 厘米, 宽 1.2 — 1.4 厘米, 周 生木栓 质翅, 上下 端翅宽 4 一 5 毫米, 两侧为 2 — 3 毫米, 具 不规则 皱摺; 种子近 圆形, 肿胀, 两 面边缘 密生小 乳突, 中间 较疏。 花期 6 — 10 月, 果期 8 — 11 月。 产 罗平, 生海拔 1 800 — 1 900 米的疏 林下或 山谷灌 丛中; 分布 于贵州 西部。 模式标 本采 自罗平 移植至 中国科 学院昆 明植物 所栽培 植株。 12. 短 柄雪胆 (中国 药用植 物志) Hems ley a delavayi (Gagnep. ) C. Jeffrey ex C. Y. Wu et C. L. Chen in Curtis (1980); C. Y. Wu et C. L. Chen (1985), (1986); 李德铢 (1991). Comphogyne delavayi Gagnep. (1918); Hemsleya brevi petiolata Hand. -Mazz. (1936); Pei et Chou (1964); W. J. Chang et L. T. Shen (1983)*. 多年 生攀援 草本。 块茎 倒圆锥 形至圆 柱形; 茎 和小枝 纤细, 疏被短 柔毛, 老 时近无 毛, 节 上疏被 极短微 硬毛; 卷须 线形, 长 0.5 — 2. 5 厘米, 先端 2 歧, 分歧 一端长 3 — 10 厘米, 另 一端长 0.6 — 3 厘米。 趾状 复叶由 5 — 7 小叶 组成; 叶柄长 1.2 — 1.5 (-2.5) 厘 米, 稀 2. 5 厘米 以上; 小 叶片线 状披针 形至椭 圆状披 针形, 先端急 尖或短 渐尖, ^ 叶基渐 狭, 边缘锯 齿状, 除 叶缘、 中脉及 侧脉疏 被小刺 毛外近 无毛; 中央小 叶片长 5 — 8 厘米, 宽 1 一 1.8 厘米; 两 侧小叶 渐小; 小 叶柄长 2 — 3 毫米。 花雌雄 异株, 蝎尾 状聚伞 花序, 花 序梗 曲折, 长 5 — 30 厘米, 疏被短 柔毛, 花梗 纤细, 长 2 — 5 厘米。 雄花: 花 萼裂片 5, 卵 状披 针形, 长 2 — 4 毫米, 向后 反折; 花 冠淡黄 绿色, 圆 盘状, 径 4 一 5 毫米, 裂片 卵形, 向后 反折, 长 4 毫米, 宽 2 — 2. 5 毫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渐狭, 两侧 具深黄 色斑, 两面密 被白 色乳突 和糠秕 状毛; 雌花: 花 冠较雄 花大, 径 6 毫米; 子房圆 柱形, 长 4 一 5 毫米, 径 2 — 2. 5 毫米。 果实 短柱状 棒形, 长 2. 4 — 3. 5 厘米, 径 0. 8 — 1 厘米, 顶端 平截, 具 10 条 细纹, 密布细 瘤突, 花 柱基高 1 一 1.5 毫米, 每室 具种子 3 — 5; 果 柄基部 弯曲, 长 4 一 7 毫米; 种子深 褐色, 长 圆形, 长 1 一 1.2 厘米, 宽 4 一 6 毫米, 扁平, 周生 薄木栓 质翅上 端长 3 — 4 毫米, 钝圆或 偏斜, 下面宽 2 毫米, 两 侧不足 1 毫米, 具 不规则 皱纹; 种子椭 圆形至 卵形, 周生小 瘤突, 中间部 分密, 背面 较疏。 花期 7 — 9 月, 果期 8 — 10 月。 产 东川、 嵩明、 大姚、 宾川、 大理、 鹤庆、 洱源 等地, 生海拔 1 800 — 2 400 米的疏 林 下或沟 谷边。 模式标 本采自 大姚、 盐丰 (白盐 井)。 1 变种产 四川西 南部。 13. 大 果雪胆 (植 物分类 学报) Hemsley chengyinana D. Z. Li (1991) . Hemsleya macrocarpa C. Y. Wu in C. Y. Wu et C. L. Chen (1985), (1986); non est H. macrocarpa (Cogn. ) C. Y. Wu ex C. Y. Wu ex C. Jeffrey (1982). 多年 生攀援 草本。 茎和 小枝较 粗壮, 棱槽 明显, 密被短 柔毛, 老时近 无毛; 卷须较 粗, 密被微 柔毛, 长 12 — 25 厘米, 先端 2 歧。 趾状 复叶由 5 — 7 小叶 组成, 多为 7 小叶; 叶柄长 3 — 6 厘米; 小叶 片披针 形或倒 卵状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基部 渐狭, 两面疏 被微柔 毛, 边缘 疏圆锯 齿状; 中央小 叶长达 14 厘米, 宽 2. 5 — 4 厘米; 两侧的 小叶片 渐小; 小 叶柄长 5 — 10 毫米。 花雌雄 异株, 聚伞 总状花 序或圆 锥状, 总花梗 和小枝 曲折, 长 5 — 12 
292  云南 植物志  厘米, 密被短 柔毛; 花 萼裂片 5, 反折, 卵状三 角形, 长 5 毫米, 宽 3 毫米, 先端 急尖; 花 冠浅黄 绿色, 圆 盘状, 径 1 厘米, 裂片 5, 长 圆形, 长 7 — 8 毫米, 宽 3 — 4 毫米, 内面 密 被糠枇 状毛, 背面近 光滑; 雄蕊 5, 花 丝长约 1 毫米; 雌花 未知。 果实 棒形, 长 7 — 8 厘米, 径 2 — 2. 5 厘米, 平滑, 具锐棱 10 条, 花 柱基高 3 毫米, 向基部 渐狭; 果柄长 1 一 1. 5 厘米; 种子黑 褐色, 轮廓椭 圆形, 长 1. 2 厘米, 宽 0. 7 厘米, 周生木 栓质翅 两端宽 1. 5 — 3 厘米, 两 侧宽约 1 毫米; 种子近 圆形, 肿胀, 两面边 缘密生 乳头状 突起, 中间疏 布细瘤 突。 花期 7 — 10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产 永德、 镇康、 双江 等地, 生海拔 1 700 — 2 850 米的 山坡密 林下或 林缘。 模 式标本 采自 镇康。 14. 独龙 江雪胆 (植 物分类 学报) Hemsleya dulongjiangensis C. Y. Wu in C. Y. Wu et C. L. Chen (1985), (1986); 李德铢 (1991). 多年生 草本。 茎草质 攀援, 小枝 纤细, 密被短 柔毛; 卷须 线形, 长 6 — 9 厘米, 先端 2 歧。 趾 状复叶 通常由 3 — 5 小叶 组成; 叶柄长 2 — 3 厘米, 密 被浅黄 褐色细 刺毛; 小叶片 倒 卵形或 菱形, 先端急 尖或钝 圆具小 尖头, 基部 楔形, 边缘 疏浅锯 齿状, 在 主脉、 侧脉 和 叶缘密 被浅黄 褐色细 刺毛; 中央小 叶片长 2 — 5 厘米, 宽 1.3 — 3 厘米; 两侧小 叶片渐 小, 最 外侧小 叶趾状 2 — 3 裂。 花雌雄 异株; 雄花: 圆锥 状聚伞 花序, 长 8 — 10 厘米, 不 曲折, 花序 梗幼时 密被短 柔毛, 后渐 稀疏; 花 萼裂片 5, 三 角形, 先端 渐尖, 向后 反折; 花冠 黄绿色 (干后 浅黄褐 色), 径 0.7 厘米, 裂片 5, 倒卵 圆形, 长 6 — 7 毫米, 宽 4 一 5 毫米, 两面疏 被糠秕 状毛, 基部 增厚, 两 侧具小 腺体, 向后 反折; 雌花 未见, 但 具稀疏 总状 花序, 长 4 一 8 厘米, 基部具 3 — 5 出掌 状深裂 小叶, 长 2. 5-3. 5 厘米; 叶柄长 1. 5 — 2 厘米。 果实卵 圆形, 顶端 平截, 具 10 条 纵棱, 密布细 瘤突, 长 3. 5 — 4 厘米, 径 3 — 3. 5 厘米; 果柄 弯曲, 长 5 — 8 厘米; 种子 黄褐色 (未成 熟), 宽倒卵 圆形, 长约 1.3 厘米, 周 生 木栓质 翅翅宽 1.5 — 2 毫米, 密布 皱摺, 边缘啮 蚀状; 种子倒 卵形, 边缘 密布乳 头状瘤 突, 中间 部分较 平滑。 花期 8 — 10 月, 果期 10 — 12 月。 产贡山 (独龙 江)、 中甸, 生海拔 1 400 — 2 700 米的 山坡常 绿阔叶 林缘或 山谷灌 丛中。 模 式标本 采自独 龙江。 15. 藤三 七雪胆 (植 物分类 学报) Hemsleya panacis-scandens C. Y. Wu et C. L. Chen (1985) *, (1986) * ; 李德铢 (1991). 15a. 藤三 七雪胆 (原 变种) 图版 74, 6-8 var. panacis-scandens '攀援 草本。 根块 茎状; 茎 和小枝 纤细, 被极短 柔毛, 老时近 无毛; 卷须 线形, 长 8 — 14 厘米, 先端 2 歧。 趾状 复叶帽 7 — 9 小叶 组成; 叶柄长 2 — 4 厘米, 被短 柔毛; 小叶片 倒 卵状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 缘重锯 齿状, 通常 在叶脉 疏被小 刺毛, 其余近 无毛; 中央 小叶长 5 — 9 厘米, 宽 1.8 — 3 厘米; 两侧的 小叶片 渐小; 小 叶柄长 3 — 5 毫米。 雄花: 稀疏聚 伞总状 花序, 总花梗 纤细不 曲折, 长 3 — 6 厘米, 疏被短 柔毛; 花 萼裂片 5 , 反折, 披 针形, 长 8 — 10 毫米, 宽 4 一 5 毫米; 花冠浅 黄色, 近 肉质, 松散圆 球状, 径 1 一 
葫芦科  293  1.2 厘米, 裂片 5, 倒卵 形至倒 卵状长 圆形, 先 端钝或 微凹, 边缘 波状, 基部 增厚, 两侧 具 深黄色 腺体, 两面 密被糠 秕状短 柔毛; 雄蕊 5, 长 1.5 毫米; 雌花: 较雄花 略大, 花冠 直径 1.2 — 1.5 厘米, 子房近 球形, 径 4 一 7 毫米; 花柱 3, 柱头浅 黄色, 两裂。 果实 球形, 径 2. 5 — 4 厘米, 具 10 条 锐棱, 果皮近 光滑, 花 柱基高 3 — 4 毫米; 每室 具种子 3 — 5 颗; 果柄长 4 一 8 毫米; 种子暗 棕色, 倒卵 形或卵 圆形, 长 1.5 厘米, 宽 1.2 — 1. 3 厘米, 周 生 3 — 4 毫米宽 的木栓 质翅, 上端 钝圆, 下端 平截, 边缘 波状; 种子椭 圆形, 两面 边缘密 被 乳头状 突起, 中间 疏生细 瘤突。 花期 8 — 10 月, 果期 10 — 12 月。 产 个旧、 马关 等地, 生海拔 1 700 — 2 400 米的山 谷阴坡 或杂木 林下。 贵州 也有。 模 式 标本采 自个旧 移植至 中国科 学院昆 明植物 所栽培 植株。 15b. 屏 边藤三 七雪胆 (变种 ) 图版 7 4 , 9 var. pingbianensis C. Y. Wu et C. L. Chen (1985) *, (1986) * ; 李德铢 (1991)*. 与原变 种的区 别在于 花冠深 黄色, 伞状, 雄花径 1. 5 厘米, 花 冠裂片 全缘, 子房及 果实 上密布 白色小 瘤突。 产 屏边, 生海拔 1 700 米 的杂木 林或灌 丛中。 模式 标本采 自 屏边 移植至 中国科 学院昆 明植物 所栽培 植株。 16. 母 猪雪胆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75, 8-11 Hemsleya villosipetala C. Y. Wu et C. L. Chen (1985), (1986). 多年 生攀援 草本。 根块 茎状, 有 时串状 着生, 宽卵 圆形; 茎 和小枝 纤细, 疏 被短柔 毛, 老时近 无毛; 卷须 线状, 长 6 — 10 厘米, 先端 2 歧。 趾状 复叶由 5 — 7 小叶 组成; 叶 柄长 2. 5 — 4 厘米; 小 叶片卵 状披针 形至倒 卵状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 缘锯齿 状, 两 面叶脉 及叶缘 疏被细 刺毛; 中央 小叶长 6 — 8 厘米, 宽 2 — 3 厘米; 两侧的 小叶片 渐小; 小 叶柄长 4 一 7 毫米。 花雌雄 异株, 总 状圆锥 花序, 总 花序梗 和小枝 线形, 被疏柔 毛, 稍 曲折, 长 4 一 10 (-15) 厘米, 分枝基 部具掌 状深裂 小叶; 雄花: 花 萼裂片 5, 卵 形, 先端 急尖, 长 7 毫米, 宽 4 毫米, 向后 反折, 花 冠浅肉 红色, 灯 笼状, 径 1 厘米, 裂 片 5, 宽倒 卵形, 长 10 毫米, 宽 8 毫米, 先端钝 圆具小 尖突, 内 面密被 白色长 柔毛, 基 部两 侧具紫 色斑; 雄蕊 5, 花 丝长约 1 毫米; 雌花: 花冠 较大, 径 1 一 1.2 厘米; 子房椭 圆形, 长 6 毫米, 宽 3 毫米。 果 实倒卵 形或卵 圆形, 长 2 — 3. 5 厘米, 径 1.5 — 2 厘米, 密 布细 瘤突, 有 10 条纵向 细纹, 宿存花 柱基高 4 毫米, 顶部 平截, 每室 具种子 1 一 2 颗; 果 柄 弯曲, 长 7 — 10 毫米; 种子深 褐色, 卵 圆形, 稍扁, 下端 平截, 长 9 一 11 毫米, 宽 8 — 10 毫米, 周生 木栓质 狭翅, 上下 端约宽 1 毫米, 具 不规则 皱纹, 一侧 缺或不 明显; 本身 宽长 圆形, 边 缘密生 乳头状 突起, 中间 密布细 瘤突, 背面较 平滑。 花期 7 — 9 月, 果期 8 — 10 月。 产 彝良、 大关 等地, 生海拔 1 400 — 2 850 米的疏 林下或 山谷灌 丛中;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及 贵州西 北部; 模式 标本采 自彝良 移植至 中国科 学院昆 明植物 所栽培 植株。 李德铢 (1991)* 视 为雪胆 Hemsleya chinensis Cogn. var. ningnanensis (L. T. Shen et W. J. Chang) L. T. Shen et W. J. Chang (1983) 的 异名。 17. 长 毛雪胆 (植 物分类 学报) Hemsleya longivillosa C. Y. Wu et C. L. Chen (1985)*, (1986)". 
图版 75 1-4. 罗锅底 Hemsleya macrosperma C. Y. Wu ex C. Y. Wu et C. L. Chen, 1. 花 果枝, 2. 雌花, 3. 雄花, 4. 种子; 5 — 7. 长果 罗锅底 H. macrosperma var. oblongicarpa C. Y. Wu et C. L. Chen, 5. 雄 花枝, 6. 雄花, 7. 果枝; 8—11. 母 猪雪胆 H. villosipetala C. Y. Wu et C. L. Chen, 8. 雌花, 9. 雄花, 10. 果枝, 11. 种子。 (张大 成绘) 
葫芦科  295  多年 生草质 藤本, 具膨大 块茎。 茎草质 攀援, 小枝 细弱, 疏被短 柔毛; 卷须 线形, 长 7 — 13 厘米, 先端 2 歧。 趾状 复叶由 (5) 7 — 9 小叶 组成; 叶柄长 2 — 3 厘米, 疏 被短柔 毛, 老时近 光滑, 小 叶片椭 圆状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基 部狭, 边缘锯 齿状, 叶面 疏被短 柔毛, 背面 较密, 中脉 和侧脉 疏被细 刺毛; 中央小 叶片长 6 — 8 厘米, 宽 2 — 3 毫米; 两 侧的 小叶片 渐小; 小 叶柄长 3 — 4 毫米。 花雌雄 异株; 雄花: 稀疏聚 伞总状 花序, 花序轴 和 小枝不 曲折, 密被短 柔毛, 长 4 一 10 (-20) 厘米, 花 萼裂片 5, 卵状披 针形, 长 4 毫 米, 宽 2 毫米, 先端 从花冠 裂中间 伸出; 花 冠浅肉 红色, 裂片 向后反 折紧贴 萼筒, 呈盘 状, 径 8 毫米, 裂片倒 卵形, 长 7 毫米, 宽 4 毫米, 先端钝 圆具小 尖突, 基部两 侧具紫 色斑, 内面密 被长曲 柔毛, 背面 较疏, 雄蕊 5, 花 丝长约 2 毫米, 伸出; 雌花: 总 状花序 长 1 一 6 厘米, 花 冠扁陀 螺状, 宿存。 果实卵 圆形, 长 2 — 3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上具 10 条 细纹, 密布 白色细 瘤突, 基部狭 楔形, 下延或 略弯曲 的柄, 长 1 一 1.2 厘米, 花柱基 高 4 毫米; 每室 具种子 4 一 5 颗; 种子深 褐色, 宽 菱形, 长 8 — 9 毫米, 宽 9 一 11 毫米, 周 生 木栓质 狭翅, 上端宽 1 毫米, 基部 更狭; 本身 肿胀, 密布细 瘤突, 边缘 密布乳 头状突 起。 花期 7 — 9 月, 果期 8 — 10 月。 , 产 富源、 禄劝、 镇雄, 生海拔 1 800 — 2 100 米 的杂木 林下或 山谷灌 丛中。 模 式标本 采 自富源 移植至 中国科 学院昆 明植物 所栽培 植株。 李德铢 (1991)* 视 为雪胆 Hemsleya chinensis Cogn. 的 变种。 18- 陀罗 果雪胆 (植 物分类 学报) Hemsleya turbinata C. Y. Wu in C. Y. Wu et C. L. Chen (1985)* , (1986)*. 多年 生攀缘 草本。 茎 和小枝 粗壮, 疏被短 柔毛, 老时近 无毛; 卷须 线形, 长 12 — 20 厘米, 先端 2 歧。 趾状 复叶由 5 — 7 小叶 组成; 叶柄近 无毛, 长 3 — 5 厘米; 小叶 片倒卵 状披针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基部 渐狭, 小 叶柄长 2 — 5 毫米, 上面亮 绿色, 背 面灰 绿色, 边 缘重锯 齿状, 在 主脉、 侧脉 及叶缘 疏被细 刺毛; 中央 小叶长 6 — 12 厘米, 宽 2. 5 — 4 厘米, 两 侧小叶 渐小, 小 叶柄长 2 — 5 毫米。 花雌雄 异株, 雄花 未见; 雌花: 总状 花序 2 至 多花, 花 序梗长 3 — 10 厘米, 花 萼裂片 5, 披 针形, 长 1.1 一 1.3 厘米, 宽 4 毫 米, 向后 反折, 被疏 柔毛; 花 冠浅黄 绿色, 倒圆 锥形, 径 1 一 1.2 厘米, 裂片 5, 长圆状 披 针形, 长 1.4 一 1.7 厘米, 宽 6 — 8 毫米, 基 部具成 对的深 黄色半 圆珠状 腺体, 两面密 被糠 秕状短 柔毛, 向后反 折包住 子房; 子 房狭漏 斗状, 长 9 毫米, 径 3 — 4 毫米, 花柱 3, 柱头 2 裂。 果实陀 螺状, 长 3. 5 — 5 厘米, 径 2 — 2. 5 厘米, 具 10 条 纵棱, 密布细 疣突, 花 柱基高 2 — 3 毫米, 每室 具种子 3 一 6; 果柄 极短, 长 3 毫米, 向一侧 偏斜; 种子暗 褐色, 极宽 卵形, 长 0.9 — 1.1 厘米, 宽 0.8 — 1 厘米, 周生 木栓质 厚翅, 两端为 1 一 1.5 毫米, 两 侧宽约 1 毫米; 种子近 圆形, 肿胀, 边 缘密生 乳头状 突起, 中间部 分疏布 多行细 瘤突。 花期 7— 9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产 永德、 景东 等地, 生海拔 1 600 — 2 350 米的 林绿灌 丛中。 模 式标本 采自永 德移植 至 中国科 学院昆 明植物 所栽培 植株。 19. +— 叶雪胆 (植 物分类 学报) 师拿盆 (丽 江纳 西语) Hensleya endecaphylla C. Y. Wu in C. Y. Wu et C. L. Chen (1985), (1986); 
296  云南 植物志  李德铢 (1991). 多年 生攀缘 草本。 茎草质 粗壮, 疏被细 刺毛, 在 茎节处 较密; 卷须 线形, 疏 被短柔 毛, 长 8 — 12 厘米, 先端 2 歧。 趾状 复叶由 9 一 11 小叶 组成; 叶柄 粗壮, 长 5 — 7 厘米; 小 叶片倒 卵状披 针形, 先端 急尖, 基部 渐狭, 边 缘不规 则重锯 齿状, 齿裂深 3 — 4 毫米, 叶 两面的 中脉、 侧脉上 疏被小 刺毛; 中央小 叶片长 5 — 〗 厘米, 宽 2 — 2. 5 厘米; 两侧小 叶片 渐小; 小 叶柄长 3 — 5 毫米。 花雌雄 异株, 聚 伞总状 花序, 花 序梗不 曲折, 疏 被短柔 毛, 长 5 — 8 厘米, 花序 基部具 3 — 7 出掌 状深裂 小叶, 长 1 一 2 厘米, 通常 在花序 中部的 小叶 较大; 雄花: 花 萼浅黄 绿色, 裂片 5, 卵状三 角形, 长 5 毫米, 宽 4 毫米, 反折; 花 冠棕 黄色, 盘状, 径 0.8 — 1 厘米, 裂片 5, 长 圆形, 内面 密被糠 秕状短 柔毛, 近 基部尤 密, 向后 反折; 雄蕊 5, 花丝 极短, 约 0.5 毫米, 花药 1 室, 马 蹄形; 雌 花及果 未见。 花期 6 月。 产 丽江, 生海拔 2 400 米 的杂木 林下。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20. 罗锅底 (云 南中草 药选) Hemsleya macrosperma C. Y. Wu 〔云 南中 草药选 (1972)*, nom. seminud , (1984) ; 图鉴 (1975) * ; C. Jeffrey (1980) nom. mid. 〕 in C. Y. WU et C. L. Chen (1985) , descr. ampl. , (1986); 李德铢 (1991)*. 20a. 罗锅底 (原 变种) 图版 75, 1-4 苦 金盆、 大 籽雪胆 (云 南中草 药选) var. macrosperma 多年 生攀援 草本。 块茎 膨大, 扁卵 圆形; 茎 和小枝 细弱, 疏 被短柔 毛和细 刚毛, 老 时近 无毛; 卷须 纤细, 疏被短 柔毛, 长 6 — 10 厘米, 先端 2 歧。 趾状 复叶由 (5 —) 7 小 叶 组成, 长 4 一 5 厘米; 小叶 片长圆 状披针 形至倒 卵状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基部 渐狭, 边 缘圆锯 齿状, 两面沿 中脉、 侧脉 及叶缘 密被细 刺毛; 中央小 叶片长 4 一 9 厘米, 宽 1.6 — 3 厘米; 两侧 小叶片 渐小; 小 叶柄长 2 — 4 毫米。 花雌雄 异株; 雄花: 聚 伞总状 花序, 花 序梗 线形, 不 曲折, 长 1.5 — 8 厘米; 花 萼裂片 5, 卵状椭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 2. 5 — 3 毫米, 向后 反折; 花冠棕 红色, 盘状, 径 0.8 — 1 厘米, 裂片 5, 长 圆形, 长 8 毫米, 宽 4 毫米, 先端 钝圆具 小突, 基 部两侧 具深紫 色斑, 表 面疏被 白色长 柔毛, 背面 光滑; 雄蕊 5, 花丝长 2 毫米, 外弯; 雌花: 稀 疏总状 花序, 长 0.5 — 5 厘米; 花冠通 常圆盘 状稀陀 螺状, 子 房椭圆 形或近 球形, 长 5 — 7 毫米, 宽 4 一 5 毫米; 花柱 3, 柱头 2 裂。 果 实卵圆 形或宽 卵形, 径 3. 5 — 4 厘米, 上有 10 条 纵纹, 密生细 瘤突, 花 柱基高 4 一 6 毫米, 每室 具种子 3 — 5; 具 略歪斜 的柄; 种子卵 圆形, 暗 棕色, 长 9 一 11 毫米, 宽 8 — 9 毫米, 周生 木栓质 狭翅, 上端宽 1 一 1.5 毫米, 具 不规则 皱褶, 下端 更狭; 种子卵 圆形, 肿胀, 边缘 密布 乳头状 突起, 中 间部分 较疏, 背面较 平滑。 花期 7 — 9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产 嵩明、 曲靖、 会泽、 照通、 镇雄, 生海拔 1 800 — 3 200 米 的疏林 下或灌 丛中。 四 川雷波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会泽 移植至 中国科 学院昆 明植物 所栽培 植株。 20b. 长果 罗锅底 (变种 )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76, 5-7 var. oblongicarpa C. Y. Wu et C. L. Chen (1985), (1986); 李德铢 (1991). 与原 变种的 主要区 别是果 实长椭 圆形, 长 5 厘米, 雄花花 萼裂片 平展, 先端 在花冠 
葫芦科  297  裂片间 伸出; 种 子压扁 卵形。 产 大关、 彝良、 乐川、 昭通、 镇雄 等地, 生海拔 1 800 — 2 000 米的疏 林下或 山谷灌 丛中。 四 川筠连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大关 移植至 中国科 学院昆 明植物 所栽培 植株。 6. 翅 子瓜属 Zanonia Linn. 攀援 灌木, 近 无毛。 单叶 互生, 具柄, 叶片卵 形或长 圆形, 不 分裂, 全缘; 卷须单 1 或 2 歧。 花雌雄 异株; 雄花排 列为疏 而下垂 的圆锥 花序; 雌 花排列 为总状 花序; 雄花: 花 萼筒短 杯状, 裂片 3, 稀 4, 膜质, 内凹; 花冠 辐状, 5 深裂, 革质或 肉质, 裂 片顶端 变狭, 并 在芽时 内折; 雄蕊 5, 分离, 等长, 着 生在肉 质的花 盘上, 花丝 很短, 粗, 花药 横长 圆形, 1 室; 无退化 雌蕊; 雌花: 花萼和 花冠像 雄花; 退 化雄蕊 5, 很短, 与 花冠裂 片 互生; 子房 下位, 3 室, 后由于 隔膜缩 回而成 1 室, 花柱 3, 伸展, 顶端 2 裂; 胚珠每 室 2 枚, 着生在 肉质的 侧膜胎 座上, 下垂。 果为 蒴果, 圆 柱状棍 棒形, 顶端 截形, 并由 顶端 3 瓣裂; 种 子大, 长 圆形, 下垂, 压扁, 围以大 而膜质 的翅, 种皮 坚脆。 1 种, 分布于 印度、 中南 半岛、 马来 西亚、 印 度尼西 亚和我 国云南 南部。 ' 1. 滇南 翅子瓜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76, 1-2 Zanonia indica Linn. var. pubescens Cogn. in DC. (1881) ; Chakr. (1959) ; 陈书 坤 (1986). 木 质攀援 藤本。 茎、 枝 粗壮, 具纵 棱槽, 幼时 密被短 柔毛, 后渐 脱落, 具椭 圆形皮 孔。 单叶 互生, 叶片纸 质或薄 革质, 卵状长 圆形, 长 15 — 20 厘米, 宽 9 一 13 厘米, 先端 短 渐尖, 基 部圆形 微凹, 全缘, 叶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 均被短 柔毛, 中脉 上面稍 凸起, 背面 隆起, 侧脉 3 — 4 对, 弧曲 上升, 细脉 网状; 叶柄长 3. 5 — 4. 5 厘米, 密被短 柔毛; 卷须 稍粗, 具纵 条纹, 近 无毛。 雌雄 异株; 雄花: 圆 锥花序 腋生, 长 16 厘米, 总 花梗及 花梗均 密被短 柔毛, 花梗长 4 一 5 毫米, 中部具 关节; 花 萼裂片 三角状 卵形, 长约 2 毫米; 花 冠淡黄 褐色, 裂片长 圆形, 长 3 — 3. 5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先 端钝; 雄蕊 5, 分离, 着生在 肉质花 盘上, 花丝 短粗, 花药长 圆形, 1 室; 雌花: 总状 花序, 密被短 柔毛; 花萼及 花冠同 雄花; 子 房倒圆 锥形, 长 10 — 12 毫米, 密被短 柔毛。 果实狭 钟形, 长 8 — 10 厘米, 径 3. 5 — 5 厘米, 密被短 柔毛, 顶端 截形, 基部 钝圆, 熟 后顶端 开裂; 种 子长圆 形, 长 2 厘米、 宽约 1.5 厘米, 具长 7 — 8 厘米、 宽约 2 厘米 的乳白 色翅。 花期 8 — 10 月, 果期 10 — 12 月。 产 勐海、 勐腊 等地, 生海拔 750 — 810 米的 疏林中 或干燥 的沟谷 边缘。 印 度北部 亦有。 7- 赤 JBI 属 Thladiantha Bunge 多 年生或 罕一年 生草质 藤本, 攀 援或匍 匐生。 根通 常块状 或稀为 须根。 茎 草质, 具 纵 棱沟。 叶 互生, 绝大 多数为 单叶, 心形, 边缘具 锯齿, 极稀 为掌状 分裂或 为趾状 3 — 5 (一 7) 小叶; 卷须单 1 或 2 歧。 花雌雄 异株; 雄 花序总 状或圆 锥状, 稀为 单生; 雄花: 花 萼筒短 钟状或 杯状, 5 裂, 裂片 线形、 披 针形、 卵 状披针 形或长 圆形, 具 1 一 3 脉; 花冠 
图版 76 1—2. 滇南 翅子瓜 Zanonia indica I" var. pubescens Cogn. , 1. 果枝, 2. 种子; 3—6. 大 萼赤瓞 Thladiantha grandisepala A. M. Lu et Z. Y. Zhang, 3. 雌 花枝, 4. 雄花, 5. 苞片, 6. 果实。 (李锡 畴绘) 
葫芦科  299  钟状, 黄色, 5 深裂, 裂片 全缘, 长圆 形或宽 卵形、 倒 卵形, 常具 5 — 7 脉; 雄蕊 5, 插 生 于花萼 筒部, 分离, 通常 4 枚两两 成对, 第 5 枚 分离, 花 丝短, 花药长 圆形或 卵形, 全 部 1 室, 药室 通直; 退化 子房腺 体状; 雌花 单生、 双生或 3 — 4 朵簇生 于一短 梗上, 花萼 与 花冠同 雄花; 子房 卵形、 长圆 形或纺 锤形, 表面 平滑或 具瘤状 突起, 花柱 3 裂, 柱头 2 裂, 肾形; 具 3 胎座, 胚珠 多数, 水 平生。 果实中 等大, 浆质, 不 开裂, 平滑或 具多数 瘤状 突起, 有明 显纵肋 或无; 种子 多数, 水 平生。 23 种 2 变种, 主要 分布于 我国西 南部, 少数种 分布到 黄河流 域以北 地区; 个 别种亦 分布到 朝鲜、 日本、 印度 半岛东 北部、 中南 半岛和 大巽他 群岛。 非洲有 1 种。 云南有 9 种。 分组、 种 检索表 , 1 (4) 雄 花排列 为总状 花序, 花梗基 部具扇 形苞片 ,苞 片具齿 或锐裂 (组 1. 裂苞组 Sect. Fidobrectea A. M. Lu et Z. Y. Zhang) 2 (3) 苞 片具不 规则的 三角形 小齿; 花萼 裂片阔 披针形 或狭长 卵形, 较大, 15X4 — 6 毫米, 4: 部常具 2 — 3 齿裂; 子 房狭长 圆形, 密被 黄色长 柔毛; 果实 椭圆形 1. 大萼赤 JDI T. grandisepala 3 (2) 苞片 锐裂; 花 萼裂片 线形, 较小, 8 — 10X0. 6 — 1 毫米; 子房 长圆形 或近球 形至卵 球形, 被长 柔毛或 棉毛; 果 实长圆 形或近 球形至 卵球形 2. 大苞赤 JBIT. cordifolia 4 (1) 雄花 排列为 总状、 圆 锥状、 近 头状或 伞房状 花序; 苞片 较小, 全 缘或无 (组 2. 赤瓞组 Sect. Thladiantha) 5 (6) 子 房具多 数鳞状 皱褶; 果实表 面具多 数鳞状 突起; 植 物全体 密被淡 黄色短 柔毛和 长柔毛 3- 云南赤 /Bl T. pustulata 6 (5) 子 房和果 实不具 鳞片状 皱褶或 突起; 植 物体被 毛或近 无毛。 7 (8) 全株密 被茸毛 和疏被 多细胞 长刚毛 4. 长 毛赤糜 T. villosula 8 (7) 植物 体近无 毛或被 非上述 毛被。 9 (14) 植 物体近 无毛。 10 (11) 叶型 多变, 卵 形不裂 或具不 规则的 2 — 3 裂, 或为 3 — 7 小叶的 鸟足状 复叶; 卷须单 1; 子房纺 锤形, 密被 黄褐色 柔毛, 两端狭 5. 异叶赤 JBIT. hookeri 11 (10) 叶为 单叶, 不 分裂; 卷须 2 歧; 子 房狭长 圆形, 近无毛 或略被 稀疏短 柔毛, 基部 钝圆或 截形, 顶端 渐狭。 12 (13) 花萼 裂片三 角状披 针形, 4X1 毫米, 具 1 脉; 种子 略小, 4 — 5X2 — 3 毫米 6- 山地赤 JUI T. montana 13 (12) 花萼 裂片长 圆状披 针形, 5X1. 5 毫米, 無3 脉; 种子 略大, 6X3.5 毫米 7. 齿叶 赤瓞 T. dentata 14 (9) 植 物体被 柔毛或 柔毛状 硬毛。 15 (16) 茎枝、 叶柄、 卷须 均被微 柔毛及 稀疏短 刚毛; 花萼 裂片披 针形, 12 — 15X3 — 4 毫米; 子 房长圆 形, 密 被白色 长柔毛 8. 长粤赤 JRT. longisepala 16 (15) 茎枝、 叶柄及 卷须均 疏被微 柔毛或 疏被微 柔毛及 稀疏长 柔毛; 花萼 裂片三 角状披 针形至 卵状披 针形, 5 -6X2 毫米; 子房 椭圆形 或卵状 球形, 密被 长硬毛 
300  云南 植物志  9. 丽江赤 瓞 T. lijiangensis 1. 大 萼赤瓞 (植物 研究) 图版 76, 3-6 Thladiantha grandisepala A. M. Lu et Z. Y. Zhang (1981)* , et (1986)*. 攀 援草质 藤本。 茎枝 细弱, 幼 时被短 柔毛, 后渐 稀疏。 单叶 互生, 叶片 膜质, 狭卵 状 心形, 长 9 一 15 厘米, 宽 5 — 11 厘米, 先端短 渐尖, 边缘具 胼胝质 小齿, 叶基 心形, 弯 缺半 圆形, 深 1 一 2 厘米, 宽 0.5 — 1 厘米, 叶面深 绿色, 幼 时被短 刚毛, 脱落后 残留浅 色圆 糙点, 背面淡 绿色, 幼时 密被短 柔毛, 后变 稀疏, 基出掌 状脉, 最外 一对沿 弯缺边 缘向外 展开; 叶柄长 4 一 8 厘米, 被 短柔毛 及疏长 柔毛状 刚毛, 刚毛断 后残留 浅色圆 糙点; 卷须单 1, 疏被短 柔毛。 雌雄 异株; 雄花: 总状 花序长 3. 5 — 10 厘米, 中部 以上具 5 — 9 花, 每花 基部具 1 苞片; 苞片 扇形, 长 12 — 16 毫米, 宽 14 一 17 毫米, 两 面被短 柔毛, 边 缘 具不规 则三角 状齿; 花 梗被短 柔毛, 长 5 — 10 毫米; 花萼筒 钟状, 长约 4 毫米, 径约 5 毫米, 5 裂, 裂片 狭卵形 或阔披 针形, 略不 等大, 长约 15 毫米, 宽 4 一 6 毫米, 上部具 不 规则的 2 — 3 齿裂, 具明显 3 脉; 花冠 黄色, 5 裂, 裂 片狭长 圆形, 长约 2 厘米, 宽约 1 厘米, 先端 渐尖; 雄蕊 5, 花 丝长约 3 毫米, 两 两基部 靠合, 1 枚 分离, 疏被 柔毛, 基 部 偶尔具 1 长 2 毫 米的长 方形膜 质鳞片 , 花药 长圆形 ; 退化子 房黄色 ,半 圆形, 径约 2 毫 米; 雌花 单生, 花梗 粗壮, 长 2. 5 — 5 厘米, 被短 柔毛; 花萼及 花冠似 雄花, 但均较 宽大, 萼 裂片长 18 毫米, 宽约 6 (-8) 毫米, 花冠裂 片长达 3 厘米, 宽约 1.5 厘米; 子 房狭长 圆形, 密被长 柔毛, 长 15 — 18 毫米, 径 4 一 6 毫米, 花柱 纤细, 长约 10 毫米, 中 部以上 3 裂, 柱头圆 肾形, 2 裂。 果实椭 圆形, 长 2. 5 — 3 厘米, 径约 1.5 厘米, 被 柔毛, 两端 钝圆; 果梗长 3 — 5 厘米, 无毛。 花期 7 — 10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产 福贡、 临沧、 保山、 陇川、 双江、 景东、 凤庆, 生海拔 (600 —) 1 300 — 2 400 米 的沟 谷阔叶 林林缘 或山坡 沟边疏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临沧。 本 种体态 极近大 苞赤瓞 〔T. cordifolia (Bl. ) Cogn. 〕 , 惟 后者全 株被长 柔毛, 苞片 大而 锐裂, 花 萼裂片 线形, 尾状 渐尖而 不同。 2- 大苞赤 瓞 ( "图鉴 ") 图版 77 毛瓜、 王瓜藤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大苞赤 II 儿 (西 双版 纳植物 名录) Thladiantha cordifolia (Bl. ) Cogn. in DC. (1881) et in Engl. (1916); Back, et Bakh. f. (1963) ; Keraudren in Aubrev. et Leroy (1975) * ; Hara et Sutton in Hara et al, (1979); 路 安民、 张志耘 (1981), (1986)'; 吴征镒 (1984). Luff a cordifolia Bl. (1826); Momordica calcarata Wall. (1832), nom. nud. ; Thladiantha calcarata (Wall. ) C. B. Clarke (1876); Cogn. in DC. (1881) et in Engl. (1916); Gagnep. in Lecte. (1921); Craib (1931); Hand. -Mazz. (1936); Chakrav. (1959); 海南 植物志 (1964); "图 鉴" (1975)' , p. p. ; 西双 版纳植 物名录 (1984); Tri- chosantheas javanica Miq. (1885) ; Gymnopetalum piperi folium Miq. (1885) ; G. hors- fieldii Miq. (1885); Thl. calcarata (Wall.) C. B. Clarke var. tonkinensis Cogn. in Engl. (1916) ; Thl. tonkinensis Gagnep. (1918) ; Thl. cordifolia (Bl. )Cogn. var. tonkinensis (Cogn. ) A. M. Lu et Z. Y. Zhang et var. tomentosa A. M. Lu et Z. Y. Zhang (1981), (1986); 吴征镒 (1984). Thl. globicarpa A. M. Lu et Z. Y. Zhang 
图版 77 3. 大 苞赤胞 Thladiantha cordifolia (Bl. ) Cogn. , 1. 雄 花枝, 2. 雌 花枝, 3. 雄花, 4、 5. 雌花, 6. 果实' 7. 种子 „ (杨建 昆绘) 
302  云南 植物志  (1981)* , (1986); 吴征镒 (1984); TO. nudifloua arct. non Hemsl. ex Forb. et Hemsl. : 吴征镒 (1984). 草 质攀援 藤本, 全 株被长 柔毛。 茎 枝具纵 棱槽。 单叶 互生, 叶片 膜质或 纸质, 卵状 心形, 长 7 — 15 厘米, 宽 5 — 12 厘米, 先端渐 尖或短 渐尖, 边缘具 胼胝质 小齿, 基部心 形, 弯 缺张开 或偶尔 闭合, 凹入 1 一 3 厘米, 宽 5 — 15 毫米, 叶面 绿色, 密 被长柔 毛和刚 毛, 后变 近无毛 且具圆 糙点, 背 面淡绿 色或黄 绿色, 密被淡 黄色长 柔毛, 基出脉 5 条, 细 脉 网状; 叶柄长 5 — 11 厘米; 卷须单 1。 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雄花: 排 列成腋 生总状 花序, 长 4 一 15 厘米, 被微 柔毛及 疏散长 柔毛, 上部具 3 至 多花; 花梗 纤细, 长约 5 毫米; 苞 片 扇形, 覆瓦状 排列, 长 1.5 — 2 厘米, 中上 部具锐 裂片, 两面 疏被长 柔毛; 花萼筒 钟形, 长 5 — 6 毫米, 5 裂, 裂片 线形, 全缘, 长约 10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先 端尾状 渐尖, 具 1 脉, 被 柔毛; 花冠 黄色, 裂片椭 圆形或 卵形, 长约 17 毫米, 宽 6 — 7 毫米, 先端 急尖或 短 渐尖; 雄蕊 5, 花 丝长约 4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几 与花丝 等长; 退化 子房半 球形; 雌花 单生, 花 萼与花 冠似雄 花'; 子房长 圆形, 密被长 柔毛, 花柱 3, 柱头 肾形, 2 浅裂; 果柄 密被长 柔毛, 长 3. 5 — 5 厘米; 果实长 圆形, 长 3. 5 — 4. 5 厘米, 径 2. 5 — 3. 5 厘米, 被长 柔毛, 具 10 条纵 条纹, 两端 圆钝; 种子 多数, 阔 卵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 3 毫米, 厚约 2 毫米, 两面略 凸起, 具 网纹。 花期 5 — 10 月, 果期 7 — 11 月。 产 西北部 至东南 部以南 地区, 生海拔 (180 —) 1 300—2 100 (—2 600) 米的 山谷常 绿阔 叶林或 山坡疏 林荫湿 处或灌 丛中; 分布于 西藏东 南部、 广西和 广东。 印度 尼西亚 (爪哇 )、 印度、 越南 和老挝 亦有。 云 南产标 本的花 萼裂片 线形, 宽 1 一 1. 5 毫米, 不 同于本 种原描 述记载 的花萼 裂片披 针形, 宽 3 — 4 毫米, 其余 特征与 原描述 相同。 3. 云 南赤瓞 (植物 研究) 图版 78, 1—3 滇赤瓞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Thladiantha pustulata (Levi. ) C. Jeffrey ex A. M. Lu et Z. Y. Zhang (1981)* , (1986)* ; 吴征缢 (1984). Melothria pustulata Levi. (1916) ; M. mairei Levi. (1916); Thladiantha yunnanensis Gagnep. (1918) ; Hand. -Mazz. (1936) ; T. henryi auct. non Hemsl. : Lauener (1972), quoad specim. cit. 草 质攀援 藤本。 具块 状根。 茎、 枝、 叶柄、 卷 须及花 序梗均 被短柔 毛和长 柔毛, 茎 节部 尤密。 单叶 互生, 叶片 纸质, 卵状 心形, 长 6 — 11 厘米, 宽 4. 5 — 9 厘米, 先 端短渐 尖, 边缘具 不等大 的三角 状齿, 基部 心形, 弯 缺凹入 15 — 20 毫米, 宽 10 — 20 毫米, 叶 面 绿色, 密被短 刚毛, 后 渐脱落 变为圆 糙点, 极 粗糙, 背面淡 绿色, 被短 柔毛, 沿脉被 短柔 毛及短 刚毛, 基出 掌状脉 5 条, 细脉 网状; 叶抦长 3 — 7 厘米; 卷须单 1, 不 分歧。 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雄花: 腋 生总状 花序长 2 — 5 厘米, 上 部有花 3 — 6 朵; 花梗 丝状, 长 2 — 4 厘米, 被 短柔毛 及疏长 柔毛, 无 苞片; 花 萼筒阔 钟形, 长约 4 毫米, 顶端径 4 了 5 毫 米, 5 裂, 裂片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8 — 10 毫米, 先端 渐尖, 反折, 具 1 脉; 花冠 黄色, 5 裂, 裂片 卵状椭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宽约 6 毫米, 先 端钝; 雄蕊 5, 花丝长 3 — 4 毫米 
图版 78 1 3 云 南赤農 Thladiantha pustulata (Levi. ) C. Jeffrey ex lu et Z. Y. Zhang, l. 雄花, 2. 雌花, 3. 果实; 4 8. 长毛赤 «|T. villosula Gogn. var. villosula, 4. 雄 花枝. 5. 茎 一段, 示 毛被, 6. 雄花, 7. 雌花, 8. 果实。 (吴锡 R 绘) 
304  云南 植物志  被短 柔毛, 基部具 1 卵 状膜质 鳞片,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2 毫米; 雌花 单生, 花梗长 2 — 3 厘米, 被长柔 毛及短 刚毛; 花萼 裂片及 花冠裂 片较雄 花大, 先 端具短 尖头; 子房卵 球形, 长^ r 7 毫米, 径 5 — 6 毫米, 表面 具多数 鳞片状 皱褶, 被 短及长 柔毛, 花 柱长约 5 毫米, 顶端 3 裂, 柱头 肾形, 2 裂。 果实卵 球形, 径 2 — 3 厘米, 表面 具多数 鳞片状 突起, 但不 形成 铍褶; 种子 多数, 阔 卵形, 长 6 — 7 毫米, 宽约 3. 5 毫米, 厚约 1.5 毫米, 两面 突起, 具 乳突状 凸起; 种脐 端稍狭 而钝, 基部 钝圆。 花期 8 — 9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 昆明、 东川、 嵩明、 禄劝、 马龙 等地, 生海拔 1 980 — 2 600 米的山 谷溪旁 灌丛中 或 路旁草 丛中; 分布于 贵州。 模式标 本采自 马龙。 本种 的主要 识别特 征是全 体被短 柔毛及 长柔毛 ; 子房 卵球形 , 表面 具鳞片 状皱褶 , 果 实 表面具 鳞片状 突起, 但 不为铍 褶状, 基部无 裂片。 4. 长毛赤 瓞 ( "图鉴 ") 图版 78, 4-8 柔 毛赤瓞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硬 毛赤瓞 (西 双版 纳植物 名录) Thladiantha villosula Cogn. in Engl. (1916) * ; Gagnep. (1918); Hand. -Mazz. (1936); "图 鉴" (1975)'; 路 安民、 张志耘 (1981), (1986); 吴征镒 (1984); 西双版 纳植 物名录 (1984). T. villosula Cogn. var. nigrita A. M. Lu et Z. Y. Zhang (1981), (1986); 吴征 镒 (1984). 草 质攀援 藤本, 全株 密被短 茸毛和 疏散的 多细胞 刚毛。 茎多 分枝, 分枝 细弱。 单叶 互生, 叶片 膜质, 卵 状至阔 卵状心 形或近 圆形, 长 5. 5 — 12 厘米, 宽 4. 5 — 10 厘米, 先 端短 渐尖, 边缘 具疏的 胼胝质 小齿或 偶具不 等大的 三角状 锯齿, 基部 心形, 弯缺 圆形, 凹 入 1 一 2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叶面深 绿色, 密被短 刚毛, 后 脱落为 白色圆 糙点, 脉上 尤密, 背面淡 绿色, 密被短 柔毛, 最基 部一对 叶脉沿 叶基弯 缺向外 展开; 叶柄长 3 — 6 厘 米; 卷须单 1, 不 分歧, 被短柔 毛及短 刚毛。 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雄花: 排 成腋生 总状花 序长 1.5 — 3 厘米, 中部 以上生 2 — 7 花, 总 花梗中 部常有 1 一 2 枚 叶状总 苞片; 总 苞片卵 形, 长约 15 毫米, 宽约 10 毫米, 先端 渐尖, 边缘具 细齿; 花梗长 1 一 2. 5 厘米, 被短柔 毛; 花 萼筒阔 钟形, 疏被 柔毛和 刚毛, 5 裂, 裂 片狭披 针形, 长 4 一 6 毫米, 宽约 1.5 毫 米, 3 脉; 花冠 黄色, 疏 被腺质 茸毛, 5 裂, 裂片 卵形, 长 11 一 15 毫米, 宽 6 — 8 毫米, 先 端钝, 5 脉; 雄蕊 5, 两两 靠合, 1 枚 分离, 花丝长 2 — 3 毫米, 被极短 柔毛, 花 药长圆 形; 退化 子房半 圆形; 雌花 单生, 花 萼裂片 及花冠 裂片似 雄花, 但均较 狭长; 退 化雄蕊 腺 体状; 子 房狭长 圆形, 密 被淡黄 色腺质 茸毛, 长 15 — 18 毫米, 径 3 — 4 毫米, 花柱 1/3 以上 分裂, 柱头 肾形, 2 裂。 果柄长 2 — 3 厘米, 被黄 褐色短 柔毛; 果实长 圆形, 长 7 厘 米, 径 3. 5 厘米, 红 褐色, 被黄 褐色短 柔毛, 顶 端钝, 基部 近圆; 种子 卵形, 长约 5 毫 米, 宽 3. 5 毫米, 厚约 1.5 毫米, 褐色, 顶端 渐狭, 基部 钝圆, 两面具 网纹。 花果期 夏 秋季。 产滇 中和滇 西北, 生海拔 2 200 — 3 000 米的 沟谷林 下或灌 丛中; 分布于 贵州、 四川、 湖北 西部、 陕西 南部、 甘 肃南部 和河南 南部。 5. 异 叶赤^ (植物 研究) 土 瓜赤瓞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三叶 赤瓞、 五叶 赤飑、 七叶 赤瓞、 山土瓜 (中 国植 
葫芦科  305  物志 ), 粗茎 罗锅底 (云 南中草 药选) Thladiantha hookeri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Cogn. in DC. (1881), in Engl. (1916); Gagnep. in Lecte. (1921); Craib (1931); Chakrav. (1946), (1959); C. Jeffrey (1980); Keraudren in Aubrev. et Leroy (1975); 路 安民、 张志耘 (1981), (1986); 吴征镒 (1984); H. Koyama (1986). Hems ley a tonkinensis Cogn. (1893); H. trifoliolata Cogn. (1909); Thladiantha pentadactyla Cogn. in Engl. (1916) ; T. heptadactyla Cogn. in Engl. (1916) ; T. digitata Levi. (1916); T. hookeri C B. Clarke var. palmati folia Chakrav. (1984), (1959); 路 安民、 张志耘 (1981), (1986); 吴征镒 (1984); T.Aoohn' var. palmati folia f . trifoliata (Cogn. ) Chakrav. et f. quinouefoliata Chakrav. (1948) ; 吴征溢 (1984) ; T. hookeri var. pentadactyla (Cogn. ) A. M. Lu et Z. Y. Zhang (1981), (1986), et var. heptadactyla (Cogn.) A. M. Lu et Z. Y. Zhang (1981), (1986). 多 年生宿 根草质 藤本, 具 块根。 茎多 分枝, 攀援, 具纵 棱槽, 无毛。 单叶或 为鸟足 状 复叶; 叶柄长 3 — 6 厘米, 纤细, 无毛 或被微 柔毛; 叶片 膜质,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不 分裂 或为不 规则的 2 — 3 裂, 长 8 — 12 厘米, 宽 4 一 8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心形, 边缘 具稀疏 小齿, 具 缘毛, 若为 鸟足状 复叶, 具 3 — 7 小叶, 小 叶片披 针形、 长 圆状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6 — 16 厘米, 宽 0.5 — 3 厘米, 叶面 绿色, 疏被短 刚毛, 断 裂后残 留白色 圆 糙点, 背面淡 绿色, 被极 短的微 柔毛, 单 叶为掌 状脉, 中间小 叶为羽 状脉, 主 脉两面 凸起, 无毛 或被短 刚毛, 细脉 网状; 卷须 纤细, 不 分歧, 无毛。 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雄 花: 排列 成总状 花序, 或与 一单花 并生, 稀 单生, 总花梗 纤细, 长 2 — 5 厘米, 具 3 至多 花; 花梗 长不及 1 厘米, 单花 花梗长 2 — 3. 5 厘米, 无毛, 无 苞片; 花 萼筒阔 钟状, 长 3 — 4 毫米, 上 部宽约 6 毫米, 被 稀疏的 柔毛, 5 裂, 裂 片狭三 角形, 直伸, 长约 4 毫米, 宽 约 1.5 毫米, 具 3 脉; 花冠 黄色, 5 裂, 裂片 卵形, 长 1 一 2. 5 厘米, 宽 5 — 10 毫米, 外 面 无毛, 内 面具乳 头突状 凸起, 先端 渐尖, 具 5 脉; 雄蕊 5, 花 丝长约 2. 5 毫米, 无毛, 花药长 圆形, 稍短于 花丝; 雌花 单生, 花梗 丝状, 长 2 — 4 厘米, 幼 时被微 柔毛, 后变无 毛; 花萼与 花冠同 雄花, 但两者 之裂片 均较雄 花大; 子房纺 锤形, 长约 1.5 厘米, 径 2 — 3 毫米, 密被黄 褐色短 柔毛, 两 端狭, 花 柱细, 顶端 3 裂, 柱头 肾形, 长约 3 毫米。 果实 长 圆形, 长 4 一 6 厘米, 径 2 — 4 厘米, 两端 钝圆, 无毛, 具种子 多数; 种子阔 卵形, 长 6 — 7 毫米, 宽约 5 毫米, 压扁, 基部 钝圆, 两面 平滑, 拱起。 花期 4 一 8 月, 果期 5 — 10 月。 产全省 各地, 生海拔 950 — 2 900 米 的山坡 林下、 林 缘及灌 丛中; 分布 于四川 (会 东)、 贵州 (威宁 ) 和西藏 (察隅 )。 印度半 岛东北 部和中 南半岛 亦有。 本种 之块根 入药, 有 健胃、 行气、 止痛之 功效。 本种是 赤瓞属 中分布 较广、 变异极 大的多 型种, 从单叶 不分裂 到具不 规则的 2 — 3 裂, 或为 鸟足状 复叶, 具 3 — 7 小叶, 但 其叶片 质地、 毛被以 及花、 果、 种 子等均 相似, 且在 同 一植株 上出现 单叶、 不 分裂或 分裂、 3 小叶、 4 小叶和 5 小叶或 3、 5、 7 小 叶并存 现象, 故笔 者同意 M. Keraudren- Aymonin (1975) 在 Flora of Cambodge, Laos et Vietnam 和 C. Jeffrey (1980) 在 The Cucurbitciceae of Eastern Asia 中, 将这 些类型 归并为 一种, 而 
306  云南 植物志  不作种 下区分 的处理 见解。 6. 山 地赤瓞 (植物 研究) 图版 79, 1—6 山赤瓞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Thladiantha montana Cogn. in Engl. (1916); Gagnep. (1918); 路 安民、 张志耘 (1980), (1986)* ; 吴征镒 (1984). 攀援 草本, 全株几 无毛。 茎、 枝具纵 棱槽。 单叶 互生, 叶片膜 质或薄 纸质, 卵状心 形或 阔卵状 心形, 长 10 — 15 厘米, 宽 8 — 11.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心形, 弯缺近 圆形, 边缘具 胼胝质 小齿, 叶面深 绿色, 幼时 密被短 刚毛, 后断 落为圆 糙点, 极 粗糙, 背面淡 绿色, 无毛, 掌 状脉; 叶柄长 9 一 10 厘米; 卷须 2 歧, 粗壮。 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雄花: 腋 生总状 花序或 圆锥状 花序, 偶有在 同一叶 腋内生 2 — 4 个 花序, 具长 6 — 10 厘米 的花序 轴; 花梗 纤细, 长 5 — 10 毫米; 无 苞片; 花 萼筒浅 杯状, 长约 3 毫米, 5 裂, 裂片 三角状 披 针形, 长约 4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先 端钝, 具 1 脉; 花冠 黄色, 5 裂, 裂片狭 卵形, 长 8 — 12 毫米, 宽约 5 毫米, 先端 渐尖, 具 5 脉; 雄蕊 5, 花丝 基部两 两靠近 成对, 7 枚离 生, 疏被 柔毛, 花药长 圆形, 稍短于 花丝; 退化 雌蕊近 球形, 径约 2 毫米, 基部具 3 片 不 等大的 鳞片; 雌花: 单生, 偶有 2 — 3 花 生于长 1 一 2. 5 厘 米的总 梗上, 花梗长 1 一 4 厘 米; 花被同 雄花; 退化 雄蕊腺 体状, 长 2 — 3 毫米, 具长 3 — 4 毫 米的长 圆形膜 质鳞片 3 枚; 子 房狭长 圆形, 长 10 — 15 毫米, 径约 4 毫米, 几 无毛或 疏被短 柔毛, 基部 平截, 顶端变 狭, 花 柱上部 3 裂, 柱头近 圆形, 2 裂。 果实长 圆形, 长 4 一 6 厘米, 径 3 — 4 厘米, 光滑 无毛, 两端 钝圆, 具长 4 一 5 厘米的 果梗; 种子 多数, 长 卵形, 长约 5 毫米, 宽 2 — 3 毫 米, 厚约 1.5 毫米, 基部 圆形, 两面几 平滑。 花果期 8 — 11 月。 产 贡山、 维西、 洱源、 鹤庆、 宾川, 生海拔 800 — 3 200 米 的山坡 林下或 沟边。 模式 标 本采自 宾川大 坪子。 本种 近于齿 叶赤瓞 (T. dentata Cogn. ) , 唯后者 的花萼 裂片长 圆状披 针形, 长约 5 毫米, 宽 1.5 毫米, 具 明显的 3 脉; 种子 较大, 6X3. 5 毫米。 7. 齿 叶赤瓞 (植物 研究) 图版 79, 7-9 猫 儿瓜、 龙须瓜 (四川 南川) Thladiantha dentata Cogn. in Engl. (1916); 路 安民、 张志耘 (1981) et (1986); 吴 征镒 (1984). T. oliveri auct. non Cogn. ex Mottet : Cogn. in Engl. (1916), p. p. quoad Henry n. 5377a, excl. Henry n. 5876; "图 鉴,, (1975)*. 攀援 草本, 全体近 无毛。 茎、 枝 光滑, 具纵 棱槽。 单叶 互生, 叶片 膜质, 卵 状心形 至 阔卵状 心形, 长 12 — 21 厘米, 宽 9 一 15 厘米, 先端 渐尖, 边 缘具胼 胝质状 小齿, 基部 心形, 弯缺张 开或偶 尔向内 倾靠, 凹入 1.5 — 3 厘米, 叶面深 绿色, 密被短 刚毛, 后断落 留有圆 糙点, 粗糙, 背面淡 绿色, 无毛, 掌 状脉, 最 外对叶 脉明显 离叶基 弯缺边 缘向外 展开; 叶柄长 5 — 11 厘米; 卷须单 1 或 2 歧。 花 单性, 异株; 雄花: 腋生 总状花 序或圆 锥 花序, 多花, 总花 梗细, 长 8 — 12 厘米, 花梗 纤细, 长 10 — 15 毫米; 花萼筒 杯状, 径 5 — 6 毫米, 5 裂, 裂片长 圆状披 针形, 长约 5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先 端钝, 具 3 脉; 花 冠 黄色, 5 裂, 裂片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12 毫米, 宽 5 — 6 毫米, 先端 急尖, 具 5 脉; 雄蕊 
图版 79 1-6. 山地赤胧丁111 3< ^1111«111 1« 3 1«0^11., 1. 雄 花枝, 2. 雄花, 3. 雄花去 花被' 示 雄藍、 退化 子房和 « 片, 花萼裂 片,, 5. 果实, 6. 种子; 7 — 9. 齿叶赤 JS6T. dentata Cogn. , 7. 锥 花枝, 8. 花萼 裂片, 9. 种子. (李锡 畴绘) - 
308  云南 植物志  5, 两两 成对, 1 枚 分离, 花 丝长约 4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长为 花丝的 一半; 退化 雌蕊半 圆形, 径约 2 毫米, 基部具 3 枚长约 3 毫米的 长圆形 鱗片; 雌花: 单生或 2 — 5 花 生于长 1-1. 5 厘米 的总梗 顶端, 花梗长 3 — 6 厘米, 无毛; 花 萼裂片 较雄花 略狭, 花 冠裂片 较大, 长约 15 毫米, 宽约 7 — 8 毫米; 退 化雄蕊 5, 棒状; 牛 房狭长 圆形, 长 13 — 16 毫米, 径 4 一 6 毫米, 基部 钝圆, 微带 截形, 顶端 渐狭, 无毛, 花 柱顶端 3 裂, 柱头圆 肾形, 不规 则 2 裂。 果 实椭圆 形或长 卵形, 长 4 一 5. 5 厘米, 径 2. 5 — 3. 5 厘米, 平滑 无毛, 两端圆 形; 果梗长 2 — 3. 5 厘米; 种子 多数, 长 卵形, 长约 6 毫米, 宽约 3. 5 毫米, 基部 圆形, 顶端 稍狭, 两面 平滑。 花果期 7 — 11 月 。 产 昭通、 镇雄、 威信、 绥江、 彝良、 大关、 盐津, 生海拔 1 500 — 1 600 米的 山坡林 缘或 沟边、 路旁灌 丛中; 分布 于湖北 西部、 四、 川、 贵州和 湖南。 8. 长 萼赤瓞 (植物 研究) 图版 80, 1—2 Thladiantha longisepala C. Y. Wu ex A. M. Lu et Z. Y. Zhang (1981)*, (1986)* ; 吴征镒 (1984). 攀援 草本。 茎、 枝 幼时被 微柔毛 及疏短 刚毛。 单叶 互生, 叶片 膜质, 卵状 心形, 长 4 一 11 厘米, 宽 5. 5 — 10 厘米, 先端 渐尖, 边缘 波状, 具 细齿或 不等大 锯齿, 基部 心形, 凹入 1 一 2 厘米, 叶面 绿色, 密被短 刚毛, 后为圆 糙点, 背面淡 绿色, 密被短 柔毛, 掌状 脉; 叶柄长 4 一 7 厘米, 被微柔 毛及疏 刚毛; 卷须 2 歧, 疏 被短柔 毛及细 刚毛。 雌雄 异株; 雄花: 圆锥 花序长 6 — 12 厘米, 总轴及 分枝、 花梗被 短柔毛 及疏长 柔毛, 分枝 基部具 1 叶 状苞片 ;苞片 卵形, 长 1. 5-2. 5 厘米, 宽 0. 9 — 1. 5 厘米, 先 端渐尖 , 两面被 短柔毛 ; 花 梗长 1. 5 — 3 厘米; 花 萼筒浅 钟状, 5 裂, 裂片披 针形, 长 12 — 15 毫米, 宽 3 — 4 毫米, 先 端 渐尖, 3 脉, 外 面疏被 白色长 柔毛, 反折; 花冠 黄色, 5 裂, 裂片狭 卵形, 长 2 — 2. 3 厘 米, 宽 7 — 9 毫米, 先端 渐尖, 被短 茸毛, 5 脉; 雄蕊 5, 花 丝被微 柔毛, 花药狭 卵形; 退 化 雌蕊半 球形; 雌花 单生或 2 — 5 朵簇生 于一极 短的总 梗上, 花梗长 4 一 6 厘米; 花萼裂 片似 雄花, 但 较狭, 花冠似 雄花; 子房长 圆形, 长约 1 一 1.2 厘米, 密被 白色长 柔毛, 果 未见。 花期 6 — 9 月。 产 德欽、 维西、 鹤庆 等地, 生海拔 2 500 — 2 900 米的沟 谷杂木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钦。 9. 丽江赤 瓞 (植物 研究) 图版 80, 3—8 灰 赤瓞、 灰毛 赤瓞、 马西瓜 Thladiantha lijiangensis A. M. Lu et Z. Y. Zhang (1981)*, (1986)*; 吴征镒 (1984). T. cinerascens C. Y. Wu ex A. M. Lu et Z. Y. Zhang (1981)*, (1986)*; 吴征 镒 (1984). 攀援 藤本。 茎 粗壮, 具纵 棱槽, 疏被微 柔毛及 稀疏长 柔毛。 单叶 互生, 叶片 膜质至 薄 纸质, 卵状 心形,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3 — 8 厘米, 先端 渐尖, 边缘具 胼胝质 小齿, 基部 心形, 弯缺 张开, 凹入 1 一 2 厘米, 宽约 1 厘米, 叶面 绿色, 被短 柔毛状 刚毛, 背 面淡绿 色, 密被短 柔毛, 基出脉 5 — 7 条, 最外一 对沿弯 缺边缘 展开; 叶柄长 2. 5 — 5 厘米, 疏 被长 柔毛; 卷须 2 歧, 稀单 1, 疏 被微柔 毛及长 柔毛。 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雄花: 排成多 
图版 80 1—2. 长 寧赤爬 Thladiantha longisepala C. Y. Wu ex Lu et Z. Y. Zang, 1. 雄花. 2. 花萼 裂片; 3 8. 圈江赤 爬 T. lijiangensis A. M. Lu et Z. Y. Zhang, 3. 雄 花枝, 4. 雄花, 5. 花^ 裂片, 6. 雌花, 7. 果实, 8. 种子。 (肖 溶绘) 
310  云南 植物志  分 枝的腋 生圆锥 花序, 长 5 — 15 厘米, 花 序轴、 分枝 及花梗 均被短 柔毛及 稀疏长 柔毛, 分 枝基 部常具 1 长 1.5 — 2. 5 厘米 的叶状 卵形总 苞片; 花梗长 1 一 2. 5 厘米, 丝状; 花萼黄 绿色, 萼筒浅 钟状, 裂片三 角状披 针形, 长 5 二 6 毫米, 宽约 2 毫米, 先端 渐尖, 具 1 一 3 脉, 外 面被微 柔毛; 花冠 黄色, 5 裂, 裂片 卵形, 长 13 — 16 毫米, 宽 6 — 8 毫米, 先端 渐尖, 具 5 脉; 雄蕊 5, 花丝长 2 — 3 毫米, 花 药狭卵 形至椭 圆形, 几 与花丝 等长; 退化 雌蕊半 圆形, 径约 1.5 毫米; 雌花: 单生或 2 — 5 花组成 圆锥状 花序, 花梗长 3 — 6 厘米, 被微 柔毛及 稀疏长 柔毛; 花萼 与花冠 裂片同 雄花, 但 较大; 子房椭 圆形或 卵形, 10 — 15 毫米, 直径 5 — 7 毫米, 顶端 截形, 基部 钝圆, 密被黄 褐色长 柔毛及 稀疏短 刚毛, 花柱长 约 5 毫米, 3 裂, 柱头 肾形, 2 裂。 果 实近球 形或长 圆形, 长 3 — 4 厘米, 径 1.5 — 2. 5 厘 米, 被短 柔毛或 稀疏短 刚毛; 种子 多数, 卵形, 长 5 — 6 毫米, 宽 3 — 4 毫米, 灰 褐色, 先 端 稍窄, 基部 圆形, 两面 平滑, 无 网纹。 花期 5 — 8 月, 果期 8 — 11 月。 产 德钦、 维西、 丽江、 中甸、 鹤庆, 生海拔 2 300 — 3 200 米的 山谷林 缘或沟 边灌丛 中; 分布 于四川 木里。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8. 罗 汉果属 Siraitia Merr. 多年 生攀援 草本。 根 肥大。 茎、 枝 具纵向 棱槽, 常被红 色或黑 色疣状 腺鳞, 或者无 腺鳞。 单叶 互生, 叶片 膜质或 纸质, 卵状 心形或 长卵状 心形, 不 分裂, 稀 有不规 则波状 浅裂 或极稀 3 浅裂, 边缘 具稀疏 小齿, 背 面密被 红色或 黑色疣 状腺鳞 或稀无 腺鳞; 叶柄 长, 密被 像叶背 面的红 色或黑 色疣状 腺鳞, 稀无 腺鳞; 卷须 2 歧, 极稀单 1, 在分 歧点上 下同时 旋卷。 花雌雄 异株; 雄花 排列成 总状或 圆锥状 花序, 常具 1 一 2 枚叶状 苞片; 花萼 短 钟状或 杯状, 5 裂, 裂 片扁三 角形、 三角 状披针 形至披 针形; 花冠 黄色, 裂片 5, 长圆 形或 卵状披 针形, 显著 长于花 萼裂片 或稀近 等长, 基 部常具 3 — 5 枚 鳞片; 雄蕊 5, 两两 基部 靠合, 1 枚 分离, 花 丝基部 膨大, 花药 1 室, 药室 S 形折 曲或 弓曲; 雌花 单生、 双生 或数 朵生于 一总梗 顶端; 退 化雄蕊 3 — 5 枚, 腺 体状; 花萼裂 片和花 冠裂片 形状似 雄花, 但 较大; 子 房卵球 形或长 卵形, 花柱 短粗, 3 浅裂, 柱头 膨大, 2 裂; 胚珠 多数, 水 平生。 果实 球形、 扁球 形或长 圆形; 果梗较 粗壮; 种子 多数, 水 平生, 近 圆形或 卵形, 表面具 沟纹或 平滑, 无 翅或稀 具木栓 质翅。 约 7 种, 分布 于我国 南部、 中南 半岛和 印度尼 西亚。 我国有 4 种; 云南有 2 种及 2 变 种。 李建强 (1993) 将该 属植物 分为白 兼果属 (Baijiania A. M. Lu et J. Q. Li)、 小球 瓜属 [Microlgenaria (C. Jeffrey) A. M. Lu et J. Q. Li] 和罗 汉果属 (Saraitia Merr. ), 详见 植物分 类学报 13 (1): 45 — 55. 1993。 分种 检索表  1 (2) 植物 体密被 黑色或 红色疣 状腺鳞 和密被 柔毛; 药室 S 形 折曲; 种子近 圆形, 径大于 1 厘米, 具 3 层翅, 翅木 栓质, 边缘具 不规则 的钝齿 1. 翅子 罗汉果 S. siamensis 
葫芦科  311  2 (1) 植物 体仅被 柔毛, 无黑 色或红 色疣状 腺鳞; 药室 弓曲; 种子三 角状阔 卵形, 不 具翅, 8X7 毫 米, 边 缘无齿 2. 无鳞 罗汉果 S. borneensis 1. 翅子 罗汉果 (广西 植物) 图版 81, 1-9 红汞藤 (广 西那坡 ), 凡力 (广西 壮语) Siraitia siamensis (Craib) C. Jeffrey (1980); 路 安民、 张志耘 (1984)*, (9186)*. Thladiantha siamensis Ciraib (1914) ; Cogn. in Engl. (1916) ; Gagnep. in Lecte. (1921) ;C. Jeffrey (1962) ; Keraudren in Aubrev. et Leroy (1975); Momordica tonkinensis Gagnep. (1918) et in Lecte. (1921). 草 质攀援 藤本, 植物体 密被黄 褐色柔 毛和混 生红色 (干 后变 黑色) 疣状 腺鳞; 长达 20 余米; 根多 年生, 肥大, 味苦; 茎枝稍 粗壮, 具 棱沟。 单叶 互生, 叶片 膜质, 卵状心 形, 长 10 — 17 厘米, 宽 7 — 21 厘米, 先端急 尖或短 渐尖, 基部 心形, 弯缺 半陣形 或长圆 形, 深 2 — 6 厘米, 宽 2 — 5. 5 厘米, 边 缘近全 缘或稍 波状, 上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 面 均被柔 毛及密 布黑色 (干后 ) 疣状 腺鳞, 老后 毛不甚 脱落, 具 掌状脉 5 — 7 条; 叶柄长 3. 5 — 10 厘米; 卷须 2 歧, 在分 歧点上 下同时 旋卷。 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雄花 5 — 15 朵 (或 更多) 排 列成长 7 — 20 厘 米的总 状花序 或圆锥 花序, 花 序轴长 2 — 12 厘米^ 花梗长 1.5 — 3 厘米; 花 萼筒短 钟状, 上部径 1.2 — 1.5 厘米, 5 裂, 裂 片扁三 角形, 长 3_5毫 米, 宽 7- - 9 毫米, 先 端钝, 具 3 条隆起 的脉, 密被柔 毛及黑 色疣状 腺鳞; 花冠淡 黄色, 径 3. 4 — 4 厘米, 5 裂, 裂片卵 形或长 圆形, 长 1.5 — 2 厘米, 宽 0.9 — 1.3 厘米, 具 5 脉, 先 端钝, 边缘 具腺质 睫毛, 内面具 腺毛, 外面除 被腺毛 外还密 布黑色 疣点, 基部具 3 枚、 膜质、 半 圆形或 齿状、 长达 3 毫米的 鳞片; 雄蕊 5, 两 两基部 靠合, 1 枚 离生, 花 丝疏被 短 腺毛, 花药 1 室, 药室 S 形 折曲; 雌花 单生或 双生, 稀 3 — 4 朵 生于长 1 一 4. 5 厘米的 花 序轴顶 端成短 总状; 花 萼和花 冠通常 较雄花 稍小; 退 化雄蕊 (3 —) 5 枚, 疏被短 腺毛, 基部具 3 枚长 圆形或 线形、 长 1 一 2 毫米 的鳞片 ; 子房 卵球形 , 长 1. 2-1. 5 厘米, 径 0. 9 — 1 厘米, 先端 平截, 基部 钝圆, 密被 短茸毛 及黑色 腺鳞, 花柱长 4 一 5 毫米, 无毛, 顶端 3 浅裂, 柱头 肾形, 2 裂。 果实近 球形, 径约 6 厘米, 味甜, 幼时被 茸毛, 后渐 脱落; 种 子 多数, 近 圆形, 长 12 — 14 毫米, 宽 11 一 13 毫米, 厚 4 毫米, 淡 棕色, 具 3 层翅, 翅 木 栓质, 边缘具 不规则 的齿, 居中 的翅宽 3 — 5 毫米, 两侧翅 较狭, 宽 1 一 2 毫米。 花 期 4 一 6 月, 果期 7 — 9 月 。 产 勐海、 景洪、 蒙自、 河口 等地, 生海拔 300 — 1 380 米 的山坡 林中; 分布于 广西西 部。 越 南北部 和泰国 亦有。 本种与 罗汉果 〔S. grosvenorii (Swingle) C. Jeffrey ex Lu et Z. Y. Zhang〕 相似, 两者植 株均密 被柔毛 和疣状 腺鳞, 药室 S 形折 曲, 种子 较大; 唯后 者幼时 被柔毛 和黑色 疣状 腺鳞, 后近 无毛; 花萼 裂片三 角形, 3 — 4X3 — 4 毫米, 先 端尾状 渐尖; 花冠 裂片长 圆形, 先端 急尖; 种子不 具翅, 中央稍 凹陷, 具 放射状 沟纹, 而本 种植株 密被柔 毛和红 色疣状 腺鳞, 老 时不甚 脱落; 花萼裂 片宽三 角形, 3 — 5X7 — 9 毫米, 先端 急尖; 花冠裂 片卵 形或长 圆形, 先端 钝圆, 易于 区别。 幼 嫩部分 所被红 色疣状 腺鳞, 活 体时手 摸之立 即染成 红色, 故又称 "红汞 藤"; 块根 入药, 民间 用于治 胃痛; 叶 外用治 神经性 皮炎和 皮癣。 
图版 81 1—9. 翅子 罗汉果 Siraitia siamensis (Craib) C. Jeffrey ex Zhang et D. Fang, 1. 雄 花枝, 2. 叶 背部分 放大, 示 毛被, 3. 茎 一段, 示 毛被及 腺毛, 4. 雄花, 5. 雄蕊 1 枚, 6. 雌花, 7. 果实, 8. 种子正 面观, 9. 种子俩 面观; 10 — 14. 无蛾 罗汉果 S. borneensis (Merr. ) C. Jeffrey ex Lu et Z. Y. Zhang var. borneensis, 10. 果枝, 11. 雄花. 12. 雄蕊, 13. 雌花, 14. 种子。 (肖 溶绘) 
葫芦科  313  2- 无鳞 罗汉果 (广西 植物) Siraitia borneensis (Merr. ) C. Jeffrey ex Lu et Z. Y. Zhang (1984)* , (1986)*. Thladiantha borneensis Merr. (1929). 2a. 无鳞 罗汉果 (原 变种) 图版 81, 10-14 var. borneensis 草 质攀援 藤本。 茎、 枝 幼时被 刚毛和 柔毛, 后变近 无毛。 单叶 互生, 叶片膜 质或纸 质, 卵状 心形, 长 8 — 15 厘米, 宽 5 — 10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心形, 弯 缺半圆 形或近 圆形, 深 1.5 — 2. 5 厘米, 宽 2 — 3 厘米, 边缘具 胼胝质 小齿或 全缘, 叶面深 绿色, 幼时 被短 刚毛, 后 脱落变 为粗糙 的疣状 突起, 背 面淡绿 色或苍 白色, 近无毛 或疏被 柔毛; 叶 柄长 2 — 6 厘米; 卷须 2 歧, 分 歧点上 下同时 旋卷。 雌雄 异株; 雄花: 总状 花序或 圆锥花 序, 花 序轴长 3 — 14 厘米, 被锈色 柔毛, 上部生 7 — 15 花; 花 梗被短 柔毛, 长.. 5 — 10 毫 米; 苞 片披针 形或狭 卵形, 长 2 — 3 毫米, 密被 柔毛; 花萼筒 杯状, 长 2. 5 — 3 毫米, 被 短 柔毛, 裂片披 针形, 长 6 — 7. 5 毫米, 宽 3 毫米, 先端 渐尖, 具 3 脉; 花冠 黄色, 裂片 狭 卵形, 长约 6 毫米, 先端 渐尖, 疏被 柔毛; 雄蕊 5, 成对 者基部 靠合, 1 枚 离生, 疏被 柔毛, 花药 棒状, 1 室, 长约 3 毫米, 药室 弓曲, 花 丝长约 1 毫米; 雌花: 单坐或 2 — 3 花 生于长 1 一 1.6 厘米 的总梗 上部; 花梗长 5 毫米, 被锈色 柔毛, 花萼与 花冠同 雄花; 子 房长 圆形, 长 8 毫米, 径约 3. 5 毫米, 密被 黄褐色 柔毛和 硬毛, 花柱 纤细, 长 7 毫米, 上 部 3 裂, 柱头 膨大, 稍 2 裂。 果 实长圆 形或近 球形, 长 5. 5 — 7 厘米, 径 4 一 5 厘米, 幼 时 有毛, 后变 无毛; 果 梗和果 序梗密 被锈色 柔毛和 刚毛, 后渐 脱落; 种子三 角状宽 卵形, 长约 8 毫米, 宽 7 毫米, 厚约 3 毫米, 淡黄 褐色, 先 端钝而 平截, 基部 圆形, 两面 平滑。 花期 6 — 8 月 , 果期 9 一 12 月 。 产 西畴、 砚山, 生海拔 1 000 — 1 450 米 的山谷 林中或 溪旁灌 丛中; 分布于 海南、 西 藏 东南部 (墨脱 )。 泰国、 马 来西亚 亦有。 李建强 (1993) 作 Baijiania borneensis (Merr.) A. M. Lu et J. Q. Li。 2a. 裂叶 罗汉果 (变种 ) (广西 植物) var. lobophylla A. M. Lu et Z. Y. Zhang (1984), (1986). Thladiantha sessili folia Hand. -Mazz. var. longipes A. M. Lu et Z. Y. Zhang (1981), (1986). 本变种 与原变 种的区 别在于 叶具不 规则的 缺刻状 浅裂。 产 绿春、 沧源、 勐连 等地, 生海拔 1 050 米的 溪旁灌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绿春。 李建强 (1993) 作为 Baijiania yunnanensis (A. M. Lu et Z. Y. Zhang) A. M. Lu et J. Q. Li 的 异名。 2c 云南 罗汉果 (变种 ) (广西 植物) var. yunnanensis A. M. Lu et Z. Y. Zhang (1984), (1986). 本变种 与原变 种的区 别在于 种子长 圆形, 长 8 — 8. 5 毫米, 宽 6 — 6. 5 毫米, 厚约 2 毫 米, 黑色, 压扁, 边缘 变薄。 产 峨山, 生海拔 1 800 米 的山坡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峨山。 李建强 (1993) 作 Baijiania yunanensis (A. M. Lu et Z. Y. Zhang) A. M. Lu 
314  云南 植物志  et J. Q. Li 9. 马瓞 儿属 Zehneria Engl. 一年 或多年 生攀援 或匍匐 草本。 茎 细弱, 具纵 棱沟。 单叶 互生, 叶片 膜质或 纸质, 形 状 多变, 全缘或 3 — 5 浅裂至 深裂; 具 明显的 叶柄; 卷须 纤细, 单 1 或稀 2 歧。 花 单性, 雌雄 同株或 异株; 雄花 排列成 总状花 序或近 伞房状 花序, 稀同时 单生; 花萼 钟状, 5 裂, 裂 片小; 花冠黄 色或黄 白色, 钟状, 5 裂, 裂片 全缘; 雄蕊 3, 着 生在花 萼筒的 基部, 花 丝 分离, 花药长 圆形或 卵状长 圆形, 全部 2 室或 2 枚 2 室, 1 枚 1 室, 药室 通常通 直或稍 弓曲, 药 隔稍伸 出或不 伸出; 退 化雌蕊 球形或 环形; 雌花 单生或 少数几 朵呈伞 房状; 花 萼和 花冠同 雄花; 子 房卵球 形或纺 锤形, 3 室, 胚珠 多数, 水平 着生, 花柱 柱状, 基部由 一 环状盘 围绕, 柱头 3。 果 实圆形 或长圆 形或纺 锤形, 不 开裂; 种子 多数, 卵形, 扁平, 边缘拱 起或不 拱起。 全 世界约 (一 30) 种, 分布于 旧大陆 热带至 亚热带 地区。 中国有 5 种; 云南 5 种均 有。 分种 检索表 1 (6) 雄花 排成总 状花序 或同时 单生; 花丝 极短, 花 药均为 2 室, 或 2 枚 2 室, 1 枚 1 室。 2 (5) 果实球 形或长 圆形, 长或径 不超过 1.8 厘米。 3 (4) 雄花 单生或 2 — 3 花排 成极短 的总状 花序; 种子 边缘不 增厚; 叶片三 角形、 三角状 卵形、 卵状 心形或 戟形, 不 分裂或 3 — 5 浅裂, 边缘具 疏齿, 基部 戟形或 略截形 1. 马 JR 儿 Z. japonica 4 (3) 雄花 5 — 15 朵 排成长 4 一 6 厘米 的总状 花序; 种 子边缘 增厚; 叶 片卵状 心形或 长圆状 戟形, 全 缘或 3 — 5 深裂, 基部近 截形或 稍微凹 2. 云南马 JK 儿 Z. marginata 5 (2) 果实纺 锤形, 两端 渐狭, 长 3—4 厘米, 径 1 一 1.5 厘米 3. 锤果马 儿 Z. wallichii 6 (1) 雄花数 朵排列 在伸长 的总梗 顶端, 呈 伞房状 花序; 花丝 较长, 2 枚 2 室, 1 枚 1 室。 7 (8) 雌雄 同株; 果实 球形或 卵形; 径 1 一 1.4 厘米; 花冠 白色, 裂片长 圆形或 卵形, 子 房卵形 4. 钮子瓜 Z. maysouensis 8 (7) 雌雄 异株; 果实长 圆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径 7 — 10 毫米; 花冠淡 黄色, 裂片 卵形, 子 房长圆 形 5. 台湾马 儿 Z. mucronata 1. "马 齩儿 (救荒 本草) 图版 82, 6-9 老鼠 拉冬瓜 ( "图鉴 "), 野稍瓜 (浙江 ) Zehneria japonica (Thunb. ) S. K. Chen , comb. nov. Bryonia japonica Thunb. Fl. Jap. 325. 1784; Ser. in DC. (1828) ; Melothria indica Lour. (1790); Ser. in DC. (1828);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Cogn. in DC. (1881) et in Engl. (1916); Hemsl. (1887); Gagnep. in Lecte. (1921); Merr. (1927); 侯 宽昭等 (1956); "图 鉴" (1975)*; 江苏 植物志 (1982) * ; S. /e"c OC ar/) a B1. (1828); M.odorata (Hook. f. et Thorns, ex Benth. ) Hook. f. et Thorns, ex C. B. 
图 版 1 一 5. 钮子瓜 Zehneria maysorensis (Wight et Arn. ) Arn. , 4. 果实, 5. 种子; 6 — 9. 马 JBULZ. japonica (Thunb. ) S. 开之 雌花, 9. 种子; 10 — 11. 云南 马胶几 Z. marginata  82 1. 花 果枝, 2. 花冠 展开之 雄花, 3. 花冠 展幵之 雌花. K. Chen, 6. 果枝, 7. 花冠 展开之 雄花, 8. 花冠展 (Bl. ) Keraudren, 10. 叶, 11. 种子。 (吴锡 麟绘) 
316  云南 植物志  Clarke in Hook. f. (1879); M. japonica (Thumb. ) Maxim, ex Cogn. in DC. (1881) et in Engl. (1916); J. Ohwi (1978); Kitamura in Y. Satake et al. (1982) * ; M. japonica (Thunb. ) Maixim. ex Cogn. var. ma jor Cogn. in DC. (1881) et in Engl. (1916) ; M. leucocarpa (Bl. ) Cogn. 1. c. ; M. formosana Hayata (1911); M. argyi Levi. (1916) ; M. leucocarpa (Bl. ) Cogn. var. rubella Gagnep. in Lecte. (1921) ; Zehneria indica (Lour. ) Keraudren in Aubrev. et Leroy (1975) * ; C. Jeffrey (1980) ; Hara et Sutton in Hara et al. (1979); 吴征镒 (1984); 路 安民、 张志耘 (1986)'. 草 质攀援 藤本。 茎、 枝 纤细, 疏散, 疏被微 柔毛。 叶片 纸质或 膜质, 卵状 心形、 三 角形、 三角状 卵形或 戟形, 不 分裂或 3 — 5 浅裂, 长 5 — 7 厘米, 宽 5 — 6. 5 (— 7)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戟 形或稍 截形, 边缘 具不规 则的细 齿或近 全缘, 分 裂叶片 的中裂 片狭三 角形, 较长, 叶面深 绿色, 幼 时被短 柔毛, 后变 粗糙, 背面淡 绿色, 无毛, 基出 掌状脉 5 条, 疏被短 硬毛, 细脉 网状, 不 明显; 叶柄长 2 — 3. 5 厘米, 被微 柔毛; 卷须丝 状, 不 分歧。 花雌雄 同株; 雄花: 单生或 2 — 3 花排 成总状 花序, 单 花花梗 丝状, 长 1.5 — 2 厘米, 总状 花序之 轴长约 1 厘米, 花 梗长约 5 毫米, 均 疏被微 柔毛; 花萼阔 钟形, 长约 1.5 毫米, 5 裂, 裂片 钻形, 长 1 一 1.5 毫米; 花冠 白色, 裂片 卵状长 圆形, 长 2 — 2. 5 毫 米, 宽 1 一 1.5 毫米; 雄蕊 3, 2 枚 2 室, 1 枚 1 室或偶 有全部 2 室, 花 丝长约 0.5 毫米, 花药稍 弓曲; 退 化子房 球形; 雌花: 与雄 花生于 同一叶 腋内, 单生或 双生, 花梗 丝状, 长 1 一 2 厘米, 无毛; 花冠阔 钟形, 直径约 2. 5 毫来; 子房纺 锤形, 长 3. 5 — 4 毫米, 直径约 1.5 毫米, 具疣状 突起, 柱头 3; 退化 雄蕊腺 体状。 果实长 圆形或 卵形, 成 熟时红 色或桔 红色, 有种子 多数; 种子 卵形, 灰 白色, 长 3 — 5 毫米, 宽 3 — 4 毫米, 平滑; 果梗 纤细, 长 3 — 5 厘米, 无毛。 花果期 9 一 11 月 。 产 罗平、 西畴、 景洪、 勐海 和勐腊 等地, 生海拔 650 — 1 420 米 的沟谷 林中阴 湿处或 灌 丛中;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广西、 广东、 湖北、 湖南、 江西、 安徽、 江苏、 浙江、 福 建等 省区。 日本、 朝鲜、 越南、 印度 半岛、 印度 尼西亚 (爪哇 ) 和 菲律宾 亦有。 叶和根 入药, 有 清热、 解毒、 消肿 散结之 功效; 治咽喉 肿痛、 结 膜炎, 外用 治疮疡 肿毒、 淋巴结 结核、 睾 丸炎、 皮肤湿 疹等。 2. 云南 马齩儿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82, 10-11 三裂 马齩儿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Zehneria marginata (Bl. ) Keraudren in Aubrev. et Leroy ( 1975); 吴征溢 (1984); 路 安民、 张志耘 (1986)*. Bryonia marginata Bl. (1826); Ser. in DC. (1828); Roem. (1846); Melothria marginata (Bl. ) Cogn. in DC. (1881) et in Engl. (1916); Back, et Bakh. f. (1963). 一年 生攀援 草本。 茎、 枝 无毛, 具纵向 棱沟。 单叶 互生, 叶片 膜质, 卵状心 形或长 圆状 戟形, 常 3 中裂, 长 6 — 10 厘米, 宽 4 一 10 厘米, 中 间裂片 较大, 窄 三角形 或披针 状三 角形, 长 5 — 7 厘米, 宽 1.5 — 2. 5 厘米, 先端 急尖, 侧裂片 较小, 三 角形, 长 2. 5 — 3. 5 厘米, 先端 稍钝, 基部近 截平或 稍凹, 边 缘具叶 脉延伸 而成的 极细的 胼胝状 小齿, 两 面均 粗糙, 被白色 刚毛, 尤 以脉上 较密; 叶柄 纤细, 长 2 — 3. 5 厘米, 被白色 硬毛; 卷须 单 1, 纤细, 被 柔毛。 花 单性, 雌雄 同株; 雄花: 常 5 — 15 朵排列 成总状 花序, 长 4 一 6 
葫芦科  317  厘米, 花梗长 2 — 6 毫米, 均被微 柔毛; 花 萼筒狭 钟状, 长 1 毫米, 宽 1 一 5 毫米, 被硬 毛, 基部 圆形, 上部 5 裂, 裂片近 钻形, 长 0.3 — 0.5 毫米; 花冠 黄色, 被 柔毛, 5 裂, 裂 片 卵状三 角形, 长 1 毫米; 花 药狭, 无毛, 药隔不 伸出; 退化 雌蕊腺 体状; 雌花: 单生 于 叶腋, 花梗 丝状, 长 3 — 4 厘米; 花萼和 花冠同 雄花; 子 房狭长 圆形, 被微 柔毛; 花柱 短, 柱头 膨大。 果实卵 形或近 球形, 长 1.5 — 1.8 厘米, 径 5 — 12 毫米, 基部 稍钝或 渐狭; 果柄 纤细, 长 3 — 4 厘米, 无毛; 种子 卵形, 长 4 毫米, 宽 2. 2 毫米, 厚 1 毫米, 基部钝 圆, 两 面具细 凹穴, 边缘 增厚。 花期 8 — 9 月, 果期 10 — 12 月。 产 勐腊、 景洪, 常生 于海拔 600 — 800 米左右 的山坡 路旁疏 林中。 中南 半岛至 印度尼 西亚 也有。 本种与 马齩儿 〔Z. indica (Lour. ) Keraudren] 相似, 但 后者的 雄花仅 2 — 3 朵生于 极 短的总 状花序 上或同 时亦有 单生; 叶片 三角状 卵形、 卵状 心形或 戟形, 通常 3 — 5 浅裂, 边缘具 疏齿, 基 部弯缺 显著, 种子 平滑, 边缘不 明显。 3. 锤果 马臌儿 (中 国植 物志) Zehneria wallichii (C. B. Clarke) C. Jeffrey (1980); 路 安民、 张志耘 (1986). Melothria -wallichii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Cogn. in DC. (1881) et in Engl. (1916); Chakr. (1959). 纤 细攀援 藤本。 茎、 枝 平滑、 无毛。 单叶 互生, 叶片薄 膜质, 阔三角 形或三 角形, 长 6 — 7 厘米, 宽近 于长, 先端 渐尖, 边缘 微波状 或具极 小的稀 疏齿, 叶基平 截或具 凹入仅 5 毫米的 弯缺, 叶面亮 绿色, 疏被短 刚毛, 后断 裂残留 白色圆 糙点, 背面淡 绿色, 除沿脉 疏 被短硬 毛外, 余几 无毛, 具掌 状脉, 细脉 网状; 叶柄长 3 — 4 厘米, 疏被 白色短 硬毛; 卷须 丝状, 不 分歧, 无毛。 花 单性, 雌雄 同株; 雄花: 通常 7 — 10 花排列 成总状 花序或 单 生于叶 腋内, 花序轴 丝状, 长 1 一 2 厘米, 被短 柔毛, 花梗长 5 — 10 毫米; 花萼 筒宽钟 形, 长 1 一 2 毫米, 宽约 2 毫米, 无毛, 5 裂, 裂片近 钻形, 长约 0.5 毫米; 花冠白 黄色, 被 极短的 腺毛, 5 裂, 裂片卵 形或长 圆形, 开展, 先端 急尖或 稍钝; 雄蕊 3, 着生 于花萼 筒 基部, 花 丝短,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1 一 1.2 毫米, 1 枚 1 室, 2 枚 2 室, 药 室直, 药隔 狭, 不 伸出; 雌花: 单生, 花 梗细, 长 10 — 15 毫米, 疏被短 柔毛; 花萼与 花冠同 雄花; 子房纺 锤形, 长约 10 毫米, 径约 1.5 毫米, 近 无毛。 果梗长 1 一 2 厘米, 疏被短 硬毛; 果 实纺 锤形, 长 3 — 4 厘米, 径 1 一 1.5 厘米, 两端 渐狭, 平滑, 无毛, 有种子 多数; 种子 长 圆形或 卵形, 长 5 — 7 毫米, 宽 3 — 4 毫米, 扁平, 光滑, 边缘不 拱起。 花期 6 — 8 月, 果期 8 — 11 月。 产西 双版纳 (景洪 ), 生海拔 800 — 1 000 米 的山坡 路旁灌 丛中。 分布于 缅甸、 泰国。 本种 不同于 该属其 他种的 主要特 征为: 果实 和子房 均为纺 缍形, 两端 渐狭; 叶片三 角形 或阔三 角形, 基部平 截或仅 微凹, 弯缺 凹入仅 5 毫米, 易于 识别。 4. 钮子瓜 (海 南植 物志) 图版 82, 1-5 野杜瓜 ( "图鉴 "), 天 罗网、 钮 子果、 红果果 (保山 ), 大树 献钮子 (沧源 ) Zehneria maysorensis (Wight et Am. ) Arn. in Hook. (1841) ; C. Jeffrey (1962); Lauener (1972) ; Keraudren in Abrev. et Leroy (1975) ; Hara et Sutton in Hara et al. (1979); 吴征镒 (1984); 路 安民、 张志耘 (1986)*. 
318  云南 植物志  Bryonia maysorensis Wight et Arn. (1834) ; Zehneria hookeriana Arn. (1841);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Dunn (1911) ; Melothria. bodineire Levi. (1914); M. perpusilla (Bl. ) Cogn. var. deltifrons Ohwi (1953) ; M. maysorensis (Wight et Arn. ) Chang (1963) ; "图 鉴,, (1975) * ; M. perprsilla auct. non (Bl. ) Cogn. : Gagnep. in Lecte. (1921); Hand. - Mazz. (1936); Chakr. (1946), (1953), p. p. (1959), p. p. , quoad pi. monoicas tantum ; M. mucronata auct. non (Bl. ) Cogn. : Chakr. (1959) ; Z. mucronata auct. non (Bl. ) Miq. : Merr (1927) ; Masamune (1975). 草 质攀援 藤本; 茎多 分枝, 细弱, 具纵向 沟纹, 无毛或 疏被长 柔毛。 单叶^ :生, 叶 片 膜质, 阔卵 形或稀 三角状 卵形, 长 3 — 10 厘米, 宽近 于长, 先端急 尖或短 渐尖, 基部 弯缺半 圆形, 凹入 5 — 10 毫米, 宽 10 — 15 毫米, 稀近 平截, 边缘具 小齿或 深波状 锯齿, 不分裂 或偶有 3 — 5 浅裂, 叶面深 绿色, 被短 糙毛, 粗糙, 背面淡 绿色, 近 无毛, 掌 状脉; 叶 柄细, 长 2 — 5 厘米, 无毛; 卷须 丝状, 不 分歧, 无毛。 花 单生, 雌雄 同株; 雄花: 通 常 3 — 9 花 生于长 1 一 4 厘米的 总花梗 顶端, 呈近 球形或 伞房状 花序, 总花梗 纤细, 无毛; 花梗长 1 一 2 毫米, 开展; 花 萼筒阔 钟形, 长 2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无毛 或被微 柔毛, 5 裂, 裂 片狭三 角形, 长约 0.5 毫米; 花冠 白色, 5 裂, 裂片 卵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长 2 — 2. 5 毫米, 先端近 急尖, 上 部被微 柔毛; 雄蕊 3, 生于 花萼筒 基部, 花 丝长约 2 毫米, 被短柔 毛, 花药 卵形, 长不及 花丝的 1/2, 2 枚 2 室, 1 枚 1 室, 有 时全部 2 室; 雌花: 单生, 稀 几 花生于 总梗顶 端或极 稀雌雄 同序; 花萼和 花冠同 雄花; 子房 卵形。 果实 球形或 卵形, 径 1 一 1.4 厘米, 浆 果状, 光滑 无毛; 果梗长 5 — 10 毫米, 细, 无毛; 种子 卵状长 圆形, 长 约 4 毫米, 宽约 2. 5 毫米, 淡 灰色, 压扁, 平滑, 边缘稍 增厚, 拱起。 花果期 8 — 11 月。 产 昆明、 楚雄、 鹤庆、 漾濞、 保山、 沧源、 蒙 自和西 双版纳 地区, 生海拔 650 — 2 100 米 的山坡 林缘或 路边灌 丛中;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广西、 广东和 江西。 越南、 老挝、 缅 甸、 菲 律宾、 印度 尼西亚 和日本 亦有。 5. 台 湾马航 ( "图鉴 ") 称铊子 (广东 ) Zehneria mucronata (Bl. ) Miq. (1855); C. Jeffrey (1962); 路 安民、 张志耘 (1986). Bryonia mucronata Bl. (1826) ; Melothria mucronata (Bl. ) Cogn. in DC. (1881) et in Engl. (1916), p. p.; "图 鉴,, (1975)* ; Zehneria kelungesis Hayata (1921) # ; M. kelungensis (Hayata) Hayata ex Mak. et Nemoto (1931) ; M. luikiunsis Nakai (1938) ; Z.liukiuensis (Nakai) C. Jeffrey ex E. H. Walk. (1971 ) ; Z. maysorensis auct. non (Wight et Arn. ) Arn. : Forb. et Hemsl (1887); Z. perpusilla auct. non (Bl. ) Cogn. : Kitam. (1936). 草质 藤本。 茎、 枝 细弱, 具纵向 棱沟, 全 体几无 毛或稀 仅茎、 枝被短 柔毛。 单叶互 生, 叶片 膜质, 阔 卵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几等 于长, 先端 急尖, 具短尖 头或短 渐尖, 基 部 弯缺半 圆形, 极稀 戟形, 深 5 — 10 (-20) 毫米, 不分 裂或具 3 — 5 个角, 边缘 具不规 则的波 状齿, 上面深 绿色, 有疣状 小点, 背面淡 绿色, 具掌 状脉; 叶 柄细, 长 1.5 — 5 厘 米; 卷须单 1, 丝状。 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雄花: 10 — 30 朵 排列于 总花梗 顶端, 呈伞房 
葫芦科  319  状 花序, 总 花梗长 1.5 — 5 厘米, 细弱; 花梗 丝状, 长 3 — 6 毫米, 开展; 花 萼筒阔 钟形, 径约 3 毫米, 基部 急尖, 5 裂, 裂片 钻形, 长 0.5 毫米, 外弯; 花冠淡 黄色, 被短 柔毛, 5 裂, 裂片 卵形, 长 2.5 毫米, 急尖, 具 3 脉; 雄蕊 3, 花 丝短, 长约 1 毫米, 被短 柔毛, 花药 卵形, 长 0.8 — 1 毫米; 雌花: 单 生或有 时几朵 簇生, 稀呈 伞房状 花序; 花梗长 1 一 1.5 厘米; 花萼和 花冠同 雄花; 子房长 圆形。 果实浆 果状, 卵状长 圆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径 7 — 10 毫米, 两 端钝, 平滑 无毛; 种子灰 白色, 卵状长 圆形, 长 2 — 3 毫米, 宽约 2 毫 米, 基部稍 渐狭, 边缘稍 拱起。 花果期 3 — 12 月。 产 景洪、 勐腊 等地, 生海拔 800 — 1 400 米的 山坡疏 林中或 向阳的 路旁灌 丛中; 分布 于 广东和 台湾。 亚洲热 带地区 亦产。 10. 帽 儿瓜属 Mukia、Arn. 一年 生攀援 草本。 茎、 枝 细弱, 被 槌毛或 刚毛。 单叶 互生, 叶 片通常 膜质, 3 — 7 浅 裂, 叶基 心形, 被 糙毛或 刚毛; 叶柄 极短, 几 无毛; 卷须单 1, 不 分歧。 花 单性, 嗨 雄同 抹; 雄花: 簇生于 叶腋; 花萼 钟状, 5 裂, 裂片 钻形; 花冠 辐状, 5 深裂; 雄蕊 3, 分离, 着生 于花萼 筒上, 花 丝短, 花药长 圆形, 1 枚 1 室, 2 枚 2 室, 药 室直, 药隔稍 伸出; 退 化 子房腺 体状; 雌花: 常单 1 或数花 与雄花 簇生于 同一叶 腋内; 花萼与 花冠同 雄花; 退 化雄 蕊缺或 极小; 子房卵 球形, 被糙 硬毛, 花柱 棒状, 插生 于环状 盘上, 柱头 2 — 3 裂, 胚珠 少数, 水 平生。 浆果球 形或长 圆形, 具少数 种子; 种子 卵形, 压扁, 边缘 拱起, 两 面 粗糙或 光滑。 约 3 种, 分布于 亚洲、 非洲 和澳大 利亚的 热带和 亚热带 地区。 我国有 2 种; 云南均 有。 分种 检索表 1 (2) 果实 球形, 果皮 稍厚; 种子 两面均 膨胀具 峰窝状 凸起, 边缘 不拱起 1. 帽儿瓜 M. maderaspatana 2 (1) 果实长 圆形, 果 皮薄; 种子 两面不 膨胀, 平滑, 不具 雕纹, 边缘明 显拱起 2. 爪疰 帽儿瓜 M. javanica 1. 帽儿瓜 (云 南, 据 中国植 物志) 图版 83, 1-7 毛花 马败儿 (海南 植物志 ), 毛花 红钮子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Mukia maderaspatana (Linn. ) M. J. Roem. (1846) ; C. Jeffrey in Hook. (1969) ; Keraudren in Aubrev. et Leroy (1975)'; 吴征镒 (1984); 路 安民、 张志耘 (1986). Cucumis maderas patanus Linn. (1753); Bryonia scabrella Linn, in Linn. f. (1781); Mukia scabrella (L. ) Arn. in Hook. (1841);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Makino (1906) ; Melothria maderaspatana (L. ) Cogn. in DC. (1881), in Engl. (1916) ; Gagnep. in Lecte. (1921); Craib (1931); Hand. -Mazz. (1933); Chakrav. (1959); Back, et Bakh. f. (1963); Hara (1966); "图鉴 (1975)*. 
图版 83 1 — 7. 帽儿瓜 Mukia ma d eraspatana (L. ) M. J. Roem. , 1. 果枝, 2. 除 去部分 花冠的 雌花, 3. 雄花 纵剖, 4. 雄 蕊 ,5. 种子正 面观, 6. 种 f 侧面观 , 7 . 叶面部 分放大 ,示 毛被; 8 — 10. 爪哇 帽儿瓜 M. javanica (Miq. ) C. Jeffrey , 8. 果枝, 9. 花冠 展开之 雌花, 10. 种子。 (吴锡 麟绘) 
葫芦科  321  一年 生平卧 或攀援 草本, 全体 密被黄 褐色糙 硬毛。 茎多 分枝, 粗壮, 具纵梭 及疣状 凸起。 叶片薄 革质, 阔卵状 五角形 或卵状 心形, 常 3 — 5 浅裂, 长、 宽均 5 — 9 厘米, 中 间裂片 卵状三 角形, 先端 稍钝, 边 缘波状 或有不 规则的 锯齿, 侧裂片 稍短, 叶基 心形, 弯 缺半 圆形, 深 2 厘米, 宽 1 厘米, 具掌 状脉, 沿脉 密被糙 硬毛; 叶柄长 2 — 6 厘米; 卷须 粗壮, 单 1。 雌雄 同株; 雄花: 数朵 簇生于 叶脉; 花萼筒 钟状, 长 2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基部 急尖, 裂片近 钻形, 外折, 长 1 一 1.5 毫米, 宽 0.5 毫米; 花冠 黄色, 5 裂, 裂片卵 状长 圆形, 长 2 毫米, 宽 0.5 毫米, 先 端钝; 雄蕊 3, 着生 在花冠 筒上, 花 丝短, 稍 有毛, 长 0.5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1 毫米, 被毛, 药隔 明显; 退 化雌蕊 球形; 雌花: 单生或 3 — 5 朵 与雄花 簇生在 同一叶 腋内。 果实 球形, 径约 1 厘米, 深 红色, 平滑 无毛; 种子卵 形, 长 4 毫米, 宽 2. 5 毫米, 厚 2. 5 毫米, 两面 膨胀, 具 蜂窝状 凸起, 边缘不 明显。 花期 8 月, 果期 8 — 12 月 。 产西双 版纳, 生海拔 850 — 1 000 米的 河边路 旁及山 坡灌木 丛中; 分布于 贵州、 广东、 广西和 台湾。 亚洲、 非 洲和澳 大利亚 的热带 与亚热 带地区 亦有。 2. 爪哇 帽儿瓜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83, 8-10 * 山冬瓜 (中国 植物志 ), 爪哇红 钮子、 野 黄瓜、 假黄瓜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Mukia javanica (Miq. )C. Jeffrey in Hook. (1969) * ; Keraudren in Aubrev. et Leroy (1975广; 吴征镒 (1984); 路 安民、 张志耘 (1986)\ Karivia javanica Miq. (1856) ; Melothria javanica (Miq. ) Cogn. in DC. (1881), in Engl. (1916) ; Gagnep. in Lecte. (1921) ; Back, et Bakh. f. (1963) ; M. assamica Chakrav. (1952), (1959), cum var. scabra Chakrav. 一年 生攀援 草本, 全 株被短 硬毛状 糙毛。 茎、 枝 纤细, 具 纵棱。 单叶 互生, 叶片纸 质, 三角状 卵形或 阔卵状 心形或 戟形, 3 (— 5) 浅裂, 长 4 一 5 (— 7) 厘米, 宽近 于长, 中间 裂片三 角形, 长约 3 厘米, 基 部宽约 2. 5 厘米, 先 端钝, 具短 尖头, 边 缘具疏 浅齿, 侧裂片 较小, 阔三 角形, 基部 心形或 戟形, 弯缺深 1.5 — 2 厘米, 叶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均 密被短 硬毛状 糙毛, 沿脉 更密, 基出脉 3 — 5 条; 叶 柄长约 2. 5 厘米, 密被糙 硬毛; 卷须单 1, 纤细, 被毛。 花雌雄 同株; 雄花: 2 至数花 簇生于 叶腋, 花梗长 2 — 3 毫米或 近 无梗, 被短 硬毛, 花萼 杯状, 5 裂片 直立, 钻形, 长约 2 毫米, 被短 硬毛; 花冠 黄色, 5 裂, 裂片 卵状长 圆形, 长 3 — 4 毫米, 先 端钝, 被长 柔毛状 硬毛; 雄蕊 3, 花 丝长约 0.5 毫米, 被 短毛, 着生 于花萼 筒上, 花 药长约 2 毫米, 药隔 伸出; 雌花: 簇 生于具 雄花的 叶 腋内, 花梗、 花萼 与子房 均被短 硬毛, 花被似 雄花; 子房狭 卵形, 长 3 — 4 毫米, 径约 2 毫米, 花 柱短, 3 裂; 退化 雄蕊腺 体状。 果实长 圆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径 1 厘米, 成 熟时 红色, 果 皮薄, 平滑 无毛, 有种子 多数; 种子 卵形, 长约 4 毫米, 宽约 2. 5 毫米, 厚 约 1.5 毫米, 浅 褐色, 两面不 膨胀, 具 凹点, 但 网纹不 明显, 边 缘明显 拱起。 花期 5 — 7 月, 果期 6 — 9 月。 产 蒙自、 景洪、 勐海、 勐腊 等地, 生海拔 300 — 1 500 米 的林缘 或灌木 丛中或 山坡草 地; 分布于 广东、 广西和 台湾。 越南、 印度 和爪哇 也有。 
322  云南 植物志  11. 茅瓜属 Solena Lour. 多年 生攀援 藤本。 具块 状根。 茎、 枝 纤细, 具纵棱 及槽, 近 无毛。 单叶 互生, 叶片 多型, 变异 极大, 全缘或 呈各式 分裂, 基部深 心形或 戟形; 叶柄 极短或 近无; 卷须单 1, 光滑 无毛。 花雌雄 异株或 同株; 雄花: 多数 花生于 短的总 梗上, 呈 伞房状 花序或 伞形花 序; 花萼筒 钟状, 5 裂, 裂片 钻形; 花冠 黄色或 白色, 5 裂, 裂片 三角形 至阔三 角形; 雄 蕊 3, 1 枚 1 室, 2 枚 2 室, 花 丝短, 离生, 花药长 圆形, 药室 弧曲或 "之" 字形 折曲; 雌 花: 单生, 子房长 圆形, 胚珠 少数, 水平 着生; 退 化雄蕊 3, 着生于 花萼筒 基部。 果实长 圆 形或卵 球形, 不 开裂, 光滑; 种子 少数, 圆 球形。 2 种, 分 布于印 度半岛 和中南 半岛。 我国 2 种 均有; 云南 均有。 分种 检索表 ' 1 (2) 雌雄 异株; 叶形 多变, 卵形、 长 圆形、 卵状三 角形或 戟形, 不 分裂或 3 — 5 浅裂至 深裂, 叶面 仅脉 上有微 柔毛, 背面几 无毛; 雄蕊药 室弧状 弓曲; 果 实长圆 形或近 球形, 2 — 6X2 — 5 厘米; 种子倒 卵形或 近球形 1. 茅瓜 S. amplexicaulis 2 (1) 雌雄 同株; 叶 片掌状 5 深裂, 叶面 密被细 刚毛, 脱落后 为疣状 突起, 背面沿 脉被微 柔毛; 雄蕊 药 室二回 折曲; 果实阔 卵形, 2. 5 — 3X2. 5 厘米; 种子 近圆形 •••••• 2- 滇 藏茅瓜 S. delavayi 1. 茅瓜 (海南 ) 图版 84, 1-8 异 叶马败 儿、 杜瓜 ( "图鉴 "), 老鼠 拉冬瓜 (云 南、 广西、 江西 ), 天花粉 (保 山、 思茅、 楚雄、 玉溪 ), 狗 黄瓜、 野 黄瓜、 银丝莲 (昆明 ), 小 鸡黄瓜 (屏边 ), 狗屎瓜 (马 关), 天瓜 (红 河、 广西 ), 波瓜公 (海南 ), 牛奶子 (四川 ) Solena amplexicaulis (Lam. ) Gandhi in Saldanha et Nicholson (1976); C. Jeffrey (1980); 路 安民、 张志耘 (1986)". Bryonia amplexicaulis Lam. (1786); Solena heterophylla Lour. (1790) ; Willd. (1805) ; Keraudren in Aubrev. et Leroy (1975) ; Hara et Sutton in Hara et al. (1979) ; 吴征镒 (1984); H, Keyama (1986); B. hastata Lour. (1790) ; B. umbellata Klein ex Willd. (1805); Ser. in DC. (1828); Momordica umbellata (Klein ex Willd. ) Roxb. (1832); Karivia umbellata (Klein ex Willd. ) Arn. (1841); Miq. (1856); Zehneria umbellata (Klein ex Willd. ) Thw. (1859); Kurz (1877);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Melothria heterophylla (Lour. ) Cogn. in DC. (1881) et in Engl. (1916); Gag- nep. in Lecte. (1921); Craib (1931); Merr. (1935); Hand. -Mazz. (1936); Chakr. (1946) et (1959); 广州 植物志 (1956); Back, et Bakh. f. (1963); Hara (1966); "图 鉴,, (1975)*. 攀援 草本; 块根纺 锤形, 径 1.5 — 2 厘米。 茎、 枝 细弱, 具纵 沟纹, 无毛。 单叶 互生, 叶片薄 革质, 形 状变异 极大, 卵形、 长 圆形、 卵 状三角 形或戟 形等, 不 分裂或 3 — 5 浅裂 至 深裂, 裂片长 圆状披 针形、 披针 形或三 角形, 长 8 — 12 厘米, 宽 1 一 5 厘米, 先 端钝或 
m 版 84 1-8. 茅瓜 Solena amplexicaulis (Lam. ) Gandhi, 1. 雄 花枝, 2—5. 不同 叶形, 6. 雄 花花冠 展歼, 示 雄蕊, 7. 雌 花花冠 展幵. 示柱头 及退化 雄蕊, 8. 种子; 9 10. 滇 藏茅瓜 S. delavayi (Cogn. ) C. Y. Wu. 9. 雄 花枝. 10. 雄 花花冠 展歼. 示 雉蕊。 (ft 溶绘) 
324  云南 植物志  渐尖, 基部 心形, 弯缺半 圆形, 有时基 部向后 靠合, 边缘具 疏齿或 全缘, 叶面深 绿色, 略 粗糙, 沿 脉被微 柔毛, 背面灰 绿色, 几 无毛, 叶脉 凸起, 叶柄 纤细, 长 5 — 10 毫米, 幼 时被淡 黄色短 柔毛, 后变 无毛; 卷须单 1, 纤细。 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雄花: 伞房 状花序 腋生, 总 花梗长 2 — 5 毫米, 顶端有 10 — 20 花; 花梗 纤细, 长 2 — 8 毫米, 几 无毛; 花萼 筒 钟形, 长约 5 毫米, 径 3 毫米, 无毛, 5 裂, 裂片近 钻形, 长约 0.3 毫米; 花冠 黄色, 外 面被短 柔毛, 裂片三 角形, 长约 1.5 毫米, 先端 急尖, 开展; 雄蕊 3, 分离, 花丝 纤细, 长约 3 毫米, 花药近 圆形, 长约 1.3 毫米, 药 室弧状 弓曲, 有毛; 雌花: 单生于 叶腋, 花 梗长 5 — 10 毫米, 被微 柔毛; 花萼与 花冠同 雄花; 子房 卵形, 长 2. 5 — 3. 5 毫米, 径 2 — 3 毫米, 无毛 或疏被 黄褐色 柔毛, 柱头 3。 果 实长圆 形或近 球形, 长 2 — 6 厘米, 径 2 — 5 厘米, 成 熟时红 褐色, 近 平滑; 种子 多数, 近球 形或倒 卵形, 长 5 — 7 毫米, 径 5 毫米, 灰 白色, 光滑 无毛。 花期 5 — 8 月 , 果期 8 — 11 月 。 产 泸水、 鹤庆、 腾冲、 临沧、 凤庆、 景东、 景洪、 勐海、 勐腊、 双江、 河口、 屏边、 富宁、 师宗、 江川 和昆明 等地, 生海拔 600 — 2 600 米的林 下或灌 丛中; 分布于 台湾、 福 建、 江西、 广东、 广西、 贵州、 四川和 西藏。 越南、 锡金、 印度、 印度 尼西亚 (爪哇 ) 亦 有。 本 种块根 入药, 有清热 解毒、 利湿, 消肿 散结之 功效。 2. 滇 藏矛瓜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84, 9-10 狭 叶矛瓜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olena delavayi (Cogn. ) C. Y. Wu (1984); 路 安民、 张志耘 (1986)*. Melothria delavayi Cogn. in Engl. (1916). 草质 藤本。 茎、 枝 细柔, 匍匐或 攀援, 光滑 无毛, 具纵 棱沟。 单叶 互生, 叶片 纸质, 掌状 5 深裂, 中 央裂片 较长, 长圆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0.5 — 2. 5 厘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侧裂片 狭三角 形或披 针形, 长 3 — 5 厘米, 宽 0.5 — 2 厘米, 基部 有时裂 片 靠合, 边缘 全缘, 或偶尔 具浅波 状齿, 叶面灰 绿色, 密被细 刚毛, 后脱落 呈疣状 凸起, 背面淡 绿色, 除沿脉 被微柔 毛外, 几乎 无毛, 具 掌状脉 5 条; 叶柄 纤细, 长 4 一 6 毫米, 幼 时被黄 褐色短 柔毛, 后变 无毛; 卷须单 1, 丝状, 无毛。 花 单性, 雌雄 同株; 雄花: 由 于 总花梗 极短或 不明显 而几呈 簇生, 总花 梗被短 柔毛; 花梗长 3 — 5 毫米, 丝状, 顶端不 增粗, 幼 时被微 柔毛, 后变 无毛; 花 萼筒阔 钟形, 径 3 — 4 毫米, 基部 圆形, 近 无毛, 5 裂, 裂片三 角状近 钻形, 长 0.3 — 0.4 毫米, 全缘, 被短 柔毛; 花冠黄 白色, 5 裂, 裂片 阔三 角形, 长 1 毫米, 宽 0.6 毫米, 先端 稍钝, 密被 极短的 柔毛; 雄蕊 3, 2 枚 2 室, 1 枚 1 室, 分离, 着生于 花萼筒 基部, 花丝长 3 毫米, 无毛, 花药长 圆形, 长 1 毫米, 药 室二回 折曲; 退化 雌蕊腺 体状; 雌花: 单生于 具有雄 花的叶 腋内; 花梗 纤细, 长 2 — 4 毫 米; 花萼筒 钟状, 裂 片狭三 角形, 近 无毛; 花冠 裂片披 针形, 先端 稍钝; 子房 卵形, 被 微 柔毛。 果 柄长约 1 厘米, 无毛; 果实阔 卵形, 长 2. 5 — 3 厘米, 径 2. 5 厘米, 先 端和基 部均 钝圆; 种子近 圆形, 长 7 毫米, 宽 6 — 6. 5 毫米, 厚 3 — 3. 5 毫米, 灰 褐色, 无 边缘。 花期 5 — 6 月, 果期 6 — 8 月。 产 西北部 洱源等 地区, 生海拔 2 000 — 2 300 米的 山坡、 草 地及灌 丛中; 分布 于西藏 东 南部。 
葫芦科  325  12- 裂瓜属 Schizopepon Maxim. 草 质攀援 藤本。 茎枝 纤细而 柔弱。 单叶 互生, 叶 片卵状 心形至 阔卵状 心形, 稀 戟形. 通常 5 — 7 浅裂至 中裂, 稀不 分裂, 边 缘具不 规则的 锯齿, 基部弯 缺深, 具 长柄; 卷须 2 歧。 花小, 两性或 单性, 雌雄 同株或 异株; 两性 花或雄 花排列 成总状 花序; 雌花 单生, 偶 尔几 花排列 成短缩 的总状 花序, 雌雄同 株时, 则雌花 与雄花 同序, 仅 1 一 2 花生于 花序的 下部; 花萼筒 杯状或 钟状, 5 裂, 裂片披 针形或 钻形; 花冠 白色, 5 裂, 裂片 卵形; 雄蕊 3, 分离或 作各样 合生, 花 丝短, 花药 1 枚 1 室, 2 枚 2 室, 药 室直, 药隔 不伸出 或显著 伸出呈 锥状; 子房卵 形或圆 锥形, 3 室或 不完全 3 室, 每室具 1 下 垂生的 胚珠, 胚 珠附着 于室顶 端或近 中部, 花 柱短, 3 裂 达中部 或几达 基部, 稀 5 裂, 柱头 2 裂。 果 实小, 卵形 或圆 锥形, 先 端急尖 或喙状 渐尖, 平 滑或具 小疣状 突起, 成熟后 自顶端 向下部 3 瓣裂或 不 开裂, 具种子 1 一 3 颗; 种子下 垂生, 卵形, 压扁, 边缘 具不规 则齿。 8 种 2 变种, 分 布于亚 洲东部 至喜马 拉雅。 我国 均有; 云南 2 种。 分种 检索表 ' 1 (2) 叶片 卵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3 — 5 厘米, 不 规则的 3 — 5 浅裂, 裂片三 角形, 先 端尾状 渐尖, 叶 基 弯缺半 圆形, 叶柄长 4 一 7 厘米; 雄总状 花序长 10 — 15 厘米, 花萼 裂片三 角形, 长约 2 毫米, 花丝 合生, 花 药分离 1. 长 梗裂瓜 S. longipes 2 (1) 叶片 阔卵状 心形, 长 8 — 10 厘米, 宽 6 — 8 厘米, 边 缘具不 等大的 5 — 7 角 和稀疏 锯齿, 先端尾 状 渐尖, 叶基 弯缺近 方形, 叶柄长 7 — 10 厘米; 雄总状 花序长 6 — 8 厘米, 花萼 裂片披 针状钻 形, 长约 3 毫米, 花丝 分离, 花药基 部合生 2. 大 花裂瓜 S. macranthus 1. 长 梗裂瓜 (植 物分类 学报) Schizopepon longipes Gagnep. (1918); Chakr. (1959); 吴征镒 (1984); 路 安民、 张志耘 (1985), (1986). 草 质攀援 藤本。 茎、 枝 纤细, 柔弱, 幼 时疏被 柔毛, 后变 无色。 单叶 互生, 叶片膜 ^ : 卵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3 — 5 厘米, 具不 规则的 3 — 5 浅裂, 中 央裂片 较大, 三 角形, 先^ 尾状 渐尖, 侧裂片 较小, 边缘 细齿; 叶基 心形, 弯缺半 圆形, 凹入约 1 厘米, 叶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 疏被短 柔毛, 掌状脉 3 — 5 条, 细脉 网状; 叶柄 纤细, 长 4 一 7 厘 米, 疏被短 柔毛; 卷须 2 歧。 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雄花: 排 列为腋 生总状 花序, 数花生 于 纤细的 总花梗 上部, 长 10 — 15 厘米; 花梗 丝状, 长 5 — 10 毫米, 被 柔毛; 花萼 裂片三 角形, 长约 2 毫米, 先 端尾状 渐尖, 具 1 脉; 花冠 白色, 5 裂, 裂片长 卵形, 长 3 — 5 毫 米, 宽约 2 — 2. 5 毫米, 先端 渐尖, 具 1 脉; 雄蕊 3, 花丝 合生, 长约 0.5 毫米, 花药离 生, 长约 1 毫米, 药室 线形, 通直, 药隔 不伸出 药室; 雌花 与果实 未见。 花期 7 月。 产泸水 片马, 生海拔 2 100 — 2 400 米 的沟边 杂木林 中或山 坡阔叶 林缘; 分布 于四川 (康定 )。 2- 大 花裂瓜 (植 物分类 学报) 
326  云南 植物志  Schizopepon macranthus Hand. -Mazz. (1936)* ; C. Jeffrey (1980) ; 路 安民、 张 志耘 (1985), (1986). 草 质攀援 藤本。 茎、 枝 细弱, 具纵 棱沟, 几 无毛。 单叶 互生, 叶片 膜质, 轮 廓近圆 形或阔 卵形, 长 6 — 9 厘米, 宽 5 — 7 厘米, 先 端尾状 渐尖, 边 缘具不 等大的 5 — 7 角及稀 疏 的三角 形齿, 叶基 心形, 弯缺近 方形, 凹入 15 毫米, 叶面 绿色, 疏 被短刚 毛和短 柔毛, 刚毛 断裂后 残留圆 糙点, 粗糙, 背面淡 绿色, 疏被短 柔毛, 具 掌状脉 5 — 7 条, 细脉 网状; 叶柄长 7 — 10 厘米, 具纵 条纹, 无毛; 卷须 2 歧, 分枝 丝状。 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雄花: 排 列成长 6 — 8 厘米 的总状 花序, 花生于 花序轴 上部, 花梗长 2 — 5 毫米, 几 无毛; 花萼 5 裂, 裂片 披针状 钻形, 长约 3 毫米; 花冠 辐状, 淡 黄色或 白色, 5 裂, 裂片长 卵形, 长 约 9 毫米, 先端 渐尖, 内面 基部具 腺毛, 具 1 脉; 雄蕊 3, 花 丝长约 0.8 毫米, 分离, 无 毛, 花 药基部 合生, 椭 圆形, 与 花丝近 等长, 药 室直, 被微 柔毛; 退化雌 蕊无; 雌花及 果实 未见。 花期 7 月。 产 镇康、 永宁, 生海拔 2 300 — 2 500 米的 山坡丛 林中或 路旁灌 丛中; 分布于 四川西 部 (木里 )。 13- 苦瓜属 Momordica Linn. 一年或 多年生 攀援状 或匍匐 草本。 叶 互生, 单 叶叶片 近圆形 或卵状 心形, 通常 3 — 7 浅裂或 深裂, 稀不 分裂, 或为 叉指状 复叶, 全缘或 具齿, 叶柄 具腺体 或无; 卷须单 1 或 2 歧。 花 单性, 雌雄 异株或 同株, 黄色或 白色; 雄花: 单 生或排 列成伞 房花序 或总状 花序; 花 梗上常 具一大 型兜状 圆肾形 苞片; 花萼 筒短, 钟状、 杯状 或短漏 斗状, 5 裂, 裂 片披针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花冠辐 状或阔 钟状, 通常 5 深裂至 基部, 稀 浅裂, 裂片倒 卵形、 长 圆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雄蕊 3, 极稀 5 或 2, 着生在 花萼筒 喉部, 花 丝短, 分离, 花 药初时 靠合, 后 分离, 1 枚 1 室, 2 枚 2 室, 药室 折曲, 极 稀直或 弓曲, 药隔 伸长; 退化 雌蕊腺 体状 或缺; 雌花: 单生, 花梗 具苞片 或无; 花萼与 花冠同 雄花; 退 化雄蕊 腺体状 或无; 子 房 长椭圆 形或纺 锤形, 花 柱长, 柱头 3, 不裂或 2 裂; 胚珠 多数, 水平 着生。 果实 卵形、 椭 圆形、 长圆 形或纺 锤形, 常具刺 或瘤状 突起, 顶 端具喙 或无, 成熟不 开裂或 3 瓣裂; 种 子 多数或 少数, 卵圆 形或长 圆形, 压扁或 膨胀, 平 滑或具 刻纹。 约 45 种, 分布于 旧大陆 热带, 少 数种类 在温带 地区有 栽培。 我国有 4 种; 云南 均有。 分种 检索表 1 (2) 花雌雄 同株, 苞片 生于雄 花花梗 之中部 或中部 以下, 雄蕊 3; 果 实大, 纺锤 形或圆 柱形, 外面 多 瘤皱; 叶片 5 — 7 深裂 1. 苦瓜 M. charantia 2 (1) 花雌雄 异株, 苞片生 于雄花 花梗之 顶端, 雄蕊 3 或 5; 果实 卵状长 圆形或 卵形, 外面密 被长刺 毛 或瘤状 突起。 3 (4) 雄蕊 5, 花 萼裂片 卵状长 圆形, 先 端钝, 且 微凹; 果实 卵状长 圆形, 被柔软 的长刺 2- E1 専木整 M. subangulata 
葫芦科  327  4 (3) 雄蕊 3; 花萼 裂片披 针形,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果实卵 形或卵 球形。 5 (6) 粗壮 大草质 藤本; 叶柄 中部具 2 — 5 个 腺体; 雄 花单生 或有时 3 — 4 花生于 总梗极 短的总 状花序 上; 雄 蕊药室 1 回 折曲; 果实卵 呼形, 长 12 15 厘米, 密被长 3 — 4 毫米 的刺尖 状突起 …… 3- 木 1£ 子 M. cochinchinensis 6 (5) 细弱草 质攀援 植物; 叶柄无 腺体; 雄花 单生于 叶腋, 雄 蕊药室 2 回 折曲; 果实卵 形或阔 卵形, 长 3—5 厘米, 外面 粗糙, 具瘤状 突起, 无长刺 4. 云南木 « M. dioica 1. 苦瓜 (救荒 本草) 锦 荔枝、 癩葡萄 (救 荒本草 ), 凉瓜、 菩达 (广州 ), 癞瓜 (民间 常用中 草药汇 编), 麻环 (西 双版纳 傣语) Momordica charantia Linn. (1753) , (1763) ; Lour. (1790) ; Sims in Curtis (1824) * ; Roxb. (1832); Miq. (1856);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Cogn. in DC. (1881); Forb. et Hemsl. (1887) ; Gagnep. in Lecte. (1921); Cogn. u. Harms in Engl. (1924); Craib (1931); Merr. (1935); 广州 植物志 (1956)*; Chakr. (1959); Back, et Bakh. f. (1963); 海南 植物志 (1964) ;Hara(1966);Lauener (1972) ;Keraudren in Aubrev. et Leroy (1975); "图 鉴" (1975) * ; Hara et Sutton in Hara et al. (1979); 吴征镒 (1984); 秦岭 植物志 (1985); 路 安民、 张志耘 (1986). Momordica indica Linn. (1754) ; M. chinensis Spreng. (1893) * ; M. sinensis Spreng. (1893) ; Sicyos fauriei Levi. (1911) ; Cucumis argyi Levi. (1916). 一 年生柔 弱攀援 草本。 茎多 分枝, 具纵 棱槽, 无毛 或被长 柔毛。 单叶 互生, 叶片膜 质, 轮廓 卵状肾 形或近 圆形, 长、 宽均为 3. 5 — 12 厘米, 5 — 7 深裂, 裂片 卵状长 圆形, 基 部稍 缢缩, 边缘具 粗齿或 具不规 则的小 裂片, 先 端通常 钝圆, 稀 急尖, 基部 心形, 弯缺 半 圆形, 叶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沿脉 密被微 柔毛, 余几 无毛, 具 掌状脉 5 — 7 条; 叶柄 长 4 一 6 厘米, 幼时 被白色 柔毛, 后近 无毛; 卷须 纤细, 单一, 不 分歧, 长达 20 厘米, 被 微 柔毛。 花 单性, 雌雄 同株; 雄花: 单生于 叶腋; 花梗 纤细, 长 3 — 7 厘米, 被短 柔毛, 在其中 部或下 部具一 苞片; 苞片 肾形或 圆形, 直径 5 — 15 毫米, 绿色, 全缘, 具 缘毛, 两 面被短 柔毛; 花萼 筒短漏 斗状, 5 裂, 裂片 卵状披 针形, 长 4 一 6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先 端 急尖, 被白色 柔毛; 花冠 黄色, 5 裂, 裂片倒 卵形, 长 1.5 — 2 厘米, 宽 0. 8 — 1.2 厘米, 先 端钝, 急尖或 微凹, 外 面沿脉 密被短 柔毛; 雄蕊 3, 离生, 药室 2 回 折曲; 雌花: 单生, 花梗长 10 — 12 厘米, 被微 柔毛, 基 部常具 1 苞片; 花萼及 花冠同 雄花; 子房纺 锤形, 密 生瘤状 突起, 柱头 3, 膨大, 2 裂。 果 实纺缍 形或圆 柱形, 长 10 — 20 厘米, 多 瘤皱, 成 熟后橙 黄色, 并 由顶端 3 瓣裂; 种子 多数, 长 圆形, 长 1. 5-2 厘米, 宽 1 一 1. 5 厘米, 黑 色, 两 端各具 3 小齿, 两面具 刻纹, 具 红色假 种皮。 花期 6 — 10 月, 果期 7 — 11 月。 云南各 地普遍 栽培; 我 国南北 各地均 已普遍 栽培。 广泛 栽培于 世界热 带和亚 热带地 区; 原产地 可能是 亚洲。 本种 果皮味 甘苦, 为夏 季蔬菜 之一; 假种 皮也可 食用; 根、 藤 和果实 入药, 有 清热、 解毒的 功效。 2. 凹 萼木鳖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85, 1-4 小花 木鳖子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 14. 1"] 萼木繁 Momordica subangulata Bl. , 1. 雌 花夺支 (Lour. ) Spreng. , 5. 雄 花枝, 6. 雌花, 7. —枚 雄蕊, 木鳖 M. dioica Roxb. ex Willd. , 11.  版 85 ,2. 雄花, 3. 果, 4. 种子; 5 — 10. 木鳖子 M. cochinchinensis 8. 果实, 9. 种子』 KlM 观, 10. 种子侧 面观; 11 一 13. 云南 雄 花枝, 12. 雌花, 13. 种子。 (李锡 畴绘) 
葫芦科  329  Momordica subangulata Bl. (1826); Miq. (1856); Kurz (1877); Cogn. in DC. (1881); Cogn. u. Harms in Engl. (1924); Craib (1931); Chakrav. (1959); Back, et Bakh. f. (1963); Keraudren in Aubrev. et Leroy (1975); 吴征镒 (1984); 路 安民、 张志耘 (1986)*. Momordica eberhardtii Gagnep. (1918) , (1931) ; Cogn. u. Harms in Engl. (1924) ; M. laotica Gagnep. (1918) ; Keraudren in Aubrev. et Leroy (1975). 纤 细攀援 草本。 茎、 枝无毛 或在节 上被微 柔毛, 具纵 棱槽。 单叶 互生, 叶片 膜质, 卵 状 心形或 阔卵状 心形, 长 6 — 13 厘米, 宽 4 一 9 厘米, 不 分裂, 稀 3 — 5 浅裂, 先 端急尖 或 渐尖, 基部 心形, 弯缺近 方形, 深 与宽约 1 一 2 厘米, 边缘具 细齿或 有角, 叶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幼 时被微 柔毛, 后变 无毛, 掌 状脉, 细脉 网状; 叶柄 细弱, 长 3 — 7 厘 米, 无毛, 亦无 腺体; 卷须 丝状, 不 分歧。 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雌、 雄花 均单生 叶腋; 雄 花 花梗长 5 — 8 (-10) 厘米, 纤细, 被短 柔毛, 顶端具 1 苞片; 苞片圆 肾形, 径约 10 毫 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微凹, 边缘 具小圆 齿或近 全缘, 两 面被微 柔毛, 密具 缘毛; 花萼筒 极短, 近 无毛, 5 裂, 裂片 卵状长 圆形, 长 7 — 8 毫米, 宽 4 毫米, 先端 钝而稍 微凹, 被 长 柔毛; 花 冠黄色 或淡红 黄色, 5 裂, 裂片倒 卵形, 长约 2 厘米, 宽约 1.5 厘米, 先端钝 圆, 里面 具疣状 突起, 具 5 脉; 雄蕊 5, 花丝 纤细, 长约 3 毫米, 无毛, 花药阔 卵形, 长 2. 5 — 3 毫米, 药室 线形, 2 回 折曲; 雌 花花梗 纤细, 长 5 — 6 厘米, 基部具 1 小 苞片。 果 实卵 球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长 6 厘米, 径 3 — 4 厘米, 两端 渐狭, 外 面密被 柔软的 长刺; 果 梗细而 无毛, 长 4 一 5 厘米; 种 子卵状 圆形或 圆形, 长、 宽均约 7 (-10) 毫米, 厚约 4 毫米, 灰色, 两 面略具 雕纹。 花期 6 — 8 月, 果期 8 — 10 月。 产 西双版 纳和东 南部, 生海拔 800 — 1 500 米的 山坡、 路 边灌丛 中或草 丛中; 分布于 贵州、 广西和 广东。 印度 北部、 锡金、 缅甸、 越南、 老挝、 马 来西亚 和印度 尼西亚 亦有。 3. 木鳖子 (开宝 本草) 图版 85, 5—10 木鳖, 番木鳖 (中 国经济 植物志 ), 木别、 木必 (广 东、 湖北 ), 棵 别果、 墨扣、 派 丕 (广西 壮语) 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 (Lour. ) Spreng. (1826) ; Roxb. (1832) ; Cogn. in DC. (1881); Franch. (1884); Hemsl. (1887); Gagnep. in Lecte. (1921); Cogn. u. Harms in Engl. (1924); Merr. (1927); Craib (1931); Hand. - Mazz. (1936); Chakrav. (1959); 海南 植物志 (1964); Keraudren in Aubrev. et Leroy (1975)* ; "图 鉴" (1975)* ; 吴征镒 (1984); 秦岭 植物志 (1985)'; 路 安民、 张志耘 (1986)'. Muricia cochinchinensis Lour. (1790); Momordica macrophylla Gage (1908) ; Craib (1911 ) ; Gagnep. in Lecte. (1921 ) ; Cogn. u. Harms in Engl. (1924) ; Chakrav. (1946), (1959); 吴 征缢、 王文采 (1957); 吴征镒 (1984); M. meloniflora Hand. -Mazz. (1921), (1936); Cogn. u. Harms in Engl. (1924). 多年 生攀援 草本。 具粗壮 块根。 茎 粗壮, 多 分枝, 长达 15 米. 具纵 棱槽, 光滑 ♦ 近 无毛或 疏被短 柔毛。 叶片 纸质, 轮 廓卵状 心形或 阔卵状 圆形, 长与 宽均为 10 — 20 厘米, 3 — 5 中裂至 深裂, 或不 分裂, 中部裂 片倒卵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6 — 10 (-15) 厘米, 宽 3 — 6 (— 9)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具短 尖头, 基部 心形, 弯缺半 圆形, 凹入 1.5 — 
330  云南 植物志  2 厘米, 宽 2. 5-3 厘米, 边 缘具波 状小齿 或稀近 全缘, 侧裂片 同形而 较小, 叶面 绿色, 背 面淡 绿色, 无毛, 具 掌状脉 3 — 5 条, 细脉 网状; 叶柄 粗壮, 长 5 — 10 厘米, 幼时 疏被黄 褐色 柔毛, 后几 无毛, 在 基部或 中部具 2 — 4 个 腺体; 卷须 粗壮, 光滑 无毛, 不 分歧。 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雄花: 单生 于叶腋 或有时 3 — 4 花排列 成极短 的总状 花序, 花梗长 3 — 5 厘米, 单生 花梗长 6 — 12 厘米, 顶端具 1 大 苞片; 苞片圆 肾形, 内凹, 长 3 — 5 厘米, 宽 5 — 8 厘米, 先端 微凹, 全缘, 具 缘毛, 基部 微凹, 两 面被短 柔毛, 无柄; 花 萼筒漏 斗形, 裂片 阔披针 形或长 圆形, 长 12 — 20 毫米, 宽 6 — 8 毫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被短 柔毛; 花 冠 黄色, 裂片 卵状长 圆形, 长 5 — 6 厘米, 宽 2 — 3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具黄色 齿 状腺体 5 个, 内面 3 个 较小, 外面 2 个 较大, 均 密被长 柔毛; 雄蕊 3, 1 枚 1 室, 2 枚 2 室, 药室 1 回 折曲; 雌花: 单生 叶腋, 花梗长 5 — 10 厘米, 近 中部具 1 兜状、 径约 2 毫 米的 苞片; 花萼和 花冠同 雄花; 子房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1 厘米, 密被刺 状毛。 果 实卵球 形, 长 12 — 15 厘米, 径 5 — 7 厘米, 先端 具喙, 基部 圆形, 红色, 外面 密具长 3 — 4 毫米 的、 具 刺尖的 突起; 种子卵 形或近 方形, 长 2. 6 — 2. 8 厘米, 宽 1.8 — 2 厘米, 厚 5_6毫 米, 黑 褐色, 边缘 具齿, 两面具 雕纹。 花期 6 — 8 月, 果期 8 — 10 月。 产 中部、 南 部至东 南部, 生海拔 140 — 2 000 米 的沟谷 林缘或 路旁灌 丛中; 分 布于西 藏、 四川、 贵州、 广西、 广东、 海南、 湖南、 江西、 江苏、 安徽、 福建和 台湾。 中南半 岛、 印 度半岛 亦有。 种子、 根和叶 入药, 有散 血热、 消炎 解毒、 止痛的 功效。 . 4. 云 南木鳖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85, 11-13 异株 木鳖子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Momordica dioica Roxb. ex Willd. (1805); Roxb. (1832);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excl. syn. ; Cogn. in DC. (1881); Forb. et Hemsl. (1887); Cogn. u. Harms in Engl. (1924); Chakrav. (1959); Hara et Sutton in Hara et al. (1979); 吴征镒 (1984); 路 安民、 张志耘 (1986)". 多年 生攀援 草本。 具块 状根。 茎、 枝 纤细, 无毛, 具纵向 棱沟。 单叶 互生, 叶片膜 质, 卵状 心形, 长 9 一 13 厘米, 宽 7 — 11 厘米, 先端 急尖, 或 钝具短 尖头, 基部 心形, 弯 缺 较深, 边缘波 状或不 规则的 3 — 5 浅裂, 稀不 分裂, 具疏离 粗齿, 叶面 绿色, 幼 时被疏 短 柔毛, 后 无毛, 背面淡 绿色, 无毛, 具稀疏 腺点, 掌状脉 3 — 5 条, 于叶 面被黄 褐色柔 毛, 细脉 网状; 叶柄 纤细, 长 5 — 8 厘米, 被短 柔毛, 无 腺体; 卷须 丝状, 不 分歧, 无毛。 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单生于 叶腋; 雄花: 花梗 纤细, 长 8 — 14 厘米, 无毛, 具纵 条纹, 顶 端具 1 苞片; 苞片 膜质, 黄 绿色, 圆 肾形, 兜状, 长 2 — 2. 5 厘米, 宽 2. 5 — 3. 5 厘米, 两 面疏被 柔毛, 具 缘毛; 花萼 密被长 柔毛, 裂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8 — 9 毫米, 宽 4 一 5 毫米, 先端 急尖, 具 1 脉; 花冠淡 黄色, 裂片长 圆形, 长 3 — 3. 5 厘米, 宽 2 — 2. 5 厘米, 先端 钝; 雄蕊 3, 1 枚 1 室, 2 枚 2 室, 药室 2 回 折曲; 雌花: 花梗长 6 — 10 厘米, 有 时基部 具 1 苞片, 后 脱落; 花萼及 花冠同 雄花; 子房 卵状长 圆形, 长 8 毫米, 径 3 毫米, 基部 渐狭, 外 面密具 乳头状 突起。 果 实卵球 形或阔 卵形, 长 3 — 5 厘米, 宽 2 — 2. 5 厘米, 先 端具 短喙, 基部 圆形, 外面 粗糙并 具瘤状 凸起; 种子黄 褐色, 长圆 形或阔 卵形, 长 10 — 14 毫米, 宽 6 — 8 毫米, 厚 5 毫米, 边缘不 拱起, 两 面具不 规则的 雕纹。 花期 6 — 8 月, 
葫芦科  331  果期 8 — 12 月。 产西北 部和东 南部, 生海拔 1 200 — 2 500 米 的山坡 路旁或 沟谷灌 丛中。 分布于 印度、 锡金、 孟加 拉国、 斯里 兰卡、 缅甸、 马来 西亚。 本种 体态近 似于凹 萼木鳖 (M. subangulata B1. ) , 但后 者的雄 花苞片 较小, 直径约 10 毫米, 萼裂片 卵状长 圆形, 先 端钝而 微凹; 花冠 裂片倒 卵形, 内面 具疣状 突起; 雄蕊 5 枚, 果实 较大, 6X3 — 4 厘米, 两端 渐尖, 外 面密被 柔软的 长刺而 不同, 易于 区别。 14. 丝瓜属 Luffa Mill. 一年 生攀援 草本。 茎、 枝 粗壮, 具纵 棱槽, 无毛 或被短 柔毛。 单叶 互生, 叶片 纸质, 近圆 形或三 角形, 通常 5 — 7 裂; 叶柄 顶端无 腺体; 卷须稍 粗壮, 2 或 多歧。 花 单性, 黄 色或 白色, 雌雄 异株或 同株; 雄花: 排列 成伸长 的总状 花序; 花 萼筒倒 锥形, 5 裂, 裂片 三角 形或披 针形; 花冠 辐状, 5 裂, 裂片 开展, 全 缘或啮 蚀状; 雄蕊 3 或 5, 离生, 若为 3 枚, 则 1 枚 1 室, 2 枚 2 室, 若 5 枚, 则全部 1 室, 药室 线形, 多回 折曲, 药隔常 膨大; 退化雌 蕊缺或 稀为腺 体状; 雌花: 单生, 花萼与 花冠同 雄花; 退 化雄蕊 3, 稀 4 一 5; 子 房圆 柱形, 柱头 3, 3 胎座, 胚珠 多数, 水平 着生。 果实长 圆形或 圆形, 幼时 肉质, 成熟 时变 干燥, 里面 呈网状 纤维, 并且 由顶端 盖裂; 种子 多数, 长 圆形, 压扁。 约 6 种, 分布于 热带和 亚热带 地区。 我国通 常栽培 2 种; 云 南也有 栽培并 野生。 分种 检索表 , 1 (2) 花萼裂 片卵状 披针形 或近三 角形, 8 — 13X4 — 7 毫米, 基部 无明显 的瘤状 凸起, 花冠裂 片长圆 形, 先端 钝圆, 雄 蕊通常 5, 稀 3, 全部为 1 室; 子房 和果实 均平滑 无棱; 种子 平滑, 边缘狭 翅状 1. 丝瓜 L. cylindrica 2 (1) 花萼 裂片披 针形, 4 一 6X2 — 3 毫米, 基部具 3 个明显 的瘤状 凸起, 花 冠裂片 心形, 先端凹 陷, 雄蕊 3, 1 枚 1 室, 2 枚 2 室; 子 房和果 实均具 10 条 纵棱, 种子 具网状 纹饰, 边缘 不为狭 翅状 2. 粤丝瓜 L. acutangula 1. 丝瓜 (证类 普济本 事方) Luffa cylindrica (Linn. ) Roem. (1846) ; Cogn. in DC. (1881) ; Gagnep. in Lecte. (1921); Cogn. u. Harms in Engl. (1924); Craib (1931); Merr. (1935); Chakrav. (1959); Keraudren in Aubrev. et Leroy (1975)* ; "图 鉴" (1957)* ; 吴征镒 (1984); H. Koyama (1986); 路 安民、 张志耘 (1986)*. Momordica cylindrica Linn. (1753), (1763); Lour. (1790) ; Ser. in DC. (1828); M. luffa Linn. (1753); Lour. (1790); Luffa aegyptiaca Mill. (1768); Ser. in DC. (1828); Roem. (1846); Miq. (1856);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Back, et Bakh. f. (1963); Pham Hoang Ho (1970) * ; L. subangulata Miq. (1855); Melothria touchanensis Levi. (1914); L. cylindrica (Linn. )Roem. var. insularum Gagnep. in Lecet. (1921). 
图版 86 1 一 6. 丝瓜 Luffa cylindrica (I..) Roem. var. cylindrica, 1. 花枝, 2. 维花, 3. 花冠 裂片, 4. 除去 花冠的 雄花, 示 雄蕊, 5. 果实, 6. 种子; 7 -9. 粤丝瓜 I-. acutangula (L. ) Roxb. , 7. 雌花, 8. 果实, 9. 种子。 (吴锡 麟绘) 
葫芦科  333  la. 丝瓜 (原 变种) 图版 88, 1-6 var. cylindrica 一年 生攀援 草本。 茎、 枝 粗状, 具纵 棱槽, 被微 柔毛。 单叶 互生, 叶片 纸质, 三角 形或近 圆形, 长与 宽均约 10 — 20 厘米, 常 呈掌状 5 — 7 裂, 裂片三 角形, 中 间者长 8 — 12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叶基 心形, 弯缺深 2 — 3 厘米, 宽 2 — 2. 5 厘米, 边缘具 锯齿, 侧 生者 较小, 叶面深 绿色, 粗糙, 具 糙点, 背面淡 绿色, 被短 柔毛; 具 掌状脉 5 — 7 条, 沿 脉被 白色短 柔毛; 叶柄长 10 — 12 厘米, 粗糙, 近 无毛, 具纵 条纹; 卷须常 2 — 4 歧, 被 短 柔毛。 花 单性, 雌雄 同株; 雄花: 15 — 20 朵排列 于总状 花序的 上部, 总 花梗长 12 — 24 厘米, 粗壮, 被 柔毛; 花梗长 1 一 2 厘米; 花 萼筒阔 钟形, 直径 5 — 9 毫米, 被短 柔毛, 5 裂, 裂 片卵状 披针形 或近三 角形, 长 8 — 13 毫米, 宽 4 一 7 毫米, 先端 渐尖, 向外 反折, 里 面被短 柔毛, 外面 较疏, 具 3 脉; 花冠 黄色, 辐状, 5 裂, 裂片长 圆形, 长 2 — 4 厘米, 宽 2 — 2. 8 厘米, 先端 钝圆, 基部 狭窄, 内 面基部 密被黄 白色长 柔毛, 具 3 脉, 沿 脉密被 短 柔毛; 雄蕊 5, 稀 3, 花丝长 6 — 8 毫米, 基部被 白色短 柔毛, 幼时 靠合, 后完全 分离, 药 室多回 折曲; 雌花: 单生 叶腋, 花梗长 2 — 10 厘米; 花被同 雄花; 子房圆 柱形, 被柔 毛, 柱头 3, 膨大。 果实圆 柱形, 长 15 — 60 厘米, 径 5 — 8 厘米, 直或 略弯, 表面 平滑, 具深色 条纹, 幼时 肉质, 成熟后 干燥, 内面 呈网状 纤维, 并 由顶端 盖裂; 种子 多数, 卵 状长 圆形, 长约 13 毫米, 宽 8 — 10 毫米, 厚 3 毫米, 压扁, 黑色, 两面 平滑, 边 缘狭翼 状。 花果 期夏、 秋季。 云南各 地均有 栽培; 西双 版纳有 野生; 我国 南北各 地普遍 栽培。 也广 泛栽培 于世界 温带 和热带 地区。 果 实为夏 季蔬菜 之一, 成 熟后的 网状纤 维称丝 瓜络, 可用于 洗刷餐 具等, 亦可 入药, 有通 经络、 清热 化痰的 功效; 茎、 叶和花 入药, 有舒筋 活血、 健脾、 杀虫等 功效。 lb. 小丝瓜 (变种 )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var. minor Chakrav. (1959); 吴征镒 (1984). 本变 种与原 变种的 主要区 别为叶 较小, 长、 宽均为 5 — 9 厘米; 果 实长仅 3 — 6 厘米。 产西双 版纳, 生中 海拔林 缘或灌 丛中。 2. 粤丝瓜 (广 州植 物志) 图版 88, 7—9 棱 角丝瓜 ( "图鉴 "), 十 棱瓜、 广 东丝瓜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Luffa acutangula (Linn. ) Roxb. (1818) , (1832) ; Ser. in DC. (1828)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Cogn. in DC. (1881) ; Forb. et Hemsl. (1887); Gagnep. in Lecte. (1921); Cogn. u. Harms in Engl. (1924); Craib (1931); Merr. (1935); Chakrav. (1946), (1959); 广州 植物志 (1956); Keraudren in Aubrev. et Leroy (1975); "图 鉴" (1975)'; 吴征镒 (1984); 路 安民、 张志耘 (1986)'. Cucumis acutangula Linn. (1753) ; Lour. (1790) ; Cucurbita acutangula (Linn. ) Bl. (1826) ; Luffa subangulata Miq. (1856) ; L. acutangula (Linn. )Roem. var. subangulata (Miq. ) Cogn. in DC. (1881). 一年 生攀援 草本。 茎、 枝具纵 棱槽, 被短 柔毛。 单叶 互生, 叶片 膜质, 轮廓近 圆形, 径 15 — 20 厘米, 常 5 — 7 浅裂, 中间 裂片三 角形, 较大, 侧裂片 较小,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334  云 南 植 物. 志  基部 心形, 弯缺近 圆形, 凹入 2 — 2. 5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边 缘具疏 锯齿, 叶面深 绿色, 粗糙, 背面淡 绿色, 两面沿 脉被短 柔毛, 余 无毛, 具 掌状脉 5 — 7 条, 细脉 网状; 叶柄粗 壮, 长 8 — 12 厘米, 具 棱沟, 棱上被 柔毛; 卷须 粗壮, 具纵 棱槽, 被短 柔毛。 花 单性, 雌 雄 同株; 雄花: 总 状花序 腋生, 顶 端有花 15 — 20 朵, 总 花梗长 10 — 15 厘米, 花梗长 1 一 4 厘米, 均被 白色短 柔毛; 花萼筒 钟状, 长 5 — 8 毫米, 径约 1 厘米, 被短 柔毛, 5 裂, 裂 片披 针形, 长 4 一 6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先端 渐尖, 反折, 内 面密被 白色短 柔毛, 基部 具 3 个瘤状 突起; 花冠 黄色, 辐状, 5 裂, 裂片倒 心形, 长 15 — 25 毫米, 宽 10 — 20 毫米, 先端 凹入, 具 3 脉, 除沿脉 被短柔 毛外, 余几 无毛; 雄蕊 3, 离生, 花丝长 4 一 5 毫米, 基 部具 髯毛, 花 药被短 柔毛, 2 枚 2 室, 1 枚 1 室, 药室 2 回 折曲; 雌花: 单 生于具 雄花序 的叶 腋内, 花被同 雄花; 子房棍 棒状, 具 10 条纵向 锐棱, 花柱 短粗, 柱头 3, 膨大, 2 裂。 果实长 圆形, 长 15 — 30 厘米, 径 6 — 10 厘米, 具 8 — 10 条纵向 锐棱, 平滑; 种子 黑色, 卵形, 长 11 一 12 毫米, 宽 7 — 8 毫米, 厚 1.5 毫米, 基部 2 浅裂, 边缘无 狭翅, 两面具 网状 纹饰。 花果 期夏、 秋季。 西 双版纳 等地有 栽培; 我国 南方亦 栽培, 北方 少见。 原 产热带 亚洲, 也栽培 于世界 热带 地区。 本种果 实幼时 肉质, 可作 菜蔬, 成熟后 网状纤 维可作 丝瓜络 入药, 有通 经络的 功效; 种 子油可 食用。 广西瑶 族用果 实治高 血压、 头晕、 头痛、 口渴、 小便 不通。 侗族 用果实 炖肉 治妇女 闭经。 15. 冬瓜属 Benincasa Savi 一年 生蔓生 草本, 全 株密被 柔毛状 硬毛。 单叶 互生, 叶 片掌状 浅裂至 中裂, 边缘具 细齿, 基部 心形, 叶柄无 腺体; 卷须 2 — 3 歧。 花 单性, 单生, 雌雄 同株; 雄花: 花萼筒 阔 钟形, 5 裂, 裂片近 叶状, 披 针形, 全缘或 3 — 5 浅裂, 反挢; 花冠 黄色, 辐状, 通常 5 裂, 裂片倒 卵形, 全缘; 雄蕊 3, 离生, 着生 在花萼 筒上, 花 丝短, 粗, 花药 伸出, 1 枚 1 室, 2 枚 2 室, 药 室多回 折曲, 药 隔宽; 退化 雌蕊蜜 腺状; 雌花: 花萼与 花冠同 雄花; 退 化雄蕊 3; 子房卵 形或长 圆形, 被 长毛, 具 3 胎座, 胚珠 多数, 水平 着生; 柱头 3, 膨 大, 2 裂。 果为 浆果, 长圆柱 形或近 球形, 稍 被毛和 白霜, 有种子 多数; 种子 卵状长 圆形, 白 色或淡 黄色, 压扁, 边缘 肿胀。 1 种, 热带亚 洲栽培 起源。 栽培 于世界 热带和 亚热带 地区。 我 国普遍 栽培。 1. 冬瓜 (本 草经) 图版 87, 1—5 Benincasa cerifera Savi (1818); Ser. (1825); in DC. (1828); Wight et Arn. (1834); Miq. (1856);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Kitamura (1985). Cucurbita hispida auct. non Thunb : Cogn. (1881) ; Benincasa hispida (Thunb. ) Cogn. in DC. (1881); Gagnep. in Lecte. (1921); Cogn. u. Harms in Engl. (1924)* ; Craib (1931); Merr. (1935); Hand. -Mazz. (1936); Merr. et Chun (1940); Chakrav. (1946), (1959); 广州 植物志 (1956); Back, et Bakh. f. (1963); 海南 植物志 (1964); Keraudren in Aubrev. et Leroy (1975); "图 鉴" (1975)* ; 吴征镒 (1984); 秦岭 植物志 
图版 87 5. 冬瓜 BenincaaaceriferaSavi'l. 雌花枝 ,2. 雄花, 3. 柱 头及退 化维蕊 ,4. 果实, 5. 种子 *6 9. 西瓜 Citrullua lanatus (Thunb. ) Matsum. et Nakai, 6. 叶枝, 7. 花枝, 8. 锥蕊, 9. 果实。 (李锡 畴绘) 
336  云南 植物志  (1985)* ; 路 安民、 张志耘 (1986)*. 一年 生草质 藤本。 茎 粗壮, 多 分枝, 密被黄 褐色长 柔毛。 单叶 互生, 叶片 纸质, 稍 软, 肾状近 圆形, 长约 10 — 30 厘米, 宽几等 于长, 5 — 7 浅裂, 有时达 中裂, 裂片 阔三角 形或 卵形, 先端 急尖, 基部深 心形, 弯缺近 圆形, 张开, 凹入 2. 5 — 3. 5 厘米, 边 缘具小 齿, 叶面深 绿色, 被长柔 毛及短 刚毛, 后变近 无毛, 粗糙, 背面淡 绿色, 被糙 硬毛, 掌 状脉 5 — 7 条, 背面 隆起, 密被长 硬毛; 叶柄 粗壮, 长 5 — 20 厘米, 密被长 柔毛状 硬毛; 卷须 纤细, 2 — 3 歧。 花 单性, 雌雄 同株, 单生于 叶腋; 雄花 花梗长 5 — 15 厘米, 密被黄 褐 色长柔 毛及短 刚毛, 基部具 1 苞片, 苞片卵 形或阔 长圆形 ,长 6 — 15 毫米, 宽 5 — 10 毫 米, 先端 急尖, 被 柔毛; 花萼筒 钟形, 径 12 — 15 毫米, 密被长 柔毛, 5 裂, 裂片披 针形, 具 裂齿, 长 8 — 12 毫米, 宽 3 — 5 毫米, 反折; 花冠 黄色, 辐状, 裂片倒 卵形, 长 3_6厘 米, 宽 2 — 4 厘米, 先 端钝, 具短 尖头, 两面 疏被长 柔毛, 具 5 脉; 雄蕊 3, 离生, 花丝 长 2 — 3 毫米, 基部 膨大, 被毛, 药室 线形, 3 回 折曲; 雌 花梗长 2 — 4 厘米, 密被 黄褐色 长柔 毛及短 刚毛; 花萼及 花冠同 雄花; 子 房卵形 或长圆 柱形, 长 2 — 4 厘米, 密被 黄褐色 长 柔毛, 花 柱短, 长约 3 毫米, 柱头 3, 长约 13 毫米, 2 裂。 果实 肉质, 长圆形 或近球 形, 长 25 — 60 厘米, 径 10 — 25 厘米, 幼时 密被长 柔毛状 硬毛, 老时被 白霜, 具 种子多 数; 种子 卵形, 长 10 — 11 毫米, 宽 5 — 7 毫米, 厚约 2 毫米, 白 色或淡 黄色, 平滑, 具 明显的 边缘。 花 果期夏 秋季。 云 南及全 国各地 栽培, 西双 版纳有 野生, 但 果实远 较小。 主 要分布 于热带 亚洲、 澳 大利亚 东部和 马达加 斯加。 果 实除供 菜蔬食 用外, 还可 加工浸 渍各种 糖果; 茎、 叶、 果皮、 果瓤 及种子 均可药 用, 有清热 止渴、 化痰、 排脓 利湿、 利尿 消肿等 功效。 16- 西瓜属 Citrullus Schrad. nom. conserv. 一年 或多年 生蔓生 草本。 茎、 枝 粗糙。 单叶 互生, 叶片 纸质, 轮廓圆 形或三 角状卵 形, 3 — 5 深裂, 裂片再 羽状或 2 回羽状 浅裂或 深裂, 具 叶柄; 卷须 2 — 3 歧, 稀不 分枝, 很 少变为 刺状。 花 单性, 雌雄 同株或 异株; 雌、 雄花均 单生, 稀 簇生; 雄花: 花 萼筒阔 钟形, 5 裂, 裂 片狭; 花冠 黄色, 辐 状或阔 钟形, 5 深裂, 裂片 卵状长 圆形, 先 端钝; 雄 蕊 3, 着 生于花 萼筒的 基部, 离生, 花 丝短, 花药稍 靠合, 1 枚 1 室, 2 枚 2 室, 药室线 形, S 形 折曲, 药隔 膨大, 不 伸出; 退化 雌蕊腺 体状; 雌花: 花萼与 花冠同 雄花; 退化雄 蕊 3, 短, 刚 毛状或 舌状; 子房卵 球形, 3 胎座, 胚珠 多数, 水平 着生; 花 柱短, 柱状, 柱头 3, 肾形, 2 裂。 果实球 形或长 圆形, 肉质或 干燥, 不 开裂, 有多数 种子; 种 子卵形 或长 圆形, 压扁, 平滑, 有边或 无边。 9 种, 分布 于热带 非洲至 南非, 最 初栽培 并逸生 于地中 海东部 和亚洲 西部。 我 国栽培 1 种; 云 南亦有 栽培。 1. 西瓜 (日用 本草) 图版 87, 6 — 9 地中 海东部 寒瓜 (陶 弘景) Citrullus lanatus (Thunb. ) Matsum. et Nakai (1916); B. G. Schubert (1975); 
萌芦科  337  Keraudren in Aubrev. et Leroy (1975) ; Hara et Sutton in Hara et al. (1979) ; 吴征溢 (1984); 路 安民、 张志耘 (1986). Momordica lanata Thunb. (1800) ; Cucurbita citrullus L. (1753) , nom. rejic. ; Lour. (1790); Roxb. (1832); Citrullus lanatus (Thunb. ) Mansf. (1959); Back, et Bakh. f. (1963);" 图鉴 "(1975)* ; Cucumis citrullus (L. )Ser. in DC. (1828) ; Colocynthis citrullus (L. ) O. Ktze. (1891); Chakrav. (1959) ; Cit. vulgaris Schrad. ex Eckl. et Zeyh. (1836);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Cogn. in DC. (1881); Cogn. u. Harms in Engl. (1924); Craib (1931); Merr. (1935); Hand. -Mazz. (1936); 广州 植物志 (1956); 海南 植物志 (1964); 秦岭 植物志 (1985)'. 一年 生蔓生 藤本。 茎、 枝具纵 棱槽, 密被 白色或 淡黄褐 色的长 柔毛。 叶 互生, 叶片 纸质, 轮廓 三角状 卵形, 长 8 — 20 厘米, 宽 5 — 15 厘米, 常 3 深裂, 中裂片 较长, 倒卵 形、 长圆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侧裂片 较少, 裂片 再羽状 或二回 羽状浅 裂或 深裂, 末 回裂片 边缘波 状或具 疏齿, 基部 心形, 弯缺半 圆形, 深 5 — 8 毫米, 宽 1 一 2 厘米, 上 面常白 绿色, 两 面被短 硬毛, 背面 较密, 掌 状脉, 在背面 凸起; 叶柄长 3 — 12 厘米, 具 沟纹, 密被长 柔毛; 卷须较 粗壮, 2 歧, 被短 柔毛。 花 单性, 雌雄 同株, 均单生 于 叶腋; 雄花: 花梗长 3 — 4 厘米, 密被 黄褐长 柔毛; 花 萼筒阔 钟形, 密被长 柔毛, 5 裂, 裂 片狭披 针形, 与萼筒 等长; 花冠淡 黄色, 外面带 绿色, 被长 柔毛, 5 裂, 裂片卵 状长圆 形, 长 10 — 15 毫米, 宽 5 — 8 毫米, 先 端钝; 雄蕊 3, 近 离生, 花 丝短, 花药 1 枚 1 室, 2 枚 2 室, 药室 折曲; 雌花: 花萼与 花冠同 雄花; 子房倒 卵形或 卵形, 长 5 — 8 毫米, 径 4 毫米, 密被长 柔毛, 花柱长 4 一 5 毫米, 柱头 3, 肾形。 果实球 形或椭 圆形, 肉质 多汁, 果皮 光滑, 绿色, 有时具 斑纹; 种子 多数, 卵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黑色、 红色, 有时 白色、 黄 色或有 斑纹, 长约 10 毫米, 宽 5 — 8 毫米, 厚约 2 毫米, 先 端钝, 基部 圆形, 两面平 滑。 花果期 夏季。 我 国各地 栽培, 品种 甚多, 外 果皮、 果肉及 种子的 颜色、 形状 多样, 以 新疆、 甘肃 兰州、 山东 德州、 江 苏溧阳 等地产 者最为 有名。 其 原种可 能产自 非洲, 久 已广泛 栽培于 世界 热带至 温带, 金、 元时 始传入 我国。 西瓜为 夏季之 佳果, 果肉 味甜, 能降温 除暑; 种子 含油, 可食; 根、 叶、 果 肉及果 皮均可 入药, 有清热 解暑、 和中 止渴、 利 小便的 功效。 17- 黄瓜属 Cucumis Linn. 草 质藤本 。茎 匍匐或 攀援, 具纵 棱沟, 被短 刚毛。 单叶 互生, 叶片 纸质或 膜质, 常 3 — 7 浅裂或 不裂而 有角, 两 面被短 刚毛; 卷须单 1, 纤细。 花单性 同株, 稀雌雄 异株或 稀两 性花; 雄花: 簇生, 稀 单生; 花 萼筒钟 状或陀 螺状, 5 裂, 裂片 钻形; 花冠 黄色, 辐 状或近 钟状, 5 裂, 裂片长 圆形或 卵形; 雄蕊 3, 离生, 着生 于花被 筒上, 花 丝短, 花药 长 圆形, 1 枚 1 室, 2 枚 2 室, 药室 折曲或 拱曲, 稀 直立, 药隔 伸出, 乳 突状; 退 化雌蕊 腺 体状; 雌花: 单生, 稀 簇生; 花被同 雄花; 退 化雄蕊 3, 刚 毛状或 舌状; 子房卵 球形或 近圆 柱形, 花 柱短, 基盘环 形或浅 杯状, 柱头 3 — 5; 胚珠 多数. 水 平生。 果实形 状和颜 
338  云南 植物志  色 多变, 平 滑或有 刺瘤, 或 有毛, 通常不 开裂; 种子 多数, 压扁, 卵 形或椭 圆形, 通常 光滑。 约 25 — 30 种, 分布于 旧大陆 热带至 温带, 以非 洲种类 较多。 我国有 4 种 3 变种; 云 南有 3 种。 本属的 黄瓜和 甜瓜的 果实为 常见的 菜蔬和 水果, 也可 入药。 分种 检索表 1 (4) 果实 大型, 长 10 厘米 以上, 径 3 厘米 以上, 表面 平滑, 或疏具 刺尖状 的瘤状 突起, 决 不为长 达 2 毫米密 刺尖状 凸起。 2 (3) 叶片厚 纸质, 近 圆形或 肾形, 长、 宽均 8 — 15 厘米, 不 分裂或 3 — 7 浅裂, 裂 片先端 钝圆; 花 萼裂 片较萼 筒短, 花 冠裂片 卵状长 圆形; 果 实表面 平滑, 无刺 状凸起 …… 1. 甜瓜 C. melo 3 (2) 叶片 膜质, 宽卵状 心形, 长、 宽 7 — 20 厘米, 具 3 — 5 个角或 浅裂, 裂片三 角形,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花萼 裂片与 萼筒近 等长, 花冠 裂片长 圆状披 针形; 果 实表面 粗糙, 具刺 尖状瘤 状突起 2. 黃瓜 C. sativus 4 (1) 果 实小, 长 4 一 5 厘米, 径 1.5 — 2. 5 厘米, 表面极 粗糙, 密 被长达 2 毫米 的刺尖 状凸; 叶片厚 膜质, 阔 卵形或 三角状 卵形, 常呈不 规则的 3 — 5 浅裂; 花萼裂 片线形 3. 野黄瓜 C. hystrix 1. 甜瓜 (开宝 本草) Cucumis melo Linn. (1753), (1763); Lour. (1790);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Cogn. in DC. (1881); Gagnep. in Lecte. (1921); Cogn. u. Harms in Engl. (1924); Merr. (1927), (1935); Craib (1931); Hand. -Mazz. (1936); Chakrav. (1946), (1959); Back, et Bakh. f. (1963); Keraudren in Aubrev. et Leroy (1975); "图 鉴" (1975)*; Hara et Sutton in Hara et al. (1979); 吴征镒 (1984); 秦岭 植物志 (1985); 路 安民、 张志耘 (1986)'. la. 甜瓜 (原 变种) 香瓜 (滇 南本草 ), 蜜糖埕 (广州 ), 哈密瓜 (新疆 ), 白兰瓜 (兰州 ), 华 莱士瓜 var. melo 一年 生匍匐 或攀援 草本。 茎、 枝具 棱沟, 被短 刚毛。 叶片 纸质, 近 圆形或 肾形, 长、 宽均为 7 — 15 厘米, 常 5 — 7 浅裂, 裂 片先端 钝圆, 边缘具 微齿, 基部 心形, 弯缺深 2 — 2. 5 厘米, 叶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 密被短 刚毛, 掌状脉 5 — 7 条; 叶柄长 8 — 11 厘 米, 被长 硬毛; 卷须单 1, 疏被短 刚毛。 花 单性, 雌雄 同株; 雄花: 数花簇 生于叶 腋内, 花梗 纤细, 长 5 — 25 毫米, 被长 柔毛; 花 萼筒狭 钟形, 长 6 — 10 毫米, 被长 柔毛, 裂片 钻形, 直立或 开展, 短于 萼筒; 花冠 黄色, 长约 2 厘米, 裂片 卵状长 圆形, 先 端钝, 被 长硬 毛及短 柔毛; 雄蕊 3, 分离, 花丝 极短, 药室 折曲, 药 隔顶端 延长; 退化雌 蕊长约 1 毫米; 雌花: 单生, 花梗长 4 一 20 毫米; 花 被片同 雄花; 子 房卵形 或长椭 圆形, 密被长 柔毛, 花柱长 1 一 2 毫米, 柱头 3, 靠合。 果实通 常球形 或长椭 圆形, 略具 纵沟纹 或各种 斑纹, 幼时被 柔毛, 后变 光滑, 果肉黄 色或带 绿色, 味 香甜, 有多数 种子; 种子 卵形或 长 圆形, 白 色或黄 白色, 扁平。 花果期 夏季。 
葫芦科  339  西 双版纳 (勐腊 ) 和 全国各 地广泛 栽培。 世界温 带至热 带地区 亦广泛 栽培。 本 种为我 国最早 利用为 果品的 瓜类, 《诗 经》 等古 籍多有 记载, 考古发 掘材料 如马王 堆女 尸胃中 得见, 贾 思勰的 《齐民 要术》 中称为 小瓜, 以别于 古已有 的冬瓜 (大瓜 )。 因 栽 培历史 悠久, 故品种 繁多, 其果实 大小、 形状、 颜色、 斑 纹及果 皮的软 硬和味 道变化 很大, 如 常见的 香瓜、 哈 密瓜、 白 兰瓜和 华莱士 瓜等均 为本种 的不同 品系。 果实 为盛夏 的重要 水果; 全草和 种子、 瓜蒂均 入药。 种子有 散结、 消瘀、 清肺、 润 肠的 功效; 瓜蒂有 小毒, 有 催吐、 消食的 功效; 果 实有消 暑热、 解 烦渴、 利 小便的 功能。 lb. 菜瓜 (变种 ) (瓜疏 ) . 越瓜 (本草 经集注 ), 稍瓜 (饮 膳正要 ), 白瓜, 生瓜 (本草 逢原) var. utilissimus (Roxb. ) Duthie et Fuller (1883); G. Watt (1889); Kitamura (1950), (1985). Cucumis conomon Thunb. (1780) ; C. utilissimus Roxb. (1814) (1832) ; C. chinensis Pangalo (1930), p. p. ; C. melo L. var. conomon (Thunb. ) Makino (1902); 海 南植物 志 (1964); "图 鉴" (1975)'; 吴征镒 (1984); 秦岭 植物志 (1985); 路 安民、 张志耘 (1986) * ; C. melo L. var. conomon (Thunb. ) Makino f. albus Makino (1906). 本 变种与 原变种 的主要 区别在 于果实 长圆柱 形或近 棒状, 长 20 — 30 (-50) 厘米, 直 径 6 — 10 厘米, 上部 较下部 略粗, 两端圆 形或略 截形, 平滑 无毛, 果肉白 色或淡 绿色, 无 香 甜味。 花、 果期 夏季。 西双 版纳和 我国南 方普遍 栽培。 日本、 朝鲜、 中南半 岛和印 度亦有 栽培。 果实亦 为夏季 蔬菜, 并 常酱渍 食用。 lc 马泡瓜 (变种 ) (中 国植 物志) 三棱瓜 (海南 植物志 ), 野黄瓜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var. agrestis Naud. (1859) ; Cogn. in DC. (1881) ; Cogn. u. Harms in Engl. (1924); Chakr. (1959); Keraudren in Aubrev. Leroy (1975), pro syn. ; 路 安民、 张 志耘 (1986). Cucumis acidus Jacq. (1764) ; Bryonia callosa Roettl. (1803) ; C. callosus (Roettl. ) Cogn. u. Harms in Engl. (1924); Chakr. (1959) ; 海南 植物志 (1964) ; Hara et Sutton in Hara et al. (1979) ; 吴征溢 (1984) ; C. melo L. subsp. agrestis (Naud. ) Grebensc. (1959) ; C. trigonus auct. non Roxb. : Forb. et Hemsl. (1887). 本 变种与 原变种 之主要 区别在 于植株 细弱; 花小, 双生或 3 花 簇生; 子房密 被微柔 毛及 硬毛; 果 实小, 长 圆形、 球 形或陀 螺形, 果肉 极薄, 具 香味, 但 不甜。 产 景东, 生海拔 1 500 — 2 050 米的 山坡灌 丛中。 我国部 分地区 有少量 栽培。 分布于 朝鲜、 印度、 孟加 拉国、 尼 泊尔、 马 来西亚 等国。 果 实可供 观赏。 2. 黄瓜 (本草 拾遗) Cucumis sativus L. (1753) et (1763); Lour. (1790)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 Cogn. in DC. (1881); Gagnep. in Lecte. (1921); Cogn. u. Harms in Engl. (1924); Merr. (1927), (1935); Hand. -Mazz. (1936); Chakr. (1959); 海南 植物志 
340  云南 植物志  (1964); Keraudren in Aubrev. et Leroy (1975) ;" 图鉴 ,, (1975) * ; Hara et Sutton in Hara et al. (1979); 吴征镒 (1984); 秦岭 植物志 (1985)、 路 安民、 张志耘 (1986)*. 2a. 黄瓜 (原 变种) 图版 89, 1—2 胡瓜 (嘉 祐本草 ), 王瓜 (滇 南本草 ), 刺瓜 (植 物名实 图考) var. sativus 一年 生蔓生 或攀援 草本。 茎、 枝具 纵棱, 被 白色短 刚毛。 单叶 互生, 叶片 膜质, 阔 卵状心 形或三 角状阔 卵形, 长、 宽均约 5 — 15 厘米, 掌状 3 — 5 浅 裂或具 3 — 5 个角, 裂 片三 角形,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心形, 弯缺半 圆形, 宽 2 — 3 厘米, 深 2 — 2. 5 厘米, 边 缘 具齿, 有时具 缘毛, 两面 密被短 刚毛, 具 5 — 7 条掌 状脉; 叶柄长 10 — 16 (-20) 厘米, 被糙 硬毛; 卷须单 1, 不 分歧, 被白色 柔毛。 花单性 同株; 雄花: 数朵簇 生于叶 腋内, 花 梗 纤细, 长 5 — 15 毫米, 密被 白色长 柔毛; 花萼筒 狭钟状 或近圆 筒形, 长 8 — 10 毫米, 密 被白色 柔毛, 5 裂, 裂片 钻形, 与 萼筒几 等长; 花冠淡 黄色, 裂 片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约 2 厘米, 先端 急尖; 雄蕊 3, 花丝 几无, 花药长 3 — 4 毫米, 药 隔长约 1 毫米, 伸出; 雌花: 单生, 稀 簇生; 花被同 雄花; 子 房纺锤 形或倒 卵形, 具刺状 突起。 果实 肉质, 长 圆 形或圆 柱形, 长 10 — 30 (-50) 厘米, 成 熟时黄 绿色, 表 面常具 带刺尖 的瘤状 突起; 种 子 多数, 长 圆形, 长 5 — 10 毫米, 白色, 两端近 急尖, 平滑。 花果期 夏季。 云南各 地普遍 栽培; 我 国南北 均普遍 栽培, 北方许 多地区 在温室 或塑料 大棚有 栽培。 世界 温带和 热带地 区广泛 栽培。 果实为 蔬菜、 瓜果 之一, 亦 可渍制 酱菜; 茎、 叶 和果实 入药, 果实 (黄瓜 ) 有清热 利尿的 功效; 茎、 叶有 消炎、 祛痰、 镇痉的 功效。 2b. 西南 野黄瓜 (变种 ) (中 国植 物志) var. hardwickii (Royle) Alef. (1866); 路 安民、 张志耘 (1986). Cucumis hardwickii Royle (1835) * ; Cogn. u. Harms in Engl. (1924) ; C. Jeffrey (1980). 本 变种与 原变种 的主要 区别在 于果实 较小, 长圆 形或近 球形, 长 5 — 6 厘米, 径 4 一 5 厘米, 表面 平滑, 无瘤状 突起。 产 景洪和 金平, 生山谷 林中或 山坡灌 丛中, 海拔 1 500 — 1 900 米; 分 布于贵 州和广 西。 印度东 北部、 尼 泊尔、 缅甸 和泰国 亦有。 3- 野黄瓜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88, 3—7 滇黄瓜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老鼠瓜 (景洪 ), 酸 黄瓜、 鸟苦瓜 (勐 海、 屏边) Cucumis hystrix Chakr. (1952), (1959)* ; 吴征镒 (19.84); 路 安民、 张志耘 (1986)*. . C. muriculatus Chakr. (1952), (1959). 一年 生攀援 草本。 茎、 枝 纤细, 具 棱槽, 被 白色长 硬毛。 单叶 互生, 叶片 纸质, 卵 状 心形, 长 4 一 7 厘米, 宽 3. 5 — 6. 5 厘米, 具不 规则的 3 — 5 浅裂, 稀不 分裂, 裂 片三角 形, 先端 渐尖, 基部 心形, 弯缺半 圆形, 凹入 1.5 — 2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边 缘具疏 齿, 叶面深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 密被长 硬毛, 具 掌状脉 3 — 5 条; 叶柄长 6 — 10 厘米, 密被长 硬毛; 卷须单 1, 纤细, 长 4 一 6 厘米, 疏被长 柔毛状 硬毛。 花 单性, 雌雄 同株; 雄 
1?1 版 88 1 — 2. 黄瓜 Cucumis sativus L. var. sativus, 1. 花枝, 2. 果实; 3—7. 野^ 瓜 C. hystrix Chakr. . 3. 花技, 4. 雄花, 5. 雄蕊, 6. 果实, 7. 种子。 (张宝 福绘) 
342  云南 植物志  花: 单生或 簇生于 叶腋; 花 萼筒狭 钟状, 长 6 毫米, 直径 2 毫米, 被短 柔毛, 裂片 线形, 长 1 一 2 毫米; 花冠 黄色, 疏被长 柔毛, 5 裂, 裂片 卵状长 圆形, 长 5 — 6 毫米, 宽 3 — 4 毫米, 近 急尖; 雄蕊 3, 花丝 丝状, 长约 1 毫米, 疏被长 柔毛, 花 药长约 2 毫米, 2 枚 2 室, 1 枚 1 室, 药室 折曲, 药隔 具长约 0.6 毫米的 透明附 属物, 无毛; 雌花: 单生于 叶腋, 花 梗长为 5 毫米; 花被同 雄花; 子房 长圆状 卵形, 长约 1 厘米, 径约 4 毫米, 密 被黄褐 色长 硬毛, 花柱长 2 — 3 毫米, 柱头 3, 肉质, 长约 3 毫米。 果实 长圆状 球形, 长 2 — 5 厘 米, 径 1 一 1.5 厘米, 密被 具长刺 的瘤状 突起; 种子 多数, 卵形, 长 3 — 4 毫米, 宽约 2 毫 米, 厚约 0.5 毫米, 压扁, 两面 平滑, 边缘不 增厚。 花期 6 — 8 月, 果期 8 — 10 月。 产 西双版 纳州、 屏边 等地, 生海拔 620 — 1 550 米 的山谷 河边湿 润处、 林 下或灌 丛中。 分布于 印度东 北部和 缅甸。 本种之 主要识 别特征 为全株 密被长 硬毛, 萼筒狭 钟状, 萼齿 线形; 果实 较小, 2-5X 1 一 1.5 厘米, 密被 具长剌 的瘤状 突起, 易 与该属 其他种 区别。 18. 三 裂瓜属 Biswarea Cogn. 攀援 草本。 单叶 互生, 叶片卵 形或近 圆形, 常 5 — 7 裂, 具柄; 卷须 2 歧。 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雄花: 排列 成总状 花序, 稀 单生; 花 萼筒狭 管状, 上部 扩大成 宽钟形 或近半 球形, 5 裂, 裂片 线形; 花冠阔 钟状, 5 深裂, 裂片 卵形, 全缘; 雄蕊 3, 着生于 花被筒 内, 内藏, 花 丝短, 分离, 花药 合生, 1 枚 1 室, 2 枚 2 室, 药室 线形, 3 回 折曲, 药隔 狭, 不 伸出; 退 化雌蕊 钻形; 雌花: 单生; 花萼和 花冠同 雄花; 无退化 雄蕊; 子 房长圆 形, 3 胎座, 花柱 丝状, 延长, 柱头 3, 膨大; 胚珠 多数, 水平 着生。 果实长 圆形, 三棱 形, 具 6 条 纵肋, 三瓣 裂几达 基部; 种子 多数, 椭 圆形, 压扁, 平滑。 单 种属, 分布于 东喜马 拉雅至 云南西 北部。 1. 三裂瓜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89, 1-2 Biswarea tonglensis (C. B. Clarke) Cogn. in DC. (1881); Cogn. u. Harms in Engl. (1924); Chakr. (1946) et (1959); Hara et Sutton in Hara et al. (1979); 吴征镒 (1984); 路 安民、 张志耘 (1986). Warea tonglensis C. B. Clarke (1876)* et in Hook. f. (1879); Cogn. in DC. (1881). 草 质攀援 藤本。 茎、 枝具纵 棱槽, 疏 被微柔 毛或近 无毛。 单叶 互生, 叶片 纸质, 轮 廓阔卵 形或近 圆形, 长 14 一 17 厘米, 宽 12 — 16 厘米, 通常 5 — 7 浅裂, 裂片长 圆形, 披 针形或 卵状三 角形,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心形, 弯缺长 圆形, 深 2. 5 — 3. 5 厘米, 宽约 2 厘米, 边缘具 锯齿, 叶 面被柔 毛状短 刚毛, 后脱落 留下圆 糙点, 背 面被短 柔毛, 无 糙点, 掌状脉 5 — 7 条; 叶柄 粗壮, 长 6 — 15 厘米, 无毛; 卷须 2 歧, 无毛。 花雌雄 异株; 雄花: 4 一 8 朵排列 成总状 花序, 并有 1 单 花与其 同生于 叶腋, 总花梗 粗壮, 长 15 — 30 厘米, 近 无毛, 花梗长 1 一 4 厘米, 基部具 1 钻形或 狭卵形 苞片, 单生花 梗长达 11 厘米; 花萼筒 下部 筒状, 上部 扩大成 钟状, 长约 3 厘米, 基 部径约 3 毫米, 顶 端径约 1.5 厘米, 5 裂, 裂片 线形, 长 6 — 7 毫米, 被微 柔毛; 花 冠裂片 卵形, 长约 2. 2 厘米, 宽约 1.1 厘米, 先 
图版 89 三裂瓜 Bi SWareat0ng l enS1S (C.B.Cl ar k e) Co gn .,l. 雄花枝 ,2. 花冠 展幵之 雄花; 3—4. 波棱瓜 Herpetosper- pedunculosum (Ser. ) C. B. Clarke, 3. 果枝, 4. 除 去部分 花冠之 雄花, 示雄蕊 及退化 雌蕊。 (吴锡 麟绘) 
344  云南 植物志  端 急尖; 雄蕊 3, 花丝 丝状, 长 4 一 5 毫米, 花药 合生, 长约 7 毫米, 1 枚 1 室, 2 枚 2 室, 药室 线形, 3 回 折曲; 退 化子房 钻形, 长 8 — 9 毫米, 基部径 1.5 — 2 毫米; 雌花: 单生, 花梗 粗壮, 长 2. 5 — 3 厘米; 子房长 圆形, 长 1.2 厘米, 密被 绒毛。 果实长 圆形, 长 10 — 12 厘米, 径 4 一 4. 5 厘米, 疏 被毛, 具多数 水平生 种子; 种子椭 圆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7 — 10 毫米, 淡 褐色, 扁平。 产 凤庆, 生海拔 2 450 米 的丛林 中或岩 石上。 分布于 缅甸、 锡金 和印度 北部。 19- 波 棱瓜属 Herpetsepermum Wall. 一年 生攀援 草本。 单叶 互生, 叶片 卵形, 不 分裂或 浅裂, 具 长柄; 卷须 2 歧。 花单 性, 雌雄 异株; 雄花: 排列 成总状 花序, 稀 单生; 花 萼筒漏 斗状, 5 裂, 裂片 钻形; 花冠 阔 钟形, 5 深裂, 裂片椭 圆形, 全缘; 雄蕊 3, 着生 在花被 筒上, 内藏, 花 丝短, 离生, 花药 合生, 1 枚 1 室, 2 枚 2 室, 药室 线形, 3 回 折曲, 药 隔狭, 不 伸长; 退化雌 蕊钻形 或圆 锥状; 雌花: 单生, 花萼和 花冠同 雄花; 退化雄 蕊无或 3 枚, 钻形; 子房长 圆形, 3 胎座, 3 室, 每室 有胚珠 4 一 6 枚, 胚珠下 垂生; 花柱 丝状, 延长, 柱头 3, 卵形 或长圆 形。 果 实阔长 圆形, 具 纤维, 3 瓣裂至 基部; 种 子长圆 形或倒 卵形, 下 垂生, 压扁, 两面 近 平滑, 无 边缘。 单 种属, 分布于 印度、 尼泊尔 和我国 云南和 西藏。 1. 波棱瓜 (西 藏植 物志) 图版 89, 3-4 Herpetospermum pedunculosum (Ser. ) C. B. Clarke (1876) et in Hook. f. (1879); Baillon (1886); Cogn. u. Harms in Engl. (1924); Edinb. Ataff (1929 — 1930); Charav. (1959); Hara et Sutton in Hara et al. (1979); 吴征镒 (1984) ; 路安 民、 张志耘 (1986). * Bryonia pedunculosa Ser. in DC. ( 1928); Herpetospermum caudigerum Wall. (1832); Cogn. in DC. (1881); Chakrav. (1946); H. grandiflorum Cogn. (1906); Cogn. u. Harms in Engl. (1924). 一年 生攀援 草本。 茎 纤细, 具 棱沟, 疏被柔 毛或近 无毛。 单叶 互生, 叶 膜质, 卵状 心形, 长 6 — 12 厘米, 宽 4 一 10 厘米, 先端长 的尾状 渐尖, 基部 心形, 弯缺 张开, 深与 宽均 1 一 2 厘米, 边 缘具细 圆齿, 或具 不规则 的角, 两 面幼时 疏被长 柔毛, 后变近 无毛, 粗槌, 叶 脉背面 隆起, 被长 柔毛; 叶柄长 6 — 9 厘米, 被疏 柔毛; 卷须 2 歧, 近 无毛。 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雄花: 5 — 10 朵排列 成长达 10 — 40 厘米 的总状 花序, 被疏 柔毛, 常有 一单生 花与之 并生; 花梗长 2 — 6 厘米, 单生花 梗长达 10 — 16 厘米, 疏被长 柔毛; 花萼 筒漏 斗形, 长 2 — 2. 5 厘米, 顶端径 8 — 9 毫米, 基 部径约 2 毫米, 被短 柔毛, 5 裂, 裂片 披 针形, 长 8 — 10 毫米, 直立; 花冠 黄色, 裂片椭 圆形, 长 2 — 2. 2 厘米, 宽 1.2 — 1.5 厘 米, 先端 急尖; 雄蕊 3, 花丝 丝状, 长 2 — 3 毫米, 花药长 5 — 6 毫米; 退化雌 蕊线状 钻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先端 急尖; 雌花: 未见。 果梗 粗壮, 长 1 一 2 厘米; 果 实阔长 圆形, 具三 棱, 长 7 — 8 厘米, 径 3 — 4 厘米, 被长 柔毛, 成熟后 3 瓣 裂至近 基部, 里面纤 维状; 种 子长 圆形, 长约 12 毫米, 宽约 5 毫米, 厚 2 — 3 毫米, 淡 灰色, 顶端略 3 浅裂, 基部截 
葫芦科  345  形, 具小 尖头。 花、 果期 6 — 10 月。 产西 北部, 生海拔 2 300-3 500 米 的山坡 灌丛、 林缘及 路旁; 分布于 西藏东 南部。 印 度东 北部、 尼泊尔 亦有。 本种与 三棱瓜 (Ec^aria darjeelingensis C. B. Clarke) 外 形十分 相似, 但后 者产印 度 等地, 药室 直而不 折曲; 胚珠水 平生; 花萼 筒狭而 无毛。 果皮 和种子 入药, 有清热 解毒、 柔肝之 功效, 用于 黄胆型 传染性 肝炎、 胆 囊炎、 消 化不良 等症。 20. 金瓜属 Gymnopetalum Arn. 纤细 草本。 茎 攀援或 伸展, 被短 柔毛或 粗糙。 单叶 互生, 叶片纸 质或近 革质, 轮廓 卵状 心形, 全缘, 具 5 角或深 5 裂, 具柄; 卷须常 2 歧。 花 白色或 黄色, 单性同 株或异 株; 雄花: 排列 成总状 花序或 单生; 具苞片 或无; 花萼筒 筒状, 延长, 上部 扩大, 5 裂, 裂片 钻形; 花冠 辐状, 5 深裂, 裂 片长圆 形或倒 卵形, 全缘; 雄蕊 3, 内藏, 着生 于花被 筒的 中部, 花 丝短, 离生, 花药 合生, 1 枚 1 室, 2 枚 2 室, 药室 线形, 纵向 对折, 绝不 横的 折曲, 药 隔狭, 不 伸出, 花粉粒 球形; 退 化雌蕊 1 一 3, 刚 毛状; 雌花: 单生; 花萼 与 花冠同 雄花; 子房卵 形或长 圆形, 3 胎座, 胚珠 多数, 水平 着生, 花柱 丝状, 柱头 3, 线形。 果实为 浆果, 卵状长 圆形, 两端 急尖, 不 开裂, 具少数 至多数 种子; 种子 卵形或 长 圆形, 压扁, 两面 平滑, 具 边缘。 约 9 种, 分布 于印度 半岛、 中南 半岛、 马 来西亚 和我国 南部。 我国有 2 种; 云南均 有。 分种 检索表 1 (2) 多年 生宿根 藤本; 叶片 膜质, 五 角形或 3 — 5 中裂, 先端 渐尖, 边 缘具不 规则的 疏齿, 两面略 粗糙, 疏被短 刚毛; 果实 长圆状 卵形, 两端 急尖, 具 10 条纵肋 1. 金瓜 G. chinense 2 (1) 一年 生草质 藤本; 叶 片厚纸 质或薄 革质, 肾形 或卵状 心形, 不分裂 或波状 3 — 5 浅裂, 先 端钝, 边缘具 显著的 三角状 锯齿, 两面极 粗糙, 叶面被 刚毛, 背 面被刚 毛和黄 褐色长 柔毛; 果 实近球 形, 两 端钝, 无纵肋 2. 凤瓜 G. integrifolium 1. 金瓜 (广东 ) 图版 90, 1—5 越南 裸瓣花 (广 州植 物志) Gymnopetalum chinense (Lour. ) Merr. (1919); C. Jeffrey (1980); 路 安民、 张 志耘 (1986)'. 、 Evonymus chinensis Lour. ( 1790) ; Bryonia coch inchh inensis Lour. (1790) ; Tvipodan- thera coch inch inensis (Lour. ) Roem. (1846); Gymnopetalum cochinchinense (Lour. ) Kurz (1871); Cogn. in DC. (1881); Gagnep. in Lecte. (1921); Cogn. u. Harms in Engl. (1924); Craib (1931); Merr. (1935); Chakr. (1959); Back, et Bakh. f. (1963); 海 南 植物志 (1964)' ; Keraudren in Aubrev. et Leroy (1975)* ; "图 鉴" (1975)' ; Hara 
图版 1 — 5. 金瓜 Gymnopetalum chir^nse (Lour. ) Merr. , 1. 花 果枝, 2. 雄花, 3, 雌花 纵剖, 4. 雄蕊, 5. 种子; 6 8. 凤瓜 G. integrifolium (Roxb. ) Kmz, 6. 花枝, 7. 果实, 8. 种子。 (李锡 畴绘) 
葫芦科  347  et Sutton in Hara et al. (1979); 吴征镒 ( 1 984> r Git^iinghinense (I 乂 our. ) Kurz var. incisa Gagnep. in Lecte. (1921); 吴征缢 (1984). 多 年生宿 根草质 藤本。 茎、 枝 细弱, 幼时 被槌硬 毛及长 柔毛, 后渐 无毛。 叶片 膜质, 阔 卵状心 形或近 圆形, 长、 宽均约 4 一 8 厘米, 具 5 角或 3 — 5 浅裂, 中间裂 片阔三 角形, 较大,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基部 心形, 弯缺 张开, 边缘 具不规 则的疏 锯齿, 侧裂片 较小, 叶 面深 绿色, 密被短 刚毛, 后 断落为 白色圆 糙点, 背面淡 绿色, 被短 柔毛, 掌状脉 5 条, 于 叶 面密被 硬毛状 柔毛, 背面 突起, 被短 硬毛, 细脉 网状; 叶柄长 4 一 6 厘米, 具纵 条纹, 被短 硬毛; 卷须 纤细, 单 1 或 2 歧, 近 无毛。 花单性 同株; 雄花: 单生或 3 — 8 朵 排成长 10 — 15 厘米 的总状 花序, 单花 花梗长 3 — 7 厘米, 花梗长 1 一 3 毫米, 基部具 1 苞片, 苞 片 卵状长 圆形, 长 1.5 — 2 厘米, 宽 1 一 1.3 厘米, 上部 3 裂, 裂 片狭三 角形, 渐尖, 具 粗齿, 两 面被短 硬毛; 萼筒 管状, 上部 扩大, 长 2. 5 — 3 厘米, 顶端径 3 — 4 毫米, 萼齿 线状 钻形, 长 5 — 6 毫米, 被 短毛状 柔毛; 花冠 白色, 裂片 长圆状 卵形, 长 15 — 20 毫米, 宽 10 — 12 毫米, 全缘 或略波 浪形, 先端 急尖, 外 面疏被 柔毛; 雄蕊 3, 花 丝粗, 长约 0.5 毫米, 花 药两端 急尖, 长约 7 毫米; 雌花: 单生, 花梗长 1 一 4 厘米; 花被同 雄花; 子房 长圆形 ,长 1 一 1. 2 厘米 , 径约 5 毫米 , 被 黄褐色 长柔毛 , 具纵棱 , 花柱长 5 — 8 毫米 , 柱 头 3。 果实 卵状长 圆形或 卵形, 长 4 一 5 厘米, 径 2. 5 — 3. 5 厘米, 橙 红色, 具 10 条凸起 的 纵棱, 被微 柔毛, 基部 圆形, 先端具 短喙; 种子 多数, 褐色, 长 圆形, 长 7 毫米, 宽 3 毫米, 厚约 0.3 毫米, 两端 钝圆, 具 棱线。 花期 6 — 8 月, 果期 8 — 11 月。 产 景洪、 勐腊、 孟连、 河口、 金平、 绿春、 富宁 等地, 生海拔 120 — 1 000 米 的山坡 疏林、 灌 丛中; 分布于 广西、 广东、 海南。 越南、 柬 埔寨、 印度、 孟 加拉、 缅甸 和马来 西亚 亦有。 全草 入药, 用于妇 科病、 全身 痛疼、 手 脚痿缩 等症。 2. 凤瓜 (海 南植 物志) 图版 90, 6-8 山金瓜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Gymnopetalum integrifolium (Roxb. ) Kurz (1871);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Cogn. u. Harms in Engl. (1924); Chakrav. (1959); Keraudren in Aubrev. et Leroy (1975)*; C. Jeffrey (1980); 吴征镒 (1984); 路 安民、 张志耘 (1986)*. Cucumis integrifolius Roxb. ( 1832 ); Trichosanthes integri folia (Roxb.) Kurz (1877); Cogn. in DC. (1881), non Thwaites ; T. scabra Lour. (1790); Gagnip. in Lecte. (1921) ; Merr. (1935); Gymnopetalum penicaudii Gagnep. (1918) et in Lecte. (1921)'; Cogn. u. Harms in Engl. (1924); 海南 植物志 (1964); "图 鉴" (1975); G. monoicum Gagnop. (1918) et In Lecte. (1921) ; Cogn. u. Harms in Engl. (1924) ; 吴 征缢、 王文采 (1957); Pham Hoong Ho (1970)". 一年 生草质 藤本。 茎、 枝 纤细, 匍匐, 节上 生根, 被 柔毛。 单叶 互生, 叶片 纸质或 薄 革质, 肾形或 阔卵状 心形, 长 3 — 6 厘米, 宽几等 于长, 3 — 5 浅裂至 中裂, 裂片三 角形, 先 端钝, 具短 尖头, 基部 心形, 弯 缺凹入 1 一 2 厘米, 边缘具 三角状 粗齿, 齿尖 骨质, 叶 面深 绿色, 密被短 刚毛, 脱落 后变为 白色圆 糙点, 背面淡 绿色, 疏被短 刚毛, 掌状脉 5 条, 在两面 密被短 刚毛; 叶柄长 1.5 — 3 厘米, 密被短 刚毛; 卷须 纤细, 单 1 或 2 歧, 被短柔 
348  云南 植物志  毛。 花单性 同株; 雄花: 单 生或排 成总状 花序, 总 花梗长 4 一 6 厘米, 与 花梗、 花萼、 花 冠 外面均 密被黄 褐色长 柔毛; 花梗 基部具 1 苞片, 苞片 倒卵状 菱形, 上部具 条裂, 外面 被 黄褐色 柔毛; 萼筒 筒状, 长 1 一 1.5 厘米, 裂片 线状披 针形, 长约 8 毫米; 花冠 白色, 裂片倒 卵形, 长约 1.5 厘米, 具 3 — 5 脉; 雄蕊 3, 花 丝短, 花室 折曲; 雌花: 单生, 花 梗长 1 一 1. 5 厘米, 密被黄 褐色长 柔毛; 花被同 雄花; 子房 卵形, 长 1 厘米, 密被长 柔毛。 果实近 球形, 径 2 — 3 厘米, 橙 红色, 被长 柔毛, 基部 圆形, 无 纵肋; 种子 多数, 狭长圆 形, 长 7 — 8 毫米, 宽 3 毫米, 厚 1.5 毫米, 两端 钝圆, 两面 平滑, 边缘具 棱线。 花期 6 — 9 月, 果期 9 一 12 月。 产 勐海, 生海拔 1 300 米 的沟谷 林中; 分布于 贵州、 广西、 广东和 海南。 缅甸、 越南、 老挝、 柬 埔寨、 泰国、 马 来西亚 和印度 尼西亚 亦有。 21- 萌]^ 属 Lagenaria Ser. 一年 生攀援 草本, 全 株被柔 的短 柔毛。 单叶 互生, 叶片 纸质, 卵状 心形或 近圆心 形; 叶柄 顶端具 2 腺体。 花 单生, 雌雄 同株; 雌、 雄花均 单生于 叶腋; 雄花: 花 梗长, 花 萼 筒狭钟 形或漏 斗状, 5 裂, 裂 片小; 花冠 白色, 5 深裂, 裂片长 圆状倒 卵形, 先端 微凹; 雄蕊 3, 着生 于花萼 筒上, 花丝 分离, 花药 内藏, 分 离或稍 靠合, 长 圆形, 1 枚 1 室, 2 枚 2 室, 药室 S 形折 曲, 邻接或 隔离, 药 隔狭或 扩大, 不 伸出; 退化 雌蕊腺 体状; 雌花 : 花萼筒 杯状, 花萼 裂片与 花冠同 雄花; 子 房卵球 形或圆 柱形, 中间 缢缩, 3 胎座, 花柱短 粗, 柱头 3, 2 裂, 胚珠 多数, 水 平生。 果 实形状 和大小 多变, 幼时 肉质, 成熟后 果皮木 质化, 不 开裂; 种子 多数, 倒 卵形, 压扁, 边缘 明显的 拱起, 顶端 截形。 6 种, 主产非 洲热带 地区。 我 国栽培 1 种 3 变种; 云 南也有 栽培。 1. 葫芦 (四时 类要) Lagenaria siceraria (Molina) Standi. (1930); Back, et Bakh. f. (1963); Hara (1966);Pham Hong. Ho (1970) ; Lauener (1972) ;" 图鉴 "(1975) * ; Keraudren in Aubrev. et Leroy (1975)* ; Hara et Sutton in Hara et al. (1979); 吴征镒 (1984); 秦岭 植物志 (1985)* ; 路 安民、 张志耘 (1986). Cucurbita lagenaria Linn. (1753) ; Lour. (1790); C. siceraria Molina (1782); C. leucentha Duch. ex Lam. (1786), nom. illeg. ; Lagenaria vulgaris Ser. (1825), in DC. (1828);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Cogn. in DC. (1881); Cogn. u. Harms in Engl. (1924); Craib (1931) ; L. leucantha Rusby (1896); Merr. (1917), (1935); Chakrav. ( 1959 ); Cucumis mairei Levi. ( 1916 ) ; L. vulgaris Ser. subsp. asiatica Kobyakova (1930). la. 葫芦 (原 变种) 图版 91, 1-6 苦瓠 (神农 本草经 ), 壶卢、 瓠瓜、 匏瓜 (本 草纲目 ), 蒲芦、 蒲子 (海 南植 物志) var. siceraria 一年 生攀援 藤本。 茎、 枝具纵 棱槽, 被 粘质长 柔毛, 后渐 脱落, 变近 无毛。 单叶互 生, 叶片 纸质, 卵 状心形 或肾状 心形, 长、 宽均为 10 — 40 厘米, 不 分裂或 3 — 5 裂, 先 
图版 91 6. 葫芦 Lagenaria siceraria (Molina) Standi, var. siceraria, 1. 花枝, 1. 花冠 展幵的 雄花, 3. 雌花, 4. 除去 花^ >雌^. '「; 花注及 柱头, 5. 果实, 6. 种子。 锡 麟绘) 
350  云南 植物志  端 钝圆或 急尖, 基部 心形, 弯缺阔 而深, 半圆 形或近 圆形, 凹入 1 一 1.5 厘米, 宽 2 — 6 厘 米, 边 缘具不 规则的 锯齿, 叶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 均被微 柔毛, 背面 及脉上 更密, 具 掌状脉 5 — 7 条, 背面 隆起; 叶柄长 10 — 30 厘米, 被 粘质长 柔毛, 顶端具 2 腺体; 卷 须上部 2 歧, 幼 时被微 柔毛, 后变 无毛。 雌雄 同株; 雄花: 单生, 花 梗较叶 柄长, 与花 萼、 花冠 均被微 柔毛; 花 萼筒漏 斗形, 长 2 — 3 厘米, 5 裂, 裂 片狭三 角形, 长约 5 毫米; 花冠 黄色, 5 深裂, 裂片 皱曲, 长 3 — 4 厘米, 宽 2 — 3 厘米, 先 端微凹 并具短 尖头, 具 5 脉; 雄蕊 3, 花丝 分离, 长 3 — 4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8 — 10 毫米, 药室 折曲; 雌花: 花 梗 略短于 叶柄; 花萼与 花冠同 雄花; 子房长 圆形, 中间常 缢缩, 密被 粘质长 柔毛, 柱头 3, 膨大, 2 裂。 果实 因栽培 而变异 很大, 通 常呈亚 铃形, 上部 小而下 部大, 幼时 被长柔 毛, 后变 无毛, 熟 时淡绿 黄色, 果皮木 质化, 坚硬; 种子 多数, 倒卵 形或三 角形, 长 7 — 20 毫米, 白色, 先端截 形或具 2 齿, 稀 圆形。 花期夏 季,, 果期 秋季。 云 南及全 国各地 栽培。 世界热 带和温 带地区 亦广泛 栽培。 果实 的木质 外壳可 作各种 容器; 果皮 及种子 入药, 有 利尿、 消肿和 散结之 功效, 用 于 水肿、 腹水、 颈淋巴 结结核 等症。 lb. 瓠子 (变种 ) (唐 本草) 长瓜 (本 草纲目 ), 扁蒲 (群 芳谱) var. hispida (Thunb. ) Hara (1948), (1952); "图鉴 (1975)*; 路 安民、 张志耘 (1986). Cucurbita hispida Thunb. (1783); Lagenaria vulgaris Ser. hispida (Thunb. )Nakai (1932); L. leucantha Rusby var. clavata Makino (1940)*; L. leucantha Rusby var. hispida (Thunb. ) Nakai (1942). 本变种 与原变 种的主 要区别 是子房 和果实 均为均 匀的圆 柱形, 果实长 60 — 80 厘米, 直或略 弯曲, 绿 白色, 果肉 白色。 云南 及全国 各地有 栽培, 尤 以长江 流域一 带广为 栽培。 果实嫩 时软而 多汁, 可作 蔬菜; 干 燥果皮 入药, 有 利水、 消肿之 功效; 种子治 哑瘴、 棒疮 跌打、 咽 喉肿疼 等症。 lc 小葫芦 (变种 ) , var. microcarpa (Naud. ) Hara (1948), (1952); "图 鉴" (1975)*; 路 安民、 张志 耘 (1986). Lagenaria microcarpa Naud. (1855) ; L. vulgaris Ser. var. microcarpa (Naud. ) Nakai (1942). 本 变种与 原变种 之主要 区别为 果实多 而小, 形似 萌芦, 但长仅 10 厘米 左右。 云南及 全国各 地均有 栽培。 果实 的木质 外壳可 作器具 和儿童 玩具。 Id. 匏瓜 (变种 ) var. depressa (Ser. ) Hara (1948), (1952); "图 鉴" (1975) * ; 路 安民、 张志耘 (1986). Lagenaria vulgaris Ser. 7. de pressa Ser. in DC. (1828) ; L. leucantha Rusby var. 
萌芦科  351  depressa (Ser. ) Makino (1940) * ; L. leucantha Rusby var. makinoi Nakai (1942). 本 变种与 原变种 的主要 区别为 果实扁 球形, 直径约 30 厘米。 云南 及西南 地区有 栽培。 果实之 木质外 壳可作 水瓢和 容器; 古 代和近 代许多 少数民 族也作 乐器, 为 "八 音" 的 一种, 西 南兄弟 民族用 作葫芦 笙或萌 芦丝, 音调 优美。 22. 括楼属 Trichosanthes L. 一年生 或缩根 性多年 生草质 藤本。 茎、 枝 攀援, 具纵 棱槽。 单叶 互生, 具柄, 叶片 不分裂 或掌状 3 — 7 (— 9) 裂, 稀为 3 — 5 小叶的 复叶; 卷须 2 — 5 歧, 稀单 1。 花 单性, 雌 雄异株 或雌雄 同株; 雄花 通常排 列为腋 生总状 花序, 有时与 1 单花 并生, 或为 单花腋 生; 通常具 苞片, 稀无; 花萼筒 筒状, 5 裂, 裂片常 全缘、 具齿或 条裂; 花冠 白色, 稀红 色, 5 裂, 裂片披 针形、 倒 卵形或 扇形, 先端具 流苏; 雄蕊 3, 着生 于花被 筒内, 花 丝短, 分离, 花药 外向, 靠合, 1 枚 1 室, 2 枚 2 室, 药室 对折, 药 隔狭, 不 伸长, 花粉粒 球形, 无刺, 具 3 槽, 3 — 4 孔; 雌花 单生, 稀 为总状 花序, 花被同 雄花; 子房 下位, 纺 锤形或 卵 球形, 1 室, 具 3 个侧膜 胎座, 花柱 纤细, 柱头 3, 全缘或 2 裂; 胚珠 多数, 水 平生或 半 下垂。 果 实肉质 不裂, 球形、 卵球 形或纺 锤形, 平滑 无毛, 稀被长 柔毛; 种子 多数, 褐 色, 1 室, 长 圆形、 椭 圆形或 卵形, 压扁, 或 3 室, 膨胀, 两侧 室空。 约 50 种, 分 布于东 南亚, 由此 向南经 马来西 亚至澳 大利亚 北部, 向北经 中国至 朝鲜、 日本。 我国有 34 种和 6 变种; 云南 26 种。 分种 检索表 1 (42) 种子 1 室, 卵形、 椭 圆形、 卵 状椭圆 形或长 圆形, 压扁或 膨胀; 叶 片无毛 或被长 柔毛, 但常 无密 而短的 茸毛。 2 (39) 多年 生草质 藤本, 通常具 块根; 花雌雄 异株, 苞 片大, 稀无; 花冠 白色或 红色, 经常在 3 厘 米 以上; 果实 球形、 椭 圆形或 卵状椭 圆形, 果瓤黄 色或墨 绿色; 种子表 面通常 平滑, 稀具雕 、二 :.• 纹.' : :'V'- ":S:i;,^%^;i; m> n 3 (24) 单叶 或趾状 复叶, 叶面 常具圆 糙点; 苞片 卵形、 长 圆形或 菱形, 常 内凹, 边 缘具锐 裂齿, 稀 为 牙齿; 花萼 裂片常 具齿, 稀 全缘, 花冠 白色或 红色, 果瓤 通常墨 绿色; 种子 长方形 或卵状 椭 圆形。 4 (21) 单叶; 苞 片阔卵 形或长 圆形, 内凹, 边 缘具锐 裂齿, 稀 全缘。 5 (14) 花 白色。 6 (7) 苞片 卵形, 全缘, 沿 中脉两 侧各具 1 行腺状 斑点; 叶片 通常五 角形, 5 浅 至中裂 1. 五 角括楼 T. quinquangulata 7 (6) 苞片卵 状兜形 或阔椭 圆形, 边 缘具锐 裂齿或 牙齿; 叶 片通常 3 - 5 浅至 深裂。 8 (9) 植物 体密被 黄褐色 柔毛; 苞 片阔椭 圆形, 边缘具 短齿; 叶片阔 卵形, 不 分裂或 中上部 具几个 大齿; 种 子大, 17 — 28X10— 17 毫米 2. 密 毛栝楼 T. villosa 9 (8) 植物 体无黄 褐色密 柔毛; 苞 片卵状 兜形, 边 缘具锐 裂片; 叶 片通常 3- -7 浅裂至 深裂; 种子较 
352 云南 植物志  小。 10 (11) 叶片 革质, 稀幼时 膜质, 通常 3 — 5 浅裂, 裂片三 角形; 苞片近 圆形, 径 4 厘米, 花萼 裂片狭 卵形, 边缘具 2 — 5 个长 锐裂片 3. 马干 铃栝楼 T. lepiniana 11 (10) 叶片 膜质或 纸质, 不分裂 或具不 规则的 2 — 3 浅裂至 中裂, 或 5 — 7 深裂, 裂片 卵状三 角形或 长 圆形; 苞片 卵状兜 形或阔 卵形, 径通 常小于 4 厘米, 花萼 裂片披 针形或 线形, 全缘或 具齿。 12 (13) 叶片圆 心形至 阔卵状 心形, 不分 裂或具 2 — 3 浅裂至 中裂,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近 叶基处 具深色 斑点; 苞 片卵状 兜形, 边缘具 参差不 齐的撕 裂片, 花萼 裂片披 针形, 全缘 或具齿 4. 裂 苞括楼 T. fissibracteata 13 (12) 叶片近 圆形, 掌状 5 — 7 深裂, 裂片长 圆形, 叶基 无深色 斑点; 苞片阔 卵形, 中 上部具 钻状锐 齿, 花 萼裂片 线形, 全缘 • S. 薄 叶栝楼 T. wallichiana 14 ( 5) 花红 色或粉 红色。 15 (16) 茎、 叶柄、 叶 面及叶 背沿脉 和卷须 均具圆 槌点; 叶 裂片倒 卵状长 圆形; 花 萼裂片 全缘; 种子 卵 圆形, 膨胀, 呈 松子状 6. 糙 点栝楼 T. dunniana 16 (15) 植物体 除叶面 具圆糙 点外, 余均无 糙点; 叶 片裂片 卵状长 圆形; 种子 卵状长 圆形, 压扁。 17 (20) 花 红色, 雄 花序总 梗较茎 粗壮; 叶 缘具短 尖头状 细齿。 18 (19) 种子长 圆状椭 圆形, 12X4 — 5 毫米, 棕 褐色, 两 面平滑 7. 红 花栝楼 T. rubriflos 19 (18) 种子 卵状长 圆形, 15X7 毫米, 灰 绿色, 两 面具粗 而突起 的雕纹 8. 皱 籽栝楼 T. rugatisemina 20 (17) 花粉 红色, 雄花序 总梗较 茎细; 叶 缘通常 具三角 状粗齿 9. 粉 花栝楼 T. subrosea 21 ( 4) 叶 为趾状 复叶, 具 3 — 5 小叶; 苞片 菱状披 针形, 中上 部具粗 齿或锐 裂齿。 22 (23) 小叶 片通常 长圆状 倒披针 形或披 针形, 9 一 12X2. 5 — 3. 5 厘米, 边 缘具细 锯齿, 小 叶柄长 2 — 5 (—11) 毫米; 苞片 10 — 15X8 毫米; 果 实球形 10. 趾 叶栝楼 T. pedata 23 (22) 小 叶片披 针形, 15 — 22X2 — 4 厘米, 全缘, 小叶近 无柄; 苞片 7 — 10X5 毫米; 果实 椭圆形 11. 木 基括楼 T. quinquefolia 24 ( 3) 单叶, 叶 面通常 平滑, 无圆 糙点; 苞片 菱形、 扇形或 卵形, 全 缘或具 粗齿, 决 不具锐 裂齿; 花 冠 白色; 果实及 果瓤橙 黄色; 种子 卵形、 卵状椭 圆形, 压扁。 25 (30) 叶片 革质, 叶 基圆形 微凹或 截形。 26 (27) 雄 花排列 成圆锥 花序; 苞片卵 圆形, 中 上部具 2 枚三角 状齿; 花 萼裂片 钻状长 渐尖; 种子近 圆形, 20X15 — 17 毫米, 边缘 具波状 圆齿, 两面 具皱纹 •: 12. 菝葜 叶栝楼 T. smilacifolia 27 (26) 雄 花排列 成总状 花序; 苞 片卵形 或近圆 形或长 圆形, 全缘 或具波 状齿; 花萼裂 片线形 或线状 披 针形; 种 子长方 体形或 卵形、 长 圆状椭 圆形, 边缘 无齿。 28 (29) 叶片阔 卵形, 不 分裂至 3 浅裂, 叶基 圆形, 微凹; 苞片 纸质, 卵形, 无柄; 花 萼裂片 线形, 7 一 9X1. 5 毫米; 种 子长方 体形, 10 — 12X5 — 6. 5 毫米 13. 卵 叶栝楼 T. ovata 29 (28) 叶 片狭卵 形至阔 卵形, 不 分裂或 3 浅裂至 深裂, 叶基 截形; 苞片 革质, 近圆 形或长 圆形, 具 柄; 花 萼裂片 线状披 针形, 长约 3 毫米; 种子椭 圆形或 卵形, 18 - 23X12 毫米 14. 截 叶栝楼 T. truncata 30 (25) 叶片 纸质, 叶基深 心形。 31 (34) 叶片 卵状或 长圆状 心形, 不 分裂。 32 (33) 植物体 密被长 柔毛; 苞片 线形, 15X2.5 毫米; 花萼裂 片倒披 针形, 18X 4 .5 毫米, 不 皱曲, 花冠裂 片近倒 心形, 12X5 毫米, 顶 端无长 渐尖, 而 具流苏 1S. 长 果栝楼 T. kerrii 33 (32) 植物体 无上述 毛被; 苞片阔 卵形, 25X20 毫米; 花 萼裂片 线状披 针形, 25X4 毫米, 皱曲, 花 
葫芦科  353  冠裂 片呈十 字形, 先端具 尾状长 渐尖, 两侧具 长流苏 16. 皱 萼栝楼 T. crispisepala 34 (31) 叶片 轮廓近 圆形或 阔心状 卵形, 通常 3 7 裂。 35 (36) 叶片坚 纸质, 阔心状 卵形, 3 — 5 深裂, 背面密 被白色 绢毛; 子房 密被白 色绢毛 17. 丝 毛括楼 T. sericeifoUa 36 (35) 叶片 纸质, 形状 多变, 通 常近圆 心形, 背面 及子房 无白色 绢毛。 37 (38) 叶 片阔卵 形至近 圆形, 3 — 7 深裂, 通常 5 深裂, 几达 基部, 裂片 披针形 或倒披 针形; 苞片较 小, 5 — 16X5 — 11 毫米; 花 萼裂片 线形; 种子棱 线距边 缘较远 18. 中华 栝楼 T. rosthornii 38 (37) 叶片近 圆形, 通常 3 — 5 (— 7) 浅至 中裂, 裂片菱 状倒卵 形或长 圆形, 且 常常再 分裂; 苞 片大, 15-25 (-30) X10 — 20 毫米; 花萼 裂片披 针形; 种 子棱线 近边缘 19. 栝楼 T. kirilowii 39 ( 2) 一年 生草质 藤本, 无 块根; 花雌雄 同株; 苞 片极小 或无; 花 萼裂片 细小, 花冠 白色, 裂片窄 狭, 径小于 3 厘米; 果实圆 柱形, 扭曲, 长达 1 米 W 上, 或 卵状椭 圆形, 果瓤 红色; 种子长 方状椭 圆形, 边 缘具浅 状齿, 两面具 皱纹。 40 (41) 苞片 钻状披 针形, 长约 3 毫米; 果实圆 柱形, 长 1 一 2 米, 通常 扭曲, 有种子 30 颗左右 20. 蛇瓜 T. anguina 41 (40) 苞 片无; 果实 卵状椭 圆形, 长 5. 5 丄 7. 5 厘米, 有种子 7 — 10 粒 , 21. 瓜 叶栝楼 T. cucumerina 42 ( 1) 种子 3 室, 横长圆 形或倒 卵状三 角形, 中 央室呈 凸起或 凹陷的 环带, 内含 种子, 两侧 室空, 表 面 通常具 乳突状 凸起; 叶 片通常 密被短 而直的 茸毛, 稀 无毛。 43 (44) 雄花 排列呈 伞房状 花序, 长约 2 厘米, 几乎无 总花梗 22. 短 序栝楼 T. baviensis 44 (43) 雄 花排列 成总状 花序, 长 10 厘米 以上, 总花 (序) 梗长 5 厘米 以上。 45 (46) 种子斜 方形, 侧室长 方形, 膨胀, 中央 室狭而 凹陷; 叶片近 革质, 狭卵形 或戟状 卵形, 不分 裂, 叶基 微凹或 戟形; 叶面 无毛, 背面 仅沿主 脉被毛 … 23. 方 籽栝楼 T. tetragonosperma 46 (45) 种子 横长圆 形或倒 卵状三 角形, 侧室 圆形、 圆锥形 或窄而 下延, 中央室 常宽而 凸起; 叶片纸 质, 形状 各式, 不 分裂或 3 — 5 中裂至 深裂, 叶基深 心形, 两面 均被短 而直的 茸毛, 47 (48) 种子倒 卵状三 角形, 两侧 室窄而 下延, 中央 室阔而 凸起, 使种 子呈杏 仁状; 果 实椭圆 形或卵 状椭 圆形, 9 一 12X7 — 8 厘米, 密被 白色长 柔毛; 叶片阔 心形, 不分 裂或具 2 — 3 个不 规则的 浅裂片 24. 杏 籽栝楼 T. trichocarpa 48 (47) 种子 横长圆 形或三 角形, 两 侧室圆 形或圆 锥形, 不 下延, 中 央室呈 环带状 凸起; 果实 卵形、 纺 缍形、 球 形或长 圆形, 无毛; 叶片 全缘或 3 — 7 浅裂至 深裂。 49 (50) 苞片及 花萼裂 片均为 线形, 长不及 6 毫米, 全缘, 反折; 种 子橫长 圆形, 宽过 于长, 两侧室 通常大 而圆形 25. 王瓜 T. cucumeroides 50 (49) 苞片 披针形 或倒披 针形, 16X5 — 6 毫米, 边缘 具三角 状齿; 花 萼裂片 三角状 卵形, 长 7 — 10 毫米, 伸展; 种子三 角形, 长、 宽近 相等, 两侧 室小, 圆 锥形; 26. 全 缘栝楼 T. ovigera 1. 五 角栝楼 ( "图鉴 ") 图版 92, 1-4 Trichosanthes quinquangulata A. Gray (1854) ; Cogn. in DC. (1881) ; Hayata (1911), (1912) ; Gagnep. in Lecte. (1921); Kitamura et Yoshida (1943); Kitamura (1944); 乐 崇熙、 诚静容 (1974)'; "图 鉴" (1975)、 Ju-ying Hsiao (1977); 吴征镒 (1984); 陈书坤 (1986)'. 
354  云南 植物志  Trichosanthes tricu pidata auct. non Lour. : Keraudren in Aubrev. et Leroy (1975), p. p. 攀援 草本。 茎光 滑无毛 或节上 有毛, 具浅色 斑点。 单叶 互生, 叶片 膜质, 五 角形或 宽 卵形, 长 13 — 22 厘米, 宽 12 — 20 厘米, 5 浅裂至 中裂, 裂 片阔三 角形或 卵状三 角形, 先 端尾状 渐尖, 基部 心形, 两 侧耳垂 重叠, 弯缺深 2 — 4 厘米, 边 缘具疏 离骨质 小齿, 叶 面深 绿色, 密具圆 糙点, 沿 脉被短 柔毛, 背面淡 绿色, 无毛, 具 乳突状 凸起, 基 出掌状 脉 5 条, 于叶面 微凹, 背面 隆起, 具白色 糙点, 细脉 网状; 叶柄长 5 — 11 厘米, 具纵条 纹 及淡色 糙点; 卷须 4 一 5 歧, 具纵 条紋, 无毛。 花雌雄 异株; 雄总状 花序稍 粗壮, 长 17 — 30 厘米, 具纵棱 及槽, 无毛, 上 部有花 8 — 10 朵; 花梗 短粗; 小苞片 卵形, 长 3. 5 — 4. 3 厘米, 宽约 2. 5 厘米, 先 端尾状 渐尖, 近 全缘, 基部宽 楔形, 无毛, 沿 主脉两 侧各具 1 排 深 色腺状 斑点; 花萼 筒狭漏 斗形, 长约 2 厘米, 顶 端径约 12 毫米, 裂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2 — 3 厘米, 宽 2 — 3 毫米, 先 端尾状 渐尖, 边缘具 2 — 3 枚 羽状尖 裂片; 花冠 白色, 裂片 倒 卵状三 角形, 长约 2 厘米, 顶端凹 入并突 然收缩 成一短 尖头, 具长 而细的 流苏; 雌花 未见。 果 球形, 径 5 — 7 厘米, 光滑 无毛, 熟时 红色, 先 端具长 2 — 3 毫米 的缘; 果柄长 2 — 3 厘米, 无毛, 具纵 棱槽; 种子 多数, 三角状 卵形, 长 10 — 12 毫米, 宽 4 一 5 毫米, 厚 约 2 毫米, 褐色; 种 脐端三 角形, 另端 渐狭, 有时稍 偏斜。 花期 7 — 10 月, 果期 10 — 12 月。 产 景洪、 勐腊, 生海拔 580 — 850 米 的山坡 林中或 路旁。 分布于 缅甸、 泰国、 中南半 岛 和马来 西亚。 本种主 要特征 是叶片 膜质, 五角 形或宽 卵形, 裂片三 角形, 先 端尾状 渐尖; 卷须 4 一 5 歧; 雄花 小苞片 卵形, 近 全缘, 沿中 脉两侧 具腺状 斑点; 花 萼裂片 线状披 针形, 长达 2 — 3 厘米, 边缘具 羽状尖 裂片; 种子 三角状 卵形。 以上特 征易与 分布于 贵州的 近似种 三尖栝 楼 (T. tricuspidata Lour. ) 区另 'J。 2- 密 毛括楼 (植 物分类 学报) Trichosanthes villosa Bl. (1825); ser. (1828); Miq. (1856); Cogn. in DC. (1881); Gagnep. in Lecte. (1921); Craib (1931); Back. &. Bakh. f. (1963); 乐 崇熙、 诚静容 (1974) * ; Keraudren in Aubrev. et Leroy (1975), p. p. excl. syn. T. kerrii Craib; 吴征镒 (1984); 陈书坤 (1986); H. Koyama (1986). 攀援 藤本, 长 4 一 5 米。 茎 粗壮, 多 分枝, 具纵 棱槽, 密被 褐色和 黄褐色 柔毛。 单叶 互生, 叶片 纸质, 阔 卵形, 长 11 一 18 厘米, 宽 11 一 17 厘米, 不分 裂或中 上部具 3 个大 齿, 齿三 角形, 先端 渐尖, 基部深 心形、 弯 缺三角 形或狭 圆形, 深 2 — 4 厘米, 边 缘稍波 状, 并具 细齿, 叶面 绿色, 密被黄 褐色短 柔毛, 背面淡 绿色, 密被 毡状长 柔毛, 沿脉更 密, 基出 掌状脉 5 — 7 条, 于叶面 凹陷, 背面 隆起, 细脉 网状; 叶柄 密被黄 褐色长 柔毛, 具纵棱 及槽, 长 10 — 12 厘米; 卷须 3 — 5 歧, 具纵 条纹, 被短 柔毛。 雌雄 异株; 雄总状 花序长 10 — 12 厘米, 总花梗 粗壮, 密被 黄褐色 柔毛, 中部 以上具 15 — 20 花; 小 苞片阔 椭 圆形, 长 3 — 5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端 渐尖, 边 缘具不 等大的 短齿, 两面密 被黄褐 色 柔毛; 花梗较 粗壮, 长 3. 5 (— 8) 厘米, 密被 黄褐色 柔毛; 萼筒长 2. 5 — 3 厘米, 顶端 径 8 — 12 毫米, 基部约 6 毫米, 及萼 齿两面 均密被 柔毛, 萼齿 线状披 针形, 直立, 长约 
图版 92 1一4. 五 角括楼 Trichosanthes quinquangulata A. Gray, 1. 雄 花枝, 2. 苞片, 3. 花萼, 4. 种子 正面观 及側 面观, 5-8. 马干 铃括楼 T. lepiniana (Naud. ) Gogn. , 5. 雄 花枝, 6. 苞片, 7. 花萼, 8. 种 子正面 观及侧 面观。 (张宝 福绘) 
356  云南 植物志  2 厘米, 基部宽 3 — 4 毫米, 先 端尾状 渐尖, 全缘; 花冠 白色, 5 裂, 裂片阔 圆形, 长约 1.5 厘米, 宽约 1.8 厘米, 先端 中央具 1 尖头, 两侧具 流苏, 外 面密被 柔毛; 雌花 单生, 花 梗长约 1.5 厘米, 密被长 柔毛; 花 萼筒圆 柱形, 长约 1.5 厘米, 直径约 7 毫米, 萼齿 同 雄花, 密被长 柔毛; 花冠 同雄花 相似; 子房长 圆状椭 圆形, 长约 1.5 厘米, 径约 1 厘 米, 密被长 柔毛。 果实近 球形, 径 8 — 13 厘米, 红 棕色; 种子 多数, 椭圆 形或倒 卵状三 角形, 长 1.7 — 2. 8 厘米, 宽 1 一 1.7 厘米, 灰 褐色, 顶端 平截, 另端 圆钝, 中央具 1 椭 圆 形带。 花期 12 月 至翌年 7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产 景洪、 勐腊 和屏边 等地, 生海拔 740 — 950 米 的丛林 或山坡 疏林荫 湿处; 分 布于广 西西 南部。 越南、 老挝、 马来 西亚、 印度尼 西亚和 菲律宾 也有。 3. 马干 铃括楼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92, 5-8 马干铃 (植物 分类学 报), 老鸦 甘令果 (思茅 ) Trichosanthes lepiniana (Naud. ) Cogn. in DC. (1881); Gagnep. in Lecte. (1921); Craib (1931); Kundu (1942); Chakr. (1959); Hara (1966); 乐 崇熙、 诚静 容 (1974)*; Keraudren in Aubrev. et Leroy (1975), pro syn. ; 吴征镒 (1984); 陈书 坤 (1986)*, Yueh et Zhang (1986). Involucraria lepiniana Naud. (1868). 草质 藤本。 茎 粗壮, 平滑, 多 分枝, 无毛或 节上被 柔毛。 单叶 互生, 叶片薄 纸质至 革质, 轮廓近 圆形, 长 9 一 17 (-20) 厘米, 宽近 于长, 3 — 5 浅裂至 中裂, 常 3 浅裂, 裂 片 叉开, 中 裂片阔 卵形、 三 角形或 卵状长 圆形, 先端急 尖或短 渐尖, 基部深 心形, 弯缺 深 2 — 3 厘米, 边缘 具钻状 细齿, 侧 生裂片 较小, 叶面深 绿色, 粗糙, 背面淡 绿色, 两面 仅沿主 脉和侧 脉被短 柔毛, 或 有时具 缘毛, 基出 掌状脉 3 — 5 条, 背面 隆起, 侧脉 弧曲, 细脉 网状; 叶柄长 4 一 7 厘米, 无毛, 具纵 条纹和 糙点; 卷须 3 歧,. 无毛。 花雌雄 异株; 雄总状 花序长 13 — 17 厘米, 总花梗 粗壮, 无毛, 花 梗长约 5 毫米; 小 苞片近 圆形, 径约 4 厘米, 内凹, 外 面被微 柔毛, 边缘具 长的锐 尖齿; 花萼 筒短被 柔毛, 长约 7 厘米, 自顶 端 向基部 渐狭, 顶 端径约 13 毫米, 裂片狭 卵形, 长 15 毫米, 宽约 4 毫米, 边缘具 3 — 5 锐 裂片; 花冠 白色, 裂片倒 卵形, 长 15 毫米, 宽近 于长, 边缘 具条状 流苏; 花药 柱圆柱 形, 长 10 毫米, 径 5 毫米, 花丝 极短; 雌花 单生, 花梗长 2. 5 — 3 厘米, 无毛, 具纵条 纹, 基部 具一长 15 毫米, 宽 10 毫 米的全 缘卵形 苞片; 花萼 筒长约 4 厘米, 裂片 和花冠 同 雄花; 子房 卵形, 长约 15 毫米, 径 10 毫米, 无毛。 果实卵 球形, 直径约 9 厘米, 平 滑 无毛, 熟时 红色; 种子 多数, 阔 卵形, 长约 15 毫米, 宽 8 — 10 毫米, 厚 3 毫米, 暗褐 色, 常 偏斜; 种脐端 平截, 另端 钝圆或 有时阔 楔形, 无 棱线。 花期 5 — 7 月, 果期 8 — .11 月。 产 景洪、 勐海、 屏边、 麻 栗坡、 富宁 等地, 生海拔 540 — 1 900 米 的山谷 常绿阔 叶林、 山坡 疏林、 灌 丛中; 分布于 西藏东 南部。 印度、 锡金 也有。 本 种与三 尖栝楼 (T. tricuspidata Lour. ) 和五 角栝楼 (T. quinquangulata A. Gray) 相似, 惟本种 的雄花 苞片近 圆形, 径约 4 厘米, 边 缘具锐 尖齿; 花萼 裂片狭 卵形, 长 15 毫米, 宽 4 毫米, 边缘具 3 — 5 枚长锐 裂片; 种子阔 卵形, 长 15 毫米, 宽 8 — 10 毫 米, 厚 3 毫米, 两面 平滑, 无 棱线, 种脐端 平截等 特征不 同于后 两种。 
葫芦科  357  根 入药, 治 糖尿病 口渴、 黄疸、 乳 腺炎、 疮毒; 果实 或果皮 治肺热 咳嗽、 咽喉 肿痛、 胸痛; 种 子可治 便秘。 4. 裂 苞栝楼 (中 国植 物志) 长方子 籽栝楼 (植 物分类 学报) Trichosanthes fissibracteata C. Y. Wu ex C. Y, Cheng et Yueh (1974)* ; 吴征镒 (1984); 陈书坤 (1986); Yueh et Zhang (1986)*. 攀援 草本。 茎 具纵棱 及槽, 光 滑无毛 或仅节 上被短 柔毛, 干时黑 褐色。 叶片 膜质至 薄 纸质, 圆 心形或 阔卵状 心形, 长 11 一 25 厘米, 宽 9. 5 — 20 厘米, 不分裂 或具不 规则的 2 — 3 浅至 中裂, 稀 5 中裂, 裂片阔 三角状 卵形, 稀 卵状椭 圆形, 先端 渐尖, 基部深 心形, 凹入 3 — 4 厘米, 边 缘近全 缘或具 疏离的 细齿, 并具小 缘毛, 叶面 绿色, 干时黑 褐色, 幼 时被短 硬毛, 后为小 糙点, 背面淡 绿色, 无毛, 具小 颗粒状 凸起, 近基 部直径 2 — 5 毫米、 干时 黑色的 圆盘状 腺体, 掌状脉 5 — 7 条, 细脉 网状; 叶柄长 6 — 10 厘米, 无毛; 卷须 2 — 3 歧, 无毛。 花雌雄 异株; 雄花, 总状 花序长 9 一 20 厘米, 无毛或 仅上部 被极短 绒毛, 顶 端具 2 — 5 花; 苞 片卵状 兜形, 长 2. 5 — 3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偶有宽 ; l 于长, 外面被 短 绒毛, 边 缘具不 规则之 撕裂, 裂片 线状披 针形, 参差 不齐, 长 1.5- 2 I'!' t; 花 萼筒长 约 3. 5 厘米, 被短 绒毛, 顶端 扩大, 径约 8 毫米, 基部径 2 毫米, 萼齿披 长约 1 厘 米, 宽 3 — 4 毫米, 全缘或 具齿; 花冠绿 白色; 雌花 未见。 果实近 球形, 绿色. 径约 6 厘 米, 具瘤状 突起; 种子长 方形, 长 11 一 15 毫米, 宽 5 — 6 毫米, 厚 3 — 4^ 术, 褐色, 种 脐端 平截或 钝圆, 另端 凹入, 边缘 平直。 花期 8 — 9 月, 果期 11 月。 产 屏边、 金平、 河口 等地, 生海拔 1 160 — 1 250 米的 山谷密 林中或 山坡灌 丛中。 模 式标 本采自 金平。 5. 薄 叶栝楼 (植 物分类 学报) 全缘萼 栝楼、 暗花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Trichosanthes wallichiana (Ser. ) Wight (1840), (1842); Cogn. in DC. (1881); Kundu (1942); Chakr. (1959); 乐 崇熙、 诚静容 (1980)*; 吴征镒 (1984); 陈书坤 (1986); yueh et Zhang (1986)*. Involucraria wallichiana Ser. (1825) ; Roem. (1846) ; Trichosanthes grandibracteata Kurz (1877) ; T. palmata Roxb. var. scotanthus C. B. Clarke in Hook. f. (1789) ; T. bracteata (Lam. ) Voigt var. scotanthus (C. B. Clarke) Hand. -Mazz. (1936) ; 吴 征溢 (1984) ; T. multiloba auct. non Miq. : C. B. Clarke, 1. c. 攀援 草本。 茎多 分枝, 具纵棱 及槽, 除节上 被短柔 毛外。 余 无毛。 单叶 互生, 叶片 膜 质或薄 纸质, 近 圆形, 径 18 — 20 厘米, 掌状 5 — 7 深裂, 裂片长 圆形, 先端 渐尖, 基 部 弯缺阔 心形, 凹入 2 — 3. 5 厘米, 宽 3 — 4 厘米, 边 缘具细 齿或波 状齿, 叶面深 绿色, 被 柔毛, 具圆 糙点, 背面淡 绿色, 无毛, 基出 掌状脉 5 — 7 条, 细脉 网状; 叶柄长 6 — 10 厘 米, 被短 柔毛; 卷须 2 — 3 歧, 被短 柔毛, 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雄花: 腋 生总状 花序长 10 — 20 (-30) 厘米, 被微 柔毛, 基部具 1 长 2 — 2. 5 厘米, 宽约 3 毫米 的全缘 带状苞 片. 顶 端具 6 — 15 花; 花梗短 粗或近 无梗; 小 苞片阔 卵形, 长 2 — 3 厘米, 被微 柔毛, 中 部以上 具钻状 锐裂; 花萼 筒长约 5 厘米, 由基部 向顶端 扩大, 顶 端径约 1 厘米, 被短 柔毛, 裂 
358  云南 植物志  片 线形, 全缘, 长约 15 毫米, 宽约' 4 毫米; 花冠 白色, 裂片倒 卵形, 长 3 — 4 厘米, 宽 约 2. 5 厘米, 顶端具 流苏; 花 药柱长 12 — 13 毫米, 径约 3 毫米, 花丝 极短; 雌花 未见。 果实 卵状球 形或长 圆形, 长 5 — 14 厘米, 径约 7 厘米, 桔 红色, 平滑 无毛, 顶端具 短喙; 种子椭 圆形, 长 15 — 18 毫米, 宽 8 — 12 毫米, 厚 4 一 7 毫米, 棕 褐色, 棱线不 明显。 花期 7 — 9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 福贡、 景东、 勐海、 文山 和屏边 等地, 生海拔 500 — 2 400 米的山 谷混交 林中; 分 布于 西藏。 印度、 尼泊尔 和不丹 亦有。 6. 糙 点括楼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93, 1-4 Trichosanthes dunniana Levi, in Fedde (1911), (1914), (1916); 陈书坤 (1986)*. Trichosanthes multiloba Miq. var. majuscula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 T. majuscula (C. B. Clarke) Kundu (1939), (1942); T. prazeri Kundu (1942); T. rubriflos f. macros perma C. Y. Cheng et Yueh (1974); T. tridentata C. Y. Cheng et Yueh (1980), p. p. , excl. fl. masc. et sem. ; T. rubriflos auct , non Thorel ex Cayla : 乐崇 熙、 诚静容 (1974) * , T. bracteath auct. non (Lam. ) Voigt : Lauener (1972). 攀援 草本, 长 3 — 4 米。 茎 具纵棱 及槽, 除 节上有 毛外, 余 无色, 但密 具椭圆 形鳞片 状 槌点。 单叶 互生, 叶片 纸质, 近 圆形, 径 10 — 15 厘米, 掌状 5 — 7 深裂, 叶面 绿色, 幼 时 密被短 硬毛, 后渐 脱落, 变为 白色圆 糙点, 沿主 脉被短 柔毛, 背面淡 绿色, 沿 主脉和 侧脉被 弯曲刚 毛和圆 糙点, 余 无色, 具 颗粒状 突起, 裂片倒 卵状长 圆形, 中间 裂片长 8 — 13 厘米, 宽 3 — 4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收缩, 边 缘具疏 细齿, 稀具浅 裂齿, 两侧 裂片较 小, 基部 心形, 弯缺深 1.5 — 2 厘米, 掌状脉 5 — 7 条, 细脉 网状; 叶 柄细, 长 4 一 5 厘米, 密被 鳞片状 圆点; 卷须 2 — 3 歧, 具 鳞片状 圆点。 花雌雄 异株; 雄花: 总 状花序 腋生, 长 8 — 10 厘米, 密被短 绒毛, 中 下部具 圆点, 中 上部具 5 — 10 花; 花梗 短粗; 苞片阔 卵形, 长 5 厘米, 宽 4 厘米, 深 褐色, 先 端具短 渐尖, 基部 渐狭, 边缘具 多数锐 裂齿, 背面具 大而 深色的 斑点, 被极 短的短 绒毛; 萼 筒狭漏 斗形, 长约 5 厘米, 密被极 短的短 柔毛, 顶 端宽 1.5 厘米, 萼 齿狭三 角形, 渐尖, 长约 1.5 厘米, 基 部宽约 4 毫米, 全缘; 花冠淡 红色, 裂片 5, 倒 卵形, 外面 密被短 绒毛, 边缘具 流苏; 雄蕊 3, 花 药柱圆 柱形, 长 11 毫 米, 径约 4 毫米, 花 丝短; 雌花 未见。 果实长 圆形, 长 8 厘米, 直径 6 厘米, 熟时 红色, 果肉 绿色, 顶 端具短 柱基, 无毛, 种子 多数; 种子 卵形, 灰 褐色, 臌胀, 长 12 毫米, 宽 8 毫米, 厚 3 — 4 毫米。 花期 7 — 9 月 , 果期 10 — 11 月 。 产 福贡、 腾冲、 漾濞、 大理、 宾川、 永仁、 楚雄、 禄丰、 凤庆、 临沧、 龙陵、 墨江、 景东 和广南 等地, 生海拔 920 — 1 900 米的 山谷密 林中或 山坡疏 林或灌 丛中, 多攀 援于灌 木上; 四川、 贵州、 广西 亦有。 果皮 入药, 有清热 化痰, 宽胸 利气, 消 痈肿之 功效; 治肺热 咳嗽, 痰喘, 胸隔 不舒, 痈乳 肿痛。 7. 红 花括楼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93, 5-8 Trichosanthes rubriflos Thorel ex Cayla (1908); Gagnep. in Lecte. (1921); Craib (1931); 乐 崇熙、 诚静容 (1974)* , p. p. ; Keraudren in Aubreev. et Leroy (1975); 吴 征镒 (1984); 陈书坤 (1986)*; Yueh et Zhang (1986)*. 
