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if
■


云南 植物志 第二卷 (种 子植 物) FLORA YUNNANICA Tomus 2 ( SPERM ATOPHYTA) 中国科 学院昆 明植物 研究所 编箸  10293  19 7 9 
内 容简介 云 南植物 志系记 载云南 地区野 生及习 见栽培 的高等 植物的 专志。 共分 苔藓 植物、 蕨 类植物 和种子 植物三 大类。 本卷为 种子植 物的第 二卷, 共记载 种 子植物 11 科 287 属 79 ! 种。 对科、 属、 种 的名称 (包 括正名 及别名 )、 形态、 产地、 分布等 均作了 扼要的 记述。 对现在 巳知有 经济价 值的种 类及其 用途也 择 要加以 介绍。 大部分 种类均 附形态 特征比 较图或 植株全 貌图, 共 2 21 幅。 本书 可供植 物学、 农、 林、 园艺、 药学 等工作 者及有 关部门 参考。  云南 植物志 笛 ― 装 (种 子植 物) 中国枓 学院昆 明植物 研究所 编著 ^ ^ «fc 庥 社出版 牝京 BIB 门内大 街 is? 9 牛 <S4»$m 印 印刷 新华 书店北 京发行 所发行 各地新 华书店 经^  定 价: 9.25 元  1979 年 3 月! R — Sft 1979 年 3 月% --次 刷 印© : 0001 — 4,640 统一 书^ : *ifrf 书号 :  787 X 1092 1/10 55 3/4 ftB 页 : 3 I .284,000  £ 愤 A  2 I 
录  各 论 21. 木通科 Lardizabalaceae 1 25. 大花 草科 Rafflesiaceae 14 32. 罂粟科 Papaveraceae 18 .36. 山 柑禾斗 Capparidaceae 45 120. 野 牡丹科 Melastomataceae 77 130. 梧桐科 Sterculiaceae 137 132. 锦葵科 Malvaceae 182 163. 壳斗科 Fagaceae 241 200a. 九 子母科 Podoaceae 348 204. 省 活油科 Staphyleaceae 351 205. 漆树科 Anacardiaceae 361 212. 五加科 Araliaceae • 414 214. 梏 叶树科 Clethraceae 516 244. 半 边莲科 Lobeliaceae 521 247. 花 葱科 Polemoniaceae 537 248. 田 基麻科 Hydrophyllaceae 538 250. 燕 禾斗 Solanaceae 541 251. 旋花科 Convolvulaceae 611 251a. 冤 丝子科 Cuscutaceae 686 257. 紫葳科 Bignoniaceae 691 287. 芭蕉科 Musaceae 725 302. 天 g 星科 Araceae 733 索 引 中 名索引 839 经济植 物索引 859 拉丁 名索引 863 
21. 木通科 Lardizabalaceae 藤本, 攀援 灌木, 稀直立 的乔木 状灌木 (猫 儿屎属 De Ca i snea )。 叶互生 ,指状 复叶, 无托 叶, 叶柄基 部和小 叶柄的 两端常 膨大为 节状, 或为很 长的羽 状复叶 (猫 儿屎属 )。 总状花 序, 或伞房 状花序 ,稀组 成圆锥 花序, 很少 单花; 花 整齐, 3 基数, 两性, 或因 雄蕊及 心皮退 化而为 单性; 萼片 6, 花 瓣状, 2 列, 覆瓦 状排列 或外轮 3 片为 镊合状 排列, 有吋 3; 花 瓣缺, 或在雄 花中呈 蜜腺伏 ;雄蕊 6, 分离或 花丝连 合成管 ,花药 2 室, 纵裂, 药隔常 突出于 药室之 上而呈 角状; 雌花 中有退 化雄蕊 6 枚或无 ;子房 上位, 心皮 3 至 多个, 分离, 1 室, 有 胚珠多 颗, 倒生, 纵行 排列, 稀单 1; 果为 肉质的 朞獎或 桨果, 开 裂或不 开裂; 种子卵 形或近 肾形, 有肉质 丰富的 胚乳及 小而直 的胚。 本科和 防己科 (Menispermaceae) 及 小檗科 (Berberidaceae) 很 相近。 具缠 绕生长 的初生 部分 及指状 复叶, 单性花 ,与防 己科更 相近, 区别 在于本 科具多 种子的 子房及 小而直 的胚。 与小檗 科相近 在于具 3 基数 的花, 区别在 于心皮 多数, 外向的 花药, 侧膜胎 座及单 性花。 7 属 40 多种, 分布自 喜马拉 雅山脉 地区经 缅甸, 中南 半岛, 我国至 日本; 南美 洲智利 至秘 鲁亦有 2 属。 我国有 5 属, 自华 北至江 南各省 均有; 云南有 5 属 14 种。 分属 检索表 1 (2) 茎直立 ;冬 芽大, 卵形, 具 2 鳞片; 奇数羽 状复叶 ;花 杂性, 带 绿色, 无花瓣 (蜜腺 ); 雄蕊 合生; 花药 具尖突 1 猫 儿屎属 Decaiwiea 2(1) 茎攀援 ;冬芽 具多数 鱗片; 羽状 3 小叶 或指状 复叶; 花 单性, 同株或 异株; 常 有花瓣 (蜜腺 )。 3 (8) 小叶 近相等 且全部 具柄; 常绿或 半常绿 至落叶 ;雌雄 同株或 异株, 果通 常大于 2 厘米。 4 (7) 常绿; 小叶 全缘, 通常 锐尖或 渐尖; 花 序通常 少花, 伞 房状; 雌 雄同株 异序, 稀 同序, 或雌雄 异株, 萼片 6, 白绿或 紫色; 花 丝长, 分离或 合生, 花药 通常具 尖突, 心皮 3。 5 (6) 萼片肉 质而钝 ;雄蕊 分离; 花瓣 6, 微小 2. 康 爪枫属 Holboellia 6 (5) 萼片薄 而渐尖 ;雄蕊 合生; 花瓣 6, 或缺 3. 野 木瓜属 Staimtonia (包括 Parvatia) 7 (4) 落叶至 半常绿 ;小叶 全缘或 浅裂, 先端 微凹; 花序 多花, 总状, 雌 雄同株 同序; 雄花 多而小 在花序 上部, 雌花 数个, 大而 在下; 萼片 3, 紫或紫 黑色; 花 瓣缺; 花丝 几缺; 花 药钝; 心皮 3 — 9 个 4. ^CjSJS Akebia 8 (3) 羽状 3 小叶, 顶 生的倒 卵形, 基部 楔形, 具柄, 侧 生的不 同形, 基部 偏斜, 具短柄 或无柄 ;雌雄 异株; 总状花 序细长 ,花近 无柄; 花瓣 6; 雌 花具退 化雄蕊 6 个, 雄 花具退 化心皮 3 个; 浆果 长仅约 2 厘 米 S. 串 果藤属 Sinofranchetia 1. 木通属 Akebia Decne.  藤本; 叶 为指状 3 — 5 (— 8) 小叶, 小叶 具柄。 花雌 雄同株 同序, 为腋生 的总伏 花序, 雄 花 多而小 在花序 上部, 雌花少 而较大 在下部 ;萼片 3, 紫黑色 ,近镊 合状; 花 瓣缺。 雄花: 雄 
2  云南 植物志  蕊 6, 分离, 花丝 极短, 花药 内弯, 外向 2 裂, 钝; 有退化 心皮; 雌花: 退 化雄蕊 6 或 9, 心皮 3 — 9 ( 一 U), 柱头 盾状。 胚珠 多数, 生于 2 个侧膜 胎座上 ;果为 1 长椭 圆状的 浆果, 老吋沿 腹缝 开裂。 种子 卵形, 下 陷于果 肉中。 4—5 种, 产我国 ,其中 2 种至 日本。 云南产 1 种。 1. 三 叶木通 三 叶拿绳 (浙江 ), 活血藤 、甜 果木通 (江苏 ), 八月瓜 (山东 、四川 ), 八月 瓜藤、 八月楂 (广东 ,江苏 ), 羊开口 、哪瓜 (湖南 ,江西 ), 拿藤、 爆肚拿 (江西 ) Akebia trifoliata (Thunb.) Koidz. (1925); Rehd. (1929); 中国 高等植 物图鉴 (1972, 以下简 称图鉴 ); 秦岭 植物志 (1974). Clematis trifoliata Thunb. (1794); A. lobata Decne. (1839)*. 分布于 河北、 山西、 山东、 河南、 陕西 南部、 甘 肃东南 部至长 江流域 各省, 但云南 不产。 叶边缘 波状至 浅裂。 雌花 常较大 (径达 3 厘米 ), 而与下 列变种 不同。 la. 白木通 (甘, 川, 湘, 黔, 中 药志) 图版 1,4— 6 三 叶拿藤 (湖南 ,图考 ), 六角楂 (腾冲 ), 羊 腰子果 (文山 ), 三叶 木通、 巴戟、 土巴戟 、百 曰红、 海风藤 (四川 ), 八月樯 (渣) 、小 八月瓜 (湖北 ), 八月瓜 (湖北 、广西 ), 牛广瓜 (贵州 ), 预知子 、牛 卵子、 地海参 (广西 ) var. australis (Diels) Rehd. (1929); 图鉴 (1972) A. loiata Decne. var. australis Diels (1900). 落叶木 质藤本 ,茎, 小枝 无毛。 叶 为三出 复叶, 革质; 小叶卵 圆形, 宽卵圆 形或长 卵形, 长 宽变化 很大, 先端 钝圆, 微凹, 有 吋具短 尖突, 基部圆 形或宽 楔形, 有 吋微呈 心形, 边缘全 缘, 侧 脉通常 5 — 6 对; 叶 柄细, 长 6 — 8 厘米。 雌雄同 株同序 ,花序 总状, 腋生, 长约 8 厘 米; 雄花生 于花序 上部, 雄蕊 6; 雌花 在花序 下部, 具 6 个退化 雄蕊, 心皮 分离, 3 — 12 个; 萼 片 均为紫 红色。 果肉质 ,长 卵形, 成熟后 沿腹缝 线开裂 ;种子 多数, 卵形, 黑色。 云南东 北部、 东部、 东 南部至 中部及 腾冲有 分布。 海拔 300 — 2100 米, 荒野 山坡, 灌丛 间 及沟谷 疏林。 我国长 江流域 广布, 向北 分布至 河南、 山西和 陕西。 药用功 效与木 通同, 为利 小便特 效药; 茎 藤叶, 果均可 利尿, 消炎, 除湿 镇痛, 治关节 炎, 骨髓炎 ;果 可食, 解毒; 皮通乳 ;种子 榨油, 酿酒, 嫩叶 可食。 2. 鹰 爪枫属 Holboellia Wall. 攀援 灌木, 叶 为指状 3 — 9 小叶。 花雌雄 同株, 为 腋生的 花束, 或为总 花序, 伞房花 序; 萼片 6, 花瓣状 ,紫色 或常白 绿色, 肉质 而钝, 2 列, 外 面的镊 合状; 花瓣 6, 微小, 圆形; 雄花: 雄蕊 6, 花 丝长, 分离, 花药 2 裂, 药隔伸 出成细 尖突; 心皮 残存。 雌花: 退 化雄蕊 6; 心皮 3, 柱头长 圆状, 胚珠 多数。 果由 3 个浆果 状的心 皮组成 ,不 开裂。 种 子多数 在果肉 中。 约 8 — 10 种, 我国北 达秦岭 ,西达 喜马拉 雅山脉 东段, 南 达越南 北部。 云南有 5 种。 
木通科  图 版 1 1—3. 串果藤 Siaefranchetia chinensit (Franch.) Hemsl., 1. 果枝, 2. 雄花, 3. 果; 4 一 6. 白木通 Ake- bia trifoliata (Thunb.) Koidz. var. austral is (Diels) Rehd., 4. 果枝及 花枝, 5. 雄花, 6. 雌花. 
云南 植物志  分种 检索表 1 (2) 叶 为羽伏 3 小叶; 花小, 长 5 毫米; 伞 房花序 多数, 具 短梗, 簇 生叶腋 2* 小花 fl| 爪讽 H. parviflora 2 (1) 叶为指 状复叶 ,小叶 3 个以上 ;伞 房花序 少数, 总 花梗及 花柄均 较长。 3 (8) 小叶 为狭长 圆形或 倒卵状 披针形 至狭披 针形, 或倒卵 状长圆 形至椭 圆形。 4(5) 小叶 为狭长 圆形, 或倒卵 状披针 形至狭 披针形 1. 五 叶瓜藤 H. farge.i> 5 (4) 小叶倒 卵状长 圆形, 或椭 圆形。 6 (7) 小枝圆 筒形, 有条纹 ;小叶 革质, 网脉不 明显; 花药比 花丝短 3. 五风藤 H. latifolia 7 (6) 小枝 有稜, 稜上有 狭翅; 小叶薄 革质, 两面 有极细 网脉; 花 药比花 丝长… S. 羊腰子 H. reticulata 8(3) 小叶为 卵圆形 至倒卵 圆形, 先端 锐尖或 渐尖, 革质 4. 昆明 應爪枫 H. ovatifoliolat. 1. 五 叶瓜藤 (南川 ) 五 月瓜藤 (经 济植物 手册、 秦岭 植物志 ), 八月瓜 (鲁甸 ,维西 ), 八月果 (禄劝 ), 黄蜡白 果藤 (昭通 ), 蜡支 (维西 ), 野人瓜 、紫花 牛姆瓜 (图鉴 ), 腊藤、 五 月腊、 五 月藤、 预 知子、 野 梅、 豆子 (湖 北植 物志) Holboellia fargesii Reaub. (1906) ; K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 Hand.-Mzt. (1931) ; Chun (1934). Holboellia angustifolia uuet., non Wall. ; Stauntonia longipes Hemsl. in Hook. (1907) ; Holboellia latifolia auct. non Wall. Fr. (1885) ; Diels (1900) ; Gagn. (1908) p. p. ; Holboellia marmorata Hand.-Mzt. (1921) ; syn. nov. e photo, typo et descr. 攀援 灌木, 全部 无毛, 分枝圆 柱形, 灰色。 叶 为指状 复叶, 叶柄长 1.5 — 8 厘米, 小叶 (3) 5-7 (9), 小叶柄 较纤细 ,长 0.5 — 2 厘米; 小 叶狭长 圆形或 倒卵状 披针形 至狭披 针形, 长 2 — 7 厘米, 宽 0.6 — 2 厘米, 大小变 化极大 ,先 端具小 短尖, 基部 楔形, 叶下面 灰白色 ,侧 脉不 明显。 花单性 ,雌雄 同株, 为簇 生叶腋 的伞房 花序, 每 1 总梗具 1 一 3 花; 小苞 片小, 几 乎不 明显; 雄花少 ,绿 白色, 较大, 长约 1.5 — 2 厘米, 萼片 6, 不等长 ,近 肉质, 长圆状 匙形, 先端钝 而增厚 ;花瓣 (蜜腺 ) 鳞片状 ,近圆 形或三 角形, 宽约 0.75 毫米, 雄 蕊比花 萼短, 花丝 基部稍 合生, 花 药比花 丝短, 药隔成 细尖突 ;退 化雌蕊 3, 棒状; 雌花 与雄花 相似, 紫色, 较 小, 萼片 倒卵状 圆形, 内轮的 较小; 花瓣三 角状, 宽 0.5 毫米, 退化 雄蕊花 药状, 长约 0.75 毫 米; 心皮 3, 胚珠 多数, 5 列。 果紫色 ,长 圆形, 顶端 钝圆, 长 7 — 9 厘米。 花期 4— 5 月, 果 期 7— 9 月。 云南 中部、 东北 部及西 北部, 海拔 2100 — 2800 米, 山坡杂 木林, 疏林 及灌木 丛中。 安 徽, 湖北、 福建、 广东、 四川、 贵州、 及 陕西南 部亦有 分布。 药用, 根可 治劳伤 咳嗽; 果可食 ,与 木通属 (Akebia) 的 果一样 入药, 有吋称 "预 知子" ("开 宝本草 "), 治肾虚 腰痛, 疝气。 种 子含油 40% 以上, 可 搾油。 2« 小花 鹿爪枫 八月瓜 (麻 栗坡) Holboellia parviflora (Hemsl.) Gagn. (1908). Stauntonia parviflora Hemsl. in Hook. (1907*) ; Fedde (1908). 
木通科  攀援 灌木, 各部 无毛, 枝条具 条紋。 叶 为羽状 3 小叶, 薄 革质; 叶柄长 7 — 9 厘米, 圆柱 形, 纤细; 小叶披 针形或 长圆伏 披针形 ,长 6 — 11 厘米, 宽 2 — 53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或尾 状渐尖 ,基 部钝或 圆形, 上面 光滑, 下面脉 明显; 小 叶柄长 0.5 — 2 .5 厘米。 花 (仅见 雄花) 小, 肉质, 多花 形成具 短梗的 伞房花 序簇生 叶腋; 花柄 纤细, 长 0.5 — 1.5 厘米; 苞片近 圆形, 大, 宽约 5 毫米; 萼 片外轮 3 个 肥厚, 卵形, 内凹, 长约 5 毫米, 钝, 内轮 3 个 较薄, 披 针形, 长约 3 毫米, 锐尖; 花瓣 (蜜腺 ) 长 1 毫米; 雄蕊 6, 向内的 与萼片 等长, 互生的 稍短, 花丝分 离, 肉质, 圆 柱形, 花药短 ,药室 邻近, 药隔不 伸出。 产云南 东南部 (蒙 自, 文山, 西畴, 麻栗坡 ), 海拔 1500 — 1900 米, 石山 林缘。 模式标 本 产蒙自 (A. Henry 10402A)。 3. 五风藤 (南 川, 图鉴) 图版 2 ,1 — 3 八月瓜 (屛边 ,昭通 ), 刺藤果 (景东 ), 三叶莲 (文山 ), 兰木香 (楚雄 ), 牛 懒袋果 (双柏 ) Holboellia latifolia Wall. (1824)*; Deene. (1837)*; K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 Hand.-Mzt. (1931) ; Hara (1966, 1971). Stauntonia latifolia Wall. (1830) ; Holboellia latifolia var. latifolia Hook. f. et Thorns, in Hook. f. (1872). 常 绿攀援 灌木。 指状 复叶, 由 3 或更多 个小叶 组成, 无毛, 叶柄长 5 — 11 厘米, 小叶柄 不等长 ,长 0.6 — 3 厘米; 小叶卵 圆形或 倒卵状 长圆形 ,至椭 圆形, 长 5 — 7 厘米, 宽 2.5 — 4.5 厘米, 生 于主茎 上的长 5 — 15 厘米, 先端渐 尖或尾 状渐尖 ,基部 阔楔形 或圆形 ,上面 暗亮绿 色, 下面 较淡, 革质。 花为簇 生叶腋 的伞房 花序, 极 芳香, 单性, 或经 常在同 1 伞房 花序上 具 两种性 的花; 雄花: 萼片 6, 长 1.5 — 1.7 厘米, 绿白色 ,狭长 圆形, 雄蕊长 1.2 厘米, 花药比 花 丝短, 花药长 5 亳米, 花丝长 7 毫米; 雌花 较大, 萼片长 2.2 厘米, 紫色; 花瓣 6, 小。 果实 为不 规则长 圆形, 腊肠状 ,长 5—7 厘米, 含多数 种子。 云南全 省大部 分地区 有分布 ,生 于海拔 600 — 2600 (3350) 米 的密林 林缘。 我国 贵州, 四川, 西藏 东南部 亦有, 四川 尚有一 变种。 国外延 至印度 东北部 、不丹 、尼 泊尔。 药用, 治子 宫脱垂 (楚雄 ), 疝气, 跌打 损伤。 果可食 ,树 皮可制 纤维。 此种叶 形变异 很大, 通常长 圆形至 椭圆形 ,先端 渐尖, 属于 var. latifolia [= var. acumi- nata (Lindl.) Gagn. (1908)]?, 但龙陵 贡山至 独龙江 一带, 海拔 1830—2300 米 (一 3100) 米 的植株 ,小 叶较大 而薄, 宽椭圆 形至近 圆形, 先端有 吋锐尖 ,甚至 圆钝。 或可 视为一 个地区 变种。 腾冲猴 桥海拔 2500 米的标 本则小 叶狭披 针形, 先 端尾状 渐尖, 又显 然接近 于本种 的狭 叶变种 var. angustifolia Hook. f. et Thorns, in Hook. f. (1872)。 4. 昆明 廣爪枫 图版 2,7 一把 青藤、 细 白沙藤 (嵩明 ) Holboellia ovatifoliolata Y. C. Wu et T. Chen, sp. nov. Species H. latifoliae Wall, valde affinis, sed foliis minoribus, foliola ovata ad obovata, floribus minoribus c. 1.2 cm. longis recedit. 攀援 灌木, 无毛, 茎圆 柱形, 灰 白色, 具 条纹。 叶 为指伏 (3) 5 小叶, 叶柄长 6— 12 厘 米, 小 叶柄不 等长, 长 0.6 — 3.1 厘米; 小叶 卵圆形 至倒卵 圆形, 长 3—8 厘米, 宽 2.2 — 3.5 (一 4) 厘米, 先端 锐尖或 渐尖, 基部宽 楔形或 圆形, 上面 绿色, 下面苍 白色, 革质。 花 单性, 
6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2 1 一 3. 五风藤 Holboellia latifolia Wall., 1. 花枝, 2. 雄花 纵剖, 3. 雌花 纵剖; 4—6. 羊腰子 Holboellia reticulata C. Y. Wu, 4. 雄 花枝, 5. 雄花 纵剖, 6. 果; 7. 昆明 麿爪枫 Holboellia ovatifoliolata Y. C. Wu et T. Chen, 7. 雄花 纵剖。 
木通科  为簇 生叶腋 的伞房 花序, 每 1 花序由 3 朵花 组成; 雄花, 白绿色 ,萼片 6, 2 列, 狭长 圆形, 夕卜 面 3 个较大 ,长 12 毫米, 宽 4.5 毫米, 先端钝 ,内面 3 个较小 ,长 11 亳米, 宽 3.5 毫米; 蜜腺 小, 圆形, 宽 0.5 毫米, 雄蕊 分离, 花丝长 5.5 亳米, 花药长 3.5 毫米; 退 化心皮 3, 长 1 毫米。 雌花 未见。 果为长 圆形的 桨果, 成 熟吋淡 红色。 种子 多数, 棕 黑色, 扁平。 产 云南中 部地区 (昆明 ,嵩明 ,禄劝 ,大姚 ), 海拔 2100 — 2700 米, 山谷密 林或灌 丛中。 四 川西南 部亦有 分布。 嵩明 (果东 ); 禹 平华和 邱炳云 74 (模式 ); 同地; 毛品一 103; 邱炳云 50308, 54136; 昆 明: 汪发缵 5945; 冯国楣 10428; 禄劝; 毛品一 692; 大姚; 木本 油料组 65-0392。 四川: 宝兴, 川经队 00212。 本种 极近于 五风藤 H. latifolia Wall , 但叶 较小, 小叶 卵圆形 至倒卵 圆形, 花较小 ,长 达 1.2 厘 米而可 区别。 5. 羊腰子 (文山 ) 图版 2 , 4—6 八月瓜 Holboellia reticulata C. Y. Wu, sp. nov. Species H. latifoliae Wall, affinis sed ramulis juvenilibus angularibus, angusto- alatis, foliis tenuiter coriaceis, utrinque minutissime retieulatis, floribus minoribus recedit. 攀援 灌木, 高达 5 米, 无毛, 茎圆 柱形, 微有稜 ,灰 白色, 幼枝稜 角显著 ,具 狭翅。 叶为 指状 5 小叶, 叶柄长 3—9 厘米; 小叶柄 不等长 ,长 1 一 4 厘米; 小叶楠 圆形至 长圆形 ,长 6.5 -16 厘米, 宽 3.5 — 7 厘米, 先 端渐尖 至尾状 渐尖, 基部阔 楔形至 圆形, 上面 绿色, 下 面灰绿 色, 中脉 在上面 下凹, 下面 凸起, 两面 有明显 的极细 网脉。 花为簇 生叶腋 的伞房 状花序 ,雄 花: 绿白色 ,萼片 6, 狭长 圆形, 肉质, 先端 锐尖, 外轮 3 个长 8 毫米, 宽 3 毫米, 内轮 3 个 稍小; 蜜腺 圆形, 宽约 1 毫米, 先端具 小尖头 ,花丝 圆柱形 ,长 4 毫米, 花药长 5 毫米, 先端 锐尖; 退 化心皮 3, 丝状。 雌花 较大, 紫色, 萼片 6, 卵 圆形, 肉质, 外轮 3 个长 10 毫米, 内轮 3 个稍小 ,长 8 毫米, 宽 6 毫米。 蜜 腺圆形 ,小; 宽 0.6 毫米, 退 化雄蕊 6, 钻状, 长约 1.5 毫 米, 心皮 3, 圆 柱形。 果楠 圆形。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8—9 月。 产云南 东南部 (文 山, 广南, 西畴、 富宁) ,海拔 1000 — 2202 米, 杂木 林边, 沟谷密 林中。 贵 州南部 (雷山 ) 亦有 分布。 西畴 (小桥 沟); 武全安 7423 (模式 ); 文山: 冯国楣 11359; 广南: 王启无 87746; 富 宁: 王启无 88900。 贵州: 雷山, 黔南队 983, 1076。 本 种近于 五风藤 H. latifolia Wall., 但幼枝 具稜, 有狭翅 ,叶为 较薄的 革质, 两 面有极 细网脉 ,花 较小而 不同。 3. 野 木瓜属 Stauntonia DC. 攀援 灌木; 叶为指 状复叶 ,具柄 ,小叶 3 — 9 片。 花单性 ,雌 雄同株 异序稀 同序, 或雌雄 异株, 排成腋 生总状 花序; 雄花: 萼片 6, 薄而 渐尖, 2 轮, 外轮 3 片, 镊合状 排列; 花瓣 6 或 
8  云南 植物志  缺; 雄蕊 6 枚, 花丝全 部合生 成管或 仅于基 部合生 ,花药 2 室, 纵裂, 药隔顶 端突出 而呈尖 角状 或较短 而呈凸 头状, 稀 不突出 ; 退 化心皮 3, 通常 钻状; 雌花: 萼片 与雄花 相似; 退化雄 蕊 6 枚, 心皮 3 枚, 直立, 胚珠极 多数, 排 成多列 着生于 常具毛 状体或 具纤维 状体的 侧膜胎 座上。 果浆 果状, 不 开裂, 通 常卵伏 球形; 种子卵 形或长 圆形, 藏于果 肉中, 种 皮脆壳 质。 约 15 种, 分布于 中国及 日本, 延至 印度东 北部, 缅甸及 越南。 我国 云南有 6 种。 分种 检索表 1(4) 小叶 3 个, 羽状; 花瓣 6 。 2 (3) 雄蕊的 药隔突 起比花 药长; 叶 柄无翅 1. 三叶 野木瓜 St. brunonian. 3 (2) 雄 蕊的药 隔突起 与花药 等长; 叶柄 有翅, 下延 2. 猪 腰子果 St. decora 4(1) 小叶 指状; 花 瓣缺。 5 (10) 花药药 隔突起 与药室 近等长 ,长达 2 — 3 亳米。 6(9) 雌雄 异株。 7(8) 小叶长 圆形或 长圆状 披针形 ,先端 长渐尖 3. 野木瓜 St. ehinensi. 8(7) 小 叶倒卵 形或倒 卵伏披 针形, 先端 钩状或 近锐尖 4. 羊爪藤 St. duclouxii 9(6) 雌雄同 株同序 ;小叶 倒卵状 画形或 稀阔橢 圆形, 先端 圆形微 凹或至 倒心形 5. 倒心叶 野木瓜 St. obcordatilimba 10(5) 花药 药隔突 起短于 药室, 长约 1 亳米; 叶背 具斑纹 6. 假斑点 野木瓜 St. pseudomaculata 1. 三叶 野木瓜 图版 3, 1—3 Stauntonia brunoniana Wall. (1828) nom. nud. ; Hemsl. in Hook. (1907)*; Y. C. Wu (1936) ; Merr. (1938). Parvaiia brunoniana (Wall.) Deene. ( 1837)*, descr. ; Hook. f. (1872) ; Gagn. (1908) ; Stauntonia trifoliata Griff. (1854)*. 攀援 灌木, 全部 无毛。 茎皮 通常木 栓质。 叶 为羽伏 3 小叶, 连同叶 柄长达 30 厘米, 但 通 常在花 枝上的 较小, 小叶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8—10 厘米, 宽 3.5 — 4 厘米, 先端渐 尖或锐 尖, 基部阔 楔形或 钟圆, 上 面绿色 光滑, 下面苍 白色, 全缘; 薄革质 ;小 叶柄长 1 一 3 厘米。 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白色, 雄花: 外轮 3 个萼片 卵形, 长 6 — 9 毫米, 宽 3 — 4 毫米, 里面具 7 条 鸡 冠状纵 条紋, 内轮 3 个披 针形, 长 5 — 8 毫米, 具 5 条紋, 全部近 先端稍 增厚, 锐尖; 花瓣 (蜜腺 ) 长 圆形, 肉质, 长 1 一 2 毫米; 雄蕊花 丝几乎 连合至 先端, 花药 2 裂, 外向, 药 隔突起 长距状 ;退 化心皮 3, 线形。 雌花: 萼片 与雄花 相似但 较大, 长约 1.5 — 1.7 厘米, 花 瓣披针 形, 长约 2 毫米, 显著 渐尖; 退化雄 蕊丝状 ,与花 瓣对生 等长; 雌蕊 的心皮 3, 胚珠 多数, 多列 着生, 壁具毛 ,心皮 ^熟 吋卵状 长圆形 ,长 3.5 厘米, 内 果皮硬 壳伏。 产云 南南部 (景' ^ 、勐腊 、思茅 ), 海拔 800 — 1600 米, 密 林中。 印度东 北部, 缅甸 (典那 沙冷山 区), 越南北 部亦有 分布。 2. 猪 腰子果 (屏边 ) Stauntonia decora (Dunn) C. Y. Wu, comb. nov. Parvatia decora Dunn in Hook., Ic. PI. t. 2712 (1901). 
木通科  9  图 版 3 1 一 3. 三叶 野木瓜 Stauntonia brunoniana Wall., 1'. 花枝, 2. 雄花, 3. 雄蕊; 4— 6. 倒心叶 野木瓜 Stauntonia obcordatilimba C. Y. Wu et S. H. Huang sp. nov., 4. 花枝, 5. 雄花, 6. 雄蕊: 7—9. 假斑点 野木瓜 Stauntonia pseudomaculata C. Y. Wu ct S. H. Huang, sp. nov., 7. 叶, 8. 雄花, 9. 雄蓝. 
10  云南 植物志  攀援 灌木, 茎具 条纹, 无毛, 苍 白色。 叶为 3 小叶, 小叶近 革质, 椭圆形 ,长 5 — 8 厘米, 宽 2.5 — 3.2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圆形, 上面 无毛, 光亮, 下 面微被 柔毛, 成熟吋 脱落, 灰白 色, 边缘 反卷; 叶柄 有翅, 下延, 长 6 — 6.5 厘米, 侧生小 叶柄长 1.2 厘米, 顶生小 叶柄长 1.5 厘米。 雄花: 肉色, 花梗长 2.5 — 5 厘米, 簇生 叶腋, 单花或 偶尔在 基部有 分枝, 具 稀少小 苞片, 具芽鳞 ;萼片 6, 卵圆形 长 渐尖, 长 1.5 — 2.2 厘米, 花瓣 6, 长 2.S — 5 亳米, 雄蕊伸 出, 长 1.3 — 2 厘米, 三部 分下面 联合, 花药 与药隔 等长。 雌花 不详, 果 不详。 特产云 南南部 (蒙自 、红河 、屏边 ), 海拔 1200 — 1400 米, 开阔的 山坡和 沟谷。 模式标 本采自 蒙自, 红河, 海拔 1200 米 (Hancock 241, 242), 仅见 蔡希陶 采自屏 边的标 本, 果已 脱落, 其 它主要 根据原 描述。 3. 野木瓜 (浙 江, 江西, 广西) 假荔枝 (广 东海南 ), 七叶莲 (广东 ), 拿绳、 牛卵子 (浙江 ), 五 爪金龙 (江西 ,图考 ), 挪包 (江西 寻乌) Stauntonia chinensis DC. (1818), (1824) ; Benth. (1861), p. p. min.: Hemsl. in Hook. (1907)*; Merr. (1932) ; Y. C. Wu (1936). 攀援 灌木, 全体 无毛。 茎圆 柱形, 灰褐色 。指状 复叶, 小叶 5 — 7 片, 叶柄长 5 — 10 厘米; 小叶 革质, 长圆 形至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8—12 厘米, 宽 2.5 — 4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 部圆形 或楔形 ,上面 光亮, 中脉 凹入, 下面 凸起, 侧 脉每边 9 一 11 条, 与网脉 均于下 面明显 凸起; 小 叶柄长 1.5 — 3 厘米。 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通常 3 朵排 成伞房 花序式 的总状 花序; 总 花梗纤 细, 基部托 以大的 芽鳞片 ,花梗 纤细, 长 2 — 3 厘米; 雄花: 萼片 6, 淡黄 色或乳 白色, 外轮 3 个披 针形, 长 1.8 厘米, 宽 5 毫米, 先端 渐尖, 内轮 3 片线状 披针形 ,长 1.6 厘米, 宽 2 毫米, 花 瓣缺; 雄蕊 6 枚, 药隔 角状突 起长达 2 毫米, 约 与药室 等长, 花丝 全部合 生成圆 柱伏的 管; 退化心 皮小; 雌花: 萼片 与雄花 相似, 但 较大, 长可达 2.2 厘米; 心皮 3, 棒状, 退 化雄蕊 6 枚, 卵伏披 针形, 顶端 急尖, 长 2—3 毫米。 果长 圆形, 长 7 厘米, 直径 3 厘米, 熟 吋橙黄 色。 种子 多数, 排 成数列 藏于果 肉中。 花期 3 — 4 月。 产云南 东南部 (西畴 ) 至南部 ,海拔 1300 米, 密林 或山谷 溪边疏 林中。 浙江, 安徽, 江 西, 福建、 广东 及沿海 岛屿, 广 西均有 分布。 藤茎 入药, 可治 风湿。 本种与 倒卵叶 野木瓜 (St. obovata Hemsl.) 相近, 但叶具 长柄, 小叶长 圆伏披 针形, 渐 尖, 网脉 明显, 花较大 ,以 及花药 药隔角 伏突起 较长而 不同。 滇 南标本 叶和花 的各部 均稍小 (叶 长在 5 厘米 以下, 宽 2 厘米, 外轮 萼片长 11 一 13 毫 米, 雄蕊长 8 毫米以 下), 或 应作为 区域性 变种。 4. 羊爪藤 (屏山 ) 云南 野木瓜 (湖北 植物志 ), 八月瓜 (雷波 ) Stauntonia duclouxii Gagn. (1908) ;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 Y. C. Wu (1936). 攀援 灌木, 茎具 条纹。 小叶 5 — 7 片, 叶柄长 5 — 9 厘米; 小叶倒 卵形, 或倒 卵状橢 圆形, 长 6.5 — 9 厘米, 宽 2.5 — 3.5 厘米, 先端具 尖突, 有吋成 钩伏或 近锐尖 ,基部 楔形; 小 叶柄长 1—3 厘米。 花 单性, 雄花: 萼片 6, 外轮 3 个, 卵状披 针形, 渐尖, 内轮 3 个, 线伏披 针形; 
木通科  1 1  花 瓣缺; 花丝圆 柱形, 与花药 等长, 全部 合生, 药 隔角状 突起长 3 毫米, 与 药室近 等长。 雌 花 不详。 幼果。 产 云南东 北部, 模式标 本产盐 津县成 凤山。 四川 西南部 (峨边 、洪雅 、屏山 、雷波 ), 湖 北西部 (兴山 ) 有 分布。 果 可食, 味甜。 云南标 本未见 ,根据 峨边, 雷波, 屏山 标本, 此 种亦即 St. sp. nov. ? Rehd. et Wils in Sarg. PI. Wils. I: 345 (1913)。 四川 西南部 标本与 鄂西标 本有些 区别, 即前 者叶具 4— 6 小叶, 小叶质 地较薄 ,通 常先端 钝而具 尖突。 5. 倒心叶 野木瓜 图版 3, 4—6 Stauntonia obcordatilimba C. Y. Wu et S. H. Huang, sp. nov. Species ab Stauntoniae glaucae Merr. et Mete, e prov. Kwangtung. affinis, sed foliis minoribus (2.5 ~ 6x2 ~ 4 cm), apice rotundato-obtusis, retusis ad obcordatis ; plantis monoeceis ; florum masculorum sep alis minoribus et tenuioribus, exterioribus 1.4 cm. longis, 3.5 mm. latis, columnibus staminum 9 mm longis, habitu etiam ab qui- dam plantae St. obovatae Hemsl. affinis, sed plantis monoeceis, connectivis cornibus productis ad 2 mm longis recedit. 攀援 灌木, 全体 无毛。 茎 纤细。 叶指状 3 — 5 小叶, 叶柄长 4 一 5 厘米, 小叶 革质, 倒卵 状圆形 ,有 吋阔椭 圆形, 长 2.5—6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大 小变化 极大, 先端 圆形, 微 凹至倒 心形, 基部宽 楔形, 或近 圆形, 边缘 增厚, 上面 光亮, 下面苍 白色; 小 叶柄较 纤细, 长约 1 厘 米。 花 单性, 雌雄同 株同序 ,组成 总状花 序簇生 叶腋, 花少, 总 花梗及 花柄极 纤细, 花序基 部具数 个阔卵 形苞片 ;雄 花长约 1.4 厘米, 黄绿色 ,萼片 6, 2 轮, 外轮 3 个卵 圆形, 长 渐尖, 较薄, 两面 平滑, 长约 1.4 厘米, 宽约 3.5 毫米, 内轮 3 个狭 得多; 花瓣 (蜜腺 ) 缺; 雄 蕊较萼 片短 1 半, 花丝合 生几达 顶端, 长约 9 毫米, 药隔 角状突 起长约 2 毫米; 退 化心皮 3 , 小; 雌 花与雄 花相似 ,但具 很小的 蜜腺, 长约 0.5 毫米, 心皮 3。 产云南 东南部 ,海拔 1000 米 的密林 边缘。 富宁 (龙迈 ), 王启无 88768 (模式 )。 本种与 广东产 的粉背 野木瓜 (Stauntonia glauca Merr. et Mete.) 相近, 但 叶较小 ( 2 . 5 一 6 X 2-4 厘米 ), 先端 圆钝, 微 凹至倒 心形, 雌雄 同株, 雄花萼 片较小 而较薄 ,外 轮长约 1.4 厘米, 宽约 3.5 毫米, 雄 蕊柱长 9 毫米。 外形与 倒卵叶 野木瓜 (St. obovata Hemsl.) 的某 些 植株也 相似, 但雌雄 同株, 药隔角 状突起 伸出达 2 毫米而 不同。 6. 假斑点 野木瓜 图版 3, 7 — 9 Stauntonia pseudomaculata C. Y. Wu et S. H. Huang, sp. nov. Species habitu St. maculatae Merr. similis foliis subtus maculatis, sed florum mas- culorum nectaribus (petalis) nullis, connectivis cornibus quam loculis antherarum, brevioribus, circiter 1 mm longis, columnibus staminum 3 mm longis. Floribus monoe- ceis etiam ab St. cavalerieanae Gagn. differt. 攀援 灌木, 茎圆 柱形, 具 条纹。 叶 为指状 5—9 小叶, 叶 柄长约 2 — 2.7 厘米; 小 叶长圆 状披 针形, 长 7.5 — 8 厘米, 宽 2 — 2.5 厘米, 先端尾 状渐尖 ,基部 楔形, 上面 绿色, 下面 较淡, 
12  云南 樟物志  叶脉在 上面不 明显, 下 面明显 突起, 侧脉 至边缘 弧形网 结而具 斑紋, 小叶 柄长约 1 一 2 厘 米。 花单性 ,雌雄 同株, 花少, 组成 总状花 序簇生 叶腋, 长 5 — 6 厘米, 花柄长 1 一 1.5 厘米; 花黄 绿色。 雄花: 萼片 6, 2 轮, 外轮 3 个卵状 披针形 ,长约 1.7 厘米, 宽约 5 亳米, 先端尾 状渐尖 ,内轮 3 个 极狭, 宽约 2 — 3 毫米, 两面 无毛; 花瓣 (蜜腺 ) 缺, 雄蕊 6 , 花丝 合生, 长约 3 毫米, 药隔 角伏突 起短于 药室, 长约 1 毫米, 药室长 2.5 毫米; 退 化心皮 3, 小。 雌 花与雄 花相似 ,但具 很小的 蜜腺, 心皮 3。 产云 南东南 (富宁 ), 海拔 1000 米密林 边缘。 富宁 (板龙 ), 王启无 88425 (模式 )。 本种外 形类似 St. maculata Merr., 叶背亦 有斑紋 ,但 雄花无 花瓣, 药隔 角状突 起短于 药室, 长约 1 毫米, 雄蕊 柱长仅 3 毫米。 雌雄 同株亦 不同于 相近的 St. cavalerieana Gagn. 4. 猫儿 尿属 Decaisnea Hook. f. et Thorns. 直 立落叶 灌木, 冬 芽大, 卵形, 具 2 鳞片; 叶为奇 数羽状 复叶, 小叶 对生, 全缘。 花杂 性, 为总 状花序 或圆锥 花序; 萼片 6, 披 针形, 花瓣伏 ,近 覆瓦状 排列; 花 瓣缺。 雄花: 雄蕊 6, 花丝 合生成 筒状, 花药 2 裂, 药隔角 状突出 ;退 化子房 残存。 雌花: 退 化雄蕊 6, 心皮 3, 柱头近 无柄, 倒卵伏 长圆形 ;胚珠 多数。 果成 熟吋为 1 肉质的 朞獒, 沿腹缝 开裂。 种子倒 卵形, 多数, 藏于果 肉中。 1 种产 喜马拉 雅山脉 地区, 另 1 极相 近种在 我国西 南部至 东部, 云南 亦有。 1. 猫儿屎 (秦 岭、 峨眉) 图版 4 羊角立 (漾濞 ), 羊角子 (丽江 ), 鸡肠子 (镇雄 ), 齿果 (会泽 ), 粘 连子、 老鸟吃 (嵩明 ), 猫 屎包 (凤庆 ), 鬼指梅 (四川 ), 鬼指头 (甘肃 ), 小 苦糖、 猫儿子 (湖北 )," 矮杞树 "(岩 漆树) (南 川), 猫 屎瓜、 猫屎筒 (陕西 ) Decaisnea fargesii Franch. (1892). Diels. (1900);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Hand.-Mzt. (1931); "中国 树木学 "(1937)*; 方文培 (1944)*; 图鉴 (1972)*;" 秦岭植 物志" (1974)* 落叶 灌木, 无毛, 高约 4 米; 茎 直立, 分 枝少, 似小乔 木状。 叶着生 茎顶, 奇数 羽状复 叶, 无托叶 ,小叶 B — 25, 对生, 具柄, 卵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5 — 11 厘米, 宽 3.5 — 7 厘米, 先 端渐尖 或尾状 渐尖, 基部宽 楔形, 或近 圆形, 全缘, 上面 绿色, 下面苍 白色。 花杂性 异株, 成 腋生总 状花序 ,伸长 弯曲, 花 下垂, 绿色; 萼片披 针形, 长 渐尖; 花瓣缺 ;雄花 有雄蕊 6 个, 合 成单体 ,药 隔角状 突出, 退 化心皮 残存; 雌花具 6 个不育 雄蕊, 心皮 3, 线状长 圆形。 浆果圆 柱状, 稍弯曲 ,长 5 — 10 厘米, 嫩吋 绿色, 黄绿色 ,成熟 吋变蓝 色或蓝 紫色, 带 白粉, 腹缝开 裂; 种子长 圆形, 扁平, 长 1 厘米, 深 黑色。 云南全 省均有 分布, 海拔 1400 — 3600 米的 沟谷、 阴坡杂 木林下 常见。 我国 广西、 贵 州、 四川、 陕西 南部、 湖北 西部、 湖南、 安徽、 江西、 浙 江西南 部等省 区亦有 分布。 果 皮可提 取橡胶 (含 胶量 21.87%), 果瓤 白色, 可食, 也可 酿酒, 制糖; 种子 可搾油 (含 油率 19.53%)。 
图 版 猫儿屎 Decaisnea fargesii Franch. 1. 羽状 复叶一 部分  . 花序, 3. 果, 4. 去 花被的 雄花, 5. 去 花被的 雌花。 
云南 植物志  5. 串 果藤属 Sinofranchetia Hemsl. 落 叶木质 藤本。 叶具 长柄, 羽状 3 小叶, 顶生小 叶菱伏 倒卵形 ,侧 生小叶 偏斜。 花单 性异株 ,排 成多花 的极长 的总伏 花序, 花柄短 ,萼片 6, 倒卵形 ;花瓣 (蜜腺 ) 6, 与萼片 对生; 雄 蕊或退 化雄蕊 6, 与花瓣 对生, 分离; 雌蕊 或退化 雌蕊具 3 心皮, 胚珠约 20, 纵 2 列, 心皮 成熟 吋为楠 圆状的 浆果, 紫色, 含种子 多颗, 子房侧 壁上无 毛状物 ,种子 卵形, 压扁, 黑色。 单种, 为我 国之特 产属, 分布全 湖北、 湖南 西部、 广 东北部 (乳源 )、 陕西、 甘肃 南部、 四 川至 云南东 北部。 果 肉质, 可食, 但有 涩味。 1. 串果藤 (中 国树 木学) 图版 1, 1-3 红藤 (四川 ), 木通 (陕西 ) Sinofranchetia chinensis (Franch.) Hemsl. (1907)* ; K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Stapf in Curtis (1917)* ; 中国 树木学 (1937); 中 国经济 植物志 (1961)*; 图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Holboellia cuneata Oliv. (1889), p. p. quad f ructum ; Parvatia chinensis Franch. (1894) ; Holboellia chinensis Diels (1900) ; Keaub. (1906). 落叶木 质藤本 ,茎 无毛, 最初具 白粉。 顶 芽大, 有覆瓦 状先端 微凸, 无毛 的鳞片 9 枚。 花枝短 ,密集 生叶。 羽伏 3 小叶, 纸质, 上面 绿色, 下面苍 白色, 全缘; 叶 柄长达 15 — 16 厘 米, 托 叶小, 早落; 顶生小 叶菱状 倒卵形 ,长 9 一 12 厘米, 宽 7 — 10 厘米, 先端短 渐尖, 基部 宽 楔形, 小 叶柄长 1 一 3 厘米; 侧生小 叶相似 或较小 ,基部 偏斜, 叶柄极 短或近 无柄。 花单 性, 雌雄 异株, 总伏花 序腋生 ,纤细 ,下垂 ,长达 20 — 30 厘米, 无毛, 无 苞片; 花柄长 2 — 3 毫 米, 无小 苞片; 萼片 6, 白色, 有紫色 条纹, 倒卵形 ,雄 花的长 2 毫米, 雌 花的长 2.5 毫米; 花 瓣 6, 肉质, 近倒 心形, 长 0.75 毫米; 雄花具 6 个雄蕊 ,花丝 丝状, 近肉质 ,花 药短于 花丝, 药 隔不 突出, 在雌花 中不育 ;雌蕊 3 心皮, 在 雄花中 不育, 较小, 在 雌花中 稍超过 花瓣, 椭圆形 或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2 毫米, 柱头 无柄; 胚珠 多数, 2 列; 心皮成 熟吋浆 果状, 椭 圆形, 长达 2 厘米, 直径 1.5 厘米, 淡紫色 ;种 子近楠 圆形, 压扁, 长 4 一 5 毫米; 种皮 黑色。 产云南 东北部 (镇雄 、大关 、盐津 、永善 ), 海拔 1350 — 1900 米, 阔叶林 林缘。 分布湖 北、 湖南 西部、 广 东北部 (乳源 )、 四川、 甘肃 南部及 陕西。 果 肉多汁 可食, 种子含 淀粉可 酿酒。 25. 大 花草科 Rafflesiaceae 肉 质寄生 植物, 具鱗片 状叶, 寄 生于多 种乔、 灌木 或藤本 的根、 茎和 枝上。 花 通常大 型, 单生, 少有 成穗伏 花序, 因 退化而 成雌雄 异花, 少有 杂性或 两性。 花被片 4 一 10, 稀离 生, 大多在 下部合 生成一 花被筒 ,有吋 花瓣状 ,呈覆 瓦状或 极少有 呈镊合 状排列 。雄蕊 5 至 多数, 合生 成一钟 伏体, 或 大多合 生成垂 直柱, 在钟状 体顶端 或垂直 柱的杯 状花盘 边缘下 方生出 花药, 花药 2 室, 纵裂 或顶孔 开裂, 花粉常 具粘性 ,单个 或成四 分体。 子房大 都下位 
大 花草科  15  或半 下位, 但也有 上位的 , 1 室或胎 座几伸 达至中 央而多 腔隙。 柱头不 分裂, 盘状或 浅裂, 或柱头 多数生 于子房 顶上。 胚珠极 多数, 生于侧 膜胎座 上或子 房室的 顶端, 珠被 1 或 2 层。 果实 肉质, 不 开裂或 不规则 开裂。 种子 微小, 极多数 ,胚相 当大, 胚乳一 层, 细胞核 状或细 胞状。 染色 体数目 X =20。 约 9 属 55 种, 大 都分布 于热带 地区, 少数种 延伸至 亚热带 地区。 我国有 2 属 4 种, 云 南产 2 属 2 种。 分属 检索表 1 (2) 雌花及 两性花 的子房 下位, 有不 规则的 腔隙; 胚珠 多数, 着生在 侧膜胎 座上, 倒生, 珠被 单层; 垂直 柱顶端 膨大, 边缘 下方生 出花药 (大 花草族 T"b. Raffle.ieae R. Br.) 花被片 10, 排列成 2 列; 柱头单 生于垂 直柱的 杯状花 盘中央 1. 寄 生花属 Sapria Grift. 2 (1) 两性 花子房 上位, 1 室; 胚珠 着生在 侧膜胎 座上, 多少 具柄, 倒生, 珠被 单层; 花药 合生, 多列, 钟 状 (帽 S 草族 Trib - Mitrastemoneae Hayau) 2. 帽 签草属 Mitrastemon Makino 1. 寄 生花属 Sapria Griff. 肉 质寄生 草本。 花大, 肉质, 具 艳色, 有腐败 气味。 花雌雄 异株。 花被檐 部排成 2 列, 10 裂, 裂片 内弯, 覆瓦状 ,花 被筒半 球形, 内面有 20 个 龙骨状 突起, 喉部有 中央穿 孔的内 向横 隔膜, 横隔膜 上面有 鱗片状 突起。 雄花: 花药 20, 无柄, 椭 圆状近 圆形, 单列, 位于垂 直 柱的杯 状花盘 下方, 2 室, 顶 端单孔 开裂, 垂直柱 细长, 上方 扁平增 大成一 极宽的 杯状花 盘, 杯伏 花盘上 面底部 中央微 隆起。 雌花: 雄蕊 退化, 垂直柱 粗壮, 杯状花 盘具不 明显辐 射线, 上面底 部中央 凹陷, 子房 1 室, 多 腔隙, 胚珠极 多数, 着生在 多数的 侧膜胎 座上, 倒 生, 珠被 单层。 果大, 圆 球形, 有宿存 变硬的 花被。 1 种, 分 布于我 国西藏 东南部 (寄 生在 葡萄属 Viris 植物的 根上) 和云 南南部 (寄 生在 崖藤属 Tetrasrigma 植物的 根上) ,以 及泰国 西北部 (寄生 于十字 柱崖藤 Tetrastigma cruciata Craib et Gagnep.)o 1. 寄生花 图版 5, 1 一 4 Sapria himalayana Griff. (1884), 李锡文 (1975). Richthofenia siamensis Hoss. (1908). 根寄生 植物, 主轴 极短, 单花。 杯状托 圆形, 外面 多疣状 突起, 通常 全缘, 基部 环抱主 轴。 鳞片覆 瓦状, 大小变 异很大 ,外方 的较小 而宽, 宽三角 形或近 半圆形 ,内 方的直 立而贴 生, 宽或 极宽卵 圆形, 肉质, 先端钝 。花雌 雄异株 ,雄 花与雌 花差异 很大。 花被 上位, 厚 肉质, 钟状, 雌花自 顶端稍 压扁。 花被 筒内有 乳突, 具近于 纵向的 20 个龙骨 状突起 ,龙骨 状突起 明显, 延 伸至花 被筒的 基部, 向 基部略 加厚, 其 顶端居 间有近 于消失 的小龙 骨状突 起或小 龙骨状 突起不 明显, 在花被 筒近顶 端向内 伸出横 隔膜, 横隔膜 中央有 一个近 圆形或 不规则 椭圆形 的穿孔 ,其 上面有 鳞片状 突起, 鳞片状 突起呈 线形, 先端 斜向且 增粗, 直或稍 弯曲, 排 列成不 规则的 5 列, 位于 内方的 较外方 的粗。 花被 裂片自 横隔膜 着生处 生出, 宽 卵圆形 
16  云南 植物志  或三 角状卵 圆形, 基部宽 ,先 端钝, 内 面有增 厚的疣 伏体。 雌花 垂直柱 粗壮, 上方扁 平增大 成极宽 的杯状 花盘, 杯状花 盘具不 明显的 6 条辐 射线, 边缘微 隆起, 略 具齿, 底部 中央凹 陷, 密被 乳突, 外 面被绒 毛状疏 柔毛, 边缘下 方被长 硬毛, 退化 雄蕊位 于杯状 花盘的 下方。 雄花近 开放时 楠圆状 球形, 长约 7 厘米, 直径约 5.5 厘米, 垂直柱 较雌花 者细, 上方 扁平增 大 成极宽 的杯状 花盘, 杯状花 盘直径 3 — 3.3 厘米, 边缘 隆起, 具细 圆齿状 锯齿, 外 面具稜 及长 硬毛, 底部中 央凸起 ,密被 乳突, 花药 20, 2 室, 室卵 圆形, 单列, 着生于 杯状花 盘的下 方, 顶端 孔裂。 花期 8— 9 月。 (雌花 未见, 参照 Hosseus 的 描写) 产云 南南部 (景洪 、勐腊 ); 生于密 林中, 海拔约 600 米, 寄生在 崖藤属 Tetrasrigma 植物 的 根上。 我 国西藏 东南部 (Mishme) 也有。 泰国 西北部 (清迈 ) 有 分布。 值得 提一提 的是, 云南 南部所 采的全 是雄花 标本, 与 Hosseus 所描述 的泰国 标本, 除 了较 小一点 以外, 其他 方面几 乎完全 一致。 但 云南南 部所采 的雄花 标本色 泽上外 为浅红 但下部 变白色 ,垂 直柱血 红色, 花被 筒内面 及横隔 膜为深 紫色, 有缎光 ,更 近似于 Hook. f. 所描 写的我 国西藏 东南部 Mishme 标本。 据 Hosseus 报道, 泰国 本植物 仅见于 一地, 开花 季节 在旱季 (即 12 月 至翌年 3 月), 而云南 所采的 标本, 花期在 雨季近 后期, 看来花 期较泰 国 所产的 为早。 2. 帽 森草属 Mitrastemon Ma kino 矮小直 立寄生 草本。 杯状托 短小, 球形, 外具瘤 ,口部 宽且具 裂片。 茎单一 ,圆 柱形或 近扁向 圆柱形 ,其 上有交 互对生 内凹而 全缘的 鱗片。 花 两性, 整齐, 单一, 顶生, 无 梗或近 无梗。 花被 下位, 合 被片, 杯形, 贴生 子房, 口部 截形。 雄蕊 下位, 直立, 伸出, 圆柱状 钟形, 全 然覆盖 雌蕊, 脱落, 花丝合 生成一 宽筒, 常在一 侧垂直 开裂, 花药宽 带状, 着生于 合生的 药 隔外表 面上, 药隔顶 端合生 成一扁 钟状体 ,顶端 穿孔。 子房 上位, 单一, 顶生, 无柄, 伸 出, 1 室, 侧膜 胎座, 花柱着 生于子 房顶, 与子 房间具 关节, 直立而 粗厚, 柱 头球形 或短锥 形。 胚珠 多数, 倒生。 果为浆 果状, 有 多数具 网纹硬 种皮的 种子。 约 8 种, 1 种见 于日本 南部, 2 种见 于印度 尼西亚 (加 里曼丹 1 种, 苏 门答腊 1 种), 1 种 见于柬 埔寨, 2 种见 于中美 洲的墨 西哥, 3 种见 于我国 (其中 2 种为 台湾省 # 有, 1 种为 我国云 南东南 部与柬 埔寨共 有)。 亦有人 (B. Hansen) 认 为亚洲 产的仅 1 种, 中美 洲为另 1 种。 本属各 种均寄 生于山 毛榉科 植物的 根上。 1. 云南 帽蕊草 图版 5,5 Mitrastemon cochinchinensis Nakai (1941), 李锡文 (1975)。 一年 生寄生 草本, 全株淡 红色, 高约 5 厘米。 杯状托 短小, 球形, 外 具瘤, 口部 宽且具 不规则 裂片。 茎 肉质, 直径约 7 毫米, 通常具 6 对交 互对生 呈四列 排列的 鱗片, 最 上方一 对鱗 片基部 肥厚。 花 单一, 顶生。 花被 下位, 杯形, 厚 革质, 直径 14 一 17 毫米, 厚达 2 毫 米, 外表呈 球形。 雄蕊合 生成一 帽状体 ,花药 宽带状 ,着 生于合 生的药 隔外表 面上, 花药孔 长圆形 ,药 隔顶端 穿孔。 子房 上位, 长圆 形或椭 圆形, 宽 8 — 10 亳米, 具不 完全的 侧隔膜 10—12。 花 柱较柱 头窄。 柱头 球形。 种子 多数。 产云南 东南部 (马关 ); 生于 林下, 海拔约 1200 米, 寄生在 锥栗属 Castanopsis 植 物的根 上。 柬埔寨 也有。 
大 花草科  17  图 版 5 1—4. 寄生花 Sapria himalayana Griff., 1. 雄花 花苞; 2. 雄花纵 切面: 3. 维花垂 直柱: 4. 雌 花花音 纵切: TS* 5. 云南 帽森草 Mitrastemon Cochinchinensis Nakai, 5. 植株。 
IS  云南 植物志  32. 習粟科 Papaveraceae 草本或 亚灌木 ,稀小 灌木或 灌木, 极稀 乔木, 一 年生、 二年 生或多 年生, 无毛或 被长柔 毛或 有吋具 刺毛, 常 有乳状 或有色 液汁。 主根 明显, 稀 纤维状 或形成 块根。 叶 互生, 稀上 部对生 或近轮 生状, 全缘或 分裂, 无 托叶。 花单生 或排列 成圆锥 花序、 总伏 花序或 聚伞花 序。 花两性 ,辐射 对称; 萼片 2 — 3, 通常 分离, 覆瓦状 排列, 早落。 花 瓣通常 4 一 8, 有吋 8 — 12, 稀无, 2 轮或稀 3 轮, 覆瓦状 排列, 芽吋 皱褶, 脱落, 大部具 鲜艳的 颜色, 稀 无色。 雄蕊 多数, 排成 数轮, 离生; 花丝通 常丝状 ;花药 直立, 2 室, 纵裂。 子房 上位, 2 至多数 合生心 皮组成 ,心皮 于果吋 分离, 1 室而 具侧膜 胎座, 或胎座 的隔膜 延伸到 轴而成 数室, 或 假隔膜 的连 合而成 2 室, 胚珠 多数, 稀 少数或 1, 侧生或 弯生, 直立或 平伸, 二层 珠被, 珠孔 向内, 珠脊 向上或 侧向; 花柱 单生, 短或无 ;柱头 与胎座 同数, 当柱头 分离吋 ,则 与胎座 互生, 当柱 头合 生吋, 则贴 生于花 柱上面 或子房 先端成 具辐射 状裂片 的盘, 裂片 与胎座 对生。 果为蒴 果, 瓣裂 或顶孔 开裂。 种子 细小, 球形, 卵圆 形或近 肾形; 种皮 平滑、 蜂 窝状或 网状; 种脊有 吋具鸡 冠状附 属物; 胚小, 胚乳油 肉质, 子叶不 分裂或 分裂。 约 24 属 200 种 左右, 主产北 温带, 大属集 中分布 于地中 海气候 区或草 原沙漠 干旱地 区, 少 数产美 洲延至 热带。 我国约 12 属 57 种, 南北 均产; 云南有 7 属 2 6 种。 大都 为观赏 植物, 不少种 入药。 分属 检索表 无 花瓣; 高大多 年生直 立草本 ,基部 灌木伏 ;多 花组成 大型圆 锥花序 …… 1. 博落迴 S Macleaya 具 花瓣; 草本, 基部 不为灌 木状。 萼片 合生, 盔状; 叶 心形, 均基生 2. 血 水草属 Eomecoii 萼片 分离。 叶 三出多 回羽伏 深裂, 裂片 条形; 花单 生于茎 或分枝 顶端; 花 萼凹陷 呈杯伏 3. 花菱草 JS Eschscholzia 叶不为 三出多 回羽状 深裂。 萼片先 端明显 渐尖。 萼片先 端渐尖 成距或 为匙形 ;果 2 瓣自顶 端开裂 至基部 ;植 株无刺 4. 禿 搭花属 Dicranostigma 萼片 先端具 角伏附 属体; 果 4 一 6 瓣 自顶端 微裂; 植 株具刺 S. 蓟 罂粟属 Argemoiw 萼片 先端不 渐尖。 花柱存 在或否 ;柱头 F 延; 果自顶 端向基 部开裂 ;植 株具黄 色汁液 …… 6 . 绿 绒萬属 Me COn0 p*i« 花柱不 存在; 柱头辐 射伏, 联合成 扁平或 圆锥形 的花盘 盖于子 房上; 果孔裂 ;植株 含乳白 色汁液 7.1§ 粟 Jl Papaver 1. 血 水草属 Eomecon Hance 多年生 草本, 具 红黄色 汁液。 根茎 匍匐。 叶 基生, 心形, 掌 状脉, 具长柄 ,芽吋 内卷。 花  1(2) 2(1) 3(4) 4(3) 5(6) 6(5 ) 7 (10) 8(9) 9(8) 10(7) 11(12) 12(11) 
罂粟科  19  于花葶 先端排 列成伞 房状聚 伞花序 ;花萼 合生, 渐尖, 萼片 2, 膜质, 合 生成一 舟状佛 焰苞, 早落; 花瓣 4, 白色, 倒卵形 ,芽 吋二列 覆瓦状 排列; 雄 蕊多数 (70 以上 ), 花丝 丝状, 花药长 圆形, 2 室, 纵裂, 药 隔宽。 子房 2 心皮, 1 室, 花柱 明显, 柱头 2 裂, 与胎座 互生。 1 种, 特产 我国长 江以南 各省。 血水萆 图版 6, 1—2 水黄莲 、片莲 、鸡 爪莲、 扒山虎 (江西 ), 广 扁线、 捆仙绳 (四川 ), 兜蓬菜 、雪 花罌粟 (广 西), 黄 水草、 见血参 (湖北 ) Eomecon chionantha Hance (1884), (1885) ; Hook. f. in Curtis (1886)*; Fedde in Engl. (1909)*, in Engl, et Prantl (1936)*; Hand.-Mazz. (1931)*; 图鉴 (1972)* 多年 生无毛 草本, 具 红橙色 汁液。 根茎 匍匐。 叶基生 ,心形 或心状 肾形, 稀心状 箭形, 长 5 — 26 厘米, 宽 5 — 20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基部 耳垂, 长 2 — 9 厘米, 边缘呈 波状, 表 面 绿色, 背面灰 绿色, 掌状脉 5 — 7 条, 细脉 网状, 明显; 叶柄条 形或狭 条形, 带蓝 灰色, 长 10 -30 厘米, 基部略 扩大成 狭鞘。 花 葶灰绿 略带紫 红色, 高 20 — 40 厘米, 有花 3 — 5 朵, 伞 房伏; 苞片和 小苞片 卵状披 针形, 长 0.2 — 1 厘米, 先端 渐尖, 边缘薄 膜质; 花梗 直立, 长 0. 5 一 5 厘米; 花芽 卵形, 长约 1 厘米, 先端 渐尖; 萼 片长约 0.5 — 1 厘米, 无毛; 花瓣 4 , 倒 卵形, 长 1 一 2.5 厘米, 宽 0.7 — 1.8 厘米, 白色, 雄蕊 花丝长 0.5 — 0.7 厘米, 花药 黄色, 长约 0. 3 厘 米; 子房 卵形, 狭卵形 ,长 0.5 — 1 厘米, 无毛, 花柱长 0.3 — 0.5 厘米, 柱头 2 裂, 下延 于花柱 上。 蒴 果狭椭 圆形, 长约 2 厘米, 宽约 0. 5 厘米, 花柱延 长至约 1 厘米 (未 成熟果 )。 花期 3 — 6 月, 果期 5 月 开始。 云南新 记录, 分布于 绥江、 彝良、 文山, 生 于海拔 1400 — 1S00 米的林 下阴处 或沟边 。四 川、 贵州、 广东、 广西、 湖南、 湖北、 福建、 江西、 安徽 也产。 用途: 全草 入药, 有毒。 治劳伤 咳嗽、 跌打 损伤, 毒 蛇咬伤 等症。 2. 花 菱草属 Eschscholzia Cham. 多 年生或 一年生 草本, 无毛, 呈蓝 灰色, 含 微透明 汁液。 叶 互生, 三出多 回羽状 深裂, 裂片和 小裂片 狭窄, 大多 线形。 花大, 单生 于长花 梗上, 黄 色或橙 黄色; 萼片 2, 在 开花期 前边缘 连合成 帽状, 长圆 形或圆 锥形,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边 缘互相 重叠, 通常 草质, 在开花 期, 由于花 冠的生 长将其 推出而 脱落; 花瓣 4, 宽, 生于杯 状花托 边缘, 芽吋 覆瓦状 排列或 扭卷; 雄蕊 多数, 生于杯 状花托 边缘或 通常生 于花瓣 基部; 花 丝短, 花药线 形或长 圆形, 通 常较花 丝长, 基着, 2 室, 内向; 子房 1 室, 2 心皮, 从杯 状花托 的底部 生出, 花柱 极短, 柱头 2 或更多 ,近宽 丝状。 蒴 果长圆 柱形, 10 脉, 2 瓣自基 部向顶 端开裂 并抛出 种子, 开 裂后通 常 弯曲。 种子 多数, 球形, 网状, 具疣状 突起, 稀具 斑点; 子叶 线形而 全缘或 2 尖裂, 裂片线 形。 约 123 种, 产 北美太 平洋岸 诸州。 我国引 种栽培 1 种。 花菱萆 图版 6, 3 — 4 金英花 Eschscholzia californica Cham, in Nees (1820)*, (1826) ; DC. (1828) ; Fedde 
20  云南 k 物志 
罂粟科  21  (1909)*, in Engl, et Prantl (1936)*; 图鉴 (1972)*. 多年生 (栽 培者 常为一 年生) 无毛 草本, 带蓝 灰色; 分枝 开展, 二歧状 ,高 30 一 60 厘米, 具 明显的 纵肋。 基 生叶长 10 — 30 厘米, 具长柄 ,茎 生叶较 短及具 短柄, 叶片灰 绿色, 多回 羽状 3 裂, 裂 片形状 多变, 线形而 锐尖、 披针形 、长圆 形锐尖 或钝、 匙状长 圆形, 顶端 3 裂片 中, 中裂 片大多 较宽、 短。 花单 生于茎 或分枝 顶端; 花梗长 5 — I 5 厘米, 花托 凹陷, 漏斗状 或几为 管状, 长 3 — 4 毫米, 花开后 成杯状 ,同吋 边缘成 波伏、 反折; 花萼卵 珠形, 长约 1 厘 米, 顶端 为短圆 锥伏; 花瓣 三角状 扇形, 长 2.5 — 3 厘米, 黄色, 基部具 橙黄色 斑点; 雄蕊多 数 (40 以上 ), 花丝 丝伏, 基部 加宽, 长约 3 毫米, 花药 条形, 长 5 — 6 毫米, 橙 黄色; 子房狭 长, 花柱短 ,柱头 4, 不等长 ,钻伏 线形。 蒴果 狭长圆 柱形, 长达 5 — S 厘米, 从 花托脱 落后, 2 瓣自基 部向上 开裂。 种子 多数, 球形, 直径 1 一 1. 5 毫米, 具明显 网紋。 花期 5 — 8 月, 果 期 7—9 月。 原产 北美加 利福尼 亚州。 我国 (甘 肃、 江苏、 广西) 广为引 种作庭 园观赏 植物, 昆明也 有栽培 ,有吋 逸生。 3. 秀' fS 花属 Dicranostigma Hook. £. et Thorns. 草本, 蓝灰色 ,被短 柔毛或 无毛。 根木质 ,狭纺 捶形, 先端 扩大。 根生叶 多数, 羽状浅 裂或 深裂, 小裂片 疏离, 羽状 浅裂、 深裂或 二回羽 伏深裂 ,边缘 波状或 具齿, 具 叶柄; 茎生叶 互生, 羽状分 裂或为 不规则 的大型 粗齿, 无柄。 茎圆 柱形, 下部 无叶, 具多数 分枝, 从上部 苞 叶腋内 生出。 花单生 或几朵 于茎或 分枝顶 端排列 成聚伞 伏花序 ;具 花梗, 通常 无毛; 具 苞片; 萼片 2, 卵形或 宽卵形 ,先端 渐尖成 距或为 匙形, 无毛 或被短 柔毛; 花瓣 4 , 倒卵 形或近 圆形, 黄 色或橙 黄色; 雄蕊 多数, 花丝 丝伏, 花药长 圆形, 2 室, 纵裂, 基着; 子房 1 室, 2 心 皮, 圆柱形 或狭圆 柱形, 疏被短 柔毛或 具疣伏 凸起, 花柱 极短, 柱头 头伏。 蒴 果圆柱 形或线 形, 被短柔 毛或无 4, 2 瓣自 顶端开 裂至近 基部。 种 子小, 多数, 卵珠形 ,具 网纹。 3-4 种, 1 种分布 于我国 黄土高 原区, 其 余分布 于我国 西南至 热带以 外的喜 马拉雅 山区。 云南有 2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茎高 30 — 200 厘米, 无毛; 叶长 20—27 厘米; 蒴果圆 柱形, 宽 0.5—0.8 厘米 1- 宽果 禿疮花 D. platycarpum 2 (1) 茎高 15—20 厘米, 被短 柔毛; 叶长 6 — 15 厘米; 蒴果 线形, 宽约 0.2 厘米 2. 滇 秀疫花 D. franehetianum 1. 宽果 禿疮花 图版 7,1 — 3 Dicranostigma platycarpum C. Y. Wu et H. Chuang, nov. sp. Chelidonium dicranostigma rrain (1901)*, nom. illegit., non Prain (1895) ; Dic- ranostigma lactucoides Fedde in Engl. (1909) p. p. quoad specim Tibet. Austr. Edinb. staff (1925), (1929—30), non Hook. f. et Thorns. 
22  云南 植物志  草本, 高 0.3 — 2 米。 根狭倒 圆锥形 ,长 10 — I 5 厘米, 顶 端粗约 I. 2 厘米。 茎粗, 无毛, 基 部密盖 残枯的 叶基。 基生叶 未见; 下部茎 生叶倒 披针形 或倒狭 卵形, 长约 20- -27 厘米, 宽 8 — 14 厘米, 大 头羽伏 深裂, 裂片 4 一 6 对, 疏离, 两侧交 互生, 边缘为 不规则 的粗齿 ,两 面无毛 ,无 柄而近 抱茎; 上部茎 生叶阔 卵形, 向上渐 变小, 先端 渐尖, 基部 抱茎, 边缘 为不规 则 的大型 粗齿, 齿端通 常急尖 或钝, 两面 无毛, 侧脉 K 状, 明显。 花 1 一 3 朵于 茎或分 枝顶端 排列 成聚伞 花序; 花 梗长达 7 厘米, 果吋达 15 厘米, 无毛; 花 芽阔卵 形至近 圆形, 长约 1.5 厘米, 径约 1 厘米; 萼片 瓢形, 先 端急尖 且延长 成长约 1 厘米 的距, 外面 疏被短 柔毛, 边缘 一侧薄 膜质; 花瓣倒 卵形, 长约 2 厘米, 宽约 1.2 厘米, 黄色; 雄蕊 多数, 花丝 丝状, 长 6 — 10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2 亳米; 子房圆 柱形, 先端 渐狭, 长约 1 厘米, 粗约 2 毫米, 无毛, 花 柱长约 1 毫米, 柱头 头状, 2 裂。 蒴果圆 柱形, 长约 6 — 8 厘米, 粗约 0.5 — 0.8 厘米, 无毛, 2 瓣自 顶端开 裂至近 基部。 种子卵 珠形, 长约 1 毫米, 具 网紋。 花期 8 月, 果期 9 月。 产 丽江、 中甸, 生 于海拔 3300 - 3500 米 的高山 草地和 沟边岩 石上。 我 国西藏 东南部 亦产。 本种茎 无毛, 高达 2 米, 果无毛 ,长 6 — 8 厘米, 粗 0.5 — 0. 8 厘米与 其他种 区别。 云南: 丽江北 部住古 雪山其 重洛, 1942 年 8 月 29 日, 冯国楣 9198 (花模 式); 中甸哈 巴, 1937 年 9 月 16 日, 俞德浚 13545 ( 果模式 )。 2. 滇 禿疮花 图版 7, 4 Dicranostigma franchetianum (Prain) Fedde (1909)* ; Hand.-Mazz. (1931) ; Fedde in Engl, et Prantl (1936)*; Airy. Shaw et Sealy in Curtis (1935)*. Chelidonium franchetianum Prain (1895). 草本, 高 15 — 20 厘米。 茎多数 ,上部 分枝, 被短 柔毛。 基生叶 狭倒拔 针形, 长 6 — 15 (20) 厘米, 宽 2 — 4 厘米, 羽状 深裂, 裂片 4 一 6 对, 疏离, 裂片 间通常 圆形, 具羽状 深裂、 浅 裂或呈 波状, 其先 端均为 圆形、 钝或 凸尖; 具叶柄 ,长 2 — 5 厘米。 茎 生叶长 1 一 3 厘米, 无 柄, 半 抱茎。 花 3 — 5 朵 于茎或 分枝顶 端组成 聚伞状 花序; 花梗长 2 — 3 厘米; 花芽 卵形, 长 0.7 — 1.3 厘米; 萼片宽 卵形, 长约 1 厘米, 无毛, 先端渐 尖成距 ,至 末端略 扩大, 连 距全长 达 1.5 毫米; 花瓣近 圆形, 长约 1 厘米, 黄色; 雄蕊 多数, 花丝 丝状, 长约 3 毫米, 花 药长圆 形, 开裂后 弧曲; 子房狭 圆柱形 ,长约 6 毫米, 无毛, 密具疣 状突起 ,花柱 极短, 柱头 2 裂, 直 立。 蒴果 线形, 长 6.5 — 7.5 厘米, 宽约 0.2 厘米, 无毛, 2 瓣自 先端开 裂至近 基部。 种子卵 珠形, 长约 0.5 毫米, 具 网纹。 花果期 3 — 9 月。 分布 滇西北 (丽江 、鹤庆 ), 生 于海拔 1700 — 2800 米的 草坡。 四 川西部 亦产。 模式采 于 康定。 4. 博 落迴属 Macleaya R. Br. 多年 生直立 草本, 基部灌 木状, 高 1 一 4 米, 具黄 色乳状 浆汁, 有 剧毒。 根 匍匐。 茎圆 柱形, 中空, 草质, 光滑, 具 白粉。 叶互生 ,宽卵 形或近 圆形, 先端 急尖、 钝、 渐尖或 圆形, 基 部 心形, 通常 7 或 9 裂, 裂片波 状至具 细齿, 上面 绿色, 无毛, 背面无 毛或具 绒毛, 多 白粉, 基出 脉通常 5, 侧脉 1 一 3 对, 细脉 网状; 具 叶柄。 花多数 ,于 茎顶或 分枝顶 端组成 大型圆 
罌粟科  23  图 版 7 1 一 3. 宽果 禿疮花 Dicranostigma platycarpum C. Y. Wu et H. Chuang, 1. 花枝, 2. 萼片, 3. 果: 4. 滇 秃疮花 D. franchetianum (Prain) Fedde, 植株 上部; 5—9. 博落迴 Macleaya cordata (Willd.) R.Br., 5. 植株 上部, 6. 花芽, 7. 花, 8. 雄蕊, 9. 果纵 切面。 
24  云南 植物志  锥花序 ;花梗 细长; 花 芽棍棒 状或圆 柱形。 萼片 2, 乳 白色; 无花瓣 ;雄蕊 8 — I 2 或 24 — 3 0, 花丝 丝状, 不超过 花药, 花药 条形。 子房 1 室, 2 心皮, 胚珠 1 或 4 一 8 枚, 基 着或生 于缝线 两侧, 花柱 极短, 柱头 2 裂。 蒴果狭 倒卵形 、倒披 针形或 近圆形 ,具 短柄, 2 瓣裂。 种子 1 或 4 一 8 枚, 卵 珠形。 2 种, 1 种分 布于我 国江苏 北部、 河南 西部、 陕西 北部、 湖北 北部、 甘肃 东南部 至四川 西北部 ,另 1 种分布 于长江 流域中 、下游 各省, 南至 广东, 西至 贵州; 日本中 部亦有 分布。 云 南栽培 1 种。 博落迴 (图考 长编) 图版 7, 5—9 勃逻迴 、勃 勒迴、 落迴 (四川 ), 菠萝筒 (福建 ), 喇 叭筒、 喇叭竹 (浙江 ), 号筒杆 、蒿 筒杆、 号筒管 、号 筒树、 号筒草 (广西 、贵州 、湖北 、湖南 、江西 、福建 、安徽 ), 黄薄荷 (贵州 ), 大叶莲 (江西 ) , 黄杨杆 (湖北 ) , 三钱三 (广西 ) Macleaya cordata (Willd.) R. Br. (1826) in adn.; Fedde (1909)*, (1936)*; Hand.-Mazz. (1931) ; 图鉴 (1972)*. Bocconia cordata Willd. (1797) ; Sims in Curtis (1817)*; DC. (1824) ; Franch. (1884). 直立 草本, 基部灌 木状, 具乳黄 色桨汁 ,高 1 一 4 米。 茎绿色 ,光滑 ,多 白粉, 中空, 粗达 1.5 厘米, 上部多 分枝。 叶宽卵 形或近 圆形, 长 5 — 27 厘米, 宽 5—25 厘米, 先端 急尖、 渐 尖、 钝或 圆形, 基部 心形, 边缘 7 或 9 深或 浅裂, 裂片半 圆形、 方形、 三 角形或 其他, 边缘波 状、 缺刻状 、粗 齿或多 细齿, 上面 绿色, 无毛, 背面具 易落的 细绒毛 ,多 白粉, 基出 脉通常 5 , 侧脉 2 对, 稀 3 对, 细脉 网状, 通 常呈淡 红色; 叶柄长 1 一 12 厘米, 上 面具浅 沟槽。 大型圆 锥花序 多花, 长 15 — 40 厘米, 生于茎 或分枝 顶端; 花梗长 2 — 7 毫米; 苞 片狭披 针形; 花芽 棒状, 近白色 ,长约 1 厘米; 萼 片狭倒 卵状长 圆形, 船形, 黄白色 ,长约 1 厘米; 花瓣无 ;雄蕊 24 — 30, 花丝 丝状, 长约 0.5 厘米, 花药狭 条形, 与花丝 等长; 子房倒 卵形、 狭倒 卵形, 长 0. 2 一 0.4 厘米, 先端圆 ,基部 渐尖, 花 柱长约 1 毫米, 柱头 2 裂, 下 延于花 柱上。 蒴果狭 倒卵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1.5 — 3 厘米, 宽 0.5 — 0.7 厘米, 先端圆 或钝, 基部 渐狭, 无毛。 种 子通常 4 一 8 枚, 卵珠形 ,长 1.5 — 2 毫米, 生 于缝线 两侧, 无柄; 种皮蜂 窝状, 具 鸡冠状 突起。 花期 6 — 8 月, 果期 7— 10 月。 昆明 栽培, 露地 可开花 结果。 分布于 贵州、 广西、 广东、 福建、 江西、 湖南、 湖北、 安徽、 浙江、 江苏、 河南、 陕西、 甘肃南 部; 曰本中 部亦有 分布。 生 于海拔 150 — 830 米的丘 陵或低 山林中 、灌丛 中或草 丛中。 全草有 大毒, 不可 内服, 入药 治跌打 损伤、 关节炎 、汗斑 、恶疮 、蜂螫 伤及麻 醉镇痛 、消 肿, 作农药 可防治 稻椿象 、稻 苞虫、 钉 螺等。 5. 绿 械萬属 Meconopsis Vig.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具黄色 汁液。 主根 明显, 肥 厚而延 长或萝 卜状。 茎不分 枝或稀 分枝, 或通常 为基生 花葶, 被 刺毛、 硬毛、 柔毛或 无毛。 叶全 部基生 成莲座 状或也 生于茎 上, 莲座 叶在冬 季通常 宿存; 叶片 全缘、 具锯齿 、羽 伏浅裂 至羽状 全裂; 基生 叶和下 部茎生 
罌粟科  25  叶具 长柄, 上部茎 生叶具 短柄或 无柄, 有吋 抱茎。 花生 于花葶 上或生 于无苞 片或具 苞片的 花序上 ,单 生或成 总状、 圆锥状 排列; 花大而 美丽, 蓝色、 紫色、 黄色或 红色, 稀 白色; 萼片通 常 2, 有吋 在顶生 花上为 3 — 4, 早落; 花 瓣通常 4 , 有吋 5 — 10; 雄蕊 多数, 花丝通 常丝状 ,稀 下 部或整 个为细 条形; 子房近 球形、 卵形、 倒卵形 至狭圆 柱形, 1 室, 3 至多 心皮, 胚珠多 数, 花柱 明显, 通常短 ,有吋 近消失 ,上下 等粗或 基部扩 大成盘 而盖于 子房上 ,柱头 分离或 联合, 头状或 棒伏, 多少 下延, 与胎座 对生。 蒴果近 球形、 卵形、 倒卵形 、楠 圆形、 长 圆形至 狭圆 柱形, 被 刺毛、 硬毛至 无毛, 3—8 瓣自顶 端向基 部微裂 或开裂 至全长 I/ 3 或 更多, 稀 裂至 基部。 种子 卵形、 肾形、 镰状 长圆形 或长椭 圆形, 平滑 或具纵 凹痕。 约 45 种, 1 种产 西欧, 2 种产北 美加利 福尼亚 ,其他 产亚洲 温带的 中南部 (中国 、尼泊 尔、 锡金、 不丹、 巴基 斯坦、 印度) ,以 我国西 南部及 喜马拉 雅山脉 为分布 中心, 东达 湖北西 部。 云南有 17 种, 集中分 布于滇 西北, 少数种 类延伸 至滇中 、滇 东北。 本属 为著名 的观赏 植物, 有 些种类 入药。 分种 检索表 1 (10) 茎基部 具密集 成丛, 通常具 多短分 枝的长 柔毛。 2(3) 叶全缘 1. 全缘叶 绿绒萬 M. integrifoUa 3(2) 叶 羽裂或 全裂。 4(7) 茎 分枝。 5(6) 花 红色、 紫色或 蓝色, 多朵 组成总 状圆锥 花序; 子房密 被毛, 花柱长 0.5—1 厘米; 蒴 果被毛 …… 2. 尼泊尔 绿绒萬 M. napaulen«i« 6(5 ) 花 黄色, 3— 5 朵单生 叶腋; 子房 无毛, 花柱 极短; 蒴 果无毛 …… 3 . 椭果 绿绒蓠 M. chelidonifoli.  7(4 ) 茎不 分枝; 3 — 6 花生于 Ji 部茎叶 腋内。 8(9) 蒴 果长楠 圆形; '叶 片边缘 缺刻状 圆裂; 花 蓝紫色 4 . 藿香叶 绿绒蒿 M. betonicifoU. 9(8) 蒴 果倒圆 锥形; 叶片 羽状三 小叶; 花黄色 S. 贡山 绿绒萬 M. .mithiana 10( 1 ) 茎 基部无 密集成 丛的长 柔毛。 11(24) 花单 生于花 葶上。  12(13) 根茎 顶端具 分枝, 每分枝 基部具 一莲座 叶丛, 花葶从 每叶丛 中生出  6. 长果 绿绒萬 M. delavayi 13(12) 根茎 顶端不 分枝, 花葶 数枚从 叶丛中 生出。 14(19) 主根萝 卜伏; 花瓣 4, 蓝 紫色。 15(16) 叶全缘 ,稀羽 伏分裂 13. 长叶 绿绒蓠 M. lancifoU. 16(15) 叶羽状 全裂或 圆裂。 17(18) 叶片 羽状全 裂或二 回羽状 全裂, 小而近 肉质; 花 较小, 花瓣长 1—1.5 厘米 7. 优雅 绿绒篱 M. concinna 18(17) 叶 片琴形 圆裂, 较大 而薄; 花大, 花 瓣长约 3 厘米 8. 乌蒙 绿绒萬 M. wumungen.i. 19(14) 主 根肥厚 而长。 20(21) 叶被 稀疏的 硬毛, 花瓣 4 — 10 9. 滇西 绿绒萬 M. impedita 21(20) 叶 无毛, 通常羽 状或二 回羽状 深裂。 22(23) 蒴果狭 长圆形 或近圆 柱形, 长 为宽的 4_10 倍; 花瓣 4 10. 秀丽 绿绒蓠 M. venu,t« 
26  云南 植物志  23(22) 蒴果狭 倒卵形 至狭橢 圆形, 长稀 为宽的 4 倍; 花瓣通 常超过 4 11 .拟 秀丽 绿续萬 M. pseudoveniuta 24(11) 花生于 具苞片 或无苞 片的花 序上。 25(28) 花生 于无苞 片的花 序上。 26(27) 蒴果 近狭圆 柱形; 花生 于茎的 上部, 花柱 消失或 近消失 12. 丽 江绿绒 萬 M. forrettii 27(26) 蒴果狭 卵圆形 或长橢 圆形; 花生于 茎上, 花 柱明显 13. 长叶 绿绒篱 M. UncifoU. 28(25) 花生 于具苞 片的花 序上。 29(32) 叶 片无毛 或疏被 柔毛。 30(31) 主根狭 卵形, 长约 1 厘米; 通常仅 1 顶生花 开放, 花瓣 4, 通常 蓝色; 子 房无毛 14. 琴叶 绿绒萬 M. lyrata 31(30) 主根 狭长, 长约 7.5 厘米; 花 10 朵 以上, 花瓣 5 — 8, 黄色; 子房 被硬毛 IS. 黄花 绿绒萬 M. georgei 32(29) 叶片被 刺毛。 33(34) 叶片 全缘或 波状; 蒴 果卵形 16. 总状 绿绒萬 M. horridula var. racemo M 34(33) 叶片羽 状深裂 ;蒴果 楠圆形 17. 美丽 绿绒萬 M. speciosa 1. 全缘叶 绿绒蒿 图版 8, 1 一 3 黄 芙蓉、 雅片花 (云 南丽江 ), 鹿茸菜 (四 川茂汶 )," 埃贝 赛保" (青藏 藏语) Meconopsis integrifolia (Maxim.) Fr. (1886), (1889) ; Maxim. (1889) ; Fedde in Engl. (1909)*; Hand.-Mazz. (1931) ; G. Tayl. (1934)*; Fedde in Engl, et Plantl (1936)*; 图鉴 (1972)* Cathcartia integrifolia Maxim. (1877) ; M. pseudointegrifolia Prain (1906) ; Fedde in Engl. (1909)*; Hand.-Mazz. (1931) ; M . integrifolia var. soulici Fedde in Engl. (1909)*. la. 全缘叶 绿绒蒿 var. integrifolia 一年生 草本。 全体被 锈色和 金黄色 平展或 反曲、 通常具 多短分 枝的长 柔毛。 主根粗 约 1 厘米, 向下逐 渐狭窄 ,具 细根及 纤维状 须根。 茎 粗壮, 不 分枝, 具明 显的纵 条紋, 老吋 近 无毛, 高可达 1.5 米, 粗达 2 厘米, 基 部盖以 宿存的 叶基及 密集成 丛的长 柔毛。 基生叶 密 集成莲 座伏, 其间常 混生鳞 片状叶 ,叶片 全缘, 倒披 针形或 倒卵形 或几为 匙形, 长 8 — 32 厘米 (包 括叶柄 ), 宽 1 一 5 厘米, 先端 圆形或 锐尖, 基部逐 渐狭窄 且下延 成翅, 至叶 柄近基 部 又逐渐 加宽, 边 缘被毛 较密, 通常具 3 至多条 明显的 纵脉, 延伸 至翅; 下 部的茎 生叶互 生, 与 基生叶 同形, 上部的 茎生叶 互生, 近无柄 ,狭楠 圆形、 披 针形、 倒披针 形或宽 线形, 较 下部 者小, 最上部 茎生叶 通常成 假轮状 ,长 5 — 11 厘米, 宽 0.5 — 1 厘米, 狭披 针形、 倒狭披 针形或 条形。 花 遄 常 4 一 5 朵 (稀 更多, 达 18) 生于 最上部 茎生叶 腋内, 有吋生 于下部 茎叶腋 内; 花梗长 (3 —) 6—37 (一 52) 厘米 (果吋 延长) ,被 毛花吋 较芽吋 稀疏; 花芽阔 卵形; 萼片 2, 舟形, 于花开 吋脱落 ,长约 3 厘米, 内面 无毛, 具 数十条 明显的 纵脉; 花瓣 6 — 8, 近圆形 至倒 卵形, 长 3 — 7 厘米, 宽 3 — 5 厘米, 黄色或 稀白色 ,干吋 具褐色 纵条纹 ;雄蕊 多数, 花丝 线形或 丝伏, 长 0.5 — 1.5 毫米, 金黄 色或成 熟吋为 褐色, 花药卵 形至长 圆形, 长 1 一 2 ( — 4 ) 毫米, 桔红色 ,后为 黄色至 黑色, 基着, 2 室, 纵向 开裂; 子 房宽椭 圆伏长 圆形、 卵形 或椭圆 
罌粟科  27  图 版 8 1 一 3. 全缘叶 绿绒蒿 Moconopsis intcgrifolia (Maxim.) Fr., 1. 植株, 2. 毛, 3. 果; 4. 轮叶 绿绒萬 M. integrifolia var. uniflora C. Y. Wu ct H. Chuang, 植株: 5—6. 尼泊尔 绿续蒿 M. napaulensis DC, 5. 植 株之一 部分, 6.果„ 
28  云南 植物志  形, 密被 金黄色 紧贴、 通常具 多短分 枝的长 硬毛, 花柱 极短至 1.3 厘米, 无毛, 柱头 头状, 4 —9 裂下 延至花 柱上, 且 多少辐 射于子 房上。 蒴果 宽椭圆 状长圆 形至椭 圆形, 长 2 — 3 厘 米, 宽 1 一 1.2 厘米, 疏或 密被金 黄色或 褐色、 平展 或紧贴 通常具 多短分 枝的长 硬毛, 4-9 瓣自 顶端开 裂至全 长的约 I/ 3 处。 种子近 肾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宽约 0.5 毫米, 种 皮具明 显的纵 条纹及 蜂窝状 孔穴。 花期 5 — 8 月, 果期 7—11 月。 分 布云南 西北部 (碧江 、丽江 以北) 及 东北部 (巧家 ), 生 于海拔 2 7 00 — 5100 米 的草坡 或 林下。 分布于 我国四 川西部 、西 北部, 西藏东 南部, 甘肃西 南部及 青海东 南部。 缅甸东 北 部也有 分布。 模 式采于 甘肃。 全 草清热 止咳, 花前采 叶入药 治胃中 反酸, 花退热 催吐, 消炎, 治跌打 骨折。 lb. 轮叶 绿绒萬 图版 8, 4 var. uniflora C. Y. Wu et H. Chuang var. nov. A typo recedit foliis minoribus. caulin is pseudoverticillatis, scapo 1, unifloro. 本 变种与 原变种 的区别 在于叶 较小, 茎生叶 于茎上 排列成 一轮; 花单 生于茎 顶端。 产云南 中甸, 生 于海拔 4350 — 4450 米 的山坡 草地。 云南: 中 甸哈巴 雪山, 1 93 7 年 8 月 2 5 日, 冯国楣 21 9 5( 模式 ); 同地, 1962 年 9 月 7 日, 中甸队 1890。 2. 尼泊尔 绿绒萬 图版 8, 5 — 6 山莴笋 (禄劝 )," 埃贝 赛保" (青海 藏语) Meconopsis napaulensis DC. (1824); Fedde in Engl. (1909)*; Tayl. (1934)*; Fedde in Engl, et Prantl (1936)*; Hara (1966, 1971). Papaver paniculatum D. Don (1825), p. p. ; M. wallichii Hook, in Curtis (1852)* ; p. p.; Fedde in Engl. (1909)*; in Engl, et Prantl (1936)*; M. wallichii var. fuso- purpurea Hook. f. in Curtis (1884)*. 一年生 草本, 高 0.6 — 1.2 米, 全体被 黄褐色 、具 多短分 枝的长 柔毛。 主根粗 而长, 长约 9 厘米, 粗约 2.5 厘米, 向 下逐渐 狭窄。 茎 粗壮, 具分枝 ,圆 柱形, 有吋具 纵稜, 粗约 3 厘米, 基部盖 以宿存 叶基, 其上 被密集 成丛的 通常具 多短分 枝的长 柔毛。 基生 叶密集 丛生, 长可 达 30 厘米, 宽达 17 厘米, 其形状 多变, 通常基 部羽状 全裂, 先 端羽状 半裂, 裂片长 圆形, 先 端 急尖或 圆形, 边缘缺 刻状羽 状浅裂 ,表面 绿色, 主脉 凸起, 侧脉不 明显, 背面淡 绿色, 主脉 和 侧脉均 隆起; 具 叶柄, 长达 22 厘米, 上面具 沟槽; 下部 茎生叶 与基生 叶同, 但具 短柄; 上 部茎 生叶近 无柄, 长 3 — 13 厘米, 宽 1 一 5 厘米, 边 缘羽状 浅裂、 深裂至 全裂, 先端 圆或急 尖, 基部 禊形或 耳形。 花茎具 分枝, 花生于 上部叶 腋内, 排 列成总 状圆锥 花序; 花梗长 3 — 10 厘米; 花 下垂; 花蕾 圆形至 卵形, 长 1 一 2.5 厘米, 径 1 一 1.8 厘米; 萼片卵 圆形, 外面被 毛; 花瓣 4, 卵形或 近圆形 ,长 3 — 4.3 厘米, 宽 2 — 3.7 厘米, 红色、 紫色或 蓝色, 稀白色 ;雄蕊 多数, 花丝 丝状, 长约 1 厘米, 与花瓣 同色或 较深, 花药桔 黄色, 长 圆形; 子 房近球 形或卵 形、 椭圆形 ,长约 1 厘米, 宽 0.7—1 厘米, 密被淡 黄色或 锈色、 紧贴、 具多短 分枝的 长硬毛 及微 柔毛, 花柱 棒状, 长 0.5 — 1 厘米, 果 吋可达 1.2 厘米, 变细 或基部 膨大, 柱头 头状, 5 — 8 裂, 深 绿色。 蒴果长 圆形到 椭圆状 长圆形 ,长 1.5 — 2.5 厘米, 宽 0. 7 — I. 5 厘米, 密被毛 , 5 — 8 瓣 自顶端 微裂。 种子卵 形到宽 楠圆状 长圆形 ,种 皮密被 乳头状 突起。 花期 6 — 7 月, 果 
罌粟科  29  期 7 — 8 月。 分布于 云南西 北部、 西南部 、东 北部、 中部 (镇 康、 禄劝、 泸水、 腾冲、 大姚) ,生 于海拔 2700 — 3800 米的 草坡。 我国四 川西部 和西藏 有分布 。尼 泊尔, 锡 金也有 分布。 模 式采于 尼 泊尔。 药用 全草, 清热 止咳。 与 全缘叶 绿绒蒿 通用。 3. 椭果 绿绒萬 图版 9,1— 3 黄花 绿绒蒿 (图鉴 ), 断肠草 、拟千 金子、 裂叶蒿 、都辣 (四川 ) Meconopsis chelidonifolia Bur. et Fr. (1891) ; Fedde in Engl. (1909)*; Tayl. (1934)*; Fedde in Engl, et Prantl (1936)*; 图鉴 (1972)*. 多年生 草本, 高 0.5 — 1.5 米。 主根细 ,径 0. 3 — 0.5 厘米, 细根 数条, 须根细 而多, 组成 大的 根系; 根颈被 以宿存 的叶基 和密被 黄棕色 具多短 分枝的 刚毛, 常生有 第二年 芽苞。 茎 直立, 绿色 带紫, 具分枝 ,有纵 沟槽, 近基部 被黄棕 色具多 短分枝 刚毛。 基生 叶和下 部茎生 叶卵 状长圆 形或阔 卵形, 长约 7.5 厘米, 宽约 7 厘米, 近基 部羽伏 全裂, 顶 部羽状 浅裂, 裂 片 3 — 5, 疏离, 羽状 浅裂或 深裂, 小裂片 卵形, 顶端 钝或近 圆形, 两面 疏被长 硬毛, 背面具 白粉; 具 叶柄, 密被黄 棕色长 硬毛; 上部 茎生叶 较小, 阔 卵形, 略 被毛, 羽状 3 全裂或 3 深 裂, 无 柄或近 无柄。 花单 生于上 部茎叶 腋内或 分枝叶 腋内, 有吋 2 朵生 于小枝 末端, 花梗 细长, 无毛; 花芽 球形, 径约 1 厘米; 萼片近 圆形, 无毛, 边缘一 侧膜质 ;花瓣 4, 黄色, 倒卵形 或近 圆形, 径 1.5 — 2.3 厘米; 雄蕊 多数, 花丝 丝状, 长约 0.7 厘米,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 0. 3 — 0.4 厘米, 黄色; 子房卵 圆形, 长 5—6 厘米, 径 4—5 厘米, 无毛 或近基 部略被 刚毛, 花 柱短, 柱头 头状。 蒴果卵 圆形, 无毛,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0.7 — 1 厘米, 4 — 5(— 6 ) 瓣 自顶端 向下微 裂。 种子 镰伏长 圆形, 长不到 1 毫米, 种皮 具由浅 凹痕形 成的纵 条纹。 花期 5 — 7 月, 果期 7 月 以后。 云南 东北部 (大 关、 巧家) 新记录 ,生 于海拔 1850 — 3700 米的林 下荫处 或溪边 路旁。 我 国四 川西部 也有。 模 式采于 康定。 4. 藿香叶 绿绒萬 图版 9, 4—6 Meconopsis betonicifolia Fr. (1889)*; G. Tayl. (1934)*; Fedde in Engl, et Prantl (1936)*. Cathcartia betonicifolia (Fr.) Prain (1906) ; Fedde in Engl. (1909)*.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根 茎短而 肥厚, 包以残 枯未落 、密 被锈色 具多短 分枝的 长柔毛 的 叶柄。 茎直立 ,不 分枝, 高 30—90 (—150) 厘米, 粗达 1.3 厘米, 无 毛或极 稀被锈 色长柔 毛, 具不明 显的细 条紋。 基生叶 卵状披 针形或 卵形, 长 5 — 15 厘米, 基部宽 4 一 8 厘米, 先 端圆形 或急尖 ,基部 心形或 截形, 下延 成翅, 并向叶 柄基部 逐渐扩 大成鞘 ,边 缘宽缺 刻状圆 裂, 两面被 稀疏、 具多短 分枝的 长柔毛 ,边缘 及背面 稍密, 背面略 被白粉 ,中脉 突起, 具数条 横 向而二 分叉的 侧脉; 下部茎 生叶同 基生叶 ;上部 茎生叶 较小, 无柄, 基部成 耳形且 抱茎。 花 3 — 6 朵, 生于 最上部 茎生叶 腋内, 稀生 于下部 茎生叶 腋内; 花梗 直立, 长可达 27.5 厘 米; 花芽阔 卵形, 疏被 锈色长 柔毛; 花直径 6—8 厘米; 花瓣 4, 或 顶生者 5— 6, 宽卵形 、圆形 或倒 卵形, 长 3—5 厘米, 宽 2 — 3.5 厘米, 天蓝色 或紫色 ,具明 显的纵 条纹; 雄蕊 多数, 花丝 丝状, 白色, 长 0.5 — 1 厘米, 花 药桔红 色或金 黄色, 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子 房椭圆 状长圆 
30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9 3. 椭果 绿绒蒿 Meconopsis chelidonifolia -Bur. et Fr" 1. 植株 上部, 2. 果 (放大 ), 3. 根; 4 一 6. 着香 叶 绿绒蒿 M. betonicifolia Fr., 4. 植株 上部, 5. 植株 基部, 6. 果; 7—9. 贡山 绿绒蒿 'M. smithiana (Hand.-Mazz.) G. Tayl. ex Hand-Mazz., 7. 植株 上部, 8. 果 (放大 ), 9. 根。 
罌粟科  31  形, 无毛或 极稀被 锈色长 柔毛, 花柱 棒状, 长 0. 2 — 0. 6 厘米, 柱头淡 绿色, 4-5 (一 7) 裂, 下 延于花 柱上。 蒴果长 圆状楠 圆形, 长 2 — 4 . 5 厘米, 径 1 一 I. 5 厘米, 通常 无毛, 稀被 锈色紧 贴长 硬毛, 自顶端 4 一 5 微裂或 开裂至 全长的 1/ 3 。 种 子几为 肾形, 具纵条 纹及蜂 窝状孔 穴, 长约 1 毫米。 花期 6—7 月, 果期 8 — 11 月。 分 布云南 西北部 (鹤庆 、洱源 、丽江 、德钦 ), 生 于海拔 3 000 — 4 000 米的 草坡或 林下。 我 国西藏 东南部 及缅甸 东北部 亦产。 模 式采于 鹤庆瓜 拉坡及 洱源三 叉河。 5. 贡山 绿绒蓠 图版 9, 7—9 Meconopsis smithiana (Hand.-Mazz.) G. Tayl. et Hand.-Mazz. (1931) ; G. Tayl. (1934) ; Fedde (1936). Cathcartia smithiana Hand.-Mazz. (1923). 多年生 草本。 根 颈短而 肥厚, 具宿存 的叶基 及密集 丛生、 通常 多短分 枝的褐 色长硬 毛。 茎不 分枝, 高 30 — 90 厘米, 具纵细 条纹, 被稀疏 、平 展或稍 反曲、 通常具 多短分 枝的长 硬毛。 茎生 叶彼此 疏离, 下部 者具长 2.5 — 4 厘米的 叶柄, 上部者 具长约 1 厘米的 短柄或 无柄, 均被 平展或 反曲的 长毛, 下部叶 片羽状 3 小叶, 长约 8 厘米, 宽 7 — 8 厘米, 阔 卵形, 两面被 稀疏而 紧贴的 长毛, 顶 生小叶 阔卵形 或几为 圆形, 通常 羽裂成 7 圆 裂片, 两 侧小叶 距顶生 小叶约 1 一 2 厘米或 更长, 具长约 1 厘米的 小叶柄 或无柄 ,通 常裂成 3 圆裂片 ,裂片 圆形或 急尖, 上 部叶片 通常为 单叶, 阔卵形 ,羽状 浅裂, 向茎顶 渐成苞 片状。 花约 4 朵, 单 生于 最上部 茎生叶 腋内; 花瓣 4, 黄色, 宽倒 卵形, 顶端 微缺, 长 和宽约 1.8 厘米; 子 房近球 形, 密被 紧贴, 褐色的 长柔毛 ,花柱 退化或 极短, 柱头 5 裂。 蒴 果倒圆 锥形, 高约 1.5 厘米, 顶 部宽约 1 厘米, 被稀疏 、褐 色的长 柔毛, 7 瓣 自顶端 开裂至 全长的 1/3 处。 种子椭 圆形, 具纵 隆纹。  分布于 云南西 北贡山 一带, 生 于潮湿 的林中 和高山 草地, 海拔 3120 — 3400 米。 缅甸 东北 部也有 分布。 模 式采于 贡山。 6. 长果 绿绒萬 图版 10,1—2  鸦片花 (丽江 ) Meconopsis delavayi (Fr.) Fr. ex Prain (1896) ; Fedde in Engl. (1909) ; Hand.- Mazz. (1931) ; G. Tayl. (1934)*; Fedde in Engl, et Prantl (1936). Cathcartia delavayi Franch. (1886). 多年生 草本。 主根长 而细, 粗约 0.5 厘米。 茎具 极短的 分枝。 叶全部 基生, 密聚 于茎每 一短 分枝的 顶端而 成几个 叶丛, 其间混 生鳞状 叶基, 叶片 卵形、 披针形 、狭披 针形至 略呈匙 形, 连 叶柄长 4 一 15 厘米, 宽 1—3.8 厘米, 先端 圆形或 锐尖, 基部逐 渐狭窄 而下延 成翅, 全 缘, 两 面无毛 或疏被 锈色紧 贴的长 柔毛, 背面 具白粉 及明显 的主脉 和二歧 分枝的 侧脉; 叶 柄宽 线形, 长 3—12 厘米。 基 生花葶 1一8 枚, 从各自 的叶丛 中抽出 ,长 3 — 30 厘米, 果吋 达 6 厘米, 通常被 稀疏、 平展的 锈色长 柔毛; 花单 生于花 葶上, 半下垂 ;花瓣 4, 有吋 6 或 8, 卵形、 倒卵 形或近 圆形, 先端通 常急尖 ,有吋 圆形, 长 2 — 3.5 厘米, 宽 1.5 — 2.5 厘米, 深紫 色或蓝 紫色, 稀玫 瑰色, 具多 数细纵 条纹; 雄蕊 多数, 花丝 丝状, 长约 1 厘米, 与花瓣 同色, 花药长 圆形, 桔红色 ,长约 1 毫米; 子 房狭长 圆状楠 圆形, 无毛, 花 柱长约 0.5 厘 米,' 有吋极 短, 无毛, 柱头 头状或 有吋近 棒状。 蒴果 劲直, 狭长圆 形或近 圆柱形 ,长 5 — 10 厘米, 宽约 
32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10 1—2. 长果 绿绒蒿 Meconopsis delavayi (Fr.) Ft" 1. 植株, 2. 果; 3 — 4. 长叶 绿绒蒿 M. lancifolia (Fr.) Fr., 3. 植株, 4. 果。 
罌粟科  33  0.5 厘米, 无毛, 3 (一 5) 瓣 自顶端 开裂至 I/ 3 处 或通常 更短。 种子 镰状长 圆形, 种 皮光滑 或具 纵紋。 花期 5—7 月, 果期 7 — 10 月。 特 产云南 西北部 (丽江 、鹤庆 ), 生 于海拔 27 00 — 4 000 米的 草坡。 模 式采于 丽江。 7. 优雅 绿绒萬 图版 11, 1—2 Meconopsis concinna Prain (1951), in Hook. (1915)* ; Hand.-Mazz. (1931) ; Fedde in Engl, et Prantl (1936). 、 Meconopsis lan&i folia var. concinna (Prain) G. Tayl. (1934). 一年生 草本。 主根萝 卜状, 长 1.5 — 4 厘米, 粗 0.5—0.7 厘米。 叶 基生, 有吋生 于花茎 的近 基部, 叶片 小而近 肉质, 形状 多变, 倒披 针形、 长圆 伏倒披 针形、 椭圆状 倒披针 形或匙 形, 长 2 — 3.5 厘米, 宽 0.5 — 1.8 厘米, 羽状全 裂或二 回羽状 全裂, 有吋有 少数全 缘叶, 顶端 裂片 菱形、 长圆形 、倒 卵形或 线形, 侧裂片 倒卵形 、长 圆形、 匙形或 线形, 先端 圆形, 两面无 毛, 具极 细而不 明显的 叶脉; 叶柄狭 条形, 长 2—5 厘米, 宽 1 一 2 亳米。 花单 生于花 葶上, 花 葶基 生或从 叶腋间 生出, 高 4.5 — 10 厘米, 果吋 延长至 20 厘米, 无毛 或被极 稀疏的 平伸或 卷曲的 黄褐色 柔毛; 花芽近 球形, 直径约 0.8 厘米; 花瓣 4, 阔倒 卵形、 卵圆 形或近 圆形, 先 端圆或 急尖, 长 1—1.5 厘米, 宽 0.7—1 厘米, 紫色; 雄蕊 多数, 花丝 丝状, 长约 0.4 厘米, 与 花瓣 同色, 花药卵 圆形, 长约 0.5 毫米; 子房椭 圆形或 椭圆状 长圆形 ,高约 0.5 厘米, 被极稀 疏的 伸展的 黄褐色 硬毛, 花 柱长约 0.1 厘米, 带 紫色, 柱头 头状。 蒴 果橢圆 伏长圆 形或椭 圆形, 长约 1.5 厘米, 无毛 或被极 稀疏的 硬毛, 3—4 瓣 自顶端 微裂。 花果期 8 月 开始。 分 布云南 西北部 (丽江 、中甸 ), 生 于海拔 3300 — 4500 来的 草坡或 杜鹃灌 丛中。 我国 四川 西南部 也产。 模式 采于丽 江东北 金沙江 大弯。 8. 乌蒙 绿绒萬 图版 11, 3 Meconopsis wumungensis K. M. Feng sp. nov. Affinis M. lyi«atae Fedde et M. delavayi Fr., sed foliis pinnatifidis vel pinnati- sectis, floribus majoribus differt. 一年生 草本, 高约 10 厘米。 主根萝 卜状, 长约 4 厘米, 下部 延长至 10 厘米。 叶 基生, 阔卵 形至披 针形, 长 1.5 — 4.5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先端圆 ,基 部心状 楔形, 下延 成翅, 至基 部 加宽达 4 毫米, 叶片 顶部浅 圆裂, 中部深 圆裂, 基部全 圆裂, 裂片近 圆形, 有吋有 少数全 缘叶 混生, 两面 无毛, 中脉 在表面 突起, 背 面常具 2 纵沟, 侧脉 明显, 二 歧伏; 叶柄 线形, 长 4 一 6 厘米。 花葶 1 一 2 ( 或 更多? ), 高约 11 厘米, 被黄 褐色、 平展或 反曲的 硬毛; 花 单生于 花 葶上; 花芽狭 卵形, 长 1.5 厘米, 宽 0.6 厘米; 萼片 无毛; 花瓣 4, 蓝紫色 ,倒 卵形, 长约 3 厘 米, 宽约 2 厘米; 雄蕊 多数, 花丝 丝伏, 长约 1 厘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1.5— 2 毫米; 子房狭 椭圆形 ,高约 0.8 厘米, 径约 0.3 厘米, 疏被 黄褐色 硬毛, 花 柱长约 0.2 厘米, 柱头 头状, 4 裂 下 延至花 柱上。 果 未见。 花期 6 月。 分布云 南禄劝 ,生 于海拔 3600 米 的润湿 石山、 石上。 云南: 禄劝乌 蒙山, 1952 年 6 月 1 日, 毛品一 1081 ( 花模式 )。 本 种接近 琴叶绿 绒蒿和 长果绿 绒蒿, 但叶羽 状分裂 ,花较 大与之 区别。 9. 滇西 绿绒萬 Meconopsis imped ita Prain (1915) ; Hand.-Mazz. (1931) ; G. Tayl. (1934)*. 
3 4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11 1— 2. 优雅绿 绒蒿. Meconopsis concinna Prain, 1. 植株, 2. 果; 3. 乌蒙 绿绒蒿 M. wumungensis K. M. Feng, 植株 :4. 琴叶 绿絨蒿 M. lyrata (Cummins et Prain) Fedde cx Prain, 植株。 
罂粟科  35  一年生 草本。 主 根肥厚 而长, 长可达 3 厘米, 上 部粗达 1.3 厘米。 茎短 而粗, 基部盖 以 宿存的 叶基。 叶均 基生, 叶 片狭楠 圆形、 披 针形、 倒披 针形或 匙形, 长 2 . 5 — 6 厘米, 宽 0.7—1.3 厘米, 先端 圆形或 急尖, 基部逐 渐狭窄 而下延 成翅, 全 缘或成 波状, 有吋不 规则或 羽状 深裂, 两面具 硬毛, 表面 绿色, 背面 较淡, 主脉 明显, 侧脉二 歧状; 具线形 叶柄, 长 3 — 7 厘米。 每植株 具多数 花葶, 长达 25 厘米, 果 吋可达 40 厘米, 通常被 锈色或 黄褐色 伸展的 刺毛。 花单 生于花 葶上, 下垂; 花蕾 球形, 径约 1 厘米; 萼片 外面被 锈色或 黄褐色 硬毛, 具 明显的 线紋, 里面 无毛; 花瓣 4—10, 倒卵 形或近 圆形, 长 1.5 — 3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深 紫色或 蓝紫色 ;雄蕊 多数, 花丝 丝状, 与花瓣 同色或 较深, 长约 1 厘米, 花药 卵形, 长约 1 毫 米或 更多, 乳白色 、桔 红色、 金 黄色或 黄色; 子房楠 圆形、 椭圆状 长圆形 或狭倒 卵形, 被黄褐 色紧贴 的硬毛 ,花柱 棒状, 长 0.3 — 1 厘米, 柱头 头状, 乳 白色或 绿色。 蒴果灰 褐色, 狭倒卵 形至狭 长圆状 椭圆形 ,长 2 — 3 厘米, 宽 0.5 — 1 厘米, 被黄褐 色或锈 色伸展 的硬毛 ,3 (有吋 4 一 5) 瓣 自顶端 开裂至 全长的 1/3 — 1/4 处。 种子 黑色, 镰状椭 圆形, 种皮具 条纹或 不明显 的纵 凹痕。 花期 5 — 8 月, 果期 7—11 月。 分布 于云南 西北部 (丽江 、维西 、中甸 、贡山 、德钦 ), 生 于海拔 3400 — 4500 米的 草坡或 岩 坡上。 我 国西藏 东南部 及缅甸 东北部 也产。 模式 采于滇 西北。 10. 秀丽 绿绒蓠 图版 12, 1 Meconopsis venusta Prain (1915) ; in Hook. (1915)*; Hand.-Mazz. (1931) ; G. Tayl. (1934)*; Pedde in Engl, et Prantl (1936). M. leonticifolia Hand.-Mazz. (1926). 一年生 或多年 生草本 ,高约 20 厘米。 主根肥 厚而长 ,长达 23 厘米, 粗达 1.8 厘米。 茎 短, 盖以 宿存的 叶基, 基 部较主 根粗。 叶基生 ,较 厚而近 肉质, 长 1.5 — 3 厘米, 宽 1—1.5 厘 米, 卵形或 长圆形 ,羽 状深裂 或常为 3 裂片, 顶端 裂片卵 形或近 圆形, 两面 无毛, 极 稀在背 面具少 数硬毛 ,表面 绿色, 叶脉不 明显, 背面 明显具 白粉, 具极细 的脉; 叶柄 宽线形 或狭条 形, 长 3 — 8 厘米。 基生花 葶数枚 ,长 6—17 厘米, 果 吋可达 30 厘米, 无毛或 极稀具 稀疏的 硬毛; 花芽卵 圆形, 长 0.8 — 1.2 厘米, 宽 0.5 — 0.8 厘米; 花瓣 4, 倒卵 形至近 圆形, 长 2.5 — 4 厘米, 宽 2 — 2.7 厘米, 先端圆 形或近 急尖, 淡蓝色 、深紫 色或淡 紫色; 雄蕊 多数, 花丝 丝状, 长约 0. 8 厘米, 与花瓣 同色, 花药长 圆形, 桔 黄色; 子房 狭椭圆 形或椭 圆状长 圆形, 长约 0.6 厘米, 被 斜展的 硬毛, 花 柱长约 0.5 厘米, 柱头 头状, 3 — 4 裂片。 蒴 果狭长 圆形或 近圆柱 形, 长 4—9 厘米, 宽约 0.5 厘米, 被稀 疏的锈 色或黄 褐色、 平展的 刺毛, 3 — 4 瓣自 顶端开 裂至 全长的 1/ 3 。 种子 狭长圆 形或椭 圆状长 圆形; 种 皮具细 纵紋。 花期 7 月, 果期 8 月。 分布 于云南 西北部 (丽江 、中甸 ), 生 于海拔 3300 — 4650 米的 山坡。 模 式采于 丽江东 北及 中甸。 11. 拟秀丽 绿绒蓠 图版 12, 2 — 3 Meconopsis pseudovenusta G. Tayl. (1934)*. M. venusta Prain (1915), p. p. 一年生 草本, 高 10 — 2 厘米。 主根肥 厚而长 ,长 10 厘米 以上, 粗达 2.5 厘米。 茎短而 粗, 密 盖宿存 叶基。 叶基 生或生 于花茎 下部, 叶片 卵形、 橢圆 形或披 针形、 倒披 针形, 长 2 — 5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先端急 尖或圆 ,基部 楔形, 通常 羽状深 裂或二 回羽状 深裂, 稀 全缘或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12 1- 秀丽 绿绒蒿 Meconopsis venusta Prain, 植株 :2— 3. 拟秀丽 绿绒蒿 M. pseudovenusta G. Tayl. 植株, 3. 果。 
罂粟科  37  波状, 两面无 毛或中 脉上被 极稀疏 的硬毛 ,近 基出脉 数条, 在 两面均 明显; 叶柄 线形, 长约 11 厘米。 花生于 基生花 葶上, 花葶有 吋基部 连合, 稀 生于无 苞片的 花茎上 而与基 生花葶 混生; 花葶长 6 — 20 厘米, 果吋达 3 5 厘米, 无 毛或被 平伸或 卷曲的 硬毛; 花芽近 球形, 径 1 —1.5 厘米; 花 萼无毛 或被极 稀疏的 硬毛; 花瓣 4 一 10, 椭 圆形、 倒卵 形或近 圆形, 长 2 — 3 厘米, 宽 1 一 2.5 厘米, 先端圆 或急尖 ,基部 楔形, 紫色; 雄蕊 多数, 花丝 丝状, 长约 1 厘米, 与花瓣 同色,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1 亳米, 桔黄 色至深 褐色; 子房椭 圆形或 楠圆状 长圆形 ,疏 被紧贴 或伸展 的硬毛 ,高 3 — 6 毫米, 花柱长 1.5 — I. 8 毫米, 柱头 头状。 蒴果 狭倒卵 形至狭 椭圆形 ,长 2 — 3 厘米, 宽 0.5 — 1 厘米, 疏 被锈色 平展或 反曲的 刺毛, 3 — 4 瓣 自顶端 微裂, 花柱 延长至 6 亳米。 种子 镰状楠 圆形, 种皮 具不明 显的纵 凹痕。 花期 7 月 ,果期 8 — 10 月 。 分 布云南 西北部 (中甸 ), 生 于海拔 34 00 — 4 100 米的 岩坡、 流石 滩中。 我国四 川西南 部 及西藏 东南部 也产。 模式采 于云南 中甸。 12. 丽江 绿绒萬 图版 1 3 ,3 Meconopsis forrestii Prain (1907) ; in Hook. (1915)*; Hand.-Mazz. (1931) ; G. Tayl. (1934)*; Fedde in Engl, et Prantl (1936). 一年生 草本。 主 根圆锥 形或萝 卜状, 长 2 — 10 厘米, 粗 1 一 I. 5 厘米, 具 纤维状 须根。 叶通常 均基生 ,倒披 针形、 橢圆 状长圆 形至宽 线形, 长 3 — 2 厘米, 宽 0.5 — 2 厘米, 先端圆 形或 锐尖, 基 部渐狭 成翅, 翅基部 略加宽 而成膜 质鞘, 全缘 或略呈 波状, 两面疏 被紧贴 、亮 褐色长 硬毛, 中脉 明显并 在背面 突起。 花茎 直立, 不分枝 ,先端 渐尖, 基部 渐细, 高 12 — 3 (一 60) 厘米, 被亮 褐色平 展或稍 反曲长 硬毛; 花 3 — 7 朵, 生于花 茎上部 ,不具 苞片; 花梗芽 吋下垂 ,花吋 伸展, 长 1 一 3 厘米, 果吋 延长至 9 厘米, 被 平展、 亮 褐色长 硬毛; 花芽 倒卵形 或有吋 近球形 ,长 1 一 2 厘米, 宽 0.7 — 1.3 厘米; 萼片外 面被亮 褐色长 硬毛, 里面 无毛; 花瓣 通常 4, 稀 5, 卵形或 阔卵形 ,长 1 一 2.5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淡蓝色 或淡紫 蓝色; 雄蕊 多数, 花丝 丝状, 长 0.5 — 1 厘米, 带 紫色,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桔红 色或紫 黄色; 子 房狭楠 圆状长 圆形, 无毛或 疏被长 硬毛, 花柱 极短, 柱头 3 — 4 裂。 蒴果 劲直, 近狭圆 柱形, 无毛或 疏被长 硬毛, 长约 6 厘米, 2 — 4 瓣 自顶端 开裂至 全长的 1/3。 种子 镰伏楠 圆形, 种 皮具不 明显的 凹痕。 花期 5—8 月, 果期 7—10 月。 分 布云南 西北部 (丽江 、中甸 ), 生 于海拔 (3100 —) 3400 — 4300 米的 草坡。 我 国四川 西南部 也产。 模 式采于 丽江。 13. 长叶 绿绒蓠 图版 10, 3 — 4 Meconopsis lancifolia (Franch.) Franch. (1896), (1905) in adn. ; Fedde in Engl. (1909)*; Diels (1912) ; G. Tayl. (1934)*; Fedde in Engl, et Prantl (1936)* Cathcartia lancifolia Franch. (1886), (1889) ; M. lancifolia var. solitarii folia Fedde (1921) ; G. Tayl. (1934) ; M. lepida Prain (1915) ; M. eximia Prain (1915). 一年生 草本, 高 8 一 25 厘米。 主根萝 卜状, 长 3—8 厘米, 粗 0.5—1 厘米。 茎直立 ,被 黄褐色 平展或 反曲的 硬毛或 无毛。 叶基生 或有吋 生于茎 下部, 倒披 针形、 狭倒披 针形、 椭 圆状披 针形、 条形、 匙形或 倒卵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0.5 — 1.5 厘米, 先 端圆或 急尖, 基部楔 形, 下延 成翅, 边 缘通常 全缘, 两面无 毛或被 黄褐色 反曲或 卷曲的 硬毛, 表面黄 绿色, 背稍 淡, 主脉 明显, 侧 脉细; 叶柄长 2 — 7 厘米。 具明显 且粗壮 的花茎 ,中 间粗, 两端 渐狭, 具数 
38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13 】• 总状 绿绒蒿 Meconopsis horridula var. racemosa (Maxim.) Prain, 植株; 2. 美丽 绿绒蒿 M. speciosa Pram, 叶子; 3. 丽江 绿绒蒿 M. forrestii Prain, 蒴果。 
罌 粟 科  39  条细 纵肋, 疏被 黄褐色 硬毛, 花于花 茎上排 列成聚 伞总状 花序, 无苞片 或近基 部者具 苞片, 或花单 生于花 葶上, 或两者 混生, 花生 于花茎 上吋, 花梗长 0. 5 — 3 厘米, 通常密 被硬毛 ,花 单生 于花葶 上吋, 花葶高 5—15 厘米; 花 芽近圆 形或长 圆形, 径 0.5 — 1 厘米; 萼片 外面疏 被锈色 硬毛; 花瓣 4—8, 倒卵形 、近 圆形或 卵圆形 长 1—3 厘米, 宽 0.7 — 3 厘米, 先 端圆形 或急尖 ,有 吋具细 锯齿, 紫色或 蓝色; 雄蕊 多数, 花丝 丝状, 长 0.5—1 厘米, 与花瓣 同色, 花 药黄 色至黑 褐色, 长圆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子房长 圆形、 椭圆 状长圆 形或椭 圆形, 被 黄褐色 伸展的 刺毛, 稀 无毛, 花柱长 1一2 毫米, 柱头 头状, 淡 黄色, (2—) 3-4 (-6) 裂。 蒴果狭 倒卵形 ,长 圆状椭 圆形、 狭长 圆形或 稀近圆 柱形, 长 1.5 — 3.5 厘米, 绿色, 成熟吋 褐色, 花柱 及 果肋深 紫色, 无毛或 被黄褐 色硬毛 ,3 — 5 瓣 自顶端 开裂至 全长的 1/3。 种 子肾形 或镰状 楠 圆形。 花期 6— 9 月, 果期 7 月 以后。 分布 于云南 西北部 (大理 、鹤庆 、洱源 、丽江 、维西 、中甸 、贡山 ), 生 于海拔 3300 — WOO 米 的高山 草地或 林下。 我国四 川西部 、甘肃 西南部 、西藏 东南部 及缅甸 东北部 也产。 模式 采于 大理、 鹤庆及 洱源。 14. 琴叶 绿绒萬 图版 11, 4 Meconopsis lyrata (Cummins et Prain) Fedde ex Prain (1915) ; G. Tayl. (1934) ; Fedde in Engl, et Prantl (1936). Cathcartia lyrata Cummins et Prain ex Prain (1896) ; Fedde in Engl. (1909)*; Hand.-Mazz. (1931) ; Cathcartia polygonoides Prain (1896) ; Fedde in Engl. (1909)* ^ M. polygonoides (Prain) Prain (1915) ; M. compta Prain (1918). 一年生 草本, 高 5 — 20 (—50) 厘米。 主根 通常狭 卵形, 长约 1 厘米, 有吋 狭长。 茎细; 不分枝 ,被 黄褐色 卷曲或 平展的 柔毛, 有吋 无毛。 基生 叶少且 早枯, 卵形、 长圆状 卵形、 匙 形或倒 披针形 ,长 1.5 — 4 厘米, 宽 0.5 — 2 厘米, 先 端圆或 急尖; 基部楔 形或微 心形, 边缘全 缘、 圆裂、 羽状 浅裂或 深裂, 两面疏 被黄褐 色柔毛 或无毛 ,表面 绿色, 背面灰 绿色; 具 叶柄, 长 1.5—4 厘米; 茎生叶 与基生 叶同形 ,但 下部者 具长达 6 厘米 的柄, 上部者 较短。 花 茎细, 长可达 20 厘米, 被黄褐 色卷曲 或平展 的柔毛 ;花 1 一 5 朵, 小, 径 1.5—2.5 厘米, 半下 垂,^ 于上部 茎生叶 腋内, 通常仅 1 顶生花 放; 花芽 下垂, 径约 0.5 厘米; 花萼 无毛; 花瓣 4, 稀 5—6, 卵形、 宽卵形 或有吋 狭或宽 披针形 ,长 1.2—1.9 厘米, 宽 0.4—1.5 厘米, 先端 圆或急 尖, 淡蓝色 或稀粉 红色、 淡玫 瑰色、 白色; 雄蕊约 12 — 36, 花丝 丝状, 长 0.5 — 0.8 厘米, 与花 瓣 同色, 花 药长圆 形或近 圆形, 长约 1 毫米, 金 黄色; 子房长 圆形或 椭圆状 长圆形 至狭长 圆形, 无毛, 长约 0.5 厘米, 径约 0.2 厘米, 花柱 极短, 柱头 绿色。 蒴 果狭长 圆形或 近圆柱 形, 长约 4 厘米, 3 — 4 瓣 自顶端 开裂至 全长的 1/3。 种子 镰状椭 圆形, 种皮具 绉紋。 花期 5 — 8 月, 果期 稍后。 分布 于云南 西北部 (德钦 、贡山 ), 生 于海拔 3400 — 4200( — 4800) 米的 草坡及 高山草 甸。 尼泊尔 ,锡金 也产。 15. 黄花 绿绒蓠 Meconopsis georgei G. Tayl. (1934)*. . 二年生 草本。 主根 狭长, 长约 7.5 厘米, 粗约 1.2 厘米。 叶聚 生于茎 下部, 倒披 针形, 长 10 厘米, 宽 1.8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圆形, 基部渐 狭成翅 ,全 缘或微 波状, 两 面无毛 或疏被 
40  云南 植物志  硬毛, 背面 具粉; 具长 5 厘米的 叶柄。 花 茎高达 32.5 厘米, 几无 毛或密 被伸展 硬毛; 花 10 朵以上 生于长 20 厘米、 通 常被硬 毛的花 梗上, 上 部花无 苞片、 下部花 生于上 部茎叶 腋内; 花瓣 5 — 8, 倒卵形 ,长约 3.8 厘米, 宽约 2.5 厘米, 先 端钝、 急尖 或具小 锯齿, 黄色; 雄蕊多 数, 花丝 丝状, 花药桔 黄色至 黑色; 子房 橢圆形 至长椭 圆形, 通 常密被 浅黄色 伸展的 硬毛, 花 柱长约 0.6 厘米, 柱头 头状。 蒴果长 椭圆形 ,具 伸展的 硬毛, 3 — 5 瓣 自顶端 微裂。 种子 镰伏椭 圆形, 种皮 具不整 齐的绉 紋或不 明显的 凹痕。 特产云 南维西 ,海拔 3600 — 4300 米。 模 式采自 维西富 川山。 [标本 未见, 描 述根据 G.Tayl. (1934)] 16. 总状 绿绒蓠 图版 13,1 刺参、 条参、 鸡脚参 、红 毛洋参 (丽江 ), 雪参 (中甸 )," 才完" (青海 藏语) Meconopsis horridula Hook. f. et Thorns, var. racemosa (Maxim.) Prain (1896), (1905), (1906), (1915) ; Hand.-Mazz. (1931). Meconopsis racemosa Maxim. (1876), (1877), (1889) ; Fr. (1886), (1889) ; Forbes et Hemsl. (1886) ; Prain (1905), (1906) ; Fedde in Engl. (1909) ; Limpr. f. in Fedde (1922) ; M. horridula var. rudis Prain (1896), (1905) ; M. sinuata var. prattii Prain (1896), (1905) ; M. rudis (Prain) Prain (1906), in Curtis (1914)* (1915)*; Fedde in Engl. (1909) ; Hand.-Mazz. (1931) ; Fedde in Engl, et Prantl (1936) ; M. pratti (Prain) Prain in Curtis (1914)* (1915)*. 一年生 草本, 高约 40 厘米, 全 体被黄 褐色或 淡黄色 坚硬而 平展的 刺毛。 主 根长达 20 厘米, 上部粗 0.5 — 1.5 厘米, 逐渐 狭窄。 茎圆 柱形, 不 分枝, 有吋混 生基生 花葶, 除上部 外均 具叶, 近 基部粗 0.5 — 1 厘米, 基部盖 以光滑 宿存的 叶基。 根生 叶和下 部茎生 叶长圆 状披 针形、 倒披 针形, 稀狭 卵形及 条形, 长 5 — 20 厘米, 宽 0.7 — 4.2 厘米, 先端急 尖或钝 ,基 部狭 楔形, 下延 至叶柄 基部近 鞘状, 全缘或 波状, 稀 具不规 则的粗 锯齿, 两面 绿色, 有吋刺 毛的 基部呈 紫色, 主脉在 背面十 分隆起 ,侧脉 在两面 均明显 ,叶 脉下延 至翅; 具叶柄 ,长 3 — 8 厘米; 上部茎 生叶长 圆状披 针形, 有吋 条形, 长 3 — 17 厘米, 宽 0.6 — 3 厘米, 全缘, 两面被 刺毛, 具短柄 、近无 柄至最 上部者 无柄。 花 生于茎 1/3 以上的 叶腋内 ,最上 部者无 苞片, 有 吋生于 基生叶 腋的花 葶上; 花梗长 2 — 5 厘米; 花蕾近 圆形或 卵形, 径约 1 厘米; 萼 片长圆 状卵形 ,外面 被刺毛 ;花瓣 5 — 8, 倒卵伏 长圆形 ,长 2—3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天蓝 色或蓝 紫色, 有吋 红色, 无毛; 雄蕊 多数, 花丝 丝状, 长约 1 厘米, 紫色, 花药长 圆形, 黄色; 子房卵 形, 4— 6 心皮, 高约 0.5 — 0.8 厘米, 密被 刺毛, 花柱圆 锥形, 具棱, 无毛, 长 0.2 — 0.4 厘米, 柱头长 圆形, 长 0.1 — 0.2 厘米。 蒴果 卵形、 长卵形 ,长 0.5 — 2 厘米, 径 0.4 — 1.2 厘米, 密被 刺毛, 4 一 6 瓣 自顶端 开裂至 全长的 1/3 处, 果梗长 1 一 15 厘米, 被刺毛 ,宿存 花柱长 0.7 — 1 厘米, 粗达 0.2 厘米。 种子长 圆形, 长 1 一 2 毫米, 种皮具 窗格状 网紋, 花托 膨大成 盘状。 花 期 5— 8 月, 果期 7—11 月。 分布 于云南 西北部 (鹤庆 、洱 源以北 ), 生 于海拔 3000 — 4600 (—4900) 米的 草坡、 石 坡、 有 吋生于 林下。 我 国四川 西部及 北部、 甘肃东 南部、 青海、 西藏也 分布。 西藏 用全草 消炎、 止#痛 、治 头伤、 骨折; 丽 江用根 人药, 治气虚 下陷、 浮肿、 脱肛、 久 痢、 哮喘。 
罌粟科  41  n. 美丽 绿绒蓠 图版 13, 2 Meconopsis speciosa Prain (1907)*; Hand.-Mazz. (1931) ; G. Tayl. (1934)*; Fedde in Engl, et Prantl (1936). Meconopsis ouvrardiana Hand.-Mazz. (1922) ; M. cawdoriana Kingdon-Ward (1926)*. 一年生 草本, 高 15 — 60 厘米, 全体被 锈色或 淡黄色 刺毛。 主根粗 而长, 长达 30 厘米, 粗达 2.5 厘米。 茎圆 柱形, 不分枝 ,有 吋有根 生花葶 混生, 除最上 部外, 均 具叶, 被 锈色或 淡黄色 刺毛, 基 部盖以 宿存的 叶基。 基生 叶和下 部茎生 叶披针 形或狭 卵形, 长 5 — 13 厘 米, 宽 2.5 — 4 厘米, 先 端圆或 急尖, 基 部渐狭 成翅, 羽状 深裂, 裂片长 圆形, 先 端圆, 稀急 尖, 裂 片之间 通常圆 凹形, 中脉宽 ,具浅 纵沟, 侧 脉细, 具长 2 — 11 厘米的 叶柄, 连翅宽 0.2 一 0.6 厘米; 上部 茎生叶 与下部 茎生叶 同形, 但具 短柄、 近 无柄至 无柄。 花 多数, 极香, 下部 花具 苞片, 上部 者苞片 退化, 最上 部者无 苞片, 有 吋生于 混生的 基生花 葶上, 或无 花茎, 而 基 生花葶 基部合 生于短 茎上; 花梗长 2 — 8 厘米; 花芽近 圆形, 径 1 一 2 厘米; 花萼 外面被 黄褐色 刺毛; 花瓣 4 一 8, 倒卵圆 形至近 圆形, 先端圆 ,长 2 — 4.5 厘米, 宽 2 — 4 厘米, 蓝色至 鲜紫 红色; 雄蕊 多数, 花丝 丝状, 长约 1 厘米, 色较花 瓣深,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子房 近球形 至卵形 ,高约 0.5 厘米, 密 被锈色 刺毛, 花柱长 0.2 — 0.4 厘米, 具棱, 有的近 基部具 刺毛, 柱头长 圆形, 长 0.2 — 0.3 厘米。 蒴果椭 圆形, 长 1.5 — 2.5 厘米, 宽 0.5 — 1.2 厘米, 被 锈色 而基部 紫色、 黄褐色 刺毛, 花柱 粗壮, 延长至 1 厘米, 4-8 瓣自 顶端开 裂至全 长的约 1/3 处。 种子 肾形, 种皮具 纵凹痕 ,花托 膨大。 花期 7 — 8 月, 果期 7 — 10 月。 分布 于云南 西北部 (维西 、贡山 、德钦 ), 生 于海拔 3700 — 4200 米的岩 坡上。 我 国四川 西南部 、西 藏东南 部也有 分布。 模式 采于云 南德钦 (夕拉 )。 6. 蓟 罂粟属 Argemone L. 一年生 、二 年生或 稀多年 生有刺 草本, 通常 粗壮, 多分枝 ,具黄 色苦味 浆汁。 茎 大多直 立。 叶羽状 分裂, 裂片具 波状齿 ,齿端 具刺。 花顶 生于枝 上或成 聚伞状 排列, 3 数; 花芽直 立; 花托 狭长圆 锥状; 萼片 2 — 3, 同形, 顶端有 角状附 属体, 早落; 花瓣 4— 6,2 轮排列 ,芽吋 扭转或 覆瓦状 排列, 白色、 黄色、 橙黄 色或黄 白色, 稀紫 红色; 雄蕊 多数, 花丝 丝状或 中部以 下稍 扩大, 先端 钻形, 花药 线形, 近基部 着生, 2 裂, 外向, 开裂后 弯曲; 子房 卵形、 圆 锥伏卵 形或近 楠圆形 ,心皮 (3 —) 4 一 6, 连合, 胎座 脉状, 胚珠 多数, 花柱 极短或 近无, 柱头 与心皮 同数, 呈放 射状, 卵形, 与胎座 互生。 蒴果 被刺, 极稀 无刺, 果瓣 自顶端 微裂, 稀裂 几达基 部者。 种子 多数, 球形, 种皮 网伏, 具小鸡 冠状附 属体。 9 种, 主产 美洲。 我国有 1 种, 为南 部庭园 栽培, 在 云南、 广东沿 海逸为 野生。 蓟罌粟 图版 14, 1 一 2 Argemone mexicana L. (1753) ; Hook. f. (1872) ; Fedde in Engl. (1909)*; in Engl, et Prantl (1936)*; 海南 植物志 (1964)*; 图鉴 (,1972)*. 一年生 草本, 通常 粗壮, 高 30 — 100 厘米。 茎具 分枝、 被 稀疏、 黄 褐色、 平展 的刺, 无 毛。 基生叶 密聚, 阔倒披 针形、 倒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5 — 20 厘米, 宽 2.5 — 7.5 厘米, 先端急 
42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14 1—2. 蓟罌粟 Argemone mexicana L" 1. 植株 上部, 2. 果; 3. 罌粟 Papavw somn«i£erum L., 果 和叶; 虞美人 P. rhoeas L., 4. 植株 上部, 5. 幼果。 
罌粟科  43  尖, 基部 楔形, 边缘羽 状深裂 ,裂 片具波 状齿, 齿尖 具刺, 两面 无毛, 沿脉散 生刺, 表面 绿色, 沿 叶脉的 两侧灰 白色, 背面灰 绿色, 具 长不到 1 厘米的 短柄; 茎生叶 互生, 与 基生叶 同形, 但 下部者 较大, 无 柄或半 抱茎。 花密 集排列 成顶生 花序, 花梗 极短; 每花具 2 — 3 叶状苞 片, 苞片长 1 一 3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花芽 卵形, 长约 1.5 厘米; 萼片 舟形, 长约 1 厘米, 顶 端具距 ,距尖 成刺, 外面 散生少 数刺, 于花 开吋即 脱落; 花瓣 6, 宽倒 卵形, 先端半 圆形, 基 部阔 楔形, 长 1.7 — 3 厘米, 黄 色或橙 黄色; 花 丝长约 7 毫米,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 1.5 — 2 毫 米, 开裂后 弯成半 圆形. 至 圆形; 子 房椭圆 形或长 圆形, 高约 0.7 — 1 厘米, 被 黄褐色 伸展的 刺, 花柱 极短, 柱头 3 — 6 裂, 深 红色。 蒴果宽 长圆形 ,长 2.5 — 5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被稀 疏、 黄褐色 的刺, 4 一 6 瓣 自顶端 开裂至 全长的 1/4—1/3 处。 种子 球形, 具明显 的网纹 。花 期 3— 9 月, 果期 稍后。 在云南 (元 谋、 景洪、 勐腊) 变野, 生 于海拔 S50 — 1200 米的田 坝中或 江边。 广 东沿海 为庭园 栽培。 原产墨 西哥, 在大 西洋、 印度洋 、南太 平洋沿 海岸均 有逸生 ,在 次大陆 深入到 西喜马 拉雅及 尼泊尔 a ' 种 子含油 30% 左右。 黄色 汁液含 生物碱 A rg em。 n ine。 7. 罌粟属 Papaver L. 草本, 稀亚 灌木, 多年生 、二年 生或一 年生。 根纺 锤形或 渐尖, 单式。 茎圆 柱形, 单式 或分枝 ,极短 或延长 ,直立 或上升 ,通常 多少被 刚毛, 稀无毛 ,具 乳白色 液汁, 大多 恶臭, 具 叶或不 具叶。 基生 叶形状 多样, 叶片羽 状浅裂 、深裂 、全 裂或二 回羽状 分裂, 有吋为 各种缺 刻、 锯齿和 圆齿, 极稀 全缘, 表 面通常 具粉, 两面被 刚毛, 具柄; 具茎生 叶或无 ,同基 生叶, 但 无柄, 有吋 抱茎。 具总 花梗或 有吋为 花茎, 延长且 直立, 通常具 刚毛; 花 单生, 稀排 列成聚 伞状总 状花序 ;花芽 下垂, 卵形或 球形; 萼片 2, 极稀 3, 开花前 即脱落 ,通常 被刚毛 ;花瓣 4, 极稀 5 或 6, 通常倒 卵形, 二轮 排列, 外面 2 枚 较里面 者大, 下位, 着生 于短花 托上, 大多红 色, 稀白色 、黄色 、橙 黄色、 淡紫色 ,鲜艳 而美丽 ,通常 早落; 雄蕊 多数, 花 丝通常 丝状, 白色、 黄色、 绿 色或深 紫色, 花药近 球形或 长圆形 ;子房 1 室, 4-18 心皮, 复合, 具多数 胚珠, 通 常卵 珠形, 稀圆 柱状长 圆形, 无毛或 具刚毛 ,无 花柱, 柱头 4 一 18, 辐射状 ,联 合形成 扁平或 尖塔 形花盘 盖于子 房上; 花盘圆 齿状或 分裂。 蒴果狭 圆柱形 、圆 柱形、 倒卵形 或球形 ,无毛 或具 刚毛, 稀具刺 ,明显 具肋或 无肋, 于 辐射伏 柱头下 孔裂。 种 子小, 多数, 肾形, 褐色、 黑 色、 深灰色 或白色 ,具纵 小条紋 ,蜂 窝状, 胚乳 白色, 肉质 而富含 油份, 胚 藏于胚 乳中。 约 100 种, 主产 中欧、 南欧 及亚洲 温带, 少数产 美洲。 我国有 6 种, 产东 北至西 北或各 地 栽培。 云 南栽培 3 种, 大多供 观赏, 有些种 入药。 分种 检索表 1 (4) 一年生 ,茎 延长; 蒴果 无毛。 2(3) 植 物体具 平展小 刚毛, 茎通常 分枝且 多花; 茎生叶 无柄, 不抱茎 ;总 花梗具 刺毛; 花 丝红色 1- 處美入 P- «"hoea« 
44  云南 植物志  3(2) 植物体 无毛, 茎近 单式, 1 或 少花; 茎生叶 抱茎; 总花梗 无毛; 花丝 白色… 2 . 罌粟 P. soiniiiferuin 4 (1) 多年生 ,茎极 縮短; 蒴果具 小刚毛 3. 山罂粟 P. nudicaule var. chinente 1. 虞美人 图版 14, 4 一 5 Papaver rhoeas L. (1753) ; DC. (1824) ; Hook. (1S72) ; Fedde in Engl. (1909)*; in Engl, et Prantl (1936) ; 图鉴 (1972)* 一年生 草本, 全体 被伸展 刚毛, 稀 无毛。 茎直立 ,具 分枝, 高 25 — 90 厘米, 被淡 黄色刚 毛。 叶互生 ,披针 形或狭 卵形, 长 3 — 15 厘米, 宽 1 一 6 厘米, 羽状 分裂, 下部 全裂, 全 裂片披 针形, 二回羽 状浅裂 ,上 部羽状 深裂或 浅裂, 小 裂片披 针形, 最 上部则 为粗齿 状羽状 浅裂, 顶端裂 片通常 较大, 裂片 先端均 渐尖, 两面被 淡黄色 刚伏毛 ,叶脉 在背面 隆起, 表面 略凹; 下 部的叶 具柄, 上部者 无柄。 花梗长 10 — 15 厘米, 被 淡黄色 平展的 硬毛; 花芽卵 珠形或 长圆 状倒卵 珠形, 下垂; 萼片 2, 绿色, 阔椭 圆形/ 长 1 一 1.8 厘米, 外面被 刚毛; 花瓣 4, 圆 形、 横广 椭圆形 或阔倒 卵形, 长 2 — 3.5 厘米, 全缘, 稀圆 齿状或 顶端缺 刻状, 紫红色 ,基部 通常具 深紫色 斑点; 雄蕊 多数, 花丝 丝状, 深紫 红色, 长约 0.8 厘米, 花药长 圆形, 黄色, 长 约 1 毫米; 子房倒 卵球形 ,长 0.7—1 厘米, 无毛, 柱头 5—18, 辐 射状。 蒴 果阔倒 卵形, 高 1-2.2 厘米, 无毛, 具不明 显的肋 ;花盘 平扁, 边缘圆 齿状。 种子 多数, 肾状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原产 欧洲, 我国 各地有 栽培, 昆明地 区也有 栽培。 观赏 植物。 花入药 ,有 镇咳之 功效。 种 子含油 40% 以上。 2. 罌粟 图版 14, 3 鸦片、 大烟 Papaver somniferum L. (1753) ; DC. (1824) ; Hook. (1872) ; Fedde in Engl. (1909)*; in Engl, et Prantl (1936)*. 一年生 草本, 无毛或 稀在植 物体下 部或总 花梗上 具极少 的刚毛 ,高 30 — 60 厘米, 栽培 者可达 1.5 米。 根通常 单式, 垂直。 茎 直立, 不分枝 ,无毛 ,具 白粉。 叶互生 ,心形 ,长 7 — 25 厘米, 先端渐 尖或钝 ,基部 心形, 边缘为 不整齐 的波状 锯齿, 两面 无毛, 具粉, 叶脉 明显, 略 突起; 上部叶 抱茎, 下 部叶具 短柄。 花梗 长可达 25 厘米, 无毛 或稀具 极疏的 刚毛; 花芽 卵圆 状长圆 形或阔 卵形, 长 1.5 — 3.5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无毛; 萼片 2 , 阔 卵形, 绿色, 边 缘 膜质; 花瓣大 ,近圆 形或近 扇形, 长 4 一 7 厘米, 宽 3 — 11 厘米, 边缘 浅波状 或各种 分裂, 白色、 粉红色 、红色 至紫色 或什色 ;雄蕊 多数, 花丝 线形, 长 1 一 1.5 厘米, 白色, 花药长 圆形, 长 0.3 — 0.6 厘米, 淡黄色 ;子房 球形, 径 1—2 厘米, 无毛, 柱头 (5 — )8 — 12( — 18), 辐 射伏。 蒴果球 形或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4 一 7 厘米, 径 4 一 5 厘米, 无毛; 花盘 平扁, 边缘 深裂, 裂片具 细 圆齿。 种子 多数, 黑 色或深 灰色, 具粗蜂 窝状。 原产 南欧, 我 国及印 度许多 地方有 栽培, 昆明、 丽江等 地也有 栽培。 花大 色艳, 为庭 园观赏 植物。 果肉含 乳汁, 干燥 后即为 鸦片, 有麻醉 止痛、 催眠 镇痉、 止泻 止咳的 功效; 果壳 及种子 亦 可用; 种子搾 油可供 食用。 3. 山罂粟 藏金莲 (中甸 ) 
山柑科  45  Papaver nudicaule L. subsp. rubro-aurantiacum (DC.) Fisch. var. chinense (Kegel) Fedde in Engl. (1909) ; 图鉴 (1972)* Papaver alpinum var. croceum lusus e. chinense Regel (1861) in adn. 多年生 草本, 丛生, 具白色 乳汁。 根纺 綞形。 根茎 粗短, 单式或 多头状 ,麦 秆质, 为覆瓦 状、 扩大 的叶鞘 所包。 叶 基生, 卵形或 卵状三 角形, 长 7 — 20 厘米, 宽达 13 厘米, 羽状 全裂, 全裂片 3 — 4 对, 卵形, 羽状 深裂或 浅裂, 有吋 基部小 裂片又 第三回 分裂, 小裂片 长圆形 、狭 卵形或 披针形 ,先 端钝或 圆形, 全缘, 两面 无毛; 叶柄狭 条形, 长达 14 厘米。 花单生 于花葶 上, 具芳香 ;花葶 1 至多个 ,高 15 — 48 厘米, 圆 柱形, 疏被微 硬毛; 花芽 卵圆形 或卵状 球形, 通常下 垂或半 下垂; 萼 片长约 1.5 厘米, 外 面被长 柔毛; 花瓣 4, 2 轮, 外面 1 枚 较大, 里面 2 枚 较小, 倒 卵形, 长 1.5 — 3 厘米, 边缘具 不规则 圆齿, 橙 黄色; 雄蕊 多数, 花丝 钻形, 花 药长 圆形, 长约 2 毫米; 子房倒 卵形, 长 0.7 — 1.5 厘米, 疏被微 硬毛, 柱头 4—6, 成 辐射状 花盘, 边 缘为深 缺刻状 圆齿, 平扁。 蒴果长 圆形或 倒卵伏 球形, 被微 硬毛, 长约 1.5 厘米。 种子小 ,肾状 棒形, 具 条纹, 褐色。 分布 山西、 河北, 云南 中甸有 栽培。 36. 山树科 Capparidaceae 草本, 灌木或 乔木, 常为木 质藤本 ,被 毛如存 在吋分 枝或不 分枝, 如为草 本常具 腺毛和 有特殊 气味。 叶 互生, 很少 对生, 单叶 或掌状 复叶; 托叶 刺伏, 细 小或不 存在。 花 序为总 状、 伞房状 、亚伞 形或圆 锥花序 ,或 (1 一) 2-10 花排 成一短 纵列, 腋 上生, 少 有单花 腋生; 花两性 ,有吋 杂性或 单性, 辐射对 称或两 侧对称 ,常有 苞片, 但常 早落; 萼片 4 一 8, 常为 4 片, 排成 2 轮或 1 轮, 相 等或不 相等, 分离 或基部 连生, 少有外 轮或全 部萼片 连生成 帽伏; 花瓣 4 一 8, 常为 4 片, 与萼片 互生, 在芽中 的排列 为闭合 式或开 放式, 分离, 无柄或 有爪, 有吋无 花瓣; 花托扁 平或圆 锥形, 或常延 伸为或 长或短 的雌雄 蕊柄, 常 有各式 花盘或 腺体; 雄蕊 (4 一) 6 至多数 ,花丝 分离, 在 芽中吋 常内折 或成螺 旋形, 着生在 花托上 或雌雄 蕊柄顶 上; 花 药以背 部近基 部着生 在花丝 顶上, 2 室, 内向, 纵裂; 雌蕊由 2 (— 8) 心皮 组成, 常有 或长或 短的雌 蕊柄; 子 房卵球 形或圆 柱形, 1 室, 有 2 至数 个侧膜 胎座, 少有 3 — 6 室而具 中轴 胎座; 花柱不 明显, 有吋 丝状, 少 有花柱 3 枚; 柱头头 状或不 明显; 胚珠常 多数, 弯生, 珠被 2 层。 果为 有坚韧 外果皮 的浆果 或瓣裂 蒴果, 球形或 伸长, 有吋近 念珠伏 ;种子 1 至 多数, 肾形至 多角形 ,种皮 平滑或 有各种 雕刻伏 花纹; 胚 弯曲, 胚乳少 量或不 存在。 约 45 属, 700 — 1000 种, 主产热 带与亚 热带, 少数至 温带, 10 种以上 的属约 10 个, 其它 都是单 型属或 寡种属 ,单型 属约占 属总数 的二分 之一。 除三 属为全 热带分 布外, 其 余的属 分布区 大都比 较局限 ,约 15 属仅 见于西 半球, 约 10 属仅见 于非洲 ,大 洋洲有 3 属, 亚洲特 有 6 属, 主 产中南 半岛。 大 多数属 与种适 应于旱 生生境 ,因而 热带与 亚热带 的干旱 地区属 种特别 丰富。 少 数也适 应于其 它生态 条件, 如鱼木 属常生 于溪边 或河岸 ;斑 果藤属 与山柑 属的 少数种 常生于 季候风 区湿润 而明亮 的森林 环境; 节蒴木 属仅见 于热带 雨林; 白 花菜属 有些种 是伴人 分布的 植物。 我国产 5 属, 约 42 种, 产 西南至 台湾, 云南有 5 属, 约 30 种。 有 些 种是常 用的中 草药; 有的种 是良好 的蜜源 和观赏 植物; 少 数种的 种子可 搾油, 或 嫩叶供 
46  云南 植物志  蔬 菜且宜 醃食; 新疆特 有的爪 瓣山柑 (Capparis unguipctala B S. Sun sp. nov. ined.) 是一种 优良 的固砂 植物。 关于 科的中 文名称 问题, 我国 过去文 献中有 的用" 山柑科 ",有 的用" 白花菜 科"。 我们 倾向于 用山柑 科为科 的中文 名称。 理由 是近代 有人主 张将广 义山柑 科分为 Capparickceae 与 Cleomaceae 等。 如照这 样理解 ,白花 菜科一 名用于 Cleomaceae 则是 理所当 然的。 分属 检索表 I (6) 果为 浆果, 常不 开裂, 既无胎 座框, 亦 无宿存 中轴; 乔木、 灌木 或木质 藤本; 单 叶或为 互生具 3 小 叶 的掌状 复叶。 2(5) 有花瓣 ;子房 具侧膜 胎座; 果为 浆果, 有 2 至多数 种子。 3 (4) 叶为具 3 小叶 的掌伏 复叶; 无毛 (指 国产 种类) 又无刺 ;花 瓣在芽 中的排 列为开 放式, 有爪 …… … 1* 鱼木属 Crateva L. 4 (3) 叶为 单叶; 常 有刺与 被毛; 花瓣 在芽中 吋的排 列为闭 合式, 通 常无爪 …… 2. 山柑属 CapparU L. 5(2) 无花瓣 ;子房 具中轴 胎座; 果为核 果状, 有种子 1 粒, 少有 2 粒 3 . 斑 果藤属 Sthd, Lour. 6 (1) 果为瓣 裂蒴果 ,有胎 座框或 有宿存 中轴; 多为 一年生 草本, 少有 木本; 掌 状复叶 互生或 对生, 具 3 —9 小叶。 7(8; 木本; 叶对生 ;花萼 连生成 帽状; 果开裂 后具宿 存中轴 …… 4. 节 蒴木属 Borthwidda W. W.Smith 8(7) 草本; 叶互生 ;花萼 分离; 果 开裂后 具宿存 胎座框 S. 白 花菜厲 CleomeL 1. 鱼木属 Crateva Linn. 乔 木有吋 灌木, 常绿或 落叶, 常无毛 ;小枝 有髓或 中空, 圆形, 有 皮孔。 叶 互生, 掌伏复 叶, 有小叶 3 片; 叶柄长 ,顶 端常有 腺体; 小 叶有短 柄或近 无柄, 幼吋 质薄, 长 成吋变 坚硬, 侧生小 叶偏斜 , 基部 不对称 ; 托 叶细小 , 早落 。 总伏或 伞房伏 花序着 生在新 枝顶部 ,序 轴花 后不生 长或有 吋继续 生长, 花梗 脱落后 常在轴 上留有 明显的 疤痕; 花大, 白色, 有长 花梗, 萼片与 花瓣在 芽中的 排列为 开放式 ,两 性或因 1 性不 育而成 单性; 苞片 早落; 花托 内凹, 盘 状, 有蜜腺 ,萼片 与花瓣 着生在 花托边 缘上; 萼片 4, 近 相等, 匙形, 远 比花瓣 短小; 花瓣 4, 近 相等, 有爪; 雄蕊 (8 — )12 — 50, 花丝基 部连生 在雌蕊 柄上, 成 1 至数 毫米长 的雌雄 蕊柄; 花药 内向, 近基底 着生; 雌 蕊柄长 2 — 8 厘米或 在雄花 中退化 ;子房 1 室, 侧 膜胎座 2, 胚珠 多数; 柱头 明显, 花柱很 短或无 花柱。 果为 浆吴, 球形或 楠圆形 ,果皮 革质, 坚硬, 表 面光滑 或粗糙 ,干 后灰色 或红紫 褐色; 花梗、 花托与 雌蕊柄 在果吋 均木质 化增粗 ;种子 多数, 肾形, 埋于果 肉中, 种皮 平滑或 背部有 鸡冠状 突起; 子叶半 圆柱形 ,胚 根短, 圆 锥状。 约 20 种, 产全 世界热 带与亚 热带, 但不产 澳大利 亚与新 喀里多 尼亚, 也不产 荒漠地 区, 北半球 延至日 本南部 ,南 半球达 阿根廷 南部。 我国产 2 种及 2 亚种, 多见于 西南, 华南 及 台湾, 常生于 1300 米 以下的 溪边或 湿地。 云南有 2 种及 1 亚种。 分种 检索表 1 (4) 果实千 后灰色 (未成 熟果亦 如此) ,表皮 粗糙或 有千平 疮痂状 斑点; 花 期吋树 il 有叶; 小叶 顶端渐 尖或长 渐尖, 干后 常呈褐 绿色。 
山柑科  47  2 (3) 果 球形, 表面粗 糙有灰 黄色小 斑点; 种子 光滑; 小 叶长约 为宽的 2 — 2. 5 倍, 侧脉 5 — 10 对 1, 树头菜 unilocularis 3 (2) 果椭 圆形, 表面 在未熟 吋粗糙 而有剥 落性的 微片, 后来近 光滑; 种子 背部有 鸡冠状 突起; 小叶长 约为宽的2.5—4.5倍,侧脉(7—)10—15(—22)对 2. 沙梨木 C. nurvala 4 (1) 果实 干后红 紫褐色 (未 成熟果 亦如此 ), 表面 光滑, 无斑点 ;花 期吋树 上无叶 或叶在 当吋很 幼嫩, 小叶顶 端圆急 尖或钝 急尖, 千后 常呈淡 红褐色 3. 钝 叶鱼木 C. adansonii ssp. trifoliata 1. 树头菜 (植 物名实 图考) 鱼木 (植物 学大词 典误引 ), 苦洞树 (广 东海 南岛) Crateva unilocularis Buch.-Ham. (1827); Jacobs (1964) Q C. religiosa acut. non Forst. f.: Merr. (1927); 陈嵘 (1937)*; 广州 植物志 (1956)*; 海 南 植物志 (1964)*; 图鉴 (1972)*。 乔木, 5 — 15 米或 更高, 花期 吋树上 有叶; 枝灰 褐色, 常中空 ,有散 生灰色 皮孔。 托叶 细小, 早落; 叶柄长 (3.5 —) 5.5-12 厘米, 顶端向 轴面有 腺体; 小叶薄 革质, 干后褐 绿色, 表 面略有 光泽, 背面苍 灰色, 侧生小 叶基部 不对称 ,长 (5 —) 7-18 厘米, 宽 (2.5 —) 3-8 厘 米, 长约 为宽的 2 — 2.5 倍, 顶端 渐尖或 急尖; 中脉带 红色, 侧脉 5 — 10 对, 网状脉 明显。 总 状或伞 房状花 序着生 在下部 有数叶 全长约 10 — 18 厘米 的小枝 顶端, 生花的 部位与 生叶的 部位略 有重叠 ,序 轴长约 3 — 7 厘米, 有花 10 — 40 朵, 花 后序轴 无显著 增长, 常有花 梗脱落 后留下 的明显 疤痕; 花梗长 3 — 7 厘米; 萼片卵 披针形 ,长 3 — 7 毫米, 宽 2 — 3 毫米; 花瓣白 色或 黄色, 爪长 (4 一) 7-10 毫米, 瓣片长 10 — 30 毫米, 宽 5 — 25 毫米, 有 4 一 6 对脉; 雄蕊 (13-) 15-25 (-30); 雌 蕊柄长 3.5 — 7 厘米; 子房长 3 — 4 毫米, 直径 1 一 2 毫米, 柱头头 状, 近无柄 ,在 雄花中 雌蕊不 育且近 无柄。 果 球形, 干后灰 色至灰 褐色, 直径约 2.5 — 4 厘 米, 果 皮厚约 2 毫米, 表面 粗糙, 有圆形 灰色小 斑点; 果吋 花梗、 花托 与雌蕊 柄均木 质化增 粗, 直径 3 — 7 毫米; 种子 多数, 暗褐色 ,长 8 — 12 亳米, 宽 4 一 10 毫米, 高 3 — 6 亳米, 种皮 平滑。 花期 3 — 4 月, 果期 7 — 8 月。 产云南 西部、 西南部 、南 部及东 南部, 广 西及广 东等省 也有; 常生于 平地或 1500 米以 下 的湿润 地区, 村边道 旁常有 栽培。 尼 泊尔, 锡金, 印度, 缅甸, 老挝, 越南, 柬埔寨 都有。 石屏、 建水等 地有取 嫩叶盐 渍食用 ,故有 树头菜 之名。 又据文 献所载 ,材 质轻而 略坚, 宜供 绞盘、 乐器、 模型 及细工 之用; 果含生 物碱, 果 皮可供 染料, 叶为健 胃剂。 Jacobs 根据 Metcalf 2071 认为本 种福建 有分布 ,这号 标本我 们没有 见到, 目前 也未见 在福建 采到这 个种的 标本。 2. 沙梨木 (广 东海南 澄迈) 图版 15, 1-2 刺 耔鱼木 (海 南植 物志) Crateva nurvala Buch.-Ham (1827); Jacobs (1964)*; 海南 植物志 (1964)。 C. lophosperma Kurz (1874)*; Merr. (1927). 乔木, 4 一 20 米或 更高, 花期 吋树上 有叶; 枝干 后浅灰 褐色, 有散生 近圆形 皮孔。 叶柄 长 (2 — )5 — 12 厘米, 顶端 向轴面 有数个 苍白色 腺体; 小 叶柄长 2 — 6 (-8) 毫米; 小 叶草质 至近 革质, 卵披针 形至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7 — 18 厘米, 宽 3 — 8 厘米, 长约 为宽的 2.5 — 4.5 倍, 顶端渐 尖至长 渐尖, 侧 生小叶 基部不 对称, 表面褐 绿色, 有光泽 ,背面 粉灰色 ;中 脉淡红 
48  云南 植物志  色; 侧脉 (7 — )10 — 15( — 22) 对, 背面在 中脉附 近特别 凸起。 总 状花序 生在下 部有数 叶的花 枝顶部 ,花 枝全长 10 — 18 厘米; 序轴长 4 一 6( — 12) 厘米, 花期 吋继续 生长, 最 后长达 12 — 28 厘米, 有花近 100 朵, 轴上有 许多花 梗脱落 后留下 的明显 疤痕; 花梗长 3 — 6 厘米; 萼片 小, 披针形 ;花瓣 白色, 爪长 5 — 10 毫米, 瓣片长 10 — 20 毫米, 宽 8 — 18 毫米, 顶端 急尖; 雄 蕊 15 — 25; 雌 蕊柄长 3 — 6 厘米, 在雄 花中萎 缩或近 无柄; 子房 长椭圆 形或圆 柱形, 长约 5 毫米, 直径约 2 毫米; 柱头 扁平, 近 无柄。 果椭 圆形, 少有 卵形, 干后淡 黄灰色 ,长 3.5 — 5 厘米, 直径约 3 厘米, 未熟吋 表面粗 糙而有 剥落性 微片, 后来近 光滑; 种子 多数, 稍扁压 ,暗 褐色, 长 6 — 15 毫米, 宽 6 — 10 毫米, 高 2 — 3 毫米, 背 部有不 规则的 鸡冠状 突起。 花果期 不明 显,一 般花期 3 — 4 月 ,果期 8—9 月 。 产云南 (河口 、勐腊 )、 广西 (龙州 )、 广东 (信 宜、 海 南岛) 等省; 生 溪边、 湖畔或 平地, 有 吋也见 于开旷 地带的 林中, 在不太 干燥与 湿润的 气候条 件下, 分布可 达海拔 1000 米。 印 度经中 南半岛 至印度 尼西亚 都有。 3- 钝 叶鱼木 赤 果鱼木 (海 南植 物志) Crateva adansonii DC. ssp. trifoliata (Roxb.) Jacobs (1964). Capparis trifoliata Roxb. (1814), nom. nud., (1832), descr. ; Crateva erythrocarpa Gagn. (1908)*; Merr. et Chun (1935) ; 海南 植物志 (1964). 乔木或 灌木, 高 1.5 — 30 米, 花期 吋树上 无叶或 叶在当 吋十分 幼嫩; 枝灰 褐色, 有纵绉 肋纹; 小枝 干后红 褐色。 叶柄长 4 一 12 厘米; 小 叶柄长 3 — 10 毫米; 小 叶幼吋 质薄, 长成吋 近 革质, 两面同 色或背 面色浅 ,干后 呈淡红 褐色, 椭圆 形或倒 卵形, 顶 端圆急 尖或钝 急尖, 侧 生小叶 基部两 侧略不 对称, 花枝上 的小叶 略小, 长度 /j 、于 8.5 厘米, 宽 2.5 — 5.5 厘米, 营 养枝上 的小叶 略大, 长达 10.5 厘米, 宽 4 一 6 厘米; 侧脉淡 红色, 5—6 对, 纤细, 两面 微凸。 生花小 枝干后 暗紫色 ,长 5 — 15 厘米, 数花 在近顶 部腋生 或多至 12 花排成 明显的 花序, 序 轴长达 5 厘米; 萼片长 3 — 5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干后桔 红色; 花瓣 白色转 黄色, 爪长 4 一 8 毫米, 瓣片顶 端圆形 ,长 10 — 20 毫米, 宽 10 — 13 毫米; 雄蕊 15—26, 紫色, 不 等长; 雌蕊柄 长 15 — 45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约 3 毫米, 直径约 2 毫米, 花 柱短, 柱头不 明显。 果 球形, 长 2.5 — 4 厘米, 直径 2.5 — 3.5 厘米, 表面 光滑, 略有 光泽, 成 熟吋或 未熟干 后均呈 红紫褐 色; 种子 多数, 肾形, 较小, 长约 6 毫米, 宽约 5 毫米, 高约 2.5 毫米, 种皮 平滑, 暗黑 褐色。 花期 3—5 月, 果期 8 — 9 月。 产云南 (据 Jacobs ,思茅 专区? )、 广西 (南丹 ,北海 )、 广东 (雷州 半岛, 海 南岛) 等省, 生 于沙地 ,石 灰岩疏 林中, 也见于 海滨。 印度, 缅甸, 泰国, 老挝, 越南, 柬埔寨 都有。 与我 国台湾 的鱼木 (Crateva adansonii DC ssp. formosensis Jacobs) ?艮 相近, Jacobs 认 为 其区别 点是: 钝叶 鱼木小 叶顶端 钝形至 圆形, 有吋亚 渐尖; 花枝 上的小 叶长在 8.5 厘米 以内。 而鱼 木的小 叶顶端 渐尖; 花 枝上的 小叶长 10 — 11.5 厘米。 2. 山树属 Capparis Linn. 常绿灌 木或小 乔木, 直立或 攀援, 有吋茎 铺地面 ;新生 枝常被 分枝或 不分枝 的毛, 老吋 
山柑科  49  图版 15 1 一 2. 沙梨木 Crateva nurvala Buch.-Ham., 1. 花枝, a. 与 b. 花早 期侧面 观与背 面观, 2 .果 (未熟 ):3 — 7. 野 香橼花 Capparis bodinieri Livl., 3. 花枝, 4 . 正幵 的花, 5. 花冠 (正面 观), 6. 雌蕊, 7 . 果枝; 8 — 10 . 小绿刺 Capparis urophylla F. Chun, 8. 单生花 的花枝 ,9. 3 花腋 上生的 花枝, 10. 叶 (同 号标本 )。 
50  云南 植物志  变无毛 ,有 吋被毛 宿存; 小枝基 部有吋 具钻形 苞片状 小鳞片 (或称 低出叶 )。 叶为 单叶, 具 叶柄, 很少 无柄, 螺旋状 着生, 有吋假 2 列; 叶片 全缘, 少见 戟形, 草质至 革质, 干后 常具特 有颜色 ;托叶 刺状, 刺直或 弯曲, 有吋 无刺。 花排成 总状、 伞 房状、 亚伞形 或圆锥 花序, 或 (1 一) 2-10 朵花沿 枝向上 排成一 短纵列 ,腋 上生, 少有单 花腋生 ;常有 苞片, 但常 早落; 花 梗常 扭转, 致使 花的近 轴与远 轴花部 在位置 上相互 倒置; 萼片 4, 2 轮, 外轮 2 个质 地常较 厚, 不相 等至近 相等, 常内 M 成舟 形, 包着其 它花部 ,有 吋近轴 (或后 ) 萼片成 囊状, 内轮 2 个质地 较薄, 大小近 相等; 花瓣 4, 覆瓦状 排列, 常成形 状稍不 相似的 2 对, 近轴 (或 上面) 1 对 花瓣相 邻内侧 中部以 下常密 接紧贴 (不连 生), 基部不 对称, 边缘 向外面 反折, 少 有内侧 边缘自 基部至 近中部 向内面 折叠, 基部 均包着 花盘, 远轴 (或 下面) 1 对花瓣 分离, 无爪, 很 少具爪 ,有吋 4 个 花瓣近 相等, 分离; 花 托稍平 至近圆 锥形, 近轴 面上有 1 小的 花盘; 雄蕊 6-200; 花药 内向, 近部背 着生; 雌 蕊柄与 花丝近 等长, 果吋长 度几不 增加, 但直 径常增 粗; 子房 1 室, 胎座 2 — 6 (— 8), 胚珠 少数至 多数。 浆果 球形或 伸长, 成熟吋 及干后 常具特 有的 颜色, 通常不 开裂; 种子 1 至多数 ,肾形 至近多 角形; 胚 弯曲。 由于属 的概念 有广狭 ,种的 认识和 理解不 一致等 原因, 种数记 载很不 确切。 约 250 — 400 种, 主产热 带与亚 热带, 少数至 温带。 我国约 30 种, 分 布西南 部至台 湾省, 云南约 19 种。 在季节 性干燥 及温暖 的气候 条件下 ,常生 于喜光 植物群 落中, 如石山 灌丛或 疏林、 次 生 森林或 林缘, 少数种 也见于 热带雨 林或干 热河谷 植被中 ,山区 分布最 高可达 2500 米。 Jacobs 在他 的山柑 属论著 (Blumea 12 (3): 385—541, 1965) 中提出 了不少 新的见 解, 他那些 见解, 本文 多半未 采用, 原因 有二。 首 先是他 把不少 密切相 关的不 同种合 并或混 杂在 一起提 出来的 一批多 型种。 例如, 马槟榔 、苦子 马槟榔 、野 摈榔、 勐海 山柑、 台 湾山柑 等。 像这样 一些形 态有别 同域或 异域的 分类群 ,它们 的性状 表明, 大都 已经到 达种的 级别, 且都巳 有合法 的名称 ,再苦 心孤诣 地把它 们挑拣 出来重 新分类 ,另给 予一个 分类单 位的名 称, 制造另 一些 亚种变 种大杂 烩的" 种"。 这样 的分类 工作, 药材 收购的 师傅批 评说: "那 是 你们写 书的事 情啦! 生 产实践 上不需 要"。 其次是 一些形 态上表 明彼此 有亲缘 关系的 分 类群, 他 却给予 不同的 等级, 且 将它们 远远地 分开。 例如, 小 绿刺、 薄叶 山柑与 野香椽 花、 雷公 桔等。 这 些分类 群就照 Jacobs 的 概念, 它 们之间 的专有 性状也 非绝对 可靠, 似 可 予以同 一等级 处理。 但他却 认为小 绿刺、 薄叶山 柑为单 型种且 有较高 的演进 ,野 香橼花 等则 置为多 型种的 亚种且 属原始 类型, 他对 形态差 异程度 与类缘 关系程 度这样 评价, 很值 得商榷 ,他的 分类系 统与种 别概念 ,与其 说是科 学的, 毋宁 说是技 巧的。 分 种检索 表 1 (14) 花 (1 一 ) 2—10 朵排 成一短 纵列, 腋 上生。 2(11) 小枝 基部无 钻形苞 片状小 鳞片。 3(8) 萼片 (5 — )6 毫米或 更长; 雄蕊 (IS — ) 2 或 更多。 4(7) 新生枝 被毛, 后变 无毛; 花 (1 一 ) 2 — 6 ( — 7) 朵排成 一列; 叶千后 常呈黄 绿色。 5(6) 叶常 卵形, 基部 圆形或 急尖, 从不 下延; 小枝 有刺; 被 毛常为 淡褐色 或灰色 1. 野 香棟花 C. bodinieri 
山柑科  51  6(5) 叶常楠 圆形, 基部楔 形或宽 楔形, 向下渐 狭延成 叶柄; 小枝常 无刺; 被毛 呈锈色  • ••• 2, 雷公桂 C. meinbranifolia 7(4 ) 新生枝 无毛; 花 1 一 3 (— 4 ) 朵排成 一列; 叶 干后常 呈黑色 • 3. 黑 叶山坩 C. .abiaefolia 8(3) 萼片长 5 毫米或 更短; 雄蕊 18 (— 2 1) 或 更少。 9 (10) 叶宽 1 一 2 (— 3) 厘米, 顶 端渐狭 延成长 (1 一) 1.5 — 2. 5 厘米 的尾, 中脉 与叶面 平齐; : 小 枝上刺 小, 但 常无刺 : 4. 小绿剌 C. urophylla  10( 9 ) 叶宽 2 — 4 厘米, 顶端缢 縮成长 3 — 7 毫米的 尖头, 中 脉表面 浅凹; 小枝上 刺强壮 ,外弯 5* 薄 叶山钳 C. tenera 11(2) 小枝 基部有 钻形苞 片状小 鳞片。 12(13) 花中 等大, 萼片长 6 — 10 毫米, 2 — 7 朵排成 一列, 腋上生 ;雄蕊 20 — 35; 雌 蕊柄长 2 — 3 . 5 厘米; 果大, 长 圆形, 直径约 3 — 4 厘米 6. 小 剌山坩 C. micracantha 13(12) 花小, 萼片长 3 — 4 毫米, 7 — 10 朵排成 一列, 常数 至多列 着生在 花枝上 一段常 无正常 叶的轴 上; 雄蕊 10 — 12; 雌 蕊柄长 6 — 12 毫米; 果小, 球形, 直 径不过 1 厘米 • 7 多 花山坩 C. multiflora M( 1 ) 花排成 总状、 伞 房状、 亚伞形 或再组 成圆锥 花序。 15(16) 小枝 与花序 基部有 钻形苞 片状小 鳞片; 总状花 序细长 ,序轴 纤细, 长 10 — 25 厘米, 花很多 …… 8* 总序 山树 C. assamica 16(15) 小枝 与花序 基部无 钻形苞 片状小 鱗片; 花序为 亚伞形 、伞 房状或 短总状 花序, 序 轴短或 近无序 轴, 有花 15 朵以下 ,且 常再组 成圆锥 花序。 17(22) 花序无 总花梗 ,顶 生或在 花枝上 部有单 花腋生 与数花 在枝顶 集生。 18(21) 子房与 果实表 面无毛 (荚莲 叶山柑 的果未 见)。 19(20) 萼 片长约 15 毫米, 外面 密被长 柔毛; 雄蕊约 75; 雌蕊柄 基部有 白色毛 ;叶柄 5 毫米 或更长 …… 9* 荚莲 叶山坩 C. viburnifoUa 20(19) 萼片长 S — 9 毫米, 外被短 柔毛; 雄蕊约 40; 雌蕊 柄基部 无毛; 叶柄长 3 亳米 或更短 ': 11. 元 江山坩 C. wui 21(18; 子房 (未见 ) 与果 实表面 密被锈 色茸毛 • 10. 毛 果山坩 C. trichocarpa 22(17) 花 序有总 花梗, 腋生及 常在枝 端再组 成圆锥 花序。 23(28) 花 大型, 萼片长 ( 8 — )10 — 1S( — 2 1) 毫米, 外轮萼 片木质 或革质 ;雄蕊 (45 — )50 — 120。 24(27) 果实表 面平滑 ,不具 肋稜, 顶端 无明显 的喙, 干后不 呈红紫 褐色。 25(26) 叶基部 急尖或 圆形, 薄革质 ,幼吋 略被短 柔毛, 很快变 无毛, 千后 常呈黄 绿色; 小 枝密被 黄褐色 短柔毛 ,后 变无毛 12. 苦子 马槟榔 C. yunnanensis 26(25) 叶基部 心形, 厚革质 ,两面 无毛, 干后暗 红色; 小 枝无毛 13. 勐 海山坩 C. fohaien.it 27(24) 果实 表面有 4 一 8 条纵行 不规则 鸡冠状 隆起的 肋稜, 肋 间有不 规则的 突起, 顶端有 5 — 15 毫米 长 的喙, 干后红 紫褐色 14. 马摈榔 C. masaikai 28(23) 花 中等到 小型, 萼片长 4 一 9 (一 10) 毫米, 外轮 萼片薄 革质或 草质; 雄蕊 20 — 45 (毛 叶山 柑的花 未见 )。 29(30) 叶背 被极密 灰黄色 永不脱 的柔毛 • IS. 毛 叶山柑 C. pubifolia 30(29) 叶背 无毛, 或 幼吋被 毛后变 无毛。 3U36) 萼片长 6 — 9 ( 一 10) 毫米; 雌 蕊柄长 15 毫米或 更长; 菓直 径大于 1.5 厘米。 32(33) 花序轴 上有刺 ;花 枝上刺 强壮, 长约 4 毫米, 外弯; 果成熟 及干吋 紫黑色 1G, 野棺榔 C. chingiana 
52  云南 植物志  33(32) 花序上 无刺; 花枝 上无刺 或刺不 明显; 果干 后呈暗 黄褐色 (屏 边山柑 果不详 )。 34(35) 小枝 密被暗 黄色短 柔毛, 后来常 变无毛 ;萼 外被短 柔毛; 雄蕊约 25 17. 屏 边山坩 C khuamak 35(34) 小枝光 滑无毛 ;萼外 无毛; 雄蕊约 35 18. 文 山山坩 C. fengii 36(31) 萼片长 4 一 5 毫米; 雌 蕊柄长 4 一 12 毫米; 果直 径小于 1.5 厘米… 19. 广 州山坩 C. cantoniensu 1. 野 香橼花 (植 物名实 图考) 图版 15, 3—7 小 毛毛花 (植物 名实图 考), 猫 胡子花 (云 南中草 药选) Capparis bodinieri Levi. (1911); Rehder (1929). Capparis subtenera Craib et W. W. Smith (1916) ; Capparis acutifolia Sweet emend. Jacobs ssp. bodinieri (Levi.) Jacobs (1965) ; Capparis tenera acut. non Dalz. : Dunn (1911) ; Diels (1912).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5 — 10 米, 胸径 5 — 20 (-30) 厘米; 新 生枝密 被淡褐 色或灰 色极细 不规则 星状毛 ,后变 无毛, 最 后还能 在叶腋 附近见 有残存 被毛; 刺长达 5 毫米, 强壮, 外弯。 叶柄 粗壮, 长 5 — 7 毫米; 叶卵 形或披 针形, 幼 吋膜质 被毛, 长成 吋革质 无毛, 长 4 一 13 (― 18) 厘米, 宽 2 — 4.5 (—6.5) 厘米, 基部 圆形或 急尖, 从不 下延, 顶端短 渐尖或 渐尖, 中脉宽 阔, 表面 微凸至 微凹, 背面 凸起, 侧脉 (5 —) 7—8 (—10) 对, 网状脉 幼吋不 明显, 长 成吋明 显。 花蕾 球形, 直径 5 — 6 毫米; 花 (1 一) 2—6 (— 7) 朵排成 一列, 腋上生 ;花 梗自下 至上长 5-12 (-15) 毫米, 被毛与 枝相同 ;萼片 4, 偶见 5, 长 5 — 7 毫米, 近轴萼 片舟形 ,背 面近基 部 向外作 龙骨状 突起, 向内凹 入成浅 囊状, 囊底花 后期呈 鲜红色 ,萼 片边缘 特别是 顶部被 绒毛; 花瓣 白色, 长 10—11 毫米, 被绒毛 ,上面 2 个狭倒 卵形, 相 邻一侧 中部以 下彼此 贴合, 基部向 外反折 ,包着 花盘, 正面 中央有 一纵向 细缝, 缝 线附近 初呈鲜 黄色, 后转紫 红色, 下 面 2 个 稍长而 略狭, 分离; 花 盘小, 顶端微 凹人成 2 浅裂, 干后黑 色坚硬 ;雄蕊 (18 —) 20- 37; 药室正 面有先 呈紫红 后转蓝 色线条 ;雌 蕊柄长 1.5 — 2.5 厘米, 无毛, 果吋 不显著 增粗; 子房卵 球形, 1.5 X 1 毫米, 1 室, 胎座 2, 胚珠 数个。 果 球形, 直径 7 — 12 毫米, 成 熟吋黑 色; 种子 1 至数个 ,直径 5 — 6 毫米。 花期 3—4 月 ,果期 8 — 10 月 。 产全省 大部分 地区, 但海拔 2500 米以上 未见, 四川 西南部 (会理 ), 贵州 东部; 生于灌 丛或 次生森 林中, 石灰岩 山坡道 旁或平 地尤其 常见。 锡金, 不丹, 印度东 北部, 缅甸 北部都 有。 模式 标本采 自云南 (无确 切产地 )。 全株 药用, 有止血 、消炎 、收敛 之效, 主 治各种 内外新 老痔疮 (巳有 成药销 售); 又治慢 性风 湿疼痛 和跌打 损伤, 亦 供避孕 之用。 本种刺 的方位 、毛的 疏密和 雄蕊的 数目均 有一定 变异。 海拔 较高、 石山 灌丛或 开旷地 带的 标本, 刺长而 外弯, 毛较密 而脱落 较迟, 花稍大 ,雄 蕊较多 (常 26 — 37); 海拔较 低或采 自林内 的标本 ,刺较 短小, 直或 上举, 有 吋刺不 明显, 毛稀疏 脱落也 较早, 花稍小 ,雄 蕊较少 (常 18 — 22)。 此外 Jacobs 提 到雌蕊 柄基部 偶见有 稀疏小 柔毛。 我 们还看 到萼片 偶然有 5 片。 顺便提 一下, 采 自镇康 王启无 72772; 76881 均被 Jacobs (1965) 鉴定 为野香 橼花, 我们 认为他 的鉴定 不对。 王启无 72772 是薄叶 山柑, 因该 号标本 叶椭圆 形或倒 卵形, 顶端. 锐尖; 萼片长 5 毫米或 稍短; 雄蕊 18( — 20) 或 更少; 花梗长 1.5 — 2.5 厘米, 这些性 状是薄 
山 柑 科  53  叶山柑 共有的 ,特别 是花梗 长度, 在大 量的野 香橼花 标本上 从未看 到过。 王启无 7 688 K 过 去虽 鉴定为 Capparis cuspidata B. S. Sun) 是小 绿刺, 如把这 号标本 与云南 、广西 产其它 许 多叶片 顶端渐 狭成长 尾的小 绿刺标 本一起 来分析 比较, 很 容易看 出其叶 片顶端 的尾稍 短, 正是小 绿刺种 内叶形 的个体 变异而 不可能 是叶不 具长尾 的野香 橼花。 2. 雷公桔 (广 东海南 保亭) Capparis membranifolia Kurz (1874), in elavi, (1877), deser. Capparis viminea Hook. f. et Th. (1872) nom. illeg., non Oliv. (1868) ; Gagn. (1908) ; Rehder (1936); 海南 植物志 (1%4) ; Capparis viminea Hook. f. et Th. var. ferruginea B. S. Sun in Act. Phytot. Sin. 9: 112. 1964, syn. nov. ; Capparis acuti folia Sweet emend. Jacobs ssp. viminea Jacobs (1965) ; Ficus marchandii Levi. (1913) ; Capparis sp. Merr. (1927) ;? Capparis sp. Hand.-Mazz. (1929) ; Capparis me/n&r- ranaceus non Gardn. et Champ. : Merr. (1927). 藤本或 灌木, 很少小 乔木, 高 3 — 6 (—10) 米, 胸径 3 — 15 厘米; 新生枝 密被锈 色短绒 毛, 立即或 后期变 无毛, 无刺或 有极小 的刺; 枝无 刺或有 外弯的 小刺, 茎上 多刺。 叶柄长 5-10 毫米, 被毛 与新生 枝同; 叶幼吋 膜质, 密被 锈色短 绒毛, 老吋草 质或亚 革质, 无毛, 长 椭圆状 披针形 ,长 4 一 13 厘米, 宽 2—6 厘米, 长约 为宽的 2 — 2.5 倍, 最宽在 中部, 有吋略 下, 干后 常呈黄 绿色, 基部楔 形或扩 楔形, 向下渐 狭延成 叶柄, 顶端常 缢缩而 渐尖, 尖头长 约 1 厘米; 中脉稍 宽阔, 表面中 部以下 常下凹 ,背面 凸起, 侧脉 5—7 对, 两面均 凸起, 网状 脉 明显。 花蕾 球形, 密被 易脱落 锈色短 绒毛; 花 2 — 5 朵排 成一短 纵列, 腋 上生, 自 下向上 花 梗长约 1 一 1.8 厘米; 萼片近 相等, 广卵形 ,顶端 急尖, 长 5 — 6 毫米, 宽约 3 毫米, 内外均 被短 绒毛, 后变 无毛, 边缘有 纤毛; 花瓣 白色, 倒卵形 ,长 7—10 毫米, 宽 2.5 — 3 毫米; 子房 卵形, 长约 1 毫米, 1 室, 胎座 2, 每 胎座约 5—6 个 胚珠。 果 球形, 直径 8 — 15 毫米, 成熟 吋黑 色或紫 黑色, 表面 粗糙; 种子 1—5 粒, 种皮 平滑, 褐色, 长 5 — 7 毫米, 宽 4—5 毫米, 高 3 — 4 毫米。 花期 1—4 月, 果期 5 — 8 月。 产云南 麻栗坡 、西畴 、富宁 和贵州 南部, 广西 西部、 西北部 及南部 ,广 东东部 (封 川及海 南岛 ); 生于石 山灌丛 、山谷 疏林或 林缘、 山坡 道旁或 溪边, 海 拔可达 1800 米。 锡金, 不丹, 印度东 北部, 缅甸, 泰国, 老挝, 越南 都有。 新生 枝被毛 疏密有 差异, 从 被毛极 浓密到 很稀少 都有, 脱 落的早 迟也有 差异, 如属立 即脱落 ,至少 在最幼 嫩部分 总可见 有毛。 3. 黑 叶山坩 Capparis sabiaefolia Hook. f. et Th. (1872) ; Gagn. (1939). Capparis acutifolia Sweet emend. Jacobs ssp. sabiaefolia ( Hook. f. et Th.) Jacobs (1965). 直立灌 木或小 乔木, 有吋 攀援, 无毛, 枝条圆 柱形, 纤细, 干后 绿色, 有纵行 细条纹 ,无 刺。 叶草质 ,长椭 圆状披 针形, 干后常 呈黑色 (表面 尤其如 此), 长 5 — 11 (-17.5) 厘米, 宽 2.5 — 4.5(—5.5) 厘米, 长约 为宽的 2 — 3.5 倍, 最宽 在中部 或有吋 略下, 基部 急尖或 圆形, 顶 端渐 尖或长 渐尖, 尖头长 5 — 15 毫米, 中脉 表面至 少在中 部以下 下凹, 背面 凸出, 侧脉 7 — 8 对, 在近叶 缘吋弧 弯相联 ,网状 脉不甚 明显, 网眼较 稀疏; 叶柄长 5 — 15 毫米, 略 纤细。 花 
54  云南 植物志  单出 腋生与 2 — 3 (—4) 朵排 成一短 纵列, 腋 上生; 花梗长 10 — 12 毫米; 萼 片长约 5 毫米, 外轮 无毛, 后萼片 基部浅 囊状, 内轮 边缘有 纤毛; 花瓣 白色, 长 圆形, 近 相等, 长约 8 毫米, 宽约 2 毫米, 外面近 无毛, 内被 绒毛, 上面 1 对相邻 一侧中 部以下 贴合基 部向外 反折; 雄蕊 18— 22; 雌 蕊柄长 (1.6 —) 2—2.5 厘米, 纤细, 无毛; 子房卵 球形, 长约 1 毫米, 1 室, 胎座 2; 花柱与 柱头不 分明, 仅在子 房顶端 有一小 短喙。 果 球形, 直径 7 — 12 毫米, 表面粗 糙有细 疣状 突起; 花梗与 雌蕊柄 果吋不 增粗: 成 熟种子 未见。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 产 金平、 屏边; 生于山 坡或山 谷阴湿 灌丛或 林中, 海拔 320 — 1400 米。 自印度 东北部 经缅甸 与泰国 北部至 中印半 岛北部 都有。 与 雷公桔 相近, 主要区 别点是 新生枝 无毛; 叶长约 为宽的 2.5 — 3.5 倍, 基部不 下延, 干 后常呈 黑色; 花常 1 一 3 朵腋 上生。 4. 小绿刺 (云南 临沧) 图版 8—10 Capparis urophylla P. Chun (1948) ; Jacobs (1965). Capparis cuspidata B. S. Sun in Act. Phytot. Sin. 9 : 111. 1964, syn. nov. ; Cap- paris tenera Dalz. var. caudata B. S. Sun in Act. Phytot. Sin. 9 : 111. 1964, syn. nov. 小 乔木或 灌木, 高 2 — 7 米, 树皮 黑色, 有长圆 形或线 形淡黄 色皮孔 ;新 生枝无 毛或有 极细浅 褐色星 状毛, 后变 无毛; 小枝圆 柱形, 纤细, 干后绿 色或黄 绿色, 有纵向 细条纹 ,无刺 或 有上举 微内弯 的小刺 (长约 1 毫米 ); 茎上刺 粗壮, 长达 5 毫米, 基部 膨大, 直或微 外弯。 叶卵 形或椭 圆形, 幼吋 膜质, 老吋 草质, 基部 圆形或 急尖, 顶端渐 狭延成 长尾, 连尾长 3 — 7 厘米; 尾长 (1 一) 1.5—2.5 厘米, 中 部宽约 2 毫米, 镰弯或 稍直, 顶端 急尖; 中脉 表面微 凹成 细沟或 与叶面 平齐, 背面 凸起, 侧脉 4 一 6 对, 在背面 凸起, 网 伏脉不 明显; 叶柄 纤细, 长 3—5 毫米。 花单出 腋生或 2—3 朵成一 列腋 上生; 花梗长 6 — 12 (-15) 毫米; 萼片长 3—5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外面 无毛, 边缘及 内面有 绒毛, 外轮 卵形, 后萼片 基部浅 囊状, 内 轮椭 圆形; 花瓣 白色, 外近 无毛, 内有 绒毛, 长 6—7 毫米, 宽 3 — 4 毫米, 上面 1 对 卵形, 相 邻一侧 中部以 下彼此 贴合, 基部 向外面 反折, 下面 1 对橢 圆形, 分离; 雄蕊 12 — 20, 花丝 长 1.5 — 2 厘米; 雌 蕊柄长 1.4 一 2.5 厘米, 丝状, 无毛; 子 房长约 1 毫米, 无毛, 1 室, 胎座 2。 果球形 ,直径 6 — 10 毫米, 成 熟后桔 红色, 表面近 平滑; 花梗 与雌蕊 柄果吋 纤细; 种子 1 一 2 粒。 花期 3—6 月, 果期 8 — 12 月。 产云南 镇康、 临沧、 墨江、 普洱、 思茅、 景洪、 勐海、 勐腊、 金平、 富宁和 广西省 ;生 于山坡 道旁, 河旁 溪边, 山谷疏 林或石 山灌丛 ,海 拔可达 1500 米。 老 挝北部 也有。 过去 认为本 种是形 态性状 比较一 致和稳 定的。 照现 在这样 理解, 所谓 的一致 性与稳 定性都 逐渐在 縮小与 动摇。 除 与薄叶 山柑有 密切的 亲缘关 系外, 与 某些过 去认为 形态上 有很 大差异 的种如 野香橼 花等也 有明显 联系, 如描述 中的花 部形态 结构、 花 序类型 或被毛 情况 等都能 提供有 关联系 的可靠 证据, 表明 它们是 有明显 亲缘关 系的, 而形 态差异 程度也 不能 证明它 们在系 统演进 上的差 距是很 大的, 完全可 用等级 相同的 近缘种 处理。 5. 薄 叶山柑 Capparis tenera Dalz. (1850) ; Hook. f. et Th. (1872) ; Gagn. (1908) ; Jacobs (1965). Capparis tenera Dalz. var. dalzellii Hook. f. et Th. (1872). 