图版 93 1-4. 糙 点栝楼 Trichosanthes dunniana l>vl. , 1. 雄 花枝, 2. 苞片, 3. 叶背 面部分 放大, 示毛被 及圆植 点, 4. 种 f ; 5 — 8. 红 花括楼 T. rubnflos Thorel ex Cayla, 5. 雄 花枝, 6. 苞片, 7. 叶背 面部分 放大' 示 毛被' 8. 种子. (张宝 福绘) 
360  云南 植物志  Trichosanthes bracteata auct. non (Lam. ) Voigt : 乐 崇熙、 诚静容 (1974) ; 吴征溢 (1984)。 草 质攀援 藤本, 长 5 — 6 米。 茎 粗壮, 多 分枝, 具纵 棱槽和 柔毛。 单叶 互生, 叶片纸 质, 阔卵 形或近 圆形, 长、 宽近 相等, 为 7 — 20 厘米, 3 — 7 掌状 深裂, 裂片阔 卵形、 长 圆 形或披 针形, 中央 裂片长 12 — 16 厘米, 宽 4 一 6 厘米, 侧裂片 稍短, 先端 渐尖, 基部 阔 心形, 弯缺深 2 — 3 厘米, 宽 3 — 4 厘米, 全缘, 或具 细齿、 或具不 规则的 粗齿, 叶面 深 绿色, 被短 刚毛, 后渐 无毛, 而具圆 糙点, 背面淡 绿色, 被短 柔毛, 沿脉 更密, 基出 掌状脉 5 — 7 条, 侧脉 弧曲, 细脉 网状; 叶柄长 5 — 13 厘米, 具纵 棱槽, 被短 柔毛及 刚毛; 卷须 3 — 5 歧。 花雌雄 异株; 雄花组 成总状 花序, 长 10 — 25 厘米, 被微 柔毛, 中 部以上 有 (6 —) 11 一 14 花; 苞片阔 卵形或 倒卵状 菱形, 长 2. 5 — 4 厘米, 宽约 3 厘米, 深 红色, 被短 柔毛, 边缘具 锐裂之 长齿; 花梗 直立, 长约 1 厘米; 花 萼筒长 4 一 6 厘米, 红色, 顶 端 扩大, 直径 10 — 14 毫米, 被短 柔毛, 裂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12 — 16 毫米, 宽 3 — 5 毫米, 先端 渐尖, 全缘 或略具 细齿; 花冠粉 红色至 红色, 裂片倒 卵形, 长 13 — 16 毫米, 宽 7 — 11 毫米, 边缘具 流苏; 花药 柱长约 11 毫米, 径约 4 毫米, 花 丝短; 雌花 单生, 花 梗长约 2 厘米, 密被 柔毛; 萼筒 筒状, 长约 3 厘米, 裂片和 花冠同 雄花; 子房 卵形, 长约 2 厘米, 径约 1 厘米, 无毛。 果实阔 卵形或 球形, 长 7 — 9. 5 厘米, 径 5. 5 — 8 厘米, 熟时 红色, 平 滑 无毛, 顶端具 短喙; 果柄 粗壮, 长约 3 厘米, 具纵棱 及沟, 被短 柔毛; 种子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12 毫米, 宽 4 一 5 毫米, 厚约 3 毫米, 黄 褐色; 种脐 渐狭, 另端 平截, 无 棱线。 花期 5 — 11 月, 果期 8 — 12 月。 产 盈江、 瑞丽、 潞西、 沧源、 耿马、 双江、 临沧、 景东、 新平、 思茅、 景洪、 勐海、 勐腊、 红河、 金平、 屏边、 西畴 和富宁 等地, 生海拔 (150 —) 400-1 5 化 米 的山谷 密林、 山坡疏 林及灌 丛中; 分布于 广东、 广西、 贵州和 西藏。 印度东 北部、 缅甸、 泰国、 中南 半岛、 印度 尼西亚 (爪哇 ) 亦有。 8. 皱 籽栝楼 (植 物分类 学报) Trichosanthes rugatisemina C. Y. Cheng et Yueh (1974)* ; 吴征镒 (1984); 陈书 坤 (1986). 攀援 藤本。 茎、 叶柄、 卷 须和花 序梗均 密被黄 褐色长 柔毛。 单叶 互生, 叶片 纸质, 近 圆形, 长 10 — 15 厘米, 宽近 于长, 3 — 5 中裂, 裂片卵 形或倒 卵状椭 圆形, 侧生者 较小, 先端 渐尖, 基部 心形, 边缘 具三角 状齿, 叶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均 密被短 柔毛, 无 糙点, 基出 掌状脉 5 — 7 条, 侧脉 弧曲, 细脉 网状; 叶柄长 3. 5 — 5. 5 厘米; 卷须紫 红色, 3 歧。 花雌雄 异株; 雄 花排列 为总状 花序, 花序长 3 — 6 厘米, 顶 端着生 3 — 5 花, 基部具 1 带状 苞片, 密被红 褐色短 柔毛; 小苞 片卵状 兜形, 长 2. 5 — 3. 5 厘米, 宽 2 — 3 厘米, 先 端 渐尖, 边缘 具锐尖 裂齿, 外 面被短 柔毛; 花 梗长约 1 厘米, 花萼 筒长约 2. 5 厘米, 顶 端径约 8 毫米, 裂片 卵形, 长约 15 毫米, 边缘 具齿; 花冠 红花, 裂片三 角状倒 卵形, 具 流苏; 雌花 单生, 花梗长 1 厘米, 基部具 1 密 被红褐 色柔毛 的带状 苞片; 花萼筒 筒状, 长 3 厘米, 径 5 毫米, 裂片 线形, 被短 柔毛; 子房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1.5 厘米, 径 5 毫米, 疏被短 柔毛。 果实 卵形, 长 8 — 9. 5 厘米, 径 5 — 6 厘米, 橙 黄色, 先端 稍狭; 果柄长 2 厘 米; 种子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宽 7 毫米, 厚 3 毫米, 灰 绿色, 两 端平截 微凹, 两 
萌芦科  361  面 具粗而 突起的 雕纹。 产 潞西、 红河 等地, 生中海 拔的灌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红河。 9. 粉 花括楼 (植 物分类 学报) Trichosanthes subrosea C. Y. Cheng et Yueh (1980)*; 吴征镒 (1984); 陈书坤 (1986). 攀援 藤本。 茎具纵 棱槽, 无毛。 单叶 互生, 叶片薄 纸质, 干后 微皱, 五角状 心形或 近 圆形, 长、 宽近 相等, 为 11 一 15 厘米, 5 — 7 浅裂至 中裂, 中裂 片三角 形或近 菱形, 长 5 — 8 厘米, 先 端具长 突尖, 基部 弯缺近 方形, 凹入 2 — 3 厘米, 边缘 具波状 三角形 粗齿, 叶面深 绿色, 被短 刚毛, 后有 糙点, 背面淡 绿色, 无毛; 基出 掌状脉 5 — 7 条, 于 叶面密 被短 柔毛, 背面 无毛, 细脉 网状; 叶柄 无毛, 长 4 一 6. 5 (— 8) 厘米; 卷须 3 歧, 无毛。 花雌雄 异株; 雄花 单生, 或与总 状花序 并生, 单花 先开, 基部具 1 兜 状卵形 总苞, 总苞 长 2. 5 — 3 厘米, 先 端钝, 近 全缘, 无毛; 单花花 梗长约 8 厘米, 具纵 条纹, 无毛; 花萼 筒狭漏 斗形, 长约 5 厘米, 顶 端径约 8 毫米, 无毛, 萼 齿狭披 针形, 长 1.5 — 2 厘米, 基 部宽约 3 毫米, 全缘; 花冠粉 红色, 直径约 5 厘米, 裂片 扇形, 长约 2 厘米, 宽约 3 厘 米, 外面 被腺体 状毛, 先端 具齿状 流苏, 长 2 — 4 毫米; 雌花 未见。 果近 球形, 长 7 — 9 厘 米, 径 5 — 7. 5 厘米, 橙 红色, 无毛; 果梗 稍粗, 长 2 — 2. 5 厘米; 种子长 方形; 种脐端 钝三 角形, 另一端 平截。 花期 7 — 8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文山、 镇康; 生海拔 1 900 米 的混交 林中; 广 西南部 亦有。 模式标 本采自 镇康。 10. 趾 叶栝楼 (海 南植 物志) Trichosanthes pedata Merr. et Chun (1934) ; Hand. - Mazz. (1936), descr. ampl. ; 陈 焕镛等 (1956) ; 海南 植物志 (1964) ; 乐 崇熙、 诚静容 (1974) * ; Keraudren in Aubrev. et Leroy (1975); "图 鉴" (1975)*; 吴征镒 (1984); 陈书坤 (1986). Trichosanthes pedata Merr. et Chun var. yunnanensis C. Y. Cheng et Yueh (1974)* ; C. Y. Cheng et Y. L. Zhang (1986)*. 草 质攀援 藤本。 茎无毛 或仅节 上被短 柔毛。 指状 复叶, 具 3 — 5 小叶; 叶柄长 2. 5 — 6 厘米, 无毛; 小 叶片膜 质或近 纸质, 中央小 叶常为 披针形 或长圆 状倒披 针形, 长 9 一 12 厘米, 宽 2. 5 — 3. 5 厘米, 两端 渐尖, 边缘 具疏离 细齿, 外侧两 片近菱 形或不 等侧的 卵形, 叶面幼 时被短 硬毛, 后变为 白色圆 糙点, 背面淡 绿色, 无毛, 具 颗粒状 突起, 主 脉和侧 脉 在叶面 微凹, 密被短 柔毛, 背面 凸起, 具 白色圆 糙点, 细脉 网状; 小 叶柄长 2 — 5 (- 11) 毫米, 上 面被短 柔毛; 卷 须长而 细弱, 2 歧。 雄花组 成总状 花序, 花序长 14 一 19 厘 米, 被 褐色短 柔毛, 中部 以上具 8 — 20 花; 苞片 倒卵形 或菱状 卵形, 长 10 — 15 毫米, 宽 约 8 毫米, 被短 柔毛, 先端 渐尖, 基部 渐狭, 中部以 上澌裂 或具不 规则的 锐齿; 花萼筒 狭漏 斗形, 长 2 — 4 厘米, 上部径 7 — 10 毫米, 裂片披 针形, 长 7 — 10 毫米, 宽 2 — 3. 5 毫 米, 先端 渐尖, 全 缘或具 裂齿; 花冠 白色, 裂片倒 卵形, 长 10 — 15 毫米, 宽 8 — 12 毫米, 先端具 流苏; 花 药柱长 7 毫米, 宽 4 毫米, 药隔 有毛; 雌花 单生, 萼筒圆 柱形, 长约 3 毫 米, 径约 5 毫米, 萼 裂片和 花冠同 雄花; 子房 卵形, 长 1.5 厘米, 径 8 毫米, 无毛。 果 实 球形, 径 5 — 6 厘米, 橙 黄色, 光滑 无毛; 果柄长 1 (一 3) 厘米; 种子 卵形, 臌胀; 灰 褐色, 长 10 — 12 毫米, 宽约 8 毫米, 顶端 圆形; 种脐 压扁, 三 角形, 无 边棱及 棱线。 
362  云南 植物志  花期 6 — 8 月 , 果期 7 — 12 月 。 产 屏边, 生海拔 920 米 的山谷 疏林、 灌 丛中; 分布 于江西 (寻乌 )、 湖南 (江永 )、 广 西和 广东。 越南 亦有。 本种 之块根 或全草 入药, 有清凉 散毒之 功效, 治 疮疖、 蛇 咬伤。 11. 木 基括楼 (植 物分类 学报) Trichosanthes quinquefolia C. Y. Wu ex C. Y. Cheng et Yueh (1980)* ; 吴征溢 (1984); 陈书坤 (1986). 草质 藤本。 茎 除节上 被短柔 毛外, 余 无毛, 具纵 条纹。 趾状 复叶, 具 3 — 5 小叶; 叶 柄具纵 条纹, 长 3 — 4 厘米, 被短 柔毛; 小 叶片膜 质或薄 纸质, 披 针形, 长 15 — 22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端 渐尖, 全缘, 中央小 叶基部 楔形, 侧 生小叶 基部不 等侧, 外侧 截形, 有时具 1 一 2 个三角 状齿, 叶面 绿色, 幼 时被短 硬毛, 后脱 落为圆 糙点, 沿 脉被短 柔毛, 背面淡 绿色, 光滑 无毛, 掌状脉 3 — 5 条, 侧 脉弧曲 上升, 于 边缘处 网结, 细脉 网状; 近 无柄; 卷须 2 歧。 花雌雄 异株; 雄花: 总状 花序长 11 一 26 厘米, 总花 梗被短 柔毛, 上部 有 5 — 15 花; 苞片 菱形, 长 7 — 10 毫米, 宽 5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具 钝齿, 被短 柔毛, 外 面具 3 — 5 个圆形 凹斑; 花梗 极短; 花萼 筒狭漏 斗形, 长约 3 厘米, 径约 7 毫米, 密被短 柔毛, 萼齿 线状披 针形, 长 (3 —) 5 — 8 毫米, 宽约 3 毫米, 先端 渐尖, 两面 密被短 柔毛, 全缘; 花冠缘 白色, 流苏 较短; 雌花 未见。 果椭 圆形, 长约 6 厘米, 径约 4 厘米, 暗绿 色, 平滑, 顶端 具圆锥 状喙; 种子 卵状椭 圆形, 灰 褐色, 长 12 — 15 毫米, 直径 8 — 10 毫 米, 臌胀似 松子; 种 脐端稍 压扁, 另端 圆形, 无 边棱。 花期 8 — 9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 景洪, 生海拔 900 — 1 400 米 的阔叶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景洪小 勐养。 12. 菝葜 叶括楼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94, 1-6 Trichosanthes smilacifolia C. Y. Wu ex Yueh et C. Y. Cheng (1980)*; 吴征镒 (1984); 陈书坤 (1986)*. 攀援 草本。 茎 无毛。 叶片薄 革质, 卵形, 不 分裂, 长 9 一 13 厘米, 宽 7 — 9 厘米, 先 端长 渐尖, 基部 圆形, 微凹, 边缘 反卷, 具疏 尖齿, 叶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 面均无 毛, 基出脉 3 — 5 条, 纤细, 于叶面 微凹, 背面 隆起, 细脉 网状, 明显; 叶柄 无毛, 长 2 — 3 厘米。 花雌雄 异株; 雄花: 圆锥 花序长 8 — 15 厘米, 花序轴 及其分 枝被微 柔毛; 花梗长 约 5 毫米, 密被短 柔毛; 小 苞片卵 圆形, 长 1 厘米, 宽约 8 毫米, 先端 渐尖, 中 部以上 具 2 枚三角 状齿, 具基出 3 脉, 背面沿 脉被短 柔毛; 花萼筒 由基部 向顶端 扩大, 长约 2 厘 米, 顶 端径约 5 毫米, 密被短 柔毛, 萼齿 钻状长 渐尖, 长约 7 毫米, 基 部宽约 3 毫米, 反 折; 花冠 黄色, 裂片倒 卵形, 长约 12 毫米, 宽约 8 毫米, 外面 密被短 茸毛, 具长达 16 毫 米 的丝状 流苏; 雄蕊 3 枚, 花 药柱长 6 毫米, 径约 2. 5 毫米, 药隔 延长, 花 丝短, 分离; 雌花 单生, 未见。 果实 球形, 径约 7 厘米, 橙 黄色; 光滑 无毛, 基部 钝圆, 顶端 圆形, 具 短喙; 果 柄细, 长 2. 5 — 3 厘米; 种子 褐色, 三角状 卵形, 压扁, 长 2 厘米, 宽 I 5 — I 7 毫 米, 厚约 4 毫米; 种脐端 钝圆, 另 一端略 平截, 边 缘具波 状齿, 中 央具长 椭圆形 的隆起 带, 两面均 有较密 皱纹。 花期 秋季, 果期 11 一 12 月。 产麻 栗坡、 富宁 和勐海 (南糯 山), 生海拔 1 200 — 1 500 米的常 绿阔叶 林中。 模式标 本 采自麻 栗坡。 
图版 94 1— 5. '菝葜 叶括楼 Trichosanthes smilacifolia C. Y. Wu ex Yueh et C. Y. Cheng. 1. 雄 花枝, 2. 雄花. 3. 雉蕊' 4. 花萼 裂片, 5. 种子, 6. 花序 轴部分 放大; 7- -10. 卵 叶栝楼 T. ovata Cogn. , 7. 叶, 8. 雄 花序. ^花 《' 9. ^ 实, 10. 种子 (肖 溶绘) 
364  云南 植物志  13. 卵 叶括楼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94, 7-10 Trichosanthes ovata Cogn. in DC. (1881); Kundu (1942); Chakr. (1946), (1959); 乐 崇熙、 诚静容 (1974)、 吴征镒 (1984); 陈书坤 (1986). 草 质攀援 藤本。 茎 粗壮, 具纵 棱沟, 被微 柔毛或 无毛。 叶片 革质, 阔 卵形, 长 11 一 15 (-20) 厘米, 宽 8. 5 — 12 厘米, 不 分裂或 3 中裂, 先端短 渐尖, 基部 近圆形 或浅心 形, 边 缘具稀 疏的短 尖头状 细齿, 若 分裂, 中裂片 卵形, 侧 裂片近 三角状 卵形, 较中裂 片 短小, 叶面 绿色, 无毛, 具 乳突状 细点, 背面淡 绿色, 无毛或 沿脉被 柔毛, 基出 3 脉, 于叶面 凸起, 侧 脉弧曲 上升, 于边缘 网结, 细脉 网状, 背面 凸起, 明显; 叶柄 粗壮, 长 3 — 4 厘米, 无毛。 花雌雄 异株; 雄花: 总状 花序长 10 — 15 厘米, 无毛, 顶端生 6 — 10 花; 花 梗细, 长 1 一 2 毫米, 被短 柔毛; 苞片 卵形, 长 12 — 15 毫米, 宽 8 — 10 毫米, 先端急 尖, 全 缘或略 波状, 具 3 脉, 无柄; 花萼筒 向顶端 扩大, 被短 柔毛; 裂片 线形, 长 7 — 9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开展或 反折; 花冠外 面被短 柔毛; 雌花 未见。 果 实卵状 球形, 长 约 8 厘米, 先端具 短喙, 无毛; 果梗 粗壮, 具纵 条纹, 长约 2. 5 厘米; 种子 近长方 体形, 长 10 — 12 毫米, 宽 5 — 6. 5 毫米, 厚 1.5 毫米, 棕 褐色; 种 脐端半 圆形, 另一端 平截而 凹陷。 果期 8 月。 产 景洪, 生海拔 980 米的密 林中。 分布于 锡金、 印度。 本种是 Cogniaux 在 1881 年 以产自 锡金 的雄株 为基础 建立的 , 没有雌 花和果 的描述 , 后人 Kundu (1942) 和 Chakravarty (1959) 对 该种的 记载, 也无雌 花和果 实及种 子的描 述, 诚 静容、 乐崇熙 先生在 1974 年对 本种种 子作了 记载, 并拍了 照片, 种子 为宽椭 圆形, 但 笔者在 核查拍 照的同 号标本 (王 启无 77693, 存中国 科学院 植物研 究所标 本室) 时, 发 现种 了为长 圆形, 种脐端 钝圆, 另一端 平截而 凹入, 不 同于诚 静容、 乐崇 熙先生 所拍的 照片, 故有关 种子的 问题, 尚 需进一 步调查 研究。 14. 截 叶栝楼 (中 国植 物志) 大 子栝楼 (植 物分类 学报) Trichosanthes truncata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Cogn. in DC. (1881); Kundu (1942); Chakr. (1946), (1959); 乐 崇熙、 诚静容 (1974)*; 陈书坤 (1986). Trichosanthes khasiana auct. non Kundu : 乐 崇熙、 诚静容 (1974); 吴征溢 (1984). 草 质攀援 藤本。 块根 肥大, 纺缍 形或长 条形, 径 6 — 10 厘米, 富含 淀粉; 茎 具纵棱 槽, 有淡 黄褐色 皮孔, 无毛或 仅节上 有毛。 单叶 互生, 叶片 革质, 卵形、 狭 卵形、 宽卵 形, 不 分裂或 3 浅裂至 深裂, 长 7 — 12 厘米, 宽 5 — 9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截形, 若分 裂, 裂片卵 形或卵 状披针 形或三 角形, 边缘 具波状 齿或疏 离的短 尖头状 细齿, 叶 面深绿 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 无毛, 稍 粗糙, 基出 掌状脉 3 — 5 条, 细脉网 状—, 两 面凸起 T 叶柄 长 3 — 4 (一 6) 厘米, 具纵 棱槽; 卷须 2 — 3 歧。 花雌雄 异株; 雄花: 总状 花序长 7 — 20 (-25) 厘米, 具纵 棱槽, 顶 端被微 柔毛, 中部 以上有 15 — 20 花; 花 梗长约 3 毫米, 被 微 柔毛; 苞片 革质, 近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2 — 3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圆形, 具 突尖, 全缘或 具波状 圆齿, 基部 渐狭, 无毛, 具 3 — 5 脉; 花萼 筒狭漏 斗形, 长约 2. 5 厘米, 顶 端径约 1 厘米, 疏被微 柔毛, 裂片 线状披 针形, 长约 3 毫米, 先端长 渐尖, 全缘; 花冠 白色, 外 
葫芦科  365  面被短 柔毛, 裂片 扇形, 长约 2.5 厘米, 宽约 1.8 厘米, 先端 具长达 10 毫米的 流苏; 花 药柱圆 柱形, 长' 6 毫米, 径 4 毫米, 花丝长 3 毫米, 分离; 雌花 单生, 花梗长 2 — 4 厘米, 被短 柔毛; 萼筒圆 筒状, 长约 1.5 厘米, 被短 柔毛, 裂片 较雄花 的短, 花冠同 雄花; 子 房椭 圆形, 长 2 厘米, 径约 8 毫米, 被 棕色短 柔毛。 果实椭 圆形, 长 12 — 18 厘米, 径 5 — 10 厘米, 光滑, 橙 黄色; 果梗长 4 一 5 厘米; 种子 多数, 卵 形或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18 — 23 毫米, 宽约 12 毫米, 厚 4 一 6 毫米, 浅棕 色或黄 褐色; 种脐 端钝或 偏斜, 偶尔 微凹, 另 端 钝圆, 沿 边缘具 棱线。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7 — 8 月。 产 景洪、 勐腊, 生海拔 700 — 1 600 米的 山地密 林中或 山坡灌 丛中; 分布于 广西、 广 东。 印度和 孟加拉 亦有。 15. 长 果括楼 图版 95, 1-4 Trichosanthes kerrii Craib (1914), (1931); Gagnep. in Lecte. (1921); 乐 崇熙、 诚 静容 (1974)'; 吴征镒 (1984); 陈书坤 (1986)'. Trichosanthes tomentosa Chakr. (1952), (1959) * ; T. villosa auct. non Bl. : Kerau- dren in Aubrev. et Leroy (1975) , p. p. . 草 质攀援 藤本。 茎 粗壮, 密被 褐色长 柔毛, 后渐 脱落。 单叶 互生, 叶片 纸质, 卵状 心形, 不 分裂, 长 10 — 20 厘米, 宽 10 — 17 厘米, 先 端渐尖 或尾状 渐尖, 基部 心形, 弯 缺 开阔, 凹入 1 一 2 厘米, 呈钝三 角形, 边缘 疏生短 尖头状 细齿, 或 波状, 叶面 绿色, 背 面淡 绿色, 两面 密被长 柔毛, 背面 尤甚, 基出 掌状脉 5 条, 侧脉 4 一 5 对, 细脉 横生; 叶 柄 密被黄 褐色长 柔毛, 长 5 — 9 厘米; 卷须 2 — 3 歧, 被 褐色长 柔毛。 花雌雄 异株; 雄花: 总状 花序长 2. 5 厘米, 花 梗长约 8 毫米, 均 密被红 褐色长 柔毛; 苞片 线形, 长 1.5 厘米, 宽约 2. 5 毫米; 花萼 筒近圆 柱形, 长 2 — 3. 5 厘米, 径约 8 毫米, 裂 片倒披 针形, 长约 18 毫米, 宽 4. 5 毫米, 具 3 脉, 先端 渐尖, 密 被褐色 柔毛; 花冠白 色或淡 黄色, 裂 片近倒 卵形, 长约 12 毫米, 宽约 5 毫米, 外面被 红棕色 柔毛, 流 苏长约 3 毫米; 雌花 单生, 花 梗长 2. 5 — 3. 5 厘米, 粗壮, 密被 红棕色 柔毛; 花 萼筒圆 筒形, 长约 1 厘米, 密被 红棕色 长 柔毛, 裂片三 角形, 长约 1 厘米, 先端 渐尖, 花冠似 雄花; 子房长 圆形, 长 1.5 — 2 厘 米, 径约 1 厘米, 密被长 柔毛。 果 实长圆 形或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8 — 10 厘米, 径 4. 5-6.5 厘米, 幼时 具白色 条纹, 密被长 柔毛, 熟时橙 黄色, 仅顶端 和基部 残留长 柔毛; 果梗长 2. 5 — 5. 5 厘米, 粗壮, 密被 褐色长 柔毛; 种子近 卵形, 压扁, 长 10 — 13 毫米, 宽 7 — 8 毫米, 厚 i—Ls 毫米, 暗 褐色; 种脐 端钝, 另端圆 形或近 平截, 边缘具 波状粗 圆齿, 中 央具 1 隆起 窄带。 花期 4 一 6 月, 果期 6 — 10 月。 产 景洪、 勐腊、 屏边、 金平、 西畴、 富宁 等地, 生海拔 700 — 1 500 米 的山谷 密林或 山坡 疏林潮 湿处; 分布 于广西 西南部 (龙州 )。 印度 和泰国 亦有。 本 种与密 毛栝楼 (T. villosa Bl. ) 相似, 但后 者叶片 中上部 通常具 3 个 大齿状 裂片, 苞 片阔椭 圆形, 长 3 — 5 厘米, 宽 2 — 4 厘米, 边缘 具大小 不等的 短齿; 果实近 球形, 直 径 8 — 13 厘米; 种 子大, 17 — 18X10 — 17 毫米, 边缘 无波状 粗圆齿 等特征 不同于 本种。 果实在 广西民 间用于 治咳、 治癣。 16. 皱 萼栝楼 (植物 研究) Trichosanthes crispisepala C. Y. Wu ex S. K. Chen (1985)' ; 陈书坤 (1986). 
m 版 95 1—4. 长果 栝楼圃 Trichosanthes kerriiCraib, 1. 雌 花枝, 2. 叶背 曲' 部分 放人, 示 毛被, 3. 果实, 4. 种子, 5—8. 丝 毛栝楼 T. sericefolia C. Y. Cheng et Yueh, 5. 雌花枝 一段, 6. 雌花 纵剖, 7. 雄蕊, 8. 叶背 面部分 放大, 示 毛被。 (肖 溶绘) 
葫芦科  367  攀援 草本。 茎 无毛, 具浅色 皮孔。 单叶 互生, 叶片坚 纸质, 卵形, 不 分裂, 长 9 一 12. 5 厘米, 宽 6 — 8. 5 厘米, 先端 尾状长 渐尖, 基部 截形, 微凹, 边缘具 浅波状 细齿, 叶面绿 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 无毛, 基出 掌状脉 5 条, 于叶面 微凹, 背面 隆起, 细脉 网状, 两 面 凸起; 叶 柄细而 无毛, 长 4 一 6 厘米; 卷须 2 歧。 花雌雄 异株; 雄花: 或 为腋生 总状花 序, 长 15 厘米, 无毛, 顶端有 3 — 5 花, 或 上部为 单花, 花梗长 7 厘米; 苞片阔 卵形, 长 约 2. 5 厘米, 宽约 2 厘米, 先端 渐尖, 全缘; 花 萼筒长 圆形, 长约 1 厘米, 径约 7 毫米, 外面被 褐色短 柔毛, 裂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渐尖, 长约 2. 5 厘米, 基 部宽约 4 毫米, 皱曲, 全缘, 无毛; 花冠 白色, 裂片 轮廓十 字形, 长、 宽均约 2 厘米, 先 端尾状 渐尖, 两侧具 长 流苏, 外 面密被 褐色短 柔毛; 雄蕊 3 枚, 分离, 1 枚 1 室, 2 枚 2 室, 药隔 有毛, 花药 长约 5 毫米, 无毛; 雌 花及果 未见。 花期 4 月。 产 富宁, 生海拔 1 000 米的 石灰山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富宁。 17. 丝 毛栝楼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95, 5-8 Trichosanthes sericeifolia C. Y. Cheng et Yueh (1980)* ; 陈书坤 (1986)*. 攀援 藤本。 茎 具纵棱 及槽, 疏被 绢毛。 叶片坚 纸质, 轮廓 阔卵状 心形, 长 8 — 17 厘 米, 宽 8 — 10 厘米, 3 — 5 深裂, 中裂 片狭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基部 收缩, 边 缘具 细齿, 侧 生裂片 较短, 最外一 对裂片 短小, 且 外侧具 齿状小 裂片, 基 部阔三 角状心 形, 弯缺深 2 厘米, 宽 3 厘米, 叶面深 绿色, 极疏被 絹毛, 沿主脉 较密, 背面淡 绿色, 密 被伏卧 状白色 絹毛, 基出 掌状脉 3 — 5 条; 叶柄长 3. 5 — 7 厘米, 被白色 绢毛; 卷须 纤细, 2 歧, 偶 3 歧, 疏被 絹毛。 花雌雄 异株; 雄花 单生, 花 梗及花 蕾均密 被白色 絹毛, 花未开 放。 雌花 单生, 花 梗及花 萼均密 被白色 绢毛, 花梗长 1.5 — 2. 5 厘米, 花萼筒 筒状, 长约 1 厘米, 径约 4 毫米, 裂片 线状披 针形, 长约 5 毫米, 基 部宽约 2 毫米, 全缘; 花冠 白色, 裂片 倒卵状 扇形, 长 1 厘米, 外面 密被短 茸毛, 先端具 细条状 流苏, 子房椭 圆形, 长 1.5 厘米, 径约 7 毫米, 密 被白色 绢毛。 果 未见。 花期 4 一 6 月。 产文山 老君山 , 生海拔 1 500 米 的山坡 灌丛中 或沟边 草丛中 ; 分 布于贵 州西南 部和广 西 西部。 本 种与长 果栝楼 (T. kerrii Craib) 的区 别是: 后者 的叶片 全缘不 分裂, 或仅 具三角 状齿, 花萼裂 片倒披 针形, 长 18 毫米, 宽 4. 5 毫米。 18. 中 华括楼 ( "图鉴 ") 双 边栝楼 (植 物分类 学报) 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 (1901); "图 鉴,, (1975)*; 陈书坤 (1986). Trichosanthes uni flora Hao (1938); 乐 崇熙、 诚静容 (1974)*; 吴征镒 (1984); 7\ crenulata C. Y. Cheng et Yueh (1980) ; T. guizhouensis C. Y. Cheng et Yueh (1980); T. stylopodifera C. Y. Cheng et Yueh (1980) ; T. japonica auct. non (Miq. ) Kitamura : 乐 崇熙、 诚静容 (1974). 草 质攀援 藤本。 块根 条状, 肥厚, 淡灰 黄色, 具橫 的瘤状 突起。 茎具纵 棱槽, 疏被 短 柔毛, 偶 具鳞片 状白色 斑点。 叶片 纸质, 轮 廓阔卵 形至近 圆形, 长 (6 —) 8 — 12 厘米, 宽 (5 —) 7 — 11 厘米, 3 — 7 深裂, 通常 5 深裂, 几达 基部, 裂片 线状披 针形、 披 针形至 倒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基部 心形, 弯缺深 1 一 2 厘米, 边缘具 短尖状 细齿, 或偶具 1 一 2 粗 
368  云南 植物志  齿, 叶面深 绿色, 疏被短 硬毛, 背面淡 绿色, 无毛, 密具 颗粒状 突起, 掌状脉 5 — 7 条, 侧脉 弧曲, 网结, 细脉 网状; 叶柄长 2.5 — 4 厘米, 疏被微 柔毛; 卷须 2 — 3 歧。 花雌雄 异株; 雄花: 或 单生, 或 为总状 花序, 或两者 并生; 单花花 梗长达 7 厘米, 总状 花序长 8 — 10 厘米, 顶端具 5 — 10 花; 苞片 菱状倒 卵形, 长 6 — I 4 毫米, 宽 5 — 11 毫米, 先端渐 尖, 中部以 上具不 规则的 钝齿, 基部- 渐狭: 被微 柔毛; 花梗长 5 — 8 毫米; 花萼筒 狭喇叭 形, 长 2. 5-3 (-3. 5) 厘米, 顶 端径约 7 毫米 , 被 短柔毛 , 裂 片线形 ,长约 10 毫米, 基 部宽 1.5 — 2 毫米, 先 端尾状 渐尖, 全缘, 被短 柔毛; 花冠 白色, 裂片倒 卵形, 长约 15 毫 米, 宽约 10 毫米, 被短 柔毛, 顶端 具丝状 流苏; 花 药柱长 圆形, 长 5 毫米, 径 3 毫米, 花丝长 2 毫米, 被 柔毛; 雌花 单生, 花梗长 5 — 8 厘米, 被微 柔毛; 花 萼筒圆 筒形, 长 2 — 2. 5 厘米, 径 5 — 8 毫米, 被微 柔毛, 裂片与 花冠同 雄花; 子房楠 圆形, 长 1 一 2 厘米, 径 5 — 10 毫米, 被微 柔毛。 果实球 形或椭 圆形, 长 8 — 11 厘米, 径 7 — 10 厘米, 光滑 无毛, 熟时果 皮及果 瓤均橙 黄色; 果柄长 4. 5 — 8 厘米; 种子 卵状椭 圆形, 扁平, 长 15 — 18 毫 米, 宽 8 — 9 毫米, 厚 2 — 3 毫米, 褐色, 具 明显的 棱线。 ^期 6 — 8 月, 果期 8 — 10 月。 产 昭通、 盐津、 绥江 等地, 生海拔 850 — 1 450 米 的山坡 疏林或 路边灌 丛中; 分布于 甘肃东 南部、 陕西 南部、 湖北西 南部、 四川 东部和 贵州、 江西 (寻乌 )。 本种的 根和果 实均作 天花粉 和栝楼 入药。 19. 栝楼 (本 草经) 瓜蒌、 瓜楼、 药瓜 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 (1859), in nota ; Cogn. in DC. (1881); Forb. et Hemsl. (1888) ; Diels (1901) ; Nakai (1909) ; Hand. - Mazz. (1936) ; Kitamura et Yoshida (1943); 乐 崇熙、 诚静容 (1974)*; "图 鉴" (1975)*; Keraudren in Aubrev. et Leroy (1975); Ju-ying Hsiao (1977); 吴征镒 (1984); 秦岭 植物志 (1985)*; 陈书坤 (1986). Trichosanthes obtusiloba C. Y. Wu ex C. Y. Cheng et Yueh (1974)* ; 吴征镒 (1984); Yueh et Zhang (1986)*. 草 质攀援 藤本, 长可达 10 米。 块根圆 柱形, 粗大 肥厚, 富含 淀粉, 淡黄 褐色。 茎多 分枝, 被白色 柔毛。 叶片 纸质, 轮廓近 圆形, 径约 5 — 20 厘米, 常 3 — 5 (-7) 浅 裂至中 裂, 稀 深裂或 不分裂 而具不 等大的 粗齿, 裂片菱 状倒卵 形或长 圆形, 先 端钝, 急尖, 基 部 心形, 弯缺深 2 — 4 厘米, 边 缘常再 分裂, 叶面深 绿色, 粗糙, 背面淡 绿色, 两 面沿脉 被长 柔毛状 硬毛, 基出 掌状脉 5 — 7 条, 细脉 网状; 叶 柄被长 柔毛, 长 3 — 10 厘米。 卷须 3 — 7 歧, 被 柔毛。 花雌雄 异株; 雄花: 总 状花序 单生, 或与 一单花 并生, 或枝上 部者为 单 生花, 总状 花序长 10 — 20 厘米, 被微 柔毛, 顶端有 5 — 8 花, 花 梗长约 3 毫米, 单生 花花 梗长约 15 厘米; 苞 片倒卵 形或阔 卵形, 长 1.5 — 2. 5 (— 3)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中 上部具 粗齿, 基部 具柄, 被短 柔毛; 花萼筒 筒状, 长 2 — 4 厘米, 顶端 扩大, 径约 10 毫 米, 被短 柔毛, 裂片披 针形, 长 10 — 15 毫米, 宽 3 — 5 毫米, 全缘; 花冠 白色, 裂片倒 卵形, 长 20 毫米, 宽 18 毫米, 顶端 中央具 1 绿色 尖头, 两侧 具丝状 流苏, 被柔 '毛; 花 药 靠合, 长约 6 毫米, 花丝 分离, 粗壮, 被长 柔毛; 雌花 单生, 花梗长 7. 5 厘米, 被短 柔毛; 花 萼筒圆 筒形, 长 2. 5 厘米, 径 1.2 厘米, 花萼 裂片和 花冠同 雄花; 子房椭 圆形, 
萌芦科  369  绿色, 长 2 厘米, 径 1 厘米, 花柱长 2 厘米, 柱头 3 。 果 实椭圆 形或近 圆形, 长 7 — 10. 5 厘米, 熟 时黄褐 色或橙 黄色; 果梗长 4 一 11 厘米, 粗壮; 种子 卵状椭 圆形, 压扁, 长 11 一 16 毫米, 宽 7 — 12 毫米, 淡黄 褐色, 棱线近 边缘。 花期 5 — 8 月, 果期 8 — 11 月。 昆明 等地有 栽培; 分布于 辽宁、 华北、 华东、 中南、 陕西、 甘肃、 四川和 贵州。 朝 鲜、 日本、 越南和 老挝有 分布。 本种 为传统 中药, 在其 自然分 布区内 外广为 栽培。 根、 果实、 果皮 和种子 为统传 中药天 花粉、 栝楼、 栝 楼皮和 栝楼子 (瓜蒌 仁); 根有 清热 生津、 解毒 消肿的 功效, 其根中 蛋白称 天花粉 蛋白, 有引产 作用, 是良 好的避 孕药; 果实、 种子 和果皮 有清热 化痰、 润肺 止咳、 滑肠的 功效。 20. 蛇瓜 图版 96, 1—3 豆角 黄瓜, 蛇豆 Trichosanthes anguina L. (1753), (1763); Lour. (1790); Sims (1804)* ; Ser. in DC. (1828); C. B. Clarike in Hook. f. (1879); Cogn. in DC. (1881); Gagnep. in Lecte. (1921); Craib (1931); Merr. (1935); Kundu (1941) ; Kitamura et Yoshida (1943); Chakr. (1959); Back, et Bakh. f. (1963); 陈 煥镛等 (1965); 乐 崇熙、 诚静容 (1974)* ; "图 鉴,, (1975)* ; Keraudren in Aubrev. et Leroy (1975); 吴征镒 (1984); 陈 书坤 (1986)*, yueh et Zhang (1986). Trichosanthes cucumerina L. var. anguina (L. ) Haines (1922). 一年 生攀援 藤本。 茎多 分枝, 被 短柔毛 及疏长 柔毛状 硬毛。 叶片 膜质, 圆形 或肾状 圆形, 长 8 — 16 厘米, 宽 12 — 18 厘米, 3 — 7 浅裂至 中裂, 有时 深裂, 裂片 形态极 多变, 通常倒 卵形, 先 端圆钝 或阔三 角形, 具短 尖头, 基部 弯缺深 心形, 深约 3 厘米, 边缘具 疏离 细齿, 叶面 绿色, 被短 柔毛及 散生长 柔毛状 硬毛, 背面淡 绿色, 密被短 柔毛, 主脉 5 — 7 条, 直达 齿尖, 细脉 网状; 叶柄长 3. 5 — 8 厘米, 密被 短柔毛 及疏柔 毛状长 硬毛; 卷 须 2 — 3 歧, 被短 柔毛。 花雌雄 同株; 雄花: 总状 花序长 10 — 18 厘米, 疏 被短柔 毛及长 硬毛, 顶端具 8 — 10 花, 常有 1 单生雌 花与之 并生; 花梗长 5 — 12 毫米, 密被短 柔毛; 苞 片钻状 披针形 ,长 3 ( — 5) 毫米; 花萼 筒近圆 筒形, 长 2. 5-3 厘米, 顶端稍 扩大, 径 4 一 5 毫米, 密被 短柔毛 及疏柔 毛状长 硬毛, 裂片三 角形, 长约 2 毫米, 基 部宽约 1 毫米, 反 折; 花冠 白色, 裂片 卵状长 圆形, 长 7 — 8 毫米, 宽约 3 毫米, 具 3 脉, 流 苏与花 冠裂片 近 等长; 花 药柱卵 球形, 长约 3 毫米, 花丝 纤细, 长约 2 毫米; 退化 雌蕊具 3 枚 纤细分 离的 花柱; 雌花 单生, 花梗 长不及 1 厘米, 密被长 柔毛; 花萼及 花冠同 雄花; 子房 棒状, 长 2. 5 — 3 厘米, 径约 3 毫米, 密 被短柔 毛及柔 毛状长 硬毛。 果 实长圆 柱形, 长 1 一 2 米, 径 3 — 4 厘米, 通常 扭曲, 幼时 绿色, 具 苍白色 条纹, 熟时橙 黄色, 具种子 10 余颗 ; 种 子长 圆形, 藏 于鲜红 色的果 瓤内, 长 11 一 17 毫米, 宽 8 — 10 毫米, 灰 褐色; 种脐端 变狭, 另端 圆形或 截形, 边缘具 浅波状 圆齿, 两 面均具 皱纹。 花果期 夏末及 秋季。 我国南 北均有 栽培; 日本、 马来 西亚、 菲律 宾以及 非洲东 部均有 栽培。 原产 印度。 果实供 蔬食, 并可 治渴、 黄疸; 根和 种子可 止泻、 驱虫。 21. 瓜 叶栝楼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96, 4-7 Trichosanthes cucumerina L. (1753) , (1763) ; Lour. (1790)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Cogn. in DC. (1881); Gagnep. in Lecte. (1921); Craib (1931); Merr. 
图版 96 1—3. ^TrichosanthesanguinaL., 1. 花 果枝, 2 . 雄花, 3. 雄蕊; 4 7. 瓜 叶栝楼 T. cucumerina L. , 4. 花 果枝, 5. 雄花, 6. 雄蕊, 7. 种子。 (肖 溶绘) 
葫芦科  371  (1935); Kundu ( 1942); Chakr. ( 1959 ); Back, et Bakh. f. ( 1963); Mizushima (1966); 乐 崇熙、 诚静容 (1974)*; Keraudren in Aubrev. et Leroy (1975); 吴征镒 (1984); 陈书坤 (1986)". Yueh et Zhang (1986)*. Trichosanthes pachyrrhachis Kundu ( 1939 ), ( 1942 )5 T. brevibracteata Kundu (1942)*. 一年 生攀援 藤本。 茎 细弱, 多 分枝, 被 短柔毛 及疏长 柔毛状 硬毛。 叶 片膜质 或薄纸 质, 肾 形或阔 卵形, 长 (5 —) 7 — 10 厘米, 宽 8 — 11 厘米, 5 — 7 浅裂至 中裂, 通常 5 裂, 裂片 三角形 或菱状 卵形, 先 端钝, 具短 尖头, 基部 心形, 弯缺深 1 一 1.5 厘米, 边 缘具小 尖 头状细 齿或波 状齿, 叶面 绿色, 疏 被微柔 毛及长 柔毛状 硬毛, 背面淡 绿色, 密 被白色 短 伏毛, 主脉 5 — 7 条, 细脉疏 网状; 叶柄被 短柔毛 及疏长 柔毛状 硬毛, 长 1.5 — 7 厘米; 卷须 纤细, 2 — 3 歧, 被短柔 毛及长 硬毛。 花雌雄 同株; 雄花排 成总状 花序, 雌花 单生于 雄 花序的 基部, 并先 于雄花 开放; 雄 花序长 (10 —) 15 — 20 厘米, 花序梗 纤细, 被短柔 毛; 花梗长 0.5 — 1.5 厘米, 丝状, 直立, 伸展, 有毛; 小苞 片缺或 极小; 花 萼筒长 15 — 20 毫米, 被微 柔毛, 顶端 扩大, 径 2.5 毫米, 萼 齿狭三 角形, 伸展, 长 1.5 — 2 毫米; 花 冠 白色, 径约 15 毫米, 裂片长 圆形, 长约 12 毫米, 宽约 3 毫米, 流苏几 与裂片 等长; 花 药柱长 圆形, 长约 3 毫米, 花丝 纤细, 长约 1.5 毫米; 无退化 雌蕊; 雌花 未见。 果实卵 状圆 锥形, 长 5 — 7 厘米, 直径约 3 厘米, 顶端 具喙, 有种子 7 — 10 颗; 种子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10 毫米, 宽约 5 毫米, 厚约 3 毫米, 灰 白色; 种脐端 渐狭, 另一端 平截, 微凹, 边 缘 具波状 圆齿, 两面具 网纹。 花果期 秋季。 产 镇康、 元江、 景洪、 勐腊 等地, 生海拔 450 — 1 500 米 的山谷 丛林或 山坡灌 丛中; 分 布于 广西。 斯里 兰卡, 巴基 斯坦、 印度、 尼 泊尔, 孟 加拉、 緬甸、 中南 半岛、 马来 西亚、 澳大利 亚西部 和北部 亦有。 根、 果 和种子 入药; 根治 头痛、 气 管炎; 果治 胃病、 解渴及 气喘; 种子 解热、 驱虫。 22. 短 序栝楼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97, 1-5 野苦瓜 (云 南东 南部) Trichosanthes baviensis Gagnep. (1918), et in Lecomte (1921)* ; 乐 崇熙、 诚静容 (1974)*; Keraudren in Aubrev. et Leroy (1975); 吴征镒 (1984); 陈书坤 (1986)*. Yueh et Zhang (1986)*. 草 质攀援 藤本。 茎 细弱, 无毛 或被短 柔毛。 叶片薄 纸质, 卵形, 不 分裂, 长 5 — 20 厘 米, 宽 5 — 13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心形, 弯缺深 2 — 4 厘米, 边缘 疏具短 尖头状 细齿, 叶面 绿色, 疏被短 柔毛, 背面淡 绿色, 密被短 茸毛, 基出 掌状脉 5 条, 细脉 网状; 叶柄 长 4 一 9 厘米, 密被短 柔毛; 卷 须细, 2 歧, 密被短 柔毛。 花雌雄 异株; 雄花: 伞 形花序 长约 2 厘米, 几无 总梗, 花梗长 1 一 1.5 厘米, 密被短 柔毛, 无 苞片; 花芽 球形, 花萼筒 漏 斗形, 长约 2 厘米, 被短 茸毛, 裂 片狭三 角形, 长约 3 毫米; 花冠 绿色, 裂片 卵状椭 圆形, 长 5 (-10) 毫米, 先端具 流苏; 雄蕊 3, 花 药柱倒 卵形, 长约 3 毫米, 径约 1 毫 米, 花 丝长约 1 毫米; 雌花 单生, 花梗 密被短 柔毛, 长约 7 毫米; 花萼 筒长约 3 厘米, 向 顶端 渐宽, 直径约 5 毫米, 被短 柔毛, 裂片及 花冠同 雄花; 子房椭 圆形, 长 8 — 10 毫米, 密被短 茸毛。 果实 卵形, 长 3. 5 — 5 厘米, 径 3. 5 厘米, 平滑, 无毛, 具浅色 条纹, 顶端 
372  云南 植物志  具 短喙; 种子 未详。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5 — 9 月。 产 西畴、 富 宁和西 双版纳 等地, 生海拔 700 — 1 000 米的常 绿阔叶 林内和 山坡灌 丛中; 分布 于贵州 (兴 义、 望谟) 和 广西。 越 南北方 亦有。 西 双版纳 民间用 根治疗 疟疾。 23. 方 籽括楼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97, 6-8 Trichosanthes tetragonosperma C. Y. Cheng et Yueh (1974)* ; 吴征溢 (1984); 陈 书坤 (1986)'. 草 质攀援 藤本, 长 1.5 米。 茎 细弱, 具纵 棱槽, 被微 柔毛。 叶片坚 纸质, 狭 卵形或 戟状狭 卵形, 长 8. 5 — 11. 5 厘米, 宽 4 一 5 厘米, 先端短 渐尖, 基部 微凹或 戟形, 弯缺三 角形, 深 3 — 8 毫米, 边 缘具短 尖头状 小齿, 叶面 绿色, 无毛, 背面淡 绿色, 无毛 或沿脉 被微 柔毛, 侧脉 5 — 6 对, 弧曲 上升, 于 边缘处 网结, 于 叶面平 坦或稍 凸起, 背面 隆起, 第 三次脉 平行, 背面 凸起, 细脉 网状; 叶柄 扭曲, 长 2 — 4 厘米, 被微 柔毛; 卷 须细, 2 歧, 疏被微 柔毛。 雌雄 异株, 花 未见。 果实 卵形, 长 6. 5 — 11 厘米, 径 4 一 5. 5 厘米, 平 滑 无毛, 橙 黄色或 红色, 顶端 具喙, 基 部圆形 或钝; 果 柄具纵 条纹, 无毛, 长 3 — 4 厘米; 种子近 方形, 偶稍 偏斜, 长约 10' 毫米, 宽 10 — 12 毫米, 厚约 5 毫米, 深 褐色, 3 室近等 长, 中央 环带窄 而凹; 种脐端 下延, 呈三 角形, 另一端 凹入, 两侧室 宽大, 臌胀, 中空, 表面 粗糙。 果期 11 月 至翌年 1 月。 产麻 栗坡, 生海拔 1 300 — 1 600 米的石 灰山混 交林中 ,模 式标本 采自麻 栗坡黄 金印。 24. 杏 籽括楼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97, 9-10 顶 毛栝楼 (植 物分类 学报) Trichosanthes trichocarpa C. Y. Wu ex C. Y. Cheng at Yueh (1980) ' ; 吴征溢 (1984); 陈书坤 (1986)*. 草 质攀援 藤本。 茎 细弱, 疏被短 柔毛。 叶片 纸质, 阔 心形, 长 10 — 16 厘米, 宽 7 — 13 厘米, 不分裂 或具不 规则的 2 — 3 浅裂, 裂片三 角形, 先 端渐尖 至尾状 渐尖, 基 部深心 形, 弯缺深 2 — 3 厘米, 2 裂 片往往 重叠, 边缘 平滑或 波状, 具紧 缩的短 尖头状 小齿, 叶 面深 绿色, 疏被短 刚毛状 硬毛, 背面淡 绿色, 被短 柔毛; 具 掌状脉 5—7 条, 于叶 面稍凸 起, 背面 隆起, 侧 脉弧曲 上升, 于 边缘处 网结, 细脉 网状, 明显 可见; 叶柄长 7 — 8 厘米, 被短 柔毛; 卷须 2 — 4 歧, 被短 柔毛。 花 未祥。 果实卵 状椭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9 一 12 厘米, 径 7 — 8 厘米, 熟时黄 色或橙 红色, 密被 白色长 柔毛, 先端 具喙, 基 部钝; 果柄长 3 — 4 厘 米, 被 柔毛, 具纵 条纹; 种子倒 卵状三 角形, 长 10 — 11 毫米, 宽 10 毫米, 厚约 3 毫米, 深 褐色, 3 室, 中央 环带椭 圆形, 宽 5 毫米, 凸起, 两侧室 窄长而 下延, 使 整个种 子呈杏 仁状, 两面具 乳突状 凸起。 果期 10 — 11 月。 产 临沧、 景东和 新平, 生海拔 2 100 — 2 400 米 的山坡 林中或 路旁灌 丛中。 模 式标本 采自 临沧。 本 种近似 于王瓜 [T. cucumeroides (Ser. ) Maxim. ] 和全 缘栝楼 (T. ovigera Bl. ), 惟本种 的果实 密被长 柔毛, 种子倒 卵状三 角形, 长^一^ 毫米, 宽 10 毫米, 厚 3 毫米, 中央 环带椭 圆形, 两侧室 窄长而 下延, 使种 子呈杏 仁状。 25. 王瓜 (本 草经) 图版 98, 1-5 
m 版 97 1-5. 短 序栝楼 Trichosanthes baviensisGagnep. , 1. 雄 花技, 2. t| 花華, 3. 花冠 裂片, 4. 雄花去 花冠, 示 锥蕊' 5. 果枝; 6—8. 方 籽栝楼 T. tetragonosperma C. Y. Cheng etYueh, 6. 果枝, 7. 叶, 8. 种 9 10. 籽栝 楼 T. trichocarpa C. Y. Wu ex C. Y. Cheng et Yueh, 9. 果实, 10. 种 f-„ (肖 溶绘) 
374  云南 植物志  老鸦瓜 (本 草图经 )、 马瓞瓜 (本 草纲目 )、 杜瓜、 山冬瓜 (福建 )、 吊瓜 (浙江 ) Trichosanthes cucumeroides (Ser. ) Maxim, in Franch. et Sav. (1875); Cogn. in DC. (1881); Fork et Hemsl. (1888); Kitamura et Yoshida (1943); Makino (1943)* ; Ohwi (1956); 乐 崇熙、 诚静容 (1974)*; Ju-ying Hsiao (1977); 陈书坤 (1986)*. Bryonia cucumeroides Ser. in DC. (1828) ; Trichosanthes chinensis Ser. (1828) ; T. cavalerei Levi. (1914); 乐 崇熙、 诚静容 (1980)*; T. formosana Hayata (1921); T. cucumeroides var. formosana (Hayata ) Kitamura ( 1943 ), (1944); Ju-ying Hsiao (1977). 草 质攀援 藤本。 块根纺 锤形, 肥大。 茎 细而多 分枝, 被短 柔毛。 叶片 纸质, 轮廓宽 卵形或 圆形, 长 5 — 13 (—19) 厘米, 宽 5 — 12 (—18) 厘米, 常 3 — 5 浅裂至 深裂, 或 偶有不 分裂, 裂片三 角形、 卵 形或倒 卵状椭 圆形, 先 端钝或 渐尖, 基部深 心形, 弯缺深 2 — 5 厘米, 边 缘具细 齿或波 状齿, 叶面深 绿色, 被 短柔毛 及疏短 刚毛, 背面淡 绿色, 密 被短 茸毛, 基出 掌状脉 5 — 7 条, 细脉 网状; 叶柄密 被短茸 毛及疏 短刚毛 ,长 3 — 10 厘米; 卷须 2 歧, 被短 柔毛。 雄花: 总 状花序 腋生, 或 1 单 花与之 并生, 总 花梗长 5 — 10 厘米, 具纵 条纹, 花 梗长约 5 毫米, 均被短 茸毛; 小苞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2 — 3 毫米, 全缘, 被 短 柔毛, 稀无小 苞片; 花 萼筒喇 叭状, 长 6 — 7 厘米, 顶 端径约 7 毫米, 被短 茸毛, 裂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3 — 6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全缘, 渐尖; 花冠 白色, 裂片 长圆状 卵形, 长 14 一 15 (-20) 毫米, 宽约 6 — 7 毫米, 顶端具 极短的 流苏; 花药长 3 毫米, 药隔 有毛, 花丝 分离; 退化 雌蕊刚 毛状; 雌花 单生, 花梗长 5 — 10 毫米, 子房长 圆形, 花萼 及花冠 同 雄花, 均被短 茸毛。 果实卵 圆形、 卵状椭 圆形或 球形, 长 6 — 7 厘米, 直径 4 一 5. 5 厘 米, 熟时橙 红色, 平滑, 先 端钝, 具喙; 种 子横长 圆形, 长 7 — 12 毫米, 宽 7 — 14 毫米, 深 褐色, 两 侧室近 圆形, 直径约 4. 5 毫米, 表面 具瘤状 突起。 花期 5 — 8 月, 果期 8 — 11 月。 产 大关、 西畴 和广南 等地, 生海拔 1 500 — 1 650 米 的山谷 密林或 山坡疏 林或灌 丛中; 分布于 华东、 华中、 华南 和西南 地区。 亦 分布于 日本。 根、 果实 和种子 入药; 根 有清热 解毒, 利尿 消肿, 散瘀 止痛的 功效, 用 于热毒 烦渴, 黄疸, 便秘, 或小便 不利, 痈肿, 急 性扁桃 体炎, 咽喉炎 等症; 果实有 清热, 生津、 消 瘀, 通乳的 功效; 种子用 于肺瘘 吐血、 黄痘、 痢疾、 肠 风下血 等症。 26. 全 缘括楼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98, 6-13 实葫芦 (昆明 ), 野王瓜 (云 南药 用植物 名录) Trichosanthes ovigera Bl. (1826); Ser. (1828); Miq. (1856); Cogn. in DC. (1881); Kundu (1843); Chakrav. (1959); Back, et Bakh. f. (1963); Hara (1966); 乐 崇熙、 诚静容 (1974)*, (1980); Keraudren in Aubrev. et Leroy (1975); 吴征镒 (1984); 陈书坤 (1986). Trichosanthes himalensis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Cong, in DC. (1881); Gagnep. in Lecte. (1921); Craib (1931); Kundu (1942); 乐 崇熙、 诚静容 (1974)*, (1980); 吴征镒 (1984); Yueh et Zheng (1986)* ; H. Koyama (1986) ; T. rostrata Kitamura (1936); Kitamura et Yoshida (1943); Ohwi (1956); 乐 崇熙、 诚静容 (1974)', 
图版 98 1—5. 王瓜 Trichosanthes cucumeroides (Ser. ) Maxim. , 1. 雄 花枝, 2. 叶, 3. 雄花, 4. 果实, 5. 种子, 6—13. 全 缘栝楼 T. ovigera B1. , 6. 雄 花枝, 7、 8. 不 同叶形 的叶, 9. 雄蕊, 10. 去花 冠及部 分花^ 的 雄花, 示 雄蕊, 11. 去 花冠的 雌花, 萼筒 展幵, 示 花柱及 柱^, 12. 果实, 13. 种子, (肖 溶绘) 
376  云南 植物志  (1980); 吴征镒 (1984); Yueh et Zheng (1986)* ; T. ovigera Bl. var. sikkimensis Kundu (1943) ; T. himalensis C. B. Clarke var. indivisa Chakrav. (1959). 草 质攀援 藤本。 茎 细弱, 被短 柔毛。 叶片 纸质, 卵状心 形至近 圆形, 长 7 — 19 厘米, 宽 7 — 8 厘米, 不分 裂或具 3 齿裂或 3 — 5 中裂至 深裂, 先端 渐尖, 基部深 心形, 弯缺深 2-3 厘米, 宽 2—2. 5 厘米, 边缘 具疏细 齿或波 状齿, 分 裂叶之 中裂片 卵形、 长圆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10 — 13 厘米, 宽 4 一 7 厘米, 侧裂片 较小, 两侧 不等, 叶面深 绿色, 被 短柔毛 及疏短 硬毛, 背面淡 绿色, 密被短 茸毛; 叶柄长 4 一 12 厘米, 密被短 柔毛; 卷须 2 — 3 歧, 被短 柔毛。 花雌雄 异株; 雄花: 总 状花序 腋生, 或 1 单 花与之 并生, 总 花梗长 10 — 26 厘米, 花梗长 5 毫米, 均 密被短 柔毛; 小苞片 披针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16 毫米, 宽 5 — 6 毫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渐狭, 中 上部具 三角状 粗齿, 两 面被短 柔毛; 花萼筒 狭长, 顶 端 扩大, 长约 5 厘米, 顶端宽 4 一 7 毫米, 被短 柔毛, 萼齿 三角状 卵形, 长 7 — 10 毫米, 宽 2 — 3 毫米, 渐尖, 全缘; 花冠 白色, 裂 片狭长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宽 3 毫米, 具长 10 — 15 毫米 的丝状 流苏; 花 药柱长 4 一 5. 5 毫米, 花 丝短; 雌花 单生, 花梗长 1 一 3. 5 毫 米, 密被短 柔毛; 萼筒长 2 — 5 厘米, 萼齿和 花冠同 雄花; 子房长 卵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径 3 — 5 毫米, 被短 柔毛。 果实卵 圆形或 纺锤状 椭圆形 ,长 5 — 7 厘米, 直径 1. 5-4 厘米, 幼时具 条纹, 熟时橙 红色, 平滑 无毛, 先端 渐尖, 具^, 基 部钝圆 或尖; 种子轮 廓三角 形, 长 7 — 9 毫米, 宽 7 — 8 毫米, 淡黄褐 色或深 褐色, 3 室, 两侧 室小, 中 央环带 宽而隆 起。 花期 5 — 9 月, 果期 9 一 12 月。 产 昆明、 双柏、 大理、 鹤庆、 临沧、 镇康、 景东、 景洪、 勐海、 屏边、 西畴 等地, 生 海拔 760 — 2 400 米的 山谷混 交林或 山坡疏 林及灌 丛中; 分布于 贵州、 广西和 广东。 东喜 马拉雅 经我国 南部、 越南和 泰国, 达印 度尼西 亚的爪 哇和苏 门答腊 及日本 亦有。 根 入药, 有 祛瘀、 消炎、 解毒的 功效, 用 于跌打 损伤、 骨折、 肾 囊发炎 肿大、 睾丸 炎、 疮 疖肿毒 等症。 23- 油遼 瓜属 Hodgsonia Hook. f. et Thorns. 大型多 年生木 质攀援 藤本。 茎、 枝 粗壮, 无毛。 单叶 互生, 叶片厚 纸质, 常绿, 3 — 5 裂, 叶柄 粗壮, 具 条纹, 无毛; 卷须 粗壮, 2 歧。 花大, 单性, 雌雄 异株; 雄花: 组成 腋 生总状 花序; 花萼筒 管状, 延长, 檐部 钟形, 裂 片呈五 角形, 短; 花冠 辐状, 5 深裂, 裂片倒 楔形, 顶端 截形, 具长 流苏; 雄蕊 3, 花丝不 明显, 花药 合生, 伸出, 1 枚 1 室, 2 枚 2 室, 药室 线形, 对折。 雌花 单生, 花萼与 花冠同 雄花; 子房 球形, 1 室, 具 3 侧膜 胎座, 每胎 座的边 缘着生 一对水 平生的 胚珠, 花 柱长, 柱头 3 浅裂, 裂片又 2 裂。 果实 大型, 顶基扁 的球形 ,具 12 条纵 棱或不 明显, 具能 育种子 和不育 种子各 6 粒。 种子 大型, 椭 圆形, 扁平。 1 种 1 变种, 主产 印度、 马来 西亚、 缅甸 和孟加 拉国。 我国 全产, 分布于 西藏、 云南 和 广西。 1- 油渣果 (云南 ) 油瓜 (云南 经济植 物), 有 棱油瓜 (西双 版纳植 物名录 ), 猪油果 (云南 ) 
葫芦科  377  Hodgsonia macrocarpa (Bl. ) Cogn. in DC. (1881) ; Gagnep. in Lecte. (1921); Chakr. (1946) et (1959); 吴征锱 (1957, (1984); Back, et Bakh. f. (1963); Hara (1966) 图 鉴,, (1975) * ; Keraudren in Aubrev. et Leroy(1975) ,excl. syn. H. capniocarpa 顏. J 路 安民、 张志耘 (1986). Trichosanthes macrocarpa Bl. (1826); T. heteroclita Roxb. (1832);" 图鉴" (1975)* ; Hodgsonia heteroclita Hook. f. et Thorns. (1853), (1879) ; Chakr. (1946). la. 油渣果 (原 变种) var. macrocarpa 大型木 质攀援 藤本, 长达 20 — 30 米。 茎、 枝 粗壮, 具纵 棱槽, 无毛。 单叶 互生, 叶 片厚 革质, 轮 廓阔卵 形至近 圆形, 径 15 — 20 (-25) 厘米, 3 — 5 浅裂至 深裂, 裂 片卵状 长 圆形, 先端 渐尖, 或尾状 渐尖, 基部 截形或 微凹, 全缘, 叶面亮 绿色, 背面 稍淡, 两 面均 无毛, 具 掌状脉 3 — 5 条, 粗壮, 背面 隆起; 叶柄长 5 — 8 厘米, 粗 壮具纵 条纹, 无 毛 或被微 柔毛; 卷须 粗壮, 具纵 条纹, 常 2 歧, 无毛。 雌雄 异株; 雄花: 总状 花序长 15 — 30 厘米, 总梗 粗壮, 无毛 或被微 柔毛; 花梗 短粗, 无毛 或被微 柔毛; 苞片长 圆状披 针形, 肉质, 长 5 — 10 毫米; 花 萼筒狭 管状, 长 8 — 10 厘米, 径 7 — 9 毫米, 淡 黄色, 无毛, 5 裂, 裂片三 角状披 针形; 花 冠里面 白色, 外面 黄色, 5 深裂, 裂片倒 楔形, 长 5 厘米, 先 端 具长达 10 — 15 厘米的 流苏; 雄蕊 3, 花丝不 明显, 药室 对折; 雌花 单生, 花梗 短粗; 花 萼与 花冠同 雄花; 子房 球形, 径 2 — 2. 2 厘米, 被微 柔毛, 具 12 胚珠, 花 柱长, 柱头 3, 先端 2 裂。 果实 大型, 扁 球形, 直径 20 厘米, 淡红 褐色, 具 12 条 纵棱, 被 绒毛, 有能 育种子 6 粒和不 育种子 6 粒; 种子长 圆形, 长 7 — 8 厘米, 直径 4 一 5 厘米, 子 叶大, 富 含 油脂。 花期 6 — 9 月, 果期 8 — 10 月。 产 临沧、 思茅、 西 双版纳 和红河 等地, 生海拔 300 — 1 500 米的山 J^' 密 林或路 旁疏林 中, 常 攀援于 树上; 分布于 西藏东 南部和 广西。 锡金、 孟加 拉国、 印度 北部、 缅甸、 马 来西亚 亦有。 本 种的种 子富含 油脂, 味 香甜, 可 食用。 根 入药, 用于 杀菌、 催吐、 截疟; 果皮有 消肿 解毒、 凉血 止血的 功效, 治胃及 十二指 肠溃疡 出血; 种仁治 疮毒、 湿疹; 茎 及果肉 用作 农药杀 粘虫, 效果 甚好。 lb. 腺 点油瓜 (变种 )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99, 1—5 无 棱油瓜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油瓜 (西双 版纳植 物名录 ), 吗井 (傣语 ), 喳期咕 噜 (哈尼 族语) var. capniocarpa (Ridl) Tsai ex A. M. Lu et Z. Y. Zhang (1986). Hcdgssnia capniocarpa Ridl. (1920) ; Craib (1931) ; H. macrocarpa (Bl. ) Cogn. var. capniocarpa (Ridl. ) Tsai (1963), nom. invalidum. ; 吴征溢 (1984). 本变 种与原 变种的 主要区 别在于 果实无 纵棱, 具多而 明显的 腺点。 产西 双版纳 地区, 常生 于低、 中 山沟谷 雨林, 攀 援于树 上或灌 丛中。 马 来西亚 亦有。 种 子油可 食用, 根 入药。 
图版 99 5. 腺 点油瓜 Hodgsonia macrocarpa (Bl. ) Cogn. var. capnicarpa (Ridl. ) Tsai, 1. 雌花 枝, 2. 雄 花序, 3. 雄 花去 花冠, 4. 雌花 去部分 花冠, 纵剖, 5. 种 r -。 (曾孝 濂绘) 
葫芦科  379  24. 南瓜属 Cucurbita Linn. 一年 生蔓生 草本。 茎、 枝 粗壮, 具纵 棱槽, 被短 刚毛。 单叶 互生, 叶片 纸质, 轮廓 卵形、 肾形或 三角状 卵形, 通 常掌状 浅裂, 基部 心形, 具粗壮 长柄; 卷须 粗壮, 2 至 多歧, 被短 刚毛。 花大, 单性, 雌雄 同株; 雄花: 单生 或花芽 时呈簇 生状; 花萼筒 钟形, 稀伸 长, 5 裂, 裂片 披针形 或顶端 扩大成 叶状; 花冠 黄色, 钟形, 5 裂达 中部, 裂 片顶端 反折; 雄蕊 3, 花丝 分离, 花药 靠合成 头状, 1 枚 1 室, 2 枚 2 室, 药 室线形 , S 形 折曲, 药隔 不 伸长; 退化雌 蕊无; 雌花: 单生, 具 短梗; 花萼与 花冠像 雄花, 退 化雄蕊 3, 短三 角形; 子房长 圆形或 球形, 具 3 胎座, 花 柱短, 柱头 3, 2 浅裂或 2 歧, 胚珠 多数, 水 平生。 果 实 肉质, 大型, 长圆 形或偏 圆形; 种子 多数, 卵形, 扁平, 光滑。 约 27 种 (5 种 为栽培 起源) , 主产 热带和 亚热带 地区, 温 带地区 栽培。 我 国栽培 3 种, 云南各 地广泛 栽培。 分种 检索表 1 (2) 花 萼裂片 线形, 上部 扩大成 叶状; 果柄 (瓜蒂 ) 明显扩 大成喇 叭形; 种子灰 白色, 边 缘薄… 1- 南瓜 C. moschata 2 (1) 花萼 裂片不 扩大成 叶状; 果抦 (瓜蒂 ) 不扩 大成喇 叭形; 种子 边缘钝 而多少 增厚, 拱起。 3 (4) 叶片三 角形或 卵状三 角形, 具不 规则的 5 — 7 浅裂; 花 萼裂片 线状披 针形; 果柄 具强裂 的纵向 棱沟, 瓜蒂变 粗或稍 扩大, 但 不成喇 叭形; 种子 边缘拱 起而钝 2. 西 薪]^ C. pepo 4 (3) 叶 片圆肾 形或近 圆形, 近全缘 或仅具 细齿; 花萼 裂片披 针形; 果柄不 具纵向 棱沟, 瓜 蒂不扩 大或稍 膨大; 种 子边缘 钝或多 少拱起 3- 夢瓜 C, maxima 1. 南瓜 (学圃 杂疏) 图版 100, 1-6 倭瓜、 番瓜、 饭瓜、 番 南瓜、 北瓜、 癞瓜、 金冬瓜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Cucurbita moschata (Duch. ex Lam. ) Duch. ex Poiret (1818); Ser. in DC. (1828); Naudin (1858);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Cogn. in DC. (1881) ; Bailey (1929), (1949); Craib (1931); Chakrav. (1946), (1959); Back, et Bakh. f. (1963); 海南 植物志 (1964);" 图鉴" (1975)* ; Keraudren in Aubrev. et Leroy (1975); 吴征镒 (1984); 秦岭 植物志 (1985); 路 安民、 张志耘 (1986)'. Cucurbita pepo Linn. var. moschata Duch. ex Lam. (1786) ' 一年 生蔓生 草本, 常借助 于卷须 攀援, 长达 5 米。 茎、 枝 粗壮, 具纵 棱槽, 密被白 色 刚毛, 节上常 生根。 叶片 纸质, 阔卵形 或卵状 圆形, 长 12 — 15 厘米, 宽 20 — 30 厘米, 具 5 角或 5 浅裂, 中 裂片三 角形, 先端 稍钝, 边 缘具小 而密的 细齿, 基部 心形, 叶面绿 色, 密被 黄白色 刚毛和 茸毛, 有时具 白斑, 背面淡 绿色, 毛被更 显著, 掌状脉 5 条, 背 面 隆起, 常延伸 达裂片 先端, 成一小 尖头, 细脉 网状; 叶抦 粗壮, 长 8 — 18 厘米, 被短 刚毛; 卷须 3 — 5 歧, 被短 刚毛和 茸毛。 花 单性, 雌雄 同株; 雄花: 单生 叶腋, 幼 芽时呈 
380  云南 植物志  簇 生状; 花萼筒 钟形, 长 5 — 6 毫米, 5 裂, 裂片 线形, 长 10 — 15 毫米, 上部 扩大成 叶状; 花冠 黄色, 钟形, 长 8 厘米, 径 6 厘米, 5 中裂,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先端 急尖, 边缘 反卷, 具 皱褶; 雄蕊 3, 花丝腺 体状, 长 5 — 8 毫米, 花药 靠合, 长 13 — 15 毫米, 药室 折曲; 雌 花: 单生, 花 梗短; 花萼及 花冠同 雄花; 子 房长圆 形或偏 球形, 1 室, 胚珠 多数, 水 平生, 花 柱短, 柱头 3, 膨大, 顶端 2 裂。 瓠果形 状多种 多样, 常 因品种 而异, 表 面常有 纵沟或 无; 果柄长 5 — 7 厘米, 粗壮, 具纵 棱槽, 瓜蒂扩 大成喇 叭形; 种子 多数, 长卵形 或长圆 形, 长 10 — 15 毫米, 宽 7 — 10 毫米, 灰 白色, 边 缘薄。 花期 5 — 9 月, 果期 8 — 10 月。 云南和 全国各 地广泛 栽培; 原 产美洲 南部, 世界各 地普遍 栽培。 果 实和嫩 芽可作 菜蔬, 果可 代粮, 种 子含南 瓜子氨 基酸, 入药, 有清热 除湿, 驱虫 的 功效, 对血 吸虫有 控制和 杀灭的 作用; 茎有 清热的 功效; 瓜蒂有 安胎之 功效; 根治牙 痛。 2. 西葫芦 Cucurbita pepo Linn. (1753); Ser. in DC. (1828); Naudin (1856);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Gagnep. in Lecte. (1921); Bailey (1929), (1949); Chakrav. (1946), (1959); "图 鉴" (1975)* ; Keraudren in Aubrev. et Leroy (1975); 内 蒙古植 物志 (1980); 吴征镒 (1984); 秦岭 植物志 (1985); 路 安民、 张志耘 (1986)'. 2a. 西葫芦 (原 变种) 图版 100, 7—8 水壶卢 (植物 名实图 考), 美 洲南瓜 (内 蒙古植 物志) var. pepo 一年 生蔓生 草本。 茎、 枝 粗壮, 具纵 棱槽, 被半透 明的短 刚毛。 叶片 纸质, 坚挺, 轮 廓阔 卵形或 心形, 长 15 — 30 厘米, 3 — 7 裂, 裂片 卵形或 卵状三 角形, 先端 锐尖, 基部心 形, 边 缘具不 规则的 锐齿, 叶面深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 均被粗 伏毛, 掌状脉 5 — 7 条, 于叶面 平坦, 背面 隆起, 细脉 网状; 叶柄 粗壮, 长 6 — 9 厘米, 被短 刚毛; 卷须 多歧, 被 柔毛。 花大, 单性, 雌雄 同株; 雄花: 单生 腋内, 花梗长 3 — 6 厘米, 具 纵棱, 被 黄褐色 短 刚毛; 花 萼筒浅 钟形, 5 裂, 裂片 线状披 针形; 花冠 黄色, 钟形, 长约 5 厘米, 直径约 3 厘米, 5 裂, 裂片 卵形, 直 立或稍 扩展,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雄蕊 3, 花 丝长约 15 毫米, 花药 靠合, 长约 10 毫米, 药室 线形, S 形 折曲; 雌花: 单生, 花 梗较雄 花短, 花 萼与花 冠同 雄花; 子房卵 形或长 圆形, 1 室, 胚珠 多数, 花 柱短, 柱头 3, 2 裂。 果实 形状、 颜 色和斑 纹等均 因品种 不同而 不同, 表面 通常平 滑或有 时稍具 纵棱, 两端圆 形而不 凹入; 果 柄 坚硬, 粗壮, 具明 显的棱 和槽, 瓜蒂变 粗或稍 扩大, 但 不成喇 叭形; 种子 多数, 卵形 或椭 圆形, 长 12 — 19 毫米, 宽 8 — 10 毫米, 白 色或灰 黄色, 边 缘增厚 拱起, 种脐 圆钝或 平直。 花期 5 — 8 月, 果期 7 — 9 月。 云南和 全国各 地普遍 栽培。 世 界各地 亦普遍 栽培。 本种 果实作 蔬菜; 种 子含油 可食, 亦可代 南瓜子 入药。 2b. 搅丝瓜 (变种 ) (植 物名实 图考) var. fibropulposa Makino (1928) ; Kitamura (1985). 本变种 与原变 种的主 要区别 在于果 肉为丰 富的纤 维丝。 云南和 国内部 分地区 栽培。 日 本亦有 栽培。 
图 版 100 1 一 6. 南瓜 Cucurbita moschata (Duch. ex Lam. ) Duch. ex Poiret , 1. 雌 花枝, 2. 花柱及 柱头, 3. 雄蕊 4、 5. 果实' 6. 种子; 7 8. 西葫芦 C. pepo L. var. pepo. , 7. 雄 花枝, 8. 果实。 (吴锡 麟绘) 
382  云南 植物志  果 实之丰 富的纤 维丝可 食用。 3. 笋瓜 ( "图鉴 ") Cucurbita maxima Duch. ex Lam. (1786) ; Ser. in DC. (1828); Naudin (1856)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Cogn. in DC. (1881); Gagnep. in Lecte. (1921); Merr. (1935); Chakrav. (1946), (1959); "图 鉴" (1975)*; Keraudren in Aubrev. et Leroy (1975)*; 内蒙古 植物志 (1980)*; 吴征缢 (1984); 秦岭 植物志 (1985); 路 安民、 张志耘 (1986)*. Cucurbita melopepo auct. non Linn. : Lour. (1790) ; Roxb. (1832). 3a. 笋瓜 (原 变种) 北瓜 (植物 名实图 考), 洋瓜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大瓜、 瓜笱、 印 度南瓜 (内蒙 古植物 志), 饭瓜 (中 国植 物志) var. maxima 一年 生蔓生 草本。 茎圆 柱形, 柔软, 几无 棱沟, 被短 刚毛, 节上 生根。 单叶 互生, 叶 片 纸质, 近圆 形或圆 肾形, 长、 宽均约 15 — 25 (-35) 厘米, 不 分裂, 或 具不规 则的缺 刻, 先端 圆形或 三角状 短尖, 基部 心形, 弯 缺深约 2 厘米, 边 缘具细 而尖的 锯齿, 叶面 深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 均被短 刚毛, 无白色 斑纹, 基出 3 脉, 细脉 网状; 叶柄长 15 — 20 厘米, 密被短 刚毛; 卷须 多歧。 花单性 同株; 雄花: 单生叶 腋内, 花梗长 10 — 20 厘米, 被短 柔毛; 花. 萼筒 钟形, 5 裂, 裂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18 — 20 毫米, 密被 白色短 刚毛; 花 冠橙 黄色, 钟状, 5 中裂, 裂片 卵形, 长约 2 — 3 厘米, 先 端钝, 边缘具 皱折, 稍 反折, 具 3 — 5 条隆起 的脉, 中间 1 条直达 先端, 沿脉被 短毛; 雄蕊 3, 花丝长 5 — 7 毫米, 花药靠 合, 橙 黄色, 药室 S 形折 曲; 雌花 单生, 花梗 较短, 花萼及 花冠同 雄花; 子房卵 圆形或 圆形, 柱头 3, 膨大, 2 裂。 瓠果 的形状 和颜色 因品种 而异, 通常扁 球形、 近 圆形、 卵圆 形, 长圆 形或葫 芦形, 径 15 — 35 厘米, 绿色、 红色、 橙黄 色或黄 白色, 并 有各种 斑纹, 表面 光滑, 常带 白粉, 两端 钝圆; 果柄圆 柱形, 无 棱槽, 较软, 瓜 蒂不扩 大或略 膨大; 种 子椭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17 — 23 毫米, 宽 10 — 13 毫米, 扁平, 白色或 褐色, 边缘 钝或略 拱起; 种脐大 而斜。 花期 7 — 8 月, 果期 8 — 10 月。 云南和 全国各 地普遍 栽培。 原产 南美, 世 界各地 亦广为 栽培。 果实作 蔬菜; 种 子含油 可食; 种子 和瓜蒂 入药, 功效 同南瓜 子和南 瓜蒂。 本 种不同 于南瓜 〔C. moschata (Duch. ex Lam. ) Duch. ex Poiret 〕 和 西葫芦 (C. pepo Linn. ) 的 主要特 征是叶 片近圆 形或圆 肾形, 不 分裂或 仅具不 规则的 缺刻, 先 端圆形 或具 三角状 短尖; 花多 少具芳 香味; 果柄 圆形, 柔软, 无 棱槽, 木 栓质, 瓜蒂不 扩大或 略 膨大; 种脐大 而斜。 3b. 套瓜 (植 物名实 图考) 金瓜 (通称 ) cv. *Buttercup, Tapley et al. (1937). 本 变种不 同于原 变种之 处为果 实小, 圆形, 金 黄色, 顶 端有时 具半圆 形的帽 状冠。 云南和 国内部 分地区 栽培。 果实供 观赏。 
葫芦科  383  25- 红瓜属 Coccinia Wight et Arn. 攀援 草本。 具块 状根, 茎、 枝 无毛或 粗糙。 单叶 互生, 叶片 有角或 分裂, 有 时具腺 点, 具柄; 卷须单 1, 稀 2 歧。 花 单性, 雌雄异 株或稀 同株; 雄花: 单生, 或排列 成伞房 花序、 总状 花序; 花 萼筒钟 状或陀 螺状, 5 齿裂; 花冠 钟状, 5 浅裂, 裂片 急尖; 雄蕊 3, 着生于 花萼筒 基部, 花 丝合生 成柱, 稀 离生, 花药 合生或 贴着, 1 枚 1 室, 2 枚 2 室, 药 室 折曲, 药 隔狭, 不延 伸出药 室外; 花粉长 圆形; 无退化 雌蕊; 雌花: 单生, 花 萼和花 冠同 雄花; 退 化雄蕊 3, 长 圆形或 钻形; 子房 卵形、 长 圆形或 线形、 3 胎座, 花柱 纤细, 柱头 3 裂; 胚珠 多数, 水平 着生。 果为 浆果, 卵 形或长 圆形, 不 开裂, 有种子 多数; 种 子 卵形, 压扁, 具边, 平 滑或有 小窝。 、 约 30 种, 主 要分布 于热带 非洲和 南非, 1 种延 至马来 西亚。 我国 亦有, 分布 于云南 南部、 广东、 海南。 1. 红瓜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01, 1-6 Coccinia grandis (L. ) Voigt (1845); Back, et Bakh. f. (1963); Hara (1966); C. Jeffrey (1967) ; Lauener (1972) ; Keraudren in Aubrev. et Leroy (1975) ; Hara et Sutton in Hara et al. (1979); 吴征镒 (1984); 路 安民、 张志耘 (1986); - Bryonia grandis L. (1767) ; Lour. (1790) ; Ser. in DC. (1828); Coccinia indica Wight et Arn. (1834), nom. illegit , ; Cephalandra indica Naud. (1859), nom. illegit.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 Co. cordi folia auct. non (L. ) Cogn. : Cogn. in DC. (1881), p. p. max. , excl. syn. Bryonia cordifolia L. ; Gagnep. in Lecte. (1921) ; Merr. (1927), (1935); 吴 征镒、 王文采 (1957); Chakr. (1959); 海南 植物志 (1964)* ; Hara (1966); "图 鉴" (1975)*. 攀援 或平卧 草本。 茎多 分枝, 具纵 棱槽, 无毛或 被白色 鳞片。 单叶 互生, 叶 片膜质 至 纸质, 阔 心形, 长、 宽均 4 一 10 厘米, 有 时宽过 于长, 常 呈钝五 角形或 5 浅裂, 先端 钝, 基 部广三 角形或 有时半 圆形, 弯 缺凹入 10 — 20 毫米, 边 缘具疏 而细的 小齿, 叶面深 绿色, 幼 时被短 刚毛, 脱落后 变为圆 糙点, 背面淡 绿色, 无毛, 粗糙, 近 基部主 脉两侧 有几个 腺体, 腺体背 面呈凹 穴状, 掌状脉 5 条, 背 面具白 色鳞片 ; 叶柄长 2 — 5 厘米, 具 纵 条纹; 卷须 纤细, 不 分歧。 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单生叶 腋内; 雄花: 花梗长 2 — 4 厘米, 无毛; 花 萼筒阔 钟形, 长 4 一 5 毫米, 5 裂, 裂片 线状披 针形, 长约 3 毫米; 花冠 白色, 略 带 黄色, 长 2 — 3 厘米, 5 裂, 裂片 卵形, 先端 渐尖, 内面被 柔毛; 雄蕊 3, 花丝 合生, 长 2 — 3 毫米, 花药 合生, 近 球形, 长 6 — 7 毫米, 药室 折曲; 雌花: 花梗长 1 一 3 厘米; 花 萼和 花冠同 雄花; 退 化雄蕊 3, 钻形, 长 1 一 3 毫米, 基 部被短 柔毛; 子房纺 锤形, 长 12 — 15 毫米, 径 3 — 4 毫米, 花柱 纤细, 长 6 — 7 毫米, 柱头 3, 密具 乳突, 长 5 — 6 毫米。 果 实浆 果状,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5 厘米, 直径约 2. 5 厘米, 成 熟时深 红色, 两端 圆形; 种 子长 圆形, 长 6 — 7 毫米, 宽 2. 5-4 毫米, 厚 1.5 毫米, 淡 黄色, 顶端 圆形, 基部具 2 齿, 两面 密布小 瘤突。 花期 6 — 12 月 。 产 景洪、 勐海、 勐腊, 生海拔 700 — 1 100 米 的沟谷 林中、 林 缘或灌 丛中、 田边、 路 
384  云南 植物志  旁; 分布于 广东、 海南、 广西 (涠洲 岛)。 热带 非洲、 亚洲和 中美洲 亦有。 26- 绞 股蓝属 Gynostemma B1. 多年 生攀援 草本, 无毛 或被短 柔毛。 叶 互生, 鸟 足状, 具小叶 3 — 9 枚, 稀 单叶, 小 叶片 卵状披 针形, 具 锯齿; 卷须 2 歧, 稀单 1。 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组成腋 生或顶 生圆锥 花序, 花梗具 关节, 基 部具小 苞片; 雄花: 花萼 筒短, 5 裂, 裂片狭 卵形; 花冠 辐状, 淡 绿色或 白色, 5 深裂, 裂片披 针形或 卵状长 圆形, 芽时 内卷; 雄蕊 5, 着生于 花被筒 基部, 花 丝短, 合生 成柱, 花药 卵形, 直立, 2 室, 纵缝 开裂, 药 隔狭, 不 延长; 花粉粒 球形或 椭 圆形, 具纵 条纹或 平滑, 孔裂; 退化雌 蕊无; 雌花: 花萼与 花冠似 雄花; 具退化 雄蕊; 子房 球形, 3 — 2 室, 花柱 3, 稀 2, 分离, 柱头 2 或新 月形, 具 不规则 裂齿; 胚 珠每室 2 枚, 下垂。 桨果 球形, 似豌豆 大小, 不 开裂, 或 蒴果, 熟 时顶端 3 裂, 顶 端具鳞 脐状突 起或具 3 枚冠 状物, 有种子 2 — 3 粒; 种子阔 卵形, 压扁, 无翅, 具 乳突状 凸起或 具小凸 剌。 约 12 种, 产热带 亚洲至 东亚, 自喜马 拉雅至 日本、 马来 亚半岛 和马布 亚新几 内亚。 我国有 10 种 2 变种; 云南 8 种 2 变种。 本 属与锥 形果属 (Gomphogyne Griff. ) 的外 部形态 极近, 但后者 为雌雄 同株, 雄花 排列 为总状 花序, 不 为圆锥 花序; 雄 花花丝 仅基部 连合, 上部 分离; 子房 1 室; 果实陀 螺状, 具 纵肋, 顶端 平截, 种子椭 圆形, 边缘 具齿。 在 我国仅 分布于 云南南 部和西 南部。 •' : 分种 检索表 1 (12) 果为浆 果状, 球形, 顶端具 3 枚小的 宿存花 柱基。 2 (3) 单叶 ••••• 1. 单叶 绞股蓝 G. simplicifolium 3 (2) 鸟足状 复叶。 4 (7) 具 3 小叶。 5 (6) 小 叶片两 面光滑 无毛, 或仅叶 面沿主 脉被短 柔毛; 花冠裂 片狭披 针形, 长 2 — 3 毫米 …… 2. 光叶 绞股蓝 G, laxum 6 (5) 小 叶片两 面均被 坚挺短 硬毛; 花冠 裂片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2 毫米 3- 缅旬 绞股蓝 G. burmanicum 7 (4) 具 (3 —) 5—9 小叶。 8 (11) 果梗 长不及 5 毫米。 9 (10) 叶具 (3 —) 5 — 9 小叶, 通常 5 7 小叶, 叶面疏 被短柔 毛或后 变无毛 4- 绞股蓝 G. pentaphyllum 10 (9) 叶具 5 小叶, 两面 均密被 短柔毛 5. 毛 绞股蓝 G. pubescens 11 (8) 果梗长 (8 —) 15— 20 毫米; 具小叶 7 — 9 枚 6. 长梗 绞股蓝 G. longipes 12 (1) 果为 蒴果, 卵形或 钟形, 顶端 平截, 具 3 枚长 的宿存 花柱。 13 (14) 果 球形, 径约 3 毫米, 无毛, 具深色 斑点; 小叶长 5 枚, 薄 纸质, 椭圆形 7. 小轩 绞股蓝 G. microspermum 
m 版 ioi 1-6. 红瓜 Cocciniagrandis (L. ) Voigt, 1. 枝 一段, 2. 展开 花冠的 雄花, 3. 除 去部分 花冠的 雌花. 4. 雌花 纵剖' 5. 雄花, 6. 果实; 7—12. 小雀瓜 Cyclanthera pedata (L. ) Schrad. , 7. 花枝, 8、 9. 雄花, 10. 除 去部分 房的 雌花, 11. 果实, 12. 种子。 (杨建 昆绘) 
386  云南 植物志  14 (13) 果 钟形, 径约 5 毫米, 上部被 白色长 柔毛, 无 斑点; 小叶片 5 — 7 枚, 膜质, 倒卵状 椭圆形 8. 聚果 绞股蓝 G. aggregatum 1. 单叶 绞股蓝 (海 南植 物志) Gynostemma simplicifolium Bl. (1825); Cogn. in DC. (1881) ; Merr. et Chun (1940); Chakr. (1959); Back, et Bakh. f. (1963) j 陈 焕镛等 (1964); 吴 征镒、 陈书 坤 (1983); 吴征镒 (1984); 陈书坤 (1986). 草 质攀援 藤本。 茎 细弱, 多 分枝, 被短 柔毛。 单叶 互生, 叶片 纸质, 卵形, 长 10 — 15 厘米, 宽 8 — 9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圆 形至微 心形, 边缘具 圆齿, 齿 具芒状 尖头, 叶 面 绿色, 沿脉具 下弯的 柔毛, 余 无毛, 具疏散 小瘤, 背面淡 绿色, 无毛, 基出脉 7 — 9 条, 两面略 突起, 弧形 上升, 于边缘 网结, 细脉 网状; 叶 柄被短 柔毛, 长 4 一 6 厘米; 卷须被 短 柔毛, 2 歧。 花雌雄 异株; 雄花: 圆锥 花序长 10 — 25 厘米, 总花梗 和分枝 细弱, 被短 柔毛; 花梗 丝状, 长 0.5 — 2 毫米; 花萼 辐状, 裂片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0.5 — 1 毫米, 先 端钝, 背 面被短 柔毛; 花冠淡 绿白色 或淡绿 黄色, 裂片 5, 长 圆形, 长约 3 毫米, 宽 0. 7- 1 毫米, 具 1 脉, 先 端钝; 雌花 未祥。 果实 球形, 径 7 — 8 毫米, 熟时 黑色, 平滑 无毛; 种 子阔 卵形, 长约 4 毫米, 宽约 3. 5 毫米, 压扁, 先端略 急尖, 基部 圆形, 具疣状 突起。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 — 9 月。 产勐海 和西南 部的伊 洛瓦底 江上游 (即 龙川江 ), 生海拔 1 300 — 1 320 米 的阔叶 林中; 分布于 海南。 缅甸、 马来 西亚、 印度 尼西亚 (爪哇 )、 加里曼 丹岛和 菲律宾 亦有。 本种 不同与 该属其 他种的 主要特 征是: 单叶, 长 圆状披 针形, 两 面平滑 无毛, 边缘 具 小齿, 基部 圆形至 微凹; 花萼 裂片长 圆状披 针形, 花冠 裂片长 圆形, 先 端钝。 2- 光叶 绞股蓝 ( "图鉴 ") 图版 102, 1-6 三叶 绞股蓝 (海 南植 物志) Gynostemma laxum (Wall. ) Cogn. in DC. (1881) Claxa" ) ; Craib (1931); Hand. Mazz. (1936); Chakr. (1959); 陈 焕镛等 (1964); "图 鉴" (1975), in nota ; 吴 征镒、 陈书坤 (1983); 吴征缢 (1984); 陈书坤 (1986)'. Zannonia laxa Wall. (1831) ; Z. wightiana Arn. (1836) ; Alsomitra laxa (Wall. ) Roem. (1846) ; Pestalozzia laxa (Wall. ) Thw. (1858) ; Gynostemma crenulata Ridl. (1920); G. laxum auct. non Cogn. : Keraudren in Aurev. et Leroy (1975). 草质 藤本, 攀援。 茎 细弱, 多 分枝, 无毛或 疏被微 柔毛。 鸟足状 复叶, 具 3 小叶, 叶 抦长 1.5 — 4 厘米, 无毛, 具纵 条纹; 小叶片 纸质, 中央小 叶片长 圆状披 针形, 偶 略带菱 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端急 尖或短 渐尖, 基部阔 楔形, 侧 生小叶 卵形, 较 小, 长 4 一 7 厘米, 宽 2 — 3. 5 厘米, 稍不 对称, 边 缘具浅 波状阔 钝齿, 两面 无毛; 小叶 柄长 (2 —) 5 — 7 毫米, 无 毛或有 时被短 柔毛。 花雌雄 异株; 雄花: 圆 锥花序 顶生或 腋生, 总花梗 细弱, 长 (5 —) 10 — 30 厘米, 被短 柔毛, 侧 枝短, 基部 具钻状 披针形 苞片, 苞片 长 1 毫米, 被短 柔毛; 花梗 丝状, 长 3 — 7 毫米, 小苞片 钻状, 细小; 花萼 5 裂, 裂片狭 三角状 卵形, 长约 0.5 毫米; 花冠黄 绿色, 5 深裂, 裂片狭 卵状披 针形, 长约 1.5 毫米, 宽约 0.5 毫米, 无毛, 先端 渐尖, 全缘, 具 1 脉; 雄蕊 5, 花丝 合生, 花药 着生其 顶端; 雌花: 圆锥 花序, 花萼同 雄花; 花冠裂 片狭三 角形, 子房 球形, 径约 1 毫米, 花柱 3, 离 
葫芦科  387  生, 顶端 2 裂。 浆果 球形, 径 8 — 10 毫米, 黄 绿色, 无毛; 种子阔 卵形, 径约 4 毫米, 淡 灰色, 先端 略尖, 基部 圆形, 两面具 乳突。 花期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西畴, 生 中海拔 的石灰 山混交 林中或 沟谷密 林中; 分布于 广西、 广东。 印度、 尼 泊尔、 锡金、 缅甸、 越南、 泰国、 马来 西亚、 印度尼 西亚和 菲律宾 亦有。 3. 緬旬 绞股蓝 (中 国植 物志) 毛 绞股蓝 ( "图鉴 ") Gynostemma burmanicum King ex Chakr. (1946), (1959); "图 鉴,, (1975)* ; 吴征 镒、 陈书坤 (1983); 吴征镒 (1984); 陈书坤 (1986)'. 3a. 缅旬 绞股蓝 (原 变种) 图版 102, 7—9 var. burmanicum 草 质攀援 藤本。 茎较 粗壮, 具纵棱 及槽, 节上 密被短 柔毛, 节间 无毛, 有时具 皮孔。 趾状 复叶, 具 3 小叶, 叶柄长 3 — 6. 5 厘米, 密被皱 波状短 柔毛; 小叶片 纸质, 两 面均被 坚挺短 硬毛, 中央小 叶片近 菱形, 长 (6 —) 8 — 12 厘米, 宽 3 — 3. 5 厘米, 先端短 渐尖, 基部阔 楔形, 边 缘具疏 粗齿, 齿具短 尖头, 侧生 小叶长 4 一 9 厘米, 宽 4 厘米, 两 侧极不 相等, 外 侧为半 卵形, 基部 圆形, 内 侧为半 披针形 或倒披 针形, 基部 渐狭, 侧脉 8 — 9 条, 两面 凸起, 细脉不 明显; 中间小 叶柄长 5 — 6 毫米, 两侧 小叶近 无柄; 卷须 2 歧, 具 条纹。 花雌雄 异株; 雄花: 圆锥花 序与叶 等长或 稍长, 被短 柔毛; 花萼 裂片长 圆形, 长 0.75 毫 米, 宽约 0.3 毫米, 先 端钝; 花冠 绿色, 5 深裂, 裂片 多少椭 圆形, 先端急 尖或短 渐尖; 雄蕊 群高约 1 毫米, 无毛; 雌花 未见。 浆果 球形, 径 5 — 6 毫米, 绿色, 无毛, 有种子 3 粒; 种子阔 卵形, 长 3 (-3.5) 毫米, 宽 3 毫米, 厚 2 毫米, 淡 褐色, 基部近 圆形, 侧 边 具沟, 两面具 乳突状 凸起。 花期 7 — 8 月 , 果期 9 一 10 月 。 产 盈江、 潞西, 生海拔 800 — 1 200 米 的疏林 中或灌 丛中。 分布于 缅甸、 泰国。 3b. 大果 绞股蓝 (变种 ) var. molleC. Y. Wu ex C. Y. Wu et S. K. Chen (1983); 陈书坤 (1986). 本变种 与原变 种的主 要区别 是植物 体各部 均密被 坚挺的 短毛, 果实 较大, 径 8 — 10 毫 米; 种子长 5 毫米。 产 普洱、 屏边和 勐腊, 生海拔 630 — 1 300 米的 山谷丛 林或湿 润的疏 林中。 模 式标本 采自 普洱。 4. 绞股蓝 (救荒 本草) 七 叶胆, 公罗 锅底、 落地生 (嵩明 ), 小 苦药, 遍 地生根 Gynostemma pentaphyllum (Thunb. )Makino (1902) ; Rehd. (1934) ; Hand. -Mazz. (1936); Back, et Bakh. f. (1963); 海南 植物志 (1964)*; Lauener (1967), (1972); Keraudren in Aurev. et Leroy (1975)* ; 吴 征镒、 陈书坤 (1983); 吴征镒 (1984); 秦 岭 植物志 (1985)'; 陈书坤 (1986). Vitis pentaphylla Thunb. (1784) ; Gynostemma pedata Bl. (1825);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Cogn. in DC. (1881); Hemsl. (1887); Gagnep. in Lecte. (1921)* ; Craib (1931); Chakrav. (1946), (1959); Pestalozzia pedata (Bl. ) Zoll. et Mor. (1846) ; Zanonia pedata (Bl. ) Miq. (1856) ; V. martini Levi, et Vaniot (1905), 
图 版 102 1-6. 光叶 绞股蓝 Gynostemma laxum (Well. ) Cogn. , 1. 果枝, 2. 雌花, 3. 雄花, 4. 花冠 裂片, 5. 花萼 裂片, 6- 种子; 7 -9. 缅甸 绞股蓝 G. burmamcum King ex Chakr. , 7. 果枝, 8. 叶背 面部分 放大, 示 毛被, 9. 种子。 (肖 溶绘) 
葫芦科  389  (1906), (1914), (1916); V. mairei Levi. (1912) , non Levi. (1909); G. pedata Bl. var. hupehensis Pamp. (1918) ; G. pedatum Bl. var. trifoliatum Hayata (1921) * . 4a. 绞股蓝 (原 变种) var. pentaphyllum 草 质攀援 藤本。 茎 细弱, 多 分枝, 无毛或 疏被短 柔毛。 鸟足状 复叶, 具 3 — 9 小叶; 叶柄长 3 — 7 厘米, 无毛 或被短 柔毛; 小叶片 膜质或 纸质, 卵 状长圆 形或披 针形, 两面均 疏被短 柔毛, 中央小 叶片长 3 — 12 厘米, 宽 1.5 — 4 厘米, 侧生者 较小, 先 端急尖 或短渐 尖, 基部 渐狭, 边 缘具波 状齿或 圆齿, 叶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侧脉 6 — 8 对, 于 叶面平 坦, 背面 凸起, 细脉 网状; 小 叶柄略 叉开, 长 1 一 5 毫米; 卷须 2 歧, 无毛 或基部 被短柔 毛。 花雌雄 异株; 雄花: 圆锥 花序长 10 — 15 (-30) 厘米, 多 广展的 分枝, 分枝长 3 — 4 (-15) 厘米, 被短 柔毛; 花梗 丝状, 长 1 一 4 毫米, 基部具 钻状小 苞片; 花萼筒 极短, 5 裂, 裂片三 角形, 长约 0.5 — 0.7 毫米, 先端 急尖; 花冠淡 绿色或 白色, 5 深裂, 裂片 卵状披 针形, 长 2. 5 — 3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先端长 渐尖, 具 1 脉, 上面 具乳凸 状毛, 边 缘具 缘毛状 小齿; 雄蕊 5, 花 丝短, 联合 成柱, 花 药着生 于柱之 顶端; 雌花: 圆锥 花序远 较 雄花之 短小, 花萼及 花冠同 雄花; 子房 球形, 2 — 3 室, 花柱 3, 短而 叉开, 顶端 2 裂; 具 短小的 腺状退 化雄蕊 5 枚。 果实浆 果状, 球形, 直径 5 — 6 毫米, 熟时 黑色, 光滑 无毛, 有种子 2 — 3 颗; 种 子卵状 心形, 直径约 4 毫米, 压扁, 灰褐 色或深 褐色, 顶 端钝, 基部 心形, 两面具 乳突状 凸起。 花期 4 一 10 月 , 果期 5 — 12 月 。 全 省各地 均产, 生海拔 300 — 3 200 米的山 谷阔叶 林缘、 山坡 疏林、 灌 丛或路 旁草丛 中, 多生 长在荫 湿处; 分布于 陕西南 部和长 江流域 及其以 南广大 地区。 印度、 尼 泊尔、 锡 金、 孟 加拉、 斯里 兰卡、 缅甸、 老挝、 越南、 马来 西亚、 印度 尼西亚 (爪哇 )、 新几 内亚, 朝鲜 和日本 亦有。 本种是 绞股蓝 属植物 中分布 最广、 变化最 大的一 个种, 尤其 是小叶 数目、 毛 被的疏 密 以及果 实等方 面变化 甚大。 就国 产标本 而言, 有 3 小叶、 5-7 小叶和 9 小叶的 类型, 有 叶片 疏被短 柔毛和 无毛的 类型, 有果 实光滑 无毛和 密被短 柔毛的 类型; 尽管 有各种 类型, 但其 小叶片 均为卵 状长圆 形或披 针形, 疏被 短柔毛 或后变 无毛; 花萼 裂片三 角形, 花冠 裂片披 针形, 表面 被乳突 状毛, 边 缘具缘 毛状小 齿等特 征是一 致的, 故将 果实密 被毛被 类型作 变种处 理外, 其余 类型均 作本种 处理。 上 述共同 特征也 不同于 本属其 他种。 全草 含苷约 1. 25% , 称为绞 股蓝苷 1 一 50, 其中 U 、 IV 、 W 、 XII 分 别与人 参皂苷 R bl 、 R b3 、 R d 、 F 2 相同, 具有降 血脂、 防 糖皮质 激素副 作用、 抗癌、 延 长细胞 寿命、 抗 疲劳、 镇静、 催眠 等生理 活性。 民 间用于 治疗慢 性支气 管炎、 传染性 肝炎、 肾 孟炎、 胃 肠炎。 4b. 毛果 绞股蓝 (变种 ) (植 物分类 学报) var. dasycarpum C. Y. Wu ex C. Y. Wu et S. K. Chen (1983); 陈书坤 (1986)*. 本变 种与原 变种的 区别在 于果实 密被硬 毛状短 柔毛, 老茎 生花。 产 景东、 勐海, 生海拔 1 400 — 1 650 米的丛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景东。 5. 毛 绞股蓝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03, 1-4 Gynostemma pubescens (Gagnep. ) C. Y. Wu ex C. Y. Wu et S. K. Chen 
390  云南 植物志  (1983) ; 陈书坤 (1986)*. Gynostemma pedata Bl. var. pubescens Gagnep. in Lecte. (1921) ; G. pentaphyllum (Thunb. ) Mak. var. pubescens (Gagnep. ) C. Y. Wu (1984); 西双 版纳植 物名录 (1984) . 攀援 藤本。 茎密被 卷曲短 柔毛。 鸟足状 复叶, 具 5 小叶; 叶柄长 3 — 5 厘米, 密被短 柔毛; 小叶片 纸质, 两面均 密被硬 毛状短 柔毛, 中央小 叶片近 菱形或 菱状椭 圆形, 长 5. 5- 10 厘米, 宽 2 — 3. 5 厘米, 侧 生小叶 较小, 先端 渐尖, 具 芒尖, 基 部楔形 或钝, 最 外一对 小 叶基部 偏斜, 近 圆形, 边缘 具疏离 粗齿, 齿具短 尖头, 叶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侧脉 8 — 9 对, 直达 齿尖, 两面 突起; 小 叶柄长 0.5 — 0.9 厘米, 密被短 柔毛; 卷 须自基 部开始 旋转, 近顶端 2 歧, 疏被 柔毛。 花雌雄 异株; 雄花 未见; 雌花: 狭 圆锥花 序长约 5 厘米, 密被长 柔毛; 花萼 裂片三 角形, 长约 1 毫米; 花冠 裂片披 针形, 长约 2 毫米, 先端 渐尖, 表面 有毛; 子房 球形, 径约 2 毫米, 被 柔毛, 花柱 3, 短 锥状, 顶端 2 歧。 果 球形, 直径 约 5 毫米, 无毛; 种子阔 心形, 直径 3 毫米, 压扁, 淡灰 褐色, 具 乳突。 花果期 8 — 10 月。 产 福贡、 贡山、 楚雄、 屏边、 广南、 景洪及 勐海, 生海拔 850 — 2 350 米的山 坡林下 或灌 丛中。 分布于 老挝。 本 种之体 态极近 绞股蓝 〔G. pentaphyllum (Thunb. ) Mak. 〕 , 但后者 的茎、 叶、 花 序等 仅疏被 短柔毛 或后几 无毛; 卷须 分叉后 旋转; 花 冠裂片 卵状披 针形, 长 2. 5-3 毫米, 果实径 5 — 6 毫米。 此外, 也不 同于全 株密被 短硬毛 状柔毛 的缅甸 绞股蓝 (G. burmanicum King ex Chakr. ), 该种具 3 小叶, 小 叶片远 较大, 8 — 12X4 厘米; 卷须 分叉后 旋转; 花 萼 裂片长 圆形, 非三 角形; 花 冠裂片 略呈椭 圆形, 三 者不难 区别。 6- 长梗 绞股蓝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03, 5-9 Gynostemma longipes C. Y. Wu ex C. Y. Wu et S. K. Chen (1983)* ; 陈书坤 (1986)*. 草 质攀援 藤本。 茎 具纵棱 及槽, 被短 柔毛。 鸟足状 复叶, 具 5 — 9 小叶, 叶柄长 4 一 8 厘米, 被短 柔毛; 小叶片 纸质, 菱 状椭圆 形或倒 卵状披 针形, 中间小 叶片长 5 — 12 厘米, 宽 (2 —) 3 — 4. 5 厘米, 先端短 渐尖, 具 芒状小 尖头, 基部 渐狭, 边 缘具大 小不等 的圆齿 状 锯齿, 侧生 小叶片 较小, 先 端钝, 基部不 等边, 叶面 绿色, 被 稀疏短 硬毛, 沿 脉密被 短 柔毛, 背面淡 绿色, 沿 脉被长 硬毛状 柔毛, 余 无色; 小叶 柄长约 1 厘米, 被短 柔毛; 卷 须 2 歧, 无 毛或被 柔毛。 花雌雄 异株; 雄花: 圆锥 花序长 10 — 20 厘米, 主轴、 侧 枝及花 梗 均被短 柔毛, 侧枝基 部具长 2 毫米 的线状 苞片; 花梗 丝状, 长约 4 毫米; 小苞片 线形, 长约 0.7 毫米; 花 萼裂片 5, 卵形, 长 1 毫米, 宽 0.5 毫米, 急尖; 花冠 白色, 5 深裂, 裂片狭 卵状披 针形, 长约 2. 5 毫米, 宽 1 毫米, 先端长 渐尖, 被短 柔毛, 具 1 脉; 雄蕊 5, 花 丝合生 成柱; 无退化 雌蕊; 雌花: 圆锥花 序或茎 上部者 为总状 花序, 花序梗 及花梗 被短 柔毛, 花梗长 5 — 10 毫米; 小 苞片及 花萼、 花冠同 雄花, 子房 球形, 直径 1 一 1.5 毫 米, 无毛, 花柱 3, 离生, 顶端 2 裂, 叉开。 果 球形, 直径 6 — 7 毫米, 熟时黑 绿色, 无 毛; 果柄 丝状, 长 (8 —) 15 — 20 毫米, 无毛; 种子 心形, 径 3 毫米, 厚约 1 毫米, 压扁, 浅灰 色至深 褐色, 基 部凹, 顶端具 钝尖, 边 缘具齿 及槽, 两面 具瘤状 条纹。 花期 8 — 10 
图 版 103 1 — 4. 毛 绞股蓝 Gynostemma pubescens (Gagnep. ) C. Y. W. , 1. 果枝, 2. 叶背 面部分 放大, 示 毛被, 3. 雌花, 4. 种子; 5 — 9. K 梗 绞股蓝 G. longipes C. Y. Wu ex C. Y. Wu et S. K. Chen, 5. 果枝, 6. 雌花. 7. 雄花, 8. 雄蕊, 9. 种子。 (肖 溶绘) 
392  云南 植物志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 昆明、 嵩明、 宜良、 贡山、 大关 等地, 生海拔 1 600 — 3 200 米的 沟边丛 林中; 分 布于 四川、 贵州、 广西 和陕西 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 7. 小籽 绞股蓝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04, 1-6 Gynostemma microspermum C. Y. Wu et S. K. Chen (1983)*; 陈书坤 (1986)*. 草 质攀援 藤本。 茎 细弱, 无 毛或节 上被长 柔毛。 鸟足状 复叶, 具 5 小叶, 叶柄长 2 厘 米, 无毛; 小 叶片薄 纸质, 中 间者长 3 — 4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侧生者 遥小, 先 端钝, 具短 尖头, 基 部钝, 边缘 具大小 不等的 锯齿, 叶面深 绿色, 疏被短 刚毛, 沿主脉 较密, 沿 边缘具 1 行 柔毛, 背面淡 绿色, 无毛; 小叶 柄长约 3 毫米, 被 柔毛。 花雌雄 异株; 雌雄 花均 未见。 果序为 总状, 果 密集, 长 2 — 3 厘米, 径约 1 厘米; 蒴 果小, 黄 绿色, 球形, 径约 3 毫米, 平滑 无毛, 具深色 斑点, 近 顶端具 宿存花 被片, 顶端 平截, 具 3 枚 宿存的 花柱, 有种子 1 一 2 颗; 种子阔 心形, 极 压扁, 褐色, 长约 2 毫米, 宽约 2. 5 毫米, 厚不 及 1 毫米, 表面具 乳突状 凸起, 边缘具 条纹, 无齿。 果期 12 月。 产 勐腊, 生海拔 850 — 1 350 米的 湿润石 灰山密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勐腊。 8. 聚果 绞股蓝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04, 7-11 Gynostemma aggregatum C. Y. Wu et S. K. Chen (1983)* ; 陈书坤 (1986)*. 草 质攀援 藤本。 茎 细弱, 无 毛或仅 节上被 柔毛。 鸟足状 复叶, 具 5 — 7 小叶, 叶柄长 2 — 2. 5 厘米, 无毛; 小叶片 膜质, 倒 卵状椭 圆形, 中 间者长 3 — 3. 5 厘米, 宽 1.5 厘米, 侧生者 较小, 先 端钝, 具短 尖头, 基 部钝, 边 缘具糙 锯齿, 齿具短 尖头, 叶面 绿色, 疏 被微 柔毛, 背面淡 绿色, 无毛, 侧脉 6 — 7 对; 小叶柄 无毛, 长 2 — 5 毫米; 卷须 2 歧。 花 雌雄 异株; 雄花 不详; 雌花: 狭 圆锥花 序长约 1 厘米, 分 枝短, 具 3 — 4 花, 基部具 2 — 3 歧的 卷须状 苞片, 花 萼裂片 钻形, 极小; 花冠 裂片披 针形, 长约 1 毫米, 先端短 渐尖; 子房 球形, 径约 1 毫米, 被长 柔毛, 花柱 3, 分离, 长约 0.7 毫米, 顶端 2 裂。 蒴 果聚集 成密 穗状, 果穗长 1.5 — 2 厘米, 粗约 1.5 厘米; 果实阔 钟形, 径约 5 毫米, 上部 被白色 长 柔毛, 顶端 平截, 具 3 枚宿存 花柱; 种子 卵形, 长约 3 毫米, 灰 褐色; 种 皮脆, 具疣 状 突起, 边缘 具齿。 花期 7 — 8 月, 果期 8 — 10 月。 产 中甸、 德欽, 生海拔 2 300 — 2 700 米的 松林中 或混交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本种近 似心籽 绞股蓝 (G. card—perm 應 Cogn. ex Oliv. , 产 陕西、 四川、 湖北 ), 但后者 的果实 较大, 直径约 8 毫米, 无毛; 种子阔 心形, 宽 4. 2 — 5 毫米, 边缘具 沟及狭 翅。 27. 佛 手瓜属 Sechium P. Browne nom. conserv. 多 年生宿 根攀援 草本。 根 块状。 茎 粗壮, 具纵 棱槽。 单叶 互生, 叶片 膜质, 心形, 掌 状 浅裂, 具柄; 卷须 3 — 5 歧。 花小, 白色, 雌雄 同株; 雄花: 排列 成总状 花序; 花萼筒 半 球形, 裂片 5; 花冠 辐状, 5 深裂, 裂片 卵状披 针形, 先端近 急尖; 雄蕊 3, 着 生于花 被筒 下部, 花 丝短, 连合 成柱, 花药 离生, 2 枚 2 室, 1 枚 1 室, 药室 折曲; 无退化 雌蕊; 雌花: 单生或 双生, 常 与雄花 序生于 同一叶 腋内; 花萼与 花冠同 雄花; 无退化 雄蕊; 子 
ra 版 io4 , 卜 6. 小籽 绞股蓝 Gynoste 讓 amicrospermumC. Y. Wu et S. K. Chen, 1. 果枝, 2. 雌花, 3. 雄花, 4. 雄蕊 正 面观, 5. 雄蕊侧 fif 观, 6. 种子; 7—11. 聚果 纹股蓝 G. aggregatum C. Y. Wu et S. K. Chen, 7. 果枝, 8. 雌花序 一段, 9. 雌花, 10. 果实, 11. 种^"。 (肖 溶绘) 
394  云南 植物志  房纺 锤形, 1 室, 被 刺毛, 花 柱短, 柱头 头状, 5 浅裂, 裂片 反折, 具胚珠 1 枚, 自室顶 端 下垂。 果实 肉质, 倒 卵形, 淡 绿色, 上部具 纵槽, 疏被 刺毛; 种子 1 枚, 卵 圆形, 扁 平, 种皮 木质, 光滑, 子 叶大, 胎生。 1 种 (狭义 ), 主要分 布于美 洲热带 地区。 我国 南部有 栽培; 云南各 地广为 栽培。 1. 佛手瓜 ( "图鉴 ") 图版 105, 1—5 洋丝瓜 (云南 ), 手瓜 (广西 ) Sechium edule (Jacq. ) Swartz (1800); Cogn. in DC. (1881); Chakrav. (1946), (1959); "图 鉴" (1975)*; 吴征镒 (1984); 路 安民、 张志耘 (1986)*. S icy os edulis Jacq. (1760). 多年 生宿根 草本。 根 块状。 茎 粗壮, 攀援, 具纵向 棱槽。 单叶 互生, 叶片 膜质, 近 圆形, 长、 宽均 10 — 22 厘米, 具 3 — 5 角或 浅裂, 中 间裂片 较大, 侧 生裂片 较小, 先端 渐尖, 基部 心形, 弯缺近 圆形, 深 1 一 3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边缘具 细齿, 叶面 绿色, 粗 糙, 背面淡 绿色, 被短 柔毛, 沿脉 较密, 具 掌状脉 3 — 5 条; 叶柄长 5 — 15 厘米, 无毛; 卷须 粗壮, 无毛, 具纵 棱槽, 3 — 5 歧。 花 单性, 雌雄 同株; 雄花: 10 — 30 朵排列 在总花 梗的 上部, 呈总状 花序, 总 花梗长 8 — 30 厘米, 粗壮, 无毛, 具纵 条纹; 花梗长 1 一 6 毫 米; 花萼 筒短, 5 裂, 裂片披 针形, 长 5 — 7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开展, 无毛; 花冠辐 状, 5 深裂, 裂片 卵状披 针形, 长约 7 毫米, 宽 4 毫米, 具 5 脉; 雄蕊 3, 花丝 合生, 花 药 分离, 药室 折曲; 雌花: 单生或 双生, 常 与雄花 序生于 同一叶 腋内; 花梗长 1 一 1.5 厘 米; 花萼与 花冠同 雄花; 子房倒 卵形, 具 5 棱, 被疏 刺毛, 1 室, 具下垂 生胚珠 1 枚, 花 柱长 2 — 3 毫米, 柱头宽 2 毫米。 果实 肉质, 倒 卵形, 淡 绿色, 长 8 — 13 厘米, 径 6 — 8 厘 米, 疏被短 刺毛, 上部具 5 条 纵沟, 具种子 1 枚; 种子 大型, 卵形, 长 10 厘米, 宽 3 — 5 厘米, 压 扁状。 花期 7 — 10 月 , 果期 8 — 11 月 。 云南 各地广 泛栽培 或逸为 野生; 广西、 广 东也有 栽培。 原产南 美洲。 本种果 实可作 蔬菜, 入药 有健脾 开胃的 功效; 叶有 清热的 功效。 28. 剌 瓜藤属 Sicyos Linn. 一年生 草本, 攀援或 平卧, 无毛 或被长 硬毛。 茎 细弱, 具 棱槽。 单叶 互生, 叶片纸 质, 心形, 具 5 角或 5 浅裂; 卷须 2 — 3 歧。 花小, 单性, 白 色或淡 绿色, 雌雄 同株; 雄 花: 排 成腋生 总状花 序或近 伞房状 花序, 花萼 钟形, 5 深裂; 花冠辐 状或近 钟状, 5 深裂; 雄蕊 3, 花丝 合生, 花药或 多或少 连着, 药室 S 形 折曲; 退化雌 蕊无; 雌花: 排成 头状花 序, 常 与雄花 序生于 同一叶 腋内; 花萼与 花冠同 雄花, 子房萌 芦状, 被长 硬毛或 皮刺, 1 室, 具 1 下 垂生的 胚珠, 花 柱长, 柱头 3; 退化雄 蕊无。 果 实小, 卵 形或椭 圆形, 压扁, 基部 圆形, 顶 端间或 具喙, 果皮 革质, 薄, 具皮 刺或长 硬毛, 稀 平滑, 有种子 1 枚; 种 子卵 形或长 圆形, 压扁, 平滑。 约 25 种, 主产 美洲, 少数 种分布 于太平 洋诸岛 及澳大 利亚。 我国有 1 种, 出 现于台 湾、 四川和 云南。 1. 剌瓜藤 (新拟 ) 
图 版 105 1-5. 佛手瓜 Sechiumedule (Jacq. ) Swartz, 1. 叶枝, 2. 雄 花序- 部分, 3. 雄花, 4. 雌花, 5. 果实。 (曾孝 濂绘) 
396  云南 植物志  Sicyos angulatus Linn. (1753); T. G. Tutin (1968); C. Jeffrey (1980); Kitamura in S. Satake et al. (1982). 一年 生草质 藤本。 茎 攀援, 多 分枝, 具纵 棱槽, 长可达 5 米 以上, 被 白色短 柔毛及 长 柔毛。 叶片薄 纸质, 深 心形, 具 五角或 3 — 5 浅裂, 长 5 — 15 厘米, 宽近 于长, 先端急 尖, 基部 心形, 弯缺 凹入约 2 厘米, 边缘具 浅齿, 叶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 均密被 短刚毛 及疏长 柔毛, 沿脉 更密, 具 掌状脉 5 条, 在叶面 略凹, 背面 突起, 直达 齿尖; 叶 柄长 3 — 5 厘米, 具纵 条纹, 密 被短柔 毛和长 柔毛; 卷须 3 歧, 被 柔毛。 花雌雄 同株; 雄 花: 排 列为腋 生总状 花序, 长约 16 厘米, 上部具 3 — 12 花, 总花梗 及花梗 密被长 柔毛; 花萼裂 片狭三 角形, 长约 1.5 毫米, 花冠白 色或淡 黄色, 5 裂, 裂片 卵状三 角形或 三角状 披 针形, 长约 3 毫米, 宽约 2 毫米, 先端略 急尖; 雄蕊 3, 花丝 合生, 长约 1 毫米, 花药 稍 连着, 花药 S 形 折曲; 无退化 雌蕊; 雌花: 排列成 具长梗 的头状 花序, 与雄花 序生于 同一叶 腋内, 稀 单生, 密 被长、 短 柔毛; 花萼与 花冠同 雄花; 子房狭 卵形, 长约 2 毫米, 直径约 1 毫米, 密被柔 毛和长 硬毛, 1 室, 具 1 下垂生 胚珠, 花 柱长约 2 毫米, 柱头 3。 果实 卵形或 卵状长 圆形, 压扁, 长 10 — 15 毫米, 直径约 8 毫米, 密 被短柔 毛及易 脱落的 硬刺, 基部 圆钝, 先 端喙状 渐尖, 果皮 革质, 薄, 具种子 1 枚; 种子 卵形, 黑 褐色, 长 5-8 毫米, 宽约 5 毫米, 两 面平滑 。 花期 7 — 9 月 , 果期 8 — 10 月 。 云 南昆明 和楚雄 有少许 逸生; 四川 (峨眉 山)、 台湾 亦有。 分 布于北 美洲、 日本、 欧 洲中 部和东 南部。 29- 小雀) R 属 Cyclanthera Schrad. 一年 生或多 年生宿 根攀援 植物。 茎、 枝具纵 棱槽。 单叶, 全缘 不分裂 或为鸟 足状复 叶, 具 5 — 7 小叶, 具 长柄; 卷须单 1 或 2 至 多歧。 花 单性, 雌雄 同株; 雄花: 排 列为腋 生总 状花序 或圆锥 花序; 花萼筒 盘状或 杯状, 5 裂, 裂片 钻形, 有 时几无 裂片; 花冠 辐状, 黄 绿色或 白色, 5 深裂, 裂片阔 卵状长 圆形, 先端常 急尖; 、雄蕊 1 枚, 花丝 极短, 花药水 平生, 1 室, 环状; 无退化 雌蕊; 雌花: 单生、 双生或 三生, 、常 与雄花 序生于 同一叶 腋内; 花 被片同 雄花; 无退化 雄蕊; 子房 卵形, 常 偏斜, 先端具 小喙, 3 — 1 室或 2 至多个 小腔, 如为 3 室, 则有 2 室为 2 薄隔 膜分成 小腔, 每腔具 1 胚珠, 另 1 室无 胚珠; 若 1 一 2 室, 每室具 1 胚珠 或多于 1 枚; 若 为多小 腔时, 则每腔 内则为 1 胚珠, 胚珠 直立或 斜升; 花 柱 极短, 柱头 圆形, 大。 果实近 肉质, 卵形或 肾形, 常 偏斜, 被刺 状毛或 皮刺, 稀光滑 无毛, 有种子 1 至 多粒, 成熟时 开裂, 中心 轴及侧 膜胎座 外露; 种子长 圆形, 扁平, 有 角, 顶端及 基部常 2 裂或具 2 硬 尖头, 种皮 坚脆, 平滑。 约 15 种, 主 要分布 于热带 美洲。 我国 西藏和 云南引 种栽培 1 种。 1. 小雀瓜 (昆明 ) 图版 101, 7—12 辣子瓜 (中国 植物志 ), 洋 辣子瓜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Cyclanthera pedata (L. ) Schrad. (1831); Cogn. in DC. (1881); Chakr. (1946) et (1959); 路 安民、 张志耘 (1986). Momordica pedata L. (1753); Cyclanthera pedata (L. ) Schrad. var. edulis Cogn. 
椴树科  397  in DC. (1881); 吴征缢 (1984). 一年 生攀援 草本。 茎、 枝 粗壮, 具纵 棱槽, 平滑, 无毛。 叶柄 粗壮, 长 5 — 10 厘米, 具 纵槽, 无毛; 叶片 纸质, 鸟足状 5 全裂, 中间裂 片椭圆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6 — 12 厘 米, 宽 2. 5 — 3.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具芒 尖头, 基部 楔形, 边缘具 疏齿, 侧 生裂片 较小, 最 外的裂 片通常 2 — 3 深裂, 叶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 无毛, 全裂 片具羽 状脉, 细脉 网状; 卷须 粗壮, 具纵 条纹, 中 部以上 2 — 3 歧, 无毛。 花 单性, 雌雄 同株; 雄花: 排列 为腋 生圆锥 花序, 总 花梗长 10 — 20 厘米, 具纵 棱槽, 无毛, 具 25 — 50 花; 分 枝短, 疏 离; 花梗长 4 一 10 毫米, 伸展, 丛 生状, 近 无毛; 花萼筒 杯状, 长约 2 毫米, 径 3_4毫 米, 无毛, 5 裂, 裂片 线形, 长约 2 毫米, 伸展, 或有 时稍锯 齿状; 花冠黄 绿色, 5 裂,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长 1.5 — 2 毫米, 宽 2 — 2. 5 毫米, 先端 急尖, 两面 疏被短 柔毛状 腺体, 具 3 脉; 雄蕊 1 枚, 花丝 短粗, 柱状, 花药 环状, 圆 盘形, 径 1.5 — 2 毫米; 雌花: 单生、 双生或 簇生于 有雄花 序的叶 腋内; 花梗长 1 一 3 毫米; 花萼和 花冠同 雄花; 子 房斜长 圆形, 长 1 一 1.5 厘米, 绿色, 向顶端 渐狭呈 喙状, 具 稀疏的 弯刺, 花柱长 0.5 — 0.75 毫米, 柱 头 头状, 稍 分裂。 果实长 圆形或 狭长椭 圆形, 长 5 — 7 厘米, 径 2. 5 — 3 厘米, 偏斜, 先 端 具喙, 基部 钝圆, 常具 弯曲的 刺毛, 成 熟时黄 白色, 具种子 7 — 10 粒; 种 子近长 方形, 长 10 — 12 毫米, 宽 7 — 8 毫米, 厚约 2 毫米, 黑 褐色, 基部 截形, 先端横 节状, 边缘具 小突起 状粗糙 花果期 8 — 11 月。 腾冲、 昆明 等地有 栽培; 西 藏亦有 栽培。 原产南 美洲。 本 种的果 实可作 蔬菜, 味似 黄瓜。 128. 椴 树禾斗 Tiliaceae nom. conserv. 乔木或 灌木, 稀 草本。 植物体 常被星 状毛或 鳞秕。 单叶 互生, 通 常具掌 状脉, 全缘 或掌状 3 — 7 裂; 叶柄先 端有时 膨大; 托叶 存在, 稀缺。 花 两性, 稀 单性或 杂性, 辐射对 称, 5 数, 稀 4 数, 由聚伞 花序组 成各式 花序, 稀 成对或 单生, 具 苞片; 萼 片离生 或基部 略 合生, 镊 合状; 花瓣 与萼片 同数, 离生, 覆瓦 状或镊 合状, 稀缺; 雄蕊 多数, 稀 10 — 5, 分离 或基部 略合生 成束, 花丝 细长, 花药 2 室, 内向或 外向, 室 间合生 或基部 分叉, 有 时完全 分离, 纵裂, 稀 孔裂; 腺 体通常 存在; 子房 上位, 极稀 下位, 2 — 5 室, 胚珠 1 至 多数, 倒生, 中轴 胎座, 花柱 单一, 稀 分离, 柱头 膨大或 钻状。 坚果、 浆果、 核果或 蒴果; 种 子每室 1 至 多数, 胚 乳丰富 或缺; 胚直, 通常 具宽大 折叠的 子叶。 约 50 属, 750 种, 分布 热带与 亚热带 地区, 少数扩 展到北 温带。 我国 10 属, 约 70 种, 除新 疆和青 海外, 几遍布 全国, 尤以 南部至 西南部 最盛; 云南有 7 属 38 种, 以南部 为多。 茎 皮富含 纤维, 民 间习用 本科一 些植物 的茎皮 作搓绳 索和编 麻袋的 原料, 黄 麻和长 蒴黄麻 则为世 界著名 的麻类 作物; 蚬木木 材极为 坚硬, 为不 可多得 的优良 建筑、 工艺、 造 船 用材; 椴属植 物不仅 有较高 的材用 价值, 而 且为重 要的蜜 源植物 和优美 的庭园 观赏植 物。 此外, 蚬 木属、 扁担 杆属、 一担 柴属和 刺蒴麻 属一些 种类为 紫胶虫 寄主。 
398  云南 植物志  分属 检索表 1 (12) 花 两性, 花 瓣基部 具腺体 或缺, 萼片无 腺体, 花药近 球形, 背着。 2 (5) 花瓣 基部无 腺体, 雌雄蕊 柄缺。 3 (4) 通常 具花瓣 状退化 雄蕊, 子 房每室 2 胚珠, 苞片 宽大, 翅状; 小 坚果; 乔木 1 «JS Tilia 4 (3) 无退化 雄蕊, 子房每 室胚珠 多数, 无翅状 苞片; 蒴果; 草本 或灌木  2* 黄麻属 Corchorus 5 (2) 花瓣 基部具 腺体, 雌 雄蕊柄 存在。 6 (9) 核果; 花瓣较 萼片小 得多。 7 (8) 圆 锥花序 顶生或 腋生; 柱头 钻形, 不分裂 3. 破 布叶属 Microcos 8 (7) 聚 伞花序 腋生; 柱头 膨大, 盾状 2 — 4 裂 或画笔 状细裂 4. 扁 担杆属 Grewia 9 (6) 蒴果; 花瓣与 萼片近 等长。 10 (11) 蒴果 具翅; 聚伞 花序组 成圆锥 花序, 顶生或 腋生; 木本 5. — 担柴属 Colona  11 (10) 蒴果 无翅, 具 刚毛或 硬刺; 小聚 伞花序 腋生; 草 本或亚 灌木, 稀灌木 6. 剌 菊麻属 Triumfetta 12 (1) 花 单性或 杂性, 花瓣无 腺体, 萼 片基部 具腺体 或缺, 花药长 圆形, 基着 7. 规木属 Burretiodendron 1. 椴属 Tilia L. 落叶 乔木。 顶芽不 发育, 呈 合轴分 枝式; 腋生 冬芽具 2 或 3 枚 芽鳞。 叶卵形 至卵圆 形或 心形, 基 部通常 偏斜; 托叶 舌状, 早落。 聚 伞花序 腋生, 花序 柄长, 部分与 1 枚长 圆形翅 状苞片 结合; 花 两性; 萼片长 卵形, 离生, 花 瓣淡黄 白色, 与 萼片近 等长; 雄蕊 多数, 较花瓣 短^ 花丝 基部略 合生成 5 束, 先 端通常 分叉, 花药 背着, 药室易 分离, 纵 裂; 退 化雄蕊 5, 花 瓣状, 或缺; 子房 5 室, 每室 2 胚珠, 花柱 细长, 单生, 柱头常 5 裂。 小 坚果, 稀浆 ^, 果皮 革质或 木质, 具 5 棱或 瘤状小 突起; 种子倒 卵形, 具肉质 胚乳; 胚 大, 具 5 一 7 ^ 叶状 子叶。 约 45 种, 分 布于北 半球温 带至亚 热带。 我 国约有 25 种, 大部 分省区 均产; 云南产 8 种 4 变种。 分种 检索表 1 (20) 果壁 木质; 苞片 较大, 通常近 无柄; 叶片宽 卵形至 卵形, 基 部显著 歪斜。  2 (11) 果壁 具明显 5 棱, 瘤点不 明显。 3 (6) 花序具 7 — 15 朵花。 4 (5) 叶 三角状 卵形, 长 7 — 8 厘米; 果倒 卵形; 苞片明 显具柄 1. 美齿椴 T. callidonta 5 (4) 叶宽 卵形, 长 10 — 17 厘米; 果近 球形; 苞片 近无柄 2. 大叶椴 T. nobilis 6 (3) 花序具 3 — 6 朵花。 
椴树科  399  7 (10) 小 枝通常 无毛。 8 (9) 叶下 密被毡 毛状毛 3a. 华椴 T. chinensis var. chinensis 9 (8) 叶下除 脉腋具 簇毛外 几无毛 3b. 禿华椴 T. chinensis var. investita 10 (7) 小 枝密被 长柔毛 3c. 多毛椴 T. chinensis var. intonsa 11 (2) 果壁 具明显 瘤点, 无棱或 不明显 具棱。 12 (19) 苞片几 无柄; 果 无棱; 叶卵 形至窄 卵形。 13 (16) 叶近 全缘, 仅 上部具 疏齿。 14 (15) 嫩 枝无毛 或被微 柔毛; 叶柄长 3 — 5 厘米 4a. 椴 T. tuan var. t 議 15 (14) 嫩枝 初密被 绒毛, 后变 禿净; 叶柄 长不及 3 厘米 S. 帽峰椴 T. mofungensis 16 (13) 叶 缘通常 具明显 锯齿。 17 (18) 叶坚 纸质, 长 10 — 20 厘米, 边缘齿 粗而不 规则; 小枝或 芽被毛 4b. 毛芽根 T. tuan var. chinensis 18 (17) 叶 纸质, 长 9 一 12 厘米, 边 缘具疏 细齿; 小 枝及芽 均无毛 …… 6. 丽江椴 T. likiangensis 19 (12) 苞片具 长柄; 果 不明显 具棱; 叶 宽卵形 7. 鸡山椴 T. chenoui 20 (1) 果壁 革质; 苞 片小, 具 长柄或 短抦; 叶小, 基部较 整正。 21 (22) 叶下 除脉腋 具簇毛 外无毛 8a. 少脉椴 T. paucicostata var. paucicostata 22 (21) 叶下 被线毛 8b. 云南 少脉椴 T. paucicostata var. yunnanensis 1. 美齿椴 (植 物分类 学报) Tilia callidonta H. T. Chang (1982); "图 鉴" 补编 (1983), inclavi; 中国 植物志 (1989); 诸葛仁 (1991). 小 乔木, 高达 10 米。 嫩枝 被毛, 后变 秃净。 叶坚 纸质, 卵 状三角 形至宽 卵形, 长 7 — 8 厘米, 宽 6 — 6. 5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 部浅心 形至截 平形, 近 整正, 边缘 具细锯 齿, 上面 无毛, 下面黄 褐色, 初 被毛, 后仅 脉腋具 簇毛, 基出脉 4 一 5 条, 侧脉 5 — 6 对, 下 面小横 脉显著 凸起; 叶柄长 3. 5-4. 5 厘米, 几 无毛。 聚 伞花序 2 — 3 歧, 约有 9 一 12 朵 花, 花 序柄长 5 — 7 厘米, 纤细, 花柄长 7 — 15 毫米, 被毛, 具棱; 苞 片长圆 状倒披 针形, 长 6 — 6. 5 厘米, 宽 1.5 — 1.8 厘米, 先端 圆钝, 基部 楔形, 两侧不 等长, 上面 发亮, 下 面被星 状毛, 两 面网脉 明显, 下 半部与 花序柄 合生, 基部 具柄, 长 1 一 1.5 厘米。 果长倒 卵形, 长 9 一 10 毫米, 直径 5 — 6 毫米, 具 5 棱, 无 瘤点, 被灰黄 色毡毛 状毛, 顶 端具乳 状 突起; 果 壁厚约 1 毫米。 果期 11 月。 产 中甸, 生海拔 2 400 — 2 800 米 山地。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北 地山。 2. 大叶椴 (中国 经济植 物志) 图版 106, 1-3 大椴树 (中国 植物图 谱), 千层皮 (大关 ) Tilia nobilis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6); 胡 先骑、 陈焕镛 (1935)*; 陈嵘 (1937)', (1953)'; 方文培 (1946); 中 国经济 植物志 (1961)'; "图 鉴" 补编 (1983), inclavi; 中国 植物志 (1989), 诸葛仁 (1991). 乔木, 高达 20 米。 小枝 绿色, 无毛或 疏被长 柔毛。 冬 芽大, 顶端 疏被长 柔毛。 叶纸 质, 宽 卵形, 长 10 — 17 厘米, 宽 10 — 15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半 心形至 心形, 略 偏斜, 边 缘具细 锯齿, 上面深 绿色, 无毛, 下面淡 绿色, 侧脉及 1 一 3 级 小脉腋 部均具 簇毛, 余 无毛, 基出脉 6 条, 侧脉 6 — 7 对, 下面小 横脉极 明显; 叶柄长 3. 5 — 7 厘米, 无毛。 聚 
400  云南 植物志  伞花序 2 — 3 歧, 有花 7 — 15 朵, 花 序柄长 7 — 9 厘米, 具棱, 无毛, 花 柄长约 1 厘米, 具 棱; 苞片长 圆形, 长 8 — 10 厘米, 宽 1.8 — 2. 2 厘米, 先 端舌状 渐尖, 基部宽 楔形至 圆形, 近 等侧, 上面 无毛, 下面仅 中脉上 疏被星 状毛, 两 面网脉 明显, 下 半部与 花序柄 合生, 基 部近 无柄; 萼片长 卵形, 长 6 — 7 毫米, 宽 2 — 2. 5 毫米, 外面近 无毛, 里 面基部 具簇生 长 柔毛; 花瓣椭 圆形, 与萼片 等长, 先端啮 蚀状; 退化 雄蕊倒 卵形, 具柄, 较花瓣 稍短; 雄蕊约 40 枚, 花丝长 3 — 4 毫米, 先端不 分叉; 子 房被微 柔毛, 花柱 无毛, 柱头略 膨大, 不 分裂。 果近圆 球形, 长约 1 厘米, 直径 7 — 8 毫米, 被 淡黄色 绒毛, 具 5 棱, 果 壁厚约 0. 8-1 毫米, 易 压裂。 花期 7 — 8 月 , 果期 9 一 10 月 。 产 大关, 生海拔 2 000 — 2 200 米常 绿阔叶 林中; 四 川南部 亦有。 茎皮 纤维拉 力强, 可制 绳索、 织 麻袋或 作造纸 原料; 木材 质软, 可 供制胶 合板、 火 柴杆 等用; 花 入药, 有 发汗、 镇静及 解热之 功效。 3. 华椴 (中国 经济植 物志) 华椴树 (中国 植物图 谱), 叶下花 (滇西 北), 山拐枣 (东川 ) Tilia chinensis Maxim. (1880); V. Engl. (1909);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6); Rehd. (1928); Hand. -Mazz. (1929) ; 胡 先骑、 陈焕镛 (1935)*; 陈嵘 (1937)*; 中国经 济 植物志 (1961)*; "图 鉴" (1972)'et 补编 (1983), inckvi; 秦岭 植物志 (1981); 中 国 植物志 (1989)*; 诸葛仁 (1991). Tilia baroniana Diels (1900) ; Schneid. (1904) ; V. Engl. (1909) ; Tilia yunnanensis Hu (1937); 中 国经济 植物志 (1961)*;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中国 植物志 (1989), syn. nov. 3a. 华椴 (原 变种) 图版 106, 4-6 var. chinensis 乔木, 高达 15 米。 嫩 枝无毛 或被微 柔毛; 芽 无毛。 叶 纸质, 宽 卵形, 长 6 — 12 厘米, 宽 5 — 10 厘米, 先端 尾尖, 花 1 一 1.5 厘米, 基 部斜心 形或斜 截形, 边缘具 整齐细 锯齿, 上面 无毛, 下面 密被灰 色星状 绒毛, 基出脉 5 条, 侧脉 7 — 8 对, 下面小 横脉较 明显; 叶 柄长 3 — 8 厘米, 被 星状灰 绒毛。 聚 伞花序 1 一 2 歧, 有花 3 — 6 朵, 花 序柄长 4 一 5 厘米, 花柄长 1 一 1.5 厘米, 无明显 棱突, 疏 被星状 绒毛; 苞片长 圆形, 长 4 一 8 厘米, 两面疏 被星 状毛, 下面 略密, 下 半部与 花序柄 合生, 基部无 柄或近 无柄; 萼片长 卵形, 长约 7 毫 米, 两 面均被 绒毛, 里面 基部具 簇毛; 花瓣 卵形, 长 6 — 7 毫米; 退化 雄蕊近 匙形, 长约 5 毫米, 具柄长 1 毫米; 雄蕊 30 — 45 枚, 花丝 先端常 分叉, 药室 分离; 子 房密被 绒毛, 花 柱 无毛, 柱头略 膨大, 3 裂。 果椭 圆形, 长 1 厘米, 直径约 8 毫米, 密被 灰褐色 绒毛, 具 明显 5 棱, 果 壁厚约 1 毫米。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 — 9 月。 产滇 西北, 生海拔 2 500 — 3 900 米针叶 林中; 分布于 甘肃、 陕西、 河南、 四川、 湖 北 等省。 茎 皮纤维 坚韧, 可代 麻用; 木材 轻软, 易于 加工, 供制胶 合板、 火柴 杆及造 纸用。 3b. 禿华椴 (变种 ) ( "图 鉴" 补编) var. investita (V. Engl.) Rehd. (1931), pro forma; (V. Engl. ) S. C. Lee (1935);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西藏 植物志 (1986); 中国 植物志 (1989); 诸 
椴树科  401  葛仁 (1991). Tilia investita V. Engl. (1909) ; T. baroniana Diels var. investila V. Engl. (1909); T. chinensis f. investita (V. Engl. ) Rehd. (1931). 与原 变种的 区别在 于叶背 面除脉 腋外近 无毛。 产 滇西北 (维 西、 中甸、 德钦 ), 生海拔 2 400 — 3 300 米 林中; 陕西、 湖北及 西藏南 部 亦有。 3c. 多毛椴 (变种 ) ( "图鉴 ") 多 毛椴树 (中国 植物图 谱), 西 蜀椴树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var. intonsa (Rehd. et Wils. ) Hsu et Zhuge (1991). Tilia intonsa Wils. ex Rehd. et Wils. in Sarg. , PI. Wils. 2: 365. 1916; 陈嵘 (1937), (1953)* ;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中国 植物志 (1989). 与原 变种的 区别在 于小枝 密被长 柔毛。 产 禄劝、 丽江、 中甸 等地, 生海拔 2 600 — 3 300 米 林中; 四 川西部 亦有。 4. 椴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青科榔 (湖北 ), 千层皮 (滇东 北), 桐麻 (镇雄 ) Tilia tuan Szyszyl. in Hook. (1890)* ; Schneid. (1909); V. Engl. (1909);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6); Rehd. (1934); 李顺卿 (1935)*; 陈嵘 (1937)*; 中 国经济 植物志 (1961)'; "图 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89); 诸葛仁 (1991). Tilia mesembrinos Merr. (1938) , ; 中国 植物志 (1989) , syn. no v. ; T. kiveichouensis Hu (1963);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 中国 植物志 (1989), syn. 丽.; T. austro-yunnanensis H. T. Chang (1983), in clavi , nom. nud. 4a. 椴 (原 变种) 图版 106, 7—8 var. tuan 乔木, 高达 25 米。 小枝 初被微 绒毛, 后变 禿净; 芽明 显被微 柔毛。 叶薄 革质, 卵形 至长 卵形, 长 8 — 15 厘米, 宽 6 — 9 厘米, 先端短 渐尖, 基 部斜截 形至半 心形, 边 缘通常 仅上半 部具疏 细齿, 上面 无毛, 基出脉 5 条, 侧脉 6 — 7 对, 下面小 横脉不 明显; 叶柄长 3 — 4 厘米, 被微 绒毛或 无毛。 聚 伞花序 3 — 4 歧, 有花 15 — 20 朵, 花 序柄长 6 — 10 厘米, 花柄长 7 — 9 毫米, 无棱, 几无毛 ;苞片 长圆形 至长圆 状倒披 针形, 长 8 — 12 厘米, 宽 1. 5- 2 厘米, 先端 舌状, 基部 楔形, 等 侧或不 等侧, 上面 无毛, 下面 疏被星 状毛, 下半 部与花 序柄 合生, 基部 无柄; 萼片长 卵形, 长 5 毫米, 外面被 绒毛, 里面基 部具长 柔毛; 花瓣 卵 圆形, 长 5 — 6 毫米; 退化 雄蕊近 匙形, 较花 瓣小; 雄蕊约 40 枚, 花丝 先端常 分叉, 药 室 分离; 子房 被毛, 花柱 无毛, 柱头略 膨大。 果近 球形, 长 8 — 10 毫米, 直径 7 — 9 毫米, 无棱, 具 瘤点, 被星状 絨毛, 果 壁厚达 1.5 — 2 毫米。 花期 7 月, 果期 10 月。 产滇中 (玉 溪、 易门、 永仁 )、 滇东北 (昭 通、 彝良、 镇雄、 大关) 至 滇东南 (文 山、 麻栗坡 ), 生海拔 1 700 — 2 200 米山 地阔叶 林中; 四川、 湖北、 湖南、 贵州、 广西、 江西 等省 区均有 分布。 越 南北部 亦有。 茎皮 纤维代 麻用, 可制人 造棉; 材质 较硬, 可制 家具及 农具; 花可 提取芳 香油, 为 优良 蜜源; 叶作 饲料。 
402  云南 植物志  4b. 毛芽椴 (变种 ) ( "图鉴 ") 毛枝椴 (中 国树木 分类学 ), 芨莴 (永 仁彝语 译音) var. chinensis (Szyszyl. )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6); 李顺卿 (1935); 陈嵘 (1937)* ,(1953); "图 鉴" 补编 (1983), inclavi; 中国 植物志 (1989); 诸葛仁 (1991). Tilia miqueliana Maxim, var. chinensis Szyszyl. in Hook. (1890) * ; T. chinensis auct. non Maxim. ; Schneid. (1909); V. Engl. (1909) 与 原变种 的区别 在于叶 缘有较 明显的 锯齿, 小 枝或芽 被毛; 叶宽 卵形, 长 10 — 20 厘 米, 宽 6 — 14 厘米。 产 宾川、 永仁、 双柏、 禄劝、 嵩明 等地, 生海拔 2 200 — 2 500 (-2 700) 米 林中; 四 川、 湖北、 湖 南等省 亦有。 5. 帽峰椴 (中 国植物 图谱) Tilia mofungensis Chun et Wong (1935)*; 胡 先骑、 陈焕镛 (1937)*; 陈嵘 (1937)" ; "图 鉴" 补编 (1983), inclavi; 中国 植物志 (1989); 诸葛仁 (1991). 小 乔木, 高 7 — 10 米。 嫩 枝密被 茸毛, 老枝变 禿净; 芽疏 被毛。 叶近 革质, 卵形至 卵状长 圆形, 长 8 — 12 厘米, 宽 4 一 7 厘米, 先端短 渐尖, 基 部半心 形至斜 截形, 边缘全 缘或具 不明显 小齿, 基出脉 4 条, 侧脉约 8 对, 上面 无毛, 发亮, 下面密 被黄褐 色星状 绒毛; 叶柄长 1.5 — 2. 5 厘米, 被微 绒毛, 较 粗壮。 聚 伞花序 2 — 3 歧, 花 序柄长 5 — 8 厘 米, 花柄长 4 一 5 毫米, 无棱, 被 星状毛 ; 苞 片窄长 倒披针 形或倒 卵状披 针形, 长 7 — 9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先端 圆钝, 基部 稍圆, 两侧近 对称, 两面 被星状 绒毛, 下面 及中脉 上毛 较密, 下 半部与 花序柄 合生, 无柄。 果近 球形, 直径 7 — 8 毫米, 具 瘤点, 无棱, 被 紧 贴褐色 柔毛。 果期 11 月。 产 西畴, 生海拔 1 600 米 石炭岩 山地; 湖南、 江西、 广西、 广东 等省区 亦有。 6. 丽江椴 (植 物分 类学报 乂 Tilia likiangensis H. T. Chang (1982); "图 鉴" 补编 (1983), inclavi; 中 国植物 志 (1989); 诸葛仁 (1991). 乔木。 嫩 枝初被 灰色星 状毛, 后变 无毛。 叶 纸质, 长 卵形, 长 9 一 12 厘米, 宽 4 一 6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斜心 形至斜 截形, 边缘 具疏细 锯齿, 上面 无毛, 下 面密被 淡灰色 毡毛状 柔毛, 基出脉 4 一 5 条, 侧脉 6 — 7 对, 下面小 横脉不 明显; 叶柄长 3 — 3. 5 厘米, 被 星状短 绒毛。 聚 伞花序 3 — 4 歧, 具花 10 — 16 朵, 花 序柄长 6 — 8 厘米, 具棱, 花柄长 7 — 9 毫米, 具棱, 被星 状毛; 苞片窄 长圆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6 — 9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先端 圆钝, 基部 楔形, 等侧, 上 面仅中 脉被星 状毛, 下 面密被 灰色星 状毛, 下半 部与花 序柄 合生, 基部几 无柄; 萼片长 卵形, 长 6 — 7 毫米, 外 面密被 星状短 柔毛, 里面 基部具 长 柔毛; 花瓣 卵形, 长约 7 毫米; 退 化雄蕊 匙形, 长 5 毫米, 具柄长 1.5 毫米; 雄蕊约 35 枚, 花 丝先端 分叉, 药室 分离; 子 房密被 平伏长 柔毛, 花柱 无毛, 柱头略 膨大。 花 期 7 月。 产 丽江, 生海拔 2 300 — 2 500 米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7. 鸡山椴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长苞椴 ( "图 鉴" 补编) 
图 版 106 卜 3. 大叶椴 TilianobilisRehd. et Wils, 1. 花枝 一段, 2. 花, 3. 雄蕊 及花瓣 状退化 雄蕊; 4 一 6. 华椴 T. chinensis Maxim, var. chinensis, 4. 果枝 一段, 5. 雌蕊, 6. 雄蕊; 7—8. 椴 T. tuan Szyszyl. var. tuan, 7. 花枝, 8. 果: 9 一 11. 少脉椴 T. paucicostata Maxim, var. paucicostata , 9. 花枝 10. 花蕾, 11. 雌蕊。 (李 楠绘) 
404  云南 植物志  Tilia chenmoui Cheng (1936);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中国 植物志 (1989); 诸葛仁 (1991). 乔木。 小枝 密被淡 黄色微 絨毛。 叶厚 纸质, 宽 卵形, 长 6 — I 4 厘米, 宽 5 — 8 厘米, 先 端尾状 渐尖或 急尖, 基部 一侧广 圆形, 另 一侧宽 模形, 边缘近 全缘, 仅 上部具 不明显 疏齿, 上面被 淡黄色 星状微 柔毛, 下 面密被 灰白色 毡毛状 绒毛, 基出脉 4 条, 侧脉 8 对, 下面小 橫脉较 明显; 叶柄长 3 — 4. 5 厘米, 密 被星状 绒毛。 花 序柄及 花柄微 具棱, 密被星 状 绒毛; 苞 片长圆 状倒披 针形, 长 12. 5 — 19 厘米, 宽约 2 厘米, 先端 圆钝, 基部 一侧圆 形, 一侧 窄楔形 下延, 上面中 脉附近 密被星 状毛, 向边缘 渐少, 下面密 被星状 绒毛, 下 半部与 花序柄 合生, 基部 具柄长 6 — 12 毫米。 果倒 卵形, 长约 8 毫米, 直径 7 毫米, 具 不明显 5 棱, 瘤点 显著, 密被 平伏星 状毛。 果期 9 月。 产 宾川, 生海拔 2 100 — 2 400 米 溪边。 模式标 本采自 宾川鸡 足山。 8. 少脉椴 ( "图 鉴" 补编) 筒 果椴树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Tilia paucicostata Maxim. (1889); Schneid. (1909)*; V. Engl. (1909);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6); Hand. -Mazz. (1929); 胡 先骑、 陈焕镛 (1935)*; 陈嵘 (1937)*; 秦岭 植物志 (1981); "图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中国 植物志 (1989); 诸 葛仁 (1991). . 8a. 少脉椴 (原 变种) 图版 106, 9-11 var. paucicostata 乔木, 高达 15 米。 嫩枝 纤细, 无毛; 芽 细小, 无毛。 叶厚 纸质, 宽卵 形至宽 卵状三 角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4 一 8 厘米, 先端长 尾尖, 尾长 1 一 1.5 厘米, 基部 心形至 截形, 略 偏斜, 边 缘具细 锯齿, 上 面略具 光泽, 无毛, 下面仅 脉腋具 簇毛, 余 无毛, 基出脉 4 一 5 条, 侧脉 6 — 7 对, 下 面小脉 明显; 叶柄长 1.5 — 5 厘米, 无毛。 聚 伞花序 3 — 4 歧, 有 花 6 — 15 朵, 花 序柄长 3 — 6 厘米, 花柄长 1 一 1.5 厘米, 具棱, 无毛; 苞 片长圆 形至倒 卵状披 针形, 长 5 — 9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先 端舌状 渐尖, 基部宽 楔形, 不 等侧, 两 面 无毛, 下 半部与 花序柄 合生, 基部 具柄长 2 — 15 毫米; 萼 片窄长 卵形, 长约 5 毫米, 外 面 无毛, 里 面有长 柔毛; 花瓣倒 卵形, 长 5 — 6 毫米, 先端啮 蚀状, 基部 收缩成 短柄; 退 化雄蕊 匙形, 具抦长 2 — 2.5 毫米, 先端啮 蚀状; 雄蕊 40 — 50 枚, 药室易 分离; 子房被 灰白 色平伏 柔毛, 花柱微 被毛, 柱 头几不 膨大。 果倒 卵形或 圆形, 直径 4 一 6 毫米, 无瘤 点及 棱突, 被平伏 绒毛, 果壁 革质。 花期 7 月, 果期 9 月。 产 东川、 富民、 大姚、 永胜、 丽江、 维西、 中甸、 德饮, 生海拔 2 400 — 2 600 米针 叶林或 高山栎 林中; 分 布于陕 西'、 甘肃、 河南、 安徽、 四川、 湖北、 湖南 等省。 茎皮 纤维代 麻用; 木 材富有 弹性, 可供 建筑、 农 具及家 具用; 花可 提取芳 香油, 也 可供 药用。 8b. 云南 少脉椴 ("图 鉴" 补编) var. yunnanensis Diels (1912);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中国 植物志 (1989); 诸葛仁 (1991). 与原变 种的区 别在于 嫩枝、 芽体 及叶下 被星状 绒毛。 
椴树科  405  产 滇西北 (丽 江、 维西、 贡山、 德钦) 至滇中 (嵩明 ), 生海拔 2 000 — 3 000 米 林中; 分布于 陕西、 四川 等省。 模式 标本采 自金沙 江与澜 沧江分 水岭。 2. 黄麻属 Corchorus L. 一 年生至 多年生 草本, 或亚 灌木。 单叶 互生, 不 分裂, 具 锯齿, 近基 部通常 具有两 条 尾状小 裂片, 基出脉 3 条; 托叶 线形, 早落。 花 两性, 单生或 数朵呈 小聚伞 花序, 腋' 生或腋 外生; 苞 片小, 宿存或 早落; 萼片 分离, 镊合状 排列; 花瓣 黄色, 无 腺体; 雄蕊 多数, 稀 少数, 花丝 分离, 着生 于短的 雌雄蕊 柄上, 花药 球形, 背着; 子房 2 — 5 室, 胚 珠 多数, 倒生, 排成 2 列, 花柱 单生, 柱头 膨大, 不规则 齿裂。 蒴果球 形至长 柱形, 室 背 开裂, 种子间 常具横 隔膜, 顶端有 时具角 锥状附 属体; 种子 多数, 具肉质 胚乳; 子叶 心形, 叶状。 约 40 种, 泛热带 广布。 我国产 2 种, 引种 2 种, 分布 于长江 以南各 省区; 云南 均产。 分种 检索表 1 (6) 蒴 果长圆 柱形, 或具棱 柱形, 顶 端具喙 状或角 锥状附 属体。 2 (5) 果长圆 柱形, 具 喙状附 属体; 种子 间具横 隔膜; 叶仅 下面脉 上疏被 柔毛。 3 (4) 子房 5 室; 花 1 一 2 朵与 叶对生 或偏于 一侧; 叶 缘具细 锯齿; 叶柄长 8 — 25 毫米 1. 长 菊黄麻 C. olitorius 4 (3) 子房 3 室; 花 1 一 3 朵与叶 对生; 叶缘具 圆齿; 叶柄长 5 — 10 毫米 2- 三 室黄麻 C. trilocularis 5 (2) 果具棱 柱形, 顶端具 3 — 5 角 锥状附 属体; 叶两 面疏被 柔毛, 后 变秃净 3- 甜麻 C. aestuans 6 (1) 蒴 果近扁 球形, 顶 端截平 形或略 下凹, 外壁 多乳状 突起; 叶 无毛, 侧脉 8 — 10 对 4. 黄麻 C. capsularis 1- 长 蒴黄麻 (中国 经济植 物志) 图版 107, 1-2 山麻 (台 湾植 物志) Corchorus olitorius L. (1753); DC. (1824); Mast, in Hook. f. (1875); Franch. (1886), (1889); Gagnep. in Lecte. (1910); Hand. -Mazz. (1933); 中 国经济 植物志 (1961)* ; Chun et al. (1963);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1972)*et 补编 (1983), in clavi 台湾 植物志 (1977); 中国 植物志 (1989). 木质 草本; 茎淡 紫色, 初被疏 柔毛, 后变 秃净, 老枝紫 红色。 叶 纸质, 窄卵 状披针 形至长 卵形, 长 5 — 13 厘米, 宽 1.5 —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窄 圆形, 边 缘具细 锯齿, 近基部 两侧具 2 枚 线状小 裂片, 上面 无毛, 下 面仅脉 上有疏 柔毛, 两边基 出脉上 行不过 半, 侧脉 6 — 8 对; 叶柄长 8 — 25 毫米, 疏被 柔毛; 托叶 卵状披 针形, 长约 1 厘米。 花 1 一 2 朵与 叶对生 或偏于 一侧; 萼片长 圆形, 顶端 具角, 基部 有毛; 花瓣与 萼片近 等长, 长圆 形, 基 部收缩 成柄; 雄蕊 多数, 离生; 雌 雄蕊柄 极短, 无毛; 子房 有毛, 柱头 膨大, 浅 裂。 蒴 果长圆 柱状, 具 10 棱, 顶端 具喙状 突起, 熟 时室背 开裂; 种子 间具橫 隔膜, 种子 
406  云南 植物志  多数, 倒圆 锥形, 微 具棱。 花期 7 — 9 月 , 果期 10 — 11 月 。 除滇西 北高山 区外, 全省 大部分 地区有 栽培或 逸生; 我 国南方 各省区 均有。 原产南 亚次 大陆。 经 济价值 与黄麻 齐名, 为重 要麻类 作物; 叶可 食用; 全草 入药, 疏风、 止咳、 利湿。 2. 三 室黄麻 Corchorus trilocularis L. (1767); DC. (1824); Mast, in Hook. f. (1875); Hutch, et Dalz. (1958); Ghafoor in Ali (1974).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茎 基部多 分枝, 被短 柔毛。 叶椭 圆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长 1.5 — 3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先端 圆钝, 基部阔 圆形, 边缘具 圆齿, 上面 无毛, 下面仅 脉上被 柔毛, 基 出脉的 两边脉 上升达 叶片的 1/3; 叶柄长 5 — 10 毫米, 被 柔毛; 托叶 钻形。 聚伞 花序 单生, 具 1 一 3 朵花, 与叶 对生, 花序柄 极短; 萼片长 条形, 长约 5 毫米; 花 瓣近匙 形, 长 5 — 6 毫米; 雄蕊 15 — 20 枚, 花丝长 5 — 6 毫米; 子房 3 室。 蒴果 1 一 3 聚生, 长 圆 柱状, 长 5 — 7 厘米, 直径约 2. 5 毫米, 先端 具喙状 突起, 熟 时室背 开裂; 种子 间具横 隔膜, 种子 多数。 花期 8 月, 果期 9 月。 产 宾川, 生海拔 1 500 米草 山坡。 分布于 南亚次 大陆、 爪哇、 澳大 利亚、 阿拉 伯半岛 及 非洲。 我国新 记录。 本 种在我 国仅有 一个分 布点。 由于采 集标本 有限, 是 否为古 南大陆 子遗, 有 待作进 一步 的调查 研究。 3. 甜麻 (广 州植 物志) 图版 107, 3 假黄麻 (中 国经济 植物志 ), 绳黄麻 (台湾 植物志 ), 土巨肾 (思 茅地区 ), 阿吉察 (哈 尼语 译音) Corchorus aestuans L. (1759); Hutch, et Dalz. (1958); 台湾 植物志 (1977) * ; 中 国 植物志 (1989). Corchorus acutangulus Lam. (1786); DC. (1824); Benth. (1861) ; Mast, in Hook, f. (1875); Gagnep. in Lecte. (1911)*; 广州 植物志 (1956); 中 国经济 植物志 (1961 广;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1972)*et 补编 (1983), in clavi. 一年生 草本。 茎紫 红色, 被疏 柔毛。 叶卵 形至宽 卵形, 长 4 一 7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端短 渐尖, 基部 圆形, 边缘具 圆齿, 两面初 被疏散 单毛, 后变 禿净, 基 出脉的 两边脉 上升 近叶片 中部, 侧脉 3 — 6 对; 叶柄长 5 — 18 毫米, 被长 柔毛。 聚 伞花序 1 一 3 朵花, 与 叶 对生, 花序柄 极短; 萼 片狭长 圆形, 长约 5 毫米, 顶端 具角; 花瓣与 萼片近 等长, 倒 卵形; 雄蕊约 20 枚, 长约 3 毫米; 子 房长圆 柱形, 被 柔毛, 柱头 膨大, 5 齿裂。 蒴果具 棱 柱状, 顶端具 3 — 5 个角 锥状附 属体, 每一角 锥先端 分叉, 果长 1.5 — 3 厘米, 直径约 5 毫米; 种子 间无横 隔膜, 种子 多数, 短 柱状。 花期 8 — 10 月, 果期 11 一 12 月。 产全省 各地, 生海拔 (110 —) 500—1 200 米 山地或 旷野; 分布 于长江 以南各 省区。 热 带与亚 热带地 区广泛 分布。 幼 叶清凉 解毒, 治 疮毒; 种子 剧毒; 茎皮纤 维可代 麻用。 4. 黄麻 (本草 纲目) 络麻 (便民 图纂) 
椴树科  407  Corchorus capsularis L. (1753); DC. (1824); Benth. (1861); Mast, in Hook. f. (1875); Gagnep. in Lecte. (1911); Merr. (1928); 广州 植物志 (1956); 中国 经济植 物志 (1961)*;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1972)* et 补编 (1983), inclavi; 台湾植 物志 (1977); 中国 植物志 (1989). 直 立木质 草本。 茎 无毛。 叶 纸质, 卵形至 卵状披 针形, 长 6 — 13 厘米, 宽 2 — 6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圆形, 略 偏斜, 边 缘具细 锯齿或 圆齿, 基部两 侧各有 1 一 2 枚披针 形或线 形小 裂片, 两面均 无毛, 基 出脉的 两边脉 上升不 过半, 侧脉 8 — 10 对; 叶柄长 1 一 3 厘米, 初被 柔毛, 后变 秃净。 聚 伞花序 3 — 5 朵花, 与叶 对生, 花序柄 极短; 萼片长 3 — 4 毫米; 花瓣倒 卵形, 与 萼片近 等长; 雄蕊 18 — 22 枚; 子房 5 室, 无毛, 柱头 浅裂。 蒴果 近扁球 形, 直径约 1 厘米, 具 8 — 10 棱突, 顶 端截平 形或微 下凹, 表面 具乳状 突起, 熟时 5 瓣 裂; 种子不 规则。 花期 7 — 9 月 , 果期 10 — 11 月 。 全省各 地栽培 (400 — 1 000 ^为多 ); 长江以 南均有 引种。 原产 印度, 世界热 带与亚 热带地 区广泛 栽培。 重 要的麻 类作物 之一, 茎 皮纤维 为各种 麻制品 原料。 3. 破 布叶属 Microcos L. 灌木或 乔木。 单叶 互生, 全缘 或上部 浅裂, 基出脉 3 条。 聚伞 花序组 成顶生 或腋生 圆锥 花序; 花小, 两性, 3 花 并生, 外抱 3 枚小 苞片, 小苞 片通常 分裂; 萼片 5, 分离, 镊合状 排列; 花瓣 5, 或缺, 腹面 基部具 腺体; 雄蕊 多数, 或 5 枚, 着生 于雌雄 柄上, 花 丝 分离, 花药近 球形, 背着, 药室 2; 子 房通常 3 室, 每室 (2) 4-6 (8) 胚珠, 排成 2 列, 胚珠 倒生, 花柱 单生, 钻形, 柱头 锐尖或 微裂。 核果近 球形或 梨形, 中果皮 富含纤 维, 肉质, 内果皮 骨质或 革质; 种子具 胚乳。 约 53 种, 分 布于热 带亚洲 (至 新几内 亚岛和 斐济) 和 非洲。 我国产 2 种, 分 布于南 部; 云南 均产。 分种 检索表 1 (2) 叶卵 形至长 卵形; 子房 无毛; 果倒卵 形至近 球形; 圆锥花 序顶生 1. 破布叶 M. nervosa 2 (1) 叶长圆 形至长 圆状披 针形; 子房 密被长 柔毛; 果 梨形; 圆锥花 序腋生 或顶生 2. 梨果 破布叶 M. chungii 1. 破布叶 (本 草纲目 拾遗) 图版 107, 4—6 解宝叶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译自 Loureiro 记载 的土名 "Hai- Pu-Ip") , 布 渣叶、 火布 麻、 瓜布 (剥) 木、 蓑衣子 (华南 ), 郭 埋烘、 郭麻贯 (西 双版 纳傣语 译音) Microcos nervosa (Lour. ) S. Y. Hu (1988). F alio pi a nervosa Lour. (1790) , Microcos paniculata auct. non L. : Burret (1926) ; Hu, Wang et Hsia (1938); 广州 植物志 (1956)、 中 国经济 植物志 (1961)'; 海 南植物 
图 版 107 2. 长 蒴黄麻 Corchcmis olitorius L. , 1. 果 枝一段 , 2. 花; 3. 甜麻 C. aestuans L. , 果枝; 4 一 6. 破布叶 Microcos vosa (Lour. ) S. Y. Hu, 4- 果枝, 5. 花序, 6. 花去 花被; 7—9. 梨果 破布叶 M- chungii (Merr. ) Chun, 7. 果枝, 8. 雌蕊, 9. 雄蕊。 (李 楠绘) 
椴树科  409  志 (1965)* ;" 图鉴" (1972) 'et 补编 (1983), in clavi ; 中国 植物志 (1989) ; Grew 山 microcos L. (1767); Juss. (1804); DC. (1824); Mast, in Hook. f. (1875); Pierre (1888)* ; Gagnep. in Lecte. (1911); McClure et H. Wang (1934); 陈嵘 ( 1937 ) ; Mzcroow stauntoniana G. Don (1831); 中国 植物志 (1989). 乔木, 高达 25 米。 嫩 枝密被 黄褐色 茸毛, 老 枝毛渐 脱落。 叶薄 革质, 卵 形至长 卵形, 长 8 — 18 厘米, 宽 4 一 8 厘米, 先 端尾状 渐尖, 基部圆 形至微 心形, 边 缘有细 锯齿, 上面 仅中 脉被疏 柔毛, 下面被 星状柔 毛或近 无毛, 两边基 出脉上 行不及 叶片的 1/2; 叶柄长 6 — 10 毫米, 被 柔毛; 托叶披 针形, 长 5 — 7 毫米。 圆 锥花序 大型, 顶生, 花序柄 及花柄 纤细, 密被 黄褐色 茸毛; 萼片长 圆形, 长 2 — 3 毫米, 先端截 平形, 啮 蚀状, 下半部 腹面具 1 扁 圆形 腺体, 腺体 周缘具 柔毛; 雄蕊约 60 枚, 花丝长 3 — 4 毫米; 子房 无毛, 花 柱长约 5 毫 米, 柱头 锐尖。 核 果倒卵 形至近 球形, 长约 1 厘米, 直径 5 — 7 毫米。 花期 5 — 7 月, 果 期 9_11 月。 产西双 版纳及 富宁, 生海拔 (300 —) 500-1 370 米次生 林中; 广西、 广东、 海南等 省区 亦有。 分 布于中 南半岛 至马来 西亚。 茎 皮纤维 细长, 柔软, 拉 力强, 可 作人造 棉或代 麻用; 叶 入药, 具清毒 解毒、 消炎、 止泻之 I 力效; 根 消食、 镇咳; 果 可食。 2. 梨果 破布叶 图版 107, 7-9 海南 破布叶 (海 南植 物志) Microcos chungii (Merr. ) Chun (1940);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中国 植物志 (1989). Gretvia chungii Merr. (1923) ; Burret (1926). pro sp. dub. ; G. bulot Gagnep. (1943) et in Humbert (1945) * , syn. no v. 乔木, 高达 17 米。 嫩枝密 被灰黄 色星状 绒毛, 老枝 秃净。 叶近 革质, 长圆形 至长圆 状披 针形, 长 16 — 20 厘米, 宽 5 — 7 厘米, 先 端渐尖 或尾状 急尖, 基部 圆形, 略 偏斜, 边 缘 全缘, 或仅近 先端具 数枚小 锯齿, 叶干时 两面紫 褐色, 仅下 面叶脉 上被星 状毛, 或均 无毛, 两 边基出 脉上升 过半, 侧脉 5 — 6 对, 小 横脉近 平行, 在 下面明 显或不 明显; 叶柄 长 1 一 1.5 厘米, 被 灰黄色 绒毛。 圆 锥花序 少花, 腋生或 顶生, 花序柄 及花柄 粗壮, 密被 灰黄色 绒毛; 萼 片倒披 针形, 长 8 — 10 毫米, 两面 均被星 状毛, 外面 较密; 花瓣 狭长圆 形, 长 3 — 4 毫米, 外面疏 被毛, 下 半部腹 面具一 扁圆形 腺体, 腺体 周缘具 柔毛; 雄蕊约 30 枚; 子房 密被长 柔毛, 柱头 锐尖。 核果 梨形, 长 1.2 — 3 厘米, 直径 1 一 2 厘米, 幼时 密被 灰白色 茸毛, 熟时 变为棕 褐色。 花期 5 — 6 月, 果期 10 月。 产西 双版纳 (景 洪、 勐腊 ), 生海拔 1 300 米次生 林中; 海南 亦有。 越南 北部有 分布。 云南新 i 己录。 本种通 常作为 海南特 有种, 云南 的标本 及越南 北部的 Grewia bulot Gagnep. 与海南 标本 仅在果 实大小 上略有 差异, 我们认 为对它 们应作 同一种 处理。 4. 扁 担杆属 Grewia L. 灌木或 乔木。 植 物体多 少被星 状毛。 单叶 互生, 有 时排成 2 列, 叶形 多样, 不分裂 
410  云南 植物志  或 浅裂, 叶缘具 锯齿, 稀 全缘, 基出脉 3 — 5 条; 托叶 早落。 聚 伞花序 腋生, 稀 顶生, 单 生或 簇生; 花 两性、 杂性或 单性; 苞片 存在; 萼片 5, 分离, 镊合状 排列; 花瓣 5, 比萼 片小 得多, 腹面 基部具 腺体, 偶缺; 雄蕊 多数, 花丝 分离, 着生于 雌雄蕊 柄上, 花药近 球形, 背着, 2 室, 纵裂; 子房 2 — 4 室, 每室 2 — 8 胚珠, 排成 2 列, 胚珠 倒生, 花柱单 一, 柱头 膨大, 盾状 2 — 4 裂或 画笔状 细裂。 核果 2 — 4 分核, 球形 或近四 方形, 分裂或 不 分裂; 种子具 胚乳。 约 150 种, 主 要分布 于热带 亚洲、 非 洲和大 洋洲, 少数 达温带 地区。 我国约 23 种; 云南产 15 种 3 变种。 ) 分种 检索表 1 (24) 花 两性; 柱头 盾状, 不规则 2 — 4 裂或 不裂; 外果 皮紧贴 果核, 不易 分离, 稀疏松 抱核。 2 (9) 核果近 球形, 2 分核, 通常不 分裂。 3 (6) 叶 卵状椭 圆形, 基 部常斜 截形。 4 (5) 花 瓣基部 明显具 腺体, 雌雄蕊 柄显著 …… la. 朴叶 扁担杆 G. celtidifolia var. celtidifolia 5 (4) 花 瓣基部 无明显 腺体, 雌雄 蕊柄缺 lb. 毛果 扁担杆 G. celtidifolia var. eriocarpa 6 (3) 叶近 圆形, 基部较 整正, 微 心形或 圆形。 7 (8) 叶下疏 被毛至 无毛,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微 心形; 叶 柄长约 1 厘米; 花序 柄长约 1 厘米 2. 椴叶 扁担杆 G. tiliifolia 8 (7) 叶下 密被长 柔毛, 先端 圆钝, 基部 圆形; 叶柄长 3 — 4 毫米; 花 序柄长 1.8 — 2. 5 厘米 … 3. 盈江 扁担杆 G. yinkiangensis 9 (2) 核果近 方形, 2 — 4 分核, 通常 2 深裂; 聚伞 花序近 顶生或 腋生; 雌雄 蕊柄伸 长或不 伸长。 10 (17) 聚伞 花序近 顶生或 腋生, 每序 3 至 多花; 叶 小型, 通 常不及 10 厘 米长。 11 (16) 聚伞 花序近 顶生, 每序 多花; 果 皮疏松 抱核, 易 分离。 12 (15) 叶下疏 被毛, 叶柄 纤细。 13 (14) 叶 卵形, 长 5 — 10 厘米 4a. 扁担杆 G. biloba var. biloba 14 (13) 叶近 圆形, 长不及 5 厘米 4b. 小叶 扁担杆 G. biloba var. microphylla 15 (12) 叶下密 被星状 绒毛, 叶 柄粗壮 4c. 小花 扁担杆 G. biloba var. parviflora 16 (11) 花序 腋生, 每序 3 花; 果皮紧 贴核, 不 易分离 5. 长譜 扁担杆 G. macropetala 17 (10) 聚 伞花序 腋生, 通 常每序 3 花; 叶长 度大于 10 厘米。 18 (21) 叶下密 被星状 绒毛; 雌雄 蕊柄不 伸长。 19 (20) 叶 卵状椭 圆形, 边缘具 圆齿, 不 分裂; 果 2 深裂 6. 南 扁担杆 G. henryi 20 (19) 叶卵 形至宽 卵形, 边缘 有时具 不规则 齿裂, 果 不分裂 …… 7. 苘麻叶 扁担杆 G. abutilifolla 21 (18) 叶下 疏被星 状毛或 单毛; 雌雄蕊 柄显著 伸长。 22 (23) 蔓性 灌木; 叶近 革质, ^状椭 圆形; 果径达 1.5 厘米 8. 密齿 扁担杆 G. acuminata 23 (22) 直立小 乔木; 叶 纸质, 椭 圆状披 针形; 果 径小于 1 厘米 9. 光叶 扁担杆 G. glabra 24 (1) 花 杂性或 两性; 柱头 画笔状 细裂; 外果 皮疏松 抱核, 易 分离。 25 (30) 叶披 针形。 26 (29) 叶长 圆状披 针形, 边 缘具细 锯齿; 萼 片宽约 2 厘米。 27 (28) 叶缘锯 齿大小 相间, 叶面无 网结; 灌木 10. 據叶 扁担杆 G. falcata 28 (27) 叶缘 锯齿不 明显, 叶 面网结 细致; 小乔木 11. 细齿 扁担杆 G. lacei 
椴树科  411  29 (26) 叶 卵状披 针形, 边缘齿 略粗; 萼片宽 1 一 1.5 厘米 12. 狭莠 扁担杆 G. angustisepala 30 (25) 叶 不呈披 针形。 31 (32) 花 序柄明 显较叶 柄长; 叶 卵状椭 圆形, 长 5 — 10 厘米 …… 13. 短柄 扁担杆 G. brachypoda 32 (31) 花 序柄与 叶柄近 等长; 叶近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10 — 20 厘米。 33 (34) 叶近 圆形, 边缘 齿端具 睫毛, 下面 被黄褐 色绒毛 14. 硬毛 扁担杆 G. rugulosa 34 (33) 叶长 圆形, 边缘 具尖锐 锯齿, 大小 相间, 下面被 平伏灰 白絨毛 15. 尖齿 扁担杆 G. cuspidato-serrata 1. 朴叶 扁担杆 ( "图 鉴" 补编) 图版 108, 1-3 铁火绳 (澜 沧、 墨江 ), 细 火绳树 (双江 ), 黑神果 (思茅 ), 纽扣树 (元江 ) Grewia celtidifolia Juss. (1804); DC. (1824); Burret (1926); Hand. - Mazz. (1938); Miq. (1855);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中国 植物志 (1989); 诸葛仁 (1993). Grewia asiatica L. var. celtidifolia Gagnep. in Lecte. (1911); G. boehmeri folia Kanehira et Sasaki (1928) ; Kanehira (1936) * ; G. yunnanensis H. T. Chang (1982) ;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 syn. no v. la. 朴叶 扁担杆 (原 变种) var. celtidifolia 灌 木或小 乔木。 嫩 枝被星 状毛。 叶薄 革质, 斜卵 圆形至 卵状长 圆形, 长 6 — 13 厘米, 宽 3 — 6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骤尖, 基 部斜截 形或广 圆形, 有时 整正, 边 缘具细 锯齿, 上面 疏被星 状毛, 有时变 禿净, 下面 被灰色 至灰黄 色星状 绒毛, 基出脉 的两边 脉上升 达叶片 的 3/4, 侧脉 3 — 4 对; 叶柄长 5 — 10 毫米; 托叶 镰状披 针形, 长 5 — 10 毫米。 聚 伞花序 2 — 7 枝 腋生, 每 序有花 3 — 5 朵, 花 序柄长 5 — 10 毫米, 花柄长 3 — 5 毫米; 苞片披 针形; 花两性 ;萼 片狭长 圆形, 长 6 — 8 毫米, 两 面均被 柔毛; 花 瓣长约 3 毫米, 腹面基 部具腺 体; 雌 雄蕊柄 明显; 雄蕊 70 — 100 枚; 子房 2 室, 柱头 盾状, 边缘 不规则 微裂。 核果近 球形, 直径 6 — 8 毫米, 被星 状毛, 有 浅沟, 果 皮紧贴 果核。 花期 4 一 6 月, 果期 7 — 8 月。 产西 南至东 南部, 北达 弥勒、 双柏、 保山、 龙陵 一线, 生海拔 160 — 1 400 (一 1 800) 米疏 林中; 分布于 贵州、 广西、 广东、 台湾等 省区。 印 度尼西 亚及中 南半岛 亦有。 茎皮 纤维代 麻用; 花、 叶 煎汁治 胃病; 根 具收敛 止血、 生肌 接骨之 功效。 lb. 毛果 扁担杆 (变种 ) (海 南植 物志) 毛果 解宝叶 (中 国经济 植物志 ), 大叶 捕鱼叶 (台湾 植物志 ), 细火绳 (景谷 ), 子母 树 (河口 ), 马尾 巴火绳 (屏边 ) var. eriocarpa (Juss. ) Hsu et Zhuge, (1993). Grewia eriocarpa Juss. in Ann. Mus. Paris 4: 93. pi. 51, fig. 3. 1804; Miq. (1855); Gagnep. in Lecte. (1910), in Humbert (1945); Burret (1926); 中国 经济植 物志 (1961)* ; Backer et Brink (1963); H. L. Li (1963);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1972) *et 补编 (1983). in clavi; 台湾 植物志 (1977) ; G. ^Mi0msis Hu (1940). 与 原变种 的区别 在于花 瓣基部 无明显 腺体, 雌雄蕊 柄缺。 
412  云南 植物志  产西 南至东 南部, 生海拔 450 — 1 500 米次生 林中; 分布于 贵州、 广西、 广东、 台湾 等 省区。 印 度尼西 亚及中 南半岛 亦有。 2. 椴叶 扁担杆 ( "图 鉴" 补编) Grewia tiliifolia Vahl (1790); Juss. (1804)*; Mast, in Hook. f. (1875); Kurz (1877); Trimen (1893); Burret (1926);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 中国 植物志 (1989) ( "tiliaefolia"); 诸葛仁 (1993). Grewia rotunda C. Y. Wu ex H. T. Chang (1982);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 中国 植物志 (1989). syn. nov. 小 乔木, 高达 8 米。 嫩 枝被微 柔毛或 无毛。 叶 纸质, 卵 形至宽 卵形, 长 8 — 12 厘米, 宽 6 — 10 厘米, 先端 骤尖, 基部 心形, 偏 斜或近 整正, 边 缘具细 锯齿, 上 面略被 星状毛 或几 无毛, 下面疏 被毛或 禿净, 基 出脉的 两边脉 上升至 叶片的 2/3, 侧脉 2 — 3 对; 叶柄 长约 1 厘米; 托叶 镰形, 基 部单侧 耳形。 聚 伞花序 2 — 10 枝 腋生, 花序柄 与叶柄 等长或 略长, 花柄长 6 — 7 毫米; 花' W 性; 萼 片两面 无毛, 长约 8 毫米, 宽 2 — 2. 5 毫米; 花瓣 长约 4 毫米, 下 半部具 腺体; 雄蕊约 60 枚; 子房 2 室, 柱头 盾状, 微裂。 核果近 球形, 被星 状毛, 果皮紧 贴核。 花期 4 一 6 月, 果期 7 — 8 月。 产 凤庆、 怒江 河谷及 蒙自、 文山 等地, 生海拔 850 — 1 600 米疏 林中; 广西 亦有。 分 布于 南亚次 大陆、 中南 半岛、 印 度尼西 亚及热 带非洲 东部。 木材 坚韧, 宜 作车辆 弯曲部 分用; 茎皮 纤维代 麻用。 3. 盈江 扁担杆 图版 108, 4—5 Grewia yinkiangensis Hsu et Zhuge , sp. nov. Haec species affinis G. tiliifoliae Vahl , a qua differt foliis apice obtusis , basi late ro- tundatis , subtus pilis stellatis mollibus ; petiolis perbrevibus , 3 ― 4 mm longis ; pedun- culis ad 1. 8 一 2. 5 cm longis. 灌木。 小枝具 条纹, 暗 红色, 被淡 灰黄色 星状短 柔毛。 叶薄 纸质, 近 圆形, 长 8 — 12 厘米, 宽 7. 5 — 10 厘米, 先 端圆钝 或具短 尖头, 基部广 圆形, 整正, 边缘略 粗齿, 齿端 具 腺体, 近基部 全缘, 上 面略具 光泽, 稍 粗糙, 疏被微 茸毛, 下面密 被星状 柔毛, 基出 脉 5 条, 侧脉 2 — 3 对, 弯曲 上升; 叶柄 极短, 长 3 — 4 毫米, 被淡 灰黄色 ^ 柔毛。 聚伞 花序 2 — 4 枝 腋生, 纤细, 每序具 3 朵花。 核果近 球形, 直径 4 一 5 毫米, 被疏散 星状柔 毛, 果 皮紧贴 果核, 果 序柄长 1.8 — 2. 5 厘米, 果柄长 8 — 12 毫米, 密被短 柔毛。 花期 4-5 月, 果期 6 — 7 月。 产 盈江, 生 海拔约 1 000 米 疏林灌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盈江凤 凰山。 云南 (Yunnan) : 盈江 (Yingjiang) 凤凰山 (Fenghuang-shan) 第二 小队 (Secound. Exp. ) 4a (模 式, typus ! SWFC)。* 本种 与椴叶 扁担杆 (G. tiliifolia Vahl) 相近, 但 本种先 端圆钝 或具短 尖头, 基部广 圆形, 下面密 被星状 柔毛; 叶柄 极短; 花 序梗长 18 — 25 毫米, 可以 区别。 4. 扁担杆 (中国 经济植 物志)  . SWFC, 西南 林学院 标本室 (Herbarium of South- Western Forestry College), 
图 版 108 1 一 3. 朴叶 扁担杆 Grewia celtidifolia Juss. var celtidifolia, 1. 花枝, 2. 雄蕊, 3. 雌蕊; 4—5. 盈江扁 i« —杆 (; yinkiangensis Hsu et Zhuge, 4. 果枝 一段, 5. 果; 6—8. 苘麻叶 扁担杆 G. abutilifolia Vent, ex Juss. , 6. 果枝, 7. 花, 8. 果。 (李 楠绘) 
414  云南 植物志  光叶扁 担格子 (中 国树木 分类学 ), 厚叶 捕鱼叶 (台 湾植 物志) Grewia biloba G. Don (1831); Burret (1926); Hand. -Mazz. (1929); Rehd. (1934); 中 国经济 植物志 (1961)*; H. L. Li (1963); 台湾 植物志 (1977); "图 鉴" 补 编 (1983), in clavi ; 中国 植物志 (1989). Grewia glabrescens Benth. (1861); Maxim. ( 1889); Levi. (1915); Celastrus euonymoides Levi. (1915); Grewia esquirolii Levi. (1915); G. parvi flora Bunge var. glabrescens (Benth. )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6) ; 陈嵘 (1937) ; G. biloba G. Don var. glabrescens (Benth , ) Rehd. (1927) ; G. tenui folia Kanehira et Sassaki (1928). 4a. 扁担杆 (原 变种) var. biloba 灌木, 多 分枝。 嫩枝 被星状 粗毛。 叶薄 革质, 椭圆 形或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4 一 9 厘米, 宽 2. 5 — 4 厘米, 先端 锐尖, 基部 楔形或 圆钝, 边 缘具细 锯齿, 有时为 不规则 粗齿, 两面 被 稀疏星 状毛, 基出脉 3 条, 两边 脉上升 过半, 侧脉 3 — 5 对; 叶柄长 4 一 8 毫米, 纤细, 被 柔毛; 托叶 钻形, 长 3 — 5 毫米。 聚伞 花序腋 生或腋 外生, 每序 多花, 花 序柄长 6 — 8 毫 米, 花柄长 3 — 6 毫米; 苞片 钻形, 长 3 — 4 毫米; 花 两性; 萼 片狭长 圆形, 长 4 一 7 毫米, 外面 被毛, 里面 无毛; 花瓣长 1 一 1.5 毫米, 下 半部具 腺体; 雄蕊 多数; 子房 被毛, 柱头 盾状, 微裂。 核果具 2 — 4 分核, 果皮 革质, 疏松 抱核, 易 分离。 花期 5 — 7 月, 果期 8—9 月。 产 永仁, 生海拔 1 000 米灌 丛中; 长江以 南各省 区均有 分布。 茎 皮纤维 质软, 可作 人造棉 原料; 去 皮茎杆 可供编 织用。 4b. 小花 扁担杆 (变种 )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扁担木 ( "图鉴 "), 扁 担格子 (中 国树木 分类学 ), 吉 利子树 (植物 名实图 考), 短 荆子 (湖北 ), 棉筋条 (南京 ), 孩 儿拳头 (北京 ) • var. parviflora (Bunge) Hand. -Mazz. (1929); Rehd. (1934); "图 鉴" (1972)* et 补编 (1983), in clavi; 秦岭 植物志 (1981); 中国 植物志 (1989). Grewia parviflora Bunge (1833); Gagnep. in Lecte. (1909); 陈嵘 (1937), (1953) ' ; G. chanetii Levi, in Fedde (1911). 与原变 种的区 别在于 叶下密 被星状 绒毛, 叶柄较 粗壮。 产 丽江、 鹤庆、 宾川、 禄劝, 生海拔 1 200 — 1 700 米 山地灌 丛中; 辽 宁南部 以南大 部分省 区均有 分布。 4c. 小叶 扁担杆 (变种 )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var. microphylla (Maxim. ) Hand. -Mazz. (1929); (1933); "图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中国 植物志 (1989). Grewia parviflora Bunge var. microphylla Maxim. (1889) ; G. piscatorum auct. non Hance-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本 变种以 叶小、 近 圆形、 两面 疏被毛 为区别 特征。 与我 国沿海 地区产 的海岸 扁担杆 (G. piscatorum) 相似, 但 后者通 常花序 少花, 可以 区别。 5. 长瓣 扁担杆 ("图 鉴" 补编) 
椴树科  415  Grewia macropetala Burret in Fedde (1933);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中国 植物志 (1989); 诸葛仁 (1993). 矮 灌木。 枝 纤细, 疏被粗 绒毛。 叶薄 革质, 椭 圆形, 长 5 — 7 厘米, 宽 1.5 — 2. 5 厘 米, 先端 渐尖, 基部圆 形至窄 圆形, 边 缘具细 锯齿, 两 面疏被 星状短 绒毛, 脉上毛 稍密, 略 粗糙, 基出脉 3 条, 两边 脉上升 至叶片 中部, 两面均 可见细 密的近 平行小 横脉; 叶柄 纤细, 长 4 一 7 毫米, 被粗 绒毛; 托叶 钻形, 较叶 柄短。 聚 伞花序 1 一 2 枝 腋生, 每序 1 一 3 (-5) 花, 花 序柄长 1 一 1.5 厘米, 花柄长 8 — 10 毫米, 被粗 绒毛; 小苞片 钻形, 长约 2 毫米; 萼片长 6 — 7 毫米, 外面 被毛, 里面 无毛; 花瓣长 3 — 5 毫米; 雄蕊 多数; 子房被 毛, 柱头 盾状, 不规则 2 — 4 裂。 核果具 2 — 4 分核, 稍 分裂, 初被 疏毛, 后变 禿净, 黑 色, 果 皮紧贴 果核。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盈江、 六库 等地, 生海拔 750 米 山地; 广西、 广 东等省 区亦有 分布。 6. 南 扁担杆 (西 双版 纳植物 名录) 图版 109, 1-5 亨利 解宝叶 (中 国经济 植物志 ), 黄麻叶 扁担杆 ( "图 鉴" 补编) Grewia henryi Burret (1926) ; 中 国经济 植物志 (1961)* ;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中国 植物志 (1989). 灌 木或小 乔木。 小枝 纤细, 密被 灰黄色 星状粗 絨毛, 老枝 禿净, 紫 黑色, 具 条纹。 叶 坚 纸质, 卵状椭 圆形至 卵状披 针形, 长 9 一 17 厘米, 宽 3 — 7 厘米, 先 端尾状 渐尖, 基部 圆 形至宽 楔形, 边 缘具细 锯齿, 齿 圆钝, 基 出脉的 两边脉 上升至 叶片的 1/3 至 1/2, 侧脉 6 — 7 对, 上面 疏被星 状毛, 下面密 被黄褐 色至灰 黄色软 绒毛; 叶柄 纤细, 长 6 — 8 毫米, 密被 绒毛。 聚伞花 序单生 叶腋, 稀 2 — 3 枝 簇生, 每序 2 — 3 朵花, 花 序柄长 1.2 — 1.8 厘 米, 花柄长 1 一 1.5 厘米; 花 两性, 萼片长 1.2 厘米, 宽 2 — 3 毫米, 外面 密被粗 絨毛; 花 瓣长约 3 毫米; 腺体长 2 毫米; 雄蕊约 80 枚; 子房被 柔毛。 果具 4 分核, 2 深裂, 直径 约 8 毫米, 果 皮紧贴 果核, 不易 分离。 花期 8 — 9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西 南至东 南部, 北达 景东, 生海拔 700 — 1 600 米 山地疏 林中; 贵州、 广西 等省区 亦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思茅。 茎皮 纤维代 麻用, 亦可 作造纸 原料。 7- 苘麻叶 扁担杆 (海 南植 物志) 图版 108, 6-8 苘麻叶 解宝叶 (中 国经济 植物志 ), 葵叶 扁担杆 (西双 版纳植 物名录 ), 炒果根 (建 水), 皮树 (蒙自 ), 白其绳 (金平 ), 纽扣树 (河口 ) Grewia abutilifolia Vent, ex Juss. (1804); Mast, in Hook. f. (1875); Kurz ( 1877); Gagnep. in -Lect^ XiSLLU; in Humbert ( 1945 ); Burret (1926); Rehd. (1934); 中 国经济 植物志 (1961); Backer et Brink (1963);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1972)*et 补编 (1983), in clavi; 中国 植物志 (1989); 诸葛仁 (1993). Greivia urenae folia (Pierre) Gagnep. in Lecte. (1911); Burret (1926); Hand. - Mazz. (1929) ; 中国 植物志 (1989) ; G. abutilifolia Vent, ex Juss. var. urenae folia Pierre (1888)* ; "图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Sterculia tiliacea Levi. (1913) et (1915); Gr^za hirsuto-velutina Burret (1926); 中 国经济 植物志 (1961 )• ; "图鉴 "补编 ( 1983) , in clavi ; 中国 植物志 (1989) ; G. kainantensis Masamune (1943). 
416  云南 植物志  灌 木或小 乔木。 嫩枝 被黄褐 色星状 绒毛。 叶纸 质至坚 纸质, 宽卵 形至近 圆形, 长 6 — 11 厘米, 宽 4 一 9 厘米, 先端 骤尖, 基部 圆形, 边缘具 不规则 锯齿, 有时 浅裂, 上 面被星 状粗 絨毛, 老叶 粗糙, 下面密 被黄褐 色星状 粗毛, 基出脉 的两边 脉上升 过半, 侧脉 3 — 4 对;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聚 伞花序 1 一 7 枝簇生 叶腋, 每序具 3 朵花, 花 序柄长 3 — 6 毫米, 花柄长 3 — 8 毫米; 苞片 线形; 花 两性; 萼 片狭长 圆形, 长 6 — 8 毫米, 宽约 2 毫米, 外 面密被 绒毛, 里 面新鲜 白色, 干后 变为红 褐色, 禿净; 花瓣长 2 — 3 毫米; 雄蕊 60 — 100 枚; 子 房被长 柔毛, 柱头 盾状, 不规则 2 — 4 浅裂。 核果 2 — 4 分核, 2 深裂, 直径约 1.2 厘米, 果 皮紧贴 果核。 花期 4 一 8 月 , 果期 9 一 10 月 。 产 中部至 南部绝 大部分 地区, 生 于海拔 160 — 1 600 米次生 林中; 贵州、 广西、 广东、 海 南及台 湾等省 区均有 分布。 印度、 中 南半岛 至爪哇 亦产。 茎皮 纤维代 麻用, 亦作 人造棉 原料。 为紫胶 虫寄主 之一。 8. 密齿 扁担杆 Grewia acuminata Juss. (1804)* ; Miq. (1855) ; Burret (1926); Backer et Brink (1963); 诸葛仁 (1993). Grewia acuminata Juss. var. grandis Gagnep. in Humbert (1945), nom. nud. , syn. nov. ; G. densiserrulata H. T. Chang (1982);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中 国植物 志 (1989). 蔓性 灌木。 小枝密 被褐色 星状粗 绒毛。 叶 卵形至 卵状椭 圆形, 长 8 — 13 厘米, 宽 4 一 6 厘米, 先端急 渐尖, 基部 圆形, 整正, 边缘 具细密 锯齿, 齿 锐尖, 上 面疏被 星状短 绒毛, 下 面被较 密的星 状毛, 基出脉 的两边 脉上升 至叶片 中部, 侧脉 5 — 6 对; 叶柄长 3 — 4 毫 米, 密被 黄褐色 绒毛。 聚伞花 序单生 叶腋, 花 序柄长 1 一 1.5 厘米, 每序 2 — 3 朵花, 花 柄长 1. 2^1. 8 厘米; 萼 片长达 1 厘米, 较 花瓣长 3 倍; 花瓣 基部具 腺体; 雌雄 蕊柄长 4 一 8 毫米, 无毛 部分非 常短; 雄蕊 多数, 花丝长 8 — 12 毫米; 子房 2 裂, 具 4 胚珠, 花柱长 约 1 厘米。 果近四 方形, 2 深裂, 具 2 — 4 分核, 外果 皮具小 瘤点, 疏 被黄褐 色星状 绒毛, 果径 1 一 1. 8 厘米。 花期 7 月, 果期 9 月。 产 景洪, 生海拔 850 米 山地灌 丛中。 分布 印度、 缅甸、 中南 半岛和 爪哇。 云 南新记 录。 9- 光叶 扁担杆 (西 双版 纳植物 名录) 图版 109, 6-8 光 扁担杆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Grewia glabra Bl. (1825); Burret (1926); Ghafoor in Ali (1974)" ; 诸葛仁 (1993). Grewia laevigata auct. non Vahl : Miq. (1855) ; Mast, in Hook. f. (1875) ; Gagnep. in Lecte. (1911); G. disperma auct. non Rottb.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 双版纳 植 物名录 (1984). 灌 木或小 乔木。 嫩枝疏 被星状 粗毛, 不久变 禿净。 叶 纸质, 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7 — 17 厘米, 宽 2. 5 — 4. 5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楔 形至宽 楔形, 边缘 具细锐 锯齿, 基 出脉的 两边脉 上升至 叶片的 1/2, 侧脉 5 — 6 对, 上面 禿净无 毛或被 极稀疏 单毛, 下面被 疏单毛 及星 状毛, 叶脉 腋部具 簇毛; 叶柄长 6 — 8 毫米, 被粗 绒毛; 托叶 线形, 长约 1 一 1.5 厘 
1*1 1 — 5. 南 扁担杆 Grewia henryi Burret, 1. 花果 2. glabra Bl. 6. 果枝, 7.  版 109 花 外形, 3. 雄蕊, 4. 花辦, 5. 雌蕊; 6 8. 光叶 扁担杆 G. 花 外形, 8. 花瓣。 (乂锡 麟绘) 
418  云南 植物志  米, 宽 1 毫米, 上部边 缘有疏 圆齿, 早落。 聚 伞花序 2 — 3 枝 腋生, 每序 3 朵花, 花序柄 纤细, 长 1.2 — 2. 5 厘米, 花柄长 1 一 1.2 厘米, 疏 被星状 粗毛; 苞片 钻形, 长约 4 毫米; 萼 片长达 1.3 厘米, 宽 3 — 5 毫米, 外面密 4 被 黄褐色 绒毛; 花 瓣长约 3 毫米; 雌雄 蕊柄长 2 — 4 毫米。 核果具 4 分核, 2 深裂, 果皮: ^ 贴 果核, 无毛。 花期 7 — 9 月, 果期 10 月。 产 大理以 南的中 南部, 生海拔 500 — 1 200 米疏 林中; 广 西亦有 分布。 南亚次 大陆、 中 南半岛 和印度 尼西亚 均产。 10. 镲叶 扁担杆 (中国 经济植 物志) 炸腰果 (保山 ), 黄龙粉 (腾冲 ) Grewia falcata C. Y. Wu (1946); 中 国经济 植物志 (1961)*; ex H. T. Chang (1982);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中国 植物志 (1989); 诸葛仁 (1993). Grewia hirsuta auct. non Vahl : Kurz (1877) : Gagnep. in Lecte. (1911) ; Burret (1926); Edinb. staff (1929—1930);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 中国 植物志 (1989). 灌木。 小枝 纤细, 密被 黄褐色 绒毛。 叶在枝 上排成 二列, 纸质, 窄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6 — 17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圆形, 偏斜, 边 缘具细 锯齿, 齿大小 相间, 尖 锐, 上面 干时褐 色至暗 褐色, 疏被 星状短 绒毛, 脉上毛 较密, 下面 密被灰 黄色至 锈褐色 绒毛, 毛 柔软, 基 出脉的 两边脉 上升至 叶片的 1/4 一 1/3, 侧脉 4 一 8 对; 叶柄长 3 — 5 毫 米, 密被 绒毛。 聚 伞花序 1 一 2 枝 腋生, 花 序柄长 2 — 5 毫米, 花柄长 3 — 5 毫米, 密被绒 毛; 花 两性, 萼片外 密被灰 黄色至 锈黄色 絨毛, 长 8 — 10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花瓣长 圆形, 先端截 平形, 下 半部具 腺体; 雄蕊 20 — 30 枚, 花丝 黄色, 花药 黑色; 子房 密被长 茸毛, 花柱 细长, 柱头 膨大, 画笔状 细裂。 核 果近四 方形, 初 被毛, 后几变 秃净, 外果 皮疏松 抱核, 发亮。 花期 7 —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梁河、 保山、 腾冲、 陇川、 瑞丽、 潞西、 耿马 等地, 生海拔 800 — 1 700 米疏 林中; 广 西亦有 分布。 缅 甸至中 南半岛 均产。 模式标 本采自 潞西。 茎皮 纤维代 麻用及 作造纸 原料; 全株 止血, 外用治 刀伤。 11. 细齿 扁担杆 Grewia lacei Drumm. et Craib (1911), (1925); Gagnep. in Humbert (1945); 诸 葛仁 (1993). 小 乔木, 高约 5 米。 嫩 枝密被 绒毛。 叶 纸质, 窄长披 针形, 长 15 — 20 厘米, 宽 2 — 2. 5 厘米, 先 端钝至 尖锐, 基部略 偏斜, 楔形, 边 缘具不 明显细 锯齿, 上面暗 褐色, 无毛 或 疏被短 硬毛, 放 大镜下 可见极 细致的 网结, 下 面密被 锈褐色 絨毛, 基出 脉的两 边脉上 升至 叶片的 1/4 一 1/3, 侧脉 7 — 8 对; 叶 柄长约 5 毫米, 被粗 硬毛。 聚 伞花序 1 至 多枝腋 生, 花序 柄长约 2 毫米, 花柄长 3 — 5 毫米; 花杂性 同株, 每序 1 一 3 朵花; 萼片长 条形, 长约 6 毫米, 边缘 内卷, 先端 钝尖, 外面 密被黄 褐色粗 絨毛; 花 瓣长约 1.5 毫米, 宽 1 毫 米, 背面略 被毛, 先端啮 蚀状; 雄蕊 15 — 20 枚, 花 丝长约 2 毫米; 子 房密被 黄褐色 柔毛, 花柱长 2 毫米, 柱头 膨大, 画笔状 细裂。 核果具 4 分核, 近四 方形, 被 黄色长 柔毛, 外 果 皮疏松 抱核。 花期 8 — 9 月 , 果期 10 — 11 月 。 产 勐腊, 生海拔 500 — 740 米 低山疏 林中。 分布 缅甸、 老挝。 
椴树科  419  茎皮 纤维代 麻用。 12. 狭莠 扁担杆 (植 物分类 学报) Grewia angustisepala H. T. Chang (1982); "图 鉴,, 补编 (1983), inclavi; 中国 植物志 (1989). 灌木。 嫩枝红 褐色, 密被淡 黄色长 绒毛。 叶 卵形至 卵状椭 圆形, 长 10 — 17 厘米, 宽 4 一 8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圆 形至浅 心形, 边缘锯 齿大小 相伺, 齿 尖锐, 先端具 睫毛, 上面初 密被淡 黄色长 柔毛, 后渐 变疏, 叶面略 粗糙, 下面密 被黄褐 色或灰 褐色长 柔毛, 基 出脉的 两边脉 上升至 叶片的 2/3, 侧脉 4 一 5 对; 叶柄长 2 — 3 毫米, 密被长 柔毛; 托叶线 形, 长 6 — 10 毫米。 聚 伞花序 1 一 6 枝 腋生, 每序 3 — 6 朵花, 花序 柄在果 期长达 1 一 2 厘 米, 花 柄长约 1 厘米; 花 两性; 花萼窄 条状披 针形, 长 4 一 6 毫米, 背面 密被长 绒毛, 里 面仅 基部被 簇毛; 花瓣长 3 — 4 毫米; 雄蕊长 5 — 6 毫米; 子房 密被长 柔毛, 柱头 膨大, 画 笔状 细裂。 果 2 — 4 分核, 2 深裂, 初被长 柔毛, 后变 秃净, 外果 皮疏松 包核。 花期 11 一 12 月 , 果 期翌年 1 一 2 月 。 产 镇康, 生海拔 800 — 1 200 米疏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镇康。 13. 短柄 扁担杆 ( "图 鉴" 补编) 沙糖果 (永 仁、 四川南 部), 棠棣树 (禄劝 ), 发发果 (元谋 ) Grewia brachypoda C. Y. Wu (1946); "图 鉴" 补编 (1983), inclavi; 中 国植物 志 (1989). 灌木。 嫩枝 纤细, 密被 灰黄色 绒毛, 一年 生小枝 毛被渐 脱落。 叶 卵形, 长 3 — 7 厘米, 宽 2 — 3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圆钝, 基部 圆形, 整 正或略 偏斜, 上面 密被小 瘤点, 小 瘤点上 被星 状毛, 后变 无毛, 下面密 被星状 绒毛, 基 出脉的 两边脉 上升至 叶片的 2/3, 侧脉 3 — 5 对; 叶柄长 2 — 3 毫米, 密被 绒毛。 聚伞花 序单生 叶腋, 每序 3 朵花, 花瓣长 2 — 3 毫米, 先端截 平形; 雄蕊长 3 — 5 毫米; 子 房被长 柔毛, 柱头 膨大, 画笔状 细裂。 核果 2 — 4 分 核, 近 球形, 2 裂, 果 皮疏松 抱核, 发亮, 无毛。 花期 6 — 9 月, 果期 10 — 12 月。 产 昭通、 永仁、 元谋、 禄劝、 保山、 龙陵、 潞西、 瑞丽 等地, 生海拔 700 — 1 400 米; 四川南 部亦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瑞丽。 元谋 记录, 可 能即系 H. M. (1933) 定名为 G. hamilis Wall. 的植物 茎皮代 麻用; 果 可食。 14. 硬毛 扁担杆 (植 物分类 学报) Grewia rugulosa C. Y. Wu ex H. T. Chang (1982);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中国 植物志 (1989); 诸葛仁 (1993). Grewia permagna C. Y. Wu ex H. T. Chang (1982);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 中国 植物志 (1989). 灌 木或小 乔木。 嫩枝 柔软, 密被黄 褐色至 灰褐色 絨毛; 老枝 禿净。 叶 宽大, 椭圆形 至近 圆形, 长 8 — 22 厘米, 宽 4 一 15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基部 圆形, 上面初 被疏散 长 柔毛, 后变 秃净, 叶面多 皱纹, 下面 密被黄 褐色粗 绒毛, 边 缘具钝 锯齿, 齿端 初具睫 毛, 基 出脉的 两边脉 上升至 叶片的 2/3 — 3/4, 侧脉 3 — 5 对; 叶柄长 6 — 20 毫米, 密被黄 褐色至 灰褐色 绒毛。 聚伞花 序单生 叶腋, 每序 2 — 4 朵花, 花 序柄长 1 一 2 毫米, 花柄长 
420  云南 植物志  3 — 5 毫米; 花 两性; 萼片长 5 — 7 毫米, 外面被 柔毛, 里面 无毛; 子房被 绒毛。 核果 2 — 4 分核, 不 分裂, 近四 方形, 直径约 1 厘米, 初被 疏毛, 后变 秃净, 外果 皮紧贴 果核。 花期 5 — 8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产 陇川、 镇康、 思茅、 普文、 景洪、 勐腊 等地, 生海拔 600 — 1 750 米。 模式 标本采 自 普文。 茎 皮富含 纤维, 可代麻 用或作 人造棉 原料。 15. 尖齿 扁担杆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复齿 扁担杆 ( "图 鉴" 补编) Grewia cuspidato-serrata Burret (1926)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 中国 植物志 (1989). 灌木。 嫩枝 纤细, 密 被灰黄 色星状 絨毛, 老枝 无毛, 紫 黑色。 叶椭圆 形至长 圆形, 长 7 — 18 厘米, 宽 3 —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圆形, 整 正或略 偏斜, 边缘具 大小相 间的尖 锐 锯齿, 上 面疏被 粗糙星 状毛, 下面密 被灰色 至淡黄 色平伏 柔毛, 基出脉 的两边 脉上升 至 叶片的 1/3 — 1/2, 侧脉 4 一 6 对; 叶柄长 4 一 8 毫米, 密被 灰黄色 绒毛; 托叶线 状披针 形, 与 叶柄近 等长。 聚 伞花序 1 至数枝 腋生, 花序柄 极短, 长 2 — 3 毫米, 花柄长 5 — 8 毫 米; 花 两性; 萼片长 圆形, 长 6 — 7 毫米, 宽约 2 毫米, 外面被 柔毛, 里面 无毛; 花瓣长 约 3 毫米, 外面 基部微 被毛; 雄蕊 多数; 子 房被长 柔毛, 柱头 膨大, 画笔状 细裂。 核果 2 — 4 分核, 近四 方形, 2 深裂, 毛 早落, 外果 皮紧贴 果核。 花期 6 — 8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产 蒙自、 建水、 石屏、 元江 等地, 生海拔 1 200 — 1 500 米疏 林中。 模 式标本 采自蒙 自。 5. — 担柴属 Colona Cav. 乔木或 灌木。 单叶 互生, 全缘 或有时 3 — 5 浅裂, 基出脉 3 — 7 条; 托 叶通常 叶状, 宿 存。 小聚 伞花序 组成顶 生圆锥 花序; 花小, 两性; 萼片 5, 离生, 镊合状 排列; 花瓣 5, 与 萼片近 等长, 腹面基 部具小 腺体; 雌 雄蕊柄 极短; 雄蕊 多数, 离生, 着 生于隆 起的花 盘上, 花药近 球形, 背着, 纵裂; 子房 3 — 5 室, 每室 2 — 4 胚珠, 花柱 单一, 柱头 钻形。 蒴果 3 — 5 翅, 室间 开裂, 稀不 开裂; 种子具 胚乳。 约 30 种, 分布热 带亚洲 至新几 内亚。 我国 2 种, 仅 见云南 南部。 ' 分种 检索表 1 (2) 果具 3— 5 翅; 叶具 掌状脉 5 条; 顶 生大圆 锥花序 1. 一担柴 C. floribunda 2 (1) 果 较大, 具 3 翅; 叶具 2 条与 中脉近 平行上 升的基 出脉; 小 圆锥花 序腋生 或顶生 … 2. 狭叶 一担柴 C. thorelii 1. 一担柴 ( "图 鉴" 补编) 图版 110, 1-3 柯榔木 (中 国经济 植物志 ), 大 泡火绳 ( "图鉴 "), 野火绳 (西双 版纳植 物名录 ), 大 
图 版 110 3. 一担柴 Colona floribunda (Wall, ex Kurz) Craib, 1. 果枝 一段, 2. 果 (示侧 面及底 面), 3. 3 朵花 并生; 4. 十 一担柴 C. thorelii (Gagnep. ) Burret, 果枝 一段, 5—6. 刺蒴麻 Triumfetta rhomboidea Jacq. 5. 果枝, 6. 果, 7-9. 长钩 刺蒴麻 T. pilosa Roth. , 7. 果枝 一段, 8. 花, 9. 雄蕊。 (李 楠绘) 
422  云南 植物志  毛叶 子火绳 (屏边 ), 梅艾 (勐腊 傣语译 音), 即剥蒲 (景 颇语 译音) Colona floribunda (Wall, ex Kurz) Craib (1925); Burret (1926); Hand. - Mazz. (1933); 中 国经济 植物志 (1961)*; "图 鉴" (1972) *et 补编 (1983), in clavi; 中 国植物 志 (1989)*. Grexvia floribunda Wall, ex Voigt (1844), nom. nud. ; Columbia floribunda Wall, ex Kurz (1873) et (1877); Mast, in Hook. f. (1875); Gagnep. in Lecte. (1911); G. scabra A. DC. (1903) ; Gagnep. , 1. c. 乔木, 高达 20 米。 嫩枝密 被灰褐 色星状 柔毛。 叶 纸质, 近圆形 至倒宽 卵形, 长 14 一 24 厘米, 宽 12 — 20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圆 形或浅 心形, 边 缘具细 锯齿, 上部通 常具 3 — 5 浅裂, 两 面均被 粗糙星 状毛, 下面 毛密, 基出脉 5 — 7 条, 网脉 在下面 突起; 叶 柄长 2. 5-10 厘米, 密 被星状 绒毛。 花 多数组 成顶生 大圆锥 花序; 萼片长 圆形, 长约 5 毫 米, 外面 密被灰 褐色星 状毛; 花瓣 长圆状 匙形, 与萼片 等长或 稍长; 雄蕊约 40 枚, 基部 略 连合成 5 束; 子房 3 — 5 室, 每室 2 — 4 胚珠, 密被 柔毛, 花柱 纤细, 微 被毛。 蒴果 3 — 5 翅, 直径 1 一 1. 5 厘米, 被星 状毛。 花期 8 — 9 月 , 果期 10 — 11 月 。 产 新平、 元江 以南的 南部, 生海拔 340 — 1 800 米次生 林中。 分 布印度 北部至 中南半 岛。 茎 皮纤维 优良, 拉 力强, 作 麻类代 用品, 民间用 之制引 火索或 绳索; 为重要 的紫胶 虫寄主 植物。 2. 狭叶一 担柴 ( "图 鉴" 补编) 图版 110, 4 华 一担柴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中华 野火绳 (西 双版 纳植物 名录) Colona thorelii (Gagnep. ) Burret (1926);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中国植 物志 (1989). Columbia thorelii Gagnep. in Lecte. (1911)* ; Colona sinica Hu (1940). 乔木, 高达 25 米。 嫩枝 纤细, 密 被灰褐 色星状 绒毛。 叶薄 革质, 卵状 披针形 至长圆 形, 长 10 — 15 厘米, 宽 3 — 5. 5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圆形, 略 偏斜, 边 缘具微 小 齿刻, 下部近 全缘, 上面 无毛, 下面 密被灰 色星状 绒毛, 基出脉 5 条, 与中脉 相邻的 两 条基出 脉近平 行上升 至叶片 顶端, 侧脉 2 — 3 对; 叶柄长 4 一 6 毫米; 托叶三 角形。 圆 锥花序 腋生或 顶生, 花 少数; 萼 片狭披 针形, 长 6 — 7 毫米, 外 面密被 灰白色 绒毛, 里面 无毛; 花瓣长 5 — 6 毫米; 雄蕊与 花瓣近 等长; 子房 3 室, 被毛, 柱头 浅裂。 果具 3 翅, 直径 1—1. 5 厘米, 被灰 绒毛。 花期 9 一 10 月 , 果期 11 一 12 月 。 产 勐腊、 屏边 等地, 生海拔 240 — 800 米 林中。 越南、 老挝 亦有。 6. 刺 蒴麻属 Triumfetta L. 一年 生至多 年生草 本或亚 灌木, 稀 灌木。 单叶 互生, 不分裂 或掌状 3 — 5 裂; 托叶线 形, 几 宿存。 花 两性, 单 生或数 朵排成 小聚伞 花序, 腋生 或与叶 对生, 稀 顶生; 萼片 5, 分离, 先端具 钩状附 属体; 花瓣 5, 分离, 与 萼片近 等长, 腹面基 部具厚 腺体, 稀缺; 雌 雄蕊 柄短, 上面具 5 个 与花瓣 对生的 腺体; 雄蕊 多数至 5, 着生于 雌雄蕊 柄上, 花丝 分离, 
椴树科  423  花药 球形, 背着; 子房 2 — 5 室, 每室 2 胚珠, 胚珠 倒生, 自 中轴胎 座顶部 下垂。 蒴果球 形, 开 裂或不 开裂, 外壁具 硬剌或 刚毛, 刺 直或具 倒钩; 种子 具肉质 胚乳; 子叶 肥厚, 叶 状。 约 160 种, 泛热带 分布, 主 产热带 美洲和 非洲。 我国 6 种, 分布 于长江 以南各 省区; 云南产 4 种, 全省 广布。 分种 检索表 1 (2) 果 较小, 不 开裂, 果刺具 倒钩; 叶 二型, 下部叶 掌状, 上部叶 卵状披 针形; 子房 2 — 3 室… 1. 剌菊麻 T. rhomboidea 2 (1) 果 较大, 开裂; 叶 单型, 卵状; 子房 3 — 4 室。 3 (4) 果刺直 无钩; 花 蕾密被 紧贴灰 白絨毛 2. 毛 刺菊麻 T. tomentosa 4 (3) 果刺具 倒钩; 花 蕾被疏 松粗绒 毛或近 无毛。 、 5 (6) 果刺长 8 — 10 毫米; 叶下 密被星 状绒毛 3. 长钩 剌蒴麻 T. pilosa 6 (5) 果刺长 5 — 7 毫米; 叶下疏 被单毛 4. 小 刺蒴麻 T. annua 1. 剌蒴麻 (广 州植 物志) 图版 110, 8-9 i 离头婆 (广 东,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垂桉草 (台湾 植物志 ), 尼马椿 (云县 ), 朱头絨 (河口 ), 梗麻 (元江 ) Triumfetta rhomboidea Jacq. (1760) et (1763)*; DC. (1824); Mast, in Hook. f. (1875); K. Schum. in Engl, et Prantl (1895); Sprague et Hutch. (1909); Gagnep. in Lecte. (1911); 中国 植物志 (1989)*. Bartramia indica L. (1753) non est Triumfetta indica Lam. (1786); Triumfetta bartramia L. (1759) et (1762), nom. superfl. ; Roxb. (1832); Merr. (1927), (1935); 广州 植物志 (1956); 中 国经济 植物志 (1961)*;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1972) *et 补编 (1983), in clavi ; 台湾 植物志 (1977)* ; T. angulata L&m. (1789—91); DC. (1824); Benth. (1861) ; Urena poly flora Lour. (1990). 亚 灌木。 茎密被 绒毛, 后渐 脱落。 叶 纸质, 二型, 下部 叶掌状 3 裂, 阔 卵形, 长 3 — 11 厘米, 宽 3 — 12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圆形, 边缘具 钝齿或 锐齿, 近基部 全缘, 基出 脉 5 条, 两 边脉不 明显, 侧脉 2 — 3 对, 叶两 面被星 状毛及 单毛, 下面初 稍密, 后 变疏; 上 部叶窄 卵状披 针形; 叶柄长 1 一 6 厘米。 聚 伞花序 数枝腋 外生, 花 序柄及 花柄均 极短; 萼 片狭长 圆形, 长约 5 毫米, 外 面疏被 柔毛; 花瓣 较萼片 稍短, 边缘有 睫毛; 雄蕊 10 枚; 子房被 刚毛。 果 球形, 直径 6 — 7 毫米, 不 开裂, 果具 钩刺, 刺长 1 一 2 毫米。 花期 5 — 10 月, 果期 10 — 12 月。 产全省 大部分 地区, 生海拔 130 — 1 500 米 旷野或 林缘; 广西、 广东、 海南、 福建、 台 湾 等省区 亦产。 热 带广泛 分布。 茎 皮富含 纤维, 拉力 较强, 作 麻类代 用品; 叶清热 解毒, 治 毒疮, 根可治 痢疾。 2- 毛 剌蒴麻 (广 州植 物志) 毛 鸫头婆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臭 垂桉草 (台湾 植物志 ), 粘马头 (屏边 ), 细黄花 
424  云南 植物志  (元阳 ), 红 山马栗 (石屏 ), 头 发发草 (景东 ) Triumfetta tomentosa Boj. (1842); Mast, in Hook. f. (1875); Sprague et Hutch. (1909); Gagnep. in Lecte. (1911); 广州 植物志 (1956)*; 中 国经济 植物志 (1961)" ;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1972*) et 补编 (1983), in clavi. 台湾 植物志 (1977), 西 藏 植物志 (1986). 亚 灌木。 茎密被 灰褐色 绒毛。 叶 纸质, 卵 形至长 卵形,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2 — 5. 5 厘 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圆形, 边缘具 不整齐 锯齿, 基出脉 3 条, 侧脉 3 对, 上面疏 被软绒 毛, 下面 密被灰 色至黄 褐色软 絨毛; 叶柄长 1 一 4 厘米, 密被 絨毛。 聚 伞花序 1 至 数枝腋 外生, 花序 柄长约 3 毫米, 花柄长 1.5 毫米; 萼 片狭长 圆形, 长约 7 毫米, 外面 密被灰 白 色平伏 绒毛, 后 变疏; 花瓣 较萼片 略短, 具 短柄; 雄蕊 8 — 10 枚; 子房被 刚毛, 4 室, 柱头 3 — 5 裂。 蒴果 球形, 具 直剌, 刺长 5 — 7 毫米, 被柔毛 ,果 4 瓣裂, 每室具 2 种子。 花期 5 — 10 月, 果期 11 一 12 月。 产 中部至 南部, 生海拔 120 — 1 750 米疏林 灌丛及 旷野; 贵州、 广西、 广东、 福建、 台 湾 等省区 亦产。 马来 西亚、 中南 半岛、 南 亚次大 陆及非 洲均有 分布。 常 误定为 Tr. cana B1. 或 Tr. Pseudocara Sprague et Craib. 茎皮 纤维代 麻用; 叶清热 解毒, 治 白痢。 3. 长钩 剌蒴麻 (中国 经济植 物志) 图版 110, 7-9 长叶 垂桉草 (台湾 植物志 ), 连粘粘 (景东 ) Triumfetta pilosa Roth. (1821); DC. (1824) ; Mast in Hook. f. (1875); Hemsl. (1886); Franch. (1889) ; Sprague et Hutch. (1909); Gagnep. in Lecte. (1911) et in Humbert (1945); Craib (1925); Edinb. staff (1929 — 30); Hand. -Mazz. (1933); 中 国经济 植物志 (1961)*; "图 鉴" (1972) *et 补编 (1983), in clavi; 台湾 植物志 (1977); 中国 植物志 (1989)'. 亚 灌木。 茎 密被灰 黄色长 柔毛。 叶 纸质, 卵形至 卵状披 针形, 长 4 一 12 厘米, 宽 2 — 5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圆 形或微 心形, 上面被 柔毛, 下面密 被灰黄 色至黄 褐色长 柔毛, 边缘 锯齿不 整齐, 基出脉 3 条, 侧脉 3 — 4 对; 叶柄长 1 一 4 厘米, 被长 柔毛。 聚 伞花序 1 至数枝 腋外生 , 花 序柄长 5 — 10 毫米 , 花柄长 2 — 3 毫米 ; 萼片狭 披针形 , 长约 7 毫米 , 外 面被长 柔毛; 花瓣与 萼片近 等长; 雄蕊 10 枚; 子房被 刚毛。 蒴 果直径 1.5 — 2 厘米, 具 钩刺, 刺长 8 — 10 毫米, 被 柔毛。 花期 4 一 10 月, 果期 10 — 12 月。 产 中部至 南部, 生海拔 130 — 2 000 米疏林 灌丛及 旷野; 四川、 西藏、 贵州、 广西、 广 东、 福建、 台湾 等省区 亦有。 热 带亚洲 至非洲 广布。 茎皮 纤维代 麻用, 亦用作 人造棉 原料; 为紫胶 虫寄主 植物。 4. 小 剌蒴麻 (中 国经 济植物 名录) 光 黏头婆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粘人草 (元 江、 金平、 屏边) Triumfetta annua L. (1767); DC. (1824); Mast, in Hook. f. (1875); Franch. (1886, 1889); Sprague et Hutch. (1909) * ; Goib (1925) ; Hand. -Mazz. (1933) ; Gagnep. in Humb. (1945); 中 国经济 植物志 (1961)*;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1972)*et 补编 (1983), in clavi; 中国 植物志 (1989). 
椴树科  425  Triumfetta tomentosa Boj. var. calvescens Franch. (1886), (1889). 草本。 茎紫 绿色, 初被 柔毛, 后仅向 光一侧 被毛。 叶 卵形至 卵状披 针形, 长 4 一 12 厘 米, 宽 2 — 5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 圆形, 边 缘具粗 圆齿或 锯齿, 两面 疏被长 柔毛, 基 出脉 3 条, 侧脉 3 对; 叶柄长 1 一 4 厘米, 被长 柔毛。 聚 伞花序 腋生, 花序柄 极短, 花柄 长 3 — 6 毫米; 萼片长 5 毫米, 外面 疏被毛 ; 花 瓣较萼 片略短 , 倒 披针形 ;雄蕊 10 枚; 子 房被 刚毛, 3 — 4 室, 柱头 2 — 3 浅裂。 蒴果扁 球形, 具 钩刺, 刺长 5 — 7 毫米, 无毛。 花期 5 — 10 月, 果期 10 — 12 月。 产昆明 以南全 省大部 分地区 (除 滇东北 ), 生海拔 450 — 2 100 米灌 草丛及 旷野; 长江 以南大 部分省 区均有 分布。 热 带亚洲 至非洲 广布。 茎 皮纤维 较粗, 适于制 绳索及 麻袋。 7. 规木属 Burretiodendron Rehd. 乔木。 植物 体被星 状毛或 禿净。 单叶 互生, 革质或 纸质, 基出脉 3 — 9 条, 边 缘全缘 或齿状 浅裂; 托叶 早落。 花 单性或 杂性, 同株或 异株, 排成腋 生聚伞 花序、 总状 或圆锥 状 花序, 稀 单生; 小苞片 2 — 3 枚紧抱 花蕾, 通常 早落, 在花柄 上形成 环痕; 萼片 5, 分 离, 腹 面基部 具腺体 或缺; 花瓣 5, 分离, 通常 具爪; 雄蕊 多数, 花丝 线形, 基部 略合生 成 5 束, 花药长 圆形, 基着, 2 室, 纵裂, 退化雄 蕊缺, 稀 存在; 雄 花子房 微小, 不 发育, 具 5 条线 状离生 花柱; 雌花及 两性花 子房具 5 棱, 5 室, 每室 2 胚珠, 花柱 5, 棒状。 蒴 果具 5 纵翅, 室间 开裂成 5>1, 每果; H 通 常发育 1 种子; 种子无 胚乳, 具 宽大折 叠的子 叶。 6 种, 分布于 马来半 岛北部 至我国 南部。 我国产 4 种, 分布于 广西、 云南、 贵 州等省 区; 云南产 3 种。 本属 包括了 £工""打0&"^0" H. T. Chang et Miau (1978). 分种 检索表 ' 1 (4) 植物 体通常 无毛; 花排成 圆锥状 或总状 花序, 或 单生; 苞片 3 枚; 子房 无柄。 2 (3) 叶 革质, 脉腋具 腺囊, 基出脉 3 — 5 条; 萼 片基部 有时具 腺体; 退化 雄蕊缺 1. 规木 B. hsienmu 3 (2) 叶 纸质, 下 面密被 亮黄色 粉末, 基出脉 7 9 条; 萼片无 腺体; 退化雄 蕊存在 2. 元江 W 木 B. kydiifolium 4 (1) 植物体 密被星 状毛; 花排 成聚伞 花序; 苞片 2 枚; 子房 具柄; 萼片 基部具 腺体; 退化 雄蕊缺 3. 心叶 蚬木 B. esquirolii 1. 蚬木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11, 1-3 雷木、 钝刀木 (麻栗 坡), 钢筋木 (河口 ) Burretiodendron hsienmu Chun et How ( 1956)*; Kosterm. ( 1961 ) • ; " 图 鉴,, (1972)* ; R. Zhuge (1990)*. 
426  云南 植物志  Pentace tonkinensis A. Chev. (1908), nom. nud. ; Parapentace tonktnenst s Gagnep. (1943) et in Humb. (1945) * ; nom. invalid. Burretiodendron tonkinense A. Chev. ex Kosterm. (1960) ; (1984) ; Excentrodendron tonkinense (A. Chev. ex Kosterm. H. T. Chang et Miau (1978 );" 图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中国 植物志 (1989); E. hsienmu (Chun et How) H. T. Chang et Miau (1978);" 图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 中国 植物志 (1989)*. E.rhombi folium H. T. Chang et Miau (1978);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中国 植物志 (1989). 常绿或 半常绿 乔木, 高达 40 米。 嫩枝 无毛。 叶 革质, 卵形、 宽 卵形或 菱形, 长 10 — 18 厘米, 宽 7 — 12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 圆形至 楔形, 或微 心形, 边缘 全缘, 两面无 毛, 或 仅下面 脉腋腺 囊具簇 生毛, 基出脉 3 条 显著, 通常有 2 条 不明显 边脉, 侧脉 4 一 5 对; 叶柄长 3. 5 — 8 厘米。 花 单性; 雄花约 6 — 12 朵排成 圆锥状 花序; 雌花约 2 — 3 朵总 状 排列; 小苞片 3 枚, 紧抱 花蕾, 早落; 萼片 卵状长 圆形, 基 部腹面 有时具 腺体; 花瓣 倒卵 圆形, 具 短爪, 先端啮 蚀状; 雄蕊 25 — 35 枚, 花药长 3 毫米; 子房 无柄。 蒴果长 3 — 4 厘米, 先端 略尖。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6 — 7 月。 产麻 栗坡、 西畴、 马关、 河口 及金平 等地, 生海拔 150 — 650 米季雨 林中; 广 西南部 亦产。 越南 北部有 分布。 材质 坚硬, 紋理 细致, 木材 耐磨, 耐腐, 为 建筑、 机械、 车船、 机座、 工艺 等优良 用材。 2. 元江 蜆木 图版 111, 4—7 硬木、 哈蟆树 (元江 ) Burretiodendron kydiifolium Hsu et Zhuge (1990). 半常绿 或落叶 乔木, 高达 15 米。 嫩枝 灰色, 被极短 绒毛, 不久变 秃净。 叶 整正, 纸 质, 近 圆形, 长 7 — 15 厘米, 宽 7 — 13 厘米, 先 端宽急 尖头, 基部广 心形, 边缘 全缘或 上部有 时具三 角状小 裂片, 上面 无毛, 下面 幼时被 极短微 绒毛, 后变 秃净, 被亮 黄色粉 末, 基出脉 7 — 9 条, 侧脉 3 对; 叶柄长 3. 5 — 10 厘米, 纤细。 花 单性, 雌雄 异株或 同株; 雄花 3 — 7 朵 排成腋 生总状 或圆锥 状花序 ; 雌 花单生 , 稀 2 — 3 朵呈总 状排列 ; 小苞片 3 枚, 卵形, 两面 被星状 絨毛, 紧抱 花蕾, 花期 脱落; 萼 片窄椭 圆形, 长 6 — 8 毫米, 宽 2 — 2. 5 毫米, 外面密 被星状 柔毛, 里面 无毛, 无 腺体; 花 瓣宽倒 卵形或 扇形, 先端啮 蚀状, 基 部 楔形, 长约 6 毫米, 宽 5 毫米, 无明 显爪; 雄蕊 25 — 30 枚, 花 药长约 2 毫米; 退化雄 蕊 5, 条形, 较 可育雄 蕊长; 子 房密被 亮黄色 粉末, 无柄, 具 5 棱。 蒴果椭 圆形, 长 3 — 4 厘米, 直径 1.5 — 2. 5 厘米, 先端 钝尖。 花期 4 月, 果期 5 — 6 月。 产 元江、 红河 等地, 生海拔 450 — 850 米干热 河谷疏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元江。 木 材致密 坚重, 虫 不蛀, 耐 腐蚀, 为产区 最佳建 筑用材 之一。 3. 心 叶蚬木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11, 8-11 柄翅果 (中山 大学学 报), 火果木 (云南 ) Burretiodendron esquirolii Rehd. (1936)* et ( 1937); Chun et How ( 1956 )* ; Kosterm. (1961)*; "图 鉴,, (1972)*et 补编 (1983), in clavi; H. T. Chang et Miau (1978); 中国 植物志 (1989)*; R. Zhuge (1990)*. 
图 版 111 1—3. 蚬木 Burretiodendron hsienmu Chimet How, 1. 果, 2. 叶, 3. 果横 切面; 4— 7. 元江规 木 B. kydiif olium Hsu et Zhuge, 4. 果枝, 5. 雄花, 6. 雌花, 7. 果横 切面; 8^11. 心 叶蚬木 B. esquirolii Rehd. , 8. 果枝 -段, 9. 雄 花, 10. 果横 切面, 11. 种子。 (李 楠绘) 
428  云南 植物志  Pentace esquirolii Levi. (1911 ) , (1915) ; Burret (1926) , pro sp. sed. dub. ; Eriolaena esquirolii Levi. (1915); Burretiodendron longistipitatum Miau (1978);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中国 植物志 (1989). 落叶 乔木, 高达 20 米。 嫩枝 被灰褐 色星状 柔毛。 叶 纸质, 稍 偏斜, 阔卵 形至近 圆形, 长 10 — 25 厘米, 宽 8 — 20 厘米, 先端急 渐尖, 基部两 侧耳形 交叠或 心形, 边缘有 时具疏 细 锯齿, 上部 通常具 数枚小 齿突, 上面被 星状短 柔毛, 下面密 被灰褐 色星状 柔毛, 基出 脉 5 — 7 条, 侧脉 4 一 5 对; 叶柄长 3 — 9 厘米, 密被 柔毛。 花杂性 同株, 雄 花和两 性花同 序或 仅为雄 花序, 3 — 11 朵花 排成腋 生聚伞 花序; 小苞片 2 枚, 外面密 被星状 柔毛, 里面 无毛, 紧抱 花蕾, 花后期 脱落; 萼片 卵状椭 圆形, 长 8 — 9 毫米, 宽约 3 毫米, 外 面密被 短 柔毛, 里面 无毛, 腹 面基部 具隆起 腺体; 花瓣 扇形, 长 1 一 1.2 厘米, 宽 5 — 6 毫米, 先 端啮 蚀状, 基部 具爪长 2 — 3 毫米; 雄蕊约 30 枚, 花药长 2 — 2. 5 毫米; 发 育子房 具柄。 蒴果长 圆形, 长 4 一 5 厘米, 直径 1. 5-2 厘米, 先端 圆钝。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弥勒、 元江、 石屏、 金平、 屏边 等地, 生海拔 (200 —) 500-1 300 米疏 林中; 贵 州、 广 西等省 区亦有 分布。 木材较 疏松, 可用 于制农 器具及 家具。 128a. 杜 英禾斗 Elaeocarpaceae nom. conserv. 乔木或 灌木, 无 粘液。 单叶, 互生、 螺旋 状排列 或对生 (中 国不产 ), 羽 状脉, 边缘 通常有 锯齿。 花序 为总状 花序、 聚伞花 序或圆 锥花序 (中 国不产 ), 腋生或 顶生, 有时成 束或 单生; 花 两性或 杂性, 辐射 对称; 萼片 4 一 5, 分离, 镊合状 排列; 花瓣 4 一 5, 分离, 镊合状 或内向 镊合状 排列, 上半部 撕裂、 分 裂或具 缺刻, 或 有时近 全缘; 具 花盘, 大而 明显; 雄蕊 8 至 多数, 着生于 花盘与 子房之 间或花 盘上, 通常 有毛, 花药 底着, 2 室, 顶 孔 开裂; 子房 上位, 2 — 7 心皮, 2 — 7 室, 每室 2 至多数 胚珠, 中轴 胎座, 花柱单 一或分 离, 钻状, 柱头不 明显。 果实为 It 果、 蒴果; 种子 1 至 多数, 胚乳 丰富。 9 属 , 400 — 450 种, 分 布于除 ||; 洲大陆 以外的 热带和 亚热带 地区。 我国 2 属近 50 种, 分布于 西南、 华南, 少数可 分布到 华东、 华中; 云南 2 属 40 种 6 变种, 主 产东南 部及南 部。 本科有 的种类 果实可 作果品 食用, 个别种 类还可 入药; 大多 数种类 是用材 树种, 木 桩等 可作香 菇培养 材料。 —本 科与 椴树科 (Tiliaceae) 近缘, 有 些学者 常将本 科成员 置于椴 树科, 但本科 与椴树 科的区 别是明 显而稳 定的。 分属 检索表 1. 核果; 总状 花序, 雄 蕊着生 于花盘 与子房 之间, 花盘分 裂成球 状腺体 1. 杜英属 Elaeocarpus L. 1.. 蒴果, 外面密 被刺; 聚伞 花序, 成束或 单生, 雄蕊着 生于花 盘上, 花盘 垫状, 不分裂 2. 猴 欢喜属 Sloanea L. 