山柑科  55  灌木 或藤本 植物, 高 3 米; 新生 枝无毛 或被短 绒毛, 立即变 无毛; 刺长 3 — 4 亳米, 尖 利, 外弯, 但在小 枝上细 小常上 举或微 外弯。 叶椭 圆形、 卵 形或倒 卵形, 草 质至近 革质, 长 4—7 厘米, 宽 1.8 — 4 厘米, 长约 为宽的 1. 8 — 2.3 倍, 基部 急尖至 圆形, 顶端锐 尖或亚 渐尖, 尖头长 3 — 7 (— 10) 毫米; 中脉 较细, 表面 中部以 下浅凹 (果期 吋的叶 未见) ,侧脉 4 一 6 对, 网状脉 稍明显 ;叶柄 纤细, 长 3 — 5 毫米。 花 (1 一) 2-3 朵排 成一短 纵列, 腋 上生; 花梗长 1.5—2.5 厘米, 纤细, 无毛; 萼 片外面 无毛, 内面及 边缘有 吋被毛 ,长 4 一 5 毫 米、, 宽 2 — 3 毫 米, 外轮 稍宽, 卵形, 稍内凹 ,内轮 略狭, 楠圆形 ,顶端 急尖或 钝形; 花瓣 白色, 上面 1 对稍宽 略短, 近基部 红色, 下面 1 对稍长 略狭, 长 4 一 7 亳米, 宽约 2 毫米, 内外均 被绒毛 ;雄蕊 14 一: 18( — 21), 有吋 更少; 雌 蕊柄长 1.5 — 2.5 厘米, 丝状, 无毛; 子房 梨形, 长 1 一 1.5 毫米, 1 室, 胎座 2, 胚珠 数个; 花柱与 柱头不 分明, 小 丘状。 成熟果 未见。 据文献 所载, 浆果 球形, 直径 7 — 10 毫米, 很 少具短 尖头, 成熟吋 红色; 果 吋花梗 与雌蕊 柄均不 增粗; 种子 1 一 2( — 4) 粒。 花期 2 — 4 月, 果期 不详。 产 耿马、 镇康、 盈江、 瑞丽; 生 于山坡 寨旁, 山脚疏 林中, 海 拔可达 1250 米。 泰国, 缅 甸, 锡金, 印 度东北 部及其 西海岸 至非洲 都有。 6. 小 剌山柑 图版 18, 1—2 牛眼睛 (广东 海南) Capparis micracantha DC. (1824) ; Hook. f. et Th. (1872) ; Gagn. (1908) ; Merr. (1927) ; Hand.-Mazz. (1931) ; Merr. et Chun (1934). Capparis liangii Merr. (1934) ; 海南 植物志 (1964) ; Capparis micracantha DC sensu Jaeobis ssp. micracantha var. micracantha Jacobs (1965), excl. syn. p. p. et var. henryi (Mats.) Jacobs. 灌木或 小乔木 ,有吋 攀援; 新生 枝略扁 平或有 槽紋, 无毛或 被稀疏 短柔毛 ;小枝 近圆柱 形, 基部 周围有 钻形苞 片状小 鱗片, 无 刺或有 小刺。 叶幼吋 膜质, 长成吋 革质, 长圆 状橢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少有卵 披针形 ,长 (10 — )15 — 20(— 30) 厘米, 宽 (4 一) 6—10 厘米, 顶 端 钝形或 圆形, 有吋急 尖或短 渐尖, 少有 微缺, 基部 楔形、 钝形或 圆形, 有吋微 心形, 干后常 呈黄 绿色, 两面 无毛, 有 光泽; 中脉表 面稍凸 出而中 央又常 下凹成 细沟, 侧脉 7 — 10 对, 网 状 脉两面 明显, 细密; 叶柄长 1 一 2.2 厘米。 花中等 大小, 2-7 朵排 成一短 纵列, 腋 上生, 最下 1 花花梗 最短, 长约 6 毫米, 与叶柄 之间有 1 一 4 束钻形 小刺, 最上 1 花梗 最长, 长约 2 厘米; 萼片卵 形至长 圆形, 近相等 ,长 6—10 毫米, 宽 3 — 4 毫米, 顶端 急尖或 钝形, 无毛, 但顶部 边缘常 有绒毛 ;花瓣 白色, 长圆形 或倒披 针形, 长约 10 — 20 亳米, 顶端近 圆形, 基部 渐狭, 无毛; 雄蕊 20 — 40, 花丝长 25 — 30 毫米; 雌 蕊柄长 2 — 3.5 厘米, 无毛, 花期 吋略纤 细, 果期 吋木化 增粗, 直径达 4 一 6 毫米; 子 房卵球 形至椭 圆形, 长约 3 毫米, 直径约 2 毫 米, 表面有 4 条纵沟 ,胎座 4, 胚珠 多数。 果球 形至楠 圆形, 表面有 4 条略不 明显到 明显的 纵沟槽 ,长 3 — 7 厘米, 直径 3 — 4 厘米, 干后 常呈黄 褐色, 果 皮厚约 3 毫米, 桔 红色; 种子长 6-8 毫米, 宽 4 一 5 毫米, 高 3—4 毫米, 种皮暗 红色。 花期 3— 5 月, 果期 7—8 月。 产云南 金平、 蒙自 和广西 (合浦 ), 广东 (海南 岛); 生于 1500 米以 下的森 林或灌 丛中。 缅甸, 泰国, 老挝, 越南, 柬埔寨 ,马来 西亚, 印度尼 西亚及 菲律宾 都有。 与 我国台 湾省特 有的长 刺山柑 (Capparis henryi Matsum.) 很相近 ,主要 区别点 是本种 
56  云南 植物志  雄蕊 20 — 40; 小枝无 刺或只 有很小 的刺; 长刺 山柑的 雄蕊是 8 — 16; 刺长 6 — 7 毫米。 与广 东海 南特有 的山柑 (Capparis hainanensis Oliv.) 也很 相近, 主要区 别点是 山柑花 大型, 单出 腋生或 2 花成 一列腋 上生; 萼片长 15 — 20 毫米; 雄蕊 50 — 65。 7. 多 花山坩 Capparis multiflora Hook. f. et Th. (1872) ; Kurz (1877) ; Jacobs (1965). 灌木或 小乔木 ,高达 6 米, 胸径 10 厘米, 分枝少 ;新生 枝无毛 或有白 色分枝 的毛, 立即 变无毛 ,枝圆 柱形, 纤细, 无刺 或有吋 有长约 1 毫米 上举的 小刺。 叶草质 ,宽 披针形 或长圆 形, 顶端渐 尖或突 然渐尖 ,基部 楔形至 急尖, 形 状大体 相似, 大小 有明显 差别, 大型 叶着生 部位无 花序, 长 15 — 25 厘米, 宽达 6 厘米, 小型 叶着生 在花枝 顶部或 与花序 伴生, 长 5 — 10 厘米, 宽 2.5 — 3.5 厘米; 中 脉表面 纤细, 微凸, 背面 粗壮, 明显 凸出, 侧脉 7 — 10 (—12) 对, 纤细, 网状脉 明显, 网眼 疏松; 叶柄长 8—11 毫米。 花 (4—) 7—10 朵 排成长 5 — 10 毫米的 短 纵列, 数至 多列着 生在花 枝上长 10 — 20 厘米一 段无正 常叶而 有叶状 苞片的 轴上, 轴的 两端常 有叶, 有 吋花序 基部有 1 正常叶 ;花梗 丝状, 长 6 — 15 毫米; 萼 片稍不 相等, 长 3 — 4 毫米, 宽约 2 毫米, 外轮 略大, 舟形, 无毛或 边缘及 内面有 吋疏被 短柔毛 ,内 轮稍短 略狭, 卵 形至倒 卵形, 边缘 膜质, 无毛或 顶部有 短柔毛 ;花瓣 白色, 近相等 ,长 圆形, 长约 5 毫米, 宽 1.5—2 亳米, 无毛; 雄蕊 10 — 12, 花 丝约长 9 毫米; 雌 蕊柄长 6—12 亳米, 无毛; 子 房卵球 形, 约 1.2X1 毫米, 无 毛或有 吋被短 柔毛, 1 室, 胎座 2, 胚珠 数个。 果 球形, 直 径不过 1 厘 米, 果柄 纤细; 种子 1 一 2 粒, 长约 8 毫米, 宽约 6 毫米, 高约 4 毫米。 花期 6 月 ,果期 12 月。 产蒙自 、金平 、屛边 ;生于 1500 米以下 的沟谷 林中。 锡金, 不丹, 印度东 北部, 缅甸都 有。 8. 总 序山钳 Capparis assamica Hook. f. et Th. (1872) ; Jacobs (1965). 灌木, 高 2 — 3 米, 无 毛或新 生枝有 很稀疏 平贴短 柔毛, 立即变 无毛; 小枝圆 柱状, 干后 黄褐色 ,基部 周围有 钻形苞 片状小 鳞片, 无 刺或有 吋有上 举长约 1 毫米的 小刺。 叶近 革质, 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12 — 26 厘米, 宽 3.5 — 8.5 厘米, 顶端常 渐尖, 基部 急尖; 中脉表 面深凹 ,背面 凸起, 侧脉 10— 12 对, 在表面 微凹, 网状脉 明显; 叶柄 粗壮, 长 5 — 8 厘米, 叶 腋内常 有具钻 形苞片 的不育 性枝。 总状 花序顶 生或近 顶生, 单出或 2 个 簇生, 长 10 — 25 厘米; 总花 梗短或 花序近 无柄, 基部为 密集钻 形苞片 所覆盖 ;序轴 纤细, 有下延 纵肋, 密被 平贴 锈色短 柔毛, 顶端有 簇生多 数钻形 鱗片; 花小, 多数, 在序 轴上着 生的疏 密度不 均勾; 花梗长 1 一 2.5 厘米, 丝状, 单生 于苞片 腋内, 被 毛与序 轴同; 苞片 钻形, 长约 2 毫米, 近无 毛; 萼 片长约 3.5 毫米, 宽约 1.5 — 2 毫米, 背部有 稀疏短 柔毛, 外轮 卵形, 内凹成 舟形, 内轮 椭圆形 ;花瓣 白色, 长 3 — 4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上面 2 个 稍大, 卵形, 相邻 一侧基 部有斑 点, 下面 2 个 略小, 楠 圆形, 在 近基部 及边缘 常有短 柔毛; 雄蕊 12 — 18, 花丝长 8 — 10 毫 米; 雌 蕊柄长 6 — 8 毫米, 无毛; 子房卵 球形, 约 1.5X 1 毫米, 无毛, 1 室, 胎座 2, 每 胎座有 胚珠 数个。 果球形 ,直径 6 — 9 毫米, 成熟后 红色; 果柄 纤细, 总长 I. 7 — 2 厘米; 种子 1 一 2 粒。 花期 3—4 月, 果期 8 — 9 月。 产景洪 、金平 、屏边 、河口 、西畴 ;生 于海拔 1000 米以下 的沟谷 林中。 锡金, 不丹, 印度 东 北部, 缅甸, 老挝 都有。 
58  云 南植物 志  9. 荚速 叶山柑 图版 16, 1—2 Capparis viburnifolia Gagn. (1939). 灌木 或木质 藤本; 新生 枝密被 锈色长 柔毛; 小枝 粗壮, 有 稜角, 很晚才 变无毛 ;刺 粗壮, 常外弯 ,长 2 —5 毫米, 中 部以下 有与枝 相同的 被毛。 叶 革质, 椭圆 形或长 圆形, 有 吋卵形 或倒 卵形, 长 5 — 9 厘米, 宽 (2.5 — )3 — 5 厘米, 顶 端突然 渐尖, 尖头长 2—8 毫米, 基 部钝形 至微 心形, 表面暗 绿色, 除中脉 之外几 变无毛 ,背 面密被 锈色长 柔毛, 干后边 缘多少 向外反 卷; 中脉 表面近 平齐至 浅凹, 背面 凸起, 侧脉 5 — 7 对, 表面渐 向边缘 渐下凹 ,背面 凸起, 网 状脉 表面稍 明显略 下凹, 背面不 明显; 叶柄稍 粗壮, 长 6 — 15 毫米。 花 3 — 10 朵在 枝端集 生成 伞房状 花序, 开放吋 直径约 3 — 4 厘米; 花梗 粗仕, 长 2 — 3 厘米, 直径约 2 毫米, 被毛 特别 浓密; 萼片长 15 毫米 内外, 宽 6 — 10 毫米, 外 轮特别 内凹, 几乎将 内轮全 部包着 ,革 质, 外面被 极密的 锈色长 柔毛, 内面 无毛, 内轮 有膜质 边缘; 花瓣 白色, 长约 2 厘米, 宽约 1.5 厘米, 中 部以下 被白色 柔毛, 外 面特别 明显; 雄蕊约 75, 花丝 紫色或 白色; 雌 蕊柄长 2 厘米 以上, 近 基部有 白色长 柔毛; 子房卵 球形, 长约 3 亳米, 表 面光滑 无毛, 1 室, 胎座 4, 胚 珠 多数。 成熟果 未见。 花期 2 — 3 月, 果期 不详。 产 勐海、 思茅; 生于开 旷无荫 干燥处 ,海 拔可达 1300 米。 越 南北部 至中部 也有。 Jacobs (1965) 把果实 表面密 被茸毛 的标本 鉴定为 本种, 我们 认为是 不够妥 当的, 因 为本 种子房 无毛, 看 来不可 能在长 成果吋 被毛。 是否如 此有待 进一步 证实。 此外, 毛果山 柑 与本种 相近, 主要区 别是果 被毛, Jacobs 鉴 定为本 种的有 毛果的 标本无 疑是属 毛果山 柑的。 10. 毛 果山柑 图版 17, 2 Capparis trichocarpa B. S. Sun (1964). 藤本 植物, 全体被 红绣色 短绒毛 ;小枝 略细, 直径 2.5 — 3.5 毫米, 枝圆 柱形, 粗壮, 直径 1 厘米, 带灰色 ;刺 粗壮, 外弯成 钩状, 长达 4 毫米, 至少在 中部以 下密被 绒毛。 叶椭 圆形, 有吋倒 卵形, 革质, 表面无 光泽, 被短绒 毛或长 成吋近 无毛, 背面 被锈色 绒毛, 长 3.5 — 6.5 厘米, 宽 2 — 3.2 厘米, 顶端短 渐尖, 有吋 急尖或 圆形, 有胼胝 体的小 尖头, 很 少凹入 成亚心 形, 基部钝 圆形; 中脉 与侧脉 在表面 凹入, 背面 凸出, 侧脉 5 — 6 对, 网 状脉表 面明显 下凹; 叶柄近 圆柱形 ,长 5 — 7 毫米。 花 未见。 花序为 伞房状 或短总 状花序 (? ); 花梗 果吋长 2 — 2.3 厘米, 直径约 4.5 毫米, 密被锈 色绒毛 ;雌 蕊柄在 果吋长 4.5 厘米, 中部 直径约 2.5 毫米, 基部 被毛。 果近球 形或椭 圆形, 长 3.5 — 5 厘米, 直径 2.8 — 4 厘米 (或尚 未完全 成熟) ,表面 密 被锈色 茸毛, 顶端有 一极短 的喙; 种子 多数, 完全 成熟的 未见。 花期 不详, 果期 5 月以 后。 云南 特有。 产勐海 (模式 产地) 海拔 1520 米的灌 丛中。 与前种 很相近 ,主 要区别 在于本 种果实 表面密 被锈色 茸毛。 11. 元 江山坩 图版 17;1 Capparis wui B. S. Sun (1964). 灌木 或攀援 植物, 高 2 — 4 米; 新生枝 扁平, 有 沟槽, 密被锈 色平展 不脱落 短柔毛 ,无 刺; 小枝 较细, 近圆 柱形, 刺败 育或不 存在; 老枝 上刺^ 卜弯, 钩状, 长 I— 2 毫米。 叶椭 圆形或 近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2.5 —) 3—7.5 厘米, 宽 (I. 5 —) 2—4 厘米, 顶端急 尖或近 圆形, 少有 
图版 17 ,'元 江山坩 Capparis wui B. S. Sun; 2. 毛 果山柑 Capparis trichocarpa B. S. Sun, 
60  云南 植物志  微缺, 基部浅 心形, 幼吋 质薄, 较小, 两面 密被短 柔毛, 长成吋 薄革质 ,较大 ,表 面除中 脉外被 毛 稀疏; 中脉表 面与叶 面平齐 或微凹 ,背面 凸起, 侧脉 5 — 7 对, 表面不 明显, 背面 纤细, 凸 起, 网 状脉两 面均不 明显; 叶柄略 粗壮, 长 1 一 3 毫米。 花蕾 球形, 直径 1 一 1.2 厘米; 花白 色, 芳香, 在 花枝上 部单出 腋生及 在枝端 2 — 4 花 集生成 伞房状 花序; 花梗长 1.5 — 2.5 厘 米, 密 被锈色 平展短 柔毛; 萼片长 8 — 9 毫米, 花后短 期宿存 ,外轮 内凹成 舟形, 草质, 外被 短柔毛 ,内 无毛, 内轮近 扁平, 倒卵形 ,近 膜质, 仅在 基部边 缘有短 柔毛; 花瓣近 相等, 长圆 状倒 卵形, 顶端 圆形, 长 1 一 1.2 厘米, 中部以 上膜质 透明, 无毛, 以 下质地 较厚, 密 被白色 绒毛; 雄蕊 38 — 41, 花丝 丝状, 长约 3 厘米; 雌 蕊柄长 3 — 4 厘米, 丝状, 无毛, 果吋 木化增 粗, 直径 2 — 3 毫米; 子房楠 圆形, 长约 3 毫米, 直径约 1.5 毫米, 无毛, 花柱与 柱头不 分明, 1 室, 胎座 4, 胚珠 多数。 果椭 圆形, 长约 3 厘米, 直径约 18 毫米, 顶端有 短喙, 表面 粗糙, 干后 灰色; 成 熟种子 未见。 花期 3 月, 果期 8 — 9 月。 云南 特有, 仅见 于元江 (模式 产地) 海拔 500 — 650 米的干 热河谷 多刺灌 丛中。 与广东 海南特 有的多 毛山柑 (Capparis dasyphylla Merr. et Mete.) 很 相近, 但 本种萼 片长 8—9 毫米; 雌 蕊柄长 3 — 4 厘米; 果楠 圆形, 干后 灰色。 12. 苦子 马槟榔 (莲 山、 梁河) 图版 18, 3 马槟榔 (陇川 ) Capparis yunnanensis Craib et W. W. Smith (1916) ; Merr. (1942). Capparis bhamoensis Raisada (1941) ; Capparis sikkimensis Kurz mut. char. Ja- cobs ssp. yunnanensis ( Craib et W. W. Smith) Jacobs (1965) ; Capparis roxburghit auct. non DC: Dunn (1911). 灌木 或藤本 植物, 高 2.5 — 6 米; 新生枝 略扁, 有沟槽 ,密被 黄褐色 短柔毛 ,后变 无毛; 枝 近圆 柱形, 干后 呈浅紫 褐色, 髄部淡 红色; 刺粗壮 ,外弯 ,长达 5 毫米, 花枝上 刺常败 育或无 刺。 叶椭圆 形或楠 圆状披 针形, 有吋 近倒披 针形, 顶端 圆形或 钝形, 有吋 急尖, 基部 宽楔形 至圆形 ,无 毛或幼 吋背面 略被短 柔毛, 后变 无毛, 干后 常呈黄 褐色, 中 脉表面 下凹, 背面凸 起, 侧脉 6 — 8 对, 表面不 明显, 网状脉 不明显 ;叶 柄长约 1 厘米, 被 毛与枝 相同。 亚 伞形花 序在花 枝中上 部腋生 及在顶 端再组 成圆锥 花序, 花序上 常有败 育的小 型叶; 总 花梗长 2 — 6 厘米, 密被黄 褐色毛 ,每花 序有花 3 — 7 朵; 花梗长 1.5 — 4 厘米, 被毛与 总花梗 相同; 萼片 长 10— 17 毫米, 革质, 近圆形 ,外轮 甚内凹 ,深色 内轮, 背 部密被 黄褐色 绒毛, 内轮 质地较 薄, 近扁平 ;花瓣 白色, 膜质, 长约 2 厘米, 最 宽处约 1.5 厘米, 内面被 绒毛; 雄蕊约 85—95; 雌 蕊柄长 3 — 4 厘米, 无毛; 子房卵 球形, 长约 3 毫米, 无毛, 顶 端有短 尖头, 1 室, 胎座 4 , 胚珠 多数。 果椭圆 形或近 球形, 表面 平滑, 干 后呈黄 褐色, 长 0—) 4-7 厘米, 直径 3—5 厘米, 顶端急 尖至有 短喙; 花 梗及雌 蕊柄果 吋木化 增粗, 总长 7 — 9 厘米, 直径 3 — 7 毫 米; 种子多 数, 长 1.5 — 2 厘米, 宽 1.3 厘米, 高 1 厘米, 种皮 平滑, 黄 褐色。 花期 3 — 4 月 ,果 期 11— 12 月。 产德宏 、临沧 、思茅 至金平 ;生 于海拔 1200 — 2300 米的 沟谷林 中或山 坡混交 林中。 缅 甸北部 (八莫 ) 及越 南北部 (沙巴 ) 也有。 云南 药材公 司经验 证明, 苦子马 槟榔的 种子有 小毒, 不能 入药, 它 与马摈 榔必需 分开、 这 已表明 二者之 间的生 化性状 有别。 
图版 18 1 一 2. 小 刺山坩 Capparis micracantha DC., 1. 花枝, 2. 叶腋 内的钻 形小刺 (放大 ):3. 苦子 马槟榔 Capparis Funnanensis Craib el W. W. Smith 的叶 与果: 4. 野摈榔 Capparis chingiana B. S. Sun 的叶 与果。 
62  云南 植物志  与马槟 榔相近 ,但 本种果 实表面 平滑, 不具 肋稜, 干后 常呈黄 褐色; 长成 叶两面 无毛; 被 毛呈黄 褐色。 顺便提 一下, 采 自屏边 蔡希陶 61178 被 jacobs 鉴 定为本 种是错 误的, 实际上 它是马 摈榔。 13. 勐 海山柑 图版 19 Capparis fohaiensis 8. S. Sun (1964). 木质藤 本植物 ;小枝 粗壮, 近圆 柱形, 无毛, 干后红 褐色, 髓部红 褐色, 常 有半透 明红色 脂状物 质浸出 ;刺长 1 一 3 毫米, 外弯, 有吋 无刺。 叶椭 圆形, 长 13 — 19 厘米, 宽 8 — 11 厘 米, 厚 革质, 干后暗 红色, 略有 光泽, 两面 无毛, 顶端 圆形, 有小凸 尖头, 常反折 或微凹 ,基部 心形, 略不 对称; 中脉表 面凹人 ,背面 凸起, 侧脉 5 — 8 对, 两面 微凸, 网状 脉两面 可见, 网眼 疏松; 叶柄 粗壮, 长 1 一 1.2 厘米, 直径 2 — 2.5 毫米, 近圆 柱形。 花序短 总状或 伞房状 ,腋生 或 (及) 再 组成圆 锥花序 (?) ;总 花梗长 4 一 7.5 厘米, 无毛; 序 轴短, 被锈色 绒毛; 花蕾 球形, 红色 (据 采集人 ); 花梗长 2 — 3 厘米, 粗壮, 被毛 与序轴 相同, 果期吋 无毛, 显著 增粗; 萼片 长约 18 毫米, 外轮厚 革质, 内 凹成半 球形, 外面密 被红色 短绒毛 ,内 面毛色 浅红, 内 轮阔楠 圆形, 近扁平 ,质地 较薄, 被毛淡 红褐色 ;花瓣 膜质, 近相等 ,两面 无毛; 雄蕊约 no;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4 毫米; 子房卵 球形, 无毛, 长约 3 毫米, 1 室 J 台座 (3 —) 4 , 胚珠 多数; 花柱及 柱头不 分明; 雌蕊柄 果吋长 3 — 5 厘米, 木化 增粗, 直径 4 一 10 毫米, 无毛。 果椭 圆形, 长 9 -13 厘米, 直径 5 — 7.5 厘米, 表面平 滑或略 粗糙, 顶端有 很短而 粗壮的 尖头, 干后 常近暗 红色, 果皮厚 6 — 10 毫米, 浅红色 ;种子 多数, 埋于果 肉中, 长约 2 厘米, 直径约 1.2 厘米, 种皮 平滑, 暗 红色。 花期 6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勐海 (模式 产地) 、勐腊 ;生 于海拔 450 — 1000 米 的河边 次生森 林中。 与台 湾山柑 (Capparis formosana Hemsl.) 相近, 但本种 叶基部 心形, 顶 端常反 折或微 凹, 干后暗 红色; 叶柄短 ,长 1 一 1.2 厘米; 果大型 ,楠 圆形。 本种的 叶形、 质地及 干后的 颜色都 是相当 稳定而 又容易 识别的 性状, 根 据这些 性状很 容 易把它 与其密 切相关 的种区 分开。 采 自勐海 王启无 7化 94 就是具 有这类 明显可 靠鉴别 性伏 的花枝 标本, 但被 Jacobs (1965) 鉴定为 苦子马 槟榔, 他这种 纯粹主 观性的 做法, 我 们不能 同意。 14. 马槟櫛 (本草 纲目、 群 芳谱、 植物名 实图考 长编、 屏边、 西畴) 图版 I 6 , 3-4 太极子 (云南 ), 马金囊 、马 金南、 紫槟榔 (群芳 谱), 水 槟榔、 山槟榔 (西畴 ) Capparis masaikai Levi. (1914) ; Rehder (1929) ; 图鉴 (1972)*. Capparis sikkimensis Kurz mut. char. Jacobs ssp. masaikai (Levi.) Jacobs (1965). 灌木 或攀援 植物, 高达 7.5 米; 新 生枝略 扁平, 带 红色, 密被 锈色短 绒毛, 有纵 行的稜 与 凹陷的 槽纹; 刺粗壮 ,长达 5 亳米, 基部 膨大, 尖利, 外弯, 花 枝上常 无刺。 叶楠 圆形或 长圆形 ,有吋 楠圆状 披针形 ,长 7 — 20 厘米, 宽 3.5 — 9 厘米, 顶端 圆形或 钝形, 有吋 急尖或 渐尖, 基部圆 形或宽 楔形, 近 革质, 干后常 呈暗红 褐色, 表面近 无毛, 背面密 被脱落 较迟的 锈色短 绒毛; 中脉稍 宽阔, 表面 微凹, 背面淡 紫色, 凸起, 侧脉 6 — 10 对, 背面微 凸起, 与中 脉同色 ,网 状脉不 明显; 叶柄 粗壮, 长 12 — 21 毫米, 直径约 2 毫米, 被 毛与枝 相同。 亚伞形 ' 花序 腋生及 在枝端 再组成 10 — 20 厘米长 的圆锥 花序, 花序中 常有不 正常发 育的 小叶, 各 
山柑科  63  图版 19 1 一 9. 勐 海山柑 Capparis fohaiensis B. S. Sun, 1. 枝条, 2. 小枝上 的刺, 3. 花舊, 4. 开放 的花, 5. 雌蓝, 6. 雄 蕊, 7. 子房 纵剖面 ,8. 果 ,9. 种子。 
64  云南 植物志  部均密 被锈色 短绒毛 ,亚 伞形花 序有花 3 — 8 朵 总 花梗长 1 一 5 厘米; 花中等 大小, 白色或 粉 红色; 萼片长 8—12 毫米, 宽 5 — 8 亳米, 外面密 被锈色 短绒毛 ,内面 无毛, 外轮内 凹成半 球形, 革质, 内轮稍 内凹, 质薄; 花瓣长 12 — 15 毫米, 两面均 被绒毛 ,上面 2 个 较宽, 长圆状 倒 卵形, 基部包 着花盘 ,下面 2 个较狭 ,长 圆形; 雄蕊 45 — 50; 雌 蕊柄长 2 — 3 厘米, 无 毛; 子房卵 球形, '表 面有 数条纵 行的稜 与沟, 长 2 — 3 毫米, 直径 1 一 1.5 毫米, 无毛, 胎座 (3-) 4, 每胚 座约有 7 — 9 个胚珠 ;胚珠 弯生, 珠 柄长。 果球形 或近橢 圆形, 长 4 一 6 厘米, 直径 4 一 5 厘米, 成 熟及干 后紫红 褐色, 表面有 4 一 8 条 纵行鸡 冠状高 3—6 毫米的 肋稜, 顶 端 有数至 15 毫米长 的喙; 花梗及 雌蕊柄 果吋木 化增粗 ,全长 4.5—7 厘米, 直径 3— 5 毫米; 果皮硬 革质, 厚约 5 毫米, 紫红色 ;种 子数至 10 余粒, 长约 1.8 厘米, 宽约 1.5 厘米, 高约 1 厘米, 种 皮紫红 褐色。 花期 5—6 月, 果期 11 一 12 月。 产 云南文 山州、 红河州 (仅 见于 屛边) 和广西 (约在 南丹一 都安一 南宁一 线以西 )、 贵州 南部; 生 于海拔 1600 米 以下的 沟谷或 山坡密 林中。 种子去 皮入药 ,为" 上清丸 "的重 要药源 ,因其 性味先 腥涩后 回甜, 放入 口中咀 嚼后, 越 饮水 越甜, 为清热 解毒, 生 津润肺 及清喉 火的常 用药。 又 据典籍 所载, 还有 催产及 避孕之 功效。 与苦子 马摈榔 相近, 主 要区别 点是本 种果实 表面有 4 一 8 条纵向 鸡冠状 肋稜, 成熟及 干后 呈紫红 褐色; 被毛呈 锈色; 叶干后 常呈暗 红褐色 ,背 面密被 脱落较 晚的短 绒毛。 15. 毛 叶山柑 Capparis pubifolia B. S. Sun sp. nov. Species foliis vetustis subtus pilis velutino-tomen tosis griseo-flavidis diuturne per- sistentibus dense vestitis, nervis lateralibus utrinsecus 10 ― 12 e costa sub angulo circ. 60° egressis inter se subparallelis ; fructibus subglobosis in superficie laevigatis apice haud rostratis inter species sinenses ab omnibus comparabilibus facile distinguenda. Affinis Capparis masaikai Levi, quae differt foliis majoribus subtus breviter ferru- gineo-tomentellis adultis dorso pilis delapsis stictis diutissime notatis ; fructibus in superficie 4 ~ 8 irregulariter cristatis apice rostratis usque 5 ~~ 15 mm longis. 木质藤 本植物 ;小枝 较细, 直径 2 — 3 毫米, 密被灰 黄色后 转灰褐 色毡状 绒毛, 果枝上 刺败育 ,仅见 很小乳 头状突 起或刺 不存在 ,茎上 有刺, 刺钩状 。叶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5— 9 厘 米, 宽 2.5 — 4 厘米, 干后 常呈橄 榄色, 长成吋 表面除 中脉凹 陷处可 见残存 被毛外 无毛, 微 有光泽 ,背面 密被灰 黄色毡 状绒毛 ,被 毛长期 宿存, 中 脉表面 下凹, 叶片两 端尤其 明显, 侧 脉 10 — 12 对, 表面 纤细, 微凸, 背面 凸起, 脉上被 毛特别 浓密, 由中脉 上约成 60° 角 开出, 脉间近 平行, 网 状脉两 面均不 可见; 叶柄长 9 一 11 毫米, 被毛与 小枝相 同而更 浓密。 伞房 状 或短总 状花序 腋生或 顶生, 或在枝 端再组 成圆锥 花序; 总花梗 长数至 20 毫米, 被 毛与小 枝相同 ;花 未见。 果近 球形, 表面 平滑, 顶端 无喙, 干后褐 红色, 长约 3 — 3.5 厘米, 直径 2 — 2.6 厘米, 果肉 红色; 雌蕊柄 果吋木 化增粗 ,长 3 — 3.5 厘米, 中部 直径约 2 毫米, 无毛, 花梗 果 吋长约 1.7 厘米, 直径约 2 毫米, 可见残 存被毛 ;种子 多数, 完全 成熟的 未见。 花期 不详, 果期 10 月 以后。 产 广西: 宁明, 张肇骞 B028 ( 模式, 存于 广东省 植物研 究所) 和云南 富宁; 生 于海拔 
山 柑 科  65  850—1280 米的 丘陵或 山坡灌 丛中。 本种在 国产种 类中同 其它可 以比较 的种的 区别点 在于: 老叶 背面密 被灰黄 色毡状 毛, 被毛长 期宿存 ;侧脉 10 — 12 对, 由中脉 上约成 60° 角 开出, 脉间近 平行; 果近 球形, 果 皮表面 平滑, 顶端 无喙。 与马槟 榔相近 ,但 它与本 种的区 别是: 叶 较大, 背 面被锈 色短绒 毛, 长成 吋有毛 脱落的 斑痕; 果实 表面有 4 一 8 条不 规则鸡 冠状突 起物, 先端有 5 — 15 亳米 长 的喙。 云南富 宁标本 采自海 拔较高 的山脊 林缘, 叶远比 模式标 本小, 叶柄 也短, 常为橢 圆形, 侧脉约 8 — 10 对, 表面不 明显; 成熟果 紫黑色 (据野 外记录 ), 但识别 性状与 广西标 本是一 致的。 16. 野摈榔 (西畴 ) 图版 IS, 4 山 水槟榔 (广西 德保) Capparis chingiana B. S. Sun (1964). 灌木 或攀援 植物, 高达 5 米; 小枝圆 柱形, 干后变 黑色, 幼吋被 锈色短 柔毛, 后变 无毛; 刺 粗壮, 尖利, 外弯, 长达 5 毫米。 叶倒卵 状长圆 形或倒 卵状椭 圆形, 有吋椭 圆形, 薄 革质, 长 3.5 — 8.5 厘米, 宽 1.8 — 4 厘米, 除背面 沿中脉 上有疏 生短柔 毛后变 无毛外 无毛, 干后黄 绿色或 暗褐色 ,顶端 急尖至 钝形或 圆形, 有吋具 短尖头 ,基部 楔形至 圆形; 中 脉表面 微凹或 与叶面 平齐, 背面 凸起, 侧脉 4 一 5 对, 纤细, 不明显 或背面 明显, 网状脉 两面均 不明显 ;叶 柄长 5 — 10 毫米, 被毛 与小枝 相同。 伞房 状或短 总状花 序腋生 及在枝 端再组 成圆锥 花序, 有花 10 — 15 朵; 总 花梗长 2 — 4 厘米, 基部 有刺; 序 轴密被 锈色短 绒毛; 花梗长 7—17 毫 米, 被毛 与序轴 相同, 花序下 部数花 花梗基 部有一 对黄色 尖利长 1 一 2 毫米 的刺; 萼 片长约 7.5 毫米, 宽 4—5 毫米, 外轮 内凹成 舟形, 外被 锈色短 柔毛, 内面 无毛, 内轮倒 卵形, 无毛; 花瓣长 圆形, 长 8—9 毫米, 宽约 3 毫米, 除基部 边缘有 纤毛外 无毛; 雄蕊 35 — 39; 雌蕊柄 长 15—20 毫米, 无毛, '果 吋木化 增粗, 直径 2 — 3 毫米; 子房卵 球形, 长约 2 毫米, 直径约 1.5 毫米, 胎座 4, 胚珠 多数。 果球形 ,表面 平滑, 成熟后 紫黑色 ,直径 1.5 — 4 厘米; 种子 8 — 9 粒或 更多, 长约 10 毫米, 宽约 8 毫米, 高约 5 毫米, 种皮 平滑, 赤 褐色。 花期 3 — 5 月, 果 期 U— 12 月。 产云南 文山州 (西畴 ) 及广西 (靖西 、德保 、凤山 、东兰 、柳城 ); 生 于海拔 1000 米 以下的 石山 灌丛或 林中。 广西德 保曾有 (果实 及种子 )" 入药, 但有毒 ,人吃 能致死 "的 记载。 与 马槟榔 相近. 其区别 点在于 本种叶 较小, 常为倒 卵形, 长成 吋两面 无毛; 花枝 上刺粗 壮, 长约 4 毫米; 花序 下部有 数花花 梗基部 有刺, 刺 在果吋 尚能观 察到。 17. 屏 边山坩 Capparis khuamak Gagn. (1939), pro parte ; Jacobs (1965). Capparis trichopoda B. S. Sun in Act. Phytot. Sin. 9 (2) : 116. 1964, syn. nov. 攀援 灌木, 高 4—15 米; 新生枝 扁平, 黄灰色 ,有凹 陷的槽 与凸起 的稜, 小 枝近圆 柱形, 黄褐色,密,被黄灰后^^黄褐色绒毛,晚期渐渐变无毛;刺外弯,钩状,长达 3 毫米,基部圆锥 状, 被毛, 有 吋刺不 明显或 无刺。 叶椭 圆形, 近 革质, 长 5 — 11 厘米, 宽 2—4.5 厘米, 顶端 钝形或 急尖, 常有小 凸尖头 ,基部 圆形, 两面无 毛或幼 吋背面 中脉上 疏生短 柔毛, 中 脉表面 
66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20  文 山山柑 Capparis fengii B. S. Sun, 1. 花枝, 2. 果, 3. 花, 4. 萼片, 5— 6. 花瓣, 7. 花药, 8. 花盘, 9. 幼 果, 10. 子房纵 剖面。 
山柑科  67  下凹成 细沟, 背面 凸起, 侧脉两 面不明 显或有 吋背面 可见, 网 伏脉不 明显; 叶柄长 I. 2 — I. 8 厘米, 近圆 柱形, 上面有 细沟, 被毛 浓密。 伞房状 或短总 状花序 着生在 有数叶 的侧枝 顶端, 或在花 枝中上 部腋生 及在枝 端再组 成圆锥 花序, 每花 序有花 6 — 10 朵, 总 花梗长 2 — 4 厘 米, 被毛与 新生枝 相同; 萼 片长约 8 毫米, 外轮 内凹成 舟形, 外 面被短 柔毛, 内面 无毛, 内轮 近扁平 ,倒 卵形, 背部中 央被短 绒毛, 内无毛 ;花瓣 白色, 近 相等, 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9 一 12 毫米, 宽 3 — 4 毫米, 内面中 下部被 短绒毛 ,外面 无毛; 雄蕊 (19— )22— 28; 雌 蕊柄长 2.5 — 3 厘米, 无毛; 子房橢 圆形, 无毛, 胎座 3 — 4, 胚珠 多数, 柱头几 无柄。 果 未见。 据文献 所载, 果球形 ,直径 3 — 4 厘米, 果 皮厚约 3 毫米, 表面 粗糙, 果肉粉 红色, 有 气味; 种子约 20 粒, 15X10 毫米。 花期 5 月, 果期 不详。 产云南 屏边, 生于 大围山 区海拔 1300 — 1400 米 湿润疏 林中。 国 外散见 于中南 半岛。 18. 文 山山坩 图版 20 Capparis fengii B. S. Sun (1964). 攀援 灌木, 高达 10 米, 除花 瓣外全 体光滑 无毛; 新生 枝有明 显的稜 与槽, 干后黄 褐色, 枝近圆 柱形, 暗褐色 ,髓部 白色; 小 枝上刺 呈黄色 半球形 突起, 枝上刺 粗壮, 长 2 — 3 毫米, 弯外。 叶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9 一 12 厘米, 宽 3 — 4 厘米, 长成吋 坚纸质 ,干后 两面黄 绿色, 顶 端急尖 或渐尖 ,有长 2 — 3 毫米 的小凸 尖头, 基部 急尖, 两 侧略不 对称, 中脉 稍阔, 表面下 凹, 背面 凸起, 暗红色 ,侧脉 纤细, 9 一 10(— 13) 对, 两面 微凸, 网状 脉不甚 明显; 叶柄 半圆柱 形, 长 5 — 11 毫米。 伞房 状花序 腋生及 在枝端 顶生, 有花 2 — 5 朵, 花序 上无小 型叶, 总花 梗扁平 ,长 1—3 厘米; 花 初吋白 色后转 红色, 花梗长 1.5 — 3 厘米, 果 吋木化 增粗, 直径约 3 毫米; 萼 片长约 9 毫米, 宽约 7 毫米, 花 后短期 宿存, 外轮 内凹成 舟形, 内轮近 扁平, 倒卵 形, 内外均 无毛; 花瓣倒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外面中 部以下 密被短 绒毛, 内面 全体被 毛; 雄蕊约 35; 雌 蕊柄长 3 — 5 厘米, 无毛, 果 吋木化 增粗, 直径约 3 毫米; 子房近 球形, 无 毛, 约 2 — 2.5X1.5— 2' 毫米, 顶端 有极短 的喙, 胎座 4, 每胎座 有多数 胚珠。 果近 球形, 长 5.5-6 厘米, 直径约 5 厘米, 表面密 被细疣 状突起 ,干 后暗黄 褐色, 果 皮厚约 2 毫米, 淡红 色; 种子大 ,长 与宽约 2 厘米, 厚约 1.3 厘米。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10 月。 产云 南文山 (模式 产地) 、屛边 ;生 于海拔 450—1300 米的沟 谷湿润 灌丛或 林中。 与 屈头鸡 (Capparis versicolor Griff.) 相近, 但本 种全体 无毛; 叶长椭 圆状披 针形, 顶 端急尖 或渐尖 ,顶部 无凹口 但常有 2 — 3 毫米长 的小凸 尖头; 花序 上无小 型叶。 19. 广 州山柑 (中 国高 等植物 图鉴) 广州 槌果藤 (广 州植 物志、 海南植 物志) Capparis cantoniensis Lour. (1790), Willd. (1793) ; DC. (1824, "cantonen- sis"); 海南 植物志 (1964); Jacobs (1964) ; 图鉴 (1972)*. Capparis pumila Champ, ex Benth. (1851) ; Benth. (1861) ; Forb. et Hemsl. (1886) ; Chun (1924) ; Merr. (1927) ; 陈蝶 (1937) ; Capparis sciaphila Hance (1866) ; Cudrania &odim'eri Levi. (1914) ; Vanieria bodinicri (Levi.) Chun (1927). 攀援 灌木, 茎 2 至数米 或更长 ;小枝 平直不 弯曲, 浅灰 色或浅 绿色, 幼吋有 稜角, 被淡 黄色短 柔毛, 老吋圆 柱状, 几 无毛, 节间长 1 一 4 厘米; 刺 坚硬, 平展或 外弯, 长 2 — 5 毫米, 尖 端常暗 黑色, 花 枝上刺 小或不 存在。 叶近 革质, 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有吋 卵形, 长 
68  云南 植物志  5—10 (—12) 厘米, 宽 1.5 — 4 厘米, 无 毛或幼 吋背面 与表面 中脉上 疏被短 柔毛, 很 快即变 无毛, 干后 表面淡 绿色, 背面淡 褐色, 幼吋带 橙红色 ,基部 急尖或 钝形, 顶端常 渐尖, 有小凸 尖头; 中脉表 面凹陷 ,背面 凸起, 侧脉 7 — 10( — 12) 对, 常不 明显; 叶柄长 4 一 6(— 10) 毫米, 被毛 与小枝 相同。 圆 锥花序 顶生, 由 数至多 个亚伞 形花序 组成, 每 亚伞形 花序有 花数至 11 朵, 总 花梗长 1 一 3 厘米, 被毛 与小枝 相同; 苞片 钻形, 长 1—2 毫米, 早落, 小苞片 微小, 有吋不 存在; 花蕾 球形, 直径 3 — 4 毫米; 花梗 较细, 长 7 — 12 毫米; 花白色 ,有 香味; 萼片长 4—5 毫米, 宽约 3 毫米, 外轮 2 个 稍大, 舟形, 内面 无毛, 外被 短柔毛 (近基 部更明 显), 边 缘膜质 无毛, 内轮 2 个略小 ,椭圆 形或倒 卵形, 白 色膜质 边缘上 被白色 缘毛; 花瓣倒 卵形或 长圆形 ,长 4 一 6 毫米, 宽 1.5 — 2.5 毫米, 常 在內面 中下部 被白色 柔毛; 雄蕊 20 — 45, 花丝 鲜吋 白色, 干后 红色; 雌蕊柄 6 — 8 (— 12) 毫米, 无毛; 子房近 椭圆形 ,无毛 ,约 1.5X1 毫米, 胎座 2。 果球 形至楠 圆形, 直径 10 — 15 毫米, 果 皮薄, 革质, 平滑; 种子 1 至 数个, 球形或 几椭 圆形, 长 6 — 7 毫米。 花 果期不 明显, 几乎全 年都有 记载。 产云 南南部 (勐海 ) 及 东南部 (麻 栗坡、 富宁) 、贵 州南部 (册亨 )、 广西、 广东及 福建; 生于 海拔 1000 米以下 的山沟 水旁或 平地疏 林中, 湿 润而略 荫蔽的 环境更 常见。 锡金, 印度东 北 部经中 南半岛 至印度 尼西亚 及菲律 宾南部 都有。 根、 藤入药 ,性 味苦、 寒, 有清热 解毒, 镇痛, 疗肺 止咳的 功效。 与东 京山柑 (Capparis tonkinensis Gagn.) 相近, 但 区别在 于那种 植物的 叶不为 渐尖; 小枝 呈暗紫 褐色; 花成 亚伞形 或总伏 花序, 有 吋排成 一小型 的圆锥 花序; 雄蕊 19 一 24; 雌 蕊柄长 1—1.5 厘米。 Jacobs (1965) 把 Wilford 296 ( 采自 广东) 鉴定为 本种, 我 们认为 他的鉴 定是错 误的, 这号 标本应 当是独 行千里 (Capparis acutifolia Sweet sensu str.)o 3. 斑 果藤属 Stixis Lour. 木质 藤本, 少有 灌木, 无刺; 小 枝常有 皮孔。 叶 互生, 单叶, 全缘, 无毛 或有吋 被毛, 至 少在中 脉上有 水泡状 小突起 ,有吋 有细透 明点。 花小, 多数, 排成腋 生或顶 生总状 或圆锥 花序; 苞片小 ,常 早落; 花梗短 ;萼片 6, 2 轮, 着生 在扩展 盘形的 花托边 缘上, 镊合状 排列, 但顶部 常多少 覆瓦状 排列, 开放 吋直立 或向外 反折, 两面均 密被暗 黄色短 绒毛; 无花瓣 ;雄 蕊 (15 — )20 — 50( — 100), 花丝 分离, 约与萼 片等长 ,但最 外面的 最短; 雌雄蕊 柄短, 近圆柱 形; 雌 蕊柄约 与花丝 等长; 子房近 球形或 卵形, 无毛或 被毛, 表面常 有纵沟 , 3 室, 很少 4 室 中轴 胎座, 每 胎座有 4 一 10 个 胚珠; 花柱单 1, 线形, 或 分裂为 3 (— 4) 个钻形 柱头, 有吋 无 花柱。 果常 少数, 核果状 ,橢 圆形, 着生在 木质粗 而短的 柄上, 顶端常 具宿存 花柱, 表面 有皮孔 ;种子 1 粒, 大型, 直立, 少有 2 粒, 埋于果 肉中; 种皮薄 ;子叶 肉质, 大小 不等, 大的 包着 小的。 本属 为亚洲 特有属 之一, 约 12 — 15 种, 产锡金 至马来 西亚, 属 的分布 中心是 中南半 岛。 我国产 1 种。 斑果藤 罗志藤 (中 国树木 分类学 ), 六萼藤 (中 国高 等植物 图鉴) 
山 柑 科  69  Stixis sauveolens (Roxb.) Pierre (1887) ; Gagn. (1908) ; Merr. (1930) ; Gagn. (1939) ; Jacobs (1963) ; 海南 植物志 (1964)*; 图鉴 (1972)*. Roydsia sauveolens Roxb. (1819)*; Hook. f. et Th. (1872) ; 陈噪 (1937)*. 木质大 藤本; 小枝 粗壮, 圆 柱形, 干后淡 红或淡 黄褐色 ,被短 柔毛, 立即变 无毛; 节间不 等长, 长数 毫米至 5 厘米或 更长。 叶 革质, 形状变 异甚大 ,多 为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约 为宽的 2— 4 倍, 最宽 在叶片 中部, 有吋 略上或 略下, 长 (10 —) 15—28 厘米, 宽 (3.5 —) 4-10 厘米, 顶端 近圆形 或骤然 渐尖, 尖头长 5 — 12 毫米, 基部急 尖至近 圆形, 两面 无毛, 最少 在中脉 及附近 密被水 泡状小 突起, 中脉 表面近 平坦, 背面 凸起, 网伏脉 明显; 叶柄粗 壮, 长 (I. 5 — ) 2 — 3( — 5 ) 厘米, 有 水泡状 突起, 近顶端 膨大略 成膝伏 关节。 总 状花序 腋生, 有吋 分枝或 成圆锥 花序, 长 H — 25 厘米, 初吋 直立, 后则 下垂, 序轴 被短柔 毛或短 绒毛; 苞 片线形 至卵形 ,长约 3 毫米, 早落, 被毛 与序轴 相同; 花梗 粗短, 长 2 — 4 毫米; 花淡 黄色, 芳 香; 花托 直径约 3 . 5 毫米, 盘状; 萼片 6 片, 很少 5 片, 基部 连生成 1 短筒, 筒内 无毛, 片直 立或 开展, 从不 反折, 椭圆状 长圆形 ,长 ( 4 一) 5 — 6(— 9) 亳米, 宽 2 — 3 毫米, 顶端急 尖至钝 形, 两面密 被绒毛 ;无 花瓣; 雌雄蕊 柄长约 2 毫米, 近锥形 ,无毛 ;雄蕊 (27 —) 40 — 80, 花丝 与花药 联接处 尖细, 花药背 部着生 ;雌 蕊柄长 7 — 10 毫米, 密被 黄褐色 柔毛; 柱头 3 (-4) 个, 顶端 外弯, 花 柱短。 核果椭 圆形, 长 3 — 5 厘米, 直径 2.5 — 4 厘米, 成熟吋 桔黄色 ,表面 有淡黄 色瘤状 斑点, 内果皮 薄而木 质化; 果 柄全长 7 — 13 毫米, 直径约 5 毫米; 种子 大型, 1 粒, 楠 圆形。 花期 4— 5 月, 果期 8— 10 月。 产云南 南部与 东南部 和广东 (海南 岛); 为亚热 带与热 带海拔 1500 米以 下灌丛 或疏林 中常见 的藤本 植物。 锡金, 印度东 北部, 孟 加拉, 缅甸, 泰国 北部, 老挝, 越南, 柬 埔寨都 有。 花甚 芳香, 供栽培 观赏, 嫩 叶可为 茶的代 用品, 果可食 (广 东海南 有记载 )。 本种叶 形及花 序的变 异甚大 ,但 雌蕊柄 长度在 5 毫米 以上; 子房 无毛; 萼片花 期吋直 立或 开展, 从不 反折; 花柱极 短或不 存在, 柱头 3 (— 4) 个则是 共有的 特征。 4. 节 蒴木属 Borthwickia W W Smith 灌 木或小 乔木。 叶 对生, 3 出掌状 复叶, 有长 叶柄, 无托叶 ;小叶 全缘, 具 短柄。 总伏花 序顶生 ,有 苞片; 花萼 膜质, 完全连 生成帽 状体, 罩在其 它花部 外面, 从维管 束解剖 来看, 各 花部 均呈螺 旋状排 列于花 托上, 萼筒由 5 — 8 枚 完全连 生与花 瓣互生 的萼片 组成, 幵放吋 撕裂为 2 很少为 3 片, 各片 反卷, 早落; 花瓣 5 — 8 片, 分离, 直立, 远 比萼筒 为短, 中部以 下镊合 状以上 覆瓦状 排列; 雄蕊 多数, 着生在 雌雄蕊 柄顶上 ;花药 2 室, 纵裂; 蜜腺圆 锥形, 自花 瓣基部 向上直 到雄蕊 基部, 包 围着雌 雄蕊柄 着生, 因而 外观上 没有雌 雄蕊柄 与蜜腺 的 区分; 子房线 柱形, 有 长柄, 表面有 4 一 6 条纵 行的沟 和稜, 4—6 室, 中轴 胎座, 每 室有胚 珠 2 列, 胚珠 弯生。 蒴果 线伏圆 柱形, 成熟后 沿腹缝 自下向 上开裂 ,不具 胎座框 ,但有 4— 6 稜的宿 存中轴 ;种子 肾形; 胚弯曲 ,胚乳 少量, 包围 着胚。 本属为 中南半 岛北部 特有的 单种属 ,产我 国云南 东南部 至南部 及缅甸 东部至 北部。 由于首 次记载 本属吋 的描述 很概略 ,且对 其在科 中的系 统分类 位置未 确定, 以 后的作 
70  云南 植物志  者们也 多沿袭 原说, 而 将它作 为一个 系统分 类位置 不明的 属保留 于山柑 科中。 据 现有的 观察和 认识, 节蒴木 属的分 类性状 表明, 它作为 较广义 的山柑 科的组 成者是 可以接 受的, 但应给 予亚科 (Borthwickioideae) 的 等级而 置于山 柑亚科 (Capparidoideae) 与白花 菜亚科 (Cleomoideae) 之间 为宜, 而上述 较广义 的山拼 科也就 只包括 这三个 亚科。 节蒴木 (植 物分类 学报, 6 卷 2 期) 图版 21 Borthwickia trifoliata W. W. Smith (1911) ; Pax et Hoffm. (1936); 吴征镒 (1957) ; Jacobs (1968)* 常绿灌 木或小 乔木, 高达 6 米, 幼嫩分 部密被 白色短 柔毛, 后来 渐渐变 无毛, 鲜 吋及干 后长期 均有芳 香气味 ;小枝 鲜吋淡 绿色, 干后呈 黄绿色 ,四 稜形。 小叶 膜质, 表面近 无毛, 背 面至少 在脉上 被白色 短柔毛 ,顶 生小叶 较大, 长圆 伏或椭 圆伏披 针形, 有吋倒 卵状披 针形, 长 (5 — )S — 2 0(— 3 0) 厘米, 宽 (I. 5 ) 4 — 10( — I 6 ) 厘米, 侧 生小叶 略小, 卵状披 针形, 基部两 侧不 对称, 中脉 在表面 平坦, 背面 宽阔, 凸起, 侧脉 7 — 9 对, 网状 脉两面 可见; 叶柄长 (3 —) 5 — 13( — 20) 厘米, 小叶柄 长不过 1 厘米。 总伏花 序顶生 ,单 1, 很少 3 出, 长 8— 20 厘 米, 无总 花梗, 序轴 粗壮, 有稜角 ,被 白色短 柔毛; 花蕾 锥状圆 柱形, 乳白色 ,长约 15 毫米, 直径 5 — 6 毫米; 花梗长 12 — 15 毫米, 粗壮, 被毛与 序轴同 ;苞 片除花 序基部 1 或 2 对叶伏 具 3 小 叶或单 1 外, 其余 线形, 长约 10 — 15 毫米, 早落; 萼筒 仅在顶 端有肉 眼难见 的小孔 与 裂齿, 筒内 外均被 白色短 柔毛, 开放吋 撕裂为 2 很少为 3 片, 各片向 外拳曲 反折; 花 瓣 5 — 8, 白色, 长 圆形或 匙形, 近 相等, 中上 部膜质 无毛, 中下 部质地 较厚, 至少在 边缘上 被毛, 长约为 萼筒的 1/2 — 1/3: 雄蕊约 60 — 70, 花丝 基部与 雌蕊柄 连生形 成长约 5 毫米的 雌雄 蕊柄; 子房线 柱形, 长 10 — 15 毫米, 由 4 一 6 心皮 组成, 成 熟子房 具中轴 胎座, 仅在顶 端有 一极短 的部分 中空, 在高 倍解剖 镜下能 在此处 区分出 心皮的 数目, 表面 无毛, 有 4 一 6 条 稜角, 外形上 子房、 花柱与 柱头不 分明。 蒴果 引长, 除 柄外长 6 — 9 厘米, 直径 4 一 6 毫 米, 表面有 4 一 6 条 稜角, 由于种 子顺序 纵向着 生而在 果实表 面出现 4 一 6 条念 珠形, 顶端 有 3 — 5 毫米长 的喙, 基部 渐狭延 成柄, 且能 判断心 皮在花 托上是 螺旋排 列的; 果皮 质薄, 干后黑 褐色; 种子 多数, 长 2 — 3 亳米, 顶端 急尖, 基部近 平截, 背部 弯拱, 有雕刻 状细纹 ,两 侧内凹 ;胚新 月形, 长约 2 毫米, 分化不 明显。 花期 4—5 月, 果期 8—9 月。 产 金平、 屏边、 河口、 勐腊, 生 于海拔 H00 米 以下沟 谷或湿 润山坡 林下。 缅甸 东部至 北部 也有。 5. 白 花菜属 Cleome L.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很少 亚灌木 或攀援 植物, 常 被粘质 柔毛或 腺毛和 有特殊 臭味, 有吋 具刺。 叶 有柄, 互生, 掌状 复叶, 少有 单叶, 小叶 3 — 9, 全缘或 有齿; 无 托叶或 托叶废 退, 很少成 刺伏。 总状花 序顶生 或再组 成圆锥 花序, 有吋 花序下 部的花 腋生, 少有 单花腋 生, 常有 苞片; 花两性 ,有吋 雄花与 两性花 同株; 萼片 4, 1 轮, 分离 或基部 连生, 与 花瓣互 生; 花瓣 4, 相等或 不相等 ,常 有爪, 全缘, 很 少顶端 微缺或 分裂, 在芽 中的卷 迭为开 放式或 闭合式 ;花盘 存在, 环形或 单侧, 蜜腺 各式; 雄蕊 (4 一 )6 — 30, 少有 更多, 完全 能育或 有吋部 分不育 ,花丝 等长或 有吋稍 不等长 ,着生 在长或 短的雌 雄蕊柄 顶上, 有吋不 具雌雄 蕊柄; 雌 
山柑科  71  图版 21 1 一 9. 节蒴木 Borthwickia trifoliata W. W. Smith, 1. 花枝, 2. 花蕾, 3. 花, 4. 花萼筒 ,5. 花瓣, 6. 雌维 蕊柄, 7. 子房横 断面, 8. 果实, 9. 果 基部。 
72  云南 植物志  蕊有柄 或无柄 ,子房 1 室, 侧 膜胎座 2, 胚珠 多数, 花柱 短或不 存在, 有的 细长, 常宿存 ,柱头 头状。 蒴果 伸长, 圆柱形 ,顶端 常有喙 ,自 基部向 上或自 顶部向 下少有 从旁侧 2 瓣裂开 ,有 宿存胎 座框; 种子 少数至 多数, 肾形, 常具开 张的爪 ,背 部有细 瘤状突 起或雕 刻状细 皱纹, 有吋 光滑, 假 种皮有 或无。 约 2 00 种, 产 东西两 半球热 带与亚 热带, 少数至 温带。 习性 多样, 常为 中生或 旱生植 物, 多 见于开 旷或荒 地乱草 丛中。 我国有 6 种及 1 变种, 其中 2 种是 引种栽 培的观 赏和蜜 源 植物, 3 种是伴 人分布 的杂草 及药用 植物。 除变 种云南 未见分 布外, 其余 6 种 均有。 分种 检索表 1(6) 雌雄 蕊柄长 1 一 3 毫米或 更长; 花柱 通常短 而粗; 果瓣 上的脉 纹理不 清晰, 常自基 部向顶 裂开。 2(3) 苞片由 3 枚小叶 组成; 花瓣在 花蕾吋 期从来 不覆盖 雄蕊和 雌蕊; 雌雄 蕊柄长 5 — 18 毫米 1. 白花菜 Cleome gynandra 3(2 ) 苞片单 1; 花瓣在 花蕾吋 期覆盖 着雄蕊 与雌蕊 ;雌雄 蕊柄长 1 一 3 或 5 — 8 毫米。 4(5 ) '植物 被粘质 腺毛; 茎上 有吋在 叶柄与 叶脉上 有刺; 雌雄 蕊柄长 1 一 3 毫米 之, 醉蝶花 Cleome spinosa 5(4) 植 物光滑 无毛; 无刺; 雌雄 蕊柄长 5 — 8 毫米 3. 美丽 白花菜 Cleome .peciow 6(D 不具雌 雄蕊柄 ;花柱 细长或 较短; 果瓣 上的脉 纹理很 清晰, 常 自顶端 向基部 裂开, 有吋从 旁侧裂 开 (滇白 花菜的 果不详 )。 7(8) 雄蕊 I 2 — 22 ( — SO), 花 期吋不 伸出花 冠外; 果直立 ,果瓣 宿存; 小叶 3 — 5; 植株全 体被淡 黄色粘 质 腺毛, 有臭味 4. 黄花草 Cleome vi.co«i 8(7) 雄蕊 6, 花期吋 伸出花 冠外; 果斜升 至外折 ,果瓣 脱落; 小叶 3 。 9 (10) 花 成顶生 伞房状 花序, 黄 绿色; 植株 被腺毛 S. 滇 白花菜 Cleome yunnanen.i. 10C 9 ) 花单出 腋生, 淡紫色 、粉 红色或 白色; 植 株不被 腺毛, 但有 星散无 腺疏长 柔毛或 近无毛 6- 继子 白花菜 Cleome rutidosperma 1. 白花菜 (食物 本草、 纲目、 图考 长编) 图版 22, 1—2 羊角菜 (植物 学大词 典), 白花草 (山东 微山) Cleome gynandra L. (1753) ; litis (I960) ; 云 南大学 学术论 文集第 三辑生 物分册 (1964); 海南 植物志 (1964)*; 图鉴 (1972)*。 Cleome pentaphylla L. (1763) ; Gynandropsis pentaphylla (L.) DC. (1824) ; Hook, f. et Th. (1872) ; Forb. et Hesml. (1885) ; Franch. (1890) ; Gagn. (1908) ; Gagn. (1939) ; G. gynandra (L.) Briq. (1914) ; G. viscida Bunge (1835) ; G. sinica Miq. (1861) ; G. bttngei Steud. (1840). 一 年生直 立分枝 草本, 高 1 米 内外, 常被 腺毛, 有吋 茎上变 无毛, 无刺。 叶为 3 — 7 小叶 的掌状 复叶, 小叶倒 卵状椭 圆形, 倒披 针形或 菱形, 顶端 渐尖、 急尖、 钝形或 圆形, 基部 楔形 至渐狭 延成小 叶柄, 两面近 无毛, 边缘有 细锯齿 或有腺 纤毛, 中 央小叶 最大, 长 1 一 5 厘米, 宽 8 — 16 毫米, 侧生小 叶依次 减小; 叶柄长 2 — 7 厘米, 小 叶柄长 2 — 4 毫米, 在汇合 处彼此 连生成 蹼状, 无 托叶。 总状 花序长 15 — 30 厘米, 花 少数至 多数; 苞片由 3 枚小叶 组成, 有短 柄或几 无柄, 苞片 中央小 叶长达 1.5 厘米, 侧 生小叶 有吋近 消失; 花 梗长约 1.5 
山柑科  73  厘米; 萼片 分离, 披 针形、 椭圆形 或卵形 ,长 3 — 6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被腺毛 •, 花瓣 白色, 少有淡 黄或淡 紫色, 在花蕾 吋期不 覆盖着 雄蕊及 雌蕊, 有爪, 连爪长 10 — 17 (-20) 毫米, 瓣片 近圆形 或阔倒 卵形, 宽 2 — 6 亳米; 花盘稍 肉质, 微扩展 ,圆 锥形, 长 2 — 3 毫米, 粗约 2 毫米, 果吋不 明显; 雄蕊 6, 伸出花 冠外; 雌雄 蕊柄长 5— 18( — 22) 毫米; 雌蕊 柄在两 性花中 长 4— 10(— 16) 毫米, 在雄 花中长 1 一 2 毫米或 无柄; 子房线 柱形, 花柱很 短或无 花柱, 柱 头 头状。 果圆 柱形, 斜举, 长 3 — 8 厘米, 中 部直径 3 — 4 毫米, 雌雄 蕊柄与 雌蕊柄 在果吋 长度近 相等, 约 5 — 20 毫米; 种子扁 球形, 黑褐色 ,长 1.2 — 1.8 毫米, 宽 1.1 一 1.7 毫米, 高约 0.7-1 毫米, 表面有 横向皱 纹或更 常为具 瘤伏小 突起, 爪 开张, 但常近 似彼此 连生, 不具假 种皮。 花果 期约在 7— 10 月。 广域分 布种, 在我国 自广东 海南岛 直分布 到北京 附近, 从云 南直到 台湾; 可能 原产古 热带, 现 在全球 热带与 亚热带 都有。 是 低海拔 村边、 道旁、 荒 地或田 野间常 见杂草 及药用 植物。 , 亚洲、 非洲少 数地区 偶有栽 培以供 蔬食, 亦可 醃食。 种子碾 粉功似 芥末, 含油约 2 5%, 供药用 ,有杀 头虱、 家畜 及植物 寄生虫 之效; 种子 煎剂内 服可驱 肠道寄 生虫, 煎剂外 用能疗 创伤 脓肿。 全草 入药, 味苦辛 微毒, 主治 下气, 煎水 洗痔, 捣烂 敷风湿 痹痛, 擂酒饮 止疟; 制 成泥 敷剂, 能治 疗头痛 及局部 疼痛; 因有 抗痉挛 作用, 亦为产 科临床 用药。 本 种形态 性状变 异幅度 甚大, 但 苞片由 3 枚小叶 组成; 花冠在 芽内的 卷迭式 为开放 式; 雌雄蕊 柄明显 等特征 则是共 有的。 Jacobs (Fl. Mai. I, 6(1): 100, in Key, 1960) 认为本 种的雌 蕊柄花 期吋长 1 一 2 亳 米, 果 期吋长 4 一 10 毫米。 这显 然是他 未将本 种具有 两性花 与雄花 同株的 事实观 察清楚 的错误 描述。 在我们 观察的 材料中 ,一 个花序 上约有 1/2 的花是 两性花 ,这 些花在 花期吋 雌蕊柄 约与花 丝等长 ;约有 1/2 的 花花期 吋雌蕊 近无柄 且不育 (即雄 花), 而 且雄花 多半在 花 序的中 上部。 《海 南植 物志》 174 图中 "2. 花", 《中 国高 等植物 图鉴》 17 86 图中 的花, 看 来很 可能就 是选择 了这种 雌蕊不 育的雄 花作为 绘图标 本的。 Linnaeus 在 《植物 志种》 第一 版中记 载过白 花菜的 学名: Cleome gynandra L., 以后的 版本中 就被删 去了, 在他的 标本室 中也未 见有载 名标本 存在。 但是他 记载这 个种吋 ,引用 了 Rheede(1689) 的一 幅良好 的图, 因而 这个名 称是应 当被承 认的, 其所引 用的图 版应为 本种的 模式也 是无凝 问的。 2. 醉蝶花 (华 北经 济植物 志要) 西洋 白花菜 (植物 学大词 典), 紫龙须 (经济 植物学 手册、 广州) Cleome spinosa Jacq. (1760); Linn. (1763); DC. (1824); 广州 植物志 (1956)*; 云 南大学 学术论 文集第 三辑生 物分册 (I 964 ); 图鉴 (1 9 7 2 )*。 一年 生强壮 草本, 高 1 一 1.5 米, 全株 被粘质 腺毛, 有特殊 臭味; 有托 叶刺, 刺长达 4 毫 米, 尖利, 外弯。 叶为具 5 — 7 小叶 的掌状 复叶, 小叶 草质, 楠圆状 披针形 或倒披 针形, 中央 小叶 最大, 长 6—8 厘米, 宽 1.5 — 2.5 厘米, 最外 侧的最 小长约 2 厘米, 宽约 5 毫米, 基部椟 形, 狭延成 小叶柄 ,与叶 柄相联 接处稍 呈蹼状 ,顶端 渐狭或 急尖, 有短 尖头, 两面 无毛, 背面 中 脉有吋 也在侧 脉上有 小刺, 侧脉 10 — 15 对; 叶柄长 2—8 厘米, 常有 淡黄色 皮刺。 总状 花 序长达 40 厘米, 密 被粘质 腺毛, 苞片单 1, 叶伏, 卵长 圆形, 长 5 — 20 毫米, 无柄 或近无 
74  云南 植物志  柄, 基 部多少 心形; 花蕾圆 筒形, 长约 2.5 厘米, 直径约 4 毫米, 无毛; 花梗长 2 — 3 厘米, 被 短 腺毛, 单生 于苞片 腋内; 萼片 4 , 长约 6 毫米, 长圆伏 椭圆形 ,顶端 渐尖, 外被 腺毛; 花瓣 粉红色 ,少见 白色, 在芽中 吋覆瓦 状排列 ,无毛 ,爪长 5 — 12 毫米, 瓣片 倒卵状 匙形, 长 10 — 15 毫米, 宽 4—6 毫米, 顶端 圆形, 基部 渐狭; 雄蕊 6, 花丝长 3.5 — 4 厘米, 花药 线形, 长 7— 8 毫米; 雌雄 蕊柄长 1—3 毫米; 雌蕊 柄长约 4 厘米, 果 吋略有 增长; 子房线 柱形, 长 3 — 4 毫米, 无毛, 近无 花柱, 柱头 头伏。 果圆 柱形, 长 5.5 — 6.5 厘米, 中部 直径约 4 毫米, 两 端 稍钝, 表面近 平坦或 微呈念 珠状, 有细而 密且不 甚清晰 的脉紋 ;种子 直径约 2 毫米, 表面 近平 滑或有 小瘤伏 突起, 不具假 种皮。 花期 初夏, 果 期夏末 秋初。 我国无 野生, 各大城 市常见 栽培。 原 产热带 美洲, 现在 全球热 带至温 带栽培 以供观 赏, 也是一 种优良 的蜜源 植物。 3. 美丽 白花菜 西洋 白花菜 (云南 大学学 术论文 集第三 辑生物 分册) Cleome speciosa Raf. (1817); H B K. (1821)*; 云 南大学 学术论 文集第 三辑生 物分册 (1964)。 Gynandropsis speciosa (H. B. K ) DC. (1824). 一年生 直立强 壮草本 ,高 1 米或 更高, 无刺, 无毛 或有吋 被小疏 柔毛。 叶为具 5 — 7( — 9) 小叶 的掌状 复叶, 茎上部 的叶有 吋只有 3 小叶, 小叶 草质, 披针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3 — 12 (-18) 厘米, 宽 0.5 — 4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渐 狭延成 叶柄, 小叶柄 有翼, 在汇合 处略呈 蹼状 相联, 侧脉 13—16 (-20) 对; 叶柄长 1.5—12 厘米。 总状花 序长达 45 厘米; 苞片叶 状, 单 1, 基部 心形, 自下向 上逐渐 变小, 近无柄 或无柄 ,有吋 花序下 部的苞 片为有 短柄的 叶; 花蕾圆 柱状; 萼片 开展, 卵形至 近钻形 ,长约 5 毫米, 具 缘毛; 花瓣 覆瓦状 排列, 倒披针 形或 匙形, 粉红色 或白色 ,长 2.5—3.5 厘米, 宽 5—8 毫米, 顶端 圆形, 基部 渐狭延 成爪, 爪 长 5 — 7 毫米; 雄蕊 6, 花丝长 3 — 6 厘米, 花药长 5 — 7 亳米, 线形; 雌雄 蕊柄长 5 — 8 毫米; 雌 蕊柄果 期吋长 5—6 厘米, 花期吋 稍短; 子房圆 柱形, 长约 1 厘米, 无毛但 有细小 乳头状 突起, 花柱 极短, 柱头 顶端微 浅裂。 果线状 圆柱形 ,长 3—8 厘米, 直径 3—6 毫米, 表面平 坦或 微呈念 珠状, 有 微凸不 太清晰 的纵行 细脉; 种子长 2.5 — 3 毫米, 宽约 2.5 亳米, 高约 1 毫米, 黑褐色 ,表 面有不 规则小 瘤块状 突起。 花果期 5 — 8 月。 云南 与广东 有吋栽 培以供 观赏, 在 云南南 部有吋 逸生。 原产 南美, 从墨 西哥至 圭亚那 与 秘鲁。 是一种 美丽的 庭园观 赏植物 ,海拔 1500 米以 下的热 带亚热 带均可 栽培。 与醉 蝶花很 相近, 本种 无刺, 无毛, 雌雄 蕊柄长 5 — 8 亳 米等特 征可供 区别。 但 无毛与 雌雄 蕊柄的 长度实 际上并 无十分 严格的 界线, 很 可能只 是前者 的无刺 类型。 关于 本种的 学名问 题尚有 异议, 原 因是: Rafinesque 的种 是根据 可能原 产墨西 哥而在 路易 斯安纳 栽培的 植物记 载的, 其描述 也不够 完善。 Hunib ld、 Bonpland 与 Kunth 等的 种则是 根据采 自哥伦 比亚的 完全相 异的模 式标本 记载的 ,其描 述比较 确切而 有图。 因此, 本分类 群的学 名有人 采用: Ckome speciosa H B K.。 4. 黄花草 (广 东海南 琼山) 图版 22, 3-4 黄花菜 (本 草纲 目 ), 臭矢菜 (海 南植 物志) Cleome viscosa Linn. (1753) ; Hook. f. et Th. (1872) ; Gagn. (1908) ; litis 
图版 22 1—2. 白花菜 Cleome gynandra Linn., 1. 植枝, 2. 柱头, 3—4. 黄花草 Cleome viscosa Linn., 3. 果, 种子; 5— 6. 皱子 白花菜 Cleome rutidospcrma DC" 5. 果 ,6. 种子。 
;6  云南 植物志  (I960); Jacobs (I960)*; 云 南大学 学术论 文集第 三辑生 物分册 (1964); 海南 植物志 (1964). Cleome icosandra Linn. (1753) ; Polanisia viscosa (L.) DC. (1824) ; Forb. et Hemsl. (1886). 一年 生直立 草本, 高 0.3 — 1 米, 茎基 部常木 质化, 干后绿 黄色, 有纵细 槽紋, 全 株密被 粘质 腺毛与 淡黄色 柔毛, 无刺, 有恶臭 气味。 叶为具 3—5 (-7) 小叶 的掌状 复叶, 小叶薄 草质, 近无柄 ,倒披 针状椭 圆形, 中央小 叶最大 ,长 1—5 厘米, 宽 5 — 15 毫米, 侧生 小叶依 次 减小, 全缘但 边缘有 腺纤毛 ,侧脉 3 — 7 对; 叶柄长 (1 一) 2—4 (一 6) 厘米, 无 托叶。 花单 生于 茎上部 逐渐变 小与简 化的叶 腋内, 但近顶 部则成 总状或 散房状 花序, 花梗 纤细, 长 1 一 2 厘米; 萼片 分离, 狭椭圆 形至倒 披针状 椭圆形 ,长 6 — 7 毫米, 宽 1 一 3 毫米, 近膜质 ,有细 条纹, 内面 无毛, 背面 及边缘 有粘质 腺毛; 花 瓣淡黄 色或桔 黄色, 无毛, 有数 条明显 的纵行 脉, 倒卵形 或匙形 ,长 7 — 12 毫米, 宽 3—5 毫米, 基部楔 形至多 少有爪 ,顶端 圆形; 雄蕊 10 一 22( — 30), 花丝比 花瓣短 ,花 期吋不 露出花 冠外, 花约 背着, 长约 2 毫米; 子房 无柄, 圆柱 形, 长约 8 毫米, 除花柱 与柱头 外密被 腺毛, 花期 吋亦不 外露, 1 室, 侧 膜胎座 2, 胚珠 多数, 子 房顶部 变狭而 伸长, 花柱长 2 — 6 毫米, 柱头 头状。 果直立 ,圆 柱形, 劲直或 稍镰弯 ,密被 腺毛, 基 部宽阔 无柄, 顶端渐 狭成喙 ,长 6 — 9 厘米, 中部 直径约 3 毫米, 成熟 后果瓣 自顶端 向下 开裂, 果瓣 宿存, 表面 有多条 多少呈 同心弯 曲纵向 平行凸 起的稜 与凹陷 的槽, 两条胎 座框特 别凸起 ,宿 在的花 柱长约 5 毫米; 种子黑 褐色, 直径 1 一 1.5 毫米, 表 面约有 30 条横 向平行 皱纹。 无明显 花果期 ,通常 3 月出苗 ,7 月 果熟。 产我 国云南 (元 江, 富宁) 、广西 、广东 、福建 、浙江 、台湾 、江西 、湖南 、安徽 等省区 ;生态 环境差 异较大 ,多见 于干燥 气候条 件下的 荒地、 路 旁及田 野间。 全世 界热带 与亚热 带都产 的药用 植物及 杂草。 种子 含油约 36%, 又含 粘液酸 与甲氧 基- 三羟基 黄酮, 均供 药用; 广东海 南有用 鲜叶捣 汁加水 (或加 乳汁) 以点 眼病。 习性、 叶及果 都非常 易变, 但根据 花黄色 ,单 生于茎 上部叶 腋内; 雄蕊 多数; 果直立 ,不 具由 雌雄蕊 柄及雌 蕊柄所 成的柄 等特征 很容易 识别。 5. 滇 白花菜 Cleome yunnanensis W W Smith (1920); 云 南大学 学术论 文集第 三辑生 物分册 C1964) 草本, 直立, 高达 60 厘米, 茎 基部木 质化, 广展, 密被 腺毛。 叶 互生, 叶柄长 4 一 6 厘米, 小叶 3, 全缘, 干后 膜质, 无柄或 近无柄 ,长约 5 — 7.5 厘米, 宽约 2 — 2.5 厘米, 披针形 ,顶端 渐尖, 基部不 对称, 楔形, 表 面疏被 柔毛, 背面在 脉上被 腺毛。 花序 顶生, 多花, 伞房 伏总状 花序, 下 部花的 花梗长 1 一 1.5 厘米, 被腺毛 ;花绿 色转黄 绿色; 萼片 4, 披针形 ,急尖 ,长约 3 毫米, 绿色, 外面及 边缘被 腺毛; 花瓣 4, 倒卵 圆形, 顶 端多少 钝形, 长约 4 毫米, 无毛, 黄 绿色; 花盘 肉质, 向一侧 伸展; 雄蕊 6, 花药长 2 毫米; 子房 无柄, 较花丝 略高, 无 柱头。 W W. Smith 在 1920 年根据 采自云 南中甸 (N27°30') 海拔 3352 米的 G. Forrest 13726 标本 建立这 个种, 至今尚 未第二 次采到 标本。 模 式标本 未见。 上面 的描述 是照原 记载 (稍有 省略) 写的。 
野 牡丹科  77  6. 皱子 白花菜 图版 22, 5—6 Cleome rutidosperma DC. (1824); litis (I960)*; Jacobs (I960)*: 云南大 学学术 论 文集第 三辑生 物分册 (196 4 )。 一年生 草本, 茎直立 、开展 或平卧 ,分枝 疏散, 高达 90 厘米, 无刺, 茎、 叶 柄及叶 背脉上 疏被无 腺疏长 柔毛, 有吋近 无毛。 叶具 3 小叶, 叶柄长 2—20 毫米 (茎 下部的 叶未见 ); 小 叶椭 圆状披 针形, 有吋近 斜方状 椭圆形 ,顶端 急尖或 渐尖、 钝形或 圆形, 基部 渐狭或 楔形, 几无小 叶柄, 边缘有 具纤毛 的细齿 ,中 央小叶 最大, 长 1 一 2. 5 厘米, 宽 5—12 毫米, 侧生小 叶 较小, 两侧不 对称。 花单 生于茎 上部叶 具短柄 叶片较 小的叶 腋内, 常 2 — 3 花接 连着生 在 2 — 3 节上形 成开展 有叶而 间断的 花序; 花梗 纤细, 长 1.2—2 厘米, 果 吋长约 3 厘米; 萼 片 4, 绿色, 分离, 狭披 针形, 顶端尾 伏渐尖 ,长约 4 毫米, 背部被 短柔毛 ,边缘 有纤毛 ;花瓣 4, 新鲜 材料上 2 个 中央花 瓣中部 有黄色 横带, 2 侧生花 瓣颜色 一样, 顶端 急尖或 钝形, 有 小凸 尖头, 基部 渐狭延 成爪, 长约 6 毫米, 宽约 2 毫米, 近倒披 针状椭 圆形, 全缘, 两面无 毛; 花盘不 明显, 花 托长约 1 毫米; 雄蕊 6, 花丝长 5 — 7 毫米, 花药长 1.5 — 2 毫米; 雌蕊柄 长 1.5—2 毫米, 果吋长 4 一 6 毫米; 子房线 柱形, 长 5 — 13 毫米, 无毛, 有些花 中子房 不育, 长仅 2 — 3 毫米; 长柱短 而粗, 柱头 头状。 果线 柱形, 表面 平坦或 微呈念 珠状, 两端 渐狭, 顶 端 有喙, 长 3.5 — 6 厘米, 中 部直径 3.5 — 4.5 毫米; 果瓣 质薄, 有纵 向近平 行脉, 常自 两侧开 裂; 种子近 圆形, 直径 1.5—1.8 毫米, 背部有 20 — 30 条横 向脊状 皱紋, 皱纹 上有细 乳状突 起, 爪 开张, 彼此不 相联, 爪 的腹面 边缘有 一条白 色假种 皮带。 花果期 6 — 9 月。 产云 南西部 (潞西 ); 生 于路旁 草地, 荒地, 苗圃, 农场, 常 为田间 杂草。 原产热 带西非 洲, 自几内 亚至刚 果与安 哥拉。 上 世纪末 (18%) 传 入西印 度群岛 (多巴 哥); 本世纪 20 年代 后在亚 洲先后 星散见 于下列 各地: 1920, 菲律 宾的巴 拉望与 印度尼 西亚的 苏门答 腊东海 岸; 1924, 新 加坡; 1946, 印尼的 爪哇与 泰国; I 948 , 缅甸 与马来 西亚; 1 9 5S, 我 国云南 西部及 印尼 广布。 看来分 布区正 在扩展 之中, 已 有成泛 热带分 布种的 趋势。 与国产 其它种 很容易 区别, 本种花 单生于 叶腋; 2 个中央 花瓣表 面有黄 色横带 (标本 室材料 上看不 到这个 特征, 因为整 个花瓣 的颜色 褪化为 白色至 粉红色 ); 种子 表面有 20 — 30 条横 向脊伏 皱纹, 在 40 倍以上 的解剖 镜下, 可见 脊上有 乳状突 起或微 柔毛; 爪开张 ,腹 面 边缘有 一条白 色假种 皮带。 120. 野 牡丹科 Melastomataceae, nom. conserv. 草本、 灌木或 小乔木 ,陆生 或少数 附生, 直立、 攀援 或具匍 匐茎, 枝条 对生, 通 常四棱 形。 单叶 对生, 稀 轮生, 全缘或 具锯齿 ,常具 缘毛, 通常有 3—5 (— 7) 条基 出脉, 稀为 9 条, 侧脉 平行, 少数具 羽状脉 ,具柄 或无脉 ,无 托叶。 花两性 ,辐射 对称, 4 一 5 数, 稀 3 或 6 数; 伞形 花序、 聚伞花 序或由 聚伞花 序组成 的各式 花序, 稀穗伏 花序、 单生或 簇生, 有 苞片或 无, 小苞片 成对; 花 萼通常 与子房 合生, 稀 分离, 常具棱 ,具 裂片, 稀平截 ;花 瓣通常 具鲜丽 的 颜色, 分离, 着生 于花萼 喉部, 与萼片 互生, 呈覆 瓦状或 螺旋状 排列; 雄蕊 通常为 花瓣的 1 倍或 与花瓣 同数, 分离, 着生 于花萼 喉部, 花蕾吋 内折, 花丝 丝状, 常向 基部渐 膨大; 花药 2 室, 极少 4 室 (我国 不产) ,单孔 开裂, 稀 2 孔开裂 ,极少 纵裂, 基部有 或无附 属体, 药隔常 
78  云南 植物志  膨大, 下延成 距或各 式形状 ;子房 下位、 半下位 ,稀 上位, 子房室 与花被 同数, 稀为 1 室, 顶 端具冠 或无, 常具 隔片; 花柱 单生, 丝状, 柱头 点尖; 中轴胎 座或特 立中央 胎座, 稀 侧膜胎 座, 胚珠 多数。 蒴果或 浆果, 通常 与萼管 贴生; 种子 细小, 常楔形 ,无 胚乳, 胚小 而直, 或^ 种子 同形。 约 2 4 属, 3 000 余种, 分布于 热带及 亚热带 地区, 其中 以美洲 最多。 我国约 24 属, 160 余种, 分布于 西藏南 部至长 江流域 以南各 省区; 云南有 17 属 75 种, 以 南部为 最多。 多数 种类供 药用; 果有的 可食; 有 的嫩尖 可作猪 饲料。 分属 检索表 1 (32) 子 房通常 4 一 5 室, 胚珠 多数; 果 有许多 种子; 叶片通 常有齿 ,基 出脉。 2(5) 种 子马蹄 状弯曲 (即半 圈状弯 曲); 花瓣长 通常为 1.5 — 4 厘米或 略长, 若短于 1.5 厘米, 则花萼 具刺毛 突起、 篦 伏刺毛 突起或 多轮刺 毛状的 有柄星 伏毛。 3(4) 雄蕊大 小形伏 相同, 药隔 基部不 伸长; 花萼 具刺毛 突起, 篦 状刺毛 突起或 多轮刺 毛状的 有柄星 状毛 1. 金 锦香属 Oibedda 4(3) 雄 蕊大小 形状不 相同, 5 长 5 短, 长者药 隔基部 伸长, 弯曲; 花萼 被毛或 鳞片伏 糙伏毛 2_野牡 丹属 Melastoma 5(2) 种子不 弯曲, 长圆形 、倒 卵形至 楔形, 具棱; 花瓣长 通常为 1.2 厘米 以下, 若长于 1.2 厘米, 则花 萼 被非上 述毛。 6(31) 蒴 果室背 开裂, 非附生 植物。 7 (18) 子房顶 端通常 与管分 离并凸 出呈圆 锥状, 无膜 质冠。 8(17) 雄蕊 8 枚, 相 等或不 相等。 9(16) 雄 蕊相等 或略不 相等。 10(13) 伞形 或伞房 花序。 11(12) 伞房花 序或多 回伞房 花序; 药隔基 部不膨 大或微 微突起 3. 偏 赠花属 Plagiopetahna 12(11) 伞形 花序; 药隔 基部微 膨大, 延伸 呈短距 10. 八 蕊花属 Sporoxeia 13(10) 圆 锥花序 或穗伏 花序。 H(15) 圆锥 花序, 花萼狭 漏斗形 或漏斗 状钟形 ,通 常中部 缢缩; 叶片两 面常被 粃鳞, 或稀为 微柔毛 …… 4. 异 $ 木 JH AUomorphia 15(14) 穗状 花序, 花萼 钟形, 中部不 缢缩; 叶片两 面被极 密的糙 伏毛及 长柔毛 S. 长德 花属 Styrophyton 16( 9 ) 雄蕊极 不相等 6. 尖子木 厲 Oxy.pora 17( 8 ) 雄蕊 4 ( 一 5) 枚, 大 小相等 8. 柏 拉木属 BlMtu* 1«( 7 ) 子 房顶端 通常具 1 圈膜 质冠, 平截或 微凹。 49(30) 花 4 数, 雄蕊 8 枚, 罕 4 枚 (锦香 草属中 个别种 ); 花序 非蝎尾 状聚伞 花序。 20(29) 花药 细长, 药室 非倒心 形或倒 心状楠 圆形。 21(24) 药 隔基部 伸延呈 短距。 22(23) 花药 基部具 1 对 小瘤体 9. 野海棠 属 Bredia 23(22) 花药 基部无 附属体 11. 锦 香草属 PhylUgatW* 24(21) 药 隔基部 不伸延 成距。 25(28) 药室 钻形、 长圆 形或长 圆状线 形或披 针形, 基 部不成 羊角伏 伸长。 
野 牡丹科 79  26(27) 药室 钻形、 长 圆形或 长圆状 线形, 基部 不凸出 12. 无 距花属 Stapfiophyton 27(26) 药室披 针形, 基 部凸出 成囊状 7. 药 褒花属 Cyphotheca 28(25) 药室 线形, 细长, 基部 成羊角 状伸长 13. 异 药花属 Fordiophyton 29(20) 花药 短粗, 药室倒 心形或 倒心状 椭圆形 14. 肉 穗草属 Sarcopyrami* 30(19) 花 3 数, 雄蕊 3 (—6 —— 我国 不产) 枚; 蝎 尾状聚 伞花序 15. 蜂 斗草属 Sonerila 31( 6 ) 浆果不 开裂, 通 常为附 生植物 16. 酸 脚杆属 Medinilla 32( 1 ) 子房 1 室, 胚珠约 9 枚; 果实 有种子 1 枚; 叶 片通常 全缘, 羽状脉 17. 谷木厲 Memecylon  1. 金 锦香属 Osbeck;a Linn. 草本、 亚 灌木或 灌木, 茎四或 六稜形 ,通常 被毛。 叶 对生或 3 枚轮生 ,通常 被毛, 全缘, 具 3 — 7 条基 出脉; 具叶 柄或几 无柄。 头状 花序或 总状花 序或组 成圆锥 花序, 顶生; 花 4 一 5 数, 萼管坛 形或长 坛形, 通常具 有刺毛 的突起 (或星 状附属 物)、 篦 状判毛 的突起 (或 篦状鳞 片) 或多轮 刺毛状 的有柄 星状毛 ,裂片 线形、 披 针形至 卵状披 针形, 具缘毛 ,花瓣 紫色、 紫红 色、 红色至 粉红色 或白色 ,倒卵 形至广 卵形, 具缘毛 或无; 雄蕊 8 — 10, 等长或 近等长 ,花蕾 吋折褶 ,花开 吋伸出 花冠, 常偏于 1 侧, 花丝 较花药 短或近 相等, 花药 长圆状 卵形, 弯曲, 有 长喙或 较短, 顶端单 孔开裂 ,药隔 下延, 向前方 伸延成 2 小 瘤体, 向后 方微膨 大或成 短距, 距端有 1 一 2 条 刺毛, 花后 花被从 萼管口 部全部 脱落; 子房 半下位 (前人 误为下 位), 4-5 室, 顶端 通常具 1 圈 刚毛。 蒴果卵 形或长 卵形, 4-5 纵裂, 顶 孔最先 开裂, 宿存萼 坛形或 长坛形 ,顶端 平截, 中部以 上常缢 缩成颈 ,常具 纵肋; 种子小 ,近 马蹄状 弯曲, 具密小 突起。 约 100 种, 分 布于澳 大利亚 至热带 非洲。 我国 10 余种, 遍 布于长 江流域 以南各 省区; 云南有 10 种。 本属 植物有 的种类 章株供 药用, 有 清热、 收敛、 止血的 作用。 分种 检索表 1(4) 叶小, 长 不超过 5 厘米, 一 般约为 3 厘米, 宽 不超过 1.5 厘米, 一般为 7 — 10 毫米; 头状 花序或 近头状 花序; 宿存萼 罎形, 长 不超过 7 亳米。 2(3) 叶片 线形、 线状披 针形或 长圆状 卵形至 椭圆状 卵形; 花 较小, 花 瓣长约 1 厘米; 植株高 20 — 60 厘米 1. 宽叶 金锦香 O. chinensit var. angustifolia 3(2) 叶片 卵形; 花 较大, 花 瓣长约 1.5 厘米; 植株高 8 —:20 厘米 2 . 头序 金锦香 O* capitat. 4(1) 叶片 长通常 5 厘米 以上, 宽 2 厘米 以上; 总状花 序或组 成圆维 花序; 宿存萼 7 毫米 以上, 长罎 形, 中部 略上缢 缩成颈 (蚂 蚁花 O. nepalensis 例外 )。 5(18) 宿 存萼长 皤形, 中部略 上缢縮 成颈; 花 4 数。 6(17) 萼片 披针形 1: 线形, 外 面通常 被毛。 7(14) 萼管 外面被 多轮刺 毛状的 有柄星 状毛。 8 (13) 叶背仅 脉上被 糙伏毛 ;萼 外面具 多轮刺 毛状的 有柄星 状毛, 无微 绒毛。 9(10) 花瓣倒 卵形, 萼 片线状 披针形 或钻形 3. 假朝天 « O. crinito 10( 9 ) 花瓣广 卵形, 萼片三 角状披 针形至 线形。 
80  云南 植物志  *1(12) 叶通常 3 枚 轮生, 叶面 被疏糙 伏毛, 背面 仅脉上 被毛; 子房 顶部具 1 圈刺毛 和上半 部被毛 …… S.= 叶 金锦香 O. mairei 12(11) 叶 对生, 两面几 无毛; 子房除 顶部具 1 圈刺 毛外, 其 余无毛 6 . 禿 金锦香 O. rostrate 13( 8 ) 叶 背除密 被糙伏 毛外, 毛间还 有透明 腺点; 萼外面 除具多 轮刺毛 状的有 柄星状 毛外, 尚 具微绒 毛 4. 湿生 金锦香 O. paludosa H( 7 ) 萼管 外面具 刺毛的 突起。 15(16) 小枝被 平展的 刺毛; 萼片 线形至 线状披 针形, 花瓣具 缘毛; 子房 仅上半 部被毛 7. 响铃 金锦香 O. pulchra 16(15) 小 枝被平 贴的糙 伏毛; 萼片广 披针形 或狭三 角形, 花瓣无 缘毛; 子房全 部被毛 8. 星毛 金锦香 O. steUata 17( 6 ) 萼 片广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两 面无毛 9. 棍毛 金锦香 O. rhopalotrich. 18(5) 宿存萼 罎形, 花 5 数。 19(20) 花瓣红 色至粉 红色, 稀 紫红色 10a. 蚂蚁花 O. nepalensi. var. nepalemis 20(19) 花 瓣白色 10b. 白妈 奴花 O. nepalensis var. albiflora 1. 宽叶 金锦香 莞不留 (四川 ) Osbeckia chinensis Linn. var. angustifolia (D. Don) C. Y. Wu et C. Chen, comb. nov. Osbeckia angustifolia D. Don,Prodr. Fl. Nep. 221 (1825) ; DC. (1828) ; Wall. (1829), (1831) ; Naud. (1850), non est Tristemma angustifolium Bl. ; 0. chinensis auct. non Linn.: Roxb. (1824)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 Cogn. in DC. (1891), p. p.; Guillaum. in Lecte. (1913) et Lecte. (1921)*, p. p.; Hand.-Mazz. (1933), p. p.; H. L. Li (1944), p. p.; 0. capitata auct. non Benth. ; Hand.-Mazz. (1933). 亚灌木 ,高约 60 厘米, 极少 15 厘米, 常上部 分枝; 茎四 棱形, 具紧 贴的糙 伏毛, 主要在 棱上。 叶片坚 纸质, 长圆状 卵形至 椭圆状 卵形, 极少狭 披针形 ,顶端 急尖, 基 部圆形 或近心 形, 长 (2—)3—5 厘米, 宽 (3 — )6 — 10( — 14) 毫米, 全缘, 两面被 糙伏毛 ,3—5 条基 出脉, 于 背面 隆起, 细脉不 明显; 叶 柄极短 或无。 头状 花序, 顶生, 有花 3 — 8 朵, 基 部具叶 状总苞 2 一 6 枚; 苞片 卵形, 仅具 缘毛, 无花梗 ,萼 管长约 6 亳米, 无毛或 具少数 有刺毛 的突起 ,裂片 4, 卵 形或三 角伏披 针形, 与萼管 等长, 具缘毛 ,各 裂片间 外缘具 1 有刺毛 的突起 ,果 吋随萼 片脱落 ;花瓣 4, 淡紫红 色或粉 红色, 倒卵形 ,长约 1 厘米, 具 缘毛; 雄蕊 8, 常偏向 1 侧, 花 丝与花 药等长 ,花 药顶部 具喙, 喙长为 花药的 1/2 或 1/3, 药隔 基部微 膨大呈 盘状; 子房近 球形, 4 室, 仅 顶端具 刚毛。 蒴 果卵状 球形, 4 纵裂, 宿存萼 坛形, 长约 6 毫米, 直径约 4 毫 米, 外面无 毛或具 少数有 刺毛的 突起; 种 子近马 蹄形, 表面有 小疣状 突起。 花期 8 — 10 月, 稀 1 或 6 月, 果期 11 至翌年 1 月。 云南除 东北地 区外, 各地几 乎都产 ,海拔 550 — 1800 米, 有吋达 2700 米的 山地, 疏林 下草地 ,草坡 ,田边 地角路 边向阳 的地方 常见。 尼 泊尔, 印度, 越 南也产 e 2. 头序 金锦香 Osbeckia capitata Benth. ex Wall. (1829), nom. mid.; Naud. (1850) ; Triana (1871)*;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 Cogn. in DC. (1891); Diels (1912) j Guil- 
野 牡丹科  81  laum. in Lecte. (1913). 直立草 本或亚 灌木, 高 8 — 25 厘米; 茎四 棱形, 被疏紧 贴的糙 伏毛, 从基部 分枝。 叶片 坚 纸质, 卵形, 顶端 急尖, 基部圆 形或近 心形, 长 1.7 — 2.5 厘米, 宽 9 一 13 毫米, 全缘, 两面 被糙 伏毛, 基出脉 5, 叶面脉 下凹, 背面 隆起, 细脉不 明显; 叶柄 几无。 头状 花序, 顶生, 有花 2-3 朵, 基 部具叶 状总苞 2 — 4 枚; 苞片 卵形, 具 刺毛状 缘毛, 两面无 毛或仅 背面中 肋被疏 糙 伏毛; 无 花梗, 花萼长 1.5 厘米, 无毛, 裂片 4, 卵形, 与萼管 等长, 具 缘毛, 仅各裂 片间外 缘具 1 有刺毛 的突起 ,随萼 片一起 脱落; 花瓣 4, 紫红色 或较浅 ,倒 卵形, 长约 1.5 厘米; 雄 蕊 8, 常偏向 1 侧, 花丝 与花药 等长, 花药具 长喙, 喙长为 花药的 1/2, 药隔基 部微膨 大呈短 距; 子房 卵形, 4 室, 仅顶端 有刚毛 16—20 条。 蒴果 卵形, 4 纵裂, 宿存萼 坛形, 直径约 7 毫米, 无毛; 种 子近马 蹄形。 花果期 6 — 9 月。 产大理 一带, 海拔约 2500 米的山 坡矮草 地上。 不丹、 印 度东部 亦有。 本种与 金锦香 (O. chinensis Linn.) 相近, 伹叶 卵形, 叶面脉 下凹, 花序 少花, 花萼 无毛, 仅分布 于大理 一带, 可以 区别。 3. 假 朝天罐 图版 23, 1—3 罐 罐花、 茶 罐花、 张天师 、小 尾光叶 (本省 ), 阿 不答石 (河 口, 瑶族语 ), 九果根 (保山 ), 盅 盅花、 痢疾罐 (贵州 ) Osbeckia crinita Benth. ex Wall. (1829), nom. nud. ; Naud. (1850), nom. tan- turn; Triana (1871)*;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descr. ; Cogn. in DC. (1891) ; Guillaum. in Lecte. (1913), (1921) ; Rehd. (1934) ; H. L. Li (1944), p. p.; 图鉴 (1972)*, p. p. ; 0. stellata auct. non Benth. ex Wall. : Naud. (1850) ; 0. crinita var. yunnanensis Cogn. in DC. (1891) ; Guillaum. in Lecte. (1913) ; Levi. (1914), (1916) ; O. yunnanensis Franch. ex Cogn., pro syn. ; Craib (1917) ; Sealy in Curtis (1939) * ; O. robust a Craib (1917) ; 0. rostrata D. Don var. longicolla auct. non Triana : Sasaki (1931). 灌木, 高 0.2—1.5 米, 稀达 2.5 米; 茎四 稜形, 被 疏或密 平展的 刺毛, 有 吋从基 部或从 上部 分枝。 叶片坚 纸质, 长 圆状披 针形。 卵 状披针 形至椭 圆形, 顶端急 尖至近 渐尖, 基部 钝或近 心形, 长 4 一 9 厘米, 稀达 13 厘米, 宽 2—3.5 厘米, 稀达 5 厘米, 全缘, 具 缘毛, 两面 被糙 伏毛, 基出脉 5, 叶面脉 上无毛 ,背 面仅脉 上被糙 伏毛; 叶柄长 2 — 10( — 15) 毫米, 密被 糙 伏毛。 总状 花序, 顶生, 或每 节有花 两朵, 常仅 1 朵 发育, 或 由聚伞 花序组 成圆锥 花序; 苞片 2 ,卵形 ,长约 4 毫米, 具刺毛 状缘毛 ,背面 无毛或 被疏糙 伏毛; 花 梗短或 几无, 花萼长 约 2 厘米, 具 多轮刺 毛状的 长柄星 状毛, 毛长达 2.5 毫米, 裂片 4, 线状披 针形或 钻形, 长 约 8 毫米; 花瓣 4, 紫 红色, 倒卵形 ,顶端 圆形, 长约 1.5 厘米, 具缘毛 ;雄蕊 8, 分离, 常偏向 1 侧, 花丝 与花药 等长, 花药具 长喙, 药隔 基部微 膨大, 向前 微伸, 向后呈 短距; 子房 卵形, 4 室, 顶端 有刚毛 20 — 22 条, 上 部被疏 硬毛。 蒴果 卵形, 4 纵裂, 宿存萼 坛形, 近 中部缢 縮, -顶 端平截 ,长 1.1 一 1.6 (-1.8) 厘米, 上部常 具毛脱 落后的 斑痕, 下部密 被多轮 刺毛状 的 有柄星 状毛。 花期 8 — 11 月, 果期 10 — 12 月。 产 云南中 部以南 地区, 海拔 800— 2300 米 的山坡 草地、 田梗 或矮灌 木丛中 阳处, 亦有 生于山 谷溪边 、林缘 湿润的 地方; 我国 四川、 贵州 亦有。 此外, 印度, 缅甸 亦有。 
82  云南 植物志  全草 入药, 有清 热收敛 止血的 功效, 亦有 用根治 痢疾及 淋病。 又用根 与生姜 、大蒜 、甜 酒 (又称 白酒) 煎服, 治疯狗 咬伤。 叶含 单宁。 本 种以前 曾被大 多数人 误认为 分布于 我国广 西以东 各地, 实际 上仅分 布于我 国西南 各省 以西; 其 主要特 点是叶 片两面 仅被糙 伏毛, 于背面 仅脉上 才有; 花萼仅 具多轮 刺毛状 的长柄 星状毛 ,萼片 线状披 针形或 钻形, 可以 与广西 以东的 相近种 区别。 4. 湿生 金锦香 图版 23, 4 — 8 Osbeckia paludosa Craib (1916) ; Guillaum. in Lecte. (1921). 直立亚 灌木或 灌木, 高约 1 米; 茎四 稜形, 密被平 展绒毛 ,不 分枝或 仅上部 分枝。 叶片 坚纸质 ,长 圆状披 针形、 长圆状 卵形至 长圆形 ,顶端 短渐尖 ,基 部圆形 或钝, 长约 7.8 厘米, 宽约 3 厘米, 全缘 或具极 不明显 的极细 锯齿, 具缘毛 ,两面 密被糙 伏毛及 绒毛, 5( — 7) 条 基 出脉, 背面仅 基出脉 及侧脉 密被糙 伏毛, 其余被 绒毛, 毛间常 具透明 腺点; 叶 柄长约 5 亳 米, 被 绒毛。 疏 散的聚 伞花序 组成顶 生圆锥 花序, 分枝 上各节 常仅有 1 朵花 发育, 似总伏 花序, 长 8 — 11 厘米或 较长; 苞片卵 形或广 卵形, 外 面仅脊 上被糙 伏毛, 里面 无毛, 边缘具 刺毛状 缘毛; 花 梗极短 或无, 花萼长 1.5 — 1.7 厘米, 外 面密被 多轮刺 毛伏的 长柄星 状毛、 刺毛及 微绒毛 ,裂片 4, 披针形 至线状 披针形 ,长 6 — 7 毫米, 具缘毛 ,裂片 间常有 1 条较长 的多轮 刺毛伏 的长柄 星状毛 ;花瓣 4, 红色或 紫色, 广卵形 ,长约 1.5 厘米, 仅 上部具 刺毛状 缘毛; 雄蕊 8, 花丝 较花药 略短, 花药具 长喙, 喙 长为花 药长的 3/5, 药隔基 部微膨 大呈盘 状; 子房长 卵形, 4 室, 顶端具 1 圈短 刚毛, 上部 密被糙 伏毛。 蒴果长 卵形, 4 纵裂, 宿存萼 长 坛形, 近中部 缢缩, 顶端 平截, 长约 1.2 厘米, 密被 刺毛及 绒毛, 多 轮刺毛 状的长 柄星状 毛常 脱落; 种 子近马 蹄形。 花 果期约 10 月。 产西 双版纳 各地, 海拔 500 — 800 米的 湿润的 草地上 及路旁 阳处。 此外, 泰国 亦有。 我国新 记录。 据 我们的 材料, 与原描 述略有 差异, 即花 瓣较短 (原描 述长为 2.2 厘米 ), 药隔 基部无 毛 (原描 述具少 少刺毛 ); 在 A. Guillaumin 的 描述中 雄蕊为 5, 我们 的均为 8。 5. 三叶 金锦香 Osbeckia mairei Craib (1917) Melastoma mairei Levi, in Fedde (1912) ; Osbeckia ro strata auet. non D. Don : Guillaum. in Lecte. (1913) ; 0. crinita auct. non Benth. : H. L. Li (1944), p. p. min., quoad syn. Melastoma mairei, 0. mairei et pi. E. E. Maire. 灌木, 高 0.8— 1.2 米; 茎六 稜形, 被开 展的糙 伏毛, 通常无 分枝。 叶通常 3 枚轮生 ,叶片 坚 纸质, 披针 形至长 圆状披 针形, 顶端 渐尖, 基部 钝或近 圆形, 长 6 — 13 厘米, 宽 2 — 3.2 厘 米, 全缘, 具缘毛 ,两 面被糙 伏毛, 基出脉 5, 背 面仅脉 上被糙 伏毛, 其 余具不 甚明显 的小突 起; 叶柄长 4 一 5 毫米, 密被糙 伏毛。 疏散的 聚伞花 序组成 顶生圆 锥花序 ,分 枝上各 节常仅 有 1 朵花 发育, 似总状 花序, 长约 21 厘米; 苞片卵 形或广 卵形, 具缘毛 ,外面 脊上有 极少的 糙伏毛 ,里面 无毛; 花梗短 ,长 1 一 1.5 毫米; 花 萼长约 2 厘米, 被多轮 刺毛状 的有柄 星状毛 或星 状毛, 裂片 4 5 三角状 或线状 披针形 ,长约 1 厘米, 具 缘毛, 有纵脉 1 条, 仅脉上 被疏刺 毛; 花瓣 4, 红紫色 ,广 卵形, 长约 1.3 厘米, 仅上部 具刺毛 状缘毛 ;雄蕊 8, 花丝 较花药 略短, 花药具 长喙, 喙 长为花 药长的 3/5, 药隔 基部微 膨大呈 盘状; 子房长 卵形, 4 室, 顶端具 1 圈 
野 牡丹科  83  图版 23 I 一 3. 假 朝天罐 Osbeckia crinita Bcnth. ex C. B. Clarke, 1. 花枝, 2. 花, 3. 雄蕊: 4—8. 湿生 金绵香 O. paludosa Craib, 4. 花 果枝, 5. 花纵剖 (放大 ), 6. 雄蕊, 7. 果, 8. 叶背一 部分 放大: 9 一 11. 星毛 金锦香 O. stellau Wall., 9. 花, 10. 雄蕊, 11. 子房; 12 — 14. 妈蚊花 O. nepalcnsis Hook. f. var. nepalensis, 12. 花 (放大 ),13. 雄蕊, 14. 果 :15. 棍毛 金锦香 O. rhopalotricha C. Y. Wu, 花. 
84  云南 植物志  短刚毛 ,上部 密被糙 伏毛。 蒴果长 卵形, 4 纵裂, 宿 存萼长 坛形, 中部略 长縊缩 顶端 平截, 长 约 1.3 厘米, 被多轮 刺毛状 的有柄 星伏毛 ,上 部者常 脱落。 花果期 8 — 9 月。 产 云南东 北部, 海拔 6 00 — 9 00 米的次 生杂木 林缘或 路边草 丛中; 我 国贵州 (? ), 四川 亦有。 6. 禿 金锦香 Osbeckia rostrata D. Don (1825) ; DC. (1828) ; Triana (1871) ; Kurz (1877);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p. p. excl. syn. 0. ternifolia D. Don; Hook. f. in Curtis 's (1881), p. p.. exel. syn. 0. ternifolia et tab. 6575; Cogn. in DC. (1891), p. p. 小灌木 ,高约 1 米; 茎四 稜形, 稜上 被上升 的疏糙 伏毛, 其余几 无毛。 叶片 纸质,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顶端 渐尖, 基部钝 或圆形 ,长 5 — 10.5 厘米, 宽 1.8 — 3.6 厘米, 全缘, 具缘毛 ,叶 面除近 边缘被 疏糙伏 毛外, 其余几 无毛, 背 面仅脉 上被极 疏的糙 伏毛, 且密布 小突起 ,基出 脉 5; 叶柄长 3 — 7 毫米, 被毛。 近 头状聚 伞花序 顶生, 或由聚 伞花序 组成顶 生圆锥 花序, 分 枝成总 状花序 (因 各节 常仅有 1 花发育 ), 长 3 — 18 厘米, 几 无毛; 苞片广 卵形, 具 缘毛, 仅外 面被糙 伏毛; 花 梗短, 被毛; 花 萼长约 1.6 厘米, 被多轮 的刺毛 状的有 柄星状 毛,. 裂片 4, 狭披针 形至近 线形, 长约 8 毫米, 被 刺毛, 顶尖有 1 束 刺毛, 裂片间 具小、 狭裂片 1 枚, 似 多轮刺 毛状的 有柄星 状毛; 花瓣 4, 红色, 广卵形 ,花蕾 吋长约 8 毫米, 上半部 具缘毛 ;雄蕊 8, 花丝较 花药短 ,花药 具喙, 喙长几 与药室 相等或 略短, 药隔 基部微 膨大, 具极短 的距; 子 房长 卵形, 4 室, 顶端具 1 圈短 刚毛。 蒴果长 卵形, 4 纵裂, 宿 存萼长 罎形, 中 部略上 縊缩, 顶端 平截, 长约 1.2 厘米, 毛全部 脱落。 花期约 9 月, 果期约 12 月。 产云南 景东、 思茅 等地, 海拔 1000 — 1600 米 的山坡 疏林中 润湿的 地方。 此外, 尼泊 尔, 锡金, 印度 (北部 ) 亦有。 本种与 邻近种 的主要 区别是 ,本 种茎、 叶 的毛被 较少或 几无。 7. 响铃 金锦香 Osbeckia pulchra Geddes (1930) ; Craib (1931). 直立 灌木, 高约 1 米; 茎四 稜形, 被基 部膨大 的平展 刺毛。 叶片坚 纸质, 长圆状 披针形 至椭 圆形, 顶端 急尖, 基部 广楔形 或钝, 长 6 — 11 厘米, 宽 2.8 — 4 厘米, 全缘, 具 缘毛, 两面 被糙 伏毛, 背 面仅于 脉上, 5—7 条基 出脉; 叶柄长 5 — 10 毫米, 被糙 伏毛。 稀疏的 聚伞花 序组成 的顶生 小圆锥 花序, 分枝 上各节 常仅有 1 花 发育, 似总状 花序, 长 4 一 8 厘米; 苞片 广卵形 ,外 面被糙 伏毛, 具 缘毛; 花梗长 1.5 — 2 毫米, 花萼长 1 一 1.2 厘米, 被星状 刺毛, 萼 管喉部 具数条 多轮刺 毛状的 有柄星 状毛, 裂片 4,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7 — 8 毫米, 裂片 间或仅 基部具 多轮刺 毛状的 有柄星 状毛; 花瓣 4, 紫 红色, 广卵形 ,长 1.5 厘米, 顶端 具疏缘 毛; 雄蕊 8, 花 丝较花 药短, 具长喙 ,喙长 约为花 药长的 1/2, 药隔 基部微 膨大, 呈盘状 ;子房 长卵形 ,4 室, 顶端具 1 圈短 刚毛, 上半 部被糙 伏毛。 蒴果长 卵形, 4 纵裂, 宿 存萼长 坛形, 中部略 上缢缩 ,顶端 平截, 长约 1.5 厘米。 花果期 10 — 12 月。 产云南 莲山、 润沧, 海拔 1200 — 1800 米的山 坡草地 或灌木 丛中。 泰国 亦有。 我国新 记录。 8. 星毛 金锦香 图版 23, 9 — 11 Osbeckia stellata D. Don (1822) et (1825) ; Wall. (1824) ; Naud. (1850), nom. tantum ; Triana (1871)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 Chung (1924) ; H. L. 
野 牡丹科  85  Li (1944) ; 0. crinita auct. non Benth. ex C. B. Clarke : Naud. (1950) ; H. L. Li (1944), p. p. min., quoad specim. H. T. Tsai 58937. 灌木, 高 1—1.5 米; 茎四 棱形, 被密 或疏平 贴的糙 伏毛。 叶片 纸质, 披 针形至 卵状披 针形, 稀卵形 ,顶端 渐尖, 基部 钝或近 圆形, 长 6 — 10 厘米, 宽 1.8 — 3.4 厘米, 有吋长 6 — 9.2 厘米, 宽 2.5 — 4 厘米, 全缘或 具微微 地不明 显的细 锯齿, 具缘毛 ,两 面被糙 伏毛, 基出脉 5, 面 仅脉上 被毛; 叶柄长 5 — 11( 一 18) 毫米, 密被糙 伏毛。 聚伞 花序, 生 于小枝 顶端, 近头状 或圆 锥状, 长可达 7 厘米; 苞片广 卵形, 背面被 糙伏毛 ;花梗 极短, 被糙 伏毛; 花 萼长约 2 厘 米, 被刺毛 状篦状 毛及少 数具柄 星状毛 ,裂片 4, 广 披针形 或狭三 角形, 长约 8 毫米, 背面 被糙伏 毛及疏 缘毛; 花瓣 4, 紫红 色或粉 红色, 卵形, 长 1 一 1.3 厘米, 全缘, 无缘毛 ;雄蕊 8, 花丝较 花药短 ,花药 喙长为 全长的 1/3, 药 隔基部 膨大, 后方 下延呈 短距; 子房 卵形, 4 室, 顶端有 1 圈刚毛 ,其 余被糙 伏毛。 蒴果 卵形, 4 纵裂, 宿存萼 罎形, 长 1.2 — 1.5 厘米, 顶端 平截, 近上部 缢縮, 中部 以下具 向上平 贴的刺 毛状篦 状毛。 花期 8 — 9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贡山 、福贡 等地, 海拔 1700 — 2000 米的 沟边灌 木丛、 山坡林 缘开朗 阳处; 四川 亦有。 此外, 亦分布 于喜马 拉雅山 南麓等 地区。 本 种与假 朝天罐 (O. crinita Benth. ex C. B. CI. ) 很相似 ,常被 一些人 误并入 后者, 其 实 本种小 枝毛被 平贴, 较短; 花瓣无 缘毛, 花 萼通常 为淡黄 色或黄 褐色, 毛 被向上 平贴, 果 吋缢縮 的上部 较短, 不超过 萼长的 1/2 等特征 ,可以 区别。 9. 棍毛 金锦香 图版 23, 15 Osbeckia rhopalotricha C. Y. Wu, sp. nov. Species nova 0. pulchrae Gedde affinissima videtur, sed foliis angustioribus, saepe 3 verticillata ; inflorescentiis majoribus, 15 一 20 cm vel multo longis, sepalis latioribus, ciliatis tantum, tubis calycum sparse setosis sarco-rhopalotrichisve, fructes- eentiis destitutis differt. 直立 灌木, 茎通常 6 棱形或 4 棱形, 被疏 平展刺 毛或几 无毛。 叶 对生或 3 枚轮生 ,叶 片坚 纸质, 长圆 状披针 形至披 针形, 顶端 渐尖, 基部 钝至近 楔形, 长 8 — 13 厘米, 宽 2 — 3.7 厘米, 全缘, 具 缘毛, 基出脉 5 条, 两面被 疏糙伏 毛或几 无毛, 背面 仅沿脉 被毛或 几无, 毛基 部 膨大; 叶柄长 2 — 5 毫米, 被毛。 疏散 的聚伞 花序组 成圆锥 花序, 顶生, 分 枝上各 节常仅 有 1 花发育 ,似总 伏花序 ,长 15 — 20 厘米; 苞片广 卵形, 两面 无毛; 花梗 几无, 花 萼长约 1.8 厘米, 被极 疏的刺 毛及棍 棒状肉 质毛, 裂片 4 ,广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约 7 毫米, 两面 无毛, 具缘毛 ;花瓣 4 ,红 色或紫 红色, 广卵形 ,顶 端钝, 长约 1.5 厘米, 具 缘毛; 雄蕊 8 , 花 较花 药短, 花药 喙长为 全长的 3/5, 药隔 基部微 膨大呈 盘状; 子房长 卵形, 4 室, 顶端具 1 圈短 刚毛, 上 半部被 疏短糙 伏毛。 蒴果长 卵形, 4 纵裂, 长约 8 毫米, 宿存萼 坛形, 顶端平 截, 中 部略上 缢缩, 长 1 一 1.2 厘米, 通常无 毛或下 部具疏 刺毛; 种 子近马 蹄形。 花期约 8 月, 果期约 11 月。 产临沧 等地, 海拔约 B50 米的 山坡疏 林边。 本种 与响铃 金锦香 (O. pulchra Gedde) 很 接近, 但本种 叶较狭 ,常 3 枚 一轮; 花序较 大, 萼片 较宽, 仅具 缘毛, 其余 无毛; 萼管被 疏刺毛 或棍棒 状肉质 毛等, 可以 区别。 云南: 临沧, 斜坡, 疏 林边, 1^7 年 8 月 24 日, 辛景三 346 (模式 ); 无 地名, 蒋英 
86  云南 植物志  12364。 10. 蚂蚁花 窄腰泡 (云南 ), 板楷 (屏 边瑶 族语) Osbeckia nepalensis Hook. (1823)*; DC. (1828), sphalm. ' ' napaulensis ,,; Triana (1871) ; Kurz (1877)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p. p.; Cogn. in DC. (1891), p. p.; Guillaum. in Lecte. (1913), (1921) ; Chung (1924) ; H. L. Li (1944), ut Hook. f. (Sic!) Hara (1971). 10a. 蚂蚁花 图版 23, 12 — 14 var. nepalensis 直立亚 灌木或 灌木, 高 0.6 — 1( 一 l. 5 ) 米; 茎四 棱形, 密被糙 伏毛。 叶片坚 纸质, 长圆 状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顶端 渐尖, 基部心 形至钝 ,长 (5 — )7 — 13 厘米, 宽 (1.5 — )2.5 — 3.8 厘米, 全缘, 具缘毛 ,两面 密被糙 伏毛, 基出脉 5, 叶柄 极短, 长 1 一 4 毫米, 密 被毛。 由聚伞 花 序组成 的圆锥 花序, 顶生, 长 5 — 8 厘米或 更长; 小苞片 2, 紧包萼 基部, 宽 卵形, 外面于 中脉两 侧被细 绢毛; 花梗短 或几无 ,花 萼长约 2 厘米, 萼管 及裂片 间具篦 状刺毛 突起, 裂片 5, 长 卵形, 与萼管 等长, 两面 无毛, 具缘毛 ;花瓣 5, 红色至 粉红色 ,稀紫 红色, 广倒 卵形, 长 1.5—2 厘米, 具缘毛 ;雄蕊 10, 花丝 较花药 略长, 花药具 短喙, 药隔 基部微 膨大呈 盘状, 有短 距; 子 房卵状 球形, 5 室, 顶端具 1 圈短 刚毛, 上半部 密被糙 伏毛。 朔 果卵状 球形, 5 纵裂, 宿存萼 坛形, 顶端 平截, 长约 8 亳米, 密被篦 状刺毛 突起。 花期 8—10 月 ,果期 9—12 月。 产滇东 南至滇 西南, 海拔 550 — 1900 米的开 朗山坡 草地、 灌木 丛边, 路旁及 田边, 亦见 于疏 林缘、 溪边 湿润的 地方, 林中 少见。 此外, 喜马 拉雅山 脉东部 至泰国 均有。 10b. 白 蚂蚁花 var. albif lora Lindl. (1831). 0. nepalensis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p. p.; Cogn. in DC. (1891), p. p. 本 变种与 前者的 主要区 别是花 白色。 产 腾冲, 海拔 BOO — 1600 米 的山坡 阳处, 田 沟边或 路边疏 林下。 尼泊尔 亦有。 我国 新 记录。 2. 野 牡丹属 Melastoma Linn. 灌木, 茎四棱 形或近 圆形, 通常被 毛或鳞 片状糙 伏毛。 叶 对生, 被毛, 全缘, 具 5 — 7 条 基出脉 ,罕为 9 条; 具 叶柄。 花顶 生或生 于分枝 顶端, 单 花或组 成圆锥 花序, 5 数; 萼管坛 状球形 ,被 毛或鳞 片状糙 伏毛, 裂片披 针形至 卵形, 裂片间 有或无 小裂片 ;花 瓣淡红 色至红 色, 或紫 红色, 通常为 倒卵形 ;雄蕊 10,5 长 5 短, 长 者通常 较大, 带紫色 ,药 隔基部 伸长, 弯 曲, 末端 2 裂, 短 者通常 较小, 黄色, 药隔不 伸长, 花 药基部 前方具 1 对小 疣体; 子 房半下 位, 5 室, 顶端 通常被 密毛; 花柱 与花冠 等长, 柱头 不裂; 胚珠 多数, 着生于 中轴胎 座上, 有 吋果 吋胎座 呈肉质 多汁。 蒴果 卵形, 顶孔最 先开裂 ,宿存 萼坛状 球形, 顶端 平截, 密 被毛或 鱗 片状糙 伏毛; 种子小 ,近马 蹄形, 常 密布小 突起。 约 50 种, 分布 于亚洲 南部至 大洋洲 北部, 以及 太平洋 诸岛。 我国约 8 种, 分布 于长江 
野 牡丹科  87  流域 以南各 省区; 云南有 4 种。 本属植 物多供 药用, 有的果 可食。 分 种检索 褒 1. 叶片 较小, 最长 10.5 厘米, 宽 6 厘米, 披针 形至广 卵形; 叶 柄最长 1.5 厘米。 2. 茎被平 展的长 粗毛及 短柔毛 1. 展毛 野牡丹 M. normale 2. 茎 密被紧 贴的鱗 片状糙 伏毛。 3. 叶片披 针形、 卵伏 披针形 或近椭 圆形, 叶 面被糙 伏毛, 基出脉 5; 萼片广 披针形 • 2, 多花 野牡丹 M. polyanthum 3. 叶片卵 形或广 卵形, 叶面密 被糙伏 毛和短 柔毛, 基出脉 7; 萼 片卵形 或略宽 3, 野牡丹 M. candidum 1. 叶片 较大, 长 8—21 厘米, 宽 5.5—13.5 厘米, 广卵形 或广楠 圆形; 叶柄长 1.8—6.5 厘米 4. 大野牡 丹 M. imbricatum 1. 展毛 野牡丹 (图鉴 ) 麻叶花 (屏边 ), 毡 帽泡花 (西畴 ), 洋松子 (河口 ), 暴牙郎 (河口 瑶族语 ), 马缨花 、蚂蚁 花、 窄腰泡 (云南 ), 肖 野牡丹 (广州 植物志 ), 毛捻、 猪姑捻 (海南 植物志 ), 老虎杆 、猫 儿杆、 喳吧叶 (四川 ) Melastoma normale D.Don (1825) ; DC. (1828) ; Naud, (1849) ; Triana (1871);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 Cogn. in DC. (1891) ; Guillaum. in Lecte. (1913), (1921) ; Levi. (1914), (1916); Rehd. et Wils. in Sargent (1915) ; Chung (1924) ; Merr. (1927) ; Craib (1931) ; Hand.-Mazz. (1933) ; Rehd. (1934) ; H. L. Li (1944); S. Y. Hu (1952); 广州 植物志 (1956) ; 海南 植物志 (1965) ; 图鉴 (1972)* M. cavaleriei Levi.' (1906) M. esquirolii Levi. (1910). 灌木, 高 0. 5 — 1 米, 稀 2 — 3 米; 茎钝 四棱形 或近圆 柱形, 密 被平展 的长粗 毛及短 柔毛。 叶片坚 纸质, 卵形 至楠圆 形或椭 圆伏披 针形, 顶端 渐尖, 基部圆 形或近 心形, 长 4—10.5 厘 米, 宽 I. 4 一 3 . 5 ( — 5 ) 厘米, 全缘, 基出脉 5, 叶面 密被糙 伏毛, 背 面密被 糙伏毛 及密短 柔毛; 叶柄长 5 — 10 毫米, 密被糙 伏毛。 伞房 花序生 于分枝 顶端, 具花 3 — 7 (— 10) 朵, 基 部具叶 状总苞 2 枚; 苞片披 针形至 钻形, 密被糙 伏毛; 花梗长 2 — 5 毫米, 被毛; 花萼长 1 一 1.6 厘 米, 密被鳞 片状糙 伏毛, 毛扁平 ,边缘 流苏状 ,有吋 分枝, 裂片披 针形, 稀 卵状披 针形, 与萼 管 等长或 较萼管 略长, 外面、 里面上 部及边 缘具上 述鳞片 伏糙伏 毛及短 柔毛, 裂 片间具 1 小 裂片; 花瓣紫 红色, 倒卵形 ,长约 2 — 7 厘米, 仅具 缘毛; 雄蕊 长者药 隔基部 伸长, 弯曲, 末 端 2 裂, 短者 药隔不 伸长, 花药 基部具 1 对小 瘤体; 子房 密被糙 伏毛, 顶 端被密 刚毛。 蒴果 坛状 球形, 顶端 平截, 长 6 — 8 毫米, 直径 5 — 7 毫米, 密被鳞 片状糙 伏毛。 花期春 季或夏 初 (滇 南有吋 9—11 月), 果 期秋季 (滇 南有吋 5 — 6 月)。 产云南 西部至 东南部 ,海拔 150 — MOO 米的 开朗山 坡灌木 丛或疏 林中; 我国西 南至台 湾 各省区 亦有。 此外, 尼 泊尔, 印度, 缅甸, 马来亚 至菲律 宾均有 分布。 果 可食。 全株 有收敛 作用, 可治消 化不良 ,腹泻 ,痢疾 等症, 亦 有作利 尿药; 外 敷可止 血。 四川 亦有作 饲料。 
8R  云南 植物志  2. 多花 野牡丹 酒瓶果 (勐仑 ), 催生药 (景东 ), 炸腰果 、野 广石榴 Melastoma polyanthum Blume (1849)*;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 Cogn. in DC. (1891) ; Guillaum. in Lecte. (1913), (1921)*; Chung (1924) ; Craib (1931) ; Yamamoto (1926) ; H. L. Li (1944), (1963); H. Keng (1955) ; 广州 植物志 (1956);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鉴 (1972)*. 灌木, 高约 1 米; 茎钝四 棱形或 近圆形 ,多 分枝, 密被紧 贴的鱗 片伏糙 伏毛, 毛 扁平边 缘流 苏状。 叶片坚 纸质, 披 针形、 卵伏 披针形 或近楠 圆形, 顶端 渐尖, 基部圆 形或近 楔形, 长 5.4—13 厘米, 宽 1.6 — 4.4 厘米, 全缘, 基出脉 5 条, 叶面 密被糙 伏毛, 脉下凹 ,背 面被糙 伏毛 及密短 柔毛, 脉隆起 ,脉上 糙伏毛 较密; 叶柄长 5 — 10 毫米或 略长, 密被糙 伏毛。 伞房 花序生 于分枝 顶端, 近头状 ,有花 10 朵以上 ,基 部有叶 状总苞 2 枚; 苞 片狭披 针形至 钻形, 长 2 — 4 毫米, 密被糙 伏毛; 花梗长 3 — 8(— 10) 毫米, 密被糙 伏毛; 花 萼长约 1.6 厘米, 密被 上述鳞 片伏糙 伏毛, 裂片广 披针形 ,与萼 管等长 或略长 ,顶端 渐尖, 具细 尖头, 里面 上部、 外 面及 边缘均 被鳞片 伏糙伏 毛及短 柔毛, 裂 片间具 1 小 裂片, 稀无, 花后全 部脱落 ;花 瓣粉红 色至 红色, 稀紫 红色, 倒卵形 ,长约 2 厘米, 顶端 圆形, 仅上部 具缘毛 ;雄蕊 长者带 紫色, 药 隔基部 伸长, 弯曲, 末端 2 深裂, 短者 黄色, 药室基 部各具 1 小瘤, 药隔不 伸长; 子房 密被糙 伏毛, 顶端具 1 圈密 刚毛。 蒴果坛 伏球形 ,顶端 平截, 长 6 — 8 毫米, 直径 5 — 7 毫米, 与宿 存萼 贴生; 宿存萼 密被鳞 片状糙 伏毛; 种 子镶于 肉质胎 座内。 花期 2 — 5 月, 果期 8 — 12 月, 稀 1 月。 产梁河 、景东 至西双 版纳, 海拔 300 — 1830 米的 山坡、 山谷林 下或疏 林下, 湿润 或干燥 的 地方, 或刺竹 林下, 路边、 溪旁 灌木草 丛中; 我国从 云南、 贵州 至台湾 各省区 亦有。 中南 半岛 至澳大 利亚等 地亦有 分布。 果 可食; 全草消 积滞, 收敛 止血, 散瘀 消肿; 治消化 不良, 肠炎 腹泻, 痢疾; 捣烂 外敷或 研粉, 治外伤 出血, 刀 枪伤。 据群众 反映根 煮水, 用胡椒 作引, 内服 有催生 作用, 故 名催生 药。 本种 与展毛 野牡丹 (M. normale D. Don) 极相近 ,但茎 上被紧 贴的鳞 片状糙 伏毛及 萼片 较宽等 特征, 可与之 区别。 3. 野牡丹 山石榴 (台湾 ), 豹牙兰 (河口 瑶族语 译音) ,大金 香炉、 猪古稔 (广东 ) Melastoma candidum D. Don (1823); DC. (1828); Benth. (1852); Triana (1871); Forbes et Hemsl (1887); Cogn in DC. (1891); Matsum et Hayata (1906); Ha- yata (1912); Guillaum. in Lecte. (1913) et (1921); Chung (1924); 陈嵘 (1937)*; H. L. Li (1944), (1963)*; H. Keng (1955); 广州 植物志 (1956);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鉴 (1972)* M septemnervium Lour. (1790), ed Willd. (1793); Merr. (1927), (1935), non Jacq. ; M macrocarpon auct. non D. Don: Benth. (1861) 灌木, 高 0.5 — 1.5 米, 分枝多 ;茎 钝四棱 形或近 圆形, 密被紧 贴的鳞 片状糙 伏毛, 毛扁平 边缘流 苏状。 叶片坚 纸质, 卵形或 广卵形 ,顶端 急尖, 基部浅 心形或 近圆形 ,长 4—10 厘米, 宽 2—6 厘米, 全缘, 基出脉 7 条, 两面 被糙伏 毛及短 柔毛, 背面 尤密, 基出脉 于叶面 下凹, 
野 牡丹科  89  于背面 隆起, 被 上述鱗 片状糙 伏毛, 侧脉 被密长 柔毛; 叶柄长 5— I 5 毫米, 密被 鳞片状 糙 伏毛。 伞房 花序生 于分枝 顶端, 近头伏 ,有花 3 — 5 朵, 稀 单生, 基 部具叶 伏总苞 2 枚; 苞片 披针形 或狭披 针形, 密被鳞 片伏糙 伏毛; 花梗长 3 — 20 毫米, 密被鳞 片伏糙 伏毛; 花萼 长约 2.2 厘米, 密被鱗 片状糙 伏毛及 长柔毛 ,裂片 卵形或 略宽, 与萼管 等长或 略长, 顶端渐 尖, 具细 尖头, 两面均 被毛, 花后与 花瓣一 齐脱落 ;花瓣 玫瑰红 色或粉 红色, 倒卵形 ,长 3 — 4 厘米, 顶端 圆形, 密被 缘毛; 雄蕊 长者带 紫色, 药 隔基部 伸长, 弯曲, 末端 2 深裂, 短者黄 色, 药隔不 伸延, 花药基 部各具 1 小瘤; 子房 密被糙 伏毛, 顶端具 1 圈 刚毛。 蒴果 坛状球 形, 长 1 —1.5 厘米, 直径 8 -12 毫米, 与 宿存萼 贴生; 宿存萼 密被鳞 片状糙 伏毛; 种子多 数, 镶于 肉质胎 座内。 花期 5 — 7 月, 果期 10—12 月。 产 河口, 海拔约 120 米的山 坡马尾 松林下 或开旷 的山坡 灌木草 丛中, 是 酸性土 的指示 植物; 我国 云南、 广 西至台 湾沿海 各省区 均有。 中南半 岛亦有 分布。 云南新 记录。 叶、 根消 积滞, 收敛 止血, 治消化 不良, 肠炎 腹泻, 痢 疾便血 等症; 叶捣烂 或研粉 外敷, 治外伤 止血, 亦可 作提制 栲胶的 原料。 4. 大 野牡丹 图版 24, 1 大 暴牙郎 (河口 ) Melastoma imbricatum Wall. (1829), nom. nud.; Triana (1871)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 Cogn. in DC. (1891) ; Guillaum. in Lecte. (1913), (1921) ; Rid- ley (1922). 大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1— 5( — 7) 米; 茎四棱 形或钝 四棱形 ,通常 具槽, 分 枝多, 密被紧 贴的鳞 片状糙 伏毛。 叶片坚 纸质, 广卵形 至广楠 圆形, 顶端 急尖, 基 部圆形 或钝, 长 8 — 21 厘米, 宽 5.5- - 13.5 厘米, 全缘, 具紧贴 边缘的 缘毛, 基出脉 1 条, 稀 5 条, 叶面 被糙伏 毛及短 柔毛, 脉下凹 ,背面 密被糙 伏毛及 短柔毛 ,脉明 显隆起 ,且 夹有鳞 片伏糙 伏毛; 叶柄长 1.8 — 6.5 厘米, 密被卵 形及披 针形鳞 片状糙 伏毛。 伞房 花序生 于分枝 顶端, 有花约 12 朵, 基部具 叶 状总苞 2 枚; 苞 片无或 极小, 密被糙 伏毛; 花梗长 3 — 12 毫米, 密被鳞 片状糙 伏毛; 花萼 长 2 — 2.3 厘米, 密被鳞 片状糙 伏毛, 裂片 卵状披 针形或 略宽, 较萼管 长或近 等长, 顶端渐 尖, 边缘 较薄, 里面 密被糙 伏毛, 裂片 间常具 1 钻形小 裂片, 花后 脱落; 花瓣浅 红色或 红色, 倒卵形 ,长约 2 厘米, 顶端 圆形, 密被 缘毛; 雄蕊 长者药 隔基部 伸长, 弯曲, 末端 2 深裂, 短 者药隔 不伸长 ,花药 基部具 1 对小瘤 ;子房 密被糙 伏毛, 顶端具 1 圈密 刚毛。 蒴 果坛状 球形, 顶端 平截, 长约 1.3 厘米, 直径约 9 毫米, 与 宿存萼 贴生, 宿存萼 密被鱗 片状糙 伏毛。 花期 6— 7 月, 果期 12 月 至翌年 2—3 月 。 产 勐仑、 屛边、 河口, 海拔 140 — 1420 米的 密林中 湿润的 地方; 我 国广西 西南部 亦有。 从印度 东部, 缅甸, 中南 半岛, 马来半 岛至苏 门答腊 (?) 均有 分布。 3. 偏 瓣花属 Plagiopetalum Rehd. 灌木, 茎 幼吋四 棱形, 狭上常 有极狭 的翅, 以后近 圆形。 叶片 膜质或 纸质, 边缘 通常具 细锯 齿或刺 毛状疏 缘毛, 基出脉 3 — 5 条, 侧脉 平行, 细脉 网状; 具柄。 由伞 形花序 组成伞 房 花序, 稀伞形 花序, 生于分 枝顶端 ;苞 片小通 常披针 形或三 角状披 针形; 小苞片 成对, 通 
90  云南 植物志  常三 角形; 花梗四 棱形; 花萼 钟形, 通常 近中部 缢縮, 四棱形 ,具 8 脉, 其中 4 脉较 明显, 裂片 4, 小, 顶端 常具小 尖头或 锐尖, 通常与 萼垂直 ;花瓣 4, 卵 形或长 圆形, 不 对称, 偏斜; 雄蕊 8, 4 长 4 短, 花药圆 柱状披 针形, 基部 常无瘤 或稀具 小瘤, 药隔不 '膨大 或基部 微突起 ;子房 下位, 4 室, 顶端通 常具齿 ,花柱 细长, 柱头 点尖。 蒴果 球形或 卵形, 四 棱形, 顶端常 微露出 宿 存萼; 宿存 萼通常 无毛, 顶端略 平截, 与果 贴生, 脉明 显或不 明显, 中部以 上开裂 ;种子 小, 长楔形 或狭三 角形, 略具棱 ,小突 起密, 不 明显。 约 4 种, 分布 于我国 西南、 广西; 云南有 3 种。 在 A. Rehder 的属原 描述中 ,花药 基部具 2 个小瘤 ,在我 们的标 本中未 发现, 另外我 们发现 有的种 ,药隔 基部微 突起, 故在 上述描 述中作 了补充 修改。 分种 检索表 1(4) 叶柄 无毛。 2 (3) 花序总 梗棱上 具棍棒 状毛的 狭翅; 雄 蕊药隔 基部微 突起; 花 瓣长约 10 亳米 1. 光叶 偏瓣花 P. serratum 3 (2) 花序总 梗无毛 ;雄蕊 药隔不 膨大, 基部不 突起; 花 瓣长约 7 毫米 2. 偏瓣花 P. e.quiroUi 4 (1) 叶柄密 被鳞片 及平展 的刺毛 3. 剌柄 偏辦花 P. bUnii 1. 光叶 偏瓣花 图版 24, 2—5 Plagiopetalum serratum (Deils) Diels (1932), p. p., quoad syn. Oxyspora serrata et P. quadrangulum. Oxyspora serrata Diels (1912) ; Plagiopetalum esquirolii Rehd. (1934), p. p., quoad syn. 0. serrata et P. quadrangulum ; H. L. Li (1944), ut Rehd. ; P. quadrangu- lum Rehd. (1917). 灌木, 高 0.5 — 2 米; 茎 初吋四 棱形, 棱上 有翅, 翅上被 疏棍棒 状毛, 其余 无毛, 以后近 圆形, 毛脱落 ,分 枝多。 叶片 膜质或 纸质, 披针形 或卵状 披针形 ,稀椭 圆形, 顶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或钝, 长 4.2— 12 厘米, 宽 1.4 一 4.5 厘米, 边 缘具细 锯齿, 3 出脉, 两 面被极 疏的糙 伏毛, 常 仅于近 边缘者 明显, 叶面脉 微凹, 背面脉 隆起; 叶柄长 5 — 20 毫米, 无毛, 两侧具 狭翅。 伞 形花序 组成伞 房花序 或伞房 花序, 生于分 枝顶端 ,花多 ,长 4 一 8.5 厘米, 稀 2 厘米, 直径 3 — 6.5 厘米, 总梗 与花梗 棱上具 带棍棒 状毛的 狭翅; 花 梗长约 9 毫米, 稀 无毛; 花 萼长约 5 毫 米, 脉上 具棍棒 状毛, 裂片狭 三角形 ,顶端 锐尖; 花瓣粉 红色、 红色、 玫瑰红 色或紫 红色, 长 卵形, 不对称 ,偏斜 ,长约 10 毫米; 花药 黄色, 药隔 基部微 突起; 子房 顶端具 4 个三角 形齿。 蒴果 卵形, 四 棱形; 宿存萼 紫红色 ,顶端 平截, 常冠 以钻形 萼片, 脉上疏 被棍棒 状毛, 直径 4-5 亳米。 花期 8—9 月, 果期 10 — 12 月。 产滇西 北至滇 西南, 海拔 1200 — 2800 (— 3450) 米的 山谷、 山坡 林下荫 湿处或 沟边。 模 式标本 采于滇 西北。 2. 偏瓣花 图版 24, 6 Plagiopetalum esquirolii (Levi.) Rehd. (1934), p. p., quoad J. Esquirol 644; Chun (1940) ; H. L. Li (1944), ut Rehd.; 图鉴 (1972). 
图版 24 1 '大野 牡丹 Mclastoma imbricatum Wall., 花枝; 2— 5. 光叶 偏瓣花 Plagiopetalum serratum (Diels) Diels 2. 叶, 3. 花; 4—5. 雄蕊; 6. 偏瓣花 P. esquirolii (Livl.) Rehd" 雄蕊; 7— 8. 刺柄 偏瓣花 P. blinii (Livl.) C. Y. Wu, 7. 叶, 8. 叶柄一 段。 
Sonerila esguirolii Levi. (1913), non Levi. (1907) ; Allomorphia blinii Guillaum. (1913), p. p., quoad J. Esquirol 644 ; Plagiopetalum serratum (Diels) Diels (1932), p. p., quoad J. Esquirol 644. 灌木或 小灌木 ,高 0. 5 — 1.5 米; 茎 初吋四 棱形, 棱上具 狭翅, 翅上 常具疏 刺毛, 其余无 毛, 以后近 圆形, 分枝多 。叶片 膜质或 赂厚, 长橢 圆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顶端 渐尖, 基部 楔形或 钝, 长 2 — 6 厘米, 宽 7 — 2.2 毫米, 边 缘具不 甚明显 的细锯 齿或疏 刺毛状 缘毛, 3 (—5) 出 脉, 两面无 毛或叶 面被极 疏的短 糙伏毛 ,叶面 基出脉 微凹, 背面脉 隆起, 上被微 柔毛; 叶柄 长 5—10 毫米, 无毛。 疏松 的伞房 花序, 生于分 枝顶端 或腋生 ,有花 3—5 朵, 长 2— 4 厘米, 无毛; 花 梗长约 6 毫米, 纤细; 花 萼长约 4 毫米, 被微 柔毛或 无毛, 裂片三 角形, 顶端 背部隆 起翅状 (即 垂直) 小尖头 ;花 瓣浅粉 红色, 长卵形 ,略不 对称, 微偏斜 ,长约 7 毫米; 花药 黄色, 药隔 基部不 膨大; 子房 顶端具 4 个三角 形齿。 蒴果 球形, 4 棱形; 宿存 萼较果 略长, 直径约 4 毫米, 无毛。 花期约 10 月, 果期约 7 月。 产 泸水、 富宁, 海拔约 1400 米的山 坡林下 或路旁 ;我国 四川、 贵州、 广西 均有。 缅甸北 部 亦有。 3. 剌柄 偏瓣花 图版 24, 7 — 8 Plagiopetal um blinii ( ( Levi. ) C. Y. Wu, comb. nov. Sonerila esquirolii Levi. (1907) ; Barthea cavaleriei Levi. (1910), p. p., quoad J. Esquirol 215; B. blinii Levi, in Fedde, Repert. Sp. Nov. 11: 494. 1913 ; Allomorphia blinii (1913), p. p., quoad J. Esquirol 215 ; Levi. (1914) ; Sonerila henryi Kranzl. (1931) ; Plagiopetalum esquirolii Rehd. (1934), p. p., quoad J. Esquirol 215 ; H. L. Li (1944), ut Rehd. ; P. henryi S. Y. Hu (1952)*, syn. nov. 灌木, 高 0.5 — 1.2 米; 茎 初吋四 棱形, 棱上具 狭翅, 翅上常 具疏刺 毛及微 柔毛, 以后近 圆形, 翅不甚 明显, 分 枝多。 叶片 膜质或 略厚, 披针形 至卵状 披针形 ,顶端 渐尖, 基 部钝或 圆形, 长 6 — 14 厘米, 宽 2.5 — 4 厘米, 边 缘具整 齐的细 锯齿或 近全缘 而具刺 毛状疏 缘毛, 3—5 基 出脉, 叶 面近无 毛或被 疏微柔 毛及极 疏的糙 伏毛, 脉下凹 ,背 面除基 出脉被 密微柔 毛及疏 糙伏毛 ,侧脉 密被微 柔毛外 ,其 余无毛 或被微 柔毛, 脉隆起 ;叶 柄密被 鳞片及 平展的 刺毛, 长 4 一 20 毫米, 有槽。 疏 松的伞 房花序 或伞形 花序组 成伞房 花序, 顶 生或生 于枝顶 叶腋, 长 1.5 — 7 厘米, 幼 吋常被 鱗片及 刺毛; 花梗长 6 — 10 毫米, 被极 细的微 柔毛; 花萼长 约 6 毫米, 脉上常 具平展 的疏刺 毛及极 细的微 柔毛, 裂片 卵形, 背部常 隆起菱 形的翅 ,具小 尖头; 花瓣 红色至 紫色, 稀粉 红色, 卵形, 不对称 ,偏斜 ,长约 6 毫米; 花药 黄色, 药隔 基部不 膨大; 子房具 4 个三角 形齿。 蒴果 球形, 具 四棱; 宿存 萼顶端 平截, 直径约 6 毫米, 无毛。 花期 8 — 9 月, 果期 12 月 至翌年 2 月 。 产滇 东南和 元江, 海拔 1000 — 2000 米的疏 林下湿 润处, 林缘 路旁或 草坡灌 丛中; 贵 州, 广西 亦有。 4. 异开 乡木属 Allomorphia Bl. 灌木或 多年生 草本, 基部木 质化, 直立; 茎圆柱 形或四 稜形, 稜上有 翅或无 ,通常 被毛, 
野 牡丹科  93  常分枝 。叶 片全缘 或具密 细齿, 具 3 — 7 条基 出脉, 侧脉 平行; 具长 叶柄。 由多 枚聚伞 花序组 成的 狭圆锥 花序, 长可达 25 厘米 以上, 宽 3_~4 厘米 •, 苞片小 ,常 早落; 花 4—5 枚, 小, 花萼 狭漏 斗形或 漏斗状 钟形, 四 稜形, 通常中 部缢缩 ,具 8 脉, 其中 4 条不甚 明显, 裂片 极短, 宽 或不甚 明显, 顶端具 小尖头 ;花 瓣粉红 色至紫 红色, 卵形或 广卵形 或广倒 卵形, 上部 偏斜, 顶端短 急尖或 点尖; 雄蕊为 花瓣的 1 倍, 近 等长, 花吋 常偏向 1 侧, 花丝与 花瓣等 长或略 长, 花药 与花丝 等长或 略长, 钻形或 长圆状 线形, 单孔裂 ,基 部无附 属物, 药隔 基部微 膨大, 不成短 距或具 短距; 子房 下位, 卵形 或卵状 球形, 高 仅有花 萼长的 1/3 或 1/2, 4-5 室, 顶 端有 8 — 10 条刚毛 或小齿 ,无 隔片, 花柱 细长, 长通 常超过 雄蕊。 蒴果 卵形, 楠圆形 或近球 形, 与 宿存萼 贴生, 宿存 萼较蒴 果长, 有 8 条 明显的 纵肋, 常由 纵肋处 裂开; 种子 多个, 极 小, 楔形, 有棱。 约 25 种, 分 布从印 度经我 国南部 至马来 半岛; 我国约 8 种, 分布于 两广及 云南, 云南 5 种。 分种 检索表 1(2) 小枝四 稜形, 稜 Jl 有狭翅 1. 翅茎 异形木 A. eupteroton var. toretipetiolata 2(1) 小枝 钝四稜 形或圆 柱形, 无翅。 3 (4) 叶片 基部楔 形或宽 楔形, 叶背 被锈色 粃糠, 幼 枝被锈 色粃糠 及柔毛 2. 尾叶 异形木 A. urophylla 4(3) 叶片基 部心形 至圆形 ,叶背 脉上被 绒毛状 刺毛或 长柔毛 或平展 的刺毛 ,幼枝 除粃糠 等外, 尚有绒 毛状短 刺毛、 长柔 毛及刺 毛等。 5(6) 雄蕊 药隔微 膨大, 无距; 子房 顶端具 8 小齿 3. 越南 异形木 A. bavien.i. 6 (5) 雄 蕊药隔 膨大, 基部 下延成 短距; 子房 顶端具 8 条 刺毛。 7(8) 叶面无 毛或幼 吋被细 粃糠, 背面 被密粃 糠及有 吋基出 脉被长 柔毛; 叶 柄槽两 侧被密 长柔毛 …… 4. 腾冲 异形木 A. howellii 8(7) 叶 面被极 疏的糙 伏毛或 无毛, 背面 密被平 展的刺 毛及微 柔毛; 叶柄密 被平展 刺毛及 微柔毛 …… S. 剌毛 异形木 A. setosa 1. 翅茎 异形木 图版 25,1 Allomorphia eupteroton Guillaum. var. teretipetiolata C. Y. Wu et C. Chen, var. nov. Differt a var. eupterotoni ex Vietn. et Laos ramulis, infruetescentibus foliisque subtus in nervis furfuraceis vestitis ; petiolatis haud alatis. 灌木, 高约 1.7 米; 茎四 稜形, 稜上有 狭翅, 无毛或 幼吋密 被秕糠 ,多 分枝。 叶 片坚纸 质, 卵形或 楠圆伏 卵形, 顶端 渐尖, 基部 钝至微 心形, 长 12 — 18.5 厘米, 宽 5.5 — 8.5 厘米, 边缘 具密细 齿或几 全缘, 基出脉 5, 叶 面无毛 或仅主 脉上被 秕糠, 基出脉 微凹, 侧脉 微凸, 背面仅 脉上被 秕糠, 基出脉 、侧脉 隆起, 秕糠脱 落后常 成瘤状 横纹; 叶柄长 1.5 — 4 厘米, 密 被 秕糠, 具槽, 槽两侧 多少具 髯毛。 花 未见; 果 序由聚 伞花序 组成的 狭圆锥 花序, 长 18 — 25 厘米, 宽约 4 厘米, 轴及小 伞梗四 稜形, 稜上有 狭翅, 被 秕糠, 每 个聚伞 果序长 1.5 — 2.5 厘米。 蒴 果卵状 球形, 长 3.5 — 4 毫米, 直径约 4 毫米, 宿存萼 棕色, 长约 5 毫米, 萼 片宽三 
94  云南 植物志  角形, 有吋 多少具 秕糠。 花期 未详, 果期约 4 月。 产 金平, 海拔约 700 米的山 坡阳处 ,灌木 丛中。 金平: 1956 年 4 月 18 日 ,云南 考察队 701 (模式 ), 1769。 本种与 产于越 南和老 祖 的 Allomorphia eupteroton Guillaum. var. eupteroton 的 主要区 别是, 小枝、 果序及 叶背脉 上均被 秕糠; 叶柄 无翅。 2. 尾叶 异形木 Allomorphia urophylla Diels (1932) ; H. L. Li (1944) ; S. Y. Hu (1952). 灌木, 高 1 一 2 米; 茎圆 柱形, 幼吋密 被锈色 秕糠及 柔毛, 很快 脱落, 皮 黑色, 以 后呈灰 褐色, 分 枝多, 节上常 膨大。 叶片 纸质, 椭圆 形至披 针状楠 圆形, 顶 端长渐 尖或近 尾伏渐 尖, 基部楔 形或宽 楔形, 长 7—14 厘米, 宽 3—5.5 厘米, 稀长达 18 厘米, 宽 7 厘米, 全缘或 微 微具细 密齿, 基出脉 3—5, 叶 面几无 毛或被 疏锈色 枇糠, 常很快 脱落, 主脉 微凹, 背面多 少被锈 色枇糠 ,以脉 上为多 ,主、 侧脉 隆起, 常 具瘤伏 横纹;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幼吋 密被锈 色 秕糠及 柔毛, 以后渐 脱落, 但 槽中柔 毛保存 较久。 由聚 伞花序 组成的 狭圆锥 花序, 生于 分枝 顶端, 长 9—16 厘米, 宽 2 — 3 厘米, 密被秕 糠及疏 柔毛或 几无毛 ,每个 小聚伞 花序总 梗长 2 — 6 (-10) 毫米, 花 梗长约 1 毫米; 花 萼长约 5 毫米, 多少具 疏枇糠 ,裂片 4, 小三角 形, 长不到 1 亳米; 花瓣 4, 红色、 粉红 色或紫 红色, 广倒 卵形, 上部 偏斜, 长约 3 毫米; 雄蕊 8, 常偏向 1 侧, 花丝与 花药近 等长, 药隔 基部微 膨大, 无距; 子房 下位, 卵形, 4 室, 顶端 有 8 枚 小齿。 蒴果椭 圆形或 近卵形 ,长约 4 毫米, 直径约 3 毫米, 宿存萼 较果长 ,有 吋带红 紫色, 多少被 秕糠或 几无, 长约 5 毫米, 萼片三 角形。 花期 7—9 (— 10) 月 ,果期 11 一 12 月 至翌年 1 月。 产东 南部, 海拔 600 — 1700 (— 2000) 米的 密林下 湿润的 地方。 模式标 本采于 蒙自。 3. 越南 异形木 Allomorphia baviensis Guillaum. (1913), (1921). A. setosa auct. non Craib : H. L. Li (1944), p. p. min., quoad specim. C. W. Wang 78331. 灌木, 高 1 一 2 (—3) 米; 茎圆 柱形, 密被 平展的 锈色绒 毛状短 刺毛, 毛基部 略膨大 ,数 枚 1 排, 脱落后 成瘤状 横纹, 多 分枝。 叶 片纸质 或近坚 纸质, 广卵 形至楠 圆形, 顶 端长渐 尖, 基部 心形或 圆形, 长 11.5 — 20 厘米, 宽 5 — 9.5 厘米, 稀长 22 厘米, 宽 11.5 厘米, 全缘至 具密 细齿, 基出脉 5 — 7 条, 叶面 无毛或 于脉基 部被微 柔毛, 主、 侧脉 微凸, 背 面脉上 被绒毛 状刺毛 ,以基 出脉、 侧脉 为多, 其余多 少具小 腺点, 脉 凸起; 叶柄长 2 — 4 厘米, 密被 平展的 锈色绒 毛状短 刺毛。 由聚 伞花序 组成的 狭圆锥 花序, 生 于小枝 顶端, 多花, 长 8 — 17 厘 米, 宽 1.5 — 3 厘米, 密被 上述毛 (原 描述写 无毛, 后来在 1921 年纠正 ); 苞片、 小苞 片三角 伏卵形 ,密 被毛; 花梗 极短或 近无; 花 未见。 蒴果广 卵形或 卵形, 长约 4 毫米, 直径约 3 亳 米, 宿存萼 通常为 绿色或 带红色 ,长约 5 毫米, 被疏 秕糠。 花期 未详,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景洪, 绿春, 屏边 等地, 海拔 1720 — 2400 米的 林下, 是占 优势的 灌木, 常成群 生长。 越 南北部 亦有。 据原 描述花 的特征 如下: 花萼 管部具 腺点, 被疏 硬毛, 长约 6 毫米, 裂片小 ;花瓣 4 , 三 角状 卵形, 无腺点 ,长 5 毫米; 雄蕊 8, 长 8 毫米, 花药 微弯, 药 隔无附 属器, 花丝与 花药近 
野 牡丹科  95  相等; 子房 卵形, 顶端具 8 枚小齿 ,围绕 于花柱 基部; 花柱长 9 毫米, 4 室。 4. 腾冲 异形木 Allomorphia howellii (J. F. Jeff, et W. W. Smith) Diels (1932). Oxyspora howellii J. F. Jeff, et W. W. Smith (1916) ; A. setosa auct. non Craib : H. L. Li (1944), p. p. min., quoad specim. T. T. Yii 20168. 灌木, 高 1 一 2 米; 茎钝 四棱形 或近圆 柱形, 幼吋 密被秕 糠及长 柔毛, 毛很快 即脱落 ,呈 暗 褐色。 叶片纸 质或近 坚纸质 ,卵形 或桷圆 状卵形 (原描 述为披 针形或 椭圆状 披针形 ), 顶 端长 渐尖, 基部圆 形或微 心形, 长 8— 12( — 20) 厘米, 宽 4 一 6( — 7) 厘米, 边缘具 密细齿 ,齿 具 刺毛状 尖头, 基出脉 5, 叶面无 毛或幼 吋被细 秕糠, 基出脉 微凹, 侧脉 略凸, 背 面脉上 被密秕 糠及有 吋于主 脉被长 柔毛, 毛很快 脱落, 基出脉 、侧脉 隆起, 细 脉不甚 明显; 叶柄长 2 — 3( — 4) 厘米, 具槽, 槽两侧 被密长 柔毛, 其余被 细秕糠 。由聚 伞花序 组成的 狭圆锥 花序, 生 于分枝 顶端, 长 13 — 17 厘米, 宽 2 — 3 厘米, 密 被细秕 糠及长 柔毛; 苞片 钻形, 长 】一2 毫米; 花梗长 1 一 2 毫米, 密被 粃糠; 花 萼长约 3 毫米, 被秕糠 ,裂片 4, 宽三 角形, 长不到 1 毫米, 顶端具 小尖头 ;花瓣 4, 粉红 色或淡 紫色, 广倒 卵形, 上部 偏斜, 长约 3 毫米; 雄蕊 8, 常偏向 1 侧, 花丝与 花药近 等长, 药隔基 部膨大 ,具 三角形 短距; 子房 卵形近 球形, 4 室, 顶 端有 8 条 刚毛。 蒴果 卵形, 长约 3.5 亳米, 直径约 3 毫米, 宿 存萼常 紫色, 长约 4 毫米, 多 少被 秕糠, 长出蒴 果部分 ,秕糠 较密。 花期约 9 月, 果期约 11 月。 产俅 江流域 及贡山 等地, 海拔 1300 — 1500 米 的林中 及林缘 湿润的 地方。 模式 标本采 于 腾冲。 本种 与刺毛 异形木 (Albmorphia setosa Craib) 极 相似, 但二 者毛被 不同, 雄蕊 药隔膨 大 较后者 为轻。 5. 刺毛 异形木 Allomorphia setosa Craib (1913, 1931) ; Guillaum. (1913, 1921) ; H. L. Li (1944), p. p. maj., excl. syn. et specim. T. T. Yu 20168, C. W. Wang 78331. 灌木, 高 1 一 2 米, 稀达 4 米; 茎圆 柱形, 密被平 展的紫 红色刺 毛及微 柔毛, 多 分枝, 分 枝细而 柔软。 叶片 纸质, 卵形或 略狭, 顶端长 渐尖, 基部圆 形至微 心形, 长 10.5 — 18.5 厘 米, 宽 4.5 — 9 厘米, 边 缘具密 微齿, 基出脉 5, 叶 面无毛 或被极 疏的糙 伏毛, 基出脉 、侧脉 微凸, 背面脉 上密被 平展的 紫红色 刺毛及 微柔毛 ,细脉 仅被微 柔毛, 脉 凸起; 叶柄长 1.5 — 3 (—4.5) 厘米, 圆柱形 ,密被 平展刺 毛及微 柔毛。 由聚 伞花序 组成的 狭圆锥 花序, 生 于小枝 顶端, 多花, 长约 8 厘米, 宽约 1.5 (— 3) 厘米, 密被 平展紫 红色刺 毛及微 柔毛; 苞^ * 及小苞 片极小 ,密被 微柔毛 ;花梗 极短或 近无, 被细 枇糠; 花萼约 4 毫米, 被细 秕糠, 裂片 4, 宽三 角形, 具小 尖头, 长约 1 毫米; 花瓣 4, 粉红 色或淡 紫色, 广 卵形或 卵形, 上部 偏斜, 长约 3 毫米; 雄蕊 8, 常偏向 1 侧, 花丝与 花药近 等长, 药隔基 部膨大 ,有 三角形 短距; 子房 下位, 卵形、 4 室, 顶端有 8 条 刚毛。 蒴果广 卵形或 近球形 ,长约 3 毫米, 直径约 3 毫米, 宿存萼 长约 4 毫米, 被细 秕糠, 萼 片宽三 角形。 花期 11 一 12 月 至翌年 1 月, 果期 2 — 4 月。 产 思茅以 南西双 版纳东 南部, 海拔 5S0 — lMO 米的 密林下 潮湿的 地方。 泰国亦 有。 
96  云南 植物志  5. 长 穗花属 Styrophyton S. Y. Hu 灌木, 直立; 茎圆 柱形, 被毛。 叶片卵 形或广 卵形, 全缘, 被毛, 具 缘毛, 5 基出脉 ,侧 脉多 数, 互相 平行, 细脉 网状; 具 叶柄。 长穗 状花序 顶生; 无花梗 ,无 苞片; 花小, 4 数, 1 或 3 — 5 朵 1 簇; 花萼 钟形, 具 8 脉, 其中 4 脉较 明显, 被毛, 裂片扁 三角形 或钝三 角形, 极小, 整齐; 花瓣粉 红色或 白色, 倒卵形 或广倒 卵形, 顶端 钝凹, 略 偏斜; 雄蕊为 花瓣的 1 倍, 近等长 ,同 形, 无附 属体, 花药披 针形, 顶端 平截, 单孔 开裂, 药隔微 膨大, 基部 无距; 子房半 下位, 卵伏 球形, 4 室, 顶端 平截, 裂片不 明显; 花柱圆 柱形, 柱头 点尖。 蒴 果卵状 球形, 顶端 平截, 冠 以 1 圈刚毛 ,与 宿存萼 贴生; 宿存萼 与蒴果 同形, 具 明显的 8 脉, 被毛; 种子 多数, 极小, 楔 形, 具棱, 被 秕糠。 1 种, 产于 云南东 南部。 1. 长穗花 图版 25, 7—12 Styrophyton caudatum (Diels) S. Y. Hu (1952)*. Anerincleistus ? caudatus Diels (1932) ; Allomorphia caudata H. L. Li (1944). 灌木, 高 1一2(—5?)米; 茎密被 锈色长 柔毛。 叶片纸 质或坚 纸质, 卵形或 广卵形 ,顶 端短 渐尖或 急尖, 基部圆 形或浅 心形, 长 10 — 21 厘米, 宽 6 — 13 厘米, 全缘, 具密 锈色缘 毛, 5 基 出脉, 叶 面幼吋 密被糙 伏毛, 以后 脱落而 粗糙, 基出脉 微凹, 毛 更密, 侧脉 及细脉 下凹, 不甚 明显, 背面 密被长 柔毛, 主、 侧及 细脉均 隆起; 叶柄长 1.5 — 5 厘米, 密被 锈色长 柔毛。 花序 密被长 柔毛, 长 13 — 20 厘米; 花萼长 2 — 2.5 毫米, 钟形, 密被 刚毛, 裂 片扁三 角形 或钝三 角形, 极小, 长约 0.5 毫米, 里面 无毛; 花瓣 4, 粉 红色或 白色, 倒 卵形或 广倒卵 形, 略 具爪, 顶端钝 凹或具 1 一 2 小齿, 外 面常被 秕糠, 略偏斜 ,长约 1.5 毫米; 雄蕊 8, 浅紫 色, 长约 3 毫米, 花丝 与花药 等长; 子房 顶部被 秕糠, 其余秕 糠疏或 几无。 蒴 果卵状 球形, 长 2 — 2.5 毫米, 直径约 2 毫米, 宿存 萼密被 刚毛, 具明显 的纵肋 8 条。 花期 5 — 6 月 ,果期 10 月 至翌年 1 月。 云南特 有种, 产东 南部, 海拔 400 — 1200 米的 山谷密 林中, 阴湿 的地方 或沟边 等灌木 丛中。 導式 标本采 于蒙自 东南部 (即屏 边)。 6. 尖 子木属 Oxyspora DC. 灌木, 茎钝四 棱形, 具槽。 叶 对生, 边缘具 细齿, 5 — 7 条基 出脉, 具 叶柄。 由伞 房花序 组 成圆锥 花序, 顶生; 苞片 极小, 早落; 花 4 数, 花萼狭 漏斗形 ,具 8 脉, 萼片短 ,宽三 角形或 扁三角 伏卵形 ,顶端 常具小 尖头; 花瓣粉 红色至 红色, 或深玫 瑰色, 卵形, 顶 端通常 具突起 小尖头 并被微 柔毛; 雄蕊 8, 花蕾吋 内折, 4 长 4 短, 长 者通常 紫色, 药隔不 伸长或 伸长成 短距 (我国 不产) ,短者 黄色, 药 隔基部 伸长成 短距; 子房通 常为楠 圆形, 4 室, 顶端 无冠。 蒴 果倒 卵形或 卵形, 有吋呈 钝四棱 ,顶端 伸出胎 座轴, 4 孔裂; 宿存 萼较果 略长, 通常 为漏斗 形, 具纵肋 8 条; 种子 多数, 近三 角状披 针形, 有棱。 约 20 种, 分布 于我国 西南; 尼 泊尔, 印度, 缅甸 及中南 半岛。 我国有 3 种, 云南 均产。 
野 牡丹科  97  图版 25 1. 翅茎 异形木 Allomorphia eupteroton Guillaum. var. tcrdipetiolata C. Y. Wu ct ^^ hen ; 2 ;: 6 '刚 ^ 尖子木 Oxyspou va g ans (Roxb.) Wall., 2 . 叶 背面, 3 '花放 王々^ 示^ 花 放^, ^ 講 (右 上角具 1 小片; 7 — 12. 长 » 花 Styrophyton caudatum (Diels) S. Y. Hu, 7. 花枝, 8. 花放大 ,9.ffiS, 10. 花萼 纵剖, 示 子房及 花柱, 11 一 12 . 花辨。 
98  云南 植物志  本 属有的 种可供 药用。 分种 检索表 1 (2) 幼枝被 粃糠伏 星伏毛 及具微 柔毛的 疏刚毛 大圆锥 花序, 宽约 10 厘米或 更宽; 叶 面被枇 糠伏鳞 片或 几无, 背面仅 沿脉被 秕糠状 星伏毛 1. 尖子木 O. panicuUta 2(1) 幼枝被 平展的 刚毛或 无毛; 圆锥花 序狭, 宽达 7 厘米。 3 (4) 叶片卵 形或楠 圆形, 宽 5 — 7 .5 厘米, 基部 浅心形 至圆形 或钝, 两面被 细小的 秕糠状 鳞片, 叶背幼 吋沿基 出脉密 被刚毛 2. 刚毛 尖子木 O. vagan. 4 (3) 叶片披 针伏长 圆形至 长圆伏 卵形, 宽 2. 5 — 4. 2 厘米, 基部楔 形或近 圆形, 有吋略 偏斜, 叶 面被基 部膨大 的细微 柔毛, 背 面无毛 3. 滇 尖子木 O. yunnanensi. 1. 尖子木 酒瓶果 、砚 山红、 牙 娥拔翠 (河 口瑶 族语) Oxyspora paniculata (D. Don) DC. (1828) et (1828)*; Wall. (1929), (1930) 眷; Triana (1871)*;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 Cogn. in DC. (1891) ; Levi. (1916) ; Guillaumin (1913) et in Lecte. (1921) ; Diels (1932) ; Hand-Mazz. (1933) ; Rehd. (1934) ; Chun (1940) ; H. L. Li (1944) ; S. Y. Hu (1952)*; Hara (1971) ; 图鉴 (1972)*, Arthrostemma paniculatum D. Don (1832), (1825) ; Oxyspora vagans auct. non (Eoxb.) Wall. : Hook. (1850)*; Bredia soneriloides Levi. (1910) ; Sonerila cavaleriei Levi. (1910), pro syn. Bredia soneriloides (1913). 灌木, 高 1 一 2 米, 稀达 6 米, 茎 四棱形 或钝四 棱形, 通常 具槽, 幼嫩者 被秕糠 伏星状 毛及 具微柔 毛的疏 刚毛。 叶片坚 纸质, 卵形或 狭椭圆 状卵形 或近椭 圆形, 顶端 渐尖, 基 部圆 形或浅 心形, 长 12—24 厘米, 宽 4 .6— 11 厘米, 稀长 3 2 厘米, 宽 15.5 厘米, 边 缘具不 整齐的 小齿, 基出脉 7 条, 叶面被 秕糠状 鳞片或 几无, 脉 下凹, 背面通 常仅于 脉上被 秕糠状 星伏毛 ,侧脉 极多, 平行, 细脉 与侧脉 垂直; 叶柄长 1 一 7.5 厘米, 有槽, 通常 密被秕 糠伏星 状毛, 槽内 被具微 柔毛的 刚毛。 由 伞房花 序组成 的圆锥 花序, 顶生, 被枇 糠伏星 状毛, 长 20—30 厘米, 稀较短 ,基 部具叶 状总苞 2 枚; 苞片 和小苞 片小, 披 针形或 钻形, 长 1 一 3 毫 米; 花 萼长约 8 毫米, 幼吋 密被星 状毛, 以后渐 脱落, 狭漏 斗形, 具钝 四棱, 有纵脉 8 条, 裂 片扁 三角伏 卵形, 长约 1 毫米, 顶端 急尖, 具突 起的小 尖头; 花 瓣红色 至粉红 色或深 玫瑰红 色, 卵形, 长约 7 毫米, 于右上 角突出 1 小片, 顶端具 突起的 小尖头 并被微 柔毛; 雄 蕊较长 的 4 枚 紫色, 药隔隆 起而不 伸长, 较短的 4 枚黄色 ,药隔 隆起, 基部 伸长成 短距; 子房 无毛。 蒴果倒 卵形, 长约 8 毫米, 直径约 6 毫米; 宿 存萼较 果长, 漏 斗形。 花期 7 — 9 月 ,稀 10 月, 果期 1—3 月. 稀达 5 月。 产碧江 、腾冲 、景东 、临沧 、双江 、双柏 、思茅 、勐海 、小 勐养、 文山、 西畴、 富宁 等地, 海拔 500—1900 米的 山谷密 林下, 阴 湿处或 溪边, 也长于 山坡疏 林下, 灌木丛 中湿润 的地方 ;我  刚毛 上被微 柔毛。 
野 牡丹科  99  国四川 、贵州 、广西 、西藏 东南部 亦产。 尼泊 尔经缅 甸至越 南北部 亦有。 全 株清热 止痢; 治痢疾 、腹泻 、疮 疖等。 根据 J. Triana (1871) 专著上 面的图 ,花 瓣为倒 卵形, 左上 角具小 突尖, 长雄蕊 药隔基 部有小 突起或 短距; 而我们 的标本 花瓣为 卵形, 左边具 突出的 小片, 长 雄蕊药 隔基部 无距, 略有 差异。 2. 刚毛 尖子木 图版 25, 2 — 6 Oxyspora vagans (Koxb.) Wall. (1829) nom. mid., (1830) ; Triana (1871)*; Kurz (1877), in clavi tantum ; C. B. Carke in Hook. f. (1879) ; Cogn. in DC. (1891) ; Craib (1931). Melastoma vagana Roxb. (1814), nom. mid. , (1824) ; Homocentria vagans Naud. (1851)*; Allomorphia setosa auct. non Craib : H. L. Li (1944), p. p. min., quoad C. W. Wang 79796 (sphalm. ut 79696). 灌木, 高 1 一 2 米; 茎略四 棱形或 圆柱形 ,无槽 或稀具 浅槽, 幼嫩 吋密被 平展的 刚毛。 叶 片薄坚 纸质或 近膜质 ,卵 形或楠 圆形, 顶端 渐尖, 基部 浅心形 至圆形 或钝, 长 11 一 I 6 . 5 厘 米, 宽 5 — 7.5 厘米, 边缘具 不整齐 小齿, 通常具 缘毛, 基出脉 5 — 7, 两 面被细 小的秕 糠状鱗 片, 叶面 基出、 侧脉平 而不凹 ,背面 主脉密 被刚毛 (幼吋 ), 侧脉 多数, 平行, 细脉不 明显; 叶柄 长 1.5 — 5.5 厘米, 密被 刚毛。 由伞房 花序组 成圆锥 花序, 顶生, 长 12 — :25 厘米, 宽 2 . 5 — 6 厘米, 基 部具叶 状总苞 2 枚, 花 序轴, 花梗及 花萼均 被密秕 糠状星 状毛; 苞片 和小苞 片小, 钻形, 长约 1 毫米, 早落; 花 萼长约 6 毫米, 狭 坛形, 具钝 四棱, 有纵脉 8 , 其中 4 条不 明显, 裂片 极小, 几不 明显, 顶 端具突 起的小 尖头; 花瓣红 色或粉 红色, 卵形, 长约 6 毫米, 于右 上 角突出 1 小片, 顶 端具突 起的小 尖头, 无毛; 雄蕊 4 枚 较长, 4 枚较短 ,药隔 隆起, 基部均 伸长成 短距; 子房纺 锤形, 4 室。 蒴果椭 圆形, 顶端具 胎座轴 ,长约 5.5 毫米, 顶孔 开裂; 宿 存萼较 果长, 坛形, 颈部 缢缩。 花期约 10 月, 果期约 3 月。 产景洪 、西盟 等地, 海拔 700 — 930 米的疏 、密林 下湿润 的地方 、溪 边河旁 等处。 此外, 印度, 缅甸 至泰国 均有。 3. 滇 尖子木 Oxyspora yunnanensis H. L. Li (1944) ; Sealy (1948)*. O. glabra H. L. Li (1944), syn. nov. 灌木, 高 1 一 2 米; 茎钝四 棱形, 具槽, 幼吋被 平展的 刚毛或 脱落变 无毛。 叶片 坚纸质 或 较薄, 披针状 长圆形 至长圆 状卵形 顶端 渐尖, 基部楔 形或近 圆形, 有吋略 偏斜, 长 6 — 13 厘米, 宽 2.5 — 4.2 厘米, 边缘具 不整齐 小齿, 或几 全缘, 基出脉 5, 叶 面被基 部膨大 的细微 柔毛, 幼吋较 明显, 基出脉 下凹, 背面 无毛, 基出脉 、侧脉 明显, 隆起; 叶柄长 5 — 15 毫米, 有 槽, 与 叶片连 接处及 与茎着 生处被 1 簇 刚毛。 由伞房 花序组 成狭圆 锥花序 ,顶生 ,长 10 -21 厘米, 宽达 7 厘米, 被微 柔毛或 脱落成 无毛, 基部具 1 对叶状 总苞, 通常 早落; 苞片极 小, 披 针形, 早落; 花 梗长约 5 毫米, 被微 柔毛或 无毛; 花 萼长约 6 毫米, 被微 柔毛或 无毛, 狭漏 斗形, 具钝 四棱, 裂 片宽三 角形, 长 1 一 1.5 毫米, 顶端 急尖, 具突 起的小 尖头; 花瓣玫 瑰 红色, 卵形, 长约 1 厘米, 顶端具 突起的 小尖头 ,具 缘毛; 雄蕊 4 长 4 短, 长者 紫色, 药隔基 部微 伸长, 短者 黄色, 药 隔基部 伸长成 短距; 子房 卵形, 4 室。 蒴果 四棱状 卵形, 顶 端伸出 
100  云南 植物志  胎座轴 ,长约 6 毫米, 直径约 4 毫米, 顶孔 开裂; 宿存 萼较果 珞长, 漏斗状 ,颈部 缢縮。 花期 约 8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滇 西北, 海拔 1300 — 2800 米 的密林 下或江 边岩石 缝中。 模式标 本采于 贡山独 龙河。 在李惠 林的原 描述中 叶片、 花序及 花萼均 无毛, 实际 上是被 微柔毛 而通常 早落, 其另 一种 。• glabra H. L. Li, 就 是毛已 脱落的 植株, 因此, 不能 成立。 此外, 描述中 写到短 的雄蕊 无附属 体是错 误的, 我 们解剖 了副模 式标本 (即 俞德浚 19913) 的花, 短雄蕊 药隔基 部伸长 成短距 ,与其 他标本 的情况 一致。 7. 药 囊花属 Cyphotheca Diels 灌木, 茎钝四 棱形, 小枝四 棱形, 具槽。 叶对生 ,边 缘具细 锯齿, 基出脉 5; 具 叶柄。 聚 伞花序 或退化 成假伞 形花序 或伞房 花序, 顶生, 苞 片小, 花序、 花梗及 苞片外 面常被 小星伏 毛; 花 4 数, 花萼 漏斗状 钟形, 成钝四 棱形, 具 8 脉, 其中 4 条较 明显; 萼 片浅半 圆形, 脊上 具 三角形 的翅; 花瓣白 色至粉 红色, 广卵形 ,顶 端钝和 偏斜; 雄蕊 8, 4 长 4 短, 分离, 在花 蕾吋 折折, 花开吋 短者通 常内藏 ,药隔 基部不 膨大, 长者具 短喙, 药隔后 方微微 隆起, 顶孔 开裂; 子房 坛状, 4 室, 半 下位, 顶端 具冠, 冠边缘 具细啮 蚀伏齿 (原描 述为具 腺缘毛 )。 蒴 果 坛形, 4 纵裂; 宿存萼 坛形, 顶端平 截成皱 波状, 具 8 脉, 其中 4 脉隆起 ,成四 棱形, 果后 期上半 部脱落 ,脉 突出成 8 齿。 1 种, 仅产 于我国 云南南 部及西 南部。 原描 述指出 药隔后 方囊状 加厚, 据我 们观察 仅微微 隆起, 未呈 囊状。 1. 药囊花 图版 26, 1 — 3 Cyphotheca montana Diels (1932) ; H. L. Li (1944). 灌木, 高 0.8 — 2 米' ,茎钝 四棱形 ,具粗 糙的薄 栓皮, 小枝四 棱形, 密被秕 糠状微 柔毛及 小 星状毛 (原描 述为极 短的毛 ), 具深槽 ,分 枝多。 叶片 纸质, 卵形, 卵状长 圆形、 卵 状披针 形或椭 圆形, 顶 端短渐 尖或近 急尖, 基部楔 形或广 楔形, 长 5 — 12 (—17) 厘米, 宽 2 — 5.5 (一 7) 厘米, 边缘 具疏细 锯齿, 齿具刺 毛状小 尖头, 幼吋 叶面密 被小星 状毛, 背面仅 脉上被 小星 状毛, 以后通 常仅背 面沿脉 被疏小 星状毛 侧脉 多数, 平行, 于背面 隆起, 细脉 网状, 于 叶面不 明显; 叶柄长 1 一 5 厘米, 密被小 星状毛 。聚伞 花序或 退化成 假伞形 花序或 伞房花 伞, 顶生 或生于 各分枝 顶端, 密被小 星状毛 ,长约 5 厘米; 苞片三 角形, 外面被 密小星 状毛; 花梗长 2 — 6 毫米; 花 萼长约 8 毫米, 外 面被微 柔毛; 花瓣白 色至粉 红色, 广 倒卵形 或偏斜 广倒 卵形, 顶 端钝和 偏斜, 长约 6 毫米, 无毛; 雄蕊长 者伸出 花冠, 药窒披 针形, 弯曲, 短者 内藏, 药室成 膝曲状 弯曲, 药隔 基部不 膨大或 不明显 膨大; 子房 坛形, 花柱 微弯, 仅 顶部伸 出 花冠。 蒴 果长和 直径约 8 毫米, 有吋约 6 毫米; 宿存萼 坛形, 与蒴果 等大, 顶端 平截; 果 梗长 1.3— 1.5 厘米, 被毛。 花期约 5 月, 果期约 10 月。 产凤庆 、景东 、新平 、建水 、元阳 、金平 、屏边 等地, 海拔 1800 — 2350 米的 山坡、 箐沟密 林下、 竹林下 的路旁 、坡 边或小 溪边。 模式标 本采于 元阳逢 春岭。 
野牡丹 科  1UI  8. 柏 拉木属 Blastus Lour. 灌木, 常 分枝; 茎通常 圆柱形 ,被小 鳞片, 稀 被毛。 叶 片薄, 纸质, 全缘或 具极小 的细浅 齿, 3—5 条基 出脉, 侧脉 平行, 与基 出脉垂 直或呈 锐角; 具叶柄 或无。 由聚 伞花序 组成圆 锥 花序, 顶生, 花多, 或 呈伞形 花序、 伞状聚 伞花序 腋生, 花少, 总 梗短; 苞片小 ,早落 ;花 4 数, 极稀 3 或 5 数, 花 萼狭漏 斗形至 钟状漏 斗形, 或圆 筒形, 具 四棱, 极稀 3 或 5 棱, 脉不 明显, 常被小 鱗片, 裂片小 ,顶 端具小 尖头; 花瓣 通常为 白色, 稀 粉红色 或浅红 紫色, 卵形或 长圆形 ,有 吋上部 1 侧 偏斜或 1 突出, 小片, 顶端通 常渐尖 ,稀 圆形; 雄蕊 4 (一 5), 等长, 花 丝丝状 ,花药 钻形, 顶端单 孔裂, 微弯 或呈曲 膝伏, 基部通 常无附 属体, 药隔微 膨大, 常下延 至花药 基部, 有 吋几呈 小瘤; 子房 下位, 卵形, 4 室, 顶端具 4 个 突起或 钝齿, 常被小 鱗片, 外壁具 4 隔片; 花柱 丝伏, 常超过 雄蕊。 蒴果橢 圆形或 倒卵形 ,具不 明显的 四棱, 纵裂, 与 宿存萼 贴生; 宿存 萼与果 等长或 较长, 常被小 鳞片; 种 子小, 多数, 楔形。 约 20 种, 分布于 亚洲东 南部及 南部。 我国约 15 种, 从 西南至 东南部 都有; 云南有 4 种。 分种 检索表 1(2) 叶片提 琴伏楠 圆形, 基部耳 垂形, 无柄 2. 耳基 柏拉木 B. aurieulatut 2 (1) 叶片披 针形、 狭椭圆 形或楠 圆伏披 针形、 长圆伏 披针形 ,基部 楔形, 有柄。 3 (4) 由 聚伞花 序组成 的圆锥 花序, 顶生, 长约 8 厘米, 花萼 圆筒形 1. 鳞毛 柏拉木 B. .quamosu. 4 (3) 伞形花 序或伞 形状聚 伞花序 ,腋生 ,长约 I 厘米, 花萼 钟伏漏 斗形。 5 (6) 叶面 无疏微 柔毛而 被疏小 鳞片, 叶柄 1 一 2 厘米, 稀达 3 厘米; 花 药成曲 膝状, 花瓣右 h 角突出 1 小片 3. 柏拉木 B. cochinchinensit 6(5) 叶面 幼吋被 疏微柔 毛及小 突起, 叶柄长 2 — 6 厘米, 一般 4 厘米 ; 花 药微弯 不成曲 膝状, 花 瓣上部 > 侧偏斜 ,外面 具明显 的透明 小腺点 4. 云南 柏拉木 B. tsaii 1. 鱗毛 柏拉木 图版 26, 6 — 7 Blastus squamosus C. Y. Wu et Y. C. Huang, sp. nov. Valde af finis B. cochinchinensi Lour., a quo inflorescentiis terminalibus, panicu- latig e cymis constantibus. circ. 8 cm long is ; ealycibus tubulosis, subquadrangulatis distinguendus videtur. 灌木, 高约 1 米; 茎圆 柱形, 分 枝多, 密被黄 褐色小 鳞片。 叶片 纸质, 狭 椭圆形 或披针 状椭 圆形, 顶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长 5.5 — 11 厘米, 宽 2 — 3.5 厘米, 边缘 具极小 的细齿 牙, 3 出脉, 叶面 仅具小 突起, 脉 微凹, 背 面被黄 褐色小 鱗片, 脉 隆起; 叶柄长 0.6 — 1.5 厘 米, 密被小 鱗片。 由 聚伞花 序组成 的圆锥 花序, 顶生, 有花 20 — 30 朵, 长约 8 厘米, 花序、 花梗及 花萼均 密被小 鳞片; 苞片三 角形, 长约 0.5 毫米; 花 梗短或 几无; 花萼圆 筒形, 具四 棱, 稀 3 棱, 长约 5 毫米, 裂片 4, 稀 3, 三角形 ,长约 0.5 毫米; 花瓣 4, 稀 3, 粉 红色, 长圆形 (花蕾 吋), 顶端钝 或圆形 ,长约 I. 5 毫米; 雄蕊 4, 稀 3, 花 丝长约 1 毫米 (花蕾 吋), 花药长 
102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26 1—3. 药嚢花 Cyphotheca montana Diels, 1. 叶形, 2. 异 形叶, 3. 花 纵剖; 4 一 5. 耳基 柏拉木 Blastus auriculatus Y. C. Haung, 4. 叶形, 5. 花 纵剖; 6—7. 鳞毛 柏拉木 Blastus squamosus C. Y. Wu et Y. C. Huang. 6. 花枝, 7. 花外形 :8. 云南 柏拉木 Blastus tsaii H. L. Li, 花 纵剖。 
野 牡 丹 科  103  约 4 毫米, 药隔不 膨大; 子房具 4 小突起 ,被小 鱗片。 果 未详。 花期约 5 月。 产 富宁, 海拔约 700 米 的山间 林缘。 模式标 本采于 富宁。 云南: 富宁, 架街, 林缘, 19 4 年 5 月 29 日, 王启无 、刘瑛 89 707( 模式, Typus! HY.)。 i 耳基 柏拉木 图版 26, 4 — 5 Blastus auriculatus Y. C. Huang, sp. nov. Species a speciebus yunanensibus omnibus adhuc cognitis foliis papyraceis, pan- durato-ellipticis, apice acuminatis, basi auriculatis, 13.5 — 24 cm longis, 4.5 ~ 8 cm latis, triplinerviis, sessilibus bene recedit. 灌木, 茎圆 柱形, 分 枝多, 披散, 密被小 鳞片。 叶片 纸质, 提 琴状椭 圆形, 顶端 渐尖, 基 部耳 垂形, 长 13.5 — 24 厘米, 宽 4 . 5 — S 厘米, 全缘, 离基 3 出脉, 叶面幼 吋具小 鱗片, 以后 除基出 脉外, 鱗片 脱落, 脉下凹 ,背面 密被小 鳞片, 脉 隆起; 无叶柄 。聚伞 花序, 腋生, 具 5 一 9 朵花, 长约 1 厘米, 花序、 花梗、 花萼均 被密小 鳞片, 花 梗长约 2 毫米; 花萼长 漏斗形 ,长 约 3.5 毫米, 波伏 4 裂, 裂 片长约 0.5 毫米, 具小 尖头; 花瓣 白色, 卵形, 长约 2 . 2 毫米, 顶端 渐尖; 雄蕊 4 ,等长 ,花 丝长约 2 毫米, 花 药长约 3. 5 毫米, 粉 红色, 药隔微 膨大, 下 延基部 呈极短 的距, 向前 至花药 基部, 末端 尖具微 上弯; 子房 顶端具 4 小突起 ,略被 鱗片。 蒴果椭 圆形, 与宿存 萼贴生 ;宿 存萼较 果长, 近中部 缢缩, 檐部具 4 齿, 长约 3 . 5 毫米, 直径约 2 亳 米, 密被小 鱗片。 花期约 6 月, 果期约 7 月。 产 河口, 海拔约 220 米的 山坡林 内或竹 林内。 模式标 本采于 河口。 云南: 河口 三区, 1953 年 6 月, 云南 垦殖局 43 (模 式, Typus! HY.); 同地, 蔡克华 941; 中苏 考察队 3223; 云大 609, 7280。 3. 柏拉木 山甜娘 (海 南岛) Blastus cochinchinensis Lour. (1790) ; Seem. (1863) ; Hance (1867) ; Triana (1871)*;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 Forb. et Hemsl. (1887) ; Cogn. in DC. (1891) ; Matsum. et Hayata (1906) ; Hayata (1912) ; Guillaum. (1913) et in Lecte. (1921) ; Levi. (1914) ; Chung (1924) ; Merr. (1927), (1935) ; Diels in Engl. (1932); Metcalf (1933); Rehd. (1934) ; Kanehira (1936)*; H. L. Li (1944) ; H. K en g (1955)*;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鉴 (1972)*; Aw^edrmw parm/Zorwm Benth. (1861); B. parviflorus Triana (1871) ; B. marchandii Levi, in Fedde (1913). 灌木, 高 0.6 — 3 米; 茎圆 柱形, 分枝多 ,幼吋 密被黄 褐色小 鳞片, 以后 脱落。 叶 片纸质 或近坚 纸质, 披针形 、狭椭 圆形至 椭圆伏 披针形 ,顶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长 6 — I 2 (—18) 厘 米, 宽 2 — 4 (一 5) 厘米, 全缘或 具极不 明显的 小浅波 状齿, 3( — 5) 条基 出脉, 叶面被 疏小鳞 片, 脉 下凹; 叶柄长 1 一 2 ( — 3) 厘米, 被小 鳞片。 伞状聚 伞花序 腋生, 总梗、 花梗及 花萼均 密被小 鳞片, 总 梗长约 2 毫米或 几无, 花 梗长约 3 毫米; 花萼 钟状漏 斗形, 长约 4 毫米, 裂 片 4 (一 5), 广卵形 ,长约 1 毫米, 具小 尖头; 花瓣白 色至粉 红色, 卵形, 顶端渐 尖或近 急尖, 于右上 角突出 1 小片, 长约 4 毫米; 雄蕊 4 ( 一 5), 等长, 花 丝长约 4 毫米, 花 药长约 4 毫 米, 粉 红色, 呈曲 膝状, 药隔微 膨大, 下延 至花药 基部, 有吋几 呈小瘤 ;子房 顶端具 4 小突 起, 被小 鳞片。 蒴果椭 圆形, 与宿存 萼等长 ;宿存 萼顶端 平截, 被小 鱗片。 花期 6 — 8 月, 果 
104  云南 植物志  期 10 — 12 月。 有吋 茎上部 开花, 下部 果熟。 产 富宁, 海拔约 800 米的阔 叶林内 ;我国 广西、 广东、 福建、 台湾 亦有。 印度至 越南均 有 分布。 茎、 根均含 鞣质, 可提制 栲胶。 4. 云南 柏拉木 图版 26, 8 Blastus tsaii H. L. Li (1944). Blastus yunnanensis H. L. Li (1944), non Levi. 灌木, 高 1.5 — 2 米; 茎几圆 柱形, 具分枝 ,披散 ,幼 吋略四 棱形, 密被小 鱗片, 以 后渐脱 落。 叶片纸 质或近 膜质, 长圆伏 披针形 ,稀椭 圆形, 顶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长 8 — 15 厘米, 宽 2.5 — 4.2 厘米, 全缘 或具极 不明显 的小波 状齿, 3( — 5) 条基 出脉, 叶面幼 吋被疏 微柔毛 ,以 后脱落 ,具小 突起, 脉下凹 ,背面 密被小 鱗片, 脉 隆起; 叶柄长 2 — 6 厘米, 密被小 鱗片。 伞形 花序, 腋生, 有花 3 — 5 朵, 总梗极 短近无 ,花 梗长约 2 毫米, 被小 鳞片; 花萼 钟状漏 斗形, 长 约 3 毫米, 被小 鳞片, 浅波状 4 裂, 顶 端具小 尖头; 花瓣玫 瑰红色 或浅红 紫色, 长圆状 卵形, 上部 1 侧偏斜 ,顶端 渐尖, 外面近 边缘具 透明的 小腺点 ,长 4—4.5 毫米, 雄蕊 4, 等长, 花丝 长约 2.5 毫米, 花 药长约 4 毫米, 微弯, 药隔微 膨大, 基部微 伸延并 至花药 基部, 不呈 瘤状; 子房 顶端具 4 小突起 ,被小 鱗片。 果 未详。 产屛边 、马关 ,海拔 1250 — 1300 米的 山谷密 林下, 荫 湿的地 方或小 溪边。 模式 标本采 于 屏边。 与 柏拉木 (B. cochinchinensis Lour.) 很 相似, 但 本种叶 面幼吋 被疏微 柔毛和 具小突 起, 叶柄通 常较长 (约 4 厘米 ); 花序几 无梗, 花瓣玫 瑰红色 或浅红 紫色等 特征, 可以 区别。 9. 野 海棠属 Bredia Blume 草 本或亚 灌木, 直立; 茎圆柱 形或四 棱形, 分 枝或不 分枝。 叶片具 细密锯 齿或几 全缘, 基出脉 5 — 9 (一 11) 条, 侧脉 平行; 具 叶柄。 聚伞花 序或由 聚伞花 序组成 的圆锥 花序, 稀伞 状聚伞 花序或 单生, 顶生; 苞片小 ,常 早落; 花 4 数, 花萼漏 斗形、 陀螺 形或几 钟形, 脉不明 显, 裂片大 或小, 明显; 花瓣卵 形至广 卵形, 有吋略 偏斜, 顶端 急尖、 渐尖或 微凹; 雄 蕊为花 瓣的 1 倍, 等长或 大与小 各半; 花丝 丝状, 花药钻 形至线 状钻形 ,或 长圆状 线形, 单孔 开裂, 等长者 基部具 小瘤, 药隔微 膨大, 基部 下延呈 短距, 不等 长者, 其中长 者花药 基部具 小瘤, 药隔不 膨大, 无距; 子房下 位或半 下位, 陀 螺形, 4 室, 顶端具 膜质冠 ,冠 缘常具 缘毛, 具隔 片; 花柱 细长, 柱头 点尖。 蒴果陀 螺形, 顶端 平截, 与 宿存萼 贴生, 冠木 栓化, 常伸出 萼外; 宿存萼 有吋具 不明显 的棱, 萼片常 宿存; 种子 多数, 极小, 短 楔形, 密布小 突起。 约 30 种, 分布 于印度 至亚洲 东部; 我国约 15 种, 从 西南至 东南部 各省区 均有, 广东海 南岛未 发现。 云南有 5 种, 主产东 南部。 分种 检索表 1 (6) 雄蕊等 长或近 等长; 茎非 红色长 刚毛及 柔毛或 密被微 柔毛。 2(5) 茎近无 毛或被 疏长柔 毛或长 粗毛。 . 
野 牡丹科  05  3(4) 茎近无 毛或被 长柔毛 ;花萼 被肉质 刺毛, 萼片 广卵形 1. 大叶 野海棠 B. UmgiradioM 4(3) 茎密被 长粗毛 ;花萼 密被分 枝的星 状毛, 萼片 三角形 2. 密毛 野海棠 B. hipidi..im« 5(2) 茎密 被锈色 腺毛及 绒毛; 萼片狭 三角形 …… 3. 腺毛 野海棠 B. Telutina 6(1; 雄蕊不 等长, 4 长 4 短; 茎被 江色长 刚毛及 柔毛或 密被微 柔毛。 7(8) 叶片广 卵形至 椭圆形 ,基部 心形; 茎被 平展的 红色长 刚毛及 柔毛… 4. 红毛 野海棠 B. tuberculata 8(7) 叶片 长圆^ 卵形 或近楠 圆形, 基部圆 形或微 心形; 茎密被 微柔毛 5* 云南野 海棠 B. yunnanenais 1. 大叶 野海棠 图版 27, 1—5 Bredia longiradiosa C. Chen, nom. nov. Barthea cavalerici Levi, in Fedde (1910), quoad spicim. Cavalerie 1552 ; Fordio- phyton cavaleriei ( Levi. ) Guillaum. (1913), quoad typum; Levi. (1914) ; F. cavalerici var. violacea Levi. (1916), nom. nud. ; Bredia cavaleriei Diels in Engl. (1932) ; Hand.- Mazz. (1933) ; Rehd. (1934) ; H. L. Li (1944), non Levi, et Vant. (1906), (1907). 草本或 小灌木 ,高 30 — 100 厘米; 茎上部 近肉质 ,圆 柱形具 不明显 的棱, 几无毛 或被疏 长柔毛 ,不 分枝。 叶片纸 质或近 膜质, 广卵形 或近橢 圆形, 顶端 渐尖, 基部 心形, 长 11—23 厘米, 宽 7 — 13猩 米, 边缘 具微细 齿或几 全缘, 具 缘毛, 基出咏 7 条, 其中 最上的 1 对离基 部 5 — 14 毫米, 叶面 绿色, 密被细 秕糠伏 鱗片及 疏短糙 伏毛, 脉下凹 ,背面 通常紫 红色, 密 被细秕 糠状鳞 片及微 柔毛, 脉 隆起; 叶柄长 3 — 8.5 厘米, 具槽, 槽两 侧具长 柔毛, 其 余几无 毛。 伞形 花序, 顶生, 总梗长 2 — 4 厘米, 果吋 增长达 6 厘米, 被 微柔毛 及疏长 柔毛, 花梗长 约 1 厘米, 被微 柔毛; 花 萼长约 1 厘米, 被基 部膨大 的肉质 刺毛, 裂片扁 圆形, 顶端 微凹, 长 约 2 毫米, 外面被 疏刺毛 ,里 面被微 柔毛; 花瓣玫 瑰红色 ,广 卵形, 顶端 微凹, 具 缘毛, 其余 无毛, 长约 4 毫米, 宽约 5 毫米; 雄蕊近 等长, 花药 基部具 小瘤, 药隔基 部膨大 成短距 ;子房 半 下位, 冠缘具 缘毛。 蒴 果顶端 的冠, 微露 出宿存 萼外; 宿存 萼长约 6 毫米, 直径约 8 ^ 米, 被基 部膨大 的肉质 刺毛。 花期约 7 月, 果期约 1 月。 产麻 栗坡、 马关、 河口, 海拔 300 — 1000 米的阔 叶林下 ;我 国贵州 亦有。 2. 密毛 野海棠 图版 27, 6—10 Bredia hispid issima C. Chen, sp. nov. Planta stolonifera, caule simplex, petiolatoque dense hispido ; foliis dense utrin- que strigosis; calycibus dense stellatis ramificantibus ; petalis apiee acuminatis, 1 ― 3- hispidis notatis cognoscenda. 小灌木 ,高 25 — BO 厘米, 具匍 匐茎; 茎圆 柱形, 通常无 分枝, 密被长 粗毛。 叶片 纸质, 椭圆形 至卵形 ,顶端 渐尖, 基部 广钝、 圆形或 微心形 ,长 9.5 — 14 厘米, 宽 4.5 — 7.5 厘米, 全 缘, 基出脉 7 条, 具缘毛 ,两面 密被糙 伏毛, 幼吋 较密, 叶面脉 平整, 背面脉 隆起, 脉 上毛尤 多; 叶柄长 2 — 5 厘米, 密被长 粗毛, 通常 平展。 聚伞 花序, 顶生或 近顶端 腋生, 有花 1 一 3 朵, 总 梗极短 或几无 (则呈 伞形花 序); 花 梗长约 1 厘米或 较短, 密被长 粗毛; 花萼 杯形或 近 钟形, 长约 8 毫米, 密被具 分枝的 星状毛 ,裂片 卵形或 三角状 卵形, 被长 粗毛, 长约 2 毫 米, 具缘毛 ;花 瓣红色 至玫瑰 红色, 倒卵形 ,上部 偏斜, 顶端 渐尖, 具 1 一 3 条 刺毛, 长约 1.1 厘米, 外面 多少被 秕糠; 雄蕊 等长, 花丝与 花药近 等长, 花药披 针形, 基部具 小瘤, 药 隔基部 
106  云南 植物志  伸延呈 短距; 子房 坛形, 顶 端具膜 质冠, 冠缘具 刺毛。 蒴果 杯形, 长约 5 毫米, 直径约 5 毫 米, 冠微露 出宿存 萼外; 宿 存萼具 明显的 8 纵脉。 花期 5 — 6 月, 果期约 12 月。 产屏边 、金平 、河口 ,海拔 1400 — 1900 米的山 谷密林 下岩石 缝中或 荫湿的 地方。 模式 标 本采于 屏边。 云南: 屏边, 山谷 潮湿, 1954 年 5 月 6 日, 毛品一 4192( 模式, Typus! HY.), 3964; 同地, 云南 考察队 2120, 3553, 3743; 金平, 李锡文 516; 河口, 刘伟心 571。 3. 腺毛 野海棠 Bredia velutina Diels in Engl. (1932) ; H. L. Li (1944). 草 本或亚 灌木, 高 0.3 — 1 米; 茎圆 柱形, 密被锈 色腺毛 及绒毛 ,常 于上部 分枝。 叶片 纸质 或近坚 纸质, 卵形至 椭圆状 卵形, 顶端 渐尖, 基部 心形, 长 6 — 11 厘米, 宽 3.5 — 7 厘米, 稀长达 18 厘米, 宽 11 厘米, 边缘具 细密锯 齿或近 全缘, 齿 尖常具 刚毛及 缘毛, 7—9 条基 出脉, 稀 11 条, 叶面 绿色, 密被短 柔毛, 脉 下凹, 背面紫 红色, 脉 上密被 平展的 柔毛, 其余被 短柔毛 ,脉 明显, 隆起; 叶柄长 3 — 6 厘米, 稀达 11.5 厘米, 密被微 柔毛及 腺毛。 由 聚伞花 序组成 小圆锥 花序, 通常仅 1 次 分枝, 生 于小枝 顶端, 每聚伞 花序通 常有花 3 朵, 稀 5 — 6 朵; 苞片、 花梗、 花 萼均被 锈色微 柔毛及 腺毛; 苞片 线状披 针形, 早落; 花梗短 ,长 5 — 8 毫 米, 果 吋长达 1.3 厘米; 花 萼长约 6 毫米, 带紫 红色, 裂 片小, 长不到 1 毫米, 狭三 角形, 具 小 尖头, 反卷; 花瓣粉 红色, 卵形, 顶端 急尖, 上部 1 侧偏斜 ,长约 8 毫米, 外面被 微柔毛 ,具 缘毛; 雄蕊近 等长, 花药 基部具 小瘤, 药 隔基部 膨大呈 三角形 短距; 子房膜 质冠具 缘毛。 蒴 果 杯形, 冠 长出宿 存萼约 2 毫米; 宿存 萼密被 微柔毛 及少数 腺毛, 长约 6 毫米, 裂 片长约 2 毫米。 花期 5 — 7 月, 果期约 10 月。 产蒙自 、屏边 、马关 、麻 栗坡, 海拔 1250 — 2260 米的 山坡密 林下, 荫湿的 地方。 模式标 本采于 蒙自。 4. 红毛 野海棠 Bredia tuberculata (GuiUaum.) Diels in Engl. (1932) ; H. L. Li (1944) ; Turr. in Curtis (1949)* ; Fordiophyton ^&erci^afw»n Guillaum. in Lecte. (1913) ; B. omeien- sis H. L. Li (1944), syn. nov. 草本或 小灌木 ,高 30 — 60 厘米; 茎四 棱形, 浅 棕色或 红色, 被平 展的红 色长刚 毛及柔 毛, 通常不 分枝。 叶片 纸质, 广卵 形至楠 圆形, 顶端 渐尖, 基部 心形, 长 5 — 7.5 厘米, 宽 3 — 5 厘米, 稀长达 11.5 厘米, 宽 7.3 厘米, 边缘具 大小不 等的密 细齿, 齿尖具 红色长 刚毛, 5- 7 条基 出脉, 叶面 绿色, 有吋具 白斑点 ,被疏 糙伏毛 ,脉 微凹, 背面红 紫色, 脉 上被疏 糙伏毛 及微 柔毛, 其余 无毛, 脉 隆起; 叶柄长 2.5 — 6.5 厘米, 密被平 展的红 色长刚 毛及微 柔毛。 伞 状聚伞 花序, 顶 生或生 于分枝 顶端, 有花约 8 朵, 稀 10 — 12 朵; 苞片、 花梗、 花萼均 被平展 的红 色长刚 毛及微 柔毛; 苞 片小,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花梗长 5 — 10 毫米; 花 萼长约 7 毫 米, 带红色 ,裂片 狭披针 形或披 针形, 反卷, 长约 3 亳米, 里面 具细腺 点状微 柔毛; 花 瓣粉红 色至紫 红色, 卵形或 椭圆状 卵形, 顶端 急尖, 长 7 — 8 毫米, 无毛; 雄蕊 4 长 4 短, 长 者伸出 花 冠外, 花药基 部无瘤 ,药隔 基部不 膨大或 微膨大 ,但不 成距, 短者内 藏或微 露出花 冠外, 花 药 基部具 小瘤, 药 隔基部 膨大成 短距; 子房半 下位, 膜 质冠具 缘毛。 蒴果 杯形, 冠微 露出宿 存萼; 宿存 萼通常 为浅紫 红色, 被平 展的红 色长刚 毛和微 柔毛, 直径约 4 毫米。 花期 7 — 8 
野 牡丹科  107  月, 果期约 10 月。 产 盐津、 彝良, 海拔 950 — 1200 米的 次生杂 木林林 缘荫处 或山坡 沟边; 我国 四川、 广 西、 广东 (海南 不产) 、江西 亦有。 模式 标本采 于盐津 (成凤 山)。 本种的 花有大 有小, 其 中有过 渡型, 李惠林 建立的 Bredia omeiensis H. L. Li, 是小花 极端 类型, 故不能 成立。 5. 云南 野海棠 Bredia yunnanensis (L6vl.) Diels in Engl. (1932) ; Rehd. (1934) ; H. L. Li (1944) ; Blastus yunnanensis Levi, in Fedde (1912) ; Bl. mairei Levi. (1912) ; Fordio- phyton cavaleriei Guillaum. (1913), p. p., quoad specim. e Yunnan. 草本或 亚灌木 ,高约 30 厘米; 茎四 棱形, 幼吋 密被微 柔毛, 以后 脱落, 通 常上部 分枝。 叶片 纸质, 长圆 状卵形 或近楠 圆形, 顶端短 渐尖, 基部圆 形或微 心形, 长 6.5 — 11 厘米, 宽 2. 5 —4.3 厘米, 边缘 具密细 锯齿, 齿尖具 刺毛, 7 条基 出脉, 两面被 微柔毛 ,叶面 还有星 散的短 糙 伏毛, 脉 微凸, 背面脉 隆起; 叶柄长 2 — 4 厘米, 密被微 柔毛。 伞形花 序或有 2 分 枝组成 的圆锥 花序, 生于小 枝顶端 ,密 被微柔 毛及疏 腺毛; 花梗及 花萼均 密被微 柔毛及 腺毛, 花梗 长约 1 厘米或 较短; 花 萼长约 3.5 毫米, 浅紫 红色, 裂片 狭三角 形或披 针形, 外面几 无毛, 里面 密被微 柔毛, 长约 3 毫米; 花瓣粉 红色, 广卵形 ,顶端 急尖, 外面仅 脊上具 1 行微 柔毛, 长约 6 毫米; 雄蕊 4 长 4 短, 长者 伸出花 冠外, 花 药基部 无瘤, 药隔基 部不膨 大或微 膨大, 伹不 成距, 短者 内藏或 微露出 花冠, 花药 基部具 小瘤, 药 隔基部 膨大成 短距; 子房半 下位, 膜 质冠具 缘毛。 蒴果 未详。 花期约 9 月。 产滇 东北, 海拔约 690 米的山 谷次生 林下, 沟边石 缝间。 模式标 本采于 绥江及 盐津之 间的 地区。 本种 与红毛 野海棠 (Bredia tuberculata 〖Guillaum. 】Deils) 在花的 结构上 ,十分 接近, 伹 本种 茎被微 柔毛; 叶片长 圆状卵 形或近 楠圆形 ,两 面被微 柔毛; 萼被微 柔毛及 腺毛等 ,可以 区别。 10. 八 蕊花属 Sporoxeia W. W. Smith 灌木, 茎钝四 棱形, 幼吋常 被毛。 叶片 边缘常 具密细 齿牙, 5( — 7) 条基 出脉, 侧脉 平行, 与基出 脉呈锐 角或近 直角, 多数, 细脉 网状; 具 叶柄。 伞形 花序, 腋生, 总梗 极短或 几无; 苞 片小, 早落; 花 4 数, 花萼 钟状漏 斗形, 常具 四棱, 脉不 明显, 裂 片通常 为广卵 形或半 圆形, 长约 2 毫米; 花瓣卵 形或广 卵形, 常 1 侧偏斜 ,顶端 渐尖; 雄蕊 8, 等长或 近等长 ,花丝 丝状, 与 花药近 等长; 花药 钻形或 长圆状 线形, 基部具 小瘤, 药隔 基部微 膨大, 延伸呈 短距; 子房 下位, 坛形, 具 四棱, 棱上具 隔片, 4 室, 顶端 无冠, 具 钝齿。 蒴 果近球 形或卵 球形, 钝四棱 形, 4 裂; 宿存萼 钟状漏 斗形, 顶端 平截, 与果 同形且 等长, 裂片常 宿存, 具明 显或不 明显的 8 脉; 种 子小, 多数, 楔形, 略呈三 棱形, 有 极小的 突起。 3 种, 分布 于我国 至缅甸 北部。 我国 3 种均 产于云 南西北 部及东 南部。 缅甸仅 1 种。 
108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27 1 一 5. 大叶 野海棠 Bredia longiradiosa C. Chen, 1. 花枝, 2. 花, 3. 花瓣, 4. 雄蕊 , 5. 雌蕊; 6— 10. 密 毛野海 棠 B. hispidissima C. Chen, 6. 叶, 7. 花, 8. 花瓣, 9. 雄蕊, 10. 花萼 展开示 雌蕊: 11 一 15. 尖叶 八蕊花 Sporoxeia latifolia (H. L. Li) C. Y. Wu et Y. C. Huang, 1 1 . 叶, 12. 花, 13. 花瓣, 14. 雄蕊, 15. 花萼展 开 示雌蕊 :16— 17. 八蕊花 S. sciadophila W. W. Smith, 16. 花, 17. 雄蕊. 
野 牡丹科  10 ( )  分种 检索表 1 (4) 叶片 卵形、 广卵形 、广椭 圆形至 卵状橢 圆形, 顶端渐 尖或短 渐尖, 基部 圆形、 广钝至 微心形 《» 2(3) 小枝 无毛; 花萼被 长硬毛 ,裂片 具明显 的缘毛 • 1. 毛粤 八蕊花 S. hir.uta 3(2) 小 枝幼吋 密被微 柔毛; 花萼被 微柔毛 ,裂片 无缘毛 2 . 尖叶 八蕊花 S. latifoli. 4(1) 叶片圆 形或略 倒卵状 圆形, 顶 端钝或 广楔形 3 . 八蕊花 S. .ciadophila 1. 毛萼 八蕊花 Sporoxeia hirsuta (H. L. Li) C. Y. Wu, comb. nov. Blastus hirsuta H. L. Li in Journ. Arn. Arb. 25: 16. (1944). 灌木, 高约 1 米; 茎钝四 棱形, 具槽, 无毛。 叶片纸 质或近 膜质, 广楠圆 形或卵 状椭圆 形, 顶端短 渐尖, 基部广 钝或近 圆形, 长 9 一 15 厘米, 宽 6 — 9 厘米, 边缘 具密细 齿牙, 齿尖 具 刺毛, 5 (一 7) 条基 出脉, 叶面被 疏短刺 毛及细 秕糠, 褶皱, 脉下凹 ,背面 被秕糠 ,脉 隆起; 叶柄长 3 — 7 厘米, 无毛。 伞形 花序, 腋生, 总梗 极短; 花 未详。 每 序有果 3 — 4 个, 蒴果卵 状 球形, 直径约 5 毫米; 宿存萼 密被长 硬毛及 小腺点 ,脉不 明显; 苞片广 卵形, 长约 2 毫米, 边缘具 缘毛, 具小 突起, 果梗约 1 厘米, 多少具 长硬毛 ,具 四棱。 花期 未详, 果期约 10 月。 产滇 西北, 海拔 2500 — 2800 米 的林下 荫湿的 地方。 模式标 本采于 福贡。 2. 尖叶 八蕊花 图版 27, 11 — 15 娘 阿拨翠 (河口 瑶族语 译音) Sporoxeia latifolia (H. L. Li) C. Y. Wu et Y. C. Huang, comb. nov. Blastus latifolius H. L. Li in Journ. Am. Arb. 25: 15 (1944), e descr. ; B. fengii S. Y. Hu (1952), syn. nov. 灌木, 高约 1 米; 茎钝四 棱形, 以后近 圆形, 常外倾 ,具 分枝, 幼吋 密被微 柔毛。 叶片纸 质或近 膜质, 卵形、 广卵 形至椭 圆形, 顶端 渐尖, 基部 圆形、 微心形 或广钝 ,长 11 一 15 厘米, 宽 5 — 8.5 厘米, 稀 17X9.5 厘米, 边缘 具细密 齿牙, 齿尖具 短刺毛 ,5( — 7) 基出脉 ,叶 面幼吋 被微柔 毛及疏 短刺毛 ,以后 微柔毛 脱落, 脉 下凹, 背面仅 脉上密 被腺状 鱗片, 脉 隆起; 叶柄 长 3— 6.5( — 8) 厘米, 密被微 柔毛。 伞形 花序, 腋生, 总梗 最长约 2 毫米, 被微 柔毛; 苞 片小, 钻形, 早落; 花 梗长约 9 毫米, 密被微 柔毛; 花萼 钟状漏 斗形, 长约 5 毫米, 被微 柔毛, 钝四 棱形, 裂片 长圆状 倒披针 形或半 圆形, 顶端 急尖, 长不到 2 毫米, 两面 均被微 柔毛; 花瓣银 红 色或朱 红色, 卵形, 1 侧偏斜 ,顶端 渐尖, 基部略 短爪, 长约 7 亳米, 多 少被微 柔毛; 雄蕊 8, 近 等长, 花 丝长约 4 毫米, 花药长 4.5 毫米, 基部具 小瘤, 药 隔基部 伸延呈 短距, 距长约 1 毫米; 子房 坛形, 四 棱形, 棱上具 隔片, 顶端具 钝齿, 被细 秕糠。 蒴果近 球形, 直径约 5 亳米, 与宿 存萼近 等长; 宿存 萼与果 同形, 无毛。 花期约 8 月, 果期约 10 月。 产滇 东南, 海拔 1100 — 1900 米 的疏、 密林下 荫湿的 地方或 沟边。 模式 标本采 于蒙自 。 3. 八蕊花 图版 27, 16—17 Sporoxeia sciadophila W. W. Smith (1917) ; Diels (1932) ; Merr. (1941). 灌木, 高 1 一 1.2 米; 茎钝四 棱形, 上部 分枝, 幼 吋被极 细的微 柔毛, 以后 无毛。 叶片坚 纸质, 圆形或 略倒卵 状圆形 ,顶端 急尖, 基部 钝或广 楔形, 长 9.5 — 13.5 厘米, 宽 7.5—12 厘 
110  云南 植物志  米, 边缘 具不明 显的细 锯齿, 齿 尖具短 刺毛, 5 (一 7) 条基 出脉, 两面被 细微的 秕糠, 叶面脉 下凹, 背面脉 隆起; 叶柄长 3 . 5 — 8 厘米, 具槽, 无毛。 伞形 花序, 腋生, 总梗 极短或 几无, 花 梗长约 1 厘米, 多少被 微柔毛 ;花萼 钟状漏 斗形, 长约 6 毫米, 粗糙, 多 少被微 柔毛, 钝四棱 形, 裂片广 卵形或 三角状 卵形, 顶端急 尖或近 渐尖, 长约 2 毫米, 里 面具小 突起; 花 瓣粉红 色, 广 卵形, 1 侧偏斜 ,顶端 渐尖, 长约 9 毫米, 具小 突起; 雄蕊 8 , 近等长 ,花 丝长约 8 毫米, 花 药长约 7 毫米, 紫色, 基部具 小瘤, 药 隔基部 下延呈 短距, 距长约 1 毫米; 子房 坛形, 顶端 具 4 钝齿, 齿具 缘毛。 蒴果近 球形, 直径约 5 毫米, 与 宿存萼 同形; 宿存萼 粗糙。 花期 7 — 8 月, 果期 5 — 6 月。 产片马 ,海拔 1400 — 2500 米的 石灰岩 山坡常 绿阔叶 林下。 缅甸 亦有。 模式标 本采于 片马。 11. 锦 香草属 Phyllagathis Bl., ampl. 草本或 小灌木 或灌木 ,直立 或具匍 匐茎; 茎通常 四棱形 ,常近 肉质, 基部木 质化, 常被 毛。 叶 片全缘 或具细 锯齿, 基出脉 5 — 9 条, 侧脉 平行; 具长 叶柄。 伞 形花序 具长总 花梗或 聚伞状 伞形花 序或头 状花序 (我国 未发现 ), 顶生或 近顶生 ,或生 于小枝 顶端, 或腋生 ,总花 梗 (或 花葶) 常 肉质; 苞片通 常较大 ,长约 1 厘米, 早落; 花梗长 或短, 具小 苞片; 花 4 数, 稀 3 或 5 数; 花萼长 漏斗形 、漏斗 形或近 钟形, 具 四棱, 8 脉, 裂片大 或小, 顶端具 小尖头 ;花 瓣卵 形或倒 卵形, 或广 卵形, 常 偏斜; 雄蕊为 花瓣的 1 倍或 同数, 等长或 不等长 ;花丝 丝状, 与花药 等长或 较短; 花药 钻形或 长圆伏 线形, 基部凸 出无附 属体, 或有 吋略呈 小瘤, 药隔微 膨大, 基部 有距; 子房 下位, 罎形, 稀 杯形, 4 室, 稀 3 或 5 室, 顶 端具膜 质冠, 冠开裂 或不开 裂, 冠缘有 吋具小 齿或齿 具缘毛 ,具 隔片; 花柱 细长, 柱头 点尖。 蒴 果杯形 或球状 罎形, 4 纵 裂, 与 宿存萼 贴生, 顶端膜 质冠常 较宿存 萼高; 宿 存萼具 8 脉; 种 子小, 楔 形或短 楔形, 具 棱; 密 布小突 起或小 突起不 明显。 约 20 种, 分布 于我国 南部、 西 南部至 马来亚 半岛。 我国约 13 种, 分布于 云南、 广西、 广 东等 省区; 云南有 6 种。 本 属与异 药花属 (Stapfbphytcm H. L. Li) 极 相近, 但后者 的雄蕊 是极不 等长, 花药 基 部无附 属体, 药隔不 膨大, 无距; 子房顶 端冠开 裂或不 开裂, 冠缘具 齿或齿 具缘毛 ;由伞 伏聚伞 花序组 成圆锥 花序。 与野 海棠属 (Bredia BL) 也很 相近, 但后 者花药 基部具 小瘤, 药隔 膨大, 基部 有距; 子房顶 端冠缘 具缘毛 ;通常 是聚伞 花序或 由聚伞 花序组 成圆锥 花序。 属 的概念 是按照 李惠林 (1944 年) 扩 大了的 概念处 理的。 分种 检索表 1(8) 草本, 常肉质 ;花序 总梗长 4 一 14 (—16) 厘米。 2(7) 叶片长 与宽几 相等, 广 卵形至 圆形。 3 (6) 雄蕊 8; 叶面被 糙伏毛 及微柔 毛或多 少被糙 伏毛, 背面 被短刺 毛或糙 伏毛。 4(5) 叶 面被糙 伏毛; 茎密被 长粗毛 1. 短毛 熊巴掌 已 ca^aleriei var. tankahke«i 
野 牡丹科  111  5(4) 叶面除 被糙伏 毛外, 尚有微 柔毛; 茎密 被绒毛 …… 6(3) 雄蕊 4; 叶面被 秕糠状 微柔毛 7 (2) 叶片长 为宽的 1 倍以上 或不到 1 倍, 卵形或 广卵形  2. 猫耳朵 P. wenshaneneis 3. 四蕊熊 巴掌' P. tetrandra • 4. 长柄 熊巴掌 longipe.  8 (1) 小 灌木或 草本; 花序总 梗短, 几 无或长 1 一 2 (— 3) 厘米。 9(10) 茎幼吋 密被长 粗毛; 叶两 面被疏 糙伏毛 或背面 有吋被 微柔毛 …… S. 卵叶 锦香草 P. ovalifolia 10(9) 茎幼 吋密被 紧贴的 刺毛; 叶面几 无毛, 背面 仅脉上 被紧贴 的刺毛 …… 6 . 刚毛 锦香草 P* »»i«pi<U 1. 短毛 熊巴掌 Phyllagathis cavaleriei (Levi, et Van.) Guillaumin var. tankahkeei (Merr.) C. Y. Wu, comb. nov. Phyllagathis tankahkeei Merr. in Lingnan Sci. Journ. 7: 316. (1931). 草本, 高 10 — 15 厘米; 茎匍匐 生根, 近 肉质, 密被长 粗毛, 四 棱形, 通常无 分枝。 叶片 纸 质或近 膜质, 广卵形 、广椭 圆形或 圆形, 顶端广 急尖至 近圆形 ,基部 心形, 长 7 — I 2 厘米, 宽 6.5 — 11.5 厘米, 边 缘具不 明显的 细齿及 缘毛, 基出脉 7 — 9 条, 两面 绿色, 有吋叶 脉带红 色, 叶面多 少具糙 伏毛状 粗毛, 基出脉 平整, 侧脉 微凹, 背面除 基出脉 密被平 展的糙 伏毛及 短刺 毛外, 其余被 短刺毛 ,脉 隆起, 细脉 网状; 叶柄长 1.5 — 5 厘米, 密被长 粗毛。 伞形花 序, 顶生, 总 花梗长 4 一 14 厘米, 被长 粗毛, 稀 几无毛 (原描 述为无 毛), 苞片 倒卵形 或近倒 披针形 ,密被 长粗毛 ,通 常仅有 4 枚, 2 大 2 小, 长约 1 厘米, 早落; 花梗长 3 — 8 毫米, 被秕 糠或 长粗毛 (广 西及云 南标本 ), 花萼漏 斗形, 具 四棱, 长约 5 毫米, 被秕 糠或疏 长刺毛 (广 西标本 ), 裂片宽 卵形, 顶端 点尖, 长不到 1 亳米, 宿存; 花瓣粉 红色至 紫色, 宽倒 卵形, 上部 略偏斜 ,长约 5 毫米; 雄蕊 8, 4 长 4 短, 长者花 药长约 10 毫米, 短者花 药长约 8 毫米; 花丝 与花药 等长, 花药前 方基部 有吋具 小瘤, 药隔 基部微 膨大, 伸延呈 短距; 子房 杯形, 顶端具 膜 质冠。 蒴果 杯形, 直径约 6 毫米, 顶端 膜质冠 4 裂, 伸出宿 存萼约 2 毫米, 宿存萼 及果梗 被 秕糠。 花期 5 — 8 月 ,果期 8 — 10 月。 产富宁 ,海拔 约 1400 米的 山谷密 林下萌 湿处; 我国 广西、 广东、 江西、 福建 均有。 2. 猫耳朵 图版 28, 1 — 5 Phyllagathis wenshanensis S. Y. Hu (1952). 草本, 高 10— 20 厘米, 具匍 匐茎, 逐节 生根; 茎四 棱形, 近肉质 ,密被 绒毛, 以后 粗糙。 叶片 纸质近 膜质, 圆形 或卵状 圆形, 顶端钝 或微凹 ,基部 心形, 长 6 — 8 厘米, 宽 5.5 — S.5 厘 米, 全缘, 具 缘毛, 基出脉 9, 叶面 被糙伏 毛及微 柔毛, 背面被 糙伏毛 ,脉上 密被微 柔毛, 脉 隆起, 明显; 叶柄长 2.5 — 8 厘米, 肉质, 密被 绒毛。 伞形 花序, 顶 生或近 顶生, 有花约 8 朵; 总 花梗长 (2 —) 11 厘米, 肉质, 密被 绒毛; 苞片卵 形或披 针形, 长 8 — 10 毫米, 全缘, 具长缘 毛, 外 面被微 柔毛, 早落; 花 梗长约 5 毫米, 密被微 柔毛, 基部具 钻形小 苞片; 花萼漏 斗形, 具 四棱, 长约 6 毫米, 被微 柔毛, 裂 片宽三 角形, 顶端 急尖, 长约 1 毫米; 花 瓣红色 或紫红 色, 广 卵形, 略偏斜 ,长约 6 毫米; 雄蕊 8, 长者花 药长约 9 毫米, 花 丝长约 6 毫米, 短者花 药长约 6 毫米, 花 丝长约 5 毫米, 花药基 部无瘤 ,药隔 基部微 膨大, 仲延呈 短距; 子房 罎形, 顶端 膜质冠 缘部具 8 枚 小齿。 蒴果浅 杯形, 长约 4 毫米, 直径约 7 毫米, 冠微 伸出宿 存萼; 宿存 萼被微 柔毛, 檐部具 8 波 状齿, 梗长约 1.5 厘米。 花期约 5 月 ,果 期约 8 月 。 产文山 ,海拔 2100 — 2400 米的 山谷、 山坡密 林下或 苔藓林 下荫湿 的地方 。模式 标本采 
112  云南 植物志  于 文山。 本种 与短毛 熊巴掌 (P. cavaleriei [L6vh et Van. | Guillaum. var. tankahkeei [ Merr. ) C. Y. Wu) 很相似 ,但本 种茎被 绒毛, 叶面除 被糙伏 毛外, 尚有微 柔毛, 背 面脉上 被微柔 毛等, 可以 区别。 3. 四蕊 熊巴掌 图版 28, 6— 7 Phyllagathis tetrandra Diels (1932), sp. sensu proprio rest. Stapfiophytoti tetrandrum (Diels) H. L. Li (1944). 草本, 具匍匐 短茎, 逐节 生根, 节常 膨大, 密被锈 色刺毛 (或刚 毛), 四 棱形。 叶 片纸质 或近坚 纸质, 楠圆形 或卵形 ,稀近 圆形, 顶端 急尖、 钝或 微凹, 基部 心形, 长 6 . 5 — I 2 . 5 厘米, 宽 5.5 — 9.5 (—10.5) 厘米, 全缘, 基出脉 7 条, 两 面被秕 糠状微 柔毛, 背面基 出脉有 吋被极 疏的 刺毛, 细脉不 明显; 叶柄长 5 — 9 厘米, 稀达 14 厘米, 被秕糠 状微柔 毛及疏 刺毛。 伞形 或聚 伞花序 顶生, 单生, 稀有 两个, 总 花梗长 (5 —) 9—20 厘米, 有花 3 — I 2 朵, 苞片 披针形 或 钻形, 2 至多枚 ,被 刺毛; 花梗长 5 — 12 毫米, 或近 无梗, 被秕 糠状微 柔毛及 极疏的 刺毛; 花萼漏 斗形, 具四棱 ,被秕 糠伏微 柔毛, 长约 5 毫米, 隆起 的脉, 常被疏 刺毛, 裂片广 三角伏 卵形 或不甚 明显, 顶端 具小尖 头及疏 刺毛; 花 瓣粉红 色或玫 瑰色, 稀 红色, 卵形或 近椭圆 形, 长约 6 毫米; 雄蕊 4, 粉红色 ,花丝 与花瓣 等长, 药 室长出 花冠, 药隔基 部伸延 成短距 ;子 房 长圆状 罎形, 顶 端具膜 质冠。 蒴果漏 斗形, 具 4 棱, 直径约 4 毫米, 冠伸出 宿存萼 ;宿存 萼被秕 糠伏微 柔毛。 花期 12 月或 3 — 5 月, 果期 5 — 6 月。 产滇 东南, 海拔 1300 — 1680 米, 稀达 2000 米的 山谷、 山坡密 林下, 荫湿 且土质 肥沃的 地方。 模式标 本采于 蒙自。 李 惠林将 本种误 并入无 距花属 (Stapfiophyton H. L. Li), 而无 距花属 的主要 特征是 雄蕊极 不等长 ,花药 基部不 突出, 无附 属体, 药隔不 膨大, 无距, 与本 种的雄 蕊完全 不同, 故 仍移归 本属。 4. 长柄 熊巴掌 Phyllagathis longipes H. L. Li (1944). 草本, 高约 10 厘米, 具匍 匐茎, 逐节 生根; 茎极短 ,近 肉质, 密被 绒毛, 四 棱形, 棱上具 极狭 的翅, 通常无 分枝。 叶片 纸质, 卵 形或广 卵形, 顶端 急尖, 钝, 基部 心形, 长 4 . 5 — 8 . 5 (一 14.5) 厘米, 宽 2.5—5 (一 9 ) 厘米, 边缘 具浅细 齿牙, 具 缘毛, 基出脉 5 条, 两面被 微柔毛 及糙 伏毛, 背面脉 隆起, 细脉 网状, 明显; 叶柄长 3 一 10 . 5 (一 17 ) 厘米, 密被 绒毛。 伞形花 序, 顶生, 有花 3 — 6(— 15) 朵, 总 花梗长 8 — 】 4 ( 一 I 6 ) 厘米, 密被短 柔毛; 苞片 早落, 花梗长 约 5 毫米, 被微 柔毛, 基 部具小 苞片, 小苞片 披针形 长约 1 毫米; 花萼长 漏斗形 ,长约 7 毫 米, 四棱形 ,被微 柔毛; 裂片三 角形, 长约 1 毫米; 花瓣紫 红色, 倒卵形 ,上部 偏斜, 长约 7 毫 米, 顶端 急尖; 雄蕊 8, 长 者长约 9 毫米, 花 药长约 6 毫米, 短 者长约 7.5 毫米, 花 药长约 4 毫米, 花 药基部 无瘤, 药隔 基部微 膨大, 呈极短 的距; 子房 罎形, 顶端具 膜质冠 ,冠缘 全缘。 蒴果 杯形, 长约 4 毫米, 直径约 5 毫米, 顶端冠 增厚, 近 木质; 宿存萼 四棱形 ,漏 斗状, 较果 略长。 花期约 7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 产 景东、 大关、 彝良, 海拔 1850 — 3 100 米的 山坡、 山谷密 林下, 荫湿的 地方; 我 国四川 亦有。 
野 牡丹科  113  图版 28 5. 猫耳朵 Phyllagathis wenshanensis S. Y. Hu, 1. 植株 ,2. 花, 3. 雌蕊 及萼, 4. 花瓣, 5. 雄蕊 : 6— 7. 四 蕊 熊掌巴 P. tetrandra Dicls, 6. 花, 7. 雄蕊: 8 — 9. 直立 无距花 Stapf iophyton erectum S. Y. Hu, 8. 花 枝, 9. 果。 
1 14  云南 植物志  5. 卵叶 锦香萆 酸猪草 (河口 ) Phyllagathis ovalifolia H. L. Li (1944). 草 本或小 灌木, 高 0.3 — 1 米, 稀达 2 米; 茎四 棱形, 幼吋近 肉质, 密被长 粗毛, 以后近 木质, 几 无毛且 粗糙, 具 分枝。 叶片 纸质近 膜质, 卵形、 长圆 伏卵形 至广楠 圆形, 顶 端渐尖 或急尖 ,基部 楔形、 钝至浅 心形, 长 9 一 18 厘米, 宽 3— 8.5 厘米, 全缘 或有吋 具极不 明显的 密细齿 ,具 缘毛, 5—7 条基 出脉, 两面 被疏糙 伏毛或 背面有 吋被微 柔毛, 叶 面脉下 凹或微 凹, 背面 隆起, 细脉近 平行或 网状; 叶柄长 2.5 — 6.5 厘米, 密被长 粗毛。 伞形 花序, 顶生, 有 花 25 — 30 朵, 总梗长 1 一 1.5 厘米, 有 吋长达 3 厘米而 中部具 1 对 钻形小 苞片, 密 被长粗 毛; 苞片广 卵形或 近圆形 ,长约 1.2 厘米, 背 面被长 粗毛及 绒毛, 里面中 部被长 柔毛, 早落; 花梗长 5 — 8 毫米, 被疏粗 毛及微 柔毛; 小 苞片披 针形, 长约 1 毫米, 被微 柔毛; 花 萼漏斗 状, 长约 9 毫米, 被微柔 毛及疏 粗毛; 裂片 三角伏 卵形, 长约 3 毫米, 背面 被密长 柔毛; 花瓣 红色, 广倒 卵形, 顶端 急尖, 长 6 — 8 毫米; 雄蕊 8, 等长, 花 丝长约 3 毫米, 花 药长约 6 毫米, 紫色, 基部 无瘤, 药隔 基部微 膨大, 呈极短 的距; 子房 罎形, 顶 端具膜 质冠, 冠 缘具微 柔毛。 蒴果 杯形, 长约 7 毫米, 直径约 7 毫米, 冠增厚 ,近 木质; 宿 存萼具 明显的 8 脉。 花期 6 — 8 月, 果期约 12 月。 产滇 东南, 海拔 1200 — 1700 米的 陡坡、 山谷密 林下, 荫湿的 地方。 模式标 本采于 屏边。 本种的 主要特 征是总 花梗短 ,萼片 密被长 柔毛, 此外, 幼枝 及叶柄 密被长 粗毛。 嫩 幼部分 可作猪 词料。 6. 刚毛 锦香草 Phyllagathis hispida (S. Y Hu) C. Y. Wu, comb. nov. Cyphotheca hispida S. Y. Hu in Journ. Am. Arb. 33: 167. pi. 2, fig. 10. 1952. 灌木, 高约 1 米; 茎钝四 棱形, 密被 紧贴的 刺毛, 以后 无毛, 具 栓皮, 分枝。 叶片 纸质或 近 膜质, 卵形或 长圆状 卵形, 顶端 渐尖, 基部圆 形或微 心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2.5 — 5 厘米, 全缘 具刺毛 状缘毛 或具细 锯齿, 齿尖具 刺毛, 基出脉 5 条, 幼吋两 面密被 刺毛, 以后 叶面几 无毛, 近 边缘具 1 环疏 刺毛, 基 出脉下 ft, 背面凡 脉上均 被紧贴 刺毛, 基 出脉、 侧脉 隆起; 叶柄长 8 — 50 毫米, 密被 刺毛。 聚伞 状伞形 花序, 生于小 枝顶端 ,有花 1 一 4 朵; 总梗长 0.7 -2 (-3) 厘米, 被 刺毛; 苞片小 ,披 针形, 被刺毛 ;花 梗长约 8 亳米, 密被 紧贴的 刺毛; 花萼 近钟形 ,长约 8 毫米, 密被 紧贴的 刺毛; 萼片 卵形, 被刺毛 及刺毛 状缘毛 ,长约 1.5 毫米; 花 瓣粉 红色, 倒卵形 ,顶端 微凹, 具小 尖头, 长约 8 毫米; 雄蕊 8, 长者花 药长约 5 毫米, 花丝长 约 4 毫米, 短者花 药长约 3.5 毫米, 花 丝长约 3.5 毫米, 药室披 针形, 微弯, 药隔微 隆起, 基部 成极短 的距; 子房 罎形, 顶端 具冠, 冠缘具 细齧蚀 状齿; 花柱 近基部 被毛。 蒴果球 伏罎形 ,长 及 直径约 6 毫米; 宿存 萼与果 同形, 微 四棱, 常冠以 披针形 萼片。 花期约 9 月 ,果 期约 11 月。 产西畴 、屛边 ,海拔 1450 — 1550 米的密 林中及 林缘。 模式标 本采于 西畴。 12. 无 距花属 Stapfiophyton H. L. Li 草本或 小灌木 ,通常 直立, 有 吋具匍 匐茎; 茎钝四 棱形, 从 基部分 枝或不 分枝。 叶片全 
野 牡丹科  115  缘或具 细裾齿 ,具 O — ) 5 — 7 条基 出脉, 侧脉 平行; 具 叶柄。 由伞状 聚伞花 序组成 圆锥花 序, 顶生; 苞 片小, 通常为 钻形, 早落; 花梗 通常四 棱形, 有吋有 狭翅; 花 4 数, 花萼 杯形、 钟 形或长 漏斗形 ,具 四棱, 8 脉, 裂片 明显, 大或小 ,顶 端具小 尖头; 花瓣通 常卵形 ,常 偏斜; 雄 蕊 8, 极不 等长, 花丝 丝伏, 花药 钻形、 长 圆形或 长圆状 线形, 基部不 凸出, 无附 属体, 药隔 基部不 膨大, 无距; 子房 下位, 4 室, 顶端具 膜质冠 ,冠常 4 裂, 具缘毛 及隔片 ;花柱 细长, 柱 头 点尖。 蒴杲 杯形, 4 纵裂, 与宿存 萼贴生 ,顶 端冠木 栓化, 较宿存 萼高; 宿存萼 四棱形 ,具 明显的 8 脉; 种 子小, 楔形, 具棱, 密布小 突起。 3 种, 分布于 我国南 部和西 南部; 云南有 1 种。 本 属曾由 李惠林 (1944 年) 并入 两种, 其 中误将 Phyllagathis tetrandra Diels 并入 本属, 本属 虽与锦 香草属 (Phyllagathis B1.) 十分 接近, 但其 主要区 别是, 本属 雄蕊不 等长, 花药 基部不 凸出, 无附 属体, 药隔 基部不 膨大, 无距, 可以 区別。 1. 直立 无距花 图版 28, 8 — 9 Stapfiophyton erectum S. Y. Hu (1952). 草本或 小灌木 ,直立 ,高 30 — 100 厘米; 茎钝四 棱形, 上部有 吋分枝 ,幼吋 密被微 柔毛, 粗糙。 叶片纸 质或坚 纸质, 楠圆形 至卵状 楠圆形 或广椭 圆形, 顶端短 渐尖, 头钝, 基 部楔形 或钝, 长 8.5 — 15.5 厘米, 宽 4.7 — 6.2 厘米, 或长 I 6 厘米, 宽 9 厘米, 全缘, 基出脉 5, 两面无 毛, 叶面具 密且小 白泡状 突起, 主、 侧脉 平整, 背 面被极 细的秕 糠或有 吋具小 突起, 基出 脉、 侧脉 隆起; 叶柄长 1.5 — 3.5 厘米, 无毛, 两侧 多少具 狭翅。 由伞状 聚伞花 序组成 的圆锥 花序, 顶生, 长 8 — 10 厘米, 宽约 4 厘米, 被极小 的枇糠 ;苞片 钻形, 早落; 花梗 (果吋 ) 长 5 — 8 毫米, 略四 棱形, 棱 上略具 狭翅, 被 极细的 秕糠; 花 未详。 蒴果 杯形, 具四棱 ,长约 4 毫 米, 直径约 6 毫米, 冠 4 裂, 裂 片顶端 微凹。 花期 未详, 果期 11 月 至翌年 1 月 。 产麻 栗坡, 海拔 1300 — 1500 米 的石灰 岩山坡 密林下 潮湿的 地方。 模式 标本采 于麻栗 坡。 13. 异 药花属 Fordiophyton Stapf 草 本或亚 灌木, 直 立或匍 匐状; 茎四 棱形, 分 枝或不 分枝, 有吋呈 肉质。 叶片薄 ,膜质 或 纸质, (3 — )5 — 7( — 9 ) 条基 出脉, 边缘 常具细 齿或细 锅齿, 侧脉 平行, 细脉通 常网状 ,不 明显; 具 叶柄或 几无。 单 1 的伞形 花序或 由聚伞 花序组 成圆锥 花序, 顶生, 伞梗基 部具明 显的 苞片, 早落; 花 4 数, 花萼倒 圆锥形 或倒漏 斗形, 膜质, 具 8 脉, 裂片 膜质, 早落; 花瓣长 圆 形或倒 卵形, 上部 偏斜; 雄蕊 8, 4 长 4 短, 长者粉 红色或 紫红色 ,花药 线形, 较花 丝长, 基部伸 长呈羊 角状, 药 隔有吋 基部微 突起, 短者淡 黄色或 白色, 花药长 圆形, 长为 花丝的 1/3 或 1/2, 基 部通常 不呈羊 角状; 子房 下位, 通常 为倒圆 锥形, 4 室, 近顶 部具膜 质冠, 冠 有吋 4 裂。 蒴 果倒圆 锥形, 顶端 平截, 顶孔 4 裂, 冠 露或不 露出宿 存萼, 4 裂; 宿存 萼与蒴 果 贴生, 同形, 具 8 条 纵肋; 种子长 三棱形 ,多数 ,长约 1 毫米, 有 数行小 突起。 约 10 种, 分布于 我国及 越南。 我国有 10 种,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云南、 广西、 广 东等省 区; 云南有 4 种。 本属 有的种 类枝叶 肥嫩, 可作猪 饲料。 
1 16  云 南 植 物 志  分种 检索表 1 (6) 植株 直立; 叶片披 针形至 卵形, 或长圆 状披针 形至椭 圆形。 2 (3) 叶片大 ,宽 5— 6. 7 厘米, 叶面 无毛, 背面 被秕糠 •• 1. 长柄 异药花 Ion«ipe. 3 (2) 叶片小 ,宽 5 厘米 以下, 叶面 被疏微 柔毛, 背 面多少 有毛。 4 (5) 苞 片小, 心形, 长约 4 毫米; 花萼 仅被疏 腺毛或 几无, 裂片三 角状宽 卵形, 基 部耳形 2. 劲枝 异药花 F. .trictum 5 (4) 苞片大 ,广卵 形或近 圆形, 长约 1 厘米; 花萼被 较密的 腺毛, 裂片三 角形或 卵状三 角形, 基 部无耳 3. 峨眉 异药花 F. faberi 6 (1) 植株 匍匐, 仅花茎 直立; 叶片圆 形或卵 状圆形 4. 匍訇 异药花 F. repen. 1. 长柄 异药花 图版 29,1 — 3 猪食 (屏边 ) Fordiophyton longipes Y. C. Huang, sp. nov. Species a speciebus sinensibus omnibus adhuc cognitis foliis bracteisque majori- bus, abillo 13 ― 21 cm longis, 5 ― 6.7 cm latis ; abhoc circ. 1.6 cm longis, lato-obovatis ; pedunculis sarcoideis, angusto-alatis distincta. 草本, 高 0.5 — 1 米; 茎四 棱形, 肉质, 无毛, 具 白色小 腺点, 棱略具 狭翅, 分枝, 基部木 质化。 叶片 纸质, 长圆 状披针 形至椭 圆形, 顶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长 13 — 21 厘米, 宽 5 — 6.7 厘米, 全缘或 具疏细 锯齿, 具疏 缘毛, 基出脉 5 条, 叶面 无毛, 近 基部具 白色小 腺点, 脉微 凹, 背面被 细秕糠 状鳞片 ,脉 隆起; 叶柄长 2.5 — 5.5 厘米, 肉质, 具 白色小 腺点。 伞 形花序 顶生, 总梗四 棱形, 长 (2.5 —) 4-7.5 厘米, 肉质, 棱上具 狭翅, 多花, 伞梗 基部具 1 轮苞 片, 苞 片广倒 卵形, 边缘 膜质, 长约 1.6 厘米, 宽约 1 厘米, 外面密 被秕糠 状鳞片 ,早落 ;花 梗长约 5 毫米, 无毛, 果 吋长达 9 毫米; 花 萼长约 12 毫米, 无毛, 透明, 裂片 三角状 卵形, 顶 端钝, 基部微 耳形, 长约 4 毫米; 花瓣 (花 蕾期) 白色, 椭 圆形, 上部 偏斜, 长约 8 毫米; 雄蕊 (花 蕾期) 长者花 丝长约 5 毫米, 花药 线形, 长约 8 毫米, 基部呈 羊角状 伸长, 药隔 基部微 突, 短者花 丝长约 5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2 毫米, 基部 不呈羊 角状; 子房 近顶部 具膜质 冠, 冠 4 裂。 蒴 果倒圆 锥形, 顶孔 4 裂, 最大处 直径约 6 毫米; 宿存萼 无毛, 膜质冠 伸出萼 外约 1.5 毫米。 花期约 5 月, 果期约 7 月。 产屏边 ,海拔 1000 — 1200 米 的山谷 密林下 湿润的 地方。 模式标 本采于 屛边。 云南: 屛边, 瑶 山区, 1954 年 5 月 1 日 ,毛 品一 4 0S1 (模式 ), 2693 2. 劲枝 异药花 Fordiophyton strictum Diels (1932) ; H. L. Li (1944). F. longipetiolatum S. Y. Hu (1952), syn. nov. 草本, 有吋呈 亚灌木 ,高 0. 6 — 2 米; 茎四 棱形, 有槽, 无毛, 分枝多 ,有 吋呈匍 匐状, 节上 常被 柔毛。 叶片 膜质, 广披针 形或披 针形, 稀卵状 披针形 ,顶端 渐尖, 基部浅 心形, 长 6 . 5 — 11.5 (一 15) 厘米, 宽 2 — 4 (一 5) 厘米, 边 缘具细 锯齿, 齿尖具 刺毛, 基出脉 5 (— 3 ) 条, 两面 被疏微 柔毛, 叶面脉 平整, 背面脉 隆起, 有吋具 白色小 腺点; 叶 柄极短 或长达 8 毫米, 稀达 2.5 厘米, 无毛, 有吋具 白色小 腺点。 聚伞 花序, 松散, 顶生, 长约 8 .5 厘米, 常被 腺毛; 苞片 
野 牡丹科  117  心形, 长 4 毫米, 无毛, 透明, 早落; 花梗短 ,果吋 增长; 花 萼长约 9 毫米, 被 疏腺毛 或几无 毛, 具 白色小 腺点, 裂片三 角状广 卵形, 被疏腺 毛或无 ,顶 端常具 1 腺毛, 基部 耳形; 花瓣红 色至玫 瑰色或 紫色, 长圆形 ,外面 被紧贴 的疏糙 伏毛, 长约 1 厘米, 顶端 偏斜; 雄蕊 长者紫 红色, 花 丝长约 1 厘米, 无毛, 花药 线形, 长约 1.5 厘米, 弯曲, 基部长 羊角状 伸长, 长约 3 . 5 毫米, 短者 黄色, 花 丝长约 7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4 毫米, 基部 不呈羊 角状; 子房 顶部的 冠缘具 缘毛。 蒴 果倒圆 锥形, 最大处 直径约 6 ( — 5) 毫米; 宿存萼 无毛或 具极疏 的腺毛 ,冠 伸出 萼外约 2 毫米。 花期 (8 —) 9 月 ,果 期约 12 月 。 产滇 东南, 海拔 1200 — 2200 米的 山谷、 山坡密 林下阴 湿处, 草 丛中。 越南 亦有。 模式 标 本采于 蒙自。 与峨眉 异药花 (F. faberi Stapf) 相近, 但本种 为聚伞 花序, 被腺毛 ;萼 片三角 状广卵 形及 叶柄通 常短于 1.5 厘米或 极短等 特征, 可以 区别。 胡秀英 (1952) 发表 R longipetiolatum S. Y. Hu 吋, 与 本种的 主要区 别是该 种叶柄 较长, 萼片 与苞片 无毛, 而描述 中则萼 片顶端 具腺状 刚毛, 在较 多的标 本中, 叶柄的 长与短 在不同 的部位 有过渡 和交叉 ,至 于毛的 有无, 在有的 标本中 ,看来 腺毛是 有吋脱 落了, 并非 生来就 无毛, 故该 种不能 成立。 3. 哦眉 异药花 伏毛 肥肉草 (图鉴 ), 酸 猴儿、 臭骨草 (四川 宜宾) Fordiophyton faberi Stapf (1892) : Guillaum. (1913) ; L6yl. (1914) ; Diels (1932) ; Rehd. (1934) ; H. L. Li (1944) ; 图鉴 (1972)*; Bredia cavaleriei Levi, et Vnt. (1906), (1907) ; Oxyspora cavaleriei Levi. (1906), (1907), pro syn. Br. cava- leriei; Br mairei Levi. (1912) ; Blastus lyi Levi. (1912). 草本或 亚灌木 ,高 30 — 80 厘米; 茎四 棱形, 有槽, 无毛, 不 分枝。 叶片 膜质, 广 披针形 至卵形 ,稀披 针形, 顶端 渐尖, 基部浅 心形, 稀近 楔形, 长 5 — 14.5 厘米, 宽 2 — 5 厘米, 边缘 具 不甚明 显的细 裾齿, 基出脉 5 条, 叶面被 紧贴的 微柔毛 ,脉 微凸, 背 面几无 毛或被 极不明 显的 微柔毛 及白色 /'j 、腺点 ,脉 隆起; 叶柄长 1.5 — 4.3 厘米, 常被 白色小 腺点, 仅顶端 与叶片 连接 处具短 刺毛。 不 明显的 聚伞花 序或伞 形花序 顶生, 总梗长 1 一 3 厘米, 无毛, 基部有 1 对叶, 常 早落; 伞梗 基部具 1 圈覆瓦 状排列 的苞片 ,苞 片广卵 形或近 圆形, 通常紫 红色, 透 明, 长约 1 厘米, 早落; 花萼长 1.4 一 1.5 厘米红 色或紫 红色, 被 腺毛及 白色小 腺点; 裂片长 三 角形或 卵状三 角形, 顶 端钝, 长约 4.5 毫米, 被疏 腺毛及 白色小 腺点, 具腺 缘毛; 花瓣红 色或紫 红色, 长 圆形, 顶端 偏斜, 长约 1.1 厘米, 外被紧 贴的疏 糙伏毛 及白色 小腺点 ;雄蕊 长者花 丝长约 1.1 厘米, 花药 线形, 长约 1.5 厘米, 弯曲, 基部呈 羊角状 伸长, 短者花 丝长约 7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3 毫米, 基部 不呈羊 角状; 子 房顶部 冠缘具 缘毛。 蒴果 倒圆锥 形, 最大处 直径约 5 毫米; 宿存萼 无毛, 膜质 冠伸出 萼外。 花期 8 — 9 月, 果期约 6 月 。 产 昭通、 盐津, 海拔 600 — 1100 米的 林下、 沟 边或路 边灌木 丛中, 或岩 石上潮 湿的地 方; 四川 (海 拔可达 1800 米)、 贵州 亦有。 四 川宜宾 用叶揉 搓治漆 疮或作 饲料。 4. 匍匐 异药花 图版 29, 4 — 5 Fordiophyton repens Y. C. Huang, sp. nov. 
118  云南 植物志  Species caulibus repentibus, pilosis ; foliis rotundis vel ovato-rotundis, apice paulo acutis vel concaviusculis, basi cordatis, inter affines plantas Yunnanese bene notata. 草本, 高 7 — 12 厘米; 茎匍匐 ,逐节 生根, 四棱形 ,近 肉质, 被长 柔毛。 叶片 纸质, 圆形 或卵状 圆形, 顶端短 急尖或 微凹, 基部 心形, 长 4 一 7.5 厘米, 宽 4 一 6.5 厘米, 边缘 密具细 齿, 齿 尖具长 柔毛, 其余具 缘毛, 7—9 条基 出脉, 叶面 被细秕 糠伏鳞 片及极 疏的糙 伏毛, 脉 平整, 背面脉 上被长 柔毛, 其余被 细秕糠 状鳞片 ,脉 隆起; 叶柄长 (2—) 4-11 厘米, 密被长 柔毛, 肉质, 常具 白色小 腺点。 伞形 花序, 单 1, 顶生, 有花 3 — 6 朵; 总梗长 7 — 12 厘米, 直 立, 无毛 或被极 疏的长 柔毛, 伞梗 基部具 1 轮长 柔毛, 苞片 未详; 花 梗长约 5 毫米, 无毛; 花 萼长约 14 毫米, 无毛, 裂片长 三角状 卵形, 顶端 略钝, 长约 5 毫米; 花瓣粉 红色, 倒卵形 ,上 部 偏斜, 长约 1.7 厘米; 雄蕊 长者粉 红色, 花 丝长约 9 毫米, 花药 线形, 长约 1.4 厘米, 基部 羊角伏 伸长, 药隔 基部微 突起, 短者白 色或淡 黄色, 花 丝长约 6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3 毫米, 基部 不呈羊 角状; 子 房顶部 的冠具 缘毛。 蒴 果倒圆 锥形, 最大处 直径约 5 毫米, 宿存 萼 无毛, 膜质冠 微露或 不露出 萼外。 花果期 5 — 6 月。 产屏边 ,海拔 1200 — 1600 米的 山谷密 林下阴 湿处。 模式标 本采于 屏边。 云南: 屏边, 一区, 1958 年 5 月 27 日, 胡 月英, 文绍康 580300 ( 模式 ); 同地, 毛品一 2306,2513; 云南 考察队 3486, 3773。 本种 主要特 征是, 具匍 匐茎, 茎被长 柔毛; 叶纸质 ,圆形 或卵状 圆形, 顶 端短急 尖或微 凹, 基部 心形, 与其他 种很易 区别。 14. 肉 穗草属 Sarcopyramis Wall. 草本, 茎直 立或匍 匐状, 四 棱形。 叶, 对生, 3-5 条基 出脉, 侧脉 平行, 边缘常 具细锯 齿, 具柄。 聚伞 花序, 顶生或 生于分 枝顶端 ,通 常有花 3 — 5 朵, 花 序短, 近 头状, 基 部具叶 状苞片 2 枚; 花梗短 ,四 棱形, 棱上常 有狭翅 ;花萼 杯形或 杯状漏 斗形, 具四棱 ,棱上 常有狭 翅, 裂片 4, 顶端通 常平截 ,具 刺状小 尖头或 具流苏 状长缘 毛的膜 质盘; 花瓣 4, 通常 为倒卵 形, 常偏斜 ,具小 尖头; 雄蕊 8, 等长, 花药 等大, 倒心 形或倒 心状椭 圆形, 近顶孔 开裂; 药隔 基部常 下延成 钩状短 距或小 突起; 子房 下位, 4 室, 顶端具 1 圈膜 质冠, 冠檐不 整齐。 蒴果 杯形, 具 4 棱, 膜质冠 伸出宿 存萼外 ,顶孔 开裂。 种子小 ,多数 ,倒长 卯形, 背 部具密 小乳头 状 突起。 约 7 种, 分 布从尼 泊尔经 我国至 马来亚 半岛。 我 国有约 5 种, 从 西南至 台湾南 部诸省 区; 云南有 3 种。 有的种 类全草 入药, 多用 于清热 平肝火 等症。 本属尚 有软柔 肉穗草 (S. delicata C. B. Robinson) 曾有记 载发现 于蒙自 ,我 们未见 标本。 分种 检索表 1 叶片非 圆形, 边缘 具浅波 齿或细 锯齿。 2 (3) 叶片卵 形或楠 圆形, 边缘具 疏浅波 状齿, 长 1.2 — 3 厘米, 宽 0.8 — 2 厘米; 花瓣长 3 — 4 毫米; 植 
野 牡丹科  119  图版 29 I 一 3. 长柄 异药花 Fordiophyton longipes Y. C. Huang. 1 • 叶片, 2. 长 短雄蕊 (放大 ),3. 花舊; 4 一 5. 匍匍异 药花 F. repens Y. C. Huang, 4. 植株, 5. 花 剖开; 6 ― 8. 小 肉穗草 Sarcopyramis bodinieri LM. et VnU 6. 植株, 7. 花剖开 (去花 瓣及部 分雄蕊 ), 8. 花冠 12. 楮头红 S. ncpalensis Wall. T ar. nepalcnsis, 9. 叶, 10. 花 (去花 瓣), 11. 花瓣, 12. 雄蕊。 
120  云 南 植 物 志  高 5 — 12 厘米 1. 小 肉德草 S. bodinieri 3 (2 ' 叶片广 卵形或 卵形, 边 缘具细 锯齿, 长 (2—) 5-10 厘米; 植株高 10—30 厘米 •、. 2, 格头红 S. nepalensis 4(1; 叶片 圆形, 边缘 具圆齿 3. 圆齿 肉德草 S. crenata 1. 小 肉穗草 图版 29, 6 — 8 Sarcopyramis bodinieri Levi, et Van. (1906), (1907) ; S. Y. Hu (1952). S. nepalensis var. bodinieri Levi. (1914) ; 8. nepalensis auct. non Wall. : Diels (1932) ; Rehd. (1937) ; H. L. Li (1944), p. p., quoad syn. 8. bodinieri et S. nepalensis var. bodinieri; S. delicata auct. non C. B. Robins. : H. L. Li (1944), p. p. min., quoad specim. Ya-an ; 图鉴 (1972)*. 小 草本, 纤细, 高 5 —12 厘米, 具匍 匐茎, 无毛。 叶纸质 ,卵 形或椭 圆形, 顶端钝 ,基部 钝, 圆 形或近 楔形, 长 1.2 — 3 厘米, 宽 0.8 — 2 厘米, 边 缘具疏 浅圆波 状齿, 齿间 具小尖 头, 基出脉 3 — 5 条, 叶面 被疏糙 伏毛, 绿 色或紫 绿色, 有 吋沿基 出脉、 侧脉黄 白色, 背面 常 无毛, 有 吋沿侧 脉具极 少的糙 伏毛, 通 常呈紫 红色, 极稀为 绿色; 叶柄长 3 — 11 毫米, 无 毛, 具 狭翅。 聚伞花 序顶生 ,有花 1 一 3 朵, 稀 5 朵, 基部具 2 枚叶状 苞片; 苞 片通常 为倒卵 形, 被毛; 花梗长 1 一 3 毫米, 花 萼长约 3 毫米, 棱上有 狭翅, 顶 端增宽 而成垂 直的长 方形裂 片, 裂片背 部具刺 状尖头 ,有 吋边缘 微羽状 分裂; 花瓣紫 红色至 粉红色 ,卵形 ,略 偏斜, 长 3 —4 毫米, 顶端 急尖; 雄蕊 内向, 长约 2 毫米; 花药 黄色, 长不到 1 毫米; 药隔 基部下 延成短 距, 距弯曲 ;子房 罎形, 顶端冠 缘呈波 状齿。 蒴果 杯形, 冠伸出 宿存萼 ,为 其长的 1 倍。 花 期 5 — 7 月, 果期 10— 12 月 或翌年 1 月 。 产滇 东南, 海拔 1100 — 2450 米的 山谷密 林下, 荫湿 处或石 缝间。 本种 与柔软 肉穗草 (S. delicata C. B. Robins.) 十分 相近, 从描 述看二 者可能 不是种 间的 差异, 但由 于资料 不足, 暂仍作 两个种 处理, 李 惠林将 A. Henry 9030 的蒙自 标本, 订为美 肉穗草 ,我 们在这 一地区 没有找 到这种 类型的 标本。 2. 楮头红 Sarcopyramis nepalensis Wall. (1826)*; DC. (1828) ; Triana (1871)*;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 Forbes et Hemsl. (1887) ; Guillaum. (1913) ; Hand.-Mazz. (1929); H. L. Li (1944), p. p. maj., excl. syn. S. bodinieri et S. nepalensis var. bodinieri; S. Y. Hu (1952) ; S. Kitam. in Kihara (1955) ; 图鉴 (1972)*. 8. lanceolata Wall. (1830), nom. nud.; Benn. (1844) ; Kurz (1873), (1877) ; Hance (1878) ; S. grandiflora Griff. (1852?), (1854)*; 8. dielsii Hu (1936). 2a. 楮头红 图版 24 , 9—12 var. nepalensis 直立 草本, 高 10 — 30 厘米; 茎四 棱形, 肉质, 无毛, 上部 分枝。 叶片 膜质, 广卵 形或卵 形, 稀近披 针形, 顶端 渐尖, 基部楔 形或近 圆形, 微下延 ,长 ( 2 — ) 5 一10 厘米, 宽 (1 一 ) 2 . 5 — 4 5 厘米, 边 缘具细 锯齿, 3-5 条基 出脉, 叶面 被疏糙 伏毛, 背面 被微柔 毛或几 无毛, 脉隆 起; 叶柄长 (0 8 —) 1.2—2.8 厘米, 具 狭翅。 聚伞 花序生 于分枝 顶端, 有花 1 一 3 朵, 基部具 叶 状苞片 2 枚; 苞片 卵形, 近 无柄; 花梗长 2 — 6 毫米, 棱上具 狭翅; 花 萼长约 5 毫米, 棱上 
野 牡丹科  121  具 狭翅, 裂 片顶端 平截, 具流苏 伏长缘 毛的膜 质盘; 花瓣粉 红色, 倒卵形 ,顶端 平截, 偏斜, 另一 侧具小 尖头, 长约 7 毫米; 雄蕊 内向, 长约 6 毫米, 花丝向 下渐宽 ,花药 黄色, 长 约为花 丝的 1/2; 药 隔基部 下延成 极短的 距或微 突起, 距呈 钩伏; 子房顶 端具膜 质冠, 冠 缘浅波 状, 微 4 裂。 蒴果有 吋带淡 紫色, 膜质 冠伸出 宿存萼 1 倍; 宿存 萼裂片 平截, 膜质盘 通常脱 落。 花期 8 — 10 月, 果期 9 一 12 月。 产 云南西 北至滇 东南以 南地区 (西双 版纳未 发现) ,海拔 1300 — 3200 米 的密林 下荫湿 的地方 或溪边 ;从我 国西南 至台湾 均产。 尼泊 尔经缅 甸及我 国至马 来半岛 亦有。 全草 入药, 有清肝 明目的 作用, 用于治 耳鸣、 目雾, 去肝火 等症。 有 个别标 本叶面 的糙伏 毛略多 且长, 可能是 受某种 环境影 响引起 的变异 ,另有 的标本 叶片为 心形, 且较宽 ,是否 需作变 种对待 ,待 以后材 料较多 吋再作 处理。 2b 斑点 楮头红 (变种 ) var. maculata C. Y. Wu et C. Chen, var. nov. Sarcopyramis nepalensis auct. non Wall. : H. L. Li (1944), p. p. min.. quoad specim. C. Wang 67119. Differt a var. nepalensis foliis supra albo-maculatis, macula strigosa. 本 变种与 前者的 主要区 别是, 叶面 毛的基 部具白 色小圆 斑点。 产贡山 ,金平 ,海拔 2000 — 2300 米的 林下湿 润处或 溪边。 模式标 本采于 贡山。 云南: 贡山, 1935 年 10 月, 王启无 67119( 模式, Typus! HY.); 同地, 冯国楣 24386; 金平, 李锡文 334。 3. 圆齿 肉穗草 Sarcopyramis crenata H. L. Li (1944). 细弱 草本, 高达 7 厘米, 直立或 近平卧 ,茎单 1, 具翅。 叶片略 膜质, 两面 无毛, 无 刺毛, 圆形, 直径达 1 厘米, 顶端 圆形, 基部近 心形, 边缘具 圆齿, 叶柄长 3 — 5 亳米, 细, 无毛; 花 未详; 果 顶生或 腋生, 单生, 果梗长 0.5 — 1 厘米, 无毛, 未成熟 ,长约 2. 5 毫米, 宽 5 毫米, 萼 片叶状 ,膜质 ,卵形 ,长达 4 亳米, 无毛, 顶端 圆形, 边缘具 圆齿。 产 镇康, 海拔约 1950 米的山 谷中。 模式标 本采于 镇康。 本种 与软柔 肉穗草 (S. delicate C. B. Robinson) 相近, 其不 同点为 后者更 细弱, 叶缘 齿更圆 ,全部 无毛, 具 大且宽 的圆齿 萼片。 我们未 见标本 , 仅根 据原描 述译出 。 15. 蜂斗 草属 Sonerila Roxb., nom. conserv. 草本至 小灌木 ,常具 分枝; 茎四 棱形, 具明显 的翅或 几无, 幼吋常 被毛或 腺毛。 叶 片薄, 具细 锯齿, 齿尖常 具刺毛 ,羽伏 脉或掌 伏脉, 基部常 偏斜; 具 叶柄, 柄具翅 或无, 常 被毛, 蝎 尾伏 聚伞花 序或几 呈伞形 花序, 顶 生或生 于分枝 顶端, 通常总 梗长为 2 厘米 以上; 苞 片小, 早落; 花小, 3 数, 花萼钟 状管形 ,具 3 棱, 有脉 6 条, 常被疏 腺毛, 裂 片小, 常广三 角形, 长 1 毫米 左右; 花瓣通 常为长 圆状楠 圆形, 外 面中脉 (或 脊上) 具 1 行疏 腺毛; 雄蕊 3 或 6( 我 国不产 ), 等长或 不等长 ,花丝 丝状, 花药钻 形或广 卵形, 基部 无瘤, 药隔 通常不 膨大, 不下 
122 云南 植物志  延; 子房 下位, 罎形, 3 室, 顶 端具膜 质冠, 3 裂, 具 3 或 6 (我国 不产) 隔片; 花柱 丝状, 略短 于雄蕊 ,柱头 点尖。 蒴果倒 圆锥形 或柱状 圆锥形 ,膜 质冠较 宿存萼 略长, 3 纵裂, 与 宿存萼 同形; 宿存萼 三棱形 ,具 6 脉, 常被 极疏的 腺毛; 种子小 ,多数 ,通 常光滑 或具小 突起, 楔形。 约 170 种, 分布 于亚洲 热带和 亚热带 地区。 我国约 10 种, 分布 于我国 云南至 福建、 浙 江 云南 8 种 少数种 类可供 药用。 分种 检索表 I (10) 植株 较高, 一般在 15 厘 米以上 (毛 叶地胆 S. yunnancnsis Jeffrey 少数植 株高约 5 厘米) ;叶片 长 3 厘米 以上; 花药长 4 毫米 以上, 蒴 果倒圆 锥形, 檐部宽 4 毫米 以上。 2(3) 茎棱上 及叶柄 具明显 的翅; 掌状脉 常为紫 红色; 雄蕊常 2 短 1 长, 花药 顶端有 小短喙 1. 海棠 叶地胆 S. pURiocardia 3(2) 茎及 叶柄无 翅或翅 极狭, 不明显 ;叶脉 与叶片 同色; 雄蕊 等长, 花药 顶端单 孔裂, 无 短喙。 4(9) 叶面几 无毛或 被星散 的紧贴 短刺毛 或毛基 部具白 色斑点 ,背面 仅脉上 被粗毛 或疏短 刺毛, 其余 无毛或 被细微 柔毛, 基 部楔形 或钝, 通常不 偏斜。 5(8) 叶面被 星散的 紧贴短 刺毛, 毛基部 无白色 斑点; 花萼 裂片无 缘毛。 6(7) 茎及叶 柄被微 柔毛及 小腺毛 ;花 瓣长约 1 厘米 2. 柳 叶地胆 S. epUobioide. 7(6) 茎及叶 柄被长 粗毛; 花 瓣长约 1 亳米 4. 蜂斗草 S. cantonensi. 8(5) 叶 面被星 散的紧 贴短刺 毛基部 具白色 斑点; 花 萼裂片 具缘毛 3. 地胆 S. picto 9(4) 叶面被 糙伏毛 ,背面 被长柔 毛及微 柔毛, 基部圆 形或浅 心形, 偏斜 毛 叶地胆 S. yunnaneD»i» 10( 1 ) 植株 较小, 一般高 10 厘米 以下, 最高 不超过 18 厘米; 叶片长 3 厘米 以下; 花药长 4 毫米 以下, 蒴果 柱状圆 锥形, 檐部宽 4 毫米 以下。 11(12) 茎极短 ,长约 1 厘米; 叶近 丛生, 心形; 果梗长 1.1— 1.6 厘米 •••••, 6. 报 春地胆 S. primuloide. 12(11) 茎高 5 — 15(— 18) 厘米; 叶 片狭楠 圆形至 卵形; 果梗长 不超过 5 毫米。 13(14) 叶片 卵形, 宽 8 — 16 毫米, 叶面 被秕糠 伏微柔 毛及短 刺毛, 背面 被细微 柔毛; 花序长 2. 5 — 4. 5 厘 米 7. 彔 洪地胆 S. cheUensi. 14(13) 叶片狭 楠圆形 至卵形 ,宽 (3 — ) 4 一 7 毫米, 叶面被 星散的 长粗毛 ,背面 仅脉上 被疏长 粗毛, 其余 无 毛或被 秕糠; 花序长 1 一 2. 5 厘米 8. 短 药地胆 S. tenera 1. 海棠 叶地胆 图版 30, 1 一 3 Sonerila plagiocardia Diels (1932) ; H. L. Li (1944). Fordiophyton begoniifolium H. L. Li (1944), syn. nov. 草本, 直立 或匍匐 上升, 长 30 — 40 厘米; 茎四 棱形, 棱上 具翅, 幼吋近 肉质, 被疏 腺毛, 以后 无毛。 叶片 纸质或 膜质, 卵形, 顶端 渐尖, 基部 心形, 偏斜 (如秋 海棠叶 形), 长 5 — 13 厘 米, 宽 3.5—5.5 ( — 6.5) 厘米, 边 缘具细 锯齿, 掌状脉 (6 — )8(— 9 — 11) 条, 中 脉两侧 的脉数 不 相等, 通 常为紫 红色, 两面 被细微 柔毛, 叶面脉 平整, 背面脉 隆起, 脉上尚 被星散 的短刺 毛; 叶柄长 2 — 5 厘米, 被微柔 毛及疏 刺毛, 具翅。 蝎尾 状聚伞 花序, 顶生或 腋生, 有花 5 朵 以上, 有吋具 分枝, 长 3 — 6 厘米, 被疏 腺毛, 略 有翅, 总梗长 2 — 4 厘米, 花梗长 2 — 5 毫米, 均被疏 腺毛; 花萼钟 状管形 ,中部 略缢缩 ,具 三棱, 长约 7 亳米, 被微柔 毛及疏 腺毛, 裂片广 
野 牡丹科  123  三角形 ,长约 1 毫米, 被疏 腺毛; 花瓣粉 红色或 红色, 长圆状 倒卵形 ,长约 1.1 厘米, 顶端短 渐尖; 雄蕊常 2 短 1 长, 稀 等长, 花 丝长约 8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顶端 圆形, 具小 短喙, 长者 长约 9 毫米, 短 者长约 5 毫米, 基部 叉开; 子 房顶端 膜质冠 平截。 蒴果倒 圆锥形 ,长约 8 毫 米或 略短, 宽约 5 亳米 (檐部 ); 宿存 萼具疏 腺毛或 无毛, 果 梗长达 I. 8 厘米。 花期 8 — 9 月 , 果期 10—11 月。 产云 南西南 部至东 南部, 海拔 800 — 2500 米的 山谷、 山坡密 林下, 荫湿的 地方及 路旁; 我国 广西、 广东 亦有。 两广新 记录。 两广 的植株 较小, 叶基 部几不 偏斜, 花 萼裂片 较尖, 无腺毛 ,总梗 、花 梗亦无 腺毛, 可能 是 1 变种, 但由 于材料 不足, 故暂 作同型 处理。 2. 柳 叶地胆 Sonerila epilobioides Stapf et King ex King (1909) ; Craib (1931) ; H. L. Li (1944). 小灌 木或亚 灌木, 高 15 — 25 厘米; 茎幼 吋钝四 棱形, 被微柔 毛及小 腺毛, 近草质 ,以后 圆 柱形, 几 无毛, 上部有 吋具少 数分枝 ,具匍 匐茎。 叶片 纸质, 椭圆形 或卵状 椭圆形 ,顶端 渐尖, 尖头钝 ,基部 楔形, 微下延 ,长 (3 — )5 — 7( — 11) 厘米, 宽 (1.3— ) 2-3 (一 4) 厘米, 边 缘具细 锯齿, 齿尖有 刺毛, 叶面几 无毛或 被星散 的紧贴 短刺毛 ,脉 平整, 背面 有吋紫 红色, 被 极细的 微柔毛 或有吋 脉上具 星散的 紧贴短 刺毛, 脉 隆起, 羽状脉 3 — 4 对; 叶柄长 5( — 15) 毫米, 被微柔 毛及小 腺毛。 蝎尾 状聚伞 花序, 顶 生或生 于上部 叶腋及 顶端, 有花 5 — 9 朵, 长 1.5 — 3.5 厘米, 几 无毛或 具疏微 柔毛, 总梗长 1 一 2.5 厘米, 小苞片 极小, 钻形; 花梗 长 1 一 5 毫米, 具 三棱, 棱上具 狭翅; 花萼钟 状管形 ,长约 6 毫米, 被微 柔毛及 星散的 腺毛, 裂片 极短, 长不到 1 毫米, 顶端 点尖, 被腺毛 ;花 瓣红色 至玫瑰 红色, 长 圆形, 长约 1 厘米, 顶端 急尖; 雄蕊 等长, 花丝与 花药近 等长, 花 药长约 8 毫米, 基部微 叉开; 子 房顶端 膜质冠 平截。 蒴 果倒圆 锥形, 具三稜 ,长约 5 毫米, 宽约 4 毫米 (檐部 ), 宿存萼 无毛。 花期 7 — 9 (一 11) 月, 果期 10 — 12 月。 产云南 南部及 东南部 ,海拔 130 — 1350 米的 山谷、 山 坡林下 荫湿的 地方或 路旁。 我国 至马 来半岛 均有。 3. 地胆 (植 物名实 图考) 图版 30,7 Sonerila picta Korth. (183942)*;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 Stapf (1892) ; H. L. Li (1944). 小灌 木或亚 灌木, 高 15 — 30 厘米; 茎幼吋 四棱形 ,有槽 ,密被 柔毛及 疏腺毛 ,以 后呈近 圆 柱形, 腺毛 脱落, 分枝或 不分枝 ,具匍 匐茎。 叶片纸 质或近 膜质, 楠 圆形或 卵状楠 圆形, 稀披 针形, 顶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有吋微 偏斜, 长 5 — 10 厘米, 宽 2 — 4 厘米, 有 吋长达 14 厘 米, 边缘 具细密 锯齿, 叶面被 星散的 紧贴短 刺毛, 毛基部 具圆形 或楠圆 形的白 色斑点 ,羽状 脉, 中脉 微凹, 侧脉约 3 对, 背面 有吋紫 红色, 被微 柔毛及 秕糠, 脉上具 星散的 短刺毛 ,脉隆 起; 叶柄长 5 — 30 毫米, 密 被柔毛 及疏短 刺毛。 蝎尾 状聚伞 花序, 顶生或 生于分 枝顶端 ,有 2-7 朵花, 稀 I 3 朵, 长 I. 5 — 3 . 5 厘米, 无毛; 总梗略 具翅, 四棱形 ,花 梗长约 3 毫米, 三棱 形, 有 极少的 腺毛及 狭翅; 花萼钟 状管形 ,长约 5 毫米, 被 疏秕糠 及星散 腺毛, 裂片 卵状广 三 角形, 长不到 1 毫米, 具 缘毛; 花瓣紫 红色或 红色, 卵状长 圆形, 1 侧偏斜 ,长约 5 亳米, 
图版 30 1 一 3. 海棠 叶地胆 Sonerila plagiocardia Diels, 1. 花枝, 2. 花, 3. 花 纵剖; 4. 报 春地胆 S. primuloides C. Y - Wu , 植株 : 5. 景 洪地胆 S. chcliensis H. L. Li, 植株; 6. 毛 叶地胆 S. yunnaocnsis J. Jeffrey, 叶 : 7. 地胆 S. picta Korth.. 叶。 
野 牡丹科  125  顶端 急尖; 雄蕊 等长, 花丝 与花药 等长, 花 药长约 7 毫米, 基部 叉开; 子 房顶端 膜质冠 平截。 蒴果 倒圆锥 形或管 状倒圆 锥形, 长 6 — 8 毫米, 檐部宽 4 一 6 毫米; 宿存萼 无毛。 花期 9 一 10 月, 果期约 12 月。 产滇东 南及西 双版纳 ,海拔 150 — 1300 米的 山谷密 林下或 疏林下 荫湿的 地方及 沟边。 4. 蜂斗草 桑勒草 (广西 ) Sonerila cantonensis Stapf (1892) ; Guillaum. (1913), in clav. et in Lecte. (1921) j Merr. (1927) ; Hand.-Mazz. (1933) ; H. L. Li (1944) ; S. Y. Hu (1952) ; 图鉴 (1972)*. 4«u 蜂斗箪 var. cantonensis 草本或 亚灌木 ,高 (10 — )20 — 50 厘米; 茎钝四 棱形, 幼吋 被平展 的长粗 毛及微 柔毛, 以 后无毛 而常具 皮孔, 具分枝 ,有 吋具匍 匐茎。 叶片纸 质或近 膜质, 卵形或 楠圆状 卵形, 顶端 短渐尖 或急尖 ,基 部楔形 或钝, 有吋微 偏斜, 长 3— 5.5( — 9) 厘米, 宽 1.3— 2.2(— 3.8) 厘米, 边 缘具细 锯齿, 齿尖有 刺毛, 叶面无 毛或被 星散的 紧贴短 刺毛, 中脉 微凹, 背面有 吋紫红 色, 仅脉上 被粗毛 ,脉 隆起, 侧脉通 常两对 ,其中 1 对 基出; 叶柄长 5 — 18 毫米, 密被 长粗毛 及 柔毛。 蝎尾状 聚伞花 序或二 歧聚伞 花序, 顶生, 有花 3 — 7 朵, 总梗长 1.5 — 3 厘米, 与花 梗、 花萼均 被微柔 毛及疏 腺毛; 花梗长 1 一 3 毫米; 花萼钟 状管形 ,长约 7 毫米, 裂片 长不到 1 亳米; 花瓣 粉红色 或浅玫 瑰色, 长圆形 ,长约 7 毫米, 顶端 急尖; 雄蕊花 丝长约 7 毫米, 花 药长约 8 毫米。 蒴果倒 圆锥形 ,长 5 — 7 毫米, 直径 4 一 5 毫米, 宿存萼 无毛。 花期 (7 — ) 9 —10 月, 果期 12 月 至翌年 2 月。 产云南 东南部 ,海拔 1000 — 1500 米的 山谷、 山坡密 林下, 荫湿的 地方, 有吋亦 见于荒 地; 我国 广西、 广东 (海南 不产) 、福建 亦有。 越 南亦有 分布。 全草 药用, 有通经 活血的 功效, 用于 跌打和 翳膜。 4b. 毛 烽斗草 桑叶草 (海 南植 物志) var. strigosa C. Chen, var. nov. Sonerila cantonensis auct. non Stapf: 海南 植物志 (1965)*. A var. cantonensis foliis utrinque dense strigosis ; inflorescentiis pilosis, floribus minoribus. calyce cire. 5 mm longis, petalis circ. 4 mm longis, costalibus dense pub- escentibus distinguitur. 本 变种与 前者的 主要区 别是, 植株 密被糙 伏毛; 叶 通常为 披针状 长圆形 或近椭 圆形; 花 序被长 柔毛, 有花 3—7 朵, 花较小 ,花 萼长约 5 毫米, 花 瓣长约 4 毫米, 中 肋密被 柔毛。 果 未详。 花期 6— 7 月。 产 屛边、 马关, 海拔约 1190 米的 密林下 潮湿的 地方或 林内较 干燥的 地方; 广 东仅海 南有。 模式标 本采于 马关。 云南: 屏边, 毛品一 2567; 马关, 林内较 干燥的 地方, 1959 年 6 月 12 日 ,武 全安 8352 (模 式, Typus! HY.)。 
126  云南 植物志  广东: 海南岛 ,琼中 ,邓良 357 6。 5. 毛 叶地胆 图版 30, 6 Sonerila yunnanensis J. P. Jeffrey (1914); H. L. Li (1944) ; S. Y. Hu (1952)*. 草本, 高 5—40 厘米, 基部木 质化; 茎四 棱形, 具狭翅 ,分 枝或不 分枝, 密被长 柔毛。 叶 片纸 质或近 膜质, 卵形或 长圆状 卵形, 稀广 卵形, 偏斜, 长 ( 2 — ) 4 . 5 — B 厘米, 宽 (I. 3 — ) 2 -1 一 6 厘米, 边缘 具密细 锯齿及 缘毛, 齿 尖有长 刺毛, 叶面被 糙伏毛 ,羽 状脉, 中脉 微凹, 侧脉 3—5 对, 背面 有吋紫 红色, 被长柔 毛及微 柔毛, 以脉上 为多; 叶柄长 (1 一) 2—6 厘米, 密被 长 柔毛。 蝎尾 状聚伞 花序, 顶生或 腋生, 有花 (2 —) 13 朵或 更多, 长 2 — 6 厘米, 被疏 柔毛; 总梗长 1.8 — 4 厘米, 钝四 棱形; 花 梗长约 3 毫米, 与花萼 均被微 柔毛及 疏腺毛 ,略三 棱形, 裂 片长约 1 毫米, 腺毛 较多; 花瓣粉 红色或 红色, 长圆形 或广橢 圆形, 长 8 — 10 毫米, 顶端 急尖, 常 1 侧偏斜 ;雄蕊 等长, 花丝 与花药 等长, 药长约 7 毫米, 基部微 叉开; 子房顶 端膜质 冠 平截。 蒴 果倒圆 锥形, 长 4 一 7 毫米, 檐部宽 3 — 4.5 毫米; 宿存 萼常具 零星的 粗毛。 花 期 8 — 9 月 ,果期 10— 11( 或 2) 月 ;有吋 同在一 花序上 ,顶端 开花, 基部 果熟。 产西双 版纳、 江城、 西畴, 海拔 500 — 1400 米的 山谷、 山坡密 林下, 荫 湿处或 水边。 模 式标 本采于 思茅。 6. 报 春地胆 图版 30, 4 Sonerila primuloides C. Y. Wu, sp.nov. Proxima S. brachyandrae C. Chen differt caulis brevioribus, circ. 1 cm longis, dense pilosis ; foliis 2 ~ 3, cordatis, septuplinerviis, petiolatis sparse pilosis ; pedicellatis fructiferis 1.1 ― 1.6 cm longis. 小草 本高约 7 厘米; 茎粗短 ,长约 1 厘米, 密被长 柔毛, 顶 端有叶 2 — 4 枚。 叶 片近丛 生, 膜质, 心形, 顶端 急尖, 基部 心形, 长与宽 1.5 — 3 厘米, 边缘具 锯齿, 齿尖具 刺毛, 基出 脉 7 条, 叶面被 疏长柔 毛及细 秕糠, 脉平整 ,背 面被细 秕糠, 仅脉上 被疏微 柔毛, 脉隆起 ;叶 柄长 1 一 3 厘米, 被疏长 柔毛, 具 狭翅。 蝎尾 状聚伞 花序, 有花部 分极短 ,几 呈伞形 花序, 顶 生, 总梗长 (2—) 5.5 厘米, 具狭翅 ,无毛 ;花 未详。 果梗长 1.1—1.6 毫米, 具狭翅 ,无毛 ;蒴 果与 宿存萼 贴生; 宿存 萼钟状 管形, 略三 棱形, 长约 5 毫米, 宽约 2 毫米, 无毛, 裂片 广三角 形, 略被微 柔毛。 果期约 10 月。 产 景东, 海拔约 1450 米的 河边石 缝中。 模式标 本采于 景东。 云南: 景东, 河边石 缝中, 1939 年 10 月 15 日, 李鸣冈 589 ( 模式, Typusl HY.); 无地 名, 蒋英 12648。 7. 景 洪地胆 图版 30, 5 Sonerila cheliensis H. L. Li (1944). 草本, 高 10 — 18 厘米; 茎 纤细, 钝 四棱形 或近圆 柱形, 具狭翅 ,密 被微柔 毛及疏 腺毛, 具 分枝。 叶片 膜质, 卵形, 顶端急 尖或短 渐尖, 基部 楔形, 下延, 长 I. 2 — 3 厘米, 宽 0. 8 — I. 6 厘米, 边缘具 不甚明 显的细 锯齿, 齿尖有 刺毛, 3 出脉, 叶面 被秕糠 状微柔 毛及短 刺毛, 脉 平整, 背面 被细微 柔毛, 脉 隆起; 叶柄长 3 — 10 亳米, 被微 柔毛, 略 具翅。 蝎尾 状聚伞 花序, 顶生或 生于小 枝顶端 ,有花 5 — 7 (—13) 朵, 密被微 柔毛及 疏腺毛 ,长 2.5 — 4 . 5 厘米, 总梗 长 1.5 — 2.5 厘米; 苞片小 ,倒披 针形, 被微 柔毛, 长约 1 毫米; 花梗 及花萼 均被微 柔毛及 
野 牡丹科  127  零星 腺毛, 花梗长 1 一 2 毫米, 花萼钟 状管形 ,长约 5 毫米, 裂片广 卵状三 角形, 长约 0.5 毫 米; 花瓣粉 红色或 红色, 长 圆状楠 圆形, 长约 3.5 毫米, 顶端短 渐尖, 1 侧偏斜 ;雄蕊 等长, 花丝 与花药 等长, 花药广 卵形, 长约 1.5 亳米, 基部 叉开。 蒴果 柱状圆 锥形, 长 6 — 7 毫米, 直径约 2 毫米; 宿 存萼被 微柔毛 及零星 腺毛。 花期 9 一 10 月 ,果期 10 — 11 月 。 产景洪 、易武 ,海拔 500 — 1000 米的 山坡林 下及竹 林下。 模式标 本采于 景洪。 本 种与短 药地胆 (S. brachyandra C. Chen) 很 相似, 但本种 具较宽 的叶片 ,叶 面被秕 糠状微 柔毛及 短刺毛 ,花 萼被微 柔毛及 零星的 腺毛等 特征, 可以 区别。 8. 短 药地胆 Sonerila tenera Royle (1834)* et (1835) ; Triana (1871) ; Hance (1878)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 Forb. et Hem si. (1887) ; Stapf (1892) ; Craib (1911) ; Guillaum. (1913) ; H. L. Li (1944) ; S. Kitamura in Kihara (1955) ; 图鉴 (1972)*, non R. Br. (1829). 草本, 高 5 — 15 厘米; 茎纤细 ,略四 棱形, 棱上具 狭翅, 被平 展的腺 毛及微 柔毛, 具分枝 及 从基部 分枝。 叶片 膜质, 狭楠 圆形至 卵形, 顶端短 渐尖, 基部 楔形, 长 (5 —) 10-25 毫 米, 宽 (3 —) 4—7 毫米, 边 缘具细 锯齿, 齿尖有 刺毛, 叶面被 星散的 长粗毛 ,羽 状脉, 脉微 凹, 背面仅 脉上具 星散的 长粗毛 ,其余 无毛或 具秕糠 ,脉 隆起, 侧脉 两对, 其中 1 对基出 ;叶 柄长 1 一 3 毫米, 微具 狭翅, 被腺毛 。蝎尾 状聚伞 花序, 顶生或 生于小 枝顶端 ,有花 2 — 5 朵, 长 1 一 2.5 厘米, 被平展 的腺毛 ,总 花梗长 8 — 15 毫米, 花梗长 1 一 5 毫米, 被疏 腺毛; 花萼钟 状管形 ,长约 4 毫米, 常仅脉 上被疏 腺毛, 裂片广 卵状三 角形, 长约 0.5 毫米, 顶端 点尖; 花 瓣粉 红色、 紫红 色或浅 蓝色, 长圆状 椭圆形 ,长约 3 毫米, 顶端 急尖, 1 侧偏斜 ;雄蕊 等长, 花丝与 花药近 等长, 花药广 卵形, 长约 1.8 毫米, 基部 叉开。 蒴果 柱伏圆 锥形, 长约 4 毫 米, 直径约 2 亳米; 宿存萼 常被疏 腺毛。 花期 8 — 10 月 ,果期 10 — 12 月 。 产 澜沧至 西畴, 景东 亦有, 海拔 800 — 1800 米的松 林下、 林间 空地、 林缘 路边、 草坡等 地草 丛中; 我国 广西、 广东 (海 南不产 )、 江西 亦有。 从印度 、缅甸 经我国 、越 南至菲 律宾均 有 分布。 16. 酸 脚杆属 Medinilla Gaud. 直立 或攀援 灌木, 或小 乔木, 陆生或 附生; 茎常四 棱形, 有吋 有翅。 叶对生 或轮生 ,全 缘或 具齿, 通常 3 — 5 条基 出脉, 稀 9 条, 侧脉 平行, 细脉 网状, 通常不 明显; 具叶柄 或无。 聚 伞花 序或由 聚伞花 序组成 的圆锥 花序, 顶生、 腋生、 生于老 茎上或 根茎的 节上; 苞 片小, 早 落; 花通常 4 数, 稀 5 数, 极少 6 数; 花萼 杯形、 漏斗形 、钟 形或圆 柱形, 檐部 具裂片 或不明 显, 通 常裂片 具小尖 头或小 突尖; 花瓣倒 卵形至 卵形或 近圆形 ,有 吋上部 偏斜; 雄蕊 为花瓣 的 1 倍、 等长或 近等长 ;花丝 丝状, 较花 药长或 等长或 较短; 花 药线形 或披针 形或长 圆形, 顶 端通常 具喙, 单 孔裂, 基部 具小瘤 或线状 突起, 药隔微 膨大, 下延呈 短距; 子房 下位, 卵 形, 4 室, 稀 5 室, 顶端 平截, 冠以与 子房室 同数的 裂片, 有吋具 隔片; 花柱 丝状, 常 较雄蕊 短, 柱头 点尖。 浆果 罎形、 球形或 卵形, 顶端 常冠以 宿存萼 檐部, 不 开裂, 通常具 小突起 ;种 子多数 ,小, 倒卵形 ,光滑 ,或短 楔形, 具明 显的小 突起或 光滑。 
128  云南 植物志  约 4 00 种, 分布 于热带 非洲、 马达加 斯加、 印度至 太平洋 诸岛。 我国约 15 种, 分布于 云南、 广西、 广东及 台湾等 省区的 南部。 云南 10 种。 有的 种类果 可食。 分种 检索表 1 (10) 花序 顶生。 2(9) 简单 的聚伞 花序, 分枝少 ,长约 3 厘米, 有花 20 朵 以下, 附生于 树上。 3(6 ) 小枝 具明显 的翅。 4(5) 叶片薄 ,纸质 ,长 10 — 16 厘米, 宽 5—7 厘米; 无柄 1. 禄春 酸脚杆 M. luchuenensi. 5(4 ) 叶片 略厚, 坚纸 质或近 革质, 长 2 — 3 .5( — 5) 厘米, 宽 1.1 一 1.5(— 2. 8) 厘米; 叶柄长 1—4 毫米 2 . 矮 酸脚杆 M. nana 6(3 ) 小枝 无翅。 7(8) 小枝具 皮孔; 叶具 3 出脉 3. 酸果 M. fengii 8(7 ) 小枝无 皮孔, 木栓化 ;叶 具离基 3 出脉 4. 锥序 酸脚杆 M. himaUyan. 9(2 ) 由 聚伞花 序组成 大圆锥 花序, 分枝多 ,长 8 — 30 厘米, 有花 30 朵以 七, 非附 生植物 S. 顶花 酸脚杆 M. tpirei 10( 1 ) 花序 腋生, 生于 老茎或 根茎的 节上。 11(12) 花序 腋生, 叶 片基部 近圆形 或钝, 顶端尾 伏渐尖 6. 北 酸脚杆 M. .eptentrionaU. •2(1U 花序着 生于老 茎上或 根茎的 节上; 叶片基 部楔形 ,顶 端渐尖 (酸 脚杆 M. radiciflora 除外, 但其 花序长 8 — 25 厘米 )。 13(18) 花序 生于老 茎上, 长 8 厘米 以下; 叶 片基部 楔形。 14(15) 小枝具 狭翅, 花瓣近 圆形, 果大, 长 1.8 厘米, 直径 1.2 厘米, 果枝长 2 — 2. 5 厘米 7. 沙巴 酸脚杆 M. petelotii 15(14) 小枝 无翅, 花瓣倒 卵形, 果 较小, 长 1.1 厘米 以下, 果梗长 6 毫米 以下。 16(17) 小枝 肥厚, 肉质, 花梗长 3—5 毫米, 非附 生植物 8. 滇 酸脚杆 M. yunnanensi. 17(16) 小枝细 ,非 肉质; 花 梗长约 1 毫米, 附生 于树上 9. 红叶 酸脚杆 M. erythrophylla 18(13) 花序 着生于 老茎或 根茎的 节上, 长 8 — 25 厘米; 叶片基 部圆形 或钝… 10. 酸脚杆 M. radiciflora 1. 绿春 酸脚杆 图版 31,1 Medinilla luchuenensis C. Y. Wu et C. Chen, sp. nov. A speciebus aliis visis caulis alatis ; foliis maioribus, ovatis ellipticisve, apice acu- tis vel breve acuminatis, basi rotundis vel subcordatis, 10 ~ 16 cm longis, 5 ― 7 cm latis, sessilibus ; infructescentia breviore, 2 ― 3 cm longa, f metis 1 ― 2 praeditis rece- dens. 灌木, 高约 50 厘米或 更高, 附生于 树上; 小枝四 棱形, 棱上 具明显 的翅, 翅及树 皮木栓 化, 具 皮孔。 叶片 纸质, 倒卵 形或楠 圆形, 顶端急 尖或短 渐尖, 基部圆 形或浅 心形, 长 10 — 16 厘米, 宽 5 — 7 厘米, 全缘, 3 基出脉 ,两面 无毛, 叶面中 脉微凹 ,背 面中脉 隆起; 无 叶柄。 花 未详; 果序 顶生, 有果 1 一 2 个, 总梗长 2 — 3 厘米, 果梗长 8 — 11 毫米, 均 无毛。 浆果 罎形, 长约 1 厘米, 直径 9 毫米, 宿存萼 片半圆 形或浅 波状, 无毛; 种子倒 卵形, 光滑。 果期约 9 月。 
野 牡丹科  129  产 绿春, 海拔约 2100 米的 山谷、 山 坡阔叶 林中。 模式标 本采于 绿春。 云南: 绿春, 阔叶 林内, 附生于 树上, 1 9 7 3 年 9 月 25 日, 陶德定 m (模 式, Typus! HY.)。 本 种与滇 酸脚杆 (M. yunnanensis H. L. Li) 相近, 但茎 具明显 的翅, 叶片倒 卵形或 楠圆形 ,无 叶柄等 特征, 可与之 区别。 2. 矮 酸脚杆 Medinilla nana S. Y. Hu (1952). 小 灌木, 高 15 — 100 厘米, 通常 附生于 树上, 分枝多 ,具匍 匍茎; 茎弯曲 上升, 无毛, 幼 吋具 明显的 狭翅, 以后翅 脱落, 茎皮木 栓化, 具 皱纹。 叶 片坚纸 质或近 革质, 倒卵形 至椭圆 形, 顶端钝 、近 圆形或 微凹, 基部 楔形, 长 2 — 3.5 (― 5 ) 厘米, 宽 1.1一1. 5 (— 2 . 8 ) 厘米, 通常 中部以 上具疏 细锯齿 ,下半 部全缘 ,离基 3 出脉, 两面 无毛, 叶面 仅中脉 明显, 下凹, 背面被 细 秕糠, 脉 隆起; 叶柄长 1 一 4 毫米, 无毛。 聚伞 花序, 顶生或 生于分 枝顶端 ,有花 1 或 3 朵, 总花 梗长约 5 亳米, 四棱形 ;苞片 和小苞 片小, 广卵形 ,具 缘毛, 小苞片 2 , 紧贴萼 基部; 花 梗短, 长约 1 毫米; 花 萼长漏 斗形, 长约 6 毫米, 具小 突起, 裂片浅 波状, 长约 2 毫米, 顶 端钝或 锐尖; 花瓣粉 红色. 倒 卵形, 顶端几 平截, 长约 1.1 厘米, 上部微 偏斜; 雄蕊 等长, 花 丝长约 5 毫米; 花 药长约 4 毫米, 基部具 钻形小 突起, 药隔微 膨大, 基 部下延 成钻形 短距; 子房陀 螺形, 顶端 平截, 无冠。 浆果 罎形, 长约 1 厘米, 直径约 7 毫米, 具小 突起。 花期约 6 月, 果期约 11 月。 产屛边 、麻 栗坡、 西畴, 海拔 1100 — 2000 米的 山谷、 山坡、 沟边密 林中, 附生于 树上。 模 式标本 采于麻 栗坡。 3. 酸果 图版 31,2—5 Medinilla fengii (S. Y. Hu) C. Y. Wu et C. Chen, comb. 鼠 Pachycentria fengii S. Y. Hu in Journ. Am. Arb. 33: 170, t. 2, fig. 5—8 (1952). 小 灌木, 高 50 — 120 厘米, 通常 附生于 树上, 分枝多 ;茎近 圆柱形 或钝四 棱形, 常因具 皮孔而 粗糙, 无毛。 叶片纸 质或近 坚纸质 ,倒卵 形至椭 圆形, 顶端 渐尖或 近尾伏 渐尖, 基部 楔形,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2—3.5 厘米, 全缘或 具疏细 裾齿, 基出脉 3 条, 叶面 密布网 状小窝 点, 脉下凹 ,背面 密布秕 糠伏小 突起, 尤 以脉上 者较为 明显; 叶柄长 5 — 12 亳米, 具槽。 由 疏松的 伞房花 序组成 小圆锥 花序, 顶生, 有花 3 — 6 朵, 稀 16 朵, 长 2 — 3 厘米, 宽 3 — 5 厘 米; 苞片 极小, 花梗长 5 — 10 毫米, 花 萼长约 5 毫米, 漏斗形 ,无毛 ,具密 小突起 ,裂片 卵形, 长约 2 毫米, 顶端 圆形, 具小 尖头; 花瓣淡 粉红色 ,广倒 卵形, 长约 6 毫米, 于右上 角突出 1 小片, 顶端近 平截而 微凹, 具小圆 突起; 雄蕊几 等长, 花药 基部具 钻形小 突起, 药隔 基部微 下延成 短距; 子房 下位, 顶端具 数齿。 浆果 罎形, 长 6 — 7 毫米, 直径 4 一 5 毫米; 种 子倒卵 形, 光滑。 花期约 6 月, 果期 10 — 12 月。 产滇 东南, 海拔 650 — 1500 米的 山谷密 林中、 灌木 丛中、 溪边石 缝中和 附生于 树上。 模 式标 本采于 西畴。 本种 与红叶 酸脚杆 〖M. erythrophylla (Wall.) Lindl.] 相近, 但枝红 褐色, 具明 显的皮 孔, 萼片 卵形, 长约 2 毫米, 花瓣 于右上 角突出 1 小片, 雄 蕊花药 基部具 钻形小 突起, 药隔 基部具 短距等 特征, 可与之 区别。 
!30  云南 植物志  胡秀 英仅根 据本种 果上的 宿存萼 特征, 将本种 误归为 P—centria fengii S. Y. Hu, 她未见 到花的 标本, 其实 是归错 了属。 4. 锥序 酸脚杆 Medinilla himalayana Hook. f. ex Triana (1871)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 H. L. Li (1944), ex specim. C. W. Wang 78287, err. "7828". 灌木, 附生于 树上, 分枝多 ;茎幼 吋近四 棱形, 以后圆 柱形, 无毛, 表皮木 栓化, 具 皱纹。 叶片坚 纸质, 披针状 卵形至 楠圆状 卵形, 顶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长 6 — 11 厘米, 宽 2. 2 — 4 . 5 厘米, 全缘, 基出脉 5 条, 其中 2 脉近 叶基, 不甚 明显, 两面 无毛, 叶面 密布小 窝点, 脉 平整, 背面脉 隆起; 叶 柄长约 3 毫米, 无毛。 复聚伞 花序, 顶 生或生 于小枝 顶端, 总 梗长约 3 厘 米, 苞片及 小苞片 三角形 ,长约 1 毫米; 花 未详。 浆果 坛形, 长约 7 毫米, 直径 5 — 6 毫米; 果 梗长约 5 毫米; 种子倒 卵形, 光滑。 果期约 9 月。 产 景洪, 海拔约 1900 米的 山谷密 林中, 附生 f 树上。 印度、 锡金 亦产。 我 们未采 到花的 标本, 据原描 述花玫 瑰色, 直径约 I. 8 厘米; 花萼 钟形, 杯檐 全缘, 具 4 小齿; 花瓣广 卵形, 急尖; 花 药线状 钻形, 内弯, 无距, 基部具 2 小瘤。 5. 顶花 酸脚杆 图版 31 ,6— 8 酸 藤子、 牛皮草 (河 口), 美丁花 (海 南岛 ) Medinilla spirei Guillaum. in Lecte. (1921) ; H. L. Li (1944). 灌木 或攀援 灌木, 有吋呈 藤本状 ,高 1 一 4 米; 小 枝钝四 棱形, 以后圆 柱形, 无毛。 叶片 坚 纸质, 卵形、 披针状 卵形或 椭圆形 ,顶端 渐尖, 基部 心形, 偏斜, 稀钝, 长 10 — 2 1 厘米, 宽 3.8—11 厘米, 全缘或 具细浅 锯齿, 3 或 5 条基 出脉, 两面 密被小 突起, 或仅 背面被 疏糙伏 毛及 秕糠, 叶面脉 下凹, 背面脉 隆起; 叶 柄极短 或无。 由 聚伞花 序组成 的圆锥 花序, 顶生, 长 8 — 30 厘米; 苞片 极小, 卵形; 花 梗长约 0.5 毫米; 花萼 杯形, 长约 4 毫米, 密布小 突起, 边缘微 波状, 裂片不 明显; 花瓣粉 红色, 广卵形 ,顶端 钝或近 急尖, 长约 4.5 毫米, 宽 3.5 毫 米, 下部略 偏斜; 难蕊 等长, 花药 基部具 小瘤, 瘤与下 延的药 隔连接 成距; 子房扁 球形, 顶端 平, 无齿。 浆果 球形, 长 4 一 5 毫米, 直径约 4 毫米, 顶端 平截, 盘形; 种子短 楔形, 具 密小突 起。 花期 4—6 月, 果期约 10 月。 产滇 东南, 海拔 200 — 1250 米的 山谷、 山坡 的疏、 密 林中, 溪边、 路旁 湿润的 地方; 广 西、 广东 (仅 见于海 南岛) 亦有。 越南有 分布。 6. 北 酸脚杆 图版 31, 9—10 Medinilla septentrionalis (W. W. Smith) H. L. Li (1944). Oritrephes septentrionalis W. W. Smith (1911) ; M. caerulescens Guillaum. (1921) ; M. caerulescens var. nuda Craib (1931) ; Anplectrum yunnanensis Kranzl. (1931).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1 一 5( — 7) 米, 有吋呈 攀援状 灌木, 分 枝多; 小枝圆 柱形, 无毛。 叶 片纸 质或坚 纸质, 披针形 、卵 状披针 形至广 卵形, 顶 端尾状 渐尖, 基部 钝或近 圆形, 长 7 — 8.5 厘米, 宽 2 — 3.5 厘米, 边 缘在中 部以上 具疏细 锯齿, 基出脉 5 条, 叶面 无毛, 脉下凹 ,背 面多少 具秕糠 ,脉 隆起; 叶 柄长约 5 毫米, 聚 伞花序 腋生, 通 常有花 3 朵, 稀 1 或 5 朵, 长 3.5—5.5 厘米, 无毛, 总梗长 1 一 2.5 厘米; 花梗 长不到 1 毫米; 花萼 钟形, 长 4 一 4 .5 毫米, 密布小 突起, 具 极疏的 腺毛或 几无, 具 钝棱, 裂片不 明显, 有小突 尖头; 花瓣 浅紫色 或紫红 
野 牡丹科  131  图版 31 1- 绿春 酸脚杆 Medinilb luchuenensis C. Y. Wu ci C. Chen, 果枝; 2— 5. 酸果 M. fengii (S. Y. flu) C. Y. Wu ct C. Chen, 2. 叶, 3. 花, 4. 雄蕊, 5. 花瓣: 6— 8. 顶花 酸脚杆 M. spirei Guillaum., 6. 花, 7. 雄蕊, 8. 花瓣; 9— 10. 北 酸脚杆 M. .eptentrionalis ( W . W. Smith) H. L. Li, 9. 花枝的 一段, 10. 花纵剖 
132  云南 植物志  色或粉 红色, 三角状 卵形, 顶端钝 急尖, 下部略 偏斜, 长 8 — 10 毫米; 雄蕊 4 长 4 短, 长者花 丝长约 4.5 毫米, 花 药长约 7 毫米, 短者花 丝长约 3 毫米, 花 药长约 6 毫米, 花药基 部均具 小瘤, 药隔基 部均微 伸延呈 短距; 子房 卵形, 顶端具 4 波 状齿。 浆果 坛形, 长约 7 毫米, 直 径约 6 毫米; 种子 楔形, 密具小 突起。 花期 6 — 9 月, 果期 2— 5 月。 产滇西 南至滇 东南, 海拔 500 — 1760 米的 山谷、 山坡 密林中 或林缘 荫湿的 地方; 我国 广西、 广东 亦有。 从 上缅甸 经我国 及越南 至泰国 均有。 果 可食。 7. 沙巴 酸脚杆 Medinilla petelotii Merr. (1926) ; S. Y. Hu (1952). Medinilla tsaii H. L. Li (1944). syn. nov. 灌木, 高 40 — 150 厘米, 分 枝多, 具匍 匐茎, 逐节 生根, 常 附生于 树上; 茎直立 或弯曲 上升, 四棱形 ,幼吋 棱上具 明显的 狭翅, 具 皮孔, 以 后近圆 柱形, 具密 皮孔而 粗糙。 叶片坚 纸质或 略厚, 倒卵 形或椭 圆形, 顶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微 下延, 长 (6.5 — )11 一 16 厘米, 宽 (2.2—) 4.5—8 厘米, 全缘, 离基 5 出脉, 其 最外的 1 脉近叶 基部, 叶面 密布小 窝点, 无毛, 脉微 隆起, 背面被 秕糠伏 小突起 ,脉 隆起; 叶柄短 ,长约 5 毫米, 略 具翅。 聚伞 花序, 生于无 叶 老茎上 或匍匐 茎上, 有花 3 — 7 朵, 总 梗长约 1.2 厘米, 无毛; 苞片及 小苞片 成对, 广卵 形, 被疏 秕糠; 花梗长 3 — 7 毫米; 花萼漏 斗形, 钝四 棱形, 长 6 — 7 毫米, 被秕 糠及小 突起, 裂片浅 波状, 顶端 具小刺 尖头; 花瓣粉 红色, 近圆形 ,顶端 圆形, 长 8 — 9 毫米; 雄蕊 等长, 花 丝与花 药等长 ,长约 4 毫米, 花 药基部 具线形 突起, 长达 花药的 1/2, 药隔 膨大, 下 延呈短 距; 子房 卵形, 无冠。 浆果 坛形, 长 1.8 厘米, 宽 1.2 厘米, 果梗长 2 — 2.5 厘米; 种 子倒卵 形, 光滑。 花期 8 — 10 月, 果期 5— 6 月。 产贡 山及滇 东南, 海拔 1000 — 1400 米的 山谷、 山坡、 河边密 林中树 上附生 ,有 吋于林 下。 越南 亦有。 8. 滇 酸脚杆 Medinilla yunnanensis H. L. Li (1944). 灌木, 高 1 一 2 米; 枝条 粗壮, 肉质; 茎四 棱形, 皮木 栓化, 无毛。 叶片 纸质, 长圆 状卵形 至椭 圆形, 顶端渐 尖或短 渐尖, 基部 楔形, 长 7 — 14 厘米, 宽 2.5 — 4.8 厘米, 全缘, 离基 3 出 脉, 两面 无毛, 叶面 密布小 窝点, 脉 平整, 背面脉 隆起; 叶柄短 ,长约 4 毫米。 聚伞 花序, 有 花 1 一 3 朵, 2—3 个簇生 于老茎 叶腋, 总 梗长约 4 毫米; 苞 片小, 卵状三 角形; 花梗长 3 — 5 毫米, 多少被 秕糠; 花萼漏 斗形, 长约 4 毫米, 裂片微 波状, 不明显 ,具 4 小 尖头; 花 瓣倒卵 形, 长 5—6 毫米, 宽约 3 毫米; 雄蕊 等长, 花 丝长约 2 — 3 毫米; 花药 线形, 长 5 — 6 毫米, 基 部具 小瘤, 药隔微 膨大, 下延成 短距。 浆果 坛形, 长 1.1 厘米, 直径 6 — 8 毫米, 果 梗长约 6 毫米; 种子 倒卵状 楔形, 光滑。 果期约 4 月。 产 泸水、 景东、 思茅以 南地区 ,海拔 1300 — 1600 米的山 谷林中 、林缘 及陡坡 林下。 模 式标 本采于 思茅。 花的 特征据 原描述 译出。 9. 红叶 酸脚杆 Medinilla erythrophylla (Wall.) Lindl. (1838) ; Paxt. (1843)*; Lamaire (1844)*; Merr. (1941) ; H. L. Li (1944). 
野 牡丹科  133  Melastoma erythrophylla Wall. (1830), nom. nud. ; Medinilla rubicunda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 Cogn. in DC. (1891), non Blume (1831). 小 灌木, 高 2 — 5 米, 分枝多 ,有吋 附生于 树上; 茎近 圆柱形 或钝四 棱形, 皮木 栓化, 具 皱纹, 无毛。 叶片纸 质或坚 纸质, 楠圆 形或披 针形, 顶端 渐尖或 近镰状 渐尖, 基部 楔形, 长 4.3—7.8 厘米, 宽 1.8 — 2.9 厘米, 全缘, 基出脉 3 条 或离基 3 出脉, 叶面 无毛, 密布小 窝点, 脉平整 ,背面 密布秕 糠状小 突起, 脉隆起 ;叶 柄长约 5 毫米, 被 枇糠。 聚伞花 序顶生 或于老 枝 腋生, 有花 1 一 3 朵, 总 梗长约 5 毫米, 四 棱形; 苞片和 小苞片 广卵形 ,密被 秕糠, 小苞片 成对贴 生于花 梗基部 ;花 梗长约 1 毫米; 花萼漏 斗形, 长约 6 亳米, 具密小 突起, 被秕糠 ,裂 片浅 波状, 不明显 ,顶端 具小刺 尖头; 花瓣粉 红色, 倒 卵形, 长约 1.2 厘米, 顶端 圆形, 略偏 斜, 外面中 部具小 圆突起 ;雄蕊 等长, 花 丝长约 6 毫米, 花 药长约 3 毫米, 花药 基部具 小瘤, 药隔 膨大, 基部 下延呈 短距; 子房 杯形, 顶端 平截, 无冠。 浆果 坛形, 长约 9 毫米, 直径约 7 毫米, 果 梗长约 3 毫米; 种子倒 卵形, 光滑。 花期约 8 月 ,果 期约 11 月。 产 贡山, 海拔 1250 — 1700 米 的林中 或江边 林中, 附生 树上。 从印 度经缅 甸至我 国。 10. 酸脚杆 图版 32, 1 一 5 Medinilla radiciflora C. Y. Wu, sp. nov. Species valde affinis M. spirei Guillaum., quod fruticibus vel arbusculis ; in- florescentiis ex caulibus vetustioribus et nodis rhizomaticis ; calyco carapanulato, 5.5 ― 6 mm. longo recognoscitur. 大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2—5 米; 小 枝钝四 棱形, 以后圆 柱形, 树皮木 栓化, 纵裂。 叶片纸 质, 披针形 至卵状 披针形 ,顶 端尾状 渐尖, 基部圆 形或钝 ,长 15 — 24 厘米, 宽 3 — 5.5 厘米, 边 缘具疏 细浅锯 齿或近 全缘, 3 或 5 条基 出脉, 5 脉 吋其中 2 脉极 细具近 叶缘, 两 面无毛 或仅背 面被微 柔毛, 略被 秕糠, 叶面 仅中脉 下凹, 背面脉 隆起; 叶柄长 5 — 10 毫米, 有吋略 被 柔毛。 由聚伞 花序组 成圆锥 花序, 着生于 老茎或 根茎的 节上, 长 8—25 厘米, 宽 6 — 22 厘米, 被微 柔毛; 苞片 极小, 卵形, 花 梗长约 4 毫米, 与花萼 均被微 柔毛; 花萼 钟形, 具不明 显的棱 ,长 5.5 — 6 毫米, 密布小 突起, 边缘浅 波状, 具小突 尖头; 花瓣扁 广卵形 (花蕾 吋), 顶 端钝或 圆形, 长约 4.5 毫米, 宽约 6 毫米; 雄蕊几 等长, 花 丝长约 2 毫米 (花蕾 吋), 花药 长约 7 亳米, 基部具 小瘤, 药隔基 部下延 呈短距 ;子房 卵形, 顶端具 4 齿。 浆果 (?) 坛形, 长 约 8 毫米, 直径约 7 毫米, 密布小 突起, 被微 柔毛; 种子短 楔形, 具疏小 突起。 花期约 8 月 , 果期 4 月或 10 月。 产绿春 、金平 、屏边 ,海拔 420—950 米的山 谷山坡 ,疏、 密林中 荫湿的 地方; 广东 (仅海 南岛) 亦有。 模式标 本采于 屏边。 果 可食, 味甜。 云南: 绿春, 陶德定 602; 金平, 武素功 4011; 屛边, 疏 林中湿 润处, I 953 年 8 月 16 日 ,毛 品一 2926 (模式 ), 2983; 同地, 冯国楣 5098。 广东: 海 南岛, 琼中, 陈少卿 10555。 
134  云南 植物志  17. 谷木属 Memecylon Linn. 灌木或 小乔木 ,植 株通常 无毛; 小枝圆 柱形, 分 枝多。 叶 片通常 革质, 全缘, 羽状脉 ,具 柄 或无。 聚伞花 序或伞 形花序 ,腋生 或生于 落叶的 叶腋, 或近 顶生; 花小, 4 数, 花萼 杯形、 钟形、 近漏斗 形或半 球形, 浅 4 裂或呈 浅波状 ;花瓣 圆形、 长圆形 或卵形 ,有吋 1 侧偏斜 ;雄 蕊 8, 等长, 下弯, 花丝常 较花药 略长; 花药椭 圆形, 纵裂, 药 隔基部 膨大, 伸 长呈圆 锥形, 较 花药大 2 — 3 倍, 背面中 部常有 1 环 状体; 子房 下位, 半 球形, 1 室, 顶端 平截, 具 8 条放 射状 的槽, 槽 边缘隆 起或呈 狭翅; 胚珠 6 — 12 枚, 特 立中央 胎座。 浆果状 核果, 通 常为球 形, 顶 端具环 状宿存 萼檐, 外果 皮通常 肉质, 有种子 1 颗; 种子 光滑, 种皮 骨质, 子叶 折皱, 胚 弯曲。 约 300 种, 分 布于世 界各大 洲热带 地区, 其中以 东南亚 太平洋 诸岛为 最多。 我国约 9 种, 分布于 云南、 广西、 广东 等省区 南部; 云南有 4 种。 本 属有的 种类果 可食, 味甜。 近些 年来, 有人 主张按 A. P. de Candolle 的概念 ,将本 属与另 三个属 (Mouriri, Voto- mita, Axinandra, 我国 不产) 独立成 谷木科 ( Memecylaceae DC), 由于便 于叙述 ,我 们仍置 于本 科中, 未予 更动。 本 属常被 人误认 作桃金 娘科、 木樨 科和茜 草科的 植物, 其中除 茜草科 有托叶 可区别 外, 其 余两科 , 在无 花无果 的情况 , 确 实不易 区别。 分种 检索表 1 (2) 叶 片大, 长 8.5 — 11( 一 14) 厘米, 宽 3.8 — 6(—7. 5) 厘米; 果大, 外果皮 肉质, 紫色, 直径 1.3 厘米 1* 蓝 果谷木 cyanocarpum 2 (1) 叶片 较小, 长 5. 5 — 8 ( — 15) 厘米, 宽 2 — 3. 8 (— 6. 5) 厘米; 果较小 ,外 果皮略 肉质, 通常黄 绿色, 直径 1 厘米 以下。 3 (4) 叶片椭 圆形至 长圆伏 椭圆形 ,通常 较宽, 宽 3— 3. 8( — 6. 5) 厘米; 花序 有花约 12 朵以下 2, 海 南谷木 M. hainanensis 4(3; 叶片楠 圆形至 卵形或 卵伏披 针形, 通常 较狭, 宽 2 — 3 . 5 厘米; 花 序有花 20 朵 以上。 5 (6) 伞形 花序, 花瓣紫 红色, 或白色 、浅 黄绿色 (? ), 卵形; 果直径 5 — 6 毫米 4* 滇谷木 M* polyanthum 6 (5) 聚伞 花序, 花瓣白 色或淡 黄色, 圆形; 果 直径约 1 厘米 3. 谷木 M Ugu.trifoUuin 1. 蓝 果谷木 图版 32, 6— 9 Memecylon cyanocarpum C. Y. Wu, sp. nov. Species a plantis inflorescentiis maior ibus, circ. 3 cm longis ; foliis longioribus. 8.5 ~ 11 ( ― 14.5) cm longis ; fructu crasso, diam. 1.3 cm inter alia distinguitur. 大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3 — 12 米; 小枝圆 柱形, 无毛, 分 枝多。 叶片 革质, 椭圆形 或广椭 圆形, 顶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长 8.5 — 11 (—14.5) 厘米, 宽 3.8—6 (—7.5) 厘米, 全缘, 两面无 毛, 叶 面中脉 下凹, 侧脉微 隆起, 近 边缘网 结呈边 缘脉, 背面脉 隆起, 细脉不 明显; 叶柄长 5-7 毫米, 具槽。 聚 伞花序 腋生, 稀近 顶生, 长约 3 厘米, 无毛; 苞片披 针形, 基部 两侧多 
图版 32 1—5. 酸脚杆 Medinilla radiciflara C. Y. Wu, 1. 叶枝, 2. 果枝, 3. 花, 4. 花瓣, 5. 花^ 及雌 蕊纵剖 : 6 — 9. 蓝 果谷木 Memecylon cyanocarpum C. Y. Wu, 6. 叶背, 7. 花, 8. 花瓣, 9. 雄蕊; 10 — 13. 滇谷木 M. poly- anihum H. L. Li, 10. 花枝, 1 1 . 花 (放大 ), 12. 花瓣, 13. 雄蕊的 正面和 侧面。 
136  云南 植物志  少具 髯毛, 长约 0.5 毫米; 花 梗长约 1 毫米, 花萼 杯形, 长约 1.5 毫米, 无毛, 裂片广 卵形, 具 小 尖头; 花瓣白 色或黄 绿色, 基部浅 蓝色, 披针形 或略宽 ,中 下部略 偏斜, 顶端 渐尖, 长约 3 毫米; 雄蕊 等长, 蓝色, 药室及 膨大的 圆锥形 的药隔 ,长约 1 毫米; 子房 无毛。 浆果 状核果 球形, 外皮 多汁, 紫 蓝色, 直径约 1.3 厘米。 花 果期约 4 月。 产普文 、景洪 、勐海 ,海拔 950 — 1060 米的密 林中萌 湿处。 模式标 本采于 普文。 果 可食, 味甜。 云南: 普文, 山谷, 坡上, 1957 年 4 月 1 日, 云南 考察队 9038 (模 式, Typus! HY.), 8104; 景洪, 云南 考察队 9274; 普文, 蔡希陶 80140; 勐海, 李延辉 6081。 2. 海 南谷木 Memecylon hainanense Merr. et Chun (1934) ; H. L. Li (1944) ; 海南 植物志 (1965)*. 大灌木 或乔木 ,高 3 — 15; 小枝圆 柱形, 无毛, 分 枝多。 叶片革 质或薄 革质, 楠 圆形至 长 圆状椭 圆形, 顶端短 渐尖, 基部 楔形, 长 6—8 (— 15) 厘米, 宽 3—3.8 (— 1.5) 厘米, 全缘, 侧脉约 9 对, 两面 无毛, 叶面中 脉下凹 ,侧 脉不甚 明显, 背面中 脉隆起 ,侧脉 微凸; 叶 柄长约 5 毫米。 聚伞花 序腋生 或生于 落叶的 叶腋, 无毛, 总梗长 1 一 2 厘米, 略四 棱形; 小苞 片披针 形, 长约 1.5 毫米, 早落; 花 梗长达 2 毫米, 花萼宽 杯形, 长约 3.5 亳米, 无毛, 边缘 浅波状 4 裂; 花瓣 白色, 卵形, 顶端 急尖, 长约 3.5 毫米; 雄蕊 等长, 长约 3.5 毫米, 蓝色, 药 窒及膨 大的圆 锥形的 药隔, 长约 1.5 毫米; 子房 无毛。 浆果状 核果, 球形, 密布 小瘤状 突起, 直径 7-9 毫米。 花期约 5 月 ,果 期约 2 月。 产麻 栗坡, 海拔约 1000 米的山 坡坡脚 灌丛中 ;广 东仅海 南有。 云南新 记录。 3. 谷木 角木、 子楝树 (海南 岛), 壳木 (图鉴 ) Memecylon ligustrifolium Champ, ex Benth. (1852) ; Benth. (1861) ; Triana (1871) ; Guillaum. (1913) ; Chung (1924) ; Merr. (1927) ; H. L. Li (1944) ; 广 州植物 志 (1956);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鉴 (1972)». M. scutellatum auct. non Naud. : Hook, et Am. (1833) ; Seem. (1857). 大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1.5 — 5 ( — 7) 米; 小枝 圆柱形 或略四 棱形, 无毛, 分 枝多。 叶片革 质, 椭圆形 至卵形 ,或 卵状披 针形, 顶端 渐尖, 钝头, 基部 楔形, 长 5.5 — 8 厘米, 宽 2.5 — 3.5 厘米, 全缘, 两面 无毛, 粗糙, 除中脉 外脉不 明显; 叶柄长 3 — 5 毫米。 聚伞花 序腋生 或生于 落叶的 叶腋, 长约 1 厘米, 总 梗长约 3 毫米; 苞片 卵形, 长约 1 毫米, 基部及 节上具 髯毛; 花 梗长约 1 毫米; 花萼半 球形, 长约 1.5 毫米, 无毛, 边缘 浅波状 4 裂; 花瓣白 色或黄 绿色, 圆 形, 顶端 圆形, 长约 3 毫米; 雄蕊 等长, 蓝色, 药 室及膨 大的圆 锥形的 药隔, 长约 1 毫米; 子 房 无毛。 浆果 状核果 球形, 直径约 1 厘米, 密布 小瘤状 突起。 花期 6 — 7 月 , 果期 未详; 广 东 (大陆 ) 1 或 7 月, 海 南岛约 10 月 。 产勐海 ,海拔 1370 — 1540 米的密 林下; 广西、 广东 亦有。 4. 滇谷木 图版 32, 10 — 13 Memecylom polyanthum H. L. Li (1944). 大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1 一 8 米; 小枝 圆柱形 或略四 棱形, 无毛, 分 枝多。 叶片 革质, 卵形 
梧桐科  137  至卵状 披针形 ,或椭 圆形, 顶 端渐尖 或尾状 渐尖, 基部 楔形, 长 5.5 — 8 厘米, 宽 2 — 2.5 厘 米, 两面 无毛, 粗糙, 除中脉 外脉不 明显; 叶柄长 3—5 毫米。 伞形 花序, 总梗 极短, 花密集 呈球形 ,生于 落叶的 叶腋或 腋生, 长约 1 厘米; 苞片披 针形, 长约 0.5 毫米; 花 梗长约 1.5 毫 米; 花 萼近漏 斗形, 中下部 略小, 长约 2 毫米, 无毛, 边缘 浅波状 4 裂; 花瓣紫 红色或 白色、 浅 黄绿色 (? ), 卵形, 上部 偏斜, 顶端 急尖, 长约 1 毫米; 雄蕊 等长, 药 室及膨 大的圆 锥形的 药隔, 长约 1 毫米; 子房 无毛。 浆果 状核果 球形, 直径 5 — 6 毫米, 无毛。 花期 8—10 月, 果 期 3 — 5 月。 产西 双版纳 (小勐 养至勐 腊), 海拔 600 — 1000 米的 山坡、 山谷密 林下荫 湿的地 方或路 旁 沟边。 模式标 本采于 景洪小 勐养。 本种 与谷木 (M. ligustrifolium Champ, ex Benth.) 十分 相似, 若无花 果的情 况下, 二 者极不 易区分 ,有花 果的情 况下, 本种 为伞形 花序, 总梗 极短, 常 着生于 落叶的 叶腋, 苞片 披 针形, 果直径 5 — 6 毫米, 可以 区别。 130. 梧桐科 Sterculiaceae 乔木或 灌木, 稀为 草本或 藤本, 幼 嫩部分 常有星 状毛, 树皮常 有粘液 和富于 纤维。 叶 互生, 单叶, 稀 为掌伏 复叶, 全缘、 具齿或 深裂, 叶柄顶 端常有 叶枕作 膝状; 通常有 托叶。 花 序腋生 ,稀 顶生, 由聚伞 花序排 成圆锥 花序、 总 状花序 或伞房 花序, 稀为单 生花; 花单性 、两 性或 杂性; 萼片 5 枚, 稀为 3 — 4 枚, 或 多或少 合生, 稀完全 分离, 镊合状 排列, 无附萼 ;花瓣 5 片或无 花瓣, 分离或 基部与 雌雄蕊 柄合生 ,排成 旋转的 覆瓦伏 ;通常 有雌雄 蕊柄; 雄蕊的 花丝常 合生成 管状, 有 5 个舌 状或线 伏的退 化雄蕊 与萼片 对生, 或 无退化 雄蕊, 内 轮常分 枝; 花药 2 室, 纵裂; 雌蕊由 2 — 5( 稀 10 — 12) 个 多少合 生的心 皮或单 心皮所 组成; 子房上 位, 室数与 心皮数 相同; 每 室有倒 生胚珠 2 个或 多个, 稀为 1 个, 珠孔 向外; 花柱 1 枚或与 心皮 同数。 果通常 为蒴果 或朞獎 ,开 裂或不 开裂, 极少为 浆果或 核果。 种子 有胚乳 或无胚 乳, 胚直立 或弯生 ,胚 轴短。 本科有 60 — 68 属, 约 700 — 1100 种, 分布在 东西两 半球的 热带和 亚热带 地区, 只有个 别种 可分布 到温带 地区。 中国梧 桐科植 物连栽 培的种 类在内 ,共有 19 属 84 种 4 变种, 主 要分布 在华南 和西南 各省, 而以 云南为 最盛。 云南的 梧桐科 植物有 17 属 59 种, 占全国 种数的 69%; 其 次为广 西, 有 37 种, 占全国 种数的 44%; 广东有 36 种, 占全国 种数的 43%。 贵州、 四川、 福建、 台 湾 仍有不 少梧桐 科植物 生长。 其分布 范围一 般不超 过长江 以北, 并 以北回 归线以 南分布 最多, 只梧桐 可栽培 至华北 和西北 地区。 本科的 茎皮富 于纤维 ,多 可作织 麻袋、 编绳和 造纸的 原料; 其中昂 天莲、 火索麻 的纤维 质地 优良, 还可用 以织布 和混纺 棉花。 可 可和可 拉为世 界有名 的饮料 植物, 可可的 种子为 做 可可粉 和巧克 力糖的 原料, 现 在云南 南部及 海南有 栽培, 能正常 结实。 苹婆、 香 苹婆的 种 子可供 食用。 苹婆是 两广中 南部广 泛栽培 的果树 ,也是 一种木 本粮食 植物, 它的 种子富 于蛋 白质和 脂肪, 而 且味美 可口, 这种 树生长 迅速, 树形 美观, 不易 落叶, 用 大枝扦 插也易 成活, 也是 一种良 好的行 道树。 
138  云南 植物志  还有, 国 产火绳 树属各 种均为 紫胶虫 的良好 寄主, 紫胶为 工业上 的重要 原料。 绒毛苹 婆可 割取梧 桐胶, 梧桐胶 可用于 食品、 纺织、 医药、 香烟等 工业。 半枫荷 、山 芝麻、 火 索麻等 可供 药用。 梧桐、 云南 梧桐等 的木材 轻软, 为做 乐器的 良材。 午吋花 、梧桐 为良好 的观赏 植物。 所 有这些 事例, 都说明 梧桐科 植物有 其一定 的经济 价值。 本科 一方面 与椴科 Tiliaceae, 锦葵科 Malvaceae, 木棉科 Bombacaceae 亲缘 极近, 另一 方面 和大戟 科也有 联系。 分属 检索表  花无 花瓣, 单性或 杂性, 稀 两性。 花单性 或杂性 ,雄 花有雄 蕊柄, 无退化 雄蕊。 果 开裂, 无翅也 无龙骨 状突起 ,每果 有种子 1 个或 多个; 叶的 背面无 鳞秕。 果革质 ,稀为 木质, 成熟吋 始开裂 1 • 苹婆属 Sterculia 果 膜质, 成熟前 早开裂 如叶状 2. 捂桐属 Firmiana 果不裂 ,有 翅或有 龙骨状 突起, 每果 有种子 1 个; 叶的背 面密被 银白色 或黄褐 色鳞秕 3. 银 叶树厲 Heritiera 花两性 ,无雄 蕊柄; 退 化雄蕊 10 个, 成对 着生, 每对 包藏着 4 个雄蕊 仁 滇桐属 Oaigia 花有 花瓣, 两性。 子房着 生于长 的雌雄 蕊柄的 顶端, 柄 长达子 房本身 长度的 2 倍以 上.。 乔木或 灌木; 种子 有明显 的膜质 长翅, 连翅长 2 厘 米以上 S. 梭 罗树厲 Reeveria 通常 为矮小 灌木; 种子 无翅, 很小, 长 不超过 4 亳米 6 . 山 芝麻厲 Helicterw 子 房无柄 或有很 短的雌 雄蕊柄 (翅 子树属 )。 花 无退化 雄蕊。 乔木或 灌木; 花有 雄蕊约 40 — 50 个; 蒴果 木质或 厚革质 7. 火 绳树属 Eriolaena 草本或 半灌木 ;花 有雄蕊 5 个; 蒴果 膜质。 蒴果 5 室; 花柱 5 个, 分离或 仅在基 部联合 8. 马 松子属 Melochia 蒴果 1 室; 花柱 1 个, 在顶端 有流苏 状的多 个柱头 9. 蛇 婆子属 Waltheri* 花 有退化 雄蕊。 花 簇生在 树干上 或粗枝 Jl; 果为 核果, 不开裂 ;种 子无翅 10. 可可属 Theobroma 花生在 小枝上 ;果为 蒴果, 开裂; 种子 有翅或 无翅。 花 有雄蕊 15 个, 稀有 10 个或 20 个, 每 3 个 (稀 2 个或 4 个) 集合成 群与退 化雄蕊 互生。 —年生 草本; 花红色 ,在午 间开放 ,隔 日脱落 U. 午 时花属 Pentopet« 乔木或 灌木, 稀为攀 援木质 藤本, 花在枝 上保留 的吋间 较长。 种子 顶端有 1 个膜质 长翅; 退化雄 蕊线伏 I 2 . 翅 子树属 PterMpermiun 种子 无翅; 退化 雄蕊舌 状或广 匙形。 蒴 果小, 无翅; 退化雄 蕊舌状 ,无毛 ;子 房每室 有胚珠 2 个 13. 平 当树属 Paradombey* 蒴 果大, 有 5 翅; 退化 雄蕊广 匙形, 顶端 凹陷且 有沟, 两面均 有毛; 子房每 室有胚 珠多个 昂天 莲厲 Ambroma 花 有雄蕊 5 个。 半 灌木或 草本; 花单生 ;花瓣 黄色, 凋 而不落 1S. 梅蓝属 Melhania 乔木 或木质 藤本, 花排 成聚伞 花序。 
梧桐科  139  31(32) 木质 藤本; 退化 雄蕊顶 端钝, 下部连 合成筒 ;蒴果 有粗刺 或锥尖 状刺, 室间 开裂为 5 个裂瓣 …… 16. 剌 果藤属 Byttneria 32(31 ) 乔木; 退 化雄蕊 条状披 针形, 下部不 连合; 蒴果密 被刚毛 ,室 背开裂 17 . 山 麻树属 Commersonia 1. 苹婆属 Sterculia L. 乔木或 灌木。 叶为 单叶, 全缘、 具齿 或掌状 深裂, 稀 为掌状 复叶。 花序 通常排 成圆锥 花序, 稀为总 状花序 ,通常 腋生; 花单性 或杂性 ,萼 5 浅裂或 深裂; 无花瓣 :雄 花的花 药聚生 于雄 蕊柄的 顶端, 包围 着退化 雌蕊; 两性 花的雌 雄蕊柄 很短, 顶端有 轮生的 花药和 发育的 雌蕊; 雌蕊 通常由 5 个心 皮粘合 而成, 每心皮 有胚珠 2 个或 多个, 花柱基 部合生 ,柱 头与心 皮 同数而 分离。 朞獎果 革质或 木质, 但多为 革质, 成熟吋 始开裂 ,内 有种子 1 个或 多个。 种 子 通常有 胚乳。 本 属约有 300 种, 产于 东西两 半球的 热带和 亚热带 地区, 而于热 带亚洲 最多。 我国有 23 种 2 变种, 产 云南、 贵州、 四川、 广西、 广东、 福建和 台湾。 云 南南部 种类最 丰富, 有 18 种 2 变种。 分种 检索表 1(2) 叶 为掌状 复叶, 有小叶 7 — 9 片; 叶的 侧脉几 平行, 密而 明显; 萼钟状 1. 家麻树 S. pex. 2(1) 叶为 单叶。 3(4 ) 叶 为掌状 深裂, 两 面均密 被褐色 茸毛, 尤于背 面为甚 2. 绒 毛苹婆 S. villow 4(3) 叶 全缘。 5(6 ) 全部叶 脉尤其 网脉在 叶面明 显凹陷 ,在背 面明显 凸出, 叶脉 干吋为 紫红色 3. CD 脉苹婆 S. impreasinervia 6(5) 叶脉 在叶面 不明显 凹陷, 网脉 在叶面 平坦, 叶 脉干吋 不是紫 红色。 7(8) 托叶 或鱗片 宿存, 条状披 针形, 长达 1.5 厘米, 顶端 渐尖; 叶倒 卵形, 基部紧 縮下延 4, 膜 粤苹婆 S. hymenocalyz 8(7) 托叶 或鳞片 脱落, 如 宿存则 长不及 5 毫米; 叶基部 通常不 下延。 9(H) 有明显 的萼筒 ;萼的 裂片与 萼筒等 长或几 等长。 10(11) 萼长 9 亳米, 萼 筒与萼 片等长 5. 苹婆 S. nobilis 11(10) 萼长 6 毫米 以内, 萼的裂 片稍长 于钟状 萼筒。 12(13) 叶的背 面有毛 ;叶长 7 — M 厘米, 侧脉 12 对; 圆锥 花序分 枝长而 疏散; 花白色 、花苹 婆 S. inicrantha 13(12) 叶的 两面均 无毛; 叶较大 ,长达 28 厘米, 侧脉 15 — 17 对; 圆锥 花序分 枝短而 密集; 花红色 …… 7, 大叶 苹婆 S. kingtungensis M( 9 ) 无 明显的 萼筒, 萼分裂 几至基 部或萼 的裂片 长达短 萼筒的 2 倍 以上。 15(22) 叶 的背面 明显地 密被短 柔毛。 16(19) 叶的基 部钝形 、近圆 形或斜 心形。 17(18) 叶通常 卵状楠 圆形, 基部多 少成斜 心形, 有 基生脉 5 条; 叶 柄长约 5 厘米… 8. 粉苹婆 S.euoMna 
140  云南 植物志  18(17) 叶长椭 圆形, 基部圆 形或钝 ,有 基叶脉 1 条;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 9. 北 越苹婆 S. tonkinen... 19(16) 叶 的基部 楔形。 20(21) 叶有 1 对显 著的基 生脉, 叶下面 的毛被 较稀疏 ;小苞 片与花 梗等长 10. 樟 叶苹婆 S. cinnamomifolia 21(20) 叶无 1 对显 著的基 生脉, 叶背面 密被毛 ;小苞 片远比 花梗长 …… U. 屏 边苹婆 S. pinbienensi. 22(15) 叶的 背面无 毛或几 无毛。 23(24) 叶大, 长达 45 厘米, 长楠 圆形, 两面 均完全 无毛; 叶 柄长达 14 厘米, 无毛; 花 疏生, 萼裂 片长达 14 毫米 12. 河口 苹婆 S. scandens 24(23) 叶 较小, 长不及 30 厘米; 叶柄长 不超过 5 厘米, 通常 有毛。  25(26) 萼 绿色, 两面均 近于无 毛或在 顶端被 少数细 长毛, 萼 片在顶 端互相 粘合; 叶膜质  13, 绿花 苹婆 S. viridiflora 26(25 ) 萼红色 或白带 粉红色 ,明 显地密 被毛; 叶纸 质或厚 纸质。 27(30) 萼片在 顶端互 相粘合 ,长 1 一 2 厘米。 28(29) 嫩枝密 被锈色 绒毛; 叶的背 面光滑 无毛; 萼 裂片狭 三角形 14. 蒙 自苹婆 S. henryi 29(28) 嫩枝被 稀疏的 淡黄色 短柔毛 ;叶 的背面 略被稀 疏的短 柔毛; 叶柄和 叶的背 面均有 红褐色 的斑点 状 突起; 萼裂片 长条状 披针形 15. 基苹婆 S. principi, 30(27) 萼片 在顶端 不互相 粘合, 开展成 星状, 长 不超过 8 毫米。  31(32) 叶 几无柄 或有长 0.5 — 1.2 厘米的 短柄, 集生于 小枝的 顶端, 狭椭圆 形或倒 披针状 楠圆形 …… 短 柄苹婆 S. brevissima 32(31) 叶柄长 2 厘米 以上; 叶 散生。 33(34) 花排 成圆锥 花序, 花, 多 分枝, 具多花 ;萼片 5 枚, 仅 于基部 连合, 向外 开展如 星状, 长 4 一 6 毫 米 17. 假苹婆 S. lanceolata H(33) 花排 成总状 花序, 稀为 有数个 短分枝 的圆锥 花序; 萼钟形 ,长 7 亳米, 5 深 裂而有 不明显 的长约 2 毫米 的萼筒 18. 西 蜀苹婆 S. lanceaefoUa 1. 家麻树 (广西 ) 图版 33 , 7—10 哥波 (壮音 ), 棉 毛苹婆 (图鉴 ), 九层皮 (云 南经济 植物) Sterculia pexa Pierre (1888)* ; Gagnep. in Lecomte (1911); Hu, Wang et Hsia (1938); Chun (1940)*; 图鉴 (1972)*; 云南经 济植物 (1972)*. Sterculia foetida sensu Chun (1940), non L. la. 家麻树 var. pexa 乔木, 小枝 粗壮。 叶 为掌状 复叶, 有小叶 7 — 9 片, 小叶 倒卵状 披针形 或长椭 圆形, 顶 端短 渐尖, 基部 楔形, 长 9 一 23 厘米, 宽 4 一 6 厘米, 叶面几 无毛, 背面 密被短 柔毛; 侧脉 22 —40 对, 互相 平行; 叶柄 通常长 20—23 厘米; 托叶三 角状披 针形, 长 5 毫米, 被毛。 花序 聚生 于小枝 顶端, 为总 状花序 或圆锥 花序, 长达 20 厘米; 小苞片 条状披 针形, 长约 1 厘米; 花萼 白色, 钟形, 5 裂, 长约 6 毫米, 外 面密被 星状短 柔毛, 裂片三 角形, 顶端 渐尖并 互相粘 合, 与钟 状萼筒 等长; 雄花的 雄蕊柄 线状, 无毛, 花药 10 — 20 个, 聚 生在雄 蕊柄顶 端成头 伏; 两 性花的 子房圆 球形, 5 室, 密被短 茸毛, 花柱 很短, 柱头 5 裂。 朞 獒果红 褐色, 长圆状 椭 圆形, 且略成 镰刀形 ,长 4—9 厘米, 宽 2 — 4 厘米, 顶 端钝, 外面密 被短茸 毛和长 刚毛, 内 面亦有 短星状 毛并在 边缘有 缘毛, 每果 内有种 子通常 3 个。 种子长 圆形, 黑色, 长约 1.6 厘 
梧桐科  141  米。 花期 10 月。 产河口 、蒙自 、景东 和西双 版纳以 及广西 ,常 生于阳 光充足 的干旱 坡地, 亦栽培 于村落 附近和 路旁。 中南半 岛至泰 国亦有 分布。 本 种的树 皮纤维 丰富, 且坚韧 结实, 耐水 性强, 可 作绳索 及各种 麻类代 用品, 亦可造 纸。 种 子煮熟 可食。 木材 坚硬, 可制 家具。 lb. 滇家麻 var. yunnanensis (Hu) Hsue, Comb. nov. Sterculia yunnanensis Hu in Bull. Fan Mem. Inst. Biol. Bot. Sen. 8: 43 (1937). 本 变种叶 背面的 毛比前 者长且 较密, 在主脉 和侧脉 上被长 柔毛, 侧脉 也较柔 弱而弯 拱, 可以 区别。 产于 云南西 南部、 南部 (西双 版纳、 澜沧) 等地, 生 于海拔 65 — boo 米的杂 木林中 ,亦 有人工 栽培于 村中, 取其 纤维以 编绳。 2. 绒 毛苹婆 白榔皮 (耿马 ), 榔 皮树、 色白告 (思茅 ) Sterculia villosa Roxb. (1814) nom. nud., (1832) descr. ; Mast, in Hook. f. (1874) ; 云南经 济植物 <]972 广; 徐 (1977). Sterculia lantsangensis Hu (1937). 乔木; 树皮灰 白色; 小枝 粗壮, 并有 叶痕, 幼吋 有褐色 星状短 柔毛。 叶掌状 3 — 7 裂, 基 部广 心形, 长 17— 22 厘米, 长宽几 相等, 中间的 裂片广 卵形, 尾状 渐尖, 长达 8 厘米, 基部宽 约 8 厘米; 叶面被 稀疏的 短柔毛 ,背面 密被黄 褐色星 状茸毛 ;叶柄 粗壮, 长约 16 厘米, 有毛; 托叶披 针形, 长约 1 厘米。 圆锥 花序生 于小枝 上部, 腋生, 密 被锈色 茸毛; 花 黄色; 萼阔钟 状, 长约 1 厘米; 5 裂, 外面被 短柔毛 ,内面 无毛, 裂片披 针形, 先端 急尖, 长 6 毫米, 向外开 展; 雄花的 雄蕊柄 弯曲, 无毛, 花药 10 个; 雌花的 子房圆 球形, 花柱向 下弯曲 ,被毛 c 瞢獎 果长楠 圆形, 长 3—5 厘米, 顶 端略有 短喙, 内外 均密被 锈色长 茸毛。 种子长 圆形, 黑色。 花期 2 月, 果期 4 一 10 月。 产于 云南西 南部的 耿马, 南部 的景洪 等县, 生长 在海拔 540 — 1500 米的 山谷杂 木林中 或 栽培于 村边。 印度北 部至热 带喜马 拉亚山 脉也有 分布。 本种的 树干上 可采取 树胶, 叫做梧 桐胶, 可用于 食品, 纺织, 医药, 化 妆品, 香 烟等工 业。 树皮 的纤维 可制绳 索和作 造纸的 原料。 3. 凹 脉苹婆 Sterculia impressinervis Hsue (1977). 乔木或 灌木, 小枝 干吋灰 褐色, 幼嫩 部分被 稀疏的 星状短 柔毛。 叶薄 革质, 楠 圆状倒 披 针形, 长 7 — 17 厘米, 宽 6 — 9.5 厘米, 顶端尾 状或尾 状渐尖 ,基部 钝形, 全缘, 但 有不明 显的 波状, 叶面 无毛, 背面几 无毛但 在主脉 和侧脉 上被稀 疏的淡 黄褐色 短柔毛 ,侧 脉每边 14—16 条, 上举且 弯拱, 全 部叶脉 在叶面 均明显 凹陷, 在背面 均明显 凸出, 叶脉干 吋为紫 红 褐色; 叶柄长 3 — 6.5 厘米, 两端 膨大, 略被稀 疏的短 柔毛; 托叶 卵形, 被毛, 顶端 急尖, 早 落。 朞獎果 干吋紫 红色, 长 圆形, 长 5.5 厘米, 宽 1.5 — 1.8 厘米, 顶 端有长 1 一 1.2 厘米的 喙, 密 被紫褐 色星状 茸毛, 每朞獎 有种子 4 一 5 个。 种子 圆球形 或略带 肾形, 紫 红色, 直径 
142  云南 植物志  约 1 厘米。 产于 云南东 南部麻 栗坡。 4. 膜 萼苹婆 Sterculia hymenocalyx K. Schum. in Engler (1897). 灌木, 小枝被 星状短 柔毛, 顶端着 生几个 假轮生 的叶, 并有多 数宿存 鳞片, 鳞 片长钻 状, 长 5 — 15 毫米, 被有 分枝的 淡黄褐 色毛, 比叶 柄长。 叶纸 质或薄 革质, 倒 卵形或 倒卵状 倒披 针形, 长 24 — 37 厘米, 宽 9 一 13 厘米, 顶端钝 或钝伏 渐尖, 基部 下延, 楔形或 钝形, 干 吋暗 绿色, 叶面 无毛, 背面 除在主 脉和侧 脉上有 很稀疏 的星伏 毛外均 无毛, 侧脉约 16 — 24 对, 向上 弯拱; 叶柄长 8 — 18 毫米, 被毛, 托 叶同密 生的鳞 片混在 一起。 圆锥花 序柔弱 ,顶 生或 腋生, 长 5 — 10 厘米, 被红黄 色毛, 花梗 柔弱; 小苞片 长条形 ,锥 尖状, 长 5 — 7 毫米, 早 落; 萼淡白 色或粉 红色, 长达 16 毫米, 5 裂, 外面 有毛, 内面 无毛, 裂片长 12 毫米, 顶端 不粘合 ,开展 如星伏 ,萼 筒长约 3 毫米; 雄花的 雄蕊柄 无毛, 反曲, 长 7 毫米; 两性花 的子房 圆球形 ,无柄 ,密 被毛; 花柱 反曲, 被毛, 与子房 等长, 柱 头波伏 5 浅裂, 每心皮 有胚珠 5 — 8 个。 瞢獎果 3 — 5 个集生 ,有 细长的 柔弱的 果柄, 厚 纸质, 略似纺 锤状, 长 5 — 8 厘米, 未开 裂 前宽约 2 厘米, 顶端和 基部均 渐狭, 外面密 被红黄 色绒毛 ,内面 无毛。 种子椭 圆形, 直径 约 1 厘米。 果期 5 月。 产河口 ,生 于海拔 180 — 270 米的山 腰上。 越南北 方和中 部也有 分布。 5. 苹婆 图版 33 ,1—2 凤 眼果、 七姐果 (广州 ) Sterculia nobilis Smith in Rees's (1816) ; Mast, in Hook. f. (1874) ; 广州 植物志 (1956)*;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鉴 (1972)*. 乔木, 树皮黑 褐色, 小 枝幼吋 略有星 状毛。 叶厚 纸质, 长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8 — 25 厘 米, 宽 5—15 厘米, 顶 端急尖 或钝, 基部圆 或钝, 两面均 无毛; 叶柄长 2 — 3.5 厘米; 托叶早 落。 圆锥花 序顶生 或腋生 ,柔弱 且披散 ,长达 20 厘米, 有 柔毛; 花柄远 比花长 ;萼初 吋乳白 色, 后转为 淡红色 ,钟状 ,外 面有短 柔毛, 长约 10 毫米, 5 裂, 裂片长 条伏披 针形, 先 端渐尖 而 内曲, 且在顶 端互相 粘合, 与钟 状萼筒 等长; 雄花 较多, 雄蕊柄 弯曲, 无毛, 花药 黄色; 雌 花 较少, 略大, 子房圆 球形, 有 5 条沟纹 ,密 被毛, 花柱 弯曲, 柱头 5 浅裂。 朞 獎果鲜 红色, 厚革质 ,矩圆 状卵形 ,长约 5 厘米, 宽约 2 — 3 厘米, 先端 有喙。 种子在 每一瞢 葜内有 1 一 4 个, 黑 褐色, 直径约 1.5 厘米。 花期 4 一 5 月, 但在 10 — 11 月常 可见少 数植株 开第二 次花。 产云南 南部。 广东、 广西 南部、 福建东 南部、 台湾 也有, 广 州附近 和珠江 三角洲 多有栽 培, 宜生 于排水 良好的 肥沃的 土壤, 且耐 荫蔽。 亦栽培 于印度 ,越南 和印度 尼西亚 (苏 门答 腊、 爪哇 )。 本种 的种子 可食, 煮熟 后味如 栗子。 惜 结实率 不高。 如能 注意选 育种, 提高结 实率, 是一种 值得提 倡的木 本粮食 植物。 本种繁 殖甚易 ,用 大枝扦 插亦易 成活, 叶常绿 ,树冠 浓密, 圆球形 ,不易 落叶, 也 是一种 "?艮 好的行 道树。 广州 人喜取 其叶以 裹粽。 古称" 罗望子 "和" 罗晃子 "实为 本种。 
梧桐科  143  图版 33 1 一 2. 苹婆 Sterculia nobilis Smith, 1. 果枝, 2. 雄花纵 切面示 雄蕊: 3— 6. 小 花苹婆 Stcrculia micrantha Chun & Hsue, 3. 叶片, 4. 雄花, 5. 雎花, 6. 雌蕊; 7— 10. 家麻树 Sterculia pexa Pierre, 7. 植株, 8. 花纵切 面, 9. 雌蕊, 10. 子房横 切面示 胚珠。 
144  云南 植物志  6. 小 花苹婆 图版 33, 3—6 Sterculia micrantha Chun et Hsue (1947). 乔木, 小枝 粗壮, 具广 阔的髓 部和大 叶痕。 叶矩圆 状卵形 ,长 7— 14 厘米, 宽 3.5— 6.5 厘米, 顶端钝 或短尖 ,基 部钝, 叶面几 无毛, 背面沿 叶脉散 生星状 茸毛; 侧脉 12 对; 叶柄长 3 一 8 厘米, 略有星 状毛。 圆锥花 序柔弱 ,长约 26 厘米; 花梗长 3 — 4 毫米, 有关节 ;萼 白色, 钟状, 甚薄, 长 5 — 6 毫米, 5 裂, 外面 略有短 柔毛, 内面 除近裂 片处均 无毛, 但有乳 头状突 起; 裂片三 角状披 针形, 与萼筒 等长, 边缘有 浓毛; 雄花的 雄蕊柄 柔弱, 长 3 毫米, 无毛, 花 药 10 个; 两性花 有长约 1.5 亳米 的雌雄 蕊柄; 子房圆 球形, 被柔毛 。果实 未见。 花期 10 月。 特产于 云南中 南部景 东县, 生 于海拔 1400 米的疏 林中。 7. 大 叶苹婆 (植 物分类 学报) Sterculia kingtungensis Hsue (1977). S. megaphylla Tsai & Mao, 植物分 类学报 9 (2) : 202, pi. 25, f. 6 (1964), non Bur. et Poiss. ex Guillanmin (1911). 乔木, 高 7 — 10 米, 树皮 褐色; 小枝 粗壮, 圆 柱状, 具大的 叶痕。 叶大, 纸质, 集 生于小 枝的 顶端, 椭 圆状长 圆形, 长 28 厘米, 宽 14 厘米, 顶端 突然短 渐尖, 基部圆 楔形, 两 面均无 毛; 侧脉约 17 对, 平行, 在背面 隆起, 网脉 稀疏; 叶柄 细长, 长 6 — 7 厘米, 有 沟槽, 几 无毛; 托叶 条形, 长 1 厘米, 无毛。 圆锥花 序密集 ,集生 于小枝 顶端, 长 12 厘米, 总 梗短, 散生铁 锈色小 柔毛; 花梗 纤细, 有关节 ;萼 红色, 钟状, 5 裂, 裂片披 针形, 内弯, 顶端互 相粘合 ,外 面被微 柔毛, 内面具 乳头状 突起, 边缘有 缘毛, 长 6 亳米, 稍长于 钟状的 萼筒; 雄蕊柄 细弱, 弯曲, 长 4 毫米, 无毛, 花药 10 个。 果实 未见。 花期 4 一 5 月。 特产 于云南 景东, 生 于海拔 1600 米的 河边。 8. 粉苹婆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Sterculia euosma W. W. Smith (1917); 中 国树木 分类学 (1937) : Chun (1940). 乔木; 嫩枝 密被淡 黄褐色 茸毛, 后 脱落。 叶 革质, 卵状椭 圆形, 长 12 — 2 4 厘米, 宽 7 -12 厘米, 顶端短 渐尖, 基部 圆形或 略为斜 心形, 有 基生脉 5 条, 叶面无 毛或几 无毛, 背面 密被 淡黄褐 色星伏 茸毛; 叶 柄长约 5 厘米。 总状花 序聚生 于小枝 上部, 与幼 叶同吋 抽出, 略被淡 黄褐色 茸毛; 花梗长 1 一 1.5 厘米; 花暗 红色, 萼长约 1 厘米, 5 裂几至 基部, 裂片条 状披 针形, 外 面被短 柔毛, 内面几 无毛; 雌雄蕊 柄长约 2 毫米; 子房卵 圆形, 密 被毛; 花柱弯 曲, 有长 柔毛。 朞獎 果熟吋 红色, 长圆形 或长圆 状卵形 ,长 6 — 10 厘米, 宽约 3 厘米, 顶端 渐尖或 喙状, 外 面密被 星状短 茸毛。 种子 卵形, 长约 2 厘米, 黑色。 产 于云南 (腾冲 ,模式 产地) 和广西 (靖 西、 罗城、 柳州) 等县, 生 于海拔 2 000 米 的石山 山 坡疏林 中和密 林中。 9. 北 越苹婆 Sterculia tonkinensis A. DC. (1903) ; Gagnep. in Lecomte (1911); Tard.-Blot in Humbert (1945)*. 小 乔木或 灌木; 小枝幼 吋散生 褐色星 状毛, 后 无毛。 叶近 革质, 楠 圆形, 长 11 一 2 1 厘 米, 宽 5.5 — 10 厘米, 顶端短 渐尖或 钝形, 基部 圆形, 叶 面光亮 无毛, 背面 密被淡 黄褐色 绒毛; 侧脉 6 — 9 对, 向上 弯拱, 在边缘 连合;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被毛; 托叶三 角形, 锥 尖状, 
梧 桐 科  145  长 5 — 10 毫米。 圆锥花 序腋生 ,聚集 于小枝 顶端, 长 8 — 9 厘米, 被毛; 花梗 线状, 长约 1 厘 米; 小苞片 三角形 ,长 1 一 3 毫米; 花红色 ,星状 ;萼长 1 厘米, 萼筒长 2 毫米, 外面被 星状短 柔毛, 内面无 毛而有 斑点, 5 裂, 裂片披 针形, 长 8 毫米, 宽 2 — 3 毫米, 顶端 长渐尖 且不互 相粘合 ,很快 开展如 星状; 雄花的 雄蕊柄 无毛; 两 性花的 子房圆 球状, 被毛; 花柱 反曲, 比子 房短, 被毛; 柱 头短而 5 裂; 每 心皮有 胚珠约 6 个。 朞獎果 下垂, 红色, 纺锤形 ,长约 6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基部和 顶端均 渐狭, 外面 密被黄 褐色短 绒毛, 每果内 有种子 3 — 6 个。 种 子椭 圆形, 黑褐色 或黑色 ,光亮 ,长约 1 厘米。 产于 河口。 越 南北部 也有。 10. 樟 叶苹婆 (植 物分类 学报) Sterculia cinnamomifolia Tsai & Mao (1964)*. 灌木, 小 枝幼吋 被淡黑 色或黑 褐色的 星状疏 柔毛。 叶厚 纸质, 椭 圆状长 圆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长 11 一 21 厘米, 宽 7 — 9.5 厘米, 顶端短 渐尖, 基部楔 形并有 两条明 显的基 生脉, 叶面 无毛, 背面被 星状短 柔毛; 侧脉 6 — 9 对, 叶脉在 两面均 凸出; 叶柄 粗壮, 顶端 膨大, 长 1.5 — 3 厘米, 有毛; 托叶长 条形, 长 2 毫米。 圆 锥花序 腋生, 下垂, 长 6 — 7 厘米, 被黄褐 色星状 短 柔毛; 小苞片 长条形 ,长 3 毫米, 与花梗 等长或 略长; 雄花的 花萼浅 黄色, 萼片分 离几至 基部, 狭三 角状披 针形, 长 7 毫米, 中部 以下宽 2.5 毫米, 外面被 黄褐色 短柔毛 ,内 面几无 毛; 雄蕊柄 弯曲, 无毛, 顶端聚 生花药 10 个。 两性花 和果实 未见。 花期 3 月。 产于 屏边, 海拔 900 — 2600 米的疏 林中。 11. 屏 边苹婆 (植 物分类 学报) Sterculia pinbienensis Tsai & Mao (1964)*. 灌木, 小枝幼 吋密被 星状短 柔毛。 叶 纸质, 楠圆形 或橢圆 状倒披 针形, 顶端有 短而钝 的渐尖 ,基部 楔形而 急尖, 长 10 — 22 厘米, 宽 4 一 9 厘米, 叶面暗 绿色, 无毛; 背面灰 色并被 灰褐色 星状短 柔毛; 侧脉 10 — 13 对; 叶柄 粗壮, 长 2 — 3 厘米, 密被黄 褐色毛 ;托叶 条伏披 针形, 长 6 毫米。 圆锥花 序腋生 ,被黄 褐色微 柔毛; 小苞片 长条形 ,长 2.5 厘米; 花梗长 6 — 8 毫米; 雄花的 花萼粉 红色, 萼片分 离几达 基部, 狭三 角状披 针形, 长 1.2 厘米, 外面 密被星 状短 柔毛, 内 面近于 无毛; 雄蕊柄 弯曲, 无毛, 顶 端聚生 花药约 10 个; 两性 花的子 房圆球 形, 密被黄 白色短 茸毛, 花柱 反曲, 被微 柔毛; 柱头 膨大。 朞獎果 椭圆形 ,长 4 一 5 厘米, 宽 1.5 厘米, 密被红 褐色短 茸毛。 种子矩 圆形, 黑褐色 ,长约 1.1 厘米。 花期 4 月。 产屛边 (模式 产地) 和广西 宁明, 生 于海拔 1000 — 1050 米的山 谷中和 山顶密 林中。 12. 河 口苹婆 Sterculia scandens Hemsl. (1908) ; Merr. (1930) ; Tard.-Blot in Humbert (1945)*. 灌木; 小枝 甚直, 有沟纹 ,几 无毛。 叶纸质 ,长椭 圆状长 圆形或 披针形 ,长 15 — 45 厘米, 宽 12 — 18 厘米, 顶端渐 尖或尾 状急尖 ,基 部圆形 或钝, 两面 均光滑 无毛, 干吋青 绿色; 侧脉 17—20 对, 近叶 缘互相 联结, 网脉在 两面均 明显; 叶柄在 两端略 膨大, 长 5 — 12 厘米, 无 毛。 圆锥花 序腋生 ,柔弱 ,长 10 — 34 厘米, 略被 柔毛; 花少且 疏生; 小 苞片长 条形, 长约 3 毫米, 早落; 花梗 柔弱, 长 0.5 — 1 厘米; 萼 5 裂几至 基部, 萼片长 条状披 针形, 长约 14 毫 米, 顶 端渐尖 并互相 粘合, 两面均 被星状 柔毛; 雄花的 雄蕊柄 细长, 向下 弯曲, 无毛, 顶端聚 
146  云南 植物志  生 花药约 10 个; 两 性花的 子房圆 球形, 密被淡 黄白色 茸毛, 花柱 弯曲, 雌 雄蕊柄 无毛。 果 实 未见。 产 河口。 越南 老街、 莱州 (封土 ) 海拔 120 米 的山谷 中亦有 分布。 本种的 叶特大 ,两 面光滑 无毛, 花疏生 ,易于 识别。 13. 绿 花苹婆 (植 物分类 学报) Sterculia gengmaensis Hsue (1977). Sterculia viridiflora Tsai & Mao 植物分 类学报 9(2): 199, pi. 24. f. 4 (1964), non W. V. Fitzg. (1918)*. 灌木; 小枝 幼吋被 灰褐色 绒毛。 叶膜质 ,椭圆 形或倒 披针状 椭圆形 ,顶端 急尖, 基部渐 狭成 楔形而 钝圆, 长 11 一 25 厘米, 宽 4 一 10 厘米, 两面均 无毛; 侧脉约 12 — 14 对, 在两面 均凸出 ,网脉 稀疏; 叶柄长 1.5 — 3 厘米, 顶端不 膨大, 被黄 褐色短 柔毛; 托叶披 针形, 长 4 毫米。 总状 花序近 顶生, 被红 褐色微 柔毛; 花梗长 6 毫米, 有 关节; 花绿色 ;萼 5 裂 几至基 部, 裂片三 角状披 针形, 长 8 毫米, 两面均 近于无 毛或在 顶端被 较少的 细长毛 ;雄蕊 柄被绒 毛。 果 未见。 特产于 云南耿 马海拔 1670 米的 林中。 14. 蒙 自苹婆 图版 34, 5 — 6 Sterculia henryi Hemsl. (1908) ; Tard.-Blot in Humbert (1945)* 14a. 蒙自 苹婆 var. henryi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1 一 5 米; 嫩枝 密被黄 褐色短 柔毛, 后 无毛。 叶 纸质, 长圆形 或披针 状长 圆形, 长 H—25 厘米, 宽 4一6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 圆形, 两面均 无毛; 侧脉约 15 对, 弯曲, 近叶 缘互相 连结, 叶 脉在背 面明显 凸出; 叶柄长 2.5 — 5 厘米。 总状花 序腋生 ,长 5 — 15 厘米, 被黄褐 色毛; 小苞片 条状披 针形, 与花梗 等长; 花梗长 0.5 — 1 厘米; 萼分裂 几至基 部, 红色, 长 1 一 1.5 厘米, 萼片狭 三角形 ,宽 3 — 4 毫米, 外面被 黄褐色 星状毛 ,内面 无毛, 顶端互 相粘合 ,雄花 的雄蕊 柄长约 4 毫米, 向下 弯曲, 无毛; 雌花 的子房 卵形, 密被毛 ,长约 4 一 6 毫米; 花柱 弯曲, 被毛。 果 未见。 花期 3 — 4 月。 产于 蒙自, 海拔 1500 米的森 林中。 越 南北部 (老街 沙坝) 也有 分布。 本 种萼片 在开花 后常可 增大。 14b. 大围 山苹婆 var. cuneata Chun & Hsue (1947). 本变种 的叶基 部楔形 或急尖 ,可 与前者 区别。 花期 3 — 4 月。 特产 于云南 屏边大 围山, 生 于海拔 800 — 1260 米 的山坡 疏林中 和山谷 溪旁密 林中。 15. 基苹婆 图版 34,1 — 4 Sterculia principis Gagnep. in Lecomte (1909) et in Lecomte (1911)*; Craib (1925). 灌木; 小枝 幼吋有 星伏短 柔毛。 叶椭 圆形或 条状椭 圆形, 顶端长 渐尖并 有细的 突起, 基部近 圆形, 长 16 — 28 厘米, 宽 2.5 — 8.5 厘米, 两面 均无毛 或在背 面有极 少的星 伏短柔 毛; 基生脉 5 条; 侧脉 7 — 10 对; 叶柄长 4 一 6 厘米; 叶 柄和叶 的背面 常有黑 褐色的 乳头状 
梧桐科  147  的小 斑点; 托叶三 角形, 长 7 — 10 毫米。 花序 为总状 花序或 少分枝 的圆锥 花序, 腋生, 花疏 生; 萼 5 裂几至 基部, 长 10 — 12 毫米, 外面略 有毛, 内面无 毛但有 稀疏的 斑点, 萼片 三角状 披 针形, 先端长 渐尖, 并互相 粘合, 有 缘毛; 雄花的 雄蕊柄 有毛, 弯曲; 两性 花的雌 雄蕊柄 短, 有毛; 花柱略 被毛, 柱头 5 裂。 产金平 ,生 于海拔 1600 — 1700 米的山 坡上。 缅甸、 泰国、 老 挝也有 分布。 16. 短 柄苹婆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3 4 ,7 Sterculia brevissima Hsue (1977). S. brevipetiolata Tsai & Mao, 植物分 类学报 9(2): 199—202 (1964). non Merr. (1905). 小乔木 或灌木 ;小枝 的幼嫩 部分被 黄褐色 茸毛。 叶集生 于小枝 顶端, 纸质, 倒 披针形 或倒披 针状狭 楠圆形 ,长 15 — 30 厘米, 宽 4 一 7 厘米, 顶 端渐尖 或钝状 急尖, 基部逐 渐变狭 而 尖锐, 两面均 无毛; 叶 柄短, 几无柄 或有长 0.6 — 1.2 厘米的 叶柄, 被灰 褐色短 柔毛; 托叶 披针形 ,长 7 亳米。 花序 柔弱, 为总 伏花序 或圆锥 花序, 腋生且 下垂; 小苞片 条状披 针形, 长 7 亳米, 与花梗 等长; 花粉 红色, 中 部以下 紫色; 萼片楠 圆状披 针形, 长约 8 毫米, 宽 3 毫 米, 长于钟 状萼筒 3 倍, 被稀疏 的星状 柔毛; 雄蕊柄 细长, 弯曲, 长 4 . 5 毫米; 子房圆 球形, 密被 茸毛, 花柱 反曲, 蒈 獎果楠 圆形, 红褐色 ,两端 渐狭, 长 8 厘米, 宽 2 厘米, 外面 密被短 柔毛; 果柄长 3 厘米。 种子圆 球形, 褐色, 直径约 1 厘米。 花期 4 月。 特产 于云南 西双版 纳海拔 540 — 1300 米的 山谷和 山坡混 交林或 沟谷雨 林中。 本种 的叶几 无柄, 倒披 针形, 易与 别种相 区别。 17. 假苹婆 (广州 通称) 图版 , 1-4 鸡冠木 (茂名 ), 赛苹婆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Sterculia lanceolata Cav. (1788)*; Merr. (1927) ; 中 国树木 分类学 (1937)*; 广州 植物志 (1956)*;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鉴 (1972)*; 云南经 济植物 (1 9 72)*。 乔木, 小 枝幼吋 被毛。 叶椭 圆形、 披针 形或楠 圆状披 针形, 长 9 一 20 厘米, 宽 3.5 — 8 厘米, 顶端 急尖, 基部钝 形或近 圆形, 叶面 无毛, 背面几 无毛; 侧 脉每边 7 — 9 条, 弯曲, 在近 叶缘处 不明显 连结; 叶柄长 2.5 — 3.5 厘米。 圆锥花 序腋生 ,长 4 一 10 厘米, 密 集且多 分枝; 花淡 红色; 萼片 5 枚, 仅于基 部连合 ,向外 开展如 星状, 长圆 状披针 形或长 圆状楠 圆形, 顶 端钝或 略有小 短尖突 ,长 4 一 6 毫米, 外 面被短 柔毛, 边缘有 缘毛; 雄 花的雄 蕊柄长 2 — 3 毫 米, 弯曲, 花药约 10 个; 两 性花的 子房圆 球形, 被毛, 花柱 弯曲, 柱头 不明显 5 裂。 瞢獎果 鲜 红色, 长卵形 或长椭 圆形, 长 5 — 7 厘米, 宽 2 — 2.5 厘米, 顶端 有喙, 基部 渐狭, 密 被短柔 毛。 种子黑 褐色, 椭圆状 卵形, 直径约 1 厘米。 花期 4 一 5 月。 产于 云南东 南部、 南部至 西南部 。广东 、广西 、贵 州和四 川南部 也有。 为我 国产苹 婆属中 分布 最广的 一种, 在华南 山野间 很常见 ,常生 于山谷 溪旁。 缅甸、 泰国、 中南半 岛也有 分布。 本种 的茎皮 可作织 麻袋的 原料, 亦可 造纸, 种子可 搾油。 18. 西 蜀苹婆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Sterculia lanceaefolia Roxb. (1814). nom. nud., (1832) descr. ; Rehd. & "Wils. in Sargent (1915) ; 中 国树木 分类学 (1937). Sterculia roa^wrg^" Wall. (1832)* Mast, in Hook. f. (1874) ; Levi. (1915). 
148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34 1—4. 基苹婆 Sterculia principis Gagnep., 1. 花枝, 2. 花, 3. 雄蕊, 4. 雌蕊; 5 — 6. 蒙 自苹婆 Sterculi* henryi Hemsl. var. henryi, 5. 花技, 6. 花 :7. 短 柄苹婆 Sterculia brevissima Hsue, 果枝。 
梧桐科  149  乔木或 灌木, 树皮 灰色; 嫩枝 略被短 柔毛。 叶披针 形或长 椭圆状 披针形 ,长 10 — 23 厘米, 宽 2.5 — 7.5 厘米, 顶端钝 状渐尖 ,基 部圆形 或钝, 幼吋略 有毛, 后全 脱净; 侧脉 9 一 10 对, 在近 叶缘处 不明显 连结; 叶柄长 2 .5 — 3 .5 厘米, 两端均 膨大; 托叶 钻状, 略 被毛, 早落。 花排 成总状 花序, 稀为 有数个 短分枝 的圆锥 花序, 腋生, 长 5 — 7 厘米, 远比 叶短, 具少 数花, 被稀疏 的星状 短柔毛 ;花梗 柔弱, 长 5 — 8 毫米; 花红色 ;萼 钟形, 5 深 裂几至 基部, 长 7 毫 米, 裂片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5 毫米, 向外 张开, 远比萼 筒长, 外面被 稀疏的 短柔毛 ;雄 花的雄 蕊柄 弯曲, 无毛; 两 性花的 子房圆 球形, 密被微 柔毛。 朞獎 果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约 7 厘米, 顶端 有喙, 外面密 被红色 的粗糙 短毛, 每果内 有种子 4 一 8 个。 种子卵 圆形, 黑色。 产 于西双 版纳。 贵州、 四 川南部 也有。 生 于海拔 S00 — 2 000 米的 山坡密 林中。 锡金, 印 度东北 部和孟 加拉国 (锡尔 赫特) 也有 分布。 2. 梧桐属 Firmiana Marsigli 乔木或 灌木。 叶为 单叶, 掌状 3 — 5 裂或 全缘。 花 通常排 成圆锥 花序, 稀为总 状花序 或聚伞 花序, 腋生或 顶生。 花 单性或 杂性; 萼 5 浅裂或 深裂几 至基部 ,稀为 4 裂; 无 花瓣; 雄花 的花药 15 个, 稀为 10 个或 20 — 25 个, 聚 集于雄 蕊柄的 顶端; 两性花 的子房 5 室, 每 室 有胚珠 2 个或 多个, 花柱 在基部 连合, 柱头 与心皮 同数而 分离。 果为瞢 獎果, 具柄; 果皮 膜质, 在 成熟前 甚早就 开裂成 叶状; 每朞荬 有种子 1 个或 多个, 着生 在叶状 果皮的 内缘。 种 子圆 球形, 胚乳 扁平或 褶合; 子叶 扁平, 甚薄。 本 属约有 15 种, 分布于 东非, 印度 马来, 热带东 南亚至 东亚。 中国有 6 种, 主 要分布 在广东 、广西 和云南 (梧 桐可延 至华北 )。 云南有 3 种。 广义 的梧桐 属包括 火桐属 Erythropsis Lindl ex Schott & Endi., 后者共 6 种, 分布于 热带 非洲, 马达加 斯加, 印度 至东南 亚及马 来西亚 西部。 分种 检索表 1(4) 萼 5 深裂几 至基部 ,萼片 长条形 ;经过 冬季落 叶后, 先出 新叶后 开花。 2 (3) 花 淡黄绿 色或黄 白色; 萼片长 7 — 9 毫米; 嫩 叶的毛 被淡黄 白色; 树皮青 绿色, 平滑 1* 梧捐 F - wmplex 3 (2) 花紫 红色; 萼 片长约 12 毫米; 嫩叶的 毛被带 褐色, 叶 的宽度 常比长 度大; 树皮 青带灰 黑色, 略粗糙 2. 云 南梧桐 F. major 4 (1) 萼 筒伏, 朱 红至橙 江色, 顶端 5 浅裂, 裂片三 角形; 经过 冬季落 叶后, 花于出 新叶前 开放; 萼长 2 厘米 3. 火桐 F. colorata 1. 梧桐 (诗经 ) 青桐 Firmiana simplex (L.) F. W. Wight (1909) ; Rehd. & Wils. in Sargent (1915) ; Hand.-Mazz. (1933) ; Kosterm. (1957) ; 广州 植物志 (1956)*;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鉴 (1972)*. 
150  云南 植物志  Hibiscus simplex L. (1763) ; Sterculia plat ani folia L. f. (1781) ; Forbes & Hemsl. (1886) ; Firmiana platanifolia (L. f.) Marsigi in Sagg. (1786) ; 云南经 济植物 (1972)*. 落叶 乔木, 高达 16 米; 树皮青 绿色, 平滑。 叶 心形, 掌状 3 — 5 裂, 直径 15 — 20 厘米, 裂片三 角形, 顶端 渐尖, 基部 心形, 两面均 无毛或 略被短 柔毛; 基生脉 7 条; 叶柄约 与叶片 等长。 圆锥花 序顶生 ,长约 20 — 50 厘米, 下 部的分 枝长达 12 厘米。 花淡黄 绿色; 萼 5 深裂 几至 基部, 裂片长 条形, 向外 卷曲, 长 7 — 9 毫米, 外面被 淡黄色 短柔毛 ,内面 仅在基 部被柔 毛; 花柄 与花几 等长; 雄花 的雄蕊 柄与萼 等长, 下半部 较粗, 无毛, 花药约 15 个, 不 规则聚 集在雄 蕊柄的 顶端; 退 化子房 梨形且 甚小; 两 性花的 子房圆 球形, 被毛。 瞢獎果 膜质, 有 柄, 长 6—11 厘米, 宽 1.5 — 2.5 厘米, 被短茸 毛或几 无毛, 每 一朞葜 有种子 2 — 4 个。 种子 圆球形 ,有 绉紋, 直径约 7 毫米。 花期 6 月 产于我 国南北 各省, 从广东 海南至 华北均 产之, 也 分布于 日本。 多 为人工 栽培。 海拔 可达 1900 米。 本种 为栽培 于庭园 的观赏 树木, 木材 轻软, 为制 木匣和 乐器的 良材; 刨皮 含胶, 常用作 刨花; 种子炒 熟可食 或搾油 ,油 为不干 性油; 茎、 叶、 花、 果、 种子均 可药用 ,有 清热解 毒的功 效; 树 皮的纤 维洁白 ,可 用以制 纸和编 绳等。 2. 云 南梧桐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Firmiana major (W. W. Smith) Hand.-Mazz. (1923), (1933) ; Kosterm. (1957) ; 云南经 济植物 (1972)*. Sterculia platanifolia L. f. var. major W. W. Smith (1915). 落叶 乔木, 高达 14 米; 树皮 青带灰 黑色, 略粗糙 ;小枝 粗壮, 被短 柔毛。 叶掌状 3 裂, 长 17 — 30 厘米, 宽 19—40 厘米, 宽度 常比长 度大, 顶端 急尖, 基部 心形, 叶面几 无毛, 背面 密被黄 褐色短 柔毛, 后逐渐 脱落; 基生脉 5 — 7 条; 叶柄 粗壮, 长 H — 45 厘米, 初被 柔毛, 后 无毛。 圆锥花 序顶生 或腋生 ,花紫 红色; 萼 5 深裂几 至基部 ,萼片 长条形 或长圆 状条形 ,长 约 12 毫米, 被毛。 瞢獎果 膜质, 长约 7 厘米, 宽 4.5 厘米, 几 无毛。 种子圆 球形, 直径约 8 亳米, 黄 褐色, 表面有 绉纹。 花期 6 — 7 月 ,果 熟期 10 月。 产于云 南中部 、中 南部和 西部, 生 于海拔 1600 — 3000 米的 山地或 坡地, 村边路 边也常 见。 昆明市 北郊黑 龙潭有 直径达 50 厘米的 大树。 本种 的木材 轻软, 色白, 为制箱 、匣、 乐器的 良材, 种子可 搾油, 树 皮可做 绳索。 3. 火桐 (云南 ) 图版 3 5, 5—11 Firmiana colorata (Koxb.) R. Brown in Benn. (1844) ; Kosterm. (1957), (1961). Sterculia colorata Roxb. (1795) ; Gagnep. in Lecomte (1911) ; Craib (1925) ; Erythropsis colorata (Roxb.) Burkill (1931) ; Ridley (1934). 旱季落 叶乔木 ,高达 15 米, 嫩枝 干吋灰 黑色, 略被灰 白色短 柔毛。 叶亚 革质, 广 心形, 长 17.5 — 25 厘米, 宽 18—20 厘米, 顶端 3 浅裂, 基部 心形, 两面均 无毛; 中 间的裂 片长约 5 厘米, 顶 端钝; 两 侧的裂 片长约 3 厘米; 基生脉 5 — 7 条; 小脉在 两面均 凸出, 几乎 互相平 行; 叶柄长 11 厘米, 无毛。 聚伞花 序作圆 锥花序 式排列 ,长达 7 厘米, 密被橙 红色星 伏短柔 毛; 花在 出叶前 开放; 花梗长 4 一 5 毫米, 被 柔毛; 萼管状 钟形, 侧面的 外形近 楔形, 长 2 厘 米, 宽 7 — 8 毫米, 顶端 5 浅裂, 外 面密被 橙红色 星状短 柔毛, 内 面密被 短的小 柔毛, 萼裂片 
捂桐科  151  图版 35 1 一 4. 假苹婆 Sterculia lanceolata Cav., 1. 花枝, 2. 雄花, 3. 雌花, 4. 果: 5 — 11. 火桐 Firmiana colorata CRoxb.) R. Brown, 5. 叶片, 6. 花枝 ,7. 果, 8. 花冠 展开, 9. 花, 10. 雌蕊, 11. 星状毛 放大。 
152  云南 植物志  卵状披 针形, 长 4 毫米, 先端 急尖; 雄 花的雄 蕊柄长 10 — 12 毫米, 被 星状短 柔毛; 两性花 的子房 5 室, 几 分离, 无毛, 花柱短 ,柱 头向外 弯曲。 瞢獎果 有柄, 膜质, 无毛, 舌状, 长 5 — 7 厘米, 有 明显的 脉纹, 成熟吋 略带紫 红色, 每朞荚 有种子 2 — 4 个。 种子圆 球形, 黑色, 直径 约 6 毫米, 着生在 朞獎的 边缘。 花期 3 — 4 月。 产西双 版纳至 河口, 海拔 120 — 950 (—1100) 米的 山坡密 林中。 印度, 斯里 兰卡, 泰 国, 老挝, 柬埔寨 ,越 南也有 分布。 3. 银叶 树属 Heritiera Dryand in Aiton 乔木, 常 有板伏 干基。 叶 互生, 单叶 或掌状 复叶, 背面 通常有 鳞秕。 聚 伞花序 作圆锥 花序式 排列, 腋生, 具多花 ,被 柔毛或 鱗秕; 花 细小, 单性; 萼 钟状或 瓮状, 4-6 浅裂; 无花 瓣; 雄花 的雄蕊 柄短, 花药 4 一 15 个环状 排列在 雄蕊柄 的顶端 ,有 不育的 雄蕊; 雌花 的心皮 3-5 个, 互相 粘合, 不育的 花药位 于子房 基部, 每心皮 有胚珠 1 个, 花柱 很短, 柱头 很小。 果木质 或革质 ,有龙 骨伏突 起或翅 ,不 开裂。 种子无 胚乳。 本 属约有 35 种, 分布 于热带 西非, 印度、 马来 半岛至 热带大 洋洲及 太平洋 诸岛。 我国 有 3 种, 产于 广东、 台湾和 云南。 云南有 1 种。 长柄 银叶树 (海 南植 物志) 图版 36, 7-10 白楠、 白符公 (海南 ), 大叶 银叶树 (广 州植 物志) Heritiera angustata Pierre (1889)* ; Kosterm. (1959), (1961) ; 海南 植物志 (1965) ; 图鉴 (1972). H. macrophylla sensu Merr. (1935) ; 广州 植物志 (1956), non Wall, ex Voigt. 常绿 乔木, 高达 12 米, 树皮 灰色, 小枝 幼吋被 柔毛。 叶革质 ,长 圆伏披 针形, 全缘, 长 10 — 30 厘米, 宽 5—15 厘米, 顶端渐 尖或钝 ,基部 尖锐或 近心形 ,叶面 无毛, 背面被 银白色 或 略带金 黄色的 鱗秕; 叶柄长 2—9 厘米; 托叶 条状披 针形, 早落。 圆 锥花序 顶生或 腋生; 花 红色; 萼瓮状 ,长约 6 毫米, 宽 2.5—4 毫米, 4 一 6 浅裂, 两面均 被星状 柔毛, 裂片三 角形; 雄 花的雄 蕊柄长 2 — 3 毫米, 花药 8 — 12 个群 集在雄 蕊柄顶 端排成 二环; 雌花 较小, 且比雄 花短, 不 育花药 4 一 10 枚围绕 在子房 基部; 子房圆 球形, 略有 5 棱, 被短 柔毛, 花柱短 ,柱头 5 枚。 果为核 果伏, 坚硬, 椭 圆形, 褐色, 长约 3.5 厘米, 顶端 有长约 1 厘米 的翅。 种子卵 圆形。 花期 6 — 11 月。 产于 云南南 部西双 版纳, 广 东海南 东南部 也有。 生 于山地 或海岸 附近。 原产柬 埔寨。 印度、 越南、 缅甸 等地有 分布。 本种的 心材灰 褐色, 结构 细密, 材质坚 而重, 不受 虫蛀, 耐水 浸泡, 为做 船板的 良材。 4. 滇桐属 Craigia W W. Smith & W. E. Evans 乔木; 小枝 粗壮, 幼吋被 稀疏的 星状短 柔毛。 叶为 单叶, 广 卵形、 楠圆 形或长 圆伏披 针形, 边 缘有细 锯齿。 聚 伞伏圆 锥花序 腋生, 花 两性; 萼片 5 枚, 分离, 镊合状 排列; 无花 瓣; 无雌雄 蕊柄; 退 化雄蕊 10 个, 长圆伏 披针形 ,每 2 个成对 ,并有 短柄, 每 对包藏 4 个集 
梧桐科  153  生成群 的雄蕊 ,花药 2 室; 子房 5 室, 花柱 5 个, 短而 分离; 胚珠 多数, 倒生。 蒴果具 5 个薄 纸质的 阔翅; 翅 扁平, 有二叉 分枝的 横脉, 每室 有种子 4 一 6 个, 排成 2 列。 种子长 椭圆形 或纺 锤形, 两 端尖。 2 种, 产 于我国 广西和 云南。 越南北 方也有 分布。 本属 的果与 蚬木属 Burretiodendron spp. 很 相似, 故常被 人误为 蚬木属 植物。 但本种 的果的 基部圆 形或凹 入而不 渐狭, 以及 花有两 两成对 的退化 雄蕊等 特征, 可 与蚬木 属有明 显的 区别。 本属也 有人放 在椴树 科中。 滇桐 图版 36, 1—6 克拉子 、圆 蒴蚬木 (植 物分类 学报) Craigia yunnanensis W. W. Smith & W. E. Evans (1921)*; Merr. (1938) ; Tard.-Blot in Humbert (1945) ;徐 (1977). Burretiodendron combretoides Chun & How (1956)*; B. yunnanensis (sic !) (Smith & Evans) Kosterm. (1962). 乔木, 高 6 — 10.5 米; 小枝 粗壮, 幼吋被 黄褐色 星状短 柔毛。 叶纸质 ,广 卵形、 长圆伏 卵 形或橢 圆形, 长 8 — 20 厘米, 宽 4 . 5 — 11 厘米, 顶端急 尖或钝 状急尖 ,基部 圆形、 截形或 浅心形 ,边 缘有蜿 蜒的小 锯齿, 叶面无 毛或被 稀疏的 星状短 柔毛, 背 面密被 淡黄褐 色星短 柔毛 或被稀 疏的短 柔毛; 侧脉 每边约 7 — 8 条, 斜举而 弯拱; 叶柄长 I. 3 — 6 厘米, 被毛。 聚 伞状圆 锥花序 腋生, 长 4 一 6 厘米; 花梗长 5 毫米, 密 被黄色 星状短 柔毛; 萼片 5 枚, 近肉 质, 分离, 卵状披 针形, 长约 7 毫米, 外面被 黄色短 柔毛, 内面靠 边缘也 有毛; 退 化雄蕊 10 个, 长圆状 披针形 ,长 4 毫米, 每 1 个成 对如压 扁伏, 每 对包藏 4 个集生 成群的 雄蕊, 花药 2 室, 纵裂, 花丝与 花药几 等长; 子房 卵形, 长约 3 毫米, 5 室, 有 5 棱, 密被 黄色短 柔毛; 胚珠 多数, 花柱 5 个, 分离, 长约 1 毫米。 蒴果具 5 个薄纸 质的翅 ,长 3 — 3 .2 厘米, 宽 2 .5 — 3 厘米, 顶端 圆形, 基部 凹入, 生吋 红色, 干吋灰 褐色, 被 星状小 柔毛; 翅 扁平, 有二 叉分枝 的 横脉, 宽 1 一 1.5 厘米; 果 柄长约 1 厘米。 种子 每室有 4 一 6 个, 排成 2 列, 长椭 圆形或 纺 锤形, 长约 1 厘米, 宽约 4 毫米, 两端尖 ,干吋 黑色且 光亮。 花期 7 月, 果 9 一 10 月成 熟。 产于 云南东 南部, 广西 (靖 西、 那坡, 1 变种至 田林) 也有, 生 于海拔 1400— UOO 米的 森 林中。 越 南北部 (老街 沙坝) 也有 分布。 5. 梭 罗树属 Reevesia Lindley 乔木或 灌木。 叶为 单叶, 通常 全缘。 花 两性, 多花且 密集, 排成 聚伞状 伞房花 序或圆 锥 花序; 萼钟 伏或漏 斗状, 不 规则的 3 — 5 裂; 花瓣 5 片, 具爪; 雄蕊 的花丝 合生成 管状, 并 与雌 蕊柄贴 生而形 成雌雄 蕊柄, 雄 蕊管顶 端扩大 并包围 雌蕊, 5 裂; 花药约 15 个, 2 室, 药 室分歧 ,着生 于雄蕊 管顶端 的裂片 外面成 头状; 子房 5 室, 有 5 条纵沟 ,每 室有倒 生胚珠 2 个, 柱头 5 裂。 蒴果 木质, 成熟后 分裂为 5 个果瓣 ;果 瓣室背 开裂, 有种子 I 一 2 个。 种子具 膜质翅 、翅向 果柄; 胚乳 丰富。 
154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36 1—6. 滇桐 Craigia yunnanensis W. W. Smith & W. E. Evans, 1. 花枝, 2. 花, 3. 花的剖 面示退 化雄蕊 和 雌蕊, 4. 退化 雄蕊, 5. 示 退化雄 蕊两两 成对内 面包藏 4 个 雄蕊, 6. 果; 7— 10. 长柄 银叶树 Hedtiera angustata Pierre, 7. 花枝, 8. 花, 9. 雄蕊, 10. 果。 
梧桐科  155  本 属约有 18 种, 主 要分布 在我国 南部、 西南部 和喜马 拉雅山 脉东部 地区。 我国有 14 种, 产于 广东、 广西、 云南、 贵州、 四川、 福建、 江西和 台湾。 云南有 4 种 1 变种。 分种 检索表 1(2) 叶无 毛或仅 在幼吋 略有毛 1. 两 广梭罗 R. thytoidea 2(1) 叶被毛 ,尤 于背面 为甚。 3 (4) 叶 圆形, 稀为卵 圆形, 长宽几 相等, 直径达 15 厘米, 有 基生脉 5 条; 果柄 几无毛 2, 圆叶 梭罗 R. orbicularifolia 4(3) 叶非 圆形, 长过 于宽, 有 基生脉 3 — 5 条。 5 (6) 叶 的主脉 和侧脉 被红褐 色毛, 故 主脉和 侧脉呈 明显的 红色, 尤 于嫩叶 为甚; 蒴果长 椭圆形 ,顶端 纯 3,红 脉梭罗 R. rubronervia 6(5) 叶的主 脉和侧 脉被黄 褐色毛 ,故主 脉和侧 脉不是 红色; 蒴果 梨形, 顶 端截形 4 • 梭罗树 pubescent 1. 两 广梭罗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图版 37, 1 — 7 变序 利未花 (中国 植物图 谱), 油在麻 (广 东惠阳 )、 Reevesia thysoidea Lindley (1827) ; Benth. (1861) ; Forbes & Hemsl. (1886) ; Gagnep. in Lecomte (1911)*; Merr. (1927) ; Hu, Wang & Hsia (1938) ; Tardieu-Blot in Humbert (1945) ; 海南 植物志 (1965) ; 图鉴 (1972)*. 常绿 乔木, 树皮灰 褐色; 幼枝 干吋棕 黑色, 略被 稀疏的 星状短 柔毛。 叶革质 ,长 圆形、 椭 圆形或 长圆状 椭圆形 ,长 5 — 7 厘米, 宽 2.5 — 3 厘米, 顶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圆 形或钝 ,两面 均 无毛; 叶柄长 1 一 3 厘米, 两端 膨大。 聚伞状 伞房花 序顶生 ,被毛 ,花 密集; 萼钟状 ,长约 6 毫米, 5 裂, 外面被 短柔毛 ,内面 只在裂 片的上 端被毛 ,裂 片长约 2 毫米, 顶端 急尖; 花瓣 5 片, 白色, 匙形, 长 1 厘米, 略向外 扩展; 雌雄蕊 柄长约 2 厘米, 顶端约 有花药 15 个集成 头状; 子房圆 球形, 5 室, 被毛。 蒴果 长圆状 梨形, 有 5 棱, 长约 3 厘米, 被短 柔毛。 种子连 翅长约 2 厘米。 花期 3 — 4 月。 产 于云南 南部。 广东 中部、 东部、 南部和 海南岛 ,广 西南部 (上林 、十万 大山) 也有, 生 于海拔 500 — 1500 米的 山坡上 或山谷 溪旁。 越 南和柬 埔寨有 分布。 2. 圆 叶梭罗 Reevesia orbicularifolia Hsue 乔木, 高 10 米, 胸 高直径 30 厘米; 树皮灰 褐色; 小 枝无毛 或在幼 嫩部分 略被稀 疏的浅 褐色或 灰白色 星状短 柔毛。 叶 革质, 圆形或 卵圆形 ,长 7 — 18 厘米, 宽 6—16 厘米, 顶端圆 形或 有钝的 突尖, 基部 圆形或 截形, 叶面被 稀疏的 星状短 柔毛, 后脱净 ,背面 密被淡 黄褐色 星状短 柔毛; 基生脉 5 条; 叶脉 在叶面 凹陷, 在背面 凸出; 叶柄长 3.5 — 7 厘米, 无毛 或略被 毛。 蒴果 橢圆状 梨形, 生吋棕 褐色, 干吋暗 褐色, 长 2.5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具 5 棱, 被稀 疏的淡 黄褐色 星状短 柔毛及 鱗秕。 种子 连翅长 2.2 厘米; 翅 膜质, 长 圆形, 褐色, 顶 端钝, 略成 镰刀形 弯曲。 产于 西畴, 海拔 1500 米 的较干 燥的石 灰岩山 地次生 林中。 本 种的叶 圆形, 稀为卵 圆形, 长宽几 相等, 小枝和 叶柄无 毛或略 被毛, 易于 识别。 
156  云南 植物志  3. 红 脉梭罗 (植 物分类 学报) Reevesia rubronervia Hsue (1975)*, (1977) descr. fr. add. 乔木, 高约 8 米, 幼枝密 被红褐 色星伏 茸毛。 叶纸质 ,椭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7.5 — 14 厘 米, 宽 4 一 6 厘米,顶端钝,基部钝或近圆形,叶面几无毛,或只沿主脉和侧脉略被红褐色星 状茸毛 ,背面 密被淡 黄褐色 星状茸 毛并沿 主脉和 侧脉密 被红褐 色茸毛 ,侧脉 7 — 9 对; 叶柄 长 1.5 — 3.5 厘米, 被毛。 聚 伞状伞 房花序 顶生, 长约 4 厘米, 密被红 褐色星 状茸毛 ;萼钟 状, 长 9 毫米, 4-5 裂, 密被淡 黄褐色 茸毛, 裂片三 角形, 长约 2 毫米; 花瓣 5 片, 白色, 匙 形, 长 1.5 厘米, 被稀 疏的短 柔毛, 顶端 圆形, 中 部向外 突出成 耳状; 雌雄 蕊柄长 1.7 — 3 厘 米, 无毛; 子房圆 球形, 直径 1.5 毫米, 被淡 黄色毛 • ,花柱 短, 不明显 。蒴 果长椭 圆形, 长 2.5 — 3 厘米, 有 5 棱, 顶端钝 或圆形 ,被黄 褐色短 柔毛。 种子连 翅长约 1.5 厘米。 花期 4 一 5' 月。 产富宁 ,生 于海拔 1000 米的石 山上。 本种的 叶的主 脉和侧 脉红色 ,尤于 嫩叶更 明显; 蒴果长 椭圆形 ,顶 端钝或 圆形, 易与其 他种 区别。 4. 梭罗树 图版 37, 8— 11 毛 叶梭罗 (海 南植 物志) Reevesia pubescens Mast, in Hook f. (1874) ; Rehd. & Wils. in Sargent (1915) ; Levi. (1917) ; Anthony (1926) ; Rehd. (1929), (1934), excl. syn. Capparis masaikai Levi. ; Chun (1934), (1940) ; Merr. (1938); Tard.-Blot in Humbert (1945) ;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鉴 (1972)*; 徐 (1977). Reevesia cavaleriei Levi, in Fedde (1907), (1915) ; R. thyrsoidea sensu Levi. (1915), non Lindley ; Eriolaena yunnanensis W. W. Smith (1915) ; Reevesia sinica Wilson (1924) ; B. mem&rawacea Hsue (1963). 4a. 梭罗树 var. pubescens 乔木, 高达 16 米; 树皮灰 褐色, 有纵 裂纹; 小枝 幼吋被 星状短 柔毛。 叶薄 革质, 楠圆状 卵形, 长 圆状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7 — 12 厘米, 宽 4—6 厘米, 顶端 渐尖或 急尖, 基部 钝形、 圆 形或浅 心形, 叶面 被稀疏 的短柔 毛或几 无毛, 背 面密被 星状短 柔毛。 聚伞 状伞房 花序顶 生, 长约 7 厘米, 被毛; 花梗比 花短, 长 8 — 11 毫米; 萼倒圆 锥状, 长 8 毫米, 5 浅裂, 裂片广 卵形, 先端 急尖; 花瓣白 色或淡 红色, 条状 匙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外 面被短 柔毛, 雌 雄蕊柄 长 2—3.5 厘米。 蒴果 梨形或 长圆状 梨形, 长 2.5 — 3.5 厘米 (有 些可达 5 厘米) ,有 5 棱, 密 被淡 褐色短 柔毛。 种子连 翅长约 2.5 厘米。 花期 5 — 6 月。 产维西 、贡山 、景东 、腾冲 、勐海 等地。 广西、 广东 (海南 )、 贵州 和四川 (峨 眉山、 金佛 山) 也有, 生 于海拔 550 米一 250 米的 山坡或 山谷疏 林中。 锡金, 不丹, 缅甸, 泰国, 老挝, 越 南等 地也有 分布。 除下列 变种外 ,还有 一变种 产广西 龙胜。 本 种的枝 条上的 纤维, 可用于 造纸或 编绳。 4b. 泰梭罗 var. siamensis (Craib) Anthony (1926). Reevesia siamensis Craib (1924) ; Tar dieu-Blot in Humbert (1945). 
梧桐科  157  图版 37 1 一 7. 两 广梭罗 R«v«ia thysoidea Lindley, 1. 花枝, 2. 花纵 切面; 3. 花瓣, 4. 开裂果 , 5. 嫩果 , 6. 果瓣, 7. 种子; 8— 11. 梭罗树 Reevesia pubescens Mast. var. pubescens, 8. 果枝, 9. 果切除 部分果 瓣内部 形伏, 10. 果瓣, 11. 种子. 