杜英科  429  1. 杜英属 Elaeocarpus L. 乔木, 稀 灌木。 基 部常有 板根; 顶芽常 有毛。 叶互生 或有时 螺旋状 排列, 有 时对生 或 近对生 (中 国不产 ); 羽 状脉; 叶 缘常有 锯齿, 齿 尖有胼 胝质, 具 叶柄, 两 端通常 膨大。 花 两性或 杂性, 总状 花序, 生 于生长 叶或脱 落叶的 腋部, 少花至 多花, 花一般 较小; 花 萼 分离, 萼片 4 一 5, 外面常 有毛; 花冠 分离, 花瓣 4 一 5, 上部撕 裂或具 缺刻, 有 毛或无 毛; 具 花盘, 常分裂 成球状 腺体, 5 — 10 裂, 有毛或 无毛, 花盘通 常在果 实基部 宿存, 并 形成 一圈; 雄蕊 8 至 多数, 着生 于花盘 与子房 之间, 花药 2 室, 顶孔 开裂, 先端 有芒有 毛丛或 无芒无 毛丛, 花 丝比花 药短; 子房 上位, 卵 球形, 被毛 或有时 无毛, 2 — 5 (-7) 室, 每室 2 — 12 胚珠, 中轴 胎座, 花柱 钻形, 上 半部常 无毛, 柱头不 明显。 核果, 小型 到 大型, 小型 果实外 果皮常 光亮, 大型果 实外果 皮常不 光亮; 多为椭 球形, 外果 皮薄, 光 亮或 暗淡, 中果皮 肉质, 常纤 维质, 内果皮 骨质, 表 面常有 各种美 观的雕 纹和瘤 状突起 或近 平滑, 果实常 仅一室 发育; 种子 1, 子叶 扁平, 胚直 或弯。 约 360 种或 更多, 广 泛分布 于热带 亚洲至 热带大 洋洲, 大部分 种类分 布在巴 布亚新 几 内亚、 菲 律宾、 加里 曼丹、 苏门 答腊及 其邻近 地区, 不见 于美洲 及非洲 大陆。 我国约 36 种 6 变种, 分 布于长 江流域 以南, 主 要分布 于西南 和华南 地区; 云南 30 种 5 变种, 分 布于滇 东南、 滇南、 滇西 南及滇 西北, 其 他地区 有时有 个别种 出现。 木材 细致, 略 轻柔, 结构 均匀, 纹 理直, 易于 加工, 弯曲 干后的 胀缩性 及翘曲 性小, 可作 纸浆、 胶 合板、 家具、 包 装箱、 普通雕 刻及一 般房屋 建筑等 用材。 木材 可培养 香菇, 一 些种类 的果实 可食, 个 别种类 的果实 入药。 分组、 种 检索表  1 (2) 子 房及果 5 室 I • 五 宝果组 Sect. I . Ganitrus 1. 圆果 杜英 E . sphaericus 2 (1) 子房 2 — 3 室; 果多为 1 室。 3 (20) 花 药先端 具芒, 外果 皮光亮 n. 剌药组 Sect. H . Monocera 4 (5) 叶狭披 针形, 在枝顶 聚生; 果实 纺锤形 5. 水石榕 E. hainanensis 5 (4) 叶不 为狭披 针形; 果实 不为纺 锤形。 6 (7) 果径 2 厘米 以上, 外 面被毛 3. 毛 果杜英 E. rugosus 7 (6) 果径 不超过 1.5 厘米, 外 面光而 无毛。 8 (15) 叶 倒披针 形或披 针形, 嫩枝被 柔毛。 9 (10) 叶下 面侧脉 脉腋及 侧脉分 枝处具 腺体, 花辧里 面无毛 9. 屏 边杜英 E. subpetiolatus 10 (9) 叶下 面不具 腺体, 花瓣 里面有 绒毛。 11 (14) 花 瓣裂片 6 — 11。 12 (13) 叶长 4 一 8 厘米, 网 脉在上 面显著 突起; 子房 3 室 10. 显 脉杜英 E. dubius 13 (12) 叶长 12 — 15 厘米, 网脉在 上面稍 突起; 子房 2 室 6. 少 花杜英 E. bachmaensis 14 (11) 花 擗裂片 20, 叶自 中部向 下渐狭 7. 老 挝杜英 K. laoticus 
430  云南 植物志  叶椭 圆形, 嫩枝 无毛。 侧脉 12 — 14, 近 于平行 侧脉 7—10. 子房 无毛, 花盘 无毛, 顶芽 及节上 具明显 的树胶 子 房密被 绒毛, 花盘被 疏毛, 顶芽及 节上具 不明显 的树胶  4. 滇印 杜英 E. varunua  2. 长 柄杜英 E. petiolatus  8. 假樓 叶杜英 E. prunifolioides  m . 无芒组 Sect. H . Elaeocarpus  花 药先端 无芒; 外 果皮不 光亮或 光亮。 花 两性, 外果皮 不光亮 果径 1.5 厘米 以下。 嫩枝 极光; 花瓣 极光; 叶 柄短于 5 毫米。 叶近 无柄, 长 10 — 20 厘米; 雄蕊 15 27b. 棱 枝杜英 E. glabripetalus var. alatus 叶柄长 5 毫米, 叶长 6 — 10 厘米, 雄蕊 20 — 30 27- 秀 據 杜英 E. glabripetalus var. glabripetalus 嫩 枝被疏 柔毛; 花瓣至 少边缘 具毛; 叶 柄长于 5 毫米。 叶倒 卵形, 两面 无毛, 叶柄长 1.5 厘米; 花 瓣里面 被疏毛 26. 山杜英 E. sylvestris 叶披 针形, 下面初 时沿脉 被毛, 叶柄长 5 毫米, 花 瓣仅边 缘具毛 25. 滇 越杜英 E. poilanei 果径 1.5 厘米 以上。 嫩 枝密被 黄褐色 绒毛。 叶基 圆形、 急尖或 心形。 叶基 心形, 小 枝有宿 存苞片 11. 大 叶杜英 E. balansae 叶基 圆形或 急尖, 小枝 无宿存 苞片。 花基部 具宿存 篦齿状 小苞片 12 . 滇 蔵杜英 E. braceanus 花 基部无 宿存小 苞片。 叶背 被极密 的银灰 色伏毛 13. 灰 毛杜英 E. limitaneus 叶 背具疏 绒毛, 褐色或 黄色。 内 果皮表 面平滑 14. 阔叶 圓 果杜英 E. sphaerocarpus 内果 皮表面 具瘤状 突起。 叶基 圆形, 叶宽于 6 厘米, 长于 14 厘米, 侧脉 11 一 12 17. 锈 毛杜英 E. howii 叶基 急尖, 叶 宽不到 6 厘米, 长不到 U 厘米, 侧脉 7 — 8 …… 16. 多 沟杜英 E. iacunosus 叶 基楔形 或自中 部向下 渐狭。 叶宽 4 一 6 厘米。 叶自中 部向下 渐狭, 叶倒卵 状宽披 针形, 膜质, 侧脉 6 — 7 …… 15. 肿 柄杜英 E. harmandii 叶基 楔形或 急尖, 叶长 圆形, 侧脉 10 24. 冬桃 E. duclouxii 叶宽 2 — 2. 5 厘米, 窄披 针形, 叶 基楔形 24b. 富 宁杜英 E. duclouxii var. funingensis 嫩枝 无毛或 仅具短 柔毛。 叶自中 部向下 渐狭。 内 果皮表 面瘤状 突起不 明显, 叶宽于 5. 5 厘米, 叶柄长 2 — 4. 5 厘米, 顶端显 著膨大 …… 18. 大 果杜英 E. sikkimensis 内果皮 具显著 的瘤状 突起, 叶宽 2. 5 — 4 厘米, 叶柄长 1.5 — 2 厘米, 顶端常 不膨大 23- 杜英 E. decipiens 叶 不自中 部向下 渐狭, 叶基 楔形至 圆形。 
杜英科  431  52 (53) 叶背具 腺体, 叶 长条状 披针形 19. 长圆 叶杜英 E. oblongilimbus 53 (52) 叶 背不具 腺体。 54 (55) 内果 皮表面 平滑, 叶背常 有极密 的褐红 色毛斑 20. 滇 南杜英 E. austro-yunnanensis 55 (54) 内果 皮表面 具明显 的瘤状 突起。 56 (57) 侧脉 8 10, 网 脉密, 下面 明显, 嫩枝 有柔毛 21. 龙 陵杜英 E. longlingensis 57 (56) 侧脉 7 — 8, 网 脉疏, 嫩 枝光滑 22. 披针 叶杜英 E. lanceaefolius 58 (21) 花 杂性, 外果 皮光亮 IV. 杂 性花组 Sect. IV. Acronodia 59 (66) 叶 有毛。 60 (61) 叶背密 被光亮 绢毛, 无 腺体, 上面 至多沿 脉被毛 30. 绢 毛杜英 E. nitentifolius 61 (60) 叶背不 具发亮 绢毛, 叶背 至少在 脉腋具 腺体。 62 (65) 叶背仅 脉腋具 腺体。 63 (64) 叶表面 被平伏 金黄色 伏毛, 侧脉 9 一 10, 嫩 枝圆形 29. 金 毛杜英 E. auricomus 64 (63) 叶表面 无毛, 侧脉 6 — 7, 嫩 枝具明 显的棱 28b. 贡山 杜英 E. brachystachyus var. fengii 65 (62) 叶 背脉腋 及侧脉 分枝处 具腺体 28- 短 穗杜英 E. brachystachyus var. brachystachyus 66 (59) 老叶 无毛。 67 (70) 叶披 针形。 68 (69) 嫩枝 无毛, 叶宽 2 — 3 厘米 31. 缘 辦杜英 E. decandrus 69 (68) 嫩枝有 柔毛, 叶宽 3 — 5 厘米 32b. 澜 沧杜英 E. japonicus var. lantsangensis 70 (67) 叶椭 圆形。 71 (72) 叶 背侧脉 分枝处 无腺体 32. 胆八树 E. japonicus var. japonicus 72 (71) 叶 背侧脉 分枝处 具腺体 32c. 腺 叶杜英 E. japonicus var. yunnanensis 1. 圆 果杜英 (海 南植 物志) Elaeocarpus sphaericus (Gaertn. ) K. Schum. in Engl. u. Prantl (1890); Tuyama (1966);Whitmore in Hara et al. (1979);Coode in Henty (1981); Phengklai in T. Smitin. et K. Lars. (1981)*; 中国 植物志 (1989)'. Ganitrus sphaericus Gaertn. (1791) * ; Wight. (1838) * ; Elaeocarpus ganitrus Roxb. ex G. Don (1831); Roxb. (1832); Mast, in Hook. f. (1874); Kurz (1877); Brandis (1906); Ridl. (1922); Gagnep. in Humbert (1945);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 E. subglobosus Merr. (1928); 海南 植物志 (1965), non Merr. (1909). 乔木, 高达 30 米, 径达 1.7 米。 树皮暗 灰色, 近 光滑; 嫩枝 被毛, 具 不明显 的棱。 叶几为 膜质, 长 圆状披 针形, 先端短 渐尖, 基部 急尖, 边 缘具疏 浅齿, 长 13 — 17 厘米, 宽 4 一 5 厘米; 侧脉 10 — 13, 上面不 明显, 下面稍 突起, 网脉不 明显; 叶柄长 1 一 1.2 厘 米, 初时有 柔毛, 后变 无毛。 总状 花序生 于生长 叶或脱 落叶的 腋内, 花序梗 被毛, 花梗 被 疏毛, 长 5 毫米; 萼片 5, 披 针形, 两面 有毛; 花瓣与 萼片近 等长, 撕裂至 中部, 小裂 片 15 — 25, 外 面近基 部边缘 被毛; 雄蕊约 25, 花药先 端有疏 毛丛; 子房 5 室, 每室 4 胚 珠, 子房外 面密被 绒毛。 核果 球形, 直径 1.7 — 2 厘米, 5 室, 每室 1 种子, 内果 皮表面 具 美观的 沟纹及 突起, 有 5 条 纵缝。 产 景洪、 普文, 生海拔 700 — 1 000 米的常 绿阔叶 林中; 广东、 海南有 分布。 中南半 岛、 泰国、 马来 西亚、 印度尼 西亚至 斐济、 澳大利 亚也有 分布。 
432  云南 植物志  本种是 我国本 属所有 种类中 唯一具 5 室 子房及 果实的 种类, 核果 球形, 易于 识别。 2. 长 柄杜英 (海 南植 物志) Elaeocarpus petiolatus (Jack) Wall, ex Kurz (1877); Ridl. (1922); Merr. et Chun (1935); Gagnep. in Lecte. (1911) et in Humb. (1945); 海南 植物志 (1965); Phengklai in T. Smitin. et K. Lars. (1981)*;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中国 植物志 (1989)*. Monocera petiolata Jack (1820). 乔木, 高达 12 米。 嫩 枝光滑 无毛; 顶芽 及一、 二 年生枝 的节上 有明显 的透明 树胶。 叶革质 ,长 圆形, 先 端渐尖 , 基 部急尖 或圆形 , 边 缘具浅 的疏齿 ; 长 12 — 18 厘米, 宽 4. 8 — 8 厘米, 两 面光滑 无毛, 下面 有细黑 腺点; 侧脉 7 — 8, 纤细, 近边缘 网结, 上 面平, 下 面 突起, 中脉下 面显著 隆起, 网 脉两面 明显, 突起; 叶柄 无毛, 顶端 膨大, 长 4 一 6 厘米。 总状 花序生 于脱落 叶及生 长叶的 腋部, 长 6 — 12 厘米, 花 序梗及 花梗近 无毛或 无毛, 花 梗长 8 — 15 毫米; 花芽卵 球形, 长 6 — 7 毫米, 先端 渐尖; 萼片 5, 披 针形, 长 6 — 7 毫米, 外 面被疏 柔毛; 花瓣与 萼片近 等长, 被 丝质长 柔毛, 先端 撕裂, 小裂片 9 一 14; 雄蕊 20 — 30, 花 药被短 柔毛, 先端有 长芒, 花 丝被短 柔毛; 花 盘腺体 10 裂, 无毛; 子房 无毛, 2 室, 花柱 无毛。 核 果长椭 球形, 两端 圆钝, 基部 有宿存 腺体, 长 1.5 — 1.8 厘米, 径 8 — 10 毫米, 外果皮 光亮, 无毛, 内 果皮有 细点状 突起; 果 梗长约 1 厘米, 无毛。 产 勐腊, 生海拔 800 米左 右的常 绿阔叶 林中; 广西、 广东、 海南有 分布。 印度、 中 南 半岛、 马 来半岛 及印度 尼西亚 也有。 夕卜 形上与 胆八树 (Elaeoccarpus japonicus Sieb. et Zucc. ) 相似, 但 本种叶 较大, 顶 芽及 节上有 明显的 树胶, 花 盘腺体 10 裂, 无毛, 子房 及花柱 无毛, 花药有 长芒, 可以与 之 区别。 3. 毛 果杜英 (新拟 ) 图版 112, 1-2 突 尖杜英 ( "图 鉴" 补编 ), 长 芒杜英 (中 国植 物志) Elaeocarpus rugosus Roxb. (1832); Mast, in Hook. f. (1874); Kurz (1877); Ridl. (1922); Phengklai in T. Smitin. et K. Lars. (1981)*. Monocera rugosa Wight (1838) * ; Elaeocarpus apiculatus auct. non Mast. : Merr. (1927);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 中国 植物志 (1989). 乔木, 高达 30 米。 小枝 粗壮, 圆 柱形, 粗 6 — 11 毫米, 具明 显叶痕 及花序 梗痕, 被 锈 褐色短 绒毛, 褐色。 叶革 质或薄 革质, 聚生 枝顶, 倒 卵状披 针形、 提 琴形、 倒 卵形至 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14 一) 18—30 (—45) 厘米, 宽 6 — 11 (—16) 厘米, 先端 突尖、 圆 形或 微凹, 自 2/3 向基部 渐狭, 基部 楔形, 边缘具 浅的疏 钝齿, 叶 表面仅 沿中脉 被极短 柔毛, 下面 沿中脉 被极疏 柔毛; 侧脉 16 — 18, 上面 中脉、 侧 脉平, 网脉 明显, 下面 中脉、 侧脉及 网脉均 隆起; 叶柄 顶端曲 膝状, 长 1 一 2. 6 厘米, 粗 3 毫米, 上面 平坦, 下面 圆形, 初 被锈黄 色毛, 后变 禿净。 总状花 序着生 于脱落 叶及生 长叶的 腋部, 密集, 长 4 一 12 厘 米, 花大, 有花约 8 — 10 朵; 花芽、 花 梗及花 序梗密 被锈色 绒毛, 花梗长 9 一 18 毫米; 花 芽长 圆形, 先端 急尖, 基部 圆形, 长 10 — 14 毫米; 萼片 5 — 6, 长 11. 5 — 14. 5 毫米, 外 面 被毛, 里面 无毛; 花瓣 5 — 6, 长 13 — 15 毫米, 宽 8 毫米, 先端 撕裂至 1/5 左右, 小裂 
I'fJ 版 112 1-2. 毛 果杜英 Elaeocarpus rugosus Roxb. , 1. 果枝, 2. 去除 外中果 皮后的 果实; 3—8. 大 果杜英 E. sikkimens, Mast. , 3. 花枝, 4. 果实, 5. 花, 6. 花瓣, 7. 雄蕊, 8. 子房。 (李 楠绘) 
434  云南 植物志  片 15 — 20, 外 面密被 锈黄色 絨毛, 里面被 绒毛, 边缘具 睫毛; 雄蕊 45 — 51, 花药长 3. 5- 4 毫米 , 先 端有长 4 一 4. 5 毫米 的芒, 花丝长 1—1. 5 毫米 ; 花 盘腺体 5 裂, 小, 每裂 2 裂, 被毛; 子 房密被 绒毛, 2 室, 每 室胚珠 多数, 花 柱上部 无毛, 比雄蕊 稍长。 核果椭 球形, 长约 3. 5 厘米, 径 2 — 2. 5 厘米, 外 果皮被 绒毛, 内果 皮表面 具明显 的瘤状 突起, 核扁, 具两 条明显 的边, 1 室, 1 种子。 花期 3 月, 果期 5 — 8 月。 产 景洪、 勐腊、 金平, 生海拔 500 — 800 米的 沟谷、 箐沟常 绿阔叶 林中; 广东、 海南 有 分布。 印度、 缅甸、 孟 加拉、 泰国、 马 来半岛 也有。 本 种以前 一直被 误定为 Elaeocarpus apiculatus Mast. , 我们 在看标 本的过 程中, 仔 细 对照了 有关文 献中有 关二者 的描述 及图, 再结合 二者的 分布, 认 为云南 及海南 的应为 本种, 与后 者的区 别为: 叶 两面沿 中脉被 疏毛, 先端 突尖、 微凹或 圆形非 渐尖, 花药芒 直伸不 反折, 叶亦 较大。 4. 滇 印杜英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图版 114, 6-7 大 白柴、 香菌树 (屏边 ), 美 脉杜英 ( "图 鉴" 补编) Elaeocarpus varunua Buch. -Ham. in Wall. (1831). nom. nud. ; ex Mast, in Hook, f. (1874); Kurz (1877); Brandis (1906) ; Craib (1925); Kanjilal et al. (1935); 陈嵘 (1937); Gagnep. in Humb. (1945); Phengklai in T. Smitin. et K. Lars. (1981)* ;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西藏 植物志 (1986); 中国 植物志 (1989)'. Elaeocarpus decurvatus Diels (1931); Chun (1940). 乔木, 高达 30 米, 直径 60 厘米; 嫩枝 粗壮, 无毛或 具极短 柔毛; 顶芽具 树胶。 叶 椭 圆形、 长 圆形, 先端 短尾状 渐尖, 基 部圆形 或钝, 边 缘具浅 钝齿或 锯齿, 幼叶 两面被 银白色 绢毛, 老 叶两面 无毛, 长 13 — 20 (—25) 厘米, 宽 6 — 9 (—12) 厘米; 侧脉 12 — 14, 近 平行, 两面 明显, 近边 缘分枝 网结, 网 脉密, 两面 明显, 有 时在脉 腋及侧 脉分枝 处具 腺体; 叶柄长 3. 5 — 6 (-9) 厘米, 细长, 顶端 膨大。 总 状花序 生于脱 落叶或 生长叶 的 腋部, 长达 12 厘米, 花 序梗被 灰白色 绒毛, 花梗长 7 — 10 毫米, 被 灰白色 绒毛; 花芽 披 针形, 长约 1 厘米, 外面被 灰白色 绒毛; 萼片 5, 披 针形, 长 9 一 10 毫米, 外面 被灰白 色 绒毛, 里面 无毛, 边缘具 毡毛; 花瓣 5, 条形, 外面被 绒毛, 里 面被淡 黄色长 絨毛, 边 缘具 睫毛, 先端 撕裂, 小 裂片约 16; 雄蕊 30 — 40, 花药 先端具 长芒, 无毛, 花 丝短, 被 短毛; 花 盘腺体 5 裂, 每裂 2 浅裂, 被稀疏 短毛; 子 房密被 绒毛, 3 室, 每 室胚珠 多数。 核果椭 球形, 先端 钝圆, 基部 具宿存 腺体, 长约 1.7 厘米, 直径约 8 毫米; 外果皮 光亮, 内 果皮近 平滑, 1 室 1 种子; 果梗长 12 — 15 毫米, 有毛或 无毛。 花果期 全年。 产独 龙江、 沧源、 景洪、 勐腊、 蒙自、 金平、 屏边、 河口、 西畴, 生海拔 350 — 1 400 米的 沟谷等 湿润常 绿阔叶 林中; 广西、 广东、 西藏有 分布。 也分 布于尼 泊尔、 锡金、 印 度、 泰国、 中南 半岛、 马鲁古 等地。 5. 水石榕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水杨柳 (河口 ) Elaeocarpus hainanensis Oliv. iji Hook. (1896) * ; Gagnep. in Humbert (1945) ; Lecte. (1911); Merr. (1927); H. L. Li (1945);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1972) *et 补 编 (1983), in clavi; Phengklai in T. Smitin. et K. Lars. (1981)* ; 中国 植物志 
图 版 113 4. 滇 藏杜英 Elaeocarpus braceanus Watt. exC. B. Clarke, 1. 花 果枝, 2. 花瓣 放大' 3. 雄兹 放大' 4. 子房 放大, 5 — 9. 大 叶杜英 E. balansae A. DC, 5. 果枝, 6. 花, 7. 子房, 8. 花», 9. 雄蕊。 (李 楠绘) 
436  云南 植物志  (1989). 小 乔木或 灌木, 高达 5 米。 嫩枝无 毛或几 无毛。 叶 革质, 聚生 枝顶, 狭披 针形, 先 端 渐尖, 基部 渐狭, 叶基 下延, 边 缘具细 锯齿, 齿端 具针状 尖头; 叶长 8 — 14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侧 脉多达 30, 纤细, 上 面不甚 明显, 下面 突起, 近边 缘分枝 网结; 叶表面 无 毛或仅 沿中脉 被毛, 下面被 柔毛, 脉上 更密;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总状花 序生于 叶腋, 长达 8 厘米; 花生 于花序 上部, 3 — 5 朵, 花 序梗被 柔毛, 后变 无毛, 花 梗长达 2. 5 厘米, 有 柔毛; 花 序梗上 有卵形 或椭圆 形叶状 苞片, 两面被 柔毛, 边 缘具细 锯齿, 长达 1.6 厘 米, 宽达 1 厘米, 有柄或 无柄而 抱梗; 花芽卵 形至尖 卵形, 长 1 一 2 厘米; 萼片 5, 披针 形, 长 12 — 20 毫米, 外 面被短 柔毛, 里面仅 沿中脉 和上部 被毛; 花瓣 5, 与 萼片近 等长, 外 面被灰 色絨毛 , 里面基 部密被 淡锈黄 色绒毛 , 边缘 具睫毛 , 先端撕 裂成约 46 条 小裂片 ; 雄蕊 63 — 75, 花药 先端具 长芒, 芒长为 花药的 1.5 — 2 倍; 花盘 分裂不 明显, 被 绒毛; 子 房 仅在某 些部位 沿纵向 被毛, 大部分 无毛, 花柱 无毛。 核果纺 锤形, 弯, 先 端尖, 基部 狭, 长 3 — 4 厘米, 直径 3 — 10 毫米, 外果皮 光亮。 .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7 — 8 月。 产 金平、 河口、 西畴、 麻 栗坡, 生海拔 200 — 500 米的沟 边乔灌 林中; 广西 (南部 )、 海南 亦有。 中南半 岛至泰 国也有 分布。 1 变种 仅见于 海南。 6. 少 花杜英 ( "图 鉴" 补编) Elaeocarpus bachmaensis Gagnep. (1943)et Humbert (1945)* ;" 图鉴, ,补编 (1983), inclavi; 中国 植物志 (1989); Y. Tang (1992). Elaeocarpus austro - sinicus YL T. Chang (1979) ; 中国 植物志 (1989). 乔木, 高达 15 米, 直径达 40 厘米。 小 枝细, 被 微毛, 微具 条纹。 叶 纸质, 披 针形, 稍弯,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缘浅 钝齿, 微皱, 两面 无毛, 干后 上面褐 绿色, 下面褐 黄色, 长 12 — 15 厘米, 宽 3. 5 — 4 厘米; 侧脉 9 一 11, 纤细, 弧曲 上升, 近边 缘分枝 网结, 在上面 明显, 中脉稍 凸出, 网 脉细, 明显, 下面 中脉、 侧脉 隆起, 网 脉较不 明显; 叶柄 纤细, 无毛, 先端 膨大, 长 1 一 3 厘米。 总 状花序 腋生, 长 4 一 5 厘米, 少花, 被 粉末状 疏毛, 花梗长 7 毫米, 被短 柔毛, 花芽卵 球形, 近 急尖, 长 5 毫米; 萼片 5, 披 针形, 长 约 6 毫米, 外面 被毛, 里面近 无毛, 顶 端被极 疏毛, 边缘具 绒毛; 花瓣 5, 上部 撕裂至 1/4, 小裂片 6, 外 面密被 绢毛, 边缘和 里面被 疏毛; 雄蕊 多数, 花丝 无毛, 花 药先端 具芒; 花 盘 5 裂, 每裂又 2 裂, 无毛; 子 房密被 绒毛, 2 室, 花 柱下半 部被毛 (花 未见, 描 述引自 原始文 献)。 核果椭 球形, 长约 8 毫米, 外果皮 光亮。 产 富宁, 生常 绿阔叶 林中。 分布于 广东、 广西。 越 南也有 分布。 7- 老 挝杜英 ( "图 鉴" 补编) Elaeocarpus laoticus Gagnep. (1943) et in Humbert (1945)* ;" 图鉴" 补编 (1983), inclavi; 中国 植物志 (1989); Y. Tang (1992), descr. fr. add. 乔木, 高达 25 米, 直径达 40 厘米。 小 枝细, 圆形, 顶芽 有毛, 嫩枝被 银灰色 伏毛, 后变 无毛。 叶倒披 针形, 先端短 渐尖, 尖 头钝, 中 部以下 渐狭, 基部 楔形, 稍 下延, 边 缘具钝 锯齿, 长 6. 5 — 11 厘米, 宽 2. 5 — 3. 5 厘米; 侧脉约 12, 上 面平, 下面 突起, 弧曲 上升, 近边 缘分枝 网结, 边缘 消失, 中脉 上面近 平坦, 下面 隆起, 网 脉两面 显著; 叶柄 长 0.8 — 1.5 厘米, 初 被毛, 后变 无毛, 顶端 膨大。 总状花 序长达 7 厘米, 花序梗 被毛, 
杜英科  437  后变 无毛, 花梗长 4 一 5 毫米, 被毛; 萼片 5, 披 针形, 长 8 — 10 毫米, 外 面被短 柔毛, 里 面 无毛, 边缘被 绒毛; 花瓣 5, 条形, 长 7. 5 — 10 毫米, 先端 撕裂, 小 裂片约 20, 外面 被 伏毛, 里 面被长 绒毛, 沿中肋 更密; 雄蕊 24 — 28, 花药长 2. 5 — 3 毫米, 先端具 长芒, 芒长约 1 毫米, 花丝长 1 一 2 毫米; 花 盘腺体 10 裂, 上部被 疏毛; 子房被 绒毛, 3 室, 每 室 4 一 5 胚珠, 花 柱比雄 蕊长, 下半部 被毛。 核果椭 球形, 长 1.2 — 1.4 厘米, 直径 6 毫 米, 基部 具宿存 腺体; 外果皮 光亮, 无毛, 内 果皮具 细点状 突起; 果梗长 6 — 7 毫米, 被 毛。 花期 5 月, 果期 12 月。 产 河口、 金平、 屏边、 麻 栗坡, 生海拔 1 300 — 1 500 米 潮湿的 箐沟或 河边常 绿阔叶 林中。 老 挝也有 分布。 8. 假樓 叶杜英 ( "图 鉴" 补编) 櫻 叶杜英 (中 国植 物志) Elaeocarpus prunifolioides Hu (1940); "图 鉴" 补编 (1983), inclavi; 中国 植物志 (1989); Y. Tang (1992). Elaeocarpus prunifolius auct. non Mast. : Phengklai in T. Smitin. et K. Lars. (1981)*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E. prunifolioides var. rectinervis H. T. Chang (1979); "图 鉴" 补编 (1983), inclavi; 中国 植物志 (1989); E. lantsangensis Hu (1940) , p. p. quoad specim. C. W. Wang 75156. 乔木, 顶芽有 树胶。 嫩枝极 禿净, 干后黑 褐色, 圆形。 叶窄长 圆形、 椭 圆形、 长圆 形, 先端 渐尖、 短渐尖 或有时 急尖, 基部急 尖或近 圆形, 边缘 近全缘 或有钝 锯齿, 长 8 — 14 厘米, 宽 3 — 6. 5 厘米; 侧脉 8 — 10, 弯曲 上升, 远 离边缘 分枝, 近边缘 网结, 不达边 缘, 上面微 隆起, 下 面显著 突起, 细网脉 两面微 突起, 明显, 有时 在脉腋 及侧脉 分枝处 具 腺体; 叶柄长 1 一 5 厘米, 无毛, 顶端 膨大, 上面有 凹槽或 平坦, 下面 圆形。 总 状花序 生 于脱落 叶或生 长叶的 腋部, 长 4 一 6 厘米, 有花 10 — 15 朵, 花序梗 无毛, 花梗 无毛或 被 疏毛, 长 7 毫米 左右; 花芽长 圆形, 顶端 急尖, 长 6 — 7 毫米; 萼片 5, 外面疏 被短柔 毛, 里面仅 沿中肋 被毛, 边缘被 绒毛; 花瓣 5, 与 萼片近 等长, 外面被 绒毛, 里面 被较长 较密的 绒毛, 边缘具 睫毛, 先端 撕裂, 小裂片 8 — 10; 雄蕊 20 — 30, 花药有 短毛, 顶端 具短突 尖头, 花丝被 疏毛; 花 盘腺体 10 裂, 被 疏毛; 子 房密被 絨毛, 3 室, 每室 3 胚珠, 花柱被 柔毛。 核果椭 球形, 两端 圆钝, 基部 具宿存 花盘, 长 14 一 19 毫米, 直径 7 — 11 毫 米, 外果皮 光亮。 产 瑞丽、 龙陵、 景东、 沧源、 思茅、 澜沧、 西双 版纳, 多生 于海拔 600 — 1 700 米的 山坡密 林中。 泰国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龙陵。 本种与 E. dubius A. DC 很 相似, 但本种 较宽大 之叶、 几禿净 的花序 梗和花 梗以及 仅具短 尖头的 花药可 与后者 区别。 此外, 本种与 E. prunifolius Wall, ex Mast. 也很相 似, 但后 者的花 瓣近于 全缘。 查 变种直 脉杜英 (var. rectinervis ) 的模式 标本, 其 区别特 征 "侧 脉几 与中脉 垂直, 叶片披 针形" 在 大量本 种的标 本中, 处于 变化范 围内, 故予以 合并。 9. 屏 边杜英 肖长 柄杜英 (植 物分类 学报) 
438  云南 植物志  Elaeocarpus subpetiolatus H. T. Chang (1979) ;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 吴 征镒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9). 乔木。 嫩枝 被平伏 短毛, 在老 枝上毛 脱落, 嫩 枝粗约 5 毫米。 叶椭圆 状倒披 针形或 长 圆形, 先端 渐尖, 尖 头钝, 基部 楔形, 稍 下延, 边缘浅 锯齿, 叶 纸质, 两面沿 中脉被 疏毛, 长 8 — 13 厘米, 宽 3 — 3. 5 厘米; 侧脉 10 — 12, 远 离边缘 分枝, 近边缘 网结, 上面 明显, 下 面与中 脉一起 隆起, 网脉密 ,两面 突起, 脉腋及 侧脉分 枝处具 腺体; 叶柄长 1. 5 — 2 厘米, 两端 膨大, 无毛。 总状花 序短, 长 2 — 4 厘米, 有花 4 一 7 朵; 花芽 卵状长 圆形, 花梗长 5 毫米; 萼片 5, 长 7 毫米, 外面被 疏毛; 花瓣 5, 比萼片 稍短, 先端 撕裂, 小裂 片约 12, 外面 被毛; 雄蕊 30, 花药先 端有短 尖头; 花 盘腺体 10 裂, 有毛; 子房 被毛, 3 室, 花 柱比雄 蕊短。 果 未见。 产 屏边, 生海拔 1 400 米的 山坡密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屏边。 10. 显 脉杜英 ( "图 鉴" 补编) 拟杜英 (海 南植 物志) Elaeocarpus dubius A. DC (1903) * ; Gagnep. in Lecte. (1911 ) et in Humbert (1945); Merr. (1919), (1934);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补编 (1983); 中 国植物 志 (1989)*; Y. Tang (1992). 乔木, 高达 25 米。 嫩枝 纤细, 初 时被银 灰色短 柔毛, 后变 无毛。 叶近 披针形 或长圆 形,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尖 头钝, 基部 宽楔形 或钝, 边缘具 钝齿, 叶长 4 一 8 厘米, 宽 2 — 2. 5 厘米; 侧脉 8 — 10, 纤细, 两面 突起, 网脉 明显, 在上 面显著 突起; 叶柄 纤细, 长 1 一 2 厘米, 无毛。 总状 花序生 于生长 叶或脱 落叶的 腋内, 长达 4 一 5 厘米, 花 序轴及 花梗被 银白色 短毛, 有时变 稀疏至 无毛; 花梗长 6 — 9 毫米; 萼片 5, 窄披 针形, 长 6 — 8 毫米, 外面微 被毛至 近无毛 , 里 面具肋 ;花瓣 5 , 与萼片 近等长 ,上部 1/3 撕裂成 9 一 11 小裂片 , 两面 被毛; 雄蕊 20 — 24, 花 药先端 具长约 1 毫米 的芒; 花 盘腺体 10 裂, 被毛; 子 房密被 绒毛, 3 室, 每室 5 — 7 胚珠, 花 柱长约 5 毫米, 下 半部被 绒毛。 核果椭 圆形, 长 1 一 1.3 厘米, 外果 皮光滑 无毛, 内 果皮具 细小的 疣突。 产 勐腊、 麻 栗坡, 生海拔 580 — 700 米的 林中; 广东及 其沿海 岛屿、 海南、 贵州、 广 西有 分布。 越南 亦有。 11. 大 叶杜英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13, 5-9 Elaeocarpus balansae A. DC (1903) ; Gagnep. in Lecte. (1911 ) et in Humbert (1945); C. Y. Wu et W. T. Wang (1957); Phengklai in T. Smitin. & K. Lars. (1981);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9). E. stipulaceus Gagnep. (1943) et in Humbert (1945). 乔木, 高达 15 米。 嫩 枝密被 锈褐色 绒毛, 有 常成对 的叶状 托叶, 半 圆形, 长达 2 厘 米。 叶椭 圆形, 纸质, 先端 渐尖, 基部 心形, 边 缘具波 状齿, 上 面沿脉 被毛, 其 余无毛 或被 疏毛, 背 面被长 绒毛, 有时 很密; 侧脉 11 一 14, 除基 部外, 彼此 距离近 相等, 纤细, 在叶面 微凹, 在下面 隆起, 中 脉在下 面显著 隆起, 二级 侧脉近 平行, 在下 面明显 突起, 上 面不 明显, 但 可见, 叶长 21 — 32 厘米, 宽 11 一 19 厘米; 叶柄长 6 — 11 厘米, 近四 棱形, 
杜英科  439  密被 锈褐色 绒毛, 后变 无毛, 毛脱落 后露出 密的细 疣点。 总 状花序 着生于 小枝或 叶的腋 部, 长 8 — 11 厘米, 多花, 花序 梗密被 锈褐色 绒毛, 花梗长 8 — 10 毫米, 密被锈 褐色絨 毛; 萼片 5, 长约 6 毫米, 外面 有毛, 里面 无毛, 疏生 疣点; 花瓣 5, 与 萼片近 等长, 外 面近 无毛或 无毛, 里面有 疏毛, 边缘具 睫毛, 上部 撕裂, 小裂片 16 — 20, 撕裂至 花瓣长 的 1/3; 雄蕊 33 — 35, 花药被 短毛; 顶端有 毛丛, 花 丝短; 花 盘腺体 5 裂, 被毛; 子房 密被 绒毛, 3 室, 每室 2 胚珠, 花柱 被毛。 核果纺 锤形, 两 端尖, 先端为 鸟喙状 尖头, 稍 弯, 长 4 厘米, 直径 1.5 — 2 厘米, 外 果皮不 光亮, 内果皮 平滑; 果梗长 1.5 — 3 厘米。 产 屏边、 金平、 河口、 马关, 生海拔 150 — 1 100 米的 山坡疏 林中。 越南 亦有。 本种 叶大, 嫩枝上 具叶状 苞片, 易于 识别。 本种与 braceanus Watt 很 相似, 以 致常被 误定为 后者, 与 后者的 主要区 别是: 嫩枝 上 具宿存 的叶状 苞片。 12. 滇 蔵杜英 ( "图 鉴" 补编) 图版 113, 1-4 橄榄 (绿春 ), 铁力木 (瑞丽 ), 鬼 眼睛, 克地老 (腾冲 ), 大白 柴果, 野桃子 (屏 边) Elaeocarpus braceanus Watt, ex C. B. Clarke (1889) ; Craib (1925) ; Edinb. staff (1925). (1929 — 30); Gagnep. in Humbert (1945); Phengklai in T. Smitin. et K. Lars. (1981)* ;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西藏 植物志 (1986)*; 中国 植物志 (1989)*. Elaeocarpus shunningensis Hu (1940) excl. specim. C. W. Wang 77763, 77930. 乔木, 高达 15 米。 嫩 枝密被 锈褐色 绒毛, 老枝变 无毛, 小枝 被较密 的白色 皮孔。 叶 椭 圆形、 长 圆形、 倒卵状 长圆形 或倒卵 状宽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短 渐尖或 急尖, 基部圆 形或 急尖, 边缘 具疏浅 锯齿、 波状 锯齿或 锯齿, 长 (7 —) 12-15 (-19) 厘米, 宽 (2. 5 —) 4-6 (-7.5) 厘米; 侧脉 11 一 12, 弯曲 上升, 近边缘 网结, 中 脉和侧 脉上面 平坦, 下面 隆起, 叶上面 除中脉 被毛外 无毛, 下面 被锈色 绒毛, 沿脉上 更密; 叶柄长 1 一 3 厘米, 密 被 锈褐色 绒毛。 总状 花序生 于小枝 下部脱 落叶的 腋部, 密集, 多花, 长达 15 厘米; 花芽 卵 球形, 长 4 一 5 毫米, 花 序梗、 花梗、 花芽 外面均 被锈色 绒毛, 每 一花梗 上有篦 齿状小 苞片 2 — 3, 常 宿存; 萼片 5, 披 针形, 长 5 — 6. 5 毫米, 宽 3 毫米, 两面 被毛, 边 缘具绒 毛; 花瓣 5, 长 4 一 6 厘米, 两面 被毛, 边缘具 睫毛, 上部 撕裂, 裂至 中部, 小裂片 30 — 40; 雄蕊 33 — 48, 花药长 2 — 3 毫米, 被短 柔毛, 先端 无芒无 毛丛, 花 丝长约 1 毫米; 花 盘腺体 5 裂, 每裂又 2 裂, 密被 绒毛; 子 房密被 绒毛, 3 室, 每室 2 胚珠, 花 柱比花 药短, 下半部 被毛。 核果椭 球形, 长达 4 厘米, 直径达 2. 5 厘米, 被锈褐 色绒毛 或有时 无毛, 不 光亮, 内 果皮有 深的纵 条纹, 1 室; 果梗长 5 毫米。 产 盈江、 腾冲、 龙陵、 潞西、 昌宁、 凤庆、 景东、 瑞丽、 永德、 双江、 景谷、 沧源、 普洱、 元江、 绿春、 西双 版纳, 生海拔 800 — 2 400 米的 沟谷、 山坡常 绿阔叶 林中; 西藏 有 分布。 印度、 缅甸、 泰国 也有。 果实 可食, 常由少 数民族 采摘, 在 "街 子" 上 出售。 13. 灰 毛杜英 ( "图 鉴" 补编) 图版 114, 1—2 毛 叶杜英 (海南 植物志 ), 限 域杜英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姊 妹罗水 (屏边 ) Elaeocarpus limitaneus Hand. -Mazz. (1933); Merr. et Chun (1935); Merr. 
图 版 114 1—2. 灰 毛杜英 ElaeocarpuslimitaneusHand. -Mazz. ,1- 果枝及 叶背毛 ,2. 花; 3— 5. 短 穗杜英 E. brachystachyus H. T. Chang var. brachystachyus, 3. 果枝, 4. 叶 背放大 (示侧 脉基部 的腺体 ), 5. 嫩枝; 6 — 7, 滇 印杜英 E. varunua Buch. -Ham. ex Mast. 6- 花 放大, 7. 花瓣。 (刘怡 涛绘) 
杜英科  441  (1943); Gagnep. in Humbert (1945);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1972), in nota , 补编 (1983), in clavi; 中国 植物志 (1989); Y. Tang (1992). Elaeocarpus mcclurei Merr. (1934) 乔木, 高达 20 米。 嫩枝 粗壮, 密被 赤褐色 絨毛。 叶椭 圆形、 长圆 形或倒 卵形,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基部 急尖, 叶基 下延, 边 缘具钝 锯齿, 稍 反卷, 长 9 一 16 厘米, 宽 4. 5 — 8 厘米, 上面除 沿中脉 被毛外 无毛, 干后 光亮, 背面被 极密的 银灰色 伏毛; 侧脉 8 — 14, 平 行, 近边 缘分枝 网结; 叶柄长 2. 5 — 4 厘米, 密被 赤褐色 绒毛, 后变 无毛。 总状花 序生于 叶腋, 长达 8 厘米, 花 序梗、 花 梗密被 赤褐色 绒毛, 花梗长 4 一 6 毫米; 花芽 卵状长 圆形, 顶端 急尖, 长 5 毫米; 萼片 5, 外面 被毛, 里面被 疏毛, 边缘具 絨毛; 花瓣 5, 倒 卵状三 角形, 外面几 无毛, 里 面基部 被毛, 边缘具 睫毛, 上部 撕裂, 小裂片 11 一 12; 花 盘腺体 5 裂, 每 裂中间 凹陷, 密被 绒毛; 子 房密被 绒毛, 3 室, 每室 2 胚珠, 花柱 上半部 无毛。 核 果近球 形或椭 球形, 顶端有 突尖, 基部 具宿存 腺体, 长 2. 7 — 3. 2 厘米, 径 2 — 2. 2 厘 米, 外 果皮不 光亮, 内果皮 有瘤状 突起; 果梗长 7 毫米, 被毛或 无毛。 花期 5 — 7 月, 果期 10 — 4 月 。 产 金平、 屏边、 河口、 马关、 麻 栗坡, 生海拔 (1 050—) 1 500—1 700 米的 山坡、 沟 边常 绿阔叶 林中; 分布于 广西、 广东、 海南、 福建。 越南 也有。 本种 与冬桃 (E. duclouxii Gagnep. ) 相似, 但 冬桃叶 背的毛 被为疏 绒毛或 绒毛, 而 ,本 种叶 背的毛 被为极 密的银 灰色平 伏毛, 很易 区别。 14. 阔叶圆 果杜英 (植 物分类 学报) Elaeocarpus sphaerocarpus H. T. Chang (1979);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C. Y. Wuetal.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9). 乔木, 高达 15 米。 嫩 枝细, 圆形, 有细 条纹, 被淡 黄褐色 绒毛, 老枝上 脱落, 疏被 皮孔。 叶卵 状宽披 针形、 卵形、 长圆 形或椭 圆形, 稍弯, 先端 渐尖、 短 渐尖, 基部 急尖, 有时 圆形, 稍 偏斜, 边 缘具细 浅齿, 干 时表面 褐色, 下面 被淡黄 色毛, 脉上 更密; 叶长 8. 5 — 15 厘米, 宽 5 — 6 厘米; 侧脉 9 一 10, 弧曲 上升, 上面 侧脉稍 下陷, 中脉 平坦, 网 脉 可见, 下 面中侧 脉显著 突起, 网脉稍 突起, 侧脉近 平行; 叶柄被 淡黄色 绒毛, 长 1.5 — 3. 5 厘米。 总状 花序多 生于脱 落叶的 腋部, 多 10 — 12 厘米, 多花; 花 芽卵球 形或近 球形; 萼片 5, 披 针形, 渐尖, 长 4. 5 — 5 毫米, 宽 2 毫米, 两 面被短 柔毛, 外面 及里面 沿中肋 较密、 较长, 边缘具 睫毛; 花瓣 5, 长 4 一 5 毫米, 宽 3. 2 — 3. 6 厘米, 外面 无毛, 里面基 部 被毛, 边缘 被毛, 先端 撕裂, 小裂片 25 — 30, 裂至 2/5, 雄蕊 30, 花药 无芒, 先端有 稀疏 毛丛, 长 2 — 2. 5 毫米, 花 丝被短 柔毛, 长约 1 毫米; 花 盘腺体 5 裂, 密被 绒毛; 子 房密被 绒毛, 3 室, 每室 2 胚珠, 花 柱比雄 蕊短, 下半部 被毛。 核果椭 球形, 长 2 — 3 厘 米, 直径 1.8 厘米, 两端 钝圆, 外 果皮不 光亮, 被 淡黄色 绒毛, 内果皮 光滑, 1 一 2 室。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8 — 9 月。 产西 双版纳 (大勐 龙), 生海拔 600 — 1 700 米的密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景洪。 本 种与滇 藏杜英 (E. braceanus Watt, ex C. B. Clarke) 很 相似, 但 其花无 宿存小 苞片, 花 瓣仅里 面基部 被毛, 内果 皮平滑 以及嫩 枝和叶 的毛被 为淡黄 色可以 与后者 区别; 也与锈 毛杜英 (E. howii Merr. et Chun) 相似, 但 后者叶 宽大, 内 果皮具 明显的 瘤状突 
442  云南 植物志  起和 沟纹, 易于 区别。 合模式 (王 启无 77763, 77930) 曾被 误定为 E. shenningensis Hu„ 15. 肿 柄杜英 ("图 鉴" 补编) Elaeocarpus harmandii Pierre (1889) * ; Gagnep. in Lecte. (1911) et in Humbert (1945); "图 鉴" 补编 (1983) , in clavi; 中国 植物志 (1989). 乔木, 高 10 米, 直径 30 厘米。 小 枝具淡 黄白色 皮孔, 嫩 枝被黄 褐色短 柔毛, 有细 条纹, 以后变 无毛, 顶芽被 黄褐色 绒毛。 叶倒卵 状宽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自中部 以下渐 狭, 基 部楔形 或钝, 边 缘有浅 钝齿, 长 12 — 19 厘米, 宽 4 一 6 厘米, 两面 沿中脉 被毛; 侧 脉 6 — 7, 纤细, 弧曲 上升, 近边缘 网结, 上面微 下陷, 背面 突起; 中 脉上面 平坦, 下面 隆起, 网脉两 面均不 明显;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上面 平坦, ^ 者面 圆形, 被短 柔毛, 后 变光, 两端 膨大。 总 状花序 腋生, 长 8 厘米, 花序 梗被短 绒毛, 花梗长 5 毫米; 花芽圆 锥形, 渐 尖, 长 5 毫米; 萼片 5, 外面 有毛, 里面 无毛; 花瓣 5, 无毛, 上半部 撕裂, 小 裂片约 30; 雄蕊 34 — 35, 花 药先端 有毛; 花 盘腺体 5 裂, 基部 微凹; 子房 被毛, 3 室, 每室 2 胚珠 (花 未见, 引自文 献)。 核果椭 球形, 长达 3. 5 厘米, 直径约 2 厘米, 基部 具宿存 腺体, 外 果皮不 光亮, 内果皮 具瘤状 突起; 果梗长 8 毫米, 被毛。 果期 9 一 11 月。 产 贡山, 生海拔 1 500 — 1 800 米的疏 林中。 越南有 分布。 16. 多 沟杜英 ( "图 鉴" 补编) 图版 115, 1—2 Elaeocarpus lacunosus Wall, ex Kurz (1877) ; Pierre (1889) * ; Gagnep , in Lecte. (1911) et in Humbert (1945);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 中国 植物志 (1989); Y. Tang (1992). Elaeocarpus boreali-yunnanensis H. T. Chang (1979) ; "图 鉴,, 补编 (1983) , in clavi ; 中国 植物志 (1989). 乔木, 高达 15 米。 二年 生枝密 被淡白 色或淡 黄白色 皮孔; 嫩枝 较细, 有细 条纹, 被 淡 黄褐色 絨毛, 老枝变 无毛。 叶近 膜质, 长圆 状倒披 针形、 长圆 形或椭 圆形, 先 端渐尖 或短 渐尖, 基 部急尖 或钝, 边 缘具锯 齿或钝 锯齿, 长 9 一 14 (-18) 厘米, 宽 2. 5 — 6 (— 7.5) 厘米; 侧脉 7 — 8, 近边 缘分枝 网结, 中侧 脉上面 平坦, 下面 隆起, 网 脉两面 明显, 叶幼 时上面 沿中脉 被毛, 下面 被毛, 脉上 更密; 叶柄长 0.7 — 2 厘米, 被黄 褐色或 褐色绒 毛, 顶端不 膨大。 总状 花序长 5 — 10 厘米, 多花, 花基 部有小 苞片, 早落, 花 序梗、 花 梗 被褐色 絨毛, 花梗长 6 毫米; 花芽 卵形, 长 5 毫米; 萼片 5, 披 针形, 长 4 一 5 毫米, 两 面 被毛; 花瓣 5, 比萼片 稍长, 外面 无毛, 里 面基部 有毛, 边缘具 睫毛, 上半部 撕裂, 小 裂片 22 — 25; 雄蕊 30 — 40, 花 药被疏 短毛, 先端 无芒, 有稀疏 毛丛; 子 房密被 绒毛, 3 室; 花 盘腺体 5 裂, 每 裂中间 凹陷, 密被 绒毛, 花柱 上半部 无毛。 核果球 形或近 球形, 长 3 — 5 厘米, 直径 2. 5 — 3 厘米, 两端 圆钝, 顶端 具小突 尖头, 基部 具宿存 腺体, 外 果皮无 光泽, 内 果皮表 面具深 的沟槽 及瘤状 突起, 1 室。 产 贡山、 福贡、 碧江、 凤庆、 临沧、 腾冲及 龙陵, 生海拔 1 450 — 2 600 米的 沟谷及 山坡常 绿阔叶 林中。 缅甸、 泰 国也有 分布。 经 过仔细 比较研 究本种 的描述 以及滇 北杜英 ( £. boreali-yunnanensis H. T. Chang) 的模式 标本, 后者 的叶、 嫩枝的 毛被、 花的结 构及果 的特征 均与本 种的描 述没有 明显 差别, 故予以 合并。 
图 版 115 1 一 2. 多 沟杜英 Elaeocarpus lacunosus Wall, ex Kurz, 1. 果枝, 2. 果 横剖; 3 — 4. 披针 叶杜英 E. lanceaefolius Roxb. 3. 果枝, 4. 果 横剖。 (刘怡 涛绘) 
444  云南 植物志  17. 锈 毛杜英 (海 南植 物志) 山桃子 (麻 栗坡) Elaeocarpus howii Merr. et Chun (1940)* ;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中国 植物志 (1989)*. 乔木, 高 15 米, 直径达 30 厘米。 嫩枝密 被褐色 絨毛, 粗壮, 二年生 枝上有 淡白色 皮孔。 叶椭圆 形或长 圆形, 先端短 渐尖, 基 部多近 圆形, 边缘几 全缘或 具疏细 浅齿, 稍 反卷, 长 14 一 20 厘米, 宽 5. 5 — 10 厘米, 上 面初被 疏毛, 特 别沿脉 较密, 后变 无毛, 下 面 被褐色 绒毛, 沿脉 较密; 侧脉 11 一 12, 上面微 下陷, 下 面显著 隆起, 近边 缘分枝 网结, 二级 侧脉上 面不甚 明显, 下面 突起, 梯状; 叶柄 粗壮, 密 被锈色 绒毛, 两端 膨大, 长 2 — 5 厘米, 上面平 坦或稍 有槽, 下面 圆形。 总 状花序 腋生, 长 5 — 8 厘米, 有花 10 — 20 朵, 密被 锈褐色 绒毛; 花梗长 5 毫米; 萼片 5, 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5 — 6 毫米, 外面被 绒毛, 里 面被短 柔毛; 花瓣 5, 长约 6 毫米, 无毛或 边缘有 疏毛, 先端撕 裂几达 中部, 裂片约 20; 雄蕊 30, 花丝 无毛, 长 1.2 毫米; 花盘密 被粗毛 (未 见花, 引自文 献)。 核果椭 球形, 长 3 — 4 厘米, 直径约 2 厘米, 先端 有一突 尖头, 基部有 5 个宿存 腺体, 腺体 被毛, 中间凹 陷; 外 果皮不 光亮, 不 起皱, 被锈色 絨毛, 内果 皮具粗 的瘤状 突起, 有 3 裂缝。 产 屏边、 麻 栗坡, 生海拔 1 100 — 2 200 米的常 绿阔叶 林中; 广东、 海南有 分布。 18- 大 果杜英 ( "图 鉴" 补编) 图版 112, 3-8 Elaeocarpus sikkimensis Mast, in Hook. f. (1874) ; Kanjilal et al. (1935); Y. Tang (1992). Elaeocarpus fleuryi auct. non Gagnep. : H. T. Chang (1979) ;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中国 植物志 (1989). 乔木, 高 22 米。 嫩枝较 粗壮, 有棱, 有短 柔毛, 密 或疏, 二年 生枝上 密被淡 白色皮 孔。 叶 长圆状 倒宽披 针形, 中部 以下常 渐狭, 先端钝 渐尖, 基部 宽楔形 或钝, 下延, 边 缘具 浅的钝 鋸齿, 长 14 一 23 厘米, 宽 5. 5 — 8 厘米; 侧脉 7 — 8, 弧曲 上升, 近边缘 网结, 两面 明显, 背面 隆起, 中 脉在上 面平, 在下 面显著 隆起; 叶两面 无毛, 但有细 疣点, 明 显 或隐约 可见; 叶柄长 2 — 4. 5 厘米, 顶 端显著 膨大, 初被短 柔毛, 后变 无毛。 总 状花序 短, 长约 4 厘米, 花 序梗、 花梗、 花芽 均被黄 褐色短 柔毛, 花基 部有小 苞片, 早落; 花 芽长 圆形, 先 端钝, 长 5 — 7 毫米, 花 梗长达 8 毫米; 萼片 5, 披 针形, 外 面被短 柔毛, 里 面 仅基部 中肋上 被毛, 边缘具 绒毛; 花瓣 5, 外面 基部被 绒毛, 里面 基部及 边缘基 部被长 绒毛, 上部 1/3 撕裂, 小裂片 25 — 35; 雄蕊 30 — 32, 花药 被极短 柔毛, 先端 无芒, 有疏 毛丛, 花丝被 柔毛; 花 盘腺体 5 裂, 每裂又 2 裂, 被 绒毛; 子 房密被 绒毛, 3 室, 每室 2 胚珠, 花柱下 半部被 绒毛。 核果 球形, 长 4. 5 — 5 厘米, 直径 2. 5 — 3 厘米, 先端 有小突 尖, 外果皮 暗淡, 有细 瘤突, 内果 皮有不 甚明显 的瘤状 突起, 有 3 条 纵缝。 产 盈江、 瑞丽、 镇康、 永德、 临沧、 勐海, 生海拔 1 500 — 2 100 米的 山坡密 林中; 我 国新 记录。 锡金、 印 度也有 分布。 本种与 E. fleuryi Gagnep. 的区 别为: 叶先端 渐尖而 非圆或 极钝, 侧脉 较多, 7 — 8, 萼片里 面仅沿 基部的 中肋上 被毛, 花瓣 小裂片 25 — 35, 从不为 18。 19. 长圆 叶杜英 (植 物分类 学报) 
杜英科  445  Elaeocarpus oblongilimbus H. T. Chang (1979);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中国 植物志 (1989). 乔木。 嫩枝 无毛。 叶薄 革质, 条 状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基部 圆或急 尖, 边缘 具浅、 疏 钝齿, 微 反卷, 长 13 — 19 厘米, 宽 4. 5 — 6 厘米; 嫩 叶密被 绢毛, 老 叶两面 无毛; 侧脉 8 — 9, 下面 隆起, 近边 缘分枝 网结, 脉腋及 侧脉分 枝处具 腺体, 下面 网脉稍 明显; 叶柄长 4 一 6 厘米, 无毛, 两端 膨大。 核果椭 球形, 长 2. 5 厘米, 直径 1.7 厘米, 外果皮 无毛, 不 光亮, 内果 皮表面 多沟, 1 室; 果梗长 5 毫米。 产 金平, 海拔 75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金平。 20. 滇 南杜英 ( "图 鉴" 补编) Elaeocarpus austro-yunnanensis Hu (1940);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中国植 物志 (1989); Y. Tang (1992). Elaeocarpus tectorius auct. non (Lour. ) Poir.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E. floribundioides H. T. Chang (1979);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中国 植物志 (1989). 乔木, 高达 15 米, 直径达 60 厘米。 嫩枝 无毛, 上 部粗约 3 毫米, 顶芽有 绒毛。 叶 革质, 椭 圆形、 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基部 急尖, 圆形, 边 缘具粗 锯齿, 长 (9. 5 —) 13 — 21 厘米, 宽 (5 —) 7 — 9 厘米, 上面 无毛, 有时有 光泽, 下 面有时 在老叶 上 沿中脉 或在中 脉某处 宿存一 层厚的 锈色绒 毛斑; 侧脉 8 — 10, 上面 可见, 背面 隆起, 弧 曲 上升, 网脉 下面稍 明显; 叶 两面有 疣点; 叶柄长 (2 —) 3-5 (-6) 厘米, 无毛, 上 面 平或有 凹槽, 具 疣点, 顶端 膨大, 近 叶基有 一对小 尖头, 有时 宿存。 总 状花序 多生于 脱 落叶的 腋部, 多, 花序 多花, 长达 20 厘米, 花 序梗具 疣点, 花 梗长约 5 — 8 毫米; 花 芽 卵形; 萼片 5, 披 针形, 长 4. 7 — 6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外 面被短 柔毛, 里面 基部被 绒毛; 花瓣 5, 仅边缘 和基部 被毛, 长 5 — 6 毫米, 宽 2 — 3 毫米, 上半部 撕裂至 中部, 小 裂片 30 — 35; 雄蕊 40 — 46, 花 药被短 柔毛, 长 1.7 毫米, 顶端 无芒, 具疏 毛丛, 花丝长 0.8 毫米; 花 盘腺体 5 裂, 被毛; 子 房密被 絨毛, 3 室, 每室 2 胚珠, 花柱 上半部 无毛。 核 果椭球 形或纺 锤形, 长 3. 5 — 4 厘米, 直径 2 厘米, 外 果皮不 光亮, 内 果皮近 平滑, 有 3 条 缝线; 果 梗长约 1 厘米。 产 盈江、 沧源、 思茅、 孟连、 西双 版纳、 金平、 屏边, 生海拔 360 — 1 400 (― 1 630) 米的 山坡、 山沟密 林或疏 林中。 模式 标本采 自西双 版纳。 仔细对 照假多 花杜英 、E. floribundioides W. T. Chang) 和本种 的模式 标本, 假多 花杜英 的叶、 果 特征均 为典型 的滇南 杜英的 特征, 找不出 明显的 特征将 二者区 别开来 ,故 予以 合并。 21. 披针 叶杜英 ( "图 鉴" 补编) 图版 115, 3-4 小 克里闹 (沧源 ), 米 苏果, 克地老 (腾冲 ), 苦利罗 (凤庆 ), 白果, 大 白柴, 野桃 子 (屏边 ), 狭 叶杜英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Elaeocarpus lanceaefolius Roxb. (1814), nom. nud. , ( 1832) descr. ; Wight (1838)" ; Benth. (1861); Mast, in Hook. f. (1874); Hemsl. (1886); Edinb. staff (1929—1930); 陈嵘 (1937)* j Gagnep , in Humbert (1945); Tuyama (1966); Phengklai 
446  云南 植物志  in T. Smitin. et K. Lars. (1981)* ; "图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吴 征镒等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9). 乔木, 高达 10 米。 二年生 枝被淡 黄白色 皮孔, 嫩 枝光滑 无毛, 有纵 条纹, 顶 芽有黄 褐色 絨毛。 叶 长圆形 或宽披 针形、 椭 圆形, 先端 渐尖, 基部急 尖或宽 楔形, 下延, 边缘 有浅 钝齿, 长 9. 5 — 15 厘米, 宽 3. 5 — 4. 5 厘米, 两 面光滑 无毛; 侧脉 7 — 8, 纤细, 弯曲 上升, 近边缘 网结, 上面 平或稍 凸出, 下面 隆起, 中脉上 面平, 下 面显著 隆起, 网脉较 疏, 两 面隐约 可见;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常为 1.5 厘米, 无毛, 上 面平, 背面 圆形, 先端 膨 大或不 膨大。 核果椭 球形, 基部 可见宿 存腺体 5, 长 3 — 4 厘米, 直径 2 厘米, 外果皮 无 光泽, 内 果皮具 美观的 雕纹, 1 室; 果梗长 5 毫米, 近 无毛。 产 贡山、 腾冲、 凤庆、 景东、 沧源、 龙陵、 屏边、 文山、 西畴、 麻 栗坡、 马关、 广 南, 生海拔 1 200 — 2 400 米的 山坡、 沟谷常 绿阔叶 林中; 广西、 广东、 福建有 分布。 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印度、 缅甸、 爪哇 也有。 22. 龙 陵杜英 Elaeocarpus longlingensis Hsu et Y. Tang (1988); Y. Tang (1992). 乔木, 高 9 米, 直径 30 厘米。 二年 生枝被 淡白色 皮孔, 嫩 枝被短 柔毛, 干后 褐色, 有细 条纹, 顶芽 被毛。 叶 革质, 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下延, 边缘 具波状 钝齿, 长 7 — 12. 5 厘米, 宽 2 — 4 厘米; 侧脉 8 — 10, 上面 微凹, 下面 隆起, 远 离边缘 分枝, 近 边缘 网结; 网 脉两面 隆起, 上 面疏, 下 面密;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初被短 柔毛, 后变 无毛, 上面有 凹槽, 下面 圆形。 花 未见。 核果椭 球形, 长 3 厘米, 直径 2 厘米, 先端 钝圆, 外 果皮不 光亮, 内果皮 具沟纹 及瘤状 突起。 产 龙陵, 生海拔 2 400 米的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龙陵。 23. 杜英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Elaeocarpus decipiens Hemsl. (1886) excl. specim. Kwangtung ; Merr. (1928) ; 陈嵘 (1937)*; Mete. (1941); H, L. Li (1963)* ; "图 鉴,, (1972)*; H. T. Chang in "图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中国 植物志 (1989)'. 乔木。 嫩 枝被短 柔毛, 顶芽 被毛。 叶 革质, 倒披 针形, 自中 部向下 渐狭,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下延, 在叶 柄上成 窄翅, 边缘有 锯齿, 长 9 一 13. 5 厘米, 宽 2. 5 — 4 厘米, 上 面无毛 或仅幼 时沿中 脉有短 柔毛; 侧脉 7 — 9, 纤细, 弯曲 上升, 近边缘 网结, 上 面平, 下 面 突起, 中脉上 面平, 下面 隆起, 网 脉疏, 上面 明显; 叶柄初 时被短 柔毛, 后变 无毛, 长 1.5 — 2 厘米。 总 状花序 生于脱 落叶的 腋部, 花 序梗、 花 梗被疏 柔毛; 花芽 卵形, 长 4 一 5 毫米; 萼片 5, 披 针形, 外 面被短 柔毛, 里面被 柔毛, 边缘具 绒毛; 花瓣 5, 外面 无毛, 里面 下半部 有毛, 边缘具 睫毛, 上半部 撕裂, 小裂片 10 — 13; 雄蕊 31 — 32, 花药 被极短 柔毛, 先端 无芒无 毛丛; 花 盘腺体 5 裂, 被 绒毛; 子 房密被 绒毛, 3 室, 每室 2 胚珠, 花 柱比雄 蕊短, 上部 1/3 无毛。 核果椭 球形, 长 2. 5 — 3. 5 (— 4) 厘米, 直径 2 厘米, 基部 具宿存 腺体, 外 果皮不 光亮, 内 果皮有 瘤状突 起及深 沟纹, 有 3 条 缝线。 产 耿马、 金平、 屏边、 西畴、 广南, 生海拔 1 600 — 2 400 米的 山坡常 绿阔叶 林中; 广 西、 广东、 贵州、 四川、 浙江、 湖南、 台湾等 地有分 布。、 日本 也有。 本种 发表时 引用的 广东标 本属于 山杜英 (E. sylvestris Poir. ) 与山 杜英的 区别是 : 
杜英科  447  山杜英 叶常倒 卵形, 较宽, 纸质, 侧 脉少, 常 4 一 5, 网脉不 明显, 果径 常不及 1 厘米; 本 种 与披针 叶杜英 (E. lanceaefolius Roxb. ) 很 相似, 与后 者不同 的是: 本 种叶自 中部向 下 渐狭, 较窄, 嫩枝有 柔毛, 果实 较小。 24. 冬桃 ( "图 鉴" 补编) 褐 毛杜英 (中 国植 物志) Elaeocarpus duclouxii Gagnep. (1910);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 吴 征缢等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9)*; Y. Tang (1992). Elaeocurpus assimilis Chun (1971), nom. nud. 24a. 冬桃 (原 变种) var. duclouxii 乔木。 嫩 枝密被 黄褐色 绒毛, 老枝上 变成黑 褐色或 不十仗 明显, 有白色 皮孔。 叶长 圆形 或长圆 状倒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短 渐尖, 基部 急尖, 下延, 边缘具 锯齿, 微 反卷, 上 面幼时 沿脉被 黄褐色 绒毛, 后变 无毛, 下面被 黄褐色 柔毛, 沿脉 较密, 叶长 9 一 15 厘米, 宽 4 一 6 厘米; 侧脉 9 一 10, 弯曲 上升, 近边缘 网结, 上 面平, 下面 隆起, 中脉上 面平或 微凹, 下面 隆起, 网 脉疏, 下面 明显, 上面 可见; 叶 柄长约 1 厘米, 密被 黄褐色 绒毛。 总 状 花序生 于脱落 叶或生 长叶的 腋部, 长 4. 5 — 7 厘米, 花 序梗被 黄褐色 绒毛, 花梗长 4 一 6 毫米, 褐 黄褐色 绒毛, 在幼 果梗上 变成黑 褐色; 花芽 长圆状 急尖, 长 4 一 5 毫米; 萼片 5, 披 针形, 长 5 毫米, 两面被 绒毛, 里面 较短; 花瓣 5, 外面 无毛, 里面 基部被 绒毛, 边 缘具 睫毛, 上部 撕裂至 中部, 小裂片 10 — 12; 雄蕊 26, 花药 被短粗 糙毛, 先端无 芒无毛 或有 很稀疏 的毛, 花 丝短, 被 疏毛; 花 盘腺体 5 裂, 每裂 下部中 间凹, 被毛; 子 房密被 绒毛, 3 室, 每室 2 胚珠, 花柱近 钻形, 上半部 无毛。 核果椭 球形, 两端 圆钝, 长 2. 5 — 3. 5 厘米, 直径 1.5 — 1.8 厘米, 外果皮 不光亮 •, 干后常 黑色, 内果皮 具瘤状 突起。 产 盐津, 海拔 700 — 950 米; 广西、 广东、 贵州、 四川、 湖南、 江西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 自 盐津 大关之 间 的成 凤山。 云 南标本 未见, 描述系 根据原 始文献 及省外 标本。 24b. 富 宁杜英 (变种 ) var. funingensis Hsu et Y. Tang (1988); Y. Tang (1992). 与原变 种的区 别为叶 片狭披 针形, 革质, 宽 2 — 2. 5 厘米。 产 富宁, 生海拔 700 米的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富宁。 25. 滇 越杜英 图版 116, 4-6 绿叶 山杜英 (植物 分类学 报), 大果 山杜英 (海南 植物志 ), 小叶滇 越杜英 ( "图 鉴" 补编) Elaeocarpus poilanei Gagnep. (1943) et in Humbert (1945);" 图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中国 植物志 (1989); Y. Tang (1992). E. sylvestris var. viridescens Chun et How in Act. Phytotax. Sin. 7: 12, 1958; 海南 植物志 (1965). 乔木, 高达 25 米, 直径达 50 厘米。 嫩 枝细, 被稀疏 短毛, 赤 褐色, 顶芽 有毛, 一 年 生枝被 淡白色 皮孔。 叶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下延, 边缘全 缘或近 全缘, 上 
图 版 116 1—3. 山杜英 Elaeocarpus sylvestris (Lour. ) Poir. , 1. 果枝, 2. 花, 3. 花辦; 4 一 6. 滇越 杜英 Elaeocarpus poilanei Gagnep. , 4. 花枝, 5. 果枝, 6. 果实, 7. 花瓣。 (刘怡 涛绘) 
杜英科  449  面 无毛, 下面初 时沿中 脉被极 疏毛, 长 6. 5 — 10 厘米, 宽 2 — 3 厘米; 侧脉 8 — 10, 纤细, 远 离边缘 分枝, 近边缘 网结, 下面 明显, 上 面不甚 明显, 细网 脉两面 明显; 叶 柄长约 5 毫 米, 初 被毛, 后变 无毛, 顶端 膨大。 总 状花序 腋生, 长 2 — 4 厘米, 有花 14 一 20 朵, 花 序梗几 禿净, 花梗长 3 — 4 毫米, 几 禿净; 花芽 卵形, 长 3 毫米; 萼片 5, 宽披 针形, 长 3-3. 2 毫米, 宽 1. 1 一 1. 3 厘米, 外 面被稀 疏短毛 , 里面被 短絨毛 , 边缘 被绒毛 ;花瓣 5 , 长约 3. 5 毫米, 宽 1.4 一 2 毫米, 两面 无毛, 边缘具 睫毛, 先端 撕裂, 小裂片 7, 裂至中 部; 雄蕊 16, 花 药被短 柔毛, 长 1.6 — 1.8 毫米, 先端 无芒无 毛丛; 花 盘腺体 5 裂, 被绒 毛; 子 房密被 灰白色 绒毛, 3 室, 花柱 下半部 被毛。 核果椭 球形, 两端 渐尖, 长 1.5 — 1.8 厘米, 直径 8 — 9 毫米, 外 果皮不 光亮, 内果皮 平滑, 1 室; 果 梗长约 1.5 毫米, 无毛。 产 景洪、 屏边, 生海拔 500 — 1 300 米的 山沟或 丘陵常 绿阔叶 林中; 广西、 广东、 海 南有 分布。 26. 山杜英 (经 济植 物志) 图版 116, 1-3 香菌树 (屏边 ), 羊屎树 (广东 ) Elaeocarpus sylvestris (Lour. )Poir. in Lamk. (1811,Suppl. ) ; Moore (1925) ; Merr. et Chun(1935);Hu, Wang et Hsia (1938) ; Mete. (1941), p. p. excl. syn. E. glabri petalus Merr. et E. subsessilis Hand. -Mazz. ; Gagnep. in Humb. (1945) ;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鉴 "(1972)*; H. T. Chang in "图 鉴" 补编 (1983), inclavij 中国 植物志 (1989)*. Adenodus sylvestris Lour. (1790) ; Elaeocarpus henry i Hance (1885) ; E. decipiens Hemsl. (1886) , p. p. quoad specim. e Kwangtung; Gagnep. in Lecte. (1911) ; Merr. (1927) ; E. omeiensis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6) ; E. kwangtungensis Hu (1924). 乔木, 高达 15 米。 嫩 枝细, 无毛或 被极短 柔毛, 有 条纹。 叶倒 卵形或 有时倒 卵状长 圆 形或椭 圆形, 先端短 渐尖, 尖 头钝, 基部 楔形, 叶基 下延, 在叶 柄上成 窄翅, 边缘具 钝 锯齿, 干后 褐色, 长 6 — 12 厘米, 宽 2. 5 — 7 厘米, 两面 无毛, 有时在 脉腋有 腺体; 侧 脉 4 一 8, 纤细, 常为 4 一 5, 弧曲 上升, 近边 缘分枝 网结, 上 面平, 下面 突起, 网 脉疏, 上面 明显; 叶 柄长约 1.5 厘米, 稀短至 0.5 厘米, 被 疏毛, 后变 无毛。 总 状花序 生于生 长 叶或脱 落叶的 腋部, 长 4 一 7 厘米, 花序梗 纤细, 被短 柔毛, 花 梗被短 柔毛, 长约 5 毫 米; 萼片 5, 披 针形, 两 面被疏 柔毛; 花瓣 5, 外面 无毛, 里 面疏被 柔毛, 上部 撕裂, 小 裂片 10 — 12; 雄蕊 15, 花药被 短毛, 先端 无芒无 毛丛; 花 盘腺体 5 裂, 密被 绒毛; 子房 密被 绒毛, 2 — 3 室, 花柱下 半部被 绒毛。 核果椭 球形, 无毛, 长 1 一 1.5 厘米, 直径 7 毫 米, 外 果皮不 光亮, 内 果皮近 平滑, 有 3 条 纵缝。 产 澜沧、 勐海、 金平、 屏边、 河口、 文山、 西畴、 马关、 麻 栗坡、 富宁, 生海拔 600 — 1 550 (-2 000) 米的常 绿阔叶 林中; 广西、 广东、 海南、 福建、 湖南、 贵州、 四川、 浙 江等有 分布。 中 南半岛 也有。 树皮含 糅质约 12%。 27. 禿 瓣杜英 (梳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17, 7-1 Elaeocarpus glabi ; petalus Merr. (1922); H. T. Chang (1979); "图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中国 植物志 (1989); Y. Tang (1992). E. subsessilis Hand. -Mazz. ( 1929 ); E. glabri petalus var. teres H. T. Chang 
450  云南 植物志  (1979);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吴 征镒等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9). 27a. 禿 瓣杜英 (原 变种) var. glabipetalus 乔木, 高达 15 米。 顶芽 有毛, 嫩枝 有棱, 秃净 无毛, 干 后常枣 红色。 叶 纸质, 倒披 针 形或倒 卵状披 针形, 有时倒 卵形,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下延, 边 缘有钝 锯齿, 干后 通常黄 绿色, 长 6 — 10 厘米, 宽 2. 5 — 3. 5 厘米, 两面 无毛; 侧脉 7 — 9, 纤细, 弧曲 上升, 不达 边缘, 远离边 缘分枝 网结, 中侧 脉上面 平或稍 隆起, 下面 隆起; 叶柄 长度一 般不超 过 8 毫米, 多为 5 毫米, 无毛。 总 状花序 生于脱 落叶的 腋部, 长达 8 厘米, 多花; 花序 梗及花 梗被短 柔毛, 花梗长 3 — 5 毫米; 花芽长 圆形, 长 3 — 4 毫米; 萼片 5, 披 针形, 外 面有 疏毛, 里面 无毛; 花瓣 5, 秃净 无毛, 先端 撕裂, 小裂片 14 一 18; 雄蕊 20 — 30, 花 药先端 无芒, 有 毛丛; 花 盘腺体 5 裂, 有毛; 子房 被毛, 3 室, 花柱 有毛。 核果椭 球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基部 具宿存 腺体, 外 果皮不 光亮, 内 果皮有 细瘤状 突起。 产 沧源、 勐海、 景谷, 生海拔 700 — 1 500 米的 沟谷密 林中; 广西、 尸东、 湖南、 贵 州、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 西等有 分布。 本 种以前 一直被 认为与 山杜英 (E. sylvestis Poir. ) 是同 一种, 查本种 的模式 标本, 并结合 各地的 标本, 本种 与山杜 英的区 别为: 嫩枝 有棱, 禿净 无毛, 干后枣 红色; 叶片 干后黄 绿色, 倒披 针形, 侧脉 较多, 常 8 对, 叶柄常 5 毫米或 更短; 花瓣 无毛, 雄蕊 20 — 30。 查 变种圆 枝杜英 (£. glabripetalus var. teres H. T. Chang) 的模式 标本, 虽与云 南沧源 的原变 种的标 本有些 差异, 但与 广东、 广西、 浙江、 江西等 地的原 变种的 标本没 有 明显的 区别, 在各 地大量 的原变 种的标 本中, 圆 枝杜英 的形态 是很常 见的。 此外, 所 指定的 模式标 本嫩枝 具明显 的棱, 而不是 圆形, 故予以 合并。 27b. 棱 枝杜英 (变种 )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17, 1-6 苦桃 树果, 大白柴 (屏边 ), 香菌树 (西 畴、 屏边) var. alatus (Kunth) H. T. Chang (1979);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 中国 植物志 (1989); Y. Tang (1992). Elaeocarpus alatus Kunth (1924); E. Kwangsiensis H. T. Chang (1979) ; 中国 植物志 (1989). 与原变 种的区 别为: 叶 较大, 长 13 厘米 以上, 达 17 厘米, 宽 4. 5 — 7 厘米, 倒卵状 披 针形, 叶柄 较短, 长 不超过 3 毫 米或近 无柄, 雄蕊 较少, 15 枚, 果 较大, 长 2 — 2. 2 厘 米。 产 勐海、 景洪、 滇 东南, 生海拔 1 200 — 1 700 米 的山坡 湿润常 绿阔叶 林中; 湖北、 广 西、 贵州有 分布。 28. 短 穗杜英 (植 物分类 学报) Elaeocarpus brachystachyus H. T. Chang (1979);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中国 植物志 (1989). 28a. 短 穗杜英 (原 变种) 图版 114, 3-5 var. brachystachyus 
杜英科  451  乔木, 高达 17 米。 嫩枝 纤细, 圆形, 粗约 2 毫米, 被灰黄 色或浅 灰白色 绒毛, 后变 无毛, 顶 芽被锈 黄色或 灰白色 绒毛。 叶薄 革质, 狭窄长 圆形、 长圆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先 端长 渐尖, 基部 急尖至 圆形, 边 缘有细 鋸齿; 干后上 面浅灰 绿色, 稍有 光泽, 下 面几同 色, 有短 柔毛, 以后变 无毛, 有黑色 腺点; 叶长 10 — 14 厘米, 宽 3 — 3. 5 厘米; 侧脉 7 — 9, 弧曲 上升, 近边 缘分枝 网结, 在 侧脉脉 腋及侧 脉分枝 处均有 腺体, 侧脉 脉腋处 的腺体 大, 有时 穿孔, 上面 中脉稍 凸出, 侧脉 下陷, 网脉近 平行, 明显, 下面 中侧脉 隆起, 网 脉 明显; 叶柄长 2 — 3. 5 厘米, 有 绒毛, 后变 无毛, 上面有 沟槽, 下 面圆, 顶端 膨大。 果 序短, 长 1 一 3 厘米, 有 絨毛, 果梗长 7 — 10 毫米, 有细 条纹, 后变 无毛; 核果椭 圆形, 长达 2 厘米, 直径约 1 厘米; 外果皮 光亮, 内果 皮表面 有浅的 雕纹, 有三条 缝线, 在两 端可见 5 — 6 条线, 内果 皮上有 纤维状 物质。 产 贡山, 生海拔 1 300 — 2 300 米的 江边常 绿阔叶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 28b. 贡 山杜英 (变种 ) var. fengii C. Chen et Y. Tang (1988); Y. Tang (1992), in add. 与 原变种 不同在 于叶背 侧脉脉 腋处无 腺体, 嫩枝 有明显 的棱, 网 脉细, 上面 明显突 起。 产 贡山, 生海拔 1 400 — 2 300 米的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 29. 金 毛杜英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18, 5-6 Elaeocarpus auricomus C. Y. Wu ex H. T. Chang (1979);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中国 植物志 (1989); Y. Tang (1992). 乔木。 小枝 粗壮, 圆形, 嫩枝有 黄褐色 绒毛, 顶芽 有少许 树胶。 叶 纸质, 在 枝顶近 聚生, 长圆 形至椭 圆形, 先端 渐尖, 基部 急尖, 边 缘具细 锯齿, 齿端 有丝状 尖头; 叶上 面 被平伏 金黄色 絹毛, 最后变 无毛, 干后上 面淡褐 色或暗 绿色, 光亮, 下 面暗棕 红色; 叶 长 (6 —) 9 一 16 厘米, 宽 (2. 6 —) 4—6 (一 7) 厘米; 侧脉 9 一 10, 弧曲 上升, 近边缘 网结, 上面 明显, 网脉不 明显, 下面 侧脉、 中脉 隆起, 网脉 明显, 侧脉 脉腋有 腺体; 叶 柄 细长, 先端 膨大, 长 2 — 6 厘米, 上面有 凹槽, 下面 圆形, 被 絹毛, 后变 无毛。 总状花 序 腋生, 长 3 — 4 厘米, 密被 金黄色 絨毛, 小苞片 细长, 早落; 萼片 5, 披 针形, 外面被 毛; 花瓣 5, 先端 5 齿裂; 雄蕊 10 — 12, 花 药顶端 无芒, 花 盘腺体 5 裂, 被 疏毛; 子房 被毛, 3 室。 核果长 圆形、 长圆状 卵形, 长 1.6 厘米, 直径 7 毫米, 两端 急尖, 外 果皮光 亮, 内果 皮薄, 有 细点状 突起, 表 面可见 3 条 缝线, 1 室 1 种子。 产 屏边、 河口、 马关, 生海拔 1 100 — 1 500 米的 湿润常 绿阔叶 林中; 海南有 分布。 越 南北方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屏边。 30. 绢 毛杜英 ( "图 鉴" 补编) 亮叶 杜英, 海 南杜英 (海 南植 物志) Elaeocarpus nitentifolius Merr. et Chun (1935)* ; 陈峰 (1937)* ; Chun et How (1958);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1972)'; H. T. Chang in" 图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中国 植物志 (1989)*; Y. Tang (1992). 乔木, 高达 12 米。 嫩枝 被锈褐 色毛, 顶芽 有毛。 叶 长圆状 披针形 至倒披 针形、 椭圆 形, 先 端长渐 尖或近 尾尖, 基部 急尖, 边 缘有小 锯齿, 长 8 — 11. 5 厘米, 宽 (2. 5 —) 3. 5 — 
图 版 117 1一6. 棱 枝杜英 Elaeocarpus glabripetalus var. alatus (Knuth) H. T. Chang, 1. 嫩枝, 2. 去 除外、 中果 皮后的 果实, 3. 子房' 4. 花, 5. 花瓣' 6. 雄蕊; 7—11. 秃 瓣杜英 E. glabripetalus Merr. var. glabripetalus, 7. 果枝, 8. 果, 9. 花, 10. 花难, 11. 雄蕊。 (李 楠绘) 
杜英科  453  5 厘米, 上 面沿脉 被毛, 后变 无毛, 背面 被银白 色发亮 伏毛; 侧脉 7 — 8, 上面 明显, 下 面 突起, 斜向 上举, 网 脉两面 明显, 上面更 明显; 叶柄长 2 — 4 厘米, 初 被银白 色毛, 后 变 无毛; 总 状花序 腋生, 长达 4. 5 厘米, 被紧贴 的光亮 柔毛, 花梗长 3 — 4 毫米; 花芽卵 形; 花 杂性; 萼片 5 (— 4), 披 针形, 长 4 一 5 毫米, 外 面被稀 疏毛, 里面近 无毛; 花瓣 5 (一 4), 长约 5 毫米, 两面 无毛, 先端 不规则 4 一 5 齿裂; 雄蕊 12 — 14, 花药长 1. 8 — 2 毫米, 先端 无芒, 花丝长 0.5 — 1 毫米; 花 盘被长 绒毛; 子房被 疏毛, 2 室。 核 果椭球 形, 长达 1.5 厘米, 径 7 毫米, 外果皮 光亮, 内 果皮有 细点状 突起, 两 端尖, 2 室或 1 室; 果 梗长约 5 毫米, 被毛。 产 屏边, 生海拔 1 400 米的常 绿阔叶 林中; 广西、 广东及 其沿海 岛屿、 海南、 福建有 分布。 越 南北方 亦有。 31. 缘辦 杜英 图版 118, 1-4 香菌树 (河口 ) Elaeocarpus decandrus Merr. (1951) ; Y. Tang (1992). Elaeocarpus integripetalus Gagnep. in lecaute (1943) et in Humbert (1945), non Miq. (1862) ; E. chinensis auct. non (Gardn. et Champ. ) Hook. f. :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 中国 植物志 (1989), p. p. quoad specim. e Yunnan. 乔木, 高达 20 米。 小 枝细, 嫩枝 无毛, 顶芽 被毛, 有少许 树胶。 叶 革质, 披 针形, 稍弯, 先端长 渐尖, 尖 头钝, 基部急 尖或近 圆形, 稍不 对称, 边缘皱 波状钝 锯齿, 反卷, 除 极幼嫩 叶外, 两面 无毛, 上 面干后 发亮, 淡黄 绿色, 下面 浅褐色 或淡赤 褐色, 上面具 稀疏 腺点, 背面密 被大小 不等的 腺点; 叶长 (4 一) 6. 5 — 10 厘米, 宽 (1 一) 2 — 3. 5 厘 米; 侧脉 6 — 7, 纤细, 两面 凸出, 下面更 明显, 中 脉上面 凹陷, 下 面显著 隆起, 细网脉 在上面 凸起, 非常 明显, 下面 隆起, 但没 有上面 明显, 背面 脉腋具 腺体, 明 显或不 明显; 叶柄 纤细; 无毛, 上面 具槽, 顶端 膨大, 长 1 一 3. 5 厘米。 总 状花序 生于脱 落叶或 生长叶 的 腋部, 长 2 — 4. 5 厘米, 花 序梗初 被毛, 后变 无毛, 花梗长 3 — 5 毫米, 被 柔毛; 雄花- 萼片 5, 披 针形, 长 4 毫米, 外面被 柔毛, 里面近 禿净; 花瓣 5, 条形, 长约 3 毫米, 外 面被 柔毛, 里面 被毛, 基部 最密, 边缘具 睫毛, 顶 端近全 缘或具 1 一 2 个浅 缺刻; 雄蕊 10, 花药 被极短 疏毛, 长 2 毫米, 顶端 无芒无 毛丛, 花 丝短。 果 未见。 产 河口、 西畴、 文山, 生海拔 1 250 — 2 100 米的 山坡常 绿阔叶 林中。 老 挝也有 分布。 本种与 华杜英 〔E. chinensis (Gardn. et Champ. ) Hook, f . 〕 的区 别是: 花均为 5 数, 雄蕊 10, 叶缘 皱波状 钝齿, 叶上 面细网 脉明显 突起, 叶 革质, 披 针形。 32. 胆八树 (海 南植 物志) 薯豆 Elaeocarpus japonicus Sieb. et Zucc. (1845) ; Hemsl. (1886) ;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5); Chun (1934); H. L. Li (1963); C. E. Chang in 台湾 植物志 (1977); "图 鉴" (1972)*; H. T. Chang in" 图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中国 植物志 (1989). E. yentangensis Hu (1924) , (1925) ; Gagnep. in Humb. (1945). 32a. 胆八树 (原 变种) var. japonicus 
图 版 118 1—4. 缘 瓣杜英 Elaeocarpus decandrus Merr. , 1. 花枝, 2. 花' 3. 花癣, 4. 萼片; 5 — 6. 金 毛杜英 E. C. Y. Wu ex H. T. Chang, 5. 果枝, 6. 叶面毛 放大。 (刘怡 涛绘) 
杜英科  455  乔木, 高达 25 米, 直径达 50 厘米。 小枝 粗壮, 嫩枝具 条纹, 禿净 无毛, 顶芽 有毛。 叶 革质, 长 圆形、 椭圆 形或倒 卵状椭 圆形, 先端 渐尖, 基部 急尖或 圆形, 边 缘具浅 锯齿, 嫩叶 上下两 面密被 银白色 絹毛, 很快 脱落而 无毛, 长 6 — 12 厘米, 宽 3 — 6 厘米; 侧脉 6 — 8, 上面微 突起, 下面 突起, 斜出, 稍弯, 近边 缘分枝 网结, 中 脉下面 突起, 二、 三级侧 脉 在上面 突起, 比下面 明显; 叶柄 无毛, 长 2. 5 — 6 厘米。 总 状花序 生于生 长叶的 腋部, 长 3 — 6 厘米, 花序 梗有短 柔毛, 花梗长 3 — 4 毫米, 被 微毛; 雄花: 萼片 5, 披 针形, 外 面被 疏毛, 边缘具 绒毛, 里面近 无毛; 花瓣 5, 两 面密被 绒毛, 先端具 3 — 5 缺刻 或近全 缘; 雄蕊 9 一 14, 花 药被极 短毛, 先端 无芒, 有少数 短毛, 花丝被 柔毛。 核果近 球形, 长 1.2 厘米, 直径 8 毫米, 外果皮 光亮。 产 贡山、 福贡、 永善、 富宁, 生海拔 1 250 — 2 300 米的 湿润常 绿阔叶 林中; 长江以 南广泛 分布。 越南、 日本 也有。 32b. 澜 沧杜英 (变种 ) ( "图 鉴" 补编) var. lantsangensis (Hu) H. T. Chang (1979);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中 国 植物志 (1989). Elaeocarpus lantsangensis Hu (1940) , excl. specim. C. W. Wang 75156. 与原 变种的 区别为 嫩枝被 柔毛, 叶 片长披 针形。 产 贡山、 福贡、 澜沧、 金平, 生海拔 1 400 — 2 800 米的 山坡常 绿阔叶 林中。 湖南、 贵 州、 福建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澜沧。 32c 腺 叶杜英 (变种 ) var. yunnanensis C. Chen et Y. Tang (1988); Y. Tang (1992). Elaeocarpus yunnanensis Brand is ex in Hutch, in Sarg. (1915), nom. nud. 与原 变种的 区别为 叶背沿 侧脉具 明显的 腺体; 与 澜沧杜 英的区 别为后 者叶为 长披针 形, 嫩枝被 柔毛, 叶背侧 脉上无 腺体。 产 蒙自、 金平、 河口、 文山、 西畴、 马关、 麻 栗坡, 生海拔 1 200 — 1 700 米的 山坡、 山沟 湿润常 绿阔叶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蒙自。 2- 猴 欢喜属 Sloanea L. 乔木或 灌木, 顶芽常 有毛, 常具 板根。 单叶, 互生或 在小枝 上部近 聚生, 边 缘常有 锯齿, 羽 状脉; 具 叶柄, 两端常 膨大。 花 两性, 单生、 聚生或 成聚伞 花序, 腋生 或近顶 生; 花 4 一 5 数; 花瓣先 端齿状 缺刻, 常具 纵脉; 雄蕊 多数, 着生 于花盘 表面, 脱 落后在 花盘 上留有 蜂窝状 小点, 花药 2 室, 顶孔 开裂, 先端 具芒, 花丝比 花药短 或有时 与花药 等长; 花盘 扁平, 垫状, 圆形, 不 分裂, 常在果 实基部 宿存; 子房 上位, 被毛, 3 — 5 室, 每 室胚珠 多数, 花柱 钻状, 有时 分离, 上 半部常 扭曲, 柱头不 明显。 果实为 蒴果, 木质, 3 — 5 瓣裂, 外 面密被 刺或光 (我 国不产 ), 刺 钻形或 线形, 宿存或 脱落; 种子 多数, 常有 肉质假 种皮, 包住种 子一半 左右, 子 叶宽, 扁平。 约 100 种, 分布 于热带 亚洲、 热带大 洋洲至 热带美 洲马达 加斯加 1 种。 我国约 12 种, 多 分布于 西南、 华南, 其中 2 种可 分布到 华中、 华东; 云南 10 种1 变种, 主要分 布于东 
456  云南 植物志  南部和 南部, 西 南部、 西部、 西北 部也有 分布。 木材的 心边材 区别不 明显, 纹 理直, 结构 甚细, 均匀; 硬度 中等, 干 缩小, 强度中 等, 可 作一般 用材。 在我国 及临近 地区, 本属在 文献中 常以另 一异名 £c/n'"oa2r/> M5 Bl. 出现, 根 据其描 述, 与 本属没 有明显 区别。 分种 检索表  1 (10) 果上的 刺短于 7 毫米, 一 般短于 4 毫米, 刚 毛状, 极密。 2 (5) 嫩枝 无毛, 叶两面 无毛。 3 (4) 叶 圆形, 厚 革质, 宽大于 12 厘米 S. 心叶 猴欢喜 S. cordifolia 4 (3) 叶倒 卵形, 膜质或 纸质, 宽 8 厘米 2. 毛果 猴欢喜 S. dasycarpa 5 (2) 嫩枝有 绒毛, 叶 至少幼 时下面 有毛。 6 (7) 叶披 针形、 倒披 针形, 常自中 部向下 渐狭, 叶背常 变无毛 3. 薄果 猴欢喜 S. leptocarpa 7 (6) 叶椭圆 形或倒 卵形, 不自中 部向下 渐狭, 叶背毛 宿存。 8 (9) 叶椭 圆形, 基部 圆形, 长 16 厘米 以上, 果径 4. 5 厘米 1. 绒毛 猴欢喜 S. tomentosa 9 (8) 叶倒 卵形, 基部 急尖, 长 16 厘米 以下, 果径约 2 厘米 …… 4. 西畴 猴欢喜 S. xichouensis 10 (1) 果上 的刺长 7 毫米 以上, 粗壮, 钻形或 线形。 11 (14) 嫩枝 被毛, 叶背至 少沿脉 被毛。 12 (13) 叶中 部以上 最宽, 常自 中部以 下渐狭 … 7a. 贡山 猴欢喜 S. sterculiacea var. sterculiacea 13 (12) 叶中 部以下 最宽, 不自 中部以 下渐狭 8. 滇越 猴欢喜 S. mollis 14 (11) 嫩枝 无毛, 叶 背秃净 无毛, 仅 脉腋具 簇毛。 15 (18) 叶 基部急 尖或近 圆形, 叶椭圆 形或长 圆形。 16 (17) 侧 脉疏, 基 部一对 强劲, 近 三出, 下面显 著隆起 9. 樟叶 猴欢喜 S. changii 17 (16) 侧脉 羽状, 斜出 6. 斜脉 猴欢喜 S. sigun 18 (15) 叶 常自中 部向下 渐狭, 叶为 倒卵形 或窄椭 圆形。 19 (20) 叶倒 卵状披 针形, 长 17 厘米 以上, 叶柄长 2. 5 厘 米以上 7b. 长叶 猴欢喜 S. sterculiacea var. assamica 20 (19) 叶倒 卵形、 窄椭 圆形, 长 17 厘米 以下, 叶柄 1.5 厘 米以下 •••••• 10. 仿栗 S. hemsleyana 1. 绒毛 猴欢喜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思茅 猴欢喜 (中 国树木 分类学 ), 毛 猴欢喜 ( "图 鉴" 补编) Sloanea tomentosa (Benth. )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5) ; 陈嵘 (1937) ; Phengklai in T. Smitin. et K. Lars. (1981)*, p. p. excl. syn. S. nollis Gagnep. ; Coode (1983); H. T. Chang in" 图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吴 征镒等 (1984); 中 国植物 志 (1989); Y. Tang (1989). Echinocarpus tomentosus Benth. (1861 , suppl. ); Mast, in Hook. f. (1874) ; Kanjial et al. (1935). 乔木, 高达 26 米, 直径达 120 厘米。 老枝近 无毛, 嫩 枝密被 锈褐色 絨毛, 粗壮。 叶 椭圆 形或倒 卵状椭 圆形, 先端短 渐尖, 基部 圆形, 边 缘近全 缘或具 浅波状 锯齿, 上面仅 
杜英科  457  沿脉 被毛, 下 面被淡 锈褐色 绒毛, 沿脉 更密; 侧脉 9 一 11, 斜向 上举, 稍弯, 上面稍 下陷, 下面 隆起, 远 离边缘 分枝, 近边缘 网结, 二级 侧脉近 梯状, 上面不 明显, 下面 突起, 三 级侧 脉下面 明显, 中脉上 面平或 微凹, 下 面显著 隆起, 叶长 16 — 30 厘米, 宽 10 — 18 厘 米; 叶柄长 2 — 10 厘米, 圆形, 密被 锈褐色 绒毛。 子 房密被 锈褐色 绒毛, 具 4 棱, 花柱 4 裂, 旋转扭 曲状, 下 部被毛 (未见 完整花 )。 蒴果近 球形, 长 5 厘米, 直径 4.5 厘米, 基 部 具宿存 花盘, 5 瓣裂; 刺长 3 毫米, 基部稍 增大, 钻状, 被毛, 先端 针状。 产 镇康、 思茅、 勐腊, 生海拔 1 300 — 1 600 米的 沟谷、 山坡密 林中。 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印度、 缅甸、 泰 国均有 分布。 2. 毛果 猴欢喜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膜叶 猴欢喜 ( "图 鉴" 补编) Sloanea dasycarpa (Benth. ) Hemsl. in Hook. (1901) * ; Whitmore in Hara et al. (1979); Coode (1983);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 西藏 植物志 (1986)*; 中国植 物志 (1989). Echinocarpus das year pus Benth. (1861 , suppl. ) ; Mast, in Hook. f. (1874) ; Brandis (1906); Kanjilal et al. (1935). 乔木, 高达 20 米。 二年 生枝被 淡白色 皮孔, 嫩枝 初被微 柔毛, 后变 无毛。 叶 纸质, 倒 卵形、 倒卵 状长圆 形或长 圆形, 先端 尾状渐 尖或短 渐尖, 基部 急尖或 楔形, 基 部本身 钝, 边缘近 全缘或 具浅的 疏齿, 上面 无毛, 背面 仅脉腋 有簇毛 或完全 无毛, 长 (8 —) 10- 17 厘米, 宽 4 一 8 厘米; 侧脉 稀疏, 5 — 6, 弯曲 上升, 近边缘 网结, 上 面平, 下面 明显, 网 脉下面 明显; 叶柄长 1 一 3 (— 6) 厘米, 无毛, 圆形。 花几 朵成伞 形状聚 伞花序 生于叶 腋, 花序近 无梗, 花梗长 4. 5 厘米, 被短 柔毛; 萼片 4, 外面 密被短 柔毛, 里面被 疏毛; 花瓣 4, 先端撕 裂状, 小裂片 条形, 两 面疏被 短毛; 雄蕊 多数, 被毛, 花药 先端具 突尖, 花丝 细长, 几为花 药长的 1.5 倍; 花盘 垫状; 子 房密被 絨毛, 4 室。 蒴果近 球形, 直径约 2 — 2. 5 厘米, 基部 具宿存 花盘, 蒴 果未裂 时花盘 环状, 3 — 4 瓣裂, 裂瓣 里面褐 红色, 外 面密 被刺, 刺长 2 毫米, 基部不 增大, 被疏 的刚毛 , 顶 端具刚 毛丛, 果梗长 4. 5 — 5. 6 厘 米; 种子近 球形, 直径约 7 毫米, 下半部 包有桔 黄色假 种皮。 产 腾冲、 盈江、 勐腊、 麻 栗坡, 生海拔 1 400 — 2 100 米的 沟谷密 林中; 西藏、 福建、 台湾有 分布。 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印度、 越南、 缅甸 也有。 3. 薄果 猴欢春 ( "图 鉴" 补编) 图版 119 Sloanea leptocarpa Diels (1931); Coode (1983);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中 国 植物志 (1989)'. S. elegans Chun in Hook. (1932) ' ; Hu (1932) ; " 图鉴 ,, (1972) in nota ; S. tsiangiana Hu (1934); S. tsinyunensis Chien (1939); "图 鉴,, (1972)*; S. austro- sinensis Hu et Tang ( 1932); S. emeiensis Fang et P. C. Tuan (1982). 常绿 乔木, 高达 27 米, 直径达 60 厘米。 嫩 枝被黄 褐色绒 毛或有 时被疏 柔毛, 有纵 条纹。 叶纸 质或薄 革质, 倒披 针形、 披针形 或狭椭 圆形, 先端 渐尖, 自中 部向下 渐狭, 或 急尖 而钝, 边缘近 全缘, 多呈皱 波状, 长 7 — 10. 5 厘米, 宽 2 — 3 厘米; 侧脉 5 — 6, 上面 微 凹陷, 下面 隆起, 弯曲 上升, 近边缘 网结, 网 脉疏, 下面 明显, 叶两面 无毛; 叶柄长 
杜英科  459  1 一 2 厘米, 初被 绒毛, 后变 无毛, 先端 膨大。 花单生 或数朵 丛生, 多生 于小枝 上部, 生 于 叶腋或 节间, 花梗长 1 一 2 厘米, 被 絨毛; 萼片 4 一 5, 卵状三 角形, 长 3 — 4 毫米, 宽 2 — 3 毫米, 两面 被毛, 里 面较疏 较短; 花瓣 4 一 5, 大 小变化 较大, 长达 6 — 8 毫米, 上 面 较宽, 先 端齿状 撕裂, 3 至多数 裂片, 两面 被毛; 雄蕊 多数, 花药 被毛, 先端有 芒尖, 花丝 被毛; 子 房密被 絨毛, 花柱 3 裂, 钻状, 有时不 分离, 通常 旋扭, 上半部 无毛; 花 盘 垫状。 蒴果生 于小枝 上部, 单生或 聚生, 生于 叶腋或 节间, 近 球形, 直径 1.5 — 2 厘米, 3 — 4 瓣裂, 外 面的刺 极密, 刺长约 2 毫米, 顶 端被刚 毛丛, 果梗长 2 — 3 厘米; 种 子黑褐 色, 长 8 — 10 毫米, 下半部 包有枯 黄色假 种皮。 产 潞西、 金平、 西畴、 麻 栗坡、 富宁, 生海拔 700 — 1 800 米 的沟谷 林中; 四川、 贵 州、 广西、 广东、 湖南、 福建有 分布。 4. 西畴 猴欢喜 Sloanea xichouensis Feng ex Hsu et Y. Tang (1988), (1989) 乔木, 高达 15 米。 直径 40 厘米。 嫩 枝密被 黄褐色 绒毛, 二 年生枝 上有时 可见。 叶 纸质, 倒卵 形至椭 圆形, 先端 渐尖, 基部 急尖, 边 缘具疏 浅齿, 长 12 — 14 厘米, 宽 (4 一) 5 — 6 厘米; 上 面无毛 或仅沿 中脉被 疏毛, 下面 被毛, 脉上 更密; 侧脉 6, 弧曲 上升, 近 边缘 网结, 上面 下陷, 背面 隆起, 中脉 上面稍 下陷, 背 面显著 隆起, 网 脉下面 明显; 叶 柄长 2 — 4. 5 厘米, 密被 黄褐色 绒毛, 纤细, 两端 膨大。 蒴果近 球形, 直径达 2 厘米, 3— 4 瓣裂, 里面暗 红色, 外面 密被刚 毛刺, 刺 线形, 长 5 — 7 毫米, 疏被 刚毛, 顶端 具刚毛 丛; 果梗长 2. 5 — 3 厘米, 密 被絨毛 或逐渐 脱落, 果 实基部 具宿存 的环状 花盘。 产 西畴、 勐腊, 生海拔 1 300 米的 沟谷常 绿阔叶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西畴。 本种 与薄果 猴欢喜 (S. leptocarpa Diels) 相似, 但叶 极宽, 达 5 — 6 厘米, 基部 急尖; 也 与滇越 猴欢喜 (S. mollis Gagnep. ) 接近, 但果 刺长仅 5 — 7 毫米, 先 端被刚 毛丛, 果 实直径 不超过 2 厘米; 与毛果 猴欢喜 [S. dasycarpa (Benth. ) Hemsl. ] 的 区别为 后者的 嫩 枝及叶 无毛。 5. 心叶 猴欢喜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20 Sloanea cordiflolia K. M. Feng ex H. T. Chang (1979); Coode (1983);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吴 征镒等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9). 乔木, 高达 15 米。 嫩枝 粗壮, 被微 柔毛。 叶厚 革质, 近圆形 或宽椭 圆形, 先 端尾状 短 渐尖, 基部微 心形或 圆形, 边缘 全缘, 反卷, 两面 无毛, 长 16 — 24 厘米, 宽 12 — 17 厘 米; 侧脉 8 — 10, 粗壮, 以较 大角度 斜出, 远 离边缘 分枝, 近边缘 网结, 上面 凹陷, 下面 显著 隆起。 二级 侧脉近 梯状, 上面稍 下陷, 下 面突起 明显, 细网脉 下面很 明显; 叶柄粗 壮, 圆形, 无毛, 长 2.5 — 5 厘米。 花 未见。 蒴果 4 瓣裂, 木质, 裂瓣长 3. 5 — 4 厘米, 里 面红 褐色, 蒴 果外面 密被刚 毛刺, 刺长 4 毫米, 基部不 增大, 顶端稍 增大, 被刚 毛丛。 产麻 栗坡, 生海拔 1 400 — 1 600 米的常 绿阔叶 林中。 模 式标本 采自麻 栗坡黄 金印。 6. 斜脉 猴欢喜 图版 121 Sloanea sigun (Bl. ) K. Schum. in Engl. u. Prantl (1890) ; in Engl, et Irmsch. (1895); Gagnep. in Lecte. (1911); Back, ct Bakh. (1963); Phengklai in T. Smitin. et K. Lars. (1981)* ; Coode (1983)'; Y. Tang (1989). 
图 版 120 3. 心叶 猴欢喜 Sloanea cordifolia Feng ex H. T. Chang, I. 果枝, 2. 种子, 3. 果刺 放大。 (刘怡 涛绘) 
图 版 121 1 — 2. 斜脉 猴欢喜 Sloanea sig Un (Bi. ) K. Schum. , 1. 果枝, 2. 果刺 放大。 (刘怡 涛绘) 
462  云南 植物志  Echinocarpus si gun Bl. (1825); Kurz (1877); Brandis (1906). 乔木, 高达 30 米, 直径 40 厘米。 嫩枝 无毛。 叶 纸质, 椭圆 形或倒 卵形, 先端 渐尖, 基部急 尖或宽 楔形, 边 缘具浅 锯齿, 上面 无毛, 下面在 脉腋有 簇毛, 叶长 12 — 14 厘米, 宽 5 — 6 厘米; 侧脉 5 — 6, 以与中 脉成约 30° 的角度 斜出, 上部 的角度 越大, 近边缘 网结, 上面 平坦但 明显, 下面 隆起, 中脉上 面平, 下 面显著 隆起, 网 脉下面 明显; 叶柄 纤细, 长 2 — 2. 5 厘米, 两端 膨大, 无毛, 近 圆形。 蒴果近 球形, 连 刺直径 6 厘米, 4 瓣裂, 裂瓣 木质, 外面密 被刺, 刺 钻状, 长 1.5 厘米, 被 稀疏短 刚毛, 宿存, 若脱落 则在蒴 果上有 疣状 小点, 密集。 产 沧源, 生海拔 800 米 左右的 沟谷密 林中。 印度、 缅甸、 泰国、 柬 埔寨、 马来 半岛、 印度尼 西亚有 分布。 我国新 记录。 本种 近仿栗 [S. hemsleyana (Ito) Rehd. et Wils.], 但叶 较宽, 不自中 部向下 渐狭, 侧脉 斜出; 也与 猴欢喜 [S. sinensis (Hance) Hemsl. ] 相似, 但叶质 地薄, 纸质, 干后 黄 绿色, 两面 细网脉 不明显 突起, 侧脉 斜出。 7. 贡山 猴欢喜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蒙自 猴欢喜 (中 国树木 分类学 ), 苹婆 猴欢喜 ( "图 鉴" 补编) Sloanea sterculiacea (Benth. )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5) ; Tuyama (1966) ; Whitmore in Hara et al. (1979); Coode (1983); H. T. Chang in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 中国 植物志 (1989). Echinocarpus sterculiaceus Benth. (1861 , suppl. ) ; Mast, in Hook. f. (1874) ; Kurz ( 1877); Brandis (1906); Sloanea forrestii W. W. Smith (1921); Hand. -Mazz. (1933); Coode (1983); S. mollis auct. non Gagnep. ; 吴 征溢等 (1984) ; S. rotundi folia H. T. Chang (1979); Coode (1983);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中国 植物志 (1989), syn. nov. 7a. 贡山 猴欢喜 (原 变种) 图版 122 var. sterculiacea 乔木, 高 20 米。 老枝 无毛, 嫩枝被 絨毛, 有时 较密, 通 常很快 脱落。 叶多倒 卵形、 倒 卵状长 圆形、 倒 卵状披 针形或 有时椭 圆形, 先端 渐尖、 短 尾状渐 尖或短 渐尖, 基部通 常自中 部向下 渐狭, 基部本 身钝, 近 圆形、 微 心形或 楔形, 边缘 通常具 疏的浅 锯齿, 上 面干后 暗淡, 无毛, 下面被 絨毛, 老叶上 通常变 稀疏, 或 有时变 无毛, 沿脉上 较密, 叶 长 (10 —) 12 — 22 厘米, 宽 5 — 10 厘米; 侧脉 6 — 9, 近边 缘弯曲 上升, 网结, 上面 下陷, 下面 隆起, 网脉 上面稍 下陷, 下面 突起; 叶柄长 1.5 — 3. 6 (— 6) 厘米, 被 绒毛, 较快脱 落而变 无毛, 圆形。 花 单生叶 腋或节 间上, 或 成聚伞 花序, 花梗被 绒毛, 长 2. 5 厘米, 果 时 无毛; 萼片 4, 卵 圆形, 两面被 絨毛; 花瓣 4, 卵 圆形, 先 端有不 明显的 3 — 5 齿状缺 刻, 两面被 疏毛; 雄 蕊多数 (约 77), 花药被 柔毛, 先端具 芒尖, 花丝被 柔毛; 花盘 垫状, 雄蕊 脱落后 表面蜂 窝状; 子 房密被 绒毛, 4 室, 花柱 钻状, 无毛。 蒴果近 球形, 连 刺直径 达 5 厘米, 3 — 4 瓣裂, 外面密 被刺, 刺长 1.5 — 2 厘米, 线形或 钻形, 被 刚毛, 先 端具刚 毛丛。 产 贡山、 福贡、 泸水、 云龙、 腾冲、 保山、 凤庆、 景东, 生海拔 1 400 — 2 500 米的 
m 版 122 3. 贡山猴 欢喜 Sloanea sterculiacea (Benth. ) Rehd. et Wils. var. sterculiacea , 1. 乘枝, 2. H' f • 3. 果刺 放大。 (刘怡 涛绘) 
464  云南 植物志  溪旁或 河边及 山坡密 林中。 东喜马 拉雅、 印度、 缅甸有 分布。 7b. 长叶 猴欢喜 (变种 ) ( "图 鉴" 补编) var. assamica (Benth. ) Coode (1983). Echinocar pus assamicus Benth. (1861, suppl. ); Mast, in Hook. f. (1874); Brandis (1906) ; Kanjilal et al. (1935); Sloanea assamica (Benth. )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6);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中国 植物志 (1989). 与 原变种 的区别 为嫩枝 无毛, 叶 背仅在 脉腋有 簇毛。 产 保山、 景东、 马关, 生海拔 1 800 — 2 400 米 山坡常 绿阔叶 林中。 印度、 不丹、 缅 甸有 分布。 8. 滇越 猴欢喜 ( "图 鉴" 补编) 图版 123, 1-2 Sloanea mollis Gagnep. (1910) et in Lecte. (1911) ; in Humbert (1945); Coode (1983); H. T. Chang in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中国 植物志 (1989). S. sterculiacea auct. non Rehd. et Wils. : 吴 征溢等 (1984). 乔木, 高达 25 米, 胸径达 100 厘米。 老枝 无毛, 嫩枝 密被黄 褐色、 淡 黄褐色 或褐色 绒毛, 粗壮, 圆形。 叶椭 圆形、 卵 状长圆 形或长 圆形, 先端 渐尖或 短尾状 渐尖, 基部圆 形或 心形, 边缘 具细疏 锯齿, 幼叶上 面沿脉 被毛, 老 叶上面 无毛, 光亮, 下面密 被黄褐 色 柔软长 绒毛, 脉上 更密, 长 10 — 24 厘米, 宽 5 — 13 厘米; 侧脉 6 — 8, 上面 凹陷, 下面 隆起, 弯曲 上升, 网脉 在下面 明显, 中 脉上面 下陷, 下面 隆起; 叶柄长 2 — 7 厘米, 密被 黄褐色 柔软长 絨毛。 花单生 叶腋, 子 房密被 绒毛, 花梗密 被黄褐 色绒毛 (未见 完整花 )。 蒴果 3 — 4 瓣裂, 裂瓣长 2. 5 厘米, 外面密 被刺, 刺长 1 一 1.5 厘米, 被短 刚毛, 先端具 刚毛 丛或有 时无刚 毛丛, 果梗 密被长 絨毛; 种子 黑色, 下半部 包有淡 黄色假 种皮。 产 屏边、 河口、 西畴、 广南、 富宁, 生海拔 1 300 — 1 500 米 山坡常 绿阔叶 林中。 越 南有 分布。 9. 樟叶 猴欢喜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23, 3-5 Sloanea changii Coode (1983); Y. Tang (1989); 中国 植物志 (1989). S. lauri folia H. T. Chang (1979);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non (Benth. ) Benth. (1861). 乔木, 高达 28 米, 直径达 60 厘米。 嫩枝 无毛, 圆形。 叶 革质, 长圆 状宽披 针形、 长 圆形, 先端 渐尖, 具 头尖, 基部 楔形或 圆形, 边缘 全缘, 两面 无毛, 长 10 — 17 厘米, 宽 3 — 7 厘米; 侧脉 5 — 6, 弯曲 上升, 近边缘 网结, 上面 凹陷, 下 面显著 隆起, 基部 一对强 劲, 近于 三出, 细网 脉密, 两面 明显; 叶柄长 2 — 6. 5 厘米, 禿净 无毛。 花 单生或 几朵成 聚伞花 序生于 叶腋, 花梗被 疏毛, 花 盘大, 上 面有雄 蕊着生 痕迹, 蜂 窝状; 子房近 4 棱 形 (未见 完整花 )。 蒴果近 球形, 直径约 2. 5 厘米, 4 一 5 瓣裂, 通常 完全裂 开成十 字形, 外面密 被刺, 刺长 5 — 8 毫米, 被疏 刚毛, 顶端 肿大。 . 产 西畴、 麻 栗坡, 生海拔 1 000 — 1 600 米的石 灰岩常 绿阔叶 林中; 广西有 分布。 模 式标本 采自麻 栗坡。 10. 仿栗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猴欢喜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野板栗 (绿春 ), 毛板栗 (广南 ) 
图 版 123 1-2. 滇越 猴欢喜 Sloanea mollis Gagnep. , 1. 嫩枝, 2. 裂蒴 果; 3 — 5. 樟叶 猴欢喜 S. changii Coode, 3. 幼 果枝, 4. 蒴果 裂瓣, 5. 种子。 (李 楠绘) 
466  云南 植物志  Sloanea hemsleyana (Ito)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5) ; Hand. -Mazz. (1933) ; 陈嵘 (1937); "图 鉴,, (1972)* ; H. T. Chang in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Coode (1983); Lauener (1983); 吴 征镒等 (1984); Y. Tang (1989); 中国 植物志 (1989). Echinocarpus sinensis Hemsl. ( 1895 ); Diels (1990); non Hance (1884); E. hemsleyanus Ito (1899) ; Sloanea hanceana Hemsl. in Hook. (1900) ; Gagnep. in Lecte. (1910) *et in Lecte. (1911) ; Castanopsis cavaleriei Levi. (1913);; Rehd. (1936); S. hemsleyana var. yunnanica Coode (1983), p. p. , quoad specim. e Yunnan. 乔木, 高 30 米, 直径达 80 厘米。 嫩枝 无毛, 顶芽被 密毛。 叶 倒卵状 披针形 或长圆 状倒 卵形, 有 时窄椭 圆形, 通常 纸质, 先端 渐尖, 尖 头尖, 基部通 常自中 部向下 渐狭, 基 部钝, 或 有时近 圆形, 边缘 近全缘 或有浅 锯齿, 长 (8 —) 10-20 (-22) 厘米, 宽 3 — 6 (-8) 厘米; 侧脉约 8, 弧曲 上升, 近边缘 网结, 两面 凸出, 下面更 明显, 中脉 上面平 或稍 凸出, 下 面显著 隆起, 网 脉两面 可见; 叶柄长 1 一 3 厘米, 通常 1 一 1.5 厘米, 无毛。 花 在枝顶 聚生, 花梗 密被短 绒毛, 长 3 — 5 厘米; 萼片 4, 外 面密被 絨毛, 里面上 半部密 被 绒毛, 下半部 较疏; 花瓣 4, 两面被 絨毛, 顶端具 5 齿裂; 雄蕊 多数, 花药被 柔毛, 先 端具 芒尖, 花丝被 柔毛; 子房具 4 棱, 密被 绒毛, 花柱 钻形, 有时 旋扭; 花盘 垫状。 蒴 果近 球形, 直径达 5 厘米, 4 一 6 瓣裂, 外面密 被刺, 刺多 钻形, 硬直, 长 1 一 2 厘米, 被 短 刚毛; 种子椭 球形, 长达 1. 5 厘米, 下半 部有桔 黄色假 种皮。 花期 7 — 8 月 , 果期 10 — 2 月。 全省除 南部外 几都有 分布, 生海拔 1 300 — 2 400 米的 沟谷常 绿阔叶 林中; 四川、 贵 州、 湖北、 湖南、 广西、 江西、 广东、 陕西、 甘 肃等有 分布。 156- 杨 柳禾斗 Salicaceae nom. conserv. 落叶 乔木或 灌木; 树皮 平滑或 开裂, 通常 味苦; 芽为 1 至数枚 鳞片所 包被, 有顶芽 或无 顶芽。 叶 互生, 极稀 对生, 全缘或 有齿, 有 时掌状 浅裂; 托叶 早落或 宿存。 袤荑花 序 下垂或 直立, 先于 叶或与 叶同时 开放, 稀叶后 开放。 花风媒 或次生 虫媒, 单性, 雌雄 异株, 苞 片先端 分裂或 全缘, 宿存或 早落, 无小 包片, 雄花: 花被 (萼) 退化 成盘状 (Populus) 或 1 一 2 (3-5) 小而 常不等 的腺体 (Salix), 花丝 离生或 合生, 花药长 椭圆形 至近 圆形, 2 室, 纵裂; 雌花: 花被 (萼) 退 化成杯 状碟状 (Populus) 或腺体 (Salix); 子房有 2 — 4 侧膜 胎座, 胚珠 多数, 花柱短 或长, 先 端通常 2 裂, 柱头 2 — 4 裂, 稀 不裂。 蒴果 2 — 4 瓣裂, 稀 5 瓣裂; 种子 细小, 暗 褐色, 风播, 种 皮薄, 有 一丛由 珠柄或 胎座生 出的 长毛。 2 属 (根据 Arika Kimura 和 吴征镒 意见, Chosenia Nakai 仍 应并入 Salix L. ) , 约 620 余种, 我国 2 属 均有, 约 320 余种, 各省 区都有 分布。 云南 2 属, 约 101 种 27 变种 4 变 型, 其 中引种 栽培有 3 种 2 变种 1 变型, 主要分 布于西 北部横 断山脉 地区。 本科 在一些 植物分 类学书 籍中, 大都 记载无 花被, 有杯状 花盘和 腺体。 早在 1862 — 1883 年间 G. Bentham et W. J. Hooker 曾 经指出 "杨属 的花盘 实质上 就是花 被", 其后 1906 年 H. H. Haines 和 1916 年 C. Schneider 均将 灰背杨 (Populus glauca Haines) 的 
杨柳科  467  花 盘称为 花被, 及至 1928 年 M. J. Fisher 对 杨属的 花盘和 柳属的 腺体进 行维管 束解剖 后, 认为 二者均 是特化 花被。 我 们同意 对本科 花盘或 腺体的 解释, 并加以 采用。 分属 检索表 1 (2) 萌枝 髓心五 角形, 有 顶芽, 芽 为数枚 鳞片所 包被; 雌、 雄花序 下垂, 苞 片先端 分裂, 花基部 有 斜杯状 花被; 叶片通 常宽, 有长柄 1. 杨属 Populus 2 (1) 萌 枝髓心 圆形, 无 顶芽, 芽为 1 枚 鳞片所 包被; 雌花序 直立或 斜展, 苞 片先端 不裂, 全缘或 有 腺齿, 花 基部有 腺体; 叶片通 常窄, 有短柄 2. 柳属 Salix 1- 杨属 Populus L. 落 叶大乔 木或灌 木状小 乔木; 树 干通常 端直, 极稀 弯曲; 树皮 常为灰 白色, 平滑或 纵裂; 小 枝有棱 角或圆 柱形, 萌枝髓 心近五 角形; 有 顶芽和 侧芽, 芽具数 枚覆瓦 状排列 的 鳞片, 通常 有芽脂 (黄褐 色粘性 分泌物 )。 叶 互生, 多为卵 形或三 角状卵 形至宽 卵形, 有时 心形, 在不同 的枝上 常变化 很大; 叶 柄长, 侧 扁或圆 柱形, 先端 有或无 腺体; 托叶 早落。 花为风 媒花, 具 斜杯状 花被, 通 常先叶 开放, 雄花 开放的 时间一 般先于 雌花; 苞 片先端 尖裂或 条裂, 膜质, 早落; 花 被边缘 深裂, 波状或 全缘; 雄蕊 4 至 多数, 着生于 花 被内, 花丝 分离, 花药暗 红色; 雌蕊单 独着生 于花被 基部, 花柱短 或无, 柱头 2 — 4 裂。 蒴果 2 — 4, 稀 5 瓣裂; 种子 多数, 子叶椭 圆形。 约 (35 —) 100 余种, 分布于 欧洲, 北 美洲和 亚洲。 我国约 62 种, 47 变种, 20 变型; 云南 14 种, 14 变种, 1 变型; 其中引 种栽培 2 种, 1 变种。 本 属多为 乔木, 木材 轻软, 比重 0.4 — 0.5, 供 建筑、 板材、 火 柴杆、 牙签 等用; 叶 为家 畜和野 生动物 饲料, 芽 脂可做 黄褐色 染料; 性 喜光, 较 耐寒、 耐旱, 沟、 河 堤岸, 山 坡、 平 原都能 生长, 为 营建用 材林, 防 风林, 水土 保持林 的速生 树种。 分组、 种 检索表 1 (8) 苞 片边缘 有毛, 花 被边缘 波状; 蒴果 2 瓣裂; 叶 柄侧扁 (组 1. 白杨组 Sect, populus). 2 (7) 叶下面 无毛或 有时有 柔毛, 边缘具 浅波状 齿或圆 锯齿。 3 (6) 叶近 圆形, 边缘 具浅波 状齿, 叶柄先 端有时 有不显 著的小 腺体。 4 (5) 小枝赤 褐色, 叶 基部宽 楔形或 圆形, 幼时常 有缘毛 1. 山杨 P. davidiana 5 (4) 小枝绿 褐色, 叶基 部浅心 形或圆 截形, 幼时带 红色, 有柔毛 2- 清溪杨 P. rotundifolia var. duclouxiana 6 (3) 叶卵 形或宽 卵形, 边缘具 内曲圆 鋸齿, 叶柄 先端有 2 个 显著的 大腺体 3- 响叶杨 P. adenopoda 7 (2) 叶 下面有 绒毛, 边 缘具深 波状齿 4. 毛白杨 P. tomentosa 8 (1) 苞 片边缘 无毛, 花 被边缘 全缘至 深裂, 蒴果 2 — 5 辧裂。 9 (30) 叶无 半透明 边缘, 叶柄圆 柱形。 
468  云南 植物志  10 (15) 花被 边缘深 波状至 深裂; 叶下 面淡绿 色或灰 绿色, 叶柄 先端常 有腺体 (组 2. 大 叶杨组 Sect. Leucoides) 。 11 (14) 蒴果 卵形, 3 瓣裂。 12 (13) 蒴 果密被 绒毛; 叶 基部深 心形, 叶柄常 有疏毛 5. 大叶杨 P. lasiocarpa 13 (12) 蒴果 疏被柔 毛或几 无毛; 叶基 部圆截 形或微 心形, 叶柄 常无毛 6. 椅杨 P. wilsonii 14 (11) 蒴 果近圆 球形, 2 瓣裂; 叶 基部浅 心形或 截形, 叶柄密 被柔毛 7. 灰背杨 P. giauca 15 (10) 花被 边缘全 缘至浅 波状; 叶下面 常为苍 白色, 稀黄 绿色, 叶柄 先端常 无腺体 (组 3. 青杨组 Sect. Tacamahaca)。 16 (17) 叶菱状 卵形或 菱状椭 圆形, 基 部楔形 8. 小叶杨 P. simonii 17 (16) 叶 卵形、 宽卵 形或长 圆形, 基部浅 心形、 圆 形或宽 楔形。 18 (19) 叶长 不超过 10 厘米; 小 枝无棱 9. 云 南青杨 P. cathayana var. schneideri 19 (18) 叶 长超过 10 厘米。 20 (25) 幼枝、 芽、 叶柄、 果 序轴均 无毛。 21 (24) 叶下面 无毛; 果序长 不超过 20 厘米, 蒴果 3 — 4 瓣裂; 小枝有 棱脊。 22 (23) 叶 先端短 渐尖, 基部微 心形或 圆形, 从基 部向上 第二对 侧脉通 常在叶 片中部 以上到 达边缘 10- 川杨 P. szechuanica 23 (22) 叶 先端长 渐尖, 基部圆 形或宽 楔形, 稀微 心形, 从 基部向 上第二 对侧脉 通常在 叶片中 部以下 到 达边缘 11. 滇杨 P- yunnanensis 24 (21) 叶下 面脉上 有毛; 果序 长超过 20 厘米, 蒴果 4 一 5 瓣裂 12. 五瓣杨 P. yuana 25 (20) 幼枝、 芽、 叶柄均 有毛; 果序轴 有毛或 无毛。 26 (29) 叶柄 先端无 腺体; 小枝有 枝脊。 27 (28) 叶两 面被疏 柔毛, 无 缘毛; 果序长 18 厘米, 轴有 柔毛; 蒴果近 无梗, 4 或 3 瓣裂, 幼 时有疏 毛 13. 德钦杨 P. haoana 28 (27) 叶上面 无毛, 下面 仅脉上 有毛, 有密 缘毛; 果序长 22 厘米, 轴无 毛或有 疏毛, 蒴果 有梗, 4 瓣裂, 幼 时无毛 14 缘毛杨 P. ciliata 29 (26) 叶柄 先端有 腺体; 小枝无 棱脊, 叶 两面沿 脉有疏 柔毛, 序轴 基部有 柔毛; 蒴果有 短梗, 4 瓣裂 15. 亚东杨 P. yatungensis 30 (9) 叶有 半透明 边缘, 叶柄 侧扁; 花 被边缘 全缘至 波状。 31 (32) 叶菱状 卵形或 菱状三 角形, 叶 柄先端 无腺体 16. 箭杆杨 P. nigra var. thevestina 32 (31) 叶三 角形或 三角状 卵形, 叶 柄先端 有腺体 17. 加杨 P. canadensis 1. 山杨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Populus davidiana Dode (1905)*; Nakai (1930); Kom. (1936); 东 北木本 植物图 志 (1955)*; "图 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西藏 植物志 (1982)'; 中 国植物 志 (1984)*. P. zvutaica Mayr (1906) ; P.. tremula L. var. davidiana (Dode) Schneid. in Sarg. (1916); Hao (1935); 陈嵘 (1937)*. la. il 杨 (原 变种) 图版 124, 1—3 var. davidiana 灌木或 乔木, 高 3 — 25 米。 小枝圆 柱形, 赤 褐色, 无毛, 萌枝有 柔毛; 芽卵 状圆锥 形, 无毛。 叶 卵状近 圆形, 长 2 — 4 (-7) 厘米, 宽 1.5 — 3. 5 (-6.5) 厘米, 先 端短渐 尖或 急尖, 基部 楔形, 边缘 具波状 浅齿, 无毛或 幼时有 缘毛, 萌枝叶 较大, 被 柔毛; 叶 
图 版 124 1—3. 山杨 Populus davidiana Dode var. davidiana, 1. 雌花 序枝, 2. 雌花, 3. 雄花; 4 6. 清溪 feP. rotundifplia Griff, var. duclouxiana (Dode) Gomb. , 4. 叶, 5. 雌花, 6. 雄花; 7 — 8. 滇 i'lfeP. rotundifolia Griff, var. bonati (I-evl. ) C. Wang et Tung, 7. 雌花, 8. 锥花。 (李锡 畴绘) 
470  云南 植物志  柄长 1.5 — 5. 5 厘米; 托叶披 针形, 早落。 花 序轴有 柔毛, 苞片棕 褐色, 掌状 分裂, 裂片 长三 角状披 针形, 边缘具 长毛, 花被 有时有 缘毛; 雄 花序长 3 — 9 厘米, 雄蕊 5 — 12, 花 药紫 红色; 雌 花序长 5 — 10 厘米, 果 期长达 12 厘米, 子房 卵状圆 锥形, 有 短梗, 无毛, 柱头 2, 2 裂, 带 红色; 蒴果 2 瓣裂。 花期 3 — 4 月, 果期 4 一 5 月。 产 禄劝、 丽江、 大理, 生海拔 2 000 — 3 000 米 的混交 林中, 常 在森林 边缘开 垦后的 荒 地上自 然形成 次生林 群落; 黑 龙江、 河北、 陕西、 甘肃、 湖北、 四川、 西藏等 省区均 产。 朝鲜、 俄罗 斯东部 也有。 树皮 可提取 栲胶, 萌枝 可编织 箩筐, 幼枝 叶可做 饲料。 lb. 茸 毛山杨 (变种 ) (中 国植 物志) var. tomentella (Schneid) Nakai (1930); 中国 植物志 (1984). P. tremula L. var. davidiana Schneid. f. tomentella Schneid. in Sarg. (1916); Hao (1935). 原变种 无毛或 仅初时 疏被短 柔毛, 而 本变种 的枝、 叶 成年时 仍多少 被短柔 毛或绒 毛。 《中 国植 物志》 记载 云南有 分布, 我们 未见到 相符的 标本, 仅 录之供 参考; 甘 肃老君 山 也有。 2. 圆叶杨 (中 国植 物志) Populus rotundifolia Griff. (1854); Schneid. in Sarg. (1916); Hao (1935). 中国 植物志 (1984). 2a. 圆叶杨 (原 变种) var. rotundifolia 产 不丹。 我国 不产。 2b. 清溪杨 (变种 )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图版 124, 4-6 var. duclouxiana (Dode) Gomb. (1908) ; Schneid. in Sarg. (1916), p. p. ; Hao in Fedde (1935); 陈嵘 (1937)*; Rehd. (1940); 秦岭 植物志 (1974)*; "图 鉴" 补编 (1982)*; 西藏 植物志 (1983)*; 中国 植物志 (1984)'. P. duclouxiana Dode (1905); P. macr anther a Levi, et Van. (1905), (1910), (1910) ; Gomb. (1908) ; Rehd. (1929) ; P. rotundifolia var. macranthela Gomb. (1910) ; (Levi, et Van. ) Levi. (1915), (1917). 乔 木或小 乔木, 高可达 20 米, 通常 较小。 小枝绿 褐色, 初有 柔毛, 后 无毛; 芽圆锥 形, 鳞片幼 时有疏 柔毛。 叶卵状 圆形或 三角状 圆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4 一 9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浅心 形或圆 截形, 边缘 具波状 钝齿, 上面 绿色, 下面灰 绿色, 幼 时两面 被毛, 后 无毛; 叶柄长 4 一 9 厘米, 幼 时有疏 柔毛, 后 无毛, 萌枝叶 较大, 连同叶 柄密被 柔毛; 托叶 早落。 花序轴 有毛, 苞 片掌状 条裂, 边缘有 长毛, 花被 无毛; 雄花 序长约 4 一 6 厘米, 雄蕊 5 — 10; 雌 花序长 5 — 8 厘米, 果 期长达 11 厘米或 更长, 子房长 卵形, 无毛, 有梗, 柱头 2, 2 裂, 裂片条 形微鸡 冠状。 蒴果 2 瓣裂。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5 — 6 月。 产 丽江、 宾川、 大理、 维西、 中甸、 镇雄, 海拔 1 680 — 3 200 米的杂 木林中 的林缘 空地 及灌木 丛次生 林内; 陕西、 四川、 贵州、 西藏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宾川。 
图 版 125 1 — 3. 毛白扬 Populus tomentosa Carr. , 1. 叶枝, 2. 雄花, 3. 雌花; 4- 5. 响叶杨 P. 花 序枝, 5. 蒴果。 (李锡 畴绘)  adenopoda Maxim. , 4- 雌 
472  云南 植物志  2c. 滇白杨 (新拟 ) 图版 124, 7-8 小白杨 (昆明 ), 圆叶杨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滇 南山杨 (中 国植 物志) var. bonati (Levi. ) C. Wang et Tung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4). P. bonati Levi. (1910); (1910), (1917), "bonaliana"; Gomb. (1911), p. p. ; Schneid. in Sarg. (1911), (1916), p. p.; Hand. -Mazz. (1929); Rehd. (1929), (1937); Hao (1935); Kimura in Hara (1971); D. Mckean in Lauener (1983).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2 — 5 米。 树皮灰 白色, 有 扁圆形 黑褐色 横斑; 小 枝细, 绿 褐色, 幼时有 柔毛, 后 无毛; 芽 卵状圆 锥形, 鳞 片无毛 或略具 缘毛。 叶卵状 圆形或 卵状三 角形, 长 3 — 9 厘米, 宽 2. 5 — 8. 5 厘米, 先端短 渐尖, 基部浅 心形或 圆形, 稀 楔形, 边 缘具波 状 锯齿, 幼时有 柔毛, 枝 条先端 的叶带 红色, 萌 枝叶长 19 厘米, 宽 16 厘米, 连 同叶柄 密被 柔毛; 叶柄长 2 — 6 厘米, 略带红 褐色, 顶端 叶基上 有时有 腺体, 无毛, 或幼时 有毛; 托叶 线状披 针形, 长约 1 厘米, 早落。 花开 放时间 较长, 先 于叶至 后于叶 均有, 雌株尚 有 10 月份 第二次 花果的 现象; 雄蕊 6 — 13; 柱头 2, 不规则 2 或 3 裂, 裂片鸡 冠状, 淡 红色。 蒴果 2 瓣裂。 花期 3 — 5 月, 果期 5 — 6 月。 产 昆明、 宾川、 大理, 生海拔 2 000 米左 右的杂 木疏林 下和灌 丛中, 自 然更新 力强。 模式标 本采自 宾川。 根皮 药用, 洗白 口疮、 治 咳嗽、 驱 蛔虫。 本 变种与 清溪杨 CP. rotundifolia Griff, var. duclouxiana (Dode) Gomb. 〕 和山杨 (P. davidiana Dode) 无固定 的明显 区别, 唯 本变种 植株多 矮小, 高 不超过 5 米, 柱头常 3 裂而 不同。 据 《不 丹植 物志》 载, 此三变 种应属 一种, 即 P. rotundifolia Griff. , 尚待 以后见 到不丹 标本再 澄清。 3. 响叶杨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腺柄杨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Populus adenopoda Maxim. (1879) ; Schneid. (1904), in Sarg. (1916); Hand. -Mazz. (1929); Hao in Fedde (1935) ; Rehd (1936), (1937); 陈嵘 (1937); "图 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 D. McKean in Lauener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excl. syn. ; 中国 植物志 (1984)'. P. tremula L. var. adenopoda (Maxim. ) Burkill (1899) ; P. silvestrii Pampan. ) (1910); P. adenopoda Maxim, var. platyphylla C. Wang et Tung (1982); 中 国植物 志 (1984) , syn. nov. 3a. 响叶杨 (原 变种) 图版 125, 4—5 var. adenopoda 乔木, 高 10 — 30 米。 小枝圆 柱形, 被 柔毛; 芽 卵状圆 锥形, 初 有毛, 后 无毛。 叶卵 形, 长 7 — 15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 截形或 圆形, 有时微 心形或 楔形, 边缘具 内曲圆 锯齿, 上面深 绿色, 下面灰 绿色, 幼时 两面被 柔毛, 下面 较密; 叶柄 侧扁, 初被 柔毛^ 絨毛, 后 无毛, 长 3 — 9 厘米, 顶端有 2 显著凸 起的大 腺体。 花序轴 有毛, 苞片 条裂, 2 缘有 长毛, 花盘 无毛, 边 缘微波 状至齿 波状; 雄 花序长 6 — 10 厘米; 雌 花序长 4 一 10 B 米, 果期 长可达 25 厘米。 蒴果 2 瓣裂, 有 短梗。 花期 3 — 4 月, 果期 4 一 5 月。 
杨柳科  473  产 昆明、 昭通、 罗平, 生海拔 1 350 — 2 500 米的阳 坡灌丛 或杂木 林中; 陕西、 江苏、 安徽、 浙江、 福建、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西、 四川、 贵州 等省区 均产。 3a 1. 响叶杨 (原 变型) f. adenopoda 形态 特征、 产地 等同原 变种。 3a -2. 楔叶 响叶杨 (变型 ) (植物 研究) f. cuneata C. Wang et Tung (1982); 中国 植物志 (1984). 本变 型与原 变型的 主要区 别在于 叶基部 模形。 产 禄劝。 模 式标本 采自乌 蒙山。 4. 毛白杨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图版 125, 1-3 Populus tomentosa Carr. (1867) ; Schneid. (1904) ; in Sarg. (1916) ; Rehd. (1927) , (1935); Hao (1935); 陈嵘 (1937); 东北 木本植 物图志 (1955); "图 鉴" (1972)*, et 补编 (1982) in clavi; 秦岭 植物志 (197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4)*. P. pekinensis Henry (1903) ; P. glabrata Dode (1905). 乔木, 高可达 30 米。 树皮灰 白色, 皮孔 菱形, 散生或 2 — 4 连生; 树 冠卵圆 形或圆 锥形; 小 枝初被 毡毛, 后 无毛, 叶卵 圆形, 微被 毡毛。 叶宽 卵形或 三角状 卵形, 长 7 — 15 厘米, 宽 6 — 13 厘米, 先端短 渐尖, 基部浅 心形或 截形, 边缘 具深波 状齿或 缺刻, 上面 暗 绿色, 无毛, 下面灰 绿色, 幼时被 绒毛, 长枝叶 较密; 叶柄 侧扁, 幼时有 绒毛, 先端 无 腺体, 长 枝叶先 端常有 腺体。 雄花 序长约 10 厘米, 雄蕊 5 — 11, 多为 8, 花药 红色; 雌 花序长 4 一 11 厘米, 子房长 卵形, 近 无梗, 柱头 2, 粉 红色。 蒴果 2 瓣裂。 花期 3 月, 果期 5 月。 栽培于 昆明、 呈贡、 安宁等 地的街 道两旁 和村镇 附近; 广布 于辽宁 南部、 河北、 山 西、 陕西、 甘肃、 山东、 安徽、 浙江等 省区。 5. 大叶杨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Populus lasiocarpa Oliv. in Hook. ( 1890) ; Henry (1896) ; Schneid. in Sarg. (1916); Rehd. (1927); Hao (1935); 陈嵘 (1937)*; "图 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84)*. 5a. 大叶杨 (原 变种) 图版 126, 1-3 var. lasiocarpa 乔木, 高 5 — 20 米。 树冠 塔形或 圆形; 小枝 粗壮而 稀疏, 有 棱脊, 幼 时被疏 柔毛或 绒毛, 后 无毛; 芽 卵状圆 锥形, 鳞片有 绒毛或 柔毛。 叶 卵形, 长 10 — 15 (-30) 厘米, 宽 6-12 (-18)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深 心形, 边 缘具腺 圆齿, 上面深 绿色, 近基 部有柔 毛, 下面淡 绿色, 具 柔毛; 叶柄 圆柱形 或先端 微扁, 长 6 — 10 厘米, 具 柔毛, 顶 端叶基 上 有时有 腺体。 雄 花序长 9 一 12 厘米, 轴具 柔毛, 苞 片倒披 针形, 先端 条裂, 无毛, 雄 蕊 41 一 110; 果序长 10 — 24 厘米, 轴 具毛。 蒴果 卵形, 3 瓣裂, 长 1 一 1.7 厘米, 密被绒 毛, 有梗, 梗 有毛或 无毛。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5 — 6 月。 产 德钦、 彝良, 生海拔 1 700 — 2 800 米的杂 木林中 及沟谷 和山坡 灌丛; 陕西、 湖北、 
图 版 126 1 — 3. 大叶杨 Populus lasiocarpa Oliv. var. lasiocarpa, 1. 雌花 序枝, 1- 蒴果 (果 梗有毛 ), 3. 蒴果 (果 梗无毛 ); 4—5. 椅杨 P. wilsonii Schneid. , 4. 叶, 5. 蒴果。 (李锡 畴绘) 
杨柳科  475  四川、 贵州 也有。 5b. 长序 大叶杨 (变种 ) (植物 研究) var. longiamenta Mao et P. X. He (1986). 本变种 果序长 40 厘米, 蒴果长 1.6 — 1.9 厘米, 径 1.2 — 1.4 厘米, 无 梗等与 原变种 不同。 产 镇雄、 彝良, 生海拔 1 700 — 1 900 米左右 的山坡 疏林中 和栽培 于公路 边为行 道树。 模式标 本采自 镇雄螳 瑯坝。 6. 椅杨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图版 126, 4-5 Populus wilsonii Schneid. in Sarg (1916); Hao (1935); 陈嵘 (1937); 秦岭 植物志 (1974); "图 鉴" 补编 (1982)*; 西藏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4)*. 乔木, 高 7 — 25 米。 树皮灰 褐色, 呈片状 剥裂; 树冠 塔形, 小枝 粗壮, 圆 柱形, 无 毛或幼 时有疏 柔毛; 芽卵 圆形, 鳞片 无毛。 叶宽 卵形, 长 8 — 15 (-20) 厘米, 先 端短渐 尖 或钝, 基部心 形或圆 截形, 边 缘具腺 圆齿, 上 面暗蓝 绿色, 无 毛或基 部脉上 有毛。 下 面灰 绿色, 初被 絨毛, 后渐 脱落; 叶柄圆 柱形, 先端微 有棱, 紫色, 长 6 — 14 厘米, 先 端 有时具 腺体。 雌花 序长约 7 厘米, 果序 长可达 15 厘米, 轴 有毛。 蒴果 卵形, 2 — 3 瓣裂, 有短梗 , 具 疏柔毛 。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5 — 6 月。 产 丽江、 维西、 贡山, 生海拔 2 800 — 3 200 米的山 坡疏林 及沟谷 溪旁; 陕西、 甘肃、 湖北、 四川、 西藏 等省区 均有。 7. 灰背杨 (西 藏植 物志) Populus glauca Haines (1906); Schneid. in Sarg. (1916); Hao (1935); 西 藏植物 志 (1982)'; 中国 植物志 (1984)'. 乔木, 高 10 米。 树皮 灰色; 小枝紫 褐色或 褐色; 芽有 柔毛。 叶 卵形, 长 20 厘米, 宽 18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浅 心形或 截形, 上面 绿色, 沿脉被 柔毛, 下面苍 白色, 有短柔 毛, 沿脉 较密; 叶柄圆 柱形, 有短 柔毛。 花通常 两性, 花被 5 — 7 裂, 雄蕊 6 — 12; 果序 轴 有毛。 蒴果近 球形, 2 瓣裂, 有毛。 产 中甸, 生海拔 2 500-3 300 米的沟 谷混交 林中; 四川、 西藏 也有。 分布于 印度、 锡 金、 不丹。 本种与 大叶杨 (P. lasiocarpa Oliv. ) 和椅杨 (P. wilsonii Schneid. ) 都 相近, 主要 不 同在于 花通常 两性, 花被 大等, 但我 们见到 的中甸 标本, 仅是 叶枝, 尚 待进一 步采集 研究。 8. 小叶杨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Populus simonii Carr. (1867); Schneid. (1904) ; in Sarg. (1916); Hand. -Mazz. (1929); Hao (1935); 陈嵘 (1937)* ; "图 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4V. P. lauri folia Ledeb. 7. simonii Rgl. (1883) ; P. balsamifera L. fx. simonii. Wesm. (1887) ; P. suaveolens auct. non Fisch. ; Schneid. in Sarg. (1916) p. p. 乔木, 高 5 — 20 米。 树皮 幼时灰 绿色, 老时暗 灰色, 沟裂; 树冠近 圆形; 幼 时小枝 
476  云南 植物志  有棱, 无毛, 初时红 褐色, 后变黄 褐色, 老树 小枝圆 柱形; 芽 无毛。 叶菱状 卵形、 菱状 椭 圆形或 菱状倒 卵形, 长 3 — 12 厘米, 宽 2 — 8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楔形、 宽楔 形或窄 圆形, 边 缘具细 锯齿, 上面淡 绿色, 下 面微白 色或灰 绿色, 两面 无毛; 叶柄 柱形, 长 2 — 4 厘米, 黄绿 色或带 红色, 无毛。 雄 花序长 2 — 7 厘米, 轴 无毛, 苞片暗 褐色, 细 条裂, 雄蕊 8 — 9 (-25), 雌 花序长 2 — 6 厘米, 果 期可达 15 厘米, 苞片淡 绿色, 裂片褐 色, 柱头 2 裂。 蒴果 无毛, 2 (— 3) 瓣裂。 花期 3 — 5 月, 果期 5 — 6 月。 产 会泽、 丽江、 维西, 生海拔 2 300 — 2 500 米山 谷杂木 林中; 广泛 分布于 东北、 华 北、 西北、 华东、 华中及 西南各 省区。 树皮 含鞣质 5.2%, 可提取 栲胶; 叶 供家畜 饲料, 嫩叶水 炸后供 蔬食。 9. 云 南青杨 (中 国植 物志) Populus cathayanna Rehd. var. schneideri Rehd. (1931); 中国 植物志 (1984). 乔木, 高达 30 米。 树皮 幼时灰 绿色, 光滑, 老时暗 褐色, 沟裂; 树冠宽 卵形。 小枝 圆柱形 或有时 具棱, 被 细小微 柔毛; 芽长圆 锥形, 紫褐 色或黄 褐色, 被微 柔毛, 有 芽脂。 叶 卵形, 长 6 — 9 厘米, 宽 4 一 6. 5 厘米, 先 端尖, 基部 圆形, 边缘 具小而 伏贴的 腺齿, 有 时 退化, 两面 脉上被 细小微 柔毛; 叶柄淡 黄色, 被微 柔毛。 果 序长约 8 厘米, 序 轴被短 的疏 柔毛。 蒴 果卵状 圆形, 3 — 4 瓣裂, 稀 2 瓣裂, 被 短的疏 柔毛。 花期 4 月, 果期 5 — 7 月。 产 宁蒗。 模式 标本采 自宁蒗 永宁。 本变种 不同于 原种为 小枝、 芽、 叶 两面脉 上被细 小的微 柔毛, 果序轴 和果被 短的微 柔 毛等。 未见 标本, 参考 种及本 变种的 原记载 描述。 10. 川杨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Populus szechuanica Schneid. in Sarg. (1916) ; Rehd. (1927) ; Hand. - Mazz. (1929); Hao (1935); 陈嵘 (1937); 秦岭 植物志 (1974); "图 鉴" 补编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4)'. 10a. 川杨 (原 变种) 图版 127, 4-6 var. szechuanica 乔木, 高可达 40 米。 树皮灰 白色, 粗糙, 纵裂; 树冠 圆形; 小枝 粗壮, 有棱, 无毛, 绿褐 色或淡 紫色; 老枝近 无棱, 黄 褐色或 灰色; 芽长 卵形, 先 端尖, 淡 紫色, 无毛。 叶 卵形、 宽卵 形或长 卵形, 长 8 — 18 (-28) 厘米, 宽 5 — 15 厘米, 先端短 渐尖或 急尖, 基 部浅 心形或 圆形, 边 缘具腺 锯齿, 初有 缘毛, 后 无毛, 上面深 绿色, 无毛 或基部 脉上有 短 柔毛, 下面淡 绿色, 无毛或 疏被短 柔毛, 从 基部向 上第二 对侧脉 通常在 叶片中 部以上 到达 边缘; 叶柄圆 柱形, 长 2 — 9 厘米, 无毛。 果序 10 — 16 (-26) 厘米, 轴 无毛。 蒴果 卵状 球形, 3 — 4 瓣裂, 无毛, 近 无梗。 产 彝良、 丽江、 碧江、 中甸, 生海拔 1 900 — 3 500 米杂木 林中; 陕西、 甘肃、 四川 亦有。 10b. 藏川杨 (变种 ) (西 藏植 物志) 图版 127, 7-8 高山杨 (中 国树木 分类学 ), 毛 枝山杨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 版 127 1— 3. 滇杨 Populus yunnanensis Dode, 1. 叶枝, 2. 果序, 3. 蒴果 s 4 6- 川杨 P. szechuanica Schneid. var. szechuanica, 4. 叶, 5. 叶 下面部 分放大 (示无 毛), 6. 部分 果序; 7 — 9. 藏川杨 P. szechuanica Schneid. var. tibetica Schneid, 7. 叶, 8. 叶 下面部 分放大 (示毛 ), 9. 部 分果序 (示 序轴毛 )。 (李锡 畴绘) 
478  云南 植物志  var. tibetica Schneid. in Sarg. (1916); Hao (1935); 陈嵘 (1937); 西藏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4)'. 本 变种的 特征是 小枝、 芽和叶 及叶柄 均被短 柔毛; 老叶至 少脉上 有毛; 雌花 序轴有 时也有 疏柔毛 与原变 种易于 区别。 产 丽江、 中甸, 生海拔 3 200 米 地带的 山坡疏 林中; 四川、 西藏 也有。 11. 滇杨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图版 127, 1-3 云 南白杨 ( "图鉴 ") Populus yunnanensis Dode (1905) * ; Schneid. in Sarg. (1916) ; Hand. -Mazz. (1929); Hao (1935); 陈嵘 (1937); "图 鉴" (1972)*; 补编 (1983), in clavi;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4)*. P. yunnanensis Dode var. micro phylla C. Wang et Tung 植 物研究 (1982) ; 中国植 物志 (1984) ; syn. nov. 乔木, 高 20 余米。 树皮黑 褐色, 纵裂, 树冠宽 塔形; 小枝有 棱脊, 无毛, 红 褐色或 绿 黄色; 老 枝棱渐 变小, 黄 绿色; 芽椭 圆状圆 锥形, 无毛, 有 丰富的 芽脂。 叶 卵形, 长 卵形或 椭圆状 卵形, 长 4 一 16 (-26) 厘米, 宽 2 — 12 (-22) 厘米, 先端长 渐尖或 渐尖, 基部 圆形、 宽 楔形或 楔形, 极稀浅 心形, 边 缘具腺 锯齿, 上面 绿色, 下面绿 白色, 中脉 带红 色或黄 绿色, 从基部 向上第 二对侧 脉通常 在叶片 中部以 下到达 边缘; 叶 柄半圆 柱形, 长 2 — 9 (-12) 厘米, 红褐 色或黄 绿色, 上面有 沟槽; 托叶三 角状披 针形, 长约 4 一 9 毫 米, 早落。 雄 花序长 12 — 20 厘米, 轴 无毛, 苞 片掌状 条裂, 裂 片细; 花被浅 杯状, 雄蕊 20-40; 雌 花序长 10 — 15 厘米。 蒴果 3 — 4 瓣裂, 无毛, 近 无梗。 花期 4 月, 果期 5 月。 产 昆明、 禄劝、 丽江、 剑川、 维西、 大理、 宾川, 生海拔 2 600 — 3 000 米的 山谷溪 旁或杂 木林中 ; 在海拔 1 900 米左 右的昆 明 附近 , 栽培于 村旁绿 化和做 行道树 ,生长 良好; 四川、 贵州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云南 (具体 地点不 详)。 本 种叶的 形状、 大小、 叶柄的 长短, 在不同 环境、 不同 年龄、 不 同植株 (甚 至同植 株不同 枝条) 上都有 很大的 变化; 芽脂为 天然的 不退色 黄褐色 染料。 12. 五辨杨 (东 北林 学院植 物研究 汇刊) 图版 128, 3-6 Populus yuana C. Wang et Tung (1979)*; 中国 植物志 (1984)*. 乔木, 高 30 米, 胸径 2 米。 小枝 粗壮, 赤 褐色, 有 棱角, 无毛, 老枝灰 褐色, 近无 棱; 芽 无毛。 叶 卵形或 椭圆状 卵形, 长 16 — 23 厘米, 宽 10 — 15 厘米, 先 端长渐 尖或渐 尖, 基部微 心形, 边 缘具浅 锯齿, 齿尖具 腺点, 上面暗 绿色, 无毛, 下面灰 白色, 沿脉 有短 柔毛; 叶柄圆 柱形, 与小枝 同色, 长 5 — 10 厘米, 无毛; 果 序长达 35 厘米, 轴 无毛。 蒴 果小, 卵 球形, 长约 5 毫米, 多为 5 裂, 少数 4 裂, 无毛, 近 无梗。 果期 5 月。 产 中甸, 生海拔 2 000 米地 带的沟 谷杂木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13. 德钦杨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Populus haoana Cheng et C. Wang (1979)*, (1984)*. 13a. 德钦杨 (原 变种) var. haoana 乔木, 高 20 米。 树皮 灰色, 平滑; 小枝 粗壮, 暗 褐色, 有 柔毛; 芽长 卵状圆 锥形, 
图 版 128 1. 缘毛杨 Populus ciliata Wall. var. ciliata, 小枝 一段, 叶缘具 缘毛; 2. 维 W 缘毛杨 P. ciliata var. weixi C. Wang et Tung, 果序 一段; 3—5. 五辨杨 P. yuana C. Wang et Tung, 3. 叶, 4. 果序, 5. 萌果, 有 4 或 5 辦裂。 (李锡 畴绘) 
480  云南 植物志  被 柔毛。 叶卵 形或卵 状长椭 圆形, 长 10 — 18 厘米, 宽 5 — 11 厘米, 先端短 渐尖, 基部心 形, 边 缘有腺 锯齿, 上面暗 绿色, 沿脉具 柔毛, 下面苍 白色, 被 柔毛, 沿脉 较密; 叶柄 圆 柱形, 长 4 一 7 厘米, 密被 柔毛。 果序长 10 — 18 厘米, 轴被 柔毛。 果卵 圆形, 幼时有 毛, 后 无毛, 近 无梗, 成熟后 4 瓣裂, 稀 3 瓣裂。 果期 6 — 7 月。 产 维西、 中甸、 德钦, 生海拔 2 200 — 3 600 米杂木 林中, 常 与云杉 伴生。 模 式标本 采自 德钦。 本种与 藏川杨 相近, 区 别在于 小枝, 芽和叶 以及叶 柄等的 毛被均 较密而 不同。 13b. 大果 德钦杨 (变种 )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var. macrocarpa C. Wang et Tung (1979)* ; 中国 植物志 (1984)*. 本 变种与 原变种 的主要 区别为 果序轴 粗壮, 长 13 厘米, 径约 2 毫米; 蒴 果大, 长 1. 2 厘米, 径约 1 厘米, 果 梗粗, 密具柔 毛等。 产 中甸、 德钦, 生海拔 3 300 米的 山谷或 栽培于 道旁; 四川乡 城一带 也有。 模 式标本 采自 德钦。 13c. 大叶 德钦杨 (变种 ) (植物 研究) var. megaphylla C. Wang et Tung (1982); 中国 植物志 (1984)*. 本 变种的 特征是 叶大, 长 16 — 25 (—30) 厘米, 宽 9 一 14 (-18) 厘米; 果 序长达 40 厘 米等不 同于原 变种。 产 维西、 贡山、 德钦, 生海拔 2 000 — 2 700 米 地带的 沟谷水 边杂木 林中。 模 式标本 采自 维西。 13d. 小果 德钦杨 (变种 )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var. microcarpa C. Wang et Tung (1979); 中国 植物志 (1984). 本变 种与原 变种的 主要区 别是果 序短小 (长 8 — 12 厘米 ), 轴 无毛; 蒴果小 (长约 6 毫米 ); 叶宽 卵形, 基 部深心 形等。 产 中甸, 生海拔 3 200 米的 林缘和 草地。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14. 缘毛杨 (西 藏植 物志) Populus ciliata Wall, ex Royle (1839)* ; Wesmael in DC. (1868); Brand. (1874), (1906), p. p.; Hook. f. (1888); Dode (1905); Schneid. in Sarg. (1916); Hand. -Mazz. (1929); Hao (1935); A. Kimura in Hara (1971);" 图鉴" 补编 (1982)*; 西藏 植物志 (1983)*; Griers. et Long (1983)*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4)*. 14a. 缘毛杨 (原 变种) 图版 128, 1 var. ciliata 乔木, 高 20 米; 树皮 灰色; 树冠 宽大; 小枝圆 柱形, 褐色, 初被 柔毛, 后渐 脱落; 芽 卵形, 通常 无毛, 有 时有疏 柔毛。 叶卵状 心形, 长 10 — 15 厘米, 宽 8 — 12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圆形或 心形, 边缘 具腺圆 锯齿, 有密 缘毛, 上面暗 绿色, 无毛, 下面 灰 绿色, 有毛或 仅沿脉 有毛; 叶柄圆 柱形, 长 5 — 12 厘米, 有 柔毛。 雄花 序长约 6 厘米, 轴 无毛; 果 序长达 22 厘米, 轴无毛 或疏被 柔毛。 蒴果, 4 瓣裂, 无毛, 有梗, 5 — 10 毫 米。 花期 5 月, 果期 6 月。 
杨柳科  481  产 维西、 贡山, 生海拔 2 300 — 3 200 米地 带的沟 边杂木 林中; 分布于 西藏。 印度、 锡 金、 不丹、 尼 泊尔、 巴基斯 坦等地 也有。 14b. 维西 缘毛杨 (变种 )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图版 128, 2 var. weixi C. Wang et Tung (1979)*; 中国 植物志 (1984)*. 本变 种与原 变种的 主要区 别是果 序长达 30 厘米, 轴 及幼果 均疏被 柔毛; 叶 卵形, 先 端 短渐尖 至长渐 尖等。 产 维西, 生海拔 2 200 — 2 300 米的 沟边疏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维西。 15. 亚东杨 (植 物分类 学报) Populus yatungensis (C. Wang et P. Y. Fu) C. Wang et Tung 中国 植物志 (1983) *. Populus yunnanensis Dode var. yatungensis C. Wang et P. Y. Fu (1974) * ; 西藏 植物志 (1983)*. 15a. 亚东杨 (原 变种) 图版 129, 1-3 var. yatungensis 乔木, 高 10 余米, 胸径 30 厘米。 树 皮灰绿 色至淡 灰色, 纵裂; 小枝有 棱脊, 初时 紫 褐色, 后变 为黄褐 色或灰 褐色, 有 柔毛; 芽长 卵形, 紫 褐色, 具 柔毛。 叶长卵 形或广 卵形, 长 12 — 16 厘米, 宽 7 — 10 厘米, 先端渐 尖至长 渐尖, 基部微 心形或 心形, 边缘具 腺 锯齿, 有毛或 无毛, 上面 绿色, 下面灰 绿色, 两面沿 脉疏被 柔毛; 叶柄圆 柱形, 长 4 一 9 厘米, 被 柔毛, 顶 端长有 腺点。 果序长 12 — 22 厘米, 轴 粗壮, 无毛或 仅基部 有毛。 蒴 果卵状 圆形, 4 瓣裂, 无毛, 有 短梗, 梗长约 2 毫米。 果期 6 — 7 月。 产 贡山, 生海拔 2 100 — 2 600 米地 带的箐 沟边; 西藏 也有。 15b. 毛轴 亚东杨 (变种 )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29, 4 var. trichorachia C. Wang et Tung (1979)* ; 西藏 植物志 (1983)* ; 中国 植物志 (1984) *. 本变 种的特 征为果 序长达 33 厘米, 轴被 柔毛, 果 无梗, 幼时 被疏柔 毛等, 可 与原变 种 区别。 产 维西、 贡山、 德钦, 生海拔 2 200 — 2 800 米的 沟谷疏 林中; 四川、 西藏 也有。 模 式标 本采自 德钦。 15c. 长果梗 亚东杨 (变种 ) (新 组合) 图版 129, 5 长果 柄滇杨 (植物 研究) var. pedicellata (C. Wang et Tung) Mao, comb. nov. Populus yunnanensis Dode var. pedicellata C. Wang et Tung , 植 物研究 2 (2) : 11. 1982; 中国 植物志 (1984). 乔木, 高 30 米, 胸径 50 厘米。 树皮 灰色; 幼枝、 芽均被 柔毛。 叶卵 形至长 卵形, 长 12 — 15 厘米, 宽 7 — 12 厘米, 先端渐 尖至长 渐尖, 基部微 心形, 上 面仅基 部沿脉 有疏柔 毛, 下面 脉上有 柔毛; 叶柄圆 柱形, 长 6 — 8 厘米, 被 柔毛, 顶端叶 片基部 有时有 腺体。 果序长 20 厘米, 轴疏被 柔毛; 果幼时 有毛, 以后渐 无毛, 有 长梗; 梗长 3 — 4 毫米, 具 疏 柔毛。 
图 版 129 1-3. 亚东杨 Populus yamngensis (C. Wang et P. Y. Fu) C. Wang et Tung var. yatungensis , 1- 叶枝, 2. 果 序, 3. 部 分果序 (示 果有 短梗, 序轴无 毛); 4. 毛轴 亚东杨 P. yatungensis var. trichorachis C. Wang et Tung, 部 分果序 (示果 无梗, 序轴有 毛); 5. 长果梗 亚东杨 P. yatungensis var. pedicellata (C. Wang et Tung) Mao, 部 分果序 (示 果有 长梗, 序轴无 毛)。 (李锡 畴绘) 
杨柳科  483  产 维西、 德钦, 生海拔 2 700 — 3 700 米的沟 边杂木 林中; 四川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钦。 16- 箭杆杨 (变种 ) (北方 通称) 图版 1 3 0, 1-3 Populus nigra L. var. thevestina (Dode) Bean (1914); 秦岭 植物志 (1974) j "图 鉴" 补编 (1982)*; 中国 植物志 (1984)*. Populus thevestina Dode (1905) * . 乔木, 高达 30 米。 树皮灰 白色, 雄株较 平滑, 雌株 粗糙, 纵裂; 树 冠窄圆 柱形; 小 枝圆 柱形, 淡绿 色或绿 褐色, 无毛; 芽长 卵形, 先 端尖, 淡红 褐色。 叶三 角形、 菱状三 角形 或菱状 卵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3 — 7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 楔形、 宽楔形 或近圆 形, 边缘 具半透 明窄边 和钝圆 锯齿, 上面 绿色, 下面 稍淡, 两面 无毛; 叶柄 侧扁, 长 2 — 5 厘米, 先端无 腺点。 雌 花序长 10 — 15 厘米, 轴 无毛; 苞片淡 褐色, 先 端线状 条裂, 裂 片尖。 蒴果 2 瓣裂。 昆 明安宁 温泉有 栽培, 海拔 1 800 — 1 900 米; 我国 华北、 西北等 地广为 栽培。 欧洲、 原 苏联、 小亚 细亚、 巴尔干 半岛、 北非等 地均有 栽培。 在昆明 温泉的 植株, 雌、 雄株 均有, 但未 见雄株 开花, 雌 株有时 出现两 性花。 17. 加杨 (北方 通称) 图版 130, 4-5 加 拿大杨 ( "图鉴 "), 加拿 大白杨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Populus canadensis Moench (1785); Schneid. (1904); 陈嵘 (1937);" 图鉴" (1972)" ; 秦岭 植物志 (1974); 中国 植物志 (1984)*. Populus eurameri carta (Dode) Guinier (1957). 乔木, 高 30 余米。 树皮暗 灰色, 沟裂; 树冠 卵形; 小枝圆 柱形, 淡 绿色, 稍 有棱角 (萌发 枝的棱 角明显 ), 无毛或 微被疏 柔毛; 芽大, 先端 反曲, 初时 绿色, 后变褐 绿色。 叶 三 角形或 三角状 卵形, 长、 宽近 相等, 6 — 10 (-20)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截形 或宽楔 形, 边 缘具半 透明窄 边和圆 锯齿, 有短小 缘毛, 上面暗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两面 无毛; 叶 柄 侧扁, 长 4 一 10 厘米, 无毛, 顶 端常有 腺体。 雄 花序长 7 — 15 厘米, 轴 无毛; 苞片淡 绿 褐色, 先 端丝状 条裂, 不 整齐, 雄蕊 15 — 25 (-40), 花 丝超出 花被; 雌 花序长 6 — 8 厘米, 果期长 10 — 20 (-27) 厘米。 蒴果 2 — 3 瓣裂。 花期 4 月, 果期 5 — 6 月。 生昆 明安宁 温泉揪 木园, 海拔 1 850 米; 全国各 地均有 栽培。 北美、 欧 洲广为 栽培, 已有 一定的 历史。 喜光, 耐 瘠薄; 在昆明 7 年 生的扦 插苗, 在 没有管 理的情 况下, 高 6 — 10 米, 胸径 6 — 10 厘米, 生长 良好, 无异常 现象。 一 般认为 是一杂 交种, 并 有许多 品系。 2. 柳属 Salix L. 乔木或 直立高 灌木或 匍匐、 垫 状矮小 灌木; 小枝圆 柱形, 稀有 棱角, 萌枝髓 心近圆 形; 无 顶芽, 侧芽通 常紧贴 枝上, 芽鳞单 1。 叶 互生, 稀 对生, 多 为披针 形或长 圆形, 稀 线形, 全缘或 有齿; 叶 柄短; 托叶 早落或 宿存。 棻 荑花序 直立或 斜展, 先 于叶或 与叶同 时 开放, 雌雄 异株, 极稀 同株或 同序; 花为虫 媒花, 基部具 腺体; 苞片 不裂, 通常 宿存; 
图 版 130 1 一 3. 箭杆杨 Populus nigra var. thevestina (Dode)Bean, I. 雌花 序枝, 2. 小枝, 3. 幼果; 4— 5. 加杨 Moench, 4. 小枝, 5. 部 分叶缘 (未半 透明窄 边和缘 毛)。 (李锡 畴绘) 
杨柳科  485  雄蕊 2 至 多数, 完全, 极稀 有退化 雄蕊, 花 丝离生 或部分 或全部 合生, 花 药通常 黄色, 腺 体 1 或 2 (位于 序轴与 花丝之 间者为 腹腺, 苞片 与花丝 之间者 为背腺 ); 雌蕊由 2 心皮合 成; 子房 有梗或 无梗, 花柱 短或长 或无, 先 端通常 2 裂, 各具 1 柱头, 柱头 2 裂或 不裂。 蒴果 瓣裂; 种子 4 至 多数。 约 (400 —) 520 余种, 主产 北半球 温带, 寒带 次之, 亚 热带和 南半球 极少, 大洋洲 无野 生种。 天 然杂交 现象较 普遍。 我国约 257 种 122 变种 33 变型, 各省区 均产; 云南约 87 种 13 变种 4 变型。 以枝、 叶分组 检索表  1 (4) 2 (3) 3 (2) 4 (1) 5 (8) 6 (7) 7 (6) 8 (5) 9 (16) 10 (15 11 (12 12 (11 13 (14 14 (13 15 (10 16 (9) 17 (18 18 (17 19 (22 20 (21 21 (20 22 (19 23 (26 24 (25 25 (24 26 (23 27 (30  垫状 或匍匐 灌木。 植株 垫状, 高 50 厘米 以下, 枝 条平卧 (石 流垫柳 S. glarearum 例外) 组 8. 青藏 垫柳组 Sect. Lindleyanae 植株 匍匐, 高 50 厘米 以上, 枝条 斜上升 (溪 旁矮柳 S. rivulicola 例外) 组 7. 青 蔵矮柳 组 Sect. Floccosae 直立 灌木或 乔木。 叶 柄上部 有腺体 (腾 冲柳 S. tengchongensis 例外 )。 托叶 半心形 组 2. 紫柳组 Sect. Wilsonianae 托 叶卵状 长圆形 组 3. 五 蕊柳组 Sect. Pentandrae 叶 柄上部 无腺体 (大 叶柳组 Sect. Magnificae 中的 宝兴柳 S. moupinensis 例外。 ) 乔木 (紫 枝组 Sect. Heterochromae 中 的苍山 长梗柳 S. longissimipedicellaris 例外 ) , 叶先端 渐 尖或长 渐尖。 叶 卵状披 针形或 卵状长 圆形。 幼叶 的毛被 全黄色 组 16. 川柳组 Sect. Sieboldianae 幼叶的 毛被灰 白色。 枝 条绿黄 褐色, 成 年叶下 面无毛 组 1. 四 子柳组 Sect. Tetraspermae 枝 条紫红 褐色, 成年 叶下面 有疏毛 组 12. 紫 枝柳组 Sect. Heterochrome 叶 披针形 组 4. 柳组 Sect. Salix 灌木, 稀小 乔木。 叶宽 为长的 1/2 以上 (长 序柳 S. radinostachya 例外)  叶宽 为长的 1/2 以内。 叶宽 为长的 1/7 — 1/4。 叶 线形或 线状倒 披针形 - 叶长 圆披针 形或倒 披针形 叶宽约 为长的 1/3 — 1/2。 幼枝、 叶通常 无毛。 叶中部 较宽, 边 缘有齿 •• 叶上部 较宽, 全缘 幼枝、 叶通常 有毛。 叶下面 通常被 密毛。  组 5. 大叶柳 组 Sect. Magnificae  组 19. 乌柳组 Sect. Cheilophilae 组 18. 秋 华柳组 Sect. Variegatae  '组 14. 粉 枝柳组 Sect. 组 17. 细 柱柳组 Sect. Subviminales 
486  云南 植物志  28 (29) 叶 较大, 长 6 厘 米以上 29 (28) 叶 较小, 长 6 厘 米以内 30 (27) 叶 下面通 常几无 毛或被 疏毛。 31 (34) 叶披 针形、 倒披 针形或 长圆披 针形。 32 (33) 叶 全缘, 托叶 半心形 33 (32) 叶缘 有齿, 托叶 半卵状 椭圆形 〜•• 34 (31) 叶椭 圆形, 稀倒卵 形或披 针形。 35 (36) 叶下 面常苍 白色, 稀淡 绿色, 花 序长圆 柱形, 子 房无毛 组 6. 繁柳组 Sect. Denticulatae 36 (35) 叶 下面通 常淡绿 色或黄 褐色, 稀苍 白色, 花序椭 圆形, 子 房无毛 组 9. 硬叶 柳组 Sect. Sclerophyllae  组 10. 裸柱 头柳组 Sect. Psilostigmae ••••• 组 11. 绵毛柳 组 Sect. Eriocladae  组 13. 黄 花柳组 Sect. Vetrix •• 组 15. S 柳组 Sect. Vimen  雄 株分组 检索表 (粉 枝柳组 Sect. Daphnella 的雄株 不详)  组 1. 四子 柳组 Sect. Tetraspermae  1 (6) 雄蕊 4 枚 以上。 2 (3) 叶柄 上部无 腺点; 雄蕊 4 一 14, 多为 5 — 9 3 (2) 叶 抦上部 有腺点 (腾 冲柳 S. tengchongensis 例外 )。 4 (5) 花 丝无毛 (腾 冲柳 S. tengchongensis 不详 ), 雄蕊 6 — 12, 多为 6—8 组 2. 紫柳组 Sect. Wilsonianae 5 (4) 花 丝基部 有毛, 雄蕊 5 — 12, 多为 5 — 6 • …" 组 3. 五 蕊柳组 Sect. Pentandrae 6 (1) 雄蕊 2 枚。 7 (28) 花丝 离生。 8 (11) 植株 匍匐或 垫状; 花序通 常顶生 于当年 小枝。 9 (10) 植 株匍匐 组 7. 靑藏 矮柳组 Sect. Floccosae 10 (9) 植 株垫状 组 8. 青蔵 垫柳组 Sect. Lindleyanae 11 (8) 植株 直立。 12 (15) 乔木。 13 (14) 腺体 2; 叶 披针形 组 4. 柳组 Sect. Salix 14 (13) 腺体 1; 叶卵状 披针形 组 12. 紫 枝柳组 Sect. Heterochromae 15 (12) 灌木, 稀小 乔木。 16 (25) 腺体 2 (繁 柳组 Sect. Denticulatae 中的个 别种例 外)。 17 (20) 花序 较长, 通 常长于 7 厘米。 18 (19) 花丝 无毛; (乌 饭叶柳 S. vaccinioides 例外 ); 幼叶 无毛或 有疏毛 (长 序柳 S. radinostachya 幼叶 有密毛 例外) 组 5. 大 叶柳组 Sect. Magnificae 19 (18) 花丝 有毛; 幼 叶下面 有密毛 组 10. 裸柱 头柳组 Sect. Psilostigmae 20 (17) 花序 较短, 通 常短于 7 厘米。 21 (22) 幼 叶下面 有密毛 (异 色柳 S. dibapha 例外) 组 11. 绵 毛柳组 Sect. Eriocladae 22 (21) 幼 叶下面 有疏毛 (个别 种例外 )。 23 (24) 花序圆 柱形, 长可达 7 厘米 组 6. 繁柳组 Sect. Denticulatae 24 (23) 花序椭 圆形, 最长 不超过 3 厘米 组 9. 硬 叶柳组 Sect. Sclerophyllae 
杨柳科 487  25 (16) 腺体 1。 26 (27) 花药 卵形, 开裂 后内部 紫色, 花丝 有时基 部合生 组 15. 萬柳组 Sect. Vimen 27 (26) 花药椭 圆形, 开裂 后内部 黄色, 花丝无 基部合 生现象 组 13. 黃 花柳组 Sect. Vetrix 28 (7) 花丝 合生。 29 (30) 腺体 先端钩 状内弯 组 8' 川柳组 Sect. Sieboldianae 30 (29) 腺 体先端 直伸。 31 (32) 花药紫 红色; 苞 片黑色 组 17. 细 柱柳组 Sect. Subviminales 32 (31) 花药 黄色; 苞片褐 色或红 褐色。 33 (34) 叶 长圆状 或椭圆 状倒披 针形; 枝条 粉紫色 组 18. 秋 华柳组 Sect. Variegatoe 34 (33) 叶线 形或线 状倒披 针形; 枝条灰 黑色或 红褐色 组 19. 乌柳组 Sect. Chellophilae  雌 株分组 检索表  1 (16) 子 房无毛 (少数 种例外 )。 2 (7) 子房 梗长为 子房的 1/2 以上或 更长。 3 (4) 花柱长 约与子 房相等 组 14. 粉 枝柳组 Sect. Daphnella 4(3) 花柱 长约为 子房的 1/5 以内 或无。 5 (6) 叶 卵状、 椭圆状 披针形 组 1. 四 子柳组 Sect. Tetraspermae 6 (5) 叶 宽披针 形或倒 披针形 组 2. 紫柳组 Sect. Wilsonianae 7 (2) 子房 梗长为 子房的 1/2 以 内或无 (大 叶柳组 Sect. Magnificae 中的 景东柳 S. jingdongensis 和小光 山柳 S. xiaoguangshanica 例外 )。 8 (11) 叶通常 较宽, 宽约 为长的 1/2 以上 (长 序柳 S. radinostachya 例外 )。 9 (10) 直立 灌木或 小乔木 组 5. 大 叶柳组 Sect. Magnificae 10 (9) 垫 状灌木 组 7. 靑蔵 垫柳组 Sect. Lindleyanae 11(8) 叶通常 较窄, 宽 为长的 1/2 以内。 12 (13) 叶 多为椭 圆形, 长 圆形, 稀倒 卵形或 披针形 组 6. 繁柳组 Sect. Denticulatae 13 (12) 叶 披针形 或宽披 针形。 14 (15) 苞 片先端 无腺齿 组 4. 柳组 Sect. Salix 15 (14) 苞 片先端 有腺齿 组 3. 五 蕊柳组 Sect. Pentandrae 16 (1) 子 房有毛 (少数 种例外 )。 17 (18) 匍 匐灌木 组 8. 青蔵 矮柳组 Sect. Floccosae 18 (17) 直立 灌木或 乔木。 19 (20) 叶线形 组 19. 乌柳组 Sect. Cheilophilae 20 (19) 叶非 线形。 21 (22) 苞 片黑色 组 17. 细 柱柳组 Sect. Subviminales 22 (21) 苞 片不为 黑色。 23 (24) 花 柱长为 子房的 1/2 以上 组 18. 裸柱 头柳组 Sect. Psilostigmae 24 (23) 花 柱长为 子房的 1/2 以内。 25 (28) 子房 有梗。 26 (27) 子 房狭圆 锥形, 果 开裂后 果辦向 外卷曲 组 13. 黃 花柳组 Sect. Vetrix 27 (26) 子房不 为狭圆 锥形, 果开裂 后果嬢 外反, 不卷曲 
488  云南 植物志  组 12. 紫枝 柳组 Sect. Heterochromae 28 (25) 子房无 梗或近 无梗。 29 (30) 腺体 先端向 内弯曲 组 16. 川柳组 Sect. Sieboldianae 30 (29) 腺 体先端 直伸。 31 (32) 腺体 2, 腹生 和背生 (木 里柳 S. muliensis 和 华西柳 S. occidentali- sinensis 例夕卜 ) ; 花序长 于 3 厘米 组 9. 硬叶 柳组 Sect. Sclerophyllae 32 (31) 腺体 1, 腹生; 花序 长短于 3 厘米。 33 (34) 花 柱明显 组 11. 绵 毛柳组 Sect. Eriocladae 34 (33) 花 柱不明 显或无 组 18. 秋 华柳组 Sect. Varegatae  分组、 种 检索表  1 (10) 雄蕊 4 枚以上 (紫 柳组 Sect. Wilsonianae 中的 腾冲柳 S. tengchongensis 不详 ) ; 通 常为乔 木, 叶 卵状、 椭 圆状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稀披 针形, 先端 急尖。 2 (3) 子 房梗、 子房近 等长; 叶 柄上部 无腺体 (组 1. 四 子柳组 Sect. Tetraspermae) 1. E9 子柳 S. tetrasperma 3 (2) 子 房梗短 于子房 一半或 更短; 叶 柄上部 有腺体 (腾 冲柳 S. tengchongensis 例外 )。 4 (7) 托叶半 心形; 苞 片全缘 (组 2. 紫柳组 Sect. Wilsonianae). 5 (6) 蒴果 2 瓣裂, 苞片 卵状三 角形, 具腹、 背腺, 腹腺 马蹄形 2. 云南柳 S. cavaleriei 6 (5) 蒴果 3 瓣裂, 苞片倒 卵形, 仅 1 腹腺, 圆柱形 3. 腾冲柳 S. tengchongensis 7 (4) 托叶 卵状长 圆形, 苞片 先端有 尖腺齿 (组 3. 五 蕊柳组 Sect. Pantandrae)。 8 (9) :子房 具腹、 背腺, 与子 房梗近 等长或 稍长, 苞片仅 外面基 部有毛 4. 五窓柳 S. pentandra 9 (8) 子 房仅具 腹腺, 短于 子房梗 1/2, 苞片仅 外面上 部无毛 5. 康定柳 S. paraplesia 10 (1) 雄蕊 2 枚。 11 (166) 花丝 离生, 稀部分 合生。 12 (23) 乔木, 叶披 针形, 先端 长渐尖 或急尖 (组 4. 柳组 Sect. Salix)。 13 (16) 雌花 具腹、 背腺, 苞片 卵形。 H (15) 枝条 直伸, 子房卵 形或长 卵形, 基部 有疏毛 6. 维西柳 S. weixiensis 15 (14) 枝条 扭曲, 子 房长椭 圆形, 无毛 7. 龙爪柳 S. matsudana f. tortuosa 16 (13) 雌花仅 1 腹腺。 17 (20) 子 房无毛 (垂柳 S. babylonica 或基部 微有毛 )。 18 (19) 枝条 斜伸, 雄 蕊间有 1 或 4; 子房 卵形, 苞 片卵形 8. 异蕊柳 S. heteromera 19 (18) 枝条 下垂, 雄蕊 无上述 现象, 子房椭 圆形, 苞片 长卵状 三角形 … 9. 垂柳 S. babylonica 20 (17) 子房 有毛。 21 (22) 子房 卵形, 有时有 背腺, 花丝基 部有毛 10. 巴郎柳 S. sphaeronymphe 22 (21) 子房圆 锥形, 无 背腺, 花丝基 部无毛 11. 绢果柳 S. sericocarpa 23 (12) 灌木 (直 立、 匍匐 或垫状 ), 稀乔 木或小 乔木, 叶 多为椭 圆形、 长 圆形, 有时卵 状或倒 卵状, 稀披 针形和 线形。 24 (109) 子 房无毛 (青藏 矮柳组 Sect. Floccosae 和青藏 垫柳组 Sect. Lindleyanae 中的部 分种例 外)。 25 (38) 花 丝无毛 (贡山 大叶柳 S. magnifica var. microphylla, 小 光山柳 S. xiaoguangshanica 和扭 
杨柳科  489  尖柳 S. contortiapiculata 不详) (组 5. 大 叶柳组 Sect. Magnificae)。 26 (33) 花序轴 无毛, 当 年生枝 无毛。 27 (30) 叶缘 有齿。 28 (32) 子房 卵形, 无 白粉; 叶宽椭 圆形, 侧脉约 7 对, 边缘腺 齿有时 不明显 12. 景东柳 S. jingdongensis 29 (31) 子房狭 卵形, 有 白粉; 叶椭 圆形, 侧脉 12 对, 边缘腺 齿明显 13. 小 光山柳 S. xiaoguangshanica 30 (27) 叶 全缘。 31 (32) 叶 下面淡 绿色; 子房 无白粉 14. 贡山 大叶柳 S. magnifica var. microphylla 32 (31) 叶 下面苍 白色; 子房 有白粉 15. 乌 饭叶柳 S. vaccinioides 33 (26) 花序轴 有毛。 34 (35) 当 年生枝 无毛, 叶 先端有 扭转短 尖头, 子 房无梗 16. 扭尖柳 S. contortiapiculata 35 (34) 当 年生枝 有毛, 叶 先端急 尖或短 渐尖, 不 扭转, 子房有 短梗。 36 (37) 叶长圆 形或椭 圆形, 有时倒 卵状, 幼时 下面有 疏毛, 叶柄 上部常 有腺体 17- 宝兴柳 S. moupinensis 37 (36) 叶披 针形、 长圆披 针形, 幼时两 面有密 柔毛或 绒毛, 叶 柄上部 无腺体 18. 长穗柳 S. radinostachya 38 (25) 花 丝有毛 (青藏 矮柳组 Sect. Floccosae 和青藏 垫柳组 Sect. Lindeyanae 中的部 分种例 外)。 39 (64) 植株 直立, 花序 生于去 年枝侧 (迟 花柳 S. opsimamha 例外) (组 6. 繁柳组 Sect.  Denticulatae) 。 40 (57) 雄花 有腹、 背腺。 41 (52) 子房 无梗。 42 (47) 苞片 无毛; 叶 全缘。 43 (44) 当 年生枝 无毛; 子 房有时 有背腺 19. 光苞柳 S. tenella 44 (43) 当 年生枝 有毛; 子房无 背腺。 45 (46) 叶长 圆形, 花丝中 部以下 有毛, 腹腺有 时浅裂 20. 异型柳 S. dissa 46 (45) 叶披 针形, 花丝 仅基部 有毛, 腹 腺不裂 21. 长花柳 S. longiflora 47 (42) 苞片 有毛; 叶缘 有齿。 48 (49) 花 序着生 于枝条 先端各 叶腋, 后于 叶开放 22. 大关柳 S. daguanensis  49 (48) 花序 着生于 枝条中 下部, 先 叶或与 叶同时 开放。 50 (51) 小 枝分散 着生, 初有短 柔毛, 花 丝基部 有毛, 腹、 背腺 常分裂 23- 细序柳 S. guebrianthiana 51 (50) 小 枝帚状 着生, 初有 绒毛, 花 丝下部 1/3 有毛, 腹、 背 腺不裂 24. 草地柳 S. praticola 52 (41) 子房 有梗。 53 (54) 苞片 无毛, 叶披 针形, 下面密 被绢毛 25. 西柳 S. psoudowolohoensis 54 (53) 苞 片有疏 柔毛, 叶椭 圆形, 下面无 毛或有 疏毛。 55 (56) 序梗具 £ 常叶, 雌花常 有腹、 背腺 26. 迟花柳 S. opsimantha 56 (55) li^M: 小叶, 雌花仅 1 腹腺。 57 (58) 苞 片缘毛 稀疏, 短于 苞片; 子 房基部 或仅腹 面基部 常被毛 …… 27. 腹毛柳 S. delavayana 58 (57) 苞 片缘毛 密集, 长于 苞片; 子房 上部有 疏柔毛 28. 巴柳 S. etosia 59 (40) 雄花仅 1 腹腺。 
490  云南 植物志  60 (61) 序 梗具正 常叶; 叶缘 有齿, 苞 片无毛 29. 齿叶柳 S. denticulata 61 (60) 序梗具 小叶; 叶 全缘, 苞片 有毛。 62 (63) 苞 片的缘 毛短于 苞片; 叶下面 苍白色 30. 中华柳 S. cathayana 63 (62) 苞 片的缘 毛长于 苞片; 叶下面 淡绿色 31. 丝毛柳 S. luctuosa  64 (39) 植株 匍匐或 垫状; 花序通 常生于 当年枝 顶端。 65 (80) 植株 匍匐或 斜升, 花序 圆柱形 (组 7. 青蔵 矮柳组 Sect. Floccosea),  66 (77) 苞片 全缘。 67 (72) 子房 无毛, 花丝 无毛。 68 (71) 子房 无梗。 69 (70) 小 枝分散 着生, 有疏 柔毛, 苞片有 疏缘毛 32. 蔵截 苞矮柳 S. resectoides 70 (69) 小 枝集生 枝端, 无毛, 苞 片无毛 33. 藏匐柳 S. faxonianoides 71 (68) 子房 有梗, 小枝帚 状着生 34. 孔 目矮柳 S. kungmuensis 72 (67) 子房 有毛。  73 (74) 子房 毛被至 果期常 脱落, 仅下部 有毛, 叶下面 初有长 柔毛, 后无毛  35. 迟 花矮柳 S. oreinoma 74 (73) 子房 毛被至 果期不 脱落。 75 (76) 花丝 仅基部 有毛; 成熟叶 下面有 丛卷毛 36. 丛 毛矮柳 S. floccosa 76 (75) 花丝中 部以下 有毛; 成熟 叶下面 无毛, 苍白色 37. 怒 江矮柳 S. coggygria 77 (66) 苞 片边缘 (或仅 先端) 有 腺齿。  78 (79) 苞片 无毛; 主 干伏地 生根; 叶宽椭 圆形; 花丝 2/3 有毛; 子 房不详 38. 溪 旁矮柳 S. rivulicola 79 (78) 苞片 有毛; 主干 不伏地 生根, 叶倒 卵状椭 圆形; 花丝 几全部 有毛; 子 房有毛 39- 环 纹矮柳 S. annulifera 80 (65) 植 株垫状 (石 流垫柳 S. glarearum 除外 ), 花 序头状 (组 8. 青藏 垫柳组 Sect. Lindleyanae) 。 81 (108) 子房 有毛。 82 (95) 叶缘 有齿。 83 (92) 花 丝无毛 (锯齿 叶垫柳 S. crenata 或基 部有毛 )„  84 (85) 雌 花通常 具腹、 背腺 40. 锯齿 叶垫柳 S. crenata 85 (84) 雌花仅 1 腹腺。 86 (89) 叶中 部以下 全缘。 87 (88) 叶中部 以上具 圆腺齿 41. 圆齿 叶垫柳 S. anticecrenata 88 (87) 叶 先端具 3—7 深尖齿 42. 尖齿 叶垫柳 S. oreophila 89 (86) 叶中部 以下有 疏齿, 以上 较密。 90 (91) 子房有 短梗, 苞 片无毛 43. 扇 叶垫柳 S. flabellaris 91 (90) 子房 无梗, 苞 片有毛 44. 类扇 叶垫柳 S. paraflabellaris 92 (83) 花丝 有毛。 93 (94) 当年生 枝无毛 或有疏 柔毛; 子 房无梗 45. 小垫柳 S. brachista 94 (93) 当年生 枝有黄 褐色糙 硬毛; 子房 有短梗 46. 毛 枝垫柳 S. hirticaulis 95 (82) 叶 全缘。 96 (97) 叶 条状, 长 5— 9 毫米, 宽 2 — 4 毫米, 边 缘外卷 47. 石 流垫柳 S. glarearum 97 (96) 叶椭 圆形、 长 圆形、 卵形或 匙形。 
杨柳科  491  48. 黄 花垫柳 S. souliei 49. 小卵 叶柳 S. ovatomicrophylla 50. 岩 壁塾柳 S. scopulicola  98 (103) 花丝 无毛。 99 (100) 叶 较大, 长 8 — 13 毫米, 宽 4 一 6 毫米 100 (99) 叶 较小, 长 2 — 8 毫米, 宽 1 一 4 毫米。 101 (102) 幼枝, 成叶, 苞片 均无毛 102 (101) 幼 枝,. 成叶, 苞片 均有毛 103 (98) 花丝 有毛。 104 (107) 叶 较大, 长 8 — 25 毫米, 成叶 无毛。 105 (106) 叶椭 圆形, 长 15 — 25 毫米, 宽 10 — 15 毫米, 边缘 平展, 常 有缘毛 51. 栅 枝垫柳 S. clathrata 106 (105) 叶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8 — 16 毫米, 宽 3 — 6 毫米, 边缘常 反卷, 无缘毛 52. 青 蔵垫柳 S. lindleyana 107 (104) 叶 较小, 长 3 — 7 毫米, 宽 1.5 — 3. 5 毫米, 成 叶有毛 53- 毛小 叶垫柳 S. trichomicrophylla 108 (81) 子房 有毛; 花丝 有毛; 叶全 缘或上 部有齿 54. 毛 果垫柳 S. piptotricha 109 (24) 子 房有毛 (粉 枝柳组 Sect. Daphnella 例外 ) 。 110 (121) 花序长 不超过 3 厘米 (组 9. 硬 叶柳组 Sect. Sclerophylla) 111 (118) 雌花 具腹、 背腺。 112 (115) 叶缘 有齿; 苞片黄 褐色。 113 (114) 幼枝 无毛; 叶柄红 褐色, 无毛 55. 吉拉柳 S. gilashanica 114 (113) 幼枝 有毛; 叶柄黄 褐色, 有毛 56. 奇花柳 S. atophantha 115 (112) 叶 全缘; 苞片紫 褐色。 116 (117) 幼枝 无毛, 有 白粉; 雄花序 无梗, 腺体通 常不裂 57. 硬叶柳 S. sclerophylla 117 (116) 幼枝 有毛, 无 白粉; 雄 花序有 短梗, 腺体通 常分裂 58. 毛 枝山柳 S. oritrepha 118 (111) 雌花仅 1 腹腺。 119 (120) 花 序后叶 开放; 叶下面 密被锈 色绒毛 59. 华西柳 S. occidentali-sinensis 120 (119) 花 序先叶 开放; 叶下面 疏被白 色长毛 60. 木里柳 S. muliensis 121 (110) 花序 长超过 3 厘米 (锡 金柳 S. sikkimensis 的 雄花序 略短, 但粗达 1.6 厘米 )。 122 (145) 花柱长 于子房 1/2, 2 中裂 至全裂 (怒 江柳 S. mijiangensis 例外) (组 10. 裸柱 头柳组 Sect. Psilostigmae) 。 123 (142) 花 丝部分 有毛; 花柱 2 中裂至 深裂, 稀 浅裂。 124 (127) 雌花 具腹、 背腺, 花序 梗具正 常叶。 125 (126) 花丝 1/3 有毛, 花柱 1/2 分裂; 叶 倒卵长 圆形, 下面 几无毛 …… 61. 贡山柳 S. fengiana 126 (125) 花丝 3/4 有毛, 花柱 2/3 分裂; 叶椭 圆形, 下 面被白 色绒毛 …… 62. 银背柳 S. ernesti 127 (124) 雌花仅 1 腹腺。 128 (137) 花序 有梗。 129 (130) 花梗具 小叶; 叶倒 卵状披 针形, 下 面有簇 状长毛 63. 灰叶柳 S. spodtophylla 130 (129) 序 梗具正 常叶。 131 (136) 花柱 2 裂至中 下部, 花丝 有毛。 132 (133) 小枝 无毛; 叶倒披 针形, 幼时下 面被长 绢毛, 后无毛 64. 绵穩柳 S. eriostachya 133 (132) 小枝 有毛。 134 (135) 叶 椭圆披 针形, 下面有 绵毛, 边 缘有细 腺齿; 苞 片先端 有腺齿 65. 长叶柳 S. phanera 
492  云南 植物志  叶窄披 针形, 下面 有银色 丝毛, 全缘, 苞 片先端 无腺齿 66. 纤柳 S. phaidima 花柱 2 浅裂, 花丝 不详, 苞片先 端无腺 齿或有 不规则 浅齿; 叶倒 卵状椭 圆形, 下面 仅中脉 有毛 67. 怒江柳 S. nujiangensis 花序无 梗或近 无梗, 无 叶或有 小叶。 叶对生 68- 对叶柳 S. salwinensis 叶 互生。 雄花序 长可达 4 厘米, 粗 6 — 10 毫米; 子房 无梗; 叶下面 粉白色 69, 白 背柳 S. balfouriana 雄花 序最长 2. 5 厘米, 粗达 16 毫米; 子房有 短梗; 叶下面 淡绿色 70. 锡金柳 S. sikkimensis 花 丝全部 有毛, 花柱 2 全裂。 雌花 具腹、 背腺; 序 梗具正 常叶; 叶椭 圆形, 下面 被绒毛 71. 双柱柳 S. bistyla 雌花仅 1 腹腺; 序梗具 小叶; 叶披 针形, 下面 被绢毛 72. 大理柳 S. daliensis 花柱短 于子房 1/2 (粉 枝组 Sect. Daphnella 例外 ), 2 浅裂至 中裂。 雄花 具腹、 背腺 (川 南柳 S. wolohoensis 和林柳 S. driophila 例外) (组 11. 绵 毛柳组 Sect. Eriocladae) 。 叶下 面被锈 色毛, 边缘有 明显或 不明显 的齿。 叶 下面被 柔毛; 苞片 圆形, 无毛 或外面 有疏毛 73. 丑柳 S. inamoena 叶 下面被 絨毛; 苞片倒 卵形, 外面及 边缘有 长柔毛 74. 川南柳 S. wolohoensis 叶下 面被白 色毛或 无毛, 全缘。 序梗具 小叶。 叶 下面至 少脉上 有绢质 柔毛; 花丝 无毛; 子房 近无梗 75. 云贵柳 S. erioclada 叶下面 无毛; 花丝中 部以下 有毛, 子 房无梗 76. 异色柳 S. dibapha 序 梗具正 常叶。 幼枝 无毛; 苞 片先端 截形, 花丝 2/3 有毛 •• 77. 截苞柳 S. resecta 幼枝 有毛; 苞 片先端 钝圆, 花丝基 部有毛 78. 林柳 S. driophila 雄花仅 1 腹腺 (紫 枝柳组 Sect. Heterochromae 的苍山 长梗柳 S. longissimipedicellaris 和粉 枝柳组 Sect. Daphella 的 井岗柳 S. leveilleana 不详 )。 子房 有梗。 '枝 紫红色 (组 12. 紫 枝柳组 Sect. Heterochromae) 子房 梗短于 子房; 苞片 长圆形 79. 紫枝柳 S. heterochroma 子房 梗长于 子房; 苞片 倒卵形 80. 苍山 长梗柳 S. longissimipedicellaris 枝绿 褐色。 子 房狭圆 锥形, 花柱比 子房短 的多; 叶有毛 (组 13. 黄 花柳组 Sect. Vetrix) '- 81. 皂柳 S. disperma 子 房卵形 (无毛 ), 花柱与 子房近 等长; 叶无毛 (组 14. 粉 枝柳组 Sect. Daphnella) 82. 井岗柳 S. leveilleana 子房 无梗或 近无梗 (组 15. 蓠柳组 Sect. Vimen) 83. 川滇柳 S. rehderiana 花丝 合生, 稀部分 离生。 花柱 明显。 叶 缘有细 腺齿, 幼时 有金色 柔毛; 苞片黄 褐色, 腺体先 端内弯 (组 16. 川柳组 Sect. Sieboldianae) 84. 川柳 S. hylonoma 
杨柳科  493  169 (168) 叶 全缘, 幼时 无毛; 苞片 黑色, 腺 体先端 不内弯 (组 17. 细 柱柳组 Sect. Subviminalis) 。 170 (171) 花 丝部分 合生, 无毛; 花柱 长约为 子房的 1/3 8S. 杜 鸱叶柳 S. rhododendrifolia 171 (170) 花 丝全部 合生, 或基部 有毛; 花柱 长约为 子房的 1/2 86. 密穗柳 S. myrtillacea 172 (167) 花柱 不明显 或无。 173 (176) 叶 椭圆披 针形或 长圆倒 披针形 (组 18. 秋 华柳组 Sect. Variegatae) 174 (175) 花丝有 时部分 合生, 基部或 有毛, 腺体 常分裂 87. 贵州柳 S. kouytchensis 175 (174) 花 丝全部 合生, 无毛, 腺体 不分裂 88. 秋华柳 S. variegata 176 (173) 叶线形 或线状 披针形 (组 19. 乌柳组 Sect, cheilophilae) 89. 乌柳 S. cheilophilae 1. 四籽柳 (海 南植 物志, "图鉴 ") 图版 131 Salix tetrasperma Roxb. (1795)* ; (1832); Anderss. (1860), (1867); in DC. ( 1868); Hance (1868); Hook. f. (1888); Burk. (1899) p. p. Schneid. in Sarg. (1916); Hao in Fedde (1936); "图 鉴,, (1972)* ; R. R. Stewart in Nasir et Ali, Flora of West Pakistan 185 (1972); 西藏 植物志 (1983); Griers. et Long (1983);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N. Chao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4)'. S. disperma Roxb. ex D. Don (1825) , pro parte quoad f typicum ; S. pyrina Wall, ex Anderss. (1851) ; Schneid. in Sarg. (1916) ; Hao in Fedde (1936) ; A. Kimura (1971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 S. tetrasperma Roxb. var. pyrina Anderss. ( 1860); S. tetrasperma Roxb. var. ischnostachya Anderss. (1860); S. araeostachya Schneid. in Sarg. (1916); Hand- Mazz. (1929); Hao inFedde (1936);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4). 乔木, 高 3 — 10 米。 当年 生枝有 柔毛, 但不 固定, 从 稀疏至 稠密, 老枝暗 褐色, 无 毛; 芽圆 锥状狭 卵形, 无毛。 叶卵 状披针 形或倒 卵状披 针形, 长 6 — 16 厘米, 宽 2 — 4. 5 厘米, 先 端长渐 尖或短 渐尖, 基部楔 形或近 圆形, 上面 绿色, 无 毛或有 疏毛, 沿 中脉较 密, 下 面淡绿 色至苍 白色, 无毛 或有疏 柔毛, 幼时通 常两面 密被白 柔毛, 边缘有 锯齿, 疏 密 不一, 有时 全缘; 叶柄长 3 — 15 毫米, 无毛 或有短 柔毛; 托 叶小, 有 腺齿。 花 与叶同 时 或于叶 后开放 , 雄 花序长 5 — 14 厘米 , 径约 6 — 8 毫米 , 序梗长 5 — 20 毫米 , 有 3 — 6 小 叶, 序 轴密被 柔毛; 雄蕊数 目变化 较大, 在同一 花序上 4 一 14 不等, 通常 5 — 9, 花丝下 部有 柔毛; 苞片 卵状椭 圆形, 两面 密被短 柔毛, 腺体 2, 常 多裂, 呈假花 盘状; 雌 花序长 4 一 15 厘米, 序梗长 1 一 4 厘米, 具 2 — 4 叶, 上部 的常与 正常叶 相同, 序轴 密被灰 白色短 柔毛; 子房 卵形, 无毛, 有 长梗, 梗长与 子房几 相等, 花 柱短, 2 浅裂, 柱头微 2 裂; 苞 片同 雄花, 腹腺稍 抱梗, 无 背腺。 蒴 果卵状 球形, 长 7 — 10 毫米, 无毛; 种子 4 粒。 花期 2 — 3 月和 9 一 11 月, 每年 2 次, 因地区 和环境 不同, 先 后略有 差异。 产 昆明、 楚雄、 丽江、 大理、 保山、 潞西、 临沧、 思茅、 景洪、 个旧、 文山 等地, 生 海拔 500 — 2 400 米的 沟谷、 河边及 林缘, 常 栽培于 村镇、 城郊;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西 藏、 广东、 广西。 印度、 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中 南半岛 和印度 尼西亚 也有。 本种是 云南南 部常见 的一种 柳树, 树型的 大小, 叶的 形状, 被毛的 疏密, 花 序的长 短, 雄蕊的 数目, 果梗与 苞片的 比例, 都有 很大的 变化, 唯每 年开花 2 次, 种子 4 粒, 是 较为 固定的 特征。 2. 云南柳 ( "图鉴 ") 图版 132, 1-5 
版 131 四子柳 Salix tetrasperma Roxb. , 1. 雄花 序枝, 2. 雄花, 3. 苞片 内面, 4. 苞片 外面, 5. 果枝 一段' 6. 果' (李锡 畴绘) 
图 版 132 5. 云南柳 Salix cavaleriei Uvl. , 1. 雌花 序枝, 2. 雌花, 3. 雄花, 4. 雄蕊 (示花 丝无毛 ), 5. 苞 片外面 观; 6-7- 腾冲柳 S. tengchon, ? ensis C. F. Fang, 6. 果 序枝, 7. 蒴果。 (李锡 畴绘) 
496  云南 植物志  滇 大叶柳 (植 物名实 图考、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lix cavaleriei Levi. (1909), (1917); Schneid. in Sarg. (1916); Hand- Mazz. (1929); Rehd. (1929), (1936), (1937); Hao in Fedde (1936); Kimura (1937); "图 鉴" (1972)' ; et 补编 (1982) in clavi ; 中国 植物志 (1984)'. S. polyandra Levi, in Fedde (1904), (1909), non Weigel , (1769); nec Gleditsch (1775); S. pyi Levi, in Fedde (1909); S. yunnanensis Levi, in Fedde (1909); S. tetrasperma auct. non Roxb. : Diels (1912). - 乔木, 高 10 — 25 米, 胸 径可达 50 厘米。 当年生 枝有短 柔毛, 二 年生枝 无毛, 老枝 灰 褐色; 芽 卵形, 腹 部平, 背部 隆起。 叶宽披 针形、 椭 圆披针 形或狭 卵状椭 圆形, 长 3 — 11 厘米, 宽 1.5 — 4 厘米, 先 端长渐 尖至长 渐尖, 基部 楔形, 稀 圆形, 幼时 中脉两 面疏被 短 柔毛, 后 无毛, 边缘 具细腺 锯齿; 叶柄长 5 — 8 毫米, 有短 柔毛, 上部 通常有 腺体; 托 叶半心 形或斜 卵状三 角形, 有细 腺齿, 常 早落。 花序 生去年 枝侧, 与 叶同时 开放, 序梗 长 1 一 2 厘米 , 具 2 — 4 叶 ; 雄 花序长 3 — 6 厘米 , 径约 1 厘米 , 序轴 被柔毛 , 雄蕊 6 — 12 , 花丝 无毛; 苞片 卵状三 角形, 两面有 柔毛, 内面 较密, 腹 腺宽, 背腺常 2 — 3 裂; 雌花序 长 2 — 4 厘米, 子房 卵形, 无毛, 有 长梗, 花柱短 或无, 柱头 2, 不裂或 微裂; 苞 片同雄 花, 腹 腺宽, 包 于子房 梗上, 背腺常 2 — 3 裂, 有时 与腹腺 合生成 盘状。 蒴果 卵形, 先端 钝, 无毛, 稍长于 果梗; 种子 12 粒。 产 昆明、 昭通、 楚雄、 丽江、 大理、 凤庆、 景东、 腾冲、 广南, 生海拔 1 100 — 2 500 米间的 河边、 林 缘或栽 培于路 旁及风 景区; 广西、 四川、 贵州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昆明 黑 龙潭。 3. 腾冲柳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图版 132, 6-7 Salix tengchongensis C. F. Fang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补遗 ); 中 国 植物志 (1984)'. 灌木。 当 年生枝 无毛, 绿色 或稍带 红色, 二年 生枝褐 绿色; 芽 卵状椭 圆形, 无毛, 红 褐色。 叶 披针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3. 5 — 6 厘米, 宽 1 一 1.3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狭 楔形, 上面深 绿色, 下面淡 白色, 两面 无毛, 中脉浅 黄色, 边 缘有疏 锯齿; 叶柄长 5 — 8 (- 10) 毫米, 无毛。 果序长 5 — 6 厘米, 径约 1.2 厘米; 序梗长 1 一 2 厘米, 着生 3 — 5 叶, 序轴 无毛; 子房 卵形, 无毛, 有梗, 梗 长约为 子房的 1/2, 花 柱短, 柱头 2, 不裂或 微裂; 苞片倒 卵形, 先端圆 截形, 无毛, 仅 1 腹腺, 圆 柱形, 长为 苞片的 1/3 — 1/2。 蒴果 3 瓣 裂, 每瓣 内壁有 3 个 胎座。 果期 5 月。 雄株 不详。 产 腾冲, 生海拔 1 680 — 1 750 米的河 边杂木 林缘。 模式 标本采 自腾冲 猴桥。 本 种蒴果 3 瓣裂, 不同 于属内 其他已 知种。 4. 五蕊柳 (东 北木 本植物 图志) Salix pentandra Linn. (1753) ; Anderss. (1867KE. welf (1903); Schneid. (1904);* Levi. (1909) Schneid. in Sarg. (1916) ; Hao (1936) jKbm. (1936); 东北 木本植 物图志 (1955); "图 鉴" (1972)*; et 补编 (1982) in clavi; 秦岭 植物志 (1974);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4)*.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2 — 3 (-5) 米。 当 年生枝 无毛, 褐 绿色; 有 光泽, 2 年生 枝灰绿 
杨柳科  497  色; 芽披 针状长 圆形, 无毛, 有 光泽。 叶椭 圆状披 针形、 卵状 长圆形 或宽披 针形, 长 3 — 8 (-13) 厘米, 宽 1.2 — 2. 8 (— 4)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楔 形或宽 楔形, 上面深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两面 无毛, 边 缘有细 腺齿; 叶柄长 2 — 14 毫米, 无毛, 上面 具不规 则排列 的 腺体; 托 叶小, 卵状长 圆形, 早落。 雄 花序长 2 — 4 (-7) 厘米, 径 1 一 1.2 厘米; 雄 蕊 5 — 6 (— 9), 稀 12, 花丝 下部有 柔毛; 苞片披 针形、 长圆 形或椭 圆形, 长约 2. 5 毫米, 边缘或 先端有 腺齿, 稀 全缘, 腺体 2; 雌 花序长 2 — 4 (-6) 厘米, 序梗长 1 一 2. 5 厘米, 无毛, 具 2 — 4 叶, 序 轴疏被 柔毛; 子房 卵状圆 锥形, 无毛, 有 短梗, 花柱 2 浅裂, 柱头 2 裂; 苞片披 针形, 长约 3 毫米, 先端有 腺齿, 常 尖裂, 基部 有毛, 腹腺常 2 裂, 背腺不 裂 或有时 2 裂, 与子 房梗近 等长。 果期 8 月。 产 中甸大 宝寺, 生海拔 3 200 — 3 500 米的山 谷草地 和栎树 林下; 黑 龙江、 吉林、 内 蒙古、 河北、 山西、 新疆 均有。 朝鲜、 蒙古、 前 苏联、 欧洲等 地也有 分布。 以 前记录 昆明、 大理有 此种, 但未见 标本。 5. 康定柳 (秦 岭植 物志) 图版 133, 6—8 拟 五蕊柳 ( "图鉴 ") Salix paraplesia Schneid. in Sarg. (1916); Rehd. (1923); Hao (1936)* ; "图 鉴" (1972)" ; 秦岭 植物志 (1974)* , p. p. ; 西藏 植物志 (1983); 中国 植物志 (1984)'. 小 乔木, 高 2 — 3 米。 当 年生枝 无毛, 略带 紫色。 叶倒 卵状披 针形或 椭圆披 针形, 长 3,8 厘米, 宽 1.2 — 3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基 部模形 或钝, 上面深 绿色, 下面 稍淡, 两面 无毛, 边 缘有细 锯齿; 叶柄长 5 — 10 毫米, 先端 上面有 腺体; 托叶 早落。 雄花序 3. 5- 6 厘米, 径约 1 厘米; 序梗长 1 一 1.5 厘米, 具 3 — 5 叶, 雄蕊 5 — 7; 花 丝基部 有毛; 苞 片长 圆形, 两面有 毛或外 面上部 无毛, 边缘 上部有 腺齿, 先 端钝或 略尖, 腺体 2, 腹腺先 端 2 裂, 背腺 宽扁; 雌 花序长 2. 5 — 4 厘米, 径约 1.3 厘米; 序梗长 2 — 3 厘米; 子房卵 状圆锥 形或长 卵形, 无毛, 有梗, 梗长约 1 毫米, 花柱 2 浅裂至 中裂, 柱头 2 裂; 苞片 同 雄花, 仅具 腹腺, 先端 2 裂或 2 全裂, 短 于子房 1/2。.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6 — 7 月。 产中甸 (碧塔 海), 生海拔 3 400 — 3 500 米的 高山栎 林下; 山西、 陕西、 宁夏、 甘肃、 青海、 四川、 西藏 均有。 本种与 五蕊柳 (S. pentandra L. ) 近似, 区别 在于苞 片内面 有毛, 雌 花仅具 腹腺, 且 长 仅达子 房梗的 一半。 6. 维西柳 (中 国植 物志) Salix weixiensis Y. L. Chou (1981); 中国 植物志 (1984)*. 大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1.8 — 7 米; 当年 生枝暗 褐色, 有短 柔毛, 二 年生枝 褐色, 无毛; 芽 卵形, 无毛。 叶长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7. 5 — 11 厘米, 宽 2. 3 — 3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 部楔 形或宽 楔形, 上面暗 绿色, 无 毛或沿 中脉有 柔毛, 下 面苍白 色或淡 绿色, 无 毛或仅 脉 上有疏 柔毛, 幼时两 面有白 柔毛, 边缘 有粗腺 锯齿; 叶柄长 3 — 7 毫米, 有短 柔毛; 托 叶半 卵形, 长 3 — 5 毫米, 先 端有短 尖头, 疏被 长毛, 边 缘有疏 腺齿。 雄花序 未见; 雌花 序与 叶同时 开放, 圆 柱状, 长 1.4 一 1.6 厘米, 果 期可达 2 厘米; 序梗长 6 — 9 毫米, 有 柔毛, 具 2 — 3 小叶, 序 轴密被 柔毛, 子房卵 形或长 卵形, 无梗, 基部 有毛, 花 柱短, 微 2 裂, 柱头 2 浅裂; 苞片 卵形, 先端 圆钝, 外面 下部有 长毛, 内 面无毛 或基部 有毛; 腺体 
图 版 133 一 5. 五蕊柳 SalixpentandraL.,1. 果枝, 2. 果, 3. 雌花, 4. 苞片 内面, 5. ^片 外面; 6 — 8. 康定柳 S. paraplesia Schneid. , 6. 雌花, 7. 苞片 外面, 8. 苞片 内面。 (李锡 畴绘) 
杨 柳 科  499  2, 腹 腺大于 背腺。 蒴果 无毛或 基部有 疏毛。 果期 5 月。 产 维西, 生海拔 1 950 — 2 650 米的山 坡灌丛 或杂木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维西。 7. 龙爪柳 (变型 ) (通称 ) Salix matsudana Koidz. f. tortuosa (Vilm. ) Rehd. (1925); Hao in Fedde (197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4). Salix matsudana Koidz. var. tortuosa Vilm. (1924) ; ex Hao in Fedde (1936) ; 陈 嵘 (1937), ut form.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4),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乔木, 高 10 余米。 枝条 卷曲, 幼 时有疏 柔毛, 以后 无毛, 浅褐 黄色; 芽 被疏短 柔毛。 叶披 针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楔 形或窄 圆形, 上面 绿色, 无毛, 下 面淡绿 色或苍 白色, 幼时 有丝状 柔毛, 边 缘有细 腺齿; 叶 柄短, 上面有 柔毛。 花 序与 叶同时 开放, 雄 花序圆 柱形, 长 1.5 — 2. 5 (— 3) 厘米, 径粗约 6 — 8 毫米, 序 梗短, 具 2 — 3 小叶, 序轴有 柔毛, 雄蕊 2, 花丝 离生, 基 部有长 柔毛; 苞片 卵形, 黄 绿色, 先 端钝, 基部多 少有短 柔毛, 腺体 2; 雌花序 较雄花 序短, 基部有 3 — 5 小叶, 轴 有毛; 子 房长椭 圆形, 近 无梗, 无毛; 花柱无 或短, 柱头 2, 微 圆裂; 苞片同 雄花, 腺体 2, 背腺 较小。 花期 2 — 3 月, 果期 3 — 4 月。 昆 明安宁 等地有 栽培; 全国各 地均有 栽培。 日本、 欧洲、 北 美均有 引种。 是 极好的 观赏、 绿化 树种。 本变 型与曲 枝垂柳 (S. babylonica L. f. tortuosa Y. L. Chou) 相似, 但苞片 卵形, 非披 针形, 仅外 面基部 有毛或 稍有疏 缘毛, 两 面或外 面全部 有毛, 雌花 具腹、 背 腺体, 非 仅有 1 腹腺, 可以 区别。 8- 异蕊柳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34, 1-6 滇 细叶柳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lix heteromera Hand. -Mazz. (1929) * ; Hao in Fedde (1936) ,pro syn. S. babyloni- ca L.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4). Salix heteromera Hand. -Mazz. var. villosior Hand-Mazz. (1929). 乔木, 高 10 余米。 枝条 较细, 斜展, 当年生 枝有细 柔毛, 二 年生枝 无毛, 栗 褐色; 芽 卵形, 带 红色, 下部 有毛。 叶披 针形, 长 5 — 12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上面 绿色, 下面浅 绿色, 幼时 两面有 疏毛, 后 无毛, 边 缘有腺 锯齿, 叶柄长 4 一 7 毫米, 有疏 柔毛; 托叶半 心形, 长约 5 毫米。 花序先 叶或与 叶同时 开放; 雄 花序长 2. 5 — 4.5 厘米, 径 7 — 8 毫米; 序梗长 5 — 12 毫米, 有密 柔毛, 具 2 — 3 叶; 序 轴有密 柔毛; 雄 蕊 2 — 4, 稀 1 或 5; 花丝基 部有疏 长毛; 苞片 卵形, 先 端钝, 外面 无毛, 内面 有毛, 具 缘毛, 腺体 2, 背 腺大于 腹腺, 有 时先端 2 — 3 浅裂; 雌 花序长 1 一 1.5 厘米; 序梗长 2 — 7 毫米, 有密 柔毛, 具 2 — 3 小叶; 序 轴有短 柔毛; 子房 卵形, 无毛, 有 短梗, 花 柱短, 先 端 2 浅裂, 柱头 2 裂, 苞片外 面基部 有毛, 内面近 无毛, 具长 缘毛, 腺体 1, 腹生, 与子 房梗近 等长。 花期 3 月, 果期 4 月。 产 昆明、 丽江、 大理, 生海拔 1 800 — 2 600 米的 河边和 栽培于 路旁。 模式标 本采自 昆明。 
图 版 134 异蕊柳 Salix heteromera Hand. -Mazz. ,1. 雄花 小枝, 2. 雄花, 3. 雄蕊, 4. 苞片 外面, 5. 雌 花序枝 6. 雌 花腹、 侧面。 (李锡 畴绘) 
杨柳科  501  本 种枝条 纤细, 在 叶形上 与垂柳 (S. babylonica L. ) 相近, 但 枝条斜 展不下 垂可以 区别。 9. 垂柳 (通称 ) 水柳 (浙江 ), 垂丝柳 (四川 ), 清明柳 (云南 ) Salix babylonica Linn. (1753); Schneid. (1904), in Sarg. (1916); Hand. - Mazz. (1929) Hao in Fedde (1936); 陈嵘 (1937)*; 广州 植物志 (1956); "图 鉴" (1972)*; 秦 岭 植物志 (1974)'; 西藏 植物志 (1983); Lauener (1983),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4)*; N. Chao (1984). Salix chinensis Burm. (1768) ; S. cantoniensis Hance (1868) , Hao in Fedde (1936) ; Ficus salix Levi. (1907) » (1915) ; S. babylonica L. var. szechuanica Gorz (1935). 9a. 垂柳 (原 变种) 图版 135, 6—9 var. babylonica 乔木, 高 6 — 15 米。 枝 无毛, 纤细 下垂; 芽 卵形, 无毛, 先 端尖。 叶披 针形、 狭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4 一 10 (—10) 厘米, 宽 7 — 15 (-20) 毫米, 先端渐 尖至长 渐尖, 基部 楔形, 上面 绿色, 下面 稍淡, 两面 无毛, 或 幼时微 有毛, 边 缘具腺 锯齿; 叶柄长 3 — 8 毫米, 有短 柔毛; 托叶 线状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边缘有 疏齿, 早落。 花 序先于 叶或与 叶同时 开放, 雄 花序长 1.5 — 3 厘米; 序梗长 2 — 5 毫米, 具 2 — 4 小叶, 序轴 有毛; 雄蕊 2, 花丝 离生, 基部 有毛; 苞片披 针形, 外面 基部有 柔毛, 内面 无毛, 有时两 面全部 有毛, 腺体 2; 雌 花序长 1 一 2 (-3-5) 厘米, 序梗 2 — 7 毫米, 具 2 — 3 小叶, 轴有 柔毛; 子 房椭 圆形, 无毛或 下部稍 有毛, 无 梗或近 无梗, 花 柱短, 2 浅裂, 柱头 2 裂; 苞片同 雄花, 或卵 状三角 形至长 卵形。 花期 2 — 3 月, 果期 3 — 4 月。 昆明、 丽江、 大理、 临沧、 景洪、 文 山等地 区均有 栽培, 在海拔 800 — 2 400 米地带 的水 边及干 旱处, 均生长 良好; 各省区 均有。 亚洲、 欧洲、 美 洲也有 引种。 树皮含 鞣质; 根、 叶 和花均 入药; 但通 常为庭 园观赏 树种。 9b. 腺 毛垂柳 (变种 ) (植物 研究) 图版 135, 1—5 var. glandulipilosa Mao et W. Z. Li (1986) * . 与 原变种 的区别 在于花 序叶后 开放, 无梗, 花丝 无毛, 苞 片先端 有簇生 腺毛。 产 丽江, 栽培 于海拔 2 400 米的 水边。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黑 龙潭。 《中 国植 物志》 记载曲 枝垂柳 (变型 ) (f. tortuosa Y. L. Chou) 也产 云南, 我们未 见 标本, 附记 于此。 10. 巴郎柳 (西 藏植 物志) Salix sphaeronymphe Gorz (1935); 西藏 植物志 (1983); 中国 植物志 (1984)*.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3 — 8 米; 当 年生枝 有毛, 去年生 枝暗绿 黄色或 棕色, 稍有 光泽; 芽 卵状圆 锥形, 无毛。 叶披 针形或 长圆披 针形, 长 3 — 5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先端渐 尖或 急尖, 基部楔 形或宽 楔形, 上面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幼时 两面有 柔毛, 后渐 脱落仅 脉上 有毛; 叶柄长 2 — 6 毫米, 初有 绒毛, 后渐 脱落; 托叶狭 卵形, 有灰 柔毛。 花 序与叶 同时 开放, 长约 1 一 2. 5 厘米, 径约 3 — 5 毫米; 序梗长 5 — 10 毫米, 具 2 — 3 小叶, 轴有 毛; 苞 片倒卵 状长圆 形或近 圆形, 两面有 柔毛; 雄蕊 2, 花丝 离生, 基部有 柔毛, 花药椭 
图版 135 ' 1—5. 腺 毛垂柳 Salix babylonica L. var. glandulipilosa Mao et M. Z. Li, 1. 雄花 小枝, 2. 雄花' 3. 雄恋, 4. =g 片 内面, 5. 苞片 外面; 6—9. 垂柳 S. babylonica L. var. babylonica, 6. 雄 花小枝 一段, 7. 雄花及 雄蓝' 8. 苟 片 内面, 9. 苞片 外面。 (李锡 畴绘) 
杨柳科  503  圆形, 腺体 2, 腹 腺有时 2 — 3 裂; 子房 卵形, 密 被白色 柔毛, 无梗, 花 柱短, 先端 2 裂, 柱头 不裂或 2 浅裂, 仅 1 腹腺, 稍有 背腺。 花期在 云南西 北部为 9 一 10 月。 产德 钦梅里 雪山, 生海拔 3 300 米的 山坡灌 丛中; 四川 西部、 西 藏东部 也有。 11. 绢果柳 (西 藏植 物志) Salix sericocarpa Anderss. (1860); Hook. f. (1888); Schneid. in Sarg. (1916); Hao in Fedde (1936); 西藏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4)*. Salix rehderiana Schneid. var. lasiogyna C. Wang et P. Y. Fu (1974) * ; 中国植 物志 (1984)*.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1.5 米 以上。 当年生 枝有短 柔毛, 呈黄 褐色, 后 无毛。 叶 披针形 或椭圆 状宽披 针形, 长 3 — 8 厘米, 宽 1.2 — 2. 5 厘米, 先端渐 尖或短 渐尖, 基部 楔形或 宽 楔形, 幼时 两面有 疏毛, 后 仅沿脉 有毛, 边 缘细锯 齿或近 全缘; 叶柄长 3 — 6 毫米, 有 疏毛。 花序 生去年 枝侧, 有梗, 基部有 2 — 3 小叶; 雄蕊 2, 花丝 离生, 无毛, 苞 片卵状 长 圆形, 外面 无毛, 内 面下部 有毛; 腺体 2, 长约为 苞片的 1/2; 雌 花序长 2 — 2. 5 厘米, 果 期可达 12 厘米, 序梗 延伸至 3 厘米; 子 房圆锥 形或长 卵形, 无 梗或近 无梗, 有密 柔毛, 花 柱长, 上部 2 裂, 柱头 2 裂, 苞片长 卵形, 先端 钝或近 圆形, 两面 及边缘 有毛, 仅 1 腹 腺。 花期 5 — 6 月, 果期 7 — 8 月。 产 大理、 福贡, 生海拔 3 300—3 600 (3 750—4 100) 米的山 坡灌丛 中和水 沟边; 西 藏 也有。 12. 景东柳 图版 136, 1-4 景 东矮柳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中国植 物志、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补遗 )] Salix jingdongensis C. F. Fang (1980); 中国 植物志 (1984)*. 灌木, 高 1.5 — 6 米。 当 年生枝 无毛, 去年 生枝暗 红色; 芽 卵形, 暗 红色, 无毛。 叶 宽 椭圆形 或椭圆 圆形, 长 2 — 5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先端急 尖或小 突尖, 基部宽 楔形, 上面 绿色, 下面有 白粉, 两面 无毛, 侧脉约 7 对, 边缘有 腺齿, 从极不 明显至 明显, 稀 全缘; 叶柄长 5 — 8 毫米。 花与叶 同时或 稍叶后 开放; 雄花 序长圆 柱形, 长 5 — 8 厘米, 径 6 毫米, 着生 于去年 枝侧; 序 梗长约 6 毫米, 具 1 一 2 小叶, 轴几 无毛至 有稀疏 柔毛; 雌 蕊 2, 花丝 离生, 无毛或 基部有 疏毛; 苞片 倒卵长 圆形, 无毛; 腺体 2, 腹生和 背生, 有 时腹腺 4 裂, 背腺 2 裂, 呈不 规则花 盘状; 雌 花序长 1.5 厘米, 径 5 毫米, 序 梗长约 1 厘 米, 有 1 一 2 小叶, 轴 无毛; 子房 卵形, #2 毫米, 无毛, 有梗, 梗长约 1.2 毫米, 花柱 短, 柱头 2, 不裂或 微裂; 苞片同 雄花, 腺体 1, 腹生。 花期 4 一 5 月。 产 景东, 生海拔 2 480 米上 下的路 边灌木 林中。 模式 标本采 自景东 无量山 (落 水洞搰 娃娃山 )。 本种 是根据 野外记 录不全 的雌株 标本建 立的。 我们 根据模 式产地 的雄株 标本, 对原 描述 进行了 修正和 补充, 且 就主模 式说, 叶 缘腺齿 在放大 镜下, 也清晰 可见。 13. 小 光山柳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图版 136, 5-6 Salix xiaoguangshanica Y. L. Chou et N. Chao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补遗 ); 中国 植物志 (1984)' (ut "Xiaoguangshani"). 