158  云南 植物志  本变种 与梭罗 树的区 别为: 叶的背 面被毛 较疏而 且较短 ,叶 干吋带 绿色, 雌雄 蕊柄较 细弱。 产 云南中 南部的 凤庆和 南部的 西双版 纳等地 , 生 于海拔 1000 - WOO 米的山 谷密林 中。 泰 国也有 分布。 6. 山 芝麻属 Helicteres L. 乔木或 灌木; 枝或 多或少 被星状 柔毛。 叶为 单叶, 全 缘或具 锯齿。 花两性 ,单 生或排 成聚伞 花序, 腋生, 很少 顶生; 小苞片 细小; 萼 筒伏, 5 裂, 裂片常 不相等 而成二 唇状; 花 瓣 5 片, 彼 此相等 或成二 唇状, 具长爪 且常具 耳状附 属体; 雄蕊 10 个, 位于 伸长的 雌雄蕊 柄顶端 ,花 丝多少 合生, 围绕 雌蕊, 退 化雄蕊 5 个, 无花药 而仅存 花丝; 位于发 育雄蕊 之内; 子房 5 室, 有 5 棱, 每室 有胚珠 多个, 花柱 5 个, 线形, 顶 端略厚 而成柱 头状。 成熟 的蒴果 劲直或 螺旋状 扭曲, 通常密 被毛。 种 子有多 数瘤伏 突起。 本 属约有 60 种, 分布 在热带 亚洲和 美洲。 我国产 9 种, 主要 分布在 广东、 广西、 云南 及长 江以南 各省。 云南有 8 种。 分种 检索表 1(2) 蒴果 螺旋伏 扭曲, 叶的顶 端常有 小裂片 ,叶缘 有锯齿 1. 火索麻 & i M r. 2(1) 蒴果 劲直, 不 螺旋状 扭曲。 3(8) 叶全 缘或很 少在顶 端有不 明显的 疏裾齿 数个。 4(5) 蒴果顶 端钝; 叶柄长 12 毫米; 叶的顶 端钝, 叶长 6—10 厘米 2 . 钝叶 山芝麻 H. obtu M 5(4) 蒴 果顶端 尖或成 喙伏; 叶柄长 3 — 9 毫米; 叶 的顶端 渐尖、 急尖或 钝而有 凸尖。 6(7) 小 枝被灰 绿色短 柔毛; 叶全缘 ;蒴 果密被 星状毛 及混生 长绒毛 3 . 山芝麻 H. angustifoli. 7(6) 小枝被 黄褐色 茸毛; 叶全缘 或在近 顶端有 不明显 的疏齿 数个; 蒴 果密被 长绒毛 剑叶 山芝麻 H * lanceolata 8(3) 叶缘的 全部都 有明显 的齿或 锯齿。 9(H) 萼长 4—6 毫米, 蒴果长 1.5— 2 厘米。 10(11) 聚 伞花序 顶生或 腋生, 几与叶 等长; 叶柄长 1 厘米; 花黄色 S. 长序 山芝麻 H. eloogata 11(10) 聚伞花 序腋生 ,不 及叶长 之半; 叶柄长 3 — 4 亳米; 花红紫 色或蓝 紫色。 12(13) 花瓣的 瓣片上 有一行 绒毛; 托叶 与叶柄 等长; 叶的 两面被 稀嗨的 短柔毛 6. 细齿 山芝麻 H. glabriuscula 13(12) 花瓣的 瓣片上 无一行 绒毛; 托 叶为叶 柄长的 2 倍; 叶 的背面 密被褐 色茸毛 7. 矮 山芝麻 H. plebeja 14(9) 萼长 12 — 18 毫米; 蒴果长 2.5—4 厘米; 小枝 粗壮; 叶有小 裂片; 花白色 8. 粘毛 山芝麻 H. vi.c«da 1. 火索麻 (海南 ) 图版 39 ,1— 2 鞭龙 (云南 ), 扭蒴 山芝麻 (图鉴 ) Helicteres isora L. (1753) ; DC. (1824) ; Mast, in Hook, f. (1874) ; Gagnep. in 
梧 桐 科  159  Lecomte (1911) ; Craib (1925) ; Merr. (1927) ; 海南 植物志 (1965) ; 图鉴 (1972)*; 云南经 济植物 (1972)*. 灌木, 高达 2 米; 小枝被 星状短 柔毛。 叶卵形 ,长 10 — 12 厘米, 宽 7 — 9 厘米, 顶端短 渐尖且 常具小 裂片, 基部圆 形或斜 心形, 边缘有 裾齿, 叶面被 星状短 柔毛, 背 面密被 星状短 柔毛, 基生脉 5 条; 叶柄长 8 — 25 毫米, 被短 柔毛, 托叶 条形, 长 7 — 10 毫米, 早落。 聚伞花 序腋生 ,常 2 — 3 个簇生 ,长达 2 厘米; 小苞片 钻形, 长 7 毫米; 花红 色或紫 红色, 直径 3 . 5 — 4 厘米; 萼长 17 毫米, 通常 4 一 5 浅裂, 裂片三 角形且 排成二 唇状; 花瓣不 等大, 前面 2 枚 较大, 长 12 — 15 毫米, 斜镰 刀形, 雄蕊 10 个, 退 化雄蕊 5 个, 与花丝 等长; 子 房略具 乳头状 突起, 授粉后 螺旋状 扭曲。 蒴果圆 柱状, 螺旋状 扭曲, 成熟吋 黑色, 长 5 厘米, 宽 7 — 9 毫 米, 顶端 锐尖, 并有 长喙, 初 被星状 柔毛, 后逐渐 脱落。 种子 细小, 直 径不及 2 毫米。 花期 4— 10 月。 . 产于云 南南部 和广东 (海南 东南部 ), 生 于海拔 100 — 580 米的荒 坡和村 边的丘 陵地或 灌丛中 ,性耐 干旱。 印度, 斯里 兰卡, 泰国, 老挝, 柬 埔寨, 越南, 马来 西亚, 印 度尼西 亚和大 洋洲北 部均有 分布。 本种 为亚洲 热带广 播种。 本种的 茎皮纤 维可织 麻袋, 编 绳和造 纸等, 也可以 作人造 棉和棉 毛混纺 的原料 ,成品 的质量 很好。 根可 药用, 可治 慢性胃 炎和胃 溃疡。 2. 钝叶 山芝麻 Helicteres obtusa Wall. (1828), nom. nud. ; Kurz (1873) descr., (1877) ; Mast, in Hook. f. (1874) ; Craib (1925). 灌木或 半灌木 ,小 枝被黄 褐色短 柔毛。 叶长 圆形, 长 6 — 10 厘米, 宽 2.5 厘米, 顶 端钝, 基部 圆形, 两面均 被黄褐 色星伏 柔毛, 尤于背 面为甚 ,全缘 ,有 基生脉 3 条; 叶柄长 10 — 12 毫米, 被黄 褐色短 柔毛。 聚伞 花序似 穗状, 比叶柄 略长; 花 柄上有 小苞片 3 个, 锥尖状 ;花 芽卵 圆形; 花小, 长约 6 毫米; 萼圆 筒形, 钟状, 顶端 4 一 5 浅裂; 花瓣红 紫色。 蒴果长 圆形, 长 2 — 2.5 厘米, 顶 端钝, 密被长 绒毛。 花期几 全年。 产 于云南 南部。 印度、 缅甸、 泰 国也有 分布。 3. 山芝麻 (华南 通称) 图版 38,1 — 6 山油麻 (粤西 ), 坡油麻 (广西 博白) Helicteres angustifolia L. (1753), (1763) ; Benth. (1861) ; Mast, in Hook. f. (1874) ; Forbes & Hemsl. (1886) ; Gagnep. in Lecomte (1911) ; Hayata (1911) ; Merr. (1927) ; Hu, Wang & Hsia (1938); 广州 植物志 (1956)*; U (1963)*; 海南植 物志 (1965)*; 图鉴 (1972)*. 小灌木 ,高达 1 米; 小 枝被灰 绿色短 柔毛。 叶狭长 圆形或 条状披 针形, 长 3.5 — 5 厘米, 宽 1.5—2.5 厘米, 顶端钝 或急尖 ,基部 圆形, 叶面无 毛或几 无毛, 背面 被灰白 色或淡 黄色星 状茸毛 ,间 或混生 刚毛; 叶柄长 5 — 7 毫米。 聚伞 花序有 2 至数 朵花; 花梗通 常有锥 尖形的 小苞片 4 枚; 萼长 6 毫米, 被 星状短 柔毛, 5 裂, 裂片三 角形; 花瓣 5 片, 不 等大, 淡 红色或 紫 红色, 比萼 略长, 基部有 2 个 耳状附 属体; 雄蕊 10 个; 退 化雄蕊 5 个, 线形, 甚短; 子房 5 室, 被毛, 较花柱 略短, 每室有 胚珠约 10 个。 蒴果 卵状长 圆形, 长 12—20 毫米, 宽 7—8 毫米, 顶端 急尖, 密被星 状毛及 混生长 绒毛。 种子 褐色, 有椭 圆形小 斑点。 花期几 全年。 
160  云南 植物志  产于云 南南部 、东 南部。 我国 湖南、 江西 南部、 广东、 广西、 福建南 部和台 湾也有 ,为我 国南部 山地和 丘陵地 常见的 灌木, 常 生于草 坡上。 印度, 缅甸, 泰国, 老挝, 柬 埔寨, 越南, 马来 西亚, 印度尼 西亚, 菲 律宾等 地均有 分布。 本种 的茎皮 纤维可 做混纺 原料; 根可 药用, 有退热 的功效 ;叶捣 烂敷患 处可治 疮疖。 4. 剑叶 山芝麻 图版 38, 7— 10 大叶 山芝麻 (海 南植 物志) Helicteres lanceolata DC. (1824) ; Chun (1930) ; 海南 植物志 (1965) ; 图鉴 (1972)*. 灌木, 高 1 一 2 米; 小 枝密被 黄褐色 星状短 柔毛。 叶披针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3.5 — 7.5 厘米, 宽 2 — 3 厘米, 顶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钝形, 两 面均被 黄褐色 星状短 柔毛, 尤于背 面更密 ,全缘 或在近 顶端有 数个小 锯齿; 叶柄长 3 — 9 毫米。 花 族生或 排成长 1 一 2 厘米的 聚伞 花序, 腋生; 花细小 ,下 等大; 雌雄 蕊柄的 基部被 柔毛; 雄蕊 10 个, 花药 外向; 退 化雄蕊 5 枚, 条状披 针形; 子房 5 室, 每室有 胚珠约 12 个。 蒴果圆 柱状, 长 2 — 2.5 厘米, 宽约 8 毫米, 顶端 有喙, 密被长 绒毛。 花期 7 — 11 月。 产 镇沅。 广东中 南部、 广西 (上 思、 龙州) 也有, 生于山 坡草地 上或灌 丛中, 为广 东海南 和湛 江地区 丘陵地 常见的 灌木。 缅甸、 泰国、 老挝、 柬埔寨 、越南 、印 度尼西 亚也有 分布。 5. 长序 山芝麻 图版 3S,11— B. 野芝麻 (云 南经济 植物) Helicteres elongata Wall. (1828) nom. nud., ex Bojer (1837) nom. nud. ; Mast, in Hook. f. (1874) descr. ; Kurz (1877) ; Craib (1925) ; Tard.-Blot in Humbert (1945) ; 云南经 济植物 (1972)*. 灌木, 高约 1 米; 小枝甚 柔弱, 散生, 被星状 短柔毛 。叶长 圆状披 针形或 长圆状 卵形, 长 5—11 厘米, 宽 2.5 — 3.5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 圆形而 偏斜, 边 缘有不 规则的 锯齿, 叶面被 稀疏的 星状短 柔毛, 背面被 星状短 柔毛及 长柔毛 ;叶 柄长约 1 厘米; 托叶 条形, 长 5 毫米, 早落。 聚 伞花序 伸长, 顶生或 腋生, 几与叶 等长, 有多 数花; 小 苞片长 条形; 萼管状 钟形, 5 裂, 裂片三 角状披 针形, 宿存, 被短 柔毛; 花瓣 5 枚, 黄色, 花瓣 的下部 只有一 个耳状 附属体 和在瓣 片上有 一行毛 ;雌 雄蕊柄 有毛; 雄蕊 10 个; 子房 5 室, 被毛, 每室约 有种子 10 个。 蒴果长 圆柱形 ,顶端 尖锐, 长 2 — 3.5 厘米, 密被灰 黄色星 状毛。 花期 6 — 10 月。 产于云 南南部 的富宁 、金平 、屏边 、思 茅等地 和广西 (横 县、 都安、 田林 ), 常生 于海拔 190—160 米的 路边、 村 边的荒 地上或 干旱草 坡上。 印度、 缅甸、 泰 国也有 分布。 本种 的茎皮 纤维可 制绳索 及人造 棉等。 全株可 药用, 治发 热症。 6. 细齿 山芝麻 光叶 山芝麻 (广 西植物 名录) Helicteres glabriuscula Wall. (1828) nom. nud. ; Mast, in Hook. f. (1874) ; Rehd. (1934) ; Chun (1940). Corchorus cavaleriei Levi. (1911), (1915) ; Helicteres cavaleriei Levi. (1913). 灌木, 高 1.5 米; 枝 柔弱, 幼吋密 被星状 柔毛, 后几 脱净。 叶偏 斜伏披 针形, 长 3.5 — 10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斜 心形, 边 缘有小 锯齿, 两面 均被稀 疏的星 状短柔 
梧桐科  161  图 版 38 1—6. 山芝麻 Hdicteres angustifolia L., i. 花枝 ,2. 花, 3. 花瓣, 4. 花萼 展幵示 雄雌蕊 , 5. 除 去部分 雄蕊示 雌蕊 形伏, 6. 果 :7— 10. 剑叶 山芝麻 Helicteres lanceolata DC, 7. 花枝, 8. 花萼 展开示 雌维蕊 ,9. 花瓣, 10. 果; 11— 13. 长序 山芝麻 Helicteres elongata Wall., 11. 花枝, 12. 花, H. 雌雄 蕊。 
162  云南 植物志  毛; 叶柄短 ,长约 3 毫米, 被毛; 托叶锥 尖状, 与叶柄 等长。 聚伞花 序腋生 ,具花 2 — 3 朵; 花 序 梗只有 叶长的 一半; 萼管伏 ,长 4 一 5 毫米, 5 裂, 裂片 锐尖, 被短 柔毛; 花瓣 5 片, 紫色或 蓝紫色 ,为 萼长的 2 倍, 瓣片的 下部有 绒毛; 雄蕊 10 个, 着生 在雌雄 蕊柄的 顶端; 子房 5 室, 被毛; 柱头 5 裂。 蒴 果长圆 柱形, 长 1.5 — 2 厘米, 宽约 12 毫米, 密被长 柔毛, 顶 端有短 喙。 种子 多数, 很小。 花期几 全年。 产云 南南部 (西 双版纳 )、 西南部 (双江 )。 广西 (龙州 、上金 、明江 )、 贵州 亦有, 生于草 坡 上或灌 丛中。 缅 甸也有 分布。 本种与 长序山 芝麻很 相似, 但 本种的 叶一般 较大, 锯齿 较粗, 叶 背面被 很稀疏 的星伏 短 柔毛, 基部有 基生脉 5 条, 花 序腋生 和花紫 色或蓝 紫色等 特征, 可与长 序山芝 麻相区 别。 7. 矮 山芝麻 Helicteres plebeja Kurz (1870), (1877) ; Mast, in Hook. f. (1874) ; Gagnep. in Lecomte (1911) ; Tard.-Blot in Humbert (1945). 灌木, 高 60 厘米; 小枝 直立, 幼吋被 褐色星 状柔毛 ,后 脱净。 叶条状 披针形 ,长 8 厘米, 宽 2.5 厘米, 顶端尖 ,基部 圆形或 心形, 幼吋两 面均密 被褐色 茸毛, 后 来叶面 的毛逐 渐脱落 或只 有稀疏 的毛; 边 缘全部 有齿; 基生脉 3 条, 侧脉 3 — 5 对, 侧脉 纤细, 不很 明显; 叶柄长 3 — 4 毫米; 托叶锥 尖伏, 浅 褐色, 被毛, 为叶 柄长的 2 倍, 早落。 花序 为少花 的团伞 花序, 腋 生, 长 1 厘米; 小苞 片短锥 尖状; 花小, 红 紫色; 萼管状 ,长 5 — 6 毫米, 齿状裂 ,被硬 的星状 毛, 萼齿短 三角形 ;花瓣 5 片, 除其中 1 片外, 有 2 个或 1 个耳状 附属体 ,瓣 片顶端 圆形并 无 一行长 绒毛; 雄蕊 10 个, 花丝基 部连合 ;退 化雄蕊 5 个, 宽披 针形, 与花丝 等长; 子房短 圆 球形, 5 室, 被毛, 每室 有胚珠 8—10 个。 蒴果圆 筒形, 长 15—17 毫米, 宽 6 — 7 毫米, 顶 端 尖锐, 被黄褐 色星状 柔毛。 种子小 ,深 褐色。 产云南 南部。 越南、 泰国、 缅甸、 锡 金也有 分布。 8. 粘毛 山芝麻 (海 南植 物志) 图版 39, 3—6 Helicteres viscida Blume (1825) ; Kurz (1877) ; Gagnep. in Lecomte (1911) ; Ridley (1922) ; Craib (1925) ; Chun & Hsue (1947) ; 海南 植物志 (1965). 灌木, 高达 2 米; 小枝幼 吋被短 柔毛, 后 脱净。 叶卵 形或近 圆形, 长 6 — 15 厘米, 宽 4.5 一 8.5 厘米, 顶端长 渐尖, 在中部 以上常 有浅裂 ,基部 心形, 边缘有 不规则 的锯齿 ,叶 面被稀 疏的 星伏短 柔毛, 背面 密被白 色星状 茸毛; 基生脉 5 — 7 条; 叶柄长 3 — 10 毫米, 被毛。 花单 生于叶 腋或排 成腋生 的聚伞 花序; 花梗有 关节; 萼长 15 — 18 毫米, 密 被白色 星伏长 柔毛和 混生短 柔毛, 5 裂, 裂片 急尖; 花瓣 5 片, 白色, 不 等大, 匙形; 雄蕊 10 个, 退 化雄蕊 5 个; 子 房 有很多 乳头状 突起。 蒴果圆 柱形, 长 2.5 — 3.5 厘米, 宽 10 — 12 毫米, 顶端 急尖, 密被星 状柔毛 和绉卷 的长达 4 毫 米的长 绒毛。 种子 多数, 菱形, 长约 2 毫米, 宽约 1 毫米, 有小 纵沟。 花期 5 — 6 月。 产云 南南部 (金平 、元江 )。 广 东海南 也有。 常生 于海拔 330 — 850 米的 丘陵地 或山坡 灌 丛中。 缅甸, 老挝, 越南, 马来 西亚, 印度尼 西亚等 地均有 分布。 本种的 茎皮纤 维坚韧 ,可 织布或 编绳。 
梧桐科  163  7. 火 绳树属 Eriolaena DC. 乔木或 灌木。 叶 心形, 边缘具 齿或掌 状浅裂 ,稀为 长圆形 及全缘 ,背面 被星状 柔毛稀 几无毛 ;托叶 早落, 条形。 花腋生 稀顶生 ,有花 1 一 2 朵, 稀为 具多花 的总状 花序; 小苞片 3 一 5 枚, 有锯齿 或条裂 ,稀 全缘; 萼被短 柔毛, 在芽中 为卵形 ,顶端 急尖, 开花吋 5 深 裂几至 基部, 萼片 镊合状 排列, 长条形 ,顶端 尖锐, 内面近 基部被 柔毛; 花瓣 5 片, 下 部收縮 成扁平 的 有绒毛 的爪; 雄 蕊连合 成筒, 为单体 雄蕊, 花丝 在顶端 分离, 花药 多数, 线状长 圆形, 2 室, 药室 平行, 无退化 雄蕊; 子房 无柄, 5 — 10 室, 被柔毛 ,多室 具多数 胚珠, 花柱 线形, 柱头 5 — 10 个。 蒴果木 质或近 于木质 ,卵 形或长 卵形, 室背 开裂。 种子 具翅, 翅 长为全 长的一 半, 胚乳薄 ,子叶 褶合。 本属有 8 (— 17) 种, 产于 亚洲热 带和亚 热带。 我国有 5 种, 见于 广东、 广西、 贵 州和云 南的 南部。 云南 全产。 我国产 各种都 可放养 紫胶虫 ,为 紫胶虫 的良好 寄主。 紫胶为 工业上 的重要 原料。 分种 检索表 I (2) 叶的 两面无 毛或几 无毛, 嫩叶的 叶脉通 常略带 淡红色 1. 光火绳 E. glabre^cen. 2(1) 叶的 两面均 有星状 柔毛, 尤 于叶背 为甚。 3(6) 小苞 片全缘 或近于 全缘。 4 (5) 蒴果 卵形, 有瘤状 突起和 棱脊, 通常在 果瓣连 合处有 较深的 沟纹; 花梗 几与花 等长; 小苞 片长条 形 2. 火绳树 E. tpectabilis 5 (4) 蒴果长 楠圆形 ,无瘤 状突起 和明显 的棱脊 ,在果 瓣连合 处也无 沟纹; 花梗比 花短; 小 苞片卵 形或椭 圆状 卵形 3. 五 室火绳 E. quinquelocularit 6(3) 小 苞片的 边缘具 明显的 齿状裂 或羽状 深裂。 7(8) 叶纸质 ,上. 部常有 3 浅裂, 毛被灰 白色; 花 序比叶 柄短, 具多花 4. 南火绳 E* candoUei 8 (7) 叶革质 或近于 革质, Jl 部无 浅裂, 被毛黄 褐色; 花序比 叶长, 具 少数花 5. 桂火绳 kwangaiensis 1. 光火绳 Eriolaena glabrescens A. DC. (1903). Eriolaena glabrescens Hu (1924), (1925). 乔木, 高达 10 米; 小枝略 被星状 毛或几 无毛。 叶圆 形或卵 圆形, 长 7—10 厘米, 宽 6— 10 厘米, 顶端急 尖或短 渐尖, 基部广 心形, 嫩叶的 两面均 略被很 稀疏的 星状短 柔毛, 成长后 均几无 毛或在 背面叶 脉上有 稀疏的 鱗片状 毛和星 状毛; 基生脉 7 条; 叶脉在 背面略 带淡红 色; 叶柄长 2 — 3 厘米, 几 无毛。 花序伞 房状, 有 多花, 花序梗 被淡红 色星状 茸毛; 花梗粗 壮, 长 1 厘米; 小 苞片长 条形, 长 14 毫米, 深羽 状裂, 顶端 短尖, 被红 色毛; 萼片 5 枚, 条状 披 针形, 长 2.5 厘米, 宽 5 毫米, 顶端 渐尖, 外面被 红色星 状毛, 内面有 柔毛; 花瓣 5 枚, 长 圆伏 匙形, 黄色, 长 2.5 — 3 厘米, 宽 8 毫米, 顶端钝 ,基部 收縮成 瓣柄, 并有短 茸毛; 雄蕊多 数, 连合 成筒, 雄 蕊筒长 1.5 厘米, 花丝 很短; 子房圆 球形, 花柱被 短柔毛 ,柱头 8 裂。 蒴果 
164  云南 植物志  卵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3.5 — 4.5 厘米, 由 8 个果瓣 组成, 顶端 尖或有 较长的 尖喙, 外 面密被 淡黄色 星状短 茸毛。 种子 多数, 具翅。 花期 8 — 9 月, 果熟期 11 一 12 月。 产 于云南 西南部 至南部 (耿 马, 临沧、 思茅) ,生 于海拔 800 — 1400 米的山 坡和山 谷中。 花黄色 ,味 清香。 越南北 部也有 分布。 2. 火绳树 图版 39, 7—8 Eriolaena spectabilis (DC.) Planchon ex Mast, in Hook. f. (1874) ; Chun et Hsue (1947). Wallichia spectabilis DC. (1823)* ; St erculia malvacea Levi, in Fedde (1913) ; Eriolaena sterculiacea Levi. (1915) ; E. szemaoensis Hu (1924) ; E. malvacea (Levi.) Hand.-Mazz. (1933) ; Rehd. (1934) ; 图鉴 (1972)* ; 云南经 济植物 (1972)*. 落叶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3 — 8 米, 嫩枝被 星状短 柔毛。 叶卵形 或广卵 伏心形 ,叶 面被略 稀疏 的星状 柔毛, 背面 密被灰 白色或 带褐色 的星伏 茸毛, 边 缘有不 规则的 浅齿; 基生脉 5 一 7 条; 叶柄长 2—5 厘米, 被茸毛 ;托叶 锥尖状 线形, 长约 5 毫米。 聚 伞花序 腋生, 具数朵 花, 密被 茸毛; 花 梗与花 等长或 较短; 小苞片 条状披 针形, 全缘, 稀浅裂 ,反曲 ,长约 4 毫米; 萼片 5 枚, 条伏披 针形, 长 1.8 — 2.8 厘米, 密被 星状短 茸毛; 花瓣 5 枚, 白色 或带淡 黄色, 倒 卵状 匙形, 与萼片 等长; 瓣柄厚 ,被长 柔毛; 雄蕊 多数; 子房卵 圆形, 多室, 被柔毛 ,花 柱基部 有长 绒毛, 柱头 多数。 蒴果 木质, 卵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约 5 厘米, 宽约 2.5 厘米, 具瘤状 突起和 棱脊, 果瓣连 合处常 有深沟 ,顶 端钝或 具喙。 种子 具翅。 花期 4 一 7 月。 产 于云南 南部和 东南部 (富宁 、金平 、河口 、思茅 、景 洪等地 )。 贵 州南部 (都 匀、 开打) 和广西 (隆林 )。 生 于海拔 500 — 1300 米的 山坡疏 林中或 稀树灌 丛中。 印度西 北部, 尼泊 尔也有 分布。 本种为 紫胶虫 的主要 寄主。 树皮的 纤维可 编绳。 3. 五 室火绳 Eriolaena quinquelocularis (Wight & Arnott) Wight (1840)*; Mast, in Hook, f. (1874). Microchlaena quinquelocularis Wight & Arnott (1834) ; Wallichia quinquelocularis Steud.. (1841). 乔木, 高达 10 米, 树皮灰 白色, 小枝嫩 吋略被 星状短 柔毛。 叶厚 纸质, 圆 形或广 卵状圆 形, 直径 5 — 8 厘米, 顶端钝 或急尖 ,基部 心形, 边 缘有钝 锯齿, 叶面被 稀疏的 星状短 柔毛, 背 面密被 青白色 星状短 柔毛; 基生脉 5 — 7 条; 叶柄长 1.5—3 厘米。 聚 伞花序 顶生或 腋生, 长达 9 厘米; 花序梗 粗壮, 通常具 3 朵花, 花梗比 花短; 小苞片 全缘, 卵形或 椭圆伏 卵形; 萼 片长 条状披 针形, 长 2 厘米, 外面 密被淡 黄褐色 星状短 茸毛, 内 面被毛 较长, 并在基 部有腺 体; 花瓣淡 黄色, 与萼 等长, 顶端钝 ,有 广阔的 瓣柄, 雄蕊筒 与花瓣 等长; 柱头约 6 — 8 个, 外 卷。 蒴果, 长椭 圆形, 长 3 — 4.5 厘米, 宽 2.5 厘米, 顶端 短尖, 外面密 被黄褐 色短柔 毛及粉 状秕鳞 ,有 5 — 10 个 果瓣, 无瘤伏 突起; 果 瓣室背 开裂, 内面靠 中轴的 下半部 有密生 的白色 长 茸毛。 种子 具翅, 连翅长 2.5 厘米; 翅膜质 ,长 圆形, 顶端钝 ,长 1.3 — 1.8 厘米; 每 果瓣约 有种子 8 个, 排成 二列。 花期 5 月。 产于云 南南部 (小勐 养), 生于 低山山 坡海拔 860 — 900 米 的热带 稀树草 原和疏 林中。 
图版 39 1 一 2. 火索麻 Helicteres isora L., 1. 花枝, 2. 蒴果: 3—6. 粘毛 山芝麻 Hdirteres viscida Blume, 3. 花 枝, 4. 花瓣, 5. 雄雌蕊 ,6. 反开 雄蕊示 雌蕊; 7— 8. 火绳树 Eriolaena spectabilis (DC.) Planchon ex Mast.. 7. 叶片, 8. 果。 
166  云南 植物志  印 度西部 和南部 原产。 4. 南火绳 Eriolaena candollei Wall. (1829) ; Mast, in Hook. f. (1874) ; Craib (1925). 乔木, 高达 6 — 12 米, 树皮 灰色, 幼枝被 星状短 柔毛。 叶厚 纸质, 圆形或 卵圆形 ,长 6 — 10 厘米, 宽 5.5—11 厘米, 顶端短 尖或短 渐尖, 并 常有不 明显的 3—5 浅裂, 基部心 形或浅 心形, 叶 面被较 稀疏的 星状短 柔毛, 背面密 被灰白 色星状 茸毛, 边 缘有钝 锯齿, 基生脉 5 — 7 条, 叶柄长 1.5 — 3 厘米。 聚伞花 序顶生 或腋生 ,长达 7 厘米, 具多 数花; 小苞 片羽状 深裂, 长 条形, 长 1 一 1.5 厘米; 萼片长 条伏披 针形, 比小苞 片略长 ,外面 密被淡 黄褐色 短茸毛 ;花 瓣黄色 ,长 圆形, 顶端 凹陷, 基部收 缩成厚 的瓣抦 ,瓣 柄的基 部被长 茸毛; 子房卵 圆形, 花柱 无毛; 柱头 8 — 10 个, 旋卷。 蒴果卵 圆形, 长 5 厘米, 宽 2.5 厘米, 顶端 尖锐并 具喙; 果瓣 10 个, 顶端 短尖, 背 部有或 无龙骨 突起, 内面的 边缘有 绢毛。 种子 多数, 具翅。 花期 3 — 4 月。 产于云 南南部 (勐 仑、 勐腊) 和广西 (田西 )。 生 于海拔 800 — 1360 米的缓 坡地, 疏林中 或在 草坡上 散生。 印度, 缅甸, 泰国, 老挝, 越 南北部 也有。 本种为 良好的 紫胶虫 寄主。 5. 桂火绳 图版 40, 1—3 Eriolaena kwangsiensis Hand.-Mazz. (1933). Eriolaena ceratocarpa Hu (1940). 乔木或 灌木, 高达 11 米; 树皮 灰色; 小 枝被淡 黄褐色 星状短 柔毛。 叶革 质或亚 革质, 圆形或 广心形 ,长 9 一 15 厘米, 宽 7 — 13 厘米, 顶端 短尖或 尾状短 渐尖, 基部 心形, 边缘有 钝 锯齿, 叶面被 星状疏 柔毛, 背 面密被 星状短 柔毛, 基生脉 5 — 7 条; 叶柄长 2 — 5 厘米, 有 毛。 聚伞状 总伏花 序腋生 ,具花 数朵, 稀达 10 余朵, 花梗长 5 — 15 毫米; 小苞片 匙伏舌 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具明 显的深 锯齿, 顶端 渐尖; 萼片 5 枚稀为 4 枚, 条状披 针形, 长 2 — 2.5 厘米, 外 面密被 黄褐色 茸毛, 内面有 灰色长 柔毛; 花瓣 5 片稀为 4 片, 白色, 倒 卵状匙 形, 顶端 短尖, 长 2.5 厘米, 宽约 8 毫米, 只在厚 的瓣柄 上被长 柔毛; 雄蕊 筒长约 12 毫米; 子房 卵形, 被淡黄 色星伏 茸毛; 柱头 反曲。 蒴果长 椭圆状 披针形 ,长 3.5 — 5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顶 端尖而 具喙, 无瘤状 凸起。 种子 具翅, 连 翅长约 1.5— 2 厘米。 花期 6 — 8 月。 产云南 (澜沧 、景东 、西双 版纳) 和广西 (上金 、南宁 、东兰 、龙州 )。 生 于海拔 800— 1500 米的山 谷密林 中和灌 丛中。 8. 马 松子属 Melodiia L. 草本或 半灌木 ,稀为 乔木, 略 被星伏 柔毛。 叶卵 形或广 心形, 有 锯齿。 花小, 两性, 排 成聚 伞花序 或团伞 花序; 萼 5 深裂或 浅裂, 钟状; 花瓣 5 片, 匙形或 矩形, 宿存; 雄蕊 5 个, 与花瓣 对生, 基部 连合成 管状; 花药 2 室, 外向, 药室 平行; 退化雄 蕊无, 稀为细 齿状; 子房 无 柄或有 短柄, 5 室。 每室 有胚珠 1 一 2 个; 花柱 5 个, 分离或 在基部 合生, 柱头略 增厚。 蒴 果室背 开裂为 5 个果瓣 ,每室 有种子 1 个。 种子倒 卵形, 略有 胚乳, 子叶 扁平。 本 属约有 54 种, 主 要分布 于热带 地区, 延至亚 热带, 美洲 尤多。 亚洲仅 2 — 3 种。 我 国产 1 种, 云南亦 产之。 
梧桐科  167  马松子 (海南 ) 图版 4 0, 9 — 11 野路葵 Melochia corchorifolia L. (1753) ; Mast, in Hook. f. (1874) ; Forbes & Heinsl. (1886) ; Hayata (1911) ; Gagnep. in L ecomte (1911) ; 广州 植物志 (1956); Li (1963)*;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鉴 (1972)*. Melochia concatenata L. (1753) ; Merr, (1930). 半 灌木状 草本, 高不及 1 米; 枝黄 褐色, 略被 星状短 柔毛。 叶薄 纸质, 卵形、 长圆 状卵形 或披 针形, 稀有 不明的 3 浅裂, 长 2.5 — 7 厘米, 宽 1 一 I. 3 厘米, 顶端急 尖或钝 ,基部 圆形或 心形, 边缘有 锯齿, 叶面近 于无毛 ,叶 背略被 星状短 柔毛, 基生脉 5 条; 叶柄长 5 — 2 5 毫米; 托叶长 条形, 长 2 — 4 毫米。 花排 成顶生 或腋生 的密聚 伞花序 或团伞 花序; 小 苞片长 条形, 混生在 花序内 ;萼 钟状, 5 浅裂, 长约 2.5 毫米, 外 面被长 柔毛和 刚毛, 内面 无毛, 裂 片三角 形; 花瓣淡 红色, 长圆形 ,长约 6 毫米, 基部 收缩; 子房 无柄, 密被 柔毛, 花柱 线状。 蒴果圆 球形, 有 5 棱, 直径 5 — 6 毫米, 被长 柔毛。 种子 卵形, 略 成三角 形状, 褐 黑色。 长 2 — 3 毫 米。 花期 夏秋。 本 种为一 杂草, 广 泛分布 在长江 以南各 省和台 湾省, 生于 田野间 或低丘 陵地旷 野间, 亚洲 热带地 区多有 分布。 本种的 茎皮富 于纤维 ,可与 黄麻混 纺以制 麻袋。 9. 蛇 婆子属 Waltheria L. 草 本或半 灌木, 稀为 木本, 被星状 柔毛。 叶为 单叶, 边缘有 锯齿; 托叶披 针形。 花细 小, 两性, 排成顶 生或腋 生的聚 伞花序 或团伞 花序; 萼 5 裂; 花瓣 5 片, 匙形, 宿存; 雄蕊 5 个, 在基部 合生, 与花瓣 对生, 花药 2 室, 药室 平行; 子房 无柄, 1 室, 有胚珠 2 个, 花 柱的上 部棒 状或流 苏状。 蒴果 2 瓣裂, 有种子 1 个; 种子有 胚乳, 子叶 扁平。 本 属约有 50 种, 多 产于热 带美洲 和大小 安的列 斯岛; 1 种在 南非, 1 种在马 达加斯 加, 1 种 在马来 半岛。 我国有 1 种, 云南亦 产之。 蛇婆孑 (海 南植 物志) 图版 40, 4—8 和他草 (植 物分类 学报) Waltheria americana L. (1753) ; DC. (1824) ; Benth. (1861) ; Merr. (1927) ; 广 州 植物志 (1956); Li(1963)*;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鉴 (1972)*. Waltheria inddca L. (1753) ; DC. (1824) ; Mast, in Hook. f. (1874) ; Hayata (1911) ; Gagnep. in Lecomte (1911); Waltheria makinoi Hayata (1906)*. 略直 立或匍 匐状半 灌木, 长达 1 米, 多 分枝, 小枝 密被短 柔毛。 叶卵形 或长椭 圆状卵 形, 长 2. 5 — 4 .5 厘米, 宽 I. 5 — 3 厘米, 顶 端钝, 基部圆 形或浅 心形, 边缘有 小齿, 两面 均密被 短 柔毛; 叶柄长 0. 5 — 1 厘米。 聚 伞花序 腋生, 头状, 近于 无梗或 有长约 1.5 厘 米的总 花梗; 小苞 片狭披 针形, 长约 4 毫米; 萼 筒状, 5 裂, 长 3 — 4 毫米, 裂片三 角形, 远比萼 筒长; 花瓣 5 片, 淡 黄色, 匙形, 顶端 截形, 比萼 略长; 雄蕊 5 个, 花 丝合生 成筒, 包围着 雌蕊; 子房无 柄, 被短 柔毛, 花柱 偏生, 柱头流 苏状。 蒴果小 ,二 瓣裂, 倒卵形 ,长约 3 毫米, 被毛, 为宿存 
梧桐科  169  的萼所 包围, 内 有一个 种子。 种子倒 卵形, 很小。 花期 夏秋。 产 于云南 南部。 台湾、 福建、 广东、 广西 亦有。 喜生于 山野间 向阳草 坡上, 一般 分布在 北回 归线以 南的海 边和丘 陵地, 而 且广泛 分布在 全世界 的热带 地区。 本种的 茎皮纤 维可织 麻袋。 又因其 耐旱耐 脊薄的 土壤, 在地 面匍匐 生长, 故可 作保土 植物。 10. 可可属 Theobroma L. 乔木。 叶互生 ,大而 全缘。 花两性 ,小而 整齐, 单生或 排成聚 伞花序 ,常 生于树 干上或 粗枝上 ;萼 5 深裂 而近亍 分离; 花瓣 5 片, 上部 匙形, 中部 变窄, 下部 凹陷成 盔状; 雄蕊 1 一 3 个聚 成一组 并与仲 长的退 化雄蕊 互生, 花丝 的基部 合生成 筒状; 子房 无柄, 5 室, 每室有 胚珠 多个; 柱头 5 裂。 果 为大的 核果。 种子 多数, 埋 藏在果 肉中。 本 属约有 20 种, 分布 于热带 美洲。 我国在 广东海 南岛及 云南南 部栽培 1 种。 可可 (海 南植 物志) Theobroma cacao L. (1753); 海南 植物志 (1965). 常绿 乔木, 高达 12 米, 树冠 繁茂; 树皮厚 ,暗灰 褐色; 嫩枝 褐色, 被短 柔毛。 叶具 短柄, 卵状长 楠圆形 至倒卵 状长楠 圆形, 长 20 — 30 厘米, 宽 7 — 10 厘米, 顶端长 渐尖, 基部 圆形, 近心形 或钝, 两面均 无毛或 在叶脉 上略有 稀疏的 星状短 柔毛; 托叶长 条形, 早落。 花排成 聚伞 花序, 花的 直径约 18 毫米; 花 梗长约 12 毫米; 萼粉 红色, 裂 片长披 针形, 宿存, 边缘有 毛; 花瓣淡 黄色, 略比 萼长, 下部盔 状并急 狭窄而 反卷, 顶端 急尖; 退化雄 蕊线状 ;发 育雄蕊 与花瓣 对生; 子房倒 卵形, 稍有 5 稜, 5 室, 每室 有胚珠 14—16 个, 排成 两列, 花柱圆 柱形。 核果圆 形或长 椭圆形 ,长 15—20 厘米, 直径约 7 厘米, 表面有 10 条纵沟 ,干燥 后内侧 5 条 纵沟不 明显, 初为淡 绿色, 后变为 深黄色 或近于 红色, 干燥后 为褐色 ;果 皮厚, 肉质, 干燥后 硬如 木质, 厚 4 一 8 毫米, 每室 有种子 12 — 14 个。 种子 卵形, 稍呈压 扁伏, 长 2 .5 厘米, 宽 1.5 厘米, 子叶 肥厚, 无 胚乳。 花 期几乎 全年。 云南 南部及 广东海 南岛有 栽培, 生长 良好。 本种原 产美洲 中部及 南部, 现广泛 栽培于 全世界 的热带 地区。 可 可宜生 于温暖 和湿润 的气候 和富于 有机质 的冲积 土所形 成的缓 坡上, 在排 水不良 和 重粘土 上或常 受台风 侵袭的 地方则 不适宜 栽种。 多用 种子繁 殖但亦 有用芽 接的; 植后 4 一 5 年开始 结实, 10 年以后 收获量 大增, 到 40— 50 年 后则产 量逐渐 减少。 可可 的种子 为制 造可可 粉和巧 克力糖 的主要 原料。 11. 午 时花属 Pentapetes L. 一年生 草本。 叶 互生, 条状披 针形, 有 钝齿。 花 腋生, 单生或 2 朵 合生; 小苞片 3 枚, 锥 尖状, 早落; 萼片 5 枚, 披针形 ,仅 于基部 合生; 花瓣 5 片, 红色; 雄蕊 15 个, 基部合 生成筒 状, 每 3 个集 合成群 并与退 化雄蕊 互生, 退 化雄蕊 5 个, 舌状, 与花瓣 近等长 ,花药 2 窒, 外 向; 子房 无柄, 5 室, 每室 有胚珠 多个; 花柱 仲长, 全缘。 蒴果 卵状圆 球形, 室背 开裂为 5 果 
170  云南 植物志  瓣, 每室 有种子 8 — 12 个, 排成 2 列。 种子椭 圆形, 有胚乳 ;子叶 1 深裂, 褶 扇状。 本 属只有 1 种, 广布 于热带 亚洲。 我 国也有 栽培。 午时花 (广州 ) 夜 落金钱 (秘传 花镜) Pentapetes phoenicea L. (1753) ; Mast, in Hook. f. (1874) ; Forbes & Hemsl. (1886); Gagnep. in Lecomte (1911)*; Ridley (1922) ; Craib (1925) ; 广州 植物志 (1956); 图鉴 (1972)* 一年生 草本, 高 0.5 — 1 米, 被稀疏 的星状 柔毛。 叶条状 披针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 部宽三 角形、 圆形或 截形, 边 缘有钝 锯齿; 叶柄长 1 一 2.5 厘米。 花 1-2 朵生于 叶腋, 开于午 间闭于 明晨; 萼片 5 枚, 披针形 ,长约 1 厘米, 外面 被星状 柔毛及 刚毛; 花瓣 5 片, 红色, 广倒 卵形, 长约 12 毫米; 雄蕊 B 个, 每 3 个集合 成群, 并与 退化雄 蕊互生 :基部 连合; 退 化雄蕊 5 个, 舌状, 长 12 — 13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子房 无柄, 5 室, 卵 形, 被长 柔毛, 每室有 胚珠约 8 — 12 个; 花柱 线形, 无毛, 长约 1 厘米。 蒴果近 圆球形 ,直径 约 1.2 厘米, 密被星 状毛及 刚毛, 比宿存 萼短。 花期 夏季。 原产 印度。 云南 元江及 广东、 广西 等省有 栽培, 以供 观赏。 亚洲 热带地 区和日 本也有 分布。 本种 以花午 间开放 而明晨 闭合, 故有" 午 吋花" 之称, 而且常 整朵花 脱落, 故又称 "夜落 金 钱"。 12. 翅子 树属 Pterospermum Schreber 乔木或 灌木, 被星状 茸毛或 鳞秕。 叶 革质, 单叶, 分 裂或不 分裂, 全 缘或有 锯齿, 通常 偏斜, 托叶 早落。 花单生 或数朵 排成聚 伞花序 ,两性 ;小苞 片通常 3 枚, 全缘, 条裂 或掌状 裂, 稀无小 苞片; 萼 5 裂, 有吋 裂至近 基部; 花瓣 5 片; 雌 雄蕊柄 无毛, 远较雄 蕊短; 雄蕊 15 个, 每 3 个集合 成群; 花药 2 室, 药室 平行, 药隔有 凸尖; 退 化雄蕊 5 个, 线状, 比花 丝较长 且 较粗, 与雄蕊 群互生 ;子房 5 室, 每室有 倒生胚 珠多个 ,中轴 胎座; 花柱 棒状或 线状, 柱头 有 5 纵沟。 蒴果 木质或 革质, 多为 木质, 圆 筒形或 卵形, 有或无 稜角, 室背 开裂为 5 个果 瓣。 种子有 长翅; 翅长 圆形, 膜质; 子叶 叶状, 常褶合 ;胚乳 很薄。 本 属约有 40 种, 分布 于亚洲 热带和 亚热带 (东喜 马拉雅 山地, 经 东南亚 至马来 西亚西 部)。 我国有 10 种, 主 要产于 云南、 广西、 广东和 台湾。 云南有 7 种。 分种 检索表 H2) 萼片长 9 厘米; 蒴 果大, 长圆伏 圆筒形 ,长 10—15 厘米; 叶长 24—34 厘米 1 • 翅子树 P. acerifolium 2(1) 咢片长 不超过 6.5 厘米; 蒴果 较小, 长 不超过 12 厘米; 叶较短 ,长 不超过 20 厘米。 3(4) 成年树 枝上的 叶多种 形态, 常不 对称, 裂 片很不 规则; 果卵形 ,长 4 一 4. 5 厘米, 顶 端有长 3 — 5 毫 米的喙 2. 变叶 翅子树 P. proteum 
梧桐科  171  4(3) 成年 树枝上 的叶形 一致, 通常 对称, 但幼 树和萌 蘖枝上 同样可 以有掌 伏深裂 的叶。 5(10) 成年树 枝上的 叶为倒 梯形或 长圆状 倒梯形 ,全 缘或在 顶端有 3 — 5 浅裂 c 6(9) 叶的 顶端有 3 — 5 浅裂。 7(8) 花瓣倒 卵形, 宽 2.8 厘米; 托叶 卵形, 全缘 3. 景东 翅子树 P. kingtun g en«, 8(7) 花瓣长 条状镰 刀形, 宽 4 毫米; 托叶掌 伏深裂 ;果 有突起 很高的 5 个 稜脊, 形如" 杨桃" 4. 截裂 翅子树 P. truncatolobatum 9(6) 叶 全缘; 蒴果长 4 厘米, 有不 明显的 5 个近 平坦的 凹陷面 •••••• S. 云南 翅子树 P. yunnanense 10( 5 ) 成年 树枝上 的叶长 圆形, 椭圆 形或披 针形, 但绝 不为倒 梯形。 11(12) 托叶和 小苞片 全缘; 果柄长 不超过 1.5 厘米; 叶 全缘, 基部 斜圆形 6. 劫仓 翅子树 P. menlungen»e 12(11) 托叶和 小苞片 条伏裂 ;果柄 柔弱, 长 3 — 5 厘米; 叶 全缘或 在顶端 有数个 粗锯齿 7. 窄叶 半积荷 P. lanceaefolium 1. 翅子树 Pterospermum acerifolium Willd. (1800) ; Mast, in Hook. f. (1874) ; Tardieu- Blot in Humbert (1945). Pterospermum diversifolium sensu 中 国树木 分类学 (1937), non Blume. 大乔木 ,树皮 光滑, 小枝的 幼嫩部 分密被 茸毛。 叶大, 革质, 近圆 形或长 圆形, 全缘, 浅 裂或有 粗齿, 长 24 — 34 厘米, 宽 14 一 29 厘米, 顶端截 形或近 圆形, 并有 浅裂或 突尖, 基部 心形, 叶面被 稀疏的 毛或几 无毛, 叶背 密被淡 黄色或 带灰色 的星状 茸毛; 基生脉 7 — 12 条, 叶脉 在叶背 凸出; 叶柄 粗壮, 有 条纹; 托叶 条裂, 早落; 小苞 片条裂 或掌状 深裂。 花 单生, 白色, 芳香; 萼片 5 枚, 条状长 圆形, 长 9 厘米, 宽 7 毫米, 外面密 被黄褐 色茸毛 ,内 面被白 色长 柔毛; 花瓣 5 片, 条状长 圆形, 略成 楔形, 宽 7 毫米, 比萼 稍短, 无毛; 退 化雄蕊 棒状, 有毛; 雄蕊 15 个, 每 3 个 集合成 群与退 化雄蕊 互生; 子房长 圆形, 有 5 个 稜角, 5 室, 每室 有胚珠 多个。 蒴果 木质, 长 圆状圆 筒形, 具柄, 有 5 个不明 显的凹 陷面或 浅沟, 长 10 — 15 厘米, 宽 5 — 5.5 厘米, 初被淡 红褐色 茸毛, 后无毛 ,顶端 钝形, 基部 渐狭, 每室 有种子 多个。 种子斜 卵形, 压扁状 ,具翅 ;翅大 而薄, 褐色, 光滑。 产于云 南南部 (勐海 、勐仑 ), 东南部 等地。 生 于海拔 1200—1640 (-1780) 米 的山坡 上。 我国福 建厦门 和台湾 台北植 物园有 栽培。 越南、 老挝、 泰国、 印度、 缅 甸也有 分布。 2. 变叶 翅子树 图版 41,1 Pterospermum proteum Burkill (1901). 小乔木 ,高达 6 米, 嫩枝密 被白色 带淡黄 褐色短 柔毛。 叶多种 形态, 有近 圆形、 长圆形 和长圆 状倒梯 形等, 常不 对称, 长 5 — 1 1 厘米, 宽 2 — 5.5 厘米, 顶端 渐尖, 截形、 心 形或钝 形, 基 部斜浅 心形或 盾形, 全缘或 不规则 浅裂, 裂片 钝或粗 齿伏, 叶 面幼吋 被红褐 色短柔 毛, 后无毛 ,叶背 密被红 褐色短 柔毛。 花 1—4 朵 集生于 叶腋; 小苞片 线形, 长 2 毫米; 萼片 长条形 ,长 1.5 厘米, 宽 1.5 毫米, 外面 密被红 褐色短 柔毛; 花瓣狭 条形, 长 10 — 12 毫米, 有 脉 7 — 8 条, 边缘 绉缩; 雄蕊 比花瓣 略短, 基部几 分离; 退化 雄蕊长 6 毫米, 上部 有毛; 子房 卵形, 长 4 毫米, 密 被毛。 蒴果 卵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长 3 — 4 厘米, 有 5 棱和 5 个略 平坦的 凹陷面 ,外面 密被红 褐色星 状绒毛 ,顶 端有长 3 — 5 毫米 的喙。 种子 具翅, 连翅长 3 厘米。 产云 南东南 部蒙自 (模 式标本 产地) 和南部 (西双 版纳) ,生 于海拔 950 — 1700 米的石 
172  云南 植物志  灰 岩山顶 上和疏 林中。 3. 景东 翅子树 图版 41, 2 Pterospermum kingtungense C. Y. Wu ex Hsue (1977)*. 乔木, 高达 1.2 米, 树皮 褐色, 嫩 枝被深 褐色短 柔毛。 叶革质 ,倒梯 形或长 圆状倒 梯形, 长 8 — 13.5 厘米, 宽 4.5 — 6 厘米, 顶 端常有 3 — 5 个不 规则的 浅裂, 基部 圆形、 截形 或浅心 形, 叶面 无毛, 叶背密 被淡黄 白色星 状绒毛 ;叶 柄长约 1 厘米, 密被 淡褐色 绒毛; 托叶 卵形, 全缘, 鳞片状 ,长 4 毫米。 花单生 于叶腋 ,几 无柄, 直径 7 厘米; 小苞片 卵形, 全缘, 被毛; 萼 分裂几 至基部 ,萼片 5 枚, 长条 状狭披 针形, 长 4.5 厘米, 宽 1.1 厘米, 外面 密被深 褐色绒 毛, 内面密 被黄褐 色绒毛 ;花瓣 5 片, 白色, 斜倒 卵形, 长 4.8 厘米, 宽 2.8 厘米, 顶 端近圆 形, 基部 渐狭, 下面被 星状微 柔毛, 尤于基 部为甚 ;退 化雄蕊 长条状 棒形, 无毛, 但上 部密生 瘤状 突起, 长 3.5 厘米; 雌雄 蕊柄长 6 毫米; 雄蕊 的花丝 无毛; 花药 2 室, 药 隔顶端 突出如 尾伏; 子房卵 圆形, 密被淡 黄褐色 绒毛; 花柱 有毛, 柱头 分离但 扭合在 一起。 果 未见。 特产云 南景东 ,生 于海拔 1430 米的 山上草 坡中。 本种的 花瓣斜 倒卵形 ,宽 2.8 厘米, 顶端近 圆形, 易 与别种 识别。 4. 截裂 翅孑树 Pterospermum truncatolobatum Gagnep. (1909) et in Lecomte (1911) ; Hand- Mazz. (1933). 乔木, 高达 16 米; 树皮 黑色, 有纵 裂紋; 小枝幼 嫩部分 密被黄 褐色星 状绒毛 ,后 变为灰 白 色或淡 黄灰色 星状绒 毛或几 无毛。 叶 革质, 长 圆状倒 梯形, 长 8 — 16 厘米, 宽 3.5—11 厘米, 顶端截 形并有 3 — 5 裂, 中间 的裂片 急尖或 渐尖, 长 1 一 2 厘米, 基部心 形或斜 心形, 叶面 无毛或 仅在主 脉上略 被毛, 叶 背密被 灰白色 和黄褐 色星状 绒毛; 基生脉 5 — 7 条; 托叶 掌状 3 — 5 条裂, 密被毛 ,早落 ;叶柄 粗壮, 长约 4 一 12 毫米。 花 腋生, 单生, 几 无柄; 小苞片 条裂; 萼分 裂几至 基部, 萼片 5 枚, 较厚, 长条形 ,长 4.5 — 6.5 厘米, 宽 4 毫米, 外面 密被褐 色绒毛 ,内 面被银 白色长 柔毛; 花瓣 5 片, 长条状 镰刀形 ,长 3—6 厘米, 宽 4 一 5 毫米, 基部 渐狭, 无毛; 退 化雄蕊 5 个, 线状, 长 5 厘米, 无毛; 雄蕊 15 个, 长 3.5 厘米, 每 3 个 集合成 群与退 化雄蕊 互生; 子房 卵形, 被毛。 蒴果 木质, 卵圆形 或卵状 长圆形 ,有 明显的 5 棱和 5 个很深 的沟, 外形 很像" 杨桃" ,长达 12 厘米, 宽约 7 厘米, 基部收 縮成长 2 — 3 厘米, 宽 1 厘米 的柄并 与长约 8 毫米 的果柄 连接, 外面 密被褐 色星状 绒毛, 有或 无瘤状 突起; 每室有 种子 6—10 个, 排成 2 列。 种子 具翅, 连翅长 4 一 5.5 厘米; 翅膜质 ,长 条形, 长达 4.4 厘米, 顶 端钝或 截形。 花期 7 月。 产 于云南 金平、 河口 和广西 宁明、 龙津 等地。 生 于海拔 200 — 520 米的 石灰岩 山上密 林中。 越 南北部 也有。 5. 云南 翅子树 Pterospermum yunnanense Hsue (1977)*. 小乔木 ,高 5 米, 小枝幼 吋被灰 白色短 柔毛。 叶革质 ,二型 ,在幼 树和萌 蘖枝上 的叶盾 形, 掌状 5 深裂, 长 16 厘米, 裂片长 条形, 长 11 厘米, 顶端 渐尖, 在成 年树的 枝条上 的叶倒 梯形, 长 6.5 — 8.5 厘米, 顶端 截形并 有钝的 短尖, 基部心 形或斜 心形, 叶面 无毛, 叶 背密被 淡 黄褐色 星状短 柔毛; 侧脉 5 — 6 对; 叶柄 在掌状 深裂盾 形叶上 的长达 24 厘米, 在 梯形叶 
梧桐科  173  上的长 1 一 1.5 厘米。 花 未见。 蒴果 卵伏椭 圆形, 长 4 厘米, 有 5 条 不明显 的棱和 5 个近 平坦的 凹陷面 ,顶 端钝, 基 部收縮 成长约 6 毫米的 果柄, 全 部密被 褐色短 柔毛。 种子 具翅, 连翅长 2.8 厘米; 翅 膜质, 褐色, 顶 端钝。 特产云 南西双 版纳, 生 于海拔 1460 米的石 灰岩山 坡上。 本 种的叶 与截裂 翅子树 p. truncatolobatum Gagnep. 略 相似, 但 本种的 叶顶端 不裂, 果小得 多且有 5 个近平 坦的凹 陷面, 可以 区别。 6. 勐仑 翅子树 Pterospermum menglungense Hsue (1977)*. 乔木, 高 12 米, 嫩 枝被灰 白色短 绵毛。 叶厚 纸质, 披针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4.5— 12.5 厘米, 宽 1.5 — 4.8 厘米, 顶端 长渐尖 或尾状 渐尖, 基部斜 圆形, 叶 面无毛 或略被 稀疏的 短柔毛 ,叶背 密被淡 黄褐色 星状短 茸毛; 叶柄长 3 — 5 毫米。 花单生 于小枝 上部的 叶腋, 白 色; 萼片 5 枚, 长条形 ,长 3.5 — 3.8 厘米, 宽 2.5 毫米, 外 面密被 黄褐色 星状短 茸毛, 内面无 毛; 花瓣 5 片, 倒卵形 ,白色 ,长 3 厘米, 宽 8 毫米, 顶端 钝并具 小的短 尖头, 基部渐 狭成瓣 柄, 两面均 无毛; 雌雄 蕊柄长 8 毫米, 无毛; 退化 雄蕊长 1 厘米, 无毛; 雄蕊每 3 个集 合成群 并与退 化雄蕊 互生, 比退 化雄蕊 略短; 子房 卵形, 密被淡 黄褐色 茸毛, 长约 4 毫米; 小苞片 长锥 尖状, 全缘, 长 6 毫米; 花梗长 5 毫米。 蒴果长 椭圆形 ,长约 8 厘米, 顶端 急尖, 基部收 缩并 与果柄 连接, 果柄长 1 一 2 厘米。 种子连 翅长约 3.5 厘米。 特产云 南南部 西双版 纳勐仑 ,生于 石灰岩 山地疏 林中。 7. 窄叶 半枫荷 (广东 ) 图版 4 1,3 — 4 假棉木 (广东 ), 翅子树 (海 南植 物志) Pterospermum lanceaefolium Roxb. (1814), nom. nud., (1832), descr. ; Mast, in Hook. f. (1874) ; Gagnep. in Lecomte (1911) ; Merr. (1927) ; Merr. & Chun (1930) ; 海南 植物志 (1965). 乔木, 高达 25 米; 树皮黄 褐色或 灰色, 有纵 裂纹; 小枝 幼吋被 黄褐色 茸毛。 叶 披针形 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5 — 9 厘米, 宽 2 — 3 厘米, 顶端 渐尖或 急尖, 基部 偏斜或 钝形, 全缘或 在顶端 有数个 裾齿, 叶面几 无毛, 叶背 密被黄 褐色或 黄白色 茸毛; 叶 柄长约 5 毫米; 托叶 2-3 条裂, 被茸毛 ,比叶 柄长。 花 白色, 单生于 叶腋; 花梗长 3 — 5 厘米, 有 关节, 被茸毛 ;小 苞 片位于 花柄的 中部, 4—5 条裂, 或 条形, 长 7 — 8 毫米; 萼片 条形, 长 2 厘米, 宽 3 毫米, 两 面均被 柔毛; 花瓣披 针形, 顶 端钝, 与萼片 等长或 略短; 雄蕊 15 枚; 退化雄 蕊线形 ,比雄 蕊长, 基 部被长 茸毛, 子房被 柔毛。 蒴果 木质, 长圆状 卵形, 长 5 厘米, 宽约 2 厘米, 顶端 钝, 基部 渐狭, 被黄褐 色绒毛 ;果柄 柔弱, 长 3 — 5 厘米, 每室 有种子 2 — 4 个。 种子 连翅长 2—2.5 厘米。 产云南 (西双 版纳) ,广东 (高要 、信宜 和海南 各县) ,广西 (钦 县、 百色) 也有。 生 于山谷 和海拔 MO — 9 00 米的 山坡密 林或疏 林中。 印度、 缅甸、 越 南均有 分布。 13. 平 当树属 Paradombeya Stapf 小 乔木或 灌木。 叶互生 ,有小 锯齿; 托叶线 伏。 花簇 生于叶 腋内, 黄色; 花梗具 关节, 
174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41 1. 变叶 翅子树 Ptcrospermum proteum Burkill, 果枝; 2. 景东 翅子树 Pterospcrmum kingtungense C. Y. Wu, 花枝; 3-- 4. 窄叶 半讽荷 Ptcrospermum lanceaefolium Roxb., 3. 小 苞片, 4. 果枝。 
梧桐科  175  在节的 附近有 轮生的 小苞片 2 — 3 枚; 萼 5 裂几至 基部, 裂片 镊合状 排列, 无毛; 花瓣 5 片, 广倒 卵形, 不相 等,. 顶端 截形, 凋而 不落; 雄蕊 15 个, 每 3 个集 合成群 并与舌 状的退 化雄蕊 互生, 基部 连合成 环伏; 花药卵 形或椭 圆形; 花粉粒 球形, 并略具 小刺; 子房 无柄, 2 — 5 室, 被星状 短柔毛 ,各室 易分离 ,每室 有胚珠 2 个; 花柱伸 长向上 略膨大 ,常有 4 一 5 个小槽 。果 近圆 球形, 果瓣易 分离, 被星状 短柔毛 ,每室 有种子 1 个。 种子 长圆状 卵形, 深 褐色。 本属有 2 种, 1 种产于 云南及 四川, 1 种产于 缅甸、 越南。 平当树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44, 6 — 8 Paradombeya sinensis Dunn (1902)*; 徐 (1977). Pamdcwi&ej/a szechuenica Hu (1936 ― 1937) ; P. rehderiana Hu (1940). 小 乔木或 灌木, 高达 5 米, 小枝 柔弱, 被 稀疏的 星状短 柔毛。 叶 膜质, 卵状披 针形或 椭圆 状倒披 针形, 长 5 — 12.5 厘米, 宽 1.5 — 5 厘米, 顶端长 渐尖, 基部圆 形或近 浅心形 ,边 缘有 密的小 锯齿, 叶面无 毛或几 无毛, 背面 被稀疏 的星状 柔毛; 基生脉 3 条, 侧脉约 10 对; 叶柄长 3 — 5 毫米或 无柄。 花簇生 于叶腋 ;花梗 柔弱, 长 1 一 1.5 厘米; 小苞片 披针形 ,早 落; 萼 5 裂几至 基部, 萼片 卵状披 针形, 长 4 毫米; 花瓣 5 片, 黄色, 广倒 卵形, 不相等 ,长约 5 毫米, 顶端 截形, 凋而 不落; 雄蕊 15 个, 每 3 个集 合成群 并与舌 状的退 化雄蕊 互生; 退化 雄蕊 比花瓣 略短; 子房圆 球形, 2 室, 被星状 茸毛。 蒴果近 圆球形 ,长 2.5 毫米, 每果 瓣有种 子 1 个。 种子 长圆状 卵形, 长 1.5 毫米, 深 褐色。 产于 云南, 四川 南部。 生 于海拔 280 — 1500 米山 坡稀树 灌丛草 坡中。 14. 昂 天莲属 Ambroma L. f. 乔木或 灌木。 叶心形 或卵状 楠圆形 ,全 缘或有 锯齿, 有吋 为掌状 浅裂。 花序与 叶对生 或顶生 ,具少 数花; 花两性 ,萼片 5 枚, 近基部 合生; 花瓣 5 片, 红 紫色, 中部以 下突然 收窄, 下部 凹陷, 上部 延长为 匙形; 雄蕊 的花丝 合生成 筒状, 包围着 雌蕊; 退 化雄蕊 5 个, 顶 端钝, 基部 连合成 筒状, 边缘有 缘毛; 花药 15 个, 每 3 个集合 成一群 ,着生 在花丝 管的外 侧并与 退化雄 蕊互生 ;子房 无柄, 有 5 沟槽, 5 室, 每室 有胚珠 多个, 花柱有 5 浅沟。 蒴果 膜质, 具 5 棱角, 有 5 翅, 顶端 截形。 种子 多数, 有胚乳 ;子叶 扁平, 心形。 本 属只有 2 种, 分布于 热带亚 洲至大 洋洲。 我国产 1 种, 云 南也有 分布。 昂天莲 (广东 ) 图版 42 ,1 一 3 水麻 (海南 ), 鬼棉花 Ambroma augusta (L.) L. f. (1781); Mast, in Hook. f. (1874) ; Gagnep. in Lecomte (1911) ; Merr. (1927) ; Hu. Wang & Hsia (1938) ; 广州 植物志 (1956); 海 南 植物志 (1965); 图鉴 (1972)*. Theobroma augusta L. (1767) ; Abroma fastuosa Jacq. (1776)* ; Forbes & Herasl. (1886). 灌木, 高 1—4 米; 小枝密 被星状 茸毛。 叶心形 或卵状 心形, 有吋为 3 — 5 浅裂, 长 10 — 22 厘米, 宽 9 一 18 厘米, 顶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心 形或斜 心形, 叶面无 毛或被 稀疏的 星状柔 毛, 背面 密被短 茸毛, 基生脉 3 — 7 条, 叶脉在 两面均 凸出; 叶柄长 1 一 10 厘米; 托叶 条形, 
176  云南 植物志  长 5 — 10 毫米。 聚伞 花序有 1 一 5 朵花; 花红 紫色, 直径约 5 厘米; 萼片披 针形, 长 15 — 18 毫米, 两面均 密被短 柔毛; 花长 2.5 厘米, 顶 端急尖 或钝; 子房长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略被 毛, 花柱 三角伏 舌形, 长约为 子房的 1/2。 蒴果 膜质, 倒圆 锥形, 直径约 3 — 6 厘米, 被星状 毛, 具 5 纵翅, 边缘有 长绒毛 ,顶端 截形。 种子长 圆形, 黑色, 长约 2 毫米。 花期春 夏季。 产 云南。 广东、 广西、 贵州 亦有, 生 于海拔 200 — 1200 米 的山谷 沟边或 林缘。 印度、 泰 国、 越南、 马来 西亚、 印度尼 西亚、 菲 律宾等 地均有 分布。 本种的 茎皮纤 维洁白 坚韧, 可作丝 织品的 代用品 ,亦有 栽培以 取其纤 维的。 根 为通经 药。 15. 梅蓝属 Melhania Forsk. 小灌木 或草本 。叶为 单叶, 有毛, 边缘有 锯齿。 花 腋生, 单生; 小苞片 3 枚, 心形或 肾形, 常比萼 片长, 宿存; 萼 5 深裂; 花瓣 5 片围着 子房且 凋而' 不落; 雄蕊柄 杯状, 很短, 在 它的上 面有 5 个舌状 的退化 雄蕊; 雄蕊 5 个与退 化雄蕊 互生; 子房 无柄, 5 室, 每室 有胚珠 1 个或 多个; 花柱 上部有 5 个 钻形的 分枝。 蒴果 5 室背 开裂。 种子有 胚乳; 子叶折 扇状, 2 深裂。 本 属约有 60 种, 分布在 非洲、 马达加 斯加、 亚 洲西南 (阿 拉伯至 印度) 和 大洋洲 (? )。 我国最 近在云 南发现 1 种。 有 人以为 应入锦 葵科。 梅蓝 图版 42, 4— 7 Melhania hamiltania Wall. (1930) ; Hsue (1977). 小灌木 ,高 1 米; 小枝密 被淡黄 褐色短 柔毛。 叶广 卵形或 楠圆状 卵形, 顶 端钝, 基部圆 形或浅 心形, 长 2.5 — 4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两面均 密被短 柔毛, 背面带 灰白色 ,叶 缘有细 锯齿;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密 被淡黄 褐色短 柔毛; 托叶长 条状锥 尖形, 很小, 长约 4 毫米, 远 比叶 柄短, 早落。 聚伞花 序腋生 ,长达 5 厘米, 常比 叶长, 密被短 柔毛, 通常有 3 朵花; 花柄 长约 6 毫米; 小苞片 2 — 3 枚, 卵形, 长约 6 毫米, 边缘略 外卷, 基部 收缩而 较狭, 靠 紧萼的 下面 着生; 萼片 5 枚, 披 针形, 长 8 — 9 毫米, 顶 端尖, 小苞片 和萼片 均密被 短柔毛 ;花瓣 5 片, 黄色, 倒卵状 三角形 ,顶端 截形, 长 1 厘米, 比萼长 ;退 化雄蕊 5 个, 长条状 舌形, 基部连 合, 长 8 毫米, 与雄蕊 互生, 远比雄 蕊长; 子房 卵形, 长约 2.5 毫米, 被短 柔毛, 5 室, 每室有 胚珠 3 — 4 个; 花柱长 2 毫米; 柱头 5 裂, 向外 弯曲, 有微 柔毛。 蒴果 卵形, 长 7 毫米, 顶端 钝, 为 宿存的 萼片和 苞片所 包围, 5 室背 开裂, 每室 有种子 2 — 3 个。 种子椭 圆形, 黑 褐色, 长约 2 毫米。 特产 于云南 元江, 生 长在江 边海拔 400 — 450 米 的石山 草坡灌 丛中。 云南标 本种与 印度的 Melhania hamiltoniana Wall. 描写相 对比, 叶 较小, 托叶远 比叶柄 短, 小苞 片短, 蒴果顶 端钝, 每室 有种子 2 — 3 个, 种子顶 端截形 等特征 ,暂 作为一 个种。 16. 剌 果藤属 Byttneria Loefl. (1758) Buettneria L. (1759) 草本、 灌木或 乔木, 但多为 藤本。 叶的形 态不一 ,多为 圆形或 卵形。 聚 伞花序 顶生或 
梧 桐 科  177 
178  云南 植物志  腋生, 花小; 萼片 5 枚, 基部 连合; 花瓣 5 片, 具爪, 上部 凹陷似 盔状, 顶 端有长 带伏附 属体; 雄蕊的 花丝合 成筒状 ;退 化雄蕊 5 个, 片状, 顶端钝 ,与萼 片对生 ;具药 的雄蕊 5 个, 位于退 化雄蕊 之间, 且与花 瓣对生 ;花药 2 室, 外向; 子房 无柄, 5 室, 每室 有胚珠 2 个, 花 柱全缘 或 在顶端 5 裂。 蒴果圆 球形, 有刺, 成熟吋 分裂为 5 个 果瓣, 果瓣与 中轴分 离并在 室背开 裂。 种子 每室有 1 个, 无胚乳 ,子叶 褶合。 本 属约有 20 种, 全热带 分布, 但多产 于热带 美洲, 亚洲有 数种, 非洲有 1 种。 中国有 3 种, 产于 云南、 广西和 广东, 云南全 有之。 分种 检索表 1 (2) 叶有 锯齿, 粗糙; 蒴 果外面 密被有 小分枝 的锥尖 状软刺 ? …" 1. 粗毛 剌果藤 B. pilo.» 2(1) 叶全缘 ,不 粗糙; 蒴果外 面有不 分枝的 硬刺。 3 (4) 叶面几 无毛, 背面密 被白色 星状短 茸毛; 蒴果 的直径 3 — 4 厘米, 有短而 粗的刺 2. 剌果藤 B. aspera 4 (3) 叶的两 面均无 毛或只 在叶脉 上有很 稀疏的 星状短 柔毛, 其他 部分几 无毛; 蒴果 较小, 直径约 1.5 一 2 厘米, 有长 而锐利 的锥尖 状硬刺 3. 全缘 剌果藤 B. integrifoli* 1. 粗毛 剌果藤 图版 43,4一5 Byttneria pilosa Roxb. (1832) ; Mast, in Hook. f. (1874) ; Gagnep. in Lecomte (1911) ; Craib (1920). 木质缠 绕藤本 ,小枝 干吋深 褐色, 初被星 状毛, 后几 无毛。 叶 圆形或 心形, 长 14 一 24 厘米, 宽 13—21 厘米, 顶端钝 或短尖 ,基部 心形, 并有 基生脉 7 条, 边 缘有粗 锯齿, 且常有 3-5 浅裂, 两 面均被 淡黄褐 色星状 柔毛及 硬毛, 尤 于背面 为甚; 叶柄长 12 — 15 厘米, 被 毛; 托叶 条形, 长约 M 毫米, 早落。 聚 伞花序 排成伞 房状, 腋生, 花数 不多; 花梗 柔弱, 长约 2.5 毫米; 萼片 5 枚, 长 3 毫米, 外面 有毛, 内面 无毛; 花瓣 5 片, 凹陷, 4 裂, 裂片 钝形; 具 药 的雄蕊 5 个, 与花瓣 对生; 退 化雄蕊 5 个, 下面 连合, 长 1.5 毫米; 子房圆 球形, 有乳头 状 突起。 蒴果圆 球形, 黄色 而略带 红色, 密被有 分枝的 锥尖状 软刺, 直径约 2 厘米, 刺长 4 一 6 毫米。 种子 卵形, 长 5 亳米, 黄色并 具褐色 斑点。 产于 云南南 部的勐 海和西 南部的 耿马, 生 于海拔 550 — 1000 米 的杂木 林缘。 印度, 缅 甸, 泰国, 越南 均有。 2. 剌果藤 (广 东植 物志) 图版 43 , 1-3 Byttneria aspera Colebr. in Roxb. (1824) ; Benth. (1861) ; Mast, in Hook. f. (1874); Forbes & Hemsl. (1886) ; Gagnep. in Lecomte (1911) ; Merr. (1927) ; 广州 植物志 (1956); 海南 楦物志 (1965)*; 图鉴 (1972)*. 木质大 藤本, 小 枝的幼 嫩部分 略被短 柔毛。 叶广 卵形、 心形或 近圆形 ,长 7 — 23 厘米, 宽 5.5 — 16 厘米, 顶端急 尖或钝 ,基部 心形, 叶面几 无毛, 背面 被白色 星状短 柔毛; 基生脉 5 条; 叶柄长 2 — 8 厘米, 被毛。 花小, 淡黄 白色, 内面 略带紫 红色; 萼片 卵形, 长 2 毫米, 被短 柔毛, 顶端 急尖; 花瓣 与萼片 互生, 顶端 2 裂并 有长条 形的附 属体; 具药 的雄蕊 5 个, 与退 化雄蕊 互生; 子房 5 室, 每室 有胚珠 2 个。 蒴果圆 球形或 卵状圆 球形, 直径 3 — 4 厘米, 具 
180  云南 植物志  短而粗 的刺, 被短 柔毛。 种子长 圆形, 长约 12 毫米, 成熟吋 黑色。 花期春 夏季。 产于 云南、 广西、 广东 三省的 中部和 南部, 生 于海拔 100 — 580 米的疏 林中或 山谷溪 旁。 越南, 泰国, 印度等 地亦有 分布。 本种的 茎皮纤 维可制 绳索。 3. 全缘 刺果藤 图版 43, 6—7 Byttneria integrifolia Lace (1915) ; Craib (1925). 木质大 藤本; 小枝 干吋紫 褐色, 有 数条隆 起线, 幼吋 略被稀 疏的小 星状短 柔毛。 叶全 缘, 广 卵形或 椭圆状 卵形, 长 15—22 厘米, 宽 7—11 厘米, 顶端长 渐尖, 基 部心形 或浅心 形, 两面均 无毛或 在叶脉 上有很 稀疏的 星状短 柔毛, 基生脉 5 条, 小 脉互相 平行; 叶柄长 4 一 13 厘米。 花序似 伞形, 略被毛 ;花梗 柔弱, 长 4 一 7 毫米, 中部有 关节; 萼片披 针形, 长 4—5 毫米; 花 瓣长约 4 毫米, 并有狭 披针形 的长约 3 毫 米的附 属体。 蒴果圆 球形, 直径约 1.5 — 2 厘米, 干吋 黑色, 具尖利 的硬刺 ,刺长 4 一 5 毫米。 种子长 圆形, 长 5 亳米, 灰褐色 并有深 褐色的 斑点。 产于云 南南部 (西 双版纳 )、 东南部 ,生 于海拔 500 — 1500 米的 山坡疏 林中。 越南, 泰 国, 缅 甸也有 分布。 17. 山 麻树属 Commersonia J. R. et G. Forst. 乔木或 灌木。 叶为 单叶, 常偏斜 ,有 锯齿或 深裂。 聚 伞花序 作圆锥 花序式 排列, 顶生或 腋生; 花小, 两性; 萼 5 裂; 花瓣 5 片, 基部 扩大且 凹人, 顶端 伸长成 带伏附 属物; 雄蕊 5 个, 与花瓣 对生, 花药近 球形, 2 室, 药室 分歧; 退 化雄蕊 5 个, 披针形 ,与萼 片对生 ;子房 无柄, 5 室, 每室 有胚珠 2 — 6 个, 花 柱基部 连合或 分离。 蒴果 5 室, 被刚毛 ,室背 开裂。 种 子有胚 乳, 子叶 扁平。 本属仅 1 种, 分布 于亚洲 热带, 8 种在大 洋洲。 我国有 1 种, 云南亦 产之。 山麻树 (海南 ) 图版 44 ,1 一 5 红山麻 Commersonia bartramia (L.) Merr. (1917), (1927) ;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鉴 (1972)*; 云南经 济植物 (1972)* Muntingia bartramia L. (1759) ; Commersonia echinata Forst. (1776)* ; DC. (1824) ; Gagnep. in Lecomte (1911) ; Commersonia platyphylla Andr. (1797)* ; Mast, in Hook. f. (1874) ; Craib (1925). 乔木, 高达 15 米; 小 枝密被 黄色短 柔毛。 叶广 卵形或 卵伏披 针形, 长 9 一 24 厘米, 宽 5 — 14 厘米, 顶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斜 心形, 边缘有 不规则 的小齿 ,叶 面疏生 星状短 柔毛, 背面 密被灰 白色短 柔毛并 在叶缘 有红色 的毛; 叶柄长 6— 18 毫米, 被毛; 托叶掌 伏条裂 。复 聚 伞花序 顶生或 腋生, 长 3 — 21 厘米, 多分枝 •, 花 密生, 直径约 5 毫米; 萼 5 裂, 长约 3 毫 米, 裂片 卵形, 被短 柔毛; 花瓣 5 片, 白色, 与萼 等长, 基部两 侧有小 裂片, 顶端 带状; 雄蕊 5 个, 长约 0.5 毫米, 藏于 花瓣基 部的凹 陷处; 退化 雄蕊披 针形, 长约 1.5 毫米, 两面均 被微柔 毛, 子房 5 室, 每室 有胚珠 2 个。 蒴果圆 球形, 直径约 2 厘米, 5 窒裂, 外面 密生细 长的刚 
梧桐科  181  图版 44 1 一 5. 山麻树 Commersonia bartramia (L.) Merr., I. 花枝, 2. 花, 3. 萼片, 4. 果, 5. 雌蕊; 6—8. 平当树 Paradombeya sinensis Dunn, 6. 花枝, 7. 花, 8. 弯片 <» 
182  云南 植物志  毛。 种子楠 圆形, 长 2 毫米, 黑 褐色, 光亮。 花期 2 — 10 月。 产 于云南 东南部 (河口 ), 海拔 120 — 140 米。 广东、 广西 也有。 生于山 谷疏林 中和山 坡杂木 林中。 印度, 越南, 马来 西亚, 菲律宾 ,澳大 利亚等 地均有 分布。 本种的 茎皮纤 维可织 麻布和 麻袋, 也 可用以 编绳。  草本、 灌木或 乔木。 叶 互生, 单叶或 分裂, 通常 为掌状 叶脉, 有 托叶。 花 腋生或 顶生, 单生、 簇生、 聚伞花 序或圆 锥花序 ;花 两性, 辐射对 称* ,萼片 3 — 5, 分离或 合生; 其下 常附有 总 苞状的 小苞片 (副萼 ) 3 —多数 ;花瓣 5, 彼此 分离, 但常与 雄蕊管 的基部 合生; 雄蕊 多数, 连合成 一管称 雄蕊柱 ,花药 1 室, 花粉 有刺; 子房 上位, 2 至 多室, 但以 5 室 为多, 由 2 — 5 个或 更多的 心皮环 绕中轴 而成, 花柱 上部分 枝或为 棒状, 每室 有胚珠 1 至多数 ,花 柱与心 皮同数 或为其 2 倍。 果为 蒴果, 分裂为 数个果 3, 罕为浆 果状; 种子肾 形或倒 卵形, 被毛或 秃净, 有 胚乳。 子叶 扁平, 回旋 状或折 叠状。 本 科约有 50 属, 约 1000 余种, 分布于 热带和 温带。 我国有 16 属, 约 81 种 36 变种和 变型, 产全国 各地, 尤以热 带和亚 热带地 区种类 较多。 云南有 13 属, 约 56 种和 21 变种或 变型, 产全省 各地。 本科 有许多 种类是 极重要 的经济 作物, 其中 如棉属 各种, 其种子 上的毛 是棉绒 的主要 来源, 种子含 脂肪, 搾取得 的油称 棉油, 可供工 业用或 食用, 世 界各国 均广泛 栽培。 大叶木 槿、 黄槿、 大麻槿 等的茎 皮富含 纤维, 是极优 良的纤 维植物 ,供纺 织或制 绳索。 朱槿、 木芙 蓉、 悬铃 花等是 著名的 庭园绿 化观赏 植物。 有些 种类如 秋葵、 锦葵、 蜀葵等 或供食 用或入 药。  132. 锦薬科 Malvaceae  分属 检索表  t ( 16 2 (13 3(10 4 ( 9 5(8 6(7 7(6 8(5 9 ( 4 10(3 11(12 12(11 13( 2  果裂成 分果, 与果轴 或花托 脱离, 子房由 几个分 离心皮 组成。 雄蕊 柱上花 药着生 到顶, 花柱分 枝与心 皮同数 胚珠 在每室 中只有 1 个, 上升或 悬垂。 小苞片 (副萼 )3 — 9 片, 胚珠 上升。 花柱分 枝线形 ,柱头 在花柱 分枝的 内边或 面部, 成 熟心皮 无刺。 小苞片 3 片, 分离; 花瓣倒 心形或 微缺; 果轴 圆筒形 小苞片 6 — 9 片, 基部 合生; 花瓣啮 蚀状; 果 轴盘状 花柱分 枝在顶 部加厚 成头状 柱头, 成 熟心皮 有短刺 3 枚 无小 苞片; 胚珠 倒垂, 成 熟心皮 有芒刺 2 条 或无刺 胚 珠在每 室中有 2 个或 更多, 常上升 或部分 悬垂、 部分 上升。 心皮 8 或更多 ,花 红色或 黄色, 无小 苞片; 草本 或灌木 心皮 2 — 3, 花白 色或粉 红色, 圆锥 花序, 小苞片 4 一 6; 乔木 雄蕊柱 上只外 部着生 花药, 顶部 平截或 5 齿, 花柱分 枝为心 皮数的 2 倍  3. 赛蔡属 Malvastriun …… 4. 黄 花稔属 Sida  S. 商麻属 Abutilon •6. 翅 果麻属 Kydia  • 1. 锦葵属 MaWa 2. 蜀葵属 Althaea  11. 野 棉花族 Ureneae 
锦葵科  183  14(15; 小苞片 5, 花较小 ,粉红 色或粉 白色, 成 熟心皮 有錨状 倒刺毛 7. 梵 天花属 Uren« 15CM) 小苞片 7 — 12, 花 较大, 深红色 ,成熟 心皮合 生成肉 质浆果 状体, 以 后变干 并分裂 8. 悬 铃花属 Malvaviscu. 16( 1 ) 果为 蒴果, 子房由 数个合 生心皮 组成, 子 房通常 5 室, 稀 10 室, 花柱 分枝与 子房室 同数, 雄蕊柱 只外 面着生 花药, 顶部平 截或有 5 齿, 极稀着 生花药 HI. 木植族 Hibiweae 17(20) 花柱 分枝, 小苞片 5 — 15, 种子 肾形, 稀圆 球形。 18(19) 萼佛焰 苞状, 花后 在一边 裂开而 早落, 果 长尖, 种子平 滑无毛 9. 秋葵属 AbehaowluM  19(18) 萼 针形, 杯形, 整齐 5 裂或 5 齿, 宿存; 果通 常圆球 形至长 圆形, 种子有 毛或腺 状乳突 10. 木植厲 Hibi,cu, 20(17) 花柱不 分枝, 小苞片 3 — 5, 种子倒 卵形或 有稜角 ,稀 肾形。 21(24) 子房 3 — 5 室, 花柱 棒状, 柱头具 5 槽, 萼片 平截, 种 子倒卵 形或有 稜角, 常有 绒毛或 纤维, 稀无 毛。 22(23; 小苞片 3 — 5, 小或 脱落; 叶 全缘或 3 裂; 种子 被毛或 禿净; 小乔木 11. 肖槿属 The.pe.i. 23(22) 小苞片 3, 大而为 叶状, 心形; 叶 3 — 9 裂; 种子 具长丝 状毛; 草本或 灌木… 12. 棉属 GoMypium 24(21) 子房 10 室, 花柱端 具无柄 的柱头 10; 小苞片 4, 叶状; 萼 5 裂; 种子 肾形, 无毛 具细点 13, 大 g 蔡属 Cenocentrum 1. 锦葵属 Malva Linn 一 年生、 二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叶 互生, 掌状 分裂或 有角。 花单 生或簇 生亍叶 腋间, 有花 梗或无 花梗; 总苞的 小苞片 (副萼 ) 3 枚, 线形, 离生; 萼 杯状, 5 裂, 裂片正 三角形 ;花 瓣 5, 倒 心形, 白色或 玫红色 ;雄 蕊柱的 顶端具 花药; 子房 具心皮 9 一 15, 每心皮 有胚珠 1 颗, 柱头 与心皮 同数。 果为 分果, 由数心 皮组成 ,成熟 吋各心 皮彼此 分离且 与中轴 脱离。 本属约 3 种, 分布亍 亚洲、 欧 洲与北 非洲。 我国有 4 种 (包括 栽培种 )。 云南皆 有之。 主要 供园林 观赏, 少数作 蔬菜或 入药。 分种 检索表 1 (2) 花型大 ,直径 5 厘米; 小 苞片长 圆形, 先端 圆形; 果 爿背面 网状, 被 微柔毛 1 , 锦薬 M. sinensis 2 (U 花型小 ,直径 5 — I 5 亳米; 小苞片 线状披 针形, 先端 锐尖; 果 爿背面 无毛, 边有 条纹。 3(4) 叶缘特 别皱曲 2. 冬葵 M. crispa 4(3) 叶缘 平展不 皱曲。 5 (6) 植株小 而外倾 ,高 2 厘米; 基生 叶直径 2 — 5 厘米; 花有长 花梗, 花 冠长为 萼片的 2 倍, 花 瓣的爪 具髯毛 3. 圆 叶锦葵 M. rotundifolia 6 (5) 植株 高大而 直立, 高 1 米; 基生 叶直径 6 — 10 厘米; 花近于 无梗, 花冠微 微超过 萼片, 花瓣 的爪不 具髯毛 仁野葵 M. verticiUata 1. 锦葵 (尔 雅注、 群 芳谱) 淑 (俗) 气花 (云南 ), 小白 淑气花 (滇 南本草 ), 棋盘花 (四川 ) Malva sinensis Cavan. (1786)*; S. Y. Hu (1955). 
184  云南 植物志  Malva mauritiana Linn. var. sinensis (Cavan.) DC. (1824) ; Malva sylvestris sensu Masters in Hook. f. (1874) ; sensu Debeaux (1876) ; sensu Forbes & Hemsl. (1886) ; sensu Maxim. (1890) ; sensu Ito (1900) ; sensu Matsum. & Hayata (1906) ; seusu Hayata (1911) ; sensu Liu (1928), non Linn. ; Malva mauritiana sensu Bunge (1833) ; sensu Maxim. (1859), non Linn.; Malva sylvestris var. mauritiana sensu Liu (1928) ; sensu Hsia (1931), nec Mill, nec Boiss. ; Malva silvestris Gurcke & Diels (1900) ; Gilg (1904) ; Ulbrich in Loes. (1919) ; Hand.-Mazz. (1933). 二年生 或多年 生草本 ,高 60 — 90 厘米, 多分枝 ,疏被 粗毛。 叶肾 形或圆 心形, 有 5—7 圆齿钝 裂片, 长 宽各约 5 — 12 厘米, 基部圆 形至近 心形, 缘具圆 锯齿, 两面平 滑无毛 或仅脉 上疏 被短糙 伏毛; 叶柄长 4 一 8 厘米, 无毛, 仅上面 槽内被 长硬毛 • ,托叶 偏斜, 卵形, 具 锯齿, 渐 尖头。 花 3 — 11 朵簇生 于叶腋 ,花 梗长约 1 一 2 厘米, 禿净 或疏被 粗毛; 总苞的 小苞片 3 枚, 长圆形 ,长约 3 — 4 毫米, 宽约 1 一 2 毫米, 先端 圆形, 被疏 柔毛; 萼 杯状, 长约 6 — 7 毫 米, 5 裂, 裂片阔 三角形 ,两 面均被 星状疏 柔毛; 花 冠直径 3 — 4 厘米, 花瓣 5, 匙形, 紫 红色, 长约 2 厘米, 先端 微缺, 爪具 髯毛; 雄 蕊柱长 8 — 10 毫米, 被刺毛 ,花丝 禿净, 花 柱分枝 9 一 11, 微被细 柔毛。 果扁 球形, 直径约 5 — 7 毫米, 分果; H 9—11, 肾形, 网状, 被柔毛 或几无 毛; 种子褐 黑色, 肾形, 长 2 毫米。 花期 5— 10 月。 云南 马关、 富民、 凤庆 等县, 生 在海拔 1900 米的 山坡、 岭顶、 路旁向 阳处。 分 布于我 国, 北起 辽宁、 内蒙, 南达 两广, 东起 台湾, 西至 新疆、 西藏, 栽培 或有吋 逸生。 也分 布于亚 洲 各地。 本 种花大 而美, 常栽于 庭园间 供园林 观赏用 ;花白 色者入 药用。 本种与 分布于 欧洲的 欧锦葵 M. sylvestris Linn. 极 近似, 主要不 同处在 于果实 有疏柔 毛, 而后者 无毛。 2. 冬葵 (图 考引 本经) 葵菜、 冬寒 (苋) 菜 (西南 、河南 ), 皱 叶锦葵 (华 北经 济植物 志要) Malva crispa Linn. (1759) ; Cavan. (1786)*. 一年生 草本, 不分枝 ,高 1 米; 茎被 柔毛。 叶 圆形, 5-7 裂或 角裂, 直径 5 — 8 厘米, 基 部心形 ,裂片 三角状 圆形, 边缘具 细锯齿 ,同吋 极皱縮 扭曲, 两 面平滑 无毛或 疏被糙 伏毛或 疏被星 状毛, 在脉上 尤明显 ;叶柄 细瘦, 长 4 一 7 厘米, 被疏 柔毛。 花小, 白色, 不显著 ,直径 约 6 亳米, 常 单生或 数个簇 生于叶 腋间, 近于无 花梗或 具极短 花梗; 小苞片 3 枚, 披 针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 1 毫米, 疏被糙 伏毛; 萼浅 杯状, 连同 萼裂长 8 — 10 毫米, 萼 5 裂, 三 角形, 疏被星 伏柔毛 ;花瓣 5, 较长于 萼片。 果扁 球形, 直径 8 毫米, 分果; H 11, 网状, 具细 柔毛; 种 子小, 肾形, 直径 1 毫米, 暗 黑色。 花期 6 — 9 月。 云 南昆明 市偶见 栽培。 我国古 代广泛 栽培作 蔬菜, 现在 湖北、 湖南、 贵州、 四川、 江西 等省仍 作蔬菜 种植, 北京、 甘肃 会宁等 地也有 栽培。 3. 圆 叶锦葵 Malva rotundifolia Linn. (1753) ; DC. (1824); Maxim. (1890) ; Dunn (1911) ; Liu (1928) ; Hsia (1931) ; Pei (1934). Malva neglecta Wallr. (1824) ; S. Y. Hu (1955) ; Malva lignescens Iljin (1921). 
锦葵科  185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50 厘米, 分 枝多, 常匐生 ,被 粗毛。 叶圆 肾形, 长 1 一 3 厘米, 宽 1—4 厘米, 基部 心形, 缘具细 圆齿, 有吋为 5 — 7 浅裂, 上面 疏被长 柔毛, 下 面疏被 星状柔 毛; 叶柄长 3—12 厘米, 被星状 长柔毛 ;托叶 卵伏渐 尖形。 花常 3 — 4 朵簇 生于叶 腋间, 有 吋 在茎基 部的常 单生, 花梗不 等长, 长 2 — 5 厘米, 疏 被星状 柔毛; 小苞片 3 枚, 披针形 ,长 5 毫米, 被星状 柔毛; 萼钟伏 ,长 5 — 6 毫米, 被星状 柔毛, 裂片 5, 三 角伏渐 尖形; 花冠长 10 -12 毫米, 花 瓣白色 或浅粉 红色, 5 枚, 倒心形 ;雄蕊 柱被短 柔毛, 花 柱分枝 B — I 5 。 果扁 圆形, 直径 5— 6 毫米, 分果爿 13 — 15, 平滑 而被短 柔毛; 种子 肾形, 直径 1 毫米, 被 网纹或 无。 花期 夏季。 云南昆 明市附 近和禄 劝县, 生 在海拔 1800 — 2660 米的 山坡、 路旁。 分布于 河北、 山 东、 江苏、 安徽、 河南、 山西、 陝西、 甘肃、 新疆、 四川、 贵州和 西藏等 省区。 也 分布至 欧洲和 亚洲。 4. 野葵 (湖北 ) 菟葵 (尔 雅、 图考) ,土 黄芪、 蓍葵叶 (滇南 本草) ,巴 巴叶、 把把叶 (云南 ), 冬苋菜 、棋盘 叶 (云南 ) Malva verticillata Linn. (1753) ; Cavan. (1786)* ; Lour. (1790) ; ed. WUld. (1793) ; Masters in Hook. f. (1874) ; Forbes & Heinsl. (1886) ; Franch. (1889) ; Maxim. (1890) ; Gurcke & Diels (1900) ; Komarov (1907) ; Juss. (1912) ; Dunn & Tutch. (1912) ; Liu (1928) ; Hand.-Mazz. (1933) ; Rung & Wang (1934) ; Merr. (1935); Garven (1937)*; 贾祖璋 (1937)*; Walker (1941) ; S. Y. IIu (1955). Malva pulchella Bernh. (1832); Franch. (1884) ; Nouv. (1883) ; Pavlov (1929). 4a. 野葵 图版 45 var. verticillata 二年生 草本, 高 60 — 90 厘米, 茎被 星状长 柔毛。 叶 肾形至 圆形, 直径 5—11 厘米, 常 为掌状 5 — 7 裂, 裂 片短, 三角形 ,具钝 尖头, 缘有 钝齿, 两面被 极疏糙 伏毛或 几无毛 ;叶柄 长 2 — 8 厘米, 几 无毛, 仅上面 槽内被 绒毛; 托叶 卵状披 针形, 被星伏 柔毛。 花 3 — 多朵簇 生于叶 腋间, 几无柄 至有极 短柄; 总苞的 小苞片 3 枚, 线伏披 针形, 长 5 — 6 毫米, 被 纤毛; 萼 杯伏, 直径 5 — 8 毫米, 萼裂 5, 广三 角形, 疏被 星状长 硬毛; 花冠 长约为 萼长的 2 倍, 淡 白 色至淡 红色, 花瓣 5, 长 6 — 8 毫米, 先端 凹入, 爪无 毛或有 少数细 弱毛; 雄 蕊柱长 4 毫 米, 被毛; 花 柱分枝 10 — 11。 果扁 圆形, 直径 5 — 7 亳米, 分果爿 10— 11, 背面 平滑, 厚约 1 毫米, 两侧具 网纹; 种子 肾形, 直径 1.5 毫米, 紫 褐色, 禿净。 花期 3 — 11 月。 产云南 昆明、 楚雄、 大理、 丽江、 保山、 曲靖、 玉溪、 思茅、 临沧等 地区, 在海拔 1600— 3000 米的 山坡、 林缘、 草地、 路旁常 见之。 分布于 我国全 国各地 ,北自 吉林、 内蒙古 ,南达 云南、 西藏, 东起 沿海, 西至 新疆、 青海, 不论平 原还是 山野, 均有 野生。 分布于 印度、 缅甸、 锡金、 朝鲜和 欧洲、 东非等 地区。 嫩苗可 作野菜 食用; 全草 或根、 叶和 种子入 药用。 种子药 用有利 水滑窍 ,润便 利尿, 下 乳汁 ,去 死胎; 又可拔 毒排脓 和疗疮 疖等。 4b. 中 华野葵 var. chinensis (Miller) S. Y. Hu (1955). 
186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45 野葵 MaWa verticillata Linn. 1. 花枝; 2. 花; 3. 花纵 剖面; 4. 果; 5. 种子: 6. 茎的 星状毛 
锦葵科  187  Malva chinensis Miller (1768) ; Malva parviflora sensu Forbes & Hemsl. (1886) ; sensu Liu (1928) ; sensu Pei (1934), non Linn. 本变 种的叶 浅裂, 裂片 圆形; 花 簇生, 花梗不 等长, 其中有 1 花梗 特长, 与原种 有别。 云南 昆明、 曲靖、 楚雄、 玉溪、 丽江、 迪庆、 大理等 地区, 在海拔 1 9 00 — "00 米的草 坡、 路旁、 山谷、 村寨中 常见。 分布 于全国 各地。 也 分布至 朝鲜。 本变 种与小 花锦葵 M. parviflora Liim. 近似, 但本变 种的雄 蕊柱有 刺毛, 分果: H 平滑, 而后者 的雄蕊 柱无毛 和果: H 有显明 的网纹 ,易于 区别。 2. 蜀薬厲 Althaea Linn. 一年生 或多年 生直立 草本, 被长 硬毛。 叶近于 圆形, 或多或 少浅裂 或深裂 ;托 叶阔卵 形, 端 3 裂。 花单 生或成 总伏花 序式生 亍 茎端, 腋生; 总苞的 小苞片 6 — 9 枚, 杯状, 裂片三 角形, 基部 合生, 密被绵 毛和刺 ;萼 钟形, 5 齿裂, 基部 合生, 被绵毛 ,并密 被刺毛 ;花 冠漏斗 形, 各色, 花瓣 倒卵状 楔形, 爪被 髯毛; 雄蕊柱 顶端着 生花药 ;子房 多室, 每室 有胚珠 1 颗, 花柱 丝形, 柱头近 轴的。 果 盘伏, 分果: H 在 3 枚 以上, 成熟吋 与中轴 分离。 本属约 40 余种, 分布亍 亚洲中 部和西 部各温 带地。 我国有 3 种, 产新疆 和西南 各省。 云南有 1 种。 本属 的花大 而美, 主 供园林 观赏; 茎皮含 纤维, 供纺织 ;根供 药用。 1. 蜀葵 (尔雅 、嘉祐 本草、 图考) 图版 46 淑气 ("蜀 季"、 "舌 其"、 "暑 气"、 "树茄 ") 花 (通称 ) Althaea rosea (Linn.) Cavan. (1790) ; Hooker (1832)*; Forbes & Hemsl. (1886) ; Maxim. (1889) ; Gurcke & Diels (1900) ; Diels (1905) ; Hayata (1911) ; Simpson (1913) ; Liu (1928) ; Hsia (1931) ; Hand.-Mazz. (1933); S. Y. Hu (1955)*. Alcea rosea Linn. (1753) ; Iljin (1949) ; Althaea sinensis Cavan. (1790)* ; Forbes & Hemsl. (1886) ; Althaea rosea var. sinensis (Cavan.) S. Y. Hu (1955). 二年 生直立 草本, 高达 2 米, 密被 刺毛。 叶近于 圆心形 ,直径 6 — 15 厘米, 掌伏 5—7 浅裂或 为波状 稜角, 裂片圆 形至三 角形, 中 裂片长 3 厘米, 宽 4 一 6 厘米, 上 面近于 无毛至 密 被星状 柔毛, 粗糙, 下面被 星状长 硬毛或 绒毛; 叶柄长 6 — 15 厘米, 被星状 长硬毛 ;托叶 卵形, 长 8 亳米, 先端具 3 尖。 花腋生 ,单生 或近于 族生, 常 成顶生 总状花 序式, 有 叶状苞 片, 花梗长 5 毫米, 果吋 延长达 1 一 2.5 厘米, 被 星状长 硬毛; 总苞的 小苞片 杯形, 常 6 — 7 裂, 裂片 卵状披 针形, 长 8 — 10 毫米, 密被 星状粗 硬毛, 基部 合生; 萼钟形 ,直径 2 — 3 厘米, 5 齿裂,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长 1.2 — 1.5 厘米, 密被 星伏粗 硬毛; 花 冠大, 直径 6 — 9 厘米, 有 红、 紫、 粉红、 白、 黄和 紫黑等 各色, 单瓣或 重瓣, 花瓣倒 卵状三 角形, 长 4 厘米, 先 端微凹 缺, 基部狭 ,爪被 长髯毛 ;雄 蕊柱长 2 厘米, 秃净, 花丝 纤细, 长约 2 毫米, 花药 黄色; 花柱分 枝多数 ,被细 微毛。 果盘状 ,直径 2 厘米, 被短 柔毛, 分果; H 几 圆形, 多数, 背部厚 1 毫米, 具 纵槽。 花期 2 — 8 月。 本 种原产 我国, 今 全国各 地普遍 栽培, 供 园林观 赏用。 云南各 城市如 昆明、 楚雄、 大 理、 丽江、 玉溪、 保山、 临沧 等均有 栽培。 现已广 泛引种 至欧美 各国以 赏花。 全草 入药, 治 
图版 46 蜀獒 Althaea rosea (Linn.) Cavan. 1. 花枝; 2. 叶片; 3. 叶面星 伏毛; 4. 花 萼的星 伏毛: 5. 幼果纵 剖面; 6. 种子。 
锦葵科  189  图版 47 赛葵 Malvastrum coromandelianum (Linn.) Garcke 1. 花枝; 2. 花 :3. 萼片 : 4. 小苞片 : 5. 分 果爿; 6. 果; 7. 种子。 
190  云南 植物志  头晕、 血崩、 吐血、 白 带过多 等症。 3. 赛蔡属 Malvastrum A. Gray 草 本或亚 灌木。 叶 卵形, 有齿缺 或掌状 分裂。 花 黄色, 腋生和 顶生, 单 生或总 伏花序 排列; 总苞的 小苞片 3 枚, 线形或 钻形, 分离 • ,萼杯 状, 5 裂, 果吋成 叶状; 花瓣 5 枚, 较萼片 为长; 雄蕊 柱顶端 无齿, 花丝 纤细; 子房 5 至 多室, 花柱枝 纤细, 与心皮 同数; 成熟心 皮由中 轴上 分离, 不 开裂, 具种子 1 颗, 每 1 心皮 具短芒 3 条。 本属约 80 种, 分布于 热带和 亚热带 美洲。 有 2 种 在我国 南方热 带地区 逸生。 云南有 1 种。 1. 赛葵 图版 47 黄 花草、 黄花棉 (广西 ) Malvastrum coromandelianum (Linn.) Garcke (1857) ; Merr. (1906), (1908), (1912) ; (1923) ; Yamamoto (1938) ; Masam. (1943) ; Chang (1948) ; S. Y. Hu (1955)*. Malva coromandeliana Linn. (1753) ; Sida carpinifolia Linn. f. (1781) ; Malva tricuspidata R. Br. ex Ait. (1812) ; Malvastrum car pini folium (Linn, f.) A. Gray (1852) ; Masters in Hook. f. (1874) ; Forbes & Hemsl. (1886) ; Matsum. & Hayata (1906) ; Hayata (1911) ; Dunn & Tutch. (1912) ; Chung (1924) ; T. Ito (1928)*; 陈嵘 (1937)*; 贾祖璋 (1937)*. 亚灌木 状直立 草本, 高 1 米, 疏被 单生毛 和星状 粗毛。 叶 卵形至 卵状披 针形, 长 3 — 6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基部宽 楔形至 圆形, 先端 钝头, 边缘具 粗锯齿 ,上 面疏被 长毛, 下面疏 被长毛 和星状 长毛; 叶柄长 1 一 3 厘米, 密被 长毛; 托叶披 针形, 长 5 毫米。 花 黄色, 单生于 叶腋, 花梗长 5 毫米, 被 长毛; 总苞的 小苞片 线形, 长 5 毫米, 宽 1 亳米, 疏被 长毛; 萼浅杯 状, 裂片 5 枚, 卵形, 渐尖头 ,长约 8 毫米, 基部 1/3 处合生 ,疏被 单长毛 和星状 长毛; 花冠 黄色, 直径 1.5 厘米, 花瓣 5 枚, 倒卵形 ,长 8 毫米, 宽 4 毫米; 雄 蕊柱长 6 亳米, 禿净。 果 直径 6 毫米, 分 果;^ 8—12 枚, 肾形, 直径 2.5 毫米, 被 星状疏 柔毛, 背部宽 1 毫米, 具 2 芒 刺。 花期几 全年。 云南 南部的 蒙自、 景洪 等县, 在海拔 530 — 1400 米的 山坡、 路旁疏 林下。 分布 于我国 福建、 台湾、 广东、 广西等 省区。 原产 美洲, 在我国 系归化 植物。 全草或 叶药用 ,全草 配十大 功劳治 肝炎, 叶治 疮疖。 4. 黄 花稔属 Sida Linn. 草本或 亚灌木 ,具星 状毛。 叶为 单叶。 花 单生、 近簇生 或圆锥 花序, 腋生或 顶生; 无总 苞; 萼 杯状或 钟状, 5 裂; 花冠 黄色, 花瓣 5 枚, 分离, 基部 合生; 雄蕊柱 顶端着 生多数 花药; 子房具 5 — 10 心皮, 花柱枝 与心皮 同数, 柱头 头状, 每 心皮具 1 胚珠。 蒴果 盘状或 球形, 分 果 爿端有 2 芒或 无芒, 成熟吋 与中轴 分离。 
锦葵科  191  本属约 90 余种, 广布于 全球; 我国有 13 种, 产 西南至 华东。 云南有 11 种, 产 全省。 本属 植物的 茎皮富 含韧皮 纤维, 可编织 绳索, 或与黄 麻混纺 ,可织 麻袋; 近年来 利用其 纤维, 加 工成人 造棉, 供垫充 料或纺 织用。 有些种 类的全 草也入 药用。 分种 检索表  24(23)  叶披 针形、 椭 圆形、 菱形或 卵形, 罕为 心形; 花 萼密被 星状短 柔毛; 分果: H 6-io, 具 直槽。 花 单生于 叶腋。 分果: H 不具 有芒。 叶长 圆形、 倒卵 形或近 圆形, 长 5 — 15 毫米, 叶柄长 2 — 3 毫米, 短 于托叶 1, 中华 黄花稳 S- chinensia 叶卵形 至线状 披针形 ,长 2 — 4. 5 厘米, 叶柄长 8 — 20 毫米, 常长 于托叶 2. 东方 黄花稔 S. oriental!. 分果: H 具 2 芒。 花萼 无毛; 叶 线伏披 针形, 基部 圆形或 钝形, 无 毛或疏 被星状 柔毛, 叶柄与 托叶近 等长; 分果爿 6, 无毛… 3. 黄花稔 S. acuta 花萼被 星状短 柔毛; 叶卵形 、菱形 、正圆 形或倒 卵形, 基部 楔形; 分果; H 8 — 10, 先 端或多 或少被 短 柔毛。 叶柄长 5 — 10 毫米, 下部 的叶具 2 齿; 花萼疏 被星伏 柔毛, 花 常生于 短枝端 4* 拔毒散 S. szechuensi* 叶柄长 3 — 5 亳米, 叶具锯 齿或细 圆锯齿 ;花 萼密被 星状短 柔毛, 花 单生于 叶腋。 雄蕊柱 无毛, 花萼 具短星 状毛; 分果; H 7—10 S. 白背 黄花稔 S. rhombifolia 雄蕊柱 被毛, 花 萼具星 状毛; 分果: H 6 — 8。 叶较大 ,长 2 — 5 厘米, 宽 8 — 20 毫米 6«u 桤叶 黄花稔 S. alnifolia 叶小, 长 不超过 2 厘米, 宽 3 — 15 亳米。 叶卵 形或长 圆形, 具 牙齿; 分果; H 端被 长柔毛 6b. 小叶 黄花稳 S. alnifolia var. microphylla 叶倒卵 形或长 圆形, 具细 圆齿状 锯齿; 分 果爿被 短柔毛 6c. 倒卵叶 黄花稳 S. alnifolia var. obavata 花序伞 房伏, 簇生或 近圆锥 花序。 叶大, 长 5 — 10 厘米, 下面无 毛或被 星状毛 ;花 冠直径 35 毫米, 雄蕊柱 无毛, 花序 伞房状 或亚圆 锥花序 7. 糠叶 黄花稔 S. subcordata 叶小, 长 1 一 4 厘米, 下面密 被星状 短柔毛 ;花 冠直径 不超过 15 亳米, 雄蕊 柱被长 硬毛, 花序簇 生或 生于短 枝端。 分果: H 10, 具芒, 芒长 3 毫米; 叶 卵形, 上面密 被星伏 长硬毛 …… 8. 心叶 黄花稔 S. cordifolia 分果: H 6—7, 芒长 不超过 2 毫米; 叶宽楠 圆形、 倒 卵形至 圆形, 疏被星 状柔毛 9, 云 南黄花 稳 S. yunnanensis 叶心形 ;花萼 疏被长 柔毛; 分果: H 5, 平滑。 直立 草本; 花 腋生或 顶生, 总 状花序 或圆锥 花序, 花梗长 不超过 1 厘米 10. 粘毛 黄花稔 S. mysorensi* 平卧 草本; 花单生 于叶腋 或几朵 成总伏 花序, 花梗长 1 一 4 厘米… — 11. 长梗 黄花稔 S. cordaU 
192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48 1—4. 棒叶 黄花稔 Sida subcordata Span. 1. 花枝; 2. 雄 蕊柱和 雌蕊纵 剖面; 3. 果; 4. 分 果爿。 5— 6. 中华黄 花稔 Sida chinensis Retz. 5. 花枝; 6. 分 果爿。 7 — 9. 长梗 黄花稔 Sida cordata (Burm. f.) Borss. 7. 花 枝; 8. 叶 背毛; 9. 分 果爿。 
锦葵科  193  1. 中华 黄花稔 图版 48 ,5 — 6 Sida chinensis Retz. (1786) ; S. Y. Hu (1955)*; 海南 植物志 (1965). Sida rhombifolia var. retusa sensu Franch. (1889) ; sensru Hand.-Mazz. (1933), non Masters. 直立、 多枝、 密被 星状柔 毛的小 灌木, 高 70 厘米。 叶小, 长圆 形至倒 卵形, 长 5 — :20 毫 米, 宽 3 — 10 亳米, 先端圆 ,基部 圆形至 楔形, 具细圆 裾齿, 上面 疏被星 状柔毛 至近于 无毛, 下面 被星状 柔毛; 叶柄长 2 — 4 毫米, 被星状 柔毛; 托叶 钻形, 较叶柄 为短。 花单生 于叶腋 内, 花 梗长约 1 厘米, 中部 具节, 被星状 柔毛; 萼 钟形, 直径约 6 毫米, 绿色, 5 齿裂, 裂片三 角形, 长约 2.5 毫米, 密被星 状柔毛 ;花 黄色, 直径约 1.2 厘米, 花瓣 5, 倒 卵形, 长 6 毫米; 雄蕊 柱长约 4 毫米, 被硬毛 ,花 丝细, 花药 黄色。 果近 球形, 直径约 4 毫米, 分果: H 7 或 8, 包藏 于宿存 萼内, 平滑, 无芒, 先 端被疏 柔毛。 花期冬 春季。 云南的 元江、 蒙自、 凤庆、 景东、 勐腊、 潞西 等县, 海拔 450—2000 米 的向阳 山坡、 溪旁、 灌丛 边缘或 路边草 丛中。 分布 于我国 台湾、 广东 (海 南岛) 等地。 2. 东方 黄花稔 Sida orientalis Cavan. (1785)*; S. Y. Hu (1955). Sida rhomboidea Roxb. ex F^m. (1810) ; (1814), (1832) ; Sida rhombifolia Linn, var. rhomboidea (Roxb.) Masters in Hook. f. (1843) ; Franch. (1889). 直立亚 灌木, 高 2 米, 小枝 密被短 而柔软 的星状 绵毛。 叶 卵形, 长 4 一 7 厘米, 宽 3 厘 米, 先 端尖, 基部近 圆形, 边 缘具圆 锯齿, 两面均 密被星 状短软 绵毛; 叶柄长 2 厘米, 密被星 伏短软 绵毛; 上 部的叶 较小, 披针形 至线状 披针形 ,长 2 — 4 厘米, 宽 5 — 10 亳米; 叶柄长 8-10 亳米, 密被星 状短软 绵毛; 托叶 钻形, 长 3 — 5 亳米, 早落。 花单生 于叶腋 或顶生 ,花 梗长 1.5 — 3 厘米, 密被 星状短 软绵毛 和丝状 长毛, 端有节 ;花萼 杯形, 长 8 毫米, 密 被星伏 绵毛, 裂片三 角形, 渐尖头 ;花冠 黄色, 花瓣 5, 长 14 毫米, 雄 蕊柱长 6 毫米, 被长 硬毛。 果 近 盘形, 直径约 6 毫米, 分果; H 8 — 9, 长 4 毫米, 被细毛 和皱纹 ,端不 具芒。 花期秋 冬季。 云 南的东 川和禄 劝县, 海拔 1000 — 2300 米的 向阳开 朗的山 坡上。 分 布于我 国台湾 省。 印 度也有 分布。 3. 黄花稔 "亚 罕闷" (西 双版纳 傣语) Sida acuta Burm. f. (1768) ; Forbes & Hemsl. (1886) ; Gagnep. in Leete. (1910); Merr. (1935); S. Y. H.u (1955)*; 广州 植物志 (1956) ; 海南 植物志 (]965)*. Sida carpinifolia sensu Masters in Hook. f. (1874), non Linn. f. ; Sida scoparia Lour. (1790). (1793) ; Sida stauntoniana DC. (1824) ; Sida lanceolata Retz. (1786) ; Sida acuta var. intermedia S. Y. Hu (1955), Syn. no v. 直立 分枝亚 灌木状 草本, 高 1 一 2 米; 小枝 被柔毛 或近于 无毛。 叶披 针形, 长 2 — 5 厘 米, 宽 4 一 10 毫米, 先端 短尖或 渐尖, 基 部钝或 圆形, 具锯齿 ,两 面均无 毛或疏 被星状 柔毛, 上 面偶有 单毛; 叶柄长 4 一 6 毫米, 被疏 柔毛; 托叶 线形, 长 7 — 10 毫米, 常 宿存。 花 单生或 成 对生于 叶腋, 花梗长 4 一 12 毫米, 被柔毛 ,中部 有节; 花萼浅 杯状, 无毛, 长约 6 毫米, 下 半部 合生, 萼裂 5, 尾状 渐尖; 花冠 黄色, 直径 8 — 10 毫米, 花瓣倒 卵形, 先端圆 ,基 部狭, 长 
194  云南 植物志  6 — 7 毫米, 被纤毛 ;雄 蕊柱长 4 毫米, 被疏 硬毛, 花丝细 ,花药 黄色。 蒴果近 球形, 分果爿 4-9, 但 通常为 5 — 6, 长 3.5 毫米, 端 具短芒 2, 果皮 具网状 皱纹。 花期冬 春季。 云南的 玉溪、 文山、 西双 版纳、 临沧、 德宏等 地州, 海拔 200 — 1400 米的 山坡灌 丛或路 旁、 荒坡。 分布 于我国 广东、 广西、 福建和 台湾等 省区。 也 分布至 印度、 越南及 老挝。 本种茎 皮富含 纤维, 供织绳 索料; 根叶入 药有抗 菌消炎 作用。 本种 的叶披 针形, 两面无 毛至被 星状柔 毛或偶 有单毛 ,因 此胡秀 英把有 毛的定 为变种 (var. intermedia S. Y. Hu) 应 予归并 4. 拔毒散 (昆明 ) 图版 49 尼 (迷) 马庄棵 (云南 ), 王 不留行 (滇 南本草 ), 小粘药 (昆明 ) Sida szechuensis Matsuda (1918) ; S. Y. Hu (1955)*. Sida rhombi folia sensu Hand.-Mazz. (1933), non Linn. ; Sida rhombi folia var. obovata sensu Hand.-Mazz. (1933), non Masters. 直立亚 灌木, 高 1 米, 小枝被 星状长 柔毛。 叶下部 生的宽 菱形或 扇形, 长 2.5 — 5 厘米, 宽近似 ,先端 短尖或 浑圆, 基部 楔形, 边缘具 2 齿, 叶 上部生 的长圆 形或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2 — 3 厘米, 两 端钝或 浑圆, 上面疏 被星状 毛或糙 伏毛或 几无毛 ,下面 密被灰 色星状 毡毛; 叶 柄长 5 — 10 毫米, 被星状 柔毛; 托叶 钻形, 较叶柄 为短。 花 单生或 簇生于 枝端, 花梗长 1 厘 米, 密 被星状 毡毛, 中部以 上有节 ;花萼 坏形, 长 7 毫米, 疏被星 状柔毛 ,萼裂 三角形 ;花冠 黄色, 直径约 1 一 1.5 厘米, 花瓣倒 卵形, 长 8 毫米; 雄 蕊柱长 5 毫米, 被长 硬毛。 蒴 果近球 形, 直径约 6 亳米, 分果: H 8-9, 疏被星 状柔毛 ,具 短芒; 种子长 2 毫米, 黑褐色 ,平滑 ,种 脐被 白色疏 柔毛。 花期夏 秋季。 云南 昆明、 玉溪、 楚雄、 大理、 丽江、 保山、 临沧、 思茅、 红河、 文山、 曲靖等 地州, 在海拔 300 — 2700 米的 山坡、 路旁、 灌 丛或疏 林下。 分布于 四川、 贵州和 广西。 茎 皮富含 纤维, 供 编织绳 索料。 全草 入药, 有消炎 、拔 毒生肌 之功, 治急性 乳腺炎 、急 性扁桃 体炎、 肠炎、 菌痢、 跌 打损伤 等症。 5. 白背 黄花稔 Sida rhombifolia Linn. (1753) ; Cavan. (1787)*; Masters in Hook. f. (1874) ; Forbes & Hemsl. (1886) ; Matsum. & Hayata (1906) ; Gagnep. (1910) ; Hayata (1911) ; Masamune & al. (1935) ; S. Y. Hu (1955)* ; 广州 植物志 (1956). 直立 多枝亚 灌木, 高 1 米, 小枝 被星状 绵毛。 叶菱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25 — 45 毫 米, 宽 6 — 20 毫米, 先端 短尖至 浑圆, 基部阔 楔形, 具锯齿 ,上 面疏被 星状柔 毛或几 无毛, 下 面 被灰白 色星状 柔毛; 叶柄长 3 — 5 毫米, 被星状 柔毛; 托叶 纤细, 刺 毛伏, 约与叶 柄近等 长。 花 单生于 叶腋, 花梗长 1 一 2 厘米, 密被星 状柔毛 ,中 部以上 有节; 萼 杯形, 长 4 一 5 毫 米, 被星状 绵毛, 萼裂 5, 三 角形; 花冠 黄色, 直径约 1 厘米, 花瓣倒 卵形, 长 8 毫米, 先端 圆, 基 部狭; 雄蕊柱 无毛, 疏被腺 状乳突 ,长 5 亳米, 花 柱分枝 8 — 10。 果半 球形, 直径 6 — 7 亳米, 分果: H 8 — 10, 被星状 柔毛, 端具 2 短芒。 花期秋 冬季。 云南 河口、 元江、 景洪、 勐海、 潞西 等县, 在海拔 110 — 1200 米的山 谷草地 、村 旁灌丛 中。 分布于 台湾、 福建、 广东、 广西、 四川及 湖北等 省区。 也分布 至越南 、老挝 、柬 埔寨、 印 度和 菲律宾 等地。 ' 
锦 葵 枓  195  图版 49 拔毒散 Sida szechuensis Matsuda 1 一 2. 花、 果枝: :$• 萼片: 4. 子 房及雄 蕊柱: 5. 种子 
196  云南 植物志  本种和 拔毒散 S. szechuensis Matsuda 极 近似, 但叶柄 较短, 花 单生于 叶腋, 以 及雄蕊 柱 无毛而 不同。 全 草或根 药用, 有消炎 解毒, 祛风 除湿, 拔毒 止痛等 功效。 6. 桤叶 黄花稔 Sida alnifolia Linn. (1753) ; Cavan. (1785)*; Lour. (1790) ; ed. Willd (1793) ; S. Y. Hu (1955)*. Sida rhombifolia sensu Benth. (1861) ; sensu Tutch. (1917) ; sensu Chun (1933) ; sensu Masam. (1943) ; sensu Merr. (1935), non Linn. ; 8. retusa Linn. (1763) ; Cavan. (1785)*, (1788)*; DC. (1824) ; W. & A. (1834); Merr. (1906) ; Ridley (1938) ; 8. rhombifolia var. retusa (Linn.) Mast, in Hook. f. (1875) ; Ridley (1893) ; Gagnep. (1910) ; S. rhombifolia ssp. retusa (Linn.) Boriss. (1966). 6a. 桤叶 黄花稔 var. alnifolia 直立亚 灌木或 灌木, 高 1 一 2 米, 小 枝细, 被星状 柔毛。 叶卵形 、倒 卵形、 卵状披 针形至 近圆形 ,长 2 — 5 厘米, 宽 8 — 30 毫米, 先端尖 或圆形 ,基部 楔形至 圆形, 边缘具 锯齿, 上面 被星状 柔毛, 下 面密被 星状长 柔毛; 叶柄长 2 — 8 毫米, 被星状 柔毛; 托叶 钻形, 常 短于叶 柄。 花 单生于 叶腋, 花梗长 1 一 3 厘米, 中 部以上 具节, 密 被星状 茸毛; 花萼 杯状, 长 6 — 8 毫米, 直径约 8 — 10 毫米, 被星状 茸毛, 裂片 5, 三角形 ;花冠 黄色, 直径 1 厘米, 花 瓣倒卵 形, 长 1 厘米; 雄 蕊柱长 4 一 5 毫米, 被长 硬毛。 果近 球形, 分果 ^ 6-8, 直径 1.5 毫米, 长 3 毫米, 具 2 芒, 被长 柔毛。 花期 7 — 12 月。 云南的 文山和 西双版 纳州, 在海拔 800 — 1330 米的 山坡、 路旁草 丛中。 分布于 我国台 湾、 福建、 广东、 广西和 江西等 省区。 也 分布至 越南和 印度。 本种极 似白背 黄花稔 S. rhombifolia Linn. , 但 本种的 雄蕊柱 被毛, 分果爿 6 — 8 枚而 不同。 6b. 小叶 黄花稔 var. microphylla (Cavan.) S. Y. Hu (1955)*. Sida microphylla Cavan. (1785)* ; DC. (1824) ; Sida rhombifolia var. microphylla (Cavan.) Masters in Hook. f. (1874) ; Franch. (1889) ; Sida fallax sensu Merr. (1928) ; Masam. (1943), non Walp. 本变种 的叶小 ,卵圆 形至长 圆形, 长 5 — 20 毫米, 宽 3 — 15 毫米; 叶柄长 2 — 3 毫米。 雄 蕊 柱被长 硬毛, 分果: H 5, 端被长 柔毛。 云 南的景 洪和泸 水县, 在海拔 900 — 1100 米的 山坡向 阳处。 分布于 福建、 广 东和广 西。 也 分布于 印度。 6c. 倒卵叶 黄花稔 var. obovata (Wall.) S. Y. Hu (1955)*. Sida obovata Wall. (1829) ; Sida rhombifolia var. obovata (Wall.) Masters in Hook, f. (1874) ; Franch. (1889) ; Hand.-Mazz. (1933). 本变种 叶小, 倒卵 形或长 圆形, 长 5 — 20 毫米, 宽 4 一 12 毫米, 具细 圆齿伏 锯齿。 花梗 
锦葵科  197  长 10 毫米, 雄蕊 柱被长 硬毛。 果被短 柔毛。 云南 西双版 纳州的 勐腊、 景洪 等县, 在海拔 500 — 1100 米 的平原 路旁。 分布 亍 广东和 广西。 也 分布至 印度。 7. 檫叶 黄花稔 (海 南志) 图版 48 , 1-4 "亚 拉满" (西 双版纳 傣语) Sida subcordata Span, in Hook. (1836), nom. nud., (1841) ; Miq. (1858) ; Backer & Bakh. f. (1963) ; J. van Borssum Waalkes (1966). Sida cor yli folia Wall. (1829), nom. nud. ; Masters in Hook. f. (1875), descr. ; Gagnep. (1910) ; Dunn & Tutch. (1912) ; Merr. (1928) ; Odashima & Tanaka (1940) ; Masam. (1943) ; S. Y. Hu (1955)*. 直立亚 灌木, 高 1 一 2 米, 小枝疏 被星状 柔毛。 叶卵 形至长 圆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3 -7.5 厘米, 先端短 渐尖, 基部 圆形, 边缘 具细圆 锯齿, 两 面均疏 被星状 柔毛; 叶柄长 2 — 6 厘米, 疏 被星状 柔毛; 托叶 线形, 长 3 — 4 毫米, 疏 被星状 柔毛。 花序 排列成 伞房花 序至亚 圆锥 花序, 顶生或 腋生, 总 花梗长 2 — 7 厘米, 小花 梗长约 6 — 20 毫米, 中部 具节, 均 疏被星 状 柔毛; 花萼长 8 — 11 毫米, 疏被星 状柔毛 ,裂片 5, 三角形 • ,花冠 黄色, 直径 2 厘米, 花瓣 倒卵形 ,长 1.2 厘米; 雄 蕊柱长 1 厘米, 无毛, 花丝 纤细, 长 3 毫米, 多数; 花 柱分枝 8 — 9。 蒴 果近 球形, 直径 1 厘米, 分果: H 8 — 9, 具长芒 2, 突出于 萼外, 芒长 3 — 6 毫米, 被倒 生刚毛 •, 种子 卵形, 端密被 褐色短 柔毛。 花期冬 春季。 云南 西双版 纳州的 勐腊、 景 洪等县 和文山 州的富 宁县, 在海拔 500 — 1400 米的 山谷疏 林边、 草 丛中。 分布于 广东和 广西。 也分布 至越南 、老挝 、缅甸 、印度 和印度 尼西亚 等热带 地区。 本种也 入药用 ,用 途同黄 花稔。 8, 心叶 黄花稔 (广 州植 物志) 图版 50, 1-5 Sida cordifolia Linn. (1753); Cavan. (1785)*; DC. (1824) ; Benth. (1861) ; Masters in Hook. f. (1874) ; Forbes & Hemsl. (1886) ; Matsum. & Hayata (1906) ; Gagnep. (1910) ; Hayata (1911) ; Dunn (1911) ; Dunn & Tutch. (1912) ; Merr. (1928) ; Hand.-Mazz. (1933) ; Masam. (1943) ; S. Y. Hu (1955)*; 广州 植物志 (1956). Sida herbacea Cavan. (1785)* ; 8. rotundifolia Lam. ex Cavan. (1785)* ; 8. hongkongensis Gandoger (1924), nom. subnud. 直立亚 灌木状 草本, 高约 1 米; 小枝密 被星状 柔毛和 混生长 柔毛, 毛长 3 毫米。 叶卵 形, 长 1.5 — 5 厘米, 宽 1 一 4 厘米, 先端钝 或圆, 基部圆 形或微 心形, 边缘具 钝齿, 两 面均密 被星状 柔毛, 下 面脉上 混生长 柔毛; 叶柄长 1 一 2.5 厘米, 密被星 状柔毛 和混生 长柔毛 • ,托 叶线形 ,长 5 毫米, 密 被星状 柔毛。 花簇 生于枝 端或叶 腋间, 或 单生, 花梗长 5 — 15 毫米, 密 被星状 柔毛和 混生长 柔毛, 端有节 ;花萼 杯形, 裂片 5, 三 角形, 长 5 — 6 毫米, 密 被星状 柔毛和 混生长 柔毛; 花冠 黄色, 直径 15 毫米, 花瓣长 圆形, 长 6 — 8 毫米; 雄 蕊柱长 6 毫米, 被长 硬毛。 蒴 果直径 6 — 8 毫米, 分 果;^ 10, 端 有长芒 2, 芒长 3 — 4 毫米, 突出于 萼外, 被 倒生 刚毛; 种子长 卵形, 顶端具 短毛。 花期几 全年。 云南的 峨山、 元江、 富宁、 景东 和鹤庆 等县, 在海拔 200 — 1400 米的山 坡草丛 或路旁 
198  云南 植物志  灌 丛间。 分布 于我国 台湾、 福建、 广东、 广西和 四川。 也 分布至 亚洲、 非洲热 带和亚 热带地 区。 9. 云南 黄花稔 图版 50, 11 一 I 2 Sida yunnanensis S. Y. Hu (1955)*. 直立亚 灌木, 高 1 米, 小枝 被星状 柔毛。 叶长 圆形、 椭圆 形或倒 卵形, 长 1 一 4 厘米, 宽 0.5—3 厘米, 两端钝 或圆, 边 缘具钝 锯齿, 上面疏 被星状 细柔毛 或近于 无毛, 下面密 被星状 毡毛; 叶柄长 3 — 7 毫米, 被星状 柔毛; 托叶 线形, 长 5 毫米。 花近于 簇生、 腋 生或生 于短枝 端, 花梗长 3 — 4 毫米, 果吋 延长达 1.5 厘米, 被星状 柔毛, 顶端 有节; 花萼长 4 毫米, 被星 状 柔毛, 萼裂 5, 三 角形; 花冠 黄色, 直径 1 厘米, 花瓣倒 卵楔形 ,长 8 毫米; 雄蕊柱 疏被长 硬毛。 分果: ^ 6 — 7, 长 3 — 4 毫米, 密被星 状柔毛 ,端具 2 芒。 花期秋 冬季。 云南 南部的 蒙自、 砚山、 西畴 和景洪 等县, 在海拔 760 — 1400 米的 山坡、 路旁草 丛间。 分布于 贵州、 四川、 广西 和广东 等地。 模 式采自 云南西 北部。 10. 粘毛 黄花稔 图版 50, 6 — 10 Sida mysorensis Wight & Arn. (1834) ; Masters in Hook. f. (1874) ; Gagnep. in Lecte. (1910) ; Hayata (1911) ; Hand.-Mazz. (1933) ; Merr. & Chun (1940) ; Masam. (1943); S. Y. Hu (1955)*; 广州 植物志 (1956). Sida viscosa sensu Lour. (1790) ; ed. Willd. (1793), non Linn. ; Sida urticaefolia Wight & Arn. (1834). 直立、 被粘 质的星 状腺毛 和长柔 毛的草 本或亚 灌木, 高 1 米。 叶卵状 心形, 长 3 — 6 厘 米, 宽 2.5 — 4.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心形, 边缘具 钝齿, 两 面均被 粘质星 状毛; 叶柄长 1 一 3 厘米, 被长 柔毛; 托叶 线形, 长 5 毫米。 花 腋生, 单生或 成对, 或几 朵簇生 于一腋 生的短 枝上而 排列成 具叶的 圆锥花 序状, 花梗 纤弱, 长 2 — 6 毫米, 近中部 有节; 萼 绿色, 被疏长 毛; 花冠 黄色, 直径 1 厘米; 雄蕊 柱被长 硬毛。 蒴果近 球形, 直径 3 — 4 毫米, 分果; H 5, 卵 状三 角形, 长 2.5 毫米, 端无芒 ,具短 尖头, 包藏于 宿萼内 ;种子 卵形, 无毛。 花期冬 春季。 云南的 文山、 蒙自、 景洪 等县, 在海拔 1300 米 的山坡 林缘、 草坡或 路旁草 丛间。 分布 于 台湾、 广东和 广西。 也 分布至 印度、 越南、 老挝、 柬 埔寨、 印 度尼西 亚和菲 律宾等 热带地 区。 11. 长梗 黄花稔 图版 48, 7 — 9 Sida cordata (Burm. f.) Borss. (1966). Melochia cordata Burm. f. (1768) ; Sida veronicae folia Lam. (1783) ; Cavan. (1785)*, (1788)*; Merr. & Chun (1940) , S. Y. Hu (1955)*; Sida supina sensu Merr. & Chun (1940), non L'Herit; Sida multicaulis Cavan. (1785)*; DC. (1824) ; S. Y. Hu (1955)*; Sida humilis Cavan. (1788)*; Willd. (1800) ; DC. (1824) ; Benth. (1861) ; Masters in Hook. f. (1874) ; Forbes & Hemsl. (1866) ; Matsum. & Hayata (1906) ; Hayata (1911) ; Dunn & Tutch. (1912) ; Hand.-Mazz. (1933). 披散亚 灌木状 草本, 高 1 米; 小枝 纤细, 被 粘质、 星状柔 毛和长 柔毛。 叶 心形, 长 1 一 5 厘米, 先端 渐尖, 边缘具 钝齿或 锯齿, 两面均 被星状 柔毛; 叶柄长 1 一 3 厘米, 被星 状长柔 毛; 托叶 线形, 长 2 — 3 毫米, 疏被 柔毛。 花腋生 ,通常 单生或 簇生成 有叶的 总状花 序状, 疏 
图版 50 1—5. 心叶 黄花稔 Sida cordifolia Linn. 1. 花枝 :2. 茎 上毛; 3. 叶背 面毛; 4. 果; 5. 分 果爿。 6— 10. 粘毛黄 花稔 Sida mysorensis Wight. & A rn . 6. 果枝 :7. 茎 上毛; 8. 叶背 面毛; 9. 果: 10. 分 果爿。 11— 12. 云南黄 花稔 Sida yunnanensis S. Y. Hu 11 . 果枝 : 12. 茎上星 伏毛。 
200  云南 植物志  被 星状柔 毛和长 柔毛, 花梗 纤细, 长 2 — 4 厘米, 中 部以上 有节, 花后 延长; 花萼杯 状长约 4 毫米, 疏被长 柔毛, 萼裂三 角形, 急尖; 花冠 黄色; 雄 蕊柱疏 被毛。 蒴果近 球形, 直径 3 毫 米, 分果: H 5, 卵形, 不具芒 ,先端 截形, 被疏 柔毛。 花期 7 月 至次年 2 月。 云南的 会泽、 建水 等县, 在海拔 450 — 1300 米 的山谷 丛林、 路旁草 丛间。 分布于 台湾、 福建、 广东和 广西。 也分布 于东南 亚热带 地区。 5. 商麻属 Abutilon Miller 草本、 亚 灌木或 灌木。 叶 互生, 基部常 心形, 掌 状脉。 花腋生 或顶生 ,单 生或排 列成圆 锥花序 ;无小 苞片; 花萼 钟状, 裂片 5; 花冠 钟状、 轮状, 稀管状 ,花瓣 5, 基部 连合与 雄蕊柱 合生; 雄蕊 柱顶端 具多数 花丝; 子 房具有 8 — 20 心皮, 花柱枝 与心皮 同数, 子 房每室 有胚珠 2 — 9。 蒴果近 球形, 陀螺状 、磨盘 状或灯 笼伏, 分果; H 8 — 20; 种子 肾形。 本属约 150 种, 分布于 热带和 亚热带 地区。 我国产 9 种 (包括 栽培种 ), 分布于 南北各 省区。 云南有 8 种, 分布 于全省 各地。 本属 一些种 类茎皮 纤维发 达., 常栽 培以取 纤维, 供编 织用; 有的入 药用; 也有的 花大色 艳, 供观 赏用。 分种 检索表 1(12) 花 柱枝和 分果爿 7 — 10。 2(3 ) 花 柱枝和 分果; H 7; 花 红色, 花瓣长 2 厘米, 内面具 星状毛 1. 红 花商麻 A. roseum 3(2) 花 柱枝和 分果爿 8 — 10。 4(9) 花 大型, 花瓣长 4 一 6 厘米, 萼片披 针形, 长 1.5— 2 . 5 厘米。 5(8) 叶圆心 形或圆 卵形, 不 分裂。 6(7) 叶具粗 锯齿, 上 面疏被 星状长 硬毛, 下面被 星状细 绒毛和 长毛; 花黄色 ,中央 紫红色  '• 2* 华商麻 A. sinense 7(6) 叶具 不规则 圆齿, 两面 均密被 毡毛; 花桔 黄色, 中央 无紫色 …… 3. 滇 西商麻 A. gebauerianum 8(5) 叶掌状 3 — 5 裂; 花 钟形, 下垂, 桔黄色 ,具紫 色条紋 4 . 金铃花 A. striatum 9(4) 花 较小, 花瓣长 1.5 — 1.7 厘米; 萼片 卵形, 长 7 — 10 毫米。 10(11) 托叶长 5 毫米; 花单 生于叶 腋间; 花桔 黄色, 中 央紫色 S. 恶 味茼麻 A. hirtum H (10) 托叶长 1 一 2 厘米; 花 为圆锥 花序, 黄色至 黄红色 6 . 圆 锥蔺麻 A. paniculatum 12( 1 ) 花 柱枝和 分果爿 14 一 20。 13(14) 分果 爿先端 具长芒 2, 芒长 3 亳米; 花 梗较短 于叶柄 7. 蔺麻 A. theophrasti H(13) 分果爿 先端锐 尖或具 短芒; 花 梗长为 叶柄的 2 倍 8. 磨盘草 A. indicum 1. 红 花茼麻  Abutilon roseum Hand.-Mazz. (1933)*; S. Y. Hu (1955)*. 一年生 草本, 高达 1 米。 叶正 圆形, 上 部生的 卵形, 直径约 7 — 20 厘米, 先端 尾状渐 尖, 基部 心形, 边缘具 浅波状 齿牙, 上 面被粗 伏毛, 下面密 被星状 细绒毛 ;叶 柄与叶 片近等 长; 托叶 早落。 花顶生 或腋生 ,几 排列成 圆锥花 序状; 小花 梗长约 4 一 7 厘米, 密被长 柔毛, 
图版 51 1—4. 华商麻 Abutilon sincnse OH v. 1. 花枝: 2. 叶上星 状毛: 3. 果: 4. 种子; 5. 滇 西茼麻 Abutilon gebauerianum Hand.-Mazz. 花枝。 6 ― 7. 圆她 商麻 Abutilon paniculatum Hand.-Mazz. 6. 花枝: 7- 叶 1: 星 状毛。 
202  云南 植物志  中部 具节; 花 萼长约 12 毫米, 裂片 5, 卵状披 针形, 密被疏 柔毛; 花瓣 红色, 倒卵形 ,长约 25 -28 毫米, 内面 被星状 柔毛; 雄蕊 柱长约 1 厘米, 被 硬毛。 分果; H 7, 被长 硬毛, 先端具 2 开展的 短芒。 特产 云南西 北部丽 江县, 金沙 江岸的 石鼓, 海拔 2200 米的 山坡向 阳处。 分布 于四川 西 南部。 模式 采自丽 江金沙 江岸的 石鼓。 2. 华茼麻 图版 51, 1 一 4 Abutilon sinense Oliv. in Hook. (1888)*; Gurcke & Diels (1900) ; Diels (1912) ; Rehd. & Wils. (1928) ; Hand.-Mazz. (1933) : S. Y. Hu (1955). Abutilon polyandrum sensu Franch. (1889) ; Smith in Forbes & Hemsl. (1904), non Schleeht. ; Abution sinense var. typica Hochr. (1920). 2a. 华茼麻 var. sinense 灌木, 高约 3.5 米。 叶近圆 卵形, 长约 7 — 13 厘米, 宽约 4 一 13 厘米, 先端尾 状渐尖 ,基 部心形 ,边 缘具粗 牙齿, 上面被 星状长 硬毛, 下面被 星状细 绒毛和 长毛; 叶 柄长约 8 — 20 厘 米, 被丝状 长毛。 花大, 腋生, 钟状, 黄色, 中央紫 红色; 花 梗长约 3 — 5 厘米, 密被细 绒毛和 长毛; 萼片披 针形, 长约 1.5 — 2.5 厘米, 宽约 5 — 8 毫米, 密被 星状细 绒毛, 基部 合生; 花瓣 倒卵形 ,长约 3 .5 — 5 厘米; 雄蕊 柱长约 2.5 — 3 厘米, 无毛, 顶端 具多数 花丝; 花柱枝 8 — 10, 柱头 头状。 蒴果长 2 — 3 厘米, 直径 1.5—2.2 厘米, 分果爿 8 — 10, 顶端尖 ,被星 状毛, 内具 种子 7—9 粒; 种子 肾形, 疏被短 刚毛。 花期 1 一 5 月。 云南 中部双 柏县, 海拔 1600 — 2050 米 的山谷 疏林或 路边。 分布 于我国 湖北、 四川、 贵州、 广西等 省区。 2b. 无齿 华茼麻 var. edentatum Feng, var. nov. A. typo differt foliis suborbicularibus, longe caudato-acuminatis, margine subin- tegris, vel leviter crenatis, non dentatis. 与原 种不同 处在于 叶近正 圆形, 具长 尾状渐 尖头, 边 缘近全 缘或微 有细圆 锯齿。 云南泸 水县, 海拔 1200 米, 灌木, 高 80 厘米, 果黑色 ,1960 年 4 月 ,武 素功 (S.K.Wu) 81 10 ( 模式, Typusi HY.) 3. 滇 西商麻 图版 51, 5 Abutilon gebauerianum Hand.-Mazz. (1933) ; S. Y. Hu (1955). Abutilon sineme var. yuntianense Ilochr. (1920). 灌木, 高约 3 米; 小 枝被灰 色星状 绒毛。 叶心状 卵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4 一 8 厘米, 先端 长尾状 渐尖头 ,基部 心形, 边缘具 不整齐 圆齿, 两面 均密被 毡毛; 叶柄长 3 — 10 厘米, 密被 毡毛; 托叶近 钻形, 长 5 毫米, 早落。 花 单生于 叶腋, 花梗长 1 一 2 厘米, 密被 毡毛, 先端具 节; 花萼 杯状, 长 2 — 2.5 厘米, 密被 毡毛, 裂片 5, 披 针形; 花大, 钟形, 桔 黄色, 花瓣 楔状倒 卵形, 长约 4 一 6 厘米; 雄 蕊柱长 5 厘米, 无毛; 花柱枝 10, 柱头 头状。 果长 2 厘米, 分果爿 8 — 10, 顶 端尖, 被毡毛 ;种子 肾形, 直径 2 毫米, 疏被 刚毛。 花期 1 一 2 月。 特产 云南南 部怒江 河谷, 生 于海拔 700 — 2500 米 的干热 河谷灌 丛中。 
图版 52 恶 味商麻 Abutil on hirtum (Lam.) Sweet 1 . 花枝 : 2. 叶上面 星状毛 :3. 果 :4. 种子 :5. 茎一 部分, 示毛被 
204  云南 植物志  4. 金铃花 Abutilon striatum Dickson (1839). Sida picta Gill, ex Hook. (1833) ; Curtis' (1841)*. 常绿 灌木, 高约 1 米。 叶掌状 3—5 深裂, 直径约 5 — 8 厘米, 裂片 卵状渐 尖形, 先端长 渐尖, 边缘具 锯齿或 粗齿, 两面 均平滑 无毛, 或仅 下面疏 被星状 柔毛; 叶柄长 3 — 5 厘米, 无 毛; 托叶 钻形, 长约 8 毫米, 常 早落。 花 腋生, 单生, 下垂, 钟形, 桔 黄色, 具紫色 条纹, 长 3 — 5 厘米, 直径 3 厘米; 花梗长 7 — 10 厘米, 无毛; 花萼 钟形, 长 2 厘米, 5 裂, 裂片卵 伏披针 形, 深裂达 萼长的 3/4, 密被褐 色星状 短柔毛 ;花瓣 5, 倒卵形 ,外 面疏被 柔毛; 雄 蕊柱长 3.5 厘米, 花药 多数, 褐黄色 ,集生 于柱端 ;子房 钝头, 被毛, 花柱枝 10, 紫色, 柱头 头状, 突出于 雄蕊 柱端。 果 未见。 花期 5 — 10 月。 云 南昆明 市偶见 栽培。 福建、 湖北、 江苏 等省的 大城市 栽培。 主供园 林绿化 观赏用 O 原产南 美洲的 巴西、 乌拉圭 等地。 5. 恶 味商麻 图版 52 Abutilon hirtum (Lamk.) Sweet (1826); G. Don (1831) ; W. & 矢. (1834) ; Merr. (1910). Sida hirta Lamk. (1783) ; Cav. (1785)* (1788)*; DC. (1824); A. graveolens var. hirtum (Lamk) Mast, in Hook. f. (1875) ; Baker f. (1893) ; A. indicum var. hirtum (Lamk) Griseb. (1859) ; Sida graveolens Roxb. (1814) nom. nud. ; ex Hornem. (1819) ; DC. (1824) ; Roxb. (1832) ; A. graveolens (Roxb. ex Hornem.) W. & A. ex Wight (1833) ; W. & A. (1834) ; Mast, in Hook. f. (1875) : Gagnep. in Lecte. (1910) ; Craib (1925). 5a. 恶 味商麻 var. hirtum (Lamk.) Sweet 亚灌木 状草本 ,高约 80 厘米, 小枝 密被细 绒毛、 短腺 毛和长 硬毛。 叶圆 心形, 长约 3 — 8 厘米, 宽 3.5 — 7 厘米, 先端骤 渐尖, 基部 心形, 边缘具 细齿, 两面均 被星状 绒毛; 叶柄长 2 一 9 厘米, 被绒毛 、短腺 毛和长 硬毛; 托叶 线形, 长 5 毫米, 反折。 花单生 于叶腋 ,花 梗较叶 柄略短 ,被绒 毛和长 硬毛, 顶端 具节; 花大, 桔黄色 ,中央 紫色; 花萼 钟状, 裂片 5, 卵形, 长 8 -10 毫米, 密被 绒毛; 花瓣倒 心形, 长约 15 毫米, 内面 无毛; 雄 蕊柱长 1 厘米, 基部 被星状 毛, 端 有多数 花丝。 蒴果近 球形, 长 1 厘米, 直径 1.5 厘米, 顶端 截形; 分果; H 20, 被 星状长 硬毛; 种子 3—5, 近肾形 ,疏被 柔毛。 花期 4 一 6 月。 云南东 南部的 金平县 ,生 于海拔 300 — 350 米的 平坝草 丛间。 福建 古田县 栽培。 分布 于印度 、印度 尼西亚 及阿拉 伯至热 带非洲 等地。 5b. 元谋恶 味茼麻 var. yuanmouense Feng, var. nov. A. typo differt ramulis, foliis, petiolis, pedunculisque dense velutinis nec hispidis. 与原种 主要不 同处在 于小枝 、叶、 叶柄、 花 梗密被 绒毛而 不具长 硬毛。 特产 云南元 谋县, 生 于海拔 1250 米 的干热 山坡草 丛间。 元 谋县, 1958 年 11 月, 黄蜀琼 (S. C. Huang) 324 ( 模式, Typus! HY.)。 
锦葵科  205  6. 圆 锥商麻 图版 51, 6 — 7 Abutilon paniculatum Hand.-Mazz. (1933); S. Y. Hu (1955)*. 灌木, 高达 2 米, 全株 被星状 绒毛; 小枝 纤细, 圆 柱形。 叶卵 心形, 长约 4 一 9 厘米, 宽 4-7 厘米, 先端长 尾状, 基部 心形, 边 缘具不 规则细 圆齿, 两面均 密被星 状绒毛 ;叶 柄长约 3-5 厘米, 被绒毛 ;托叶 线形, 长 1 一 2 厘米。 花序 塔状圆 锥形, 被星状 绒毛; 小 花梗长 2 — 3 厘米, 近端 具节; 花萼 碟状, 5 裂, 裂片 卵形, 长约 7 — 10 毫米; 花黄 色至黄 红色, 直径 1.5 一 2 厘米, 花瓣倒 卵形, 长 17 毫米, 无毛; 雄蕊柱 被星伏 硬毛。 果近 球形, 分果 3 10, 卵形, 端圆, 长 4 毫米。 花期 6 — 8 月。 云 南西北 部澜沧 江岸, 生 于海拔 2300 — 3000 米 的山坡 灌丛、 路边。 分 布于我 国四川 西 南部木 里县。 7. 商麻 (说文 ,唐 本草, 图考) 白麻 (本草 纲目) ,桐麻 (川、 陕) - Abutilon theophrasti Medicos (1787) ; Gee & Chien (1921) ; S. Y. Hu (1955)*. 4 &碗 <m avicennae Gaertn. (1791)*; Debeaux (1875) ; Forbes & Hemsl. (1886) ; Franch. (1889); Liu (1928) ; Hsia (1931) ; Pei (1934) ; 中国植 物图鉴 (1937)*; SWa fl&w^ow Linn. (1753) ; /Sida "Hcte/oHfl Pisch. (1808) ; DC. (1824) ; Bunge (1833) ; Abutilon abutilon (Linn.) Huth ( 1893) ; Kusby (1894) ; Sida mollis sensu Pavol (1908), non Orteg. ; Abutilon molle sensu Dunn (1911), non Sweet ; Abutilon avicennae var. genuina Skvort. (1930) ; Abutilon theophrasti var. chinense (Skvort.) S. Y. Hu (1955) ; Abutilon avicennae var. chinense Skvort. (1930) ; Abutilon theo- phrasti var. nigrum (Skvort.) S. Y. Hu (1955) ; Abutilon avicennae var. chinense f. nigrum Skvort. (1930). 一年生 亚灌木 状草本 ,高达 1 一 2 米, 茎 杆常被 柔毛。 叶互生 ,圆 心形, 长 5— 10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 心形, 边缘具 微细圆 锯齿, 两 面均密 被星状 柔毛; 叶柄长 3 — 12 厘米, 被 星状细 柔毛; 托叶 早落。 花单生 于叶腋 ,花 梗长约 1 一 3 厘米, 被柔毛 ,近端 具节; 花萼 杯状, 密被短 绒毛, 裂片 5 , 卵形, 长 6 毫米; 花黄色 ,花瓣 倒卵形 ,长 1 厘米, 雄蕊 柱平滑 无毛; 心 皮 15 — 20, 长 1 一 1.5 厘米, 端 平截, 具扩展 、被毛 的长芒 2, 排列成 轮状, 密被 软毛。 蒴果 半球形 ,直径 2 厘米, 长 1.2 厘米, 分果爿 15 — 20, 被粗毛 ,顶端 有长芒 2; 种子 肾形, 褐色, 被星状 柔毛。 花期 7 — 8 月。 云南西 南部的 临沧、 保山等 地区, 常见于 路旁、 荒地、 田野 等处。 分布于 我国黑 龙江、 吉林、 辽宁、 河北、 山西、 山东、 河南、 陕西、 甘肃、 新疆、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湖南、 湖北、 福建、 台湾、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州等 省区。 也分布 至印度 ,越南 ,日 本以及 欧洲, 北 美洲等 地区。 本种茎 皮纤维 白色, 有 光泽, 可编织 麻袋、 绳索 等纺织 材料。 种子含 油量为 16 — 25%, 供制皂 、油 漆和工 业用润 滑油; 全国 药用作 "冬葵 子", 为润 滑性利 尿剂, 并有通 乳汁、 消乳 腺炎、 顺产等 功效。 全草亦 药用。 8. 磨盘草 (广 西、 福建) 磨子树 、磨 谷子、 磨龙子 (海南 ), 石磨子 (仔) (广西 、福建 ), 磨档草 (两广 ) 
206  云南 植物志  Abutilon indicum (Linn.) Sweet. (1836) ; G. Don (1831) ; Forbes & Hemsl. (1886) ; Franch. (1889); Merr. (1928), (1935) ; Hand.-Mazz. (1933) ; Rehd. (1934) ; S. Y. Hu (1955)*. Sida indica Linn. (1756) ; (1763) ; Abutilon cysticarpum Hance ex Walp. (1851) ; Abutilon cavaleriei L6vl. (1913), (1914) ; Abutilon indicum var.populi folium (Lam.) W. & A. (1834) ; Masters in Hook. f. (1874) ; S. Y. Hu (1955) ; J. van Borssnm Waalkes (1966) ; Sida populifolia Lam. (1783) ; Cavan. (1785)*; popMW/o"Mm G. Don (1831). 8a. 磨盘箪 var. indicum 一年 生或多 年生亚 灌木状 草本, 高 1 一 2.5 米, 全 株均被 灰色短 柔毛。 叶圆 卵形, 长 3 一 9 厘米, 宽 2.5 — 7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尖头, 基部 心形, 边缘具 不规则 锯齿, 两面密 被灰色 星状 柔毛; 叶柄长 2 — 10 厘米, 被灰 色短柔 毛和疏 被丝状 长毛, 毛长 1 毫米; 托叶 钻形, 长 1 一 2 毫米, 外弯。 花单生 于叶腋 ,花梗 常较叶 柄为长 ,近顶 端有节 ,被灰 色星状 柔毛; 花萼 绿色, 盘状, 直径 6 — 10 毫米, 密被灰 色柔毛 ,裂片 5, 宽卵形 ,先端 短尖; 花冠 黄色, 直径 2 一 2.5 厘米, 花瓣 5, 长 7 — 8 毫米; 雄蕊柱 被星状 硬毛; 心皮 15 — 20, 成 轮状, 花柱枝 5, 柱 头 头状。 蒴果近 球形, 直径约 1.5 厘米, 黑色, 分果; H 15 — 20, 先端 截形, 具短芒 ,被 星状长 硬毛; 种子 肾形, 被 星状疏 柔毛。 花期 7 — 10 月。 云南 文山、 红河、 西双 版纳、 临沧、 德宏等 地州, 生 于海拔 140 — 800 米的 山坡、 旷野、 路旁 等处。 分布 于我国 台湾、 福建、 广东、 广西和 贵州等 省区。 也 分布至 越南, 老挝, 柬埔 寨, 泰国, 斯里 兰卡, 缅甸, 印度, 印度 尼西亚 等地。 本种 皮层纤 维是麻 类的代 用品, 供织 麻布、 搓绳索 等用。 全草也 入药, 有 散风、 清血 热、 开窍、 活血和 治耳聋 等症。 8b. 小花 磨盘箪 var. forrestii (S. Y. Hu) Feng, comb. nov. Abutilon forrestii S. Y. Hu Fl. China Fam. 153: 34, PI. 8—8, 17—2 (1955)*. 直立 草本, 高 2 米, 全 株被灰 色星状 柔毛。 叶圆 心形, 长 5—10 厘米, 宽也 近似, 先端 渐尖头 ,基部 心形, 边缘 具不规 则齿, 近先端 通常为 3 个齿 牙状, 两面 均被细 绒毛; 叶柄与 叶片近 等长或 较长, 被细 绒毛; 托叶 线形, 长约 5 — 6 毫米。 花 黄色, 单生于 叶腋, 花梗长 4-5 厘米, 近端 具节, 被细 柔毛; 花萼小 ,碟状 ,直径 17 毫米, 密被星 状绒毛 ,中 部以下 5 裂, 裂片 卵形, 渐尖头 ,长 6 毫米; 花瓣 5, 宽倒卵 圆形, 长 6 毫米, 无毛, 基部有 髯毛; 雄蕊 柱 具星状 柔毛。 蒴果近 球形, 长 7 毫米, 直径 1.5 厘米, 分 果;^ 14, 被星状 硬毛, 端具 短芒, 锐尖; 种子 肾形, 具腺 状毛。 云南 金沙江 河谷的 鹤庆、 元谋、 禄劝 等县, 生 于海拔 1000 — 1500 米的干 燥山坡 或灌丛 中。 分布 于四川 南部的 会东、 雷波 等县。 本变种 与原种 近似, 但花、 果均 较小, 分果: H 先 端的芒 锐尖而 不同。 
锦葵科  207  6. 翅 果麻属 Kydia Roxb. 乔木, 被 星状短 柔毛。 叶互生 ,掌状 叶脉, 常 分裂。 花杂性 ,单生 或排列 成圆锥 花序, 腋生; 小苞片 4 一 6, 叶状, 基部 合生, 果吋 扩大, 被星 状毛; 萼片 5, 三角形 ,基部 合生; 花瓣 5, 倒 心形, 具爪, 基部合 生而有 髯毛, 顶端 有腺状 流苏; 雄花: 雄 蕊柱圆 筒形, 5 — 6 裂至中 部, 每裂有 3 — 5 无柄、 肾形的 花药; 不发育 子房圆 球形, 不孕 性花柱 内藏; 雌花: 雄蕊柱 5 裂, 上有 不孕性 花药, 花柱端 3 裂, 柱头 盾状, 具乳头 ,子房 2 — 3 室, 罕为 4 室, 每室 有胚珠 2 颗; 不孕 性花药 5, 着生 于短花 丝端至 短雄蕊 柱上。 蒴果近 球形, 室裂为 3 果; H ; 种子肾 形, 有槽。 本属约 4 种, 分布于 印度、 锡金、 不丹、 缅甸、 柬埔寨 、越南 及我国 云南。 我国有 3 种和 1 变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花 单生于 叶腋; 果大, 直径约 8 毫米 1. 枣叶 翅果麻 K. jujubifoUa 2(1) 花为腋 生圆锥 花序; 果小, 直径 4 一 5 毫米。 3 (4) 宿存小 苞片倒 卵形, 长 10 — 12 毫米, 密 被星状 绒毛; 叶下面 密被星 状绵毛 > 2.MW:M K. calycina 4 (3) 宿 存小苞 片倒披 针形, 长 15 — 20 毫米, 无毛 或近于 无毛; 叶 无毛或 疏被星 状柔毛 3. 光叶 翅果麻 K. glabre»cen« 1. 枣叶 翅果麻 Kydia jujubifolia Griff. (1854)*; S. Y. Hu (1955). Dicellostyles jujubifolia (Griff.) Benth. in Benth. & Hook* f. (1862) j Masters in Hook. f. (1874). 乔木, 高 7 米; 小 枝密被 星状短 绒毛。 叶卵形 ,薄 革质, 长 6 — 12 厘米, 宽 4—8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圆形, 全缘, 上面散 生星伏 细柔毛 ,下面 '密 被灰色 星状短 绒毛, 主脉 5 条; 叶 柄长 1 一 3 厘米, 密被 星状短 绒毛。 花未 ]E。 果单生 (稀 2 个) 于当年 生小枝 叶腋间 ,果梗 长 1.5 厘米, 密被 星状短 绒毛; 小苞片 4, 罕为 5 或 6, 长圆形 ,长 2.5 厘米, 宽 8 — 12 毫米, 先端钝 或圆, 具显明 脉纹, 上面疏 被星状 柔毛, 下 面密被 星状短 绒毛; 萼长 8 毫米, 紧紧包 被蒴果 ,中 部以下 合生, 裂片三 角形, 密被 星状短 绒毛; 蒴果近 球形, 直径 8 毫米, 被 长粗毛 和 绵毛, 3 ;H 裂; 种子 肾形, 无毛, 具 乳突。 云南镇 康县, 生 于海拔 1600 米的 1 离叶 林中。 分布于 锡金和 不丹。 2. 翅果麻 图版 53 Kydia calycina Roxb. (1814) nom. nud., (1819). (1832) descr. ; Masters in Hook, f. (1874) ; Gagnep. in Lecte. (1910); Dunn (1911); S. Y. Hu (1955). Kydia fraterna Roxb. (1819)* ; Kydia roxburghiana Wight (1844)*. 乔木, 高 10 — 2 米; 小枝圆 柱形, 密 被淡褐 色星状 柔毛。 叶近 圆形, ^ 6—14 厘米, 宽 
208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53 翅果麻 Kydia calycina Roxb. 1. 果枝; 2. 花枝: 3. 花: 4. 叶面星 状毛: 5. 花萼; 6. 小 苞片: 7. 种子 
锦葵科  209  5-11 厘米, 先 端短尖 或钝, 基部圆 形至近 心形, 主脉 5 — 7 条, 常为 3 或 5 浅裂, 边 缘具疏 细齿缺 ,上面 疏被星 状柔毛 ,下面 密被灰 色星状 绵毛; 叶 柄长约 2 — 4 厘米, 被 星状疏 柔毛。 花 顶生或 腋生, 排列 成圆锥 花序, 花梗、 小苞 片及花 萼均密 被灰色 星状短 柔毛; 小苞片 4 , 罕为 6, 长圆形 ,长 4 毫米; 萼浅 杯状, 中部以 下合生 ,裂片 5, 三角形 ,与 苞片近 等长; 花冠 淡红色 ,直径 16 毫米, 花瓣倒 心形, 端 有腺状 流苏。 蒴果 球形, 直径 5 毫米, 宿存小 苞片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5 — 9 毫米, 两面 被星状 柔毛; 种子 肾形, 无毛, 有腺 脉纹。 花期 9 一 11 月。 云南南 部热地 的红河 、西双 版纳、 思茅、 临沧、 德宏等 地州, 在海拔 500 — 1600 米的山 谷 疏林中 常见。 分布于 越南、 缅甸和 印度。 本种 皮层纤 维供制 绳索。 本 种是放 养紫胶 虫的寄 主树。 3. 光叶 翅果麻 Kydia glabrescens Masters in nook. f. (1874) ; Gagnep. in Lecte. (1910) ; Hu, Wang & Hsia (1938) ; S. Y. Hu (1955). 3a. 光叶 翅果麻 var. glabrescens 乔木, 高 4 一 10 米; 小枝圆 柱形, 被星状 柔毛。 叶正 圆形、 卵 形或倒 卵形, 有吋具 三角, 长 7 — 16 厘米, 宽 5 — 12 厘米, 先端钝 、圆或 短渐尖 ,基部 圆形或 楔形, 边缘具 不整齐 齿缺, 上 面疏被 星状短 柔毛, 下 面平滑 无毛, 主脉 5—7 条; 叶柄长 2 — 4 厘米, 上 面疏被 星状柔 毛。 花顶生 或腋生 ,排列 成圆锥 花序, 花梗 被星状 柔毛, 长 8 — 10 毫米, 果吋 延长达 15 毫 米; 小苞片 长圆状 橢圆形 ,长 5 毫米, 宽 2 — 3 亳米, 平滑 无毛; 花萼 杯状, 较小 苞片短 或长, 裂片 5, 中 部以下 合生, 平滑 无毛; 花冠淡 紫色, 直径 13 毫米。 蒴果 球形, 直径 4 毫米; 宿 存小苞 片倒披 针形, 长 1.5 — 2 厘米, 宽 2.5—5 毫米, 无 毛至几 无毛。 花期 8 — 10 月。 云南 西双版 纳和红 河州, 生 于海拔 500 — 900 米的 山谷疏 林中。 分布于 不丹、 印度和 越南。 3b. 毛叶 翅果麻 var. intermedia S. Y. Hu (1955). 本变 种与原 种主要 不同处 在于叶 下面疏 被星状 柔毛; 小 苞片疏 被星状 柔毛。 云南 西双版 纳州, 生 于海拔 760 — 1100 米的 山坡疏 林中。 模 式采自 思茅。 7. 梵 天花属 Urena Linn. 多年生 草本或 灌木, 被星状 柔毛。 叶 互生, 卵形或 圆形, 掌状分 裂或深 波状。 花 腋生, 单生或 近簇生 ,或集 生于小 枝端; 小苞片 钟形, 5 裂; 花萼穹 窿状, 深 5 裂; 花冠粉 红色, 花 瓣 5, 外面 被星状 柔毛; 雄蕊 柱截平 状或微 齿裂, 花药 多数, 近无柄 ;子房 5 室, 每室 有胚珠 1 颗, 花 柱分枝 10, 反曲, 柱头 盘状, 端具 睫毛。 果近 球形, 分果; H 有钩刺 ,不 开裂, 但与中 轴 分离; 种子倒 卵状三 稜形或 肾形, 无毛。 本属约 6 种, 分布于 两半球 的热带 和亚热 带地。 我国有 3 种和 5 变种, 分布于 长江以 南各 省区。 云南有 2 种和 3 变种, 分布 全省。 
210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54 1—5. 地桃花 U rena lobata Linn., 1. 花枝 :2. 叶背 星伏毛 :3. 花; 4. 分果爿 :5. 分果 爿上的 锚伏刺 :6— 8. 垂花 悬铃花 Malvaviccus arboreus Cavan. var. penduliflorus (DC.) Schery,6. 花枝; 7. 花纵剖 ; 8. 叶柄上 的毛, 
锦葵科  211  >tV i6b iA" 步 志 ■ 分 IT 1SZ 糸衣 1(8) 花腋生 ,单 生或近 簇生, 分果; H 具倒刺 毛和短 柔毛。 2 (3) 叶下部 生的近 圆形而 浅裂, 上部生 的披针 形至长 圆形; 小 苞片与 尊裂近 等长, 花瓣长 15 毫米… 1. 地挑花 U. lobata 3 (2) 叶下 部生的 卵形而 浅裂, 上 部生的 卵形至 椭圆形 或近正 圆形; 小苞片 较长于 萼裂或 较短于 萼裂。 4(5) 叶 下面密 被粗短 绒毛和 绵毛; 小苞片 密被黄 色绵毛 …… • 1*>, 粗叶 地桃花 U. lobata var. scabriuscula 5(4) 叶下 面被绒 毛和粗 硬毛; 小 苞片被 星伏疏 柔毛。 6 (7) 叶下 面星状 毛长而 纠缠, 叶缘有 不整齐 齿牙; 花瓣长 15 — 25 毫米 •• lc. 云南 地桃花 U. lobata var. yunnanensis 7 (6) 叶下面 被短星 状毛, 直 立而不 纠缠; 花瓣长 12 — 15 毫米 Id. 中华 地桃花 U. lobata var. chinensis 8 (1) 花集 生于小 枝端, 近总状 花序, 分果: H 光滑或 具条纹 2. 波叶 梵天花 U. repanda 1. 地桃花 (两 广、 江西、 贵州) 图版 54,1 — 5 野鸡花 (云南 ), 野棉花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肖 梵天花 (广州 植物志 )、 迷 (尼) 马粧 (棵) (贵 州西南 至云南 东南) Urena lobata Linn. (1753) ; Cavan. (1788)*; Hooker (1831)*; Masters in Hook, f. (1874) ; Forbes & Hemsl. (1886) ; Gagnep. in Leete. (1910) ; Levi. (1914) ; Rehd. & Wils. (1915) ; Merr. (1928) ; (1935), (1937) ; Hand.-Mazz. (1934) ; 中 国树木 分类学 (1937)*; S. Y. Hu (1955)*; 广州 植物志 (1956)*. Urena monopetala Lour. (1790), (1793) ; DC. (1824) ; Urena diversifolia Schum. (1829) ; Urena lobata Linn. var. tomentosa (Bl.) Walp. (1843) ; S. Y. Hu (1955) ; Urena tomentosa Bl. (1825). la. 地桃花 var. lobata 直立亚 灌木状 草本, 高 1 米, 小枝 被星状 绒毛。 叶下 部的近 圆形, 长 4 一 5 厘米, 宽 5 一 6 厘米, 先端 通常浅 3 裂, 基部圆 形至近 心形, 边缘具 锯齿; 中部的 叶卵形 ,长 5 — 7 厘米, 宽 3 — 6.5 厘米; 上部的 叶长圆 形至披 针形, 长 4— 7 厘米, 宽 1.5—3 厘米; 叶 上面被 柔毛, 下面被 灰白色 星状绒 毛; 叶柄长 1 一 4 厘米, 被灰 白色星 状毛; 托叶 线形, 长 2 毫米, 早落。 花 腋生, 单生或 稍丛生 ,淡 红色, 直径 15 毫米; 花梗长 3 毫米, 被 绵毛; 小苞片 5, 长 6 毫 米, 基部 1/3 处合生 ;花萼 杯状, 裂片 5, 较 小苞片 略短, 两者均 被星状 柔毛; 花瓣 5, 倒卵 形, 长 I 5 毫米, 外面 被星状 柔毛; 雄 蕊柱长 15 毫米, 无毛; 花柱枝 10, 微被长 硬毛。 果扁 球形, 直径 1 厘米, 分果: H 被星 状短柔 毛和锚 状刺。 花期 7 — 10 月。 云南 文山、 红河、 玉溪、 楚雄、 思茅、 临沧、 德宏、 怒江、 丽江等 地州, 海拔 220 — 2500 米 的干热 空旷地 、荒 坡或疏 林下。 分布 于我国 四川、 贵州、 广东、 广西、 湖南、 湖北、 江西、 安 徽、 江苏、 浙江、 福建、 台湾等 省区。 也分布 至越南 、柬 埔寨、 老挝、 泰国、 缅甸、 印度 和曰本 等 国家。 
212  云南 植物志  本种 系各地 极常见 的野生 植物。 其叶 形变异 较大。 茎皮纤 维坚韧 ,供制 绳索, 也供纺 织料, 可为麻 类的代 用品; 根入药 ,煎 水点酒 服可治 白痢。 lb. 粗叶 地桃花 var. scabriuscula (DC.) Walp. (1843) ; Masters in Hook. f. (1874) ; Rehd. (1927) ; Hand.-Mazz. (1933) ; S. Y. Hu (1955)* ; 广州 植物志 (1956). Urena scabriuscula DC. (1824) ; Wight & Arii: (1834). 本变种 与原种 主要不 同处在 于叶密 被粗短 绒毛和 绵毛, 下 部的叶 较宽而 少裂, 先端通 常 3 浅裂, 基部近 心形, 上部的 叶卵形 或近正 圆形, 具锯齿 ;小苞 片密被 绵毛, 线形, 略长于 萼片; 花 瓣长约 10 — 13 毫米。 云南 文山、 红河、 思茅、 临沧、 怒江等 地州, 海拔 140 — 2000 米的 草坡、 灌丛、 路旁 常见。 分布 于我国 四川、 广东、 福建。 也分布 至印度 和马来 西亚。 lc. 云南 地桃花 var. yunnanensis S. Y. Hu (1955)*. 叶似槭 叶状, 下部的 叶卵形 ,常 3 — 5 浅裂, 具不整 齐齿牙 ;上部 的叶卵 形或椭 圆形, 具 不整齐 齿牙, 叶上面 粗糙, 被星状 柔毛, 下面密 被灰白 色星状 绒毛。 花近 簇生, 稀单生 ;小 苞片疏 被星状 柔毛, 长约 4 毫米, 较短于 萼片; 花瓣长 15 — 25 毫米, 粉 红色。 蒴果大 ,直径 约 7 — 8 毫米。 云南 昆明、 大理、 玉溪、 文山、 红河、 楚雄、 临沧 (模 式产地 )、 思茅、 西双 版纳、 德 宏等地 州, 常见 于海拔 1300—2200 米的 溪旁、 灌 丛中。 分布 于我国 四川、 贵州、 广西等 省区。 本变 种主要 特征是 叶为槭 叶状, 花较大 而易于 区别。 Id. 中华 地桃花 var. chinensis (Osbeek) S. Y. Hu (1955). Urena chinensis Osbeck (1757), (1771) ; Forbes & Hemsl. (1886) ; Merr. (1916). 亚灌木 ,高 2 米。 叶生 于下部 的卵形 或近正 圆形, 常 3t"5 浅裂, 上部的 卵形, 具 锯齿, 叶上面 疏被星 状长柔 毛或近 于无毛 ,下 面被灰 黄色长 柔毛和 星状短 柔毛, 沿叶 脉被长 粗毛; 叶 柄被灰 黄色星 状毛。 小 苞片被 星状长 柔毛; 与萼片 等长或 较长; 花 瓣长约 12 — 15 毫米。 云南 文山、 红河、 思茅、 西双 版纳、 临沧、 大理、 丽江、 保山等 地州, 生 于海拔 600 — 2500 米的 山坡、 荒地、 沟旁灌 丛中。 分布 于我国 广东、 福建、 安徽、 江西、 湖南 及四川 等省。 本变 种的叶 大都为 卵形, 下 面被长 柔毛和 星状短 柔毛而 与原种 有别。 2. 波叶 梵天花 Urena repanda Roxb. (1814), nom. nud., (1832) descr. ; Masters in Hook. f. (1874) ; Gagnep. in Lecte. (1910) ; Dunn (1911) ; S. Y. Hu (1955)*. Urena spediosa Wall. (1830)* ; Abutilon esquirolii Levi. (1914). 多年生 草本, 高 0.5 — 1 米, 枝圆 柱形, 密被 星状短 绒毛。 叶卵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1 一 7 厘米, 下部的 叶在先 端常呈 3 浅裂, 基部圆 形至近 心形, 具锯齿 ,先 端钝, 上部的 叶卵状 长圆 形至披 针形, 叶 上面被 星状糙 硬毛, 下 面被灰 色星状 绒毛; 叶柄长 1 一 7 厘米, 被星状 毛; 托叶 线形, 长 4 一 5 毫米。 花集 生于小 枝端, 花 梗长约 1 一 3 毫米; 小苞片 钟形, 长 8 毫 米, 5 裂, 基部 1/2 处合生 ,被 星状长 硬毛; 萼片较 长于小 苞片, 萼裂 卵形, 尖头, 宿存, 被星 
锦 葵 科  213  状长 硬毛; 花粉 红色, 花瓣长 2.5—3.5 厘米, 雄蕊柱 无毛; 子房 无毛, 花柱具 乳突。 果近球 形, 直径 8 毫米, 无毛, 果: H 倒卵伏 三角形 ,长 4 毫米, 具羽片 状条纹 ;种子 黑色, 平滑 无毛。 花期 8 — 11 月。 云南 文山、 玉溪、 思茅、 西双 版纳、 临沧等 地州, 生 于海拔 850 — 1600 米的 山坡灌 丛中。 分布 于我国 贵州、 广西。 也 分布至 越南, 老挝, 柬埔寨 ,印度 等地。 8. 悬 铃花属 Malvaviscus Dill, ex Adnns. 灌木 或粗壮 草本。 叶心形 ,浅 裂或不 分裂。 花 红色, 腋生; 小苞片 7 — 12, 狭窄; 萼片 5; 花瓣直 立而不 张开; 雄 蕊柱突 出于花 冠外, 顶端 不育, 具 5 齿, 顶 部以下 多少沿 生有花 药; 子房 5 窒, 每室 具胚珠 1 颗, 花 柱分枝 10。 果为 一肉质 的浆果 状体, 后变 干燥而 分裂。 本属约 6 种, 产 于美洲 热带。 我国 引入栽 培的有 2 变种。 云南栽 培的有 1 变种。 1. 悬铃花 Malvaviscus arboreus Cav. (1787)*; DC. (1824). Hibiscus malvaviscus Linn. (1753). la. 悬铃花 var. arboreus 云南 不产。 lb. 垂花 悬铃花 图版 54, 6 — 8 var. penduliflorus (DC.) Schery (1942) ; 广州 植物志 (1956)*. Malvaviscus penduliflorus Mocino & Sesse ex DC. (1824). 小灌木 ,高约 1 米; 嫩 枝被长 柔毛。 叶 卵状披 针形, 长约 6 — 12 厘米, 宽约 2.5 — 6 厘 米, 先端 长尖, 基 部广楔 形至几 圆形, 边缘具 钝齿, 两面 近于无 毛或仅 脉上有 星状疏 柔毛, 主脉 3 条; 叶 柄长约 1 一 2 厘米, 上面被 长柔毛 ;托叶 线形, 长约 4 亳米, 早落。 花单 生于叶 腋, 花 梗长约 1*5 厘米, 被长 柔毛; 小苞片 匙形, 长约 1 一 1.5 厘米, 边 缘具长 硬毛, 基部合 生; 萼 钟形, 直径约 1 厘米, 裂片 5, 较 小苞片 略长, 被长 硬毛; 花冠 红色, 长约 5 厘米, 下 垂, 筒状, 仅于 上部略 开展; 雄蕊 柱长约 7 厘米; 花柱枝 10。 果 未见。 花期夏 秋季。 云 南西双 版纳和 德宏州 的陇川 县等地 栽培。 我国广 州也有 栽培。 原产 于墨西 哥至哥 伦 比亚。 本种花 极美丽 , 供庭园 观赏用 ; 其枝繁 叶茂, 在南方 无霜之 热地也 是极好 的绿篱 植物。 9. 秋莫属 Abelmoschus Medicus 一年生 、二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叶全缘 或掌状 分裂。 花 腋生, 单生; 小苞片 5 — 15, 线 形或 丝形, 罕为披 针形; 萼佛焰 苞伏, 一侧 开裂, 先端具 5 齿, 早落; 花冠漏 斗形, 花瓣 5, 黄 色或 红色; 雄蕊 柱短于 花冠, 基部具 花药; 子房 5 室, 每室 有胚珠 多颗, 花柱 5 裂。 蒴果长 而尖, 室背 开裂, 密被长 硬毛; 种子 肾形或 球形, 多数, 无毛。 本属约 I 5 种, 分 布于东 半球热 带和亚 热带。 我国有 6 种和 1 变种, 产 于西南 至东南 部各 省区。 云南有 5 种和 1 变种, 分布 全省。 本属大 都是花 大而美 ,供观 赏用; 亦 供食用 
锦葵科  215  或 入药。 本属与 木槿属 极相似 ,主要 区别在 于萼佛 焰苞状 ,一边 开裂, 在果 吋环状 脱落, 而后者 萼宿存 ,易于 区别。 分种 检索表  1 (2) 小苞片 4 一 5, 卵状披 针形, 宽达 4 一 5 毫米, 花黄色 1. 黄 S 葵 A. maniliot 2 (1) 小苞片 6 — 20, 线形或 丝形, 宽 1 一 3 毫米, 花 黄色或 红色。 3 (4) 小苞片 15 — 20; 叶心 形或掌 状分裂 2. 长 毛黄葵 A. crinitu. 4(3) 小苞片 6 — 12; 叶卵状 戟形、 箭形 至掌伏 3 — 7 裂。 5 (6) 蒴果 筒状尖 塔形, 长 10 — 2 5 厘米; 花 梗短, 长 1 一 2 厘米 3 . 咖 啡黃葵 A. esculentu. 6 (5) 蒴果 极短, 近球 形或椭 圆形, 长 2 — 6 厘米; 花梗长 2 — 7 厘米。 7 (8) —年生 或二年 生草本 ,高 1 一 2 米; 地下具 直根; 小苞片 在果吋 紧贴; 花 黄色, 中央暗 紫色; 蒴果长 5 一 6 厘米 4.%H A. moschattu 8 (7) 多年生 草本, 高 0.4 — 1 米; 地下 具块茎 状根; 小苞片 在果吋 开展或 反曲; 花 黄色或 红色; 蒴果长 3 厘米 S. 箭 叶秋葵 A. sagittifoliua 1. 黄蜀葵 (嘉祐 本草) 秋葵 (通称 ), 豹子眼 睛花、 荞面花 (昆明 )  Abelmoschus manihot (Linn.) Medicus (1787) ; Ulbrich in Loes. (1919) ; S. Y. Hu (1955). Hibiscus manihot Linn. (1753) ; Cavan. (1787)*; Sims (1815)*; Masters in Hook, f. (1874) ; Hand.-Mazz. (1933), (1934) ; (1937)*; Hibiscus palmatus Cavan. (1787)*; H. manihot var. palmatus DC. (1824) ; Hand.-Mazz. (1933). la. 黄蜀葵 图版 55 var. manihot 一年生 或多年 生草本 ,高 1 一 2 米, 疏被长 硬毛。 叶 5 — 9 掌状 深裂, 直径约 15 — 犯 厘 米, 裂片长 圆状披 针形, 长约 8—18 厘米, 宽约 1 一 6 厘米, 具粗钝 锯齿, 两面 疏被长 硬毛; 叶 柄长约 6 — 18 厘米, 疏被长 硬毛; 托叶披 针形, 长约 1 一 1.5 厘米。 花大, 腋生, 单生, 常 生于 枝端; 小苞片 4 一 5, 卵状披 针形, 长约 15 — 25 毫米, 宽约 4 一 10 亳米, 疏被长 硬毛; 萼 佛焰 苞状, 5 裂, 近全缘 ,较 小苞片 略长, 被 柔毛, 果吋 脱落; 花冠 直径约 I 2 厘米, 淡 黄色, 中央 紫色; 雄蕊 柱长约 1.5 — 2 厘米, 花 药近于 无柄; 柱头紫 黑色, 匙状 盘形。 蒴果 卵状椭 圆形, 长约 4 一 5 厘米, 直径约 2.5 — 3 厘米, 被硬毛 ;种子 多数, 肾形, 被柔毛 组成的 条纹多 条。 花期 8 — 10 月。 云南全 省各地 均有, 常见于 山谷、 草 丛间。 分布 于我国 河北、 山东、 河南、 陕西、 湖北、 湖南、 四川、 贵州、 广西、 广东、 福建等 省区。 也 分布至 印度。 本 种花大 色美, 栽培供 观赏用 ;根含 粘质, 用 于造纸 糊料; 种子、 根 和花入 药用。 lb. 刚毛 黄蜀葵 桐麻 (贵州 ) var. pungens (Koxb.) Hochr. (1924) ; S. Y. Hu (1955). 
216  云南 植物志  Hibiscus pungens Roxb. (1814), nom. mid., (1832) descr. ; Masters in Hook. f. (1874) ; Hibiscus vestitus Wall. (1928) ; Hibiscus manihot var. pungens (Roxb.) Hochr. (1900) ; Hand.-Mazz. (1933), (1934) ; J_&eZmosc/iMS mcmi/iof ssp. fdrap/i^/Wws (Hoxb. ex Horn em.) Borssum Waalkes var. pungens (Roxb.) Hochr. (1924). 本变 种与原 种不同 处在于 植株全 体密被 黄色长 刚毛。 云南 昆明、 玉溪、 曲靖、 文山、 红河、 思茅、 西双 版纳、 临沧、 保山、 德宏、 大理、 丽 江等地 州均 有之。 分布 于我国 四川、 贵州、 湖北、 广东、 广西及 台湾等 省区。 也分布 至印度 北部, 锡金, 尼泊尔 等地。 Diels 发表 Hibiscus forrestii Diels in Notes Roy. Bot. Gard. Edin. 5 (1912) 252, 系根 据 G. Forrest 采自 腾冲附 近山边 的标本 (Forrest 993), 草本, 高 1.5— 2 米, 花 黄色, 花瓣基 部深紫 红色, 与刚 毛黄蜀 葵变种 相似, 但全株 被刚毛 ,叶片 浅裂, 裂片 卵形, 花较小 而与刚 毛 黄蜀葵 不同。 虽未 见模式 标本, 但腾冲 县一带 的标本 ,有 尹文清 1200, 陈介 445, 盈江县 (与 腾冲县 相连) 的 标本有 5910 — 110 (采集 人不详 ), 经检 定均为 刚毛黄 蜀葵。 由于 H. forrestii Diels 的模 式标本 未见, 暂记 于此, 以待 考证。 2. 长 毛黄葵 (海 南植 物志) 图版 56,1 野棉花 (云南 ), 山芙蓉 (植物 分类学 报), 黄 花马宁 (海南 ) Abelmoschus crinitus Wall. (1830)*; Merr. & Chun (1935) ; S. Y. Hu (1955) ; 植物分 类学报 (l 958 ), Hibiscus crinitus (Wall.) G. Don (1831) ; Eehd. (1934) ; H. cancellatus Roxb. (1814) nom. ,nud. ? (1832) descr. ; Franch. (1889) ; Ga^nep. in Lecte. (1910); Levi. (1916) ; Hand,-Mazz. (1933) ; H. cavakriei Levi. (1913) ; H. bodinieri Levi. (1913) ; Abelmosc 化 s cancellatus sensu Merr. (1927) non Wall. ; Abelmoschus hainanensis S. Y. Hu (1955)*. 多年生 草本, 高 0.5 — 2 米, 全株被 黄色长 硬毛, 毛长约 5 — 6 毫米。 叶下部 生的正 圆形, 直径约 9 厘米, 具 5 浅裂; 中部生 的心形 ,具 粗齿; 上部生 的箭形 ,长约 6 — 14 厘米; 两面均 密被长 硬毛, 沿脉上 被疏长 刚毛或 星状长 刚毛; 叶 柄长约 4 一 12 厘米, 密被 黄色长 硬毛; 托 叶线形 ,长约 1.5 — 3 厘米, 密被 黄色长 硬毛。 花 3 — 9 朵排列 成总状 花序, 顶生于 枝端, 有 吋成 腋生, 花 梗长约 1 一 1.5 厘米, 密被 黄色长 硬毛; 小苞片 15—20, 线形, 长约 2 — 3 .5 厘 米, 宽约 1 一 2 毫米, 密被 黄色长 硬毛; 萼佛焰 苞状, 较 小苞片 略长, 密被 黄色长 硬毛; 花冠 黄色, 直径约 13 厘米, 花 瓣长约 5 — 8 厘米; 雄蕊 柱长约 2 厘米; 花柱枝 5, 柱头 扁平。 蒴果 近 球形, 直径约 3 厘米, 密被 黄色长 硬毛; 种子 多数, 肾形, 具 乳突状 脉紋。 花期 5 — 9 月。 云南 文山、 红河、 西双 版纳、 临 沧等地 州海拔 220 — 1300 米 的向阳 草坡。 分布 于我国 贵州、 广西和 广东海 南岛。 也分 布至 越南, 老挝, 缅甸, 尼泊尔 和印度 等地。 本 种全株 均密被 黄色长 硬毛, 小苞片 多数, 线形, 极易 区别。 3. 咖 啡黄葵 (海 南樟 物志) 图版 56 , 2-3 越 南芝麻 (湖南 ), 羊角豆 (广东 ) Abelmoschus esculentus (Linn.) Moench (1794) ; Wight & Arn. (1834) ; Miq. (I860) ; 中国植 物图鉴 (1937)*; S. Y. Hu (1955). 
图版 56 -长 毛黄葵 Abelmoschus crinitus Wall. 果枝; 2 — 3. 咖 啡黄突 Abelmoschus esculcntus (Linn.) Moench '果 :3. 种子 :4. 黄葵 Abelmoschus moschstus (Linn.) Medicus 花枝。 
218  云南 植物志  Hibiscus esculentws lArm. (1753) ; Cavan. (1787)*; Masters in Hook. f. (1874) ; Forbes & Hemsl. (1886) ; Hibiscus longifolius Roxb. (1814) nom. nud. (1832) deser. 一年生 草本, 高 1—2 米; 茎圆 柱形, 疏被 散刺。 叶掌状 3 — 7 裂, 直径约 10 — 30 厘米, 裂片阔 至狭, 边缘具 粗齿及 凹缺, 两面 均被疏 硬毛; 叶 柄长约 7 — 15 厘米, 被长 硬毛; 托叶 线形, 长约 7 — 10 毫米, 被疏 硬毛。 花单 生于叶 腋间, 花 梗长约 1 一 2 厘米, 疏被糙 硬毛; 小 苞片 8 — 10, 线形, 长约 1.5 厘米, 被疏 硬毛; 花萼 钟形, 较小苞 片略长 ,密被 星状短 绒毛; 花 冠黄色 ,中央 紫色, 直径约 5 — 7 厘米, 花瓣倒 卵形, 长约 4 一 5 厘米。 蒴果 塔状长 圆形, 长 约 10—22 厘米, 直径约 1.5 — 2 厘米, 端具 长喙, 疏被糙 硬毛; 种子 多数, 球形, 直径约 4 一 5 毫米, 具有毛 脉纹。 花期 5 — 9 月。 云南 元江、 昆明、 西双 版纳、 耿马等 地偶见 栽培。 我国 广东、 湖南、 湖北、 浙江、 江苏、 山 东 和河北 等省区 栽培, 尤以 湖南、 湖 北栽培 较多。 原产于 印度, 现广 泛栽培 于热带 和亚热 带 地区。 嫩果可 炒食用 ;种 子炒熟 磨粉, 为咖 啡的代 用品; 种子 含油约 15 — 20%, 油脂含 少量棉 籽酚, 微 有毒, 经高温 处理后 可食用 或供工 业用。 4. 黄葵 图版 56, 4 麝 香秋葵 (云南 ), 芙蓉麻 (红河 ) Abelmoschus moschatus (Linn.) Medicus (1787) ; Merr. (1927) ; S. Y. Hu (1955) ; 广州 植物志 (1956). Hibiscus abelmoschus Linn. (1753) ; Cavan. (1787)* ; Masters in Hook. f. (1874) ; Forbes & Hemsl. (1886) ; Franch. (1889) ; Hand.-Mazz. (1933) ; Hibiscus chinensis Roxb. (1814) nom. nud. ; Masters in Hook. f. (1874) ; Bamia chinensis Wall. (1829), nom. nud. 一 年生或 二年生 草本, 高约 1 一 2 米, 被 粗毛。 叶通常 5 — 7 掌伏 深裂, 直径约 6 — 15 厘米, 裂片披 针形至 三角形 ,边缘 具不规 则锯齿 ,有 吋叶浅 裂似槭 叶伏, 基部 心形, 两面均 被疏 硬毛; 叶 柄长约 7 — 15 厘米, 被疏 硬毛; 托叶 线形, 长约 7 — 8 毫米。 花单 生于叶 腋间, 花 梗长约 2—3 厘米, 被倒 硬毛; 小苞片 8—10, 线形, 长约 10—13 毫米; 花萼佛 焰苞状 ,长 约 2 — 3 厘米, 5 裂, 常早落 ;花冠 黄色, 中央蓝 紫色, 直径约 7 — 12 厘米; 雄蕊 柱长约 2.5 厘 米, 平滑 无毛; 花柱枝 5, 柱头 盘状。 蒴果长 圆形, 长约 5 — 6 厘米, 端尖, 被黄色 长硬毛 ;种 子肾形 ,具腺 伏脉纹 ,有麝 香味。 花期 6 — 10 月。 云南 红河、 西双 版纳、 德宏等 州栽培 或野生 ,常见 于平原 、山谷 、沟旁 或草坡 灌丛中 。我 国广东 、广西 、台湾 、湖南 、江西 等省区 栽培或 野生。 原产于 印度, 柬 埔寨, 泰国, 老 挝及越 南 等地, 现广植 于热带 地区。 本种花 型美丽 ,可供 观赏用 ;根含 粘液, 供制 棉纸的 糊料; 种 子有麝 香味, 供作调 香料, 也入 药用。 5. 箭 叶秋葵 (海 南植 物志) 图版 57 铜皮、 五指 山参、 小 红芙蓉 (云南 ), 岩酸 (思茅 ) Abelmoschus sagittifolius (Kurz) Merr. (1924), (1927). Hibiscus sagittifolius Kurz (1871) ; Gagnep. in Lecte. (1910) ; Hibiscus sagittifolius var. sepientrionalis Gagnep. in Lecte. (1910) ; Kehd. (1934) ; Merr. (1928) ; Hand.- 
锦葵科  219  4  1  图版 57 箭 叶秋葵 Abelmoschus sagittifolius (Kurz.) Mcrr. 1. 根: 2. 花枝; 3. 花萼; 4. 雄 蕊柱; 5. 种子 《 
220  云南 植物志  Mazz. (1933) ; Hibiscus longifolius Willd. var. tuberosus Span. (1841) ; Abelmoschus moschatus Medicus ssp. tuberosus (Span.) Borss. (1966) ; Hibiscus bodinieri var. brevicalyculata Levi. (1913) ; Hibiscus esquirolii Levi. (1913), (1914) ; _A&e^nosc/iMS esquirolii (Levi.) S. Y. Hu (1955) ; Hibiscus bellicosus Levi. (1914), (1916)*; Abel- moschus coccineus S. Y. Hu (1955)* ; Abelmoschus coccineus var. acerifolius S. Y. Hu (1955)*. 多年生 草本, 高约 40 — 100 厘米, 具萝 卜状肉 质根, 小枝 被糙硬 长毛。 叶形 多样, 下部 的叶 卵形, 中部 以上的 叶卵状 戟形、 箭形 至掌状 3 — 5 浅裂或 深裂, 裂片阔 卵形或 阔披针 形, 长 3 — 10 厘米, 先端钝 ,基部 心形或 戟形, 边缘具 锯齿或 缺刻, 上面疏 被刺毛 ,下 面被长 硬毛; 叶 柄长约 4 一 8 厘米, 疏被长 硬毛; 托叶 线形, 长约 6 — 10 毫米, 疏被长 硬毛。 花单生 于叶腋 ,花梗 纤细, 长约 4 一 7 厘米, 密被糙 硬毛; 小苞片 6 — 12, 线形, 宽 1 一 1.7 毫米, 长约 1.5 厘米, 疏被长 硬毛; 花萼佛 焰苞状 ,长约 7 毫米, 先端具 5 齿, 密被细 绒毛; 花红 色或黄 色, 直径 4—5 厘米, 花瓣倒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3 — 4 厘米; 雄蕊 柱长约 2 厘米, 平滑 无毛; 花 柱枝 5, 柱头 扁平。 蒴果椭 圆形, 长约 3 厘米, 直径约 2 厘米, 被刺毛 ,具 短喙; 种子 肾形, 具腺状 条纹。 花期 5 — 9 月。 云南 文山、 西双 版纳、 临沧、 怒江、 保山等 地州, 海拔 900—1600 米的 低丘、 草坡、 旷 地、 稀疏 松林下 或干燥 的瘠地 常见。 分布 于我国 贵州、 广西、 广东 (包 括海 南岛) 等省区 。也 分布至 越南, 老挝, 柬 埔寨、 泰国, 缅甸, 印度, 马来西 亚及澳 大利亚 等地。 本种根 入药, 治胃痛 、神经 衰弱, 外用 作祛瘀 消肿、 跌打扭 伤和接 骨药。 越南北 部以根 作止 痢和滋 补药。 本种的 叶形变 异很大 ,从 卵形、 掌状 裂叶、 直至 戟形, 即在 同一植 株上就 可能有 上列叶 形; 就是小 苞片的 数目也 不固定 ,从 6 片、 8 片以至 12 片。 J. van Borssum Waalkes 以本种 作为 黄葵的 亚种, 事实上 本种植 株较小 ,有萝 卜状的 肉质根 多条, 成多年 生宿根 植物, 似仍 以成立 一独立 种较为 切当。 10. 木槿属 Hibiscus Linn. 草本、 灌木或 乔木。 叶互生 ,掌状 分裂或 不分裂 ,具 5 — 11 掌状脉 ,有 托叶。 花两性 ,常 单生于 叶腋, 5 数; 总苞的 小苞片 5 或多数 ,分离 或于基 部合生 ;萼 钟伏, 罕为浅 盃状或 管状, 5 齿裂, 宿存; 花瓣 5, 各色, 基部与 雄蕊柱 合生; 雄蕊柱 顶端截 平状或 5 齿裂, 花药 多数, 花 柱 5 裂, 通 常柱头 头状。 果为一 蒴果, 胞背 开裂成 5 果; H; 种子 肾形, 被毛或 为腺状 乳突。 本属约 200 种, 分布于 热带和 亚热带 地区。 我国有 24 种和 15 变种 或变型 (包 括栽培 种)。 云南有 14 种和 7 变种或 变型, 产 于全省 各地。 本属有 些种类 花型大 而美丽 ,是庭 园观赏 植物; 有些种 类的皮 层纤维 发达, 是 很好的 纤维 植物; 也 有些种 类可供 药用。 分种 检索表 1 (16) 灌木或 乔木。 
锦葵科  221  2(3) i(2 4(5 5(4 6(7 7(6 8 (11 9 (10 10( 9 U( 8 12(15 13(14 14(13 15(12 16( 1 17(18 18(17 19(20 20(19 21(22 22(21 23(24 24(23 25(26 26(25  叶大, 长在 20 厘米 以上, 全缘 或近于 全缘; 总苞 杯伏, 有 10 — I 2 小 苞片; 全株密 被褐色 丝状长 毛 1. 大叶 木植 H - macrophyllus 叶 较小, 长在 20 厘米 以下, 边缘具 锯齿或 牙齿。 攀援 灌木; 叶心伏 卵形; 花序为 顶生或 腋生圆 锥花序 …一 2 . 滇 南芙蓉 au.tro-yunnanen.i. 直立 灌木; 叶心形 或卵形 ;花 单生于 叶腋。 小苞片 匙形, 先端圆 ;叶 革质, 密被 黄色星 伏绒毛 3 . 旱 地木植 H. aridicola 小苞片 线形或 卵形, 先端钝 或锐; 叶坚 纸质。 叶 卵形或 卵伏椭 圆形, 不具 裂片; 花下垂 ,花梗 无毛; 雄蕊 柱长, 伸出 花外。 花瓣深 裂成流 苏状, 反折; 萼管状 4. 吊灯花 H. .chizopetalus 花瓣 不分裂 或微有 缺刻; 萼钟状 S . 朱槿 H . «-o # a-.inensi8 叶卵形 或心形 ,常 分裂; 花 直立, 花梗被 星状柔 毛或长 硬毛; 雄蕊柱 不伸出 花外。 叶基部 心形、 截形或 圆形, 有 5 — 11 掌 状脉; 花柱枝 具毛。 小苞片 4 一 5, 卵形, 宽 8 — 12 毫米 6. 美 丽芙蓉 H. indicus 小苞片 8,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宽 1.5 — 5 毫米 7. 木芙蓉 H. mutabUi. 叶基部 楔形至 宽楔形 ,有 ^ 一 5 脉; 花柱 枝平滑 无毛; 小苞片 6 — 7 8 . 木槿 H . «y riacu »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子 房和果 爿平滑 无毛; 多年 生草本 9. 芙蓉葵 H. moscheuto. 子房 和果: H 有糙 硬毛;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叶心脏 形或卵 圆形, 不分裂 ;沿 果爿边 缘有翅 10. 云 南芙蓉 H. yunnanensi* 叶掌状 深裂; 果不 具翅。 小苞片 中部有 叶状附 属物; 茎有下 弯皮刺 11. 刺芙蓉 H - «urattei».i. 小苞 片无附 属物; 茎不 具皮刺 或近于 无刺。 一年生 草本, 茎软弱 ,矮而 铺散, 具长 白毛; 叶 3 — 5 深裂, 裂片倒 卵形, 不 整齐; 花萼 膨大; 果皮 坚纸质 12* 野 西瓜苗 H. trionum 多年生 草本, 茎粗壮 直立; 叶掌状 深裂, 裂片披 针形; 花萼不 膨大; 果皮软 骨质。 茎 无刺; 小苞片 红色, 披针形 ,厚而 肉质, 不具刺 ,基 部合生 玫瑰茄 »*bdariffa 茎杆散 生疏刺 ;小苞 片不为 红色, 线形, 具刺, 基 部离生 I 4 . 大麻樣 H. cannabinu.  1. 大 叶木槿 图版 58,1 榔梅 (西 双版纳 傣语) Hibiscus macrophyllus Roxb. (1814) nom. nud.; DC. (1824) ; Wall. (1830)*; Masters in Hook. f. (1875) ; Gagnep. in Lecte. (1910) ; Hu, Wang & Hsia (1938) ; S. Y. Hu (1955) ; J. van Borssum Waalkes (1966). Hibiscus setosus Roxb. (1814) nom. nud., (1832) descr. 乔木, 高 6 — 9 米, 胸径约 30 厘米, 树干 端直, 树皮灰 白色; 小枝、 芽、 叶、 叶柄、 托叶和 花序均 密被褐 色丝伏 簇生毛 ,毛长 8 毫米, 常 6 — 10 根簇生 ;芽 肥大, 顶生, 长 7 — 9 厘米。 叶亚圆 心脏形 ,直径 20 — 36 厘米, 全缘或 有锯齿 ,先端 渐尖, 两 面密被 星伏长 绒毛, 主脉 7 —9 条, 下面 隆起, 侧脉 和网脉 明显, 上面微 下陷, 下面 隆起; 叶柄长 I 5 — 3 厘米; 托 叶大, 叶状, 长 圆形, 早落。 花序 顶生, 常多 花排列 成聚伞 花序, 长 3 厘米, 花梗长 2.5 — 3 厘米, 基部有 大型佛 焰苞伏 的苞片 2, 基部 合生, 早落; 总苞的 小苞片 10— 12, 线形, 长 2 . 5 厘米, 与萼片 近等长 ,基部 合生, 密被褐 色丝状 长毛; 萼片 5, 披针形 ,中 部以下 连合成 钟状; 花冠 
222  云 南植物 志  图版 58 1. 大 叶木槿 Hibiscus macrophyllus Roxb. 花枝; 2. 旱 地木槿 Hibiscus aridicola Anthony 花枝, 
锦葵科  223  大, 黄色, 基部 紫色, 直径 6 厘米, 花瓣 外部被 绒毛; 雄 蕊柱长 3 厘米, 具多数 雄蕊; 子房被 毛, 花柱 5 裂, 具腺 和毛, 柱头 头状。 蒴果长 圆形, 长 2.5 — 3 厘米, 密被糙 硬毛, 具果爿 5; 种子 肾形, 密被黄 褐色长 须毛。 花期 3 — 5 月, 果熟期 7 月。 产云南 西双版 纳州, 海拔 460 — 1030 米的常 绿阔叶 林中, 或栽培 于傣族 村寨。 树皮富 含纤维 ,傣族 人民常 用为绳 索料。 分布于 越南, 柬 埔寨, 缅甸, 巴基 斯坦, 印 度和印 度尼西 亚 等国。 2. 滇 南芙蓉 图版 59 Hibiscus austro-yunnanensis C. Y. Wu & K. M. Feng, sp. nov. Affinis H. fragrante Roxb., sed differt fruticis scandentibus, floribus majoribus, 5 cm. diametro et fructibus majoribus, circ. 3.5 cm. longis. Similima H. scandente Roxb., sed sepalis ovato-triangulatis, quam braeteis involucroruin longioribus et petalis prope basin non purpurascentibus distinctissima. 攀援状 灌木, 高 5 米; 小枝圆 柱形, 密被 星状细 绒毛。 叶心形 或卵状 心形, 长 6 — 10 厘 米, 宽 5 — 8 厘米, 先 端尖或 渐尖, 边缘具 锯齿, 上面幼 吋密被 星状细 绒毛, 很 快变为 近于无 毛, 具 乳突, 下面幼 吋密被 星状细 绒毛, 很快变 为近于 无毛或 疏被星 状绒毛 ,主脉 5 条, 在 上面微 隆起, 在下面 隆起; 网脉疏 生横走 而平行 ,下 面明显 隆起; 叶柄长 2 — 4 厘米, 被星状 细绒毛 ;托叶 线状披 针形, 早落。 花 腋生或 顶生, 单生或 2 — 3 朵簇生 或成圆 锥状, 密 被星状 绒毛; 花梗长 3 — 5 厘米; 小苞片 5, 卵形, 长约 1 一 1.2 厘米, 两 面均密 被星状 绒毛, 基部合 生; 萼 钟形, 直径约 3 厘米, 长约 1.8 厘米, 密被星 状绒毛 ,中部 5 裂,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花 冠 钟形, 直径约 5 厘米, 花瓣 白色, 外面带 淡紫色 ,倒卵 圆形, 长 2.5 — 3 厘米, 基部具 髯毛; 雄蕊 柱长约 1.5 厘米, 无毛, 花丝 分离, 多数, 长约 4 毫米; 花柱枝 5, 无 毛或具 微毛。 蒴果 椭圆形 ,长约 3.5 厘米, 直径约 1.5 厘米, 先端尖 ,密 被星状 绒毛, 果; H 5, 宿存花 萼叶状 ,长 约 2 厘米; 种子 肾形, 被白色 长毛, 毛长 8 毫米。 花期 12 月。 特产云 南西双 版纳州 勐海县 和临沧 地区耿 马县, 海拔高 550 — 1300 米 的沟谷 林中。 云南 西双版 纳州勐 海县, 1957 年 2 月 25 日, 中 苏云南 考察队 5226( 模式) 。临沧 地区耿 马县, 1959 年 12 月 14 日 ,云 南大学 667。 本新 种近于 H. fragrans Roxb., 不同处 在于为 攀援状 灌木, 花 较大, 直径有 5 厘米, 果 也较大 ,长约 3.5 厘米。 与 H. scandens Roxb. 也相近 ,但萼 片卵状 三角形 ,较 长于小 苞片, 以 及花中 央不具 紫色而 不同。 3. 旱 地木槿 图版 58,2 Hibiscus aridicola Anthony (1927) ; S. Y. Hu (1955). 3a. 旱 地木槿 var. aridicola 落叶 灌木, 高 1—2 米; 嫩枝 有稜, 小枝圆 柱形, 密被黄 色星状 绒毛。 叶厚 革质, 卵形至 圆心形 ,长 5— 8 厘米, 宽 5 — 10 厘米, 先端圆 或钝头 ,基部 截形或 心形, 边缘具 粗齿状 ,两面 均 密被黄 色星状 绒毛; 叶柄长 1 一 4 厘米, 密被黄 色星状 绒毛; 托叶 线形, 长 5 — 8 毫米, 密 被黄 色星状 绒毛。 花 单生于 叶腋, 花梗长 2.5 — 6、 厘米, 密被黄 色星状 绒毛, 端具节 ;小苞 片 6 , 匙形, 长 8 — 12 毫米, 基部 合生, 密被黄 色星状 绒毛; 萼 杯状, 直径 2 厘米, 长 2 — 2.2 
图版 59 澳 南芙蓉 Hibiscus austro-yunnanensis Wu & Feng 1 • 花 枝 :2. 朔果 :3. 种子 
锦葵科  225  厘米, 密被黄 色星状 绒毛, 萼裂 5, 三角状 渐尖形 ,长 为萼的 1/2; 花冠 白色, 直径约 6 厘米, 花瓣倒 卵形, 长 2.5 — 3 厘米, 外面密 被黄色 星状长 绒毛, 内面 疏被长 柔毛, 基部具 髯毛; 雄 蕊 柱长约 2 — 2.5 厘米, 不 外露, 花药红 黄色; 花柱枝 5, 具长丝 状毛。 蒴果卵 圆形, 长约 2.3 厘米; 种子 肾形, 被白色 棉毛, 毛长约 5 毫米。 花期 10 — 11 月。 特产于 云南西 北部丽 江县, 生于 海拔约 BOO — 1400 米 的干热 河谷丛 薄中。 分 布于四 川西 南部盐 边县。 3b. 光柱旱 地木植 var. glabratus Feng, var. nov. A typo differt: foliis tenuibus, chartaeeis, rumulis stylorum glabris. 本变种 的叶薄 ,坚 纸质, 花柱 枝平滑 无毛, 与原种 不同。 特产 于云南 西北部 宁蒗县 金沙江 沿岸, 生 于海拔 1600 — 2000 米 的干旱 河谷丛 薄中。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木 里县。 云南西 北部宁 蒗县, 1959 年 11 月 ,武 素功 2937。 四川东 南部木 里县, 1959 年 10 月, 武素功 3575( 模式 )。 4. 吊灯花 Hibiscus schizopetalus (Masters) Hook. f., in Curtis 's (1880)*; Gagnep. in Lecte. (1910) ; S. Y. Hu (1955) ; 广州 植物志 (1956). Hibiscus rosa-sinensis Linn. var. schizopetalus Masters (1879)*. 直立 灌木, 高 1 一 3 米; 小枝 细瘦, 常 下垂, 平滑 无毛。 叶椭圆 形至长 圆形, 长 4 一 7 厘 米, 宽 1.5 — 4 厘米, 先端短 尖或短 渐尖, 基部 钝或阔 楔形, 边缘具 齿缺, 两面 均平滑 无毛; 叶 柄长约 1 一 2 厘米, 上面 被星状 柔毛; 托叶 钻形, 长 2 毫米, 常 早落。 花单 生于枝 端叶腋 间, 花梗 细瘦, 下垂, 长 8—14 厘米, 中部具 关节, 平滑无 毛或具 纤毛; 小苞片 5, 极小, 披针 形, 长 1 一 2 毫米, 被 纤毛; 萼管状 ,长约 1.5 厘米, 疏被 细毛, 具 5 浅齿, 常一边 开裂; 花瓣 5, 红色, 长 5 厘米, 深裂作 流苏状 ,向上 反曲; 雄蕊 柱长而 突出, 下垂, 长 9 一 10 厘米, 平滑 无毛; 花柱枝 5, 平滑 无毛。 蒴果长 圆柱形 ,长约 4 厘米, 直径约 1 厘米。 花期 全年。 云 南南部 各热地 栽培, 昆明市 温室偶 有之。 我国 广东、 广西、 福建、 台湾 等省区 均有栽 培。 是热带 和亚热 带地区 常见的 园林观 赏植物 ,也 是极好 的绿篱 材料。 5. 朱槿 (南 方草 木伏) 扶桑 (本草 纲目) ,桑槿 (酉阳 杂俎) ,佛桑 (南 越笔记 ), 大红花 (汉 英韵府 ), 伏元红 (云 南) Hibiscus rosa-sinensis Linn. (1753) ; Masters in Hook. f. (1874) ; Curtis' (1793)*; Forbes & Hemsl. (1886) ; Gagnep. in Lecte. (1910) ; 中 国树木 分类学 (1937)*; 中国 植 物图鉴 (1937)*; S. Y. Hu (1955); 广州 植物志 (1956). 5a. 朱槿 var. rosa-sinensis 常绿 灌木, 高 1 一 3 米; 小枝圆 柱形, 疏 被星状 柔毛。 叶阔卵 形或狭 卵形, 长 4— 9 厘米, 宽 2 —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圆形或 楔形, 边缘具 粗齿或 缺刻, 两面 除背面 沿脉上 有少许 疏 毛外均 无毛; 叶柄长 5 — 20 毫米, 上面被 长柔毛 ;托叶 线形, 长 5 — 12 毫米, 被毛。 花单 
226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60 1 一 3. 木槿 Hibiscus syriacus Linn. 1. 花枝; 2. 花 纵剖; 3. 花 萼和叶 柄的毛 : 4 一 5. 美 丽芙蓉 Hibiscus indicus (Burm. f.) Hochr. 4. 叶 :5. 果。 
锦葵科  227  生于 上部叶 腋间, 常 下垂, 花梗长 3 — 7 厘米, 疏被星 状柔毛 或几平 滑无毛 ,近端 有节; 小苞 片 6 — 7, 线形, 长 8 — 15 毫米, 疏被星 状柔毛 ,基部 合生; 萼钟形 ,长 2 厘米, 被星状 柔毛, 裂片 5, 卵 形至披 针形; 花冠漏 斗形, 直径 6 — 1Q 厘米, 玫瑰 红色或 淡红、 淡黄 等色, 花瓣倒 卵形, 先端圆 ,外 面疏被 柔毛; 雄 蕊柱长 4 一 8 厘米, 平滑 无毛; 花柱枝 5。 蒴果 卵形, 长 2.5 厘米, 平滑 无毛, 有喙。 花期 全年。 云南南 部文山 、红河 、西双 版纳、 临沧、 思茅、 德宏、 保山 等地州 及昆明 市偶见 栽培。 分 布于我 国四川 、广西 、广东 、福建 、台 湾等省 (区) ,均系 栽培。 本种花 大色艳 ,四季 常开, 为 热带和 亚热带 地区常 见的园 林观赏 植物。 5b. 重 瓣朱槿 朱 槿牡丹 (北京 ), 月月开 (四川 ), 酸醋花 (海南 ) var. rubro-plenus Sweet (1826) ; S. Y. Hu (1955). 本变 种主要 不同处 在于花 重瓣, 有红、 淡红、 橙黄 等色。 云南西 双版纳 、元江 、德宏 州等地 有栽培 ,主 供园林 观赏。 分布于 四川、 广东、 广西、 福 建、 台湾等 省区。 6. 美 丽芙蓉 图版 60, 4 一 5 野槿麻 、野 芙蓉、 野棉花 (云南 ) Hibiscus indicus (Burm. f.) Hochr. (1949) ; Backer & Bakh. f. (1963) ; J. van Borssum Waalkes (1966). Alcea indica Burm. f. (1768) ; Merr. (1921) ; Hibiscus venustus Bl. (1825) ; Hook, f. in Curtis (1891)*; Hand.-Mazz. (1933) ; S. Y. Hu (1955)*. 落叶 灌木, 高 3 米, 全株 密被短 而密闭 的星状 柔毛。 叶 心形, 长 8—12 厘米, 宽 10 — 15 厘米, 下部生 的通常 7 裂, 上部生 的通常 3 — 5 裂, 裂 片阔三 角形, 具不整 齐齿, 两面均 密被 星状短 柔毛; 叶柄圆 柱形, 长 6 — 11 厘米, 密 被星状 柔毛; 托叶披 针形, 长 5 毫米, 常早 落。 花 单生于 枝端叶 腋间, 花梗长 6 — 15 厘米, 端 有节, 密 被星状 柔毛, 小苞片 4 一 5, 卵 形, 长 2 厘米, 宽 8 — 12 毫米, 基部 合生, 密 被星状 绒毛; 萼杯状 ,长 2.5 厘米, 近基部 1/3 处 合生, 裂片 5 , 卵状渐 尖形, 密 被星状 绒毛; 花冠粉 红色至 白色, 直径约 10 厘米, 花 瓣倒卵 形, 长 6 .5 厘米, 基部具 髯毛, 外面 被星状 长毛; 雄 蕊柱长 3.5 — 4 厘米; 花桂 枝疏被 长毛。 蒴 果近圆 球形, 被 硬毛, 直径约 3 厘米, 果; H 5-6; 种子 肾形, 长 3 毫米, 密 被锈色 柔毛。 花 期 7— 12 月。 产云南 昆明、 楚雄、 大 理,, 保山、 临沧、 玉溪、 思茅、 红河、 西双 版纳、 文山等 地州, 生于海 拔 700 — 2 000 米的 山谷、 路旁灌 丛中。 分布 于我国 四川、 广西和 广东。 也分布 至印度 ,越 南, 老挝, 柬 埔寨及 印度尼 西亚等 东南亚 地区。 本种茎 皮纤维 强韧, 可剥取 供作绳 索料。 本种 花大而 美丽, 而供 园林观 赏用。 7. 木芙蓉 (本草 纲目) 芙蓉花 (俗称 ) Hibiscus mutabilis Linn. (1753) : Cavan. (1787)*; Masters in Hook. f. (1874) ; Forbes & Hemsl. (1886) ; Franeh. (1884), (1889); Gagnep. in Lecte. (1910) ; Hand.- Mazz. (1933); 中 国树木 分类学 (1937)*; 中国植 物图鉴 (1937)*; S. Y. Hu (1955) ; 广州 
228  云 南植物 志  图版 61 木芙蓉 Hibiscus mutabilis Linn. 1. 花枝 :2. 朔果; 3. 种子, 
锦葵科  12<i  植物志 (1956). 7a. 木芙蓉 图版 61 f. mutabilis 落叶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2 — 5 米; 小枝、 叶柄、 花梗 和萼均 密被星 状毛与 直毛相 混的细 绵毛。 叶卵圆 状心形 ,直径 10 — 15 厘米, 常 5 — 7 裂, 裂片三 角形, 先端 渐尖, 边缘 具钝圆 锯齿, 上面 疏被星 伏细毛 和点, 下 面密被 星状细 绒毛; 主脉 7 — 11 条; 叶柄长 5 — 20 厘米; 托叶披 针形, 长 5 — 8 毫米, 常 早落。 花 单生于 枝端叶 腋间, 花梗长 5 — 8 厘米, 近端 具节; 小苞片 8, 线形, 长 10—16 毫米, 宽 2 毫米, 密被星 状绵毛 ,基部 合生; 萼钟形 ,长 2.5 — 3 厘 米, 裂片 5, 卵形, 渐 尖头; 花初 开吋白 色或淡 红色, 后 变为深 红色, 直径约 8 厘米, 花瓣近 圆形, 直径约 4 一 5 厘米, 外面 被毛, 基部具 髯毛; 雄 蕊柱长 2.5 — 3 厘米, 平滑 无毛; 花柱枝 5, 疏 被毛。 蒴果扁 球形, 直径 2.5 厘米, 被淡黄 色刚毛 及绵毛 ,果; H 5; 种子 肾形, 背 被长柔 毛。 花期 8—10 月。 产云南 昆明、 玉溪、 楚雄、 大理、 丽江、 保山、 临沧、 思茅、 文山等 地州, 均系 栽培。 分布 于我国 四川、 贵州、 广东、 广西、 福建、 台湾、 湖南、 湖北、 江西、 浙江等 省区; 栽培于 安徽、 江 苏、 山东、 陕西、 河北、 辽宁 等省。 日 本和东 南亚各 国也有 栽培。 本种花 型大而 美丽, 供园林 观赏用 ;花叶 入药, 有清肺 、凉血 、散热 和解毒 之功。 7b. 重辦 木芙蓉 f. plenus (Andrews) S. Y. Hu (1955). Hibiscus mutabilis Linn. var. floropleno Andrews (1802)*. 本 变型主 要不同 处在于 花瓣系 重瓣。 云南 昆明、 路南、 腾 冲等地 栽培。 分布 于我国 广东、 福建、 浙江、 江西、 湖南、 湖北 等省, 均系 栽培, 供 园林观 赏用。 8. 木植 (日华 本草) 朝开 暮落花 (本草 纲目) Hibiscus syriacus Linn. (1753) ; Masters in Hook. f. (1874) ; Forbes & Hemsl. (1886) ; Gurke & Diels (1900) ; Gagnep. in Lecte. (1910) ; Hand.-Mazz. (1933), (1934); Merr. (1935) ; P'ei (1934); 中 国树木 分类学 (1937)*; 中国植 物图鉴 (1937)*; S. Y. Hu (1955) ; 广州 植物志 (1956)* Hibiscus syriacus var. chinensis Lindl (1853) ; H. syriacus var. sinensis Lemaire (1854)*. 8 &. 木植 图版 60, 1 一 3 var. syriacus 落叶 灌木, 高约 2 — 4 米, 小枝密 被星伏 绒毛。 叶菱状 卵圆形 ,长 3 — 7 厘米, 宽 2 — 4 厘 米, 常 3 裂, 先端钝 ,基部 楔形, 边缘具 不整齐 齿缺, 下面沿 叶脉微 有毛或 几无毛 ;叶 柄长约 5-25 毫米, 上面 被星状 柔毛; 托叶 线形, 长约 6 毫米, 疏被 柔毛。 花 单生于 枝端叶 腋间, 花梗长 4 — H 毫米, 被 星状短 绒毛; 小苞片 6—7, 线形, 长 6 — 15 毫米, 宽 1—2 亳米, 密被 星状疏 柔毛; 萼钟形 ,长 H — 2 毫米, 密被 星状短 绒毛, 裂片 5, 三 角形; 花冠 钟形, 淡紫 色, 直径约 5 — 6 厘米, 花瓣倒 卵形, 长 3.S — 4 .5 厘米, 外 面疏被 纤毛和 星状长 柔毛; 雄蕊柱 
230  云 南植物 志  长 3 厘米; 花柱 枝平滑 无毛。 蒴果卵 圆形, 直径 12 毫米, 密被金 黄色星 状绒毛 ;种子 肾形, 背 部被黄 白色长 柔毛。 花期 7 — 10 月。 云南 昆明、 红河、 玉溪、 东川、 丽江、 怒江 等地州 栽培。 分布 于我国 台湾、 福建、 广东、 广 西、 贵州、 四川、 湖南、 湖北、 江西、 安徽、 浙江、 江苏、 山东、 陕西、 河南等 省区。 供园 林观赏 或作绿 篱材料 ;茎 皮富含 纤维, 供造纸 原料; 入药治 疗皮肤 癬疮。 8b. 重瓣白 花木槿 1 albus-plenus Loudon (1875) ; S. Y. Hu (1955). 本 变型花 白色, 重瓣, 直径约 6—10 厘米。 云南 大理、 丽江 等地州 栽培。 分布 于我国 四川、 贵州、 广东、 广西、 福建、 湖南、 湖北、 江 西、 安徽、 浙江、 江苏等 省区。 主供 园林观 赏用; 花 供蔬菜 食用。 8c. 长 苞木槿 var. longibracteatus S. Y. Hu (1955). 本变种 的小苞 片与萼 片近于 等长, 长 1.5 — 2 厘米, 宽 1—2 毫米; 花淡 紫色, 单瓣。 云南 西北部 (模 式产地 )。 分布 于我国 四川、 贵州和 台湾。 8d. 单瓣白 花木槿 f. totus-albus T.Moore (1878)*; Rehd. (1927), (1940) ; S. Y. Hu (1955). 本变型 的花纯 白色, 单瓣。 云南 峨山和 丽江县 栽培。 分布于 台湾、 福建、 广东、 江西、 安徽、 陝西、 四川、 贵州 等省。 8e. 紫花重 瓣木槿 1 violaceus Gagnep. f. (1861) ; S. Y. Hu (1955). 本变型 的花青 紫色, 重瓣。 云 南维西 和禄劝 乌蒙山 栽培。 分布 于我国 四川、 贵州和 西藏等 省区。 9. 芙蓉葵 Hibiscus moscheutos Linn. (1753) ; Cavan. (1787)*; DC. (1824) ; Sweet (1829)*; Lindl. (1847) ; S. Y. Hu (1955). 多年 生直立 草本, 高 1 一 2.5 米; 茎 被星状 短柔毛 或近于 无毛。 叶 卵形至 卵状披 针形, 有吋具 2 小侧 裂片, 长约 10— 18 厘米, 宽约 4 一 8 厘米, 基部楔 形至几 圆形, 先端 尾伏渐 尖, 边缘 具钝圆 锯齿, 上面近 于无毛 或被细 柔毛, 下面被 灰白色 毡毛; 叶 柄长约 4 一 10 厘 米, 被短 柔毛; 托叶 丝状, 早落。 花单生 于枝端 叶腋间 ,花 梗长约 4 一 8 厘米, 被极疏 星状柔 毛, 近顶端 具节; 小苞片 10 — 12, 线形, 长约 18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密被 星状短 柔毛, 裂片 5, 卵状三 角形, 宽约 1 厘米; 花大, 白色、 淡 红和红 色等, 中央深 红色, 直径约 10 — 14 厘米, 花瓣倒 卵形, 长约 10 厘米, 外 面疏被 柔毛, 内面基 部边缘 具髯毛 ;雄蕊 柱长约 4 厘米; 花柱 枝 5, 疏被糙 硬毛; 子房 无毛。 蒴果 圆锥状 卵形, 长约 2.5 — 3 厘米, 果;^ 5; 种 子近圆 卵形, 端尖, 直径 2 — 3 毫米。 花期 7—9 月。 云南 昆明市 栽培。 我国 北京、 青岛、 上海、 南京、 杭州 等城市 栽培, 供 园林观 赏用。 10. 云 南芙蓉 图版 62 Hibiscus yunnanensis S. Y. Hu (1955). 多年 生亚灌 木状, 高约 80 厘米, 全株被 粗伏毛 状绒毛 ;小枝 纤细, 圆柱形 ,密被 粗伏毛 
锦葵科  231  图版 62 云 南芙蓉 Hibiscus yunnanensis S. Y. Hu 1. 花枝; 2. 花: 3. 雄 蕊柱; 4. 花萼: 5. 小 苞片; 6. 种子 
232  云南 植物志  状绒毛 。叶 卵形, 不 分裂, 下部的 叶长约 10 厘米, 宽约 9 厘米, 基部心 脏形, 先 端渐尖 或钝, 上部的 叶长约 2.5 — 6 厘米, 基部 圆形, 先端 渐尖, 边缘具 粗锯齿 ;主脉 5 条; 两面均 密被粗 伏毛状 绒毛; 叶柄长 2 — 6 厘米, 密被粗 伏毛状 绒毛; 托 叶小, 早落。 花单生 于枝端 叶腋, 或 为 聚伞花 序状, 花梗长 6 — 28 毫米, 密被粗 伏毛状 绒毛; 小苞片 10, 线形, 长约 6 — 10 毫米, 基部 合生, 密被粗 伏毛状 绒毛; 萼浅 杯状, 直径 1 厘米, 长 1 厘米, 裂片 5, 三 角形, 长为萼 的 1/2, 密被粗 伏毛状 绒毛; 花冠 钟形, 黄色, 中央紫 红色, 直径约 2.5 厘米, 花瓣倒 卵形, 长 约 1.5 厘米; 雄蕊 柱长约 8 毫米。 蒴果近 球形, 直径约 1.2 厘米, 具 5 角稜 的翅, 先端 凸尖, 具长 柔毛; 宿萼 叶状, 长约 2 厘米, 宽约 1 厘米; 种子 肾形, 无毛, 具腺状 乳突。 花期 7 — 8 月。 云南 南部元 江县, 海拔高 500 米的干 热山坡 阳处。 模 式采自 元江。 11. 剌芙蓉 刺木槿 (海南 植物志 ), 五爪藤 (海南 ) Hibiscus surattensis Linn. (1753) ; Cavan. (1787)*; Sims (1811)*; Masters in Hook. f. (1874) ; Forbes & Hemsl. (1886) ; Gagnep. in Lecte. (1910) ; Merr. (1919), (1928) ; S. Y. Hu (1955). 一年生 草本, 高约 0.5 — 2 米; 茎 木质, 常 平卧, 疏具 倒生皮 刺和疏 长毛。 叶掌状 3 — 5 裂, 长约 5 — 10 厘米, 宽约 5—11 厘米, 裂片 卵状披 针形, 长约 3—7 厘米, 宽约 1.5 — 3 厘 米, 具 不整齐 锯齿, 两面被 极疏糙 硬毛; 主脉 5 条, 被倒生 疏刺; 叶 柄长约 2 — 7 厘米, 上面 密被长 硬毛, 背面 被倒生 疏刺; 托叶 耳形, 叶状, 长约 5 亳米, 被疏长 硬毛。 花 单生于 叶腋, 花 梗长约 1 一 5 厘米, 疏 被倒生 刺和长 柔毛; 小苞片 10, 匙形, 长约 1 一 1.5 厘米, 近 中部有 匙形附 属物, 并被 长刺; 萼浅 杯状, 深 5 裂, 裂片 卵状披 针形, 先端长 尾状, 具刺, 长 2.5 厘 米; 花瓣 黄色, 中央暗 红色, 长约 3.5 厘米。 蒴果卵 球形, 长约 1.2 厘米, 直径约 1 厘米, 具 短喙, 密被粗 长硬毛 ;种子 肾形, 疏被 白色细 糙毛。 花期 9 月 至次年 3 月。 云南 南部红 河州河 口市和 西双版 纳州勐 腊县、 景 洪县, 海拔 150 — 1200 米的 山谷、 河 岸、 林缘、 灌丛或 荒坡。 分布 于我国 广东海 南岛。 越南, 老挝, 柬 埔寨, 缅甸, 印度, 斯里兰 卡, 菲 律宾和 澳洲, 非洲等 热带地 区均有 分布。 12. 野 西瓜苗 (救荒 本草) 香 铃草、 灯笼花 (昆明 ), 黑芝麻 (曲靖 ), 火炮草 (红河 ) Hibiscus trionum Linn. (1753) ; Cavan. (1787)*; Masters in Hook. f. (1874) ; Franch. (1884), (1889) ; Forbes & Hemsl. (1886) ; Koraarov (1907) ; Hand.-Mazz. (1933); 中国植 物图鉴 (1937)*; S. Y. Hu (1955). 一年生 直立或 平卧^ :本, 高约 30 — 60 厘米; 茎柔软 ,具白 色星状 粗毛。 叶 二型, 下部 生的叶 圆形, 不分裂 ,上 部生的 叶掌状 3 — 5 深裂, 直径约 3 — 6 厘米, 中裂片 较长, 两侧裂 片 较短, 裂片倒 卵形至 长圆形 ,通 常羽状 全裂, 上面 无毛或 疏被粗 硬毛, 下面 疏被星 状粗刺 毛; 叶 柄长约 2 — 4 厘米, 被星状 柔毛和 星状粗 硬毛; 托叶 线形, 长约 7 亳米, 被星 状粗硬 毛。 花 单生于 叶腋, 花 梗长约 2.5 厘米, 果吋 延长达 4 厘米, 被 星状粗 硬毛; 小苞片 12, 线 形, 长约 8 毫米, 被粗长 硬毛, 基部 合生; 萼 钟形, 淡绿色 ,长约 1.5 — 2 厘米, 被粗长 硬毛或 星状粗 长硬毛 ,裂片 5, 膜质, 三 角形, 有纵 向紫色 条纹, 中 部以上 合生; 花冠淡 黄色, 中央 
锦葵科  233  紫色, 直径约 2 — 3 厘米, 花瓣 5, 倒 卵形, 长约 2 厘米, 外面 疏被细 柔毛; 雄蕊 柱长约 5 毫 米, 花丝 纤细, 长约 3 毫米, 花药 黄色; 花柱枝 5, 平滑 无毛。 蒴果 长圆状 球形, 直径约 1 厘 米, 被粗 硬毛, 果: H 5, 果 皮薄, 黑色; 种子 肾形, 黑色, 具腺状 突起。 花期 7 — 10 月。 云南 昆明、 曲靖、 楚雄、 大理、 丽江、 迪庆、 怒江、 红河等 地州, 在平坝 、丘陵 、山坡 、田埂 均 常见。 分 布于我 国全国 各地。 原产非 洲中部 ,广布 于欧洲 至亚洲 各国。 全草和 果实、 种子入 药用。 13. 玫瑰茄 (岭南 农刊) Hibiscus sabdariffa Linn. (1753) ; Cavan. (1787) ; Masters in Hook. f. (1874) ; 广州 植物志 (1956); S. Y. Hu (1955). 一年生 直立无 刺草本 ,高约 1 一 2 米; 茎淡 紫色, 平滑 无毛。 叶异型 ,下 部的叶 卵形, 不 分裂, 上部的 叶掌状 3 深裂, 裂片披 针形, 长约 2 — 8 厘米, 宽约 5 — 15 毫米, 具 锯齿, 先端钝 或 渐尖, 基部圆 形至阔 楔形, 两面 均平滑 无毛, 主脉 3 — 5 条, 背 面中肋 具腺; 叶 柄长约 2 — 8 厘米, 疏被长 柔毛; 托叶 线形, 长约 1 厘米, 疏被长 柔毛。 花单生 于叶腋 ,近 无梗; 小苞片 8-12, 肉质, 披 针形, 长约 5 — 10 毫米, 宽约 2 — 3 毫米, 疏被长 硬毛, 近顶 端具刺 状附属 物, 基 部与萼 合生; 萼杯形 ,淡 紫色, 直径约 1 厘米, 疏 被粗毛 及刺, 基部 1/3 处合生 ,裂片 5, 三 角状渐 尖形, 长约 1 一 2. 厘米; 花冠 黄色, 中央深 红色, 直径约 6 — 7 厘米。 蒴 果卵球 形, 直径约 1.5 厘米, 密被 粗毛, 果爿 5; 种子 肾形, 平滑 无毛。 花期 7 — 10 月。 云 南南部 西双版 纳和临 沧等地 州间有 栽培。 广东、 福建、 台 湾等省 栽培。 原产 东半球 热 带地区 ,现 全世界 热带地 区均有 栽培。 本种 的花萼 和总苞 肉质, 味酸, 常用以 制果酱 ;茎 皮富含 纤维, 供制绳 索料。 14. 大麻植 (广 州常 见经济 植物) 芙蓉麻 、洋麻 Hibiscus cannabinus Linn. (1759) ; Cavan. (1787)*; Masters in Hook. f. (1874) ; Gagnep. in Lecte. (1910) ; Hand.-Mazz. (1938); S. Y. Hu (1955); 广州 植物志 (1956). 一年生 或多年 生直立 草本, 高约 1 一 3 米; 茎平滑 无毛, 疏被锐 利小刺 。叶 异型, 下部的 叶心 脏形, 不 分裂, 上部的 叶掌状 3 — 7 深裂, 裂片披 针形, 长约 2 — 11 厘米, 宽约 6 — 20 毫 米, 先端 渐尖, 基部心 形至几 圆形, 具锯齿 ,两 面平滑 无毛; 主脉 5 — 7 条, 在 背面中 肋近基 部具腺 ;叶 柄长约 6 — 20 厘米, 疏被 小刺; 托叶 丝状, 长约 6 — 8 毫米。 花单生 于枝端 叶腋, 近 无柄; 小苞片 7 — 10, 线形, 长约 6 — 8 毫米, 分离, 疏被 小刺; 萼近 钟形, 长约 3 厘米, 被 刺 和白色 绒毛, 中 部以下 合生, 裂片 5, 长 尾状披 针形, 长约 1 一 2 厘米, 背面 基部具 1 大 腺; 花大, 黄色, 中央 红色, 花瓣长 圆伏倒 卵形, 长约 6 厘米; 雄蕊 柱长约 1.5 — 2 厘米, 无 毛; 花柱枝 5, 无毛。 蒴果 球形, 直径约 1.5 厘米, 密被 刺毛, 端具 短喙; 种子 肾形, 几 无毛。 花期 8 — 9 月。 云 南元江 和勐腊 县等地 栽培。 我国 东北、 华北以 及浙江 、广东 等地区 栽培。 原产印 度, 现 热带地 区普遍 栽培。 本种茎 皮纤维 柔软, 韧 度大, 富弹性 ,供制 麻袋、 鱼网、 麻 布和绳 索等的 原料。 对气候 适应辐 度大, 凡寒、 温、 热三带 气候以 及有碱 或干湿 之地均 可生长 ,值 得推广 种植。 
234  云南 植物志  11. 桐棉属 Thespesia Soland. ex Corr. 乔木或 灌木。 叶 互生, 单叶, 全缘或 分裂。 花大, 单生或 少数簇 生于叶 腋间; 小苞片 3 一 5, 花后 脱落; 花萼 杯状, 顶端 截平或 5 齿裂; 花冠 钟形, 花瓣 5, 黄色; 雄 蕊柱具 5 齿; 子 房 5 室, 每室 具数颗 胚珠, 花柱 棒伏, 具 5 槽, 柱 头粗而 粘合。 蒴果 球形或 梨形, 木质, 胞背 开裂; 种子 卵形, 禿净或 被毛。 本属约 10 种, 分布 于热带 亚洲和 非洲。 我国产 3 种, 分布于 台湾、 广东 和云南 等省。 云南 南部有 1 种。 1. 白 脚桐棉 图版 63 肖槿 Thespesia lampas (Cavan.) Dalz. & Gibs. (1861) ; Masters in Hook. f. (1874) ; Gagnep. in Lecte. (1910)*; Merr. (1935) : S. Y. Hu (1955)*. Hibiscus lampas Cavan. (1787) *. 常绿 灌木, 高 1 一 2 米; 小枝 被星状 茸毛。 叶卵形 至掌伏 3 裂, 长 8 — B 厘米, 宽 6 — U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圆 形至近 心形, 两侧裂 片浅裂 ,先端 渐尖至 圆头, 上面疏 被星状 柔毛, 下面密 被灰锈 色星状 茸毛; 叶柄长 1 一 4 厘米, 被星状 柔毛; 托叶 线形, 长 5 — 7 毫米。 花单 生 于叶腋 或排列 成聚伞 花序, 花梗长 3 — 8 厘米, 小 花梗长 5 — 10 毫米, 均被星 状柔毛 ;小 苞片 5 , 钻形, 长 2 — 3 毫米; 花萼截 形, 浅杯伏 ,被星 状柔毛 ,具 5 钻形齿 ,齿长 4 一 8 毫米; 花冠 钟形, 黄色, 长约 6 厘米, 花瓣 外面密 被锈色 柔毛; 花柱 棒状, 具 5 槽纹。 蒴果楠 圆形, 具 5 稜, 直径约 2 厘米, 被星状 柔毛, 室背 开裂; 种子 卵形, 黑色, 光滑, 仅种 脐旁侧 具一环 短 柔毛。 花期 9 月 至次年 1 月。 产 云南南 部的勐 腊县、 中部的 新平县 和西南 部的耿 马县, 在海拔 700 — 800 米 的暖热 山地灌 丛中。 分布 于我国 广西、 广东 海南岛 等地。 也 分布至 越南, 老挝, 印度, 菲律宾 ,印 度 尼西亚 和东非 等热带 地区。 树皮含 纤维, 供制绳 索料; 嫩叶芽 和花可 供蔬菜 食用。 12. 棉属 Gossypium Linn. 一年 生或多 年生亚 灌木状 草本, 有 吋为小 乔木。 叶互生 ,掌伏 分裂。 花大, 单生 于叶腋 间, 白色、 黄色或 有吋基 部紫色 ,凋 落吋常 变色; 总苞有 3 — 7 枚大型 叶状小 苞片, 分 离或连 合, 分裂 或呈流 苏状, 具腺点 ;花萼 杯状, 近截平 状或微 5 裂; 花 瓣大, 5 枚, 芽 吋旋转 排列; 雄 蕊柱有 多数具 花药的 花丝, 端 截平; 子房 3 — 5 室, 每室 有胚珠 2 至 多颗。 蒴果 圆形或 椭圆形 ,室背 开裂; 种子 球形, 密被 白色长 棉毛, 或混生 有紧着 种皮而 不易剥 离的短 纤毛, 或 有吋无 纤毛。 本属约 20 种, 分 布于热 带和亚 热带。 我国栽 培的计 4 种和 2 变种。 云南全 产之。 本属 种子上 的棉毛 (俗呼 棉花) 为全世 界纺织 工业最 主要的 原料; 种子供 榨油, 经精炼 后供 食用、 点灯和 作润滑 油用, 其残渣 俗呼棉 子饼, 供牲畜 饲料, 或作肥 料用。 
锦葵科  235  图版 63 白 脚桐棉 Thespesia lampas (Cavan.) Dalz. & Gibs. 1. 花枝; 2. 叶片 : 3. 果序 :4. 花 (除 去花瓣 ); 5. 叶面 星 状毛; 6. 果横 剖面; 7. 种子。 
236  云南 植物志  分种 检索表 1(6) 小苞 片基部 连生, 全 缘或具 3 — 7 齿裂。 2(5) 叶裂片 3 — 5; 小苞片 长超过 于宽, 全 缘或近 先端具 3 — 4 粗齿; 蒴果圆 锥形, 向顶端 渐狭。 3(4 ) 叶 为掌状 5 深裂, 裂片长 圆状披 针形; 小苞片 三角形 ,长 2.5 厘米; 蒴果长 3 厘米 •• 1* 树棉 G. arboreum 4(3 ) 叶为掌 状分裂 至浅裂 ,裂片 卵形、 倒卵 形或长 圆形; 小苞片 卵心形 ,长 2 厘米; 蒴果 较小, 长 2.5 厘米 1^钟叶 树棉 G. arboreum var. obtusifolium 5(2) 叶裂片 5( 稀 3 或 7); 小苞片 宽超过 于长, 先端具 6 — 8 齿; 蒴果 圆形, 有喙 • 2, 草棉 G. herbaceum 6(1) 小苞 片基部 离生, 具渐 尖形长 齿裂, 齿裂 的长约 为宽的 3 — 4 倍; 花萼具 5 齿; 花丝不 等长, 上部 1 枚 较长。 7(8) 叶掌状 分裂至 浅裂, 裂片 阔三角 形至卵 圆形; 小苞 片基部 心形, 先端有 7 — 9 齿; 雄 蕊柱长 1 一 2 厘米, 花 丝排列 疏松; 蒴果卵 圆形, 种子 被棉毛 和不易 剥离的 短棉毛 …… 3. 陆地棉 G. hirsutum 8(7) 叶掌状 深裂, 裂片卵 形至长 圆形; 小苞片 基部圆 心形, 边缘具 10—15 长 粗齿; 雄 蕊柱长 3. 5 — 4 厘米, 花丝排 列紧密 ;蒴果 长圆状 卵形, 种子被 棉毛和 极易剝 离的短 棉毛。 9 (10) 蒴果 长圆状 卵形, 长 3 — 5 厘米, 先端 急尖, 种子彼 此分离 4. 海岛棉 G. barbaden.e 10( 9 ) 蒴果长 圆形, 长 5 — 7 厘米, 先端 具喙, 种 子密集 成团块 4b. 巴西 海岛棉 G. barbadense var. acuminatum 1. 树棉 图版 64, 4 中棉、 木本 鸡脚棉 Gossypium arboreum Linn. (1753); DC. (1824); Roxb. (1832); Masters in Hook. i. (1874); Forbes & Hemsl. (1886); Watt. (1907); Gagnep. in Lecte. (1910); 中国树 木 分类学 (1937)*; 中国植 物图鉴 (1937)*; S. Y. Hu(l955)*; 广州 植物志 (1 9 5 6 ); 海 南 植物志 (1965). la. 树棉 var. arboreum 多年生 亚灌木 或灌木 ,高 2 — 3 米, 嫩 枝被长 柔毛。 叶掌状 5 深裂, 直径 4 一 8 厘米, 裂' 片长 圆状披 针形, 深裂达 叶片的 1/2 左右, 上面被 星状疏 柔毛, 下面被 星状细 绒毛, 沿叶脉 密被长 柔毛; 叶柄长 2 — 4 厘米, 被绒 毛和长 柔毛; 托叶 线形, 早落。 花 单生, 花梗长 I. 5 — 2.5 厘米, 被长 柔毛; 小苞片 3, 三角形 ,长约 2.5 厘米, 近基部 1/3 处彼此 合生, 顶端具 3 — 4 齿, 齿 长不超 过宽的 3 倍, 脉上被 星状长 柔毛, 花萼浅 杯状, 近 截形; 花冠淡 黄色, 中央暗 紫色, 花瓣倒 卵形, 长 4 一 5 厘米; 雄 蕊柱长 1.5 — 2 厘米。 蒴果圆 锥形, 顶端 渐窄, 常 下垂, 长约 3 厘米, 具喙, 通常 3 室, 稀 4 一 5 室, 光滑而 具油腺 的多数 细点, 每窒 有种子 5 — 8 颗, 种子 分离, 卵 圆形, 直径约 5 — 8 毫米, 混生有 白色长 绵毛和 不易剥 离的短 绵毛。 花期 6 — 9 月。 云南 禄丰、 宾川、 蒙自、 禄劝、 金平 等县低 海拔温 暖地区 栽培。 现 广植于 长江和 黄河流 域 的棉区 ,为几 百年来 我国久 经栽培 的土棉 之一。 品 种有: 余 姚棉、 浦东棉 、西 河棉、 孝感光 
锦葵科  237  子棉、 常德紫 茎铁子 …… 等数 十个。 自陆 地棉输 入后, 树 棉巳在 逐步淘 汰中。 原 产于印 度, 现亚洲 和热带 非洲仍 在广泛 栽培。 本种棉 纤维较 粗短; 种 子供搾 油用。 , lb. 钝 叶树桷 鸡脚棉 var. obtusifolium (Roxb.) Roberty (1950), ampl. Borss. Gossypium obtusifolium Roxb. (1814). nom. nud. ; (1832) deser. ; Watt (1907)*; G. iiangking Meyen (1836) ; S. Y. Hu (1955)*. 本变 种的叶 为掌状 分裂至 浅裂, 裂片 卵形、 倒卵 形或长 圆形; 小 苞片卵 心形, 长 2 厘 米; 蒴果 较小, 长约 2.5 厘 米与原 种易于 区别。 云南 元谋县 栽培。 广东、 广西、 四川和 台湾等 省区也 有栽培 ,但不 普遍。 原产 于斯里 兰卡和 印度。 2. 箪棉 亚拉 伯棉、 小棉 Gossypium herbaceum Linn. (1753) ; Masters in Hook. f. (1874) ; Forbes & Hemsl. (1886) ; Watt. (1907)* 中国植 物图鉴 (1937)*; S. Y. Hu (1955)*. —年生 草本或 亚灌木 ,高 1.5 米, 疏被 柔毛。 叶掌伏 5 裂, 直径 5 — 10 厘米, 通 常宽度 大于 长度, 裂片阔 卵形, 裂片 深度不 到叶片 中部, 先端 短尖, 基部 心形, 上面被 星状长 硬毛, 下面被 细绒毛 ,沿脉 上被长 柔毛; 叶柄长 2.5 — 8 厘米, 被长 柔毛; 托叶 线形, 长 5 — 10 毫米, 早落。 花单生 于叶腋 ,花 梗长约 1 一 2 厘米, 被长 柔毛; 小苞 片阔三 角形, 长约 2 — 3 厘米, 宽超过 于长, 先端具 6 — 8 齿, 沿脉 上被疏 长毛; 花萼 杯状, 5 浅裂; 花黄色 ,中央 紫色, 直径 约 5 — 7 厘米。 蒴果卵 圆形, 长约 3 厘米, 具喙, 常 3 — 4 室; 种子大 ,长约 1 厘米, 分离, 斜 圆锥形 ,被 白色棉 毛和短 棉毛。 花期 7 — 9 月。 云南 马关、 保山、 双江 等县有 栽培。 我国 广东、 四川、 甘肃、 新 疆等省 区亦有 栽培。 原 产 阿拉伯 和小亚 细亚。 本种植 株较小 ,生长 期短, 约 130 天左右 ,适于 我国西 北地区 栽培, 但目 前栽培 面积不 广。 ' 3. 陆地棉 (种 子植物 名称) 图版 64, 1 一 3 高地棉 (广州 常见经 济植物 ), 大陆榫 (中 国树木 分类学 ), 美洲棉 (经济 植物手 册), 墨 西哥棉 (华北 经济植 物志要 ), 美棉 Gossypium hirsutum Linn. (1763); Watt. (1907)*; 中 国树木 分类学 (1937)*; S. Y. Hu (1955)*; 广州 植物志 (1956)。 Gossypium mexicanum Todaro (1867); S. Y. Hu (1955)*. 多枝亚 灌木状 ,高 0.6 — 1.5 米, 小 枝被疏 长毛。 叶阔 卵形, 直径 5 — 12 厘米, 长 与宽近 相等或 较宽, 基部 心形或 心状截 头形, 3 浅裂, 稀 5 裂, 中裂 片常深 达叶片 之半, 裂片 阔三角 状 卵形, 先端突 渐尖, 基部阔 ,上 面近于 无毛, 沿脉上 被粗毛 ,下面 疏被长 柔毛; 叶柄长 3 — 14 厘米, 被疏 柔毛; 托叶卵 伏镰形 ,长 5 — 8 毫米, 早落。 花 单生, 花梗通 常较叶 柄略短 ;小 苞片 3 ,分离 ,基部 心形, 有腺体 1 个, 边缘具 7—9 齿, 连 齿长约 4 厘米, 宽约 2.5 厘米, 被 
238  云南 植物志 
锦葵科  239  长 硬毛和 纤毛; 花萼 杯状, 裂片 5, 三角形 ,具 缘毛; 花瓣白 色或淡 黄色, 后变 淡红或 紫色, 长约 2.5 — 3 厘米; 雄蕊 柱长约 1 一 2 厘米。 蒴果卵 圆形, 长 3 .5 — 5 厘米, 具喙, 3 — 4 室; 种 子分离 ,卵 圆形, 具 白色长 绵毛和 灰白色 不易剥 离的短 绵毛。 花期夏 秋间。 云南各 地棉区 栽培。 我国 各产棉 区普遍 栽培, 巳取代 树棉和 草棉。 我 国栽培 的品种 有: 斯字棉 、德 字棉、 岱 字棉、 珂字棉 …… 等等。 原产于 美洲墨 西哥。 十九 世纪末 叶始传 入 我国。 4. 海岛棉 (广 州常 见经济 植物) 图版 6 4 ,5 光籽棉 (华北 经济植 物志要 ), 木棉、 离 核木棉 (开远 ) Gossypium barbadense Linn. (1753); Masters in Hook. f. (1874); 广州 植物志 (1956)*. 4a' var. barbadense 多年生 亚灌木 状草本 或灌木 ,高 2 — 3 米, 被毛或 除叶柄 和叶背 脉外几 无毛; 小 枝暗紫 色, 有 稜角。 叶掌状 3 — 5 深裂, 直径 7— I 2 厘米, 裂片 深达叶 片中部 以下, 卵形 至长圆 形, 先端 长渐尖 , 中裂片 较长, 侧裂 片通常 广展, 基 部心形 ; 叶柄 较叶片 略长, 被散生 黑色腺 点; 托叶 披针状 镰形, 长约 1 厘米, 常 早落。 花 腋生或 顶生, 花梗常 较叶柄 为短, 具 黑色腺 点和 星状长 柔毛; 小苞片 5 或 更多, 分离, 基部 心形, 阔卵形 ,长 3 .5 — 5 厘米, 边缘具 长粗齿 10 — 15; 花萼 杯状, 截 头形, 具黑色 腺点; 花冠 钟形, 淡黄色 ,中央 紫色, 长 约为小 苞片的 2 — 3 倍, 花瓣倒 卵形, 先端 截形而 凹头, 外面被 星状长 柔毛; 雄蕊柱 光滑。 蒴果 长圆状 卵形, 长 约 3 — 5 厘米, 基部 最宽, 先端 急尖, 外面 被明显 腺点, 通常 3 室, 很少为 4 室; 种子 卵形, 具 喙, 长约 8 毫米, 彼此 离生, 被易 剥离的 白色长 绵毛, 剥毛 后表面 黑色, 平滑, 仅在一 端或两 端 有少量 不易剥 离的短 绵毛。 花期夏 秋间。 产 云南红 河州、 德宏州 和保山 地区, 在海拔 1500 米 以下无 霜的亚 热带、 热带 地均有 少量 栽培。 广东、 广 西也有 栽培。 原产南 美热带 和西印 度群岛 ,现全 世界热 带地区 广泛栽 培。 本种系 长绒棉 之一, 可纺 60 支以上 细纱。 4b. 巴西 海岛棉 var. acuminatum (Roxb.) Mast. (1875) ; J. van Borssum Waalkes (1966). Gossypium acuminatum Roxb., (1814), nom. nud., (1832) Descr. ; G. brasiliense Macf. (1837) ; Watt (1907)*; Dunn (1911) ; Merr. (1928); Roberty (1950) ; S. Y. Hu (1955)*; G. barbadense var. brasiliense (Macf.) J. B. Hutch., Silow & Stevens (1947). 本变 种的叶 为掌状 5 深裂; 花较大 ,长约 6 — 7 厘米; 蒴果长 圆形, 长 5 — 7 厘米, 基部 较窄, 中 部以上 较宽, 顶端 具喙, 喙长达 1 厘米; 种子联 合成块 状体, 黑色, 平滑, 除 密被易 剥离的 白色长 绵毛外 ,仅在 顶端有 短纤毛 ,易 与原种 区别。 产云南 景东、 勐海、 潞西、 盈江、 瑞丽 和丽江 等县, 在海拔 720 — 1760 米 的温暖 地区栽 培或 逸生。 广东有 栽培。 原产 于美洲 热带, 今 世界各 热带地 区广泛 栽培。 本变种 的棉纤 维也是 长绒棉 之一, 适于纺 60 支以上 细纱。 
240  云南 植物志  大粤葵 Cenocentrum tonkinense Gagnep. 1 . 花枝 : 2. 朔果 :3 • 种子。 
% 斗 科  241  13. 大 萼薬属 Cenocentrum Gagnep. 灌木 或亚灌 木状, 全株 被黄色 星状糙 伏毛伏 刺毛。 叶亚 圆形, 具 5 — 9 掌状 裂片; 托叶 卵形。 花 单生于 叶腋或 排列成 一广宽 的伞房 花序; 小苞片 4 , 叶伏, 基部 合生, 宿存; 花萼 钟状, 5 裂; 花冠大 ,黄色 ,花瓣 5, 倒 卵形; 雄蕊柱 具着生 到顶的 花药, 雄蕊 多数, 圆柱形 ,花 药螺 丝状; 子房 10 室, 被毛, 花柱 枝疏被 长毛, 柱头 10, 有柄。 蒴果胞 背开裂 ;种子 肾形, 平滑, 具 细点。 本属仅 1 种, 产我 国云南 南部西 双版纳 州和红 河州。 分布于 越南和 老挝。 1. 大萼葵 图版 55 Cenocentrum tonkinense Gagnep., in Lecte. (1909) ; (1910)*. Hibiscus wangianus S. Y. Hu (1955)*, syn. nov. e typo. 落叶 灌木, 高约 2 — 4 米, 全 株密被 星状长 刺毛或 单毛, 毛长约 4 毫米。 叶亚 圆形, 直径 约 7 — 20 厘米, 通常 5—9 浅裂, 裂片阔 三角形 ,先端 锐尖, 基部 心形, 边缘具 粗锯齿 ,叶脉 掌状, 5—9 条, 两 面均被 星状长 刺毛和 单毛; 叶柄长 6 — IS 厘米, 密被 星状长 刺毛或 单毛; 托叶 卵形, 长约 6 毫米, 早落。 花单生 ,花 梗长约 5 — 10 厘米, 密被 星状长 刺毛或 单毛; 小 苞片 4, 叶状, 卵形, 长约 2.5 厘米, 基部 合生, 密被 白色星 状柔毛 和褐黄 色星状 粗毛, 边缘 具白色 长刺毛 ;花萼 膨大, 钟形, 直径约 5 厘米, 长约 3 — 4 厘米, 5 裂, 裂片阔 三角状 卵形, 先端长 渐尖, 密被 星状柔 毛和长 刺毛; 花冠 黄色, 中央 紫色, 直径约 10 厘米, 花 瓣长约 8 厘 米; 雄蕊 柱长约 3.5 厘米。 蒴果近 球形, 直径约 3.5 — 4 厘米, 密被 星状长 刺毛, 胞背 10 裂; 种子 肾形, 长约 3 毫米, 直径约 2 毫米, 灰 褐色, 具褐色 瘤点。 花期 9 一 11 月。 产西 双版纳 州和红 河州, 在海拔 750 — 1600 米的 沟谷、 疏林或 草丛中 习见。 分 布于越 南和 老挝。 本种极 似木槿 属或秋 葵属, 但 小苞片 4, 萼 片大而 宿存, 和子房 10 室而 不同。 本种花 型大而 美丽, 是极 好的园 林观赏 植物。 163. 壳斗科 Fagaceae 常绿 或落叶 乔木, 稀为 灌木; 芽 鳞覆瓦 伏排列 或交互 对生。 单叶, 互生, 具叶柄 ,全缘 或有 锯齿, 稀 为羽状 分裂; 叶脉 羽状, 托叶 早落。 花序 直立穗 状或雄 花序为 下垂的 棻荑花 序, 或头 状花序 。 花单性 ,雌雄 同株或 同序, 无花瓣 ;雄 花花萼 杯状, 4-6 深裂, 稀为 7 — 9 裂, 裂片 覆瓦状 排列, 雄蕊常 与花萼 裂片同 数或为 其倍数 ,花丝 细长, 花药 2 室, 纵裂, 退化 雌蕊细 小或缺 ;雌 花单朵 散生或 2 — 7 朵簇生 于花后 增大的 总苞内 ;花萼 杯伏, 4—6 裂, 与 子房 合生, 子房 下位, 2-6 室, 每室有 1 一 2 个胚珠 ,常有 1 个发育 ,花 柱常与 子房室 同数, 宿存。 坚果 1 一 3 个, 稀为 5 个, 聚生于 1 总苞 (通 称为 壳斗) 内, 顶部 具残存 的花柱 或增大 的柱座 ,成 熟吋脱 离或与 壳斗壁 愈合, 底部有 整齐、 近圆形 的果脐 ,或 与总苞 壁愈合 剝离后 具粗糙 的果脐 疤痕; 总 苞全包 或包坚 果的一 部分, 具苞片 ,苞片 呈鳞片 、针刺 或瘤伏 突起, 螺旋状 或轮伏 排列, 分 离或紧 密覆瓦 伏排列 或愈合 成同心 环带; 种子无 胚乳, 子叶 平坦或 波状 或反覆 折叠。 
242  云南 植物志  8 属, 900 多种, 多分 布于热 带和亚 热带。 我国有 6 属, 300 多种, 分 布几遍 全国。 云 南有 6 属, 150 种 左右, 现记载 149 种, 全 省都有 分布, 除了矮 高山栎 Quercusmonimotricha Hand.-Mazz. 一种 为矮灌 木外, 其他 都是乔 木或小 乔木。 在云南 中部、 西北 部广大 地区组 成松栎 混交林 ,在 南部是 组成常 绿阔叶 林的主 要成分 之一。 从海拔 200 米至 3900 米都有 本 科植物 分布。 本科很 多树种 在林业 生产中 占有很 重要的 地位, 其木材 在本省 通称为 栎木, 材质坚 重, 耐腐 耐用, 为建筑 、家具 、牟辆 、矿柱 、枕木 、农具 及薪炭 等优良 用材; 树皮、 壳斗 含有丰 富的 鞣质, 可提取 栲胶; 果 实富含 淀粉, 可酿酒 ,作伺 料及工 业淀粉 之用; 水 青冈的 坚果含 油脂 可供食 用或工 业用; 栓皮栎 的树皮 可制各 种软木 制品, 是重要 的工业 原料, 有 些栎类 树叶可 以制茶 、词养 柞蚕, 有的带 皮树干 可培养 香菇。 本科分 属在分 类上存 在分歧 ,这 里同意 把柯属 (Pasania Oerst.) 包括在 石栎属 (Lith& carpus B1.) 内; 青闪属 (Cyclobalanopsis Oerst. ) 与栎属 (Quercus L.) 分开。 分属 检索表 1(2) 雄花 序头伏 下垂, 雌花每 2 朵生于 1 总苞内 ,成熟 总苞常 4 裂; 坚果 卵状三 角形; 落叶; 发芽吋 子 叶出土 1. 水 青冈属 Fagu« 2(1) 雄 花序呈 穗状或 棻荑状 花序, 雌花单 生或呈 穗状, 坚果 不为三 角形, 发芽吋 子叶不 出土。 3(8) 雄花 序直立 穗伏; 总苞内 有坚果 1 一 3( — 5) 个。 4(5) 落叶; 枝端无 顶芽; 子房 6 室 2. 板栗属 Cutanea 5(4) 常绿; 枝端有 顶芽; 子房 3 室。 6(7) 总苞被 针刺形 、短刺 形或鱗 形苞片 ,内 有坚果 1 一 3 个, 全色, 稀呈壳 斗状; 叶在枝 上多排 成二列 3, 拷属 Castanopsis 7(6) 总 苞之苞 片通常 不为针 刺形, 内 有坚果 1 个, 多呈壳 斗状, 包着坚 果的一 部分, 少有 全包; 叶在  枝 上不排 成二列 4. 石栎属 Lithocarpu* 8(3 ) 雄花棻 荑花序 下垂; 总苞壳 斗状, 内 有坚果 1 个。 9(10) 壳斗苞 片合生 成同心 环带; 叶常绿 S. 青冈属 Cyclobalanop"* 10(9) 壳斗苞 片覆瓦 状排列 ,紧密 或张开 ;落叶 或常绿 6. 栎属 Quer C «  1. 水 青冈属 Fagus Linn. 落叶 乔木, 树皮 平滑或 粗糙。 单叶 互生, 边缘具 锯齿或 波状, 羽 伏侧脉 整齐, 托叶膜 质, 线形, 早落。 花单性 同株, 雄花 多数, 为下 垂头状 花序, 具总 花梗, 近总花 梗顶部 有膜质 线形 或披针 形苞片 2 — 5 片, 萼片 4—7 裂, 钟状, 雄蕊 6 — 12 个, 有 1 一 2 个退化 雌蕊; 雌花 每 2 朵生于 总苞内 ,少有 1 朵或 3 朵, 萼 5 — 6 裂, 极 细小, 子房 3 室, 每 窒有顶 生胚珠 2 个, 仅有 1 个发育 ,花柱 3, 基部 合生。 总 苞成熟 吋通常 4 裂, 苞片 为短针 刺形、 窄 匙形、 线 形、 钻形 或瘤状 突起; 坚果 三角伏 卵形, 有三 稜脊, 稜脊上 有吋有 窄翅; 果脐三 角形, 种子 1 个, 无 胚乳, 子叶折 扇状, 种 子萌发 吋子叶 出土。 约 H 种, 分布 于北半 球温带 及亚热 带高山 地区。 我国有 8 种。 云南有 2 种, 分布滇 
壳斗科  243  东南和 滇东北 ,常生 于海拔 CO — 2 6 00 米 阴坡或 湿润山 谷中; 是组成 落叶阔 叶林的 上层树 种 之一。 木材为 散孔材 ,红 褐色, 材质重 ,富于 韧性, 紋理直 ,结 构细, 硬至中 ,强度 中至强 ,收缩 大, 稍 耐腐。 供枕木 、桩木 、车船 、工 具柄、 门窗、 地板、 农具、 缝纫 机板、 木尺、 胶合 板等用 材。 种 子含油 量高, 可供食 用或工 业用。 分种 检索表 1(2) 总苞上 的苞片 两型, 基部窄 匙形, 上部扁 线形; 叶 全缘或 波状; 侧脉在 近叶缘 处上弯 网结; 总梗 纤细, 果熟 后下垂 1. 米心 水青冈 F. engleriana 2(1) 总苞 上的苞 片同为 钻形; 叶缘具 锯齿, 侧脉伸 达齿端 ;总梗 较粗, 果熟 后直立 或倾斜 2, 水青冈 F. longipetiolata 1. 米心 水青冈 (图鉴 ) 图版 66, 1—5 米心树 (中国 经济植 物志) Fagus engleriana Seem. (1900) ;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6) ; 陈嵘 (1937)*; 张永田 (1966)*; 图鉴 (1972)*; 徐、 任 (1975)*. F. sylvatica Linn. var. chinensis Franch. (1899). 乔木, 高达 23 米; 树干分 枝低; 冬 芽长约 1.5 厘米。 叶 纸质, 菱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5-9 厘米, 宽 2 — 4.5 厘米, 顶端渐 尖或短 渐尖, 基部圆 形或宽 楔形, 边缘 具波状 圆齿, 稀 近全缘 或具疏 小锯齿 ,幼吋 背面有 绢状长 柔毛, 沿叶脉 较密, 老吋几 无毛, 侧脉 10 — 13 对, 近 叶缘处 上弯; 叶柄长 4 一 12 毫米。 成熟 总苞长 12 — 18 毫米, 裂片 较薄, 长 1 一 1.5 厘米, 苞片 稀疏, 异形, 在基部 的为窄 匙形, 有 吋顶端 2 裂, 具明显 的脉, 绿色, 叶状, 较上 部的扁 线形, 顶 部的针 刺形, 通常有 分枝, 总梗长 2.5 — 7 厘米, 通常为 3 — 5 厘米, 果熟后 下垂; 每 1 总苞内 有坚果 2 个, 偶有 3 个, 坚 果与总 苞近等 长或略 伸出, 在稜脊 顶端有 细小、 三角形 突 出的翼 状体。 花期 4 月, 果熟期 8 月。 产滇 东北, 约北纬 27.5° 以 北永善 一带, 海拔 1200 — 2500 米 山地森 林中; 四川、 贵州、 湖北 交界的 山脉, 川西 山地, 陕西 秦岭东 南部, 向东至 安徽黄 山均有 分布。 2. 水青冈 (图鉴 ) 图版 66, 6 — 9 山毛榉 、长柄 山毛榉 Fagus longipetiolata Seem. (1897) ;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6) ; 陈噪 (1937)*; 张永田 (1966); 图鉴 (1972)*; 徐、 任 (1975)*. F. sinensis Oliv. (1890) ; Franch. (1899) ; F. brevipetiolata Hu (1951) ; F. longipe- tiolata Seem. f. yunnanica Y. T. Chang (1966). 乔木, 高达 25 米; 树干 通直, 分 枝高, 冬 芽长达 2 厘米。 叶薄 革质, 卵 形或卵 状披针 形, 长 6 — 15 厘米, 宽 3 — 6.5 厘米, 顶端 短尖至 渐尖, 基部宽 楔形至 近圆形 ,略 偏斜, 边缘 具疏 裾齿, 幼叶背 面被贴 伏的短 绒毛, 老吋几 光滑, 侧脉 9 一 14 对, 直达 齿端; 叶柄长 1 一 2-5 厘米, 萌 发枝上 的叶柄 较短。 成 熟总苞 4 瓣裂, 长 1.8 — 3 厘米, 密 被褐色 绒毛, 苞片钻 形, 长 4 一 7 毫米, 下 弯或呈 S 形; 总梗稍 粗长, 长 1.5 — 7 厘米, 弯 斜或向 下垂, 无毛; 坚果与 
244  云南 植物志 
壳斗科  245  总苞近 等长或 略伸出 ,在 稜脊顶 端有甚 细小的 翼伏突 出体。 花期 4 一 5 月 ,果 熟期 8 — 9 月。 产滇东 北及滇 东南, 生 于海拔 800 — 2600 米 阴坡; 此外 华中、 华 南以至 陕西南 部亦有 分布, 是本属 中在我 国分布 最广的 一种。 种子 含油量 40 — 45%, 供食 用或作 油漆; 木材紋 理直, 结构细 ,材质 较坚重 ,但 干燥后 易开裂 ,供 农具、 家具 用材。 2. 栗属 Castanea Mill. 落叶 乔木或 灌木; 小枝无 顶芽, 冬芽 卵形, 芽鱗 3— 4 枚。 叶橢圆 形至披 针形, 边缘有 锯齿, 侧 脉直达 齿端。 花雌雄 同株, 雄花序 腋生, 直立棻 荑花序 ,有吋 分枝, 花被片 6, 雄蕊 10-20 枚, 中央 有退化 雌蕊; 雌花 1 一 3( — 7) 朵生于 总苞内 ,单生 或生于 雄花序 下部, 花被 片 6, 花柱 6 — 9 个, 子房 下位, 6 室, 每室 有胚珠 2 个; 苞 片为针 刺形, 密生, 全部遮 盖总苞 壁, 内 有坚果 1 一 3 个 (偶 有多至 5 个), 坚果深 褐色, 有伏贴 的绢毛 ;种子 萌发吋 子叶不 出土。 约 12 种, 分 布于北 半球温 带及亚 热带。 我国有 3 种及 1 引进栽 培种, 除 新疆、 青海 外, 全 国均有 分布。 云南 3 种 均有。 本属植 物果实 都含有 丰富的 淀粉和 醣类, 可供 食用, 木材为 环孔材 ,黄 褐色, 强 度中等 至强, 收缩性 小至中 ,甚 耐腐。 供坑木 、桩木 、车 立柱、 车辆、 工 具柄、 木桶、 枕木等 用材。 分种 检索表 1 (4) 每 总苞内 有坚果 2 —; 个 (偶有 更多) ,坚果 之宽较 高为大 ,叶 背被短 柔毛或 腺轔。 2 (3) 叶背无 腺鳞, 被灰白 色或灰 黄色短 柔毛; 坚果大 ,直径 1.5—{ 厘米; 乔木… 1. 板栗 C. mollissima 3 (2) 叶背被 腺鳞; 坚果 较小, 直径在 1.5 厘米 以下; 灌木或 小乔木 2. 茅栗 C. .eguinii 4(1) 每 总苞内 有坚果 1 个, 坚果 之高大 于宽; 叶 无毛, 顶 端常为 尾状; 叶 柄细长 … 3. 锥栗 C. hearyi 1. 板栗 图版 67, 1 一 5 栗、 魁栗 • 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 (1850) ;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6) ; A. Camus (1929) ; 陈嵘 (1937)*; 广州 植物志 (1956)*; 图鉴 (1972)*; 徐、 任 (1975)*: C. bungeana Blume (1850). 落叶 乔木, 高达 15 米, 胸径达 1 米, 树皮深 灰色, 不 规则深 纵裂。 幼枝被 灰褐色 绒毛。 叶长 楠圆形 至长楠 圆伏披 针形, 长 9 一 18 厘米, 宽 4 一 7 厘米, 顶端 渐尖或 短尖, 基 部圆形 或宽 楔形, 边缘有 锯齿, 齿端 有芒状 尖头, 背 面被灰 白色短 柔毛, 侧脉 10 — 18 对, 叶柄长 0.5-2 厘米, 被细绒 毛或近 无毛。 雄 花序长 9 一 20 厘米, 有 绒毛; 雄花每 簇有花 3 — 5 朵, 雌花 常生于 雄花序 下部, 2 — 3 (— 5) 朵生于 1 总苞内 ,花 柱下部 有毛。 成熟 总苞连 刺直径 4—6.5 厘米, 苞片针 刺形, 密被紧 贴星伏 柔毛, 坚 果通常 2 — 3 个, 扁球形 ,侧 生两个 为半球 形, 直径 2—2.5 厘米, 暗 褐色, 顶端被 绒毛。 花期 4—6 月 ,果 熟期 9 一 10 月。 本省大 部分地 区都有 栽培; 常栽 在海拔 800 — 2500 米丘陵 、山地 ,宜 在向阳 山坡、 土层 深厚、 排水 良好的 砂壤土 栽培, 石灰质 土壤生 不良。 从辽宁 以南各 省除青 藏高原 外均有 栽培。 越 南北部 亦有。 
246  云南 植物志  栗树在 我国栽 培已有 2000 多年 历史, 劳动人 民在长 期生产 过程中 选育出 20 多个优 良 品种。 板栗是 一种经 济价值 很高的 干果, 种仁含 蛋白质 5.7 — 10. 7 %, 脂肪 2 — 7. 4 %, 醣 及淀粉 62 — 70.1%, 果入 药有舒 筋活血 之效; 木材紋 理直, 质坚 而硬, 耐水湿 ,供 建筑、 桩 木、 地板、 矿柱等 用材; 树皮、 总苞 含鞣质 12% 以上, 可提制 栲胶; 树皮 煎水, 外洗 可治疮 毒; 栗花 编制成 绳用以 薰蚊。 2. 茅栗 野 栗子、 毛栗、 毛板栗 Castanea seguinii Dode (1908) ;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6) ; A. Camus (1929) ; 陈嵘 (1937); 图鉴 (1972)*; 徐、 任 (1975)*. C. sativa Skan var. japonica Seemen (1900). 灌 木或小 乔木; 幼枝被 短柔毛 ;冬 芽小, 卵形, 长 2 — 3 毫米。 叶 长楠圆 形或倒 卵状长 楠圆形 ,长 6 — 14 厘米, 宽 4 一 6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圆形或 近心形 ,边缘 有裾齿 ,背 面被 腺鱗, 或仅 在幼吋 沿脉上 有稀疏 单毛, 侧脉 12 — 17 对, 直达 齿端; 叶柄长 6 — 10 毫米, 有 短毛。 总苞近 球形, 连 刺直径 3 — 5 厘米, 苞片针 刺形, 密生, 坚 果常为 3 个, 有 吋可达 5-7 个, 扁球形 ,直径 1 一 1.5 厘米。 花期 5 月 ,果 熟期 9—10 月。 产滇 东北、 东部 彝良、 曲靖 等地, 常生 于海拔 1700 — 1900 米平 地或山 坡灌木 丛中。 河 南, 陕西 和长江 流域以 南各省 区均有 分布。 坚果 虽小, 但 含淀粉 60 — 70%, 味甘美 ,可供 食用; 木材可 制家具 ;树皮 含鞣质 可提制 栲胶; 为嫁接 板栗的 砧木。 3. 锥栗 图版 67, 6—10 珍珠栗 Castanea henryi (Skan)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6) ; A. Camus (1929) ; 陈 嵘 (1937), 图鉴 (1972)*; 徐、 任 (1975)*. Castanopsis henryi Skan (1899). 乔木, 高可达 30 米, 胸径 1 米以上 ;冬芽 卵形, 长约 4 毫米, 幼枝 无毛。 叶披针 形至卵 状披 针形, 长 12 — 18 (— 23) 厘米, 宽 3 — 7 厘米, 顶端 长渐尖 或尾状 长尖, 基 部宽楔 形至圆 形, 通 常一侧 偏斜, 边缘有 刺芒状 锯齿, 背面 无毛, 侧脉 B — 16 对;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成 熟 总苞近 球形, 连 刺直径 2.5 — 3.5 厘米, 苞片针 刺形, 密生或 疏生, 坚果 单生, 卵形, 直径 1-5-2 厘米, 顶端具 尖头, 被 黄棕色 绒毛。 花期 5 — 7 月 ,果 熟期 9 一 10 月。 产滇 东北, 生 于海拔 1100 米 向阳、 土质疏 松的山 地阔叶 林中; 我国 华中、 华南 各省均 有 分布。 本种 是高大 乔木, 树干 挺直, 生长 迅速, 可选 为造林 树种; 木材供 枕木、 建筑 用材; 果供 食用或 酿酒; 根 皮煎水 外洗治 丹毒、 疮毒; 叶煎水 外洗治 漆疮; 花治 瘰疠和 痢疾; 壳 斗含糅 质 6.5%, 可提制 栲胶。 3. 拷属 Castanopsis Spach  常绿 乔木, 枝有 顶芽, 芽鳞 多数。 叶常为 2 列 互生, 边缘有 锯齿或 全缘, 羽 状脉。 花序 
壳斗科  247  图版 67 1 一 5. 板栗 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 1. 花枝, 2. 果枝, 3. 叶背一 部分, 4. 雄花, 5. 雌花; 6 — 10. 锥栗: Castanea henryi (Skan) Rehd. et Wils., 6. 叶片, 7. 果序, 8. 坚果, 9. 雄花, 10. 雌花。 
248  云南 植物志  为直 立棻荑 花序, 有吋 分枝; 雄 花通常 3 朵聚生 ,萼 5—6 裂, 稀 4 裂, 雄蕊 10—12 个, 稀 8 个, 退 化雌蕊 细小, 被毛; 雌花 单朵或 2—5 朵聚 生于总 苞内, 花萼 5—6 深裂, 稀具 有与花 萼裂 片对生 的退化 雄蕊; 子房 3 室, 花 柱通常 3 个, 有吋 2, 稀 4 或 5 个。 总苞通 常近球 形, 少数为 杯形, 苞片为 针刺形 ,鱗片 或瘤状 突起, 密生或 疏生, 总苞 成熟吋 规则或 不规则 开裂, 稀 不裂, 有坚果 1 一 3 个, 坚果仅 基部或 至中部 与总苞 贴生, 脱离吋 留有基 生果脐 ,或 坚果 的侧壁 与总苞 愈合, 仅顶部 分离, 剥离吋 愈合部 分有粗 糙的果 脐疤痕 ,坚 果翌年 成熟, 少数 为当年 成熟。 约 BO 种, 主 产亚洲 热带或 亚热带 地区。 我国约 70 种, 分布 长江流 域以南 各地; 云南 有近 40 种, 这 里记载 34 种, 分布 全省。 本属 多为大 乔木, 木材 坚实, 纹理 致密, 耐久用 ,供 建筑、 枕木、 车、 船等 用材; 坚 果富含 淀粉 和醣, 鞣质含 量少, 一般在 2% 以下, 多数可 食用; 壳斗、 树 皮富含 鞣质, 为栲胶 原料; 多数种 类可为 南方地 区经营 阔叶用 材林的 主要树 种 6 分种 检索表 1 (78) 总苞的 苞片针 刺形、 短刺 形或瘤 状刺, 通常全 包坚果 ,每 个总苞 内雌花 1 一 3 朵 或坚果 1 一 3 个; 坚果 2 年 成熟; 叶 在枝上 2 列互生 (1. 栲树组 Sect. 1. Ca.tanop.is) 2 (55) 每个总 苞内有 1 朵 雌花或 1 个 坚果。 3 (10) 成熟总 苞连刺 直径在 4 厘米 以上; 苞片针 刺形, 密生, 几全部 遮盖总 苞壁; 苞壁厚 I 一 2 毫米。 4(5) 叶全缘 ,长椭 圆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8 — 17 厘米, 宽 3 — 6 厘米, 背面被 灰黄色 或淡黄 色绒毛 ;总 苞 干后灰 褐色; 果脐 疤痕比 坚果基 部较大 1. 湄公栲 C. mekongenti. 5(4) 叶缘有 锯齿。 6(7) 叶背 及小枝 无毛; 叶长楠 圆或宽 披针形 ,长 15 — 25 厘米, 宽 5 — 10 厘米, 背面被 棕色或 银灰色 鳞秕, 针刺 形苞片 粗长, 黑褐色 2. 钩栲 C. tibetana 7(6) 叶背 及小枝 密生或 疏生黄 褐色或 黄棕色 柔毛, 叶片长 8 — 2 厘米, 宽 4 一 10 厘米, 针刺 形苞片 棕色。 . 8(9) 针刺形 苞片下 部近圆 柱形, 不 弯曲, 基部不 易折断 ;叶 长楠圆 形或倒 卵形, 背面 疏生短 柔毛, 二 次侧 脉明显 3. 印度栲 C indica 9(8) 针刺形 苞片下 部近三 稜形, 稍 弯曲, 基部易 折断; 叶长椭 圆形, 背面密 被紧贴 细柔毛 ,二 次侧脉 不明显 • …" 4. 弯剌栲 C. clarkei 10( i ) 成熟总 苞连刺 直径在 4 厘米 以下, 苞片针 刺形、 短刺 形或瘤 状刺, 密生或 疏生; 总苞壁 较薄, 厚 不及 1 毫米。 11(48) 成熟总 苞连刺 直径在 1.5 — 3. 5 (— 4) 厘米, 苞片 通常针 刺形。 12(19) 针刺形 苞片密 生或近 于密生 ,全部 或几全 部遮盖 总苞壁 ;成 熟总苞 4 裂。 13(14) 叶 全缘, 宽披针 形或窄 卵形, 长 6 — 12 厘米, 宽 2 — 3 厘米, 背面被 红褐色 鱗秕和 短柔毛 S. 剌栲 C. hy.trix 14(1.0 叶缘自 1/2 以上有 锯齿。 15(18) 叶两 面同为 绿色, 无毛, 卵状披 针形。 16(17) 叶表面 中脉凸 起;^ 刺形苞 片下部 结合成 刺轴; 总苞 内壁被 褐色长 绒毛; 坚果顶 部无稜 桂林拷 C. chinensit 
壳斗科  249  17(16) 叶表 面中脉 下凹; 针刺 形苞片 下部不 结合成 刺轴; 总苞 内壁被 灰色长 绒毛; 坚果 顶部具 4 一 5 稜 • 7, 密刺拷 C. densispinosa 18(15) 叶背被 红褐色 鳞秕和 短柔毛 ,叶 宽披针 形或窄 卵形, 长 6 — I 2 厘米, 宽 2 — 3 厘米 5. 剌栲 C. hystrix 19( 2 ) 针刺 形苞片 疏生, 通常 不全部 遮盖总 苞壁; 成熟 总苞不 规则幵 裂或不 开裂。 20(23) 坚果基 部疤痕 大于坚 果面积 的一半 以上; 叶 全缘, 无毛, 卵状 披针形 或长楠 圆形, 长 9 一 I 6 厘米。 21(22) 叶片 较厚, 背面银 灰色, 苞刺短 ,排成 不规则 的环带 ,坚果 基部疤 痕为坚 果面积 2 / 3 — 4 / 5 , 坚果 近 扁球形 8. 银叶拷 C. argyrophyUa 22(21) 叶片 较薄, 背面 绿色; 苞刺 疏长, 坚果基 部疤痕 为坚果 面积的 I/ 2 — 2 / 3 , 坚果 宽卵形 9, 薄叶拷 C. tcheponensi* 23(20) 坚 果基部 疤痕小 于坚果 面积的 一半, 甚至比 坚果基 部小。 24(37) 叶 全缘。 25(32) 叶背 无毛。 26(29) 叶大, 长楠 圆形, 长 13 厘米 以上, 二 次侧脉 明显。 27(28) 叶长 13 — 18 厘米, 宽 4. 5 — 7 厘米, 背面 灰绿色 10. 越南栲 C. annamentis 28(27) 叶长 20 — 30 厘米, 背面 淡褐色 11. 大叶拷 C. mogaphylla 29(26) 叶 较小, 卵状披 针形或 椭圆伏 披针形 ,长 I 3 厘米 以下, 二次 侧脉不 明显。 30(31)- 叶卵 伏披针 形或披 针形; 小枝及 果序密 被白色 皮孔; 苞片针 刺形, 基部 较先端 粗壮; 总苞 千后灰 色 12. 思茅拷 C. forox n(30) 叶椭圆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小 枝及果 序无明 显 的皮孔 ;苞刺 纤细, 先端与 基部几 等粗; 总 苞干后 带褐色 13. 细剌栲 C. tonkinensis 32(25) 叶背被 深褐色 、紫 褐色、 锈色 鳞秕或 绒毛。 33(34) 叶椭圆 形或倒 卵伏椭 圆形, 长 10 — H 厘米, 宽 4 一 7 厘米; 总苞 被锈色 短绒毛 14. 蒺藜栲 C. tribuloides 34(33) 叶披 针形、 宽披 针形。 35(36) 叶宽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9 一 H 厘米, 宽 2 . 5 —;. 5 厘米; 总苞刺 尖锐, 长达 1 厘米 1S. 栲树 C. fargesii 36(35) 叶长 椭圆形 至宽披 针形, 长 I 3 — IS 厘米; 总 苞刺不 尖锐, 长不及 0.5 厘米 16, 红毛拷 C. rufotomentota 37(24) 叶缘有 锯齿或 疏生细 锯齿。 38(39) 叶背被 深褐色 或褐色 鳞枇, 叶宽披 针形或 披针形 ,长 9 一 B 厘米 IS. 栲树 C. fargetii J9(38) 叶 背被银 灰色或 淡褐色 鳞秕。 40(43) 刺 形苞片 疏生, 排列成 4 一 5 环。 41(42) 叶倒卵 形或椭 圆形, 顶端 急尖, 长 6—11 厘米, 宽 3 — 7 厘米, 革质 …… I 7 . 离山栲 C. delayayi 42(41) 叶椭圆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顶端 尾尖, 长 5 — 10 厘米, 宽 I. 5 — 3 厘米, 薄革质 18* 短剌拷 C echidnocarpa 43(40) 刺 形苞片 较密, 不 排成环 带或不 明显的 环带。 44(45) 苞刺 散生、 粗壮, 总苞圆 球形, 连刺 直径约 3 厘米; 叶长圆 伏披针 形或长 圆形, 长 7 — 11 厘米, 宽 1.5 — 2. 5 厘米, 顶 端圆钝 或渐尖 19. 矩叶拷 C. oblonga 45(44) 苞刺在 中部排 成二列 ;叶 长楠圆 形或长 卵形, 长 5 — 12 厘米, 宽 2. 5 — 5 匣 米。 46(47) 叶顶端 渐尖, 上 部锯齿 明显, 背面银 灰色; 总苞连 刺直径 2 — 2 . 5 厘米… Z0. 东南栲 C. jucund. 47(46) 叶顶端 尾尖, h 部具明 显或不 明显的 锯齿, 背面灰 褐色, 总苞连 刺直径 2 .5 — 3 . 5 厘米 
250  云南 植物志  21. 细齿拷 C, reinotidenticulata 48(11) 成熟总 苞连刺 直径在 1 • 5 厘米 以下, 苞 片短刺 形或瘤 状刺。 49(52) 叶 全缘; 总苞连 刺直径 0.7 — 1.2 厘米。 50(51) 叶背 绿色, 叶卵 状披针 形或楠 圆形, 长 8 — 12 厘米; 总 苞卵形 22. 小果栲 C. fleuryi 51.(50) 叶背淡 褐色, 叶卵 状或楠 圆状披 针形, 长 4 一 8 厘米; 总苞近 球形或 椭圆形 23, 小叶拷 C. carle sii var. spinuloMi 52(49) 叶缘 上部有 锯齿, 背面淡 褐色; 总苞近 球形, 苞 片短刺 形或瘤 状刺。 53(54) 叶片 较大, 长椭 圆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7 — 11 厘米, 宽 2 — 4 厘米; 果序长 15 — 18 厘米; 总苞连 刺直径 1—1.5 厘米 '. 18. 短剌拷 C. echidnocarpa 54(53) 叶片 较小, 卵状 或长椭 圆伏披 针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1.5 — 2. 2 厘米; 总苞连 刺直径 . 8 — 1 . 2 厘米 • • 23. 小叶拷 C. carlesii var. tpinulota 55(2) 每 1 总苞内 通常有 3 朵 雌花或 3 个 坚果。 56(73) 成熟总 苞连刺 直径在 3 厘米 以上。 57(64) 叶 全缘。 58(61) 小枝、 叶背被 灰色或 灰棕色 柔毛。 59(60) 叶背 被灰色 柔毛, 叶卵 状或倒 卵伏披 针形, 长 9 一 16 厘米, 宽 2. 5 — 5. 5 厘米; 苞片针 刺形, 疏 生, 从中部 分枝, 下部常 结成宽 扁刺轴 24. 瓦山栲 C. ceratacantha 60(59) 叶背被 灰棕色 柔毛, 沿叶 脉被棕 色毛, 叶长 带状披 针形, 长 13 — 25 厘米, 宽 4 一 7 厘米; 苞片针 刺形, 密生, 从基 部分枝 2S. 棕毛栲 C. tesseUata 61(58) 小枝、 叶背 无毛。 62(63) 叶面亮 绿色, 背面 褐色; 苟片针 刺形, 长 短均匀 26. 龙陵拷 C. rockii 63(62) 叶两 面皆为 绿色, 千后带 褐色; 苞刺 粗壮, 长短 不一, 长的呈 鹿角伏 …… 27. 鹿角栲 C. Umontii 64(57) 叶缘上 半部有 锯齿。 65(68) 叶两面 颜色相 ^。 66(67) 叶片 较大, 长 12 — 20 厘米, 千后带 褐色; 苞刺 粗壮, 长短 不一, 长的呈 鹿角伏 … 鹿角拷 C lamontii 67(66) 叶片 较小, 长 6 — 10 厘米, 千后 绿色; 苞刺长 短均匀 ,基部 隆起成 数行… • • 28, 元江栲 C. orthacantha 68(65) 叶两面 颜色不 相同。 69(70) 叶背 被灰色 柔毛, 叶卵 状或倒 卵状披 针形, 长 9 一 16 厘米, 宽 2. 5 — 5. 5 厘米; 总 苞之刺 下部常 结 合成宽 扁刺轴 24. 瓦山拷 C ceratacantha 70(69) 叶背 无毛, 幼吋被 棕红色 或褐色 鳞秕, 老吋银 灰色; 苞刺 粗短。 71(72) 苞片短 刺形, 基部结 合成宽 扁刺轴 且排成 环状; 叶倒 卵披针 形或椭 圆形, 长 8 — 15 厘米, 宽 3 — 6.5 厘米 29. 哦眉拷 C. platyacantha 72(71) 苞片短 刺形, 基部具 圆形短 刺轴, 不排成 环状; 叶长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6 — 14 厘米, 宽 2 — 3. 5 厘 米 30. 腾冲栲 C. wattii 73(56) 成熟总 苞连刺 直径在 3 厘米 以下。 74(75) 叶背 密被灰 褐色短 柔毛, 叶卵伏 披针形 ,长 11 一 15 厘米, 宽 2. 5 — 4 厘米; 总苞连 刺直径 1.5 — 2 厘米, 苞刺 疏生, 长不及 0.5 厘米 24. 瓦山栲 C. ceratacantha 75(74) 叶 背被黄 棕色或 银灰色 鳞秕; 总苞连 刺直径 1 一 3 厘米。 76(77) 叶背被 黄棕色 鳞秕, 叶卵伏 或窄楠 圆伏披 针形, 长 9 一 17 厘米, 宽 3 — 5 厘米; 苞刺长 0.5—1 厘 米, 微被毛 • 31. 罗浮栲 C. fabri 
壳斗科  251  77(76) 叶背被 银灰色 鳞枇, 叶长椭 圆状或 卵伏披 针形, 长 6 — I 4 厘米, 宽 2 一 3 . 5 厘米; 苟刺密 被黄揭 色续毛 30. 腾冲栲 C. wattii 78( 1 ) 总苞的 苞片鳞 片状或 愈合成 环状, 包着 坚果的 全部或 部分, 每个 总苞内 有雌花 1 朵 或坚果 1 个; 坚果当 年成熟 ;叶 在枝上 螺旋状 互生, 少有排 成二列 [ 2 .» 菊栲组 Sect. 2.Pwudocast«nop.i.] 79(80) 总苞包 着坚果 的全部 ,成熟 吋总苞 上部常 破裂; 叶长楠 圆形或 倒卵披 针形, 长 15 — 2 5 厘米, 宽 5—9 厘米, 边 缘有钝 锯齿, 背面被 灰黄色 鳞枇; 枝叶无 毛或叶 背脉上 有疏毛 32. 覧菊栲 C. fissa 80(79) 总苞包 着坚果 的一半 ,呈壳 斗状; 叶长 椭圆形 至倒卵 状长椭 圆形, 长 15 — 2 5 厘米, 宽 5 — S 厘米, 边 缘有粗 键齿。 81(82) 小枝、 叶背 无毛, 背面淡 褐色; 坚果 较小, 直径在 1 厘米 以下, 偶有达 I. 5 厘米; 壳 斗无柄 33. 杯状栲 C. calathiformi. 82(81) 小枝、 叶背 密生淡 褐色短 柔毛; 坚果 较大, 直径 1. 5 — 2 厘米; 壳 斗具柄 34. 毛叶 杯状拷 C. cerebrina 1. 湄公栲 图版 68,7—10 Castanopsis mekongensis A. Camus (1939) ; 徐、 任 (1975)*. C. fohaiensis Hu (1940) ; C. wangii Hu (1940) ; C. lantsangensis Hu (1949). 乔木, 高达 25 米, 胸径达 70 厘米。 小枝 粗壮, 幼吋被 黄褐色 绒毛, 老吋 光滑。 叶革质 ,长 椭圆形 或卵状 披针形 ,长 8 — 17 厘米, 宽 3 — 6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 部宽楔 形或近 圆形, 全 缘, 背面被 淡黄色 或灰黄 色绒毛 ,侧脉 11 一 14 对; 叶柄长 0.5 — 1.5 厘米, 被 绒毛。 果序长 4—10 (—15) 厘米。 总苞近 球形, 连 刺直径 4—5 厘米, 被 绒毛; 苞片针 刺形, 长约 1 厘米, 基部 结合成 刺轴, 密生。 总苞内 1 个 坚果, 宽卵形 ,径约 1.8 厘米, 被黄褐 色绒毛 ,果 脐大, 约 为坚果 面积的 1/2。 花期 3 — 4 月 ,果熟 期翌年 9 一 10 月。 产西 双版纳 及澜沧 等地; 常生 于海拔 600 — 1800 米 山地, 沟谷密 林中, 但在干 燥山坡 疏林中 也有。 老挝 亦有。 树皮 含单宁 13.4%, 总苞 含单宁 12.2%。 2. 钩栲 图版 69,1—3 钩栗、 藏栗、 硬叶栎 Castanopsis tibetana Hance (1873) ; A. Camus (1929) ; 陈 嵘 (1937)*; 图鉴 (1972)*; 徐、 任 (1975)*. 乔木, 高达 30 米。 幼枝 无毛。 叶革质 ,椭圆 形至长 椭圆形 ,长 15 — 25 厘米, 宽 5—10 厘米, 顶端短 渐尖, 基 部近圆 形或宽 楔形, 边 缘中部 以上有 锯齿, 背 面被棕 色或银 灰色鱗 秕, 侧脉 13 — 18 对; 叶柄长 1.5 — 3 厘米。 雄花序 圆锥状 或穗状 ;雌花 每一总 苞内有 1 朵 雌花。 果 序长约 10 厘米。 总苞近 球形, 熟 吋规整 4 瓣裂, 连 刺直径 5 — 8 厘米; 苞 片针刺 形, 密生, 长 1.5 — 2.5 厘米, 基部 结合成 刺轴, 黑 褐色。 总 苞内有 1 个坚果 ,宽 卵形, 直径 2 -2.8 厘米, 高 1.5 — 1.8 厘米, 密 生褐色 绒毛。 花期 4 一 5 月 ,果熟 期翌年 10 月 。 产 富宁、 广南, 生 于海拔 1000 — 1550 米 湿润的 山地疏 林中。 我 国长江 流域以 南各省 区亦有 分布。 木材供 建筑、 车船、 家具等 用材; 种子 含淀粉 25 — 30%, 可 食用或 酿酒; 树皮 含单宁 6— 7.4%, 是栲胶 原料。 
图版 68 1—3. 大叶栲 Castanopsis megaphylla Hu, 1. 枝叶, 2. 果序, 3. 总 苞刺; 4 一 6. 龙陵栲 Castanopsis rockii A. Camus, 4. 叶片, 5. 具刺 总苞, 6. 总苞刺 : 7 — 10. 湄公栲 Castanopsis mekongcnsis A. Camus, 7. 叶片, 8. 具刺 总苞, 9. 坚果及 总苞, 10. 总 苞刺。 
壳 斗 科  253  图版 69 1 一 3. 钩栲 Castanopsis tibetana Hance, 1. 叶片, 2. 果序, 3. 坚果; 4— 8. 印度栲 Castanopsis indica (Roxb.) A. DC. 4. 叶片, 5. 叶背一 部分, 6. 果序, 7. 总 苞刺, 8. 坚果; 9—12. 弯剌栲 Castanopsis clarkei King ex Hook. f. 9. 雌花 序枝, 10. 叶背一 部分, 11. 具 刺总苞 ,12. 总 苞刺。 
254  云南 植物志  3. 印度栲 图版 69, 4— 8 印 度锥栗 Castanopsis indica (Eoxb.) A. DC. (1863—64) ; Hook. f. (1888) ; King (1889) ; Craib (1911) ;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6). A. Camus (1929) ; Hick, et A. Camus (1921) et in Leeomte (1930) ; Merr. (1932) ; Hu (1940) ; 图鉴 (1972)*; 徐、 任 (1975)*. Castanea indica Roxb. (1832) ; Wight (1843) ; Kurz (1877) ; Quercus indica Drake (1890) ; Castanopsis macrostachya Hu (1951). 乔木, 高达 30 米, 胸径达 90 厘米; 树皮灰 褐色, 片状 剥落。 幼枝、 叶柄、 花序轴 均被短 柔毛。 叶 革质, 长椭圆 形或倒 卵形, 长 8 — 20 厘米, 宽 4 一 10 顶端 渐尖, 基部 宽楔形 或近 圆形, 背面被 黄棕色 短柔毛 ,边缘 除基部 外有粗 锯齿, 侧脉 15 — 20 对, 直达 齿端, 背面 二次 侧脉很 明显; 叶 柄长约 1.5 厘米。 果序长 10— ?5 厘米。 总苞近 球形, 连刺 直径约 4 厘米; 苞片针 刺形, 密生, 纤细, 分枝或 不分枝 ,刺 轴近圆 柱形, 不易 折断。 坚果 1 个, 卵形, 直径 0.8 — 1.3 厘米, 有毛, 果跻 与坚果 基部几 等大。 花期 10 — 12 月 , 果熟 期翌年 10 — 12 月。 产滇 西南、 滇南 及滇东 南海拔 600 — 1100 米 沟谷疏 林中。 我国 广西、 广东、 福 建及西 藏等 省区有 分布。 越南, 老挝, 印度 亦有。 木材暗 红褐色 ,纹理 细致, 材质 坚硬, 适作 建筑、 交通 用材; 种子 含淀粉 40 — 50%, 食 用或 酿酒; 树皮 含单宁 11.55%, 纯度 67.5%, 总苞 含单宁 18.9%, 纯度 59.81%。 4. 弯剌栲 图版 69,9—12 Castanopsis clarkei King ex Hook. f. (1888) (1889) ; A. Camus (1929) ;徐、 任 (1975)*. 乔木, 高达 20 米, 树皮灰 黑色。 小 枝密被 黄棕色 绒毛, 以后渐 脱落。 叶长椭 圆形, 长 10-20 厘米, 宽 5 — 8 厘米, 顶端短 渐尖, 基部圆 形或宽 楔形, 或略 偏斜, 边 缘具疏 锯齿, 背 面被 紧贴细 柔毛, 侧脉 10 — 18 对, 嫩叶吋 二次侧 脉很不 明显, 老 叶吋略 明显; 叶柄长 1.5 — 2.5 厘米。 果序长 15 — 25 厘米, 轴被 毛或渐 脱落。 成熟 总苞连 刺直径 4 一 5 厘米; 苞 片针刺 形, 密生, 刺长约 1 厘米, 稍弯曲 ,下 部近三 稜形, 基部易 折断, 总苞壁 被黄棕 色绒毛 ,总苞 内有 1 个坚果 c 花期 3 — 4 月。 产 西双版 纳海拔 560 — 1100 米 的次生 林或疏 林中。 越南, 印度 亦有。 5. 剌拷 图版 70, 1 一 5 栲树、 红栲、 红 锥栗、 刺锥栗 Castanopsis hystrix A. DC. (1863) ; Hook. f. (1888); King (1889) ; Skan (1899) ;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6) ; Edinb. Staff (1925) ; Hick, et A. Camus (1929) ; Hand.-Mazz. (1929); A. Camus (1929) ; Rehd. (1929) ; 陈嵘 (1937)*; 图鉴 (1972)*; 徐、 任 (1975)*. 乔木, 高 30 米, 胸径达 80 厘米, 树皮暗 褐色。 幼枝被 暗黄色 短绒毛 和黄色 鳞秕, 二年 生枝几 无毛, 有稀疏 皮孔。 叶宽披 针形或 窄卵形 ,长 6 — 12 (— 15) 厘米, 宽 2 — 3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 部宽楔 形或近 圆形, 全缘或 顶端有 细钝齿 ,背面 密被红 褐色鱗 粃和短 柔毛, 老吋变 
壳斗科  255 
256  云南 植物志  为浅 黄色, 侧脉 6 — 12 对; 叶柄长 5 — 8 毫米, 幼吋 被毛。 雄花序 穗状, 轴有暗 黄色短 柔毛; 每 1 总苞内 有雌花 1 朵。 果序长 4—12 厘米。 总苞近 球形, 被 疏毛, 连 刺直径 2.5 — 4 厘 米; 苞片针 刺形, 密生, 通 常基部 合生成 刺轴, 苞刺长 6 — 13 亳米。 总 苞内有 1 个 坚果, 宽 卵形, 径约 1 厘米, 无毛。 花期 3 — 5 月, 果熟 期翌年 9—11 月。 产滇西 龙陵、 腾冲, 滇 南西双 版纳, 滇东 南富宁 等地, 常生 于海拔 500 — 1600 米 (有吋 达 2000 米) 湿润 山谷疏 林或密 林中。 贵州、 广西、 广东、 湖南、 福建、 台 湾等省 区均有 分布。 印度、 老挝、 越南 亦有。 木材红 褐色, 质坚实 ,耐湿 ,不 受白蚁 蛀蚀, 适作 交通、 坑木、 建筑等 用材; 干种 仁含淀 粉 74.31 % ,单糖 12.28% ,单宁 0.14% , 蛋白质 2.91 % ,脂肪 0.36% , 纤维素 2.01 % ,可 供食 用或 酿酒; 树皮 含单宁 11.58%, 纯度 51.7%, 总苞 含单宁 19.82%, 纯度 67.67%。 6. 桂林栲 图版 70,11—16 锥栗栲 、野板 栗栲、 栲栗、 锥栗 Castanopsis chinensis Hance (1868) ; A. Camus (1929) ; 陈嵘 (1937); 广州 植物志 (1956)*; 图鉴 (1972)*; 徐、 任 (1975)*. 乔木, 高 5 — 17 米。 小枝 无毛。 叶卵状 披针形 或长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7 — 12 厘米, 宽 2.5-4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圆 形或宽 楔形, 边缘 上部有 裾齿, 两 面皆为 绿色, 无毛, 侧脉 10 — 12 对, 在叶面 凸起; 叶柄长 1.5—2 厘米。 雄花序 圆锥状 或穗伏 ;雌 花序每 1 总 苞内有 1 朵 雌花。 果序长 15 厘米。 总苞近 球形, 熟吋 规则地 3 — 4 裂, 连 刺直径 3 — 4 厘米, 内壁 密被黄 褐色长 绒毛; 苞片针 刺形, 长约 1 厘米, 中部以 下合成 刺轴, 较密, 几遮蔽 总苞壁 。坚 果卵形 ,顶部 无稜。 花期 4 一 6 月, 果熟 期翌年 9 一 10 月。 产 砚山、 富宁等 地海拔 1200 米 山坡及 山谷森 林中。 我国 贵州、 广西、 广东、 湖 南等省 区均有 分布。 木材 坚硬耐 久用, 供 建筑、 造船、 桥梁等 用材; 干种子 含淀粉 50%, 单宁 3—4%。 7. 密剌栲 图版 71,1~4 Castanopsis densispinosa Y. C. Hsu et H. W. Jen (1975)*. 乔木, 高达 15 米。 小枝 无毛, 密生灰 白色小 皮孔。 叶卵 状或长 椭圆披 针形, 长 13 — 18 厘米, 宽 3.5 — 6 厘米, 顶端长 渐尖或 尾尖, 基部近 圆形, 生于 小枝顶 端之叶 全缘, 下部之 叶有粗 铕齿, 两 面均为 绿色, 无毛, 叶面中 脉下凹 ,背 面中脉 凸起, 侧脉 10 — 13 对;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上面呈 沟槽。 果序长 18 厘米。 总苞连 刺直径 2 — 3 厘米, 熟吋 3 裂; 苞片针 刺形, 密生, 不分枝 ,或 仅基部 结合, 总苞 内壁被 灰色长 绒毛。 坚果 1 个, 卵形, 直径 0.8 — 1 厘米, 高约 1 厘米, 被棕色 疏毛, 顶端有 不明显 4 一 5 稜。 果熟期 12 月。 产金 平海拔 1700 米 山地森 林中。 8. 银叶栲 图版 72,1 — 3 慢蹬 (傣族 名), 锥栗 (思茅 ) Castanopsis argyrophylla King ex Hook. f. (1888) (1889) ; Brandis (1911) ; Craib (1911) ; A. Camus (1929) ; Hick, et A. Camus (1930) ; Hu (1940) ; 图鉴 (1972)*; 徐、 任 (1975)*. 乔木, 高达 25 米。 小枝密 被白色 皮孔, 无毛。 叶卵状 披针形 或长椭 圆形, 长 9 一 16 厘 
壳斗科  257  图版 71  1—4. 密刺, 拷 Castanopsis densispinosa Y. C. Hsu ct H. W. Jen, 1. 果枝, 2. 总苞及 坚果, 3. 总苞刺 ,4. 坚果; 5— 6. 短叶栲 Castanopsis oblonga Y. C. Hsu et H. W. Jen, 5. 果枝, 6. 总 苞刺: 7— 8. 越^ 一 Castanopsis annamensis Hick, et A. Camus, 7. 叶片, 8. 具刺 总苟。 
258  云南 植物志  米, 宽 3.5 — 6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宽 楔形, 全缘, 无毛, 背面银 灰色, 侧脉 8 — 11 对, 二次 侧脉 明显;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无毛。 雄 花序圆 锥状, 轴有灰 黄色短 绒毛; 雌 花序每 1 总苞 内 有雌花 1 朵。 果序长 12 — 18 厘米, 轴有短 绒毛。 总苞近 球形, 不开裂 ,连 刺直径 3 — 4 厘米; 苞片针 刺形, 长 3 — 6 毫米, 单生或 有吋基 部结合 成刺轴 ,排列 成数条 不规则 和间断 的 环带, 疏生, 干后暗 黑色。 坚果 1 个, 近扁球 形或椭 圆形, 直径 1.5 — 1.8 厘米, 高 2 — 2.5 厘米, 除顶端 外大部 分和总 苞愈合 ,离生 部分被 黄褐色 绒毛。 产 双江、 思茅、 勐海、 景洪、 金平、 屏边、 麻栗坡 等地; 常生 于海拔 750—2500 米 山坡干 燥 或湿润 地方。 印度, 缅甸, 老挝, 泰国 亦有。 9. 薄叶栲 图版 72, 4—7 Castanopsis tcheponensis Hick, et A. Camus (1928) ; A. Camus (1929) ; 徐、 任 (1975)*. 乔木, 高达 20 米。 小枝 褐色, 有 淡褐色 皮孔。 叶薄, 卵状 披针形 或长椭 圆形, 长 9 一 16 厘米, 宽 3 — 5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全缘, 两面同 为绿色 ,无毛 ,侧脉 10 — 13 对; 叶柄 长 0.8 — 1.2 厘米, 无毛。 果序长 10 厘米。 总苞连 刺直径 2 — 3 厘米; 苞片针 刺形, 疏生, 刺 长 0.8 — 1 厘米。 坚果宽 卵形, 基 部疤痕 为坚果 面积的 1/2 或 2/3。 产 普文一 带海拔 1000—1100 米 山地森 林中; 有吋生 于沟底 阴处密 林中。 越南, 老挝, 印度 亦有。 10. 越南栲 图版 71, 7 — 8 Castanopsis annamensis Hick, et A. Camus (1921) ; in Lecte. (1930) ; A. Camus (1929); 徐、 任 (1975)*. 乔木, 高达 12 米。 幼枝稍 被毛。 叶 革质, 卵伏长 橢圆形 或长椭 圆形, 长 B—18 厘米, 宽 4.5 — 7 厘米, 顶端 圆钝, 基部 楔形, 不 对称, 全缘, 两 面同色 或背面 稍带灰 绿色, 侧脉 12 —15 对, 背 面显著 凸起, 近 叶缘处 网结, 二 次侧脉 明显;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有短 疏毛或 无毛。 果序长 15—20 厘米, 轴径 3 — 4 毫米。 总苞近 球形, 连 刺直径 3 — 4 厘米, 高约 2 — 3 厘米; 苞片针 刺形, 疏生, 基部结 合成短 刺轴, 上 部分为 4 一 6 叉, 长 0.5 — Q.9 厘米。 坚果 1 个, 卵形, 直径 1 一 1.5 厘米, 被绢毛 ,果脐 与坚果 基部几 等大, 但不 规整。 产西畴 、富宁 等地; 常生 于海拔 600 — 1800 米山 地阔叶 林中。 分 布于我 国广西 及广东 的海 南岛。 越南 亦有。 11. 大叶栲 图版 68,1 — 3 Castanopsis megaphylla Hu (1940), non (1949) ; 徐、 任 (1975)*. 乔木, 高 20 米。 幼枝被 绒毛, 小枝 及花序 轴密生 淡褐色 皮孔。 叶 革质, 椭圆形 或长椭 圆形, 长 20 — 30( — 35) 厘米, 宽 9 一 13( — 15) 厘米, 顶端短 钝尖, 基 部近圆 形或宽 楔形, 全 缘, 侧脉 18 — 20 对, 背面淡 褐色, 二 次侧脉 明显; 叶柄长 1.5 — 2.5 厘米。 总苞连 刺直径 3 厘米; 苞 片短针 刺形, 疏生, 上端 分枝, 长约 6 毫米。 坚果宽 卵形, 直径 1 厘米, 被短 绒毛。 产金平 、屏边 等地; 常生 于海拔 800 — 1100 米 阳坡疏 林中。 12. 思茅栲 图版 73, 1 一 2 Castanopsis ferox (Roxb.) Spach (1842) ; Miq. (1863— 64) ; A. Camus (1929) ; Hick, et A. Camus in Lecomte (1930) ; 图鉴 (1972)*; 徐、 任 (1975)*. 
壳 斗 科  259  图版 72 、 1 一 3. 银 IH "栲 Castanopsis argyrophylla King ct Hook, f., 1. 果枝, 2. 总 苞刺, 3. 坚果; 4 一 7. 薄叶栲 Ca- stanopsis tchcponensis Hick, et A. Camus, 4. 叶片, 5. 未成熟 果序, 6. 具刺 总苞, 7. 坚果: 8 — 10. 棕毛 栲 Castanopsis tcsellata Hick, et A. Camus, 8. 叶片, 9. 果 序,】 0. 总 苟刺。 
260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73 1 一 2 . m 茅栲 Castano p S i s f erox (R OX b.)Sp aC h, 1. 果枝, 2. 具刺 总苞; 3—4. 细刺拷 Castanopsis tonkinensis Seem" 3. 叶片, 4. 具刺 总苞; 5— 6. 小叶拷 Castanopsis carlesii Hayata var. spinulosa Cheng et Chao, 5. 叶枝, 6. 果序。 
壳. 斗 科  261  Quercus ferox Roxb. (1814) ; nom. nud; Wight (1840), descr. ; Castanopsis tribu- loides A. DC. var. ferox King ex Hook. f. (1888) (1S89) ;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6). 乔木, 高 15 — 20 米。 小枝 无毛, 密生 灰白色 皮孔。 叶卵 伏披针 形至披 针形, 长 8 — I 3 (-16) 厘米, 宽 2 — 4.5 厘米, 顶端长 渐尖至 短尖, 基部 偏斜, 宽楔形 至圆形 ,全缘 ,无毛 ,侧 脉 9 一 11 对; 叶柄长 0.5 — 1 厘米。 雄花序 圆锥状 ,轴 密生暗 黄色短 绒毛; 雌 花序每 1 总苞 内有 1 朵 雌花。 果 序长约 10 厘米, 轴散生 淡褐色 皮孔。 总苞近 球形, 连 刺直径 2 — 2.5 厘 米; 苞片针 刺形, 长 5 — 8 毫米, 基部 结合成 刺轴, 散生 或排列 成间断 的环。 坚果 单生, 宽卵 形, 直径 0.8 — 1 厘米, 高 1 一 1.2 厘米, 无毛, 果脐 与基部 等大。 花期 9 一 10 月 ,果熟 期翌年 10- 11 月。 产潞西 、盈江 、龙陵 、腾冲 、沧源 、景东 以至西 双版纳 等地; 常生 于海拔 9 00 — 2 100 米山 谷密 林中。 越南, 老挝, 缅甸, 印度 亦有。 13. 细剌拷 图版 7 3 , 3 — 4 Castanopsis tonkinensis Seem. (1897) ; A. Camus (1929); 徐、 任 (1975)* . 乔木, 高达 20 米。 小枝 无毛。 叶椭圆 形或椭 圆伏披 针形, 长 7 — 12 厘米, 宽 3 — 4 . 5 厘 米, 顶端 渐尖, 基部宽 楔形, 不 对称, 全缘, 两面几 同色, 无毛, 侧脉 9 一 I 3 对; 叶柄长 0. 8 — 1 厘米, 无毛。 果序长 7 — 12 厘米。 总苞近 球形, 连 刺直径 2 — 3 厘米; 苞片针 刺形, 疏生, 纤 细, 基部 结合成 刺轴。 坚果 1 个, 卵形, 径约 1 厘米, 果脐 与坚果 基部几 同大。 产屛边 、文山 等地; 常生 于海拔 1200 — 1300 米山地 。分布 广西、 广东等 省区。 越南 亦有。 14. 蒺藜栲 图版 74, 7 — 9 Castanopsis tribuloides (Lindl.) A. DC. (1863) ; Skan (1899) ; A. Camus (1929); 图鉴 (1972); 徐、 任 (1975)*. Castanea tribuloides Lindl. (1831). 乔木, 高达 25 米。 小 枝密生 喑褐色 绒毛。 叶楠圆 形或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10 — 14 厘 米, 宽 4 一 7 厘米, 顶端每 钝头, 基部近 圆形, 不 对称, 全缘, 背面密 被锈色 短绒毛 ,侧脉 10 — 13 对; 叶柄长 1.5 — 2.5 厘米, 密 被锈色 绒毛。 雄花序 圆锥状 ,轴 被锈色 绒毛; 每 1 总 苞内有 1 朵 雌花。 总苞近 球形, 连 刺直径 1.5 — 2.5 厘米; 苞片 刺伏, 疏生, 长 3 — 5 毫米, 基 部合生 成 刺轴, 总苞被 锈色短 缚毛。 坚果 单生, 近球形 ,直径 0.7 — 1 厘米, 无毛, 果脐 与基部 等大。 产西双 版纳、 金平、 ^边 等地; 常生 于海拔 900-1800 米密 林中。 分布我 国广西 、广东 等 省区。 越南, 印度 亦有。 种子 含淀粉 86 — 80%, 单糖 2.6%, 双糖 3.09%, 单宁 0.1%, 蛋白质 2.86%, 脂肪 0.45%, 可酿酒 或食用 ;树皮 含单宁 7.08%, 纯度 53.64%。 . 15. 栲树 图版 70,6—10 丝 栗栲、 川鄂栲 Castanopsis fargesii Franch (1899) ; Skan (1899) ; Diels (1900) ;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6) ; Hand.-Mazz. (1929) ; A. Camus (1929) j Rehd. (1929) ; 陈 嵘 (1937); 图鉴 (1972)*; 徐、 任 (1975)*. Pasania ischnostachya Hu (1951). 
262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74 1—2. 高山栲 Castanopsis delavayi Fr" 1. 果枝, 2. 坚果 :3 — 6. 红毛栲 Castanopsis rufotomentosa Hu,3. 叶片, 4. 叶背一 部分 ,5. 果序 ,6. 坚果; 7— 9. 蒺藜栲 Castanopsis tribuloides (Lindl.) A. DC, 7. 叶片, 8. 果 序, 9. 坚果。 
壳斗科  263  乔木, 高达 30 米, 树皮灰 白色, 平滑。 小枝 无毛。 叶宽披 针形、 长椭圆 形至卵 状披针 形, 长 9 一 13 厘米, 宽 2.5 — 3.5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 楔形或 圆形, 全缘或 顶端具 1 一 3 对钝 锅齿, 背面密 生深褐 色至锈 色鳞粃 ,无毛 ,侧脉 12 — 15 对; 叶柄长 0.5 — 1 厘米。 雄 花序圆 锥状, 轴生锈 色鳞秕 ,有吋 光滑; 每 1 总 苞内有 1 朵 雌花。 总苞近 球形, 连 刺直径 I. 5 — 2 . 5 厘米; 苞片针 刺形, 长 0.6 — 1 厘米, 下部 结合成 刺轴, 排成 间断的 4 一 6 环, 疏生。 坚果球 形, 直径 0.6 — 1 厘米, 幼吋微 有毛, 果脐 和基部 等大。 花期 4 一 5 月 , 果熟 期翌年 10 — 11 月 C 产 金平、 蒙自、 富宁、 广南、 威信、 盐津 等地; 常生 于海拔 1200 — 2000 米 的森林 中或溪 边 土层深 厚处。 分 布我国 贵州、 广西、 四川、 广东、 湖南、 湖北、 福建、 江西、 浙江、 安 徽等省 区。 树皮 含单宁 6% , 叶含 9.3% ; 种子 含淀粉 23% ,可供 食用或 酿酒; 树干 供培养 香菇的 材料。 16. 红毛栲 图版 74, 3—6 Castanopsis rufotomentosa Hu (1949) ; 徐、 任 (1975)*. 乔木, 高 18 米, 胸径 50 厘米。 小枝圆 柱形, 被 红棕色 绒毛。 叶革质 ,长 楠圆形 至披针 形, 长 13—18 厘米, 宽 3 — 4 厘米, 顶端 钝头, 短尾状 或渐尖 ,基部 圆形或 楔形, 不对称 ,全 缘 或近顶 部有浅 锯齿, 背面被 红棕色 或暗褐 色绒毛 ,侧脉 17 — 24 对, 细脉不 明显; 叶柄粗 壮, 长 3 — 5 毫米, 被 红椋色 绒毛。 果序长 10 厘米。 总苞倒 宽三角 形或近 球形, 连 刺直径 1.5 一 2 厘米, 壁薄, 内壁被 绢毛; 苞片短 刺伏, 单生 或基部 结合成 刺轴, 刺长 3 毫米, 疏生, 密被 红棕色 绒毛; 坚果 单生, 球形, 直径约 1 厘米, 顶端 具尖, 有黄褐 色绒毛 ,果脐 稍大, 微 凸起。 产西 畴海拔 1500 — 1600 米森 林中。 17. 高山栲 图版 74, 1—2 白栎、 滇锥栗 Castanopsis delavayi Fr. (1899) ; Bean (1922) ; Hand.-Mazz. (1929) ; A. Camus (1929) ; 陈嵘 (1937); 胡先骟 (1940); 图鉴 (1972)*; 徐、 任 (1975)*. C. tsaii Hu (1949). 乔木, 高达 25 米, 树 皮暗灰 色或灰 褐色。 小枝 无毛, 有吋被 粉白色 鳞秕。 叶倒 卵形或 椭 圆形, 长 6 — 11 厘米, 宽 3.5 — 7 厘米, 顶 端钝或 短尖, 基部楔 形或窄 圆形, 边缘中 部以上 有疏裾 齿或波 伏齿, 两面均 无毛, 背面初 被淡褐 色鳞枇 ,老 吋为银 灰色, 侧脉 6 — 10 对; 叶 柄长约 1 厘米。 雄花序 常为圆 锥状, 轴密生 黄褐色 鳞秕; 每 1 总 苞内有 1 朵 雌花。 总苞 阔卵 形或近 球形, 连 刺直径 1.5 — 2 厘米; 苞片 刺形, 疏生, 长 3 — 6 毫米, 基部 合生成 刺轴, 并排成 连续的 4 一 6 环。 坚 果阔卵 形至近 球形, 直径 0.8 — 1 厘米, 无毛或 仅顶部 有毛, 果 脐小 于坚果 底部。 花期 4 一 5 月, 果熟 期翌年 9 一 10 月。 产本省 大部分 地区, 滇 中常生 于海拔 1600 — 2200 米, 滇南 900 — 1600 米, 滇西 北可达 海拔 2800 米。 分 布我国 贵州、 四川、 广西等 省区。 越南, 缅甸, 泰国 亦有。 木材黄 褐色, 结构 较细, 坚实 耐久, 供 建筑、 枕木、 车辆、 薪炭等 用材; 果可食 ,干 种仁含 淀粉 86.86% ,单糖 1.38% ,双糖 3.25 % ,鞣质 0.26% , 脂肪 0.22% ,纤 维素 1.99% ; 树皮含 单宁 10.23%。 
图 1 一 6.. 短刺拷 Castanopsis echidnocarpa A. DC, 小果拷 Castanopsis fleuryi Hick, ct A. Camus,  版 75 1. 果枝, 2.6. 具刺 总苞, 3. 坚果, 4. 叶枝, 5. 果序; 7—10. 7. 叶片, 8. 果序, 9. 具刺 总苞, 10. 坚果。 
壳斗科  265  18. 短剌栲 图版 75,1 — 6 长序栲 Castanopsis echidnocarpa A. DC. (1863) ; A. Camus (1929); 徐、 任 (1975)*. C. tribuloides var. echidnocarpa King ex Hook. f. (1888) (1889) ;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6); Rehd. (1929) ; C. longispicatq Hu (1940). 乔木, 高 20 米。 叶长椭 圆形或 卵伏披 针形, 长 7 — 11 (一 14) 厘米, 宽 2 — 4 厘米, 顶端 短尖或 渐尖, 基部 楔形或 圆形, 边缘 上部有 锯齿, 背面淡 褐色, 侧脉 8 — 13 对; 叶柄长 1 一 1.2 厘米, 无毛。 果序长 15 — 18 厘米; 总苞近 球形, 连 刺直径 1 一 1.5 厘米, 密 被灰色 绒毛; 苞片为 短刺形 ,长 1 一 3 毫米, 疏生。 坚果宽 卵形, 径约 0.8 厘米, 无毛, 果脐 几与坚 果基部 等大。 花期 2—3 月 ,果熟 期翌年 10 — 11 月。 产瑞丽 、龙陵 、腾冲 、福贡 、勐海 、景洪 、勐腊 、思茅 、金平 等地; 常生 于海拔 10Q0 — 2300 米山坡 、疏 林中。 树皮 含单宁 14.76%。 19. 矩叶栲 图版 71, 5 — 6 Castanopsis oblonga Y. C. Hsu et H. W. Jen (1975)*. 乔木, 高 15 米。 嫩枝被 灰白色 绒毛, 老枝 无毛。 叶长方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长 7 — 11 厘 米, 宽 1.5 — 2.5 厘米, 顶端 渐尖或 圆钝, 基部 楔形, 常不 对称, 边缘上 部有疏 细齿或 全缘, 背 面褐色 ,嫩叶 背面沿 脉被毛 ,老吋 无毛, 叶面 中脉不 凹陷, 侧脉 9 一 14 对; 叶 柄长约 1 厘米, 微带 黑色。 雌 雄花序 轴皆被 灰白色 绒毛, 雌花序 单生于 小枝上 部叶腋 ,长 10 — 13 厘米; 雄 花序 生小枝 下部, 长 8 — 10 厘米。 果 序长约 10 厘米。 总苞近 球形, 连 刺直径 2 — 3 厘米; 苞片粗 刺状, 疏生, 长 4 一 5 毫米, 基部 合生, 苞刺 及苞、 壁被灰 色短毛 。坚果 1 个, 卵形, 径约 1 厘米, 表面 被棕色 短毛, 果 脐比坚 果基部 稍小。 产元 江海拔 1950 米处。 20. 东南栲 Castanopsis jucunda Hance (1884) ; A. Camus (1929) ; 图鉴 (1972)*; 徐、 任 (1975)*. 乔木, 高达 25 米。 小枝 无毛。 叶长卵 形或椭 圆伏披 针形, 长 5 — 12 厘米, 宽 2.5 — 5 (-5.5) 厘米, 顶端 渐尖或 短尖, 基部 楔形或 圆形, 边缘上 部有锯 齿或波 状钝齿 ,幼 叶背面 被 淡褐色 鳞秕, 老吋银 灰色, 无毛, 侧脉 8 — 11 对;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雄花序 圆锥状 ,轴有 红棕色 鱗秕; 每 1 总 苞内有 1 朵 雌花, 花序轴 疏生微 柔毛。 果序长 10 — 18 厘米。 总苞近 球形, 连 刺直径 2 — 2.5 厘米; 苞片针 刺形, 长 6 — 10 毫米, 基部常 合生成 刺轴, 苞刺 密生, 在中 部排成 二列, 坚果圆 锥形, 直径约 1 厘米, 果脐 比基部 略小。 花期 4 一 5 月, 果熟期 10 —11 月。 产富 宁海拔 500 — 1500 米处。 我国 贵州、 广西、 广东、 湖南、 福建、 江西、 浙江、 安徽等 省 区均有 分布。 木材是 造船、 枕木 用材。 21. 疎齿拷 禺锥栗 
266  云南 植物志  Castanopsis remotidenticulata Hu (1951) ; 徐、 任 (1975)*. 乔木, 高达 25 米。 小枝 无毛。 叶长卵 形或长 楠圆伏 披针形 ,长 6 — 12 厘米, 宽 2.5 — 4 厘 米, 顶端 尾尖, 基部近 圆形, 不对称 ,边 缘上部 有疏细 锯齿, 两面 无毛, 背 面灰绿 色或银 灰色, 侧脉 8 — 12 对; 叶柄长 1.5 厘米。 果序长 7 — 10 厘米。 总苞扁 球形, 连 刺直径 2 — 4 厘米, 苞 刺粗短 ,近三 角形, 疏生。 坚 果通常 1 个, 阔卵形 ,直径 1 一 2 厘米, 果脐 与坚果 基部几 等大。 产新平 、元江 、绿春 、金平 、马关 、文山 等地; 常生 于海拔 2000 — 2300 米森 林中。 22. 小果栲 图版 75,7—10 Castanopsis fleuryi Hick, et A. Camus (1921) ; A. Camus (1929) ; 徐、 任 (1975)*. C. microcarpa Hu (1949) ; 图鉴 (1972)*. 乔木, 高 15 米。 幼枝 无毛。 叶卵 状披针 形或椭 圆形, 长 8 — 12 厘米, 宽 3.5 — 5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偏斜, 全缘, 背面 绿色, 无毛, 侧脉 10 — 12 对;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雄 花序圆 锥状; 雌花序 轴密生 短柔毛 ,每 1 总 苞内有 1 朵 雌花。 果序长 8 — 12 厘米。 总苞具 极 短柄, 卵形, 不规则 2 — 3 瓣裂, 连 刺直径 0.8 — 1 厘米, 高 1 一 1.3 厘米, 宿 存花柱 在顶端 小孔道 外露, 并 向轴几 成直角 弯曲; 苞片短 刺形, 长 1 一 2.5 毫米, 2 — 5 条基部 合生, 排成连 续或 间断的 3 — 4 环, 疏生。 坚果卵 形至宽 卵形, 直径约 8 亳米, 高 1 一 1.2 厘米, 无毛, 顶 端喙尖 ,果 跻直径 6 — 8 毫米, 几与坚 果基部 等大。 花期 3 — 4 月 ,果熟 期翌年 10 — 11 月。 产 潞西、 镇康、 勐海、 澜沧、 临沧、 凤庆、 思茅、 景东、 元江、 新平、 绿春 等地; 常生 于海拔 1100 — 1900( — 2300) 米的阔 叶混交 林中。 越南 亦有。 树皮 含单宁 10.21%, 纯度 59.02%。 23. 小叶栲 图版 73, 5—6 西 南米槠 Castanopsis carlesii Hayata var. spinulosa Cheng et C. S. Chao (1963) ;徐、 任 (1975)*. 乔木, 高 15 米。 叶卵状 或长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1.5 — 2.2 厘米, 顶 端尾尖 或 渐尖, 基部楔 形或宽 楔形, 边缘 上部有 锯齿或 全缘, 背面淡 褐色, 侧脉 9 一 12 对; 叶柄长 0.5-1 厘米。 每 1 总 苞内有 1 朵 雌花。 果序长 5 — 7 厘米。 总 苞近球 形或楠 圆形, 连刺直 径 0.8 — 1.5 厘米, 常 3 裂; 苞片 为分枝 短刺, 刺长 1 一 3 毫米。 坚果 卵形, 径 0.5 — 0.6 厘米, 果脐比 坚果基 部小。 花期 4 一 5 月 ,果熟 期翌年 10 — 11 月。 产西双 版纳, 滇东南 ;常生 于海拔 1000 — 1700 米森 林中。 我国 贵州、 广西、 广东、 福建 等省 区均有 分布。 种 子味甜 可食; 木材供 建筑、 家具 用材。 24. 瓦山栲 图版 76, 1 一 6 长 刺锥栗 Castanopsis ceratacantha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6) ; A. Camus (1929) ; 陈 嵘 (1937); 图鉴 (1972) 丰; 徐、 任 (1975)*. C. ceratacantha R. et W. var. semiserrata Hick, et A. Camus (1930). 乔木, 高达 25 米。 小 枝密被 灰色柔 毛或近 无毛。 叶长卵 状或倒 卵状披 针形, 长 9 一 16 厘米, 宽 2.5 — 5.5 厘米, 顶端 渐尖或 尾尖, 基部楔 形或近 圆形, 边缘 上部有 1 一 5 对钝 锯齿, 
壳斗科  267  图版 76 I 一 6. 瓦山栲 Castanopsis ceratacantha Rehd. ct Wils" 1. 果枝, 2、6. 总 苞刺, 3. 坚果, 4. 叶片, 5. 果序: 7 — 10. 罗浮栲 Castanopsis fabri Hance, 7. 叶片, 8. 果序, 9. 总苞刺 ,10. 坚果; 11— 13. 腾冲栲 Castanopsis wattii (King) A. Camus, 11. 叶片, 12. 果序, 13. 总 苞刺。 
268  云南 植物志  稀 全缘, 背 面密生 灰色鳞 秕和短 柔毛, 幼 叶背面 褐色, 侧脉 10 — 14 对; 叶柄长 0.5 — 1.2 (一 2) 厘米。 雄花序 穗状; 每 1 总 苞内有 3 朵 雌花。 果序长 10 — 20 厘米, 轴被毛 或后渐 脱落。 总苞近 球形, 顶部 破裂, 连 刺直径 2 — 3 厘米, 被 黄棕色 短毛; 苞片针 刺形, 疏生, 刺长 7 — 10 毫米, 中部以 下常结 合成扁 刺轴, 排成 间断的 2 — 3 环。 坚果 1 一 2 个, 圆 锥形或 一侧扁 平, 直径 0.9 — 1.4 厘米, 密被 绒毛, 果脐比 坚果基 部小。 花期 5 月 ,果熟 期翌年 8 — 10 月。 产勐海 、思茅 、澜沧 、蒙自 、麻 栗坡、 富宁 等地; 常生 于海拔 1900 — 2500 米处。 贵州、 四 川、 广 西等省 区均有 分布。 25. 棕毛栲 图版 72, 8 — 10 Castanopsis tessellata Hick, et A. Camus (1921) ; A. Camus (1929); 徐、 任 (1975)*. Quercus javanica Drake del Castillo (1890). 乔木, 高 15 米, 胸径 40 厘米。 小枝 被灰棕 色毛。 叶长带 状披针 形或卵 伏长椭 圆形, 长 B — 25 厘米, 宽 4 一 7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全缘, 背面被 灰棕色 柔毛, 侧脉 12— 16 (一 20) 对;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有刺 状毛。 果序长 17( — 30) 厘米, 总苞近 球形, 连 刺直径 2-4 厘米; 苞片针 刺形, 密生, 基部 结合成 刺轴, 苞壁及 刺密被 灰褐色 绒毛。 未见 成熟坚 果。 花期 5 — 6 月。 产河口 、屏边 等地; 常生 于海拔 B0 — 500 米山谷 、溪边 湿润疏 林中。 越南、 老挝 亦有。 26. 龙陵拷 图版 68, 4— 6 Castanopsis rockii A. Camus (1929) ; 徐、 任 (1975)*. C. lunglingensis Hu (1949). 乔木, 高 25 米。 小枝 无毛。 叶椭 圆状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11 一 18 (— 22) 厘米, 宽 3.6 — 6 厘米, 顶端尾 状尖, 基部 楔形, 略不 对称, 全缘, 叶面亮 绿色, 背褐色 ,两面 无毛, 侧脉 8 — 11 (一 16) 对, 背面二 次侧脉 明显;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果 序长约 13 厘米。 总苞长 楠圆形 ,连 刺直径 4 一 5 (— 7) 厘米; 苞片针 刺形, 疏生, 可见总 苞壁, 刺长约 1 厘米, 近 基部结 合成刺 轴, 刺细, 被短 绒毛。 坚果 3 个, 扁圆形 ,直径 1.2 — 1.8 厘米, 被 黄棕色 绒毛, 果脐大 于坚果 基部或 等大。 果熟期 11 一 12 月。 产龙陵 、双江 、绿春 、金平 等地; 常生 于海拔 1500 — 2100 米 山箐、 斜坡疏 林中。 泰国亦 有。 27. 鹿角栲 图版 77, 7—12 红 勾栲、 石椎树 Castanopsis lamontii Hance (1875) ; A. Camus (1927) ; 图鉴 (1972)*; 徐、 任 (1975)*. C. megaphylla Hu (1949) non (1940) ; C. roiustispina Hu (1949). 乔木, 高 25 米。 小枝 无毛。 叶厚 革质, 长椭 圆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12 — 20 (— 28) 厘 米, 宽 4 一 8 (— 10) 厘米, 顶端 渐尖或 急尖, 基 部宽楔 形至近 圆形, 不对称 ,全 缘或顶 端有数 个浅 锯齿, 两面 同为绿 色或干 后带淡 褐色, 无毛, 侧脉 10 — 14 对; 叶柄长 1.5 — 2.5 厘米。 雄 花序圆 锥状或 穗状; 每 1 总 苞内生 3 朵 雌花, 有吋 花序下 部的为 4 一 5 朵。 果序长 10 — 15 厘米。 总苞近 球形, 不端正 ,连 刺直径 3 — 4 厘米, 壁厚, 苞刺 粗壮, 三角状 锥形, 长短 不一, 
壳斗科  269  图版 77 1—6. 元江栲 Castanopsis orthacanlha Franch., 1. 果枝, 2. 总 苞切面 ,3. 总苞刺 ,4、5、6. 坚果; 7— 12. 鹿角 If Casunopsis lamontii Hance, 7. 果枝, 8. 总苞 切面, 9. 总 苞刺, 10、11、12. 坚果; 13 — 16. 峨眉拷 Castanoptis platyacantha Rehd. et Wils., 13 叶片, 14. 果序, 15. 总苞刺 ,16. 总苞 切面。 
270  云南 植物志  长 的呈鹿 角状, 长达 1.3 厘米, 下部 合生成 刺轴, 排列成 连续或 间断的 4 一 6 环。 坚果 2 — 3 个, 三角状 宽卵形 ,径 1.7—2.5 厘米, 密 被棕色 绒毛, 果脐 与坚果 基部几 等大。 果熟期 9 一 10 月。 产 屏边、 马关、 文山、 西畴 等地; 常生 于海拔 1200 — 2500 米疏 林中。 我国 贵州、 广西、 广东、 湖南、 福建、 江 西等省 区均有 分布。 果可 生食; 树皮 含单宁 13.26%, 纯度 55.57%。 28. 元江栲 图版 77, 1—6 直 刺栲、 毛果栲 Castanopsis orthacantha Franch. (1899) ; Skan (1899) ; A. Camus (1929) ; 图鉴 (1972)*; 徐、 任 (1975)*. C. concolor Kehd. et Wils. in Sarg. (1916) ; Hand.-Mazz. (1929); 陈峻 (1937) ; C. mianningensis Hu (1951) ; C. yenshanensis Hu (1951). 乔木, 高达 20 米。 叶卵形 或卵状 披针形 ,长 6 — 10 (— 12) 厘米, 宽 2 — 4 厘米, 顶端渐 尖或 尾尖, 基部圆 形或宽 楔形, 略偏斜 ,两 面同为 绿色, 无毛, 侧脉 10 — 12 对; 叶柄长 1 厘 米。 雄花序 圆锥状 或穗状 ;每 1 总 苞内有 3 朵 雌花, 稀为 1 朵。 果序长 6 厘米, 轴 密生皮 孔。 总苞球 形有吋 倒卵形 ,连 刺直径 2.5 — 3 厘米; 苞片短 刺形, 结 合成鸡 冠状, 长 3 — 7 毫 米, 排成 4—6 环。 坚杲 3 个, 有吋 只发育 1 一 2 个, 圆 锥形, 一侧 扁平, 直径 1 一 1.5 厘米, 密生 绒毛, 果 脐比坚 果基部 略小。 花期 5 — 6 月 ,果熟 期翌年 10 月。 产本省 大部分 地区, 滇中地 区最为 普遍, 滇西、 滇东南 亦有; 常生 于海拔 1000 — 3000 米阳 坡松栎 林中或 阴坡沟 谷阔叶 林中。 贵州、 四川等 省均有 分布。 木材 坚硬, 适作 家具、 农具 用材; 树皮 含单宁 8.82%, 纯度 63.64%; 种仁 含淀粉 66.76% , 单糖 2.60% , 双糖 3.09% , 单宁 0.10% , 蛋白质 2.86% , 脂肪 0.45 %。 29. 峨眉栲 图版 77, 13—16 扁 刺栲、 丝栗、 白石栗 Castanopsis platyacantha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6) ; A. Camus (1929) ; 陈嵘 (1937); 图鉴 (1972)*; 徐、 任 (1975)*. 乔木, 高达 25 米。 小枝无 毛或微 有毛。 叶倒卵 状披针 形或长 椭圆形 ,长 8 — 15 厘米, 宽 3 — 6.5 厘米, 顶端 尾尖或 渐尖, 基部圆 形或宽 楔形, 略偏斜 ,边缘 中部以 上有疏 锯齿, 无 毛, 幼叶背 面密生 棕红色 鳞秕, 老吋 变为银 灰色, 侧脉 9 一 12 对, 叶柄长 0.8 — 1.5 厘米。 雄 花序穗 状或圆 锥伏; 每 1 总 苞内有 1 一 3 朵 雌花。 果序长 6 — 10 厘米。 总苞 近球形 或宽卵 形, 连 刺直径 1.5 — 3 厘米; 苞片针 刺形, 长 4 一 7 毫米, 中下 部合生 成宽扁 刺轴, 疏生, 排成 连接的 5 — 6 环。 坚果 1(一3) 个, 圆锥形 ,直径 1.5 — 2 厘米, 密 生棕色 绒毛, 果脐比 坚果基 部 稍大。 花期 5 — 6 月, 果熟 期翌年 10 — 11 月。 产屏边 、文山 、砚山 、镇雄 、威信 、盐津 等地; 常生 于海拔 1300 — 2200 米阔 叶混交 林中。 我国 贵州、 四川、 广西、 广东、 湖 南等省 区均有 分布。 30. 腾冲栲 图版 76, 11 — 13 Castanopsis wattii (King) A. Camus (1929) ; 徐、 任 (1975)* . C. tribuloides A. DC. var. wattii King ex Hook. f. (1888). 
壳斗科  271  乔木, 高 20 米, 胸径 35 厘米, 树皮灰 黑色。 小枝 有稜, 被灰黄 色绒毛 ,后渐 脱落。 叶 长椭 圆状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6 — M (— 20) 厘米, 宽 2 — 3 .5 (— 5)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 部圆 形或宽 楔形, 全缘, 叶面中 脉下凹 ,幼叶 背面被 棕褐色 鱗秕, 老 吋为银 灰色, 侧脉 14 一 16 对; 叶柄长 1 厘米, 初被 疏毛, 以后 脱落。 雄花序 单生, 轴密 被黄棕 色毛。 果序长 6 — n 厘米。 总苞宽 卵形, 不对称 ,连 刺直径 2 — 4 厘米; 苞 片短刺 形或针 刺形, 疏生, 刺长 0.5 — 0.7 厘米, 基部 结合成 刺轴。 坚果 3 个, 形状不 规整。 外被棕 色毛, 果脐大 于坚果 基部。 花 期 4 一 5 月 ,果熟 期翌年 9 一 10 月。 产龙陵 、腾冲 、勐海 、思茅 、元江 、景东 等地, 生 于海拔 uoo — 25 00 米处。 印度, 锡金亦 有。 31. 罗浮栲 图版 76, 7 — 10 白椽, 白锥 Castanopsis fabri Hance (1884) ; Skan (1899) ; A. Camus (1929) ; 陈嵘 (1937) ; 图鉴 (1972)*; 徐、 任 (1975)*. 乔木, 高达 30 米, 树皮暗 灰色。 小枝无 毛或几 无毛。 叶 革质, 卵状至 窄楠圆 状披针 形, 长 9 一 17 厘米, 宽 3 — 5 厘米, 顶端长 渐尖或 尾尖, 基部楔 形或近 圆形, 略 偏斜, 顶部有 1—5 对疏 锯齿或 全缘, 背面被 黄棕色 鳞秕, 干后 变为淡 棕色, 叶面中 脉下凹 ,侧脉 10 — H 对;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雄花序 穗伏; 每 1 总 苞内有 3 朵 雌花。 果序长 10 — 2 厘米。 总苞 近球形 ,连 刺直径 2 — 2.5 厘米, 不规则 瓣裂; 苞片针 刺形, 长 0.5— 1 厘米, 中 部以下 合生成 刺轴, 排成 间断的 4 一 6 环, 疏生。 坚果 1 一 3 个, 有吋 2 个发育 不全, 圆锥形 ,一侧 扁平, 直 径 1 一 1.2 厘米, 无毛, 果 脐近三 角形, 与坚果 基部几 等大。 花期 4 — 5 月 ,果熟 期翌年 10 — 12 月。 产金平 、屏边 、麻 栗坡、 文山、 富宁 等地; 常生 于海拔 1000 — 2 000 米山地 湿润森 林中。 我国 贵州、 广西、 广东、 湖南、 福建、 江西、 安徽、 浙 江等省 区均有 分布。 32. 黧菊拷 图版 7S, 8 —10 黧蒴、 大 叶锥、 大叶栎 Castanopsis fissa (Champ.)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6) ; Merr. (1932) ; 陈嵘 (1937); 广州 植物志 (1956); 图鉴 (1972)*; 徐、 任 (1975)*. Quercus fissa Champ. (1854) ; Lithocarpus fissa A. Camus (1935) ; A. Camus (1952 ~~ 54) ; Castanopsis fissoides (Drake) Chun et Huang ex Luong (1965). 乔木, 高达 20 米, 胸径 40 厘米, 树皮灰 褐色。 小枝 粗壮, 幼 吋被疏 柔毛。 叶倒 卵状披 针形 或长楠 圆形, 长 15—25 厘米, 宽 5 — 9 厘米, 顶端短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 缘有钝 裾齿或 波 状齿, 背面有 灰黄色 鳞秕或 脉上有 疏毛, 后变银 灰色, 侧脉 15 — 20 对; 叶柄长 1 一 2 .5 厘 米。 雌 花序每 1 总苞内 有雌花 1 朵。 果序长 7 — 15 厘米。 总苞卵 形至椭 圆形, 全色 坚果, 直径 1.2 — 2 厘米, 高 1.5 — 2.2 厘米, 成熟 吋上部 破裂成 2 — 3 瓣; 苞片三 角形, 基部 连生成 4-5 条同 心环。 坚果 卵形或 圆锥伏 卵形, 直径 1.1 一 1.6 厘米, 顶 端有细 绒毛, 果脐 小于坚 果 基部, 直径约 4 一 6 毫米。 花期 4 一 5 月, 果熟期 11 一 12 月。 产绿春 、金平 、麻 栗坡、 西畴、 富宁 等地, 生 于海拔 700 — 1500 米山坡 ,为 常绿阔 叶次生 林 的先锋 树种。 我国贵 州南部 、广西 、广东 、湖南 、福建 、江 西等省 区均有 分布。 
272  云南 植物志  木材灰 黄色, 材质 稍软, 不耐朽 ,易 加工, 适作家 具等一 般用材 ;壳斗 含单宁 10 — 30%, 树皮 含单宁 5 — 8%; 枯 木可培 养食用 蕈类。 滇 南可选 做造林 树种。 33. 杯状栲 图版 78 ,1— 3 抱 丝栗, 大叶抱 、滇南 大叶抱 Castanopsis calathiformis (Skan)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6) ; 图鉴 (1972)*; 徐、 任 (1975)*. Quercus calathiformis Skan (1899) ; Pasania calathiformis Hick, et A. Camus (1921) ; et in Lecte. (1930) ; Lithocarpus calathiformis (Skan) A. Camus (1931) (1953). 乔木, 高达 20 米。 小枝 无毛。 叶在枝 上螺旋 状互生 ,叶长 楠圆形 至倒卵 状长楠 圆形, 长 15 — 25 厘米, 宽 5 — 8 厘米, 顶端短 钝头, 基部 渐窄或 楔形, 边 缘有锯 齿或波 状齿, 无毛, 幼吋 背面被 红棕色 鳞秕, 老吋淡 褐色, 侧脉 18 — 15 对, 背面二 次侧脉 明显; 叶柄长 1.5 — 2 厘米。 雄花 序为圆 锥状; 每 1 总 苞内有 1 朵 雌花。 果序长 10 — 16 厘米。 总苞 杯形, 无柄, 包坚果 1/2, 直径 0.9 — 1.3 厘米, 通常不 开裂, 幼树之 壳斗常 开裂或 平展。 苞片为 三角形 鱗片, 贴生, 中部 以上的 呈不明 显环状 排列。 坚果卵 形或长 卵形, 直径 0.8 — 1( 一 1.5) 厘米, 无毛, 果脐小 于坚果 基部, 径 4 一 6 毫米。 花期 4 一 5 月 ,果 熟期 10—12 月。 产滇 西南、 滇 南及滇 东南。 常生 于海拔 800 — 2100 米, 在 1400 米以上 较多, 多 生于阳 坡, 与其 他栎树 及杂术 混生, 为滇 南次生 阔叶林 的先锋 树种。 越南, 缅甸, 泰国 亦有。 树皮 含单宁 14%, 钝度为 63%, 为 制栲胶 原料; 干种仁 含淀粉 57.47%, 单糖 5.71%, 双糖 3.56% ,单宁 0.1 % , 蛋白质 2.79% ,脂肪 0.21 % , 纤维素 3.37% ,可供 食用; 木 材供建 筑、 家具 用材; 在滇 南可选 作造林 树种。 34. 毛叶 杯状栲 图版 78, 4—7 Castanopsis cerebrina (Hick, et A. Camus) Barnett (1944) ; 徐、 任 (1975)*. Pasania cerebrina Hick, et A. Camus (1921) ; Lithocarpus cerebrina A. Camus (1932) (1952—1954). 乔木, 高 20 米。 小 枝被淡 褐色短 柔毛。 叶长椭 圆形, 长 15 — 25 厘米, 宽 5 — 8 厘米, 顶 端渐尖 ,基部 楔形, 边缘有 疏浅锯 齿或波 状齿, 背面被 淡褐色 短柔毛 ,侧脉 17 — 21 对; 叶柄 长约 1 厘米。 雄花序 圆锥状 ,轴密 被淡褐 色柔毛 ;每 1 总 苞内有 1 朵 雌花。 成熟总 苞壳斗 状, 包坚果 1/2, 直径 1.5 — 2 厘米; 苞片鱗 片状, 合生成 5 — 6 环, 被红 棕色短 绒毛。 坚果长 椭圆形 ,径 1.5 — 2 厘米, 高 2.5 厘米, 无毛, 果脐比 坚果基 部小。 产 河口、 屏边等 地海拔 240 — 680 米 湿润森 林中。 越 南北部 亦有。 4. 石标属 Lithocarpus B1 常绿 乔木。 枝有 顶芽。 叶互生 ,全 缘或有 锯齿。 直 立棻荑 花序, 单性同 株或雌 雄花同 序, 雌花在 总轴的 下部; 雄花 3 —数朵 簇生, 花萼 杯状, 深裂, 裂片 6 ( 4 — 5 ), 覆瓦状 排列, 雄蕊 10 — 12, 稀 6, 退化雌 蕊细小 ;雌花 1 一 3( — 5), 花 萼裂片 4 一 6, 子房 3 室, 花柱 与子房 室同数 ,有吋 有退化 雄蕊。 壳斗内 有坚果 1 个 (稀 2 — 5 个), 壳斗包 围坚果 部分, 少有 全部; 
壳斗科  273  图版 78 1—3. 杯状栲 Castanopsis calathiformis (Skan) Rehd. et Wils., 1 . 果枝, 2. 壳斗及 坚果, 3. 坚果 :4 一 7. 毛 叶 杯状栲 Castanopsis cerebrina (Hick, et A. Camus)Barnett, 4. 叶片, 5、6. 坚果 ,7. 壳斗 及坚果 :8 — 10. fj 菊拷 Castanopsis fissa (Champ.) Rehd. et Wils., 8. 叶片, 9. 坚果, 10. 果序。 
274  云南 植物志  苞片为 鱗形, 钻形, 覆瓦伏 排列, 或愈 合成同 心环。 坚果着 生于壳 斗底部 ,有 些种类 和壳斗 壁 愈合, 剥离后 呈粗糙 疤痕, 果脐 凸出、 平坦或 凹入。 约 300 种, 分布热 带及亚 热带, 主产 亚洲东 南部, 我国约 100 种, 云南有 50 余种, 现 记载 47 种, 几乎全 省都有 分布, 以滇南 、滇东 南及滇 西南分 布最多 ;垂 直分布 自海拔 200 米 至 2500 米, 以海拔 1000 — 2300 米 之间种 类最为 丰富, 为组成 常绿阔 叶林主 要树种 之一。 分种 检索表 1 (60) 壳斗包 着坚果 1/2 以上, 甚 至全包 坚果。 2(13) 壳 斗外部 具明显 或不明 显的同 心环。 3 (10) 坚果与 壳斗壁 结合的 面积在 1/2 以上, 甚至全 部结合 ,壳斗 无柄。 4(7) 壳斗近 球形, 直径约 2.5 厘米, 壳斗壁 厚不及 3 毫米。 5(6) 小枝、 果序密 被灰棕 色皮孔 ;壳斗 端正, 宿存 花柱在 顶端, 顶部 有环状 断续的 突起; 叶长 卵形, 顶 端渐尖 1. 老 挝石栎 L. laoticu. 6(5) 小枝、 果序无 明显的 皮孔; 壳斗不 端正, 宿存花 柱偏在 一边, 外表 平滑; 叶长楠 圆形, 长 15 — 20 厘 米, 顶 端尾尖 2. 绿 春石栎 L. luchunensis 7(4) 壳斗扁 球形或 陀螺形 ,直径 3 — 10 厘米, 壁厚 5 — 10 毫米。 8(9) 壳斗扁 球形或 猴面状 ,横 切面约 4 X 8 厘米, 壳斗 内发育 的坚果 2 — 3 个; 叶 片大, 长 18 — 35 厘 米, 长 椭圆状 披针形 3. 猴 面石栎 L. balansae 9(8) 壳斗陀 螺形, 顶 端具同 心环, 内陷, 直径约 3 厘米; 坚果 1 个; 叶片 较小, 长 10 — 23 厘米, 长椭圆 形或长 倒卵形 4. 隐 果石栎 L. eremiticiu 10(3) 坚果 仅基部 与壳斗 结合, 壳斗 有柄。 11(12) 雌花 单生; 果 序长约 20 厘米; 坚果宽 卵形, 径约 1.5 厘米; 叶 卵状椭 圆形, 长约 10 厘米 ^单 果石栋 L. gagnepainianus 12(11) 雌花 3 朵簇生 ;果 序长约 10 厘米, 坚果扁 球形, 径约 2 厘米, 外 被白色 柔毛; 叶长椭 圆形, 长约. 12 厘米 6. 白 毛石栎 L. magneinii 13(2) 壳斗 具鱗形 或钻形 苞片。 14(17) 苞片 钻形。 15(16) 坚果近 球形, 几全部 被壳斗 所包, 连 苞片壳 斗直径 3 — 5 厘米, 坚果大 部分与 壳斗壁 结合; 苞片 圆形或 方形, 四面展 开或向 上伸展 7. 木 果石栋 L. xylocarpu» 16(15) 坚果扁 球形, 顶端 外露, 被棕黄 色绒毛 ,仅 基部与 壳斗壁 结合, 苞 片向外 反卷, 壳 斗连苞 片直径 2 — 2. 5 厘米 8. 剌 斗石栎 L. echinotholu* 17(14) 苞片 鱗形。 18(35) 果脐大 于坚果 基部。 19(24) 叶缘 有锯齿 (至少 幼树之 叶有锯 齿); 坚 果扁球 形或半 球形, 与壳斗 相结合 的部分 较小, 壳斗直 径 2. 5 — 5 厘米。 20(21) 坚果扁 球形, 直径达 5 厘米; 壳斗苞 片长三 角形, 覆瓦状 排列; 叶 倒宽披 针形, 长 10 — 2 5 厘米; 小枝、 叶背 被灰棕 色绒毛 9. 厚 鳞石栎 L. pachylepi, 21(20) 坚果半 球形, 直径 2. 5 — 3 厘米; 壳斗苞 片脊状 隆起, 仅尖端 与壳斗 分离构 成茇状 W。 22(23) 小枝、 叶背被 绒毛; 叶长椭 圆伏披 针形, 长 10 — 20 厘米, 侧脉 15 — 25 对 10. 密 脉石栎 L. fordianu* 
壳斗科  275  23(22) 小枝、 叶背 无毛; 叶倒 披针形 或长楠 圆形, 长 6 — I 6 厘米, 侧脉 9 — 15 对 "-烟 斗石栎 L. corneut 叶 全缘; 坚果近 球形, 与壳 斗相结 合的部 分同大 (即不 缩小) ;壳 斗直径 1. 5 一 3 厘米。 带壳 斗的果 实顶端 平截; 叶楠 圆状披 针形, 长 10 — 2 。 厘米。 壳斗陀 螺形, 最 宽处在 中部。 壳 斗上部 的苞片 明显, 下部 愈合成 环伏; 叶两 面光滑 I 2 . 截 头石栎 L. truncatu. 壳斗上 下皆有 明显的 苞片; 叶 背被棕 色鱗秕 I 3 . 鳞 叶石栎 L. kontumen.i. 壳斗倒 圆锥形 ,顶部 最宽, 上 下皆有 明显的 苞片; 叶 背被棕 色鱗秕 ",平 头石栋 L. tabularis 带 壳斗的 果实顶 端近球 形或圆 锥形; 叶卵状 披针形 ,长 6 — I 3 厘米。 坚 果顶端 外露。 壳斗苞 片上部 明显, 下部 愈合成 环状, 坚果 无毛; 果 序有时 弯曲; 侧脉 6 — 10 对 1S, 多变 石栋 L. variolosus 苞片 明显, 壳斗 顶端边 缘向外 反卷, 坚果 顶端被 白色短 柔毛; 果序不 弯曲; 侧脉 9 一 13 对 16. 白 穗石栋 L. leucostachyus 坚果不 外露; 壳 斗外被 明显的 苞片; 侧脉 9 一 I 3 对 W. 白 穗石栎 L. leuco.tachyut 果脐 与坚果 基部同 大或小 于坚果 基部。 坚果 几全部 被壳斗 所包。 壳斗 壶形, 顶 端边缘 向内卷 17. 壶 斗石栎 L echinopkoru. 壳斗球 形或扁 球形, 顶端 边缘通 常不向 内卷。 壳斗苞 片三角 形或窄 三角形 ,紧 密或稍 张开, 坚果扁 球形, 直径 1. 5 — 3 . 5 厘米。 小枝、 叶背、 叶柄 无毛; 叶长楠 圆形或 卵伏披 针形, 长 9 一 18 厘米, 壳 斗直径 1.5 — 2 厘米 18. 华 南石栋 L fenestratus 小枝、 叶背、 叶 柄皆被 黄褐色 绒毛; 叶倒卵 状长楠 圆形, 长 I 2 — 24 厘米; 壳 斗直径 2 .5 — 3 . 5 厘 米 19. 毛 枝石标 L rhabdostachyus var. dakhaensis 壳 斗苞片 线形, 细小, 稀疏, 向外 突起或 反卷; 坚果近 球形或 窄球形 ,直径 1 一 1.5 厘米。 叶背二 次侧脉 褐色, 平行, 排列 紧密, 叶长 10 — 15 厘米 20. 球 果石栎 L. sphaerocarpus 叶背 二次侧 脉不为 褐色, 明 显或不 明显, 叶长 9 一 18 厘米 18. 华 南石栎 L. fene.tratut 坚 果顶端 外露。 果脐 与坚果 基部几 同大。 坚 果近球 形或扁 球形。 叶背 无毛, 叶长橢 圆形或 倒卵状 楠圆形 ,长 11 一 18 厘米; 壳斗 直径约 2.5 厘米 21. 戰 眉石栋 L. cleistocarpus var. omeiensis 叶 背密被 灰黄色 柔毛, 叶 长椭圆 形或长 卵状椭 圆形, 长 5 — 12 厘米; 壳 斗直径 1 一 1. 5 厘米… 22. 滇石栎 L. dealbatua 坚 果圆锥 形或宽 卵形。 小枝、 叶背、 坚果均 无毛; 叶长 10 — 16 厘米, 叶面 侧脉下 M …… 23. 厚 叶石栎 L. pachyphyUus 小枝、 叶背、 坚果 皆有短 柔毛; 叶长 6 — 10 厘米, 叶 面侧脉 不下凹 24. 屏 边石栎 L. laetu. 果脐比 坚果基 部小。 坚 果直径 1—1.5 厘米, 近球 形或椭 圆形。 叶卵形 至卵状 披针形 ,长 7 — 12 厘米; 果序长 10 厘 米以下 2S. 光 叶石栎 L. maire. 
276  云南 植物志  56(55) 叶长楠 圆形或 倒卵形 ,长约 15 厘米; 果 序长约 12 厘米 22a. 杯斗 漢石栋 L. dealbatus subsp. mannii 坚 果直径 1.5 — 3 厘米, 常为扁 球形。 壳斗苞 片三角 形或窄 三角形 ,紧 貼壳斗 壁或略 张幵; 叶长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10 — 16 厘米 短柄 石栋 L. fene 霧 tr&tu 霧 var. brachycarpat 壳 斗苞片 线形或 带状三 角形, 张开或 弯曲; 叶宽披 针形, 长 8 — 12 厘米 17a. 金平 石栋 L* echinophorus var. bidoupentit 壳 斗包着 坚果的 1/2 以下, 深碟形 、碟形 以至平 盘形。 壳斗深 碟形至 碟形, 包 着坚果 1/4—1/2。 壳 斗壁厚 1 一 2 亳米。 坚 果直径 2 厘米 以上。 叶片 较大, 通 常长在 20 厘米 左右, 有 吋长达 40 厘米; 坚 果圆锥 伏宽卵 形或近 球形。 叶背二 次侧脉 明显, 小枝密 生灰白 色皮孔 ;叶 倒卵状 椭圆形 一26. 大 叶石栎 L megalophyUu. 叶背二 次侧脉 不明显 ;小枝 皮孔不 明显; 叶长 楠圆形 或倒卵 状长椭 圆形, 基部有 吋耳形 27. 粗 穗石栎 L elegans 叶片 较小, 长 8 — 16 厘米, 坚 果扁球 形或短 柱形。 坚果短 柱形; 壳斗 苞片三 角形, 较粗; 叶长椭 圆形, 长约 10 厘米, 叶面侧 脉下凹 28. 临 沧石栋 L. mianningensi 霧 坚果扁 球形, 有 纵裂; 壳斗苞 片宽三 角形, 较 细致; 叶长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10 — 16 厘米, 叶面侧 脉 微凸起 29. 美 苞石栎 L« calolepi* 坚 果直径 1 一 2 厘米。 坚果 有毛, 果 序长约 20 厘米; 叶长 椭圆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10 — 20 厘米 30,動海石烁 L* fohaientis 坚果 无毛。 雌花 单生; 壳斗 有显著 之柄; 叶长楠 圆形, 长约 10 厘米 31. 柄 斗石栎 L pakhaensi. 雌花 3 朵簇生 ,壳斗 无柄。 叶背被 黄色短 柔毛, 叶椭圆 形或长 卵形, 长 8 — 13 厘米 32. 沙 坝石栎 L petelotii 叶背 无毛。 叶背 绿色, 长椭圆 状披针 形或倒 披针形 ,长 10 — 18 厘米 33. 东 南石栎 L harlandu 叶背灰 白色。 叶背有 灰白色 鳞秕, 小枝 无毛; 苞片 仅顶端 与壳斗 壁分离 2S. 光 叶石栎 L. mairei 叶背灰 粉状; 小枝 有毛; 苞片显 著分离 22 a. 杯斗 滇石栎 L. dealbatu. subsp. mannii 壳斗壁 厚不及 1 毫米, 坚果扁 球形。 壳斗 苞片呈 不甚明 显的同 心环; 果 序轴与 着生的 小枝几 同粗; 坚 果直径 1 一 I. 8 厘米 ",长 柄石栋 L. longipediceUatus 壳斗苞 片不呈 同心环 ;果序 轴比着 生小枝 粗壮; 坚果 直径约 2 厘米。 坚果深 褐色, 无毛 35. 犁 耙石栎 L. .Uvicolaram 坚果密 被灰黄 色绒毛 36. 越 南石栎 L. annamensis 壳斗浅 碟形或 平盘形 ,仅托 着坚果 基部。 坚 果扁球 形或近 球形, 顶端 平圆。 坚 果直径 1 一 2 厘米; 果序长 不超过 15 厘米, 一个 果序上 的坚果 不超过 30 个。 叶两面 绿色, 侧脉短 、密、 不 显著; 坚果顶 端平坦 37. 硬 斗石栎 L. haneei 
壳 斗科 277  90 ( 89 ) 叶背粉 绿色; 坚果 顶部平 圆有吋 内陷。 91 ( 92 ) 侧脉短 、密、 不 显著, 叶片宽 1.5 — 2. 5 厘米 …… - 38. 窄 叶石栎 L. confinis 92 ( 91 ) 侧脉疏 而长, 显著, 叶片宽 2.5—6 厘米 39. 粉 背石栎 L. hypogUucus 93 ( 88 ) 坚果 直径在 1 厘米 以下; 果序长 15 — 20 厘米, 一个 果序上 的坚果 30 — 50 个; 叶长椭 圆形, 长 约 15 厘米 40. 小 果石栋 L. micro»pormu8 94 ( 87 ) 坚果宽 卵形或 圆锥形 ,顶端 尖削。 95 (102) 坚果宽 卵形。 96 ( 97 ) 坚果表 面密被 灰黄色 绒毛, 直径 1 一 1.3 厘米; 果 序长达 20 厘米; 叶长椭 圆形或 长卵形 ,长 7 — 15 厘米 41. 茸 果石栎 L. vettitu. 97 ( 96 ) 坚果表 面无毛 ,直径 1 一 2 厘米。 98 ( 99 ) 叶两面 绿色, 侧 脉短、 密、 不 明显; 坚 果直径 1 厘米 37 . 硬 斗石栎 L. hancei 99 ( 98 ) 叶背略 带粉白 ,侧脉 明显; 坚 果直径 1 一 2 厘米。  100(101) 叶 革质, 长椭圆 形或倒 卵伏长 楠圆形 ,长 9 一 12 厘米, 背面便 11 脉带 褐色; 雌 花序常 2 — 3 个聚生 42. 多 穗石栋 L. polystachyus 101(100) 叶薄 革质, 椭圆形 或长椭 圆形, 长 5 — 8 厘米, 背面侧 脉不带 褐色; 雌花序 常单生 43, 两 广石栋 L. synbalanoa 102( 95 ) 坚果圆 锥形, 上部呈 三稜, 长约 2.5 厘米, 径约 1.8 厘米; 叶倒 卵状披 针形, 顶端 渐尖, 基部楔 形, 长约 15 厘米 44. 长 果石栎 L. longinux 1. 老 挝石栎 图版 79,1 — 2 Lithocarpus laoticus (Hick, et A. Camus) A. Camus (1932) (1952—54) ; 徐、 任 (1976)*. Pasania laotica Hick, et A. Camus (1921) et in Lecte. (1930). 乔木, 高 18 米。 小枝 无毛, 密生 灰棕色 皮孔。 叶长椭 圆形或 卵状长 椭圆形 ,长 10 — 15 厘米, 宽 3 — 5 厘米, 顶端短 渐尖, 基部 楔形, 宽楔 形或近 圆形, 全缘, 侧脉 9 一 12 对, 叶面侧 脉下凹 ,背面 凸起, 二次 侧脉稍 明显, 两面 无毛; 叶柄长 1.5 — 2 厘米, 无毛。 雌花每 3 朵簇 生。 果序长 8 — 12 厘米, 轴径 4 一 6 毫米, 无毛, 密被 灰棕色 皮孔。 壳斗全 包坚果 ,近 球形, 顶 端略 平截, 直径 2 — 2.7 厘米; 苞片几 全部愈 合或仅 留顶端 小突头 ,呈 断续或 不凸起 的同心 环。 坚果近 球形, 直径约 2 厘米, 除顶 端小部 分外大 部分与 壳斗壁 结合。 产金平 、绿春 等地, 常生 于海拔 2200 米 左右森 林中, 云南新 记载。 原产 老挝。 2. 绿 春石栎 图版 80,1 — 2 Lithocarpus luchunensis Y. C. Hsu et H. W. Jen (1976)*. 乔木, 高达 15 米。 小枝 灰色, 无毛, 外 被不甚 明显大 小不等 的灰色 皮孔。 叶长椭 圆形, 长 15 — 20 厘米, 宽 4.5 — 6.5 厘米, 顶端 尾尖, 基部宽 楔形, 全缘, 叶面 侧脉微 凹陷, 背面凸 起, 9 一 U 对, 叶面亮 绿色, 两面 无毛; 叶柄长 1 一 1.8 厘米, 无毛。 雌花 3 — 5 朵簇生 ,每簇 1 一 2 个 发育。 果 序长约 10 厘米, 每 2 — 3 个果 序生于 枝顶, 轴径约 6 毫米, 灰色, 无毛。 壳 斗全包 坚果, 近 球形, 不 对称, 灰色, 直径 2 — 2.5 厘米, 宿存花 柱偏在 一边; 苞片全 部愈合 成不甚 明显、 不规 则的同 心环, 靠 近宿存 花柱部 分的同 心环较 明显。 坚果近 球形, 直径 1.5 一 2.2 厘米, 除 顶端约 4 毫米未 结合外 ,其它 全部与 壳斗壁 结合。 产绿 春县黄 连山至 老边寨 之间, 生于 海拔' 2200 — 2400 米阔叶 林中, 为乔 木层的 主要树 
278  云南 植物志  1 ― 2. 老 $± 石栋 Lithocarpus laoticus (Hick. Lithocarpus balansae (Drake) A. Camus,  图版 79 ct A. Camus) A. !. 叶片, 4. 成熟果 ,5,  Camus, 1. 果枝, 2. 坚果; 3 — 7. 猴 面石栎 未成 熟果, 6. 果实纵 切面, 7. 坚果。 
壳斗科  279  种。 本 种与老 挝石栎 Lithocarpm laoticus A. Camus 近似, 但壳斗 不对称 ,宿 存花柱 偏在一 边, 苞片 退化, 壳 斗外表 平滑, 有不甚 明显、 不规 整的同 心环; 小枝皮 孔不甚 明显; 叶 片顶端 长 尾尖。 3. 堠 面石栎 图版 79, 3—7 Lithocarpus balansae (Drake) A. Camus (1932) ; Barnett (194344) ; A. Camus (1952—54) ; 徐、 任 (1976)*. Quercus bdansae Drake del Castille (1890) ; Castanopsis &aZ<msae Schottky (1912) ; Pasania balansae (Drake) Hick, et A. Camus (1921) ; et in Lecte. (1930). 乔木, 高达 30 米, 胸径 50 厘米。 小枝灰 褐色, 平滑 无毛。 叶皮纸 质至薄 革质, 长楠圆 形或长 椭圆状 披针形 ,长 (13 —) 18-35 厘米, 宽 (5 —) 7-13 厘米, 顶端渐 尖或短 尾状, 基 部椟形 ,全缘 ,叶面 亮绿色 ,背面 灰绿色 ,两面 无毛, 叶面 侧脉微 凸起, 背 面显著 凸起, 10 — 11 对, 二 次侧脉 明显; 叶柄长 2 — 2.5 厘米, 无毛。 雌 花序每 3 — 5 朵雌花 簇生。 果序长 12 -15 厘米, 轴 无毛, 散 生白色 皮孔。 壳 斗全包 坚果, 扁长椭 圆形, 长径 5 — 10 厘米, 短径 3- 5 厘米, 壁厚 0.5 — 1 厘米, 无毛。 壳斗内 有坚果 2 — 3 个, 近 球形, 高 径均约 3.5 厘米, 全部与 壳斗壁 结合。 产金平 、屛边 等地, 常生 于海拔 430 — 1300 米 湿润森 林中。 越南 亦有。 4. 隐 果石栎 图版 80, 3 — 4 Lithocarpus eremiticus Chun et Huang, in Hsu et Jen (1976)*. 乔木, 高达 20 米。 小枝有 纵稜, 无毛。 叶 革质, 长 椭圆形 至长倒 卵形, 长 10 — 23 厘 米, 宽 4 一 8 厘米, 顶端长 渐尖, 基部 楔形, 全缘, 两面平 滑无毛 ,叶面 侧脉不 凸起, 背 面显著 凸起, 9 一 12 对, 二 次侧脉 明显; 叶柄长 1.5 — 2 厘米, 无毛。 雄花序 着生于 叶腋, 长 7 — 9 厘 米, 淡 黄色, 花 被及花 序轴被 绒毛; 雌花序 单生, 每 3 朵雌花 簇生。 果 序长约 9 厘米, 轴径 4- 5 毫米, 无毛。 壳斗全 包坚果 或顶端 微露出 ,倒 IP 形或陀 螺形, 直径约 3 厘米, 高 3 — + 厘米, 有 明显的 3—4 条同 心环, 无毛, 壁 厚可达 1 i 米, 坚果 1 个, 近 球形, 直径约 1 厘米, 位于壳 斗上部 ,顶 端未与 壳斗壁 结合部 分径约 5 毫米。 产绿春 、金平 、屛边 等地, 常生 于海拔 660 — 15Q0 米湿润 沟谷、 斜坡森 林中。 本 种与猴 面石栎 Lithocarpus balansae (Drake) A. Camus 近似, 但壳 斗呈陀 螺形, 顶端 内 陷罢同 心环, 壳斗壁 较薄; 坚果近 球形, 壁 较薄, 顶端部 分不与 壳斗壁 愈合。 5. 单 果石栎 Lithocarpus gagnepainianus A. Camus (1949) ; 徐、 任 (1976)*. 乔木, 高 20 米。 小枝 无毛。 叶薄 革质, 卵形, 椭圆形 ,长 卵形, 长 9—11 厘米, 宽 3.5 — 5.5 厘米, 顶端 骤尖, 基部楔 形或宽 楔形, 全缘, 背面灰 绿色, 两面均 无毛, 叶面 侧脉不 明显, 背面 凸起, 7-9 对;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无毛。 雌花 序长约 20 厘米, 被灰 色毛, 雌花 单生, 有柄。 果序长 15 — 20 厘米, 轴径 5 — 7 毫米, 密 生白色 皮孔。 壳斗 具柄, 长 5 — 7 毫米, 杯 形, 包坚果 V5, 直径 1.5 — 1.8 厘米, 高约 1 厘米, 苞片 愈合成 5 — 6 条同 心环。 坚 果宽卵 形, 直径 1.5 — 1.8 厘米, 高约 1 厘米, 有宿存 花柱, 露出 部分被 绒毛, 果脐 内凹, 直径约 1 厘 米。 
3  图版 80 1 一 2 . 绿 春石栋 Uthocarpus-luchunensis Y. C. Hsu et H. W. Jen, 1. 果枝, 2. 全包 坚果的 壳斗: 3—4. 隐 果石栎 Lithocarpus eremiticus Chun ct Huang, 3. 果枝, 4. 具 壳斗的 坚果纵 切面; 5. 美 苞石栎 Litho- carpus calolepis Y. C. Hsu et H. W. Jen, 5. 果枝。 
壳斗科  281  图版 81 1 一 4. 白 毛石栋 Lithocarpus magneinii (Hick, et A. Camus) A. Camus, 1 . 叶片, 2. 果序, 3、4. 坚果: 5 一 7. 长柄 石栎 Lithocai"pus longipedicellatus A. Camus, 5. 果枝, 6、7. 坚果; 8— 11. 柄 斗石栎 Lithocai^pus pakhaensis A. Camus, 8. 叶片 ,9. 果序, 10、11.坚果 
282  云南 植物志  产^ 双版纳 ,常生 于海拔 1200 米 河谷、 沟底 阴处密 林中。 云南新 记载。 原产 越南。 6. 白 毛石栎 图版 81, 1—4 Lithocarpus magneinii (Hick, et A. Camus) A. Camus (1932) (1952 ― 54). Pasania magneinii Hick, et A. Camus (1921). 乔木, 高 10 米。 枝有短 绒毛。 叶长楠 圆形至 卵状披 针形, 长 12 — 18 厘米, 宽 4 一 7 厘 米, 顶端 骤尖或 尾尖, 基部 楔形, 全缘, 背面被 灰白色 柔毛, 边缘微 反卷, 叶面 中脉微 凸起, 背 面显著 凸起, 侧脉 9 一 12 对; 叶柄长 0.6 — 1.3 厘米。 雌 花序每 3 朵雌花 簇生, 发育 1 一 3 个。 果序长 8 — 15 厘米。 壳斗 1 一 3 个聚生 ,碗形 ,壁 较厚, 具约 5 毫米长 的梗, 直径约 2 厘米, 高约 1.2 厘米, 包 坚果约 一半, 苞片 愈合成 7 — 9 环, 密被灰 白色短 绒毛。 坚 果扁球 形至宽 卵形, 直径 1.5 厘米, 密被灰 白色厚 绒毛; 果脐 与坚果 基部几 等大, 直径约 1.5 厘米, 平坦。 产景洪 、绿春 、屏边 等地, 生 于海拔 1200 米处。 云南新 记载。 原产 老挝。 7. 木 果石栎 图版 82, 1 一 2 Lithocarpus xylocarpus (Kurz) Markg. (1924) ; A. Camus (1952 ― 54) ; 徐、 任 (1976)*. Quercus xylocarpa Kurz (1875) ; Lithocarpus shunning ensis Hu (1951). 乔木, 高达 30 米。 小枝 被棕色 绒毛。 叶长椭 圆形或 椭圆状 披针形 ,长 8 — 13 厘米, 宽 2.5-4.5 厘米, 顶端 渐尖或 尾尖, 基部 禊形, 全缘, 两面 无毛, 叶 表侧脉 凹下, 背面 凸起, 11 -14 对; 叶 柄长约 0.5 厘米, 无毛。 壳斗常 3 个簇生 ,近 球形, 无柄, 连苞片 直径达 5 厘米, 全 包坚果 3 苞片圆 形或方 钻形, 向上或 向四面 伸展, 长 5 — 7 毫米。 坚果近 球形, 3/4 以上 与壳斗 壁愈合 ,直径 1.5 — 2.5 厘米, 未 愈合部 分径约 1 一 1.8 厘米, 无毛。 果熟期 12 月。 产凤庆 、镇康 、景东 、金 平海拔 2000 米阔叶 林中。 8. 剌 斗石栎 图版 82, 3 — 6 Lithocarpus echinotholus (Hu) Chun et Huang ex Hsu et Jen (1976)*. Pasania echinotholus Hu (1940) ; Lithocarpus echinocupula A. Camus (1947), (1948). 乔木, 高 10 米。 小 枝被疏 绒毛或 无毛。 叶皮 纸质, 长椭 圆伏披 针形, 长 15 — 22 厘米, 宽 3.5 — 7.5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楔 形或宽 楔形, 全缘, 两面 无毛, 侧脉 12 — 13 对, 背面二 次侧 脉不甚 明显; 叶柄长 1 一 1.2 厘米, 无毛。 果序长 5 — 7 厘米, 轴密被 黄棕色 绒毛, 后变 为 无毛。 壳斗 包坚果 3/4 以上, 或仅顶 部露出 少许, 苞片 钻形, 长 2—3 毫米, 张 开或反 卷, 苞片与 壳斗壁 均密被 黄棕色 绒毛。 坚果扁 球形, 顶部 平圆, 直径 1.5 — 2.5 厘米, 有长约 1 毫米的 柱座, 密被 黄棕色 绒毛, 果脐 内凹, 深 1 一 2 毫米, 径约 1.5 厘米。 产金平 、屏边 、河口 、蒙自 、马关 等地; 常生 于海拔 220 — 1000 米 山坡、 山谷疏 林中。 9. 厚 轔石栎 图版 83, 4—6 Lithocarpus pachylepis A. Camus (1935) (1947) (1954) ; 徐、 任 (1976)* Quercus wangii Hu et Cheng (1951). 乔木, 高达 30 米。 小枝常 有纵稜 ,密被 灰棕色 绒毛。 叶倒宽 披针形 ,长 10 — 15( — 30) 厘米, 宽 3 — 9 (-12) 厘米, 顶端短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缘有 锯齿, 叶面沿 中脉有 绒毛, 背面 
壳斗科  283  图版 82 1 一 2. 木 果石栎 Lithocarpus xylocarpus (Kurz) Markg., 1. 果枝, 2. 坚果; 3 — 6. 刺 斗石栎 Lithoca 卬 us echinotholus (Hu) Chun et Huang, 3, 叶片, 4. 果序, 5、 6. 坚果; 7— 9. 壶 斗石栎 Lithocarpus echino- phorus (Hick, et A. Camus) A. Camus, 7. 叶片, 8. 果序, 9. 坚果。 
284  云南 植物志  有 灰棕色 粗毛, 沿叶脉 最密, 叶面侧 脉下凹 ,背面 凸起, 12 — 27 对, 直达 齿端, 背面 二次侧 脉 明显; 叶柄长 1.5 — 3 厘米, 密被 灰棕色 绒毛。 壳斗 3 个 族生, 通常只 1 个 发育, 盘形, 直 径 4 一 5 厘米; 苞片长 三角形 ,长 3 — 5 毫米, 覆瓦状 排列, 密被 灰棕色 绒毛。 坚果扁 圆形, 直径 3 — 5 厘米, 高 2 — 2.5 厘米, 坚果约 1/2 与壳斗 壁愈合 ,愈 合部分 缩小, 未愈合 部分密 被 灰棕色 绒毛。 花期 6 — 7 月 ,果熟 期翌年 10 月。 产金平 、屏边 等地, 生 于海拔 1300 — 2000 米 湿润森 林中。 果 可食。 10. 密 脉石栎 图版 83, 1 一 3 黔粤 石栎、 密脉柯 Lithocarpus fordianus Chun (1927) ; 陈嵘 (1937) ; Hu (1940) ; A. Camus (1947) (1952—54) ; 图鉴 (1972)*; 徐、 任 (1976)*. Quercus fordiana Hemsl. (1900) ; Pasania cornea var. fordiana (Hemsl.) Schottky (1912) ; Synaedrys fordiana (Hemsl.) Koidz. (1916) ; Pasania fordiana (Hemsl.) Hick, et A. Camus in Lecte. (1930). 乔木, 高 15 米。 幼 枝密生 灰黄色 绒毛。 叶长 楠圆状 披针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10 — 20 厘 米, 宽 2.5 — 5 厘米, 顶端渐 尖或短 尾尖, 基部楔 形或近 圆形, 边 缘中部 以上有 锯齿, 有吋全 缘, 叶面 仅中脉 有棕色 绒毛, 背面被 绒毛, 尤 以脉上 显著, 叶面 中脉、 侧脉均 下凹, 背面凸 出, 侧脉 15 — 25 对, 较密, 二 次侧脉 明显; 叶柄长 1 一 3 厘米, 有短 绒毛。 雌 花生于 雄花序 下部, 3 朵 簇生。 果序短 ,长 2 — 4 厘米, 轴 有棕色 绒毛。 壳斗半 球形, 包坚果 2/3, 直径 2.5 一 3.5 厘米, 高 1.7 — 2 厘米, 苞片 呈脊状 凸起, 和壳斗 合生, 仅顶端 分离, 坚 果半球 形或陀 螺形, 直径 2.5 — 3.5 厘米, 高 1.7 — 2.5 厘米, 顶部平 ,有 灰黄色 绒毛, 坚 果高的 3/4 与壳斗 愈合, 被壳 斗包着 的部分 缩小。 产双江 、蒙自 、西 双版纳 等地; 常生 于海拔 800 — 1500 米 山地森 林中。 我国 广西、 广东 等省 区也有 分布。 11. 烟 斗石栎 图版 83, 7—9 烟斗柯 、杯柯 Lithocarpus corneus (Lour.) Rehd. (1917) (1919) ; 陈噪 (1937)*; A. Camus (1947) (1954); 广州 植物志 (1956)*;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鉴 (1972);* 徐、 任 (1976)*. Quercus corneus Lour. (1790) ; Seem. (1853) ; A. DC. (1864) ; Skan (1899) ; Hemsl. (1900) ; Oersted (1866—67) ; Schottky (1912) ; Hick, et A. Camus in Lecte. (1930) ; Synaedrys corneus (Lour.) Koidz. (1916). 乔木, 高 15 米。 嫩 枝被短 绒毛, 后渐 脱落。 叶长楠 圆形, 卵状 长椭圆 形至倒 卵状披 针形, 长 6 — 16 厘米, 宽 2 — 5 厘米, 顶端 渐尖或 急尖, 基部渐 窄或宽 楔形, 常 偏斜, 边缘具 疏锯齿 、钝齿 、有吋 波状或 全缘, 幼吋 背面沿 叶脉被 疏毛, 叶面 中脉、 侧脉微 下凹, 侧脉 9 一 15 对; 叶柄长 0.8 — 1.5 厘米, 幼吋 被毛。 雌雄花 常同序 ,雌花 3 朵簇生 ,有吋 5 朵簇生 ,1 一 2 花 结实。 壳斗半 球形, 除顶部 外全包 坚果, 直径 2.0 — 3.5 厘米, 高 1.7 — 2.5 厘米; 苞片三 角形或 近菱形 ,被微 柔毛。 坚果陀 螺形或 半球形 ,直径 2 — 3 厘米, 高 1.5 — 2.4 厘米, 顶端 
壳斗科  285  图版 83 1 一 3. 密 脉石栎 Lithocarpus fordianus Chun, 1. 果枝, 2. 坚果, 3. 叶 背面一 部分; 4— 6. 厚 鳞石柹 Litho- carpus pachylepis A. Camus, 4. 叶片, 5. 果, 6. 坚果; 7 一 9. 烟 斗石栋 Lithocarpus corneus (Lour.) Rchd" 7. 叶片, 8. 果序, 9. 叶 背面一 部分。 
286  云南 植物志  平截或 微隆起 ,有微 柔毛, 其余全 和壳斗 愈合, 愈 合部分 縮小。 花期 5 — 6 月 , 果熟期 10 — 12 月。 产富宁 、邱北 等地; 常生 于海拔 600 — 1000 米处。 我国 广西、 广东等 省区有 分布。 越 南, 老挝 亦有。 12. 截 头石栎 图版 84, 1 一 2 Lithocarpus truncatus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6) ; A. Camus (1952) ; 图鉴 (1972)*; 徐、 任 (1976)*. Quercus truncata King ex Hook. f. (1888) (1889) ; Q. cathayana Seem. (1906) ; Pasania cathayana Sehottky (1912) ; P. truncata (King) Schottky (1912) ; Hick, et A. Camus (1921) in Lecte. (1930); Hu (1940). 乔木, 高达 30 米。 小枝 无毛。 叶卵 状或楠 圆伏披 针形, 长 10 — 20 厘米, 宽 4 一 8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全缘, 两面 无毛, 侧脉 9 一 13 对;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无毛。 雌 雄花常 同序, 雌花 3 朵簇生 ,有吋 5 朵 簇生。 果序长 10 — 12 厘米。 壳斗 倒圆锥 形或陀 螺形, 顶部 平截, 除口部 直径约 5 — 7 亳米 外全包 坚果, 直径 1.5 — 2.2 厘米, 高 1.5 — 2.5 厘米; 苞片三 角状宽 卵形, 壳 斗上部 的苞片 明显, 下部的 愈合成 环状。 坚果长 圆形或 近球形 ,直径 1.3 — 1.8 厘米, 高 1.3 — 2 厘米, 顶部 凸起, 有 柔毛, 除顶 部外和 壳斗壁 愈合。 产双江 、凤庆 、临沧 、西双 版纳、 思茅、 镇源、 景东、 屏边、 金平、 麻栗坡 等地; 常生 于海拔 1200 — 2500 米 山地森 林中。 我国 广西、 广 东等省 区也有 分布。 越南, 老挝, 泰国, 印度亦 有。 13. 鳞 叶石栎 图版 84, 3—4 Lithocarpus kontumensis A. Camus (1946), (1952—54) ; 徐、 任 (1976)*. 乔木, 高达 30 米。 叶卵状 楠圆形 或卵状 披针形 ,长 10 — 20 厘米, 宽 3 — 6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全缘, 无毛, 背面 有粉状 鱗秕, 侧脉 9 一 13 对; 叶柄长 1.5 — 2 厘米。 果序 长 8 — 17 厘米。 壳斗陀 螺形, 直径 1.5 — 2.5 厘米, 高 1.8 — 2.5 厘米, 除顶部 直径约 5 毫米 外全包 坚果; 苞片三 角状宽 卵形, 壳斗 上部至 下部均 显著。 坚果近 球形, 直径约 1.5 厘米, 除顶部 外全与 壳斗壁 愈合。 产屏边 、麻 栗坡、 西畴; 常生 于海拔 1200 — 1800 米 湿润森 林中。 云南新 记载。 原产越 南。 14. 平 头石栎 图版 84, 5 — 6 Lithocarpus tabularis Y. C. Hsu et H. W. Jen (1976)*. 乔木, 高达 25 米。 小枝具 沟槽, 略粗壮 ,黑 褐色, 无毛。 叶长椭 圆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16-20 厘米, 宽 5 — 7 厘米, 顶端 渐尖或 尾尖, 基部楔 形或宽 楔形, 全缘, 叶面 绿色, 中脉微 下凹, 侧脉 平坦, 背面灰 粉色, 中脉、 侧脉均 凸起, 侧脉 13 — 16 对, 微带 褐色, 二次侧 脉不明 显; 叶柄长 2.5 — 4 厘米, 表面具 细槽, 无毛。 雌 花序每 3 朵雌花 簇生, 每簇 1 一 2 朵 发育。 壳斗倒 圆锥形 ,顶端 平截, 直径 2.5 — 3 厘米; 苞片三 角形, 皆明显 凸起。 坚果近 球形, 直径 1.5-2 厘米, 除顶部 外全与 壳斗壁 结合, 顶端被 淡黄色 绒毛。 产屏 边海拔 1500 米湿润 山箐密 林中, 尚 普遍。 本 种与截 头石栎 Lithocarpus truncatus (King) Rehd. et Wils. 近似, 但 叶背有 掠色鳞 
壳斗科  287  图版 84 1 一2. 截 头石栋 Lithocarpus truncatus Rehd. et Wils., 1. 幼 果枝, 2. 果序: 3 — 4. 鳞 叶石栎 Lithocai^pus kontumensis A. Camus, 3 . 壳斗及 坚果, 4. 坚果 : 5—6. 平 头石柹 Lithocarpus tabularis Y. C. Hsu et H. W. Jen, 5. 果枝, 6. 坚果。 
288  云南 植物志  秕; 壳 斗顶端 最宽, 平截, 呈倒圆 锥形, 壳斗 苞片三 角形, 皆明显 ,顶端 苞片排 成不同 大小的 两层 环带。 15. 多 变石栎 图版 85, 3—10 多变柯 Lithocarpus variolosus (Fr.) Chun (1928) ; Hand.-Mazz. (1929) ; A. Camus (1952—54) ;图鉴 (1972)*; 徐、 任 (1976)*. Quercus variolosa Fr. (1899) ; Skan (1899) ; Pasania variolosa (Fr.) Schottky (1912) ; Hu (1940) ; L. hut A. Camus (1938), (1949); L. chienchuanensis Hu (1951). 乔木, 高 15 米。 小枝 幼吋被 黄褐色 绒毛, 后渐 脱落。 叶卵形 至卵状 披针形 ,长 6 二 12 (一 IS) 厘米, 宽 2 .5 — 6 厘米, 顶端长 渐尖或 尾尖, 基部 楔形, 稍 偏斜, 全缘, 背面灰 白色或 灰 绿色, 有极细 鳞粃, 无毛, 叶面 侧脉不 明显, 背面 凸起, 6—10 对; 叶柄长 0.8 — 1.5 厘米, 常 弯曲, 无毛。 果序长 4 一 6 厘米, 有吋 弯曲。 壳斗常 3 — 5 个彼此 愈合, 半球 形至近 球形, 包 着坚果 2/3 以上, 直径 1.5 — 2.2 厘米, 高 1.5 — 1.9 厘米; 苞片 顶端三 角形, 长约 1 毫米, 基部 与壳斗 愈合成 环状。 坚果近 球形, 直径 1.3 — 1.8 厘米, 顶端 圆形, 约 1/3 — 2/3 与壳斗 壁 愈合。 果熟期 10 — 11 月。 产龙陵 、镇康 、凤庆 、云龙 、景东 、大理 、丽江 、华坪 、宁蒗 等地; 常生 于海拔 1900 — 3000 米山坡 、山顶 或松栎 林中。 我国四 川也有 分布。 16. 白 穗石栎 图版 85, 1 一 2 Lithocarpus leucostachyus A. Camus (1934), (1952— 54) ; 徐、 任 (1976)*. 乔木, 高 2 米。 小枝 粗壮, 无毛。 叶椭 圆形、 卵状或 椭圆状 披针形 ,长 8 — 15 厘米, 宽 5-8 厘米, 顶端 渐尖或 尾尖, 基部楔 形或宽 禊形, 全缘, 无毛, 背面灰 白色或 灰绿色 ,表面 侧脉不 明显, 背面 凸起, 8-12 对, 略带 褐色;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果序长 8 — 12 厘米, 轴粗 壮, 果 密集, 3 个簇生 。壳 斗近球 形或扁 球形, 几全包 坚果, 有吋坚 果顶端 外露, 高、 径 1.5 — 2 厘米; 苞片宽 三角形 ,基部 与壳斗 壁愈合 ,顶端 分离。 坚果球 形或扁 球形, 直径 1.5 — 1.8 厘米, 高 I. 4 一 I. 8 厘米, 无毛或 顶端微 有毛, I/ 3 — 1/2 与壳斗 壁愈合 ,果脐 平凸。 花期 7 — 8 月, 果熟期 9 一 10 月。 产大理 、鹤庆 、丽江 、中甸 、贡山 、禄劝 、昆明 、嵩明 、镇雄 等地; 常生 于海拔 1900 — 3200 米密 林或疏 林中。 17. 壶 斗石栎 图版 82, 7 — 9 Lithocarpus echinophorus (Hick, et A. Camus) A. Camus (1931), (1948) ; 徐、 任 (1976)*. Pasania echinophora Hick, et A. Camus (1928). 乔木, 高 12 米。 小枝 无毛, 具 沟槽。 叶长披 针形, 长 9 一 13 厘米, 顶端长 渐尖, 基部楔 形, 无毛, 干后叶 面褐色 ,背面 灰白色 ,叶面 中脉微 凸起, 侧脉 平坦, 背面 中脉、 侧脉皆 凸起, 侧脉 12 — 16 对, 棕褐色 ,不达 叶缘。 雌 花序每 3 朵雌花 簇生。 果 序长约 10 厘米, 轴径约 1 厘米, 比 着生小 枝粗壮 一倍。 壳斗 壶形, 径、 高约 2 厘米, 被灰褐 色绒毛 ,顶部 边缘向 内卷, 遮盖 坚果; 苞片线 形或窄 三角形 ,长 2 — 3 毫米, 略 张开或 弯曲。 坚果 扁球形 或不规 整宽卵 形, 径约 1.5 厘米, 栗褐色 ,除 花柱周 围被灰 褐色绒 毛外皆 无毛; 果脐 内凹, 径约 1.2 厘米。 
壳斗科  289  图版 85 1 一 2. 白 穗石栋 Lithocarpus leucostachyus A. Camus, 1. 果枝, 2. 坚果; 3— 10. 多 变石栎 Lithocarpus variolosus (Fr.) Chun, 3、5、6. 叶片, 4、7、9. 果序, 8、10. 坚果。 
290  云南 植物志  产元 江海拔 2000 米山坡 干燥疏 林中。 越南 亦有。 17a. 金 平石栎 Lithocarpus echinophorus A. Camus var. bidoupensis A. Camus (1952 ― 54) ; 徐、 任 (1976)*. 乔木。 幼枝有 绒毛。 叶披 针形, 长 8 — 10 厘米, 宽 2 — 2.5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全缘两 面无毛 ,侧脉 12 — 14 对; 叶柄长 1—1.2 厘米, 无毛。 果序长 10 厘米。 雌 花序每 3 朵雌花 簇生, 通常只 1 朵 发育。 壳斗近 球形或 扁球形 ,包 坚果大 部分, 仅顶 端部分 露出, 直 径 2 — 2.5 厘米; 苞片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向上 弯曲。 坚果近 球形或 扁球形 ,直径 1.5 — 2 厘 米, 无毛, 果脐 5 — 6 毫米。 产金平 分水老 岭海拔 2000 米常 绿阔叶 林中, 云南新 记载。 原产 越南。 18. 华 南石栎 图版 86,1 — 3 泥椎柯 Lithocarpus fenestratus (Roxb.) Rehd. (1919) ; Edinb. Staff (1924) ; A. Camus (1953) ; 图鉴 (1972)*; 徐、 任 (1976)*. Quercus fenestratus Roxb. (1832) ; Hook. f. (1888) ; King (1889) ; Pasania fen- estrata Oersted (1866) ; Schottky (1912) ; Hick, et A. Camus in Lecte. (1930) ; Synaedrys fenestratus (Eoxb.) Koidz. (1919) ; Lithocarpus trachycarpa var. jahkuan- gensis A. Camus (1948); Pasania yuii Hu (1951). 乔木, 高达 25 米。 幼枝有 灰黄色 细绒毛 ,后渐 脱落。 叶窄楠 圆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9 —18 厘米, 宽 2.5 — 4.5 厘米, 顶端 渐尖或 骤尖, 基部楔 形或宽 楔形, 全缘, 无毛, 侧脉 (11 一 )13 — 16 对, 背面二 次侧脉 明显;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雄 花序圆 锥状, 轴 密被黄 棕色绒 毛; 雌 花序每 3 朵雌花 簇生。 果序长 12 — 20 厘米, 果 密集, 轴比 小枝略 粗壮, 有灰 棕色皮 孔及 疏毛。 壳斗扁 球形, 稀 壶形, 包坚果 3/4 至全包 ,直径 1.5 — 2 厘米, 高 1.2 — 1.8 厘米; 苞片三 角形, 贴生或 顶部稍 张开。 坚果扁 球形至 球形, 直径 1.3 — 1.8 厘米, 高 1 一 1.5 厘米, 栗色, 无毛。 果脐微 内凹, 径约 1 厘米。 花期 10 月, 果熟 期翌年 10 月。 产 腾冲、 思茅、 西双版 纳等地 ;常生 于海拔 700 — 1500 米湿润 沟谷森 林中。 分 布于我 国 广西、 广东、 湖南、 福建等 省区。 越南, 老挝 亦有。 18a. 短 柄石栎 图版 86, 4—7; 图版 88,7—10 Lithocarpus fenestratus (Roxb.) Rehd. var. brachycarpus A. Camus (1943) (1952—54) ; 徐、 任 (1976)* 乔木, 高达 30 米。 小枝被 灰棕色 短绒毛 ,以后 脱落。 叶长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8 — 18 厘 米, 宽 3 — 5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全缘, 无毛, 背面银 灰色, 侧脉 12—15 对; 叶柄长 1 —1.5 厘米, 初被短 绒毛, 以后渐 脱落。 果序长 10 — 18 厘米, 轴粗壮 ,径 0.7—0.8 厘米。 雌 花序常 3 朵 簇生, 常发育 1 个。 壳斗扁 球形, 包 被坚果 3/4 — 4/5, 直径 2 — 3 厘米, 高 1.2— 1.5 厘米; 苞片 细小, 稀疏, 三角形 ,与 壳斗壁 合生, 仅顶端 分离。 坚果扁 球形, 顶端 扁平或 稍圆, 直径 1.8 — 2.5 厘米。 果熟期 11 月。 产河口 、屛边 、金平 、麻 栗坡、 西畴 等地; 常生 于海拔 2000 米 左右常 绿阔叶 林中。 越南 亦有。 
壳 斗 科  29\  图版 86 1—3. 华 南石柹 Lithocarpus fencstratus (Roxb.) Rehd., 1. 果枝, 2、3. 坚果; 4—7. 短 柄石栎 Lithocarpus fenestratus (Roxb.) Rehd. var. brachycarpus A. Camus, 4. 叶枝, 5. 果序, 6、7. 坚果: 8_11. 毛 枝石栎 Lithocarpus rhabdostachyus A. Camus subsp. dakhaensis A. Camus, 8. 叶枝, 9. 果序, 10、11 • 坚果。 
292  云南 植物志  19. 毛 枝石栎 图版 86, 8— 11 Lithocarpus rhabdestachyus A. Camus subsp. dakhaensis A. Camus (1954) (1952—54). 乔木, 高达 20 米。 小 枝密被 黄褐色 绒毛。 叶革质 ,倒 卵状长 椭圆形 或长椭 圆形, 长 12 —24 厘米, 宽 5.5 — 12 厘米, 全缘, 表面中 脉及背 面被黄 褐色短 绒毛, 沿 脉被长 绒毛, 侧脉 13-16 对, 近叶缘 处向上 弯曲, 背面二 次侧脉 明显;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密被 黄褐色 绒毛。 雄花序 穗状, 轴密被 黄褐色 绒毛; 雌 花序每 3 朵雌花 簇生, 通常只 1 朵 发育。 壳斗 包坚果 大部分 或全包 ,扁 球形, 直径 2.5 — 3.5 厘米, 高 1.3 — 1.5 厘米; 苞 片长三 角形, 长 1 一 3 毫 米, 贴生或 稍张开 ,顶 端钩状 内弯。 坚果扁 球形, 顶端 平坦, 无毛, 直径 1.5 — 2.2 厘米, 高 5 —8 毫米, 果脐 内凹, 深 1 一 1.5 毫米, 径 1.2 — 1.5 厘米。 花期 10—12 月 , 果熟 期翌年 10— 12 月。 产 河口、 屏边 等地; 常生 于海拔 800 — 1200 米湿润 沟谷森 林中。 我国 广西、 广东、 湖 南、 福建、 江 西等省 区均有 分布。 20. 球 果石栎 Lithocarpus sphaerocarpus (Hick, et A. Camus) A. Camus (1952 ― 54); 徐、 任 (1976)*. Pasania sphaerocarpa Hick, et A. Camus (1923). 乔木, 高 20 米。 小枝 无毛。 叶倒卵 状橢圆 形或长 橢圆状 披针形 ,长 10 — 18 厘米, 顶 端渐 尖或短 突尖, 基部 楔形, 全缘, 无毛, 叶面侧 脉不甚 明显, 背 凸起, 12—14 对, 带 褐色, 二 次侧脉 明显, 紧密, 平行, 带 褐色; 叶柄长 1.5 — 2 厘米, 无毛。 雌 花位于 雄花序 下部, 3 朵 簇生, 有柄, 轴有短 绒毛。 壳斗近 球形, 全包 坚果, 直径 1 一 1.8 厘米, 顶端微 凸起, 包着 柱座, 壁薄, 厚不过 1 毫米; 苞片 线形, 细小不 明显。 坚 果近球 形或宽 卵形, 直径 1 一 1.6 厘 米, 无毛, 果脐 内凹, 直径 0.5 — 1 厘米。 产屏 边海拔 1300 — 1400 米 湿润森 林中, 云南新 记载, 广西有 分布。 原产 越南。 21. 峨 眉石栎 图版 87, 3—5 Lithocarpus cleistocarpus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6) var. omeiensis Fang (1945) ; A. Camus (1953) ; 徐、 任 (1976)*. 乔木, 高达 20 米。 叶卵 状椭圆 形至倒 卵状橢 圆形, 长 11— 18 厘米, 宽 4—7 厘米, 顶 端短 渐尖, 基部楔 形或宽 楔形, 全缘, 无毛, 背面粉 白色, 侧脉 8—10 对; 叶柄长 1—1.5 厘 米, 无毛。 果 序长约 10 厘米, 轴径 5 — 6 毫米。 雌花 3 — 5 朵 簇生。 壳斗扁 球形, 2—4 个 相联, 直径 2 — 2.5 厘米, 包坚果 2/3 — 3/4; 苞片 密生, 鳞状三 角形, 被灰色 绒毛。 坚果近 扁球形 ,高约 2 厘米, 顶端 扁圆, 果 脐呈不 规整的 锅形, 果脐约 占坚果 2/5。 产昭通 、寻甸 一带, 生 于海拔 2000 — 250Q 米阔叶 林中。 我国 四川有 分布。 22. 滇石栎 图版 87, 1 一 2 白皮柯 、猪栎 Lithocarpus dealbatus (Hook. f. et Thorns) Rehd. (1919) ; Hand.-Mazz. (1929) ; A. Camus (1949) ; 图鉴 (1972)*; 徐、 任 (1976)*. Quercus dealbatus Hook. f. et Thorns. 1864) ; King (1889) ; Skan (1899); Pa- 
壳斗科  293  sania dealbata (Hook. f. et Thorns.) Oersted (1866) ; Schottky (1912) ; Hick, et A. Camus in Lecte. (1930) ; Quercus thalassica var. vestita Ft. (1899) ; Lithocarpus ta- pintzensis A. Camus (1943) ; Pasania yenshanensis Hu (1951). 乔木, 高达 20 米。 小 枝密生 灰黄色 柔毛。 叶长楠 圆形, 长卵 形至橢 圆状披 针形, 长 5 -12 (—14) 厘米, 宽 2 — 3 (— 5) 厘米, 顶端渐 尖或短 尾尖, 基部 楔形, 全缘, 背面常 被灰黄 色柔毛 ,有吋 无毛, 侧脉 9—12 对; 叶柄长 8 — 10( — 20) 毫米, 被 灰黄色 柔毛。 果序长 10 — 20 厘米, 果 密集。 壳斗 3 — 5 个 簇生, 近球 形或扁 球形, 包坚果 2/3 — 3/4, 直径 1 一 1.5 厘 米, 高 0.8—1.5 厘米, 被 灰黄色 毡毛; 苞片三 角形, 下部 和壳斗 贴生, 上部的 分离, 长 1 一 2 (一 3) 毫米。 坚果近 球形或 略扁, 高、 径 1 一 1.3 厘米, 顶部圆 形或微 下凹, 有 宿存短 花柱, 有灰 黄色细 柔毛或 脱落, 基部 和壳斗 愈合, 愈合面 呈锅状 凸起, 为坚果 高度的 1/ 4 。 花期 8 —10 月, 果熟 期翌年 10—11 月。 产本省 各地, 从 滇西北 丽江、 中甸、 宁蒗经 滇中至 滇东南 西畴、 麻栗坡 等地; 常 生于海 拔 1300 — 2700 米山地 湿润森 林中。 此外 贵州、 四川等 地均有 分布。 老挝 亦有。 木材 坚硬、 甚重、 收 縮大、 耐腐, 供农具 、枕木 、桩木 、橹材 、地板 ,木制 机械、 水 车轴、 运 动器械 等用。 种子 含淀粉 66.77%, 单糖 2.75%, 双糖 4. 5 2, 蛋白质 1.7 9 %, 脂肪 1. 38 %, 纤 维素 2.87%; 树皮 含单宁 10.86%, 纯度 70.16%。 22a. 杯斗 滇石栎 图版 87, 6—8 Lithocarpus dealbatus subsp. mannii (King) A. Camus (1943 ),:—'( 1952 — 54) ; 徐、 任 (1976).* Quercus dealbatus var. mannii King ( 1889). 乔木, 高 6 米。 小枝 纤细, 微有纵 条纹, 被灰色 绒毛, 二年 生枝被 大小不 等的灰 白色皮 孔。 叶长楠 圆形, 长卵 形或倒 卵伏披 针形, 长 9 一 14 厘米, 宽 4 一 6 厘米, 顶端 突尖或 圆钝, 基部 楔形或 偏斜, 两面 无毛, 干后 表面灰 绿色, 背面粉 白色, 叶 面侧脉 平坦, 背面稍 突起, 9 一 11 对, 不达 边缘; 叶柄长 1—1.5 厘米, 被 灰黑色 绒毛。 雌 花序每 3 朵雌花 簇生。 果序长 约 12 厘米, 轴与 小枝同 样粗。 壳斗 碗形, 直径 1 一 1.5 厘米, 高 5 — 7 毫米, 苞 片窄三 角形, 覆瓦状 排列, 紧密, 外被 棕褐色 绒毛。 坚果宽 卵形, 径约 1.2 厘米, 被 褐色短 绒毛。 果脐与 坚果 基部几 等大, 稍 凸起, 平滑。 产耿马 1300 米阔 林中, 尚 普遍。 云南新 记载。 原产 越南。 23. 厚 叶石栎 图版 88, 4—6 Lithocarpus pachyphyllus (Kurz) Rehd. (1919) ; A. Camus (1952 ― 54). Quercus pachyphylla Kurz (1875; King (1889). Lithocarpus woon-youngii Hu (1956). 乔木, 高达 17 米。 小枝 无毛, 有沟槽 。叶长 椭圆形 或倒卵 伏长橢 圆形, 长 9 一 16 厘米, 宽 3.5—5.5 厘米, 顶端 骤尖或 尾尖, 基部宽 楔形, 全缘, 两面 无毛, 背面有 灰褐色 鳞秕, 叶面 中脉 凹下, 背面 中脉、 侧脉均 凸起, 8 — 10 对, 背面二 次侧脉 明显, 近 叶缘处 网结, 干后两 面 均为棕 褐色;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无毛。 果 序长达 15 厘米。 壳斗 碗形, 3 个 簇生, 直径 约 2 厘米, 壁厚 2 — 3 毫米, 被棕色 绒毛; 苞片三 角形, 与 壳斗壁 贴生。 坚果 宽卵形 或圆锥 形, 直径约 1.5 厘米, 高约 1.7 厘米, 果脐 微凹, 直径 6 — 8 亳米。 
294  云南 植物志  3  图版 87 1_ " 2 - 滇石栎 Lithocarpus dealbatus (Hook, et Thorns.) Rehd., 1. 果枝, 2. 坚果: 3 — 5. 娥 眉石栋 Litho- carpus cleistocarpus Rehd. et Wils. var. oraeiensis Fang, 3. 叶片, 4. 果序, 5. 坚果: 6—8. 杯斗 滇石株 Lithocarpus dealbatus (Hook, et Thorns.) Rehd. subsp. mannii (King) A. Camus, 6. 叶片, 7. 果序 8. 坚果。 
壳斗科  295  图版 88 1 一 3. 屛 边石柹 Lithocarpus laetus Chun et Huang, 1. 果枝, 2、 3. 坚果; 4— 6. 厚 叶石栎 Lithocarpus pachyphyllus (Kurz) Rchd., 4. 叶片, 5. 果序, 6. 坚果 :7— 10. 短 柄石栎 Lithocarpus fenestratus (Roxb.) Rehd. var. brachycarpus A. Camus, 7. 果序, 8. 坚果, 9. 叶片, 10. 叶背。 
296  云南 植物志  产 怒江上 游海拔 2400 米森 林中。 锡金, 缅甸 亦有。 24. 屏 边石栎 图版 88, 1—3 Lithocarpus laetus Chun et Huang, ex Hsu et Jen (1976)*. 乔木, 高达 SO 米。 幼枝密 被棕色 短绒毛 。叶长 卵形或 椭圆状 披针形 ,长 6 — 10 厘米, 宽 1.8-3 厘米, 顶端长 渐尖或 尾尖, 基部 楔形或 偏斜, 全缘, 背面密 被棕色 绒毛, 叶面 侧脉不 明显, 背面 凸起, 10 — 16 对, 带红 褐色, 二次 侧脉不 明显; 叶柄长 0.6 — 1 厘米, 密被 棕色绒 毛。 果 序长约 6 厘米。 壳斗 3 个 簇生, 碗形, 直径 2 — 2.5 厘米, 厚 3 — 4 毫米; 苞片三 角形, 上下都 明显, 上部 密集, 密被 黄棕色 绒毛。 坚 果圆锥 形或宽 卵形, 直径 1.5 厘米, 高 1.5 厘 米, 全部 被棕色 绒毛, 果脐 凸起呈 锅形, 与坚果 基部几 同大。 产屏边 一区马 尾乡, 生 于海拔 1720 米 湿润密 林中。 本种与 Lithocarpus elatus A. Camus 近似, 但壳斗 杯状, 边缘 增厚, 下 部窄, 苞 片窄三 角形, 紧贴, 密 被棕色 薄毛; 坚果宽 卵形, 苞痕 凸起, 基部 与壳斗 贴生, 上部被 明显、 紧贴细 柔毛。 25. 光 叶石栎 图版 89, 4— 6 光 W 柯 Lithocarpus mairei (Schottky) Kehd. (1919) ; Hand.-Mazz. (1929) ; A. Camus (1949) ; 徐、 任 (1976)* Pasania mairei Schettky (1912). 乔木或 灌木。 小枝圆 柱形, 稍有 沟槽。 W 卵状椭 圆形, 椭圆 形至披 针形, 长 7 — 12 厘 米, 宽 1.5 — 4 厘米, 顶端 渐尖至 尾尖, 基部 楔形, 全缘, 微向外 反卷, 叶面深 绿色, 背 面密被 灰白色 鱗秕, 无毛, 叶面 中脉淡 褐色, 侧脉不 明显, 背面 凸起, 10 — 13 对; 叶柄长 1 一 1.5 厘 米, 无毛。 雌 花序每 3 朵雌花 簇生, 发育 1 一 3 个 不等。 果序长 8— 10 厘米。 壳斗 碗形, 壁 薄, 包围坚 果一半 左右, 直径 1.5 — 1.8 厘米; 苞片三 角形, 贴生于 壳斗, 无毛, 有吋有 灰褐色 鱗粃。 坚果球 形或扁 球形, 直径 1.5 — 1.8 厘米, 顶端 圆形, 无毛, 果脐 内凹, 直径 6 — S 毫 米。 花期 4 一 5 月, 果熟 期翌年 10—11 月。 产昆明 、新平 、玉溪 、祥云 至大理 一带; 常生 于海拔 1500 — 2S00 米向阳 山坡。 26. 大 叶石栎 图版 90, 3 — 5 大叶柯 、洪 雅石栎 Lithocarpus megalophyllus Kehd. et Wils. in Sarg. (1916) ; 陈嵘 (1937) ; A. Camus (1952—540) ;图鉴 (1972)*; 徐、 任 (1976)*. L. pleiocarpus A. Camus (1940) (1949). 乔木, 高 16 米。 小枝具 沟槽, 有明显 灰白色 皮孔, 无毛。 叶革质 ,长楠 圆形或 倒卵状 椭 圆形, 长 15—20 (—27) 厘米, 宽 5—12 厘米, 顶端短 突尖, 基部楔 形或宽 楔形, 全缘, 微 向外 反卷, 无毛, 叶面侧 脉凹下 ,背 面明显 凸起, 11 一 14 对, 二 次侧脉 明显; 叶柄长 2 — 4 .5 厘米, 基 部明显 增粗, 无毛。 雄花序 圆锥状 ,长 12 厘米, 花 序分枝 开张角 度大, 几与 总轴垂 直, 轴被疏 柔毛。 果序长 12 厘米。 壳斗 3 个簇生 ,浅 碗形或 盘形, 包坚果 基部, 直径 I. 8 — 2.5 厘米, 高 5—8 毫米; 苞片三 角形, 背部 呈脊状 凸起。 坚 果近球 形或宽 卵形, 直径 2 — 2.5 厘米, 顶端 圆形, 无毛, 果脐 内凹, 直径约 1 厘米。 花期 5 — 6 月, 果熟 期翌年 8 — 9 
壳斗科  297  图版 89 1—3. 多 穗石栎 Lithocarpus polystachyus (Wall.) Rehd., 1. 果枝, 2、3. 坚果; 4— 6. 光 叶石栎 Lithocarpus mairei (Schottky) Rehd" 4. 果枝, 5、6. 坚果; 7— 12. 犁 耙石栎 Lithocarpus silvicolarum (Hance) Churu 7. 叶片, 8、9. 坚果, 10. 果序, H、12. 坚果。 
298  云南 植物志  月。 产 金平、 麻 栗坡、 西畴 等地; 常生 于海拔 1300 — 2700 米常 绿阔叶 林中。 我国 贵州、 四 川、 广 西等省 区均有 分布。 越南 亦有。 种仁 含淀粉 50.01%, 单糖 2.57%, 单宁 1.10%, 蛋白质 4.06%, 脂肪 4.24%, 纤维素 2.10%。 27. 粗 穗石栎 图版 90,1 — 2 粗穗柯 Lithocarpus elegans (Bl.) Saepadmo (1970) ; 徐、 任 (1976)*. Quercus elegans Bl. (1825) ; Pasania spicata Oersted (1888), non est Quercus spicate Sm. ; Lithocarpus spicata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6) ; A. Camus (1929) ; A. Camus (1952—54) ; 陈 峰 (1937)*; 图鉴 (1972)*; Pasania auriculata Hick, et A. Camus (1921) ; Lithocarpus auriculata (Hick, et A. Camus) Barnett (1944) ; A. Camus (1949). 乔木, 高达 25 米。 小枝 无毛。 叶革质 ,长楠 圆形, 长椭圆 伏披针 形或倒 卵状披 针形, 长 10—30(—40)厘米, 宽 9 一 12 厘米, 顶端短 尖或钝 渐尖, 基部 楔形, 有吋呈 耳形, 全缘, 无毛, 两面 几同为 绿色, 叶面侧 脉凹下 ,背面 凸起, B — 20 对, 二次 侧脉不 明显; tH 柄长 5 — 25 毫米, 无毛。 雄花序 圆锥状 ;雌 花序每 3 — 5( — 7) 朵雌花 簇生。 果序长 10 — 15 厘米, 轴 粗壮, 径 7 — 9 毫米, 果 密集。 壳斗 盘形或 碗形, 壁厚, 无柄或 近无柄 ,直径 2 — 3.5 厘米, 高 1.2-1.5 厘米; 苞片 扁宽三 角形, 贴生于 壳斗。 坚 果近球 形或宽 卵形, 直径 1.8 — 2.8 厘米, 高 1.6 — 2.5 厘米, 无毛, 顶部 圆形, 基部 和壳斗 愈合, 果脐 内凹, 几与坚 果基部 等大。 花期 9 一 10 月, 果熟 期翌年 10 月。 产云南 省南部 ,从 泸水、 腾冲, 经景东 、临沧 、思茅 、西双 版纳, 至屏边 等地; 常生 于海拔 600 — 2000 米 山地疏 林及密 林中。 我国 贵州、 四川、 湖南、 湖北等 省均有 分布。 印度, 马来 西亚, 中 南半岛 亦有。 木材供 建筑、 家具、 车船、 枕木 用材; 种子 含淀粉 66 % , 单糖 2.3 % , 双糖 2.S2 % ; 树皮 含单宁 9.98%, 纯度 67.07%。 28. 临 沧石栎 图版 91, 4 一 6 Lithocarpus mianningensis Hu (1951); 徐、 任 (1976)*. 乔木, 高 5 — 8 米。 小枝有 沟槽, 被灰黄 色绒毛 ,后几 无毛。 叶革质 ,长椭 圆形, 长 9 一 12 厘米, 宽 4 一 5.5 厘米, 顶端 骤尖或 尾尖, 基部 楔形, 全缘, 微向外 反卷, 背面 常被细 绒毛, 叶面中 脉凸起 ,侧脉 下凹, 12 — 14 对; 叶柄上 面有槽 ,长 1 一 2 厘米。 雌 花序每 3 朵 雌花簇 生。 果 序长约 10 厘米。 壳斗盘 形或浅 碗形, 包坚果 基部, 直径 2 — 2.5 厘米, 高约 1 厘米; 苞片宽 三角形 ,顶 端有小 尖头, 有吋背 部有脊 ,被 灰白色 绒毛。 坚果短 柱形, 直径 2 X 2.5 厘米; 高约 2 — 3 厘米, 顶端微 凹而有 小突尖 ,栗 褐色, 无毛。 产临 沧海拔 2500 米森 林中。 模式 标本: 俞德浚 17805。 29. 美 苞石栎 图版 80, 5 Lithocarpus calolepis Y. C. Hsu et H. W. Jen, (1976)*. 乔木, 高达 20 米, 树皮灰 褐色。 小枝圆 筒形, 具 纵槽, 无毛, 二 年生枝 密被灰 白色皮 
壳斗科  299  图版 90 1 一 2. 粗 穗石栎 Lithocarpus elegans (Bl.) Saepadmo, 1. 果枝, 2, 坚果; 3— 5. 大叶 石栎 Lithocarpus megalophyllus Rehd. et Wils., 3. 叶片, 4. 果序, 5. 坚果: 6— 8. 勐 海石栎 Lithocarpus fohaiensis A. Camus, 6. 叶片, 7. 果序, 8. 坚果。 
300  云南 植物志  孔。 叶 长卵状 披针形 至长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10 — 16 厘米, 宽 2.5 — 5 厘米, 顶端长 渐尖或 尾尖, 基部近 圆形或 楔形, 略 偏斜, 全缘, 叶面 绿色, 背面灰 绿色, 叶面 侧脉平 坦或微 凸起, 背 面明显 凸起, I 2 — 15 对; 叶柄长 1 一 2.5 厘米, 无毛。 雌 花序每 3 朵雌花 簇生, 轴 被灰色 绒毛。 果序长 10 — IS 厘米, 轴 粗壮, 直径 0.8 — 1 厘米, 无毛, 密生 灰白色 皮孔。 壳斗碟 形, 包坚果 基部, 直径 I. 8 — 2.5 厘米, 高 3 — 5 毫米; 苞片宽 三角形 ,大小 均匀, 排列 整齐, 甚 为美观 ,有短 绒毛。 坚果扁 球形或 不规整 三角状 球形, 径 2 — 2.5 厘米, 顶部平 圆或微 凹陷, 干 后具纵 裂纹, 无毛, 果脐 内凹, 直径约 1.5 厘米。 产西 畴海拔 1400 — 1600 米 石灰岩 山地。 本 种与临 沧石栎 Lithocarpus mianningensis Hu 靠近, 其相 同点, 壳斗 碟形, 中 等大, 包 着坚果 1/2 以下。 其不 同处: 果序 粗壮, 坚果扁 球形, 有纵 裂纹; 壳斗 苞片较 细致; fH 片长 圆状披 针形, 叶面 侧脉微 凸起。 30. 勐 海石栎 图版 90, 6 — 8 Lithocarpus f ohaiensis A. Camus (1948) ; 徐、 任 (1976)*. Pasania f ohaiensis Hu (1940) ; P. cheliensis Hu (1940). 乔木, 高 15 米。 小枝 粗壮, 圆 柱形, 暗紫色 ,无毛 ,有纵 沟槽。 叶 革质, 倒披针 形至披 针形 或长椭 圆形, 长 10 — 20 厘米, 宽 3 — 5 厘米, 顶端渐 尖或短 尾尖, 基部楔 形或近 圆形, 全缘, 两面均 无毛, 同色, 叶面 侧脉不 明显, 背面 凸起, 8 — 15 对;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无毛。 雄 花序长 10 — B 厘米, 轴密被 灰黄色 绒毛; 雌花 序长约 20 厘米, 粗壮, 被 灰黄色 绒毛, 3 朵雌花 簇生, 发育 1 一 3 个 不等。 果 序长约 20 厘米, 有密集 果实, 轴粗壮 ,径达 1 厘米, 无 毛。 壳斗浅 碗形, 包坚果 1/3 左右, 直径 1.6 — 2 厘米, 高 0.8 厘米; 苞 片扁三 角形, 被灰白 色短 绒毛。 坚果宽 卵形, 直径 1.5 — 1.8 厘米, 高 1.4 厘米, 被 灰白色 绒毛, 果脐 内凹, 径约 1.2 厘米。 花期 2—3 月 ,果 熟期 8—9 月 。 产耿马 、临沧 、西 双版纳 等地; 常生 于海拔 600 — 1350 米 阳处、 斜坡森 林中。 云南特 产种。 31. 柄 斗石栎 图版 81, 8— 11 Lithocarpus pakhaensis A. Camus (1947) (1949) (1952 — 54) ; 徐、 任 (1976)*. 乔木, 高达 20 米。 小 枝纤细 无毛。 叶薄, 皮 纸质, 长楠圆 形或长 卵状楠 圆形, 长 7 — 10 厘米, 宽 2.5 — 4 厘米, 顶端 渐尖或 尾尖, 基部 楔形, 全缘, 两面 无毛, 叶面 侧脉不 明显, 背 面 凸起, 8 — 12 对, 褐色, 二次 侧脉不 明显; 叶 柄长约 1 厘米, 纤细, 无毛。 果 序长约 7 厘 米, 总苞 单生。 壳斗 盘形, 有显 著柄, 直径约 1.8 厘米, 包坚果 基部; 苞片三 角形, 稀疏, 无 毛, 排成 5 — 6 个 不甚明 显的同 心环。 坚果宽 卵形, 高 径均约 2 厘米, 无毛, 果脐 内凹, 深 1 一 2 毫米, 径约 1 厘米 产屛 边海拔 1400 米 湿润密 林中。 云南新 记载。 原产 越南。 32. 沙 坝石栎 图版 91, 1—3 Lithocarpus petelotii A. Camus in Lecte. (1935) ; A. Camus (1952 ― 54) ; 徐、 任 (1976)*. 乔木, 高达 20 米。 小枝被 灰棕色 绒毛。 叶革质 ,楠圆 形或长 卵形, 长 8 — 13 厘米, 宽 3 — 6 厘米, 顶端 渐尖或 突尖, 基部圆 形或宽 楔形, 全缘, 背 面密被 黄棕色 绒毛, 老则 脱落, 叶 面侧脉 凹下, 背 面明显 凸起, 8 — 13 对, 褐色, 二次 侧脉不 明显; 叶柄长 2 — 3 厘米, 被棕色 
壳斗科  301  图版 91 1 一 3. 沙现 石栎 Lithocarpus petelotii A. Camus, 1. 果枝, Z、3. 坚果; 4 一 6. 临沧 石栎 Lithocarpus mran- ningensis Hu, 4. 叶片, 5. 叶背一 部分, 6. 果序; 7— 10. 东 南石栎 Lithocarpus harlandii Rehd., 7. 叶片, 8. 果序, 9、10. 坚果。 
302  云南 植物志  绒毛, 后渐 脱落。 雄 花序为 大圆锥 花序, 长 15 厘米 以上, 花及花 序轴密 被棕色 绒毛; 雌花 序每 3 朵雌花 簇生。 果序长 5 — 13 厘米, 比着 生小枝 粗壮。 壳斗盘 形或浅 碗形, 直径 1.6 一 2 厘米, 高 0.5 — 0. 8 厘米, 被 灰棕色 绒毛; 苞片三 角形。 坚果宽 卵形, 径、 高约 1.6 厘米, 无毛, 果脐 内凹, 直径 1-1-2 厘米。 花期 5— 6 月 ,果 熟期 9 一 10 月。 产 河口、 屛边、 金平 等地; 常生 于海拔 1 300-1500 米 湿润森 林中。 我国 广西有 分布。 越南 亦有。 33. 东 南石栎 图版 91, 7 — 10 Lithocarpus harlandii Eehd. (1919); A. Camus (1952~54) ; 徐、 任 (1976)* 乔木, 高 10 米。 小 枝有纵 沟槽, 无毛。 叶长 椭圆形 至长橢 圆状披 针形, 长 11 一 18 厘 米, 宽 2.5 — 4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稍 偏斜, 全缘, 两面 同色, 无毛, 叶面 侧脉不 明显, 背面 凸起, 13 — 18 对; 叶柄长 1.5 — 2 厘米, 无毛。 果序长 5 — 7 厘米, 轴有 密生淡 褐色皮 孔, 无毛。 壳斗浅 碗形或 碟形, 直径 1.5 — 2 厘米, 高 0.5 — 0.8 厘米, 壁薄, 被 淡黄色 柔毛; 苞片三 角形或 卵状三 角形, 背 部脊状 隆起, 贴生于 壳斗。 坚果圆 锥状宽 卵形, 高、 径 1.8 — 2-2 厘米, 无毛, 顶部 尖削, 果脐 内凹, 深约 2 毫米, 径约 1 厘米。 果熟期 10 月。 产西畴 、麻栗 坡及屏 边等地 ;生 于海拔 1300 — 1500 米混交 林中。 3 4. 长柄石 栎> 图版 81, 5 — 7 Lithocarpus lengipedicellatus A. Camus (1932), (1952—54) ; 徐、 任 <1976)*. 乔木, 高 15 米。 小枝具 纵稜。 叶长楠 圆形, 长 11 一 17 厘米, 宽 3 — 5 厘米, 顶 端渐尖 或尾尖 ,基部 楔形, 全缘, 无毛, 背面有 银灰色 鳞粃, 叶面 侧脉不 明显, 背面 凸起, 12 — 14 对, 带 褐色;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无毛。 果序长 9 一 17 厘米, 总苞 3 个 簇生, 通常只 1 个 发育。 壳斗具 3 — 5 毫米柄 ,浅 碗形, 壁薄, 包坚果 1/3 — 1/2, 直径 1.2 — 1.8 厘米, 高 0.5 — 0.8 厘 米; 苞片愈 合成不 明显同 心环。 坚果扁 球形, 直径 1.5 — 1.8 厘米, 高 1.2 — 1.4 厘米, 无毛或 仅在 宿存花 柱下有 匸 圈灰 白色短 绒毛, 坚果干 后纵裂 ,果脐 内凹, 径约 0.9 厘米。 产屏 边海拔 1700 米密 林中。 云南新 记载。 越南 亦有。 35. 犁 耙石栎 图版 89, 7— 12 Lithocarpus silvicolarum (Hance) Chun (1928) ; A. Camus (1952 ~ 54) ; 海南 植物志 (1965) ; 图鉴 (1972)*; 徐、 任 (1976)*. Quercus silvicolarum Hance (1884) ; Skan (1899) ; Pasania silvicolarum (Hance) Schottky (1912) ; Hick et A. Camus in Lecte. (1930). 乔木, 高达 20 米。 小 枝有细 纵稜, 无 毛或有 疏毛。 叶薄 革质, 长椭 圆形, 长 8—14 厘 米, 宽 4 一 6 厘米, 顶端 渐尖或 尾尖, 基部 楔形, 全缘或 顶端有 波状齿 ,背南 灰白色 ,无毛 ,叶 面侧脉 平坦或 微凸起 ,背面 凸起, 10— 12 对, 纤细带 褐色; 叶柄长 1 — 1.5 i 厘米, 无毛。 雄花 序圆 锥状, 轴有黄 褐色密 绒毛; 雌 花序每 3 朵雌花 簇生。 果序长 10 — 15 厘米, 轴比 着生小 枝粗 得多, 径 7 — 8 毫米, 果 密集, 3 个 簇生。 壳斗 盘形, 直径 2 — 2.7 厘米, 高 0.5 — 0.8 厘 米, 壁薄, 具 短柄, 包坚果 基部; 苞片三 角形, 和壳斗 壁愈合 ,仅见 狭尖的 顶端。 坚 果扁球 形, 直径 1.7 — 2.5 厘米, 高 1 一 1.5 厘米, 无毛, 果脐 内凹, 直径 1 一 1.5 厘米。 花期 4 一 5 月, 果熟期 16 月。 产金平 、河口 、麻 栗坡、 蒙自 等地; 常生 于海拔 400 — 1000 米 山地森 林中。 我国 广西、 
壳斗科  303  广 东等省 区均有 分布。 越南, 老挝 亦有。 木材 坚硬, 供建筑 用材; 种子 含淀粉 55% 以上, 酿 酒或作 饲料。 36. 越 南石栎 图版 92, 9 一 12 Lithocarpus annamensis Hick, et A. Camus (1921) ; 徐、 任 (1976)*. Pasania tomentosinux Hu (1951). 乔木, 高 8 — 10 米。 小枝 纤细, 有纵 沟槽, 幼 吋被细 绒毛。 叶皮 纸质, 长 楠圆形 至长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8.5 — 14 厘米, 宽 2.5 — 4.5 厘米, 顶端长 渐尖或 尾尖, 基部 楔形, 全缘, 表面 暗绿色 ,微 有毛, 背面有 白粉及 柔毛, 后渐 脱落, 叶面 侧脉微 凸越, 背面 凸起, 11 一 14 对, 二 次侧脉 可见; 叶柄长 0.5 — 1.5 厘米, 有 疏毛。 果序长 11 一 18 厘米, 甚 粗壮, 径达 1.2 厘米, 有疏毛 及凸起 的褐色 皮孔。 雌 花序每 3 朵雌花 簇生。 壳斗盘 形或浅 碗形, 有 短柄, 壁薄, 包坚 果基部 1/4; 苞片与 壳斗壁 愈合, 略可看 出苞片 尖端的 残迹, 被 灰黄色 毡毛。 坚果扁 球形, 顶端 有尖, 直径 1.8 — 2.4 厘米, 高约 2 厘米, 密被 黄褐色 绒毛, 果脐 内凹, 径约 1.1 厘 米。 . 产西 畴海拔 1500 — 1700 米沟边 、山 坡杂木 林中。 云南新 记载。 原产 越南。 本 种与犁 耙石栎 Lithocarpus silvicolarum Chun 靠近, 其 不同处 在坚果 密被黄 褐色绒 毛。 37. 硬 斗石栎 黄桐 Lithocarpus hancei (Benth.) Kehd. (1919) ; A. Camus (1952—54) ; 图鉴 (1972)*; 徐、 任 (1976)* Quercus hancei Benth. (1861) ; Pasania hancei (Benth) ; Koidz. (1916) ; Pasania confertifolia Hu (1951) ; Lithocarpus rhododendrophylla Hu (1951) ; Pasania viridis Sehottky (1912). (p. p.) 乔木, 高 18 米。 小枝 无毛。 叶 革质, 长卵形 或长椭 圆形, 长 7 — 14 厘米, 宽 2.5 — 4.5 厘米, 顶端渐 尖或短 尾尖, 基部 楔形, 沿 fH 柄 下延, 全缘, 无毛, 两面皆 绿色, 中 脉两面 凸起, 叶 面侧脉 平坦, 背面稍 凸起, 12 — 18 对, 二 次侧脉 致密;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无毛。 果序长 约 10 厘米, 3 个总苞 簇生。 壳斗 碟形, 包坚果 基部, 直径 0.8 — 1.4 厘米, 高 3 — 5 毫米; 苞 片三 角形, 与壳斗 壁愈合 ,微被 灰色短 绒毛。 坚果卵 形或扁 球形, 直径 1-2 厘米, 高 1.2 — 1-8 厘米, 淡 黄色, 无毛, 顶端有 短尖或 平圆, 基部 平截, 果脐 内凹, 径约 0.5 厘米。 花期 4 一 5 月, 果熟期 10 — 11 月。 产 贡山、 腾冲、 临沧、 耿马、 景东、 元江、 金平、 西畴、 富宁、 广南 等地; 常生 于海拔 1000 -2000 米杂木 林中。 我国 贵州、 四川、 广西、 广东、 江西、 湖南、 浙 江等省 区均有 分布。 木材 坚韧, 富 弹性, 供农具 用材; 种子酿 酒也可 食用。 38. 窄 叶石栎 (新种 ) 图版 93 ,7 — 10 Lithocarpus confinis Huang et Chang ex Hsu et Jen (1976)*. 乔木或 小乔木 ,高 3 — 7 米。 小枝 无毛。 叶楠圆 状披针 形或长 椭圆形 ,长 8 — 12 厘米, 宽 1.5 — 2.5 厘米, 顶端渐 尖或短 钝尖, 基部楔 形或宽 楔形, 沿叶柄 下延, 全缘, 微向外 反卷, 无毛, 背面微 有白粉 ,两面 中脉均 凸起, 侧脉短 而密, 近乎 平行, 两 面都不 明显, 约 15 — 24 
30-4  云南 植物志  对, 二次 侧脉不 明显; 叶柄长 0.4 — 1 厘米, 无毛, 基 部明显 增粗。 雌 花序每 3 朵雌花 簇生, 轴被 淡黄色 绒毛。 果序长 5 — 12 厘米, 轴光 滑或有 绒毛。 壳斗 盘形, 直径 1 一 1.2 厘米, 高 1-4 毫米; 苞片三 角形, 与 壳斗壁 愈合。 坚果扁 球形或 近球形 ,直径 1 一 1.5 厘米, 高 0.8 — 1.3 厘米, 无毛 或近顶 端有短 绒毛。 果脐 内凹, 径 0.7 厘米。 果熟期 10 — 11 月。 产楚雄 、大理 、禄劝 、寻甸 、屏边 、文山 、麻 栗坡、 西畴、 富宁、 广南 等地; 常生 于海拔 1100 —2400 米杂木 林中。 本 种与硬 斗石栎 Lithocarpus hancei (Benth.) Rehd. 近似, 但叶 为窄楠 圆状披 针形, 叶 背灰 白色, 侧脉 纤细, 微 凸起; 壳斗薄 而平坦 ,至 少近乎 平坦。 39. 粉 背石栎 图版 93, 4—6 Lithocarpus hypoglaucus (Hu) Huang ex Hsu et Jen (1976)*. Pasania hypoglauca Hu (1940) ; Lithocarpus spicata var. yunnanensis Schottky (1912), 裸名. P. yungjenensis Hu (1940) ; P. houanglipinensis A. Camus (1947); P. wangiana A. Camus (1947) . 乔木, 高 10 米。 小枝 纤细, 有 纵稜, 无毛。 叶长椭 圆形, 倒卵状 长椭圆 形至卵 状披针 形。 长 6—17 厘米, 宽 2.5 — 6 厘米, 顶端尾 尖或短 尾尖, 基部宽 楔形至 近圆形 ,全缘 ,背面 粉 绿色, 无毛, 两面侧 脉均微 凸起, 8—15 对, 二次 侧脉不 明显; 叶柄长 0.7 — 1.1 厘米, 无 毛。 雄花序 单生, 长约 10 厘米, 轴被 灰黄色 绒毛; 雌 花序每 3 朵雌花 簇生。 壳斗 碟形, 包 坚果 基部, 直径 1 一 2 厘米, 高 3 — 5 毫米; 苞片三 角形, 基部与 壳斗壁 愈合。 坚果 扁球形 (有 吋顶端 微凹) 或长 卵形, 直径 1 一 2 厘米, 高 1 一 1.5 厘米, 无毛, 果脐 内凹, 直径 3—7 毫 米。 花期 5—7 月 ,果熟 期翌年 9— 10 月。 产贡山 、洱源 、丽江 、大理 、宾川 、永仁 等地, 常生 于海拔 1600—2600 米丛 林中。 40. 小 果石栎 图版 92, 1—4 Lithocarpus microspermus A. Camus (1935) ; A. Camus (1949) (1952 一 54) ; 徐、 任 (1976)*. Pasania microsperma (A. Camus) Hu (1940). 乔木, 高 15 米。 小枝 无毛。 叶长椭 圆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15— 28 厘米, 宽 4— 6 厘 米, 顶端 渐尖或 尾尖, 基部 禊形, 全缘, 无毛, 侧脉 15—20 对; 叶柄长 8—10 毫米, 近 光滑。 果序长 10—20 厘米, 总苞 3 个 (稀 5 个) 簇生, 坚果 30 — 50 个。 壳斗 盘形, 包坚果 基部, 直 径 8 — 10 毫米, 高 3 毫米; 苞片不 显著, 几与 壳斗壁 愈合。 坚果扁 球形, 直径 7 — 8 毫米, 高 6—7 毫米, 无毛, 果脐 内凹, 径约 3 毫米。 产河 口海拔 300 — 1000 米疏 林中。 云南新 记载。 原产 越南。 41. 茸 果石栎 图版 92, 5—8 Lithocarpus vestitus (Hick, et A. Camus) A. Camus (1931) (1949) ; (1972) ; 徐、 任 (■)*. Pasania vestitus Hick, et A. Camus (1921); in Lecte. (1930). 乔木, 高达 20 米。 小枝有 纵沟槽 ,无 毛或有 疏毛。 叶长卵 形或长 椭圆形 ,长 7 — 14 厘 米, 宽 3 — 5 厘米, 顶端 渐尖或 尾尖, 基部 楔形, 全缘, 无毛, 叶面 侧脉微 凸起, 12 — 16 对; 叶 柄长 1 一 1.5 厘米, 无毛。 雄花序 单生于 叶腋, 几 与小枝 垂直, 轴有短 绒毛。 果 序长达 20 厘 
壳斗科  305  图版 92 1 一 4. 小 果石栋 Lithocarpus microspermus A. Camus, 1. 果枝, 2. 果序, 3、 4. 坚果; 5 一 8. 莺 果石栋 Lithocarpus vestitus (Hick, et A. Camus) A. Camus, 5. 雄花 序枝, 6. 果序, 7、8. 坚果: 9— 12. 越 南石栎 Lithocarpus annamensis Hick, et A. Camus, 9. 叶片, 10. 果序, 11、12. 坚果。 
306  云南 植物志  米, 每 3 个总苞 簇生。 壳斗 盘形, 有短柄 ,包 于坚果 基部, 直径约 0.7 — 1.2 厘米, 高 3—5 毫 米; 苞片与 壳斗壁 愈合, 仅 顶端可 见为三 角形。 坚果宽 卵形, 直径、 高 1 一 1.3 厘米。 密被 黄色 绒毛, 顶端 圆形或 渐尖, 基部 平截, 果脐或 微内凹 ,直径 3 — 6 毫米。 产西双 版纳、 屏边、 麻栗坡 、西畴 等地; 常生 于海拔 600 — 1400 米 山地密 林中。 我国广 西、 广 东等省 区均有 分布。 越南 亦有。 42. 多 穗石栎 图版 89, 1—3 多穗柯 、甜茶 Lithocarpus polystachyus (Wall.) Rehd. (1919) ; A. Camus (1952—54) ; 图鉴 (1972)*; 徐、 任 (1976)*. Quercus polystachya Wall. (1828), nom. nud. A. DC. (1864) descr. ; Hook. f. (1888) ; King (1889) ; Pasania polystachya (Wall.) Oersted (1873) ; Schottky (1912) ; Synaedrys polystachya (Wall.) Koidz. (1916). 乔木, 高 7—15 米。 小枝 无毛。 叶长 椭圆形 或倒卵 状长椭 圆形, 长 9—12 ( — 20) 厘 米, 宽 3—5 (—8) 厘米, 顶端 渐尖或 尾尖, 基部 楔形, 全缘, 背面有 灰白色 鱗秕, 无毛, 叶面 侧脉 平坦, 背面微 凸起, 10—12 对, 稍带 褐色; 叶柄长 1.5 — 2 厘米, 无毛。 雌 花序常 2_3 个聚生 于枝顶 ,长 10 — 15 (— 20) 厘米, 3 朵雌花 簇生。 果 序长达 20 厘米, 果 密集, 3 朵雌 花 均发育 成果。 壳斗 盘形, 包坚果 基部, 直径 7—8 (-13) 亳米, 高 2—4 毫米; 苞 片三角 形, 贴生。 坚果 卵形, 直径 1—1.5 厘米, 高 1.2 — 1.6 厘米, 果脐深 内凹, 直径 5—7 毫米。 产云 南中部 和西部 一带。 分布于 我国长 江流域 以南各 省区。 印度, 泰国 亦有。 43. 两 广石栎 图版 93, 1—3 Lithocarpus synbalanos (Schottky) Chun (1928) ; 徐、 任 (1976)* Pasania synbalanos Schottky (1912). 灌 木或小 乔木。 小 枝无毛 被白色 鱗秕。 叶薄 革质, 椭圆形 或卵状 橢圆形 ,长 5 — 8 厘 米, 宽 2 — 4.5 厘米, 顶端 骤尖, 基部 楔形至 宽形, 全缘, 两面 无毛, 背面 略带粉 白色, 叶面侧 脉不 明显, 背 面明显 凸起, 8—10 对; 叶柄长 0.8 — 1.5 厘米, 无毛。 雄花序 单生于 叶腋, 长 5-7 厘米, 轴密被 灰黄色 绒毛; 果序长 5 — 8 厘米, 每 3—5 个总苞 簇生。 壳斗 碟形, 包坚 果 基部, 直径 0.8 — 1 厘米; 苞片和 壳斗壁 愈合, 略 见为三 角形, 顶端紫 褐色。 坚果宽 卵形, 被稀疏 短毛, 高径约 1.3 厘米, 顶端 尖削, 果脐 内凹, 直径约 5 毫米。 产西 畴海拔 1200 — 1800 米森 林或灌 丛中, 云南新 记载。 分布我 国广西 及广东 沿海一 带。 44. 长 果石栎 Lithocarpus longinux (Hu) Chun in Hsu et Jen (1976)*. Pasania longinux Hu (1951). 乔木, 高达 20 米。 小枝 纤细, 有沟槽 ,几 无毛。 叶皮 纸质, 倒卵 状披针 形至披 针形, 长 约 15 厘米, 顶端长 渐尖, 基部窄 楔形, 全缘, 向外 微卷, 两面 绿色, 除 背面中 脉有细 绒毛外 皆无毛 ,叶面 中脉微 凸起, 侧脉微 下凹, 背面中 、侧脉 凸起, 侧脉 12 — B 对; (H 柄扁平 ,长约 1.5 厘米, 有细 绒毛。 果 序长约 10 厘米, 有细 绒毛, 被凸起 皮孔。 壳斗 3 个联生 ,有 短梗, 盘 形至 碟形, 包坚果 基部, 直径 1.5 厘米, 高 3 — 6 毫米' ,苞 片宽三 角形, 贴生, 有灰色 绒毛。 坚 
壳斗科  i07  图版 93 1 一 3. 两 广石栎 Lithocarpus synbalanos(Schotlky) Chun, 1. 果枝, 2、3. 坚果; 4 一 6. 粉 背石栋 Lithocarpus hypoglaucus (Hu) Huang, 4, 果枝, 5、6, 坚果 :7— 10,窄 叶石栎 Lithocarpus confinis Huang et Chang 7. 果枝, 8. 叶片, 9、10. 坚果。 
308  云南 植物志  果圆 锥形, 顶 部略呈 三稜, 直径约 1.8 厘米, 高 2.5 厘米, 无毛, 果脐 内凹, 直径 1—1.5 厘米。 产麻栗 坡海拔 1200 — 1500 米杂木 林中。 模 式标本 冯国楣 13102。 5. 青闪 栋属 Cyclobalanopsis Oerst. 常绿 乔木。 叶革 质或薄 革质, 边缘有 锯齿或 全缘。 雄花 序为下 垂棻荑 花序。 花结构 与栎属 相似, 雌花 单生或 簇生, 花柱 3 — 6。 壳斗多 为碗形 或盘形 ,包着 坚果一 部分, 少有 全色; 苞片合 生成同 心环带 ,排列 疏松或 紧密, 环带全 缘或有 缺齿。 坚果 单生, 果皮 内壁有 毛, 不发育 的胚珠 位于种 仁外侧 之顶端 ,种 子当年 或翌年 成熟。 本属约 150 种, 我 国约有 70 种, 分布 秦岭及 淮河流 域以南 各省。 云南有 30 多种, 现 记载 31 种, 多为 组成常 绿阔叶 林主要 树种, 有 吋组成 纯林。 木材 为辐射 孔材, 红褐 色或黄 褐色, 材质重 至甚重 ,硬至 甚硬, 强度 甚强, 收縮 性小, 耐 腐, 供横 档木、 桩柱、 车船、 桥梁、 工具柄 、地板 、木制 机械、 刨架、 枕木 及运动 器械等 用材。 壳 斗含单 宁较少 ,种子 含淀粉 56 — 60%, 供饲 料或酿 酒用。 分种 检索表 1(18) 坚果 扁球形 或近扁 球形, 径大 于高, 至少 径与高 相等。 2(9) 壳斗 包着坚 果的大 部分; 叶缘有 锯齿。 3(6) 坚 果顶端 外露。 4(5) 坚果扁 球形, 直径 2. 5 — 3 厘米, 高 1 厘米; 叶 椭圆伏 披针形 1. 厚 缘青冈 C. thorelii 5(4) 坚 果近扁 球形, 径与高 几相等 ,直径 1.3 — 1. 8 厘米; 叶长 椭圆伏 披针形 2,越 南青闪 C. austro-cochinchinansis 6(3 ) 坚果 顶端大 部分或 几全部 被壳斗 遮蔽。 7(8) 壳斗环 紧密; 叶长椭 圆形, 长 I 2 — 2 厘米, 顶端有 锯齿, 侧脉 I 2 — 8 对 " 3, 西 畴青闪 C. sichourentis 8(7) 壳斗环 薄片状 张开; 叶卵 状长椭 圆形, 长 16 — 30 厘米, 锯齿延 到中部 以下, 侧脉约 20 对 t 薄片 青冈 C. lamelloM 9(2) 壳斗包 着坚果 I/ 2 以下; 全 缘或有 锯齿。 10(13) 叶 全缘, 至少老 树之叶 全缘; 壳斗被 黄褐色 绒毛。 11(12) 壳 斗直径 3.5 — 5 厘米; 叶薄 革质, 倒卵 形或倒 卵伏披 针形, 长 IS — 2 厘米 S. 大 果青冈 C. rex 12(11) 壳斗 直径约 1.5 厘米; 叶厚 革质, 窄椭 圆伏披 针形, 长 11 一 I 7 厘米 6,法 斗青 闪 C. f&adoouen'i 雲 13(10) 叶缘有 锯齿。 14(15) 小枝、 叶背密 被黄色 绒毛; 壳斗 包坚果 1/2, 坚果 直径约 2 厘米 7. 毛 叶靑冈 C. kerri? 15(14) 小枝、 叶背无 毛或嫩 叶背面 被薄毛 ;壳斗 包坚果 1/3 以下, 坚果 直径约 2 .5 厘米。 16(17) 坚果顶 端平坦 ,高在 2 厘米 以下, 壳 斗无毛 8 . 扁 果青冈 C. chapen.i. 17(16) 坚果顶 端尖削 ,高约 2.5 厘米, 壳斗被 黄毛, 未成熟 之壳斗 更明显 9* 毛 斗青闪 C. chrysocalyx 
壳斗科  309  坚果长 楠圆形 或卵形 ,高大 于径。 坚果长 椭圆形 ,直径 2 — 2. 5 厘米。 枝叶 无毛, 老树的 叶全缘 ,幼树 的叶有 锯齿, 叶长楠 圆形, 长 13 — 27 厘米。 壳斗 壁厚, 被黄 椋色厚 绒毛, 几与坚 果等高 ;叶 厚革质 10. 毛 果靑冈 C. fleuryi 壳斗 壁薄, 无毛, 包 着坚果 1/3 — 1/2; 叶 薄革质 11. 半 齿青冈 C. .emiserratoide. 枝叶 有淡黄 色或棕 黑色短 柔毛, 叶缘有 锯齿。 小枝被 淡黄色 绒毛; 壳斗包 坚果约 2/3, 坚果长 椭圆形 ,直径 2 .5 厘米; 叶长橢 画形, 长 I 2 — 2 厘米 12. 广 西靑冈 C. kouangsiensis 小枝被 棕黑色 绒毛; 壳斗 包坚果 I/ 2 以下, 坚果椭 圆形, 直径约 2 厘米 - 13, 睦 边青闪 C, pachyloiaa var. inubianensis 坚果橢 圆形或 卵形, 直径在 2 厘米 以下。 叶 全缘。 叶长 椭圆形 或倒卵 状长椭 圆形, 通 常宽在 3 厘米 以上。 叶背 无毛, 叶片 较大, 长 12 — 25 厘米。 侧脉 18 — 24 对, 边缘 网结, 叶背二 次侧脉 明显; 坚 果被灰 色绒毛 • 14. 屏 边青闪 C. pinbianenftss 侧脉 12 — 17 对, 叶背二 次侧脉 不明显 ,坚 果无毛 1S. 大 叶青冈 C. jenseniana 叶背被 绒毛, 沿脉更 显著, 叶片 较小, 长 7 — 15 厘米 16. 毛 脉青冈 C. tomentosinervi, 叶卵 状披针 形或椭 圆伏披 针形, 通常宽 3 厘米 以下。 壳 斗直径 1.6 — 2 厘米; 叶 薄革质 17. 薄 叶青冈 C. kontumensis 壳斗 直径】 一 1.5 厘米; 叶革质 18. 窄 叶青冈 C. augustinii 叶缘有 锯齿。 叶背 有毛。 叶 背密被 黄色或 灰黄色 绒毛。 小枝 被黄色 绒毛; 叶片长 6 — 12 厘米, 坚果翌 年成熟 黄 毛青冈 C. delavayi 小枝 无毛; 叶片长 12 — 18 厘米; 坚果当 年成熟 20. 毛叶 g 青冈 C. gamblean. 叶背被 薄毛。 叶背被 整齐、 平贴 白色毛 21. 青冈 C. gUuca 叶背 被弯曲 黄褐色 绒毛。 叶片 较大, 长 5 — 12 厘米, 锯齿 明显; 壳斗环 6 — 8 22 . 滇青冈 C. glaucoide. 叶片 较小, 长 5 — 6 厘米, 锯齿不 明显; 壳斗环 5— 6 23. 思 茅青冈 C. fuhsingensis 叶背 无毛。 叶 背粉白 色或粉 绿色。 壳 斗直径 1.5 — 2 厘米, 环带具 钝齿, 被灰白 色毛。 叶长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13 — 20 厘米 24. 雙靑冈 C. oxyodon 叶楠圆 形或长 椭圆形 ,长 6 — 13 厘米。 壳斗 壁厚。 环 带具细 裂齿, 叶长椭 圆形, 长 7 — 13 厘米 25. 俘 江 靑冈 C. kiukiangensis 环带 全缘, 叶椭 圆形, 长 6 — 9 厘米 26. 金 平靑冈 C. jinpinensi. 壳斗 壁薄, 环 带具宽 裂齿或 全缘; 叶长楠 圆形, 长 6 — 12 厘米… 27. 滇南, 青冈 C. austro-glauca 壳 斗直径 0.8 — 1.2 厘米, 环带 全缘, 至 少上部 全缘。 侧脉不 达锯齿 尖端; 果序长 3 — 7 厘米; 坚果翌 年成熟 18. 窄 叶靑冈 C. augustinii 
310  云南 植物志  57(56) 侧脉常 达锯齿 尖端; 果序长 3 厘米 以下; 坚 果当年 成熟。 58(59) 壳 斗环带 6 — 9; 叶薄 革质, 椭圆状 披针形 ,长 6 — 11 厘米 28 . 小 叶青冈 C. myr.inaefoUa 59(58) 壳 斗环带 5, 叶革质 ,长楠 圆形, 长 10 — 14 厘米 29. 五 环靑冈 C. pentacyela 60(47) 叶两 面同为 绿色。 61(62) 叶缘上 部有细 锯齿, 叶 倒卵状 楠圆形 30. 黑 果青冈 C. nigriniu 62(61) 叶 缘除基 部外皆 有芒状 锯齿, 叶长 椭圆形 31. 龙 迈青冈 C. lungmaiensi. 1. 厚 缘青冈 图版 94, 1—4 Cyclobalanopsis thorelii (Hick, et A. Camus) Hu (1940) ; Hjelmq. (1968). Quercus thorelii Hick, et A. Camus (1923), (1936 ~ 38) ; Q. hsiensuii Chun et Ko (1958). 乔木, 高达 30 米。 小枝有 纵沟槽 ,幼吋 密被黄 棕色星 状毛, 后渐 脱落, 具 灰色细 皮孔。 fH 薄 革质, 卵伏 披针形 或长椭 圆形, 长 12 — 17 厘米, 宽 4 一 7 厘米, 顶端 突尖或 尾尖, 基部 宽楔 形或近 圆形, 边缘有 短刺状 锯齿, 近基部 全缘, 初被 黄棕色 绒毛, 后渐 脱落, 表 面亮绿 色, 背面淡 褐色, 两面中 脉凸起 ,侧脉 13 — 16 对, 近边缘 处分枝 ,背 面二次 侧脉稍 明显; 叶 柄长 1 一 2 厘米, 初被毛 ,后渐 无毛。 壳斗 碗形至 杯形, 包 坚果大 部分, 壁缘厚 ,内外 壁被黄 棕色 绒毛, 直径约 3 厘米, 高 1.5 — 2 厘米; 苞片 合生成 8— 9 条同心 环带, 顶端向 内卷, 环 带 边缘有 缺齿。 坚果扁 球形, 直径 2.5 — 3 厘米, 高 1 厘米, 常低于 壳斗壁 ,密 被黄色 绒毛, 顶端有 凹坑, 底部 平坦, 果 脐径约 2 厘米。 花期 4 月 ,果 熟期 9 一 10 月 。 产 西双版 纳海拔 1000 米沟谷 阴处森 林中。 我国 广西、 广东 的海南 岛也有 分布。 原产 老挝。 2. 越 南青冈 图版 94, 7—9 Cyclobalanopsis austro-cochinchinensis (Hick, et A. Camus) Hjelmq. (1968) ; 徐、 任 (1976)*. Quercus austro-cochinchinensis Hick, et A. Camus (1921) ; A. Camus (1936 ~ 38). 乔木, 高 15 米。 小枝 初被淡 棕色星 状毛, 后渐 脱落, 有 淡褐色 长圆形 皮孔。 叶薄革 质, 长楠圆 形或披 针形, 长 10 — n 厘米, 宽 s — 5 厘米, 顶端渐 尖或短 突尖, 基部 楔形, 边缘 1/3 以上 有疏细 锯齿, 两面同 为绿色 ,幼吋 有柔毛 ,后渐 脱落, 两面 侧脉微 凸起, 12 — 17 对, 二次 侧脉稍 明显;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初被星 状毛, 后渐 脱落。 壳斗 杯形, 包坚果 大部, 直径 1.5—1.8 厘米, 高 1.3 — 1.5 厘米, 内外壁 均被黄 棕色短 绒毛; 苞片 合生成 8 — 10 条 同心环 带, 环带 边缘有 缺齿。 坚果扁 球形, 直径 1.3 — 1.8 厘米, 高 1.1 一 1.4 厘米, 有 纵棱, 被黄棕 色绒毛 ,顶端 平圆, 有 宿存短 花柱, 果脐平 ,直径 1.2 厘米, 几 与底部 等大。 产 西双版 纳的普 文海拔 760 — 930 米山谷 河旁疏 林中, 云南新 记载。 原产 越南。 3. 西 畴青冈 图版 95, 1—3 Cyclobalanopsis sichourensis Hu (1951) ; 徐、 任 (1976)*. 乔木, 高达 20 米。 小枝 微有毛 和凸起 的淡棕 色圆形 皮孔。 叶革质 ,长 椭圆形 至卵伏 椭 圆形, 长 12 — 20 厘米, 宽 5—8 厘米, 顶端短 骤尖, 基部圆 形或宽 楔形, 顶 端边缘 有疏锯 齿, 表面亮 绿色, 几 无毛, 背面粉 绿色, 有疏毛 ,表 面中脉 凹陷, 背面 凸起, 侧脉 15 — IS 对, 背 面二次 侧脉较 明显; 叶柄长 2.5 — 3.5 厘米, 初 被棕色 绒毛。 壳斗扁 球形, 除顶端 5 毫米 
图版 94  1 一 4. 厚 缘青冈 Cyclobalanopsis thorelii (Hick, et A. Camus) Hu, 1、2. 叶片, 3. 幼果, 4. 果序 : 5 — 6. 半 齿青冈 Cyclobalanopsis semiserratoides Y. C. Hsu et H. W. Jen, 5. 果枝, 6. 坚果: 7— 9. 越 南青冈 Cyclobalanopsis austrocochinchinensis (Hick, et A. Camus) Hjelmq.. 7. 叶片, 8. 果, 9. 坚果 
312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95 1 一 3. 西 畴青冈 Cyclobalanopsis sichourensis Hu, 1. 果枝, 2、3. 坚果: 4 一 7. 薄 片青冈 Cyclobalanopsis latnellosa (Smith) Oerst.. 4. 叶片, 5. 果序, 6、7. 坚果。 
壳 斗 科  313  外全包 坚果, 直径 3 .5 — 5 厘米, 高 2.5 厘米, 壁薄, 外壁被 灰黄色 绒毛, 内壁 密被黄 色丝状 毛; 苞片 合生成 9 一 10 条同心 环带, 环带 边缘缺 刻状。 坚果扁 球形, 径 3 — 4 厘米, 高 2 厘 米, 有黄 色丝状 绒毛, 顶端 凹陷有 尖头, 果脐 凸起, 与坚果 直径几 相等。 产西畴 、富 宁海拔 850 — 1500 米常 绿阔叶 林中。 4. 薄 片青冈 图版 95, 4—7 Cyclobalanopsis lamellosa ( Smith ) Liebmann-Oersted (1869) ; 徐、 任 (1976)* Quercus lamellosa Smith (1819) ; A. Camus (1936-38) ; 图鉴 (1972)*: Cycloba- lanopsis fengii Hu et Cheng (1951); C. nigrinervis Hu I.e. 乔木, 高达 30 米。 幼枝有 黄褐色 绒毛。 老吋 无毛。 叶革质 ,卵状 长椭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16 — 30 厘米, 宽 6 — 8 厘米, 顶端 渐尖或 尾尖, 基部 楔形至 圆形, 边缘 I/ 3 以上有 锯齿, 老叶表 面绿色 无毛, 背面灰 白色, 有吋被 绒毛, 表面中 脉及侧 脉凹下 ,背面 凸起, 18 — 25 对, 背面二 次侧脉 明显; 叶柄长 2 — 4 厘米, 上面有 沟槽。 壳 斗半球 形或扁 球形, 包坚果 2/3 或 4/5, 有吋 全包, 直径达 5 厘米, 高达 3 厘米, 被灰黄 色绒毛 ;苞片 合生成 7 — 10 条宽 而薄的 同心 环带, 环带近 全缘, 成熟 吋上部 分离, 并有 裂齿。 坚果扁 球形, 直径 3 — 4 厘米, 高 2— 3 厘米, 有绒毛 ,老后 无毛, 果脐大 ,平 坦或微 凸起, 果熟期 I 2 月。 产 滇西, 滇西 北以及 滇南的 金平, 生 于海拔 1600 — MOO 米沟 谷杂木 林中。 我 国西藏 东 南部、 广西有 分布。 印度 亦有。 5. 大 果青冈 图版 9 6,1— 4 Cyclobalanopsis rex (Hemsl.) Schottky (1912) ; 徐、 任 (1976)*. Quercus rex Hemsl. (1899) ; A. Camus (1936—38) ; 图鉴 (1972)*. 乔木, 高达 2G 米。 幼枝 有黄色 绒毛, 后渐 无毛。 叶常 聚生于 枝顶, 倒卵 形至倒 卵状披 针形, 长 15 — 20 (— 27) 厘米, 宽 (4—) 6—9 厘米, 顶端短 渐尖或 急尖, 基部 楔形, 近 顶部边 缘有疏 浅锯齿 ,幼吋 两面密 被褐色 绒毛, 老吋 无毛, 表面 中脉、 侧脉 凹陷, 背面 凸起, 侧脉 18-22 对, 背面二 次侧脉 明显; 叶柄长 2 — 3 厘米, 有褐色 绒毛。 壳斗深 盘形, 包坚果 1/3 一 1/2, 直径 3.5 — 5( — 6) 厘米, 高 1.5 — 1.8 厘米, 壁厚达 4 毫米, 内外壁 均被黄 褐色长 绒毛; 苞片 合生成 7 — 8 条同心 环带, 环 带厚, 全缘, 下部的 与壳斗 分离。 坚果扁 球形, 直径 4 一 5.5 厘米, 高 2.5 — 3.5 厘米, 幼吋有 灰黄色 绒毛, 老吋 仅顶端 与下部 有毛, 顶端平 或凹陷 ,果 脐内凹 ,直径 2— 2.5 厘米。 产 西双版 纳和滇 西海拔 1100 — 1800 米 沟谷密 林中。 缅甸, 老挝 亦有。 6. 法 斗青冈 图版 97, 5 Cyclobalanopsis faadoouensis Hu (1951) ; 徐、 任 (1976)*. 乔木, 高 15 米。 小枝初 密被棕 色绒毛 ,后有 疏毛。 叶革质 ,椭圆 状披针 形或橢 圆状倒 披针形 ,长 11 一 17 厘米, 宽 3 — 4 厘米, 顶端 渐尖或 尾尖, 基部楔 形或不 对称, 全缘, 稀顶端 有 2 — 3 个极小 的细齿 ,两面 绿色, 背面有 细绒毛 ,表面 中脉微 凸起, 侧脉不 明显, 背 面中、 侧脉显 著凸起 ,侧脉 8 — I 2 对, 二次 侧脉稍 明显; 叶柄长 2 — 3 厘米, 无毛。 果序长 2 厘米。 壳斗浅 碗形, 无柄, 直径约 2 厘米, 包 坚果约 I/ 4 , 内 壁有黄 棕色丝 状毛; 苞片 合生成 5 — 7 条同心 环带, 环带 全缘, 被 黄棕色 绒毛。 坚果近 球形, 高、 径均约 1.7 厘米, 顶端有 宿存花 柱及 黄色丝 状毛, 果脐 凸出, 直径约 1 厘米。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96 1 一 4. 大 果青冈 Cyclobalanopsil rex (Hemsl.) Schottky, 1. 叶片, 2. 壳斗及 坚果, 3、4. 坚果; 5 — 7. 窄叶青 冈 Cyclobalanopsis augustinii (Skan) Schottky, 5. 果枝, 6、7. 坚果; 8 — 12. 薄 叶青冈 Cyclobalanopsis kontumensis (A. Camus) Y. C. Hsu ct H. W. Jen, 8、9. 叶片, 10. 壳斗及 坚果, 11、12. 坚果。 
图版 97 1 一 4. 毛 果青冈 Cyclobalanopsis fleuryi (Hick, et A. Camus) Chun, 1. 果枝, 2. 壳斗, 3、4. 坚果 :5. 法斗 青闪 Cyclobalanopsis faadoouensis Hu, 5- 果枝 e 
316  云南 植物志  产西畴 、屏 边海拔 1400—1700 米杂木 林中。 冯国楣 12098( 模式 )。 7. 毛 叶青冈 图鉴 98, 1 一 3 平脉槻 Cyclobalanopsis kerrii (Craib) Hu (1940) ; 徐、 任 (1976)*. Quercus kerrii Craib (1911) ; A. Camus (1936—38) ; 图鉴 (1972)*; Q. vestita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6). 乔木, 高 5 — 10 米。 小枝密 生黄色 绒毛, 后渐 无毛。 叶长楠 圆伏披 针形、 长椭 圆形、 长 椭圆 状倒披 针形, 长 9 一 18 厘米, 宽 4—7 厘米, 顶端圆 钝或短 钝尖, 基部近 圆形稀 楔形, 幼 吋两 面密被 黄褐色 绒毛, 老吋背 面被易 脱落的 绒毛, 边缘 1/3 以 上有钝 锯齿, 叶面 中脉平 坦或微 凸起, 侧脉微 下凹, 背面 凸起, 10—14 对, 背面二 次侧脉 明显; 叶柄长 1—2 厘米, 被 绒毛。 雄花序 多个簇 生于近 枝顶, 雌花序 单生, 长 2 — 5 厘米。 壳斗 盘形, 直径 1.8 — 2.2 厘 米, 高 5—8 毫米, 被灰色 柔毛; 苞片 合生成 6 — 8 条同心 环带, 环带 边缘有 细齿。 坚 果扁球 形, 直径 1.5—2 厘米, 高 6 — 9 毫米, 顶端中 央凹陷 或平坦 ,有短 柔毛, 果脐稍 凸起, 直径 10 —13 毫米。 花期 3—5 月, 果熟期 8—10 月。 产滇 西南、 滇南、 滇东 南海拔 1000 — 1800 米 山地疏 林中。 分布 我国广 西和广 东的海 南岛。 泰国, 越南 亦有。 8. 扁 果青冈 图版 99, 1 一 4 Cyclobalanopsis chapensis (Hick, et A. Camus) Y. C. Hsu et H. W. Jen (1976)*. Quercus chapensis Hick, et A. Camus (1923) ; Cyclobalanopsis shtangpyngensis Hu (1951) ; C. koumeii Hu (1951). 乔木, 高 20 米。 小枝有 沟槽, 无毛或 幼吋有 柔毛。 叶革质 ,长 椭圆或 长椭圆 状披针 形, 长 9 一 14 厘米, 宽 2 — 4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缘 1/3 以 上有细 裾齿, 老 叶两面 无毛, 表面 中脉、 侧 脉均微 凸起, 背面显 著凸起 ,侧 脉密, 15—20 对, 背面二 次侧脉 明显; 叶 柄长约 1 厘米, 无毛。 壳斗 盘形, 直径 3 — 3.5 厘米, 高 5 — 7 毫米, 内壁被 黄色丝 状毛; 苞 片 合生成 6 — 9 条同心 环带, 环带 边缘齿 牙状, 被稀疏 绒毛。 坚果扁 球形, 直径 2.5—2.7 厘 米, 高 2 — 2.2 厘米, 顶端 平坦或 平圆, 基部 平截, 无毛或 基部有 疏毛, 果脐平 或微凹 ,直径 约 1.5 厘米。 产西双 版纳, 滇东南 的西畴 、麻 栗坡、 屛边 等地, 生 于海拔 BOO — 2000 米沟谷 湿润森 林中。 9. 毛 斗青冈 Cyclobalanopsis chrysocalyx (Hick, et A. Camus) Hjelmq. (1968) ; 徐、 任 (1976)*. Quercus chrysocalyx Hick, et A. Camus (1921) ; in Lecte. (1930) ; A. Camus (1936—38). 乔木, 高达 25 米。 小枝有 沟槽, 无毛或 幼吋有 疏毛。 叶薄 革质, 长椭圆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15 — 20 厘米, 宽 5—7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缘 中部以 上有疏 锯齿, 两面均 
壳斗科  317  图版 98 1—3. 毛 叶青冈 Cyclobalaaopsis kerrii (Craib) Hu, 1 . 果枝, 2、3. 坚果; 4 一 6. 毛叶 曼青冈 Cyclobalano- psis gambleana (A. Camus) Y. C. Hsuet H. W. Jen, 4. 果枝, 5、6. 坚果; 7— 11. 黄 毛青冈 Cyclobalano- pui delavari CFranch.) Schottky, 7. 果枝, 8. 叶片, 9 一 11. 坚果。 
318  云南 植物志  版 99  1 一 4 . 扁 果青冈 Cyclobalanopsis chapensis (Hick, et A. Camus) Y. C. Hsu et H. W. Jen, 1. 果枝 2. 果, 3、4. 坚果; 5、6 龙 迈青冈 Cyclobalanopsis lungmaiensis Hu, 5. 雌花 枝, 6. 叶 背面— 部分; 7— 9. 毛^ 青冈 Cyclobalanopsis tomentosincrvis Y. C. Hsu et H. W. Jen,7. 果枝, 8. 壳斗, 9. 叶背面 一部' 分, 示毛被 
壳斗科  319  为 绿色, 无毛, 表面 中脉、 侧脉微 凸起, 背 面显著 凸起, 侧脉 稀疏, 9—12 对; 叶柄长 2 — 2.5 厘米, 无毛。 壳斗 盘形, 直径约 3 厘米, 高 8 毫米, 内壁被 棕色丝 状毛; 苞片 合生成 6 — 8 条 同心 环带, 环带 边缘有 缺齿, 被棕色 绒毛。 坚果宽 卵形, 高 径均约 3.5 厘米, 顶 端呈圆 锥形, 柱座旁 ,被 绒毛, 基部 平截, 被棕色 绒毛, 果脐 平坦, 直径约 1.5 厘米。 果熟期 12 月。 产绿 春海拔 1200 米沟 谷杂木 林中, 云南新 记载。 原产 越南, 老挝, 柬 埔寨。 本种与 扁果青 冈靠近 ,其不 同处叶 片较薄 ,侧脉 较疏; 坚果圆 锥状宽 卵形。 10. 毛 果青冈 图版 97, 1 一 4 饭 甑槻、 金钟饭 甑子、 饭甑树 Cyclobalanopsis fleuryi (Hick, et A. Camus) Chun (1961) ; 徐、 任 (1976)*. Quercus fleuryi Hick, et A. Camus (.1923) ; A. Camus (1936—38) ; 海南 植物志 (1965) ; 图鉴 (1972)* ; Cyclobalanopsis austro-yunnanensis Hu (1951). 乔木, 高达 25 米。 小枝 粗壮, 幼吋被 粽色长 绒毛, 后渐 无毛。 叶 长椭圆 形至卵 状长橢 圆形, 长 14 一 27 厘米, 宽 5 — 9 厘米, 顶端急 尖或短 渐尖, 基部楔 形或宽 楔形, 全缘 或顶端 有波状 浅齿, 幼 吋密被 黄棕色 绒毛, 老吋 无毛。 表面 绿色, 叶 背面粉 白色, 叶面中 脉微凸 起, 侧脉 稀疏, 10—12 对; 叶柄长 2 — 6 厘米, 幼吋有 黄棕色 绒毛。 雄 花序长 10 — 15 厘米。 壳斗 杯形, 壁厚, 包 围坚果 2/3 以上, 直径 2.5 — 4 厘米, 高 3 — 4 厘米, 被黄 棕色厚 绒毛; 苞 片 合生成 10 — 13 条同心 环带。 坚果卵 形或长 椭圆状 卵形, 直径 2.5 — 3 厘米, 高 3 — 4 厘 米, 密被 黄棕色 绒毛, 柱 座长达 8 毫米, 果脐 凸起。 花期 3 月 ,果 熟期 9 一 12 月。 产金平 、西畴 等处, 生 于海拔 B00 — 1500 米杂木 林中。 分布我 国广西 、贵州 、广东 、江 西、 福建等 省区。 越 南北部 亦有。 11. 半 齿靑冈 图版 94, 5 — 6 Cyclobalanopsis semiserratoides Y. C. Hsu et H. W. Jen (1976)*. 乔木, 高 8 米。 小枝 幼吋有 绒毛, 后渐 无毛。 叶薄 纸质, 长 椭圆形 或橢圆 伏倒披 针形, 长 13 — 25 厘米, 宽 3 — 7 厘米, 顶端 渐尖或 钝尖, 基部 楔形, 全缘, 两面 无毛, 表面 中脉、 侧 脉微 凸起或 平坦, 背 面显著 凸起, 侧脉 9 一 12 对, 近缘 处向上 弯曲;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无 毛。 壳斗 碗形, 壁薄, 直径约 2.5 厘米, 高 1.2 厘米, 包坚果 1/3 — 1/2, 内 壁被灰 棕色绒 毛; 苞片 合生成 6 — 9 条同心 环带, 环带边 缘有波 状缺齿 ,被 棕色短 绒毛。 坚 果长楠 圆形, 直径约 2 厘米, 高 3.5 — 4 厘米, 顶端 圆形, 有 宿存短 花柱, 被 疏毛, 果脐 凸出, 直径 1.5 厘 米。 产屏 边海拔 410 米河谷 湿润森 林中。 本种与 Cyclobalanopsis semiserrata (Roxb.) Oersted 近似, 但叶 全缘, 幼叶 无毛。 12. 广 西青冈 Cyclobalanopsis kouangsiensis (A. Camus) Y. C. Hsu et H. Jen (1976)*. Quercus kouangsiensis A. Camus (1937), (1936 一 38) ; Q. nemoralis Chun (1947). 乔木, 高 15 米。 小枝有 沟槽, 密、 被 黄色短 绒毛。 叶革质 ,长椭 圆形或 长椭圆 状披针 形, 长 12 — 20 厘米, 宽 3.5 — 5.5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常偏斜 ,边缘 上部有 锯齿, 表面 中脉 及侧脉 凸起或 扁平, 背面显 著凸起 ,侧脉 10 — 14 对, 背面密 被黄色 绒毛; 叶柄长 1.5 — 3 厘米, 密 被黄色 绒毛。 壳斗 碗形, 直径 3.5 厘米, 高 2.5 厘米; 苞片 合生成 8 — 9 条 同心环 
320  云南 植物志  带, 环带边 缘呈齿 牙状, 被毛。 坚果 长椭圆 柱形, 径约 2.7 厘米, 高 5 厘米, 被 绒毛, 果脐微 凸起, 直径 1.5 厘米。 产屏 边大围 山海拔 1050 米阔叶 林中。 我国 广西、 广东有 分布。 13. 睦 边青冈 Cyclobanopsis pachyloma (Seem.) Schottky var. mubianensis Y. C. Hsu et H. W. Jen (1976)* 常绿 乔木, 高达 12 米。 一 年生小 枝密被 暗棕色 绒毛。 叶 革质, 橢圆状 披针形 或长楠 圆形, 长 7 — 14 厘米, 宽 2 — 3.5 厘米, 顶端 渐尖或 突尖, 基部 楔形, 顶 端边缘 有数对 浅锯齿 或近 全缘, 幼叶两 面密被 暗棕色 绒毛, 老吋 无毛, 叶面亮 绿色, 背面苍 灰色, 叶面 中脉、 侧脉 微下凹 ,背面 凸起, 侧脉 7 — 9 对;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初被 暗棕色 绒毛, 后渐 脱落。 雄花序 3-5 个聚生 于新枝 基部, 全体被 暗棕色 绒毛; 雌 花序长 1 一 2 厘米, 轴 粗壮, 被暗 棕色绒 毛, 着生花 1 一 3 朵。 壳斗 碗形, 包 围坚果 1/3 左右, 直径 1.2 — 1.5 厘米, 高约 1 厘米, 幼吋 被棕色 绒毛, 老吋 只有不 明显薄 微毛; 苞片 合生成 6 — 8 条同心 环带, 环带边 缘有明 显的缺 刻。 坚果楠 圆形或 倒卵状 椭圆形 ,直径 1.3 — 1.8 厘米, 高 1.6 — 2.4 厘米, 无毛, 顶端 有宿存 短花柱 ,果脐 平坦, 直径约 6 毫米。 产金 平阿斗 坡海拔 1700 米 山地疏 林中。 广西 睦边有 分布。 变种与 原种不 同处: 壳斗 较浅, 碗形, 壁薄, 环带具 裂齿, 毛少; 坚果椭 圆形, 高不及 2.4 厘米, 无毛。 14. 屏 边青冈 Cyclobalanopsis pinbianensis Y. C. Hsu et H. W. Jen (1976)*. 乔木, 高达 35 米, 胸径达 1 米。 小枝 无毛。 叶革质 ,长椭 圆形, 长 15 — 27 厘米, 宽 5 — 13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全缘, 无毛, 侧脉 18 — 25 对, 背面二 次侧脉 显著, 平行; 叶柄 长 3 — 5 厘米, 无毛。 果序长 5 — 10 厘米, 壳斗 杯形, 包坚果 1/3, 直径 1.2 厘米, 高 1 厘米, 壁薄; 苞片合 生成. 8 — 9 条同心 . 环带, 除顶端 2 — 3 环全 缘外其 余有小 齿裂, 稍被灰 棕色短 绒毛。 坚果 卵状圆 锥形, 直径约 8 毫米, 高约 2 厘米, 顶端 尖削, 被灰 黄色短 绒毛, 果脐平 坦, 直径约 3 毫米。 产屛 边海拔 1300 — 1700 米 湿润密 林中。 本种 与大叶 青闪 Cyclobalanopsis jenseniana (Hand.-Mazz.) Cheng et T. Hong 靠近, 但 侧 脉多到 18 — 25 对, 边缘 相结, 二次侧 脉显著 且平行 ;壳斗 杯形; 坚果较 窄长。 15. 大 叶青冈 大叶裯 Cyclobalanopsis jenseniana (Hand.-Mazz.) Cheng et T. Hong (1961)*. 徐、 任 (1976)*. Quercus jenseniana Hand.-Mazz. (1922) ; A. Camus (1936—38) ; 图鉴 (1972)*. 乔木, 高达 30 米。 小枝有 沟槽, 无毛, 密被 淡褐色 长圆形 皮孔。 叶薄 革质, 长 椭圆形 或倒卵 状长楠 圆形, 长 12 — 20 (— 30) 厘米, 宽 6 — 8 (— 12) 厘米, M 端 尾尖或 渐尖, 基部宽 楔 形或近 圆形, 全缘, 无毛, 叶面中 脉凹陷 ,背面 凸起, 侧脉 12 — 17 对, 近叶 缘向上 弯曲; 叶 柄长 3 — 4 厘米, 上面有 沟槽, 无毛。 雌花序 单生于 叶腋, 长 3 — 5 (— 7) 厘米, 有淡 褐色长 
壳斗科  321  圆 皮孔。 壳斗 杯形, 包 围坚果 1/3 — 1/2, 直径 I. 3 — I. 5 厘米, 高 0. 8 — 1 厘米, 无毛; 苞片合 生成 6 一 9 条同心 环带, 环 带边缘 有齿, 和壳斗 分离, 无毛。 坚 果长卵 形或倒 卵形, 直径 1.3 — 1.5 厘米, 高 1.7—2.2 厘米, 无毛。 花期 6 月。 产金平 、屛边 、麻栗 坡等地 ,生 于海拔 BOO — WOO 米 湿润密 林中。 广布 长江流 域以南 各 省区。 16. 毛 脉青冈 图版 99, 7— 9 Cyclobalanopsis tomentosinervis Y. C. Hsu et H. W. Jen (1976)*. 乔木, 高 20 米。 小枝有 沟槽, 初被 柔毛, 后渐 脱落。 叶卵状 椭圆形 或长橢 圆形, 长 7 — 15 厘米, 宽 3 — 5 厘米, 顶端 尾尖, 基 部宽楔 形或近 圆形, 全缘, 叶面亮 绿色, 无毛, 背面被 褐色 绒毛, 沿 侧脉更 显著, 叶面中 脉凹陷 ,背面 凸起, 侧脉 11 一 15 对, 二次侧 脉明显 ;叶柄 长 2 — 3.5 厘米, 上面有 沟槽。 雌 花序长 5 — 7 厘米, 轴被 柔毛。 壳斗 碗形, 直径 I. 3 — I. 5 厘米, 高约 8 毫米, 壁薄, 厚不及 1 毫米, 内壁有 灰黄色 丝状毛 ;苞片 合生成 7 条同心 环带, 环带 边缘有 三角形 缺齿, 被 柔毛。 坚果 卵状椭 圆形, 直径 I. 3 — I. 5 厘米, 高 I. 5 — 1.7 厘米, 无毛, 顶端有 短柱座 ,果脐 凸起, 直径 5 — 8 毫米。 产 金平县 永平大 队海拔 2300 米常 绿阔叶 林中。 本种叶 全缘, 雌花 序长达 7 厘米, 坚 果二年 成熟。 与大 叶青冈 Cyclobalanopsis lenseni- ana (Hand.-Mazz.) Cheng et T. Hong 近似, 但叶背 被褐色 绒毛, 尤其沿 叶脉更 显著, 叶 片 较小, 革质。 17. 薄 叶青冈 图版 96, 8—12 Cyclobalanopsis kontumensis (A. Camus) Y. C. Hsu et H. W. Jen (1976)*. Quercus kontumensis A. Camus (1934), (1936 ― 38). 乔木, 高达 30 米, 胸径达 60 厘米。 小枝 纤细有 沟槽, 无毛。 叶纸质 ,卵 状披针 形或长 椭 R! 形, 长 10 — 14 厘米, 宽 3.5 — 4.5 厘米, 顶端 尾尖, 基部 楔形, 全缘, 表面 绿色, 背 面灰绿 色, 无毛, 表 面中脉 凹陷, 侧脉不 明显, 背面 凸起, 9—11 对; 叶柄长 1.5 — 2 .5 厘米, 上面有 沟槽, 无毛。 壳 斗碗形 或倒圆 锥形, 直径约 2 厘米, 高约 I. 5 厘米, 壁厚 1 一 2 毫米, 内壁被 灰黄色 丝状毛 ;苞片 合生成 8 — 10 条同心 环带, 环带 全缘, 被 灰白色 柔毛。 坚果椭 圆形, 直 径约 1.5 厘米, 高约 2 厘米, 无毛, 果脐 凸起, 直径约 8 毫米。 产广 南海拔 1700 米 阴湿森 林中, 云南新 记载。 原产 越南。 18. 窄 叶青冈 图版 96, 5—7 扫把槻 Cyclobalanopsis augustinii (Skan) Schottky (1912); 徐、 任 (1976)*. Quercus augustinii Skan (1899) ; 图鉴 (1972)*; Q. augustinii var. rockiana A. Camus (1933) ; Q. augustinii var. angustifolia A. Camus I.e.; Pasania chiwui Hu (1951). 乔木, 高达 10 米。 小枝有 沟槽, 无毛。 叶卵状 披针形 至长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6 — I 2 厘 米, 宽 2 — 4 厘米, 顶端长 渐尖, 基部 楔形, 偏斜, 全缘或 上部有 明显的 锯齿, 边缘略 向外反 卷, 两面 无毛, 背 面略带 粉白, 两面中 脉凸起 ,侧脉 10 — 15 对, 不整齐 也不甚 明显; 叶柄长 0.5-1 厘米, 无毛。 雌 花序长 1 一 6 厘米, 轴细。 壳斗 碗形, 包围 坚果约 1/2, 直径 1 一 I. 3 
322  云南 植物志  厘米, 高 6 — 8 毫米, 内 面有灰 褐色丝 状毛, 外 面略有 柔毛; 苞片 合生成 5 — 7 条同心 环带, 环带 下部的 开展, 全缘 或微有 缺齿, 上部的 紧贴, 或有 钝齿。 坚果卵 形至长 卵形, 直径 0.8 -1.2 厘米, 高 1 一 1.7 厘米, 无毛, 顶端 有宿存 花柱, 基部圆 形或近 平截, 果脐 凸起, 直径 5 -8 毫米。 花期 4 月 ,果 熟期 10 月。 产滇西 、滇 中和滇 东南, 生海拔 1200 — 2700 米 阳坡、 半阳 坡混交 林中。 我国 贵州、 广 西也有 分布。 19. 黄 毛青冈 图版 98, 7—11 黄栎、 黄槻 Cyclobalanopsis delavayi (Franch.) Schottky (1912) ; 徐、 任 (1976)*. Quercus delavayi Ft. (1899) ;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6) ; 图鉴 (1972)*. 乔木, 高达 20 米, 径达 1 米。 小 枝密被 黄褐色 绒毛。 叶革质 ,长 椭圆形 或卵状 长椭圆 形, 长 6 — 12 厘米, 宽 2 — 4.5 厘米, 顶端渐 尖或短 渐尖, 基部楔 形或近 圆形, 边缘中 部以上 有锯齿 ,表面 无毛, 背 面密被 灰黄色 绒毛, 表面中 脉凹下 ,背面 凸起, 侧脉 10 — B 对; 叶柄 长 1 一 2 厘米, 密被 灰黄色 绒毛。 雄花序 族生或 分枝, 长 4 一 6 厘米, 被黄色 绒毛; 雌 花序腋 生, 2 — 5 朵疏生 于花序 轴上, 被黄色 绒毛, 花柱 3 — 5 裂。 壳斗浅 碗形, 包围 坚果约 1/2, 直 径 1 一 1.5 (—1.9) 厘米, 高 5 — 8 (—10) 毫米, 内壁 有黄色 绒毛; 苞片 合生成 6—7 条 同心环 带, 环带具 浅齿, 密 被黄色 绒毛。 坚果近 球形或 宽卵形 ,高、 径约 0.8 — 1.4 (-1.6) 厘米, 初 被绒毛 ,后期 脱落, 果脐略 凸起, 直径 6 — 8 毫米。 花期 4 一 5 月 ,果实 第二年 成熟。 本省大 部分地 区都有 分布, 自富 宁海拔 700 米, 至丽江 、中 甸海拔 3000 米松栎 混交林 中均有 生长。 此外分 布我国 贵州、 广西、 四川等 省区。 木材 为辐射 孔材, 红褐色 ,材质 坚硬, 耐腐, 供 桩柱, 桥梁, 车 立柱, 造船, 地板, 农 具柄, 水 车轴等 用材。 树皮 含单宁 10.34%, 纯度 60.04%。 20. 毛叶 曼青冈 图版 98, 4 — 6 Cyclobalanopsis gambleana (A. Camus) Y. C. Hsu et H. W. Jen (1976)*. Quercus gambleana A. Camus (1933), (1936 ― 38) ; C y clob alanopsis oxyodon Oers- ted var. tomentosa Hu (1940). 乔木, 高达 20 米。 幼枝被 绒毛, 后渐 脱落, 密被凸 起褐色 皮孔。 叶长椭 圆形或 椭圆伏 披针形 ,长 12 — 18 厘米, 宽 4 一 6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近 圆形或 宽楔形 ,边缘 有锯齿 ,老叶 背面密 被灰黄 色绒毛 ,叶 面中脉 凹下, 背面 凸起, 侧脉 16 — 23 对; 叶柄长 3 — 4 厘米, 被灰 黄 色星伏 绒毛。 壳斗 碗形, 包 围坚果 1./2, 直径 1.5 — 1.8 厘米, 高约 1 厘米, 内壁被 灰黄色 丝状毛 ;苞片 合生成 5 — 7 条同心 环带, 环带边 缘有齿 状缺刻 ,被 灰黄色 绒毛。 坚果 卵形至 近 球形, 直径约 1.5 厘米, 高约 2 厘米, 初被毛 ,后渐 脱落, 果脐微 凸起, 直径约 8 毫米。 产滇 西北、 滇东北 以至滇 东南, 生 于海拔 1800 — 3000 米杂木 林中。 我国 贵州、 四川、 西藏、 湖 北等省 区均有 分布。 印度, 孟 加拉国 亦有。 21. 青冈 图版 100, 6—9 铁槻、 青冈栎 Cyclobalanopsis glauca (Thunb.) Oersted (1866) ; 徐、 任 (1976)*. 