图 版 136 1—4. 景东柳 Salix jingdongensis C. F. Fang, 1. 雄花序 小枝, 2. 雄花, 3. 雌花 序小枝 一段, 4. 雌花; 5—6. 小 光山柳 S.xiaoguangshanicaY 丄. Ch oue tN.Chao,5. 果序小 枝一段 ,6. 果, 7— 9. 宝兴柳 S. moupinensis Franch. , 7- 果序, 8. 果, 9. 叶。 (李锡 畴绘) 
杨柳科  505  灌 木至小 乔木, 高 1 米 以上。 当 年生枝 绿色, 无毛, 去年 生枝黄 绿色; 芽半 卵形, 腹 面平。 叶椭 圆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2. 5 — 3. 5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基部圆 形或宽 楔形, 上面 绿色, 下面有 白粉, 两面 无毛, 侧脉约 12 对, 边 缘有腺 锯齿; 叶柄 紫色, 长 6 — 10 毫米, 无毛。 花与叶 同时或 稍叶后 开放; 雌花 序长约 3. 5 厘米, 果 期可达 9 厘米, 径约 8 毫米; 序 梗长约 1 厘米, 具 2 小叶, 轴无 毛或有 疏毛; 子房狭 卵形, 有 白粉, 无毛, 具 梗 (梗 长约 1.2 毫米 ), 花期 明显, 不裂或 浅裂, 柱头 2, 不裂; 苞 片近倒 卵形, 先端截 形 或中间 微凹, 两面 无毛, 比子 房梗稍 长或近 等长, 有时 稍短; 腺体 1, 腹生, 短圆 柱形, 长 约为子 房梗的 1/4。 蒴 果小, 卵形, 有 白粉, 果梗长 1.5 — 2 毫米。 花期 5 月, 果期 6 月。 产 景东、 碧江, 生海拔 1 920 — 2 600 米的 山坡灌 丛中或 路旁。 模式标 本采自 景东无 量山 (落水 洞小光 山)。 14. 贡山 大叶柳 (变种 ) 小叶 大叶柳 (云 南植物 研究) Salix magnifica Hemsl. var. (1906) microphylla Mao et W. Z. Li (1986). 灌 木或小 乔木。 小枝 粗壮, 幼时有 蜡粉, 无毛。 叶 革质, 椭 圆形、 宽椭 圆形, 长 3 — 5 厘米, 宽 2 — 3. 5 厘米, 先端 圆形、 钝 或窄短 渐尖, 基部圆 形或近 心形, 稀宽 楔形, 上 面深 绿色, 下面苍 白色, 幼时 被密弯 曲的长 柔毛, 以 后很快 脱落, 中 脉两面 隆起, 全缘 或有 不规则 的细腺 锯齿; 叶柄有 疏毛。 花序与 叶同时 开放或 稍叶后 开放; 果 序长约 7 厘 米。 果期 8 月。 产贡山 , 生海拔 3 100 米左右 的冷杉 林下。 模式 标本采 自 贡山、 高黎贡 山西坡 的近独 龙 江处。 原变种 产四川 (宝兴 ), 2 100 — 2 800 米。 15. 乌 饭叶柳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乌饭 叶矮柳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41, 1-5 Salix vaccinioides Hand. -Mazz. (1929)* ; Hao in Fedde (1936)* ;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4). 直立 灌木, 高 30 — 100 厘米。 枝 无毛, 紫 红色, 有 光泽。 叶卵 形或广 椭圆形 至近圆 形, 长 1 一 3 厘米, 宽 0.9 — 2 厘米, 上面暗 绿色, 下 面苍白 色或有 白粉, 两面 无毛, 两 端钝, 全缘, 常 外卷; 叶柄长 2 — 6 毫米, 无毛; 托叶偏 斜或宽 卵形, 边 缘有疏 腺齿。 雄 花 序细圆 柱形, 长 2 — 3 厘米, 径约 4 毫米, 基部有 2 — 3 叶, 轴具疏 柔毛; 雄蕊 2, 花丝 离生, 下部有 白色长 柔毛; 苞 片近圆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无毛, 稀 有毛, 仅 1 腹腺; 雌 花 序长约 3 厘米, 径约 4 毫米, 基部有 3 — 5 叶, 轴有 黄褐色 柔毛; 子房卵 形或卵 状椭圆 形, 无毛, 有 白粉, 无 梗或近 无梗; 花柱 2 中裂至 深部, 柱 头小, 不裂, 苞片近 圆形, 无 毛, 腹腺黄 褐色, 扁圆 柱形, 无 背腺。 花期 6 月, 果期 7 月。 产 贡山, 生海拔 2 900 — 3 800 米的山 坡灌丛 或针叶 林下; 四川、 西 藏东部 也有。 模 式标 本采自 贡山。 16- 扭尖柳 (云 南植物 研究) 图版 137 Salix contortiapiculata Mao et W. Z. Li (1987) * . 灌木, 高 1.5 — 4 米。 小枝 无毛, 暗 紫色; 芽宽 卵形, 钝, 无毛, 紫色, 长约 5 毫米。 
图 版 137 扭尖柳 SalixcontortiapiculataMaoetW. Z. Li, 1. 果序 小枝, 2. 幼果, 3. 苞片和 腺体, 4. 花 序基部 的幼叶 (下 面), 5. 叶 下半部 (上面 )。 (王红 兵绘) 
杨柳科  507  叶 倒卵长 圆形, 长 5 — 9 厘米, 宽 2. 2 — 2. 4 厘米, 先端有 扭转短 尖头, 基 部近圆 形或宽 楔形, 上面 绿色, 无毛 或中) ^下部 有锈色 卷曲短 柔毛, 下面苍 白色, 幼 时被长 柔毛, 后 渐变 无毛, 全 缘或有 疏齿; 叶柄长 6 — 14 毫米, 上面 有锈色 卷曲短 柔毛。 果序长 5 — 7 厘 米, 径约 7 毫米, 序梗长 2. 5 — 4 厘米, 具 3 — 4 正 常叶, 序 轴有疏 柔毛; 子房卵 状圆锥 形, 无毛, 无 梗或近 无梗, 花 柱长约 1 毫米, 2 中裂, 柱头 2 裂; 苞 片宽长 圆形, 长不到 2. 5 毫米, 外面和 边缘有 稀疏柔 毛或近 无毛, 先端 钝圆, 有波 状齿, 腺体 1, 腹生, 长约 1.5 毫米, 近似 瓶状, 长约为 苞片的 2/3。 雄花 不详。 果期 7 月。 产 贡山, 生海拔 1 900 — 3 000 米的 山坡灌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 高黎贡 山西坡 近独龙 江处。 本种与 墨脱柳 (S. medogensis Y. L. Chou) 和 倒卵叶 大叶柳 [S. magnifica Hemsl. var. apetala (Schneid. ) Hao] 相似, 但叶 先端有 扭转短 尖头, 边缘 有时有 疏齿, 苞片先 端有波 状齿, 腺 体近似 瓶状, 约为苞 片长的 2/3, 与二者 不同。 又与 前者的 区别为 小枝无 毛, 序轴 和苞片 的毛被 稀少; 与后 者的区 别为叶 柄和苞 片有疏 柔毛。 17. 宝兴柳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36, 7-9 穆坪柳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Salix moupinensis Franch. (1887) ; Burkill (1899) ; Schneid. in Sarg. (1916); Gorz (1935) ; Hao in Fedde (1936); 陈嵘 (1937); 中国 植物志 (1984)*. Salix moupinensis Franch. f. elliptica Gorz (1935); S. moupinensis Franch. f. obovata Gorz (1935).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1.5 — 6 米。 当年 生小枝 初有丝 状毛, 后 仅基部 有毛; 芽卵 形或椭 圆形, 无毛。 叶长 圆形、 椭圆 形或倒 卵状椭 圆形, 有时 卵形, 长 5 — 13 厘米, 宽 3 — 6 厘 米, 先端 急渐、 短渐尖 或钝, 基部 楔形至 圆形, 上面 绿色, 无毛, 下面淡 绿色, 幼时有 毛, 后仅沿 中脉有 白毛, 边 缘有腺 锯齿;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初 有毛, 后 无毛, 上 端有时 有 1 至数枚 腺体; 托 叶小。 花 序长约 6 厘米, 序梗长 1 一 2 厘米, 具正 常叶, 轴疏 被丝状 毛; 苞 片长椭 圆形, 先端 圆形, 有 疏毛; 雄蕊 2, 花丝 离生, 无毛, 腹 腺有时 2 裂, 背腺 较小; 子房 无毛, 有 短梗, 花柱 长约为 子房的 1/3, 2 中裂, 柱头 2 裂, 仅 1 腹腺。 花 期 5 月, 果期 6 月。 产 大关, 生海拔 1 900 米 的次生 林中; 四川 也有。 18. 长穩柳 (西 藏植 物志) 美脉柳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lix radinostachya Schneid. in Sarg. (1916) ; Hand. -Mazz. (1929) ; Hao in Fedde (1936) pro. syn. S. guebrianthiana Schneid. ; 西藏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excl syn. S. guebrianthiana Schneid. ; 中国 植物志 (1984)*. Salix caloneura Schneid. (1917) ; Hao in Fedde (1936) ; S. balansaei Seemen var. szechuanica Gorz (1935). 18a. 长穗柳 (原 变种) var. radinostachya 大灌 木至小 乔木, 高 2 — 10 米。 当年生 枝幼嫩 时有疏 柔毛, 后 无毛, 紫 褐色; 芽卵 
图 版 138 1—4. 细序柳 Salix guebrianthiana SchneicL , 1. 雄花序 小枝, 2. 雌花 序小枝 一段, 3. 雄花, 4. 果; 5 8. 异型柳 S. dissa Schneid. , 5. 雄花序 小枝一 段, 6. 雌花 序小枝 一段, 7. 雄花, 8. 雌花; 9 11. 西柳 S. pseudowolohoensis Hao, 9. 雄花序 小枝, 10. 雄花, 11. 果。 (李锡 畴绘) 
杨柳科  509  形或 卵状长 圆形, 紫褐 色或褐 红色, 无毛。 叶披 针形、 长圆披 针形, 有时幼 叶倒披 针形, 长 10 — 20 厘米, 宽 3 — 4. 5 厘米, 先端短 渐尖, 稀 急尖, 基部宽 楔形或 圆形, 幼 叶常为 楔形, 上面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有时发 白色, 两面 仅脉上 有毛, 幼叶 上面被 柔毛, 下面 密被长 絨毛, 边缘 有疏腺 齿或近 全缘;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上面有 柔毛。 花与叶 同时开 放; 雄 花序长 7 — 12 厘米, 径约 6 毫米, 序梗长 1 一 4 厘米, 具 2 — 5 叶, 雄蕊 2, 花丝离 生, 无毛, 苞片倒 卵状长 圆形, 先端 圆截, 外 面有疏 柔毛, 内面 无毛, 腺体 2, 腹 腺宽, 背 腺有时 生于两 个雄蕊 之间, 成为 一行; 雌 花序长 5 — 10 厘米, 果 期可达 20 厘米, 序梗 达 5 厘米; 子房狭 卵形, 无毛, 有 短梗, 花柱 明显, 先端 分裂, 柱头 2, 不裂或 微裂, 苞 片同 雄花, 仅 1 腹腺。 蒴果 卵形。 花期 5 月, 果期 6 月。 产 禄劝、 漾濞、 巍山、 腾冲、 贡山、 维西、 德钦, 生海拔 2 300 — 3 000 米的 山谷湿 润 处杂木 林内或 针叶林 边缘; 四川 西部、 西 藏东部 也有。 分布于 锡金。 本 种是根 据雌株 花期的 标本发 表的, 未记载 雄花, 《中 国植 物志》 记载: 雄花 花丝中 部 以下有 柔毛。 我 们解剖 了采自 漾濞、 维西、 德钦 的雄花 标本, 花丝均 无毛。 18b. 绒毛 长穗柳 (变种 ) var. pseudo-phanera C. F. Fang (1980). 与原 变种的 区别: 叶下 面密被 絨毛, 苞 片的毛 与苞片 等长。 产 维西、 贡山、 德钦, 生海拔 2 000 — 3 200 米的沟 谷或山 坡杂木 林中。 模式 标本采 自德钦 永宗。 19. 光苞柳 (中 国植 物志) 毛 腺细柳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lix tenella Schneid. (1917)*; Hand- Mazz. (1929); Hao in Fedde (1936)*;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4广. Salix longi flora Anderss. var. psilolepis Hand. -Mazz. (1929). 19a. 光苞柳 (原 变种) var. tenella 灌木。 小 枝褐红 色或带 紫色, 无毛。 叶椭 圆状长 圆形, 稀倒 卵形, 长约 2. 5 厘米, 宽 约 1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圆形, 上面 绿色, 下面发 白色, 全缘 或有不 明显的 腺齿; 叶 柄长 5 — 8 毫米。 花与叶 同时或 近同时 开放; 花序圆 柱形长 1 一 2. 5 厘米, 径 3 — 4 毫米, 有 短梗, 具 2 — 3 小叶; 雄蕊 2, 花丝 离生, 下部有 柔毛, 苞片倒 卵形, 无毛, 先 端圆形 或圆 截形, 腺体 2, 均 分裂或 不裂; 子房卵 形或宽 卵形, 无毛, 无梗, 花柱不 明显, 柱头 2 浅裂, 苞片 卵形, 无毛 或稍有 缘毛, 腹腺 分裂或 不裂, 背腺有 或无。 蒴果圆 锥形, 长达 2. 5 毫米, 无梗或 有极短 的梗。 花期 5 月 上旬, 果期 6 月 上旬。 产 丽江, 生海拔 2 600 — 3 800 米的山 坡或沟 谷中;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本种与 异型柳 (S. dissa Schneid. ) 之区别 为雌花 有时有 背腺, 雄 花的腺 体有时 分裂。 根据腺 体变化 无常的 情况, 本种 或许是 异型柳 的不同 类型的 植株, 因标本 不足, 未予以 处理。 19b. 基毛 光苞柳 (变种 ) var. trichadenia Hand. -Mazz. (1929); Hao in Fedde (193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510  云南 植物志  (1984), pro syn. S. tenella Schneid. ; 中国 植物志 (1984)*. 本变 种子房 腹部及 背面基 部有短 柔毛, 仅 1 腹腺与 原变种 区别。 产地、 生 境同原 变种。 20. 异型柳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38, 5-8 Saalix dissa Schneid. in Sarg. (1916) ; Pax et Hoffan in Fedda (1992) Hao in Fedde (1936)'; 中国 植物志 (1984)'. Salix huiana Gorz (1935). 灌木, 高约 1 一 3 (— 6) 米。 枝 斜展, 短而 较细, 当年生 枝有短 柔毛, 去年生 枝无毛 或稍有 短毛。 叶长 圆形、 长 圆状椭 圆形至 长圆状 卵形, 长 1 一 4 (一 5) 厘米, 宽 0.5 — 2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基部 圆形, 上面 多为淡 绿色, 幼时有 柔毛, 后渐 脱落, 下 面常呈 白色, 无毛, 全缘; 叶 柄短, 有毛。 花 与叶同 时或稍 先于叶 开放, 花序圆 柱形, 有毛, 雄 花序长 2 — 4 (一 5) 厘米, 径 5 — 7 毫米; 序梗长 0.5 — 1 厘米, 着生 2 — 5 小叶; 雄蕊 2, 花丝 离生, 中部 以下有 柔毛; 苞片 宽倒卵 形或近 圆形, 两面 无毛, 腺 2, 腹 腺有时 浅裂; 雌 花序长 1.5 — 3 厘米, 径 2 — 4 毫米; 序梗长 1 一 2 厘米, 具 3 — 5 小叶; 子房 卵形, 无 毛, 无梗, 花 柱短, 柱头 2, 浅裂或 不裂; 苞片同 雄花, 腺 1, 腹生, 有时 浅裂。 蒴果卵 状长 圆形。 花期 5 月, 果期 6 月。 产 剑川、 丽江、 宁蒗、 维西、 德钦、 中甸, 生海拔 2 500 — 3 300 米的箐 沟边, 山坡 灌 丛或松 林下; 四川 也有。 21. 长花柳 (西 藏植 物志) Salix longiflora Anderss. (1860), in DC. (1868); Hook. f. (1888) p. p. ; Diels (1912); Schneid. in Sarg. (1916) ; Hand. -Mazz. (1929) ; Gorr. (1935); Hao in Fedde (1936); 西藏 植物志 (1983); Griers. et Long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excl. syn. ; 中国 植物志 (1984)'. 灌木, 高 1 一 4 米。 幼枝 有毛, 后逐渐 脱落变 无毛; 芽小, 有疏 柔毛。 叶披 针形、 椭 圆披针 形或椭 圆形, 稀倒 卵状披 针形, 长 2 — 5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钝圆, 基 部楔形 或钝, 上面 绿色, 下 面淡绿 色或苍 白色, 幼时 两面有 柔毛, 后 仅沿脉 有毛, 全缘; 叶 柄长约 5 毫米, 有稀疏 柔毛。 雄 花序圆 柱形, 长 2 — 6 厘米, 径约 6 毫米, 有花 序梗, 具 2 — 3 小叶, 轴有长 柔毛; 雄蕊 2, 花丝 离生, 基部有 柔毛; 苞片近 匙形或 卵状椭 圆形, 无毛 或外面 及边缘 有毛, 腺体 2; 雌 花序长 4 一 7 厘米, 序梗具 2 — 4 小叶; 子房 卵形, 无 毛, 无 梗或近 无梗, 花 柱先端 2 裂, 柱头 2 裂; 苞片近 圆形, 无毛 或微有 缘毛, 仅 1 腹 腺。 蒴果 卵形, 无毛, 近 无梗。 花期 5 月, 果期 6 — 7 月。 产 禄劝、 昭通、 彝良、 永善、 丽江、 大理、 维西、 德钦, 生海拔 2 300 — 3 400 米的 沟边、 山 坡灌丛 或杂木 林下; 四川、 西藏 也有。 分布于 印度、 锡金。 22. 大关柳 (云 南植物 研究) Salix daguanensis Mao et P. X. He (1987)*. 灌木, 高 2 米。 当 年生枝 仅先端 有淡黄 褐色短 柔毛, 芽大, 长椭 圆形, 短于 或长于 叶梗的 一半, 被淡黄 褐色短 柔毛。 叶 长圆披 针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1.2 — 2. 4 厘米, 上 面 绿色, 无毛或 中脉下 部有短 柔毛, 下面苍 白色, 幼 时散生 绢毛, 后仅脉 上有长 疏毛, 中 
m 版 139 1- 4. 腹毛柳 Salix delavayana Hand. -Mazz. , 1. 雌花序 小枝, 2. 雄花 序小枝 一段, 3. 雌花, 4. 雄花; 5 — 8. 草地柳 S. praticola Hand. -Mazz. , 5. 雄花序 小枝, 6. 雄花, 7. 雌花 序小枝 一段, 8. 雌花。 (李锡 畴绘) 
512  云南 植物志  脉 和侧脉 在上面 明显, 下面 凸起, 边缘有 不明显 的细腺 铌齿; 叶柄长 6 — 10 毫米, 有短 柔毛。 花序 后于叶 开放, 细圆 柱形, 长 3 — 7 厘米, 径约 4 毫米, 侧生 于枝条 先端的 叶腋, 位于 下部的 无梗, 上部的 梗长达 1.5 厘米, 具 2 — 3 小叶, 序梗有 柔毛; 苞片长 圆形, 淡 黄 褐色, 两面有 白色长 柔毛, 先端 圆形; 雄蕊 2, 稀 3, 花丝 离生, 下部 1/3 有白 柔毛, 长 于苞片 两倍, 腺体 2, 稀 1, 均 不裂或 2 裂, 有时 仅腹腺 或背腺 2 裂; 子房 卵状圆 锥形, 无毛, 无梗, 柱 头长约 1 毫米, 先端 2 裂, 柱头 2 裂, 仅 1 腹腺, 无 背腺。 花期 8 月, 果期 10 月。 产 大关、 彝良, 生海拔 1 750 — 2 000 米的 地带。 模式标 本采自 大关麻 疯湾。 本种与 迟花柳 (S. opsimantha Schneid. ) 和西柳 (S. pseudowolohoensis Hao) 有 亲缘 关系, 不同 在于叶 长圆披 针形, 花序生 于枝条 先端各 叶腋。 23. 细序柳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38, 1—4 四脉柳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lix guebrianthiana Schneid. (1917) ; Hand. -Mazz. (1929) , quoad Schneid. no. 1488 (/ ); Hao in Fedde (193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pro syn; 中国 植物志 (1984)*. Salix tetradenia Hand-Mazz. (1929)* ; Hao in Fedde (1936)*. 灌木, 高 1 一 4 米。 当年生 枝有短 柔毛, 去年生 枝无毛 或有短 柔毛。 叶 椭圆形 至披针 形, 长 3 — 5 (— 7) 厘米, 宽 1 一 1.5 (-2.5) 厘米, 花期叶 较小, 先 端钝或 短尖, 基部 圆 形或宽 楔形, 上面 绿色, 无毛, 下 面浅绿 色或带 白色, 幼时 有毛, 边缘 有不明 显的腺 齿或近 全缘。 花与 叶同时 或先叶 开放; 花序 直立, 长 2 — 6 厘米, 径 3 — 5 毫米, 有花序 梗, 梗长约 5 毫米, 着生 2 — 5 小叶, 轴 有毛; 苞片倒 卵形至 圆形或 瓢状, 有疏毛 或仅基 部 有毛, 有时 无毛, 雄蕊 2, 花丝 离生, 基部有 柔毛, 腺体 2, 腹、 背腺 有时均 分裂; 子 房 卵状, 无梗, 无毛, 花 柱短, 柱头 2 浅裂; 腺体 1, 腹生。 花期 4 一 5 月。 产 昆明、 嵩明、 富民, 生海拔 2 200 米 上下的 山坡疏 林或灌 丛中; 四川 (盐 源、 康 定) 也有。 24. 草地柳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39, 5—8 Salix praticola Hand. -Mazz. ex Enand. (1926) ; Hand. -Mazz. (1929) ; Hao in Fedde (1936)'; 中国 植物志 (1984)'. 灌木, 高 1. 5 — 5 米, 帚状 分枝。 当 年生枝 密被灰 白色细 絨毛, 去 年生枝 疏被短 柔毛; 芽 卵形, 初生 时有长 柔毛, 后逐渐 脱落变 无毛。 叶椭 圆状披 针形、 椭圆形 或倒卵 状长圆 形, 长 2. 5 — 5. 5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萌枝叶 长可达 9 厘米, 宽 3 厘米, 先端急 尖或短 渐尖, 基部狭 圆形, 上面绿 色或暗 绿色, 幼时 有毛, 后渐 脱落, 仅 中脉基 部有短 柔毛, 下 面 常为灰 白色, 初被 绒毛, 后渐 脱落, 几 无毛, 边 缘有细 腺齿; 叶柄长 4 一 6 毫米, 密被 灰白色 绒毛。 花与叶 同时或 稍叶后 开放; 雄 花序圆 柱形, 长 3 — 5 (-7) 厘米, 径 3 — 6 毫米; 序梗长 5 毫米, 有 绒毛, 具 2 — 4 小叶, 序轴 有毛, 雄蕊 2, 花丝 离生, 下部 1/3 有长 柔毛; 苞片近 圆形、 倒 卵状长 圆形, 两面有 毛或外 面毛稀 疏至几 无毛, 腺体 2; 雌序 长 3 — 6 厘米, 序梗 长可达 1.5 厘米, 具 2 — 4 叶; 子房 卵形, 先端 渐尖, 无毛, 无梗, 花 柱 明显, 先端 2 裂, 柱头 不裂或 微裂; 苞片 与雄花 相似, 边缘有 疏毛或 无毛, 外 面基部 
杨柳科  513  有毛, 仅 1 腹腺。 在云 南花期 3 — 4 月, 果期 5 — 6 月。 产 昆明、 嵩明、 双柏、 禄劝、 师宗、 广南, 生海拔 1 500 — 2 600 米的 山坡路 边或林 缘及疏 林下; 湖南、 湖北、 广西、 四川、 贵州 均产。 本种与 细序柳 (S. guebrianthiana Schneid. ) 的区 别为: 雄花 腺体不 分裂、 苞片有 毛。 又与 长花柳 (S. longiflora Anderss. ) 的不同 在于: 叶 缘多少 有腺齿 和苞片 内面有 毛。 25. 西柳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38, 9-11 假 光柱柳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lix pseudowolohoensis Hao (193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4)*. 灌木, 高 2 — 5 米。 树皮 灰色。 当年生 枝具细 绒毛, 去 年生枝 无毛, 暗褐 色或褐 红色; 芽 卵形, 无毛, 红 褐色, 腹 部平, 先端 略尖。 叶披针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3 — 7 厘米, 宽 8 — 20 毫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楔形, 上面 绿色, 有毛或 无毛, 下面灰 白色, 密 被绢质 绒毛, 边缘 有疏腺 齿或近 全缘; 叶柄长 3 — 6 毫米, 有毛。 雄花 序细圆 柱形, 长 1 一 3. 5 厘 米, 径约 3 毫米; 序梗长 3 — 8 毫米, 具 3 — 5 小叶, 轴有 柔毛; 雄蕊 2 或 3, 花丝 离生, 基部 有毛; 苞片倒 卵状长 圆形, 无毛, 腺体 2, 背 腺较腹 腺小, 稀无; 雌 花序长 1 一 1.5 厘米, 果 期长达 6 厘米, 序 梗短, 具 3 — 5 小叶, 轴 有白色 密毛; 子房卵 球形或 卵形, 无 毛, 有 短梗, 花 柱短, 柱头 2, 不裂或 微裂; 苞 片倒. 卵形, 无毛, 仅 1 腹腺。 蒴果 卵状长 圆形, 具 短梗。 花期 4 月, 果期 5 月。 产丽江 (标 式标本 产地) , 生海拔 2 300-2 800 米的沟 谷山箐 林缘或 林下; 四川 也有。 26. 迟花柳 (中 国植 物志) salix opsimantha Schneid. in Sarg. (1916) ; Hao in Fedde (1936). pro syn. S. faxoni- ana Schneid. ; 西藏 植物志 (1983); p. p.; 中国 植物志 (1984). 直立 灌木, 高 1 一 3 米 (或匍 匐状高 30 — 50 厘米 )。 幼枝 绿色, 在 干标本 中呈淡 黑色, 无毛, 去年 生枝, 淡棕 褐色。 叶椭圆 形或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1.5 — 4 厘米, 宽 1 一 2. 5 厘 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基部 钝或近 圆形, 上面深 绿色, 沿中脉 有毛, 下 面淡绿 色或苍 白色, 幼 时微被 绢毛, 后 无毛, 边 缘有腺 锯齿, 稀近 全缘, 叶柄长 4 一 10 毫米, 上 面有短 柔毛。 花与 叶同时 开放, 花序生 于当年 生枝的 顶端, 基部有 数枚正 常叶; 雄 花序长 2 — 3. 5 厘米, 径约 1 厘米, 轴被短 柔毛; 雄蕊 2, 花丝 离生, 中部 以下有 柔毛。 长于 苞片的 2 倍; 苞片 长 圆形, 两 面及边 缘疏被 柔毛; 腺体 2, 腹腺 侧扁, 背腺 先端常 分裂; 雌 花序长 2 — 4 厘 米, 果 时可达 9 厘米, 径 1 一 1.5 厘米; 子房 无毛, 近无 梗或有 短梗, 花柱 分裂至 中部, 柱头 2 裂; 苞片同 雄花, 腺体 1 或 2。 花期 7 — 8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丽江、 维西、 德钦、 中甸, 生海拔 3 500 — 4 300 米的 草地、 灌丛及 流石滩 中和石 崖上; 四川、 西藏 也有。 27. 腹毛柳 (1'4' 藏植 物志) 图版 139, 1-4 粉 l'f 柳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lix delavayana Hand. -Mazz. (1929); Hao in Fedde (1936);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西藏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514  云南 植物志  (1984)*. Salix sikkimensis auct. non Anderss. : Burkiill (1899), e Delavay 2792.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2 — 6 米。 当年 生枝有 白色短 柔毛, 去 年生枝 无毛, 黑 褐色; 芽卵 形, 褐色, 无毛, 先 端尖。 叶 长圆状 椭圆形 至宽椭 圆形, 长 3 — 8 厘米, 宽 1 一 3. 5 厘米, 先端急 尖或短 渐尖, 基部楔 形至近 圆形, 上面 绿色, 下 面淡绿 色或苍 白色, 幼时 两面被 绒毛, 下面 较密, 后逐渐 脱落, 仅脉上 有毛, 全缘; 叶 柄长约 1 厘米, 有毛; 托 叶歪卵 形, 边缘有 腺齿, 幼时 有毛, 后 无毛。 花与 叶同时 开放, 花序圆 柱形, 轴 有毛; 雄花序 有 短梗或 无梗, 基部具 1 一 2 小叶, 长 2 — 4 厘米, 径约 7 毫米; 雄蕊 2, 花丝 离生, 中部 以下 有毛; 苞片长 圆状椭 圆形, 两面有 疏毛或 无毛, 边缘 多少有 缘毛; 腺体 2, 腹 腺有时 浅裂, 背腺 较小; 雌 花序长 2 — 5 厘米, 径 4 一 5 毫米, 果期 可长达 10 厘米; 序梗具 2 — 4 小叶; 子房 卵形, 无 毛或基 部有毛 或仅基 部腹面 有毛, 无 梗或有 短梗, 花柱 明显, 2 浅 裂, 柱头微 2 裂; 苞片同 雄花, 仅 1 腹腺。 花期 5 — 6 月, 果期 7 — 8 月。 产 漾濞、 洱源、 鹤庆、 丽江、 维西、 德钦、 中甸, 生海拔 2 800 — 3 900 米的 沟谷针 叶 林缘; 混交 林空地 或山坡 灌丛; 四川、 西藏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洱源 (合江 三枝哨 )。 28. 巴柳 (中 国植 物志) 无用柳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lix etosia Schneid. in Sarg. (1916) ; Hand. -Mazz. (1929) ; p. p. 半; Hao in Fedde (1936), pro syn. S. tetradenia Hand. -Mazz. (=S. guebrianthiana Schneid. ) et S. wallichiana Anderss. ( = S. disperma Anderss. ex D. Don);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4)。 四川 植物志 (1985), pro syn. S. camusii Levi. 灌木, 高约 2 米。 当年 生枝被 灰白色 柔毛, 二年 生枝黑 褐色, 无毛。 叶在花 期长约 2 厘米, 宽约 8 毫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常钝, 稀 急尖, 上面仅 中脉下 部有短 柔毛, 下面淡 绿 白色, 无毛 或有长 柔毛, 全缘; 叶 柄短, 长约 2 毫米, 有灰 白色短 柔毛。 花序 与叶同 时 开放, 长约 3 厘米, 径约 5 毫米, 序梗长 5 — 10 毫米, 具 2 — 4 小叶, 序轴有 柔毛; 雄 蕊 2, 花丝 离生, 2/3 被 柔毛, 苞片边 缘被长 柔毛, 腺体 2, 近 相等; 子房卵 形或长 卵形, 上 部有疏 柔毛, 有 短梗, 花 柱先端 2 裂, 柱头 2 裂或 不裂, 苞片有 疏缘毛 或无毛 ,仅 1 腹 腺。 花期 4 月。 产 大关, 生海拔 1 900 — 2 100 米的 山坡; 湖北、 四川、 贵州 均有。 本种与 丝毛柳 (S. luctuosa Levi. ) 近似, 主 要不同 在于本 种雄花 具腹、 背腺, 子房 上 部有疏 柔毛。 29. 齿叶柳 (西 藏植 物志) 细齿柳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lix denticulata Anderss. (1851); (1867)* ; Hook. f. (1888); Burk. (1899); Levi. (1909), Schneid. in Sarg. (1916); Hao in Fedee (1936); 西藏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4). Salix elegans Wall. (1828) ,nom. nud. , ex Anderss. (1860) , descr. ; S. kamaunensis Lindl. in Wall. (1828), nom. nud. 灌木, 高 2 — 6 米。 幼 枝有短 柔毛, 后 无毛。 叶 卵形或 椭圆长 圆形, 长 2. 5 — 3. 5 厘 
杨柳科  515  米, 宽 1 一 1.4 (-2.2)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钝圆, 基部宽 楔形, 上面 绿色, 仅中脉 下部有 毛, 下 面淡绿 色或苍 白色, 边 缘具细 牙齿, 叶 柄长约 2 毫米, 有短 柔毛。 雄 花序长 2. 5 厘 米, 梗短, 着生 3 — 4 正 常叶, 轴具疏 柔毛; 雄蕊 2, 花丝 中部以 下具长 柔毛; 苞 片椭圆 状圆 形或倒 卵形, 长为 雄蕊的 1/3, 无毛; 腺体 1, 腹生, 长约为 苞片的 1/2 — 2/3; 雌花 序长约 4 厘米, 果 期可达 9 厘米, 梗具正 常叶, 轴 有毛; 子房 卵状长 圆形或 卵形, 无毛, 近 无梗, 花柱 2 浅裂, 柱 头短; 苞片倒 卵形, 外面 无毛, 内面基 部有疏 柔毛, 仅具 腹腺。 蒴果椭 圆状长 圆形, 长约 4 毫米。 花期 4 月, 果期 5 月。 产 永仁, 生海拔 2 500 米的 河旁; 四川、 西藏 也有。 印度、 锡金、 尼 泊尔、 巴基 斯坦、 阿 富汗、 伊 朗均有 分布。 30. 中华柳 ( "图鉴 ") 图版 140, 1—4 中国柳 (秦岭 植物志 ), 华柳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lix cathayana Diels (1912); Schneid. in Sarg. (1916); Pax et Hoffm. in Fedde (1922); Hao in Fedde (1936); "图 鉴" (1972) * ; et 补编 (1982), in clavi ; 秦 岭植物 志 (197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4)*. Salix hsinhsuaniana Fang (1948); S. Ion gi flora auct. non Anderss. : Burkill (1899); p. p. 灌木, 高 0.6 — 5 米。 当年生 枝有短 柔毛, 去年 生枝几 无毛, 绿 棕色、 红褐色 或灰黑 色 r 芽卵 形或长 卵形, 有毛。 叶 长椭圆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1.5 — 6 厘米, 宽 1 一 2 厘 米, 两 端急尖 或钝, 上面深 绿色, 至 少脉上 有毛, 下面苍 白色, 无毛, 全缘; 叶柄长 2 — 5 毫米, 有短 柔毛。 雄 花序圆 柱形, 长 2 — 3. 5 毫米, 径 6 — 8 毫米, 序梗长 5 — 15 毫米, 有长 柔毛, 具 2 — 3 小叶, 稀 更多; 雄蕊 2, 有时 1 或 3, 花丝 离生, 有时 合生, 下部有 柔毛; 苞片卵 形或倒 卵形, 先端 圆形, 外面 无毛或 有毛, 具 缘毛; 腺体 1, 腹生, 有时 2, 腹生和 背生; 雌花 序细圆 柱形, 长 2 — 5 厘米; 序梗长 5 — 20 毫米, 具 2 — 5 叶; 子房椭 圆状, 无毛, 花 柱短, 先端 2 裂, 柱头 2 裂; 苞片 卵状长 圆形, 有 缘毛, 仅 1 腹腺。 蒴 果卵状 长圆形 或卵状 球形, 无毛; 无 梗或近 无梗。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6 — 7 月。 产 盐津、 巧家、 丽江、 维西、 大理、 碧江、 德钦、 中甸, 生海拔 2 600 — 3 800 米的 路旁 水边、 山坡 灌丛、 混交 次生林 及针叶 林下; 河北、 河南、 陕西、 湖北、 四川、 贵州 均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本种与 长花柳 (S. longiflora Anderss. ) 的区 别在于 叶下面 多为苍 白色, 无毛, 雄 花 有时具 3 雄蕊, 腺体常 1, 无 背腺, 苞片边 缘有短 柔毛, 不为近 无毛。 31. 丝毛柳 ( "图鉴 ") 图版 140, 5—8 清溪柳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lix luctuosa Levi, in Fedde (1914), (1917); Schneid. in Sarg. (1916) ; Hand. , Mazz. (1929), descr. add. e typo; Rehd. (1929), (1936), (1937); Hao in Fedde (1936); "图 鉴" (1972)'; et 补编 (1982), in clavi; 西藏 植物志 (1983); Lauener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4)*. Salix dyscrita Schneid. (1916), fide Hand-Mazz. e typo. 灌木, 高 1 一 5 米。 小枝初 有丝状 柔毛。 后 逐渐脱 落变无 毛或近 无毛; 芽长 圆形, 淡 
图 版 140 . 中华柳 SalixcathayanaDiels.l. 雌花序 小枝, 2. 雌花, 3. 雄花 序小枝 一段, 4. 雄花, 5— 8. 丝毛柳 S. luctuosa L6vL ' 5 " 雌花 序小枝 一段, 6. 雌花, 1. 雄花 序小枝 一段, 8. 雄花。 (李锡 畴绘) 
杨柳科  517  棕 褐色, 无毛。 叶 椭圆形 或狭椭 圆形, 长 1 一 4 厘米, 宽 5 — 15 毫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基 部 钝或宽 楔形, 上面 绿色, 无毛或 仅中脉 有毛, 下 面淡绿 色或灰 绿色, 幼时有 绢毛。 花 与 叶同时 或先叶 开放, 花序圆 柱形, 轴有长 柔毛; 雄 花序长 3 — 4 . 5 厘米, 径 6 — 9 毫米, 有 短梗; 梗长约 5 毫米, 具 2 — 4 小叶; 雄蕊 2, 花丝中 部以下 有毛; 苞片宽 卵形, 黄绿 色 或上部 褐色, 外 面及边 缘有长 柔毛, 腹腺 卵状长 圆形, 背腺小 或无; 雌 花序长 3 厘米 (果 期长 5 厘米 ), 径约 6 毫米; 序 梗长约 1 厘米, 着生 3 — 4 小叶; 子房 卵形, 无毛, 无 梗或近 无梗, 花柱 明显, 长约 1 毫米, 先端 2 裂, 柱头 不裂或 微裂; 苞片 卵形, 有长柔 毛, 仅 1 腹腺。 蒴 果长约 3 毫米。 花期 4 一 6 月, 果期 6 — 8 月。 产 巧家、 丽江、 维西、 德钦、 中甸, 生海拔 2 800 — 4 000 米的高 山灌丛 或混交 林缘; 陕西 (太白 山)、 四川、 西 藏东部 均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巧家荞 麦地。 本种 不同于 长花柳 (S. longiflora Anderss. ) 为苞 片有长 柔毛和 缘毛, 雄花 常无背 腺。 32. 蔵截 苞矮柳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41, 6-9 假 大节柳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lix resectoides Hand. -Mazz. (1929)* ; Hao in Fedde (1936)*; 西藏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4). 矮小 灌木, 高 30 — 50 厘米, 有时直 立高达 1 米。 小枝红 褐色, 初 有毛, 后渐 无毛; 芽卵状 球形, 无毛。 叶宽倒 卵形至 圆状椭 圆形, 长 1.5 — 4 厘米, 宽 1.5 — 2. 5 厘米, 两 端钝圆 或先端 急尖, 基部宽 楔形, 上面深 绿色, 沿 中脉有 锈色短 柔毛, 下 面灰绿 色或有 白粉, 幼时 有毛, 后渐 无毛, 边缘 具疏腺 鋸齿或 全缘; 叶 柄长约 1.3 厘米。 花序 与叶同 时 开放, 圆 柱形, 1.5 — 3 厘米, 生小枝 顶端, 轴有疏 柔毛; 苞片倒 卵形, 先端近 截形或 钝圆, 无毛 或有疏 缘毛; 雄蕊 2, 花丝 无毛; 腺体 2, 腹 腺长为 花丝的 1/3 — 2/3; 子房卵 形无毛 或基部 有毛, 无梗, 花柱 2 浅裂至 中裂, 柱头 不裂; 腹 腺有时 浅裂, 背 腺小, 有 时缺。 花期 7 月, 果期 8 月。 产 碧江、 贡山, 生海拔 3 500 — 4 000 米的山 坡灌丛 或针叶 林下; 西 藏东部 也有。 模 式标 本采自 贡山。 本 种外形 近似乌 饭叶柳 (S. vaccinioides Hand. -Mazz. ) 不同在 于花丝 无毛, 有 背腺, 子房无 白粉, 有 时基部 有毛。 33. 藏匐柳 (植 物分类 学报) Salix faxonianoides C. Wang et P. Y. Fu (1974)*; 西藏 植物志 (1983)*; 中国植 物志 (1984)*. 矮小 灌木, 高约 40 厘米。 枝 平卧或 上升, 赤褐 色或暗 褐色, 无毛。 叶 椭圆形 或倒卵 状椭 圆形, 有 时近长 圆形, $ 端尖 或钝, 基部 圆形或 楔形, 上面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无 毛, 边 缘有圆 齿或圆 锯齿。 花序与 叶同时 开放, 短圆柱 形或椭 圆形, 着生于 小枝的 顶端, 轴 无毛; 苞 片宽椭 圆形, 两面无 毛或有 缘毛; 雄蕊 2, 花丝 离生, 无毛, 花药紫 红色; 有 背 腹腺, 常 2 至 3 浅裂 或背腺 2 裂, 稀不 分裂; 子房 无毛, 无梗, 花柱 2 裂, 柱头 2 浅 裂; 腺体 1 一 2, 背 腺有时 2 裂 或缺, 腹 腺宽且 长有时 2 裂。 蒴果狭 卵形或 卵形, 长 5 毫 米。 花期 5 月, 果期 6 (-8) 月。 
图 版 141 1—5. 乌 饭叶柳 Salix vaccinioides Hand. -Mazz. , 1. 雄花序 小枝, 2. 雌花 序小枝 一段, 3. 雄花, 4. 雌花, 5. 苞 片 i 6 — 9. 藏截 苞矮柳 S. resectoides Hand. -Mazz. 6. 雌花 序小枝 一段, 7. 雄花 序小枝 一段, 8. 雄花, 9. 雌花。 (李锡 畴绘) 
杨柳科  519  产中甸 (翁水 ), 生海拔 4 290 米的 杜鹃灌 丛中; 西 藏南部 (聂 拉木) 也有。 34. 孔 目矮柳 (植物 研究) 图版 142, 4-8 Salix kungmuensis Mao et W. Z. Li (1986). 小 灌木, 高 20 — 50 厘米; 小枝 集生于 干端呈 帚状, 暗 褐色, 无毛; 芽长 圆形, 稍压 扁, 暗 黄色, 无毛。 叶宽长 圆形, 长 1 一 2 厘米, 宽 6 — 12 毫米, 幼时有 绵毛, 后 无毛, 先端 略钝或 稍尖, 基 部宽楔 形或近 圆形, 中部以 上有腺 锯齿; 叶柄长 3 — 8 毫米, 无毛。 花序与 叶同时 开放, 生 当年枝 顶端; 雄花 序长约 15 毫米, 径约 6 毫米, 序 轴疏被 柔毛; 雄蕊 2, 花丝 离生, 部分 至全部 合生, 无毛; 苞片椭 圆形, 仅有 缘毛, 腺体 2, 腹 生或背 生; 雌花 序长约 10 毫米, 径约 9 毫米, 轴 无毛; 子房有 短梗, 无毛, 花 柱长约 2 毫米, 浅裂至 深裂, 柱头 2 裂; 苞 片宽椭 圆形或 圆状倒 卵形, 先 端近. 截形, 有时浅 波状, 两面 无毛, 稍有疏 缘毛; 腺体 1, 无 背腺。 花期 7 月。 产 贡山、 碧江、 沪水, 生海拔 3 500 — 3 800 米的山 坡灌丛 。模式 标本采 自贡山 孔目。 本 种与宝 兴矮柳 (S. microphytaFranch. ) 相近, 但小 枝帚状 集生于 干端, 花丝常 合生, 无毛, 子 房有梗 等可以 区分。 35. 迟 花矮柳 (中 国植 物志) 山 生柳、 迟花柳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lix oreinoma Schneid. in Sarg. (1916); Hand. - Mazz. (1929) ; Hao in Fedde (193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4)*. Salix faxoniana Schneid. (1917) ; Hand. -Mazz. (1929) ; Hao in Fedde (1936) *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35a. 迟 花矮柳 (原 变种) var. oreinoma 小 灌木, 高 20 — 50 厘米。 幼枝红 褐色, 被疏长 柔毛, 老枝 暗褐色 无毛; 芽长 圆形、 无毛。 叶倒 卵状椭 圆形、 椭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1.5 — 3. 5 厘米, 宽 1 一 1.8 厘米, 先端急 尖 或钝, 基部 宽楔形 或钝, 上面深 绿色, 无毛 或仅中 脉有短 柔毛, 下面淡 绿色, 幼时有 白色长 柔毛, 后渐 脱落变 无毛, 边缘有 不明显 的疏腺 锯齿; 叶柄长 5 — 15 毫米, 上面有 微 柔毛。 花序与 叶同时 开放, 生 当年枝 顶端, 长 2 — 3 厘米, 轴密生 柔毛; 雄蕊 2, 花丝 下部 有毛, 苞片长 圆形, 先端 钝圆, 约为花 丝长的 一半, 仅基部 和边缘 有毛; 腺体 2, 腹 生和 背生; 子房 卵状长 圆形, 有 密毛, 无梗, 花柱 明显, 先端 2 裂, 柱头 2 裂; 苞片长 圆形, 先端 钝或圆 截形, 有时有 不规则 缺齿, 无毛 或仅外 面基部 有毛, 仅 1 腹腺; 果有 毛或仅 下部有 疏毛。 花期 7 月, 果期 8 月。 产 大理、 丽江、 中甸、 德钦、 贡山, 生海拔 3 600 — 4 300 米的 山坡灌 丛中; 四川西 部、 西 藏东部 也有。 本种与 迟花柳 (S. opsimantha Schneid. ) 近似, 区别在 于子房 有毛, 仅 1 腹腺, 完 全无 背腺。 35b. 娃娃 山矮柳 (变种 ) (云 南植物 研究) 图版 142, 1-3 var. wawashanica Mao et P. X. He (1987). 与原 变种不 同在于 各部位 (除花 丝外) 的 毛被通 常淡黄 褐色, 雄花 的苞片 无毛, 非 
图 版 142 1 — 3. 娃娃 山矮柳 Salix oreinoma Schneid. var. wawashanica Mao et P. X. He, 1. 雄花 序小枝 一段, 2. 雄花, 3. 叶 下面, 示 毛被; 4_8. 孔 目矮柳 S. kungmuensis Mao et W. Z. Li, 4. 雄花序 小枝, 5. 雄花, 6. 雌花 序小枝 一段, 7 . 雌花, 8. 幼叶 下面, 示 毛被。 (李锡 畴绘) 
杨柳科  521  有 絹质长 柔毛, 先端 波状; 雌 花的苞 片两面 有毛, 非仅外 面基部 有毛。 又 小枝和 叶的毛 被 情况及 颜色极 似丑柳 S. inamoena Hand. -Mazz. 但叶倒 卵形, 花序生 小枝顶 端显然 不同。 - 产 景东、 漾濞, 生海拔 3 200 — 3 470 米的灌 丛中。 模 式标本 采自景 东拊娃 娃山。 36. 丛 毛矮柳 (西 藏植 物志) 卷毛柳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lix floccosa Burkill (1899) ; Schneid. in Sarg. (1916), p. p.; Hao in Fedde (1936)* ; 西藏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4)'. 36a. 丛 毛矮柳 (原 变种) 图版 143, 1—5 var. floccosa 灌木, 高 30 厘米, 有 时可达 3 米。 小 枝初有 柔毛, 后 无毛; 芽红 褐色, 无毛。 叶倒 卵椭圆 形或倒 卵形, 长 2 — 5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基部 渐狭, 上面 绿色, 无毛, 下 面幼时 密被灰 白色长 柔毛, 后变丛 卷毛或 无毛, 边缘具 腺齿或 全缘; 叶柄长 5 — 10 毫米, 幼时 有毛, 后 无毛。 花序与 叶同时 开放, 生 当年枝 顶端, 轴被 柔毛; 雄 花序长 1 一 3 厘米, 径约 7 毫米; 雄蕊 2, 花丝 离生, 基部 有毛; 苞片倒 卵形, 先端 钝圆, 有疏 柔毛, 具 腹腺和 背腺; 雌 花序幼 果期长 2 — 3 厘米, 径 7 — 10 毫米; 子房 卵形, 密被 柔毛, 无梗, 花柱 明显, 2 裂, 柱头 2 裂; 苞片同 雄花, 仅具 腹腺。 花期 6 — 7 月, 果期 7 — 8 月。 产 丽江、 维西、 德钦, 生 于海拔 3 000 — 3 800 米 的山坡 灌丛或 河边; 西 藏东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玉 龙山。 36b. 光果丛 毛矮柳 (变种 ) (云 南植物 研究) var. leoigyna Mao et W. Z. Li (1987). 与原变 种的区 别为: 子房、 蒴果均 无毛。 产 德钦, 生海拔 3 900 米的 山坡灌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钦。 37. 怒 江矮柳 (西 藏植 物志) 图版 143, 6-7 黄 栌叶柳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lix coggygria Hand. -Mazz. (1929)* ; Hao in Fedde (1936)* ; 西藏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4)*. 矮小 灌木, 高 0.5 — 1 米。 小 枝初被 锈褐色 绒毛, 后 无毛; 芽 卵形, 褐色, 有 微毛。 叶近 倒卵状 圆形, 长 1.5 — 4. 5 厘米, 宽 1.5 — 3. 5 厘米, 先端钝 圆或有 短尖, 基 部钝圆 或宽 楔形, 上面 绿色, 下面苍 白色, 有时被 白粉, 幼时上 面被锈 色毛, 下 面被白 色毛, 后 渐脱 落变无 毛或上 面脉上 有毛, 全缘, 稀 先端有 疏齿; 叶柄长 2 — 5 毫米, 有 锈色短 柔毛。 花序与 叶同时 开放, 长 2 — 3 厘米, 生于 当年枝 顶端, 轴密被 绒毛, 苞片倒 卵状长 圆形, 先端 钝圆, 有疏柔 毛或近 无毛; 雄蕊 2, 花丝 离生, 中部 以下有 柔毛, 腺体 2, 腹 生或背 生; 子房 卵形, 密 被白色 毡毛, 无梗, 花柱 明显, 先端 2 裂, 柱头 2 裂。 花期 6 月, 果 期 7 月。 产 贡山、 德钦, 生海拔 3 400 — 4 000 米的灌 丛和岩 坡上; 西 藏东部 也有。 本 种外形 与藏截 苞矮柳 (S. resectoides Hand. -Mazz. ) 相似, 区别在 于叶上 面毛锈 
图 版 143 1 一 5. 丛 毛矮柳 Salix floccosa Burkill var . floccosa , 1. 雌花序 小枝, 2. 雌花, 3. 雄花 序小枝 一段, 4. 雄花, 5. 叶 下面, 示 毛被; 6 — 7. 怒 江矮柳 S. coggyria Hand. -Mazz. , 6. 雄花 序小枝 一段, 7. 雄花; 8 — 11. 环 纹矮柳 S. annulifera Marq. et Airy-Shaw var. annulifera, 8. 雌花 序小枝 一段, 9. 雌花, 10. 雄花 序小枝 一段, 11. 雄花。 (李锡 畴绘) 
杨柳科  523  色, 花丝 有毛。 38- 溪 旁矮柳 (云 南植物 研究) 图版 144 Salix rivulicola Mao et W. Z. Li (1987)*. 矮小 灌木, 主 干伏地 生根, 暗淡 棕色。 当年 生小枝 上升, 高约 25 厘米, 初被微 柔毛, 旋即 脱落; 芽 卵形, 腹背扁 ,红 褐色, 几 无毛。 叶 宽椭圆 形或宽 倒卵椭 圆形, 长 1.5 — 2. 5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先 端钝, 基部宽 楔形, 或近 圆形, 幼 时两面 疏被微 柔毛, 很快变 无毛, 上面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略呈 白色, 边缘 有细腺 锯齿; 叶柄长 4 一 7 毫米, 初时有 毛。 雄 花序与 叶同时 开放, 淡黄 绿色, 生 当年枝 顶端, 长约 3 厘米, 径约 6 毫米, 序轴 有疏 柔毛; 雄蕊 2, 花丝 离生, 2/3 有 柔毛, 长为 苞片的 2 倍, 花 药宽长 圆形; 苞 片倒卵 长 圆形, 无毛或 外面基 部有短 柔毛, 先端近 截形, 有近于 整齐的 腺齿, 位 于花序 基部的 边缘 全部有 腺齿; 腺体 2。 雌花 不详。 花期 8 月。 产 贡山, 生海拔 4 000 米的小 溪边。 模式 标本采 自贡山 独龙江 上游。 本种 与藏截 苞矮柳 (S. resectoides Hand. -Mazz. ) 和乌 饭叶柳 (S. vaccinioides Hand. -Mazz. ) 均 相近, 但 苞片有 腺齿而 不同。 又与齿 苞矮柳 (S. annulifera Marq. et Airy. -Shaw var. dentata S. D. Zhao) 的区别 在于主 干伏地 生根, 叶宽椭 圆形, 苞片 无毛或 基部有 毛等。 39. 环 纹矮柳 (西 藏植 物志) Salix annulifera Marq. et Airy-Shaw (1929) ; Hao in Fedde (1936)*; 西藏 植物志 (1983) ; 中国 植物志 (1984)'. 39a. 环 纹矮柳 (原 变种) 图版 143, 8-11 var. annulifera 矮小 灌木, 高 30 — 50 厘米。 枝 直立或 斜升, 幼 时有灰 白色短 柔毛, 后 无毛; 芽椭圆 状 卵形, 无毛。 叶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2 — 5 厘米, 宽 1.5 — 2. 5 厘米, 先端 钝圆或 急尖, 基 部 楔形, 稀 钝圆, 上面深 绿色, 无毛, 下面淡 绿色, 幼时 有毛, 后 无毛, 边缘有 疏圆腺 齿; 叶柄长 5 — 15 毫米。 花序与 叶同时 开放, 生 当年枝 顶端, 轴被 柔毛; 雄 花序圆 柱形, 长 2 — 4 厘米, 雄蕊 2, 花丝 离生, 3/4 至 全部被 柔毛; 苞片倒 卵状长 圆形, 外面 及边缘 有毛, 先端近 截形, 有 腺齿, 有 背腺和 腹腺; 雌花 序长约 3. 5 厘米, 果 期可达 7 厘米; 子 房 密被灰 白色短 柔毛, 无梗, 花柱 不裂至 2 深裂, 柱头 不裂至 2 裂, 苞片同 雄花, 仅 1 腹 腺。 花期 6—7 月, 果期 8 月。 产 德钦, 生海拔 3 500 米的丛 林中; 西 藏东部 也有。 39b. 齿 苞矮柳 (变种 )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var. dentata S. D. Zhao (1980); 中国 植物志 (1984)*. 与原 变种的 区别为 苞片边 缘具密 牙齿。 产 维西, 生海拔 4 000 米的 高山灌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维西。 39c 匙 叶矮柳 (变种 ) (西 藏植 物志) var. macriula Marq. et Airy-Shaw (1929); 西藏 植物志 (1983); 中国 植物志 (1984) . 与原变 种的区 别为果 序长达 11 厘米, 叶 较大, 长可达 8 厘米, 宽可达 3. 5 厘米; 叶 
图 版 144 溪 旁矮柳 Salix rivulkola Mao et W. Z. Li, 1. 雄花 植株, 2. 花序 基部的 苞片, 3. 花 序中、 上部的 苞片, 4. 雄花, 5. 雄蕊, 6. 叶。 (王红 兵绘) 
杨柳科  525  柄 较长。 产 德钦、 贡山, 生海拔 3 500 — 4 000 米 的灌丛 中或碎 石上; 西 藏东部 也有。 39d. 无 毛矮柳 (变种 ) (云 南植物 研究) var. glabra Mao et W. Z. Li (1987). 与 原变种 的区别 为苞片 无毛, 先端 无齿, 花丝无 毛等。 产 德钦, 生海拔 4 100 米的 山坡灌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钦。 40. 锯齿 叶垫柳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45, 10—13 Salix crenata Hao in Fedde (1936)* ; 中国 植物志 (1984)*. 垫状 灌木, 主 干短而 弯曲, 暗 褐色, 沿地 表横走 生根。 当 年生枝 初时有 稀疏短 柔毛, 后变 无毛; 芽小, 卵形, 无毛。 叶卵形 或广楠 圆形, 长约 8 毫米, 宽约 3. 5 (-5)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基部 楔形, 上面 绿色, 无毛, 具 光泽, 叶 脉明显 凹下, 下面淡 绿色, 幼 时具长 柔毛, 后 无毛, 中脉 凸起, 侧脉不 显著, 边 缘有稀 疏的腺 锯齿; 叶 柄长约 4 毫米, 幼时下 面有疏 长毛。 花序与 叶同时 开放, 头状, 长约 5 — 7 毫米, 生 当年枝 顶端, 轴有稀 疏短 柔毛, 苞片倒 卵状匙 形或椭 圆形, 仅内面 基部及 边缘有 柔毛或 无毛; 雄蕊 2, 花丝离 生, 仅基 部具短 柔毛或 无毛; 腺体 2, 腹腺圆 柱形, 背腺 较小, 有 时先端 2 裂; 子 房长圆 形, 无毛, 有梗, 花柱 分裂至 中部, 柱头 2 浅裂; 腺体 1 或 2, 腹腺 与子房 梗近等 长或稍 长, 背腺 较小, 常无。 花期 7 月, 果期 8 月。 产 丽江、 贡山、 德钦、 中甸, 生海拔 3 200 — 4 400 米的山 坡灌丛 中或岩 石上。 模式 标本 采自丽 江玉龙 雪山。 41. 圆齿 叶垫柳 (西 藏植 物志) salix anticecrenata Kimura in Ohashi (1975)* ; 西藏 植物志 (1983)* ; 中国 植物志 (1984)*. 垫状 灌木, 高约 20 厘米, 主 干伏地 生根。 小枝 斜升, 几 无毛; 芽 卵形, 黄 褐色, 无 毛。 叶椭圆 形或倒 卵状椭 圆形, 长约 4. 5 — 11. 5 (—15) 毫米, 宽约 2 — 4. 5 (— 7)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基 部楔形 或钝, 上面 绿色, 侧脉 下凹, 呈 皱状, 下面浅 绿色, 侧脉 凸起, 呈 肋状, 两面 无毛, 边缘 中部以 上有圆 腺齿; 叶 柄半圆 柱形, 长 2 — 4 毫米, 上面有 沟槽, 具 绢毛, 下面初 时有疏 绢毛, 后几 无毛。 花序与 叶同时 开放, 椭圆状 头形, 生于 当年枝 顶端; 雄 花序长 5 — 6 毫米, 径 3 — 5 毫米, 具 5 — 7 花, 轴 有毛; 雄蕊 2, 花丝 离生, 无 毛, 花药宽 圆形, 暗 红色, 干后淡 褐色; 苞 片宽长 圆形或 椭圆长 圆形, 有 3 条脉, 先端 截 圆形或 微缺或 不规则 波状, 两面 无毛, 边 缘有疏 缘毛; 腺体 2, 长 方形, 先端 截形, 通 常倒压 扁状, 腹、 背腺 同形; 雌 花序长 3. 5 — 4 厘米, 粗 2. 5 — 3 厘米, 具 6 — 8 花; 子房 狭 卵状圆 锥形, 无毛, 有 短梗, 花 柱短, 2 裂, 柱头 2 裂; 苞片同 雄花, 仅具 腹腺, 倒压 扁形, 与 子房梗 等长或 稍短。 花期 7 月, 果期 8 月。 产 丽江、 德钦、 中甸, 生海拔 3 300 — 4 200 米的山 坡灌丛 中或岩 石上; 西藏 (波 密) 也有。 分 布于尼 泊尔。 本种近 似鋸齿 叶垫柳 (S. crenata Hao), 但叶 较大, 长达 15 毫米, 不是 8 毫米, 仅 中 部以上 有齿, 幼 时下面 无毛, 可以 区别。 但 二者的 特征有 不可截 然分幵 之处, 或许是 同种, 尚 待以后 査证。 
526  云南 植物志  42. 尖齿 叶垫柳 (西 藏植 物志) 图版 145, 1-4 陷脉柳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lix oreophila Hook. f. ex Anderss. (1860), in DC. (1868); Hook. f. (1888); Levi. (1909); Schneid. in Sarg. (1916); Hand. -Mazz. (1929) , in nota; Hao in Fedde (1936); 西藏 植物志 (1983); Griers. et Long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 国 植物志 (1984)'. 垫状 灌木, 主干暗 褐色, 伏地 生根。 当年 生枝红 褐色, 无毛, 稍 直立, 高约 10 厘米; 芽 卵形, 无毛, 先端 稍尖。 叶长圆 形至倒 卵形, 长 5 — 8 毫米, 宽 2 — 4 毫米, 先端 急尖、 短渐尖 或钝, 基部 楔形, 上面 绿色, 中脉 突起, 两面 无毛, 中部 以上有 3 — 7 深 尖齿, 下 部 全缘; 叶 柄长约 2 毫米, 无毛。 花序与 叶同时 开放, 着 生于当 年生枝 顶端, 卵形, 轴 有疏短 柔毛; 雄蕊 2, 花丝 离生, 无毛, 花药 球形, 苞片 狭长, 先端 稍尖, 无毛或 有稀疏 短 柔毛, 腺体 2, 背腺 较小; 子房 无毛, 有 短梗, 花柱 2 裂, 柱头 2 裂; 苞片同 雄花, 但 先端 钝圆, 有 时有不 规则的 缺齿, 仅 1 腹腺, 约与 子房梗 等长。 花期 7 月, 果期 8 月。 产 德钦, 生海拔 3 900 米的岩 坡上; 西藏 也有。 印度、 锡金有 分布。 43- 扇 叶垫柳 (西 藏植 物志) 图版 146, 3-5 扇柳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lix flabellaris Anderss. (1851), (1860), et in DC. (1868); Hook. f. (1888); Schneid. in Sarg. (1916); Hand. -Mazz. (1929); Hao in Fedde (1836); 西藏 植物志 (1983); Griers. et Long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4). Salix calyculata Hook. f. ex Anderss. var. gongshanica C. Wang et C. F. Fang (1980), (1984)' , syn. nov. 垫状 灌木, 主干红 褐色, 匍匐 生根。 枝条 扇状, 当年生 枝无毛 或基部 有灰白 色长柔 毛; 芽小, 卵形, 红 褐色, 无毛。 叶 匙状倒 卵形、 倒 卵椭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9 一 15 (— 40) 毫米, 宽 5 — 10 (—18) 毫米, 先端 钝圆, 基部 圆或宽 楔形, 上面 绿色, 无毛, 下面 淡 绿色, 无毛 或幼时 有毛, 边 缘有腺 圆齿, 中上部 较密; 叶柄 长度变 化大, 有时 与叶近 等长。 花序与 叶同时 开放, 长约 1.5 厘米, 着生 于小枝 顶端, 具数枚 小叶, 轴有疏 柔毛; 雄蕊 2; 花丝 离生, 无毛, 花药椭 圆形; 苞片长 圆形或 倒卵长 圆形, 无毛, 先端截 圆形; 腺体 2, 腹腺 较大, 有时 分裂; 子房 无毛, 有短 梗或近 无梗, 花柱 先端微 2 裂, 柱 头不裂 或 微裂; 苞片同 雄花, 仅 1 腹腺。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大理、 碧江、 维西、 贡山、 德钦、 中甸, 生海拔 3 500 — 4 000 米的 草地、 灌丛或 碎石 太岩及 缝中; 四川 西部, 西 藏东部 也有。 分 布于克 什米尔 地区和 不丹。 与本种 近似的 尚有长 柄垫柳 (S. calyculata Hook. f. ex Anderss. ) 及其丽 江变种 光叶长 柄垫柳 (S. calyculata var. glabrifolia Hand. -Mazz. ) ; 据原 描述和 Forrest 采自 贡山、 德 钦间的 14289 号 标本照 片看, 长柄垫 柳与本 种可能 是同物 异名; 光叶长 柄垫柳 除 花丝下 部有糙 伏毛和 有时合 生外, 与本种 也无甚 区别, 因未见 标本, 尚须 进一步 研究。 44. 类扇 叶垫柳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图版 146, 6-7 Salix paraflabellaris S. D. Zhao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补遗 ); 中国 ^物志 (1984)'. 
图 版 145 1—4. 尖齿叶|6柳&^*(»«^1»0|8110011丄《八1»&»8.,1. 雌花序 植株, 2. 果, 3、4. 小叶, 5— 9. 小垫柳 S. brachista Schneid. , 5. 雄花 序小枝 一段, 6. 雄花, 7. 果, 8、 9. 叶, 10 -13. 锯齿 叶垫柳 S. crenata Hao, 10. 雄花 序小枝 一段, 11. 锥花, 12. 雌花, 13. 叶。 (李锡 畴绘) 
图 版 146 1—2. 毛 枝垫柳 Sailix hirticaulis Hand. -Mazz. , 1. 雌花 植株, 2. 雌花' 3—5. 扇 叶垫柳 S. flabellaris Anderss. , 3. 果 序小枝 一段, 4. 雄花' 5. 果; 6 — 7. 类扇 叶垫柳 S. paraflabellaris S. D. Zhao, 6. 果 序小枝 一段, 7. 雌花 < (李锡 畴绘) 
杨柳科  529  垫状 灌木, 主干暗 褐色, 伏地 生根。 幼枝红 褐色, 无毛; 芽宽 卵形, 腹背 稍扁, 红 褐色, 无毛。 叶倒 卵形, 或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10 — 17 毫米, 宽 7 — 12 毫米; 萌枝 叶长可 达 27 毫米, 宽可达 15 毫米, 先端 钝圆或 稍尖, 有时 急尖, 基 部钝, 稀 圆形或 楔形, 上 面 绿色, 无毛, 下面苍 白色, 幼时 密被灰 白色长 柔毛, 后变丛 卷毛或 无毛, 边缘 有疏圆 腺齿, 中上部 较宽, 有时 全缘。 花序与 叶同时 开放, 长约 7 毫米, 生于当 年生侧 枝的顶 端, 轴被疏 柔毛; 雄蕊 2, 花丝 离生, 无毛, 花 药卵状 球形; 苞片 卵状长 圆形, 先端 圆形, 两面 无毛, 具疏 缘毛; 腺体 2, 腹腺 宽扁, 背腺圆 柱形, 近 等长; 子房 无毛, 无梗, 花柱 明显, 2 浅裂, 柱头 2 裂; 苞片同 雄花, 仅 1 腹腺。 果序 长可达 2 厘米。 花期 6 月, 果 期 8 — 9 月。 产贡山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海拔 3 000 — 4 000 米 的灌木 丛中或 陡壁岩 石上。 45. 小垫柳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45, 5-9 极小柳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lix brachista Schneid. in Sarg. (1916), (1917), descr. 半; Hand. -Mazz. (1929); Hao in Fedde (1936); 西藏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4)*. ; Salix pominica C. Wang et P. Y. Fu (1974) ; S. brachista Schneid var. integra C. Wang etC. F. Fang (1980), 中国 植物志 (1984), syn. nov. 垫状 灌木, 干和老 枝伏地 生根, 黄 褐色。 当 年生枝 斜升, 无 毛或有 疏毛, 渐 变红褐 色; 芽小, 卵形, 先端 钝圆, 无毛。 叶椭 圆形、 椭 圆状倒 卵形或 卵形, 长 5 — 20 毫米, 宽 4 一 8 毫米, 先端 急尖, 有 时钝, 基部宽 楔形, 上面 绿色, 无毛, 下面淡 绿色, 幼 时被长 柔毛, 后 无毛, 脉明显 凸起, 叶缘中 部以上 有疏腺 锯齿, 稀 全缘; 叶 柄长约 3 毫米, 幼 时 密生长 柔毛。 花序与 叶同时 开放, 卵状圆 柱形, 长 7 — 10 毫米, 径约 5 毫米, 约有 10 花, 轴密生 柔毛; 苞片卵 形或长 圆形, 无毛, 先端近 截形, 有时 有不规 则齿; 雄蕊 2, 花 丝 离生, 基 部有长 柔毛, 花 药小, 椭 圆形; 腺体 2, 腹腺圆 柱形, 基部 稍粗, 长为 苞片的 1/2, 背腺 较小, 有 时先端 2 裂; 子房 卵形, 无毛, 无梗, 花柱 2 浅裂至 2 深裂, 柱头 2 裂, 仅 1 腹腺; 果序 长可达 2 厘米。 蒴果长 卵形, 无毛, 长约 4 毫米。 花期 6 — 7 月, 果期 7 — 8 月 。 产 洱源、 丽江、 维西、 德钦, 中甸, 生海拔 3 000 — 4 500 米的 灌丛、 沟谷或 岩石缝 中; 四川 西部、 西 藏东部 也有。 本种叶 形变化 较大, 在 同一植 株上经 常出现 有齿和 无齿的 叶片, 有 时全部 有齿, 有 时个别 有齿, 鉴 于这种 情况, 将全缘 小垫柳 (S. brachista Schneid. var. integra C. Wang etC. F. Fang) 作了 归并。 46. 毛 枝垫柳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46, 1-2 伏 毛枝柳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lix hirticaulis Hand. -Mazz. (1929) ' ; Hao in Fedde (1936) '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4). 垫状 灌木, 主 干平卧 生根, 长约 30 厘米。 当年 生枝稍 直立, 密被 黄褐色 硬毛, 老枝 黑褐色 无毛; 芽小, 广 卵形, 无毛。 叶长圆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4 一 14 毫米, 宽 1.5 — 
530  云南 植物志  5 毫米, 先 端尖或 稍钝, 基部 楔形, 上面 绿色, 幼时 沿中脉 有毛, 下面灰 绿色, 幼 时有稀 疏短 硬毛, 叶缘中 部以上 有齿, 较小 的叶常 全缘; 叶 柄长约 1 毫米, 下 面有短 硬毛; 托 叶 钻形, 长约 1 毫米。 花序与 叶同时 开放, 着 生于当 年生枝 顶端, 轴有黄 褐色短 硬毛; 雄 花序 头状, 少花; 雄蕊 2, 花丝 离生, 下部 1/3 有毛, 花药 球形; 苞片 卵形, 黄 绿色, 无 毛 或有疏 缘毛; 腺体 2, 腹腺圆 柱形, 比 苞片短 2 — 3 倍, 背腺 稍小; 雌花序 较雄花 序大, 花 也多; 子房长 卵形, 无毛, 有 短梗, 花 柱短, 2 浅裂, 柱顶 圆裂或 不裂; 苞片长 圆形, 无毛, 有时 先端呈 不规则 波状, 仅 1 腹腺, 与 子房梗 等长或 稍长。 花期 7 月。 产 贡山、 德钦, 生海拔 3 500 — 4 000 米的 陡壁岩 石上。 模式标 本采自 独龙江 ( 《中 国植 物志》 误为丽 江)。 本种与 组内其 他种的 区别为 当年生 枝有黄 褐色糙 硬毛。 47. 石 流垫柳 (云 南植物 研究) 图版 147 Salix glarearum Mao et W. Z. Li (1987) * , err . typogr. "glareorum". 矮小 灌木, 主 干匍匐 平卧, 不 生根, 红 褐色。 枝 上升, 高可达 50 厘米, 当年 生小枝 黄 绿色, 疏帔 柔毛, 二年 生枝淡 栗色, 无毛。 叶 条形, 长 5 — 9 毫米, 宽 2 — 4 毫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基 部钝, 上面 绿色, 无毛, 中脉 下凹, 侧 脉不明 显或微 下凹, 下面深 绿色, 幼 时散生 长毛, 后逐渐 脱落, 变 无毛, 中 脉显著 凸起, 侧 脉不明 显或微 凸起, 边缘 外卷, 无齿; 叶柄长 1 一 3 毫米, 初有长 柔毛。 花序与 叶同时 开放, 生 当年枝 顶端, 长约 1 厘米, 径约 6 毫米, 约具 25 花, 轴有疏 柔毛; 子房 卵状圆 锥形, 无毛, 近 无梗, 花 柱长约 1.5 毫米, 先端 2 裂, 柱头 2 裂; 苞片长 圆形, 先端 钝圆, 两面 无毛, 有疏 缘毛; 腺体 1, 腹 生, 圆 柱形, 长为 苞片的 1/4。 雄花 不详。 花期 5 月。 产 丽江, 生海拔 3 050 米 的流石 滩上。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干 河坝。 本 种不同 于小 叶青 藏塾柳 (S. lindleyana Wall, ex Anderss. var. microphylla Aander- ss. ) 在于: 叶下面 深绿色 ,幼 时被长 柔毛, 花 柱先端 2 裂; 不 同于多 花垫柳 (S. serpyllum Anderss. ) 在于: 叶 条形, 边缘 外卷, 全缘, 叶 柄长达 3 毫米; 与 二者都 不同的 在于: 主 干 匍匐不 生根。 又与康 定垫柳 (S. kangdingensis S. D. Zhao et C. F. Fang) 的区别 为叶 较小, 条形, 侧脉在 两面不 明显, 下面无 网脉, 边缘 外卷。 48. 黄 花垫柳 (西 藏植 物志) 图版 148, 7-10 康定柳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lix souliei Seemen (1906); Schneid. in Sarg. (1916) descr. add. ; Hao in Fedde (1936)'; 西藏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4)'. 垫状 灌木, 主 干伏地 生根。 当年 生枝红 褐色, 无 毛或有 疏白色 柔毛; 芽小, 广 卵形, 黄 褐色, 无毛, 先 端钝。 叶椭 圆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8 — 13 毫米, 宽 4 一 7 毫米, 萌枝叶 长可达 2. 7 厘米, 宽可达 1.2 厘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基 部楔形 或钝, 上面 绿色, 无毛, 中 脉 凹下, 侧脉 下陷, 呈铍 纹状, 下 面苍白 色或有 白粉, 幼时有 白色长 柔毛, 后 无毛, 中 脉 凸起, 侧脉不 明显, 全缘; 叶柄长 4 一 7 毫米, 幼时 有毛。 序 轴有疏 柔毛, 雄花 序长约 10 毫米; 雄蕊 2, 花丝 离生, 无毛, 花药 卵形; 苞片长 圆形, 先端 钝圆, 有疏缘 毛或无 毛; 腹 腺和背 腺皆圆 柱形; 果 序长约 6 毫米, 着生 5 — 7 果; 子房 卵形, 无毛, 有 短梗, 花 柱短, 2 裂, 柱头 2 裂; 苞片同 雄花, 腹 腺短圆 柱形, 长约为 苞片的 1/3, 背 腺小, 通 
图 版 147 石 流垫柳 Salix glarearum Mao et W. Z. Li, 1. 雌花序 小枝, 2. 雌花' 3. 複片及 腺体, 4. 叶上、 下面, 5. 雌花 序小枝 一段。 (王红 兵绘) 
532  云南 植物志  常无。 花期 6 月 (或 8 月), 果期 8 月。 产 贡山、 德钦、 中甸, 生海拔 3 500 — 4 200 米的 山坡草 地或岩 石上; 青海东 南部、 四 川 西部、 西 藏东部 也有。 本 种与青 藏垫柳 (S. lindleyana Wall, ex Anderss. ) 的主 要区别 在于: 本种 花丝无 毛, 果 序短, 蒴果 卵形。 49. 小 卵叶柳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卵小 叶垫柳 (中国 植物志 ), 小 尖叶柳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lix ovatomicrophylla Hao in Fedde (1936)*, in anglica ; A. Kimura in Hara (1966) et in Ohashi (1975); 西藏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植 物志 (1984)*. Salix brachista auct. non Schneid. : Hand. -Mazz. (1929) ; S. acuminatomicrophylla Hao in Fedde (1936)*; 西藏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垫状 灌木, 主干 沿地表 横走而 生根。 幼枝红 褐色, 无 毛或近 无毛; 芽小, 无毛。 叶 小而 密集, 覆 盖整个 枝条, 卵形或 卵状椭 圆形、 椭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2 — 4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基 部宽楔 形或近 圆形, 上面 绿色, 无毛, 中 脉明显 凹下, 下面较 淡, 初 有毛, 后 无毛, 中脉 隆起, 全缘或 上部有 稀疏腺 锯齿; 叶柄长 1 一 2 毫米。 花序与 叶同时 开放, 生 当年枝 顶端, 轴有 微毛; 花序 头状, 长约 6 毫米; 雄蕊 2, 花丝 离生, 无 毛或 基部有 疏毛, 苞片椭 圆形, 无毛 或仅内 面基部 散生短 柔毛; 腺体 2, 圆 柱形, 腹腺和 背腺近 等长, 长约为 苞片的 1/3, 有时背 腺先端 分裂; 子房长 卵形, 无毛, 有 短梗, 花柱 短, 2 裂, 柱头 2 浅裂; 苞片倒 卵形或 倒卵长 圆形, 先 端圆或 微凹, 无毛 或疏具 缘毛, 仅 1 腹腺, 圆 柱形, 与子 房梗近 等长。 蒴果 卵形, 无毛。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大理、 丽江、 中甸、 德钦, 生海拔 4 300 米 上下的 灌丛中 或岩石 坡上。 模式 标本采 自 丽江玉 龙山。 50. 岩 壁垫柳 (云 南植物 研究) Salix scopulicola Mao et W. Z. Li (1987)*. 垫状 灌木, 高不到 10 厘米。 主 干平卧 生根, 枝 平卧或 上升, 当年生 枝被长 柔毛, 去 年生枝 无毛, 栗 褐色; 芽 卵形, 近 无毛, 黄 红色。 叶 卵状长 圆形, 长 4 一 8 毫米, 宽 2 — 4 毫米, 先端 急尖或 略尖, 基部 钝或近 圆形, 上面 绿色, 近 无毛, 有 乳头状 突起, 中脉下 凹, 侧脉不 明显, 下面幼 时密被 银白色 柔毛, 后渐 脱落, 略呈 白色, 中脉 凸起, 侧脉明 显, 约 4 对, 全缘; 叶柄长 1 一 2 毫米, 下面有 柔毛。 花序与 叶同时 开放, 深 红色, 头状, 长 5 毫米, 径 4 毫米, 生 当年枝 顶端, 具 6 — 8 花; 雄蕊 2, 花丝 离生, 无毛, 稍 长于苞 片; 苞片长 圆形, 外面疏 被银白 色曲柔 4, 先端近 圆形, 有密 缘毛; 腺体 2, 腹、 背腺皆 瓶状, 近 等大, 长 为苞片 之半。 雌花序 未详。 花期 8 月。 产 贡山, 生海拔 4 000 米的陡 岩上。 模式 标本采 自贡山 独龙江 上游。 本 种外形 类似卡 马垫柳 (S. kamanica C. Wang et P. Y. Fu) 和毛小 叶垫柳 (S. trichomicrophylla C. Wang et P. Y. Fu), 但 花序具 6—8 花, 不是 10 — 20 (—35) 花, 花丝 无毛, 不是 下部有 毛可以 区别。 又 与小卵 叶垫柳 (S. ovatomicrophylla Hao) 的不同 在于当 年生枝 有毛, 叶先 端尖, 下 面有长 柔毛。 
杨柳科  533  51. 栅 枝垫柳 (西 藏植 物志) 穿孔柳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lix clathrata Hand. -Mazz. (1929)*; Hao in Fedde in Fedde (1936); 西 藏植物 志 (1983); 云南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4)'. Salix clathrata Hand. -Mazz. var. reckiana Hand. -Mazz. (1929) ; Hao in Fedde (193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垫状 或匍匐 灌木。 枝 粗状, 相互交 错呈栅 栏状, 节 明显, 幼枝红 褐色。 叶椭 圆形或 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15 — 25 毫米, 宽 10 — 15 毫米, 两端 钝圆, 上面 绿色, 下面苍 白色, 幼 时有短 柔毛, 后 无毛, 全缘, 具 缘毛; 叶 柄长约 4 毫米, 红色, 被短 柔毛。 花序 与叶同 时 或先叶 开放, 序 梗短, 有 2 — 3 叶, 轴有短 柔毛; 苞 片倒卵 形至长 圆形, 红色, 外面及 边缘有 毛或几 无毛; 雄花 序长约 6 毫米, 径约 3 毫米; 雄蕊 2, 花丝 离生, 基部有 柔毛, 腺体 2; 雌花 序长约 10 毫米; 子房长 卵形, 无梗, 花柱 明显, 2 裂或 仅先端 2 裂, 柱头 2 裂, 仅具 腹腺; 果序 长可达 2 厘米, 狭 卵形, 无 梗或有 短梗。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宁蒗、 丽江、 中甸、 贡山、 德钦, 生海拔 3 600 — 4 000 米的 匍匐灌 丛或岩 石上; 四 川、 西藏 也有。 52. 青 藏垫柳 (西 藏植 物志) 高 山小柳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lix lindleyana Wall, ex Anderss. (1850), (1860), in DC. (1868); Hook. f. (1888); Burk. (1899); Brandis (1906); Schneid. in Sarg. (1916), (1917); Hao in Fedde (1936); Chaskinrlara (1975), excl. syn. S. Souliai 西藏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3); excl. syn. ; 中国 植物志 (1984)'. Salix furcata Anderss. (1868). 52a. 青 藏垫柳 (原 变型) 图版 148, 1-6 var. lindleyana f. lindleyana. 垫状 灌木, 皮 红色, 主 干匍匐 生根。 当年 生枝红 褐色, 初有疏 柔毛或 无毛; 芽卵状 球形, 无毛, 黄 绿色。 叶形 多变, 倒卵 状长圆 形或倒 卵状披 针形, 有时长 圆形或 卵形, 长 8 — 16 毫米, 宽 3 毫米, 萌枝叶 长可达 2. 5 厘米, 宽 9 毫米, 先 端尖或 稍钝, 基部 楔形, 上面 绿色, 无毛, 中脉 凹下, 下面苍 白色, 无毛, 中脉 凸起, 幼叶 两面有 稀疏短 柔毛, 全 缘, 常 反卷; 叶柄长 3 — 6 毫米, 幼 时有短 柔毛, 后 无毛。 花序与 叶同时 开放, 生 当年枝 的 顶端, 轴有疏 长毛或 无毛; 苞片广 卵形, 先 端圆, 淡紫 红色, 无毛 或有疏 缘毛; 雄花 序长约 5 毫米, 雄蕊 2, 花丝 离生, 茎 部有长 柔毛, 腺体 2, 腹、 背腺近 等长, 有时均 2 浅裂; 果 序长约 1 厘米, 果 卵状圆 锥形, 无毛, 近无 梗或有 短梗, 花 柱先端 2 裂, 柱头 2 裂, 仅 1 腹腺。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维西、 德钦、 中甸, 生海拔 3 500 — 3 700 米的山 坡或石 缝中; 四川、 西藏 也有。 分 布于 锡金、 尼 泊尔、 巴 基斯坦 等地。 52b. 毛果青 藏垫柳 (变型 ) 小毛叶 高山柳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m 版 148 1 — 6. 青 藏垫柳 Salix lindleyana Wall, ex Anderss. var. lindleyana f. lindleyana, 1. 雄花序 植株, 2. 雄花, 3. 果, 4. 叶 下面, 5、 6. 叶; 7 — 10. 黄 花垫柳 S. souliei Seem, 7. 雄花序 小枝, 8. 雄花, 9. 果, 10. 叶 下面, 示 毛被。 (李锡 畴绘) 
杨柳科  535  var. microphylla Anderss, f. hebecarpa Kimura in Ohashi (1975);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3), Sphalm. "pubescens". 不 同于上 述变型 为子房 有伏生 絹毛。 本变 型的模 式标本 采自尼 泊尔。 分布于 锡金。 据 Kimura in Ohashi 和 《云南 种子植 物 名录》 记载, 云南 也有, 但我 们未见 标本。 本变 型的原 变型是 Salix lindleyana Wall, ex Anderss. var. microphlla ; Anderss. f. microphylla (1851), (1860), (1868), 产尼 泊尔; 我国 不产。 53. 毛小 叶垫柳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49, 1-3 Salix trichomicrophylla C. Wang et P. Y. Fu (1974)* , 西藏 植物志 (1983)' , ut. "pilosomicrophylla"; 中国 植物志 (1984)*'. 垫状 灌木, 主 干暗紫 色或暗 褐色, 伏地 生根。 当 年生枝 初有灰 白色长 柔毛, 后 无毛; 芽广 卵形, 无毛。 叶卵 状长圆 形或长 椭圆形 或倒卵 状长椭 圆形, 长 3 — 7 毫米, 宽 1.5 — 3. 5 毫米, 先端 微尖, 基部 钝或宽 楔形, 上面 绿色, 幼时 有毛, 后近 无毛, 下面淡 绿色, 有长 柔毛, 幼时 较密, 全缘; 叶 柄短, 长 1 一 2 毫米, 有毛。 雄 花序与 叶同时 开放, 着生 于当年 生枝的 顶端, 有 10 — 20 花, 轴被 密毛; 雄蕊 2, 花丝 离生, 基部 有毛; 苞 片卵形 或椭 圆形, 先端钝 圆或稍 截形, 偶有 不规则 缺齿, 外面 及边缘 有毛, 内面 无毛; 腺体 2, 近 等长, 长约为 苞片的 1/2。 花期 6 — 8 月 。 产 贡山, 生海拔 3 900 米的陡 岩上; 西 藏东部 也有。 本 种与卡 马垫柳 (S. kamanica C. Wang et P. Y. Fu) 的不同 在于叶 较小, 长在 7 毫米 以内, 全缘, 非长达 1 厘 米或中 部以上 有齿; 雄 花序的 花数为 10 — 20, 非 20 — 35 等。 54. 毛 果垫柳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49, 4—7 脱毛柳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lix piptotricha Hand. Mazz. (1929)* ; Hao in Fedde (1936)*;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4). 垫状 灌木, 主干暗 褐色, 匍匐 生根。 幼枝红 褐色, 斜 上升, 高约 10 厘米, 初 有疏长 毛, 后 无毛; 芽小, 卵状 球形, 先端 钝圆, 无毛。 叶倒 卵形, 稀椭 圆形, 长 5 — 20 毫米, 宽 2 — 10 毫米, 先端 稍尖, 基部狭 楔形至 圆形, 上面 绿色, 无 毛或沿 中脉有 短毛, 下面 苍 白色, 初被 密毛, 后 渐变疏 长毛, 全 缘或中 部以上 有不明 显的腺 锯齿; 叶柄长 2 — 4 毫 米, 有毛。 花序与 叶同时 开放, 着生 于当年 生枝的 顶端, 头状, 长约 1 厘米, 花少, 轴 有毛; 雄蕊 2, 花丝 离生, 基部 有毛或 无毛; 苞片倒 卵形或 倒卵长 圆形, 外面有 疏毛, 内 面 无毛, 有疏 缘毛; 腺体 2, 近 等长, 长约为 苞片的 1/5; 子房狭 卵形, 有 短梗, 密被白 色短 柔毛或 无毛, 花 柱先端 2 裂, 柱头 2 裂; 苞片同 雄花, 仅 1 腹腺, 约与 子房梗 等长。 花期 9 月。 产 维西、 德饮、 中甸, 生海拔 3 500 — 4 000 米 的草地 或岩石 缝中。 模 式标本 采自澜 沧江和 怒江之 间北纬 28°4' 的 地带。 本 种的原 记载: 子房 被绢质 糙毛, 果近 无毛。 郝景 盛的描 述是: 子房 无毛, 果 无毛。 我们在 模式产 地的标 本中, 见 到子房 有毛和 无毛, 出现在 同号的 不同标 本上。 又 该种的 建 立是根 据雌株 标本, 未见 雄株, 《中 国植 物志》 描述: 花丝 无毛。 我们 见到的 标本, 花 
图 版 149 1—3. 毛小 叶垫柳 Salix trichomicrophylla C. Wang et P. Y. Fu, 1. 雄花序 植株, 2. 雄花, 3. 叶 下面; 4—7. 果垫柳 S. piptotricha Hand. -Mazz. , 4. 雌花 序小枝 一段, 5. 雌花, 6. 雄花, 7. 叶 上面。 (李锡 畴绘) 
杨柳科  537  丝基部 有毛, 也许 与子房 被毛有 共同的 特点, 尚 待进一 步观察 研究。 55. 吉拉柳 (植 物分类 学报) Salix gilashanica C. Wang et P. Y. Fu (1974)* ; 西藏 植物志 (1983)*; 中 国植物 志 (1984)*. Salix kulashanensis C. Wang et P. Y. Fu (1974) * - 灌木, 高 1 一 3 米。 当年 生枝带 红色, 无毛, 去年 生枝黑 褐色; 芽红 褐色, 长 卵形, 腹 面平, 背面 拱形, 无毛。 叶椭圆 形或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3 — 5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基部 钝或近 圆形, 上面深 绿色, 有 光泽, 无毛, 下 面淡绿 色至苍 白色, 初 有长 柔毛, 后渐 脱落变 无毛, 边缘 具疏腺 齿或近 全缘; 叶柄 红色, 长 5 — 13 毫米, 无毛。 花序 后于叶 开放, 长 1.5 — 3 厘米, 具 1 一 3 小叶, 轴有 柔毛, 苞片 椭圆形 或宽倒 卵形, 先 端 圆截, 有时有 不规则 凹缺, 通 常两面 有毛; 雄蕊 2, 花丝 离生, 中部 以下有 绵毛, 花药 椭 圆形; 腺体 2, 条 形或圆 柱形, 不 分裂或 2 裂; 子房 卵形, 有密 柔毛, 无梗, 花柱 2 中 裂, 柱头 2 深裂; 腺体 2 或 1, 有时无 背腺; 果序 长可达 5 厘米。 蒴 果长达 6 毫米。 花 期 7 月, 果期 8 月。 产 德钦、 中甸, 生海拔 3 000 — 4 100 米 的山坡 灌丛或 水边; 四川 西部、 西藏 东部、 青 海 东南部 均有。 56. 奇花柳 (西 藏植 物志) 图版 150, 6-11 Salix atopantha Schneid. in Sarg. (1916); Hao in Fedde (1936)* ; 西藏 植物志 (1983)* ; 中国 植物志 (1984)*. 灌木, 高 1 一 2 米。 当年 生枝有 柔毛, 二 年生枝 白色; 芽长 卵形, 初 时有疏 柔毛, 后 无毛。 叶 椭圆形 或长椭 圆形, 长 1.5 — 4 厘米, 宽 5 — 14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基 部楔形 或近 圆形, 上面深 绿色, 初有 柔毛或 无毛, 下 面灰绿 色或带 白色, 无 毛或幼 时中脉 有毛, 边缘 有明显 至不明 显的腺 锯齿或 全缘; 叶柄 淡绿黄 褐色, 长 2 — 6 毫米, 有毛。 花 与叶同 时 开放, 花序长 圆形; 雄花 序长约 1.5 厘米, 径约 8 毫米; 序 梗长约 5 毫米, 具 3 — 5 小 叶; 雄蕊 2, 花丝 离生, 下部 有毛, 花药近 球形, 黄色 或花序 上部者 红色; 苞片倒 卵形, 先端褐 黑色圆 截形, 有 时啮蚀 状有疏 柔毛和 缘毛, 腺体 2, 有时均 1 裂; 果 序长约 1 厘米, 序 梗长约 1.5 厘米, 具 3 — 7 小叶; 子房 卵形, 有密 绵毛, 无梗, 花柱 2 深裂, 柱头 2 裂; 苞 片倒卵 形或椭 圆形, 先端 圆形, 常 有不明 显的细 圆齿, 外 面被白 绵毛, 向上 渐少, 内 面近 无毛; 腺 2, 腹 腺有时 2 裂, 背 腺小, 有 时无。 花期 6 月, 果期 7 月。 产 德钦、 中甸, 生海拔 3 700 — 4 100 米的 灌木林 中或水 沟边; 四川西 北部、 西藏东 部、 青 海东南 部及甘 肃南部 也有。 57. 硬叶柳 (西 藏植 物志) Salix sclerophylla Anderss. (1860); Hook. f. (1888) ; Schneid. in Sarg. (1916); Hao in Fedde (1936); 西藏 植物志 (1983)*; 中国 植物志 (1984)*. 57a. 硬叶柳 (原 变种) var. sclerophylla 直立 灌木, 高 30 — 200 厘米。 小 枝暗紫 红色, 常具 白粉, 无毛; 芽 卵形, 褐 红色。 叶 椭 圆形、 宽椭圆 形或倒 卵形, 长 2 — 3. 4 厘米, 宽 1 一 1.6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基部楔 
图 版 150 1—5. 华西柳 Salix occidentali-sinensis N. Chao, 1. 雌花 序小枝 一段, 2. 雌花, 3. 雄花 序小枝 一段, 4. 雄花' 5. 叶下 面一段 I 6 — 11. 奇花柳 S. atopantha Schneid. , 6. 果 序小枝 一段, 7. 果, 8. 雄花 序小枝 一段, 9. 雄花, 10. 苞片 内面, 11. 苞片 外面; 12 — 15. 木里柳 S. muliensis Gorz, 12. 雄花 序小枝 一段, 13. 雄花' 14. 苞片 内面, 15. 苞片 外面。 (李锡 畴绘) 
杨柳科  539  形或近 圆形, 上面 绿色, 下 面浅绿 色或苍 白色, 幼 时两面 有毛, U 渐脱 落变 无毛, 全缘; 叶 柄长约 2 毫米, 红色, 有毛。 花序稍 后于叶 开放, 椭圆 形至长 圆状椭 圆形, 长约 1 厘 米, 着生 于去年 枝侧; 雄花序 无梗, 无叶; 雌 花序有 短梗, 具 1 一 2 小叶; 苞片倒 卵形或 近 圆形, 褐 紫色或 褐色, 两 面有毛 或内面 无毛, 具 缘毛; 雄蕊 2, 花丝 离生, 基部有 柔毛, 腺体 2, 背 腺有时 分裂; 子房卵 形或狭 卵形, 有密 柔毛, 无梗, 花 柱短, 柱头 2, 各 2 裂; 腺体 2, 腹 腺偶有 2 裂, 背腺有 时缺。 花期 7 月。 产 中甸, 生海拔 3 900 米的矮 杜鹃灌 丛中; 四川、 西藏 东部、 青 海及甘 肃的东 南部也 有。 分布于 印度、 尼 泊尔、 巴基 斯坦。 57b. 小叶 硬叶柳 (变种 ) (中 国植 物志) var. tibetica (Gorz) C. F. Fang (1984). Salix oritre pha Schneid. var. tibetica Gorz (1932); S. oritrepha Schneid. var. tibetica Gorz f. uni glandulosa Gorz ex Hao (1936). 枝 条密, 纤细, 节短; 叶和花 序小, 不 同于原 变种。 产 丽江、 德钦、 中甸, 生海拔 4 000 — 4 500 米 的山坡 灌丛中 的流石 滩上; 四 川西部 也有。 58. 毛 枝山柳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山生柳 (西 藏植 物志) Salix oritrepha Schneid. in Sarg. (1916); Hao in Fedde (1936)* ; 西藏 植物志 (1983)* j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4)'. Salix cupularis Rend. var. lasiogyne Rehd. (1923) ; Hao in Fedde (1936). 直 立矮小 灌木, 高 60 — 120 厘米。 当 年生幼 枝被灰 白色短 柔毛, 去 年生枝 无毛。 叶 椭 圆形或 卵形, 长 1 一 1.5 (-2.4) 厘米, 宽 4 一 8 (-15) 毫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基部 圆形 或钝, 上面 绿色, 下面灰 白色, 幼时两 面被短 柔毛, 全缘; 叶柄长 5 — 8 毫米, 红色 或淡 绿色, 具短 柔毛。 花 序与叶 同时开 放或稍 后于叶 开放, 着生 于去年 枝侧, 有 短梗; 梗 长 2 — 7 毫米, 具 2 — 3 小叶; 雄 花序长 1 一 1.4 (—2.5) 厘米, 径约 5 (-10) 毫米; 雄 蕊 2, 花丝 离生, 下部有 柔毛, 花药金 黄色, 卵形; 苞片倒 卵状长 圆形, 深紫 色或带 黑色, 两面基 部有柔 毛或外 面渐变 无毛, 具 缘毛; 腺体 2, 不裂或 2 至 多裂; 雌 花序长 1 一 1.5 厘米, 径 1 厘米; 子房 卵形, 具 柔毛, 无梗, 花柱 2 裂, 柱头 2 裂; 苞片同 雄花, 腺体 2, 通常 不规则 分裂, 呈假花 盘状。 花期 6 月, 果期 7 月。 产 中甸, 生海拔 4 000 米的灌 丛中; 四川 西部、 西藏 东部、 青海 东南部 及甘肃 东南部 均有 分布。 本种与 硬叶柳 (S. sclerophylla Anderss. ) 非常 相似, 区别在 于本种 雄花序 有梗, 基 部具 2 — 3 小叶, 雌 花腺体 常分裂 成假花 盘状。 59. 华西柳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图版 150, 1-5 Salix occidentali-sinensis N. Chao (1980); 中国 植物志 (1984) •• 直立 灌木, 高 1 一 3 米。 当年生 枝被灰 白色短 柔毛, 二 年生枝 无毛; 芽 尖卵形 或椭圆 状圆 柱形, 初 时有细 柔毛。 叶椭 圆形、 长 椭圆形 或倒卵 状长椭 圆形, 长 1 一 4. 5 厘米, 宽 6 — 15 毫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基部 楔形, 边缘 外卷, 有不明 显的细 锯齿或 全缘, 上 面绿褐 
540  云南 植物志  色, 初 被白色 短毛, 后渐 无毛, 下面黄 褐色, 密被锈 色平伏 短毛; 叶柄长 2 — 5 毫米, 有 毛。 花序稍 后于叶 开放, 着生 于去年 枝侧, 长 圆形, 长约 1 厘米, 径约 6 毫米; 花序梗 短, 长约 2 毫米, 具 1 一 2 小叶, 轴有 柔毛; 苞片 广倒卵 形或近 圆形, 外面 及边缘 有毛; 雄蕊 2, 花丝 离生, 下部 2/3 被曲长 柔毛; 腺体 2, 腹 腺近披 针形, 背腺 较小; 子房 卵形, 密 被白色 短毛, 无梗, 花 柱先端 分裂, 柱头 2 裂, 仅 1 腹腺; 果序 长可达 3 厘米。 蒴果 狭 卵形, 长约 3 毫米, 有毛, 无梗。 花期 6 月, 果期 7 月。 产 中甸, 生海拔 3 400 米的 山坡灌 丛中; 四川西 南部、 西 藏东部 也有。 本 种不同 于组内 其他各 种为, 叶下 面被锈 色平伏 短毛。 60. 木里柳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50, 12—15 Salix muliensis Gorz (1932); 中国 植物志 (1984)*. 灌木, 高 1 一 2 米。 树皮灰 黑色, 枝短而 多节, 幼时有 灰色短 绒毛, 后渐变 无毛, 呈 暗 淡的浅 黑色; 芽半圆 锥形, 腹 面平, 棕 褐色, 有 短的疏 柔毛。 叶 椭圆形 或倒卵 状椭圆 形, 长 1.8 — 4. 5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先 端圆形 或有小 突尖, 基部 圆形, 上面深 绿色, 无 毛 或仅脉 上被疏 柔毛, 下面淡 绿色初 有白色 长毛, 后渐 脱落, 全 缘或有 不明显 的齿。 花 序先叶 或与叶 近同时 开放, 椭圆形 至短圆 柱形, 长约 1.5 厘米, 径 7 毫米, 无梗 或有短 梗, 无 叶或有 1 一 2 小叶; 雄蕊 2, 花丝 离生, 下部有 柔毛, 花药近 球形, 金黄色 或生于 花 序上部 的外壁 红色; 苞 片倒卵 形或长 圆形, 褐色, 先端圆 截形, 有不规 则的齿 ,外面 有黄色 或白色 长毛, 内面 无毛; 腺体 2, 腹腺 条形, 下部 稍宽, 长约为 苞片的 1/3, 背腹 有 时无; 子房卵 形或长 卵形, 有白 柔毛, 无梗, 花柱 明显, 2 中裂或 浅裂, 柱头不 裂或浅 裂; 苞片同 雄花, 仅 1 腹腺。 花期 5 — 6 月, 果期 7 月。 产 丽江, 生海拔 3 000 米 的灌木 丛中; 四 川西南 部木里 也有。 61. 贡山柳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Salix fengiana C. F. Fang et Ch. Y. Yang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补遗 )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4)*. 61a. 贡山柳 (原 变种) 图版 151, 8 var. fengiana 灌木, 高 1.5 米。 当年 生枝密 被灰白 柔毛, 去年 生枝紫 黑色, 无毛; 芽卵 圆形, 被 绒毛。 叶倒卵 形或长 圆状倒 卵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3 — 4 厘米, 先端 钝圆, 常有斜 突尖, 基部 圆形、 宽 楔形或 楔形, 上面 绿色, 被 柔毛, 沿脉 较密, 下面苍 白色, 沿中脉 下部有 柔毛, 全缘 或长枝 叶中部 以上有 稀疏圆 腺齿; 叶柄长 5 — 6 毫米, 密被灰 绒毛。 花 序与叶 同 时或稍 后于叶 开放, 长 4 一 8 厘米, 径约 1 厘米; 序梗长 2 — 3 厘米, 具 3 — 4 较 小的正 常叶, 苞片长 圆形或 圆状倒 卵形, 黄 褐色, 先端钝 圆或近 截形, 外面被 柔毛, 内 面几无 毛; 雄蕊 2, 花丝 离生, 4/5 被长 柔毛, 花 药卵状 圆形, 腺体 2; 子房 卵状圆 锥形, 密被 白色 绒毛, 无梗, 花柱 2, 中裂, 柱头 2 浅裂至 中裂; 腺体 2, 腹 腺大于 背腺。 蒴果 褐色, 被 柔毛或 绒毛。 花期 7 月, 果期 9 月。 产 贡山、 德饮, 生海拔 2 800 — 3 700 米的 山坡灌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钦。 61b. 裸果 贡山柳 (变种 ) (云 南植物 研究) 图版 151, 9 var. gymnocarpa Mao et W. Z. Li (1987). 
杨柳科  541  与原变 种的主 要区别 为子房 无毛, 无 背腺。 产 碧江、 贡山, 生海拔 3 400 — 3 600 米的 山坡灌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碧江。 62. 银背柳 (西 藏植 物志) 全叶柳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lix ernesti Schneid. in Sarg. (1916) ; Hand. -Mazz. (1929) ; Hao in Fedde (1936)* ; "图 鉴" 补编 (1982)*; 西藏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 国 植物志 (1984)'. Salix daltoniana Anderss. var. franc hetiana Burkill (1899) ; Levi. (1909) ; Schneid. in Sarg. (1916); Hao in Fedde (1936) ; S. franc hetiana (Burkill ) Hand. -Mazz. (1927) ; S. pseudo-erne sti Gorz (1935) ; S. xvangii Gorz (1935).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1 一 5 米。 当 年生枝 初被灰 白色长 柔毛, 后渐 脱落, 二年生 枝呈褐 色, 常略带 紫色, 无毛; 芽长 卵形, 有毛。 叶椭圆 形或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4 一 11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基部 楔形或 圆形, 上面深 绿色, 被短 柔毛, 脉上较 显著, 下 面淡 绿色, 幼时 密被丝 绒毛, 后渐 稀疏, 全 缘或上 部有细 腺齿; 叶柄长 5 — 12 毫米, 被 丝状 长毛。 花与 叶同时 开放; 雄 花序长 2 — 5 厘米, 径约 8 毫米, 序梗长 5 — 10 毫米, 有 2 — 5 叶; 雄蕊 2, 花丝 离生, 2/3 被长 柔毛; 苞片倒 卵状长 圆形, 先 端圆, 外 面被长 柔毛, 内面被 疏毛或 无毛; 腺体 2, 腹 腺较背 腺宽; 雌 花序长 3 — 6 厘米; 序梗长 1 一 3. 5 厘米, 具正 常叶; 子房 有毛, 无梗, 花柱 2 深裂至 全裂, 柱头 2 裂; 苞片同 雄花; 腺体 2, 背腺 小, 有 时缺; 果序 长可达 13 厘米。 蒴 果长约 5 毫米, 有毛, 开裂 后果瓣 外卷。 花期 5 — 6 月, 果期 7 — 8 月。 产 中甸, 生海拔 3 800 米 的冷杉 林下和 杂木灌 丛中; 四川 西部、 西 藏东部 也有。 本种有 时雌雄 同序, 花序 下部为 雌花, 上部为 雄花。 63. 灰叶柳 (中 国植 物志) 灰 白叶柳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lix spodiophylla Hand. -Mazz. (1929); Hao in Fedde (1936);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4). Salix floccosa auct. non Burkill : Diels (1912) ; Schneid. in Sarg. (1916), p. p.; W. W. Smith (1925); S . delavayana X myrtillacea Gorz (1932). 63a. 灰叶柳 (原 变型) f. spodiophylla 灌木, 高 1 一 3 米。 当年 生枝红 褐色, 有毛, 二年生 枝黑褐 色或褐 红色, 无毛; 芽椭 圆形, 黑褐 红色, 有 疏毛或 无毛。 叶倒 卵状披 针形、 狭倒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3 — 6 (-9) 厘米, 宽 1 一 2. 2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基部 楔形, 上 面被短 柔毛, 下面幼 时被灰 白色长 柔毛, 后渐 脱落, 仅脉上 有簇生 长毛, 全缘, 极 稀有不 明显的 腺齿, 叶柄长 4 一 8 毫米, 有长 柔毛。 花 与叶同 时或稍 后于叶 开放, 花序有 短梗; 梗长 5 — 10 毫米, 稀达 15 毫米, 具 2 — 3 小叶, 常 早落; 雄 花序长 2 — 3 厘米, 径 6 — 8 毫米; 雄蕊 2, 花丝 离生或 部分合 生, 中部 以下被 柔毛, 苞片倒 卵形, 先端圆 截形或 微凹, 外面 被白色 长毛, 内面 无毛; 腺 体 2, 背 腺小, 有 时缺; 雌 花序长 3. 5-4. 5 厘米; 子 房卵状 圆锥形 或狭椭 圆形, 有毛, 无 
8 图 版 151 1—4. 大理柳 Salix daliensis C. F. Fang et S. D. Zhao, 1. 雌花序 小枝, 2. 雌花, 3. 雄花 序小枝 一段, 4. 雄花; 5—7. 双柱柳 S. bistyla Hand. -Mazz. , 5. 雌花 序小枝 一段, 6. 雌花, 7. 雄花; 8. 贡山柳 S. fengiana C. F. Fang et Ch. Y. Yang var. fengiana , 雌花; 9. 裸果 贡山柳 S. fengiana C. F. Fang et Ch. Y. Yang var. gymnocarpa Mao, 雌花。 (李锡 畴绘) 
杨柳科  543  梗, 花柱约 与子房 等长, 2 深裂, 柱头 2 裂; 苞片同 雄花, 腺体 1; 果序长 5. 5 厘米。 蒴 果长约 3. 5 毫米, 有绢质 柔毛, 裂 片先端 外卷。 花期 6 月, 果期 7 — 8 月。 产 洱源、 鹤庆、 宁蒗、 丽江、 维西、 德钦、 中甸, 生海拔 3 000 — 4 400 米的 林下或 石 块地灌 丛中; 四 川西部 也有。 合 模式采 自宁蒗 至丽江 一带, 主 模式采 自四川 木里。 本种与 银背柳 (S. ernesti Schneid. ) 的区别 在于: 叶下 面被长 柔毛, 不为 绒毛; 花 序 梗短, 长不到 1 厘米, 基部具 小叶, 不为正 常叶。 63b. 狭叶 灰叶柳 (变型 )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f. angustifolia C. F. Fang (1980); 中国 植物志 (1984)*. 与原变 型的主 要区别 在于叶 较狭, 倒披 针形。 产 丽江、 德钦、 中甸, 生海拔 3 400 — 4 000 米的山 坡灌丛 中或溪 流旁; 四川 西部也 有。 63c. 无毛 灰叶柳 (变型 ) (中 国植 物志) f. liocarpa Hao (1936); 中国 植物志 (1984). Salix spodiophylla Hand. -Mazz. (1929), quoad Forrest 21263 早. 与 原变型 的主要 区别在 于子房 无毛。 产 洱源、 丽江、 维西, 生海拔 2 500 — 4 300 米的草 甸及灌 丛中。 模式 标本采 自宁蒗 永宁。 64. 绵穗柳 (四 川植 物志) Salix eriostachya Wall, ex Anderss. (1851), (1860) et in DC. (1868); Hook. f. (1888); Schneid. in Sarg. (1916): A. Kimura in Hara Chater et Williams (1982); 四 川 植物志 (1985)'. 小 乔木, 高 4 米。 小枝 无毛。 芽长 圆形, 无毛 或初时 疏被微 柔毛, 长 为叶柄 之半。 叶 长 圆形或 略倒披 针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1.5 — 2. 5 厘米, 先端短 渐尖或 急尖, 具腺 尖头, 基部楔 形或宽 楔形, 上面 绿色, 被 极细短 柔毛, 脉上 较密, 中 脉平, 侧脉 略凹, 下面淡 绿 白色, 被长 柔毛, 后逐渐 脱落, 中 脉和侧 脉显著 凸起, 边 缘有不 明显的 疏离细 腺齿; 叶 柄长 6 — 13 毫米, 上面有 柔毛。 花序与 叶同时 开放, 长 3. 5 厘米, 果 期可达 45 厘米, 序 梗长 1.5 — 2. 5 厘米, 具正 常叶; 雄蕊 2, 花丝 离生, 下部有 柔毛; 苞片 两面有 柔毛, 内 面 较疏, 腺体 2, 背腺 较小; 子房有 柔毛, 无梗, 花柱 2 深裂, 柱头 2 裂; 苞片同 雄花, 仅 1 腹腺。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中甸, 生海拔 4 000 米 的林下 崖边;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分 布于尼 泊尔。 云南新 纪录。 本种与 灰叶柳 (S. spodiophylla Hand. -Mazz. ) 相似, 不同 在于本 种小枝 无毛, 叶 下面 不为丛 卷毛和 边缘有 疏离小 腺齿。 65. 长叶柳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Salix phanera Schneid. in Sarg. (1916); Hao in Fedde (1936),', 陈嵘 (1937); "图 鉴" 补编 (1982)' ; 中国 植物志 (1984)*. Salix phaneroides Gorz (1935). 65a. 长叶柳 (原 变种) 图版 152, 1-4 var. phanera 
544  云南 植物志  大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5 — 12 米。 当年生 枝有白 绵毛, 二年生 枝淡黑 褐色, 无毛; 芽 卵形, 红 褐色, 无毛。 叶椭 圆状披 针形、 卵 状披针 形或椭 圆形, 长 6 — 11 (-17) 厘米, 宽 1.5 — 3. 6 (-4.5) 厘米, 先端 渐尖、 急尖 或钝, 基部宽 楔形或 圆形, 上面 绿色, 有稀 疏白色 绒毛, 脉上 较密, 下面灰 白色, 初 被白色 绵毛, 后渐 脱落, 边 缘有细 腺齿; 叶柄 长 5 — 10 (-20) 毫米, 初被 绵毛; 托 叶大, 有 腺齿, 被 绵毛。 花与 叶同时 开放; 雄花序 长 5 — 10 厘米; 序梗长 2 — 3 厘米, 有正 常叶, 轴有密 絨毛; 雄蕊 2, 花丝 离生, 下部有 曲毛; 苞片 宽椭圆 形或宽 卵形, 外 面被丝 状毛, 内面无 毛或有 疏毛, 先端圆 截形, 有腺 齿; 腺体 2, 腹腺常 分裂为 2 或 3, 背 腺不裂 或偶有 2 裂; 雌花 序长达 14 厘米, 序梗叶 稍小; 子 房有密 绒毛, 无梗 或基部 收缩呈 梗状, 花柱 明显, 2 中裂, 柱头 2 裂, 苞 片同雄 花, 仅 1 腹腺, 有时 2 裂。 蒴果长 4 一 5 毫米。 花期 5 — 6 月, 果期 7 — 8 月。 产 漾濞, 生山 坡杂木 林中; 四川 西部、 甘 肃南部 也有。 65b. 维西 长叶柳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图版 152, 5 var. weixiensis C. F. Fang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补遗 ) (1984); 中 国植物 志 (1984)*. 与 原变种 的区别 为花序 较短; 苞片长 圆形, 先端 圆形, 无 腺齿。 花期 5 — 6 月, 果 期 7 — 8 月。 产 维西、 贡山、 德钦, 生海拔 2 500 — 3 900 米的山 坡阔叶 林内, 山谷 水边或 箐沟石 堆上。 模式 标本采 自维西 岩瓦。 66. 纤柳 (中 国植 物志) 银 毛叶柳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lix phaidima Schneid. in Sarg. (1916) ; Hand. -Mazz. (1929) ; Hao in Fedde (193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4)*.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2 — 5 米。 当 年生枝 被白色 柔毛, 二 年生枝 无毛; 芽小, 初时 被毛。 叶窄披 针形或 下部叶 卵状披 针形, 长 5 — 11 厘米, 宽 1 一 2. 3 厘米, 先端 渐尖, 稀 急尖, 基部 楔形或 钝圆, 上 面被短 柔毛, 中 脉略凹 或平, 侧脉不 明显, 下面 密被银 白色丝 状毛, 中脉 和侧脉 凸起, 全缘, 稀有 不规则 和不明 显的细 腺齿; 叶柄长 4 一 7 毫米, 有 柔毛; 托 叶三 角状歪 卵形, 被 柔毛, 边缘有 腺齿。 花序与 叶同时 开放, 花序长 5 — 12 厘米, 果序 可达 16 厘米, 序梗长 1 一 4 厘米, 具 3 — 7 正 常叶, 序轴 有毛, 苞片长 圆形, 两面 和边缘 有 柔毛; 雄蕊 2, 花丝 离生, 2/3 有长 柔毛, 腹、 背腺近 等长, 有时均 2 裂; 子房 卵形, 被 柔毛, 无梗, 花柱分 裂几达 基部, 柱头 2 裂; 腺体 1, 腹生。 花期 5 月。 产巧家 药山, 生海拔 2 400 — 2 700 米的 山坡疏 林中; 四川 也有。 《中 国植 物志》 未载 云南 有记录 (大 姚、 盐丰 )。 67. 怒江柳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Salix nujiangensis N. Chao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补遗 ) (1984)'; 中国植 物志 (1984)*. 灌木, 高 1 一 2 米。 小枝 粗壮, 暗红 褐色, 无毛; 芽 卵形, 无毛。 叶倒 卵状椭 圆形或 倒 卵状披 针形, 长 4 一 9 厘米, 宽 2 — 3. 2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基部楔 形或近 圆形, 上 面暗 绿色, 仅中脉 有毛, 下面灰 白色, 幼时 有毛, 后仅 中脉有 柔毛, 侧脉 与中脉 几成直 
1?1 版 152 1-4. 长叶柳 SalixphaneraSchmnd. var. phanera, 1. 雌花 序小枝 一段, 2. 雌花, 3. 雄花 序小枝 一段' 4. 雄花; 5. 维西 长叶柳 S. phanera Schneid. var. weixiensis C. F. Fang, 果, 6 9. |'|f? 柳 S. balfounana Schneid. , 6. 雌花 序小枝 一段, 7. 雌花, 8. 雄花 序小枝 一段, 9. 雄花; 10 — 12. 对叶柳 S. salwinen Sl s Hand. Mazz. var. salwinensis, 10. 雌花 序小枝 一段, 11. 雌花, 12. 雄花。 (李锡 畴绘) 
546  云南 植物志  角, 全缘或 有不明 显的疏 腺齿; 叶柄长 5 — 10 毫米; 有 稀疏短 柔毛。 果 序长约 10 厘米, 径 13 厘米; 序梗长 3 — 4. 5 厘米, 具正 常叶, 轴被 疏毛; 子房圆 锥形, 有毛, 近 无梗, 花 柱先端 分裂, 柱头 2 裂; 苞片长 圆形, 先端近 截形, 常有 不规则 浅齿, 外面被 柔毛, 内 面 无毛, 腹腺 卵状长 圆形, 先端近 截形, 无 背腺; 果长 5 — 6 毫米, 多少被 曲毛。 果期 10 月。 产 贡山, 生海拔 2 800 米处。 模式 标本采 自高黎 贡山。 68. 对叶柳 (中 国植 物志) 怒江柳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重名) Salix salwinensis Hand. -Mazz ex Enander (1926) * , (1929) * ; Hao in Fedde (1936)* ; A. Kimura in Hara (1966), (1971) descr. add. ; Griers. et Long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4)*. Salix salwinensis X radinostachya Hand. -Mazz. (1929). 68a. 对叶柳 (原 变种) 图版 152, 10—12 var. salwinensis 灌木, 高 1 一 4 米。 当年 生枝被 柔毛, 去 年生枝 无毛; 芽狭 卵形, 有 柔毛。 叶 对生, 披 针形, 长 4 一 12 厘米, 宽 1.5 — 2. 5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楔 形或近 圆形, 上面 绿色, 有 短毛, 下面浅 绿色, 密被 絨毛, 全缘; 叶柄长 3 — 8 毫米, 有 柔毛; 托叶 披针形 或半 心形, 常 早落。 花与 叶同时 开放; 雄 花序长 2 — 4. 5 厘米, 径约 5 毫米; 序梗 短或近 无, 具 2 — 4 小叶, 轴有 絹质短 柔毛; 苞片倒 卵形, 先端近 截形, 外面和 边缘有 柔毛, 内 面近 无毛, 腺体 2, 腹 腺狭长 圆形, 背腺 线状长 圆形, 稍小于 腹腺; 雌花序 圆柱形 ,长 4 一 6 厘米, 径约 6 毫米; 序梗长 0.5 — 1 厘米, 有 时可达 3 厘米, 具 2 — 5 小叶; 子房 卵形, 密被 柔毛, 无梗, 花柱 2 深裂, 柱头 2 裂; 苞片同 雄花, 仅 1 腹腺; 成 熟果序 长可达 15 厘米。 花期 5 — 6 月, 果期 7 — 8 月。 产 丽江, 维西, 贡山, 德钦, 生海拔 2 500 — 3 700 米 的山坡 灌丛或 有杂木 林缘。 模 式标 本采自 维西白 汉洛。 68b. 长穗 对叶柳 (变种 )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var. longiamentifera C. F. Fang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补遗 ) (1984); 中 国 植物志 (1984). 与原变 种的区 别在于 叶倒披 针形; 雄花 序长达 11. 5 厘米, 径约 8 毫米。 花期 6 月 中旬。 产 维西, 生海拔 3 000 — 3 200 米 的杂木 林边。 模式标 本采自 维西。 69. 白背柳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52, 6-10 玉龙柳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lix balfouriana Schneid. (1917) ; Hand. -Mazz. (1929) ; Hao in Fedde (1936)*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4)'. Salix forrestii Hao in Fedde (1936) * .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1 一 5 米。 当 年生枝 被灰色 绒毛, 二年 生枝红 黑色无 毛或有 疏毛; 芽黑 褐色, 有毛。 叶椭 圆形、 椭圆 状长圆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6 — 8 (-12) 厘米, 先 
杨柳科  547  端钝或 急尖, 常 扭转, 基部圆 形或宽 楔形, 上面深 绿色, 初被 柔毛, 后无 毛或沿 脉有短 柔毛, 下面粉 白色, 幼时 密被绒 毛或杂 生锈色 絹毛, 后逐渐 脱落, 全缘; 叶 柄长约 5 毫 米, 有毛; 萌枝叶 长可达 18 厘米, 边缘有 腺齿。 花序与 叶同时 开放, 长 2 — 4 厘米, 径 6 — 10 毫米, 无梗 或有长 2 — 5 毫米的 短梗, 无 叶或有 1 一 2 小叶; 雄蕊 2, 花丝 离生, 下 部 2/3 有 柔毛, 花 药多为 黄色, 稀 红色; 苞片倒 卵状长 圆形, 先 端圆截 形或有 缺刻, 外面 被 柔毛, 内面无 毛或有 疏毛; 腺体 2, 有时 分裂; 子房 卵状圆 锥形, 有 时呈紫 红色, 有密 柔毛, 无梗, 花柱 2 中裂, 柱头 2 裂; 苞片同 雄花, 仅 1 腹腺; 果序 长可达 8 (-11) 厘 米, 序梗 长可达 1 厘米。 蒴 果长约 6 毫米, 被 柔毛。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6 — 7 月。 产 丽江、 维西、 宁蒗、 贡山、 德钦、 中甸, 生海拔 2 600 — 4 000 米的 山坡灌 丛或林 间 空地。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本种与 灰叶柳 (S. spodiophylla Hand. -Mazz. ) '的主 要区别 为叶下 面呈粉 白色, 具 絨毛 而非长 柔毛。 70. 锡金柳 (西 藏植 物志) Salix sikkimensis Anderss. in DC. (1868); Hook. f. (1888); Burkill (1899); Levi. (1909); Schneid. in Sarg. (1916) ; Hao in Fedde (1936) * except. Delavay 2792; 西藏 植物志 (1983) * ; 中国 植物志 (1984)*. 灌木, 高 1 一 2 米。 当年 生幼枝 有毛, 二年生 枝粗, 节 明显, 暗紫 红色, 无毛。 叶在 花时 椭圆形 或狭椭 圆形, 上 面无毛 或脉上 有毛, 下 面密被 白色绢 质伏生 柔毛, 有 光泽, 全 缘。 花序 先于叶 或与叶 近同时 开放, 生 于去年 枝侧, 近 无梗, 无叶, 或叶 早落; 苞片倒 卵状三 角形, 先端 有不规 则的波 状齿, 外面 被白色 长毛, 内面 无毛; 雄 花序长 2 — 2. 5 厘 米, 径约 1.6 厘米, 雄蕊 2, 花丝 离生, 基部有 柔毛, 花药椭 圆形, 黄色 或部分 红色, 腺 体 2; 雌 花序长 3. 5 — 4. 5 (— 8) 厘米; 子房 圆锥状 卵形, 具 柔毛, 有 短梗, 花 柱长, 1 深裂, 柱头 2 微裂或 不裂, 仅 1 腹腺。 花期 6 月。 产 中甸, 生海拔 4 000 米上 下的灌 丛中; 西藏 也有。 分布于 锡金、 印度、 尼 泊尔。 本种在 花期与 木里柳 (S. muliensis Gorz) 相似, 主 要不同 为叶椭 圆形, 非倒 卵状椭 圆形; 花 序基部 无叶, 不是有 鳞叶或 小叶; 花丝 仅基部 有毛, 不 是下部 有毛; 子 房有短 梗, 不是 无梗。 71. 双柱柳 (西 藏植 物志) 图版 151, 5-7 Salix bistyla Hand. -Mazz. (1929)* ; Hao in Fedde (1936)* ; 西藏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4)*. 灌木, 高 1.5 — 3 米。 当年生 枝初被 皱曲长 柔毛, 后渐 脱落, 二年生 枝黑紫 褐色, 无 毛; 芽宽 卵形, 无毛。 叶 椭圆形 或倒卵 状狭椭 圆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1 一 2. 5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基部 楔形, 上面暗 绿色, 疏被 长毛, 下 面密被 灰白色 绒毛, 边 缘有腺 鋸齿; 口" H 丙长 5 — 10 毫米, 有 绒毛; 托叶肾 形或半 心形, 长于 叶柄, 边缘有 腺齿。 花序 与叶同 时 开放, 长 4 一 10 厘米, 径约 1 一 1.5 厘米, 生于有 正常叶 的小枝 顶端, 轴有 绒毛, 苞片 倒卵状 扇形, 先端 截形, 有不 明显的 腺齿, 两面被 白色丝 状毛; 雄蕊 2, 花丝 离生, 全部 有密 柔毛; 腺体 2, 腹 腺长椭 圆形, 背腺近 线形; 子房狭 卵形, 有白色 绒毛, 无梗, 花柱 稍长于 子房, 2 全裂, 下部有 绒毛, 柱头 2 裂或 不裂; 腹腺 线形, 背腺小 或无; 果序 粗壮, 
548  云 南 植 物 志  长可达 16 厘米, 粗 2 厘米。 蒴果 卵形, 长达 9 毫米, 有 绒毛, 无梗, 宿存 花柱长 5 毫米。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德钦、 贡山, 生海拔 2 600 — 3 500 米 的林下 或灌木 丛中; 西 藏东部 也有。 分布于 尼 泊尔。 模 式标本 采自贡 山金钟 龙巴。 , 72. 大理柳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图版 151, 1-4 Salix daliensis C. F. Fang et S. D. Zhao (1980); 中国 植物志 (1984)*. Salix psilostigma auct. non Anderss. : Schneid. in Sarg. (1916), Hand. -Mazz. (1929), Hao in Fedde (1936), p. p. S eriophylla auct non Anderss. Burkill (1899) ; Diels (1912) . 72a. 大理柳 (原 变型) 图版 151, 1-4 f. daliensis 灌木, 高 1 一 2 米 (生于 杂木林 内者, 常 为高达 10 余米的 多枝乔 木)。 当年生 枝密被 银白色 绒毛, 后逐渐 脱落, 二年 生枝具 短毛; 芽 卵形, 有毛。 叶披 针形或 长圆披 针形至 狭椭 圆形,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1 一 2. 5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宽 楔形, 上面深 绿色, 有短 绒 毛或近 无毛, 下 面密被 绢毛, 侧脉在 成年叶 上多而 明显, 上面 凹陷, 下面 凸起, 全缘, 稀 有不明 显的疏 腺齿; 叶 柄短, 长 3 — 5 毫米, 被 密毛; 托叶半 卵状披 针形, 有毛。 花序 与 叶同时 开放, 长 1.5 — 6 厘米, 径 4 一 6 毫米, 序梗长 5 — 15 毫米, 着生 2 — 5 小叶; 苞 片倒 卵状三 角形, 先端圆 截形, 外面 密被白 柔毛, 内面稀 疏具毛 或近于 无毛; 雄蕊 2, 巧 丝 离生, 全 部有毛 或先端 稀疏, 花药长 圆形, 黄色; 腺体 2, 腹 背腺均 长圆状 卵形, 先端 截形, 微凹; 子房 卵形, 密被白 柔毛, 无梗, 花柱长 为子房 1/3 — 1/2, 2 全裂或 深裂, 柱 头 2 裂, 仅 1 腹腺。 蒴果 有毛。 花期 4 月, 果期 5 月。 . 产 大姚、 大理、 漾濞、 巍山、 凤庆、 泸水、 景东、 腾冲、 龙陵、 石屏、 文山, 生海 拔 1 500 — 2 700 米的山 坡灌丛 或沟谷 溪旁, 也见 于阔叶 林中; 四川 南部及 湖北西 南部也 有。 模式 标本采 自大理 苍山。 本种 极似裸 柱头柳 (S. psilostigma Anderss. ) , 但叶 柄短, 花柱 2 全裂而 不同。 在 花期 与纤柳 (S. phaidima Schneid. ) 相近, 主 要区别 为二年 生枝有 短毛, 不是 无毛; 雄 蕊 2, 花 丝完全 离生, 不是有 时合生 或部分 合生; 子房 卵形, 不 是椭圆 形或长 圆形。 又与 川审柳 (S. wolohoensis Schneid. ) 相似, 唯本种 叶下 面具白 色绢质 绒毛, 不是淡 黄色绒 毛/ 雄蕊花 丝全部 有毛, 不是 仅基部 有毛; 腺体 2, 不是仅 1 腹腺; 花柱 2 全裂或 深裂, 不是 仅先端 分裂。 72b. 长穗 大理柳 (变型 )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f. longispica C. f. Fang (1980); 中国 植物志 (1984). S. psilostigma auct non Anderss : Schneid. in Sarg. (1916); Hao in Fedde (1936). 与 原变型 的区别 在于花 序长达 15 厘米, 稍 下垂。 花斯 5 月。 产 文山、 漾濞。 生海拔 2 000 米上下 的杂木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文山老 君山。 73- 丑柳 (中 国植 物志) 西山柳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白腊条 (曲靖 ) 
杨柳科  549  Salix inamoena Hand. - Mazz. (1929)* ; Hao in Fedde (1936)* ;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4)'. 73a. 丑柳 (原 变种) 图版 153, 1-4 var. inamoena 灌木, 高 1 一 2 米。 当 年生枝 幼时有 白色间 淡黄色 柔毛, 后渐 脱落, 二年 生枝淡 褐色, 无毛; 芽 卵形, 初有 柔毛。 叶椭 圆形, 长 2 — 4. 5 厘米, 宽 1 一 2. 2 厘米, 先端有 小尖, 有 时 扭斜, 或 急尖, 基 部宽楔 形或近 圆形, 上面暗 绿色, 幼时有 淡黄色 柔毛, 后渐 脱落, 仅 脉上有 短毛, 下 面浅绿 色或苍 白色, 有 淡黄色 或锈色 柔毛, 边 缘有明 显或不 明显的 腺齿; 叶柄长 2 — 5 毫米, 有 柔毛。 花序与 叶同时 开放, 细圆 柱形, 长约 2 — 6 厘米, 径约 4 厘 米; 序梗长 5 — 10 毫米, 具 2 — 4 小叶; 雄蕊 2, 花丝 离生, 2/3 有 柔毛, 花药近 球形; 苞 片近 圆形, 黄 色或稍 褐色, 无 毛或外 面基部 有毛, 腺体 2; 子房 卵形, 密 被白色 柔毛, 无 梗, 花柱 明显, 先端 2 裂, 柱头浅 2 裂; 苞片近 圆形, 外面有 疏毛, 内面 无毛, 仅 1 腹 腺。 花期 4 月, 果期 5 月。 产 昆明、 嵩明、 会泽、 曲靖、 宜良、 石屏, 生海拔 1 800 — 2 600 米的 山坡灌 丛中。 模 式 标本采 自昆明 西山。 73b. 无 毛丑柳 (变种 ) (中 国植 物志) var. glabra C. F. Fang 中国 植物志 (1984). Salix inamoena X tetrasperma Hand. -N^azz. (1929). 与原 变种的 区别是 子房、 苞片 无毛。 花期 4 月, 果期 5 月。 产地与 原变种 相同。 模式标 本采自 昆明。 74. 川南柳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53, 5—7 Salix >yolohoensis Schneid. (1917)* ; Hand. -Mazz. (1929); Hao in Fedde (1936); 中国 植物志 (1984)'. 灌木, 高 1 一 2 米。 小枝 幼时被 绒毛, 后渐 脱落, 呈淡绿 褐色; 芽 卵形, 有短 柔毛。 叶披 针形或 椭圆披 针形, 稀倒披 针形, 长 3 — 5 厘米, 宽 1 一 1.6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楔形至 圆形, 上 面略有 疏毛, 下面有 淡黄色 绒毛, 全缘 或具不 明显的 腺齿; 叶柄长 2 — 5 毫米, 有 绒毛。 花序与 叶同时 开放, 长 2 — 3. 5 厘米, 序梗长 5 — 15 毫米, 具 2 — 4 (一 6) 小叶; 雄蕊 2 或 3, 花丝 2/3 以下有 柔毛, 花药椭 圆形; 苞片倒 卵形, 褐色, 外面和 边 缘有长 柔毛, 内面几 无毛; 腺体 1 或 2, 有时无 背腺; 子房卵 形或狭 卵形, 密被 白色柔 毛, 无梗, 花柱 仅先端 2 裂, 柱头 2 裂; 苞片同 雄花; 腺体 1, 腹生, 长约为 子房的 1/ 3; 果序长 ,达 6 厘米, 粗约 1 厘米。 花期 5 月, 果期 6 月。 产大理 苍山, 生海拔 2 500 — 3 000 米的水 沟边; 分布于 四川。 75. 云贵柳 (四 川植 物志) 绵 毛枝柳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绵毛柳 (中 国植 物志) Salix camusii Levi. (1904), (1909), (1909), (1915), (1917); Schneid. in Safrg. (1916) ; Rehd. (1929); Hand. -Mazz. (1929), 早 pro syn. S. etosia Schneid. , ^ pro syn. S. praticola Hand. -Mazz ; Hao in Fedde (1936) , pro syn. S. dedecandra Levi. , 半 pro syn. S. tetradenia Hand. -Mazz. ; D. Mckean in Lauener. (1983) ; 云南 种子植 
图版 153 . 1—4. 丑柳 Salix inamoena Hand. -Mazz. var. inamoena , 1. 雌花序 小枝, 2. 果, 3. 雄花序 小枝 一段, 4. 雄花; 5—7. 川南柳 S. wolohoensis Hand. -Mazz. , 5. 雌花 序小枝 一段, 6. 果, 7. 叶 下面; 8 — 10. 截苞柳 S. resecta Diels, 8. 雄花 序小枝 一段, 9. 雄花, 10. 苞片。 (李锡 畴绘) 
杨柳科  551  物 志名录 (1984), pro syn. S. etosia Schneid. ; 中国 植物志 (1984), p. p. S. etosia Schneid. ; 四川 植物志 (1985). Salix erioclada auct. non Levi. : Hand. -Mazz. (1929) * , Hao (1936)*,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4)', p. p. 半. 灌 木或小 乔木。 幼枝 有白色 柔毛或 绒毛。 叶椭 圆形至 卵状披 针形, 长 3 — 6 厘米, 宽 1.5 — 2. 5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钝或宽 楔形, 上面 绿色, 下面苍 白色, 幼时 两面被 柔毛, 以后 仅脉上 有毛, 全缘或 有不明 显的小 腺齿; 叶柄长 2 — 7 毫米, 有密 柔毛。 花序 先叶或 与叶 近同时 开放, 序梗长 5 — 10 毫米, 具 2 — 4 小叶, 雄 花序长 3 — 5. 5 厘米, 径约 8 毫 米, 雄蕊 2, 花丝 离生, 无毛, 苞片 卵状长 圆形, 两面 有毛, 边 缘和外 面基部 较密; 腺体 2, 背腺 较小, 有 时无; 雌 花序长 3. 5 — 6 厘米, 径 6 — 8 毫米; 子房 卵状长 圆形, 被 绒毛, 近 无梗, 花 柱短, 柱头 先端稍 微缺, 苞片同 雄花, 腺体 1, 腹生。 花期 3 月, 果期 5 月。 产 巧家、 大姚、 丽江、 宁蒗, 生海拔 2 550 — 3 450 米 地带; 湖北、 湖南、 四川、 贵 州等省 均有。 本种 的模式 标本, 由雌、 雄植株 组成, 争议 较大, 描 述也有 差异, 本 文是根 据原作 者 I^veill6 1909 年描述 "蒴 果近 无梗, 有 絨毛, 长圆形 …… " 和 Schneider 1916 年描述 "雄蕊 2, 花丝 离生, 无毛 •••••• " 等 确定本 种的。 D. Mckean 将 S. erioclade Levi. 的雌 株列 为本种 的异名 , 我们认 为是适 当的; 但 雌花的 描述是 Hand. -Mazz. 1929 年 根据采 自 四川大 凉山, 云南 宁蒗、 丽江、 巧家 的标本 补充描 述的, 而 该种的 建立则 是根据 "雄蕊 2, 花丝基 部有疏 柔毛" 的雄花 标本, 这 一部分 又极似 S. luctuosa Levi. , 故尚待 进一步 研究。 76. 异色柳 (西 藏植 物志) 二色柳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lix dibapha Schneid. (1917)* ; Hand. -Mazz. (1929), descr. / add. ; Hao in Fedde (1936); 西藏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4)'. 灌木, 高 4 米。 当年生 枝初被 柔毛, 以后 无毛, 二年 生枝黑 褐色; 芽紫 黄色。 叶椭 圆 形或椭 圆状长 圆形, 长 4 一 6 (— 8) 厘米, 宽 1.4 一 2 (-2.4)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短渐 尖, 基部楔 形或近 圆形, 上面 绿色, 除 中脉外 无毛, 下面苍 白色, 或有 白粉, 无毛, 全 缘; 叶柄长 4 一 7 毫米, 有 柔毛。 花序先 叶或与 叶同时 开放; 雄花 序长约 3. 5 厘米, 径约 5 毫米, 近 无梗, 具 4 一 5 小叶, 轴有微 绒毛; 雄蕊 2, 花丝 离生, 长约 2. 5 毫米, 中部 以下有 柔毛; 苞片倒 卵形, 长约 1.5 毫米, 暗 棕色, 外 面有短 柔毛, 先端 圆形; 腺体 2, 近 等长, 短圆 柱形, 长约为 苞片的 1/3; 雌 花序长 3 — 4 厘米; 果期 长可达 8 厘米, 序梗 短, 果 时可长 1 厘米, 具 1 一 3 小叶, 轴有长 柔毛; 子房狭 卵形, 密 被白色 柔毛, 无梗, 花柱 明显, 浅裂或 中裂, 柱头 2 裂; 苞片椭 圆状长 圆形, 黑 椋色, 外 面及边 缘被疏 柔毛, 内面 无毛, 先 端钝或 稍尖; 腺体 1, 腹生, 长 圆形, 不裂或 2 裂。 蒴 果长约 4 毫米, 无梗 或有 短梗。 花期 4 月, 果期 5 — 6 月。 产 宁蒗, 生海拔 2 000 — 3 350 米的山 坡及河 滩地; 四川、 西藏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永宁。 本 种近似 白背柳 (S. balfouriana Schneid. ) , 但 叶下面 无毛, 边 缘无腺 齿等而 不同。 
552  云南 植物志  77. 截苞柳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53, 8-10 大节柳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lix resecta Diels (1912) ; Schneid. in Sarg. (1916) ; Hand. -Mazz. (1929) , descr. add. ; Hao in Fedde (1936)*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4)*. 灌木, 高 1 一 2 米。 当 年生枝 常集生 于去年 生枝的 上部, 无 毛或有 疏毛, 二年 生枝有 光泽, 无毛。 叶 常集生 于枝的 先端, 椭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2 — 3. 5 厘米, 宽 1.3 — 1.6 厘 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基 部钝, 上面 绿色, 下面苍 白色, 幼时 两面有 柔毛, 全缘; 叶柄有 毛'。 花序与 叶同时 开放, 生于二 年生枝 上部, 序梗长 5 — 10 毫米, 有 3 — 6 正 常叶; 雄花 序长约 3 厘米, 径约 7 毫米; 雄蕊 2, 花丝离 生或有 时下部 合生, 2/3 有毛, 花药 球形, 金 黄色; 苞 片长圆 形或近 圆形, 两 面有疏 柔毛, 先端截 形或有 齿缺, 腺体 2; 雌 花序长 2 — 5. 5 厘米, 径 4 一 7 毫米; 子房卵 形至长 卵形, 密被 白色短 柔毛, 无梗, 花柱约 1/3 分裂, 柱头 2 裂; 苞片同 雄花; 腺体 1, 腹生, 狭圆 锥形。 蒴 果近无 梗或有 短梗。 花期 5 月, 果期 6 月。 产 大理、 丽江, 生海拔 2 800 — 3 500 米的山 坡灌丛 和杂木 林中; 四川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78. 林柳 (西 藏植 物志) Salix driophila Schneid. in Sarg. (1916); Hao in Fedde (1936)*; 西藏 植物志 (1983)'; 中国 植物志 (1984)'. 灌木, 高 1 一 3 米。 干皮 黑色; 当年生 小枝紫 绿色, 被 絨毛, 去 年生枝 黑灰色 或紫褐 色, 多少 有毛或 无毛; 芽 卵形, 黄 褐色, 稍有 柔毛。 叶椭 圆形、 长圆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3 — 5. 5 厘米, 宽 1.5 — 2. 2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基 部钝或 圆形, 上面 绿色, 微被短 柔毛或 无毛, 下面浅 绿色, 被绢质 绒毛, 全缘; 叶柄长 5 — 7 毫米, 有毛。 花序与 叶同时 开放, 长 2. 5 — 4. 5 厘米, 径 6 — 8 毫米; 序梗长 2 — 3 厘米, 具 2 — 5 正 常叶; 雄蕊 2, 花 丝 离生, 基部 有毛; 苞片倒 卵状长 圆形, 先 端钝, 两面 有毛或 内面近 无毛; 腺体 1, 腹生, 长 圆状圆 柱形, 粗状, 先 端有时 浅裂; 子房 卵形, 密 被白色 柔毛, 无梗, 花柱 明显, 先 端 2 裂, 柱头 微裂或 不裂; 苞片近 圆形, 两面有 毛或内 面无毛 ;腺 1, 腹生, 卵状圆 柱形, 与 苞片近 等长。 蒴果 卵形, 长约 3 毫米, 有毛, 无梗。 花期 5 月, 果期 6 月。 产 宁蒗、 中甸, 生海拔 2 600 — 3 000 米的 松林下 或林间 空地; 四川、 西 藏东部 也有。 79. 紫枝柳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图版 154, 1-4 Salix heterochroma Seemen (1896), (1905) ; Schneid. in Sarg. (1916) ; Rehd. (1923) ; Hao in Fedde (1936)*; 陈嵘 (1937); "图 鉴,, (1972)* ? 秦岭 植物志 (1974); 中国 植物志 (1984)'. Salix henry i Burkill (1899).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可达 15 米。 当年生 枝初时 有毛, 后 无毛, 去年 生枝紫 红色。 叶卵 状椭 圆形、 披针形 或卵状 披针形 ,长 4. 5 — 10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先端长 渐尖或 急尖, 基 部楔形 或钝, 上面 绿色, 无毛 或幼时 有毛, 下面苍 白色, 有疏 绢毛, 全缘 或有疏 腺齿; 叶柄长 5 — 15 毫米, 幼时 有毛。 雄 花序长 3 — 5. 5 厘米, 径 8 — -11 毫米, 近 无梗, 基部具 2 — 3 小叶, 轴有 绢毛; 雄蕊 2, 稀 1, 花丝 离生, 稀部分 合生, 基 部具疏 柔毛, 花 药卵状 
杨柳科  553  长 圆形; 苞片长 圆形, 黄 褐色, 两面 和边缘 有毛; 腺 1, 腹生, 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约为苞 片的 1/3; 雌花 序长达 6. 5 厘米, 序 梗长约 1 厘米, 有 1 一 2 小叶; 子房 卵状长 圆形, 有 毛, 有梗, 花柱 明显, 长约为 子房的 1/3, 柱头 2 裂; 苞 片椭圆 形或披 针形, 两面有 柔毛, 仅 1 腹腺; 果 序长达 13 厘米。 蒴果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5 毫米, 有灰色 柔毛。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5_6 月。 产 绥江, 生海拔 1 560 米 的阔叶 林中; 山西、 陕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四川 等省均 产。 80. 苍山 长梗柳 (植物 研究) Salix longissimipedicellaris N. Chao ex Mao (1986) * . 直立 灌木, 高 1 米。 当年生 枝密被 绒毛, 二 年生枝 无毛。 叶 卵状长 圆形, 花期长 2 厘 米, 宽 8 毫米, 先端短 渐尖, 基部宽 楔形, 上面 绿色, 仅中脉 下部有 柔毛, 下面 淡绿白 色, 有灰 白色长 柔毛, 中脉 在上面 下凹, 下面 凸起, 侧 脉在两 面均不 明显, 全缘; 叶柄 长约 3 毫米, 有 绒毛。 花序与 叶同时 开放, 长圆 柱形, 长 5 — 8 毫米, 径约 6 毫米; 序梗 长 5 — 10 毫米, 有 绒毛, 具 2 — 3 小叶, 轴有长 柔毛; 子房倒 棒状或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2 毫米, 径约 0.8 毫米, 被短 柔毛; 梗长约 4 毫米, 比子 房长约 2 倍, 下 部有短 柔毛, 花 柱长约 0.7 毫米, 先端 2 浅裂, 柱头 不裂或 微裂; 苞片披 针形, 长约 3 毫米, 外 面有长 柔毛, 内面几 无毛; 腹 腺扁圆 柱形, 长约 0.7 毫米, 无 背腺。 雄花序 不详。 花期 3 月。 产 大理, 生海拔 3 000 米 左右的 山坡。 模式 标本采 自大理 苍山斜 阳峰。 本种与 毛果柳 (S. trichocarpa C. F. Fang) 和 亚东柳 (S. yadongensis N. Chao) 有亲缘 关系, 但叶 先端短 渐尖, 下 面有灰 白色长 柔毛; 子房 梗长于 子房约 2 倍, 下 面有 柔毛; 苞片 披针形 等易于 区别。 81. 皂柳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图版 154, 5-8 Salix disperma Roxb. ex D. Don (1825) ; A. Kimura in Hara , Chater et Williams (1982); D. McKean in Lauener (1983). Salix ivallichiana Anderss. (1851), (1860), (1867) *et in DC. (1868); Brand. (1874); Hook. f. (1888); Coll. (1902); Levi. (1909); (1911); Schneid. in Sarg. (1916); Hand. -Mazz. (1929); Rehd. (1929), (1936); Hao in Fedde (1936); 陈嵘 (1937); A. Kimura in Hara (1966), (1971); "图 鉴,, (1972); et 补编 (1983), in clavi; 秦岭 植物志 (1974); 西藏 植物志 (1983); Griers. et Long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4)* ; Anderss. var. grisea Anderss. (1867)7 (1868) ; S. pachyclada Levi, et Van. (1906) ; Schneid. in Sarg. (1916); S.funebris Levi. (1913); S. nun rci Levi. (1914); S. xvallichianu Anderss. var. pachyclada (Levi, et Van. ) C. Wang et C. F. Fang (1984), syn. nov.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2 — 13 米。 当年 生枝绿 褐色, 初时 密被灰 白色短 绒毛, 以^ 逐渐 脱落, 二年生 枝黑褐 色或红 褐色, 无毛; 芽 卵形, 红 褐色, 幼时 有与小 枝同样 的毛, 后 渐 脱落变 无毛。 叶椭 圆状披 针形、 披 针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长 4 一 12 厘米, 宽 1 一 4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基部 楔形或 圆形, 上面 绿色, 幼时有 疏毛, 以 后仅中 脉有短 柔毛, 下 面灰 白色, 幼 时密被 绒毛, 后 渐稀疏 为絹质 柔毛, 全 缘或萌 枝叶有 疏齿; 叶抦长 5 — 15 毫 
图 版 154 1—4. 紫枝柳 Salix heterochrony Schneid. , 1. 果序 小枝, 2. 果, 3. 雄花 序小枝 一段, 4. 雄花; 5—8. 皂柳 s disperma Roxb. ex D. Don, 5. 果序 小枝, 6. 雌花, 7. 雄花 序小枝 一段, 8. 雄花。 (李锡 畴绘) 
杨柳科  555  米, 有短 柔毛; 托 叶小, 有 时无, 半 心形, 两面 有毛, 具疏 腺齿。 花序先 叶或与 叶同时 开放, 无梗无 叶或有 短梗具 1 一 3 小叶; 雄 花序长 1. 5-3 厘米, 径 1 一 1. 5 厘米; 雄蕊 2, 花丝 离生, 无 毛或基 部有疏 柔毛, 花药椭 圆形, 黄色; 苞 片长圆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红 褐 色或黑 褐色, 两面 有白色 长毛, 有时 外面较 稀疏; 腺体 1, 无 背腺; 雌 花序长 2. 5 — 5 厘米, 径 1 一 1.2 厘米; 子 房狭圆 锥形, 密被短 柔毛, 有梗, 花柱 不裂, 柱头 2 — 4 裂; 苞 片、 腺体同 雄花; 果序 长可达 12 厘米。 > 果长达 6 毫米, 有 毛或近 无毛, 开裂后 果瓣外 卷。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5 — 6 月。 产 禄劝、 鹤庆、 丽江、 维西、 碧江、 福贡、 中甸、 德钦, 生海拔 2 200 — 3 400 米的 山坡 灌丛中 和阔叶 林下; 内蒙、 山西、 陕西、 甘肃、 青海、 浙江 (天目 山)、 四川、 贵州、 西藏 等省区 均有。 分布于 印度、 不丹、 尼 泊尔。 本种的 选模式 标本和 S. wallichiana Anderss. 的 模式标 本同为 Wallich 3700A ,种 加词 来源于 蒴果有 2 个 种子。 据 D. McKean 见 到的喜 马拉雅 标本, 一般具 3 — 5 胚珠, 成 熟果有 2 — 3 稀 5 种子; 我 们在云 南标本 中观察 到的, 胚珠 通常为 6, 种子 3 — 5。 D. Don 在 建立本 种时, 观察的 蒴果仅 2 个种 子是可 能的; 对 雄花的 描述是 "雄蕊 8", 这 一部分 已归入 S. tetrasperma Roxb. 。 本种的 叶形和 各部毛 被的疏 、密、 有、 无, 变化 很大; C. Schneider 认为 S. pachyclada Levi, et Van. 与本种 只是形 态上的 变异; Hand. -Mazz. 和 郝景盛 将该种 作为本 种的异 名, 《中 国植 物志》 又以 "花序 较粗, 叶下 面密被 绒毛, 花丝 下部有 柔毛" 组合为 本种的 变种, 我们 认为这 些特征 都在本 种的变 化范围 之内, 故作了 归并。 82. 井岗柳 (中 国植 物志) 荞 麦地柳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lix leveilleana Schneid. in Sarg. (1916); Hao in Fedde (1936);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4)*. 灌木或 乔木。 花序枝 有絹质 柔毛, 淡绿 褐色; 芽长 圆形, 腹背 扁平, 有短 柔毛。 叶 披 针形, 中部 最宽, 长约 7. 5 厘米, 宽 1.3 厘米, 两端 渐狭, 上面 绿色, 下面苍 绿色, 无 毛, 边缘有 明显的 锯齿; 叶 柄长约 1 厘米。 雌花 序先叶 或与叶 近同时 开放, 长约 5 厘米, 径约 1 厘米; 无 梗或有 短梗, 无 叶或有 鳞片状 小叶, 轴有长 柔毛; 子房 卵形, 无毛, 有 梗, 花 柱约与 子房近 等长, 柱头短 于花柱 2 — 3 倍, 2 裂; 苞 片长圆 形或倒 卵形, 棕 褐色, 有长 柔毛, 或 内面基 部和外 面先端 无毛; 腺体 1, 腹生, 长 方形, 先端 钝圆, 短于 子房梗 近 2 倍。 花期 4 月。 产 巧家, 生海拔 3 000 米的山 谷中; 江西 井冈山 也有。 模 式标本 采自巧 家县荞 麦地。 云 南标本 未见。 83. 川滇柳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图版 155, 1-3 Salix rehderiana Schneid. in Sarg. (1916);Hao in Fedde (1936) ; 陈嵘 (1937) ; Rehd. (1940); "图 鉴" 补编 (1982)*; 西藏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补遗 )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4)*. Salix rehderiana Schneid. var. brevisericea Schneid. in Sarg. (1916); Hao in Fedde (1936); S.mehn Schneid. in Sarg. (1916) ; Hao in Fedde (1936); 秦岭 植物志 (1974); 
556  云南 植物志  S. luctuosa Levi. var. pubescens C. Wang et P. Y. Fu (1974) * .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1 一 4 米, 有 时可达 9 米。 当年 生枝初 有毛, 以后 无毛, 淡 棕褐色 或灰 褐色; 芽 卵状长 圆形, 黄绿 褐色, 有微 柔毛。 叶 披针形 或倒披 针形, 有时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5 — 11 厘米, 宽 1 一 2. 5 厘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有时短 渐尖, 基部 楔形或 钝圆, 上面深 绿色, 幼 时有短 柔毛, 至少 沿中脉 有毛, 下面淡 绿色, 幼 时有白 柔毛, 后渐 脱落, 变 无毛, 边缘 具不明 显的腺 圆齿, 稀 全缘; 叶柄长 2 — 10 毫米, 有 柔毛; 托叶半 卵状椭 圆形, 先端 渐尖, 边缘 有齿。 花 序先叶 或与叶 近同时 开放, 长 2 — 6 厘米, 径 8 — 10 毫米, 无梗或 有短梗 ,具 2 — 3 小叶, 序轴有 柔毛; 苞片长 圆形, 两面有 白色长 柔毛; 腺体 1, 腹 生, 长约为 苞片的 1/3; 雄蕊 2, 花 丝离生 或基部 合生, 无毛 或基部 有毛, 花药 卵形, 淡 黄色, 开 裂后, 内面呈 紫色; 子房长 卵形, 有 毛或近 无毛, 近 无梗, 花柱长 约为子 * 的 1/2, 先端 2 裂, 柱头 细小, 不裂或 2 裂。 蒴果淡 褐色, 有毛或 无毛。 花期 4 一 5 月, 果 期 5 — 6 月。 产 维西、 贡山、 德钦、 中甸, 生海拔 2 900 — 4 100 米的 针阔叶 混交林 下或灌 丛中; 陕 西、 宁夏、 甘肃、 青海、 四川、 西藏 等省区 均有。 84. 川柳 (秦 岭植 物志) 图版 155, 4-7 林中柳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lix hylonoma Schneid. in Sarg. (1916) ; Gorz (1935) ; Hao in Fedde (1936) * ; 秦岭 植物志 (1974); "图 鉴" 补编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 4 ); 中国 植物志 (1984)*. Salix isochroma Schneid. in Sarg. (1916) ; Hao in Fedde (1936) ; S. hylonoma Schneid. var. isochroma (Schneid. ). Schneid. (1917) ; Hao in Fedde (1936); S. chuniana Fang (1948). . 灌木或 乔木, 高 3 — 15 米。 当 年生枝 初被疏 柔毛, 后 无毛, 二 年生枝 无毛, 红 棕色; 芽 三角状 卵形, 初有微 柔毛, 先端稍 内弯。 叶椭 圆形、 卵状椭 圆形或 长圆披 针形, 长 2. 5- 9 厘米, 宽 1.5 — 3.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钝 圆或宽 楔形, 上面深 绿色, 无毛或 幼时中 脉毛, 下面淡 绿色, 幼时 有金红 色柔毛 (幼叶 红褐色 ), 边缘 有明显 或不明 显的细 腺齿, 稀 全缘; 叶柄长 3 — 6 毫米, 有疏 短毛。 花序先 叶或与 叶同时 开放, 近无梗 或梗长 5 — 13 毫米, 具 1 一 3 小叶, 常 早落; 雄 花序长 3 — 6 厘米, 径约 6 毫米; 雄蕊 2, 合生或 部分合 生, 稀 离生, 基部有 柔毛, 花丝紫 红色; 苞 片长圆 形或倒 卵形, 两面有 金红色 长毛; 腺 体 1, 腹生, 长圆 状近披 针形, 先端 钩状; 雌 花序长 5 — 7 厘米, 径约 7 毫米, 子房 卵形, 有短 柔毛, 无 梗或有 短梗, 花柱 2 中裂, 柱头 2 裂, 裂片 外弯; 苞片同 雄花; 腺体 1, 腹 生, 先端 内弯; 果序 长可达 12 厘米 。蒴 果有疏 柔毛, 具 短梗: 花期 6 月, 果期 7 月。 产 维西、 永善, 生海拔 2 300 — 3 200 米 的杂木 林中; 河北、 山西、 陕西、 甘 肃东南 部、 安徽西 北部、 四川、 贵州 均有。 85. 杜 鹃叶柳 (植 物分类 学报) Salix rhododendrifoiia C. Wang et P. Y. Fu (1974)*; 西藏 植物志 (1983)*; 中 国 植物志 (1984)'. 灌木, 高 1 一 3 米。 小 枝暗紫 色或黑 紫色, 无毛。 叶椭圆 形或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1. 3- 
杨柳科  557  2. 5 厘米, 宽 7 — 12 毫米, 先端 钝或近 圆形, 有时 稍尖, 基部 楔形或 渐狭, 有时近 圆形, 上面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两面 无毛, 全缘; 叶 柄长约 2 毫米, 无毛。 花序 先叶或 近同时 开放, 长 1.5 — 3 厘米, 径 1 一 1.5 厘米, 无梗; 雄蕊 2, 花丝 2/3 — 3/4 合 生或仅 先端分 离, 中部 以下有 柔毛, 向基部 渐密, 花药紫 红色; 苞片淡 绿色, 干后 黑色, 长椭 圆形, 两 面 和边缘 有白色 长毛; 腺体 1, 腹生, 圆 柱形; 子房狭 卵形, 被白 柔毛, 有 短梗, 花柱明 显, 长约 1 毫米, 柱头 2 — 4 裂; 苞片、 腺体同 雄花。 花期 5 — 6 月, 果期 6 — 7 月。 产 德钦, 生海拔 4 000 米 左右的 山坡疏 林中; 四川 西部、 西 藏东部 也有。 本种与 密穗柳 (S. myrtillacea Anderss. ) 极 相似, 区 别在于 本种叶 柄短, 花 丝先端 分离; 子房有 短梗, 花柱较 短等。 本 种是根 据雌花 标本建 立的, 未见 雄花。 《西 藏植 物志》 和 《中 国植 物志》 均述 "花 丝部分 合生, 无 毛"。 而 我们见 到的标 本则是 花丝中 部以下 有毛, 与 上述二 书图版 上的雄 花 解剖图 相同。 86. 密穗柳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55, 8-12 坡柳 (西 藏植 物志、 中国植 物志) Salix myrtillacea Anderss. (1860); Hook. f. (1888); Levi. (1909); Schneid. in Sarg. (1916); Hand. -Mazz. (1929); Hao in Fedde (1936); "图 鉴,, 补编 (1982)*; 西藏 植物志 (1983)*; Griers. et Long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 国植物 志 (1984) * . Salix sub pycnostachya Burkill (1899) ; S. squarrosa Schneid. (1917) * . 灌木, 高 1.5 — 4 米。 小枝 无毛, 栗棕 色或灰 黑色, 有 光泽; 芽长 圆状披 针形, 无毛, 棕 红色。 叶倒 卵状长 圆形、 倒披 针形, 稀倒 卵状橢 圆形, 长 3 — 6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先 端 急尖, 基部楔 形或近 圆形, 上面 绿色, 下面浅 绿色, 两面 无毛, 全缘; 叶柄长 2 — 4 毫 米, 无毛。 花序先 叶或与 叶同时 开放, 长 2 — 3 厘米, 径 10 — 13 毫米, 无梗, 无叶; 雄 蕊 2, 花丝 合生, 无毛 或基部 有毛, 花药 合生为 1 或 分离, 紫 红色; 苞片椭 圆形或 卵形, 黑色或 下部褐 黄色, 两 面有长 柔毛, 无 梗或近 无梗, 花柱 伸长, 约 2 毫米, 柱头 2 — 4 裂; 苞片同 雄花; 腺体 1, 腹生, 卵形。 蒴 果长约 4 毫米, 被 柔毛。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6 — 7 月。 产 德钦、 中甸, 生海拔 3 700 — 4 200 米的针 叶林缘 或次生 林中; 甘肃东 南部、 青海 南部、 四川 西部、 西 藏东部 均有。 分 布于尼 泊尔、 锡金、 印度。 87. 贵州柳 (中 国植 物志) Salix kouytchensis (Levi. ) Schneid. in Sarg. (1916) ; Hao in Fedde (1936), pro syn. S. varigeata Frach. ; 中国 植物志 (1984)*. Salix duclouxii Levi. var. kouytchensis Levi. (1909) ; 5. schneideriana Hao in Fedde (1936), excl. pi. Chekiang.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2 — 8 米。 小 枝短而 密集, 被贴 生白色 绢毛, 有不 明显的 条纹。 叶 椭 圆披针 形或长 圆倒披 针形, 长 1.8 — 4 厘米, 宽约 5 毫米, 上面绿 色有疏 絹毛, 下面淡 白色, 初有密 絹毛, 后变 无毛, 中脉和 侧脉稍 隆起, 网脉 可见, 边缘 有腺锯 齿; 叶抦长 2 — 3'虐 米, 多少有 絹质长 柔毛。 雄 花序长 2 — 4 厘米, 粗 5 — 8 毫米; 序梗无 或短, 基部 
图 版 155 1—3. 川滇柳 Salix rehderiana Schneid. , 1, 雌花 序小枝 一段, 2. 雌花' 3. 苞片; 4—7. 川柳 S. hylonoma Schneid. , 4. 雌花 序小枝 一段, 5. 雌花, 6. 雄花 序小枝 一段, 7. 雄花; 8—12. 密穗柳 S. myrtillacea Anderss. , 8. 果序 小枝 一段, 9. 果, 10. 雌花' 11. 雄 花序' 12. 雄花。 (李锡 畴绘) 
杨 柳 科  559  具 1 一 2 小叶; 雄蕊 2, 花 丝合生 或部分 合生, 无毛或 基部有 疏毛; 苞片椭 圆形, 先 端钝, 两面 有毛, 内面 较疏, 腺体 2; 雌花 序长约 2. 5 厘米, 径约 1 厘米, 有 短梗, 具 1 一 2 小 叶。 蒴果 卵状长 圆形, 先端 稍尖, 有 絹毛, 无梗, 无 花柱, 柱头长 圆形, 2 裂; 苞 片长圆 形或 倒卵长 圆形, 先 端钝, 边缘有 絹质长 柔毛, 外面近 无毛; 腺体 2 — 3 裂, 裂片 线型, 短 于苞片 3 倍。 花期 8 月。 产 大理、 丽江, 生海拔 2 300 — 2 950 米的灌 丛中或 林下; 四川、 贵州 也有。 88- 秋华柳 ( "图鉴 ") 图版 156, 1—4 变色柳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拿 柳 (植 物名实 图考) Salix variegata Franch. (1887); Burkill (1899); Seemen in Diels (1900); Levi. (1909); Schneid. in Sarg. (1916) ; Hao in Fedde (1936) ; excl. syn. S. duclouxii Levi, var. kouytchensis Levi, et S. kouytchensis (Levi. ) Schneid. ; "图 鉴,, (1972) * ; 贵州 植物志 (1982), 西藏 植物志 (1983); Lauener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 国 植物志 (1984)* ; N. Chao (1984). Salix densifoliata Seemen (1896) ; S. bockii Seemen (1900) * ; Levi. (1909) ; Schneid. in Sarg. (1916); Hand. -Mazz. (1929); Hao in Fedde (1936); 秦岭 植物志 (1974)* ; S.andropogon Levi. (1906) ; Schneid. in Sarg. (1916); Hao in Fedde (1936) * ; S. duclouxii Levi. (1906), (1909), (1915), (1917); Schneid. in Sarg. (1916); Hand. - Mazz. (1929); Rehd. (1929), (1936). 灌木, 高 1 一 2. 5 米。 当年 生枝有 絨毛, 去年 生枝近 无毛, 粉 紫色。 叶形 多变, 通常 倒披 针形、 长 圆状披 针形, 有时 卵状长 圆形, 长 1 一 2 厘米, 宽 3 — 7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钝, 基部 钝圆或 渐狭, 有时 楔形, 上面 绿色, 有疏 柔毛, 下面淡 绿色, 有絹质 长毛, 中 脉 在上面 凹下, 下面 凸起, 侧脉在 上面不 明显, 下面微 凸起, 边缘常 外卷, 有明 显或不 明显的 腺齿或 全缘; 叶柄长 1 一 2 毫米, 有 绒毛。 花 序叶后 开放, 稀同时 开放, 长 1.5 — 3 厘米, 径 3 — 6 毫米, 无 梗或有 短梗, 无 叶或有 1 一 2 苞 片状小 型叶, 早落; 雄蕊 2, 花 丝 合生, 无毛; 苞片 椭圆披 针形, 有长 柔毛和 缘毛, 内面较 稀疏; 腺体 1, 腹生, 圆 柱形; 子房卵 形至长 卵形, 密 被白至 灰白色 柔毛, 花 柱无或 近无, 柱头 2, 各 2 裂; 苞片、 腺体 同 雄花; 果序 长可达 5. 5 厘米。 蒴果长 卵形, 长约 5 毫米, 粉紫色 或绿褐 色,. 有 灰白色 柔毛。 花期 较长, 一般在 6 — 11 月。 产 昆明、 嵩明、 江川、 昭通、 会泽、 宣威、 禄劝、 丽江、 维西、 永胜、 大理、 永平、 腾冲、 广南, 生海拔 1 500 — 2 800 米的溪 流边、 山坡 灌丛或 林缘; 陕西 南部、 甘 肃东南 部、 河南西 南部、 湖北 西部、 四川、 西藏东 部均有 分布。 89. 乌柳 (西 藏植 物志) 筐柳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沙柳 ( "图鉴 ") Salix cheilophila Schneid. in Sarg. (1916); Rehd. (1923); Hand. -Mazz. ( 1929); Hao in Fedde (1936); 陈嵘 (1937); "图 鉴" (1972)* ; et 补编 (1982) in clavi; 秦岭 植物志 (1 974 ) ; 西藏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4)". 89a. 乌柳 (原 变种) 图版 156, 5—8 
m 版 156 4 . 秋华柳 Salix variegata F ranc h. , 1. 雌花序 小枝, 2. 雌花, 3. 雄花 序小枝 一段, 4. 雄花; 5—8. 乌柳 S. cheilophila Schneid. var. cheilophila, 5. 雌花序 小枝, 6. 雌花, 1. 雄花 序小枝 一段, 8. 雄花。 (李锡 畴绘) 
桑 科  561  var. cheilophila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2. 5 — 6 米。 当年 生枝有 柔毛, 二年 生枝无 毛灰黑 色或红 褐色; 芽 先 端尖, 有 柔毛。 叶线 状倒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2 — 4 (-5) 厘米, 宽 3 — 5 (-7)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短渐 尖有短 尖头, 基 部渐狭 或钝, 上面 绿色, 疏被 柔毛, 中脉 平或凸 起, 侧脉明 显或不 明显, 下面稍 淡或苍 白色, 幼时密 被绢质 柔毛, 以后变 稀疏, 中脉显 著 凸起, 侧脉稍 凸起, 边缘 外卷, 通常上 部有腺 锯齿, 下部 全缘; 叶柄长 1 一 3 毫米, 有 柔毛。 花序与 叶同时 开放, 近 无梗, 基部具 2 — 3 小叶; 雄 花序长 1.5 — 2. 3 厘米, 径 3 — 4 厘米; 雄蕊 2, 花丝 合生, 无毛, 花药金 黄色; 苞片红 褐色, 长圆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先 端钝或 微缺, 基部有 疏毛; 腺体 1, 腹生, 狭长 圆形; 雌 花序长 1.3 — 2 厘米, 径约 5 毫米; 子房卵 形或长 卵形, 密被短 柔毛, 无 梗或近 无梗, 花 柱短, 长约 0.5 毫米, 柱头 2, 各 2 裂; 苞片、 腺体同 雄花; 果 序长达 3. 5 厘米。 蒴 果长约 4 毫米。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5 — 6 月 。 产 宁蒗、 丽江、 维西、 中甸, 生海拔 2 500 — 3 250 米的 沟谷、 林旁; 河北、 山西、 陕 西、 宁夏、 甘肃、 青海、 河南、 四川、 贵州、 西藏 等省区 均有。 89b. 光 果乌柳 (变种 ) (中 国植 物志) var. cyanolimnea (Hance) Ch. Y. Yang (1984). Salix cyanolimnea Hance (1882) ; Rehd. (1949), pro syn. S. microstachya Turcz. 与 原变种 的区别 为子房 和蒴果 无毛。 产丽江 (白水 河), 生海拔 2 800 米的 河边灌 丛中; 分布于 青海、 四川 等省。 167. 桑科 Moraceae 乔木或 灌木, 稀为 草本, 通常有 乳液, 有或 无刺。 叶 互生, 稀 对生, 全 缘或具 锯齿, 有时 分裂, 叶脉 掌状或 羽状; 托叶 2 枚, 通常 早落。 花 单性, 雌雄 同株或 异株, 无 花瓣, 花序 穗状、 聚伞 状或头 状等; 花序托 有时为 肉质, 增厚或 封闭而 为隐头 花序, 或 开张为 头 状或圆 柱状或 盘状; 雄花 花被片 2 — 4 (-1) 或 更多, 雄蕊与 花被片 同数而 对生, 花丝 在芽时 内折或 直立, 退化 雌蕊有 或无, 雌花 花被片 4, 稀 更多或 更少, 宿存, 子房 上位、 半 下位、 稀 下位, 每室 有胚珠 1 枚, 胚珠 倒生, 花柱 2 裂或单 1。 果为 瘦果或 核果, 围以 肉质变 厚的花 被片, 或 藏于花 被片内 形成聚 花果, 或隐藏 于壶形 花序托 内壁, 形 成隐花 果 (简 称榕果 ), 或陷 入发达 的花序 轴内, 形成大 形的聚 合果。 胚 悬垂, 子叶 褶叠。 本科 植物 染色体 基数为 12、 13、 14。 本科与 荨麻科 亲缘关 系极为 密切, 由于 本科植 物的胚 珠悬垂 倒生, 而 荨麻科 植物的 胚珠 基生, 是为两 者最大 区别。 约 37 属 (据 Brummitt, 1992) , 1 200 种 (据 Mabberley, 1990, 分布于 热带、 亚热 带 地区, 少 数种属 分布至 温带。 我 国约产 9, 属 (按哈 钦松系 统), 150 余种和 亚种。 主要 分布 于长江 以南各 省区; 云南有 9 属, 104' 种, 36 变种。 
562  云南 植物志  分属 检索表 1 (10) 乔木、 灌木或 草本; 雄蕊 在芽时 内折。 2 (3) 草本; 花 为聚伞 花序, 雌雄 同序; 花 4 数, 花柱 2 裂, 不等长 1. 水 蛇麻属 Fatoua 3 (2) 乔木或 灌木。 4 (9) 花为穗 状花序 或头状 花序; 无刺 乔木或 灌木。 5 (6) 雌雄 花序均 为穗状 花序; 叶脉 掌状; 核 果为肉 质花被 片包被 2. 桑属 Morus 6 (5) 雄花序 穗状; 雌花序 头状。 7 (8) 乔木、 灌木, 稀 为藤状 灌木; 每 1 果序 有多果 发育; 核果自 花被内 弹出, 花柱单 1; 叶脉掌 状 3- 构属 Broussonetia 8 (7) 攀援 灌木; 每 1 果 序只有 少数果 发育, 核果为 花被片 包被, 长柱 2 裂 或基部 连合; 叶 脉羽状 4. 牛 筋藤属 Malaisia 9 (4) 花 为聚伞 花序、 穗状 花序; 雌花 单生或 为短穗 状或短 总状; 有刺或 无刺; 核果 为宿存 花被片 包被 5. 鹊 肾树属 Streblus 10 (1) 乔木或 灌木; 雄蕊 在芽时 直立; 雌雄花 序为球 形头状 花序, 或生 于花序 托中, 花序托 开张或 关闭。 . 11 (16) 花序托 开裂为 盘状、 球形头 状或圆 柱状。 - 12 (15) 花 序为球 形头状 花序或 圆柱状 花序。 13 (14) 雌 雄花序 均为球 形头状 花序; 花 4 数; 植物 体有刺 6. 柘属 Cudrania 14 (13) 雌 雄花序 为球形 头状花 序或圆 柱状; 雄 花花被 2 — 4 裂, 雄蕊 1 枚; 雌 花花被 管状, 顶端有 时 2 — 4 裂, 无 刺乔木 7. 波 罗蜜属 Artocarpus 15 (12) 雄花 生于盘 状花序 托上, 雄蕊 3 — 4, 围以 覆瓦状 排列的 苞片; 雌花 单生, 隐藏 于梨形 花托内 8- 见血 封喉属 Antiaris 16 (11) 雌花、 雄花、 癭 花均生 于封闭 花序托 内壁; 雄蕊 1 一 3, 稀更多 9. 榕属 Ficus  1. 水 蛇麻属 Fatoua Gaud. 草本。 叶 互生, 边缘具 锯齿; 托叶 早落。 花单性 同株; 雌雄花 混生, 组成腋 生头状 聚伞 花序, 具小 苞片; 雄花 花被片 4 深裂, 裂片 镊合状 排列, 雄蕊 4 枚, 花丝在 芽时内 折, 退 化雌蕊 很小; 雌花 花被片 4 一 6 裂, 裂片 镊合状 排列, 子房 歪斜, 花柱稍 侧生, 柱 头 2 裂, 丝状, 胚珠 倒生。 核 果小, 斜 球形, 微扁, 为宿 存花被 包围, 果皮稍 壳质。 种 皮 膜质, 无 胚乳, 胚 内弯, 子 叶宽, 相等, 胚 根长, 向上 内弯。 本属有 (1 一) 2 种, 分布 于亚洲 东部、 东 南亚、 澳大 利亚及 新喀里 多尼亚 等地。 我 国 均有, 分 布于东 南部、 南部及 中部, 西南部 少见; 云南极 少见。 1. 水蛇麻 ( "图鉴 ") 图版 157, 1-5 小蛇麻 (台湾 植物志 ), 桑草 (日名 ) Fatoua villosa (Thunb. ) Nakai ( 1927 ); Kitamura et Murata (1961); Ohwi (1965) ; 海南 植物志 (1965) ; "图 鉴" (1972) ' ; 台湾 植物志 (1976) , excl. syn. ; Yamazaki (1982). 、 
图 版 157 水蛇麻 Fatoua villosa (Thunb. ) Nakai.l. 植株 上部, 2. 植株 下部, 3. 雄花; 4. 雌花, 5. 核果 (示侧 面和腹 面)。 (谢 华绘) 
564  南 植物志  Urtica villosa Thunb. (1784) ; U. japonica Thunb. (1784) , non Linn. f. ; Fat<oua ja ponica (Thunb. ) Bl. (1856), nom. illeg. ; F. pilosa auct. non Gaud. : Sieb. et Zucc. (1846); Engl. (1894). 一年生 草本, 高不到 1 米; 枝 直立, 纤细, 少分 枝或不 分枝, 幼时 绿色, 后 变紫黑 色, 被长 柔毛。 叶 卵形至 宽卵状 圆形, 膜质, 长 5 — 10 厘米, 宽 3 — 5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截形, 稍 下延至 叶柄, 边缘具 牙齿状 锯齿, 两面疏 被贴伏 粗毛; 叶柄被 柔毛。 花单 性, 聚 伞花序 腋生, 直径约 5 毫米; 雄花 钟形, 花被片 4 裂, 裂 片长约 1 毫米, 雄蕊 4 枚, 伸出花 被外, 与 花被片 对生; 雌花花 被片宽 舟状, 稍长于 雄花花 被片, 子 房近扁 球形; 花 柱近 侧生, 丝状, 长 于子房 2 倍。 瘦果 略扁, 具 三棱, 表面散 生细小 凸体; 小核 果有种 子 1 粒。 产碧江 (月亮 田附近 ), 生山 谷杂木 林下、 潮 湿地, 海拔 1 200 — 1 700 米; 河北、 山 东、 河南、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台湾、 广东、 广西、 贵州、 四川有 分布。 朝 鲜、 日本、 越南、 马来 西亚、 菲 律宾、 爪哇、 巴布 亚新几 内亚、 澳大 利亚、 新加 里多尼 亚 也有。 2. 桑属 Morus Linn. . 落叶 乔木或 灌木, 无刺, 冬芽具 3 — 6 枚 芽鳞, 呈 覆瓦状 排列。 叶 互生, 边缘具 锯齿、 全缘至 分裂, 基 生叶脉 三出, 强而 明显, 侧脉 羽状; 托叶 侧生, 早落。 花 雌雄异 株或同 株, 或同株 异序, 雌雄花 序均为 穗状; 雄花 花被片 4, 覆瓦状 排列, 雄蕊 4 枚, 与 花被片 对生, 在芽时 内折, 退化 雌蕊陀 螺形; 雌花 花被片 4, 覆瓦状 排列, 结果时 增厚为 肉质, 子房 1 室, 花柱有 或无, 柱头 2 裂, 内 面被毛 或为乳 头状。 聚花果 (俗 称桑 椹果) 为无 数 包藏于 肉质花 被内的 小核果 组成, 外 果皮稍 肉质, 内果皮 壳质; 种子近 球形, 胚乳丰 富, 胚 内弯, 子叶椭 圆形, 胚根 向上。 本属约 12 种, 主要 分布北 温带, 但在亚 洲南达 印度尼 西亚, 在非 洲南达 热带, 在美 洲可 达安第 斯山。 我国约 9 种 (包 括主要 引进种 ), 各 地均有 分布; 云南有 8 种 4 变种。 本属 植物经 济价值 很高, 木 材纹理 细致, 可以 作工艺 用材; 叶可以 养蚕; 果 可以生 食或 酿酒; 茎 皮可以 提取桑 色素。 分种 检索表 1 (10) 雌 花无花 柱或具 极短的 花柱, 柱头 里面具 乳头状 突起。 2 (7) 雌花无 花柱。 3 (6) 叶背面 脉腋被 丛毛或 柔毛, 先端 钝尖, 边缘锯 齿钝; 聚花 果卵状 椭圆形 或短圆 柱形。 4 (5) 聚花果 卵状椭 圆形, 长 1 一 2 厘米, 成 熟时紫 黑色; 叶 质薄, 长 5 — 15 厘米 1. 桑 M. alba 5 (4) 聚花! +1 短圆 柱形, 长 1.5 — 2 厘米, 成熟 时白色 透明; 叶厚, 长达 30 厘米 2. 鲁桑 M. multicaulis 6 (3) 叶背面 脉腋尼 丛毛, 先端 渐尖为 尾状, 边 缘锯齿 细密; 聚花 果窄圆 柱形, 长 7 — 15 厘米, 直 
桑 科  565  径 5 — 9 厘米, 成熟时 黄绿色 3. 光叶桑 M. macroura 7 (2) 雌 花具短 花柱。 8 (9) 叶 心形, 长 10 — 20 厘米, 宽 10 — 17 厘米; 聚花 果长圆 筒形, 长达 4 厘米, 直径 1.2 厘米, 总 梗长达 5 厘米, 粗壮 4. 滇桑 M. yunnanensis 9 (8) 叶卵 形至宽 卵形, 长 6.5 — 11 厘米, 宽 5 — 9 厘米; 聚花 果短圆 柱形, 长 1 一 1.5 厘米, 直径 5—6 毫米 5. 德钦桑 M. deqinensis 10 (1) 雌 花具长 花柱, 柱 头里面 乳头状 突起或 被毛。 11 (16) 柱 头里面 乳头状 突起。 12 (15) 叶 卵状椭 圆形或 卵形, 分 裂或不 分裂, 边 缘具三 角形单 锯齿, 齿 尖具长 刺芒; 聚花 果长约 1. 5 厘米。 13 (14) 叶 无毛, 齿尖具 长刺芒 6a. 蒙桑 M. mongolica var. mongolica 14 (13) 叶 背面密 被白色 或灰褐 色毛, 齿尖 刺芒短 于上种 6b. || 桑 M. mongolica var. diabolica 15 (12) 叶圆 形至亚 圆形, 不 分裂, 边缘锯 齿窄三 角形, 齿尖 不具长 刺芒; 聚 花果长 3. 5 厘米, 成熟 时白色 7. 川桑 M. notabilis 16 (11) 柱 头里面 被毛。 17 (18) 叶不 分裂, 卵形, 基部微 歪斜, 边缘锯 齿粗或 细密; 聚花 果短椭 圆形, 直径 1 一 1.5 厘米, 被 毛, 花 柱很长 8a. 鸡桑 M. australis var. australis 18 (17) 叶 三裂或 多裂。 19 (20) 叶指状 三裂, 裂片 整齐, 中裂片 甚长; 聚 花果圆 柱形, 长 3. 5 — 6 厘米, 直径 3 毫米 …… 8b. 三裂 叶鸡桑 M. australis var. trilobata 20 (19) 叶为 不规则 分裂或 细裂; 聚花果 球形, 直径约 1 厘米。 21 (22) 叶为 不规则 分裂, 被毛, 裂片 边缘具 锯齿, 干 后绿色 8c 花叶 鸡桑 M. australis var. inusitata 22 (21) 叶 细裂, 无毛, 裂片 条状, 全缘, 干后 变黑色 8d. 细裂叶 鸡桑 M. australis var. incisa 1- 桑 (本 草经) 图版 158, 1-2 家桑, 桑树 (湖 北、 四川、 贵州、 河北) Moms alba L. (1733); Miq. (1866); Bur. in DC. (1873) ; Hemsl. (1899) ; Schneid. (1904), in Sarg. (1916); Merr. (1927); Gagnep. in Lecte. (1928); Hand. -Mazz. (1929); Koiuz. (1930); Hotta (1939);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Kitam. et Murata (1979); Lee (1979)* ; Yamezaki (1983); 西藏植 物志 (1983). 乔木或 灌木, 高 3 — 10 米或 更高, 胸 径可达 50 厘米; 树 皮厚, 黄 褐色, 有 纵裂。 叶 卵 形至宽 卵形, 长 5 — 15 厘米, 宽 5 — 12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钝尖, 基部圆 形至浅 心形, 稍 偏斜, 边 缘锯齿 粗钝, 分 裂或不 分裂, 叶面 无毛, 背面脉 腋有丛 生毛; 叶柄长 1.5 — 2. 5 厘米, 有或 无毛; 托叶披 针形, 早落。 雄花序 下垂, 长 2 — 3. 5 厘米, 绿 白色, 花被片 4, 宽椭 圆形, 密被微 柔毛, 花 丝在开 花时伸 出花被 片外, 花药 球形, 黄色; 雌 花序长 1 一 2 厘米, 被毛; 雌花 无梗, 花 被片倒 卵形, 外面 和边缘 有毛, 子房无 花柱, 柱头 2 裂, 里 面有 乳头状 突起。 聚花果 卵状椭 圆形, 长 1 一 2 厘米, 直径约 1 厘米, 成 熟时紫 黑色。 
图 版 158 1 — 2. 桑 Morus alba Linn. , 1. 雌 花枝, 2 . 雄花; 3_5. 光叶桑 M. macroura Miq. , 3. 果枝, 4. 雄 花序, 5. 雄 花; 6. 滇桑 M. yunnanensis Koidz. , 果枝。 (何 平绘) 
桑 科  567  花期 4 月, 果期. 5 月。 多数 栽培, 用以 饲蚕, 通常 生海拔 200 — 2 800 米的 平原或 山地; 本种 原产我 国中部 和 北部, 现从东 北到西 南均有 栽培。 朝鲜、 日本、 中亚、 欧洲等 地也有 栽培。 茎皮 纤维可 供纺织 原料, 造纸 原料; 根、 皮、 叶、 果、 枝条 入药; 木材 坚硬, 可供 家具、 木器、 雕 刻等; 尤以桑 叶为饲 蚕重要 饲料。 . 2. 魯桑 (桑 树栽 培法) Morus multicaulis Perrott. (1824), (1829)*; Koiaz. 1930; Hotta (1943). Moms alba Linn. var. multicaulis (Perrott. ) Loudon (1838) ; 陈嵘 (1937) ; Yamazaki (1983), in nota ; M. alba cv. Macrophylla Mafferley (1990). 乔 木或为 灌木, 多 分枝, 树皮 灰色。 幼枝灰 绿色, 被微 柔毛; 冬芽卵 圆形, 芽鳞广 卵 圆形, 先端 钝圆, 革质, 黑 褐色, 边缘具 缘毛。 叶大 而厚, 肉质, 广卵形 至卵状 心形, 长达 30 厘米, 叶面深 绿色, 粗糙, 沿叶脉 疏生微 柔毛, 先端 锐尖, 基部 心形, 边 缘锯齿 粗 而钝; 叶柄 甚长, 有或 无毛; 托叶披 针形, 早落。 雄 花序圆 柱形, 长 2 — 3 厘米, 下垂, 花 密集, 雄花淡 紫色, 花被片 4, 卵状长 圆形, 先 端钝, 背 面被微 柔毛, 雄蕊 4 枚; 总花 梗无 毛或近 无毛; 雌花序 短圆柱 形或圆 筒形, 花被片 4, 卵 圆形, 外面被 柔毛, 总 花梗被 微 柔毛, 花 序轴密 被毛。 聚 花果长 1.5 — 2 厘米, 直径 1.3 — 1.5 厘米, 成熟时 白色, 透 明, 多汁。 花期 4 月, 果期 5 月。 昆明、 楚雄、 蒙自 等地有 栽培; 本 种原产 我国, 浙江、 江苏、 四川、 陕西等 地多栽 培。 通称 湖桑, 为 养蚕业 最好的 饲料。 3. 光叶桑 (西 藏植 物志) 图版 158, 3-5 Morus macroura Miq. (1831); Corner (1962); Ohashi in Hara (1966); (1971); Griers. et Long (1983); 西藏 植物志 (1983). M. laevigata Wall. (1831), nom. nud. ; Moretti (1842), nom. nud. , ex Brandis (1874); Kurz (1877); Hook. f. (1888); Graib (1912); Schneid. in Sarg. (1916); Gagnep. in Lecte. (1928) ; Morus alba Linn. var. laevigata (Wall. ) Bur. in DC. (1873) ; M. wallichiana Koidz. (1915), (1930). 小 乔木, 高 7 — 12 米, 胸径 10 — 20 厘米。 小枝 幼时被 柔毛; 冬芽卵 圆形。 叶 膜质, 宽卵状 圆形至 卵形, 长 7 — 15 厘米, 宽 5 — 9 厘米, 先端 渐尖至 尾尖, 尾长 1.5 — 2. 5 厘 米, 基部圆 形至浅 心形, 两面 无毛, 幼时脉 上疏生 柔毛, 基生侧 脉延伸 至叶片 中部, 侧 脉每边 4 一 6 条, 向上 展出; 边 缘锯齿 细密; 叶柄长 2 — 4 厘米; 托叶 细小, 披 针形, 早 落。 雄花序 穗状, 单生 或成对 腋生, 长 4 一 8 厘米, 总 花梗长 1 一 1.5 厘米; 雄花具 短梗, 花被片 卵形, 外面 被毛, 雄蕊 4, 花 丝长约 2. 5 毫米, 花药 黄色, 近 球形, 退化雌 蕊陀螺 形; 雌花 序狭圆 柱形, 长 6 — 12 厘米, 总花 梗与雄 花序近 相等, 雌花 花被片 被毛, 子房 斜 卵形, 略扁, 被微 柔毛, 无 花柱, 柱头 2 裂, 里面具 乳头状 突起。 聚花 果狭圆 柱形, 长 7 — 15 厘米, 直径 5 — 9 毫米, 成 熟时黄 绿色, 小 核果卵 球形, 微扁。 花期 3 — 4 月, 果 期 4 一 5 月。 产 瑞丽、 西双 版纳、 双江、 思茅、 临沧、 景东、 河口、 金平、 屏边、 富宁、 文山等 
568  云南 植物志  地, 生海拔 300 — 600 — 1 300 米的 河谷或 平原热 带季雨 林中; 广西有 分布。 印度、 尼 泊尔、 锡金、 缅甸、 泰国、 越南、 老挝、 柬 埔寨、 马来 西亚、 印度 尼西亚 (苏门 答腊、 爪哇) 也 有。 树 皮可以 造纸, 木材和 叶可以 提取桑 色素。 4. 滇桑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58, 6 Morus yunnanensis Koldz. (1930); S. S. Chang (198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小 乔木或 灌木, 高 10 — 14 米。 小枝圆 柱形, 灰 褐色, 无毛, 皮孔椭 圆形; 冬 芽卵圆 形, 芽鳞宽 卵形, 边缘被 锈色微 柔毛。 叶 心形, 长 10 — 20 厘米, 宽 10 — 17 厘米, 先端 具 短尖, 基部 心形, 叶面深 绿色, 无毛, 背面浅 绿色, 初 时被微 柔毛, 侧 脉每边 3 — 4 条, 边缘 锯齿三 角形, 齿尖具 短尖; 叶柄长 4 一 6 厘米, 无毛 或被微 柔毛。 总花 梗长约 5 厘米, 疏生短 柔毛, 花被片 宿存, 肉质, 紫 红色, 宽 卵状椭 圆形, 顶 端钝, 内卷, 花柱 宿存, 短, 柱头 里面具 乳头状 突起。 聚花 果长圆 筒形, 单生 叶腋, 长 1 厘米, 直径 1.2 厘米; 小核 果扁 球形, 直径约 2 毫米, 干后栗 褐色。 产 福贡、 德钦、 思茅、 景东, 生海拔 (1 850) 2 200 — 2 800 米森 林中。 根据 本种的 模式标 本照片 (德 钦, Forrest 11065, 20127), 其 叶端、 齿 端的刺 尖较为 显著, 应 是蒙桑 [M. mongolica (Bur. ) Schneid.], 而此 处所见 标本, 则可能 在川桑 (M. notabilis Schneid. ) 的 变异范 围内, 待考 (吴: 注)。 5. 德钦桑 (植 物分类 学报) Morus deqinensis S. S. Chang (1984) * - 乔木, 高约 8 米; 树皮灰 黑色, 有纵 槽紋。 冬芽 卵状椭 圆形, 芽鳞 卵形, 顶部 急尖, 边缘牙 齿状。 叶 纸质, 卵 形或宽 卵形, 长 6. 5 — 11 厘米, 宽 6 — 9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浅 心形, 边缘 锯齿牙 齿状, 齿 尖向内 弯曲, 叶面 无毛, 较 粗糙, 背面脉 腋疏生 细毛, 基 生叶脉 三出, 侧生二 脉延伸 至叶片 1/2 — 2/3 处, 侧 脉每边 3 — 4 条; 叶柄长 2. 5 — 3. 5 厘 米, 无毛; 托叶 早落。 聚花 果短圆 柱形, 单生 或成对 腋生, 长 1 一 1.5 厘米, 直径 5 — 6 毫 米; 总花 梗长约 1 厘米, 无毛; 雌花 无梗, 花 被片宽 卵形, 长约 2 毫米, 顶 端钝; 子房 卵 圆形, 花 柱短, 柱头 2 裂, 里面具 乳头状 突起。 产 德钦, 生海拔 2 200 — 2 600 (—3 400) 米的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钦。 6- 蒙桑 (河 北习 见树木 图说) 岩桑 (湖北 兴山) Morus mongolica (Bur. ) Schneid. in Sarg. (1916); Koidz. (1917), (1930); Hand. -Mazz. (1929); Nakai (1932); 陈嵘 (1937); "图 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 Yamazaki (1982). Morus alba Linn. var. mongolica Bur. in DC. (1873) ; Franch. (1884) ; Pritz. in Engl. (1900) ;? M. yunnanensis Koidz. (1930); S. S. Chang (1984), quoad nom. , excl. specim. cit. et fig.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yn. nov. 6a. 蒙桑 (原 变种) 图版 159, 1-3 var. mongolica 
图 版 159 3. 蒙桑 Morus mongolica Schneid. , 1. 果枝, 2. 雌花, 3. 雄花; 4 一 5. 川桑 M. notabilis Schneid. , 4. 果枝, 5. 雌花; 6 — 7. 鸦桑 M. australis Pior. 6. 果枝, 7. 雌花。 (谢 华绘) 
570  云南 植物志  小 乔木或 灌木, 树皮灰 褐色, 具 纵槽。 冬芽卵 圆形。 叶 卵状椭 圆形至 卵形, 长 8 — 15 厘米, 宽 5 — 8 厘米, 先端 尾状, 基部 心形, 分裂或 不裂, 边缘 锯齿三 角形, 齿尖 具长刺 芒, 两面 无毛, 基 生叶脉 三出, 侧 脉每边 5 — 6 条; 叶柄长 2. 5 — 3. 5 厘米。 花雌雄 异株, 雄花 序长约 3 厘米; 雄花 花被片 黄色, 外面和 边缘被 柔毛, 花 药椭圆 球形, 纵向 开裂; 雌 花 序短圆 柱形, 长 1 一 1.5 厘米, 总花梗 纤细, 长 1 一 1.5 厘米, 雌 花花被 片外面 疏被柔 毛, 花 柱长, 柱头 里面被 乳头状 突起。 聚 花果长 1.5 厘米, 成 熟时紫 黑色。 花期 3 — 4 月, 果期 4 一 5 月。 产 昆明、 大姚、 洱源、 宁蒗、 丽江、 维西、 中甸、 德钦、 泸水、 碧江、 临沧、 文山, 生海拔 (800 —) 1 100—2 100 (—3 800) 米山坡 林中; 我国 东北、 内蒙、 华北、 西北、 华东、 西南等 地均有 分布。 韧皮纤 维为高 级造纸 原料; 根 皮可以 入药。 6b. 蒐桑 * (变种 ) var. diabolica Koidz. (1917); (1930); 陈嵘 (1937); Yamazaki (1982); 西藏植 物志 (1983). 本 变种特 征为叶 片通常 分裂, 叶背 面密被 白色或 灰褐色 柔毛, 齿 尖剌芒 短于原 变种。 但根 据四川 《桑 树资源 调查》 所见, 在 蒙桑采 伐后, 其 荫生枝 上叶的 背面也 密生白 色或 灰褐色 柔毛。 本变 种的标 本仅见 于云南 禄劝, 有 待进一 步研究 (吴: 注)。 7. 川桑 (四川 ) 图版 159, 4-5 毛脉桑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Morus notabilis Schneid. in Sarg. (191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Morus yunnanensis auct. non Koidz. : S. S. Chang (1984) » quoad specim. Yunnan, cit ; M. gongshanensis Z. Y. Cao (1991). 乔木, 高 9 一 15 米, 树皮暗 褐色; 冬芽卵 圆形, 直径约 8 毫米, 平滑, 无毛。 叶圆 形至 近卵状 圆形, 长 7 — 15 厘米, 宽 6 — 12 厘米, 先端具 短尖或 钝形, 基部浅 心形, 叶 面深 绿色, 略 粗槌, 无毛, 背面浅 绿色, 沿 主脉和 侧脉被 柔毛, 基 生叶脉 三出, 侧生 2 脉 延伸 至叶片 2/3 处, 侧 脉每边 4 一 6 条; 叶柄长 2 — 3 厘米, 粗壮, 无毛; 托叶 早落。 花 序单生 叶腋; 雄 花序长 4 一 5 厘米, 绿色; 雄花花 被片宽 卵形, 雄蕊与 花被片 对生, 退化 雌 蕊小; 雌 花序圆 柱形, 长 2 — 2. 5 厘米, 总花 梗长约 3 厘米; 雌花 花被片 卵形, 微 被毛, 子房卵 圆形, 具短 花柱, 柱头 2 裂, 里面被 乳头状 突起。 聚 花果圆 柱形, 长 3. 5 厘米, 成 熟时 白色。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5 — 6 月。 产 泸水、 福贡、 贡山、 德钦、 大理、 思茅、 景东、 文山、 绥江、 镇雄, 生海拔 1 300 — 2 800 米的常 绿阔叶 林中; 四川有 分布。 8. 鸡桑 ( "图鉴 ") Morus australis Poir. in Lam. (1797) j Kurz (1877) ; Benth. (1886) ; King in Hook, f. (1888); Schneid. in Sarg. (1917); Makai (1927); Rehd. (1929); Hand. -Mazz. (1929); Hotta (1958); H. L. Li (1963); Ohashi in Hara (1966), (1971); Hatusima  • 该 名称沿 用日文 名称。 
桑 科  571  (1971); "图 鉴" (1972)' 秦岭植 物志 (1974); 台湾 植物志 (1976); Kitamura et Murata (1979); Yamazaki (1982); Griers. et Long (1983); 西藏 植物志 (1983). Morus indica auct. non Linn. : Roxb. (1832) ; Hook. f. (1888) ; M. acidosa Grfff. (1834); Schneid. in Sarg. (1916); Kanenira (1936) ; M. longistylus Diels (1912); M. cavaleriei Levi. (1911), (1915). 8a. 鸡桑 (原 变种) 图版 15 9 , 6—7 var. australis 灌木 稀为小 乔木, 树皮灰 褐色; 冬 芽大, 圆锥状 卵形。 叶卵 形至斜 卵形, 先 端急尖 或为尾 状尖, 基部楔 形或浅 心形, 叶面 粗糙, 被平伏 刺毛, 背 面疏生 粗毛, 边缘 具粗或 细 锯齿, 不裂或 3 — 5 裂;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密被 柔毛; 雄花 绿色, 具短 花梗, 花被 片外 面密被 柔毛, 卵形, 雄蕊 4 枚, 花药 黄色, 椭圆状 球形; 雌花序 球形, 直径约 1 一 1.2 厘米, 花被片 被毛, 子房卵 圆形, 花柱 很长, 柱头浅 2 裂, 里 被毛。 聚花 果短椭 圆形至 近 球形, 成熟 时红、 紫 红或暗 紫色。 花期 3 — 4 月, 果期 4 一 5 月。 产 昆明、 禄劝、 宜良、 师宗、 大姚、 宁蒗、 丽江、 大理 等地, 生海拔 1 450 — 2 700 米 的 山坡灌 丛或悬 岩上; 陕西、 甘肃、 河北、 山东、 河南、 安徽、 江西、 浙江、 福建、 台 湾、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州有 分布。 朝鲜、 日本、 印度、 中 南半岛 也有。 韧皮纤 维可以 造纸; 叶可以 饲蚕; 果实 味甜可 生食。 8b. 三裂 叶鸡桑 (变种 ) (植 物分类 学报) var. trilobata S. S. Chang (1984) # . 本变 种叶深 三裂, 中裂片 特长, 边缘全 缘或于 基部有 牙齿状 锯齿; 聚花 果窄椭 圆形, 长 3. 5 — 6 厘米。 产 昆明, 生海拔 800 — 2 000 米的 石灰岩 山地; 四川 (巫溪 )、 贵州 (雷 公山) 有 分布。 8c 花 叶鸡桑 (变种 ) (云 南植物 研究) var. inusitata (Levi. ) C. L. Wu in C. Y. Wu et S. S. Chang (1989)". Morus inusitata Levi. (1914). 灌木。 叶为 不规则 分裂, 裂片 边缘有 锯齿, 干后 绿色。 雌雄 花序均 为球形 头状, 密 被白色 柔毛。 聚花果 球形, 直径 1 厘米, 被毛; 雌花花 柱长, 被毛。 产 昆明、 嵩明、 易门、 双柏、 墨江、 景东、 师宗、 镇雄、 洱源、 丽江、 维西、 德钦 等地, 通 常生于 山坡、 林缘灌 丛中; 广西、 贵州、 四川、 陕西、 湖北、 湖南、 浙江、 江 西也有 分布。 8d. 细裂 叶鸡桑 (变种 ) (云 南植物 研究) var. incisa C. Y. Wu in C. Y. Wu et S. S. Chang (1989)*. 灌木, 多 分枝。 叶 细裂, 裂片 条状, 全缘, 无毛, 干后变 黑色。 聚花果 球形, 直径 约 1 厘米, 成熟时 红色, 无毛。 产 镇雄, 海拔 1 68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镇雄。 3- 构属 Broussonetia \J Hert. ex Vent. nom. conserv. 落叶乔 木或为 蔓生性 灌木, 有 乳液; 芽小。 叶 互生, 分 裂或不 分裂, 边缘具 锯齿, 基 
572  云南 植物志  生叶脉 三出, 侧脉 羽状, 具 叶柄; 托叶 侧生, 分离, 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早落。 花雌 雄 异株或 同株; 雄花为 穗状花 序或球 形头状 花序, 花被片 4, 稀为 3, 镊合状 排列, 雄蕊 与 花被片 同数而 对生, 芽时 内折, 退化雌 蕊小; 雌花密 集成球 形头状 花序, 苞片棍 棒状, 宿存, 花被 管状, 顶端 3 — 4 齿裂, 宿存, 子房 内藏, 具柄, 花柱 侧生, 线形, 胚 珠自室 顶 垂悬。 聚花果 球形, 肉质, 由多数 小核果 组成, 外果皮 骨质或 木质, 胚 弯曲, 子叶圆 形, 扁平或 对摺。 本属约 7 种, 分布 于亚洲 东部和 太平洋 岛屿。 我国有 4 种 1 变种, 主 要分布 于西南 部和东 南部。 云南 均产。 本属各 个种的 韧皮纤 维为优 质造纸 原料。 分种 检索表 1 (6) 叶 螺旋状 排列, 雌雄 异株或 同株; 核果 具柄, 表面 粗糙, 有小 瘤体, 外果皮 骨质, 龙骨 双层, 子叶 扁平。 2 (3) 乔木, 枝粗 而直; 叶 广卵形 至长椭 圆形, 背 面密被 细毛, 不裂或 3 — 5 裂, 叶柄长 2. 5 — 8 厘米; 雄 花序长 6 — 8 厘米; 聚花 果直径 1.5 — 3 厘米 1. 构树 B. papyrifera 3 (2) 灌木, 枝 纤细; 叶斜 卵形至 卵状椭 圆形, 不裂或 分裂, 叶柄长 0.5 — 2 厘米; 雄 花序球 形或短 穗状; 聚花 果直径 0.8 — 1 厘米。 4 (5) 直立 灌木, 枝斜 升展; 雌雄 同株; 雄花 序球形 头状, 直径 0.8 — 1 厘米; 叶斜 卵形, 边 缘锯齿 锐 三角形 2. 楮 B. kazinoki 5 (4) 藤状 灌木, 枝显著 伸长; 雌雄 异株; 雄 花序短 穗状, 长 1.5 — 1.7 厘米; 叶椭圆 形至卵 状椭圆 形, 边 缘锯齿 细而浅 3. 藤构 B. kaempferi var. australis 6 (1) 叶排为 两列; 雌雄 异株; 核果 无柄, 表面 光滑无 瘤体, 外果皮 木质, 龙骨 单层, 子叶 对摺; 藤 状灌木 4. 落 叶花桑 B. kurzii 1. 构树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图版 160, 1-5 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 ) L, Hert, ex Vent. (1799) ; Sieb. et Zucc. (1846) ; Bur. in DC. (1873); Benth. (1886); King in Hook. f. (1888); Engl. (1894); Hemsl. ( 1899); Schneid. (1904) et in Sarg. (1916); Merr. (1927); Gagnep. in Lecte. (1928); Hand. -Mazz. (1929); Nakai (1932)" ; 陈峰 (1937)* ; Makino (1961)* ; Corner (1962), (1965); Ohwi (1965); Hatusima (1971);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台湾 植物志 (1976); Kitamura et Murata (1979)" ; Griers. et Long (1983). Morus papyrifera Linn. (1753); Smith iodend ron artocarpoideum Hu (1936). 高大 乔木。 枝粗 而直, 树皮暗 灰色, 幼枝 密被灰 白色长 柔毛。 叶 螺旋状 排列, 广卵 形至 椭圆状 卵形, 长 6 — 18 厘米, 宽 5 — 9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心 形或宽 模形, 两侧常 不 对称, 边 缘具三 角形粗 锯齿, 不 分裂或 3 — 5 裂, 幼树 之叶常 有明显 分裂, 叶面深 绿色, 甚 粗糙, 疏生 糙毛和 柔毛, 背面色 较浅, 密被 柔毛, 基 生叶脉 三出, 侧 脉每边 6 — 8 条, 在叶面 凹下, 背面 凸起, 斜上 展出; 叶柄圆 柱形, 长 2. 5 — 8 厘米, 密生 糙毛; 托 叶披针 形, 长约 1 厘米, 脱落。 花雌雄 异株, 雄 花序圆 柱状, 下垂, 长 6 — 8 厘米; 苞片披 针形, 
图 1 ― 5. 构树 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 ) L' Hert. ex 面; 6 — 8. 楮 B. kazinoki Sieb. et Zucc. , 6. 雌雄 花枝, Suzuki, 9. 雄 花枝, 10. 雄花,  版 160 Vent. , 1. 雌 花枝, 2. 雄 花枝, 3. 雄花, 4. 雌花, 5. 叶背 7—8. 雄花; 9—12. 藤构 B. kaempferi Sieb. var. australis 11. 雌花, 12. 叶背面 (何 平绘) 
574  云南 植物志  被毛; 花被 4 深裂, 裂片 三角状 卵形, 被 柔毛; 雄花 4, 花药近 球形, 退化雌 蕊小; 雌花 序球形 头状; 苞片棍 棒状, 顶端 被毛; 花被 管状, 顶部 与花被 紧贴, 子房卵 圆形, 柱头 线形, 被 柔毛。 聚花 果直径 1.5 — 3 厘米, 成 熟时橙 红色, 肉质; 小 核果扁 球形, 具柄, 龙骨 双层, 表 面有小 瘤体, 外果皮 骨质。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6 — 7 月。 全省各 地均有 野生, 少有 栽培; 长江和 珠江流 域各省 区均有 分布。 越南、 印度、 曰 本 也有。 韧皮纤 维为造 纸优质 原料; 种 子油可 供工业 用油; 果 (楮 实子) 及根 皮可供 药用。 2. 楮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图版 160, 6-8 Broussonetia kazinoki Sieb. (1864); Bur. in DC. (1873); Hemsl. (1894); Schneid. (1912); Hand. - Mazz. (1929); 陈嵘 (1937); Corner (1962); Li (1965); "图 鉴,, (1972)* ; 台湾 植物志 (1976). 直立 灌木, 高 2 — 4 米。 小枝 斜升, 幼时被 柔毛, 成长 脱落。 叶卵 形至斜 卵形, 长 3 — 7 厘米, 宽 3 — 4. 5 厘米, 先端 渐尖至 尾尖, 基 部浅心 形或斜 楔形, 两侧不 对称, 叶面绿 色, 粗糙, 微被 糙毛, 背面近 无毛, 边 缘具浅 三角形 锯齿, 不裂或 3 裂; 叶 柄长约 1 厘 米。 花雌雄 同株; 雄花 序球形 头状, 直径 8 — 10 毫米, 花被片 4 或 3 裂, 裂片三 角形, 外 面 被毛, 雄蕊 4, 花药椭 圆形; 雌 花序与 雄花序 同形, 被 柔毛, 管状, 顶部 齿裂, 花柱线 形。 聚花果 球形, 直径 8 — 10 毫米; 小 核果扁 球形, 龙骨 双层, 外果皮 骨质, 表 面有瘤 点。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5 — 6 月。 全 省各地 常见; 华中和 华南多 分布。 日本 也有。 茎 皮纤维 可供优 质纸和 人造棉 原料, 根、 叶 入药, 清热 解毒, 也可 治跌打 损伤。 3. 藤构 (四川 ) 图版 160, 9-12 . 蔓构 (云南 ) Broussonetia kaempferi Sieb. var. australis Suzuki (1934); Yamazaki (1982) * - Broussonetia kaempferi auct. non Sieb. : Forb. et Hemsl. (1894) ; Schneid. (1904) » in Sarg. (1916) ; Hayata (1911) ; Hand. -Mazz. (1929) ; Merr. et Chun (1934) ; Kanehira (1936); Masamune (1943); 台湾 树木志 (1963) ; 湖北 植物志 (1976); B. kazinoki auct. non Sieb : Gagnep. in Lecte. (1928)*; Liu (1962)* ;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1972)', p. p.; 秦岭 植物志 (1974)'; 台湾 植物志 (1976)'. 蔓 生藤状 灌木, 树皮黑 褐色; 小 枝显著 伸长, 幼时被 浅褐色 柔毛, 后 脱落。 叶 互生, 螺旋状 排列, 椭 圆形至 卵状椭 圆形, 不裂, 稀为 2 — 3 裂, 长 3. 5 — 8 厘米, 宽 2 — 3 厘米, 先端 渐尖至 尾尖, 基 部心形 至截状 心形, 边缘锯 齿细, 齿尖具 腺体, 叶面 无毛, 稍 粗糙; 叶柄长 8 — 10 毫米, 被毛。 花雌雄 异株; 雄花 序为短 穗状, 长 1.5 — 2. 5 厘米, 花 序轴长 约 1 厘米; 雄花 花被片 4 一 3, 裂 片外面 被毛, 雄蕊 4 一 3, 花药 黄色, 椭圆 球形, 退化雌 蕊小; 雌花 序球形 头状, 雌 花花被 管状, 顶端 齿裂, 花柱 侧生, 线形, 延长。 聚 花果球 形, 直径 1 厘米。 花期 4 一 6 月, 果期 5 — 7 月。 全 省各地 常见, 雄株 只见于 河口, 多 生海拔 310 — 1 000 米的 山谷灌 丛中或 沟边、 山 坡 路旁; 浙江、 安徽、 湖北、 湖南、 江西、 福建、 广东、 海南、 广西、 贵州、 四川、 台 湾 等地。 越 南北方 也有。 原 种见于 日本、 朝鲜。 
桑 科  575  韧 皮纤维 为造纸 原料。 4. 落 叶花桑 附尾桑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Broussonetia kurzii (Hook. f. ) Corner (1962) ; Griers. et Long (1983). Malaisia tortuosa auct. non Bl. : Kurz ( 1877 ) ; Allaeanthus kurzii Hook. f. (1888); Gagnep. in Lecte. (1928); Hand. -Mazz. (1929). 攀 援藤状 灌木, 具 乳液; 分枝多 而长。 叶排为 两列, 卵状椭 圆形, 长 10 — 20 厘米, 宽 5 — 10 厘米, 叶面深 绿色, 背面色 较浅, 有 钟乳体 或被微 柔毛, 先端短 渐尖, 基部浅 心形至 圆形, 边缘具 锯齿, 叶脉 羽状, 每边 3 — 5 条; 叶 柄短; 托叶 侧生, 披 针形, 全缘。 花雌雄 异株, 叶前 开放, 雄 花序长 穗状, 长 4 一 5 厘米, 花被 4 裂, 雄蕊 4, 在芽时 内折, 退化雌 蕊小; 雌花序 球形, 雌 花与圆 形苞片 混生, 花被 管状, 顶端 4 裂, 子房 无柄, 花 柱 延长, 线形, 不 分裂, 胚 下垂。 聚花 果球形 头状, 直径约 8 — 10 毫米, 小 核果扁 球形, 表面 光滑, 外果皮 木质, 龙骨 单层, 子叶 绉褶。 花期 4 一 5 月。 产西双 版纳至 蒙自、 红河, 生海拔 200 — 600 米。 印度、 缅甸、 越南、 泰国、 马来西 亚 也有。 4. 牛 筋藤属 Malaisia Blanco 无 刺攀援 灌木。 叶 具羽状 叶脉, 全 缘或具 不明显 锯齿; 托叶 侧生。 花雌雄 异株, 雄 花序 为密集 的穗状 花序, 腋生, 分 枝或不 分枝; 雄花 花被片 3 — 4 裂, 裂片 镊合状 排列, 雄蕊 3 — 4 枚, 花丝 在芽时 内折, 退化雌 蕊小; 雌 花序近 球形, 小, 有总 花梗, 单 个或多 个 簇生于 叶腋; 雌 花为肉 质苞片 围绕, 每 1 花 序内仅 1 一 5 朵花 结实, 其余不 发育, 花被 壶形, 子房 内藏, 花柱 顶生, 伸出花 被外, 2 深裂, 线形, 胚珠 单生, 倒垂。 果序近 球形; 核果 包藏于 带肉质 宿存花 被内, 果 皮薄, 肉质, 略 与种皮 粘合, 胚 球形或 卵形, 子叶大 小 不一, 胚根 弯曲。 约 1 种, 分布于 东南亚 至澳大 利亚。 我国 也有。 1- 牛筋藤 (海 南植 物志) 图版 161, 1-6 饭 包果藤 (海南 ) Malaisia scandens (Lour. ) Planch. (1855); Merr. (1935); Kanenira (1936); 海 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1972)*; 台湾 植物志 (1976)* ; Yamazaki (1982) •• Caturus scandens Lour. (1790) 攀 援藤状 灌木, 长 4 一 8 米; 嫩枝 被毛。 叶椭 圆形、 长 圆形或 椭圆状 卵形,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2 — 3. 5 厘米, 先端 急尖至 渐尖, 基 部近圆 形或微 心形, 两 侧常不 对称。 叶面和 背面 平滑或 粗糙, 全缘 或具疏 锯齿, 侧 脉每边 7 — 13 条。 雄花序 穗状, 长 3 — 6 厘米, 总 花 梗长约 2 — 4 厘米; 苞片 被毛, 上部 分离; 雄花 无梗, 花被片 3 裂, 稀为 4, 裂 片三角 形, 长宽约 1 毫米, 雄蕊与 花被片 同数而 对生, 花药近 球形, 花 丝长为 花被片 2 倍, 退 化雌 蕊小, 雌 花序密 被毛, 直径约 6 毫米, 总 花梗长 8 — 10 毫米; 雌花花 被片仅 上部被 毛, 花柱 分枝为 2, 丝状, 长 10 — 13 毫米, 红 色至紫 红色; 小 核果卵 圆形, 直径 6 — 7 毫 
图 版 161 1 一 6. fMM Malaisia scandens (Lour. ) Planch. , 1. 雌 花枝, 2. 雄 花枝, 3. 雌 花序, 4. 小 核果, 5. 雄花 花蕾, 6. 雄花。 (何 平抄自 《海 南植物 志》) 
桑 科  577  米 , 成熟 时红色 , 无柄。 花期 3 — 4 月, 果期 4 一 5 月。 产 富宁、 元阳, 生海拔 300 — 500 米, 常攀 援于岩 石上或 树上; 台湾、 广东 (徐闻 )、 海南、 广西西 南部有 分布。 越南、 马来 西亚、 菲 律宾、 澳 大利亚 也有。 茎 皮纤维 可以作 绳索。 Mafferley (1990) 仍承认 此属, 但 Brumimitt (1992) 则将之 并入 泛热带 分布的 Trophes P. Browne 属, 后者有 12 种 (包 括原 Malaisia 1 种)。 5- 鹊 肾树属 Streblus Lour. 灌 禾或小 乔木, 稀 为藤状 灌木, 具乳状 树液; 有刺或 无刺。 叶 互生, 排为 两列, 全 缘或具 锯齿, 无 腺体, 羽状 叶脉, 钟 乳体两 面有, 表面生 或无; 具 叶柄。 花 两性或 单性, 雌雄 同株或 异株; 花序聚 伞状、 总状、 穗状或 头状, 腋生, 有总 花梗; 雌 花单生 或生于 雄花 序上; 雄花 花被片 4 (一 5 或 3), 镊合状 排列, 分离 或基部 合生, 退 化雌蕊 存在, 雄 蕊与 花被片 同数而 对生, 花丝 在芽时 内折, 花 药小, 肾形, 外向; 雌花 花被片 4, 覆瓦状 排列, 分离 或多少 合生, 子房 上位, 卵圆形 或斜卵 圆形, 基部一 边肉质 或不为 肉质, 花 被 片包围 子房或 不包围 子房, 花柱 2 裂。 核果 球形, 果皮 膜质, 基 部一边 肉质或 不为肉 质, 成 熟时开 裂或不 开裂; 种 子大而 球形, 包 以薄膜 质的内 果皮, 子 叶大小 相等或 不等, 有或无 胚乳, 胚根 弯曲, 长 或短。 约 22 种, 分布 于斯里 兰卡、 中印 半岛、 马来 西亚、 印度尼 西亚、 菲 律宾。 我国约 7 种; 云南 6 种。 此 处采用 Corner 界说的 最广义 概念。 分种 检索表 1 (4) 雄 花序聚 伞状, 通常近 球形; 雌花 单生于 雄花序 中央, 花 4 一 5 基数。 2 (3) 雌雄 同株或 异株, 花 4 数; 雌 花生于 雄花序 中央, 果 时花被 片包围 核果, 核果不 开裂; 叶粗  糙, 全缘或 具锯齿 1. 鹊肾树 S. asper 3 (2) 雌雄 同株, 花 4 一 5 数, 雌 花单生 叶腋, 内轮 花被片 与核果 连合成 鞘状, 成熟时 开裂; 叶 膜质, 光滑, 中部 以上有 3 — 4 锯齿 2. 米杨噎 S. tonkinensis 4 (1) 雄花序 总状、 穗状或 为蝎尾 状聚伞 花序; 雌花 穗状或 单生。 5 (6) 雌雄 同株, 雄 花序蝎 尾状聚 伞形, 花 5 数; 雌花 单生, 花 4 数; 核果 为宿存 花被片 包围, 无 刺乔木 3. 假 鹊肾树 S. indicus  6 (5) 雌雄 异株, 雄花序 穗状, 花 4 数, 退化雌 蕊四方 柱形, 雌 花序短 穗状, 多少 具梗; 核 果多少 为宿存 花被片 包围; 子 叶厚, 不 相等; 有刺或 无刺。 7 (8) 雄花 和雌花 具梗; 核果不 开裂, 基部一 边不为 肉质; 子叶近 对称, 胚 根长; 叶 先端尾 状渐尖 4. 尾叶 剌桑 S. zeylanicus 8 (7) 雄花 无梗, 雌 花多少 具梗; 核果 开裂, 大的一 边基部 肉质; 子叶不 对称, 胚 根短。  9 (10) 枝 无刺; 叶薄 纸质, 椭圆 形至倒 卵状椭 圆形, 先端 尾状, 边缘无 刺齿; 雄 花序长 4 一 14 毫米; ^果 大, 近 球形, 直径 1.5 厘米 5. 双果桑 S. macrophyllus 10 (9) 枝 有刺; 叶 革质, 椭圆状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稀近 圆形, 先端 急尖至 渐尖, 中央 有三小 刺齿, 边缘具 刺齿; 雄花长 1 一 5 毫米; 小核果 直径约 1 厘米 6. 刺燊 S. ilicifolius 
图 版 162 1一3. 鹊肾树 StreblusasperLour., 1. 雌 花枝, 2. 雌花, 3. 雄花; 4-7. 假 鹊肾树 S. md.cus (Bur. ) Corner, 4- 叶 背面, 5. 雄花, 6. 雌花, 7. 雌 花示花 被片和 苞片; 8 — 9. 双果桑 S. macrophyllus B1. , 8. 叶, 9. 雌花; 10 — 12. 刺桑 S. ilicifolius (Vidal) Corner, 10. 雌 花枝, 11. 雌花, 12. 雄花; 13—15. 米汤噎 S. tonkinensis (Dub. et Eberh. ) Corner, 13. 花枝, U. 雄花' 15. 雌花。 (谢 华绘) 
桑 科  579  1. 鹊肾树 (海 南植 物志) 图版 162, 1-3 Streblus asper Lour. (1790); King in Hook. f. (1888); Merr. (1927); Gagenep. in Lecte. (1928); 陈嵘 (1937); Corner (1962);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1972)* ; Yamazaki (1982), in nota; Griers. et Long (1983)*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Diplothorax tonkinensis Gagnep. in Lecte. (1928). 乔木或 灌木, 高 10 — 20 米, 老树胸 径可达 40 厘米。 树皮深 灰色, 粗糙; 幼 枝被短 柔毛, 皮孔 明显。 叶 革质, 椭圆 状倒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2. 5 — 6 厘米, 宽 2 — 2. 5 厘米, 先 端 钝或具 短尖, 全缘 或具不 规则钝 锯齿, 基 部钝或 两则近 耳状, 两面均 粗糙, 侧 脉每边 4 一 7 条; 叶柄 短或近 无柄; 托 叶小, 早落。 花雌雄 异株或 同株; 雄花 序为头 状聚伞 花序, 单生 或成对 腋生, 雌花 单生于 雄花序 中央, 总 花梗长 8 — 12 毫米, 被细 柔毛, 苞 片长圆 形; 雄花近 无梗, 花被片 4, 卵形 或宽三 角形, 长约 1.2 毫米, 外面 疏被短 柔毛, 边缘有 少许 缘毛, 雄 蕊长约 3 毫米, 花丝, 出花 被外, 花药近 球形, 退 化雌蕊 圆锥状 柱形; 雌 花 具梗, 梗长 5 — 13 毫米, 中 部以下 有苞片 1 枚, 顶部有 2 — 3 枚, 花被 片交互 排列, 外 轮 2 枚 卵形, 内轮 2 枚宽 卵形, 长约 4 毫米, 顶端具 短尖, 外 面被短 柔毛, 内面 中部以 上有 疏毛; 子房 球形, 花柱 在中部 分枝, 果时 增长至 6 — 12 毫米。 核果近 球形, 直径约 6 毫米, 成熟时 黄色, 不 开裂, 宿 存花被 片包围 核果。 花期 2 — 4 月, 果期 4 一 5 月。 产西双 版纳、 河口、 金, 平, 生海拔 200 — 950 米, 常见 于村寨 附近; 广东、 海南、 广 西 也有。 斯里 兰卡、 印度、 不丹、 越南、 泰国、 马来 西亚、 印度尼 西亚、 菲律宾 也有分 布。 2. 米杨噎 (广 西壮 族语) 图版 162, 13-15 霜 降胶木 (广西 ) Streblus tonkinensis (Dub. et Eberh. ) Corner (1962). Bleekrodea tonkinensis Dub. et Eberh. (1907) ; Teonongia tonkinensis Stapf (1907) ; et in Hook. (1911)* ; Gagnep. in Lecte. (1928); "图鉴 " (19720 * ;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常绿乔 木或小 乔木, 高 6 — 20 米。 树皮 灰色, 平滑; 小枝 纤细。 叶排为 两列, 纸质, 倒卵 状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5 — 11 厘米, 宽 2.5 — 4 M 米, 先 端尾状 渐尖, 尖尾歪 向 一边, 基部 楔形, 中部 以上有 3 — 4 对粗 锯齿, 或为 波状浅 锯齿, 叶面 无毛, 背 面密生 细小 瘤体。 沿脉疏 被毛, 侧 脉每边 5 — 6 条; 叶 柄短, 长约 3 毫米; 托 叶小, 早落。 花雌 雄 同株, 雄 花序近 球形, 直径 3 — 7 毫米, 绿色, 腋生; 雄花约 6 — 7 朵, 花被片 卵形, 被 短 柔毛, 边缘有 缘毛, 雄蕊与 花被片 同数, 花 丝长, 花药 球形, 外向, 退 化雌蕊 柱状, 花 被片基 部有卵 形苞片 2 枚, 外面被 长毛; 雌 花单生 叶腋, 花被片 与雄花 同形, 被 柔毛, 内 轮 2 片边缘 连合成 鞘状, 包围 子房; 花柱 分枝, 线形, 顶端 微弯。 核果近 球形, 直径 7 — 10' 毫米。 花期 春夏。 产东 南部, 生海拔 500 米的 石灰岩 山地; 广西 西南部 常见。 越 南北方 也有。 树液可 制优质 橡胶。 3. 假 鹊肾树 (海 南植 物志) 图版 162, 4-7 Streblus indicus (Bur. ) Corner (1962). 
580  云南 植物志  Pseudotreblus indicus Bur. in DC. (1873); Merr. (1934); Chun (1934); 海南植 物志 (1965); "图 鉴" (197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无刺乔 木或小 乔木, 高 6 — 15 米, 胸径 15 — 20 厘米, 有乳状 树液, 树皮 褐色, 平滑; 幼 枝被微 柔毛。 叶 纸质, 排为 两列, 椭 圆状披 针形, 幼枝之 叶狭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7 — 15 厘米, 宽 2. 5 — 4 厘米, 全缘, 叶面深 绿色, 背面浅 绿色, 两面均 光亮, 无毛, 先 端钝尖 或为 尾尖, 基部 楔形, 侧脉 羽状, 多数;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托叶 线形, 早落。 花雌雄 同株; 雄花 腋生, 为蝎尾 状聚伞 花序, 总花 梗长约 6 毫米, 被微 柔毛; 花白色 微红, 苞 片 3, 三 角形, 基部 合生, 花被片 5, 覆瓦状 排列, 长 圆形, 长约 4 毫米, 有 缘毛, 雄蕊 与 花被片 同数, 花丝 扁平, 退 化雌蕊 柱形; 雌花 单生叶 腋或生 于雄花 序上, 总 花梗长 1 一 1.5 厘米; 苞片 3 — 4 枚, 花被片 4 一 5, 绿色, 光亮, 近 圆形, 长约 1 厘米, 边缘有 缘毛, 花柱深 2 裂, 密生 褐色短 柔毛, 子房 球形, 为花被 片紧密 包围。 核果 球形, 直径约 1 厘 米, 中 部以下 渐狭, 基 部一边 肉质, 为 增大的 花被片 包围。 花期 9 一 10 月 或翌年 春季。 产西 双版纳 (景 洪、 勐海 )、 金平、 耿马、 双江、 景东、 普洱 等地, 生海拔 650 — 1 500 米 的中林 中或阴 湿地区 常见; 广东、 海南、 广西有 分布。 印度 (喀西 亚)、 泰国 (北部 ) 也有。 4. 尾 叶剌桑 Streblus zeylanicus ( Thw. ) Kurz ( 1877 ); Corner ( 1962); Griers. et Long (1983). Epicarpurus zeylanicus Thw. ( 1852 ); Taxotrophis zeylanica Thw. ( 1864 ); Diplocos zeylanica (Thw. )Bur. in DC. (1873) ; T. caudata Hutch. (1918) ; T. ilicifolius auct. non (Vidal) Corner : 海南 植物志 (1965). 灌木, 多 分枝, 刺 稀疏; 枝被微 柔毛。 叶 膜质, 无毛, 菱 状椭圆 形至长 圆状椭 圆形, 先端 渐尖为 尾状, 基 部钝, 楔形, 叶面有 腺点, 边 缘具尖 刺齿, 侧 脉每边 6 — 9 条。 花序 总状; 雄花 序长椭 圆状, 花 密集; 雌 花序短 总状, 有花 2 — 6 朵, 具梗; 雌 花柱头 分枝, 长 2 毫米, 花被片 卵形, 结果时 增宽, 包围 核果。 核果 基部一 边不为 肉质, 子叶近 相等, 折叠, 胚根长 或短。 花期 4 月, 果期 5 月。 产 河口、 元阳, 生海拔 280 — 500 米的 地方; 分布于 广东、 海南 (白 沙、 乐东) 等地。 斯里 兰卡、 印度、 不丹、 缅甸、 越南 也有。 5. 双果桑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62, 8—9 Streblus macrophyllus Bl. (1856); Corner (1962). Diplocos? macrophyllus (Bl. ) Bur. in DC. (1873); Paratropis caudata Merr. (1906) ; Taxotrophis balansae Hutch. (1918) ; Dimerocarpus brenieri Gagnep. (1921 ) , (1923), in Lecte. (1928)* ; Dim. balansae (Hutch. ) C. Y. Wu et H. W. Li.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syn. nov. 无 刺藤状 灌木, 茎皮 灰色; 小枝 具棱。 叶 膜质至 纸质, 椭圆 形至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8 — 16 厘米, 宽 3 — 6 厘米, 先端 尾尖, 基 部楔形 微钝, 全 缘或微 波状, 无 刺齿, 中脉在 叶 面平, 在背面 突起, 侧 脉每边 5 — 6 条, 两 面密生 细小钟 乳体; 叶柄长 3 — 5 毫米; 托 叶 锥形, 长 4 一 5 毫米。 花雌雄 异株, 雄花序 穗状, 长 4 一 14 毫米; 雄花 无梗, 花 被片卵 
桑 科  581  形, 雄蕊 在芽时 内折, 退化雌 蕊小; 雌 花序短 穗状, 有花 4 一 8 朵; 雌 花多少 具梗, 苞片 卵状披 针形, 花 被片近 圆形, 覆瓦状 排列, 边缘 内弯, 有 缘毛, 子 房斜卵 圆形。 核果球 形, 直径约 1.5 厘米, 基部一 边厚, 肉质, 为宿存 花被片 包围, 子 叶厚, 肉质, 不 相等。 花期 4 月, 果期 5 月。 产 河口、 个旧, 生海拔 190 — 300 米的河 边杂木 林中。 越南、 印度 尼西亚 (加里 曼丹、 苏拉威 西)、 马来 西亚、 菲 律宾有 分布。 6. 刺桑 (海 南植 物志) 图版 162, 10-12 Streblus ilicifolius (Vidal) Corner (1962). Taxotrophis ilicifolius Vidal (1888); Merr. (1925); 海南 植物志 (1965); 7\ macro phylla auct. non (Bl. ) Boerl. : Merr. (1920); Hand. -Mazz. (1929) ;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T. longi spina Merr. et chun, in sched.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T. aquifolioides Ko (1963); 海南 植物志 (1965)*, syn, nov. 有刺 乔木或 灌木, 树皮灰 白色, 平滑; 小枝 具棱, 刺长 1 一 1.5 厘米, 直。 叶 革质, 卵 形至椭 圆状倒 卵形, 或广 卵形至 卵状披 针形, 长 3 — 12 厘米, 先端 急尖至 渐尖, 中央 三小 刺齿, 基 部楔形 或钝, 边缘微 反卷, 疏 生刺状 锯齿, 中 脉在叶 面平, 背面 突起, 侧 脉 羽状, 细密, 背面有 点状钟 乳体; 叶 柄短, 长约 0.4 毫米; 托叶 锥形, 长约 0.5 毫米。 雄花序 腋生, 穗状, 长 1 一 5 厘米; 总花 梗短, 基部有 覆瓦状 排列的 苞片; 雄花花 被片近 圆形, 边缘 内卷, 有 缘毛, 雄蕊 4, 花药近 球形, 退化雌 蕊四方 柱形; 雌 花序短 穗状, 有 花 2 — 6 朵, 稀具总 花梗, 基 部有覆 瓦状排 列的小 苞片, 苞片近 圆形, 花被片 4, 外轮 2 片 较内轮 2 片小, 卵 形或宽 卵形, 子房斜 球形, 微扁。 核果为 宿存花 被片半 包围, 扁球 形, 直径约 1 厘米, 子叶不 相等, 肉质, 内褶, 胚根 弯曲。 花期 4 月, 果期 5 月。 产 蒙自、 蛮耗、 金平、 元阳、 耿马, 生海拔 330 — 500 米的 石灰岩 山地、 河谷; 广东、 海南 [崖 县、 东方、 乐昌 (林 科所有 栽培) 等地] 亦有。 孟加拉 (吉大 港)、 缅甸、 越南、 泰国、 马来 西亚、 菲 律宾、 印度 尼西亚 (苏拉 威西、 马鲁 古群岛 )、 帝汶岛 等地有 分布。 6- 拓属 Cudrania Tree. nom. conserv. 灌 木或小 乔木, 或为攀 援藤状 灌木, 有 乳液, 具无 叶的腋 生刺, 以代替 短枝。 叶互 生, 全缘, 偶裂, 托叶 2 枚, 侧生。 花雌雄 异株, 均 为具苞 片的球 形头状 花序, 苞片锥 形、 披 针形、 匙 形至近 盾形, 具两 个埋藏 的黄色 腺体, 每花有 2 — 4 枚 苞片, 常附 着于花 被 片上, 通常 在头状 花序基 部有很 多不育 苞片。 花 被片为 4, 稀为 3 或 5, 分离或 下半部 合生, 每枚具 2 — 7 个埋藏 的黄色 腺体, 覆瓦状 排列; 雄花 雄蕊与 花被片 同数, 芽时 直立, 退化雌 蕊锥形 或无; 雌花 无梗, 花被片 肉质, 盾形, 顶 部厚, 分离 或下部 合生, 花 柱短, 2 裂或 不裂, 子房 有时埋 藏于花 托的陷 穴中。 聚合果 肉质; 小 核果卵 圆形, 果皮 壳质, 为 肉质 花被片 包围。 约 7 种, 分 布于大 洋洲至 亚洲。 我国 5 种; 云南 均产。 Brummitt (1992) 并 入桑橙 属 Maclura Nutti. 中, 后者 北美产 1 种。 本 属有些 种木材 黄色, 可以 作黄色 染料; 叶可 饲蚕。 
582  云南 植物志  分种 检索表 1 (8) 攀 援藤状 灌木; 叶 全缘; 聚合 果直径 2 — 5 厘米, 有或 无毛。 2 (7) 叶无毛 或被微 柔毛。 3 (4) 叶椭圆 状披针 形或长 圆形, 先端 渐尖, 基部狭 楔形, 侧 脉每边 7 — 10 条; 聚合 果直径 3 — 5 厘 米 1. 构棘 C. cochinchinensis 4 (3) 叶 宽椭圆 形或长 圆状椭 圆形, 先端 渐尖至 钝尖, 基部圆 形至宽 楔形, 侧 脉每边 4 一 7 条; 聚合 果直径 2 — 2. 5 厘米, 总 花梗长 或短。 5 (6) 叶宽椭 圆形, 先端 钝尖, 基部 圆形, 侧 脉每边 4 一 5 条; 聚合 果直径 2 厘米, 能 育小核 果豌豆 状, 总 花梗长 1.5 厘米 2. 柘藤 C. fruticosa 6 (5) 叶长 圆状椭 圆形, 先端 渐尖, 基部 圆形或 楔形, 侧 脉每边 6 — 7 条; 聚合 果直径 2 — 2. 5 厘米; 小核果 卵状椭 圆形, 总 花梗长 4 一 5 毫米 3. 彔东拓 C. amboinensis 7 (2) 植物 体密被 黄褐色 柔毛; 叶卵 状椭圆 形至倒 卵状椭 圆形, 侧 脉每边 5 — 9 条; 雄 花直径 6 — 8 毫 米, 密 被黄褐 色柔毛 4. 毛柘 C. pubescens 8 (1) 直立 小乔木 或为灌 木状; 叶 全缘或 3 裂, 卵 圆形或 菱形, 无毛, 稀 被毛, 侧脉 每边' 4 一 6 条; 聚 合 果直径 2 — 2. 5 厘米, 偶有 更大的 5. 柘树 C. tricuspidata 1. 构棘 ( "图鉴 ") 图版 163, 5—6 萇芝 (海 南植 物志) Cudrania cochinchinensis (Lour. ) Nakai (1929) ; (Lour. ) Kudo et Masamune ( 1932); Merr. (1935). Backer (1948); Ohwi (1965); 陈嵘 (1937), 海南 植物志 (1965) ; "图 鉴" (1972)*; 台湾 植物志 (1976)*; Kitamura et Murata (1979)*. Vanieria cochinchinensis Lour. (1790) ; Nakai (1927) ; Hand. -Mazz. (1929) ; Makino (1961)*; Cudrania javanensis Tree. (1847); Hook. f. (1888); Forbes et Hemsl. (1894) ; Nakai (1927) ; Schneid. in Sarg. (1916), (1929) ; Cudrania cambodiana Gagnep. (1926) et in Lecte. (1928) ; Madura cochinchinensis (Lour. ) Corner (1962) ; Hara (1966) ; Hatusima (1971); Yamazaki (1982); Griers. et Long (1983); 西藏 植物志 (1983)*. 攀 援藤状 灌木; 枝 无毛, 灰色; 刺直 或弯, 粗壮, 锐尖, 刺长约 1 厘米。 叶 革质, 椭 圆 状长圆 形或披 针形, 长 3 — 8 厘米, 宽 2 — 3. 5 厘米, 全缘, 先端 钝或短 渐尖, 基部狭 楔形, 两面 无毛, 侧. 脉每边 7 — 10 条; 叶 柄长约 1 厘米; 托叶披 针形, 早落。 花 雌雄异 株, 总花 梗长约 1 厘米, 被 柔毛; 雄 花序约 6 毫米, 花被片 4, 不 相等, 被 柔毛; 雄蕊 4, 与 花被片 对生; 雌花序 较雄花 序大, 花被 片顶端 增厚为 盾形, 内面 基部有 2 埋藏 的黄色 腺体, 外 面被微 柔毛。 聚合果 肉质, 直径 3 — 5 厘米, 表面被 柔毛, 成 熟时橙 红色。 花 期 4 一 5 月, 果期 6 — 7 月 。 产 思茅、 西双 版纳、 文山、 富宁 等地, 生海拔 200 — 1 200 米; 我国东 南部和 西南部 常见 于村寨 附近。 斯里 兰卡、 印度、 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缅甸、 泰国、 中南 半岛、 马 来 西亚、 菲 律宾至 日本、 澳大 利亚、 新喀 里多尼 亚也有 分布。 农 村常作 绿篱, 木材 煮汁可 作黄色 染料, 根皮 及茎皮 药用, 称 "黄 龙脱 壳"。 
图 版 163 1 — 2. 柘树 Cudrania tricuspidata (Carr. ) Bur. ex Lavallee, 1. 果枝, 2. 雄花; 3—4. 柘藤 C. fruticosa Wight ex Kurz. 3. 雄 花枝, 4. 核果; 5 6. 构棘 C. cochinchinensis (I.our. ) Kudo et Masamune, 5. 雄花序 ti, 6- 枝刺; 7—8. 景东柘 C. amboinensis (Bl. ) Miq. , 7. 果枝, 8. 核果; 9 10. 毛柘藤 C. pubescens Tree. , 9. 雄花 序技, 10. 雄蕊。 (谢 华绘) 
584  云南 植物志  2. 柘藤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图版 163, 3-4 Cudrania fruticosa Wight ex Kurz (1877); Hook. f. (1888); 陈嵘 (1937). Batis fruticosa Roxb. (1832); Vanieria fruticosa (Wight) Chun (1927) ; Madura fruticosa Roxb. Corner (1962). 攀 援木质 藤本; 小枝灰 白色, 无毛, 皮孔 明显; 刺 弯曲。 叶 互生, 宽椭 圆形, 长 8 — 14 厘米, 宽 3. 5 — 6 厘米, 幼嫩时 膜质, 全缘, 叶面深 绿色, 无毛, 背面浅 绿色, 沿脉疏 生. 细毛, 基 生叶脉 三出, 延长 至叶片 1/3 处, 侧 脉每边 4 一 5 条, 在叶 面平, 背面 显著突 起; 叶柄长 1 一 1.2 厘米, 无毛; 托叶 早落。 雌雄 异株, 头 状花序 腋生, 雄花序 直径约 1 厘米; 雄花 花被片 4, 肉质, 顶部 肥厚, 内卷, 雄蕊 4, 与 花被片 对生, 花丝 在芽时 直立, 退 化雌蕊 锥形; 雌花序 球形, 花被片 4, 覆瓦状 排列, 宽 卵形, 顶 端厚, 肉质, 内卷, 子 房卵 圆形, 基部 有苞片 2 — 4 枚, 着生 于花被 片上, 与 花被片 合生; 内面基 部具黄 色腺体 2 枚。 聚 合果近 球形, 直径 2 厘米, 能育 核果豌 豆状, 直径 5 — 6 毫米, 为 宿存肉 质花被 片 包围, 子叶 相等, 胚根 向上。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7 — 8 月。 产 思茅、 西双 版纳、 麻 栗坡、 西畴 等地, 生海拔 1 100 — 1 700 米的密 林中。 越南、 緬 甸、 印度东 北部、 孟加拉 也有。 3. 景东柘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63, 7-8 Cudrania amboinensis (Bl. ) Miq. (1859), C. Y. Wu et S. S. Chang (1989). Madura amboinensis Bl. ( 1856 ); Cudrania grandi folia Merr. (1921); C. jingdongensis S. S. Chang (1984) * . 藤状 灌木。 枝圆 柱形, 有剌; 嫩枝密 被褐色 柔毛。 叶 纸质, 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12 — 16 厘米, 宽 6 — 7 厘米, 先 端渐尖 或钝, 基部圆 形或宽 楔形, 叶面深 绿色, 无毛, 背面中 脉 疏生微 柔毛, 中脉在 叶面稍 下陷, 在背 面明显 突起, 侧 脉每边 6 — 7 条; 叶柄长 2 — 3 厘 米, 疏生微 柔毛; 托叶 脱落。 聚合 果单生 或成对 腋生, 近 球形, 直径 2 — 2. 5 厘米, 成熟 时橙 红色; 总 花梗长 4 一 5 毫米; 花被片 4, 肉质, 盾形; 小 核果卵 圆形。 产 景东三 叉河, 生海拔 1 420 米 林内。 越南、 马来 西亚、 印度尼 西亚、 巴布亚 新几内 亚等地 也有。 4. 毛柘藤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图版 164, 9-10 景洪柘 (植 物分类 学报) Cudrania pubescens Tree. (1847); Kurz (1877); Hook. f. (1890), Schneid. in Sarg. (1912); Gagnep. in Lecte. (1916), (1928); 陈嵘 (1937); C. Y. Wu et S. S. Chang (1989). Madura cochinchinensis (Lour. ) Corner var. pubescens (Tree. ) Corner (1962) ; Cud- rania jinghongensis S. S. Chang (1984) * . 木质攀 援藤状 灌木, 有剌; 幼 枝密被 黄褐色 柔毛; 老枝圆 柱形, 灰 绿色, 皮 孔椭圆 形。 叶 纸质, 卵 状椭圆 形或倒 卵状披 针形, 长 4 一 12 厘米, 宽 2. 5 — 5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短 渐尖, 基部宽 楔形, 全缘, 叶面 无毛, 中脉微 下陷, 背 面密被 黄褐色 柔毛, 中 脉明显 突起, 侧 脉每边 5 — 10 条, 向 上弯曲 至边缘 网结; 叶柄长 1.5 厘米, 密被 黄褐色 柔毛; 托 叶 早落。 雄花 序球形 头状, 成对 腋生, 直径约 6 — 8 毫米, 密被 黄褐色 柔毛, 总 花梗长 4 一 
桑 科  585  5 毫米, 花被片 肉质, 盾 形,. 花丝 在芽时 直立, 花药近 球形, 直径约 1 毫米, 退化 雌蕊圆 锥状。 聚 合果为 不规则 球形, 成 熟时橙 红色; 核 果为肉 质宿存 花被片 包围。 花期 4 一 5 月。 产 思茅、 西 双版纳 (易武 ), 生海拔 1 600 米。 印 度尼西 亚也有 分布。 5. 柘树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图版 163, 1-2 奴柘 (广西 ) Cudrania tricuspidata ( Carr. ) Bur. ex Lavallee ( 1877 ); Schneid. in Sarg. (1912); Nakai (1932)* ; 陈嵘 (1937); Rehd. (1937); "图 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 Ierasaki (1979)*; Kitamura et Murata' (1979); Lauener (1983). Madura tricuspidata Carr. (1864) * ; Corner (1962) ; Yamazaki (1982) ; Cudrania tnlobata Hance (1867); Oliv. (1888)* ; Morus integri folia Levi, et Vant. (1907); Vanieria tricuspidata (Carr. ) Hu (1924) ; Rehd. (1936). 落叶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1 一 7 米; 树皮灰 褐色; 小枝 无毛, 略 具棱, 有 棘刺, 刺长 5 — 20 毫米; 冬芽赤 褐色。 叶卵圆 形至倒 卵形, 长 5 — 14 厘米, 宽 3 — 6 厘米, 全缘, 偶为不 规则 3 裂,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至 圆形, 叶面深 绿色, 无毛, 背面浅 绿色, 通常 无毛, 稀 被毛, 侧 脉每边 4 一 6 条;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被微 柔毛。 花雌雄 异株, 花 序球形 头状, 单 生 或成对 腋生, 总花 梗短; 雄花 序小, 直径 5 毫米; 雄花 花被片 4, 苞 片附生 于花被 片上, 顶部 肥厚, 内卷, 雄蕊 4, 在芽时 直立, 退化雌 蕊陷入 花被片 下部, 锥形; 雌花 序直径 1 一 1.5 厘米, 花被片 4, 子 房深入 花被片 下部。 聚 合果近 球形, 直径约 2. 5 厘米, 肉质, 成 熟时 桔红色 。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5 — 6 月。 产昆明 附近, 有时 栽培, 常 生于光 照充足 的灌禾 丛中或 宅旁、 山坡; 我国自 中南、 华 东、 西南, 北至 河北南 部均有 分布。 日本、 朝鲜有 分布。 韧皮纤 维为优 质造纸 原料; 根皮 入药, 有 清热、 凉血、 通 筋络之 功效; 木材 为黄色 染料; 叶 为幼蚕 饲料; 聚合果 成熟可 以生食 ,也可 酿酒。 7. 波 罗蜜属 Artocarpus J. R. et G. Forst. nom. conserv. 乔木, 有 乳液。 单叶 互生, 螺旋 状排列 (Subg. Artocarpus ) 或二列 (Subg. Pseudojaca), 革质, 全 缘或羽 状分裂 (极稀 为羽状 复叶, 叶脉 羽状, 稀基 生三出 ); 托叶 成对, 大 而在叶 柄内, 抱茎, 脱落后 形成环 状疤痕 (Subg. Artocarpus) 或 小而不 抱茎, 疤痕侧 生或在 叶柄内 (Subg. P S eudojaca)。 花雌雄 同株, 密 集于球 形或椭 圆形的 花序轴 上, 常 与圆形 盾状或 棒状、 匙 状苞片 合生; 头状花 序腋生 或生于 老茎发 出的短 枝上, 圆 柱形至 棒形、 倒 卵形、 椭 圆形或 球形, 有或 无浅裂 (在 聚合 果时, 通常具 梗); 雄 花花被 管状 2 浅裂或 穿孔至 2 — 4 裂, 裂片覆 瓦状或 镊合状 排列, 雄蕊 1 枚, 在 花蕾时 直立, 开 花时 微伸出 花被外 或伸出 很长, 花药球 形至长 圆形, 2 室, 无退化 雌蕊; 雌 花花被 管状, 下部 具薄壁 . f 房, 上 部壁厚 ,有 狭腔, 有时 3 — 4 裂, 相 互部分 或全部 (Subg. Pseudo- jaca 的某 些种) 融合, 基部 陷于肉 质花序 轴内; 花 被上部 完全融 合时, 形成 一个光 滑或具 小 窝槽的 表面, 花柱从 穿孔中 伸出, 如 顶部分 离时. 则表 面形成 柱状、 圆 锥状、 脐状或 
586  云南 植物志  平 截状、 硬或 弯曲的 突起, 在 顶端具 伸出的 花柱; 子房 1 室, 花柱 顶生至 侧生, 2 裂 (分 枝 时极不 相等) 或 不裂; 胚珠 倒生, 近顶部 着生或 侧生。 聚合果 由多数 (有 时仅 1 个) 核 果 藏于肉 质的花 被及花 序轴所 组成, 外 果皮膜 质至薄 革质; 种子无 胚乳, 胚根直 立或弯 曲, 子叶 肉质, 相等或 不等。 约 60 种, 分布 于斯里 兰卡、 印度、 巴基 斯坦、 孟 加拉、 喜 马拉雅 山区、 缅甸、 泰国、 中南 半岛、 马来 西亚、 印度尼 西亚、 巴 布亚新 几内亚 至所罗 门群岛 等地。 我国约 14 种 2 亚种, 产 福建、 台湾、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 州等。 云南 12 种 2 亚种。 分种 检索表 - 1 (4) 叶 螺旋状 排列, 托叶 抱茎, 托叶痕 环状, 头状 腺毛具 4 一 16 个 细胞; 叶肉 细胞具 长臂, 组织中 具 球形或 橢圆状 球形树 脂细胞 (波罗 蜜亚属 Subg. Artocarpush 2 (3) 雄 花序长 宽比为 1 一 3. 5 (— 4), 外面为 无数盾 形苞片 被覆; 聚 合果近 球形, 直径约 7 厘米, 外 面被以 平伏硬 化刚毛 突起; 枝 条密被 平伏黄 色刚毛 1. 野 树波罗 A. chama 3 (2) 雄 花序长 宽比为 (1.5) 4 — 20, 苞片通 常极少 或缺; 聚合 果圆柱 形至近 球形, 长 50 — 100 厘米, 直径 25 — 50 厘米, 外 面有许 多六角 形瘤状 凸体; 枝 条无毛 …… 2. 波罗蜜 A. heterophyllus 4 (1) 叶 互生, 排为 两列; 托叶 侧生, 托 叶痕侧 生或部 分在叶 柄内; 头 状腺毛 1 (一 6) 个 细胞; 叶柄 紧密, 组织 中无树 脂细胞 (白桂 木亚属 Subg. Pseudojaca) 5 (12) 叶背 面除中 肋近无 毛外, 其余部 分密被 灰色微 绒毛。 6 (7) 聚 合果总 梗短, 雄花序 总梗也 极短, 长 3 — 5 毫米; 叶侧 脉每边 8 — 15 条 3. 猴 子瘻袋 A. pithecogallus 7 (6) 聚合果 总梗长 1 一 5 厘米, 雄花序 总梗长 0.5 — 2. 5 厘米; 叶侧 脉每边 4 一 9 条。 8 (11) 聚合 果外面 被弯曲 突起, 雄花 序直径 4 一 7 毫米; 叶下 延或不 下延至 叶柄, 网脉在 背面不 突出。 9 (10) 叶 干后红 棕色, 基部 下延至 叶柄; 雄花序 总梗长 6 — 12 毫米 4. 二色 波罗蜜 A. styracifolus 10 (9) 叶 干后亮 黑色, 基部不 下延至 叶柄; 雄花序 总梗长 1.5 — 2 厘米 …… 5. 牛李 A. nigrifolius ■1 (8) 聚合果 外面具 乳头状 凸体, 雄花 序直径 10 — 15 毫米; 叶基部 楔形, 不 下延至 叶柄; 网 脉在叶 背 面突出 6. 白桂木 A. hypargyreus 12 (5) 叶背 面无毛 或主脉 和网脉 有开展 柔毛。 13 (14) 叶 无毛, 长圆 形至椭 圆形, 长 11 15 厘米, 基 部宽圆 形至椭 圆形, 稀楔形 或近心 形', 两面无 毛; 雄花序 倒卵圆 形至近 球形, 直径 10 — 15 毫米; 聚 合果近 球形, 直 径可达 8 厘米, 外面光 滑 7. 长圆叶 波罗蜜 A. gomezianus 14 (13) 叶 有毛, 但无钩 状毛, 网脉 在背面 突出, 基部 圆形至 心形, 不 下延; 雄花序 总梗长 7 毫米 以上; 聚合果 总梗在 10 毫米 以上。 15 (18) 雌花在 开花时 花柱伸 出花被 1 毫米 以上。 16 (17) 聚合果 总梗长 3.5 -6 厘米, 雄 花序外 面苞片 顶端密 被毛; 叶每 边侧脉 6 — 11 条, 背面 被红褐 色 短绢毛 8. 短绢 毛桂木 A. petelotii 17 (16) 聚合果 总梗长 0.8 2. 5 厘米, 雄花序 外面苞 片顶端 具盾状 纤毛; 叶每边 9 -18 条侧脉 …… 9. 野 波罗蜜 A. lacucha 18 (15) 雌花在 开花时 花柱伸 出花被 外小于 1 毫米。 19 (24) 叶 无毛, 网 脉在叶 背面不 突出; 小枝被 平伏微 柔毛, 很快变 无毛; 雄 花序倒 卵状, 圆 锥状、 棒 
桑 科  587  状。 20 (21) 聚合 果小, 直径 1.5 (— 3) 厘米, 包 藏核果 1 一 3 (-6) 颗 10a. 光叶 桂木 A. nitidus ssp. nitidus 21 (20) 聚合 果大, 直径约 5 厘米, 包 藏核果 10 — 15 颗。 22 (23) 叶长 圆状披 针形, 侧 脉每边 6 — 8 条 10b. 披针 叶桂木 A. nitidus ssp. griffithii 23 (22) 叶长圆 状椭圆 形至倒 卵状椭 圆表, 侧 脉每边 5 — 11 条 10c. 桂木 A. nitidus ssp. lingnanensis 24 (19) 叶 有毛, 网 脉在背 面明显 突出; 小枝被 毛或近 无毛。 25 (26) 叶柄长 1.5 厘米, 侧 脉每边 6 — 9 条; 聚合 果总梗 3 — 4 (一 6. 5) 厘米, 花 被完全 融合; 小枝被 平 伏和卷 曲柔毛 11. 鸡脖子 A. tonkinensis 26 (25) 叶柄长 1.5 厘米 以上, 侧 脉每边 11 一 12 条; 聚合果 总梗长 2 厘米, 花被 不完全 融合; 小枝近 无毛 12. 贡山 波罗蜜 A. gongshanensis 1. 野 树波罗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64, 5 山波罗 (河口 ), "Ma San" (金 平傣族 语译音 ), 榲悖木 波罗蜜 (植 物分类 学报) Artocarpus chama Buch. -Ham. (1831) ; Griers. et Long (1983). Artocarpus chaplasha Roxb. (1814), nom. nud. , (1832), descr. ; Trer. (1847) ; Wight (1850); Kurz (1877); King in Hook. f. (1888); Gagnep. in Lecte. (1928); Jarr (1959) ; A. melinoxylon auct. non Gagnep. : W. T. Wang (1957). 乔木, 高 10 — 15 米; 小 枝幼时 密被淡 褐色粗 硬毛, 后变 无毛。 叶 互生, 宽椭 圆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25 — 30 厘米, 宽 15 — 20 厘米, 全缘 或具细 锯齿, 先端 钝尖, 基 部宽楔 形或 微钝, 叶面 粗糙, 背 面密被 浅褐色 刚毛, 侧 脉每边 10 — 12 条; 叶柄长 2 — 3 厘米, 密 被褐色 刚毛; 托叶 卵状披 针形, 长 4 一 5 厘米, 膜质, 外面被 柔毛。 雄 花序卵 形至椭 圆形, 长 15 — 20 毫米, 长 宽比为 1 一 3. 5 (— 4), 具 总梗, 盾形 苞片, 边缘具 缘毛, 花 被片深 2 裂, 雄蕊 1 枚。 聚 合果近 球形, 直径约 7 厘米, 干后红 褐色, 外面 有许多 圆柱形 凸体, 粗 糙, 被毛。 花果期 2 — 7 月。 产西双 版纳、 河口、 金平 (猛喇 ) 等地, 生海拔 130 — 650 米 的石灰 岩山地 林中。 越 南中部 以北、 老挝有 分布。 木材 通直, 宜 作建筑 用材。 2. 波罗蜜 (桂 海虞 衡志) 图版 164, 1-4 树波罗 (广州 ), 牛 肚子果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 (1789) ; Gagnep. in Lecte. (1928) ; 陈嵘 (1937) ; Corner (1939); Jarr. (1959); 海南 植物志 (1965); Stone (1970); "图 鉴" (1972)'; M, C. Tebbs in Hara et al. (1982) ; Yamazaki (1982) ; Griers. et Long (1983) * . Artocarpus philippinensis Lam. (1789). 常绿 乔木, 高 10 — 20 米, 胸 径可达 30 — 50 厘米; 老 树常有 板根; 树 皮厚, 黑 褐色; 小枝粗 2 — 6 毫米, 细绉 至平滑 无毛; 托叶 抱茎, 环 状遗痕 明显。 叶 革质, 螺旋状 排列, 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7 — 15 厘米或 更长, 宽 3 — 7 厘米, 先 端钝或 渐尖, 基部 楔形, 成熟之 叶 全缘, 或在 幼树和 萌发枝 上的叶 常羽状 分裂, 叶面深 绿色, 无毛, 有 光泽, 背 面浅绿 色, 略 粗糙, 叶肉 细胞有 长臂, 组织中 具球形 或椭圆 形树脂 细胞, 侧脉 羽状, 每边 6 — 8 
图 版 164 1 一 4. 波罗蜜 ArtocarpusheterophyllusUm.'L 带果植 株一段 ,2. 雄花 ,3. 雌花, 4 . 种子; 5 . 野 树波罗 A . chama Buch. -Ham. , 雄 花枝。 (曾孝 濂绘) 
桑 科  589  条, 中 脉在背 面显著 突起; 叶柄长 1 一 3 厘米; 托叶 抱茎, 卵形, 长 1.5 — 8 厘米, 外面 被贴伏 柔毛或 无毛, 脱落。 花雌雄 同株, 花序 生于老 茎或短 枝上, 雄花序 有时生 于小枝 端叶腋 或短枝 叶腋, 圆 柱形或 棒状椭 圆形, 长 2 — 7 厘米, 雄花 多数, 其中有 些花不 发育, 总 花梗长 10 — 50 厘米; 雄 花花被 管状, 2 浅裂或 穿孔至 2 — 4 裂, 裂片 覆瓦状 排列, 被柔 毛, 雄蕊 1 枚, 在 花蕾期 直立, 开花时 伸出花 被外, 花药 球形, 无退化 雌蕊; 雌 花花被 管状, 下部具 薄壁, 包围 子房, 上部 厚壁, 有时 3 — 4 裂, 基 部陷于 肉质球 形或圆 柱状花 序 轴内, 子房 1 室, 聚合 果圆柱 状或近 球形, 或为 不规则 等形, 长 30 — 100 厘米, 直径 25 — 50 厘米, 幼时浅 黄色, 成 熟时黄 褐色, 表 面有坚 硬六角 形瘤状 凸体和 粗毛; 核果长 椭 圆形, 长约 3 厘米, 直径 1. 5-2 厘米, 表面 光滑, 肉红 色至米 红色。 花期 2 — 3 月 , 果期 4 一 8 月 。 产 德宏、 西双 版纳、 蒙自、 曼耗、 红河、 元阳、 金平、 麻栗坡 等地, 生海拔 120 — 1 300 米, 通常为 栽培, 无 野生; 广东、 广西 也有。 原 产热带 亚洲、 南美 一带热 区均有 栽培。 果形大 可食, 叶甜, 芳香; 果 核富含 淀粉, 可 煮食; 木材 黄色, 可 提取桑 色素。 3. 猴 子瘘袋 (云 南植物 研究) Artocarpus pithecogallus C. Y. Wu in C. Y. Wu et S. S. Chang (1989) * . 乔木, 高 7 — 18 米, 可 能是常 绿的; 树皮具 乳汁, 小枝幼 时径为 2 — 6 毫米, 具 条纹, 深棕 褐色, 散生 皮孔, 近 无毛; 托叶三 角状披 针形, 长 1 一 1.2 厘米, 逐渐 脱落。 叶 革质, 长 4 一 24 厘米, 宽 (1.5) 5 — 10 厘米, 椭圆形 至椭圆 状矩圆 形或倒 卵状矩 圆形, 急尖 (尖 头长 1 一 1.5 厘米 ), 基 部宽楔 形或近 圆形, 略 歪斜, 两面 无毛, 具 光泽, 干时深 绿色, 中脉有 时被稀 柔毛, 淡 棕色, 带 白霜, 网 脉成蜂 巢状, 被 绒毛到 柔毛, 侧脉 7 — 11 (- 15) 条, 弯曲, 下面 明显, 棕 黑色, 叶柄长 15 — 40 毫米。 花序 单生于 叶腋, 雄花 头状, 果成熟 时长达 2. 5 厘米, 直径 1. 4 厘米, 倒 卵球形 , 具瘤 状的锈 色绒毛 , 花序 梗粗状 , 1 一 2. 5 厘 米长。 聚合果 成熟时 直径达 12 厘米, 近 球形, 绿色, 干时黑 棕色, 表面具 少量的 疣状 突起或 光滑, 被淡 红色短 柔毛; 果梗与 雄花头 状花序 等长。 产西双 版纳、 双江、 沧源, 生海拔 1 400 — 1 630 米 的潮湿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双江。 果 可食。 4- 二色 波罗蜜 (海 南植 物志) 二 色桂木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奶浆果 (西畴 ) Artocarpus styracifolius Pierre (1905) ; Gagnep. in Lecte. (1928) ; Wu et Wang (1957); Jarr. (I960). Artocarpus bicolor Merr. et Chun (1930); Merr. (1932) ; McClure (1934); Chun in Hu et Chun (1935) * , descr. fr. add. ; Masamune (1943). 乔木, 高达 20 米。 树皮暗 灰色, 粗糙; 小枝幼 时密被 白色短 柔毛。 叶排为 2 列, 坚 纸质, 椭圆形 或长圆 形至倒 卵状披 针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2. 5 — 3 厘米, 先端渐 尖为尾 状, 基部 楔形, 略延至 叶柄, 全缘 (幼 树之叶 常分裂 ), 叶面深 绿色, 疏生 短毛, 背面被 灰绿色 粉沫状 绒毛, 脉上 更密, 侧 脉每边 4 一 8 条, 网脉 明显; 叶柄长 8 — 14 毫米, 被毛; 托叶 钻形, 脱落。 花序具 总梗, 雄 花序椭 圆形, 长 6 — 12 毫米, 直径 4 一 7 毫米, 密被灰 白色短 柔毛; 苞片 盾形或 圆形; 雄花花 被片被 柔毛, 2 — 3 裂, 裂片长 圆形, 雄蕊 1 枚, 花 
590  云南 植物志  丝 纤细, 花药 球形。 聚合果 球形, 直径约 4 厘米, 黄色, 干后红 褐色, 被毛, 外 面有许 多圆形 弯曲的 凸体, 果梗长 18 — 25 毫米; 核果 球形, 直径约 6 毫米。 花 期夏末 秋初, 果 期秋末 冬初。 产 屏边、 河口、 西畴、 麻栗坡 等地, 生海拔 200 — 1 680 米 林中; 广东、 海南 、广西 也有。 中南半 岛北部 (越 南、 老挝 北部) 有 分布。 木材 松软, 可 作家具 用材; 果 酸甜, 可一 果酱。 5. 牛李 (云 南植物 研究) Artocarpus nigrifolius C. Y. Wu in C. Y. Wu et S. S. Chang (1989)*. 乔木, 高约 15 米, 直立, 可能 是落叶 小 枝幼时 纤细, 径约 1 一 2.5 毫米, 棕黑 色, 有 条纹, 除花序 梗散生 锈色绒 毛外, 其 余部分 无毛。 叶 纸质, 长 5 — 11 厘米, 宽 2 — 4 厘米, 椭圆 形至椭 圆状矩 圆形, 急尖 (尖 头长 0.5 — 1.5 厘米 ), 基部楔 形至宽 楔形, 多 少 歪斜, 两面 无毛, 近 黑色, 具 光泽, 侧脉 在下面 明显, 网结不 明显, 褐 绿色; 无毛, 具 白色 细点状 乳突, 叶柄 纤细, 长 1.8 — 2. 8 厘 米长, 黑色, 无毛。 花序 单生于 叶腋, 雌花 头状 (?) 未 成熟, 白色, 长仅 5 — 9 毫米, 倒圆 锥状, 顶 端钝, 具 锈色或 淡棕色 絨毛, 在 近基 部瘤状 突起, 果柄 纤细, 长 1 一 1.5 厘米。 聚 合果, 成 熟情况 不明。 产 金平, 生海拔 1 0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金平。 6. 白桂木 (海 南植 物志) 图版 165, 1 将军树 (广东 ), 胭脂木 (海南 ) Artocarpus hypargyreus Hance in Benth. (1861) ; Chung (1924); Walker (1930) ; Merr. (1934); Lee (1935); 陈嵘 (1937); Masamune (1943); Herkelots (1951); Jarr. (1960);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197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大 乔木, 高达 10 — 25 米, 胸径约 40 厘米; 树皮深 紫色, 片状 剥落; 幼枝被 贴伏柔 毛。 叶 互生, 排为 2 列, 坚 纸质, 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8 — 15 厘米, 宽 4 一 7 厘米, 先端渐 尖至短 渐尖, 基部 楔形, 全缘, 幼 树之叶 常羽状 浅裂, 叶面深 绿色, 无毛, 或仅 中脉被 微 柔毛, 背面浅 绿色, 被灰色 粉沫状 柔毛, 侧 脉每边 6 — 7 条, 弯 拱向上 展出, 背 面甚明 显, 网脉 明显, 干后背 面灰白 色或浅 棕色; 叶柄长 1.5 — 2 厘米, 被 柔毛; 托叶 线形, 脱 落。 花 序单生 叶腋, 雄 花序椭 圆状倒 卵形至 棒状, 长 1. 2 — 2 厘米, 直径 1 一 1.5 厘米, 总 梗长 2 — 4. 5 厘米, 被 柔毛; 雄花 花被片 匙形, 与盾 形苞片 紧贴, 密被微 柔毛, 雄蕊 1 枚, 花药椭 圆形。 聚 合果近 球形, 直径 3 — 4 厘米, 浅黄至 橙黄, 外面 被褐色 柔毛, 微 具乳头 状 凸体; 果梗长 3 — 5 厘米, 被短 柔毛。 花期 春夏。 产 屏边、 河口、 麻 栗坡、 广南、 富宁, 生海拔 600 — 1 600 米 的常绿 林中; 福建、 江 西、 湖南、 广东、 海南 及沿海 岛屿、 广西 (容县 ) 亦有。 乳 液可以 提取硬 性胶, 木材 通直, 坚硬, 为良好 的建筑 用材。 本种为 国家重 点保护 植物。 7. 长圆叶 波罗蜜 (新拟 ) Artocarpus gomezianus Wall, ex Tree. (1847); Kurz (1877); King in Hook. f. (1888) et (1889). . Artocarpus gomeziana Wall. (1831), nom. nud. ; A. petiolaris Miq. (1861) ; A. 
1*1 版 165 1. 白桂木 Artocarpus hypargyreus Hance, 果枝; 2. 披针叶 木 A. nitidus Tree. ssp. griffithii (King) 果枝。 (李锡 畴绘) 
592  云南 植物志  lakoocha Roxb. var. gomeziana (Wall. ) Trim. (1898) ; A. masticata Gagnep. (1926) et in Lecte. (1928). 常绿小 乔木, 高约 10 米; 树 皮深灰 褐色; 小 枝直径 2 — 4 毫米, 略具 绉纹, 疏生平 伏 柔毛, 后变 无毛。 叶长圆 形至椭 圆形, 长 11 一 15 厘米, 宽 7 — 16 厘米, 先端短 渐尖, 基部宽 圆形, 稀为楔 形或近 心形, 两面 无毛, 边缘 全缘或 微具圆 齿裂, 叶面深 绿色, 背 面浅 绿色, 侧 脉每边 10 — 15 (-20) 条, 直或 微弯拱 向上, 网 脉平行 展出, 中脉 鲜时绿 白色, 干后禾 杆色; 叶柄长 1.5 — 3 厘米。 花 序单生 叶腋; 雄花 序疏生 短毛, 倒卵 圆形至 近 球形, 直径 10 — 25 毫米; 雄 花花被 2 — 3 裂, 裂片 分裂至 基部, 雄蕊 1 枚, 花 丝粗, 花 药近 球形, 总梗长 0. 7 — 1.7 厘米, 被微 柔毛; 雌花序 头状, 苞片 盾形, 花柱伸 出花被 0.3 毫米。 聚 合果近 球形, 直 径可达 8 厘米, 成 熟时黄 色至肉 红色, 干后 褐色至 黑色, 肉质, 外面 光滑, 包藏核 少数; 小核 果椭圆 球形, 直径约 12 毫米, 总梗长 1.5 — 4. 5 厘米, 被 短 柔毛。 产西 南部, 常生 于常绿 阔叶林 和半常 绿阔叶 林中; 台湾 (兰屿 ) 亦有。 印度 北部、 苏 门 答腊、 爪哇 (西部 和中部 )、 布 尔曼、 菲律宾 也有。 8. 短绢 毛桂木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短絹毛 波罗蜜 (植 物分类 学报) Artocarpus petelotii Gagnep. (1926) et in Lecte. (1928); C. Y. Wu et W. T. Wang (1957); Jam (196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Artocarpus brevisericea C. Y. Wu et W. T. Wang (1957). 乔木, 高约 10 米; 小 枝疏生 白色或 红色短 柔毛。 叶坚 纸质, 长圆形 至狭椭 圆形, 长 9 一 23 厘米, 宽 4 一 9 厘米, 先端 渐尖至 急尖, 基部 狭形至 钝圆, 边 缘全缘 或于上 部具疏 锯齿, 叶面除 中脉外 无毛, 背 面被红 褐色短 絹毛, 侧 脉每边 7 — 11 条, 斜上 展出, 干后 灰绿 色至污 红色, 网脉在 背面甚 明显; 叶柄长 1.3 — 1.8 厘米, 被 白色或 污红色 柔毛; 托 叶 早落, 披 针形, 长 7 — 12 毫米, 外面 密被短 柔毛。 花 序单生 叶腋; 雄花 序倒卵 状长圆 柱形, 密被灰 白色短 柔毛, 长 1.8 — 2. 3 厘米, 直径约 0.5 — 0.7 厘米, 苞片 盾形, 花被 2 裂, 雄蕊 1 枚, 花 丝扁, 无毛, 花药 球形, 总梗长 7 — 10 毫米, 密被 细毛; 雌花序 头状, 表面具 不规则 绉纹和 乳头状 凸体, 花被 管状, 顶端 2 — 3 裂, 裂 片浅, 花柱 伸出花 被外。 聚 合果近 球形或 分裂, 直径约 3 厘米, 干后 红色, 肉质, 表面被 柔毛, 小 核果椭 圆状球 形, 直径 1 一 1.3 厘米, 总梗长 3. 5 — 4 厘米, 被毛。 花果期 春夏。 * 产 金平、 河口、 马关、 麻 栗坡、 西畴、 砚山、 邱北, 生海拔 (1 000—) 1 500—1 900 米的 山地、 林中。 越 南北方 也有。 9. 野 波罗蜜 (植 物分类 学报) 榕叶 波罗蜜 (植 物分类 学报) Artocarpus lacucha Buch. -Ham. ex D. Don (1825) ; Griers. et Long (1983). Artocarpus lakoocha Wall. (1831), nom nud. ; Roxb. (1832), descr. ; Tree. (1847); Wight (1843), (1850)* ; Kurz (1877); King in Hook. f. (1888); p. p. ; Jarr. (1960) ; ^. yunnanensts Hu (1937); A.ficifolia W. T. Wang (1957). 落叶 乔木, 高达 20 米; 树皮 黑色、 灰色或 褐色, 粗糙; 小 枝直径 4 一 8 毫米, 干后 
桑 科  593  有 绉纹, 密被锈 褐色或 黄红色 长毛, 开展或 平贴。 叶 椭圆、 长椭 圆形或 卵形, 长 13 — 37 厘米, 宽 6 — 21 厘米, 先端短 渐尖, 基部宽 楔形或 圆形, 全缘或 疏生浅 锯齿, 叶 面无毛 或疏平 贴毛, 背面密 被锈色 或灰色 柔毛, 沿主脉 和侧脉 更密, 侧 脉每边 9 一 18 条, 斜上 直达 边缘, 网脉 之间有 深褐色 腺点; 叶柄长 15 — 45 毫米, 密 被褐色 柔毛。 花 序单生 叶腋; 雄 花序椭 圆形、 卵圆 形或为 棒状, 长 1.2 — 2. 3 厘米, 直径 1 一 1.8 厘米, 花被 2 — 3 裂, 裂片 边缘有 缘毛, 雄蕊 1 枚, 花 丝短, 花药椭 圆形, 苞片 盾状, 具柄, 花 梗长约 2 毫米, 被 短毛; 雌 花序球 形至椭 圆形, 花柱 伸出花 被外, 苞片 盾形。 聚 合果近 球形, 直径 5 — 6 厘米, 鲜时 黄色, 干后锈 褐色, 花被 片顶部 分离, 有多 数宿存 苞片; 核果椭 圆形, 长约 10 毫米, 直径 6 毫米; 总梗长 1.5 — 4. 5 厘米, 被褐色 短毛。 产 临沧、 凤庆、 澜沧、 墨江、 普洱至 弥渡、 景东、 龙陵、 西双 版纳、 金平、 马关, 海 拔 (350 —) 1 000—1 500 (—2 400) 米。 锡金、 印度、 孟 加拉、 安达 曼岛、 缅甸、 泰国、 老挝、 越南 (北方 )、 斯里 兰卡、 马来西 亚也有 分布。 10. 光 叶桂木 (海 南植 物志) Artocarpus nitidus Tree. (1847); Miq. (1859); Jarr. (1960); 海南 植物志 (1965). Artocarpus parva Gagnep. (1926) et in Lecte. (1928). 10a. 光 叶桂木 (原 亚种) ssp. nitidus 云南 不产。 菲 律宾有 分布。 10b. 披针 叶桂木 (亚种 ) 图版 165, 2 ssp. griffithii (King) Jarr. (1960). Artocarpus gomeziana Wall, ex Kurz var. griffthii King in Hook. f. (1888), (1889) ; A. griffithii (King) Merr. (1939) ; A. lanceolata auct. non Tree. : Gagnep. in Lecte. (1928). 小 乔木。 '叶 革质, 长 圆形, 长 8 — 13 厘米, 宽 3. 5 — 5. 5 厘米, 全缘, 两面 无毛, 叶 面 干后有 光泽, 全缘, 先端具 短尖, 基部 钝形, 中 脉在背 面明显 突起, 侧 脉每边 6 — 8 条; 叶柄长 1.6 — 2 厘米; 托叶 锥形, 脱落。 雄 花序圆 柱形, 长 0.6 — 1 厘米, 直径 0.6 — 0.7 厘米, 总 梗长约 0.3 厘米, 雄花 花被片 2 — 4 裂, 裂片被 缘毛, 雄蕊 1 枚, 花丝基 部宽, 上 部窄, 花药椭 圆形, 苞片 有柄; 雌 花序近 球形, 散 生盾形 苞片。 聚合果 球形, 直径约 2 厘米, 表 面平滑 无毛, 疏 生宿存 苞片, 成熟 时橙红 色至肉 红色。 产 双江、 西 双版纳 (勐海 ), 生海拔 300 — 1 600 米 林中; 台湾 东部有 分布。 泰国、 柬 埔寨、 越南、 老挝、 马来 西亚、 印度尼 西亚有 分布。 果 可食。 10c. 桂木 (亚种 ) (海 南植 物志) 白 桂木、 胭脂公 (广东 ) ssp. lingnanensis (Merr. ) Jarr. (1960); 海南 植物志 (1965). Artocarpus lingnanensis Merr. (1929), (1931), (1934); "图 鉴,, (1972) ' . 乔木, 高达 17 米, 主干 通直; 树皮黑 褐色, 有 纵槽。 叶 互生, 排为 2 列, 革质, 长 圆 状椭圆 形至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7 — 15 厘米, 宽 3 — 7 厘米, 先 端短尖 或为短 尾状, 基部 
594  云南 植物志  楔 形或近 圆形, 全缘或 具不规 则浅疏 锯齿, 叶面深 绿色, 背面浅 绿色, 两面均 无毛, 干 后红 棕色, 侧 脉每边 6 — 10 条; 叶柄长 5 — 15 毫米; 托叶披 针形, 脱落。 雄花序 倒卵状 椭 圆形, 长 2. 5 — 12 毫米, 直径 2. 7-7 毫米, 花被片 2 — 4 裂, 基部 合生, 长约 0. 5-0.7 毫米, 总梗长 1 一 1.5 毫米; 雌 花序近 头状, 花被 管状, 花柱 伸出花 被外。 聚 合果近 球形, 表面 粗糙, 被毛, 直径约 5 厘米, 苞片 盾形, 宿存; 小 核果约 10 — 15 颗, 成熟时 红色, 干时 褐色; 总梗长 1.5 — 5 厘米。 花期 4 一 5 月, 果 期秋末 冬初。 产南部 各地、 广东、 海南、 广西 (容 县、 梧州 )、 四川 东部, 生 中海拔 湿润的 杂木林 中。 泰国、 柬 埔寨、 越南 也有。 在 越南北 方及泰 国常有 栽培; 我国 广东也 栽培。 木材 坚硬, 纹理 细致, 可供 建筑用 材或家 具等; 果熟 可食。 11. 鸡脖子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胭脂 (海 南植 物志) Artocarpus tonkinensis A. Chev. ex Gagnep. (1926) ; Merr. (1928), (1929) , (1930); Mete. (1940); Masamune (1943); Jam (1960); 海南 植物志 (1965). 乔木, 高 14 一 16 米; 树皮 褐色, 粗糙; 小 枝淡红 褐色, 常被 平伏柔 毛或卷 曲毛。 叶 革质, 椭 圆形、 倒卵 形或长 圆形, 长 8 — 20 厘米或 更长, 宽 4 一 10 厘米, 先端具 短尖, 基 部 楔形至 圆形, 全缘或 向先端 渐有浅 锯齿, 叶面 无毛, 背面 散生糠 秕状小 鳞片, 主脉及 侧 脉被微 曲的短 柔毛, 侧 脉每边 6 — 9 条, 主脉 在背面 明显, 干后紫 红色, 网脉浅 褐色; 叶柄长 4 一 10 毫米, 微被 柔毛; 托叶 锥形, 脱 落后有 疤痕。 花序 腋生, 雄 花序倒 卵圆形 或椭 圆形, 长 1 一 1.5 厘米, 直径 0.8 — 1.5 厘米, 总 梗短于 花序; 雄 花花被 2 — 3 裂, 边 缘具 缘毛, 雄蕊 1 枚, 花药椭 圆形, 苞片 有柄, 顶部 盾形; 雌花序 球形, 花柱伸 出于盾 形苞 片外, 花被 片完全 融合。 聚 合果近 球形, 微 2 裂, 直径 5 — 6 厘米, 苞片 浅裂, 干后 褐色。 小 核果椭 圆形, 长 1.2 — 1.5 厘米, 直径 0.9 — 1.2 厘米, 成熟时 黄色, 干 后红褐 色。 花期 夏秋, 果期 冬季。 产 西畴、 麻 栗坡、 河口、 屏边、 马关、 西 双版纳 等地, 生海拔 400 — 800 (— 1 300) 米 的山坡 阳处, 海南、 广西、 贵州有 分布。 中 南半岛 也有。 木材 坚硬, 为良好 硬木; 聚合 果成熟 时味甜 可食。 12. 贡山 波罗蜜 (云 南植物 研究) Artocarpus gongshanensis S. K. Wu ex C. Y. Wu et S. S. Chang (1989) * • 乔木, 高 30 米, 胸径 30 — 40 厘米, 可 能是常 绿的; 小枝 粗壮, 径 4. 7 毫米, 深棕 色, 有 条纹, 散生 皮孔, 幼时 有疣状 突起。 叶 革质, 长 20 厘米, 宽约 9. 5 厘米, 椭圆形 至矩 圆状椭 圆形, 尾尖 (尖长 0.5 — 1.3 厘米) ,基部 宽楔形 至略呈 心形, 多少 歪斜, 边 缘 波状, 上面具 光泽, 褐绿 色中脉 下凹, 侧脉略 突起, 中 脉和侧 脉在下 面明显 突起, 淡 褐色; 叶柄长 2 — 3 厘米。 花 序单生 叶腋, 雌花近 头状, 歪斜, 径约 3 — 3. 5 厘米, 具瘤 状 突起, 被密的 淡棕色 柔毛, 果梗 粗状, 长约 2. 5 — 3 厘米。 产 贡山, 生常 绿阔叶 林中, 海拔 1 350 — 1 45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独 龙江。 
桑 科  595  8. 见血 封喉属 Antiaris Lesch. nom. conserv. 常绿 乔木。 叶 互生, 排为 二列, 全 缘或具 锯齿, 叶脉 羽状, 有 托叶, 2 裂或在 叶柄内 合生, 早落。 雌雄 同株; 雄花序 腋生, 头 状或为 盘状, 肉质, 围以 覆瓦状 排列的 苞片; 总 花 梗短; 雄花 花被片 4 (一 3), 匙形, 覆瓦状 排列, 雄蕊 3 — 8, 直立, 生 于覆瓦 状排列 的苞 片内, 无退化 雌蕊; 雌花 单生, 藏于 梨形花 托内, 为多 数苞片 包围, 无 花被; 子房 1 室, 胚珠 悬垂, 花柱 2 裂, 丝状。 核果 肉质, 苞片 宿存, 种皮 坚硬, 子叶 肉质, 胚根细 小。 约 7 种 3 变种, 主要 分布于 东半球 热带。 我国 1 种; 云南 亦有。 为十 八世纪 盛传的 亚洲箭 毒树。 1. 见 血封喉 (海 南植 物志) 图版 166 加布 (海南 ) Antiaris toxicaria (Pers. ) Lesch. (1810)* ; Bl. (1835); Hook. f. (1889); Merr. (1927); Gagnep. in Lecte. (1928)* ; Corner (1962);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1972)*. Ambora toxicaria Pers. (1807). 乔木, 高 25 — 40 米, 胸径 30 — 40 厘米, 有 板根; 树皮 粗糙, 但不 为片状 剥落; 小 枝幼时 被毛, 干后 褐色, 有纵 槽纹和 泡沫状 突起。 叶卵 状椭圆 形至倒 卵形, 幼时 被浓密 的长 粗毛, 边缘具 锯齿, 成长 之叶长 圆形, 长 7 — 19 厘米, 宽 3 — 6 厘米, 先端短 渐尖, 基部圆 形至浅 心形, 两侧不 对称, 叶面深 绿色, 疏生长 粗毛, 背面浅 绿色, 密被长 粗毛, 沿中脉 更密, 干后 变为茶 褐色, 侧 脉每边 10 — 13 条; 叶 柄短, 长约 5 — 8 毫米, 被长粗 毛; 托叶披 针形, 早落。 雄 花序托 盘状, 宽约 1.5 厘米, 围以 舟状三 角形的 苞片, 顶部 内曲, 外面 被毛; 雄花花 被裂片 4 (一 3), 雄蕊 3 — 4 枚, 花 药长椭 圆形, 散 生紫色 斑点, 花丝 极短; 雌花 单生, 藏于 梨形花 托内, 为多 数苞片 包围, 无 花被; 子房 1 室, 胚珠自 室顶 悬垂, 花柱 2 裂, 分枝, 柱头 钻形, 弯曲, 被毛。 核果 肉质, 梨形, 具宿存 苞片, 成 熟时 直径约 2 厘米, 鲜 红至紫 红色; 种子无 胚乳, 外种皮 坚硬, 胚近 球形, 子叶 肉质, 相 等, 胚 根小。 花期 3 — 4 月, 果期 5 — 6 月。 产西双 版纳, 生海拔 600 — 1 500 米的热 带季雨 林中; 广东、 海南、 广西 南部有 分布。 斯里 兰卡、 印度 (安达 曼群岛 )、 緬甸、 泰国、 中南 半岛、 马来 西亚、 印度 尼西亚 也有。 本种 树液有 剧毒, 人畜 中毒则 死亡, 可制 毒箭猎 兽用; 茎皮纤 维可制 绳索。 9- 榕属 Ficus Linn. 常绿 乔木或 灌木, 稀 为落叶 灌木, 有时为 攀援或 匍匐状 灌木, 有乳状 汁液, 有的种 类具气 生根、 附生 或绞杀 现象。 叶 互生, 少 对生, 全 缘或具 锯齿或 分裂, 有或 无毛, 钟 乳体有 或无; 托叶 合生, 宿存或 早落, 脱 落后留 有环状 疤痕。 花 单性, 雌雄 同株或 异株, 花 生于肉 质球形 或梨形 花序托 (简称 榕果) 内壁, 如为 同株则 雄花、 瘿花、 雌花 生于植 
图 版 166 1—4. 见 血封喉 Antiaris tox i car i a Lesch . , !. 雄 花枝, 2 . 果枝, 3 雄花序 侧面, 4 . 雄花。 (何 
桑 科  597  株同 一榕果 内壁; 雄花 较少; 如为 雌雄异 株则雄 花和瘿 花生于 同一植 株榕果 内壁; 雌花 和不 育花则 生于另 一植株 的榕果 内壁; 榕 果腋生 或生于 老茎或 无叶小 枝上, 顶生 苞片覆 瓦状 排列, 基生苞 片通常 3 枚, 分离或 合生, 宿存或 早落, 有 或无总 花梗; 雄蕊 1 一 2, 稀 3 — 5 枚, 花丝在 花芽时 直立, 花药 2 室, 纵裂; 退化雌 蕊缺, 但有少 数种有 存在; 子房 直或 歪斜, 柱头 顶生或 侧生, 单 1 或 2 裂; 瘿花 与雌花 相似, 仅花 柱短于 雌花, 其子房 为 膜翅目 黄蜂类 的踊所 占据, 胚 珠不能 发育。 瘦果, 果皮 骨质。 约 800 — 1 000 种, 主 产热带 地区, 亚洲 尤多。 我 国约产 100 余种, 分布于 南部、 西 南部, 东部 较少, 西 北和东 北几无 分布; 云南 67 种变种 29。 本属有 的种为 紫胶虫 寄主; 有 的木材 通直, 可 供建筑 用材, 有 的榕果 成熟可 生食或 作 蜜饯; 许 多种类 的叶、 果和 根可供 药用。 有 些种有 浓蔽的 树荫, 供 热带、 亚热 带度夏 时 休息之 场所。 分种 检索表 1 (64) 花雌雄 同株, 花间有 苞片, 榕果 无侧生 苞片, 雄 花和瘻 花很小 (雄花 少数, 花被红 色或有 白边, 瘦果平 滑)。 2 (55) 大榕树 幼时多 附生, 后 成绞杀 植物, 具 板根和 气根; 叶 革质, 全缘, 脉腋 有或无 腺体; 榕 果 腋生, 花 间苞片 宿存, 雄蕊 1 枚, 花柱单 1, 无茎花 现象。 3 (24) 子房全 部或上 半部红 褐色, 雄花生 于榕果 内壁近 口部或 散生, 花被 片窄, 榕 果基生 苞片分 离, 宿存或 早落; 叶 背面有 或无钟 乳体。 4 (9) 榕果 内壁有 丰富的 刚毛, 基 生苞片 宿存, 雄 花生于 内壁近 口部; 叶柄通 常长。 5 (8) 落叶或 半落叶 乔木; 叶薄 革质, 干后 叶面无 光泽, 椭圆状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托 叶长达 10 厘米; 榕果 球形, 直径 7 — 12 毫米, 有 或无总 花梗。 6 (7) 叶 椭圆状 卵形, 叶 柄长达 5 厘米; 榕果具 总花梗 1. 绿 黃葛树 Ficus virens 7 (6) 叶 卵状披 针形, 叶柄长 2 — 3 厘米; 榕 果无总 花梗, 成熟时 黄红色 至紫色 lb. 黄葛树 Ficus virens var. sublanceolata 8 (5) 常绿 乔木; 叶厚 革质, 短 椭圆状 卵形, 干后 叶面有 光泽, 托 叶短; 榕果扁 球形, 直径 5 7 毫米, 成熟时 黄色, 总 花梗短 或近无 2. 曲枝榕 F. geniculata 9 (4) 榕果内 壁无刚 毛或具 极少的 刚毛, 基 生苞片 宿存或 脱落。 10 (17) 榕 果的基 生苞片 脱落, 有 或无总 花梗; 叶宽 椭圆形 或窄椭 圆形, 干 后灰绿 色或淡 绿色, 托 叶有或 无毛。 11 (14) 榕 果直径 7 — 25 毫米, 总 花梗长 3 — 35 毫米, 多生于 无叶枝 叶腋; 叶宽椭 圆形, 托 叶外面 被毛。 12 (13) 榕 果直径 7 — 25 毫米, 总 花梗长 7 — 35 毫米; 叶宽椭 圆形, 托 叶外面 被绒毛 3a. 华丽棺 F. superba var. superba 13 (12) 榕 果直径 7 — 11 毫米, 总 花梗长 2 — 15 毫米; 叶椭圆 形至长 圆形, 托 叶外面 被微毛 …… 3b. 笔管棺 F. superba var. japonica 14 (11) 榕 果直径 4 一 5 毫米, 有 或无总 花梗; 叶窄椭 圆形, 宽 不超过 1 一 4 厘米, 托 叶有或 无毛。 15 (16) 榕果总 花梗长 1 一 5 毫米; 托 叶无毛 4a. 雅榕 F. concinna var. concinna 16 (15) 榕 果无总 花梗, 或具 极短的 总花梗 4b. 近无 柄雅榕 var. subsessilis 
598  云南 植物志  榕 果的基 生苞片 宿存; 有 或无总 花梗。 雄花生 于榕果 内壁近 口部或 散生; 基 生苞片 分离; 无总 花梗。 叶 三角状 卵形, 先 端急尖 延长为 尾状, 基部宽 平截, 叶 柄与叶 片等长 或长于 叶片; 榕果扁 球形, 直径 1 一 1.5 厘米, 雄 花生于 近口部 5. 菩提树 F. religiosa 叶心形 至卵状 心形, 先端 渐尖, 不为 尾状, 基 部浅心 形至宽 楔形, 叶 柄短于 叶片; 榕果球 形; 雄花 散生榕 果内壁 6. 心叶榕 F. rumphii 雄花散 生榕果 内壁, 基 生苞片 合生或 分离; 榕 果直径 1 一 2 厘米, 有 或无总 花梗。 叶 长椭圆 形至广 卵状椭 圆形, 长 10 — 30 厘米, 托叶 红色, 长 10 — 13 厘米; 榕果圆 锥状椭 圆形, 基 生苞片 合生为 杯状, 无总 花梗; 柱头单 1 7. 大青树 F. hookeriana 叶 倒卵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8 — 15 厘米, 托 叶短, 绿 白色; 榕果 球形, 基部 收缢为 短柄, 基 生苞片 分离; 柱头浅 2 裂 8. 直脉榕 F. orthoneura 子房 基部有 红斑, 雄 花散生 于榕果 内部, 基 生苞片 合生或 分离; 叶背面 或两面 均有钟 乳体。 叶厚 革质, 长 椭圆形 至宽椭 圆形, 侧 脉明显 突起, 背 面有钟 乳体, 托叶 红色, 长达 10 厘米; 榕果 椭圆状 球形, 基 生苞片 合生为 帽状, 早落 9. 印度榕 F. elastica 无上述 特征, 侧脉 疏离或 细密, 钟乳 体两面 皆有; 榕果的 基生苞 片基部 环状。 侧脉 疏离, 弧形 展出, 与网 脉明显 易分。 榕 果大, 直径 1 一 2. 5 厘米, 基 生苞片 宿存, 顶 生苞片 直立; 雄花 较多。 榕 果具总 花梗, 卵 状楠圆 球形, 直径 2 — 2. 5 厘米; 叶长 圆状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基 部楔形 10- 环纹榕 F. annulata 榕 果无总 花梗。 榕 果圆锥 状椭圆 球形, 基 生苞片 分离; 叶 基部两 侧微呈 耳状, 幼时 叶背面 被毛。 叶椭圆 形至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15 — 18 厘米; 榕果长 橢圆状 枕形, 表面 无毛, 有白斑 … 11a- 枕果棺 F. drupacea var. drupacea 叶倒 卵状椭 圆形, 较上种 为小, 成长后 无毛; 榕 果密被 黄褐色 粗长毛 和柔毛 lib. 毛果 枕果棺 F. drupacea var. pubescens 榕果 楠圆状 球形, 幼时包 藏于早 落的风 帽状苞 片内, 苞 片外面 被绢状 柔毛; 叶广卵 形至卵 状椭 圆形, 两面 无毛, 基部不 为耳状 12. 高山榕 F. altissima 榕 果小, 直径 不超过 15 毫米, 基 生苞片 脱落或 宿存; 雄花 少数。 榕 果具总 花梗, 基 生苞片 脱落; 叶薄 革质, 长 圆形, 长 5 — 20 厘米, 宽 3 — 7 厘米, 侧脉每 边 8 — 12 条。 幼枝、 叶 背面、 榕果及 总花梗 均无毛 •••••• 13a. 大 叶水榕 F. glaberrima var. glaberrima 幼枝、 叶 背面、 榕 果及总 花梗均 密被褐 色柔毛 13b. 柔毛大 叶水棺 F. glaberrima var. pubescens 榕 果无总 花梗, 基 生苞片 宿存; 叶 薄或厚 革质。 小枝 平滑, 无疣 状体; 叶 脉弧形 展出; 榕果陀 螺状或 球形。 叶薄 革质, 椭 圆形至 卵状橢 圆形, 侧 脉每边 8 — 12 条; 榕果 球形, 基 部收缢 成柄, 口部穿 孔小; 有气根 14' 滇缅榕 F. kurzii 叶厚 革质, 椭圆 形至倒 卵状椭 圆形, 侧 脉每边 5 — 8 条; 榕果 陀螺状 球形, 直径 9 一 10 毫米, 口部 穿孔宽 15 豆果榕 F. pisocarpa 小枝 密被疣 状体; 叶脉甚 明显; 榕 果圆锥 状或近 球形, 基 生苞片 2 — 3 枚。 叶长 圆形至 卵状椭 圆形, 长 8 — 13 厘米, 侧 脉每边 8 — I 4 条; 榕 果圆锥 状微扁 16a. 统枝棺 F. maclellandii var. maclellandii 
桑 科  599  45 (44) 46 (27) 47 (50) 48 (49) 49 (48) 50 (47) 51 (52) 52 (51) 53 (54) 54 (53) 55 (2) 56 (61) 57 (60) 58 (59) 59 (58)  60 (57) 61 (56) 62 (63) 63 (62) 64 (1) 65 (168) 66 (163) 67 (144) 68 (137) 69 (122) 70 (75) 71 (72)  叶较 上种薄 而窄, 网脉 两面甚 明显, 基生侧 脉延长 至叶片 1/3 处; 榕果 近球形 16b. 杜 鸦叶棺 F. maclellandii var. rhododendrifolia 叶脉 细密, 平行 展出, 两面 突起。 侧 脉与网 脉明显 可分, 基 生侧脉 延长。 榕果扁 球形或 球形, 直径 6 — 8 毫米, 内壁 有少许 刚毛; 叶薄 革质, 狭椭 圆形, 长 4 一 8 厘 米; 有气根 17- 榕树 F. microcarpa 榕果 椭圆状 球形, 顶部 平压, 直径约 (1 一) 1-5 (-2) 厘米, 内壁无 刚毛; 叶厚 革质, 长 椭圆 形至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10 — 16 厘米; 无气根 18. 钝叶榕 F. curtipes 侧 脉与网 脉不易 区分, 基生侧 脉短。 小枝 劲直; 榕果 球形至 椭圆状 球形, 直径 15 — 18 (—20) 毫米, 基生苞 片明显 19- 劲直榕 F. stricta 小枝 下垂; 榕果球 形或卵 球形, 基生 苞片不 明显。 榕果表 面平滑 无毛, 直 径通常 不超过 10 毫米 20a- 垂叶棺 F. benjamina var. benjamina 榕果 表面被 丛毛, 直 径大于 10 毫米 20b. 丛毛 垂叶榕 F. benjamina var. nuda 乔 木稀为 灌木, 非 附生、 无绞杀 现象, 不具板 根或不 定根; 雄蕊 2 (或 1 一 3), 雄花 通常具 退化 雌蕊; 无总 花梗。 乔木; 榕果 腋生, 无总 花梗; 雄蕊 1 一 3, 花丝 分离或 合生, 子 房顶部 微红, 花柱 2 裂, 花 被片 全缘。 小枝 干后无 槽纹; 叶薄 革质, 干后灰 绿色, 网脉两 面明显 突起, 脉腋无 腺体; 榕果 球形或 梨状椭 圆形, 1 一 1.5 厘 米或达 2. 5 厘米。 雄花生 于榕果 内壁近 口部; 叶 椭圆形 至长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4 一 11 厘米, 全 缘或为 不规则 浅裂, 雄蕊 2; 花被 合生, 榕果 球形, 直径 1 一 1.2 厘米 21. 突脉榕 F. vasculosa 雄 花散生 内壁; 叶 广椭圆 形或椭 圆状倒 卵形, 长 10 — 20 (-25) 厘米, 宽 8 — 15 (-20) 厘 米; 雄蕊 2, 如为 1 则无 花丝, 有肥 厚的子 房柄; 花被片 3 — 5; 榕果 梨状椭 圆形, 直径 (1.5 —) 2. 5 厘米 22. 硬皮榕 F. callosa 小枝 干后具 槽纹; 叶 革质, 干后茶 褐色, 脉腋有 腺体; 榕果 球形, 直径 1 一 1.2 厘米 … 23. 九丁榕 F. nervosa 高大 乔木, 茎花; 榕果 梨形, 直径 2 — 2. 5 厘米; 雄蕊 2 (或 1 一 3), 花 丝下部 合生, 子房 有 红斑, 柱头单 1, 花被片 线形, 有 齿牙。 小枝、 幼叶、 榕果薄 被贴伏 柔毛或 近无毛 …… 24a. 聚果榕 F. racemosa var. racemosa 小枝、 幼叶、 榕果密 被柔毛 24b. 柔毛 聚果榕 F. racemosa var. miquelii 雌雄 异株; 花间无 苞片, 花大, 雄蕊 1 至 数枚, 雌 花柱头 2 裂, 稀单 1。 直立 乔木或 灌木, 少 数种类 附生或 匍匐。 花被 分离, 稀 合生, 无毛; 瘘 花柱头 窄漏斗 形或近 棒状; 脉腋 有或无 腺体。 雄蕊 2 或 更多, 少 数种类 1 枚; 榕果 无侧生 苞片, 基 生苞片 3, 基部 环状; 叶 对称。 中型 乔木或 灌木, 稀 匍匐; 雄花多 具柄, 生榕果 内壁近 口部或 散生, 花被片 全缘, 红色或 白色, 无 刚毛。 瘦果 光滑, 有或无 龙骨, 透 镜状或 肾形; 叶有钟 乳体。 叶两 面有钟 乳体, 披针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全 缘或具 锯齿。 小 乔木; 叶有 裾齿; 榕果圆 锥状卵 圆形, 顶 生苞片 直立; 花被片 白色, 雄花 生于榕 果内壁 近 口部, 雄蕊 3 — 4 (-5) 枚 25. 尖叶榕 F. henryi 
600  云南 植物志  72 (71) 灌木; 叶近 全缘; 榕果 椭圆状 球形或 球形, 顶生苞 片微呈 脐状, 花 被片紫 红色; 雄 花生口 部或 散生, 雄蕊 1 一 3 枚, 生近 口部的 1 枚, 近 无梗, 2 — 3 枚 散生的 具梗。 73 (74) 榕果椭 圆状球 形或近 球形, 直径 1 一 1.5 厘米, 表面微 具瘤体 ;总 花梗长 不超过 10 毫米, 雄 花 具柄; 叶 近全缘 26a. 棒果榕 F. subincisa var. subincisa 74 (73) 榕果近 球形, 直径 0.6 — 1.2 厘米, 光 滑或具 皮孔; 总 花梗长 2 — 4 毫米; 叶 有疏齿 …… 26b. 细梗 棒果棺 F. subincisa var. paucidentata 75 (70) 叶背 面有钟 乳体。 76 (77) 雄花生 于榕果 内壁近 口部; 叶宽椭 圆形, 长宽近 相等, 长 10 — 20 厘米, 通常 3 — 5 裂; 榕 果单生 叶腋, 大梨 形或长 圆形, 有红、 黄 等品种 27. 无花果 F. carica 77 (76) 雄花 散生, 少 数种类 生榕果 内壁近 口部。 78 (119) 癭花 有或无 花柄, 花被 片与子 房等长 (或 子房柄 有或无 均相等 ); 雌花花 被片长 或短。 79 (88) 小 乔木, 稀 灌木; 叶薄 革质。 80 (81) 幼嫩 部分被 红褐色 糠枇状 鳞片; 叶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7 — 15 厘米, 宽 3 — 4 厘米, 先端 尾状, 基生侧 脉延长 至叶片 1/2 处或 以上, 侧脉 疏生, 每边 2 — 3 条 28. 青藤公 F. langkokensis 81 (80) 幼嫩 部分无 糠秕状 鳞片; 叶 无毛, 长 圆形至 卵状长 圆形, 先端 渐尖, 基部宽 楔形, 侧脉每 边 多条, 基生侧 脉短。 82 (85) 榕 果无总 花梗; 叶长 圆形。 83 (84) 榕 果壁厚 1 一 1.5 毫米, 有 石细胞 29. 森林榕 F. neriifolia 84 (83) 榕果 壁薄, 无石 细胞或 含少许 石细胞 …… 29b. 薄果 森林榕 F. nerllfolla var. fieldingii 85 (82) 榕果 具长约 2 — 6 毫米的 总花梗 ,有 或无石 细胞. 86 (87) 榕果近 球形, 总 花梗长 4 一 6 毫米, 含 丰富的 石细胞 … 29c. 薄叶 森林榕 var. nemoralio 87 (86) 榕果 棒状, 总花 梗长约 2 毫米, 无 石细胞 29d. 棒果 森林榕 var. trilepis 88 (79) 通常为 灌木稀 乔木; 叶多 纸质。 89 (92) 榕 果单生 叶腋; 雄 花多散 生榕果 内壁。 90 (91) 叶近 无毛, 倒 卵状椭 圆形; 榕 果直径 1.5 — 2 厘米 30a. 天仙果 F. erecta f. erecta 91 (90) 叶 被毛, 长 圆状披 针形; 榕果 较小, 直径 1 一 1.2 厘米, 被毛 30b. 披针 叶天 仙果 F. erecta f. koshunensis 92 (89) 榕 果成对 或单独 腋生; 雄花 生于近 口部, 无总 花梗。 93 (94) 叶狭椭 圆形, 先端 渐尖或 钝尖, 侧 脉每边 7 — 11 (-15) 条; 榕果 球形, 直径 10 — 12 毫米, 表面有 小瘤体 31. 变叶榕 F. variolosa 94 (93) 叶不如 上述, 先端 急尖、 渐尖或 尾状。 95 (98) 基生侧 脉延长 至叶片 1/3 — 1/2 处, 叶柄长 或短。 96 (97) 叶倒卵 状椭圆 形或椭 圆形, 表面 粗糙, 背 面密被 灰色或 褐色短 柔毛, 叶柄长 1 一 3 厘米; 榕 果 球形, 直径约 1 厘米, 疏 生短毛 32. 沙坝榕 F. chapaensis 97 (96) 叶长圆 形至倒 卵状长 圆形, 叶面略 粗糙, 背面密 被白色 绒毛和 糙毛, 叶柄长 (1) 1-5-2 (一 2. 5) 厘米; 榕果 两型; 癭 花果卵 状椭圆 形或近 球形, 密 生贴伏 粗硬毛 33. 平塘棺 F. trivia 98 (95) 基生侧 脉短。 99 (100) 叶 先端线 尾状, 尾长约 4 厘米, 叶 片长椭 圆形, 侧 脉每边 9 一 12 条; 具 总花梗 34. 线尾棺 F. filicauda 100 (99) 叶先 端不为 尾状。 
桑 科  601  叶面 粗糙, 背面被 柔毛和 糙毛; 花被片 3, 稀为 4, 先端 被毛, 雄蕊 2 枚。 叶 近无毛 35a. 冠毛棺 F. gasparriniana var. gasparriniama 叶粗糙 被毛。 叶 菱形或 于上部 边缘有 2 — 3 对 不规则 齿裂; 瘦 果直径 2. 5-3. 5 毫米 35b. 菱叶 冠毛棺 F. gasparriniana var. laceratifolia 叶不为 菱形, 全缘; 瘦 果直径 1.5 — 2. 5 毫米。 叶倒 卵状椭 圆形, 背 面密被 灰白色 绵毛, 干后 绿色, 侧 脉每边 4-8 条; 榕 果直径 6 — 8 毫 米, 无总 花梗 35c 绿叶冠 毛棺' F. gasparriniana var. viridescens 叶披 针形至 条状披 针形, 侧 脉每边 8 — 18 条, 叶 柄短; 榕果 直径约 10 毫米, 甚至达 20 毫 米, 具 总花梗 35d. 长叶 冠毛棺 F. gasparriniana var. esquirolii 叶无 毛或略 粗糙; 榕果 花被片 4, 稀为 3, 先端 无毛。 榕 果无总 花梗, 成对 腋生; 叶 脉腋间 有红色 腺体, 叶脉、 叶 柄均为 红色。 叶 型变异 甚大, 琴形、 倒 卵状椭 圆形、 披针 形等; 雄花 散生, 雄蕊 2 — 3 枚 36. 异叶 天仙果 F. heteromorpha 叶长圆 状椭圆 形或斜 卵形; 雄花生 于榕果 内壁近 口部。 叶长 圆状椭 圆形, 基 部近心 形或宽 楔形, 侧 脉每边 7 — 8 条; 榕果 近球形 37. 西畴棺 F. xichouensis 叶卵 形至斜 卵形, 基部近 心形, 略 歪斜, 侧 脉每边 3 — 4 条; 榕果 圆锥状 卵圆形 38. 卵叶榕 F. ovatifolia 榕 果具总 花梗, 单生 叶腋, 稀成对 腋生, 脉腋 无红色 腺体。 榕 果圆柱 状或圆 锥形, 表面有 纵棱, 基 部收缢 成干瘦 的柄; 叶 椭圆状 披针形 至倒卵 状披针 ^ 39- 瘦柄榕 F. ischnopoda 榕果近 球形, 表面 平滑, 总 花梗长 2 — 55 毫米; 叶条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叶 条状披 针形, 长 5 — 13 厘米, 宽不到 1 厘米, 侧 脉每边 7 — 17 条; 榕果 椭圆状 球形, 直 径 7—8 毫米, 总 花梗长 2 — 6 毫米 40a. 竹叶榕 F. stenophylla var. stenophylla 叶 披针形 至倒披 针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2 — 3 厘米, 侧 脉每边 7 — 11 条; 榕果近 球形, 总 花梗长 13—55 毫米 40b. 长柄 竹叶榕 F. stenophylla var. macropodocarpa 瘿花 无柄, 花被片 短于子 房柄; 雌花花 被短于 子房; 雄 花有或 无柄。 匍匐 植物, 节上 生根; 叶倒 卵状椭 圆形, 叶面 粗糙, 背 面被短 糙毛, 边缘 具疏浅 锯齿; 榕 果簇生 于匍匐 茎上, 球 形至圆 卵形, 埋 于土中 41. 地果 F. tikoua 直立 灌木; 叶狭 椭圆形 至倒披 针形, 全缘, 背 面被黄 色或灰 白色短 糙毛和 柔毛; 榕 果单生 叶腋, 近 梨形, 具 7 — 10 毫米的 总花梗 42. 石榕树 F. abelii 瘦果 表面有 瘤体或 刺毛, 稀 光滑, 一侧有 龙骨; 叶无钟 乳体。 叶 多型, 边 缘具细 鋸齿, 全缘或 3 — 5 裂; 叶柄长 5 — 11 厘米 或稀仅 1 一 1.5 厘米, 则叶非 全 缘或被 绒毛; 榕 果无总 花梗。 叶背面 密被金 黄色厚 绒毛, 不 分裂, 边缘鋸 齿细; 榕果 球形, 直径 1 一 1.5 厘米, 密 被金黄 色 柔毛; 叶 柄长仅 1 一 1.5 厘米 43. 金毛榕 F. chrysocarpa 叶背面 被开展 粗毛或 柔毛, 边缘有 锯齿, 稀 全缘。 叶 纸质, 多型, 表面 被伏贴 硬毛, 背面 被金黄 色开展 粗毛; 花梗 无毛。 榕 果直径 10 — 15 毫米, 球形, 基 生苞片 线状披 针形。 叶有 鋸齿或 全缘。 叶背面 密被开 展长粗 毛和短 柔毛, 分裂或 不分裂 44a. 粗叶榕 F. hirta var. hirta 
602  云南 植物志  130 (129) 叶 背面薄 被开展 短糙伏 毛或近 无毛, 全缘 …… 44b. 薄毛 粗叶榕 F. hirta var. brevipila 131 (128) 叶通常 全缘, 背面 被开展 金黄色 短粗毛 或无毛 44c. 全缘 粗叶榕 F. hirta var. imberbis 132 (127) 榕 果直径 25 — 30 毫米, 近球形 (至 圆锥形 ), 基生苞 片卵状 披针形 44d. 大果 粗叶榕 F. hirta var. roxburghii 133 (126) 叶 膜质至 纸质, 广卵 形至斜 卵形, 分 裂或不 分裂, 背面 密被黄 褐色长 粗毛和 毡毛; 花梗有 毛 45. 黄毛榕 F. esquiroliana 134 (123) 叶非 多型, 全缘, 叶柄长 1 一 3. 5 厘米; 榕果有 时有总 花梗, 长 3 — 4 毫米。 135 (136) 叶长 圆状披 针形, 背 面被微 柔毛; 榕 果具总 花梗; 雄 花有柄 46a. 纸叶棺 F. chartcea var. chartcea 136 (135) 叶 卵形, 无毛; 榕 果无总 花梗; 雄 花无柄 46b. 无柄 纸叶榕 var. torulacsa 137 (68) 乔木, 通常有 主干, 茎花; 叶大; 雄花生 于榕果 内壁近 口部, 花被片 分离或 合生; 瘘花与 雌花 花被片 膜质, 全缘或 条裂。 138 (141) 榕 果大, 直径 3 — 5 厘米, 表面有 红晕, 顶生 苞片莲 座状; 花被片 红色, 子房 白色; 叶非全 缘。 139 (140) 叶 广卵状 心形, 长 15 — 55 厘米, 宽 13 — 27 厘米, 背 面多被 开展短 柔毛, 边 缘锯齿 细密; 榕 果 簇生于 老茎或 无叶短 枝上, 大梨形 或扁球 形至陀 螺形, 直径 3 — 5 厘米, 表面具 8 — 12 条 纵棱 47. 大果榕 F. auriculata 140 (139) 叶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10 — 25 厘米, 宽 6 — 15 厘米, 边缘于 1/3 以上具 不规则 锯齿; 榕果生 于 老茎发 出的短 枝上, 梨形, 直径 2 — 3. 5 厘米, 表面有 4 一 6 条 纵棱和 小瘤体 48. 苹果榕 F. oligodon 141 (138) 榕 果小, 直径 1.5 — 3 厘米, 表面无 红晕, 顶 生苞片 不为莲 座状, 花被 片浅绿 色或微 红色, 子 房红褐 色至淡 褐色; 叶近 全缘。 142 (143) 榕 果成熟 红色, 或具 绿色或 粉红色 条纹; 花被多 少分离 49a. 杂色棺 F. variegata var. variegata 143 (142) 榕 果成熟 绿色至 黄色; 花 被合生 49b. 靑果榕 F. variegata var. chlorocarpa 144 (67) 雄蕊 1, 稀为 2; 榕 果有或 无侧生 苞片; 基生 苞片基 部不为 网状; 叶常不 对称。 145 (146) 雄花散 生或生 于榕果 内壁近 口部, 有或 无柄; 雄蕊 2 稀为 1, 花 丝基部 有毛; 叶对称 … 50. 岩木瓜 F. tsiangii 146 (145) 雄花生 于榕果 内壁近 口部, 具柄, 雄蕊 1, 稀为 2; 叶不 对称。 - 147 (156) 瘦果 透镜状 或短长 圆形, 稀具 龙骨; 雄花 无退化 雌蕊。 148 (151) 榕果 生于老 茎发出 的匍匐 枝上, 有向 地性, 结果 时埋入 土中, 有侧生 苞片; 花被片 红色, 子 房 红色, 无毛。 149 (150) 叶 边缘有 锯齿, 基部偏 心形, 一侧 耳状, 叶面 粗糙; 雄蕊 2, 稀为 1 51- 鸡 1 * 子榕 F. semicordata 150 (149) 叶 全缘, 基部 多少不 对称, 不为 耳状, 叶面 无毛; 雄蕊 1, 稀为 2 52. 匍匐榕 F. prostrata 151 (148) 榕果腋 生或生 于落叶 枝上, 无向 地性, 无侧生 苞片; 花被片 白色, 子房 白色, 雄蕊 1 枚。  152 (153) 榕 果单生 叶腋, 通常有 总梗; 幼植物 叶常羽 状分裂 S3. 山榕 F. heterophylla 153 (152) 榕 果成对 或成簇 腋生; 叶绝 不羽状 分裂, 常极不 对称。 154 (155) 叶及榕 果密被 短粗毛 54. 歪叶榕 F. cyrtophylla 155 (154) 叶、 榕 果均密 被硬钩 状短毛 55. 钩毛榕 F. asperiuscula 
桑 科  603  156 (147) 瘦果长 圆形, 一侧 有龙骨 或棱, 光滑; 雄花 有退化 雌蕊; 叶排为 两列; 乔木, 附生或 匍匐。 157 (162) 乔木, 有 附生或 绞杀; 叶 革质, 全缘, 两 面有钟 乳体; 托叶 钻形。 158 (159) 叶边 缘不具 角棱, 但有 宽边, 长椭 圆形; 皮 孔下陷 56a. 山猪棚 F. tinctoria var. tinctoria 159 (158) 叶 边缘有 角棱, 倒 卵形或 窄椭圆 形至披 针形, 先端短 渐尖, 基部 楔形; 皮孔下 陷或不 下陷。 160 (161) 叶 革质, 边缘角 棱明显 S6b. 斜叶榕 F. tinctoria var. gibbosa 161 (160) 叶近 革质, 大而 较薄, 边 缘角棱 不明显 … 56c. 寄生 斜叶榕 F. tinctoria var. parasitica 162 (157) 攀援 灌木, 雄株 为直立 灌木; 叶近 纸质, 托 叶为外 向钻形 …… S7. 假 斜叶榕 F. subulata 163 (66) 花被 合生, 全缘; 癭花柱 头宽漏 斗形; 榕 果有或 无侧生 苞片; 叶多 对生。 164 (165) 雌花 花柱长 丝状, 子房 有毛; 榕果近 球形, 表面 纵棱, 密 被褐色 糙毛和 绵毛, 叶 对生… 58. 肉托棺 F. squamosa 165 (164) 雌花花 柱短, 子房 无毛; 榕 果有或 无侧生 苞片; 叶 对生或 互生。 166 (167) 榕果 有侧生 苞片, 陀 螺形、 梨形或 球形, 直径 1.5 -2. 5 厘米, 成熟时 黄色; 或花无 花被; 叶 对生, 密 被糙毛 59. 对叶榕 F. hispida 167 (166) 榕果 无侧生 苞片, 近 梨形, 直径 1 一 1.5 厘米, 成 熟时桔 红色; 雌花 花被短 管状, 围绕 子房; 叶 互生, 近无毛 60. 水同木 F. fistulosa 168 (65) 攀援 或匍匐 植物, 节上常 生根。 169 (70) 花药无 短尖, 雄花散 生榕果 内壁, 无柄; 叶椭 圆形至 卵状椭 圆形, 无毛, 两 面均有 乳头状 钟 ft 体; 榕果 球形, 具总梗 61. 藤榕 F. hederacea 170 (169) 花 药多具 短尖, 雄花生 于榕果 内壁近 口部, 排为 1 至 数行, 多 具柄。 171 (172) 叶 螺旋状 排列, 薄 纸质, 叶 柄长; 榕果 球形, 直径 1.5 — 2. 5 厘米, 总梗长 2 — 3 (— 5) 厘 米 62. 平滑榕 F. laevis 172 (171) 叶排为 两列, 革质, 背面网 脉明显 突起; 叶 柄短。 173 (180) 叶背面 褐色, 被 绵毛。 174 (175) 基生 侧脉短 或延长 至叶片 1/3 处; 榕果 球形, 小, 直径 1 一 1.5 厘米, 表面 有瘤状 凸体, 被 ' 柔毛 63a.. 褐叶棺 F. pubigera var. pubigera 175 (174) 基生侧 脉长, 延伸 至叶片 1/2--2/3 处; 榕 果大。 176 (177) 榕果椭 圆状卵 圆形, 长 3 — 4 厘米, 直径 2. 5 — 3. 5 厘米, 表面环 纹状, 密被 锈褐色 鳞毛; 叶 长达 35 厘米, 背面 密被褐 色柔毛 63b. 鱗果 褐叶榕 F. pubigera var. anserina 177 (176) 榕果近 球形, 直径 1.3 — 2. 5 厘米, 表面 有瘦状 凸体或 网纹。 178 (179) 榕 果直径 1.5 — 2. 5 厘米, 无毛, 表 面有稀 疏瘤状 凸体; 叶无毛 63c. 大 果揭叶 棺 F. pubigera var. maliformis 179 (178) 榕 果直径 1.3 — 1.5 厘米, 表面有 网纹; 叶背 具红棕 色绵毛 63d- 网臬 揭叶棺 F. pubigera var. reticulata 180 (173) 叶背面 黄色, 无 绵毛。 181 (184) 基生叶 脉延长 至叶片 1/2 - -2/3 处 (果枝 叶), 先 端钝至 渐尖。 182 (183) 叶具 两型, 结果 枝的叶 卵状椭 圆形, 革质; 不 育枝的 叶卵状 心形, 质薄; 榕果 大梨形 (澳 花果) 或 圆球形 (雌花 果), 仅幼时 被黄色 短柔毛 64. 薜荔 F. pumila 183 (182) 叶不为 两型, 背面密 被褐色 柔毛; 榕果 球形, 直径仅 6 8 (-10) 毫米, 密被褐 色柔毛 65. 贵州棺 F. guizhouensis 184 (181) 基生 叶脉通 常短, 先端 急尖至 渐尖; 榕果 小些, 成对 腋生, 有或无 总梗。 185 (198) 榕 果成熟 时无石 细胞, 且非木 质化; 叶 咏少于 15 — 17 对。 
604  云南 植物志  186 (187) 叶 背面绿 白色, 后渐 变为黄 绿色, 网 脉两面 扁平; 榕果 球形, 直径 5 — 9 毫米, 薄被 白粉, 总梗长 5 一 7 毫米 66. 薄叶 匍签棺 F. sarmentosa var. lacrymans 187 (186) 叶背面 明显被 白色或 灰色短 柔毛, 有时粉 末状, 网脉 通常被 黄褐色 柔毛。 188 (189) 顶生苞 片明显 直立, 基生苞 片长约 3 — 6 毫米; 榕果圆 锥状卵 圆形, 直径 1 一 2. 5 厘米, 表 面被 褐色长 柔毛, 近 无总梗 66a. 珍珠棺 F. sarmentosa var. henryi 189 (188) 顶 生苞片 一般, 基生苞 片短, 榕果近 球形, 有或无 总梗。 190 (191) 榕 果小, 直径 6 — 7 毫米; 叶背 被灰白 色柔毛 66b- 爬藤棺 F. sarmentosa var. impressa 191 (190) 榕果 较大, 背面网 脉明显 突起。 192 (195) 叶 背面无 黄褐色 柔毛; 榕果 具总梗 66c 日本 匍茎榕 F. sarmentosa var. nipponica 193 (192) 叶 背面被 黄褐色 柔毛, 网 脉明显 突起。 194 (197) 榕果小 ;吐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3 — 5 厘米, 侧 脉每边 10 — 12 条, 叶柄长 2. 5 — 3. 5 厘米, 粗壮。 195 (196) 榕 果直径 7 — 12 毫米, 总梗长 0.5 — 1 毫米 66da. 长柄 匍莲棺 F. sarmentosa var. luducca f. luducca 196 (195) 榕 果直径 7 — 9 毫米, 无总梗 66db. 无梗 匍茎榕 f. sessilis 197 (194) 榕 果大, 直径 1. 5-2. 5 厘米; 叶大, 椭 圆状卵 形或长 圆形, 长 12 — 15 厘米, 叶柄长 1 一 1. 2 厘米 66e. 大果 爬藤榕 var. duclouxii 198 (185) 榕果成 熟时木 质化, 球形, 直径 2 — 2. 2 厘米; 叶 长圆形 或长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10 — 17 厘 米, 侧 脉每边 15— 17 条 67. 多脉榕 F. polynervis 1. 绿 黄葛树 笔管榕 (误用 ) Ficus virens Ait. (1789); Corner (1960), (1963) , (1965);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 Griers. et Long (1983). Ficus infectoria (Miq. ) Miq. (1867); King (1888)*. la. 绿 黄葛树 (原 变种) 图版 167, 1-2 var. virens 落叶 乔木, 有板 根或支 柱根; 幼时 附生。 叶薄革 质或坚 纸质, 长椭圆 形至椭 圆状卵 形, 长 10 — 15 厘米, 宽 4 一 7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钝圆或 楔形, 全缘, 两面 无毛, 叶 面无 光泽, 基 生叶脉 三出, 侧 脉每边 7 — 10 条, 在背面 突起; 叶柄长 2 — 5 厘米; 托叶披 针形, 长可达 10 厘米, 先端 渐尖。 榕果单 生或成 对腋生 或簇生 于已落 叶枝的 叶腋, 球形, 直径 7 — 12 毫米, 成 熟时紫 红色, 基 生苞片 3, 细小, 宿存, 有 总梗; 雄花、 癭花、 雌花 生于 同一榕 果内; 雄花 花被片 4 一 5, 披 针形, 雄蕊 1 枚, 花药广 卵形, 花 丝短; 瘿花具 柄, 花被片 3 — 4, 花柱 侧生, 短于 子房; 雌花 与瘿花 相似, 仅花 柱长于 子房; 瘦 果有绉 纹。 花期 5 — 8 月。 : 产 盈江、 瑞丽、 景东、 西双 版纳、 石屏、 河口、 金平、 麻 栗坡、 马关至 文山、 广南、 富宁, 生海拔 300—1 000 (-2 100) 米; 贵州、 广东、 海南、 广西、 福建、 台 湾'、 江西、 浙江 亦有。 斯里 兰卡、 印度、 安达 曼岛, 缅甸、 泰国、 越南、 马来 西亚、 印度尼 西亚、 菲 律宾、 巴布 亚新几 内亚, 所罗 门群岛 和澳大 利亚北 部均有 分布。 lb. 黄葛树 (变种 ) (四川 ) 图版 1G7, 3—4 
m 版 167 1—2. 绿 黄葛树 Ficus virens Ait. var. virens , 1. 果枝, 2. 雄花; 3—4. 黄葛树 F. virens Ait. var. sublanceolata (Miq) Corner, 3. 果枝, 4. 叶; 5 — 7. 曲枝榕 F. geniculata Kurz, 5. 小枝, 6. 叶, 7. 榕果 (张培 英绘) 
606  云南 植物志  var. sublanceolata(Miq. )Corner(1960) , (1965). Ficus lacor f. lacur auct non Buch. -Ham. : auct. PL F. saxephila Bl. var. sublanceoleta Miq. (1867) ; F. caulobotrya (Miq. )Miq. var. fraseri Miq. (1867). 落叶 乔木, 有板 根和支 柱根, 幼时 附生。 叶薄 革质, 长圆状 披针形 或近披 针形, 长可达 20 厘米, 宽 4 一 6 厘米, 先端 渐尖至 尾尖, 基部 圆形至 钝形, 全缘, 两面 无毛, 叶面无 光泽, 侧 脉每边 7 — 10 条; 叶柄长 2 — 3( — 5) 厘米; 托叶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先端 急尖, 绿色, 长 5 — 10 厘米, 早落。 榕果单 生或成 对生于 已落叶 枝叶腋 ,球形 ,直径 7 — 10 毫米, 熟时紫 红色, 无总梗 ,基 生苞片 3, 宿存; 雄花、 瘿花、 雌花 生于同 一榕果 内壁; 雄花 无柄, 少数, 生 于 内壁近 口部, 花被片 3 — 5, 披针形 ,雄蕊 1 枚, 花药广 卵圆形 ,花丝 很短; 瘿花 具柄, 花被 片 3 — 4, 花柱近 顶生, 短于 子房; 雌花 相似于 瘿花, 仅花 柱长于 子房。 瘦果有 绉纹。 花期 4 月, 果期 5 — 6 月。 产盐津 、彝良 、巧家 、会泽 、元谋 、宾川 、邓 川、 鹤庆、 大理、 漾濞、 巍山、 景东、 凤庆、 临沧、 泸水、 勐海、 景洪、 屏边、 河口, 生海拔 (450 —) 800 — 2 200(— 2 700) 米; 陕西、 湖北、 贵州、 广西、 四川 等地有 分布。 本变 种为我 国西南 部常见 树种, 树冠 广展, 板根 可以延 伸至数 10 米以外 ;支柱 根形成 的树干 胸径达 3 — 5 米。 2. 曲枝榕 图版 167, 5—7 Ficus geniculata Kurz (1873) , (1877) ; King (1888) * , in Hook. f. (1889) ; Gagnep. in Lecte. (1928); Corner (1960), (1963), (1965); Lauener (1983); Griers. et Long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Ficus tenii Levi, in Fedde (1908), (1917); Rehd. (1929), (1936), pro syn. sub F. lacor Buch. -Ham. ; Hand. -Mazz. (1929), pro. syn. F. superba Miq. 常绿 乔木; 小枝 粗壮, 节 甚短, 微 弯曲, 干后浅 黄色, 无毛。 叶硬 革质, 集生 枝顶, 短椭圆 形至卵 圆形, 长 4. 5 — 11 厘米, 宽 3 — 8 厘米, 全缘, 有时微 波状, 先端 急尖, 具 短 尖头, 基部圆 形至宽 楔形, 鲜 时两面 绿毛, 叶面有 光泽, 侧 脉每边 8 — 12 条, 两面均 明显; 叶柄长 2 — 7 厘米, 上面 有槽; 托叶宽 卵形. 长约 1 厘米, 绿色, 外面被 柔毛。 榕 果 2 — 4 个簇生 于木质 短枝或 落叶枝 叶腋, 球形 微扁, 直径 5 — 7 毫米, 成 熟时黄 色至红 色, 表 面微具 瘤体, 基 生苞片 3, 宽 卵形, 无总 梗或具 短梗; 雄花、 瘿花、 雌花生 于同一 榕果 内壁, 雄花 生于近 口部, 较少, 花被片 合生, 雄蕊 1, 花药卵 圆形, 花丝 极短; 瘿花 和雌花 花被片 2 — 3, 披 针形, 雌花 花柱长 于癭花 花柱。 花果期 5 — 6 月。 产 弥渡、 大姚 (盐丰 )、 巧家, 生 中海拔 山地或 平原。 锡金、 印度、 安达 曼岛、 缅甸、 泰国、 老挝、 越南 也有。 3. 华丽榕 Ficus superba Miq. (1887); King (1888)*, in Hook. f. (1889); Corner (1960), (1965); Yamazaki (1982). Urostigma superbum Miq. (1851); Ficus tenuipes S. Moore (1925). 3a. 华丽榕 (原 变种) var. superba 
桑 科  607  原 变种榕 果直径 18 — 25 毫米; 茎花; 托叶 外面被 絨毛。 产马来 西亚、 印度尼 西亚、 泰国 等地。 云南 不产。 3b. 笔管榕 (变种 ) var. japonica Miq. (1886 - 1887); Corner ( 1965); Hill ( 1967 ); Hatusima (1971); Kitamura et Murata (1983)'; Yamazaki (1983). Ficus geniculata Kurz var. abnormalis Kurz ( 1877 ); F. subpisocarpa Gagnep. (1927) ; F. xvightiana auct. non Wall, ex Benth. : Kaneira (1936) * ; Makino (1961) ; Ohwi (1965); "图 鉴" (1972)* ; Terasaki (1979). 落叶 乔木, 有 时具气 生根。 树皮黑 褐色, 无毛; 小枝淡 红色。 叶互生 或集生 枝顶, 近 纸质, 椭圆 形至长 圆形, 长 10 — 15 厘米, 宽 4 一 6 厘米, 先端短 渐尖至 急尖, 基部 圆形, 全 缘或微 波状, 侧 脉每边 7 — 9 条; 叶 柄长约 3 — 7 厘米, 近 无毛; 托叶披 针形, 长约 2 厘 米, 膜质, 淡 绿色, 外面被 微毛, 早落。 榕 果单生 或成对 成簇生 于叶腋 或无叶 枝上, 球 形, 直径 7 — 11 厘米, 成熟时 红色, 光滑; 基 生苞片 3, 早落, 总 梗长约 3 — 5 毫米, 雌 雄 同株; 雄花极 少数, 生于 内壁近 口部, 无柄, 花被片 2 — 3, 内卷, 雄蕊 1 枚, 花 丝短, 癭花 具柄, 散生, 花被片 3 — 4, 子房 光滑, 球形, 花 柱短, 柱头 膨大; 雌花 无柄, 花被 片 4, 宽披 针形。 瘦果 球形, 花柱 纤细, 柱头 狭窄, 宿存。 花期 4 一 6 月。 产 勐海、 河口, 生海拔 140 — 1 400 米, 常见于 平原或 村寨; 福建、 台湾、 浙江、 广 东、 海南 亦有。 缅甸、 泰国、 中南 半岛、 马 来西亚 (西 海岸) 至 日本, 琉 球群岛 亦有分 布。 4- 雅榕 小叶榕 ( "图 鉴" 补编 ), 万 年青树 (云南 土名) Ficus concinna (Miq. ) Miq. (1867); King (1888)* ; Corner (1963), (1965);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 Lauener (1983); Griers. et Long (1983). Urostigma concinnum Miq. (1847) ; U. par-ui folium Miq. in Hook. (1847) ; Ficus parvi folia Miq. (1867); Hand. -Mazz. (1929); F.af finis Wall, ex King (1873); F. glabella Bl. var. af finis (Wall. ) King (1888) ; F. glabella Bl. var. concinna (Miq. ) King ( 1888); F. arayatensis Warb. ( 1905 ) ; F. fecunuissima Levi, et Vant. (1911); F. pseudo-religiosa Levi. (1914—1915) ; F. lacerauct. non Buch. -Ham: Rehd. (1929) , p. P- . 4a. 雅榕 (原 变种) 图版 168, 1—2 var. concinna 常绿 乔木, 高 15 — 20 米, 胸径 25 — 40 厘米。 树皮 灰色, 具 皮孔; 小枝 粗壮, 无毛。 叶狭椭 圆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1.5 — 4 厘米, 先端渐 尖至短 渐尖, 基部 楔形, 两面 无毛, 鲜时深 绿色, 干后灰 绿色, 侧 脉每边 4 一 8 (-11) 条; 叶 柄长约 1 一 2 厘米; 托叶披 针形, 无毛, 长约 1 厘米。 榕 果成对 腋生或 3 — 4 个 簇生于 落叶枝 叶腋, 球形, 直径 4 一 5 (— 7) 毫米, 总 梗长约 0.3 — 0.4 毫米, 雄花、 癭花、 雌花 生于同 一榕果 内壁, 雄花极 少数, 生于近 口部, 常 与瘿花 混生; 花被片 2, 披 针形, 雄蕊 1 枚; 雌花 花被片 3, 与雄花 相似, 子房斜 卵形, 花柱近 顶生, 柱头 棒状; 瘘花 相似于 雌花, 但花 柱线形 而短。 花果期 5 — 
图 版 168 1-2. 雅榕 Ficus concuma (Miq. ) M.q. , 1. 果枝, 2. 榕果 放大; 3 — 4. 菩提树 F. religiosa 4. 榕果底 面观。 (何 平绘) 
桑 科  609  9 月。 产 玉溪、 双柏、 弥渡、 临沧、 大理、 漾擤、 龙陵、 景东、 西双 版纳、 思茅、 蒙自、 文 山、 邱北、 师宗、 屏边、 麻栗坡 等地, 生海拔 800 — 2 000 米的 密林中 或村寨 附近; 贵州、 广东、 广西、 浙江有 分布。 印度、 中 南半岛 至马来 西亚、 北加里 曼丹、 菲律宾 也有。 4b. 近无 柄雅榕 (变种 ) 万年青 (砚山 ) var. subsessilis Corner (1960), (1963), (196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Ficus microcarpa auct. non L. f. : "图 鉴,, (1972) * . 本变 种与原 变种主 要区别 在于: 无总 花梗或 近无总 花梗。 产 广通、 玉溪、 大理、 漾濞、 蒙自、 文山、 砚山、 凤庆、 镇康、 墨江、 思茅、 西双 版纳, 生海拔 (800 —) 980—1 600 (—2 400) 米的 地方。 浙江、 广东有 分布。 印 度东北 部 至泰国 也有。 5. 菩提树 图版 168, 3—4 Ficus religiosa Linn. (1753); Miq. (1859); King (1887) • et in Hook. f. (1888); Corner (1960) , (1963) , (1965) , Liu (1962)* ; Ohashi in Hara (1966);" 图鉴" (1972)*; et 补编 (1982), in clavi; Terasaki (1979)*; Yamazaki (1982); Griers. et Long (1983). U rostigma religiosum (L. ) Gasp. (1844). 大 乔木, 幼 时附生 它树, 高达 15 — 25 米, 胸径 30 — 50 厘米。 树皮 灰色, 平 滑或微 具 纵绫, 冠幅 广展; 小枝灰 褐色, 幼嫩 时被微 柔毛。 叶 革质, 三角状 卵形, 长 9 一 17 厘 米, 宽 8 — 12 厘米, 叶面深 绿色, 光亮, 背面 绿色, 无毛, 先端 骤尖, 延长为 尾状, 尾 长 2 — 5 厘米, 基 部宽楔 形至浅 心形, 全 缘或为 波状, 侧 脉每边 5 — 7 条; 叶柄 纤细, 有 关节, 与叶片 近等长 或长于 叶柄; 托 叶小, 卵形, 先端 急尖。 榕 果成对 腋生, 无 总梗, 扁 球形, 直径 7 — 10 毫米, 基生 苞片宽 卵形, 革质; 雌雄 同株; 雄花 很少, 生 内壁近 口部, 无柄, 花被片 3, 宽 卵形, 雄蕊 1 枚, 花丝 粗短, 花药卵 圆形; 雌花 无梗或 有梗, 花被片 3-4, 花柱近 顶生; 瘿花 多数, 花被片 4 一 5, 披 针形, 子房 有柄, 花柱 线形, 短 于雌花 花柱。 花果期 4 一 5 月。 产 思茅、 普洱、 景东、 西 双版纳 等地, 常 见栽培 于海拔 400 — 630 米的 平原或 村寨附 近佛 寺中; 广东、 海南有 分布。 印度、 缅甸、 中 南半岛 也有。 树 脂可以 制硬性 树胶; 叶含 单宁; 树皮的 乳液和 花果供 药用; 为小 乘佛教 神树, 叶 脱 去叶肉 后经络 极细, 可以 书写或 画图, 亦称为 贝叶。 6. 心叶榕 图版 169, 1—4 Ficus rumphii Bl. (1825); Miq. (1867) ; Kurz (1877) ; (King in Hook. f. 1888) Corner (1960), (1965); C. Y. Wu ex S. S. Chang (1989)'. U rostigma cordi folium Roxb. ( 1832); U. cordi folium Miq. ( 1847); U. rumphii Miq. (1854). 乔木, 高约 15 米, 通常 附生。 树皮 灰色, 干 后具纵 槽纹。 叶 革质, 宽 卵形至 卵状心 形, 长 6 — 13 厘米, 全缘, 先端 渐尖, 基 部浅心 形至宽 楔形, 两面 平滑, 无毛, 基生叶 
图 版 169 心叶榕 Ficus rumphii B1. , 1. 果枝, 2. 榕果, 3. 癭花, 4. 雌花。 (谢 华绘) 
桑 科  611  脉 五出, 其侧生 小脉细 且短, 侧 脉每边 5 — 6 条; 叶柄长 6 — 8 厘米, 或更长 而长于 叶片, 脱 落后遗 留明显 叶痕。 雌雄 同株; 榕果无 总梗, 成 对腋生 或成簇 生于已 落叶枝 叶腋, 球 形, 直径 10 — 15 毫米, 幼时微 被黑色 斑点, 成 熟时紫 黑色, 顶生苞 片及基 生苞片 均微呈 脐状, 基 生苞片 3, 圆形, 小; 雄花极 少数, 散生, 花被片 3, 匙形, 雄蕊 1 枚; 瘿花及 中性花 花被片 3, 披 针形; 雌 花花被 与瘿花 相似, 子房卵 圆形, 平滑。 瘦果 薄被瘤 体和粘 液, 花 柱长, 柱头 棒状。 产云 南西部 等地, 生海拔 650 米的 路边。 西起 Cocoslsl. , 印度 (中部 和北部 )、 安 达曼、 尼可巴 群岛、 缅甸、 泰国、 越南、 马来 西亚、 印 度尼西 亚也有 分布, 东达 苏拉藏 西和 马鲁古 群岛。 7. 大青树 (云南 ) 图版 170, 1-3 圆叶榕 ( "图 鉴" 补编) Ficus hookeriana Corner (1960), (1965);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Griers. et Long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Ficus hookeri Miq. (1867), 醒 Sweet (1827); King (1888)*. 大 乔木, 高达 25 米, 胸径 40 — 50 厘米。 主干 通直, 树皮深 灰色, 有 纵槽; 幼枝绿 色 微红, 粗壮, 直径约 1 厘米, 平滑, 无毛。 叶大, 坚 纸质, 长椭圆 形至广 卵状椭 圆形, 长 15 — 20 厘米或 更长, 宽 8 — 12 厘米, 先端钝 圆或具 短尖, 基部宽 楔形至 圆形, 叶面深 绿色, 背面绿 白色, 两面 无毛, 全缘, 侧 脉每边 6 — 9 条, 与 主脉几 成直角 展出, 在边缘 处 网结, 干 后网脉 两面均 明显; 叶柄 粗壮, 圆 柱形, 长 3 — 5 厘米, 无毛; 托叶 膜质, 深 红色, 披 针形, 长约 10 — 13 厘米。 榕 果成对 腋生, 无 总梗, 圆柱状 至倒卵 圆形, 长 2 — 2. 7 厘米, 直径 1 一 1.5 厘米, 顶生苞 片脐状 突起, 基 生苞片 合生成 杯状; 雄花散 生于内 壁, 花被片 4, 披 针形, 雄蕊 1 枚, 花药椭 圆形, 与花丝 等长; 雌花 与雄花 混生, 花被片 与雄花 同数, 花柱近 顶生, 柱头 膨大, 单 1; 癭花 与雌花 相似, 花柱短 而粗。 花期 4 一 10 月。 产 昆明、 大理、 凤庆、 临沧、 思茅、 西双 版纳、 金平、 麻 栗坡、 富宁 等地, 生海拔 500-1 800 (-2 200) 米的 平原或 寺庙中 栽培; 广西、 贵州有 分布。 锡金、 印度 (东北 部) 也有。 8- 直脉榕 图版 170, 4—6 东南榕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Ficus orthoneura Levi, et Vant. in Fedde (1907), (1915) ; Rehd. (1939); Corner (1963), (1965);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Lauener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C. Y. WuetS. S. Chang (1989). Ficus hypoleucogramma Levi, et Vant. in Fedde (1907), (1915), Rehd. (1939); F. caesia Hand. -Mazz. (1922) , (1929) * ; F. fedorovii W. T. Wang (1957) ; F. imenensis S. S. Chang (1984) # . 小 乔木, 高约 10 米, 胸径 5 — 15 厘米; 小枝圆 柱形, 干 后略具 绉纹。 叶集生 枝顶, 革 质至坚 纸质, 倒 卵状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8 — 15 厘米, 宽 6 — 9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钝圆, 略具短 尖头, 基部圆 形至浅 心形, 叶面深 绿色, 无毛, 背面浅 绿色, 干后灰 绿色, 网眼 
m 版 170 13. 大青树 Ficus hookeriana Corner, 1. 果枝, 2. 雄花, 3. 雌花; 4—6. 直脉榕 F. orthoneura Levi, et Vant. , 4. 果枝, 5. 雌花, 6. 雄花; 7—10. 毛果 枕果榕 F. drupacea Thunb. var. pubescens (Roth) Corner, 7. 叶 背面, 8- 榕果, 9. 雄花, 10. 雌花。 (谢 华绘) 
桑 科  613  微带 褐色, 全缘, 侧 脉每边 7 — 15 条, 略呈平 行展出 至边缘 网结; 叶柄长 2 — 3 厘米, 微 扁; 托叶 膜质, 绿 白色, 披 针形, 长可达 5 厘米。 榕 果成对 或单生 叶腋, 具总 花梗, 榕 果体球 形或倒 卵状圆 球形, 直径 1 一 2 厘米, 顶生苞 片微呈 脐状, 基部收 缢为短 总梗, 或 不 收缩, 基 生苞片 3, 披 针形; 雄 花散生 内壁, 少数, 具柄, 花被片 4, 披 针形, 雄蕊 1 枚, 花药椭 圆形, 长于 花丝; 雌花 花被片 4 一 5, 子 房斜卵 圆形, 花柱近 侧生, 线形, 柱 头浅 2 裂; 瘿花 相似于 雌花, 花柱 甚短。 瘦果近 球形, 平滑。 花果期 4 一 9 月。 产西双 版纳、 孟连、 普洱、 元江、 河口、 金平、 西畴、 麻 栗坡、 富宁、 文山、 华宁、 易门, 生海拔 (240 —) 500—1 6 5 米的 石灰岩 山地; 广西、 贵州有 分布。 越南 (北方 )、 泰国 (西北 部)、 缅甸 (眉谬 ) 也有。 9. 印度榕 (海 南植 物志) 图版 173, 7-8 橡皮树 (昆明 ) Ficus elastica Roxb. (1814) ,nom. nud, ex Hornem. (1819) ;King(1888) * ; Gagnep. in Lecte. (1928); 陈嵘 (1937); Makino (1961)*; Liu (1962)* ; Corner (1965); 海 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1972)* ; et 补编 (1982) inclavi; Yamazaki (1982); Griers. et Long (1983). Urostigma elasticum (Roxb. ) Miq. (1847). 乔木, 高达 20 — 30 米, 胸径 25 — 40 厘米; 树皮灰 白色, 平滑; 幼时 附生; 小枝粗 壮。 叶厚 革质, 长椭圆 形至椭 圆形, 长 8 — 30 厘米, 宽 (4 一) 7 — 10 厘米, 先端 急尖至 短 渐尖, 基部 圆钝, 全缘, 叶面深 绿色, 有 光泽, 背面淡 绿色, 无毛, 侧脉 多数, 明显, 近平 行展出 至边缘 网结; 叶柄 粗壮, 长 2 — 5 厘米; 托叶 膜质, 深 红色, 披 针形, 长 10 — 15 厘米, 脱落 后遗留 一环状 疤痕。 榕果长 圆形, 长达 1.5 厘米, 无 总梗; 雄花 散生, 具 柄, 花被片 4, 卵形, 雄蕊 1 枚, 花药卵 圆形, 花丝 极短; 瘿花 花被片 4, 子房 光滑, 近 球形, 花 柱短, 微 弯曲; 雌花花 柱长, 柱头 膨大, 近 头状。 瘦果卵 球形, 表 面有小 瘤体。 花期 冬季。 在 瑞丽、 盈江、 莲山、 陇川, 于海拔 800 — 1 500 米的 地方有 野生, 西 双版纳 曾大量 栽培。 原产 锡金、 印度 东北、 缅甸、 马 来西亚 北部、 印度 尼西亚 (苏门 答腊、 爪哇 ), 现 在各 国均栽 培作室 内大型 盆景。 在 未用巴 西橡胶 以前, 缅甸 南部曾 设厂用 以提取 橡胶。 10. 环纹榕 图版 171, 1—4 Ficus annulata Bl. (1825); Kurz (1877); King (1888) *et in Hook. f. (1888), Ridl. (1924), Gagnep. in Lecte. (1928); Corner (1963), (1965). Urostigma annulatum (Bl. ) Miq. (1854). 大 乔木; 幼时 附生, 半攀 援性。 叶薄 革质, 长椭圆 形至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13 — 20 厘 米, 宽 5 — 8 厘米, 全缘, 先端短 渐尖, 基部 楔形, 稀近 圆形, 叶面深 绿色, 无毛, 背面 浅 绿色, 无毛 或被微 柔毛, 侧 脉每边 12 — 17 条, 在 背面甚 明显; 叶柄长 3 — 4 厘米; 托 叶披 针形, 长 2. 5 — 6 厘米, 外面被 柔毛, 早落。 榕 果成对 腋生, 卵圆 形至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2 — 2. 5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成 熟时橙 红色, 顶生苞 片明显 突起, 基生 苞片长 3 — 11 毫米, 基部有 环纹, 总梗 粗壮, 长约 1 一 1.5 厘米; 雄 花散生 内壁, 具柄, 花被片 3, 分 
图 版 171 1-4. 环纹榕 Ficus anmilata Bl. , 1. 叶面, 2. 果枝, 3. 雌花, 4. 雄花; 5—6. 高山榕 F. altissima B1. , 5. 果枝, 6- 雌花; 7—10. 榕树 F. microcarpa Linn. f. , 7. 叶面, 8. 果, 9. 雄花, 10. 雌花; 11 一 13. 豆果榕 F. pisocarpa Bl. , 11. 果枝, 12. 雄花, 13. 雌花。 (谢 华绘) 
桑 科  615  离, 雄蕊 1 枚; 雌花花 被顶端 4 齿裂, 花少, 子房卵 圆形, 柱头 棒状; 瘿花极 多数, 花 被顶端 3 裂, 子房 光滑, 柱头 扁平。 瘦果 表面有 瘤体。 产西双 版纳、 河口、 屏边, 生 海拔约 500 米 的山地 林中。 缅甸、 泰国、 中南 半岛、 马 来 西亚、 印度 尼西亚 (苏门 答腊、 爪哇 )、 菲律宾 等地有 分布。 11. 枕果榕 Ficus drupacea Thunb. (1786); King (1887)* ; Corner (1960), (1965). lla. 枕果榕 (原 变种) var. drupacea 本 种榕果 圆锥状 枕形, 长 1.5 — 2. 5 厘米, 直径 1 一 1.5 厘米, 表面无 粗毛, 有 白斑。 我国 广州有 栽培; 云南 不产。 缅甸、 泰 国至所 罗门群 岛及澳 大利亚 (昆 士兰) 也有。 lib. 毛果 枕果榕 (变种 ) 图版 170, 7-10 var. pubescens (Roth) Corner (1960), (1965). Ficus mysorensis Heyne ex Roth et var. pubescens Roth (1817). 乔木, 高 10 — 15 米。 树皮灰 褐色, 无气 生根; 幼枝 密被丛 生毛。 叶 革质, 长 楠圆形 至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12 — 15 厘米, 宽 5 — 8 厘米, 先端急 尖至近 圆形, 具 短尖, 基部渐 变 狭成圆 形或浅 心形, 两 侧微呈 耳状, 全缘, 叶面 无毛, 背面 密被黄 褐色丛 卷毛, 成长 后 脱落, 侧 脉每边 8 — 11 条; 叶 柄长约 2 — 2. 5 厘米, 粗壮; 托叶披 针形, 膜质, 黄 褐色, 外面被 粗毛。 榕 果成对 或单生 叶腋, 圆 锥状椭 圆形, 长 1.5 — 2. 5 厘米, 直径 1 一 1.5 厘 米, 表面密 被黄褐 色丛卷 毛和长 粗毛, 基 生苞片 3, 披 针形, 被毛, 无 总梗; 雄花具 长柄, 花被片 3, 卵形, 雄蕊 1 枚, 花药椭 圆形; 花丝 粗短; 雌花 花被片 与雄花 同数, 宽披 针形, 白色, 子房近 球形; 瘿 花花被 合生, 顶部有 3 — 4 裂, 子房近 球形, 花柱 短粗。 瘦 果表面 有小 瘤体。 产 盈江、 思茅、 西双 版纳、 河口, 生海拔 162 — 880 (― 1 500) 米的 地方。 越南、 老 挝、 缅甸 (? )、 印度、 孟加 拉国、 斯里 兰卡有 分布。 12. 高山榕 (海 南植 物志) 图版 171, 5-6 大青, 万 年青, 大青树 (云南 ) Ficus altissima Bl. (1825) ; Kurz (1877) ; King (1888) * et in Hook. f. (1888); Merr. (1927); Gagnep. in Lecte. (1928); Hand. -Mazz (1929); 陈嵘 (1937); Masamune (1943); Corner (1963), (1965);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1972)*; et 补编 (1982), in clavi; Griers. et Long (1983). Ficus laccifera Roxb. (1832) ; Miq. (1847) ; Wight ( 1 850 ) * ?7 rostigma laccifera (Roxb. ) Miq. C1847); U. altissimum (Bl. ) Miq. (1854). 大 乔木, 高 25 — 30 厘米, 胸径 40 — 90 厘米。 树皮 灰色, 平滑; 幼枝 绿色, 直径约 10 毫米, 被微 柔毛。 叶厚 革质, 广卵 形至广 卵状椭 圆形, 长 10 — 19 厘米, 宽 8 — 11 厘米, 先 端钝, 急尖, 基部宽 楔形, 全缘, 两面 平滑, 无毛, 基 生侧脉 延长, 侧 脉每边 5 — 7 条; 叶柄长 2 — 5 厘米, 粗壮; 托叶厚 革质, 长 2 — 3 厘米, 外 面被灰 色絹丝 状毛。 榕 果成对 腋生, 椭 圆状卵 圆形, 直径 17 — 28 毫米, 幼时 包藏于 早落风 帽状苞 片内, 成熟时 红色带 黄色, 顶生苞 片脐状 突起, 基生苞 片短宽 面钝, 脱 落后遗 留环状 疤痕; 雄 花散生 榕果内 
616  云南 植物志  壁, 花被片 4, 膜质, 透明, 雄蕊 1 枚; 花药近 圆形, 花丝 粗短; 瘿花 有抦, 花被片 4, 花柱近 顶生, 较短; 雌花 无柄, 花被片 与瘿花 同数, 花 柱长, 柱头 棒状, 子 房斜卵 圆形。 瘦果 表面有 瘤体。 花期 春夏。 产 新平、 双柏、 邓川、 大理、 腾冲、 德 宏州、 临沧、 西双 版纳, 生海拔 (100 —) 200 — 2 000 米的 林中或 林缘。 广东、 海南、 广西、 西藏、 四川 (?) 有 分布。 锡金 以东、 不丹、 缅甸、 越南、 泰国、 马来 西亚、 印度尼 西亚、 菲律 宾也有 分布。 13. 大 叶水榕 (海 南志) 池树 (景东 ), 万年青 (河口 ) . Ficus glaberrima Bl. (1825) ; King (1888) *et in Hook. f. (1888) ; Gagnep. in Lecte. ( 1928); Merr. et Chun ( 1935 ); Rehd. ( 1936 ) p. p. , excl. F. blinii; Corner (1963), (1965); "图 鉴" 补编 (1982)*; Lauener (1983); Griers. et Long (1983); 西 藏 植物志 (1983) : Uro stigma glaberrimum (Bl. ) Miq. (1859) ; Ficus suberosa Levi, et Vant. in Fedde (1910), (1915); Rehd. (1929); F. feddei Levi, et Vant. in Fedde (1911) ; F. kingiana Levi. (1915) in clavi , p. p. , non Hemsl F. rigide auct. non Jack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quoad Heung 10845, M. U. Li. 2586. 13a. 大 叶水榕 (原 变种) 图版 172, 1-2 var. glabervima 乔木, 高约 15 米, 胸径 15 — 30 厘米; 树皮 灰色; 小枝幼 时被微 柔毛, 成长后 脱落。 叶薄 革质, 长椭 圆形, 长 5 — 20 厘米, 宽 3 — 7 厘米, 全缘, 先端 渐尖, 基 部宽模 形至圆 形, 干后褐 色至浅 褐色, 叶面 无毛, 背面无 毛或沿 脉被微 柔毛, 侧 脉每边 8 — 12 条, 两 面 明显, 叶柄长 1 一 3 厘米; 托叶 早落, 线状披 针形, 长约 1.5 厘米。 榕 果成对 腋生, 球 形, 直径 7 — 10 毫米, 成 熟时澄 黄色, 顶 生苞片 隐藏, 不 为脐状 (瘿花 果顶孔 不关闭 ), 基 生苞片 早落, 残 存环状 窄边, 总梗长 1 一 1.5 厘米; 雄花、 雌花、 瘿花生 于同一 榕果内 壁; 雄花生 内壁近 口部或 散生, 少数, 花被片 4, 卵状披 针形, 雄蕊 1 枚; 雌花 花被片 2 或 3 齿裂, 子房卵 圆形, 花柱近 侧生, 微 弯曲; 癭 花无柄 或具粗 短柄, 花被片 4 深裂, 子 房近 球形, 花柱 粗短。 瘦果卵 球形。 花果期 5 — 9 月。 产 双柏、 芒市、 潞西、 瑞丽、 双江、 临沧、 景东、 思茅、 西双 版纳、 屏边、 河口、 西 畴、 麻 栗坡、 富宁、 文山 等地, 生海拔 550 — 1 500 (一 2 800) 米的 山谷、 平原疏 林中; 西 藏、 贵州、 广西、 广东、 海南 亦有。 热 带喜马 拉雅、 缅甸、 泰国、 越南、 印度尼 西亚均 有 分布。 本种为 紫胶虫 优良寄 主树。 13b. 柔毛大 叶水榕 (变种 ) 图版 172, 3-4 var. pubescens Tsai et S. S. Chang (1984). 本 变种主 要特征 是叶、 叶柄、 榕 果及总 梗密被 柔毛。 产西双 版纳、 金平、 河口、 麻 栗坡, 生海拔 650 — 1 100 米 林中; 广西、 贵州有 分布。 14. 滇緬榕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72, 5-7 Ficus kurzii King (1888) "et in Hook. f. (1888); Hemsl. (1894); Corner (1965) 
图 版 172 1 — 2. 大 叶水榕 Ficus glaberrima B1. , 1. 果枝, 2. 雌花; 3—4. 柔毛大 叶水榕 F. glaberrima var. pubescens Tsai ex S. S. Chang, 3. 叶 背面示 毛被, 4. 榕果; 5 — 7. 滇缅榕 F. kurzii King, 5. 果枝, 6. 雄花, 7. 雌花: 8 - 9. 疣枝榕 F. maclellandi King, 8. 果枝, 9. 雌花。 (谢 华绘) 
618  云南 植物志  Ficus nuda Miq. var. macrocarpa Kurz (1877) ;? F. euphylla Kurz (1887). 大 乔木, 高约 20 米。 树皮 光滑。 叶薄 革质, 椭 圆形至 卵状椭 圆形, 长 5 — 12 厘米, 宽 3. 5 — 6 厘米, 全缘, 叶面深 绿色, 疏生 瘤状钟 乳体, 先端急 渐尖, 具 短尖, 基部 楔形, 侧 脉每边 8 — 12 条, 次生侧 脉相似 于初生 侧脉; 叶 柄短, 长约 1 一 1. 5 厘米; 托叶披 针形, 长约 7 毫米, 绿色, 无毛。 榕 果成对 或单生 叶腋, 总梗短 或无, 榕果体 球形, 直径 7 — 8 毫米, 成 熟时紫 红色, 表面 密被小 瘤体, 顶 生苞片 脐状, 基 生苞片 3; 雄花极 少数, 散生 内壁, 有或 无柄, 花被片 2, 宽 卵形, 边缘牙 齿状, 雄蕊 1, 花药椭 圆形; 雌花 无柄, 花 被片 4, 子房卵 圆形, 花柱近 侧生; 瘿花 有柄, 花被 4 深裂, 花柱 侧生, 较短。 瘦 果卵状 肾形, 表面 薄被小 瘤体。 花果期 5 — 10 月 。 产西双 版纳, 生海拔 540 — 610 米的 密林中 或村寨 附近。 缅甸 北部、 泰国、 越南 南方、 马来 西亚、 印 度尼西 亚也有 分布。 曾记录 于滇緬 边界, 但 西双版 纳标本 (邱 炳云 10 号) 恐 系误定 (吴: 注)。 15. 豆果榕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71, 11—13 Ficus pisocarpa Bl. (1825); King (1888)*, in Hook. f. (1888); Corner (1960), (1965). Urostigma pisocarpum (Bl. ) Miq. (1859) ; F. microstoma Wall, ex King (1887) * - 乔木, 幼时 附生, 高 5 — 15 米; 树皮 灰色, 平滑。 叶厚 革质, 椭圆 形至倒 卵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2. 5 — 4 厘米, 全 缘或为 波状, 先端 钝圆, 具 短尖, 基部 圆形至 楔形, 侧脉 每边 5 — 8 条, 叶 面平, 背 面明显 突起; 叶 柄短, 粗壮 无毛, 长 1 一 1.5 (-2.5) 厘米; 托 叶 卵状披 针形, 膜质, 外面被 柔毛, 长约 8 毫米。 榕 果成对 腋生或 生于已 落叶枝 叶腋, 近 无 总梗, 榕果体 陀螺状 球形, 直径 5 — 7 毫米, 顶 生苞片 唇形, 基 生苞片 3, 卵形; 雄花 生 内壁近 口部, 少数, 无柄, 花被片 2, 宽 卵形, 雄蕊 1 枚, 花药卵 圆形, 花丝 甚短; 癭 花 和雌花 相似, 花被片 1 或 2, 倒 卵状披 针形, 子房倒 卵形。 瘦 果斜卵 圆形, 花柱 延长, 柱头棒 状或圆 柱形。 花果期 5 — 7 月 。 产 金平、 屏边、 普洱、 元江、 蒙自、 文. 山、 墨江、 西 双版纳 等地, 海拔 1 100 — 1 600 (一 2 300) 米, 常见于 石灰岩 山地; 广西、 贵州有 分布。 缅甸、 泰国、 马来 西亚、 印度尼 西亚 也有。 16. 疣枝榕 Ficus maclellandi King(1888) *et in Hook. f. (1889) ; Corner (1963) , (1965) ;Griers. et Long (1983). F. thorelii Gagnep. (1927). 16a. 疣枝榕 (原 变种) 图版 172, 8-9 var. maclellandi 乔木, 高 15 — 20 米。 树皮 灰色, 平滑; 小枝 具棱, 密 被疣状 突起。 叶 革质, 长圆形 至 卵状椭 圆形, 长 8 — 13 厘米, 宽 4 一 6 厘米, 先端 渐尖至 短尖, 基部 圆形或 渐狭, 基生 叶脉 三出, 离基 展出, 侧 脉每边 (6 —) 8 — 14 条, 网脉 明显; 叶 柄长约 1 厘米; 托叶披 针形, 长约 10 毫米, 被 柔毛。 榕 果成对 腋生, 球形, 微扁, 直径 6 — 8 毫米, 表 面有瘤 体, 成 熟时紫 红色, 无 总梗, 基 生苞片 2 — 3 枚, 卵形, 不 等大; 雄花极 少数, 生 于内壁 
桑 科  619  近 口部, 花被片 2, 雄蕊 1; 瘿花 花被片 3, 子房 光滑, 花柱 顶生, 短; 雌花 花被片 3, 裂 片披 针形, 子房卵 圆形, 花柱 顶生, 长 于瘘花 花柱。 瘦果卵 圆形, 表 面有瘤 状体。 花 果期 5 — 7 月 。 产 泸水、 普洱、 景东、 西双 版纳、 元江、 麻 栗坡, 生海拔 (700 —) 1 000-1 200 米 的溪边 或阔叶 林屮。 印度东 北部、 缅甸、 泰国、 越南、 马 来西亚 (吉打 ) 也有。 为紫 胶虫寄 主树。 16b. 杜 鹃叶榕 (变种 )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var. rhododendrifolia Corner (1960), (1965). U rostigma rhododendri folium Miq. (1847); Ficus rhododendrifolia (Miq. ) Miq. (1867), non Kunth et Bouche (1847). 乔木, 高 15 — 20 米。 树皮 灰色, 平滑; 小枝 具棱, 密生瘤 状体。 叶 互生, 革质, 长 圆形至 卵状椭 圆形, 长 8 — 13 厘米, 宽 4 一 6 厘米, 先端 渐尖, 具 短尖, 基 部圆形 渐窄, 离 基三出 叶脉, 侧 脉每边 11 一 13 条, 网脉 两面均 明显, 脉间有 瘤体; 叶柄长 1 一 1.3 厘 米, 无毛; 托叶披 针形, 长约 10 毫米, 被白色 柔毛。 榕 果成对 腋生, 无 总梗, 球形, 微 扁, 直径 6 — 8 毫米, 成 熟时紫 红色, 表面有 瘤体。 基 生苞片 3, 卵形, 大小不 相等; 雄 花极 少数, 生 内壁近 口部; 雌花 花被片 3 或 2, 披 针形, 子房卵 圆形, 花柱近 顶生; 癭花 与雌花 相似, 花 柱长, 具 较长的 花柄。 花果期 5 — 6 月。 产 景东、 普文、 西双 版纳, 生海拔 490 — 700 (— 1 100) 米的 溪边或 平原。 锡金、 不 丹、 印度 东北部 (喀西 山)、 孟 加拉、 缅甸、 泰 国也有 分布。 17. 榕树 (通称 ) 图版 171, 7—10 万年青 (河口 ), 细叶榕 (广东 ) Ficus microcarpa L. f. (1781) ; Benth. (1861) ; Hook. f. (1890) ; Gagnep. in Lecte. (1928) ; Sata (1944) ; Corner (1960) , (1965) ; Oh wi (1965) ; 海南 植物志 (1965) ; Hatusima (1971); "图 鉴" (1972), in textu , excl. f. "图 鉴" 补编 (1982), inclavi; Kitamura et Murata (1979)* ; Yamazaki (1982) ; Griers. et Long (1983). Urostigma microcarpum (L. f. ) Miq. (1847) ; Ficus retusa L. var. pi si f era Miq. et var. m. (Thunb. ) Miq. (1867) ; F. retusiformis Levi, et Vant. in Fedde (1910), (1915) ; Rehd. (1929), (1936), pro syn. sub. F. retusa L. ; F. retusa auct. non Linn. : Hook. f. (1888) ; Ridl. (1924); Gagnep. in Lecte. (1928); Hand. -Mazz. (1929). 乔木, 高 15 — 25 米, 胸径 50 厘米。 树皮 灰色, 冠幅 广展; 老 树常有 锈褐色 气根。 叶 薄 革质, 狭椭 圆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3 — 4 厘米, 先端 钝尖, 基部狭 楔形至 楔形, 叶面 深 绿色, 有 光泽, 背面浅 绿色, 两面 无毛, 基 生侧脉 延长, 侧 脉每边 3 — 10 条; 叶柄长 5-10 (-15) 毫米, 无毛; 托 叶小, 披 针形, 长约 8 毫米。 榕 果成对 腋生, 有时 生于已 落叶枝 叶腋, 成熟 时黄色 微红, 扁 球形, 直径 6 — 8 毫米, 无 总梗, 顶 生苞片 唇形, 基生 苞片 3, 广 卵形; 雄花、 雌花、 瘿花 生于同 一榕果 内壁, 花间 有少许 刚毛; 雄 花有或 无柄, 散生 内壁, 花被片 3, 近 匙形, 雄蕊 1 枚, 花药 心形, 花丝 与花药 等长; 瘘花 花被片 3, 广 匙形, 花柱 侧生, 短; 雌花 与癭花 相似, 但 花被片 较小, 花柱 较长。 瘦果卵 圆形, 花 柱近 顶生, 短于 子房, 柱头 棒状。 花果期 5 — 7 月。 
620  云南 植物志  产 富民、 禄劝、 峨山、 石屏、 建水、 元江、 思茅、 澜沧、 西双 版纳、 元阳、 河口、 麻 栗坡、 富宁、 文山、 砚山, 生海拔 174 — 1 240 (― 1 900) 米的 地方; 浙江 (东南 )、 江西 (南部 )、 广东及 其沿海 岛屿、 海南、 福建、 台湾、 广西、 贵州 等地有 分布。 斯里 兰卡、 印 度、 缅甸、 泰国、 越南、 马来 西亚、 菲律宾 至日本 (琉球 群岛、 九州 )、 巴 布亚新 几内亚 和 澳大利 亚北部 及东部 也有。 树皮可 以提取 烤胶, 且为良 好行道 树及园 林树。 18. 钝叶榕 Ficus curtipes Corner (1960), (1963), (1965) ; "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 Griers. et Long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Ficus obtusifolia Roxb. (1832) , non HBK. ; Kurz (1877) ; King (1888) * ; Urostigma obtusifolum (Roxb. ) Miq. (1847) ; Gagnep. in Lecte. (1928). 乔木, 幼时 附生, 高 10 — 15 米; 树皮浅 灰色, 平滑; 小枝 绿色, 无毛。 叶厚 革质, 长椭圆 形至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10 — 16 厘米, 宽 5 — 6 厘米, 叶面深 绿色, 背面浅 绿色, 两 面均 无毛, 先端 钝圆, 基部狭 楔形, 侧 脉每边 8 — 12 条, 两 面均不 明显; 叶柄长 1.5 — 2 厘米, 粗壮; 托叶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1 一 2 厘米。 榕 果成对 腋生, 无 总梗, 球形至 椭 圆形, 直径 1.5 — 2 厘米, 顶 部平, 顶生苞 片小, 关闭, 基 生苞片 3, 宽 卵形, 绿色; 榕 果成 熟时深 红至紫 红色, 无毛; 雄花 有柄, 花被片 3, 披 针形, 雄蕊 1 枚, 花药椭 圆形, 花丝 细瘦, 瘿 花有或 无柄, 花被片 4, 子房 白色, 花柱近 顶生; 雌花 与瘿花 相似, 无柄, 柱头 膨大, 长。 瘦果卵 圆形, 表面有 瘤体和 粘膜, 花柱长 与瘦果 等长。 花果期 9 一 11 月 。 产 泸水、 潞西、 孟连、 思茅、 西 双版纳 等地, 生海拔 500 — 1 350 米的 石灰岩 山地或 村寨 附近, 偶见 栽培于 庭园。 印度东 北部、 缅甸、 泰国、 中南 半岛、 马来 西亚、 印度尼 西 亚均有 分布。 本种 秋末冬 初榕果 成熟, 极为 美观, 为庭园 优良观 赏树。 19. 劲直榕 图版 173, 4—6 Ficus stricta Miq. (1867); King (1888)'; Corner (196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Urostigma strictum Miq. (1851). 乔木, 高 15 — 20 米; 树皮 灰色, 平滑; 小枝 直立。 叶薄 革质, 长 圆形至 卵形, 长 4 一 12 厘米, 宽 3 — 6 厘米, 先端渐 尖或具 短尖, 基部圆 形至宽 楔形, 侧脉与 网脉细 而密, 直 达 边缘, 网 结构成 厚边; 叶 柄短, 较 粗壮; 托叶披 针形, 膜质, 长 1.5 — 2. 5 厘米。 榕果 无 总梗, 成对 或单生 叶腋, 球形至 椭圆状 球形, 直径 1.5 至 2 厘米, 光滑, 成熟时 黄色, 顶 生苞片 唇形, 基 生苞片 3, 宿存, 卵形, 明显; 雄花极 少数, 无柄, 花被片 3, 雄蕊 1 枚, 花药 心形, 长于 花丝; 瘿 花无或 有柄, 花被 合生, 顶端 4 裂, 子房 光滑, 花 柱近侧 生, 短; 雌花 花被片 4, 花 柱长。 瘦果表 面薄被 瘤体。 花期 5 — 7 月 , 果期 7 — 10 月。 产 金平、 西双 版纳、 孟连、 思茅、 凤庆、 云县、 双江、 镇康、 龙陵、 盈江, 生海拔 (350—) 600—1 500 (一 1 800) 米的 地方。 安达 曼岛、 马来 西亚、 越南 (东达 苏拉威 西)、 菲律宾 (吕宋 )、 印度尼 西亚有 分布。 20. 垂叶榕 (海南 ) 
桑 科  621  细叶榕 (广东 ) Ficus benjamina L. (1767); Kurz (1877); King (1888) *et in Hook. f. (1888); Forbes et Hemsl. (1899) ; Gagnep. in Lecte. (1928) ; 陈嵘 (1937) ; Liu (1962) * ; Corner (1965); 海南 植物志 (1965广; "图 鉴" (1972)'; et 补编 (1982)*; 台湾 植物志 (1976)*; Yamazaki (1982); Griers. et Long (1983). Ficus nitida Thunb. (1786) ; U rostigma benjamina (L. ) Miq. et nitidum (Thunb. ) Miq. (1847) ; F. retusa L. var. nitida (Thunb. )Miq. (1867) ; F . cus pidato-caudata Haya- ta (1919)* ; Kanehira (1936)* ; Liu (1962)*. 20a. 垂叶榕 (原 变种) 图版 173, 1-3 var. benjamina 乔木, 高 20 米, 胸径 30 — 50 厘米; 树皮 灰色, 平滑, 树冠 广展; 小枝 下垂, 叶薄 革质, 卵形至 卵状椭 圆形, 长 4 一 8 (-9) 厘米, 宽 2 — 4 (一 5) 厘米, 先端短 渐尖, 基 部 圆形或 模形, 全缘, 侧 脉与网 脉难于 区分, 细密 成平行 展出, 直达 叶缘, 连接 形成厚 边, 两 面平滑 无毛, 干后灰 绿色;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上面有 沟槽; 托叶披 针形, 长约 6 毫米。 榕 果成对 或单生 叶腋, 无 总梗, 球 形或卵 球形, 无毛, 成熟时 红色至 黄色, 直径 8 — 15 毫米, 基 生苞片 隐藏; 雄花极 少数, 具柄, 花被片 4, 宽 卵形, 雄蕊 1 枚, 花 丝短; 癭花 具柄, 多数, 花被片 3 — 4, 狭 匙形, 子房卵 圆形, 平滑, 花柱 侧生; 雌花 无柄, 花 被片 与瘿花 同数, 短 匙形。 瘦 果卵状 肾形, 短于 花柱, 柱头 棒状, 膨大。 花果期 8 — 11 月。 产 德宏、 龙陵、 孟戛、 镇康、 耿马、 临沧、 西双 版纳、 思茅、 景东 等地, 生海拔 500 — 800 米的 湿润杂 木林中 或村寨 附近; 广东、 海南、 广西、 贵州有 分布。 印度 及华南 经马来 西亚、 印度尼 西亚至 所罗门 岛至澳 大利亚 (昆 士兰) 均有 分布。 20b. 丛毛 垂叶榕 (变种 ) var. nuda (Miq. ) Barrett (1951); Corner (1965);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Ficus comosa Roxb. (1798) ; U rostigma nudum Miq. (1847) ; U. benjaminum (L. ) Miq. var. nudum Miq. (1851) ; F. benjamina var. comosa (Roxb. ) Kuzz (1877). 本变种 主要特 征为榕 果大, 直径约 1 厘米, 表面有 丛毛。 产 红河、 西双 版纳、 思茅、 镇康、 耿马, 生海拔 350 — 1 300 米的 地方。 印度东 北部、 中南 半岛、 泰国、 菲 律宾、 巴 布亚新 几内亚 也有。 云 南所产 似均为 此变种 (吴: 注)。 21. 突脉榕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74, 5-7 白肉榕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Ficus vasculosa Wall. (1828) , nom. nud. , ex Miq. (1848) ; King (1888) * , in Hook, f. (1888); Gagnep. in Lecte. (1928); 陈嵊 (1937); Wu et Wang (1957); Corner (1965);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Ficus championi Benth. (1854); 海南 植物志 (1965). 乔木, 高 10 — 15 米, 胸径 10 — 15 厘米; 树皮 灰色, 平滑; 小枝灰 褐色。 叶 革质, 椭 圆形 至长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4 一 11 厘米, 宽 2 — 4 (一 5) 厘米, 先 端钝或 渐尖, 基部 楔形, 叶面深 绿色, 有 光泽, 背面浅 绿色, 干 后黄绿 色或灰 绿色, 全 缘或为 不规则 浅裂, 侧脉 
图 版 173 3. 垂叶榕 Ficus benjamina Linn. , 1. 果枝, 2. 雄花, 3. 雌花; 4—6. 劲直榕 F. stricta Miq. , 4. 果枝, 5. 榕果, 6. 雌花; 7-8. 印度榕 F. elastica Roxb. , 7. 叶, 8. 果枝。 (张培 英绘) 
桑 科  623  每边 10 — 12 (—14) 条, 两面 突起;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托叶 卵形, 长约 6 毫米。 榕果成 对腋生 或单生 叶腋, 球形, 直径 1 一 1.2 厘米, 基部 收缢为 短柄, 总梗长 7 — 8 (-10) 毫 米, 基 生苞片 3, 脱落; 雄花 少数, 生 内壁近 口部, 具 短柄, 花被片 3 — 4, 雄蕊 2, 稀为 1 或 3, 如为 1 枚时, 则基部 有退化 雌蕊; 瘿花 和雌花 多数, 有或 无柄, 花被片 3 — 4, 子 房倒卵 圆形, 花柱 侧生, 延长, 柱头 2 岐状; 榕果成 熟时黄 色或黄 红色。 瘦果近 球形。 花期 5 — 6 月 。 产 河口、 金平、 西双 版纳, 生海拔 100 — 800 米, 常见 于季雨 林中。 广东、 海南、 广 西、 贵州 亦有。 越南、 中南 半岛、 泰国、 马来西 亚也有 分布。 云 南标本 更近马 来亚、 苏 门 答腊、 爪哇 至加里 曼丹的 var. cacuminata Miq. (吴: 注)。 22. 硬皮榕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74, 1-4 Ficus callosa Willd. (1798); Kurz (1877); King (1887) "et in Hook. f. (1888); Gagnep. in Lecte. (1928); Corner (1963), (1965). Ficus basidentata Miq. (1859) ; Kurz (1877). 高大 乔木, 树干 通直, 高达 25 — 35 米, 胸径 25- -35 厘米; 树皮深 灰或浅 灰色, 平 滑。 叶 革质, 广椭圆 形或椭 圆状倒 卵形, 长 10 — 20 厘米或 更长, 宽 8 — 15 厘米, 先端钝 或 圆形, 具 短尖, 基部圆 形至宽 楔形, 全缘, 叶面 绿色, 有 光泽, 背面浅 绿色, 干后灰 绿色, 侧 脉每边 8 — 11 条, 网脉 两面均 突起; 叶抦长 3 — 9 厘米; 托叶 卵状披 针形, 长 1 一 1.8 厘米, 外面被 柔毛。 榕 果单生 或成对 腋生, 梨状椭 圆形, 长约 25 厘米, 宽约 1.5 厘 米, 幼时淡 绿色, 被短 柔毛, 成熟时 黄色, 平滑 无毛, 顶 部平, 中 部以下 渐变狭 成长约 1 厘米 的柄, 基 生苞片 3, 披 针形, 长约 2 毫米, 总梗长 1 一 1.2 厘米; 雄花 两型, 散生 内 壁或近 口部, 花被片 3 — 5, 匙形, 雄蕊 2 或 1 枚, 花 丝细, 如为 1 枚, 则无花 丝有肥 厚的柄 (或为 退化雌 蕊); 瘿花 和雌花 相似, 花 被下部 合生, 上部 深裂为 3 — 5 裂, 裂片 宽披 针形, 花柱 侧生, 柱头深 2 裂; 瘿 花花被 片与雄 花同, 仅花柱 很短。 瘦 果倒卵 圆形。 花期 9 一 10 月 。 产 普文、 景洪、 西双 版纳, 生海拔 650 — 840 米 的季雨 林内。 有 时引种 栽培于 庭园; 福建、 广东有 栽培或 野生。 斯里 兰卡、 印度、 缅甸、 南安达 曼岛、 泰国、 越南、 马来西 亚、 印度尼 西亚、 菲律 宾等地 也有。 云南标 本系鉴 定有误 (吴: 注)。 木 材纹理 细致, 树干 通直, 可 供建筑 或家具 用材。 23. 九丁榕 (海南 ) 图版 174, 8—10 大叶 九重树 (台湾 ) Ficus nervosa Heyne ex Roth (1817), (1821); Miq. (1859); Benth. (1861); King (1887) *et in Hook. f. (1888); Merr. (1928); Gagnep. in Lecte. (1928); Kanehira (1936)* ; 陈嵘 (1937); Merr. et Chun (1940); Sata (1944); Liu (1962); Corner (1960), (1965); 海南 植物志 (1965); Hill (1971); "图 鉴" (1972)* ; et 补编 (1982), in clavi; 台湾植 物志 (1976); Lauener (1983); Griers. et Long (1983). Urostigma nervosum Miq. (1847) ; Ficus blinii Levi, et Vant. in Fedde (1910), (1915) ; Rehd. (1929), pro syn. sub. F. suberosa Levi, et Vant. (1936), pro syn. sub. F. glaberrima ; F. cuneato-nervosa Yamamoto (1925); F. da Gagnep. in Lecte. 
图 版 174 1一4. 硬皮榕 FicuscaUosaWiHU. 叶 , 2 . 果枝 , 3 . 雄花, 4 . 雌 突脉榕 F . vasculosa Wa „. ex • , 5 果 枝, 6. 雄花, 7. 雌花; 8 — 10 . 九丁榕 F. nervosa HeyneexRoth , 8 . 果枝 , 9 . 雄花, 川 雌花。 (张培 英绘) 
桑 科  625  (1928). 乔木, 幼嫩部 分被微 柔毛, 成长后 脱落; 小枝 干后黄 褐色。 叶 革质, 椭圆状 披针形 或倒 卵状披 针形, 长 6 — 15 厘米或 更长, 宽 2. 5 — 5 厘米, 先端短 渐尖, 具 短^, 基部圆 形至 楔形, 全缘, 微 反卷, 叶面深 绿色, 干后茶 褐色, 有 光泽, 背 面颜色 更深, 散生细 小 点状钟 乳体, 基 生叶脉 腋间有 腺体, 侧 脉每边 7 — 11 条, 在背 面显著 突起;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榕 果成对 或单生 叶腋, 球形, 幼时 表面有 瘤体, 直径 1 一 1.2 厘米, 基部 收缢为 约 10 毫米 的柄, 基 生苞片 3, 宽 卵形, 外面被 柔毛, 总 梗极短 至无; 雄花 具柄, 生于内 壁近 口部, 花被片 2, 匙形, 长短 不一, 雄蕊 1 枚; 瘿 花有或 无柄, 花被片 3, 子房 卵形, 花柱 侧生; 雌花 无柄, 稀 有柄, 花被片 3, 披 针形, 花柱 侧生, 延长。 瘦果卵 圆形, 先端 渐尖, 花柱 宿存, 长 于瘦果 2 倍, 柱头 棒状。 花期 1 一 8 月。 产 思茅、 西双 版纳, 生海拔 (600 —) 850-1 600 米 的阔叶 林中; 福建、 台湾、 广东、 海南、 广西 (大新 )、 贵州、 四川、 广东、 海南、 台湾有 分布。 越南、 缅甸、 印度、 斯里 兰卡 也有。 24. 聚果榕 马郎果 (贵州 ) Ficus racemosa L (1753); King (1888) *et in Hook. f. (1888); Corner (1963), (1965);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 Griers. et Long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Ficus glomerata Roxb. (1798), Hook. f. (1888) ; Gagnep. in Lecte. (192S) Covellia glomerata (Roxb. ) Miq. (1848). 24a. 聚果榕 (原 变种) 图版 175, 5-9 var. racemosa 乔木, 高 25 — 30 米, 胸径 60 — 90 厘米; 树皮灰 褐色, 平滑; 幼枝、 嫩叶和 果实被 贴伏 柔毛, 鲜时 褐色。 叶薄 革质, 椭 圆状倒 卵形至 椭圆形 或长椭 圆形, 长 10 — 14 厘米, 宽 3. 5 — 4. 5 厘米, 先端 钝尖或 渐尖, 基 部楔形 微钝, 全缘, 叶面深 绿色, 无毛, 背面浅 绿色, 稍 粗糙, 幼时被 柔毛, 成长后 脱落, 侧 脉每边 4 一 8 条; 叶柄长 2 — 3 (— 4) 厘米; 托叶 卵状披 针形, 膜质, 叶 面被微 柔毛, 长 1. 5-2 厘米。 榕果 聚生于 老茎上 的瘤状 短枝, 稀成 对生于 落叶枝 叶腋, 梨形, 直径 2 — 2. 5 厘米, 顶部 压平, 唇形, 基 部缢缩 成柄, 基 生苞片 3, 三角状 卵形, 总 梗长约 1 厘米; 雄花生 内壁近 口部, 无柄, 花被片 3 — 4, 雄 蕊 2; 瘿花 和雌花 同生于 一榕果 内壁, 有柄, 花被 带状, 先端 3 — 4 齿裂, 花柱 侧生, 柱 头 棒状。 榕果成 熟时橙 红色。 花期 5 — 7 月, 果期 秋季。 产 河口、 屏边、 金平、 元阳、 绿春、 福贡、 思茅、 西双 版纳、 孟连 等地, 生海拔 500 — 1 200 米的 溪边、 河畔; 贵州 南部、 广西有 分布。 越南、 印度、 马来 全区和 大洋洲 北部、 巴 布亚新 几内亚 也有。 榕果成 熟时, 味甜可 生食; 且为 紫胶虫 优良寄 主树。 24b. 柔毛 聚果榕 (变种 ) var. miquelli (King) Corner (1965). Ficus chittagonga Miq. (1867) p. p. ; F. glomerata var. chittagonga (Miq. ) King 
图 版 175 1—4. 无花果 Ficus carica L. ,1. 果枝, 2. 叶背面 ,3. 雌花, 4. 托叶; 5 — 9. 聚果榕 F. racemosa L. var. racemosa, 5. 叶枝, 6. 果枝, 7. 雄花, 8. 雌花, 9. 瘦花。 (谢 华绘) 
桑 科  627  et var. miquelii King (1888) ; Gagnep. in Lecte. (1928). 本变 种特征 幼枝、 嫩叶、 榕 果密被 柔毛。 产 禄劝、 开远、 峨山、 新平、 邱北、 蒙自、 元阳、 绿春、 河口、 西双 版纳、 景东、 镇 康、 双江、 泸水、 龙陵、 盈江、 独 龙江, 海拔 130 — 750 (— 1 700) 米, 喜生 溪边。 印度 (联合 省以东 )、 缅甸 南部、 越 南北方 也有。 25. 尖叶榕 ( "图鉴 ") 图版 176, 1-3 Ficus henryi Warb. ex Diels in Engl. (1900); Hand. -Mazz. (1929) ; Wu et Wang (1957), dercr. fr. add. ; Corner (1965); "图 鉴,, (1972)*; et 补编 (1982), in clavi; Lauener (1983); 西藏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Ficus acanthocarpa Levi, et Vant. in Fedde (1907), (1915); Rehd. (1929), pro syn. sub F. clavata Wall, ex Miq. ; F. clavata auct. non Wall. : Hemsl. (1899) ; Schneid. in Sarg. (1917); Rehd, (1929). 小 乔木, 高约 10 米; 幼枝黄 褐色, 无毛, 有 薄翅。 叶倒卵 状长圆 形至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7 — 16 厘米, 宽 2 — 5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尾尖, 基部 模形, 叶面深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被 点状钟 乳体, 粗糙, 全 缘或于 中部以 上有疏 锯齿, 侧 脉每边 5 — 7 条, 网脉 在背面 甚 明显; 叶柄长 1 一 1.5 (— 2) 厘米。 榕 果单生 叶腋, 球形至 椭圆状 卵形, 直径 1 一 2 厘 米, 总梗长 5 — 6 毫米, 顶生苞 片脐状 突起, 基 生苞片 3, 三角状 卵形; 雄 花生内 壁近口 部, 稀 散生; 具长 花柄, 花被片 4 一 5, 椭 圆状披 针形, 微 被毛, 雄蕊 3 — 4 枚, 花 药椭圆 形; 癭 花散生 内壁, 具柄, 花被 5, 卵状披 针形, 子房 肾形, 花柱 侧生, 柱 头短, 浅 2 裂; 雌花 生于雌 株榕果 内壁, 花被片 与瘿花 同数, 子房卵 圆形, 花柱 侧生, 长, 柱头 2 裂。 榕 果成 熟时橙 红色, 表面 粗糙。 瘦果卵 圆形, 光滑, 背面有 龙骨。 花期 5 — 6 月, 果期 7 — 9 月。 产 贡山、 景东、 屏边、 西畴、 麻 栗坡、 广南、 富宁 等地, 生海拔 900 — 1 500 (一 2 000) 米的 沟谷疏 林中或 溪沟潮 湿处; 西藏东 南部、 甘肃 南部、 四川西 南部、 贵州西 南 部和东 北部、 广西、 湖北、 湖南 西部、 广西西 北部有 分布。 越 南北方 也有。 榕 果成熟 时可以 生食。 26. 棒果榕 ( "图 鉴" 补编) Ficus subincisa J. E. Sm. in Rees (1810); King (1888)*; Corner (1963), (1965);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Griers. et Long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Ficus chincha Roxb. (1832); F. clavata Wall. (1928), nom. und. , ex Miq. (1848) ; Gagnep. in Lecte. (1928), Wu et Wang (1957) , in nota ; F. caudata Griff. (1854) F. henriyi auct non Warby. : 西藏 植物志 (1983). 26a. 棒果榕 (原 变种) 图版 176, 4-5 var. subincisa 灌木, 高 1 一 3 米。 树皮灰 黑色, 平滑; 小枝 纤细, 有 薄翅。 叶纸 质至坚 纸质, 倒卵 状长 圆形, 长 4 一 12 厘米, 宽 2 — 5 厘米, 先端 急尖为 尾状, 基部 楔形, 边 缘在中 部以上 为波 状疏钝 锯齿, 两 面均有 点状钟 乳体, 侧 脉每边 5 — 7 条; 叶 柄短, 长约 4 一 6 毫米; 托 
628  云南 植物志  叶 线状披 针形, 长约 5 毫米, 早落。 榕 果单生 叶腋, 椭 圆状球 形或近 球形, 长约 1.2 — 2. 5 厘米, 直径 1 一 1.5 (— 2) 厘米, 表面平 滑或有 瘤体, 顶 生苞片 脐状, 微 突起, 基 生苞片 3, 三 角形; 总花 梗短于 10 毫米, 榕果成 熟时橙 红色; 雄花 和瘿花 生于同 一榕果 内壁; 雄 花生近 口部, 具柄, 花被片 4; 雄蕊 1 枚; 瘿花散 生或生 于雄花 之下, 花被 片与雄 花同, 子房透 镜状, 花柱 侧生, 柱 头短, 漏 斗状; 雌 花生于 另一植 株榕果 内壁, 花被片 与瘿花 同数, 花柱 侧生, 较长, 柱头 2 裂。 瘦果透 镜状, 光滑。 花果期 5 — 10 月。 广布于 德宏、 怒江、 临沧、 思茅、 红河、 文山、 西双 版纳, 生海拔 1 000 (—1300) 以下的 山谷、 沟 边或疏 林中。 锡金、 不丹、 印度东 北部、 缅甸、 泰国 北部、 越南 北部也 有 分布。 榕果成 熟时, 味甜可 生食。 26b. 细梗 棒果榕 (变种 ) 图版 176, 6 var. paucidentata (Miq. ) Corner (196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Ficus trachycarpa Miq. var. paucicentata Miq. (1848) ; F. caudata Wall, ex Miq. (1848). 本变 种特征 是叶椭 圆状披 针形, 边缘 锯齿疏 而少, 榕果近 球形, 直径 6 — 12 毫米, 表 面 光滑, 总梗长 2 — 4 毫米; 无 花柄。 北至 蒙山、 峨山 一线, 南达 景洪、 河口、 富宁 一线, 生海拔 化0 — 1 600 (-2 400) 米 的 山地灌 丛中; 西藏 也有。 东喜马 拉雅、 泰国东 北部、 越 南北方 也有。 27. 无花果 (食物 本草, 救荒 本草) 图版 176, 1-4 阿驵 (酉阳 杂俎) Ficus caric? L. (1753); King (1888); 陈嵘 (1937); Condit (1948), (1956) (For full syn. ); Makino (1961); Corner (1965); "图 鉴,, (1972)* ; et 补编, (1982), in clavi; 秦岭 植物志 (1974).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3 — 10 米。 树皮 灰色, 皮孔 圆形, 深 灰色, 明显; 小枝 粗壮, 节 间短。 叶厚 纸质, 广 卵形, 长宽近 相等, 10 — 20 厘米, 通常 3 — 5 裂, 裂片 卵形, 边具不 规则 锯齿, 叶面 粗糙, 背 面密生 点状钟 乳体和 灰色短 柔毛, 基部浅 心形, 基生叶 脉三至 五出, 侧 脉每边 5 — 7 条; 叶柄长 2 — 5 厘米, 粗壮; 托叶 卵状披 针形, 长约 1.5 厘米, 绿 色带 微红。 雌雄 异株, 榕 果单生 叶腋, 雄花 和瘿花 生于同 一榕果 内壁, 雄花 生于近 口部, 白色, 花柄长 2 — 3 毫米, 花被片 4 一 5, 倒披 针形, 雄蕊 2 — 3 (— 1); 瘿 花花被 片与雄 花同, 子房倒 卵形, 花 柱短; 雌花与 不育花 花被片 4 一 5, 白色, 子房卵 圆形, 光滑, 花 柱 侧生, 柱头 2 裂, 线形; 不育 花子房 萎缩。 榕果 (雌 花果) 大 梨形, 直径 3 — 5 厘米, 顶部 平压, 苞片 覆盖, 中部 以下收 缢成长 1 一 3 厘米 的柄, 基 生苞片 3 , 宽 卵形; 总 梗短, 榕果成 熟时紫 红色或 黄色。 花果期 6—7 月 。 昆明、 新平、 石屏、 丽江 等地有 栽培; 我国南 北均有 栽培, 新 疆南部 尤多。 本种原 产 地中海 沿岸, 品种 甚多, 果 形变异 很大, 有的果 型长椭 圆状, 表面有 条纹。 榕果成 熟时味 甜可生 食或作 蜜饯; 鲜 叶捣烂 用以治 痔疮, 疗效 良好, 也可用 叶作农 药。 本种 因长期 栽培, 一 般栽培 种均为 雌株, 很 难见到 雄株; 繁殖 容易, 通常 扦插、 压 
图 版 176 1—3. 尖叶榕 Ficus henry i Warb. exDiels, 1. 果枝, 2. 雄花, 3. 瘘花; 4—5. 棒果榕 F. subincisa J. E. Sm. var. subincisa , 4. 雌花, 5. 樓花; 6. 细 梗棒果 溶 F. subincisa J. E. Sm. var. paucidentata (Miq. ) Corner , 果枝。 (张培 英绘) 
630  云南 植物志  条 均可。 28. 青藤公 (海 南植 物志) 尖尾榕 ( "图鉴 ") Ficus langkokensis Drake (1896); Gagnep. in Lecte. (1928); Corner (1965);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Ficus harmandii Gagnep. (1927) et in Lecte. (1928); Merr. et Chun (1930), (1934); Merr. (1932); Masamune (1943); Wu et Wang (1957);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1972) ; F. tenuicaudata Chun, ined. , ex Corner (1965). 小 乔木, 高 6 — 15 米, 胸径 15 — 20 厘米; 树皮灰 黄至红 褐色, 平滑; 小枝幼 时被红 色糠 秕状小 鳞片, 成 熟后渐 脱落, 有 时被微 柔毛。 叶 纸质, 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7 — 15 厘 米, 宽 3 — 4 厘米, 先端 渐尖为 尾状, 基部楔 形至宽 楔形, 全缘, 基 生叶脉 三出, 延伸叶 片中部 以上, 侧脉 疏生, 每边 2 — 3 条; 叶柄长 1 一 4 .5 厘米, 疏生短 柔毛; 托叶披 针形, 长约 1 厘米, 榕 果成对 或单生 叶腋, 球形, 直径 7 — 8 毫米, 幼时被 柔毛, 成长后 脱落, 干后有 红褐色 糠秕状 鳞片, 顶生 苞片微 呈脐状 突起, 基 生苞片 3, 卵形, 总 梗长约 1 一 1. 5 厘米; 雌雄 异株, 雄花 和瘿花 生于同 一榕果 内壁; 雄花具 柄生近 口部, 花被片 3 — 4 , 近 匙形, 雄蕊 2, 稀为 1, 花药椭 圆形, 花 丝短; 瘿花 具柄, 花被片 4 , 倒披 针形, 子房卵 圆形, 有小 瘤体, 花柱 侧生, 极短, 柱头 2 裂; 雌花生 于另一 植株榕 果内, 具柄, 花被 片与雄 花同。 瘦果卵 圆形, 花柱 侧生, 长, 柱头 2 裂。 花果期 5 — 9 月。 产 勐戛、 沧源、 澜沧、 景洪、 屏边、 金平、 河口、 西畴、 马关、 麻 栗坡、 富宁, 生 海拔 (200 —) 500—1 750 米 的亚热 带季雨 林中; 四川 (西南 部)、 广西、 广东、 海南、 福 建 等地有 分布。 越南、 老挝、 印度 东北部 也有。 29. 森林榕 (西 藏植 物志) Ficus neriifolia J. E. Sm. in Rees (1810); Corner (1960) , (1965) ;Hara (1966);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 Griers. et Long (1983); 西藏 植物志 (1983)*;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Ficus gemella Wall. (1831), nom. nud. ; ex Miq. in Hook. (1848) ; F. nemoralis var. gemella (Wall. ) King (1888) et in Hook. f. (1888); Hand. -Mazz (1929); F. xvardii C. E. C. Fischer (1936). 29a. 森林榕 (原 变种) 图版 177, 1-4 ' var. neriifolia 小 乔木, 高约 15 米, 树皮深 灰色, 平滑; 小枝绿 色至浅 绿色; 叶 迹和托 叶环甚 明显。 叶纸 质至皮 纸质, 长 圆形至 卵状椭 圆形, 长 8 — 18 厘米, 宽 3 — 6. 5 厘米, 全缘, 先端渐 尖或为 尾状, 基部 楔形至 圆形, 两面 绿色, 叶 面平滑 无毛, 背 面密生 点状钟 乳体, 基生 侧 脉短, 侧 脉每边 7 — 15 条, 与主脉 成直角 展出, 至边 缘连结 向上, 网脉 与侧脉 平行; 叶 柄长 1 一 2 厘米, 无毛; 托叶披 针形, 无毛。 花雌雄 异株, 榕 果成对 腋生或 生于落 叶枝叶 腋, 球形, 直径 8 — 10 毫米, 无 总梗, 果 皮厚, 表面 散生瘤 状体, 石细胞 丰富, 顶生甚 片 脐状, 基 生苞片 3, 宽 卵形, 近基部 合生; 雄花 和瘿花 生于雄 株榕果 内壁, 雌花 和中性 花 生于雌 株榕果 内壁; 雄花 具柄, 多数, 花被片 3 — 4 , 卵状披 针形, 雄蕊 2 — 3 枚; 瘿花 
m 版 177 1—4. 森林格 Ficus neriifolia J.E.Sm.var.neriifolia,l. 叶, 2. 榕果, 3. 瘦花 ,4. 雄花; 5 6. 薄果 森林榕 F. neriifo- lia J. E. Sm. var. fieldingii(Miq. )Corner,5. 果枝 ,6. 瘦花, 7. 棒果 森林榕 F. neriifolia J. E. Sm. var. trilepis(King) Corner ,榕 果; 8. 薄叶 森林捧 F. neriifolia J. E. Sm. var. nemoralis (Wall, ex Miq. ) Corner ,果 枝. (张培 英绘) 
632  云南 植物志  较少, 花被 片与雄 花同, 子房卵 圆形, 花柱 侧生, 短; 雌花和 中性花 花被片 3 — 4, 子房 球形, 花柱 侧生, 细长, 柱头 2 裂。 瘦果 光滑, 无毛。 花果期 4 一 10 月。 产 大理、 漾濞、 保山、 泸水、 福贡、 贡山、 腾冲、 龙陵、 思茅、 景东 等地, 生海拔 (1 2Q0-) 1 500—2 500 米 的阔叶 林中; 西藏有 分布。 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印度 东北部 也有。 29b. 薄果 森林榕 (变种 ) 图版 177, 5—6 var. fieldingii (Miq. ) Corner (1960), (1965); 西藏 植物志 (1983). Ficus fieloingii Miq. (1848) ; F. nemoralis var. fieldingii (Miq. ) King (1888) et in Hook. f. (188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本变种 特征是 榕果卵 圆形, 直径 8 — 10 毫米, 果 皮薄, 无石 细胞, 近无 总梗; 叶椭 圆状 卵形, 基部狭 楔形。 产 漾濞、 龙陵、 腾冲、 泸水、 碧江、 福贡、 贡山、 景东、 思茅、 凤庆、 临沧、 双江、 镇康、 耿马 等地, 生海拔 1 400 — 1 550—2 450 (一 3 200) 米的 地方; 西藏有 分布。 锡金、 印度东 北部、 缅甸 也有。 29c. 薄叶 森林榕 (变种 ) 图版 177, 8 var. nemoralis (Wall, ex Miq. ) Corner (1960), (1965); Hara (1966); 西藏植 物志 (1983). Ficus nemoralis Wall. (1831), nom. nud. , et Mil. in Hook. (1848); King (1888)' in Hook. f. (1888). 本变种 特征是 榕果近 球形, 总梗长 4 一 6 毫米, 果 皮厚; 叶 较薄。 产 凤庆, 海拔 2 350 米, 常生 于阔叶 林中; 西藏 (吉隆 1 900 — 2 100 米) 有 分布。 锡 金、 不丹、 印度 东北部 亦有。 29d. 棒果 森林榜 (变种 ) 图版 177, 7 var. trilepis (King) Corner (1960), (1965); 西藏 植物志 (1983). Ficus nemoralis var. trilepis King (1888) et in Hook. f. (1888) ; F. trilepis Miq. (1867). 变 种特征 是榕果 圆柱状 棒形, 长 10 — 20 毫米, 有 总梗; 叶 卵状披 针形, 先端 尾状。 产 腾冲、 勐戛、 德宏、 景东、 凤庆、 临沧、 西双 版纳, 生海拔 1 700 — 2 500 (一 2 900) 米 的阔叶 林中; 西藏有 分布。 锡金、 印度东 北部、 缅甸 也有。 30- 天仙果 Ficus erecta Thunb. (1786) ; Corner (1965) ;Kitamnea et Murata (1979)* ; Yamazaki (1982). 30a. 天仙果 (原 变种) var. erecta 叶 倒卵形 至狭倒 卵形, 近 无毛, 雄花散 生榕果 内壁, 雄蕊 2 — 3 枚; 雌 花具子 房柄。 产 日本、 朝鲜, 均在 海边。 我国 不产。 30b. 披针叶 无仙果 (变型 ) f. koshonensis (Hayata) Corner (1960), (1965). 
桑 科  633  Ficus koshunensis Hayata (1911); F. beecheyana Hook, et Arn. var. koshunensis (Hayata) Sata (1934) ; F. longissima Hutch, in Herb. Kew. 叶长 圆状披 针形, 叶面 粗糙, 被 白色长 粗毛; 榕果近 球形, 被毛, 直径 1 一 1.2 厘米, 顶 生苞片 红色, 突起, 榕果下 部收缢 成柄, 总梗长 1 一 1.5 厘米。 产 临沧、 思茅、 金平, 生海拔 1 300 — 1 600 米 的山地 林下或 溪边; 贵州、 广西、 湖 南、 江西、 安徽、 台湾、 浙江、 福建 等地有 分布。 31. 变叶榕 (植 物分类 学报) Ficus variolosa Lindl. ex Benth. in Hook. ( 1842 ); Benth. (1861); Maxim. (1883); King (1887); Hemsl. (1899); Merr. (1927); Hand. -Mazz. (1929); Cheng ( 1934); Masamune (1943); Wu et Wang (1957); Corner (1965);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1972)*; et 补编 (1982), in clavi; Lauerer (1983). Ficus cavaleriei Levi, et Vant. (1907), in Fedde (1907), p. p. et (1915), p. p. ; Rehd. (1929) ; (1936) p. p. , quoad Cavalerie 1494; F. langbianensis Gagnep. (1927); F. pyriformis Hook, et Arn. var. brevi folia Gagnep. in Lecte. (1928).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3 — 10 米。 树皮灰 褐色, 平滑; 小枝节 间短。 叶薄 革质, 狭椭圆 形至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5 — 12 厘米, 有时 更长, 宽 1.5 — 4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钝尖, 基部 楔形, 叶面深 绿色, 背面浅 绿色, 两面均 无毛, 全缘, 侧 脉每边 7 — 11 (-15) 条, 与中 脉略 呈直角 展出; 叶柄长 6 — 10 毫米; 托叶三 角形, 长约 8 毫米, 无毛, 早落。 榕果成 对 或单生 叶腋, 球形, 直径 10 — 12 毫米, 表 面有小 瘤体, 顶 生苞片 脐状, 基 生苞片 3, 卵 状三 角形, 近基部 合生, 总 花梗长 8 — 12 毫米, 雄花 和癭花 生于同 一榕果 内壁; 雄花散 生, 花被片 3 — 4, 线形, 长短 不等, 雄蕊 2 — 3 枚, 花药椭 圆形, 长于 花丝; 瘿花 无梗或 具 短梗, 花被片 4 一 6, 披 针形, 舟状, 包围 子房; 子房卵 圆形, 花柱 侧生, 短; 雌花生 于另一 植株榕 果内, 花被片 3 — 4; 子房卵 圆形, 花柱 侧生, 长, 柱头 2 裂。 瘦果 斜卵圆 形。 花果期 6 — 8 月。 产 勐海、 勐腊、 屏边、 金平、 河口、 西畴、 麻 栗坡、 马关、 文山, 生海拔 (1 020-) 1 100-1 800 米的 山坡、 平原、 丘陵 地区疏 林中; 浙江、 江西、 福建、 湖南、 广东、 海南、 广西、 贵州有 分布。 越 南老挝 也有。 32. 沙坝榕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78, 1-3 Ficus chapaensis. Gagnep. (1927) et in Lecte. (1928) ; Corner (1965). 小 乔木或 灌木, 高 2 — 10 米; 小枝 被褐色 柔毛。 叶 纸质, 倒卵 状椭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5-13 (-15) 厘米, 宽 2 — 6 (— 7) 厘米, 先端 钝或具 短尖, 基部钝 或为宽 楔形, 全缘, 叶面深 绿色, 被 伏贴短 糙毛, 成 熟后渐 脱落, 背面密 生灰色 或褐色 短毛, 尤 以脉上 为密, 基生叶 脉三至 五出, 最末 一对细 而短, 第二 对延伸 至叶片 1/3 — 1/2 处, 侧 脉每边 3 — 5 条, 斜上 至边缘 联接; 叶柄长 1 一 3 (— 4) 厘米, 密生 褐色短 粗毛; 托叶 卵状披 针形, 长约 1 1.5 厘米, 红色, 膜质, 外 面被微 柔毛。 榕 果成对 腋生, 球形, 直径约 1 厘米, 成 熟时红 褐色, 表 面疏生 短毛, 无 总梗, 顶生苞 片微呈 脐状, 基 生苞片 3, 卵形, 边缘 齿裂; 雄花 和瘿花 生于同 一榕果 内壁; 雄花 生于近 口部, 具柄, 花被片 4 一 6, 红色, 长 圆状披 针形, 长约 1.5 毫米, 雄蕊 2 — 3 枚, 花药椭 圆形, 与花丝 等长, 癭花生 于雄花 之下, 花 被与雄 
图 版 178 1—3- 沙坝榕 Ficus chapaensis Gagnep. ,1. 果枝, 2. 秦花, 3. 雄花; 4— -8. 异叶 天仙果 F. heteromorpha Hemsl. 4. 叶枝, 5. 披针 形叶, 6. 琴 形叶, 7. 榕果, 8. 雄花。 (谢 华绘) 
桑 科  635  花 同数, 子房近 球形, 平滑, 花柱 侧生, 短; 雌花' li 于 雌侏榕 果内, 花被片 5 — 6, 卵形, 红色, 长约 2 毫米, 子房近 球形, 直径 1.5 毫米. 花 tl: 侧生, 线形, 柱头漏 斗形; 不育 花 具长约 4 毫米的 花柄, 花被片 4, 子房 萎缩。 花 1 Ml 夏秋。 产 富民、 易门、 峨山、 漾濞、 龙陵、 腾冲、 " 山 (浊坨 江)、 景东、 思茅、 勐海、 元 江、 绿春、 河口、 金平、 屏边、 马关、 麻 栗坡、 广南. W 山、 文山、 邱北、 镇雄, 生海 拔 (1 100 —) 1 300—2 100 (—2 400) 米 的灌木 丛中; i 'I M < 术易) 有 分布。 越南 北方、 缅甸 也有。 33- 平塘榕 (广 西植物 研究) 图版 183, 1—4 Ficus trivia Cornez (1960), (1965), cum syn. ; "图 鉴" 补编 (1982). Ficus pingtangensis S. S. Chang (1983) * . syn. nov. e typo.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2 — 8 米; 小枝 粗壮, 节 间短; 幼 枝和叶 柄密被 灰白色 柔毛和 糙毛。 叶 纸质, 长圆 形至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6 — 12 厘米, 宽 2 — 4 (一 5) 厘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基部圆 形至近 心形, 全缘, 叶面深 绿色, 粗槌, 疏生伏 贴毛, 背面浅 绿色, 密被 白色绒 毛和 糙毛, 侧 脉每边 5 — 6 条; 叶柄长 1.5 — 2 厘米; 托叶披 针形, 长约 1 一 1.5 厘米, 膜 质, 红色。 榕 果成对 腋生, 成熟时 红色, 瘿 花果近 球形或 卵状椭 圆形, 直径 1 一 1.5 厘米, 表 面密被 灰白色 伏贴粗 硬毛, 近无 总梗, 顶 生苞片 盘状, 关闭, 红色, 基 生苞片 3, 三角 状 卵形, 长 1 一 2 毫米, 被 柔毛; 雄 花和癭 花生于 同一榕 果内, 雄花 具柄, 生于近 口部或 散生, 花被片 4, 雄蕊 2 — 3 枚; 瘿花 花被片 与雄花 同数, 子房近 球形, 花柱 侧生, 短; 雌 花 生于雌 株榕果 内壁, 雌 榕果近 球形, 表 面疏生 短毛; 雌花 花被片 4, 子 房长卵 圆形, 花 柱 无毛, 长, 柱头漏 斗形。 瘦果透 镜状, 背面有 龙骨, 平滑。 花果期 5 — 7 月。 产 蒙自、 屏边、 西畴、 马关、 砚山、 富宁、 广南, 生海拔 1 000 — 1 500 米的 石灰岩 山地灌 丛中; 分布 于贵州 (平 塘、 独山 )、 广西 (平乐 )、 广东。 越 南北方 也有。 34. 线尾榕 (西 藏植 物志) Ficus filicauda Hand. -Mazz. (1923), (1929); Corner (1965);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西藏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F. xiphias C. E. C. Fischer (1936). 小 乔木, 高 7 — 10 米; 小枝 纤细, 微 被毛; 冬芽纺 锤形, 长约 7 毫米, 被 柔毛。 叶 纸质, 长椭 圆形, 长 10 — 14 厘米, 宽 2. 5 — 3. 5 厘米, 全缘, 先 端急尖 延长为 尾状, 尾 长约 4 厘米, 叶面深 绿色, 无毛, 背面沿 脉被微 柔毛, 基生叶 脉短, 侧 脉每边 9 一 12 条, 与中脉 成直角 展出, 至边 缘联结 向上; 叶柄长 7 — 10 毫米, 被毛; 托叶披 针形, 长 1 一 1.5 厘米, 膜质。 榕 果单生 或成对 腋生, 椭圆 球形, 直径约 1 厘米, 表面 无毛, 疏生白 斑点, 顶生苞 片微呈 脐状, 基 生苞片 3, 卵 圆形, 边缘 膜质, 总梗长 4 毫米 以上; 花雌雄 异株, 雄花 和瘿花 生于同 一榕果 内壁; 雄花 具柄, 生于近 口部, 花被片 4, 倒 卵形, 无毛, 雄蕊 2, 花药椭 圆形, 花丝 甚短; 瘿花生 于雄花 之下, 花被片 与雄花 同数, 子房近 球形, 花柱 侧生, 短, 柱头 2 深裂。 未见 雌花。 花期 6 — 7 月。 产 贡山、 独 龙江、 泸水、 碧江、 片马 等地, 生海拔 2 100 — 2 800 米 的阔叶 林中; 西 藏 东南部 (墨脱 ) 有 分布。 缅甸 北部、 印度 东北部 也有。 35- 冠毛榕 
636  云南 植物志  小果榕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Ficus gasparriniana Miq. (1948); Corner (1960), (1965); Griers. et Long (1983). Ficus silhetensis Miq. (1867) ; King (1888) * ; in Hook. f. (1888) ; Gagnep. in Lecte. (1928) ; Hand. -Mazz. (1929) ; Griers. et Long (1983) ; F. bhotanica King (1888); F. leekensis Drake (1896); F. silhetensis var. annamica Gagnep. in Lecte. (1928). 35a. 冠毛榕 (原 变种) var. gasparriniana 灌木。 叶面 粗糙, 近 无毛; 榕 果直径 7 — 10 毫米, 总梗长 1 一 3 毫米; 榕果体 被绒毛 和 糙毛。 产 印度、 不丹、 锡金、 緬甸 北部、 越南。 云南无 本种。 35b. 菱叶 冠毛榕 (变种 ) 图版 179, 6—7 撕裂榕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var. laceratifolia (Levi, et Vant. ) Corner (1960), (1965); Lauener (1983);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C. Y. Wu et S. S. Chang (1989). Ficus laceratifolia Levi, et Vant. (1907), in Fedde (1907) , (1915) ; Rehd. (1929) , (1936);"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 F. rhomboidalis Levi, et Vant. (1915), p. p. , quand Esquirol 3267; Rehd. (1929), (1936) , pro syn. sub. F. formosana ; King (1888); F. cehengensis S. S. Chang var. multiformis S. S. Chang (1984) * - 本 变种特 征是叶 菱形, 背面微 被毛, 顶 部两侧 边缘具 2 — 3 对 不规则 齿裂。 瘦 果直径 2. 5—3. 5 毫米 。 花果期 5 — 6 月 。 产 泸水、 碧江、 福贡、 普洱、 景洪、 马关、 富宁、 砚山、 广南、 彝良、 镇雄、 峨山, 生海拔 300 — 1 500 (一 1 930) 米的 山脚、 山 坡灌木 丛中; 四川、 贵州、 湖北、 福 建有分 布。 不丹、 印度 东北部 也有。 35c. 绿叶 冠毛榕 (变种 ) 图版 179, 1—5 小果榕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var. viridescens (Levi, et Vant. ) Corner (1960), (1965); "图 鉴,, 补编 (1982)* , in clavi ; Lauener (1983). Ficus bistipulata Griff. (1854) ; F. cyanus Levi, et vant. et var. viridescens Levi, et Vant. (1907), in Fedde (1907), (1915) p. p. ; Rehd. (1929), quoad Cavalerie 169; F. stapfii Levi, in Fedde (1911), (1915); Rehd. (1929), (1936); F. congesta Levi, et Vant. ex Levi. (1915), in clavi , p. p. , quoad Esquirol 2506; Rehd. (1929); F. vaniotii Levi. (1915) p. p. , Rehd. (1936), (1937), auct. non Levi. ; F. comata Hand. - Mazz. (1921) , (1929) ; F. silhetensis auct. non Miq. : Rehd. (1936), p. p. , excl. Esquirol 3031. 本变 种特征 是叶倒 卵状椭 圆形, 背面 被白色 或灰色 柔毛或 绵毛, 全缘, 侧 脉每边 4 一 8 条, 干后 绿色。 榕果 球形, 直径 7 — 8 毫米, 幼 时密被 糙毛。 花果期 5 — 7 月。 产 昆明、 富民、 寻甸、 嵩明、 禄劝、 易门、 峨山、 建水、 凤仪、 大理、 漾濞、 洱源、 
图 版 179 1—5. 绿叶 冠毛格 Ficus gasparriniana Miq. var. viridaescens (Levi, et Vant. ) Corner , 1. 果枝, 2- 叶背面 不 毛 被, 3. 榕果, 4. 雌花, 5. 雄花; 6 — 7. 菱叶 冠毛榕 F. gasparrininana Miq. var. laceratifolia (Levi, et Vant. ) Corner, 6. 果枝, 7. 格果 腹面; 8—9. 长叶 冠毛格 F. gasparriniana Miq. var. esquirolii (Levi, et Vant. ) Corner. 8. 果枝, 9. 瘦果。 (谢 华绘) 
638  云南 植物志  邓川、 贡山、 独 龙江、 龙陵、 腾冲、 泸水、 孟连、 凤庆、 临沧、 双江、 景东、 思茅、 西 双 版纳、 屏边、 西畴、 马关、 麻 栗坡、 广南、 砚山、 文山、 师宗, 生海拔 (600 —) 1 000- 2 700 米的 地方; 贵州、 广西、 广东、 海南、 福建、 湖南有 分布。 越南、 泰国 北部、 老挝、 上 缅甸、 印度 东北部 也有。 35d. 长叶 冠毛榕 (变种 ) 图版 179, 8—9 var. esquirolii (Levi, et Vant. ) Corner (1960), (1965); Lauener (1983); C. Y. Wu et S. S. Chang (1989). Ficus esquirolii Levi, et Vant. (1907) et in Fedde (1907); Levi. (1915); Rehd. (1936), (1937); F. cehengensis S. S. Chang (1984)* ; Y. X. Lu et al. (1984) ;F. stengphyl- la acut. non Hemsl : C. Y. Wu et W. T. Wang (1957) p. p. 本 变种特 征是叶 披针形 至条状 披针形 ,长 10 — 15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 侧 脉每边 8 — 18 条。 榕果 球形至 椭圆状 球形, 直径约 10 毫米, 但有 时也有 直径达 1.5 — 2 厘米。 产 大理、 碧江、 福贡、 碧江、 河口、 麻 栗坡、 富宁、 临沧 (大宽 山)、 西双 版纳, 生 海拔 190 — 1 200 (-2 000) 米的 沟边或 山坡灌 丛中; 四川、 贵州、 湖南、 江西、 广东有 分布。 36. 异叶 天仙果 (秦 岭植 物志) 图版 178, 4-8 异叶榕 ( "图鉴 ") Ficus heteromorpha Hemsl. in Hook , (1897)*, (1899); Warg. (1900); Schneid. in Sarg. (1916); Hand. - Mazz. (1929); Rehd. (1929), (1936); Corner (1965); "图 鉴" (1972)*; et 补编 (1982), in clavi ; 秦岭 植物志 (1974); Lauener (1983). Ficus kouytchensis Levi, et Vant. in Fedde (1907), (1915) ; F. cavaleriei Levi, et Vant. (1907), in Levi. (1907) p. p. , (1915); Reha. (1929) p. p. , quoad Cavaleriei 44; (1936) ; F. pinfaensis Levi, et Vant. (1907) , in Fedde (1907), (1915); F. cuneata Levi, et Vant. (1907) p. p. , in Fedde (1907) p. p. , (1915), quoad Cavalerie 1351; act. p. F. trivia Corner ; F. mairei Levi. (1913) , (1917) ; F. pandurata auct non Hance (1862): (Levi, et Vant. ) Levi. (1915), in clavi. 落叶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2 — 5 米。 树皮灰 褐色; 小枝红 褐色, 节间短 。叶 形变异 甚大, 倒 卵状椭 圆形、 琴形 至长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10 — 18 厘米, 宽 2 — 7 厘米, 先端渐 尖或急 尖, 基部圆 形或浅 心形, 叶面 粗糙, 背面有 点状钟 乳体, 全 缘或微 波状, 基侧脉 较短, 侧 脉每边 6 — 15 条, 红色; 叶柄长 1.5 — 6 厘米, 红色; 托叶披 针形, 长约 1 厘米, 红色, 膜质, 无毛。 榕 果成对 腋生, 或 生于落 叶短枝 叶腋, 无 总梗, 榕果 体球形 或为圆 锥状球 形, 光滑, 直径 6 — 10 毫米, 顶生苞 片脐状 突起, 基 生苞片 3, 卵形, 成熟 榕果紫 黑色; 雄花 和瘿花 生于雄 株榕果 内壁; 雄花散 生于瘿 花中, 花被片 4 一 5, 红色, 匙形, 雄蕊 1— 3, 花药椭 圆形, 黄色, 花丝 纤细; 瘿花 花被片 5 — 6, 子房 光滑, 花 柱短, 侧生; 雌花生 于 雌株榕 果中, 花被片 4 一 5, 包围 子房, 子房透 镜状, 花 柱较瘿 花长, 柱头 2 裂, 画笔 状, 被 柔毛。 瘦果 光滑。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5 — 7 月。 产东 南部和 东部, 生海拔 1 300 米 以下, 常 见于山 谷坡地 林中; 我国长 江流域 中下游 及华 南地区 常见, 北达 河南、 陕西、 甘肃。 变异 较大。 
桑 科  639  茎 皮纤维 供造纸 原料; 榕果 成熟时 可以生 食或作 果酱。 37. 西畴榕 (植 物分类 学报) Ficus xichouensis S. S. Chang (1984) * . 灌木, 高 2 — 3 米。 叶长圆 状椭圆 形或斜 卵形, 长 6 — 17 厘米, 宽 4 一 7 厘米, 先端 急尖为 尾状, 基 部近心 形或宽 楔形, 全缘, 叶面深 绿色, 无毛, 背面浅 绿色, 无毛, 中 脉 红色, 基部脉 腋有红 色腺体 1 对, 侧 脉每边 7 — 8 条; 叶柄长 1 一 2. 5 厘米, 红色。 榕 果 腋生, 无 总梗, 近 球形, 直径 1 厘米, 成熟时 红色, 表 面有瘤 状体。 顶 生苞片 脐状, 基 生苞片 3, 三 角形, 红色, 无毛; 雄花生 于榕果 内壁近 口部, 具柄; 花被片 4 , 卵 状披针 形, 红色, 雄蕊 2 — 3 枚; 瘿花生 于雄花 之下, 近 无柄, 花被片 4 一 5, 倒 卵形, 子 房近球 形, 花柱 侧生, 短, 柱头漏 斗状。 未见 雌株。 特产 西畴, 生海拔 1 500 米 的灌木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西畴。 或 系前一 种的一 个类型 (吴: 注)。 38. 卵叶榕 (植 物分类 学报) Ficus ovatifolia S. S. Chang (1984) * - 灌木, 高约 3 — 4 米; 嫩 枝和叶 柄散生 白色短 柔毛。 叶 纸质, 卵 形至斜 卵形, 长 5 — 12 厘米, 宽 2. 5 — 6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近 心形或 歪斜, 全缘, 叶面深 绿色, 背 面浅绿 色, 两面近 无毛, 背 面薄被 点状钟 乳体, 侧 脉每边 3 — 4 条, 红色, 基 生侧脉 2, 延至叶 片 1/3 — 1/2 处, 脉腋 有红色 腺体; 叶柄长 1. 5-2. 5 厘米, 微被短 柔毛; 托叶披 针形, 红 色, 无毛, 早落。 榕 果单生 叶腋, 稀成对 腋生, 圆 锥状卵 圆形, 无 总梗, 成熟时 红色, 顶 生苞片 呈脐状 突起, 基 生苞片 3, 三角状 卵形, 红色; 雄花 和瘿花 生于同 一榕果 内壁; 雄 花 花被片 4, 倒 卵形, 红色, 雄蕊 2 枚, 花 药椭圆 球形, 黄色; 瘿花极 多数, 生于 雄花之 下, 具梗, 花被片 与瘿花 同数, 卵形, 红色, 子房近 球形, 花柱 侧生, 短, 柱头 2 裂, 丝 状。 花期 4 一 5 月。 产 屏边、 金平、 马关、 麻 栗坡, 生海拔 600 — 1 600 (—2 050) 米的沟 边阔叶 林中。 模 式标本 采自麻 栗坡老 君山。 39. 瘦柄榕 ( "图 鉴" 补编) 图版 180, 7-8 壶托榕 ( "图 鉴" 补编) Ficus ischnopoda Miq. (1867); Kurz (1877); Corner (1963), (1965); "图 鉴" 补 编 (1982), in clavi ; Griers. et Long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Ficus pyriformis var. ischnopoda (Miq. ) King (1888) *et in Hook. f. (1888) ; Ridl. (1924) ; F. pyriformis var. angusti folia Ridl. (1924) ; F. petelotii Merr. (1926); F. delavayi Gagnep. (1927) ; F. langbianensis Gagnap. (1927), p. p., quoad Hahn 143; act. P. varialosa Lindl. 灌木, 高 2 — 3 米; 茎皮 灰色, 略具 棱翅; 小枝节 间短, 带 红色。 叶 互生, 多 集生枝 顶, 纸质, 椭圆 状披针 形至倒 卵状披 针形, 长 4 一 13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全缘, 先端渐 尖, 基部 楔形, 叶面深 绿色, 背面浅 绿色, 干后黄 褐色, 两面 无毛, 侧 脉每边 7 — I 5 条; 叶抦长 5 — 8 毫米, 无毛; 托叶 线状披 针形, 长约 8 毫米。 榕 果单生 叶腋, 稀成对 腋生, 圆柱 状或圆 锥形, 长 10 — 20 毫米, 直径 5 — 8 毫米, 表面 有棱, 基部 收缢成 短柄, 柄干 
640  云南 植物志  瘦, 总梗长 1 一 4 厘米; 雄 花和瘿 花生于 雄株榕 果内; 雄花 生于近 口部, 具柄, 有苞片 1 枚, 花被片 3 — 5, 倒披 针形, 雄蕊 2, 花药椭 圆形; 瘿花近 无柄, 生 于雄花 之下, 花被 片 4, 子房近 球形, 花 柱短, 侧生, 柱头浅 2 裂; 雌花 生于雌 株榕果 内壁, 具柄, 花被片 与雄花 同数。 瘦果 肾形, 表 面略具 瘤体, 花柱 宿存, 较 瘿花花 柱长, 柱头 2 裂。 花期 5-6 月, 果期 6 — 7 月。 产 富民、 嵩明、 漾濞、 泸水、 福贡、 贡山、 澜沧、 双江、 景东、 西双 版纳、 绿春、 河 口、 金平、 屏边、 西畴、 马关、 麻 栗坡、 富宁、 文山, 生海拔 160 — 1 600 (-2 200) 米 的河滩 地带、 灌 丛中; 贵州南 部和西 南部有 分布。 印度东 北部、 孟加拉 (吉大 港)、 缅甸、 越南、 泰国、 马 来半岛 (雪 兰峨) 也有。 40. 竹叶榕 (海 南植 物志) 长叶 牛奶子 (海 南植 物志) Ficus stenophylla Hemsl. in Hook. (1897)* , (1899), Levi, in Fedde (1907); Merr. ex Groff . (1923); Rehd. et Wils. (1927); Merr. (1927); Hand. -Mazz. (1929); Merr. et Chun (1930); Masamune (1943); Wu et Wang (1957); Corner (1965); 海 南植物 志 (1965); "图 鉴" (1972)*; Yamazaki (1983); Lauener (1983). Ficus nerium Levi, et Vant. in Fedde. (1907); (1915); Rehd. (1929), (1936), pro syn. sub F. pyriformis Hook, ex Arn. ; F. pyriformis auct. non Hook, et Arn. : Rehd. (1929), (1936). 40a. 竹叶榕 (原 变种) 图版 180, 1—4 var. stenophylla 小 灌木, 高 1 一 3 米; 小枝 散生灰 白色短 糙毛, 节 间短。 叶 互生, 纸质, 干后灰 绿色, 条状披 针形, 长 5 — 13 厘米, 通常宽 不超过 1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至 圆形, 叶面 深 绿色, 平滑 无毛, 背面浅 绿色, 散生 点状钟 乳体, 全缘, 侧 脉每边 7 — 17 条; 叶柄长 3 — 7 毫米; 托叶披 针形, 长约 8 毫米, 红色, 膜质, 早落。 榕果 椭圆状 球形, 成 熟时深 红色, 直径 7 — 8 毫米, 顶生 苞片微 呈脐状 突起, 基 生苞片 3, 三 角形, 总梗长 2 — 6 毫米; 雄花和 瘿花生 雄株榕 果内; 雄花 生于近 口部, 具 短柄, 花被片 3 — 4, 披 针形, 红色, 雄 蕊 2 — 3 枚, 花药椭 圆形, 花 丝短; 瘿花 具柄, 花被 与雄花 同数, 倒披 针形, 红色, 子房 透 镜状, 花 柱短, 侧生; 雌花 生于雌 株榕果 内壁, 近 无柄, 花被片 4, 条形, 顶 端钝。 瘦 果近 球形, 一侧 凹下, 花柱 生于凹 陷处, 纤细。 花期 5 月, 果期 6 — 7 月。 产 屏边, 生海拔 1 620 米的 溪边或 堤岸; 四川、 广西、 贵州、 广西、 广东、 海南、 湖 南、 湖北、 江西、 福建有 分布。 越南 北方、 泰 国北部 也有。 40b. 长柄 竹叶榕 (变种 ) 图版 180, 5—6 var. macropodocarpa (Levi, et Vant. ) Corner (1960), (1965) ; Lauener (1983) Ficus macro podocar pa Levi, et Vant. in Fedde (1907), (1965) ; F. kingiana auct. non Hemsl. : Levi. (1915), in clavi , p. p. 本 变种特 征为叶 披针形 至倒披 针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2 — 3 厘米, 干后黄 绿色, 侧 脉每边 7 — 11 条。 榕果近 球形, 具长 13 — 55 毫 米的总 花梗, 雌 雄花均 具柄。 贵州、 广西有 分布。 越南、 老挝、 泰 国也有 (云南 标本系 F. pyriformis Hook, et Arn. 
图 版 ISO 1—4. 竹叶榕 Ficus stenophylla Hemsl. var. stenophylla, 1. 果枝, 2. 雄花, 3. 雌花, 4. 叶 背面一 部分; 5 — 6. 长柄 竹叶榕 F. stenophylla Hemsl. var. macropodocarpa (Levi, et Vant. ) Corner, 5. 果枝, 6. 雌花; 7 —8. 瘦 W 瑢 F . ischnopoda Miq . ,7. 果枝, 8 . 榕果; 9 - 1 1 . 地果 F . tikoua Bur . , 9 . 果枝, 1 . 雄花, 1 1 . * 花。 (张培 英绘) 
642  云南 植物志  误定 —— 吴: 注)。 41. 地果 图版 180, 9—11 地石榴 (滇南 本草、 植物名 实图考 ), 地瓜 (通称 ) Ficus tikoua Bur. (1888)* ; Hand. -Mazz. (1929); Rehd. (1936); Corner (1965); "图 鉴" (1972)*, et 补编 (1982), in clavi; 秦岭 植物志 (1974); Lauener (1883); 西 藏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Ficus nigrescens King (1888); F. bonatii Levi, in Fedde (1908), (1917) (ut "bona- tiana"). 匍 匐木质 藤本, 茎上生 细长不 定根, 节短, 膨大; 幼枝 偶有直 立的。 叶坚 纸质, 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2 — 8 厘米, 宽 1.5 — 4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圆 形至浅 心形, 边 缘具疏 浅圆 锯齿, 叶面深 绿色, 疏生短 刺毛, 背面浅 绿色, 沿脉有 细毛, 侧 脉每边 3 — 4 (一 7) 条;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直立 枝的叶 柄长达 6 厘米, 叶片也 相应长 和宽; 托叶披 针形, 长 约 5 毫米, 被毛。 榕果 成对或 成簇生 于匍匐 茎上, 常埋于 土中, 球 形至圆 卵形, 直径 1 一 2 厘米, 基 部收缢 成柄, 成熟时 红色, 表面散 生圆形 瘤点, 顶生苞 片微呈 脐状, 基 生苞片 3, 很小。 花雌雄 异株, 雄 花和瘿 花生于 同一榕 果内; 雄 花生于 内壁近 口部, 无柄, 花被 片 2 — 6, 卵形, 雄蕊 2 — 3 枚, 黄色; 雌花生 于另一 植株榕 果内, 具 短柄, 无花被 或花被 短于 子房, 子房 为粘膜 包围。 瘦果表 面略具 瘤点, 花柱 侧生, 长, 柱头 2 裂。 花期 5 — 7 月, 果期 7 — 8 月。 产 昆明、 楚雄、 鹤庆、 丽江、 砚山、 景东、 威信 等地, 生海拔 500 — 2 650 米 地的山 坡 或岩石 缝中; 西藏 (东南 )、 四川、 贵州、 广西、 湖南、 湖北、 陕西 (南部 ) 有 分布。 印度东 北部、 老挝、 越南北 方也有 分布。 榕 果成熟 时可以 生食; 又是水 土保持 植物。 42. 石榕树 (海 南植 物志) Ficus abelii Miq. (1867); Hemsl. (1899) ; Merr. ex Groff (1923), Chun (1924); Merr. (1927); Hand. -Mazz. (1929); Chun (1931); Rehd. (1936); Masamune (1943); Corner (1965);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1972)* ; et 补编 (1982), in clavi; Lauener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Ficus subpyrtformis Miq. (1867) j F. pyriformis Hook, et Arn. var. abelii (Miq. ) King et var. sub pyriformis (Miq. )King(1888) ;Gagnep. in Lecte. (1928) ; F, pyriformis var. rivularis Gagnep. in Lecte. (1928) ; F. schinzi Levi, et Vant. in Fedde (1910), (1915); Rehd. (1929). 灌木, 高 1 一 2. 5 米; 树皮深 灰色; 小枝、 叶柄 密生灰 白色短 粗毛。 叶 纸质, 窄椭圆 形 至倒披 针形, 长 4 一 9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先端短 渐尖至 急尖, 基部 楔形, 全缘, 叶 面 散生短 粗毛和 柔毛, 侧 脉每边 7 — 9 条, 网 脉在叶 背面甚 明显; 叶柄长 4 一 10 毫米, 托 叶披 针形, 长约 4 毫米, 微被 柔毛, 早落。 榕 果单生 叶腋, 近 梨形, 直径 1.5 — 2 厘米, 成熟 时紫黑 色或褐 红色, 密生 白色硬 粗毛, 顶生苞 片脐状 突起, 基部 收缢为 短柄, 基生 苞片 3, 三角状 卵形, 被毛, 总梗长 7 — 10 毫米, 被短 粗毛; 雄 花和瘿 花生于 同一榕 果中; 雄花 散生, 近 无柄, 花被片 3, 短于 雄蕊, 雄蕊 2 — 3 枚, 长短 不等, 花 药长于 花丝; 瘿 
桑 科  643  花 花被片 合生, 顶端有 3 — 4 齿裂, 子房 球形, 略被小 瘤点, 花柱 侧生, 短; 雌花无 花柄, 无 花被, 花 柱长, 柱头 线形。 瘦果 肾形, 表面有 一层泡 状粘膜 包着。 花期 5 — 6 月, 果 期 7 月。 产 广南、 文山, 海拔 1 320 米, 多 生于溪 边或灌 丛中; 江西、 福建、 广东、 海南、 广 西、 贵州、 湖南有 分布。 印度东 北部、 缅甸、 越 南也有 分布。 43- 金毛榕 (云 南植物 研究) 图版 181 Ficus chrysocarpa Reinw. in Bl. (1825), p. 475; Miq. (1852), (1857); C. Y. Wu et S. S. Chang (1989)*. Ficus fulva Reinw. ex Bl. (1925), p. 478, nec alior ; Corner (1965), (1965), in clavi ; F. laus-esquirolii Levi. (1915), in clavi , p. p.; quoad Esquirol 3634. 小乔 木或为 灌木, 高 6 — 8 米。 幼 枝及嫩 叶被锈 色糙毛 和黄色 柔毛。 叶 纸质, 长圆状 披针 形至椭 圆形, 长 (8 —) 10 — 15 厘米, 宽 (3 —) 5 — 8 厘米, 先端 急尖至 渐尖, 基部 宽 楔形, 不 分裂, 边 缘具细 锯齿, 叶面疏 生平贴 粗毛, 背面 密被金 黄色厚 绒毛, 基生侧 脉短, 侧 脉每边 (3 —) 5 — 7 条; 叶柄长 1 一 1.5 (-2) 厘米, 密被 金黄色 絨毛; 托叶披 针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外面被 红褐色 绒毛。 榕 果成对 腋生, 无 总梗, 球形, 直径 1 一 1.5 厘米, 密被 金黄色 柔毛, 顶生苞 片小, 脐状, 基 生苞片 3, 宽 卵形, 密被 金黄色 糙毛; 雄 花和癭 花生雄 株榕果 内壁; 雄花 花被片 4, 宽 卵形, 白色, 无 毛或具 刺毛, 雄蕊 2 枚; 瘿 花 花被片 与雄花 花被片 同数, 子房卵 圆形, 花柱 侧生, 短; 雌 花生雌 株榕果 内壁, 花被 片 4, 子房 肾形, 花柱 侧生, 长。 瘦 果椭圆 形或近 菱形, 表面有 绉纹。 产 思茅、 西双 版纳。 尼可 巴岛、 马来 西亚、 印度 尼西亚 (苏门 答腊、 爪哇) 也有。 44. 粗叶榕 ( "图鉴 ") 佛掌榕 (海南 植物志 ), 大叶青 (植 物名实 图考) Ficus hirta Vahl (1806); Benth. (1861); King (1888); in Hook. f. (1888); Craib (1912); Levi. (1915); Gagnep. in Lecte (1928); Rehd. (1929), (1936); 陈嵘 (1937); Corner (1960), (1965);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Lauener (1983); Griers. et. Long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Ficus setosa Bl. (1825) ; F. selosa Hook, et Arn. (1836) ; F. setifera Steud. (1840) ; F. hibisci folia Champ, ex Benth. (1854) ; F. hibisci folia var. integri folia Miq. et var. setosa (Bl. ) Miq. (1859) ; F. hirta Vahl var. normalis O. Ktze. (1891) ; F. perteri Levi, et Vant. (1910) , (1915);?F. hirta var. hibiscifolia (Champ. )Chun (1934) ; F. simplicissi- ma Lour. var. hirta (Vahl) Miq. (1944);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1972)* ; F. hirta Vahl var. typica Barrett (1951). 44a. 粗叶榕 (原 变种) 图版 182, 1-5 var. hirta 灌木 稀为小 乔木; 嫩枝 中空; 枝、 叶、 果均 被金黄 色开展 粗毛。 叶 纸质, 多型, 长 椭 圆状披 针形或 卵形, 长 10 — 25 厘米, 宽 4 一 10 (-18) 厘米, 边 缘具细 锯齿, 全缘或 3 — 5 裂,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圆形、 浅心 形或宽 楔形, 叶 面疏生 长或短 粗毛, 背面密 被金黄 色长粗 毛和短 柔毛, 基 生叶脉 3 — 5 条, 侧 脉每边 4 一 7 条; 叶柄长 2 — 8 厘米, 被 
图 版 181 金毛榕 Ficus chrysocarpa Reinw. , 果枝 
桑 科  645  开展长 粗毛; 托叶 卵状披 针形, 长 10 — 30 毫米, 红色, 膜质, 外面被 柔毛。 榕果 成对腋 生或 生于已 落叶枝 叶腋, 球形或 椭圆状 球形, 无 总梗; 顶生苞 片脐状 突起, 几为 毛被覆 盖, 基 生苞片 3, 卵状披 针形, 先端 急尖, 外 面被贴 伏毛; 雄 花和瘿 花生于 雌株榕 果内, 雄花 生于近 口部, 有柄, 花被片 4, 披 针形, 红色, 雄蕊 2 — 3 枚, 花药椭 圆形, 长于花 丝; 癭花 花被片 与雄花 同数, 子房 球形, 光滑, 花柱 侧生, 短, 柱头漏 斗形; 雌 花生于 雌 株榕果 内壁, 有或 无柄, 花被片 4, 红色。 瘦果圆 球形, 表 面有小 瘤体, 花柱贴 生于一 侧凹 陷处, 细长, 柱头 棒状。 产 盈江、 西双 版纳、 绿春, 生海拔 540 — 1 520 米的村 寨附近 或山坡 林边, 有 时附生 它树; 贵州、 广西、 广东、 海南、 福建、 江西有 分布。 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印 度东北 部、 緬甸、 泰国、 越南、 马来 西亚、 印度尼 西亚有 分布。 44b. 全缘粗 ^榕 (变种 ) 图版 18 2 , 8-10 var. brevipila Corner (1960), (196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本变 种特征 是叶倒 卵形, 长 8 — 16 厘米, 宽 4. 7 — 8.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全缘, 叶面近 粗糙, 疏被贴 伏毛, 背面被 金黄色 开展短 糙毛; 叶柄长 1 一 3 厘米。 榕果近 球形, 直径 12 — 15 毫米, 表 面密被 绒毛, 基生苞 片短, 长 1.5 — 2 毫米; 花梗 无毛。 产 河口、 屏边, 生海拔 118 — 500 (— 1 380) 米 的山地 林下。 44c. 薄毛 粗叶榕 (变种 ) 图版 182, 7 三爪龙 (海南 植物志 ), 三指 佛掌榕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var. imberbis Gagnep. in Lecte. (1928); Corner (1963), (1965). Ficus tridactylites Gag nep. in Lecte. (1927). 本 变种特 征是叶 卵状椭 圆形, 不 分裂, 叶面 粗糙, 背 面薄被 开展糙 毛或近 无毛。 产 盈江、 瑞丽、 潞西、 耿马、 镇康、 凤庆、 临沧、 景东、 思茅、 澜沧、 西双 版纳、 元 阳、 绿春、 金平、 麻 栗坡、 河口、 富宁、 罗平 等地, 生海拔 170 — 1 800 米 的次生 林中。 越 南、 老挝、 泰 国北部 也有。 44d. 大果 粗叶榕 (变种 ) 图版 182, 6 青 冈果, 马草果 (河 口、 屏边 ), 猫 卵子果 (屏边 ) var. roxburghii (Miq. ) King (1888); Corner (1960), (1965);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Ficus hirsuta Roxb. (1832) ; F. triloba Buch. -Ham. ex Voilt (1845) ; F. roxburghii Miq. (1848) ; F. hirta Vanl var. triloba (Buch. -Ham. )0. Ktze. (1891) ; F. quantriensis Gagnep. (1927) ; F. hirta var. roxburghiana Cowan et Cowan (1929). 本变 种特征 是叶通 常掌状 分裂; 小 枝和叶 柄被褐 色开展 糙毛, 毛长 2 — 6 毫米。 榕果 大, 近 球形, 直径 2 — 3 厘米, 表面 被褐色 糙毛和 灰绿色 绒毛, 基生 苞片披 针形, 长 6 — 8 毫米, 与托叶 相似, 外面 被毛。 产 瑞丽、 潞西、 芒市、 镇康、 耿马、 澜沧、 孟连、 屏边、 元阳、 绿春、 金平、 河口、 马关、 西畴、 麻 栗坡、 富宁、 文山、 罗平、 西 双版纳 等地, 生海拔 (120 —) 500-1 650 (-2 900) 米 的山地 林中; 广西、 广东、 海南、 福建、 江西有 分布。 印度东 北部、 锡金、 缅甸、 泰国、 越南、 印度 尼西亚 (苏门 答腊) 也有。 
图 版 182 1—5. 粗叶榕 Ficus him Vahl. ,1. 果枝, 2. 苞片, 3. 榕果, 4. 雄花, 5. 雌花; 6. 大, 粗叶榕 F. hirta Vahl var. rox- burghii(Miq. )Miq. , 叶片; 7. 薄毛 粗叶榕 F. hirta Vahl var. imberbis Gagnep. , 叶; 8. 全缘 粗叶格 F. hirta Vahl var. brevipila Corner, 叶。 (杨建 昆绘) 
图 版 183 -4. 平塘榕 F icustriviaCorner , !. 叶 背面, 2 . 瘻 花果, 3 雌花, 4 雄花; 5 8 黄毛榕 R esqu|roHana L " vl - ' 5 ' 果枝, 6 ' 叶背面 部分, 7. 榕果, 8. 雌花。 (谢 华绘) 
648  云南 植物志  45- 黄毛榕 (海 南植 物志) 图版 183, 5-8 猫卵果 (西 双版纳 ), 马 卵子果 (金果 ), 牛奶果 (河口 ) Ficus esquiroliana Levi. (1914), (1915); Corner (1965); Hill (1967)* ; Yamazaki (1982); Lauener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Ficus laus-esquirolii Levi. (1915), in clavi, p. p. quoad Esquirol 3636; F. neoesquirolii Levi. (1915), nom. nud. ; F. fulva auct. non Reinw. :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1972); LiuetLiao (1979)*;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西藏植 物志 (1983) . 小 乔林或 灌木, 高约 4 一 10 米; 树皮灰 褐色, 具 纵棱; 幼枝 中空, 被褐 黄色硬 长毛。 叶 纸质, 广 卵形, 长 (10 —) 17 — 27 厘米, 宽 (7. 5 —) 12 — 20 厘米, 先端 急尖, 具长 约 1 厘米的 尖尾, 基部浅 心形, 全缘或 3 — 5 裂, 边 缘具细 锯齿, 齿 尖被长 柔毛, 叶面深 绿色, 疏生 贴伏长 糙毛, 背面密 被黄褐 色开展 长毛, 尤 以中脉 和侧脉 稠密, 余均 密被黄 色或 灰白色 绵毛; 叶柄长 (3 —) 5 — 11 厘米, 细长, 疏生长 硬毛; 托叶披 针形, 长约 1 一 1.5 厘米, 早落。 榕果 腋生, 圆 锥状椭 圆形, 直径 20 — 25 毫米, 表 面疏或 密生浅 褐色长 毛, 顶生苞 片脐状 突起, 基 生苞片 卵状披 针形, 长约 8 毫米; 雄花生 于榕果 内壁近 口部, 具柄, 花被片 4, 顶端不 分裂, 雄蕊 2 枚; 瘿花生 于雄花 之下, 花被片 与雄花 同数, 子房 球形, 光滑, 花柱 侧生, 短, 柱头漏 斗状, 雌花 花被片 4, 子房卵 圆形, 柱头 棒状。 瘦果 斜卵 圆形, 表面有 瘤点。 花期 5 — 6 月, 果期 6 — 7 月。 产 新平、 盈江、 瑞丽、 云县、 临沧、 镇康、 澜沧、 孟连、 西双 版纳、 绿春、 河口、 金 平 > 屏边、 西畴、 麻 栗坡、 富宁 等地, 生海拔 500 — 1 850 (—2 100) 米的密 林中; 西藏、 四川、 贵州、 广西、 广东、 海南有 分布。 越南 (北方 )、 老挝、 泰 国北部 也有。 46. 纸叶榕 ( "图 鉴" 补编) Ficus chartacea Wall. (1831) nom. nud. , ex King (1888) *et in Hook. f. (1888); Ridl. (1924); Gagnep. in Lecte. (1928); Corner (1963), (1965). Ficus lamponga Miq. var. chartacea Wall, ex Kurz (1877). 46a. 纸叶榕 (原 变种) var. chartacea 灌木, 高 1 一 2 米; 幼 嫩部分 被贴伏 短毛。 叶薄 纸质, 长 椭圆状 披针形 或倒卵 状披针 形, 长 9 一 12 厘米, 宽 3 — 4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圆形, 全缘, 两面 疏生贴 伏毛, 基生 叶脉 三出, 侧生 2 脉延伸 至叶片 1/2 处, 侧 脉每边 3 — 4 条; 叶柄长 1 一 3 .5 厘米, 疏被 短 粗毛; 托叶 膜质, 红色, 线状披 针形, 长约 5 毫米, 外面被 柔毛。 榕果 成对或 单生叶 腋, 近 球形, 直径 5 — 7 毫米, 顶生 苞片微 呈脐状 突起, 基 生苞片 3, 宿存, 总 梗长约 3 — 4 毫米; 雄花 和瘿花 生于雄 株榕果 内壁。 榕果 成熟时 红色; 雄花 具柄, 花被片 3, 倒 卵形, 雄蕊 1 一 2 枚, 花药椭 圆形; 瘿花 花被片 4, 子房 光滑, 花柱 侧生, 短; 雌 花生于 雌植株 榕果 内壁, 花被片 3 — 4, 卵状披 针形, 子房卵 圆形, 表面有 绉纹; 花柱 侧生, 柱头 线形, 2 裂。 瘦果 光滑, 有或无 龙骨。 雌 花榕果 成熟时 与瘿花 果同为 红色。 花果期 5 — 7 月。 产 西畴、 屏边, 生海拔 1 500 米的山 坡或水 沟边灌 丛中。 缅甸、 越南、 泰国、 马来西 亚 也有。 
桑 科  649  46b. 无柄 纸叶榕 (变种 ) var. torulosa King (1888); in Hook. f. (1888); Corner (1963), (1965);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本 变种特 征是叶 无毛, 背 面无钟 乳体。 榕果无 总梗, 雄花 无柄。 产 路南、 峨山、 洱源、 景东、 临沧、 蒙自、 文山、 金平、 屏边、 西畴、 麻栗坡 等地, 生海拔 1 400 — 1 800 (—2 100) 米的 河边灌 丛中。 越南、 中南 半岛、 泰国、 马来 西亚、 印 度 尼西亚 (苏门 答腊) 也有 分布。 47. 大果榕 (海 南植 物志) 图版 184, 1-5 馒头果 (海南 ), 木瓜榕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大木瓜 (屏边 ), 蜜枇杷 (河口 ), 波 罗果 (盐边 ) Ficus auriculata Lour. (1790) ; Hook. f. (1894) ; Merr. et Chun (1933) ; Masamuna (1943); Corner (1965); 海南 植物志 (1965); Hara (1966) "图 鉴" (1972)*; et 补编 (1982), in clavi ; Lauener (1983); Griers. et Long (1983). Ficus macro phylla Roxb. et Buch. -Ham. ex J. E. Sm. (1810); Roxb. (1832); Wight (1850) # ; F. roxburghii Wall. (1831), nom. nud. , ex Miq. in Hook. (1848); (1867), Kurz (1887); king in Hook. f. (1888)* ; Forbes et Hemsl. (1899); Merr. ( 1927);Gagnep. in Lecte. (1928); Hand. -Mazz. (1929), p. p. ,Rehd. (1936) ; Tremotis auriculata Rafin. (1838) ; F. macrocarpa Levi, et Vant. (1907) et in Fedde (1907) ; Levi. (1915), p. p. sub F. macrocarpa Wight; Rehd. (1929) ; F. latacqui Levi, et Vant. (1910).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4 一 10 米, 胸径 10 — 15 厘米。 树冠 扩展, 树皮灰 褐色, 粗糙; 幼 枝被 柔毛, 直径 10 — 15 毫米, 红 褐色, 中空。 叶 互生, 厚 纸质, 广卵状 心形, 长 15 — 55 厘米, 宽 13 — 27 厘米, 先 端钝, 具短 尖头, 基部 心形, 稀近 圆形, 边缘具 整齐细 锯齿, 叶面深 绿色, 无毛, 仅于中 脉及侧 脉被微 柔毛, 背 面多被 开展短 柔毛, 基 生叶脉 5 — 7 条, 侧 脉每边 3 — 4 条, 在 叶面微 凹陷或 平坦, 在背面 突起; 叶柄长 5 — 8 厘米, 粗壮; 托叶 三角状 卵形, 长 1.5 — 2 厘米, 紫 红色, 外面被 柔毛。 榕果 簇生于 老茎, 大 梨形或 扁球形 至陀 螺形, 直径 3 — 5 厘米, 具明显 的纵棱 8 — 12 条, 幼时被 白色短 柔毛, 成 熟时红 褐色, 顶 生苞片 三角状 卵形, 4 一 5 轮排 列成莲 座状, 基 生苞片 卵状三 角形, 基部 收缢或 不收缢 成柄, 总梗长 4 一 6 厘米, 粗壮, 被毛; 雄 花和瘿 花生雄 株榕果 内壁; 雄花 无柄, 花被片 3, 匙形, 薄 膜质, 透明, 白色, 雄蕊 2 — 3 枚, 稀为 1 枚, 花药 卵形, 白色, 花 丝长; 癭 花花被 片下部 合生, 上部 3 裂, 微覆盖 子房, 花柱 侧生, 被毛 , 柱头 膨大, 棒状; 雌花 生于雌 株榕果 内壁, 常与 不育花 混生, 雌 花有或 无柄, 花被片 3 裂, 子房卵 圆形, 花柱 侧生, 较癭 花长。 瘦果有 粘液。 花期 3 月, 果期 5 — 8 月。 产 禄劝、 双柏、 建水、 华坪、 漾濞、 泸水、 瑞丽、 福贡、 贡山、 临沧、 沧源、 凤庆、 镇康、 西双 版纳、 绿春、 金平、 屏边、 河口、 西畴 等地, 生海拔 50 — 1 500 (-2 000) 米 的 热带、 亚热 带沟谷 林中。 喜马拉 雅诸国 (白巴 基斯坦 以东) 至 印度、 泰国、 马来 西亚。 榕果 成熟时 味甜可 生食。 本 种雄株 的榕果 果肉干 燥不能 食用。 48. 苹果榕 图版 184, 6—7 
图 版 184 1 一 5. 大果榕 Fkus auriculata Lour. , 1. 叶枝, 2. 榕果, 3. 雌花, 4. 雄花, 5. 叶 背面一 部分; 6 — 7. 苹果榕 F. oligodon Miq. , 6. 叶, 7. 果枝。 (谢 华绘) 
桑 科  651  小木 瓜果、 狗木瓜 (屏边 ), 老威惜 (河 口瑶语 ), 大石榴 (禄劝 ) Ficus oligodon Miq. (1867); Corner (1960), (1965);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Griers. et Long (1983) 西藏 植物志 (1983)*. Ficus regia Miq. (1867), p. p., alt. p. F. auriculata Lour. ; F. pomifera Wall, ex King (1888) # et in Hook. f. (1888) ; Corner (1933), non Kurz; F. hainenensis Merr. et Chun (1935); 海南 植物志 (1965), fide Corner. 小 乔木, 高约 10 米, 胸径 10 — 15 厘米。 树皮 灰色, 平滑, 树冠 扩展; 幼枝 略被微 毛。 叶 纸质, 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10 — 25 厘米, 宽 6 — 15 厘米, 先端 渐尖至 急尖, 基部浅 心 形至宽 楔形, 边缘在 1/3 以上 具数对 不规则 锯齿, 叶面深 绿色, 无毛, 背面浅 绿色, 密 生 点状钟 乳体, 幼时沿 叶脉疏 生白色 柔毛, 基 生叶脉 三出, 侧生基 脉延伸 至叶片 中部以 上, 侧 脉每边 4 一 5 条, 近 基部的 一对与 其它侧 脉相距 较远; 叶柄长 4 一 6 厘米; 托叶卵 状披 针形, 无毛 或被微 柔毛, 长约 1 一 1.5 厘米, 早落。 榕果 簇生于 老茎发 出的无 叶短枝 上, 梨形, 直径 2 — 3. 5 厘米, 表面有 4 一 6 条 纵棱和 瘤体, 略被 柔毛, 幼时有 红晕, 成 熟时深 红色, 顶部 压扁, 基部 收缢为 短柄, 顶生 苞片卵 圆形, 排 列为莲 座状, 基 生苞片 3, 三角状 卵形, 总梗长 2. 5 — 3. 5 厘米; 雄花 具柄, 生榕果 内壁近 口部, 花被薄 膜质, 上 部 2 裂, 雄蕊 2 枚; 瘿花 有柄, 生雄花 之下, 多数, 花被片 合生, 薄 膜质, 子房倒 卵形, 花柱 侧生, 短; 雌花 生于雌 株榕果 内壁, 有 短柄, 花被 3 裂, 花柱 侧生, 长, 无毛。 瘦 果倒卵 圆形, 光滑。 花期 秋季, 果期 4 一 7 月。 产 漾濞、 禄山、 贡山、 澜沧、 景东、 思茅、 西双 版纳、 元阳、 绿春、 屏边、 金平、 西 畴、 麻 栗坡、 文山、 蒙自、 禄劝 等地, 生海拔 710 — 1 500 (-2 100) 米的 山谷、 沟边; 贵 州、 广西、 广东、 海南、 西 藏等有 分布。 锡金、 不丹、 印度 北部、 泰国、 越南、 马来西 亚北 部也有 分布。 成 熟榕果 味甜可 食用, 且为紫 胶虫寄 主树。 49. 杂色榕 (海 南植 物志) Ficus variegata Bl. (1825); Miq. (1859), (1867); King (1888); Gagnep. in Lecte. (1928); Sata (1944); Liu (1962)* ; 海南 植物志 (1965); Corner (1965); Hatusima (1971); 台湾 植物志 (1976); Yamazaki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Ficus subracemosa Bl. ( 1825 ); F. cor di folia Bl. ( 1825 ); F. racemifera Roxb. (1832); Covellia racemifera (Roxb. ) Miq. (1867) ; F . subracemosa Gagnep. (1927). 49a. 杂色榕 (原 变种) var. variegata 榕 果小, 直径约 1.5 — 3 厘米, 表面无 红晕, 顶生苞 片不为 莲状, 花被 片浅绿 色或淡 红色, 子房红 色或淡 褐色, 成 熟榕果 红色。 原产 印度尼 西亚。 我国 台湾、 广东、 海南、 广 西 均有; 云南 不产。 49b. 青果榕 (变种 ) ( "图 鉴" 补编) var. chlorocarpa (Benth. ) King (1888); Corner (1965);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Ficus chlorocarpa Benth. (1861) ; "图 鉴,, (1972) * . 
652  云南 植物志  乔木; 幼枝微 被毛。 叶 纸质, 卵状椭 圆形, 长 10 — 25 厘米, 宽 4 一 7 厘米, 先端急 尖, 基部圆 形至阔 楔形, 全 缘或为 波状, 叶面深 绿色, 无毛, 背面被 点状钟 乳体, 侧脉 每边 6 — 8 条, 柄长 1.5 — 6. 5 厘米, 初 被毛, 后 脱落; 托叶 卵状披 针形, 长约 1.5 — 2 厘 米。 榕 果簇生 于老茎 发出的 瘤状短 枝上, 近 球形, 直径 1.5 — 4 厘米, 基部 收缢成 短柄, 顶 生苞片 不为莲 座状, 下陷, 基 生苞片 3 , 细小, 总梗长 1 一 2 . 5 厘米; 雄花 无柄, 生于 榕果 内壁近 口部, 花被片 3, 基部 合生, 雄蕊 2 枚, 花丝基 部合生 成柄; 瘿 花花被 合生, 顶端 齿裂, 包围 子房; 雌花 生于雌 株榕果 内壁, 花被片 3 — 4 , 基部 合生。 瘦果倒 卵形, 花 柱 与瘦果 等长。 成 熟榕果 绿色。 花期 冬季, 果期 春夏。 产西双 版纳、 凤庆 等地, 散生 于海拔 2 600 米 的阔叶 林中; 广西、 广东、 海南、 福建 有 分布。 越南、 泰国 也有。 50. 岩木瓜 (屏边 ) 图版 185, 5—7 阿巴果 (双柏 ), 鄂西榕 (湖 北,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Ficus tsiangii Merr. ex Corner (1960), (1965) ;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灌木状 乔木; 树皮灰 褐色, 粗糙, 分 枝少; 小枝节 间长, 密生 白色和 黄褐色 糙毛。 叶 互生, 纸质, 卵 形至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8 — 23 厘米, 宽 5 — I 5 厘米, 先端 急尖至 渐尖为 尾状, 尾长 7 — 13 毫米, 基 部圆形 至浅心 形或宽 楔形, 叶面 粗糙, 被粗 硬毛, 背 面密被 灰白色 或褐色 糙毛, 钟乳体 散生, 基 生叶脉 三出, 侧生 2 脉延 伸至叶 片中部 以上, 侧脉 每边 4 一 5 条, 脉腋有 2 腺体; 叶柄 细长, 长 3 — 12 厘米, 被 糙毛; 托叶 早落, 披 针形, 长约 5 — 6 毫米, 被贴伏 柔毛。 榕果 簇生老 茎基部 或落叶 瘤状短 枝上, 卵圆 形至球 状椭圆 形, 长 2 — 3. 5 厘米, 直径 1.5 — 2 厘米, 密被 粗糙短 硬毛, 成熟时 红色至 黄色, 表面散 生 苞片, 顶 生苞片 直立, 总梗长 2 — 4 厘米; 雄 花和瘿 花生于 雄株榕 果内; 雄花生 于近口 部或 散生, 两型, 无 柄的雄 花生近 口部, 有 柄雄花 散生, 花被片 3 — 5, 线状披 针形, 雄 蕊 2, 稀为 1, 花 丝基部 有毛, 瘿花 有柄或 无柄, 花被片 与雄花 同数, 花柱 侧生, 短; 雌 花无子 房柄, 花 柱有细 刚毛, 柱头 2 裂。 瘦果透 镜状, 略具 龙骨, 花 柱长, 宿存。 花 果期 5 — 8 月 。 产 峨山、 思茅、 景东、 蒙自、 元江、 屏边、 绿春、 麻 栗坡、 西畴、 富宁、 砚山、 文 山、 盐津, 生海拔 (620 —) 1 100 — 2 400 米的 山谷、 沟边、 潮湿 地带; 四川、 贵州、 广 西、 湖北有 分布。 51. 鸡 嗉子榕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85, 1-4 山 枇杷果 ( "图鉴 ") Ficus semicordata Buch. -Ham. ex J. E. Sm. (1810); Corner (1960), (1963)*, ( 1965); Hara (1966); "图 鉴,, (1972)*;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Griers. et Long (1983); 西藏 植物志 (1983). Ficus cunia Buch. -Ham. ex Roxb. (1832); King (1888)*, in Hook. f. (1888); Ridl. (1924); Hand. -Mazz. (1929); Covellia cunia (Buch. -Ham. ) Miq. (1848); C inaequiloba Miq. (1848). 小 乔木, 高可达 10 米, 胸径 15 — 25 厘米; 树皮 灰色, 平滑, 冠 幅平行 展开, 伞状; 幼 枝密被 褐黄色 硬毛, 叶橢圆 形至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18 — 28 厘米, 宽 9 一 11 厘米, 纸质, 
图 版 185 1—4. 鸡嗦 f 榕 Ficus senjicordata Buch. -Ham. ex J. E. Sm. , 1. 叶枝. 2. 果枝' 3. 榕果纵 切面, 4. 叶背 fif 示 毛被; 5 — 7. 岩木瓜 F. tsiangii Merr . ex Corner ,5. 叶枝, 6. 雌花, 7. 叶 背面示 毛被; 8 10. 钩毛榕 F. asperiusculaKunth et Bouch. , 8. 果枝, 9. 瘘花, 10. 叶 背面示 毛被, (谢 华绘) 
654  云南 植物志  先端 渐尖, 基部偏 心形, 一侧 耳状, 边 缘有细 锯齿或 全缘, 叶面 粗槌, 脉上被 硬毛, 背 面密 生短硬 毛和黄 褐色小 瘤体, 侧 脉每边 10 — 14 条, 耳 叶一侧 3 — 4 条; 叶柄长 5 — 10 厘 米, 粗壮, 密被 硬毛; 托叶披 针形, 长 2 — 3. 5 厘米, 膜质, 近 无毛, 红色。 榕果 或生于 无 叶小枝 叶腋, 果 枝下垂 至根部 或穿入 土中, 球形, 直径 1 一 1.5 厘米, 被短 硬毛, 榕果 有侧生 苞片, 顶 生苞片 脐状, 基 生苞片 3, 被毛, 总梗长 5 — 10 毫米, 被 硬毛, 成 熟时紫 红色; 雄 花和瘿 花生雄 株榕果 内壁; 雄花 生于近 口部, 花被片 3, 红色, 倒披 针形, 长于 雄蕊, 雄蕊 (1 一) 一 2 枚, 花药 白色, 花 丝短; 癭花 花被片 4 一 5, 线状披 针形, 花柱侧 生, 短; 雌 花生于 雌株榕 果内, 花被 片与瘿 花同, 基部 有苞片 1 枚, 子房 红色, 卵状椭 圆形, 花柱 侧生, 长, 花柱圆 柱状, 柱头浅 2 裂。 瘿果透 镜状, 顶端 一侧微 凹下, 表面 有 瘤体。 花期 5 — 10 月。 广布于 保山、 怒江、 德宏、 思茅、 西双 版纳、 红 河等地 区和自 治州, 生海拔 600 — 1 600 (-2 800) 米 的公路 两旁或 林缘; 西藏、 广西、 贵州有 分布。 马 来西亚 (雪 兰峨以 上)、 越南、 泰国、 缅甸、 不丹、 锡金、 尼 泊尔、 印 度东部 也有。 52. 匍匐榕 Ficus prostrata Wall, ex Miq. (1867) ; King (1888)* ; Corner (1965); Griers. et Long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Covellia prostrata Wall, ex Miq. (1848). 本种有 记载, 未见 标本, 特征 为无毛 小树。 叶披 针状长 圆形, 先端 渐尖, 基 部窄, 楔 形, 侧脉 两边约 10 条; 叶 柄长约 1 厘米; 托叶 线状披 针形, 长约 1.5 厘米, 榕果 梨形, 基 生苞片 3, 雌花 花被片 3 — 4, 线形。 瘦果表 面疏生 瘤体。 花柱 与瘦果 等长。 产独 龙江。 印度东 北部、 锡金、 越 南北方 也有。 53. 山榕 (海 南植 物志) 图版 186, 7—8 羊乳子 (海南 ), 奇叶榕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Ficus heterophylla L. f. (1781); Roxb. (1832); King (1888)* ; in Hook. f. (1888); Corner (1965);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 Griers. et Long (1983). Ficus caunabina Lour. (1790) ; Ficus scabrella Roxb. (1832) ; F. heterophylla L. f. var. scabella (Roxb. ) King (1888). 灌木 或为匍 匐状; 幼 枝被短 柔毛。 叶 互生, 纸质, 叶型变 异大, 披 针形、 卵形、 广 卵 形等, 通常为 卵状椭 圆形, 长 7 — 10 厘米, 宽 2. 5 — 4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钝 圆形或 心形, 边 缘具粗 锯齿, 分 裂或不 分裂, 两面均 粗糙, 被短 硬毛, 基 生叶脉 3 — 5 条, 侧脉 每边 4 一 8 条; 叶柄长 7 — 10 毫米; 托叶 卵形, 膜质。 榕 果单生 叶腋或 生于已 落叶枝 叶腋, 球形至 梨形, 直径 1 一 2 厘米, 表面 粗糙被 硬毛和 瘿体, 成熟 黄色, 顶 生苞片 呈脐状 突起, 基 部缢缩 成柄, 基 生苞片 甚小, 三角状 卵形, 总梗 4 一 6 毫 米长, 被毛; 雄花 无退化 雌蕊, 仅有残 存物, 花被片 3 — 4, 雄蕊 1 枚; 瘿花 具柄, 花被 片与雄 花同, 子房卵 圆形, 花柱 近 侧生, 短; 雌 花生雌 株榕果 内壁, 花被片 4, 白色, 子房 白色。 瘦 果短长 圆形, 表面被 透明 粘膜, 花柱 宿存。 花果期 7 — 11 月。 产西双 版纳, 生海拔 540 米的山 谷中; 广东、 海南有 分布。 斯里 兰卡、 印度、 缅甸、 越南、 泰国、 马来 西亚、 印度 尼西亚 也有。 在普文 曾采到 var. assamica (Miq. ) Corner 
桑 科  655  (1965)。 54. 歪叶榕 ( "图鉴 ") 不 对称榕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Ficus cyrtophylla Wall, ex Miq. (1867—1868); King (1888); Corneer (1960), (1965); Lauener (1983); Griers. et Long (1983); 西藏 植物志 (1983)*. Covellia cyrtophylla Wall, ex Miq. in Hook. (1848) ; Ficus asymmetrica Levi, et Vant. (1907) et in Fedde (1907), (1915); Rehd. (1929), (1936), pro syn. sub F. obscura Bl. , non F. asymmetric Hutch. (1915) ; F. obscura auct. non Bl. : "图 鉴,, (1972)*.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3 — 8 米, 胸径 5 — 6 厘米; 树皮 灰色, 平滑; 小枝、 叶柄、 榕果 密被短 硬毛。 叶排为 两列, 纸质, 两 侧极不 对称, 长圆 形至长 圆状倒 卵形, 长 9 一 15 厘 米, 宽 5 — 8 厘米, 先端渐 尖或为 尾状, 基部 歪斜, 基 生叶脉 三出, 侧 脉每边 4 一 5 条, 叶 面 粗糙, 具乳 头状钟 乳体, 沿 脉被短 硬毛, 背 面密被 褐色短 硬毛, 成长渐 脱落; 叶柄长 1 一 1.4 厘米, 被短 硬毛; 托叶披 针形。 外面 被毛, 早落。 榕果 成对或 成簇生 叶腋, 卵状 椭圆 球形, 直径 8 — 10 毫米, 基 部收缢 成柄, 成熟时 黄色, 表面 密被短 硬毛, 侧 生苞片 散生, 顶 生苞片 脐状, 基 生苞片 3, 被短 硬毛, 总梗长 3 — 5 毫米, 有短 硬毛; 雄 花和瘿 花 生于雄 株榕果 内壁, 花间 有丰富 刚毛; 雄花 花被片 4, 白色, 小, 雄蕊 1 枚, 无 退化雌 蕊, 但有残 存物; 雌花 生于雌 株榕果 内壁, 花被片 5, 白色, 线 形至披 针形, 被毛, 子房 白色, 花柱近 顶生, 长, 柱头 膨大。 瘦 果短椭 圆形。 从 西双版 纳起, 北至 建水、 巍山、 大理、 漾濞、 泸水、 福贡、 独龙江 一线, 生海拔 (300—) 700—1 600 (—2 300) 米的 山地疏 林中; 广西 (阳 朔、 隆林、 龙津、 扶绥, 海 拔 150 — 800 米)、 贵州 (三 都、 罗甸、 册亨、 安龙, 海拔 300 — 1 500 米)、 西藏 东南部 (墨 脱, 海拔 800 — 1 000 米) 均有 分布。 锡金、 不丹、 印度东 北部、 缅甸 南部、 泰国 北部、 越 南北方 也有。 55. 钩毛榕 图版 185, 8—10 Ficus asperiuscula Kunth et Bouch. (1846) ; Corner (1965) (cfr. full synonymy) ; C. Y. Wu et S. S. Chang (1989)*. 1 直立 灌木, 高 3 — 6 米; 小枝圆 柱形, 幼时 被钩状 硬毛。 叶近 革质, 倒卵状 濂形, 两 侧极不 对称, 长 7 — 13 厘米, 宽 3. 5 — 5 厘米, 先端急 尖至尾 状尖, 尾长 1.5 — 2 厘米, 基 部狭 楔形, 叶面深 绿色, 疏生 贴伏柔 毛和钩 状毛, 背面毛 较密, 密被 点状钟 乳体, 边缘 于 1/3 以上 疏生浅 锯齿, 基生 侧脉细 而短, 侧 脉每边 5 — 6 (-7) 条; 叶柄长 5 — 10 毫米, 被钩 状毛; 托 叶小, 早落。 榕 果具总 花梗, 成对 或成簇 腋生, 近 球形, 直径 5 — 7 毫米, 表面 被短钩 状毛, 无侧生 苞片, 顶生 苞片放 射状, 基 生苞片 3, 披 针形; 雌花 花被片 3, 匙形, 长于 子房, 子房 白色, 光滑; 雄 花和癭 花生雄 株榕果 内壁; 雄花 生于近 口部, 花 被片 白色, 雄蕊 1 枚; 癭花花 柱短, 侧生。 瘦 果短长 圆形, 平滑, 花柱近 侧生。 产 蒙自、 河口、 屏边、 金平、 元阳、 西 双版纳 (勐仑 ), 生海拔 200 — 750 (一 1 500) 米 的山地 或沟谷 林中。 印度 尼西亚 (苏门 答腊、 爪哇) 有 分布。 56. 山猪枷 (台 湾植 物志) 
656  云南 植物志  Ficus tinctoria Forst. f. (1786); Corner (1959), (1960), (1965); 台湾 植物志 (1976); Yamazaki (1983); Griers. et Long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56a. 山猪枷 (原 亚种) ssp. tinctoria 叶边 缘不具 角棱, 有 宽边, 叶背面 网眼深 褐色, 皮孔 下陷。 海南、 台湾、 苏拉 威西、 马鲁 古群岛 至巴布 亚新几 内亚、 澳大 利亚北 部及太 平洋诸 岛。 云南 不产。 56b. 斜叶榕 (亚种 ) 图版 186, 1—5 万年青 (禄劝 ), 卜青树 (屏边 ) ssp. gibbosa (Bl. ) Corner (1959), (1960), (1965);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 Lauener (1983); 西藏 植物志 (1983). Ficus reticulata Thunb. (1786) ; F. gibbosa Bl. (1825) ; 海南 植物志 (1965) ; "图 鉴,, (1972) * ; F. michelii Levi, in Fedde (1910), (1915); Rehd. (1929), pro syn. sub F. gibbosa var. cuspidifera (Miq. ) King. 乔木, 有 时附生 它树, 叶 革质, 变异 很大, 卵 状椭圆 形或近 菱形, 两侧不 对称, 在 同 一树上 之叶, 有 全缘, 也 有具角 棱和角 齿的, 大小幅 度差异 甚大, 大 树之叶 长不到 13 厘米, 宽不到 5 厘米, 但附 生的叶 长超过 13 厘米, 宽 5 — 6 厘米, 质也 较薄, 无 角棱, 干 后黄 绿色, 先端急 尖或短 渐尖, 基部 楔形, 偏斜, 两面均 无毛, 叶背面 粗糙, 网脉 明显, 干后网 眼不为 褐色, 基生侧 脉短, 侧 脉每边 5 — 8 条, 两面 突起; 叶柄长 5 — 8 (-12) 毫 米。 榕 果单生 或成对 腋生, 球形 或梨状 球形, 直径约 8 — 10 毫米, 表面略 粗糙, 疏生小 瘤体, 顶部苞 片微呈 脐状, 基部收 缢为长 5 — 10 毫米 的柄, 基生苞 片小, 无 总梗; 雄花 生于 榕果近 口部, 花被片 4 一 6, 线形, 雄蕊 1 枚, 基部 有退化 雌蕊; 瘿花 与雄花 花被相 同, 子房斜 卵形; 雌花生 雌株榕 果内, 花被片 4, 线形, 质薄, 透明; 子房 白色。 瘦果短 长 圆形, 表面 有棱或 龙骨。 花果期 6 — 10 月。 产 禄劝、 巧家、 碧江、 楚雄、 思茅、 西双 版纳、 金平、 文山、 罗平, 生海拔 800 — 1 500 米 的山地 或村寨 附近; 广东、 海南、 广西、 贵州、 福建、 台湾有 分布。 越南、 缅甸、 印度、 马来 西亚、 印度尼 西亚、 加里 曼丹、 菲律宾 也有。 56c. 寄生 斜叶榕 (亚种 ) 凸尖榕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sp. parasitica (Willd. ) Corner (1960), (1965); Lauener (1983). Ficus parasitica Willd. (1798) * ; F. cuspidefera Miq. in Hook. (1848) ; Hand. - Mazz. (1929); F. gibbosa var. cuspidefera (Miq. ) King (1888); Rehd. (1929), (1936) p. p. et var. parasitica (Willd. ) King (1888) et in Hook. f. (1888); F. pseudobotryoid.es Levi, et Vant. (1907) ; (1915) ,p. p.'excl. Esquirol 3267; F. rhomboidalis Levi, et Vant. in Fedde (1907), (1915); Rehd. (1929). 寄生 灌木。 叶薄 革质, 菱 形至长 圆形, 长 8 — 15 厘米, 宽 4 一 7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 部宽 模形, 叶面稍 粗糙, 背面 网脉较 明显, 网 眼不为 褐色, 或被微 柔毛。 榕果 球形, 直 径 7 — 11 厘米, 具 总梗。 
图 版 186 ^ ^ 斜叶榕 Ficustin "or iaForst . f. ssp . gibbosa (BI.) Corner, 1. 果枝, 2. 榕果, 3. 雌花, 4. 雄花 示假雌 5. 叶面; 6. 假 斜叶格 F. subulata Bl . , 幼果枝 (果未 熟); 7 — 8 . 山榕 F heterophyUa , inn f , 7 . 果枝, 8. 雌花。 (张培 英绘) 
658  云南 植物志  产西双 版纳、 河口、 金平 等地, 生海拔 200 — 1 600 米的 山地或 林缘。 斯里 兰卡、 印 度、 缅甸、 越南、 中南 半岛、 安达 曼岛、 尼 可巴岛 均有。 57. 假 斜叶榕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86, 6 锥叶榕 ( "图 鉴" 补编) Ficus subulata Bl. (1825) ; King (1888) *et in Hook. f. (1888) ;Hemsl. (1899);Merr. ( 1927) ; Masamune (1943); Wu et Wang (1957); 海南 植物志 (1965); Corner (1965);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Griers. et Long (1983); 西藏 植物志 (1983). Ficus saxatilis Bl. (1825) ; F. acuminata Roxb. (1832) ; F. sikkimensis Miq. (1867) ; F. sanhday Gagnep. in Lecte. (1928). 攀援状 灌木, 但雄株 为直立 灌木; 枝 纤细, 幼时被 柔毛。 叶 纸质, 椭 圆形至 椭圆状 披针 形或倒 卵状披 针形, 通常 两侧不 对称, 长 8 — 15 厘米, 宽 2. 5 — 7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全缘, 初被微 柔毛, 成 长两面 无毛, 干 后橄榄 色或黄 绿色, 叶 面无钟 乳体, 背面 钟 乳体乳 头状, 基 生叶脉 三出, 侧生 2 脉 很短, 侧 脉每边 (6 —) 7 — 10 条, 网脉不 明显; 叶柄长 1 (一 1.4) 厘米; 托叶 钻形, 长约 1.5 — 2 厘米, 中部以 上向外 弯曲, 退脱。 榕果 成 对或成 簇腋生 或生于 已落叶 枝上, 球 形或卵 圆形, 直径 7 — 8 毫米, 成 熟时橙 红色, 表 面 疏生小 苞片, 基 生苞片 有时成 鞘状, 一边延 生至果 柄中部 以上; 雄花生 榕果内 壁近口 部, 花被 管状, 肉质, 顶端 4 齿裂, 雄蕊 1 枝, 退 化雌蕊 球形; 瘿 花散生 内壁, 花被与 雄 花同, 子房 球形, 柱头 头状, 甚短; 雌花 生于雌 株榕果 内壁, 花被 合生成 管状, 顶端 齿裂, 被毛。 瘦 果短椭 圆形, 花柱 延长。 花果期 5 — 8 月。 产 马关、 西畴、 金平、 屏边、 河口、 绿春、 勐海、 澜沧、 孟连、 沧源 等地, 生海拔 (330—) 1 100—1 600 米的沟 谷季雨 林中; 海南、 广东、 广西、 贵州、 西藏有 分布。 锡金、 不丹、 马来 西亚、 印度 尼西亚 至所罗 门群岛 也有。 变种 在巴布 亚新几 内亚有 分布。 58. 肉托榕 ( "图 鉴" 补编) 图版 187, 5-7 紫果榕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Ficus squamosa Roxb. (1832); King (1888) * ; Corner (1960), (1963), (1965);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 Griers. et Long (1983). Ficus saemocarpa Miq. (1867) ; Hook. f. (1888) ; Craib (1912) ; Gagnep. in Lecte. (1928) ; F. pyrrhocarpa Kurz (1873), (1877). 矮 生直立 灌木, 高约 70 厘米; 小枝、 叶 柄密生 褐色粗 糙毛。 叶 对生, 密集于 枝顶, 纸质, 倒披针 形至长 圆形, 长 4. 5 — 13 厘米, 宽 1.2 — 3. 2 厘米, 先端 锐尖, 基部狭 楔形, 全 缘或于 上部有 疏齿, 叶面 绿色, 疏 生粗糙 硬毛, 叶背面 沿中脉 被锈褐 色长粗 硬毛, 网 脉微 被毛, 基生侧 脉短, 侧 脉每边 6 — 8 条, 弯拱向 上至边 缘连结 向上; 叶 柄短, 长 5 — 10 (-12) 毫米, 密被 锈色粗 硬毛; 托叶披 针形, 早落。 榕 果单生 叶腋或 生于老 茎发出 的无叶 瘤状短 枝上, 近 球形, 直径 1.5 — 2 厘米, 表面 密被锈 褐色粗 硬毛和 绵毛, 具纵棱 数条, 基 生苞片 缺或不 整齐, 总梗, 长约 1 一 2 毫米或 略长, 成熟 榕果紫 红色; 花 间无石 细胞, 有少许 刚毛; 雄花 花被片 3 — 4, 雄蕊 1 枚; 瘿花无 花被, 花柱近 顶生, 粗短, 雌 花 生于雌 株榕果 内壁, 无 花被, 子房具 短柄。 瘦果透 镜状, 被毛, 花柱 丝状, 长约 6 — 15 毫米, 被 长毛。 
桑 科  659  产 景东、 思茅、 沧源、 西双 版纳、 绿春, 生海拔 730 — 1 150 米的沟 谷季雨 林中。 印 度 北部、 缅甸、 泰国、 越南 也有。 59. 对叶榕 (海 南植 物志) 图版 187, 1—4 Ficus hispida L. f. (1781); Benth. (1861); King (1888) *et in Hook. f. (1888); Hemsl. (1899); Craib (1912); Ridl. (1924); Gagnep. in Lecte. (1928); Hand. -Mazz. (1929); Rehd. (1929); Mem (1927), (1935); Corner (1963), (1965);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1972)*, et 补编 (1982), in clavi; Lauener (1983); Griers. et Long (1983). Covellia hispida (L. f. ) Miq. (1848) ; Ficus sambucixylon Levi, in Fedde (1910), (1915); F.latacquiLeyl. et Vant. in Fedde (1910), (1915); Rehd. (1929), (1936); F. poilanei Gagnep. (1927). 灌 木或小 乔木; 枝被 糙毛。 叶通常 对生, 厚 纸质, 卵状 长椭圆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10 — 25 厘米, 宽 (2.5) 5 — 10 厘米, 全缘 或有钝 锯齿, 先端急 尖或具 短尖, 基部 圆形或 楔形, 叶面深 绿色, 粗糙, 被短 粗毛, 背面 被灰色 粗毛, 侧 脉每边 6 — 9 条; 叶柄长 1 一 4 厘米, 被短 粗毛; 托叶 卵状披 针形, 在果枝 上通常 4 枚交互 对生。 榕果腋 生或生 于落叶 枝上, 或生于 老茎发 出的下 垂无叶 枝上, 陀 螺形, 成熟时 黄色, 直径 1.5 — 2. 5 厘米, 表 面散生 苞片和 糙毛; 雄花 生于雄 株榕果 内壁近 口部, 多数, 无 花被, 有膜, 雄蕊 1 枚; 瘿 花 生雄花 之下, 无 花被, 花柱近 顶生, 粗短; 雌 花生于 雌株榕 果内, 无 花被, 子房 红色, 短椭 圆形, 花 柱长, 被毛, 花间有 刚毛。 瘦 果短椭 圆形, 多少具 龙骨, 表面 光滑或 粗糙。 花果期 6 — 7 月, 云 南果期 可长至 10 月。 产 盈江、 莲山、 瑞丽、 泸水、 龙陵、 镇康、 凤庆、 临沧、 西双 版纳、 峨山、 元阳、 绿 春、 建水、 蒙自、 河口、 金平、 马关、 麻 栗坡、 西畴、 富宁, 生海拔 120 — 1 600 米的山 谷潮湿 地带; 广东、 海南、 广西、 贵州。 锡金、 不丹、 印度、 泰国、 越南、 马来 西亚至 澳大利 亚均有 分布。 60- 水同木 (海 南植 物志) 图版 187, 8—9 空管榕 (海 南植 物志) Ficus fistulosa Reinw. ex Bl. (1825); Hook. f. (1888); Craib (1912); Rial. (1924); Gagnep. in Lecte. (1928); Corner (1963), (1965); Griers. et Long (1983). Covellia subopposita Miq. (1851) ; F. harlandii Benth , (1861); King (1888) ; Merr. (1927);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1972) * . 常绿小 乔木; 树皮黑 褐色。 枝 粗糙。 叶 互生, 纸质, 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10 — 25 厘米, 宽 4—7 (一 8) 厘米, 先端具 短尖, 基部斜 楔形或 圆形, 全 缘或微 波状, 叶面 无毛, 背面 被微柔 毛和钟 乳体, 基 生叶脉 三出, 侧 脉每边 6 — 9 条; 叶柄长 1 一 4 厘米; 托叶 卵状披 针形, 长约 1.7 厘米。 榕 果簇生 于老干 发出的 瘤状短 枝上, 近 梨形, 直径 1 一 1.5 (— 2) 厘米, 平滑, 成熟时 桔红色 至淡红 褐色, 总梗长 8 — 24 毫米, 雄花 和瘿花 生于雄 株榕果 内壁; 雄花 生于近 口部, 少数, 具 短柄, 花被片 3 — 4, 雄蕊 1 枚, 花 丝短; 瘿花 具柄, 花 被片 极短或 不存, 子房 光滑, 倒卵 圆形, 花柱 纤细, 柱头 膨大; 雌 花生于 雌株榕 果内, 花 被短 管状, 围绕 子房柄 下部。 瘦 果斜卵 圆形, 表 面有小 瘤体或 粗糙, 花 柱长, 柱头 捧状。 
图 版 187 -4. 对叶榕 Ficus hispida Linn. f. , 1. 叶枝; 2. 果枝, 3. 雄花, 4. 雌花; 5— 7. 肉托榕 F. squamosa Roxb. , 5. 果枝, 6. 叶 背面, 7. 癭花; 8 — 7. 水同木 F. fistulosa Reinw. ex Bl. , 8. 叶, 9. 榕果。 (张培 英绘) 
桑 科  661  花果期 5 — 7 月 。 产西双 版纳、 红河、 弥勒、 河口、 金平、 麻 栗坡、 富宁, 生海拔 350 — 1 200 米的溪 边岩 石上或 林中; 广东、 海南、 广西、 台湾有 分布。 锡金、 印度东 北部、 孟 加拉、 缅甸、 泰国、 越南、 马 来西亚 (西部 )、 印度尼 西亚、 菲律宾 也有。 61. 藤榕 (海 南植 物志) 图版 188, 1—3 细 叶石榕 (广西 ) Ficus hederacea Roxb. (1814), nom. nud. , (1832) , descr. ; Wight (1834) * ; Corner (1960), (1963), (1965); 海南 植物志 (1965); Hara (1966);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 Lauener (1983); Griers. et Long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Ficus scandens Roxb. (1832); King in Hook. f. (1888), (1888)* ; non Lam. (1788), nec Buch. -Ham. (1826); Rehd. (1936); F. fruticosa Roxb. (1832); F. cantoniensiss Bodinier ex Levi. (1907) et in Fedde (1907); F. dinganensis S. S. Chang (1983), syn. nov. 灌状 灌木, 茎、 枝节上 生根; 小枝 幼时被 柔毛。 叶排为 两列, 厚 革质, 椭圆 形至卵 状椭 圆形, 长 6 — 11 厘米, 宽 3. 5 — 5 厘米, 两面 均有乳 头状钟 乳体, 全缘, 基生 叶脉三 出, 延长 至叶片 1/2 处, 侧 脉每边 3 (— 4) 条, 在叶面 凹陷, 背面 突起; 叶柄长 8 — 10 (-20) 毫米, 粗壮; 托叶 卵形, 早落。 榕 果单生 或成对 腋生或 生于已 落叶枝 叶腋, 球形, 直径 7 — 14 毫米, 顶生苞 片脐状 突起, 幼时被 粗毛, 成长渐 脱落, 基 生苞片 3 裂, 下部 合生, 成熟 榕果黄 绿色至 红色, 总梗长 10 — 12 毫米, 花间无 刚毛; 雄花 少数, 生 于榕果 近口部 或散生 内壁, 无柄, 花被片 3 — 4, 雄蕊 2 枚, 花丝 极短; 瘿花 具柄, 花被片 4, 披 针形, 子房倒 卵形, 坚硬, 褐色, 花 柱短, 近 顶生, 柱头 弯曲; 雌 花生雌 株榕果 内壁, 有 或 无柄, 花被 4, 线形。 瘦果椭 圆形, 背面有 龙骨, 花柱 延长。 花果期 5 — 7 月。 产 漾濞、 泸水、 贡山、 临沧、 沧源、 景东、 思茅、 西双 版纳、 绿春、 西畴、 麻 栗坡、 富宁 等地, 生海拔 500 — 650 (— 1 500) 米 的山地 林中。 西藏、 贵州、 广东、 海南、 广西 有 分布。 锡金、 不丹、 马来 西亚、 印度 尼西亚 也有。 62. 平滑榕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88, 4-7 Ficus laevis Bl. (1825); Miq. (1854); King (1888) et in Hook. f. (1888); Rehd. (1936); Corner (1960), (1965);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 Lauener (1983) ; Griers. et Long (1983). Ficus laevis Miq. var. oblongata Miq. et var. cordata Miq. (1854) ; F. jamini Levi, et Vant. in Fedde (1910), (1915); Rehd. (1929), miscited Cavalerie 3601. 攀 援藤状 灌木, 幼时 附生。 叶 螺旋状 排列, 薄 纸质, 圆形至 卵状椭 圆形, 长 10 — 20 厘米, 宽 8 — 15 厘米, 先 端钝尖 或具短 尖头, 基部圆 形至浅 心形, 全缘, 叶面除 中脉外 余均 无毛, 背 面无毛 或薄被 褐色微 柔毛, 基生叶 脉三出 ,侧生 2 脉延长 至叶片 2/3 处, 侧 脉每边 3 — 4 条, 网脉 在背面 突起; 叶抦长 3. 5 — 7 厘米, 无毛; 托叶披 针形, 长 8 — 12 毫 米, 早落。 榕 果单生 叶腋, 球形, 直径 1.5 — 2. 5 厘米, 幼时 绿色, 成熟时 紫色, 顶生苞 片脐状 突起, 基 生苞片 3, 三角状 卵形, 总梗长 2 — 3 (— 5) 厘米; 花间有 丰富的 刚毛; 雄花 和瘿花 生于雄 株榕果 内壁; 雄 花生近 口部, 排为 1 或 数行, 具柄, 花被片 5, 红色, 
图 版 188 1 — 3. 藝 榕 Ficus hederacea Roxb. , 1. 果枝, 2. 瘦花, 3. 雄蕊; 4— 7. 平滑榕 F. laevis B1. ' 6. 雄花, 7. 刚毛。 (张培 英绘)  4. 果枝, 5. 瘦花, 
桑 科  663  线形, 雄蕊 2, 花丝 分离或 合生, 花 药具短 尖头; 瘿 花子房 球形, 光滑, 花 柱短, 柱头 2 裂; 雌花 生于雌 株榕果 内壁, 具柄, 花被片 与雄花 同数, 红色, 子房长 圆形, 花柱 侧生, 长, 柱头 2 裂。 瘦果长 圆形, 有 龙骨。 产 思茅、 澜沧、 景东、 西双 版纳、 河口、 屏边、 西畴、 麻 栗坡, 生海拔 (200 —) 500- 1 500 (-1 900) 米 的山地 林中或 沟谷雨 林中; 四川、 贵州、 广西、 广东、 海南有 分布。 锡金、 印度、 斯里 兰卡、 缅甸、 泰国、 越南、 马来 西亚、 印 度尼西 亚等地 也有。 63. 褐叶榕 (海 南植 物志) 毛榕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Ficus pubigera (Wall, ex Miq. ) Miq. (1867); Corner (1963), (1965); Griers. et Long (1983); 西藏 植物志 (1983). Pogonotrophe pubigera Wall, ex Miq. (1848) ; Ficus vess (Miq. ) Miq. (1967) ; P. verrucosa Miq. (1848); Ficus erecta Thunb. var. khasiana Miq. (1867) ; F. hoxvii Merr. et Chun (1940); 海南 植物志 (1965) ; F foveolata acut. non Wall. : Hook. f. (1888); Gagnep. in Lecte. (1928). 63a. 褐叶榕 (原 变种) 图版 189, 5—7 var. pubigera 藤状 灌木; 幼 枝密被 深褐色 粗毛。 叶排为 两列, 薄 革质, 长椭 圆形, 长 7 — 11 厘米, 宽 2. 5 — 4 厘米, 先端短 渐尖, 基部 楔形, 稀为 圆形, 干后 褐色, 全缘, 叶 面无毛 或沿中 脉和侧 脉疏被 柔毛, 背 面不为 黄色, 幼时 被褐色 柔毛, 基 生叶脉 三出, 不 延长或 延长至 叶片 1/3 处, 侧 脉每边 5 — 7 条; 叶 柄长过 1 厘米, 微被 柔毛; 托叶披 针形, 长 1 一 2 厘 米, 宿存。 榕果 腋生, 球形, 直径 1 一 1.5 厘米, 表 面疏生 瘤体, 被褐色 柔毛, 顶 生苞片 脐状微 突起, 基 生苞片 肾形, 被 柔毛, 几无总 梗或具 短梗, 榕果 内壁散 生针状 刚毛; 雄 花 和瘿花 生于雄 株榕果 内壁; 雄花 生于近 口部, 具柄, 花被片 4, 倒披 针形, 长短不 相等, 雄蕊 2 枚, 花 药具短 尖头; 瘿花 具柄, 生雄花 之下, 花被片 与雄花 同数, 近 匙形, 子房 椭 圆形, 光滑, 花柱 侧生, 短; 雌花 生于雌 株榕果 内壁, 近 无柄, 花被片 4。 瘦果长 圆形, 稍扁, 长约 2 — 2. 5 毫米, 花柱 侧生, 柱头 2 裂。 花果期 8 — 10 月。 产 新平、 耿马、 景东、 西双 版纳、 屏边、 金平、 西畴、 麻栗坡 等地, 常见生 于海拔 500-1 600 (-2 300) 米的 石灰岩 山地; 广东、 海南、 广西、 贵州有 分布。 印度、 尼泊 尔、 锡金、 不丹、 缅甸、 泰国、 越南、 中南 半岛、 马 来西亚 也有。 63b. 鳞果 褐叶榕 (变种 ) 图版 189, 10-11 var. anserina Corner (1960), (1965). 藤状 灌木。 叶长椭 圆形, 长 30 — 35 厘米, 宽 10 — 15 厘米, 叶面 褐色, 无毛, 背面 密 被褐色 柔毛; 叶柄长 2 — 3 厘米, 密 被褐色 柔毛。 榕果椭 圆状卵 圆形, 长 3 — 4 厘米, 直 径 2.5 — 3 . 5 厘米, 表面有 环纹, 密被 锈褐色 鳞毛, 总梗长 1 一 2 厘米; 瘿 花花被 片上部 反折, 下部 黄色。 产 易武、 金平, 海拔 7 5 — 1 000 米, 常生于 沟谷雨 林中。 老挝有 分布。 63c. 大果 褐叶榕 (变种 ) 图版 189, 8-9 var. maliformis (King) Corner (1960); 西藏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664  云南 植物志  (1984). Ficus foveolata Wall. var. maliformis King (1888)、 藤状 灌木。 叶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8 — 12 (—18) 厘米, 宽 3 — 5 (— 8) 厘米, 两面无 毛, 背面 网脉甚 明显。 榕果 球形, 直径 2 — 2. 5 厘米, 表面疏 生瘤状 凸体, 无 总梗; 瘘花 花被片 白色。 产 沧源、 西 双版纳 (勐海 )、 绿春、 金平, 生海拔 500 — 1 530 米的疏 林中; 贵州、 西 藏东 南部有 分布。 锡金、 不丹、 印度 东北部 亦有。 本变 种因其 叶形和 榕果均 无毛, 且比 较大, 故仍按 Comer 意见, 保留变 种名。 63d. 网果 褐叶榕 (变种 ) var. reticulata S. S. Chang (1984) * . 叶背面 密被红 棕色短 柔毛。 榕果圆 锥状卵 圆形, 红色, 直径 1.3 厘米, 表面 具网状 花纹, 无 总梗。 产西 双版纳 地区, 生海拔 1 350 米的 山地。 模式标 本采自 勐海。 64. 薜荔 (古 称, 海南植 物志) 图版 189, 1-4 凉粉果 (湖南 ), 鬼馒头 (江苏 ) Ficus pumila L. (1753) ; King(1888) ,Merr. (1927) ; Hand. - Mazz. (1929) ;Kanehira (1936); Sata (1944); Corner (1965);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1972)*, et 补编 (1982), in clavi; 台湾 植物志 (1976)* ; Kitamura et Murata (1979)*; Yamazaki (1982). Ficus stipulata Thunb. (1784); F. scandens Lam. (1788); F. hanceana Maxim. (1883) ; F. repens Hort. var. lutchuensis Koidz. (1925). 攀援 或匍匐 灌木。 叶具 两型, 不结果 枝节上 生根, 叶卵状 心形, 长约 2. 5 厘米, 纸 质, 先端 渐尖, 基 部略不 对称; 叶柄 很短; 结果枝 上无不 定根; 叶 革质, 卵状椭 圆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2 — 3. 5 (-4) 厘米, 先端 急尖至 钝形, 心部圆 形至浅 心形, 全缘, 叶面 无毛, 背面被 黄褐色 柔毛, 基 生叶脉 三出, 侧生 2 脉延长 至叶片 1/3 以上, 侧 脉每边 4 一 5 条, 在叶面 下陷, 背面 突起, 网眼甚 明显, 呈蜂 房状, 叶柄长 5 — 10 毫米; 托 叶小, 披 针形, 外 面被黄 褐色丝 状毛。 榕 果单生 叶腋; 瘿 花果大 梨形, 长 4 一 8 厘米, 直径 3 — 5 厘 米, 顶部 平截, 略具 钝头或 为脐状 突起, 基 部收缢 成柄, 顶 生苞片 脐状, 红色, 基生苞 片 3, 三角状 卵形, 密被长 绒毛, 宿存; 榕 果表面 幼时被 黄色短 柔毛, 成熟 时黄绿 色带微 红, 总梗 粗短; 雄花生 内壁近 口部, 多数, 排为 几行, 花 柄长, 花被片 2 — 3, 线形, 雄 蕊 2, 花 丝短, 花 药具短 尖头; 瘿花 具柄, 花被片 3 — 4, 线形, 花柱 侧生, 短, 子房光 滑; 雌 花生雌 株榕果 内壁, 雌花 榕果近 球形, 直径 4 一 5 厘米, 成熟时 紫色; 雌花具 长柄, 花被片 4 一 5, 红色。 瘦 果倒卵 形至近 球形, 成熟时 ,色, 直径 1 一 2 毫米, 有 粘液。 花 果期 5 — 8 月 。 产东 南部, 生海拔 300 — 1 200 米的 村寨附 近或墙 壁上; 我国除 西北、 华 北偶见 栽培, 其余地 区常见 野生。 日本、 印度 也有。 瘦果 水洗稍 加碱, 即 可制成 冰粉, 为夏 季优良 饮料。 65. 贵州榕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92, 1-5 
图 版 189 1—4. 薛荔 Ficus pumila Unn. , 1. 结 果枝, 2 . 不 育枝, 3. 雌花, 4. 雄花; 5—7. 褐叶榕 F. pubigera (Wall, ex Miq. ) Miq. var. pubigera, 5. 果枝' 6. 雄花, 7. 瘦花, 8—9. 大果 褐叶榕 F. pubigera (Wall, ex Miq. ) Miq. var - maliformis (King) Corner, 8. Pf", 9. 榕果; 10 — 11. 蛾果 褐叶榕 F. pubigera (Wall, ex Miq. ) Miq. var. anserina Corner, 10. 叶, 11. 榕果。 (张培 英绘) 
666  云南 植物志  Ficus guizhouensis S. S. Chang (1982). 藤状 灌木; 幼 枝密被 棕褐色 柔毛。 叶近 革质, 长圆 形或椭 圆状长 圆形, 长 5 — 10 厘 米, 宽 2 — 5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楔形或 微钝, 全缘, 叶面 绿色, 粗糙, 疏生贴 伏 粗毛, 背面浅 绿色, 密被 棕褐色 柔毛, 成熟后 脱落, 侧 脉每边 4 一 5 条, 基 生叶脉 三出, 侧生 2 脉延长 至叶片 1/2 处;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密被 棕褐色 糙毛; 托叶披 针形, 长约 5 毫米。 榕 果成对 腋生, 稀 单生, 球形, 直径 6 — 8 毫米, 表 面密被 棕褐色 柔毛, 顶生苞 片 覆瓦状 排列, 基 生苞片 3, 三角状 卵形, 总梗长 1 (一 2) 厘米, 密被 棕褐色 糙毛, 雄 花和 瘿花同 生于雄 株榕果 内壁; 雄花 具柄, 生近 口部或 散生, 花被片 4, 雄蕊 2, 花药具 短尖; 瘿花生 于雄花 之下或 散生, 花被片 4, 上半部 褐色, 子 房长椭 圆形, 花 柱短; 雌花 有柄, 花被 片与雄 花同。 瘦果 平滑。 花果期 5 — 7 月。 产 西畴, 生海拔 500 — 650 (— 1 600) 米 的山坡 林下; 贵州、 广西、 江西有 分布。 66- 薄叶 匍茎榕 (变种 ) 图版 191, 5-7 泪滴 珍珠莲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尾尖 爬藤榕 ( "图 鉴" 补编) Ficus sarmentosa Buch. -Ham. ex J. E. S. var. I aery mans (Levi. ) Corner (1960), (1965);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Lauener (1983). Fiucs botryoides Levi, et Vant. (1907) , non Baker ; in Fedde (1907) , (1915) ; Rehd. (1929), (1936) ; et seq. excl. F. martinii; F. lacry mans Lewi . (1915); Rehd. (1929) ; Hand. -Mazz. (1929), pro syn. sub F. martinii var. saxicola Hand. -Mazz. ; F. kzvangtungensis Merr. (1927). 藤 状攀援 灌木。 叶薄 革质, 狭 卵状披 针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2 — 2. 5 厘米, 先端渐 尖至 尾尖, 基部 楔形, 两面 绿色, 干 后绿白 色至黄 绿色, 两面均 无毛, 侧 脉每边 5 — 6 条, 网脉两 面平, 全缘, 干后不 背卷; 托 叶小, 披 针形, 早落。 榕果成 对腋生 或生于 已落叶 枝 叶腋, 球形, 直径 (5 —) 6-7 (-9) 毫米, 表面被 白粉, 后 脱落, 总梗长 5 — 7 毫米。 产 景东、 普洱、 西双 版纳、 西畴、 麻 栗坡、 富宁、 砚山、 文山、 蒙自、 元江、 盐津、 绥江、 彝良、 镇雄, 生海拔 450 — 1 380 米的 阔叶林 中或岩 石上; 广东、 海南、 广西、 福 建、 湖南、 湖北、 江西、 四川、 甘肃 等地有 分布。 越 南北方 也有。 本科亚 种仅见 于尼泊 尔、 锡金、 不丹和 我国西 藏南部 (聂拉 木)。 66a. 珍珠榕 (变种 ) 图版 190, 1—3 凉 粉树, 冰粉树 (云南 ), 岩石莲 (云 南、 江西 ), 珍珠莲 (浙 江、 江苏) var. henryi (King ex Oliv. ) Corner (1960), (1965);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Ficus foveolata Wall. var. henryi King ex Oliv. in Hook. (1889) * ; Hand. -Mazz. (1929); "图鉴 " (1972)*; F . arisanensis Hayata (1919); F. foveolata Wall. var. arisanensis (Hayata) Kudo (1936); Sata (1944); F. oxyphylla Miq. var. henryi (King ex Oliv. ) Yamazaki (1982) ; F. foveolata auct. non Wall. : Y. Chen (1937). 木质攀 援或匍 匐藤状 灌木; 幼枝 密被褐 色柔毛 和开展 粗毛。 叶 革质, 变 异大, 卵状 椭 圆形, 有 时为斜 卵形, 长 8 — 12 厘米, 宽 3 —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圆形至 楔形, 有 时不 对称, 叶面 无毛, 背 面密被 褐色或 锈褐色 柔毛, 基 生叶脉 三出, 侧生 2 脉有 时延长 至叶片 1/3 以上, 侧 脉每边 5 — 7 条, 网 脉在背 面呈蜂 房状; 叶柄长 5 — 10 毫米, 密被锈 
图 版 190 1 — 3. 珍珠格 Ficus sarmentosa Buch. -Ham. ex J. E. Sm. var. henryi (King ex Oliv. ) Corner, 1. 幼 果枝, 2. 雄 花, 3. 雌花; 4—5- 日本 IB 笔格 F. sarmentosa Buch. -Ham. ex J. E. Sm. var. nipponica (Fr. et Sav. ) Corner, 4. 叶, 5. 格果; 6—8. 爬藤格 F. sarmentosa Buch. -Ham. ex J. E. Sm. var, impressa (Champ. ) Corner. 6. 枝, 7. 瘦花, 8. 雄花。 (谢 华绘) 
668  云南 植物志  褐 色毛。 榕 果成对 腋生, 圆 锥状卵 圆形, 直径 1 一 2. 5 厘米, 偶 见有达 3 厘 米的, 表面密 被 褐色长 柔毛, 成长渐 脱落, 顶 生苞片 直立, 长约 3 毫米, 基 生苞片 卵状披 针形, 长 3 — 6 毫米或 更长, 无总 梗或具 甚短的 总梗。 花 果期夏 秋季。 产 昭通、 沾益、 大姚、 禄劝、 昆明、 嵩明、 易门、 峨山、 楚雄、 江川、 建水、 蒙自、 曼耗、 屏边、 西畴、 麻 栗坡、 富宁、 广南、 砚山、 漾濞、 维西、 碧江、 贡山、 中甸、 大 理 等地, 生海拔 700 — 1 700 (一 2 500) 米的阔 叶林下 或灌木 及岩石 缝中, 这个变 种广泛 分 布于全 国南方 各地。 瘦果为 制冰粉 原料。 66b. 爬藤榕 (变种 ) 图版 190, 6-8 var. impressa (Champ. ) Corner (1960), (1965); 海南 植物志 (1965); 秦 岭植物 志 (1974);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Lauener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Ficus impressa Champ, ex Benth. in Hook. (1854); Hemsl. (1899); Warbg. (1900); Rehd. in Sarg. (1916); (1929) ;" 图鉴 ,, (1972) *; F. wr^/i"z' Benth. (1861); F. foveolata Wall. var. impressa (Champ. ) King (1888) * ; F. bodinieri Levi, et Vant. (1907); in Fedde (1907); F. martini Levi, et Vant. (1907); in Fedde (1907), (1915); Hand. -Mazz. (1929); Rehd. (1929), (1936). excl. syn. , (1937), excl. syn. F. kwangtungensis Merr. et Chun. p. p.; "图 鉴,, (1972) * ; F. baileyi Hutch. (1920); Hand. -Mazz. (1923) , (1929) ; F. leucodermis var. saxicola Hand. -Mazz (1921). 藤 状匍匐 灌木。 叶 革质, 披 针形, 长 4 一 7 (-8) 厘米, 宽 1 一 2 (-3)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钝形, 叶面 绿色, 无毛, 背面白 色至灰 褐色, 全缘, 干后常 背卷, 侧 脉每边 6 — 8 条, 网脉在 背面甚 明显; 叶柄长 5 — 10 毫米。 榕果成 对腋生 或生于 已落枝 叶腋, 球 形, 直径 6 — 7 毫米, 被 柔毛, 顶生 苞片呈 脐状, 但不 突起, 基 生苞片 甚小, 总 梗长约 4 一 5 毫米; 雄花 和瘿花 生于雄 株榕果 内壁; 雄 花生近 口部, 花被片 3 — 4, 雄蕊 2 枚, 花药 具 短尖; 癭花 生雄花 之下, 花被片 与雄花 同数, 子房 光滑, 花柱 侧生, 短; 雌花 生雌株 榕果 内壁, 花被片 3 — 4。 瘦果长 圆形, 表面有 粘液。 产 蒙自、 曼耗、 砚山、 广南、 屏边、 师宗、 镇雄、 彝良, 生海拔 1 000 — 1 500 米地 的山 坡岩石 上或墙 壁上; 广布于 华东、 华南、 华中、 西南, 北至 陕西、 甘肃。 印度 (喀 西山 )、 越南 也有。 66c. 日本 匍茎榕 (变种 ) 图版 190, 4—5 var. nipponica (Fr. et Sav. ) Corner (1960), (1965) Hatusima (1971); 台湾植 物志 (1976); Lauener (1983); 西藏 植物志 (1983)% Ficus oxyphylla Miq. (1854); Corner (1960), pro syn. ; Kitamura et Murata (1979)* ; Yamazaki (1982); F. nipponica Fr. et Sav. (1875); Nakai (1932); Ohwi (1965) ; F. foveolata Wall. var. nipponica (Fr. et Sav. ) King (1888) * ; F. chaff anioni Levi, et Vant. (1907), (1915) p. p. in Fedde (1907), (1915), (1917); F.fortunati Levi, et Vant. (1907) (1915) p. p. F. rufipes Levi, et Vant. (1907), in Fedde (1907), (1915) p. p. , quoad Cavalerie 340; F. se gut nit Levi, in Fedde (1913); Levi. 