壳斗枓  323  Querous glauca Thun"b. (1784) ;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6) ; A. Camus (1936~38); 陈嵘 (1937); 图鉴 (1972)* ; 秦岭 植物志 (1974)*; Q. longipes Hu (1951). 乔木, 高达 20 米。 小枝 无毛。 叶倒卵 状橢圆 形或长 椭圆形 ,长 6 — B 厘米, 宽 2 — 2 -5 厘米, 顶端 渐尖或 尾尖, 基部近 圆形或 宽楔形 ,边缘 中部以 上有疏 锯齿, 表面 无毛, 背面有 整齐 平贴白 色毛, 老吋渐 脱落, 常有 粉白色 鱗粃, 侧脉 9 一 B 对; 叶柄长 1.5 — 2 .5 (-3) 厘 米。 壳斗 碗形, 包 围坚果 1/3 — 1/2, 直径 0.9 — I. 4 厘米, 高 0.6 — 0. 8 厘米; 苞片 合生成 5 — 8 条同心 环带, 环带全 缘或有 细缺刻 ,排列 紧密, 被 薄毛。 坚果卵 形或近 球形, 直径 9 — 1.4 厘米, 高 1 一 1.6 厘米, 无毛, 果脐 凸起。 花期 3 — 4 月 ,果 熟期 10 月。 产滇 西北, 滇中 以至滇 东南, 生海拔 700 — MOO 米山 谷山坡 林中。 广布 于我国 长江流 域 以南各 省区。 朝鲜, 日本 亦有。 材质 坚重, 收缩性 较大, 供桩柱 、车船 、工 具柄、 地板、 农机、 农具、 水 车轴、 滑轮、 运动器 械等 用材。 种子 含淀粉 60 — 70%, 壳斗 含鞣质 10%, 树皮含 16%。 22. 滇青冈 图版 100, 1—5 滇槻 Cyclobalanopsis glaucoides Sehottky (1912) ; 徐、 任 (1976)* Quercus schottkyana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6) ; A. Camus (1936—38) ; 图鉴 (1972)*. 乔木, 高达 20 米。 幼枝有 绒毛, 后渐 无毛。 叶长椭 圆形或 倒卵状 披针形 ,长 5 — 12 厘 米, 宽 2 — 4.5 厘米, 顶端 渐尖或 尾尖, 基部楔 形或近 圆形, 边缘 1/3 以上有 锯齿, 齿 端有短 尖头, 幼叶 背面密 被弯曲 黄褐色 绒毛, 后渐 脱落, 表 面中脉 凹下, 背面显 著凸起 ,侧脉 8 — 12 对; 叶 柄长约 1.5 厘米, 上面有 沟槽。 壳斗 碗形, 包 围坚果 1/3 — 1/2, 直径 0.8 — 1.2 厘 米, 高 6 — 8 毫米, 外壁被 灰黄色 绒毛; 苞片 合生成 6 — 8 条同心 环带, 环带近 全缘。 坚果椭 圆形至 卵形, 直径 0.7 — 1 厘米, 高 1 一 1.4 厘米, 初被毛 ,以后 脱落, 果脐 凸起, 直径 5 — 6 毫 米。 花期 4 月, 果熟期 10 月。 全省大 部分地 区均有 分布, 生海拔 1100 — 3000 米 山地森 林中, 为滇中 地区的 习见树 种。 我国 贵州、 四川有 分布。 木 材性质 用途同 青冈; 干种仁 含淀粉 55.51%, 蛋白质 4.50%, 脂肪 3.30%, 纤维素 1.13%, 鞣质 15.75%, 种子供 食用或 酿酒。 23. 思 茅青冈 Cyclobalanopsis fuhsingensis (Y. T. Chang) Y. T. Chang in Hsu et Jen (1976). Quercus fuhsingensis Y. T. Chang (1966). 乔木, 高 8 米。 小枝 纤细, 黑紫色 ,具 细槽, 散生 白色小 皮孔。 叶薄 革质, 窄椭 圆形或 椭圆形 ,长 5 — 6 厘米, 宽 2 — 3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中部 以上具 疏生小 锯齿, 表面绿 色, 中脉 微凹, 背面灰 绿色, 除基 部近中 脉处被 褐色绢 毛外均 无毛, 侧脉 纤细, 8 — 9 对, 上 部伸达 齿端; 叶柄长 5 — 8 毫米, 微被 柔毛。 果序长 2 — 3 厘米, 壳斗倒 圆锥形 ,包着 坚果约 1/ 3 , 径约 10 毫米, 高约 6 亳米, 壁薄, 外被微 柔毛, 苞片 合生成 5 — 6 条同心 环带, 环带边 缘稍具 缺齿。 坚果宽 卵形, 高约 B 毫米, 径约 10 毫米, 顶端具 短圆锥 状凸起 ,微被 柔毛、 
324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00 1 一 5 ' 滇青冈 Cyclobalanopsis glaucoides Schottky, 1 . 果枝, 2. 叶背, 3. 叶背面 一部分 , 4、5. 坚果 :6— 9. 青 冈 Cydobalanopsis glauca (Thunb.) Oerst., 6. 果枝, 7、8. 坚果, 9. 叶背面 —部分 ': lo— 12.^、 叶青冈 Cyclobalanopsis myrsinaefolia (Bl.) Oerst.. 10- 果枝, 1 1、 12. 坚果 
壳斗科  325  果脐 凸起, 径约 6 毫米。 产滇 南思茅 震东区 800 — BOO 米 的干燥 山坡。 本种是 滇青冈 C. glaucoides Schottky 分布 在云南 南部干 热地区 的一个 类型, 但与滇 青冈有 了一些 区别。 24. ft 靑冈 曼槻 Cyclobalanopsis oxyodon (Miq.) Oersted (1866) ; 徐、 任 (1976)*. Quercus oxyodon Miq. (1863—64) ;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6) ; A. Camus (1936—38) ; 陈嵘 (1937); 图鉴 (1972)*. 乔木, 高达 20 米。 小枝有 沟槽, 幼吋有 绒毛, 不久 脱净。 叶长椭 圆形至 长橢圆 伏披针 形, 长 B — 22 厘米, 宽 3 — 7 厘米, 顶端 渐尖或 尾尖, 基部圆 形或宽 楔形, 稍斜, 边缘 有刺芒 状锯齿 ,表面 绿色, 背 面灰黄 色或灰 白色, 老吋 无毛, 表 面中脉 凹陷, 背 面显著 凸起, 侧脉 13 — 20( — 23) 对; 叶柄长 2.5 — 4 厘米, 无毛。 雌 花序长 3 — 7 厘米。 壳斗 碗形, 包 围坚果 1/2 以上, 直径 1.5 — 2 厘米, 高 1 一 1.5 厘米, 被 灰褐色 绒毛, 苞片 合生成 6 — 8 条 同心环 带, 环带 边缘粗 齿状; 坚果卵 形至近 球形, 直径 1 4 一 1.7 厘米, 高 1.6 — 2.2 厘米, 近无毛 ,果 脐略 凸起。 花期 5 月。 产 维西、 贡山、 俅江、 大 关海拔 1300 — 2400 米山坡 沟谷密 林中。 我国 贵州、 四川、 广 西、 湖南、 湖北、 浙 江等省 区均有 分布。 25. 俅 江靑冈 图版 101, 1-3 Cyclobalanopsis kiukiangensis Y. T. Chang, in Hsu et Jen (1976)*. 乔木, 高达 20 米。 小枝 粗壮, 密 被凸起 淡褐色 皮孔。 叶长椭 圆形, 长 10 — 16 厘米, 宽 3.5 — 6 厘米, 顶端 尾尖, 基部圆 形或宽 楔形, 边 缘中部 以上有 尖端芒 状内弯 锯齿, 叶面亮 绿色, 背面 被灰白 色稀疏 单毛, 叶面 中脉、 侧脉均 下凹, 背面 凸起, 侧脉 10 — 13 对; 叶柄长 1.5-2.5 厘米, 无毛。 壳 斗碗形 或倒圆 锥形, 直径 1.8 — 2.2 厘米, 高 1.2 — 1.5 厘米, 壁厚, 内 壁被灰 白色丝 状毛; 苞片 合生成 7 — 9 条同心 环带, 下 部环带 边缘有 锯齿, 排列不 紧密, 被 灰褐色 绒毛。 坚果近 球形或 卵形, 直径 1.4 一 1.7 厘米, 高 1.5 — 1.7 厘米, 无毛, 果脐凸 起, 直径 8 毫米。 产滇 西俅江 流域, 生海拔 1300 米 沟谷杂 林中。 本种 与青冈 Cyclobalanopsis glauca Oerst. 靠近, 其不 同处, 小枝 粗壮, 密被灰 色皮孔 ;叶 片较大 ,长约 15 厘米, 宽约 6.5 厘米, 叶背 粉白, 边缘有 向内弯 的锯齿 ;壳斗 较大, 径约 2.3 厘米, 厚约 2 毫米, 被 灰褐色 绒毛。 26. 金 平青冈 图版 101, 4 Cyclobalanopsis jinpinensis Y. C. Hsu et H. W. Jen (1976)*. 常绿 乔木。 小 枝近无 毛或幼 吋有短 柔毛。 叶长椭 圆形, 长 7 — 11 厘米, 宽 3 — 4.5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楔 形或窄 圆形, 边 缘顶部 有细钝 锯齿, 背面被 灰棕色 单毛, 沿中脉 更密, 侧 脉 12 — 14 对;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无毛。 壳斗 单生, 碗形, 无柄, 直径约 2 厘米, 高 1.5 厘 米, 包坚果 1/ 2 , 壁 较厚; 苞片 合生成 9 一 11 条同心 环带, 除 最下一 环具裂 齿外其 余均全 缘, 近边缘 处密被 苍黄色 绒毛, 中、 下部 较疏。 坚果 卵形, 直径约 1.5 厘米, 高约 1.8 厘米, 
326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01 1 一 3. 保江青 Rl Cyclobalanopsis. kiukiangensis Y. T. Chang, 1. 果枝; 2. 壳斗及 坚果, 3. 坚果; 4. 金 平青冈 Cyclobalanopsis jinpincnsis Y. C. Hsu et H. W. Jen, 4. 果枝; 5 — 6. 长苞 高山栎 Quercus fimbriata Huang, 5. 果枝, 6. 壳斗。 
壳 斗 科  327  无毛。 产金 平分水 老岭。 本种与 Cydobalanopsis dilacerata (Hick, et A. Camus) Y. C. Hsu et H. W. Jen(l976) 近似, 但壳斗 碗形, 单生, 环带约 10 条, 全缘。 27. 滇 南靑冈 Cydobalanopsis austro-glauca Y. T. Chang, sp. nov. 常绿 乔木, 高 10 米。 小枝 无毛, 被稀疏 长圆形 淡褐色 皮孔。 叶 长楠圆 形或卵 状披针 形, 长 10 — 14 厘米, 宽 3.5 — 4.5 厘米, 顶端长 渐尖, 基部楔 形或略 偏斜, 边缘 有顶端 芒状内 弯锯齿 ,背面 灰白色 ,被贴 伏单毛 ,侧脉 10 — 12 对, 背面二 次侧脉 明显; 叶柄长 I. 5 — 2 . 5 厘 米, 上面有 沟槽, 无毛。 果序长 1 一 3 厘米, 着生 2 — 3 果。 壳斗 碗形, 直径 I. 5 — 2 . 2 厘米, 高 8 毫米, 壁薄; 苞片 合生成 7 条同心 环带, 环带 常具粗 裂齿, 被 苍黄色 绒毛。 坚 果宽卵 形, 高、 径 2 — 2.2 厘米, 顶端 渐尖, 柱座 明显呈 4 一 5 环, 除柱 座被苍 黄色绒 毛外均 无毛, 果 脐 平坦, 直径约 1 厘米。 产西 畴海拔 1300 — 1500 米 山地森 林中。 本种与 Cycb. glauca (Thunb.) Oerst 近似, 但 叶背网 脉密而 明显, 壳斗 较大, 直径 1.5-2.2 厘米; 环带常 具粗裂 缺刻。 28. 小 叶青冈 图版 100, 10—12 青槻 Cydobalanopsis myrsinaefolia (Bl.) Oersted (1871) ; 徐、 任 (1976)*. Quercus myrsinaefolia Bl. (1850) ; Rehd. et Wile, in Sarg. (1916) ; A. Camus (1936—38) ; 陈嵘 (1937) ; 图鉴 (1972)*. 乔木, 高达 20 米。 小枝 无毛, 被凸起 淡褐色 长圆形 皮孔。 叶披针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6 — 11 厘米, 宽 1.8 — 4 厘米, 顶 端长渐 尖或短 尾尖, 基部楔 形或近 圆形, 边缘中 部以上 有细 锯齿, 无毛, 背面粉 白色, 干后有 吋为暗 灰色, 侧脉 9 一 14 对; 叶柄长 1 一 2.5 厘米, 上 面有 沟槽。 壳斗 碗形, 质薄 而脆, 包 围坚果 1/3— 1/2, 直径 1 一 1.5 (— 2) 厘米, 高 0.6 — 1 厘 米; 苞片 合生成 6 — 9 条同心 环带, 上部环 带边缘 全缘, 下部有 缺齿, 被灰 白色微 柔毛。 坚 果 卵形, 直径 0.7 — 1.2 厘米, 高 1.4—2 厘米, 顶端微 有毛, 果 脐平, 直径约 6 毫米。 花期 4 月, 果熟期 10 月。 产滇西 北以至 滇南思 茅等地 ,生 于海拔 760 — 2500 米沟边 、斜 坡杂木 林中。 我 国长江 流域 以南各 省普遍 分布。 越南, 老挝, 日本 也有。 29. 五 环青冈 五环裯 Cydobalanopsis pentacycla (Y. T. Chang) Y. T. Chang, ex Hsu et Jen (1976)*. Quercus pentacycla Y. T. Chang (1966). 乔木, 高达 15 米。 小枝 粗壮, 灰 褐色, 无毛, 具 散生灰 色瘤状 皮孔。 叶革质 ,卵 状橢圆 形, 长 10 — 14 厘米, 宽 4 一 6 厘米, 顶端急 尖或短 渐尖, 基部近 圆形, 略偏斜 ,边缘 具细裾 齿, 表面 光亮, 无毛, 中脉 下凹, 背面被 白粉或 贴伏的 微柔毛 ,侧脉 13 — 15 对, 达齿端 ;叶柄 长 1.5 — 2 厘米, 具 纵槽, 无毛。 壳斗倒 圆锥形 ,包 着坚果 1/3 — 1/2, 径约 13 毫米, 高约 6 
328  云南 植物志  毫米, 内被 贴伏的 绢毛, 外被 灰白色 绒毛, 环带 5 ( 少有 4 环), 边缘具 缺齿。 坚果 卵状椭 圆形, 高约 17 毫米, 径约 12 毫米, 栗 褐色, 光亮, 果脐 凸出, 径约 7 毫米。 产麻栗 坡海拔 1400 — 1500 米 的杂木 林中。 30. 黑 果青冈 Cyclobalanopsis nigrinux Hu (1951); 徐、 任 (1976)*. 乔木, 高达 20 米。 小枝 纤细, 有 沟槽, 无毛。 叶薄 革质, 椭 圆形, 倒卵状 椭圆形 至窄椭 圆形, 长 6 — 11 厘米, 宽 2.5 — 3.5 厘米, 顶端 尾尖, 基部 楔形, 全缘或 顶部有 疏细波 状齿, 两 面均 绿色, 无毛, 叶面中 脉凹陷 ,背面 凸起, 侧脉 10 — 11 对; 叶柄长 0.5 — 1.5 厘米。 壳斗杯 形, 直径 0.8 — 1 厘米, 高 0.5 — 0.8 厘米; 苞片 合生成 5 — 7 条同心 环带, 环带与 壳斗壁 愈合, 微有毛 。坚 果卵形 或长椭 圆形, 直径 0.6 — 0.8 厘米, 高 1—1.5 厘米; 果 脐平, 直径约 5 毫米。 产西 畴海拔 1500 米阔 叶混交 林中。 我国广 西和广 东的海 南均有 分布。 31. 龙 迈青冈 图版 99, 5— 6 Cyclobalanopsis lungmaiensis Hu (1951) ; 徐、 任 (1976)*. 乔木, 高 20 米。 小枝有 沟槽, 几 无毛。 叶薄 革质, 长椭 圆形, 倒卵 状长椭 圆形或 窄长楠 圆形, 长 10 — 14 厘米, 宽 4 一 6 厘米, 顶端 渐尖或 尾尖, 基部宽 楔形至 几圆形 ,边缘 除下部 外有芒 状锯齿 ,两面 无毛, 表 面中脉 下凹, 背面 凸起, 侧脉 13 — 15 对, 伸人 齿端, 背 面二次 侧脉 明显; 叶柄长 2 — 3 厘米, 无毛。 壳斗 单生, 无柄, 苞片 合生成 4 一 6 条同心 环带, 密被 灰白 色柔毛 (未见 成熟果 )。 产富宁 、西畴 等地, 生 于海拔 1100 — 1300 米杂木 林中。 6. 栋属 Quercus Linn. 落叶 或常绿 乔木, 稀为 灌木。 芽鳞 数片, 覆瓦状 排列。 落叶 树种之 老叶, 有的 宿存过 冬, 待翌年 春发新 叶前始 脱落。 叶缘具 锯齿、 刺状 锯齿或 裂片, 稀 全缘。 雄 花棻荑 花序下 垂, 单生 或数朵 簇生, 苞片有 或无; 花被 4 一 7 (— 9) 裂, 雄蕊与 花被裂 片同数 ,有吋 较少, 退 化雌蕊 细小; 雌花单 生于总 苞内, 花 被通常 5 — 6 裂, 有吋 有细小 的退化 雄蕊, 子房 3 窒, 每 室 有两个 胚珠, 花柱与 子房室 同数。 成熟壳 斗杯状 、碗状 、碟状 ,稀为 帽斗状 ;苞片 鳞形, 线 形或 锥形, 覆瓦状 排列, 紧贴, 开展或 反曲。 坚果 单生, 果 皮内壁 无毛, 不发 育之胚 珠位于 种 仁基部 之外侧 , 当 年 或翌年 成熟。 本属约 300 种, 分布亚 、非、 欧、 美 等洲, 我国约 90 种, 南北各 地都有 分布, 云南有 3 余 种, 现记载 32 种, 多为温 带阔叶 林之主 要成分 ,有 的落叶 树为重 要造林 树种。 木材为 辐射孔 材及环 孔材, 坚重、 强韧、 耐腐, 供桩柱 、坑木 、枕木 、建筑 、地板 、农具 、车 辆等 用材; 壳 斗富含 单宁, 供制栲 胶用, 种 子富含 淀粉, 但单 宁含量 亦高, 可供 酿酒, 作词 料, 栓皮栎 树皮可 制软木 ,供工 业用, 有些 树种如 麻栎叶 可饲养 柞蚕。 分种 检索表 1(28) 叶 片长达 10 厘米 以上。 
壳斗科  329  :23) 叶 缘全部 有锯齿 或波状 裂片; 落叶。 6 ) 叶缘 有芒状 锯齿; 壳 斗苞片 钻形, 反卷; 坚 果翌年 成熟。 5 ) 老 叶背面 无毛; 坚果顶 端圆形 1. 麻栎 Q. acuti..ima 4 ) 老 叶背面 密被灰 白色星 状毛; 坚果顶 端平圆 2. 拴皮栎 Q. variabili. 3 ) 叶缘 具波状 裂片或 锯齿, 壳斗苞 片披针 形或鳞 片状; 坚 果当年 成熟。 14) 叶缘 具圆钝 锯齿。 或波状 浅裂。 11) 壳斗 苞片披 针形, 长 0.5 — 0.8 厘米; 叶 背密生 绒毛。 10) 壳斗 苞片红 棕色, 外被灰 褐色丝 状毛, 内面 无毛, 小枝叶 背被灰 色绒毛 …… 3. 柞栎 Q. dontata 9 ) 壳斗 苞片灰 黄色, 两面被 灰色丝 状毛; 小枝、 叶背 被灰棕 色绒毛 3&* 云 南作栋 Q. dentata var- oxyloba 8 ) 壳斗 苞片鳞 片状三 角形, 长 1 一 2 毫米, 排列 紧密; 叶背被 稀疏白 色或灰 黄色星 状毛。 13) 小枝 密生灰 白色或 灰褐色 绒毛; 叶柄 长不及 1 厘米 4. 小白栎 Q. fabri 12) 小枝 无毛,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S. 槲栎 Q. aUen. ) 叶缘 具粗、 细 锯齿。 16) 壳斗 苞片披 针形, 长 0.5 — 0.8 厘米, 张开, 两面 被灰色 丝状毛 3a. 云南 作栋 Q. dentata var. oxyloba 15) 壳斗苞 片鱗片 状三角 形或长 三角形 ,排列 紧密。 20) 小枝 无毛。 19) 叶缘 具腺状 锯齿, 叶背面 无毛或 沿中脉 有疏毛 6. 抱栋 Q. gUndulifera 18) 叶缘不 为腺状 锯齿, 叶 背密被 星状毛 Sa. 锐 齿槲栎 Q. aUena var. «cute.errata 17) 小枝 被灰色 或褐色 绒毛。 22) 侧脉 和锯齿 7 — 12 对, 锯 齿较钝 4. 小白栎 Q. fabri 21) 侧脉 和锯齿 12—25 对, 锯 齿较尖 7. 大叶栎 Q. griffithu ) 叶全缘 或仅中 上部有 锯齿; 常绿。 27) 老叶背 面无毛 或仅沿 脉有毛 16) 叶长 椭圆形 至倒卵 状长橢 圆形, 长 15 厘 米以上 • 8. 大叶 高山栎 Q. uiarlipoen.i. 25) 叶长卵 形至卵 状披针 形或倒 卵状披 针形, 长不及 15 厘米 9. 巴东栎 Q. engleriana :24) 老 叶背面 密被棕 色绒毛 10. 贡山栎 Q. kongshanensi. 1 ) 叶片 长不到 10 厘米。 :36} 壳 斗苞片 线伏披 针形或 钻形, 开展或 反曲。 35) 叶顶端 渐尖或 钝尖, 边缘 上部有 锯齿。 32) 叶倒卵 状匙形 ,壳斗 苞片长 5 — 8 毫米, 向 外反曲 11. 匙叶栎 Q. spathulata 31.) 叶 卵状椭 圆形。 34) 壳斗苞 片鱗形 至线状 披针形 ,长 1 一 4 毫米, 灰褐色 ,排 列紧密 或微向 外反卷 12. 易武栎 Q. yiwuensis :33) 壳斗苞 片钻形 ,长 3 — 6 毫米, 赭褐色 ,皆 向外卷 11a* 丽江栋 Q. spathulata var. elliptica 30) 叶顶端 圆钝, 全缘 13. 长苞 高山栎 Q. fimbriata 29) 壳斗苞 片鳞形 ,覆瓦 伏紧密 排列。 60) 老 叶背面 被毛或 鳞粃。 :47) 叶背 被棕色 绒毛或 鳞粃。 :40) 叶背 被多层 棕色厚 绒毛, 几遮 盖背面 侧脉; 坚果翌 年成熟 14. 黄背栎 Q. pannow 
330  云南 植物志  15. 帽斗栎 Q. guyavaefolia  18. 薄叶 高山栎 Q. kingiana  小白栎 Q. fabri  叶背被 薄棕色 绒毛或 鳞粃, 背面侧 脉明显 可见; 坚果当 年成熟 C 壳斗 较厚, 帽斗形 ,直径 2—3 厘米 …… • 壳斗 较薄, 碗形, 直径 1 一 1.5 厘米。 叶顶端 圆钝, 中脉 上部呈 之字形 弯曲。 果序长 3 厘 米以下 16. 川滇 高山栎 Q. aquifolioides 果序长 5— 16 厘米 17. 长穗 高山栎 Q. lon^ispica 叶顶端 渐尖或 钝尖, 中 脉上部 不弯曲 10. 贡山栎 Q. kong.hanen.i. 叶背被 灰色、 灰 白色或 灰褐色 绒毛。 壳 斗直径 1.8 厘米, 壁厚 2 毫米 壳 斗直径 1.5 厘米 以下, 壁 厚不及 1 毫米。 叶 缘有锯 齿或腺 状齿。 叶缘不 为腺齿 叶缘为 腺齿。 坚果柱 状圆形 ,顶端 平坦或 下凹, 叶背 密被灰 黄色细 绒毛; 常绿 …… 19. 锥连栎 Q. franchetii 坚果卵 形或椭 圆形, 顶端 尖削; 老叶 背面无 毛或有 疏毛; 落叶 6. 抱栎 Q. glandulifera 叶缘 具刺伏 锯齿, 坚果楠 圆形, 顶端 圆钝。 叶片小 ,长 2—3 厘米, 小 灌木, 高不及 2 米 20. 矮 高山栎 Q. monimotricha 叶片 较大, 长 3 — 7 厘米, 通 常为乔 木或小 乔木。 小枝被 黄褐色 绒毛; 叶背 被灰色 厚绒毛 (老 树之叶 全缘) 21. 灰背栎 Q. .enoscen. 小枝、 叶背 被灰色 短柔毛 22. 岩栋 Q. acrodonta 老叶背 面无毛 ,有 吋沿叶 背中脉 被毛。 叶顶端 渐尖或 钝尖, 中脉不 弯曲。 叶 片小, 长不及 5 厘米。 叶基 楔形, 边缘 有圆钝 锯齿, 叶面侧 脉下凹 23. 炭栎 Q. utilis 叶基 圆形, 边缘有 细锯齿 ,叶 面侧脉 不下凹 24. 乌冈栎 Q. phiUyraeoides 叶片大 ,长 5 厘米以 t。 叶缘刺 状锯齿 ,叶面 侧脉微 凸起。 叶楠 圆形或 卵状椭 圆形; 壳斗 杯形, 包坚果 3/4, 被灰褐 色绒毛 ...2S. 铁橡栎 Q. cocciferoides 叶卵状 披针形 ;壳斗 碗形, 包坚果 1/2 — 2/3, 被灰白 色柔毛 25a. 大理栋 Q. cocciferoides var. taliensis 叶缘细 锯齿或 全缘, 叶 面侧脉 下凹; 壳斗浅 碗形, 包 坚果约 1/3; 苞片 被灰褐 色绒毛 9. 巴东栎 a ©ngleriana 叶顶端 圆钝, 全缘 或为刺 状齿, 中脉 上部呈 之字形 弯曲。 叶倒卵 椭圆形 或长椭 圆形, 长 5 — 7 厘米, 果序长 2 — 6 厘米 一 2 6. 光叶 高山栎 Q. rehderian. 叶倒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2. 5 — 5 厘米; 果序 长不及 2 厘米。 叶面近 平坦, 背面 无毛; 坚果当 年成熟 27. 川西栎 Q. gillian. 叶面 皱褶, 背面中 脉下半 部有柱 伏毛; 坚果翌 年成熟 … 28. 剌叶栎 Q. .pinos.  1. 麻栎 图版 102,1一7 青冈、 橡碗树 、栎 Quercus acutissima (1972); 徐、 任 (1976)*  Carr. (1862) ; 陈嵘 (1937) ; A. Camus (1936—38) ; 图鉴 
壳斗科  331  10  图 版 102 1 一 7. 麻栎 Quercus acutissima Carr., 1. 果枝, 2. 雄 花枝, 3. 雄花, 4、5. 雌花, 6. 叶背面 一部分 , 7. 坚果; 8 — 11. 栓皮栎 Qucrcus variabilis Bl., 8. 叶面 ,9. 叶背, 10. 果, 11. 叶 背面一 部分; 12— 14 匙叶栎 Quercus ipathulata Seem., 12. 果枝, 13. 坚果, 14. 叶片。 
332  云南 植物志  Quercus serrata Sieb. et Zucc. (1846), non Thunb. ; Q. lunglingensis Hu (1951). 落叶 乔木, 高达 3 米, 胸 径可达 1 米。 幼枝 有黄色 绒毛, 后渐 脱落。 叶 长椭圆 伏披针 形或披 针形, 长 8 — 1 6 ( — 22) 厘米, 宽 3 — 4.5( — 6)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圆 形或宽 楔形, 边 缘有 刺芒状 锯齿, 幼 吋有短 绒毛, 老吋无 毛或仅 背面脉 腋有毛 ,侧脉 13 — 18 对, 直达 齿端; 叶柄长 2 — 3 厘米。 壳斗 碗形, 包 围坚果 1/2, 直径 2 — 3 厘米, 高约 1.5 厘米; 苞片 钻形, 反曲, 有 灰白色 绒毛, 坚果楠 圆形, 直径 1.5 — 2.2 厘米, 高 2.2 厘米, 顶端 圆形, 果脐 凸起。 花期 3 — 4 月 ,果熟 期翌年 9 一 10 月。 除高寒 山区外 全省都 有分布 ;常生 于海拔 800 — 2300 米山地 阳坡, 成小 片林或 散生于 松 林中。 我国 广西、 广东, 西至 贵州、 四川、 陕西, 北至 辽宁, 东至 山东、 福建 等省区 都有分 布。 日本, 朝鲜 亦有。 木 材为环 孔材, 心材红 褐色, 质较 坚重, 耐腐, 供坑木 、桩柱 、车船 、桥梁 、枕木 、地板 、家 具等 用材; 壳斗 含单宁 20%; 幼 叶可养 柞蚕。 2. 栓皮栎 图版 102,8— 11 软木栎 、粗 皮栎、 白麻栎 Quercus variabilis Blume (1950) ;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6) ; 陈嵘 (1937) ; A. Camus (1936—38) ; 图鉴 (1972)* ; 秦岭 植物志 (1974)* ; 徐、 任 (1976)* Quercus chinensis Bunge (1835). 落叶 乔木, 高达 30 米, 胸 径可达 1 米; 树皮木 栓层很 发达。 小枝灰 棕色, 无毛。 叶卵 状披针 形或长 椭圆形 ,长 8 — 15 (— 20) 厘米, 宽 2 — 6 (— 8)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圆 形或宽 楔形, 边缘具 刺芒状 锯齿, 老叶 背面密 被灰白 色星状 绒毛, 侧脉 13 — 18 对, 直达 齿端; 叶柄 长 1 一 3 厘米, 无毛。 壳斗常 单生, 碗形, 包围 坚果约 2/3, 直径约 2 厘米, 高 1.5 厘米; 苞片 钻形, 反曲, 有 短毛。 坚果近 球形或 宽卵形 ,高、 径均约 1.5 厘米, 顶端 平圆, 果脐 凸起。 花 期 3 — 4 月 ,果熟 期翌年 9 一 10 月 。 除 滇西北 高山及 滇西南 和西双 版纳的 普文以 南外全 省都有 分布; 常生 于海拔 700 — 2300 米阳坡 或松栎 林中。 自我国 广西、 广东北 部以北 ,西至 四川、 甘肃东 南部, 北至 辽宁, 东 至台湾 省均有 分布。 朝鲜, 日本 亦有。 木材 性质、 用途同 麻栎。 木栓可 作软木 ,在工 业上有 多种用 途。. 壳斗 含单宁 23 . 7 %, 种子 含淀粉 51.8% ,供酿 酒或作 饲料。 3. 柞栎 懈树、 橡树、 青冈、 大 叶波罗 Quercus dentata Thunb (1784) ;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6) ; A. Camus (1936 — 38) ; 陈嵘 (1937) ; 图鉴 (1972)* ; 秦岭 植物志 (1974)* ; 徐、 任 (1976)*. Q. dentata Thunb Subsp. eudentata A. Camus (1936 ― 38). 落叶 乔木, 高达 25 米。 小枝 粗壮, 有沟槽 ,密 被黄灰 色星状 绒毛。 叶倒 卵形或 长倒卵 形, 长 10 — 20( — 30) 厘米, 宽 6 — 1 3 ( — 20) 厘米, 顶端短 钝尖, 基部 耳形, 有吋 楔形, 边缘有 4—10 对波状 裂片, 幼吋 有毛, 老吋仅 背面有 灰色柔 毛和星 状毛, 侧脉 4 一 10 对; 叶柄极 短, 长 2 — 5 毫米, 密 被棕色 绒毛。 壳斗 碗形, 包 围坚果 1/ 2 , 直径 1.5 — I. 8 厘米, 高约 8 毫 米; 苞片 革质, 狭披 针形, 反卷, 红 棕色; 坚果卵 形至宽 卵形, 直径 L5 厘米, 高 L5 一 2 厘米, 
壳斗科  333 
334  云南 植物志  无毛。 花期 4 一 5 月, 果熟期 9 一 10 月。 产滇 西北、 滇中、 滇东南 ;生 于海拔 1200 — 2700 米阳 坡或松 林中。 我国自 贵州、 四川、 广 西北部 , 北至黑 龙江, 东 至台湾 省均有 分布。 蒙古 , 日 本 亦有。 木材供 枕木、 桩柱等 用材; 幼叶 可饲养 柞蚕。 3a. 云 南柞栎 图版 103, 1—3 Quercus dentata Thun"b. var. oxyloba Franch. (1899); 徐、 任 (1976) 眷. Q. dentata Thunb. var. yunnanensis A. Camus (1934) ; Q. dentatoides Liou (1936) ; Q. ymi Liou (1936). 落叶 乔木, 高 18 米。 小枝有 沟槽, 密被 黄棕色 绒毛。 叶倒卵 形或长 倒卵形 ,长 12 — 25 厘 米, 宽 6 — 20 厘米, 顶端短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缘有 4 一 10 对波状 裂片或 粗锯齿 ,叶 面有疏 毛, 背面 密被灰 黄色星 状毛, 侧脉 4 一 10 对; 叶柄短 ,长约 5 毫米。 壳斗 碗形, 包 围坚果 1/2 -2/3, 直径约 2.5 厘米, 高约 1.5 厘米; 苞片狭 披针形 ,革质 ,顶端 直立或 微反曲 ,灰 黄色, 两 面被丝 伏毛。 坚果 卵形, 直径 1.2 厘米, 高 1.5 厘米。 花期 3 — 4 月 , 果熟期 9 一 10 月 。 产滇 中海拔 1900 — 2000 米松 栎林中 或阔叶 林中。 4. 小白栎 白栎、 白 反栎、 青冈树 Quercus fabri Hance (1869) ;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6) ; A. Camus (1938—39) ; 陈嵘 (1937) ; 图鉴 (1972)*; 徐、 任 (1976). 落叶 乔木, 高达 25 米。 小 枝密生 灰色至 灰褐色 绒毛。 叶倒卵 形至橢 圆伏倒 卵形, 长 7—15 厘米, 宽 3 — 8 厘米, 顶端 钝或短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 缘波状 钝齿, 幼 吋有灰 黄色绒 毛, 老吋 叶面疏 生毛或 无毛, 背面 被灰黄 色星状 绒毛, 侧脉 8 — 12 对; 叶 柄短, 长 3 —5 毫 米, 被 棕黄色 绒毛。 壳斗 碗形, 包围 坚果约 1/3, 直径 0.8 — 1.1 厘米, 高 4 一 8 毫米; 苞片 小, 卵状披 针形, 在 口缘处 仲出。 坚果 长椭圆 形或长 楠圆状 卵形, 直径 0.7 — 1.2 厘米, 高 1.7 — 2 厘米, 无毛, 果脐微 凸起。 花期 4 月, 果熟期 10 月。 产镇 雄海拔 1200 米。 广 布我国 长江流 域和华 南各省 区丘陵 地区的 灌木丛 林中。 木材 性质、 用途同 柞栎。 带皮 的树干 可培植 香菇; 果实 的虫瘿 入药, 治疳积 、疝 气及火 眼。 5. 槲栎 图版 104, 1—2 细皮 青冈、 大叶 栎柴、 小 叶波罗 Quercus aliena Blume (1850);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6); 陈嵘 (1937); A. Camus (1938—39) ; 图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徐、 任 (1976)*. Q. hirsutula B1. (1850). 落叶 乔木, 高达 20 米。 小枝圆 筒形, 无毛, 被圆形 淡褐色 皮孔。 叶长橢 圆状倒 卵形至 倒卵形 ,长 10 — 20 (—30) 厘米, 宽 5 — M (—16) 厘米, 顶端微 钝或短 渐尖, 基部楔 形或圆 形, 边缘 有波状 钝齿, 背面 密生灰 白色细 绒毛, 侧脉 1Q — M 对; 叶柄长 1 一 2 . 5 (—3) 厘米, 无毛。 壳斗 碗形, 包围 坚果约 1/2, 直径 1.2 — 2 厘米, 高 1 一 I. 5 厘米; 苞 片小, 卵状披 针形, 紧密 复瓦状 排列, 被灰 白色短 柔毛。 坚果 橢圆伏 卵形至 卵形, 直径 I. 3 — I. 8 厘米, 高 I. 7 — 2.5 厘米, 果脐略 凸起。 
壳斗科  335  图 版 104 1—2. 槲栎 Quercus aliena Bl" 1. 果枝, 2. 坚果; 3 — 7. 锐 齿槲栎 Quercus aliena Bl. var. acuteserrata Max., 3、4. 果枝, 5、6 坚果, 7. 叶背面 一部分 :8—10. 抱柹 Quercus serrata Thunb. 8. 叶片, 9. 果,】 0. 坚果。 
336  云南 植物志  产昆明 、嵩明 、景东 、寻甸 、西畴 等地; 生 于海拔 1900 — 2600 米 向阳山 坡或松 林中。 我 国西南 、华南 ,北至 辽宁、 河北, 东至 台湾等 省均有 分布。 朝鲜, 日本 亦有。 5a. 锐齿 槲栎 图版 104, 3 — 7 尖 齿槲栎 Quercus aliena Bl. var. acuteserrata Max. (1886) ;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6); 陈嵘 (1937); 图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 徐、 任 (■)*. Q. acutidentata (Maxim.) Koidz. (1926). 落叶 乔木, 高达 30 米。 小枝具 沟槽, 无毛。 叶长 椭圆状 卵形至 卵形, 长 9 一 20 ( — 22) 厘米, 宽 5 — 9 (一 11) 厘米, 顶端短 渐尖, 基部 楔形或 圆形, 边缘 有粗大 锯齿, 齿端 尖锐, 内 弯, 背面密 生灰白 色星状 细绒毛 ,侧脉 10 — 16 对, 有吋 更多; 叶柄长 1—2 (—3) 厘米, 无 毛。 壳斗 碗形, 包 围坚果 1/3, 直径 1—1.5 厘米, 高 0.6 — 1 厘米; 苞片小 ,卵状 披针形 ,紧 密复瓦 状排列 ,被薄 柔毛。 坚果长 卵形至 卵形, 直径 1 一 1.4 厘米, 高 1.5 — 2 厘米, 顶端有 疏毛, 果脐微 凸起。 花期 3 — 4 月, 果熟期 10 — 11 月。 几乎全 省均产 ,滇 东南生 于海拔 700 — 2000 米, 滇中生 于海拔 2200 — 3200 米 干燥山 坡 或杂木 林中。 我国黄 河流域 以南各 省均有 分布。 朝鲜, 日本 亦有。 在滇 中及滇 中以北 地区, 有 一个与 锐齿槲 栎相近 的种, 即是 毛叶栎 Quercus malacotri- cha A. Camus ,其 与锐齿 槲栎不 同处, 在叶背 之毛较 厚及小 枝密被 黄褐色 绒毛。 6. 抱栎 图版 104, 8— 10 抱树、 青冈树 、柞木 Quereus serrata Thunb. (1784) ; 陈峻 (1937)*; 徐、 任 (1976)*. Q. glandulifera Bl. (1850) ;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6) ; 图鉴 (1972)* 落叶 乔木, 高达 25 米。 幼枝微 有毛, 后渐 脱落。 叶薄 革质, 长椭 圆状倒 披针形 至长椭 圆状倒 卵形, 长 7—15 厘米, 宽 3 — 8 厘米, 顶端 渐尖或 急尖, 基部 楔形或 圆形, 边缘 有腺状 锯齿, 老叶 背无毛 或有疏 柔毛, 侧脉 7—12 对; 叶柄长 1 一 2.5 厘米, 无毛。 壳斗 碗形, 包围 坚果 1/4 或 1/3, 直径 1 一 1.2 毫米; 苞片小 ,长三 角形, 边缘具 柔毛。 坚果卵 形至椭 圆形, 直径 0.8 — 1.2 厘米, 高 1.7—2 廑米, 果脐 平坦。 产镇 雄海拔 1600 — 1900 米 林中。 广西及 长江流 域各省 ,北至 河南、 陕西、 山东 均有分 布。 朝鲜、 日本 亦有。 木材 坚硬, 宜 作器具 及农具 用材。 7. 大叶栎 图版 103, 4 一 7 Quercus griffithii Hook. f. et Thorns, ap. Miq. (1863—64) ; King (1889) ; A. Camus (1938—1939) ; 图鉴 (1972)*; 徐、 任 (1976)* Q. aliena Bl. var. griffithii Schottky (1912). 落叶 乔木, 高达 25 米。 小 枝密被 灰黄色 绒毛, 后渐 脱落。 叶倒 卵形至 长橢圆 状倒卵 形, 长 10 — 20( — 30) 厘米, 宽 4— 10 厘米, 顶端 短尖或 渐尖, 基部 圆形或 楔形, 边缘有 粗齿, 幼吋 有毛, 老吋仅 背面密 生灰褐 色星状 短绒毛 ,侧脉 12 — 18 对, 直达 齿端; 叶柄长 0.5 — 2 厘米, 褐 黑褐色 绒毛。 壳斗 碗形, 包 围坚果 1/3—1/2, 直径 I. 2 — 1.5 厘米, 高 0. 8 — 1.2 厘 米, 苞片长 卵状三 角形, 紧密 复瓦状 排列, 被 灰褐色 柔毛。 坚果椭 圆形或 卵状椭 圆形, 直径 
壳 斗 科  337  0.8-1.2 厘米, 高 1.5 — 2 厘米, 果脐微 凸起, 直径约 6 毫米。 产勐海 、景东 、昆明 、碧江 等地, 生 于海拔 B00 — MOO 米 山地森 林中。 我国 贵州、 四川 均有 分布。 老挝, 印度 亦有。 8. 大叶 高山栎 图版 105, 5 — 6 Quercus marlipoensis Hu et Cheng (1951) ; 徐、 任 (1976)*. 常绿 乔木, 高达 18 米。 小 枝被黄 色绒毛 和凸起 皮孔。 叶 革质, 长椭画 形至倒 卵状长 椭圆形 ,长 15—20 (— 22) 厘米, 宽 7— 9 (— 11) 厘米, 顶端短 渐尖, 基部 圆形, 全缘, 微向外 反卷, 表面 无毛, 背面沿 中脉和 侧脉有 绒毛, 叶面 中脉、 侧脉皆 下凹, 背面显 著凸起 ,侧脉 18—21 对; 叶柄 粗壮, 长 2 — 3 厘米, 被 绒毛。 壳斗 碗形, 直径 1.4 厘米, 高 0.8 厘米; 苞片 卵形, 顶端有 尖头, 除顶 端外被 绒毛, 紧密 复瓦状 排列。 未 见成熟 坚果。 产麻 栗坡, 生 常绿阔 叶混交 林中。 9. 巴东栎 图版 108,1 — 3 小 叶青冈 Quercus engleriana Seem. (1897) ;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6) ; A. Camus (1938 — 39); 陈嵘 (1937) ; 图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 徐、 任 (1976)* Q. o&scwra Seem. (1897) ; Skan (1899) ; Q. sutchuensis Franch. (1899). 常绿 乔木, 高达 15 米。 幼枝 有黄色 绒毛, 后渐 无毛。 叶卵状 至卵状 披针形 ,稀为 倒卵状 披针形 ,长 6—13 厘米, 宽 2— 5.5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圆 形或宽 楔形, 有吋浅 心形, 边缘中 部以上 有锯齿 或全缘 ,幼吋 背面被 棕黄色 薄毛, 老后 无毛, 中脉 直伸, 表面 中脉、 侧脉 凹下, 背面 凸起, 侧脉 10 — 13 对;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被 毛或渐 脱落。 壳斗 碗形, 包 围坚果 1/3 — 1/2, 直径 0.8 — 1.2 厘米, 高约 4 一 7 毫米; 苞片 卵状披 针形, 长约 1 毫米, 被灰褐 色柔毛 ,顶 端紫 红色, 无毛。 坚果长 卵形, 直径 0.6 — 1 厘米, 高 1 一 2.3 厘米, 无毛, 果脐 凸起, 直径 2 一 3 毫米。 花期 5 月, 果熟期 10 月。 产镇雄 、威信 、贡山 等地, 生 于海拔 H00 — 2400 米 山地森 林中。 我国 四川、 贵州、 湖北 西部、 陕西 秦岭南 坡均有 分布。 印度 亦有。 木材 为辐射 孔材, 材质 坚重, 耐腐, 供桩木 、农具 、工 具柄、 滑轮、 木锤、 薪炭等 用材。 树 皮 含鞣质 11.5%, 壳斗含 18.6%。 10. 贡山栎 Quercus kongshanensis Y. C. Hsu et H. W. Jen (1976) *. 常绿 乔木, 高达 10 米。 小枝被 灰棕色 绒毛, 后渐 脱落。 叶 长橢圆 形或长 卵状橢 圆形, 长 9 一 15 厘米, 宽 3.5 — 8.5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圆 形至宽 楔形, 全 缘或顶 部有几 个疏锯 齿, 边缘显 著反卷 ,表 面皱褶 不平, 背面 密被黄 褐色星 状毛, 叶面 中脉、 侧脉均 下凹, 背面凸 起, 侧脉 12 — 16 对;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密 被棕色 绒毛。 果序长 5 — 7 厘米, 轴密被 绒毛。 壳斗 盘形, 包 围坚果 1/4 一 1/3, 直径 1 一 1.5 厘米, 高 3 — 5 毫米, 里、 外被灰 棕色短 绒毛; 苞 片 卵形或 三角状 卵形, 长不及 1 毫米。 坚果 卵形, 直径 0.8 — 1.2 厘米, 高约 1 厘米, 无毛。 产贡山 、麻栗 坡海拔 2000 — 2400 米密林 边缘。 本种与 Quercus engleriana Seem. 近似, 但叶 为长椭 圆形, 叶片 皱褶, 叶面 侧脉深 下凹, 背 面被黄 褐色不 脱落的 绒毛。 
338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05 1. 铁橡栎 Quercus cocciteroides Hand.-Mazz., 1 • 壳斗及 坚果; 2—4. 易武栎 Qucrcus yiwuensis Huang, 2. 果枝, 3. 壳斗, 4. 坚果 :5— 6. 大叶 高山栎 Quercus marlipoensis Hu et Cheng, 5. 叶片, 6. 壳斗: 7 — 10. 薄叶高 dl 栎 Quercus kingiana Craib, 7. 雌 花枝, 8. 叶片, 9. 叶 背面一 部分, 10. 壳斗; 11 一 13. 川西栋 Quercus gilliana Rehd. et Wils" U. 果枝 ,12. 壳斗, 13. 坚果。 
壳斗科  339  11. 匙叶栎 图版 102, 12— 14 青檀 Quercus spathulata Seem. (1897) ;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6) ; A. Camus (1936—38) ; 陈嵘 (1937) ; 图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徐、 任 (1976)*. 常绿 乔木, 高达 12 米。 幼枝有 灰黄色 短柔毛 ,后渐 无毛。 叶革质 ,倒卵 状匙形 至倒卵 形, 长 2 — 6.5 厘米, 宽 1.5 — 3.5 厘米, 基部宽 楔形、 圆形至 浅心形 ,边缘 上半部 有锯齿 ,稀 全缘, 幼 吋有灰 黄色星 状毛, 老后两 面无毛 ,一年 生小枝 上的叶 背有吋 仍有毛 ,或沿 中脉下 部有毛 ,侧脉 7 — 8 对; 叶柄长 4 一 5 毫米, 有毛。 壳斗 碗形, 包 围坚果 3/4 以上, 连 苞片直 径约 2.5 厘米, 高约 1.5 厘米; 苞片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约 0.5 厘米, 赭褐色 ,被灰 白色柔 毛, 下部的 反曲, 有 吋口缘 处的内 曲而紧 贴壳斗 内壁。 坚果卵 形至近 球形, 直径 1.3 — 1.5 厘米, 高 1.2 — 1.7 厘米, 顶部有 绒毛, 果脐微 凸起。 产丽江 、中 甸海拔 2400 米森 林中。 我国 四川、 贵州、 湖北、 河南、 陕西等 省均有 分布。 11a. 丽江栎 Quercus spathulata Seem. var. elliptica Y. C. Hsu et H. W. Jen, (1976)*. 小 乔木, 高达 5 米。 当年生 小枝被 灰黄色 绒毛, 二 年生小 枝疏生 长圆形 黑褐色 皮孔; 冬芽 卵形, 长 2 — 3 毫米, 芽鱗红 褐色, 无 毛或微 有毛。 叶卵 状或倒 卵状楠 圆形, 长 3.5 — 4.5 厘米, 宽 1.4 一 2.5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 心形, 边缘中 上部有 浅锯齿 ,叶面 无毛, 背面有 星状 疏毛, 叶面 中脉、 侧脉近 平坦, 背面微 凸起, 中 脉上段 通常呈 之字形 弯曲, 侧脉 9 一 10 对, 有吋 分枝; 叶 柄长约 5 毫米, 被 苍黄色 绒毛。 果 序长约 1 厘米; 着生 2 个 果实, 坚果 2 年 成熟。 壳斗 碗形, 直径 1.5 — 2.2 厘米, 高约 1 厘米; 苞片 钻形, 长 3 — 6 毫米, 微 向外反 曲, 褐色, 被灰 白色短 绒毛。 坚果近 球形, 高径约 0.8 — 1.2 厘米, 顶端 平圆, 具微 绒毛, 果脐 平或微 凸起。 产丽江 及宾川 山地森 林中。 本变种 不同处 ,叶 片酷似 铁橡栎 Quercus cocciferoides Hand.-Mazz. 的叶, 且不 平坦。 12. 易武栎 图版 105, 2—4 Quercus yiwuensis Huang in Hsu et Jen (1976)*. 乔木, 高达 10 米。 小枝 纤细, 有明显 长圆形 皮孔。 叶卵 状椭圆 形或长 卵形, 长 4 一 5.5 厘米, 宽 I. 8 — 2 .5 厘米, 顶端短 钝尖, 基 部近圆 形或不 对称, 边缘 I/ 3 以上 有疏浅 锯齿, 背 面密 被灰黄 色星状 绒毛, 侧脉 10 — B 对; 叶柄长 5 — 10 毫米, 密 被星状 绒毛。 果 序长约 5 毫米, 通 常着生 1 一 3 个 果实。 壳斗近 杯形, 包 围坚果 3/4, 直径 1.5 — 1.8 厘米, 高 1.2 — 1.5 厘米; 苞片 钻形, 长 3 毫米, 下部与 壳斗壁 分离, 中部以 下向外 反曲, 被 灰黄色 绒毛。 坚果 扁宽 卵形, 直径 1.5 厘米, 高 I. 2 厘米, 顶部 平圆, 除近宿 存花柱 被细绒 毛外皆 无毛。 产易武 向明曼 丕后山 ,生 于海拔 1000 米 石灰岩 山顶。 本种与 铁橡栎 Quercus cocciferoides Hand.-Mazz. 近似, 但叶 背密被 绒毛, 壳斗 较大, 苞 片长达 4 毫米。 13. 长苞 高山栎 图版 101, 5—6 Quercus f imbriata Chun ex Huang in Hsu et Jen (1976)*. 常绿 乔木, 高达 10 米。 小枝密 被灰褐 色绒毛 ,二年 生小枝 有显著 皮孔。 叶橢 圆形或 
340  云南 植物志  倒卵状 橢圆形 ,长 3 — 6 厘米, 宽 1.5 — 3.5 厘米, 顶端 圆形, 基部圆 形或窄 圆形, 全缘 或顶端 有几个 刺状齿 ,中脉 之字形 弯曲, 叶面侧 脉凹下 ,背面 凸起, 6—8 对, 叶面 中脉被 绒毛, 背面 密被灰 褐色短 柔毛; 叶柄长 5 毫米, 被 灰褐色 绒毛。 果 序长约 2 厘米, 轴密被 灰褐色 绒毛。 壳斗 碗形, 包围 坚果约 1/2, 连苞片 直径约 2 厘米, 高 5 — 8 毫米; 苞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0.5 一 0.8 厘米, 顶端 外曲, 被 灰黄色 绒毛。 坚果近 球形, 高、 径 1.2 厘米, 顶端 被棕色 短毛。 产永 宁海拔 2800 米 阴坡。 四川有 分布。 云南, 永宁: 姜恕 6036 ( 模式 )。 本种从 形态上 是 1司 乎高山 栎 Quercus semecarpifolia Smith 与匙叶 栎 Quercus spathulata Seem 之 间的一 个种, 与高山 栎相同 之处, 叶倒卵 形或椭 圆形, 顶端 圆钝, 中 脉上部 呈之字 形弯曲 ;其不 同处, 叶背 被灰褐 色毛。 与匙叶 栎相同 之处, 壳斗 苞片线 状钻形 弯曲; 其不同 处, 壳斗 较小, 苞片较 纤细, 被 灰褐色 绒毛。 14. 黄背栎 图版 107, 5 — 6 Quercus pannosa Hand.-Mazz. (1929); A. Camus (1936—38) ; 图鉴 (1972)*; 徐、 任 (1976)* 常绿灌 木或小 乔木, 高可达 15 米。 小枝被 污褐色 绒毛, 后渐 无毛。 叶卵形 ,倒 卵形或 椭 圆形, 长 2 — 5.5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顶端圆 钝或有 短尖, 基部圆 形至浅 心形, 全 缘或有 刺状 锯齿, 幼 吋两面 有毛, 老吋背 面密生 多层厚 绒毛, 侧脉 5 — 6 对; 叶柄长 1 一 4 毫米, 有 毛。 壳斗浅 碗形, 包 围坚果 1/3 — 1/2, 直径 1 一 2 厘米, 高 0.6—1 厘米, 内壁 有棕色 绒毛; 苞片窄 卵形, 长约 1 毫米, 覆瓦状 排列, 顶端不 紧贴壳 斗壁, 被棕色 绒毛。 坚 果卵形 至近球 形, 直径 1 一 1.5 厘米, 高 1.5 — 2 厘米, 顶端微 有毛或 无毛, 果脐微 凸起。 花期 6 月, 果熟期 翌年 9 一 10 月。 产大姚 、宾川 、下关 、漾濞 、鹤庆 、丽江 和中甸 等地, 生 于海拔 2500 — 3900 米开旷 山坡、 栎 林或松 林中。 15. 帽斗栎 图版 106,1 — 3 Quercus guyavaefolia Levi. (1913) ; Rehd. (1929) ; A. Camus (1936—38) ; 徐、 任 (1976)* Q. pileata Hu et Cheng (1951). 常绿灌 木或小 乔木, 高达 15 米。 小 枝密被 红棕色 绒毛。 叶长椭 圆形, 卵状椭 圆形或 倒 卵形, 长 3 — 9 厘米, 宽 2 — 4 厘米, 顶端 圆钝, 基部 圆形, 全缘 或有细 锯齿, 表面 中脉有 毛, 背面被 棕色海 绵状毛 及疏生 白色星 状毛, 侧脉 7—12 对; 叶柄长 2 — 7 毫米, 被 棕色绒 毛。 壳斗帽 斗形, 壁较厚 ,内 壁被灰 黄色厚 绒毛, 直径 2 — 3 厘米, 高 0.6 — 1 厘米, 边缘外 卷; 苞片披 针形, 长约 2 毫米, 被灰棕 色绒毛 ,顶 端钝, 红 棕色, 无毛。 坚果卵 形或近 球形, 直径 1.5 — 1.8 厘米, 无毛, 顶部 平圆, 果脐微 凸起。 产大理 、宁蒗 、丽江 、中甸 和德饮 等地, 生 于海拔 2500 — 3200 米山地 或云杉 林下, 16. 川滇 高山栎 Quercus aquifolioides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6) ; 图鉴 (1972)*; 徐、 任 (1976)*. 常绿 乔木, 高达 20 米, 生于开 旷山顶 吋呈灌 木状。 幼枝被 棕黄色 绒毛。 叶椭 圆形或 
壳 斗 科  341  倒卵形 ,长 3 — 7 厘米, 宽 1.5 — S.5 厘米, 顶端圆 形或有 短尖, 基部圆 形至浅 心形, 全 缘或有 刺状 锯齿, 幼叶被 棕黄色 柔毛, 老吋背 面有黄 色薄毛 或粉状 鳞粃, 中脉 上部呈 之字形 弯曲, 侧脉 6 — 8 对; 叶柄长 2 — 5 (—10) 毫米, 有吋几 无柄。 果序 长不及 3 厘米, 着 生坚果 1 一 4 个。 壳斗浅 碗形, 包围坚 果基部 ,直径 0. 9 — I. 2 厘米, 高 5 — 6 毫米, 内 壁密生 绒毛; 苞片卵 状 长椭圆 形至披 针形, 钝头, 顶端与 壳斗壁 分离。 坚 果当年 成熟, 球形, 直径 1 一 1.5 厘米, 无毛。 产滇 西北, 生 于海拔 2 3 00 — MOO 米山地 混交林 或开旷 山顶。 四川有 分布。 《中 国高 等植物 图鉴》 第 1 册, 901、 902 图均为 本种。 17. 长穗 高山栎 图版 10 6 ,4— 6 Quercus longispica A. Camus (1934) ; 徐、 任 (1976)*. Q. semecarpi folia Smith, var. longispica Hand.-Mazz. (1929). 常绿 乔木, 高达 20 米。 幼枝被 黄棕色 绒毛, 后渐 脱落。 叶椭圆 形至长 椭圆形 ,长 4 一 7 厘米, 宽 2 — 4 厘米, 顶端 钝圆, 基部圆 形或浅 心形, 全缘或 有刺状 锯齿, 幼吋 两面被 棕色绒 毛, 老后 仅背面 被棕黄 色薄毛 或粉质 鳞粃, 中脉 上部呈 之字形 弯曲, 侧脉 6—8 对; 叶柄长 3—5 毫米, 被毛。 果序长 6 — 16 厘米, 轴 被棕色 绒毛。 壳斗 碗形, 包 围坚果 1/2 以下, 直 径约 1 一 1.5 厘米, 高约 0.5 — 0.7 厘米; 苞片小 ,线状 披针形 ,长约 1.5 毫米, 密被灰 白色柔 毛, 顶 端钝, 棕色, 无毛。 坚果近 球形或 卵形, 径 1 一 1.2 厘米, 高 1.2 — 1.5 厘米, 无毛。 产丽江 、中甸 等地, 生 于海拔 2500 — 3000 米山地 、沟 谷或松 林中。 我国 四川有 分布。 18. 薄叶 高山栎 图版 105, 7 — 10 Quercus kingiana Craib (1911) ; A. Camus (1938— 39) ; 徐、 任 (1976)*. 常绿 乔木, 高达 12 米。 小枝 密被灰 黄色星 状毛, 二年生 小枝无 毛或有 疏毛。 叶长楠 圆形, 长 7 — 11 厘米, 宽 3 — 5 厘米, 顶端短 渐尖或 渐尖, 基部 近圆形 或略不 对称, 边 缘上半 部有疏 锯齿, 背面被 灰色星 状毛, 叶面 侧脉不 明显, 背面 凸起, 8—10 对, 二次侧 脉明显 ;叶 柄长 1 一 1.5 厘米, 被毛或 光滑。 壳 斗倒圆 锥形, 包 围坚果 1/2 以上, 壁厚约 1 毫米, 直径 约 2 厘米, 高 1.5 厘米; 苞片 三角状 卵形, 排列 紧密。 坚果椭 圆形, 直径约 1.5 厘米, 高约 2 厘米, 顶端 平圆, 果跻 凸起。 产澜 沧海拔 800—1200 米山 坡或森 林中。 19. 锥连栎 图版 107, 1—2 Quercus franchetii Skan. (1899) ; A. Camus (1938— 39) ; 图鉴 (1972)*; 徐、 任 (1976)*. 常绿 乔木, 高 5 — 10 米。 小 枝被灰 黄色细 绒毛。 叶倒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2 .5 — 5 (— 7.5) 厘米, 顶端 短尖或 钝尖, 基部 楔形, 有吋 圆形, 边缘中 部以上 有锯齿 ,齿端 有腺点 ,幼吋 两面密 生黄褐 色绒毛 ,老后 仅背面 密生灰 黄色细 绒毛, 侧脉 8 — 11 对, 直达齿 端; 叶柄长 1— 1.5( — 2.5) 厘米, 密生灰 黄色细 绒毛。 壳斗 碗形, 包 围坚果 1/2, 直径 1 一 1.3 厘米, 高 0.7 — 1 厘米, 有吋 盘形, 高 4 毫米; 苞片三 角形, 长 2 毫米, 背面 有瘤状 凸起, 被灰 色 绒毛。 坚果 柱状圆 形或近 球形, 顶部 平截, 凹陷, 直径 0.9 — 1.2 厘米, 高 1.1—1.3 厘米, 露出 部分有 灰色细 绒毛, 果脐微 凸起。 花期 2 — 3 月, 果熟期 9 一 10 月。 产开远 、昆明 、楚雄 、大姚 、下关 、鹤庆 、云龙 等地, 生 于海拔 1100 米一 2600 米山 地或松 
壳斗科  343  林中。 我国 四川有 分布。 26. 矮 高山栎 图版 107,7—9 Quercus monimotricha Hand.-Mazz. (1929)*; 图鉴 (1972)*; 徐、 任 (1976)*. 常绿 灌木, 高 0.5 — 2 米。 小枝近 轮生, 具灰褐 色簇生 绒毛。 叶长椭 圆形或 倒卵形 ,长 2 一 (3 — 4) 厘米, 宽 1 一 2.5( — 3) 厘米, 顶端 钝圆, 具 刺尖或 短尖, 基部浅 心形至 圆形, 边缘有 长刺状 锯齿, 有吋 全缘, 幼吋密 生灰黄 色绒毛 ,老吋 叶面沿 脉疏生 绒毛, 背面 密被污 褐色绒 毛, 侧脉 4 一 7 对; 叶 柄长约 3 毫米, 密 被毛。 壳斗 常单生 或两枚 对生, 有长约 6 毫 米的总 梗, 浅碗形 ,包 围坚果 基部, 直径约 1 厘米, 高 3 — 4 毫米; 苞片小 ,长约 1 毫米, 在口 缘处伸 出, 被 灰褐色 柔毛。 坚果 卵形, 直径约 1 厘米, 高约 1 一 1.3 厘米, 无毛或 顶端微 有毛, 果脐 凸起。 花期 5 — 6 月。 产鹤庆 、兰坪 、丽江 、维西 、中甸 等地, 生 于海拔 2300 — 3400 米阳坡 或山顶 脊处。 我国 四川有 分布。 缅甸 亦有。 21. 灰背栎 图版 107, 3—4 灰背 高山栎 Quercus senescens Hand.-Mazz. (1929) ; A. Camus (1936—38) ; 图鉴 (1972)*; 徐、 任 (1976)*. 常绿 灌木或 乔木, 高达 15 米, 树 皮灰褐 色不规 则块状 开裂。 幼枝密 被污褐 色绒毛 ,后 渐 脱落。 叶长楠 圆形、 卵形或 倒卵形 ,长 3—7 厘米, 宽 1.2 — 3.5 厘米, 顶端圆 或钝, 基部圆 形至浅 心形, 全缘 或有数 个刺状 锯齿, 幼吋两 面密生 灰黄色 绒毛, 侧脉 6 — 8 对; 叶柄长 1 一 3 毫米, 密生 绒毛。 壳斗 碗形, 包围 坚果约 1/2, 直径 0.7 — 1.2 厘米, 高 5 — 8 毫米; 苞片长 三角形 ,长约 1 毫米, 紧密 覆瓦状 排列, 有灰色 绒毛。 坚果 卵形, 直径 0.8 — 1.1 厘米, 高 1.2 -1.8 厘米, 无毛, 果脐 凸起。 花期 4 一 5 月 ,果熟 期翌年 9—10 月 。 产 滇中、 滇 西北, 生 于海拔 2 000 — M00 米 干燥山 坡或松 林中。 我国 贵州、 四 川有分 布, 常生于 石灰岩 山地。 22. 岩栎 图版 108, 10 — 13 Quercus acrodonta Seem. (1897) ;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6) ; A. Camus (1936—38) ; 秦岭 植物志 (1974) ; 徐、 任 (1976)* Q. ilex L. var. acrodonta Skan (1899) ; Q. handeliana A. Camus (1933) ; Q. par- vifolia Hand.-Mazz. (1925). 常绿 乔木, 高达 10 米。 小枝 密被灰 黄色短 柔毛。 叶椭 圆伏披 针形、 椭 圆形或 长倒卵 形, 长 2 — 6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顶端短 渐尖, 基部圆 形或近 心形, 边 缘中部 以上疏 生小刺 状锯齿 ,背 面密被 灰黄色 绒毛, 侧脉 纤细, 两 面均不 显著, 约 8 — 11 对; 叶柄长 3 — 5 毫米, 密被 灰黄色 绒毛。 壳斗 碗形, 包围 坚果约 1/2, 直径 1 一 1.5 厘米, 高 5 — 8 毫米; 苞 片椭圆 形, 长约 1.5 毫米, 紧密 覆瓦状 排列, 被灰白 色绒毛 ,顶端 红色, 无毛。 坚果长 椭圆形 ,直径 约 5 毫米, 高约 8 — 9 毫米, 有宿存 花柱, 果脐微 凸起。 产开远 、砚山 、广南 、德钦 等地, 生 于海拔 1100 — 2600 米山 坡或岩 石上。 我国 四川、 湖 北、 河南、 陕西等 省均有 分布。 木材 坚硬, 为优 良木制 车轴和 农具柄 用材。 
壳斗科  345  23. 炭栎 图版 108, 7 — 9 Quercus utilis Hu et Cheng (1951); 徐、 任 (1976)*. 常绿 乔木, 高达 10 米, 树皮灰 白色。 小枝有 沟槽, 幼吋被 稀疏星 状毛, 老吋灰 白色, 几 无毛。 叶薄 革质, 卵形、 楠圆状 披针形 、披针 形至倒 卵形, 长 2.5—5.5 厘米, 宽 1.5 — 2 . 2 厘 米, 顶端 微钝或 锐尖, 基部 楔形, 边缘有 腺状小 锯齿, 幼吋两 面微有 星状细 绒毛, 老 后几无 毛, 两面 中脉均 凸起, 侧脉 9 一 11 对, 伸入 齿端; 叶 柄长约 5 毫米。 壳斗 碗形, 包围 坚果约 1/3, 直径 7 亳米; 苞 片小, 卵形, 长约 1 毫米, 紧密 覆瓦状 排列, 密 生黄色 绒毛。 坚 果卵状 长椭 圆形, 直径 7 毫米, 高 10 毫米, 顶端渐 尖头, 有丝 状毛。 产西 畴海拔 1000 米处, 散 生于山 坡上。 木材制 杵或薪 炭用。 24. 乌冈栎 石楠柴 Quercus phillyraeoides Gray (1859);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6); A. Camus (1936—38); 图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徐、 任 (1976)*。 Q. ilex L. var. phillyraeoides Fr. (1899); Q. jokjenensis Nakai (1924); Q. joonnin- gensis Hu et Cheng (1951); Q. myricijolia Hu (1951). 常绿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1 一 10 米。 小枝 纤细, 灰 褐色, 幼吋有 短绒毛 ,后渐 无毛。 叶卵 状楠圆 形或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2—6 厘米, 宽 1.5—2.5 厘米, 顶端 钝或短 渐尖, 基部 圆形或 近心形 ,边缘 1/4 以上有 波状小 锯齿, 幼 吋两面 有毛, 后渐无 毛或背 面中脉 基部有 绒毛, 侧 脉 纤细, 6 — 8 对; 叶柄长 3—5 毫米, 被 柔毛。 壳斗 碗形, 包 围坚果 1/3 — 1/2, 直径 1 一 1.2 厘米, 高约 8 毫米, 内 壁有灰 色丝质 绒毛; 苞片宽 卵形, 顶部收 缩成一 小钝头 ,除钝 头外均 有 灰色细 绒毛。 坚果卵 状椭圆 形至长 楠圆形 ,直径 0.8 — 1 厘米, 高 1 一 2 厘米, 果脐 凸起。 花期 5 月, 果熟 期翌年 10 月。 产滇东 南海拔 1100 — 1700 米 阳处山 脊或岩 石上。 我国 长江流 域中下 游和南 部各省 区, 北至陝 西均有 分布。 日本 亦有。 25. 铁橡栎 图版 105, 1 Quercus cocciferoides Hand.-Mazz. (1925) ; A. Camus (1938—39) ; 图鉴 (1972)*; 徐、 任 (1976)* 常绿 乔木, 高达 15 米。 幼枝有 绒毛, 后渐 无毛。 叶窄 卵形, 长 椭圆形 或卵状 长楠圆 形, 长 2 — 6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顶端渐 尖或短 渐尖, 基部 圆形或 渐狭, 常略 偏斜, 边 缘中部 以上有 锯齿, 齿端 短尖, 幼吋表 面中脉 和背面 有灰褐 色绒毛 ,后渐 无毛, 侧脉 6 — 8 对, 二次 侧脉在 两面均 明显; 叶柄长 7 — 8 毫米, 细, 有 绒毛。 壳斗 杯形, 包 围坚果 3/4, 直径 1 一 1.5 厘米, 高 1 一 1.2 厘米, 苞片三 角形, 长三 角形, 长 1 毫米, 被 灰褐色 绒毛。 坚 果近球 形至扁 球形, 直径 0.9 — 1 厘米, 高 1 一 1.2 厘米, 顶端 短尖, 有 绒毛, 被 壳斗包 围部分 无毛, 果脐微 凸起, 直径 2— 3 毫米。 花期 4 一 6 月。 产滇南 、滇 东南、 滇中、 滇 西北, 生 于海拔 1600 — 2600 米山 坡阳处 或杂木 林中。 四川 有 分布。 
i46  云南 植物志 
壳斗科  347  25a. 大理栎 图版 108, 4— 6 Quercus cocciferoides Hand.-Mazz. var. taliensis (A. Camus) Y. C. Hsu et H. W. Jen (1976)*. Q. taliensis A. Camus (1932). 常绿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6 米。 小枝被 灰黄色 绒毛。 叶薄 革质, 卵 状或橢 圆状披 针形, 长 3 — 7 厘米, 宽 1.5 — 2.5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 圆形, 边缘 1/3 以上 疏生锐 锯齿, 两 面同为 绿色, 老吋 无毛或 背面中 脉有疏 柔毛, 侧脉 9 一 13 对; 叶柄长 3 — 5 毫米, 被疏 柔毛。 壳斗碗 形, 包 围坚果 1/2— 2/3, 直径 1—1.2 厘米, 高 6 — 8 毫米; 苞片三 角形, 长约 1 毫米, 覆瓦状 紧密 排列, 除顶 端外被 灰白色 柔毛。 坚果 柱状椭 圆形, 直径 8 毫米, 高 1 厘米, 顶端 被灰白 色毛, 果脐平 坦或微 凸起, 直径 3—4 毫米。 产元谋 、宾川 、鹤庆 、中甸 等地, 生 于海拔 1900 — 2800 米山地 阳坡。 四川有 分布。 大理 栎与铁 橡栎是 两个极 为靠近 的种, 在二 者分布 的中间 地带, 区别 更小, 因 此将大 理栎 当做铁 橡栎的 变种是 较为适 当的。 26. 光叶 高山栎 图版 106, 7—9 光 叶山栎 Quercus rehderiana Hand.-Mazz. (1925) ; 徐、 任 (1976)*. Q. semecar pi folia Smith var. glabra Ft. (1899) ; Q. pseudosemecarpifolia A. Camus (1934) ; 图鉴 (1972)*. 常绿灌 木或小 乔木, 高达 12 米。 小枝 无毛。 叶椭圆 形或倒 卵状楠 圆形, 长 3— 7 厘 米, 宽 1.5 — 4 厘米, 顶端 钝圆, 基部 圆形, 全缘, 或有吋 有几个 锐齿, 幼 吋有星 状毛, 老吋无 毛, 中脉呈 之字形 弯曲, 侧脉 6 — 8 对, 在近 边缘处 分叉; 叶柄长 2 — 4 毫米, 有毛或 无毛。 果 序长 3 — 6 厘米, 轴 无毛。 壳斗 碗形, 包 围坚果 1/2— 3/4, 直径 0.8—1 厘米, 高 5—7 毫米; 苞片长 卵形, 长约 1.5 毫米, 被 绒毛。 坚果近 球形或 卵形, 直径 0.8 — 1 厘米, 高约 1.2 厘 米, 无毛, 果脐微 凸起。 花期 4 一 5 月。 产滇中 、滇 西北; 生 于海拔 1500 — 3100 米山 地杂木 林中。 我国 贵州、 四 川均有 分布。 27. 川西栎 图版 105, 11 一 13 Quercus gilliana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6) ; A. Camus (1936—38) ; 陈蝶 (1937) ; 图鉴 (1972)*; 徐、 任 (1976)* 常绿灌 木或小 乔木, 高达 10 米。 小枝幼 吋被褐 色柔毛 ,后渐 无毛。 叶卵 形至倒 卵形, 长 3 — 5 厘米, 宽 1 一 3.5 厘米, 顶端 钝圆, 基部圆 形至浅 心形, 全缘或 有刺状 锯齿, 幼吋有 毛, 老 吋仅背 面沿中 脉基部 疏生柔 毛或全 无毛。 叶面平 坦或微 有皱褶 或边缘 略成皱 波状, 侧脉 5 — 6 对; 叶柄长 1 一 3 亳米; 托叶 钻形, 宿存。 壳斗浅 碗形, 包 围坚果 1/3—1/2, 直径 0.6-1.2 厘米, 高 4 一 6 亳米; 苞片 三角状 卵形, 除顶 端外被 灰黄色 柔毛。 坚 果当年 成熟, 卵形, 直径 0.7 — 1.2 厘米, 高约 1.2 厘米, 无毛或 顶端微 有毛, 果脐 凸起。 花期 5 — 6 月。 产 大理、 鹤庆以 至滇中 ,生 于海拔 2000 — 2900 米 山坡灌 丛中。 28. 刺叶 高山栎 刺叶栎 、铁 橡树、 刺 青冈' Quercus spinosa David (1884) ;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6) ; A. Camus 
348  云南 植物志  (1936—38) ; 陈嵘 (1937); 图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徐、 任 (1976)*. Q. ilex L. var. spinosa Ft. (1899) ; Q. semecarpifolia Smith var, spinosa Schottky (1912). 常绿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3 — 6 米。 幼枝有 黄色星 状毛, 后渐 无毛。 叶倒卵 形至椭 圆形, 稀近 圆形, 长 2.5 — 7 厘米, 宽 1.5 — 4 厘米, 顶端 圆形, 基部 圆形至 心形, 边缘 有刺状 锯齿或 全缘, 幼吋 两面疏 生星状 绒毛, 老吋仅 背面中 脉下部 有灰棕 色柱状 絨毛, 叶面显 著皱褶 ,中 脉凹下 ,上半 部呈之 字形, 背面 凸起, 侧脉 4 一 8 对; 叶柄长 2 — 3 毫米; 托叶 脱落。 壳斗碗 形。 包 围坚果 1/4, 直径 1 一 1.5 厘米, 高 6—9 毫米, 被灰色 绒毛; 苞片长 三角形 ,长 1—1.5 毫米, 紧密 覆瓦状 排列。 坚果卵 形至椭 圆形, 直径 1 一 1.3 厘米, 高 1.6 — 2 厘米。 花期 5 月, 果熟 期翌年 10 月。 产滇 西及滇 西北。 我国 四川、 陕西、 甘肃、 湖北、 江西、 福建、 台湾等 省均有 分布。 200a. 九 子母科 Podoaceae 灌木或 具根状 茎的多 年生亚 灌木状 草本。 单叶, 互生或 对生, 具柄, 掌伏 3 裂 或不分 裂, 具齿, 无托叶 。花小 ,单性 异株, 排 列成顶 生或腋 生的圆 锥花序 或总状 花序; 雄花: 苞片 小, 线形 或大, 叶状, 长圆形 ,具 长柄; 花萼 钟状, 4 一 5 裂, 裂片 开展; 花瓣 4 一 5, 覆瓦 状到镊 合状 排列, 长圆形 或匙形 或线形 ,具爪 ;雄蕊 8 — 10, 花 丝分离 或基部 与退化 子房连 合或退 化子 房缺, 花药 伸出或 内藏, 背 着药, 内向 纵裂; 具环 状花盘 或缺; 雌花: 花 柄与苞 片中脉 下部 合生, 外形 上好像 花无花 柄而贴 生于苞 片中下 部的中 脉上; 苞片大 ,膜质 ,椭圆 形或近 圆形, 具 网脉; 无 花萼和 花瓣; 无退化 雄蕊; 花盘 环状; 子房 上位, 无柄, 1 室, 1 胚珠, 基生 直立, 花柱 1, 伸长, 线形。 果为双 凸镜伏 ,生于 膜质具 网脉、 花后 扩展的 苞片中 脉上, 压扁, 果皮不 开裂; 种子无 胚乳, 子叶 扁平。 2 属 3 种, 产 亚洲东 南部, 自喜马 拉雅山 脉东部 经四川 (西部 )、 云南至 泰国。 我国有 1 属 2 种, 云南 均产。 有的 根状茎 入药。 本科从 Engl. 系统中 漆树科 Anacardiaceae 分出, 其 区别是 花雌雄 异株, 雄花 花萼钟 状, 雌花无 花被, 心皮 单生, 贴生 在椭圆 形或近 圆形、 大的膜 质苞片 中部, 花 柄与苞 片中脉 下部 合生。 Hutchinson 曾把 它并到 搣树科 Aceraceae 中, 后来 他也主 张分出 (1959), 与该 科不 同点是 雌花无 花被, 心皮 单生, 组成 1 室的 子房, 具 1 胚珠, 花柱 1, 果为 扩展的 膜质苞 片所托 ,而非 翅果。 , 九 子母属 Dobinea Buch.-Ham. ex D. Don. 灌木或 多年生 具根状 茎的亚 灌木状 草本。 叶 互生或 对生, 具长柄 ,不 分裂, 羽状脉 ,边 缘具齿 ,无 托叶。 花小, 单性 异株, 组成 顶生或 腋生圆 锥花序 或总状 花序; 雄花; 苞片小 ,线 形; 花萼 钟状, 4 一 5 裂; 花瓣 4— 5, 长圆形 或匙形 ,覆 瓦伏到 镊合状 排列; 雄蕊 8 — 10, 花药 伸出或 内藏; 退 化子房 存在; 雌花: 花柄与 苞片中 脉下部 合生; 苞 片大, 膜质, 椭圆形 ,具网 
九 子母科  349  脉; 无 花萼和 花瓣; 无退化 雄蕊; 花盘 环状; 子房 无柄, 花柱 顶生, 线形, 外弯, 较短, 果吋宿 存。 果为双 凸镜伏 ,为 花后扩 展的膜 质苞片 所托, 苞片先 端微凹 ,倒心 形或近 圆形, 边缘具 齿或 全缘, 被毛或 无毛; 种 子双凸 镜形。 2 种, 分 布于尼 泊尔、 锡金、 印度 东北部 和我国 四川、 云南、 西藏东 南部, 云南 均有。 本 属与泰 国产的 Campylopetalum Forman 属的 区别是 后者叶 为掌伏 3 裂, 三出脉 ,雄 花苞片 具长柄 ,大, 叶状, 长圆形 ,花瓣 线形; 雌花 苞片近 圆形, 花柱长 线形而 不同。 分种 检索表 1 (2) 多年 生具粗 大根状 茎的亚 灌木状 草本; 叶互生 ,心伏 卵形, 基部 心形, 边缘具 不整齐 裾齿; 花 4 一 5 基数; 雌花序 总状; 苞片 较大, 先端 圆形; 果也 较大。 1. 羊 角天麻 D. delayayi 2(1) 灌木; 叶 对生, 长 圆伏披 针形, 基部 圆形, 边缘具 锐尖小 锯齿; 花 4 基数; 雌 花序圆 锥状; 苞片较 小, 先端微 凹或倒 心形; 果也 较小。 2. 贡山 九子母 D. vulgaris 1. 羊 角天麻 (昆明 ) 图版 109, 1—7 大 九股牛 (昆明 ), 九子 不离母 (鸡 足山) Dobinea delavayi (Baill.) Baill. (1890) ; Engl, in Engl. Prantl (1896) ; Hand.- Mazz. (1933); Form. (1953). Podoon delavayi Baill. (1887), (1889) : Franch. (1889)*. 多 年生亚 灌木状 草本; 根状茎 粗大, 圆 柱形, 表面紫 褐色, 具数条 纺锤形 块根; 茎常带 紫色, 具条纹 ,下部 无毛, 上部 疏被微 柔毛。 叶 互生, 膜质, 心状 卵形或 心形, 长 6 — 11 厘 米, 宽 3 — 9 厘米, 上部叶 较小,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基部心 形或近 心形, 边 缘具 不整齐 锯齿, 叶面疏 被微柔 毛或近 无毛, 叶背被 微硬毛 ,脉上 较密, 侧脉 5 — 7 对, 背面 突起, 细脉 在叶背 略显; 下部 叶柄长 1.5 — 6 厘米, 上 部叶近 无柄。 花小, 单性 异株, 雄花序 为聚 伞圆锥 状或聚 伞总状 花序, 顶 生或生 于上部 叶腋, 长 8 — 15 厘米, 被柔毛 ;苞片 线形, 长约 2 毫米, 被柔毛 ;花柄 纤细, 长 1 一 1.5 毫米, 被柔毛 ;花萼 钟状, 无毛或 疏被微 柔毛, 长 约 1.5 毫米, 《 稀 5) 裂, 裂片钝 三角形 ;花瓣 4( 稀 5), 绿白色 ,匙形 ,长约 1.8 毫米, 基部具 爪, 无毛; 雄蕊 8 ( 稀 10), 4 个较长 ,与花 萼裂片 对生, 花 丝长约 2 毫米, 线形, 花药卵 圆形, 长约 0. 4 毫米, 4 个较短 ,与花 瓣对生 ,内 藏或略 伸出, 花丝长 1 一 1.5 毫米; 花盘 环状, 环绕 退化 子房, 常带紫 红色; 退化 子房圆 锥形, 长约 1 毫米, 被 柔毛; 雌花序 总状, 顶生或 生于上 部叶腋 ,长 7— I 4 厘米, 被 柔毛, 果吋弯 曲下垂 ;雌花 花柄与 苞片中 脉下部 合生, 被柔毛 ,长 约 0. 3 毫米; 苞片大 ,互生 ,膜质 ,椭 圆形, 具脉纹 ,长约 1.5 毫米, 宽约 1 亳米, 被柔毛 ,边缘 被细 睫毛; 无花萼 和花瓣 ,退 化雄蕊 不存; 花盘 环状, 环绕 子房, 无毛; 子房近 圆形, 略 压扁, 径约 0.5 毫米, 无毛或 疏被微 柔毛, 花柱 顶生, 单 1, 弯曲, 长 0. 5 — 1 亳米, 无 毛或疏 被微柔 毛。 果双凸 镜伏, 径 3 — 4 毫米, 被微 柔毛, 具 脉纹, 着生在 苞片中 脉的中 下部; 苞片 果吋扩 展, 膜质, 阔椭 圆形, 或近 圆形, 径约 2 — 2 . 5 厘米, 黄绿色 ,先 端圆形 (稀微 凹), 边缘 全缘或 具齿, 具脉纹 ,疏被 柔毛或 近无毛 ,边 缘具细 睫毛, 花柱 宿存; 种 子双凸 镜状。 产 昆明、 安宁、 富民、 嵩明、 寻甸、 禄劝、 双柏、 大姚、 下关、 鹤庆、 丽江、 永胜、 宁蒗 (永 宁)、 中甸, 海拔 1100— 2 3 00 米的 向阳草 坡或灌 丛中。 我 国四川 西南部 也有。 
350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09 1—7 羊 角天麻 Dobinea delavayi (Baill.) Baill., 1. 雄 花枝, 2 根 状茎, 3 雄花, 4 雄花纵 切面, 5 花瓣, 6 雌 花序, 7 带苞片 的果: 8 贡山 九子母 D. vulgaris Buch.-Ham. ex D. Don, 雌 花枝。 
省 沽油科  351  模式 标本采 自鹤庆 县均华 公社大 坪子, Delavay 171 民间常 用以治 乳腺炎 、腮 腺炎、 疮疖、 肺热 咳嗽、 头晕、 风湿、 骨折等 ,有消 炎止痛 ,舒筋 活络 之效。 本种 的叶两 面毛被 及边缘 锯齿、 花萼 及子房 的毛被 以及苞 片的毛 被和边 缘具齿 与否, 变异 较大, 但分布 区重叠 ,不 宜另分 立种或 变种。 2. 贡山 九子母 图版 109, 8 Dobinea vulgaris Buch.-Ham. ex D. Don (1825) ; Hiern in Hook. f. (1875) ; Engl, in Engl, et Prantl (1896)*; Brandis (1906) ; Burkill (1910); W. W. Smith (1913). 灌木, 高 1.25—3 米; 小枝圆 柱形, 疏被微 柔毛。 叶 对生, 膜质, 长圆状 披针形 ,长 (7 5— ) 8—11 ( — 17.5) 厘米, 宽 2.3 — 3.5(—5) 厘米 (下部 叶未见 ), 先端 渐尖, 基部 圆形或 楔形, 边缘 具锐尖 头状小 锯齿, 两面疏 被微柔 毛或仅 脉上被 毛或近 无毛; 叶柄长 0.5 — I. 4 厘 米, 被微 柔毛、 花单性 异株; 小, 排列成 顶生圆 锥花序 ,长约 18 厘米, 被微 柔毛; 雄花: 苞片 线形; 花萼 钟伏, 4 裂; 花瓣 4, 长 圆形, 具爪; 雄蕊 8, 基 部与退 化子房 连合, 4 个长而 伸出, 与花 萼裂片 对生, 4 个短与 花瓣, 生; 雌花: 无花萼 、花瓣 及退化 雄蕊, 着生在 膜质、 椭圆 形、 具 网脉的 苞片中 脉的中 下部; 花柄与 中脉下 部合生 ,被微 柔毛; 花盘 环状, 环绕 子房; 子 房卵 圆形, 径约 0.5 毫米, 压扁, 花柱 略长于 子房, 先端 外弯, 柱 尖钝。 果双凸 镜状, 略压 扁, 径约 2 — 2.5 毫米, 边 缘略具 狭翅, 具 网脉, 先端 具弯曲 宿存的 花柱; 果吋苞 片扩展 ,灰 白色, 倒心 形或近 圆形, 较小, 径 1 一 1.3 厘米, 先端 心形或 微凹, 具小 尖头, 上半部 边缘具 小齿, 无毛, 具网脉 ,边 缘具细 睫毛; 种 子双凸 镜状, 略压扁 ,种 皮薄。 产贡山 ,海拔 1350 — 1400 米的江 边阔叶 林中。 我 国西藏 东南部 (墨脱 ), 察隅 也有。 分 布尼 泊尔, 锡金和 印度东 北部。 中国 (云 南西 北部、 西藏东 南部) 新 记录。 未见植 株下部 和雄花 标本。 204. 省沾 油科 Staphyleaceae (DC.) Lindl. 乔木或 灌木, 叶 对生或 互生, 奇数羽 状复叶 或稀为 单叶, 有托叶 或稀无 托叶; 叶有锯 齿; 花整齐 ,两性 或杂性 ,稀 为雌雄 异株, 在圆 锥花序 上花少 (但有 吋花极 多), 花萼 5, 分离 或连合 ,覆瓦 状排列 ,花瓣 5, 覆瓦状 排列' ,雄蕊 5, 互生, 花丝 有吋多 扁平, 花药 背着, 内向, 花 盘通常 明显, 且 多少有 裂片, 有吋缺 ,子房 上位, 3 室, 稀 2 或 4, 联合, 或 3 — 4, 分离 (Euscaphis), 每室有 1 至几 个倒生 胚珠, 花柱各 式分离 到完全 联合, 果实 S 为蒴 果状, 常 有多少 分离的 朞獎或 不裂的 核果或 浆果; 种子 数枚, 肉质或 角质。 5 属约 60 种 , 产 热带亚 洲和美 洲及北 温带。 我国有 4 属, 约 23 种 以上。 云南 4 属皆 产, 12 种。 本种中 许多种 类的用 途尚未 发现, 仅 有的属 (如 Euscaphis, Staphylea) 的植物 种子含 油, 可制皂 ,树 皮可提 栲胶, 根 入药。 有的可 供观赏 (如 Staphyle a )。 本科可 能与接 骨木科 Sambucaceae, Cunoniaceae 和重阳 木科 Bischofiaceae 有亲 缘关系 有 人将它 分为二 个亚科 (Staphyleoideae, Tapiscioideae) 后 一亚科 (Tapiscioideae) 共有 2 
352  云南 植物志  属 (Tapiscia, Huertea) ,有人 将它放 入性质 不同的 科中。 分属 检索表 1 (2) 叶 互生, 小叶常 3 — 5; 花 萼多少 联合为 一管; 花盘小 或缺; 子房每 窒内仅 1 一 2 枚 胚珠; 果 为浆果 状 1 瘘 裉树属 TapUcia 2 (1) 叶对生 ,常为 3 小叶, 稀为 单叶, 有 托叶; 花萼多 少分离 ,从不 联合为 管状; 花盘 明显; 胚 珠多数 3 (4) 果为 膜质、 肿胀的 蒴果; 雄芯 与花瓣 互生, 生于花 盘边缘 2 . 省 沽油属 StaphylM 4(3) 果为 浆果, 核 果或为 一朞獒 5(6) 雄蕊着 生于花 盘上; 朞荬果 革质; 花 萼宿存 3. 野鸦椿 JS Eu^phi. 6(5) 雄蕊着 生于花 盘裂齿 的外面 ;果 实肉质 或革质 4. 山 香圆属 Turpinia 1. 瘘 椒树属 Tapiscia Oliv. 落叶 乔木, 叶互生 ,奇 数羽状 复叶, 托叶 始终不 存在、 甚 致在幼 吋亦不 存在, 常 3 — 10 对, 从没有 单叶的 ,小叶 具短柄 ,有 锯齿, 有小 托叶, 花 极小, 黄色, 两性 或雌雄 异株, 辐射对 称, 为腋生 的圆锥 花序, 雄花序 由长而 纤弱的 总状花 序组成 ,花 密聚, 有粗壮 的小枝 ,花单 生于苞 腋内, 萼 管状, 5 裂, 花瓣 5, 雄蕊 5, 突出, 花盘小 或缺, 子房 1 室, 有胚珠 1 颗, 雄花 较小, 有退化 子房。 果实不 开裂, 为核 果状的 浆果或 浆果。 2 种, 均产于 我国, 其中一 种特产 云南。 本属的 位置, 有的工 作者提 出异议 ,认 为是否 放入本 科尚是 问题。 1. 云南 瘿椒树 图版 110, 1—2 白毛椿 (屛边 ) Tapiscia yunnanensis W. C. Cheng et C. D. Chu (1963) T. sinensis Rehd. et Wils. (1914) p. p., quoad Henry 13151. 乔木, 高 20 — 25 米, 可达 35 米, 小枝 干后黑 褐色, 具纵 条纹, 皮孔 明显。 奇数 羽状复 叶, 叶轴长 15 — 20 厘米, 幼 吋被短 绒毛, 小叶 7 — 9, 对生, 纸质, 长卵形 或卵形 ,长 7—10 (一 15) 厘米, 宽 (3.5— )4 — 7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钝 圆或浅 心形, 边缘具 圆锯齿 或锯齿 ,主 脉 在两面 明显, 侧脉 8 — 12, 在上面 可见, 在背面 明显, 网脉在 上面不 明显, 在背面 显著隆 起, 沿主脉 及侧脉 具密生 白色小 绒毛, 常在脉 的交叉 处成簇 ,上 面有疏 生毛, 幼吋两 面毛被 极多; 侧生小 叶柄长 2 — 5 (-8) 毫米, 微被小 绒毛, 中间小 叶柄长 1 一 1.5 (—2.3) 厘米, 纤 细, 疏生 绒毛。 圆锥花 序腋生 ,长不 及叶, 仅达 14 厘米, 密被黄 色绒毛 ,分 枝多, 花极多 ,极 小, 径约 1 毫米, 梨形, 花萼 5, 外面浅 褐绿色 ,倒 卵伏三 角形, 下部 连合, 无缘毛 ,花瓣 5, 倒 卵形, 长约 1 毫米, 绿白色 ,无 缘毛; 雄蕊 5, 花 丝短, 粗壮, 长约 0.3 毫米, 花 药长约 0.7 毫 米, 丁字 着生, 两 端尖; 无花盘 ,子房 上位, 壶形, 花柱 粗短, 子房 1 室, 具 1 胚珠。 果 倒卵形 或椭 圆状倒 卵形, 绿色, 径约 7 毫米, 有 纵稜。 花期 3 — 4 月 ;果期 5 月。 澜沧、 景东、 屛边、 富民、 麻栗坡 、西畴 、文山 ,海拔 1500 — 2300 米 的山谷 湿润地 的疏林 中。 本种与 T. sinensis Oliv. 区别在 于叶背 面网状 细脉显 著隆起 ,沿中 脉及侧 脉具密 生毛, 常在脉 交叉处 成簇, 上面疏 生毛; 花 萼花瓣 边缘不 具毛。 
省 沽油科  353  2. 省 沽油厲 Staphylea L. 落叶灌 木或小 乔木; 叶对生 ,有 托叶, 小叶 3 — 5 或羽状 分裂, 具小 托叶, 圆锥花 序或为 腋生总 状花序 ,花 白色, 下垂, 花整齐 ,两性 ,花萼 5, 等大, 脱落, 覆瓦伏 排列, 花瓣 5, 直立, 与 花萼近 等大, 覆瓦状 排裂, 花盘 平截, 花萼 被毛, 边 缘具不 相连的 裂齿, 雄蕊 5, 等长, 直 立, 子 房基部 2 — 3 裂, 裂片 全裂, 或稀为 齿状, 连合为 一室, 花柱 多数, 分离或 连合, 柱头头 状, 胚珠 多数, 侧生 于复缝 线上, 成 二列。 蒴果薄 膜质, 小泡状 膨大, 2 — 3 裂, 2 — 3 室, 每室 1-4 种子; 种子近 圆形, 无假 种皮, 胚乳 肉质、 子叶 扁平。 11 种, 产喜 马拉雅 山区, 欧洲, 日本及 美洲。 我国有 4 种, 云南产 2 种。 分种 检索表 1. 叶 背面粉 白色, 无毛, 侧生小 叶柄长 3 亳米, 中间小 叶柄长 1.5 厘米 …… 1.* 明 省沽油 St. forre.tii 1- 叶背 面淡, 向 基部脉 腋疏生 白色微 柔毛, 侧生小 叶柄长 2 — 3 毫米, 中间小 叶柄长 1. 一 2 .5 — 3 .5 厘 米 2. 腺齿 省沽油 St. .hweUeari. 1. 意明 省沽油 图版 110, 3—7 枫树 (嵩明 ) Staphylea forrestii Ball f. (1921) ; Hand.-Mazz. (1933). 乔木, 高 (8 —) 10-17 米, 老 枝深黄 褐色, 具纵 条纹, 无毛。 叶 对生, 叶轴长 4 一 7 厘 米, 淡灰 褐色, 无毛, 小叶 3, 稀为 5, 纸质, 长圆 状椭圆 形或长 卵形, 长 (6 —) 8 — 10 厘米, 宽 (2.5-) 3.5-4.5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宽 楔形, 边缘微 反折, 具 锯齿, 上面深 绿色, 无毛, 背面 色淡, 向基 部脉腋 (中脉 两侧) 疏生 白色微 柔毛, 余无毛 ,主脉 在两面 明显, 侧脉 6 — 7, 与网脉 在两面 明显; 侧生小 叶柄长 2 — 3 毫米, 中间小 叶柄长 (1 一) 2.5—3.5 厘米。 总状花 序腋生 ,花 多数, 小 花梗长 4 一 5( — 8) 毫米, 有小 苞片, 苞片 线形, 花长 9 一 12 毫米; 花萼 5, 线状三 角形, 长 7 — 9 毫米, 基 部宽约 4 毫米, 两面 无毛或 外面基 部疏被 柔毛, 花瓣 5 ,着 生 于花盘 边缘, 匙形, 长约 9 毫米, 两面 无毛, 雄蕊 5, 与花瓣 互生, 生于花 瓣内侧 基部, 花 丝长约 7 毫米, 基部 无毛, 花 药长约 2 毫米; 花柱 3 , 长 (连 子房) 约 7 毫米, 基部极 疏被白 色 柔毛, 柱头 头状, 子房 1 室, 胚珠 多数。 果实长 4.5 — 6.5 厘米, 宽 2—3 厘米, 圆 柱状钟 形, 基部 钝圆; 种子长 5 — 7 毫米, 有光泽 ,榄 绿色至 黄色。 花期 5 月 ;果期 8 月 。 产嵩明 (果东 ), 海拔 2380 米的 干燥山 坡上。 四川 (会东 ,海拔 2700 米) 新 记录。 本 种与阿 富汗、 巴基 斯坦、 印度 西北部 (海拔 1800 — 2100 米) 产的 St emodi Wall (1830) 极近, 但后者 叶更大 ,中间 小叶柄 更长, 背面被 薄毛, 花稍大 ,故可 区别。 2. 腺齿 省沽油 Staphylea shweliensis W. W. Smith (1921). 乔木或 灌木, 高 6 — 9 米, 小枝 无毛。 叶为 3 小叶, 叶轴长 4 一 6 厘米, 托叶 显著, 长 2.3 厘米, 线伏披 针形, 膜质, 小叶近 相等, 楠圆形 ,长 6 — 8 厘米, 宽 3 — 3.5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宽 楔形, 边缘具 整齐的 具腺体 的锯齿 ,上面 绿色, 无毛, 下面 较淡, 或近 粉白, 无毛, 侧 
354  云 南植物 志  脉 5 — 6, 可见, 侧 生小叶 柄长约 3 毫米, 中 间小叶 柄长约 1.5 厘米。 花序生 于一年 生枝顶 端, 长 5 — 6 厘米, 有 20 — 30 朵花, 花梗长 4 一 6 厘米, 小花 柄长约 8 毫米, 苞片 线形, 长 2-3 毫米, 花 苍白至 黄色, 花萼长 圆形, 长约 6 毫米, 花瓣倒 卵形, 与 花萼近 相等, 雄蕊花 丝疏被 微柔毛 ,花柱 2, 和子 房疏被 较长微 柔毛, 果 未见。 据原 描述, 产我省 怒江, 北纬 25°20', 海拔 2700 米的 丛林中 (Forrest 15800)。 我们 未见到 标本。 本种近 St. emodi Wall. (1830), 但叶有 具腺体 的锯齿 ,且花 较小, 故可 区别。 3. 野 鸦棒属 Euscaphts Sieb. & Zucc. 落叶灌 木或小 乔木, 平滑 无毛; 芽具二 鳞片。 叶对生 ,有 托叶, 脱落, 奇数羽 状复叶 ,小 叶革质 ,有细 锯齿, 具 柄及小 托叶。 圆锥花 序顶生 ,花 两性, 花萼 宿存, 5 裂, 覆瓦状 排列, 花盘 环状, 具圆齿 ,雄蕊 5, 着生于 花盘基 部外缘 ,花 丝基部 扩大, 子房 上位, 心皮 2 — 3 枚, 裂片 全裂, 成为 一室, 无柄, 花柱 2 — 3 枚, 在基部 稍连合 ,柱头 头状, 胚珠 二列, 朞葵 1-3, 基部有 宿存之 花萼, 展开, 革质, 沿内面 腹缝线 开裂; 种子 1 一 2, 具假 种皮, 白色, 近 革质, 子叶 圆形。 4 种。 产日本 至中南 半岛。 我国产 3 种。 云南有 1 种。 1. 野鸦椿 (植 物名实 图考) 图版 110, 8 — 11 小 山辣子 (镇雄 ), 山海椒 (威信 ) Euscaphis japonica (Thunb.) Dippel (1892) ; 图鉴 (1972)*. Sambucus japonica Thunb. (1784) ; Euscaphis staphyleoides S. et Z. (1835) ; Helokia japonica Rafin. (1838) ; Euscaphis konishii Hayata (1913) ; Evodia chaf- fajonii Levi. (19】4); Euscaphis chinensis Gagn. (1948), syn. nov. 落叶小 乔木或 灌木, 高 (2 — ) 3 — 6 ( — 8) 米, 树皮灰 褐色, 具纵 条紋, 小枝 及芽红 紫色, 枝叶揉 碎后发 出恶臭 气味。 叶 对生, 奇 数羽状 复叶, 长 (8 —) 12-32 厘米, 叶轴淡 绿色, 小叶 5 — 9, 稀 3— 11 , 厚 纸质, 长卵形 或长楠 圆形, 稀为 圆形, 长 4 一 6 ( — 9) 厘米, 宽 2 — 3 (一 4)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钝圆, 边缘 具疏短 锯齿, 齿尖有 腺体, 两面 除背面 沿脉有 白色小 柔毛外 无毛, 主脉 在上面 明显, 在背面 突出, 侧脉 8 — 11, 在两面 可见; 小 叶柄长 1 一 2 亳 米, 小托叶 线形, 基部 较宽, 先端尖 ,具微 柔毛。 圆锥花 序顶生 ,花 梗长达 21 厘米, 花多, 较 密集, 黄白色 ,径 4 一 5 毫米, 萼片与 花瓣均 5, 椭圆形 ,萼片 宿存, 花盘 盘伏, 心皮 3, 分离。 朞 獎果长 1.5 — 2 厘米, 每一花 发育为 1 一 3 个 朞獎, 果皮软 革质, 紫 红色, 有纵 脉纹; 种子近 圆形, 径约 5 毫米, 假种皮 肉质, 黑色, 有 光泽。 花期 5—6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镇雄、 威信、 彝良、 盐津, 海拔 900 — 1800 米的疏 林或灌 丛中。 云南 (东 北部) 新记 录。 我国除 西北外 ,全国 各地均 产之。 日本, 朝鲜 亦有。 木材可 为器具 用材; 种子油 可制皂 ;树 皮可提 烤胶; 根及干 果入药 ,用 于祛风 除湿。 亦 栽培 作观赏 植物。 
省 沽油科  355  4. 山 香圆属 Turpinia Vent. 乔木或 灌木, 枝圆 柱形; 叶对生 ,无 托叶, 奇数羽 状复叶 或稀为 单叶, 叶 柄在着 叶处收 缩, 小叶 对生, 革质, 有吋有 小托叶 ;圆 锥花序 开展, 顶生或 腋生, 分枝 对生, 花小, 白色, 整 齐, 两性, 花萼 5, 覆瓦状 排列, 宿存, 花瓣 5, 圆形, 无柄, 覆瓦伏 排列, 花盘 伸出, 具 圆齿或 裂片, 雄蕊 5, 着生 于花盘 裂齿的 外面, 花丝 扁平, 子房 无毛, 3 裂, 3 室, 花柱 3, 合 生或分 离, 柱头近 头形, 胚珠在 子房室 中数枚 或更多 ,排为 二列, 上升, 倒生 胚珠, 果实近 圆形, 革 质, 有疤痕 ,花柱 分离, 不裂。 3 室, 每室 有几个 或多数 种子, 种 子下垂 或平行 附着于 房壁, 种皮硬 膜质或 骨质, 子叶微 隆起。 30-40 种, 分布 于斯里 兰卡到 日 本, 马来西 亚及美 洲中部 和南部 热带。 我国有 16 种, 产 西南至 台湾。 云南有 8 种。 分种 检索表  I ( 4 3 ( 2 4 ( 1 5 ( 6 6 ( 5 7 ( 8 8(7 9 (10 10( 9 11(12 12(11 13(14 14( 13  叶为 单叶。 叶无 柄或近 无柄, 基部 心形; 果 皮薄, 约 1 毫米 叶 具柄, 基部阔 楔形或 钝圆; 果 皮厚达 1 .5 — 2. 5 毫米 …- 叶 为羽状 复叶。 花柱下 部及子 房疏被 硬毛; 果皮厚 0.5 — 1.0 毫米; 果径 1 一 1.5 厘米  1. 心叶 山香圆 T. tubsessilifolia '2. 疏脉 山香圆 T. indochinensis  3. 硬毛 山香圆 T. affinis  花柱, 子房 无毛。 果皮厚 2 — 5 毫米或 更厚; 果径 2 — 2 . 5 厘米; 花药长 圆状披 针形, 常 长渐尖 4, 大果 山香 囫 T. pomifera 果皮薄 ,0.5 — 1( — 1.5) 毫米。 种 子大, 径约 1 厘米 S. 大 籽山香 圓 T. macrosperma 种子小 ,径仅 5 亳米。 小叶 3 (— 4) 枚; 花序 顶端具 2 脱落的 苞片; 花较小 (瓣长 2 毫米, 萼长 1.75 毫米) 6. 粗壮 山香圆 T. robuste 小叶 3( — 4) 以上; 花序 顶端无 苞片。 叶纸 质或近 革质, 第二 次脉易 见或多 少可见 7. 山香圆 T. montana 叶 革质, 第二 次脉不 明显; 花 序密, 花密集 8. 越南 山香圆 T. cochinchinensis  1 心叶 山香圆 图版 111, 1 Turpinia subsessilifolia C. Y. Wu, sp. nov. Species foliis simplicibus, subsessilibus, basi eordatis, planta caleieola valde in- signis.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2 — 5 米。 小枝 粗壮, 黑灰 色或灰 褐色, 分枝及 着叶处 膨大, 皮 孔明显 可见。 单叶, 对生, 卵形 或长方 卵形, 厚革质 ,长 11— H (—16.5) 厘米, 宽 5.5 — 7 (—8) 厘 米, 先端 钝圆, 具 尖头或 渐尖, 尖头长 5 — 10 (-15) 毫米, 边缘具 圆齿或 锯齿, 齿尖 有黑色 
356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no I 一 2. 云南 澳椒树 Tapiscia yunnanensis W. C. Cheng, ct C. D. Chu, 1. 花枝, 2. 果; 3— 7. 嵩明省 沽油 Staphylea forrestii Balf. L, 3. 枝条, 4. 叶背面 一部分 ,示 毛被, 5. 花纵剖 ,— 6. 果, 7. 种子; 8 — 11. 野 鸦椿 Euscaphis japonica (Thunb.) Dippel, 8. 叶, 9. 花纵剖 , 10. 花除去 花被, 示雌 雄蕊, 11 . 果。 
省 沽油科  357  腺体, 基部 浅心形 或稀为 浑圆, 两面 无毛, 表面亮 绿色, 背面 稍淡, 主脉在 背面明 显隆起 ,色 淡, 在表面 明显, 侧脉 5 — 9 ( 一 11), 弧形 上举, 在背面 明显, 在上面 可见, 网脉 在背面 明显, 至边缘 尚清楚 可见, 在 上面微 可见; 无柄, 或叶柄 极粗短 ,带 紫色, 长不及 5 毫米。 圆锥花 序顶 生或生 f 叶腋, 长约 11 厘米, 花梗 紫色, 微被小 绒毛, 花较 疏松; 花小, 黄 白色带 紫色, 开放 吋长约 3 毫米, 花萼 5, 长 圆形, 黄白色 ,长约 1.5 毫米, 宽约 1.1 毫米, 具 缘毛, 外面有 小 绒毛; 花瓣 5, 生于花 盘外, 长约 2 毫米, 宽约 1.8 毫米, 有缘毛 ,花盘 有皱折 ,无毛 ;子房 上位; 花柱 3, 分离, 与花药 等高。 果 未见。 花期 4 一 6 月。 产西畴 ,海拔 1700 米 的干燥 林内或 石灰岩 山上。 西畴: 法 斗西面 石山, 武全安 (C. A Wu), 7792 ( 花模式 ); 脱 皮树公 社偏岩 石灰岩 山顶, 海拔 1700 米, 王守正 (S. C Wang), 679 ( 花模式 Fl typus! HY); 南昌 公社, 偏岩村 垮岩, 石灰山 林内, 武全安 8029。 本种叶 较厚, 基部近 心形, 近无柄 , 易 与他种 区别。 2. 疏脉 山香圆 图版 111, 5—6 Turpinia indochinensis Merr. (1933) ; 海南 植物志 (1974). 乔木, 高 6 — 12 米。 单叶 对生, 叶长 卵形, 卵 形至椭 圆形, 稀为倒 卵形, 长 11— 15 — 20 (-25) 厘米, 宽 (5 —) 8-12 厘米, 先端 钝圆, 具尖头 或渐尖 ,基部 渐狭, 边缘具 疏锯齿 ,上 面 绿色, 背面黄 绿色, 两面 无毛, 主脉 在上面 明显, 在背面 隆起, 侧脉 7 — 8, 网脉在 背面明 显, 在 上面微 可见, 叶柄长 (1 一) 2-3 厘米, 无毛。 顶生圆 锥花序 ,疏松 ,长达 30 厘米, 花 两性, 花长 4 一 5 毫米, 浅黄色 ,花萼 5, 倒 卵形或 卵形, 长 3.5 毫米, 除 上部边 缘有缘 毛外, 余无毛 ,或外 部极疏 被白色 短柔毛 ,花瓣 5, 倒卵状 匙形, 与萼 对生, 长 3.5 (— 4) 毫米, 干后 白色, 无毛, 雄芯 5, 与花瓣 互生, 长约 3.5 毫米, 花丝扁 ,基 部宽约 1 毫米, 被 白色微 柔毛, 花药丁 字着; 花盘 明显, 有 齿裂; 子房卵 圆形, 径约 1.5 毫米, 花柱短 ,长 1.2 毫米, 连 子房外 面被白 色柔毛 ,花柱 3, 分离, 子房 3 室, 每 室有侧 生胚珠 4 枚。 果近 圆形, 径 1 一 1 2 厘米, 外果 皮厚约 1.5 毫米, 2-3 室, 每室 1 一 2 种子; 种子浅 黄色, 有 光泽, 压扁, 长 5 — 7 毫米。 花期 3 — 4 月; 果期 8 — 11 月。 产河口 、屏边 、西畴 ,海拔 78 — 1300 米的 山谷, 湿润 的灌木 丛中。 广东 (海南 ) 也有。 越 南 北部有 分布。 本种近 T. ovalifolia Elmer (产菲 律宾) ,但后 者在花 未开放 吋花序 短于叶 ,而 本种花 序较 叶长; 亦近 T. sphaerocarpa Hassk. 但后 者花小 (开放 吋径为 2 毫米) ,故可 区别。 3. 硬毛 山香圆 月 亮果, 水通果 (西畴 ) Turpinia af finis Merr. et Perry (1941). 小乔木 ,除花 序外, 全部 无毛, 树皮深 褐色。 奇 数羽状 复叶, 叶柄长 6 — 14 厘米, 小卟 2-4, 稀为 5, 小叶 革质, 椭圆状 长圆形 ,长 7 — 18 厘米, 宽 2.5 — 6 厘米, 基部椟 形或钝 ,先 端渐尖 ,尖长 1 一 1.25 厘米, 边缘大 部分密 被钝齿 ,侧脉 7 — 10, 弯拱形 上升, 网脉不 显著: 托叶 脱落, 小托 叶小; 小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圆锥 花序长 30 厘米, 分枝 展开, 被短 柔毛, 花在花 轴上成 假总状 花序, 或馓形 花序, 大, 小花 梗长约 1.5 毫米, 花瓣 ^4 毫米, 倒卵伏 椭 圆形, 具缘毛 ,内面 有绒毛 ,花 丝长约 3 亳米, 基 部宽约 1 毫米, 向上 渐狭, 常有短 缘毛, 
358  云 南植物 志  花药 卵状长 圆形, 长 K 一 1.2) 毫米, 花盘 有齿, 长为 子房之 1/2, 子 房长约 1 毫米, 花柱长 2 毫米, 子房和 花柱具 长硬毛 ;胚珠 6 — 8; 浆果近 圆形, 径 1 一 1.5 厘米, 有疤痕 ,花柱 宿存, 多 数有 硬毛, 果皮厚 0.5—1.5 毫米。 花期 3 — 4 月; 果期 8 — 11 月。 产 泸水、 贡山、 临沧、 耿马、 屏边、 西畴、 金屏、 马关、 富宁、 建水、 文山, 海拔 1100 — 2000 米 的沟边 或山箐 林中。 树干 可培养 香菇, 木耳。 4. 大果 山香圆 Turpinia pomifera (Roxb.) DC. (1825) ; Hook. f. (1874). Dalrympelea pomifera Roxb. (1814). 4a. 大果 山香圆 var. pomifera 小 乔木或 灌木, 高可达 8 米; 小枝 灰色, 无毛, 节处常 膨大; 奇 数羽状 复叶长 15 — 50 厘 米, 托 叶在二 对生叶 柄间, 三角形 ,脱落 ;小叶 3 — 9, 薄革质 ,矩 圆伏椭 圆形, 稀近 卵形, 长 8 -H (-20) 厘米, 宽 (2.5 — )5 — 7 (—8) 厘米, 先端尖 或钝有 突尖, 基 部常宽 楔形, 边缘有 锯齿, 两面 无毛, 侧脉 7 — 8( — 9), 连同网 脉在两 面明显 可见, 网脉近 平行; 顶 生小叶 柄长达 5 厘米, 侧 生小叶 柄长仅 5 — 15 毫米, 小 托叶披 针状圆 形至近 卵形, 脱落。 圆 锥花序 顶生, 花序短 于叶, 长达 21 厘米, 较 粗壮, 花大, 长 3.5 — 4 毫米, 花药长 圆状披 针形, 常长 渐尖。 果大, 径 1.5 — 2.5 厘米, 幼果果 皮粗糙 。成熟 吋厚达 2 — 5 毫米。 花期 1 一 4 月 ;果 10 月 尚存。 产思茅 、西双 版纳、 麻栗坡 ,海拔 350 — 650 米 的杂木 林中、 村边、 路旁。 印度至 越南北 部有 分布。 4b. 山 麻风树 (金平 ) 小香元 (景洪 ) var. minor C. C. Huang var. nov. Atypo recedit fructibus minoribus, circ. 1 em. diametro. 与原 变种区 别在于 果小, 径仅达 l 厘米。 文山、 西畴、 屏边、 麻 栗坡、 蒙自、 金屏、 马关、 景洪, 海拔 (740 —) 1400—1500 米的密 林中。 5. 大籽 山香圆 图版 111, 7 戛 布汗气 (贡山 ) Turpinia macrosperma C. C. Huang, sp. nov. Speciebus omnibus adhuc cognitis seminibus magnis, ad 8 ― 10 mm. longis differt. 乔木, 高 8 米, 稀达 20 米, 枝 干后黑 褐色。 羽状 复叶, 叶 轴长达 30 厘米, 小叶 (5 —) 7 枚, 纸质或 薄革质 ,卵 形或长 卵形, 长 12 — 16.5 厘米, 宽 5.5 — 7 厘米, 先端渐 尖或钟 圆而有 短尖, 基部 钝圆, 稀为 渐狭, 边缘有 粗锯齿 ,两面 无毛, 侧脉 7 — 9, 弧形 上举, 网脉近 平行, 在上面 可见, 在背面 明显;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无毛。 顶生圆 锥花序 ,花 未见。 果绿色 ,不 规则 圆形, 径 1 一 1.2 厘米, 外果 皮薄, 厚仅 0.2 毫米, 2—4 室, 每室 1 种子; 种子 黄色, 大, 长 8 — 10 毫米, 有 光泽。 贡山 (独龙 江), 海拔 1150 — 1400 米 的潮湿 林中。 贡山: 四区都 都村, 海拔 1400 米, 毛品一 (P I. Mao) 449 ( 果模式 Fr TypustHY.); 
省 沽油科  359  图 版 HI 1. 心叶 山香圆 Turpinia subsessilifolia C. Y.Wu, 叶; 2—4. 山香圆 Turpinia montana (Bl.) Kurz,2. 花 枝, 3. 花, 4. 果; 5 — 6. 大叶 山香圆 Turpinia indochinensis Merr., 5. 叶, 6. 果及 种子; 7. 大耔 山香画 Turpinia macrosperma Huang, 种子 : 8 — 9. 越南 山香圆 Turpinia cochinchinensis (Lour.) Merr., 8. 小叶 叶背, 9. 果. 
360  云 南植物 志  俅江, 海拔 1150 米, 俞德浚 20474。 6. 粗壮 山香圆 Turpinia robusta Craib (1926). 乔木, 高约 8 米, 小枝 无毛, 圆柱形 ,树皮 红褐色 ,皮孔 显著。 叶 对生, 3 (一 4) 小叶, 叶 轴 干后灰 白色, 无毛; 小叶革 质或薄 革质, 长圆形 ,长圆 状椭圆 形或长 圆伏倒 卵形, 长约 14 厘米, 宽约 6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楔 形或钝 ,边缘 有小锯 齿或圆 锯齿, 主脉 在上面 明显, 在 背面 突出, 侧脉 8 ( — 10), 弧曲 上举, 在 近边缘 网结, 在上面 明显, 在背面 突出, 网脉 在两面 可见; 小 叶柄长 3 — 10 毫米, 上面 具槽, 先端有 二腺体 。圆 锥花序 腋生, 长 8 — 15 厘米, 小花 梗长 0.7 — 4 厘米, 花序梗 顶端具 2 苞片, 苞 片长约 6 毫米, 宽约 2.5 (— 4) 毫米, 脱落, 无 毛; 花萼 5, 近椭圆 形或椭 圆状倒 卵形, 先端 浑圆, 长 1.75 毫米, 宽 1.5 毫米, 具缘毛 ,花瓣 5, 倒卵形 ,先端 钝圆, 长 2 毫米, 宽 1.5 毫米, 具短 缘毛; 雄蕊 5, 无毛, 花丝长 1.5 毫米, 下 部宽扁 ,上部 较细, 花药长 0.75 毫米; 花 盘短, 上部有 小齿; 子房与 花盘近 等大, 花柱短 ,柱 头 3, 先端 平截, 下面 结合。 果 未见。 花期 1 月 开始。 见于西 双版纳 ,海拔 850 米 的干燥 石灰山 上的密 林中。 原产 泰国, 中国 (云南 南部) 新 记录。 本种近 T trifoliata Ridl.. 但各部 均大而 粗壮, 花 大球形 (据 Craib) ,亦近 T. pomifera (Roxb.) DC 但小叶 3( — 4) 枚, 花序梗 顶端具 1 脱落的 苞片, 花较小 (花 瓣长 2 毫米, 萼长 1. 7 5 毫米 ), 故均可 区别。 7. 山香圆 图版 111, 2—4 Turpinia montana (Bl.) Kurz (1875) ; Merr. (1934, 1938) ; 海南 植物志 (1974)*. Zanthoxylum montanum Bl. (1825) ; Turpinia parva Koord. et Valet. (1903) ; Turpinia gracilis Nakai (1924). 7a. 山香圆 var. montana 小乔木 ,枝和 小枝圆 柱形, 灰白 绿色。 叶对生 ,羽状 复叶, 小 轴长约 15 厘米, 纤细, 绿 色, 小叶 对生, 小叶 6, 纸质, 长圆 形至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4 一) 5—6 厘米, 宽 2 — 3 厘米, 先 端尾状 渐尖, 尖尾长 5 — 7 毫米, 基部宽 楔形, 边缘具 疏圆齿 或锯齿 ,两面 无毛, 上面 绿色, 背面 较淡, 侧 脉多, 在上面 微可见 ,在背 面明显 ,网 脉在两 面几不 可见; 侧生小 叶柄长 2 — 3 毫米, 中间 小叶柄 长可达 15 毫米, 纤细, 绿色。 圆 锥花序 顶生, 轴长达 17 厘米, 花较多 ,疏 松, 花小, 径约 3 毫米; 花萼 5, 无毛, 宽椭 圆形, 长约 I. 3 毫米; 花瓣 5 , 椭圆形 至圆形 ,具绒 毛或 无毛, 长约 2 毫米, 花丝 无毛。 果球形 ,紫 红色, 开裂, 径 4 一 7 毫米, 外果 皮薄, 厚约 0.2 毫米, 2—3 室, 每室 1 种子。 产 勐海, 景洪, 勐腊, 思茅。 分布于 我国南 部和西 南部。 中南 半岛、 爪哇、 苏门 答腊亦 有之。 本 种是本 属中广 泛分布 的种, 小树, 具 很细的 疏生的 比叶长 的圆锥 花序, 少花, 花小 (开 吋径约 2 毫米) ,花瓣 具绒毛 ,故可 区别。 7b. 光 山香圆 var. glaberrima (Merr.) T. Z. Hsu, comb. nov. 
漆树科  361  Turpinia glabeTri'ma Merr. (1931, 1935). 与原变 种的区 别在于 叶稍大 稍厚, 花序 密集, 较 叶短。 产屏边 、西畴 、麻 栗坡、 马关、 广南、 富宁、 砚山, 海拔 1100 — 1350 米的 林缘。 分 布于我 国 广东、 广西和 贵州。 越 南北部 亦有。 Merr. (1931) 依据 广东标 本定为 一种。 但我 们检视 大量的 广东、 广西标 本后, 认为它 和 T.montana (Bl.) Kurz 的叶形 和质地 相比仍 属后者 的变异 范围内 。作为 后者的 变种是 恰当的 ,而 且是向 T. cochinchinensis (Lour.) Merr 过渡的 类型。 8. 越南 山香圆 图版 111, 8 — 9 Turpinia cochinchinensis (Lour.) Merr. (1938). Triceros cochinchinensis Lour. (1790); Turpinia nepalensis Wall (1830) nom. nud.; T. microcarpa Wight et Am. (1834) ; T. pomifera Hemsl. (1833) p.p.; Mauro- cenia cochinchinensis (Lour.) O. Ktze (1891). 落叶 乔木, 高 6 — 7 米, 稀达 12 米, 老枝褐 色或黑 褐色, 幼枝 较淡, 皮孔 褐色, 明显, 枝 有节。 奇数羽 状复叶 ,对生 ,长 15 — 21 厘米, 小叶 3 — 5, 革质, 长卵形 或长倒 卵形, 长 (6 —) 10 — 12( — 厘米, 宽 2.5 — 4( 一 5) 厘米, 边缘具 圆锯齿 ,两面 光亮, 主脉 在两面 明显, 侧脉 7 — 8 ( — 10), 在 近边缘 网结, 网脉不 明显。 圆锥花 序顶生 或腋生 ,长 8 — 14 (一 23) 厘米, 苞 片及小 苞片小 ,脱落 ,花 序分枝 密集, 花密集 ,花小 ,萼 5, 宽椭 圆形, 长 1 一 1.5 毫米, 边缘白 色; 花瓣 5, 长圆形 ,长约 2 毫米; 雄蕊 5, 与花瓣 几等长 ,花药 圆形, 小, 2 室, 花盘 分裂, 花 柱长约 1 毫米, 柱头近 盘状。 浆果 紫色, 干后黑 褐色, 径约 7 毫米。 产 泸水、 碧江、 芒市、 腾冲、 双江、 凤庆、 龙陵、 瑞丽、 镇康、 临沧、 沧源、 景东、 勐海、 易 门, 海拔 1200 — 2100 米的 湿润密 荫处。 分布 于我国 广东、 广西 南部、 四川和 贵州。 国外分 布于 印度, 缅甸, 越南。 205. 漆树科 Anacardiaceae 乔木或 灌木, 稀为藤 本或亚 灌木状 草本, 通常韧 皮部具 树脂。 叶互生 ,稀 对生, 单叶或 3 小 叶或奇 数羽状 复叶, 无托叶 或托叶 不显。 花小, 辐射 对称, 典型为 两性, 通常退 化为单 性或 杂性, 排列成 顶生或 腋生的 圆锥花 序或总 状花序 ;通 常为双 被花; 花萼 3 — 5 裂, 极稀 萼片 离生, 有 吋呈佛 焰苞状 不规则 撕裂或 呈帽状 脱落, 有 的属花 后花萼 扩大, 裂片 在芽中 覆 瓦状或 镊合状 排列, 宿存或 脱落; 花瓣 3 — 5, 稀无, 分离, 极稀基 部合生 ,通常 下位, 覆瓦 状或 镊合状 排列, 脱落或 宿存, 有 吋花后 增大; 雄蕊着 生于花 盘基部 或有吋 着生在 花盘边 缘, 与花 瓣同数 或为其 2 倍, 稀 较少, 极稀 较多, 花丝 线形或 钻形, 分离, 花药 卵形、 长圆形 或 箭形, 2 室, 内向 纵裂; 花盘 环状、 盘状或 杯状, 全缘或 5 — 10 浅裂或 呈柄状 凸起; 心皮 5 — 1, 稀 较多, 分离仅 1 个发育 或合生 ,子房 上位, 通常 1 室, 少有 2—5 室, 极稀 多室, 胚珠每 室 1 个, 倒生, 珠柄 自基部 直立或 伸长自 顶端下 垂或沿 子房壁 上升, 花 柱通常 1, 稀 2 — 5, 常 分离, 柱 头多为 头状。 果多为 核果, 有 的在花 后花柄 膨大而 成肉质 棒状或 梨形的 假果, 有的花 后花托 膨大呈 肉质下 凹包于 果的中 下部, 外果 皮薄, 中果 皮多具 树脂, 通 常厚, 内 果皮 坚硬, 骨质、 硬 壳质或 革质, 1 室或 3 — 5 室, 每室具 1 种子; 种子 直立或 平展或 悬垂, 
362  云 南 植 物 志  胚 稍大, 肉质, 弯曲, 子叶 膜质, 扁平或 稍肉质 而平凹 ,胚根 向上或 向下, 无胚 乳或有 少量薄 的 胚乳。 约 60 属, 600 种, 主产全 球热带 、亚 热带, 有 的延伸 到北温 带地区 6 我国有 15 属, 55 种; 云南有 15 属, 44 种。 本科 有重要 的经济 价值, 尤以产 漆著称 (漆 ToxKodendron vernicifluum (Stokes) F. A. Barkl.), 生漆 为工业 和国防 的重要 涂料, 产量 以我国 最多。 盐肤木 Rhus 为 五倍子 蚜虫的 寄主 植物, 五倍 子酸为 制革、 医药、 塑料和 墨水等 工业上 的重要 原料。 有的 为著名 的热带 果树, 如杧果 Mangifera, 腰果 A naca rdhim。 还有不 少的果 和种子 可食, 如 山檨子 Buchana- nia, 南酸麥 Choeruspondias 、人 面子 Dracontomelon 、肉 托果 Semecarpus 、核 榔青 Spondias 等 。 不少的 种子富 含油分 ,供工 业上作 润滑油 或制皂 ,如 厚皮树 Lannea 、黄 连木 Pistada 、盐肤 木、 摈榔青 和漆。 腰果种 子含油 量最高 ,是优 良的食 用油。 多数的 树皮和 叶均含 鞣质, 可提 烤胶, 如山 檨子、 南酸麥 、黄垆 Cotmus 、厚 皮树、 杧果、 盐肤木 、槟 榔青和 漆树。 有的 木材和 树皮可 作黄色 染料, 如 黄栌、 黄 连木。 不少的 为热带 、亚热 带的用 材树种 ,木 材坚硬 耐腐, 如 杧果、 黄 连木、 人面 子等。 有的供 药用, 如腰果 、南 酸枣、 盐 肤木、 漆等。 有的为 速生、 适 应性 强的良 好造林 树种, 如南 酸枣。 也有 的为庭 园绿化 和观赏 树种, 如 黄垆、 杧 果等。 漆树科 从习性 、外形 以及花 的构造 与通常 所称的 羽状复 叶类, 如 橄榄科 Burseraceae 、苦 木禾斗 Simarubaceae、 无 患子科 Sapindaceae > 芸香科 Rutaceae x 棟科 Meliaceae、 槭树科 Ace- raceae 、清 风藤科 Sabiaceae 、省 沽油科 Staphyleaceae 、牛 栓藤科 Connaraceae 等 有一定 亲缘关 系, 且不易 鉴别, 它们 大多为 乔木或 灌木、 羽状 复叶、 多无 托叶、 花小、 常 具花盘 和多无 胚乳, 而 漆树科 与上述 各科的 相异点 是韧皮 部具裂 生性树 脂道、 子 房通常 1 室、 稀 3 — 5 室、 胚 珠每室 单生、 倒生、 珠柄 直立或 沿子房 壁上升 或伸长 至子房 顶端、 果为 核果。 与芸 香科、 橄 榄科、 苦木 科亲缘 极近, 芸香科 胚弯生 ,但叶 具腺点 ,橄榄 科韧皮 部也具 树脂, 但子房 3 — 5 室, 每室 2 胚珠, 苦木 科胚珠 单生, 花 单性或 杂性, 但树皮 极苦而 不同。 漆树 科从胚 珠珠被 及珠柄 的形成 、胚常 弯生与 无患子 科亲缘 极近, 且常置 于同一 目内, 但 无患子 科无树 脂道。 漆树 科根据 其系统 发生曾 被置于 无患子 科内。 HalHer 认 为其祖 先是柔 荑花类 和搣树 科, 其过 渡类型 可能是 单被花 (无 被花) 的黄 连木属 P&acna 。有 的学者 认为起 源于芸 香科。 分属 检索表 1(6) 心皮 5, 分 离或仅 1 个, 花柱 常侧生 于子房 基部, 胚珠 基生, 单叶 全缘。 2(3) 心皮 5, 分离, 通常仅 1 个发育 ,雄蕊 8 — I 2 , 全 部发育 1. 山様子 » Buchanani. 3(2) 心皮仅 1 个, 雄蕊 5 — 10, 部分 退化, 常仅 1 一 5 个 发育。 4(5) 雄蕊 8 — 10, 花 柱偏离 中心, 花 梗在果 吋膨大 2. 腰果属 Anacardhim 5(4) 雄蕊 1 一 5, 花柱 侧生, 果吋 花梗不 增粗或 略变粗 3 . 杧果属 Mangifera 6(1) 心皮 3— 5( 稀 1), 多少 合生, 胚珠通 常悬垂 于顶端 ,叶多 为羽伏 复叶。 7 (16) 心 皮通常 4 一 5, 核果 4 一 5 室, 稀 1—2 室不育 ,胚珠 悬垂于 顶端, 叶多 为羽状 复叶, 稀有 3 小叶 或 单叶。 8(15) 乔木或 灌木, 胚 直立。 9(10) 花杂性 ,花瓣 镊合状 排列, 雄蕊 8_10 • 4. 摈 榔青属 SpondiM 
漆树科  i6i  10(9) 花瓣 覆瓦伏 排列。 11(14) 花 5 基数, 子房 5 室。 12(13) 花 两性, 排列成 腋生或 近顶生 的圆锥 花序, 花 瓣基部 镊合状 排列, 仅先端 成覆瓦 状排列 ;子房 5 室, 花柱先 端连合 ,果核 压扁, 边缘具 小孔, 上面具 5 个 凹入的 盾状体 S. 人 面子属 Dracontomelon 13(12) 花杂性 异株, 雌花 单生或 2 — 3 朵或多 朵簇生 叶腋, 花瓣 覆瓦状 排列, 果核卵 圆形, 顶端具 5 个 /J 、孑 L 6. 南 酸寧属 Choerospondiaa 14(11) 花 4 基数, 雌花组 成圆锥 花序, 花柱 侧生, 子房 4 室 7. 厚 皮树属 Laimea 15( 8 ) 通常 为攀援 状木质 藤本, 胚弯曲 ,花瓣 覆瓦状 排列, 花 5 基数, 子房 1 室 8. 藤漆属 Peg" 16(7 ) 心皮 3 , 通常仅 1 个发育 ,其 余不育 或缺。 17(26) 子房和 果实都 与花托 分离, 胚珠 基生或 悬垂于 顶端, 叶为 单叶、 3 小 叶或奇 数羽状 复叶。 18(19) 花为单 被花, 单 性异株 9. 黄 连木属 Pi«tacia 19(18) 花有 花萼和 花冠。 20(21) 单叶, 果吋 不孕花 花柄伸 长而被 长柔毛 10. 黄栌属 Cotimw 21(20) 叶多 为羽状 复叶, 稀 单叶或 3 小叶; 果吋花 柄不如 上述。 22(23) 圆 锥花序 顶生, 多花, 果红色 ,被腺 毛和具 节毛或 单毛, 外果皮 与中果 皮连合 ,中果 皮薄, 与内果 皮分离 ,树脂 不含漆 11. 盐 肤木属 R»»» 23(22) 圆锥花 ,顶生 或腋生 ,果黄 绿色, 多无毛 或稀被 微柔毛 或刺毛 ,但无 腺毛, 外果皮 极薄, 膜质, 与 中果皮 ^离, 中果 皮厚, 与 内果皮 连合。 24(25) 叶多 为羽状 复叶, 稀 为掌状 3 小叶, 圆 锥花序 腋生, 中果皮 蜡质, 白色, 具褐 色树脂 道条纹 …… 12, 漆属 Toxicodendron 25(24) 叶 为掌状 3 小叶, 稀为 5 小叶, 圆锥花 序顶生 ,中果 皮暗红 色胶质 …… 13. 三 叶漆属 Terminthia 26(17) 子房 和果实 埋入杯 状或管 状的花 托内, 胚珠 悬垂于 室顶, 叶为 单叶。 27(28) 子房半 下位, 花柱 3, 顶生, 略叉开 14. 肉托果 JS Semecarpu. 28(27) 子房 下位, 花往 1, 顶生, 果吋外 面具纵 向条纹 15. 辛 果漆属 Drimycarpiu 1. 山 檨子属 Buchanania Sprengel  乔木或 灌木。 单叶 互生, 革 质或薄 革质, 具柄, 叶 披针形 或倒卵 状披针 形或长 圆形或 倒卵状 长圆形 。复圆 锥花序 顶生或 腋生, 花小, 两性, 无柄或 具短柄 ,通常 5 数, 稀 4 一 6 数, 通常 白色, 芳香; 花 萼小, 3-5 裂, 裂 片半圆 形或半 卵形, 覆瓦状 排列; 花瓣长 圆形, 覆瓦状 排列, 开花吋 外卷; 雄蕊 8 — 12, 着生 在花盘 基部, 花丝 线形或 钻形, 花药长 圆状卵 形或箭 形, 药窒侧 向纵裂 ;花盘 坛状或 杯状, 肥厚, 具纵槽 ,有 吋明显 4 一 6 裂; 心皮 4 一 6, 分离, 仅 1 个发育 ,下 半部包 藏在花 盘中, 子房长 圆形, 1 室, 1 胚珠, 花柱短 ,柱头 偏斜, 平截。 核 果小, 双凸 镜状, 红色, 干后 褐色或 黑色, 先端 具花柱 痕迹, 外果 皮薄, 内果 皮厚, 坚硬, 稀 脆; 种子一 侧膨大 ,子 叶厚, 胚根 向上。 约 45 种, 产 热带亚 洲和大 洋洲。 我国南 部和西 南部有 4 种, 云南有 2 种。 本属木 材质轻 不耐腐 ,宜作 箱板和 家俱。 
364  云 南堉物 志  分种 检索表 1 (2) 圆锥 花序密 被锈色 绒毛, 花 白色, 花 药卵形 1. 豆腐果 B. latifolia 2(1) 圆锥花 序无毛 ,花黄 绿色, 花 药箭形 2. 云南 山檨子 B. yunnanensis 1. 豆腐果 (云南 ) 图版 112, 1 — 3 山檨子 (台湾 ), 天干果 (元江 ) Buchanania latifolia Roxb. (1814) nom. nud. ; (1832) descr. ; Wight et Am. (1834) ; Hook. f. (1876) ; Engl, in DC. (1883) ; Pierre (1898)*; Lecte. (1908) ; Craib (1926) ; Merr et Chun (1935) ; Tard.-Blot in Aubr. (1962) ; 海南 植物志 (1974)*. 落叶 乔木, 高 13 — 15 米; 树皮 纵皱, 小枝 粗壮, 暗褐色 ,具圆 形突起 的皮孔 ,被 锈色微 绒 毛或近 无毛。 单叶 互生, 革质, 阔长 圆形, 长 12 — 24 厘米, 宽 6 — 10 厘米, 先端圆 形或微 凹, 基部圆 形或阔 楔形, 全缘略 背卷, 幼叶密 被锈色 长柔毛 ,后来 叶面变 无毛, 无光 泽或略 具 光泽, 叶背被 灰色长 柔毛, 侧脉 12 — 20 对, 斜升, 近 边缘处 网结, 侧脉和 网脉在 叶面微 凹, 在叶 背明显 突起; 叶柄长 1.5 — 2.2 厘米, 被长 柔毛。 圆 锥花序 顶生, 密 被锈色 绒毛, 长 达 20 厘米, 花序柄 粗壮, 花白色 ,径约 2.5 毫米, 无柄; 花萼 5 裂, 裂片 覆瓦状 排列, 披针 形, 长约 1.5 毫米, 背面 被锈色 柔毛, 边缘具 睫毛; 花瓣 5, 覆瓦状 排列, 长圆形 ,长约 2.5 毫 米, 宽约 1.5 毫米, 先端略 外卷, 无毛; 雄蕊 10, 花丝 线形, 长约 1.2 毫米, 无毛, 花 药长圆 形, 长约 0.5 毫米; 心皮 5 — 6, 分离, 仅 1 个发育 ,不发 育的心 皮线状 外弯, 子房圆 锥状, 长 约 1 毫米, 密被 锈色长 绒毛, 花 柱长约 0.5 毫米, 无毛。 核果双 凸镜状 ,径约 9 毫米, 厚约 6 毫米, 成熟吋 黑色, 被微柔 毛或近 无毛。 产 元阳、 红河、 元江; 生 于海拔 750 — 900 米 的沟谷 干燥疏 林中。 我国广 东海南 亦有。 分布 越南, 老挝, 泰国, 缅甸, 马来 西亚至 印度。 种 子可磨 豆腐, 故得名 "豆腐 果"。 2. 云南 山檨子 图版 112, 4 — 6 Buchanania yunnanensis C. Y. Wu, sp. nov. Species B. lucidae Bl. affinis, sed arboris deciduis, floribus flavido-viridibus, sessilibus glomeratis differt. 落叶 乔木, 高约 5 米; 小枝灰 褐色, 无毛, 具圆 形大叶 痕和突 起的小 皮孔。 先花 后叶, 叶 未见。 圆锥花 序顶生 ,长达 11 一 20 厘米, 无毛, 分 枝长达 2 — 6 厘米, 花 序轴和 花序柄 粗壮; 花黄 绿色, 无柄; 花萼 5 裂, 裂片卵 圆形, 长 和宽约 1,5 毫米, 无毛; 花瓣 5, 长 卵形, 长约 3 毫米, 宽约 2 毫米, 无毛, 开花吋 外卷; 雄蕊 10, 花丝 钻形, 上部 渐狭, 下部 较宽, 长约 1.5 毫 米, 无毛, 花药 箭形, 基部略 叉开, 长约 0.8 毫米; 花盘 无毛, 10 裂; 心皮 5, 无毛。 果 未见。 产景洪 ,海拔 1060 米的 路旁疏 林中。 云南 景洪、 普 文附近 598 公 里处, 海拔 1060 米, 路旁疏 林中, 乔木, 5 米, 叶巳落 ,花 黄 绿色, 少见, 1957 年 4 月 1 日, 云南队 9 01 9 ( 模式! Typ US! HY.)。 近于 B. lucida Bl. ,但先 花后叶 ,花黄 绿色, 无柄、 密集而 不同。 
图 版 112 1 一 3. 豆腐果 Buchanania latifolia Roxb., 1 . 花枝, 2. 花 (去花 瓣和雄 蕊), 3. 雄蕊 :4— 6. 云南 山横子 B. yun- nanensis C. Y. Wu, sp. nov., 4 • 花枝, 5 . 花 (去花 瓣及雄 蕊), 6 雄蕊。 
366  云南 植物志  2. 腰果属 Anacardium L 灌木或 乔木。 单叶 互生, 革质, 全缘, 无柄或 具柄, 多为倒 卵形, 先 端钝或 微凹, 圆锥花 序顶生 ,多 分枝, 呈伞房 状排列 ,具 苞片; 花小, 杂性 或雌雄 异株; 花萼 5 深裂, 裂片 直立, 覆 瓦状 排列; 花瓣 5, 线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在芽中 覆瓦状 排列, 开花吋 外卷; 雄蕊 8 — 12, 不 等长, 少数或 通常仅 1 个发育 ,花丝 线形, 基部近 合生或 稀与仲 长的花 托合生 ,花药 阔楠圆 形, 丁字 着生, 侧向 纵裂, 子房 无柄, 倒卵 形或倒 心形, 略不 对称, 压扁, 1 室, 1 胚珠, 珠柄 极短, 上升, 花柱偏 离中心 ,线形 ,柱头 1。 果肾形 ,侧向 压扁, 着生于 花托膨 大而成 肉质棒 状或梨 形的假 果上; 种子 肾形, 直立。 约 I 5 种, 产热带 美洲, 其中 1 种现全 球热带 栽培, 东 南亚一 带栽培 甚广。 我国 云南、 广 西和广 东均有 引种。 本属有 的为著 名油料 、水果 和树胶 植物。 1. 腰果 鸡 腰果, 棂如树 Anacardium occidentale L. (1753) ; DC. (1825) ; Hook. f. (1876) ; Kurz (1877) ; Engl, in DC. (1883) ; Engl, in Engl, et Prantl (1896)*; Lecte. (1908) ; Craib (1926) ; Tard.-Blot in Aubr. (1962)* ; 海南 植物志 (1974)*. 小乔木 或灌木 ,高 4 一 10 米; 小枝圆 柱形, 黄褐色 ,无 毛或近 无毛。 单叶 互生, 革质, 倒 卵形, 长 8 — 14 厘米, 宽 6 — 8.5 厘米, 先端 圆形、 平截或 微凹, 基部 阔楔形 或钝, 全缘, 两面 无毛 脉约 12 对, 侧 脉和网 脉两面 突起;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圆 锥花序 顶生, 宽大, 多分 枝, 排列成 伞房花 序式, 长 10 — 20 厘米, 最 下部分 枝长达 11 厘米, 多花 密集, 密被 锈色微 柔毛; 苞片 卵状披 针形, 长 5 — 10 毫米, 外面被 锈色微 柔毛; 花黄色 ,无 柄或具 短柄; 花萼下 部合生 ,上部 5 裂, 外面密 被锈色 微柔毛 ,裂片 覆瓦状 排列, 卵状披 针形, 先端 急尖, 长约 4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花瓣 5, 线状披 针形, 长 7 — 9 毫米, 宽约 1.2 毫米, 外 面被锈 色微柔 毛, 里面疏 被毛或 近无毛 ,开花 吋外卷 ;雄蕊 7 — 10, 通常仅 1 个发育 ,在雄 花中长 8 — 9 毫 米, 在 两性花 中较短 (5 — 6 毫米 ), 其 余不育 雄蕊长 3 — 4 毫米, 花丝 分离, 基部近 合生, 花 药小, 卵 圆形; 子房不 对称, 倒卵 圆形, 长约 2 毫米, 无毛, 花柱 钻形, 长 4 一 5 毫米。 果 肾形, 两侧 压扁, 长 2 — 2.5 厘米, 宽 1.5 厘米, 无毛, 果 下部为 花托与 花盘膨 大而成 肉质梨 形或陀 螺形的 假果, 长 3 — 7 厘米, 宽 4 一 5 厘米, 成熟吋 紫红色 ;种子 肾形, 长 1.5 — 2 厘米, 宽约 1 厘米。 原产热 带美洲 ,现 全球热 带广为 栽培, 我 国云南 (河口 、元江 、西双 版纳) 和 广西、 广东、 福建、 台 湾均有 栽培, 适于云 南海拔 900 米以下 的干热 河谷。 种子营 养价值 较高, 炒 食味如 花生, 可甜制 或咸制 ,亦 可加工 糕点和 糖果。 种 子油富 含 脂肪, 为上等 食用油 ,多 用于硬 化巧克 力糖的 原料。 果壳油 是一种 很好的 防腐剂 和防水 剂, 可用 以治牛 皮癣、 铜钱 癬和香 港脚。 假果可 生吃和 酿酒、 制 果汁、 果酱、 蜜饯、 罐头。 木 材耐腐 ,可供 造船。 树皮用 于杀虫 ,治白 蚁和制 不退色 墨水。 
漆树科  367  3. 忙果属 Mangifera L. 常绿 乔木, 通常 高大。 单叶 互生, 具柄, 革质或 膜质, 全缘。 圆 锥花序 顶生; 花小, 杂 性, 4 一 5 基数, 花柄具 关节; 苞 片小, 脱落; 萼片 4 一 5, 覆瓦状 排列, 有吋 基部略 合生, 脱落; 花瓣 4 一 5, 稀 6, 着生 在花盘 基部, 分离或 与花盘 合生, 覆瓦状 排列, 里面具 增粗成 稜的脉 1-5 条或 更多, 有吋末 端呈疣 状突起 ;雄蕊 5, 稀 10 — 12, 着生 在花盘 里面, 分离或 基部与 花盘 合生, 通常仅 1 个 发育, 稀 2 — 5 个发育 ,花丝 线形, 花药 卵形, 侧向 纵裂, 其余 不育的 雄蕊 小或退 化为小 齿状, 花盘 膨胀, 垫伏, 4-5 裂, 比子 房宽或 狭小, 退化 呈子房 柄状, 稀 不存; 子房 无柄, 偏斜, 卵球形 ,压扁 或否, 1 室, 1 胚珠, 花柱 1 , 近 顶生或 侧生, 与 发育的 雄蕊 相对, 内弯, 钻形, 柱头单 1。 核果 近肾形 或卵圆 形或近 球形, 肉质, 具 树脂, 压扁或 否, 果 球形或 压扁, 木质, 外被长 纤维; 种 子大, 压扁, 卵状长 圆形, 种皮薄 纸质, 胚直, 子叶 扁平或 上侧具 皱纹, 常不 对称或 分裂, 长 圆形, 稀肾形 ,胚根 向上。 约 53 种, 产热带 亚洲, 以马来 西亚为 最多, 西至印 度和斯 里兰卡 ,东达 菲律宾 和伊里 安岛, 北至我 国西南 到中南 及中南 半岛, 南 抵印度 尼西亚 (巽他 群岛) 和菲律 宾南部 (苏禄 群岛 ), 我国有 5 种, 云南 均产。 分种 检索表 1(4) 花序 被毛。 2(3) 退 化雄蕊 3 — 4, 果大, 长 5 厘米 以上, 宽 3 厘米 以上, 中果 皮肥厚 1. 杧果 M.i n di« 3 (2) 退化雄 蕊缺, 果 较小, 长 3. 5 — 5 厘米, 宽约 2.5 厘米, 中果 皮薄, 果 核较小 2, 泰国 |t 果 M. tiamensis 4(0 花序 无毛或 仅花柄 及萼片 被毛。 3 叶 较狭,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果桃形 ,压扁 3,扁桃 M. persiciforma 6(5) 叶披针 形或长 圆形, 核果不 压扁。 7 (8) 花柄 和萼片 被毛, 核果先 端无喙 状弯曲 ;叶脉 细密, 近水平 伸展而 平行, 边缘 皱波状 4 • 长梗杧 果 M. longipet 8 (7) 花柄 和萼片 无毛, 核果先 端极伸 长而向 下弯曲 成喙, 叶脉 较疏而 上升, 边 缘不为 皱波状 S. 林生 杧果 M. .ylvatic. 1. 杧果 "马蒙 "(傣 语), 抹猛果 (云南 志), 桥果 (图考 ), 檬果 (海南 植物志 ), 蜜望、 望果 (粤 志、 交广录 、本草 纲目拾 遗), 蜜望子 、莽果 (肇 庆志) Mangifera indica L. (1753) ; DC. (1825) ; Wight et Arnott (1834) ; Hook. f. (1876) ; Kurz (1877) ; Engl, in DC. (1883) ; Warburg in Engl. (1891) ; King (1896) ; Pierre (1897)*; Lecte. (1908); Lauterh. in Engl. (1921) ; Ridley (1922) ; Merr. (1923) ; Craib (1926) ; 陈嵘 (1937) ; Mukherji (1949) ; 广州 植物志 (1956)*; Sard- Blot in Aubr. (1962); 图鉴 (1972)*; 海南 植物志 (1974)*. M. amtro-yunnanensis Hu (1940) syn. . nov. 常绿 乔木, 高 10 — 20 米; 树皮厚 ,灰 褐色, 鱗片状 剥落, 小枝 褐色, 无毛。 单叶 互生, 常 
368  云南 植物志  聚生 枝顶, 薄 革质, 叶的形 伏和大 小变化 较大, 通常 为长圆 状披针 形或长 圆形, 长 12 — 30 厘米, 宽 3.5 — 6.5 厘米, 先端 渐尖、 长 渐尖或 急尖, 基部楔 形或近 圆形, 边缘皱 波状, 两面无 毛, 稀叶背 被稀疏 微柔毛 ,叶 面略具 光泽, 侧脉 20 — 25 对, 斜升, 两面 突起, 网脉 不显; 叶柄 长 2 — 6 厘米, 上面 具槽, 基部 膨大。 圆锥花 序顶生 ,长 20 — 35 厘米, 尖塔形 ,多花 密集, 被 黄色微 柔毛, 果吋近 无毛, 分枝 开展, 基部 分枝长 6 — 15 厘米; 苞片披 针形, 长约 1.5 毫米, 被微 柔毛; 花小, 杂性, 黄 色或淡 黄色; 花柄长 1.5 — 3 毫米, 具关节 ;萼片 5, 卵伏披 针形, 大 小多变 ,长 2.5 — 3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先端 渐尖, 外 面被微 柔毛, 边 缘被细 睫毛; 花瓣 5, 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3.5 — 4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无毛, 里面中 下部具 3 — 5 条棕褐 色 突起的 脉纹, 开花吋 外卷; 花盘 膨大, 肉质, 5 裂, 在 雄花中 明显; 雄蕊 通常仅 1 个 发育, 稀 2 个, 长约 2.5 毫米, 花药卵 圆形, 长约 0.7 毫米, 退 化雄蕊 3 — 4 枚, 具极 短的花 丝和疣 状的 小花药 或缺; 子房斜 圆球形 ,径约 1.5 毫米, 无毛, 花柱近 顶生, 长约 2.5 毫米。 核果 大, 卵圆形 或长圆 形或近 肾形, 形 状和大 小变化 较大, 尤其 是栽培 品种果 的变化 更大, 压 扁, 长 5 — 10 厘米, 宽 3 — 4.5 亳米, 外果皮 成熟吋 黄色, 中果皮 肉质, 肥厚, 成熟吋 黄色, 味 甜, 果核纤 维质, 坚硬。 产 云南东 南部至 西南部 热带、 亚 热带各 地州; 生 于海拔 200 — 1350 米的 林中。 广西、 广东、 福建、 台湾 亦有。 分布中 南半岛 、印度 和马来 西亚, 现 已广为 栽培。 杧果为 热带著 名水果 ,汁多 味美, 可制 罐头、 果酱, 亦可 酿酒和 盐渍供 调味。 果 皮供药 用, 为利尿 峻下剂 ,果核 疏风止 咳," 凡渡 海者食 之不呕 浪"。 叶和 树皮可 作黄色 染料。 木 材暗 褐色, 坚硬, 能耐 海水, 宜作舟 车和家 具等。 树冠圆 球形, 常绿, 为热 带行道 树种。 2. 泰 国杧果 Mangifera siamensis Warbg. ex Craib (1915) ; (1926) ; Mukherji (1949). 乔木; 小枝 粗壮, 棕 褐色, 具条纹 ,幼 ^ 被柔毛 ,后来 无毛。 叶革质 ,披针 形或长 圆形, 长 10 — 19 厘米, 宽 2.5 — 5 厘米, 先端急 尖或短 渐尖, 基部楔 形或阔 楔形, 边缘皱 波伏, 叶 两面 无毛, 表面具 光泽, 侧脉 较密, 18 — 22 对, 中脉和 侧脉两 面突起 ,细脉 在叶面 略突, 背面 不显; 叶柄长 1 一 4 厘米, 上 面平, 基部略 增粗。 圆 锥花序 顶生, 无柄, 自基部 分枝, 长达 14 厘米, 疏被微 柔毛; 苞 片长约 1.5 毫米, 急尖; 萼 片长约 2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外面疏 被微柔 毛; 花瓣 5, 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约 2.7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里面中 下部具 3 条脉, 基部 汇合; 花盘 5 裂, 疣状; 雄蕊仅 1 个发育 ,花 丝长约 1 毫米, 花 药长约 0.7 毫米, 退化雄 蕊缺; 子 房长约 0.7 毫米, 无毛, 花 柱长约 0.5 毫米。 果椭 圆形, 长 3.5 — 5 厘米, 宽约 2.5 厘 米, 外 果皮和 中果皮 较薄, 果核 肾形, 不压扁 ,长约 2.8 — 3.5 厘米, 宽 1.8 — 2 厘米。 产景 洪县, 海拔 630 — 640 米。 分布泰 国北部 清莱。 中国 (云南 南部) 新 记录。 3. 扁桃 (广西 ) 图版 113, 1 一 5 唛咖 (广 西壮语 ), 酸果、 天桃木 (广西 ) Mangifera persiciforma C. Y. Wu et T. L. Ming, sp. nov. Species M. camptospermo Pierre et var. linearifolio Mukherji affinis, sed stamino- diis 2 ― 3, drupis persiciformis compressis, pyrenis obliquo-ovatis vel rhombeo-ovatis compressis, seminis subreniformibus, basi tumidis cotyledonis elobatis et integumentis eplicatis distincte differt. 