桑 科  669  (1915) p. p. , quoad holotypus ; F. foveolata Wall. var. eburnea Gagnep. in Lecte. (1928) ; foveolata auct. non Wall, ex Miq. : Rehd. (1929), p. p. , (1936) , (1937) ; Hand. -Mazz. (1929); F. sarmentosa ssp. nipponica (Fr. et Sav. ) Ohashi in Hara (1966). 木 质藤状 灌木。 当年生 小枝淡 褐色。 叶椭圆 状披针 形或长 圆形, 长 7 — 12 厘米, 宽 3 — 3.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宽 楔形, 叶面深 绿色, 无毛, 背面灰 黄色, 干后灰 白色, 无 毛, 基生叶 脉短, 侧 脉每边 6 — 8 条; 叶 柄长约 1 厘米, 无毛; 托叶披 针形, 长约 8 — 10 毫米, 外面被 柔毛, 早落。 榕 果成对 腋生, 球形, 直径 1 一 1.2 厘米, 表面灰 白色, 近无 毛, 顶生苞 片微呈 脐状, 基生苞 片小, 总梗长 不超过 5 毫米。 产 镇雄、 德钦, 生海拔 1 820 — 2 000 (—2 990) 米的阔 叶林中 或石灰 岩上; 西藏、 四 川、 贵州、 广东、 海南、 广西、 福建、 台湾、 江西、 浙江有 分布。 印度东 北部、 不丹、 锡 金 至日本 均有。 镇 雄标本 明显向 var. polynervis (S. S. Chang) C. Y. Wu 过渡。 66d. 长柄 匍茎榕 (变种 ) var. Luducca (Roxb. ) Corner (1960), (1965);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ut "luduca"; Lauener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Ficus luducca Roxb. (1832) ; Griff. (1854) ; F. longepodata Levi, et Vant. (1907) ; in Fedde (1907), (1915) p. p. , quoad holotypus ; Rehd. (1929), (1936); Hand. - Mazz. (1929) ; F. trichopoda Levi. (1913) , in Fedde (1915) ; F. sordida Hand. -Mazz. (1922) ; F. napoensis S. S. Chang (1983)*, syn. nov. 66da. 长柄 匍茎榕 (原 变型) f. luducca 叶长 圆状披 针形, 先端 渐尖为 尾状, 基部 楔形, 叶柄长 2. 5 — 3. 5 厘米, 粗壮。 榕果 直径 7 — 12 毫米, 总梗长 0.5 — 1 毫米。 分布于 云南、 广西、 贵州、 广东。 喜马拉 雅诸国 也有。 66db. 无梗 匍茎榕 (变型 ) 图版 191, 8-9 f. sessilis Corner (1960), (196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榕果无 总梗, 直径 7 — 9 毫米; 花间有 刚毛。 产 蒙自, 生 石灰岩 山地。 模式 标本可 能采自 蒙自。 分布于 西藏、 四川、 贵州、 湖北、 陕西、 江西。 66e. 大果 爬藤榕 (变种 ) ( "图 鉴" 补编) 图版 191, 1-4 岩石榴 (植物 名实图 考), 冰粉藤 (四 川、 云南 ), 象奶果 (禄劝 ) var. duclouxii (Levi, et Vant. ) Corner (1960), (1965); "图 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Lauener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Ficus duclouxii Levi, et Vant. (1907), in Fedde (1907), p. p.; Rehd. (1929) p. p. , pro syn. sub. F. foveolata. 匍 匐藤状 灌木; 幼枝、 嫩叶密 被白色 柔毛, 干后 变为黄 褐色。 叶卵状 椭圆形 或长圆 形, 长 12 — I 5 厘米, 先 端钝或 渐尖, 基部 圆形至 楔形, 侧 脉每边 6 — 8 (-10) 条; 叶柄 长 1 一 1.2 (-1-4) 厘米。 榕果 球形, 直径 1.5 — 2. 5 厘米, 近无 总梗, 表面 无毛, 顶十 
^ 'V 丄3丄 卜 4. X^m^ Mcus sarmentosa Buch. -Ham. ex J. E. S. , var. duclouxii (Levi, et Vant. ) Corner, 1. 叶 枝, 2. 果枝, 3. 雌花, 4 . 雄花 ; 5 — 7 . 薄叶 匍茎榕 F . sarmentosa Buch . — Ham . exJ . E Sm var , acrymans (Uvl.) Corner, 5. 果枝, 6. 瘈花, 7 . 榕果 顶部和 腹面; 8 — 9 . 无梗 匍茎榕 F . sarme ntosa Buch. -Ham. ex J. E. Sm. var. luducca (Rxb. ) Corner f. sessilis Corner, 8. 果枝, 9. 雌花。 (何 平 仿绘) 
铁 青树科  671  苞片不 突起, 基 生苞片 很短。 产 昆明、 安宁、 嵩明、 富民、 禄劝、 路南、 易门、 蒙自、 盐丰、 大理、 邓川、 鹤庆、 丽江、 永胜、 维西、 漾濞、 大理、 贡山, 生海拔 1 800 — 2 500 (-3 600) 米的石 灰岩山 地; 四川、 贵州、 广西、 江西、 湖南有 分布。 67. 多脉榕 (广 西植物 研究) 图版 192, 6—9 Ficus polynervis S. S. Chang (1984) * . 藤状 灌木。 幼 枝散生 浅褐色 柔毛。 叶排为 两列, 革质, 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10-17 (-20) 厘米, 宽 4 一 5 厘米 以上, 先端 渐尖或 钝尖, 基部 楔形, 全缘, 中 脉在叶 片 两面均 隆起, 在背 面更为 明显, 基 生叶脉 三出, 侧生 2 脉 甚短, 侧 脉每边 (13 —) 15- 17 条; 叶柄长 2. 2 — 3 厘米; 托叶披 针形, 长约 1 厘米。 榕 果单生 叶腋, 球形, 直径 2 — 2. 2 厘米, 成熟时 黄色, 果皮 坚硬, 木 质化, 表面 光滑, 总梗短 而粗, 口部苞 片脐状 突起, 基 生苞片 3 枚, 卵状椭 圆形, 较小; 雌花 多数, 具 短柄, 花被片 4, 倒 卵状披 针形, 子房 无柄, 花柱 无毛。 瘦果 长椭圆 状倒卵 圆形, 平滑, 无毛 。 产 西畴、 广南, 生海拔 1 300 — 1 500 米的 地方。 模 式标本 采自麻 栗坡。 吴 征锱拟 将此种 组合为 F. sarmentosa var. polynervis (S. S. Chang) C. Y. Wu。 182. 铁青树 禾斗 Olacaceae nom. conserv. 常绿 或落叶 乔木或 灌木, 有时攀 援状。 单叶 互生, 稀对生 (我 国不产 ), 全缘, 羽状 脉, 无 托叶。 花小, 通常 两性, 稀 单性, 辐射 对称, 排 成腋生 的聚伞 花序、 总状 花序或 穗状 花序, 稀伞形 花序和 圆锥花 序\ 花萼 筒小, 杯状或 盘状, 上部 截平或 3 — 6 齿裂, 结 果时萼 筒增大 包围果 实或不 增大; 花瓣 3 — 6, 分离 或各种 连合, 常 镊合状 排列; 花盘杯 状; 雄蕊 离生, 稀合生 成单体 雄蕊, 与花 瓣同数 并与其 对生, 或为 花瓣的 2 — 3 倍, 花药 2 室, 有 时部分 雄蕊退 化而无 花药; 子房上 位或半 下位, 1 一 5 室, 每室具 倒生或 直立胚 珠 1 一 4; 花柱 1, 柱头 2 — 5 裂或 不裂。 核果或 坚果, 胚小 直立, 胚乳 丰富。 约 27 — 29 属 200 — 250 种, 广布世 界热带 地区, 南美洲 与亚洲 最多, 非洲热 带地区 及南非 次之, 其 次为大 洋洲, 少数种 类还延 伸到亚 洲的亚 热带以 及北美 洲南部 地区。 我 国产 4 属 7 种 1 变种, 分布 秦岭以 南各省 • 区; 云南产 3 属 4 种 1 变种。 分属 检索表 丄 (2) 乔木; 雄蕊 8, 全部 发育; 子房 4 室; 果 成熟时 萼简不 增大, 也不包 围果实 1. 蒜 头果属 Malania 2 (1) 小 乔木或 灌木, 有时攀 援状; 雄蕊 4 -11, 部 分发育 或全部 发育; 子房 2 — 3 室, 上部 1 室; 果 成熟 时萼简 增大, 包围或 承托果 实的大 部分。 3 (4) 维蕊 8 — 11, 3 — 5 枚 发育, 5 — 6 枚 退化; 果成 熟时大 部为增 大的浅 杯状、 碗状、 钟状或 近壶状 的萼简 所包围 2. 铁 靑树属 Olax 4 (3) 雄蕊 4 一 6, 全部 发育; 果成熟 时几全 部为增 大的壶 状萼简 所包围 … 3. 靑 皮木属 Schoepfia 
图 版 192 1~5. 贵州榕^ £ :1 1 3 81^»101^1 1 ^5. S. Chang, 1. 果枝, 2. 雌花, 3. 雄花, 4. 瘘花, 5. 叶 背面示 毛被; 6—9. 多 脉榕 F. polynervis S. S. Chang, 6. 幼 果枝, 1. 叶 背面, 8. 瘻花, 9. 雄花。 (何 平 仿绘) 
铁 青树科  673  1. 蒜 头果属 Malania Chun et S. Lee ex S. Lee 乔木。 叶 互生, 薄 革质, 羽 状脉。 伞形 花序状 或排成 复伞形 状的短 总状花 序式, 腋 生; 花萼 筒小, 杯状, 先端 4 (-5) 裂; 花瓣 4 (一 5), 先端 内曲, 镊合状 排列; 雄蕊 为 花瓣的 2 倍, 花丝 丝状, 花药 线形, 直立, 纵裂; 子房 上位, 下部 2 室, 顶端 1 室, 中 轴 胎座, 每室具 1 胚珠, 悬垂 于胎座 顶端; 柱头 粗短, 头状, 微 2 裂。 核 果扁球 形或近 球形, 中果皮 肉质, 内果皮 木质, 坚硬; 成 熟种子 1, 胚乳 丰富。 我国特 有属, 仅 1 种; 分布于 广西、 云南。 1. 蒜头果 (广南 土名,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图版 193, 1-6 马兰后 (广 西壮语 ), 山桐果 (广西 ) Malania oleifera Chun et S. Lee ex S. Lee (1980)* ; 林有润 (1982)*; 中 国植物 志 (1988)*. 常绿 乔木, 高达 20 米, 胸径达 40 厘米; 树干 挺直, 树皮灰 褐色, 稍 纵裂。 小枝暗 褐色, 具 皮孔; 芽 裸露, 初时有 灰棕色 绒毛, 后 脱落。 叶 互生, 薄革 质或厚 纸质, 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7 — 15 厘米, 宽 2. 5 — 4 厘米, 先端 急尖, 短 渐尖至 渐尖, 基部圆 形或 楔形, 有时略 偏斜, 边缘略 反卷; 中脉 在上面 凹下, 下面 突起, 侧脉 3 — 5 对, 上面 不 明显, 下面 明显;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基部具 关节。 伞 形花序 腋生, 长 2 — 3 厘米, 花 梗细; 花萼 筒小, 4 (-5) 深裂; 花瓣 4 (一 5), 绿色, 离生, 镊合状 排列, 宽 卵形, 长 约 3 毫米, 外面有 微毛, 内面 下部有 绵毛, 先 端尖, 内曲; 雄蕊 8, 排成 2 轮, 其中 4 枚 与花瓣 对生, 另 4 枚 与花瓣 互生; 子房 上位, 长圆 锥形, 长约 1 毫米。 核 果扁球 形或近 梨形, 直径 3 — 4. 5 厘米; 种子 1, 球 形或扁 球形, 直径约 1.8 厘米。 花期 4 一 9 月, 果 期 5 — 10 月。 产 广南、 富宁, 生海拔 500 — 1 640 米的湿 润肥沃 的石灰 岩山地 混交林 内或稀 树灌丛 中; 广西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富宁。 种 子富含 油脂, 为优 良的木 本油料 植物, 可作 润滑和 制皂的 原料, 亦可 食用。 木材 为半环 孔材。 纹 理直, 结 构细, 材质 中等, 易 加工, 可供 家具、 建筑、 雕刻、 船舶 等用。 本 种生长 迅速, 宜作石 灰山地 区绿化 树种。 2. 铁 青树属 Olax L. 乔木或 灌木, 有时攀 援状。 叶 互生, 羽 状脉。 总状 花序、 圆 锥花序 或穗状 花序, 稀 花单生 叶腋; 花萼 筒小, 先端截 平或成 波形, 或有不 明显的 裂齿, 结果时 增大; 花瓣 3 — 6; 发 育雄蕊 3, 稀 4 一 5, 与花瓣 对生, 花药 2 室, 纵裂; 退 化雄蕊 5 — 6, 长 于能育 雄蕊, 顶端 2 裂, 与花瓣 互生; 子房 上位, 下部 3 室, 上部 1 室, 胚珠 3; 花 柱顶端 3 裂。 核果, 部分 或大部 为增大 的肉质 萼筒所 包藏; 种子 1 枚, 胚乳 丰富。 本属约 4 种 (据 Mafferley 1990), 分布 亚洲、 非洲、 大洋 洲热带 地区, 少数 种分布 到 亚洲南 亚热带 地区。 我国 3 种, 分布 广西、 广东、 台湾和 云南等 省区; 云南产 1 种。 
图 版 193 6- 蒜头果 Malaniaoleifera Chun etS. Lee ex S. Lee ,1. 花枝 ,2. 花, 3. 花辦, 4. 花萼与 雌蕊, 5. 雄蕊, 6. 果; 7—9. 赤苍藤 Erythropalum Scandens B1. , 7. 花枝, 8. 花, 9. 果枝。 (李 楠绘) 
铁 青树科  675  1. 尖叶 铁青树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Olax acuminata Wall, ex Benth. (1840) ; Mast, in Hook. f. (1875) ; Edinb. staff (1929 — 1930); Sleum. (1980); Griers. et Long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小 乔木, 高达 5 米。 小枝黄 绿色, 老枝黄 褐色, 无毛。 叶纸 质或薄 革质, 长 椭圆形 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6 — 10 厘米, 宽 2. 5 — 3. 5 厘米, 先 端长渐 尖或近 尾状, 基部圆 形或渐 狭, 两面 无毛; 中 脉在上 面平, 在下面 凸起, 侧脉 9 一 11 对, 两面不 明显; 叶柄长 0.4 — 0.8 米。 圆 锥花序 腋生, 长 1 一 1.5 厘米, 具 3 — 8 花, 花梗长 2 — 3 毫米, 花 序梗长 0.4 — 0. 6 厘米; 花萼 筒小, 浅 杯状或 盘状, 先端 截形, 花瓣 3, 淡 黄色, 离生, 长 条形, 长 3 — 4 毫米; 能 育雄蕊 3, 与花瓣 对生, 退 化雄蕊 6, 略长 于能育 雄蕊。 核果长 圆形或 卵状球 形, 直径 1. 5 — 1. 8 厘米, 成熟时 橙红色 , 半埋于 增大成 杯状的 花萼筒 内。 花期 3 — 5 月, 果期 4 一 10 月。 产盈江 (拉邦 坝), 生海拔 500 米 左右的 热带雨 林中。 印度 北部、 缅甸、 不丹 也有。 3- 青 皮木属 Schoepfia Schreb. 小 乔木或 灌木。 单叶 互生, 羽 状脉, 具柄。 聚 伞花序 腋生, 稀 单生; 副 萼小, 杯状, 2 — 3 裂, 花萼筒 与子房 贴生, 上端截 平或有 极小的 裂齿, 结果时 增大; 花冠 管状或 钟状, 4 一 6 裂; 雄 蕊与花 冠裂片 同数, 着生 于花冠 管上, 且与花 冠裂片 对生; 花丝 极短, 花药 小, 2 室, 纵裂, 子房半 下位, 半埋于 肉质隆 起的花 盘中, 下部 3 室, 上部 1 室, 每室 1 胚珠, 自特 立中央 胎座顶 端向下 悬垂, 柱头 3 浅裂。 核果, 成 熟时, 全部 被增大 的花萼 筒所 包围, 果 顶端有 花萼和 花冠的 残迹; 种子 1; 胚 细小, 位 于肉质 胚乳的 顶端, 胚乳丰 富。 约 24 种, 分布于 热带、 亚热带 地区。 美洲有 20 种, 我国 3 种 1 变种, 分布 南方各 省区; 云南 2 种 1 变种。 华南 青皮木 (Schoepfia chinensis) 在 《中 国植 物志》 上 虽记载 云南有 分布, 但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无记载 ,作者 研究过 刘慎谔 1946 年在昆 明杨家 村采的 15649 号, 与 青皮木 (S. jasminodora) 无 差异, 看来 可能是 误定。 分种 检索表 1 (2) 常绿; 花具 短梗, 排成 总状式 的聚伞 花序; 核果近 球形或 长圆形 …… 1. 香芙木 S. fragrans 2 (1) 落叶; 花 无梗, 排成 穗状式 的聚伞 花序; 核果椭 圆形或 卵状椭 圆形。 3 (4) 叶卵 形或长 卵形, 纸质; 果小, 长 1 一 1.2 厘米, 直径 5 — 8 毫米 2a- 青皮木 S. jasminodora var. jasminodora 4 (3) 叶椭 圆形或 卵状椭 圆形, 厚 纸质; 果大, 长 1.6 — 2 厘米, 直径 1.3 1.5 厘米 2b. 麻栗坡 青皮木 S. jasminodora var. malipoensis 1. 香芙木 ( "图鉴 ") 图版 194, 1-4 
m 版 194 4 " 胥关木 ^ 0ef ' af ^ ans Wall ., 花枝, 2 . 花冠 展幵, 3. 果枝, 4 . 果; 5 一 6 青皮木 & jasminodora Sieb' et Zucc. , 5. 果枝, 6. 雌蕊。 (李 楠绘) 
铁 青树科  677  Schoepfia fragrans Wall, in Roxb. (1824), (1824)* ; A. DC. (1830); Mast, in Hook. f. (1875); Burk. (1910); Schneid. in Sarg. (1916); Sleum. (1935); van Steen. (1952); "图 鉴,, (1972)*; Haraetal. (1979); 西藏 植物志 (1983); Griefs, et Long (1983); 中国 植物志 (1988)* Schoep fiopsis fragrans Miers (1878). 常绿小 乔木, 高达 10 米; 树皮灰 黄色, 干时 小枝黑 褐色, 老枝灰 褐色。 叶近 革质, 长椭 圆形、 长 卵形、 椭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6 — 9 (-11) 厘米, 宽 3. 5 —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常 歪斜, 基 本通常 楔形, 稀近 圆形, 侧脉 3 — 8 对, 两面 明显, 叶柄长 4 一 8 毫米。 总状 式 的聚伞 花序, 长 2 — 3. 5 厘米, 通常 5 — 10 花; 花冠白 色或淡 黄色, 筒状, 长 6_8毫 米, 宽 2. 5 — 3 毫米, 芳香, 先端 4 一 5 裂, 不 反卷, 内而^ 雄 蕊处有 一束丝 状体, 柱头 通常巧 伸出花 冠外。 核果近 球形, 熟时 黄色, 基部为 杯状的 副萼所 承托, 直径 7 — 8 (- 12) ^米。 花期 9 一 10 月, 果期 10 月 至翌年 1 月。 产 勐腊、 景洪、 思茅、 盈江、 临沧、 凤庆、 双江 等地, 生海拔 850 — 2 100 米 的密林 或疏 林中, 或灌丛 及林缘 地带; 西藏东 南部有 分布。 印度、 尼 泊尔、 不丹、 锡金、 孟加 拉、 缅甸、 泰国、 老挝、 越南、 印度 尼西亚 也产。 2. 青皮木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图版 194, 5-6 羊脆骨 (昆明 ) Schoepfia jasminodora Sieb. et Zucc. (1846); Walp. (1846) ; Forb. et Hemsl. (1886); Diels (1900), (1912); Schneid. in Sarg. (1916); Chun (1934); 陈嵘 (1937)*Ohwi (1965); Lauener (1967); "图 鉴" (1972)*; 台湾 植物志 (1979); Sleum. (1980); 林有润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Schoep fiopsis jasminodora (Sieb. et Zucc. ) Miers (1878) ; Vaccinium cavaleriei Levi, et Van. (1911). 2a. 青皮木 (原 变种) var. jasminodora 落叶小 乔木, 高达 14 米; 树皮灰 褐色, 小 枝嫩时 红色, 老时灰 褐色。 叶 纸质, 卵形 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3. 5 — 10 厘米, 宽 2 — 5 厘米, 先端渐 尖或近 尾尖, 基部 圆形, 稀微凹 或宽 楔形, 上面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干 时上面 黑色, 下 面淡黄 褐色; 侧脉 4 一 5 对, 略呈 红色; 叶柄长 2 — 3 毫米, 红色。 花与 叶同时 开放, 无梗, 2 — 9 花排成 2 — 6 厘米 长的穗 状式 的聚伞 花序; 花萼 杯状, 贴生于 子房, 宿存; 花冠 钟形, 白 色或淡 黄色, 芳香, 长 5 — 7 毫米, 宽 3 — 4 毫米, 顶端 4 一 5 裂, 外卷, 内 面近雄 蕊处生 一束丝 状体; 雄 蕊与花 冠裂片 同数, 无退化 雄蕊; 子房半 下位, 柱头 3 裂, 通常伸 出花冠 之外。 核果椭 圆形, 长 约 1 一 1.2 厘米, 直径 5 — 8 毫米, 热时紫 黑色。 花期 3 — 5 月, 果期 4 一 6 月。 产 大理、 巍山、 宾川、 晋宁、 昆明、 安宁、 武定、 绥江 等地, 生海拔 1 600 — 2 500 米 阔叶 林中; 陕西、 四川、 贵州、 湖北、 河南、 湖南、 广东、 广西、 江苏、 安徽、 江西、 浙 江、 福 建等省 区均有 分布。 日本 也产。 木材 软脆, 易折; 树冠 圆形, 绿叶 葱笼, 古朴 雅致, 开花时 芳香, 宜配^ 于 庭园、 建 筑物 周围。 
678  云南 植物志  3b. 麻栗坡 青皮木 (变种 ) var. malipoensis Y. R. Ling, (1981), (1982); 中国 植物志 (1988). 本 变种与 原变种 的区别 在于: 叶厚 纸质, 椭 圆形或 卵状椭 圆形, 叶脉 在下面 突起; 果 大, 长 圆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1.6 — 2 厘米, 直径 1.3 — 1.5 厘米, 3 — 6 果 组成长 4 一 5 厘 米的穗 状聚伞 果序。 产麻 栗坡, 生海拔 1 800 米常 绿阔叶 林中。 广西 (十万 大山) 也产。 模 式标本 采自麻 栗坡。 182a. 赤苍 藤禾斗 Erythropalaceae nom. conserv. 木质 藤本, 具 腋生的 卷须。 叶 互生, 掌 状脉。 花 细小, 两性, 排成 腋生、 疏 散的二 歧聚伞 花序; 萼筒在 开花时 极短, 与子房 贴生, 花后 增大, 顶端 4 一 5, 不 明显; 花冠阔 钟形, 深 5 裂, 裂片 镊合状 排列; 雄蕊 5, 与花 冠裂片 对生, 花丝 极短, 花药 2 室, 纵裂; 子房半 下位, 1 室, 胚珠 2 — 3, 悬垂于 子房室 顶端; 花柱 极短, 圆 锥形, 柱头微 3 裂。 核 果, 成熟 时为增 大的花 萼筒所 包围, 顶端常 有宿存 的萼齿 残迹, 最 后萼筒 与果分 离而开 裂成 3 — 5 瓣, 外弯; 种子 1, 悬垂, 胚乳 肉质, 胚 细小。 仅 1 属 1 种, 广布于 亚洲南 部及东 南部。 我国 亦有。 1. 赤 苍藤属 Erythropalum B1. 形态 特征与 科同。 单 种属, 分布于 印度、 东 喜马拉 雅至阿 萨姆、 孟 加拉、 缅甸、 泰国、 越南、 菲 律宾、 马来 西亚及 印度尼 西亚。 我国有 1 种, 产 广东、 广西、 贵州及 云南。 1. 赤苍藤 (中国 种子植 物科属 词典) 图版 193, 7-9 细绿藤 (云南 ), 牛耳藤 . Erythropalum scandens Bl. (1826); Mast, in Hook. f. (1875); Merr. (1927); Gagnep. in Lecte. (1911); Ridl (1922); Chun (1940);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1972)* ; van Steen.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常绿 藤本, 长 5 — 10 米; 枝 纤细, 绿色, 有不 明显的 条纹; 卷须 腋生。 叶纸 质至厚 纸质, 卵 形或长 三角状 卵形, 长 8 — 18 厘米, 宽 4 一 15 厘米, 先端 渐尖、 钝尖或 突尖, 稀 为 圆形, 基部宽 楔形、 微 心形、 圆形或 截平, 上面 绿色, 下面粉 绿色, 基出 脉通常 3, 稀 5, 中 脉每边 有侧脉 2 — 3 对, 下面 凸起, 网脉 疏散, 明显; 叶柄长 3 — 8 厘米。 花序长 6 — 16 厘米, 分枝 纤细, 花后 增粗; 花萼筒 杯状, 4 一 5 裂; 花冠 白色,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雄 蕊 5, 花 盘大, 隆起。 核果卵 状长椭 圆形, 长 1.5 — 2. 5 厘米, 直径约 0.8 — 1.2 厘米, 全 部为 萼筒所 包藏, 成熟时 红色。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5 — 7 月。 产西双 版纳、 马关 等地, 生 于阴湿 沟谷, 海拔 600 — 1 000 米的密 林中; 广东、 广西 生 于海拔 280 — 550 米, 贵 州生于 1 000 — 1 500 米 低山、 丘陵 地带、 山区 沟谷、 溪 边或灌 丛中。 亚洲东 南部。 
山 柚子科 679  嫩 叶可作 蔬菜; 茎可 作药, 有 利尿, 治 黄胆、 风湿 之效; 根、 叶治水 肿痛。 根、 茎 可提 栲胶。 183- 山柚 子禾斗 Opiliaceae nom. conserv. 常绿小 乔木、 灌木 或木质 藤本。 单叶, 互生, 全缘; 无 托叶。 花小, 两性或 单生异 株, 辐射 对称, 排 成圆锥 花序、 穗 状花序 或总状 花序, 腋生、 顶 生或着 生在老 干上, 单 被 花或具 花萼和 花冠, 萼 4 一 5 裂, 极小或 消失; 花瓣 4 一 5, 分离或 合生, 在蕾中 镊合状 排列; 雄蕊 4 一 5, 与 花被片 或花瓣 同数, 对生, 花 丝离生 或基部 与花瓣 合生, 花药 2 室, 纵裂; 花盘 环状、 杯 状或为 分离的 腺体, 但不 与子房 结合; 子房上 位或半 下位, 1 室, 1 胚珠, 花柱短 或无, 柱头 全缘或 浅裂。 核果; 种子具 丰富的 胚乳, 胚小。 本科 9 一 10 属 28 余种, 主产亚 洲和非 洲热带 地区, 澳大 利亚北 部及美 洲地区 有少量 分布。 我国 5 属 5 种, 分 布于西 南部及 南部; 云南 5 属 5 种。 分属 检索表 1 (2) 圆锥 花序, 花 单生, 通常 着生在 老枝的 叶腋或 主干上 1. 甜 菜树属 Melientha 2 (1) 总 状花序 或穗状 花序, 花 两性, 通 常不着 生在老 枝的叶 腋或主 干上。 3 (8) 总状 花序, 每苞 片内具 3 花, 于 开花前 脱落, 花 被片分 离或仅 在基部 连合。 4 (7) 灌 木或小 乔木; 花序 轴无毛 或被微 柔毛, 花梗 无毛; 苞 片基部 贴生, 不呈 盾状; 核果通 常小于  1.5 厘米。 5 (6) 花被片 离生, 雄 蕊明显 长于花 被片, 花 盘环状 2. 尾 球木属 Urobotrya 6 (5) 花被 片基部 合生, 雄蕊 短于花 被片, 花 盘杯状 3. 鳞 尾木属 Lepionums 7 (4) 藤本 植物, 有时 为直立 灌木, 花序轴 和花梗 密被红 褐色短 柔毛, 苞片 盾状; 核果 1.5 — 3 厘米 4- 山柚 子属 Opilia 8 (3) 穗状 花序, 每苞 片内具 1 花, 宿存, 花被 片连合 5. 山 柑藤属 Cansjera  1. 甜 菜树属 Melientha Pirre 小 乔木; 小枝 无毛。 单叶 互生, 革质或 肉质, 无毛。 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排 成圆锥 花序, 花序轴 纤细, 具乳 头状小 突起, 微 被毛; 花 序多着 生在主 干上, 少 数着生 在小枝 上 或小枝 上部的 叶腋; 花 4 (-5); 雄花单 1 或 3 — 5 簇 生于苞 片腋, 无 梗或有 短梗; 花 丝短, 贴生于 花被片 基部; 花药 较大; 花 盘肉质 微裂, 类似 退化的 子房; 雌花单 生于苞 腋, 有时 3 — 5 簇生, 无 梗或具 短梗。 核果椭 圆形、 长卵 形或倒 卵形, 长 2. 3 — 4 厘米, 外 果 皮薄, 厚 1.5 — 2 毫米; 中果皮 肉质, 多汁; 内果皮 木质。 胚几 与种子 等长; 胚 根小, 长 2 — 4 毫米; 子叶 狭窄。 2 种 1 亚种, 分 布亚洲 东南部 的中南 半岛、 加里曼 丹和菲 律宾。 我国 1 种, 产 云南。 1- 长蕊 甜菜树 (云 南植物 研究) 图版 195 Melientha longistaminea W. Z. Li (1989) * . 
图 版 195 长蕊 甜菜树 Melientha longistaminea W. Z. Li, 1. 雄 花枝, 2. 幼 果序, 3. 成熟 的果序 一段, 4. 雄花 (李 楠绘) 
山 柚子科  681  Champereia longistaminea (W. Z. Li) D. D. Tao (1993). 小 乔木, 高达 10 米, 直径 16 厘米; 树皮灰 白色, 平滑或 龟裂。 小枝 绿色, 有灰白 色 皮孔, 叶椭 圆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7) 10—12 (14) 厘米, 宽 3 — 3. 5 厘米, 先端急 尖或短 渐尖, 基部 楔形, 下延, 全缘, 两面 无毛, 密被小 凸起, 中 脉两面 凸起, 侧脉 6 — 8 (10) 对, 在下面 凸起; 叶 柄长约 5 毫米。 花序在 主干和 老枝上 簇生, 在 小枝上 单生于 叶腋, 长达 8 厘米, 序轴、 花梗、 花 冠均被 粘质微 柔毛, 花瓣 4 , 卵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淡 绿色, 长约 2 毫米, 雄蕊 与花瓣 同数而 对生, 长约 1. 5 毫米, 花药 卵形, 黄色, 长约 0.5 毫米, 花盘微 4 裂, 裂瓣 与雄蕊 互生; 花 梗长约 1.5 毫米。 核果浅 黄色, 椭 圆形, 长 约 3 厘米, 直径约 2 厘米, 果 梗长约 5 厘米。 花期 3 — 4 月, 果期 4 一 7 月。 产 元江、 双柏, 生海拔 1 100 — 1 320 米的 河谷、 沟谷密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元江。 本种与 甜菜树 (M. suavis Pirre) 的区别 在于雄 蕊具长 花丝, 花瓣卵 状披针 或披针 形, 花梗较 长等。 本种 植物的 嫩枝、 叶及 花序当 地用作 蔬菜, 味甜, 鲜美 可口, 集 市上有 出售, 中果 皮肉 质味似 荔枝, 种 仁似板 栗味, 均可 食用, 可 列为木 本经济 植物, 推广 栽培。 2. 尾 球木属 Urobotrya Stapf 灌 木或小 乔木, 小 枝无毛 或被微 柔毛。 叶薄 革质, 全缘, 无毛或 仅中脉 有毛。 花两 性, 着生 于总状 花序; 每苞 片内具 3 花, 花序轴 纤细, 无毛 或被微 柔毛; 苞 片阔, 绿色, 边缘 透明, 有 纤毛, 密集覆 瓦状, 于 开花前 脱落, 花序 基部较 小的数 枚苞片 宿存; 花 (3 —) 4 (一 5) 枚; 花被片 离生, 长 圆形, 急尖; 雄蕊与 花被片 同数, 并 长于花 被片; 花 盘 环状, 肉质; 子 房圆锥 状至圆 筒状; 花 柱钝。 核果椭 圆形, 中 果皮薄 肉质; 胚具 3 个 长的 子叶。 约 5 种, 分 布于非 洲的热 带地区 (2 种) 和亚洲 东南部 (3 种); 我国 1 种产 云南和 广西。 尾球木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Urobotrya latisquama (Gagnep. ) Hiepko (1972), (1978)*, (1979). Lepionurus latisquamus Gagnep. (1910) et in Lecte. (1911) ; Hambart (1948).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达 4 米。 小枝 无毛。 叶 无毛, 阔 披针形 至狭披 针形, 稀椭 圆形或 倒 卵形, 长 (7 —) 11-18 (-23) 厘米, 宽 (3 —) 4-6 (一 7) 厘米, 顶端 渐尖至 急尖, 基部 楔形; 侧脉 7 — 10 (-12) 对, 两面稍 突起; 叶抦 无毛。 通常 1 花 序生于 叶腋, 稀生 于主 干上; 花 序轴长 7 — 11 厘米, 无毛; 苞片阔 卵形至 圆形, 顶端突 渐尖, 每苞 片内具 3 花; 花被片 4 枚, 黄 绿色; 雄蕊与 花被片 对生; 花盘 杯状; 子 房高于 花盘部 分近圆 锥状, 长 1 一 1.5 毫米, 1 室。 核果 红色, 长 13 — 25 毫米, 直径 7 — 15 毫米。 花期 4 一 5 月, 果 期 7 — 8 月。 产 河口、 金平、 勐腊、 富宁, 生海拔 1 000 米以下 山谷、 疏 林中; 广西有 分布。 缅甸、 老挝、 越南、 泰国 也产。 模式标 本采自 老挝。 
682  云南 植物志  3- 锁 尾木属 Lepionurus B1. 灌 木或小 乔木。 枝条 披散, 通常 无毛, 幼嫩期 有时具 短毛。 叶薄 革质, 无毛。 花两 性, 排 成腋生 的总状 花序, 每苞 片内有 3 花, 花序轴 纤细, 无毛; 苞片鳞 片状, 淡 绿色, 边缘 透明, 覆瓦状 排列, 密集, 花前 脱落; 花 (3 —) 4 (一 5) 数, 花被 合生, 深裂; 雄 蕊长度 不超过 花被, 花丝 扁平; 花盘 环状, 边缘 不整齐 钝裂; 子房 卵状圆 锥形, 花柱通 常缺, 柱头 4 浅裂或 不裂。 核果椭 圆形、 卵状球 形或倒 卵形, 外果 皮薄, 中果皮 肉质, 内 果皮 壳质; 胚几 与种子 等长, 胚 根小, 子叶 线形。 1 一 2 种, 分 布于尼 泊尔、 锡金、 印 度及马 来西亚 的热带 地区。 我国 1 种, 产 云南。 1. 鳞尾木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96, 5-9 Lepionurus sylvestris Bl. (1826) ; Kurz (1877) ; Boerl. (1890) ; King (1895) ; Brand. - (1906); Gagnep. in Lecte. (1911); Koord. (1912), (1925)*; Ridl. (1924); Burk. (1935); Kanijilal (1935); Corner (1940); Back, et Bakb. f. (1965); Hiepko (1978)* , (1979)* ; whitmore in Hara et al. (1979); Griers et Long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Hiepko in van Steen.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灌木, 稀小 乔木, 高通常 2 米 以下, 稀达 6 米。 叶 互生, 倒 卵形、 长 圆形、 披针形 或 卵形, 长 (5. 5 —) 10—16 (—25) 厘米, 宽 (1.5 —) 3—7 (一 9) 厘米, 先端短 渐尖, 基部宽 楔形或 渐窄; 侧脉 (5 —) 8-10 (-13) 对, 中 脉和侧 脉通常 在下面 突起; 叶柄 长 1 一 5 (— 8) 毫米。 总 状花序 1 一 8 (-17) 腋生, 长 2 — 5 厘米, 花序轴 直立, 俯垂或 下垂; 苞片宽 卵形, 先端渐 尖或具 细尖, 长 4 一 5 (-7.5) 毫米, 宽 3 — 5 (— 8) 毫米; 花淡 黄色, 花梗长 1 一 2 毫米; 花 被管长 0.5 毫米, 花 被直径 2 — 4. 5 毫米, 花被 裂片卵 形, 开展, 先端 急尖; 雄蕊 着生在 花盘的 边缘, 与 花被管 等长; 雌 蕊长约 1 毫米。 核果 橙 红色, 长 9 一 16 毫米, 直径 6 — 10 毫米, 基部有 宿存的 花盘, 果梗长 2 — 2. 5 毫米。 产 思茅, 生海拔 1 200 米的 山地密 林中。 不丹、 锡金、 印度、 尼 泊尔、 緬甸、 泰国、 越南、 马来西 亚等国 也有。 4. 山 柚子属 Opilia Roxb. 藤本 植物, 有时 为直立 灌木; 幼 枝无毛 或微被 绒毛。 单叶 互生, 全缘。 花 两性, 总 状花序 腋生, 花 序轴及 花梗密 被褐色 或黄色 茸毛; 每 苞片具 3 花, 苞片 盾状, 宽 卵形, 花 前 脱落; 花被片 4 一 5, 分离, 外弯; 雄 蕊比花 被长; 花盘 4 一 5 浅裂, 厚 肉质, 具 不规则 锯齿, 与雄蕊 互生; 子房圆 柱形或 椭圆状 球形, 柱头 无柄。 核果 椭圆状 球形, 被微 绒毛, 中果皮 肉质, 内果 皮薄, 木质; 胚乳 几乎和 种子一 样长, 胚根非 常小, 约 0.5 毫米, 具 3 枚 子叶。 2 种, 产 非洲、 亚 洲的热 带地区 和澳大 利亚。 我国 1 种, 产 云南。 . 1. 山柚子 (中 国种 子植物 辞典) Opilia amentacea Roxb. (1832); Miq. (1856); Mast. (1875); Kurz (1877); Merr. 
m 版 196 !_ 4 . 山坩藤 Camera rheediU.F.Gmelm,!. 果枝, 2. 花枝 ,3. 花及 苞片, 4. 花冠 展开; 5— 9. 鳞尾木 I-epiom^s sylvestris Bl. , 5. 花枝, 6. 花, 7. 花 (俯视 ), 8. 花 纵剖, 9. 花药。 (李 楠绘) 
684  云南 植物志  (1906), (1912); Gagnep. in Lecte. (1911); Garcia (1963); Back, et Bakh. f. (1965); Hiepko (1982) * et in van Steen. (198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植 物志 (1988). 攀援 或直立 灌木, 有 时小乔 木状; 树皮 光滑或 开裂, 灰白 色或褐 灰色; 小枝 无毛或 几 无毛。 叶 革质, 通常 无毛, 卵形、 长卵 形或披 针形, 长 5 — 14 (-16) 厘米, 宽 2 — 5 厘米, 先端 渐尖、 急尖 或钝, 基部 渐狭, 有时 圆形, 中脉 在下面 凸起, 侧脉 (6 —) 7 — 9 (-11) 对; 叶柄长 3 — 7 (—10) 毫米。 总 状花序 1 一 5, 腋生, 花序长 1. 5 — 3. 5 厘米; 苞 片直径 2 — 3 毫米, 边缘具 纤毛; 花梗长 1.5 — 2 毫米; 花 被片黄 绿色, 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先端 外弯, 具短 絨毛; 雄蕊 5, 与 花被片 对生, 花丝 丝状, 长 1.5 毫米, 花药广 卵 圆形, 长 0.3 毫米; 花 盘裂片 棒状, 绿色, 长约 0.5 毫米; 子 房长约 1 毫米。 核果卵 状球 形或椭 圆形, 橙 黄色, 长 1.5 — 3 厘米, 直径约 1.25 — 1.75 厘米; 基 部具宿 存的花 盘。 花期 4 一 6 月, 果期 7 — 10 月。 产 南部, 生 热带雨 林中。 印度、 斯里 兰卡、 缅甸、 泰国、 中南 半岛、 马来 西亚、 印 度 尼西亚 均有。 果的肉 质中果 皮可以 食用。 5- 山树 藤属 Cansjera Juss. nom. conserv. 藤状 灌木, 有时 有刺; 小枝 通常呈 明显的 "之" 字形。 叶 互生, 草质 至薄肉 质或革 质, 无 毛或有 绒毛。 花 两性, 腋生 的穗状 花序, 每 苞片具 1 花; 苞 片及花 被均被 锈黄色 短 柔毛; 花被 壶状或 钟状, 先端 4 一 5 裂; 雄蕊 4 一 5, 长不 超过花 被管, 花丝 丝状; 花盘 鳞片 4 一 5 与雄蕊 互生; 子房 卵状球 形至圆 锥形; 花 柱短, 不 超过或 几乎不 超过花 被筒。 核果椭 圆形, 中果皮 肉质, 内果 皮薄, 易碎; 胚小, 子叶 3 — 4。 5 种, 分布 于亚洲 热带地 区和大 洋洲。 我国 1 种, 分布 于华南 及西南 地区; 云南 亦有。 1. 山柑藤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96, 1-4 Cansjera rheedii J. F. Gmelin (1791); Wight ( 1852)* ; Mast, in Hook, f (1875); Benth. (1961); Brand. (1874), (1906)*; Kurz (1876), (1877); King (1895); Gagnep. in Lecte. (1911); Merr. (1921), (1923), (1927);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1972)*; Hiepko (1978), (1979) * et in ven Steen (1984)*; 中 国植物 志 (1988)*. 攀援 或直立 灌木, 高达 8 (-11) 米, 有时 具刺。 叶 革质, 无毛, 卵状 圆形、 披针形 或椭 圆形, 长 (3 —) 5-9 (-13) 厘米, 宽 1.5 — 4 (—5)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宽 楔形, 稀 圆形, 中 脉和侧 脉有时 在下面 突起, 侧脉 5 — 7 对; 叶柄长 3 — 5 毫米, 密被絨 毛。 穗 状花序 1 一 3 (— 5), 聚生于 叶腋, 长1一2.5 (— 4) 厘米; 苞片卵 形至三 角形, 急 尖, 长 1 毫米; 花被筒 壶形, 绿 黄色, 长 (2 —) 2. 5 — 3 毫米, 裂片 外卷; 雄蕊约 与花被 筒 等长, 花 丝长约 2 毫米, 花药宽 卵形; 花 盘鳞片 肉质, 三角状 卵形, 渐尖, 具 不规则 的 锯齿; 子房圆 锥状, 长约 1 毫米, 花 柱长约 1 毫米, 宿存, 柱头 4 裂。 核果 橙色, 长 1-1.3 (1.5) 厘米, 径约 0.7 — 0.9 (-1.2) 厘米; 种 子基部 的种脐 深陷; 胚长 约为种 
芸香科  685  子 的三分 之一。 产 蒙自、 屏边 等地, 生海拔 1 400 米以 下的常 绿阔叶 林中; 广东、 广西 也有。 中南半 岛、 印度尼 西亚、 菲律 宾至澳 大利亚 均产。 194. 芸 香禾斗 Rutaceae nom. conserv. 常绿 或落叶 乔木、 灌木、 木质藤 本或稀 为草本 植物, 通常具 芳香挥 发油。 树 皮薄、 通 常 芳香, 木材 坚硬, 具皮刺 或无。 叶 互生, 稀 对生, 单叶或 通常为 羽状复 叶或单 小叶; 无 托叶。 叶片 通常具 有透明 腺点, 全 缘或具 锯齿, 齿缝 内常具 油腺。 花 两性或 单性, 辐射 对称, 稀为两 侧对称 (白 鲜属 Dictamnus L. ) , 聚伞 花序, 稀总状 花序、 穗 状花序 或单花 腋生; 苞片存 或无; 萼片 4 一 5, 稀为 8 — 7 (则 无花瓣 ), 基部 合生, 稀全部 合生或 离生, 覆 瓦状或 稀为镊 合状; 花瓣 4 一 5, 离生, 覆 瓦状, 稀为镊 合状; 雄蕊 4 一 5 或为花 瓣的倍 数, 多可达 60 枚, 少则 2 或 3 枚, 与萼片 对生或 互生, 花丝 分离, 稀合生 至中部 以上成 筒状 或合生 成束, 退 化雄蕊 存在; 花 粉为四 分体, 通常 2 室, 药 隔顶端 有腺体 一颗; 花 盘 环状或 延长; 雌蕊由 (2) 4 — 5 或更多 的合生 或分离 的心皮 组成, 上位, 每心皮 1 室, 通常 有胚珠 2 颗或 1 颗, 稀 更多; 侧膜 胎座, 胚 珠悬垂 或上下 叠生, 稀 2 列, 倒 生或半 倒生; 花柱 分离、 粘合或 合生, 柱头 头状。 果为瞢 荚果、 蒴果、 小 核果、 浆果或 柑果, 稀 为翅果 [我国 不产, 东北 引入三 叶翅果 (Ptelea trifoliata)] ; 种子 具胚乳 或无, 有 时悬系 于增 大的种 柄上, 胚直或 弯曲, 有 时有多 胚现象 (柑 桔属 Citrus L. )。 x = 7 — 11, 13, 17, 19, 通常是 7, 8, 9。 158 — 161 属, 约 1 700 种, 几乎分 布于全 世界, 主要 分布于 热带及 亚热带 地区, 个 别 到温带 地区, 尤其是 南非和 大洋洲 最多。 我国连 引入栽 培的共 28 属约 160 种。 南北均 产, 而 大部分 种类集 中在长 江流域 以南各 省区; 云南有 20 属 103 种, 4 亚种及 13 变种分 布 于全省 各地。 Rendlel925 年 采用了 芸香目 ( Rutales ), 并指出 该目的 成员有 苦木科 (Simarubaceae), 橄榄科 (Burseraceae) 、 楝科 (Meliaceae)。 认 为本目 与栊牛 儿苗目 (Geraniales) 有十分 近缘的 关系, 但本目 已出现 了木本 习性, 花具有 花盘, 植物体 具有透 明的 油腺。 芸 香科在 众多的 分类系 统中, 都处于 一个中 等进化 的科。 就本科 的果实 而言, 由瞢 荚果— 蒴果— 小 核果— 浆果或 柑果, 可以看 出是一 个多变 的科。 就本 科植物 化学成 份 而言, 由含 有焦磷 酸金合 欢醇酯 二聚物 转成四 环三萜 柠檬苦 素类化 合物。 这些 特征性 化学成 分恰恰 又是存 在于楝 科和苦 木科、 橄榄 科植物 体内, 为我们 提供了 芸香目 各成员 亲 缘关系 的化学 证据。 值 得注意 的是在 1983 年, Cronquist 没 有采用 "芸香 目", 而 是将它 扩大为 "无 患子 目 (Sapindales)", 同 时指出 芸香科 与羽状 复叶类 群的省 沽油科 (Staphyleaceae) 、 伯乐树 科 (Hippocastanaceae) 、 漆树科 (Anacardiaceae) 、 疾黎科 (Zygophyllaceae) 及 械树科 (Aceraceae) 均 近缘, 共 同处于 无患子 目中, 并认为 在无患 子目众 多的成 员中, 因 芸香科 植物体 中含有 异喹啉 类生物 碱和木 脂体, 而更接 近木兰 亚纲。 这提 示我们 芸香科 中那些 具有 瞢葵果 的一群 植物, 如 花椒属 (ZanthoxylumL. )、 吴 茱萸属 (Euodia L. ) 与原始 
686  云南 植物志  的被 子植物 类群发 生历史 联系。 塔 赫他间 (A. Takhtajan) 提出芸 香超目 (Rutanea), 归 入蔷薇 亚纲中 (Rosidae), 与木 兰亚纲 (Magnoliidae) 平行, 可见 芸香科 是一个 十分古 老、 有趣 的科。 1974 年 Jensen 根据血 清学的 反映, 找到了 芸香科 黄柏属 (Phellodendron) 与 小檗属 (Berberis) 有亲缘 关系的 证据, 为我 们开发 药用黄 柏资源 扩大了 途径。 芸 香科有 着重要 的经济 价值。 柑桔属 是重要 的水果 资源, 利用 它的香 气及高 含量的 维生素 C, 生 产各式 果汁。 在古 籍中, 如 《诗 经》 就记 载有: "椒聊 之实, 蕃衍盈 升"。 又 如韩彦 直著的 "桔 录" 和李时 珍著的 "本草 纲目" 均有利 用本科 植物的 记载。 本 科经济 植物可 分为四 大类: (1) 果 品类: 如橙、 柑、 桔、 柚、 柠檬、 黄 皮等; (2) 调 味品: 如 花椒、 木苹 果等; (3) 中 药类: 如 枳壳、 吴萸、 黄蘖、 芸 香等; (4) 香料: 如柑 桔属某 些 种类、 山 油柑属 (降真 香)、 黄 皮属、 香肉果 属等。 分属 检索表 (一) 1 (10) 心皮离 生或仅 在基部 连合, 通常 4 一 5', 稀为 1 一 3 或 更多, 成熟 时多少 分离; 果为由 腹面开 裂的瞢 荚果。 2 (7) 乔木、 灌木或 为木质 藤本; 花通常 单性; 子房 每室有 1 一 2 胚珠。 3 (6) 叶 互生。 4 (5) 叶为奇 数羽状 复叶; 枝有 皮刺; 子房 每室有 2 胚珠 1. 花槭属 ZaiUhoxylum 5 (4) 叶为 单叶; 枝无 皮刺; 子房 每室有 1 胚珠 2. 臭 常山属 Orixa 6 (3) 叶对生 3. 吴 茱萸属 Euodia 7 (2) 一年 生或二 年生、 多年 生宿根 草本; 花通常 两性; 子 房每室 有胚珠 3 颗或 更多。 8 (9) 心皮 4 一 5, 仅基部 合生; 花 白色, 直径 不超过 5 毫米; 子房具 柄或否 4. 石 椒草属 Boenninghausenia 9 (8) 心皮 2 — 4, 合生 至中部 或中部 以上; 花 黄色, 直径 12 厘米; 子房 不具柄 S. 芸香属 Ruta 10 (1) 心皮 合生, 稀为 3 — 5 数, 成 熟时通 常不开 裂或仅 在上部 开裂; 果为 蒴果、 核果、 浆 果或柑 果。 11 (18) 心皮 2 — 5, 部分 或全部 合生, 子房 每室有 1 一 2 胚珠; 果为 2 — 4 室的小 核果; 种子有 胚乳。 12 (13) 木质 藤本, 茎枝有 皮刺; 叶为 3 数 复叶; 花 辯及雄 蕊均为 2 — 5 数 6- 飞龙^ :血属 Toddalia 13 (12) 乔木或 灌木, 茎枝 无刺; 叶为 单叶或 复叶; 花 瓣及雄 蕊均为 4 一 5 数。 14 (17) 叶 为复叶 (稀单 叶)。 15 (16) 单叶 (单 生复叶 ); 花 两性, 雄 蕊为花 瓣数的 2 倍 7. 山 油柑属 Acronychia 16 (15) 叶为奇 数羽状 复叶, 小叶 2 — 9 对; 花瓣 5— 8; 雄蕊 5 — 6 8. 黄蘖属 Phellodendron 17 (14) 叶为 单叶; 花 两性及 杂性、 单性; 花瓣 4 一 5; 雄蕊 4 一 5; 灌 木或为 小乔木 9. 茵芋属 Skimmia 18 (11) 心皮 2 — 5, 子 房每室 有胚珠 1 一 2, 或心皮 6 — 18 或更 多时, 则子 房每室 有胚珠 4 一 18; 花通 常 两性; 果为 浆果、 柑果, 具革 质的外 果皮或 为坚实 壳质的 外壳; 在柑 桔亚族 中通常 有心皮 壁生出 的液胞 肉瓤; 种子无 胚乳, 有时有 2 个以上 的胚。 
芸香科  687  19 (26) 幼 枝上绝 无腋生 针刺; 叶通 常羽状 复叶, 稀为 1 一 3 数 复叶; 小叶在 叶轴连 接处无 关节; 子 房 2 — 5 室, 每室无 液胞; 果 为半干 质或为 液汁的 浆果。 20 (21) 花瓣镊 合状; 子 房室常 扭转; 子 叶薄, 折合 10. 小 芸木属 Micromehim 21 (20) 花瓣覆 瓦状; 子 房室不 扭转; 子 叶厚, 不 折合。 22 (23) 花柱 粗大、 宿存, 比子 房短; 子 房每室 有悬垂 的胚珠 1 颗; 新 梢通常 密被锈 色绒毛 …… 11. 山 小桂属 Glycosmis 23 (22) 花柱 脱落, 比子 房短, 稀 等长; 子房 每室有 2 胚珠, 稀 1 颗; 新梢 通常不 被锈色 绒毛。 24 (25) 花蕾圆 球形或 为广卵 圆形, 绝不 伸长; 子 房着生 于光滑 而两端 增大中 间狭小 的子房 柄上; 花 柱粗 而短, 柱 头顶端 扁平, 稀比 花柱宽 12. 黄皮属 Clausena 25 (24) 花蕾 圆筒形 或为长 卵形, 绝 不呈近 圆形; 花 柱伸长 且细, 通 常比子 房长; 柱 头较花 柱宽, 常 为头状 13. 九 里香属 Murraya 26 (19) 幼枝 上着生 单独或 成对的 针刺; 叶通 常为奇 数羽状 复叶; 小叶与 叶轴连 接处有 关节, 或为 3 数复叶 至单生 复叶或 单叶; 子房 2 — 5 室, 每室 1 一 2 胚 珠或为 6 — 18 室, 每室有 4 一 12 胚珠 或 更多, 室 内通常 有含液 胞的餽 辧; 当为少 室者, 其 果细小 (核果 状浆果 ); 当 为多室 者其果 大型 (柑果 类)。 27 (38) 果皮非 木质; 灌 木或小 乔木。 28 (31) 果 小型, 直径 1 一 4 厘米; 室 内不具 液胞, 但通 常含有 粘的胶 质物; 外形 似橙或 柠檬的 浆果;  雄 蕊为花 瓣数的 2 倍; 小 乔木、 灌 木或为 藤本。 29 (30) 子房 每室具 1 或 2 胚珠; 叶 为掌状 3 数 复叶, 叶 柄甚长 14. 三叶 藤桔属 Luvunga 30 (29) 子房 每室具 1 或 2 胚珠; 叶 为单身 复叶, 叶柄短 15. 单叶 藤拮属 Paramignya 31 (28) 果通常 大型, 直径 1 一 20 厘米; 室 壁着生 无柄或 有柄的 液胞; 雄 蕊为花 瓣数的 2 — 4 倍或更 多; 小 乔木。 32 (33) 雄 蕊为花 瓣数的 2 倍, 花 丝分离 16. 酒 饼筋属 Atalantia 33 (32) 雄 蕊为花 辦数的 4 倍, 有时 更多。 34 (35) 落叶小 乔木; 叶为 3 数 复叶; 果密 被柔毛 17. 枳属 Poncirus 35 (34) 常绿 灌木或 乔木, 叶 为单生 复叶; 果极少 被毛。 36 (37) 子房 2— 5 室, 每室 有胚珠 2 颗 18. 金桔属 Fortunella 37 (36) 子房 8 — 14 室 或稀为 6 室或 更多; 每室 有胚珠 4 一 12 颗; 雄 蕊为花 辦数的 4 一 8 倍, 花丝通 常基 部合生 19. 柑桔属 Citrus 38 (27) 果皮 木质, 极 坚硬; 大 乔木或 小乔木 20. 木桔属 Aegle 分属 检索表 (二) 1 (10) 果实 干燥, 开裂; 胚乳 存在。 2 (9) 朞 荚果, 每室内 (1) 2 至多数 种子。 3 (8) 乔木或 灌木。 4 (5) 叶对生 3. 吴 茱萸属 Euodia 5 (4) 叶 互生。 6(7) 子房 每室有 2 胚珠 1. 花椒属 Zanthoxylum 7 (6) 子房 每室有 1 胚珠 2. 具 常山属 Orixa 8 (3) 草本 4. 石 W 草属 Boenninghausenia 
688  云南 植物志  蒴果, 通常 4— 5 裂 S. 芸香属 Ruta 果 肉质, 不 开裂。 胚乳 存在; 核果 骨质, 1 至 多室。 胚 弯拱, 子房 5 室 6. 飞龙 箪血属 Toddalia 胚 直立, 子房 4 室 7. 山油 相属 Acronychia 花柱 5 浅裂; 果 成熟后 解体, 中 轴宿存 果序上 • 8. 黄菓属 Phellodendron 花柱 2— 5 裂; 果成 熟后不 开裂, 整 果脱落 9. 茵芋属 Skimmia 胚 乳缺; 核果非 骨质。 果 1 一 5 室。 果 肉胶汁 状存在 或否, 完全 分离。 无刺 灌木或 乔木; 子 房柄不 延长。 子 叶薄, 摺叠 •: 10. 小 芸木属 Micromelum 子 叶厚, 不 摺叠。 有 刺藤状 灌木; 子房 柄延长 15. 单叶 藤桔属 Paramignya 种皮 无毛。 果 肉缺。 花柱缺 或果期 突起。 液胞毛 顶端不 分叉, 花柱 棒状, 柱头 宿存。 果 6 室, 每室 2 种子 18. 金拮属 Fortunella 叶具透 明可见 的腺点 : 12. 黄皮属 Clausena 叶不具 腺点。 液 胞毛顶 端分叉 14. 三叶 藤桔属 Luvunga 花 柱存在 11. 山 小桔属 Glycosmis 果肉 存在。 叶柄 无翅, 掌状 3 — 5 小叶 (勐仑 栽培, 香 肉果属 Casimiroa) 叶柄 有翅, (3) 5—7 (9) 小叶。 种 皮有毛 13. 九 里香属 Murraya 果肉多 肉质、 浆 果状, 不完 全分离 16. 酒 饼絲属 Atalantia 果皮薄 革质, 果内 无海棉 状薄皮 细胞, 瓤瓣 存在。 果 肉不堪 食用, 液胞 衰退; 3 小叶; 果皮不 易剥离 17. 枳属 Poncims 果肉 酸甜、 水 果型, 液 胞十分 发育; 单生 复叶或 单小叶 19. 柑桔属 Citrus 果皮 木质, 坚硬 十分难 剖开; 果内 充满硬 海棉状 细胞, 瓤 瓣十分 退化, 已 不存在 20. 木桂属 Aegle  1- 花椒属 Zanthoxylum L.  灌 木或小 乔木, 直立 或攀援 状木质 藤本, 通 常着生 皮刺。 叶 互生, 奇 数羽状 复叶, 很 少有 3 小叶; 小叶片 对生或 互生, 无 柄或近 无柄, 全缘 或有细 锯齿, 齿缝中 有透明 腺点, 叶轴 常具有 倒钩状 皮刺。 花小, 单性 异株或 杂性, 稀 两性, 组 成聚伞 花序、 聚伞 圆锥花 序或伞 房状聚 伞花序 或圆锥 花序, 顶生或 腋生; 萼片、 花 瓣和雄 蕊通常 4 一 5 数, 稀 3 — 8 数, 由 萼片至 心皮, 组成 四个同 心环; 雄花 的雄蕊 4 一 5 枚, 于开 花期伸 出花瓣 之外; 具 
芸香科  689  有退化 雌蕊, 花盘不 明显; 雌花 通常不 具退化 雄蕊, 雌蕊 通常由 2 — 5 心皮 组成, 每心皮 通 常并生 2 枚 胚珠, 子房卵 珠形、 球形, 稀具 短柄, 花柱略 侧生, 分离 或顶部 粘合, 成 熟 心皮红 色或紫 红色, 表面具 腺点, 内 果皮薄 革质, 由顶端 沿背腹 缝线开 裂至基 部而成 为两果 月; 种脐 线状软 骨质, 干燥时 将种子 托起; 种子卵 珠形, 黑色 发亮; 胚乳 肉质, 富 含 油脂。 约 250 种, 分布于 美洲、 大 洋洲、 非洲及 亚洲, 主产 热带及 亚热带 地区。 我 国约有 28 种, 由辽东 半岛至 华南的 海南, 西北 由秦岭 至东南 沿海各 省区, 包括 台湾, 西 到西藏 南 部均有 分布; 云南 全产, 见于 全省, 但 以南部 为多。 有经济 用途的 花椒种 类约有 10 种。 其中 我国传 统商品 以花椒 (Zanthoxylum bungeanum) 著称。 本属各 种中其 成熟的 果大都 含有花 椒香的 花椒油 ,而以 花椒果 的含油 量 最高, 是家 庭调味 佳品, 能增强 食欲。 我国学 者一般 均采用 广义的 花椒属 概念, 包括花 椒亚属 (Subgen. Zanthoxylum) 和 岩 椒亚属 (subgen. Fa gara )。 植 物化学 工作者 告诉我 们这两 个亚属 不仅具 有十分 相似的 次生代 谢途径 和化学 类型, 还有 许多相 同的化 合物, 特别是 花椒属 特有的 酰胺和 木脂体 共存于 该二亚 属中。 因此, 从化 学分类 的角度 而言, 采用广 义的花 椒属概 念是十 分适宜 的。 据昆明 植物研 究所植 物化学 研究室 分析, 花椒属 植物不 含柠檬 苦味素 类而只 含莽草 酸代谢 产物。 芸香科 进化类 群中的 莽草酸 代谢产 物以铁 屎米酮 型生物 碱和香 豆素为 特色, 而花椒 属中则 以异喹 啉类生 物碱、 酰 胺和木 脂体为 特色, 与木兰 目的番 荔枝科 (An- nonaceae)、 木兰科 (Magnoliacean) 、 小檗科 (Berberidaceae) , 毛莨 目的 毛莨科 (Ranuncu- laceae), 罂粟科 (Papaveraceae) 、 紫堇科 (Fumariaceae) 等 有共同 的生物 合成途 径和类 似 的代谢 产物, 这 表明花 椒属是 芸香科 的原始 类群。 分种 检索表 1 (18) 花被片 5 — 9, 一轮 排列, 雄花 的雄蕊 5 — 9, 雌花 有心皮 2 — 4 个, 花柱 作弓形 弯曲, 不育雄 蕊鳞片 状或短 柱状, 少有两 性花; 成熟果 瓣鲜红 色或紫 红色, 油点略 凸起; 花 序通常 在侧生 小枝上 顶生或 腋生; 小 乔木或 灌木, 少有单 小叶或 3 — 5 小叶, 通 常为奇 数羽状 复叶, 小叶对 生, 无或几 无叶柄 (亚属 1. 花 椒亚属 Subgen. 1. Zanthoxylum). 2 (9) 叶有 明显的 翼叶或 少为具 窄翅的 叶轴; 小 叶披针 形或椭 圆形, 全缘或 上段叶 缘有细 裂齿, 叶 轴及 小叶片 中脉上 常着生 扁刺, 很少 无刺; 花序 腋生, 雌花 有心皮 2 — 3 个; 果梗长 5 毫米以 内或几 无梗。 3 (6) 聚伞 花序腋 生成团 伞状, 围于 小枝; 雌花 花梗在 花后不 伸长, 果 序近圆 球形, 总 梗长约 3 厘 米; 小叶 有侧脉 15 — 30 对, 侧脉 与中脉 夹角在 75 度 以上。 4 (5) 枝、 叶无毛 5a- 剌花被 Zanthoxylum acanthopodium var. acanthopodium 5 (4) 枝、 叶密被 短柔毛 5b. 毛 刺花椒 Z. acanthopodium var. timber 6 (3) 聚伞花 序成圆 锥状, 花 被彼此 疏离, 远离 小枝, 具总 花梗, 果序 上的果 疏离; 小叶仅 背面中 脉基部 两侧有 棕色小 丛毛, 侧脉 不超过 15 条, 侧脉与 中脉夹 角小于 75 度。 - 7 (8) 嫩 枝及花 序轴均 无毛, 花序长 2.5 6 厘米; 果圆 球形, 直径 5 毫米, 缝线 不加厚 
690 云南 植物志  4- 竹叶椒 Z. armatum 8 (7) 嫩枝 及果序 轴及果 梗被微 柔毛; 果序长 7 — 8 厘米, 果扁 球形, 缝 线明显 加厚, 直径 3 毫米 26. 金 平花櫬 Z. jinpingense 9 (2) 叶无 翼叶或 在叶轴 腹面有 甚狭窄 的叶翼 边缘, 叶缘有 裂齿, 叶 轴有或 无刺, 小 叶中脉 上少有 刺; 花序 顶生或 同时生 于侧枝 之顶; 雌花 有心皮 3 或 4 个, 少有 2 个; 果梗 通常长 5 毫米以 上, 很少 更短。 10 (13) 小叶 被毛。 11 (12) 小叶 仅背面 沿中脉 基部两 侧被有 小丛毛 la. 花槭 Z. bungeanum var. bungeanum 12 (11) 小叶背 面散生 短柔毛 lb. 毛叶 花槻 Z. bungeanum var. pubescens 13 (10) 小叶 无毛亦 无刚毛 状小刺 或仅在 叶面有 极稀疏 短毛。 14 (15) 叶缘 波状, 有 疏离的 圆或钝 裂齿, 叶片干 后茶褐 色至红 褐色; 花序 轴无毛 2. 浪 叶花椒 Z. undulatifolium 15 (14) 叶 缘有细 裂齿, 小叶片 干后浅 绿色或 绿色; 花 序轴密 被略粗 的短毛 3. 微柔 毛花椒 Z. pilosulum 16 (17) 单 小叶或 3 — 5 小叶, 或在 同一枝 条上有 单小叶 同时有 3 小叶, 或 3 小叶 同时有 5 小叶, 或 三 者兼有 6a. 异叶 花椒 Z. ovalifolium var. ovalifolium 17 (16) 叶 有小叶 7— 11 片, 很少 同时有 5 小叶 6b. 多小 叶花椒 Z. ovalifolium var. multifoliolatum 18 (1) 萼片、 花瓣、 雄蕊均 4 或 5 枚, 雌花 有心皮 4 个, 很少 3 个, 萼片绿 色或紫 绿色, 花 瓣淡黄 色或 白色; 花柱 挺直, 彼此 贴合, 雌花的 不育雄 蕊呈鳞 片状; 果 瓣上的 油点不 凸或微 凸起, 干 后常呈 窝穴状 凹陷, 干果瓣 通常不 呈紫红 色或褐 红色; 花序 顶生, 总花梗 明显, 若花 序腋生 或腋 外出, 则为 攀援性 藤本; 落叶 乔木或 灌木, 或攀援 藤本; 小 叶对生 或互生 (亚属 2. 岩 椒亚属 Subgen. 2. Fagara)。 19 (20) 小叶 明显不 对称, 基部两 侧偏斜 或略不 等齐, 顶 端突然 变窄的 短或长 尾状而 凹头, 凹 口处有 一透明 油点, 尾状 尖部分 常镰刀 状弯向 一侧, 小叶干 后黑色 或暗褐 黑色, 表面 有油漆 状光泽 或暗淡 无光, 各部 无毛; 小叶 13 — 31 片, 稀较少 18. 花椒 ISTZ. scandens . 20 (19) 小 叶两侧 对称, 顶 端短至 长尖, 或钝 或圆或 尾状; 若 干后黑 色或黑 褐色, 则小叶 被毛, 或者 嫩枝 被毛; 若 小叶两 侧略不 对称, 则小叶 顶端圆 或钝, 或 短至长 渐尖, 很少短 尾状; 干后非 黑 色或褐 黑色。 21 (26) 小叶两 面被毛 或叶背 有毛; 嫩枝、 叶轴、 花 序轴均 被毛。 22 (25) 小 叶互生 或部分 对生, 背 面密被 绒毛, 叶 面中脉 上密被 短毛, 叶 轴上的 刺通常 比小叶 片多, 有 时在叶 背中脉 上也有 短刺。 23 (24) 小叶 革质, 厚而 略硬, 两 侧略不 对称, 顶端圆 或钝, 有时急 短尖; 花序轴 无刺; 果瓣 外壳无 分 叉的刺 14. 毡 毛花槭 Z. tomentellum 24 (23) 小叶厚 纸质, 略韧, 两侧 对称, 顶端短 尾状或 渐尖; 花 序轴散 生长短 不齐的 直刺; 果 癣外壳 有分 叉的刺 22b. 毛 刺壳椒 Z. echinocarpum var. tomentosum 25 (22) 小 叶整齐 对生, 叶面 被粗糙 短毛, 叶 背被疏 长毛, 顶端 长或短 尾状, 有明显 凹口, 干 后黑或 褐 黑色; 叶轴 少刺或 无刺, 小叶中 脉上通 常无刺 19. 两面针 Z. nitidum 26 (21) 小 叶两面 无毛, 或仅叶 面中脉 上有短 柔毛, 或粉状 细毛, 嫩枝、 叶轴、 小叶柄 及花序 轴也相 应无毛 或否。 27 (30) 叶 有小叶 15 — 51 片, 小叶两 侧略不 对称, 通 常长很 少超过 4 厘米, 少有 尾尖; 叶柄 无或几 无柄。 
芸香科  691  28 (29) 叶轴、 小叶 柄及小 叶叶面 中脉无 毛或有 疏毛、 很短 的粉状 细毛, 散生干 后变黑 或黑褐 色的油 点, 在 扩大镜 下可见 16. 多 叶花椒 Z. multijugum 29 (28) 叶轴 腹面、 小 叶柄及 小叶叶 面中脉 均密被 灰色短 直毛, 油 点不显 15. 石 山花椒 Z. calcicolum 30 (27) 叶 有小叶 5 — 13 片, 很少 3 片, 若超过 13 片, 则小 叶油点 不显。 31 (34) 叶轴 至少在 腹面、 小叶 柄及小 叶叶面 中脉均 密被短 直毛。 32 (33) 花序轴 无颈直 短刺及 刚毛状 细刺; 果瓣 无刺; 小 叶基部 尖或宽 楔形, 叶背 中脉通 常无刺 18. 花椒 19":2. scandense 33 (32) 花序轴 散生长 短不齐 的刺; 果癣 有分枝 的刺; 小叶 背面中 脉上常 有弯钩 小刺, 小叶基 部圆或 呈心 形, 《艮少 宽模形 22a. 束! J 壳椒 Z. echinocarpum var. echinocarpum 34 (31) 叶轴、 小 叶柄、 小 叶叶面 中脉均 无毛, 或者小 叶有较 长的小 叶柄。 35 (36) 叶轴 散生较 多的弯 钩刺, 小 叶两面 中脉, 至少在 叶背中 脉上也 有弯钩 短刺, 叶 片厚, 深绿, 干 后褐红 色至褐 黑色, 有 漆光状 光泽, 小 叶柄长 很少达 5 毫米 …… 19. 两面针 Z. nitidum 36 (35) 叶轴上 的刺甚 稀少或 无刺, 小 叶中脉 上通常 无刺; 叶厚, 干 后淡腊 黄色, 非 褐红色 …… 28. 厚叶 花槭 Z. corifolium 37 (38) 小叶 顶端圆 或钝, 或为突 然变窄 长或短 尾状, 有明显 凹口, 凹口 处有一 油点, 背面侧 脉上无 泡状 小圆点 27. 树花椒 Z. paniculatum 38 (37) 小叶顶 端尖, 无 凹口, 纸质, 背 面侧脉 上有甚 细小的 水泡状 小圆点 20. 西 畴花椒 Z. sichuense 39 (40) 小叶 两侧略 不对称 或对称 与不对 称的小 叶同时 存在, 叶 缘上半 段常有 细小的 裂齿, 干 后变黑 或 褐黑色 油点; 小 叶柄长 不超过 5 毫米 17. 大 花花椒 Z. macranthum 40 (39) 小 叶两侧 对称, 全缘, 很少有 裂齿, 油 点通常 不显, 或 在嫩叶 时在扩 大镜下 可见; 叶 柄通常 长在 5 毫米 以上。 41 (44) 果 辦大, 单个 果瓣长 10 — 15 毫米, 缝线 增宽, 有薄 边缘, 形状似 蚬壳; 种 子直径 8 — 10 毫 米。 42 (43) 小 枝无劲 直的针 状密刺 23a. 蚬壳椒 Z. dissitium var. dissitium 43 (42) 小枝 的一段 密生颈 直的针 状刺, 形 状如小 瓶毛刷 23b. 剌舰 壳植 Z. dissitum var. hispidum 44(41) 果辦 较小, 单个 果瓣长 9 毫米 以下, 缝线不 增宽, 无薄 边缘; 种子 直径在 7 毫 米以下 … t 24. 滑 叶花槻 Z. laetum 45 (46) 小叶斜 卵形、 斜 方形、 斜 长椭圆 形或倒 卵形, 两侧 明显不 对称, 全缘, 或叶缘 上半段 有甚细 密的 裂齿, 叶 有小叶 13 31 片, 稀 较少, 各 部无毛 11- 職 Z. avicennae 46 (45) 小叶 对称, 或生 于叶轴 下部的 小叶两 侧略不 对称。 47 (48) 小 叶小, 长 2. 5 — 7 厘米, 宽 1 一 2. 2 厘米, 薄 纸质; 花序宽 12 厘米, 长达 26 厘米, 花序轴 有 短毛, 花绿色 21. 元 江花被 Z. yuanjiangense 48 (47) 小 叶大, 长 12-17 厘米, 宽 4. 5 — 6 厘米, 厚 纸质; 花序 狭长, 长约 6 — 7 厘米, 宽 3 — 4 厘 米, 花 序轴密 被黄褐 色硬毛 25. 新 平花椒 Z. xienpinense 49 (56) 花 序有花 较少, 通常 不超过 50 朵, 花梗 及果梗 较长, 果梗 通常长 1 厘米 以上, 果辧 顶端旁 侧有 较明显 的喙状 芒尖; 叶 轴略成 弯弓形 弯曲, 着 生比小 叶多的 勾刺; 小叶 互生, 或 部分互 生、 部分 对生, 有较明 显的小 叶柄; 若 花序多 花超过 50 朵, 则其花 序轴、 叶 轴及小 叶柄均 密 被灰色 短毛。 50 (53) 小叶 密生肉 眼可见 的透明 油点, 顶 端渐狭 长尖, 或 突然变 窄的短 尾状, 凹头 明显, 凹 口处有 
692  云南 植物志  一 油点, 叶缘 有较整 齐而密 锯齿状 锐齿。 51 (52) 花序 6 — 8 出, 全部 无毛, 花序轴 劲直, 通常长 不超过 10 厘米 13. 尖 叶花椒 Z. oxyphyllum 52 (51) 花序 1 一 2 出, 花序 轴密被 锈褐色 柔毛, 花 序轴作 "之" 字形 扭曲, 长达 20 厘米 19. 两面针 Z. nitidum 53 (50) 小 叶除叶 缘齿缝 内有油 点外其 余油点 不显。 54 (55) 叶轴、 小 叶柄、 小 叶叶面 凹陷的 中脉均 无毛, 叶 片宽; 果梗长 1.5 — 4. 5 厘米, 很 少长约 1 厘 米 13. 尖 叶花椒 Z. oxyphyllum 55 (54) 小叶柄 或至少 小叶叶 面中脉 的下半 段有细 短毛, 叶 片窄, 中脉在 叶面微 凸起或 平坦; 果梗长 1—4 厘米 12. 细 柄花椒 Z. esquirolii 56 (49) 花 序有花 甚多, 通常 50 朵 以上, 花梗 及果梗 较短, 通 常长约 5 毫米 以内; 果 瓣顶端 无或有 极短 的喙状 芒尖; 叶柄 劲直, 通常 无刺, 小 叶整齐 对生, 很少生 于叶轴 下部的 1 或 2 对为不 整齐 对生, 密 生透明 油点, 小叶柄 极短或 无柄; 若 花序少 花不足 50 朵, 则 其小叶 甚小, 宽 不超过 1.5 厘米, 成熟 果瓣通 常长约 5 毫米 以内。 57 (60) 小 叶两面 同色, 干后 红褐色 或暗褐 黑色, 叶 缘具钝 裂齿。 58 (59) 小叶 无毛 8a. 大叶 臭椒 Z. myriacanthum var. myriacanthum 59 (58) 小 叶背面 有柔毛 8b. 毛大 叶臭椒 Z. myriacanthum var. pubescens 60 (57) 小叶 两面不 同色, 干 后灰绿 色或灰 白色粉 霜状, 干后不 变色, 叶 缘具浅 钝锯齿 9. 樗 叶花椒 Z. ailanthoides 61 (62) 花 序轴及 其着生 的小枝 甚粗壮 且散生 劲直的 锐刺; 当年 生嫩枝 的髓部 甚大, 且 常中空 … 7. 雑 Z. molle 62 (61) 花序轴 及其着 生的小 枝纤细 ,前 者通常 无刺, 后者着 生稀少 短刺或 无刺, 当年生 嫩枝髓 部小, 通常 不空心 10. 小 花花椒 Z. micranthum 1. 花椒 (本草 纲目) 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 (1871), p. p. , excl. syn. Z. simulans et specim. Hance ; Huang (1957); "图 鉴,, (1972)*; et " 补编" (1983); 秦岭 植物志 (1981)*; C. Y. Wu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6). Zanthoxylum nitidum auct. non DC. : Bunge (1833); Maxim. (1859) ; Z. bungei PI. et Linden (1853), nom. nud. ; Hance (1875); Franch. (1883); Hemsl. (1886), p. p. ; Komar. (1904) ;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 excl. syn. Z. simulans Hance et auct. al. ; Z. fraxinoides Hemsl. (1895); Guill. (1908); Z. usitatum auct. non Pierre ex Lannes. : Diels (1912) ; Z. bungei PI. et Linden var. imperforatum Franch. (1884) ; Z. simulans auct. non Hance : Rehd. (1926) ; Z. simulans Hance. var. imperforatus Reeder et Cheo (1951), excl. syn. ; Fa gar a bungei (Pi. et Linden) Hiroe (1974). la. 花椒 (原 变种) 图版 197, 1-7 var. bungeanum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3 — 7 米; 老 茎干上 通常有 粗壮的 皮刺, 茎 干木质 坚硬而 细致, 灰 色或褐 灰色, 嫩 枝上有 细小的 皮孔及 皮刺, 基部 扁平。 奇 数羽状 复叶, 叶 轴腹面 具有不 明显的 叶翼, 无 毛或有 时被微 柔毛, 背面 常着生 小皮刺 ; 小叶 5 — 9 片 , 有时为 3 或 11 片, 对生, 几 无柄, 纸质, 卵形 或卵状 长圆形 至广卵 圆形, 长 1.5 — 7 厘米, 宽 8 — 30 毫米, 
图 版 197 1—7. 花椒 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 var. bungeanum, 1. 花枝, 2. 果枝, 3. 小叶 背面, 4- 雄花, 5- 雄 蕊背 肉 - , 6. 雉蕊 腹面, 7. 果; 8 9. 浪 叶花椒 Z. undulatifolium Hemsl. , 8. 果枝' 9. 小叶 背面. 绘) 
^5 二: it  化 子号存  ^•E ^ t£ • ' : ~ 一 '二 . * 乂 * '之 K/ft  — : 5  :二  — :f -署丄  "-- 玍于叶 轴顶部 的小叶 片通常 较大, THlff^. -缝 匚看 三飞 =^^ ?:: ^^. : —背士 &當有 S 生 长的曲 柔毛. 其余无 毛 £ 聚伞圆 锥花序 顶生于 倒枝上 巧^ 二^. 苞片' J、. 早落; 雄花 与叶同 1: 二^^ 二;. 7^ 4 —,. ^?. 5:-5>. ^^; 1 一 2 毫光. ^丝 钻形. 花 药广卵 圆形. 药隔中 央顶端 有腺点 一履, 退 ^巧^ 3 ^ 大. 长 2 — 5 厘米. 心皮 4 一 6 , 通常 3 一 4 , 子 E 柱 « 生, 柱头 头状, 子房 无柄; 果红 色至紫 红色. 密生 : 5 毫米: 种子圆 珠形, 黑色 光亮。 花期 4  t 藏芳:  >0— 3 600 米的河 I 挥 发性油 类及其  w ^ _^ fr 5 - lmn anna turn '■'ir- pjb  : 完全开 裂时为 最佳采 收期' 昆明山 区农民 出售的 athoxylum acanthopodium) 及 竹叶椒 (Zanthoxy-  t.s" 一  i 字报 ) Huang (1957); "图 g, 补编 (1983) , m clavi . 在 于它的 小叶片 育面被 长柔毛 , 表 面无毛 t 花期 4 一:  月, 果期 6 一  ^sdi: 部 金沙江 河谷. 生 山 谷灌 丛中. 海拔 2 500 米; 甘肃、 陕西、 四川 亦有。 1 浪 : 一^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 IR 197, 8—9 ZaatboxrlMB MKlulitifoUum Hemsl. (1895); Pritz. (1900); Rehd. et Wils in Sare (1914); Huang (1957). 3 — 4 米; 小枝黑 灰色, 具有 稀琉、 细小的 皮剌. 长约 2 毫米, 斜 状复 叶, 小叶 2 — 4 对, 近 对生, 几 无栴, 叶轴腹 部下凹 成沟, 背 无毛; 小 叶片薄 纸质. 卵状 圆形. 生 于叶轴 顶端的 一片具 长柄, 披 . 更 2 — 5 厘米. 頂端 渐尖, 稀为 急尖, 基部 楔形或 圆形, 边缘具 一^' =f 三&二 毛^^ 毛. :- 背 ^ 色. ^^花 字^ , 直径 3 — 5 厘米; 花少, 花梗长 5 一 9 毫米. 被短微 硬毛; 花未 ― 2 ' 3 ,' 或熟' -、皮 1 一 3 枚. 红色. 果 5 内卷. 具有红 色粗大 坎. 元毛: 仕 二 里色 发亮: 花期 4 一 5 =. M^9~J0 月 5 一 2 :二 ^ 丄^ 莰 林中: 分布 于我国 湖北、 四川及 陕西, 云南 ''~ - ? 了7: • 三^^^ Z^Th〜x:.-k 二 L:」n ? e?:ru: , - 差弓 :X 大.  濯木 或小乔 H 基^ ? 3 : 看三^ 莸 :]、逦:. 针形, 长 3-10- 5 三亍 二 二: 吴,; 三—. 二 3 7: 关. 三每  ^柔毛 
香 ;二  Zanthoxylum pilosulum Rehd. et Wils. m Sarg. (1914); Huang (1957). 灌木, 高 1 一 4 米; 茎干 黑色, 当 年生^ 枝表面 红色, 被极 稀琉短 柔毛. ^茎 上生有 扁平、 增宽的 皮刺. 宽可达 4 一 8 毫米, 剌近水 平射出 a 奇 数羽状 复叶. 长 4 一 9 厘米. 叶 轴復面 下陷成 浅沟. 背面有 时着生 皮剌; 小叶 2 — 5 对. 近 无柄. 纸^. ^^^i^. n 形或披 针形. 长 1 一 3. 5 厘米. 宽 5 — 12 毫米. 顶端短 渐尖或 短尖. 铕尖而 徵凹. 基贫嘆 形, 两侧近 相等, 两面 无毛, 边缘具 细而明 显的钝 锯齿. 齿 缝内有 透明而 粗大的 糠^, 伞 房 状聚伞 花序, 頂 生于当 年生小 枝上, 长 3. 5 — 4 厘米. 花 序梗、 花梗 均被细 柔毛; 萼^ 4. 细小, 长不及 1 毫米, 端尖; 花瓣 4.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3 毫米. 两 端铕: 雌 花的雄 蕊 4. 开花时 远远伸 出花辩 之外. 花丝 线形. 花 药广捕 圆形. 退 化心皮 锥状. 上薄 伸长, 顶端 2 叉; 雌花 的心皮 4, 通 常仅有 2 — 3 枚 成熟, 红 色或紫 红色. 外果皮 上具有 大而明 显的淡 黄红色 線点, 果 柄长达 15 毫米: 分果; H 先 端有喙 状尖. 长约 1 毫米; 种子卵 珠形, 直径 3 — 5 毫米, 黑色 发亮。 花期 6 — 7 月 . 果期 9 一 10 月 : 产 曲靖、 沾益. 生海拔 2 300 米 的山谷 坡頂、 斜坡疏 林中: 分布 于四川 西北靠 及甘肃 南部。 云南 新记录 = 本种花 序轴及 漱枝均 被细微 柔毛: 小叶两 面光滑 无毛. 叶片 j 、: 吴 1^7^. 窄. 故易 于区别 - 4- 竹叶樣 (本草 纲目) 图坂 198. 1-5 秦椒、 蜀椒、 岩椒 (植物 名实图 考). 两 面针、 入地 金牛、 山椒 (文山 ), ft 花锾 (现山 ). 野花椒 (双柏 ) Zanthoxylum armatum DC. ( 182 -i ) : Hartley (1966) , non est Z. armatum < Thunb. ) Druce (1916); Kanai in Hara (1966); Murata (1973); Babu (1974); Kanai in Ohashi (1975); J. R. Press in Hara etc. (1979): 秦岭 植物志 If 、编 (1983) in calvi; C. Y. Wu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6)*. Zanthoxylum planispmum Sieb. et Zucc. (1846); Bean (1918): Huang (1957); "图 鉴" (1972)* ; 贵州 植物志 (1985) * ; Z. alatum aact. non Roxb. : Hemsl. (1886); Guill. (1909);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p. p. quoad Henry 11413: Hand. -Mazz. (1938) : Kitam. in Kihara (1955) : Z. alatum vax. plants pinum Rehd. et Wik. (1914) et auct. pi. 小乔 木或大 灌木. 高 2 — 10 米. 有 皮剌. 水平或 弯钭, 基部扁 而宽: 奇 敉羽状 复叶. 叶袖、 叶柄 具翼. 翼宽 4 一 8 毫米. 背面 有吋具 皮剌. 无毛: 小叶 2 — 4 对. 对生. 叶片 纸^. 披计形 或为鲔 圆状披 针形. 稀 卵形. 长 2. 5 — 9. 5 匣米. 宽 1.5 — 4. 5 1 犬. 渐尖 或急尖 • 基部 狭尖或 楔形. 两面 无 毛. 边 缘具; £ . 、? :5 泰^. '则泳 ^ 显. ^背 凸起. 中 咏在叶 面微凹 或近于 平坦. 在 背荃 3^'|1! 有 j 、丛毛 : 聚^ 花 $ 主亍: -^ 内或生 于小枝 顶端. 长 2. 5 — 6. 5 厘米. 花枝 幵展, 通常 不被毛 或被微 柔毛, 花小. 淡黄 绿色. 花被 6 — 8. 三 角形, 顶端 尖, 长约 1 毫米 或更' j、. 雄花 的维蕊 6 — 8. 花丝 细尖, 长约 2 — 3 毫米. 花 药广浦 圑形. 药 隔顶端 有璩点 一顺. 退化 心皮顶 Jfi2fh 雌花 的心皮 2 — 3 或 4. 花柱略 侧生. 外弯. 分离. 柱 头略呈 头状. 成 熟心支 1 一: :^:. 一 T 红 色. 外 果皮具 粗大而 凸起的 璩点. 缝线 不显; 种子卵 珠形. 直径 3. 5 — 4 毫米. 黑色 发亮, 
图 版 198 -5. 竹叶椒 Zanthoxylum armatum dc. , !. 花枝; 2 . 雄花, 3. 雌花, 4. 果序, 5. 叶片; 6 — 7. 刺花椒 Z. acanthopodium DC. var. acanthopodium , 6. 雄花, 7. 果, 8. 异 叶花椒 Z. ovalifolium Wight, 果枝。 (肖 溶绘) 
芸香科  697  花期 3 — 5 月, 果期 6 — 8 月。 除滇 东北、 滇 东外, 其余 绝大部 分地区 均有, 生海拔 600 — 3 100 米的灌 丛中; 分布 于 我国东 南部至 西南部 地区, 最南 至广东 南部, 最西达 秦岭, 其中 以东南 部及中 部最为 普遍。 巴基 斯坦、 印度、 缅甸、 泰国、 越南及 东喜马 拉雅、 日 本亦有 果实 粉碎后 民间当 健胃药 使用。 滇东北 还产该 种一幼 嫩部分 被褐色 絨毛的 变种一 毛竹 叶花椒 [Z. armatum var. ferrugineum (Rehd. et Wils. ) Huang] 。 5. 刺花椒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98, 6-7 岩椒 (富民 ), 飞 龙斩血 (昆明 ), 臭椒 (西畴 ), 野花椒 (梁河 ) Zanthoxylum acanthopodium DC. (1824) ; Hook. f. (1875); Kurz (1877); Franch. (1886), (1889); Diels (1912); Guill. in Lecte. (1911) et in Humb. (1946); Craib (1926); Hand. -Mazz. (1933); Kitamura in Kihara (1955); Huang (1957) ; Hartley (1966); Kanai in Hara (1966); Banerji (1966); Murata (1973); Babu (1974); Kanai in Ohashi (1975); J. R. Press in Hara et al. (1979); "图 鉴,, 补编 (1983), inclavi; C. Y. Wu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6)*. Zanthoxylum alatum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p. p. quoad Henry 11413; Wall. (1829), nom. nud. , p. p. ; Fa gar a acantho podium (DC. ) Hiroe (1974). 5a. 剌花椒 (原 变种) var. acanthopodium 小 乔木或 灌木, 高 2 — 5 米, 皮刺 明显, 近 于水平 伸出, 长可达 1.5 厘米, 基 部增宽 而扁。 奇 数羽状 复叶, 小叶 2 — 5 对, 通常 2 — 3 对, 叶轴 具翼, 无毛, 无柄; 小叶 对生, 纸质, 披 针形, 长 3 — 8 厘米, 宽 1 一 2. 5 厘米, 顶端短 渐尖, 基部 狭长, 边缘具 细圆锯 齿, 中脉 在背面 凸起, 侧脉 15 — 18 对, 两面 无毛。 聚 伞花序 腋生, 长 1 一 2. 5 厘米, 花 小而密 集或团 伞状; 雌花序 更短, 不被 毛或微 被短微 柔毛; 花 被裂片 5 — 8, 裂片狭 线形, 长 1 一 1.5 毫米, 被微 柔毛; 雄花 的雄蕊 5 — 7, 略 长于花 被片, 花 药广椭 圆形, 药 隔顶部 中间 有腺点 一颗, 花盘 环形, 退 化心皮 短小; 雌花 的心皮 2 — 3 枚, 略呈长 圆形; 花柱几 与子房 等长, 外弯, 分离, 柱 头略呈 头状; 成熟 心皮红 色或紫 红色, 表面有 凸出的 腺点。 果 柄短, 果聚生 成簇; 种子圆 珠形, 直径 2. 5 — 3 毫米, 黑色, 有 光泽, 种脐窝 点状。 花期 4 月, 果期 9 月。 产滇 西北、 滇 西及滇 东南, 生海拔 1 000 — 2 500 米 的林缘 山坡灌 丛中; 四川、 贵州 亦有。 印度、 孟 加拉、 不丹、 尼 泊尔、 锡金、 缅甸、 泰国、 马来 西亚等 地亦有 分布。 5b. 毛 剌花椒 (变种 ) (植 物分类 学报) 癩 哈宝椒 (鹤庆 ), 狗花椒 (东川 ), 野花椒 (玉溪 ) var. timbor Hook. f. (1875); Diels (1912); "图 鉴,, 补编 (1983), inclavi; 西藏 植物志 (1986); Huang (1987). Zanthoxylum acanthopodium DC. var. villosum Huang (1957) ; "图 鉴,, (1972) * ; Z. acanthopodium DC. var. oligotrichum Tan (1989). 本变种 与原变 种的主 要区别 在于小 枝密被 锈色微 柔毛; 小叶 上面被 柔毛, 背 面密被 长 柔毛。 花期 3 月, 果期 6 月。 
698  云南 植物志  产 昆明、 富民、 嵩明、 安宁、 禄劝、 武定、 双柏、 元江、 洱源、 丽江、 维西、 鹤庆、 大理、 贡山、 临沧、 双江、 绿春、 元阳、 景东、 龙陵、 屏边、 镇雄、 东川, 生海拔 1 800 — 3 200 米的岩 石山坡 灌丛及 路边采 石场; 四川、 西藏、 陕西 也有。 印度有 分布。 据 《蒙自 草医》 介绍, 本品与 散圣丹 煨服能 避孕。 6. 异 叶花椒 (植 物分类 学报) Zanthoxylum ovalifolium Wight (1839); Hook. f. (1875); Dunn et Tutch. (1912); Hartlex (1966) ; Press in Hara (1979); Huang (1987). Zanthoxylum dimorphophyllum Hemsl. (1895) ; Pritz. (1900);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Hemsl. (1930); Engl. (1931); Huang (1957); 海南 植物志 (1974); 秦岭 植物志 (1981)*; 贵州 植物志 (1985); G. G. Tang (1988). F agar a dimorphophylla Engl. (1897); Pritz. (1900); cum f. unifoliolata pritz. ; Zanthoxylum pistciiflorum Hayata (1911); 台湾 植物志 ( 1977 ); Zanthoxylum dimorphophyllum var. spini folium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 Huang (1957); 湖 3 匕 植物志 (1979), F. robiginosa ( Reeder et Cheo) Huang (1957); Z. dimorphophyllum Hemsl. var. deminutum Rehd. (1941) , syn. nov. ; Z. evodiae folium Guill. (1944) ; fide Huang; Z. dimorphophyllum Hemsl. var. terminale Huang (1957) » syn. nom. ; Toddalia asiatica auct. non (Lam. ) Kurz : S. Y. Hu (1980), quoad Cheng et Hua 142. 6a. 异 叶花椒 (原 变种) 图版 198, 8 var. ovalifolium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2 — 6 米。 枝灰 褐色, 粗糙, 油腺 凸起, 具 纵皱, 稀有 皮刺。 叶二 型, 有 单叶及 3 小叶, 稀 3 — 5 小叶, 叶 柄比叶 片短, 小叶 片广卵 形至长 圆形, 长 2 — 12 厘米, 宽 1 一 5 厘米, 顶端 渐尖或 急尖, 基 部下延 成狭楔 尖或阔 楔形, 革质, 两面 光滑无 毛, 边缘 具有钝 锯齿, 齿缝内 的腺点 较大, 叶片 上密被 腺点; 小叶 柄短, 基部略 增大, 略 具 关节, 被 柔毛; 侧脉 浮凸。 聚伞圆 锥花序 腋生或 腋生于 顶部的 枝条上 ,长 2 — 6. 5 厘米, 花序小 而狭, 被 黄色微 柔毛; 花被 7 — 8, 大小 不等, 长宽约 1.5 毫米, 淡 黄色; 雌花的 雄蕊 4 一 5, 插生 于花盘 四周, 短小, 长不及 1 毫米, 有圆 形的药 囊而无 花粉, 花盘 环形, 密被 柔毛; 心皮 2, 分离, 广椭 圆形, 具有稀 疏下凹 腺点, 红色; 花柱 宿存, 侧生或 弯生, 成 熟心皮 1 一 2, 紫 红色, 圆 球形, 如 豆大, 直径 4 一 6 毫米, 内 果皮淡 黄色, 坚 纸质; 种 子圆 球形, 直径 4 一 5 毫米, 黑色, 具 光泽。 花期 4 月, 果期 9 月。 产 昆明、 嵩民、 富民、 峨山、 文山、 砚山、 西畴、 麻 栗坡、 广南、 富宁、 屏边、 孟 连、 镇雄, 生海拔 700 — 2 100 米 的石灰 岩灌丛 及阳坡 路旁; 湖北、 湖南、 陕西、 四川、 贵 州、 广西、 广东、 海南、 台湾 也有。 6b. 多小 叶花椒 (变种 ) (植 物分类 学报) var. multifoliolatum (Huang) Huang (1987). 与原变 种区别 在于小 叶多, 7 — 11 片, 很少 同时有 5 小叶。 产 文山。 7. 朵椒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99, 1-3 Zanthoxylum molle Rehd. (1927); Huang (1957). 
图 版 199 3. 朵椒 Zanthoxylum molle Rehd. , 1. 果枝, 2. 雌花, 3. 果; 4—5. 大 叶臭椒 Z. myricanthum Drake, 4. 果 枝, 5. 雌 花去掉 花辦示 雌蕊。 (杨建 昆绘) 
700  云南 植物志  Euodia mollicoma Hu et Chen (1951); Fa gar a mollis Reeder et Cheo (1951). 乔木, 高达 10 米, 胸 高直径 20 厘米。 树皮 灰色, 具 锋利的 皮剌; 茎枝 粗大, 幼时 被短 绒毛, 皮 刺基部 增大, 成水 平方向 直出。 奇 数羽状 复叶, 长 30 — 40 厘米, 叶 柄通常 长 10 — 20 厘米, 叶轴圆 柱形, 紫 红色, 初 时被短 柔毛; 小叶 9 一 13, 生于 茎干下 部枝条 上的叶 具小叶 17 — 19 片, 近 花序处 的叶有 时只有 3 片, 小叶柄 几无, 个别 在叶轴 上部的 小叶 抦长约 2 — 3 厘米, 生于叶 轴顶端 中间的 其柄长 1 一 4 厘米, 小叶 片长圆 形或卵 圆形, 长 7 — 12 厘米, 宽 3. 5 — 7. 5 厘米, 顶骤狭 短尖, 基部 圆形或 微呈心 脏形, 边缘稍 反卷, 全 缘或具 细小的 腺齿, 叶面深 绿色, 背面苍 青色, 表 面有散 生少数 腺点, 叶背密 被长絨 毛, 侧脉 在背面 突出, 有 12 — 18 对, 厚 纸质。 伞房 状圆锥 花序, 顶生, 花 序轴长 12 — 15 厘米, 被短 柔毛, 具 有十分 微小的 短刺; 苞片及 总苞片 卵形, 极 细小; 花梗 甚短; 萼片 5, 广 卵形, 长约 1 毫米, 边 缘被短 睫毛, 基 部具疏 柔毛; 花瓣 5, 长 圆形, 长 2. 5 毫米, 白色 至淡黄 白色, 萼 片及花 瓣近顶 端有一 颗透明 腺点; 雄花 的雄蕊 5, 花丝长 3 毫米, 下 部 增宽, 花药卵 圆形, 药 隔先端 具腺点 一颗, 退 化心皮 与花瓣 等长, 顶端 2 — 3 叉裂; 雌 花 的心皮 5, 子 房略呈 球形, 花柱 甚短, 柱头 盘状。 成 熟心皮 2 — 3, 紫 红色; 果 序梗毛 被不 脱落, 果梗长 2 — 4 毫米; 分果; H 的表面 具细小 腺点, 下凹成 窝状; 种 子卵珠 形或三 角状半 圆形, 长 3 毫米, 宽约 2. 5 毫米, 黑色 发亮, 起皱。 花期 7 —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龙陵, 生海拔 730 — 2 400 米的 针阔混 交林内 及阴坡 林缘; 江西、 安徽、 河南、 浙 江及 湖北、 贵州 也有。 云南新 记录。 8. 大 叶臭椒 (福建 ) 野 树胶树 (屏边 ), 辣子树 (思茅 ), 马庆 (傣 语译音 ), 朵腊 (懂 伲语 译音) Zanthoxylum myriacanthum Wall, ex Hook. f. (1875); Dunn et Tutch. (1912) ; Hartley (1966); C. Y. Wu et al. (1984). Zanthoxylum rhetsoides Drake (1892); Guill. in Lecte. (1911) ; in Humb. (1946); Chun (1934); Rehd. (1937); Huang (1957); Lauener (1967); 海南 植物志 (1974);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贵州 植物志 (1985)* ; Euodia 0doratum\Av\. (1911), (1915) in clavi ; Z. odoratum (Levi. ) Levi. (1914) ; Rehd. (1933) ; Fagara gigantea Hand. -Mazz. (1921) ; Fagara odorata (Levi. ) Hand. -Mazz. (1933) ; Z. giganteum (Hand. -Mazz. ) Rehd. (1927); Fagara rhetsoides (Drake) Reeder et Cheo (1951). 8a. 大 叶臭椒 (原 变种) 图版 199, 4-5 var. myriacanthum 乔木, 高可达 20 米, 胸径 15 — 20 厘米, 一 般树高 5 — 10 米; 树干上 常有基 部为圆 环 凸出的 锐刺; 树 皮淡褐 色或黑 灰色, 幼枝 髓部常 中空。 奇 数羽状 复叶, 叶轴具 稀疏柔 毛, 圆 柱形; 小叶 9 一 15 片, 近于 对生; 叶柄长 2 — 4 毫米, 广卵形 或为卵 状长圆 形或卵 形, 长 7 — 18 厘米, 宽 3. 5 — 9 厘米, 顶端 急尖或 骤狭短 尾状尖 钝头而 微凹, 基部 圆形而 不 等齐或 狭尖, 叶面深 绿色, 稍具 光泽, 叶背淡 绿色, 干 后两面 为淡红 色或椋 红色, 均 不 被毛, 叶缘 上半部 具浅圆 锯齿, 齿 缝处具 腺点; 叶脉 在背面 突起, 坚 纸质至 革质。 伞 房圆锥 花序, 顶生, 花序基 部具一 单叶, 具柄, 长 3 — 4 厘米, 花 序轴、 花 梗被短 柔毛, 
芸香科  701  花序长 10 — 30 厘米, 开展, 花多而 芳香, 淡绿 白色, 苞片 及总苞 片小, 圆形, 长不足 1 毫米, 萼片 5, 广 卵形, 长约 1 毫米; 花瓣 5, 长 圆形, 长约 2. 5 厘米; 雄花 的雄蕊 5, 长 约 3 毫米, 花丝 线形, 花 药广椭 圆形, 药 隔顶部 有腺点 1 颗, 退 化心皮 甚小, 先端 2 — 3 叉裂; 雌 花的退 化雄蕊 极短; 心皮 3, 花柱 极短, 柱头 头状。 成 熟心皮 2 — 3, 稀 1 枚, 淡 棕色; 分果; H 表面具 有粗大 腺点; 种子 具棱, 卵 珠形, 长约 3 — 3. 5 毫米, 厚约 2 毫米, 暗棕 黑色, 发亮。 花期 7 —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思茅、 景洪、 勐腊、 西畴、 屏边, 生海拔 560 — 1 400 (2 145) 米的 阳坡疏 林中; 广 东、 海南、 广西、 贵州、 湖南、 福建 也有。 分布 于印度 至中南 半岛、 苏门 答腊、 马来半 岛及菲 律宾。 在我 省南部 地区, 傣族、 哈 伲族在 赶街天 有捆成 一小束 出售, 用果实 作调味 香料, 果 实含 芳香油 7%, 具有类 似柠檬 香气, 气味 很浓。 我国 民间用 其根治 疗跌打 损伤、 小儿疝 气、 毒蛇 咬伤、 疮疡 肿毒。 据国 外资料 报告, 其叶、 茎 和茎皮 提取物 有抗肿 瘤活性 (Brown, I. H. 1978)„ 8b. 毛大 叶臭椒 (植 物分类 学报) var. pubescens (Huang) Huang (1991). Zanthoxylum rhetsoides var. pubescens Huang (1957). 本变种 与原变 种的区 别在于 花轴、 小 叶片的 背面及 叶柄均 密被长 柔毛。 产 景洪、 大勐龙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海拔 1 400 米 村边, 高达 5 米。 9. 樗 叶花椒 (植 物分类 学报) Zanthoxylum ailanthoides Sieb. et Zucc. (1846); Hemsl. (1886); Henry (1896); Makino (1907); Hayata (1911); Bean (1915); Chun (1934); Huang (1957); Hartley (1966). Zanthoxylum emarginellum Miq (1867) ; Fagara ailanthoides (Sieb. et Zucc. ) Engl. (1896) ; H. L. Li (1963) ; Z. hemsleyana Makino (1907) ; Fagara emarginellum. (Miq. ) Mak. (1907). 灌木或 乔木, 高 3 — 15 米, 当 年生枝 的髓部 中空, 树 干上具 有锐利 皮刺, 水平 向上, 树 皮灰褐 色或黑 灰色, 表皮粉 绿色。 奇 数羽状 复叶, 叶长 20 — 60 厘米, 最 长可达 1 米, 叶 柄基部 膨大, 黑色, 叶轴圆 柱形, 腹 面下陷 成沟, 被 稀疏微 柔毛, 其余 无毛; 小叶 5 — 13 对, 对生 或近于 对生, 具 叶柄, 长约 2 — 4 毫米, 纸质, 窄 长圆形 或长圆 形或披 针状长 圆形, 长 5 — 13 厘米, 宽 2 — 4 厘米, 顶端 长尖或 渐尖, 基部近 圆形, 偏斜, 叶面深 绿色, 背 面粉白 色至苍 青色, 干后 通常为 灰白色 粉霜, 两面 无毛, 叶缘 具浅圆 锯齿, 齿 缝内有 腺点 一颗, 叶脉 在背面 凸起。 伞 房状聚 伞花序 顶生, 花序长 15 — 25 厘米, 宽 13 — 18 厘 米, 花淡黄 绿色或 白色, 花小而 密集, 有 时花序 基部着 生单叶 1 一 3 枚, 总苞片 早落, 苞 片 细小, 卵状三 角形; 花梗较 花短; 萼片 5, 广卵 圆形, 长 宽不及 1 毫米; 花辮 5, 长圆 形, 两 端尖, 长约 2 — 3 毫米; 雄花 的雄蕊 5, 外露于 花瓣, 花丝 线形, 花 药广椭 圆形, 药 隔顶端 有腺点 一颗, 退 化心皮 钻状, 先端 2 叉裂; 雌花成 熟心皮 2 — 3 枚, 少有 4 枚; 果 爿暗 黄色, 小而 密集, 腹 缝线略 增宽; 顶端 喙嘴尖 不显, 极短 而直; 种子 圆球形 或半圆 球形, 长约 31 毫米, 胎座 柄长约 1.5 毫米, 不易 脱落, 表面棕 黑色, 有 光泽。 花期约 
702  云南 植物志  8 月, 果期 11 月。 产 富宁至 田蓬, 生海拔 300 — 1 120 米的 八角林 林缘; 浙江、 福建、 台湾、 广东、 广 西、 贵州 (仁怀 )、 四川 也有。 分布于 朝鲜、 日本 及琉球 群岛、 菲 律宾。 10. 小 花花椒 (植 物分类 学报) 刺辣树 (树木 分类学 ), 见血飞 Zanthoxylum micranthum Hemsl. (1895);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 Chun (1921); Huang (1957);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 贵州 植物志 (1985)*. F agar a micrantha Engl. (1897), (1931); Pritz. (1900); Hand. -Mazz. (1933); F. biondii Pamp . (1910). 乔木, 高 8 — 15 米, 当年生 枝髓部 甚小, 不 空心, 小枝上 的皮刺 较少, 嫩枝、 叶轴 及 花序通 常被短 柔毛。 奇 数羽状 复叶, 长 13 — 25 厘米, 叶轴圆 柱形, 腹面 略被短 柔毛; 小叶 7 — 13 片, 对生, 小 叶柄长 1 一 3 毫米, 顶端长 渐尖, 钝头而 微凹, 基 部圆, 略不等 齐, 表面深 绿色, 有 光泽, 干 后暗苍 青色, 背面浅 绿色, 两面 无毛, 叶 缘具浅 锯齿, 叶 面及叶 缘处常 有透明 腺点, 叶脉 在背面 凸起。 伞房圆 锥花序 顶生, 长 10 — 15 厘米, 花轴 无刺, 花枝 披散, 曲折, 被短 柔毛, 苞片 细小; 花白色 ,花梗 在花后 增长, 约 1 一 3 毫米; 萼片 5, 长约 1/2 毫米; 花瓣 5, 长 圆形, 两 端钝, 长 1 一 1.5 毫米, 萼片 及花瓣 顶部通 常有大 而透明 的腺点 一颗; 雄花 的雄蕊 5, 是花 瓣长的 2 倍, 花丝 线形, 花 药广椭 圆形, 药 隔顶端 有腺点 一颗, 退 化心皮 极小, 先端 3 — 4 叉裂; 雌花 的萼片 闭合, 心皮 3, 花柱 短, 柱头 头状。 成 熟心皮 1 一 3, 红色; 分果; H 的 表面有 细小的 腺点; 种子卵 珠形, 直径 约 4 毫米, 黑色 发亮。 花期 7 —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西 北部, 生 林中较 湿润的 地方; 贵州 (关岭 县花江 区)、 湖北、 湖南、 四川 也有。 根 入药。 经化学 分析, 含 有下列 化学物 质①晶 I : a- 别 隐品碱 (a- allocryptopine), 具 有抗心 律失常 作用; ②晶 I : 花椒碱 I (fagarin I ); ③晶 M : 花 椒内酯 (xanthoxyletin) 。 11. 勒桉 (广 州植 物志) 图版 200, 1-3 刺^ :、 鹰 不沾、 鸟 不宿、 狗花椒 (金平 ), 山胡椒 (勐腊 ), 华眉跳 (广西 ), 书 眉勒、 刺葱果 (福建 ) Zanthoxylum avicennae (Lam. ) DC. (1824) ; Benth. (1861) ; Hemsl. (1886); Merr. (1927); Guill. in Lecte. (1911), in Humb. (1946); Huang (1957); Hartley (1966); "图 鉴" (1972) * j et 补编 (1983), in clavi; 海南 植物志 (1974) • Fagara avivennae Lam. (1788) excl. syn. ; Engl, in Engl. u. Prantl (1897), (1931) ; Zanthoxylum lentisci folium auct. non Anders : Champ, ex Benth. (1851) ; Zan- thoxylum piperitum auct. non DC. : Benn. (1862). 乔木, 高 (2) 8-12 (15) 米, 主 干下部 着生三 角形、 红褐色 皮刺。 叶为奇 数羽状 复叶, 少有偶 数羽状 复叶, 叶轴具 窄翼, 腹面成 浅沟, 小 叶通常 13 — 18 片, 有 时少至 9 , 多至 22 片, 对生 或近于 对生, 长 圆形、 倒 卵状长 圆形或 有时成 菱形, 长 2 — 6 毫米, 宽 1.5 — 2. 5 厘米, 顶 端狭尖 或短尾 状尖, 钝头常 微凹, 基部 楔形, 歪斜, 两 侧甚不 对称, 叶 缘具 不明显 齿缺, 中脉 下陷, 纸质至 革质, 表 面及背 面压干 后淡枯 灰色, 稍具 光泽。 伞 
芸香科  703  房 状聚伞 花序, 顶生; 花 5 基数; 萼片 5, 卵形, 长约 0.5 毫米; 花瓣 5, 淡 青色, 长圆 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雄 花的雄 蕊比花 瓣长; 药 隔顶端 凸尖, 退 化雄蕊 2 叉; 雌花 无退化 雄蕊, 心皮 2 枚。 成 熟心皮 1 一 2 枚, 紫 红色, 表面 有粗大 腺点, 顶端 有甚短 的喙状 尖头; 种子 卵形, 长约 4 毫米, 黑色, 具 光泽。 花期 6 —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勐腊、 金平, 生海拔 400 — 650 米的 山坡或 平川疏 林或密 林中; 台湾、 福建、 广东、 海南、 广西 也有。 分布于 越南、 泰国、 马来 西亚、 印度 尼西亚 (爪哇 )、 菲 律宾。 木材淡 黄色, 可作 小型农 具及家 具材; 根、 果、 叶 入药, 有驱风 化湿、 消肿 退热、 止 痛活血 之效; 治 黄胆型 肝炎、 肾炎、 水肿、 跌打 损伤; 种子含 油量达 25. 24%, 油 属干性 油, 可制 油漆、 肥皂, 树皮 可提芳 香油。 12. 细 柄花椒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200, 4-8 埃 氏花椒 (植物 分类学 报), 长柄椒 、狗椒 (蒙自 ) Zanthoxylum esquirolli Levi, in Fedde (1914); Huang (1957); Lauener (1967); "图 鉴" (1972)*, et " 图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贵州 植物志 (1985)*. Z. stenophyllum auct. non Hemsl. : Rehd. (1933). 蔓性 灌木, 高 1.5 — 3 米。 茎枝 木质, 淡灰 褐色, 有 向下弯 的微小 皮刺。 奇数 羽状复 叶, 叶轴 细圆, 腹面下 陷成小 沟状, 无毛 或微被 柔毛, 背部 着生向 下弯的 小刺; 小叶 5 — 11 枝, 互生或 有时为 对生, 纸 质至厚 纸质, 狭 长披针 形或为 卵状长 圆形, 长 3. 5-7 厘米, 宽 0.7 — 4. 5 厘米, 顶 端狭长 渐尖, 钝头而 微凹, 基部楔 尖或近 圆形, 表面深 绿色, 稍畢 光泽, 背面青 绿色, 中脉 在背面 凸起, 有时着 生短小 的剌, 叶缘具 细小而 清晰可 见的圆 锯齿, 齿缝具 腺点, 具柄, 小 叶柄长 1 一 3 毫米, 通常 被短疏 柔毛。 伞房圆 锥花序 顶生或 顶 生于叶 腋内, 长 1 一 4 厘米, 无柄或 具长柄 (果 期柄 长可达 4 一 6 厘米 ), 花轴通 常几不 被毛, 花 轴及花 梗初时 甚短, 结果时 增长; 苞片 细小, 早落; 萼片 4, 卵形, 端尖, 长约 1 毫米; 花瓣 4, 长圆形 或为倒 卵状长 圆形, 端钝, 长 3 — 4 毫米, 全缘或 边缘为 极浅的 撕 裂状, 花瓣及 萼片顶 端有粗 大腺点 一颗, 雄花 的雄蕊 4, 长约 5 — 6 毫米, 花丝 线形, 花 药卵形 或广椭 圆形, 药隔无 腺点, 微 突尖, 退化 心皮略 伸长, 先端 不裂或 2 叉裂; 雌花 无退化 雄蕊, 心皮 4, 花柱 伸长, 柱头 头状。 成 熟心皮 2 — 4, 淡红 色至紫 红色, 稍 具柄; 果 柄伸长 10 — 40 毫米, 无毛; 分果; H 表面 具细小 腺点, 先端具 有长约 1 毫米 的喙嘴 状尖; 种子 卵珠形 , 直径 4 一 6 毫米 , 黑 色发亮 。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7 — 8 月。 产 大理、 漾濞、 丽江、 中甸、 鹤庆、 洱源、 广南、 西畴、 麻 栗坡、 砚山、 蒙自、 镇 雄、 威信、 盐津、 彝良、 昆明、 沾益、 嵩明、 师宗、 陆良、 景东, 生海拔 1 300 — 3 200 米 疏林 下及林 缘灌丛 山坡; 湖北、 陕西、 四川、 贵州、 甘肃 也有。 13. 尖 叶花椒 ( "图鉴 ") 图版 201, 1-2 大 理花椒 (植物 分类学 报), 高 山花椒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Zanthoxylum oxyphyllum Edgew. (1846) ; Hook. f. (1875) ; Kitam. (1955) ; Bernardi (1963); Babu (1974); Press in Hara (1979). Fagara oxyphylla (Edgew. ) Engl. (1897), (1931); Kanai (1966) ; Zanthoxylum alpinutn Huang (1957); Z. tibetanum Huang (1957); Z. taliense Huang (1957); Z. hamiltonianum auct. non Wall, ex Hook. f. (1875) ;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图版 200 ' I. 勒栊 Z an thoxyl umav i cennae (Lam. ) DC, 1. 果枝, 2. 雄花, 3. 果; 4—8. 细 柄花椒 Z. esquirolii 4. 果序' 5. 果' 6. 雄花, 7. 花药 腹面, 8. 花药 背面。 (吴锡 麟绘) 
芸香科  705  藤状 灌木, 高 1 一 3 米, 有 时可达 6 米。 当 年生枝 干后淡 褐色, 着生 下勾的 皮刺, 刺 长约 2 — 3 毫米。 奇 数羽状 复叶, 小叶 2 — 10 对, 通常 2 — 5 对; 小 叶互生 或近于 对生, 纸 质, 披 针形或 长圆披 针形, 长、 宽变 化幅度 较大, 一般长 5 — 9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顶 端 渐尖或 狭尖, 钝头而 微凹, 基部 楔形, 偏斜, 边 缘具锐 锯齿, 齿缝有 腺点, 表 面深绿 色, 干后黄 绿色, 稍具 光泽, 中脉 在背面 突起, 侧脉 不显; 叶柄及 叶轴的 腹面下 陷成小 沟状, 边缘 具十分 狭窄的 叶翅, 而 且着生 下勾的 皮刺。 聚伞 花序顶 生或顶 生于侧 枝上, 花 序长 3 — 11 厘米, 无毛, 几 无柄; 花梗长 4 一 7 毫米, 基部具 关节; 花大, 苞片及 总苞片 三 角形, 长约 1 一 1.5 毫米; 萼片 4, 稀 5, 卵形, 长约 1 毫米, 无毛, 边缘被 睫毛; 花 瓣 4, 稀 5, 长圆形 或为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3 — 4 毫米, 顶端 急尖, 内折, 边缘 膜质; 雄 蕊 4, 稀 5, 较花 瓣长; 花丝中 下部略 增宽, 花药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退 化心皮 略呈圆 球形, 无毛, 顶端 2 — 4 深裂; 雌花 的花瓣 较大; 退 化雄蕊 极短; 花柱 长不及 1 毫米, 柱 头 头状。 果密集 近于圆 球形, 果梗具 关节, 果 红色, 成 熟心皮 1 一 3 枚, 稀 4 枚, 长约 6 毫米, 无毛, 外 果皮略 皱折, 具 有下陷 的腺点 窝穴; 种子圆 球形, 长 4 一 5 毫米, 黑色发 亮。 花期 3 — 5 月。 产 昆明、 嵩明、 大理、 兰坪、 景东、 临沧、 镇康、 龙陵、 腾冲、 景东、 泸水, 生海 拔 1 800 — 2 900 米的半 山坡灌 丛林中 及箐沟 密林; 贵州、 西藏、 四川 也有。 分布 于喜马 拉雅 (尼 泊尔、 锡金 )、 印度 北部、 缅甸。 似乎 可将窄 叶花椒 (Z. stenophyllum) 归入 本种, 目 前仅以 果梗的 长短来 区别, 其 它 均十分 相似。 14. 毡 毛花椒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201, 3-7 马花椒 (漾濞 ) Zanthoxylum tomentellum Hook. f. (1875); Edinb. staff (1929); Babu (1974); J. R. Press in Hara etc. (1979);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西藏 植物志 (1986). Fagara tomentella Hand. -Mazz. (1933) ; Kanai in Ohashi (1975) ; F. tomentella var. mekongensis Hand. -Mazz. (1933). 藤状灌 木或小 乔木; 当 年生枝 条呈水 平方向 伸展, 坚 木质, 表皮灰 褐色, 幼 枝通常 密 被毡状 绒毛, 皮刺不 明显, 刺 短小, 约 1 一 2 毫米。 奇 数羽状 复叶, 叶轴圆 柱形, 密被 绒毛, 背部 着生下 垂的倒 勾刺, 长约 2 毫米; 小叶 7 — 15 片, 少有 5 片, 厚 纸质或 革质, 长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4 一 7 厘米, 宽 2 — 4 厘米, 顶 端骤狭 短尖或 有时近 钝形, 凹头, 基 部 圆形至 楔形, 两侧 不等, 偏斜, 表面深 绿色, 干后有 光泽, 中脉 及侧脉 被短疏 柔毛, 叶 背 面密被 绒毛, 全缘或 为不规 则的浅 波状, 小 叶柄长 1 一 2 毫米, 粗大, 密被 柔毛。 聚伞 圆锥 花序, 腋生, 花序长 5 — 9 厘米, 花序 轴密被 絨毛, 粗大; 花淡 黄色, 密集; 萼片 4, 三角状 卵形, 长不及 1 毫米, 被 疏毛; 花瓣 4, 长 圆形, 长约 2. 5 — 3 毫米; 雄花 的雄蕊 4, 较花 瓣长, 花丝 线形, 花 药广椭 圆形, 药隔顶 端有腺 点一颗 ,退 化心皮 短小, 花柱伸 长, 雌花 的心皮 4, 花柱 甚短, 柱头 头状。 成 熟心皮 2 — 4, 黑 色或粉 红色; 分果; H 无柄, 先端有 喙尖, 长约 1 毫米; 种子圆 球形, 直径约 5 毫米, 黑色 发亮。 花期 4 一 5 月, 果 期 9 一 10 月。 产 贡山、 维西、 保山、 漾濞、 大理, 生海拔 1 800 — 3 000 米的 杂木林 中及水 沟边密 
m 版 2oi 1—2. 尖 叶花椒 Zanthoxylutn OX yphyll um Edgew. ' 1. 果枝; 2. 果, 3 7. 毡 毛花椒 Z. tomentellum Hook. 3. 果枝, 4. 叶 背部分 放大, 5. 茎 的一段 放大示 毛被, 6. 雄花, 7. 果。 (肖 溶绘) 
芸香科  707  箐; 贵州 (罗甸 ) 也有。 分布 于印度 东部、 不丹、 锡金、 尼 泊尔。 15. 石 山花椒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202, 1-5 麻椒 (禄劝 )、 狗椒 (广南 ) Zanthoxylum calcicola Huang (1957) ut "calcicolum";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 C. Y. Wu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5). 藤状 灌木; 茎 伸展, 高 2 — 4 米; 小枝 浑圆, 粗壮, 灰色, 被微 柔毛, 油 腺不甚 明显, 具有稀 疏细小 皮刺, 勾刺 向下, 长约 1 毫米, 基部 增宽。 奇 数羽状 复叶, 连 叶柄长 10 — 25 厘米, 小叶 5 — 7 对; 小叶近 对生, 革 质或近 革质, 长圆 形或卵 状长圆 形至椭 圆形, 通 常长 2. 5 — 7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顶端短 尖或短 渐尖, 顶 端钝, 不明显 凹入, 基部宽 楔 形或近 圆形, 有时 偏斜, 全缘或 具细小 圆齿, 叶面亮 绿色, 中 脉被微 柔毛, 其余 无毛, 背面灰 绿色, 侧脉 6 — 10 对, 叶轴背 部着生 锋利、 下勾的 皮刺; 具 短柄, 长 1 一 2 毫米, 增粗, 被 稀疏微 柔毛。 聚伞圆 锥花序 腹生, 长 2 — 3 厘米, 花后 增大, 总花梗 及花梗 甚粗, 被微 柔毛, 花 梗短, 长不足 1 毫米 (果 期伸长 2.5 毫米 ), 粗 1 一 1.5 毫米; 雄花淡 绿色; 萼片 4 或 5, 广 卵形, 长 0.5 — 1 毫米, 顶 端尖, 边缘被 睫毛; 花瓣 4 或 5, 长 圆形, 长 2 — 3 毫米, 端钝或 圆形, 微 反折, 边缘具 睫毛; 雄蕊 4 或 5, 未 开放时 与花瓣 等长, 花 丝 钻形, 光滑 无毛; 花药卵 珠形, 长 1 一 1.5 毫米, 退 化子房 无毛, 顶端 2 叉。 果 红色, 果 梗在果 期明显 增粗, 内、 外 果皮不 剥离, 厚实, 外果 皮上被 腺点; 成熟心 皮通常 2 — 4, 稀为 1 或 3; 种子 卵形, 长 4 一 4. 5 毫米, 厚 3 — 3. 5 毫米, 亮 黑色。 花期 3 — 4 月, 果 期 9 一 10 月 。 产 文山、 西畴、 麻 栗坡、 广南、 富宁、 砚山、 蒙自、 金平, 生海拔 400 — 1 800 米的 石 灰岩灌 丛中; 贵州 也有。 16. 多 叶花椒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202, 4-5 篦子椒 (玉溪 ), 止 血丹、 蜈蚣刺 (昆明 ), 马椒 Zanthoxylum multijugum Franch. (1890);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 Huang (1957);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 C. Y. Wu (1984); "图 鉴" 补编 (1984); 贵 州 植物志 (1985). Zanthoxylum multifoliolatum Hemsl. (1899); F agar a mentzeana Hu (1924); F. multijuga Hu (1924); Engl, in Engl. u. Prantl (1931). 蔓性 灌木。 茎 匐状, 木质, 表皮灰 褐色, 具 有鹰嘴 状勾的 皮刺, 光滑 无毛。 奇数羽 状 复叶, 叶轴 长可达 40 — 60 厘米, 腹面下 陷成沟 状两侧 具有十 分狭窄 的翼, 背部 着生锋 利 的倒勾 皮刺; 小叶 通常为 21 — 51 片, 稀为 较少, 纸质至 革质, 卵状 披针形 或为披 针形, 长 圆形, 常不 对称, 长 1.5 — 4 厘米, 宽 0.6 — 1.5 厘米, 顶端 急尖或 钝而偏 斜或为 圆形, 基部 狭楔形 或钝, 通常 两侧不 对称, 叶 缘几为 全缘或 有不明 显的细 锯齿, 叶面深 绿色稍 具 光泽, 背面淡 绿色, 具 暗褐色 腺点, 中 脉在表 面微具 柔毛, 其余 无毛; 小叶几 无柄。 聚 伞圆锥 花序, 腋生, 花序长 9 一 15 厘米, 花枝 纤细而 开展; 花青 黄色, 细小而 密集; 苞 片及 总苞片 微小, 披 针形, 长约 1 毫米; 萼片 4, 卵形, 长 0.5 毫米; 花瓣 4, 卵 状长圆 形, 长约 2 毫米, 浅 覆瓦状 排列; 雄 花花梗 甚短, 长约 1 毫米; 雄蕊 4, 长 3 — 4 毫米, 花 丝 线形, 花 药广椭 圆形, 药 隔顶端 有腺点 一颗, 退 化心皮 缩短, 花柱 单生, 伸长; 雌花 
m 版 202 1 一 5. 石 山花椒 ZanthoxylumcalcicolaHuang, 1. 果枝, 2. 花 外形, 3. 去掉 花难的 雄花, 4. 果, 5. 果 纵剖; 6 -9. 多 叶花椒 Z. multijugum Franch. , 6. 果枝' 7. 花 外形, 8. 去掉 花辦的 雄花, 9. 果。 (张 究 福绘) 
芸香科  709  未见。 心皮 4, 成熟时 通常为 1 一 3, 稀为 4 枚, 淡紫 红色; 分果; H 有略 粗大的 腺点, 先 端喙 嘴尖, 长不及 1/3 毫米; 种子卵 珠形, 长 5 — 6 毫米, 厚 4 一 5 毫米, 黑色 发亮。 花期 4 一 6 月, 果期 7 — 10 月。 产 昆明、 玉溪、 元江、 澄江, 江川、 禄劝、 禄丰、 文山、 西畴、 石屏、 开远、 红河、 蒙自、 元江、 新平、 宾川、 鹤庆、 巍山、 大理、 漾濞、 邓川、 昭通、 龙陵, 生海拔 1 100 — 2 100 米的石 灰岩杂 木林林 缘及灌 丛中; 贵州有 分布。 模式 标本采 自宾川 大坪子 附近。 17. 大 花花椒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203, 1-4 麻椒 (禄劝 ) Zanthoxylum macranthum (Hand. -Mazz. ) Huang (1957);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C. Y. Wu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6). Fagara macrantha Hand. -Mazz. (1932). 蔓 性木质 藤本, 高可达 8 米。 小枝圆 柱形, 灰色, 无毛, 皮刺极 稀少, 长不及 1 毫 米。 奇数羽 状复叶 (稀 为偶数 ), 叶长 8 — 25 厘米, 叶柄长 2 — 5 厘米, 叶 轴腹面 微下陷 成 小沟, 不 被毛, 背部具 下弯的 勾刺; 小叶 3 — 9 (-11) 片, 近于 对生, 厚 纸质, 卵形、 倒卵 形或为 卵状披 针形, 长 3. 8 — 10 厘米, 宽 1 一 4 厘米, 顶 端急尖 或短渐 尖或为 钝形, 有时 微凹, 基部阔 楔形或 狭尖, 全缘或 具不明 显的圆 锯齿, 两 面微具 光泽, 无毛, 并密 生粗大 腺点; 小 叶柄长 1 一 3 (-5) 毫米。 圆 锥花序 腋生, 花序长 4 一 12 厘米, 花后 伸长, 花 序轴及 花枝初 时被微 柔毛, 在结 果时几 无毛; 苞片 细小, 早落, 花梗 略粗, 长约 1 毫 米; 萼片 4, 广 卵形, 端尖, 边 缘具短 睫毛, 长不及 1 毫米; 花瓣 4, 白 色或淡 黄色, 卵 状长 圆形, 长约 4 毫米, 薄 膜质; 萼 片及花 瓣上部 近顶处 通常有 不明显 的腺点 一颗; 雄 花 的雄蕊 4, 长可达 7 毫米, 花丝为 略宽的 线形, 花 药广椭 圆形, 药 隔顶部 有腺点 一颗, 退 化心皮 细小, 较花 瓣短, 顶端 2 裂; 雌花 的退化 雄蕊极 短小, 子 房略呈 球形, 花柱甚 短, 近 头状。 成熟心 皮通常 1 一 3 枚, 密集, 具褐 色下陷 腺点; 分果: H 顶端具 长不及 0.5 毫米 的喙嘴 状尖, 果 皮厚; 种子卵 珠状, 长 5 — 6 毫米, 厚 4 一 5 毫米, 黑色 发亮。 花 期 4 一 5 月。 . 产 富民、 禄劝、 嵩明、 双柏、 贡山、 维西、 丽江、 鹤庆、 漾濞、 大理及 绿春, 生海 拔 1 900 — 3 100 米的丛 林或灌 丛中; 湖南、 贵州、 四川、 西藏 也有。 18- 花椒^ (广州 ) 图版 203, 5—8 苦刺藤 (屏边 ), 山花椒 (龙陵 ) Zanthoxylum scandense Bl. (1825); Hartley (1966);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Zanthoxylum cuspidatum Champ, ex Benth. (1851) ; Benth. (1861) ; Guill. in Lecte. (1911) et in Humb. (1946); Merr. et Chun (1940); "图 鉴" (1972)* ; 贵州 植物志 (1985); Z.khasianum Hook. f. (1875); Fagara scandens (Bl. ) Engl. (1896); F. cuspidata (Champ, ex Benth. ) Engl. (1897), (1931); Hand. -Mazz. (1933); F. laxifolialata Hayta (1913) ; Z. leiorhachis Hayata (1913) ; Huang (1957) ; Z. cyrtorhachis Hayata (1916) ; Huang (1957) ; F. chinensis Merr. (1918) ; Z. chinense (Merr. ) Chung ( 1924 ); F. kwangsiensis Hand. -Mazz. ( 1933 ); Z. yunnanense Huang ( 1957 ); Z. laxi f oliolatum (Hayata) Huang (1957). 
图 版 203 1—4. 大花 花椒 Zanthoxylum macranthum (Hand. -Mazz. ) Huang, 1. 花枝, 2. 雄花, 3- 果序, 4. 果 椒 i5Z. scandens Bl. , 5. 果枝, 6. 果, 7. 雄花, 8. 叶片。 (吴锡 麟绘) 
芸香科  711  常 绿藤状 灌木, 粗壮, 高 1 一 2 米。 小枝圆 柱形, 暗 灰色, 密被短 柔毛, 后变 无毛, 着 生细小 下弯的 皮刺, 长约 1 一 2 毫米, 基部 略扁, 或 无刺。 奇 数羽状 复叶, 长 (8) 15- (37) 20 厘米, 叶 轴无毛 至有短 柔毛; 小叶 2 — 4 (—12) 对, 近 对生至 互生, 叶 片卵形 至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一 1) 2. 5 — 6 厘米, 宽 1 一 4 厘米, 基部 楔形至 圆形, 两侧 不等, 革 质, 叶面 光滑, 微具 光泽, 背 面淡棕 褐色, 叶 脉背面 凸起, 全缘或 在顶端 具有不 明显的 锯齿。 聚伞 花序组 成圆锥 花序, 被黑 褐色微 柔毛, 顶生或 腋生, 长 4 一 8 厘米; 雌花为 4 基数, 总 花梗及 花梗圆 柱形, 密被短 柔毛, 苞片 细小, 被短 柔毛, 线形; 萼片 开展, 卵 形, 顶 端尖, 长约 2 毫米, 微被短 柔毛, 花瓣长 圆形, 先端尖 或钝, 长 2 — 3 毫米, 内折, 边 缘被短 睫毛, 退 化雄蕊 甚小, 长不及 1 毫米; 子 房近圆 球形, 长 1.5 — 2 毫米, 花柱长 约 1 毫米, 柱头 头状; 花 未开。 果梗长 3 — 8 毫米; 心皮 4, 成熟 时常为 1 一 3, 直径约 4 一 5 毫米, 顶端具 短喙嘴 状尖, 长 0.5 — 1 毫米, 具 腺点, 红色; 种子卵 珠形, 长 3 — 3. 5 毫 米, 黑色 发亮。 花期 3—4 月, 7 — 8 月。 黄成就 主张将 Z. khasianum Hook. f. ( = Z. yunnanense Huang) 独立成 种。 产 蒙自、 文山、 峨山、 丽江、 鹤庆、 漾濞、 大理、 龙陵、 盈江、 瑞丽、 勐海、 景东、 德钦、 维西、 贡山、 兰坪、 屏边、 绿春, 生林缘 灌丛、 干旱山 坡及老 箐林, 海拔 (200) —800—2 400 (3 400) 米; 贵州、 湖南、 四川、 江西、 西藏、 广西、 广东、 海南、 浙江、 福建、 台湾 也有。 分布 于琉球 群岛、 苏门 答腊、 爪哇、 北加里 曼丹及 印度。 可代花 椒作调 味品。 19. 两面针 (广西 ) 图版 204, 1—4 哈郎喝 (傣语 ), 钩刺藤 (景洪 ) Zanthoxylum nitidum (Roxb. ) DC. (1824) ; Benth. (1861); Hemsl. (1886) ; Guill. in Lecte. (1911), in Humb. (1946); Merr. (1927), (1935); Merr. et Chun (1940); Huang (1957); Hartley (1966); "图 鉴,, (1972)*, et 补编 (1983), in clavi; Babu (1974); J. R. Press in Hara et al. (1979); C. Y. Wu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6). Fagara piperita auct. non Linn. : Lour. (1790), (1793) ; Piper pinnatum Lour. (1790), (1793); F. nitida Roxb. (1820); Engl, in Engl. u. Prantl (1897), (1931); Z. hamiltonianum Wall, ex Hook. f. (1875); Z. scabrum Guill. (1944) et in Humb. (1949) ; Z. asperum Huang (1957) ; Z. asperum var. glabrum Huang (1957) ; 贵 州植物 志 (1985). 木 质粗壮 藤本; 茎 枝及叶 轴均被 黄褐色 绒毛, 有 皮剌, 皮 剌长约 2 毫米, 略向 下弯。 奇 数羽状 复叶, 有小叶 7 — 11 片, 近 对生, 厚 纸质至 革质, 阔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4. 5 — 12 厘米, 宽 2. 5 — 7 厘米, 顶端 骤狭短 渐尖, 钝头且 微凹, 基部圆 形或宽 楔形, 近全 缘或具 疏 圆齿, 干 后叶面 光亮, 叶片 两面有 粗毛, 尤 其在叶 脉上更 明显, 叶脉 在背面 凸起。 聚 伞圆 锥花序 腋生, 长 2 — 14 厘米, 花序 轴密被 柔毛, 着 生细小 皮刺, 花 4 基数; 苞片甚 细小; 萼片 卵形, 长约 0.5 毫米; 花瓣: 淡 青色, 卵状椭 圆形, 长约 2 毫米, 花梗 通常长 1 一 2 毫米, 雄花的 雄蕊在 开花时 长过于 花瓣, 约 4 毫米, 着生 于增广 的花盘 四周, 花药 广椭 圆形, 其 顶端具 腺体, 退 化雄蕊 4 叉裂; 雌花的 退化雄 蕊甚小 或无, 心皮 2 — 4 枚; 
图 版 204 1 — 4. 两面针 Zanthoxylum nitidum (Roxb. ) DC. , 1. 叶片, 2. 雄花放 人-, 3. 雌花, 4. 果; 5—6. 西 畴花椒 Z. xichouense Haung, 5. 果枝, 6. 果; 7 — 8. 元 江花椒 Z. yuanjiangense Huang, 7. 果枝, 8. 果。 (肖 溶绘) 
芸香科  713  花柱 约为子 房长的 1/2 或 更短, 柱头 头状, 成熟 心皮干 后淡褐 黄色, 常有 下陷的 腺点, 常 有 皱纹, 顶端常 有喙嘴 状尖头 或无; 种子近 球形, 直径 4 一 5 毫米, 黑色 发亮。 花期 3 — 4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思茅、 景洪、 勐腊、 勐海、 富宁、 马关、 麻 栗坡、 河口, 生海拔 200 — 1 300 米的 混 交林中 或阳坡 灌丛; 广东、 广西、 福建、 台湾、 海南、 湖南、 贵州、 江西 也有。 分布 于 印度、 泰国、 越南、 琉球 群岛、 马来 半岛、 印度 尼西亚 (爪哇 )、 菲 律宾、 巴布 亚新几 内亚、 所罗 门岛、 大 洋洲。 根 及茎皮 入药, 治神 经痛、 胃痛、 风 湿痛、 毒蛇 咬伤。 广西柳 州产的 两面针 牙膏其 原植 物就是 本种, 是防止 牙痛的 良药。 根 含两面 针碱; 叶含挥 发油, 其主 要成分 为檬烯 和 糖醛。 20. 西 畴花椒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204, 5-6 Zanthoxylum xichouense Huang (1978);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C. Y. Wu (1984). 藤状 灌木。 小 枝淡棕 褐色, 具有 倒勾、 微小的 皮刺, 长约 1 毫米。 奇 数羽状 复叶, 小 叶 2 对, 叶轴圆 柱形, 腹 面下陷 成沟, 光滑 无毛; 叶片椭 圆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5. 5 — 10 厘米, 宽 2. 5 — 4 厘米, 顶端骤 急尖或 尾尖, 基部 楔形至 圆形, 叶 抦短, 长约 2 毫米, 全 部 无毛, 薄纸 质至厚 纸质, 叶脉 在叶背 凸起, 网脉 有细小 水泡状 圆点, 全缘, 叶 缘向叶 背面 微卷。 果序 密集近 球形, 生 于带复 叶的枝 条上, 果 序轴密 被疏微 柔毛, 平滑 而且有 纵 沟纹, 果 梗长约 4 一 6 毫米, 成 熟心皮 1 一 3 枚淡 红色, 果 瓣直径 4 一 5 毫米, 果 皮薄壳 质, 外 果皮密 被棕红 色透明 腺点, 顶 端具有 喙嘴状 勾尖, 长不足 1 毫米; 种子 球形, 细 小, 直径约 3. 5 — 4 毫米, 黑色 发亮。 花期 3 — 4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西畴, 生海拔 1 400 — 1 550 米的石 灰岩有 刺灌丛 及混交 林中。 21. 元 江花椒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204, 7-8 Zanthoxylum yuanjiangense Huang (1978); "图 鉴,, 补编 (1983), rn clavi ; C. Y. Wu (1984). 直立 灌木, 高约 3 米, 小枝具 有下勾 的皮刺 ,长约 1 一 2 毫米。 奇 数羽状 复叶, 长 12 — 18 厘米, 叶轴 纤细, 腹 面下陷 成沟, 具有 明显的 柔毛, 叶轴背 部具有 微小的 皮刺, 长约 2 毫米; 小叶 4 一 6 对, 少有 3 对, 叶 片长椭 圆形, 长 2. 5 — 7 厘米, 宽 1 一 2. 2 厘米, 顶 端尖或 渐尖, 基部 楔形, 叶缘具 有不明 显的细 圆齿, 叶片两 面光滑 无毛. 叶脉在 背面突 起, 薄 纸质, 具 短柄, 长约 2 毫米, 稍 膨大, 密被微 柔毛, 离痕成 环形, 明显。 伞房花 序, 顶生, 多花, 花 序宽, 长达 26 厘米, 花 序轴有 短毛; 花瓣 4, 红色。 果 序宽达 5 — 12 厘米; 果 球形, 直径 6 — 7 毫米, 成 熟心皮 3 — 4 枚, 黑 灰色, 顶端 喙尖, 长约 2 毫米; 种 子扁圆 球形, 直径约 4 毫米, 黑色 发亮。 花期 3 — 4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元江、 金平、 元阳、 绿春, 生干热 河谷, 海拔 450 — 850 米 左右。 22. 剌壳椒 (湖北 ) 七 星子、 血贯肠 (四川 ) Zanthoxylum echinocarpum Hemsl. (1895) ;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Chun (1934); Huang (1957);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C. Y. Wu (1984); 贵 州植物 
714  云南 植物志  志 (1985)*. 22a. 剌壳椒 (原 变种) var. echinocarpum Fagara echinocarpa Engl. u. Prantl (1897); Pritz. (1900); Engl. (1931); Hand. -Mazz. (1933). 蔓性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2 — 4 米, 具 锋利的 皮刺, 长约 2 — 4 毫米, 近水平 伸出。 奇 数羽 状复叶 ,稀有 偶数, 叶轴 具下勾 刺及微 柔毛; 小叶 5 — 9 枚, 稀 3 枚或 11 枚, 近于 对生, 小 叶片长 圆形、 卵 状长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6 — 14 厘米, 宽 2. 5 — 5 厘米, 顶 端短渐 尖 或尾状 渐尖, 钝头 或圆而 微凹, 基部 圆或宽 楔形, 有 时为心 脏形, 中脉 在叶面 具微柔 毛, 背面 无毛, 坚 纸质至 革质, 全缘, 叶具 短柄, 长 1 一 3 毫米, 腹 面具微 柔毛, 背部具 铍。 聚 伞圆锥 花序, 腋生, 花序轴 伸长, 约 5 — 8 厘米, 被短 柔毛, 花梗 甚短, 花 多而密 集; 雄花 的萼片 4, 卵形, 长不及 1 毫米, 端尖 或钝; 花瓣 4, 卵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长 2. 5 毫米; 雄蕊 4, 较花 瓣长, 花药广 卵形, 退 化心皮 无毛, 花柱 尖长, 顶端二 叉裂; 雌花的 萼片 和花瓣 相同, 但 无退化 雄蕊; 心皮 4, 花柱 甚短, 柱头 头状, 均 无毛, 成 熟心皮 1 一 4, 通常 2 — 3 枚, 果 期果序 增长, 可达 14 厘米; 分果; H 圆 珠形, 黄 绿色, 表面着 生坚硬 单 剌或分 叉刺, 针刺 通常长 4 一 7 毫米, 最长 者可达 1 厘米; 种子 球形, 大如 黑豆, 直径 约 6 毫米, 黑色, 发亮; 子叶 2, 平凸; 胚 乳富含 油质。 花期 3 — 5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麻 栗坡、 富宁, 生海拔 560 — 800 (— 1 600) 米的开 阔山坡 林缘; 湖北、 四川、 湖 南、 广东、 广西、 贵州。 22b. 毛 剌壳椒 (变种 ) (植 物分类 学报) var. tomentosum Huang (1978);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贵州 植物志 (1985). 与原变 种不同 点在于 小枝、 花 序轴、 小 叶柄及 小叶背 面密被 绒毛。 产 文山、 蒙自, 生海拔 1 600 — 1 800 米 的石山 阳处疏 林中。 亦分 布于广 酉西北 (天 峨)、 贵 州西南 (安龙 )。 23. 蚬 壳花椒 ( "图 鉴" 补编) 山枇杷 (湖北 ) Zanthoxylum dissitum Hemsl. (1886);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Levi. (1915); Rehd. (1933); Chun (1934); Huang (1957); Lauener (1967);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C. Y. Wu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5)*. Fagara dissitum Engl, in Engl. u. Prantl (1897); (1931); Hand. -Mazz. (1933) ; Zanthoxylum bodinieri Levi, in Fedde (1914). 23a. 蚬 壳花椒 (原 变种) 图版 205, 3-5 var. dissitum 木质 藤本。 茎上 具锐尖 皮刺, 刺 下弯, 长 4 一 5 毫米, 在 老茎上 密生刚 毛刺, 基部增 大。 奇 数羽状 复叶, 小叶 互生, 稀 对生, 小叶 片狭长 圆形或 为长圆 状披针 形或卵 状长圆 形, 长 7 — 16 厘米, 宽 3 — 6 厘米, 顶 端渐尖 或尾状 渐尖, 稀为短 渐尖, 基 部楔尖 或阔楔 形, 两侧略 不等, 青色, 两面 无毛, 叶 缘具软 骨质, 叶脉 在背面 凸起, 中 脉有时 在背面 
图 版 205 2. jfl 壳椒 Zanthoxylum echinocarpum Hemsl. , 1- 果枝, 2. 果壳 上的刺 放大; 3 5. 蜆 壳花椒 Z. dissitum Hem- si. , 3- 果序 和叶, 4. 雄花, 5. 种子; 6. 滑 叶花椒 Z. laetum Drake, 果序。 (李锡 畴绘) 
716  云南 植物志  着生下 弯的钩 状刺。 聚 伞圆锥 花序, 腋生, 花序长 8 — 12 厘米, 雄花 的花序 伸长, 苞片 小, 三 角形, 长、 宽约 0.5 毫米, 萼片 4, 广 卵形, 长、 宽约 1 一 1.5 毫米, 具 缘毛; 花 瓣 4, 卵状长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 2 — 2. 5 毫米; 雄蕊 4, 开放时 伸出花 瓣外, 花丝线 形, 花 药广椭 圆形, 长约 2 毫米, 退 化心皮 细小, 先端 2 — 4 裂; 雌 花的萼 片及花 瓣与雄 花 相同, 无退化 雄蕊; 心皮 4, 花柱 甚短, 柱头 头状。 果 序密集 成团, 长 不超过 5 厘米, 常腋 生于老 枝的叶 腋内, 心皮 2 — 4, 淡 褐色, 分果; H 外形 似蚬, 基部 隆起, 愈向 四周边 缘 愈扁, 外果 皮四周 增宽, 形 成一弧 形环; 种 子大如 黑豆, 包被 于开裂 的果瓣 之内, 通 常不 外露, 扁 圆形, 直径 6 — 7 毫米, 种脐长 3 — 4 毫米, 表面 黑色, 光亮; 子叶 2, 平凸, 胚 乳富含 油质, 胚茎 直立, 粗 而短。 花期 3 — 5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产 文山、 屏边、 富宁、 广南、 西畴、 威信、 昭通、 镇雄、 绥江, 生海拔 1 700 — 2 600 米的开 阔灌丛 林中; 湖北 (三峡 )、 陕西、 四川、 贵州、 广西、 广东、 湖南、 甘肃。 根 入药, 泡酒 治跌打 痨伤。 23b. 剌 蚬壳椒 (变种 ) ( "图 鉴" 补编) var. hispidum (Reeder et Cheo) Huang (1957);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Fagara dissita var. hispida Reeder et Cheo (1951 ) ; Zanthoxylum dissitum auct. non Hemsl. : C. Y. Cheng (1944), p.p. 与 原变种 的区别 在于幼 茎上常 着生密 集的、 坚硬 而成水 平劲直 的针刺 状毛, 形状如 瓶刷; 花轴 及总果 梗上着 生细小 的剌。 产 威信、 绥江、 大关, 生海拔 1 500 米山 坡灌丛 林中; 四 川也有 分布。 本植物 可作麻 醉药。 24. 滑 叶花椒 ( "图 鉴" 补编) 图版 205, 6 Zanthoxylum laetum Drake (1892);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Zanthoxylum dissitoides Huang (1957);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 C. Y. Wu (1984). 木质藤 本或小 乔木, 高 5 — 8 米。 小枝 及叶轴 上着生 锋利的 皮剌, 长 1 一 3 毫米, 向 下勾, 基部 增宽; 表皮具 皱纹。 奇 数羽状 复叶, 连 叶柄长 15 — 30 厘米, 小叶 2 — 4 对, 互 生或 对生, 长圆 形或长 圆状倒 披针形 或稀为 卵形, 长 6 — 11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小叶柄 长 6 — 8 毫米, 顶端短 渐尖, 基部 短尖或 狭尖, 有时略 偏斜, 叶脉 在背面 凸起, 有 时着生 小刺, 均无 腺点, 侧脉 及网脉 密集而 清晰, 叶片 革质, 叶缘 全缘。 聚伞圆 锥花序 腋生, 长 5 — 6 厘米, 花少, 暗紫 红色, 4 基数, 花 蕾时近 球形; 萼片 极短, 长约 1 毫米, 卵状三 角形, 外 面及边 缘被短 睫毛; 花瓣 长圆状 卵形或 卵形, 长、 宽约 3 毫米; 雄蕊 4, 较花瓣 长, 花丝 丝状, 与花药 等长, 花药卵 形或长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端尖; 退 化心皮 伸长, 顶端 4 深裂, 无毛。 果 序呈圆 球状狭 聚伞圆 锥状, 长 8 — 15 厘米, 无心皮 4, 心皮 通常为 1-3, 稀 4; 分果; H 近 圆形, 偏斜, 直径 7 — 8 毫米, 腺点 稀少, 缝线 形成十 分窄, 淡黄 色, 先端喙 嘴尖, 长约 0.5 毫米; 种子 球形, 直径约 6 毫米, 黑色, 发亮, 表 皮皱。 花期 10 月, 果期 12 月。 产 勐腊、 勐海、 景洪, 生海拔 600 — 1 300 米的 密林灌 丛中; 海南、 广西、 四川、 贵 州有 分布。 越南中 部以北 也有。 
芸香科  717  25- 新 平花椒 Zanthoxylum xinpingense Huang et D. D. Tao (1983) . 有刺 灌木, 高达 5 米, 胸径约 15 厘米。 小 枝密被 黄褐色 柔毛, 具 有短而 锥尖的 小刺。 奇 数羽状 复叶, 连叶 柄长达 45 厘米, 有小叶 11 一 13 枚; 小叶 互生, 厚 纸质至 革质, 长 圆 形至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12 — 17 厘米, 宽 4. 5 — 6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 偏斜, 圆形或 微 心形; 全缘, 边缘微 反卷, 两面 无毛, 仅在叶 背中脉 上有微 柔毛及 1 一 2 枚 勾刺, 叶面 微见 光泽, 叶脉 在背面 浮凸, 羽脉 16 — 20 对, 在边缘 网结并 消失。 聚伞状 圆锥花 序腋生 于小枝 顶部, 不 开展, 长 6 — 7 厘米, 宽 3 — 4 厘米, 花 序轴密 被黄褐 色硬毛 及微小 的刺, 具 总苞, 1 一 2 枚, 披 针形, 外 面被微 柔毛; 花梗长 1 毫米, 近 无毛; 萼片 4, 三 角状卵 形, 长约 1 毫米, 无毛; 雄蕊 4, 花丝 极短, 花药箭 头形, 2 室, 纵向 开裂; 雌蕊三 角形, 黑色, 无毛, 花柱 不显, 柱头 平截, 均 无毛。 产 新平, 生海拔 1 000 米的山 坡灌木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新平县 仙翁。 本 种近于 两面针 [Zanthoxylu nitidum (Roxb. ) DC. ], 但羽 状复叶 大型, 长 45 — 50 厘米, 小叶对 数多达 5 — 6 对, 小 叶片长 圆形, 长 11 一 15 厘米, 宽 5 — 6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 偏斜; 花序不 开展, 长 7 — 8 厘米, 密 被黄褐 硬毛而 不同。 26. 金 平花椒 图版 206 Zanthoxylum jinpingense Huang et D. D. Tao (1986) . 小 乔木, 高 3 — 4。 小枝圆 柱形, 淡 褐色, 具有 腺点。 奇 数羽状 复叶, 长 8 — 23 厘米, 叶轴 无毛, 腹 面下陷 成沟, 具有 6 毫 米宽的 叶翅及 1 一 2 颗 皮剌, 小叶 5 — 7 枚, 对生, 叶 片长 圆形, 薄 纸质, 长 3 — 10 厘米, 宽 2 — 4 厘米, 顶端短 渐尖, 基部 楔形, 干后 叶面淡 椋色, 散 生红色 腺点, 叶背 基部具 褐色柔 毛丛并 延伸至 叶柄, 其余部 分全部 无毛; 叶脉 在背面 凸起, 中脉甚 明显, 羽脉 15 — 17 对, 并偶有 微小的 皮刺。 花 未见。 果序腋 生及顶 生于小 枝顶, 聚伞圆 锥状, 长 3 — 8 厘米, 果序 轴微被 稀疏、 纤细 柔毛, 逐渐 变光滑 无毛, 果梗长 1 一 2 毫米, 被稀疏 柔毛; 花萼 宿存, 5 — 6 枚, 钻状 针形; 心皮 1 一 2 枚, 具 短柄; 果扁 圆形, 直径 4 毫米, 厚 3 — 3. 5 毫米, 缝线 加厚, 淡枯 黄色, 外 果皮上 被棕色 透明的 凸起 腺点, 果喙微 平凸; 种子 1 颗, 棕 黑色, 发亮, 卵 珠形, 长 3 毫米, 厚 3 毫米。 产 金平, 生海拔 350 米山坡 林缘。 模式标 本采自 金平老 猛河。 本种 体态似 竹叶椒 (Zanthoxylum armatum DC. ) , 但小 叶多达 3 对, 叶背基 部有毛 束; 果 序长达 8 厘米; 花萼 5 — 6 枚, 钻形, 宿存; 分果; H 扁 球形, 直径 4 毫米, 厚约 3.5 毫米, 缝线 加厚, 枯 黄色, 果 缘喙尖 几无, 可以 区别。 27. 树花椒 图版 207 Zanthoxylum paniculatum Huang et D. D. Tao (1986). 乔木, 高达 7 米。 小枝灰 褐色, 表皮成 纵皱细 沟纹, 被稀疏 纤毛。 奇 数羽状 复叶, 长 13 — 21 厘米, 小叶 3 — 5 对, 对生, 叶轴 腹面成 浅沟, 被 柔毛, 背面 无毛, 小叶片 倒卵状 椭 圆形, 近 革质, 长 4 一 6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顶 端尾状 渐尖, 基部 楔形, 偏斜, 叶 面 亮绿, 叶背 淡绿, 两面 无毛, 叶 缘有不 明显的 细齿, 叶脉 在背面 凸起; 叶柄长 2 — 3 毫 米, 腹 面被微 柔毛。 圆 锥花序 顶生或 腋生于 顶部叶 腋内, 花序长 5 — 12 厘米, 宽 9 厘米, 花 序轴、 花梗均 被褐色 柔毛; 雌 花具小 苞片, 半 圆形, 长、 宽约 1.5 毫米; 花 4 数, 花 
图 版 206 金 平花椒 Zanthoxylum jinpingense Huang et D. D. Tao, 1. 果枝, 2. 果. (吴锡 麟绘) 
芸香科  719  萼裂片 4, 广 卵形, 长、 宽约 1.5 毫米, 无毛; 雄蕊 退化, 花瓣 4; 心皮 4, 分离近 基部, 紫色, 高约 3 毫米; 花柱长 1 毫米, 棒状, 柱头 头状, 全部 无毛, 具 短的子 房柄。 果未 熟, 紫 绿色。 花期 5 月。 产 西畴, 干 沟至董 棕箐, 生海拔 1 440 米的 石灰岩 山脊常 绿阔叶 林内。 模式标 本采自 西畴脱 皮乡。 本种 近于西 畴花椒 (Zanthoxylum sichuense Huang), 但体 态迥然 不同, 花序 顶生, 直立, 圆锥 花序, 幼果 疏散, 有 长喙, 易于 区别。 28. 厚 叶花椒 Zanthoxylum corifolium Huang et D. D. Tao (1983). 木质 藤本。 茎 粗壮, 木质部 坚硬, 表 皮薄, 具细 皱纹; 皮孔 明显, 皮 刺少而 细小。 奇 数羽状 复叶, 1 一 3 对, 叶 轴光滑 无毛, 腹面成 浅沟, 背面 生有稀 疏的倒 勾刺, 长约 1 毫 米; 叶片 成圆形 或阔长 圆形, 革质, 长 5 — 7 厘米, 宽 2. 5 — 4. 5 厘米, 顶 端尖或 短尾状 渐尖, 钝头而 凹入, 叶面具 有一层 腊质, 土 黄色, 具 光泽, 全缘, 向 背面微 反卷; 叶背 无毛, 无 光泽, 叶脉 在背面 浮凸; 小 叶柄长 5 — 7 毫米。 聚伞圆 锥花序 腋生, 密集, 花序 长 6 — 11 厘米, 在 花序上 又有腋 生小花 序并带 羽叶, 花 蕾小, 绿色, 球形, 直 径不足 2 毫 米, 全部 无毛, 苞片 针形, 长不足 1.5 毫米或 早落; 花 萼裂片 4, 近 圆形, 端尖, 长约 1 毫米; 花瓣 4, 长 圆形, 舟状, 长约 2. 5 毫米, 顶 端浅风 帽状并 有腺点 一颗, 外面 有长腺 毛 1 一 2 根; 退化 子房圆 锥状, 顶端 细长, 退 化心皮 钻形, 4 枚, 顶端 细长; 雄蕊 4, 与 花瓣 对生, 长 不超过 花片; 雌花: 心皮 4, 组成 小的圆 球形, 直径约 3 毫米, 无毛, 黑色, 柱头 贴生, 微 粒状; 花萼 宿存。 产 富宁, 生海拔 1 000 米的石 灰岩土 坡及水 沟边密 箐中。 模式标 本采自 富宁县 龙迈。 本种体 态近于 两面针 [Zanthoxylum nitidum (Roxb. ) DC], 但 小叶对 数少, 仅有 1 一 2 对, 叶 片小, 圆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长 5 — 7 厘米, 宽 2. 5 — 4. 5 厘米, 顶端 短尖, 叶 片厚, 两面 无毛; 花序 特殊, 长可达 11 一 12 厘米, 由 叶腋内 抽出腋 生聚伞 花序, 并带有 1 一 2 对 嫩幼的 复叶。 2. 臭常 山属' Orixa Thunb. 落叶小 灌木。 叶 互生, 单叶, 有透明 腺点。 花小, 4 数, 淡 黄色, 单性 异株; 雄花排 成总状 花序, 成串 脱落; 苞片披 针形, 1 枚; 萼片 卵状披 针形, 下部 连合; 花瓣 4, 披针 形; 雄蕊 4, 花丝 无毛, 线形, 花药 球形, 插生 于花盘 四周, 退 化子房 几无; 雌花 单生于 叶 腋内, 退 化雄蕊 4; 心皮 4, 顶 部具短 花柱; 子 房每室 有胚珠 1 颗; 果由 4 个压 扁的、 两瓣 开裂的 小干果 组成, 每个干 果内有 黑色、 圆形 的种子 1 枚, 内、 外果 皮在干 燥状况 下自 动剥离 卷曲。 仅 1 种, 分布于 日本、 朝鲜 和我国 华东、 华中至 西南, 常见 栽培。 1. 臭常山 (中国 种子植 物科属 词典)  • 《中国 种子植 物科« 词典》 (1958) 山 ^属 一名。 
图 版 207 树花椒 Zanthoxylum p an i cu l atum Huang et D. D. Tao, 1. 花枝, 2. 雌花 放大, 3. 花辦 放大。 (肖 溶绘) 
芸香科  721  常山 (本 草纲目 ), 臭苗 (中华 人民共 和国药 典), 日 本常山 (通称 ), 小臭木 (日本 名), 癖圣玉 (丽江 ) Orixa japonica Thunb. (1784); Shirass. (1908); Rehd. et Wils. (1914), (1933); Cheng (1934); Chen (1943); Huang (1957); Lauener (1967); "图 鉴" (1972)*; et 补编 (1983); Makino (1979); C. Y. Wu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5)*. Ilex orixa (Lam. ) Spreng. (1825) ; Other a orixa Lam. (1791); Sabia fedei Levi. (1911), (1915) ; 5. cavaleriei Levi. (1911) , (1915) ; Glochidion vaniotii Levi. (1914). 落叶小 灌木。 分 枝密, 小 枝髓部 空心, 高 1.2 — 2 米。 叶 互生, 单叶, 有透明 腺点, 椭圆 形至倒 卵形, 长 5 — 13 厘米, 宽 2. 5 — 8 厘米, 先端短 突尖, 基部 收缩成 楔形, 薄纸 质, 全缘 或具不 明显的 细齿及 缘毛, 叶脉在 背面略 突出, 中 脉及侧 脉在叶 的两面 均被微 柔毛, 叶柄长 5 — 8 毫米, 被 疏毛。 雌雄 异株, 雄花 为总状 花序, 生 于当年 生枝的 基部, 长 1.5 — 3. 5 厘米, 淡黄 绿色, 整 个花序 脱落; 花小, 4 数, 花梗与 苞片近 等长; 萼片条 形, 长 3 毫米, 具微 缘毛; 花瓣 匙形, 4 瓣, 长 5 毫米; 雄蕊 4, 花 丝着生 于花盘 四周, 短于 花瓣, 花药 球形, 雌花单 生于叶 腋内; 子 房每室 有胚珠 1 颗; 子房圆 球形, 花柱 4。 果为 4 个 压扁的 两瓣开 的 小干果 组成, 贝 壳状, 每个干 果有黑 色种子 1 颗, 外 果内有 皱纹 与内果 皮易于 剥离, 内 果皮薄 骨质, 淡 黄色。 花期 3 月, 果期 7 月。 产 丽江, 昆明有 栽培; 华东、 华中、 四川、 贵州 也有。 分布于 日本、 朝鲜。 根有 小毒, 供 药用, 也可煎 水用来 杀牲畜 身上的 虱子。 3- 吴 茱萸属 Euodia J. R. Forst. et G. Forst. 无刺 灌木或 乔木, 通 常为常 绿性。 叶 对生, 羽状 复叶、 单叶、 3 小叶, 具有较 强烈气 味, 有腺点 或缺; 小叶 全缘。 花小, 单性 异株, 组成 腋生或 顶生聚 伞圆锥 花序或 伞房状 圆锥 花序; 苞片 存在, 有时 叶状; 萼片 和花瓣 4 或 5, 镊 合状排 列或略 成浅覆 瓦状; 雄花 的雄蕊 4 一 5 枚, 着生 在花盘 基部, 开 放时劲 直伸出 于花瓣 之外, 花丝 钻形, 常在 中部以 下被疏 柔毛, 花 药广椭 圆形, 退化子 房顶端 3 — 5 裂; 雌 花的退 化雄蕊 4 一 5, 缩小, 花药 缺, 子房圆 球形, 4 深裂, 4 室, 每室 有胚珠 2 颗, 胚珠 上下叠 生或略 并生; 心皮 2 — 5, 稀 1, 每 分果; H 有种子 1 或 2 枚, 外 果皮具 腺点, 内果皮 膜质或 木质, 分果; H 开裂 时由珠 柄把种 子挺举 并粘着 在上; 种子 卵珠形 或具棱 肋的三 角形, 黑色 发亮; 子叶 卵形, 胚乳 富含 油质; 胚短而 直立。 约 45 种, 分布于 东半球 热带、 亚热带 地区, 东至 日本, 西南至 马达加 斯加, 东南至 大 洋洲。 我 国约有 20 种, 以 西南及 南部为 中心; 云南产 12 种, 全 省均有 分布, 但偏重 于 南部。 吴 茱萸属 本省产 10 余种, 在民间 利用的 种类约 5 种, 其中以 吴茱萸 [Euodia rutae- carpa (Juss. ) Benth. ] 为 重要中 药材, 多为 芳香, 是 开窍、 健胃、 清神的 良药。 在 1720 年 前后就 引种到 日本, 日 本人叫 "Gosjuju" (吴茱 萸汉读 ), 用 幼果治 胃病。 从形 态和分 布综合 考虑, T. Hartley (1981) 恢复 Tetradium Lour. 并将 9 种从广 义的 Euodia J. R. Forst. et G. Forst. 中 分出, 可 能是合 理的。 如此, Euodia J. R. 
722  云南 植物志  Forst. et G. Forst , s. str. 乃处于 Tetradium Lour. 和 Melicope J. R. Forst. et G. Forst. 在 进化上 的中间 位置。 否则 Euodia 和 Melicope 二 属既难 分开, 又 使前一 属特征 庞杂。 分种 检索表 1 (8) 单 小叶, 或指状 3 出叶, 或在同 一植株 上有单 小叶和 3 出^, 或 2 小叶和 3 出 叶同时 存在; 常 绿小 乔木或 灌木; 萼片和 花瓣均 4 片; 雌花 不育雄 蕊有花 药而无 花粉, 雄花 退化雌 蕊垫状 凸起, 顶端 不裂; 花序 腋生, 或 腋生及 顶生; 枝、 叶有类 似坩桔 叶香气 (组 1. 小花组 Sect. 1. Lepta) 2 (5) 单 小叶。 3 (4) 茎、 叶 均无毛 ' la. 单叶 吴萸 E. simplicifolia var. simplicifolia 4 (3) 茎、 叶 均有毛 lb. 毛单 叶吴萸 E. simplicifolia var. pubescens 5 (2) 指状 3 出叶, 很少 2 小叶 同时有 3 出叶 或单小 叶同时 存在。 6 (7) 茎、 叶无毛 2a. 三扭苦 E. lepta var. lepta 7 (6) 嫩枝、 叶柄及 小叶柄 均有毛 2b. 扁枝 三桠苦 E. lepta var. cambodiana 8 (1) 叶为奇 数羽状 复叶; 常绿 或落叶 乔木、 灌木; 萼片和 花辦均 5 片, 很少同 时偶有 4 片; 雌蕊不 育 雄蕊无 花药, 花丝 远比子 房短, 常呈鳞 片状, 雄花 的退化 雌蕊短 棒状, 顶端 4 一 5 浅裂, 花 序 顶生; 枝、 叶通 常有特 别腥臭 气味, 或无异 气味。 9 (22) 每果 瓣有成 熟种子 1 粒, 顶 端无喙 状芒尖 (组 2. 四 数花组 Sect. 2. Tetradium). 10 (17) 小叶片 的油点 肉眼可 见或在 扩大镜 下清晰 可见。 11 (14) 萼片和 花瓣均 4 片, 很 少偶有 5 片; 果 序大, 果 被彼此 疏离。 12 (13) 小叶 无毛或 嫩叶叶 背中脉 上有甚 短的细 伏毛; 果 辧干后 常有横 皱纹, 种 子直径 6 — 7 毫米 …… 4a. 半抖树 E. trichotoma var. trichotoma 13 (12) 小 叶两面 有毛, 至少 叶脉上 有毛; 果瓣干 后常有 横皱纹 4b. 毛 牛抖树 E. trichotoma var. pubecens 14 (11) 萼片和 花維均 5 片, 很 少偶有 4 片; 果 序或大 或小, 果彼 此疏离 或密集 成丛。 15 (16) 叶 脉上的 毛非甚 短的细 伏毛, 小叶 平滑; 干后不 皱缩, 侧脉及 支脉不 凹陷; 果序 上的果 疏离或 密集 7- 吴茱萸 E. rutaecarpa 16 (15) 叶脉 在叶背 浮凸, 脉背上 无毛, 仅 在主、 侧 脉交叉 处及主 脉与叶 片间的 缝隙处 被硬毛 或毛丛 12. 耿 马吴萸 E. kengmanensis 17 (10) 小叶 片油点 不显, 或极 细小且 稀少, 仅在 扩大镜 下隐约 可见, 小叶 背面密 被柔毛 3- 华 南吴萸 E. austrosinensis 18 (19) 叶轴、 小 叶柄、 小 叶两面 均无毛 6. 擦树 E. glabrifolia 19 (18) 叶轴、 小 叶柄、 小叶 背面、 至 少叶背 中脉两 侧有柔 毛或脉 腋上有 丛毛。 20 (21) 叶 轴及小 叶柄均 无毛, 小叶背 面沿中 脉两侧 被长柔 毛或至 少下半 段有长 柔毛, 或在脉 腋上有 丛毛 5. 臭辣树 E. fargesii 21 (20) 叶轴、 小叶柄 均有疏 柔毛, 小叶 背面至 少沿中 脉有疏 柔毛, 通常侧 脉也有 柔毛。 22 (9) 每果 瓣有成 熟种子 2 粒, 顶端无 或有喙 状芒尖 (组 3. 喙果组 Sect. 3. Oxyactis). 23 (28) 成熟果 瓣顶端 无或几 无喙状 芒尖, 内 果皮近 木质, 棕色或 褐色, 无 光泽; 种子背 面有略 隆起的 脊, 褐 色至暗 褐色。 
芸香科  723  24 (25) 小 叶全缘 或近于 全缘, 叶 缘略向 背卷, 油点 不显; 萼片及 花瓣均 5 片, 花 轴常被 褐色长 柔毛。 25 (24) 小叶 叶缘有 圆或钝 裂齿, 干后不 背卷, 油点不 明显或 明显; 萼片及 花瓣均 4 片, 偶有 5 片。 26 (27) 小 叶叶背 无毛或 在中脉 及侧脉 上有稀 疏且甚 短的细 伏毛, 油 点明显 或不显 10, 无 腺吴萸 E. fraxinifolia 27 (26) 小叶 叶背密 被柔毛 或至少 在叶脉 上被长 柔毛, 油点 通常明 显可见 8- 梭 子吴萸 E. subtrigonosperma 28 (23) 成熟果 辧顶端 有喙状 芒尖, 若 无或几 无芒尖 则小叶 全缘, 叶 背基部 中脉两 侧有长 柔毛; 内果皮 薄, 肉质, 干后脆 壳质, 蜡 黄色; 种子 无隆起 的脊, 黑 色或蓝 黑色, 有 光泽; 小叶 通常有 裂齿。 29 (30) 小叶几 无柄, 全缘, 基部圆 或略呈 心形, 叶 背基部 中脉两 侧密被 丛状长 柔毛; 成 熟果瓣 顶端几 无喙 状芒尖 9. 石 山吴萸 E. calcicola 30 (29) 小叶 有明显 的柄, 很少长 1 毫米, 叶 缘有明 显或甚 细小的 圆齿或 裂齿, 很少几 全缘, 小 叶基部 短尖, 宽 楔形, 叶背几 无毛或 有毛; 成熟果 瓣顶端 有明显 的喙状 芒长, 长 2 — 4. 5 毫米 …… 11- 臭擅 E. daniellii 1. 单 叶吴萸 (植 物分类 学报) 哄南旺 (傣 语译音 ), 笃恩囡 (孟 连傣语 译音) Euodia simplicifolia Ridl. (1908);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 Guill. in Lecte. (1911), in Humb. (1946); Ridl. (1922); Huang (1957);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 C. Y. Wu (1984). la. 单 叶吴萸 (原 变种) 图版 208, 1-4 var. simplicilolia 直立 灌木, 高 1 一 2 米。 小枝灰 色或紫 褐色, 浑圆, 当年 生枝上 部两侧 压扁, 无毛。 叶 为单生 复叶, 交互对 生或有 时为不 严整的 对生, 纸质, 长圆形 或长椭 圆形, 长 6 — 15 厘 米, 宽 2. 5 — 5 厘米, 顶端短 急尖, 基部 楔尖, 全缘 或为浅 波状; 叶柄长 1 一 3. 5 厘米。 聚 伞花序 生于叶 腋内, 花 序小, 长 1.5 — 3. 5 厘米, 有花 6 — 10 朵, 花轴 被稀短 柔毛; 雌花: 总苞片 微小, 3 — 5 枚, 钻形, 被短 柔毛; 花 萼裂片 4, 广 卵形, 长约 1 毫米, 外 面被微 柔毛; 花瓣 4, 白色, 常有 2 枚 较宽, 长 圆形, 长 3 — 4 毫米, 先 端钝, 有 增厚的 腺体, 退 化雄蕊 4 枚, 长约 1 毫米, 扁平, 有 时仅具 1 枚, 花丝 钻形, 基部 增宽, 药室 红色, 箭 头形; 心皮 4, 扁 球形, 无毛, 花柱圆 柱形, 柱头 喙状。 成 熟心皮 3 — 4 枚, 花瓣 及萼片 常 宿存; 雄花 具有蜡 质环状 花盘; 花瓣顶 端具有 瘤状勾 状体。 果皮薄 革质; 种子卵 珠形, 长约 4 毫米, 厚约 3 毫米, 蓝 黑色, 有 光泽。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产 勐腊、 景洪、 勐海、 澜沧、 孟连、 普文, 生海拔 650 — 1 300 (-1 600) 米 的热带 丛林、 旷地。 分布 于马来 西亚、 越南、 老挝、 柬 埔寨。 lb. 毛单 叶吴萸 (变种 ) 图版 208, 5 小木通 (福贡 ) var. pubescens Huang (1978);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与原变 种不同 处在于 嫩枝、 叶 柄及小 叶柄均 密被长 柔毛, 小叶 片中脉 及侧脉 也同样 被毛。 灌木, 高达 3 米。 产西双 版纳、 福贡, 生海拔 550 米一 1 400 米的 低山密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勐腊。 叶具 腺点, 可提芳 香油。 
图 版 208 1-4. 单 叶吴萸 Euodia simplicifolia Ridl. , 1. 花枝 ,2. 雄花, 3. 去掉 花瓣的 雄花, 4. 果, 5. 毛单 叶吴萸 E. simplici- folia Ridl. var. pubescens Huang, 花枝 一段; 6—8. 三桠苦 E. lepta (Spreng. ) Merr. , 6. 果枝; 7. 雌花 外形; 8. 去掉 花瓣的 雌花。 (李锡 畴绘) 
芸香科  725  2. 三桠苦 (岭 南采 药录) 小 黄散、 九节枥 (红河 ), 细老 母猪树 (保山 ), 化学树 (河口 ), 鸡肉树 (屏边 ), 狼 流 (傣 语译音 ), 三盆叶 (思茅 ) Euodia lepta (Spreng. ) Merr. (1935); Huang (1957); H. L. Li (1963); ■ 鉴" (1972)、 et 补编 (1983); 海南 植物志 (1974); 台湾 植物志 (1977); C. Y. Wu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5)'. Lepta triphylla Lour . (1790) ; Ilex lepta Spreng • (1825) ; Zanthoxylum pteleae- folium Champ, ex Benth. in Hook (1851), p. p. , quoad pi. Sinen. , (1861) ; Euodia triphylla Forb. et Hemsl. (1886); Guill. in Lecte. (1911) et in Humb. (1946), non DC. ; E. pteleae folium (Champ. ) Merr. (1912), (1927). 2a. 三桠苦 (原 变种) 图版 208, 6—8 var. lepta 小 乔木或 灌木, 高 (1 一) 2-6 (-8) 米; 小 枝圆, 树皮灰 色或青 灰色, 光滑 无毛, 有 细小长 圆质, 长 6 — 16 厘米, 宽 2 — 8 厘米, 顶端渐 狭尖而 钝头, 基部楔 形或近 圆形, 全缘或 为不规 则的浅 波状, 叶面深 绿色, 叶背 青色, 干 后苍青 色或褐 青色, 稀两面 同色, 无毛; 小 叶柄长 1 一 4 毫米。 伞 房圆锥 花序, 生于 顶枝下 部的叶 腋内, 花序比 叶短或 等长, 花 序轴及 花梗初 时被短 柔毛, 花 后毛渐 脱落; 花 白色, 微香; 花萼 4 深裂, 广 卵形, 外 被毛, 长、 宽约 0.5 毫米; 花瓣 4, 卵圆 形至长 圆形, 长、 宽约 1 一 2 毫米, 具 腺点, 干 后 黑色; 花梗长 1 一 1.5 毫米; 雄花: 雄蕊 4 一 5, 与花瓣 互生, 长约 3 毫米, 外露; 退化 子房 短小, 上下 压扁, 被毛; 雌花: 退 化雄蕊 4, 较花 瓣短, 花药 存在但 不育, 花 柱与子 房等长 或短, 柱头 头状; 成 熟心皮 2 — 3 枚, 稀 1 或 4 枚, 外果皮 暗黄褐 色至微 棕色, 薄 膜质, 干时 内卷与 内果皮 分离, 具 腺点; 种子卵 珠形, 长约 3 毫米, 厚约 2. 5 毫米, 蓝 黑色, 具 光泽。 花期 3 月, 果期 6 — 8 月。 产 滇西、 滇 西南、 滇 东南、 滇 南及景 东等, 生海拔 150 — 500 (-2 200) 米的 低丘、 密林及 林缘灌 丛中; 花于 干季早 春时节 开放; 台湾、 福建、 海南、 广东、 广西 也有。 分 布于马 来亚、 印度、 缅甸、 越南、 老挝、 柬 埔寨、 菲 律宾。 根、 • 叶 入药, 有 清热、 解毒、 消炎、 截疟 之效, 可预防 流感及 治疗肺 肿痛及 虫蛇咬 伤。 2b. 扁枝 三桠苦 (变种 ) (植 物分类 学报) var. cambodiana (Pierre) Huang (1957);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Euodia triphylla var. cambodiana Pierre (1893) * ; Guill. in Lecte. (1911 ) ; E. arborescens Tao (1986) * syn. nov. 与原 变种的 区别在 于幼枝 顶部及 节处有 明显的 扁平, 叶具 长抦, 小 叶片具 短抦. 叶 片 纸质, 干 后两面 同色; 花 瓣广椭 圆形, 花柱及 子房通 常被疏 柔毛。 产 勐腊、 景洪、 西畴、 麻 栗坡、 屏边、 河口、 盈江、 瑞丽, 生海拔 560 — 1 600 米的 低丘、 旷地 灌丛、 密 林边。 分布 于西藏 东南。 越南、 老挝、 柬埔寨 也有。 叶、 根清热 解毒, 燥湿 止痒; 叶 治虫、 蛇 咬伤、 疮肿、 跌打 损伤、 湿疹、 皮炎、 痔 疮; 根治风 湿性关 节炎。 
726  云南 植物志  3. 华 南吴萸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209, 1-4 红花树 (植物 名实图 考), 泡椿 (屏边 ), 野树胶 (河口 ), 大 树吴萸 (西畴 ), 考胆 (苗语 ) Euodia austrosinensis Hand. -Mazz. (1934); Huang (1957);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C. Y. Wu (1984). Euodia bodinieri auct. non Dode : Merr. (1934) ; excl. syn. ; Tetradium austrosinense (Hand. -Mazz. ) Hartley (1981). 落叶 乔木, 高 5 — 12 (20) 米, 当 年生枝 密被暗 褐色或 深黄色 绒毛, 二年 生枝近 无毛, 具 细小、 密生而 凸起的 皮孔, 裸芽 被锈色 绒毛。 羽叶 对生, 连 叶柄长 15 — 35 厘米, 叶柄 及叶轴 密被暗 褐色微 绒毛; 小叶 7 — 9 (—11) 片, 通常 对生, 小叶片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纸质, 长 6 — 12 厘米, 宽 3. 5 — 7 厘米, 顶端短 渐尖, 基 部阔楔 形至近 圆形, 略 偏斜, 全 缘或浅 波状, 干后浅 褐色, 表面微 被短柔 毛至几 无毛, 叶背 密被灰 白色短 柔毛, 脉上尤 为 稠密, 并密 生微小 的白色 鳞片状 腺点。 密聚 伞圆锥 花序, 顶生, 花序长 10 — 16 厘米, 宽 12 — 18 厘米, 花 序轴及 花梗密 被褐色 或黄色 绒毛及 纤毛, 花淡 黄色, 长 3 毫米; 花萼 裂片 5 , 萼片 卵状三 角形, 长、 宽约 0.5 毫米, 被疏 柔毛; 花瓣 5, 近于披 针形, 长约 3 毫米, 两 面被疏 柔毛; 雄蕊 5, 花丝 线形, 中部以 下被长 柔毛, 花药箭 头形; 心皮 4 一 5 或 2 — 3, 直径 4 一 6 毫米, 内 果皮薄 革质, 每 分果; H 有种子 1 颗; 种子黑 褐色, 具 光泽, 卵 珠形, 长约 2 毫米, 厚不及 2 毫米, 腹面略 扁平。 花期 4 一 6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产 西畴、 麻 栗坡、 屏边、 河口、 沧源、 元阳、 贡山 及西双 版纳, 生海拔 2 4 — 1 800 (-2 400) 米的密 林中; 广东、 广西 也有。 分布 于越南 北部。 果 入药, 治心 绞痛、 滞气、 疟疾; 果含芳 香油, 健胃。 4. 牛钭树 (海南 ) 大 山茱萸 (屏边 ), 山 茱萸、 五 出叶、 大 漆王叶 (思茅 ), 斗麻 (景东 ), 山花椒 (易 武), 野辣茶 (富宁 ), 黄皮、 吴萸 (西畴 ), 食茱萸 (耿马 ), 纯 椰子树 (麻栗 坡), 山吴 萸 (思茅 ) Euodia trichotoma (Lour. ) Pierre (1893);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Merr. (1935); Guill. in Humb. (1946); Huang (1957);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 C. Y. Wu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5)*. Tetradium trichotomum Lour. (1790), (1793) ; Hartley (1981) ; Brucea trichotoma Spreng. (1825) ; Ampacus trichotoma O. Ktze. (1897) ; Euodia viridans Drake (1892) ; Dode (1908); Guill. in Lecte. (1911) ; £. colorata Dunn (1906) ; £. fraxini folia auct. non Hook. f. : Dunn (1911) ; J. R. Press in Hara et al. (1979), p. p. , quoad pi. sina; E. hainanensis Merr. (1922) , (1927) ; £. lenticellata Huang (1957). 4a. 牛钭树 (原 变种) 图版 209, 5—8 var. trichotoma 小乔木 或直立 灌木, 高 (2) 5-10 (20) 米。 树皮灰 色至灰 褐色, 枝 条淡紫 褐色, 当 年生 枝被微 毛后变 无毛; 芽无 鳞片, 被淡 紫褐色 柔毛。 羽 状复叶 对生, 长 I 5 — 3 厘米, 叶轴略 具棱; 小叶片 7 — 9, 稀 5 — 8 片, 长 圆形至 卵状长 圆形, 长 6 — I 5 厘米, 宽 2. 5 — 
图 版 209 4. 华 南吴萸 EuodiaaustrosinensisHand. -Mazz. ,1. 花枝 ,2. 花, 3. 种子, 4. 果序; 5—8. 牛钭树 E. trichotoma (Lour. ) Pierre, 5. 果枝, 6. 花瓣, 7. 雄蕊, 8- 雌蕊。 (张宝 福绘) 
728  云南 植物志  6. 5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 楔尖, 全缘, 纸质, 具透明 腺点, 干后 常呈黑 褐色; 小 叶柄长 4 一 8 毫米。 聚伞圆 锥花序 顶生, 长可达 25 厘米, 宽 30 厘米, 苞片 对生, 生于花 轴基部 的 较大, 花 轴及花 梗被短 柔毛; 花 4 基数, 白色 略带淡 黄色; 萼片 4, 与花瓣 互生, 卵状 三 角形, 长约 1 毫米, 外面被 短毛, 边缘具 睫毛; 花瓣 4, 长 圆形, 顶 端尖, 长 3. 5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两面 几无毛 ; 雄蕊 4, 长 6 毫米, 花丝 中下部 被疏长 棉毛, 针状, 花药 椭 圆形; 雄花 的退化 子房圆 锥形, 几 与花瓣 等长, 先端 4 裂; 雌花 的退化 雄蕊鳞 片状, 长 不及 1 毫米; 子房 球形, 无毛; 花 柱较子 房短, 柱头 头状, 心皮 1 一 4 或 2 — 3, 红 褐色, 干后 外果皮 起皱, 腺点 甚多, 常黑 褐色; 种子卵 珠形, 长 5 — 6 毫米, 厚约 5 毫米, 黑色, 具 光泽。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8 — 9 月。 产西双 版纳、 思茅 地区、 临沧 地区、 德宏 地区及 威信、 大理, 生海拔 (300 —) 1 100- 2 100 (-2 700) 米沟谷 密林灌 丛中; 陕西、 海南、 广东、 广西、 贵州、 湖北 也有。 果可代 吴茱萸 [Euodia rutaecarpa (Juss. ) Benn. ] 药用, 治 腹泻、 胃疼, 止 呕吐; 叶 外敷治 麻疹、 湿 疹及关 节炎。 4a. 毛 牛钭树 (变种 ) (植 物分类 学报) var. pubescens Huang (1978);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C. Y. Wu (1984). 与原 变种区 别在于 嫩枝、 小叶柄 密被长 柔毛, 小叶 两面也 被同样 毛被; 小叶 增多为 7 — 11 片; 种 子大, 可达 6. 5X5. 5 毫米。 产 楚雄、 元江、 景东、 富宁、 屏边, 生海拔 350 — 2 200 米的 溪边、 沟 谷杂木 林中, 树 高可达 8 米。 广西 也有。 5. 臭辣树 (湖北 ) 图版 210, 5-8 Euodia fargesii Dode (1908); Huang (1957); "图 鉴,, (1972), et 补编 (1983), in clavi; C. Y. Wu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5)*. E. meliae folia auct. non (Hance) Benth. : Pritz. (1900), (sensu stricto) ; E. sp. Huang (1957) , in adn; Tetradium glabrifolium (Champ. ) Hard. (1981), p. p. , pro syn. 乔木, 高 10 — 15 (20) 米。 树皮暗 灰色, 小 枝淡紫 褐色, 具 圆形及 长圆形 皮孔。 奇 数羽状 复叶, 对生, 长 20 — 30 厘米; 小 叶通常 2 — 4 对, 稀为 5 或 11 片, 椭圆状 披针形 或为卵 状长圆 形至镰 刀形, 长 6 — 13 厘米, 宽 2 — 6 厘米, 顶端长 渐尖, 基部 楔尖, 常偏 斜, 表面深 绿色, 背面灰 白色, 压干 后苍青 色或暗 褐色, 叶 面中脉 及侧脉 有时被 疏毛, 叶 背沿中 脉两侧 被疏长 柔毛, 尤 其在脉 腋间最 明显并 密生成 簇而不 脱落, 叶 缘有不 明显的 锯齿, 小 叶柄长 2 — 6 毫米, 其叶轴 中间一 片长达 3 厘米。 聚伞圆 锥花序 顶生, 花序长 6 — 12 厘米, 宽 10 — 16 厘米或 更宽, 花序 轴及花 梗被疏 柔毛; 苞片 对生, 呈小叶 片状; 花 5 基数, 萼片 卵形, 长约 1 毫米; 花瓣长 圆形, 白色, 长 2 — 3 毫米, 内面被 柔毛; 雄花: 雄蕊 5, 长 5 — 6 毫米, 花丝 中部以 下被长 柔毛; 雌花: 退 化雄蕊 极小, 子 房近圆 球形, 无 毛, 花 柱短, 长约 1/2 毫米。 成 熟心皮 4 一 5, 红 色或紫 红色, 开裂 后其心 皮断面 上被短 微 柔毛, 每 分果: H 有 1 种子; 种子卵 珠形, 长约 3 毫米, 厚约 2. 5 毫米, 黑色, 有 光泽。 花期 6 — 8 月, 果期 8 — 10 月。 
图 版 210 1 — 4. OlfT Euodia gUbrifolia (Champ. ) D. D. Tao, 1. 花枝, 2. 花曹, 3. 去掉 花辦的 雄花, 4. 果; 5 8. 臭辣 树 E. fargesii Dode, 5. 果枝, 6. 雄花, 7. 去掉 花解的 雄花, 8. 果。 (李锡 畴绘) 
730  云南 植物志  产 贡山、 景东, 生海拔 800 — 2 300 米的山 坡阳处 及村寨 路旁; 四川、 贵州、 湖北、 湖 南、 江西、 安徽、 浙江、 广西、 福建、 广东 北部。 6- 擦树 (广 东、 海南 通称) 图版 210, 1-4 Euodia glabrifolia (Champ. ) D. D. Tao, comb. nov. Boy mi a glabrifolia Champ, in Hook. Kew. Journ. Bot. 3: 330 (1851) ; Megabotrya meliae folia Hance (1852) ; Euodia meliae folia (Hance) Benth. (1861) j" 图鉴, '(1972) , et 补编 (1983), in clavi. ; C. Y. Wu (1984); Forbes et Hemsl. (1886); Dode (1908); Guill in Lecte (1911); a Humb. (1946); E. glauca Miq. (1867); H. L. Li (1966); E. ailantifolia Pierre (1893); E.balaneae Dode (1908); E. yunnanensis Huang (1957 ) ; Tetradium glabri folium (Champ. ) Hartley (1981). 乔木, 高 10 — 13 米, 最 高可达 20 米, 胸径 30 — 60 厘米; 树皮灰 褐色, 皮孔 圆形, 微 凸出, 枝圆 柱形, 无 毛或几 无毛。 奇 数羽状 复叶, 对生, 长 15 — 35 厘米, 叶轴圆 柱形, 无 毛或几 无毛; 小 叶通常 9 片, 稀为 3 或 11 片, 对生, 稀为不 严整的 对生, 卵状长 圆形, 披针 形或为 卵形, 厚 纸质, 长 5. 5 — 13 厘米, 宽 2 — 4. 5 厘米, 先端 长渐尖 或为长 尾状渐 尖, 基部 偏斜, 楔尖; 小 叶柄长 4 一 15 毫米, 叶缘常 为浅波 状或具 极细小 的钝圆 锯齿, 稀 全缘, 叶面深 绿色, 叶背微 带粉白 色或青 灰色, 全不 被毛, 极少数 在中脉 (两面 )' 被极 疏 短毛, 腺点仅 在叶缘 缺缝处 才显, 其 它甚不 明显。 聚 伞圆锥 花序式 的伞房 花序, 顶生, 长 8 — 10 厘米, 宽 14 一 16 厘米; 苞片 早落; 花 轴被甚 疏短柔 毛或几 无毛; 花 5 数, 萼片 5 裂, 星状,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长、 宽约 1 毫米, 端尖, 外被短 柔毛, 边缘被 睫毛; 花瓣 长圆形 或长椭 圆形, 长 2. 5 — 4 毫米, 端尖, 外面 无毛, 里 面被微 疏毛, 基部 较密; 雄花 的雄蕊 5, 开花时 伸出花 瓣外, 长 5 — 6 毫米, 花丝 线形, 中部以 下被长 柔毛, 花 药广椭 圆形, 长 1.5 毫米, 退化 子房圆 柱形, 长 2 — 3 毫米, 先端 4 深裂, 裂 瓣基部 被短疏 柔毛; 雌花 的花瓣 较大, 白色, 退化 雄蕊鳞 片状, 极细小 (通常 不易看 见), 子房 球形, 不 被毛, 花柱 长不及 0.5 毫米, 柱头 头状; 心皮 通常为 5 数, 少有 3 — 4 数, 枯 褐色; 果; H 4, 每 果 爿上部 2 裂, 外 果皮被 油腺, 开裂的 断面上 被灰微 柔毛, 内果皮 骨质, 在干燥 时不规 则 卷裂; 种子卵 珠形, 每分果 3 有 1 枚 种子, 长约 3. 5 毫米, 厚 2 — 3 毫米, 紫 黑色, 具 光泽。 产 文山、 西畴、 砚山、 屏边 及西双 版纳, 生海拔 500 — 1 300 米 的石灰 岩混交 杂木林 及河边 丛林; 广西、 广东、 海南、 福建、 台湾 也有。 锡金、 印度东 北部、 越南、 缅甸、 泰 国、 日本 南部、 琉球 群岛、 马来 西亚、 苏门 答腊、 菲 律宾有 分布。 果实 入药, 治 胃病、 头痛; 叶治 游走性 肿瘤。 臭辣树 (E. fargesii Dode) 及檫树 [E. glabrifolia (Champ. ) D. D. Tao] 据吴征 缢 教授的 看法, Hartley 将两种 合一是 对的。 作者认 为两种 在叶形 及毛被 上仍可 区分, 但 由 于两种 分布区 的交错 又往往 带来区 分上的 困难。 7. 吴茱萸 (本 草经) 图版 211, 5-8 如意子 (西 畴、 文山、 中甸 ), 山辣子 (彝 良、 镇雄 ), 山茱萸 (屏边 ), 茶辣 (镇 雄) Euodia rutaecarpa (Juss. ) Benth. (1861), in nota; Benth. et Hook. f. (1862) ; Miq. 
图 版 211 1—4. 棱 子吴萸 Euodia subtrigonosperma Huang, 】. 花枝, 2. 花, 3. 果, 4. 种子; 5 — 8. 吴茱萸 E. rutaecarpa (Juss. ) Benth. , 5. 花枝, 6. 羽叶, 7, 花苞, 8. 花。 (杨建 昆绘) 
732  云南 植物志  (1867); Engl. (1897) ,(1931); Dode (1908);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Hand. - Mazz . (1933); Huang (1957); H. L. Li (1963); J. K. Press in Hara et al. (1979); "图 鉴" (1972)*, et 补编 (1983), in clavi ; C. Y. Wu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5)*. Boy mi a rutaecarpa Juss. (1825) ; Sieb. et Zucc. (1835) * ; Euodia rutaecarpa (A. Juss. ) O. Ktze. (1891) ; £. bodinieri Dode (1908);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p. p. ; Guill. in Humb. (1946) ; £. officinalis Dode (1908); E. baberi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 rugosa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Huang (1957), "图鉴 ,,补 编 (1983) , in clavi ; E. com pacta Hand. -Mazz. (1933) ; E. rutaecarpa var. bodinieri (Do- de ) Huang (1957) ; E. rutaecarpa f. meionocarpa (Hand. -Mazz. ) Huang (1957) ; E. rutaecarpa var. officinalis (Dode) Huang (1957) ; T etradium ruticarpum (A. Juss. ) Hartley (1981). 小 乔木或 灌木, 高 2 — 4 (5) 米。 枝暗 褐色, 幼时 被毛, 其后 脱落, 具 圆形而 细小的 皮 孔及纵 皱纹, 裸 芽密被 褐色长 绒毛。 奇 数羽状 复叶, 连 叶柄长 20 — 45 厘米, 叶 轴圆柱 形或具 棱纹; 小叶 5 — 9 片, 对生 或有时 互生; 小 叶片椭 圆形至 卵形, 纸质, 长 6 — 15 厘 米, 宽 3 — 7 厘米, 顶 端骤狭 短尖或 急尖, 基部宽 楔形至 圆形, 全续, 表面深 绿色, 脉上 密被 柔毛, 背面 青色, 密被长 柔毛, 尤其在 脉上更 明显, 腺 点大, 小 叶柄长 2 — 5 毫米。 聚 伞圆锥 花序, 顶生, 花轴 粗壮, 密被淡 黄褐色 柔毛; 苞片 对生, 为狭披 针形或 为鳞片 状; 花 5 基数, 黄 白色; 萼 细小, 广 卵形, 长约 1 毫米, 密被短 柔毛; 花瓣长 圆形, 长 4 一 6 毫米, 端尖或 微钝, 基 部截平 而厚, 内面被 白色长 柔毛, 外面 中肋被 疏毛; 雄花: 雄 蕊 5, 花丝 中部以 下被长 柔毛; 雌花: 雄蕊 5, 与花 萼裂片 对生, 比花 萼长, 约 1.5 毫米; 子房长 圆形, 花 柱短, 被疏 柔毛, 柱头 头状, 心皮 1 一 4 枚, 稀 5 枚, 每 分果; H 有种子 1 粒; 种子卵 珠形, 长约 4 毫米, 厚约 3 — 4 毫米, 黑色, 有 光泽。 花期 6 — 8 月, 果期 9—11 月。 产滇 西北、 滇西、 滇中、 滇 东北、 滇东 南等, 生海拔 (120 —) 950-2 900 米 的山坡 疏林、 旷地, 阳处; 常 见村旁 栽培; 四川、 贵州、 湖北、 湖南、 江西、 安徽、 浙江、 江 苏、 广东、 广西、 陕西、 福建、 台湾 也有。 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印度、 缅 甸也有 分布, 日本有 栽培。 幼果 入药, 含 吴萸精 C 19 H 17 N 3 0, 健胃 顺气, 亦可 作牲畜 胃药; 种子 搾油, 芳香 开窍, 是 伤湿止 痛膏的 重要添 加剂。 8- 棱 子吴萸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211, 1-4 Euodia subtrigonosperma Huang (1957);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C. Y. Wu (1984). T etradium fraxini folium (Hook. ) Hartley (1981), p. p. non est E. fraxini folia Hook. 乔木, 高 6 — 15 (27) 米, 胸径达 30 厘米。 当年生 枝密被 紫褐色 绒毛, 具明 显圆形 皮孔, 髓部 发达, 白 色硬海 棉质, 芽密被 紫褐色 绒毛。 叶 对生, 奇 数羽状 复叶, 长 40 — 50 厘米; 叶柄长 10 — 18 厘米; 小叶 对生, 2 — 6 对, 小叶 片长圆 形或为 长圆状 卵形, 纸 质, 长 8 — 20 厘米, 宽 3 — 8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 宽楔形 或略为 偏斜的 圆形, 叶 缘具疏 
芸香科  733  而不明 显的圆 锯齿, 表面深 绿色, 略 被疏长 柔毛, 背 面密被 灰色长 柔毛, 侧脉在 背面凸 起, 20 — 24 对; 小 叶柄长 2 — 5 毫米。 聚 伞圆锥 花序, 顶 生或顶 生于叶 腋内, 花序 大型, 宽 20 — 25 厘米, 长 25 厘米, 密被 淡褐色 柔毛, 总 苞片及 小苞片 均缺; 花淡 绿色, 4 数; 雄花: 花萼三 角形, 长 宽不及 1 毫米, 无毛, 花瓣长 圆形, 长 2. 5 — 3 毫米, 两 端尖, 无 毛, 雄蕊长 4. 5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子房 近球形 , 柱头 3 — 4 深裂 ; 果梗长 3 — 5 毫米 , 总 果 梗及果 柄密被 絨毛; 心 皮常为 4, 厚 6 — 7 毫米, 直径 1. 2 厘米, 有 明显的 腺点; 内果 皮近 木质, 淡红 褐色; 种 子呈三 角形, 具有 1 一 2 条 棱肋, 每室有 2 枚 种子, 上下 叠生, 长 3 — 4 毫米, 栗 棕色, 具 光泽。 果期 10 月。 产 保山、 绿春、 景东, 生海拔 2 100 — 2 300 米的密 林中及 江边湿 润处; 西藏、 墨脱 也有。 本 种与无 聨吴萸 (Euodia impellucida Hand. -Mazz. ) 相 近似, 但本种 小叶片 较大, 小叶 片背面 密被长 柔毛; 花序 大型, 密被 柔毛; 分果; H 也 较大; 种子具 1 一 3 条 棱肋。 据 吴征银 教授的 看法, Hartley 将 E. subtrigonosperma Huang (1957) , E. impellucida Hand. -Mazz. (1933) , E. macrocarpa (Huang) Huang ex C. Y. Wu (1984) , E. Poilanei Guill. (1942) 合而 为一是 对的。 9. 石 山吴萸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212, 1-6 Evodia calcicola Chun ex Huang (1957); "图 鉴, , 补编 (1983), in clavi; C. Y. Wu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5). Tetradium calcicolum (Chun ex Huang) Hartley (1981).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6 — 15 米; 小枝圆 柱形, 近于 无毛, 表皮暗 灰色, 当年生 枝被褐 色微 柔毛, 具稀 疏而微 凸起的 皮孔。 叶 对生, 奇 数羽状 复叶, 长 9 一 16 厘米, 小叶 2 — 3 对, 对生, 纸质, 长圆状 卵形, 长 3 — 10 厘米, 宽 2. 2 — 6. 5 厘米, 顶端骤 狭渐尖 或尾状 渐尖, 基部 圆形或 微呈心 脏形, 叶轴 顶端中 间一片 常为椭 圆形, 全缘, 叶面深 绿色, 叶 背浅 绿色, 干后 灰绿色 或为暗 绿色, 在叶背 面中脉 的基部 两侧密 被褐色 毛丛, 具 短柄或 几 无柄。 伞 房状聚 伞圆锥 花序, 顶生, 呈半 球形, 长约 8 — 12 厘米, 宽 9 一 14 厘米, 总 花梗 粗大, 浑圆, 密被短 絨毛; 具 有微小 的三角 形总苞 片及小 苞片; 萼片 5, 卵形, 长约 1 毫米, 外面 被短微 柔毛; 花瓣红 色或淡 紫色, 5 枚, 稀 4 枚, 长 圆形, 长 3 — 4 毫米, 外 面 略被疏 柔毛, 内面 较密; 雄蕊 5, 稀 4, 较花瓣 为长, 花丝中 部以下 被白色 柔毛; 退化 子 房先端 密被长 柔毛; 雄花: 退 化雄蕊 极短, 长不及 1 毫米; 子房近 球形, 密被 银灰色 毛, 花柱圆 柱形, 长不及 0.5 毫米, 柱头 头状。 果星 芒状, 红 色或紫 红色, 高约 8 毫米, 有 腺点, 心皮 4 一 5; 每室具 2 种子, 种子卵 珠形, 长约 4 毫米, 厚约 3 毫米, 近 黑色, 具 光亮。 花期 3 — 4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西畴、 富宁、 麻 栗坡, 生海拔 700 — 1 600 米的石 灰岩丛 林中; 广西、 贵州 也有。 10- 无 腺吴萸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212, 7-9 狗 尿臭树 (景东 ) Euodia fraxinifolia (D. Don) Hook. f. (1875); Dode (1908). Rhus fraxinifolia D. Don ( 1825); Philogonia fraxinifolia ( D. Don ) Hook (1845)'; Euodia impellucida Hand. -Mazz. (1933); Huang (1957); "图 鉴" 补编 
图 1—6. 石 山吴英 Euodia calcicola Huang, 1. 雄 花枝, 腺吴萸 E. fraxinifolia (D. Don) Hook. f. , 7.  版 212 2. 雄花, 3. 去掉 花辯的 雄花, 4. 果, 5. 种子; 7 — 9. 无 果枝, 8. 种子, 9. 小叶片 背部一 部分。 (肖 溶绘) 
芸香科  735  (1983), in clavi; 西藏 植物志 (1986). E. im pellucida Hand. -Mazz. var. macrococca Huang ( 1957 ); E. macrococca (Huang) Huang ex C. Y. Wu (1984). 乔木, 高 6 — 20 米。 枝条淡 棕色, 几 无毛, 叶 轴及花 序被微 柔毛, 具 有圆形 皮孔, 表 皮具 皱纹。 奇 数羽状 复叶, 长 15 — 40 厘米, 小叶 7 — I 3 片, 对生, 薄 纸质, 披针 形至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3 — 20 厘米, 宽 1.1 一 8 厘米, 顶端渐 尖或短 渐尖, 基 部阔楔 形或近 圆形, 偏斜; 小叶 柄长约 3 毫米, 边缘 有不明 显的圆 锯齿, 齿缝 间具有 腺点, 叶 背面腺 点较明 显, 淡 褐色, 两面几 无毛, 仅在中 脉及侧 脉上被 有疏微 柔毛, 侧脉 明显, 8 — 12 对。 聚伞 圆锥 花序, 顶生, 被 柔毛; 花黄 绿色, 5 数, 花 萼片卵 圆形, 长、 宽约 1.5 毫米, 花瓣狭 长 圆形, 长约 5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无毛; 雄蕊 5, 长过于 花瓣, 花药 黑色, 花 丝下部 被 疏毛; 雌蕊 的花柱 钻形, 3 — 4 深裂; 子房半 球形, 被 微毛; 果序 柄短, 长 1 一 8 厘米, 宽 10 — 12 厘米; 心皮 4, 稀为 3, 褐色, 外果 皮厚, 表面有 腺点, 皱褶。 果厚 5 — 8 毫米, 直径 10 — 15 毫米, 内果皮 木质, 栗 棕色, 与外 果皮不 分离, 每 分果; H 有 2 枚种 子; 种子 呈扁三 角形, 光滑, 浅 棕色, 发亮, 长 3 — 4 毫米, 厚 2 — 2. 5 毫米。 果期 10 月。 产 贡山、 碧江、 瑞丽、 陇川、 盈江、 腾冲、 凤庆、 孟连、 景东、 新平, 生海拔 1 800 — 2 700 米的针 阔混交 林内及 江边湿 润处。 西藏 东南部 (黑脱 ) 有 分布。 缅甸东 北部、 印度 东 北部、 不丹、 锡金、 尼泊尔 也有。 11. 臭檀 (河北 ) 丽 江吴萸 ( "图 鉴" 补编) Euodia danielii (Benn. ) Hemsl. (1886); Dode (1908); Pamp. (1911); Rehd. et Wils. inSarg. (1914); Loesen. (1919); Chung (1924); Rehd. (1926); Huang (1957); 秦岭 植物志 (1981); C. Y. Wu (1984). Zanthoxylum daniellii Benn. (1862) ; Euodia delavayi Dode (1908); Dunn (1911);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 E. henryi Dode (1908) ; hupehensis Dode (1908); E. labordei Dode (1908) ; Dunn (1911); E. sutchuenensis Dode (19G8); E. henryi var. villicarpa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p. p. ; E. vestita W. W. Smith. (1917); E. danielii var. /9. delavayi (Dode) Huang (1957), var. r. henryi (Dode) Huang (1957), var. 7. hupehensis (Dode) Huang ( 1957 ); Tetradium daniellii (Benn.) Hartley (1981). 落叶 乔木, 高 4. 5 — 15 米, 胸径 15 — 20 厘米; 枝灰 色或灰 褐色。 奇 数羽状 复叶, 长 15 — 30 厘米, 叶轴圆 柱形, 通常被 贴伏微 柔毛; 小叶 5 — 11, 薄 纸质, 卵 形至长 圆状卵 形, 长 4 一 13 厘米, 宽 3 — 6 厘米, 顶端短 尖或长 渐尖, 基 部近圆 形或宽 楔形, 两 侧常偏 斜, 叶缘有 十分明 显的圆 锯齿, 叶面深 绿色, 背面 青色, 脉上 被稀疏 白色长 毛或变 无毛, 但 中脉与 侧脉交 接处通 常集生 成簇; 小 叶柄长 1 一 4 毫米, 其 叶轴先 端中央 一片叶 柄长达 3 厘米。 聚伞圆 锥花序 顶生, 花 轴与花 梗被短 绒毛; 苞片 对生, 叶 状或鳞 片状; 花常为 5 数, 稀 4 数, 白色; 萼片广 卵形, 长约 1 毫米; 花瓣长 圆形, 长 2 — 3 毫米; 雄花: 花 m 内 面被疏 柔毛, 雄蕊 5, 花丝 中部以 下被长 柔毛, 退化 子房圆 柱形, 4 一 5 裂, 密被 柔毛; 雌花: 花 瓣内面 密被长 柔毛, 退化雄 蕊长约 1 毫米或 更长; 子房球 一形, 上部 较宽, 初 
736  云南 植物志  时被 短毛, 后 脱落; 花 柱短, 柱头 头状; 心皮 4 一 5 数, 紫 红色, 有 腺点; 分果; H 长 6 — 7 (11) 毫米, 有明 显的喙 状尖, 长 (0.7) 2-3.5 (4.5) 毫米, 外 果皮及 内果皮 被微柔 毛或密 柔毛, 每 分果; H 有 2 种子; 种子长 3 — 4 毫米, 厚 2 — 2. 5 毫米, 黑色、 发亮。 花期 6 — 7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德钦、 丽江、 维西、 贡山及 昭通、 麻 栗坡, 生海拔 1 600 — 3 100 米密林 箐边; 秦 岭 地区、 贵州、 四 川、' 西藏、 湖北、 陕西、 甘肃、 山西、 河南、 山东、 河北、 辽宁 也有。 分布于 朝鲜及 日本; 新 西兰、 美国、 英国、 荷兰、 德 国均有 栽培。 果实可 药用, 木材有 光泽, 纹理 美丽, 材质 坚硬, 可 作农具 及细工 用料及 犁耙。 本 种形态 特征变 化幅度 较大, 尤 其是小 叶柄的 长度; 小 叶背面 毛被可 由光滑 至被密 柔毛; 小叶的 形状、 大小 (由 阔卵形 至披针 形或长 圆形或 椭圆状 长圆形 ), 长 5 — 18. 5 厘 米, 宽 2.5 — 10.5 厘米; 瞢 荚果的 毛被; 喙尖长 0.7 — 4.5 毫米, 果; H 长 6 — 11 毫米。 模式产 滇西北 (Fovest 11091)。 12. 耿 马吴萸 Euodia kengmanensis Huang et D. D. Tao (1986) ut "Euodia kengmanensis". 乔木, 高 4 一 5 米; 小枝圆 柱形, 灰 黑色, 具有 枯褐色 皮孔, 被微 柔毛; 树 皮硬, 灰 黑色, 具有 突起的 腺点。 羽状 复叶, 对生, 长 35 — 40 厘米; 腋芽 成对, 密被 黄褐色 绒毛, 叶 轴圆柱 形或具 棱纹, 被密 或疏微 柔毛; 小 叶片厚 纸质, 长圆 形或镰 刀形, 顶端 渐尖, 基 部 圆形或 偏斜, 长 10 — 14 厘米, 宽 4 一 6 厘米, 叶缘具 圆齿, 齿缝里 有腺点 一颗, 叶脉 在叶 背明显 突起, 羽状脉 10 — 12 对, 中脉 两侧及 脉腋密 被褐色 柔毛。 顶生聚 伞圆锥 花序, 长 16 — 18 厘米, 宽 18 厘米, 花 序轴有 皮孔, 被 有紧贴 的棕色 柔毛; 花梗长 1 毫米, 同 样被 黄褐色 柔毛; 花萼 5, 白色, 长 圆形, 长 3. 5 毫米, 端尖, 两面 无毛, 退 化雄蕊 5, 与花瓣 对生, 长不足 1 毫米; 子房 为粗圆 柱体, 5 裂几达 基部, 全部 无毛, 表面具 有深陷 的 腺点, 黑色, 长不及 花瓣; 顶端 绝无喙 状尖而 平截, 花 柱约为 子房的 1/2 长; 柱头伞 状 膨大, 花柱上 具稀疏 纤毛; 幼果似 吴萸的 幼果, 黑 绿色; 花 柱脱落 后留有 0> 5 毫米的 花柱, 3 裂。 花期 5 月, 果期 7 — 8 月。 产 耿马, 生海拔 2 400 米的密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耿马。 本 种近于 吴茱萸 [Euodia rutaecarpa (Juss. ) Benth. ], 但 叶片几 无毛, 仅在 脉腋处 及中脉 上留有 柔毛; 叶 形为长 圆形, 基部 圆形, 顶端 渐尖, 厚 纸质; 幼 果顶端 平截, 绝 无 延伸的 喙尖; 花萼 卵状三 角形, 长不足 1 毫米, 又 与臭檀 [E. danielii (Benn. ) Hemsl. ] 相 区别。 4. 石 椒草属 Boenninghausenia Reichb. 多年 生宿根 草本, 全株 揉之有 臭味。 叶 互生, 2 — 3 回指状 3 出 复叶; 小叶片 全缘, 薄 纸质, 具透明 腺点。 圆锥 状聚伞 花序顶 生及顶 生于侧 枝上; 花 白色, 具柄; 萼片 和花瓣 4-5; 雄蕊 6 — 8 枚, 着生 于花盘 基部; 花丝 丝状, 长短 相间; 花药长 圆形, 2 室, 纵裂; 子房 具柄, 3 — 5 裂, 每室 有悬垂 的胚珠 6 — 8 颗; 花柱 4, 上部 粘合, 基部 分离, 柱头头 状。 果 6 — 8 个, 由腹 缝线开 裂的膜 质心皮 组成, 成 熟时由 顶部沿 腹缝线 打开; 种子 散落, 
芸香科  737  数粒, 肾形, 表皮有 细小凸 起的油 腺体。 2 种, 分 布于亚 洲东南 部喜马 拉雅至 日本。 我国 均产, 沿东 南沿海 (台 湾、 海南不 产) 至 西南各 省区。 分种 检索表 1 (2) 果 实成熟 时子房 柄明显 伸长, 约 4 一 8 毫米; 植株较 高大, 草质, 枝 叶茂盛 1. 松风草 B. albiflora 2 (1) 果实成 熟时子 房柄不 伸长, 柄 几无或 甚短; 植株稍 矮小, 茎基木 质化, 枝、 叶瘦小 • 2. 石椒草 B. sessilicarpa 1. 松风草 (广东 ) 图版 213, 8—10 臭节草 (植物 名实图 考), 白 虎草、 猫脚迹 (思 茅、 临沧 ), 久哈 (傣语 译音) Boenninghausenia albiflora (Hook. ) Reichenb. ex Meisn. (1828) , (1836) ; Rehd. (1933), (1937); Huang (1957); "图 鉴,, (1972)* , et 补编 (1983), in clavi; C. Y. Wu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6). Ruta albiflora Hook. (1823) * ; Boenninghausenia albiflora (Hook. ) Reichenb. ex Heyne (1840); Hook. f. (1875), p. p. ; Franch. (1886), (1889); Levi. (1915); Rehd. (1933); Lauener (1967); J. R. Press in Hara et al. (1979) ; B. albiflora var. longipes Franch. (1886) , (1890) ; Diels (1912) ; Bodiniera thalictri folia Levi, et Van. (1902); B. japonica Nakai (1922) ; B. schzocarpa S. Y. Hu (1951). 多年 生宿根 草本, 全 株揉之 有强烈 气味, 基部常 木质, 高 50 — 90 厘米; 嫩枝 髓部发 达, 常 中空。 2 — 3 回羽状 复叶, 小叶薄 纸质, 倒 卵形、 菱 形或椭 圆形, 顶 端圆, 有时微 凹, 基 部钝, 长 1.5 — 2 厘米, 宽 5 — 18 毫米,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有透明 腺点。 聚 伞花序 顶生, 花 枝基部 通常有 小叶; 花白 色至淡 红色; 萼片 4, 中 部以下 合生, 顶 端略圆 或钝, 长 圆形, 顶 端圆, 长 5 — 6 毫米, 宽 2 — 3 毫米, 薄 膜质, 有 腺点; 雄蕊 8, 长短相 间; 子房 具柄, 花柱 细长。 果成氣 W^B^fe^ ^米; 种子 肾形, 黑色, 长约 1 毫米, 表面 有瘤状 凸起。 花期 4 一 10 月, 果期 11 月。 产全省 各地, 生海拔 1 500 — 3 000 米山坡 林下或 林缘; 我 国长江 以南各 省区, 包括 台湾、 西藏 均有。 分 布于印 度至喜 马拉雅 地区、 日本、 泰国、 印度 尼西亚 (爪哇 )、 菲律 宾。 根 及全株 入药, 驱虫、 截疟, 治感冒 及各种 炎症; 外敷 用于痈 疽疮疡 及外伤 出血。 2, 石椒草 石交草 (滇南 本草, 植 物名实 图考、 红河、 昭通 作石茭 ), 小狼毒 (昆明 ), 臭草 (澄江 ), 石 芫荽、 九牛 二虎、 千 里马、 羊不吃 (丽江 ), 石 胡椒、 铜脚 一枝蒿 (思茅 .) Boenninghausenia sessilicarpa LevJ. (1913); Hand. -Mazz. (1933) ; Huang (1957) ; Lauener (1967);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C. Y. Wu (1984). Boenninghausenia albiflora var. brevipes Franch. (1889) ; (1890) ; Diels (1912) ; Rehd. (1933); B. brevipes (Franch. ) Levi. (1917). 