漆树科  369  乔木, 高 10 — 19 米; 小枝圆 柱形, 无毛, 具条纹 ,灰 褐色。 叶薄 革质, 狭 披针形 或线状 披 针形, 长 11 一 20 厘米, 宽 2 — 3.8 厘米, 先端急 尖或短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缘皱 波状, 两面 无毛, 中脉两 面隆起 ,侧脉 斜升, 约 20 对, 两面 突起, 细脉 略显; 叶柄长 1.5 — 3.5 厘米, 上面 略具槽 ,基部 膨大, 无毛。 圆锥花 序顶生 ,基部 分枝, 无毛, 长 12 — 19 厘米, 多花; 苞片小 ,三 角形, 长约 1.5 毫米; 花黄 绿色, 花 柄长约 2 毫米, 中部 具节, 无毛' ;萼片 4 二 5, 卵形, 长约 2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无毛, 内凹; 花瓣 4 一 5, 长圆伏 披针形 ,长约 4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里 面具 4 一 5 条褐色 突起的 脉紋; 花盘 垫状, 4 一 5 裂; 雄蕊仅 1 个 发育, 长 2.5 — 3 毫米, 退化 雄蕊 (1 一 ) 2 — 3, 钻形, 无花药 ;子房 球形, 径约 1.2 毫米, 无毛, 花柱近 顶生, 与雄蕊 等长。 果 桃形, 略压扁 ,长约 5 厘米, 宽约 4 厘米, 果肉 较薄, 果 核大, 斜卵形 或菱状 卵形, 压扁, 长' 约 4 厘米, 宽约 2.5 厘米, 具斜向 凹槽, 灰 白色; 种子近 肾形, 一端 较大, 珠被不 折叠, 子叶 不裂。 产富 宁县, 海拔 600 — 800 米, 村寨 附近; 贵州 (望谟 ) 和广 西南部 也有。 广西: 龙州, 海拔 290 米, 陈少卿 31823( 模式 Typus! 存于 广西所 )。 果 可食, 但果肉 较薄。 树干 笔直, 树冠 略呈宝 塔形, 为良 好的庭 园和行 道绿化 树种。 与产于 泰国的 M. camptosperma Pierre var. linearifolia Mukherji 其叶 形、 花序 及花的 形态极 相似, '伹退 化雄蕊 2 — 3, 果 桃形, 略 压扁, 果核斜 卵形, 压扁, 种子近 肾形, 基部较 大, 珠被不 折叠, 子 叶不裂 而明显 不同。 4. 长 梗杧果 Mangifera longipes Griff. (1854) ; Hook. f. (1876) ; Kurz (1877) ; Engl, in DC. (1883) ; King (1896) ; Pierre (1897)*; Ridl. (1922) ; Merr. (1923) ; Mukherji (1949) ; Tard.-Blot in Aubr. (1962)*. 乔木, 高约 25 米; 小 枝暗紫 褐色, 无毛, 具 条纹。 叶 互生, 常聚生 枝顶, 薄革质 ,长圆 状披针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15 — 26 厘米, 宽 2 — 6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尾伏长 渐尖, 基部楔 形至阔 楔形。 边缘皱 波状, 两面 无毛, 侧 脉纤细 而密, 25 对 以上, 水平 仲展而 平行, 近边 缘处弧 行网结 ,两面 突起, 细 脉两面 略显; 叶柄 纤细, 长 2.5 — 5.5 厘米, 上面 具槽, 基^ 膨 大。 圆 锥花序 顶生, 疏花, 比叶长 ,长达 30 厘米, 分枝 纤细, 无毛; 花 柄被微 柔毛, 长约 1.5 毫米; 苞片 钻形, 萼片 5, 卵形, 长 2 — 6.5 毫米, 外 面被微 柔毛, 急尖; 花瓣 5, 线伏长 圆形, 长约 4 .5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无毛, 里面具 3 — 4 条突起 的脉紋 ,汇 合于最 宽处; 雄蕊仅 1 个 发育, 比花 瓣长, 退 化雄蕊 2, 短, 花药 疣状; 花盘 5 裂, 具 皱纹; 子房近 球形, 花 柱近顶 生, 比 子房长 3 倍。 核果 球形或 偏斜, 比杧 果小, 长 5 — 6 厘米, 宽约 4 厘米, 先端 不呈喙 状, 外果皮 和中果 皮薄, 果 核大。 产 金平、 芒市、 盈江; 海拔 3 00 米。 分布 越南、 缅甸、 尼 泊尔。 中国 (云 南南部 至西南 部) 新 记录。 极近林 生杧果 M. sylvatica Roxb. 但叶 先端长 渐尖, 边缘皱 波状, 侧脉 细密, 水 平伸展 而 平行, 花柄和 萼片被 柔毛, 核果先 端不呈 喙状。 Tard.-BlQt in Aubr. (1 9 62) 把该 二种合 并 是不合 适的。 我们 未见花 标本。 5. 林 生杧果 图版 113, 6 — 7 Mangifera sylvatica Roxb. (1914) nom. mid.; (1832) ; Kurz (1870) ; (1877) ; 
370  云南 植物志 
漆树科  i7l  Hook. f. (1876); Engl, in DC. (1883) ; Pierre (1897)* ; Lecte. (1908) ; Craib (1926) ; Mukherji (1949) ; Tard.-Blot in Aubr. (1962) in obs. 常绿大 乔木, 高 6 — 20 米; 树干直 ,树皮 灰褐色 ,厚, 不规则 开裂, 里层分 泌白色 树脂; 小枝 无毛, 暗 褐色。 叶互生 ,膜 质或薄 革质, 披针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15 — 24 厘米, 宽 3 -5.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全缘, 叶面略 具光泽 ,两面 无毛, 侧脉 16 — 20 对, 斜升, 两 面 突起, 细网 脉两面 略显; 叶柄长 3 — 7 厘米, 无毛, 上面平 ,基部 增粗。 圆锥花 序顶生 ,比 叶长, 15 — 33 厘米, 无毛, 疏花, 分枝 纤细, 最下部 分枝长 7.5 厘米; 小苞片 卵状披 针形, 长 约 1 毫米, 无毛; 花白色 ;花柄 纤细, 长 3 — 8 毫米, 无毛, 中部 具节; 萼片 5, 覆瓦状 排列, 卵 状披 针形, 长约 3.5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无毛, 内凹; 花瓣 5, 披 针形或 线伏披 针形, 长约 7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无毛, 里面中 下部具 3 — 5 条暗褐 色脉纹 ,中间 一条粗 而突起 ,近基 部 汇合, 在雄花 中花瓣 较狭, 半 透明, 开花吋 外卷; 雄蕊仅 1 个 发育, 花丝 线形, 长约 4 毫 米, 花药 卵形, 长约 0.7 毫米, 退 化雄蕊 1 一 2, 小, 钻形。 子房 球形, 无毛, 径约 1.5 毫米, 花 柱近 顶生, 长约 4.8 毫米, 无毛。 核果斜 长卵形 ,不 压扁, 长约 6 — 8 厘米, 最 宽处约 4 一 5 厘 米, 先端延 长成尖 锐而向 下弯曲 的喙, 长约 1 厘米, 外果皮 和中果 皮薄, 果 较大, 坚硬。 产 勐腊、 景洪、 澜沧、 临沧、 景东; 生 于海拔 620 — 1900 米的 林中。 分布尼 泊尔, 锡金, 印度 (卡 西山、 锡尔 赫特、 安达曼 岛), 缅甸, 泰国, 柬 埔寨。 云南 (南部 ) 新 记录。 4. 棺 榔青属 Spondias L. 乔木。 叶互生 ,单叶 、羽状 复叶或 二回羽 状复叶 ;小叶 对生或 互生, 全 缘或具 圆齿, 具 边缘脉 或无。 先 花后叶 或与叶 同出, 圆锥花 序或总 状花序 顶生而 复出或 侧生而 近单出 ,花 小, 杂性; 花 萼小, 4—5 裂; 花瓣 4—5, 镊合状 排列; 雄蕊 8—10, 着生在 花盘外 侧下方 ,花 丝线 形而平 滑或宽 而具乳 突体; 单 心皮或 4 一 5 心皮 组成的 子房, 每室具 1 胚珠。 果为肉 质 核果, 内果皮 木质, 具坚硬 的角状 突起或 刺状突 起或无 ,核 内有薄 壁组织 消失后 形成的 空腔, 与 子房室 互生。 约 10 — 12 种, 产亚洲 东南部 和热带 美洲。 我国有 3 种, 云南 均有。 果可食 ,又可 酿酒。 种子油 可制皂 ,树 皮和叶 可提供 栲胶。 与南 酸麥属 Choerospondias Bum et Hill 极近, 但花瓣 镊合状 排列, 果核 木质, 核 内有 薄壁组 织消失 后的大 空腔, 与 子房室 互生。  分种 检索表 1 C2) 单叶 全缘, 无边 缘脉, 单心皮 组成的 子房, 花 柱短粗 1. 单叶 槟梅青 Sp. haplophyU. 2 (1) 羽状 复叶, 4 一 5 心皮 组成的 子房。 3 C4) 小叶 2 — 5 对, 明显具 边缘脉 ,两面 无毛, 先花 后叶, 花 无柄, 花萼 无毛, 花 丝短, 核 果大, 椭 圆形, 橫切 面圆形 2. 槟榔靑 Sp. pinnata 4 C3) 小叶 5 — 11 对, 无边 缘脉, 两 面被微 硬毛, 花与叶 同出, 花具柄 ,花萼 被毛, 花丝 与花瓣 等长, 核果 
372  云南 植物志  倒卵状 4 棱形, 横切面 四边形 3. 毛叶岭 南酸枣 Sp. Ukonenris var. hir.utu* 1. 单叶 槟榔青 Spondias haplophylla Airy-Shaw (1967)*. Bouea &rawdisiawa Kurz (1871), pro parte, quoad inflorescentiam tantum. 乔木, 高 6 米; 小枝粗 8 — 10 毫米, 具叶痕 ,树皮 光滑, 紫褐色 ;单叶 互生; 长圆 状楠圆 形, 长 6—10 厘米, 宽 2 — 5.3 厘米, 先端急 尖或钝 ,基部 楔形到 心形, 全缘, 叶两面 具极小 乳突状 微柔毛 (叶背 脉上尤 显), 侧脉约 12 对, 但 个别仅 5 对, 近 边缘处 弯曲, 但不 形成边 缘 内的聚 合脉; 叶柄长 2 — 6 厘米。 花序 顶生, 聚伞圆 锥花序 ,尖 塔形, 长达 28 厘米, 花序 单出, 但也有 3 出, 花 序轴径 4 一 5 毫米, 具尖锐 的稜角 ,略具 条紋, 被 极细微 柔毛, 分枝上 升, 长 6 — 13 厘米, 第 二次分 枝短而 开展; 花 (4 一) 5 数; 花 柄长约 2 毫米, 纤细; 花 萼浅杯 状, 裂片短 三角形 ,被微 柔毛; 花蕾倒 卵圆形 ,径约 1 毫米, 无毛; 花瓣椭 圆状长 圆形, 长 2.5 毫米, 宽 1 亳米, 在芽中 镊合状 排列, 急尖, 具细 尖头, 具 3 条脉, 开花吋 外卷; 雄蕊 10, 花 丝纤细 ,先端 渐狭, 长 2 毫米, 丁字 着生, 背 着药; 花盘浅 杯状, 边缘波 伏下凹 ;子房 1 室, 心 皮 单生, 卵 圆形, 长 0.5 毫米, 无毛, 花柱 短粗, 直, 柱头大 ,不 对称, 压扁, 侧面 下延。 果不 详。 - 产思茅 ,海拔 1500 米。 缅甸 也有。 模 式标本 采自思 茅西部 山区, Henry 11901, 目前尚 未采到 该种的 标本。 2. 摈榔青 图版 114, 1—2 木个、 外木个 (傣语 ) Spondias pinnata (L. f.) Kurz (1875) ; Merr. (1917) ; (1923) ; (1927) ; Craib (1926) ; Burkill (1935) ; Hu, Wang et Hsia (1938) ; Hu (1940) ; Tard.-Blot in Aubr. (1962)*; Backer et Bakh. f. (1965) ; Airy- Shaw et Forman (1967)*; 海南 植物志 (1974)*. Mangifera pinnata L. f. (1781) ; Spondias mangifera Willd. (1799) ; DC. (1825) ; Roxb. (1832) ; Wight (1840)*; Hook. f. (1876); Kurz (1877) ; Engl, in DC. (1883) ; Lecte. (1908) ; Sp. acuminata Roxb. (1832) ; Hook. f. (1876) ; Engl, in DC. (1883) ; Craib (1926) ; Poupartia pinnata (L. f.) Blanco (1837) ; (1845) ; (1878). 落叶 乔木, 高 10 — 15 米; 小枝 粗壮, 黄 褐色, 无毛, 具小 皮孔。 叶互生 ,奇 数羽状 复叶, 长 30—40 厘米, 有小叶 2 — 5 对, 叶轴和 叶柄圆 柱形, 无毛, 叶柄长 10—15 厘米; 小叶对 生, 膜质, 卵状长 圆形或 椭圆状 长圆形 ,长 7 — 12 厘米, 宽 4 一 5 厘米, 先端渐 尖或短 尾尖, 基部楔 形或近 圆形, 多少 偏斜, 全缘, 略背卷 ,两面 无毛, 侧脉 斜升, 多数, 近平行 ,近 边缘处 网结成 边缘脉 ,边 缘脉距 边缘约 1 毫米, 侧脉 在叶面 略凹, 在叶背 突起, 网脉 不显; 小叶柄 短: 长 3 — 5 毫米。 圆锥花 序顶生 ,长 25 — 35 厘米, 无毛, 基部 分枝长 10—15 厘米; 花小, 白色; 无 柄或近 无柄, 基部具 苞片和 小苞片 ;花萼 无毛, 5 裂, 裂片阔 三角形 ,长约 0.5 毫米; 花瓣 5, 无毛, 卵状长 圆形, 先端 急尖, 内卷, 长约 2.5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雄蕊 10, 比花瓣 短, 长约 1.5 毫米; 花 盘大, 10 裂; 子房 无毛, 长 1.5 毫米。 核果卵 圆形或 楠圆形 ,黄 褐色, 大, 长 3.5 — 5 厘米, 径 2.5—3.5 厘米, 中果皮 肉质, 内 果皮外 层为密 集纵向 排列的 纤维质 和 少量疏 松的软 组织, 无刺伏 突起, 里层 木质, 坚硬, 有 5 个薄壁 组织消 失后的 大空腔 ,与 
漆 树 科  37i 
374  云南 植物志  子房室 互生, 5 室, 具 5 个 种子, 但只有 2—3 颗种子 成熟。 产 金平、 普洱、 思茅、 勐腊、 景洪、 勐海、 双江; 生 于海拔 (360 —) 460-1200 米的 山坡、 平坝或 沟谷疏 林中。 广东 (海南 ) 亦产。 分布 锡金、 印度、 斯里 兰卡、 缅甸、 泰国、 马来 西亚、 柬 埔寨、 越南。 果肉 及幼叶 可食。 树 皮可提 栲胶。 近于 Sp. cytherea Scmn. 伹花 无柄, 果核 无刺状 突起, 为 纵向排 列的纤 维质。 仅 见花蕾 和幼果 标本。 3. 岭 南酸枣 假酸枣 (广西 ) Spondias lakonensis Pierre (1898)* : Lecte. (1908) ; Airy-Shaw et Forman (1967). Allospondias lakonensis (Pierre) Stapf in Hook. (1901)* ; Craib (1926) ; Hill (1937); 广州 植物志 (1956)*; Tard.-Blot in Aubr. (1962)*; Forman (1962) ; 图鉴 (1972)*; Poupartia chinensis Merr. (1919) ; Spondias chinensis (Merr.) Mete. (1931) ; 陈嵘 (1937). 产广西 、广东 (海南 )、 福建。 分布 越南, 老挝, 泰琴。 云南 不产。 3a. 毛叶岭 南酸枣 图版 114, 3—6 var. hirsutus C. Y. Wu et T. L. Ming, var. nov. A. var. lakonensis foliis inf lorescentib usque majoribus, utrinque plerumque ner- vis hirsutis, basi obliquis differt. 乔木, 高 12 — 28 米, 稀达 40 米; 小枝圆 柱形, 灰 褐色, 疏被灰 黄色微 柔毛, 具半 圆形叶 痕和突 起的小 皮孔。 叶互生 ,奇 数羽状 复叶, 长 25 — 60 厘米, 有小叶 7—10 对, 叶 轴和叶 柄圆 柱形, 被灰 黄色微 绒毛, 叶 柄基部 增粗; 小叶对 生或近 对生, 长圆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长 6— 13 厘米, 宽 1.5 — 4 厘米, 先端渐 尖或长 渐尖, 基部极 偏斜, 全缘, 一侧 楔形, 另一侧 圆形, 两面被 微硬毛 ,脉上 较密, 侧脉 纤细, 在背面 突起; 小叶 柄长约 3 毫米, 被微 绒毛。 圆 锥花序 顶生, 宽大, 长达 30 厘米, 密被 黄色微 绒毛; 花小, 白色; 苞片披 针形, 长 0.5 — 1 厘 米, 被毛; 花萼 5 裂, 裂片三 角形, 长约 0.3 毫米, 外面被 灰白色 微柔毛 ;花瓣 5, 披 针形, 长 约 2 毫米; 雄蕊 5, 花丝 线形, 长约 1.5 毫米, 无毛,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0.8 毫米; 心皮 4, 合 生, 子房 4 (稀 5) 室, 花柱直 而合生 ,花柱 与子房 无明显 界限, 长约 1 毫米, 无毛, 圆锥状 4 稜形。 核果 肉质, 倒卵 形或近 球形, 长约 1.3 厘米, 宽约 8 毫米, 成熟吋 红色, 中果皮 肉质, 内果皮 木质, 坚硬, 横 切面四 边形, 侧面具 4 个 凹点, 顶端具 4 角和 4 个凹 I 子 房室与 4 个薄壁 组织腔 互生, 每室具 1 种子; 种子长 圆形, 种皮 膜质。 产河口 、金平 、勐腊 ;生 于海拔 200 — 900 米 的石上 沟谷密 林中。 云南金 平县勐 喇坝, 海拔 400 米, 山坡 沟谷密 林中, 乔木, 高 40 米, 花 白色, 1956 年 4 月 19 日, 云南队 362( 模式! Typus HY.)。 与原 变种不 同是: 叶和花 序较大 ,小叶 片大, 两 面被微 硬毛, 脉上 较密, 基部极 偏斜。 近于 Sp. laxiflora (Kurz) Lace ,但 花丝 线形, 无毛, 与花瓣 等长, 花药长 圆形, 花柱 直而合 生, 果 4 室而 不同。 
漆树科  375  5. 人 面子属 Dr acontom elon Blume  乔木, 小枝具 三角形 叶痕。 叶大, 互生, 奇 数羽状 复叶, 有小叶 多对; 小叶 对生或 互生, 具短柄 ,侧脉 开展, 近边缘 处弯曲 上升而 网结, 全缘, 稀 具齿。 圆锥 花序腋 生或近 顶生, 花 小, 两性, 具柄; 萼片 5, 基部 连合, 覆瓦状 排列, 较大, 内凹; 花瓣 5, 比萼 片长, 生 T 花盘基 部, 覆瓦状 排列, 先端 外弯; 雄蕊 10, 与花瓣 近等长 ,花 丝线状 钻形, 花药 线状长 圆形, 丁字 着生, 内侧向 纵裂; 花盘 碟状, 不明显 圆裂; 心皮 5, 上面 和下面 连合, 子房 5 裂, 5 室, 每室 具 1 胚珠, 倒生, 悬垂, 花柱 5, 粗, 背部 具槽, 下面 分离, 上面 连合, 柱 头近尖 塔形, 5 角。 核 果球形 ,先端 具残存 花柱, 中果皮 肉质, 果核 5 室, 压扁, 近 5 角形, 上面 较宽, 边缘具 小孔, 具 5 个 卵形凹 入的盾 状体; 种子三 角状, 压扁。 约 8 种, 分 布中南 半岛、 马来西 亚至斐 济岛。 我国 西南至 南部产 2 种, 云南 均有。  1. 人面子 (南 方草 木状) 图版 115,1 — 4 人面树 (中 国树木 分类学 ), 银莲果 (河口 ) Dracontomelon duperreanum Pierre (1878)*; Lecte. (1908) ; Tard.-Blot in Aubr. (1962)*. Dracontomelum mangiferum Forbes et Hemsl. (1886) non Bl. ; Dr. sinense Stapf in Hook. (1900)*; Walker (1928)*; 陈蝶 (1937)*; Dr. dao auct. non (Blanco) Merr. et Kolfe : How (1956)*; 图鉴 (1972)*; 海南 植物志 (1974)* 常绿大 乔木, 高达 20 余米; 幼枝具 条纹, 疏 被灰色 绒毛。 叶 互生, 奇数羽 状复叶 ,长 30-45 厘米, 有小叶 5 — 7 对, 叶轴和 叶柄具 条纹, 疏 被毛; 小叶通 常互生 ,近 革质, 下部小 叶较小 ,向 上逐渐 增大, 长 圆形, 长 5 — H. 5 厘米, 宽 2.5 — 4.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常偏 斜, 阔楔 形或近 圆形, 全缘, 两 面中脉 疏被微 柔毛, 叶背 脉腋具 灰白色 簇毛, 侧脉 8 — 9 对, 近边缘 处弧形 上升, 侧 脉和细 脉两面 突起; 叶柄短 ,长 2 — 5 毫米。 圆锥花 序顶生 或腋生 ,比 叶短, 疏被 灰色微 柔毛, 长 10 — 23 厘米; 花 两性, 白色; 花柄长 2 — 3 毫米, 被微 柔毛; 萼片 5, 覆瓦状 排列, 阔卵形 或卵状 椭圆形 ,长 3.5 — 4 毫米, 宽约 2 毫米, 先 端钝, 两面被 灰黄色 微柔毛 ,边 缘被细 睫毛; 花瓣 5, 覆瓦状 徘列, 披针形 或狭长 圆形, 长约 6 毫米, 宽约 1.7 毫 米, 无毛, 上 部互相 粘合, 开花吋 外卷, 具 3 — 5 暗褐色 脉纹; 雄蕊 10, 花丝 线形, 无毛, 长约 3-5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I. 5 毫米, 背 着药, 药室内 侧向; 花盘 碟状, 近无毛 ,边缘 略呈浅 波状; 心皮 5 , 长 4 . 5 — 5 毫米, 比雄蕊 略短, 无毛或 近无毛 ,子房 2—5 室, 花 柱短, 长约 2 毫 米。 核果扁 球形, 长约 2 厘米, 径约 2.5 厘米, 成熟吋 黄色, 中果皮 肉质, 味酸 可食, 果核坚 硬, 扁 球形, 径 1.7—1. 9 厘米, 上 面具稜 和盾状 凹点, 5 室, 通常 1 一 2 室 不育; 种子 3 — 4 颗。  分种检  索 表  1 (2) 核果 较小, 径约 2 — 2. 5 厘米; 叶多少 对称, 基部 略偏斜 2 (1) 核果 较大, 径约 3. 5 — 4 厘米; 叶极不 对称, 基部 极偏斜 •  人面子 duperreanum 2. 大果 人面子 Dr. macrocarpum 
376  云南 埴物志  图 版 115 1— 4 . 人面子 Dracontome l on d U p<r rea mim Pierre, 1 • 花枝, 2. 花, 3. 花 (去花 萼和花 瓣), 4. 果; 5—6. 大果人 面子 Dr. macrocarpum Li, 5. 小叶片 背面, 6. 果的橫 切面; 7— 11. 南酸枣 Choerospondias axillaris (R°xb.) Burn et Hill, 7. 花枝, 8. 雄蕊, 9. 雌蕊, 10. 果, 11. 果核。 
漆树科  377  产河口 、金平 ;生 于海拔 (93 —) 120— 350 米。 广西、 广东有 栽培。 分布越 南。 果肉可 吃或制 成其他 食品, 盐渍 作菜, 入药 能醒酒 解毒, 治风毒 痒痛、 喉 痛等。 木材致 密, 具光泽 ,耐腐 力强, 适 作建筑 和家具 用材。 种子油 可制皂 或作润 滑油。 极近 Dr. mangiferum B1. 但后者 花萼里 面无毛 ,花盘 边缘流 苏伏。 与 Dr. dao (Blanco) Mcrr. et Rolfe 的区 别是后 者花萼 无毛, 花盘被 细毛, 完全 扁平, 花 柱比子 房短。 云 南标本 叶背脉 腋明显 被簇毛 ,萼 片里面 近基部 无毛。 2. 大果 人面子 图版 115, 5— 6 马个 (傣语 ) Dracontomelum macrocarpum H. L. Li (1944) ; Tard.-Blot in Aubr. (1962) in nota. 乔木, 高约 18 米; 小枝灰 褐色, 具条纹 和白色 小皮孔 ,疏被 极细微 柔毛或 近无毛 。叶互 生, 奇 数羽状 复叶, 有小叶 15 枚, 长约 50 厘米, 叶轴和 叶柄圆 柱形, 被 灰黄色 极细微 柔毛; 小叶 互生, 革质, 斜长 圆形, 两侧不 对称, 长 9 一 11 厘米, 宽 2.5 — 4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极 偏斜, 一侧 急尖, 另一侧 圆形, 全缘, 叶面 无毛, 叶背 脉腋被 簇毛, 侧脉 8 — 10 对, 两面 突起, 网脉两 面突起 ;小 叶柄长 4 一 6 毫米, 被 灰黄色 极细微 柔毛, 上面 具槽。 花序 和果序 未见。 核果扁 球形, 有吋略 具皮孔 ,径 3.5 — 4 厘米, 稀达 5 厘米, 形如胡 桃状, 但赂 压扁, 无毛, 带 黑色, 果皮为 疏松海 绵质, 果核极 木质, 坚硬, 径 3.2 — 3.5 厘米, 表面呈 幼虫状 凹陷, 通常具 5 室, 稀 2 — 4 室, 室 周围具 薄壁组 织腔; 种子三 稜伏椭 圆形, 状如花 生米, 长约 12 毫米, 宽 约 6 毫米, 棕色, 富含 油分, 可食。 产云南 南部勐 腊县, 生 于海拔 1200 米 的混交 林内。 模式标 本采自 勐腊县 勐鑫, 王启无 98978(AA) ,等 主模式 (Isoholotypus) 存于云 南所。 近 于越南 南部的 Dr. schmidii Tard. 但叶 明显不 对称, 基部极 偏斜, 叶 背脉腋 具簇毛 而 不同。 6. 南 酸寧属 Choerospondias Burtt ct Hill 落叶乔 木或大 乔木, 具 树胶。 叶 互生, 常聚生 于小枝 顶端, 奇 数羽状 复叶, 小叶 对生, 侧脉 在近边 缘弧形 网结。 花杂性 异株, 雄花和 假两性 花排列 成腋生 或近顶 生的聚 伞圆锥 花序, 雌花 腋生, 单生; 花萼浅 杯状, 5 裂; 花瓣 5, 分离, 覆瓦状 排列; 雄蕊 10, 着生 在花盘 外面 基部, 与花 盘裂片 互生, 花丝 线形, 花药长 圆形, 背 着药; 花盘 10 裂; 子房 上位, 5 室, 每室具 1 胚珠, 悬垂, 花柱 5, 分离, 生于近 顶端, 柱头 头状。 核果卵 圆形或 长圆形 或椭圆 形, 中果 皮肉质 浆状, 内果皮 骨质, 顶端有 5 个小孔 ,具膜 质盖; 种子无 胚乳, 子 叶厚, 胚根 短, 向上。 为 1 单种属 ,分布 印度, 经中 南半岛 和我国 南部至 日本。 与槟 榔青属 Spondias L. 的区别 是花瓣 覆瓦伏 排列, 果 核骨质 (而非 纤维质 ), 叶片边 缘脉不 存在。 而与 Poupartia Juss. 的区别 是雌花 单生, 雄花和 两性花 为圆锥 花序, 果核骨 质。 
378  云南 植物志  1. 南酸枣 图版 115, 7 — 11 山枣 (云南 、广西 、广东 、湖北 ), 五 眼睛果 (云南 、贵州 、广西 、广东 ), 酸枣 (云 南、 贵州、 广西 ), 鼻子果 (云南 ), 鼻涕果 (广西 ), 花心木 、醋 酸树、 棉 麻树、 啃死仔 (广东 ) Choerospondias axillaris (Roxb.) Burtt et Hill (1937) in adnot ; et (1937) descr. ampl. ; Tard.-Blot in Aubr. (1962) ; 图鉴 (1972)* ; 海南植 物志 (1974)*. Sponidas axillaris Roxb. (1814) nom. nud. ; (1832) descr. ; Hook. f. (1876) ;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 Hu et Chun (1927) ; Merr. (1927) ; Hand.-Mazz. (1933) j Rehd. (1933) ; 陈峰 (1937)*; Sponisa lutea Engl, in DC. (1883) ; Poupartia fordii Hem si in Hook. (1898)* ; J. Ohwi (1953) ; Spondias acuminata Gamble (1898) ; Poupartia axillaris King et Prain (1901) ; Craib (1926) ; Mattick (1936) ; Rhus bo- dinieri Levi, in Fedde (1912). 落叶乔 木或大 乔木, 高 8 — 20 米; 树皮灰 褐色, 片状 剥落, 小枝 粗壮, 暗紫 褐色, 无毛, 具 皮孔。 叶 互生, 奇 数羽状 复叶, 长 25 — 40 厘米, 有小叶 3 — 6 对, 叶轴和 叶柄圆 柱形, 无 毛, 叶柄 纤细, 基部略 膨大; 小叶 对生, 膜质至 纸质, 卵形或 卵伏披 针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长 4 -12 厘米, 宽 2 — 4.5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多 少偏斜 ,阔楔 形或近 圆形, 幼 叶边缘 常具锯 齿和被 微硬毛 ,老叶 全缘, 边缘 无毛, 叶两面 无毛或 仅背面 脉腋具 簇毛, 侧脉 8 — 10 对, 两 面突起 ,网 脉细, 不显; 小叶柄 纤细, 长 2 — 5 毫米。 花杂性 异株, 紫 红色; 雄 花和假 两性花 排列成 腋生或 顶生的 聚伞圆 锥花序 ,长 4 一 10 厘米, 被微柔 毛或近 无毛; 苞 片小; 花柄长 2 -3 毫米; 花萼 3 (稀 4) 裂, 外面疏 被白色 极细微 柔毛或 近无毛 ,裂片 三角状 卵形或 阔三角 形, 先端 钝圆, 长约 1 厘米, 具紫红 色腺状 缘毛, 里面 被白色 极细微 柔毛; 花瓣 5( 稀 4), 覆 瓦状 排列, 长圆形 ,长 2.5 — 3 毫米, 无毛, 具暗褐 色平行 脉纹, 开花吋 外卷; 雄蕊 10 (稀 8), 与花瓣 近等长 ,花丝 线形, 无毛, 长约 1.5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花盘 环状, 10 (稀 8) 浅裂, 无毛, 雄花 无退化 子房; 雌花 较大, 单生 于上部 叶腋; 花 萼被微 柔毛; 花瓣里 面疏被 微 柔毛, 子房卵 球形, 长约 1.5 毫米, 无毛, 5 室, 花柱 生于近 顶部, 5, 分离, 长约 0.5 亳米, 柱头 头状。 核 果椭圆 形或倒 卵形, 成熟吋 黄色, 长 2.5 — 3 厘米, 宽约 2 厘米, 中果 皮肉质 浆状, 内果皮 骨质, 长约 2 — 2.5 厘米, 宽约 1.2 — 1.5 厘米, 顶端具 5 个 小孔。 产云南 东南至 西南部 ;生 于海拔 (440 —) 600—2000 米的 山坡、 沟谷 林中。 我国 贵州、 广西、 广东、 福建、 江西、 湖南、 湖北、 浙江 均有。 分布 印度东 北部, 中南 半岛和 曰本。 本种生 长快, 适应 性强, 为较好 的造林 树种。 木材 黄色。 树皮和 叶可提 栲胶。 果可食 和 酿酒。 果 核可作 活性炭 原料。 韧皮纤 维可作 绳索。 树 皮和果 入药, 有消 炎止痛 止血之 效, 可治大 面积烧 烫伤。 云南标 本有的 边缘具 不整齐 锯齿, 花萼外 面被微 柔毛, 在 雌花中 花瓣里 面被微 柔毛, 叶背脉 腋常具 簇毛。 7. 厚 皮树属 Lannea Richard 乔木, 树 皮厚; 幼枝常 被毛。 叶 互生, 奇数羽 状复叶 ;小叶 对生, 全缘; 花小, 具短柄 ,单 性 同株或 异株, 排列成 顶生圆 锥花序 或总状 花序; 花萼 4 裂, 裂片 覆瓦状 排列; 花瓣 4, 覆瓦 
漆 树 科  379  状 排列, 生于花 盘基部 ;雄蕊 8, 生于花 盘边缘 ,花药 卵形或 箭形, 在雌 花中退 化雄蕊 较短, 花药 不育; 花盘 杯状; 子房卵 形或近 球形, 4 室, 每室具 1 胚珠, 由室顶 悬垂, 花柱 通常侧 生, 3 — 4, 柱头 盾状, 在雄花 中有退 化子房 存在。 核果小 ,卵 形或近 肾形, 压扁, 中果 皮薄, 内果 皮厚, 1 一 4 室, 先端 具残存 花柱。 约 70 种, 主 产热带 非洲, 1 种 产亚洲 和印度 尼西亚 (爪哇 ), 我国 广西、 广东和 云南亦 有。 1. 厚皮树 图版 116, 1 一 4 十八拉 文公、 密中 (海南 ), 喃木 (广西 ), 万 年青、 胶皮麻 (广东 ) Lannea coromandelica (Houtt.) Men*. (1938) ; Merr. et Chun (1940) in nota. Dialium coromandelica Houtt. (1774)* ; Christm. (1777) in nota; Odina pinnata Rotte (1803) nom. nud. ; ■ffa&erZ" grandis Dennst. (1818) Dom. nud. ; Odina woodier Roxb. (1814) nom. nud.; (1832) descr. ; Hook. f. (1876) ; Engl, in DC. (1883) ; Lecte. (1908) ; Craib (1926) ; Merr. (1928) ; Rhus odina Buch.-Ham. ex Wall. (1828) nom. nud. ; Calesium grandis (Dennst.) 0. Ktze. (1891); Lannea grandis Engl, et Prantl (1897) ; Merr. et Chun (1930) ; 图鉴 (1972)*; 海南 植物志 (1974)*; Lannea woodier (Roxb.) Adelber (1948) ; Tard.-Blot in Aubr. (1962)*. 落叶 乔木, 高 5 — 10 米, 少 数高达 15 米或为 灌木状 ,树皮 灰白色 ,厚, 具 条紋, 小枝和 幼叶密 被锈色 星状微 柔毛。 奇数羽 状复叶 互生, 常聚生 于小枝 顶端, 长 10 — 33 厘米, 有小叶 3~4 对, 稀 2 对或 5 对, 叶轴和 叶柄圆 柱形, 疏被 锈色星 状毛; 小叶膜 质至薄 纸质, 卵形或 长圆状 卵形, 长 5.5—9 厘米, 宽 2.5 — 4 厘米, 先端 长渐尖 或尾状 渐尖, 基部略 偏斜, 近圆 形, 全缘, 干后 叶面暗 褐色, 无毛, 叶背沿 脉上疏 被锈色 星状毛 和极稀 疏灰色 微柔毛 ,侧脉 6 — 10 对, 在叶面 微凹, 在叶背 突起; 小叶 柄短, 长 1 一 3 毫米, 被 锈色星 状毛。 花极小 ,黄色 或带 紫色, 花 柄长约 1 一 2 毫米, 单性 同株或 异株, 为顶生 分枝或 不分枝 的总状 花序, 被锈 色星状 微柔毛 ,雄 花序长 15—30 厘米, 分枝; 雌花序 较短, 簇 生小枝 顶端; 小 苞片长 1 一 2 毫米, 边缘具 睫毛; 花萼 4 裂, 无毛, 裂片边 缘具细 睫毛, 卵形或 阔卵形 ,长约 1 毫米; 花瓣 4,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2.7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无毛, 先端和 边缘略 背卷; 雄蕊 8, 与花 瓣等长 或略 超过, 在雌花 中较短 ,花药 不育; 花盘 杯状, 无毛; 子房 卵形, 无毛, 4 室, 常 退化为 1 室, 花柱 3 — 4, 盾状。 核果 卵形, 略 压扁, 成熟吋 紫红色 ,长 8 — 10 毫米, 宽约 0.5 毫米, 无毛。 产 建水、 峨山、 元江、 普洱、 思茅、 景洪、 澜沧、 凤庆; 生 于海拔 480—1800 米的 山地、 溪 边、 河 谷的稀 树乔木 林中。 我 国广西 (南部 ) 和广东 亦有。 分布中 南半岛 ,印 度和印 度尼西 亚 (爪哇 )。 树皮可 提栲胶 ,有 的用树 皮浸出 液涂染 鱼网。 韧皮纤 维可织 粗布。 木材 轻软, 不易变 形, 干后不 开裂, 但不 耐腐, 可作 家具、 箱 板等。 种子可 搾油。 云南 标本小 叶多为 卵形, 雌花 未见。 8. 藤漆厲 Pegia Colebrook 通常 为攀援 状木质 藤本。 叶互生 ,奇 数羽状 复叶, 有小叶 多对; 小叶对 生或近 对生, 多 
380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16 1—4. 厚皮树 Lannea c„romandelica (Houtt.) Merr., 1 . 果枝, 2. 维 花序, 3. 雄花, 4. 小枝、 叶轴、 叶 柄和花 序上 的毛被 放大; 5 — 8. 藤漆 Pegia nitida Colebr., 5. 花枝, 6. 果序, 7. 雄花, 8. 小枝、 叶 轴和叶 柄毛被 放大。 
漆树科  381  少卵形 ,通常 具齿, 被毛或 无毛。 圆 锥花序 顶生或 腋生; 花小, 杂性; 苞 片小, 钻形; 花萼 5 裂, 裂片 覆瓦状 排列, 宿存; 花瓣 5, 小, 覆瓦状 排列; 雄蕊 10, 着生 在花盘 基部, 较短, 花药 较小, 近圆形 ;花 盘宽, 5 裂; 子房在 雄花中 埋入花 盘内, 4 一 5 裂, 在 雌花中 卵形, 1 室, 1 胚 珠, 花柱 5, 侧生, 分离, 柱头 盾状, 3-5 裂。 核果卵 形或斜 长圆形 ,肉质 ,中 果皮充 满红色 胶状 粘液, 内果 皮薄, 壳质; 种子 1, 长圆形 ,压扁 ,胚 弯曲或 直立。 约 3 种, 分布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印度 东北部 及中南 半岛。 我国西 南部和 南部产 2 ' 种, 云南 2 种 均有。 Pegia Colebrook 和 Phlebochiton Wall. 2 属 前者胚 弯曲, 后者胚 直立, 不少作 者把它 们分立 2 属, 但从 习性、 外形、 叶、 花序 和花的 形态、 构造 等均较 一致, 且实际 应用和 识别上 均宜 合并为 一属。 分种 检索表 1 (2) 幼枝、 叶轴、 叶柄、 小叶柄 和花序 密被黄 色绒毛 ,小 叶通常 卵形, 叶背沿 脉上疏 被平伏 柔毛, 脉腋被 黄 色簇毛 1 藤漆 P . dtida 2 (1) 幼枝、 叶轴、 叶柄、 小 叶柄均 无毛, 花序 疏被微 柔毛; 小叶 通常长 圆形, 叶背 无毛, 仅 脉腋具 簇毛… 2, 利黄藤 P. sarmentoaa 1. 藤漆 图版 116,5—8 Pegia nitida Colebr. (1827) ; Meissn. in Walp. (1842) ; Craib (1926) ; Hand, Mazz. (1933). Robergia hirsuta Roxb. (1832) ; Phlebochiton extensum Wall. (1835) ; Engl, in DC. (1883) ; Tapiria hirsuta (Roxb.) Hook. f. in Benth. et Hook. f. (1862), et (1876) ; Kurz (1877); Tapirira hirsuta (Roxb.) Kurz (1870) ; H. H. Hu (1924). 攀援 状木质 藤本, 小枝紫 褐色, 具条纹 ,密 被黄色 绒毛。 奇数羽 状复叶 互生, 长 20 — 4 厘米, 叶轴和 叶柄圆 柱形, 密 被黄色 绒毛, 有小叶 4 一 7 对; 小叶 对生, 膜 质至薄 纸质, 卵形 或卵状 楠圆形 ,长 4 一 11 厘米, 宽 2 — 4.5 厘米, 先端短 渐尖或 急尖, 基部略 偏斜, 心 形或近 心形, 上半 部常具 钝齿, 稀全缘 或全部 具齿, 叶面干 后常带 褐色, 除 中脉上 密被黄 色微柔 毛外, 其 余疏被 毛或近 无毛, 具白色 细小乳 突体, 叶背 通常沿 中脉、 侧 脉和细 脉上疏 被黄色 平伏 柔毛, 脉腋 被黄色 簇毛, 侧脉 6— 8 对, 两面 突起, 网 脉在叶 背明显 突起; 小叶 柄短, 长 2—3 毫米, 密 被黄色 绒毛。 圆 锥花序 顶生或 腋生, 比叶长 ,长 20 — 35 厘米, 稀达 45 厘米, 密被黄 色绒毛 ,分枝 疏散, 最下部 分枝长 10—15 厘米; 花小, 白色; 小苞片 钻形, 长约 1 亳 米, 被柔毛 ;花柄 纤细, 长约 1.5 毫米, 无毛; 花萼 5 裂, 裂片狭 三角形 ,长约 0.8 毫米, 无毛; 花瓣 5, 长卵形 ,长约 1.5 毫米, 宽约 0.7 亳米, 先端 急尖, 无毛; 雄蕊 10, 花丝 钻形, 无毛, 花药小 ,卵 圆形, 比花 丝短; 花盘 10 裂, 无毛; 子房卵 圆形, 径约 1 毫米, 无毛, 花柱 5, 分 离, 侧生, 近圆 锥形, 长约 0.5 毫米, 无毛。 核果楠 圆形, 偏斜, 略 压扁, 长约 10 毫米, 宽约 8 毫米, 成熟吋 黑色, 中果皮 肉质, 为红 色胶状 粘液所 充满, 内果皮 壳质, 薄; 种子 1, 长圆 形, 压扁, 长约 8 毫米, 宽约 4 毫米。 产 富宁、 文山、 河口、 屏边、 蒙自、 金平、 双柏、 勐腊、 景洪、 景东、 耿马、 芒市、 龙陵、 泸水; 
382  云南 植物志  生 于海拔 (240—) 520 — 1750 米 的沟谷 林中。 我 国贵州 (册亨 ) 新 记录。 分布尼 泊尔, 锡 金, 印度 (阿萨 姆), 缅甸, 泰国。 - 云南 和贵州 标本花 较小。 本种 各部密 被黄色 绒毛, 叶面除 中脉密 被微柔 毛外, 其余稀 疏, 叶背疏 被平伏 柔毛, 叶基 心形, 小叶 柄短, 而与 P. sarmentosa (Lecte.) H.-M. 相 区别。 2. 利黄藤 (广西 ) 泌脂藤 (广 西植物 名录) Pegia sarmentosa (Lecte.) Hand.- Mazz. (1933), (1934) ; Tard.-Blot in Aubr. (1962)*. Phlebochiton sarmentosum Lecte. (1907), (1908) ; Pegia bijuga Hand.-Mazz. (1933) ; Phlebochiton sUense Diels (1933). 攀援 状木质 藤本; 小枝暗 褐色, 具条纹 ,无 毛或近 无毛。 奇数羽 状复叶 互生, 有小叶 5 —7 对, 稀 较少, 长 15 — 30 厘米, 叶轴和 叶柄圆 柱形, 上面略 具槽, 被 卷曲的 黄色微 柔毛, 下面 无毛, 对生, 薄纸质 ,长圆 形或椭 圆状长 圆形或 卵形, 长 4 一 9.5 厘米, 宽 1.5 — 4 厘 米,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基部近 心形, 边缘上 半部具 稀疏钝 齿或近 全缘, 叶面具 灰白色 细小乳 突体, 中脉 被卷曲 黄色微 柔毛, 中背 脉腋具 灰黄色 簇毛, 其余无 毛或近 无毛, 侧脉 6 — 8 对, 侧脉 和细脉 在叶面 突起; 小 叶柄长 3 — 8 毫米。 圆 维花序 腋生或 顶生, 长 8 — 20 厘 米或更 长, 分枝 疏散而 纤细, 被稀疏 平展微 柔毛; 小苞 片小, 钻形, 长约 1 毫米, 背面 和边缘 被毛; 花柄长 1 一 1.5 毫米, 无毛; 花萼 5 裂, 裂片三 角形, 长约 0.8 毫米, 无毛; 花瓣 5, 卵形 或卵状 椭圆形 ,长约 1.5 毫米, 无毛; 雄蕊 10, 着生 在花盘 基部, 短, 长约 0.7 毫米, 花丝 钻形, 花药 小, 卵圆形 ;花盘 无毛, 10 裂; 子房 球形, 径约 1 毫米, 无毛, 花柱 侧生, 分离, 长约 0.5 毫米, 柱头 平截。 核果椭 圆形或 卵圆形 ,长 10 — 15 毫米, 宽 8 — 10 毫米, 无毛, 压扁, 中果 皮具红 色胶状 粘液, 内果 皮薄, 壳质; 种子 1, 长 圆形。 产 富宁、 河口; 生 于海拔 200 — 850 米的密 林中。 我国 广西、 贵州 (东南 部)、 广东 (西 部) 亦有。 分布 越南, 老挝, 加里曼 丹岛。 广西 陈少卿 11985, 云南 王启无 88222, 蔡克华 1009 标本 叶背和 小枝疏 被毛, 而向藤 漆 P. nitida Colebr. 过渡。 9. 黄 连木属 Pistacia Linn. 乔木或 灌木, 落叶或 常绿, 具 树脂。 叶 互生, 无 托叶, 奇数或 偶数羽 复叶, 稀 单叶或 3 小叶; 小叶 全缘。 总状花 序或圆 锥花序 腋生, 花小, 雌雄 异株, 为 1 个 小苞片 所托; 雄花: 花 被片 3 — 9; 雄蕊 3 — 5, 稀达 7, 花丝 极短, 与 花盘连 合或无 花盘, 花药大 ,长 圆形, 药隔伸 出, 细尖, 基着药 ,侧向 纵裂; 不育雌 蕊存在 或无; 雌花: 花被片 4 一 10, 膜质, 半透明 ;无退 化 雄蕊; 花盘小 或无; 子房 上位, 3 心皮, 合生, 近球 形或卵 圆形, 无毛, 1 室, 1 胚珠, 花柱 短, 柱头 3 裂, 头状 扩展, 外弯, 呈倒卵 状长画 形或长 圆形。 核果斜 卵圆形 ,多少 压扁, 无 毛, 外果 皮薄, 内果皮 骨质; 种子 压扁, 种皮 膜质, 无 胚乳, 子叶厚 ,略 凸起。 约 10 种, 产 地中海 沿岸, 阿富汗 ,亚洲 中部、 东部和 东南部 ,马来 西亚, 菲 律宾, 墨西哥 和危地 马拉。 我国有 3 种, 云南有 2 种… 
漆树科  383  木材 黄色, 可提黄 色染料 ;质坚 致密, 可 作家具 和细工 用材。 种 子油可 作润滑 油和制 皂。 幼 叶作蔬 菜并可 代茶。 最近 有人主 张把本 属从漆 树科中 分出而 独立成 一新科 Pistaciaceae, 我 们观察 其花的 构造, 除花柄 基部具 1 明 显小苞 片外, 其余 4 —10 枚均属 花被片 (而非 无花被 片的裸 花), 仍以置 于本科 为宜。 分种 检索表 1 (2) 乔木, 小 叶片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较大, 先端渐 尖或长 渐尖, 先花 后叶, 雄 花无退 化子房 存在… 1, 黄连木 P- chinensis 2 (1) 灌 木或小 乔木, 小叶 片长圆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先端 微凹, 具芒 刺状硬 尖头, 雄花 有退化 子房存 在 2. 清香木 P. weinmannifolia 1. 黃连木 图版 117, 1—2 木 黄连、 黄连芽 (湖南 ), 木蓼树 、田 苗树、 黄儿茶 (湖北 ), 鸡 冠木、 烂心木 (台湾 ), 鸡冠 果、 黄连树 (云南 ), 药木 (甘肃 ), 药树 (陕西 ), 茶树 (云南 、陕西 ), 凉茶树 (贵州 ), 淡茶、 黄鹂 茶 (浙江 ), 黄连茶 (云南 、福建 、江苏 、湖北 、山东 ), 楷木 (淮 南本 草谱、 湖南、 河南、 河北) Pistacia chinensis Bunge (1833) : Maxim. (1859) ; (1889) ; Engl, in DC. (1883) ; Franch. (1884) ; Hemsl. (1886) ; Bretschneider (1898), ut sinensis ;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 Chun (1921) ; Han d.-Mazz. (1933) ; Kanehira (1936)*; 陈嵘 (1937)*; 图鉴 (1972)*; 海南 植物志 (1974)*. Pistacia philippinensis Merr. et Rolfe (1908) ; Merr. et Merritt (1910) ; Rhus gummifera Levi, in Fedde (1912) ; (1915) ; Rhus argyi Levi. (1916). 落叶 乔木, 高达 20 余米; 树干 扭曲, 树皮暗 褐色, 鳞片状 剥落, 幼枝灰 棕色, 具 细小皮 孔, 疏 被微柔 毛或近 无毛。 奇数羽 状复叶 互生, 有小叶 5 — 6 对, 叶轴具 条纹, 被微 柔毛, 叶柄 上面平 ,被微 柔毛; 小叶对 生或近 对生, 纸质, 披针形 或卵状 披针形 或线状 披针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先端渐 尖或长 渐尖, 基部 偏斜, 全缘, 两 面沿中 脉和侧 脉被卷 曲微柔 毛或近 无毛, 侧脉和 细脉两 面突起 ;小 叶柄长 1 一 2 毫米。 花单性 异株, 先花 后叶, 圆锥花 序腋生 ,雄花 序排列 紧密, 长 6— 7 厘米, 雌花 序排列 疏松, 长 15 — 20 厘米, 均被微 柔毛; 花 小, 花 柄长约 1 毫米, 被微 柔毛; 小苞片 披针形 或狭披 针形, 内凹, 长 1.5 — 2 毫米, 外面被 微 柔毛, 边缘具 睫毛; 雄花: 花被片 2 — 4, 覆瓦状 排列, 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不等长 ,长 1—1.5 毫米, 边缘具 睫毛; 雄蕊 3 — 5, 花丝 极短, 长不到 0.5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2 毫 米, 无退化 子房; 雌花: 花被片 7—9, 2 轮排列 ,长短 不等, 长 0.7—1.5 亳米, ^ 0.5— 0.7 毫 米, 外轮 2 — 4 片, 远 较狭, 披针形 或线状 披针形 ,外面 被柔毛 ,边缘 具睫毛 ,内轮 5 片, 卵形 或长 圆形, 外面 无毛, 边缘具 睫毛; 无退化 雄蕊; 子房 球形, 无毛, 径约 0.5 毫米, 花柱 3, 柱 头 3 裂, 厚, 肉质, 红色。 核果 倒卵状 球形, 略压扁 ,径约 5 毫米, 成 熟吋紫 红色, 后 变为紫 蓝色, 干后 外面具 纵向细 条纹, 具细尖 的花柱 残迹。 产云南 全省, 生 于海拔 972 — MOO 米的山 坡林中 。长 江以南 各省及 华北、 西北 (陕 西、 甘肃) 亦有。 分布菲 律宾。 
384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17 1 一 2. 黄连木 Pistacia chinensis Bunge, 1. 复叶, 2. 雄花; 3 ― 6. 清香木 P. weinmannifolia Poiss. ex Franch., 3. 雄花枝 ,4. 果, 5. 雄花, 6. 雌花 :7—9. 矮黄栌 Cotinus nana W. W. Smith, 7. 果枝 ,8. 雌花, 9. 果。 
漆树科  385  木材鲜 黄色, 质坚 致密, 可 作家具 和细工 用材。 种子油 可作润 滑油和 制皂, 亦可 食用, 但味 不佳。 幼 叶作蔬 菜并可 代茶。 2. 清香木 图版 117, 3—6 对 节皮、 清香树 (昆明 ), 昆 明乌木 (图考 ), 细 叶楷木 (四川 ), 香叶树 、紫叶 (云南 ), 紫油 木 (东川 ) Pistacia weinmannifolia J. Poisson ex Franch. (1886), et (1889)*; Rehd. et in Sarg. (1914) ; Hand.-Mazz. (1933) ; 陈嵘 (1937) ; 图鉴 (1972)*. P. coccinea Collett et Hemsl. (1890).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1 一 8 米, 稀达 10 — 15 米; 树皮 灰色, 小枝具 棕色小 皮孔, 幼 枝被灰 黄色微 柔毛。 偶数羽 状复叶 互生, 有小叶 4 一 9 对, 叶轴具 狭翅, 上面 具槽, 被 灰色微 柔毛, 叶柄被 微柔毛 ;小叶 革质, 长圆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较小, 长 1.3 — 3.5 厘米, 宽 0. 8 — I. 5 厘 米, 稀较大 (5 X 1.8 厘米 ), 先端 微缺, 具芒 刺状硬 尖头, 基部略 不对称 ,阔 楔形, 全缘, 略背 卷, 两面中 脉上被 极细微 柔毛, 侧脉 在叶面 微凹, 在叶 背明显 突起; 小叶柄 极短。 花序腋 生, 与叶 同出, 为密 穗状花 序组成 的圆锥 花序, 雌花 序排列 较嗨, 被 黄棕色 柔毛和 红色腺 毛, 花小, 紫 红色, 无柄; 小苞片 1, 卵 圆形, 内凹, 径约 1.5 毫米, 外面 被棕色 柔毛, 边 缘具细 睫毛; 雄花: 花被片 5—8, 2 轮排列 ,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1.5—2 毫米, 膜质, 半透 明, 先端 渐尖或 略呈流 苏状, 外轮花 被片边 缘具细 睫毛; 雄蕊 5, 稀 7, 花丝 极短, 花 药长圆 形, 先端 细尖; 有退 化子房 存在; 雌花: 花被片 7 — 10, 2 轮 排列, 卵伏披 针形, 长 1—1.5 毫 米, 膜质, 先端 细尖或 略呈流 苏状, 外轮边 缘具细 睫毛; 无退化 雄蕊; 子房圆 球形, 径约 0. 7 毫米, 无毛, 花柱 极短, 柱头 3 裂, 扩展而 外弯。 核果 球形, 长约 5 毫米, 宽约 6 毫米, 成熟 吋红色 ,先端 具细尖 的花柱 痕迹。 产云 南全省 各地; 生 于海拔 (580 —) 1000—2700 米的 山坡、 狭谷的 疏林或 灌丛中 ,石 灰岩地 区及干 热河谷 尤多。 我国 西藏东 南部、 四川 西南部 和贵州 西南部 亦有; 贵州新 记录。 分 布缅甸 憚邦。 叶可提 芳香油 ;叶 及枝供 药用, 有消炎 解毒、 收 敛止泻 之效。 民间 亦有用 叶研粉 作香。 本种与 地中海 区至亚 洲西部 分布的 耨笃香 Pistacia terebinthus 和马 思答吉 (本草 纲目) P. lentiscus 都 较近, 其树脂 可代用 ,有固 齿祛臭 之效。 模式 标本采 自鹤庆 县均华 公社大 坪子, Delavay 562。 较北 或较高 海拔, 幼枝 及叶轴 微柔毛 不脱, 而 较南较 低海拔 有吋枝 叶完全 无毛, 小叶 有 吋较大 而对数 较少。 10. 黄栌属 Cotinus Miller 落叶灌 木或小 乔木; 木材 黄色, 树汁 有强烈 臭味, 芽具 覆瓦状 暗褐色 鳞片。 单叶 互生, 无托叶 ,叶片 较薄, 阔椭圆 形或卵 形或倒 卵形, 稀 圆形, 全缘或 略具齿 ,无毛 或多少 被毛, 叶 柄纤细 。复聚 伞圆锥 花序或 聚伞圆 锥花序 顶生; 花小, 杂性, 仅少数 发育, 花柄 线形, 长为花 径的 4— 6 倍, 多 数不育 花在花 后花柄 伸长, 被长 柔毛, 欲如羽 毛状; 苞片披 针形, 脱落; 花 萼 5 裂, 裂片 覆瓦状 排列, 卵状披 针形, 先 端钝, 宿存; 花瓣 5, 长圆形 ,长为 花萼的 2 倍, 覆 瓦状 排列, 略开展 ;雄蕊 5, 比花 瓣短, 着生 在环状 花盘的 下部, 花药短 卵形, 比花 丝短, 药室 
386  云 南植物 志  内向 纵裂; 子房 偏斜, 压扁, 无柄, 1 室, 1 胚珠, 花柱 3, 侧生, 短, 柱 头小而 退化。 核 果小, 干燥, 肾形, 极压扁 ,绿色 ,侧 面中部 具残存 花柱, 外果 皮薄, 具脉纹 ,无 毛或稀 被毛, 紧贴而 不 开裂, 内果皮 厚角质 ;种子 肾形, 种皮 极薄, 无胚乳 ,子叶 扁平, 胚根长 勾状。 约 5 种, 分布 南欧、 东 亚和北 美温带 地区。 我国有 3 种, 云南有 2 种。 木材 黄色, 可提黄 色染料 ,又可 入药, 亦可作 器具。 叶秋季 变红, 可栽培 观赏。 分种 检索表 » (2) 植物 较高, 2 — 7 米, 叶 较大, 纸质或 膜质, 无毛, 背面具 白粉, 果无毛 1 -粉 背黄 妒 C, coggygria vac. glaucophyiia 2(1; 植物 矮小, 高 0.5 — I. 5 毫米, 叶较小 ,革质 ,长 不超过 1 厘米, 无毛; 果 被毛… 2. 矮黄垆 C. nana 1. 黄栌 (嘉祐 本草、 救荒 本草、 图考) Cotinus coggygria Scop. (1772) ; Engl. (1881) ; in DC. (1883) ; Diels in Engl. (1900) : Schneid. (1907)*; K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 Chung (1927) ; Penzes (1958). Rhus cotinus L. (1753) ; DC. (1825) ;; Hook. f. (1876) ; Franch. (1883) ; Hemsl. (1886). 分布匈 牙利、 捷克, 我国 不产。 la. 粉 背黄栌 var. glaucophylla C. Y. Wu, var. nov. Cotinus coggygria Diels (1900) ; (1905) ; Hand.-Mazz. (1933) ; non Scop. ; C. coggygria var. levis Pamp. (1910) non (Wall.) Engl. ; C. coggygria Scop, var, pwbes- cens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 (1926) p. p., non Engl. A var. coggygriae foliis majoribus ovatis, subtus glaucis differt. 灌木, 高 2 — 7 米; 小枝圆 柱形, 棕 褐色, 无毛。 叶 互生, 纸质, 卵圆形 ,长 3.5—10 厘米, 宽 2.5 — 7.5 厘米, 先端微 凹或近 圆形, 基部圆 形或浅 心形, 全缘, 两面 无毛, 叶背明 显被白 粉; 叶柄长 1.5 — 3.3 厘米, 上 面平。 圆锥花 序顶生 ,无毛 ,长达 23 厘米; 花 杂性, 黄绿色 ;苞 片披 针形, 长约 1.5 毫米; 花 柄长约 3 毫米, 纤细; 花萼 5 裂, 裂片狭 三角状 披针形 ,长约 1.1 毫米, 宽约 0.5 毫米, 无毛, 先端 短尖; 花瓣 5, 卵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约 1.6 毫米, 宽约 0.9 毫米, 无毛; 雄蕊 5, 长约 1.2 毫米, 花丝近 钻形, 花药卵 圆形, 与花丝 等长; 花盘大 ,黄色 ,盘 状; 子房近 球形, 偏斜, 径约 0.4 毫米, 无毛, 花柱 3, 分离, 近 顶生。 核果棕 褐色, 无毛, 具皱 紋, 近 肾形, 长 4 一 4.5 毫米, 宽 2.5 — 3 亳米。 产 禄劝、 丽江、 中甸; 生 于海拔 1300—2400 米的 山坡和 箐沟岩 石上。 四川、 甘肃、 陕 西、 山西 亦有。 云南中 甸白地 ,海拔 2200 米, 箐 沟边, 灌木, 高 5 — 7 米, 花黄 绿色, 1938 年 5 月 27 日, 俞德浚 11435( 模式! Typus!HY.) 木材 黄色, 古代用 为黄色 染料。 嫩芽 可食。 叶秋季 变红, 美观, 可栽培 观赏。 本变种 叶背被 白粉, 卵圆形 ,较大 ,叶柄 也较长 而与欧 洲产的 原变种 不同。 
漆树科  387  2. 矮黄栌 图版 117, 7—9 Cotinus nana W. W. Smith (1916) ; Hand.-Mazz. (1933). 矮小 灌木, 高 0. 5 — 1.5 米; 小枝圆 柱形, 幼枝紫 褐色, 无毛。 叶 互生, 较小, 革质, 圆形或 卵圆形 ,长 宽各约 1 一 2 厘米, 先端 圆形, 基部圆 形或近 截形, 全缘, 两面 无毛, 叶背被 白粉, 侧脉 和细脉 在叶面 突起; 叶柄 纤细, 长 3 — 6 毫米。 圆 锥花序 顶生, 多分枝 ,被 腺状疏 柔毛; 苞片披 针形, 长 1.5 — 3 毫米; 花小, 单性 异株或 杂性, 粉红色 ,径约 3 毫米; 花柄 纤细, 长 6 一 8 毫米, 被脉状 疏柔毛 ;花萼 5 裂, 紫红色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长约 1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近基部 疏被微 柔毛或 无毛, 边 缘具细 睫毛; 花瓣 5, 长圆 形或长 圆伏椭 圆形, 长 2 — 2.5 毫 米, 具红色 脉紋, 无毛; 雄蕊 5, 长约 I. 5 毫米, 花丝 线形, 比花药 略长, 约 0.9 毫米, 花药卵 状长 圆形, 在雌 花中退 化雄蕊 极小; 花盘浅 盘状, 无毛; 子房 偏斜, 近球形 ,径约 0.7 毫米, 疏 被微 柔毛, 花柱 3 , 长约 0.5 毫米, 柱头近 头状。 核果 斜倒卵 形或近 肾形, 长 3.5 — 4 毫米, 宽 2.5 — 3 毫米, 极 压扁, 褐色, 疏被微 柔毛, 宿存花 柱偏于 一侧。 产丽江 、中甸 的金沙 江河谷 ;海拔 1560 — 2500 米的山 坡草地 及河边 石上。 模式 标本采 自丽江 金沙江 边大具 (打鼓 ), Forrest 10336。 本种 为矮小 灌木, 叶 较小, 革质, 花深红 色至淡 红色, 花序及 花柄被 腺状疏 柔毛, 花萼 边 缘具细 睫毛, 核果被 微柔毛 而与其 他种相 区别。 11. 盐 肤木属 Rhus (Tourn.) L., emend. Moench 落叶灌 木或小 乔木。 叶 互生, 单叶、 掌状三 小叶或 奇数羽 状复叶 ,叶轴 圆柱形 或具叶 状翅; 小叶 具柄或 无柄, 具齿或 全缘。 聚伞圆 锥花序 或复穗 状花序 顶生, 花小, 杂性 或雌雄 异株, 多花 密集; 苞片披 针形或 卵形, 脱落或 宿存; 花萼 5 裂, 裂片 覆瓦状 排列, 宿存; 花瓣 5, 覆瓦状 排列; 雄蕊 5, 着生 在花盘 基部, 在雄 花中伸 出花冠 之外, 雌花中 较短, 花 药卵圆 形, 背着药 ,内向 纵裂; 花盘 环状; 子房 无柄, 1 室, 1 胚珠, 花柱 顶生, 先端 3 裂。 核果 球形, 略 压扁, 红色, 被腺 毛和具 节毛或 单毛, 外 果皮与 中果皮 连合, 内果皮 分离, 中 果皮无 蜡质。 约 25 种, 分布 北美、 亚洲和 南欧。 我国有 6 种, 云南有 5 种。 本属均 可作五 倍子蚜 虫寄主 植物, 但以盐 肤木上 的五倍 子虫瘿 为好, 称 "角 倍", 其余 均生产 "肚 倍", 质量 较次。  分种 检索表 1 (2) 小叶边 缘具粗 锯齿, 叶轴 具宽的 叶状翅 或无翅 1. 盐肤木 Rh. chinensis 2 0) 小叶全 缘或稀 幼吋上 部略具 锯齿。 3 (6) 叶轴具 宽的叶 状翅, 小叶 片小, 长不过 6 厘米, 宽不过 2 厘米。 4 (5) 小叶 先端通 常钝, 叶 面被糙 伏毛, 叶 背被微 硬毛, 无 斑点, 具细小 乳突体 2.J||g 杨 Rh. wilsoni 5 ( 4 ) 小叶先 端急尖 ,叶面 具稀疏 腺状乳 突体, 中 脉被微 柔毛, 叶背 具密而 不显的 棕色斑 点和极 稀疏的 乳 突体, 中脉被 极小的 糙伏毛 3. 漢麩杨 Rh. teniana 
388  云南 植物志  6 (3) 叶轴无 翅或稀 卜-部 具狭翅 ,小叶 较大, 长 5 厘米 以上, 宽 2 厘米 以上。 7 (8) 小枝被 微柔毛 ,叶轴 上部具 狭翅, 小叶 3 — 6 对, 卵形或 卵状长 圆形, 叶背 疏被微 柔毛, 无 柄或近 无柄 4. 红鉄杨 Rh» punjabensis var. sinica 8 (7) 小枝 无毛, 叶轴 无翅, 小叶 3 — 4 对, 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两面 中脉疏 被微柔 毛或近 无毛, 明 显具小 叶柄, 基部 常偏斜 S. 青麸杨 Rh. potaninii 1. 盐肤木 (正 字通) 五 倍子树 (通称 ), 五倍柴 (湖南 ), 五倍子 (四川 、湖南 ), 山梧桐 (辽宁 ), 木五 倍子、 角倍 (四川 ), 乌桃叶 、乌 盐泡、 乌烟桃 (武汉 ), 乌酸桃 、红 叶桃、 盐酸根 (浙江 ), 土 椿树、 酸酱头 (山 东), 红 盐果、 倍子柴 (江西 ), 肤杨树 (湖南 ), 盐树 (东北 ), 盐 酸果、 盐酸树 (保山 、思茅 ), 盐酸 白 (广东 、福建 ), 盐肤子 (开宝 本草, 图考 ), 野鸡毛 (江西 ), 肤烟叶 (保山 ), 肤 盐渣树 (思茅 ) Rhus chinensis Mill. (1768); Merr. (1934), (1935) ; et Mete. (1937) ; Rehd. (1951) ; Ohwi (1953) ; Tard.-Blot in Aubr. (1962) ; 图鉴 (1972)* ; 海南 植物志 (1974). Schinus indicus Burm. (1768) ; Rhus semialata Murr. (1784)*; DC. (1825) ; Engl, in DC. (1883) ; Forbes et Hemsl. (1886) ; 陈嵘 (1937)*; Rhus javanica Thunb. (1784) ; Fronch. (1875) ;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 Chun (1921) ; Craib (1926), non L. ; Rhus semialata var. osbsckii DC. (1825); Engl, in DC. (1883) ; Shirasawa (1900)*; Rhus osbeckii Decaisne ex Steud. (1841) ; Schneider (1907)*. la* Sfej^t var. chinensis 落叶小 乔木或 灌木, 高 2 — 10 米; 小枝棕 褐色, 被锈色 微柔毛 ,具 圆形小 皮孔。 奇数羽 状复叶 互生, 有小叶 (2 —) 3—6 对, 叶轴 具宽和 狭的叶 状翅, 上 部小叶 较大, 每对小 叶间距 3—6 厘米, 叶轴和 叶柄密 被锈色 柔毛; 小叶 多形, 卵形、 卵 伏橢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6 — 12 厘 米, 宽 3 — 7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圆形, 顶生小 叶基部 楔形, 边 缘具圆 齿或粗 锯齿, 叶面暗 绿色, 无毛 或中脉 上被疏 柔毛, 叶背粉 绿色, 略被 白粉, 被锈色 短柔毛 ,脉上 较密, 侧 脉和细 脉 在叶面 凹陷, 在叶背 突起; 小叶 无柄。 圆锥花 序顶生 ,宽大 ,多 分枝, 雄 花序长 30 — 40 厘 米, 雌 花序长 15 — 20 厘米, 密 被锈色 柔毛; 苞片披 针形, 长约 1 毫米, 被疏 柔毛, 小 苞片极 小; 花 白色; 花 柄长约 1 毫米, 被微 柔毛; 雌花: 花萼 5 裂, 裂片 三角伏 卵形, 长约 0.6 毫 米, 外面被 微柔毛 ,边缘 具睫毛 ;花瓣 5, 椭圆状 卵形, 长 1.6 毫米, 边缘具 睫毛, 里面 下部被 疏柔毛 ;雄蕊 极短; 花盘 盘状, 无毛; 子房 卵形, 长约 1 毫米, 密被 白色微 柔毛, 花柱 3, 稀 4, 柱头 头状; 雄花: 花萼 裂片长 卵形, 长约 1 亳米, 背 面被微 柔毛, 边缘具 睫毛; 花瓣 倒卵状 长圆形 ,长约 2 毫米, 开花吋 外卷; 雄蕊伸 出花冠 之外, 花丝 线形, 长约 2 亳米, 无毛, 花药 卵形, 长约 0.7 毫米, 背 着药, 成熟吋 纵裂; 子房 不育, 花柱 3, 长约 1 毫米。 核果 球形, 微压 扁, 径约 4 一 5 毫米, 被具 节毛和 腺毛, 成熟吋 红色, 果 核径约 3~4 毫米。 产云南 全省; 生 于海拔 170 — 2700 米的向 阳山坡 、沟谷 、溪边 的疏林 、灌 丛和荒 地上。 我 国 除东北 (吉林 、黑龙 江)、 内蒙 和西北 (青 海、 宁夏和 新疆) 外, 其他 各省区 均有。 分布 印度、 中南 半岛、 印度尼 西亚、 朝鲜和 日本。 本种为 五倍子 蚜虫的 主要寄 主植物 ,在幼 枝和叶 上形成 虫瘿, 即为五 倍子, 可供 鞣革、 医药、 塑料 和墨水 等工业 上用。 树 皮可作 染料。 幼枝及 叶可作 土农药 ,有 杀虫的 功效。 果 
漆树科  389  未熟前 可泡水 代醋用 ,生 食酸、 咸 止渴。 种子可 榨油。 根、 叶及花 、果 均可供 药用。 lb. 滨 盐肤木 (广 州植 物志) var. roxburghii (DC.) Rehd. (1939), (1951) ; 广州 植物志 (1956)*; 图鉴 (1972)*; 海南 植物志 (1974). Rhus semialata y. roxburghii DC. (1825) ; Kanehira (1936)* ; H. L. Li (1963); Rhus roxburghii Decaisne ex Steud. (1841 ) ; Rhus semialata f. exalata Franch. (1886), nom. nud., (1889) ; Rhus semialata Brandis (1874), (1906) ; Hook. f. (1876) ; Rhus javanica var. roxburghii (DC.)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叶 轴无翅 而与原 变种相 区别。 产 河口、 屏边、 金平、 新平、 景洪、 双江、 潞西、 盈江、 腾冲、 碧江、 福贡、 贡山、 德钦、 维西、 丽江、 宾川; 海拔 110 — 2800 米的 山坡、 沟谷疏 林和灌 丛中。 我国 四川、 贵州、 广西、 广东、 台湾、 江西 均有。 贵州、 江西新 记录。 2. 川麸杨 图版 118, 1—5 Rhus wilsonii Hemsl. (1906). 灌木, 高 1~4 米; 小枝枣 红色, 圆柱形 ,具 条纹, 幼枝 密被灰 黄色疏 柔毛。 奇数 羽状复 叶 互生, 有小叶 5 — 9 (一 13) 对, 长 10 — 20 厘米, 叶轴具 叶状翅 ,宽 2 — 4 毫米, 每对 小叶间 距 2 — 4 厘米, 叶轴 和叶柄 被微硬 毛和疏 柔毛, 叶 柄短, 长 1 一 2 厘米; 小叶卵 形或长 圆形, 长 2—6 厘米, 宽 0.8 — 2 厘米, 先端 圆形, 具小 尖头, 稀急尖 或微凹 ,基部 不对称 ,楔 形或略 成 圆形, 全缘 或极稀 具稀疏 钝齿, 叶 面被糙 伏毛, 叶背灰 绿色, 被微 硬毛, 无点, 具细 小乳突 体, 中脉 和侧脉 在叶面 微凹, 在叶 背明显 突起, 侧脉 6 — 11 对; 小叶近 无柄或 无柄。 圆锥花 序顶 生和生 于上部 叶腋, 长 3 — 10 厘米, 密被 灰白色 柔毛; 苞片披 针形, 长 1 一 3 毫米, 小苞 片小, 被毛; 花淡 黄色, 径约 3 毫米; 花柄长 1 一 2 毫米, 被 柔毛; 花萼裂 片三角 伏卵形 ,先端 圆形, 长约 1 亳米, 无毛 或略具 腺体, 稀边缘 具稀疏 睫毛; 花瓣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2 毫米, 先 端圆形 ,具 褐色羽 伏脉, 里面 中下部 被白色 髯毛, 在雌 花中雄 蕊长约 1 亳米, 花丝与 花药等 长, 无毛, 花药 卵形; 花盘状 ,波状 5 浅裂, 无毛; 子房被 疏柔毛 ,花柱 3, 无毛。 果卵 圆形, 略 压扁, 径约 4 毫米, 被具节 疏柔毛 和腺毛 ,成 熟吋红 褐色。 产绥江 、永善 、巧家 ;生 于海拔 350 — 2300 米的 山坡灌 丛中, 我 国四川 西南部 亦产。 云 南 (东 北部) 新 记录。 用途 同前。 3. 滇麸杨 Rhus teniana Hand.-Mazz. (1933). 灌木, 高 1 一 3 米; 小 枝淡枣 红色, 被白 色微柔 毛或近 无毛, 具稀疏 黄色小 皮孔, 腋芽 小, 被棕黄 色绒毛 。叶长 11 一 19 厘米, 奇数羽 伏复叶 互生, 有小叶 7 对, 叶轴具 叶状翅 ,宽 4 一 6 毫米, 每对小 叶间距 1.8 — 2 厘米; 小叶膜 质至薄 纸质, 互生或 近对生 ,披 针形, 长 2.5 — 6 厘米, 宽 0.8 — 1.6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偏斜, 宽楔 形或近 圆形, 近缘软 骨质, 叶面 具稀疏 腺状乳 突体, 中 脉被微 柔毛, 叶背粉 绿色, 中脉上 被极小 糙伏毛 ,其余 具密而 不显的 棕黄色 斑点 和极稀 疏的乳 突体, 中脉 偏斜, 在叶 面平, 叶背 突起, 侧 脉密而 平行, 11 一 14 对, 在叶 背突起 ,细脉 不显; 小叶 无柄。 圆 锥花序 顶生, 球形, 长约 3 毫米, 花 序轴及 分枝被 灰白色 
390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18 1—5. 川麸杨 Rhuswilsonii Hemsl., 1 . 花枝, 2. 花, 3. 花 (去花 咢和花 瓣), 4 . 花瓣, 5 . 果 及毛被 放大; 6. 红麸 杨 Rh. punjabensis var. sinica (Diels) Rehd. et Wils., 果枝; 7. 青鼓杨 Rh. potaninii Maxim., 小叶 背面。 
漆树科  391  微 绒毛; 苞片披 针形, 小苞 片小, 均 被毛; 花黄 白色, 花柄长 1 一 2 毫米, 被微 绒毛; 花萼肉 质, 外面基 部疏被 柔毛, 裂片 三角状 卵形, 长约 1 毫米, 边缘具 睫毛; 花 瓣卵状 长圆形 * 长约 2 毫米, 先端 圆形, 里面沿 中脉被 糙伏毛 ;雌花 中雄蕊 较短, 长约 1 毫米, 花丝 压扁, 与花药 等长, 着生于 花盘外 面边缘 ;花 盘波状 5 浅裂, 无毛; 子 房密被 白色疏 柔毛, 花柱 3 。 果未 见。 产大姚 石羊镇 (白 盐井) 和宾川 ,生 于海拔 1900 米 沟边灌 丛中。 模式 标本采 自大姚 石羊镇 (白 盐井) 肖 定河, Beral 146。 4. 红麸杨 (四 川、 湖北) Rhus punjabensis Stewart in Brandis (1874) ; Hook. f. (1876) ; Engl, in DC. (1883) ;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原变 种分布 印度西 北部, 我国 不产。 4a. 红麸杨 图版 113, 6 五 倍子、 漆树、 漆倍子 (四川 ), 倍子树 (贵州 ), 旱倍子 (湖北 ) var. sinica (Diels) Kehs. et Wils. in Sarg. (1914) ; Edinb. Staff (1924) ; 陈嵘 (1937); 中 国经济 植物志 (1961)*; 图鉴 (1972)*. Rhus sinica Diels (1900) ; Rhus punjabensis Dunn (1911) non Stewart ; Rhus echinocarpa Levi, in Fedde (1912), (1915), pro parte, quoad specim. Cavalerie 2003 ; Rhus esquirolii Levi, in Fedde (1913), (1915) ; Rhus? mairei Levi. (1916), (1917). 落叶乔 木或小 乔木或 灌木, 高 3 — 15 米; 树皮 光滑, 灰褐色 ;小 枝被微 柔毛。 奇 数羽状 复叶 互生, 有小叶 3 — 6 对, 每对小 叶间距 3 — 4 厘米, 叶 轴上部 具狭翅 或稀不 明显; 小叶长 圆状披 针形或 长圆形 ,长 5 — 12 厘米, 宽 2 — 4.5 厘米, 先端渐 尖或长 渐尖, 基 部圆形 或近心 形, 全缘, 叶背 疏被微 柔毛或 仅脉上 被毛, 侧脉 较密, 约 20 对, 不达 边缘, 叶面 略突, 叶背明 显 突起; 小叶无 柄或近 无柄。 圆锥花 序顶生 ,长 15 — 20 厘米, 约为 叶长的 一半, 密 被细绒 毛; 苞片 钻形, 长 1 一 2 厘米, 被细 绒毛; 花小, 径约 3 毫米, 白色; 花柄短 ,长约 1 毫米; 花萼 5 裂, 裂片狭 三角形 ,长约 1 亳米, 宽约 0.5 毫米, 外面 疏被微 柔毛, 边缘具 睫毛; 花瓣 5, 长 圆形, 长约 2 毫米, 宽约 1 毫米, 两面 均被微 柔毛, 边缘具 睫毛, 开花 吋先端 外卷; 雄蕊 5, 花丝 线形, 长约 2 毫米, 中下 部被微 柔毛, 在雌花 中较短 ,花药 卵形, 长约 1 毫米, 暗 红色; 花盘厚 ,暗 红色, 无毛; 子房 球形, 密被白 色柔毛 ,径约 1 毫米, 花 柱先端 3 裂, 在雄 花中有 退 化子房 存在。 核果略 压扁, 长 宽各约 4 毫米, 厚约 3 毫米, 成 熟吋深 红色, 被具节 柔毛和 腺毛; 种子小 ,压扁 ,长 宽各约 2.5 毫米。 产云 南西北 部至云 南东北 部金沙 江河谷 (丽 江、 东川、 会泽、 大关、 镇雄 ); 生 于海拔 1900 — 2700 米的 山谷或 溪边密 林或灌 丛中。 西藏、 四川、 贵州, 湖北、 陕西 亦有。 虫 瘿富含 鞣质, 供 工业和 药用。 叶和树 皮可提 栲胶。 木 材白色 质坚, 可制家 具和农 具。 种子 油作润 滑油和 制皂, 油饼 为喂猪 的良好 伺料。 树皮 可作土 农药。 亦可作 绿化和 观 赏树种 栽培。 与原变 种不同 是叶轴 上部具 狭翅。 4b. 毛 红麸杨 var. pilosa Engl, in DC. (1883) ; Hand.-Mazz. (1933). 
392  云南 植物志  与上变 种的区 别是: 小枝、 叶轴、 叶柄和 小叶片 背面毛 被较密 ,叶轴 无翅。 产凤庆 、鹤庆 、丽江 、中甸 、维西 、德钦 ;生 于海拔 2000 — 3500 米 的狭谷 和沟边 林中。 用途 同上。 - 5. 青麸杨 (四 川、 湖北) 图版 11S, 7 五倍子 (陕西 ), 乌倍子 (河南 ), 倍子树 (贵州 ), 野漆树 、漆树 (四川 ) Rhus potaninii Maxim. (1889) ;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 Hand.-Mazz. (1933); 陈嵘 (1937); 图鉴 (1972)*. Rhus henryi Diels (1900) ; Bean (1915) ; Rhus sinica Koehne (1910), non Diels ; Schneid. (1912)*. 落叶 乔木, 高 5—10 米, 树皮灰 褐色; 小枝 无毛。 奇数羽 状复叶 互生, 有小叶 3 — 4 对, 叶轴 无翅, 被微 柔毛; 小叶卵 状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 端 渐尖, 基 部多少 偏斜, 圆形, 全缘, 叶两面 沿中脉 被微柔 毛或近 无毛; 小叶具 短柄。 圆锥 花序 顶生, 长 10 — 20 厘米, 为叶长 之半, 被微 柔毛; 苞片 钻形, 长约 1 毫米, 被微 柔毛; 花白 色, 径约 2.5 — 3 亳米; 花 柄长约 1 毫米, 被微 柔毛; 花萼 5 裂, 裂片 卵形, 长约 1 毫米, 外面 被微 柔毛, 边缘具 睫毛; 花瓣 5, 卵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宽约 1 毫米, 两 面被微 柔毛, 边缘具 睫毛, 开花 吋先端 外卷; 雄蕊 5, 花丝 线形, 长约 2 亳米, 在 雌花中 较短, 花药 卵形; 花 盘厚, 无毛; 子房 球形, 径约 0.7 毫米, 密 被白色 绒毛, 花柱 3, 柱头 平截。 核果 近球形 ,略 压扁, 径 3 — 4 毫米, 密 被具节 柔毛和 腺毛, 成熟吋 红色; 种子 压扁, 径 2 — 3 毫 米。 产大姚 、武定 、禄劝 、嵩明 、昆明 、文山 ;生 于海拔 1700 — 2400 米的 山谷疏 林或灌 丛中。 我国 西藏、 四川、 湖北 (西部 )、 河南、 山西、 陕西、 甘肃 均有。 用途 同前。 本 种小枝 无毛, 小 叶对数 较少且 更近于 无毛, 叶形较 狭长, 明 显具小 叶柄, 叶 基常偏 斜, 叶 轴无翅 而与红 麸杨与 Rhus punjabensis Stewart var. sinica 相区另 lj。 12. 漆属 Toxicodendron (Tourn.) Mill. 落叶 乔木、 灌木 或木质 藤本, 具白色 乳液, 干后 变黑, 有毒, 有 臭气。 叶互生 ,掌 状三小 叶或奇 数羽状 复叶, 无 托叶; 小叶 对生, 叶 轴通常 无翅。 花序 腋生, 聚 伞圆锥 花序, 果吋通 常 下垂, 或花 序轴木 质化而 直立; 花小, 雌雄 异株; 苞片披 针形, 早落; 花萼 5 裂, 裂 片覆瓦 状排列 ,宿存 ;花瓣 5, 覆瓦状 排列, 通常 具褐色 脉纹, 开花 吋先端 外卷, 在 雌花中 较小; 雄 蕊 5, 着生 在花盘 基部, 花丝 钻形或 线形, 比花 药长, 在 雌花中 较短, 花药长 圆形或 卵形, 背 着药, 内向 纵裂; 花盘 环状、 盘状 或杯状 浅裂, 在雌花 中较小 ;子 房基部 埋入下 位的花 盘中, 无柄, 1 室, 1 胚珠, 胚珠悬 垂于伸 长的珠 柄上, 花柱 顶生, 先端 3 裂。 核果 近球形 或侧向 压扁, 长 1.5 — 5 毫米, 宽 2.5— 7 毫米, 苍白色 、淡 黄色、 黄色或 褐色, 无毛或 被微柔 毛或刺 毛, 不被 腺毛, 外果皮 纸质, 脆, 常具 光泽, 成 熟吋与 中果皮 分离, 中果皮 蜡质, 白色, 具褐色 纵向 树脂道 条纹, 与内果 皮连合 ,果核 骨质, 通 常有少 数纵向 条纹, 内果皮 与种皮 连合; 胚 乳 存在, 胚大, 通常 横生, 子叶 叶状, 扁平, 胚轴多 少伸长 ,上 部向种 脐方向 内弯。 
漆树科  393  约 40 种, 产东亚 和南北 美洲, 我国有 18 种, 云南有 13 种。 本属 有重要 的经济 价值, 其中以 产生漆 著称, 主 要是漆 T. vernicifluum (Stokes) Bark- Icy, 其 他种也 含漆。 漆原产 我国, 后传入 日本, 现 已广为 栽培。 生漆产 量我国 最多, 其 他国 家为数 甚少, 品质也 以我国 最佳, 为 工业和 国防上 的重要 涂料, 有 防锈、 防腐、 不易 氧化、 耐酸碱 和高温 等优良 性能。 种子 油可制 香皂、 肥皂、 油墨, 也可 掺合干 性油作 油漆。 果蜡 (即中 果皮的 蜡质) 可制 蜡烛、 蜡纸。 叶 可提制 栲胶。 木材坚 硬致密 ,可 作家具 及细工 用材。 根、 叶 可作土 农药。 干漆 入药, 有通经 、镇咳 、驱虫 之效。 本属乳 液对人 体有毒 ,接 触易引 起过敏 性皮肤 红肿、 痒痛、 丘疹, 误食引 起呕吐 、疲倦 、瞳孔 放大、 昏迷 等中毒 症状。 本属从 Rhus L. 属中 分出, 其区别 是花序 腋生, 果序 下垂, 外果 皮无毛 或被微 柔毛, 但无 腺毛, 具 光泽, 成 熟吋与 中果皮 分离, 中果皮 蜡质, 白色, 厚, 与 内果皮 连合, 乳液有  分种 检索表  1 (24 2(9 3(8 4(7 5(6 6(5 7(4 8(3 9 ( 2 10(13 11(12 12(11 13( 6 14(17 15(16 16(15 17(14 18(23 ,9(20  乔木或 灌木, 奇数羽 状复叶 ,雄蕊 伸出, 花丝 线形。 核果 对称, 近 球形, 略压扁 ,外果 皮被微 柔毛, 成熟 吋纵向 开裂, 裂片 开展, 如花 瓣状, 小枝、 叶柄 和花序 柄粗壮 ,果序 直立; 小 叶较大 而厚。 叶 背被锈 色毛。 叶轴、 叶柄和 花序密 被锈色 绒毛。 小叶长 圆形, 远较狭 ,叶 背毛被 极密, 细脉 在叶面 微凹; 花 序比叶 鞘短, 花序柄 极长, 达 20 厘米 '■ 1* 黄毛漆 T - fulvum 小叶卵 形或椭 圆形或 长圆状 椭圆形 ,细脉 在叶面 略突; 花序 比叶短 许多, 花 序柄长 3 — 9 厘米… 2, 绒毛漆 T. wallichii 叶轴、 叶 柄和花 序无毛 3. 大叶漆 T. insigne 叶无毛 ,稀 叶背脉 ]:. 被微 柔毛; 花 序被毛 4. 裂果漆 T. griffithii 核 果明显 偏斜, 稀对称 ,明显 压扁, 无毛, 成 熟吋不 开裂; 小枝、 叶柄和 花序柄 纤细, 果序 下垂。 核果 对称, 肾形 或横椭 圆形。 小枝、 叶轴、 叶柄 和花序 均被微 柔毛, 小叶 4 一 6 对,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背面沿 中脉疏 被柔毛 ;圃 锥花序 多花, 与叶 近等长 S. 漆 T. vernicifluum 小枝、 叶轴 和叶柄 无毛, 小叶 2 — 3 对, 先端 尾尖, 两面 无毛, 背面被 白粉; 圆锥花 序被微 柔毛, 长 为 叶之半 6. 尾叶漆 T. caudatum 核果明 显偏斜 ,先 端偏离 中心。 植 株各部 被毛。 核 果长过 于宽; 小叶卵 形或卵 状楠圆 形或长 圆形, 先端 m 尖或 急尖, 全缘; 圆锥花 序不超 过叶长 之半, 各部被 锈色毛 7. 木繕树 T. .ylye,tre 核果宽 过于长 ;小叶 卵状披 针形, 边 缘具疏 圆齿, 先 端长渐 尖或尾 伏渐尖 ;花序 为聚伞 总状, 与 叶近 等长, 各 部被黄 色柔毛 8. 云南漆 T. yunnanen.e 植 株各部 无毛。 花序多 分枝, 为圆锥 花序。 小叶长 圆状披 针形, 近 革质, 先端尾 状渐尖 ,全缘 ,侧脉 细密, 两面 突起; 圆 锥花序 不超过 叶长之 
394  云南 植物志  半; 花瓣 不具褐 色羽状 脉或不 明显, 开花 吋外卷 9 . 野漆树 T. succedaneum 20(19) 小叶 膜质或 纸质,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全缘或 具疏齿 ;圆 锥花序 与叶近 等长; 花瓣明 显具褐 色羽状 脉, 开 花时不 外卷。 21(22) 小叶 3 — 7 对, 倒卵状 楠圆形 或倒卵 状长圆 形或披 针形,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圆锥 花序长 15 — 25 厘米; 花大, 径约 3 — 4 毫米 10. 大花漆 T. grandiflorum 22(21) 小叶 3 — 4 对, 镰状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多少 弯曲, 具细 尖头, 花序长 12 — 18 厘米; 花 较小, 径约 2 毫米 • ••••• "• 石山漆 T. calcicalum 23(18) 花序 为聚伞 总状, 与叶近 等长; 矮小 灌木; 小叶 2 — 3 对, 具 疏锯齿 …… 12. 小漆树 T. delavayi 24( 1 ) 攀援状 灌木; 掌状 3 小叶, 先端急 尖或短 渐尖, 叶 背脉腋 被黄色 簇毛; 雄蕊不 伸出; 花丝 钻形; 果 被刺毛 13. 野葛 T. radicans ssp. hispidu* 1. 黄毛漆 Toxicodendron fulvum (Craib) C. Y. Wu et T. L. Ming, comb. nov. Rhus fulva Craib in Kew Bull. 361 (1926). 乔木, 高约 10 米; 小枝 粗壮, 径约 1 厘米, 起初 被锈色 绒毛, 后来近 无毛。 奇数 羽状复 叶 互生, 长 30 — 70 厘米, 有小叶 4 一 6 对, 叶轴和 叶柄被 锈色疏 柔毛, 叶轴 上面略 具槽, 叶 柄近基 部上面 扁平; 小叶近 对生或 对生, 革质, 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8 — 14 厘米, % 3.5—4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基部 偏斜, 圆形或 平截, 最上部 的小叶 基部宽 楔形, 全缘或 上 部具不 明显细 锯齿, 叶面干 后暗绿 色或变 褐色, 中脉上 疏被微 柔毛或 近无毛 ,叶 背密被 锈色 绒毛, 侧脉 25 对, 在叶背 突起, 细脉 在叶面 略凹, 在叶 背明显 突起; 上部的 小叶近 无柄, 下部小 叶柄长 1 一 2 毫米。 圆锥花 序腋生 ,长 20 — 33 厘米, 与叶近 等长, 密被锈 色绒毛 ,后 来近 无毛, 花序柄 粗壮, 长 8 — 20 厘米; 苞片 线形, 早落, 长达 1.7 毫米; 花无 柄或近 无柄; 花萼 5 裂, 裂片长 圆形或 阔卵形 ,长约 0.5 毫米, 外 面疏被 毛或近 无毛; 花瓣 5, 长圆形 ,比 萼裂片 略长, 无毛。 核果近 球形, 略压扁 ,径约 5 — 6 毫米, 外果 皮薄, 黄色, 具 光泽, 疏被微 柔毛, 成熟吋 不规则 开裂, 裂片 外卷, 如花 瓣状, 中果 皮厚, 蜡质, 具纵向 褐色树 脂道, 与内 果皮 连合。 产勐腊 (易武 ), 勐连, 生 于海拔 1000 米 石灰山 山顶疏 林中。 泰 国北部 也有。 中国 (云 南 南部) 新 记录。 原模 式为花 标本, 云南所 采为果 标本, 与原描 述相比 ,叶 稍小, 小 叶对数 较少。 近于绒 毛漆 (T. wallichii) 但小叶 长圆形 ,叶 背毛被 极厚, 花序 与叶近 等长, 花序柄 较长。 2. 绒毛漆 Toxicodendron wallichii (Hook, f.) 0. Kuntze (1891). Rhus wallichii Hook. f. (1876) ; Engl, in DC. (1883) ; Burkill (1910). 原变种 分布尼 泊尔、 印 度北部 和我国 西藏东 南部。 2a. 小果 绒毛漆 图版. 119, 1 var. microcarpum C. C. Huang, var. nov. A var. wallichii foliolis inferioribus ovatis, basi cordatis, floribus drupisque mi- noribus differt. 乔 木或小 乔木, 高 5 — 8 米; 小枝 粗壮, 径约 1 厘米, 密 被锈色 绒毛, 后来多 少脱落 ,具 条纹和 皮孔。 奇数羽 伏复叶 互生, ^ 30—50 厘米, 有小叶 3 — 5 对, 叶轴 无翅, 圆 柱形, 叶 
漆树科  395  图 版 119 1' 续毛漆 toxicodendron wallichii var. microcarpum C. C. Huang, var. nov., 果枝; 2 ― 3. 大叶漆 T. insigne var. microcarpum C. C. Huang, var. nov., 2. 花枝, 3. 雄花: 4— 7. 裂果漆 T. griffithii CHook. f.) O. Ktze., 4. 果序, 5. 小叶, 6. 果, 7. 果 (外果 皮已裂 开裂碎 )。 
396  云南 植物志  轴和 叶柄密 被锈色 绒毛, 具细小 皮孔, 叶柄近 基部上 面平, 长 8 — 11.5 厘米; 小叶 对生, 革 质, 下部小 叶卵形 ,长 8 — 1 2 .5 厘米, 宽 5 — 7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近 心形, 全缘, 上 部小叶 较大, 椭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14 一 IS 厘米, 宽 5.5 — 8 厘米, 顶生小 叶长达 20 厘米, 基 部圆形 或平截 ,叶面 干后暗 褐色, 无光泽 ,无 毛或中 脉上略 被毛, 叶背密 被锈色 缄毛, 侧脉 20 — 25 对, 近平行 ,侧脉 和细脉 在叶面 略显, 在叶背 极突起 ;小叶 柄短, 长 1 一 3 毫米, 密被 锈色绒 毛。 圆锥花 序腋生 ,长 10 — 20 厘米, 不超 过叶长 之半, 密被锈 色绒毛 ,花 序柄长 3 — 9 厘米, 具小 皮孔; 苞片小 ,长约 1 毫米, 被毛; 花黄 白色; 无 柄或具 1 亳米长 的短柄 ;花萼 无毛, 裂片 阔卵形 ,长约 0.5 毫米; 花瓣 5, 长圆形 ,长约 1.5 毫米, 无毛, 具褐色 条纹; 雄蕊 5, 与 花瓣等 长, 无毛; 花盘 5 浅裂, 无毛; 子房圆 球形, 径约 0.5 亳米, 密被锈 色绒毛 ,花柱 1, 柱头 3 裂。 核果小 ,球形 ,长约 5 毫米, 宽约 4 毫米, 略 压扁, 密集排 列于果 序上, 外果 皮薄, 黄色, 具光 泽, 被微 柔毛, 成熟吋 不规则 纵裂, 裂片 开展, 如花 瓣状, 中果 皮厚, 蜡质, 具 纵向褐 色树脂 道条纹 ,果核 骨质, 压扁, 先端 微凹。 产 西畴、 文山、 砚山、 河口、 屏边、 金平、 红河、 元阳、 绿春、 建水、 思茅、 临沧、 凤庆、 泸水, 生 于海拔 1100 — 2400 米的 山坡、 狭 谷阔叶 林中。 我国 西藏、 广西 亦有。 云南: 凤庆, 2200 米, 林中, 乔木, 高 6 — 7.5 米, 果 青绿, 1938 年 7 月 18 日, 俞 德浚, 16340( 模式 )。 与原 变种区 别是下 部小叶 卵形, 基部近 心形, 花和果 均小。 3. 大叶漆 Toxicodendron insigne (Hook, f.) O. Kuntze (1891). Rhus insignis Hook. f. (1876) ; Engl, in DC. (1883) ; Brandis (1906) ; W. W. Smith (1913). 原变 种分布 锡金和 印度东 北部, 我国 不产。 3a. 小果 大叶漆 图版 119, 2—3 var. microcarpum C. C. Huang, var. nov. A var. insigne drupis duplo minoribus, foliolis basi rotundis, paniculis tomentosis differt. 小 乔木, 高约 6 米; 小枝 粗壮, 径约 1 厘米, 灰褐色 ,幼吋 被毛, 后来近 无毛, 具 条纹和 黄色 皮孔。 奇数羽 状复叶 互生, 有小叶 3 — 4 对, 叶轴圆 柱形, 具条纹 ,无 毛或近 无毛, 具小 皮孔, 叶柄长 10 — 14 厘米, 近基 部呈半 圆形, 上 面平, 具条纹 或狭翅 ;小叶 对生, 革质, 楠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H — 23 厘米, 宽 6—9 厘米, 先端急 渐尖或 渐尖, 基部圆 形或近 截形, 全缘, 叶面 干后暗 褐色, 无毛, 叶背 锈色, 疏被 绒毛, 侧脉 较密, 20 — S5 对, 近 平行, 侧脉和 细脉在 叶面 略显, 在叶 背明显 突起; 小叶 柄短, 长 3 — 5 毫米, 上面 具槽, 疏 被锈色 绒毛。 圆 锥花序 腋生, 长 20 — 35 厘米, 被锈色 绒毛, 下部 分枝长 6 — 8 厘米; 花 序柄长 6 — 10 厘米, 具条纹 和小 皮孔; 苞片小 ,卵状 披针形 ,长约 1 毫米, 无毛; 花白色 ,花 柄长约 1 毫米, 被锈色 绒毛; 花萼 无毛, 5 裂, 裂片阔 卵形, 长约 0.5 毫米, 先端钝 ;花瓣 5, 长圆形 ,长约 2 毫米, 无毛, 具 明显 的褐色 脉纹; 雄蕊 5, 花丝 钻形, 长约 1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0.75 毫米; 花盘 无毛: 子房 球形, 径约 0.5 毫米, 密被 白色微 绒毛。 核果近 球形, 小, 径约 4 一 5 毫米, 外果皮 黄色, 具 光泽, 被微 柔毛, 成熟吋 不规则 纵裂, 中果 皮厚, 白色 蜡质, 具黑色 纵向树 脂道, 果核坚 
漆树科  397  硬, 略压扁 ,长 2.5 — 3 毫米, 宽 3.5 — 4 毫米。 产贡 山县, 生 于海拔 1250 — 2600 米 的河谷 阔叶林 或杂木 林中。 我国 西藏亦 有。 云南: 贡山 沧怒分 水岭, 海拔 2200 — 2600 米, 沟边杂 木林中 ,乔木 ,高 1.5 米, 1940 年 8 月 29 日 ,冯 国楣 7020( 模式, Typus! YH.)。 果 较小, 小叶基 部通常 圆形, 圆锥花 序被锈 色绒毛 而与原 变种相 区别。 与 绒毛漆 T. wallichii 不 同是: 叶柄 和花序 无毛, 小叶 具柄, 基部通 常心形 ,圆锥 花序大 而疏散 ,果 较小。 4. 裂果漆 Toxicodendron griffithii (Hook, f.) 0. Kuntze (1891). Rhus griffithii Hook. f. 12 (1876) ; Engl, iu DC. (1883) ; Craib (1926) ; Hand.- Mazz. (1933). 4a. 裂果漆 图版 119, 4—7 var. griffithii 小 乔木; 小枝圆 柱形, 灰 褐色, 无毛或 近无毛 ,具 黄色小 皮孔。 奇数羽 状复叶 互生, 常 聚生 于小枝 顶端, 有小叶 3 — 5 对, 叶轴 无翅, 叶柄长 5.5 — 9 厘米, 无毛, 具稀疏 皮孔; 小叶 革质, 长圆形 或卵状 长圆形 ,长 9 一 25 厘米, 宽 4 一 8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圆 形或近 心形, 全缘, 叶面 千后暗 褐色, 无光泽 ,无毛 ,叶背 锈色, 无毛 或稀叶 背中脉 或侧脉 上被微 柔毛, 侧 脉 15 — 20 对, 侧脉 和细脉 在叶面 略显, 在叶 背明显 突起; 小叶 柄短, 长 2 — 3 毫米, 略 被毛。 圆锥花 序腋生 ,长 13 — 18 厘米, 被微 柔毛, 最 下部分 枝长达 5 厘米, 花 序柄长 5 — 6 厘米, 被微柔 毛或近 无毛, 具 条纹和 稀疏小 皮孔; 花萼 5 裂, 被微柔 毛或近 无毛, 裂片宽 卵形; 花 瓣大, 线状长 圆形; 雄蕊 伸出; 花 盘厚。 核果具 短而粗 的柄, 长约 2 毫米, 果近 球形, 略压 扁, 外果 皮薄, 浅黄色 ,具 光泽, 被微 柔毛, 成熟吋 不规则 纵裂, 中果 皮厚, 白色 蜡质, 果核压 扁, 横楠 圆形, 长约 3 亳米, 宽约 5 毫米, 坚硬。 产昆明 、师宗 ,生 于海拔 1900 — 2250 米的灌 丛中。 贵州 (安龙 ) 新 记录。 分 布印度 (卡 西山 )、 缅甸和 泰国。 未见花 标本。 云南标 本小叶 3 — 5 对, 幼枝、 叶柄和 花序柄 具皮孔 ,近于 泰国和 越南北 部的 T. rhetsoides (Craib) Tardieu (1962) Q 4b. 小果 裂果漆 var. microcarpum C. Y. Wu et T. L. Ming, var. nov. A var. griffithii paniculis 20 ― 22 em. longis, drupis minoribus 4 ~ 5 ram. diam. differt. 与原变 种的区 别是: 圆 锥花序 较长, 20-22 厘米, 核果 较小, 径 4 一 5 毫米。 产西畴 、文山 、金平 ;生 于海拔 H00 — 1800 米的常 绿阔叶 林中。 云南: 文山 平坝, 海拔 1700 — 1800 米 的混交 林中, 乔木, 高 5.5 米, 果黄 绿色, 1947 年 8 月 10 日, 冯国楣 11043( 模式 )。 4c. 镇康 裂果漆 var. barbatum C. Y. Wu et T. L. Ming, var. nov. A var. griffithii foliolis 3 ~~ 4 jugis. oblongis vel elliptico-oblongis, subtus nervis 
398  云南 植物志  lateralibus in axillis barbatis differt. 与原变 种的区 别是: 小叶 3 — 4 对, 长圆 形或楠 圆状长 圆形, 叶背 脉腋具 髯毛。 产镇康 、泸水 ,生 于海拔 2400 — 2500 米的石 灰山常 绿阔叶 林中。 云南: 镇康, 海拔 2500 米, 林中, 乔木, 高 6— 7.5 米, 幼果 绿色, 1938 年 7 月 22 日, 俞德浚 16862( 模式, Typus! HY.)。 S. 漆 (诗经 ,周礼 ,本 草经) 图版 120,1一3 干漆 (四川 中药志 ), 大 木漆、 小木漆 (湖北 ), 山漆 (福建 、湖南 ), 楂首 (湖南 ), 瞎妮子 (山东 ) 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 (Stokes) P. A. Barkley (1940) ; Linchevski (1940). Rhus vernix L. (1753), quoad speeim. japonica ; Thunb (1784) ; Rhus verniciflua Stokes (1812) ; Rehd. et Wils. (1914) ; Chun (1921) ; Edinb. Staff (1924), (1930) ; Hand.-Mazz. (1933) ; 陈蝶 (1937)*; 图鉴 (1972); Rhus vernicifera DC. (1823), excl. specim. nepal. ; Engl, in DC. (1883) ; Forbes et Hemsl (1886) ; Franch. (1889) ; Shirasawa (1900)*; Merr. (1933) ; Rhus succedanea var. silvestrii Pam. (1910), (1911) ; Toxicodendron vernicifera (DC.) F. A. Barkl. (1937)*. 落叶 乔木, 高达 20 米; 树皮灰 白色, 粗糙而 不规则 纵裂; 幼枝 粗壮, 被棕 黄色柔 毛或近 无毛, 具皮孔 和圆形 或近心 形的大 叶痕; 顶 芽大而 显著, 被 棕黄色 绒毛。 奇 数羽状 复叶互 生, 常 螺旋状 排列, 有小叶 4 一 6 对, 叶轴圆 柱形, 被微 柔毛, 叶柄长 7 — 14 厘米, 被微 柔毛, 近 基部膨 大呈半 圆形, 上面平 ,稀具 狭翅; 小叶 膜质, 卵形、 卵 状楠圆 形或长 圆形, 常 偏斜, 长 6 — 13 厘米, 宽 3 — 6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偏斜, 圆形或 阔楔形 ,全缘 ,上 面通常 无毛或 仅沿中 脉疏被 微柔毛 ,叶背 沿脉上 被平展 黄色柔 毛或稀 近无毛 ,侧脉 10—15 对, 两 面略突 ;小 叶柄长 4 一 7 毫米, 上面 具槽, 背面被 柔毛。 圆 锥花序 腋生, 长 15—35 厘米, 超 过叶长 之半或 与叶近 等长, 被灰 黄色微 柔毛, 花序轴 及分枝 纤细, 疏花; 花黄 绿色, 雄花花 柄纤细 ,长 1—3 毫米, 被微 柔毛, 雌花花 柄短粗 ;花萼 无毛, 裂片 卵形, 长约 0.8 毫米, 先端 钝; 花瓣 无毛, 长圆形 ,长约 2.5 毫米, 宽约 1:2 毫米, 具密的 褐色羽 状脉, 先端钝 ,开 花吋外 卷; 雄 蕊长约 2.5 毫米, 花丝 线形, 与花药 近等长 或稍长 ,花药 长圆形 ,在雌 花和假 两性花 中雄蕊 较短; 花盘 盘状, 5 浅裂, 无毛; 子房圆 球形, 无毛, 径约 1.5 亳米, 花柱短 ,柱头 3 裂, 褐色。 果序多 少下垂 ,核 果肾形 或横椭 圆形, 不偏斜 ,略 压扁, 长 5 — 6 毫米, 宽 7 — 8 毫米, 先端 锐尖, 不偏离 中心, 基部 截形, 外果 皮薄, 黄色, 无毛, 具光泽 ,中果 皮厚, 蜡质, 具褐色 树脂道 ,果核 棕色, 与果 同形, 长约 3 毫米, 宽约 5 毫米, 坚硬。 产 滇东北 (镇 雄、 彝良、 绥江) ,滇中 (富 民、 双柏) 和 滇西北 (兰坪 、丽江 、维西 、贡山 、中 甸、 德钦 ), 生 于海拔 1300 — 2800 (—3800) 米 的向阳 山坡、 山 谷湿润 林内, 滇东北 常见栽 培。 我 国除黑 龙江、 吉林、 内蒙、 青海、 宁夏和 新疆外 ,其 他省区 均产, 也有 栽培。 分布印 度、 朝鲜和 日本。 主要经 济用途 是从树 千割取 生漆, 漆为 优良的 防腐、 防锈 涂料, 有不易 氧化、 耐 酸碱、 耐醇和 高温的 性能, 用于 涂漆建 筑物、 家具、 电线、 广播器 材等。 种子 油可制 香皂、 香脂、 油 墨、 蜡 烛等。 果 蜡可作 蜡烛、 蜡纸。 叶 可提取 栲胶。 根、 叶可作 土农药 杀虫。 木材 可供建 
漆树科  399  图 版 120 1—3. 漆树 Toxicodendron vcrnicifluum (Stokes) F. A. Barkl" 1. 果枝, 2. 花, 3. 花瓣: 4— 5. 尾叶漆 r. caudatum C. C. Huang, sp. nov., 4. 果枝, 5. 果。 
400  云南 植物志  筑 和制家 具用。 此外, 干漆在 中药上 作通经 、驱虫 、镇 咳用。 近于 木蜡树 [T. sylvestre (Sieb. et Zucc.) O. Kimtze] ,但叶 柄和叶 轴疏被 微柔毛 ,小 叶明显 具柄, 背面 沿脉上 被毛, 叶面 无毛或 仅脉上 略被微 柔毛; 花序 较大, 果不 偏斜, 宽过 于长, 与 野漆树 [T. succedaneum (L.) O. Kuntze] 的区 别是: 顶 芽密被 棕黄色 绒毛, 幼枝、 叶轴、 叶柄、 叶 背中脉 及花序 均被微 柔毛, 花序长 过于叶 之半或 与叶近 等长, 花序轴 和分枝 纤细, 花瓣 明显具 褐色羽 状脉, 果横椭 圆形, 宽过 于长, 不偏斜 ,较小 ,先端 不偏离 中心。 6. 尾叶漆 图版 120, 4 — 5 Toxicodendron caudatum C. C. Huang, sp. nov. Species T. succedaneo (L.) 0. Kuntze af finis, sed foliolis 2 ~ 3 jugis, ellipticis vel oblongis, caudatis, paniculis puberulis, drupis transverso-ellipticis minoribus dif- fert. 乔木, 高约 7.5 米; 小枝灰 褐色, 径约 4 毫米, 具椭圆 形突起 的皮孔 ;顶芽 褐色, 外面无 毛, 里面 被黄色 绒毛。 奇数羽 状复叶 互生, 有小叶 2 — 3 对, 无毛, 长 16 — 28 厘米, 叶轴和 叶柄 纤细, 圆 柱形, 叶柄长 5 — 10 厘米; 小叶 对生, 纸质, 椭圆 形或长 圆形, 自 下而上 逐渐增 大, 长 5 — 11 厘米, 宽 2 — 5 厘米, 先端长 尾尖, 基 部阔楔 形或近 圆形, 叶面干 后呈暗 褐色, 叶背被 白粉, 两面 无毛, 侧脉 细密, 15 — 25 对, 近平行 ;小叶 柄短, 长 3—5 亳米。 圆 锥花序 腋生, 长约 12 厘米, 被微 柔毛, 花序柄 和分枝 纤细, 果吋花 柄长约 2 毫米, 被 柔毛; 花萼无 毛, 裂片阔 卵形, 长约 0.7 毫米, 宽约 0.5 亳米, 先 端钝; 花瓣楠 圆形, 长约 2 毫米, 无毛, 具 褐色羽 状脉, 在雌花 中雄蕊 较短, 花丝 锥尖, 长约 0.5 毫米, 花药长 卵形, 长约 0.5 毫米; 子 房 无毛。 幼 果横椭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 5 — 6 亳米, 近对称 ,先端 无残存 柱头, 绿色, 无 毛, 中果皮 蜡质, 具纵向 褐色树 脂道。 产镇 康县, 海拔 1650 米的 林中。 我 国西藏 亦有。 云南: 镇康、 汤丹, 海拔 1650 米, 林中, 乔木, 高 7.5 米, 幼果 绿色, 1938 年 8 月 29 曰, 俞德浚 17487( 模式, Typus! HY.)。 本 种近于 野漆树 [T. succedaneum (L.) O. Kuntze] 但 小叶仅 2 — 3 对, 椭圆 形或长 圆形, 先端 尾尖, 背面被 白粉, 花序被 微柔毛 ,核果 对称, 横楠 圆形, 较小。 7. 木蟮树 七月倍 (湖南 ), 野漆树 (图考 ), 山漆树 (广西 、安徽 ), 野毛漆 (浙江 ), 野 漆疮树 (安徽 ) Toxicodendron sylvestre (Sieb. et Zucc.) 0. Kuntze (1891) ; Tard.-Blot in Aubr. (1962). Rhus sylvestris Sieb. et Zucc. (1846) ; Engl, in DC. (1883) ; Hemsl. (1886) ; Shirasawa (1900)*;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 Merr. (1927) ; Edinb. Staff (1930); Hand.-Mazz. (1933) ; Kanehira (1936) ; 陈嵘 (1937)*; Rehd. (1951) ; J. Ohwi (1956) ; H. L. Li (1963) ; 图鉴 (1972)*. 落叶乔 木或小 乔木, 高达 10 米; 幼枝 和芽被 黄褐色 绒毛, 树皮灰 褐色。 奇数羽 状复叶 互生, 有小叶 3—6 对, 稀 7 对, 叶轴和 叶柄圆 柱形, 密被 黄褐色 绒毛, 叶柄长 4 — 8 厘米; 小 叶 对生, 纸质, 卵 形或卵 状椭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端渐 尖或急 尖, 基部不 对称, 圆 形或阔 楔形, 全缘, 叶面 除中脉 密被卷 曲微柔 毛外, 其 余疏被 平伏微 
漆树科  401  柔 毛或近 无毛, 叶背密 被柔毛 或仅脉 上较密 ,侧脉 15 — 25 对, 两面 突起, 细脉 在叶背 略突; 小叶无 柄或具 短柄。 圆 锥花序 腋生, 密 被锈色 绒毛, 长 8 — 15 厘米, 花序 柄短, 长 1.5 — 3 厘米, 密被锈 色绒毛 ;花 黄色, 花柄长 1.5 毫米, 被卷曲 微柔毛 ;花萼 无毛, 裂片 卵形, 长 0.8 毫米, 先 端钝; 花瓣长 圆形, 长 1.6 毫米, 具 暗褐色 脉纹, 无毛; 雄蕊 伸出, 花丝 线形, 长 1.5 毫米, 花药 卵形, 长 0.5 毫米, 无毛, 在雌花 中雄蕊 较短, 花丝 钻形; 花盘 杯状, 无毛, 波状浅 裂; 子房 球形, 径约 1 毫米, 无毛, 花柱短 ,柱头 3 裂, 头状。 核果极 偏斜, 压扁, 先端 偏于一 侧, 长约 8 毫米, 宽约 6 — 7 毫米, 外果 皮薄, 具 光泽, 无毛, 成熟吋 不开裂 ,中果 皮厚, 略具 蜡质, 密生黑 褐色树 脂道, 果核 坚硬, 与果 同形, 长 6 — 7 毫米, 宽 5—6 毫米。 产维西 ,海拔 2300 米的 山坡、 山 谷和溪 边疏林 或杂木 林中。 长江以 南各省 均产。 分 布 朝鲜和 日本。 云南新 记录。 种子 油可制 肥皂、 油墨和 油漆。 叶 研粉可 作外伤 止血。 叶、 根煎水 可作土 农药, 防治 蔬菜 及水稻 害虫。 有毒, 易引 起皮肤 过敏。 近于漆 [T. vernicifluum (Stokes) F. A. Barkl. ] 但叶 两面、 叶轴、 叶柄、 花序 及小枝 和芽均 被毛, 花序 较小, 果偏斜 ,长过 于宽而 不同。 我国标 本小叶 稍大, 通常具 短柄。 8. 云南漆 图版 121, 1 一 4 Toxicodendron yunnanense C. Y. Wu, sp. nov. Species T. delavayi (Franch.) F. A. Barkl. af finis, sed ramulis novellis gemmis tenninalibus, rachibus, costis inflorescentibusque flavido-pubescentibus foliolis 3 ― 5 jugis, ovato-lanceolatis apice longius aeuminatis margine ciliatis parce crenatis vel subintegris differt. 小灌木 ,高 1 一 1.5 米; 幼枝棕 褐色, 被黄色 柔毛; 顶芽密 被黄色 绒毛。 奇 数羽状 复叶互 生, 有小叶 3 — 5 对, 叶 轴上面 具稜角 或极狭 的翅, 叶轴 和叶柄 被黄色 柔毛, 叶柄长 3 — 8.5 厘米; 小叶 对生, 纸质, 向顶端 渐增大 ,卵 状披针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3.5 — 8.5 厘米, 顶生 小 叶长达 10.5 厘米, 宽 1.2 — 3.8 厘米, 先端 长渐尖 或尾状 渐尖, 基部 偏斜, 阔 楔形至 圆形, 边缘 具疏圆 齿或略 具齿, 具缘毛 ,两面 被黄色 柔毛, 中脉上 较密, 侧脉两 面突起 ;小 叶柄极 短或近 无柄。 花序 腋生, 为小 聚伞花 序组成 的总状 花序, 长 4 一 13 厘米, 比叶短 ,被 黄色柔 毛, 花序 柄纤细 而长; 苞片披 针形, 被 柔毛; 花白色 ;花 柄长约 1 毫米, 被黄色 柔毛; 花萼无 毛, 裂片 三角状 卵形, 长约 0.7 毫米, 先 端钝; 花瓣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先端钝 ,无毛 ,中部 具褐色 羽状脉 ;雄 蕊比花 瓣短, 花 丝长约 0.5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1.2 毫米; 花 盘浅杯 状, 5 裂, 无毛; 子房 球形, 径约 0.5 毫米, 无毛, 花柱 1, 长约 0.5 毫米, 柱头 3。 核 果斜卵 形, 压扁, 先端偏 于一侧 ,长约 4 一 5 毫米, 宽约 5 — 6 毫米, 外果皮 无毛, 具光泽 ,成 熟果未 见。 产峨山 、双柏 、富民 、嵩明 ;生 于海拔 1650—2200 米的 箐沟边 林内。 云南: 双柏 妥甸茶 叶箐, 箐沟边 ,灌木 ,高 1.5 米, 花 白色, 年 10 月 5 日, 黄蜀琼 168( 模式, )。 除模式 标本外 ,其 余邻近 地区的 标本, 小叶边 缘并非 全具疏 圆齿, 亦有全 缘的, 但从花 序、 毛 被和叶 形均较 稳定。 近于 小漆树 T. delavayi <Franch.) Barkley 但各部 被黄色 柔毛, 小叶 边缘具 缘毛, 具疏圆 齿至近 全缘, 先端 长渐尖 或尾状 渐尖, 叶片 向顶端 逐渐增 大而不 
402  云南 植物志 
漆树科  403  同。 9. 野漆 (通称 ) 大木漆 (湖北 ), 山漆树 (安徽 ), 漆木 (广西 ), 痒漆树 (四川 、广西 、河南 ), 野漆树 (图考 ), 檫 仔漆, 山贼子 (台湾 ) Toxicodendron succedaneum (L.) 0. Kuntze (1891) ; (L.) Moldenke (1946) ; Tard.-Blot in Aubr. (1962)*. Rhus succedanea L. (1771) ; Thunb. (1784) ; DC. (1825) ; Wight (1843)*; Benth (1861); Hook. f. (1876) ; Engl, in DC. (1883) ; Franch. (1884), (1889) ; Forbes et Hemsl. (1886) ; Shirassawa (1900)*: Hayata (1911) ;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 Chun (1921) ; Craib (1926) ; Merr. (1927) ; Edinb. staff (1930) ; Hand.-Mazz. (1933) ; Kanehira (1936)*; 陈嵘 (1937)*; Kihara (1955) ; Ohwi (1956) ; 广州 植物志 (1956); H. L. Li (1963)*; 图鉴 (1972)*; 海南 植物志 (1974)* ; B/ms swccedawea varjapomca Engl, in DC. (1883); Pierre (1898)*; Lecte. (1908) ; Augia sinensis Lour. (1790) p. p.; Calcophyllum augia Steud. (1840). 9a. 野漆 var. succedaneum 落叶乔 木或小 乔木, 高达 10 米; 小枝 粗壮, 无毛; 顶芽大 ,紫 褐色, 里面被 棕黄色 绒毛; 奇数羽 状复叶 互生, 常聚生 枝顶, 无毛, 长 25 — 35 厘米, 有小叶 4 一 7 对, 叶 轴和叶 柄圆柱 形, 叶柄长 6—9 厘米; 小叶对 生或近 对生, 坚纸 质或近 革质, 长 圆状椭 圆形、 阔披针 形或卵 状披 针形, 长 5 — 16 厘米, 宽 2 — 5.5 厘米, 先端渐 尖或长 渐尖, 基部稍 偏斜, 圆形 或阔楔 形, 全缘, 两面 无毛, 背面粉 绿色, 常被 白粉, 侧脉 15 — 22 对, 弧形 上升, 两面 略突; 小叶柄 短, 长 2—5 毫米。 圆 锥花序 腋生, 较短, 长 7 — 15 厘米, 为叶长 之半, 无毛, 少花, 疏散, 花 序具 短柄; 花黄 绿色, 径约 2 毫米; 花 柄长约 2 毫米; 花萼 无毛, 裂片阔 卵形, 先端钝 ,长约 1 毫米; 花瓣长 圆形, 先端钝 ,长约 2 毫米, 中部具 不明显 的羽状 脉或近 无脉, 开花吋 外卷; 雄蕊 伸出, 花丝 线形, 长约 2 毫米, 花药 卵形, 长约 1 毫米; 花盘 5 裂; 子房 球形, 径约 0.8 毫米, 无毛, 花柱 1, 短, 柱头 3 裂, 褐色。 核 果大, 偏斜, 压扁, 先端偏 离中心 ,径约 7 — 10 毫 米, 外果 皮薄, 淡 黄色, 无毛, 具光泽 ,成熟 吋不规 则开裂 ,中果 皮厚, 蜡质, 果核 坚硬, 压扁。 产 全省, 以 滇东南 和滇南 较多, 生 于海拔 700— 2200 米的 林内。 华北 至江南 各省均 产。 分布 于越南 北部, 泰国, 缅甸, 印度, 蒙古, 朝鲜, 日本。 印度 尼西亚 (爪哇 ) 有 栽培。 根、 叶及果 入药, 清热 解毒、 散瘀 生肌、 止血、 杀虫, 治跌打 内伤、 骨折、 湿疹 疮毒, 毒蛇 咬伤, 又可治 尿血、 血崩、 白带、 外伤 出血、 子宫下 垂等。 种子 油可制 肥皂或 掺合其 他干性 油作 油漆。 中果皮 的蜡质 称白蜡 或漆蜡 ,可制 蜡烛、 膏药 和头发 蜡等。 树 皮可提 栲胶。 树 干乳液 可代生 漆用。 越 南漆器 即用本 种生漆 制作。 木材坚 硬致密 ,可作 家具, 玩具 等细工 用材。 乳液 有毒, 含 漆酚, 接触易 引起皮 肤红肿 、丘疹 、误 食引起 呕吐、 疲倦、 瞳孔 放大、 昏 迷 等中毒 症状。 9b. 尖 叶野漆 var. acuminatum (Hook, f.) C. Y. Wu et T. L. Ming, comb. nov. Rhus acuminata DC, Prodr. 2:68 (1825) ; Eh. succedanea var. acuminata Hook. 
404  云南 植物志  f. (1876) ; Engl, in DC. (1883); Hand.-Mazz. (1838). 小 叶先端 尾状长 渐尖, 更近亍 革质, 侧脉 较密, 25-30 对, 水平 直出而 平行, 果极密 集, 果柄短 而粗。 产 云南东 南部至 西南部 (富 宁、 西畴、 文山、 普河、 思茅、 景东、 勐腊、 景洪、 勐海、 澜沧、 耿马、 龙陵、 瑞丽 ); 生 于海拔 540 — 2000 米的常 绿阔叶 林中。 分布尼 泊尔, 不丹和 印度东 北部 (卡西 山)。 10. 大花漆 Toxicodendron grandiflorum C. Y. Wu et T. L. Ming, sp. nov. Rhus delavayi Franch. var. quinquejuga Rehd. et Wils. (1914) ; Hand.-Mazz. (1933). Species T. suceedaneo (L.) 0. Kuntze af finis, sed foliis papyraceis, obovatis vel obovato-oblongis vel lanceolatis, inflorescentiis foliis aequantibus vel longioribus, paucis, floribus grandis, petalis pinnatim fusco-nervosis differt. 10a. 大花漆 图版 121, 5— 9 var. grandiflorum 落叶小 乔木或 稀灌木 ,高达 10 米; 小枝 棕色, 幼枝紫 褐色, 无毛, 被 白粉; 顶芽紫 褐色, 内面被 黄棕色 绒毛。 奇数羽 状复叶 互生, 常聚生 于小枝 顶端, 长 20 — 30 厘米, 有小叶 3 — 7 对, 叶轴 和叶柄 纤细, 圆柱形 ,带 紫色, 被 白粉, 叶柄长 4 一 6.5 厘米; 小叶对 生或近 对生, 纸质, 倒卵状 椭圆形 或倒卵 状长圆 形或披 针形, 长 5.5 — 10 厘米, 宽 1.5 — 3.5 厘米, 先端渐 尖或 急尖, 基部 楔形下 延或阔 楔形, 全缘, 稀具 疏齿, 叶面暗 绿色, 叶背粉 绿色, 两面 无毛, 侧脉 斜升, 约 20 对, 两面 突起; 小叶 柄长约 5 毫米, 略具 狭翅。 圆锥花 序腋生 ,大, 长 15 — 25 厘米, 稀达 30 厘米, 与 叶近等 长或稀 超过, 无毛; 花大, 淡 黄色, 径约 4 毫米; 花柄长 2 -3 毫米, 无毛; 花萼 无毛, 裂片阔 卵形, 长、 宽约 1 毫米, 先 端钝; 花瓣楠 圆形, 长约 3 毫 米, 宽约 1.5 亳米, 先 端钝, 具明显 褐色羽 状脉, 几达 边缘, 开 花吋不 外卷; 雄蕊 5, 花丝钻 形, 长约 1.5 毫米, 花药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2 毫米; 花盘 5 裂, 无毛; 子房近 球形, 径约 0.5 毫 米, 无毛, 花柱 1, 长约 0.5 毫米, 柱头 3。 果 偏斜, 压扁, 先端偏 离中心 ,长 6 — 7 毫米, 宽 7 一 8 毫米, 外果 皮薄, 淡 黄色, 无毛, 具光泽 ,中果 皮蜡质 ,具 褐色树 脂道。 产 文山、 砚山、 石屏、 通海、 峨山、 昆明、 禄劝、 大关、 武定、 楚雄、 永仁、 宾川、 龙陵、 保山、 宁蒗, 生 于海拔 700 — 2300 米的 草坡、 灌 丛和岩 石上。 我 国四川 西南部 (木 里、 盐边) 亦 有。 云南: 昆明黑 龙潭, 1941 年 6 月 15 日, 汪发缵 2086( 模式, Typus! HY.)。 本 种介于 野漆 (T. succedaneum var. succedaneum ) 和小 漆树 (T. delavayi var. dela- vayi) 两种 之间, 与前 者的区 别是叶 纸质, 较薄, 倒卵形 或倒卵 状长圆 形或披 针形, 花序较 长, 与叶 等长或 超过, 疏花, 花大, 花瓣具 明显的 褐色羽 状脉, 开 花吋不 外卷; 与后者 的区别 是乔 木或小 乔木, 小 叶先端 渐尖, 全缘, 小 叶对数 较多, 花序多 分枝, 花 较大。 上 述云南 和 四川标 本过去 均定为 前者, 但 前者叶 较大, 近 革质, 花序仅 为叶长 之半, 多花 密集, 花 小, 花 瓣脉纹 不显, 开花吋 外卷, 显 然不为 该种。 Wilson 1260 T. delavayi var. quinquejuga Rehd. et Wils. 照片, 系 本种。 
漆 树 科  405  10b. 长柄 大花漆 var. longipes (Franeh.) C. Y. Wu et T. L. Ming, comb. nov. Rhus succedenea L. var. longipes Franeh. PI. Delav. 148 (1889). 与 原变种 的区别 是小叶 柄长达 1 一 1.5 厘米, 披 针形。 产宾川 、鹤庆 、丽江 、中甸 ,生 于海拔 noo— moo 米的灌 丛中。 我 国四川 西南部 (木里 ) 新 记录。 模 式标本 采自鹤 庆均华 公社大 坪子, Delav. 1954。 11. 石山漆 图版 122, 1 Toxicodendron calcicolumC. Y. Wu, sp. nov. Species T. delavayi (Franeh.) F. A. B arkley af finis, sed foliis apicibus ramulis confertis, foliolis falcato lanceolatis, inflores-centibus paniculetis multiramulis differt.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3 — 7 米; 树皮灰 褐色, 具 皮孔; 幼枝紫 红色, 无毛, 被白粉 ;顶 芽外面 无毛, 内面 被黄色 绒毛。 奇数羽 状复叶 互生, 常 聚生于 枝顶, 有小叶 3—4 对, 长 15 — 25 厘 米, 无毛, 叶轴和 叶柄圆 柱形, 纤细, 叶柄长 3.5 — 8 厘米; 小叶 对生, 膜质, 镰状披 针形, 长 4—8.5 厘米, 宽 1 一 3.5 厘米, 先端 渐尖, 多少 弯曲, 具细 尖头, 基部 偏斜, 圆形至 阔楔形 ,边 缘全缘 或具疏 锯齿, 叶面 绿色, 叶背粉 绿色, 两面 无毛, 侧脉 12 — 18 对, 两面 略显; 小叶无 柄或 具极短 的柄。 圆锥花 序腋生 ,长 12 — 18 厘米, 比 叶略短 或与叶 等长, 无毛, 多分枝 ,疏 花, 花序柄 或分枝 纤细; 苞片披 针形, 长约 2 亳米; 花 柄长约 3 毫米; 花萼 无毛, 裂片 卵形, 长约 0.7 毫米, 先 端钝; 花瓣长 圆形, 具羽 状脉, 两端钝 ;花药 卵状长 圆形; 花盘 5 裂' ,子房 无毛, 柱头 3 裂。 果 未见。 产西畴 ,海拔 1500 米的 石灰山 林下。 云南: 西畴 法斗太 阳山, 海拔 1500 米, 石 灰岩山 坡阔叶 林下, 小 乔木, 花蕾 绿色, 1964 年 5 月 4 日 ,王 守正 109( 模式, Typus! HY.)。 近于 小漆树 (T. delavayi var. delavayi) ,但叶 常聚生 枝顶, 小叶 膜质, 镰状披 针形, 具 细尖头 ,圆锥 花序多 分枝。 12. 小漆树 山漆树 (中国 树木学 ), 漆树 (云南 ) Toxicodendron delavayi (Franeh.) F. A. Barkley (1940) in obs. Rhus delavayi Franeh. (1886), (1889) ; Schneid. (1907)*; Diels (1912) ;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 Merr. (1927) ; Hand.-Mazz. (1933) ; 陈蝶 (1937) ; 图鉴 (1972)*. 12a. 小漆树 var. delavayi 小 灌木, 高 0.5 — 2 米; 树皮灰 褐色, 具椭 圆形突 起的小 皮孔, 幼枝 紫色, 常被 白粉, 无 毛。 奇数或 偶数羽 状复叶 互生, 有小叶 2 — 3 对, 长达 13 厘米, 叶轴上 面平, 叶轴和 叶柄无 毛, 叶柄长 3.5 — 5 厘米; 小叶 对生, 纸质, 卵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较小, 长 3 — 5.5 厘米, 宽 1-2-2.5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 部略不 对称, 阔楔形 或圆形 ,全缘 或上半 部具疏 锯齿, 两面 无毛, 叶背粉 绿色, 侧脉 12 — 16 对, 斜升, 两面 突起; 小叶具 短柄, 长 1 一 2 毫米 或近无 
406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22 1. 石山漆 Toxicodendron calcicolum C. Y. Wu, sp. no v., 花枝; 2 一 5- 野葛 1'. radicaas (L._) Kuutzc var. hispidum (Engl.) Gillis, 2. 花枝, 3. 花, 4. 雄蕊, 5. 果。 
漆 树 科  407  柄, 顶生小 叶基部 渐狭而 成长约 1 毫 米的翅 伏柄。 花序 腋生, 由具 3 花的小 聚伞花 序组成 疏花 的总状 花序, 比叶短 ,长约 6 — 8 .5 厘米, 无毛; 花序 柄纤细 而长, 长 4 一 5 厘米, 小聚伞 花 序柄长 2- M 厘米; 苞 片狭三 角伏披 针形, 长约 1 毫米; 花小, 淡黄色 ,径约 2 毫米; 花柄 长约 1 毫米; 花萼 无毛, 裂片三 角形, 先端钝 ,长约 0.8 毫米, 具 I— 3 条褐色 纵脉; 花瓣长 圆形或 倒卵伏 长圆形 ,先 端钝, 长约 2 毫米, 具 褐色羽 状脉; 雄 蕊长约 1.5 毫米, 花 丝线状 锥尖, 花药长 圆形, 与花丝 等长; 花盘浅 杯状, 不明显 10 裂; 子房卵 圆形, 径约 1 毫米, 无 毛, 花柱 1, 长约 0.8 毫米, 柱头 3 , 头状, 褐色。 核果斜 卵形, 略压扁 ,径约 6 毫米, 外 果皮黄 绿色, 无毛, 具光泽 ,薄, 中果皮 蜡质, 具纵向 褐色树 脂道, 果核淡 黄色, 坚硬。 产 文山、 蒙自、 石屏、 通海、 昆明、 嵩明、 东川、 宜良、 楚雄、 武定、 双江、 凤庆、 龙陵、 巍山、 下关、 宾川、 大理、 漾濞、 洱源、 鹤庆、 丽江、 中甸, 生 于海拔 1100 — MOO 米的 向阳山 坡林下 或灌 丛中。 我 国四川 西南部 (会 东、 盐边、 西昌) 也有。 模 式标本 采自鹤 庆均华 公社大 坪子, Ddavay 1955。 种 子油可 制肥皂 或作润 滑油。 12b. 狭叶 小漆树 var. angustifolium C. Y. Wu, var. nov. A var. delavayi foliolis 3 ― 5 jugis, angusto-lanceolatis vel lineari-lanceolatis dif- fert. 小叶 3 — 5 对, 远 较狭, 狭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4 一 9 厘米, 宽 0.5 — I. 5 厘米, 先端 渐尖 或急尖 , 基部略 不对称 , 无毛或 幼吋微 被毛。 产永善 、武定 ,生 于海拔 1300 — 2200 米 的岩石 或荒草 坡上。 四川 西南部 (金阳 ) 也有。 四川: 金阳城 西坡上 ,海拔 1800 米, 荒草坡 ,小 乔木, 2 — 3 米高, 核果, 1959 年 5 月 24 日, 川 经凉队 3214( 模式, Typus! HY.)。 13. 野葛 (抱 朴子、 唐 本草) Toxicodendron radicans (L.) 0. Kuntze (1891); Gillis (1971). Rhus radicans L. (1753). 原变种 分布于 美国, 我国 不产。 13a. 野葛 图版 122, 2 — 5 ssp. hispidum (Engl.) Gillis (1971). Rhus toxicondendron var. hispida Engl, in Diels (1900) ; Toxicodendron orientale Greene (1905) ; Rhus orientalis Schneid. (1907) ;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 H. L. Li (1963) ; R. intermedia Hayata (1908), (1911) ; Kanehira (1936). 落叶 攀援状 灌木; 小枝棕 褐色, 具条紋 ,幼枝 被锈色 柔毛。 掌状 3 小叶, 叶柄长 5-10 厘米, 被黄色 柔毛, 上面 平或横 具槽; 顶生小 叶倒卵 状椭圆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最宽 处在叶 的中 上部, 长 8 — 16 厘米, 宽 4 一 8.5 厘米, 先端急 尖或短 渐尖, 基部 渐狭; 侧 生小叶 长圆形 或 卵状楠 圆形, 长 6 — 13 厘米, 宽 3 — 7.5 厘米, 基部 偏斜, 圆形, 小叶 全缘, 叶面 无毛, 叶背 沿中脉 和侧脉 疏被柔 毛或近 无毛, 脉腋被 黄褐色 族毛; 侧生 小叶无 柄或近 无柄, 顶 生小叶 柄长 0.5 — 2 厘米, ^ 柔毛。 圆锥花 序腋生 ,短而 密集, 长约 5 厘米, 被黄 褐色微 硬毛; 苞片 长 圆形, 长约 2 毫米, 被毛; 花黄 绿色, 花 柄长约 2 毫米, 粗壮, 被毛; 花萼 无毛, 裂片 卵形, 
408  云南 植物志  长约 1 毫 米或略 超过, 基部具 3 条黑色 纵脉; 花瓣长 圆形, 无毛, 长约 3 毫米, 开花吋 外卷, 具不 明显的 褐色羽 状脉; 雄蕊与 花瓣近 等长, 花丝 线形, 长约 2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花盘 5 浅裂, 无毛; 子房 球形, 无毛, 径约 0.5 毫米, 花柱 1, 极短, 柱头 3 裂, 头状。 核 果略 偏斜, 呈斜三 角形, 长约 5 毫米, 宽约 6 毫米, 先端 短尖, 外果 皮薄, 黄色, 被刺毛 ,毛长 达 1 毫米, 中果皮 蜡质, 具纵向 褐色树 脂道, 果核 坚硬, 黄色。 产大关 ,海拔 1850 米的山 谷杂木 林缘。 四川、 贵州、 湖南、 湖北、 台湾 亦有。 本 种引起 漆疮, 极毒。 13. 三叶 漆属 Terminthia Bernh. 灌 木或小 乔木。 叶 为掌状 3 小叶, 稀为 5 小叶, 具齿或 全缘。 圆锥 花序顶 生和生 于上部 叶腋; 花小, 杂性 异株; 苞片 宿存; 花萼 4 一 5 裂, 直立而 开展, 宿存; 花瓣 4 一 5, 开花 吋外卷 ;雄蕊 4 一 5, 在雌花 中较短 ,花药 卵形, 纵裂; 花盘浅 盘状; 子房卵 圆形, 极 压扁, 1 室, 1 胚珠, 室顶 悬垂, 花柱 3, 分离, 生于近 顶端, 柱 头头状 微凹。 核果近 球形, 常压扁 ,多 无毛, 稀 被毛, 外果皮 膜质, 常具 纵皱, 与中果 皮分离 ,中果 皮厚, 非蜡质 ,与 内果皮 连合, 果 核压扁 ,坚硬 , 1 室, 1 种子。 约 70 种, 分布非 洲南部 ,地中 海地区 较少, 其中 1 种分布 自印度 东北部 至我国 云南。 本属自 Rhus L. 中分出 ,其 为掌状 3 小叶, 稀为 5 小叶, 圆锥花 序顶生 ,花柱 3, 分离, 果无 毛或稀 被毛, 外果皮 与中果 皮分离 ,中果 皮厚, 无蜡质 和树脂 道条纹 ,与 内果皮 连合而 与盐 肤木属 Rhus L. 和 漆树属 Toxicodendron (Tourn.) Mill. 相 区别。 1. 三叶漆 图版 123, 1—7 Terminthia paniculata (Wall, ex G. Don) C. Y. Wu et T. L. Ming, comb. nov. Rhus paniculata Wall. Cat. 993 (1828), nom. nud. ; G. Don Gen. Syst. 2: 73 (1832) descr. ; Hook. f. (1876) ; Kurz (1877) ; Engl, in DC. (1883) ; Brandis (1906);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2 — 6 米; 小枝圆 柱形, 无毛, 棕 褐色, 疏生小 皮孔。 掌状 3 小叶, 叶 柄长 2.5 — 4 厘米, 无毛, 上面 具槽; 小叶 片薄革 质至坚 纸质, 倒卵状 椭圆形 或倒卵 状长圆 形或倒 卵形, 最 宽处在 叶的中 上部, 侧生 小叶长 3 — 7 厘米, 顶生 小叶长 6 — 11 厘米, 宽 2 一 4 厘米, 先端钝 ,具小 尖头, 基部阔 楔形, 顶生小 叶基部 渐狭, 全缘或 略成浅 波状, 侧脉两 面 突起, 网脉 在叶面 突起; 小叶 无柄。 圆锥 花序顶 生和生 于上部 叶腋, 宽大, 被黄 色微柔 毛, 长 12 — 20 厘米, 多分枝 ,分枝 纤细, 下倾; 苞片小 ,钻形 ,长 1 一 2 毫米, 被微 柔毛; 小苞 片极小 ;花淡 黄色; 花柄短 ,长约 1 毫米, 被微 柔毛; 花萼 无毛, 裂片卵 圆形, 长约 0.5 毫米, 先 端钝, 无毛; 花瓣楠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宽约 0.8 毫米, 两端钝 ,具 褐色中 肋和不 明显的 羽状 脉纹; 雄蕊 5, 花丝细 线形, 长约 0.5 毫米, 在 雌花中 极短, 花药卵 圆形, 长约 0.3 毫米; 花盘浅 盘状, 10 浅裂, 无毛; 子房 球形, 径 0.5~0.8 毫米, 无毛, 花柱 3, 分离, 生于近 顶端, 不 等长, 约 0.5 毫米, 细线形 ,柱头 头状。 核果近 圆球形 ,略 压扁, 径约 4 毫米, 外果 皮橙红 色, 无毛, 具光泽 ,与 中果皮 分离, 中果皮 非蜡质 ,为 暗红色 胶质, 无 树脂道 条纹, 与 内果皮 连合。 
漆 树 科  409  图 版 123 1—7. 三叶漆 Terminthia paniculata (Wall.) T. L. Ming, 1. 花枝, 2. 雄花, 3. 雌花, 4. 雌花 (去花 萼和花 »), 5. 花瓣 里面, 6. 幼果 , 7. 花序轴 毛被: 8—12. 网脉 肉托果 Semecarpus reticulata Lectc.. 8. 花枝, 9. 花, 10. 花瓣, 11. 果, 12. 叶。 
410  云 南 植 物 志  产红 河流域 中部的 石屏、 新平、 元江和 云南西 南部; 生 于海拔 400 — 1500 米的 向阳干 燥的山 坡草地 、稀树 草地、 灌 丛或疏 林中。 分布 不丹、 印度 和缅甸 北部。 云 南标本 花序较 宽大而 纤弱, 花和果 较小。 14. 肉 托果属 Semecarpus L. f. 乔木, 树皮薄 ,具 椭圆形 叶痕。 单叶, 互生, 常聚生 枝顶, 膜质或 革质, 全缘, 叶 柄半圆 形或圆 柱形, 上面 具槽, 基部 膨大。 圆锥 花序顶 生或生 于上部 叶腋, 最末端 分枝为 总状或 穗状 或团伞 花序; 花小, 杂性 或雌雄 异株, 雌花和 两性花 稍大, 无柄或 具短柄 ;花 5, (稀 3) 数, 花萼 杯状, 常为 5 浅裂或 5 深裂或 5 全裂, 裂片 或萼片 覆瓦状 排列, 脱落; 花瓣 5, 稀 3, 卵形或 长圆形 卵形, 略呈覆 瓦状; 雄蕊 5, 着生花 盘基部 ,花丝 线形, 在 雄花中 与花瓣 等长, 在雌花 中极短 (短于 花瓣的 1/2), 花药 心形, 丁字 着生, 药室内 向纵裂 ;花 盘宽, 环状; 子房 在雄花 中残存 或无, 在雌 花中扁 球形, 半 下位或 上位, 1 室, 胚 珠生于 室顶, 珠柄短 ,花柱 3, 叉开, 柱 头棒状 2 裂。 核果短 卵圆形 ,多少 压扁或 倒心形 或肾形 ,中 果皮多 树脂, 内果皮 硬壳质 ,果吋 花萼下 面花柄 与花盘 膨大而 成肉质 下凹的 花托包 于果的 中下部 ;种子 悬垂。 约 80 种, 分布于 热带亚 洲和马 来西亚 ,伊 里安岛 至澳大 利亚。 我国有 3 种, 云南有 2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叶倒披 针形, 先端急 尖或短 渐尖, 叶背 无毛, 叶面具 光泽, 网 脉两面 极突起 • • 1. 网脉 肉托果 S. reticulata 2 (1) 叶倒 卵形或 琴形, 先^^ 圆形或 微凹, 背 面被微 柔毛, 叶面无 光泽, 网脉两 面略显 •• ••、 2. 小果 肉托果 S. microcarpa 1. 网脉 肉托果 图版 123, 8 — 12 Semecarpus reticulata Lecte. (1907), (1908) ; Craib (1926) ; Tard.-Blot in Aubr. (1962)*. 乔木或 大乔木 ,高 10 — 30 米, 树皮灰 白色, 韧皮部 具褐色 树脂道 ;小枝 粗壮, 灰白色 ,无 毛, 具条纹 和白色 突起的 小皮孔 ,叶痕 圆形, 略 突起。 单叶 互生, 近 革质, 倒披 针形, 长 15 -30 厘米, 宽 4 一 7.5 厘米, 先端急 尖或短 渐尖, 基部渐 狭而近 圆形, 不 下延, 全缘, 皱 波状, 两面 无毛, 叶面具 光泽, 叶背苍 白色, 中脉 在叶面 微凹, 在叶背 突起, 具极细 条纹, 侧脉约 15 对, 先端不 叉开, 在近边 缘处弧 形网结 ,叶 背明显 突起, 细脉与 侧脉成 90°, 网脉 两面突 起; 叶柄长 1.5 — 5 厘米, 无毛, 略压扁 ,上面 具槽, 基部 增粗, 具 木栓质 环裂。 圆锥 花序顶 生或生 于上部 叶腋, 比叶短 ,长约 15 厘米, 被 极细微 绒毛; 苞片狭 三角形 或钻形 ,外 面被极 细微 绒毛, 长 1 一 2 毫米; 花柄长 0.5 — 1 毫米, 被灰白 色极细 微绒毛 ;花萼 5 裂, 裂 片三角 形, 长约 0.5 毫米, 外面被 极细微 绒毛, 边缘具 细睫毛 ;花瓣 5, 长 圆形或 卵伏长 圆形, 长 1.5 一 2 毫米, 宽约 1 亳米, 外 面疏被 腺毛和 极细微 绒毛, 具纵向 树脂道 条纹; 雄蕊 5, 花丝线 形, 长约 2 毫米, 花药 卵形, 长约 0.7 毫米; 花盘 扁平, 5 裂, 无毛; 子房 被毛。 核果卵 圆形, 
漆树科  411  压扁, 径约 1 厘米, 被微 柔毛, 先端 具宿存 花柱, 果吋花 托膨大 ,肉质 ,包于 果的下 半部。 产勐腊 、景洪 ,海拔 540 — 1350 米的 山坡、 平地和 山谷疏 林与密 林中。 分布 越南、 老挝 和泰国 北部。 中国 (云南 南部) 新 记录。 云南标 本叶柄 较长, 花 序略短 于叶。 与 S. albescens Kurz 的区 别是: 后者叶 较宽, 网 脉仅背 面突起 ,花 序长而 宽大。 2. 小果 肉托果 图版 124, 1—2 Semecarpus microcarpa Wall. (1828), nom. nud. ; Hook. f. (1876), descr. S. subracemosa auct. non Kurz : Engl, in DC. (1883), p. p. quoad syn. S. micro- c&rp&. 落叶 乔木, 高约 18 米; 小枝圆 柱形, 灰褐色 ,被平 伏状微 绒毛, 幼枝紫 褐色, 被 锈色平 伏微 绒毛。 叶 互生, 纸质至 薄革质 ,倒 卵形或 琴形, 长 9.5 — 16 厘米, 宽 5.5_8.5 厘米, 最 宽处在 叶的中 上部, 先端 圆形或 微凹, 基 部急尖 或钝, 边缘 全缘或 波状, 叶 面除中 脉被毛 外, 其余 无毛, 无光泽 ,干后 变为暗 褐色, 叶背苍 白色, 疏被灰 白色微 柔毛, 中 脉或侧 脉棕褐 色, 中脉 在叶面 微凹, 在叶背 突起, 具细 条紋, 侧脉约 15 对, 斜升, 近 平行, 在背面 突起, 先端 叉开, 在 边缘处 网结, 细脉与 侧脉成 90°, 网脉 纤细, 两面 略显;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被锈色 微 绒毛。 圆锥花 序顶生 ,长约 15 厘米, 密被 锈色微 绒毛; 苞片披 针形, 长约 1.5 毫米, 外面 密被 锈色微 绒毛, 雄花 无柄, 黄绿色 ;花萼 杯状, 5 裂, 密被 灰色微 柔毛, 裂片钝 三角形 ,长 约 0.5 毫米, 边缘具 细睫毛 ;花瓣 5,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外面疏 被灰白 色极细 微柔毛 ,具 褐色 纵向树 脂道细 条纹; 花盘 褐色, 无毛; 雄蕊 5, 与花瓣 等长, 花丝 线形, 长约 1 毫米, 花 药卵形 ,长约 0.7 毫米; 退化子 房被黄 色绒毛 ;雌花 未见。 产 瑞丽等 戛乡, 1200 米山坡 林下。 分布缅 甸北部 依洛瓦 底江。 中国 (云南 南部) 新记 录。 Engl. 把 它并入 S. subracemosa Kurz 中, 但后 者为小 灌木, 叶长 圆形, 叶面具 光泽, 叶背 (仅 幼吋 被毛) 无毛, 叶柄宽 ,无毛 ,花 盘被短 硬毛等 特征, 这种合 并极不 恰当, 我们仍 保留 S. microcarpa Wall. 种。 近于 S. anacardium L. 和 S. cochin-chinensis Engl., 但前者 叶基圆 形或钝 ,叶、 花 和花序 较大; 后者叶 背无毛 ,叶面 具光泽 ,花序 极长, 花 具柄而 不同。 15. 辛 果漆属 Drimycarpus Hook. f. 大 乔木。 叶 互生, 单叶, 全缘, 革质, 具柄。 总状花 序或圆 锥花序 顶生或 腋生, 比 叶短, 花小, 杂性; 花萼 上位, 5 裂, 裂片钝 三角形 ,覆瓦 状排列 ;花瓣 5, 上位, 卵形, 直立, 覆瓦状 排列; 雄蕊 5, 着生 于花盘 基部, 花丝 钻形, 花药短 心形, 丁字 着生, 药 室内向 纵裂; 花盘环 状; 雄花无 子房, 在 两性花 中子房 下位, 1 室, 1 胚珠, 胚珠 悬垂, 珠孔 向上, 花柱 1, 顶生, 较 短, 柱头 头状。 核果横 橢圆形 ,具 纤维, 果肉多 树脂, 内果皮 革质, 厚; 种 子与果 同形, 种皮 膜质, 胚厚, 子叶略 凸起, 胚 根小, 与种脐 对生。 2 种, 产 喜马拉 雅山脉 东部、 缅甸、 越南北 部和我 国云南 南部。 与 Holigarna 属的区 别是: 花萼 5 裂; 花瓣 覆瓦状 排列, 圆形, 直立, 花柱 单生。 
412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24 1—2. 小果 肉托果 Setnecarpus microcarpa Wall., 1. 花枝, 2. 雄花 :3 — 6. 辛果漆 Drimycarpus racemosus (Roxb.) Hook, f., 3. 果序, 4. 叶, 5. 花, 6. 雄蕊; 7. 大果 辛果漆 Dr. anacardifolius C. Y. Wu et T. L. Ming sp. nov., 果枝 
漆树科  413  分种 检索表 1 (2) 叶椭圆 形或长 圆形或 长圆状 披针形 ,先端 渐尖, 边缘皱 波状; 果径约 2 厘米 1. 辛果漆 racemosus 2 (1) 叶倒 卵形或 倒卵状 楔形, 先端 平截或 微凹, 边 缘全缘 反卷; 果 较大, 径约 2.5 厘米 2. 大果 辛果漆 Dr. anacardifoliu 慕 1. 辛果漆 图版 124, 3—6 Drimycarpus racemosus (Roxb.) Hook. f. in Benth. et Hook. 1 (1862) ; Hook, f. (1876); Kurz. (1877) ; Engl, in DC. (1883); Lecte (1908) ; Brandis (1906); Tard.-Blot in Aubr. (1962). Holigarna racemosa Roxb. (1832). 大 乔木, 高 8 — 18 米; 小枝圆 柱形, 无毛, 灰 褐色, 具条纹 和细小 突起的 皮孔。 单叶互 生, 革质, 椭圆形 或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20 — 34 厘米, 宽 5 — 10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 楔形至 圆形, 全缘, 呈皱 波状, 两面 无毛, 叶面具 光泽, 叶背苍 白色, 侧脉 15 — 20 对, 斜 升, 与边 缘脉相 连接, 在叶面 微凹, 叶背 突起, 网 脉两面 突起;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粗壮, 上面 具槽。 总状 花序或 圆锥花 序簇生 叶腋或 顶生, 比叶短 ,长 2 — 10 厘米, 疏被 微柔毛 或近无 毛; 花小, 杂性; 苞片 卵状三 角形, 长约 0.5 毫米; 花 柄长约 1.5 毫米, 花萼 5 裂, 裂片 钝三角 形, 长 和宽约 0.7 毫米, 无毛; 花瓣 5, 卵 形或阔 卵形, 直立, 长 2.5 — 3 毫米, 宽 1.7 毫米, 无 毛, 近 肉质; 雄蕊 5, 着生 于花盘 基部, 花丝 钻形, 长约 0.5 毫米, 花药短 心形; 雄花无 子房, 两性花 中子房 下位, 橫椭 圆形, 宽约 2.5 毫米, 无 毛、. 1 室, 1 胚珠, 花柱 顶生, 长约 1 毫米, 柱头 头状。 核果橫 橢圆形 ,径约 2 厘米, 具纤维 ,果肉 多树脂 ,内果 皮革质 ;种子 1, 种 皮薄, 膜质。 产 马关、 河口、 金平, 海拔 130 — 900 米的 山谷、 沟边疏 林或密 林中。 分布于 锡金, 不 丹, 印度 东北部 及缅甸 和越南 北部。 云南南 部标本 叶较宽 ,达 10 厘米, 侧脉 在叶面 凹陷, 花序 较短, 萼 片钝三 角形, 花瓣卵 形。 2. 大果 辛果漆 图版 124, 7 Drimycarpus anacardifolius C. Y. Wu et T. L. Ming sp. nov. Species Dr. racemoso affinis, sed foliis obovatis vel obovato-cuneatis, truncatis vel emarginatis, fructibus majoribus circ. 2.5 cm. diam. differt. 乔木, 高 15 米; 小枝四 稜形, 黄 褐色, 无毛, 具 黄色小 皮孔, 树皮灰 褐色。 单叶 互生, 厚 革质, 倒卵形 或倒卵 状楔形 ,长 9 一 11.5 厘米, 宽 5.8 — 6.4 厘米, 先端 平截或 微凹, 基部渐 狭, 全缘, 略反卷 ,两面 无毛, 叶面 绿色, 具光泽 ,叶背 青绿色 ,中脉 粗壮, 在叶 面平, 叶背隆 起, 具细 条纹, 侧脉 8 — 9 对, 水平 伸展达 边缘, 在叶面 略显, 叶背 突起, 网脉两 面突起 ;叶柄 粗壮, 扁平, 长约 2.5 厘米, 宽约 2 毫米, 无毛, 基 部变暗 褐色。 花 未见。 果序 总状, 簇生叶 腋生或 顶生, 比叶短 ,长 4 一 6 厘米 (连果 ), 序轴 和果柄 无毛, 具细小 突起的 皮孔, 果 柄长约 1.5 厘米, 核果 近球形 或横楠 圆形, 偏斜, 径约 2.5 厘米, 黄 绿色, 具纵向 条纹。 
4M  云南 植物志  产沧源 ,海拔 680 — 700 米的 沟谷密 林中。 云南: 沧源 县班老 公社, 上班老 至班高 途中, 海拔 680 — 700 米, 沟谷密 林中, 大 乔木, 高 15 米, 多见, 果黄 绿色, 1974 年 6 月 19 日, 李延辉 12327( 模式 )。 与 Dr. racemosus (Roxb.) Hook. £. 不同, 其叶倒 卵形或 倒卵状 楔形, 先端平 截或微 凹, 果大, 径约 2.5 厘米。 212. 五加科 Araliaceae 多年生 草本、 灌木或 乔木, 有吋攀 援藤状 ,茎 具刺或 无刺。 叶 互生, 稀轮生 ,单叶 、掌状 分裂、 指 状复叶 或羽状 复叶, 有托叶 ,稀无 托叶。 花 两性或 单性, 辐射 对称, 排列成 穗状花 序、 伞 形花序 或头状 花序, 再排列 成圆锥 花序; 萼小, 全缘或 齿裂; 花瓣 5 — 10, 镊合 状或覆 瓦状 排列, 分离或 合生; 雄蕊 与花瓣 同数或 2 倍, 有吋 更多, 花药 2 室, 直裂; 花盘在 子房的 顶部, 常与花 柱愈合 于中央 ;子房 下位, 1—15 室, 有吋 更多, 每室 有胚珠 1 个; 花柱 离生或 合生成 柱状。 果为 浆果或 核果。 约 60 属, 800 种, 广布于 两半球 的热带 和温带 地区。 我国有 20 属, 160 余种, 分布于 全国, 但主 产地为 西南, 尤 以云南 为多; 云南有 18 属, 111 种和 30 变种或 变型, 产 于全省 各地。 本科产 名贵的 药材如 人参、 三七、 通脱木 、七叶 莲等。 刺楸、 鹅掌 柴等是 速生丰 产的用 材 树种。 有些 种类可 供园林 绿化用 如幌伞 枫等。 分属 检索表  1(36) 花瓣在 花芽中 镊合状 排列。 2(3) 雄蕊 多数, 通常 50 — 70; 子房 多室而 无定数 1. 多 蕊木厲 TupidantluM 3(2) 雄蕊 10 或较少 ;子房 1 一 U 室而有 定数。 4 (15) 子房 4 一 12 室。 5(12) 单叶或 掌状分 裂叶。 6(9) 子房 5 — I 2 室; 花瓣 和雄蕊 5 — I 2 ; 叶为 5 — 9 掌伏 分裂。 7(8) 子房 7 — 12 室; 花瓣 和雄蕊 7 — 12; 花柱连 合成短 柱状; 茎有刺 2. 刺 通草属 Trwwim 8(7) 子房 5 室; 花瓣 和雄蕊 5; 花柱 5, 分离; 茎无刺 3. 八角 金盘属 F»t«i« 9(6) 子房 5 室; 花瓣 和雄蕊 5 — 12; 花 柱多少 分离; 叶通常 为单叶 ,有吋 2 — 3 掌状 分裂; 茎 无刺。 10(11) 直立 灌木; 叶具 半透明 红棕色 腺点; 内胚 乳形质 无变化 4. 树参属 Dendropana* 11(10) 木质 藤本, 以气根 攀援; 叶无 腺点; 内胚乳 嚼烂状 S. 常 春藤属 H«d«r« 12(5) 叶 为指状 复叶。 13(14) 茎无 皮刺; 子房 5 — 7 室, 花柱连 合成柱 状或柱 头无柄 6. 鹅 掌柴厲 Schefflw 14(13) 茎有 皮刺, 稀无刺 ;子房 2 室, 有时 3 — 5 室, 花柱 2 — 5, 分离 或在基 部连合 "五 加属 Acanthopanax 15(4) 子房 1 一 2 室, 稀 3 室。 16(17) 子房 1 室; 雄蕊 10; 单叶 7. 大果 五加属 Diplopana» 
五加科  415  17(16) 子房 2 — 3 室; 雄蕊 4 一 5; 单叶或 复叶。 18(35) 单叶、 掌 状分裂 或指状 复叶。 19(28) 单叶 或掌状 分裂。 20(25) 无刺 灌木; 花柱 基部分 离或略 连合。 21(22) 叶为 5—12 掌 状分裂 8. 通 脱木属 Tetrapanw 22(21) 单 叶或为 2 — 5 圆裂。 23(24) 单叶和 3 — 5 小叶的 指状复 叶生于 同一植 株上; 花 梗明显 有节; 果实 扁平状 9 梁王茶 JS Nothopanax 24(23) 单叶、 不分裂 或仅有 3 浅裂; 花梗 无节; 果实 亚球形 10. 常 春木属 Merrilliopanax 25(20) 有刺 或无刺 乔木, 稀为 灌木; 花柱 连合成 柱状。 26(27) 有刺 乔木; 花为完 全花; 内胚 乳形质 无变化 11. 剌揪厲 Kalopanax  27(26) 有刺 或无刺 乔木或 灌木; 花为杂 性同株 或异株 ;内 胚乳形 质无变 化或为 嚼烂状 12. 柏 那参属 Bra,saiop,i 霧  28(19) 指状 复叶。 29(32) 无刺 灌木; 花 梗明显 有节。 30(31) 花 柱基部 连合或 分离; 果实扁 平状; 内胚 乳形质 无变化 9. 梁 王茶厲 Nothopanai 31(30) 花柱 连合成 柱状; 果实卵 球形, 具 肋脊; 内胚乳 嚼烂状 13. 大参属 Macropanax  32(29) 有皮 刺或稀 为无刺 灌木; 花梗 无节或 仅有很 不明显 的节。 33(34) 伞形 花序组 成大形 复圆锥 花序; 花多为 杂性; 花柱 连合成 柱状; 内 胚乳形 质无变 化或嚼 烂状… 12, 柏 那参属 Brassaiopsis 34(33) 伞形花 序单生 或少数 生在一 起或组 成顶生 大圆锥 花序; 花为 完全花 或为杂 性花; 花柱分 离或在 基部 连合; 内胚 乳形质 无变化 五加 JS Acanthopanax 35(18) 叶为羽 状复叶 伞枳属 Hetsropanax 36( 1 ) 花瓣在 花芽中 覆瓦状 排列。 37(40) 草本 或木本 植物; 叶为羽 状复叶 ;花柱 2 — 5。 38(39) 草本、 灌 木或小 乔木, 有刺或 无刺; 叶为 1—3 回羽状 复叶; 伞形 花序, 子房 2 — 5 室, 花柱 2 — 5, 分离 16. 摁木属 Arali« 39(38) 乔木 或藤状 灌木, 无刺; 叶为 1 一 3 回羽状 复叶; 总状花 序或伞 形花序 ,子房 5 室, 偶有 7 — 8 室, 花柱 5, 多 少合生 17. 五 叶参厲 Pentapanax 40(37) 草本; 叶为指 状复叶 ;子房 2 室, 偶有 3 室, 花柱 2 或 3, 分离 18. 人参属 Panax 1. 多 窓木属 Tupidanthus Hook. f. et Thorns. 常绿 灌木, 初直立 ,后 变为大 藤本。 叶大, 指伏 复叶, 小叶 全缘, 具柄。 伞形花 序组成 圆锥状 或复伞 形状。 花大; 萼齿不 明显; 花瓣 合生成 一早脱 落的帽 状体; 雄蕊 多数; 花盘隆 起; 子房 下位, 多室, 无花柱 ,柱头 多数。 果为核 果状, 近 球形, 种子极 多数。 仅 1 种。 分布于 印度, 缅甸, 越南, 马 来西亚 及我国 云南。 1. 多蕊木 图版 125,1 — 4 七叶莲 (勐连 ) Tupidanthus calyptratus Hook. f. et Thorns. (1856)*; Seem. (1864)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 Hemsl. (1900) ; A. T. Gage (1904) ; Levi. (1915) ; Viguier 
416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25 1—4. 多蕊木 Tupidanthus calyptratus Hook. f. & Thoms" 1 • 复叶, 2. 花序, 3. 花, 4. 果实; 5— 9.$^ 草 Trcvel pal m ata (Roxb.) Vis., 5. 掌伏分 裂叶, 6 . 掌状叶 ,7. 掌状分 裂叶, 8 . 花序, 9. 果实 横切面 (放大 )° 
五加科  417  (1923)*; Li (1942) ; 图鉴 (1972)*. 常绿 灌木, 初直立 ,后变 藤本, 长 5 — 30 米。 指状 复叶有 7 — 9 ( 一 II) 片小叶 ,革质 ,狭 长圆 形至倒 卵状矩 圆形, 长 10 — 26 厘米, 宽 3.5 — 9 厘米, 无毛, 先端渐 尖至长 渐尖, 基部圆 形至阔 楔形, 全缘; 叶柄长 12 — 60 厘米, 具纵 条纹, 无毛; 托叶 与叶柄 基部合 生成短 而阔的 鞘状, 上面 有明显 的圆形 皮孔; 小 叶柄长 3 — 4.5 厘米, 无毛。 花序为 3 — 5 个 伞形花 序组成 的复伞 形花序 或圆锥 花序; 伞形花 序有花 5 — 7 朵; 总 花梗长 4 一 10 厘米, 粗糙, 被星 状毛; 小花梗 粗壮, 长 1 一 1.5 厘米, 被星 状毛; 苞 片大, 革质, 卵形, 长 1.5 厘米, 基部稍 抱花梗 ,外 被星 状毛; 花大, 绿色, 径 1.5 — 2.5 厘米; 花萼 革质, 边缘有 不明显 的齿; 花瓣 合生成 早落的 帽 状体, 革质, 外面有 皱纹; 雄蕊 50 — 70, 花丝粗 ,钻形 ,花药 长圆形 ;子房 下位, 多室, 无花 柱, 柱头 极多数 放射状 排列, 合生成 纵的柱 状体。 果扁 球形, 黄 绿色, 外果皮 肉质, 粗糙, 径 2 — 3 .5 厘米; 有种子 多粒, 黄白色 ,半 圆形, 侧扁。 花期 2— 3 月, 果期 4— 8 月。 产云 南南部 [西 双版纳 (勐海 、勐连 )、 澜沧、 沧源、 耿 马]、 西南部 (潞西 、瑞丽 、盈 江及腾 冲) 及 东南部 (金 平一带 ), 生 于海拔 9 00— 1700 米 的常绿 阔叶林 或季雨 林中。 贵州 (新记 录) 也有。 印度, 马来 西亚, 缅甸, 越南, 柬 埔寨有 分布。 本种 在贵州 地区民 间用根 为药, 有解热 、止痢 之效。 2. 剌 通草属 Trevesia Vis. 常绿有 刺或被 毛的灌 木或小 乔木。 叶大, 掌 状分裂 或掌状 复叶, 具 长柄; 叶片 基部具 象扇形 的弯缺 裂片。 花序 为多数 花集成 的伞形 花序, 后 又组成 大的圆 锥花序 或总状 花序; 花 杂性; 花萼 边缘波 状或具 小齿; 花瓣 7 — 12, 镊合状 排列, 但常 合生成 1 早 落的帽 状体; 雄蕊 7 — I 2 ; 子房 下位, 7 — 12 室, 花柱合 生成短 柱状。 果为 核果, 圆球 状或卵 球状。 约 10 种。 分布于 印度, 马来 西亚及 太平洋 岛屿。 我国有 1 种和 1 变种, 主要 产于云 南、 贵州, 广 西也有 分布。 1. 剌通萆 (图鉴 ) 图版 125, 5—9 广叶葰 (中国 种子植 物科属 辞典) Trevesia palmata (Roxb.) Vis. (1842) ; Seem. (1867), (1868) ; C. B. Clarke (1879); Dunn (1911) ; Diels (1912) ; Viguier (1923)*; Chung (1924) ; W. W. Smith (1929—30) ; Rehder (1934) ; Chun (1940) ; Li (1942); 图鉴 (1972)* Gastonia palmata Roxb. (1814), nom.. nud., (1824) ; Ljndl. (1825) ; Gilibertia palmata DC. (1830) ; Fatsia cavaleriei Levi. (1914). la. 刺通草 var. palmata 常绿小 乔木, 高 3 — 5 米; 枝淡黄 棕色, 幼吋密 被棕色 绒毛, 疏生 短刺。 叶大, 直径 30 (一 6 0) — 45 ( — 9 0) 厘米, 掌状 5 — 9 深裂; 叶片 长楠圆 形至披 针形, 又具小 裂片, 常 在基部 有扇形 的弯缺 裂片, 先端渐 尖至长 渐尖或 钝尖, 边 缘有粗 锯齿, 两面 或仅在 下面散 生棕黄 色星状 鱗片毛 ,侧脉 在两面 隆起; 叶柄长 3 (—60)— 90 厘米, 通常疏 生短刺 ,密被 棕色绒 毛或 无毛或 仅基部 被毛, 具条纹 ;托 叶与叶 柄基部 合生成 二裂的 鞘状。 苞片长 圆形, 长 2.5 
418  云南 植物志  厘米。 花序为 伞形花 序组成 的圆锥 花序, 长约 30 — 45 厘米, 被 铁锈色 绒毛; 伞形花 序有花 多数, 径 4 一 5 厘米; 花梗长 4 一 9 厘米; 花褐色 ,萼被 铁锈色 绒毛, 长约 4 毫米, 边缘 具稍明 显的 10 齿; 花瓣 7 — 12, 长 5 毫米, 常合生 成一帽 状体, 密被 铁锈色 绒毛; 雄蕊 7 — 12, 花丝 与 花瓣近 等长; 子房 下位, 7-12 室, 花盘 肉质, 花柱合 生为短 柱状, 柱 头呈钝 齿状。 果近 球形, 径 1 一 1.2 厘米, 无毛, 稜不 明显; 花柱 宿存, 内具 7—12 粒 种子。 花期 3—5 月 , 果期 5— 6 月。 产云 南南部 (西双 版纳、 思茅、 耿马、 澜沧、 景东 )、 西部 (凤庆 、泸水 )、 东南部 (金平 、屛 边、 河口、 马关、 文山) ,生 于海拔 200 — 1500 米密林 或混交 林内。 亦见于 贵州、 广西。 印 度, 缅甸, 锡金, 尼 泊尔, 柬埔寨 ,越南 及老挝 亦有。 叶可 治疗跌 打损伤 lb. 肋果 剌通草 var. costata Li (1942). 与前者 不同之 处在于 果实具 明显的 10 条稜。 特 产于云 南南部 (西双 版纳、 澜沧 )。 模式标 本采于 勐海。 3. 八角 金盘属 Fatsia Decne. & Planch. 常 绿大灌 木或小 乔木, 无刺。 叶大, 掌状 分裂。 花序为 伞形花 序组成 的圆锥 花序; 花 具梗, 花梗 有节或 无节, 花 两性或 单性; 花萼近 全缘; 花瓣 5, 镊合状 排列; 雄蕊 5; 子房下 位, 5 或 10 窒, 每室 有胚珠 1 颗; 花柱 5。 果近 球形。 2 种。 1 种产于 日本。 1 种产我 国台湾 ,现各 地植物 园或庭 园中引 种栽培 供观赏 ,云 南 有引种 栽培。 1. 八 角金盘 图版 126, 7—9 Fatsia japonica (Thunb.) Decne. & Planch. (1854) ; Nakai (1924) ; 日本 植物志 (1956) ; 江苏 南部种 子植物 检索表 (1784). Aralia japonica Thunb. (1948) ; Li (1942). 常绿 灌木, 高约 2 米, 无刺。 叶 片大, 掌状 深裂至 叶片的 中部, 革质, 直径 20 — 40 厘 米, 具长 叶柄, 初吋叶 片背面 及柄上 被褐色 绒毛, 后脱落 ,裂片 7 — 9, 椭圆形 ,先端 渐尖, 基 部 心形, 边缘有 疏离粗 锯齿, 侧脉 在两面 隆起, 网脉在 下面稍 显著。 圆锥花 序顶生 ,长 20 -40 厘米; 苞片 白色, 膜质, 早落; 花序轴 被褐色 绒毛; 伞形花 序有花 多数; 花梗长 2 — 4 厘 米, 被褐色 绒毛; 小 花梗长 5 — 8 毫米, 在基部 扩大, 被褐色 绒毛; 花 白色, 直径约 5 毫米; 小 苞片 卵状椭 圆形至 舟形, 长 5 亳米, 外面密 被褐色 绒毛, 早落; 花萼近 全缘, 无毛; 花瓣 5, 卵状三 角形, 长 2.5 — 3 毫米, 无毛; 雄蕊 5, 花丝 与花瓣 等长; 子房 5 室, 花盘 凸起半 圆形, 花柱 5, 分离。 果近 球形, 成熟后 黑色, 直径 5 毫米。 花期 11 月。 栽培于 昆明。 原产 日本。 1956 年由 上海引 种来。 4. 树参属 Dendropanax Decne. & Planch. 无 毛无刺 乔木或 灌木。 单叶, 稀 3 — 5 裂, 常有 半透明 红棕色 腺点, 具基出 三脉; 托叶 
五加科  419  图 版 126 1 一 6. 通脱木 Tetrapanax papyrifcr (Hook.) K. Koch, 1 • 叶, 2. 枝条, 3 • 花序, 4. 果实, 5. 花, 6. 叶 背星状 毛; 7 — 9. 八 角金盘 Falsia japonica (Thunb.) Decne. & Planch., 7. 叶, 8. 花序 ,9. 花。 
420  云南 植物志  缺 或为一 叶鞘所 代替。 伞形 花序单 生或总 状或为 复伞形 花序; 苞片小 或缺; 小花梗 不具关 节; 花 两性或 杂性; 花萼边 缘具极 不整齐 的齿; 花瓣 5, 镊合状 排列; 雄蕊 5 — 8, 花药 卵圆形 或长 圆形; 子房 ( 2 )5 — S 室; 花柱短 ,离生 或合生 成柱状 ,柱头 (2) 5 — 8。 果为 核果, 圆球形 或卵 球形, 干吋具 稜或不 具稜, 微 侧扁。 种子 侧扁, 具 胚乳。 约 SO 种, 分 布于热 带美洲 及亚洲 东部。 我国有 15 种, 分 布于长 江以南 各省; 云南有 5 种和 1 变种 1 变型。 分种 检索表 1 do) 花 柱分离 或仅基 部或中 部以下 合生。 2(5) 花柱 全部或 几全部 分离。 3(4) 伞 形花序 单生或 2 — 3 个簇生 于枝顶 ;叶 卵形至 卵状椭 圆形, 有半透 明棕色 腺点, 网脉 不显; 果 球形具 5 稜, 直径 8 — 10 毫米 1. 大 果树参 D. macrocarpus 4(3) 伞 形花序 排列成 复伞形 花序, 顶生; 叶卵状 椭圆形 ,无 腺点, 网脉在 下面较 明显; 果长 圆形、 矩圆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至 梨形, 长 10 — 15 毫米, 宽 4 一 5 毫米 2* 显脉胀 果树参 D. inflatas f. prominens 5(2) 花柱基 部或中 部以下 合生; 叶有 半透明 红棕色 腺点。 6(7) 叶 二型, 不裂或 分裂; 伞 形花序 2 — 3 个组成 复伞形 花序; 果长 圆形, 有 5 稜, 毎 稜又具 3 条纵脊 3, 树参 D. dentigeru* 7(6) 单叶, 不裂; 伞 形花序 单生或 3 — 4 个簇生 枝顶; 果近球 形或卵 圆形。 8(9) 伞形花 序有花 10 — 20 朵; 子房 5 室; 果具稜 • 4. 缅 旬树参 D. burmaniea* 9(8) 伞形花 序有花 20 朵以上 ;子房 3 室; 果 不具稜 S, 坚纸 叶树參 D. parvifloroides var. chartaceus 10(1 ) 花 柱完全 合生。 11(12) 叶革质 ,椭 圆状长 圆形, 无 腺点, 无基出 3 脉, 网脉在 两面极 明显; 花 序单个 顶生; 果稍具 5 稜… 6. 榕叶 树参 D. ficifoUua 12(11) 叶坚纸 质至薄 革质, 长 圆状楠 圆形至 长圆状 卵形, 具 半透明 红棕色 腺点, 有基出 3 脉, 网脉不 显; 伞 形花序 3 — 5 个排成 复伞形 花序; 果具极 明显的 5 稜 7. 海 南树参 D. hainanen.1. 1. 大 果树参 大果 木五加 (植 物分类 学报) Dendropanax macrocarpus C. N. Ho (1952) ; 何景、 曾沧江 (1965). Dendropanax chevalieri auct. non (Vig.) Merr. : Li (1942), pro parte, quoad H. T. Tsai 61564, 61624. 乔木, 高 5 — 12 米; 小枝灰 黄色, 具稜, 无毛。 单叶, 厚纸质 至革质 ,长卵 形或卵 状楠圆 形, 长 9 一 15 厘米, 宽 5 — 9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阔 楔形, 两面 无毛, 具 红棕色 半透明 腺点, 基出 3 脉 伸至叶 片长的 2/3, 侧脉 3 — 5 对, 在两 面明显 隆起, 网脉不 显著; 叶柄长 2—6 厘 米, 无 毛具细 条纹, 基部扩 大而扁 ,稍成 鞘状。 伞形花 序单个 顶生或 2 — 3 个簇^ 于 枝顶, 有花 3 — 数朵; 总花梗 粗壮, 长 0.5—2 厘米, 少数长 3—4 厘米; 苞片早 落' ,花淡 绿色; 花萼 杯状, 具 5 稜, 无毛, 长约 1 毫米; 花瓣 5, 三角状 卵形, 长约 2 毫米, 先端 增厚而 内曲, 禿 
j_, . 图版 127  , ^ , m is 127 " J * w ^ Uendropanax dentigerus rHarm,、 \a. i 一 一 °- ― — H 。。, ^tr^^ 
422  云南 植物志  净; 雄蕊 5, 花丝长 2 毫米, 花药 卵形; 花 盘平至 微凸, 表面折 皱稍带 灰色; 子房 5 室, 花柱 5, 分 离几达 基部, 长约 0. 5 毫米。 小 花梗长 3 — 7 毫米, 先端渐 扩大连 接花萼 ,有 5 稜, 无 毛。 果 球形, 具 5 稜, 直径 8 — 10 毫米, 幼吋 绿色, 成熟后 紫红色 ;花柱 宿存, 向外 弯曲; 果 柄粗壮 ,长 6 — 8 毫米。 花期 8 — 9 月, 果期 10—11 月。 产云南 东南部 (屏边 、马关 、西畴 、麻栗 坡), 生 于海拔 1100 — 2000 米的 混交林 或密林 中。 亦见 于广西 西部。 本 种与胀 果树参 (D. inflatus Li) 相似; 但 叶大具 腺点, 果实较 大与之 区别; 与树参 ID. dentigerus (Harms) Merr.] 也相似 ;但叶 较厚, 果大 而与之 不同。 2. 胀 果树参 Dendropanax inflatus Li (1942). 2a. 胀 果树参 f. inflatus 云南 不产。 2b. 显脉胀 果树参 f. prominens Tseng et Hoo (1965). 本变 型与胀 果树参 (D. inflatus Li f. inflatus) 相似; 但 网脉在 两面微 隆起而 较显著 与之 不同。 产云南 东南部 (西畴 ), 生 于海拔 1400 — 1500 米的密 林中。 模式 标本采 自西畴 法斗。 3. 树参 图版 U7, 1— 3 半枫荷 (图鉴 ), 枫荷梨 (广西 ) Dendropanax dentigerus (Harms) Merr. (1941). Dendropanax japonicus auct. non Seem : Forbes & Hemsl. (1888), Dunn & Tutch. (1912) ; D. chevalieH (Vig.) Merr. (1938) ; Merr & Chun (1940) ; Merr. (1941) ; Li (1942) ; Hoo et Tseng (1965) ; 图鉴 (1972)*, D. chevalieri var. dentigerus (Harms) Li (1942) ; D. pellucidopunctatus (Hay.) Merr. (1941) ; Li (1963)*; Gilibertia cheva- lieri Vig. (1923)* ; G. trifida auct. non Makino : Chung (1924) ; G. sinensis Nakai (1924) ; Rehder (1927) ; Chien (1927) ; G. dentigera var. anodonta Hand.-Mazz. (1933), (1939) ; G. intercedens Hand.-Mazz. (1933), (1939) ; Merr. (1941) ; Textoria sinensis Nakai (1939); T. dentigera Nakai (1939). 乔木或 灌木, 高 5 — 7 米; 枝灰 褐色, 有 条紋。 叶二型 ,不裂 或掌状 分裂, 厚纸 质至革 质, 无毛, 有 红棕色 半透明 腺点, 基出三 脉明显 ,网 脉在两 面明显 隆起; 分裂叶 多生于 枝顶, 倒三 角形, 掌状 2 — 3 深裂; 不裂叶 楠圆形 、卵状 橢圆形 至长椭 圆形, 长 7 — 10 厘米, 宽 1.5 一 4.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渐狭至 楔形, 叶柄长 0.5 — 9 厘米, 无毛。 伞 形花序 顶生或 2 — 3 个组成 复伞形 花序, 无毛, 有花 6 — 12( — 16) 朵; 总 花梗长 1 一 3.5 厘米; 花梗长 5 — 7 毫米; 花淡绿 白色; 花萼长 2 毫米, 边缘有 5 齿; 花瓣 5, 三角形 ,长 2 毫米, 反折; 雄蕊 5, 花丝长 2.5-3 亳米; 子房 5 室, 花柱 5, 基部 合生, 先 端在果 期向外 反曲。 果长 圆形, 长 4—8 毫 米, 具 5 稜, 每稜 有纵脊 3 条, 无毛, 成 熟后紫 黑色。 花期 6—7 月 ,果期 8—10 月 。 产云南 西南部 (临沧 )、 东南部 (西畴 、马关 )、 东北部 (昭 通、 镇雄) 及中部 (新平 ), 生于 
五加科  423  海拔 1650 — 2800 米的 山坡、 山谷 林中。 四川、 贵州、 广西、 广东、 福建、 江西 及浙江 等省区 有 分布。 亦见 于中南 半岛。 本 种与缅 甸树参 (D. burmanicus Merr.) 相近; 但叶为 二型, 果 明显具 5 稜, 每 稜又具 3 条纵 脊与之 区别。 根及树 皮可用 来治疗 风湿性 关节痛 、瘫 痪及扭 伤挫伤 (广 西中草 药选、 江西草 药)。 4. 细 旬树参 Dendropanax burmanicus Merr. (1941). Dendropanax chevalier i auct. non Merr. ; Li (1942), pro parte ; D. yunnanensis Tseng et Hoo in Acta Phytotax. Sin. Addit. I: 142 (1965), syn. nov. 灌木, 高 3 — 5 米, 无毛; 小枝具 条紋, 褐 黄色。 单叶坚 纸质或 薄革质 ,具 红棕色 半透明 腺点, 楠圆形 、倒 卵状椭 圆形、 长圆 形或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7—14 厘米, 宽 2.5— 6.5 厘米, 先 端渐尖 至镰刀 状渐尖 ,基 部钝或 圆形, 有 吋为阔 楔形, 基出 三脉, 伸向 叶片的 中部或 2/3, 全缘, 边缘反 卷, 两面 无毛, 主脉 与侧脉 在两面 隆起, 侧脉 3 — 4 对, 网脉 在上面 不显, 在下 面稍 显著; 叶柄长 1 一 6 厘米, 无毛, 具 条纹。 伞 形花序 顶生, 单生或 3 — 4 个 簇生, 直径约 2 厘米, 有花 10—20 朵; 花梗长 1—2 厘米, 小 花梗长 6—7 厘米; 苞片三 角形, 长 1 毫米, 早落; 花 萼倒圆 锥形, 长约 2.5 毫米, 边缘近 全缘; 花瓣 5, 三角形 或三角 状卵形 ,长约 2 毫 米, 无毛; 雄蕊 5, 花丝长 2 毫米; 子房 5 室, 花柱 5, 长约 0.6 毫米, 中 部以下 合生, 上面分 开, 花 盘扁而 皱褶。 果近球 形或卵 圆形, 未成熟 果径约 4 毫米, 具稜, 花柱 宿存。 花期 8 — 9 月, 果期 10— 11 月。 产云南 西北部 (贡山 独龙江 、福贡 ), 生 于海拔 1350 — 1800 米 林中。 分布 于缅甸 北部。 本种 与坚纸 叶树参 (D. parvifloroides var. chartaceus) 相近; 但 伞形花 序有花 10 — 2 朵; 子房 5 室, 果具 稜与之 不同。 根据 何景、 曾 沧江的 描述, 认为云 南树参 (D. yunnanensis Tseng et Hoo) 与本 种的区 别, 主要是 叶形, 但从我 们所看 到的云 南树参 模式同 号标本 Osotype!) 及同 举标本 (俞 德浚 20584,20169, 王启无 57557), 在叶形 上二者 均互有 参差, 同吋 分布区 亦十分 接近, 因此云 南树 参不能 成立, 故并入 本种。 5. 两 广树参 Dendropanax parvifloroides C. N. Ho (1952)*. 5a. 两 广树参 var. parvifloroides 云南 不产。 5b. 坚纸 叶树参 var. chartaceus Feng et Y. R. Li, var. nov. A var. parvifloroides recedit foliis chartaceis, stylis 3, in dimidia parte interiore connatis. , 与两广 树参的 不同在 于叶为 坚纸质 ;花柱 3, 中 部以下 合生。 云南: 富宁, 剥 隘区民 村公社 高树七 星洞, 武全安 9691( 模式 )。 6. 榕 叶树参 图版 127, 4— 5 
424  云南 植物志  Dendropanax ficifolius Tseng et Hoo (1965). 小乔木 ,高约 5 米; 小枝黄 褐色, 具 条纹。 单叶 革质, 不具 腺点, 椭 圆状长 圆形, 长 9 一 14 厘米, 宽 2 — 4.5 厘米, 先端短 渐尖, 基部渐 狭或阔 楔形, 具三 出脉, 全缘, 边 缘向下 反卷, 呈波状 ,两面 无毛, 主脉 粗壮, 在两 面明显 凸起, 侧脉 9 一 12 对, 粗壮, 隆起, 在叶缘 网结, 网 脉极 明显; 叶柄长 1 一 3 厘米, 粗壮, 无毛。 花 未见。 果序为 伞形花 序式, 单个 顶生, 果序柄 粗壮, 长 2 — 3 厘米, 无毛; 伞形果 序有果 12 个; 果近 球形, 5 室, 稍具 5 稜, 径约 4 毫米, 成 熟后 紫色, 花柱 宿存, 长约 1 毫米, 全部 合生; 果 柄长约 7 毫米。 果期 10 — 12 月。 特产 于云南 东南部 (马关 ), 生 于海拔 1100 — 1500 米 的混交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马关。 本 种与海 南树参 [D. hainanensis (Merr. et Chun) Chun] 相近; 但 叶为椭 圆状长 圆形, 网脉极 显著, 伞 形花序 单个顶 生与之 不同。 7. 海 南树参 图版 127, 6— 8 Dendropanax hainanensis (Merr. & Chun) Chun (1940) ; Merr. & Chun (1940) ; Merr. (1941) ; Li (1942) ; 何景、 曾沧江 (1965); 图鉴 (1972)*. Gilibertia hainanensis Merr. & Chun (1935)*; 陈噪 (1937)* ; Textoria hainanensis Nakai (1939). 乔木, 高 6 — 18 米; 小枝灰 黄至黄 褐色, 具 条纹。 单叶, 坚纸质 ,无毛 ,长 圆状楠 圆形至 长圆状 卵形, 长 7 — 13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稍尾状 渐尖, 微呈 镰形, 基部 钝至阔 楔形, 全缘, 基出 三脉不 显著, 侧 脉约有 8 对, 不显, 网脉不 显著; 叶柄长 1 一 7 厘米, 无毛。 伞形花 序顶生 ,3 — 5 个组成 复伞形 花序, 在 其下面 往往有 1 一 2 个总状 排列; 花 序轴长 3 — 5 厘米; 伞形花 序有花 6 — 10(— 15) 朵, 直径 1.2 — 1.5 厘米; 花梗长 2 厘米; 小 花梗长 4 一 6 毫米; 花萼 杯状, 边缘近 全缘, 长 1.5 — 2 毫米, 无毛; 花瓣 5, 长圆状 卵形, 长 1.5 毫米, 反 折, 先端稍 增厚而 内曲; 雄蕊 5, 花丝 与花瓣 等长; 子房 5 室, 花柱 合生成 1 短 柱状。 果球 形, 径 6 — 10 毫米, 具 5 稜, 横切 面呈正 五角, 花柱 宿存, 成 熟后黑 紫色。 花期 6— 8 月, 果 期 8 — 10 月。 产云南 东南部 (西畴 ), 生 于海拔 1450 — 1550 米的 常绿阔 叶林中 或混交 林中。 亦见于 广东海 南岛、 广西及 贵州。 云南新 记录。 本种 与树参 [D. dentigerus (Harms) Merr.] 相近; 但叶非 二型, 基出 三脉不 显著, 果 圆球形 ,具 明显的 5 稜角, 花柱 合生为 1 短柱 状与之 区别。 5. 常 春藤属 Hedera Linn. 常绿 藤本, 幼吋 茎为攀 援状, 有 气根, 以后茎 直立, 无 气根。 单叶, 无毛, 幼吋 往往分 裂, 长成后 不裂。 伞形花 序又复 结成顶 生总状 花序。 花两性 ,淡 绿色; 花萼 5 齿裂; 花瓣 5 , 镊合状 排列; 雄蕊 5; 子房 下位, 5 室; 花柱 合生。 果为浆 果状, 有种子 3 — 5 粒。 共 15 种, 分布于 亚洲、 欧洲及 北非。 我国有 2 个 变种, 1 产 台湾, 1 产云南 西部、 西南 部经 中部至 东部。 1. 尼泊尔 常春藤 Hedera nepalensis K. Koch (1853 ― 54). 
五加科  425  图 版 128 1 — 10. 常春藤 Hedera ncpalcnsis K. Koch var. sinensis (Tobl.) Rehd., 1 . 花枝, 2. 不 育枝, 3— 6. 不育枝 的叶 ,7. 星状 鳞片, 8. 花, 9. 子房横 切面, 10. 果实; 11 一 14. 刺揪 Ralopanax septemlobus (Thunb.) Koidz., 11. 花枝, 12. 深裂叶 ,13. 花, 14. 果实。 
426  云南 植物志  la. 尼泊尔 常春藤 var. nepalensis 我国 不产。 H>. 常春藤 图版 128,1— 8 var. sinensis (T.obl.) Rehd. (1923), (1927) ; 陈煥镛 (1934) ; Li (1942) ; 四川 中药志 (I960 ); 何景、 曾沧江 (1965) ; 图鉴 (1972)V Hedera helix auct. non Linn. : Hance (1882); Franch. (1888) ; Forbes et Hemsl. (1888) ; Harms (1900); Diels (1912) ; Levi. (1914), (1915) ; H. sinensis Tobl. (1912) ; Hand.-Mazz. (1933) ; 陈蝶 (1935) ; 丑. Wma^ca Tobl. var. sinensis Tobl. (1912)*; H. himalaica auct. non Tobl. : Harms et Rehd. (1916) ; ff. ro&wsf a Pojark. (1951)*; H. potaninii Pojark. (1951)* ; H. shensiensis Pojark. (1951)*. 常绿 藤本, 长 3 — 30 米; 茎上 有附生 气根; 幼枝被 锈色 鳞片。 气根 纤细, 以此攀 援于他 物。 单叶 互生, 革质, 通常 二型, 也有三 型至四 型者; 不 育枝上 的叶为 三角状 卵形或 戟形, 长 5—12 厘米, 宽 3—10 厘米, 全缘或 3 裂; 花枝上 的叶椭 圆状披 针形、 长楠 圆状卵 形至披 针形, 稀 卵形, 全缘, 先端渐 尖至长 渐尖, 基部 圆形、 阔 楔形、 心形至 截形, 甚至呈 箭形的 • ,叶 柄细长 ,长 2.5—8.5 厘米, 有锈色 鳞片。 伞形花 序有花 5 — 40 朵, 单生或 2 — 7 个 总状排 列于 枝顶; 总花梗 粗短; 花淡黄 色或淡 绿白色 ,有 香味; 花萼有 不明显 的齿, 外面被 棕色鳞 片; 花瓣 5, 三角状 卵形, 全开后 稍反卷 ,外 面疏被 鱗片; 雄蕊 5, 花丝 较花瓣 为短; 子房下 位, 5 室, 花柱 合生为 1 短 柱状。 果球形 ,成熟 吋红色 或黄色 ,径约 1 厘米; 内 有种子 5 粒, 白色, 三角状 卵形。 花期 8 — 9 月, 杲 期次年 春季。 云南除 南部不 产外, 其他 在海拔 3500 米以 下地区 均产; 亦见于 华中、 华东、 华南、 西 南、 陕西、 甘肃及 西藏。 本变 种全株 药用, 治疗跌 打损伤 、关 节炎、 肝炎 等症, 有活络 舒筋、 祛风 除湿及 消炎之 效。 茎叶含 鞣质, 可提 栲胶。 常 绿藤本 也是观 赏植物 之一。 6. 鹅 掌柴属 Schefflera I. R. & G. Forst. 无刺 乔木、 灌木或 藤本, 间有附 寄生。 叶为指 状复叶 ;托 叶连合 生于叶 柄上。 花为伞 形花序 、总 状花序 或头状 花序, 再组成 圆锥花 序式或 复总状 花序式 ;苞片 宿存或 脱落; 小花 梗有 或无, 无节; 花萼具 5 齿或近 于全缘 ;花瓣 5 — 7, 镊合状 排列; 雄蕊 与花瓣 同数; 子房 下位, 5—7 室, 花柱合 生成柱 状或分 离或无 花柱, 柱头 头状或 无柄。 果为 圆球形 核果, 具 稜或否 ,种子 5— 7, 侧扁, 胚 珠整齐 或微嚼 烂状。 约 400 种, 广布于 两半球 的热带 地区。 我国约 30 余种, 集 中于东 部及西 南部。 云南 产 30 种和 2 变种, 以南部 及西部 最多。 木材轻 软致密 ,生长 快速, 除供 火柴、 牙签等 工业用 材外, 在南方 可做热 带经济 作物的 防护林 树种; 有些种 入药; 有些 种是极 好的盆 栽观赏 材料。 
五加科  427  分种 检索表 1 (16) 总 状花序 或穗状 花序组 成圆锥 花序; 花 柱全部 合生成 柱状体 (组 1. 总序« 掌柴组 Sect* 1. Agalina) 穗状 花序组 成圆锥 花序; 小叶 下面密 被星状 绒毛, 将网脉 掩盖' …" 1. 稳序 鹤掌柴 S. delayayi 总状 花序组 成圆锥 花序; 小叶下 面平滑 无毛或 被星伏 绒毛, 网脉 明显。 小叶 12 — 16, 稀 7 — 9。 小叶长 圆状楠 圆形, 长 6 — 21 厘米, 宽 1. 8 — 5 . 5 厘米, 侧脉 8 — 15 对, 小 叶下面 被星状 绒毛或 几无毛 2. 异叶轵 箪柴 S. diversifoliolata 小叶 卵形至 长圆状 卵形, 长 8 一 15 厘米, 宽 4 一 3 厘米, 侧脉 7 — 10 对, 小叶 下面平 滑无毛 …… 3. 海南 轵掌柴 S. hainanea«i» 小叶 3 — 9, 稀 11。 小叶 下面密 被星状 绒毛, 小叶 卵状长 圆形, 长 2 —; 5 厘米, 宽 10 — 15 厘米 4. 西藏 鹅掌柴 S. wardii 小叶下 面平滑 无毛。 小 叶柄长 不超过 1 厘米, 稀长达 1. 3 厘米, 小 叶狭倒 披针形 …… S. 瑞丽 鹅箪柴 S. shwoUenti. 小叶 柄长在 1.5 厘米 以上。 小叶 革质, 长 圆状披 针形, 侧脉 I 6 — 22 对 6 . 多脉 轵笨柴 S. multinervit 小叶 纸质, 倒披 针形、 披针 形至长 圆形, 侧脉 8 一 I 2 对, 稀 I 6 对。 小叶 较小, 长 5 — 18 厘米, 宽 2. 5 — 7 厘米 • 7. 红河 鹆掌柴 S. hoi ^叶大 ,长 20 — 30 厘米, 宽 8 — 10 厘米 7b. 大 叶红河 鹅掌柴 S. hoi var. macrophylla 伞形花 序或头 伏花序 组成圆 锥花序 ;花柱 离生或 合成柱 状或无 花柱。 伞形 花序组 成圆锥 花序; 无 花柱或 有花柱 (组 2 . 伞序鹅 掌柴组 Se ". 2. Schofflera). 无花柱 ,柱 头无柄 (亚组 1. 无 柱箱掌 柴亚组 Subset 1. Heptapleurum) 花明显 的有小 花梗。 小叶 3 — 5, 长圆 形至倒 卵形, 中 部以上 较宽; 花序分 枝伞房 状排列 ;果通 常具红 色或黄 江色腺 点。 小叶 3 — 5, 长 6 — 10 厘米, 先端尾 状渐尖 8. 细序 » 掌柴 S. tenuis 小叶 5, 长 5.5 厘米, 先 端渐尖 9. 云南 鹅掌柴 S. yunnanea.i. 小叶 5 — 7, 椭圆 形至长 圆形, 中 部以下 较宽; 花序分 枝总状 排列; 果 通常无 腺点。 小叶椭 圆形, 长 7 — 15 厘米, 侧脉 4 一 5 对; 果卵 球形, 具 5 稜, 花盘 圆锥体 10. 密脉 鹅掌柴 S. venulow 小叶 狭长圆 形至披 针形, 长 15 — 20 厘米, 侧脉 8 — 12 对; 果圆形 ,稜不 明显, 花盘 平压圆 锥体… 11. 印度 鹅掌柴 S. khatiana 花 无小花 梗或近 于无小 花梗; 小叶倒 卵状椭 圆形或 倒卵伏 长圆形 12. 球序鹅 掌柴 S. glomerulate 有 花柱。 花 柱基部 合生, 顶 端离生 (亚组 2. 离 柱鹅掌 柴亚组 Subsea. 2. Digitatae) 13. 拟 白背叶 鵝掌柴 S. hypoleacoides 29(28) 花 柱全部 合生成 柱状体 (亚组 3. 合 柱鹅掌 柴亚组 Subse". 3. OctophyUae) 
428  云南 植物志  30(59) 圆 锥花序 顶生。 31(36) 小 叶干吋 网脉在 Jl 面明显 下陷。 32(33) 小 叶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下 面密被 黄色星 状绒毛 文山 » 掌柴 S. fengii 33 (32) 小 叶卵状 披针形 或倒披 针形, 下面无 毛或几 无毛。 34(35) 小叶 倒披针 形或披 针形, 先 端渐尖 或急尖 1S. 光 叶凹脉 鹅掌柴 S. impressa var. glabretcens 35(34) 小叶 卵状披 针形, 先端 长渐尖 • 16. 尾叶 鵝掌柴 S. producta 36(31) 小 叶干吋 网脉在 上面不 下陷。 37(44) 小 叶下面 无毛。 38(41) 小叶长 圆伏披 针形至 楠圆状 长圆形 ,中 央的长 2 厘米 以上。 39(40) 小叶椭 圆状长 圆形, 长 10 — 2 厘米, 宽 5 — 7 厘米, 先端 急尖, 小 叶柄近 等长, 长 2 — 4 . 5 厘米 •••• …… …………"……… …… ……一 ……….……… 17. 高 鵝掌柴 S. eUta 40(39) 小叶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10 — 24 厘米, 宽 3 — 8 厘米, 先端尾 状渐尖 ,小 叶柄不 等长, 长 1.5 — 8 厘 米 18. 红花 鹤挲柴 S. rubriflora 41(38) 小叶 倒披针 状长圆 形至长 圆状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中央 的长. 18 厘米 以下。 42(43) 小叶 革质, 倒披 针状长 圆形, 长 U — 18 厘米, 宽 3. 5 — 5 厘米, 先端渐 尖至短 渐尖, 小叶 柄近等 长, 长 2. 5 — 4. 5 厘 米…' • 19. 独龙 鹤掌柴 S. yui 43(42) 小叶 膜质, 线状披 针形至 长圆伏 披针形 ,长 5 — 15 厘米, 宽 1^5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小叶 柄不等 长, 长 1 一 5 厘米 • • 20. 短序 鹆掌柴 S. bodinieri 44(37) 小叶幼 吋下面 被星状 绒毛或 星状短 柔毛, 成 长后有 吋变几 无毛。 45(48) 叶大, 长 20 — 50 厘米, 宽 8 — 25 厘米。 46(47) 灌木; 小叶长 20 — 30 厘米, 宽 9 一 14 厘米, 下面 疏被星 状柔毛 • • 21. 金平 鹅掌柴 S. chinpinentis 47(46) 乔木; 小叶长 20 — 55 厘米, 宽 8 — 22 厘米, 下面 密被白 色绒毛 …- • • 22. 大叶 鵝掌柴 S. maerophylla 48(45) 叶较小 ,长 18 厘米 以下。 49(54) 花瓣 有毛。 50(53) 小叶 较大, 椭圆形 、长圆 形至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8 — 20 厘米, 宽 2. 5 — 8 厘米; 花序 被星状 柔毛或 白色 绒毛。 51(52) 小叶 7 — 11, 下面密 ^炭 白色 i& 绒毛; 花 序被星 状绒毛 …… 23. 白背叶 鵝掌柴 S. hypoleuca 52(51) 小叶 7, 下面苍 绿色, 被 极疏细 星状柔 毛至几 无毛; 花 序被白 色绒毛 23b. 绿背叶 雜掌柴 S. hypoleuca var. hypochlorum 53(50) 小叶 较小, 线状长 圆形, 长 3 — 11 厘米, 宽 1 一 3. 5 厘米, 下面被 锈色星 状绒毛 ;花 序密被 红锈色 星 状绒毛 24. 小叶 鹤掌柴 S. parvifolioUta 54(49) 花瓣 无毛。 55(56) 花柱在 果吋长 不超过 1 毫米; 小叶椭 圆形、 卵 伏椭圆 形或长 圆状楠 圆形, 下面幼 吋被星 状短柔 毛, 后渐 脱落至 几无毛 25. 鹅掌柴 S. octophyUa 56(55) 花柱 在果吋 长超过 1 毫米; 小叶 卵状披 针形、 长圆 状披针 形至长 圆状椭 圆形, 下 面密被 星状绒 毛。 57(58) 小叶 6 — 7, 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12 — 24 厘米, 宽 4 一 10 厘米, 下面被 锈色星 状绒毛 26- 麻栗坡 鹅挲柴 S. marUpoensis 58(57) 小叶 7 — 15, 长 圆状披 针形至 卵状披 针形, 长 10 — 18 厘米, 宽 2. 5 — 6 厘米, 下面 密被灰 色细星 
五 加 科  429  状绒毛 27. 星毛 鹅萆柴 S. minutistellata 59(30) 圆锥花 序侧生 ;小 叶长圆 形或楠 圆形, 两面 无毛, 干吋 黑棕色 28. 多核 鵝掌柴 S. polypyrena 60(17) 花无 梗或几 无梗, 聚生 成头状 花序, 再组 成圆锥 花序, 花柱 离生, 或基部 合生, 顶 端离生 (组 3 - 头序鵝 掌柴组 Sect. 3. Cephaloschef f lera ) „ 61(62) 花柱近 离生, 果吋基 部离生 ;苞片 脱落; 小叶边 缘有疏 离裾齿 …… 29 . 五柱 鹅掌柴 S. pentagyra 62(61) 花柱基 部合生 ,果吋 2/3 合生, 仅先端 离生; 苞片 宿存; 小 叶全缘 或疏具 细裾齿 30. 中华 鹅掌柴 S. chinensis 组 1. 总序鹅 掌柴组 Sect. 1. Agalma (Miq.) Tseng & Hoo. 花 有梗或 无梗, 聚生 成总状 花序或 穗状花 序再组 成圆锥 花序; 花柱全 部合生 成柱状 体。 1. 穗序 鹅掌柴 图版 129,1— 4 野巴戟 、绒毛 鸭脚木 、大 加皮、 大通、 大通草 、山 加皮、 隔子通 Schefflera delavayi (Pr.) Harms (1900) ; Harms & Rehd. (1916) ; W. W. Smi- th (1929—30) ; Metcalf. (1931) ; Hand.- Mazz. (1933) ; Rehd. (1934) ; Li (1942) ; 何 椿年 (1952); 何景、 曾沧江 (1965); Lauener (1972). Heptapleurum delavayi Ft. (1896) ; Levi. (1915) ; Schefflera megalobotfya Harms ex Diels (1900) ; Chung (1924) ; E. dunnianum Levi. (1912) ; Levi. (1914) ; Schef- flera delavayi (Ft.) Harms var. ochrascens Hand.-Mazz. (1924) ; Hand.-Mazz. (1933) ; Metcalf (1931) ; Li (1942) ; 何椿年 (1952) ; Schefflera discolor Merr. (1929) ; Agalma delavayi (Ft.) Hautch. (1966). 乔木, 高 3 — S 米, 小枝 粗壮, 被灰褐 色星状 绒毛, 具白 色片状 髓心。 叶为指 状复叶 ,连 叶柄长 20 — 6 厘米, 有小叶 4—7, 小叶 革质, 不等大 ,卵 状披针 形至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10 -25 厘米, 宽约 3 — 12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钝, 边 缘全缘 至疏离 不整齐 粗齿或 1 一 3 浅裂 至深裂 ,叶上 面平滑 无毛, 暗 绿色, 下面密 被灰白 色或黄 色星状 绒毛, 侧脉 7 — 13, 上面微 突起, 下面 突起; 小 叶柄长 1 一 9 厘米, 被绒毛 或微被 绒毛; 叶柄圆 柱形, 长 9 一 30 厘米, 被 绒毛至 逐渐变 无毛, 基部 膨大。 穗状花 序聚生 成大圆 锥花序 顶生, 长 12 — 60 厘米, 密被绒 毛 至逐渐 脱落, 分枝长 10 — SO 厘米; 苞片 卵形, 长 4 一 5 毫米; 花 无梗; 小苞片 三角状 卵形, 长 1 一 2 毫米; 花小, 黄绿色 ,径约 4 毫米; 萼 5 齿裂, 三 角形, 被绒毛 ;花瓣 5, 三角状 卵形, 长 约 2 毫米, 两面均 无毛; 雄蕊 5 , 较长于 花瓣; 子房 5 窒, 花 柱短, 合生成 柱状, 长约 1 毫米。 果球形 ,径 3 — 5 毫米, 黑色, 近于无 毛至微 被绒毛 ,花 柱长约 2 毫米, 柱头 头状; 果梗 极短, 长约 1 毫米, 至近于 无梗。 花期 10 月, 果期 12 月。 产云 南中部 (嵩明 、武定 、寻甸 、双柏 、峨山 、玉溪 )、 西部 (景 东、 漾濞、 邓川、 丽江、 中甸、 德钦、 贡山、 福贡 )、 西南部 (龙陵 、临沧 )、 东南部 (文山 、砚山 、蒙自 )、 南部 (元江 ) 及 东北部 (镇雄 、盐津 ), 生 于海拔 UOO — 3000 米的 沟旁、 林缘、 山坡疏 林中。 亦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湖南、 湖北、 江西、 福建、 广东、 广西。 模式标 本采自 昆明北 面的罗 汉塘。 根皮 入药, 治跌打 损伤。 
430  云南 植物志  图 1 一 4 '穗序 鹅掌柴 Schefflera delavayi (Franch.) 河 鹅掌柴 S. hoi (Dunn) Vig" 5. 果枝, 6. 叶, 7 9. 果实。  版 129 Harms 1. 果枝, 2. 叶, 3. 花, 4. 子房横 切面; 5— 7. 红 果实; 8— 9. 细序 鹅掌柴 S. tenuis Li, 8. 叶枝及 果序, 
五 加 科  431  2. 异叶 鵝掌柴 Schefflera diversifoliolata Li (1942); 何景、 曾沧江 (1965). Schefflera pingpienensis Tseng & Hog in Acta Phytotax. Sin. Addim. I: 134 (1965), syn. nov. ; Agalma diver si foliatum (L.) Hutch. (1966). 乔木, 高约 7 米。 叶 有小叶 7 — 12, 叶柄圆 柱形, 长约 22 厘米或 更长, 平滑 无毛; 小叶 纸质, 不 等大, 长圆状 椭圆形 ,长 6 — 21 厘米, 宽 1.8 — 6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圆形, 边缘 全缘, 上 面平滑 无毛, 下面被 细星状 绒毛或 几无毛 ,粉 绿色, 侧脉 8 — 15, 在上面 略明显 ,下 面 隆起, 网脉在 上面不 明显, 下面略 明显; 小叶柄 不等长 ,长 0.5 — 6.5 厘米, 平滑 无毛。 花 未见。 圆锥花 序顶生 ,近于 无毛, 侧 枝长约 20 厘米, 花 序总状 排列。 小 果梗长 3 — 4 毫米, 疏被 柔毛; 小苞片 三角形 ,长 1 一 2 亳米。 果球形 ,径约 4 毫米, 有 5 稜, 花 柱长约 1.5 毫米, 柱头 头伏, 有废退 5 裂。 花期 9 月, 果期 11 月。 产云南 东南部 (屛边 、金平 ), 生 于海拔 1600 — 2200 米 的山谷 林中。 模 式标本 采自金 平。 3. 海南 轵掌柴 Schefflera hainanensis Merr. & Chun (1935) ; Li (1942) ; 何景、 曾沧江 (1965). Agalma hainanense (Merr.) Hutch. (1966). 乔木, 高约 3 — 4 米, 树皮 褐色, 小枝 褐色。 叶 有小叶 16; 叶柄圆 柱形, 长约 40 厘米, 平滑 无毛; 小叶纸 质至亚 革质, 卵形至 长圆状 卵形, 长 8—15 厘米, 宽 4 一 8 厘米, 先端渐 尖, 基部阔 楔形, 全缘, 上 面橄榄 绿色, 下面苍 绿色, 两面 均平滑 无毛, 侧脉 7 — 10, 在上面 明显, 在下面 突起, 网脉 两面均 明显; 小叶柄 不等长 ,长 2 — 8 厘米, 幼吋 被鳞秕 状物。 圆锥 花序 顶生, 长约 30 厘米, 密被褐 色绒毛 至逐渐 稀少, 分枝总 状花序 排列, 长 5 — 9 厘米; 苞 片三 角形, 长 0.5 — 1 厘米, 被 绒毛; 小 花梗长 2 — 3 毫米, 疏被 绒毛; 小苞 片小, 三角形 ,长 约 1 毫米; 花绿色 ;萼被 绒毛, 不明显 5 齿裂; 花瓣 5, 长约 2 毫米, 两面均 无毛; 雄蕊 5, 花 丝较长 于花瓣 ;子房 5 室, 花柱 合生成 柱状。 果卵 圆形, 长约 3 毫米, 无毛, 有 5 稜, 花柱长 约 1 亳米, 柱头 头状。 花期 9—10 月。 产云南 东南部 (屛边 ), 生 于海拔 1600 — 1700 米的丛 林中。 亦 分布于 海南五 指山。 4. 西蔵 鹳掌柴 Schefflera wardii Marq. & Shaw (1929) ; Li (1942) ; 何景、 曾沧江 (1965). Agalma wardii (Marq. et Shaw) Hutch. (1966). 、 灌木, 高 2 — 3 米。 叶 有小叶 3 — 5, 叶柄圆 柱形, 长 15—50 厘米, 被灰白 色星状 绒毛至 近于 无毛, 基部 膨大, 具圆形 皮孔; 小叶 革质, 卵状长 圆形, 长 20 — 35 厘米, 宽 10 — 15 厘 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圆形, 略偏斜 ,边缘 具疏离 锯齿, 上面 无毛, 下面密 被灰褐 色星状 绒毛, 侧脉 10 — 14, 连 同网脉 在上面 下陷, 下面 突起; 小 叶柄长 3 — 17 厘米, 被星 状绒毛 至近于 无毛。 总状花 序排列 成大圆 锥花序 ,在 枝顶端 侧生, 常下垂 ,密 被灰白 色星状 绒毛, 侧枝长 30-50 厘米; 苞片披 针形, 长约 1 一 4 厘米, 密被灰 白色星 状绒毛 ;小花 梗长约 3 亳米, 密 被星状 绒毛; 小 苞片三 角形, 长约 2 毫米; 花绿 白色; 萼密被 绒毛, 5 齿裂; 花瓣 5, 外面密 被绒毛 ,内面 无毛, 长 1.5 — 2 毫米; 雄蕊 5; 子房 5 室, 花柱 合生成 柱状。 果 未见。 花期 12 月。 
432  云南 植物志  产云南 西北部 (贡山 独龙江 ), 生 于海拔 2500 米的密 林中。 亦 分布于 西藏东 南部。 本种 与穗序 鹅掌柴 [S. delavayi (Fr.) Harms] 相近; 但叶脉 在上面 下陷, 下 面被灰 白 色星状 绒毛, 边缘 具疏离 锯齿, 花序密 被星状 绒毛, 具小 花梗, 花瓣外 面被绒 毛而不 同。 5. 瑞丽 鹅掌柴 Schefflera shweliensis W. W. Smith (1917), (1930) ; Li (1942) ; 何景、 曾沧 江 (1965). Agalma skweliense (W. W. Sm.) Hutch. (1966).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3—16 米, 小枝具 椭圆形 皮孔。 叶 有小叶 (5 — )7 — 11, 叶柄圆 柱形, 无^, 长 7—24 厘米; 小叶 革质, 狭倒披 针形, 长 7 — 15 厘米, 宽 2—4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 部狭 楔形, 全缘, 两面 均平滑 无毛, 侧脉 7 — 9, 两面均 明显, 网脉不 明显; 小 叶柄长 5—13 毫米, 平滑 无毛。 圆锥花 序顶生 ,长 15 — 35 厘米, 初被白 色绒毛 ,后 渐变几 无毛, 花 序下部 为圆 锥状, 上部为 总状, 侧 枝总状 排列, 长 6 — 15 厘米; 苞片三 角状卵 形至披 针形, 长 3 — 10 毫米, 被绒 毛至几 无毛; 小花 梗长约 5 毫米, 被绒 毛至几 无毛, 果吋 延长; 小 苞片三 角形, 极小; 花淡绿 白色; 萼被绒 毛至几 无毛, 具 5 齿裂; 花瓣 5, 长约 2 毫米, 两面均 无毛; 雄蕊 5. 花丝与 花瓣近 等长; 子房 5 窒, 花柱 合生成 柱状, 柱头 头状。 果球形 ,径 5 — 6 毫米, 蓝黑 色, 不明显 5 稜, 花 柱长约 1.5 毫米; 果梗长 5—8 毫米, 被细绒 毛至几 无毛。 花期 9—10 月, 果期 11 月。 产云南 西北部 (维西 、贡山 )、 西南部 (龙陵 、腾冲 、瑞丽 、泸水 、临沧 、镇康 、景东 ), 生于 海拔 1900 — 2600 米 的山坡 林中。 模式标 本采于 瑞丽。 6. 多脉 鹅掌柴 Schefflera multinervia Li (1942) ; 何景、 曾沧江 (1965). Agalma multinervium (Li) Hutch. (1966). 乔木, 高约 8 米。 叶有 5 小叶, 叶柄圆 柱形, 长 8 — 12 厘米, 平滑 无毛; 小叶 革质, 长圆 状披 针形, 长 15 — 17 厘米, 宽 5 — 5.5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宽 楔形, 全缘, 上面 光亮, 下面 苍 绿色, 两面均 无毛, 侧脉 16 — 22, 两面均 明显, 网 脉在两 面均不 明显; 小叶柄 近等长 ,长 1-2 厘米, 无毛。 圆锥花 序顶生 ,长约 25 厘米, 被锈 色短柔 毛至几 无毛, 下 部分枝 成复总 状花序 排列, 长约 20 厘米, 上部分 枝成总 状花序 排列, 较短; 苞片三 角形, 长约 0.5 亳米; 萼疏 被短柔 毛至几 无毛, 5 齿裂; 花瓣 5, 长约 2 毫米, 淡 绿色, 外面疏 被短柔 毛至渐 无毛, 内面 无毛; 雄蕊 5; 子房 5 室, 花柱 合生成 柱状。 果 未见。 花期 9 月。 产云南 西北部 (碧江 ), 生 于海拔 3200 米 林中。 模式 标本采 自碧江 (知子 罗)。 本种极 似红河 鹅掌柴 [S. hoi (Dunn) Viguier] ; 但侧脉 特多而 不同。 7. 红河 鹤掌柴 Schefflera hoi (Dunn) Viguier (1909) ; Li (1942) ; 何景、 曾沧江 (1965). Heptapleurum hoi Dunn (1903) ; Schefflera salweenensis W. W. Smith (1917, 1924) ; 8. dumicola W. W. Smith in Not. Bot. Gard. Edinb. 12: 221 (1920), (1924), (1930) Syn. nov.; Hand.-Mazz. (1933) ; Li (1942) ; 8. stenomera Hand.-Mazz. in Anz. Akad. Wiss. Wien, Math. Nat. Kl. 61: 119 (1924) syn. nov. ; Agalma dumicola (W. W. 