图 版 213 1—4. 臭常山 Orixa japonica Thunb. , 1. 叶, 2. 雄 花序, 3. 雄花, 4. 果; 5—7. 芸香 Ruta graveolens L. , 5. 叶, 6. 花序, 7. 花 i 8—10. 松风草 Boenninghausenia albiflora (Hook. ) Reichenb. ex Maise, 8- 花枝, 9. 花, 10. 果。 (李锡 畴绘) 
芸香科  739  多年生 草本, 高 40 — 80 厘米, 基部木 质化, 全株 揉烂有 臭味。 羽状 复叶, 小 叶片细 裂, 薄 纸质或 膜质, 倒 卵形, 通常长 不超过 6 毫米, 宽 不超过 5 毫米, 先 端圆, 基部楔 形, 表面 绿色, 背面灰 绿色, 有细小 腺点。 顶 生聚伞 花序, 花 枝基部 通常有 小叶; 花较 小, 白色, 萼片 4; 花瓣 4, 长圆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雄蕊 8, 长短 相间; 子房无 柄或具 极短 的柄。 果 时花萼 宿存; 种子 肾形, 褐 黑色。 花期 8 — 9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滇 西北、 滇中、 滇 东北及 红河、 泸水 等地, 生石灰 岩灌丛 及山沟 林缘。 根 及全株 可治疳 疾病; 也可 外用, 煎水洗 疮毒、 止痒、 除臭。 5- 芸香属 Ruta Linn. 多 年生草 本或亚 灌木, 揉之 有强烈 气味。 叶 互生, 2 — 3 回羽状 复叶或 多裂, 具 腺点。 花小, 组成 顶生、 直立的 聚伞花 序或聚 伞状伞 房花序 或圆锥 花序, 花黄 绿色或 黄色; 具 苞片 , 细 披针形 ;萼片 5 或 4 , 与花 瓣互生 ;花瓣 5 或 4 , 覆瓦 状排列 , 中 下部收 缩成爪 , 上部内 拱成风 帽状, 边缘撕 裂状; 雄蕊 8 — 10 枚, 不 等长, 着生 于花盘 四周; 心皮 3 — 5, 上部 离生, 花柱 基生, 柱头不 增大, 4 一 5 室, 每室有 2 — 4 枚 悬垂于 轴上的 胚珠。 蒴果 4 一 5 浅裂, 成熟时 开裂或 仅顶部 开裂; 种子 微小, 起棱, 种皮 有瘤状 凸体; 胚乳 肉质, 胚略 弯生。 约 4 一 7 种, 分布于 地中海 沿岸至 亚洲西 部小亚 细亚。 我国有 1 种; 云南有 栽培。 1. 芸香 (本草 纲目, 日本人 误释) 图版 213, 5-7 臭草 (本 草纲目 拾遗、 生 草药性 备要) Ruta graveolens L. (1753); Liu (1928); Huang (1957); "图 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81)'; C. Y. Wu et al.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5)'. 多 年生草 本或亚 灌木, 揉 之有强 烈刺激 气味, 高可达 1 米, 全 部净禿 无毛, 具 腺点; 根圆 锥状, 浅根, 基 部半木 质化。 叶 互生, 2 — 3 回羽状 复叶, 叶片 深裂, 复叶长 6 — 12 厘米, 羽状 细裂, 倒卵状 长圆形 或长倒 卵形, 匙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3 — 4 毫米, 全 缘 或具微 小的圆 细齿, 叶脉 两面均 不显, 具 腺点。 花小, 排成顶 生直立 的聚伞 花序, 黄 色至黄 绿色, 盛 开时直 径可达 2 厘米; 萼片 4 一 5, 卵状三 角形, 宿存; 花 瓣通常 4, 有 齿及 睫毛, 基部 具爪, 顶部风 帽状; 雄蕊 8, 花丝 线状, 几 与花瓣 等长, 着生 于花盘 四周, 花药 球形; 花柱 2, 棒状; 子房圆 球形, 通常 四室, 每室 有胚珠 数颗。 蒴果, 4 一 5 裂。 花期 5 月, 果期 6 — 7 月。 昆明 植物园 栽培。 原 产欧洲 南部, 现已在 世界各 地广泛 栽培。 我 国常见 栽培, 南方 露地 越冬。 叶可 以增强 食欲, 做佐 料配制 腊肠和 香醋; 在医 药上可 作抗痉 挛剂和 催经药 物, 据 说可以 堕胎, 常作为 家庭必 备药; 含有 methyl nonul ketone, methyl anthrannilate 成份, 可蒸馏 叶片提 取芸香 精油。 芸香据 《本草 纲目》 所载, 实系 豆科的 辟汗草 Melilotus, 古 代用以 防蠢。 日 本学者 误释为 "芸 香" Ruta, 因沿用 巳久, 故不再 改动。 
740  云南 植物志  6. 飞龙 掌血属 Toddalia L. 有 刺木质 藤本。 叶 互生, 具 3 小叶, 小叶 无柄。 花小, 单性, 由多个 聚伞花 序排成 圆 锥花序 或伞房 花序; 萼片 5, 稀 4, 基 部近于 合生; 花瓣 5, 稀 4, 近于 镊合状 排列; 雄 花 的雄蕊 4 一 5 枚, 花丝 线形, 钻状, 花药椭 圆形, 退化 雌蕊圆 筒状; 花盘 常有细 小的凸 起腺体 4 一 5 枚; 雌 花的退 化雄蕊 4 一 5 枚, 雌蕊由 5 — 8 枚合 生心皮 组成, 每心皮 1 室, 每 室有上 下叠生 的胚珠 2 颗; 花柱 几无, 柱头 头状。 果为 肉质小 核果, 5 — 8 室, 每室有 种子 1 颗, 种子 肾形, 种皮硬 骨质, 胚 乳富含 油质, 子叶 平凸, 胚 短小。 约 1 种, 分布 于非洲 东部至 亚洲东 南部。 我国 长江以 南各省 区均有 分布, 云南、 贵 州、 广西、 广东、 海南 常见。 1. 飞 龙掌血 (植 物名实 图考) 图版 214, 1-3 见血飞 (文山 ), 黄 大金根 (红河 ), 血 棒头、 血淋甲 (保山 ), 小格藤 (临沧 ), 刺 枇杷 (昆明 ), 三百棒 (湖北 ), 八大王 (贵州 ), 猴 子香橡 (屏边 ), 铁 掌米树 (龙陵 ), 硬诺实 者实刚 (潞 西, 傣语译 音), 钩藤子 (勐 腊、 易武 ), 迷通果 (金平 ), 野花椒 (勐 海, 南糯山 ), 白 见血飞 (思茅 ) Toddalia asiatica (L. ) Lam. (1793);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1933); Craib (1926); Engl. (1931); Hand. - Mazz. (1933); Guill. in Humb. (1946); Huang (1958); H. L. Li (1963); Kanai in Hara (1966); Lauener (1967); "图 鉴" (1972)* ; 海南 植物志 (1974)*; J. R. Press in Hara etc. (1979); 秦岭 植物志 (1981); C. Y. Wu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6). Paullinia asiatica Linn. (1753) ; Toddalia nitida Lam. (1793) ; T. aculeata Pers. (1805); Benth. (1861); Hemsl. (1886); Franch. (1889); Hayata (1911); Dunn et Tutch. (1912) ; Guill. in Lecte. (1912) ; Zanthoxylum nitida auct. non DC. : Wall. (1828) ; Z. floribundum Wall. (1832) ; Toddalia floribunda Wall. (1832) ; T. tonkinensis Guill. (1914), in Humb. (1946) ; Aralia labordei Levi. (1914). 木 质粗壮 藤本, 常蔓 生或小 灌木, 高可达 3 米。 老茎及 小枝具 有锋利 的倒勾 刺及短 柔毛, 刺呈圆 锥状, 皮孔 明显, 表皮 纵皱。 复叶, 3 小叶, 具 短柄, 被微 柔毛; 小 叶片倒 卵状 长圆形 或倒卵 形或长 圆形, 纸 质或近 革质, 顶 端短尾 状尖或 骤狭的 急尖而 钝头, 有 时 微凹, 基部 楔形, 有时略 偏斜, 长 2 — 9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具透明 腺点, 表 面深绿 色, 中脉 在两面 突起, 嫩 时微具 疏毛, 侧脉斜 上举, 密集 而近于 平行, 于边缘 网结, 叶 缘 具细钝 锯齿, 齿缝有 腺点; 几 无柄。 花 淡黄绿 色或淡 白色; 雄花 组成聚 伞花序 或为聚 伞圆锥 花序, 腋生; 苞片及 萼片近 同形, 萼片 5, 卵状三 角形, 长、 宽约 1 毫米, 几 无毛; 花瓣 5, 窄长椭 圆形, 长 2. 5 — 3 毫米, 宽约 1.2 毫米, 内面具 有糠粉 状毛; 雄蕊 5, 稀 为 4, 较花 瓣长; 花丝 线形, 长约 5 毫米, 花 药广椭 圆形, 退 化子房 微小, 黑色, 无毛; 花梗长 2. 5 毫米; 雌 花常集 生为聚 伞圆锥 花序, 花 较少, 退 化雄蕊 4 一 5, 长不及 雌蕊的 一半; 子房 被毛。 果 球形, 直径约 1 一 1.5 厘米, 表面 平滑, 有 3 — 5 条微 凸起的 肋脊, 5 室, 每 室通常 有种子 1 粒, 果 皮桔黄 色至紫 红色, 具有 下陷的 腺点, 可食; 种子 肾形, 长 
图 版 214 3. 飞 龙掌血 Toddaliaasiatica (L. ) Lam. , 1. 果枝, 2. 花, 3. 果横 剖示子 房室; 4—6. 山油柑 Acronychia pedunculata (L. ) Miq. , 4. 花枝, 5. 花, 6. 果, (曾孝 濂绘) 
742  云南 植物志  5 — 6 毫米, 宽约 4 毫米, 果肉粘 胶质, 种皮软 骨质, 黑色, 具 光泽。 花期 10 — 12 月, 果期 12 月 至翌年 2 月。 从滇中 高原、 金沙江 河谷、 滇西北 峡谷、 澜 沧江、 红河 中流, 到滇 东北、 大 小凉山 均有, 生海拔 560 — 2 600 米的 林下、 林缘、 荆棘 灌丛; 我国最 西北见 于陕西 南部、 青海、 西藏、 四川、 贵州及 华中、 东 南沿海 均有。 分布 于东喜 马拉雅 亚洲东 南部及 岛屿、 非洲 东部 (马 达加 斯加) 也有。 根、 茎 入药, 有 祛瘀、 止痛 之效, 治风湿 骨痛, 肋间神 经痛, 疖疮 肿毒。 在 印度代 金鸡 纳霜治 疟疾; 也是做 黄色染 料的原 材料。 目 前我国 工艺产 品日益 增多, 在广 西采用 其老茎 生产出 典雅、 古朴 的广西 烟嘴, 深受 人们的 喜爱。 勐 腊小勐 仑公路 沿线存 有几十 年的 植株, 茎蔓 苍劲, 着果 累累, 果大如 櫻桃, 甘甜 可口, 是天然 黄色素 及柑果 的理想 资源 植物。 7. 山油 "属 Acronychia Forst. 灌木或 乔木。 叶 对生或 互生, 单 叶或单 生复叶 或罕有 3 小叶, 全缘; 叶柄基 部常硬 化, 增粗。 聚 伞花序 腋生, 常生于 枝的近 顶部。 花 两性, 4 基数, 具梗, 有细小 苞片; 花 萼 4 裂, 基部 合生, 近 卵形; 花瓣 4, 广展而 外卷, 近 覆瓦状 排列; 雄蕊 8, 着生 于花盘 基部, 2 轮; 花丝 线形, 花药椭 圆形; 子房 4 室, 每室 有胚珠 2 颗。 桨果近 球形, 淡 黄色, 有种子 4 一 8 粒。 约 40 种, 分布于 亚洲、 大洋洲 热带、 亚热带 地区。 我国有 2 种; 云南 1 种。 1. 山油柑 (中国 种子植 物科属 词典、 "图 鉴" 补编) 降真香 (名医 别录, 误用 ), 山柑 Acronychia pedunculata (L. ) Miq. (1861); Merr. (1923); (1927), (1935); Huang (1958); "图 鉴" (1972)*, et 补编 (1983), inclavi; 海南 植物志 (1974); 台湾 植物志 (1977); C. Y. Wu (1984). Jambolifera pedunculata L. (1753) ,p. p. ; J. rezinosa Lour. (1790) ; Gela lanceolata Lour. (1790) ; Acronychia laurifolia Bl. (1833); Hook. f. (1875); E. Pott, et Prain (1896); Guill. in Lecte (1911); Hayata (1911). 乔木, 高 8 — 10 米; 幼 芽常密 被褐色 柔毛。 叶片 长圆形 至长椭 圆形, 纸质, 长 4 一 17 厘米, 宽 2. 5 — 8. 5 厘米, 两端 狭尖, 具 腺点, 微具 光泽, 全缘, 脉网 在两面 浮凸; 叶柄 长 1 一 3. 5 厘米。 花 白色, 花梗长 4 一 8 毫米, 被微 柔毛; 花 瓣线形 或狭长 圆形, 长约 6 毫 米, 两 侧边缘 内卷, 近 基部内 面密被 柔毛, 花 丝中部 以下两 侧边缘 被毛; 子房基 部密被 柔毛, 花柱 细长。 果 绿色至 黄色, 近 球形, 果皮 平滑, 具油 腺及微 柔毛, 直径 9 一 11 毫 米, 顶端短 喙尖。 花期 4 一 8 月, 果期 8 — 12 月。 产 景洪、 勐腊、 勐海、 思茅、 普文、 双江、 耿马、 沧源、 孟连、 盈江、 梁河及 马关、 河口, 生海拔 400 — 1 600 米的低 丘灌丛 及河谷 林缘;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台湾也 有。 分布于 印度、 缅甸、 越南、 老挝、 泰国、 柬 埔寨、 苏门 答腊、 马来西 亚及菲 律宾。 果 入药, 助 消化; 叶治 感冒、 咳嗽; 根 止血、 镇痛; 果 可食。 
芸香科  743  8. 黄藥属 Phellodendron Rupr. 落 叶无刺 乔木, 枝下高 1.5 — 2 米, 树皮内 皮层鲜 黄色, 有时具 发达的 木栓, 表皮具 皮孔, 顶芽不 存在, 侧生芽 被锈色 絨毛, 为膨大 的叶柄 基部所 包被, 当叶 柄脱落 后留下 " u " 字形叶 柄痕。 奇 数羽状 复叶, 对生, 小叶 2 — 6 对, 对生 或近于 对生, 具 短柄, 叶轴 浑圆 柱形, 腹面 平滑; 叶片广 卵形或 长圆形 或狭披 针形, 全 缘或具 锯齿, 齿缝具 腺点。 花 单性 异株, 黄 绿色, 5 基数, 组成 顶生圆 锥花序 或伞房 花序; 萼片 5, 卵形或 卵状三 角形, 长约 1 毫米; 雄花 的雄蕊 5, 较花 瓣长, 插生 于花盘 四周, 花丝 线形, 基部 至中部 增宽, 常 在腹部 及两侧 被毛, 花药长 圆形, 个字形 着生, 药室 纵裂, 药隔顶 端有突 尖体, 退化 雌蕊 微小, 圆 锥形, 顶端为 5 叉裂; 雌 花的退 化雄蕊 甚短, 呈鳞 片状, 子房 5 室, 具短 柄, 每室 有悬垂 的胚珠 1 颗, 花柱 甚短, 柱头 头状, 5 浅裂。 果近圆 球形, 浆果状 核果, 果皮 芳香, 成 熟时由 绿色转 黑色, 5 室, 每室 有种子 一颗, 扁长 圆形, 种皮软 骨质; 解体 后, 种子 脱落, 留有 宿存的 中轴; 子叶 2 片, 长 圆形, 扁平, 含 油质。 约 — 11 种 (黄成 就并为 4 种), 分布 于东亚 温带及 亚热带 地区; 为 东亚特 有属。 我 国有 6 种 3 变种; 云南 1 种 2 变种。 分种 检索表 1 (4) 叶 轴至少 在腹面 被毛, 小叶柄 腹面及 小叶片 表面中 脉或背 面沿中 脉两侧 均被毛 或背面 被毛。 2 (3) 小叶 片在表 面中脉 上被短 柔毛, 叶 背到处 密被长 柔毛; 果 序密集 成头状 la. 黄蘗 (原 变种) P. chinense var. chinense 3 (2) 小 叶片在 背面变 秃净, 仅 沿中脉 两侧有 疏毛或 有时几 无毛; 果序疏 散成团 lb. 充 叶黄蘖 (变种 ) P. chinense var. glabriusculum 4 (1) 叶轴 无毛, 小叶轴 及小叶 片通常 无毛, 稀在 小叶柄 表面或 小叶片 背面的 中脉基 部两侧 被极疏 的毛 lc. 云 南黄蘖 (变种 ) P. chinense var. yunnanense 1. 黄藥 (通 称, 作 黄柏) 蘖木 (本草 经), 黄 柏树、 黄柏皮 (维西 ), 黄皮树 (树 木分 类学) 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 (1907) ;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 Sprague (1920), excl. syn. , ut "sinense"; Chun (1921); Engl, in Engl. u. Prantl (1931); Huang (1958); "图 鉴" (1972)*; et 补编 (1983), in clavi; C. Y. Wu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6). la. 黄棄 (原 变种) 图版 215, 1-5 var. chinense 乔木, 高 4 一 12 米。 树 皮灰棕 褐色, 内皮鲜 黄色, 厚约 3 — 5 毫米, 幼枝暗 棕色, 粗 大的髓 部无维 管束。 奇 数羽状 复叶, 小 叶通常 5 — 8 对, 稀为 13 对, 通常 对生, 叶轴圆 柱形, 腹 面被短 柔毛, 叶柄稍 膨大, 包被 侧芽, 当叶 抦脱落 后留下 "U" 字形叶 柄痕。 小 叶片披 针状长 圆形至 卵状长 圆形, 长 7 — 9 厘米, 稀达 15 厘米, 宽 3 — 4. 5 厘米, 顶端渐 
图 版 215 1—5. 黄蘖 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 , 1. 果枝, 2. 花, 3. 花 展开, 4. 雄蕊 放大, 5. 叶背面 基部放 大示毛 被; 6 — 7. 秃 叶黄蘖 P. chinense var. glabriusculum Schneid. , 6. 果技, 7. 叶 背基部 放大。 (肖 溶绘) 
芸香科  745  尖或短 渐尖, 基部 楔形或 圆形, 两侧不 等或近 相等, 叶面 绿色, 仅 在中脉 上及侧 脉上被 柔毛, 叶背灰 绿色, 到处 密被长 柔毛; 小 叶柄长 2 — 3 毫米, 密被 柔毛及 腺点。 圆 锥花序 顶生, 长 5 — 6 厘米, 花序轴 密被短 柔毛; 花萼 5, 萼片三 角形, 外面 边缘具 疏毛; 花瓣 5, 几 镊合状 排列, 长 圆形, 外面 无毛, 内部 沿中肋 两侧具 疏毛; 雄蕊 5, 花药箭 头形, 花 丝 增宽, 无毛; 子 房呈圆 锥状, 花柱 几无, 柱头 5 裂为棒 状体, 略带 微毛。 果密 集呈头 状, 果 序梗长 不超过 12 厘米, 直立, 粗大, 被淡 褐色短 柔毛; 果 黑色, 起 皱折, 纺 锤形, 直径 6 — 9 毫米, 长 9 一 12 毫米, 5 棱, 内 有种子 5 — 6 粒, 果皮具 油质, 芳香。 花期 4 一 5 月 干季, 果期 9 一 11 月。 产维西 (澜沧 江边岩 瓦后山 )、 大理, 生海拔 1 600 — 1 700 米 湿性常 绿阔叶 林中; 西 藏东 南部、 四川 西部、 贵州、 湖北 西部有 分布。 维西、 大 理山区 以本种 果实, 当樟 科的山 苍籽在 集镇上 出售。 搗烂果 实皮, 有浓郁 的 芳香, 作香 料佐料 食用; 用 其树皮 煮水, 清洗皮 肤病; 用果捣 烂生服 祛痰; 木材 质优, 重而 坚硬, 可 用来作 室内装 饰板; 外 皮层可 作捕鱼 网上的 浮标; 木屑、 木 材可提 供黄色 染料。 lb. 秃 叶黄蘖 (变种 )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216, 6-7 黄 柏皮、 荫墨车 (镇雄 ) var. glabriusculum Schneid. (1907);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 Huang (1958); 秦岭 植物志 (1981)*; C. Y. Wu (1984). Phellodendron chinense var. falcatum Huang (1958). 与原 变种的 区别在 于它的 叶柄、 叶轴 及小叶 柄近无 毛或仅 在腹面 及背面 被疏微 柔毛, 小叶 片镰刀 状长圆 形至披 针形, 长 7 — 10 厘米, 宽 3 — 4 厘米, 顶端渐 狭尖, 基部 楔尖, 纸质, 近 全缘, 叶面变 秃净, 背面 在中脉 及侧脉 上被疏 柔毛。 果序长 10 厘米 以下, 疏散, 果轴 及果枝 细瘦, 仍留有 疏毛; 果纺锤 状长圆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10 — 12 毫米, 粗约 8 毫米, 绿色, 内 有种子 5 — 6 颗, 芳香, 味苦。 果期 11 月。 产 镇雄、 大关、 彝良、 绥江, 生海拔 1 800 — 2 100 米 山坡疏 林中, 高可达 3 米, 常 见房 前屋后 栽培, 作常 备药及 染料; 湖北、 四川、 陕西 南部及 广西有 分布。 lc 云 南黄蘖 (变种 )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var. yunnanense Huang (1958) ; C. Y. Wu (1984). 与原变 种的区 别在于 果序轴 在果期 伸长达 13 — 15 厘米, 第二 果轴长 5 厘米, 宽可达 12 厘米, 果 甚多而 密集, 果在 严冬解 体时, 中 轴仍残 留在果 序上; 它的叶 轴及叶 柄近于 无 毛或有 微毛, 小叶 5 — 6 对, 叶片卵 形或长 圆形, 长 6. 5 — 8. 5 厘米, 宽 3 — 4 厘米, 顶 端细 渐尖, 基部为 楔形, 略 偏斜, 两面 无毛, 叶缘有 少数的 缘毛, 花 序大, 疏展。 花 期 3 — 4 月, 果期 8 — 10 月。 产西畴 (法斗 )、 文山, 生海拔 1 450 米的山 坡灌丛 林缘。 昆明 植物园 百草园 内有栽 培, 高 2 — 4 米, 枝下高 1 一 1.5 米, 树 皮淡灰 褐色, 皮孔 明显; 果 绿色, 近球形 至纺锤 形; 外果 皮富含 油质, 芳香。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7 — 8 月。 树皮 入药, 治肝炎 及各种 炎症。 
746  云南 植物志  9. 茵宇属 Skimmia Thunb. 灌 木或小 乔木。 叶 互生, 单叶, 常聚生 于小枝 顶部, 全缘, 稀近顶 部具疏 钝齿, 革 质, 具 短柄; 羽 状脉, 不显。 花 单性、 两性或 杂性, 组 成顶生 聚伞式 的圆锥 花序, 具苞 片; 萼片 4 一 5, 基部 合生, 近 覆瓦状 排列; 花瓣 4 一 5 片, 近 覆瓦状 排列, 各 瓣常不 等大, 无毛, 白色或 黄色, 有 腺点, 常为萼 片长的 3 — 5 倍; 雄蕊 4 一 5 枚, 插生 于极短 的花盘 四周, 比花瓣 长或近 等长, 无毛; 花药长 圆形, 雄花的 退化雌 蕊呈细 棒状; 雌花 的退化 雄 蕊比子 房短; 两 性花的 雄蕊多 少为早 熟性; 子房 4 一 5 室, 每室有 悬垂在 顶端的 胚珠一 颗, 花柱圆 柱状, 柱头 增大, 不 明显的 4 一 5 裂。 浆果状 核果, 球 形至长 圆形, 外 果皮肉 质, 红 色或紫 红色, 顶端 中央有 瘤状疤 痕的花 柱迹, 内 有小核 2 — 5 枚, 稀 1 枚; 种子有 肉质 胚乳; 子叶 2, 扁平, 长 圆形; 胚直。 约 2 种 7 亚种, 分 布于喜 马拉雅 (阿 富汗) 至 日本、 菲 律宾。 我国有 1 种 5 亚种, 分 布于 华东、 华中、 西南, 最北达 陕西省 留坝, 以西 南最为 集中; 云南产 4 亚种。 分种 检索表 1 (6) 果紫 黑色, 近圆 球形或 球形, 有分核 2 — 3 枚。 2 (5) 小 乔木或 为高大 灌木; 叶 通常长 10 厘米 以上, 两面 无毛; 果顶端 中央的 花柱遗 痕为一 近圆形 的 小瘤状 疤痕。 3 (4) 侧脉约 8 对; 果 2 — 3 (稀为 4) 室; 雄花的 退化雌 蕊先端 3 叉裂; 开花 时花辧 斜上升 或水平 开出 lb. 乔 木茵芋 S. laureola (DC. ) Sieb. et Zucc. ex Walp. subsp. arborescens 4 (3) 侧脉 12 对 以上; 果 5 (稀为 4) 室; 雄花的 退化雌 蕊先端 不裂; 开 花时花 瓣反折 ' lc. 多脉 茵芋 subsp. multinervia 5 (2) 灌木, 通常高 不超过 2 米; 叶通常 不超过 10 厘米, 表面 沿中脉 密被微 柔毛; 果 顶端中 央的花 柱 遗痕为 5 个圆形 的小瘤 状疤痕 Id. 黑 果茵芋 subsp. melanocarpa 6 (1) 果 红色, 长圆形 或圆球 形或倒 卵形, 2 — 4 (稀为 5) 室, 分核 1 一 3 个 le. 茵芋 (亚种 ) subsp. reevesiana 1. 西 域茵芋 Skimmia laureola (DC.) Sieb. et Zucc. ex Walp. (1842 - 1847); Hook. f. (1875); Banerji (1966); E. Nasir (1972); Press in Hara et al. (1979); N. C. Nair (1977). la. 西 域茵芋 (原 亚种) subsp. laureola 花 5 基数。 产 西藏; 分 布于阿 富汗、 西巴 基斯坦 至喜马 拉雅。 云南 不产。 lb. 乔 木茵芋 (亚种 ) 图版 216, 1—3 鸡肉果 (屏边 ), 鸡 腰子果 (元江 ), 黑枣子 (维西 ), 泡八角 (禄劝 ), 死麻蛇 (屏 
图版 216 1 — 3. 乔 木茵芋 Skimmia laureola (DC. ) Sieb. et Zucc. ex Walp. subsp. arborescens (T. Anders ap. Gamble ) C. Y. Wu et D. D. Tao, 1. 花枝, 2. 花 放大, 3. 果 放大; 4—5. 小芸木 Micromelum integerrimum (Buch. -Ham. )Wight et Arn. ex M. Roem. , 4. 果枝, 5. 花 放大; 6 — 7. 大管 M. falcatum (Lour. ) Tanaka , 6- 叶片, 7. 花 放大。 (肖 溶绘) 
748  云南 植物志  边), 卡 布拉希 (独 龙族语 ), 四本 (维 西民 族语) subsp. arborescens ( T. Anders ap. Gamble ) C. Y. Wu et D. D. T Tao (1990) . Skimmia arborescens T. Anders, ap. Gamble (1916)5 Gamble ( 1917 ) ; Engl. (1913); Hand. -Mazz. (1933); p. p.; Huang (1958); Hara (1965); Kanai in Hara (1966); J. R. Press in Hara et al. (1979); "图 鉴,, 补编 (1983); 贵州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6); S.me/ti"oa2/>a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p. p. , quoad pi. Henry ex yunnan. ; S. xvallichii Hook. f. et Thorns, ex Gamble (1916). 常绿 乔木, 高 1.5 — 8 米 (一 13 米), 胸径 12 厘米。 分 枝密, 小枝具 皮孔, 淡黄 绿色。 叶 互生, 纸质; 全缘, 叶片 长圆形 或长圆 状倒披 针形, 长 6 — 18 厘米, 宽 2. 3 — 6 厘米, 顶端 骤狭短 尖或长 渐尖, 基 部楔尖 或渐狭 长尖, 两面 无毛, 叶面亮 绿色, 叶背 浅绿; 侧 脉 8 对, 在边缘 网结,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花黄 绿色, 聚 伞圆锥 花序, 顶生, 长 2 — 6 厘 米, 花序 轴被微 柔毛; 苞片、 小 苞片狭 卵形, 长 1 一 1.5 毫米, 被 缘毛; 花 萼裂片 5, 卵 形, 长、 宽 1 一 2 毫米, 覆瓦状 排列, 具 缘毛; 花瓣 5, 匙形, 微 反折, 长 4 一 5 毫米, 宽 约 2 毫米, 顶 端钝, 具 腺点; 雄蕊 5, 比花瓣 略长; 雄花 的退化 雌蕊棍 棒状, 长约 2 毫米; 两 性花的 子房近 球形, 5 室, 花柱 几无, 圆 筒形, 柱头 盾状, 黑色; 雌花 未见。 果 淡红色 转 黑色, 近圆 球形, 具 3 — 5 棱, 5 室, 常 仅发育 3 — 4 室, 直径 6 — 8 毫米, 顶 端留存 1 近 圆形的 小瘤状 疤痕, 萼片 宿存, 外果皮 皮质, 内 有分核 2 — 3 枚, 近三 角形多 面体, 长 4-6 毫米。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8 — 9 月。 产全省 各地, 生海拔 1 000 — 2 700 (3 500) 米的 湿性苔 藓林内 及常绿 阔叶林 中及沟 边密 箐中; 广东、 广西、 贵州、 西藏 (察隅 ) 也有。 尼 泊尔至 不丹、 印度东 北部、 泰国、 缅甸、 越 南北部 也有。 lc 多 脉茵芋 (亚种 ) subsp. multinervia (Huang) N. P. Taylor et Airy-Shaw, in sched. (1982); C. Y. Wu et D. D. Tao (1990). Skimmia multinervia Huang (1958). 小 乔木, 高 5 — 7 米 (一 13) 米。 叶 革质, 集生于 枝顶, 倒 披针形 或长圆 状倒披 针形, 长 10 — 18 厘米, 宽 3 — 5 厘米, 全缘, 两面 无毛, 侧脉 12 — 18 对, 在近叶 缘处成 弧形连 接。 花 5 基数, 雄花 两性花 异株, 白 色或淡 黄色, 组成 顶生、 几 无柄、 金字 塔形、 长 2 — 6 厘米, 被疏 少的微 柔毛、 结果 时伸长 的圆锥 花序; 花瓣 5, 开花 时明显 反折, 长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雄蕊 5; 雄花的 退化雌 蕊为棍 棒状, 先端不 明显的 3 — 4 浅裂; 两性 花的子 房近圆 球形, 5 室, 花柱圆 筒形, 长约 1.5 毫米, 柱头头 状。. 果 黑色, 甚多, 近球 形或为 上下 压扁的 球形, 5 室, 内 有分核 2 — 3 枚, 近三 角形, 长 4 一 6 毫米。 产 维西、 中甸, 生海拔 2 500 — 3 100 米 箐沟密 林中; 四 川南部 也有。 1982 年 5 月 N. P. Taylor et H. K. Airy-Shaw 借 阅了多 脉茵芋 Skimmia multinervia Huang 的模 式标本 (王 启无 71747), 批注为 Skihunia laureola (DC. )Walp. subsp. multin- ervia (C. C. Huang) N. P. Taylor et Airy- Shaw 。 Id. 黑 果茵芋 (亚种 ) 
芸香科  749  subsp. melanocarpa (Rehd. et Wils. ) C. Y. Wu et D. D. Tao (1990). Skimmia melanocarpa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p. p. ; Limpricht (1922) ; Hand. -Mazz. (1933); Huang (1958); Hara (1965); Kanai in Hara (1966); (1975); 西藏 植物志 (1986); J. R. Press in Hara et al. (1979). 小 灌木, 高 30 — 100 (—200) 厘米。 叶 长圆形 或倒披 针状长 圆形, 长 5 — 11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表面 沿中脉 密被微 柔毛, 具 腺点。 花 白色或 黄色, 两性 或杂性 或杂性 异株, 圆锥 花序, 顶生, 长 1.5 — 3. 5 厘米; 萼片 5, 广 卵形, 长 1 一 1.5 毫米, 近 缘被短 缘毛; 花瓣 5, 各 瓣略不 等大, 有 腺点; 雄 花花瓣 有时微 反折, 倒披针 形或长 圆形, 长 3 — 4 毫 米, 宽不及 2 毫米, 雄蕊约 与花瓣 等长或 稍长, 花丝 线形, 花 药广椭 圆形; 两性 花雄蕊 较花 瓣短; 雌花的 不育雄 蕊比子 房长, 花柱圆 柱形, 柱头 头状, 子 房近圆 球形; 雄花的 退 化雌蕊 棒状, 长不及 2 毫米。 果紫 黑色, 近圆 球形, 直径约 8 毫米, 通常 5 室 (稀为 4), 分核 2 — 3 个, 果顶 端中央 的花柱 遗痕为 5 个 (稀为 4) 圆 形而略 离生的 小瘤状 疤痕。 花期 4 一 6 月, 果期 9 月。 产 蒙自、 绿春与 元阳的 分水岭 —— 逢 春岭, 生海拔 1 600 — 3 000 米的 高山苔 藓林; 四 川、 陕西 也有。 锡 金也有 分布。 le. 茵芋 (亚种 ) (神 农本 草经) 黄山桂 (上海 花圃) subsp. reevesiana (Fortune) C. Y. Wu et D. D. Tao (1990). Skimmia reevesiana Fortune (1825) ; Rehd. (1922);Engl. (1931); Huang (1958) ; H. L. Li (1963); "图 鉴" (1972)*; et " 图鉴" 补编 (1983); 贵州 植物志 (1985) ; 3: distincto-venulosa Hayata ( 1915 ) ; Huang (1958) syn. nov. ; S. arisanensis Hayata ( 1915) ; Huang (1958), syn. nov. ; S. kwangsiensis Huang (1958), syn. nov. ; S. hainanensis Huang (1958) > syn. nov. S. euphlebia Merr. (1934) ; S. Philippine sis Masa- mume (1937). 小 灌木, 高约 1 米。 叶 狭长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7 — 11 厘米, 宽 2 — 3 厘米。 中 脉在叶 面 浮凸且 密被微 柔毛。 花 白色, 芳香, 常 两性, 5 基数; 果倒卵 形至长 圆形, 深 红色, 2 — 4 室, 有分核 2 — 3 个, 长约 8 毫米。 花期 5 月, 果期 8 月。 产云南 东北部 (彝 良、 绥江 ), 生海拔 1 900 — 2 500 米的苔 藓常绿 林中。 安徽、 浙江、 江西、 湖南、 贵州、 福建、 广东、 广西、 湖北 及台湾 也有。 东达 日本, 南抵菲 律宾。 云 南新 记录。 10. 小 芸木属 Micromelum Blume nom. conserv. 无刺 灌木或 乔木。 叶为奇 数羽状 复叶, 稀为 1 一 3 数 复叶, 小叶 互生, 常 偏斜。 花两 性, 组 成伞房 花序式 的圆锥 花序; 花 微小, 白 色或淡 黄色; 花萼 杯状, 5 裂, 稀为 3 裂; 花瓣 5, 近于 镊合状 排列, 分离; 雄蕊 10 枚, 着生 于花盘 四周, 花盘 明显, 花丝 长短相 间, 棒状, 锥形; 子房 5 室, 稀 2 — 6 室, 每 室有上 下叠生 的胚珠 2 颗, 花 柱通常 较子^ 长, 与 子房接 连处有 关节, 子房在 发育过 程中常 扭转。 果为 干果状 浆果, 圆球形 或纺锤 
750  云南 植物志  形, 果皮 有瘤状 腺点, 内 有种子 1 一 2 粒; 种子长 圆形, 种皮 膜质; 子 叶薄。 约 10 种, 分布于 印度、 马来 西亚及 太平洋 岛屿。 我国有 3 种, 见于北 回归线 以南各 地; 云南 3 种 均有。 分种 检索表 1 (2) 小 叶片镰 刀形, 两侧不 对称, 宽 3<"4 厘米, 稀达 4. 5 厘米, 叶缘有 锯齿或 波状; 花癣长 3 — 4 毫米, 外面 无毛或 有淡黄 色短毛 1. 大管 M. falcatum 2 (1) 小 叶片长 圆形、 卵形或 卵状长 圆形, 宽 4 一 6 毫米, 叶 全缘或 为不规 则的浅 波状; 花 瓣长达 7 毫米, 外 面密被 柔毛。 3 (4) 植 株幼嫩 部分密 被紧贴 短柔毛 2. 小芸木 M. integerrimum 4 (3) 植 株幼嫩 部分密 被锈色 劲直或 扩展的 粗绒毛 3. 粗毛 小芸木 M. hirsutum 1. 大管 (海南 ) 图版 216, 6—7 山黄皮 (耿马 ), 辣 鼻子树 (屏边 ), 越桔 (金屏 ) Micromelum falcatum (Lour.) Tanaka (1930); Merr. et Chun (1935); Merr. (1935); Guill. in Humb. (1946); Swingle (1948); Huang (1959);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 C. Y. Wu (1984). Aulacia falcatum Lour. (1790) ; Moore (1925) ; ^4. falcatum Stokes (1812); DC. (1824); Micromelum octandrum Turcz. (1863) ; M. pubescens auct. non Bl. : Dunn (1911); Guill. in Lecte. (1911) ; M. minutum auct. non (Forst. ) Wight et Arn. : Groff (1924) ; Merr. (1927) , (1930) ; M. hirsutum auct. non Oliv. : Merr. (1930). 灌木或 乔木, 高 2. 5 — 7 米, 小枝枯 褐色, 具 皮孔似 腺点。 奇 数羽状 复叶, 小叶 互生, 2 — 4 对, 少有 1 对, 叶轴 浑圆, 具微 柔毛, 无翅, 叶 片镰刀 形或长 圆形, 长 4 . 5 — U 厘 米, 宽 3 — 4. 5 厘米, 顶 端渐尖 或短尾 状尖, 基 部明显 偏斜, 楔形至 耳状, 薄 纸质, 叶面 深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叶缘有 明显的 疏齿, 叶脉 在背面 突起, 脉上 被毛; 叶 柄长约 0.6 厘 米, 被毛。 聚 伞花序 排列成 近平顶 的伞房 花序, 顶生, 长约 10 厘米, 宽 16 — 18 厘米, 花 序梗 及花梗 均密被 黄褐色 柔毛, 苞片 及小苞 片几不 发育, 三 角形, 长不及 1 毫米; 花梗 长 1.5 毫米, 被 柔毛; 花萼淡 杯状, 长 0.4 毫米, 5 裂, 裂片广 卵形, 长 0.4 毫米, 顶端 尖, 外 面被短 柔毛; 花瓣 5, 镊 合状, 长 4 毫米, 顶 端尖, 外 面被短 柔毛, 白 色或淡 黄色; 雄蕊 10, 分离, 长短 不等, 插 生于花 盘基部 四周, 花丝 线形, 花药近 圆形; 子房 5 室, 稀 2 室 或多至 6 室, 每 室有上 下叠生 的胚珠 2 颗, 花柱 棒状, 与子房 等长, 柱头 头状, 子房 球状, 外面被 黄褐色 纤毛。 果黄 色或桔 红色, 椭 圆形, 外皮有 腺点, 长约 1 厘米, 有种 子 1 一 2 颗。 花期 12 月 至翌年 3 — 4 月, 果期 7 — 8 (10) 月。 产 孟连、 西双 版纳、 金平、 元阳、 绿 春及滇 东南, 生海拔 化0 — 1 200 米的热 带低山 沟谷 灌丛林 缘及中 山常绿 林中, 石灰岩 地区也 常见; 广东 (西南 )、 广西 (合浦 )、 海南 也有。 根、 叶 入药, 有散瘀 行气、 活血 之效; 根治 胸痹、 跌打 扭伤; 叶治 感冒、 毒蛇 咬伤。 2- 小芸木 (广东 ) 图版 216, 4—5 
芸香科  751  野 黄皮、 癞哈 蟆跌打 (思茅 ), 山黄皮 Micromelum integerrimum (Buch. -Ham. ) Wight et Arn. ex M. Roem. (1846) ; Jackson (1894), Merr. (1934); Swingle ( 1943); Huang ( 1959 ); Kanai in Hara (1966); J. R. Press in Hara et al. (1979);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 贵 州植物 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6). Bergera integerrima Buch. -Ham. in Roxb. (1814) » nom. nud. , in DC. (1824) ; ex Coleb. (1827), Roxb. (1832) ; B. integri folia G. Don (1831) ; Micromelum pubescens auct. non Bl. : Hook. f. (1875); M. integerrimum (Roxb. ) Tanaka (1930) ; Guill. in Humb. (1946). 小 乔木, 高 3 — 6 米, 稀达 10 米, 胸径 15 — 20 厘米。 小枝、 叶 轴密被 紧贴伏 短柔毛 或长 柔毛。 奇 数羽状 复叶, 有小叶 7 — 15 片, 互生, 长 圆形、 卵形或 卵状长 圆形, 稀为 濂 刀形, 长 6 — 16 厘米, 宽 4 一 6 厘米, 顶端 短尖或 渐尖, 基部常 偏斜, 楔形, 叶 面通常 无毛, 叶背初 时具疏 柔毛, 后 脱落, 但 叶脉的 柔毛不 掉并具 腺点; 叶全缘 或为不 规则的 浅 波状; 小 叶柄长 3 — 6 毫米, 被短 柔毛。 顶 生伞房 花序, 基 部常有 小叶, 花 序轴、 花梗 密被 紧贴短 柔毛, 长 16 厘米, 宽 16 厘米; 花 白色, 花蕾椭 圆形, 苞 片比萼 片小; 花萼 浅 杯状, 长约 0.6 毫米, 外 面被微 柔毛; 花瓣 5, 镊 合状, 长 圆形, 顶端 钝尖, 基 部狭而 钝, 长约 7 毫米, 宽 3 毫米, 外 面密被 柔毛, 内面 无毛或 仅在顶 端略被 疏毛; 雄蕊 10, 长 短 不等, 长者约 与花瓣 等长, 花丝 线形, 但中部 增宽, 约 0.5 毫米, 花 药广椭 圆形; 花 柱圆 柱形, 与子房 等长或 稍长, 柱头 头状, 子房 被长毛 并逐渐 脱落, 5 室, 每室 有胚珠 2 颗, 子房 柄于果 期明显 增长。 浆果, 纺 锤形、 圆球 形或倒 卵形, 成熟 时桔黄 色或朱 红色, 长 8 — 10 毫米, 粗 6 — 8 毫米, 表面具 腺点, 4 室, 每室 有种子 1 颗, 条形, 种皮薄 膜质, 紫 红色, 长 3 — 4 毫米。 花期 9 月 至翌年 2 月, 果期 3 — 10 月。 产 滇西、 滇 西南、 思茅、 西双 版纳、 滇南、 滇东 南等, 生海拔 230 — 1 770 米 的热带 沟谷 密林中 及石灰 岩混交 林内; 广东、 广西、 贵州 也有。 分布于 印度、 锡金、 尼 泊尔及 泰国、 柬 埔寨、 老挝、 越南。 叶、 皮疏风 解表, 温中 行气; 叶治 流感、 疟疾; 皮 治跌打 损伤、 胃痛、 风湿关 节炎; 外用 治外伤 出血。 3- 粗毛 小芸木 (植 物分类 学报) 月橘 (金平 ) Micromelum hirsutum Oliv. (1861); Hook. f. (1875). Micromelum integerrimum var. mollissimum Tanaka (1930); Guill. in Lecte. (1946)" ; Huang (1959); C. Y. Wu (1984). 小 乔木, 高 3 — 6 米, 最高达 10 米, 胸径 30 厘米。 小枝密 被褐色 絨毛, 圆 柱形。 奇 数羽状 复叶, 有小叶 7 — 9 枚, 稀 11 枚, 叶轴密 被褐色 绒毛, 圆 柱形, 小 叶为不 规则长 圆形、 卵状长 圆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7 — 16 厘米, 宽 3. 5 — 6 厘米, 顶端短 渐尖或 渐尖, 基部 圆形或 楔形, 偏斜, 纸质; 叶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密 被褐色 绒毛, 叶面仅 在中脉 上具有 柔毛, 全 缘或具 不明显 锯齿; 叶脉 在叶背 凸起, 密 被褐色 绒毛, 叶柄长 5 — 7 毫米, 被同样 毛被。 聚伞 花序式 的圆锥 花序, 开展, 顶生, 长 20 — 24 厘米, 宽 20 — 25 厘米, 花 
752  云南 植物志  序轴、 花梗均 密被褐 色绒毛 , 苞片 十分微 小或缺 ; 花序近 于盘状 , 5 裂, 不显, 长宽约 0. 5 — 1 毫米, 外面密 被褐色 绒毛; 花瓣 5, 黄 绿色, 广椭 圆形, 长 5 毫米, 宽约 1 毫米, 顶端 尖, 基 部钝, 外面密 被褐色 絨毛, 内面 无毛; 雄蕊 8, 长短 相间, 长 达花瓣 2/3, 花丝钻 状, 似四面 柱体, 花 药近楠 圆形; 子房 5 室, 被 纤毛, 柱头略 膨大, 近 头形, 花 柱几与 子房 等长。 浆果状 核果, 纺 锤形, 粗 8 毫米, 外果皮 肉质, 紫 黑色, 内 有种子 1 颗。 花期 2 月 (在越 南老挝 ), 果期 5 — 6 月。 产 建水、 河口、 金平、 镇雄, 生海拔 120 — 380 (—600) 米的 热带丛 林中及 林缘; 广 西、 海南 (?) 也有。 分布于 越南、 老挝、 柬 埔寨、 菲 律宾。 中国新 记录。 本种小 枝及花 序轴、 果 轴均被 黄褐色 绒毛; 花及果 较小, 分 布海拔 更低, 易 与前一 种 区别。 11. 山小 桂属 Glycosmis Correa 无刺小 乔木或 灌木; 幼 芽及嫩 枝密被 锈色短 柔毛。 单叶 或单生 复叶或 3 数复 叶或奇 数羽状 复叶, 互生, 具 短柄。 聚 伞花序 及聚伞 状圆锥 花序, 腋生或 顶生; 花 甚小, 两性; 苞片 存在或 早落; 萼片 5, 基部合 生成浅 杯状; 花瓣 5, 覆瓦状 排列, 白色或 青色, 长椭 圆 形或卵 形或倒 卵形; 雄蕊 10 枚, 等长 或长短 相间, 花丝 扁平而 增宽, 有时 线形, 花药 小, 通 常在药 隔背部 有腺点 一颗, 其先端 通常亦 有突起 的腺点 1 颗或为 伸长的 突尖, 花 柱甚短 而粗, 常 宿存, 柱 头一般 不增大 或比花 柱宽, 子房 2 — 5 室, 每 室有悬 垂胚珠 1 颗, 花盘 存在, 环 状或圆 柱状。 果为 多汁的 桨果或 干燥, 内 有种子 1 一 3 颗; 种 子卵珠 形或近 球形, 薄 膜质; 子叶 肉质, 平凸; 胚根 甚短。 约 50 种, 分 布于热 带东南 亚及大 洋洲东 北部。 我国 11 种; 云南 8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叶为 单叶 • 1. 山格树 G. cochincninensis 2 (1) 叶 为单小 叶或叶 有小叶 2 — 7 片 或同时 兼有单 小叶。 3 (8) 叶为 单小叶 (仅 贵州 山小桔 G. esquirolii 叶为 5 — 7 片例外 )。 4 (5) 大圆锥 花序, 长 8 — 20 厘米, 宽达 11 厘米; 子房 球形, 基部 稍伸长 成短柄 2. 镇毛 山小桔 G. esquirolii 5 (4) 减缩 的聚伞 花序, 长不足 5 厘米, 通常为 1 一 4 厘米; 子房 棒状, 无柄。 6 (7) 花 多朵簇 生成小 花束, 花梗被 锈色微 柔毛, 药隔 背部有 小油点 3. 华山 小桂 G. pseudoracemosa 7 (6) 花少 而疏散 呈聚伞 花序, 花梗 无毛, 药 隔背部 无油点 4. 兰果 山小桔 G. cyanocarpa 8 (3) 叶 有小叶 2 — 7 片 或同时 兼有单 小叶。 9 (10) 叶 通常为 5 小叶, 稀 1 一 3 小叶, 小叶边 缘有浅 锯齿; 花 丝在中 部以下 变窄, 子房近 球形… 5- 五叶 山小格 G. pentaphylla 10 (9) 叶 有小叶 5 — 7 片, 稀为 1 或 3, 小叶 全缘或 浅波状 或浅钝 镅齿; 花 丝在中 部以下 增宽, 子房 长 圆形。 
芸香科  753  11 (12) 叶通常 有小叶 7 片; 花 序轴、 萼 片和花 瓣外面 及子房 均密被 锈色短 绒毛, 花瓣 背部脊 状隆起 2. 毛 山小桂 G. esquirolii 12 (11) 叶通常 有小叶 3 — 5 片, 有时 2 片或 兼有单 小叶; 花 序轴、 萼片、 花瓣外 面及子 房均无 毛或至 少子房 无毛, 花 艉平滑 无脊状 隆起。 13 (14) 子房长 圆形, 平滑, 无凸起 油点; 小 叶片干 后两面 无光泽 6. 小花 山小捨 G. parviflora 14 (13) 子房圆 棒状, 粗糙, 密 生凸起 腺点; 小叶片 干后有 光泽。 15 (16) 花丝略 增宽, 无毛; 子房 棒状长 圆形, 柱 头增大 7. 光叶 山小桔 G. ovoidea 16 (15) 花 丝具细 微丝状 疏毛; 子房圆 锥状, 柱头 不增大 8. 亮叶 山小桔 G. lucida 1. 山桔树 (海南 ) 图版 217, 1-7 酒饼木 (海南 ) Glycosmis cochinchinensis (Lour. ) Pierre ex Engl, in Engl. u. Prantl (1897), (1895); Guill. in Lecte. (1911), p. p.; Coaib (1928); Merr. (1936); Huang (1959); H. L. Li (1963); 海南 植物志 (1974);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C. Y. Wu (1984); B. C. Stone (1985). Toluifera cochinchinensis Lour. (1790); Loureiria cochinchinensis Meisn. (1837); Glycosmis pentaphylla auct. non (Retz. ) Corr. : Groff (1924) ; Merr. (1927) ; G. cochinchinensis var. contracta Craib (1926); G. parleri Narayanaswamy (1941); G. tourenensis Guill. in Humb. (1945).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2 — 4 (8) 米。 小枝灰 色至灰 褐色, 其 顶端幼 嫩部分 被疏锈 色毛。 单叶, 互生, 其 形状、 大小 变化幅 度大, 有长 圆形、 卵 形或狭 长圆形 至广椭 圆形, 长 5 — •20 厘米, 宽 2 — 8 厘米, 通常为 7 — 15 X 3-6 厘米 , 顶端成 锐角形 而钝头 , 基部渐 狭楔形 , 全缘, 纸质, 叶脉 在叶背 凸起, 全部 无毛, 叶柄长 4 一 8 毫米, 无毛。 聚伞 花序极 度缩短 而 呈多花 密集成 簇生, 花轴具 锈色微 柔毛; 苞片 微小; 花梗 几无; 萼片 5, 广 卵形, 长约 1 毫米, 无毛; 花瓣 5, 长圆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3 — 4 毫米, 白 色至黄 白色, 长 3 — 4 .5 毫米, 无毛, 端尖, 上面具 腺点; 雄蕊 10, 近 等长, 花 丝两侧 压扁, 顶端针 尖状; 花药 长 圆形, 药隔顶 端有伸 出的突 尖体; 子房圆 球形, 具 有突出 腺体, 柱头不 增大, 几与花 柱 等宽或 稍大; 花盘 环形, 子房柄 甚短, 长不足 0.5 毫米。 果圆 球形, 直径 8 — 9 毫米, 熟吋淡 红色, 顶端 常宿存 凸起的 花柱。 花期 3 — 5 月, 果期 7 — 9 月。 产西双 版纳、 富宁、 普洱; 生海拔 560 — 860 米 的热带 次生丛 林中; 广西、 海南、 台 湾 也有。 分布于 印度、 马来 西亚、 菲 律宾及 缅甸、 泰国、 老挝、 越南、 爪哇。 2. 锈毛 山小桔 (植 物分类 学报) Glycosmis esquirolii (Levi. ) Tanaka (1928), (1932); Rehd. (1933); Huang (1959), in nota et (1987); B. C. Stone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5)*. Clausena esquirolii Levi, in Fedde (1911); C. ferruginea Huang (1959); G. ferruginea (Huang) Huang (1978). 乔木, 5 — 6 米 (一 10), 胸 高直径 5 — 6 厘米。 小枝淡 褐色, 嫩枝 被锈色 绒毛, 具有 凸起 干褐色 腺点。 羽状 复叶, 互生, 长 25 — 38 厘米, 叶轴 浑圆, 无毛, 具有 凸起的 腺点, 有小叶 5 — 6 片, 小叶 互生, 叶片椭 圆形或 卵状镰 刀形, 长 6 — 12 厘米, 宽 2. 5 — 4. 5 厘 
图 版 217 山桔树 Glycosmis cochinchinensis (Lour. ) Pierre ex Engl. , 1. 花枝, 2. 花, 3. 花瓣, 4. 雄蕊, 5- 雌蕊, 6. 果, 7. 果 纵剖。 (张宝 福绘) 
芸香科  755  米, 顶 端尾状 渐尖或 短尖, 钝头, 基部 楔形, 纸质; 两 面光滑 无毛, 苍 青色; 叶 缘有疏 齿, 叶脉 在背面 凸起, 羽状, 5 — 7 对, 叶柄长 5 — 8 毫米, 无毛。 顶 生圆锥 花序, 长 7. 5- 20 厘米, 宽 11 厘米, 花 序轴、 花梗 被锈色 絨毛; 苞片三 角形, 长、 宽约 1.5 毫米, 被锈 色微 柔毛; 花小, 花蕾圆 球形, 花梗长 2 毫米; 花萼 5, 卵状三 角形, 长、 宽约 1.5 毫米, 厚 肉质, 被锈色 绒毛; 花瓣 5, 覆瓦状 排列, 外 面被微 柔毛, 长 圆形, 长 3. 5 — 4 毫米, 宽 约 2 毫米; 雄蕊 10 枚, 等长, 明显 增宽, 腹 面具有 凸起块 状体; 花药几 与花丝 相等, 背 着药, 药隔顶 端腺状 突起; 子房 膨大, 球形, 略 伸长, 花柱 棒状, 四棱 柱状; 柱 头极不 明显, 全部 无毛。 幼果圆 球形, 无毛; 果柄 增长约 6 毫米。 花期、 果期 同期。 产 勐腊、 麻栗坡 (黄金 印)、 西畴, 生海拔 560 — 1 100 米 的热带 低丘丛 林中; 广西西 部、 贵 州南部 也有。 3. 华 山小桔 (植 物分类 学报) Glycosmis pseudoracemosa (Guill. ) Swingle in Lecte. (1.911); Engl, in Engl. u. Prantl (1931);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 B. C. Stone (1985); Huang (1987). Atalantia pseudoracemosa Guill. in Lecte. (1911) ; Glycosmis sinensis Huang (1959) ; C. Y. Wu (1984). 披散 灌木, 高 2 — 4 米。 小枝枯 褐色, 无毛, 浑圆。 叶 为单生 复叶; 小 叶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大小 变化幅 度大, 其 长度由 6. 5 厘米 增长至 30 厘米, 其 宽度由 2. 5 厘米至 11 厘米, 顶端渐 尖或长 渐尖, 钝头或 圆头, 基部楔 形或近 圆形; 纸质, 两面 无毛, 苍绿 色, 叶脉 在叶背 凸起, 无毛, 全缘, 叶面 不平, 常具 绉纹。 花 多朵簇 生成小 花束, 或为 短缩 的聚伞 花序, 花序 轴长约 1 厘米, 几 无毛; 花梗及 苞片被 锈色微 柔毛, 花梗长 1 一 1. 5 毫米; 花 萼裂片 5, 阔三 角形, 端尖, 具 缘毛, 长、 宽不及 1 毫米; 花瓣 5, 近长 圆形, 白色, 长不及 4.5 毫米, 宽 2 毫米, 两面 无毛; 雄蕊 10, 长短 不齐, 花丝 压扁, 顶 端尖, 背 着药; 药 隔厚, 背部有 2 — 3 颗小 油点, 其顶端 有一颗 突出的 油点; 子房 棒状, 具有许 多 凸起油 腺点, 花柱 甚短, 长不足 1 毫米, 柱 头盘状 增大, 淡 黄色, 花萼 宿存, 子房基 部收缩 成甚短 的柄。 幼 果长过 于宽, 棒状, 无毛, 长约 8 毫米, 粗约 4 毫米, 幼时 绿色, 熟时 桔红色 。 花期 3 月, 果期 5 — 6 月。 产 马关、 麻 栗坡、 富宁、 屏边、 河口, 生海拔 140 — 1 250 米的石 灰岩灌 丛中; 广西 也有。 分布于 越南。 4. 兰果 山小桔 (新拟 ) Glycosmis cyanocarpa (Bl. ) Spreng. (1827) ; B. C. Stone (1985). Cookia cyanocarpa Bl. (1825); Dioxippe cyanocarpa (Bl. ) M. Roem. (1846); Glycosmis oxyphylla Wall. (1845) , nom. nud. ; G. tetraphylla Wall. (1845) , nom. nud. ; G.longi folia Tanaka (1928); G. cymosa (Kurz) Narayaswamy (1941) ; G. platyphylla Merr. (1917). 乔木, 高达 8 米, 胸 高直径 22 厘米。 树皮灰 褐色; 小枝 浑圆, 仅幼芽 被锈色 绒毛。 单叶, 长 圆形, 长 6. 5 — 11 厘米, 宽 2. 5 — 4 厘米, 顶端短 渐尖而 钝头, 基部 楔形; 叶柄 5 — 8 毫米, 叶 片两面 无毛, 薄 纸质; 叶脉 在背面 浮凸, 叶 面干后 无光泽 或稍有 光泽。 聚 伞 花序, 疏散, 腋 生或顶 生于叶 腋内, 长 2 — 4 厘米, 主 轴近于 无毛; 花梗 甚短, 被锈色 
756  云南 植物志  絨毛; 苞 片大, 披 针形, 长 1 一 2 毫米, 被 锈色微 柔毛, 小苞 片小, 长不足 0.5 毫米; 萼 片 5 枚, 近半 圆形, 微具 睫毛; 花瓣 5, 长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无毛; 雄蕊 10, 在花蕾 时 5 长 5 短, 交错 排列, 无毛; 药 隔背面 有腺点 2 — 5 颗, 其顶端 有突尖 状腺体 一颗; 花 丝两侧 压扁; 着 药处针 尖状, 背 着药; 子房 棒状, 花柱 甚短, 柱头不 膨大。 果 未见。 产 镇康、 泸水, 生 山坡密 林中, 海拔 1 230 米; 西藏 也有。 分布于 印度、 斯里 兰卡、 尼 泊尔、 泰国、 马来 西亚、 菲 律宾、 印度尼 西亚。 中国新 记录。 本 种形态 多变, 有 10 余 变种。 黄成就 (1987) 将 镇康、 泸水标 本定为 G. longifolia (Oliv. ) Tanaka. 5. 五叶 山小桔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218, 1-3 Glycosmia pentaphylla (Retz. ) Correa (1805); Hook. f. (1875); Kurz (1875), ( 1877) ; Craib. (1925); Engl, in Engl. u. Prantl (1931) , quoad f. 144; Guill. in Humb. (1946); Huang (1959); J. R. Press in Hara et al. (1979); C. Y. Wu (1984); B. C. Stone (1985). Limonia pentaphylla Retz. (1789) ; Roxb. (1798) * , (1832) ; Limonia arborea Roxb. (1798) ; Sims in Curtis (1931)*; Glycosmis arborea (Roxb. ) DC. (1824); Brizicky (1962); " 图鉴, ,补编 (1983),in clavi; G,maM""flwflauct. non (Lam. ) Tanaka : Hand. Mazz. (1933).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1.5 — 5 米, 幼 枝嫩时 被褐色 绒毛, 后逐渐 脱离, 但 在幼芽 及枝腋 内不 脱落, 幼枝稍 压扁。 叶通常 5 小叶或 1 一 3 小叶, 小叶片 长圆形 或狭长 圆形, 中脉两 侧常不 对称, 长 8 — 24 厘米, 宽 2. 5 — 7 厘米, 顶端 渐尖或 短尖而 钝头或 尖头, 基 部狭楔 尖, 时有 偏斜, 叶缘具 有小而 明显疏 锯齿, 两面 无毛, 仅在 叶背中 脉上具 有十分 疏少柔 毛, 纸质; 叶脉仅 在叶背 浮凸, 叶柄长 5 — 6 毫米, 基部略 增大。 花序 生于叶 腋内, 狭聚 伞圆锥 花序, 长 6 (3) -15 (25) 厘米, 花轴 细弱, 幼时被 锈色短 絨毛; 苞片及 小苞片 细小, 卵形, 端尖, 外面 被毛, 长不及 2 毫米, 花梗 极短或 几无; 萼成浅 杯状, 萼片 5, 卵状三 角形, 长、 宽约 1 毫米, 外 面被微 柔毛; 花 蕾圆球 形至倒 卵形; 花瓣 5, 近 于覆瓦 状 排列, 长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 2 毫米, 白 色或淡 黄色, 具红色 腺点; 雄蕊 10 枚, 近 等长, 两侧 压扁, 顶端 针状, 花 药广椭 圆形, 药隔背 面中部 有圆形 腺点, 在顶部 也有腺 点 一颗; 花柱 棒状, 比子 房细, 无明显 柱头, 花盘 盘状, 环形, 子房近 球形, 其 上密被 腺点。 果圆 球形, 直径约 8 — 9 毫米, 粉红 色或桔 红色, 外果 皮密被 腺点, 薄 而脆, 顶端 留 有凸起 的球状 花柱。 花期 8 月, 果 期翌年 2 月。 产西双 版纳、 耿马、 双江、 勐定, 生海拔 540 — 1 100 米的低 山热带 丛林。 分 布于印 度 东北、 老挝、 缅甸、 泰国及 越南西 北部。 6. 小花 山小桔 (新拟 ) 摆夷茶 (河口 ), 小果 (海南 ), 山小桔 (广州 植物志 ), "麻 尾" (广 西僮语 译音) Glycosmia parvifora (Sims) Kurz (1876); Little (1948), (1953); G. K. Brizicky ( 1962);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B. C. Stone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5)* ; Huang (1987). Limonia citri folia Willd. (1809) , non Salisb. (1796) ; L. parvi flora Sims (1823) ; 
图 版 218 3. 五叶 山小桔 Glycosmis pentaphylla (Retz. ) Correa. , 1. 花枝, 2. 花 放大, 3. 果枝; 4一5. 光叶 山小桔 G.ovoidea Pierre, 4. 花枝, 5. 花 放人, 6. 果 放大。 (张' K 福绘) 
758  云南 植物志  G. citri folia (Will. ) Lindley (1826); Craib (1925); Tanaka (1930); Swingle (1948); Guill. in Humb. (1946); Huang (1959); 海南 植物志 (1975); 台湾 植物志 (1977); G. cochinchinensis Guill. in Lecte. (1911), p. p. 6a. 小花 山小桔 (原 变种) var. parviflora 灌木, 高 2 — 3 米。 枝条 浑圆, 淡棕 褐色及 灰色, 幼枝及 芽具纵 沟纹及 褐色微 柔毛。 叶具 3 小叶, 稀 1 或 5 小叶, 小叶长 圆形, 长 5 — 17 厘米, 宽 2 — 6 厘米, 顶端渐 尖而钝 头, 有 时圆, 基部狭 楔形, 全 缘或有 时为不 规则浅 波状, 干 后两面 苍青, 暗而无 光泽, 纸 质, 小 叶柄长 2 — 4 毫米, 基部稍 增大, 其 腹面浅 沟并有 极疏微 柔毛。 聚 伞圆锥 花序, 短 而狭, 腋生 或顶生 于小枝 之顶, 长 4. 5 — 5. 5 厘米或 更长; 花 序轴初 时被褐 锈色短 柔毛; 苞片 及小苞 片十分 微小, 圆形, 长不及 1 毫米, 花梗 极短, 长约 1 一 2 毫米; 萼片 5, 卵 状三 角形, 长宽约 1.5 毫米, 几 无毛; 花瓣 5, 长 圆形, 长 3 — 5 毫米, 白色 或淡黄 白色, 芳香; 雄蕊 10, 近 等长, 花丝 压扁, 花药长 圆形, 背部 着生, 药 隔顶端 具腺点 一颗; 子 房长 圆形, 平滑, 无凸起 油点, 长于或 近等于 花柱, 花柱圆 柱形, 柱头略 膨大。 果近长 圆 球形, 直径 0.5 — 1 厘米, 淡红 色或朱 红色, 外果皮 被透明 腺点, 薄 肉质, 味 甜酸, 可 食。 花期 9 一 10 月, 翌 年春天 结果。 产西双 版纳、 蒙自、 河口、 绿春、 盈江、 镇康, 生海拔 200 — 1 250 米 的热带 石灰岩 森林或 旷野; 贵州、 广西、 广东、 海南、 福建、 台湾 也有。 分布于 越南。 在英国 早已引 种; 同时在 美国、 牙 买加、 古 巴及其 它热带 美洲、 堪培 拉等地 区已成 为归化 植物。 本种 十分近 于五叶 山小桔 (Glycosmis pentaphylla) , 常包 含在该 种中, 但仍可 区别。 6b. 短梗 山小桔 (变种 ) var. abbreviala Huang et D. D. Tao (1986). 与原变 种区别 在于花 序短, 新生 嫩枝、 小 叶柄、 嫩叶 叶轴均 有粉状 柔毛。 产元江 附近, 生海拔 850 — 1 250 米的溪 边灌木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元江。 7. 光叶 山小桔 (海 南植 物志) 图版 218, 4—5 Glycosmia ovoidea Pierre (1893); B. C. Stone (1985). G. singui flora var. glabra Craib (1926) , non Kurz ; G. craibii var. glabra Tanaka (1930); Merr. (1935); Huang (1959); 海南 植物志 (1974); C. Y. Wu (1984). 小 乔木或 灌木, 高 3 — 6 (—10) 米, 胸径 8 — 15 厘米; 小枝 无毛, 干后淡 棕色, 圆 柱形。 叶 具小叶 3 — 5 片, 同时 兼有单 小叶, 小叶片 长圆形 至狭长 圆形, 稀近 圆形, 长 5 — 15 厘米, 宽 2 — 6 厘米, 顶 端渐尖 或尾状 渐尖而 钝尖, 基部狭 楔形, 有时 两侧不 对称, 叶 背 干后呈 淡青色 而带银 灰色, 全 缘或稀 为不明 显的浅 波状。 聚伞 花序排 列成圆 锥状, 腋 生或 腋生于 顶部叶 腋内, 长 1 一 10 厘米, 花序 轴近于 无毛, 花梗 甚短, 三角 尖形, 无毛; 萼片 5, 近于覆 瓦状, 阔卵 圆形, 端尖, 有稀疏 睫毛; 花瓣 5 , 白色, 长 圆形, 长 3.4 — 4 毫米, 两面均 无毛; 雄蕊 10, 长短 相间, 药 隔背面 中部及 顶端各 有腺体 1 颗; 花丝略 增宽, 无毛; 子房 棒状长 圆形, 密生 腺点, 长于 花柱, 柱头略 增大。 果长 圆球形 或倒卵 状长 圆形, 长 12 — 15 毫米, 粗 7 — 8 毫米, 顶端留 有宿存 柱头; 花萼及 果梗均 宿存, 果 幼时绿 色转橙 黄色, 有柑桔 香味。 花期 3 — 4 月, 果期 5 — 6 月。 
芸香科  759  产西双 版纳、 思茅、 普洱、 澜沧、 耿马、 孟连、 富宁、 河口 等地, 生海拔 200 — 1 500 米的热 带沟谷 季雨林 及石灰 岩林灌 丛中; 广东、 海南、 广西 也有。 分布于 越南、 泰国。 8. 亮叶 山小桔 (广西 植物) Glycosmis lucida Wall, [ex Narayan. ] ex Huang (1987). G. oxyphylla Wall, et G. tetraphylla Wall. (1845), nom. nud. ; G. pentaphylla Corr. var. subvar. 5. Oliv. (1861 ) ; G. cynaocarpa sensu Kurz, non (Bl. ) Spreng. var. cymosa Kurz (1876) * ; G. cymosa (Durz) Narayan. ex Tanaka (1937) , in obs. nom. ; G. yunnanensis Huang (1983), nom. nud. 灌木, 高 2 — 4 米。 小枝 浑圆, 灰 褐色, 表 皮具纵 沟纹。 叶为 2 — 3 小叶 或为单 小叶, 长圆形 或卵状 长圆形 ,长 5 — 12 厘米, 宽 2. 5-4. 5 厘米, 顶端尾 状渐尖 而钝头 ,基部 楔形, 全缘 或具不 明显绉 纹齿, 叶脉 在背面 突起, 羽状 5 — 6 对, 纸质, 叶柄长 8 — 15 毫米, 基部膨 大, 叶片 干后有 光泽, 叶背通 常苍黄 色带银 灰色。 聚伞 圆锥花 序腋生 或顶生 于小枝 的叶腋 内, 长 3 — 3. 5 厘米, 花 序轴初 时具锈 色鳞片 状毛, 后 变光滑 无毛; 苞片 三角状 卵形, 萼 片 5, 阔 卵状, 顶尖, 边缘 具锈色 微毛, 长、 宽约 1.5 毫米; 花瓣 5, 长 圆形, 长 3. 5 — 4 毫米, 反折, 白色, 迟 脱离; 雄蕊 10 枚, 长短 不齐, 短者与 花柱近 等长, 长者 与花瓣 近 等长, 花 丝长有 甚细微 的丝状 疏毛, 花药长 圆形, 药隔顶 端有附 属体尖 一枚, 背 着药; 子房圆 锥状, 散 生凸起 腺点, 花柱几 无或短 柱状, 整 个雌蕊 长不足 2 毫米, 呈圆 锥状, 花 柱 与子房 无明显 界线, 柱头不 增大, 帽状, 灰 褐色; 花梗 甚短, 长不足 1 毫米; 苞片及 萼片均 宿存。 幼 果倒卵 球形; 柱头 宿存, 偏生, 绿色。 花期 10 月, 果期 12 月。 产西双 版纳、 景东、 澜沧、 沧源、 耿马, 生海拔 1 150 米混交 林内。 本 种以小 叶单生 及小叶 5 — 6 对并存 以及叶 片小, 花 序轴、 花梗均 无毛, 雄蕊 10 枚, 长短 不等、 花丝具 有丝状 微毛, 子 房棒状 并散生 凸起的 腺点, 花柱 几无, 柱头不 增大、 帽 状为 特征, 与它种 区别。 12- 黄皮属 Clausena Burm. f. 灌 木或小 乔木。 奇 数羽状 复叶, 小叶片 互生, 稀 对生, 通常 有透明 腺点。 花小, 排成 顶生或 腋生聚 伞圆锥 花序或 疏松的 聚伞圆 锥花序 ,稀为 平顶、 疏松的 聚伞圆 锥花序 ;花萼 4-5 裂, 基部合 生成浅 杯状; 花瓣 4 一 5 枚, 覆瓦状 排列, 椭圆形 ;雄蕊 8 — 10 枚, 排 列成二 轮, 外轮 较长, 内轮 较短, 插生于 花盘基 部四周 ,花丝 基部常 增大, 花药广 椭圆形 ;子房 4 一 5 室, 稀 2 — 3 室, 每室 有胚珠 2, 稀 1, 具腺点 ,花柱 粗而短 ,通常 与子房 等长或 稍短, 脱落, 柱头 与花柱 等宽或 有时呈 头状, 子房 柄通常 发达, 伸长 或有时 不显。 果浆 果状, 2 — 5 室, 有 时只有 1' 种子; 种 子卵珠 形或橢 圆形, 种皮薄 膜质, 常褐 棕色, 油腺 甚多。 约 23 — 25 种, 分 布于印 度西北 至我国 西南至 台湾, 南至 印度尼 西亚、 太洋洲 北部及 巴布 亚新几 内亚; 非洲 西北部 也有。 我国约 12 种, 集中于 西南及 华南各 省区; 云南 11 种。 本 属有些 种的果 可食, 在 我国南 方广为 栽培。 《本草 纲目》 中称 江南一 带产的 黄皮为 黄皮果 [Clausena lansium (Lour. ) Skeels], 我省 东南部 还产细 皮黄皮 [C. anisum-olens (Blanco) Merr.], 2 种都 为初夏 果品。 黄皮还 有其它 的优良 品种, 如 鸡心甜 黄皮、 白糖 
760  云南 植物志  甜 黄皮, 也是岭 南佳果 之一。 果除生 吃外, 还 可作盐 渍或蜜 渍果; 亦可 浸酒, 据 说可化 痰, 驱风。 用果 皮树叶 煮水洗 浴能消 风肿, 又治 疥疮; 用叶 煮酒饮 服可通 小便; 用种子 捣烂后 涂小儿 头上治 疮疖。 分种 检索表 1 (6) 小叶 多对, 有小叶 17 — S1 (41) 片, 稀为 15 片 以下。 2 (5) 小枝、 叶轴、 花序及 子房均 被毛; 花序 顶生, 萼片及 花瓣均 4 枚。  3 (4) 花序 直立, 粗壮, 被柔毛 1. 小叶 臭黄皮 C. excavata 4 (3) 花序 俯垂、 纤细, 被 卷曲毛 '• 2. 垂 序黄皮 C. nutans 5 (2) 小枝、 叶轴、 花 序轴及 子房均 无毛; 花 序生于 枝的近 顶部叶 腋内, 萼片及 花瓣均 5 数 …… 3. 香 花黄皮 C. odorata 6 (1) 小叶对 数少, 不超过 8 对; 萼 片及花 瓣同数 (除齿 叶黄皮 外)。 7 (8) 子房 及果皮 具有短 细毛; 花蕾圆 球形, 具有 5 条隆起 的脊棱 4. 黄皮 C. iansium 8 (7) 子房及 果皮均 无毛, 花蕾无 隆起的 脊棱。 9 (16) 花序 生于小 枝的近 顶部叶 腋内, 或 腋生或 顶生。 10 (11) 小叶长 2 — 7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顶 端钝而 凹头; 萼片及 花瓣均 5 片, 成熟果 实淡黄 色或乳 黄白色 5. 小黄皮 G. emarginata  11 (10) 小叶长 4 一 11 厘米, 宽 2. 5 — 7 厘米, 偶仃 较小或 更大, 顶端 长尖或 短尖; 萼片及 花艉均 4 片, 成熟 果为蓝 黑色。 12 (13) 小 叶两面 无毛, 很少在 嫩叶的 脉腋上 有稀疏 短细毛 • 6a. 黑 果黄皮 (原 变种) C. dunniana var. dunniana 13 (12) 小 叶两面 有毛, 结果 期小叶 有时仅 在叶面 中脉上 有毛。 14 (15) 小 叶阔卵 圆形或 卵状长 圆形, 苍 青色, 网脉 在叶背 面十分 明显; 果 序短, 长 不超过 12 厘米… 7. 毛 叶黄皮 C. vestita 15 (14) 小叶窄 卵形, 顶端尾 状尖, 叶片黑 褐色, 网脉 不显; 果序长 15 — 15 厘米 6b. 毛黑 果黄皮 (变种 ) C. dunniana var. robusta 16 (9) 花序 顶生, 稀 同时有 侧生于 枝的近 顶部。 17 (22) 圆 锥花序 及聚伞 状圆锥 花序, 狭而 伸长。 18 (19) 果椭 圆形, 长 2 厘米 以上, 花 序长达 45 厘米 8. 云 南黄皮 C. harmandiana 19 (18) 果 圆球形 或近圆 球形, 直径 很少达 2 厘米, 花序 长通常 不超过 30 厘米。 20 (21) 成 熟果蓝 黑色, 花 蕾通常 卵形, 花瓣 基部黄 色或淡 红色; 小叶干 后红色 或绿带 黄色; 同一叶 轴上的 小叶差 异甚大 9. 光 滑黄皮 C. lenis 21 (20) 成 熟果淡 黄色, 花蕾圆 球形, 花瓣 白色; 小叶 干后暗 褐色或 棕色; 同一 叶轴上 的小叶 大小差 异不大 10. 细 叶黄皮 C. anisum- olens 22 (17) 圆锥 花序, 平顶 而宽, 冠幅达 16X16 厘米 11. 河 口黄皮 C. hokouense 1. 小叶 臭黄皮 (景洪 ) 图版 220, 1-4 • 臭麻檬 (木) (思 茅、 普洱 ), 臭 桠罗椿 (临沧 ), 小黄皮 (保山 )、 假黄皮 (海南 ) Clausena excavata Burm. f. (1768)* ; Guill. in Lecte, (1911); Rehd. (1916), in nota; Groff (1924); Hand. -Mazz. (1933); Merr. et Chun (1934); Swingle (1948); Huang (1959); H. L. Li (1963); B. Naneen (1966); "图 鉴,, (1972)*; et 补编 
芸 香. 科  761  (1983), in clavi; 海南 植物志 (1974); C. Y. Wu (1984). Clausena moningerae Merr. (1923), (1927) ; C. excavata var. lunulata (Hanyata) Tanaka (1930).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1.5 — 6 米。 枝、 叶及花 柄通常 被毛, 有刺激 臭气。 奇 数羽状 复叶, 小 叶通常 21 — 27 片, 少至 15 片, 多则 4 1 片, 卵形、 披针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顶端 急尖, 有时 较钝, 基部钝 斜或近 圆形, 两侧常 偏斜, 长 2 — 8 厘米, 宽 1 一 2. 5 厘米, 两面 被毛或 仅在脉 上被毛 ,边缘 有细小 的圆锯 齿或不 明显; 小叶 柄长约 3 毫米。 圆 锥花序 顶生, 花蕾近 圆 球形。 苞片常 成对, 细小。 花黄 白色, 4 基数; 萼片 4 , 长不及 1 毫米; 花瓣 4 , 倒卵 形或近 卵形, 长 2. 5-3 毫米, 宽 1. 5-2 毫米, 无毛; 雄蕊 8, 不等长 ,花蕾 时附贴 于花瓣 内侧, 开 花时 伸出花 瓣外, 花 丝中部 以上为 线形, 中部以 下增粗 而扁, 花 药广椭 圆形或 卵形; 子房 被 长毛, 3 — 4 室, 每室有 2 枚并列 胚珠, 花 柱粗大 而短, 圆 柱形, 柱头 与花柱 等宽, 子 房短。 浆果, 卵 形至椭 圆形, 幼时 被毛, 成 熟时毛 脱落, 淡红 色或朱 红色, 顶端 常有宿 存 花柱; 种子 1 一 2 粒, 种皮薄 膜质, 两 片子叶 等大。 花期 3 — 4 月, 果期 7 — 9 月。 产 思茅、 澜沧、 普洱、 临沧、 西双 版纳、 江城、 绿春、 瑞丽、 盈江、 文山、 屏边、 镇 雄、 双柏、 峨山、 楚雄; 生海拔 600 — 1 600 米较干 旱旷地 及次生 林中、 林缘灌 丛中; 海 南、 广东、 广西、 福建 及台湾 也有。 分布于 越南、 老挝、 柬 埔寨、 缅甸、 印度。 根、 叶 药用, 治感冒 发烧、 咳嗽 气喘, 截疟 (间日 疟)、 痢疾、 肠炎、 尿道 感染; 外 洗治 湿疹、 皮癣。 2. 垂 序黄皮 Clausena nutans D. D. Tao (1986) .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2 — 4 米, 胸径 10 厘米。 幼枝 灰绿色 ,老枝 淡褐色 ,密 生粒状 油腺点 。 奇数羽 状复叶 ,长 25 — 37 厘米, 有小叶 17 — 23 片, 叶轴 浑圆, 密被丛 生卷毛 ,其中 并散生 腺点及 柔毛; 小叶片 卵状披 针形或 披针形 ,长 4. 5 — 8. 5 厘米, 宽 1.8 — 2. 2 厘米, 顶端渐 尖, 钝头, 基部 楔形, 偏斜, 中脉 两侧极 不等, 表面 绿色, 仅在 中脉及 侧脉上 被褐色 卷毛, 背 面淡绿 色在脉 上也具 卷毛; 叶柄 3 — 4 毫米, 被毛。 聚伞圆 锥花序 顶生或 侧生, 俯垂 弯曲, 长 35 — 40 厘米, 宽 20 — 22 厘米, 花序 轴近黑 褐色, 具 2 — 3 棱肋, 密被淡 黄褐色 丛生卷 毛, 具总 苞及小 苞片, 均为三 角形, 长不及 1.5 毫米, 外面 被毛; 花 梗长约 1 毫米, 被 毛; 花 萼裂片 5 或 4, 广 卵形, 长、 宽不及 1 毫米, 无毛; 花瓣 4, 淡黄 绿色, 长 圆形, 长 3. 5 — 4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两面 无毛; 雄蕊 8, 花丝 中部以 下骤然 增宽, 约 0.5 毫 米, 两侧边 缘被粉 状毛; 子 房长过 于宽近 2 倍, 下半部 被稀疏 淡黄色 纤毛, 花柱 棒状, 与 子房近 等长, 柱头 明显, 淡 黄色, 子 房柄及 花盘较 明显。 幼果 绿色, 短 棒状, 密 被下凹 的 腺点, 子房 上的毛 被逐渐 脱落。 一室一 胚珠。 花期 5 月, 果期 7 — 8 月。 产 绿春, 生海拔 1 080 — 1 320 米的 河谷常 绿灌丛 林中; 贵州 (兴义 ) 亦有。 模式标 本采 自绿春 龙洞。 本 种近似 于小叶 臭黄皮 (Clausena excavata Burm. f . ) , 但 明显的 区别为 花序、 幼枝 俯垂、 并且花 序轴、 花梗、 叶片脉 上均被 丛生卷 曲毛。 3. 香 花黄皮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219, 7-9 Clausena odorata Huang (1959)" ;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图 版 219 1—4. 毛 叶黄皮 Clausena vestita D. D. Tao, 1. 花枝, 2. 叶 背面示 柔毛, 3. 花 放大, 4. 果序; 5 — 6. 黑 黄皮 C. dunniana Levi. , 5. 果枝, 6. 花 放大; 7 — 8. 香 花黄皮 C. odorata Huang, 7. 花序, 8. 叶, - 9. 花 放大。 (肖 溶绘) 
芸香科  763  灌木, 高 2 米。 小枝灰 色或淡 棕色, 无毛, 腋 芽小, 卵形, 密被 黄褐色 绒毛。 奇数 羽状 复叶, 连 叶柄长 15 — 25 厘米, 互生, 叶柄、 叶 轴通常 无毛; 小叶 19 一 25 片, 互生, 长圆形 或斜长 圆状披 针形, 顶 端渐尖 而钝, 基部 楔尖而 偏斜, 薄 纸质, 绿色, 叶 面除中 脉及 侧脉被 毛外, 其余 无毛, 背面 无毛, 侧脉 6 — 10 对, 在 背面微 凸起, 叶缘具 有细小 圆齿, 小 叶柄长 1 毫米, 无毛。 聚 伞圆锥 花序生 于上部 枝条叶 腋内, 长 4 一 12 厘米, 花 梗长 1 一 1.5 厘米, 无毛; 花 白色, 芳香, 5 基数; 花萼 5, 裂片 三角状 卵形, 长不及 1 毫 米; 花瓣 5, 广 卵形, 长 3 — 4. 5 毫米, 无毛; 雄蕊 10, 花丝约 与花瓣 等长, 下半部 增宽; 子房近 长圆球 形略具 棱角, 长 1 一 1.5 毫米, 具 腺点, 子 房柄不 明显, 花柱为 四棱圆 柱形, 柱头微 增大, 花 柱连同 柱头约 与子房 等长, 无毛。 果 未见。 花期 4 一 5 月。 产 墨江, 生 密林灌 丛中, 海拔 1 8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墨江。 4. 黄皮 (植 物名实 图考) 黄皮果 (本 草纲目 ), 黄弹子 (广州 ), 黄弹 (岭 南杂记 ), 龙眼 (思茅 ) Clausena lansium (Lour. ) Skeels (1909) ; Merr. (1927); Engl, in Engl. u. Prantl (1931); Tanaka (1930); Swingle (1934), (1948)* ; Huang (1959); "图 鉴,, (1972)*; et 补编 (1983), in clavi; 海南 植物志 (1974); C. Y. Wu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5)*. Quinaria lansium Lour. (1790) ; Cookia -wan pi Blanco (1837); Clausena wan pi (Blanco) Oliv. (1861); Benth. (1861); Hook. f. (1875); Hemsl. (1886); Guill. in Lecte. (1911); Hayata (1911); Dunn et Tutch. (1912) ; C punctata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 non est Cookia punctata Sonn. (1782). 乔木, 高达 12 米。 幼枝被 集生成 簇的丛 状短毛 及长毛 。奇 数羽状 复叶, 小叶 5 — 11 片, 互生, 广卵形 或卵状 长圆形 ,长 6 — 13 厘米, 宽 2. 5-6 厘米, 顶端 急尖或 短尖, 基部 宽楔形 至 圆形, 两侧不 对称, 边缘为 浅波状 或具浅 圆锯齿 ,无毛 或在背 面中脉 上被极 短的疏 柔毛, 小 叶柄长 4 一 8 毫米。 聚伞圆 锥花序 顶生。 花 白色、 芳香。 花萼 4, 萼 瓣长约 1 毫米, 广卵形 , 端尖, 被淡 黄色短 柔毛; 花瓣 5, 长约 5 毫米, 长 圆形, 端钝, 舟形, 两面均 被黄色 短毛; 雄蕊 10, 长短 相间, 长者 与花瓣 等长, 花丝 线形, 下部 略宽, 无毛; 子 房密被 柔毛, 近圆 球形, 4 一 5 室, 每 室胚珠 2 颗, 花 柱比子 房短, 柱头不 增大, 花盘 短小, 子房 柄短。 果圆 球形、 卵 形或鸡 心形, 长 1.2 — 3 厘米, 厚 1 一 2 厘米, 黄 色至暗 黄色, 密被 柔毛, 果肉 可吃, 有 种子 1 一 3 粒, 稀 5; 种 子近圆 球形。 花期 2 — 3 月, 果期 8 月。 产 河口、 富宁、 文山, 常见有 栽培; 广东、 广西、 海南、 福建、 台湾、 贵州、 四川 也有。 果为热 带水果 之一, 谚云: "饥食 荔枝, 饱食黄 皮", 因其 助消化 之功。 根、 叶 药用, 治 感冒、 食积、 胃痛、 除暑热 及睾丸 肿痛。 5. 小黄皮 (思茅 ) 十里香 (金平 ), 白花千 只眼、 九里香 (元江 ) Clausena emarginata Huang (1959);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C. Y. Wu (1984). 小 乔木, 稀为大 乔木, 高 4 一 15 米。 小 枝灰棕 褐色, 无毛。 羽状 复叶, 长 7. 5 — 15 厘 
764  云南 植物志  米,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叶 柄及叶 轴被微 柔毛; 小叶 5 — 11 片, 互生, 斜长 形或菱 形或广 卵形, 长 2 — 5 厘米, 宽 1 一 2. 5 厘米, 纸质, 顶端 渐尖或 急尖, 微凹, 基 部楔尖 或宽楔 形, 两侧近 对称, 叶面 绿色, 除中脉 被疏微 柔毛, 其 余光滑 无毛, 背面浅 绿色, 无毛, 叶 缘 具有圆 细齿。 圆 锥花序 顶生, 长 不超过 6 厘米, 花序 轴被微 柔毛, 苞片 三角状 钻形; 花 梗 长不及 1 毫米, 边缘被 缘毛; 花瓣 5, 白色, 芳香, 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约 4 毫 米, 开花时 反折, 花 瓣外面 无毛, 内面被 粉粒; 雄蕊 10, 长短 相间, 花丝长 1.5 — 2.5 磕 米, 钻形, 无毛, 花药长 1 毫米; 子房 1.2 — 1.5 毫米, 近圆 球形, 具 腺点, 子房 柄长不 及 1/3 毫米, 花柱长 0.5 毫米, 柱头稍 膨大。 果 未见。 花期 4 一 5 月。 产 勐腊、 金屏、 富宁、 元江、 保山、 临沧, 生海拔 300 — 800 米的石 灰岩灌 丛中, 广 西也 也有。 模 式产地 富宁。 与黑 果黄皮 (Clansena dunniana Levi. ) 的区 别在于 后者的 小叶片 较大, 先端非 微凹, 花序 较长。 全 株通经 活络, 止痛。 治 感冒、 头痛、 胃痛、 牙痛。 6. 黑 果黄皮 (植 物分类 学报) 野黄皮 (文山 ), 齿 叶黄皮 (贵 州植 物志) Clausena dunniana Levi. (1912); Tanaka (1930); Hand. -Mazz. (1933); Rehd. (1933); Huang (1975);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贵州 植物志 (1985) . Clausena dentata auct. non (Will. ) Roem. : Huang (1959) ; C. ivilldeno-wii auct. non Wight et Arn. Levi. (1915) Guill. in Lecte. (1909) ; C. excavata auct. non Burm. f. : Levi. (1912) ; C. dentata var. dunniana (Levi. ) Swingle (1940), (1948) , p. p. , quoad pi. Chin. ; Huang (1959). 6a. 黑 果黄皮 (原 变种) 图版 219, 5-6 var. dunniana 小 乔木或 灌木, 高 5 — 10 米; 小枝 通常不 被毛。 奇 数羽状 复叶, 长 16 — 30 厘米; 小 叶 5 — 13 片, 卵 状披针 形至披 针形, 厚 纸质, 长 6 — 12 厘米, 通常长 5 — 9 厘米, 宽 2. 5 — 5. 5 厘米, 顶端 急尖或 渐尖或 尾状, 钝头, 有时 微凹, 基部宽 楔形至 楔尖, 偏斜; 两侧不 对称, 表面深 绿色, 无毛, 背面浅 绿色, 无 毛或有 时嫩叶 的脉上 略被疏 柔毛, 叶 缘有较 明 显的圆 锯齿, 叶脉 在背面 凸起; 小 叶柄长 4 一 8 毫米, 脱落 后留有 叶枕。 聚伞圆 锥花序 . 腋生, 花白 色至淡 黄色, 花梗 常无毛 或微被 疏毛; 萼片 4, 稀 5, 卵状三 角形, 边 缘有极 细的 缘毛, 长、 宽约 1 毫米; 花瓣 4 一 5 片, 卵形, 长 3 — 4 毫米; 雄蕊 8, 稀 10, 近等 长, 花丝 钻形, 中下部 增宽; 子 房近圆 球形, 花 柱比子 房短, 柱头不 增大, 花盘不 明显; 子房柄 甚短。 果近 球形, 黑 色至蓝 黑色, 直径 8 — 12 毫米, 有种子 1 一 2 粒; 种子长 圆形, 种皮 膜质, 子叶 2, 等大, 绿色。 花期 5 — 6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 勐腊、 孟连、 文山、 西畴、 麻 栗坡, 生海拔 290 — 1 600 米 的混交 林缘、 石 灰岩灌 丛; 四川 (南部 )、 贵州、 广西、 广东、 湖南 也有。 分布于 越南。 6b. 毛黑 果黄皮 (变种 ) var. robusta (Takaka) Huang (1978). C. dentata var. robusta Tanaka (1930) ; Swingle (1940) ; Henry (1950) ; C. dentata 
芸香科  765  ( Willd, ) Roem. var. henryi Swingle (1940), syn. no v. ; C. henryi Huang (1959), syn. nov. 与原变 种区别 在于花 序轴、 花梗、 叶轴及 小叶片 均密被 柔毛。 产 蒙自、 砚山、 广南、 勐海、 临沧、 威信, 生海拔 300 — 1 350 米 的石灰 岩灌丛 林中; 广西、 湖南、 湖北、 贵州、 四川 也有。 蒙自 为模式 产地。 7. 毛 叶黄皮 (云 南植物 研究) 图版 219, 1—4 Clausena vestita D. D. Tao (1984)* ; B. C. Stone (1988), in nota.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1) 4 一 8 米; 小枝 浑圆, 灰色, 被微 柔毛, 密生 油腺。 奇 数羽状 复叶, 长 13 — 16 厘米, 叶轴被 柔毛及 腺体; 小叶 5 — 6 片, 互生, 卵形至 卵状长 圆形, 长 (4) 7 — 10 厘米, 宽 (2) 5 — 7 厘米, 生 于叶轴 下部的 渐小, 阔 卵形, 顶端急 尖或近 圆形, 基部阔 楔形, 偏斜; 叶缘 具有不 明显细 圆齿, 齿 缝处有 腺点, 叶片两 面被短 柔毛, 在叶 背的 脉纹上 柔毛更 稠密, 侧脉 7 — 8 对; 小叶 柄长约 3 毫米, 被微 柔毛。 聚 伞圆锥 花序腋 生于当 年生的 枝顶, 短而 狭小, 长 10 厘米, 通常 6 — 9 厘米, 花 序轴、 花 梗密被 淡黄色 微 柔毛; 花 萼裂片 4, 三 角形, 外面被 疏毛; 花瓣 4, 白色, 长 圆形, 长 5 毫米, 宽 2. 5 毫米, 外面具 腺点; 雄蕊 10, 花 丝下半 部明显 增宽, 上半部 钻形, 无毛, 长约 5 毫米; 花 药长 5 毫米, 长 圆形; 花柱粗 而弯, 长 1.5 毫米, 无毛; 子房 棒状, 顶部 下凹, 柱头不 显。 果长圆 球形, 棕 黑色, 光滑 无毛; 果橫径 0.8 — 1.2 厘米, 长 1.5 — 1.8 厘米, 内有 种子 2 粒; 种子长 圆形, 扁平, 长 7 — 10 毫米, 宽 5 — 6 毫米, 淡 棕色; 子叶 2, 肥厚, 油 腺 甚多; 胚根 色淡, 有 短毛。 花期 3 — 4 月, 果期 6 — 8 月。 产丽 江金沙 江河谷 (虎 跳涧) 模式 产地、 泸水, 生海拔 800 — 1 700 米 的干热 河谷; 四 川普格 也有。 果肉 酸甜, 是 干热河 谷水果 资源中 的原生 种类, 可供栽 培驯化 研究。 1988 年 9 月 22 日 Benjamin C. Stone 借阅 了本种 模式标 本后, 批注为 本种近 于灌状 黄皮 [Clausena suffruticosa (Roxb. ) W. & >A. ]。 8. 云 南黄皮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220, 9-11 番桃果 (河口 ) Clausena harmandiana Pierre ex Guill. in Lecte. (1910) ; Guill. in Lecte , (1911). Glycosmis harmandiana Pierre (1910); Clausena yunnanensis Huang (1959);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C. Y. Wu (1984). 小 乔木, 高 3 — 8 米。 小枝 无毛, 树皮青 灰色, 当 年生枝 条被短 微柔毛 并散生 腺点。 奇 数羽状 复叶, 长 50 — 70 厘米, 叶柄长 6 — 9 厘米, 与叶轴 均被极 短柔毛 及腺点 ;小叶 5 — 11 片, 互生, 稀为 对生, 纸质, 长圆形 或斜长 圆形, 长 10 — 24 厘米, 宽 5. 5 — 10 厘米, 顶 端渐尖 或 急尖, 钝头, 基部急 狭或宽 楔形, 干后淡 青色, 中脉 两侧不 对称, 叶缘浅 波状, 两面 无毛或 变为 无毛, 叶背 在中脉 及侧脉 有时被 短毛, 侧脉 7 — 12 对, 在 背面微 凸起; 小 叶柄长 4 一 6 毫米, 叶柄基 部断痕 明显。 顶 生圆锥 花序, 长达 40 厘米; 苞片 三角状 钻形; 被微 柔毛; 花梗长 1.5 — 2 毫米, 被微 柔毛; 萼 5 裂, 裂片 卵形, 长不及 1 毫米, 外 面被微 柔毛; 花 瓣 5 , 长圆 状倒卵 形或长 圆形, 长 2 — 3 毫米, 无毛, 薄 膜质; 雄蕊 10 枚, 几 等长, 长不 超过 花瓣, 钻形, 外拱而 内空, 腹面 有乳状 突起, 花药长 1 毫米, 无毛, 具 腺点, 子房 
图 版 220 一 4. 小叶 臭黄皮 Clausena excavata Burm. f. , 1. 花枝, 2. 花 放大, 3. 果序一 部分, 4. 果; 5 — 8. 光 滑黄皮 C. lenis Drake, 5. 叶, 6. 花 放大, 7. 果序 一段, 8. 果 放大; 9—11. 云 南黄皮 C. harmandiana Pierre ex Guill. , 9. 花序, 10. 叶, 11. 果。 (李锡 畴绘) 
芸香科  767  柄 不显, 无毛, 花柱 与子房 等长, 柱头略 增大。 果卵 形至长 圆形, 长 12 — 15 厘米, 直径 1.7 厘米, 熟 时淡褐 红色; 果皮薄 而脆, 有种子 1 一 2 粒。 花期 5 月, 果期 10 月。 产 西畴、 河口、 屏边, 生海拔 200 — 1 200 米的 密林湿 地上; 广西 也有。 分布于 越南、 老挝、 柬 埔寨。 9. 光 滑黄皮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220, 5-8 白腊子 (植物 名实图 考), 小 麻木、 鸡皮 (新平 ) Clausena lenis Drake (1892); Guill. in Lecte (1911); Merr. (1934) ; Swingle (1948); Huang (1959); Swingle et Reece (1967); 海南 植物志 (1974); "图 鉴" 补编, in clavi; C. Y. Wu (1984). 小 乔木或 灌木, 高 1. 5 — 6 米, 顶部 枝条常 被毛。 羽状 复叶, 常 聚生于 枝顶, 小叶 10 — 14 片, 互生, 斜长 方形, 长 4. 5 — 15 厘米, 宽 2. 5 — 6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狭 楔形, 偏 斜, 极不 对称, 叶上 面干后 茶褐色 或暗红 褐色, 叶背苍 绿色, 中脉被 柔毛, 叶缘 具疏而 粗大 钝齿, 小 叶柄长 4 一 6 毫米。 圆 锥花序 顶生, 花 序轴、 花 梗及苞 片被短 柔毛, 苞片 2; 萼片 5, 广卵形 ,长、 宽约 1.5 毫米, 外 面被短 柔毛; 花瓣 5, 稀 4, 白色, 覆瓦状 排列, 倒 卵形, 长 4 一 6 毫米, 有 腺点, 雄蕊 8, 连合成 管状, 花丝 钻形, 长 2 — 3 毫米, 花药长 为 花丝的 2 倍; 花柱 棒状, 长为 子房的 两倍, 柱头 黑色, 略 增大, 子 房近圆 球形, 无毛, 花盘 短小, 具 腺点。 果 卵球形 或近圆 球形, 直径 0. 8-1 厘米, 布满 腺点, 有种子 1 一 3 颗。 花期 4 一 6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滇西、 滇 西南、 滇南、 普洱、 思茅、 西 双版纳 等地, 生海拔 600 — 1500 米的 林缘、 河 谷灌丛 及山坡 疏林; 海南 也有。 分布于 越南东 北部。 10. 细 叶黄皮 (植 物分类 学报) 野菩堤 (河口 ), 酒黄皮 (广西 ), 鸡皮果 (广东 ) Clausena anisum-olens (Blanco) Merr. (1904), (1935); Swingle (1948). Cookia anisum-olens Blanco (1837) ; Clausena indica auct. non (Dolz) Oliv. : Huang (1959);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乔木, 高 3 — 6 (20) 米。 小 枝细, 圆, 暗 灰色, 无毛。 羽状 复叶, 小叶 7 — 15; 小 叶片 纸质, 斜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5 — 12 厘米, 宽 1.5 — 3. 5 厘米, 顶端 渐尖, 钝 头. 微凹, 基部 楔形, 两侧不 对称, 表面深 绿色, 稍具 光泽, 背面淡 绿色, 两面 无毛, 腺 点 在背面 明显, 侧脉 在两面 凸起, 全缘或 具甚细 小的圆 锯齿; 小 叶柄长 2 — 4 毫米, 脱落 后留有 微小的 叶枕。 顶 生圆锥 花序, 大型, 长约 30 厘米, 花轴、 花 梗被微 柔毛; 花小, 白色, 芳香, 直径 3. 5 — 4. 5 毫米。 花 萼裂片 5, 卵形, 被毛; 花瓣 5, 长 圆形, 长 2 — 3 毫米, 无毛; 雄蕊 10, 几 等长, 钻形, 无毛; 子房近 球形, 上 部被疏 柔毛, 花柱短 而粗, 柱头稍 膨大。 果球 形至长 圆形, 长、 宽为 1.3 — 2 厘米, 淡棕 色至暗 紫色, 无毛; 果 皮薄, 有细 小透明 腺点; 果 可食, 内 有种子 1 一 4 粒; 种子扁 圆形至 球形, 长 0.5 — 1.2 厘米, 厚 约 0.5 厘米, 子 叶大, 淡 绿色。 花期 2 — 3 月, 果期 5 — 6 月。 产 河口、 马关, 常见 栽培, 生海拔 190 — 680 米 的阳坡 村寨、 山谷; 广西、 广东、 台 湾 也有。 菲律宾 原产。 果 可食, 味酸, 助 消化; 根、 果 入药, 化痰 去湿。 
768  云南 植物志  11. 河 口黄皮 黄皮果 (河口 ) Clausena hokounense D. D. Tao (1984). 灌木, 高 3 — 4 米。 小枝 浑圆, 灰 褐色, 密生 油腺。 奇 数羽状 复叶, 长 27 — 30 厘米, 叶轴浑 '圆, 灰 褐色, 散生油 腺及微 柔毛。 小叶 13 — 17 枚; 小叶 纸质, 长 圆形, 长 5_8厘 米, 宽 2. 8 — 3. 2 厘米, 基部 歪斜, 楔形, 顶端 渐尖, 叶缘有 较明显 细齿; 中脉及 侧脉在 背面 凸起, 中脉 被毛。 聚 伞圆锥 花序, 开展, 平顶, 长 15 — 20 厘米, 宽达 20 厘米; 花 序轴、 花 梗密被 淡褐色 柔毛; 大 苞片三 角形, 长 1.7 毫米; 小苞片 2 — 3 枚, 长约 1 毫米, 被毛; 花 萼裂片 5, 圆形, 长、 宽约 1 毫米, 被毛; 花瓣 5, 匙状披 针形, 长 3 — 3. 5 毫 米, 外面 被腺点 及褐色 柔毛; 雄蕊 10, 花丝 钻形, 基部略 增宽, 无毛, 花药 背着; 子房 长 圆形, 长 2 — 3 毫米, 粗 1.5 — 2 毫米, 密被 黄褐色 柔毛; 花柱 棒状, 黑色, 为 子房一 半, 柱头 不显。 幼果 心形, 密被 黄褐色 柔毛。 花期 4 一 5 月。 产 河口, 生海拔 100 米低 丘灌丛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河口。 本种 花序为 平顶、 开 展的聚 伞圆锥 花序, 冠幅达 20X20 厘米; 花 序轴、 花梗 均密被 褐色 柔毛, 易与其 他种类 区别。 13- 九 里香属 Murraya Koenig ex Linn. nom. conserv. 无刺灌 木或小 乔木。 奇 数羽状 复叶, 稀为单 生复叶 (我 国不产 ), 叶轴 无翅或 极少具 翅; 小叶 互生, 具柄。 由聚伞 花序组 成平顶 的伞房 花序, 顶生 或生于 顶部叶 腋内; 萼片 4 一 5 片, 基部 合生; 花瓣 4 一 5 片, 近于 覆瓦状 排列, 常具 腺点, 白色; 雄蕊 10 或 8, 长 短 相间; 花药 细小, 花丝 线形, 由基 部逐渐 变尖, 花盘 明显, 环状; 子房 2 — 5 室, 每室 有胚珠 2 至 1 颗, 当为 2 颗 时为上 下叠生 或有时 并列, 花柱 细长, 通常比 子房长 1 倍以 上, 与 子房无 明显的 关节或 断离, 柱头常 增大成 头状。 浆果, 果肉 常含粘 胶质, 内含种 子 1 一 2 粒, 稀 4, 种 皮有棉 质毛或 平滑, 子叶 等大, 平凸。 约 12 种 (Mafferley 1990 仅承认 4 种, 分布于 印度、 马来亚 至太平 洋诸岛 ), 分布于 亚洲 热带、 亚热带 地区, 大洋洲 东北部 也有。 我国 6 种, 2 变种; 云南 4 种 1 变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小叶 9 一 15 片, 稀 11 片 1. 麻绞叶 M. koenigii 2 (1) 小 叶最多 不超过 11 片。 3 (8) 小 叶两面 无毛。 4 (7) 小叶 3 — 5, 稀 7 片; 花大, 花瓣长 1 一 2 厘米。 5 (6) 叶片倒 卵形, 顶端钝 或圆, 叶轴 微被细 柔毛; 药隔 背部通 常有细 小腺点 2 颗 2b. 红奶果 M. paniculata var. exotica 6 (5) 叶片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顶端 渐尖或 短尾状 渐尖; 叶轴 无毛; 药 隔背部 无腺体 2- 千里香 M. paniculata var. paniculata 7 (4) 叶 有小叶 7 — 11 枚, 很少 5 枚; 花小, 花瓣 4 一 5 毫米 3. 千里眼 M. euchrestifolia 
芸香科  769  8 (3) 叶 背面密 被淡褐 色柔毛 4. 广西 九里香 M. kwangsiensis 1. 麻绞叶 ( "图鉴 ") 臭椿叶 (景洪 ), 多小叶 九里香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月橘 (富宁 ), 哥 埋养榴 (傣 语), 全氏 九里香 (植 物分类 学报) Murraya koenigii (L. ) Spreng. (1825); Hook. f. (1875); Guill. in Lecte. (1911), in Humb. (1946);Craib (1926); Swingle (1943); Huang (1959); C. R. Rao. (1967); Swingle et Reece in Reuth. (1967) * ;" 图鉴" (1972) ; Kanai in Ohashi (1975) ; J. R. Press in Hara et al. (1979); C. Y. Wu (1984); P. H. But et al. (1986), in nota. Bergera koenigii L. (1771); Chalcas koenigii (L. ) Kurz (1875); Swingle in Bailey (1929); Tanaka (1929), (1936).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1.5 — 6 米; 嫩枝 密被短 柔毛, 老枝 无毛, 皮孔 及油腺 明显。 奇数 羽状 复叶, 长 8 — 18 厘米, 小叶 (9) 13 — 15 对, 叶轴 浑圆, 被淡黄 褐色短 柔毛; 小叶互 生或 对生, 狭披针 形或狭 卵形, 偏斜, 长 2 — 6 厘米, 宽 7 — 17 毫米, 顶 端渐尖 或尖, 钝 头有时 微凹, 基部 偏斜, 圆形或 楔形, 叶缘有 微小圆 锯齿, 齿缝内 有腺点 1 颗, 叶柄长 3 — 4 毫米, 被稀疏 柔毛, 叶脉在 背面微 凸起, 被疏 柔毛。 伞 房花序 顶生或 腋生于 枝条顶 部, 花多而 密集, 淡黄 绿色至 白色, 花序 轴密被 褐色短 柔毛; 花 萼裂片 5, 萼片卵 状三角 形, 长不及 1 毫米, 外 面被褐 色毛; 花瓣 5, 长圆形 至倒披 针形, 长约 6 — 8 毫米, 具腺 点; 雄蕊 10, 长短 相间, 花丝 线形, 顶端 钻形, 花药卵 圆形; 子房 棒状, 花 柱比子 房长, 但短于 花丝, 柱头 头状。 浆果状 核果, 紫色转 红色, 椭圆 形至圆 球形, 长 10 — 14 毫米, 粗 7 毫米, 内 有种子 1 一 2 颗, 种 皮薄, 平滑。 花期 3 — 4 月, 果期 6 — 7 月。 产 峨山、 泸西、 景洪、 勐腊、 元阳、 镇康、 凤庆、 富宁、 镇雄, 生石 灰灌丛 林中以 及 残存沟 谷季雨 林中, 海拔 380 — 1 600 米; 广东、 海南 也有。 分布于 越南、 老挝、 缅甸、 印度、 斯里 兰卡。 小 叶及果 实均可 提取芳 香油。 2- 千里香 (生 草药性 备要) 月橘 (台湾 ), 十里香 (台湾 ), 红奶果 (蒙自 ), 小黄皮 (昌宁 ), 珠兰 (保山 ), 千 支眼 (玉溪 ), 青木香 (云南 ) Murraya paniculata (Linn. ) Jack (1820) , p. p. , Craib (1926) ; Guill. in Humb. (1946), p. p. , ; Swingle (1959); Huang (1959) * ; Swingle et Reece in Reuth. et al. (1967);" 图鉴" (1972)* ; et 补编 (1983), inclavi; J. R. Press in Hara et al. (1979); P. H. But et al. (1986), in nota. Chalcas paniculata L. (1767) ; Murraya exotica var. 2 Hook. f. (1875) ; C. exotica (L. ) Millsp. (1895); M. exotica auct. 匪 L. : Roxb. (1832); Wight (1838)* ; Hook, f. (1875); Guill. in Lecte. (1909), (1911), p. p. 2a. 千里香 (原 变种) var. paniculata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4 一 6 米, 稀为 10 米。 木栓较 发达, 淡 灰色, 分 枝多; 小枝 浑圆, 光滑 无毛。 小 型羽状 复叶, 叶轴不 具翼, 腹部成 浅沟, 光滑 无毛, 小叶 3 — 7 片, 纸质或 
770  云南 植物志  厚 纸质或 革质,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3 — 8. 5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顶 端渐尖 或短尾 状 渐尖, 钝头而 微凹, 基 部近圆 形至宽 楔形, 叶 面深亮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叶脉 在背后 凸起, 中脉上 被白色 棉毛, 近 全缘。 花组 成顶生 短而小 的伞房 花序, 花 序轴几 无毛, 花 梗 被微柔 毛及灰 色瘤状 腺体; 花 萼裂片 5, 三 角形, 长约 2 毫米, 具疏 柔毛, 宿存; 花大 而 芳香, 花瓣 5, 白色, 狭长 圆形, 长 1.3 — 2 厘米, 稀有 2 厘米 以上, 宽 5 — 7 毫米, 端 尖而具 疏毛; 雄蕊 10, 5 长 5 短, 花 丝线形 而扁, 顶端 钻尖, 无毛;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药隔 顶端无 腺体; 雌蕊长 8 — 9 毫米, 花 柱棒状 增粗, 头状; 子房长 柱形, 与花 柱 无明显 区别, 无毛, 2 — 5 室, 每室有 1 一 2 胚珠, 上下 叠生。 果朱红 色至紫 红色, 橄榄 形、 球形、 纺锤形 各式, 变 化大, 长 10 — 15 毫米, 粗 5 — 10 毫米, 内 有种子 1 一 2 颗, 种 皮有 绵毛。 花期 4 一 6 月 , 果期 9 一 11 月 。 产 富宁、 河口、 玉溪、 金平、 红河、 建水、 蒙自、 勐腊、 勐海、 澜沧、 双江、 昌宁、 腾冲、 保山、 凤庆、 景东, 生 于沟谷 林中、 石灰岩 丛林, 海拔 130 — 1 300 米; 贵州、 湖 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福建、 台湾 也有。 分布于 亚洲热 带地区 (菲 律宾、 印度尼 西亚, 西至斯 里兰卡 )。 现已广 泛栽培 于热带 美洲, 被人们 称之为 "珠 兰"。 可治 感冒。 2b. 红奶果 (变种 ) (蒙自 ) 山桔子 (双江 ), 夜来香 (河口 ), 鱼 蛋花、 米翠兰 (勐腊 ) var. exotica (L. ) Huang (1959)*; 海南 植物志 (1974); C. Y. Wu (1984). Murraya exotica L. (1771); DC. (1824) pro syn. ; Kurz (1877) ; Guill. in Lecte. (1911), p. p.; H. L. Li (1963) pro syn. ; 台湾 植物志 (1977); "图 鉴" 补编 (1983); 贵州 植物志 (1985)* ; P. H. But et al. (1986) , in nota; M. exotica var. I. Hook, f. (1875) ; Chalcas exotica (L. )Millsp. (1895) ; M. paniculata auct. non (L. ) Jack : Kane- hira (1936) ; M. paniculata Guill. in Humb. (1946) , p. p. ; Swingle (1948)* ; Swingle et Reece in Reuth. et al. (1967), f. dextra. 与原 变种的 区别在 于小叶 片较小 而少, 通常 3 — 5 片, 稀 7 片, 小叶片 革质, 倒 卵形, 端 钝或圆 或骤狭 急尖, 长 1.7 — 4. 5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质地 较厚; 叶轴 略被微 柔毛; 叶 脉 在两面 凸起, 仅中脉 上具稀 柔毛; 花序 多花, 花通常 较小, 长约 1 一 1.5 厘米, 无毛; 雄 蕊及雌 蕊均较 短小, 花 药背面 常有十 分细小 的腺体 2 颗; 子房 2 室, 每室通 常仅有 1 胚 珠; 果 较小。 花期 4 一 6 月, 果期 7 — 9 月。 产 河口、 蒙自、 勐腊, 生海拔 128 — 1 200 米 干旱旷 野或灌 丛中, 在滇南 栽培作 绿篱; 台湾、 福建、 广东、 广西、 贵州 也有。 3- 千里眼 (红河 ) 图版 221, 1—3 山 豆根叶 九里香 (植物 分类学 报), 麻绞草 (砚山 ), 臭 千支眼 (峨山 ), 齐哈哄 (傣 语), 臭漆 (思茅 ), 通光草 (保山 ) Murraya euchrestifolia Hayata (1916) , (1919) ; Swingle (1943); Huang (1959) ; H. L. Li (1963);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C. Y. Wu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5); P. H. But et al. (1986), in nota. Clausena euchrestifolia (Hayata) Kanehira (1917), (1936) ; Chalcas euchrestifolia 
图 版 221 1 — 3. 千里眼 Murraya euchrestifolia Hayata, 1. 花枝, 2. 花, 3. 果; 4—5. 光三 叶藤桔 Luvunga nitida Pierre, 4. 果枝, 5. 小枝 一段; 6—8. 密 叶嘛桔 Paramignya confertifolia Swingle, 6. 花枝, 7. 花, 8. 果。 (李锡 畴绘) 
772  云南 植物志  (Hayata) Tanaka (1929) ; Murraya tetramera Huang (1959) ; C. Y. Wu (1984). 披散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1.5 — 8 米, 胸 径可达 15 厘米; 小枝几 无毛, 浑圆, 树皮光 滑, 黑色, 具有 甚细小 皮孔; 二 年生枝 无毛。 羽状 复叶, 连 叶柄长 7 — 18 厘米, 叶轴浑 圆, 逐 渐变为 无毛, 基部稍 膨大, 有小叶 7 — 11; 小叶片 互生, 纸质, 长圆 状披针 形或狭 长 圆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顶端长 渐尖或 渐狭长 渐尖、 钝头或 尖头, 基部 偏斜, 楔形, 两面 无毛, 全缘, 脉 不显, 仅中脉 在背面 凸起; 小 叶柄长 4 一 6 毫米, 无毛, 上面 微凹成 小沟, 叶片及 叶柄密 被凸起 腺点。 花 白色, 甚 芳香; 4 基数, 组成多 花伞房 花序, 顶生; 花序轴 无毛, 花梗尚 有未脱 落的细 柔毛; 苞片 脱落, 萼片 4, 卵状 圆形, 长 不超过 1 毫米, 无毛; 花瓣 4, 长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两面 无毛; 雄蕊 8, 长短 不等, 花丝长 约 4 毫米, 钻形;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雌蕊长 5 毫米, 花 柱长约 3 毫米, 柱头稍 膨大, 全部 无毛; 花盘 膨大。 果圆 球形, 红 色至桔 红色, 直径 6 — 7 毫米; 萼 宿存, 果皮 薄 壳质, 平滑, 内 有种子 1 颗, 芳香。 花期 7 — 8 月, 果期 12 月。 产滇 西北、 滇西、 峨山、 思茅、 西双 版纳、 滇南、 滇东南 等地, 生海拔 750 — 2 400 米 的石灰 岩灌丛 林中及 沟谷季 节性雨 林中乔 灌层; 台湾、 广西、 贵州 也有。 4. 广西 九里香 (植 物分类 学报) 假 鸡皮、 假黄皮 (广西 ) Murraya kwangsiensis (Huang) Huang (1978);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 C. Y. Wu (1984); P. H. But et al. (1986), in nota. Clausena kvuangsiensis Huang (1959) * . 灌木, 高 2 米。 幼 枝通常 被毛, 灰 褐色。 羽 状复叶 常集于 枝顶, 有小叶 7 — 9 片, 稀 为 14 一 15 片, 互生, 叶片薄 纸质, 卵圆 状长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5. ^ — 12 厘米, 宽 3 — S.5 厘米, 顶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模尖, 两侧不 对称, 叶面亮 绿色, 无毛, 叶 背淡黄 绿色, 密 被 淡褐色 柔毛, 叶缘 具粗大 而不规 则的细 锯齿; 小 叶柄长 4 一 6 毫米, 被 柔毛。 伞 房花序 顶生, 花 序轴及 花梗被 柔毛; 苞片及 小苞片 均存, 三 角形, 长、 宽约 1 毫米; 花萼 杯状, 萼片 5, 广 卵形, 端尖, 长约 1 毫米, 外面 被短微 柔毛; 花瓣 5, 稀 4; 花瓣长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约 2. 5 毫米, 具 腺点; 子房长 圆形, 无毛, 花柱约 与子房 等长, 细圆 柱形, 柱头不 明显, 几 与花柱 等粗, 具稀疏 纤毛, 花盘 不显。 果球 形或卵 珠形, 直径 7 — 9 厘米, 外 果皮具 腺点, 内 有种子 1 一 2 颗, 稀 3; 种 子大, 种 子薄。 花期 6 — 7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 文山、 富宁, 生石灰 岩灌丛 林中, 海拔 (800) 1 100—1 400 米; 广西 (200 — 800 m 也有。 14. 三叶 藤桂属 * Luvunga Buch. -Ham. ex Wight et Arn. 木质大 藤本, 具腋生 勾刺。 复叶, 3 小叶, 具 长柄, 小叶 与叶轴 连接处 有明显 关节, 叶片 革质, 全缘。 花排 成腋生 花束或 圆锥式 的总状 花序; 萼 杯状, 4 一 5 片; 花瓣 近覆瓦  * 侯 宽昭, 1958, 《中国 种子植 物科属 词典》 称: "鲁望 桔属" 
芸香科  773  状 排列, 5 片, 线 形或披 针形, 质厚; 雄蕊 8 或 10, 分离 或基部 合生, 等长 或略不 等长; 子房具 短柄, 2 — 4 室, 稀 5, 每室有 上下叠 生或并 生胚珠 2 颗; 花柱 棒状, 柱头 头状, 有 种子 1 一 3 颗, 有 粘液; 子叶 等大, 肉质。 约 (4 一) 12 种, 分布于 印度、 马来 西亚; 我国产 2 种; 云南 均有。 分种 检索表 1 (2) 簇生 式密伞 花序; 叶片顶 端急渐 尖或钝 或微凹 1. 三 叶藤桔 L. scandens 2 (1) 总状 花序几 无柄; 叶片顶 端急尖 2. 光三 叶藤桔 L. nitida 1. 三 叶藤桔 (植 物分类 学报) 鲁望桔 (中国 种子植 物科属 词典) Luvunga scandens (Roxb. ) Buch. -Ham. in Wall. (1831) ; nom. nud. , Wight et Arn. (1834); Wight (1840)* ; Oliv. (1861); Pierre (1893)* ; Guill. in Lecte. (1911); Swingle (1948)* ; Huang (1959); Reuth. et al. (1967) *; 海南 植物志 (1974) ; C. Y. Wu et al. (1984). Limonia scandens Roxb. (1832) ; Hook. (1850). 攀援 藤本, 高 2. 5 米。 枝条灰 色或暗 黄色, 各部 无毛。 复叶, 3 小叶, 叶 轴光滑 无毛, 有 皱纹; 小叶厚 纸质, 狭长椭 圆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长 9 一 I 3 厘米, 宽 4 一 6. 5 厘米, 顶端 急渐尖 或钝, 微凹, 基部狭 楔形, 两 面密生 腺点, 叶面深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光滑 无毛, 叶脉 不显; 小 叶柄长 5 — 7 毫米。 簇生 式的聚 伞花序 生于叶 腋或从 刺腋内 抽出; 萼片 4 一 5 片, 合生, 长 3 — 4 毫米, 5 浅裂; 花瓣 4, 白色, 肉质, 有 腺点, 长 圆形, 长约 7 — 8 毫米; 雄蕊 8 枚, 花丝 合生至 中部; 花药 椭圆, 长约 2 毫米; 子房椭 圆形或 棒状, 3 — 4 室。 浆果状 核果, 球形, 直径约 3 厘米, 黄色, 果 皮厚, 平滑, 密生 腺点, 内果 皮含胶 质, 内 有种子 1 一 3 颗; 种 子卵状 球形。 花期 3 — 4 月, 果期 10 — 12 月。 产 河口, 常 攀援于 箐沟密 林上, 海拔 200 米; 海南 也有。 分布于 印度、 越南、 緬甸、 泰国、 柬 埔寨、 老挝。 2. 光三 叶藤桔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221, 4-5 假柚子 (河口 ) Luvunga nitida Pierre (1893); Guill. in Lecte. (1911), (1946); Engl. u. Prantl (1931); Huang (1959); C. Y. Wu (1984). 攀援 性木质 藤本或 灌木, 小枝平 滑无毛 ,高 2 — 3 米。 叶具有 3 小叶, 叶柄长 5_8厘 米, 小 叶椭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11 一 20 厘米, 宽 3. 5 — 7 厘米, 顶端 急尖, 基部阔 楔形, 叶 面深 绿色, 具 光泽, 全缘, 两面 无毛, 表 面中脉 微凸, 侧 脉隐约 不显; 小 叶柄长 3 — 8 毫 米。 总状 花序腋 生或数 花密集 成簇, 花 序轴长 5 — 8 毫米; 花 萼裂片 4, 基 部合生 几至顶 端, 卵 形至近 圆形, 近无毛 或具极 少的短 缘毛, 肉质; 花蕾 棒状, 长约 7 毫米; 花瓣 4 , 白色, 条形, 具 芳香, 近于 覆瓦状 排列, 两 面无毛 ; 雄蕊 8, 花药 2 室, 个字形 着生, 花 丝基部 合生, 花柱细 棒状, 柱头稍 膨大, 头状; 子房 近球形 , 无毛。 果 黄色, 长 圆形, 长 约 5 厘米, 厚约 3 厘米, 基部 收缩; 种子三 角状卵 珠形, 长 2. 5 — 3 厘米, 厚约 2 厘米, 
774  云南 植物志  种皮薄 膜质; 子 叶平凸 略弯, 肉质; 胚 直生, 短 而粗。 果期 11 月。 产 屏边、 河口、 镇康, 生沟谷 箐边疏 林下、 潮 湿处, 海拔 250 — 410 米。 分布于 越南。 本 种似宜 归入前 一种。 15. 单叶 藤桔属 * Paramignya Wight 直 立或攀 援状灌 木或小 乔木, 有刺或 无刺。 单叶, 全缘, 互生, 叶柄常 扭曲, 膨大。 花着 生于叶 腋内, 单花 或数朵 簇生; 苞片存 或缺; 萼片 4 一 5, 常浅 杯状, 宿存; 花瓣 4 一 5, 分离, 近于 覆瓦状 排列; 雄蕊 8 — 10, 着 生于花 盘基部 四周, 花丝 分离, 线形, 花药 长 圆形, 子房 3 — 5 室, 每室 有胚珠 1 一 2 颗, 单生或 叠生, 子房稍 伸长成 柱状。 果为浆 果状 核果, 球 形至卵 珠形; 种子 1 一 5 颗, 长 圆形而 压扁, 种皮薄 膜质; 子叶含 油质。 约 12 种, 分布 于亚洲 热带、 亚热带 地区。 我国有 3 种; 云南 2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皮 刺长达 2 厘米, 劲直而 锋利; 叶 背密被 曲柔毛 1. 接替木 P. retispina 2 (1) 皮刺 长不足 1 厘米, 向叶 柄外面 弯曲; 叶 背光滑 2. 密 叶藤桔 P. confertifolia 1. 接替木 (勐腊 ) 节蒂文 (西 双版 纳傣语 译音) Paramignya retispina Craib (1916), (1925); Guill. in Humb. (1946) ; Swingle (1948); Huang (1959); Swingle et Reece in Reuth. et al. (1967);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 C. Y. Wu (1984).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2. 5 — 6 米, 胸 径可达 30 厘米, 常攀 援于灌 木上, 幼枝密 被疏柔 毛, 浑圆, 绿 色至淡 褐色, 皮刺长 0.3 — 2 厘米, 生于叶 腋内, 刺 劲直而 锋利, 略 下弯。 单叶, 叶片长 圆形, 长 5 — 13 厘米, 宽 2 — 5 厘米, 顶 端急尖 或为短 尾尖, 钝头, 基部圆 形, 稀为宽 楔形, 纸质, 全缘, 叶 面中脉 微被短 柔毛, 叶背 密被曲 柔毛, 后逐渐 稀疏仅 于中 脉上有 密毛, 叶片长 8 — 10 毫米, 被毛。 花未见 。果 1 一 2 个 生于叶 腋内, 果梗长 5 — 7 毫米 , 被稀 疏纤毛 ; 苞片 、 小苞片 、 花 萼均宿 存且密 被纤毛 ; 果 圆球形 ,绿色 ,直径 1. 2- 2 厘米, 果 皮密被 下凹的 腺体, 子 房柄较 明显, 果皮 壳质, 内 有种子 1 一 4 枚。 果期不 定, 1 月、 3 月、 7 月、 10 月均有 结果。 产 勐腊、 景洪, 生 海拔约 560 — 1 000 米 江边密 林中或 低山灌 丛中, 常见。 泰国 北部、 越南 也有。 2. 密 叶藤桔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221, 6-8 假柚子 (河口 ) Paramignya confertifolia Swingle (1940); Huang (1959)* ; 海南 植物志 (1974); C. Y. Wu et al. (1984).  • 侯 宽昭, 1958, 《中国 种子植 物科属 词典》 用: "节蒂 木属" 一名。 
芸香科  775  Paramignya scandens auct. non Craib : Merr. (1934) ; P. griff ithii auct. non Hook, f. : Merr. (1927); Atalantia sp. Merr. (1928). 木质 藤本或 乔木, 高达 7 米, 胸径 10 厘米; 枝干 浑圆, 枯 褐色, 幼枝 细瘦, 具有微 凸起的 腺点, 皮刺 生于叶 腋内, 并向叶 柄外面 弯曲, 长 2 — 6 毫米, 尖锐, 在果枝 上的刺 常 退化或 极短。 单叶, 互生, 叶片椭 圆形, 长 6 — 15 厘米, 宽 3. 5 — 7 厘米, 顶端 急尖或 尾 状尖或 短尖而 钝头, 基部 圆形或 楔尖, 全 缘或具 不显的 圆齿, 网脉 明显, 密被 腺点, 叶 柄长 5 — 12 毫米, 扭曲。 花 2 — 3 朵 (稀 4 或 5 朵) 簇 生于叶 腋内, 稀聚 为总状 花序; 花 芽圆 筒形, 长 8 — 10 毫米, 粗 3 — 4 毫米, 花梗长 5 — 6 毫米; 花 萼大, 高脚 杯状, 不规 则 3 — 4 深裂, 黄 色并被 有黄色 腺点; 花瓣 5, 黄色, 匙形; 雄蕊 10, 等长, 花丝 密被棉 毛, 顶端 钻状; 花药长 圆形; 子房长 圆形, 4 一 5 室, 上 面有疏 棉毛, 花柱长 棒状, 为子 房 6 — 8 倍, 上面有 稀少的 棉毛, 柱头 膨大成 头状, 淡 红色; 子 房每室 有胚珠 1 颗, 子房 柄 及花盘 明显。 浆果, 近圆 球形, 直径 1.5 — 2 厘米, 外果皮 上密被 腺点, 内 有种子 3 — 4 颗。 花期 8 — 9 月, 果期 12 月。 产 河口、 麻 栗坡, 生沟谷 密林或 溪涧灌 丛中, 海拔 210 — 1 000 米; 广东、 海南、 广 西 也有。 分布于 越南。 16. 酒饼 筋属 Atalantia Correa nom. conserv. 灌 木或小 乔木, 有刺或 无刺。 叶 互生, 单 小叶, 纸质或 革质, 全缘 或有小 钝齿。 花 腋生, 稀顶 生或排 列成伞 房花序 或圆锥 花序, 稀 单生; 萼浅 杯状, 4 一 5 裂, 稀 2 — 3; 花 瓣 4 一 5, 稀 3, 分离或 与雄蕊 合生, 覆瓦状 排列; 雄蕊 10 或 8, 稀 15 — 20, 分离 或合生 成筒状 或合生 成束, 通 常长短 不等, 着 生于环 状花盘 四周, 花 药广椭 圆形或 卵形; 子房 2 — 5 室, 每室 有胚珠 1 一 2 颗, 花柱圆 柱形, 柱头头 状或略 膨大。 果 球形, 浆果, 瓤 囊厚, 计胞, 具柄或 无柄。 约 11 种, 分布 于热带 亚洲至 东亚。 我国有 6 — 8 种, 产 西南至 南部、 广东、 海南; 云 南产 5 种。 本 属与山 小桔属 (Glycosmis Correa) 的区别 为花柱 细长, 超 过子房 1 一 2 倍; 总状 花序; 果 球形; 植 物体常 具刺。 分种 检索表 1 do) 花丝 分离, 花 白色; 植株无 刺或有 小刺。 2 (7) 叶 大型, 长 10 — 17 厘米, 宽 4 7 厘米, 披 针状长 圆形, 先端 渐尖。 3 ( 4) 果 皮厚, 油腺 明显, 干后 下陷; 花 序轴被 柔毛, 花丝明 显增宽 1 厚 皮酒饼 WA. dasycarpa 4 (3) 果 皮薄, 油腺 不显; 花 序轴几 无毛, 花丝不 增宽。 5 (6) 花序 少花, 仅 5 -7 朵, 柱头不 增大, 黑色 2. 尖 叶酒饼 ttA. acuminata 6 (5) 花序 多花, 稠密, 10— 20 朵, 柱头 盘状, 枯褐色 3. 无 柱酒饼 «A. estyla 
776  云南 植物志  7 (2) 叶 小型, 长 不超过 10 厘米, 通常 5 — 8 厘米, 宽 不超过 4 厘米, 通常 2 — 3 厘米, 披 针形或 长 圆形。 8 (9) 无剌; 叶片披 针形, 长 6— 10 厘米 4. 九 里香叶 酒饼飭 A. murrayaefolia 9 (8) 有 直刺; 叶片长 圆形, 长 3 — 6 厘米 5. 思茅 酒饼飭 A. henryi 10 (1) 花 丝基部 连合成 筒状, 花 黄色; 植 株有刺 6. 大果 酒饼飭 A. guillauminii 1. 厚皮 酒饼簕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222, 1-4 小黄果 (河口 ) - Atalantia dasycarpa Huang (1978); "图 鉴,, 补编 (1983), inclavi; C. Y. Wu et al. (1984). 小乔木 或直立 灌木, 高 4 一 6 米, 小枝 有刺。 单生 复叶, 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10 — 17 厘 米, 宽 4 一 7 厘米, 薄 革质, 先端 长尾状 渐尖, 有时 微凹, 基部 楔形, 小刺 生于小 枝近顶 端, 常与叶 对生。 总 状花序 腋生, 长 1.5 — 2 厘米, 被 柔毛。 花 白色; 花萼 4 深裂, 长 2 毫米, 广 卵形, 端尖; 花瓣 4, 倒披 针状长 圆形, 长 4 一 4. 5 毫米, 宽 2 — 2. 5 毫米, 近膜 质; 雄蕊 8, 4 长 4 短, 短者 与花瓣 对生, 中部以 下增宽 而扁, 上 部为针 尖状, 无毛; 花 药广椭 圆形; 子房圆 球形, 直径约 1.5 毫米, 花柱 棒状, 长 4 一 5 毫米, 柱头略 膨大。 果 卵 球形, 直径 1.4 一 1.6 厘米, 长 2. 2 厘米, 果皮厚 1 一 2 毫米, 干后油 点明显 凹陷, 有 种子 1 一 3 粒, 种 子薄, 子叶 肥大; 萼 宿存。 花期 4 月, 果期 9 月。 产 河口、 屏边、 富宁, 生 河谷密 林中, 海拔 140 — 900 米; 广西 亦有。 本种 与大果 酒饼簕 [Atalantia guillauminii (Guill. ) Swingle] 相似, 其区别 点是本 种的叶 片较薄 且长; 果圆 球形, 有粗 大透明 油点, 油 点干后 凹陷, 果皮厚 1 一 2 毫米。 2. 尖叶 酒饼簕 ( "图 鉴" 补编) Atalantia acuminata Huang , "图 鉴,, 补编 (1983), inclavi, in sinica , nom. nud. 小 乔木, 高 6 米。 枝 无毛, 无刺。 单生 复叶, 叶柄 与叶片 连接处 有脱落 环痕; 叶片 椭圆 形至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7 — 14 厘米, 宽 3 — 5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 楔尖, 中 脉在两 面 凸起, 脉 的网络 清晰, 无毛, 全缘, 纸质。 总 状花序 腋生, 纤细, 长约 1.5 — 2 厘米, 有花 5 — 7 朵, 花 白色, 花梗几 无毛, 长约 7 — 8 毫米, 花 萼裂片 4, 长 圆形, 长 2. 5 — 3 毫米, 宽 2 毫米, 边缘有 睫毛, 薄 膜质, 具 明显的 油点; 花瓣 5, 与萼片 互生, 覆 瓦状排 列, 长 3.5 毫米, 宽 2.5 毫米; 雄蕊 7 — 8 枚, 分离, 下部略 增宽, 长短 不齐, 无毛; 花 药广椭 圆形, 药 基着; 子房粗 棒状, 长 1.5 — 2 毫米; 花柱 略细, 柱头不 增大, 黑色, 无 毛。 果 未熟。 花期 5 月。 产 富宁, 生 河谷密 林下, 海拔 700 米。 模式 标本采 自富宁 架街。 广西 西部有 分布。 越 南北方 也有。 3. 无柱 酒饼簕 Atalantia estyla D. D. Tao (1984) . 小 乔木或 灌木, 高 4 一 6 米, 不 具刺。 单生 复叶, 无毛, 叶片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13. 5- 17. 5 厘米, 宽 5 — 6. 5 厘米, 顶端短 渐尖, 有时 微缺, 基部 楔尖, 表面深 绿色, 背 叶淡绿 色, 中脉 及网脉 在两面 凸起, 无毛, 全缘, 纸质。 总 状花序 腋生, 复出, 长 I. 5 — I. 8 厘 米, 花 密集, 有花 12 — 20 朵, 花梗 细长, 长 3 — 4 毫米, 具小 苞片; 总梗 与花梗 具有稀 
芸香科  777  疏 褐色短 柔毛; 花萼 4 一 5 深裂, 长约 2 毫米, 卵状长 圆形, 端尖; 花瓣 4 一 5, 倒披 针形, 长 5 — 6 毫米, 宽约 2 毫米, 薄 膜质, 常 早落; 雄蕊 4 一 5 枚, 早落; 子房圆 球形, 长 2. 5 毫米, 花柱 几无, 柱头 盘状, 圆形, 枯 褐色, 均 无毛。 果 未熟。 花期 6 月。 产 河口, 生 低丘灌 丛中, 海拔 4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河口曼 峨寨。 4. 九 里香叶 酒饼簕 (植 物分类 学报) 单叶 酒饼簕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Atalantia murrayaefolia Huang (1978). Atalantia simplici folia auct. non (Roxb. ) Engl. : Huang (1959). 小 乔木, 高 5 — 6 米, 小枝 无毛, 无刺。 叶片 纸质, 披针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5 — 8 厘米, 宽 2 — 3 厘米, 顶端 长尾状 渐尖, 基部 短尖至 楔尖, 全缘, 叶面深 绿色, 叶背淡 绿色, 中脉 在背面 突起, 网脉 清晰, 两面 无毛, 叶柄长 4 一 7 毫米, 弯曲, 无毛。 总状花 序 腋生, 长 2 — 4 厘米; 花 白色, 花梗长 8 — 10 毫米; 花 萼裂片 4, 长 1 一 1.5 毫米, 广卵 形, 端尖或 微钝; 花瓣 4, 倒 披针形 或狭长 圆形, 长 7 — 8 毫米, 宽 2 — 2. 8 毫米, 膜质; 雄蕊 8, 分离, 中 部以下 增宽, 上 部为针 尖状, 长短 不等; 花 药广椭 圆形, 药隔顶 端有长 的突 尖体, 子房圆 球形, 长 1 一 2 毫米, 花柱 细长, 棒状, 长 4 一 5 毫米, 柱头 头状。 果 圆 球形, 直径 1 一 1.5 厘米; 种子 1 一 2 粒。 花期 5 月。 产 富宁, 生石灰 岩灌丛 林中, 海拔约 7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富宁。 5. 思茅 酒饼簕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享利 酒饼簕 (植物 分类学 报), 薄皮 酒饼簕 (广西 植物) Atalantia henryi (Swingle) Huang (1991) . Atalantia racemosa Wight et Arn. var. henryi Swingle (1940) * , in Webb, et Bate. (1948); Huang (1959); Swingle et Reece in Reuth. et al. (1967); C. Y. Wu et al. (1984). 灌木, 高约 2 米。 小枝 坚硬, 分 枝密, 幼 枝被微 柔毛, 具有 针刺, 长可达 4. 2 厘米。 叶互生 ,叶片 椭圆形 ,长 3 — 6 厘米, 宽 1.5 — 2. 5 厘米, 顶端 圆形, 钝头, 凹入, 基部阔 楔形, 叶面深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叶缘具 圆齿; 叶脉 在边缘 网结, 羽状脉 在两面 凸起而 平行, 网脉 明显, 清晰, 叶柄长 5 毫米, 被 柔毛。 花 (1)3 — 8 朵聚 生或单 生于叶 腋内; 总苞 1 一 3 枚, 淡 绿色, 倒卵形 ,长 3 — 4. 5 毫米; 雄蕊 10, 分离, 插 生于花 盘基部 四周, 花 丝长短 不齐, 钻 形, 花 药广椭 圆形; 花 柱短, 略长于 子房, 柱头 棒状, 褐色; 子房近 球形, 无毛; 花盘 存在。 果圆 球形, 几无 果柄, 果皮 平滑, 薄 膜质, 具 有透明 腺点, 成 熟时紫 黑色, 直径 7 — 10 毫米; 种子 1 一 2 粒, 种皮薄 膜质。 花期 4 一 6 月, 果期 8 — 10 月。 产 金平、 勐腊、 景洪、 思茅 (模 式产地 ), 常见 栽培, 生低 山沟谷 密林、 疏 林中, 海 拔 500 — 700 米。 越南北 部也有 分布。 云 南首次 记录。 根 含有生 物碱、 黄 酮苷、 氨 基酸, 可 入药, 有清热 解毒、 化痰 止咳、 行 气止痛 之效. 可治 感冒、 咳嗽, 截疟。 6- 大果 酒饼簕 (植 物分类 学报) Atalantia guillauminii Swingle (1911), (1940) ; Swingle et Reece in Reuth. et al. (1967); Huang (1975);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C. Y. Wu et al. (1984). 
778  云南 植物志  小乔木 ,高 3 — 10(14) 米。 小枝 无刺或 有刺。 单 生复叶 (即叶 片与叶 柄连接 处有关 节), 叶柄长 5 — 10 毫米, 无毛。 叶片 广圆形 或阔披 针形, 长 9 一 20 厘米, 宽 5 — 8 厘米, 顶 端短渐 尖, 钝头或 微凹, 基部 楔尖, 表面深 绿色, 干后为 苍青色 ,具透 明油腺 ,中脉 及侧脉 浮凸; 无 毛, 全缘, 厚纸质 。 总状花 序腋生 , 长 1 一 3 厘米 ,有花 5 — 15 朵, 花序轴 及花梗 被柔毛 , 花梗 细, 长 2 — 4 毫米, 苞 片小, 边缘被 缘毛; 花瓣 4, 黄色, 长 圆形, 端圆; 雄蕊 8, 花丝不 同程 度合生 成筒状 花药, 长约 2 毫米, 个字形 着生, 药 隔顶具 有凸起 的腺点 一颗, 花柱 棒状, 长约 4 毫米, 为子房 1 一 2 倍, 柱头 增大, 子房卵 圆形, 长约 2 毫米, 4 室, 平滑, 每室有 2 胚珠。 果近圆 球形, 直径 15 毫米, 淡 褐色, 果 皮厚, 具 下陷的 腺点, 内 有种子 1 一 3 枚; 种子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12 毫米, 厚 6 — 8 毫米。 花期 4 一 6 月, 果期 8 — 10 月。 产 河口, 生海拔 500 — 1 300 米 的低山 坡脚密 林下及 河边。 17- 枳属 Poncirus Raf. 落叶或 常绿小 乔木, 小枝 浑圆或 压扁成 棱状, 具有 粗大、 腋生、 锋利的 针刺; 枝二 型: 正 常枝及 短枝, 短枝 上常具 1 一 5 枚正 常叶而 无刺, 3 小叶; 小叶 无柄, 有透明 腺点, 叶柄 有翅。 花 单生于 节上, 近无 柄或具 短柄, 春日 开花, 有鳞片 包被; 萼 瓣及花 瓣均为 5, 稀 9, 雄蕊 为花瓣 4 一 8 倍, 分离; 子房近 球形, 7 — 10 室, 被 柔毛, 每室 有胚珠 4 一 8 颗, 花柱短 而粗, 柱头 增大。 果密被 柔毛, 几 无柄, 肉瓤 有油点 及毛状 附属物 (即 伸长 的汁胞 锥体, 干而瘦 ); 种子极 多数, 卵形, 多胚, 子叶不 出土, 幼 苗有苞 片状低 出叶。 2 种, 产我 国长江 中流各 省区; 云南产 2 种。 据报 道枳属 染色体 数目为 2n=18, 同时还 有多倍 体类型 2n = 36。 分种 检索表 1(2) 常绿小 乔木, 具花梗 ,长 3 — 6 毫米; 花瓣 5 — 9 枚;. 雄蕊 35 — 43 枚 1, 枳 P* trifoliata 2 (1) 冬季 落叶; 几无 花梗; 花瓣 5 雄蕊 8 — 20 枚 2. 富民枳 P. polyandra 1. 枳 枸橘, 枳壳 (药用 ) Poncitrus trifoliata (L. ) Raf. (1838); Swingle in Sarg. (1914), (1943); Engl, in Engl. u. Prantl (1931)'; Rehd. (1926); Chun (1934); Huang (1959); C. Y. Wu etal.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5)'. Citrus trifoliata Linn. (1763); Hook. f. (1880); Pritz. (1900); Aegle(9) sepiaria DC. (1824); Hemsl. (1886); Maxim. (1890). 落叶 乔木, 高 2. 5 — 5 米, 稀至 8 米 以上, 胸 径可达 46 厘米; 幼枝扁 棱状而 平滑, 老 枝近于 圆形, 枝 刺多而 锋利, 长可达 5 厘米, 扁平斜 上举; 枝条有 长短枝 两型, 成二歧 状 分枝。 叶 为掌状 3 数 复叶, 具 长柄, 长可达 3 厘米并 具翅, 翅宽约 3 毫米; 小 叶片卵 状 长圆形 或椭圆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25 — 45 毫米, 宽 15 — 25 毫米, 端圆, 基部 楔形, 
芸香科  779  纸质, 叶缘 具有不 显的细 圆齿, 两面 无毛, 有时仅 在叶面 基部脉 上具微 柔毛, 叶 腋内着 生 枝刺及 花芽。 花芽 有鳞片 包被, 于初夏 形成, 翌年 开放, 多 为单花 1 一 2 朵, 先花 后叶, 但也 有先叶 无花; 萼片 5, 卵形, 长宽 3 — 5 毫米, 具微 柔毛及 缘毛; 花梗 甚短或 几无, 生 于 叶腋、 刺 腋内; 花瓣 5, 稀 4 或 6 — 7 枚, 水平 展开, 匙形, 长 18 — 30 毫米, 宽 8 — 15 毫米, 基部常 具爪, 易 脱落; 雄 蕊通常 20, 有时 较多, 花丝 分离, 长短 不等, 花 药长圆 形; 子房圆 球形, 密被 柔毛, 6 — 8 室, 每室 有胚珠 多粒, 花 柱短, 约 与子房 等长, 柱头 头状, 均被 柔毛。 柑果, 表 皮密被 柔毛, 极少 无毛, 果 柄甚短 而粗, 常 宿存于 枝上, 圆 球形、 卵形或 梨形, 直径 2. 5 — 5 厘米, 果 皮厚, 5 — 10 毫米, 具有甚 多苦味 油腺, 芳香, 具 茸毛, 果肉 几无, 果 6 — 5 室, 每室 有种子 1 一 2 颗; 种子 卵形, 甚多, 汁胞 具柄, 味 甚苦, 不堪 食用。 春日 开花, 秋季 结实。 产 大理, 生村寨 附近, 海拔 2 000 米 左右, 多 作绿篱 栽培。 分布 于我国 东部、 中部及 贵州; 北至 山东, 已广泛 栽培。 日本 也有, 称 "唐 橘"。 果 入药, 芳香 健胃, 治食积 痰滞、 胸肿、 痞胀、 跌打、 子宫 脱垂、 乳房 结核, 解酒 毒; 叶治 反胃、 呕吐。 本种 可与柑 桔进行 杂交, 所得杂 交种具 有生活 力强、 抗病 性能强 以及 耐寒的 特性。 见古籍 《礼 记》: "橘逾 淮而北 为枳" 为本 种汉名 最早之 记载。 《神 农本 草经》 称之为 "枳 实", 此后又 增多了 "枳 壳" 一名。 在 《汉 药》 上 因果实 的老嫩 不同、 部位不 同而有 不同 药效。 未 成熟果 实中含 有枳苷 ponci r idin。 但各 地所用 枳实, 有时用 Citrus 属 幼果充 之, 有 时亦为 Citrus ichangensis 或 C. junos (见黄 成就考 证)。 2. 富民枳 (云 南植物 研究) 图版 222, 5—9 野桔子 (富民 ) Poncirus polyandra S. Q. Ding et al. (1984) * . 常绿小 乔木, 高 2. 5 米, 胸径 30 厘米, 树冠 呈圆锥 形或圆 头形, 近 直立; 枝叶 繁茂, 稠密, 冠幅达 2 米; 小枝 浑圆, 绝 不压扁 成棱, 针 刺短而 锋利, 钻形, 长 不超过 1 厘米, 通常在 0.5 — 0.8 厘米。 掌状 3 出 复叶, 顶 生小叶 较大, 狭长 圆形, 长 3 . 5 — 5. 8 厘米, 宽 0.9 — 1.4 厘米; 侧生 小叶长 2. 7 — 3. 8 厘米, 宽 0.7 — 1.7 厘米, 顶端 钝尖, 基部狭 楔形, 叶缘具 圆齿, 齿缝内 有腺点 一颗, 两 面光滑 无毛, 有时 仅在叶 面中脉 基部被 黑色微 柔毛; 叶柄长 1.5 — 2 厘米, 具有 窄翅, 翅宽 2. 5 毫米。 单花 一朵, 生 于叶腋 内或顶 生于小 枝顶, 花 蕾圆球 形或椭 圆形; 萼片 5, 长 圆形, 长 0.7 厘米, 宽 0.5 厘米, 几 无毛; 雄蕊 35 — 45, 长短较 一致, 分离, 钻形, 长 4 一 7 毫米, 花药 黄色, 药隔顶 端尖, 具乳 白色透 明体; 子房扁 圆形, 直径 6 毫米, 被 绒毛, 10 室, 柱头 头状, 微凹, 花柱长 2 毫米。 幼 果果顶 部 凹陷, 扁圆 球形, 外被微 柔毛, 成 熟果扁 圆形, 果约重 100 克, 果大, 直径 6 — 7 厘米, 皮厚, 味苦 甚酸; 种 子多达 30 粒。 花期 3 — 4 月, 果期 8 — 9 月。 产中 部高原 富民县 者北乡 龙马寨 (冬瓜 岭), 生峡谷 阳坡石 灰岩灌 丛中, 海拔 2 4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富民。 据实地 调査, 目前发 现在该 地段上 (长约 200 米, 宽 50 — 70 米 的狭窄 沟谷) 尚有 200 余株, 小 幼树就 更多, 约千 余株。 从年轮 估计, 树龄近 100 年 左右。 云 南特有 植物, 应 加强 保护。 
780  云南 植物志  本 种与枳 [Poncirus trifoliata (L. ) Rafin. ] 不同 之处: 常绿; 花大, 花瓣 5—9, 阔 卵 圆形; 雄 蕊多达 45 枚; 子房扁 圆形, 10 室以及 体态。 18- 金桔属 Fortunella Swingle 常 绿或半 常绿灌 木或小 乔木; 幼具 棱纹, 有 刺或常 无剌。 单生 复叶, 密 生透明 腺点, 叶脉 不显; 箭叶 甚狭或 几无。 花 白色, 芳香, 两性, 单花或 数朵簇 生于叶 腋内; 萼片 5, 合生至 中部, 常 宿存; 花瓣 5, 近 覆瓦状 排列, 长 圆形; 雄蕊 多数, 通常为 花瓣的 4 倍或 更多, 花丝 不同程 度的合 生或成 多束; 子房近 球形或 圆球形 ,着生 于略凸 起的花 盘上, 2 — 6 室, 稀 7, 每室 有并列 的胚珠 2 颗, 花 柱比子 房长或 等长, 柱头 头状, 子房 柄延长 或否。 柑果, 果小, 密生 腺点, 瓤囊 3 — 5 瓣, 稀多至 7 瓣, 汁 胞干而 瘦小, 果 球形、 长 圆形或 纺 锤形, 基部 收缩; 种子 卵形, 平滑, 萌 发时子 叶伸出 土外。 4 一 6 种, 分布于 亚洲东 南部及 东部。 我国 5 种; 云南 3 种。 本属植 物广为 栽培, 果可 作各式 果酱, 蜜饯; 又 是观果 植物, 园 艺品种 很多。 分种 检索表 : 1 (2) 箭叶 明显, 长 2. 5 — 4. 5 厘米, 宽 1.5 — 3. 5 厘米 1. 箭 叶金桔 F. sagittifolia 2 (1) 箭叶 不显, 最宽仅 2 — 3 毫米。 3 (4) 花 瓣短, 不超过 7 毫米; 叶 片长, 7 — 15 厘米, 有时 可超过 15 厘米 2. 长 叶金桔 F. polyandra 4 (3) 花 瓣长, 可达 12 毫米; 叶 片短, 仅 4 一 7 厘米 3. 金桔 F. margarite 1. 箭 叶金桔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222, 10-12 金丝 吊葫芦 (大理 ) Fortunella sagittifolia Feng et Mao (1984) * - 小 乔木, 高 4 一 6 米; 小 枝淡灰 绿色, 微扁, 稍有 棱纹, 具有细 针刺, 长 5 — 16 毫米, 着 生于叶 腋内。 单生 复叶, 密 被透明 腺点, 顶生 小叶卵 形或长 圆形, 长 2 — 4. 5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顶 端渐尖 而钝, 基部近 圆形, 叶缘 有不明 显的微 细齿; 箭 叶倒阔 卵形, 长 2. 5 — 4. 5 厘米, 宽 1.5 — 3. 5 厘米, 顶端平 截或微 心形, 基部 楔形, 纸质; 叶柄长 5 — 7 毫米, 无毛, 叶 片两面 无毛。 花 未见。 柑果, 单生于 无叶小 枝的叶 腋内, 长 圆形, 长 3 — 6 厘米, 径粗约 2 — 4 厘 (稀 7 — 8 厘米 ), 外 果皮浅 黄色, 5 — 7 室, 每室 有种子 2 粒, 三 角状半 圆形, 长 1.5 — 1.8 厘米, 宽 1 一 1.2 厘米, 腹面 平滑, 背面有 蜂窝状 网点, 表皮 薄 壳质, 淡 黄色。 果期 7 — 8 月。 产安宁 (温泉 至阱门 口白汉 场)、 大理 (苍 山, 斜阳峰 ), 广西 大苗山 也有。 生山谷 疏 林中, 海拔 600 — 1 900 米。 当 地草医 名曰: "金 线吊萌 芦", 是治关 节炎、 肿瘤、 慢 性肾炎 及皮下 出血的 良药。 本 种特征 是箭叶 和顶叶 等大或 稍大; 种子表 面具蜂 窝状下 凹点穴 ,长 1. 5-1. 7 厘米, 宽 1 一 1. 2 厘米。 黄成 就并入 箭叶橙 (Citrus hystrix DC.) 中。 
芸香科  781  2. 长 叶金拮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Fortunella polyandra (Ridl. ) Tanaka (1933); Swingle (1943); Huang (1959); 海 南 植物志 (1974)5 C. Y. Wuetal. (1984). Atalantia polyandra Ridl. (1922); Fortunella sxvinglei Tanaka (1928); Citrus polyandra (Ridl. ) Tanaka (1928) ; C. polyandra (Ridl.) Burk. (1931) ; C. swingle Burkill ex Harms (1931).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2 — 4 米; 幼枝 略扁而 起棱, 无刺。 叶 片长圆 形或狭 长披针 状长圆 形, 长 6. 5 — 15 厘米或 更长, 宽 2. 5 — 5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叶缘 具有不 明显的 腺点状 圆齿, 箭叶 不显, 最宽 2 — 3 毫米, 叶面深 绿色, 光亮, 中脉 在叶背 突起。 单花或 数 朵生于 叶腋; 花梗长 1 一 2 毫米; 萼片 5, 广 卵形, 长约 1 毫米, 常 宿存; 花瓣 5, 长 圆形, 长 7 — 12 毫米; 雄蕊 通常约 24 枚, 长短 不等, 中部以 下合生 成束, 较花 瓣短, 花 丝扁 而宽, 花 药广椭 圆形, 花盘略 增大, 花 柱比雄 蕊短, 粗 大而常 脱落, 柱头 头状; 子 房椭 圆形, 5 室, 稀 4 或 7 室。 果圆 球形, 直径 2 — 3. 5 厘米, 果皮橙 黄色, 平滑; 种子 细小。 花期 4 一 7, 果期 12 月 至翌年 3 月。 产勐 海及东 南部, 生 林下, 海拔 500 — 700 米; 广东、 海南 也有。 果也 可食, 现 已不见 野生, 据 记载本 种原产 中国或 印度。 中名 有的称 "金 弹"。 3- 金桔 (归 田录, 植 物名实 图考) 牛 奶金柑 (汝 南圃史 ), 金枣 (花 历百咏 ), 罗浮 (瓯 江逸志 ), 长寿 金柑, 牛奶柑 (花镜 ) Fortunella margarita (Lour.) Swingle (1915); (1948); Tanaka (1930), (1933); Hand. -Mazz. (1933); Huang (1959) ; Swingle et Raece in Reuth. et al. (1967); "图 鉴" (1972); et 补编 (1983), in clavi; 海南 植物志 (1974)*; 秦岭 植物志 (1981)*; C. Y. Wu et al. (1984). Citrus margarita Lour. (1790) ; C. japonica Thunb. var. ellipitica S. et Z. (1835) ; C. aurantium var globifera subvar. margarita Engl. (1897) C. aurantium var. japonica Hook. f. (1874) * ; Fortunella japonica Thunb. subf. margarita (Lour. ) Hiroe (1974), sphalm. ut "marginata". 小 灌木, 高 1 一 2 米, 通常 无刺; 分 枝密, 叶 聚生于 枝顶, 幼枝淡 绿色, 略扁而 成棱。 叶 片披针 形至长 圆形, 长 4 一 7 厘米, 宽 2 — 4 厘米, 端 略尖, 有时 微钝或 微凹, 基部宽 楔形, 全缘或 具不明 显的钝 裂齿; 箭叶 甚窄, 宽 2 毫米。 花 单生或 2 — 3 朵 簇生于 叶腋; 花梗长 3 — 5 毫米, 有披针 形苞片 1 枚; 萼片 5, 卵形, 长约 1.5 毫米, 花后略 增大, 无 毛; 花瓣 5, 长椭 圆形, 长 6 — 7 毫米, 宽约 3 毫米; 雄蕊 20 — 25 枚, 长短 不等, 基部不 同程度 合生成 4 一 6 束, 花丝略 压扁, 无毛, 花药长 圆形; 花盘阔 而厚, 花柱圆 柱形, 与 子房 等长, 宿存, 柱头 头状; 子 房近圆 球形, 4 一 5 室。 果 长椭圆 形或长 卵形, 桔 黄色或 金黄, 果皮 平滑, 具 腺点, 长 2. 5 — 3. 5 (4.5), 粗 2 — 2. 5 厘米; 种子卵 珠形, 钝 或尖; 子叶 及胚均 绿色, 单胚。 花 期夏、 秋, 果 期冬、 春。 昆明 栽培, 原产我 国南部 (广州 ), 现 南北各 省区城 镇时有 栽培, 迄今 不见有 野生。 通常 作盆景 在春节 前后用 以点缀 庭园; 果 可吃, 香甜 可口, 治 咳嗽、 支气 管炎, 或 
782  云南 植物志  以蜜或 盐渍成 凉果、 蜜饯 及清凉 饮料。 因果实 含有丰 富的维 生素, 已在 美国、 日本 等地作 大量的 商业性 栽培。 日本 称之为 "金 柑"。 19. 坩桔属 Citrus L. 有刺小 乔木或 灌木; 幼枝青 绿色, 常 具棱。 叶 互生, 单叶 或单生 复叶, 箭叶 (又称 叶翼) 发达 或稀无 箭叶, 叶 缘常具 细齿, 叶片 揉之有 香气。 花 两性, 稀 退化为 单性, 芳 香, 单生或 数朵簇 生或排 成总状 花序; 花萼 杯状, 2 — 3 浅裂, 宿存, 果期常 增大; 花瓣 4 一 8 片, 通常 5 片, 白色泛 红暈; 雄 蕊为花 瓣数的 4 一 6 倍或 更多, 插生 于花盘 四周, 花 丝中下 部常合 生成若 干束; 花药 各式; 子房 7 — 15 (-18) 室, 每室 有胚珠 1 至 多颗, 花 柱 短粗, 柱头 头状。 柑果, 形状 各式, 果肉 (又 称液 泡或液 泡毛) 由多 个瓤囊 组成, 果 发 育过程 中在瓤 囊内壁 的顶部 发生凸 起的汁 胞毛, 由 此发育 成果肉 (即 通常食 用的部 分), 汁胞以 纤细的 柄着生 于瓤囊 内壁; 果皮难 或较难 剥离, 表皮密 生腺点 (又 称油胞 ), 内面 由白色 或淡红 色的海 棉组织 构成; 种子 富含滑 润的粘 胶液, 形状 多种, 平滑 或具肋 状 凸起; 子叶 肉质, 单胚 (枸 橼、 柚等) 或多胚 (柑桔 类)。 16 — 20 种, 原 产亚洲 热带及 亚热带 地区, 现广 泛栽培 于世界 各地。 我 国连栽 培种共 15 余种, 少数 野生; 云南 13 种。 各学者 对本属 植物的 " 属"、 "种" 观点 各异。 曾勉 (1960) 将柚 Citrus grandis 纳入 Cephalocitrus 属; 将香橙 Citrus junos , 宽皮柑 C. reticulata 纳入 Sinocitrus 属。 至于 " 种", 有 人认为 本属有 10 余种, 也有人 认为有 100 余种。 我 们认为 中国是 柑桔的 故乡, 种类 是世界 上最丰 富的; 由于栽 培历史 悠久, 品种就 更多。 云南有 桔类, 见于 唐代。 根 据本 省产的 13 — 14 种 柑桔, 从外 部形态 上可以 了解到 本省柑 桔的一 些原始 性状: 如翼叶 的 长短与 大小; 花序的 类型。 柑 桔的叶 由羽状 复叶经 过退化 作用而 成单生 复叶, 叶上的 翼叶渐 次变为 狭小, 甚至不 存在; 花由 聚生成 花序演 进成花 单生。 分种 检索表 1 (6) 翼 叶大, 其长 度至少 为叶身 长的一 半以上 〔亚属 1. 大翼 橙亚属 (原 生柑 桔亚属 Subg. I. Papeda)〕 。 2 (3) 翼叶比 叶身长 1 一 2. 5 倍或 更长; 总状花 序有花 5 — 9 朵, 很少 同时有 单花, 果皮厚 1.2 — 2 厘 米 1. 红河橙 C. hongheensis 3 (2) 翼叶 与叶身 等长或 略短, 或 稍长, 但 不超过 1 倍; 单花 腋生或 2 — 3 朵聚 为总状 花序; 果皮厚 通常 不超过 1 厘米。 4 (5) 叶 革质, 硬 而坚, 叶身 顶端圆 或钝, 边缘 有明显 的疏钝 裂齿; 果皮粗 而铍, 呈肉 瘤状凹 凸不平 2. 马蜂措 C. macroptera var. kerrii 5 (4) 叶纸 质或厚 纸质, 叶 身顶端 长尖或 短尖, 很 少钝, 全缘 或少有 不显的 钝齿; 果皮 平滑或 顶部略 有 级 3- 宜昌植 C. ichangensis 6 (1) 无 翼叶, 或翼叶 甚窄, 或 明显, 但不超 过叶身 的一半 〔亚属 2. 柑 桔亚属 (后 生坩 桔亚属 Subg. 
图 版 222 1-4. 厚皮 酒饼簕 Atalantiadasycarpa Huang, 1. 果枝, 2. 花序. 3. 花 放大' 4. 果 横切示 种子; 5 9. 富民 W Poncirus polyandra S. Q. Ding et al. , 5. 花枝, 6. 雌蕊' 7. 雄蕊' 8. 花辦' 9. 果 横切; 10 12. 箭 叶金洁 Fortunella sagittifolia Feng et Mao, 10. 果枝, 11. 果 横剖示 子房' 12. 种子' (肖 溶绘〉 
784  云南 植物志  2. Citrus)〕。 7 (1Z.) 单叶, 无 翼叶, 叶柄 顶端有 明显的 关节, 叶片顶 端圆, 稀钝, 叶 缘有明 显的圆 齿或钝 裂齿; 果 皮比果 肉厚。 8 (11) 果不 分裂。 9 (10) 花大, 直径约 4. 5 厘米 4b. 云 南香様 C. medica var. yunnanensis 10 (9) 花小, 直径 不超过 2 厘米 4a. 香橼 C. medica var. medica 11 (8) 果 上部分 裂成多 条手指 状肉瘤 4c. 佛手 C. medica var. sarcodactylis 12 (7) 单生 复叶, 有 明显或 甚窄的 翼叶, 叶 柄顶端 有明显 关节; 果 肉比果 皮厚。 13 (14) 嫩枝 上部、 叶背 至少在 中脉下 半段、 花梗、 花萼、 子 房均被 柔毛, 有 时成熟 之果也 有毛; 翼叶 大; 种子 肥硕, 有 明显的 肋状棱 5. 柚 C. maxima 14 (13) 各部 无毛, 或 仅嫩叶 的翼叶 中脉上 有稀疏 短毛。 15 (18) 花蕾 和花瓣 背面紫 红色; 雄蕊 25 枚 以上, 每 5 或 4 枚合生 成束; 果椭 圆形或 卵形, 一 头或两 头尖, 成熟果 为圆球 形或扁 圆形; 翼叶线 状或略 明显; 果肉 甚酸。 16 (17) 翼 叶甚窄 至仅具 痕迹; 果圆球 形或扁 圆形, 果皮 甚薄, 较易 剥离, 橙黄 色至橙 红色, 或 淡黄色 6- 黎樣 C. limonia 17 (16) 翼叶较 明显; 果楠 圆形或 卵形, 一 端或两 端尖, 果皮 较厚, 较难 剥离, 柠檬 黄色至 橙红色 7- 梓檬 C. limon 18 (15) 花 蕾和花 瓣均为 白色, 很 少处于 半野生 状态者 花瓣背 面带紫 红色; 雄蕊在 25 枚 以下。 19 (28) 翼叶 通常明 显或较 宽阔; 总状 花序或 2 至数朵 簇生, 稀单生 腋内; 果皮难 或较难 剥离。 20 (22) 总状花 序有花 较多, 多可达 9 朵; 果皮淡 黄色; 翼叶 明显。 21 (22) 花 瓣长约 1.5 厘米, 花 柱比子 房长; 果扁圆 形或圆 球形, 两 端圆或 顶端略 平坦, 果肉味 似柚, 但 酸麻, 苦味; 种子 形状不 规则, 似三 角形、 四 方形, 有肋 状棱; 多胚 8- 葡萄柚 C!, paradis 22 (21) 花瓣长 1 一 1.2 厘米, 花柱与 子房近 等长; 果 近圆球 形或椭 圆形, 顶端短 突尖, 果肉 味酸, 具 香气 9. 来權 C. aurantifolia 23 (20) 总状花 序有花 少数, 通常数 花簇生 于叶腋 或单花 腋生; 果 皮橙黄 色至橙 红色; 翼叶 明显或 较小。 24 (27) 果肉 味酸, 有时带 苦味或 有特殊 气味; 果皮较 粗糙。 25 (26) 花 萼在结 果时常 增大或 增厚; 果 皮紧贴 果肉, 难 剥离, 实心; 叶片质 地较厚 10. 酸橙 C. aurantium 26 (25) 花萼 在结果 时不增 大或稍 增大; 果 皮较易 剥离, 空 心或半 充实; 叶片质 地较薄 - 11- 香橙 C. junos 27 (24) 果 肉味甜 或酸甜 适中, 很少带 苦味; 果皮 平滑, 不 易与果 肉分离 …… 12. 甜橙 C. sinensis 28 (19) 翼 叶甚窄 至仅具 痕迹, 但 夏梢或 徒长枝 上的叶 常有较 明显的 翼叶; 单花或 2 — 3 朵 簇生于 叶腋; 果皮甚 易剥离 13. 桔 C. reticulata 1. 红河橙 (园艺 学报) 图版 223, 2 阿蕾 (哈 尼语) Citrus hongheensis Y. L. D. L. (Y. Ya, X. Liu, S. Ding &. M. Liang ) (1976);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大 乔木, 高 10 — 20 米, 胸 径周长 2 — 6 米; 树皮灰 黑色, 冠幅 14X14 米; 嫩 枝被稀 疏短 茸毛, 长枝 及隐芽 具刺。 单生 复叶, 叶片狭 卵状披 针形, 长 5. 5 厘米, 宽 I. 9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阔 楔形, 具 叶柄, 长 12. 5 — 18 厘米, 翼 叶阔长 圆形, 顶端近 截形, 基部 
芸香科  785  楔形。 总状 花序由 5 — 9 朵花 组成, 偶有 单花, 花蕾长 圆形, 紫红, 开 放前长 1.5 厘米, 宽 0.8 厘米。 花大, 白色, 花径 3 — 3. 5 厘米; 花萼浅 杯状, 5 浅裂; 花瓣 4 或 5, 外面 紫色; 雄蕊 16 — 18 枚, 花丝 分离, 长短 不等, 长 1 厘米; 花柱 细长, 约 6 — 7 毫米, 粗 1.2 毫米, 被疏 柔毛, 花柱与 子房连 结处无 关节; 子房近 球形, 横径 12 厘米, 长 8 — 10 厘米。 果表皮 黄色, 油胞 突起; 种 子近圆 球形, 长 1.2 厘米, 宽 1 一 1.3 厘米, 厚 6 — 7 毫 米, 单胚。 花期 3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红河, 生海拔 1 820 米 的山坡 丛林。 模 式标本 采自红 河乐育 乡小水 井寨。 红河橙 为总状 花序, 由 5 — 9 花朵 组成; 花丝 分离, 我国长 江中游 分布的 宜昌橙 (Cit- rus ichangensis) 为 单花; 花 丝连结 成束, 二 者极易 区分。 红 河橙在 红河地 区用作 中药枳 壳的代 用品, 当地叫 枳壳; 同时 哈尼族 人民用 叶片用 作香 料的调 料品。 红 河橙其 翼叶宽 而长, 是 本叶的 2 — 3 倍; 总状花 序具花 5 — 9 朵, 偶有 单花, 花径 3 — 3. 5 厘米, 花 大型。 这些特 征显示 出红! 的原 生性, 它 以花丝 联合成 束而不 同于宜 昌橙; 以 花大、 翼叶超 出叶片 本叶的 长度, ]^ 与箭 叶橙 (C. hystrix), 小花 大翼橙 (C. micranthus), 大翼橙 (马 蜂柑) (C. macroptera) , 西 里伯斯 大翼橙 (C. celebica) 等相 区别。 红 河橙的 发现, 充 分说明 云南省 野生坩 桔原生 类型是 十分丰 富的, 几乎拥 有所有 原生 类型, 如酸橙 (C. aurantium), 宜 昌橙、 柠檬 (C. limon)、 枸椽 (C. medica), 以 及近来 不断发 现的柑 桔属的 近缘! : 箭 叶金桔 (Fortunella sagitifolia) , 富民枳 (Poncims polyandra) 等都表 明云南 是柑桔 1 古老 的起 源地。 2. 马鋒橙 (云南 ) 图版 223, 1 马蜂柑 (勐腊 ), 玛纠 (傣语 ), 大翼橙  Citrus macroptera Montrouzer var. kerrii Swingle (1942) * , (1948), et in Reuth.  C. hyalopulpa Tanaka (1941); Papeda kerrii (Swingle) Tseng (1960).  乔木, 高 5 — 6 米; 树皮淡 褐色, 有细 裂纹, 具 细刺, 长不及 2 毫米。 翼叶与 本叶近 等长, 翼叶长 3 — 6 厘米, 宽 1.5 — 4 厘米, 倒 心形, 先端平 截或方 头形或 微凹, 基部阔 楔形; 本叶橢 圆形至 卵形, 长 6 — 9 厘米, 宽 3. 5 — 5 厘米, 基部阔 楔形或 圆形, 顶端阔 楔形 或钝, 具 圆齿, 革质, 羽 状脉在 两面微 凸起, 常从 关节处 脱落, 具 短柄。 花 1 一 2 朵, 腋生, 总 梗长约 1 厘米, 花梗长 0. 5-1 厘米, 被微 柔毛; 雄蕊 和花瓣 早落。 子房圆 头形, 基 部收缩 成柄。 果 单生, 幼果 绿色, 长 圆形, 先端 突尖, 基部 短尖, 长 7 厘米, 横径 5. 5 厘米, 瓤瓣 10 — 11 瓣, 表皮 有瘤状 突起, 皮厚 0.8 厘米, 果肉 甚酸; 苦, 不堪 食用。 果期 10 月。 产西双 版纳、 金平, 野生 于林边 山坡次 生林, 海拔 560 — 1 300 米, 偶见 栽培。 分布 于 泰国中 部以北 和越南 北方。 分布于 东喜马 拉雅、 尼 泊尔、 缅甸、 泰国、 越南、 菲 律宾、 苏门 答腊及 印度; 现 已广泛 栽培。 原变 种云南 不产。 3. 宜昌橙 ( "图鉴 ") 图版 225, 4-5 狗橙子 (漾濞 ), 野柑子 (镇雄 ) Citrus ichangensis Swingle (1913) p. p. , (1914) ; (1939)*, (1948)" ; Tanaka 
图 版 1- 马蜂 © Citrus macroptera var. kerrii Swingle, 幼果枝 3 ― 5. 云南香 Ut C. medica L. var. yunnanensis S. Q.  223 2. 红河橙 C. hongheensis Y. L. D. L. , 花枝; Ring, 3. 花枝 一段, 4. 花 纵剖, 5. 果。 (李锡 畴绘) 
芸香科  787  (1954); Swingle et Reece in Reuth. et al. (1967)* ; "图 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 贵 州 植物志 (1985)'. C. cavalerie Levi, ex Cavalerie (1911) ,nom. , Swingle (1914) ; C. ichangensis Swingle var. latipes Swingle ex Craib (1926) ; Merr. (1933) ; Koidz. (1930) ; C. latipes (Swingle?) Hook. f. et Thorns, ex T. Tanaka (1928); Swingle (1943); T. Tanaka (1954); J. R. Press in Hara et al. (1979); Griero et Long (1982); C. cavalerie var. latipes (Swingle) Koidz. (1930) ; ? C. aurantium ssp. ichangensis var. latipes Guill. in Humb. (1942); Papeda ichangensis (Swingle) Tseng (1960), nom. seminud. 灌 木状小 乔木, 高 1 一 5 米。 翼 叶大, 几乎 与本叶 等大或 超过, 狭椭 圆形, 长 1.5 — 6 厘米, 宽 2. 5 — 3 厘米, 顶端 圆形, 基部 楔形, 叶 柄短, 长 5 — 7 毫米, 本 叶卵形 至卵状 披 针形, 长 2 — 6 厘米, 宽 2 — 3. 3 厘米, 两面 无毛, 中脉 及羽脉 在叶背 凸起; 在叶腋 处有腋 生的刺 ,刺长 5 — 30 毫米。 花单生 ,白 色或紫 色或淡 黄色; 花梗 极短; 花萼 5 淡裂; 萼片圆 形; 花瓣 5, 长圆形 ,长约 1 厘米, 花药箭 头形; 背部 着生; 子房棒 状, 柱头 黑色, 稍 膨大。 果 扁球形 至梨形 ,横径 4. 5 — 5 厘米, 中等大 ,顶 端盘状 或锥状 凸起, 表皮 黄色, 上有 凸出油 胞, 囊瓣 9 一 10 瓣; 种 子多, 30 — 40 粒, 棱脊 明显, 光滑; 单胚, 白色。 花期 3 — 4 月 。 产漾濞 、保山 、镇雄 、绥江 、大关 ,生山 坡灌丛 中及沟 谷密林 ,海拔 600 — 1 820 (-2 500) 米; 湖北 西部、 四川、 湖南 西部、 贵州、 广西 北部有 野生及 栽培。 印度东 北部有 分布。 4. 香椽 (中 馈录, 植 物名实 图考) 枸橼子 (南方 草木状 ), 枸橼 (异物 志), 香圆 (韩彦 直桔录 现今通 称), 蜜罗柑 (植 物名实 图考, 砚山 ), 香泡树 (文山 ), 香柚果 (西藏 ), 云香 (广西 ) Citrus medica L. (1753); Hook. f. (1875); Engl. (1897), (1931); Guill. in Lecte. (1911), in Humb. (1946); Swingle in Sarg. (1914); et Kanai in Hara (1966); "图 鉴,, (1972)* fr. exclud; Swingle (1948); Tankac (1950); Swingle et Reece in Reuth. et al. (1967); 补编 (1983); 海南 植物志 (1974); Hiroe (1974), sensu latiss. ; J. R. Press in Hara (1979); 贵州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6). 4a. 香裤 (原 变种) 图版 224, 1—2 var. medica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达 5 米; 嫩枝 常暗紫 红色, 叶 腋间有 短而硬 的刺。 叶长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7 — 15 厘米, 宽 4 一 7. 5 厘米, 顶端圆 或钝或 微凹, 基部 圆或阔 楔形, 边 缘具圆 细齿, 无 翼叶, 叶片与 叶柄连 接处无 关节; 叶 柄短。 花 两性, 常兼 有退化 雌蕊的 雄花, 数 花 排成短 的总状 花序, 花 蕾带淡 紫色; 花萼 5 浅裂, 三 角形, 长 3 — 5 毫米, 被稀疏 微毛; 花 瓣长圆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浅覆 瓦状, 长 14 一 18 毫米, 花瓣 外面淡 紫色; 雄蕊 30 — 40 枚, 花丝 大部分 合生, 兼有个 别离生 或全部 离生; 子房 10 — 13 室, 柱头略 增粗。 果椭圆 形或卵 形或纺 锤形, 肥大, 长 10 — 25 厘米, 果皮 甚厚, 具 芳香, 表面淡 黄色, 通常 粗糙, 内面 白色; 瓤囊甚 细小, 十分 退化; 汁胞青 白色, 汁少 而呈淡 黄色, 味酸而 带苦; 种子 多数, 平滑, 内 种皮紫 红色; 子叶乳 白色。 花期 春季, 果 期秋、 冬季。 产滇西 (大 理、 漾濞 )、 滇 西南、 滇南、 思茅、 普洱、 西双 版纳、 滇东南 等地, 生海 拔 670 — 1 750 米的 山坡丛 林中, 常见 栽培; 台湾、 福建、 广东、 广西、 贵州、 西藏 也有。 
788  云南 植物志  越南、 老挝、 緬甸、 印度、 锡金有 分布。 我国 长江以 南露天 栽培, 以北为 盆栽。 果实 入药, 理气 化痰, 健脾 化痰, 治心腹 痞满, 胸肋 胀满, 噫气 少食, 咳嗽 痰多; 果皮内 面白色 部分可 供生食 ,脆而 味甜, 具清香 ,为 芳香健 胃剂。 本种抗 病力强 ;可作 砧木。 4b. 云 南香橼 (变种 ) (云 南植物 研究) 图版 223, 3-5 枸橙 (宾川 ) var. yunnanensis S. Q. Ding (1979) * Sine descr. lat. nom. nud. ; ex Huang (1991)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2 — 3 米; 嫩枝 紫色, 无毛, 刺大; 二型, 单 生于叶 腋内, 长 0.8 — 2. 8 厘米, 宽 (1.8) 3. 9 — 4. 8 厘米, 顶端 圆或短 急尖, 常 凹入, 基部阔 楔形, 边 缘具细 钝齿; 纸质, 两面 无毛; 叶 柄短, 长 2 — 5 毫米。 总状 花序由 5 — 12 朵花 组成, 偶 有单花 腋生; 花梗长 5 毫米, 花蕾椭 圆形, 带 紫色; 花大, 长 2 厘米, 径粗 1 一 1.2 厘米, 花萼 绿色, 有紫 色斑, 浅杯状 5 — 6 浅裂, 不 规则, 无毛; 花瓣 5 — 6 瓣, 稀 7 片, 覆 瓦状排 列, 长 圆形, 长 1.7 厘米, 宽 7 — 8 毫米, 顶端 短尖, 边缘 紫色, 平展, 盛花 时向外 反折; 雄蕊 3 轮, 外 轮全部 可育, 约 28 — 33 枚, 花 丝长约 1 厘米, 离生, 基部 合生成 杯状, 被 细 短毛, 中轮 及内轮 雄蕊均 不育, 花药 退化; 果 桃形, 长 6. 8 — 11 厘米, 横径 5. 5 — 8. 9 厘米, 先端短 突尖, 有时 偏斜, 基 部近于 圆形, 自 基部至 顶部有 明显的 沟纹; 果柄粗 4 一 6 毫米, 萼 宿存, 大 而薄, 五角 星状, 凹陷 或否。 果皮厚 3. 5 毫米, 表皮 黄色, 不易 剥离, 油胞 层厚约 1 毫米, 油囊中 等大, 凹陷、 圆或卵 圆形; 柱头 圆形, 中央 开裂; 囊 瓣发育 良好, 10 — 13 瓣, 木 梳形; 中心柱 充实, 横切 面径粗 1.1 一 1.3 厘米, 圆形; 液胞 白色; 单胚或 多胚。 在瓤 囊中顶 端尚有 桃形、 肉质、 具 液胞的 附生心 皮群。 果肉 多汁, 味 极酸, 不堪 食用。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宾川, 生海拔 1 600 米 的丘陵 地区。 模式标 本采自 宾川炼 铜乡。 本变种 花大, 直径 4. 3 厘米, 具 2 — 3 轮 雄蕊; 果 具附生 心皮, 囊 瓣发育 良好, 容易 区别, 它 是介于 典型香 椽与佛 手之间 的过渡 类型。 在宾 川称为 "枸 橙", 相传 在解放 前引自 漾濞。 果实 入药, 顺 气芳香 开窃; 枝 条可扦 插作 绿篱及 砧木, 有 矮化、 早熟、 抗病 作用。 . 4c. 佛手 (变种 ) (本草 纲目) 佛子柑 (滇 南本草 ), 手橼、 香橼 (芒市 ) var. sarcodactylis (Nooten) Swingle in Sarg. (1914), (1948); Guill. in Humb. (1946); Swingle et Reece in Reuth. et al. (1967); "图 鉴" (1972)*; et " 图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贵州 植物志 (1985)*. Citrus sarcodactylis Nooten (1863) ; C. Y. Wu (1984); C.limonia Osbeck var. digitata Risso (1813); Engl, in Engl. u. Prantl (1931)*. 心 皮部分 离生, 在花期 可明显 看到, 当它 发育成 熟时, 果 皮离生 部分呈 指状或 拳状, 甚为 特异。 花、 果期同 枸橼。 产 滇中, 金沙江 流域, 澜 沧江、 红 河流域 及滇缅 边境各 县区, 在 文山地 区常见 栽培; 长江 以南 各省区 可露天 栽培, 其性状 除果外 均与枸 橼大同 小异。 据 果皮分 裂的指 状部分 可分 力开张 型和卷 曲型, 前者称 "开佛 手", 后者称 "闭 佛手" 或 "佛 拳"。 
芸香科  789  果 入药, 镇咳 祛痰, 健胃, 心痛, 舒肝, 理气, 止呕。 治 胃痛, 支气 管炎, 肝炎, 呕 吐。 根也 入药, 用 于消化 不良, 痞闷, 神经性 胃痛, 舌 苔厚腻 等症。 木材 黄色, 稍 坚硬, 可 为手杖 用材。 5. 柚 (禹贡 ) 图版 226, 1—5 抛 (泡 ), 大泡果 (西 双版纳 ), 橙子 (四 川、 重庆 ), 麻景大 (傣语 ), 象皮果 (景 谷), 柚子 (湖北 ) Citrus, maxima (Burm. ) Merr. (1917); (1927); Craib (1926); Engl, in Engl, u. Prantl , (1931); Hand. -Mazz. (1933). Citrus aurantium var. grandis L. (1753) ; Aurantium maximum Burm. ex Rumph. (1755); C.decumana L. (1767); Lour. (1790); Guill. in Lecte. (1911); C. aurantium L. f. grandis (L. ) Hiroe (1974) ; Cephalocitrus grandis (Osb. ) Tseng (1960); C. Y. Wu et al. (1984); C. grandis (L. ) Osb. (1757); Swingle in Sarg. (1914). ; Guill. in Humb. (1946); Swingle (1948); et Reece in Reuth. et al. (1967), Tanaka (1954); "图 鉴" (1972); et 补编 (1983), in clavi; 秦岭 植物志 (1981)*; 贵州 植物志 (1985)*. 常绿 乔木, 高 4 一 8 (-15) 米; 小枝 绿色, 具扁 棱紋, 通常 被毛, 有长 而坚硬 的剌, 稀 无刺。 叶 阔卵圆 形至阔 卵形, 长 9 一 20 厘米, 宽 5 — 12 厘米, 顶 端圆形 或钝而 微凹, 基 部阔 楔形至 圆形, 叶缘具 明显的 圆齿, 背面至 少沿中 脉两侧 被疏微 柔毛, 翼叶倒 圆锥形 至 狭三角 状倒圆 锥形, 宽 2 — 4 厘米, 顶端 截平而 微凹; 叶柄甚 短或几 无柄。 花 两性, 通 常 数花或 多花排 成总状 花序; 花梗延 长可达 10 厘米, 与花萼 均密被 柔毛; 花萼浅 杯状, 萼齿 5 (— 4), 不 规则, 长 5 — 6 毫米, 浅裂; 花瓣 白色, 近 匙形, 长 2 — 2. 5 厘米, 宽可 达 1 厘米; 雄蕊 20 — 25 枚或 更多, 比花 瓣短, 花 柱比子 房长约 1 倍, 柱头 头状。 果形各 型, 圆 球形、 圆 头形、 梨形, 淡黄 色或杏 黄色, 果皮 甚厚, 海 棉质, 表皮 具有丰 富的油 腺, 瓤囊 10 — 15, 不易 与果皮 分离; 果 皮甜而 多汁, 微 带酸、 苦、 麻; 种 子滑, 肥大, 具 纵肋 或棱, 单胚。 花期 春季, 果期秋 冬季至 春节。 产 思茅、 普洱、 西双 版纳、 河口、 富宁、 绿春、 元阳、 红河、 金平、 瑞丽、 盈江、 梁 河, 生村寨 及山林 河边, 多为栽 培或半 野生; 四川、 贵州、 湖北、 湖南、 广西、 海南、 广 东、 福建、 台湾、 浙江均 有大量 栽种。 柚在 我国有 着悠久 的栽培 历史, 早 在公元 前三世 纪的记 载就已 提到种 柚了。 过去一 些学者 认为我 国的柚 (包 括橙、 柠檬) 是从外 国引进 的 说法是 完全错 误的。 比较出 名的品 种有四 川梁坪 的梁山 "平顶 柚", 广西 容县的 "沙田 柚", 再有 就是台 湾产的 "麻 豆文 旦"。 柚类的 果皮含 有一种 苦味配 醣体, 叫做 柚皮苷 (naringin) 及枳苷 (poncirin) 、新 橙皮苷 (naringenin-4) 和柚 皮素- 4, 葡萄 糖甙- 7 -新橙 皮糖苷 (naringenin -4,glucoside -7 - neo- hesperidosideh 另外, 含 有胡萝 卜素、 维生素 B,、B 2 、C 及挥发 油等。 果皮 挥发油 含量为 0.3 — 0.9%, 主要成 分为柠 檬醛、 牛儿醇 、芳 樟醇和 邻位氨 基苯酸 甲酯。 这 些内含 化含物 中, 柚皮苷 有抗炎 作用, 类似黄 酮类。 此外, 柚皮 苷对小 鼠的病 毒感染 有保护 作用; 柚皮甙 原 有解痉 作用, 柚皮 苷毒性 很小; 新鲜果 汁中, 有人 报导含 胰岛素 成分, 能降低 血糖。 在四川 重庆, 民间用 叶包高 粱粑, 蒸 出来橙 叶清香 扑鼻, 香甜 可口。 
图 版 224 1 一 2. 香橼 Citrus medica L. , 1. 花枝, 2. 果 纵剖; 3 — 4. 酸橙 C. aurantium L. , 3. 花枝, 4. 果; 5 — 6. 代代 花 C. aurantium L. var. da.-dai Makino, 5. 花, 6. 叶; 7—8. 三 叶木桔 Aegle marme l os (L. ) Corr. , 7. 花 枝, 8. 果。 (李锡 畴绘) 
芸香科  791  6. 黎檷 (岭外 代答) 图版 225, 1-3 宜母子 (植物 名实图 考), 药果 (本草 纲目拾 遗), 黎檬子 (海南 植物志 ), 上 柠檬、 野香橼 (德宏 ) Citrus limonia Osb. (1765) ; Swingle in Sarg. (1914) , p. p. ; Tanaka (1933) ; Guill. in Humb. (1946); 广州 植物志 (1956); Uphof (1959); "图 鉴,, (1972)*; et 补编 (1983), in clavi; 海南 植物志 (1974); 贵州 植物志 (1985)'. 常绿小 乔木或 灌木, 高 2 — 5 米, 胸径 20 — 30 厘米; 小枝成 棱状, 具刺。 叶 互生, 椭 圆 形至卵 状矩圆 形或倒 卵形, 长 6 — 8. 5 厘米, 宽 3 — 4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叶 缘具明 显的腺 锯齿或 全缘, 薄 革质, 叶 柄短, 几无 翅或不 明显, 顶端 有节, 叶片 自节处 脱落。 花小, 单 生或簇 生于叶 腋内; 花萼 5 浅裂, 无毛; 花瓣 匙形, 外面淡 紫色, 内面 白色, 早落; 雄蕊约 20 枚; 子房 球形, 花柱长 8 毫米, 无毛, 柱头 头状。 果圆 球形, 横 径约 4. 2 厘米, 皮薄, 油点 肥大, 浅凹, 果皮黄 色至朱 红色, 光滑, 果皮易 剥落, 胚绿 色。 花期 春季, 果期 秋季。 产 蒙自、 金平、 河口、 屏边、 勐腊、 勐海、 德宏, 生灌丛 林中干 燥处或 阴湿低 洼地, 海拔 500 — 900 米, 常见各 地乡村 栽培; 四川、 贵州、 广西、 海南、 广东、 福建、 台湾也 有。 原产我 国南部 至中南 半岛。 果肉 极酸, 具 甜味者 甚少, 通常搾 汁作调 味品, 也 作清凉 饮料; 搾汁 后的果 用盐、 糖 或 蜜渍作 凉果, 称黎 檬饼, 能消食 开胃; 种仁 含油约 40%, 因 其枝、 叶、 果皮含 有柠檬 样的芳 香油, 昆明 香料厂 调配成 食用、 皂用、 洗涤剂 香精。 7. 柠槺 (通称 ) 麻老果 (傣语 ) Citrus limon (L. ) Burm. f. (1768); J. C. Th. Uphof (1959); Murata (1973); J. R. Press , in Hara (1979);" 图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C. Y. Wu et al. (1984) Citrus medica var. 2 limon L. (1753) ; C. medica var. limonum Hook. f. (1875) ; C. limonu Risso (1813); C. communis Poiteau (1846); C. medica f. limon (L. ) Hiroe (1974). 小 乔木, 高 3 — 5 米, 具 直刺。 叶 互生, 淡 绿色, 椭圆状 卵形, 长 6. 5 — 10 厘米, 宽 3 — 4. 5 厘米, 顶端 短渐尖 或钝, 叶缘具 细齿, 具 叶柄, 柄上有 狭翅, 叶柄 顶端有 关节。 花 单 生或簇 生于叶 腋内, 花瓣 4 一 5, 匙形, 长 1.3 — 1.7 厘米, 宽 4 一 6 毫米, 外面淡 红色, 内面 白色; 雄蕊约 20 枚, 子房圆 锥状。 果椭 圆形至 卵形, 顶端乳 头状, 长 7. 5:12. 5 厘 米, 粗 4 一 6 厘米, 果皮亮 黄色, 表皮 粗糙, 囊瓣 8 — 10, 果肉味 极酸, 每瓣内 有种子 3 — 4 粒, 卵 圆形, 淡 黄色。 花期 春季, 果期 秋季。 原产 亚洲; 中 部及西 双版纳 栽培; 长江以 南常见 栽培。 本种 与黎檬 (Citrus limonia Osb. ) 十分 近似, 其区 别点为 1. 花 瓣冠幅 3. 5—4. 5 厘 米; 2. 叶大, 卵状椭 圆形; 3. 果 皮厚, 油 胞小并 下凹, 表皮 粗糙; 4. 种子 的胚为 白色。 现 已广泛 栽培于 南欧、 意 大利、 加里佛 里亚, 佛 罗里达 等地。 品种 很多。 用 果皮蒸 馏可 以得到 昂贵的 柠檬油 (oil of Lemon, Cedro oil) 这种精 油用途 极广, 可用于 驱风、 香 水、 食品 工业。 
792  云南 植物志  我国 传统用 药经验 用鲜品 花治乳 腺炎, 作 药引。 8- 葡萄柚 (通称 ) 柚子 (屏 边、 河口) Citrus paradis Macf. (1830). Cephalocitrus paradis (Macf. ) Tseng (1960); C. Y. Wu (1984) 直立小 乔木, 高 6 — 7 米; 幼枝 有棱, 叶 腋内有 小刺, 长约 3 — 5 毫米。 叶 互生, 翼 叶大而 明显, 长 2. 5 — 3. 5 厘米, 宽 2 — 2. 8 厘米; 叶片阔 卵圆形 至狭椭 圆形, 长 7. 5 — 12 厘米, 宽 4 一 8. 5 厘米, 顶 端渐尖 或圆或 微凹, 叶柄短 5 — 7 毫米。 总 状花序 缩短, 约 3 — 4 朵, 有 时多达 9 朵, 总梗 长不足 1 厘米, 花梗长 1 一 1.7 厘米; 花萼 4 一 5 裂, 裂 片三角 形; 花蕾圆 球形, 花瓣长 7 — 15 毫米, 镊合状 排列, 匙形, 雄蕊 多数, 花柱 远比子 房长。 果扁圆 形或圆 球形, 两 端圆或 顶部略 平坦, 果肉味 似柚, 但酸味 更重, 并 带苦、 麻; 种 子 形状不 规则, 近似三 角形, 有较明 显的肋 状棱; 子叶及 胚均乳 白色, 多胚。 昆明、 河口、 屏边、 蒙 自等地 栽培; 常 见河边 沙土上 及湿润 地上, 海拔 150 — 960 米; 海 南也有 栽培。 本种起 源栽培 杂种, 为柚与 甜橙杂 交后, 再与 柚回交 所得, 18 世 纪起源 西印度 群岛, 现 在新大 陆许多 地区都 有栽培 (据 Mabberley, 1990)。 果实可 生食或 制各式 罐头、 饮料; 在 一些巿 场上可 买到用 皮渍的 蜜饯; 种子油 用于棉 布染色 工业, 同 时也是 一种具 有高泡 沫硬脂 皂的添 加剂, 加 工后的 废料可 干馏后 打粉, 作 家禽的 饲料。 9. 来槺 (通称 ) 香檬、 酸柠檬 (广西 ) Citrus aurantifolia (Christm. ) Swingle (1913) ; Engl, in Engl. Engl, u. Prantl (1931). Limonia aurantifolia Christm. (1777) ; Citrus acida Roxb. (1832) ; C. medica L. var. acida Hook. f. (1875) ; C. excelsa Wester (1915).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5 米; 小枝光 滑呈三 棱状。 叶 腋内有 1 一 2 枚 小剌。 叶 互生, 椭圆 状矩 圆形, 长 (5) 9. 5 — 12 厘米, 宽 4 一 4. 8 厘米, 顶端圆 或钝, 基部 楔形, 全缘 或具不 明 显的细 锯齿, 表面深 绿色, 背面青 绿色, 有 散生细 腺点。 花少, 单生或 2 — 3 花 集生于 叶腋, 具 短柄; 花 两性, 整齐, 白色; 萼片 5; 花瓣 5, 舌状, 长 1 一 1.2 厘米; 雄蕊 20 — 25 枚; 子房 平截, 花柱约 与子房 等长, 无毛。 果卵 形或卵 球形, 直径 5 — 6 厘米, 瓤囊 10, 暗 黄色, 果肉 极酸; 果皮 粗糙, 油腺 甚多, 突出, 厚革 质而具 芳香。 产 富宁、 广南及 西部, 生海拔 600 — 700 米的 沟谷季 雨林中 或村边 旷地; 广东、 海南 也有。 西 印度、 墨 西哥有 栽培。 现已 在全世 界广为 栽培。 果 为饮料 的重要 原料; 著 名的莱 姆果汁 (Lime-juice) 就 是一种 用作清 凉饮料 并治坏 血症; 莱姆油 (oil of Lime), — 种挥发 油也是 从该植 物果实 蒸馏出 来的; 其种子 也是莱 姆 种子油 的重要 资源, 这种 油是一 种半干 性油, 适于作 脂皂。 10. 酸橙 (海 南植 物志) 酸黄果 (盈江 ), 枳壳、 枳实 (思 茅、 保山) Citrus aurantium L. (1753); Hook. f. (1875); Guill. in Humb. (1946); Swingle 
芸香科  793  (1984); Tanaka (1954) ;" 图鉴" (1972) ; et 补编 (1983), inclavi; 秦岭 植物志 (1981). Citrus acre L. (1753);Burm. f. (1768) ; Hook. f. (1875); Guill. in Hara (1966); J. R. Press in Hara et al. (1979) ; Aurantium acre (L. ) Mill. (1768) ; C. Y. Wu(1984). 10a. 酸橙 (原 变种) 图版 22 4 , 3—4 var. aurantium -―- ^ 乔木, 高 3 — 6 米; 分教^ , 小枝 具棱, 刺 细小。 叶 互生, 翼 叶小, 不 明显; 叶片阔 卵形 至阔椭 圆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2. 5 — 5 厘米, 顶 端狭而 钝或急 渐尖, 基部阔 楔形, 革质或 具微波 状齿, 两面 无毛, _叶 柄短, 具 狭翅, 关节 不显。 花 两性, 常兼 有少量 雄花, 总状花 序或兼 有腋生 单花或 2 — 3 花 簇生, 白色, 芳香; 花 萼有时 被毛, 且 花后增 大呈肉 质 并紧贴 果皮, 萼片 5, 浅裂; M^, 覆瓦状 排列, 披 针形, 长 1.2 — 1.4 厘米, 宽 4 一 5 毫米; 雄蕊 20 — 25, 花 丝基部 连合; 花柱 棒状, 柱头 膨大, 头状, 子房短 圆形, 无毛。 果近 球形, 横径 7 — 8 厘米, 橙 黄色, 果皮 粗糙, 油 胞大; 果 皮厚, 囊瓣 10 — 12, 果肉甚 酸, 略 带苦; 萼宿存 并果后 增大; 种 子多, 通常 单胚。 花期 春季, 果期 冬季。 产 富宁、 镇康、 西 双版纳 地区, 生 村旁丛 林地; 广西、 海南 也有, 常见 栽培, 我国 秦岭 以南各 地均有 栽培。 原 产亚洲 东南部 亚热带 地区。 该种的 花是生 产香水 的上等 原料。 有一个 品种叫 "代 代花" "dai- dai", 它的花 是制花 茶的 原料, 称为 "代 代花 茶"; 近 成熟果 实和幼 果入药 可作枳 壳和枳 实用, 有破气 消积, 行痰 除痞的 功效; 因果肉 味酸, 通 常不作 食用; 多用作 砧木, 因为 它具有 抗病虫 力强, 生 长旺 盛和根 系大的 特点。 10b. 代代花 (变种 ) 图版 224, 5—6 var. daidai Makino (1925) C. aurantium L. var. amara Engl. (1931) 与 原变种 区别在 于翼叶 明显; 果 实在当 年冬季 变为橙 黄色, 翌年 夏季又 变青; 花萼 在果后 增厚, 肉质。 昆明、 富民 等地有 栽培; 全 国各省 区习见 盆栽。 11- 香橙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225, 6-11 蟹橙 ( "图鉴 ") Citrus junos (Sieb. ) Tanaka (1925); Hand. -Mazz. (1933); Makino (1958); "图 鉴" (1972)*; et 补编 (1983), inclavi; 贵州 植物志 (1958)*. Citrus medic a L. var. junos Sieb. (1827); nom. nud. ; Sinocitrus junos (Sieb. ex Tanaka) Tseng (1960) ; C. Y. Wu(1984) ; C. medica L. subf. junos (Sieb. )Hiroe (1974). 常绿小 乔木, 高 2. 5 — 6 米, 在 叶腋内 有刺, 长短 不等, 嫩 枝扁, 具棱。 翼 叶小, 长 0. 5-2. 5 厘米, 宽 0. 5-1. 7 厘米, 近倒 卵形, 本叶 卵状披 针形, 长 3 — 7. 5 厘米, 宽 1. 8 — 3. 8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 圆形, 叶缘 具不明 显的腺 齿或近 全缘。 花白色 ,两性 ,芳香 ,单生 于叶腋 内或成 短的总 状花序 ;花序 轴长约 2 厘米; 花蕾 球形, 长 1. 2 厘米, 粗 1 厘米; 花萼 浅裂, 裂片宽 三角形 ,有微 缘毛, 长宽约 2 — 3 毫米; 花瓣 5, 浅覆瓦 状排列 ,长 1.2 厘米, 宽 1. 1 厘米; 雄蕊约 20 枚, 花丝常 粘合, 长约 1. 1 厘米, 花药 背着; 花 柱长约 5 — 8 毫米, 柱头 头状, 子房 棒状, 光滑 无毛, 花盘 环状, 无毛。 果实偏 球形, 直径 4 一 7 厘米, 成熟时 黄色, 易 
794  云南 植物志  剥离, 具有一 种特别 的香味 ,果肉 味酸; 种子大 ,多 棱纹。 花期 春季, 果期 秋季。 产 弥渡、 大理、 文山、 个旧, 丽江有 栽培, 生海拔 700 — 1 600 米 的沟谷 林中; 江南、 岭北 至陕西 、甘 肃广为 栽培, 但并非 大宗。 12. 甜橙 (开宝 本草) 图版 226,6 — 9 新会橙 (植物 名实图 考), 黄果 (云南 ), 广柑 (四川 ), 印子柑 (福建 ) Cirtrus sinensis (L. )Osb. (1765) , (1775) ; Swingle in Sarg. (1914) , (1948) ; Engl, in Engl. u. Prantl(1931);Bailey(1943);" 图鉴" (1972)* ; et 补编 (1983),in clavi; 海 南植物 志 (1974) ; 秦岭 植物志 (1981) ; 贵州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6). Citrus aurantium var. b sinensis L. (1753) ; Aurantium sinensis (L. )Mill. (1768) ; C. Y. Wu et al. (1984) ; C. aurantium Lour. (1790) ; C. aurantium var. dulce Hayne(1830) ; C. aurantium L. ssp. sinensis Engl. (1931); C. aurantium L. subf. sinensis (L. ) Hiroe (1974).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3 — 5 米; 具 小刺或 无剌, 小枝具 棱纹。 叶薄 革质, 阔卵 形至椭 圆形, 有时 卵状披 针形, 长 6. 5-12 厘米, 宽 3 — 5. 5 厘米, 顶端 狭尖而 钝头, 基部 楔形, 边 缘具不 明显 的腺齿 ; 叶柄短 , 几无翅 , 顶端 具关节 。 花两性 , 数 朵排成 总状花 序或兼 有腋生 单花或 2-3 朵; 花蕾长 圆球形 ,萼淡 杯状, 5 浅裂, 稀 4 浅裂,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花瓣 5, 白色, 浅覆 瓦状 排列, 长圆形 或匙形 ,长达 2 厘米; 雄蕊 20 — 25 枚, 合生成 5 束; 子房近 球形, 花柱细 长, 柱头 膨大。 果球形 、扁 圆形、 鹅蛋形 ,橙 黄色、 桔红色 ,横径 6. 5-8. 5 厘米, 果皮 与瓤囊 紧贴, 不易剥 离开, 表面 光滑或 粗糙, 瓤囊 10 — 13 瓣, 汁胞 多汁; 种子肋 状凸起 ,表 面含胶 质 滑润; 子叶乳 白色, 多胚。 花期 春季, 果 期秋、 冬季。 产中部 金沙江 流域及 丽江、 维西、 德钦、 富宁、 临沧、 麻 栗坡, 常见 栽培; 四川、 贵 州、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台湾、 陕西、 西藏 均大量 栽培, 原 产我国 南部及 越南。 日本、 美国早 引入。 现亦广 泛栽培 于亚热 带及某 些热带 地区。 著名 水果, 多 作餐后 水果, 其 液胞汁 是生产 各类饮 料的最 佳天然 原料; 还可 作具有 各种 风味的 果露、 果 子冻, 果酱, 冰淇 淋等; 甜橙皮 泡酒, 可润肺 止嗽、 化痰。 用 果皮蒸 馏出的 挥发油 供医药 业广泛 利用; 其种子 是甜橙 籽油^ 唯一 资源, 这种油 可 供肥皂 使用。 现该 种品系 繁多, 主 要的有 I . 西班牙 甜橙系 I .Spanish Oranges. I • 地中 海甜橙 : Mediterranean Oranges ; . 1 . 血 橙系: Blood Oranges. IV. 赖维 甜澄系 : Navel Or- anges, 13. 桔 (本 草经) 图版 226, 10 瑞圣奴 (群芳 谱), 柑 (南方 草本状 ), 桔子 (河口 ), 宽皮桔 ( "图 鉴" 补编 ), 桔 柑 (四川 重庆) 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1873); 陈嵘 (1937); Bailey (1949); 海南 植物志 (1974); 秦岭 植物志 (1981); "图 鉴" (1972)*; et 补编 (1983), in clavi. Citrus auranti folia auct. non (Chrest. ) Swingle : Merr. (1927); C. nobilis var. deliciosa ( Tenore ) * Swingle in Sarg. (1914); Sinocitrus reticulata ( Blanco ) Tseng (1960); C. Y. Wu et al. (1984); C. nobilis Lour. (1790); Engl, in Engl. u. Prantl 
图 版 225 3. 黎檬 Citrus limonia Osb. ,1. 花枝, 2. 花展斤 ,3. 幼果; 4— 5. 宜昌橙 C. ichangensis Swingle,4. 花枝, 5. 果 t U. n C. junos(Sieb. )tanaka,6. 花枝 ,7. 雌蕊, 8、9. 雄蕊, 10. 花辯, 11. 果。 (肖 溶绘) 
796  云南 植物志  (1931) ; C deliciosa Ten (1840) ; C. nobilis L. subf. reticulata (Blanco) Hiroe (1974). 小 乔木, 高 2 — 4 米; 枝条 柔软, 通常有 小刺。 叶披 针形至 卵状披 针形, 长 5 — 9. 5 厘 米, 宽 1.5 — 4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全缘 或具细 锯齿, 叶 柄细, 长 5 — 7 毫米, 翅 极小但 明显, 叶柄 顶端有 关节。 花淡黄 白色, 单 生或簇 生于叶 腋内; 萼片 5, 呈五角 星状; 花瓣 5; 雄蕊 18 — 24 枚, 花丝 常时有 合生; 子房 9 一 15 室, 每室内 有胚珠 数颗。 柑果, 扁 圆 球形, 横径 5. 5 — 10 厘米, 成熟 时桔红 色或橙 黄色, 果 皮薄, 易 剥离, 松软, 瓤囊极 易 分离, 9 一 13 瓣, 液胞 汁多, 果皮内 壁附生 淡白色 脉络; 种子 卵形, 顶 端尖, 外 有滑润 的 胶质; 子叶乳 白色, 多胚。 花期 夏季, 果 期秋、 冬季。 全 省均有 栽培, 以 大理、 宾川、 宁蒗、 兰坪及 金沙江 沿岸为 最多, 丽江 (文笔 峰)、 河口 (南溪 )、 元江、 元 阳等地 的品质 较好, 勐腊、 景洪 稍差; 我国 淮河以 南均可 栽培, 以浙江 (黄岩 )、 福建、 广东、 湖南及 四川东 部为主 产区。 原 产中国 南部与 越南。 果皮 入药, 即中药 陈皮, 能理气 化痰、 止咳 健脾, 并 治红白 痢疾; 种 仁及叶 能活血 散瘀、 消肿。 20. 木桂属 Aegle Correa 有刺小 乔木。 复叶, 指状 三出, 互生, 小叶薄 纸质, 具稀疏 锯齿, 有甚 多透明 腺点。 花 两性, 白色, 组成腋 生圆锥 花序, 花 梗比花 瓣短; 萼小, 4 一 5 齿裂, 脱落; 花瓣 4 一 5 片, 复瓦状 排列, 长 圆形; 雄蕊 多数, 花 丝短, 钻形, 花药 甚长, 劲直; 花盘 不显, 花 柱 甚短, 柱头纺 锤形, 有 纵沟; 子房圆 筒形, 8 — (12) 20 室, 胚珠 多数, 二列, 侧膜胎 座。 果大, 近圆球 形或长 圆形、 纺 锤形, 实心, 充以海 绵体, 瓤 囊十分 退化, 仅有 10 — 12 小腔, 富含 胶体, 种子 8 — 12 粒; 外 果皮木 壳质, 坚硬, 厚约 2 — 3 毫米; 单胚。 约 3 种, 广布 于亚洲 热带、 亚热带 地区。 我国 仅云南 1 种。 1. 三 叶木桔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224, 7-8 孟加 拉苹果 (植物 分类学 报), 麻比汉 (傣语 ) Aegle marmelos (L. ) Corr. (1800); Roxb. (1800)* ; (1832); Wight (1836)* ; Hook. f. (1875); Engl, in Engl. u. Prantl (1897)* ; Swingle (1938); Kitamura in Kihara (1955); Huang (1959); Kanai in Hara (1966); C. R. Rao (1967); J. R. Prees in Hara (1979); C. Y. Wu et al. (1984). Crataeva marmelos L. (1753); Belou marmelos (L. ) Lyons (1907). 落叶或 常绿小 乔木, 高 6 — 10(25) 米, 胸径 20 — 35 厘米; 刺 劲直, 1 一 3 针, 坚 硬而锋 利。 叶为 3 数复叶 ,小叶 片披针 形或长 圆形或 椭圆状 披针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2 — 4 厘米, 顶端具 短尖头 ,基部 楔形, 侧生二 小叶无 柄或几 无柄, 中央 一片具 长柄, 被微 柔毛, 叶缘有 细圆 锯齿, 透明腺 点存在 ,叶脉 在两面 凸起, 净禿 无毛。 花大, 白色, 芳香, 花蕾圆 球形, 花梗 被 柔毛, 组成腋 生圆锥 花序; 萼小, 萼片 4 一 5, 卵形, 端略钝 或尖, 边缘被 缘毛; 花瓣 肉质, 5 瓣, 分离, 长 卵形, 覆瓦状 排列; 雄蕊 多数, 50 或 更多, 钻形; 花药 纵裂; 花盘 盘状; 子 房 8 — 12 (20) 室, 圆 柱状, 顶端 紧缩, 柱头 头状。 果椭 圆形, 横径 6 — I 3 厘米, 长 8 — 
图 版 226 5. 柚 Citrus maxima (L. ) Osb. , 1. 花枝, 2. 雌蕊 及萼, 3. 花辦' 4. 雄 蕊群' 5. 幼果; 6 9. 甜 椅 C. sinensis (L.) Osb. 6. 花^, 7. 花器官 展幵, 8. 花萼, 9. 果; 10. 桔 C. reticulata Blanco, 果枝。 (李锡 畴绘) 
798  云南 植物志  15 厘米, 绿 色转暗 黄色, 果腔内 充满肉 色海绵 状体, 具 粘胶, 具 香气, 有 11 一 12 个不甚 发育的 瓤囊, 内有 1 一 3 粒不甚 发育的 种子; 果皮硬 木质, 厚 2 — 3 毫米, 成 熟时, 果柄 宿 存于果 枝上, 并 增粗, 果脐 下陷; 种 子萌发 时子叶 出土。 果期 10 月。 产 勐腊、 景洪 (曼角 )、 耿马、 盈江、 孟定 (土锅 寨), 生海拔 500 — 820 米的 干热低 山山 坡及傣 家龙山 林内。 野生 于喜马 拉雅、 伊 朗直至 印度东 北部, 海 拔可达 1 300 米, 也 见于印 度南边 的巴哈 (Behar) 及 缅甸。 现已广 泛栽培 于亚洲 东南部 热带及 亚热带 地区。 果熟时 可食, 作清凉 饮料; 幼果 药用, 顺气 清热。 292. 竹芋科 Marantaceae 多年生 草本; 有根 状茎或 块茎, 地 上茎有 或无。 叶通 常大, 具 羽状平 行脉, 通常 2 列, 具柄, 柄 的顶部 增厚, 称 叶枕, 有 叶鞘。 花 两性, 不 对称, 常成对 生于苞 片中, 组成顶 生的 穗状、 总状 或圆锥 花序, 或花 序单独 由根茎 抽出; 萼片 3 枚, 分离; 花 冠管短 或长, 裂片 3, 外 方的一 枚通常 大而多 少呈风 帽状; 退 化雄蕊 2 — 4 轮, 外轮 1 一 2 枚 (有 时无) 花 瓣状, 较大, 内轮的 2 轮 中一为 兜状, 包围 花柱, 一为硬 革质, 发 育雄蕊 1 枚, 花瓣 状, 花药 1 室, 生于 一侧; 子房 下位, 1 一 3 室; 每室 有胚珠 1 颗; 花柱 偏斜, 弯曲, 变 宽, 柱头 3 裂。 果为蒴 果或浆 果状; 种子 1 一 3, 坚硬, 有胚 乳和假 种皮。 约 30 — 32 属 550 种, 分布 于热带 地区; 主产南 美洲。 我国 原产有 2 属约 6 种, 和一 些 引种属 和种; 云 南原产 2 属 4 种, 引种 2 属 3 种, 共 4 属 7 种。 分属 检索表 1 (4) 圆 锥花序 或总状 花序, 顶生, 苞 片排列 稀疏, 子房 3 或 1 室。 2 (3) 子房 2 — 3 室 1. 竹 叶蕉属 Donax 3 (2) 子房 1 室 4. 竹芋属 Maranta 4 (1) 花序呈 头状或 穗状, 子房 3 室, 外轮退 化雄蕊 2 枚, 花 瓣状。 5 (6) 花 序呈头 状或球 果状, 自叶鞘 (或 单独由 根茎) 生出, 苞片 排列紧 密不成 覆瓦状 2- 将叶属 Phrynium 6 (5) 花序呈 穗状不 分枝, 自 根茎的 短枝上 生出, 苞 片覆瓦 状排列 3. 穗花 将叶属 Stachyphrynium 1. 竹叶 蕉属 Donax Lour. 多 年生亚 灌木状 草本; 有 根茎, 茎常 分枝。 叶 片卵形 或长椭 圆形, 侧 脉羽状 平行, 无 叶舌。 花成对 生于苞 片内, 排成 顶生、 疏散 的圆锥 花序, 苞 片长, 2 列; 小 苞片具 腺体; 花 梗果时 增粗, 萼片小 ,披 针形、 分离; 花冠管 较长, 上部 3 裂, 裂片线 形或长 椭圆形 ;退化 雄蕊 形成一 长管, 外轮退 化雄蕊 较内轮 的为长 ,花 瓣状, 披针形 、近 楔形, 顶端 具齿; 硬革质 的退 化雄蕊 楔形, 中部具 2 个龙骨 状凸起 ,兜状 的退化 雄蕊一 侧浅裂 达中部 ,具椭 圆形浅 
竹芋科  799  裂片; 子房 3 室, 每室 有胚珠 1 颗。 果卵 形或椭 圆形, 不开裂 ,具 干燥、 肉质、 有些海 绵质的 瓤; 种子 1 一 2 或 3, 圆形或 稍扁平 ,具槽 ,有 不规则 的疣状 凸起, 无假 种皮。 6 种, 分布 于亚洲 东南部 (印度 -马来 )。 我国 台湾有 1 种; 云南 (西双 版纳) 引种 1 种。 1. 竹叶蕉 (中国 种子植 物科属 词典) 兰 屿竹芋 (台 湾植 物志) Donax canniformis (Forst. ) K. Schum. (1893); Back, et al. (1968); 中 国植物 志 (1981)*. Thalia canniformis Forst. (1780); Donax arundastrum Lour. (1790) ; Gagnep. in Lecte. (1908); D. cannaeformis (Forst. ) Rolfe (1907); Sasaki (1928); Fl. Taiwan (1978). 粗壮 草本, 高 20 — 300 厘米, 下部粗 0. 5-1 厘米, 多节, 分枝, 无毛。 叶片 草质, 宽 卵形至 长圆披 针形, 长 10 — 20 厘米, 宽 5 — 12 厘米, 无毛, 先端 急尖, 基部圆 形或钝 ,背面 淡 绿色, 中脉在 背面明 显隆起 (《中 国植 物志》 谓沿 叶背中 脉被长 柔毛? ); 叶柄长 1 一 2 厘 米, 无毛, 其中 叶鞘长 10 — 15 厘米, 上部增 厚为圆 柱形的 叶枕。 圆锥花 序纤细 ,具少 数穗状 分枝; 苞片 8 — 14, 除 4 一 7 枚具花 的外, 余全部 早落, 外面的 苞片佛 焰苞状 ,急尖 ,近 革质, 绿色, 长 2. 5-3. 5 厘米, 内面的 (上 部的) 倒披 针形, 膜质长 1 一 1. 5 厘米, 渐尖, 花 梗果时 增粗; 萼片 白色, 长 3. 5-5 毫米 (花 冠管长 10 — 14 毫米, 宽 2 — 3 毫米) ,雄 蕊管长 3 毫米; 外轮退 化雄蕊 2, 楔形, 长 1. 5 厘米, 宽 5 — 6 毫米, 近相等 ;硬革 质的退 化雄蕊 肉质, 黄色, 长 1.5 厘米, 通常 微凹; 兜状的 退化雄 蕊具椭 圆形侧 裂片, 长 1 厘米; 能育 雄蕊长 8 毫 米, 具 一狭三 角形、 略 长于药 室的附 属体; 子房被 絹毛。 浆果 干燥, 不裂, 污 黄色, 直 径 1 一 1. 5 厘米, 内有 海绵质 的瓤; 种子 2 — 1, 褐色, 圆或 扁平, 皱褶, 有槽。 引种于 西双版 纳等热 带地区 ,生次 生林或 竹林下 潮湿地 ;台湾 也有。 中南 半岛、 马来半 岛、 印度尼 西亚至 菲律宾 都有。 2. 終叶属 Phrynhim Willd. 多年生 草本, 具 匍匐根 状茎。 叶基生 ,长 圆形, 具长柄 及鞘。 穗状花 序集成 头状, 由叶 鞘 内或直 接从根 茎抽出 ;苞 片内有 2 至多花 ;萼片 3 ,狭; 花冠管 稍长于 花萼, 裂片 3, 长圆 形, 近相等 ;退 化雄蕊 管较花 冠管长 ;外 轮退 化雄蕊 2 枚, 倒 卵形; 内轮的 2 枚 较小; 能育雄 蕊生于 退化雄 蕊上, 花 瓣状, 边缘有 1 个 1 室的 花药; 子房 3 室, 每室 有胚珠 1, 稀 2 室不 育; 花柱 基部与 退化雄 蕊管相 连合, 分离部 分钩状 ;柱头 头状。 果球形 ,果皮 坚硬不 裂或迟 裂; 种子 1 一 3, 具薄 膜质假 种皮。 约 20 种, 分布 于东半 球热带 地区; 我国有 5 种, 产南 部及西 南部。 云南有 3 种 1 变种。 " 分种 检索表 1 (4) 苞片 顶端无 刺状小 尖头, 花 红色、 橙色或 紫色。 2 (3) 叶 片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25 50 厘米, 宽 10 22 厘米; 头状花 序直径 5 厘米 …… 
800  云南 植物志  1. 将叶 P. capitatum 3 (2) 叶片披 针形, 长 35 — 45 厘米, 宽 6 — 8 厘米; 头状花 序直径 3 厘米 2. 云 南将叶 P. tonkinense 4 (1) 苞片 顶端具 刺状小 尖头; 花白色 3. 尖苞 柊叶 P. placentarium 1. 柊叶 (植 物名实 图考) Phrynium capitatum Willd. (1797); Bak. in Hook. f. (1892); K. Schum. in Engl. (1902); C. H. Wright (1903); Gagnep. in Lecte (1908); "图 鉴,, (1976); 海 南植物 志 (1977). 中国 植物志 (1981). 丛 生直立 草本, 高约 1 米; 根状茎 块状。 叶 基生, 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25 — 50 厘米, 宽 10 — 22 厘米, 顶端短 渐尖, 基部宽 楔形, 两面 无毛。 头状花 序直径 5 厘米, 无柄, 自 叶鞘内 伸出; 苞片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2 — 3 厘米, 紫 红色, 顶端初 急尖, 后呈纤 维状; 每 一苞片 内有花 3 对, 无柄; 萼片 线形, 长近 1 厘米, 被 绢毛; 花冠 管较萼 为短, 紫 堇色; 裂片长 圆状倒 卵形, 深 红色; 外 轮退化 雄蕊倒 卵形, 稍 皱褶, 淡 红色, 内轮较 短, 淡 黄色; 子房被 絹毛。 果 梨形, 具 3 棱, 长 1 厘米, 栗色, 光亮, 外果皮 质硬; 种 子 3 — 2 颗, 具浅槽 痕及小 疣凸。 花期 5 — 7 月。 产西双 版纳、 澜沧、 临沧、 绿春、 金平、 马关、 河口, 生海拔 80 — 1 400 米的 山谷或 密 林下。 广西、 广东 也有; 分布 于印度 东北部 至中南 半岛。 根状茎 入药, 治肝 肿大、 痢疾、 小便 赤痛。 叶 清热、 利尿, 用于 音哑、 喉痛、 口腔 溃疡、 酒醉; 叶片可 包裹棕 子和作 为包装 用品。 2. 云 南林叶 Phrynium tonkinense Gagnep. (1904) *et in Lecte. (1908); 中国 植物志 (1981). 2a. 云南 将叶 (原 变种) var. tonkinense 直 立丛生 草本; 茎下 部有数 枚无叶 的鞘。 叶 4 片, 叶片披 针形, 长 35 — 45 厘米, 宽 6 — 8 厘米, 有时 较小, 顶端长 渐尖, 基部 渐狭, 质坚, 除叶背 中脉被 絨毛外 无毛, 叶柄 长 3 — 25 厘米; 叶枕长 10 — 20 毫米。 头状 花序圆 球形, 直径 3 厘米; 小穗 4 一 5, 密集, 无柄; 苞 片小, 卵形, 深 绿色, 不 久顶部 撕裂, 具 条纹, 被小 柔毛; 小 花梗被 絨毛, 花 橙色或 紫色; 花萼 膜质, 线形, 顶部被 粗毛, 超出花 冠管, 长 7 毫米; 花冠 裂片椭 圆形, 与退 化雄蕊 等长, 反卷, 长 3 毫米。 果具 3 钝棱, 长 6 — 7 毫米, 宽 12 毫米, 两头 压扁, 褐色, 被 绒毛; 种子 3 枚, 具 3 — 4 棱, 长 5 毫米, 有小假 种皮。 产 金平、 屏边、 河口, 生海拔 300 — 380 米的 林下。 越南北 方亦有 分布。 云南标 本花果 未见。 2b. 具柄云 南柊叶 (变种 ) 图版 227, 10 — 14 var. pedunculatum Gagnep. (1904). 与原 变种的 区别在 于头状 花序具 4 一 10 厘米 长的总 花梗, 果期 小穗具 1 一 2 厘米的 梗。 花期 4 一 6 月, 果期 8 — 10 月。 产绿春 、元阳 、金平 、屏边 、河口 、西畴 、马关 、麻 栗坡, 生海拔 300 — 2 000 米的 沟谷季 雨林、 山坡常 绿阔叶 林或疏 林下; 广 西那坡 也有。 分布于 越南。 本 变种为 我国新 记录。 
竹芋科  801  3- 尖 苞将叶 (海 南植 物志) 小 花将叶 (中国 种子植 物科属 词典) Phrynium placentrium (Lour. ) Merr. (1919), (1927), (1930); Hara (1966), (1978); "图 鉴" (1976)'; 海南 植物志 (1977); 中国 植物志 (1981)', 西藏 植物志 (1987) . Phyllodes placentaria Lour. (1790) ; Phrynium parviflorum Roxh. (18L'0) ; Horan. (1862); Bak. in Hook. f. (1892);K. Schum in Engl. (1902); C. H. Wright (1903); Gagnep. in Lecte. (1908); P.sinicum Miq. (1861); C. H. Wright (1903). 丛 生直立 草本。 叶 基生, 叶片长 圆状披 针形或 卵状披 状形, 长 30 — 55 厘米, 宽 20 厘 米, 顶端 渐尖, 基 都圆形 而中央 急尖, 薄 革质, 两面均 无毛; 叶 柄长达 3 厘米, 叶枕长 2 — 3 厘米。 头状花 序无总 花梗, 自叶鞘 生出, 球形, 直径 3 — 5 厘米, 稠密, 由 4 一 5 或 更多 之小穗 组成, 苞片长 圆形, 长 2 — 2. 5 厘米, 顶端具 刺状小 尖头, 内藏小 花一对 ;花白 色, 长 2 厘米; 萼片 线形, 长 5 毫米; 花 冠管长 8 毫米, 裂片椭 圆形, 长 5 毫米, 宽 2 毫米, 外 轮退化 雄蕊倒 卵形, 长 5 毫米, 子房无 毛或顶 端被小 柔毛。 果长 圆形, 长 1.2 厘米; 外果皮 薄, 内 有种子 1 枚; 种子椭 圆形, 长 1 厘米, 被 红色假 种皮。 花期 2 — 5 月 。 产 勐腊、 景洪、 河口、 西畴、 富宁, 生海拔 250 — 1 500 米 的沟谷 林下; 西藏 (东南 部)、 广东、 广西、 贵州 (兴义 ) 也有。 亚洲 南部至 东南部 广布。 3. 穗花将 叶属 Stachyphrynium K. Koch 多年 生直立 草本; 根状 茎短, 叶 基生, 具 长柄, 叶片 全缘, 中肋背 面强烈 隆起, 侧 脉 羽状。 花序在 多叶或 无叶的 短枝上 顶生。 具柄, 穗状, 不 分枝, 直立; 苞片 (primary bracts) 2 列, 3 枚至 多数, 排成覆 瓦状, 纵脉 多数, 明显, 内 有中苞 片及小 苞片, 每一 苞片 内含花 1 至 多对。 花 白色, 淡 黄色; 萼片 3, 分离, 狭, 相等; 花冠管 远长于 花萼, 裂片 3, 长 圆形, 相等; 雄蕊 6, 1 枚 能育, 外轮 2 枚退化 雄蕊花 瓣状, 倒 卵形、 卵形, 与 花冠 裂片近 等长但 较宽, 内轮 2 枚 (有 时为 1 枚) 退 化雄蕊 盔状, 比外轮 2 枚 短小, 最 后 1 枚退 化雄蕊 增厚, 花 瓣状, 能育 雄蕊具 1 室 花药, 贴生 于紧邻 的增厚 退化雄 蕊上, 药 室背部 开裂; 子房 下位, 3 室, 每 室胚珠 1 枚; 花柱 基部与 退化雄 蕊管相 联合, 分 离部分 内弯, 柱头 增厚, 喇 叭形。 果 开裂; 种子 2 — 3, 光滑, 假种皮 2 裂, 弯曲。 穗花将 叶属共 14 种, 自斯 里兰卡 经中南 半岛, 苏 门答腊 岛至爪 哇岛和 加里曼 丹岛, 向 北以我 国云南 南部为 北界, 是一个 相当典 型的热 带亚洲 分布型 的属, 本 属的分 布中心 是 中南半 岛至马 来半岛 一带, 这里 不但种 类丰富 (共 9 种), 而 且种群 出现频 率高, 如 S. gnffithii 既生 长在马 来半岛 上的新 加坡, 也 出现在 该半岛 的柔佛 巴鲁、 森美 兰及吉 兰丹; S. cylindricum 自 泰国南 部一直 分布到 马来半 岛的柔 佛巴鲁 等等。 相反, 愈 是本属 分布区 的边远 地域, 种类 愈少, 出 现频率 愈低, 如我国 仅有穗 花柊叶 1 种, 见于 西双版 纳的勐 腊, 迄今 为止, 只采到 过一次 标本。 穗花 将叶属 与将叶 属区别 在于本 属苞片 1 列, 覆瓦状 排列成 穗状, 穗状 花序不 分枝, 在从 根茎上 伸出的 短枝上 顶生; 而将叶 属的苞 片集成 头状, 头状花 序从叶 抦上的 一侧伸 
802  云南 植物志  出, 通常 无柄。 1. 穗 花将叶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227, 1-9 Stachyphrynium sinense H. Li (1985) * . 陆生 草本, 高 40 — 50 厘米, 具根 状茎; 茎 极短, 长 5 — 10 毫米。 叶 4 一 5, 2 列, 下 部 2 叶无 叶片, 鞘状, 长 9 一 13 厘米; 上 部的叶 具鞘, 鞘有狭 的膜质 边缘, 长 6 厘米; 叶 柄长 10 — 20 厘米, 叶枕长 10 — 12 毫米; 叶片 无毛, 卵状披 针形, 基部 圆形, 先端 渐尖, 长 17 — 18 厘米, 宽 8 二 9 厘米。 花序在 短茎上 顶生, 穗状, 长 5 — 7 厘米, 具长 3_8厘 米 的柄, 无毛; 苞片 7 — 8, 2 列, 无毛, 绿色, 覆瓦状 排列, 中部的 卵形, 长 2. 5 厘米, 展平宽 1.3 厘米, 基部 扩大, 先 端钝, 具小 尖头, 每一苞 片内有 中苞片 2, 膜质, 透明, 披 针形, 长 1.7 厘米, 展平宽 5 毫米; 每 一中苞 片内有 花一对 和两枚 透明、 长 3 — 4 毫米 的小 苞片; 子房 无毛, 纺 锤形, 长约 2 毫米; 萼片 3, 分离, 钻形, 长 3 毫米, 宽 0.5 毫 米; 花 白色, 花 冠管长 2.8 厘米, 粗约 1 毫米, 裂片 3, 长 圆形, 长 8 毫米, 宽 3 毫米, 5 脉; 外轮 2 枚 退化雄 蕊比花 冠裂片 长大, 倒 卵形, 基 部狭, 长 9 毫米, 全缘; 盔 状退化 雄蕊 2, 比外轮 退化雄 蕊短, 匙形, 基部 变狭, 长 3 毫米, 宽 2. 5 毫米, 增 厚的退 化雄蕊 棱形, 长、 宽 3. 5 毫米, 能 育雄蕊 1, 花 丝的大 部分贴 生于增 厚退化 雄蕊的 边缘, 上部分 离, 具 棒头状 花药; 花柱 粗壮, 肉质, 内弯, 柱 头短漏 斗形。 花期 9 月, 果 未见。 产勐腊 (勐仑 ), 生海拔 700 米的疏 林中。 本 种与泰 国产的 S. tetranthum K. Larsen 近缘; 不同 的是叶 片卵状 披针形 (非 长圆 形), 先端 渐尖; 花 序柄长 3 — 8 厘米 (非为 1 厘米 ), '苞 片内含 2 枚长 1.7 厘米的 膜质透 明 中苞片 (非不 存在) ,萼 片钻形 (非卵 形), 长 3 毫米, 花冠 管长达 2. 8 厘米, 盔状退 化雄蕊 2 枚 (非 1 枚), 能育雄 蕊花丝 的大部 分贴生 于增厚 退化雄 蕊边缘 (非贴 生在腹 面)。 4- 竹芋属 Maranta L. 直立 或匍匐 状分枝 草本, 有茎或 无茎; 地下茎 块状。 叶 基生或 茎生, 柄基部 鞘状。 花 少数, 成对, 排 成总状 花序或 2 歧状 的圆锥 花序; 苞片 少数, 迟落, 萼片 3 枚, 披 针形; 花 冠管圆 柱形, 基部常 总胀, 裂片 3 枚, 近 相等; 雄 蕊管通 常短, 外轮的 2 枚退 化雄蕊 花 瓣状, 倒 卵形, 长于 花瓣, 内轮 中呈风 帽状的 1 枚边 缘具外 折的附 属体; 硬 革质的 1 枚 倒 卵形, 能 育雄蕊 1 枚, 花药 1 室; 子房 1 室, 1 胚珠, 花 柱粗。 果倒卵 形或矩 圆形, 坚 果状, 不 开裂; 种子 1 枚。 约 20 种, 产热带 美洲; 我国 引入栽 培的有 2 种, 云 南也有 栽培。 分种 检索表 1 (2) 茎 直立, 分枝; 叶 茎生, 背绿色 1. 竹芋 M. arundinacea 2 (1) 茎极短 或缺; 叶 基生, 叶 面有暗 褐色的 斑块, 背紫色 2. 花 叶竹芋 M. bicolor 1- 竹芋 Maranta arundinacea L. (1753); K. Schum in Engl. (1902)" ; 广州 植物志 (1956); 
图 版 227 1—9. 穂 花柊叶 Stachyphrynium S i nense H . Li, 1. 植株, 2. 苞片, 3. 中苞 片, 4. 中 苞片内 的一对 花曹, 5. 小苞 片 和花蕾 ,6. 花' 7 . 子房和 花萼, 8 . 退化 雌蕊、 雄蕊和 花柱, 9 . 花药; 10—1 4 . 具柄云 南柊叶 Phryniumtonkinense Gagnep. var. pedunculatum Gagnep. , 10. 叶片, 11. 花序, 12. 苞片, 13. 果, 14. 果横 切面, (扬建 昆绘) 
804  云南 植物志  "图 鉴" (1976)、 海南 植物志 (1977);; 中国 植物志 (1981). 直立 草本; 根茎 肉质, 纺 锤形; 茎 柔弱, 2 歧 分枝, 高 0.4 — 1 米。 叶 茎生和 基生, 叶 片薄,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10 — 20 厘米, 宽 4 一 10 厘米, 绿色, 顶端 渐尖, 基 部圆形 或宽 楔形, 背面 无毛或 疏背长 柔毛; 叶枕长 5 — 10 毫米, 常 呈紫色 或被长 柔毛, 其下为 长达 10 厘米 的叶鞘 ; 叶舌圆 形或三 角形。 总 状花序 顶生, 长 15 — 20 厘米, 疏散, 有花 数朵, 苞片 线状披 针形, 内卷, 佛焰 苞状, 长 3 — 4 厘米。 花小, 白色, 小花 梗长约 1 厘 米; 萼 片狭披 针形, 长 1.2 — 1.4 厘米, 花 冠管长 1.3 厘米, 基部 扩大; 裂片长 8 — 10 毫 米; 外轮的 2 枚退化 雄蕊倒 卵形, 长约 1 厘米, 先端 凹入, 内轮的 长仅及 外轮的 一半, 子 房 无毛或 稍被长 柔毛。 果长 圆形, 长约 7 毫米。 花期 夏秋。 西双 版纳、 河口 等地常 栽培。 原产美 洲热带 地区, 现各 热带地 区广为 引种。 根 茎富含 淀粉, 可煮食 或提取 淀粉供 食用或 糊用; 药 用有清 肺利水 之效。 2. 花 叶竹芋 (广 州常 见经济 植物) Maranta bicolor Ker-Gawl (1821)* ; K. Schum in Engl. (1902)* ; 广州 植物志 (1956); 中国 植物志 (1981). 丛生 直立小 草本, 高 25 — 40 厘米; 基部有 块茎。 叶片长 圆形、 椭圆 形至卵 圆形, 长 7 — 12 厘米, 宽 5 — 7 厘米, 顶端圆 而具小 尖头, 基 部圆或 心形, 边缘 多少波 浪形, 叶面 粉 绿色, 中脉两 侧有暗 褐色的 斑块, 背面粉 绿或淡 紫色, 叶 枕长约 5 毫米; 叶 柄长达 2. 5 厘米。 总 状花序 单生, 总 花梗长 6 — 10 厘米, 苞片 2 — 4, 披 针形, 长 2. 5 — 3 厘米; 每一 苞 片内有 3 对花, 花梗约 与苞片 等长, 萼片长 5 毫米, 花冠 白色, 管长 4 毫米, 裂片披 针形, 长约 8 毫米; 外轮的 2 枚退 化雄蕊 较大, 倒 卵形, 顶 端凹, 白色而 有青紫 色斑点 和 线条, 内 轮的退 化雄蕊 较小。 花期 5 — 8 月。 西双 版纳有 栽培, 昆 明温室 栽培不 开花; 广东、 广 西等省 区也有 栽培。 原产 巴西。 叶有 美丽的 斑块, 为观叶 植物。 294. 假叶 树科 Ruscaceae 茎 木质, 直立或 攀援; 叶 退化为 鳞状的 鳞片, 生于叶 状枝的 腋间; 叶 状枝有 时锐尖 或尖 刺状, 或 扁平。 花小, 束生或 单生于 叶状枝 腋间、 上 表面或 边缘, 两性 或雌雄 异株, 花被片 6, 分离 或部分 合生; 雄蕊 6 或 3, 花 丝合生 成柱或 分离, 花药 无柄, 背着, 向外; 雌雄异 株时, 雌花中 雄蕊退 化为雄 蕊管, 雄花中 有退化 子房的 残遗; 子房 3 至 1 室, 每 室胚珠 2, 直 生或半 倒生。 果 为球形 浆果; 种子 1, 球形, 或 2 枚而 压扁; 胚圆 柱状, 长 约为 胚珠的 1/2。 约 4 属 310 余种, 分布 于旧大 陆热带 至温带 地区。 我国 1 属 20 余种, 另引 入栽培 1 属 1 种; 云南 1 属 13 种 及引种 1 属 1 种, 共 2 属 14 种。  分属 检索表 1 (2) 叶 (叶 状枝) 很小, 通常 针状、 扁圆柱 状或近 条形, 粗或宽 0.2 — 2 ( — 3) 毫米, 每 2- -10 枚 
假叶树 科 805  簇生于 茎和枝 条上; 花 腋生, 不生于 叶状枝 中脉上 1. 天 门冬属 Asparagus 2 (1) 叶 (由 枝条 特化而 成的叶 状枝) 扁平, 长不过 3 廑米, 顶端具 针刺, 中脉 上生花 (从 国外引 种) 2. 假 叶树属 Ruscus  1- 天 门冬属 Asparagus L. 多 年生草 本或亚 灌木, 直立或 攀援; 根状 茎常较 粗厚; 根稍 肉质, 多 分枝, 常在中 部或 基部膨 大成纺 锤形的 块根。 小枝近 叶状, 称叶 状枝, 扁平, 锐 三棱形 或近圆 柱形而 具棱 或槽, 通 常多枚 成簇, 在茎、 分 枝和叶 状枝上 有时具 透明的 乳突状 细齿, 称 软骨质 齿。 叶退 化成鳞 片状, 基部 多少延 伸成距 或刺。 花小, 1 一 4 朵成束 腋生或 多朵排 成总状 花序 或伞形 花序, 两性或 单性, 有时 杂性, 在 单性花 中雄花 具退化 雌蕊, 雌花具 6 枚退 化 雄蕊; 花梗 一般有 关节; 花被 钟形、 宽圆筒 形或近 球形; 花被片 离生或 基部稍 合生; 雄 蕊 着生于 花被片 基部, 通常 内藏, 花丝 全部离 生或部 分贴生 于花被 片上; 花药长 圆形、 卵 圆或 圆形, 基部 2 裂, 背 着或近 背着, 内向 纵裂; 花柱 明显, 柱头 3 裂; 子房 3 室, 每 室 2 至多个 胚珠。 浆果 球形, 基 部有宿 存的花 被片, 有种子 1 或 数枚。 约有 300 种 (Mabberley, 1990 仅承认 50 — 60 种), 旧大陆 广布。 我国有 24 种或一 些 外来栽 培种; 云南 13 种, 其中 3 个栽 培种。 近年 来多因 Asparagus L. 花丝 不合生 成管, 独立为 一科, 即天 门冬科 Asparagacea" 分种 检索表 1 (4) 花两性 [I. 拟天门 冬亚属 subgen. Asparagopsis (Kunth) Baker, 栽 培]。 2 (3) 叶状枝 扁平, 线形, 每 3 (1-5) 枚 成簇; 花排 列成总 状花序 1. 非洲 天门冬 A. densiflorus 3 (2) 叶 状枝刚 毛状, 每 10—13 枚 成簇; 花单 生或几 朵簇生 2. 文竹 A. setaceus 4 (1) 花 单性, 雌 雄异株 (I. 天门 冬亚属 subgen. Asparagus ) c 5 (18) 叶状枝 扁平, 镰状, 明显具 中脉, 有时 由于中 脉龙骨 状而使 叶枝多 少呈锐 三角形 (1. 原始天 门冬组 sect. Archiasparagus Iljin)。 6 (7) 花梗长 10—12 (—20) 毫米 3. 羊齿 天门冬 A. filicinus 7 (6) 花 梗短, 长仅 1 一 6 毫米。 8 (11) 植株 直立, 或有时 上部攀 援状; 茎上无 硬刺; 雄蕊 中部以 下贴生 于花被 片上。 9 (10) 植 株完全 直立; 分 枝有时 具极狭 的翅, 无软骨 质齿; 叶状枝 扁平, 宽 1 一 3 毫米, 常 3 枚 成簇; 根下 部纺捶 形膨大 4. 短梗 天门冬 A. lycopodineus 10 (9) 植 株上部 多少攀 援状; 分枝具 棱并疏 生软骨 质齿; 叶 状枝每 3 — 7 枚 成簇, 扁平或 略成三 棱形, 宽 0.5 — 0.7 毫米; 根在距 基部约 8 厘米处 成纺锤 形膨大 …… 9. 滇南 天门冬 A. subscandens 11 (8) 植株 攀援或 披散; 茎上具 硬刺。 12 (15) 小枝具 硬刺; 花期叶 状枝已 张开; 浆果有 1 颗 种子。 13 (14) 叶状枝 通常每 3 枚 成簇; 花 丝不贴 生于花 被片上 S. 天门冬 A. cochinchinensis 14 (13) 叶 状枝每 6 — 9 枚 成簇; 花 丝中部 以下贴 生于花 被片上 6. 大理 天门冬 A. taliensis 15 (12) 小枝几 乎全部 明显具 硬刺; 花期叶 状枝未 展开, 多少 伏贴于 茎上; 浆果 有种子 1-2 颗。 
806  云南 植物志  16 (17) 叶 状枝每 2 — 5 (— 7) 枚 成簇; 茎通常 不具纵 凸纹; 分枝上 的刺短 于或长 于花梗 7- 西南 天门冬 A* munitus 17 (16) 叶 状枝每 (3 —) 6 — 14 枚 成簇; 茎上部 密布纵 凸纹; 分枝上 的刺长 于花梗 8. 多剌 天门冬 A. myriacanthus 18 (5) 叶状枝 近圆柱 形或稍 压遍, 常常有 几条槽 或棱, 但 决不具 中脉, 也无腹 背之分 (2. 天 门冬组 sect. Asparagus) 19 (20) 茎与 分枝密 生软骨 质齿; 花 很小, 雄 花长约 2 毫米; 根下部 呈纺锤 状膨大 11. 密齿 天门冬 A. meioclados 20 (19) 茎与 分枝不 具软骨 质齿; 花 较大, 雄花长 3 毫米 以上; 根 细长, 不呈 纺锤状 膨大。 21(22) 小枝密 生或疏 生软骨 质齿; 分枝先 强烈下 弯而后 上升; 花梗长 12 — 16 毫米 12. 曲枝 天门冬 A. trichoclados 22 (21) 小枝不 具软骨 质齿。 23 (24) 花小, 雄花花 被长约 3 毫米, 花丝 不贴生 于花被 片上; 茎中部 以下具 纵棱; 叶状枝 多少具 4 棱, 有时具 不规则 的三棱 10. 昆明 天门冬 A. mairei 24 (23) 花大, 雄花 花被长 5 — 6 毫米, 花 丝下部 1/2 以 上贴生 于花被 片上; 茎 平滑; 叶 状枝棱 不明显 13- 石 7] 柏 A. officinalis 1. 非洲 天门冬 万年青 Asparagus densiflorus (Kunth) Jessop (1966); S. C. Chen (1978); 中国 植物志 (1978). Asparagopsis densiflorus Kunth (1850) : Asparagus sprengeri Regel (1890) ; C. H. Wright in Curtis (1906)*. 亚 灌木, 多少 攀援, 高可达 1 米。 根近 肉质, 圆 柱形, 细长, 不膨 大呈纺 锤形。 茎 和分枝 绿色, 有 纵棱。 叶状枝 绿色, 1 一 3 (— 5) 枚 成簇, 扁平, 同一 簇的不 等长, 线形, 长 1. 5-2. 7 厘米, 宽 1. 5-2. 5 毫米, 先端 细尖成 芒状; 茎 上的鳞 片状叶 白色, 膜质, 基 部伸 延为长 3 — 5 毫米的 硬刺, 分 枝上的 无刺。 总 状花序 单生或 成对, 通常具 10 余 朵花; 苞片近 条形, 长 2 — 5 毫米; 花 白色, 两性, 直径约 3 — 4 毫米; 花被片 长圆状 卵形, 长 约 2 毫米, 熟时 红色, 具 1 一 2 颗 种子。 昆明 等地有 栽培; 我国 各地公 园都较 常见, 供 观赏。 原 产非洲 南部。 2. 文竹 (通称 ) Asparagus setaceus (Kunth) Jessop (1966) ; Huttl. in Bailey (1970) ; S. C. Chen (1978), in clavi ; 中国 植物志 (1978). Asparagopsis setacea Kunth (1850); Asparagus plumosus Bak. (1875) ; 广 州植物 志 (1956). 攀援 植物, 1 一 3 年生 植株多 直立, 高 30 — 50 厘米; 多年 生植株 攀援, 长可达 数米。 茎 丛生, 分枝 极多, 茎、 枝 平滑, 无棱, 深 绿色。 叶状枝 绿色, 通常 10 — 13 枚 成簇, 刚 毛状, 略具 三棱, 长 4 一 5 毫米; 鳞片 状叶淡 白色, 基部稍 伸延为 刺状距 或距不 明显。 花 两性, 白色, 1 一 3 (— 4) 朵 在分枝 近顶部 腋生, 排成 总状, 有 短梗, 梗长 2 — 4 毫米; 花 被片长 4 一 7 毫米, 钟状 展开; 雄蕊 比花被 片短, 花丝 丝状, 长 3 — 4 毫米; 子房 黄色, 圆 
假 Bt 树 科  807  柱形, 高约 1.5 毫米, 花柱 较短, 柱头浅 3 裂。 浆果成 熟后紫 黑色, 圆 球形, 直径 6 — 7 毫米, 有 1 一 3 颗 种子。 花期 5 — 6 月 。 云南各 地广泛 栽培供 观赏; 我国 南北各 地多见 栽培。 原产 非洲。 本种 可用种 子繁殖 或切根 繁殖, 体态 雅致, 四季 常绿, 布置于 户外或 陈列于 室内均 有较好 的观赏 价值。 3. 羊齿 天门冬 (中 药志) 图版 228, 1-5 滇 百部、 月牙一 枝蒿、 土 百部、 儿 多母苦 (云南 ), 千锤打 (四川 ), 而 以答支 (纳 西 族语) Asparagus filicinus Buch. -Ham. ex D. Don (1825); Bak. - (1875); Hook. f. (1892); Gagnep. in Lecte. (1934); Hand. -Mazz. (1936); "图 鉴" (1976)" ; 秦岭植 物志 (1976)*; S. C. Chen (1978); 中国 植物志 (1978)*; 西藏 植物志 (1987) . Asparagus filicinus Buch. -Ham. ex D. Don var. giraldii C. H. Wright (1908); A. filicinus var. megaphyllus Wang et Tang (1937); 秦岭 植物志 (1976); A. filicinus Buch. -Ham. ex D. Don var. brevifolius auct. non Bak. : Diels (1900). 直立 草本, 高 50 — 70 厘米; 根 10 — 30 余条, 从 基部成 纺锤状 膨大, 膨大部 分长短 不一, 一般长 2 — 4 厘米, 粗 5 — 10 毫米。 茎 光滑, 分 枝通常 有膜翅 状棱, 有时稍 具软骨 质齿。 叶状枝 5 — 8 枚 成簇, 绿色, 扁平, 镰 刀状, 同 一簇中 的长短 不一, 下面 的长约 3 毫米, 上 面的长 5 — 8 毫米, 宽 0.8 — 2 毫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 渐狭, 有 中脉; 鳞片状 叶基部 无刺, 膜质, 白色。 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1 一 2 朵 腋生, 淡 绿色, 有时带 紫色; 花 梗 纤细, 长 10 — 12 (-20) 毫米, 关节位 于中部 稍上; 雄花: 花 被长约 2. 5 毫米, 花丝 不贴生 于花被 片上; 花药 卵形, 长约 0.8 毫米; 雌花 与雄花 等大或 略小。 浆 果直径 5 — 6 毫米, 有 2 — 3 颗 种子。 花期 5 — 7 月, 果 8 — 9 月 成熟。 产 盐津、 巧家、 宣威、 禄劝、 嵩明、 昆明、 大姚、 大理、 宁蒗、 丽江、 维西、 鹤庆、 德钦、 中甸、 贡山 等地, 生海拔 (700 —) 1 200 — 3 500 米 的云南 松林、 栎林、 灌 丛或草 坡; 分布于 西藏、 四川、 青海、 甘肃、 陕西、 山西、 河南、 湖北、 贵州、 湖南、 浙江。 缅 甸、 印度、 不丹 亦有。 根 入药, 有解热 镇痛、 消炎、 止咳、 化痰 之效。 本种 叶状枝 扁平, 镰状, 5 — 8 枚 成簇; 花 梗细, 长 10 — 12 (-20) 毫米, 容易 辨认。 4. 短梗 天门冬 图版 229, 1-6 百部 (滇 南本草 ), 儿多 母苦、 一 窝羊、 小百部 (丽 江、 曲靖、 东川 ), 蕨叶一 枝蒿、 月芽蒿 (富民 ), 小天冬 (玉溪 ), 月牙 一枝蒿 (曲靖 ), 滇百部 、山 扫帚、 山漏芦 (昆明 ) Asparagus lycopodineus Walll. ex Bak. (1875); S. C. Chen (1978); 中国 植物志 (1978)*. Asparagus filicinus Ham. var. lycopodineus (Wall. ) Bak. (1875) ; Hand. -Mazz. (1936) ; A. lycopodineus Wall, ex Bak. var. sessilis Wang et Tang (1937). 直立 草本; 茎 丛生, 高 45 一 100 厘米, 秋后 枯萎。 根 多数, 通常在 距基部 1 一 4 厘米 处膨 大呈纺 锤状, 膨大 部分长 1.5 — 3. 5 厘米, 粗 5 — 8 毫米, 也有几 乎不膨 大的。 茎暗 绿色, 平滑 或略有 条纹, 上部具 狭翅, 分枝 和小枝 全部具 4 一 5 条 狭翅。 叶状枝 绿色, 常 
图 版 228 1—5. 羊齿 天门冬 Asparagus filicinus Buch. -Hum. ex D. Don, 1. 植株 下部; 2. 植株 上部, 3. 叶 状枝簇 放大, 4. 雄花, 5. 雌花; 6—10. 多刺 天门冬 A. myriacanthus Wang et S. C. Chen, 6. 植株 下部, 7. 果枝, 8. 叶状枝 簇 放大, 9. 果, 10. 种子。 (曾孝 濂绘) 
假 叶树科  809  3 枚 成簇, 扁平, 镰 刀状、 新 月状, 同一 簇的不 等大, 长 5 — 7 毫米, 宽 1 一 3 毫米, 有隆 起的 中脉; 鳞片状 基部几 无距, 也 无剌。 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常单朵 腋生, 白色, 花梗 很短, 长仅 2 — 3 毫米; 雌花长 2 — 3 毫米, 花被片 披针形 ;子房 卵形, 具 3 槽, 3 室, 每室胚 珠 1, 倒生, 从中 轴胎座 中上部 下垂; 花柱几 与子房 等长, 柱头 3 裂; 雄花长 3 — 4 毫米, 雄 蕊不 等长, 花丝 大部分 贴生于 花被片 下部, 分离部 分很短 ,内弯 ,花 药小, 卵形。 浆果 成熟时 紫黑色 ,直径 5 — 6 毫米, 通常有 2 颗 种子。 花期 5 月, 果 8 — 9 月 成熟。 产 大理、 芒市、 凤庆、 澜沧、 江川、 嵩明、 昆明、 石屏、 西畴、 麻 栗坡、 文山, 砚 山、 丘北、 广南, 生海拔 2 600 米以 下的石 灰岩山 疏林、 灌丛或 草坡; 分布于 广西、 贵州、 四川、 湖南、 湖北 西部, 陕 西南部 和甘肃 南部。 缅甸 和印度 也有。 块根 入药, 功效 同羊齿 天门冬 (A. filicinus) 本 种常被 误定为 羊齿天 门冬, 但本种 叶状枝 3 枚 成簇、 较宽; 花 梗短, 长仅 2 — 3 毫 米; 花丝 内弯等 特征都 与后者 不同。 5. 天门冬 (本 草经) 天冬、 天 冬草、 十 二兄弟 (文山 ) 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 (Lour). Merr. (1919) ; Gagnep. in Lecte. (1934) ; "中 药志" (1950)*; "图 鉴" (1976)* j 海南 植物志 (1978)*; S. C. Chen (1978); 中 国 植物志 (1978), cum syn. ; 西藏 植物志 (1987) • • Melanthium cochinchinen.se Lour. (1790); Asparagus lucidus Lindl. (1824), (1826); Hand. - Mazz. (1936); 广州 植物志 (1956). 攀援 植物; 根 多数, 近 肉质, 在 中部或 末端成 纺锤形 膨大, 膨大 部分长 3 — 5 厘米, 粗 1 一 2 厘米。 茎圆 柱形, 光滑, 弯曲或 缠绕, 长可达 2 米; 分枝有 纵棱或 狭翅。 叶状枝 通常 (1 一) 3 枚 成簇, 绿色, 扁 平或因 中脉隆 起而略 呈锐三 棱形, 稍镰 刀状, 长 0.5 — 8 厘米, 宽 1 一 2 毫米; 茎 上的鳞 片状叶 膜质, 白色, 基部延 伸为长 2. 5-3. 5 毫米的 硬剌, 在分枝 上的刺 较短或 通常不 明显。 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在 叶状枝 展开后 开放; 通常 2 朵 腋生, 淡 绿色; 花梗长 2 — 6 毫米, 关 节位于 上部; 雄花长 2. 5 — 3 毫米; 花丝不 贴生于 花被 片上; 雌 花大小 和雄花 相似。 浆果近 球形, 成熟时 红色, 有 1 颗 种子。 花期 5 — 6 月, 果 9 一 10 月 成熟。 产 文山、 大理, 生海拔 1 500 — 2 000 米的 山谷林 下或竹 丛中; 分布于 西藏、 四川、 广 西、 广东、 海南、 香港、 福建、 江西、 江苏、 甘肃、 陕西、 山西、 河北。 朝鲜、 日本、 老 挝、 越南 也有。 肉质根 入药, 即 中药天 门冬之 正品, 有滋阴 润燥、 清 火止咳 之效。 6- 大理 天门冬 (植 物分类 学报) Asparagus taliensis Wang et Tang ex S. C. Chen (1978)* ; 中国 植物志 (1978)*. 攀援 植物。 根 多数, 近 肉质, 远 离根茎 10 余厘 米处膨 大呈纺 缍形。 茎圆 柱形, 弯曲, 具不明 显的纵 凸纹; 分枝有 纵棱。 叶状枝 6 — 9 枚 成簇, 锐三 角形, 长 6 — 13 毫米, 宽约 0.7 毫米, 通常稍 弧曲; 茎上的 鳞片状 叶基部 延伸成 硬刺, 刺长 4 一 6 毫米, 尖锐; 分枝 上的无 剌或仅 在分枝 基部具 短剌。 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在 叶状枝 展开后 开放, 通常每 2 朵 腋生, 黄色; 花 梗长约 2 毫米, 关节 位于近 中部; 雄花: 花被长 3 — 3. 5 毫米; 花 丝中部 
图 版 229 1-6. 短梗 天门冬 Asparagus lycopodineus Wall, ex Bak. , 1. 植株 下部, 2. 花枝, 3. 基和 叶状枝 放大, 4. 雌 花 纵剖, 5. 雌蕊, 6. 果; 7 — 10. 石刁柏 A. officinalis L. , 7. 植株 下部, 8. 花枝, 9. 茎及叶 状枝族 放大, 10. 雄花 纵剖。 (曾孝 濂绘) 
假 叶 树 科  811  以下贴 生于花 被片上 ;退 化子房 顶端具 短喙; 雌 花大小 和雄花 相似。 浆 果直径 6 — 7 毫米, 通常有 1 颗 种子。 花期 6 — 8 月, 果 9 一 10 月 成熟。 产 云龙、 大理、 洱源、 宾川、 永胜、 鹤庆、 南华、 楚雄、 嵩明、 昆明, 生海拔 1 850 — 2 000 米的 林下、 路旁。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点 苍山。 本种与 天门冬 (A. cochinchinensis) 接近, 但 叶状枝 6 — 9 枚 成簇, 茎刺长 4 一 6 毫 米, 可以 区别。 7. 西南 天门冬 (植 物分类 学报) Asparagus munitus Wang et S. C. Chen (1978)*; 中国 植物志 (1978)*. 攀援 植物, 多刺。 茎长约 1 米, 通常 不具纵 凸纹, 干时浅 黄色, 分枝具 纵棱。 叶状 枝每 2 — 5 (-7) 枚 成簇, 锐三 角形, 长 5 — 15 毫米, 宽 0.5 — 0.8 毫米, 在 花期较 幼嫩; 鳞片状 叶白色 ,基部 延伸为 硬刺, 剌近 直伸, 茎 上的长 5 — 7 毫米, 在分 枝上的 较短, 长 1. 5-2 毫米, 但仍较 明显而 普遍。 花单性 ,雌雄 异株, 黄绿色 ,每 2 朵 腋生, 在叶簇 伸展开 之前 开放; 花梗长 3 — 4. 5 毫米, 关 节位于 上部; 花被长 4 一 5 毫米; 雄花: 花 丝中部 以下贴 生 于花被 片上。 浆果 直径约 7 毫米, 有种子 1 一 4 颗。 花期 4 一 5 月, 果 8 — 9 月 成熟。 产 宁蒗、 永胜, 生海拔 1 900 — 2 400 米的林 缘或灌 丛中; 四 川木里 也有。 模 式标本 采自 宁蒗。 本种 与大理 天门冬 近缘, 但本 种分枝 上普遍 具剌, 叶状枝 2 — 5 (-7) 枚 成簇, 花在 叶 簇尚未 展开时 开放, 易于 区别。 8. 多剌 天门冬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228, 6-10 Asparagus myriacanthus Wang et S. C. Chen (1978)*. 中国 植物志 (1978)*; 西 藏 植物志 (1987)*. 多剌亚 灌木, 披散或 有时稍 攀援, 高 0.8 — 2 米; 根状茎 粗厚。 根 多数, 近 肉质, 长 30 余 厘米, 粗 3 — 4 毫米, 在离 根状茎 20 厘 米以外 膨大为 纺锤状 (青 藏队 81 -3107)。 茎 淡 黄色, 常带 白粉, 具 细密的 纵棱, 分枝常 曲折, 具 纵棱。 叶状枝 6 — 14 枚 成簇, 锐三 角形, 直伸或 稍弯, 长 3 — 15 毫米, 同 簇的不 等长, 宽约 0.5 毫米; 鳞 片状叶 膜质, 白 色 透明, 基部 延伸为 锐刺, 刺遍 布茎和 各级分 枝上, 在茎 上的长 4. 5 — 8 毫米, 分 枝上的 长 3 — 5 毫米。 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在 叶簇尚 幼嫩时 开放; 雄花 1 一 2 朵腋 生, 稀 4 朵簇 生, 淡绿 色或黄 绿色, 花 梗短, 长 1.5 — 2. 5 毫米; 花丝下 部贴生 于花被 片上, 花 药近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短 于离生 花丝。 浆果 绿色, 圆 球形, 直径 3 — 4 毫米, 有种子 2 — 3 颗。 花期 5 — 6 月, 果 8 — 9 月 成熟。 产 鹤庆、 维西、 中甸、 德钦; 分布 于四川 得荣、 盐源、 木里、 多城 和西藏 芒康、 察 隅, 生海拔 2Q00 — 3 600 米的金 沙江、 澜 沧江、 怒江 的干热 河谷及 两岸山 坡稀疏 多刺小 叶灌 林中, 也有长 在高山 栎林林 缘的。 模式标 本采自 维西。 9. 滇南 天门冬 (植 物分类 学报) Asparagus subscandens Wang et S. C. Chen (1978)* ; 中国 植物志 (1978)*. 攀援 植物。 根多数 ,近 肉质, 在距 根状茎 3 — 8 厘米处 成纺锤 形膨大 ,膨 大部分 3 — 5 厘 米, 粗 1 一 1. 5 厘米。 茎幼时 直立, 后攀援 ,长 1 一 2 米, 绿 色变黄 绿色, 平滑, 但在幼 嫩时具 棱; 分枝具 4 一 5 — 8 条狭翅 状纵棱 ,棱上 具软骨 质细齿 。叶状 枝绿色 、黄 绿色, 通常 3 — 5 枚 
812  云南 植物志  成簇, 扁平或 由于中 脉龙骨 状而略 呈锐三 棱形镰 刀状, 同簇的 不等长 ,长 3 — 6 毫米, 宽 0. 5-0. 7 毫米; 鳞片 状叶草 黄色, 卵形具 芒尖, 基部延 伸为倒 三角形 的矩, 矩长 1. 5-2 毫 米, 稍坚硬 ,具 刺尖。 花黄 绿色, 白色, 1 一 2 朵 腋生; 花梗长 1 一 2 毫米, 关节位 于中部 ;花被 筒状, 长 3 — 4 毫米, 雄花: 雄蕊花 丝不等 ^:, 其中 3 枚 较长, 中部以 下贴生 于花被 片上。 浆果成 熟时黄 绿色, 直径 5 毫米, 通常 有种子 3 颗。 花期 7 — 8 月, 果期 9 一 12 月。 产瑞丽 、西双 版纳、 孟连、 沧源、 思茅、 龙陵、 元江、 峨山、 屏边, 生海拔 550 — 1 800 米的 常绿阔 叶林, 季雨林 中或林 缘竹丛 ,山坡 疏林灌 丛或草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勐海。 本 种植株 攀援, 分枝具 4 一 6( — 8) 条纵棱 ,棱上 具细密 的齿; 叶状枝 3 — 7 枚成簇 ,常 为三 棱形, 镰状; 鳞片状 叶延为 短距, 植 物无刺 等特征 易于区 别于国 产其他 种类。 10. 昆明 天门冬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230 Asparagua mairei Levi, in Fedde (1910); Hand. -Mazz. (1936); S. C. Chen (1978), in clavi ; 中国 植物志 (1978)*. 直立 草本, 高 60 — 120 厘米; 根 状茎较 粗厚。 根 多数, 于 近基部 开始膨 大为圆 柱形, 然后 细狭为 须状, 膨大 部分长 4 一 7 厘米, 粗 4 一 8 毫米 (相 竞生 3283)。 茎 绿色, 中部以 上有 纵棱, 分枝上 有多条 纵棱, 棱上无 软骨状 细齿。 叶状枝 绿色, (4) 8 — 9 枚 成簇, 稍 扁的圆 柱形, 近劲直 而不呈 镰状, 多少具 4 棱, 或有 时棱不 明显, 长 0.5 — 1.2 厘米, 宽 约 0.5 毫米; 鳞片状 叶基部 延为倒 卵形的 短柜, 但不呈 明显的 硬刺。 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每 2 朵 腋生, 花梗紫 绿色, 丝状, 斜伸, 长 0.9 — 1. 2 厘米, 关 节位于 中部或 上部; 花被 绿色, 长约 3 毫米, 花 被片长 圆形, 先端 急尖; 雄花: 花丝 不贴生 在花被 片上, 退化子 房顶端 柱头长 3 裂; 雌花: 退 化雄蕊 遗有白 色的短 花丝, 子房 白色, 近 球形, 径约 1. 5 毫 米, 花柱 短缩, 柱头深 3 裂。 浆果 成熟时 黑色, 球形, 直径 6 — 7 毫米, 有 1 一 2 颗 种子。 花期 5 月, 果 10 月 成熟。 产 昆明、 嵩明, 生海拔 2 000 — 2 400 米的山 坡林下 或苦荞 地边; 四川 (会东 )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昆明。 本 种叶状 枝扁圆 柱形, 8 — 9 枚成簇 ;花每 2 朵腋生 ,花 梗细长 (达 1. 2 米), 易于 识别。 膨大 的块根 入药, 昆明常 用作天 门冬。 11. 密齿 天门冬 (植 物分类 学报) 天门冬 (滇 南本草 ), 小 天门冬 (昆明 ), 天冬 (富 源、 东川 ), 地草果 (通海 ), 山 百部、 山 扫帚、 山 漏芦、 铁 帚把、 滇百部 (昆明 ) Asparagus meioclados Levi, in Fedde (1910) ; Hand. -Mazz. (1936) ; S. C. Chen (1978), in clavi; 中国 植物志 (1978)*. A. mairei Levi, in Fedde (1913), (1913), 匪 (1909); A. vanioti (1916); A. yunnanensis Levi. (1916). 直立 草本。 根 多数, 密集, 在远离 根状茎 3 — 10 厘 米处膨 大呈纺 锤形, 膨大 部分长 2. 5 — 10 厘米, 粗 0.5 — 1 厘米。 茎 直立, 高可达 1.5 米; 除茎基 部外, 中、 上部 和各级 分枝 具多条 纵棱, 棱上密 生软骨 质齿, 但 在茎的 末端和 枝梢, 软骨质 齿渐减 少以至 消失。 茎中 上部多 分枝, 最下的 分枝长 18 厘米, 向上 渐短, 伸展, 使植 株呈圆 锥状; 分 枝又具 长短 不一的 细枝。 叶 状枝每 (3 —) 5 — 10 枚 成簇, 深 绿色, 针状, 近 扁的圆 柱形, 直伸 
图 版 230 昆明 天门冬 Asparagus mairei Uvl. , 1. 植株 下部, 2. 花枝, 3. 花枝 一段, 4. 雄花, 5. 果, (曾孝 濂绘) 
814  云南 植物志  而不 作镰状 弯曲, 略具 4 棱, 长 3 — 5 (-8) 毫米; 鱗 片状叶 微小, 膜质, 黄色, 三 角形, 基部 稍延伸 为剌状 的矩, 矩长 1 一 2 毫米, 硬 刺状, 内弯。 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1 一 3 朵腋 生; 花梗 纤细, 绿色, 长 2 — 3 毫米, 下弯, 关 节在中 下部; 花被 白色, 钟状 下垂, 长近 3 毫米, 基 部合生 1/3, 裂 片狭披 针形, 长 2 毫米; 雄花: 花丝 中部以 下贴生 于花被 片上; 雌花: 子房 上位, 绿色, 椭 圆形, 长约 1.2 毫米, 花 柱短, 绿 白色, 长约 1 毫米, 柱头 3 浅裂。 浆果近 球形, 直径 5 — 6 毫米, 成熟时 红色, 通常 有种子 1 一 2 颗。 花期 5 — 7 月, 果 9 一 10 月 成熟。 产 丽江、 永胜、 鹤庆、 大理、 巍山、 腾冲、 景东、 保山、 通海、 华坪、 嵩明、 寻甸、 昆明、 富源、 东川、 昭通、 蒙自、 文山 等地, 生海拔 1 500 — 2 500 米的云 南松林 和华山 松 林下, 山谷、 溪旁 或山坡 灌丛;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和 贵州东 南部。 在云南 产天门 冬属植 物中, 只 有本种 和滇南 天门冬 (A. subscandens) 的茎、 枝纵 棱上具 软骨质 细齿, 但后者 为攀援 植物; 叶状 枝多少 镰状; 主产南 部热带 地区, 两者不 难 识别。 膨大成 纺锤状 的块根 入药, 常代天 门冬, 有养阴 润燥、 清肺 生津的 作用。 12. 曲枝 天门冬 Asparagus trichoclados (Wang et Tang) Wang et S. C. Chen (1978), comb. nud. , in calvi; 中国 植物志 (1978)*. A. meioclados Levi. var. trichoclados Wang et Tang (1937). 攀援 或披散 草本, 高 50 — 100 厘米。 根 多数, 在距 根状茎 3 — 5 厘 米处膨 大为纺 锤形, 膨大 部分长 1 一 2 厘米, 粗 4 一 8 毫米 (许 溯桂 5216)。 茎近 直立或 披散, 或攀 援状, 平滑 无棱; 分 枝具纵 棱并密 生软骨 质齿。 叶 状枝每 4 一 8 枚 成簇, 刚 毛状, 多少 压扁, 有不明 显的 3 — 4 钝棱, 长 2 — 7 毫米, 粗 0.1 — 0.2 毫米, 直 伸不成 镰状, 鳞片状 叶基部 稍延伸 为刺 状距, 无 明显的 硬刺。 浆 果直径 4 一 5 毫米, 有 1 一 2 颗 种子, 果 梗长约 2 毫米, 关 节位于 中部。 果期 10 月。 产 镇源、 临沧、 永德、 景东、 云龙、 龙陵、 巍山、 峨山、 双柏, 生海拔 1 350 — 2 400 米的 箐沟阔 叶林, 山坡疏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镇源。 本种 与密齿 天门冬 的唯一 区别是 叶状枝 更细、 刚 毛状, 两者共 同之处 是分枝 具棱, 棱 上具 细齿, 花 梗长仅 2 毫米。 《中 国植 物志》 强 调本种 为攀援 植物, 密齿天 门冬是 直立草 本, 则 不能作 为两者 的区别 特征, 因为 《中 国植 物志》 作者仅 看到本 种的果 标本, 植株 已充分 发育, 茎枝 伸长, 压制 标本时 缠成攀 援状, 便认 定本种 为攀援 植物, 但同 时也有 直立 的无花 果的植 株标本 (许 溯桂 5216), 而真正 的花标 本也是 早于叶 状枝簇 开放, 幼嫩 的 茎往往 直立, 而被放 在密齿 天门冬 内了。 因此, 细 枝天门 冬是否 可以作 为独立 的种, 还 有待 研究。 13- 石刁柏 (园 艺书籍 通称) 图版 229, 7-10 芦笋 (广州 ), 龙须菜 (通称 ) Asparagus officinalis L. (1753); 广州 植物志 (1956)*; "图 鉴" (1976)*; 秦岭植 物志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78)'; 西藏 植物志 (1 9 8 7 ) . 直立 草本; 根状 茎短。 根 多数, 伸长, 粗 2 — 3 毫米, 近 肉质, 但不膨 大为块 根状。 
仙茅科  815  茎 丛生, 高可达 1 米, 平滑, 暗 绿色, 上部 在生长 后期常 俯垂; 分枝 绿色, 柔软, 有不 明显的 钝棱。 叶状枝 绿色, 3 — 6 枚 成簇, 近圆 柱形, 细长, 略有 钝棱, 常稍 弧曲, 长短 不一, 长 1.3 — 2. 5 厘米; 鳞 片状叶 有刺状 短距或 无距, 膜质, 黄 白色。 花每 1 一 4 朵腋 生; 花梗 丝状, 长 8 — 14 毫米, 关 节位于 中部或 稍上; 花被 白色; 雄花长 5 — 6 毫米, 花 丝 中部以 上贴生 于花被 片上; 雌花 较小, 长约 3 毫米。 浆 果成熟 红色, 直径 7 — 8 毫米, 有 2 — 3 颗 种子。 花期 5 — 6 月, 果 8 — 9 月 成熟。 昆明 等地及 我国南 北各省 栽培。 原产 欧洲; 世界各 地都有 栽培。 嫩苗供 蔬食, 有的 生食, 有的 加工作 罐头。 近 年来发 现本种 对防治 癌症有 良效。 2. 假 叶树属 Ruscus L. 直立半 灌木。 叶退 化成干 膜质小 鳞片, 从 鳞片腋 生发出 的小枝 扁化成 叶状, 称叶状 枝; 叶状枝 卵形至 卵状披 针形, 坚硬, 革质, 有时 先端具 硬尖。 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单 朵或几 朵成簇 生于叶 状枝上 面或下 面的中 脉上, 较小; 花被片 6, 离生, 内 轮三片 较小; 雄花具 3 枚 雄蕊, 花丝 合生成 短筒, 花药生 于筒的 顶端, 外肉 开裂, 无退化 子房; 雌花 具球形 或卵形 子房, 周 围有由 退化雄 蕊合生 成的杯 状体; 子房 1 室, 具 2 个倒生 胚珠; 花 柱短, 柱头 头状。 浆果 球形, 通常 具单颗 种子。 约 3 种, 分布于 马德拉 群岛、 欧洲 南部、 地 中海区 域至俄 罗斯高 加索。 云 南引入 1 种。 1. 假叶树 Ruscus aculeata L. (1753); "图 鉴,, (1976)*. 根状茎 横走, 粗厚。 茎多 分枝, 有 纵棱, 深 绿色, 高 20 — 80 厘米。 叶状枝 卵形, 长 1. 5-3. 5 厘米, 宽 1 一 2. 5 厘米, 基部 渐狭成 短柄, 且常 扭转, 全缘, 有中脉 和多条 侧脉。 花淡 绿色, 白色, 单生 于叶状 枝上面 中脉的 下部; 苞片干 膜质, 长约 2 毫米; 外 轮花被 片长 圆形, 长约 2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先端 急尖, 内曲, 内轮 花被片 线形, 长约 1.5 毫 米; 退 化雄蕊 杯状体 罐状, 紫色, 高 1 毫米, 口部 收缩, 全缘; 柱头 圆形, 紫色, 外露。 浆 果红色 , 直径约 1 一 5 毫米。 花期 2 — 4 月 。 昆明植 物园有 栽培。 原产 欧洲。 318. 仙 茅禾斗 Hypoxidaceae 草本 植物; 具块状 根茎或 球茎, 有 膜质或 纤维质 的鞘。 叶大都 基生, 叶脉 明显, 常 密被 长毛, 花单生 或组成 穗状。 总状或 近伞形 花序, 大都 白色或 黄色, 辐射 对称, 花两 性, 花冠 管缺或 很短, 或于子 房顶部 延伸为 1 长喙; 花 被裂片 6, 展开, 等大, 白色; 雄 蕊 6, 稀 3, 与花 被裂片 对生, 着生 于裂片 基部; 花药 内向或 外向, 2 室, 基部 全缘或 2 裂, 纵裂; 子房 下位, 3 室; 花柱 1, 短, 或 3 枚 分离; 胚 珠每室 多数, 2 列着生 于中轴 胎 座上, 稀 少数。 果为 浆果或 蒴果, 常 有宿存 花冠, 如为蒴 果则环 裂或顶 部附近 纵裂; 种 子小, 常 黑色, 具明显 的侧生 种脐; 胚围以 丰富的 胚乳。 8—9 属 (据 Brummitt, 1992, 他将 Curculigo 和 Molineria 分开 ) , 主产 热带, 南非 
816  云南 植物志  亦有。 我国 2 属 8 种, 云南 2 属 5 种。 分属 检索表 1 (2) 花单生 或数朵 排成一 疏散、 具柄 的总状 花序, 花被分 裂至子 房而成 扩展的 裂片; 蒴果 …… 2. 小 金梅属 Hypoxis 2 (1) 花生苞 片内, 排 成一疏 散的穗 状花序 或头状 花序, 花被通 常在子 房顶部 形成一 长或短 的管; 浆 果, 不 开裂或 开裂, 顶 端有喙 或无喙 1. 仙茅属 Curculigo 1. 仙茅属 Curculigo Gaertn. 多年生 草本, 通常 具块状 根茎。 叶 基生, 数枚或 多数, 草质或 纸质, 通常披 针形, 具 折扇 状脉, 有柄或 无柄。 花茎生 叶腋, 长 或短, 常 粗壮, 直立或 俯垂, 花 两性, 通常黄 色, 单生, 或多 数排成 总状、 穗状、 头状 花序, 花被 管存在 或无, 若存在 则在子 房顶端 延伸 而形成 近实心 的喙; 花 被裂片 6, 2 轮, 近 相等, 展开, 雄蕊 6, 着生 于花被 裂片基 部, 花 药基部 2 裂或 不裂, 近基 着或近 背着, 2 室, 纵裂, 花 丝短, 有时与 花药近 等长; 花柱圆 柱形, 较 纤细, 柱头 3 浅裂, 子房下 位通常 被毛, 顶端 有喙或 无喙, 3 室, 中轴胎 座, 每 室胚珠 2 至 多数, 倒生, 常成 2 裂。 果实为 浆果, 不 开裂, 稀 开裂; 种 子小, 表 面 常有纵 凸纹, 具 明显的 种脐。 21-22 种, 主产 南半球 热带和 亚热带 地区。 北 延至我 国华南 和西南 7 种; 云南 4 种。 分种 检索表 1 (6) 子房顶 端无喙 或具长 2 — 3 毫米 的短喙 (组 1. 大叶 仙茅组 sect. Molineria) 2 (5) 叶背无 毛或被 疏毛, 不具 绒毛。 3 (4) 总 状花序 縮短呈 头状, 花 排列极 紧密, 子 房顶端 无喙; 浆果 球形, 直径 4 一 5 毫米; 叶 除背面 脉 上疏被 灰白色 长绒毛 外无毛 1. 大 叶仙茅 C. capitulata 4 (3) 总 状花序 伸长达 10 厘米, 下 面的花 排列较 稀疏, 子房 顶端具 短喙; 浆果 弓形, 长达 2. 2 厘米, 粗达 8 毫米; 叶背 疏被、 脉 上密被 灰黑色 长絨毛 2. 中 华仙茅 C. sinensis 5 (2) 叶背 面全部 密被厚 层白色 绒毛; 头状 花序具 多花, 子 房无喙 3. 续 叶仙茅 C. crassifoiia 6 (1) 子房 顶端具 长喙, 喙长在 6 毫 米以上 (组 2. 仙茅组 sect. Curculigo) 叶较 狭窄, 宽 0. 5—2. 5 厘米; 根 状茎圆 柱状, 粗约 1 厘米; 子房顶 喙长达 2. 5 厘米 4. 仙茅 C. orchioides 1. 大 叶仙茅 (广 州植 物志) 野棕 (广西 ), 猴 子背巾 (云南 ), 爬 借玉娃 (傣语 ) Curculigo capitulata (Lour. )0. Ktze. (1891) ,* Merr. (1923), (1927); Hand. -Mazz. (1936); 广州 植物志 (1956); S. C. Chen (1966)* ; Hara (1966), (1978); "图 鉴" (1976)* ; 海南 植物志 (1977); 中国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7)'. 
仙茅科  817  Leucojum capitulata Lour. (1790) ; Curculigo recurvata Dryand in Ait. (1811); Lindl. (1823)* ; Roxb. (1832); Maxim. (1885); Hook. f. (1892); C. H. Wright (1903); Gagnep. in Lecte. (1934) ; Molineria capitulata Herb. (1837); Bak. (1877) ; Hance (1883); M. recurvata (Ait. f. ) Herb. (1827); Nel. in Engl. (1914); Tupistra es- quilolii Levi. (1906), (1914); Veratrum mairei Levi. (1915) , (1916). 多年 生常绿 草本, 根状茎 粗短, 具 细长的 走茎。 叶 7 — 10 枚, 基生 成丛, 叶片 绿色, 纸质, 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椭 圆形, 长 40 — 90 厘米, 宽 11 一 18 厘米, 先端 骤狭渐 尖, 基部 渐狭, 一侧 下延具 8 — 10 对折 扇状平 行脉, 背 面脉上 疏被灰 白色长 柔毛; 叶柄 长 (16 —) 50 — 80 厘米, 约 与叶片 等长, 绿色, 槽状, 背面近 圆形并 密被灰 褐色短 柔毛, 基部 渐扩大 成鞘。 花茎生 叶腋, 花 序柄长 15 — 25 厘米, 下部 白色, 上 部密被 棕褐色 絨毛, 扁圆 柱形, 宽 1 厘米, 横 切面椭 圆形, 顶部 下弯。 花序 头状, 直径 5 — 6 厘米, 具 多数排 列密集 的花, 苞片 绿色, 披 针形, 下 面的长 3. 3 厘米, 宽 1 厘米, 中肋背 面和边 缘密被 褐色长 绒毛, 先端长 渐尖, 花梗长 3 — 7 毫米, 淡 绿色, 疏 生褐色 柔毛和 鳞片; 子房 褐色, 长 4 毫米, 粗 3 毫米, 具棱, 花 黄色, 钟状, 花被片 2 轮, 卵状长 圆形; 外轮长 8 毫米, 宽 3 毫米, 外面被 褐色鳞 片及长 柔毛, 内 面上部 疏被长 柔毛; 内轮 裂片略 短小, 长 7 毫 米, 毛被 稀疏, 雄蕊 6, 黄色, 花 丝短, 长不过 1 毫米, 花药 线形, 长 5 毫米, 紧 靠并环 抱 花柱, 内向 纵裂, 花柱 线形, 黄色, 长 6 — 7 毫米, 柱头 圆形, 浅 3 裂。 浆果 球形, 绿 白色, 密被褐 色鳞片 及毛, 径约 1 一 1.3 厘米, 先端 平截, 有 萎存的 花冠, 3 室, 中轴胎 座; 种子 多数, 黑色, 倒 卵形, 径约 1. 5 毫米, 具极细 密的纵 皱纹。 花期 1 一 12 月 , 果 依 次先后 成熟。 产 贡山、 泸水、 腾冲、 孟连、 澜沧、 沧源、 双江、 凤庆、 景东、 临沧、 楚雄、 西双 版纳、 绿春、 元阳、 金平、 河口、 西畴、 文山、 马关、 富宁, 生海拔 2 480 米以下 的常绿 阔 叶林、 栎林、 季 雨林、 雨林及 灌丛、 草 坡中; 广西和 广东、 海南、 贵州 南部、 四川峨 眉山、 西藏 (察隅 )、 福建 南部、 台湾 也有。 分布于 印度、 尼 泊尔、 孟 加拉、 斯里 兰卡、 缅甸、 越南、 老挝、 马来 半岛、 爪哇。 根茎 入药, 有利尿 排石、 消炎 镇痛的 功效。 2. 中 华仙茅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231, 1-5 Curculigo sinensis S. C. Chen (1966)*; 中国 植物志 (1981) . 多年 生常绿 草本, 常 单生。 根状 茎短, 粗厚。 叶 8 — 10 枚, 长 圆状披 针形或 宽线状 披 针形, 长 53 — 103 厘米, 宽 3 — 13 厘米, 顶端常 渐尖, 基 部渐狭 成柄, 具强裂 褶扇状 的平 行脉, 草质, 上面 无毛, 背面脉 上被长 絨毛; 叶柄长 20 — 40 厘米, 上面 有槽, 基部 稍 扩大, 具黑 色膜质 边缘, 下部被 绒毛, 上部毛 较疏, 花 茎连花 序长约 15 厘米, 外弯, 极扁, 宽 1.2 厘米, 厚仅 3 毫米, 密被黑 灰色长 绒毛, 拭去毛 后为苍 白色。 总状 花序长 10 — 25 厘米, 果时 伸长, 密生 40 朵花 以上, 下部 的花稍 远离, 低垂; 苞片 绿色, 背面基 部, 边缘两 侧和中 肋密被 灰褐色 绒毛, 狭披 针形, 长达 5 厘米, 基部宽 8 毫米, 对折, 先 端长 渐尖, 基部扩 大夹持 花梗, 向上的 渐小。 花 黄色, 明显 具梗, 梗 绿色, 长 5 — 7 毫米, 密被 黑灰色 绒毛; 花被裂 片外轮 3 片 卵形, 长 1 厘米, 宽 5 毫米, 先 端钝, 内面 被长绒 
图 版 231 1-5. 中 华仙茅 Curculigo sinensis S. C. Chen, 1. 花序, 2. 花及 苞片, 3. 外轮 花被片 背面, 4. 内轮 花被片 背面, 5. 雄蕊; 6—13. 绒 叶仙茅 C. crassifolia (Bl. ) Hook. , 6. 植株, 7. 叶, 8. 花序, 9. 花及 苟片' 10. 苟 片背面 的 簇毛, 〗1. 雄蕊, 12. 雌蕊 纵剖, 13. 种子。 (曾孝 濂绘) 
仙茅科  819  毛, 背面较 密被褐 色星长 柔毛和 星状长 刚毛, 先端 束生长 刚毛; 内轮近 圆形, 长 9 毫米, 宽约 9 毫米, 先端 钝圆, 基部微 心形, 背面 基部和 中肋有 灰褐色 星状长 柔毛, 二 面无绒 毛, 均 边缘具 细绉。 花丝圆 锥形, 黄色, 长约 1 毫米, 花药 黄色, 线形, 长约 4 毫米, 近 基着, 药隔 明显, 药室 分开; 花柱圆 柱形, 黄色, 长约 8 毫米, 柱头近 头状, 浅 3 裂; 子 房近纺 锤形, 长约 1 厘米, 粗约 4 毫米, 密被灰 褐色长 绒毛, 具 短喙。 浆果 弓形, 绿色, 长 2.2 厘米, 粗 8 毫米, 腹 面自行 开裂, 基部 渐狭, 先端 具喙, 3 室, 中轴 胎座。 种子多 数, 黑色, 卵 球形, 倒生, 径约 1.2 毫米, 种脐侧 生中部 以下, 外突; 珠柄 不显, 表面 具 细密而 紧刻的 皱纹。 花期 4 一 12 月, 果逐渐 成熟。 产 贡山, 福贡、 碧江、 金平、 绿春、 文山, 生海拔 1 600 — 2 500 米的 草地、 灌丛、 次 生林、 竹 林下; 广西 (凌云 )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金平。 果 可食。 3. 绒 叶仙茅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231, 6-13 密多罗 (屏边 瑶族语 ), 老熊果 (文山 ) Curculigo crassifolia ( Bak. ) Hook. f. ( 1892 ); Diels (1912); S. C. Chen (1966); Hara (1966), (1978); 中国 植物志 (1985). Molineria crassifolia Bak. (1878). 多年生 草本, 常 丛生, 根状茎 粗短, 块状, 长约 5 厘米, 粗达 4 厘米。 叶 10 — 14 枚 丛生, 厚 革质, 长达 1.2 米, 长 圆形、 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宽 度变化 较大, 1.5 — 11 厘 米, 具强 烈折扇 状平行 侧脉, 顶端长 渐尖, 上面 无毛, 背 面密被 白色厚 绒毛, 叶 柄短, 长 12 — 31 厘米, 槽状, 基 部扩大 成鞘, 中部宽 4 厘米, 上面 有槽, 背、 侧 面也被 绒毛, 基 部 扩大, 有黑 色膜质 边缘。 花茎长 12 — 30 厘米, 通常 直立, 扁, 横 切面椭 圆形, 粗达 1.1 厘米, 仅 上部稍 外弯, 被 厚厚的 绒毛; 总状花 序具多 数密集 的花, 呈 头状, 长达 7 厘米, 粗达 5 厘米, 苞片 绿色, 披 针形, 下 部的长 4. 5 厘米, 宽 1.5 厘米, 长 渐尖, 背面 下部、 边 缘和中 肋密被 束生长 绒毛, 中肋背 面隆起 成脊, 尖端的 毛延伸 为长达 5 毫米的 束毛, 花 黄色, 受 伤或压 干后变 黑色, 花梗不 明显; 花被 裂片椭 圆形, 外 轮的长 1.5 厘米, 宽 7 毫 米, 背 面被束 生长绒 毛和星 状毛, 内面 无毛, 内 轮的长 1.3 厘米, 宽 7 — 8 毫米, 背面中 肋 密被、 余疏被 淡褐色 星状长 绒毛, 内 无毛, 雄蕊 6, 生花 被裂片 基部, 花丝 黄色, 圆锥 状, 长约 4 毫米, 无毛, 花药 黄色, 线形, 长 7 毫米, 背面 近基面 着生, 二室, 基部分 开, 内向 纵裂, 花粉 黄色, 花柱 白色, 长约 9 毫米, 柱头 黄色, 球形, 周围 3 浅裂, 密 生乳突 状毛, 子 房倒圆 锥形, 长 1.2 厘米, 上部径 1 厘米, 密 被白色 绒毛, 3 室; 胚珠多 数, 白色, 倒生, 着生于 中轴胎 座上。 花期 5 — 12 月。 产 大理、 临沧、 镇源、 景东、 龙陵、 金平、 屏边、 元阳、 文山, 生 林下或 草地, 海 拔 1 500 — 2 500 米。 分 布于尼 泊尔、 锡金和 印度东 北部。 本种 花大, 叶背被 厚层白 绒毛, 极易 识别。 果 可食, 根茎 入药, 用 于小儿 肺炎。 4. 仙茅 (开宝 本草) 图版 232, 1-6 仙茅参 、小 棕苞、 假 虫草、 土虫草 (芒市 ), 婆罗 门参、 独茅 (本 草纲目 引开宝 本草) Curculigo orchioides Gaertn. (1788)* ; Roxb. ( 1975 )* ; Ker-Gawl. in Curtis 
820  云南 棺物志  (1808)* ; Bak. (1878); Hook. f. (1892); C. H. Wright (1903); Gagnep. in Lecte. (1934); S. C. Chen (1966); "图 鉴" (1976)*; 海南 植物志 (1977); Hara (1978); 中 国 植物志 (1985) . 多年 生常绿 草本, 根状茎 粗厚, 伸长, 直生, 长可达 10 厘米, 粗达 1 厘米。 叶常 4 一 5 枚 丛生, 叶片 线形、 线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大 小变化 甚大, 长 10 — 45 (-90) 厘米, 宽 5 — 25 毫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渐 狭成短 柄或近 无柄, 两面 散生长 柔毛或 无毛。 花 茎生叶 腋, 长 6 — 7 厘米, 大 部分藏 于叶柄 鞘内, 被毛; 总状 花序多 少呈伞 房状, 花 4 一 6 朵; 苞 片披 针形, 长 2. 5 — 5 厘米, 具 缘毛, 花 黄色, 花 梗长约 2 毫米, 花 被裂片 6, 长 圆形, 长 8 — 12 毫米, 宽 2. 5 — 3 毫米, 外轮的 背面常 散生长 絨毛, 雄 蕊长约 为花被 裂片的 1/2; 花 丝长 1.5 — 2. 5 毫米, 花药长 2 — 4 毫米; 柱头 3 棱 锥形, 比花 柱长; 子房 狭长, 顶端具 长喙, 连 喙长达 2. 5 厘米, 被疏 簇生长 柔毛。 浆 果近纺 锤形, 长 1.2 — 1.5 厘米, 粗约 6 毫米, 具 长喙, 果 皮薄; 种子亮 黑色, 长 圆形, 长 2. 5 — 3 毫米, 粗约 2 毫米, 倒生, 顶 端 钝尖, 基部 圆形, 具 稍凸起 的喙, 表 面具细 密的纵 皱纹, 珠柄侧 生中部 以下, 粗壮, 弯 弓, 挖 耳状。 花期 4 一 9 月。 产 碧江、 芒市、 孟连、 西双 版纳、 绿春、 屏边、 河口、 文山、 广南、 绥江 等地, 生 海拔 1 650 米 以下的 林中、 草 地或荒 坡上; 贵州、 四川、 广西、 广东、 湖南、 江西、 浙江、 台湾、 福建 也有。 分布于 东南亚 各国至 日本。 根茎 入药, 有补肾 壮阳, 散寒 除瘅的 功能。 2. 小 金梅属 Hypoxis L. 多年生 草本; 具块茎 或近球 形的根 状茎。 叶 基生, 狭长, 无柄。 花茎 腋生, 纤细; 花 1 朵 至数朵 ,单生 或排成 顶生的 近伞形 花序、 总状 花序, 无花 被管, 花被片 6, 宿存; 雄蕊 着生于 花被片 基部, 花丝短 ,花药 近基着 ;子房 下位, 3 室, 花柱 较短, 柱头 3 裂。 蒴果。 约 80 种, 分布 于新、 旧 大陆的 热带和 亚热带 地区, 主产南 半球。 我国仅 1 种, 亦产 云南。 1. 小 金梅草 图版 232, 7-11 Hypoxis aurea Lour. (1790); Hance (1870), (1878); Bak. (1877); Maxim. (1885); Hook. f. (1892); Franch. (1901); C. H. Wright (1903); Hand. -Mazz. (1936); "图 鉴" (1976)*; 江苏 植物志 (1977)* ; 中国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7)*. 多 年生小 草本, 高 2 — 25 厘米; 根状茎 肉质, 卵球 形或圆 柱形, 长达 5 厘米, 粗达 1 厘米, 内面 白色, 外 面包有 老叶柄 的纤维 残迹。 叶 基生, 4 一 12 枚, 狭 线形, 长 (2 —) 7 — 30 厘米, 宽 2 — 6 毫米, 顶端长 渐尖, 基部 膜质, 有黄 褐色疏 长毛。 花茎 纤细, 高 (1 一) 2. 5 — 10 厘米或 更高; 花 序有花 1 一 2 朵, 有淡 褐色疏 长毛; 苞 片小, 2 枚, 刚毛 状; 花 黄色; 无花 被管, 花被片 6, 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6 — 8 毫米, 宿存, 有 褐色疏 长毛; 雄蕊 6, 着生于 花被片 基部, 花 丝短, 子房 下位, 3 室, 长 3 — 6 毫米, 有疏 长毛; 花柱 短, 柱头 3 裂, 直立; 蒴果 棒状, 长 6 — 12 毫米, 果皮 薄质, 3 瓣 开裂, 直立; 蒴 果近球 
1 ― 6- 仙茅 Curculigo orchioides Gaertn, , 1. 植株, 2. 11- 小 金梅草 Hypoxis aurea I-our. , 7. 植株, 8-  版 232 花及 苞片, 3. 雄蕊, 4. 花柱及 柱头, 5. 果, 6. 种 7 花及 苞片, 9. 雄蕊, 10. 果, 11. 种广。 (曾枣 濂绘) 
822  云南 植物志  形, 表面 具无数 细小、 但明显 的瘤状 突起。 花期 (4 一) 5 — 7 月, 果 7 — 9 月成 熟。 产全省 各地, 生海拔 2 800 米以下 的云南 松林、 松 栎林、 针阔 叶混交 林间的 灌丛、 草 坡或 荒地; 四川、 西藏、 贵州、 广西、 广东、 湖南、 湖北、 台湾、 福建、 江西、 浙江、 安 徽、 江苏 也有。 广 布于东 南亚及 日本。 根茎 入药, 有毒, 作半 夏用。 320- 假兰科 Apostasiaceae 多年 生陆生 草本, 直立或 上升; 茎部常 木质。 根状茎 具鳞片 或否, 气 生根从 低位叶 或 根茎鳞 片基部 穿出, 圆 柱形, 平滑或 有棱, 接近 地面时 分枝, 有时增 粗成块 茎状, 生 软毛。 茎分 枝或不 分枝, 圆柱 形至不 规则地 具有棱 或脊。 叶 螺旋状 排列, 散生或 下部的 丛生。 茎基部 的往往 凋落; 叶鞘 下部短 筒状; 叶片 有或无 纵褶, 草质至 纸质, 所 有叶脉 背面 隆起。 总 状花序 顶生, 具柄, 单一或 分枝, 苞片与 上部叶 相似, 但 较小; 花 稍左右 对称, 黄色与 白色; 总 梗短, 扭转 或否; 花托偏 斜或不 存在, 萼片 3, 分离, 芽时 覆盖花 瓣 (除花 瓣中肋 外), 花瓣 3, 分离, 向茎 部渐狭 或否, 其中肋 增厚, 肉质, 脊状; 唇瓣 较宽或 与花瓣 无异, 合蕊柱 劲直或 下弯, 由 花柱、 花丝基 部融合 而成, 退化 雄蕊如 存在, 则平滑 无毛; 雄蕊 2 或 3, 中间的 1 枚如 存在, 则 与花瓣 互生, 侧生的 2 枚生于 花瓣上 (与花 瓣对生 ), 花丝上 部大都 与花柱 分离; 花药具 2 个相 等或不 相等的 药月, 2 室, 背着 或近 基着, 内向, 退化 雄蕊若 存在, 则 居中, 并 与花瓣 互生; 子 房圆柱 形或椭 圆状, 具 3 棱 或否, 不 扭转, 3 室而 具中轴 胎座; 胚珠 多数, 细小, 着生于 每室的 1 或 2 个胎 座上, 花 柱上部 分离, 肉质; 柱头 顶生, 圆 形或圆 锥形, 或 2 — 3 浅裂, 顶部 平坦。 蒴果 果皮薄 或 肉质, 3 室, 瓦解 或室背 开裂为 3 月 (1 个种 ); 种子极 细小, 多少卵 形或椭 圆形, 顶 端有凸 出的附 属体, 有 2 个种 具长而 粗的附 属体, 种柄长 或短, 种皮 黑色, 常呈 蜂窝状 或具 网纹, 成 熟时带 粘性。 2 属 16 种, 分布 于喜马 拉雅、 印度、 斯里 兰卡、 缅甸、 泰国、 中南 半岛、 中国 南部, 日本 琉球、 马 来群岛 至路易 西亚德 群岛和 昆士兰 北部。 我国 2 属 4 种; 云南 2 属 3 种。 近来多 不承认 此科的 独立, 而归 于兰科 (Mabberley 1"0, Brummit 1"2)。 分属 检索表 1 (2) 总 状花序 通常不 分枝; 叶 较宽; 花药 3, 相互 分离, 花 丝下部 合生; 子房和 果长椭 圆形至 圆形, 先端 骤狭缩 1- 三 蕊兰属 Nenwiedia 2 (1) 总状 花序常 分枝, 通常 下弯; 叶通 常狭; 花药 2, 合生, 具 1 至 2 个 瓣缘; 花 丝相互 分离; 子 房和 果细圆 柱形, 先端 不狭縮 2. 假兰羼 Apostasia 1. 三 蕊兰属 Neuwiedia B1. 草本 植物, 无根 状茎, 直立或 上升; 植物体 无毛或 被毛。 气 生根无 毛至具 绵毛, 茎 
假兰科  823  稀 分枝, 上部 被毛或 无毛, 叶 丛生于 基部, 后 散生于 茎上, 茎基 生叶常 凋落, 茎 生叶逐 渐 过渡为 苞片, 叶片 纸质, 大都具 纵褶, 没 有管状 叶尖。 总 状花序 大都不 分枝, 坚挺。 花 通常 白色。 花梗 上升, 扭转。 花托 偏斜, 花 被多少 低垂, 稍 展开。 萼片 肉质, 内凹, 中 肋往往 前伸; 中萼片 等侧, 侧萼 片稍不 对称。 花瓣稍 内凹, 草质, 除 中肋肉 质外, 很薄, 侧脉 扇形, 二歧 分叉; 侧 瓣稍不 等侧, 唇 瓣宽, 两侧 对称, 具褶。 合蕊柱 直立。 雄蕊 3, 花 丝基部 合生, 大 部分贴 生于花 柱上; 花药 不抱住 花柱, 相互 分离, 近基部 背着, 中间 的雄蕊 比侧生 的短, 其药室 不等, 侧生雄 蕊药室 基部不 等侧, 对 着中间 雄蕊的 药室, 但 较短; 子房椭 圆形, 先 端明显 狭缩, 橫切面 多少呈 三角至 圆形, 具 三槽, 花 后明显 膨大, 具喙; 种子 有明显 的淡色 珠柄, 成 熟时暗 褐色, 具 网纹, 先端有 1 细 小的、 有时 为长毛 状或很 宽的附 属器。 9 种, 分布于 亚洲东 南部, 马 亚群岛 远至路 易希亚 德群岛 西部。 主要出 现在原 始林或 次生 林内, 有 时在溪 畔或沼 泽地, 海拔 1 300 米 以下。 我国有 1 种, 云南 亦有。 Neuwiedia singapureana (Bak. ) Rolfe (1907); Holtt. (1953); 陈心 启等 (1986) . Tupistra singapureana Wall. (1832) nom. nud. , ex Bak. (1874); Neuvuiedia varatri folia auct. non Bl. [in Tijdschr. (1834); Rolfe (1889); Hook. f. in Hook. (1891)*]; 海南 植物志 (1974); "图 鉴,, (1976) Rolfe (1889); Hook. f. (1890) ; N. balansae Baill. ex Gagnep. in Lecte. (1933) et (1934) ; N. zollingeri Reichb. f. var. singaprueanae (Bak. ) E. F. de Vogel (1969) ; Vogel et Barnetto (1984). 多年生 草本。 叶片折 叠状, 线 形或椭 圆形, 长 15 — 25 厘米, 宽 2. 5 — 4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 渐狭呈 柄状, 叶脉 显露; 叶柄长 5 — 10 厘米, 基 部鞘状 抱茎, 紧接。 总状花 序 顶生, 长 5 — 15 厘米, 苞片 卵状披 针形, 长 0.8 — 1.2 厘米, 向上 渐小, 花被片 无毛, 外轮 花被片 线状披 针形, 顶 端有小 尖头, 内轮两 侧的花 被片长 圆状披 针形, 与外 轮的近 等长; 唇瓣 线状长 圆形, 内弯, 顶端 内凹, 有小 尖头; 雄蕊 3 枚, 花药长 圆形; 子房纺 缍状, 被短 絨毛。 蒴果具 3 棱, 长 6 毫米, 宽 3 毫米, 顶端具 喙尖。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滇南及 滇东南 (河口 ); 广东、 海南 也有。 分布 于邦加 (Benka)、 Riouw 群岛、 马 来 半岛、 爪哇 西部、 加里 曼丹、 阿南巴 斯岛、 菲 律宾、 苏拉威 西岛东 南部、 马鲁 古岛、 巴 布 亚新几 内亚、 阿 鲁岛、 路 易希亚 德岛。 2. 假兰属 Apostasia Bl. 直立 草本, 无毛, 具根 状茎; 气生根 无毛。 根状茎 有鳞, 鳞 片渐过 渡为茎 生叶, 短 抱茎, 斜 鞘状, 近 纸质。 茎常 分枝, 细。 叶 远离, 下部的 叶小或 凋落; 叶片 草质, 无摺, 先端 为一前 伸细管 (由叶 边缘合 生而成 )。 总 状花序 分枝, 下垂; 花梗不 扭转, 有 时弯, 不规则 具棱; 花 托不为 斜形; 花 被多少 直立; 萼片 舟状, 稍 肉质, 3 — 5 脉, 花瓣 渐狭为 一舟 形短爪 或否, 花 瓣片浅 舟状, (1 一) 3 (-5) 脉; 中花 瓣往往 与侧瓣 无别, 有时稍 内凹而 较大。 合 蕊柱直 或弯, 顶端 盘状或 3 齿裂; 雄蕊 2, 中 间一枚 雄蕊居 内轮为 退化雄 蕊, 或不 存在; 花丝在 不同程 度上贴 生于花 柱上, 花 药包住 花柱, 药室不 等或近 相等; 子 
824  云南植 物志  房狭圆 柱形, 钝至 锐尖, 横 切面三 角形, 无毛, 有 纵槽, 萼片 中肋在 子房上 下延为 3 条 纵脊。 种子珠 柄短, 先 端有很 小的附 属体。 11 种, 热带 亚洲至 大洋洲 分布, 我国产 2 种; 云南 均有。 分种 检索表 1 (2) 叶狭 线形, 宽仅 8 — 10 毫米, 长 10 — 50 厘米; 合 蕊柱不 扁化, 不 扩大, 在退 化雄蕊 下方无 2 翅 1. 狭 叶假兰 A. wallichii 2 (1) 叶线 状长圆 形或椭 圆形, 宽 2 — 3 厘米, 长 7. 5 — 15 (-30) 厘米; 合蕊 柱强度 扁化, 在退化 雄蕊 下方有 2 条纵翅 2. 拟兰 A. odorata 1. 狭 叶假兰 Apostasia wallichii R. Brown in Wall. (1830)*. "odorata" (1831); Rolfe (1889); (1896); Hook. f. (1890); King et al. in Duthia (1901)* ; Kriinzl. in Engl. (1897); Pfitz. in Engl. (1903)*; Ridl. (1924); Gagnep. in Lecte. (1934); Vogel (1969)*; Hara et al. (1978); S. C. Chen et al. (1986). 草本, 高 10 — 100 厘米; 气 生根从 下部的 叶和鳞 片茎部 穿出, 基粗 2 — 3. 5 毫米。 鳞 片长 2 — 10 毫米, 5 — 15 脉。 叶密, 线形, 长 10 — 50 厘米, 宽 0.3 — 1.8 (—2) 厘米, 锐 尖, 线形尖 头长达 2 厘米, 边缘全 缘或具 细齿和 腺齿, 15 — 60 脉, 其中 3 — 5 脉稍 隆起, 叶稍不 明显; 花序 下垂, 有时近 直立, 有 1 一 6 个 侧枝; 每个分 枝有花 5 — 25 (-30) 朵; 苞 片三角 形至披 针形, 锐尖, 有时下 部的苞 片有长 0. 5 (一 0. 9) 毫米 的线形 尖头, 长 2 — 15 (—24) 毫米, 具 (1 一) 3—7 (—10) 脉。 花长 1 一 2. 2 (— 2. 7) 厘米, 黄色, 稀浅 白色; 萼片长 4 一 6. 5 毫米, 宽 0.6 — 1.7 毫米, 3 — 5 (— 7) 脉, 齿长 3. 7 — 6 毫米, 宽 0. 5—1. 5 毫米; 花瓣长 3. 7—6 厘米, 宽 0. 5—1. 5 毫米, (1 一) 3 (一 5) 脉, 齿长 0. 2 — 0. 8 ( — 1. 2) 毫米, 粗 0. 1 毫米, 中花 瓣有时 较宽而 稍下凹 ; 合蕊 柱直立 或下弯 ,长 0. 7 — 1.5 (—1.8) 毫米, 宽 0.2 — 0.6 (― 0. 7) 毫米; 雄蕊 (2 —) 3 — 4 (一 5) 毫米, 粗 0. 6 — 1 毫米 , 分离 部分的 花丝长 0. 5-1 毫米, 粗 0. 2-0. 25 毫米 ; 花药 不等的 2 裂 或全缘 ; 较 长的 花药药 室与退 化雄蕊 相对, 退化 雄蕊长 1.3 — 3 (— 4) 毫米, 宽 0.2 — 0.6 毫米, 完 全贴生 或先端 1 毫米 分离; 子房长 10 — 22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花 柱的分 离部分 劲直, 偶 下弯, 长 2. 5 — 4. 8 毫米, 粗 0.2 — 0.5 毫米, 有 时具不 规则的 纵棱, 通 常超出 花药达 0.4 毫米, 有时比 花药低 0. 6 毫米; 柱头 2 — 3 浅裂, 有时近 圆形, 果长 12 — 25 毫米, 宽 1. 4 一 2 毫米。 种 子蜂窝 状至近 光滑。 产盈江 (那邦 ), 生海拔 400 米的龙 脑香雨 林内; 海 南曾有 记录。 分布 于斯里 兰卡、 尼 泊尔、 印度东 北部、 缅甸、 泰国、 柬 埔寨、 越南, 经马来 半岛、 苏门 答腊、 邦 加岛、 爪 哇、 加里曼 丹岛、 菲 律宾、 布 鲁岛、 巴布亚 新几内 亚至澳 大利亚 昆士兰 地区。 2. 拟兰 (海 南植 物志、 "图鉴 ") 图版 233 Apostasia odorata Bl. (1825); Tab. (1845)* ; Rolfe (1889), (1896); Kranzl. in Engl. (1897); Pfitz. in Engl. (1903); Back, et Bakh. f. (1968); Vogel (1969)*; "图 鉴" (1976)*; 海南 植物志 (1977); S. C. Chen et al. (1986). 
图 版 233 拟兰 Apostasia odorata B1. , 1. 植株, 2. 苞片 放大, 3. 果 放大, 4. 果横 切面, 5. 种子 放大, 6. 叶尖 放大。 (吴锡 麟绘) 
826  云南 植物志  Apostasia -wallichii auct. non R. Brown : 海南 植物志 (1977). 草本 植物, 高 20 — 50 厘米; 气生根 从下部 叶基和 鳞片中 穿出, 茎粗 1.5 — 4 毫米。 鳞 片长 2. 5-10 毫米, 5-10 脉。 叶 较密, 卵状长 圆形至 线状长 圆形, 锐尖 至渐尖 (具 0. 5- 2 厘米长 的尾尖 ), 长 (7. 5 —) 11—16 (—3.5) 厘米, 宽 (1 一) 2 (一 3) 厘米, 边缘有 时具 细齿, 20 — 37 脉, 其中 3 — 5 条明显 隆起; 叶鞘 明显, 长 4 一 5 厘米, 下 部扩大 抱茎, 叶 脱落后 (茎 下部) 常 遗留长 3 — 5 毫米的 鞘筒。 花序 下垂, 具 1 一 5 个 侧枝, 每 个分枝 上有花 10 — 20 朵; 苞片 卵形至 卵状披 针形, 急尖 或钝, 长 1.8 — 3. 8 厘米, 常淡绿 白色; 萼片长 6. 5 — 11 毫米, 宽 1.2 — 2. 2 毫米, 有时 较小, 3 — 5 脉, 齿长 0.5 — 1.5 毫米, 宽 0.1 — 0.4 毫米; 花瓣长 6. 5 — 11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3 — 5 脉, 尾 (齿) 长 0. 4 — 0. 8 毫 米, 粗 0.1 — 0.2 毫米, 中 花瓣往 往小, 或 较宽而 下凹, 宽达 2. 2 毫米; 合 蕊柱长 0.8 — 2 毫米, 宽 0.3 — 0.5 毫米, 劲直 或基部 下弯, 茎 部在退 化雄蕊 一侧, 强 烈扁化 而凸出 2 条 纵翅; 或在 退化雄 蕊下面 扁化而 扩大, 扩大 部分椭 圆形; 雄蕊长 (3 —) 4 一 6. 5 毫米, 粗 (0.7) 1 — 1.5 毫米, 花 丝分离 部分长 (0.6) 1 — 2 毫米, 粗 0.2 毫米, 较长的 药室往 往 先端无 花粉, 退化 雄蕊长 2. 5 — 4. 5 毫米, 粗 0.2 毫米, 先端分 离部分 钝头, 长达 0.4 毫米; 子房长 10 — 20 毫米, 宽 1 一 1.7 毫米; 花 柱分离 部分长 4. 5 — 6 毫米, 粗 0.3 — 0.4 毫米, 具 4 一 6 条多少 明显的 纵脊, 超 出花药 或低于 花药; 柱头稍 膨大, 浅 3 裂或近 圆形。 果 绿色, 圆 柱形, 长 1.5 厘米, 粗 2 毫米, 茎部 有缩存 苞片; 种子暗 褐色, 发亮, 近方 形、 楔形, 表面蜂 窝状。 果期 4 月。 产 思茅、 西 双版纳 (勐养 ) , 生海拔 1 000 米 的沟谷 雨林内 ; 广东 翁源、 海南 (据 Vogel 记载) 也有。 分布于 印度东 北部、 越南 北部和 南部、 泰国 南部、 苏 门答腊 西部、 邦 加岛、 勿里 洞岛、 马 来半岛 北部、 加里 曼丹岛 北部、 爪哇 西部、 苏拉威 西岛, 大都 出现在 (750) 1 000—1 400 (― 1 700) 米的 原始森 林内。 海 南标本 未见, 据 《海 南植 物志》 描 述归入 本种。 321. 箭 根薯科 Taccaceae 多年生 草本, 具块茎 或匍匐 根茎。 叶 茎生, 大, 全缘或 分裂, 花辐射 对称, 两性, 组 成伞形 花序。 总苞 有苞片 4 一 6, 小苞片 较狭, 常为 线形, 花被 管短, 与子房 合生, 裂片 6, 2 轮, 通常花 瓣状; 雄蕊 6, 着生于 花被片 基部, 花 丝短, 顶端 凹入成 兜状, 纵裂, 内 白, 子房 下位, 1 室或 不完全 3 室, 3 个侧膜 胎座, 花 柱短, 柱头 3, 常花 瓣状, 反折包 住 花柱, 胚珠 多数, 倒生。 浆果或 3 瓣裂的 蒴果; 种子 多数, 胚乳 丰富, 胚小。 2 属, 10 种, 分布 于泛热 带地区 (但 非洲大 陆不产 )。 我国 2 属, 云南 1 属。 《中 国植 物志》 载云 南有裂 果薯属 (Schizocapsa), 系根据 越南老 街标本 推论, 实际 上云南 尚无裂 果薯属 记录。 又 此属近 年多不 承认其 独立, 但凌 苹苹在 《中 国植 物志》 中 根据气 孔型和 染色体 确认其 独立。 药篛薯 〔Tacca leontopetaloides (L. ) O. Ktze. 〕 虽曾由 Hancock 记录于 蒙自, 但 至今 未见有 标本, 可能已 绝种。 
箭 根薯科  827  1. 箭 根薯属 Tacca J. R. et G. Forst. 特征 同科。 我国有 2 — 3 种, 云南 现只见 1 种。 1. 箭根蕃 (海 南植 物志) 图版 234 筠篛薯 ( "图鉴 "), 老 虎汤、 老 虎花、 老虎草 (河口 ) Tacca chantrieri Andre , (1901) • ; Limpr. in Engl. (1902) ; Limpr. (1928) ; Gagnep. in Lecte. (1934); Hayward (1957); E. Drenth (1972); "图 鉴" (1976)' ;海 南植物 志 (1977)* ; 中国 植物志 (1985)*. Clerodendron ( 1 Cherodendron ' ) esquirolii Levi, in Fedde (1912) ; Pei (1932); Tacca esquirolii (Levi. ) Rehd. (1936)*; Merr. et Chun (1940) ; T. paxiana Limpr. (1928); Merr. (1930); Pei (1932); Gagnep. in Lecte. (1934) ; T. roxburgii Limpr. (1928); T. ivilsonii Limpr. in Fedde (1935); T. subflabellata P. P. Ling et C. T. Ting (1982)*; 中国 植物志 (1985)*, syn. nov. 多年生 草本; 根 茎近圆 柱形, 粗厚。 叶 茎生, 5 — 10 余枚, 叶柄长 30 — 50 厘米, 暗 绿色, 圆 柱形, 粗 5 — 7 毫米, 下部 1/2 鞘状, 叶片 绿色, 长圆 形至长 圆状椭 圆形, 长达 55 厘米, 先 端骤狭 渐尖, 基部 钝圆, 一侧耳 状下延 1 一 2 厘米, 中肋 淡绿, 上面 下凹, 背 面 隆起, I 级侧 脉弧形 上升至 边缘, 其间 I 级侧脉 1 一 2 条, 或 分叉成 I 级脉, 近 平行, 平 行脉间 为细弱 横行的 网脉。 花葶 由叶腋 抽出, 暗 绿色, 圆 柱形, 长 30 — 60 厘米, 花序 顶生, 总苞片 4, 2 轮, 交互 对生, 外轮 2 枚, 披 针形、 卵形, 紫 绿色, 长达 7 厘米, 宽 2. 5 — 3. 2 厘米, 渐尖, 基部 钝圆, 具多数 纵脉, 内 轮宽卵 形至团 扇形, 绿色, 长 2. 5 — 7 厘米, 宽 2. 5 厘米, 丝状, 小苞片 16 枚或 更多, 淡 绿色, 须状, 下垂, 长 10 — 16 (-30) 厘米, 花 5 — 7 朵, 有时 15 — 16 朵, 具柄, 梗长 2. 5 — 3. 5 厘米, 紫 黑色, 具 3 棱, 花蕾 锥状; 子房 下位, 紫 黑色, 倒三 棱状圆 锥形, 长 U 厘米, 宽 7 厘米, 棱 间有细 纵棱, 隆 起; 花 被筒紫 黑色, 杯状, 高 6 厘米, 粗 1.3 厘米, 花 被裂片 6, 反折贴 于花冠 管上, 1 轮, 内轮 线状披 针形, 长 1.2 厘米, 宽 4 厘米, 先端 渐尖, 外轮三 角形, 长宽 1 厘米, 细 尖', 雄蕊 6, 着 生于管 基部, 紫色, 花丝 极短, 花药 盔状, 长 4 毫米, 宽 2 毫米, 中央为 药隔, 花粉 黄色; 柱头 3, 花 瓣状, 2 裂, 裂片近 卵形, 长 3 毫米, 宽 2 毫米, 外 翻成锚 状, 紫色, 子房 1 室, 胚珠极 多数。 果序 伞形, 果 6, 外轮 总苞片 宿存, 黑色, 果梗 黑色; 近 等长, 长 2 — 2. 5 厘米, 具 3 棱; 果 3 棱状纺 锤形, 长 4 厘米, 粗 2. 2 厘米, 黑色, 基 部 渐狭, 先 端围以 宿存的 黑色花 被片, 棱间 有一条 棱脊, 果皮 肉质, 内面淡 绿色, 一室, 侧 膜胎座 3; 种子 多数, 肾形, 棕 红色, 长 2 毫米, 宽 1.5 毫米, 有多条 弧形纵 肋纹。 花期 4 一 11 月, 果逐渐 成熟。 产 盈江、 沧源、 勐连、 临沧、 思茅、 西双 版纳、 江城、 绿春、 金平、 屏边、 河口、 麻 栗坡、 富宁, 生海拔 1 300 米以 下的沟 谷季雨 林或雨 林下; 西藏、 贵州 南部、 广西、 广东、 海南 也有。 分布于 印度东 北部、 孟加 拉国、 缅甸、 泰国、 老挝、 柬 埔寨、 越南至 马来半 岛。 
图 版 234 箭根薯 Taccachantrieri Andr6, 1. 花株, 2. 叶, 3 — 4. 花序, 5. 花 纵剖, 6. 雄蕊, 7. 柱头, 8. 子房 纵切, 9. 果, 10. 种子。 (吴锡 麟绘) 
水 玉簪科  829  根茎 入药, 清热 解毒、 消炎 止痛; 外敷治 烧伤、 烫伤、 疮疡; 全株 有毒, 慎用; 兽 医亦用 全草。 西双 版纳有 T. integrifolia Ker-Gawl. 的 记录, 但标本 未见, 疑 为本种 之误, 不作 详述。 323- 水玉 藝禾斗 Burmanniaceae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常为 非绿色 的腐生 植物。 叶 茎生, 大都退 化为鳞 片状; 有时 簇生 于茎的 基部, 线形、 披 针形, 绿色。 花 两性, 辐射 对称, 通常 蓝色、 白色, 稀 黄色、 紫色, 在茎顶 单生, 簇生, 或组成 总状花 序或二 歧聚伞 花序, 花序 轴常成 显著的 "之" 字 形; 花被片 合生, 花被管 有时具 3 翅或 3 棱, 通常 6 裂, 外轮 3 枚 裂片镊 合状, 内轮 3 枚 小 或缺; 雄蕊 3, 稀 6, 花丝短 或缺, 着生 于花被 管内壁 上而与 内轮花 被裂片 互生, 花药 2 室, 通常 横裂, 药隔扩 大为一 全缘或 2 裂 的鸡冠 状凸起 或翅; 子房 下位, 常 具翅, 3 室 而具 中轴胎 座或一 室而具 3 个侧膜 胎座, 有时这 3 个侧膜 胎座在 子房基 部的中 心靠合 ;花 柱 单一, 内 藏于花 被内, 柱头 3 裂; 胚珠极 多数, 细小。 果为 蒴果, 常具 3 翅, 室间开 裂或在 胎座间 开裂, 横裂或 不规则 开裂; 种 子小, 多数, 胚 均一, 胚乳 丰富。 包括 Thismiaceae 共 15 属, 约 160 种, 广 布于全 世界的 热带至 亚热带 地区。 我国 2 属 13 种, 云南 1 属 7 种。 1. 水 玉簪属 Burmannia L. 一年 生或二 年生小 草本, 绿 色植物 或腐生 植物。 茎不 分枝或 分枝。 叶 基生成 莲座状 或茎 生而退 化成鳞 片状。 花在 茎顶单 生或组 成聚伞 花序; 花被 管常具 3 翅, 上部 6 裂, 裂 片 2 轮, 外轮 3 片 较大, 内轮 3 片 小或不 明显; 雄蕊 3, 近 无柄, 着生于 花冠管 喉部, 而 与内轮 花被片 互生, 花药 2 室, 基 部有时 有距, 药隔顶 端常有 鸡冠状 凸起; 子房具 3 棱, 3 室, 花柱 线形, 柱头 3, 短。 蒴果 常为干 花被所 包藏, 不规则 开裂; 种子 多数, 椭 圆形。 约 50 种, 分布于 全世界 热带和 亚热带 地区, 北 至日本 及北美 东部, 南至新 西兰。 我 国 11 种; 云南 7 种。 分种 检索表 1 (4) 绿色 植物, 具基 生叶。 2(3) 植株 粗壮; 基生叶 多数, 长 3 — 7 厘米, 宽 6 — 15 毫米; 二 歧竭尾 状聚伞 花序具 多数花 … 1. 水玉警 B. disticha 3(2) 植株 纤细; 基生叶 少数, 长约 1 厘米, 宽 1 一 3 毫米; 花单 生或多 数簇生 于茎顶 2- 三品 一枝花 B. coelestis 4 (1) 腐 生植物 (植 物体无 叶绿素 ), 无基 生叶。 5 (10) 内轮 花被片 明显, 叶腋无 珠芽。 6 (7) 花 5 — 7 朵组 成蝎尾 状聚伞 花序, 翅不 明显, 药隔稍 外凸; 果连 宿存花 被为串 珠状; 根 上有小 
830  云南 植物志  球莲 3. 寄树 水玉簪 B. championii 7 (6) 花 单生, 稀 2 朵, 根 上无小 球茎。 8 (9) 翅宽达 3 毫米; 药隔有 分叉的 鸡冠状 突起; 果 连翅和 花被为 方形或 倒心形 4- 尼泊尔 水主整 B. nepalensis 9 (8) 翅 极狭, 宽 0.2 — 1 毫米; 药隔无 鸡冠状 突起; 果连 翅为圆 柱状或 圆锥状 5. 狭翅 水玉簪 B. wallichii 10 (5) 内轮 花被片 缺或不 明显; 叶腋有 珠芽。 11 (12) 花被片 白色, 外轮 花被片 方形, 2 浅裂, 边 缘黄色 增厚, 内弯, 花被 管长仅 1 毫米 6- 石山 水玉簪 B. fadouensis 12 (11) 花被浅 蓝色, 外轮 花被片 舌状, 尖, 边缘不 增厚, 反折, 花 被管长 4 毫米 7. 屏边 水玉簪 B. pingbienensis 1. 水玉簪 ( "图鉴 ") 苍 山贝母 (大理 ) Burmannia disticha Linn. (1753) ;D. Don (1825) ut "distachya"; Roxb. (1832) # ; Hook. f. (1888); C. H. Wright (1903); Gagnep. in Lecte. (1908); Hand. -Mazz. (1936); Jonker (1938), in van Steenis (1950); 广州 植物志 (1956); "图 鉴" (1976)*; 海南 植物志 (1977)'; 中国 植物志 (1981)'; H. Li (1983), in clavi; 贵州 植物志 (1986)*. 一年生 草本, 高 10 — 30 厘米, 须状根 多数。 茎 直立。 基生叶 多数, 集成莲 座状, 线 形或披 针形, 黄 绿色、 绿色, 先端 渐尖至 急尖, 长 3 — 7 厘米, 宽 6 — 15 毫米, 二面 无毛, 全缘, 脉不 显著, 平行; 茎生 叶少, 散生, 远离, 下半部 贴生于 茎上, 上半部 分离。 花 序为二 歧蝎尾 状聚伞 花序, 分 枝长达 8 厘米, 也 有短于 1 厘 米的, 花 蓝色, 7 — 15 朵, 偶 有 3 — 5 朵的, 苞片 绿色, 披 针形, 长 5- - 12 毫米; 花 直立于 花序轴 上侧, 无 梗或具 短梗, 长 1 一 2 厘米, 连翅宽 0.8 — 1 厘米, 总 轮廓倒 卵状矩 圆形, 具 3 翅, 翅由 外轮花 被片背 部延 至子房 基部, 宽达 2. 5 毫米, 向下 渐狭; 花被 裂片淡 黄色, 二轮, 外轮三 角形, 先 端 急尖, 长 2. 5 毫米, 宽 2 毫米, 边缘 增厚; 内轮 花被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1 一 3. 5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花 被管粗 筒状, 长 3 — 4. 5 毫米, 粗 3 毫米; 花 隔宽, 顶部有 2 个 锐尖的 鸡冠状 凸起, 基部有 一钝圆 的矩; 子 房椭圆 形或倒 卵形, 基 部狭, 花柱 线形, 柱头 3, 漏 斗状。 蒴果倒 卵形, 不规则 开裂。 花期 6 — 10 月, 果期 7 — 12 月。 产 大理、 西双 版纳、 绿春、 屏边、 蒙自、 河口、 西畴、 马关、 麻 栗坡、 广南, 生海 拔 1 000 — 2 100 米的常 绿阔叶 林缘、 灌丛 草地; 贵州、 广西、 广东、 海南、 福建、 湖南 也有。 广布 于旧大 陆热带 地区、 尼 泊尔、 柬 埔寨、 老挝、 越南、 马 来群岛 至澳大 利亚, 在 马 亚群岛 不见于 爪哇、 小 巽他、 马鲁 古和菲 律宾。 根 入药、 有 健脾、 润肺的 功效, 用 于小儿 疳积。 兽医用 于牛马 咳嗽。 2. 三品 一枝花 ("图 鉴") 米 洋参、 地参 (全国 中草药 汇编) Burmannia coelestis D. Don (1825); Royle (1839)* ; Hook. f. (1888); Gagnep. in Lecte. (1908); Jonker (1938) et in van Steenis (1950); 广州 植物志 (1956); "图 鉴" (1976); 海南 植物志 (1977); 中国 植物志 (1981); H. Li (1983), in clavi; (ut 
水 玉簪科  831  "caelestis") 贵州 植物志 (1986) . Burmannia chinensis Gandog. (1919) • 一 年生小 草本; 根 须状, 多数, 通常长 4 一 5 毫米, 茎 单一, 直立不 分枝, 高 10 — 2 5 厘米。 基生叶 少数, 淡 绿色, 线状披 针形, 长 0.5 — 1.2 厘米, 宽 1 一 3 毫米, 顶端 细尖, 全缘, 脉细, 不 明显。 茎生叶 2 — 4 片, 常紧贴 茎上, 线形, 淡 绿色, 长 1 一 1.5 厘米。 花 单一 顶生, 也有 2 — 3 朵的, 蓝色; 苞片披 针形, 长约 4 毫米; 花具 3 翅, 翅由花 被裂片 中 部起延 至子房 基部, 长约 10 毫米, 宽约 2. 5 毫米; 花被 裂片带 黄色, 二轮, 外轮 卵形, 长约 1.5 毫米, 顶 端具小 尖头, 内轮的 微小, 膜质, 长约 0.5 毫米, 花 被管宽 筒状, 长 约 5 毫米; 药隔有 2 个短 而侧生 的刺, 顶部有 两个略 分叉的 鸡冠状 突起, 基部 有矩; 子 房椭圆 形或倒 卵形, 基部 渐狭, 长约 5 毫米, 花柱 线形, 柱头 3。 蒴果倒 卵形, 除 翅外, 长 3 毫米, 粗 2 毫米, 顶端冠 以宿存 花被, 橫裂。 花期 9 一 10 月。 产 临沧、 景东、 景洪、 勐腊, 生海拔 580 — 1 200 米的 近水湿 草地、 沼 泽地; 贵州、 广 西、 广东、 海南、 福建、 浙江、 江西 也有。 分 布于尼 泊尔、 印度、 老挝、 柬 埔寨、 越南、 马来西 亚至菲 律宾、 印度尼 西亚、 澳大 利亚。 根 入药, 功同水 玉簪。 本种 叶绿色 细小, 花单一 顶生, 易于 识别。 3. 寄树 水玉簪 (植 物分类 学报) 头花 水玉簪 (中 国植 物志) Burmannia championii Thw. (1864) Jonker in Meded. (1938) et in Steenis (1950); Ohwi (1956); 中国 植物志 (1981); H. Li (1983), in clavi. Burmannia tuberoosa Becc. (1877) ; B. capitata auct non Mart. : Makino (1890) ; B. japonica Maxim, ex Makino (1891) * ; B. dalzielli Rendle (1902). 腐生 草本, 直立, 高 10 — 20 厘米, 具多数 毛发状 须根。 茎淡黄 白色, 粗 1 一 2 毫米, 不 分枝, 无叶 绿素。 基生 叶缺, 茎 生叶鳞 片状, 披 针形, 长 5 — 6 毫米, 渐尖。 苞 片与茎 生叶 相似, 长达 5 毫米, 宽 2 毫米, 膜质。 花 5 — 7 朵组 成顶生 的蝎尾 状聚伞 花序, 较紧 密, 淡黄 白色, 花外具 三棱, 由 子房基 部延伸 到外轮 花裂片 上部, 然 后分离 延伸为 1.5 毫 米 的芒; 花枝 明显, 长 2 — 3 毫米, 花被 管长, 长约 3 毫米, 粗 1 毫米, 上 部膨大 呈纺锤 形, 外 轮裂片 卵形, 长、 宽 2 毫米, 内 轮裂片 舌状, 肉质, 长 1 毫米, 宽 0.5 毫米; 雄 蕊 3, 无 花丝, 花药近 球形, 药隔稍 外凸成 馒状, 光滑, 着生于 花被管 喉部, 即内 轮花被 片 基部、 顶部有 两个不 明显分 叉的、 钝的 鸡冠状 突起, 基部 无距; 子房近 棒状, 长 2 毫 米, 宽约 1.2 毫米, 向下 渐狭, 3 室, 中轴 胎座, 胚珠 多数, 花 柱粗, 长 3 毫米, 柱头 3, 展开 外弯。 花期 6 月。 产西畴 (剥 皮树 公社, 偏岩 ), 生海拔 1 100 米 (? ), 附生 于树干 上的腐 洞内; 浙江、 广东 也有。 分布 于斯里 兰卡、 日本、 马来 半岛、 苏门 答腊西 部附近 的巴都 群岛、 邦 加岛、 爪哇 西部、 加里曼 丹岛、 巴布 亚新几 内亚。 本种与 Burmannia itoana Makino (产 台湾及 海南) 相似, 但花 5 — 7 朵 (非 1 一 2 朵), 组 成蝎尾 状聚伞 花序; 花被外 轮裂片 外面的 翅延伸 为芒, 内 轮花被 片舌状 (非圆 形), 药 隔顶部 具两个 不明显 分叉的 鸡冠状 突起, 基部无 悬距。 
832  云南 植物志  与 B. wallichii (Miers) Hook. f. 不同 点是: 本种花 被外轮 裂片卵 形不裂 (非 顶端 3 裂), 内 轮花被 片舌状 (非圆 形), 药 隔基部 无距, 柱 头扁长 (非球 形)。 与尼泊 尔水玉 簪 〔B. nepalensis (Miers) Hook, f . 〕 不同 点为: 本 种为二 歧聚伞 花序, 花 5 — 7 朵 (非 1 一 2 朵)。 4. 尼泊尔 水玉簪 (植 物分类 学报) Burmannia nepalensis (Miers) Hook. f. (1888) ; Gagnep. in Lecte. (1908) ; Jonker (1983); Hara (1966)*, (1968)*; Hara et al. (1978); 中国 植物志 (1981); H. Li (1983), in clavi. Gonyanthes nepalesis Miers (1841) * ; Cyanotis nepaensis Miers ex Wall. (1849), nom. nud. 草本 植物, 高 9 一 11 厘米。 须根 发状, 分枝, 短, 褐色。 茎 线形, 近 白色, 弯曲。 叶 5-7, 基生的 密集, 全都退 化为鳞 片状, 近 白色, 长约 2 毫米, 锐尖, 特别 是上部 的叶, 花通 常单生 (或 2, 则侧生 花梗较 短), 白色, 稀带青 紫色; 花苞片 与鳞片 相似; 子 房长, 宽 2. 5 毫米; 翅宽, 上部 扩大, 基 部多少 渐狭; 果 连翅呈 方形或 倒卵状 心形, 长 7 毫米, 宽 7 — 8 毫米。 花被外 轮裂片 三角状 圆形, 近 圆形, 边缘 增厚, 长 1 毫米, 内轮花 被片卵 形, 钝, 内凹, 长约 为外轮 1/3 — 1/4; 雄蕊 与内轮 花被片 对生, 药 隔的鸡 冠状凸 起短, 分 叉, 距 线形, 狭小, 锐尖; 柱头 盘状, 宽大 于长。 花期 9 一 10 月。 产滇 东南, 海拔 720 米, 标 本未见 (据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暂 存疑; 海南 也有。 分 布 于东喜 马拉雅 (尼 泊尔 中部、 阿 萨姆、 喀西山 ), 中南 半岛: 柬 埔寨、 越南 南方、 菲律 宾。 附注: 《中 国植 物志》 16 (2): 174. 1981 记 载本种 分布于 广西、 湖南。 《广西 植物名 录》 中记 载产于 龙州, 但龙 州标本 陈少卿 13369 却 是石山 水玉簪 (B. fadouehsis), 湖南 被定 为本种 的标本 (湖南 师范大 学标本 室藏) 是 待发表 的另一 新种。 5. 狭翅 水玉簪 (海 南植 物志) Burmannia wallichii (Miers) Hook. f. (1888); C. H. Wright (1903); Ridley (1907); Gagnep. in Lecte (1908); Merr. and Chun (1935); p. p.; F. P. Jonker (1938); 海南 植物志 (1977); 中国 植物志 (1981); H. Li (1983), in clavi. 一 年生, 腐生小 草本; 茎不 分枝, 高 5. 5 — 11 厘米, 白 色或淡 蓝色, 无叶 绿素, 无 基 生叶; 茎 生叶鳞 片状, 披 针状椭 圆形, 长约 2 毫米, 有 明显的 中脉; 苞片披 针形, 长 约 1.5 毫米。 花 1 一 2 朵 顶生, 直立, 具 短梗, 翅白 色或浅 蓝色; 外轮 花被裂 片钝三 角形, 长约 1 毫米, 内轮 花被裂 片小, 圆形, 花被 管长约 3 毫米, 药隔顶 端无鸡 冠状附 属体, 基 部有 短距; 子房倒 卵形, 长约 2. 5 毫米, 翅狭, 长约 4. 5 毫米, 宽约 0.5 毫米; 花柱粗 线形, 顶端短 3 裂, 柱头 球形。 花期 10 — 11 月 。 产勐腊 (易武 ), 生 潮湿草 地上; 广东、 海南、 香港 也有。 分布于 印度、 缅甸、 柬埔 寨、 泰国、 越南、 马来 半岛。 云南新 记录。 6. 石山 水玉簪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235, 1-9 Burmannia fadouensis H. Li (1983) * . 一年生 腐生小 草本; 根 多数, 圆 柱形, 淡 黄色, 不 分枝, 长 0.5 — 1 厘米, 易 脱落。 
图 版 235 1-9. 石山水玉眷811«11311 1 ^{3(101161^3& Li, 1. 植株, 2 — 3. 在 叶腋中 萌发的 珠芽, 4. 花被 展开, 5. 花药和 药隔, 6. 果和 花蕾, 7. 子房, 8. 种子, 9. 子房 横切; 10 — 16. 屏边 水玉簪 B. pingbienensis H. Li, 10. 植株, 11. 珠芽, 12. 花被 展开, 13. 花药和 药隔, 14. 子房, 15. 子房 放大, 16. 种子。 (吴锡 麟绘) 
834  云南 植物志  茎 白色, 分 枝或不 分枝, 直立, 高 3 — 6 厘米。 叶鳞 片状, 白色, 2 — 3 枚, 有时 5 — 6 枚, 散生于 茎中部 以下, 卵 形或长 圆形, 内凹, 长 1.2 毫米, 宽 1 毫米, 腋内有 1 枚 卵形或 球 形的肉 质珠芽 (能育 )。 花单生 茎顶, 偶有 2 — 3 (-5) 朵 排成总 状花序 或蝎尾 状聚伞 花序; 苞片 白色, 近 肉质, 卵形, 长 2.3 毫米, 宽 2 毫米, 内凹, 背面有 细小的 疣凹; 花 白色, 总轮 廓呈宽 壶形, 长 5 毫米, 连翅宽 5. 5 毫米, 基部有 3 毫米长 的梗, 由 花管基 部 或花被 裂片基 部下延 至子房 基部, 长 3 毫米, 宽 1 毫米; 外轮花 被片近 方形, 内弯, 长、 宽 0.5 毫米, 先端浅 2 裂, 边缘 黄色, 带状 增厚, 内 轮花被 片几不 存在, 遗有 疣凸, 花 被 管短, 长 1 毫米, 粗 1 毫米; 雄蕊 3, 与内轮 花被片 对生, 花药 无柄, 药 隔舌状 外突, 顶部无 鸡冠状 突起, 基部 无距; 子房近 球形, 外具 3 棱, 3 室, 长约 3 毫米, 宽约 2. 5 毫 米, 花柱 粗短, 圆 柱形, 直立, 长 1.3 毫米, 柱头 3, 近 头状, 头顶 有一圆 锥状附 属物, 外弯, 附属物 先端具 1 长锥状 腺毛。 蒴果 三棱状 卵形, 横裂; 种子极 多数, 细纺 缍形。 花期 9 一 10 月 。 产西畴 (法 斗、 后龙山 ), 生石 灰岩、 腐殖质 层上, 海拔 1 500 米, 全株 白色; 浙江、 广西 (龙州 ) 亦有。 模式标 本采自 西畴。 本种与 海南产 的裂萼 水玉簪 (Burmarmia oblonga Ridl. ) 相近, 但 叶腋有 珠芽; 花小, 花被 外轮裂 片两侧 无内卷 裂片, 花被 管短, 长仅 1 毫米 (非 4 一 4.5 毫米 ); 柱头 头状, 非 漏 斗状, 头顶 有一反 折的圆 锥状附 属物, 附属物 先端具 1 长锥状 腺毛。 与 B. bifida 不同 点是: 叶腋有 珠芽; 药隔无 分叉的 鸡冠状 突起, 下面 无距; 柱头附 属体圆 锥状, 先 端具一 长腺毛 (而不 是柱头 下方具 毛瘤状 附属物 ); 花被裂 片果时 仍内弯 而不 展开。 此外, 《海 南植 物志》 将 B. oblonga 与 B. bifida 合并 在一起 ,似乎 不当, 前 者药隔 无鸡冠 状突起 和距, 后者 则两者 兼有; 前者 柱头漏 斗状, 后 者柱头 棒头状 外弯, 下方有 毛 瘤状附 属物。 7. 屏边 水玉簪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235, 10-16 Burmannia pingbienensis H. Li (1983) * - 腐生 草本; 根圆 柱形, 弯曲, 不 分枝。 茎 直立, 高 10 — 13 厘米。 叶无叶 绿素, 7 — 8 枚鳞 片状, 散生于 茎的中 下部, 卵状披 针形, 长 2 — 4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腋内有 珠芽。 花 (2 —) 3 — 7 朵, 排 成蝎尾 状聚伞 花序; 苞片 与鱗片 相似; 花被浅 蓝色, 具 3 翅, 翅白 色, 由花 被裂片 基部延 伸至子 房基部 以下, 在花被 管上部 最宽, 果 期长达 6 毫米, 宽 3 毫 米; 花被外 轮裂片 肉质, 舌状, 渐尖, 长 2. 5 毫米, 宽 1.5 毫米, 外折, 内 轮花被 片缺; 药隔 向上稍 外凸, 锐尖, 无 鸡冠状 凸起, 基 部下延 为距, 子房倒 卵形, 花柱 直立, 长 3 毫 米, 柱头 3, 棒 头状。 果连 翅呈倒 卵形, 长 5 — 6 毫米, 宽 6 — 9 毫米, 先端 冠以外 折的花 被片; 种子 多数, 椭 圆形。 果期 8 月。 产屏边 (马 尾乡、 火山田 ), 生海拔 720 米疏 林下。 模式标 本采自 屏边。 本种 与石山 水玉簪 (B. fadouensis) 很 相似, 均有 珠芽, 但 花被浅 蓝色; 外 轮花被 裂片 舌状, 肉质、 尖, 反折 (非 方形, 2 浅裂, 边缘黄 色增厚 ), 内 轮花被 片完全 退化; 花 被管 伸长达 4 毫米 (非 1 毫米) 等, 可以 区别。 
补 遗  835  补 遗 (ADDENDA) 白粉花 无心菜 (新 变型) Arenaria roseiflora Sprague f . albiflor C. Y. Wu , f. no v. Arenaria atuntziensis C. Y. Wu ex L. H. Zhou, "图 鉴,, 补编 1 : 302. 1982, in clavi , nom. nud. ; 高 原生物 学集刊 6 : 27, 图 1 : 12— 13. 1987,descr. ,cum var. stenopetala Y. W. Tsui ex L. H. Zhou, 1. c. , 图 2: 1—9.1987. A f. roseiflorae floribus albis , minoribus , petalis circ. 1 cm longis. Yunnan (云南 ): Deqen (德钦 ), T. T. Yu (俞 德浚) 9371, 8782, C. W. Wang (王 启无) 70086, J. S. Yang (杨 竞生) 4654; Weixi (维西 ), T. T. Yu 8923 (Typus! KUN); Zhongdian (中甸 ), J. S. Yang 8419. 中旬 无心菜 (新种 ) Arenaria zhongdianensis C. Y. Wu , sp. nov. Species A. xerophilae affinis , sed a qua differt caulibus ramisque dense albo- pubescentibus , pedicellis sepalisque purpureo-multicellulari- glanduloso— pubescentibus et albo-pubescentibus ; foliis utrinque sparsim albo- pubescentibus. Yunnan (云南 ): Zhongdian (中甸 ), Zhongdian Exp. (中 甸队) 832 (Typus! KUN). 膜萼 无心菜 (新种 ) Arenaria membranisepala C. Y. Wu , sp. nov. Species A. inconspicuae Hand. -Mazz. et A. schneiderianae Hand. -Mazz. , a priore foliis gracilibus , sepalis ehispidis , praeter costam viridem albo-membranaceis ; a poster" ore sepalis glabris ; staminibus 10 differt. Yunnan (云南 ) : Lijiang? (丽 江?) , C. Y. Wu et D. Y. Leu (英 征镒, 刘 德仪) 21238 (Typus! KUN). 簇生 无心菜 (新 变种) Arenaria yunnanensis Franch. var. caespitosa C. Y. Wu , var. nov. Differt a var. yunnanensi plantis caespitosis , foliis linearibus vel lanceolatis. Yunnan (云南 ): Deqen (德钦 ), K. M. Feng (冯 国楣) 5278 (Typus! KUN), J. S. Yang (杨 竞生) 4645. 长刚毛 无心菜 (新种 ) Arenaria longiseta C. Y. Wu , sp. nov. Species similis A. setiferae C. Y. Wu ,sed foliis supra dense hispedis ,subtus glabris ; sepalis apice obtusis , dorse dense patulo- longisetiferis , petalis albis. Yunnan 云南 ): Deqen (德饮 ), K. M. Feng (冯 国楣) 6599 (Typus! KUN); Lushui (泸水 ), Bijiang Exp. (碧 江队) 1779. 裂 瓣多柱 无心菜 (新 变种) 
836  云南 植物志  Arenaria weissiana Hand. -Mazz. var. bifida H. Chuang, var. nov. A typo differt petalis bipartitis. Yunnan (云南 ): Deqen (德钦 ), C. W. Wang (王 启无) 68878 (Typus! KUN). 绵 毛繁缕 (新种 ) Stellaria lanipes C. Y. Wu et H. Chuang , sp. nov. Species similis S. pilosae Franch. , sed foliis subglabrescentibus ; floribus dimidio mi- noribus ; caulibus ad nodos et pedicellis albo- lanatis differt. Yunnan (云南 ): Weixi (维西 ), C. W. Wang (王 启无) 64023 (Typus ! KUN); Gongshan (贡山 ), Q. Ling et X. F. Deng (林 芹和邓 向福) 790520. 毛拟伞 花繁缕 (新 变型) Stellaria subumbellata Edgew. f. villosa H. Chuang , f. nov. Differt a form, caulibus pedicellisque villosis , laminis basi ciliatis. Yunnan (云南 ) : Zhongdian (中甸 ), Zhongdian Exp. (中 甸队) 63 -2770 (Typus ! KUN)。 毛狭瓣 蜎子草 (新 变种) Silene huguettiae Bocquet var. pilosa C. Y. Wu et H. Chuang , var. nov. Differt a var. huguettiae plantis pilosis; limbis petalorum brevioribus, 1.5 ― 2mm longis , biappendicibus ; capsulis calyceo 3 ― 5mm superantibus , dentibus calycum ad 1/3 partitis ; seminibus circ. 0. 5mm longis. Yunnan (云南 ): Zhongdian (中甸 ), T. T. Yu (俞 德浚) 12080, K. M. Feng (冯 国楣) 1739 (Typus ! KUN), Zhongdian Exp. (中 甸队) 701, 738, 3560; Deqen (德钦 ), C. W. Wang (王 启无) 70028. 纤细 蝇子草 (新种 ) Silene gracilenta H. Chuang , sp. nov. Silene graminoides C. Y. Wu et C. L. Tang, 云南植 物研究 4 (2) : 145. 1982, quoad paratyus T. T. Yu 13802 et 图 1 : 5, excl. typus K. M. Feng 2474. Species haec S. kantzeensis C. L. Tang valde affinis , sed plantis dense glanduloso- pubescentibus , pilis nodosis purpuratis ; foliis linearibus , utrinque albo-pubescentibus ; pedicellis 1. 5 ― 3cm longis ; capsulis ovoideis inclusis differt. Yunnan (云南 ): Zhongdian (中甸 ), K. M. Feng (冯 国楣) 23310 (Typus! KUN), T. T. Yu 13802. 齿瓣 蝇子草 (新种 ) Silene dentipetala H. Chuang , sp. nov. Haec species differt a generibus cymis 3 — 5 verticillatis ; petalis paullo brevioribus quam calycibus , limbis apice inaequidenticulatis ; seminibus dorso fimbriatis. Yunnan (云南 ): Dongchuan (东川 ), T. R. Yang (杨 崇仁) 75-16 (Typus! KUN). 哈巴 蝇子草 (新种 ) 
补 遗  837  Silene habaensis H. Chuang , sp. nov. Species S. bilinguae W. W. Smith similis , a qua differt calycibus tubuloso- clavatis ; petalis 2-lobatis , lobis subrotundis ; plantis totis haud glandulosis. Yunnan (云南 ): Zhongdiari (中甸 ), Zhongdian Exp. (中 甸队) 1472 (Typus! KUN), 2170; Lijiang (丽江 ) , YUNU-Veg. Exp. (云南 大学植 被组) 742. 长花 蝇子草 (新种 ) Silene longiuscula C. Y. Wu et C. L. Tang, sp. nov. Species calycibus atque petalis longissimis , a priore 3 一 3. 3cm longis , a posteriore 2. 8 ― 3cm longis a congeneribus diversa. Yunnan (云南 ) : Yuanmou (元谋 ),P1. Oleifer. Exp. (木 本油 料组) 65 -709 (Typus ! KUN), Ging-Sa-Kiang Exp. (金沙 江队) 6900. 
― 画 一担柴 420, 421 一 担柴属 398, 420 一窝羊 807 二画 二色 波罗密 586, 589 二色柳 551 二 色桂木 589 二舌 女娄菜 239 ^一 叶雪胆 282, 295 十 二兄弟 809 十 字花科 1 十里香 763, 769 十样锦 243, 245 十棱瓜 333 七叶赤 飑 304 七叶胆 387 七姐妹 161 七星子 713 九丁榕 599, 623, 624 九子参 236 九 牛二虎 737 九节枥 725 九头草 212 九里香 763 九 里香叶 酒饼簕 776, 777 九 里香属 667, 688, 768 八大王 740 入 地金牛 695 儿 多母苦 807 三画 广 东丝瓜 333 广 东箣終 255, 259  一、 中 名索引 广西 大风子 252 广西 九里香 769, 772 广 州瑋菜 90 广坩 794 三小叶 碎米荠 54, 58 三爪龙 645 三 叶木桔 796 三 叶赤瓞 304 三叶 绞股蓝 386 三叶 弯蕊芥 73, 76 三 叶藤桔 773 三叶 藤桔属 687, 688, 772 三 尖栝楼 354, 356 三百棒 740 三品 一枝花 829, 830 三 室黄麻 405, 406 ^ 盆叶 725 三裂 马赅儿 316 三裂 叶鸡桑 565, 571 三裂瓜 342, 343 三 裂瓜属 270, 272, 342 三桠苦 722, 724, 725 三指 佛掌榕 645 三棱瓜 339 三萼 沟繁缕 124 三蕊兰 823 三 蕊兰属 822 三蕊 沟繁缕 124 小 九股牛 194 小 天门冬 812 小天冬 807 小 太子参 133 小 木瓜果 651 小木通 723 小毛叶 高山柳 533 小叶 大叶柳 505 
中 名 索 引 小叶杨 472, 475 小籽 绞股蓝 384, 392, 393 小叶青 藏垫柳 530 小 籽蓐菜 87, 89, 90 小叶 扁担杆 410, 414 小臭木 721 小叶 高河菜 29 小雀瓜 385, 396 小叶 臭黄皮 760, 766 小 雀瓜属 271, 396 小叶 硬叶柳 539 小狼毒 737 小叶 碎米荠 55, 69 小 被单草 194 小叶滇 越杜英 447 小格藤 740 小叶榕 607 小麻木 767 小丝瓜 333 小 球瓜属 310 小白杨 472 小. 黄皮 760, 763, 769 小白菜 5, 13, 14 小黄果 776 小石莲 76, 115 小黄散 725 小丛菔 100 小蛇莲 285 'J 、光 山柳 489, 503, 504 小蛇麻 562 小 尖叶柳 532 小葫芦 350 'J 、百部 807 小棕苞 819 小花 山小桔 753, 756, 758 土人参 247 小花 木鳖子 327 土 贝母属 269, 271, 274 小 花花椒 692, 702 土 瓜赤鹏 304 小 花南芥 80, 81, 82 土巨肾 406 小 花終叶 801 土虫草 819 小花 扁担杆 410, 414 土百部 807 小芸木 747, 750 大 山茱萸 726 小 芸木属 687, 688, 679 大 子栝楼 364 小 卵叶柳 491, 532 大子 蝇子草 199, 223, 224 小 克里闹 445 大风子 252, 253, 254 小块根 无心菜 170 大 风子科 248 小块根 女娄菜 237 大 风子族 249 小苦药 387 - 大 风子属 249, 252 小油菜 13 大木瓜 649 小 鸡黄瓜 322 大毛叶 子火绳 420 小 金梅草 820, 821 大牛膝 230 小 金梅属 816, 820 大瓜榕 649 小果 756 大叶 九重树 623 小果 寒原荠 116 大 叶水榕 598, 616, 617 小果 滇葶苈 39, 48 大 叶龙角 252,, 253 小果榕 636 大 叶仙茅 816 小果 德饮杨 480 大叶杨 468, 473, 474 小胖药 183 大 叶杜英 430, 435, 438 小垫柳 490, 526, 529 大叶青 643 小 刺蒴麻 423, 424 大叶 刺篱木 257 
840  云南 植物志  大 叶柳组 485, 486, 487 大果 德钦杨 480 大叶 捕鱼叶 411 大苟赤 跑 299, 300, 301 大 叶臭椒 692, 699, 700 > . J } • —1— ntti 1 1 八八八 大截 赤瓞儿 300 大叶椴 398, 399, 403 大 籽雪胆 296 大叶 碎米荠 55, 66, 67 大 树吴萸 726 大叶 德钦杨 480 大树 献钮子 317 大 叶繁缕 175, 176, 177 大 雪山无 心菜 144, 158, 160 大石榴 651 大理 天门冬 805, 809 大白七 230 大理 无心菜 144, 159 大白菜 11 大 理花椒 703 大白柴 434, 445, 450 大理柳 492, 541 . 598 大 白柴果 439 大萼赤 JEI 298, 299 大节柳 551 大 蒜芥属 2, 112 大头菜 5, 17 大椴树 399 大关柳 489, 510 大管 747, 750 大花大 序雪胆 289 大 漆王叶 726 大花 女娄菜 233 万年青 604, 615, 616, 656, 806 大花 山嵛菜 108, 110 万 年青树 607 大 花石竹 244 马干铃 356 大 花花椒 691, 709, 710 马干 铃栝楼 352, 355, 356 大花 念珠芥 113, 116 马兰后 673 大花细 蝇子草 198, 214 马庆 700 大 花翅柄 泡果荠 36 马西瓜 308 大 花雪胆 281, 288 马尾 巴火绳 411 大花 剪秋罗 195 马花椒 705 大 花裂瓜 325 马草果 645 大 花葶苈 38, 41, 43 马利筋 女娄菜 227 大花 蝇子草 233 马利筋 蝇子草 227 大 序雪胆 281, 286, 288 马 卵子果 647 大青 25, 615 马来 刺窝木 256, 257 大青树 598, 611, 612, 615 马泡瓜 339 大 泡火绳 420 马郎果 625 大泡果 789 马腱瓜 374 大果 山杜英 447 马赃儿 314, 315, 317 大 果杜英 430, 433, 444 马赃 儿属 269, 272, 314 大果 爬藤榕 604, 669, 670 马場 无心菜 174 大果 绞股蓝 387 马 蒂蚤缀 174 大果 酒饼簕 776, 777 马蛋果 250, 251 大果 粗叶榕 602, 645, 646 马 蛋果属 249, 250 大 果雪胆 282, 291 马椒 707 大果榕 602, 649, 650 马蜂坩 785 大果 褐叶榕 603, 664, 665 马蜂橙 782, 785, 786 
凡力 310 飞 龙斩血 697 飞 龙掌血 740, 741 飞龙 掌血属 686, 688, 740 子母树 411 上柠檬 791 千支眼 769 千里马 737 千里香 768, 769 千里眼 768, 770, 771 千层皮 399, 401 千针 万线草 183 千锤打 807 久哈 737 川西 无心菜 159 川杨 468, 476, 477 川柳 492, 556, 558 川柳组 485, 487, 488 川南柳 492, 549, 550 川桑 565, 569, 570 川葶苈 91 川 滇嵛菜 108 川滇柳 492, 555, 558 女娄菜 198, 210, 211 山小桔 756 山 小桔属 687, 688, 752 山土瓜 304 山冬瓜 321, 374 山生柳 519, 539 山白菜 111 山生 福禄草 145, 173 山甘藤 683, 684 山羊角 265, 266 山 羊角属 248, 249, 265 山 地赤飑 299, 305, 306 山扫帚 807, 812 山杨 467, 468, 469 山李子 258 山杜英 430, 448, 449 山芥菜 54, 59, 60 山赤嗨 305 山吴萸 726  山 豆根叶 九里香 770 山花椒 709, 726 山金瓜 347 山拐枣 400 山 拐枣族 249 山波罗 587 山枇杷 714 山 枇杷果 652 山油柑 742 山 油柑属 686, 688, 742 山油菜 67 山胡椒 702 山柚子 682 山 柚子科 679 山 柚子属 679, 682 山柑 742 山柑藤 683, 684 山 柑藤属 679, 684 山茱萸 726, 730 山桔子 770 山桔树 753, 754 山桐子 263, 264 山 桐子属 249, 264 山桐果 673 山桂花 262, 263 山 桂花属 249, 261 山桃子 444 山 菜葶苈 38, 47 山麻 405 山黄皮 750 山猪枷 603, 6S6 山野菜 68 山椒 695 山嵛菜 107 山 嵛菜属 3, 107 山 景葶苈 38, 43 山辣子 730 山漏芦 807, 812 山榕 602, 654 山箣子 256, 257 四画 文 山雪胆 281, 286, 288 
842  云南 植物志  文竹 805, 806 方 籽栝楼 353, 372, 373 心 叶蚬木 425, 426, 427 心叶 猴欢喜 456, 459, 460 心叶榕 598, 609, 610 心瓣 蝇子草 200, 231, 232 心瓣 女娄菜 231 火开荆 122 火布麻 407 火果木 426 少 花杜英 429, 436 斗麻 726 少脉椴 399, 403, 404 天门冬 805, 809, 812 天 门冬属 805 天瓜 322 天冬 809, 812 天冬草 809 天仙果 600, 632 天花粉 322 天罗网 317 天蓬草 187 元 江花椒 691, 712, 713 元 江蚬木 425, 426, 427 不 对称榕 655 不显 无心菜 143, 152 云香 787 云南 马胶儿 314, 315, 316 云南 山嵛菜 108, 109, 111 云南 大蒜芥 P2, 114 云南 无心菜 144, 157, 158 云南 少脉椴 399, 404 云 南木鳖 327, 328, 330 云 南白杨 478 云 南赤瓞 299, 302, 303 云南 罗汉果 313 云 南青杨 468, 476 云南 刺篱木 257 云南柳 488, 493, 495 云 南終叶 800 云 南蚤缀 157 云 南香橼 784, 786, 788  云南 盒子草 274 云 南黄皮 760, 765 云南 雪灵芝 145, 171, 172 云 南黄蘖 743, 745 云 南繁缕 176, 183, 184 云贵柳 492, 549 五叶 山小桔 752, 756, 757 五 叶赤瓞 304 五出叶 726 五 角栝楼 351, 353, 355, 356 五 宝果组 429 五 彩石竹 243 - 五裂 碎米荠 54, 61 五蕊柳 488, 496, 497 五 蕊柳组 485, 486, 487 五瓣杨 468, 478, 479 王 不留行 194, 211, 241, 242 王不 留行属 126, 241 王瓜 340, 353, 374, 375 王瓜藤 300 无长毛 女娄菜 211 无 毛丑柳 549 无毛 灰叶柳 543 无 毛矮柳 525 无毛 漆姑草 136 无心菜 93, 145, 168, 169 无 心菜属 126, 143 无用柳 514 无芒组 430 无花果 600, 626, 628 无茎荠 77, 78, 79 无 茎荠属 3, 77 无茎 桂竹香 106 无饰 无心菜 143, 150 无柄 纸叶榕 602, 649 无柱 山嵛菜 108, 110 无柱 酒饼簕 776, 776 无齿 扁担杆 411, 420 无 患子目 685 无梗 匍茎榕 604, 669, 670 无隔芥 118 无 隔芥属 3, 118 
中 名索引  843  无 棱油瓜 377 长角 肉叶荠 117 无 腺吴萸 723, 733, 734 长 角糖芥 102, 104, 105 无 癣蓐菜 88 长果抱 茎葶苈 38, 46 无鱗 罗汉果 310, 311, 312 长 果糖芥 105 无鳞 蝇子草 198, 210, 212 长果 罗锅底 294, 296 木必 329 长 果栝楼 352, 365, 366 木兰目 689 长果 柄滇杨 481 木兰科 689 长果梗 亚东杨 481, 482 木瓜榕 649 长茎 无心菜 145, 164 木关果 258 长苞椴 402 木别 329 长柄 女娄菜 218 木里柳 491, 538, 540 长柄 竹叶榕 601, 640, 641 木桔属 687, 688, 796 长 柄杜英 430, 432 木桃果 267 长柄 匍茎榕 604, 669 木 基栝楼 352, 362 长 柄垫柳 527 木墨洛 203 长柄椒 703 木鳖 329 长柄 蝇子草 199, 218 木鳖子 327, 328, 329 长柱 无心菜 144, 153, 154 井岗柳 492, 555 长柔 毛繁缕 182 长方 子栝楼 357 长钩 刺蒴麻 421, 423, 424 长 毛赤嗨 299, 303, 304 长圆 叶杜英 431, 444 长 毛雪胆 282, 293 长圆叶 波罗蜜 586, 590 长毛 箐姑草 175, 181, 182 长梗 绞股蓝 384, 390, 391 长瓜 350 长 梗裂瓜 325 长叶 女娄菜 224 长硬 无心菜 170 长叶 子老重 267 长深根 194 长叶 牛奶子 640 长 萼赤艇 299, 308, 309 长 叶金桔 780, 781 长 腺细柳 509 长叶 垂桉草 424 长 蒴黄麻 405, 408 长叶柳 491, 543, 545 长蕊 甜菜树 679, 680 长 叶柞木 260, 261 长穗 大理柳 548 长叶 冠毛榕 601, 637, 638 长穗 对叶柳 S46 长叶 猴欢喜 456, 464 长穗柳 489, 507 长叶 蝇子草 199, 224 长瓣 扁担杆 410, 414 长刚毛 无心菜 145, 164, 165, 835 太古菜 11 长序 大叶杨 47S 瓦草 230 长 芒杜英 432 双 边栝楼 367 长花柳 489, 510 双舌 蝇子草 201, 239, 240 长花 蝇子草 200, 235, 236, 837 双果桑 577, 578, 580 长 寿金柑 781 双柱柳 492, 541, 547 长角 蝇子草 199, 219 书眉勒 702 长叶 山嵛菜 108, 109 马郎柳 488, 501 
844  云南 植物志  巴柳 489, 514 水蓝青 128 孑1@ 矮柳 490, 517, 520 水蔓菁 91 丑柳 492, 548, 549, 550 公 罗锅底 387 止血丹 707 牛奶果 647 日 本常山 721 1— f rp L-M ' "丄 牛 奶金柑 781 日本 询莲榕 604, 667, 668 牛耳藤 678 中华 仙茅 816, 817, 818 牛李 586, 590 中华柳 490, 515, 516 牛奶子 322 中华 括楼 353, 367 牛 奶金坩 781 中华野 火绳 422 牛奶柑 781 中国柳 515 牛 肚子果 587 中国寘 山葚苗 38, 40 牛 | 斗树 722, 726, 727 中甸 女娄菜 221 牛筋藤 575, 576 中甸无 心菜 143, 151, 152, 835 牛 筋藤属 562, 575 中 #1 寡苗 38, 42 牛繁缕 135 中甸 绳子草 199, 221 手瓜 394 见血飞 740 手橼 788 见血 封喉 595, 596 毛小 叶塾柳 491, 535, 536 W 封喉雇 562, 595 毛大 叶臭椒 692, 701 月牙 一枝蒿 807 毛无心 菜 161 月 牙嵩 807 毛牛 《斗树 722, 726 月亮草 128 毛瓜 300 月橘 751, 769 毛叶 山桐子 264 凤瓜 346 5 347 毛叶 杜英 439 凤齿 女娄菜 228 毛 叶花椒 690, 694 风 菜 92 毛 叶黄皮 760, 762, 765 1 卜 fffL 丹 707 毛白杨 467, 471, 473 7lCffl 芥 93 /j、 |_u J \ 毛花马 If 儿 319 7(C 石核 429, 434 毛花 红钮子 319 yk^ftM 829, 810 毛拟伞 花繁缕 191, 836 水 玉箨科 829 zj、 ■、- ^3 ri 毛芽根 399, 401 7(C=P 卷雇 829 /j、 -lit s" 毛枝山 476 水同木 603, 659, 660 毛 枝山柳 491, 539 7(Ci ^片 128 毛枝 昨木 260 7lCfe 柳 434 毛 枝塾柳 490, 528, 529 7(C 奢直 128 /J、 円 ~' X £u\J 毛枝锻 401 jk^M 17 /J、 pi 丄 1 毛单 叶吴英 722, 723, 724 7fC 柳 501 /J、 I7r u 丄 毛板栗 466 -tU 志 占 OQA 亚尸 ooU 承里奸 甚 XV? • ±W 水萝 卜 61 毛果苞 花葶苈 38, 42 水蛇麻 562, 563 毛果苞 序葶苈 39, 49, 53 水 蛇麻属 562 毛果抱 茎葶苈 38, 47 
毛果 枕果榕 598, 612, 615 毛果青 藏垫柳 533 毛果柳 553 毛果 扁担杆 410, 411 毛果 绞股蓝 389 毛 果垫柳 491, 535, 536 毛 果弹裂 碎米荠 55, 65 毛果 猴欢喜 化6, 457 毛果 解宝叶 411 毛 刺花椒 689, 697 毛 刺壳椒 690, 714 毛 刺蒴麻 423 毛柘藤 582, 583, 585 毛莨目 689 毛莨科 689 毛轴 亚东杨 481, 482 毛 绞股蓝 387, 389, 391 毛脉桑 570 毛蚤缀 161 毛狭辧 蝇子草 198, 207, 836 毛黑 果黄皮 760, 764 毛 剪秋罗 195 毛萼 蝇子草 199, 220, 211 毛 猴欢喜 456 毛 腺细柳 509 毛 锥形果 279 毛榕 663 毛竊 黍头婆 423 乌壳子 254 乌 饭叶柳 489, 505, 518 乌饭 叶矮柳 505 乌柳 493, 559, 560 乌柳组 485, 487 化学树 725 爪哇 红钮子 321 爪哇 帽儿瓜 319, 320, 321 五画 卡 马垫柳 532, 535 卡 布拉希 748 卡黑 蝇子草 230  本勒木 262 节蒂文 774 头 发发草 424 头花 水玉簪 831 头 花独行 21, 22 头 序石竹 2 43 , 244, 245 兰 屿竹芋 799 兰果 山小桔 752, 755 半脊荠 34, 35 半 脊荠属 3, 34 石刁柏 806, 810, 814 石山 水玉簪 830, 832, 833, 834 石 山吴萸 723, 733, 734 石 山花椒 691, 707, 708 石 生繁缕 180 石椒草 m、 iyi 石竹 243, 246  石竹子 246 石竹科 125 石竹属 126, 241 石芫荽 737 石芥菜 65 石胡椒 737 石 椒草属 686, 688 , 736 石 流垫柳 490, 530 , 531 石溪 无心菜 150 石 溪蚤缀 150 石榕树 601, 642 石膏菜 68 玉头 6 玉龙山 无心菜 H5, 166 玉龙柳 546 平滑榕 603, 661, 662 平铺 漆姑草 136 平塘榕 600, 635, 648 龙爪柳 488, 499 龙角 252, 254 龙须瓜 307 龙须菜 814 龙 陵杜英 431, 446 龙眼 763 甘肃 无心菜 173 
846  云南植 物志、  甘 肃蚤缀 173 甘肃 雪灵芝 145, 171 甘蓝 5 布渣叶 407 对叶七 247 对叶柳 492, 545, 546 对叶草 211 对叶榕 603, 659, 660 尼马椿 423 尼泊尔 水玉簪 830, 832 尼泊尔 蝇子草 198, 206, 207 白 马分鬃 247 白 见血飞 740 白牛膝 194 白皮 255 白瓜 339 白兰瓜 338 白玉草 198, 209, 210 白头翁 131 白肉榕 621 白花 千只眼 763 白花 弯蕊芥 74, 76 白杨组 467 白果 445 白虎草 737 白其绳 415 白前 230 白 兼果属 310 白背柳 492, 545, 546 白菜 5, 11, 12 白桂木 586, 590, 591, 593 白 粉花无 心菜. 146, 835 白腊子 767 白鼓钉 130, 131 白 鼓钉属 125, 129 印子坩 794 印度 大风子 252, 254 印 度南瓜 382 印度榕 598, 613, 622 印 度璋菜 88 瓜布木 407 瓜 叶栝楼 353, 369, 370  瓜蒌 368 瓜楼 368 瓜槌草 136 母 猪雪胆 282, 293, 294 台湾 马胶儿 314, 318 丝毛柳 490, 515, 516 丝 毛栝楼 353, 366, 367 丝瓜 331, 332, 333 丝瓜属 270, 272, 331 丝罗 67 皮树 415 加布 595 加杨 468, 483, 484 加 拿大杨 483 加滞 146 北瓜 379, 382 叶下花 400 田繁缕 122 田 繁缕属 122 凹 萼下鳖 326, 327, 328 凸尖榕 656 四子柳 488, 493, 494 四 子柳组 485, 486, 487 四 川糖芥 103 四本 748 四脉柳 512 本勒木 262 丛毛 垂叶榕 599, 621 丛 毛矮柳 490, 521, 522 丛生 蝇子草 198, 206, 208 丛林 蝇子草 200, 226, 228 丛菔 97, 98 丛菔属 2, 96 冬子菜 18, 19 冬瓜 334, 335 冬瓜属 270, 273, 334 冬桃 430, 447 包心菜 5 包包菜 5 包菜 5 鸟不宿 702 鸟苦瓜 340 
代代花 793 禾 叶繁缕 176, 188 仙茅 816, 819, 821 仙茅参 819 仙茅科 815 仙茅属 816 奴柘 585 奶浆果 589  :画  齐哈哄 770 冲菜 15 冰粉树 666 冰粉藤 666 羊不吃 737 羊毛草 136 羊花 243 羊 角儿菜 17 羊乳子 654 羊齿 天门冬 805, 807, 808 羊屎树 449 羊脆骨 677 米瓦縿 201 米苏果 445 米杨噎 577, 578, 579 米洋参 830 米翠兰 770 地瓜 642 地甘豆 70 地石榴 642 地灯笼 20 地参 830 地果 601, 641, 642 地草果 812 地豇豆 88 吉 利子树 414 夺定子 247 吉拉柳 491, 535 老 人葶苈 40 老虎汤 827 老虎花 827  老虎草 827 老鸦瓜 374 老鸦 甘令果 356 老 挝杜英 429, 436 老威惜 651 老鼠 拉冬瓜 314, 322 老鼠瓜 340 老熊果 819 老鹳筋 200, 266, 267 考胆 726 西山柳 548 西瓜 335, 336 西瓜属 270, 273, 336 西柳 489, 509, 519 西南 女娄菜 222 西南 天门冬 806, 811 西南 无心菜 145, 167, 169 西南 野黄瓜 340 西 南繁缕 176 西洋菜 93 西 域茵芋 746 西葫芦 379, 380, 381 西 畴花椒 691, 712,, 713 西畴 猴欢喜 456, 459 西畴榕 601, 639 西 番莲目 268 西 番莲科 268 西 蜀椴树 401 西藏 遏蓝菜 30, 31, 32 耳齿 蝇子菜 200, 231 灰 毛杜英 430, 439, 440 灰 毛赤鹛 308 灰毛 弯蕊芥 74, 77 灰 白叶柳 542 灰叶柳 491, 542 灰赤嗨 308 灰 岩葶苈 39, 48 灰背杨 468, 475 百叶 111 百拉 67 百部 807 亚东杨 468, 481, 482 
848  云南 植物志  亚东柳 553 亚伞 花繁缕 189 死麻蛇 746 而 以答支 807 朴叶 扁担杆 410, 411, 413 东南榕 611 有米菜 128 有 棱油瓜 377 异毛 大蒜芥 112, 113 异毛 无心菜 163 异叶 马齩儿 322 异叶 山嵛菜 108, 109 异叶 天仙果 601, 634, 638 异 叶赤飑 299, 304 异 叶花椒 690, 696, 698 异叶榕 638 异色柳 492, 551 异花 孩儿参 132, 133, 134 异花 假繁缕 133 异型柳 489, 508, 510 异株 木鳖子 330 异蕊芥 94, 95, 96 异 蕊芥属 2, 95 异蕊柳 488, 499, 500 异翻叶 247 阴 山荠属 2, 120 观 音送子 237 尖 叶花椒 692, 703, 706 尖叶 铁青树 667 尖叶 酒饼簕 775, 776 '尖 叶榕 599, 627, 629 尖尾榕 630 尖齿 叶垫柳 490, 525, 526 尖叶 铁青树 675 尖 苞終叶 800, 801 尖果 寒原荠 113, 115 光三 叶藤桔 771, 773 光叶 山小桔 753, 757, 758 光叶长 柄垫柳 527 光叶 扁担杆 410, 416, 417 光 扁担杆 416 光叶 绞股蓝 384, 386, 388  光叶桑 564, 566, 567 光 叶桂木 587, 593 光 果乌柳 561 光 果丛菔 97, 99 光果丛 毛矮柳 521 光 果葶苈 39, 48, 49 光苞柳 489, 509 光 扁担杆 416 光萼 女娄菜 211 光 滑黄皮 760, 766, 767 光 黏头婆 424 吗井 375 吗外罗 254 吊瓜 374 刚毛 无心菜 145, 165, 166 团状 雪灵芝 174 肉 叶荠属 3, 117 肉托榕 603, 658, 660 肉 花雪胆 281, 289, 290 网果 褐叶榕 603, 664 曲枝 天门冬 806, 814 曲枝柳 499 曲枝榕 597, 605, 606 曲莲 281, 285, 286 全氏 九里香 769 全叶柳 542 全缘 小垫柳 529 全 缘苦菜 17 全 缘栝楼 353, 374, 375 全缘 粗叶榕 602, 645, 646 全缘 萼栝楼 357 朱头绒 423 竹叶椒 690, 694, 695, 696 竹叶榕 601, 640, 641 竹叶蕉 799 竹 叶蕉属 798 竹芋 802 竹芋科 798 竹芋属 798, 802 多毛椴 399, 401 多 毛椴树 401 多对 山芥菜 61 
多对 碎米笄 54, 61 红 山马栗 424 多 叶花椒 691, 707, 708 红瓜 383, 385 多 叶葶苈 38, 44 红瓜属 370, 372, 383 多叶 碎米荐 55, 68 红奶果 769, 770 多小 叶花椒 690, 698 红汞藤 310 多 沟杜英 430, 442, 443 红河橙 782, 784, 786 多 花垫柳 530 红刺 255 多花 碎米荠 54, 60, 62 红齿 蝇子草 200, 228 多刺 天门冬 806, 808, 811 红果果 317 多柱 无心菜 145, 170 红花 女娄菜 230 多籽 无心菜 144, 158, 159 . 红花树 726 多茎 女类菜 208 红 花栝楼 352, 358, 359 多荚草 129, 130 红茎 女娄草 236 多 荚草属 125, 129 红茎 姆子草 201, 216, 236 名 苗龙 7Afi . 748 纤 毛卷耳 139, 142 多脉榕 604, 671, 672 ^TJffllFp 不开 。 , " 血贯肠 713 纤细 蝇子草 199, 217, 836 血淋甲 740 纤柳 492, 544 血棒头 740 杂色榕 602, 651 -f-sfflj 杂腊 700 亨利 解宝叶 415 朵椒 692, 699, 700 亨利 酒饼簕 777 ills. ^c. ^dbiiin con 沙坝榕 600, 633, 634 沙参 247 沙柳 559 沙糖果 419 平 ^宋 平山/ J 、怕 » /53 沧江 女娄菜 234 化 iffT itin AQ^ rqq ciq 沧江 蝇子草 200, 234, 235 化冗拔 t;Q7 naii 池树 616 平 央 4oo 沟繁缕 124 化 tfn s W 3 丄 o 沟 繁缕科 121 化 击呈苗 799 797 沟 繁缕属 122, 124 坐南耆 fjr 太 675 迟花柳 489, 513, 519 i£fg Mk 702 迟 花矮柳 490, 519 ife 泰 +瓜 338 连粘粘 424 华锻 399, 4oo, 403 近无 柄雅榕 597, 609 近伞序 天蓬草 189 乔 木茵芋 746, 747 贡山 大叶柳 489, 505 发发果 419 贡 山杜英 431, 451 如意子 730 贡山 波罗蜜 587, 594 近无 柄雅榕 597, 609 贡山柳 491, 540. 541 
850  云南 植物志  贡山 猴欢喜 456, 462, 463 赤瓞属 269, 272, 297 贡 山葶苈 39, 52 杏 子栝楼 353, 372, 373 丽江 女娄菜 229 麦兰菜 241 丽江 无心菜 173 麦瓶草 201 丽 江吴萸 735 寿星头 20 丽 江赤瓞 299, 308, 309 芥 15 丽 江蚤缀 173 芥蓝头 6 丽 江雪胆 281, 287 芥菜 5, 15, 16 丽 江葶苈 39, 49, 51 芥蓝 5, 7, 8 丽江椴 399, 402 苍山 长梗柳 492, 553 丽江 蝇子草 220, 224, 229 花叶竹 芋 802, 804 丽 江糖芥 102 花 叶鸡桑 565, 571 豆 角黄瓜 369 花岗 岩葶苈 39, 50 豆果榕 598, 614, 618 花菜 6 豆瓣菜 93, 94 花椰菜 6 豆 瓣菜属 2, 93 花椒 686, 687, 690, 692, 两面针 690, 697, 711, 712, 717, 719 花椒属 686, 687, 688 更黑 蝇子草 200, 230 花椒簕 690, 709, 710 巫 山繁缕 175, 180 苏 里纳布 100 劲直榕 599, 620, 622 芸苔 5, 9, 10 玛纠 785 芸苔属 2, 4 来檬 784, 792 芸香 738, 739 拟 五蕊柳 497 芸香目 685 拟兰 824, 825 芸香科 685 拟伞 花繁缕 176, 189, 190 芸香属 686, 688, 739 拟杜英 438 笈莴 402 拟 漆姑草 126, 127 芦笋 814 拟漆 姑草属 125, 126 芦葩 20 扭尖柳 489, 505, 506 芫菁 5, 9, 10 极小柳 529 肖长 柄杜英 437 杜瓜 322, 374 旱生 无心菜 144, 155, 156 杨柳科 466 旱 生丛菔 97, 100 杨属 467 吴茱萸 722, 730, 731 杜英 430, 446 吴 茱萸属 686, 687, 721 杜英科 428 吴萸 726 杜英属 428, 429 鸡儿肠 179 杜 鹃叶柳 493, 556 鸡山椴 399, 402 杜 鹃叶榕 599, 619 鸡皮果 767 克地老 439, 445 鸡肉果 746 赤苍藤 674, 678 鸡肉树 725 赤 苍藤科 678 鸡肉菜 88 赤 苍藤属 678 鸡肠草 179 
中 名索引  851  鸡桑 565, 569, 570 鸡脖子 587, 594 鸡 腰子果 746 鸡 嗉子榕 602, 652, 653 阿巴果 652 阿吉察 406 阿蕾 784 附尾桑 575 尾球木 681 尾 球木属 679, 681 尾 叶刺桑 577, 580 尾尖 爬藤榕 666 即剥蒲 422 坚硬 女娄菜 211 佛手 784, 788 佛子柑 788 佛手瓜 394, 395 佛 手瓜属 272, 392 佛掌榕 643 伯 乐树科 685 卵小 叶垫柳 532 卵 叶栝楼 352, 363, 364 卵叶 鼠耳芥 84, 85 卵叶榕 601, 639 饭瓜 379 饭 包果藤 575 针叶偃 卧繁缕 176, 192 秃华椴 399, 400 秃 叶黄藥 743, 745 禿 辦杜英 430, 449, 452 姊 妹罗水 439 皂柳 492, 553, 554 条裂 无心菜 159 纸叶榕 602, 647 纽扣树 411, 415 纯 椰子树 726 纺缍根 蝇子草 201, 237 八画 变叶榕 600, 633 变色柳 559  变黑 无心菜 143, 149 夜来香 770 疙瘩白 5 宜母子 791 宜昌橙 782, 785, 795 宝兴柳 489, 504, 507 空管榕 659 实萌芦 374 单头 无心菜 170 单 叶无萸 722, 723, 724 单叶 绞股蓝 384, 386 单叶 酒饼簕 777 单叶 藤桔属 687, 688, 774 单茎 碎米荠 55, 68 河 口黄皮 760, 768 泡八角 746 泡 果荠属 1、 36 泡椿 726 . 波瓜公 322 波齿 叶糖芥 102, 105 波罗果 649 波罗蜜 586, 587, 588 波 罗蜜属 562, 585 波棱瓜 343, 344 波 棱瓜属 270, 272, 344 波裂叶 刺儿瓜 276 沼生 天蓬草 183 沼 生繁缕 175, 183, 184 沼 泽蓐菜 88, 92 沼 泽繁缕 182 派丕 329 油瓜 377 油白菜 5, 15 油芥菜 5, 17 油菜 10, 15, 17 油渣果 376 油 渣果属 270, 271, 376 泪滴 珍珠莲 666 净瓶 197, 201 炉甘果 257 炒果根 413 卷毛柳 521 
852  云南 植物志  卷耳属 126, 138 顶 毛括楼 372 青木香 769 刺儿瓜 275, 276 青冈果 645 刺瓜 340 青皮木 675, 676, 677 Mn^rn 394 青 皮木属 674, 675 刺瓜 藤属 271, 272, 394 青兰菜 88 刺仔 255 青杨组 468 刺皿 255 青果榕 602, 651 刺花椒 689 ? 696* 697 青科榔 401 刺冗椒 691 9 713, 714 青菜 13, 17 刺枇杷 740 青蛇仔 128 -±:\\ r-u ore- 刺咸 255 青 藏垫柳 491, 533, 534 刺药组 429 青藏 垫柳组 485, 486, 487 刺桑 577, 578» 581 青藏 矮柳组 485, 486, 487 刺蚬 冗花椒 691, 716 青藤公 600, 630 MML 702 奇叶榕 654 刺忽果 702 奇花柳 491, 537, 538 剰辣 W 702 欧 洲油菜 5, 8 刺蒴麻 421, 423 欧 洲菘蓝 25, 26 刺 朔麻属 398, 422 孟加 拉苹果 796 Tfeil 4s6e -X- o r o 刺萬木 258 环 纹矮柳 490, 522, 523 刺 寓木族 249 环纹榕 598, 613, 614 剰 萬不屑 249, 256 玫瑰 无心菜 168 I 脉裕 598, 611, 61Z 轮叶 无隔芥 118, 119 古木枓 685 轮叶芥 118 古』 H 326, 327 轮生 肉叶芥 118 古瓜属 270, 272, 326 披针叶 天仙果 600, 632 古利罗 445 披针 叶杜英 431, 443, 445 古金盆 296 披针 叶桂木 587, 591, 593 苦束 IJ 藤 709 抱 茎葶苈 38, 45, 46 古桃花 128 抱茎 箐姑草 182 古 桃树果 450 抽筋草 135, 192 古菜 5, 16, 17 松风草 737, 737 苦 M 348 林中柳 556 苟 叶阿尔 泰享两 39, 51 林石竹 243, 245, 246 苟 花亭坊 38, 41, 42 林柳 492, 552 ® 序享房 39, 52 枕果榕 598, 615 苘麻叶 扁担杆 411, 413, 构树 572, 573 .it.' n*r: n_L hj) «±7 rt_L a t r 茼麻叶 解宝叶 415 构属 562, 571 茅瓜 322, 323 构棘 582, 583 茅瓜属 269, 272, 322 板蓝根 25 苹果榕 602, 650, 651 坡柳 557 苤蓝 6 
中 名索引  853  陀罗 果雪胆 282, 295 限 域杜英 439 具毛 无心菜 144, 161, 162 具苞抱 茎葶苈 38, 46 具 苞糖芥 102 具柄云 南終叶 800, 803 昆明 天门冬 806, 812, 813 昆 明沙参 247 易 忽繁缕 179 画眉勒 702 罗汉果 312 罗 汉果属 269, 272, 310 罗浮 781 罗锅底 282, 294, 296 肾叶 碎米荠 54, 58 齿叶赤 嗨 299, 306, 307 齿叶柳 490, 514 齿叶 遏蓝菜 30, 32 齿 苞矮柳 523 齿辯 蝇子草 199, 219, 220, 836 非洲 天门冬 805, 806 岩 女娄菜 217 岩木瓜 602, 652, 653 岩石莲 666 岩石榴 669 岩生 碎米荠 55, 68 岩生 姆 子草 199, 217 岩桑 568 岩椒 695, 697 岩 壁垫柳 491, 532 肿 柄杜英 430, 442 贯 叶繁缕 175, 182 屈曲花 27, 28 屈 曲花属 3, 27 侧长柱 无心菜 153 垂丝柳 501 垂叶榕 599, 621, 622 垂 序黄皮 760, 761 垂果 大蒜芥 112 垂 果南芥 80, 81, 82 垂柳 488, 501, 502 垂桉草 423  爬 借玉娃 816 爬 地蜈蚣 247 爬藤榕 604, 667, 668 狗木瓜 651 狗花椒 695, 697, 702 狗屎瓜 322 狗 尿臭树 733 狗黄瓜 322 狗椒 703, 707 狗筋 麦瓶草 209 狗筋蔓 193, 194 狗 筋蔓属 125, 194 狗橙子 785 金 毛杜英 431, 451, 454 金毛榕 601, 643, 644 金瓜 345, 346, 382 金瓜属 270, 273, 345 金冬瓜 379 金丝 吊葫芦 780 金丝 矮陀陀 247 金 平花椒 690, 717, 718 金枣 781 金桔 781 金桔属 687, 688, 780 金耙子 247 金柴胡 230 金铁锁 242, 247 金 铁锁属 126, 247 金蝴蝶 200, 232, 233 念 珠芥属 3, 116 细 子璋菜 90 细火绳 411 细 火绳树 409 细叶 孩子参 132 细 叶丛菔 97, 98, 100 细 叶石榕 661 细 叶独根 212 细 叶黄皮 760, 767 细叶榕 621 细老 母猪树 725 细 肉叶芥 118 细序柳 489, 508, 512 
854  云南 植物志  细齿 扁担杆 410, 418 细齿柳 514 细柔 山嵛菜 108, 111 细 柄花椒 692, 703, 704 细柄 箐姑草 187 细 柄繁缕 176, 186, 187 细 柱柳组 485, 487 细弱 碎米荠 54, 61 细黄花 423 细梗 棒果榕 600, 628, 629 细梗 滇葶苈 39, 48 细绿藤 678 细 蝇子草 198, 212, 213 细裂 叶鸡桑 565, 571 细瓣 天蓬草 185 线叶 无心菜 143, 149 线 叶丛菔 97, 98, 99 线尾榕 600, 635 线瓣 蝇子草 199, 218 九画 亮叶 山小桔 753, 759 亮 叶杜英 451 弯曲 碎米荠 55, 70, 71 弯蕊芥 74, 75, 76 弯 蕊芥属 1, 73 疣枝榕 598, 617, 618 庭荠 27 扁枝 三桠苦 722, 725 扁担杆 410, 412, 414 扁 担杆属 398, 409 扁 担格子 414 扁蒲 350 穿山龙 279 穿孔柳 532 穿线蛇 128 突 尖杜英 432 突脉榕 599, 621, 624 家桑 565 实萌芦 374 洋丁香 244  洋白菜 5 洋瓜 382 洋丝瓜 394 洋红 女娄菜 230 洋花菜 4, 6 洋 辣子瓜 396 洱源 土桔梗 199, 222, 223 洱 源瓦草 230 洱源 碎米荠 54, 58 洱源 蝇子草 230 洛阳花 246 美 洲南瓜 380 美齿椴 398, 399 美 脉杜英 434 美脉柳 507 类扇 叶垫柳 490, 527, 528 迷通果 740 卷毛柳 521 炸腰果 418 歪叶榕 602, 655 珍珠草 136 珍珠莲 666 珍珠榕 604, 666, 667 珍 珠箣終 255 厚 叶花椒 691, 719 厚叶 捕鱼叶 414 厚皮 酒饼簕 775, 776, 783 卧 地繁缕 191 挪挪果 257, 258, 259 垫状偃 卧繁缕 176, 191 柑 794 柑桔属 687, 688, 783 柚 784, 789, 797  柚子 789, 792 枳 778 枳壳 778, 793 枳实 793 枳属 687, 688, 778 柘树 582, 583, 585 柘属 562, 581 柘藤 582, 583, 584 栀子皮 267 
中 名索引  855  拃木 260 柞木属 249, 258 将叶 800 柊叶属 798, 799 树花椒 691, 717, 720 树波罗 587 柳组 485, 486, 487 柳属 467, 483 栅 枝垫柳 491, 532 柄翅果 426 柯榔木 420 柠檬 784, 791 枸橙 788 枸橘 778 枸橼 787 养 31, 33 荠菜 33 荠属 2, 33 茸 毛山杨 470 草叶 天蓬草 188 草地柳 489, 511, 512 草地 蝇子草 227 草 状繁缕 188 药瓜 368 药果 791 茵芋 746, 749 茵芋属 686, 688, 746 荞 麦地柳 555 茶辣 730 荫墨车 745 南瓜 279, 381 南瓜属 270, 273, 279 南芥属 3, 80 南 岭拃木 260, 261 南 扁担杆 410, 415, 417 南萆菜 87, 88 胡瓜 340 哈巴 蝇子草 201, 238, 836 哈郎喝 711 哈蜜瓜 338 哈蟆树 426 响叶杨 467, 471, 472, 473  哄南旺 723 星 毛繁缕 175, 180, 181 显 脉杜英 429, 438 贵州 山羊角 265 贵州柳 493, 557 贵州榕 603, 666, 672 贵州 嘉丽树 265 思茅 酒饼簕 776, 777 思茅 猴欢喜 456 冠毛榕 601, 636 省 沽油科 685 胆八树 431, 453, 455 盈江 扁担杆 410, 412, 413 食茱萸 726 钝刀木 425 钝叶滇 碎米荠 54, 64 钝叶榕 599, 620 钮子瓜 314, 315, 317 钮子果 317 钩毛榕 602, 653, 655 钩刺藤 711 钩滕子 740 钢筋木 425 重齿 碎米荠 55, 67 复齿 扁担杆 419 复 合葶苈 39, 53 秋华柳 493, 559, 560 秋 华柳组 485, 487, 488 秋 海棠目 286 秋 海棠科 268 香石竹 244 香瓜 338 香芙木 675, 676, 667 香 花黄皮 761, 762 香炉草 201 香柚果 787 香泡树 787 香圆 787 香菌树 434, 449, 450, 453 香檬 792 香橙 784, 793, 795 香棟' 784, 787, 788, 790 
856  云南 植物志  !吓 1UJ 矛 6 丄 0? olo ? olV 匍匐榕 602, 654 绞股蓝 384, 387, 389 £h rC- -Hz -ttlT CC\f\ TAC 1f\Q. : S r E ;化椒 oyu » 7U5 , / Ub fyt% Hfl* Ttt ^ onc\ o^i o o >i 股监屑 Z/U, 丄, d84 ^fij#^r 144, 161 /y\ -T-O L» 丄 1 ±*± , J. V J. 须 苗石竹 243 狮 头石竹 244 十画 独龙 江雪胆 282, 292 高 山小柳 533 独地子 247 高山杨 476 独行菜 21, 23 高 山花椒 703 独 行菜属 2, 21 高山 菜葶苈 38, 47 独钉子 247 高山 雀舌草 176, 188 独茅 819 高 山葶苈 38, 39 独定子 247 高山 鼠耳芥 84, 86 狭叶 一担些 420, 421, 422 高山榕 598, 614, 615 狭叶 太子参 132 高 山糖芥 102, 103 狭 叶矛瓜 324 高河菜 28, 29 狭 叶丛菔 97, 99 高 河菜属 2, 27 狭叶 灰叶柳 543 高根 254 狭 叶杜英 445 高 脚白菜 15 狭 叶假兰 824, 824 高雪轮 239 狭叶 假繁缕 132 狭翅 水玉簪 830, 832 高葶苈 38, 44, 45 狭萼 扁担杆 411, 419 高璋菜 88, 89, 91 狭瓣 蝇子草 198, 205, 206 衰 老葶苈 38, 40 怒江 无心菜 144, 159 宽叶 女娄菜 225 怒江柳 492, 544, 546 宽 叶苦菜 15 怒 江矮柳 490, 521, 522 宽 叶变黑 蝇子草 197, 201, 202 娃娃 山矮柳 519, 520 宽叶 蝇子草 200, 225, 226, 227 驾恩図 723 宽皮桔 794 柔毛大 叶水榕 598, 616, 617 宽翅 弯蓝芥 73, 74, 75 柔 毛赤瓞 304 窄叶 花椒 705 柔毛 鼠耳芥 84, 85, 86 扇叶 塾柳 490, 527, 528 柔毛 聚果榕 599, 625 扇柳 527 屏边 水玉簪 830, 833, 834 郭埋' jft 407 屛 边 杜英 429, 437 gKfgf-S- 407 屏 边藤二 七雪胆 290, 293 n\-ipM 690, 693, 694 孩儿 参属 125, 131 洒 W 太 753 孩 儿拳头 414 f H y/T ^yi 'P* UO / , UOO » 暴 1 j 蚤缀 168 Asnr dbb r+* n an /@ 萸反 7o7 绒毛 长穗柳 509 海南 大风子 254 绒 毛卷耳 139, 141, 142 海 南杜英 451 绒毛 猴欢喜 456 海南 破布叶 409 
中 名索引  857  凉山七 222 菜苔 15 凉风草 136 菜菔 18, 19, 20 凉瓜 327 菜菔秧 20 凉粉果 664 莲花白 4, 5 凉粉树 666 荷莲豆 127, 128 将军树 590 荷 莲豆属 125, 128 被单草 182 耿 马吴萸 722, 736 粉花 女娄菜 237 翅 子瓜属 269, 272, 279 粉花 无心菜 143, 145, 146 翅子 罗汉果 310, 311 粉 花栝楼 352, 361 蚬木 425, 427 粉花 蝇子草 200, 234 蚬 木属. 398, 425 粉 枝柳组 485, 487 蚬 壳花椒 691, 714, 715 粉背柳 513 圆叶 无心菜 145, 168, 169 破布叶 407, 408 圆叶杨 470, 472 破 布叶属 398, 407 圆叶榕 611 哥 埋养榴 769 圆白菜 5 珠兰 769 圆 序卷耳 139 通光草 770 圆齿 叶垫柳 490, 525 套瓜 382 圆 果杜英 429, 431 捕 虫瞿麦 239 圆 枝杜英 450 盐巴菜 267 圆根 10 桔 784, 794, 797 圆锥 果雪胆 281, 283, 284 桔子 794 圆 锥南芥 80, 81 桔柑 794 峨 眉繁缕 176, 187 桔梗 222 胭脂 594 桔梗目 268 胭脂木 590 桂木 587, 593 胭脂公 593 桂竹香 104, 106, 107 笋瓜 379, 382 桂 竹香属 4, 106 笔管榕 597, 604, 607 桃色 无心菜 143, 146 铁力木 439 桐麻 401 铁火绳 411 栝楼 353, 368 铁帚把 812 栝楼属 270, 271, 351 铁 青树科 671 埃 氏花椒 703 • 铁 青树属 671, 673 壶卢 348 铁 掌米树 740 壶托榕 639 铃铃草 168 真齿 无心菜 143, 146, 147 缺柱 山嵛菜 110 泰国 大风子 254 称铊子 318 泰椒 695 皱 籽栝楼 352, 360 菜子 15 皱 萼栝楼 353, 366 菜子花 15 倒 毛丛菔 96 菜瓜 339 倒卵叶 大叶柳 507 
858  云南植 物志  lyfz ITT 俊瓜 o/y 罢 Hr 7CQ 解京入 / oy 自工古 nnc\ 旲 卞叉限 770 吴" p 早 737 白 ~fi- oo u 吴齐 22, 24 J^. Ac, 17V loo , i j 昊齐属 2, 24 盡 A 执; ten q^o 臭苗 721 臭 垂桉草 423 弥化 瞎; 771 77d 臭草 737, 739 ^•4^^§ CI Q iTi iS' ^ O 丄; 7 臭 桠罗椿 760 ^■ttr^f fl^ 806, 812 臭常山 719 臭 常山属 686, 687, 719 率 《丰^ "南 繁雄 176. 183 臭麻檬 760 s^tfSjg 338 臭辣树 722, 728, 729 密穗柳 493, 557. 558 臭椒 697 寄生 斜叶榕 603, 656 臭椿叶 769 寄树 水玉簪 830, 831 臭漆 770 婆 罗门参 819 臭檀 723, 735, 736 婆婆 指甲菜 138, 139 鬼眼睛 439 清明柳 501 鬼馒头 664 清溪杨 467, 469, 470, 51 翁姑麻 250, 251 深栗 蝇子草 198, 213, 215 翁 姑麻族 249 剪金花 211 翁 姑麻属 249 剪秋罗 195, 196 剪 秋罗属 126, 194 狼流 725 粘人草 424 桑 564, 565, 566 粘马头 423 桑树 565 粘 女娄菜 230 桑草 562 粘 毛卷耳 139 桑科 561 粘萼 蝇子草 230 桑属 562, 564 粗毛 小芸木 750, 751 陷脉柳 525 lafTTw 601 , 643, o4o 降真香 742 扭仏艾 安采 丄 y8, 211 绢 毛杜英 431, 451 粗壮 无茎荠 78 绢果柳 488, 503 粗茎 罗锅底 304 H "一 画 雪山 无屯、 果 144, 152 雪柳 559 art oo c 霄 AS Zoo tfif 去里 7Q1 言胆属 -ioy » "1, 280 解^! /OD 球) 予巷斗 139 麻环 327 球 果琿菜 91 麻参 247 球萼 蝇子草 197, 202, 203 麻绞叶 769 接替木 774 麻栗坡 青皮木 675, 678 梅氏 大风子 252 
梅艾 422 梗麻 423 菘 11 菘菜 13 菘蓝 25, 26 菘蓝属 3, 24 萝 卜 18, 19, 20 萝 卜属 2, 18 萝 卜湿草 136 . 黄 大金根 740 黄 大蒜芥 112, 114 黄山桂 749 黄毛榕 602, 647, 648 黄毛 无心菜 145, 165, 167 黄瓜 338, 339 黄瓜属 270, 273, 337 黄皮 726, 760, 763 黄皮果 763 黄皮树 743 黄皮属 687, 688, 759 黄龙粉 418 黄 花柳组 486, 487 黄 花垫柳 491', 530, 534 黄 花蒜芥 114 黄 芽白菜 11 黄果 794 黄茎 无心菜 145, 162, 163 黄柏皮 743, 745 黄柏树 743 黄 垆叶柳 521 黄弹 763 黄弹子 763 黄麻 405, 406 黄麻叶 扁担杆 415 黄麻属 398, 405 黄绿 蝇子草 198, 207 黄葛树 597, 604, 605 黄蘖 743, 744 黄蘖属 686, 688, 743 菱叶 冠毛榕 601, 636, 634 菱角菜 17 菩达 327  菩提树 598, 608, 609 菥蓂 30 蒐桑 565, 570 菝葜 叶栝楼 352, 362, 363 堇叶芥 78, 79 堇 叶芥属 2, 78 堇色 碎米荠 54, 56, 57 基毛 光苞柳 509 勒;^ 691, 702, 704 瓠子 350 瓠瓜 348 匏瓜 348, 350 匙叶 无心菜 144, 153, 154 匙 叶矮柳 523 趾 叶栝楼 352, 361 鄂西榕 652 景东柘 582, 583, 584 景东柳 489, 503, 504 景 东矮柳 503 景洪柘 584 融嘛 蝇子草 199, 220, 222 野王瓜 374 野火绳 420 野李子 258 野杜瓜 317 野花椒 695, 697, 740 野苦瓜 371 野沙梨 250 野 波罗蜜 586, 592 野油菜 10 野板栗 466 野柑子 785 野 树波罗 586, 587, 588 野树胶 726 野 树胶树 700 野香橼 791 野桔子 779 野桐子 264 野柴胡 224 野桃子 439, 445 野黄瓜 321, 322, 338, 340, 野黄皮 751 
860  云南 植物志  野 雪里蕻 88 野菩提 767 野棕 816 野稍瓜 314 野辣茶 726 野罂栗 211 野 豌豆菜 128 蛇瓜 353, 369, 370 蛇头荠 35, 36 蛇 头荠属 4, 36 蛇 行葶苈 38, 43 蛇豆 369 蛇莲 285 惊解姜 70 雀舌草 176, 187, 188 隐瓣 蝇子草 197, 204 常山 721 盒子草 273, 274, 275 盒 子草属 269, 271, 273 栊牛 儿苗目 685 斜叶榕 603, 656, 657 斜脉 猴欢喜 456, 459, 461 银 毛叶柳 544 银条菜 87, 91 银丝莲 322 -' 银背柳 491, 542 铜脚 一枝蒿 737 甜瓜 338 甜菜树 681 甜 菜树属 679 甜麻 405, 406, 408 甜橙 784, 794, 797 梨果 破布叶 407, 408, 409 鱼蛋花 770 假 大节柳 517 假 水苋菜 122, 123 假兰科 822 假兰属 822, 823 假叶树 815 假 叶树科 804 假 叶树属 805, 815 假 光柱柳 513  假多 花杜英 445 假虫草 819 假鸡皮 772 假柚子 773, 774 假弯曲 碎米荠 55, 72 假黄瓜 321 假黄皮 760, 772 假黄麻 406 假 斜叶榕 603, 657, 658 假 鹊肾树 577, 578, 579 假櫻 叶杜英 430, 437 偃 卧繁缕 176, 190, 191 盘状 雪灵芝 145, 172, 174 猫儿瓜 307 猫卵果 645 猫脚迹 737 猪油果 377 猪葛根 233 弹裂 碎米荠 55, 63, 64 绿叶 山杜英 447 绿叶 冠毛榕 601, 636, 637 绿 黄葛树 597, 604, 605 绵毛柳 549 绵 毛柳组 486, 488 绵 毛繁缕 176, 185, 186, 836 绵穗柳 491, 543 维西 长叶柳 544, 545 维西柳 488, 497 维西 缘毛杨 481 维西 碎米荠 55, 69 绳黄麻 406 +二画 富 宁杜英 430, 447 富民枳 778, 779 寒瓜 336 寒 原荠属 4, 115 阔叶圆 果杜英 430, 441 遍 地生根 387 遏蓝菜 30, 31 遏 蓝菜属 3, 29 
湖桑 567 滑 叶花椒 691, 715, 716 湿 地繁缕 176, 189 越瓜 339 越南 裸瓣花 345 越桔 750 喜 马拉芽 太子参 133 喜 马拉雅 蝇子草 197, 202, 205 喜 山葶苈 38, 40, 41 喜湿 念珠芥 116 搅丝瓜 380 揉揉果 258 楮 572, 573, 574 棱 子吴萸 723, 731, 732 棱长柱 无心菜 153 棱 角丝瓜 333 棱 枝杜英 430, 450, 452 椅杨 468, 474, 475 棵别果 329 棒 果雪胆 281, 282 棒果 森林榕 600, 631, 632 棒果榕 600, 627, 629 棒缍瓜 278, 279 棒 锤瓜属 269, 271, 279 椭 果葶苈 39, 49, 50 椭圆 果葶苈 50 棉筋条 414 森林 假繁缕 132 森林榕 600, 630, 631 落 叶花桑 572, 574 落地生 387 葵叶 扁担杆 415 茧芝 582 蓑衣子 407 葫芦 348, 249 葫芦科 268 葫芦属 270, 273, 348 葶芥 77 葶苈属 4, 37 葡萄柚 784 , 792 硬木 426 硬 毛赤龐 304  硬毛 扁担杆 411, 419 硬叶柳 491, 537 硬 叶柳组 486, 488 硬皮榕 599, 623, 624 硬诺实 者实刚 740 硬髯毛 无心菜 161 裂叶 罗汉果 313 裂瓜属 270, 272, 325 裂 苞栝楼 352, 357 裂萼 水玉簪 834 裂 瓣多柱 无心菜 171, 835 雅榕 597, 607, 608 弹裂 碎米荠 55, 63, 64 棠梨 258 棠棣树 419 掌脉 女娄菜 227 紫红 无心菜 143, 147, 148 紫花菘 20 紫花 碎米荠 55, 65, 66 紫罗兰 101 紫 罗兰属 3, 101 紫果榕 658 紫枝柳 492, 552, 554 紫 枝柳组 485, 486, 487 紫柳组 485, 486, 487 紫菜苔 5, 11 紫堇科 689 紫蕊 无心菜 143, 150, 151 喇嘛 蝇子草 199, 220, 222 黑毛 无心菜 150 黑花 女娄菜 225 黑花 蝇子草 200, 223, 225 黑枣子 746 黑 果茵芋 746, 748 黑 果黄皮 760, 762, 764 黑牵牛 227 黑神果 411 - 帽儿瓜 319, 320 帽 儿瓜属 269, 272, 319 帽 果雪胆 281, 284, 285 帽峰椴 399, 402 喳 期咕吶 377 
862  云南 植物志  腋 花糖芥 102 筒 果椴树 404 筐柳 559 短 序栝楼 353, 371, 373 短荆子 414 短柄 山桂花 262 短柄 本勒木 262 短柄 扁担杆 411, 419 短 柄雪胆 282, 291 短梗 山小桔 758 短梗 天门冬 805, 807, 810 短绢毛 波罗蜜 592 短组 毛桂木 586, 592 短 穗杜英 431, 440, 450 短 瓣石竹 192 短瓣花 192, 193 短 瓣花属 126, 192 短 瓣繁缕 176, 185 短辦藤 192 鹅儿肠 135 鹅 不食草 168 . 鹅肠草 179 鹅肠菜 134, 135 鹅 肠菜属 125, 135 鹅 肠繁缕 179 猴 子香椽 740 猴 子背巾 816 猴 子癭袋 586, 589 猴欢喜 466 猴 欢喜属 428, 455 锈毛 山小桔 752, 753 锈 毛杜英 430, 444 番木鱉 329 番瓜 379 番南瓜 379 番 荔枝科 682 番桃果 765 稍瓜 339 象皮果 789 象奶果 669 fi 桑 564, 567 鲁望桔 773  粤丝瓜 331, 332, 333 疏毛垂 果南芥 80, 81 缅甸 绞股蓝 384, 387, 388 缘毛杨 468, 479, 480 缘 毛卷耳 138, 140, 141 缘 瓣杜英 431, 453, 454 +三画 新 平花椒 691, 717 新会橙 794 裸果 贡山柳 540, 541 裸 柱头柳 548 裸柱 头柳组 486, 487 滇 大叶柳 496 滇 山嵛菜 111 滇 北杜英 442 滇白杨 472 滇白前 200, 230 滇 印杜英 430, 434, 440 滇百部 807, 812 滇西 蝇子草 234 滇杨 468, 477, 478 滇赤瓞 302 滇 南山杨 472 滇南 天门冬 805, 811 滇 南杜英 431, 445 滇南 翅子瓜 297, 298 滇 南雪胆 281, 283 滇 桂竹香 106 滇桑 564, 566, 568 滇黄瓜 340 滇葶苈 39, 45, 47 滇 越杜英 430, 447, 448 滇越 猴欢喜 456, 464, 465 滇 遏蓝菜 30, 32 滇 细叶柳 499 滇缅榕 598, 616, 617 滇蜀 无心菜 145, 162 滇 碎米荠 54, 62, 63 滇 蝇子草 200, 232, 233 滇糖芥 102, 103, 104 
中 名索引 863  滇藏 无心菜 145, 170 腺花 女娄菜 227 滇 藏杜英 430, 435, 439 腺茎 独行菜 23 滇 藏茅瓜 322, 323, 324 腺柄杨 472 满 天星草 131 腺 点油瓜 377, 378 溪 旁矮柳 490, 521, 524 腹毛柳 489, 511, 513 雷木 425 腾冲柳 488, 495, 496 瑞圣奴 794 筷子芥 80 碎米荠 56, 71, 72 篦子椒 707 碎 米荠属 3, 53 锥叶榕 658 摆夷茶 756 锥形果 277, 278 塘菖菜 88 锥 形果属 269, 271, 277 塌棵菜 5, 11, 12 锥 花繁缕 175, 171, 178 楔叶啊 叶扬 473 锥叶榕 65f 楔叶独 tr 果 21, 22, 23 锤果 马胶儿 314, 317 棟科 685 锯齿 叶垫柳 490, 525, 526 椰菜 5 锡金柳 492, 547 搾菜 5, 17 锦荔枝 327 椴 399,' 401, 403 矮卷耳 138, 140 椴叶 扁担杆 411, 412 矮 高河菜 29 椴树科 397 矮球萼 蝇子菜 197, 204 椴树属 398 鼠耳芥 84, 85 榲持木 波罗蜜 557 鼠 耳芥属 4, 83 鹡肾树 577, 578 微 子蘀菜 90 鹊 肾树属 562, 577 微柔 毛花椒 690, 695 蒲子 348 解宝叶 407 蒲芦 348 蒜头果 673, 674 +四画 蒜 头果属 671, 673 蓝花子 18 ofc; trrj 44+ nan 蜜罗 W 787 蒿柳组 486, 487 4U* -tin c A f\ m title 649 蒙桑 565, 568, 569 赛金刚 281, 283, 284 筠篛薯 826 察隅 阴山界 119, 120 蒺藜科 685 赛繁缕 175, 179 睫 毛丛菔 97, 99 瘦柄榕 601 , 639, 641 暗花 357 辣子瓜 396 蜂室花 27 辣子树 700 蜈蚣七 247 辣米菜 88 蜈蚣刺 701 辣菜 15 蜀椒 695 辣 鼻子树 750 腺毛 异蕊芥 95 ^fe ^ik 23 腺 毛垂柳 501, 502 褐叶榕 603, 663, 665 腺 叶杜英 431, 455 漆姑草 136, 137 
864  云南 植物志  漆 姑草属 125, 135 漆树科 685 碧江 碎米荠 54, 62 酸柠檬 792 酸黄瓜 340 酸黄果 793 酸橙 784, 790, 792, 793 聚果 绞股蓝 386, 392, 393 聚果榕 599, 625, 626 榕叶 波罗蜜 592 榕树 599, 614, 619 榕属 562, 595 楔叶 响叶杨 473 截 叶栝楼 352, 364 截苞柳 492, 550, 551 璋菜 70, 87, 88, 89 薄菜属 2, 87 蔓构 574 蔓青 10 蔓 假繁缕 132 罂粟科 689 蝇子草 201, 239, 240 蝇 子草属 126, 197 膜叶 猴欢喜 457 膜萼 无心菜 144, 155, 156, 835 箐姑草 180 箣終族 249 箣終属 249, 255 馒头果 649 縮短 无心菜 144, 157 +五画 澜 沧杜英 431, 455 播娘蒿 119, 121 播 娘蒿属 2, 121 樟叶 猴欢喜 456, 464, 465 橡皮树 613 槭树科 685 橄榄 439 橄榄科 685 樗 叶花椒 692, 701  櫻 叶杜英 437 蕨叶 一枝蒿 807 髯毛 无心菜 144, 160 踏古菜 13 墨扣 329 墨脱柳 507 蝴蝶花 243 镇康 无心菜 149 箭干白 5, 14, 15 箭 叶金桔 780 箭叶橙 781 箭干杨 468, 483, 484 箭根薯 827, 828 箭 根薯科 827 箭 根薯属 827 黎檬 784, 791, 795 黎檬子 791 德钦杨 468, 478 德钦桑 565, 568 +六画 糙毛 半脊荠 34 糙叶菜 17 糙叶 蝇子草 201, 238 糙 叶繁缕 175, 178 糙 点栝楼 352, 358, 359 糖芥属 4, 101 橙子 789 薄毛 粗叶榕 602, 645, 646 薄叶 匍茎榕 604, 666, 670 薄 叶栝楼 352, 357 薄叶 森林榕 600, 631, 632 薄皮 洒饼簕 777 薄果 猴欢喜 456, 457, 458 薄果 森林榕 600, 631, 632 薯豆 453 薜荔 603, 664, 665 瓢儿菜 13 穆坪柳 507 膨萼 蝇子草 209 
+七画 擦树 722, 729, 730 霜 降胶木 579 藏匐柳 490, 517 藏截 苞矮柳 490, 517, 518 藏川杨 476, 477 擘蓝 5, 6, 7 簇 生卷耳 137, 138, 139 簇生 无心菜 157, 835 簇生 姆子草 199, 215, 216 黏 毛瓦草 230 繁柳组 486, 487 繁缕 175, 179 繁缕属 126, 174 穗 花柊叶 802, 803 穗花 終叶属 798, 801 +八画 痛瓜 327, 379 廉 哈宝椒 697 癞哈 嫫跌打 751 癢葡萄 327 癣圣玉 721 鹰不沾 702 藤三 七雪胆 282, 290, 292  藤构 572, 573, 574 藤榕 603, 661, 662 瞿麦 212, 246 鞭枝 碎米荠 55, 70 濂叶 扁担杆 410, 418 +九画 蟹橙 793 二+画 蘖木 743 . 灌丛 女娄菜 228 灌丛 蝇子草 198, 213, 214 鳞尾木 682, 683 鳞 尾木属 679, 682 燐果 褐叶榕 603, 663, 665 二 H "— 画 麝 香石竹 243, 244 露珠 碎米荠 54, 56, 57 二 +三画 罐罐花 211 黐头婆 423 
― 々x: 女, 一、 经^ m 物系 51 鸡脖子 594 (一) 淀粉及 食用类 豆瓣菜 93 二色 波罗蜜 589 佛手瓜 394 三小叶 碎米荠 58 细 叶黄皮 767 大头菜 17 披针 叶桂木 593 大叶 碎米荠 67 波罗蜜 587 大果榕 649 苹果榕 651 小白菜 13 苦菜 17 小雀瓜 396 净瓶 201 山油钳 742 金桔 781 山柚子 682 柚 789 山箣子 257 桔 794 长 叶金桔 780 荠 33 长蕊 甜菜树 679 南瓜 379 中 华仙茅 817 绒 叶仙茅 819 无花果 628 独行菜 23 马来 刺篱木 257 洋花菜 6 石刁柏 814 重齿 碎米荠 67 冬瓜 334 柘树 585 丝瓜 331 挪挪果 258 白玉草 209 珍珠榕 666 白菜 11 柠檬 791 尖叶榕 627 桂木 593 西瓜 336 , 苦瓜 327 异叶 天仙果 638 菜瓜 339 多叶 碎米荠 68 笋瓜 382 竹芋 802 破布叶 407 地果 642 莲花白 5 西葫芦 380 高河菜 29 来檬 792 萝卜 20 赤苍藤 678 瓠子 350 芸苔 10 黄皮 763 芥菜 15 黄瓜 339 芜青 10 蛇瓜 369 芥蓝 8 甜瓜 338 鸡桑 570 甜橙 794 
经济植 物索引  猴 子澳袋 589 小 金梅草 820 粤丝瓜 333 小黄皮 763 搅丝瓜 380 天门冬 809 棒果榕 627 无心菜 168 短柄 扁担杆 419 无毛 漆姑草 136 紫菜苔 11 王 不留行 241 葡萄柚 792 王瓜 374 遏蓝菜 30 无花果 628 搾菜 17 无茎荠 77 塌棵菜 11 云南 大蒜芥 114 滇 藏杜英 439 云 南香橼 788 聚果榕 625 云南 黄蘖' 745 薪午 白 1 C 长 果栝楼 365 黎樓 791 长 蒴黄麻 405 薛荔 664 中 华栝楼 367 擘蓝 6 牛 《斗树 726 毛 刺花椒 697 (二) 药用类 毛 刺蒴森 423 水玉簪 830 十样锦 243 少脉椴 404 千里香 769 木鳖子 329 马千 铃栝楼 356 石刁柏 814 马蛋果 250 石椒草 . 737 马胶儿 314 龙角 254 飞 龙掌血 740 丝瓜 331 山芥菜 59 冬瓜 334 山油柑 742 白玉草 209 女娄菜 210 瓜 叶括楼 369 三小叶 碎米荠 58 仙茅 819 三品 一枝花 830 印度 大风子 254 三桠苦 725 西瓜 336 大风子 254 西葫芦 380 大 叶龙角 252 异 叶赤嗨 304 大 叶仙茅 816 朴叶 扁担杆 411 大 叶臭椒 700 竹叶椒 695 大叶椴 399 竹芋 802 大叶 碎米荠 67 多叶 碎米荠 68 菘蓝 25 多对 碎米荠 61 大管 750 羊齿 天门冬 807 小云木 750 纤细 碎米荠 72 小叶 臭黄皮 760 曲莲 285 小 花花椒 702 华 南吴萸 726 
868  中国 植物志  全 缘栝楼 374 扁枝 三桠苦 725 赤苍藤 678 独行菜 23 芸苔 10 绒 叶仙茅 819 芸香 739 绞股蓝 387 芥菜 15 重齿 碎米荠 67 两面针 711 思茅 酒饼簕 777 吴茱萸 730 桔 794 豆瓣菜 93 桑 565 佛手 788 高河菜 29 佛手瓜 394 破布叶 407 金瓜 345 翅子 罗汉果 310 金桔 781 蚬 壳花椒 714 金铁锁 247 栝楼 368 细 叶丛菔 100 莲花白 5 线 叶丛菔 99 莱菔 20 细 叶黄皮 767 笋瓜 382 禿 叶黄蘖 745 臭常山 721 茅瓜 322 臭檀 735 苦瓜 327 密齿 天门冬 812 昆明 天门冬 812 . 剪秋罗 196 垂柳 501 荷莲豆 128 狗筋蔓 194 萝卜 20 刺蚬 壳花椒 716 黄瓜 339 刺蒴麻 423 黄皮 763 松风草 737 黄蘖 743 构树 572 菩提树 609 构棘 582 菘蓝 25 沼 泽璋菜 92 勒栊 702 净瓶 201. 瓠子 350 波棱瓜 344 趾 叶栝楼 361 油渣果 376 蛇瓜 369 柚 789 盒子草 273 枳 778 甜瓜 338 荠 33 甜麻 406 南瓜 379 甜橙 794 南璋菜 88 弹裂 碎米荠 64 終叶 800 楮 574 桂竹香 107 遏蓝菜 30 柘树 585 葫芦 348 柠檬 791 紫花 碎米荠 65 香橼 787 鹅肠菜 135 弯曲 碎米荠 70 短 序栝楼 371 
经济植 物索引  869  短梗 天门冬 807 粤丝瓜 333 播娘蒿 121 腺 点油瓜 377 蒙桑 568 赛繁缕 179 滇白杨 472 漆姑草 136 酸橙 792 璋菜 88 箭 叶金桔 780 箭根薯 827 糙 点栝楼 358 檫树 730 擘蓝 6 镰叶 扁担杆 418 (三) 油脂类 小白菜 13 大 叶龙角 252 菘蓝 25 山桐子 264 马蛋果 250 西瓜 336 西葫芦 380 来檬 792 芸苔 10 芥菜 15 豆辧菜 93 油白菜 15 油芥菜 17 油渣果 376 沼 泽瑋菜 92 构树 572 欧 洲油菜 8 , 狗筋蔓 194 荠 33 桂竹^ 107 独行菜 23 笋瓜 382 萝卜 20  盒子草 273 银条草 91 弹裂 碎米荠 64 菘蓝 25 勒拔 702 粤丝瓜 333 葡萄柚 792 遏蓝菜 30 蒜头果 673 播娘蒿 121 腺 点油瓜 377 黎檬 791 , (四) 芳 香油类 大 叶臭椒 700 毛单 叶吴萸 723 少脉椴 404 来檬 792 芸香 739 两面针 711 柠檬 791 麻绞叶 769 桔 794 甜橙 794 勒梳 702 椴 401 酸橙 792 黎檬 791 (五) 鞣料类 小叶杨 475 菘蓝 25 山杨 468 山杜英 449 长 叶柞木 261 光叶桑 567 赤苍藤 678 禿 叶黄麋 745 波罗蜜 587 垂柳 501 柘树 585 
870  中国 植物志  菩提树 609 菘蓝 25 黄蘖 743 葡萄柚 792 滇杨 478 榕树 619 (六) 树脂 树胶类 印度榕 613 白桂木 590 米杨噎 579 菩提树 609 (七) 纤维类 一担柴 420 大叶椴 399 小 刺蒴麻 424 见 血封喉 595 毛 刺蒴麻 423 长钩 刺蒴麻 424 长 蒴黄麻 405 少脉椴 《404 牛筋藤 575 异叶 天仙果 638 朴叶 扁担杆 411 光叶桑 567 华椴 400 鸡桑 570 细 叶丛菔 100 苘麻叶 扁担杆 415 构树 572 刺蒴麻 423 细齿 扁担杆 418 扁担杆 412 柘树 585 南 扁担杆 415 桑 565 破布叶 407 黄麻 406 甜麻 406 楮 574  硬毛 扁担杆 419 短柄 扁担杆 419 椴 401 椴叶 扁担杆 412 蒙桑 568 镰叶 扁担杆 418 藤构 574 (八) 用材类 二色 波罗蜜 589 大风子 254 大 叶龙角 25 2 大叶椴 399 马蛋果 250 山桐子 264 山箣子 257 心 叶蚬木 426 少脉椴 404 元 江蚬木 426 长 叶柞木 261 龙角 254 白桂木 590 华椴 400 鸡脖子 594 挪挪果 258 南 岭柞木 261 桑 565 桂木 593 蚬木 425 臭植 735 野 树波罗 587 勒賴 702 黄蘖 743 硬皮榕 623 椴 401 锻叶 扁担杆 412 蒜头果 673 (九) 其他 一担柴 420 十样锦 243 
经济植 物索引  871  小白菜 13 青皮木 677 小萌芦 350 苘麻叶 扁担杆 415 大风子 254 苹果榕 651 大 叶龙角 252 沼 泽璋菜 92 大 叶水榕 616 垂柳 501 大叶 碎米荠 67 非洲 天门冬 806 大头菜 17 油渣果 376 马泡瓜 339 挪挪果 258 马蛋果 250 終叶 800 飞 龙掌血 740 钝叶榕 620 山杨 468 疣枝榕 618 文竹 806 套瓜 382 见 血封喉 595 桑 565 长钩 刺蒴麻 424 菩提树 609 龙爪柳 499 匏瓜 350 白玉草 209 银条菜 91 丝瓜 331 剪秋罗 196 印度 大风子 254 葫芦 348 印度榕 613 鹅肠菜 135 地果 642 鲁桑 567 红河橙 784 蒜头果 673 花 叶竹芋 804 椴 401 花椒 692 榕树 619 花椒簕 709 聚果榕 625 芜菁 8 葡萄柚 792 苹果榕 651. 
拉丁 名索弓  Achyranthes corymbosa 131 Acronychia 686, 688, 742 A. laurifolia 742 A. pedunculata 742 Actinostemma 269, 271, 273 A. biglandulosum 276 A. lobatum 274 A. paniculatum 274 A* parvifloium 274 A. racemosum 274 A. tenerum 273 A. tenerum var. tenerum 274, 275 A. tenerum var. yunnanensis 274 Adenodus sylvestris 449 Adenostemma glandulosum 163 Aegle 687, 688, 796 A. marmelos 790, 796 A. (?) sepiaria 778 Agrostemma bungeana 195 A. coronaria 194 Alaida pectinata 96 Allaeanthus kurzii 570 Alsine media 178 A. prostrata 130 Alsomitra integrifoliola 279 Alsomitra laxa 386 A. laxa 384 A. pubigera 279 A. tonkinenesis 279 Ambora toxicaria 595 Ampocus trichotoma 726 Andreasskia pectinata 96 Antiaris 562, 595 A. toxicaria 595, 596 Apactis japonica 260 Aphragmus 4, 115 A. oxycarpus 113, 115 A. oxycarpus var. microcarpus 116 A. oxycarpus var. oxycarpus 115  Apostasia 822, 823 A. odorata 824, 825 A. wallichii 824 A. ivallichii auct. non 826 Arabidopsis 4, 83 A. himalaica 86 A. lasiocarpa var. micranthum 86 A. mollissima 84, 85, 86 A. mollissinia var. yunnanensis 86 A. thaliana 84, 85 A. wallichii 84, 85 Arabis 3 , 80 A. alpina var. parviflora 80, 81 A. alpina var. purpuren 81 A. alpina var. rigida 81 A. alpina var. rubrocalyx 83, 86 A. glandulosus 95 A. himalaica 86 A. paniculata 80, 81 A. paniculata auct. non 83 A, pendula 80 A. pendula var. glabrescens 80, 81 A. pendula var. pendula 80, 81, 82 A. piasezkii 116 A. thaliana 84 Aralia labordei 740 Arenaria 126, 143 A. atuntziensis 146 A. aureocaulis 164 A. auricoma 145, 165, 167 A. barbata 144, 160 A. barbata auct. non 161 A. barbata var. barbata 160 A. barbata var. hirsutissima 161 A. benthamii 163 A. blinkworthii 145, 162, 163 A. cerastiiformis 148 A. chenchangensis 149 A debilis auct. non 163 
拉丁 名索引  873  i4. delavayi 170 A. dimorphotricha 145, 163 A. euodonta 143, 146, 147 A. forrestii 145, 167 A. forrestii auct. non 168 A. forrestii f. forrestii 167, 169 A. forrestii f. roseotincat 168 A. fridericae 145, 166 A. glandulosum 163 A, gruningiana 173 A. inconspicua 144, 152 A. inconata 143, 150 A. ionandra 143, 150 A. ionandra var. ionandra 150, 151 A. ionandra var. melanotricha 150 A. kansuensis 145, 173 A. lancangensis 174 A. lichiangensis 173 A. linearifolia 148 A. linearilimba 143, 149 A. longicaulis 145, 164 A. Iongiseta 145, 164, 165, 835 A, longistyla 144, 153 A. longistyla var. eugonphylla 153 A. longistyla var. longistyla 153, 154 A. longistyla var. pleurogynoides 153 A. melandryoides 143, 148 A. membranisepala 144, 155, 156, 835 A. napuligera 145, 170 A. napuligera var. monocephala 170  A. reducta 144, 157 A. rockill 143, 147, 148 A. roseiflora 143, 146 A. roseiflora auct. non 146 A. roseiflora f. albiflora 146, 835 A. roseiflora f. roseiflora 146 A. roseotincta 168 A. rotundifolia 145, 168, 169 A* rubra var. marina 126 A. salwennensis 144, 159 A. schneideriana 144, 152 A. serpyllifolia 145, 168, 169 A. setifera 145, 165, 166 A. smithiana 145, 171, 172 A. spathulifolia 144, 153, 154 A. stellarioides 164 A. trichophora 144, 161, 162 A* trichophora auct. non 164 A. trichofAora var. angustifolia auct. non 159 A. weissiana 145, 170 A. weissiana var. bifida 171, 836 A. weissiana var. weissiana 170 A. xerophila 144, 155, 156 A. yunnanensis 144, 157 A. yunnanensis var. caespitosa 157, 835 A, yunnanensis var. trichophora 161 A. yunnanensis var. yunnanensis 157, 158 A. zhenkangensis 149 A. zhongdianensis 143, 151, 152, 835 Artocarpus 562 • 585  A. napuligera var. napuligera 170 A. bicolor 589 A. nepalensis 192 A. brevisericea 592 A. nigricans 143, 149 A. chama 586, 587, 588 A. nigricans var. nigricans 148 A. chaplasha 587 A. nigricans zhenkangensis 149 A. ficifolia 592 A. nivalomontana 144, 158, 160 A. griffithii 593 A. orbiculata 168 A. gomeziana 592 A. oreophila 145, 173 A. gumeziana var. griffthii 593 A. oresbia 171 A. gomezianus 586, 590 A. pogonantha 144, 161 A. gongshanensis 587, 594 A. polysperma 144, 158, 159 A. heterophyllus 586, 587, 588 A. polytrichoides, 145, 172, 174 A. hypargyreus 586, 590, 591 
874  中国 植物志  A. lacucha 586, 592 A. lakoocha 592 A. lakoocha var. gomeziana 592 A. lanceolata auct. non 593 A. lingnanensis 593 A. masticata 592 A. melinoxylon auct. non 587 A. nigrifolius 586, 590 A. nitidus 593 A. nitidus ssp. griffithii 591, 593 A. nitidus ssp. linghanensis 593 A. nitidus ssp, nitidus 593 A. parva 593 A. petelotii 586, 592 A. petelotii ssp. lingnanensis 582, 589 A. petiolaris 592 A. philippinensis 587 A. pithecogallus 586, 589 A. styracifolius 586, 589 A. tonkinensis 587, 594 Asparagopsis densiflorus 806 A. setacea 806 A. yunnanensis 592 Asparagus 805 A. cochinchinensis 805, 809 A. densiflorus 805, 806 A. filicinus 805, 807, 808 A. filicinus var. brevifolius auct. non 807 A. filicinus var, giraldii 807 A. filicinus var. lycopodineus 807 A. filicinus var. megaphyllus 807 A. lucidus 809 A. lycopodineus 805, 807, 810 A. lycopodineus var. sessilis 807 A. mairei 806, 812, 813 A. mairei 812 A. meioclados 806, 812 A, meioclados var. trie hoc lados 814 A. munitus 806, 811 A. myriacanthus 806, 808, 811 A. officinalis 806, 810, 814 A* plumosus 806  A. setaceus 805, 806 A> sprengeri 806 A. subscandens 805, 811 A. taliensis 805, 809 A. trichoclados 806, 814 A. vanioti 812 A. yunnanensis 812 Atalantia 687, 688, 775 A. acuminata 775, 776 A. dasycarpa 775, 776, 783 A. estyla 776, 776 A. guillauminii 776, 777 A. henryi 776, 777 A. murrayaefolia 776, 777 A. ployandra 781 A. pseudoracemosa 755 A. racemosa var. henryi 777 A. simplicifolia auct. non 777 A. sp. 775 Aulacia falcatum 750 Aurantium maximum 789 A, sinensis 794 Barbarea elata 91 Bartramia indica 423 Bat is fruticosa 584 Behen vulgaris 208 Belou marmelos 796 Benincasa 270, 334 B. cerifera 334, 335 B. hispida 333 Bennettia leprosipes 261 B. longipes 261 Bennettiodendron 249, 261 B. brevipes 262 B. lanceolaium 264 B. leprosipes 261, 263 B. longipes 261 B. subracemisum 264 Bergera integerrima 751 B. integrri folia 751 B. koenigii 769 Bergia 122 
拉丁 名索引  875  B. ammannioides 122, 123 B. juncea var. , gracilis 17 Biswarea 270, 272, 342 B. juncea var, , integri folia 17 B. tonglensis 342, 343 B. juncea var. juncea 5, 15, Rleekrodea tonkinensis 579 B. juncea var. megarrhiza 5 , Bolbostemma 269, 271, 274 B. juncea var. oleifera 5, 17 B. biglandulosum 276 B. juncea var, , tsatsai 17 B. biglandulosum var. biglandulosu: m 276, 275 B. juncea var. tumida 5, 17 B. biglandulosum var. sinuato-lobulatum 276 B. napus 5, 8 Bodiniera japonic a 737 B. napus var. chinensis 13 B. schzocarpa 737 B. narinosa 5 , 12, 13 B. thalictri folia 737 B. oleraca var • botrytis 4, 6 Boenninghausenia 686, 688, 736 B. oleraca var . capitata 4, 5 B, albiflora var. brevipes 737 B. oleracea va r. caulorapa 6 B. albiflora 737, 738 B. oleracea va r. gongy lodes 6 B. albiflora 737 B. parachinensis 5, 14, 15 B. albifloua var. longipes 737 B. pekinensis 5, 11, 12 B. brevipes 737 B. petsai 11 B. sessilicarpa 737 B. rapa 5, 9, 10 Boy mi a glabri folia 730 B. rapa var. campestris 10 B. rutaecarpa 732 B. rapa var. pekinensis 11 Brachystemma 126, 192 B. taquetii 17  B. calycinum 192, 193  Braya 3, 117  Brassica 2» 4 B. forrestii 177 B. alboglabra 5, 7, 8 B. heterophyllum 108 H. antiouorum 13 B. silquosa 1 18 B. argyi 15 B. sinense 77 B. campestris 10 B. versicolor 117 B. campestris auct. non 13 B. verticillata 117 B. campestris var. campestris 5 » 9, 10 Broussonetia 562, 571 B. campestris var. oleifera 10 B. kaempferi auct. non 570 B. campestris var. purpuraria 5, 11 B. kaempferi var. australis B. campestris var. rapa 10 B. kazinoki 572, 573, 574 B. capitata 6 B. kazinoki auct. non 574 B. caulorapa 5 , 6, 7 B. kurzii 572, 575 B. chinensis 13 B. papyrifera 572, 573 B. chinensis var. chinensis 5, 13. 14 Brucea trichotoma 726 B. chinensis var. oleifera 5, 15 Bryonia a mplexica utis 322 B. chinensis var. rosularia 13 Bryonia grandis 383 B. integrifolia 5, 16, 17 B. callosa 337 B. integri folia 17 B. cochinchinensis 345 B. juncea 15 B. cucumeroides 374 B. juncea 15 B. grandis 381 
876  中国 植物志  X5. hastata 6LL 广 flexuosa 70 B. japonica 314 C. flexuosa ssp . aetnlts ( o B. leucocarpa 314 C. jiexuosa ssp . fallax 72 B. marginata 216 u. flexuosa var, debilis 55, 72 B, maysorensis 318 c flexuosa var. fallax 55, 72 B. mucronata 318 flexuosa var. flexuosa 55, 70, 71 B, pedunculosa 344 c. fragariifolia 59 B, scabreua 319 c. franc he tiana 74 D L 11 ^ O O O r>. umbeuata 6ll c. gyactlts 6 1 Burmannia 829 c. B. capitata auct. non 831 c. granulifera i luct. non 68 B. championii 830, 831 griffithii 59 B. chinensis 831 c. griffithii var. , griffithii 54, 59, 60 B. coelestis 829, 830 c. griffithii va] r. multijuga 61 B. dalzielh 831 c. griffithii vai r. pentaloba 54, 61 B. disticha 830 hirsuta 56, 71, 72 d. tadouensis ooO » ooo c hirsuta auct. non 72 B. japonica 831 c. hirsuta ssp. flexuosa 70 B. nepalensis 830, 832 c. hirsuta var. flaccida 70 B. pingbienensis 830, 833* 834 c. hirsuta var. oxycarpa 62 B. tuberoosa 831 c. hirsuta var. sylvatica auct. non 70 B. waliichn 830, 832 厂 hydrocotyloides 54, 58 Burretiodendron 39o» 425 c. ignatii 62 rS. esquirolu 4Zo » 42o « 4^ / 广 impatiens 64 d. nsienmu 4Z5 > 426, 4Z/ u. impatiens ssp. dasycarpa 55, 65 B. kydiifolium 425, 426, 427 impatiens ssp. impatiens 55, 63, ' d. longisttpitatum 4Zo c. impatiens vai r. dasycarpa 65 fi. tonkinense 426 c. impatiens vai r. ^9. eriocarpa 65 Burseraceae 685 c. insignis 56 Camelina yunnanensis 97 c. macrophylla 67 C. yunnanensis auct. non 120 c. macrophylla ssp. polyphylla 68 Cansjera' 679, 684 c. macrophylla var. diplodonta 55, 6 C. rheedii 684 c. macrophylla var. macrophylla 55, Capsella 6 » 33 macrophylla var. polyphylla 55, 6: C. bursa - pastoris 31, 33 c. macrophylla var. sikkimensis 68 Cardamine 1 , 53 c. macrophylla ssp. polyphylla 68 C. bijiangensis 54, 62 c microzyga 55 , 69 C. calcicola 55, 69 c. microzyga v< ir, purpurescens 69 C. circaeoides 54, 56, 57 c. multiflora 54, 60, 62 C, dasycarpa 65 c. multijuga 61 C. debilis 72 c. multijuga va r. gracilis 54, 61 C. delavayi 54, 58 c. multijuga va r. multijuga 54, 61 
拉丁 名索引  877  C. pauciflora 59 C. rubescens 139, 142 C. pentaloba 54, 61 c. tomentosum 138, 141142, C. polyphylla 68 c. viscosum 139 u c. vulgatum var. angustifolium 139 C. repens 58, 74 c. vulgatum var. brevifollium 142 C. rockii 55, 70 c. vulgatum var. acuti folium 142 C. scorianum 59 c. vulgatum var. ciliatum 142 C. scutata ssp. flaccida 70 c. vulgatum var. glomeratum 139 C. sikkimensis 62 c. vulgatum var. triviale 139 C. simplex 55, 68 Chalcas euchrestifolia 772 C. sublyrata 90 C. eacotica 769, 770 C. tangutorum 55, 65, 66 c. koenigii 769 C. tenui folia var. granulifert z 76 c. paniculata 769 C* tenui folia var. repens 74 Champereia longistaminea 673 C. trifoliolata 54, 58 Chardamine repens 74 C. ? verticillata 118 Cha ulmoogra odorata 250 C. violacea 54, 56, 57 Cheiranthus 4, 106 C. weisiensis 55, 69 C. acaulis 107 C. yunnanensis 62 C. cheiri 104, 106, 107 C. yunnanensis var. obtusata 54, 64 c. forrestii 106 C. yunnanensis var. yunnanensis 54, 63, 64 c. forrestii var, acaulis 106 Carrierea 249, 265 c. forrestii var. forrestii 106 C. calycina 265, 266 c. incanus 101 C. dunniana 265, 267 Citrullus 270, 336 Castanopsis cavaleriei 466 C. lanatus 335, 336 Caturus seandens 575 c. lanatus 335 Celastrus euonymoides 414 c. vulgaris 335 Cephalandra indica 383 Citrus 687, 688, 782 Cephalocitrus grandis 789 C. acida 792 C. paradis 792 C. acre 793 Cerastium 126, 138 c. aurantifolia 784, 792 C. auaticum 135 c. aurantifolia auct. non 794 C. ciliatum 142 c. aurantium 784, 793 C. cordi folium 135 c. aurantium 794 C. fontanum ssp. triviale var. angustifolium 136, c. aurantium ssp. ichangensis var. Jatipes 787 138, 139 c. aurantium var, aurantium 793 C. furcatum 138, 140, 141 c. aurantium var. b sinensis 794 C, glomeratum 139 c. aurantium var. daidai 793 C. holosteoides ssp, triviale va r. angustifolium 139 c. aurantium var. dulce 794 C. ianthes 139 c. aurantium var. grandis 789 C. pumilum 138, 140 c. aurantium var. japonic a Hook. 781 C. rigid um 142 c. aurantium f. grandis 789 
878  中国 植物志  C. aurantium subf . sinensis 794 Clausena 687, 688, 759 C cavalerie var. latipes 787 c. anisum-olens 760, 767 C. cavalerie 787 c. dentata. auct. non 764 C. communis 791 dentato. var. dunnucma. 764 C decumara lov c. dentata var. henryi 764 C • delciosa 796 c. dentata var. robusta 764 c excelsu 792 c. dunniana 764 c grand is 789 c. dunniana var. dunniana 760, 764 p nongneensis / 9 /o4 9 / oo c. dunniana var. robusta 760, 764 厂 fiyuiopiiL pa, 1 00 c. emarginata 760, 763 u. icnangensis / , /oo » / yo c. esquirolii 753 c ichangensis var. latipes 787 c. euchresti folia 772 c japonica var. elliptica. 781 c. excavata 760, 766 junos /o4 ♦ 7V.5 » /yo c. excavata auct. non 764 c. latipes (oi c. excavata var. lunulata 761 limon 784, 791 c. ferruginea 753 C limonia var. digitata 788 c. harmandiana 760, 765, 766 p L/. limonia 784, 791, 795 c. henryi 765 C. 画 c. hokounense 760, 768 macroptera var. kerrii 782, 785, 786 c. indica auct. non 767 C mar gar it a 781 c. kxvungsiensis 772 maxima 784, 789, 797 c. lansium 760, 763 广 medica 787 c. lenis 760, 766, 767 C medica subf. junos 793 c. moningerue 761 c medica var. acida 792 c. nutans 760, 761 c. medica var. junos 793 c. odorata 760, 761, 762 c medica var. limon 791 c. punctata 763 c medica var. limonum 791 c. vestita 760, 762, 765 c. medica var. medica 784, 787, 790 c. ivanpi 763 I. medica var, sarcodactylis 784, 788 c. ivilldemowii 764 厂 medica var. yunnanensis 784, 786, 788 c. yunnanensis 765 c. medica f. limon 791 Coccinia 270, 272, 383 c nobilis 796 C. cordifolia auct. non 383 nobilis var. deliciosa 794 C. grandis 383, 385 c. nobilis subf. reticulata 796 C. indica 383 paradis 784, 792 Cochlearia scapiflorum 77 C. polyandra 781 C. scorianum 59 C. reticulata 784, 794, 797 Colona 398, 420 C. sarcodactylis 788 C. floribunda 420, 421, 422 C. sinensis 784, 794, 797 C. sinica 422 C. 《 〜 C. thorelii 420, 421, 422 C. trifoliata 778 Columbia floribunda 418 
拉丁 名索引  879  Comphogyne delavayi 291 C. maderaspatanus 319 C. thorelii 422 C. mairei 347 Cookia anisum-olens 767 C. melo 336 C. cyanocarpa 755 C. melo subsp. agrestis 338 C. wanpi 763 C. melo var. agrestis 339 Corchorus 398, 405 C. melo var. conomon 339 C. acutangulus 406 C. melo var. conomon f. albus 337 C. aestuans 405 , 406, 408 C. melo var. melo 338 C. capsularis 405. 407 C. melo var. utilissimus 339 C. olitorius 405, 405, 408 C. muriculatus 340 C. trilocularis 405, 406 C. sativus 338 » 339 Coronopus 2, 24 C. sativus var. hardwickii 340 C. didymus 22, 24 C. sativus var. sativus 340 > 341 Covellia cunia 652 c. trigonus auct. non 338 C. cyrtophylla 655 c. utilissimus 339 C. gloerata 625 Cucurbita 271, 379 C. hispida 659 C. acutangula 333 C. inaequiloba 652 c. citrullus 337 C. prostrata 654 c. hispida 350 C. racemifers 651 c. lagenaria 348 C. subopposita 659 c. leucentha 348 Crataegus academiae 260 c. maxima 379, 382 Crataeva marmelos 796 c. maxima var. maxima 382 Croton congestum 260 c. maxima var. turbaniformis 381 Cruciferae 1 c. melopepo auct. non 380 Cucubalus 126, 194 c. moschata 379, 379, 381 C. alpinus 208 c. pepo 379, 380 C. baccifer 193, 194 c. pepo var. fibropulposa 380 C. behen 208 c. pepo var. moschata 376 ' C. inflatus 208 c. pepo var. pepo 380, 381 C. latifolius 208 c. siceraria 348 C. venosus 208 Cudrania 562 581 Cucumis 270, 337 C. amboinensis 582 » 583, 584 C. acidus 339 C. avanensis 577 C. acutangulata 333 C. cambodiana 577 C. argyi 327 C. cochinchinensis 582, 583 C. callosus 339 C. fruticosa 582, 583, 584 C. chinensis 339 C. grandifolia 584 C. conomon 339 C. jingdongensis 584 C. hardvoickii 340 C. jinghongensis 584 C. hystrix 338, 340, 341 C. pubescens 577, 578, 580 C. integrifolius 347 C. tricuspidata 582, 583, 585 
880  中国 植物志  C, trilobata 585 D. alpina auct. non 40 Curculigo 816 D. alpina var. involucrata 42 C. capitulata 816 D. alpina var. leiophylla 42 C. crassifolia 816, 818, 819 • D. altaica ssp. modesta 39, 51 C. orchioides 816, 819, 821 D. altaica var, modesta 51 C. recurvata 816 D. amplexicaulis 46 C. sinensis 816, 817, 818 D. amplexicaulis var, amplexicaulis 38, 4J Cyclanthera 271, 396 D. amplexicaulis var. bracteata 38, 46 C. pedata 385, 396 D. amplexicaulis var. dasycarpa 38, 47 C. pedata var. edulis 396 D. amplexicaulis var. dolichocarpa 38, 46 Dent aria repens 74 D. aprica 48 D. wallichii 68 D. calcicola 39, 48 Descurainis 2, 121 D. composita 39, 53 D. sophia 119, 121 D. elata 38, 44, 45 Z). sophia 121 D. ellipsoidea 39, 49, 50 Dianthus 126, 241 D. granitica 39, 50 D. barbatus 243, 245 D. handelii 39, 52 D. carthusianorum 243, 244, 245 D. incana var. diffusa 52 D. caryophyllus 243, 244 D. incana var. flaccida 52 D. chinensis 243, 246 D. incana var. microphylla 52 D. sylvestris 243, 245, 246 D. involucrata 42 Dimerocarpus brenieri 580 D. involucrata var. involucrata 38, 41, 4: Dimorphostemon 2, 95 D. involucrata var. lasiocarpa 38, 42 D. asper 96 D. jucunda 38, 41 , 43 D. glandulosus 95 D. ladyginii 52 D. pectinatus 96 D. ladyginii var. ladyginii 39, 52 D. pinnatus 94, 95, 96 D. ladyginii var. trichocarpa 39, 49, 53 Dioxippe cyanocarpa 755 D. lichiangensis 39, 49, 51 Diplocos^i macrophyllus 576 D. lichiangensis X D. piepunensis 53 D. zeylanica 575 D, mairei 47 Diplothorax tonkinensis 573 D. modesta 51 Dipoma 4, 36 D. moupinensis var. calcicola 48 D. iberideum 35 , 36 D. nemorosa auct. non 50 Donax 798 D. nemorosa var. leiocarpa 39, 49, 50 D. arundastram 799 D. oreades 40 D. cannaeformis 799 D. oreades ssp. chinensis 38, 40 D. canniformis 799 D. oreades ssp. oreades 38, 40, 41 Dontostemon asperum 96 D. oreodoxa 38, 43 D. glandulosus 95 D. piepunensis 38, 42 D. pectinatus 96 D. polyphylla 38, 44 Draba 4, 37 D. senilis 38, 40 D. alpina 38, 39 D. serpens 38, 43 
拉丁 名索引  881  D. surculosa 47 E. dubius 429, 438 D. surculosa f. elatior 38, 47 E. duclouxii 430, 447 D. surculosa f. surculosa 38, 47 E. duclouxii var. duclouxii 447 D. tibetica auct. non 51 E. duclouxii var. funingensis 430 , 447 D. yunnanensivS 47 E. fleuryi auct. non 444 D. yunnanensis var. gracilipes 39, 48 E. floribundioid.es 445 D. yunnanensis var. latifolia 44 E. ganitrus 431 D. yunnanensis var. microcarpa 39, 48 E. glabripetalus 449* 452 D. yunnanensis var. yunnanensis 39, 45, 47 E. glabripetalus var. alatus 430, 450, 452 D. yunnanensis f. nivalis 43 E. glabripetalus var. glabripetalu s 430, 450 Drymaria 125, 128 E. glabripetalus var. teres 447 D. cerastium 160 E. hainanensis 429 » 434 D. cordata auct. non 128 E. harmandii 430 D. cordata ssp. diandra 128 E. henryi 449 D. diandra 127, 128 E. bowii 430, 444 Echinocarpus assamicus 464 E. integripetalus 453 E. dasycarpus 457 E. japonicus 453 E. hemsleyanus 466 E. japonicus var. japonicus 431 » 455 E. si gun 462 E. japonicus var. lantsangensis 431 » 455 E. sinensis 466 E. japonicus var. yunnanensis 431 > 455 E. sterculiaceus 462 E. kwangsiensis 447 E. tomentosus 456 E. kuuangtungensis 449 Elaeocarpus 428, 429 E. lacunosus 430, 442, 443 E. alatus 450 E. laoticus 429, 436 E. apiculatus auct. non 432 E. lanceaefolius 431, 443, 445 E. assimilis 443 E. lantsangensis 437, 455 E. auricomus 431, 451, 454 E. limitaneus 430, 439, 440 E. austro-sinicus 436 E. longlingensis 431 , 446 E. austro-yunnanensis 431 » 445 E. mcclurei 441 E. bachmaensis 429, 436 E. nitentifolius 431 , 451 E. balansae 430, 435, 438 E. oblongilimbus 431 » 445 E. boreali- yunnanensis 442 E. omeiensis 449 E. braceanus 430, 435, 439 E. petiolatus 430, 432 E. brachystachyus 450 E. poilanei 430, 447, 448 E. brachystachyus var. brachystachyus 431. 440, E. prunifolioides 430, 437 451 E. prunifolioides var. rectinervis 437 E. brachystachyus var. fengii 431, 451 E. prunifolius auct. non 437 E. chinensis auct. non 453 E. rugosus 429, 432, 433 E. decandrus 431 » 453, 454 E. shunningensis 439 E. decipiens 430, 431, 446 E. sikkimensis 430, 433, 444 E. decipiens 449 E. sphaericus 429, 431 E. decurvatus 434 E. sphaerocarpus 430, 441 
882  中国 植物志  E. stipulaceus 438 E. E. subglobosus 431 E. E. subpetiolatus 429, 438 E. E. subsessilis 450 E. E. sylvestris 430, 448, 449 E. E. sylvestris var. viridescens 447 E. E. tectorius auct. non 445 E. E. varunua 430, 434* 440 E. E. yentangensis 453 E. E. yunnanensis 455 E. Elatine 124 E. E. ambigua 124 E. E. americana 124 E. E. triandra 124 E Epicarpurus zeylanicus 575 E. Eriolaena esquirolii 428 E Erysimum 4, 101 E E. benthamii 102, 103 E. E. bracteatum 102 E. E. cheiranthoides auct. non 105 E. E. cheiranthoides var. sinuatum 105 E E. cheiranthoides var. yunnanense 103 E E. longisiquum 103, 104, 105 E E. schneideri 102 E E. sinuatum 102, 105 E E. szechusanense 103 E E. violaceum 56 E E. yunnanense 102, 103, 104 E Erythropalum 678 E E. scandens 678 E Esquiroliella violifolia 80 E Euodia 686, 687, 721 E E. ailantifolia 730 E E. arborescens 725 E E. austrosinensis 722, 726, 727 E E. baberi 732 E E. balaneae 730 E E. bodinieri 732 E E. bodinieri auct. non 726 E E. calcicola 723, 733, 734 E E. colorata 726 E E. compacta 732 E  danielli 723, 735 danielli var. /?. delavayi 735 delavayi 735 fargesii 722, 728, 729 fraxinifolia 723, 733, 734 fraxinifolia auct. non 726 glabrifolia 722, 729, 730 glauca 730 hainanensis 726 henryi 735 henryi var. villicarpa 735 hupehensis 735 impellucida 735 impellucida var. macrococca 735 kengmanensis 722, 736 laboredei 735 lenticellata 726 lepta 725 lepta var. cambodiana 722, 725 lepta var. lepta 722, 725 macrococca 735 meliae folia 730 meliue folia auct. non 728 mollicoma 700 odor a turn 700 officinalis 732 pteteae folium 725 rugosa 732 rutaecarpa 721, 722, 731, 732 rutaecarpa 732 rutaecarpa var. bodinieri 732 rutaecarpa var. officinalis 732 rutaecarpa f. meionocarpa 732 simplicifolia 723 simplicifolia var. pubescens 722, 723, 724 simplicifolia var. simplicifolia 722, 723 5/>. 720 subtrigonosperma 723, 731, 732 sutchuenensis 735 trichotoma 726 trichotoma var. pubescens 722, 728 trichotoma var. trichotoma 722, 726, 727 
拉丁 名索引  883  E. triphylla 725 E. triphylla var. cambodiana 725 E, vestita 735 E. viridans 726 E. yunnanensis 730 Eutrema 3, 107 E, compactum 108 E. deltoideum var. grandiflorum 107, 110 E. edtvardsii auct. non 108  F. oxymylla 703 F. pi peri turn auct. non 711 F. rhetsoides 700 F. robiginosa 698 F. scandens 709 F. tomentella 705 tomentella var. mekongensts 705 Fallopia neroosa 407 Fatoua 562, 562  E. edtvardsii var. heterophyllum 108 F. japonica 562 E. heterophyllum 108, 109 F. pilosu auct. non 562 E. lancifolium 108, 109, 110 F. villosa 562, 563 E. thibeticum 108, 110 Ficus 562, 595 E. yunnanense 111 F. abelii 601, 642 E. yunnanense var. tenerum 108, 111 F. acanthocarpa 627 E. yunnanense var. yunnanense 108, 109, 111 F. acuminata 658 Evonymus chinensis 345 F. affinis 607 Excentrodendron hsienmu 426 F. alttssima 598, 614, 615 E. rhombi folium 426 F. annulata 598, 613, 614 E. tonkinense 426 F. arayatensis 607 Fagara acanthopodium 697 F. arisanensis 666 F. ailanthoides 701 F. asperiuscula 602, 653, 655 F. avivennae 702 F. asymmetrica 655 F. biondii 702 F. auriculata 602, 649, 650 F. bungei 692 F. baileyi 668 F. chinensis 709 F. basidentata 623 F. cuspidata 709 F. beecneyana var. koshunensis 633 F, dimorphophylla 698 F. benjamina 621 F. dissita var. hispida 716 F. benjamina var. benjamina 599, F. dissitum 714 F. benjamina var. comosa 621 F. echinocarpa 714 F. benjamina var. nuda 599, 621 F, emarginellum 701 F. bhotanica 630 F. gigantea 700 F. bistipulata 632 F. kzvangsiensis 711 F. blinii 623 F. laxifolialata 709 F. bodinieri 668 F. macrantha 709 F. bonatii 642 F. micrantha 702 F. bolryoides 666 F. mollis 700 F. caesia 611 F. mentzeana 707 F. callosa 599, 623, 624 F. multijuga 707 F. cantoniensiss 661 F. nitida 711 F. carica 600, 628 F. odorata 700 F. caudata 627, 628 
884  中国 植物志  F. caulobotrya var. fraseri 606 F. erecta f. koshonensis 600, 633 F. caunnabina 654 F. esquiroliana 602, 647 » d4o F. cavaleriei 633 , 638 F. esquirolii 638 F. caveleries 672 » 632 F. euphylla 611 F. cehengensis 638 F. euspidefera 650 F. cehengensis var. multiformis 636 F. fecunuissima 607 F. chaffanioni 668 F. feddei 616 F. championi 621 F. fedorovii 611 F. chapaensis 600, 633 « 634 F. fieloingii 632 F. chartacea 647 F. filicauda 600, 635 F. chartacea var. chartacea 602, 647 F. fistulosa 603, 659, 660 F. chartacea var. torulosa 602, 649 F. fobeolata var. malifomis 664 F. chine ha 627 , F. fortunati 669 F. chittagonga 625 F. foveolata auct. non 663, 666, 669 F. chlorocarpa 652 F. foveolata var. arisanensis 666 F. chrysocarpa 601 , 643, 644 F. foveolata var. eburnea 669 F. clavata 627 F. foveolata var. henryi 666 F. clavata auct. non 627 F. foveolata var. impressa 668 F. comata 636 F. foveolata var. nipponica 668 F. comosa 621 F. fruticosa 661 F. concinna 607 F. fulva 643 F. concinna var. concinna 597 , 607, 608 F. fulva auct. non 647 F. concinna var. subsessilis 597 , 609 F. gasparriniana 636 F. congesta 636 F. gasparriniana var. esquiroln t>U 丄, W/, 63o F. cordifolia 651 F. gasparriniana var. gasparriniana 601 , 636 F. cuneata 638 F. gasparriniana var. laceratitolia 丄, 636, bo/ F. cuneato-nervosa 625 F. gasparriniana var. vindescens t)U 丄, 636, do/ F. cunia 652 F. gemella 630 F. curtipes 599, 620 F. geniculata 597, 605, 606 F. cuspidato - caudata 621 F. geniculata var. abnormalis bU/ F. cyanus var. vitidescens 636 F. gibbosa var. cuspiaifera 650 F. cyrtophylla 602, 655 F. gibbasa var. euspidefera 656 F. delavayi 639 F. gibbosi 650 F. dinganensis 661 F. glabella var. affinis 607 F. drupacea 615 F. glabella var. concinna 607 F. drupacea var. drupacea 598, 615 F. glaberrima 616 F. drupacea var. pubescens 598, 612, 615 F. glaberrima var. glabervima 598, 616, 617 F. duclouxii 669 F. glaberrima var. pubescens byo* 616, bl/ F. elastica 598, 613, 622 F. glomerata 625 F. erecta 632 F. glomerata var, chittagonga var. miguelii 625 F. erecta var. erecta 600, 632 F. guizhouensis 603, 666, 672 F. erecta var. khasiana 663 F. hainenensis 651 
拉丁 名索引  885  F. hanceana 664 F. harlandii 659 F. harmandii 630 F. hederacea 603, 661, 662 F. henryi 599, 627, 629 F. heteromorpha 601, 637, 638 F. heterophylla 602, 654, 657 F. heterophylla var. scabella 654 F. heterophylla var. scarella 648 F. hibiscifolia 643 F. hibiscifolia var. integri folia var. setosa 643 F. hirsuta 645 F. hirta 643 F. hirta var. brevipila 602, 645, 646 F. hirta var. brevipila 597, 639, 640 F . hirta var. hibiscifokia 643 F. hirta var. hirta 601 , 645, 646 F. hirta var. imberbis 601, 645, 646 F. hirta var. normalis 643 F. hirta var. roxburghii 602, 645, 646 F. hirta var. roxburghiana 645 F. hirta var. triloda 645 F. hirta var. typica 643 F. hispida 603, 659, 660 F. hookeri 611 F. howii 663 F. hookeriana 598, 611, 612 F. hypoleuco gramma 611 F. imenensis 611 F. impressa 662 F. in fectoria 604 F. ischnopoda 601, 639, 641 F. jamini 661 F. kingiana 616 F. kingiana auct. non 640 F. koshunensis 633 F. kouytchensis 638 F. kurzii 598, 616, 617 F. ktva n gt u n ^ e n sis 660, 662 F. laa tjera 615 F. laceratifolia 635 F. lacer auct. non 607  F. lacor f. lacur auct. non 606 F. lacrymans 666 F. laevis 603, 661, 662 F. laevis var. oblongata var. cordata 661 F, lamponga var. chartacen 647 F. langbianensis 633, 639 F. langkokensis 600, 630 F. latacgui 659 F. latacqui 649 F. laus-esquirolii 643, 647 F, leucodermis var. saxicola 668 F. longepodata 669 F. longissima 633 F. luducca 669 F. maclellandi 618 F. maclellaandi var. maclellandi 598, 617, 618 F. maclellandi var. rhododendrifolia 599, 619 F, macrocarpa 649 F. macrophylla 649 F. macropodocarpa 640 F. mairei 638 F. martini 668 F. maysorensis var. pubescens 610 F* michelii 656 F. microcarpa 599, 614, 619 F. microcarpa auct. non 609 F. mysorensis var. pubescens 615 F. nanmandii 624 F. napeensis 664 F. nemoralis 632 F. nemoralis var. fieldingii 632 F. nemoralis var. gemella 630 F. nemoralis var. t rile pis 632 F. neoesquirolii 647 F. neriifolia 600, 630 F. neriifolia var. fieldingii 600, 631, 632 F. neriifolia var. nemoralis 600, 631, 632 F. neriifolia var. neriifolia 600, 630, 631 F. neriifolia var. trilepis 600, 631, 632 F. nerium 640 F. nervosa 599, 623, 624 F. nigrescens 642 
886  中国 植物志  F. nipponica 668 F. recemosa var. racemosa 599, 625, 626 F. nirta var. typica 639 F. regia 651 F. nitida 621 F. religiosa 598, 608, 609 F. nuda var. macrocarpa 618 F. repens var. lutchuensis 664 F. obscura auct. non 655 F. reticulata 656 F. obtusifolia 620 F. retusa auct. non 619 F. oligodon 602, 650, 651 F. retusa var. nitida 621 F. orthoneura 598, 611, 612 F. retusa var. pisifera 619 F. ovatifolis 601 , 639 F. retusiformis 619 F. oxyphylla 668 F. rhododendri folia 619 F. oxyphylla var. henryi 660 F. rhododendri folium 614 F. pandurata auct. non 638 F. rhomboidalis 636, 656 F. parasitica 650 F. rigida auct. non 611 F. parvifolia 607 F. roxburghii 645 F. perteri 643 F. roxourghii 649 F. petelotii 639 F. rufipes 669 F. pinfaensis 638 F. rumphii 598, 609, 610 F. pingtangensis 635 F. saemocarpa 658 F. pisocarpa 598, 614, 618 F. sambucixylon 659 F. poilanei 659 F. sanhddy 658 F. polynervis 604, 671, 671 F. sarmentosa 604 , 666, 670 F. pomifera 651 F. sarmentosa var. duclouxii 604, 669 » 670 F. prostrata 602. 654 F. sarmentosa var. henryi 604, 666, 667 F. pseudobtryoides 656 F. sarmentosa var. impressa 604, 667, 668 F. pseudo-religiosa 607 F. sarmentosa var. lacrymans 599, 660, 663 F. pubigera 663 F. sarmentosa var. luducca 669 F. pubigera var. anserina 603, 663, 665 F. sarmentosa var. nipponica 604, 667, 668 F. pubigera var. maliformis 603, 664 « 665 F. sarmentosa nipponica 669 F. pubigera var. pubigera 603, 663, 665 F. sarmentosa f. luducca 604, 669 F. pubigera var. reticulata 603, 664 F. sarmentosa f. sessilis 604, 669 » 670 F. pumila 603, 664, 665 F. saxatilis 658 F. pyriformis auct. non 640 F. saxephila var. sublanceoleta 606 F. pyriformis var. abelii var. subpyrifomis 642 F. sboracemosa 645 F. pyriformis var. an gusti folia 639 F. scabrella 654 F. pyriformis var. brevi folia 633 F. scandens 661 , 664 F. pyriformis var. ischnopoda 639 F. schinzi 642 F. pyriformis var. rivalaris 642 F. seguinii 669 F. pyrrhocarpa 658 F. selosa 637 F. quantriensis 645 F. semicordata 602, 652, 653 F. racemifera 651 F. setifera 643 F. racemosa 625 F. setosa 643 F. racemosa var. miquelli 599, 625 F. silhetensis 630 
拉丁 名索引  887  F. silhetensis auct. non 636 F. variegata var. chlorocarpa 602, 651 F. silhetensis var. annamica 630 F. variegata var. variegata 602 » 651 F. sikkimensis 658 F. variolosa 600, 633 F. simplicimsima var. hirta 643 F. vasculosa 599, 621, 624 F. sordida 669 F. verr 657 F. squamosa 603. 658, 660 F. virens 597, 604 F. stapfii 636 F. virens var. sublanceolata 597, 605, F. stenophylla 640 F. virens var. virens 604 • 605 F. stenophylla var. macropodocarpa 601, 640, 641 F. ■wardii 630 F. stenophylla var. stenophylla 601 , 640, 641 F. ■wightiana auct. non 607 F. stipulata 664 F. xvrightii 668 F. stricta 599, 620. 622 F. xichouensis 601 , 639 F. suberosa 616 F. xiphias 635 F. subincisa 627 F. yunnanensis 660 F. subincisa var. paucidentata 600, 628, 629 Flacourtia 249, 256 F. subincisa var. subincisa 600, 627, 629 F. jangomas 256, 257 F. subpisocarpa 607 F. montana 256, 257 F. subpyriformis 642 F. ramontchi 257, 258, 259 F. subracemosa 651 F. rukam 257 F. subulata 603, 657, 658 Flacourtis chinensis 260 F. superba 606 F. japonica 260 F. superba var. japonica 597 , 606 Fortunella 687, 688, 780 F. superba var. superba 597, 606 F. japonica subf. margarita 781 F. 1— ' F. polyandra 780, 781 F. tenuicaudata 630 F. sagittifolia 780, 783 F. tenuipes 606 F. oo 卜 1 F. tikoua 601, 641, 642 Ganitrus sphaericus 431 F. tinctoria 656 Gera lanceolata 742 F. tinctoria ssp. gibbosa 603 » 656 < 657 Geraniales 685 , F. tinctoria ssp. parasitica 603, 656 Glochidion vaniotii 721 F. tinctoria ssp. tinctoria 603 » 656 Glycosmts 687, 688, 752 F. trachycarpa var. paucicentata 628 G. arborea 756 F. trichopoda 669 G. citrifolia 758 F. tridactylites 645 G. cochinchinensis 752, 753, 754 F. trilepis 632 G. cochinchinensis 758 F. triloba 645 G. cochinchinensis var. contractu 753 F. trivia 600, 635. 648 G. craibii var. glabra 758 F. trivia 638 G. cyanocarpa 752, 755 F. tsiangii 602, 652, 653 G. cynaocarpa 759 F. vaniotii 636 G. cymosa 755 » 759 F. variolosa 639 G. esquirolii 752, 753 F. variegata 651 G. ferruginea 753 
888  中国 植物志  G. harmandiana 765 G. brachypoda 411 , 419 G. longifolia 755 G. bulot 409 G. lucida 753, 759 G. celtidifolia 411, 413 G. mauritiana auct. non 756 G. celtidifolia var. celtidifolia i 410, G. ovoidea 753, 757, 758 G. celtidifolia var. eriocarpa 410, 4 G. oxyphylla 755, 759 G. chanetii 414 G. parleri 753 G. chungii 409 G. parviflora 753, 756 G. cuspidato- serrata 411 , 420 G. parviflora var. abbreviola 758 G. densiserrulata 416 G. parviflora var. parviflora 758 G. disperma auct. non 416 G. pentaphylla 752, 756, 757 G. eriocarpa 411 G. pentaphylla auct. non 753 G. G. pentaphylla var. subvar. 759 G. falcata 410, 418 G. platyphylla 755 G. floribunda 418 G. pseudoracemosa 752, 755 G. glabra 410, 416, 417 G. sinensis 755 G. glabrescens 414 G. singuiflora var. glabra 759 G. henryi 410, 413, 415 G. tetraphylla 755, 759 G. hirsuta auct. non 418 G. tourenensis 753 G. hirsuto-velutina 415 Goldbachia lancifolia 108 G. kainantensis 415 Gomphogyne 269, 271, 277 G. lacei 410, 418 G. bonii 277 G. laevigata auct. non 416 G. cissiformis 277 G. lantsangensis 411 G. cissiformis var. cissiformis 277, 278 G. macropetala 410, 415 G. cissiformis var. villosa 279 G. microcos 409 G. cissiformis f. villosa 279 G. nirsuto-velutina 413 G. delavayi 288 G. parviflora 414 Gonyanthes nepalesis 821 G. parviflora var. glabresce) ts 414 Grewia 398, 409 G. parviflora var. microphylla 414 G. abutilifolia 410, 413, 415 G. permagna 419 G. abutilifolia var. urenaefolia 415 G. piscatorum auct. non 414 G. acuminata 410, 416 G. rotunda 412 G. acuminata var. grandis 416 G. rugulosa 411 , 419 G. angustisepala 411, 419 G. tenuifolia 414 G. asiatica var. celtidifolia 411 G. tiliifolia 410, 412 G. beehmerifolia 409 G. urenaefolia 415 G. biloba 414 G. yinkiangensis 410, 412, 413 G. biloba var. biloba 410, 414 G. yunnanensis 411 G. biloba var. glabrescens 414 Gymnopetalum 270, 345 G. biloba var. microphylla 410, 414 G. chinense 345, 346 G. biloba var. parviflora 410, 414 G. cochinchinense 345 G. boeh meri folia 411 G. cochinchinense var. incisa 344 
拉丁 名索引  889  G. horsfieldii 300 H. delavayi 282, 291 G. integrifolium 345 » 346, 347 H. diperygia 281, 282 G. monoicum 346 H. dulongjiangensis 282, 292 G. penicaudii 347 H. elongata 279 G. piperifolium 300 H. endecaphylla 282, 295 Gynocardia 249, 250 H. esquirolii 276 G. odorata 250. 251 H. grandiflora 280, 285 Gynostemma 270, 271, 384 H. henryi 279 G. aggregatum 386, 392, 393 H. lijiangensis 281 , 287 G. burmanicum 384, 387 H. longivillosa 282, 293 G. burmanicum var. burmanicum 387. 388 H. macrocarpa 281 , 290 G. burmanicum var. molle 387 H. macrosperma 282 » 296 G. crenulata 386 H. macrosperma var . macrosperma 294 » 296 G. elongatum 279 H. macrosperma var . oblongicarpa 296, 298 G. integrifoliola 279 H. megathyrsa 281 , 288 G. laxum 384, 386, 388 H. megathyrsa var. majar 289 G. laxum auct. non 386 H. megathyrsa var. megathyrsa 286, 289 G. longipes 390, 391 H. mitratta 281, 284, 285 G. microspermum 384, 392, 393 H. obcohica 280, 282, 283 G. pedata 387 H. panacis-scandens 282, 292  G. pedata var. hupehensis 389 G. pedata var. pubescens 390 G, pedatum var. trtfoliatum 389 G. pentaphyllum 384, 387 G. pentaphyllum var, dasycarpum 389 G. pentaphyllum var, pentaphyllum 389 G. pentaphyllum var. pubescens 390 G. pubescens 384, 389, 391 G. simplicifolium 384, 386 Hapalosia loeflingiae 130 Hemilophia 3, 34 H. pulchella 34 H. pulchella var. pilosa 34 H. pulchella var. pulchella 34, 35 Hemsleya 269, 271, 280 H. amabilis 281, 286, 287 H. brevipetiolata 291 H. carnosiflora 281, 289, 290 H. changningensis 281, 283, 284 H. changyinana 282, 291 H. cissiformis 281, 283 H. clavata 279, 281  H. panacis-scandens var. panacis-scandens 290,292 H. panacis-scandens var. pingbianensis 290, 293 H, tonkinensis 305 H. trifoliolata 305 H. turbinata 282, 295 R villosipetala 282, 293, 294 H. wenshanensis 281, 286, 288 Herpetospermum 270, 272, 344 H, caudigerum 344 H. grandiflorum 344 H. pedunculosum 343, 344 Hesperis himalaica 86 H. lutea 114 H. mollissima 86 H. pinnata 96 H. siliquosa 117 H. versicolor 117 Hilliella 2, 36 H. alatipes var. macranthus 37 Hisingera japonic a 260 H. racemosa 259 Hodgsonia 270, 271, 376 
890  中国 植物志  Hodgsonia capniocarpa 377 H. heteroclita 377 H. macrocarpa 377 H. macrocarpa var. capniocarpa 377, 378 H* macrocarpa var. capniocarpa 377 H. macrocarpa var. macrocarpa 377 Hydnocarpus 249, 252 H. alpina 252, 254 H. annamensis 252, 253 H. anthelminthica 252, 253, 254 H. hainanensis 251, 252 H • merrillianus 252 Hypoxidaceae 815 Hypoxis 816, 820 H. aurea 820, 821 Iberidella andersonii 32 /. tibetica 32 Iberis 3, 27 I. amara 27, 28 Idesia 249, 264 I. polycarpa 264 I. polycarpa var. intermedia 264 I, polycarpa var. latifolia 264 I. polycarpa var. vestita 264 I. orixa 721 Involucuaria lepiniana 356 I, tvallichiana 357 Isatis 3, 24 I. indigotica 25, 26 I. tinctoria 25, 26 Itoa 249, 267 I. orientalis 266, 267 Jambolifera pedunculata 742 J. rezinosa 742 Karivia javanica 318 K. umbellata 320 Krascheninikovia davidii 132 K. himalaica 134 K. macimoxvicziana var. davidii 132 K. sylvatica 131 Lagenaria 270, 348 L. leucantha 347  L, leucantha var • clavata 350 L. leucantha var . depressa 249 L. leucantha var • hispida 350 L. leucantha var • makinoi 349 L. microcarpa 350 L, siceraria 348 L. siceraria var. depressa 349 L. siceraria var. hispida 350 L, siceraria var. microcarpa 350 L. siceraria var. siceraria 348 » 349 L. vulgaris 348 L. vulgaris subsp. asiatica 347 L. vulgaris var. depressa 350 L. vulgaris var. hispida 347 L. vulgaris var. microcarpa 350  Larbraea uliginosa b. alpina 188 Lepidium 2, 21 L. apetalum 21 , 23 L. capitatum 21, 22 L. capitatum var. chinense 23 L. chinense 23 L. cuneiforme 21, 22, 23 L. didymum 24 L, incisum 21 L. micranthum 23 L, ruderale auct. non 23 Lepionurus 679, 682 L. latisquamus 681 L. sylvestris 682, 683 Lepta triophylla 725 Lepyrodiclis glandulosum 143 Leucojum capitulate 816 Limonia arborea 756 L. aurantifolia 792 L. citrifolia 756 L, parviflora 756 L. pentaphylla 756 Z/. scandens 773 Loeflingia indica 130 Loureiria cochinchinensis 753 Loxostemon 1 , 73 L. delavayi 73, 74, 75 
拉丁 名索引  891  L. granulifer 73, 76 L. incanus 74, 77 L. pulchellus 74, 75, 76 L, purpurescens 69 L. smithii 74, 76 L. repens 73, 74, 75 Luffa 270, 272, 331 L. acutangula 331 , 332, 333 L. acutangula var. subangulata 333 L. aegyptiaca 331 L. cordifolia 300 L. cylindrica 331 L. cylindrica var. cylindrica 332, 333 L. cylindrica var. insularum 331 L, cylindrica var. minor 333 L. subangulata 331 Luvunga 687, 688, 772 L. nitida 771, 773 L. scandens 773 Lychnis 126, 194 L. adenantha 227 L. apetala 204 L. apetala auct. non 204 L、 apetala var. pallida 204 L. brachypetala auct. non 207 L. bungeana 196 L. coronaria 195 L. delavayi 222 L. fulgens 195 L. fulgens a, typica 195 L. himalayensis 204 L. macrorhiza 204 L. multicaulis 207 L. pauciflora 204 L, pumila 204 L. scopulorum 217 L. senno 195, 196 L. yunnanensis 205 Lychnisnig rescens auct. non 201 Madura amboinensis 584 A/, cochinchinensis 579 M. cochinchinensis var. pubescens 584  M. fruticosa 584 M. tricuspidata 585 Malachium aquatic tim 135 Malaisia 562, 575 M. scandens 575, 576 M. tortuosa auct. non 575 Malania 671, 673 M. oleifera 673, 674 Maranta 798, 802 M. arundinacea 802 M. bicolor 802, 804 Marantaceae 798 Martinella vidifolia 80 Matthiola 3, 101 M. incana 101 Megabotrya meliaefolia 730 Megacarpaea 2, 27 M. delavayi 29 M. delavayi var. delavayi f. delavayi 28, 29 M. delavayi var. delavayi f. microphylla 29 M, delavayi var. minor 29 Melandrium adenanthum 227 M. apetalum auct. non 204, 205 M. apetalum var, himalayense 204 M. apricum 211 M. apricum firma 211 M. asclepiadeum 227 M. atrocastaneum 215 M. bilingum 239 M. brachypetala var. tibetanum 208 Af. brae hy pet alum auct. non 205 Af. caespitosum 215 Af. cardiopetalum 231 Af. chungtienense 221 Af. delavayi 222 M. dumicolum 228 M. epilosum 211 M. firmum 211 M. grandiflorum 233 M. kermesinum 230 M. lankoyensis 230 M. lichiangense 229 
892  中国 植物志  M. longipes 218 M. macrorhizum 204 M. melanantha 225 M. monbeigii 234 M. multicaule 208 M. napuligerum 237 M. nigrescens auct. non 201, 203 M. oblanceolata 224 M. pauciflora 204 M. phoenicodontum 228 M. platyphyllum 225 M. praticolum 227 M. pumilum 204 Af. rubicundum 236 M. rubicundum var. revolutum 236 M, salweenense 234 A/, scopulorum 217 M, souliei 205 Af. trachyphyllum 238 M. viscidulum 230 Af. viscidulum var. szechanensis 227 Melanthium cochinchinense 809 Meliaceae 685 Melientha 679 M. longistaminea 680, 681 Melothria argyi 216 M. assamica 321 M. bodineire 318 M. delavayi 324 M. formosana 216 M. helungensis 316 M, heterophylla 322 M. indica 214 M. japonic a 214 M. javanica 321 M. japonic a var. major 216 M. leucocarpa 216 Af. leucocarpa var. rubella 216 M. luikiunsis 318 M. maderaspatana 319 M. mairei 302 M. marginata 216  M. maysorensis 318 Af. mucronata 318 M. mucronata auct. non 318 M. odorata 214 M. perprsilla auct. non 318 M. perpusilla var. deltifrons 318 M. pustulata 302 Af. touchanensis 331 Af. ivallichii 317 Microcos 398, 407 M. chungii 407, 408, 409 M. neroosa 407, 407, 408 M, paniculata auct. non 407 M, stauutoniana 409 Micromelum 687, 688, 749 M. falcatum 747, 750 M. hirsutum 750, 751 M. hirsutum auct. non 750 M. integerrimum 747, 750, 751 M. integerrimum 751 M. integerrimum var. mollissimum 751 M. octandrum 750 M. pubescens auct. non 750, 751 Mochringella roseiflora 145 M. linearifolia 148 Molineria capitulata 817 M. carassifolia 819 M. recurvata 817 Momordica 270, 272, 326 M. calcarata 300 M. charantia 326, 327 M. chinensis 327 M. cochinchinensis 327, 328, 329 M. cylindrica 331 M. dioica 327, 328, 330 M. eberhardtii 329 M, indica 327 M. lanata 337 M. laotica 329 M. hiffa 331 M. macrophylla 329 M. meloni flora 329 
拉丁 名索引  893  M. pedata 396 M. sinensis 327 M. subangulata 326, 328, 329 M. tonkinensis 312 M. umbellata 322 Monocera petiolata 429 M, rugosa 432 Morus 562, 564 M. acidosa 566 M. alba 560, 561, 562 M. alba var. laevigata 567 Af. alba var. mongolica 568 M. alba var. multicaulis 567 M. australis 570 M. australis var. australis 565, 569, 571 M. australis var. incisa 565, 571 M. australis var. inusitata 565, 571  M. euchrestifolia 768, 770, 771 M. exotica 769, 770 M. exotica auct. non 769 Af. exotica var, I. 770 M. koenigii 768, 769 M, kwangsiensis 769, 772 M. paniculata 769 M. paniculata 770 M. paniculata auct. non 770 M. paniculata var. exotica 768, 770 M. paniculata var, paniculata 768, 769 M. tetramera 772 Myosoton 125, 135 M. aquaticum 134, 135 Myroxylon japonicum 260 M. racemosum 260 Nasturtium 2, 93  M. australis var. t rilobata 565, 571 N. barbarae foliun i 91 M. cavaleriei 571 N. e latum 91 M. deqinesis 565, 568 N. globosum 91 M. indica auct. no n 570 N. heterophyllum 88 M. integri folia 585 N. indicum 88 M. inusitata 571 N. incicum auct. non 88 M. laevigata 567 N. micros per mum 90 M. longistylus 570 N. montanum 88 M. macroura 564, 566, 567 N. officinale 93, 94 M. mongolica 565 N. palustris 92 M. mongolica var. diabolica 565, 570 N. sinapis 88, 90 M. mongolica var. mongolica 565, 568, 569 N. sublyratum 88  M. multicaulis 564, 567 M. notabilis 565, 569, 570 M, papyrifera 572 M. yunnanensis 564, 566, 568 M. yunnanensis 568 M. yunnanensis auct. non 570 M. tvallichiana 567 Mukia 269, 272, 319 M. javanica 319, 320, 321 M, maderaspatana 319, 320 M. scabrella 319 Muricia cochinchinensis 329 Murraya 687, 688, 768  Neoalsomitra 269, 271, 279 N. integrifoliola 278, 279 N. tonkinensis 279 Neomartinella 2, 78 N. violifolia 78, 79 Neuwiedis 822 N. balansae 823 N. curtisii 823 N. singapureana 823 N , varatrifolia auct. non 823 N. zollingeri var. singapureanae 823 Odontostemma glandulosum 163 Olax 671, 673 
894  中国 植物志  O. acuminata 675 Oncoba 249 O. spinosa 250 Opilia 679, 682 O. amentacea 682 Orixa 686, 687, 719 O. japonica 721 Othera orixa 721 Papeda ichangensis 787 F. kerrii 785 Paramignya 687, 688, 774 P. confertifolia 771, 774 P. griffithii auct. non 775 P. retispina 774 P. scandens auct. non 775 Parapentace tonkinensis 426 Paratropis caudata 580 Parraya ciliaris 99 P. finchiana 199 P. forrestii 106 P. linearifolia 99 F. xerophyta 100 Paullinia asiatica 740 Pegaeophyton 3, 77 P. scapiflorum 77 P. scapiflorum var. robustum 78 P. scapiflorum var. scapiflorum 78 P. sinense 77 P. sinense var. robustum 78 P. sinensis var. stenophylla 77 Pentace esquirolii 428 Pentace tonkinensis 426 Pestalozza laxa 386 P. pedata 387 Pharnaceum depressum 130 Phellodendron 686, 688, 743 P. chinense 743 P. chinense var. chinense 743 P. chinense var. falcatum 745 P. chinense var. glabriusculum 743, 744, 745 P. chinense var. yunnanense 743, 745 Philogonia fraxinifolia 733  Phoberos saevus 256 Phrynium 798, 799 P. capitatum 800 P. parviflorum 801 P. placentarium 800, 801 P, sinicum 801 P. tonkinense 800 P. A. tonkinense var. pedunculatum 800 P. tonkinense var. tonkinense 800 Phyllodes placentaria 801 Physolychnis gonosperma 204 Pogonotrophe pubigera 663 P. verrucosa 663 Polycarpaea 125, 129 P. corymbosa 130, 131 Polycarpon 125, 129 P. indicum 129 P. loeflingiae 129 P. prostratum 129, 130 Poncirus 687, 688, 778 P. polyandra 778, 779, 782 P. trifoliata 778 Populus 467, 467 P. adenopoda 467, 472 P. adenopoda var. adenopoda 471, 472 P. adenopoda var. platyphylla 472 P. adenopoda f. adenopoda 473 P. adenopoda f. cuneata 473 P. balsamifera 475 P. bonati 472 P. canadensis 468, 483, 484 P. cathayansa var. schneideri 468, 476 P. ciliata 468, 480 P. ciliata var. ciliata 479, 480 P. ciliata var. weixi 479, 481 P. davidiana 467, 468 P. davidiana var. davidiana 468, 469 P. davidiana var. tomentella 470 . P. duclouxiana 470 P. euramericana 483 P. glabrata 473 P. glauca 468, 475 
拉丁 名索引  895  P. haoana 468, 478 Pseudostellaria 125, 131 p. haoana var. haoana 478 P. cashimiriana 133 p. haoana var. macjrocarpa 478 P. davidti 132 p. haoana var. megaphylla 478 P. heterantha auct. non 133 p. haoana var. microcarpa 478 P. heterantha var. himalaica 132, 133, 134 p. lasiccarpa 468, 473 P. himalaica 134 p. lasiccarpa var. lasiocarpa 473, 474 P. sylvatica 132 p. lasiccarpa var. longiamenta 475 Pseudotreblus indicus 579 p. laurifolia 475 Quinaria lansium 763 p. macranthera 470 Raphanus 2, 18 p. nigra var. thevestina 468, 483, 484 R. acanthiformis var. raphanistroid.es 20 p. pekinensis 473 R. raphanistroides 18, 19 p. rotundifolia 470 R. sativus 20 p. rotundifolia var. rotundifolia 470 R. sativus var. hortensis 20 p. rotundifolia var. bonati 471 ♦ 472 R. sativus var. longipinnatus 18, 19, 20 p. rotundifolia var. duclouxiana 467, 469, 470 R. sativus var. macropodus f. raphanistroides p. rotundifolia var. macranthela 470 R. sativus var. raphanistroides 20 p. silvestrii 472 R. sativus var. sativus 18, 19, 20 p. simonii 468, 475 R. sativus f. raphanistroides 20 p. suaveolens auct. non 475 Rhus ^fraxini folia 733 p. szechuanica 468, 476 Ricotia cantoniensis 90 p. szechuanica var. tibetica 477 » 478 Rorippa 2, 87 p. szechuanica var. szechuanica 476, 477 R. cantoniensis 87, 89, 90 p. thevestina 483 R. dubia 87, 88 p. tomentosa 467, 471, 473 R. elata 88, 89, 91 p. tremula var. adenopoda 472 R. globosa 87, 91 p. tremula var. davidiana 468 R. globosa 91 p. tremula var. davidian f. tomerdella 470 R. indica 87, 88, 89 p. wilsonii 468, 474, 475 R. indica 90 p. wutanica 468 R. indica var. apetala 90 p. yatungensis 468, 481 R. islandica 92 p. yatungensis var. pedicellata 481, 482 R. micros permum 90 p. yatungensis var. trichorachia 481 , 482 R. montana 88 p. yatungensis var. yatungensis 481 , 482 R. nasturtium- aquaticum 93 p. yuana 468, 478, 479 R. palustris 88, 92 p. yunnanensis 468, 477, 478 R. sinapis 88, 90 p. yunnanensis var. microphylla 478 R. sublyrata 88 p. yunnanensis var. pedicellata 481 Ruscaceae 804 p. yunnanensis var. yatungensis 481 Ruscus 805, 815 Piper pinnatum 711 R. aculeata 815 Psammosilene 126, 247 Ruta 686, 688, 739 P. tunicoides 242, 247 R. albiflora 737 
896  中国 植物志  R. graveolens 738, 739 S. cheilophila var. cheilophila 559, 560 Rutaceae 685 S. cheilophila var. cyanolimnea 561 Rutales 685 S. chinensis 501 Sabia cavaleriei 721 S. chuniana 556 S. fedei 721 s. clathrata 491 , 533 Sagina 125, 135 s. clathrata var. reckiana 533 S. japonica 136, 137 s. coggygria 490, 521, 522 • S. linnaei 136 s. contortiapiculata 489, 505, 506 s. linnaei var. micrantha 136 s. crenata 490, 525, 526 s. maxima auct. non 136 s. cupularis var. lasiogyne 539 s. procumbens auct. non 136 s. cyanolimnea 561 s. saginoides 136 s. daguanensis 489 » 510 s. sinensis 136 s. daliensis 492, 541, 548 Salix 467, 483 s. daliensis f. daliensis 492 , 548 S. acuminatomicrophylla 532 s. daliensis f. longispica 492, 548 S. andropogon 559 5. daliensis f. longispica 548 S. annulifera 490, 523 s. daltoniana var. franchetiana 542 S. annulifera var. annulifera 522, 523 s. delavayana 489, 511, 513 s. annulifera var. dentata 523 s. delavayana X myrtillacea 542 s. annulifera var. glabra 525 s. densifoliata 559 s. annulifera var. macriula 523 s. denticulata 490, 514 s. anticecrenata 490, 525 s. dibapha 492, 551 s. araeostachya 493 s. disperma 492, 553, 554 s. atopantha 491, 537, 538 s. disperma 493 s. babylonica 488, 501 s. dissa 489, 508, 510 s. babylonica var. babylonica 501 , 502 s. driophila 492, 552 s. babylonica var. glandulipilosa 501 , 502 5. duclouxii 559 s. babylonica var. szechuanica 501 s. duclouxii var. kouytchensis 557 s. balansaei var. szechuanica 507 s. dyscrita 515 s. balfouriana 492, 545, 546 s. elegans 514 s. bistyla 492, 541, 547 s. erioclada auct. non 551 s. bockii 559 s. eriophylla auct. non 548 s. brachista 490, 526, 529 s. eriostachya 491 » 543 s. brachista auct. non 532 s. ernesti 491 , 542 s. brachista var. integra 529 s. etosia 489, 514 s. caloneura 507 s. faxoniana 519 s. calyculata var. gongshanica 527 s. faxonianoides 490, 517 s. camusii 492 , 549 s. fengiana 491 , 540 s. cantoniensis 501 s. fengiana var. fengiana 540, 541 s. cathayana 490, 515, 516 5. fengiana var. gymnocarpa 540, 541 s. cavaleriei 488, 495, 496 s. flabellaris 490, 527, 528 s. cheilophila 492, 559 s. floccosa 490, 521 
拉丁 名索引  897  5. floccosa auct. non 542 S, S, floccosa var. floccosa 521, 522 S. S. floccosa var. leoigyna 521 S. S. forrestii 546 S. 5. franchetiana 542 S. 5. funebris 553 S* 5. furcata 533 S. S. gilashanica 491 , 537 S. S. glarearum 490, 530, 531 S. S. guebrianthiana 489, 508, 512 S. 5. henryi 552 S. S. heterochroma 492, 552 9 554 S. S. heteromera 488, 499, 500 S. S, heteromera var. villosior 499 S. S. hirticaulis 490, 428, 429 S. 5. hsinhsuaniana 515 S. S. huiana 510 5. S. hylonoma 492, 556, 558 S* 5. hylonoma var. isochroma 556 S. S. inamoena 492, 548 5. S. inamoena var. glabra 549 S. S. inamoena var. inamoena 549, 550 S. 5. inamoena X tetrasperma 549 S. 5. isochroma 556 S. S. jingdongensis 489, 503, 504 S. S. kamaunensis 514 S. S. kouytchensis 492, 557 S. S. kulashanensis 537 5. S. kungmuensis 490, 519, 520 S. S. levilleana 492, 555 S. S. lindleyana 491, 533 5. S. lindleyana var. lindleyana 533, 534 S. S. lindleyana var. microphylla f. hebecarpa 533, S. 534 S. S. longiflora 489, 510 5. 5. longiflora auct. non 515 5. 5. longiflora var. psilolepis 509 5. S. longissimipedicellaris 492, 553 S. S. luctuosa 490, 515, 516 S. 5. luctuosa var. pubescens 555 S. S. magnifica var. microphylla 489, 505 S. 5. mairei 553 5.  matsudana var. tortuosa 499 matsudana f. tortuosa 488, 499 melea 555 moupinensis 489, 507, 508 moupinensis f. elliptic a 507 moupinensis f. obovata 507 muliensis 491, 538, 540 myrtillacea 492, 557, 558 nujiangensis 492, 544 occidentali- sinensis 491, 538, 539 opsimantha 489, 513 oreinoma 490, 519 oreinoma var. oreinoma 519 oreinoma var. wawashanica 519, 520 oreophila 490, 526, 527 oritrepha 491, 539 ortitrepha var. tibetica 539 oritrepha var. tibetica f. uniglandulosa 539 ovatomicrophylla 491, 532 pachyclada 553 paraflabellaris 490, 527, 528 paraplesia 488, 497, 498 pentandra 488, 496 phaidima 492, 544 phanera 491 , 543 phanera var. phanera 543, 545 phanera var. weixiensis 544, 545 phaneroides 543 piptotricha 491, 535, 536 polyandra 496 pominica 529 praticola 489, 511, 512 pseudowolohoensts 489, 508, 513 pseuso-ernesti 542 psilostigma auct. non 548 pyi 496 pyrina 493 radinostachya 489, 507 radinostachya var. pseudo- phanera 509 radinostachya var. radinostachya 507 rehderiana 492, 555, 558 rehderiana var. brevisericea 555 
898  中国 植物志  S. rehderiana var. lasiogyna 503 S. resecta 492, 550, 552 S. resectoides 490, 517, 518 S. rhododendrifolia 492, 556 S. rivulicola 490, 523, 524 S. salwinensis 492, 546 S, salwinensis var. longiamentifera 546 S. salwinensis var. salwinensis 545, 546 S. salxvinensis X radinostachya 546 S. schneideriana 557 S. sclerophylla 491, 537 S. sclerophylla var. sclerophylla 537 S. sclerophylla var. tibetica 539 S. scopulicola 491, 532 S, sericocarpa 488, 503 S. sikkimensis 492, 547 5. sikkimensis auct. non 514 S. squarrosa 557 S, souliei 491, 530, 534 S. sphaeronymphe 488, 501 S. spodiophylla 491, 542 S. spodiophylla 543 S. spodiophylla f. angustifolia 542 S. spodiophylla f. liocarpa 542 S. spodiophylla f. spodiophylla 542 5. subj>ycnostachya 557 S. tenelk 489, 509 S. tenella var. tenella 509 S. tenella var, trichadenia 509 S, tengchongensis 488, 495, 496 S, tetradenia 512 S. tetrasperma 488, 493, 494 5. tetrasperma auct. non 496 S. tetrasperma var. ischnostachya 493 S. tetrasperma var. pyrina 493 S. trichomicrophylla 491, 535, 536 S. vaccinioides 489* 505, 518 S. variegata 492, 559, 560 5. ivallichiana 553 5. ivallichiana var. grisea 553 5. ivallichiana var. pachyclada 553 5. wan git 542  S. weixiensis 488, 497 S. wolohoensis 492, 549, 550 S. xiaoguangshanica 489, 503, 504 5. yunnanensis 496 Saponaria vaccaria 240 5. segetalis 240 Schizopepon 270, 272, 325 S. longipes 325 S. macranthus 325, 326 Schoepfia 673, 675 S. fragrans 675, 676, 677 S. jasminodora 676, 677 S. jasminodora var. jasminodora 675, 677 S. jasminodora var. malipoensis 675, 678 Schoep fiopsis fragrans 667 5. jasminodora 677 Scolopia 249 , 255 S. henryi 256 S. saeva 255, 259 Sechium 271, 272, 392 S. edule 394, 395 Senebiera didyma 24 Sicyos 271, 272, 394 S. angulatus 394 S. edulis 394 5. fauriei 325 Silene 126, 197 5. adenantha 227 S. aprica 198, 210, 211 5. aprica p. firma 211 S. armeria 201, 239, 240 S, asclepiadea 200, 226, 227 5. asclepiadea var. dumicola 228 5. ascoepiadea var. glutinosa 227 S. atrocastanea 198, 213, 215 S. bilingua 201, 239, 240 S. bodinieri 230 S. caespitella 198, 206, 208 S. caespitosa 215 S. cardiopetala 200, 231, 232 5. cardioprtala var. degenensis 234 5. cardiopetala var. degenensis 234 
拉丁 名索引  899  S. chodatii 203 S. longiuscula 235, 236. 837 S. chodatii var. chodatii 197, 202, 203 5. lutea 227 S. chodatii var. pygmaea 197, 204 S. maheshivari 208 S. chungtienensis 199, 221 S. mairei 230 S. conoidea 197, 201 S. melanantha 199, 223, 225 Silene cryptantha 247 S. melandriformis 211 5. cucubalus 209 S. monbeigii 200, 234, 235 S. delavayi 199, 222, 223 S. napuligera 201, 237 S. dentipetala 199, 219, 220, 836 S. nepalensis 198, 206, 208 S. dumetosa 198, 213, 214 5. nigrescens auct. non 203 S. dumicola 200, 226, 228 S. nigrescens ssp. latifolia 197, 201, 202 s. epilosa 211 S. oblanceolata 199, 224 s. esquamata 198, 210, 212 S. otodonta 200, 231 s. firma 198, 211 S. pachyrrhiza 224 s. flavovirens 198, 207 S. phoenicodonta 200, 228 s. gonosperma 204 S. platyphylla 225 s. gonosperma ssp. gonosperma var. gonosperma S. platyphylla var. platyphylla 200, 226, 197, 204 s. platyphylla var. praticola 200, 227 s. gonosperma ssp. himalayensis var. himalayensis 5. platyphylla f. congesta f. involucrata f. 197, 202, 205 culifera 225 s. gracilenta 199, 217, 836 S. platyphylla f. szechuanensis 227 s. gracilicaulis 212, 213 S. praticola 227 s. gracilicaulis var. gracilicaulis 198, 213, 214 S. pubicalycina 199, 220, 221 s. gracilicaulis var. rubescens 198, 214 s. rosiflora 200, 234 s. graminoidea 217 s. rubicunda 201, 216, 236 s. graminoides 203 s. rubicunda var. revoluta 236 s. grandiflora 200, 232, 233 s. scopulorum 199, 217 s. habaensis 201, 238. 837 s. stewartiana 199, 223, 224 s. himalayensis 205 s. szechuanensis 227 s. huguettiae 205 s. tenais auct. non 212 s. huguettiae var. huguettiae 198, 205, 206 s. tenuis f. urbescens 214 s. huguettiae var. pilosa 198, 207, 836 s. trachyphylla 201 , 238 s. inflata 209 s. trachyphylla var. stenophylla 238 s. kantzeensis 199, 215, 216 s. venosa 198, 209, 210 s. kermesina 200, 230 s. viscidula 200, 230 s. lamarum 199, 220, 222 5. vulgaris 209 s. lankogensis 230 s. yunnanensis 200, 232, 233 s. latifolia 209 Smiarubaceae 685 s. lichiangensis 200, 229 Sinapis integri fokia 17 s. lineariloba 199, 218 5. juncea 15 s. longicornuta 199, 219 5. pekinensis 1 1 s. longipes 199, 218 Sinocitrus junos 793 
900  中国 植物志  5. reticulata 796 Siraitia 269, 272, 310 S. borneensis 310, 312 S. borneensis var. borneensis 311, 313 S. borneensis var. lobophylla 313 S. borneensis var. yunnanensis 313 S. siamensis 310, 311, 311 S. euphlebia 749 Sisymbrium 2, 112 5. as per urn 96 5, dubium 88 5. glandulosus 95 S. heteromallum 112, 113 S. himalaicum 86 S. humile var. hygrophilum 116 5, indicum 88 5. islandicum 92 S. luteum 114 S. luteum var. luteum 112, 114 S. luteum var. yunnanense 112, 114 S. mollis simum 86 5. nasturtium-aquaticum 93 S. palustris 92 5. pectinatum 96 5. siliquosum 117 5. sinapis 88 S. thalianum 84 S, versicolor 117 S, xvallichii 84 5. yunnanense 114 Skimmia 686, 688, 746 S. arborescens 748 S, arisanensis 749 S. distincto-venulosa 749 Sissymbrium viallichii 84 S. hainanensis 749 S. k-wangsiensis 749 S. laureola 746 S. laureola subsp. arborescens 746, 747, 748 S. laureola subsp. laureola 746 S. laureola subsp. melanocarpa 746, 749 S. laureola subsp. multinervia 746, 748  S. laureola subsp. feevesiana 746, 749 S, melanocapa 748, 749 5. multinervia 748 5. philippinesis 749 5. reeve siana 749 S. xvallichii 748 Sloanea 429, 455 S. assamica 464 S. austro- sinensis 457 S. changii 456, 464, 465 S. cordiflolia 456, 459, 460 S. dasycarpa 456, 457 5. elegans 457 S. emeiensis 457 S, forrestii 462 S. hanceana 466 S. hemleyana 456, 466 5. hemsleyana var. yunnanica 466 5. laurifolia 464 S. leptocarpa 456, 457, 458 S. mollis 456, 464, 465 S. mollis auct. non 462 5. rotundi folia 462 S. sigun 456, 459, 461 ^ S, sterculiacea 462 5. sterculiacea auct. non 464 S, sterculiacea var. assamica 456, 464 S. sterculiacea var. sterculiacea 456, 462, 463 S. tomentosa 456, 456 5. tsiangiana 457 S. tsinyunensis 457 S. xichouensis 456, 459 Sisymbrium sophia 121 Smithiodendron artocarpoideum 572 Solena 269, 272, 322 S. amplexicaulis 322, 323 S. delavayi 322, 323, 324 S, heterophylla 322 Solms-Laubachia 2, 96 S. ciliaris 97, 99 S. linearifolia 99 S. linearifolia var. leiocarpa 97, 99 
拉丁 名索引  901  S. linearifolia var. linearifolia 97, 98, 99 S. minor 97, 98, 100 S. pulcherrima 97 S. pulcherrima f. angustifolia 97, 99 5. pulcherrima f. atrichophylla 97 S. pulcherrima f. pulcherrima 97, 98 S. xerophyta 97, 100 Spergula japonic a 135 S. saginoides 137 Spergularia 125, 126 5. marina 126 S. salina 126, 127 S. saling var. asiatica 135 Stachyphrynium 798, 801 S. sinense 802, 803 Staintoniella 3, 118 S. verticillata 118, 119 Stellaria 125, 174 5. alsine 188 5. alsine var. alpina 188 S. alsine var. phaenopetala 188 5. alsine var. undulata 188 S. brachypetala 176, 185 5. bulbosa auct. non 134 S. capillipes 185 5. cherleriae 189 S. crispata P. parviflora 178 5. davidii 132 5. davidii var. himalaica 134 S. decumbens 191 S. decumbens var. acicularia 176, 192 S. decumbens var. decumbens 176, 190, 191 S. decumbens var. edgeworthii 191 S. decumbes var. minor 189 S. decumbens var. pulvinata 176, 191 S. delavayi 174, 176, 177 S. glauca 183 S. graminea 176, 188 S. hamiltoniana 180 S. lanipes 176, 185, 186, 836 S. media 175, 179 S, media 178  s. s. s. s. s. s. s. s. s. 5. 5. S. S. S. S. S. s. s. s. 5. 5, S. S. S. S. 5. S. S. s.  media var. decandra 179 media var. procera 179 media var. rocera 179 monogyna 179 monosperma var. monosperma f. panic ulata 178 monosperma var. paniculata 178 monosperma var. paniculata f. paniculata 175, 177, 178 monosperma var. paniculata f. scabrifolis 175, 178 neglecta 175, 179 omeiensis 176, 187 palustris 176, 183, 184 paniculata 176 petiolaris 176, 186, 187 pilosa 175, 181, 182 pilosa var. capillipes 187 saxatilis 180 saxatilis var. ample xicaulis 182 saxatilis var. capillipes 187 shine 187 stellato- pilosa 180 subumbellata 189 subumbellata f. subumbellata 176, 189, 190 subumbellata f. villosa 176, 191, 836 uda 176, 189 uliginosa 176, 188 uliginosa var. alpina 176, 188 uliginosa var. uliginosa 188 uliginosa var. undulata 188 undulata 187  vestita 180 vestita var. amplexicaulis 175, 182 vestita var. vestita 175, 180 wushanensis 175, 182 uuushanensis var. trientaloides 180 yunnanensis 183 yunnanensis f. villosa 176, 183 yunnanensis f. yunnanensis 176, 183, 184 Sterculia tiliaceaa 415 Stigmarota jangomas 257 Streblus 562, 577 
902  中国 植物志  S, asper 573, 574 S. ilicifolius 577, 578, 581 S. indicus 577, 578, 579 S. macrophyllus 573, 574, 576 S. tonkinensis 577, 578, 579 S. zeylanicus 577, 580 Tacca 827 T. chantrieri 827, 828 T. esquirolii 827 T. paxiana 828 T. roxburgii 828 T. subflabellata 828 T. vuilsonii 828 Taraktogenos annamemsis 252 T. hainanensis 252 T, merrilliana 252 Taxotrophis aquifolioides 581 T. balansae 580 T. caudata 575 T. ilicifolius 581 T. ilicifolius auct. non 575 T. longispina 581 T. macropnylla auct. non 581 T , zeylanica 575 Toonongia tonkinensis 573 Tetradium austrosinense 726 T • calcicolum 733 T. daniellii 735 T • fraxini folium 732 T. glabrifolium 730 T, ruticarpum 732 T. trichotomum 726 Thalia canniformis 798 Thladiantha 269, 272, 297 T. borneensis 312 T. calacarata 300 T. calcarta var. tonkinensis 300 T. cinerascens 308 T. cordifolia 299, 300, 301 T. cordifolia var. tonkinensis 300 T. dentata 299, 306, 307 T. digitata 305  T. globicarpa 300 T. grandisepala 298, 299, 299 T. heptadactyla 305 T. hookeri 299, 304 T, hookeri var. palmatifolia 305 T. hookeri var. palmatifolia f. trifoliata f. quinoue- foliata 305 T. hookeri var. pentadactyla 305 T. lijiangensis 299, 308, 309 T. longisepala 299, 308, 309 T. montana 299, 305, 306 T. nudi flora auct. non 300 T. oliveri auct. non 307 T. pentadactyla 305 T. pustulata 299, 302, 303 T. siamensis 312 T. sissilifolia var. longipes 313 T. villosula 299, 303, 304 T. villosula var. nigrita 304 T. yunnanensis 302 Thlaspi 3, 29 T. andersonii 30, 31, 32 T, arvense 30, 31 T. arvense var. sinuatum 30 T, bursa- pastor is 33 T. yunnanense 32 T, yunnanense var. dentatum 30, 32 T. yunnanense var. yunnanense 30, 32 Tilia 398, 398  T. austro- yunnanensis 401 T. baroniana 400 T. baroniana var. investila 401 T. callidonta 398 399 T. chenmoui 399, 404 T. chinensis 400 T. chinensis auct. non 402 T. chinensis var. chinensis 399, 400, T. chinensis var. intonsa 399, 401 T. chinensis var. investita 399, 400 T. intonsa 401 T. investita 401 T. kxveichsuensis 401 
拉丁 名索引  903  T. likiangensis 399 , 402 T. T. mesembrinos 401 T. T. miqueliana var. chinensis 402 T. T. mofungensis 399, 402 T. T. nobilis 398, 399, 403 T. T. paucicostata 404 T. T. paucicostata var. paucicostata 403, 404 T. T. paucicostata var. yunnanensis 397 , 404 T. T. tuan 401 T. T. tuan var. chinensis 399, 402 T. T. tuan var. tuan 399, 401, 403 T. T. yunnanensis 400 T. Todddalia 686, 688, 740 T. T. aculeata 740 T. T. asiatica 740, 741 T. T. asiatica auct. non 691 T. T. floribunda 740 T. T. nitida 740 T. T. tonkinensis 740 T. Toluifera cochinchinensis 753 T. Torularia 3, 116 T. T. glandulosus 95 T. 丁. humilis f. grandiflora 113, 116 T. T. humilis f. hygrophila 116 T. T. humilis prol. venusta 116 T. Tremotis auriculata 649 T. Trichosanthes 270, 271, 351 T. T. anguina 363, 369, 370 T. T. baviensis 353, 371, 373 T. T. bracteata auct. non 360 T. T. bracteata var. scotantus 357 T. T. bracteath auct. non 358 T. T. brevibracteata 368 T. T. cavalerei 374 T. T. chinensis 374 T. T. crenulata 367 T. T. crispisepala 353, 365 T. T. cucumerina 353, 369, 370 T. T. cucumerina var. anguina 369 T. T. cucumeroides 353, 374 < 375 T. T. cucumeroides var. formosana 374 T. T. dunniana 352, 358, 359 T.  fissibracteata 352, 357 formosana 374 grand t brae teat a 357 guizhouensis 367 heteroclita 377 himalensis var. indivisa 376 himatensis 374 integri folia 347 japonica auct. non 367 javanica 300 kerrii 352, 365, 366 khasiana auct. non 364 kirilowii 353, 368 lepiniana 352, 355, 356 macrocarpa 377 majuscula 358 multiloba auct. non 357 multiloba var. majuscula 358 obtusiloba 368 ovata 352, 363, 364 obigera 353, 374, 375 ovigera var. sikkimensis 376 pac hyrrhac hi s 371 palmata var. scotantus 357 pedata 352, 361 pedata var. yunnanensis 361 prazeri 358 quinquangulata 351, 353, 355 quinquefolia 352, 362 rOvSthornii 353, 367 rostrata 374 rubriflos auct. non 358 rubriflos 352, 358, 359 rubriflos f. macros per ma 358 rugatisemina 352, 360 scabra 345 sericeifolia 353, 366, 367 smilacifolia 352, 362, 363 stylopodifera 367 subrosea 352, 361 tetragonosperma 353, 372, 373 iomentosa 365 
904  中国 植物志  T. trichocarpa 351, 370, 371 T . tricupidata auct. non 354 T. tridentata 358 T. truncata 352, 364 T. uni flora 367 T. villosa 351, 354 T. villosa auct. non 365 T. wallichiana 352, 357 Tripod a nthera cochinchinensis 344 Triumfetta 398, 422 Tvi pod anther a cochinchinensis 345 T. angulata 423 T. annua 423, 424 T. bartramia 423 T. pilosa 421, 423, 424  U . nervosum 623 U , nudum 621 U • obtusifolium 620 [7. parvi folium 607 U . pisocarpum 618 U. religiosum 609 U . rhododendri folium 619 U. rumphii 609 U • s trie turn 620  U. superbum 606 Urtica villosa 562 U • japonic a 562 Vaccaria 126, 241 V\ pyramid ata 241 V. segetalis 241, 242 V". cavaleriei 671 V anieria cochinchinensis 577 y. tricuspidata 585 V eratrum mairei 817 Vitis mairei 389 V. martini 387 V. pentaphylla 387 Walbergella pauci flora 204 Warea tonglensis 342  T. rhomboidea 421, 423, 423 Xyl osma 249, 258 T. tomentosa 423, 424 X. apactis 260 T. tomentosa var. calvescens 425 X. congestum 260 Tupistra esqulollii 817 X. congestum var. congestum 260 Urena poly flora 423 X. congestum var. pubescens 260 Urobotrya 679, 681 X. controversum 260, 261 U. latisquama 681 X. japonic um 260 Urostigma altissimum 610 X. japonicum var. pubescens 260 U * annulatum 613 X. longifolium 260, 261 U . benjamina var. nitidum 621 X. racemosum 260 U. benjaminum var. nudum 621 X. racemosum var. pubescens 120 U • concinnum 607 Yinshania 2, 120 C7. cordifoliam 604 Y. zayunensis 119, 120 U * cor di folium 609 Zannonia lax a 386 U • elasticum 613 2. pedata 387 [/. glaberrimum 616 Z. ivightiana 386 U . laccifera 615 Zanonia 269, 272, 297 U , microcarpum 619 Z. indica var. pubescens 297, 298  Zanthoxylum 686, 687, 688 Z. acanthopodium 697 Z. acanthopodium var. acanthopodium 689, 696, 697 Z. acanthopodium var. timbor 689, 697 Z. acanthopodium var. Oligotrichum 679 Z. acanthopodium var. villosum 697 Z. ailanthoides 692, 701 Z. alatum 697 
拉丁 名索引  905  Z. alatum auct. non 695 Z. laetum 691, 715, 716 Z. alatum var. planispinum 695 z. leiorhachis 709 Z. alpinum 705 z. laxifoliolatum 711 Z. armatum 690, 695, 696 z. lentisci folium auct. non 702 Z. asperum 711 z. macranthum 691 , 709, 710 Z. asperum var. glabrum 711 z. micranthum 692, 702 Z. avicennae 691, 702, 706 z. molle 692, 699, 700 Z. bodinieri 714 z. multifoliolatum 707 Z. bungeanum 692 z. multijugum 691, 707, 708 Z. bungeanum var. bungeanum 690, 692, 693 z. myriacanthum 700 Z. bungeanum var. pubescens 690, 694 Z. myriacanthum var. myriacanthum 692, 699 » 700 Z. bungei 692 Z. myriacanthum var. pubescens 692, 701 Z. bungei var. imperforatum 692 Z. nitida auct. non 740 Z. calcicola 691, 707, 708 Z. nitidum 690, 711, 712 Z. chinense 709 Z. nitidum auct. non 692 Z. corifolium 691, 719 Z. odoratum 700 Z. cuspidatum 709' Z. oranthopodium var. oligstrichum 691 Z. cyrtorhachis 709 Z. ovalifolium 698 Z. daniellii 735 Z. ovalifolium var. ovalifolium 690, 696 , 698 Z. dimorphophyllum 698 Z. ovalifolium var. multifoliolatum 690, 698 Z. dimorphophyllum var. deminutum 698 Z. oxyphyllum 692, 703, 706 Z. dimorphophyllum var. spinifolium 698 Z. paniculatum 691 , 717, 720 Z. dimorphophyllum var. terminale 698 Z. pilosulum 690, 695 Z. dissitoides 716 Z. piperitum auct. non 702 Z. dissitum 714 Z. pistaciiflorum 698 Z. d is si turn auct. non 716 Z. planispinum 695 Z. dissitum var. dissitum 691 , 714, 715 Z. pteteaefolium 725 Z. dissitum var. hispidum 691 » 716 z. rhetsoides 700 Z. echinocarpum 713 z. rhetsoides var. pubescens 701 Z. echinocarpum var. echinocarpum 691 , 714 z. robiginosum 698 Z. echinocarpum var. tomentosum 690, 714 z. scabrum 711 Z. emar ginellum 701 z. scandense 690, 709, 710 Z. esquirolii 692, 703, 704 z. sequirolii 696 Z. evodiae folium 698 z. sichuense 691, 712, 713 Z. floribundum 740 z. simulans auct. non 692 Z. fraxinoides 692 z. simulans var. imperforatus 692 Z. giganteum 700 z. stenophyllum auct. non 703 Z. hamiltonianum 711 z. taliense 705 Z. hamiltonianum auct. non 705 z. tibetomem 705 Z. hemsleyana 701 z. tomentellum 690, 705. 706 Z. jinpingense 690, 717, 718 z. undulatifolium 690, 693, 694 Z. khasianum 709 z. usitatum auct. non 692 
906  中国 植物志  Z. xinpingense 691, 717 Z. ylumcuspidatum 702 Z. yuanjiangense 691, 712, 713 Z. yunnanense 711 Zehneria 269, 272, 314 Z. hookeriana 316 Z. indie a 216 Z, japonica 314 Z. kelungesis 316  Z. liukiuensis 318 Z. marginata 314, 315, 316 Z. maysorensis 314, 315, 317 Z. maysorensis auct. non 318 Z. mucronata 314, 318 Z. mucronata auct. non 318 Z. perpusilla auct. non 318 Z. umbellata 322 Z. wallichii 314, 317 
《云 南植 物志》 巳出版 科名索 5 (按 汉语 拼音字 母次序 排列)  科 名 芭蕉科 百部科 柏科 半 边莲科 茶 茱萸科 翅 子藤科 川草科 唇形科 茨藻科 酢 浆草科 大 花草科 大麻科 大 血藤科 冬青科 杜 鹃花科 番 荔枝科 番 木瓜科 防己科 浮萍科 橄榄科 珙颈科 海 桐花科 黑 三棱科 红 豆杉科 红树科 胡麻科 花蔺科 花葸科 桦木科 黄 谷精科 黄杨科 黄 叶树科 夹 竹桃科 角 果藻科  卷 数 2 5 4 2 4 5 5 5 2  科 名 角 胡麻科 桔梗科 金 刀木科 金 缕梅科 金 粟兰科 金 鱼藻科 锦葵科 旌 节花科 九 子母科 壳斗科 苦 苣苔科 苦木科 蓝雪科 狸藻科 楝科 连 香树科 莲 叶桐科 领 春木科  六 苟藤科 柳 叶菜科 龙 脑香科 罗 汉松科 萝華科 马 鞭草科 马钱科 麻黄科 买 麻藤科 栊牛 儿苗科 茅 膏菜科 猕 猴桃科 木棉科 木通科 
908  云南 植物志  木樨科 4 m 甘 t£c 本、1 田 基麻枓 2 AY- 化 41、l 甫 洋杉科 4 大 料木科 4 漆树科 2 天 雨星枓 2 槭树科 5 JBCL 4W 透 骨旱枓 1 n_L X>\ 棺 叶树科 2 冤丝 于科 2 千 屈菜科 3 -TT 4H" -#f" $、l 五 根花枓 3 +hk 4crT -J— X>\ 销 柄木枓 5 -rr its* -^r 4>l 五! ^ra 旱枓 5 -H- JIM 力口枓 2 -T- 4in 五力 口 枓 2 I-TT r*t Jl^I 清 风藤科 4 五 桠果科 5 7T7 At X>\ 忍冬科 5 -rr 由 XA 无 患子科 1 肉 旦寇科 1 +FJ 梧桐科 2 • r 1 -* -±fc- 工、| 二 白草科 5 无 叶莲科 5 — * / 1、 4^ 工、1 二 尖杉科 4 TTCT Tg- >bbr :t、l 西 番莲科 1 桑 寄生科 3 香蒲科 5 山柑科 2 ,1、 一 /ill -Sr 4^*1 小— 仙旱科 4 山榄科 1 4*n ^it* -if- :t、l 楔, 花科 5 , 1 , -Li- DR 工、1 山 龙眼科 1 i、 ^ 田 4>1 七、 翼果科 , 1 , -if -*t* 工、1 山 茱萸科 5 旋花科 2 4-^ 工、 | 杉科 4 鸭妬 旱科 6 4^ n_L S>\ 杉 叶藻科 4 眼 子果枓 A 4 商陆科 1 -tz. +fc i>| 杨梅枓 5 蛇菰科 3 HE zht r±*T *>l 野 末莉科 6 省 沽油科 2 野杠 丹科 /-ff -rl- 工、 1 使 君子科 1 银否科 4 柿树科 3 htlTT 'rffi 工、 1 罂粟科 o 鼠刺科 1 雨 久花科 5 薯蓣科 3 鸾尾科 5 水鳖科 4 ® 志科 3 水 麦冬科 5 越括科 5 水 青树科 5 i/t^ X>\ 泽? ¥ 科 4 n-y* -H=* U 睡菜科 4 樟科 3 睡莲科 4 榛科 5 四 角果科 5 紫旱科 4 四 数木科 3 jfcb ti- i>r 紫免 午科 1 松科 4 紫树科 苏铁科 4 紫葳科 2 檀香科 4 藤黄科 5 
Index familiarum Fl. Yunnan. Olim editarum  Name familiam Tomus Name familiam Tomus Aceraceae 5 Commelinaceae 3 Actinidiaceae 1 Convolvulaceae 2 Adoxaceae 3 Cornaceae 5 Alismataceae 4 Corylaceae 5 Anacardiaceae 2 Cupressaceae 4 Annonaceae 5 Cuscutaceae 2 Apocynaceae 3 Cycadaceae 4 Aquifoliaceae 4 Davidiaceae 1 Araceae 2 Dilleniaceae 5 Araliaceae 2 Dioscoreaceae 3 Araucariaceae 4 Dipterocarpaceae 5 Asclepiadaceae 3 Droseraceae 4 Balanophoraceae 3 Ebenaceae 3 Barringtoniaceae 4 Ephederaceae 4 Betulaceae 5 Ericaceae 4 Bignoniaceae 2 Eupteleaceae 5 Bombacaceae 3 Fagaceae 2 Boraginaceae 4 Geraniaceae 5 Burseraceae 1 Gesneriaceae 5 Butomaceae 4 Ginkgoaceae 4 Buxaceae 1 Gnetaceae 4 Campanulaceae 5 Guttiferae 5 Cannabaceae 1 Haloragidaceae 4 Capparidaceae 2 Hamamelidaceae 1 Caprifoliaceae 5 Hernandiaceae 3 Cardiopteridaceae 1 Hippocrateaceae 4 Caricaceae 5 Hippuridaceae 4 Carlemanniaceae 5 Hydrocharitaceae 4 Cephalotaxaceae 4 Hydrophyllaceae 2 Ceratophyllaceae 4 Icacinaceae Cercidiphyllaceae 5 Iridaceae 5 Chloranthaceae Iteaceae 1 Clethraceae 、 2 Juncaginaceae 5 Combretaceae Labiatae 
910  云南 植物志  Lardizabalaceae 2 Polygalaceae 3 Lauraceae 3 Pontederiaceae 5 Lemnaceae 5 Potamogetonaceae 4 Lentibulariaceae 4 Proteaceae 1 T 1 1 * Lobeliaceae 2 Katilesiaceae 2 Loganiaceae 3 Khizophoraceae 1 T Loranthaceae 3 babiaceae 4 Lythraceae 3 bamydaceae 4 Malvaceae 2 bantalaceae 4 Martyniaceae 5 Sapindaceae 1 Melastomataceae 2 Sapotaceae 1 Meliaceae 1 bargentodoxaceae 1 Menispermaceae 3 oaururaceae 5 Menyanthaceae 4 bimaroubaceae 1 Musaceae 2 bolanaceae 2 Myricaceae 5 bparganiaceae 5 Myristicaceae 1 bphenocleaceae 5 Myrsinaceae 1 Stachyuraceae o O TV T • J Najadaceae 5 btaphyleaceae 2 XT 1 Nymphacaceae 4 Stemonaceae 5 Nyssaceae 1 Sterculiaceae 2 Oleaceae 4 Styracaceae 3 Onagraceae 4 Symphoremataceae 1 Oxalidaceae 5 Taxaceae 4 rapaveraceae 2 1 axodiaceae 4 Passifloraceae 1 Tetracentraceae 5 Pdesliscese 5 1 etramelaceae 3 Pentaphragmataceae 5 1 oricelliaceae 5 Petrosaviaceae 5 Trapaceae 4 Phrymaceae 1 I yphaceae 5 Phytolaccaceae 1 . Vacciniaceae 5 Pinaceae 4 Vcrbcnscc&c 1 Pittosporaceae 3 Xanthophyllaceae 3 Plumbaginaceae 1 Xyridaceae 5 Podostemaceae 5 Zannichelliaceae 5 Polemoniaceae 2 
,6、 3 'J I 采 ft^jj^ : fjr 价 , I.OO ^ 开票日 I v、y^ 
264 68  58.8664 132 :6  a SIj  w 斗  借者 I 还期 赠顯、 :顯  借 者 还 期  分 类 编 号 登记号  i 卖 者 注 意 1. 愛护 公共图 书切分 任意卷 折和 涂写, 损坏或 遗失照 章 賠偿。 2, 请在 借书期 限前送 还以便 他 人阅读 请賜予 合作。 成 1106-1 2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