五加科  433  Sm.) Hutch. (1966) ; AgaLma hoi (Dunn) Hutch. (1966). 7a. 红河 鹤掌柴 图版 129, 5— 7 var. hoi 小乔木 ,高 5— U 米。 叶有 3—9 小叶, 叶柄圆 柱形, 长 10 — 3 厘米, 无毛; 小 叶纸质 至近 革质, 倒披 针形、 披针 形至长 圆形, 长 5 — 22 厘米, 宽 1.3—7 厘米, 先端尖 至渐尖 ,基部 圆形至 楔形, 全缘, 上面 绿色, 下面苍 绿色, 两面均 无毛, 侧脉 8 — 20, 在上面 明显, 下面突 起; 小叶柄 不等长 ,长 1 一 5.5 厘米, 无毛。 总状花 序聚生 成大圆 锥花序 顶生, 长 40 — 50 厘 米, 下部的 成复总 状花序 排列; 苞片三 角状披 针形, 长 5 — 10 毫米, 被绒毛 至近于 无毛; 小 花梗长 2 — 4 毫米, 被锈色 绒毛; 小苞 片小, 三角形 ,长约 1 毫米; 花小, 淡绿 白色, 直径约 4 亳米; 萼疏 被锈色 绒毛, 不明显 5 齿裂; 花瓣 5, 长 1.5—2 毫米, 两面均 无毛; 雄蕊 5, 与花 瓣近 等长; 子房 5 室, 花柱 合生成 柱状。 果球形 ,直径 4—5 毫米, 平滑 无毛, 具 5 稜, 花柱 长 1.5 — 2 毫米, 柱头 头状。 花期 9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云南 东南部 (屛边 、绿春 、元江 、红河 )、 西北部 (兰 坪、 丽江、 鹤庆、 中甸、 维西、 德钦、 贡山 ), 生 于海拔 HOO — MOO 米的 沟谷密 林中。 亦分布 于西藏 东南和 四川。 越南 也有。 模 式 标本采 于红河 南面。 7b. 大 叶红河 鹤掌柴 var. macrophylla Li (1942). 与红河 鹅掌柴 (var. hoi) 的 不同处 在于叶 较大, 倒披 针形, 长达 30 厘米, 宽达 10 厘 米, 先端短 渐尖, 基部狭 楔形, 侧脉 12—20。 产云南 西北部 (贡山 ), 生 于海拔 2500 米 的阔叶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 组 2. 伞序鹅 掌柴组 Sect. 2. Schefflera 伞形 花序组 成圆锥 花序; 有花 柱或无 花柱。 亚组 1. 无 柱轵掌 柴亚组 Subsect. 1. Heptapleurum (Gaertn.) Tseng & Hoo. 8. 细序 鹤掌柴 图版 129, 8 — 9 Schefflera tenuis Li (1942) ; 何景、 曾沧江 (1965). 灌木, 高约 3 米, 小枝圆 柱形, 平滑 无毛。 叶 有小叶 3—5, 叶柄圆 柱形, 长 5 — 8 厘米, 平滑 无毛; 小叶 纸质, 倒卵状 橢圆形 至卵状 披针形 ,长 7 — 12 厘米, 宽 1.5—3.5 厘米, 先端 长渐尖 ,基部 楔形, 全缘, 两面 均平滑 无毛, 侧脉 5, 在两 面均微 突起, 网脉 明显; 小 叶柄长 0.5—2 厘米, 平滑 无毛。 花 未见。 伞房状 圆锥花 序顶生 ,长约 13 厘米, 分枝 4, 纤细, 长 7 -9 厘米, 被绒毛 ;苞片 早落; 伞形花 序具果 3 — 4, 果梗长 1.3—2.2 厘米, 几 无毛; 小果梗 长 7 — S 毫米, 无毛; 果 球形, 无毛, 有清晰 的腺点 ,具 5 稜, 直径约 4 毫米, 花盘 扁平, 无花 柱, 柱头 5, 成小圆 点着生 于花盘 中央。 果期 7 — 8 月。 产云南 西北部 贡山独 龙江, 生 于海拔 1700 米的 林缘。 模式标 本采于 独龙江 (俅江 )。 本种的 果序由 伞形花 序排列 成伞房 状圆锥 花序, 小叶 3 — 5, 先 端长渐 尖与其 他种易 于 区别。 
134  云南 植物志  9. 云南 鹤掌柴 Schefflera yunnanensis Li (1942) ; 何景、 曾沧江 (1965). Schefflera elliptica auct. non (Blume) Harms : Hand.-Mazz. (1933), p. p. 附生藤 状灌木 ,高 3 — 10 米。 叶 有小叶 5, 叶柄圆 柱形, 长 5 — 6 厘米, 平滑 无毛; 小叶革 质, 倒卵状 长圆形 至卵形 ,长约 5.5 厘米, 宽 2.5— 3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宽 楔形或 圆形, 全 缘, 上 面平滑 无毛, 下面苍 绿色, 无毛, 侧脉 5 — 6, 连同 网脉在 两面均 隆起; 小 叶柄不 等长, 长 1.5 — 3 厘米, 无毛。 花 未见。 伞形花 序排列 成伞房 状圆锥 花序, 分枝 3 — 4, 果 吋长约 8 厘米, 疏被 绒毛, 伞形 花序在 分枝上 排列成 总状, 每 伞形花 序有果 2 — 7, 果梗长 7 毫米, 被 绒毛, 小果 梗长约 7 毫米, 疏被 绒毛; 果卵 球形, 有 5 稜, 长约 4 毫米, 具 腺点, 花盘圆 锥状, 长 为果的 1/3, 无花柱 ,柱头 无柄。 花期 11 一 12 月, 果期 4 一 5 月。 产云 南西北 部贡山 的怒江 沿岸、 泸水, 生 于海拔 1300—1700 米的丛 林中。 模 式标本 采 于怒江 沿岸。 本种极 似细序 鹅掌柴 (S. tenuis Li); 但果梗 和小果 梗短, 叶先端 渐尖而 不为长 渐尖, 花盘 较大, 以及 附生的 习性而 不同。 10. 密脉 鹤掌柴 图版 130, 1 — 2 七 叶莲、 五加皮 Schefflera venulosa (Wight & Arn.) Harms (1894) ; Chung (1924) ; Li (1942) ; 何景、 曾沧江 (1965). Paratropia venulosa Wight & Arn. (1834) ; Walp. (1843) ; Wight (1850)*; Hepta- pleurum venulosum Seem. (1865) ; Revis. (1868) ; C. B. Clarke (1879) ; Dunn (1911) ; W. W. Smith (1930) ; H. cavaleriei Levi. (1911, 1914) ; Schefflera elliptica auct. non (Blume) Harms : Hand.-Mazz. (1933), p. p.; Rehd. (1934). 灌木, 有吋 藤状或 附生, 高 3—10 米。 叶 有小叶 5—7, 叶柄圆 柱形, 长 10— 18 厘米, 无毛; 小叶 革质, 椭圆形 至长椭 圆形, 长 7 — 20 厘米, 宽 3 — 10 厘米, 先 端钝、 急尖, 有吋渐 尖, 基部 圆形至 楔形, 全缘, 两面均 无毛, 侧脉 4 一 8, 连同 网脉在 两面均 明显微 隆起; 小叶 柄不 等长, 长 1.5 — 6 厘米, 无毛。 总状圆 锥花序 顶生, 长 10 — 20 厘米, 疏 被绒毛 至几无 毛, 侧 枝成总 状花序 排列; 苞片三 角形, 长约 7 毫米, 早落; 伞形花 序有花 6 — 12 朵, 花小, 淡红色 ,径 2 — 3 毫米; 萼平滑 无毛, 边缘全 缘至近 全缘; 花瓣 5, 长约 2 毫米, 两面均 无毛; 雄蕊 5, 较花瓣 略长; 子房 5 室, 花盘微 高起, 柱头 5, 无柄。 果卵 圆形, 长约 4 亳米, 有 5 稜, 花盘圆 锥状, 长 为果的 1/4, 幼吋具 腺点。 花期 12 月 至翌年 3 月 ,果期 5 月 。 产云南 东南部 (文 山州、 红河州 )、 中部 (玉 溪区、 曲靖区 、楚雄 州)、 南部 (思 茅区、 西双 版纳州 )、 西南部 (临 沧区、 德 宏州、 保 山区) 及西北 部的怒 江州, 生 于海拔 900 — 2100 米的 丛 林中。 亦 分布于 贵州、 广西。 印度, 巴 基斯坦 和越南 亦有。 11. 印度 鵝掌柴 Schefflera khasiana (C. B. Clarke) Viguier (1909); Hand.-Mazz. (1933) ; Li (1942); 何景、 曾沧江 (1965). Heptapleurum khasianum C. B. Clarke (1879). 乔木。 叶 有小叶 5 — 7, 叶柄圆 柱形, 无毛, 长约 20 厘米; 小叶 革质, 长圆 形至披 针形, 
图 版 130 1 一 2. 密脉 鹅掌柴 Schefflera venulosa (Wight & Arn.) Harms, 1. 果枝, 2. 果实: 3 — 5. 球序 鹅掌柴 S. glomerulau Li, 3. 果序, 4. 叶, 5. 果实; 6 — 8. 拟 白背叶 鹅掌柴 S. hypoleucoides Harms, 6. 果序, 7. 叶, 8- 果实。 
436  云南 植物志  长 15 — 20 厘米, 宽 6—9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圆形, 全缘, 两面 均平滑 无毛, 侧脉 8 — 12, 连同 网脉在 两面均 明显; 小 叶柄长 5 — 10 厘米, 平滑 无毛。 伞形花 序排列 成总状 圆锥花 序, 长 20 — SO 厘米, 被 星状绒 毛至几 无毛, 侧枝总 状花序 排列, 下部的 有吋为 复总状 花序; 苞片长 圆形, 长约 6 毫米, 先端 渐尖, 常 早落; 伞形花 序有花 8, 花 梗长约 8 毫米, 小 花梗长 2—3 毫米, 被 星状绒 毛至几 无毛; 萼被细 绒毛, 5 齿裂; 花瓣 5, 外面被 细毛, 内面 无毛, 长 约 2 毫米; 雄蕊 5, 较花瓣 为长; 子房 5 室, 无 花柱。 果球形 ,径约 4 毫米, 有 不明显 5 稜, 花盘 平压圆 锥状, 柱头 5, 无柄。 花期 6 — 7 月。 产云南 西南部 盈江, 生 于海拔 800 — 1500 米的 林中。 印度, 不丹 亦有。 12. 球序 鹅掌柴 图版 130, 3 — 5 五加皮 ' Schefflera glomerulata Li (1942)*; 何景、 曾沧江 (1965) ; 图鉴 (1972)*. 乔木或 灌木, 有吋藤 状附生 ,高 5—8 米。 叶 有小叶 5 — 7, 叶柄圆 柱形, 长 10 — 15 厘 米, 近于 无毛, 基部 与托叶 合生成 鞘状; 小叶 革质, 倒卵 状楠圆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8 — 17 厘米, 宽 3 — 8 厘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基部楔 形至宽 楔形, 全缘, 两面均 无毛, 侧脉 7 — 8, 在上面 明显, 微突起 ,下面 突起, 网脉在 两面微 突起; 小叶柄 不等长 ,长 1.5 — 5 厘米, 无毛。 花几 无梗, 常 5 — 8 花密集 成簇, 排 列成总 状圆锥 花序, 顶生, 长 15 — 20 厘米, 被绒 毛至几 无毛, 侧枝长 7 — 12 厘米, 花 梗长约 3 毫米, 被绒毛 ;苞片 被毛, 常 早落; 小苞片 早落; 花小, 淡绿 白色, 径约 3 毫米; 萼无毛 ,边 缘全缘 或近于 全缘; 花瓣 5, 三角状 卵形, 长约 1.5 毫米, 无毛; 雄蕊 5, 与花瓣 近等长 ;子房 5 室, 花盘微 举起, 柱头 5, 无柄。 果卵 圆形, 直径约 4 毫米, 有 5 稜, 花盘圆 锥状, 5 角形, 长 为果的 1/4—1/3。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8 月 。 产云南 东南部 (河口 、屏边 、金平 、西畴 、麻栗 坡)、 南部 (元江 、思茅 、西 双版纳 ), 生于海 拔 800 — 1500 米的丛 林中。 亦 分布于 贵州、 广西、 广东。 模式标 本采于 屏边。 根及树 皮入药 ,治跌 打损伤 ,风 湿性关 节炎。 本种的 花簇生 ,无小 花梗, 与密脉 鹅掌柴 [S. venulosa (Wight & Arn.) Harms | 极易 区别。 亚组 2. 离 柱鹅掌 柴亚组 Subsect. 2. Digitatae Tseng & Hoo. 花柱 离生, 或 基部合 生而中 部以上 离生。 13. 拟 白背叶 鹅掌柴 图版 130, 6 — 8 Schefflera hypoleucoides Harms (1919) ; Chung (1924) ; Li (1942); 何景、 曾沧 江 (1965). 乔木, 高 4 一 10 米。 叶 有小叶 7, 叶柄圆 柱形, 长 20 — 30 厘米, 无 毛至几 无毛; 小叶革 质至亚 革质, 长圆 形至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11 一 22 厘米, 宽 5 — 10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近圆 形, 边缘 全缘, 有吋有 疏离钝 锯齿, 上面 无毛, 下面苍 绿色, 近于 无毛, 侧脉 8—16, 在上面 明显, 下面 隆起, 网脉 在上面 不显, 下面微 隆起; 小叶柄 不等长 ,长 1 一 5 厘米, 无毛。 花序为 顶 生圆锥 花序, 长 20 — 30 厘米, 幼吋 被褐色 绒毛, 后渐 脱落, 伞形花 序单生 或总状 花序排 列于侧 枝上, 侧枝长 6—10 厘米, 花梗长 2 — 5 厘米, 被柔毛 至近于 无毛; 苞片三 角形, 长 2-5 毫米, 密被 绒毛; 伞形 花序有 多花; 小 花梗长 3 — 5 毫米, 果吋 延长, 长达 1.5 厘米, 被 
五 加 科  437  绒毛 至近于 无毛; 小苞 片小; 花白色 ,径约 4 亳米; 萼被 绒毛, 边缘近 全缘; 花瓣 5, 三角状 卵形, 长约 3 毫米, 被柔毛 ;雄蕊 5, 花 丝长约 5 毫米; 子房 5 室, 花盘 平扁, 花柱 5 ,基 部合 生。 果 球形, 紫黑色 ,径约 7 毫米, 宿 存花柱 5, 向外 反曲。 花期 12 月, 果期 4 月。 产云南 东南部 (文山 、金平 、屛边 、绿春 、蒙自 、元江 ), 生 于海拔 1300 — 2400 米的密 林中。 亚组 3. 合 柱鹅掌 柴亚组 Subsect. 3. Octophyllae Tseng & Hoo. 花柱 全部合 生成柱 状体。 14. 文山 鹅掌柴 图版 131, 6— 8 Schefflera fengii Tseng & Hoa (1965). 乔木或 灌木, 高 3—15 米。 叶 有小叶 5—7, 叶柄圆 柱形, 长 6 — 30 厘米, 被褐 锈色绒 毛, 很快变 几无毛 ;小叶 革质, 不等大 ,中间 的长椭 圆形, 长 13 — 15 厘米, 宽 5 — 6 厘米, 外 侧的长 椭圆状 披针形 ,长约 10 厘米, 宽约 3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近 圆形至 圆形, 全 缘或边 缘具疏 离锯齿 ,微 反卷, 中肋在 上面微 下陷, 被星状 柔毛, 下面 隆起, 密被 褐黄色 绒毛, 侧脉 8— 12, 上面 下陷, 下面 隆起, 网脉 在上面 下陷, 下面微 隆起; 小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圆锥花 序顶生 ,长约 27 厘米, 密被锈 色绒毛 ,逐渐 变近于 无毛; 伞形花 序有花 10 — 20, 上部 的有花 梗 6 成假轮 生状, 下部的 有分枝 3 — 7 成总 状花序 排列, 很少 1 一 2 花 混杂, 花梗长 1 一 2 厘 米, 密被 锈褐色 绒毛, 很快近 于无毛 ;苞 片三角 形至三 角状披 针形, 长 3 — 15 毫米, 密被锈 色绒毛 至很快 变无毛 ;小花 梗长约 2.5 毫米, 果吋 延长达 8 毫米, 密被白 色星伏 柔毛; 小苞 片小, 三 角形; 花小, 淡绿 白色; 萼被白 色星状 柔毛, 长 2 毫米, 边缘 不明显 5 齿; 花瓣 5, 三 角状 卵形至 卵形, 长 2—2.5 毫米, 微 被白色 柔毛, 很快变 无毛; 雄蕊 5, 较花瓣 略短; 子房 5 室, 有吋 4 室, 花 柱长约 1 毫米, 合生成 柱状。 果球形 ,黑色 ,具 5 稜, 直径约 4 毫米, 疏被 星状 柔毛, 宿存花 柱长约 2 毫米, 柱头 头状。 花期 8 月, 果期 11— 12 月。 产云南 东南部 (文山 、麻 栗坡、 马关、 屏边) 、南部 (景东 、新平 、元江 )、 中部的 双柏, 生 f 海拔 1800 — 2500 米的 丛林。 模式标 本采于 文山。 本种极 似星毛 鹅掌柴 (S. minuristellata Merr. ex Li), 但小 叶下面 密被黄 色星状 绒毛, 小叶柄 几等长 ,花瓣 有毛而 不同。 15. 凹脉 鵝掌柴 Schefflera impressa (C. B. Clarke) Harms (1894) ; Chung (1924) ; Li (1942). Hedera tomentosa Ham. (1825) ; DC. (1830), non Schefflera torn. (Seem.) Harms ; Panax tomentosum Wall. (1830) ; Agalma tomentosum Seem. (1864), (1868) ; Hep- tapleurum impressum C. B. Clarke (1879) ,• Dunn (1911) ; Dunn & Tutch. (1912). 15a. 凹 脉变种 var. impressa 原变 种云南 不产。 15b. 光 叶凹脉 鹤掌柴 var. glabrescens Tseng & Hoo (1965). Schefflera impressa auct. non (C. B. Clarke) Harms ; Li (1942). 本变 种不同 于凹脉 鹅掌柴 (S. impressa var. impressa) 之处在 于小叶 较小, 全 为倒披 
图 版 131 1 一 2. 小叶 鹪掌柴 Schefflera parvifoliolata Tseng & Hoo, 1 . 叶, 2. 果 (放大 ):3— 5. 金平 鹅掌柴 S. chin- P«nensis Tseng & H。o, 3. 叶, 4. 花 (放大 ), 5. 雌蕊 (放大 ); 6— 8. 文山 鹅掌柴 S. fengii Tseng Sc Hoo. 6. 叶 ,7. 果序, 8. 果 (放大 )。 
五加科  439  针形, 下面灰 白色, 无毛或 偶有极 疏星状 短柔毛 ,而不 是星状 绒毛。 产云南 西北部 (贡山 、福贡 、碧江 、泸水 、兰坪 ), 生 于海拔 2500 — 3200 米的杂 林中。 亦分 布于 西藏。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 16. 尾叶 鹅掌柴 Schefflera producta (Dunn) Viguier (1909) ; Li (1942) ; 何景、 曾沧江 (1965). Heptapleurum productum Dunn (1903). 灌木, 高 1.5—3 米。 叶 有小叶 5— 11; 叶柄圆 柱形, 长 20 厘米, 无毛; 小叶 纸质, 卵状 披 针形, 长 8 — 15 厘米, 宽 3 — 5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阔 楔形至 近圆形 ,边 缘具疏 锯齿, 反卷, 两面均 无毛, 侧脉 6 — 10, 上面 明显, 下面 隆起, 网脉在 上面微 下陷; 小 叶柄长 1.5 — 3.5 厘米, 无毛。 圆 锥花序 顶生, 幼吋 被白色 或锈色 绒毛, 后渐变 无毛; 伞形 花序具 多花, 成总 状 花序排 列于分 枝上, 花梗长 2 — 3.5 厘米, 被 绒毛; 萼密被 绒毛, 有 5 齿; 花瓣 5, 长约 3 毫 米, 外面微 被绒毛 ,内面 无毛; 雄蕊 5, 花 丝长约 3 毫米; 子房 5 室, 花盘 平扁, 花柱 合生成 柱状, 长约 1.5 毫米。 花期 8 月, 果期 11 月。 产云南 东南部 的蒙自 :亦 分布于 贵州。 模式标 本采于 蒙自。 17. 高《 掌柴 Schefflera elata (Ham.) Harms (1894) ; Chung (1924) ; Li (1942) ; 何景、 曾沧 江 (1965). Hedera elata Ham. (1825) ; DC. (1830); Agalma elatum Seem. (1864), Revis. (1868) ; Heptapleurum elatum C. B. Clarke (1879) ; Dunn (1911). 乔木, 高 10 — 13 米。 叶 有小叶 5—7; 叶柄圆 柱形, 长约 15 厘米, 无毛; 小叶 革质, 椭 圆状长 圆形, 长 10— 20 厘米, 宽 5—7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圆形至 楔形, 全缘, 上面 无毛, 下面被 极疏细 星状柔 毛至几 无毛而 苍绿色 ,侧脉 8 — 11, 在 上面不 明显, 在下面 稍隆起 ,网 脉两 面均不 明显; 小 叶柄近 等长, 长 2 — 4.5 厘米, 无毛。 圆锥花 序顶生 ,长 30 — 40 厘米, 被锈 色绒毛 至近于 无毛, 下 部分枝 成复总 状花序 排列, 分枝长 20 — 30 厘米; 伞形花 序有花 12 — 15, 成总状 花序排 列于分 枝上; 苞片 卵形, 长约 5 毫米; 花梗长 2 — 4 厘米, 疏被 绒毛至 几无毛 ;小 花梗长 5 — 7 毫米, 果吋 延长, 疏被 绒毛; 萼几 无毛, 边 缘微具 5 齿; 花瓣 5, 长约 2 毫米, 无毛; 雄蕊 5, 花 丝长约 2 毫米; 子房 5 室, 花盘 平扁, 花柱 合生成 柱状。 果 卵圆球 形, 直径 4—5 毫米, 宿存 花柱长 2 毫米; 小 果梗长 1 一 1.5 厘米, 被微 绒毛。 花期 7 月。 产云南 东南部 (蒙自 ) 及 西北部 (福贡 )。 亦 分布于 印度和 不丹。 18. 红花 雜掌柴 Schefflera rubriflora Tseng & Hoo (1965). Schefflera octophylla auct. non Harms : Li (1942), p. p. 乔木, 高 7 米; 小枝 粗壮, 疏 被星状 绒毛, 髓 实心。 叶 有小叶 7—8; 叶柄圆 柱形, 长约 25 — 3 5 厘米, 无毛; 小叶 纸质, 不等大 ,长 圆状披 针形, 中央的 较大, 长约 24 厘米, 宽约 8 厘 米, 两侧的 较小, 长约 10 厘米, 宽约 3 厘米, 先 端尾状 渐尖, 尖头长 1.5 — 2 厘米, 略 呈镰刀 状, 基 部钝至 圆形, 全缘, 两面均 无毛, 侧脉 7 — 10, 下面 明显, 网 脉在两 面均不 明显; 小叶 柄不 等长, 长 1.5 — 8 厘米, 无毛。 圆锥花 序顶生 ,长约 犯 厘米, 几无毛 ,分枝 疏散, 在下部 的长约 IS 厘米, 上部 的逐渐 縮短; 伞形花 序有花 10 — 20, 成总状 花序排 列于分 枝上; 花梗 
440  云南 植物志  长约 1—2 厘米, 通常 在中部 有苞片 2, 几无毛 ;苞片 卵形, 长 1—2 亳米, 外面被 短柔毛 ,内 面 无毛; 小 花梗长 5 — 6 毫米, 果吋 延长达 8 毫米; 小苞片 卵形, 外面被 短柔毛 ;花 淡红黄 色, 长约 4 毫米; 萼倒圆 锥形, 长约 3 毫米, 无毛, 边缘近 全缘; 花瓣 5, 三角形 ,长约 3 毫米, 无毛, 雄蕊 5, 比花瓣 稍长, 花 丝长约 4.5 毫米; 子房 8 — 9 室, 花柱 合生成 柱状, 长约 1 毫 米, 柱头 不明显 8 — 9 裂。 果圆 球形, 直径约 3 毫米, 花盘 扁平。 花期 10 月。 产勐腊 (易武 ), 生 于海拔 980 米的 山谷密 林中。 模式标 本采于 易武。 本 种极似 鹅掌柴 [S. octophyUa (Lour.) Harms] ; 但 小叶长 圆状披 针形, 先端 尾状渐 尖, 花淡 红色, 花 柱在果 吋长约 1.5 毫米而 不同。 19. 独龙 鹤掌柴 Schefflera yui Tseng & Hoo (1965). 乔木, 高约 10 米。 叶有 5 (— 9) 小叶, 叶柄圆 柱形, 长 13 — 25 厘米, 无毛; 小叶 革质, 倒披 针状长 圆形, 长 12 — 18 厘米, 宽 3.5 — 5 厘米, 先端渐 尖或短 渐尖, 基部钝 ,全缘 ,两面 无毛或 上面最 少疏被 粗伏毛 ,中肋 在背面 突起, 侧脉 16 对, 两面均 不明显 ;小 叶柄近 等长, 长 2.5 — 4.5 厘米, 无毛。 整 个花序 未见; 轴长约 1 厘米, 分枝近 轮生, 长 12 — 15 厘米, 无毛。 伞形花 序有花 4 一 8, 直径 1.5—2 厘米, 在分 枝上具 8 — 20 个伞形 花序成 总伏花 序排列 • ,苞 片和 小苞片 早落; 花梗长 1 一 1.3 厘米, 小 花梗长 5 — 7 毫米, 疏被白 色细柔 毛或几 无毛; 花 芽倒 卵状圆 球形, 长约 4 毫米; 萼倒圆 锥形, 长约 2 毫米, 近于 全缘; 花瓣 6, 三角形 ,长约 2 毫米, 无毛; 雄蕊 6, 与花瓣 近等长 ;子房 9 室, 花柱 合生成 柱状, 长约 1 亳米, 花盘 扁平。 果 未见。 花期 7 月。 产云南 西北部 (贡山 独龙江 、维西 ), 生 于海拔 1700 米的 林中。 模 式标本 采于独 龙江。 本种与 鹅掌柴 [S. octophyUa (Lour.) Harms] 有些 相似; 但本 种小叶 倒披针 状长圆 形, 侧脉 16 对, 不明显 ,伞形 花序的 花较少 ,花芽 较大, 和 子房室 多数而 不同。 20. 短序 鹅掌柴 图版 132, 1—5 川黔 鸭脚木 Schefflera bodinieri (Levi.) Rehd. (1930), (1934) ; Li (1942) ; 何景、 曾沧江 (1965). Heptapleurum bodinieri Levi. (1914).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1.5—5 米。 叶 有小叶 7 — 9; 叶柄 细瘦, 圆 柱形, 长 8 — 18 厘米, 无 毛; 小叶 膜质, 不等大 ,线 状披针 形至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5 — 15 厘米, 宽 1 一 5 厘米, 先 端长渐 尖, 基部宽 楔形至 圆形, 边缘具 疏离锯 齿或波 状钝齿 ,稀 全缘, 两面均 无毛, 或 下面苍 绿色, 被极 疏白色 星状短 柔毛, 侧脉 8 — 16 对, 在上面 略明显 ,下面 明显, 网脉不 明显; 小 叶柄不 等长, 长 1 一 5 厘米, 无毛。 圆锥花 序顶生 ,长 7—15 厘米 (云南 产者达 30 厘米) ,被 灰白色 星状短 柔毛至 逐渐变 无毛; 伞形 花序单 个顶生 或数个 成总状 花序排 列于分 枝上; 伞 形花序 有花约 20; 苞片三 角形, 长 3 — 5 毫米, 被 星状短 柔毛; 花梗长 1 一 4 厘米, 小 花梗长 4 — 6 亳米, 均疏被 灰白色 星状短 柔毛; 小苞 片短; 萼长 2 — 2.5 亳米, 被 灰白色 星状短 柔毛, 有 5 齿; 花瓣 5, 长圆状 卵形, 长约 3 毫米, 无毛; 雄蕊 5, 花丝 较花瓣 略长; 子房 5 室, 花 盘微突 起, 花柱 合生成 柱状, 长 1 一 2 毫米。 果 球形, 红色, 直径 5 — 6 毫米, 微具 5 稜; 萼齿 宿存, 花柱长 2 — 3 毫米, 柱头 头状。 花期 8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五加科  441  图 版 132 1—5. 短序 鹅掌柴 Schefflera bodinieri (L6vl.) Rehd., 1. 叶枝及 花序, 2. 叶, 3. 花, 4. 子房横 切面, 5. 果实: 6— 10. 鹅掌柴 S. octophylla (Lour.) Harms, 6. 花序, 7. 叶, 8. 花, 9. 子房横 切面, 10. 果实: 11— 13. 星毛 鹡掌柴 S. minutistellata Merr. ex Li, 11. 叶, 12. 花序, 13. 果实。 
442  云 南 植物志  产云南 东南部 (文山 、蒙自 ), 生 于海拔 1800 — 2300 米 的山谷 林中。 亦分布 于四川 、贵 州和 广西。 本种小 叶膜质 ,狭线 状披针 形至长 圆状披 针形, 被疏离 细锯齿 ;花序 较短, 而云 南产者 较长而 不同。 21. 金平 鹅掌柴 图版 131, 3 — 5 Schefflera chinpingensis Tseng & Hoo (1965). 灌木, 高约 4.5 米; 小枝 粗壮, 圆 柱形, 具黄色 皮孔, 皮孔椭 圆形或 长圆形 。叶 有小叶 5—6, 叶柄 粗壮, 圆柱形 ,长 30 — 40 厘米, 疏被星 状短柔 毛至渐 无毛; 小叶 革质, 卵 伏长圆 形, 长 20 — 30 厘米, 宽 9—14 厘米, 先端尾 状渐尖 或钝头 ,基部 圆形, 全缘, 上面 无毛, 下面 疏 被星状 柔毛, 中 肋两面 隆起, 侧脉 10 — 13, 连同 网脉在 两面均 隆起; 小 叶柄不 等长, 长 1.5—7 厘米, 近于 无毛。 圆锥花 序顶生 ,长约 28 厘米, 侧枝长 10—17 厘米, 连同序 轴密被 星状 绒毛; 伞形花 序有花 10—20, 直径 1.2 — 1.4 厘米, 在侧 枝上有 12—20 个伞形 花序成 总 状花序 排列; 花梗长 1.5 — 2 厘米, 密被 星状短 柔毛; 小 花梗长 1.5 — 4 毫米; 苞片 长椭圆 形, 长约 5 毫米, 外面疏 被星状 短柔毛 ,内面 无毛, 早落; 小苞片 线形, 长约 1.5 毫米; 花紫红 色, 花芽近 球形, 长约 2 毫米; 萼被 星状短 柔毛, 边缘全 缘至具 5 齿; 花瓣 5, 卵状三 角形, 长 约 2 毫米, 外面疏 被星状 短柔毛 至近于 无毛; 雄蕊 5, 长约 4 毫米; 子房 5 室, 花柱 合生成 柱状, 长 1 一 2 亳米, 花盘微 凸起。 果 未见。 花期 4 月。 产云南 东南部 (金平 ), 生 于海拔 350 — 450 米 的山坡 路边或 林中。 模式标 本采于 金平。 本种特 点是花 紫红色 ,花柱 粗短, 小 叶大。 曾、 何所 据云南 考察队 1857 号 (模式 标本) 我 们没有 见到, 但云南 考察队 498 号 (同 举模式 标本) 的小叶 柄长达 6 厘米; 又 徐永椿 383 号在金 平所采 ,小叶 柄长达 7 厘米, 小 叶先端 钝头, 因此对 小叶柄 的长度 补充为 1.5 — 7 厘 米, 小叶 先端不 仅尾状 渐尖, 而 且有钝 头的。 22. 大叶 鹅掌柴 Schefflera macrophylla (Dunn) Viguier (1909) ; Chung (1924) j Li (1942) ; 何景、 曾沧江 (1965). Heptapleurum macrophyllum Dunn (1903) ; W. W. Smith (1930). 乔木, 高 5—13 米。 叶 有小叶 5— 7, 叶柄圆 柱形, 长 45—75 厘米, 无毛; 小叶厚 革质, 卵 状长椭 圆形, 长 20 — 55 厘米, 宽 8 — 22 厘米, 先端短 渐尖, 基部 圆形或 心形, 边缘全 缘至先 端有 不明显 锯齿, 上面 无毛, 下面密 被白色 绒毛, 中肋 在上面 平坦, 下面 隆起, 侧脉 8 — 12, 下面 隆起, 网脉 在上面 下陷, 下面微 隆起; 小 叶柄长 4 一 10 厘米, 疏被绒 毛至几 无毛。 花序 为顶生 大圆锥 花序, 长约 60 厘米, 密被褐 锈色绒 毛至渐 脱落, 侧 枝长约 22 厘米; 苞 片披针 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密 被锈色 绒毛; 伞形花 序有花 多朵, 在侧 枝上总 状花序 排列; 花 梗长约 2 厘米, 果吋 延长, 密 被锈色 绒毛; 小苞片 三角形 ,长约 5 毫米; 花小, 直径约 4 毫米; 萼密 被锈色 绒毛, 5 齿裂; 花瓣 5, 长约 2 毫米, 外面被 柔毛, 内面 无毛; 雄蕊 5, 与 花瓣近 等长; 子房 5 室, 花盘 扁平, 花柱 合生成 柱状, 长 0.5 毫米。 果 球形, 直径约 5 毫米, 具 5 稜, 宿存 萼齿被 绒毛, 花盘 凸起, 花 柱长约 2 毫米, 柱头 5, 头状。 花期 9 月 ,果期 12 月。 产云南 东南部 (屏 边、 绿春 )、 南部 (思茅 ) 西南部 (临 沧、 景东、 福贡) 等地, 生 于海拔 1900 — 2600 米的森 林中。 模式标 本采于 思茅。 
五加科  44?  本种叶 特大, 背面 被白色 绒毛, 花序大 ,密 被锈色 绒毛, 与他种 不同。 23. 白背叶 鹅掌柴 Schefflera hypoleuca (Kurz) Harms (1894) ; Li (1942) ; 何景、 曾沧江 (1965). Hcptapleurum hypoleucum Kurz (1877); Dunn (1911). 23a. 白背叶 鹤掌柴 var. hypoleuca 小乔木 ,高 5— 8 米。 叶 有小叶 7 — 11, 叶柄圆 柱形, 长 10—25 厘米, 无毛; 小 叶不等 大, 革质, 长楠圆 形至长 楠圆状 披针形 ,长 8 — 2 厘米, 宽 2 .5— S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圆 形至宽 楔形, 全缘至 具锯齿 ,或有 裂片, 上面 无毛, 下面密 被灰白 色星状 绒毛, 侧脉 8 — I 2 , 在上面 下陷, 在下面 隆起, 网 脉在两 面均不 明显; 小叶柄 不等长 ,长 1 一 8 厘米, 无毛。 伞形 花序 排列成 总状圆 锥花序 顶生, 长 30 — 4 厘米, 被星状 柔毛至 几无毛 ,下部 分枝常 成复总 状 花序; 苞片三 角形, 长 3 — 6 毫米, 外面 被星状 柔毛, 内面 无毛; 花梗长 1.5 — 5 厘米, 被星 状 柔毛; 小苞片 三角形 ,长 2—3 毫米; 小花 梗长约 6 — 8 毫米, 被 灰白色 绒毛; 花淡绿 白色, 直径约 3 毫米; 萼密被 灰白 色星状 绒毛, 具 5 齿; 花瓣 5, 长 2 — 3 毫米, 几无毛 ;雄蕊 5, 长 约 3. 毫米; 子房 5 室, 花盘 平扁, 花柱 合生成 柱状。 果球形 ,直径 3 — 4 毫米, 具 5 稜, 宿存 花 柱长约 1 毫米, 柱头 头状。 花期 9— 10 月, 果期 12 月。 产云南 东南部 (西畴 、砚山 、蒙自 )、 南部 (景东 ) 等地, 生 于海拔 1200 — 2 000 米 的密林 中。 亦 分布于 印度, 缅甸。 23b. 绿背叶 鹅掌柴 var. hypochlorum Dunn, ined. A var. hypoleueo dift'ert foliolis ellipticis, subtus glabris, nee glaucis, inflorescen- tiis dense albo-tomentosis. 本变种 的小叶 椭圆形 ,下面 无毛, 非白 粉状, 花序 被白色 绒毛, 与原变 种易于 区别。 产云南 东南部 (蒙自 、麻栗 坡), 生 于海拔 1300 米的密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蒙自, Henry 9654 A G ' 24. 小叶 鹅掌柴 图版 131, 1—2 Schefflera parvifoliolata Tseng & Hoo (1965). 灌木, 高约 5 米; 小枝 粗壮, 圆柱形 ,褐 紫色, 幼吋被 锈色星 状绒毛 ,后渐 脱落。 叶有小 叶 6 — 10, 叶柄圆 柱形, 长 9—19 厘米, 近于 无毛; 小叶 革质, 不 等大, 线状长 圆形, 长 3 — 11 厘米, 宽 1 一 3.5 厘米, 先端急 尖至短 渐尖, 基部宽 楔形至 近圆形 ,边 缘全缘 或先端 有疏离 锯齿, 上面 无毛, 下 面被锈 色星状 绒毛, 中肋在 上面微 隆起, 在下面 隆起, 侧脉 10, 在两面 隆起, 网脉不 明显; 小 叶柄长 0.5—4 厘米, 几 无毛。 圆锥花 序疏散 顶生, 长约 15 厘米, 密 被红锈 色星状 绒毛, 分枝长 5 — 6 厘米; 伞形花 序有花 25 — 40, 在分枝 上成总 状花序 排列; 小 花梗长 4 一 8 毫米, 密被锈 色星状 绒毛; 苞片三 角形, 长约 6 毫米; 小苞片 线状长 圆形, 长 约 2 毫米, 均被 绒毛; 萼倒圆 锥状, 密被锈 色绒毛 ,具 5 齿裂, 裂 片宽三 角形, 长约 2 毫米; 花瓣 5, 三角形 至三角 状卵形 ,长约 3 毫米, 被毛; 雄蕊 5, 与花瓣 近等长 ;子房 5 室, 有吋 4 室, 花柱 合生成 柱状, 长 0.8 毫米, 花盘 凸起。 果长 圆形, 长约 3 毫米 (未熟 ), 密被 褐红锈 色绒毛 ,花 柱长约 2 毫米, 柱头 头状, 消失的 5 裂。 花期 10 — 11 月。 
444  云南 植物志  产云南 东南部 (麻栗 坡), 生 于海拔 1300 — 1500 米的 石山灌 丛中。 模 式标本 采于麻 栗坡。 本种的 特点是 叶较小 ,革质 ,下面 被红锈 色星状 柔毛至 渐脱落 ;花序 短小, 密被 锈红色 星状 绒毛, 果密 被星状 绒毛。 本种叶 下面被 星状柔 毛至渐 脱落, 小叶 柄长达 4 厘米; 花梗与 小花梗 均较长 ,而曾 、何 原记载 ,叶下 面无毛 ,小 叶柄长 0.5 — 2.3 厘米, 小 花梗长 1—2 毫米, 花梗长 5 — 7 毫米, 经査 对模 式标本 (冯 国楣 13487), 上述记 载显然 不符, 应予 更正。 25. 轵掌柴 图版 132, 6 — 10 鸭 脚木、 公母树 Schefflera octophylla (Lour.) Harms (1894) ; Viguier (1923)*; Chung (1924) ; Merr. (1927), (1935) ; McClure (1931) ; Li (1942) ; 日本 植物志 (1956) ; 何景、 曾沧江 (1965); 图鉴 (1972)*. Aralia octophylla Lour. (1790) ; Willd. (1793) ; DC. (1830) ; Paratropia can- toniensis Hook. & Am. (1841) ; Walp. (1843) ; Benth. (1861) ; Agalma octophyllum Seem. (1864) ; Revis. (1868) ; Heptapleurum octophyllum Benth. ex Hance (1873) ; Forbes & Hemsl. (1888); Dunn & Tutch. (1912). 乔木或 灌木, 高 3 — 15 米。 叶 有小叶 5 — 9, 叶柄圆 柱形, 长 6—20 厘米, 幼吋 被短柔 毛, 后渐 脱净; 小叶 革质或 纸质, 椭圆形 、卵 状椭圆 形或长 圆状楠 圆形, 长 7 — 17 厘米, 宽 3 — 10 厘米, 先端急 尖至短 渐尖, 基部楔 形至近 圆形, 全缘, 幼吋 两面被 星状短 柔毛, 后渐脱 落至几 无毛, 侧脉 7 — 10, 在 上面微 明显, 在 下面微 突起; 小叶柄 不等长 ,长 1 一 4 厘米, 无 毛。 伞形花 序聚生 成大圆 锥花序 顶生, 长 20 — 35 厘米, 初密被 星状短 柔毛, 后 渐脱落 稀疏, 侧枝成 总状花 序排列 ,长 5 — 20 厘米; 苞片三 角形, 长 2 — 3 毫米; 花梗长 1 一 2 厘米, 除基 部有小 苞片外 ,在 中部有 1 一 2 小苞片 ;伞形 花序有 多花, 小 花梗长 3 — 7 毫米; 花小, 白色, 直径 4 一 5 毫米; 萼被短 柔毛至 无毛, 边缘具 5 — 6 个细齿 ;花瓣 5, 长 2 — 3 毫米, 无毛; 雄 蕊 5, 较花瓣 略长; 子房 5 — 8 室, 花柱 合生成 极短的 柱头。 果圆 球形, 直径 4—5 毫米, 花 盘突起 ,萼边 缘宿存 ,花柱 极短, 长不足 1 毫米, 柱头 头状。 花期 2 — 3 月, 果期 5 — 6 月。 产云 南南部 (勐腊 、景洪 、勐海 、思茅 、景东 )、 东南部 (富宁 ), 生 于海拔 210 — 1250 米的 森 林中。 亦 分布于 浙江、 福建、 台湾、 广东、 广西等 省区。 也分布 至中南 半岛, 日本。 本种生 长速, 材质 轻软而 致密, 木理 直行, 供 火柴, 杆盒、 蒸笼、 筛斗 等工业 原料; 根皮 入药, 有舒筋 活络、 消肿止 痛及发 汗解表 之效。 26. 麻栗坡 鹅掌柴 Schefflera marlipoensis Tseng & Hoo (1965). 乔木, 高约 8 米。 叶 有小叶 6 — 7, 叶柄圆 柱形, 长 14 一 26 厘米, 被铁锈 色短柔 毛至几 无毛; 小叶皮 纸质, 长圆 形至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12—24 厘米, 宽 4 一 10 厘米, 先端短 渐尖, 基部宽 楔形, 全缘, 上 面疏被 铁锈色 星伏柔 毛至几 无毛, 下面被 铁锈色 绒毛, 侧脉 8 — 11, 在 上面不 明显, 下面 隆起, 网 脉在两 面均不 明显; 小叶柄 不等长 ,长 0.5 — 5 厘米, 被铁 锈色柔 毛。 整个花 序未见 ;分 枝长约 15 厘米, 总状花 序排列 ,被 铁锈色 柔毛; 苞片三 角形, 长 2.5 -3 毫米, 连同小 苞片外 面均密 被铁锈 色柔毛 ,内面 无毛; 伞形花 序有花 5—9, 花梗长 1 一 
五加科  445  1.6 厘米, 小 花梗长 5—8 毫米, 均被铁 锈色柔 毛至渐 稀疏; 花小, 直径约 4 毫米; 萼长约 4 毫米, 近 全缘或 5 — 6 齿, 无毛; 花瓣 5 — 6, 长椭 圆形, 长约 3 毫米, 眾毛; 雄蕊 5 — 6; 子房 5 — 6 室, 花柱 合生成 柱状, 长约 1.5 毫米, 花盘 平扁。 果 未见。 花期 2 月。 产云南 东南部 (麻栗 坡), 生 于海拔 1000 米的密 林中。 模 式标本 采于麻 栗坡。 本 种近似 粉背叶 鸭脚木 (S. insignis C. N. Ho), 不同处 在于小 叶下面 和花序 均被铁 锈 色星状 柔毛; 与 白背叶 鹅掌柴 [S. hypoleuca (Kurz) Harms] 也 相似; 但 小叶为 长圆伏 椭圆形 ,下面 被铁锈 色星伏 柔毛, 而不呈 灰白色 ;花瓣 无毛而 不同。 27. 星毛 鹳掌柴 图版 132, 11—13 星毛鸭 脚木、 鸭麻木 Schefflera minutistellata Merr. ex Li (1942) ; 何景、 曾沧江 (1965); 图鉴 (1972)*.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2 — 7 米; 幼枝密 被黄棕 色星状 绒毛, 后渐 脱落。 叶 有小叶 7 — 15, 叶柄圆 柱形, 无毛, 长 15 — 40 厘米; 小叶纸 质至薄 革质, 不等大 ,长圆 伏披针 形至卵 状披针 形, 长 10 — 18 厘米, 宽 2.5 — 6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圆形或 楔形, 全缘, 上面 无毛, 下面密 被灰色 细星状 绒毛, 侧脉 8 — 12, 上面不 明显, 微下陷 ,下面 隆起, 网脉不 明显; 小叶 柄不等 长, 长 1 一 7 厘米, 无毛。 花 序为伞 形花序 组成圆 锥花序 顶生, 长 30 — 40 厘米, 被 黄棕色 星伏 绒毛, 侧 枝成总 伏花序 排列; 苞片三 角形, 长 2 — 5 毫米, 被 绒毛; 花梗长 2 — 4 厘米; 伞 形 花序具 多花, 小 花梗长 6 — 7 毫米, 果吋 延长, 被短 柔毛; 小苞 片小, 三 角形; 花小, 绿白 色, 直径约 4 毫米; 萼倒圆 锥形, 长 1.5—2 毫米, 密被星 状绒毛 ,有 5 齿裂; 花瓣 5, 长约 2 毫米, 无毛; 雄蕊 5, 长 3 — 4 毫米; 子房 5 室, 花盘 平扁, 花柱 合生成 柱状。 果 球形, 直径 4 一 5 毫米, 宿存花 柱长约 2 亳米, 柱头 头伏。 花期 10 月 ,果期 12 月。 产云南 西南部 (临沧 、双江 、景东 、腾冲 、龙陵 等), 生 于海拔 1800 — 2700 米的山 地密林 或疏 林中。 亦 分布于 贵州、 湖南、 广西、 广东和 福建等 省区。 本种 小叶不 等大, 下 面被细 星状绒 毛而易 区别。 28. 多核 鹅掌柴 图版 133, 1—6 鸡脚、 泡 笼桐、 泡通杆 Schefflera polypyrena Tseng & Hoo (1965). 乔木或 灌木, 高 4 一 10 米; 小枝圆 柱形, 疏被 皮孔, 无毛。 叶 有小叶 5 — 7; 叶柄圆 柱形, 长 12—30 厘米, 无毛; 小叶 纸质, 长圆 形或楠 圆形, 长 12 — 20 厘米, 宽 5 — 9 厘米, 中央的 较大, 两侧的 较小, 先端短 渐尖至 钝头, 基 部宽楔 形或近 圆形, 全缘, 两面均 无毛, 干吋褐 色, 侧脉 8 — 11, 在上面 平坦, 下面 隆起, 网脉不 明显; 小 叶柄中 央的长 5— 7 厘米, 两侧的 长 2 — 3 厘米, 无毛。 圆锥花 序侧生 ,长约 20 厘米, 被 秕糠伏 柔毛, 很快变 为近于 无毛; 分枝 二 叉式; 伞形花 序有花 8 — I 5 , 总状 花序排 列于分 枝上; 花梗 扁平, 长 1 一 2 厘米; 苞 片宽三 角形, 长 3 — 4 毫米; 小 花梗长 1—2 毫米; 小苞片 三角状 卵形, 长 2 毫米; 萼宽 钟形, 长约 3 毫米, 微被 柔毛, 边缘 微呈啮 蚀状; 花瓣 7 — 10, 卵状三 角形, 长 2.5 — 4 毫米, 无毛; 雄蕊与 花瓣 同数; 子房 7 — 11 室, 花柱 合生成 柱状, 长约 1.5 毫米, 柱头 头状, 花盘 突起。 果圆球 形, 直径约 4 毫米, 有 7— 11 稜。 花期 11—12 月, 果期 5 月。 产云南 东南部 (屏边 、西畴 、麻 栗坡等 ), 生 于海拔 S00 — 1300 米 的阔叶 林中。 模式标 
446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33 I 一 6. 多核 鹅掌柴 Schefflera polypyrena Tseng & Hoo, 1 . 叶, 2. 花枝, 3. 雌蕊, 4. 花瓣 (放大 ), 5. 雄蕊, 6. 子房横 切面; 7 — 9. 五柱 鹅掌柴 S. pentagyra Tseng & Hoo, 7. 果序, 8. 叶, 9. 果实; 10— 17. 中华 鹪掌柴 S. chinensis (Dunn) Li, 10. 果序, 1 1 . 叶, 12. 雌蕊, 13 — 14. 花瓣正 反面, 15 . 雄蕊, 16. 子房横 切面, 17 . 果实。 
五加科  447  本采于 屏边。 本 种小叶 5 — 7, 干吋黑 棕色, 圆锥花 序侧生 ,花 7 — 11 出, 果有 多稜, 果梗 粗短, 为本 属 中特殊 的种。 组 3. 头序鹅 掌柴组 Sect. 3. Cephaloschefflera. 花无 梗或几 无梗, 聚生 成头状 花序; 花柱 离生, 或基部 合生顶 端离生 ,或 完全合 生成柱 状体。 29. 五柱 鹤掌柴 图版 133, 7 — 9 Schefflera pentagyra Tseng & Hoo (1965). Schefflera wangii Li (1942), pro parte, quoad specim. C. W. Wang 71952. 小乔木 ,高约 5 米。 叶 有小叶 6— 7; 叶柄圆 柱形, 长 35 — 40 厘米, 无毛; 小叶 革质, 长圆 状楠 圆形, 长 17—23 厘米, 宽 8 — 12 厘米, 先端钝 或渐尖 ,基部 近圆形 ,边缘 在中部 以上疏 生不规 则齿状 据齿, 齿尖 相距约 1 厘米, 上面 无毛, 下面疏 被星伏 绒毛至 无毛, 侧脉 8 — 10, 在上面 平坦, 下面 隆起, 网脉在 上面稍 下陷, 下面 隆起; 小 叶柄长 2. 5 — 6 厘米, 无毛。 整个 花序 未见; 分枝长 3 — 7 厘米, 疏被星 状绒毛 ,顶端 着生头 状果序 1 个; 头状果 序密集 ,近球 形, 直径 1.5 — 2.2 厘米, 具果实 多数; 苞片 早落; 小苞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3 — 4 毫米, 外面密 被绒毛 ,内面 无毛; 果无 梗或具 极短小 果梗, 长约 3 毫米, 几 无毛; 萼密被 绒毛, 具 5 齿; 花 瓣 5, 三角形 ,长约 2 毫米, 外面被 绒毛; 雄蕊 5 , 花丝 甚短; 子房 5 室, 花柱 5, 长约 I. 2 毫 米, 离生。 果近 球形, 直径约 5 毫米, 具 5 稜, 几无毛 ;宿 存花柱 离生至 基部, 反曲; 花盘平 坦, 直径约 2 毫米。 果期 2 月。 产云 南西部 (凤庆 ), 生 于海拔 2700 米的 山谷密 林中。 模式标 本采于 凤庆。 本种的 花密集 成头状 花序, 花柱 离生, 叶边缘 有疏离 锯齿, 易 与中华 鹅掌柴 [S. chinen- »s (Dunn) Li] 区别。 与印 度产的 S. cephalotes (Clarke) Harms 相近; 但 那种植 物的小 叶较大 ,全缘 ,果实 长圆形 ,有 5—8 稜, 无小 苞片, 花 盘在结 实后也 较大而 不同。 30. 中华 鵝掌柴 图版 133, 10— n Schefflera chinensis (Dunn) Li (1942) ; 何景、 曾沧江 (1965). Oreopanax chinense Dunn (1903) ; Chung (1924) ; Schefflera wangii Li (1942), pro parte. , 乔木, 高 5—15 米。 叶 有小叶 5— 7, 叶柄圆 柱形, 长 10 — 3 4 厘米, 无毛 至近于 无毛; 小 叶亚 革质, 不等大 ,卵状 长圆形 ,长 8 — 20 厘米, 宽 3 .5 — 10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宽 楔形至 近圆形 ,边 缘全缘 或被疏 裾齿至 缺刻, 上面 无毛, 下 面疏被 星状柔 毛至几 无毛, 侧脉 10 — 12, 在 上面微 隆起, 在下面 隆起, 网脉在 两面均 明显; 小叶柄 不等长 ,长 1 一 7 厘米, 被 星状柔 毛至几 无毛。 花序为 顶生圆 锥花序 ,长 20 — 35 厘米, 密被 黄褐色 绒毛, 侧枝长 6 — I 4 厘米, 花 无小花 梗或具 极短小 花梗, 密集成 圆球形 的头状 花序, 顶生 或总状 花序排 列于侧 枝上; 苞片密 被绒毛 ;头 状花序 直径约 2 厘米; 花 白色, 萼密被 绒毛, 边缘近 于全缘 ;花瓣 5, 长约 3 亳米, 外面被 绒毛, 内面 无毛; 雄蕊 5, 花丝长 5 毫米; 子房 5 室, 花柱 5, 直立, 基部 合生。 果近 球形, 直径 5—6 毫米, 疏被绒 毛至平 滑无毛 ,具 5 稜, 花柱 宿存; 小 果梗长 3 — 5 毫米, 被绒 毛至几 无毛。 花期 1 1 月, 果期 5 月。 
448  云南 植物志  产云 南南部 (勐 海、 景东 )、 西南部 (镇 康、 泸水、 凤庆) 及中部 的易门 等地, 生 于海拔 1580— 2200 米的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思茅。 7. 大 果五力 D 属 Diplopanax Hand.-Mazz. 光 滑无刺 乔木。 单叶, 全缘, 无 托叶。 花序为 顶生的 单穗状 花序式 的圆锥 花序, 上部 的单生 ,下 部的排 成有柄 或无柄 的伞形 花序。 无花梗 或具短 花梗; 苞片 早落; 花 萼边缘 5 齿裂; 花瓣 5, 镊合状 排列; 雄蕊 10, 其中 5 个常 不育, 花药长 圆形; 子房 下位, 1 室, 有胚珠 1 颗, 花柱 1。 果为 一木质 干果, 卵形, 长达 4.5 厘米。 1 种, 产我国 广西、 贵州、 云南。 越 南北部 也有。 云南、 贵州新 记录, 越 南北部 也是新 记录。 1. 大 果五加 图版 134, 1—3 双参、 山 枇杷树 (广 西大 苗山) Diplopanax stachyanthus Hand.- Mazz. (1933) ; Chun (1940)*; Li (1942)*. 大乔木 ,高 10 — 25 米; 树皮灰 褐色, 厚达 1.5 厘米; 小枝 粗壮, 黄褐 色至绿 褐色, 有明 显的 叶痕。 单叶 全缘, 革质, 椭圆形 、倒 卵状椭 圆形至 卵状披 针形, 长 9 一 16 厘米, 宽 3—7 厘米, 先端 钝尖, 基部楔 形至阔 楔形, 两面光 滑无毛 ;侧脉 6 — 11 对, 稍明显 ,网脉 不显; 叶 柄粗壮 ,稍扁 ,无毛 ,长 2 — 6 厘米。 圆锥花 序单生 于枝顶 ,上部 的花排 成总状 花序式 ,无花 梗, 下 部的花 排列成 伞形花 序式, 花具 短梗, 整 个花序 密被淡 黄色或 灰白色 绒毛, 后变无 毛。 总花梗 粗壮, 有 条纹; 苞片阔 卵形, 早落。 花淡 黄色, 花萼 下面有 关节, 萼管长 3 — 4 毫 米, 上宽 下窄, 密被短 柔毛, 边缘 5 齿裂, 齿呈三 角形, 钝头; 花瓣 5, 镊合状 排列, 卵形, 长 约 3 毫米, 外 面被短 柔毛; 雄蕊 10, 其中 5 个不 发育, 花 丝较花 瓣短, 花药圆 形至长 圆形; 子房 下位, 1 室, 花柱圆 锥形。 果大, 为 1 木质 干果, 卵圆 形至长 圆形, 长 4.5 厘米, 宽 3.5 厘米, 光滑 无毛, 内 有种子 1 粒。. 花期 6 — 8 月 ,果期 8—10 月。 产云南 东南部 (西畴 、屏边 ), 生 于海拔 1300—1700 米潮湿 亚热带 常绿苔 藓林中 ,为上 层优 势树种 之一。 亦 分布于 贵州、 广西。 越 南北部 也有。 8. 通 脱木属 Tetrapanax K. Koch 无刺 灌木, 具匍 匐枝。 叶大, 具 长柄, 掌伏 分裂或 不裂, 密 被很厚 的星状 绒毛。 伞形 圆 锥花序 顶生, 稀腋生 ,花 多数。 花 萼不具 齿至具 5 齿; 花瓣 4 一 5; 雄蕊 4—5; 花柱 2; 子房 下位, 2 室。 果实为 核果状 浆果。 有 2 种, 1 种产 云南西 南部至 南部; 1 种产 西藏。 1. 通脱木 图版 126, 1 — 6 木通树 (丽江 ), 天麻子 (西畴 ), 万 丈深、 紫金莲 (鲁甸 ), 通大根 、通 花根、 通根 (文山 ), 白龙须 (昭通 ), 通草 (中国 药用植 物志、 四川常 用中草 药), 大通草 (四川 中药志 、湖 北神农 架中 草药) Tetrapanax papyriferus (Hook, f.) K. Koch (1859) ; Seem. (1868) ; Harms ex 
图 版 134 大 果五加 Diplopanax sUchyanthus Hand.-Mazz M 1. 果枝 ,2. 叶, 3. 果纵剖 
450  云 南植物 志  Diels (1900) ; Nakai (1924) ; Hand.-Mazz. (1933) ; Eehd. (1934) ; Merr. & Chun (1934) ; Li (1942), (1963); 陈嵘 (1937); 裴鉴、 周太炎 (1953); 侯 宽昭等 (1956); 林来官 (1959); 图鉴 (1972)*; Lauener (1972). Aralia papyrifera Hook. f. (1852) ; Fatsia papyrifera Benth. & Hook. f. ex Forb. et Hemsl. (1888); Aralia mairei Levi. (1914), (1915). 无刺 灌木, 茎干 粗壮, 高 1 一 4 米, 径 3 — 6 厘米, 木质部 疏松, 具白色 髓心; 幼枝 密被星 状毛或 淡黄色 茸毛, 后 脱落。 叶极大 ,集 中互生 于茎干 顶端, 长达 1 米左右 ;叶片 7 — 11 掌 状 分裂, 长 15 — 30 厘米, 长与 宽近等 或宽过 于长, 基部 往往呈 耳形; 叶柄粗 而长, 有 条纹, 基部 膨大, 长近 叶片的 2 倍; 托叶 2, 形大, 针状披 针形, 膜质, 基部 呈鞘状 抱茎; 苞片大 ,披 针形, 密 被星状 茸毛。 伞 形花序 密集成 总状又 排列成 大圆锥 花序, 长 30 厘米 以上; 花小, 白色, 两性, 具花梗 ;花萼 无齿, 外 被易脱 落星状 茸毛; 花瓣 4, 卵形, 外面上 部密被 易脱落 星状 茸毛; 雄蕊 4, 花丝较 花瓣长 ;子房 下位, 2 室; 花柱 2, 分离, 花盘 盘状。 果近 球形, 微 扁, 径 1.5—2 毫米, 成熟后 红色, 具种子 2 粒。 花期 9—10 月 ,果期 11— 12 月。 产云南 东南部 (西 畴、 屏边 ), 生 于海拔 1300 米 潮湿密 林中, 栽培 于丽江 (海拔 2800 米)、 昆明、 昭通 等地; 亦分布 于我国 四川、 贵州、 广西、 广东、 江西、 湖南、 湖 北及台 湾等省 区。 本种髓 心人药 ,有 清热、 利尿、 催乳、 镇咳 之效。 本种 与西藏 通脱木 之区别 在于后 者叶为 膜质, 心形。 花序 为伞形 花序状 的圆锥 花序, 较小, 长 8 — 12 厘米; 花小, 萼具 5 齿, 花瓣 5, 雄蕊 5。 9. 梁 王茶属 Nothopanax Miq. 常绿、 无刺灌 木或小 乔木。 掌状 复叶或 单叶常 分裂; 无托 叶或在 基部有 小的附 属物。 伞形 花序排 列成总 状或圆 锥状; 小花梗 具分离 关节或 仅具很 弱的节 ;花萼 边缘全 缘或有 5 齿裂; 花瓣 5, 镊合状 排列; 雄蕊 5, 花药卵 形或长 圆形; 子房 下位, 2 室, 稀 3~4 室, 花柱 2— 4, 分离 或基部 合生。 果实 扁平, 稀近 球形。 种子 两侧压 扁的。 约 15 种, 主要分 布于大 洋洲。 我国有 2 种和 1 变种。 云南有 2 种和 1 变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叶 通常为 单叶, 不裂或 3 裂, 很少为 3 小叶, 叶宽 3 厘 米以上 1. 异叶 梁王茶 N. dayidi 2 (1) 叶 通常为 (1 一 )3 — 5( — 7) 小叶 的掌状 复叶, 稀为 单叶。 3 (4) 叶 较大, 长 6—12 厘米, 宽 不超过 2.5 厘米, 先端渐 尖至尾 状渐尖 2 . 梁王茶 N. delavayi 4(3) 叶 较小, 长 4 一 7 厘米, 宽 1.5 — 2. 5 厘米, 先端 长尾状 渐尖, 镰形 2b. 尾叶 梁王茶 N. delavayi var. longicaudatus 1. 异叶 梁王茶 图版 135, 7 大卫 梁王茶 (中国 经济植 物志) ,三 叶枫、 树五加 (四川 中药志 ), 闷头黄 (云南 镇雄) Nothopanax davidii (Fr.) Harms ex Diels (1900) ; Harms et Rehder (1916); 
五加科  451  Chung (1924) ; Hand.-Mazz. (1924) ; Li (1942) ; 图鉴 (1972)* Panax davidii Franch. (1885) ; (1888) ; (1896) ; Acanthopanax diversifolius Hemsl. (1888) ; Levi. (1915) ; Nothopanax diversifolius Harms (1894) ; Acanthopanax davidii Vig.(1906) ; Nothopanax boc.kii Harms ex Diels (1900) ; Acanthopanax bockii Viguier (1906) ; Nothopanax latifolius Hand.-Mazz. (1924) ; (1933). 无刺 灌木或 乔木, 高 6 — 12 米。 叶 革质, 二型, 单叶、 掌状分 裂或具 3 小 叶的掌 状复叶 同生于 一株上 ;单叶 长椭圆 形或楠 圆状披 针形, 有 吋为三 角状卵 形或三 角形, 2-3 裂, 长 6- 20 厘米, 宽 2.5 — 7 厘米, 先端渐 尖至长 渐尖, 基部阔 楔形至 圆形, 边缘 疏生细 锯齿, 两 面无毛 ,基出 三脉明 显凸起 ,网 脉在上 面凹, 明显或 不显, 下 面极不 明显; 具短或 长的柄 ;掌 状复叶 有小叶 3, 披 针形, 几无柄 。花 序为顶 生圆锥 花序, 长 10 — 30 厘米, 花 12 — 15 朵组成 伞形 花序; 花梗长 2 厘米, 稍被短 柔毛或 几无毛 ;花白 色或淡 黄色, 芳香; 小 花梗长 5 — 7 毫 米, 在花下 有关节 ,无毛 ;花萼 有小的 5 齿; 花瓣 5, 三角状 卵形, 长 1.5 毫米; 雄蕊 5, 花丝 与花瓣 等长; 子房 2 室, 花盘 稍凸起 ,花柱 2, 中部 以下合 生成一 柱状, 上部 分离。 果球 形, 侧扁, 熟吋 黑色, 直径 5—6 毫米, 花柱 宿存, 外弯。 花期 6 — 8 月, 果期 9— 11 月。 产云南 东北部 (镇雄 、大关 、盐津 、彝良 )、 东南部 (蒙自 、屏边 、麻 栗坡、 砚山) 、西 部及西 北部 (贡山 、片马 地区、 腾冲) 及中部 (澄江 ), 生 于海拔 (1200 —) 1400-2600 米的山 谷或山 坡常绿 阔叶林 或杂木 林中; 四川、 贵州、 湖北 及陕西 等省有 分布。 本种根 茎入药 ,治 疗风湿 痹痛、 跌打 损伤, 有 祛风除 湿活络 之效。 本种与 梁王茶 〖N. delavayi (Fr.) Harms ex Diels] 相近; 但 一般为 单叶, 有吋 3 裂, 很少具 3 小叶; 叶片 一般较 大与之 不同。 2. 梁王茶 (植 物名实 图考) 良王茶 (云南 中草药 ), 羊毛 金刚、 凉 碗茶、 良旺头 (昆明 ), 金刚树 (思茅 ), 白鸡 骨头树 (红河 ), 山槟榔 (丽江 )," 给厦" (苗语 译音) Nothopanax delavayi (Fr.) Harms ex Diels (1900) ; W. W. Smith (1924), (1929—30) ; Hand.-Mazz. (1933) ; Kehder (1934) ; Li (1942). Panax delavayi Franch. (1896), (1897) ; Diels (1912) ; Levi. (1915) ; Acantho- panax delavayi Vig. (1906) ; Aralia bodinicri Levi. (1914). 2a. 梁王茶 图版 135, 8—10 var. delavayi 灌木, 高 1 一 5 米; 茎干灰 褐色, 有 稀疏的 皮孔。 叶一 般为具 3 — 5 小叶 (稀 2 或 7) 的掌 状复叶 ,少为 单叶, 革质, 较集 中地生 于枝的 先端, 具叶柄 ;叶柄 纤细, 长 4 一 12 厘米, 无毛 有条纹 ;小叶 披针形 至狭披 针形, 长 6 — 12 厘米, 宽 1 一 2.5 厘米, 先端渐 尖至尾 状渐尖 ,基 部窄 楔形, 边缘 近全缘 至有粗 锯齿, 侧脉在 两面不 明显, 无毛; 小叶无 柄或具 短柄。 花序为 顶生的 伞形花 序组成 总状花 序或圆 锥花序 ,长 5 — 18 厘米; 花 序轴具 条纹; 伞形花 序有花 7— 15 朵, 直径约 2 厘米; 花梗长 1—1.5 厘米, 果期 延长达 1.5 — 5 厘米; 小 花梗长 3 — 5 毫 米, 在 花下面 有节; 花白绿 色或黄 绿色; 花 萼边缘 有小的 5 齿, 无毛; 花瓣 5, 三角状 卵形, 长 1.5 毫米; 雄蕊 5, 花丝长 2 亳米; 子房 2 室, 花柱 2, 基部 合生, 花盘 微凸。 果近圆 球形, 侧扁, 直径 2 — 3 毫米, 花柱 宿存, 长约 2 毫米, 先端 外弯; 有种子 2 粒。 花期 9—10 月 ,果 
452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35 1 一 3. 常春木 Merrilliopanax chinensis Li,l . 花枝, 2. 花, 3. 果实; 4— 6. 单叶 常春木 M. listcri (King) Li, 4. 叶枝, 5. 果序, 6. 果实: 7. 异叶 梁王茶 Noth opanax davidii (Fr.) Harms, 7. 花枝; 8 — 10. 梁王茶 N. ddavayi (Fr.) Harms, 8. 花枝, 9. 花, 10. 果实, 
五加科  453  期 12 月 至次年 1 月。 产云南 西北部 (宾川 、邓 川、 洱源、 丽江、 维西、 中甸、 贡山、 德钦、 鹤庆、 兰坪) 、北部 (大 姚)、 中部 (昆明 、武定 、禄劝 、嵩明 、玉溪 、富民 )、 东北部 (寻甸 )、 东南部 (石屏 、富宁 )、 西南 部 (永平 、镇康 ), 生 于海拔 1700 — 3000 米山谷 阔叶林 或混交 林中。 亦 分布于 四川、 贵州等 省。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本种 之茎皮 入药, 配方用 ,有 清热、 消炎、 祛痰止 咳定喘 之效。 本种 与异叶 梁王茶 [N. davidii (Fr.) Harms] 的主 要区别 在于叶 为掌状 复叶, 有小 叶 3 — 5 枚, 稀为 单叶, 小 叶一般 较小。 2b. 尾叶 梁王茶 var. longicaudatus Peng, var. nov. A var. delavayi recedit foliolis minoribus, apice longi-caudatis falcatis. 与 梁王茶 (var. delavayi) 的区别 在于叶 较小, 先端长 尾尖, 镰形。 产云南 东南部 (麻栗 坡), 生 于海拔 1400 — 2100 米混交 林或灌 丛中。 云南: 麻栗坡 ,八 布区 云岭, 冯国楣 12994( 模式, Typus! HY.)。 10. 常 春木属 Merrilliopanax Li 常 绿无刺 灌木。 单叶 具柄; 叶 柄基部 有力地 扩大。 圆锥花 序顶生 ,分枝 上部的 腋生, 疏松, 直而 开张, 是 由聚生 的伞形 花序所 组成; 花梗长 ;小 花梗无 关节; 花萼檐 有小的 5 齿; 花瓣 5, 卷叠式 ,镊合 状排列 ;雄蕊 5; 子房 2 室, 每室 有胚珠 1 粒, 花柱 2, 分离或 基部合 生。 核果近 球形, 有种子 2 粒。 4 种, 分布 于印度 东北部 及我国 (西藏 东南部 至云南 西北部 )。 我国有 3 种, 其 中云南 有 2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叶椭 圆状披 针形, 近全缘 或有齿 ,两面 无毛; 小 花梗长 6 — 13 毫米 …… 1. 单叶 常春木 M. Usteri 2 (1) 叶卵形 ,大部 分浅的 2 — 3 裂, 下面 疏被星 状绒毛 状毛; 小 花梗长 3 — 4 毫米… 2. 常春木 MchineMi* 1. 单叶 常春木 图版 135, 4 — 6 Merrilliopanax listeri iKing) Li (1942). Dendropanax listeri King (1898), (1901)*; Merr. (1941) ; Nofhopanax membra- nifolius W. W. Smith (1917), (1929—30) ; Nakai (1939) ; Gilibertia myriantha Hand.- Mazz. (1923) ; Gilibertia listeri Hand.-Mazz. (1923) ; G. membranifolia (W. W. Smith) Hand.-Mazz. (1933), (1939). 灌木, 高 2 — 7 米; 分枝 纤细, 灰 褐色。 单叶, 具 长柄, 纸质, 两面 无毛, 楠 圆形至 楠圆状 披针形 ,长 8 — 2 厘米, 免 3—8 厘米, 先端亚 急的尾 状渐尖 ,基 部圆形 或宽急 尖形, 有明显 的基出 三脉, 边 缘有细 牙齿, 侧脉 3 — 6 对, 网脉稍 明显; 叶柄 纤细, 长 6 — 15 厘米, 基部 膨大。 圆锥花 序顶生 ,长 6 — 15 厘米, 无 毛或疏 被星状 绒毛; 伞形花 序有花 4 一 12 朵, 直径 1-5-2.5 厘米; 花梗长 0. 5 — 3 厘米; 小 花梗长 6 — 13 毫米; 花淡 绿色; 花萼长 2 毫米, 疏被 
454  云南 植物志  星状 绒毛, 边缘 有小的 5 齿; 花瓣 5, 三 角形, 长 1.5 — 2 毫米; 雄蕊 5, 花丝 与花瓣 等长; 子 房 2 室, 花柱 2, 分 离或在 基部微 合生。 果近 球形, 径 4 一 5 毫米。 花期 6 — 9 月, 果期 10 月 至次年 3 月。 产云南 西部至 西北部 (永 平、 瑞丽、 泸水、 腾冲、 福贡 及贡山 独龙江 ), 生 于海拔 1600 -2800 米沟谷 、山 坡混交 林中。 亦 分布于 印度东 北部。 本种与 常春木 (M. chinensis Li) 的区 别在于 叶为楠 圆状披 针形, 近全缘 或具小 牙齿, 两面 无毛; 小 花梗长 3 — 13 厘米。 2. 常春木 图版 135, 1—3 Merrilliopanax chinensis Li (1942)*; 图鉴 (1972)*. 直立 灌木, 分枝 有毛。 单叶 纸质, 上面 无毛, 下面 被稀疏 的星状 毛或变 无毛, 卵形, 不 裂或 2 — 3 浅裂, 长 6 — 11 厘米, 宽 4 一 9.5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阔 楔形, 三 出脉, 有 吋为五 出脉, 最 外一对 在叶缘 隆起, 侧脉 4 一 5 对, 网脉 明显; 叶柄 细长, 长 5 — 13 厘米。 花序不 详。 果序 为伞形 果序总 状排列 后组成 的圆锥 果序, 长 12 — 20 厘米, 疏 被星状 绒毛; 果序梗 长 1.5 — 3 厘米; 果梗长 3—4 毫米。 果近 球形, 径 3—4 毫米, 花柱 2, 开展, 内 有种子 2 粒。 花期 不明, 果期 9—11 月。 产云南 西北部 (贡山 独龙江 ), 生 于海拔 1300 — 1450 米 林中。 模 式标本 采自贡 山独龙 江。 本种 与单叶 常春木 [M. listeri (King) Li] 的区别 在于叶 较厚, 大部分 2— 3 浅裂, 背 面 疏被星 状绒毛 , 边缘 没有齿 ; 花梗 较短。 11. 剌揪属 Kalopanax Miq. 落叶 乔木, 千、 枝具 粗刺。 叶互生 ,掌状 分裂。 花 两性, 5 数; 伞 形花序 排列成 广大的 圆锥花 序顶生 ,花梗 无节; 萼 5 齿裂; 花瓣 5 ,镊合 状排列 ;雄蕊 5; 子房 下位, 2 室, 花柱连 合成 柱状。 核果, 近球形 ,具 2 扁 种子。 仅 1 种和 2 变种, 特产 东亚; 我 国南北 各省区 均产。 云南产 1 种和 1 变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叶裂片 三角状 卵形至 长圆状 卵形, 下面幼 吋被短 柔毛, 老吋至 多在脉 间被毛 1, 剌揪 K, septemlobus 2(1) 叶裂片 卵形, 下 面密被 短柔毛 》>• 毛 叶剌楸 K. septemlobus var. magnificus 1. 剌楸 (救荒 本草) Kalopanax septemlobus (Thunb.) Koidz. (1925) ; Hand.-Mazz. (1933); Cheng ex Pei (1935) ; 图鉴 (1972)*. Acer septemlobum Thunb. (1784) ; Kalopanax pictus (Thunb.) Nakai (1927) ; Li (1942) ; Acer pictum Thunb. (1783) ; quoad descr. tantum Aralia palmata Lour. (1790) ; Willd. (1793) ; Forbes & Hemsl. (1888) ; Panax ricinifolms Sieb. & Zuce. 
五加科  455  (1845) ; Brassaiopsis ricinifolia Seem. (1864) ; Tetrapanax ricinifolius K. Koch (1859) ; Acanthopanax ricinifolius Seem. (1868) ; Forbes & Hemsl. (1888) ; Harms (1918) ; Chung (1924) ; W. W. Smith (1930) ; Courtois (1933) ; Lee (1935) ; Kalopanax ri- cinifolius Miq. (1863); Harms (1894) ; Harms ex Diels (1900) ; Yabe (1912) ; Harms & Rehder (1916) ; Nakai (1924) ; W. W. Smith (1929—30) ; Merr. (1931) ; Kalopanax ricinifolius var. typicus Nakai (1924) ; Kalopanax ricinifolius var. chinensis Nakai (1921) ; Kalopanax pictus var. typicus Nakai (1927). la. 剌楸 图版 128, 11— 14 var. septemlobus. 落叶 乔木, 高 15 — 25 米, 小枝 具刺。 叶纸质 ,掌伏 分裂, 几圆形 ,径 10 — 35 厘米, 裂片 3 — 5, 宽三角 伏卵形 至长圆 状卵形 ,先端 长渐尖 ,边 缘具细 裾齿, 上面暗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幼吋被 短柔毛 ,老吋 仅脉上 被毛, 脉掌状 3 — 5 出, 上面微 凸起, 下 面明显 隆起; 叶柄长 7 — 30 厘米。 圆锥花 序顶生 ,直径 20 — 30 厘米, 被微短 柔毛, 中轴长 1 一 10 厘米, 上具 多数分 枝排列 成总状 ,分枝 端具多 花的伞 形花序 ,单生 或几个 成总状 排列, 小 花梗长 5 — 10 毫米, 果吋 延长; 萼平滑 ,边 缘微具 5 齿; 花瓣 5, 三角状 卵形, 长约 2 毫米; 雄蕊 5, 花 丝长约 5 毫 米; 子房 2 室, 花柱 连合成 柱状, 柱头 2 裂, 头状。 果几 球形, 径约 4 毫米, 淡蓝 黑色, 花柱 宿存, 柱头 2 裂。 花期 9 月, 果期 11 月。 产云 南中部 (安宁 )、 东南部 (蒙自 )、 西北部 (丽江 、中甸 、维西 、贡山 等), 生 于海拔 isoo -2400 米的 山坡、 沟谷、 杂 林中; 亦分布 于我国 东北、 华北、 陕西至 江南各 省及西 藏东南 部。 也见于 日本, 朝 鲜和苏 联西伯 利亚。 木材 质硬, 木理 通直, 红褐色 ,供铁 路枕木 、家具 及建筑 等用。 其嫩 叶可作 蔬食。 lb. 毛 叶剌楸 var. magnificus (Zabel.) Hand.-Mazz. (1933). Kalopanax ricinifolius var. magnificus Zabel (1907); Koehne (1913); Harms (1918); Nakai (1924); Kalopanax pictus var. magnificus (Zabel) Nakai (1927); Li (1942); Acan- thopanax acerifolius Schelle (1908); Acanthopanax septemlobus var. magnificus Cheng ( 1 934). 小枝 近无刺 或具少 数刺; 叶浅裂 而下面 密被短 柔毛, 裂片 卵形与 原变种 不同。 产云南 东北部 (镇雄 ), 生 于海拔 1800 — 2000 米的杂 林中。 亦分布 于我国 浙江、 湖北 和 四川。 日本 亦有。 12. 柏 那参属 Brassaiopsis Decne. & Planch. 乔 木或大 灌木, 常有 皮刺, 稀 无刺, 被毛或 无毛。 叶为掌 伏裂叶 或指状 复叶, 稀为单 叶; 托叶 与叶柄 合生, 不 显著或 早落。 花序为 伞形花 序组成 的总状 花序又 排列成 圆锥花 序; 苞片小 或无; 小花梗 无节; 花 两性; 萼边缘 5 齿; 花瓣 5, 镊合状 排列; 雄蕊 5 — 6, 花药卵 圆形, 2 室 纵裂; 子房半 下位, 2 室稀 3 — 5 室; 花柱 2, 合生为 柱状, 花盘 凸起。 果球 形或卵 圆形, 外果皮 肉质, 有种子 2 粒, 种子半 球形。 约 35 种, 分布于 我国, 印度, 缅甸 至马来 西亚。 我 国约有 20 余种, 分 布于华 南及西 
456  云南 植物志  南; 云南有 20 种 2 变种, 分布 于南部 各地。 分种 检索表 1 (22) 叶为掌 状分裂 (组 1. 掌 裂叶组 Sect. 1. Palmatae Ham is )。 2(9) 花序轴 有刺。 3(4) 叶 片分裂 较浅, 不超过 叶片长 之半, 5 — 7 裂, 裂片三 角形, 基部宽 ;果 近球形 1 掌裂 柏那参 B. hainla 4(3 ) 叶 片分裂 较深, 超过 叶片长 之半, 7 — 11 裂, 稀 5 裂, 裂片基 部狭。 5(6) 果陀 螺形至 椭圆形 2. 掌叶 柏那参 B. palmate 6(5) 果球 形至近 球形。 7(8) 叶革质 ,9 一 11 裂, 裂片长 圆状披 针形, 边缘具 刺状细 锯齿; 叶柄密 生刺; 圆 锥花序 被褐色 绒毛… 3. 粗毛 柏那参 B. hispida 8(7) 叶纸 质至坚 纸质, 5 — 7 (—9) 裂, 裂片狭 楠圆形 、长圆 形至倒 卵状长 圆形, 边 缘具纤 毛状细 锯齿; 叶柄 疏生刺 • • …" 4. 纤齿 柏那参 B. ciliata 9(2) 花序轴 无刺。 10(13) 叶裂片 基部形 成假小 叶柄, 边缘 具刺状 锯齿; 子房 2 室或 3 室。 11(12) 叶裂片 9, 深 裂至叶 片长的 6/7, 长圆形 至狭长 圆形, 假小 叶柄有 狭翅; 花 瓣外面 被绒毛 , -… • -… • 5. 狭翅柏 那参 B. dumicola 12(11) 叶裂片 7 — 1 I, 深裂达 4/5, 长圆 形或长 圆状楠 圆形, 稀卵形 ,假 小叶柄 翅宽; 花瓣外 面无毛 …… 6. 阔翅 柏那参 B. palmipes 13(10) 叶裂 片基部 无假小 叶柄。 14(15) 叶 7 — 9 深裂达 叶片长 的' 4/5, 裂片倒 披针形 至长圆 伏倒披 针形, 边 缘有锅 齿或细 锯齿; 花序轴 粗壮, 花 萼无毛 7. 盘叶 柏那参 B. fatsioidet 15(14) 叶 通常三 深裂或 二型。 16(21) 叶三 深裂。 17(18) 枝 无刺; 叶裂片 倒卵伏 长圆形 ,边 缘具纤 毛状细 锯齿; 伞形花 序少, 花序 轴疏被 刚毛, 总 花梗及 花梗被 短柔毛 8, 三裂 柏那参 B. triloba 18(17) 枝有刺 ;叶 裂片卵 形至长 卵形。 19(20) 枝密 被黄灰 色星状 绒毛; 圆锥 花序、 叶及 叶柄密 被黄灰 色星伏 绒毛, 边缘波 状至稍 波状; 果幼吋 被星 状绒毛 〜9. 星毛 柏那参 B. .teUata 20(19) 枝无毛 ;圆锥 花序被 锈色短 柔毛; 叶及 叶柄无 毛或几 无毛, 边 缘具粗 锯齿; 果无毛 10. 榕叶 柏那参 B. ficifolia 21(16) 叶 二型, 不裂或 2 — 3 裂, 裂片为 卵状披 针形、 披针形 及狭披 针形; 小枝 无刺, 被锈色 绒毛; 花序 轴、 总花 梗及花 梗被锈 色绒毛 11. 锈毛 柏那参 B. ferrugineu. 22( 1 ) 叶为指 状复叶 (组 2. 指状 复叶组 Sect. 2. Brassaiopsi.),, 23(26) 子房 3 — 5 室。 24(25) 指 状复叶 有小叶 5, 稀 3, 椭圆 状长圆 形至椭 圆状矩 圆形, 边缘 疏生细 锯齿, 上面 无毛, 下 面疏生 淡黄色 鳞片; 子房 3 室; 果实倒 卵伏, 不具稜 12. 鳞片 柏那参 B. lepidof 25(24) 指 状复叶 有小叶 4 一 5, 狭长 圆形, 稀长椭 圆形, 下面无 鱗片, 边缘全 缘或疏 生锯齿 ;子房 5 室, 稀 4 室; 果 球形, 有不 明显的 3 — 5 稜, 幼 吋被毛 或无毛 13. 五室 柏那参 B. pentalocula 
五加科  457  26(23) 子房 2 室。 27(36) 圆锥花 序大, 长 30 厘米 以上。 28(31) 枝条 无毛; 小叶 5— 7, 革质。 29(30) 乔木; 小叶卵 状长圆 形至长 圆状披 针形, 全缘或 上部有 不整齐 粗齿, 上 面被星 状毛, 沿脉 被刚伏 毛, 下面 密被刚 伏毛; 萼片 三角状 卵形, 被锈色 刚伏毛 ;花瓣 被锈色 刚伏毛 14. 镇康 柏那参 B.chongkangenti* 30(29) 灌木; 小 叶长! IB 形, 边缘上 部有硬 锯齿, 幼 吋被锈 色星状 绒毛, 后 无毛; 苞片 舟形; 花萼 初被绒 毛, 后无毛 15. 瑙丽 柏那参 B. shweliensi* 31(28) 枝被 红锈色 绒毛; 小叶 5 — 9, 纸质或 薄革质 (厚 叶柏那 参例外 )。 32(33) 伞 形花序 排列成 大圆锥 花序, 花 序轴及 花梗被 红锈色 绒毛; 果梗长 1.2 — 1.5 厘米 16. 柏那参 B. glomerulata 33(32) 伞 房花序 排列成 大圆维 花序。 34(35) 小叶 革质; 果柄长 1—1.5 厘米 16b. 厚叶 柏那参 B. glomerulata var. coriacea 35(34) 小叶纸 质至薄 革质; 果柄长 2 . 5 — 3 厘米… Wc. 长梗 柏那参 B. glomerulata var. longipedicellata 36(27) 圆锥花 序小, 长 不超过 30 厘米。 37(40) 小 叶狭披 针形至 狭倒披 针形。 38(39) 小 叶上部 边缘有 疏离小 锯齿; 伞形花 序多, 10 个 以上, 直径 4 .5 厘米, 花序轴 、花 梗及小 花梗长 而 粗壮, 花瓣外 有栓皮 质斑块 17. 拴辧 柏那参 B. suberipetala 39(38) 小叶 边缘有 刺状细 锯齿; 伞形花 序少, 3 — 4 个, 直径 2 厘米, 花序轴 、花梗 及小花 梗短而 较细, 花 瓣上 无栓皮 质斑块 18. 狭叶 柏那参 B. angustifolia 40(37) 小叶倒 卵状长 圆形、 卵 形至楠 圆状披 针形。 41(42) 小枝无 刺或在 节上单 生圆锥 形刺; 小叶 5 — 7, 边缘 有尖细 锯齿, 具小 叶柄, 叶柄先 端丛生 刚毛状 细刺; 圆 锥花序 腋生, 被 锈色短 柔毛, 花序轴 、总花 梗及花 梗纤细 ; 19. 细梗 柏那参 B. gracUis 42(41 ) 小枝 有刺; 小叶 3 , 稀 2 或 4 ,边缘 刺伏细 锯齿, 无小 叶柄; 圆锥花 序顶生 ,花 序轴疏 被白色 柔毛, 近基 部被刚 伏毛, 总花梗 及花梗 疏被白 色柔毛 • 2 0. 三叶 柏那参 B. tripteri. 1. 掌裂 柏那参 图版 136, 1 一 4 汉拉 柏那参 (植 物分类 学报) Brassaiopsis hainla (Ham.) Seem. (1864), (1868)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 Dunn (1911) ; Chung (1924) ; Hand.-Mazz. (1933); Li a942) ; 何景、 曾沧 江 (196p). Hedera hainla Ham. (1825); Euaraliopsis hainla (Ham.) Hutch. (1966). 乔木 有刺, 高 5 — l 5 米; 枝棕 灰色, 有圆锥 状短刺 ,幼吋 被星状 绒毛。 叶掌状 分裂, 纸 质, 分裂不 过叶片 之半, 宽 15 — 25 厘米, 基部 心形; 叶柄 粗壮, 长 S — 21 厘米, 稍有 星状柔 毛或 无毛; 托叶 不显; 叶裂片 5 — 7 , 三角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5 — 11 厘米, 先端 骤尖, 基部 宽, 边缘近 刺状粗 锯齿, 上面稍 被星状 短柔毛 ,不久 脱落, 下面疏 被星状 短柔毛 或硬毛 ,侧 脉 在两面 明显。 伞形 花序组 成大圆 锥花序 顶生, 密被 绒毛; 花序 轴疏生 短刺; 苞片三 角形, 密 被星状 绒毛, 宿存; 伞形花 序有花 多数; 总 花梗长 2 — 5 厘米; 小 苞片长 圆形, 密被 绒毛, 长 2 毫米; 小花 梗长约 1 厘米, 密被星 状绒毛 ;花黄 白色; 花 萼边缘 5 齿, 外 面密被 星状短 柔毛; 花瓣 5 , 长 3 毫米, 反折, 外面被 星状短 柔毛; 雄蕊 5 , 花丝 与花瓣 等长; 子房 2 室, 花 
458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36 1 一 4. 掌裂 柏那参 Brassaiopsis hainla (Ham.) Seem., 1. 枝叶, 2. 果序, 3. 花, 4. 幼果 : 5 — 7. 阔翅 柏那参 B. palmipes Forrest, 5. 果枝, 6. 叶, 7. 果; 8— 12. 锈毛 柏那参 B. ferrugineus (Li) Hoo, 8. 果枝, 9. 叶, 10 —11. 花, 12. 子房横 切面。 
五加科  459  盘微凸 ,花柱 合生为 1 短 柱状。 果近 球形, 直径 6 毫米, 花柱 宿存, 长 2 — 3 毫米。 花期 2 — 3 月, 果期 7—8 月。 产云 南西部 (大理 、漾濞 、泸水 )、 西南部 (潞 西、 龙陵、 澜沧、 凤庆) 及南部 (景 东、 思茅) 等地, 生 于海拔 1300 — 2100 米山谷 林中。 不丹, 尼泊尔 及印度 亦有。 本种 与掌叶 柏那参 tBrassaiopsis palmata (Roxb.) Kurz] 相似; 伹本种 叶裂不 超过叶 片之半 ,裂片 5 — 7, 三角形 ;果近 球形; 花序轴 疏生短 刺与之 区别。 2. 掌叶 柏那参 Brassaiopsis palmata (Roxb.) Kurz (1870), (1877)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 Chung (1824) ; Hand.-Mazz. (1933) ; Li (1942). Panax palmata Roxb. (1814) nom. nud. ; (1832), Li (1947) ; Euaraliopsis palmata (Koxb.) Hutch. (1966). 乔木, 高 3 — 5 米; 枝 具刺: 刺短圆 锥状。 叶坚 纸质, 掌状分 裂至叶 片之半 或超过 ,基 部 心形或 耳形; 叶柄长 10 — 30 厘米, 有极 稀疏的 小刺或 无刺, 有条纹 ;裂片 7 — 9, 长 圆形, 先端 突尖, 基部以 上最窄 ,至 基部稍 变宽, 两个裂 片中间 呈圆形 凹陷, 边缘有 稍刺状 的粗裾 齿, 两面 幼吋被 星状短 柔毛, 后变 无毛; 托叶 不显。 花序为 伞形花 序组成 的圆锥 花序, 被星 状 柔毛, 果吋几 无毛; 花 未见。 伞形果 序具梗 ,长约 3 厘米, 有果 多数, 小 果柄长 1 一 2 厘 米, 被 星状短 柔毛; 果陀螺 形至橢 圆形, 长过 于宽, 长约 1 厘米, 宽约 7 毫米, 成熟后 黑色, 内 有种子 1 一 2 粒, 宿存, 花柱 柱状, 长约 3 毫米。 果期 7 — 9 月。 产云南 西北部 (贡山 ) 至西部 (泸水 ), 生 于海拔 23 00 — MOO 米 山谷阔 叶林或 杂木林 中。 尼泊尔 ,锡金 ,印度 ,缅 甸及孟 加拉国 亦有。 本种 与掌裂 柏那参 [B. hainla (Harms) Seem. | 相似; 但裂片 7 — 9 , 长 圆形; 果为陀 螺形 或椭圆 形与之 不同。 3. 粗毛 柏那参 Brassaiopsis hispida Seem. (1864), (1868)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 Dunn (1911); Chung (1924) ; Hand.-Mazz. (1933) ; Li (1942) ; 何景、 曾沧江 (1%5). Euaraliopsis hispida (Seem.) Hutch. (1966)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1 一 6 米; 枝 有刺, 刺基部 宽扁, 长 3 — 6 毫米。 叶革质 ,掌伏 深裂至 叶 片长的 5/6; 叶 柄上密 被小刺 及褐色 绒毛, 刺呈披 针形, 反折; 叶片 很大, 长 20 — 50 厘米, 上面 无毛, 下面被 褐色星 状毛, 沿主 脉疏生 小刺, 叶 脉在两 面明显 隆起; 裂片 7 — 11, 长圆 状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基部 渐窄, 边 缘刺状 锯齿; 托叶 与叶柄 合生, 先端分 离呈线 状披针 形, 具刺和 刺毛, 密 被褐色 绒毛。 花 序为伞 形花序 组成的 大圆锥 花序, 具刺、 刺毛和 褐色绒 毛; 苞片披 针形, 长约 1 厘米, 被 绒毛, 宿存; 伞形花 序有花 多数, 花 梗长约 5 厘米, 有刺及 绒毛; 小苞片 线形, 长约 5 亳米, 基部稍 被毛, 宿存; 小 花梗长 0.5 - -1.5 厘米, 密被 锈色绒 毛; 花淡 绿色; 花萼密 被锈色 星状短 绒毛, 长约 2 毫米, 边缘 5 齿; 花瓣 5, 长圆状 卵形, 长约 2-3 毫米, 无毛; 雄蕊 5, 花 丝长约 2 毫米; 子房 2 室, 花盘 凸起半 球形, 花柱 合生为 1 短柱 状, 长约 1 毫米。 果 未见。 花期 10 — 11 月。 产云南 西北部 (福贡 、贡山 ), 生 于海拔 1350 — 2300 米的密 林中。 不丹, 锡金及 缅甸北 部 亦有。 
460  云南 植物志  本种 与纤齿 柏那参 (B. ciliata Dunn) 相似; 但后者 叶片为 纸质至 坚纸质 , 5 — 7( — 9) 裂, 裂片狭 椭圆形 、长圆 形至倒 卵伏长 圆形, 边缘具 纤毛状 细锯齿 ;叶柄 疏生刺 与本种 不同。 4. 纤齿 柏那参 图版 137, 3-4 假通草 (图鉴 ), 睫毛 掌叶树 (广 西名录 )。 Brassaiopsis ciliata Dunn (1903) ; Chung (1924) ; Rehder (1934) ; Li (1942) ; 何景、 曾沧江 (1965); 图鉴 (1972)*. Acanthopanax bodinicri Levi. (1914) ; Euaraliopsis ciliata (Dunn) Hutch. (1966). 有刺 灌木, 高 2 米。 单叶, 纸质, 掌状 5 — 7 (— 9) 深裂, 深裂至 叶片的 3/4, 有 掌状脉 5 一 9 条, 长 20 — 40 厘米, 宽过 于长, 基部 心形; 叶 柄长达 20 厘米或 更长, 有明 显的纵 条纹, 基部 与托叶 合生, 有长 圆形的 皮孔及 扁刺; 托叶先 端分离 成线形 ;叶裂 片狭椭 圆形、 长圆形 至倒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13 — 30 厘米, 宽 6 — 12 厘米, 先端 突尖至 渐尖, 边缘 为纤毛 状细锯 齿, 上面疏 被刚毛 ,下面 沿脉被 刚毛, 侧脉 在两面 显著, 网脉 稍显。 花 序由伞 形花序 组成大 圆锥 花序, 长 20 — 30 厘米; 花序轴 和分枝 密生扁 刺及刚 伏毛; 苞片 三角形 至三角 状披针 形, 长 1.5 — 3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边 缘具疏 锯齿, 外 面有刚 伏毛; 伞形 花序具 2 — 5 厘米长 的梗, 被刚 伏毛; 有花 数朵; 小苞片 线形, 长约 5 亳米, 被短 柔毛; 小花 梗长约 1 厘米, 被短 柔毛; 花白色 ;萼 5 齿; 花瓣 5, 三角状 长圆形 ,长 3 — 4 毫米; 雄蕊 5, 花丝长 3 毫米; 子房半 下位, 2 室; 花柱合 生成短 柱状。 果实扁 球形至 卵球形 ,直径 7 — 8 毫米, 成熟后 黑色, 有种 子 2 粒; 果柄 细长; 花柱 宿存, 长约 2 毫米。 花期 9 一 10 月 ,果期 12 月 至次年 3 月。 产云南 东南部 (金平 、绿春 、屏边 、西畴 、麻 栗坡、 文山、 蒙自) ,生 于海拔 1000 — 2200 米 山谷密 林中潮 湿处。 亦 分布于 四川、 贵州及 广西等 省区。 模式标 本采于 蒙自。 本种 与粗毛 柏那参 (B. hispida Seem.) 相近; 但后者 的叶为 革质, 9 一 11 深裂, 裂片长 圆状披 针形, 边缘 刺状细 锯齿; 叶柄密 生刺; 圆锥花 序被褐 色绒毛 与本种 不同。 何景、 曾沧江 (1965) 的粗毛 柏那参 补充记 载中, 将蔡希 陶采自 金平的 52564 号 标本误 认为 是屏边 所采; 同吋 此号标 本的特 征实属 纤齿柏 那参, 而 非粗毛 柏那参 (即粗 毛罗伞 ), 系 误定。 5. 狭翅 柏那参 (植 物分类 学报) Brassaiopsis dumicola W. W. Smith (1917) ; Chung (1924) ; Li (1942) ; 何景、 曾沧江 (1965). Euaraliopsis dumicola (W. W. Sm.) Hutch. (1966). 有刺 灌木, 高 6 — 7 米。 叶片 纸质, 直径 30 厘米或 更长, 掌状 深裂至 叶长的 6/7, 有裂 片 9, 基部浅 心形; 叶柄长 30 — 40 厘米, 有刺, 幼吋 被锈色 绒毛及 刺毛, 具条纹 ,基部 与托叶 合生; 托 叶先端 分离为 2 裂片; 叶裂片 长圆形 或狭长 圆形, 长 15 — 26 厘米, 宽 3.5— 5 厘米, 先端渐 尖至长 渐尖, 基 部渐狭 成具狭 翅的假 叶柄, 边缘有 近刺状 锯齿, 幼吋 两面被 白色或 锈色星 状毛, 后 脱落。 圆 锥花序 顶生, 长约 35 厘米, 由 数个伞 形花序 组成, 主轴及 分枝被 绒毛或 无毛; 伞形花 序有花 数朵, 直径约 3 厘米; 总花梗 粗壮, 长 2 — 5 厘米; 苞片 卵形, 长 约 1 厘米; 小花 梗长约 1 厘米, 密 生锈色 绒毛; 花萼有 5 齿, 长约 4 毫米, 被绒毛 ;花瓣 5, 三角状 卵形, 长约 3.5 毫米, 外面有 绒毛; 雄蕊 5; 子房 2 室或 3 室, 花盘凸 起成半 球形, 花 柱合 生为短 柱状, 长约 2 毫米。 (未见 到完全 的标本 ,上 文系依 据文献 原描述 译出) 
五  加  枓  161 
462  云南 植物志  产云南 西南部 (腾冲 、芒市 )。 模式标 本采自 腾冲。 本种 与阔翅 柏那参 (B. palmipes Forr. ex W. W. Smith) 相近; 但叶片 深裂至 叶长的 6/7, 假叶柄 较短, 有狭 翅与之 区别。 6. 阔翅 柏那参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36, 5-7 Brassaiopsis palmipes Forrest ex W. W. Smith (1917) ; Hand.-Mazz. (1933) ; 何景、 曾沧江 (1965). Euaraliopsis palmipes (Forr. ex W. W. Sm.) Hutch. (1966). 有刺 灌木或 乔木, 高 3 — 25 米。 叶纸 质至坚 纸质, 掌状深 裂至叶 片长的 4/5, 裂片 7 — 11, 基 部深的 心形, 具 叶柄; 叶柄长 12 — 25 厘米, 幼吋被 锈色短 柔毛, 不久变 无毛, 先端疏 生刺, 基部 与托叶 合生; 托叶先 端分离 ,裂片 2, 披针形 ;叶裂 片长圆 形或长 圆状椭 圆形, 稀 卵形, 长 10 — 30 厘米, 宽 3 — 10 厘米, 先端微 钝尖至 渐尖, 基部 圆形, 形成 具阔翅 的假叶 柄, 边缘有 稍刺状 粗锯齿 ,两面 无毛或 微被短 柔毛, 侧脉 6 — 10 条, 两 面明显 隆起, 网脉微 明显。 花序 为多数 伞形花 序组成 的圆锥 花序, 被短柔 毛或变 无毛; 伞形花 序有花 多数, 直 径 3 — 5 厘米; 苞片 卵形, 大, 基部疏 生刺; 花梗长 2 — 5 厘米, 疏被短 柔毛至 无毛; 花黄白 色; 小苞片 线形; 小 花梗长 1 厘米, 被 锈色短 柔毛; 花萼长 2 — 3 毫米, 全缘 或微有 5 齿, 稍 被短 柔毛; 花瓣 5, 无毛, 长圆状 卵形, 长 3 — 4 毫米; 雄蕊 5, 花丝长 3 毫米; 子房 2 室, 有 时 3 室, 花柱合 生成短 柱状, 长 1 毫米, 花盘 凸起。 果成熟 后黑色 ,卵 球形, 长 8 — 10 毫米, 宽 6 — 8 毫米, 花柱 宿存, 长 2 毫米。 花期 10 — 12 月 ,果期 12 月 至次年 5 月。 产云南 西南部 (瑞丽 、潞西 )、 西北部 (贡山 、福贡 )、 中南部 (漾濞 、双柏 、景东 )、 南部 (景 洪), 生 于海拔 1700 — 2000 米的杂 木林或 林缘。 模式 标本采 自瑞丽 河谷。 本种 与狭翅 柏那参 (B. dumicola W. W. Smith) 相似; 伹叶 裂片深 裂至全 叶长的 4/5 , 假叶柄 较长, 具阔 翅与之 不同。 7. 盘叶 柏那参 (植 物分类 学报) Brassaiopsis fatsioides Harms in Sarg. (1916) ; Chung (1924) ; Li (1942) ; 何景、 曾沧江 (1965). Brassaiopsis trevesioides W. W. Smith (1917) ; Euaraliopsis fatsioides (Harms) Hutch. (1966).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1 一 10 米; 枝灰色 具刺。 叶 纸质, 掌伏深 裂至叶 片长的 4/5, 裂片 7 一 9, 基部 心形, 具 叶柄; 叶柄长 2Q — 60 厘米, 疏生刺 或无刺 ,幼 吋被微 柔毛, 后无毛 ,具条 纹, 基部 与托叶 合生; 托 叶先端 分裂为 2 裂片, 裂片披 针形; 叶裂片 倒披针 形至长 圆状倒 披针形 ,长 16 — 25 厘米, 宽 3 — 6 厘米, 先端短 渐尖至 渐尖, 基部 稍狭, 边缘 有锯齿 或细锯 齿, 上面疏 被刚毛 或无毛 ,下面 被锈色 绒毛或 无毛, 侧脉 在两面 隆起, 网 脉上面 稍显, 下面 明显。 圆锥花 序顶生 ,长 30 厘米, 被微 柔毛, 由 数个伞 形花序 组成, 主轴较 粗壮; 伞 形花序 有花 数朵, 直径 2.5 — 4 厘米; 总 花梗长 2 — 8 厘米, 被微 柔毛; 苞片 长圆状 卵形, 长约 2 厘米, 被毛; 小 花梗长 0.8 — 2 厘米, 被毛; 小苞 片小, 披针形 ,长 1 一 2 毫米; 花 白色; 萼无毛 或几 无毛, 长 2.5 毫米, 有不 明显的 5 齿; 花瓣 5, 长卵形 ,长 3 — 4 毫米, 先端尖 ,无毛 ;雄蕊 5 , 花 丝长约 3 毫米; 子房 2 室, 花盘半 球形; 花柱合 生为短 柱状, 长不到 1 毫米。 果 球形, 成熟后 黑色, 直径 0.8 — 1 厘米, 花柱 宿存, 长约 2 毫米。 花期 3 — 7 月 ,果期 7 — 9 月。 
五加科  463  产云南 西北部 (贡山 县独龙 江)、 西南部 (凤庆 、镇康 )、 南部 (勐 海、 景洪 )、 东南部 (绿 春、 金平、 砚山、 丘北) 及昭通 等地, 生 于海拔 BOO — 2700 米沟谷 阔叶林 或混交 林中。 亦分 布于 四川、 贵州。 贵州新 记录。 本种 与狭翅 柏那参 (B dumicola W. W. Smith) 相近, 但 花序轴 无刺; 叶裂片 深裂至 叶 片长的 4/5, 假叶柄 较长, 有阔 翅与之 区别。 8. 三裂 柏那参 图版 137,1 — 2 Brassaiopsis triloba Feng, sp. nov. Species affinis B. stellatae Feng, sed foliis tripartitis, 】obis usque ad 4/5 partitis ; ealycibus glabris, petalis angustioribus differt. 矮小 灌木, 高 30 — 50 厘米, 小 枝不具 皮刺。 小叶 纸质, 掌 状深三 裂至叶 片长的 4/5, 长 12 — 18 厘米, 宽 14 一 18 厘米, 基部近 圆形; 叶柄长 6 — 15 厘米, 具 条纹, 无毛或 在上端 被疏细 刺毛, 基部 与托叶 合生, 疏生 刚毛, 有皮孔 ;托 叶先端 分离成 2 裂片, 裂片 线形, 尖头 成刺状 ,长约 3 毫米; 叶裂片 倒卵状 长圆形 ,长 10 — 14 厘米, 宽 3 — 6 厘米, 先 端突然 渐尖, 基部 渐窄, 边 缘具纤 毛状细 锯齿, 裂片较 靠近, 平伸, 两面 无毛, 或下面 被极疏 的刚毛 ,主脉 3-5 条, 侧脉 5 — 8 条, 两面 隆起, 网脉微 隆起。 花序 顶生, 由 3 — 4 个 伞形花 序组成 总状或 圆锥 花序, 长 5 — 6 厘米; 苞片长 三角状 卵形, 疏生 刚毛; 花序 梗长约 2 厘米, 疏被 刚毛; 伞 形花 序有花 数朵, 花梗长 1.5 — 2 厘米, 疏被 柔毛; 小花梗 纤细, 长约 1 厘米, 稍被短 柔毛; 小苞片 多数, 线形, 长约 3 毫米, 先端成 刺状, 稍被短 柔毛; 花黄 白色, 径约 3 毫米; 萼有 5 齿, 无毛; 花瓣 5, 长卵状 三角形 ,长 2.5 毫米; 雄蕊 5, 花丝长 3 毫米; 子房 2 室, 花 柱合生 成短 柱状, 长约 1 毫米, 花盘半 球形。 果 未见。 花期 11 月。 产云南 东南部 (富宁 ) 密 林中。 云南: 富宁, 剥 隘区平 安乡, 蔡希陶 58-9029 ( 模式 )。 本种 与星毛 柏那参 (B. stellata Feng) 相近; 但叶深 三裂达 叶片的 4/5 ; 花萼 不被绒 毛, 花瓣较 窄与之 不同。 9. 星毛 柏那参 图版 137, 5 — 7 Brassaiopsis stellata Feng, sp. uov. Species affinis B. ficifoliae Dunn, sed ramulis, foliis, petiolis et inflorescentiis dense luteo-canis stellato-toraentosis differt. 小乔木 ,高 6.5 米; 枝条密 被黄灰 色星状 绒毛, 散生直 立的短 皮刺; 叶纸质 ,掌状 深裂, 裂片 3, 长 19 一 25 厘米, 宽 16 — 26 厘米, 基部 心形; 裂片 卵形, 先端 渐尖, 边 缘全缘 或稍波 状, 上面疏 被星状 绒毛, 下面密 被黄灰 色星状 绒毛, 侧脉 在两面 隆起; 叶柄长 10 — 40 厘米, 密 被黄灰 色星状 绒毛; 托叶与 叶柄基 部合生 ,先端 分离, 有 2 裂片, 线状披 针形, 长约 1 厘 米, 先端 锐尖, 密 被黄灰 色星状 绒毛。 花序 未见。 果序为 伞形果 序组成 的大圆 锥果序 ,较 叶 为长, 长 27 — 40 厘米, 密 被黄灰 色星状 绒毛; 果序轴 粗壮, 基部 疏生小 短刺; 伞 形果序 (未 成熟) 直径 3 — 3 .5 厘米, 有果 10 — 22 个; 总 果柄长 4 一 18 厘米, 密 被黄灰 色星状 绒毛; 小 果柄长 1 一 1.7 厘米, 密被黄 灰色星 状毛; 苞 片小, 卵形或 披针形 ,密 被星状 绒毛; 花萼边 缘 5 齿, 齿三 角形; 子房 2 — 3 室, 花盘稍 平凸, 花柱合 生为短 柱状, 柱头微 膨大。 果球形 ,径约 8 毫米, 幼吋 被星状 绒毛, 很快变 无毛; 花柱 宿存, 长 1 一 2 毫米。 花期 9 一 10 月, 果期 11 月。 
464  云南 植物志  产云南 东南部 (西畴 、麻栗 坡), 生 于海拔 1300 — 1500 米 的混交 林中。 云南: 麻 栗坡, 冯国楣 B016( 模式 )。 本种 与榕叶 柏那参 (B. ficifolia Durm) 相近; 但枝条 、叶、 叶柄及 果序密 被黄灰 色星状 绒 毛与之 不同。 10. 榕叶 柏那参 (植 物分类 学报) Brassaiopsis ficifolia Dunn (1903) ; Chung (1924) ; Li (1942) ; 何景、 曾沧江 (1965). 有刺 灌木或 乔木, 高 1 一 10 米。 叶纸 质至坚 纸质, 通常 3 深裂, 稀 4 一 6 深裂, 基部深 心形, 长宽约 20 厘米; 叶柄长 8 — 20 厘米, 具 条纹, 无毛; 托叶与 叶柄基 部合生 ,先端 分离, 在叶柄 两侧成 2 个小 裂片, 无毛; 叶裂片 卵形至 长卵形 ,长 10 — 26 厘米, 宽 6—10 厘米, 先 端 钝或突 尖或短 渐尖, 基 部窄, 裂片较 开展, 边缘有 粗锯齿 ,上面 无毛, 下面 无毛或 稍被星 状 绒毛。 伞形 花序组 成圆锥 花序, 顶生, 长 10 — 15 厘米, 被锈色 短柔毛 ;伞 形花序 有花数 朵, 径 2.5 — 3 厘米; 花梗长 2 — 3.5 厘米; 小 花梗长 0.5 — 1.2 厘米; 苞片卵 形至阔 卵形, 长约 1 毫米; 小苞片 多数, 卵形, 长 1 一 1.5 毫米; 花黄 绿色, 花萼全 缘或稍 5 齿, 长约 2 毫米, 稍 被短 柔毛或 无毛; 花瓣 5, 长 3 毫米, 长圆形 ,外面 上部疏 被短柔 毛至近 无毛; 雄蕊 5, 花丝 1 一 2 毫米; 子房 2 室, 花盘 凸起, 花柱合 生为短 柱状, 长不足 1 毫米。 果近 球形, 径约 8 毫米, 成熟吋 黑色, 花柱 宿存, 长约 2 毫米, 内 含种子 2 粒或 1 粒不 发育。 花期 11 月 ,果期 2 — 3 月。 产云 南南部 (思茅 、西 双版纳 )、 西南部 (潞西 、泸水 、沧源 )、 西北部 (贡山 ), 生 于海拔 1400 — 1700 米 林中或 林缘。 模 式标本 采自思 茅。' 本种 与星毛 柏那参 (B. stellata Feng) 相近; 但枝 无毛; 圆锥 花序被 锈色短 柔毛; 叶及 叶柄无 毛或几 无毛, 叶缘具 粗锯齿 ;果无 毛与之 不同。 李惠林 (1942) 说本 种为" 矮小 灌木, 高 1 一 1.5 米", 实际 不单是 灌木, 还有高 2 — 10 米 的乔木 ,如 蔡希陶 56307, 刘伟心 0111; 另又说 "柱头 2, 略叉 开", 但 我们所 见到的 标本除 上面列 举的外 ,有 朱太平 04 8 6, 李延辉 001600 以及 Henry 12653 B (IsotypusJ 果 实标本 的照片 ), 花柱完 全合生 为柱状 ,柱头 明显为 1 个; 故在 此加以 更正。 11- 锈毛 柏那参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B6, 8-12 Brassaiopsis ferruginea (Li) Hoo ex Hoo et Tseng (1965) ; 图鉴 (1972)*. 无刺 灌木, 高 1 一 2 米; 小枝 灰色, 有锈 色星状 绒毛, 后变 无毛; 叶纸 质至亚 革质, 二型, 不 分裂或 2 — 3 (稀 5) 深裂, 具 叶柄; 叶柄长 4.5 — 10 厘米, 有条纹 ;不分 裂叶披 针形、 卵伏 披针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7 — 20 厘米, 宽 1.5 — 6 厘米, 先端 长渐尖 至尾状 渐尖, 基部钝 形或近 圆形, 幼吋 两面被 锈色星 状毛, 后上面 无毛, 下面 变稀, 边缘 有锐尖 锯齿; 分 裂叶裂 片 披针形 至狭披 针形, 主脉 3 条, 侧脉 8 — 16 对, 稍 明显, 网脉不 明显。 圆锥花 序顶生 ,花 序轴长 1 一 7 厘米, 幼吋 密被锈 色星状 绒毛, 后几 无毛; 伞 形花序 2 — 5 个, 直径 1.5 — 3 厘 米, 有花 20 — 30 朵; 总 花梗长 2 — 7 厘米, 密 被锈色 绒毛; 花梗长 0.5 — 1.5 厘米, 初 吋密被 锈 色星状 绒毛; 苞片卵 形至披 针形, 长 5 — 8 毫米, 先端 不裂或 3 裂, 稍 被毛; 小苞片 卵形, 长 1 一 2 毫米, 被锈 色星状 绒毛; 花 绿色, 萼 疏生锈 色星状 绒毛, 边缘有 5 齿, 齿三 角形; 花 瓣 5, 三角状 卵形, 长 2 — 3 毫米; 雄蕊 5, 花丝长 1.5 — 2 毫米; 子房 2 室, 花 柱合生 成短柱 状, 长约 1 毫米, 花盘 凸起。 果实 球形, 成熟后 黑色, 直径约 8 毫米, 内 有种子 2 粒, 花柱宿 
五加科  465  存。 花期 11 月 至次年 3 月, 果期 4 一 8 月。 产云南 东南部 (麻 栗坡、 屏边、 马关) ,生 于海拔 1500 — 2000 米密 林中。 亦 分布于 广西、 广东、 四川、 贵州等 省区。 四川新 记录。 本种 的叶为 二型, 分裂或 不裂; 花序为 2 — 4 个伞 形花序 组成的 圆锥花 序易与 其他种 区别。 12. 鳞片 柏那参 图版 138, 4— 6 豆豉杆 (麻 栗坡) Brassaiopsis lepidota Feng et Y. R. Li, sp. nov. B. pentalocula Hoo ex Hoo et Tseng (1965), pro parte. Species affinis B. pentaloculae Hoo, sed foliolis subtus luteo-lepidotis, ovario 3- lobulare differt. 乔木, 高 3 — 8 米; 枝上 有圆锥 状刺。 指状 复叶, 有小叶 5, 稀 3; 叶柄长 10 — 18 厘米, 无 毛, 具 条纹; 托叶与 叶柄基 部合生 ,先端 分离成 2 个小 裂片, 刺伏, 外面有 明显的 皮孔; 小叶 椭圆 状长圆 形至椭 圆状矩 圆形, 长 10 — 18 厘米, 宽 3.5 — 6 (-8) 厘米, 先端 渐尖至 镰伏长 渐尖, 基部近 圆形或 圆形, 边缘疏 生锯齿 ,上面 无毛, 下面疏 生淡黄 色鳞片 ,侧脉 8 — I 2 对, 在两 面明显 隆起, 网脉 在上面 显著, 下面 不十分 显著; 小 叶柄长 0. 8 — 3 .5 厘米, 无毛。 花序 未见。 果序 为多数 伞形果 序组成 的圆锥 果序, 顶生, 开展, 长约 3 厘米, 花 序轴初 吋有锈 色绒毛 ,后变 无毛, 基部 有数枚 鳞片, 卵形, 被锈色 绒毛; 伞 形果序 直径约 4 厘米, 有果 I 4 一 16 个; 总 果柄长 2.5 — 4 厘米, 疏被锈 色绒毛 ;苞片 生于总 果柄的 基部, 卵状三 角形, 长约 4 毫米, 被锈色 绒毛。 小苞片 披针形 ,长 2 — 3 毫米, 外面密 被锈色 绒毛; 果柄长 1 一 1.5 厘米, 密 被锈色 绒毛。 果 成熟后 黑色, 倒卵伏 ,直径 9 一 I 3 毫米, 外面 被锈色 绒毛; 萼有不 明显的 5 齿; 子房 3 室, 往往有 1 一 2 个 胚珠不 发育为 种子; 花柱合 生成短 柱状, 长约 1 毫米, 基部 扩大 连合成 圆锥伏 花盘, 其上 有吋具 栓皮质 斑点。 果期 11 一 12 月。 产云南 东南部 (麻栗 坡), 生 于海拔 1100 — 1500 米的 石山密 林中。 云南: 麻 栗坡, 八布区 云岭猴 子地, 林中文 654 ( 模式 )。 本种 与五室 柏那参 (B. pentalocula Hoo ex Hoo et Tseng) 相近; 但小 叶下面 疏生淡 黄色 鱗片; 子房 3 室与之 不同。 13. 五室 柏那参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39, 1-3 Brassaiopsis pentalocula Hoo ex Hoo et Tseng (1965). 乔木, 高 8 米; 小枝 粗壮, 灰色, 有刺。 指 状复叶 有小叶 4 一 5; 叶柄长 33 厘米, 基部膨 大; 托 叶与叶 柄基部 合生, 先端 分离成 锥状, 长约 3 毫米; 小叶 具柄; 小叶 革质, 狭长 圆形, 稀长椭 圆形, 中央的 ,长 11 一 16 厘米, 宽 5 — 8 厘米, 两侧的 较小, 先端 渐尖, 基 部圆形 至阔楔 形, 幼吋两 面被锈 色绒毛 ,后变 无毛, 边缘 反卷, 全缘 或有疏 锯齿, 侧脉 8 — 10 对, 两 面明显 隆起, 网脉不 显著; 小 叶柄中 央的长 2 — 4 .5 厘米, 两 侧的长 1 一 1.5 厘米, 幼吋 被锈色 绒毛, 后变 无毛。 圆锥花 序顶生 ,长 15 — 22 厘米, 花序 轴幼吋 被锈色 绒毛, 后 脱落; 伞形花 序排列 疏松, 直径 2 — 2.5 厘米, 有花 6 — 10 朵; 总 花梗长 1 一 4.5 厘米, 幼吋 被锈色 绒毛, 小 花梗长 3 — 7 毫米, 密被锈 色绒毛 ;苞片 三角状 卵形, 先端尖 锥形, 长 5 — 1Q 毫米, 外面 被锈色 绒毛; 小苞片 卵状披 针形至 披针形 ,长 1 一 3 毫米, 密被锈 色绒毛 ;小 花梗长 3 — 7 毫米, 密 被锈色 
466  云南 植物志 
五加科  467  绒毛; 花直径 5 — 7 毫米; 花萼长 2 — 3 毫米, 被锈色 绒毛, 边缘有 5 齿, 齿三 角形; 花瓣 5, 厚, 长圆状 卵形, 长 3 — 4 毫米, 外面有 绒毛; 雄蕊 5, 花 丝长约 2 毫米; 子房 5 室, 稀 4 室, 花 柱合 生为短 柱状, 花盘稍 平凸。 果实 球形, 成熟后 黑色, 有不 明显的 3 — 5 稜, 径 7-8 毫米, 常 有种子 (1) 一 2 — 3 粒, 其余不 发育, 花柱 宿存, 长约 2 毫米。 花期 8—9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云南 东南部 (西畴 、麻 栗坡、 广南 ), 生 于海拔 1000 — 1650 米山谷 、石 山密林 或灌丛 中。 模式 标本采 于西畴 法斗。 本种 与鱗片 柏那参 (B. lepidota Feng et Y. R. Li) 相近; 但子房 5 室, 稀 4 室; 叶下面 无 鳞片; 果球形 ,有不 明显的 3 — 5 稜与之 不同。 14. 镇康 柏那参 (植 物分类 学报) Brassaiopsis chengkangensis Hu (1940) ; Li (1942) ; 何景、 曾沧江 (1965). 乔木 有刺, 高达 15 米; 树皮灰 绿色。 指 状复叶 有小叶 5 — 7, 稀 3; 叶柄 粗壮, 长 30 — 60 厘米, 有条纹 ,幼 吋密被 锈色刚 伏毛, 后脱 落至疏 被毛; 小叶 革质, 卵状长 圆形至 长圆伏 披针形 ,长 15 — 38 厘米, 有 吋长达 50 厘米, 宽 6 — 17 厘米, 有吋达 28 厘米, 先端短 渐尖至 渐尖, 基部圆 形至阔 楔形, 边 缘上半 部有不 整齐的 粗齿或 全缘, 上面幼 吋密被 星状毛 ,沿脉 被短刚 伏毛, 后脱 落至疏 被毛, 下面 密被锈 色星状 毛及刚 伏毛, 侧脉约 18 对, 在两 面明显 隆起, 网脉 显著; 小 叶柄长 1.5 — 4.5 厘米, 有 吋长至 10 — 15 厘米, 粗壮, 密生 锈色刚 伏毛或 绒毛。 花 序为伞 形花序 组成的 大圆锥 花序, 顶生, 下垂, 一般长 35 厘米, 有 吋长达 90 厘米, 主轴 粗壮, 密生 锈色刚 伏毛; 伞形花 序较大 ,直径 3.5 — 5 厘米; 总 花梗长 2.5—5 厘米, 密被 刚 伏毛; 苞片 三角状 卵形, 长约 1:5 厘米, 密被 锈色刚 伏毛; 小花 梗长约 1 厘米, 果 吋延长 至 2.5 — 3 厘米, 密被 锈色刚 伏毛; 小苞片 舌状, 密生 锈色刚 伏毛; 花萼长 2.5 毫米, 5 齿, 齿 线状披 针形, 密被刚 伏毛; 花瓣 5, 卵形, 长 3 毫米, 外面密 被锈色 刚伏毛 ;雄蕊 5, 花丝长 2 毫米; 子房 2 室, 花盘厚 ,花柱 合生为 短柱状 ,长约 1.2 毫米; 果实 不详。 花期 4 月。 产云南 西南部 (镇康 、潞西 、凤庆 、双江 )、 西北部 (贡山 独龙江 ), 生 于海拔 1700 — 2400 米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镇康。 本种叶 片大, 幼吋 密生锈 色星状 毛及刚 伏毛, 圆锥花 序大, 密生 锈色刚 伏毛等 特征可 与 其他种 区别。 15. 瑞丽 柏那参 (植 物分类 学报) Brassaiopsis shweliensis W. W. Smith (1917) ; Li (1942) ; 何景、 曾沧江 (1965.) 灌木, 高 7 .5 米; 枝 粗壮, 有刺。 指 状复叶 有小叶 6 — 7; 叶柄长 40 厘米, 有锈色 绒毛, 不久毛 脱净; 小叶 革质, 长圆形 ,长 24 厘米, 宽约 9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狭 楔形, 幼吋被 锈色星 状绒毛 ,不久 脱净, 边缘在 上部有 硬锯齿 ,侧脉 12 — 15 对, 上面不 显著, 下面 显著, 网脉 不十分 显著; 小叶 柄短, 长仅 1 厘米, 有锈色 绒毛, 不久 脱落。 伞形花 序组成 圆锥花 序, 长 3 厘米, 花序轴 粗壮, 有 毛或几 无毛; 伞形花 序有花 多数, 直径约 2.5 厘米; 苞片舟 形, 革质, 宿存, 长 I. 5 厘米; 总 花梗长 2.5 厘米; 小花 梗长约 1 厘米, 有锈色 绒毛; 花萼有 齿, 初被 绒毛, 后脱净 ,长约 7 毫米。 花 未见。 果 球形, 直径约 7 毫米, 2 室, 花盘半 球形, 花柱 宿存, 长 2 毫米。 产云南 西南部 (瑞丽 ), 生 于海拔 2000 米灌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瑞丽。 本 种的描 述系根 据原记 载译出 , 未见到 标本。 
468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39 1—3. 五室 柏那参 Brassaiopsis pentalocula Hoo ex Hoo et Tseng 1. 枝叶, 2. 果枝, 3. 果实横 切面; 4 一 8. 柏那参 B. glomwulata (Bl.) Rcgel 4. 叶枝, 5. 果枝, 6. 花 , 7. 子房横 切面, 8. 果实; 9— 10. 细梗 ^那参 B. gracilis Hand.-Mazz., 9. 果枝, 10,果实 
五加科  469  16. 柏那参 鸭 脚罗伞 (图鉴 )、 柏那参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植物分 类学报 )、 掌叶树 (种 子植物 名称、 广西植 物名录 )、 华丽 柏那参 (中 国种子 植物分 类学) Brassaiopsis glomerulata (Bl.) Regel (1863)*; Merr. (1927) ; Hand.-Mazz. (1933); 陈焕镛 (1940) ; Li (1942) ; 何景、 曾沧江 (1965) ; Bui (1966) ; 图鉴 (1972)*; Lauener (1972). Aralia glomerulata Bl. (1826); G. Don (1834) ; Hedera floribunda Wall. (1832), nom. nud. ; G. Don (1834) ; Walp. (1843) ; Brassaiopsis speciosa Decne. & Planeh. (1854) ; Seem. (1864)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 Dunn (1911) ; 陈嵘 (1937) ; Macropanax glomerulatum Miq. (1855) ; Brassaiopsis floribunda Seem. (1864) ; Acan- thopanax esquirolii Levi. (1914) ; Li (1942) ; Schefflera thorelii Vig. (1923) ; Brassaio- psis glomerulata (Bl.) Regel var. brevipedi cellata Li in Sargentia 2: 59 (1942), syn. nov. 何景、 曾沧江 (1965). 16a. 柏那参 图版 139, 4—8 var. glomerulata 灌木或 乔木, 高 3 — 20 米; 树皮灰 棕色; 上部的 枝有刺 ,当年 生枝被 红锈色 绒毛, 髓心 大, 松软, 白色。 指 状复叶 有小叶 5 — 9; 叶 柄长达 70 厘米, 无毛 或疏生 红锈色 绒毛, 具条 纹; 托 叶与叶 柄基部 合生, 先端 分离为 2 个小 裂片, 披针形 ,初吋 被红锈 色绒毛 ,后 脱落仅 边缘 有毛, 外面有 明显的 条纹; 小叶纸 质至薄 革质, 椭圆形 、阔披 针形至 卵状长 圆形, 长 15 -35 厘米, 宽 6 — 1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楔 形或阔 楔形, 稀圆形 ,全缘 或疏生 锯齿, 幼吋 两面 被红锈 色星状 绒毛, 后无毛 ,侧脉 7 — 12 对, 显著, 网脉不 显著; 小叶柄 粗壮, 长 3 — 9 厘米, 无毛 或疏被 红锈色 绒毛。 伞形花 序组成 大圆锥 花序, 长达 40 — 70 厘米或 更长, 下 垂, 分枝多 ,花序 轴有刺 或无刺 ,被 红锈色 绒毛, 后渐 脱落; 伞形花 序直径 2 — 3 厘米, 有花 20-40 朵; 总 花梗长 2 — 5 厘米, 花后 延长, 被 红锈色 绒毛; 苞片三 角形至 卵形, 长约 3 — 5 毫米, 先 端尖, 宿存, 密被 红锈色 绒毛; 小苞 片小, 被红锈 色绒毛 ;花 白色, 芳香; 花萼 筒短, 有 5 尖齿, 外被 红锈色 绒毛; 花瓣 5, 长圆形 ,长 3 毫米; 雄蕊 5, 花 丝长约 2 毫米; 子房 2 室, 花盘 半球形 隆起, 花柱合 生为短 柱状。 果近 球形, 成 熟后紫 黑色, 直径 7 — 9 毫米, 花 柱宿存 ,长 1 一 2 毫米。 花期 4 一 6 月, 果期 7 — 12 月。 产云南 东南部 (文 山、 蒙自、 绿春、 富宁、 马关、 金平、 西畴、 屏边) 、南部 (西双 版纳) 、西 南部 (澜 沧、 景东 )、 西北部 (福贡 、贡山 独龙江 ), 生 于海拔 1200 — 2400 米山谷 林中。 亦分 布于 西藏东 南部、 四川、 贵州、 广西、 广东等 省区。 印度, 尼泊尔 ,越南 及印度 尼西亚 也有。 李惠 林的短 梗柏那 参变种 (B. glomerulata var. brevipediceUata Li) 在其 特征上 看完全 在原 变种范 围内, 在 鉴定西 藏标本 所见到 的大量 标本, 难以区 别此变 种与原 变种, 我们所 见 到的模 式标本 俞德浚 20156, 王启无 88107 号, 其果梗 有的长 10 毫米, 其 他特征 也可在 原变种 标本上 找到, 故此变 种不能 成立。 16b. 厚叶 柏那参 硬 叶变种 (植 物分类 学报) var coriacea (W. W. Smith) Li (1942). 
470  云南 植物志  Brassaiopsis coriacea W. W. Smith (1917). 本变 种与原 变种的 区别, 在 于小叶 革质; 圆锥花 序分枝 伞房状 排列, 花 序长达 60 厘米。 产云 南南部 (景洪 )、 西南部 (双江 )、 东南部 (屛边 ), 生 于海拔 (540) 740-1600 米山 谷、 丘陵地 林中。 模式标 本产地 未详。 16c. 长梗 柏那参 var. longipedicellata Li (1942). Brassaiopsis acuminata Li in Sargentia 2 : 57, f. 9 (1942), syn. nov. 本变种 与原变 种的主 要区别 ,在 于花序 为伞房 状圆锥 花序; 果柄 较长, 2.5 — 3 厘米。 产云南 西北部 (贡山 县独龙 江)、 东南部 (西畴 、屏边 ), 生 于海拔 1200 — 1800 米 林中。 分布于 广西、 贵州。 越南 亦有。 李惠林 的尖叶 柏那参 (Br. acumin^z H. L. Li) 与 本变种 在外形 上完全 无异, 就其 所 举标本 俞德浚 21050 (李 误为 20159), 其 叶片宽 4.5 — 6 厘米。 因此, 尖叶 柏那参 不能成 立, 应并入 长梗柏 那参。 17. 拴瓣 柏那参 图版 138, 7— 9 Brassaiopsis suberipetala Feng et Y. R. Li, sp. nov. Species foliis digitatis foliolis angusto-lanceolatis vel angusto-oblanceolatis, sessili- bus vel subsessilibus ; inflorescentiis paniculatis angustioribus singularibus ad apicem ramulorum ornatis ; peduneulis pedicellisque robustis, fuseo-pilosis ; bracteis 2 prope medium pedunculorum ornatis ; dentibus calyces petalisque suberosis inter alia facile distinguitur. 小乔木 ,高 4 米; 枝灰色 有刺。 叶 为指状 复叶, 有小叶 6 — 7; 叶柄长 18—23 厘米, 无 毛; 托 叶与叶 柄基部 合生, 先端分 裂为二 个刺状 裂片, 长 2 — 4 毫米, 外面有 明显的 皮孔, 基 部散生 小刺, 初 被褐色 绒毛, 后 脱落; 小叶坚 纸质, 狭披 针形至 狭倒披 针形, 长 10 — 20 厘 米, 宽 1.8 — 3.5 厘米, 先端 长渐尖 至尾状 渐尖, 基部 渐狭至 楔形, 边缘 反卷, 上部有 疏离小 锯齿, 下部 全缘, 幼吋 两面疏 被褐色 绒毛, 不久变 无毛, 侧脉 9 一 11 对, 下面 明显, 上 面不明 显, 网脉在 两面不 明显; 无小叶 柄或具 短柄。 伞形花 序组成 的大圆 锥花序 较窄; 花 序轴粗 壮, 被褐色 绒毛; 伞形花 序大, 单个生 于分枝 顶端, 直径 4.5 厘米; 总花梗 粗壮, 长 4.5 — 6 厘 米, 被褐色 绒毛; 小花 梗长约 1.5 厘米, 密被褐 色绒毛 ;苞片 2 枚 生于总 花梗之 中部, 舟形, 木栓质 ,长 4 一 7 毫米, 无毛; 小苞片 膜质, 灰黄色 ,披 针形, 着生于 小花梗 基部, 长 3 — 5 毫 米; 花白色 ;萼密 被褐色 绒毛, 长 3~4 毫米, 有 5 齿, 齿三 角形, 栓皮质 ;花瓣 5, 厚, 三角伏 卵形, 长 3 — 4 毫米, 外面有 栓皮质 斑块; 雄蕊 5, 花丝长 3 毫米; 子房 2 室, 花柱合 生为短 柱状, 长约 1 毫米, 花盘 半球状 凸起。 果 未见。 花期 6 — 7 月。 产云 南西部 (泸水 ), 生 于海拔 2700 米 山坡常 绿阔叶 林中。 云南: 泸水, 清 湾河, 武素功 7324( 模式 )。 本种叶 为指状 复叶; 小 叶狭披 针形至 狭倒披 针形, 无 柄或近 无柄; 圆锥 花序分 枝上只 有 1 个伞形 花序, 花序轴 及花梗 粗壮, 被褐色 绒毛; 苞片 2 杖, 着生于 总花梗 的中部 ;花萼 及花瓣 外面具 栓皮质 斑块。 这 些特征 易与本 属中的 其他种 区别。 18. 狭叶 柏那参 图版 138, 1—3 
五加科  471  Brassaiopsis angustifolia Peng, sp. no v. Species foliolis an gust e lanceolatis, inflorescentiis lateralibus in ramulis re- tustioribus defoliatis ornatis facile distinguitur. 灌木, 高 1 一 2 米; 枝幼吋 被锈色 绒毛, 后无毛 ,节上 有刺, 刺为 圆锥形 稍扁, 基部 扩大, 长 5 — 7 毫米。 指状 复叶, 通常 有小叶 5, 稀 4 ; 叶柄 纤细, 长 9 一 :25 軍米, 幼吋 被锈色 绒毛, 后无毛 ,有吋 先端有 小刺; 托叶 刺状, 与叶 柄基部 合生; 小叶无 柄或近 无柄, 纸质, 狭长披 针形, 长 13—24 厘米, 宽 1.8—2.5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 楔形, 两 侧的常 歪斜, 边 缘有细 锯齿, 上面 无毛, 下面 疏被^ 色星伏 绒毛, 侧脉 12 — 21 对, 两面 隆起, 网脉 在两面 隆起。 花 序为 3 — 4 个 伞形花 序排列 成总状 或窄圆 锥伏, 侧生于 老枝上 ,长约 8 厘米, 被锈色 绒毛和 疏刺; 苞片呈 卵形; 伞形花 序有花 多数, 直径约 2 厘米; 总 花梗长 1.5 — 2 厘米, 被锈色 绒毛, 不久 脱落; 花 梗长约 7 毫米, 被锈色 绒毛, 后 脱落; 小苞片 披针形 ,长 2 — 3 毫米, 被毛; 花萼 长 2 毫米, 有 5 齿, 齿三 角形; 花瓣 5, 三角形 ,长 3 毫米, 反折, 无毛; 雄蕊 5, 花丝长 4 毫米; 子房 2 室, 花柱合 生为短 柱状, 长约 1 毫米, 花盘 平凸, 有 8 — 10 稜。 果 未见。 花期 11 月。 产云 南南部 (元江 ), 生 于海拔 2100 米箐沟 山坡。 云南: 元江, 三区小 竹箐, 武素功 827( 模式 )。 本种 小叶为 狭长披 针形; 花序侧 生于无 叶的老 枝上易 与其他 种区别 6 19. 细梗 柏那参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39, Q-10 细弱 掌叶树 (广 西植物 名录) Brassaiopsis gracilis Hand.-Mazz. (1933) ; Li (1942) ; 何景、 曾沧江 (1965).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I 一 3 米; 枝无 刺或节 上偶有 单生的 圆锥形 直刺, 无毛, 顶芽 及鳞片 被锈色 绒毛。 指 伏复叶 有小叶 5 — 7; 叶柄长 10 — 20 厘米, 细弱, 无毛, 先端 丛生刚 毛状细 刺; 托 叶与叶 柄基部 合生, 先端 分离, 2 裂片 线形; 小叶膜 质至薄 纸质, 卵形 至楠圆 状披针 形, 长 8 — 20 厘米, 宽 3—8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 楔形, 两侧的 偏斜, 边缘有 尖的细 锯齿, 上面 疏被小 刚毛, 下面 无毛或 稍被短 柔毛, 侧脉 6 — 8 对, 两面均 显著, 网脉仅 在下面 明显; 小 叶柄长 0.5 — 3.5 厘米, 稍 被毛。 圆锥花 序较小 ,腋生 ,由少 数伞形 花序: 组成, 长 7 — 12 厘 米, 花 序轴被 锈色短 柔毛; 伞形花 序直径 1.5 — 2 厘米, 有花 多数; 总花梗 细长, 长 2 — 8' 厘 米, 密被 锈色短 柔毛; 小花 梗长约 1 厘米, 纤细, 密被 锈色短 柔毛; 苞片三 角形, 长 2 — 3 毫 米, 边缘 ^ 毛状, 密被 锈色短 柔毛; 小 苞片披 针形, 长 1 一 1.5 毫米, 被毛; 花黄 绿色; 花萼长 约 1 毫米, 边缘有 5 小齿, 稍 被毛; 花瓣' 5, 三角状 长圆形 ,长约 2 毫米; 雄蕊 5, 花丝 纤细, 长 1.5 毫米; 子房 2 室, 花盘 半球状 凸起, 花柱合 生为短 柱状, 长约 1 亳米。 果实近 球形, 径约 4 毫米, 花柱 宿存。 花期 8 — 10 月, 果期 12 月。 产云南 东南部 (金平 v 西畴、 砚山、 富宁 ), 生 于海拔 1000 — 1600 米林 中或灌 丛中。 亦 分布于 贵州、 广西。 越 南北方 也有。 本种 圆锥花 序小, 通常 腋生; 叶膜 质至薄 纸质; 叶柄先 端丛生 刚毛状 细刺; 花序轴 、总 花梗 及花梗 纤细, 易与 其他种 区别。 20. 三叶 柏那参 (植 物分类 学报) Brassaiopsis tripteris (Levi.) Rehd. (1934) ; Li (1942) ; Lanener (1972). Heptapleurum tripteris Levi. (1914), (1918)*. 
472  云南 植物志  有刺矮 灌木, 高 1 米。 指状 复叶, 有小叶 3, 稀 1 或 4; 叶柄长 8—11 厘米, 无毛 或有刚 毛。 托叶与 叶柄基 部合生 ,先端 分离为 2 裂片, 渐尖头 。小叶 纸质, 倒卵状 圆形, 长 8 — 16 厘米, 宽 2.8 — 6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渐狭, 两侧的 歪斜, 边缘有 刺状细 锯齿, 两面 无毛, 侧 脉 5 — 6 对, 两面 明显, 网脉不 显著; 几无小 叶柄。 圆维花 序小, 顶生, 花 序轴疏 生白色 柔毛, 近基 部被刚 伏毛; 伞 形花序 直径约 2 厘米; 总 花梗长 2.5 厘米, 疏 被白色 柔毛; 苞片 卵状三 角形, 先端 渐尖成 刺状; 小苞片 线形, 长约 2 毫米。 小 花梗长 5—8 毫米, 纤细, 疏被 白色柔 毛, 基部丛 生白色 长柔毛 。花 萼无毛 或疏被 白色短 柔毛, 5 齿, 齿三 角形; 花瓣 5, 反折, 卵 状长 圆形, 长约 3 毫米, 无毛; 雄蕊 5, 花 丝长约 2 毫米; 子房 2 室, 花盘隆 起成半 球形, 花 柱合 生为短 柱状, 长 1 一 1.2 毫米。 果 未见。 花期 11 月。 产云南 东南部 (富宁 ) 密 林中; 亦分布 于贵州 南部。 本 种小叶 3, 稀 1 或 4, 边缘 刺状细 裾齿; 花序小 而少, 花序轴 、总 花梗及 花梗疏 被白色 柔 毛可与 其他种 区别。 13. 大参属 Macropanax Miq. 无刺 常绿乔 木或小 乔木。 叶 为掌状 复叶; 小叶全 缘或有 裾齿; 托 叶短与 叶柄基 部合生 或无 托叶。 花序为 伞形花 序组成 的圆锥 花序; 花梗 有节; 苞 片小, 早落; 花 杂性; 花 萼边缘 有 5 小齿, 稀 7 — 10 齿或 全缘; 花瓣 5, 稀 7— 10, 镊合状 排列; 雄蕊 与花瓣 同数; 子房 2 室, 稀 3 室, 花柱 合生成 柱状。 果实近 球形或 卵球形 ,种 子扁, 胚乳嚼 烂状。 约 8 种, 分布 于亚洲 东部、 南部、 喜马拉 雅山脉 东部、 印度 及印度 尼西亚 (爪哇 )。 我国 有 7 种 1 变种, 分布于 云南西 南部至 广东海 南岛; 云南产 5 种和 1 变种。 分种 检索表 1(6) 花序轴 、分 枝及花 梗密被 褐色短 柔毛或 星状短 绒毛。 2(3 ) 小叶 5 — 7 , 网 脉在 下面不 明显; 圆锥花 序较大 ,分枝 平展, 伞形 花序较 紧密, 总花梗 校短, 长 . 5 一 1 • 2 厘米 1. 大参 M. diipermu 蘖 3(2) 小叶 3 — 4 , 网脉在 两面较 明显。 4(5) 圆锥花 序较狭 ,分枝 斜上升 ;子房 2 室 2. 显 脉大参 M. chienii 5(4) 圆 锥花序 较阔, 分枝 开展; 子房 3 室 3. 粗 齿大参 M. •erratifolius 6(1) 花序轴 、分枝 及花梗 无毛。 7 (10) 伞形 花序较 疏松, 花大; 小 叶边缘 波状。 8(9) 伞形花 序排列 成圆锥 花序, 分枝斜 上升, 较粗壮 4 . 波 缘大参 M. undulatu. 9(8) 伞形 花序单 个排列 成总状 或近于 总状, 分枝 平展, 较纤细 4b '单序 波 缘大参 M, undulatus var. simplex 10( 7 ) 伞形 花序较 紧密, 花显著 较小; 小叶边 缘有向 上疏离 小锯齿 S. 小 花大参 M. parvifloru. 1. 大参 油散木 (贵州 草药) Macropanax dispermus (Bl.) 0. Ktze. (1891). 
五加科  473  Aralia disperma Bl. (1825) ; Hedera disperma (Bl.) DC. (1830) ; Panax serratum Wall, ex DC. (1830) ; Macropanax oreophilus Miq. (1855) ; Seem. (1864) ; Revis (1868)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 Dunn (1911) ; Vig. (1923)*; Chun (1924) ; W. W. Smith (1930); Li (1942), pro parte, excl. pi. Hainan. 乔木, 高约 10 米; 茎褐色 ,具 灰黄色 皮孔。 掌状 复叶, 有小叶 5—7; 具柄, 叶柄长 5 — 30 厘米, 基部呈 鞘状, 有 皮孔。 小叶 纸质, 长圆形 或椭圆 形至披 针形, 先端渐 尖至长 渐尖, 基部阔 楔形至 圆形, 边缘有 粗齿状 锯齿, 中央叶 片较大 ,长 10— 22 厘米, 宽 3 — 8 厘米, 两 侧叶片 较小, 长 5 — 18 厘米, 宽 1.7 — 7 厘米, 两面平 滑无毛 ,侧脉 6 — 9 对, 两面较 明显, 网 脉不显 ;小 叶柄长 0.7 — 7 厘米, 无毛。 伞形 花序排 列成总 状后又 组成圆 锥状, 长达 30 — 50 厘米; 花序轴 具条纹 ,密 被锈色 星状短 绒毛。 苞片 早落。 伞形花 序有花 6 — 12 (-16) 朵, 花 梗具节 ,长 5 — 12 亳米, 密被锈 色星状 绒毛; 花小, 绿色; 花 萼具不 明显的 5 齿, 外面 被锈色 星状 绒毛; 花瓣 5, 三 角状长 卵形, 长 2 毫米, 无毛; 雄蕊 5, 花丝 与花瓣 等长; 子房 2 室, 花柱 合生成 柱状; 花盘 凸起, 半 球形。 果卵 球形, 稍扁, 径 5 毫米, 具 不明显 的稜, 内有种 子 2 粒; 种子半 球形, 黄白色 ,有 条纹。 花期 9 一 11 月。 果期 10 月 至翌年 3 月。 产云 南南部 (勐海 、景洪 至景东 )、 东南部 (金平 、屛边 、西畴 、富宁 、砚山 )、 西南部 (瑞 丽、 龙陵、 双江) ,生 于海拔 700 — 2300 米山 谷混交 林或密 林中。 尼 泊尔, 印度东 北部, 缅甸, 越南 (中部 至北部 ), 印度 尼西亚 (爪哇 ) 及马 来半岛 亦有。 本 种与显 脉大参 (M. chienii Hoo ex Hoo et Tseng) 相近; 但小叶 5 — 7, 网 脉不十 分 明显; 圆维花 序较大 ,分枝 平展; 伞 形花序 则较紧 密与之 区别。 2. 显 脉大参 钱 氏大参 (植 物分类 学报) Macropanax chienii Hoo ex Hoo et Tseng (1965). Nothopanax davidii Li (1942), quoad C. W. Wang 80512. 小乔木 ,高 5 米; 枝灰 黄色, 具 条纹。 掌 状复叶 具柄, 叶柄长 3 — 7 厘米; 小叶 3 — 4, 坚 纸质, 长圆 状椭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11— 16.5 厘米, 宽 5.5 — 8.5 厘米, 两侧的 较小, 先 端短渐 尖, 基部 圆形, 两面 无毛, 边缘有 不明显 的疏离 锯齿, 侧脉 6 — 8 对, 两面 明显, 网脉 在两面 明显; 小 叶柄被 柔毛, 以后变 无毛, 中 央的长 9 一 30 毫米, 两 侧的长 3 — 14 毫米。 圆 锥花序 顶生, 疏松, 长约 25 厘米, 花序 轴与花 序梗密 被褐色 绒毛; 伞 形花序 2 — 5 个总伏 排列, 直 径 1.5 — 2 厘米, 有花 10 — 15 朵; 苞片长 圆形, 密 被褐色 绒毛; 小苞片 卵形, 先端 急尖, 密被 褐色 绒毛; 花梗长 8 — 20 毫米; 小花梗 具关节 ,长 6 — 9 毫米; 密 被褐色 绒毛; 花 绿色; 花萼 长 2.5 毫米, 具 5 齿, 齿三 角形; 花瓣 5, 长约 3 亳米, 三角形 ;雄蕊 5, 长 3 毫米; 子房 2 室, 花 柱全部 合生。 果 不详。 花期 11 月。 产云 南南部 (勐腊 、易武 ), 生 于海拔 850 米灌 丛中。 模式 标本采 于勐腊 (何景 、曾 沧江误 为沾益 )。 本 种与粗 齿大参 (M. serratifolius Feng et Y. R. Li) 相近; 但 小叶边 缘粗锯 齿极不 显著; 圆 锥花序 较狭, 分枝斜 上升; 子房 2 室与之 区别。 3. 粗齿 大参 图版 140, 1 — 4 Macropanax serratifolius Feng et Y, R. Li, sp. nov. 
474  云南 植物志  Species af finis M. undulato (Wall.) Seem., sed infructescentiis et carpopodiis dense luteo-fuseo puberulis ; ovariis 3-loculare. foliolis margine remote serratis differt. 乔木, 高约 10 米; 枝灰 褐色, 有 皮孔。 掌 状复叶 具柄; 小叶 3, 纸质, 长 圆状椭 圆形至 长圆形 ,长 10 — 2 厘米, 宽 4 一 7 厘米, 先端 渐尖, 微弯, 基部阔 楔形至 近圆形 ,边缘 有明显 的疏离 粗锯齿 ,齿 尖呈硬 尖头, 内弯, 两面光 滑无毛 ,侧脉 6 对, 在两 面明显 隆起, 网 脉较明 显; 小 叶柄长 1 一 4 厘米, 无毛。 花序 未见。 果序为 顶生圆 锥果序 ,由 数个伞 形果序 组成; 果 序轴较 粗壮, 长 25 — 30 厘米, 密被黄 褐色短 柔毛。 伞 形果序 直径约 4 厘米, 有果约 20 个; 果 序柄长 5 — 13 厘米, 密被黄 褐色短 柔毛。 苞片 宿存或 早落, 卵形, 外面 密被短 柔毛; 果 柄长 1 一 1.2 厘米, 密被黄 褐色短 柔毛, 顶端 与果连 结处具 关节; 果近 球形, 径约 7 毫米, 成 熟后紫 红色, 花柱 宿存, 合生为 1 短 柱状, 长 1.5 — 2 毫米, 子房 3 室, 通常 有种子 2 拉, 往 往有 1 胚珠不 发育成 种子。 果期 4 月。 云南: 金平, 海拔 350 米的密 林中, 云南 考察队 388( 模式 )。 本 种与波 缘大参 IM. undulatus (Wall.) Seem. | 相近; 但 果序轴 及果柄 密被黄 褐色短 柔毛; 子房 3 室; 叶 缘有明 显的疏 离粗锯 齿与之 区别。 4- 波 缘大参 Macropanax undulatus (Wall.) Seem. (1864) ; Revis. (1868)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 Dunn (1911) ; Chung (1924) ; Merr. (1932) ; Li (1942), pro parte, excl. T. T. Yii 20489 et Hainan ; 图 g (1972)*. Hedera undulata Wall. (1832), nomen nud.; G. Don (1834) ; descr. ; Waip. (1843) ; Vig. (1923). 4a. 波 缘大参 图版 HO, 5— 6 var. undulatus 乔木, 高 5 — 15 米; 枝 条黄褐 ^, 有 条纹和 灰黄色 皮孔。 掌 状复叶 具小叶 3 — 5; 叶柄 长 5— 15 厘米, 有条纹 ;小叶 纸质, 椭 圆形至 橢圆状 披针形 或楠圆 状倒披 针形, 中间的 较大, 长 8 — 17 厘米, 宽 2.5 — 6.5 厘米, 两侧的 较小, 长 7—10 厘米, 宽 2.2-3.5 厘米, 先 端长渐 尖至 尾尖, 稍弯, 基部阔 楔形, 有吋 偏斜, 全缘呈 波状, 稀前端 有疏离 锯齿, 两面 无毛, 侧脉 5— 8 对, 下面 明显, 网脉不 明显; 小 叶柄长 0.5 — 3 厘米, 有 条纹。 花 序为伞 形花序 组成的 圆锥 花序, 长 15 — 30 厘米, 花序 轴及花 梗皆有 条纹, 分枝 上升。 苞片 早落。 伞形花 序花梗 长 1 一 2.5 厘米, 有花 7 — 15 朵。 花小淡 绿色; 小 花梗长 3 — 5 毫米, 在先端 具节, 节 稍大为 不齐的 齿状; 花萼 不明显 齿状, 无毛; 花瓣 5, 三角状 卵形, 镊合状 排列; 雄蕊 5, 花 丝与^ 瓣等长 ;子房 下位, 2 室, 花柱 合生成 柱状, 花盘凸 起呈半 圆形。 果卵 球形, 有稜, 有种子 2 粒。 花期 9 月, 果 期次年 2 月。 产云 南南部 (思茅 、勐戛 )、 西北部 (贡山 独龙江 ), 西南部 (双江 ), 生 于海拔 H00 — lHO 米 河谷密 林中; 贵州、 广西 也有。 亦 分布于 锡金, 不丹, 印度 东北部 及孟加 拉国。 本种 的叶^ 缘 或近似 全缘。 圆 锥花序 的分枝 上升, 光滑无 毛可与 其他种 区别。 4b. 单序波 缘大参 var. simplex Li (1942). 花序总 状分枝 ,分 枝长, 单 个伞形 花序生 于分枝 顶端。 
五加科  475  图 版 H0 1—4. 粗 齿大参 Macropanax scrratifolius Feng et Y. R. Li, 1 . 叶, 2. 果序 一部分 (縮小 ), 3. 果, 4. 果横 切; 5—6. 波 缘大参 M. undulatus Wall. ,5. 花枝, 6. 花。 
476  云南 植物志  产云 南南部 (西双 版纳各 地及思 茅)、 东南部 (蒙自 、屏边 、河口 ), 生 于海拔 200 — 1750 米山 谷潮湿 密林中 或混交 林中。 模 式标本 采自小 勐养。 S. 小 花大参 Macropanax parviflorus Hoo ex Hoo et Tseng (1965). M. undulatus auct. non Seem. : Li (1942), pro parte, quoad T. T. Yii 20489, sphalm. 20487. ' 乔木, 高 6 — 12 米; 枝具 极稀的 褐黄色 皮孔, 皮孔长 圆形或 圆形。 叶 具柄; 叶柄长 7 — 14 厘米, 无毛; 小叶 3— 5— 7, 纸质, 长圆状 椭圆形 ,长 9 一 12.5 厘米, 宽 3 — 4.5 厘米, 先端 尾 尖或长 渐尖, 基部阔 楔形, 两侧 的常常 歪斜, 两面 无毛, 边缘有 向上的 疏离小 锯齿, 侧脉 8 —10 对, 凸起, 明显, 网脉不 明显; 小 叶柄长 3 — 25 毫米。 圆锥 花序长 30—60 厘米, 有伞形 花序 10 — 15 个; 伞形花 序在分 枝顶端 轮生, 下面总 伏排列 ,径 1—1.5 厘米, 有花 7 — 12 朵。 苞片 早落。 总 花梗长 9 一 15 毫米, 无毛; 花梗长 3~4 毫米, 无毛。 花淡 黄色; 花 萼长约 1.5 毫 米, 边缘有 5 齿, 齿三 角形, 无毛; 花瓣 5, 长约 1.5 毫米; 雄蕊 5, 长约 1.5 毫米; 子房 2 室, 花 柱全部 合生, 长约、 0.5 毫米, 花盘 凸起。 未 成熟幼 果为长 卵形。 花期 9 月。 产云南 西北部 独龙江 河谷, 生 于海拔 1150 米的密 林中。 模式标 本采于 贡山独 龙河。 本 种和波 缘大参 [M. undulatus (Wall.) Seem. | 相近; 但圆锥 花序主 轴顶端 分枝轮 生, 分枝顶 端的伞 形花序 轮生, 伞 形花序 和花较 小与之 区别。 14. 五力 n 属 Acanthopanax Miq. 灌木或 小乔木 ,常具 皮刺。 叶 为指状 复叶或 单叶; 托叶稍 显著, 贴生于 叶柄或 早落。 伞 形花 序圆锥 状或近 单生; 苞片小 或无; 小花梗 不具关 节或无 花梗; 花杂性 或两性 ;花 萼边缘 具齿; 花瓣 5 或 4 ,镊 合伏 排列; 雄蕊 5 或 4 、花丝 丝伏, 花药卵 形或长 圆形; 子房 下位, 2 室, 稀 4 一 3 室, 花盘 凸起或 在中间 锥形, 花 柱短, 分离或 在基部 合生, 稀在中 部以上 合生, 先端 外弯。 果侧 扁或近 球形, 近于成 双或有 稜角, 外果皮 肉质。 种子 2 — 5 粒, 稍压扁 ,胚 乳平滑 或稍有 皱纹。 约 30 多种, 分布于 东亚至 喜马拉 雅山脉 地区, 菲律宾 ,马来 半岛。 我国有 26 种, 广布 于南北 各省; 长 江流域 最盛; 云南有 9 种和 7 变种。 分种 检索表 1(6) 花柱 5; 伞形花 序单生 。枝密 生或疏 生刺。 2(3) 小叶无 毛或下 面被短 柔毛; 总花梗 基部有 吋长出 1 一 2 个 具短梗 的伞形 花序; 花 柱几乎 完全分 离 1. 乌敛苺 叶五加 A. eistifolius 3(2) 小叶两 面沿脉 有刺毛 ;花梗 基部不 另长出 花序, 花 柱基部 合生。 4(5) 总花 梗无毛 2. 德 钦五加 A. yui 5(4) 总花梗 被黄色 曲柔毛 2b. 毛梗德 钦五加 A. yui var. villosu. 6(1) 花柱 2 — 5; 伞 形花序 单生或 由几个 组成。 7 (14) 花柱 2。 8(9) 花 柱完全 分离, 呈丝状 3. 五加 A. gracili.tylus 
五加科  477  9(8) 花柱 基部或 至中部 合生。 10(11) 叶柄上 无刺; 花 梗与小 花梗连 结处簇 生白色 绒毛, 花萼 被毛, 特别 是边缘 密被白 色绒毛 t 康 定五加 A. Usiogyne 11(10) 叶 柄上散 生刺; 花梗与 小花梗 连结处 无毛, 花萼 无毛。 12(13) 小叶上 面无毛 或散生 刚毛, 边 缘为圆 齿或细 锯齿; 伞 形花序 较多, 由 3 — 10 个组成 5.g|% A. trifoliatu* 13(12) 小叶 上面脉 上疏生 刚毛, 边缘为 锐尖的 刚毛状 锯齿; 伞形花 序较少 ,仅 1 一 3 个 5b. 刚 毛五加 A. trifoliatus var. setosus 14(7) 花柱 2 — 5。 15(20) 花柱 合生为 1 短柱。 16(19) 总 花梗长 4 一 14 厘米, 小 花梗长 1 一 2 厘米; 果微 具稜。 17(18) 小叶柄 和小叶 均无毛 6. 藤五加 A. leucorrhizu* 18(17) 小叶柄 密被暗 黄色短 柔毛, 小叶 上面粗 糙有短 柔毛, 下面 脉上有 暗黄色 短柔毛 61>.毛叶 藤五加 A. leucorrhizus var. fulvescen 霧 19(16) 总 花梗长 1 一 5 厘米, 小 花梗长 4 一 10 毫米; 小叶 上面有 刺毛; 果明 显具稜 7* 雷五加 A. timonii 20(15) 花 柱基部 合生, 中 部以上 分离。 21(30) 乔木, 枝无刺 ;伞 形花序 1 一数个 ,基部 无花序 长出。 22(29) 叶 较大, 下面 绿色, 叶柄 及小叶 柄连结 处有簇 生锈色 绒毛。 23(28) 小叶下 面脉腋 有锈色 绒毛; 花梗及 小花梗 无毛。 24(27) 小叶 3; 伞形花 序有花 多数。 25(26) 叶椭圆 形至椭 圆状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果 较小, 直径约 5 毫米 8. 吴茱萸 叶五加 A. evodiaefolius 26(25) 叶长圆 形至长 圆状披 针形; 果较大 ,直径 8 — 10 毫米 8b, 假 吴某英 叶五力 [] A. evodiaefolius var. pseudo-evodiaefolius 27(24) 小 叶通常 5, 稀 3; 伞形花 序有花 少数, 花 梗纤细 8c. 细梗 吴茱英 叶五加 A. evodiaefolius vat. gracilis 28(23) 小叶下 面沿脉 有锈色 绒毛; 花梗及 小花梗 均被锈 色绒毛 绣毛吴 某英 叶五力 [] A. evodiaefolius var. ferruginous 29(22) 叶 较小, 长 3 — 8 厘米, 先端 钝尖, 下面粉 绿色, 脉腋及 小叶柄 联结处 均无毛 8e. 粉绿 吴某英 叶五加 A. evodiaefolius var. glaucus 50(21) 小灌木 ,枝 无刺或 在节上 有刺; 伞 形花序 单一, 常在花 序柄基 部长出 1 朵 具长梗 的花, 花柱 3 — 5; 果明 显具稜 9. 狭 叶五加 A. wUsonii 1. 乌敛苺 叶五加 图版 141,1 一 3 Acanthopanax cissifolius (Griff, ex Seem.) Harms (1894), (1918) ; Hand.- Mazz. (1933) ; Lee (1935) ; Li (1942) ; 何景、 曾沧江 (1965). Aralia cissifolia Griff, ex Seem. (1868)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 Eleu- therococcus cissifolius Nakai (1914), (1924), (1927). 灌木, 高约 3 米; 枝 无刺或 散生短 皮刺。 指状 复叶, 有小叶 5, 稀 3 — 4; 具长 3 — 12 厘米 的叶柄 ,无毛 或被短 柔毛; 小叶 纸质, 披针 形或倒 披针形 至倒卵 形或长 圆形, 长 3 — 9 厘米, 宽 I. 2 — 2 . 5 (—3.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渐狭, 上面 无毛或 疏生短 柔毛, 下面被 短柔毛 ,边 
478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41 1 一 3. 乌敛苺 叶五加 Acanthopanax cissifolius (Griff.) Harms, 1 . 花枝, 2. 花, 3. 果实 (放大 );4 一 6. 雷五加 A. siuionii Simon-Louis ex Schneider, 4. 花枝, 5. 花, 6. 果实; 7 ― 8. 藤五加 A. lcucorrhizus (Oliv.) Harms, 7. 叶, 8. 花枝。 
五加科  479  缘具 细锯齿 或重细 锯齿, 有侧脉 6 — 10 对, 上面不 显著, 下面 明显; 小叶具 短柄或 近无柄 。伞 形花 序单个 顶生, 有吋 在基部 又生出 1 一 2 个 具短梗 的伞形 花序, 有花 数朵, 径约 2.5 厘 米; 总 花梗长 4—12 厘米; 小花 梗长约 1 厘米, 被短 柔毛; 花萼 无毛, 全缘; 花瓣 5, 三 角形或 卵形, 长约 2 毫米, 无毛; 雄蕊 5, 花丝 与花瓣 等长; 子房 3 — 5 室, 花柱 5, 几 乎完全 分离。 果 球形, 成熟后 黑色, 直径约 8 毫米。 花期 7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 产云南 西北部 (维西 、德钦 、中甸 ), 生 于海拔 2500 — 2800 米 的山谷 林中或 林缘。 亦分 布于 不丹, 锡金 及印度 北部。 . 本种的 主要特 征在于 花柱几 乎完全 分离, 易与 其他种 区别。 2. 德 钦五加 俞 氏五加 (植 物分类 学报) Acanthopanax yui Li (1942)*; 何景、 曾沧江 (1965). Acanthopanax yui Li var. parvispinosus Hoo ex Hoo et Tseng (1965). syn. no v. 2a. 德 钦五加 var. yui 灌木, 高约 1 米; 枝具密 或疏的 皮刺, 刺锥形 ,细尖 ,向 下生, 下部稍 扩大。 指状 复叶具 小叶 3 — 5; 叶柄长 4 一 12 厘米, 无毛, 无 刺或稍 有刺; 小叶纸 质至坚 纸质, 无柄或 近无柄 ,倒 卵形 或长圆 形至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3.5 — 10 厘米, 宽 1.5 — 4.5 厘米, 先端钝 尖至短 渐尖, 基 部楔 形至阔 楔形, 两侧的 歪斜, 边缘有 不规则 的细重 裾齿, 上面 无毛或 两面沿 脉疏被 刚毛, 侧脉 6 — 8 对, 仅 在下面 显著, 网脉不 明显。 伞形花 序单个 顶生, 多花, 径约 4 厘米; 总花梗 长 1 厘米, 无毛; 花萼长 1.5 — 2 毫米, 全缘, 无毛; 花瓣 5, 三角状 卵形, 长 2 毫米; 雄蕊 5, 花丝长 2 毫米; 子房 5 室, 花柱 5, 基部 合生。 果卵 球形, 成熟后 黑色, 长 7 毫米, 具 5 棱。 花期 5— 6 月, 果期 8 — 9 月。 产云南 西北部 (丽江 、维西 、德钦 、中甸 ), 生 于海拔 2900 — 3300 (— 3700) 米的 山谷林 中。 四川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钦。 本种与 乌敛苺 叶五加 (A. cissifolius (Griff.) Harms) 相近; 但 小叶上 面无毛 或两面 沿脉被 刚毛; 花序 基部不 再长出 花序; 花柱 基部合 生与之 不同。 李惠林 的描述 (in Sargentia 2:78 (1942)*) 认 为叶近 膜质。 事 实上我 们所见 到的标 本 俞德浚 993 5 (副模 式标本 )、 10189 (李 误引为 10188) 号, 小 叶为纸 质至坚 纸质, 绝非膜 质; 同吋 这些标 本的小 叶背面 沿脉被 刚毛, 少无 毛者; 故在此 说明。 何景的 细刺云 南五加 (变种 ) ^Acanthopanax yui Li var. parvispinosus Hoo ex Hoo et Tseng) 与 原变种 (var. yui) 的区别 在于小 枝上的 刺针状 ,长 4 一 6 毫米, 基部 膨大而 下延。 实际 上南水 北调队 9434 与 俞德浚 10189 号标 本上的 刺形及 下延情 况完全 无异; 因 此这一 变 种不能 成立应 归并。 2b. 硬毛德 钦五加 (新 变种) var. villosus Y. R. Li, var. nov. Differt a var. yui pedunculis pedicellisque luteo-villosis ; calyce 5 dentato, dentibus longo-triangularibus apicibus pilis 2 ~ i villosis fimbriatis ornatis. 本变 种与德 钦五加 (var. yui) 的主 要区别 在于总 花梗被 黄色曲 柔毛, 花梗密 被黄色 
480  云南 植物志  曲柔毛 ;萼具 5 齿, 齿 为长三 角形, 先端有 2 — 4 流 苏状长 柔毛。 云南: 保山, 麦庄锯 齿山, 山坡灌 丛中。 1964 年 5 月 ,王 新年 067( 模式! )。 3. 五加 (中国 药用植 物志) 图版 142, 6—8 五加皮 (中国 经济植 物志、 四川、 广西、 贵州、 江西、 鄂西、 云南) ,刺 五加根 (四 川中药 志), 五 叶路刺 (图鉴 、中 国药用 植物志 ), 刺五加 (四川 、贵州 、云南 )," 戈哈" (红 河哈尼 族语) 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W. W. Smith (1917), (1924) ; Nakai (1924) ; Hand.-Mazz. (1933) ; Merr. (1934) ; Lee (1935) ; Li (1942) ; 何景、 曾沧江 (1965) ; 图鉴 (1972)*. Acanthopanax spinosus auct. non Miq. : fiance (1880) ; Forbes & Hemsl. (1888) ; Harms ex Diels (1900) ; Dunn & Tutch. (1912) ; Harms & Rehder (1916), pro parte ; Harms (1918), pro parte ; Chung (1924) ; Smith (1929) ; Courtois (1933) ; Lee (1935) ; Acanthopanax hondae Matsuda (1917) ; Nakai (1924) ; Rehder (1927) ; Chun (1934) ; Cheng ex Pei (1935) ; Lee (1935) ; Acanthopanax hondae var. inerme Nakai (1924) ; Acanthopanax spinosus f. inerme Matsuda (1912) ; Acanthopanax hondae var. armatum Nakai (1924) ; Lee (1935). 灌木, 有吋蔓 生状, 高 2 — 3 米; 枝无刺 或在叶 柄基部 单生扁 平的刺 ,有吋 小枝上 疏生向 下的 扁刺, 指状 复叶在 长枝上 互生, 在 短枝上 族生; 叶柄长 5 — 8 厘米, 无毛 或疏生 小刺; 小 叶 5, 稀 3 — 4, 薄 纸质至 纸质, 倒卵形 至倒披 针形, 长 3 — 6 厘米, 宽 1 一 2.5 厘米, 先 端钝至 短渐尖 ,基部 楔形, 边 缘有圆 齿状细 锯齿, 两面无 毛或沿 脉疏被 刚毛, 背面脉 腋稍有 淡棕色 绒毛, 有侧脉 4 一 5 对, 两面都 不十分 明显, 网 脉极不 明显; 无小叶 柄或近 无柄。 伞形 花序腋 生或单 生于短 枝顶端 ,偶有 2 — 3 个在一 起的; 有花 多数, 径约 2 厘米; 总 花梗长 2 — 7.5 厘 米, 无毛; 花黄 绿色; 花萼 边缘有 5 齿; 花瓣 5, 卵状长 圆形钝 ,长约 2 亳米; 雄蕊 5, 花 丝与花 瓣等长 ;子房 2 室, 花柱 2, 纤细呈 丝状, 完全 分离, 开展, 长约 2 毫米; 花梗 纤细, 长 0.8—2 厘米。 果近圆 球形, 侧扁, 成熟吋 黑色, 径 5 — 6 毫米, 花柱 宿存。 花期 5 — 6 月, 果期 7 — 9 月。 产云南 西北部 (鹤庆 、丽江 、中甸 、维西 、贡山 )、 东南部 (蒙自 、文山 )、 东北部 (威信 ), 生 于海拔 1200 — 2600 米 河边、 灌丛中 或杂木 林中。 四川、 贵州、 广东、 湖北、 湖南、 江西、 安 徽、 浙江、 江苏、 ^ 南、 陕西 等省有 分布。 根皮 入药, 有祛 风湿, 强筋骨 之效。 本种的 叶形变 化大, 花梗长 短也有 变化。 但 其主要 特征在 于花柱 2, 纤细, 完全 分离可 与 其他种 区别。 4. 康 定五加 箭 炉五加 (植物 分类学 报), 三加皮 (西藏 中草药 ), 甲赛日 (藏语 译音) Acanthopanax lasiogyne Harms (1916), (1918)*; Chung (1924) ; Lee (1935) ; Li (1942); 何景、 曾沧江 (1965). Acanthopanax wardii W. W. Smith (1917). (1929) ; Li (1942) ; 何景、 曾沧江 (1965) ; Acanthopanax ternatus Rehder (1920) ; Chung (1924) ; Hand.-Mazz. (1933) ; Lee (1935) ; Li (1942). 灌木, 高 2 — 6 米; 枝条 光滑或 有皮刺 散生; 皮刺 呈扁圆 锥形, 直立, 基部十 分扩大 ,尖 
五加科  481  端偶 有向下 微弯。 具 3 小叶 的指状 复叶, 叶柄长 1 一 6 厘米, 无毛, 纤细; 小 叶无柄 或近无 柄, 纸质, 卵形 或倒卵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2.5 — 6 厘米, 宽 1.5 — 4 厘米, 先 端钝尖 至短渐 尖, 基部阔 楔形至 圆钝, 两侧 歪斜, 边缘全 缘或有 疏锯齿 ,侧脉 5 — 6 对, 上面 不显, 下面稍 显。 伞 形花序 顶生, 单个或 4 一 7 个; 总 花梗长 0.5 — 2 厘米, 被 绒毛或 无毛, 在其先 端与小 花梗 连结处 有簇生 的白色 绒毛; 花淡 绿色, 小 花梗长 5 — 10 毫米, 无毛 或稍被 绒毛; 苞片卵 形, 长约 2 毫米, 被白色 绒毛; 花 萼长约 1.5 毫米, 被白色 绒毛, 特别 沿边缘 被白色 绒毛, 全 缘; 花瓣 5, 三角状 卵形, 长 2 毫米, 反折; 雄蕊 5, 花丝长 2 毫米; 子房 2 室, 花柱 2, 基部合 生。 果 圆形, 侧扁, 径 6 — 8 毫米, 成熟后 黑色, 花柱 宿存, 长 1.5 — 2 毫米, 中 部以下 合生, 向外 反折。 花期 7 —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云南 西北部 (德钦 ), 生 于海拔 1900 — 3000 米 的林中 或灌木 丛中。 四 川西部 (马尔 康、 金川, 康定) 、西藏 东南部 (波密 ) 有 分布。 本种 的根可 入药, 用于 治疗风 湿性关 节痛、 跌打损 伤及小 儿筋骨 瘘软, 有祛风 除湿、 散 瘀血、 壮筋骨 之效。 本种 与白簕 [A. trifoliatus (L.) Merr.] 相近; 但 为直立 灌木, 小枝上 多少散 生扁平 皮刺; 叶柄 无刺; 总花梗 与小花 梗较短 ,在其 连结处 簇生白 色绒毛 ;花 萼边缘 有白色 绒毛; 果 实较扁 平与之 区别。 5. 白簕 鹅 掌簕、 三加皮 (图鉴 ), 刺三加 (贵州 、湖南 ), 白刺尖 (贵州 ), 刺 五加、 五加皮 (云南 ), "哈扁 "(傣 语译音 ), 刺三甲 (四川 ) Acanthopanax trifoliatus (L.) Merr. (1906) ; Schneider (1909) ; Rehder (1914) ; Harms & Rehder (1916) ; Harms (1918); Chung (1924) ; Nakai (1924) ; Merr. (1927) ; W. W. Smith (1929—30) ; MeClure (1931) ; Hand.-Mazz. (1933), (1934) ; Lee (1935); Merr. (1935), (1937) ; Li (1942) ; 何景、 曾沧江 (1965) ; 图鉴 (1972)*. Zanthoxylum trifoliatum Linn. (1753) ; Panax aculeatus Ait. (1789) ; DC. (1830) ; G. Don (1834) ; Plectronia chinensis Lour. (1790), ed. Willd. (1793) ; Panax loureiranus DC. (1830); Aralia trifoliata Meyen (1835), nomen nudum ; Walp. (1843) ; K. Koch (1859); Acanthopanax aculeatus H. Witte (1861); Seem. (1867), (1868) ; Hance (1867);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 Franeh. (1884) ; Forbes & Hemsl. (1888) ; Harms (1894) ; Harms ex Diels (1900) ; Dunn & Tutch. (1912) ; Vig. (1923) ; Courtois (1933) ; Acanthopanax sepium Seem. (1867), (1868). 5a. 白簕 图版 142, 9—11 var. trifoliatus 攀援状 灌木, 高 1 一 7 米; 枝 上疏生 扁平而 先端下 弯基部 扩大的 皮刺, 往往在 叶柄基 部出现 I— 2 个刺。 指 状复叶 有小叶 3 , 稀 4 — 5; 叶柄长 2 — 6 厘米, 散生刺 稀无刺 ;小叶 纸质, 具 短柄, 椭圆状 卵形或 倒卵形 至长椭 圆形, 长 4—8 厘米, 宽 2.5~4.5 厘米, 先端短 尖至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 缘常有 疏圆钝 齿或细 锯齿, 无毛或 上面脉 上疏生 刚毛, 侧脉 5 — 7 对, 仅 在下面 明显。 伞 形花序 3 — 10 个或更 多组成 复伞形 花序或 总伏至 圆锥状 ,稀 单一, 
482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42 1—5. 吴茱萸 叶五加 Acanthopanax evodiaefolius Franch., 1 . 花枝 ,2. 叶背一 部分, 3. 花, 4. 子房, 5. 果实: 6— 8. 五加 A. gracilistylus W. W. Smith, 6. 花枝, 7. 花, 8. 果实: 9—11. 白簕 A. trifo'liatus (Linn.) Merr., 9. 花枝, 10. 花, 11. 果实。 
五加科  483  生于 枝顶; 总 花梗长 2 — 7 厘米; 花黄 绿色; 小 花梗长 1 一 2 厘米, 纤细; 花萼稍 5 齿, 长 1.5 毫米, 无毛; 花瓣 5, 三角状 卵形, 长约 2 毫米; 雄蕊 5, 花丝长 2 — 3 毫米; 子房 2 室, 花柱 2, 合生至 中部。 果扁 球形, 成熟吋 黑色, 径约 5 毫米, 花柱 宿存, 先端 外弯。 花期 8— 10 月, 果期 10— 12 月。 产云 南全省 各地, 生 于海拔 700 — 3200 米 林中、 林 缘或灌 丛中; 西藏、 四川、 贵州、 广 西、 广东、 湖南、 湖北、 浙江、 江西、 福建、 台 湾等省 区从低 海拔至 较高海 拔都有 分布。 喜马 拉雅山 脉东部 地区, 日 本, 越南, 菲律宾 亦有。 本种 的根、 根皮、 茎及叶 入药, 治 疗风湿 麻木, 跌打 损伤及 咳嗽, 有舒筋 活络、 祛风除 湿、 理气、 止咳 之效。 本 种与康 定五加 (A. lasiogyne Harms) 相似; 但叶柄 上疏生 皮刺; 总花 梗与花 梗连结 处无 毛与之 区别。 5b. 刚毛 叶五加 var. setosus Li (1942). 本变 种小叶 上面沿 脉疏被 刚毛, 边缘为 锐尖的 刚毛状 锯齿; 伞形 花序少 数生于 枝端。 产云南 东南部 (屏 边、 金平、 蒙自) 、南部 (思茅 ), 海拔 1100 — 1400 米 山谷、 山 坡次生 林中 ;贵州 、广西 、广 东也有 分布。 6. 藤五加 秤 杆树、 刺五加 (丽江 ) Acanthopanax leucorrhizus (Oliv.) Harms (1894) ; Harms ex Diels (1900) ; Harms (1916) ; (1918) ; Chung (1924) ; Rehder (1928) ; Lee (1935) ; 钟补求 (1936) ; 陈嵘 (1937); Li (1942) ; 何景、 曾沧江 (1965). Eleutherococcus leucorrhizus Oliv. (1887)*; Forbes & Hemsl. (1888); Nakai (1927). 6a. 藤五加 图版 141, 7— 8 var. leucorrhizus 灌木, 高 2~4 米, 全体 无毛; 小枝无 刺或节 上有少 数刺。 指状 复叶, 有小叶 5, 稀 3 — 4; 叶柄长 3 — 7 厘米, 具 条纹, 偶在 顶端有 1 一 2 个刺; 小叶 纸质, 具 短柄, 倒卵形 、长 圆形、 披 针形 至倒披 针形, 长 5 — 12 厘米, 宽 2~4 厘米, 先端渐 尖至长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缘 有锐尖 的重 锯齿, 侧脉 6 — 10 对, 至边缘 网结, 在两面 较明显 ,网脉 不显; 小 叶柄长 3 — 6 毫米。 伞 形花序 顶生, 单个 或数个 组成伞 房状; 总 花梗长 4 一 14 厘米; 伞形花 序有花 多数, 径 3 — 5 厘米; 花绿色 ;小 花梗长 1—2 厘米; 花萼 无毛, 边缘有 5 小齿; 花瓣 5, 卵形, 长约 2 毫米, 开后 反折; 雄蕊 5, 花丝长 2 毫米; 子房 5 室, 花柱 合生成 1 短 柱状。 果实卵 球形, 径 3 — 7 毫米, 具 5 稜, 成熟后 黑色, 花柱 宿存。 花期 7 — 8 月 , 果期 9—10 月 。 产云南 西北部 (维西 、丽江 )、 东北部 (永善 、彝良 ), 生 于海拔 1800 — 2300 米 林下。 四 川、 湖北、 甘 肃等省 也有。 本种与 雷五加 Acanthopanax simonii 相似; 但小 叶两面 无毛; 花 序梗长 4 一 14 厘米, 小 花梗长 1 一 2 厘 米与之 区别。 本种种 子含脂 肪油, 可供工 业用, 茎皮含 芳香油 ,根皮 入药。 
484  云南 植物志  6b. 毛叶 藤五加 糙 叶变种 (植物 分类学 报), 红毛 五加、 毛五加 (湖北 ), 红毛五 加皮、 刺甲皮 (四 川中药 志) var. fulvescens Harms et Rehder (1916) ; Harms (1918) ; Chung (1924) ; Lee (1935) ; Li (1942) ; 何景、 曾沧江 (1965). Eleutherococcus leucorrhizus var. fulvescens Nakai (1927) ; Acanthopanax longipes Hand.-Mazz. (1933). 小叶 3 — 5, 多为椭 圆形, 大 而宽, 边 缘有尖 锐而细 密的锯 齿或重 锯齿, 上面粗 糙有短 柔毛, 下面沿 脉有暗 黄色短 柔毛; 小叶柄 上密被 黄色短 柔毛。 产云南 西北部 (维 西、 丽江、 中甸、 德钦) 海拔 2400 — 3100 米、 东北部 (永 善、 大关、 镇 雄) 海拔 1650 — 2500 米 山谷、 山坡密 林中; 亦分布 于陕西 南部、 四川 西部、 湖北西 部及江 西。 江西新 记录! 本种树 皮入药 ,治 疗关节 疼痛, 跌打 损伤。 有祛风 除湿、 强筋骨 、治瘘 痹及拘 挛疼痛 之效。 7. 雷五加 (贵州 草药) 图版 HI, 4 — 6 西 蒙五加 (植 物分类 学报) Acanthopanax simonii Simon-Louis ex Schneider (1909)* ; Dunn (1911) ; Bean (1914) ; Harms & Rehder (1916) ; Harms (1918) ; Chung (1924) ; Hand.-Mazz. (1933) ; Lee (1935) ; Li (1942) ; 何景、 曾沧江 (1965). Eleutherococcus simonii Decne. ex Simon-Louis (1902), nomen nudum ; Hesse (1913)* ; Nakai (1927) ; Eleutherococcus leucorrhizus auct. non Oliv. : Hort. ex Gard. (1905)*. 灌木, 高约 3 米; 小枝 无毛, 在叶柄 下面节 上散生 直刺。 指状 复叶, 有小叶 5, 禺有 3 — 4; 叶柄长 5 — 9 厘米, 常疏生 细刺或 无刺; 小叶 纸质, 两面沿 脉疏被 硬毛或 刺毛, 长 圆形至 倒披 针形, 长 4 一 12 厘米, 宽 1.5~4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楔 形至阔 楔形, 边 缘细锯 齿或细 重 锯齿, 侧脉 8 — 10 对, 在两 面都较 显著; 小 叶柄长 2 — 7 毫米。 伞 形花序 2 — 5 个 生于枝 顶, 有花 多数, 直径 2 — 3 厘米; 总 花梗长 1 一 5 厘米, 无毛; 花梗细 ,长 4—10 毫米, 无毛; 花 小, 绿色; 花萼 全缘或 有小的 5 齿; 花瓣 5, 卵形, 长 1.5 毫米, 反折; 雄蕊 5, 花丝长 1.5 毫 米; 子房 5 室, 花柱 合生成 1 短柱。 果卵 球形, 径 5 — 6 毫米, 微具 5 稜, 成熟后 黑色, 花柱 宿存, 长约 1.2 毫米。 花期 7— 8 月, 果期 9—10 月。 产云南 东北部 (镇雄 、大关 、彝良 ), 生 于海拔 1800 米林内 ;亦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湖南、 湖北 等省。 四川新 记录。 本种与 藤五加 [A. leucorrhizus (Oliv.) Harms] 相似; 但小叶 两面有 稀疏的 刺毛; 伞 形花序 2 — 5 个顶生 ,总 花梗长 1 一 5 厘米, 小 花梗长 4 一 10 亳米; 花 柱完全 合生成 1 短柱 与之 不同。 本种 之根皮 入药, 有祛风 除湿、 强筋壮 骨及化 瘀生肌 之效。 8. 吴茱萸 叶五加 Acanthopanax evodiaefolius Franch. (1896) ; Hasms ex Diels (1900) ; Levi. (1915) ; Harms & Rehder (1916) ; Harms (1918)*; Chun (1924) ; Rehder (1927) ; 
五加科  485  Chien (1927) ; W. W. Smith (1929) ; Hand.-Mazz. (1933) ; Lee (1935) ; Li (1942) ; 何景、 曾沧江 (1965); 图鉴 (1972". Evodiopanax evodiaefolius Nakai (1924). 8 吴茱萸 叶五加 图版 142, 1—5 var. evodiaefolius 落叶 乔木, 无刺, 高 2—12 米。 掌状 复叶在 短枝上 簇生, 在 长枝上 互生; 小叶 3, 椭圆 形至长 椭圆状 披针形 、长圆 状卵形 至卵状 披针形 ,长 7 — 17 厘米, 宽 3 — 7 厘米, 先 端渐尖 至长 渐尖, 基部楔 形至阔 楔形, 两侧的 歪斜, 边缘为 钻状锐 尖的小 锯齿, 有侧脉 8 — 10 对, 两面 显著, 网脉 在两面 明显, 上面 无毛, 下面 脉腋簇 生锈色 绒毛; 小叶无 柄或具 短柄, 在叶 柄 连结处 有锈色 绒毛。 伞 形花序 1 个 或数个 簇生于 枝顶, 排列成 复伞形 花序; 总 花梗纤 细, 长 2 — 16 厘米, 无毛; 伞形花 序有花 数朵; 苞片 膜质, 线状披 针形, 长约 2 毫米; 小花梗 纤细, 长 1 一 2.3 厘米; 小苞片 膜质, 线形, 长约 2 毫米; 花 绿色; 花 萼长约 1 毫米, 边缘有 小的 5 齿或 全缘; 花瓣 4 (一 5), 长圆形 ,长约 2.5 亳米, 反折; 雄蕊 4 (一 5), 花丝与 花瓣等 长; 子房 下位, 2-4 室, 花柱 2 — 4, 下部 合生。 果实近 球形, 径约 5 毫米, 成熟后 黑色, 有 2~4 浅稜。 花期 6—7 月, 果期 8—10 月。 产云南 西北部 (维 西、 鹤庆、 贡山、 德钦、 丽江、 中甸、 福贡、 沧怒分 水岭、 漾濞) 及 镇雄、 禄劝、 景东、 镇康 等地, 海拔 1800 — 3500 米 山谷、 山坡 林中; 亦分布 于我国 四川、 贵州、 广 西、 江西、 浙江、 安徽、 陝西及 西藏等 省区。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洋 芋山。 本 种与假 吴茱萸 叶五加 (A. evodiaefolius Fr. vaa pseudo-evodiaefolius Feng) 相近; 但 叶为椭 圆形或 椭圆状 披针形 至卵状 披针形 ;果实 较小; 径约 5 毫 米与之 区别。 8b. 假 吴茱萸 叶五加 var. pseudo-evodiaefolius Feng, var. nov. A var. evodiaefolio Fr. affinis, sed foliolis oblongis vel oblongo-lanceolatis, calycibus margine 4 ~ 5-dentatis dentibus linearibus, acutis, fruetibus majoribus, globosis 8 ~ 10 mm. diam. differt. 与前者 (var. evodiaefolius) 相近; 但 是小叶 为长圆 形至长 圆状披 针形; 萼缘有 4— 5 尖 齿, 齿呈 线形; 果大, 圆球形 ,直径 8 — 10 毫 米与之 区别。 产云南 东南部 (富 宁、. 西畴、 屏边) ,生 于海拔 1000 — 1780 米山 地密林 或混交 林中。 云南: 富宁, 龙迈, 王启无 88748 ( 模式 )。 8c. 细梗 吴茱萸 叶五加 var. gracilis W. W. Smith (1917) ; Chung (1924) ; Hand.-Mazz. (1933), (1939) ; Lee (1935) ; Li (1942); 何景、 曾沧江 (1965) . 小叶 5, 稀 3, 背面脉 腋有锈 色绒毛 ;伞形 花序花 少数, 花梗 纤细; 果柄长 1 一 3.5 厘米。 产云南 西北部 (贡山 、中甸 、丽江 )、 东北部 (大 关、 彝良 ), 生 于海拔 2800 — 3500 米山 地 林中。 亦分布 于四川 、贵 州及广 西东南 部至东 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M. 锈毛 吴茱萸 叶五加 var. ferrugineus W. W. Smith (1917), (1924), (1930); Chung (1924) ; Hand.- Mazz. (1933) ; Lee (1935) ; Li (1942) ; 何景、 曾沧江 (1965). 
486  云南 植物志  Evodiopanax evodiaefolius var. ferrugineus Nakai (1924). 小 叶背面 沿侧脉 被锈色 绒毛; 花梗及 小花梗 被锈色 绒毛。 产云南 西北部 (维 西、 贡山、 德钦 )、 西南部 (凤 庆、 腾冲 )、 东南部 (文山 ), 生 于海拔 2600 — 3250 米 林中。 分布于 四川、 贵 州的东 南部及 西藏东 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瑞丽。 8e. 粉 绿吴萸 叶五加 var. glaucus Feng, var. nov. A var. evodiaefolio Fr. affinis, sed plantis fruticulosis, foliolis minoribus 3 ~ 8 cm. longis, apiee obtusis, subtus glaucis, in axillis nervorum et apice petiolulorun glabris. 本变种 与原种 的区别 在于为 小灌木 ;小叶 较小, 长 3 — 8 厘米, 先端 钝尖, 背面粉 绿色, 脉腋和 小叶柄 接结处 无毛。 产云南 西北部 (贡 山怒 江和独 龙江分 水岭) 海拔 3300 — 3500 米灌 丛中。 云南: 贡山, 俞德浚 19318 ( 模式 )。 9. 狭 叶五加 魏 氏五加 (植 物分类 学报) Acanthopanax wilsonii Harms (1916), (1918) ; Chung (1924) ; Hand.-Mazz. (1933) ; Lee (1935) ; Li (1942) ; 何景、 曾沧江 (1965). Eleutherococcus wilsonii Nakai (1924) , (1927). 小灌木 ,高 2 — 3 米, 无毛或 在小枝 上疏被 微柔毛 ,无刺 或仅在 节上有 皮刺。 指 状复叶 具柄, 叶柄长 1.5 — 6 厘米, 无毛; 小叶 3 — 5, 纸质, 无柄, 倒披 针形或 披针形 至长圆 状倒披 针形, 长 4 一 7.5 厘米, 宽 0.5 — 3 厘米, 先端钝 至渐尖 ,基部 渐狭, 两侧的 常歪斜 ,边 缘有不 规则 的细重 锯齿, 两面 无毛, 有侧脉 6—8 对, 上面 不显, 下面 明显。 伞形花 序单个 顶生, 有 花多数 ,径 2.5 — 3.5 厘米; 总 花梗长 1 一 5 厘米, 无毛, 往往 在其基 部长出 1 一 2 朵花, 其花 梗长约 2 厘米; 小 花梗长 1 一 1.5 厘米; 花淡 绿色; 花萼 无毛, 全 缘或有 5 小齿; 花瓣 5, 三角 状卵形 ,长 1.5 — 2 毫米; 雄蕊 5, 花丝长 2 毫米; 子房 3 — 5 室, 花柱 3 — 5, 基部 合生。 果近 球形, 具棱, 径 6—12 毫米, 花柱 宿存, 长约 1.5 毫米。 花期 6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云南 西北部 (中甸 、鹤庆 、丽江 ), 生 于海拔 2700 — 3500 (—3600) 米的 林中及 林缘。 四川有 分布。 本种与 吴茱萸 叶五加 (A. evodiaefolius Franch) 相近; 但为小 灌木, 枝 无刺或 在节上 有刺; 伞 形花序 单一, 往往 在总花 梗基部 又长出 1—2 朵花; 花柱 3 — 5; 果明显 具稜; 叶较 小, 叶形固 定与之 区别。 15. 幌 伞讽属 Heteropanax Seem. 无刺 乔木。 叶为数 回羽状 复叶。 伞 形花序 集成大 圆锥花 序式; 苞 片小; 花杂性 ,两性 花着生 顶生伞 形花序 ,雄花 侧生; 花萼近 于全缘 ,具 细齿; 花瓣 5, 镊 合状; 雄蕊 5; 子房下 位, 2 室, 每室具 1 胚珠, 花柱 2, 基部 分离。 果扁 圆形, 近孪生 ,种子 压扁。 约 5 种, 分布于 印度, 印度尼 西亚, 越南至 我国。 我国 全产。 云南有 4 种和 1 变种, 产 
五 加 科  487  南部 热地。 为极美 丽的庭 园绿化 树木, 南部 热地可 植为庭 荫树。 分种 检索表 1 (8) 小叶 较大, 楠圆形 ,长约 5. 5 — 12 厘米, 宽 3 — 6 厘米; 果 微扁。 2(7) 果梗长 5 亳米 以上。 3 (6) 小叶 上面无 光泽; 花 梗在开 花吋长 2 毫米, 宿存 花柱长 2 毫米。 4 (5) 小叶 先端短 渐尖, 基 部楔形 1. 榥伞枫 H. fragran. 5 (4) 小叶 先端长 渐尖, 基部 狭楔形 lb. 狭叶 幌伞执 H. fragrans var. attenuatu. 6 (3) 小叶 上面有 光泽; 花 梗在开 花吋长 5—10 毫米, 宿存 花柱长 3 — 4 毫米 2. 亮叶 幌伞讽 H. nitentifoliu 蘑 7 (2) 果 梗短, 长 2 — 3 毫米 3. 云南 幌伞枫 H. yunnanentis 8 (1) 小 叶小, 椭圆状 披针形 ,长 3 — 5. 5 厘米, 宽 1一2.5 厘米 4. 罗汉伞 H. chinenoi. 1. 榥伞枫 (广东 ) Heteropanax fragrans (Roxb.) Seem. (1865), (1866), (1868)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97) ; Forbes & Hemsl. (1888) ; Dunn & Tuteh. (1912) ; Levi. (1915) ; Viguier (1923) ; Chung (1924) ; Merr. & Chun (1935) ; Li (1942). Panax fragrans Roxb. (1814), nomen nudum, (1832) ; DC. (1830). Hedera fragrans D. Don (1825). la. 榥伞枳 图版 143, 1—5 var. fragrans 乔木, 高 8—20 米。 叶为多 回羽状 复叶, 宽达 0.5 — 1 米; 小叶 纸质, 对生, 橢圆形 ,长 6—12 厘米, 宽 3—6 厘米, 先端短 渐尖, 基部 楔形, 全缘, 两面 均平滑 无毛, 侧脉 6 — 10 对, 微 隆起; 叶柄长 15 — 30 厘米, 小 叶柄长 1 厘米, 平滑 无毛; 托叶小 ,不 明显。 圆锥 花序顶 生, 长 30 — 40 厘米, 被锈 色星状 绒毛, 后渐 脱落, 伞形花 序在分 枝上排 列成总 状花序 ,分枝 长 10 — 20 厘米; 苞片小 ,卵形 ,长 2 — 3 毫米, 宿存; 伞形 花序具 多花, 几为密 头状, 直径约 1—1.2 厘米, 有 1 一 2 厘米长 的柄, 花梗长 2 毫米, 果时 延长; 花萼被 绒毛, 长 2 毫米, 几全 缘 或具不 明显的 5 齿; 花瓣 5, 卵形, 长 2 毫米, 微被 绒毛; 雄蕊 5, 花丝长 3 毫米; 子房 2 室, 花柱 2, 离生, 开展。 果微 侧扁, 径约 7 毫米, 厚 3 — 5 毫米, 无 毛或有 粉霜, 果梗长 0.8 一 1.5 厘^, 花柱长 2 毫米, 种子 2, 楠圆形 而扁, 长 4 毫米。 花期 3 — 4 月。 果期 冬季。 产云 南南部 (景洪 、勐腊 、景东 )、 东南部 (西畴 、麻 栗坡) 及耿马 等地, 生 于海拔 800 — 1400 米的杂 木林、 灌丛、 山坡沟 谷边。 亦 分布于 广东、 广西。 印度, 缅甸及 印度尼 西亚也 有。 树 皮和根 入药, 有凉血 解毒、 消 肿止痛 之功, 治疮毒 有效。 树形 伞状, 有 浓荫, 广州常 植 为庭荫 树或行 道树。 lb. 狭叶 幌伞枫 var. attenuatus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 Li (1942). 
488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43 1 一 5. 幌伞枫 Hetropanax fragrans (Roxb.) Seem., 1 . 叶, 2. 果枝, 3. 花, 4. 花瓣, 5. 果实; 6 — 8. 锈 毛五叶 参 Pentapanax henryi Harms, 6. 花枝, 7. 花, 8. 果实; 9 一 11. 五叶参 P. leschenaultii (Wight & Ami.) Seem., 9. 花枝, 10. 花 , 1 1 • 果实。 
五加科  489  小叶椭 圆形, 长 11 厘米, 宽 4.5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 狭楔形 与原变 种不同 。 产云 南南部 (景洪 ); 广东 海南岛 也产。 分布于 印度。 2* 亮叶 榥伞枫 Heteropanax nitentifolius Hoo ex Hoo et Tseng (1965). 乔木, 高 4 一 7 米。 叶大, 长约 1 米, 2 回羽状 复叶, 小叶 革质, 长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8 -12.5 厘米, 宽 3.5 — 5.8 厘米, 先端短 渐尖, 基部宽 楔形, 边全缘 而反卷 ,叶 上面绿 色而光 亮, 侧脉约 8 对, 上面 下陷, 下面 隆起; 叶柄长 10 厘米, 侧生小 叶柄长 0.3 — 1.2 厘米, 顶生 小 叶柄长 2.2 厘米, 均无毛 ;托叶 贴生。 大 圆锥花 序长约 80 — 160 厘米, 具多枝 ,密 被锈色 绒毛, 分枝长 2—14 厘米, 主轴 有苞片 8—16, 卵形, 分枝总 状花序 排列, 长 5 — 14 厘米, 伞 形花序 在顶端 着生, 单 生或轮 生状, 多花或 少花, 花梗长 1.5 — 2 厘米, 小 花梗长 5 — 10 毫 米; 花淡 绿色; 花萼密 被锈色 绒毛, 长 2 毫米, 具 5 齿, 三角形 ,长 0.6 毫米; 花瓣 5, 三角状 长圆形 ,长 2 毫米; 雄蕊 5, 花丝长 2 毫米; 子房 2 室, 花柱 2, 离生, 开展, 长约 3 — 4 毫米。 果 未见。 花期 11 月。 产云南 东南部 (河口 ), 生 于海拔 120—740 米的 路边。 分布 于越南 北部的 老街。 与 幌伞枫 [H. fragrans (Roxb.) Seem.] 板相似 ;但 本种叶 革质, 上面有 光泽; 小花梗 长 5 — 10 毫米, 花柱 较长, 长 3 — 4 毫米; 后者叶 纸质, 上面无 光泽, 小 花梗长 2 毫米, 花柱 较短, 仅 2 亳米而 不同。 模式标 本采自 河口。 3. 云南 棵伞枳 Heteropanax yunnanensis Hoo ex Hoo et Tseng (1965). 乔木, 高 10 米。 叶为二 回羽状 复叶, 长 20 — 50 厘米; 叶柄圆 筒形, 无毛, 长 6 — 22 厘 米; 每 羽片有 2—4 对 小叶; 小叶纸 质或薄 革质, 圆形或 卵形, 长 4.5 — 5.5 厘米, 宽 3.5 — 4.2 厘米, 先端突 短尖至 渐尖, 基部圆 形或阔 楔形, 全缘, 侧脉 4 一 5, 两面均 几明显 ;侧 生小叶 柄长 2 — 12 毫米, 顶生 小叶长 2.2 厘米; 托叶与 叶柄基 部合生 ,先端 分离, 阔三 角形, 长 2 毫 米, 密 被锈色 绒毛。 圆锥 花序具 多枝, 长 20—25 厘米, 密被锈 色绒毛 ;伞 形花序 15 — 25 个 排列成 总状, 果梗长 2 — 3 厘米, 小 果梗长 2 — 3 毫米, 每个 伞形花 序有果 10 — 2 5 个或更 多; 苞片三 角状, 密 被锈色 绒毛。 花 未见。 果扁 球形, 径 6 — 7 亳米, 厚约 1.5 毫米, 宿存花 柱 2, 离生, 下弯。 花期 11 月, 果期 5 月。 产云南 西南部 (澜沧 、景谷 ), 生 于海拔 1500 米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澜沧。 本种 果实扁 球形, 果梗短 ,与幌 伞枫易 区别。 4. 罗汉伞 Heteropanax chinensis (Dunn) Li (1942)*. heteropanax fragrans var. chinensis Dunn (1906). 乔木, 高 7— 8 米; 小枝 被锈色 绒毛。 叶为数 回羽状 复叶, 长 80 — 100 厘米, 羽片 对生, 具 节, 总梗长 20—35 厘米, 无毛; 小叶 对生, 纸质, 光滑 无毛, 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2.5 — 6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狭 楔形, 边缘 全缘, 上面 绿色, 下面苍 绿色, 侧脉 6 对, 上面 不 明显, 下面微 隆起; 小 叶柄长 3 — 10 毫米。 圆锥 花序长 30—60 厘米, 被锈色 绒毛, 果吋 逐渐 脱落, 伞 形花序 在分枝 上总状 排列, 分枝长 4 一 7 厘米, 苞片 卵形, 长 5 毫米, 被 锈色绒 毛; 伞形 花序具 多花, 小 花梗长 3 — 5 毫米, 果吋 延长达 7 — 10 毫米; 花 黄色; 萼密被 锈色绒 
490  云南 植物志  毛, 长 2 毫米, 有 5 齿; 花瓣 5, 长 2 毫米, 卵形, 先端尖 ;雄蕊 5, 花丝长 3 毫米; 子房 2 室, 花柱 2, 离生。 果扁 圆形, 径 6—8 毫米, 厚 2 毫米, 红 黑色, 花柱长 2 — 3 毫米。 花期 9 一 10 月。 果期 4 月。 产云 南南部 (思茅 ), 生 于海拔 760 — 1600 米的 山坡密 林中、 路旁、 沟 谷中。 亦 分布于 广西东 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思茅。 本种 叶小, 先端长 渐尖, 果 极扁, 与其他 种极易 区别。 16. 偬木属 Aralia Linn. 小 乔木、 灌木或 草本, 有刺或 无刺。 叶互生 ,落 叶性, 1 一 3 回羽状 复叶。 花杂性 同株, 伞形花 序排列 成圆錐 花序式 ;萼 5 齿裂; 花瓣 5, 覆瓦状 排列; 雄蕊 5; 子房 下位, 2-5 室, 花柱 2 — 5, 分离 或基部 合生。 果为核 果或浆 果伏, 近 球形, 3 — 5 稜; 种子压 扁。 约 40 余种, 分布于 亚洲、 大洋 洲和北 美洲。 我国有 30 余种, 产南北 各省; 云南有 17 种和 4 变种, 产全省 各地。 分种 检索表 1 (30) 小 乔木或 灌木。 2(29) 花具明 显的小 花梗, 伞形花 序式。 3(28) 圆锥花 序具长 主轴, 一级分 枝在主 轴上总 状排列 (组 1. 饬木组 Aralia)。 4(7) 植 株全体 无刺。 5(6) 叶为 1 一 2 回羽伏 复叶, 小 叶卵形 至圆形 1. 圆 叶惚木 A. caesia 6(5) 叶为 2 — 3 回羽伏 复叶, 小 叶长圆 伏卵形 至卵状 披针形 2 . 川 西坊木 A. wUsonii 7(4) 植 株全体 有刺。 8 (15) 干 及枝密 被刺; 叶轴、 小叶轴 、叶 柄和花 序均或 多或少 有刺。 9 (12) 伞形 花序具 多花, 小花 梗被短 柔毛; 叶轴 和叶柄 具刺。 10(11) 小叶片 中肋具 长刺毛 ;小 花梗长 1 一 1.5 厘米; 果径约 4 毫米 3. 广 东&木 A. armata 11(10) 小叶 片中肋 不具长 刺毛; 小花梗 较长, 长 1 一 2 厘米; 果较大 ,径约 6 毫米 4. 腾 冲惚木 A. tengyuehensis 12( 9 ) 伞形 花序具 6 — 15 花, 小花 梗无毛 或近于 无毛; 叶轴和 叶柄近 于无刺 或具极 稀刺。 13(14) 小叶楠 圆形至 卵状椭 圆形, 长 4 一 9 厘米, 宽 2 — 3. 5 厘米; 苞片狭 长圆形 ,长 5 — 10 毫米 S, 小叶 惚木 A. foliolosa 14(13) 小叶 卵状披 针形, 长 9 一 12 厘米, 宽 3 — 5 厘米; 苞片披 针形, 长 15 毫米 6,满 沧&木 A. lanttangensia 15( 8 ) 干及 枝密被 刺或疏 被刺, 叶轴、 小叶轴 、叶柄 和花序 无刺或 偶具极 少散开 的刺。 16(23) 小花 梗短, 长 4 一 8 毫米。 17(22) 伞形 花序具 多花, 叶及花 序被短 柔毛。 18(21) 小叶上 面无毛 或粗糙 ,下面 无毛而 粉绿色 或仅脉 上被短 柔毛。 19(20) 小 叶上面 粗糙或 无毛, 下面脉 上密被 短柔毛 木 A. chi D en*i. 20(19) 小 叶上面 无毛, 下面粉 绿色, 无毛或 仅在脉 上疏被 短柔毛 
五加科  491  7b, 白背叶 樓木 A. chinentis var. nuda 21(18) 小叶上 面密被 黄色糙 伏毛, 下 面密被 黄色糙 伏绒毛 8 . 景 东惚木 A. gintungensi. 22(17) 伞形花 序仅有 15 — 20 朵花, 叶及 花序被 黄色软 长柔毛 9b. 短柄云 南惚木 A. thomsonii var. brevipedicellata 23(16) 小花 梗长, 长 8 — 30 毫米。 24(27) 叶 纸质, 下面被 黄色软 长柔毛 ;伞形 花序具 15 — 20 花。 25(26) 叶、 叶轴、 叶柄 及花序 密被毛 9. 云南 木 A. thomsonii 26(25) 叶、 叶轴、 叶柄及 花序均 被少数 毛或近 于无毛 9c. 少毛云 南惚木 A. thomsonii var. glabrescens 27(24) 叶 革质, 下面密 被黄色 绒毛; 伞形 花序具 3Q — 50 花 10. 鸟不企 A. decai.neana 28( 3 ) 圆锥花 序的主 轴短, 一 级分枝 在主轴 上伞房 状排列 (组 2 . 指序 惚木组 Digitatipanicula) …… 11_粗 毛想木 A. searelliana 29( 2 ) 花不 具梗, 头状 花序式 (组 3. 头序 钧木组 Capituligerae) I 2 . 毛 叶偬木 A. da.yphylU 30( 1 ) 多年 生宿根 草本。 31(38) 聚伞花 序式, 主轴长 5 厘米 (组 4. 龙眼 独活组 Anoinalaeh 32(37) 侧生 小叶柄 短或几 无柄, 长 0.1 — 1.2 厘米。 33(34) 小叶 较小, 长 1 一 3. 5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边 缘具密 而深裂 重锯齿 13. 芹叶龙 眼独活 A. apioide. 34(33) 小叶 较大, 长 3—12 厘米, 宽 1.5 — 7 厘米, 边 缘具锯 齿或钝 锯齿。 35(36) 小叶 膜质, 较大, 长 3—12 厘米, 宽 1.5—7 厘米; 花梗长 3 — 10 厘米… 14. 龙 眼独活 A. farge.il 36(35) 小叶坚 纸质, 较小, 长 2 — 7 厘米, 宽 1.4 一 4. 5 厘米; 花梗长 5 — 6 毫米 云南龙 眼独活 A. yunnanensis 37(32) 侧生小 叶柄长 5 — 30 毫米 16. 浓紫龙 眼独活 A. atropurpurea 38(31) 圆锥花 序式, 主轴长 10 厘米 或更长 (组 S. 土 当归组 Gemiinae) 17. 黑果 土当归 A.melanocarpa 1. 圆 叶棕木 图版 144, 9 一 10 Aralia caesia Hand.-Mazz. (1933) ; Li (1942). Aralia staphyleina Hand.-Mazz. (1933)*. 落叶 灌木, 高 2 — 3 米, 全 体平滑 无毛。 叶 1 一 2 回羽状 复叶, 长 10 — 25 厘米, 每羽片 有小叶 5 — 7, 小叶 卵形至 圆形, 长 3 — 6 厘米, 宽 1.5 — 4 厘米, 先端急 尖至短 渐尖, 基部圆 形, 有吋 偏斜, 具细 锯齿, 侧脉 4 一 6, 两面均 明显, 网脉 在两面 明显, 叶 上面淡 绿色, 下面粉 绿色; 侧生小 叶柄长 — 2 厘米, 顶生小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圆 锥花序 顶生, 长 20—30 厘 米, 平滑 无毛, 粉淡 紫色, 分枝长 7 — 15 厘米, 花梗长 2 — 3 厘米, 果吋 延长。 伞 形花序 7 — 25 花; 小 花梗长 4 — 8 毫米, 果吋 延长达 6 — 18 毫米; 苞片披 针形, 干 膜质, 长 3—5 毫米。 花小, 黄 白色; 萼长约 2 毫米, 具 5 齿; 花瓣 5, 长圆状 卵形, 长约 2.5 毫米; 雄蕊 5, 花 丝长约 2 亳米; 子房 5 室, 花柱 5, 分离。 果圆 球形, 径 4 一 7 毫米, 有 5 稜, 黑色, 花 柱宿存 5, 反曲。 花期 5 — 6 月, 果期 8— 9 月。 产 滇西北 (中 甸、 丽江 ), 生 于海拔 2 100 — MOO 米的 灌丛、 石灰 岩缝隙 或开扩 的松林 中。 四川 亦有。 模 式标本 采自中 甸哈巴 雪山。 H. Handel-Mazzetti 发 表本种 吋根据 1 号标本 (Hand.-Mazz. 4410), 系 1 回 羽状复 
492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44 1 一 4. 鸟不企 Aralia decaisneana Hance, I • 叶, 2. 花序, 3. 花, 4. 果实; 5— 8. 栴木 A. chinensis Linn. 叶枝, 6. 花序, 7. 花 (放大 ),8. 果实; 9— 10. 圆 叶摁木 A. caesia Hand.-Mazz., 9. 叶枝及 果序, 10. 果实, 
五加科  493  叶。 而在模 式产地 附近, 昆明植 物硏究 所中甸 队所采 63 — 3003 号则系 2 回羽状 复叶。 李惠林 (1942) 把 A. staphyleina Hand.-Mazz. 归并入 本种, 因未见 到模式 标本, 故暂 按 李惠林 意见。 2JII 西梅本 Aralia wilsonii Harms (1916) ; Chung (1924) ; Li (1942). Aralia yunnanensis auct. non Franch. : Hand.-Mazz. (1933). 无刺 灌木, 高 1—2 米。 叶为 2—3 回羽状 复叶, 长 20—40 厘米, 每羽片 有小叶 3 — 5, 小叶纸 质或几 革质, 长圆状 卵形至 卵状披 针形, 长 1.5 — 5.5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先 端渐尖 至短尖 ,基部 钝至近 圆形, 一侧 偏斜, 边缘 具不整 齐细锯 齿至重 锯齿, 侧脉 6 对, 在 两面均 明显, 网脉在 两面均 明显, 叶两面 无毛, 上面 绿色, 下面粉 绿色, 在侧 脉上偶 有极疏 刺毛; 小 叶柄长 0—10 毫米, 顶 生的长 1 一 2 厘米。 圆锥花 序顶生 ,长 15 — 30 厘米, 平滑 无毛, 分枝 成总状 排列, 长 4 一 12 厘米; 苞片披 针形, 干 膜质, 伞 形花序 多花, 花梗长 0.8 — 2 厘米, 均 无毛; 花小, 绿 白色, 直径约 4 毫米; 萼长约 2 毫米, 具 5 裂片, 裂片 卵形, 无毛; 花瓣 5, 三 角状长 卵形, 长约 2 毫米, 无毛; 雄蕊 5, 花 丝长约 2 毫米; 子房 5 室, 花柱 5, 分离。 果近球 形, 直径 6 — 8 毫米, 干吋具 5 稜, 黑 褐色。 花期 7 — 8 月 ,果期 9 月 。 产云南 西北部 (永 胜、 邓川、 宾川、 剑川、 大姚、 丽江 及鹤庆 ), 生 于海拔 1700 — 2700 米 的杂木 林或灌 丛中。 亦分布 于四川 西南部 (木里 、盐源 、清溪 )。 3. 广 东橡木 Aralia armata (Wall.) Seem. (1868)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 Harms (1896) ; Viguier (1923)*; Chung (1924) ; Merr. (1931); Hu, Wang & Hsia (1938) ; Li (1942). Panax armatus Wall. (1832), nomen nudum ; G. Don (1834) ; Walp. (1843). 有刺 灌木, 有吋 藤状, 高 1 一 4 米。 叶为 3 回羽状 复叶, 长 45 — 70 厘米, 每羽片 有小叶 5—9, 小叶 纸质, 卵状长 圆形至 卵形, 长 2.5 — 9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 近圆形 至心形 ,略 偏斜, 边缘具 锐锯齿 ,两面 均被疏 柔毛, 脉上有 疏刺, 小叶 无柄或 具极短 柄, 叶轴各 节基部 有小叶 1 对, 总叶轴 、羽片 轴均被 柔毛和 钩刺。 花序 顶生, 由多数 伞形花 序组成 大圆锥 花序, 长达 50 厘米, 具刺, 花序轴 下部近 无毛, 上部被 柔毛; 伞 形花序 有花多 数; 花 白色, 径约 4 毫米; 萼具 5 齿; 花瓣 5, 三角状 卵形, 无毛, 长约 2 毫米; 雄蕊 5, 长约 2-5 毫米; 子声 5 室, 花柱 5, 分离而 外弯; 小 花梗长 1—1.5 厘米, 花梗长 1.5 — 5 厘米, 均被 短 柔毛。 果 球形, 黑色, 径约 5 毫米, 有 5 稜, 花柱 宿存。 花期 8 — 9 月, 果期 10—11 月。 产云南 东南部 (绿春 、屛边 、西畴 、砚山 、富宁 )、 南部 (景洪 、勐腊 ), 生 于海拔 210 — 1400 米常 绿阔叶 疏林或 山坡灌 丛中。 亦 分布于 贵州、 广西、 广东等 省区。 印度, 缅甸, 越 南及马 来半 岛也有 分布。 4. 腾 冲惚木 Aralia tengyuehensis C. Y. Wu, sp. nov. Species af finis A. armatae (Wall.) Seem., sed pedunculis longioribus 5 ― 11 em longis, fructibus majoribus, foliolis majoribus, costa haud vel sparse longesetosa dif- fert; ab A. foliolosae (Wall.) Seem, recedit bracteis et bracteolis caducis, umbellula 
494  云 南植物 志  15— 30-flora. 小乔木 ,高约 1.5 米, 具刺。 叶具 长柄, 3 回羽状 复叶, 长 40 — 85 厘米, 无毛, 叶柄疏 被刺, 小羽片 4 一 6 对, 叶轴各 节基部 有小叶 1 对, 小叶 纸质, 长 圆状卵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10 — 14 厘米, 宽 4 一 6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圆 形而稍 偏斜, 边缘具 锯齿, 两面无 毛或脉 上疏被 刺毛, 侧脉 7 — 9, 两面近 于明显 ;小 叶柄长 1 一 5 毫米, 顶 生的长 1 一 3 厘米, 无毛。 花序为 疏散的 大圆锥 花序, 顶生, 长 50 — 70 厘米, 主轴及 分枝无 毛或几 无毛, 干吋暗 紫色, 分枝长 30 — 45 厘米, 互 生于总 轴上, 花序总 状花序 式排列 ,长 5—11 厘米, 被细短 柔毛, 顶 端具较 大的伞 形花序 ,有花 15 — 30 朵, 宽约 2 厘米, 下部有 1 一 3 个较小 的伞形 花序; 苞片 和小苞 片早落 ;小 花梗长 1 一 1.5 厘米, 被细 柔毛; 萼 5 齿; 花瓣 5, 卵状三 角形, 长约 2 毫 米; 雄蕊 5, 花 丝长约 2.5 毫米; 子房 5 室, 花柱 5, 分离。 果球形 ,长约 5 毫米, 宽约 6 亳 米, 具 5 稜。 花期 8 月, 果期 10 月。 产云南 西南部 (腾冲 ) 海拔 1400 米松 林中。 云南: 腾冲, 五合 公社, 海拔 M00 米松 林中。 小乔木 ,高 1.5 米; 花白色 ,果 绿色, 1960 年 10 月 19 日 ,尹 文清 60— 1485( 模式 )。 本 种与广 东惚木 [A. armata (Wall.) Seem.] 相近, 但花梗 较长, 果较大 ,且 小叶较 大, 全 无毛, 中脉无 长刺毛 或疏被 刺毛而 不同。 与小 叶檐木 [A. foliolosa (Wall.) Seem. I 之不同 在于苞 片与小 苞片均 早落, 伞形花 序有花 15 — 30 朵。 5. 小 叶惚木 Aralia foliolosa (Wall.) Seem. (1868)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 Dunn (1911) ; Chung (1924) ; Li (1942). Panax ( ?) foliolosus Wall. (1832), no men nudum. 小 乔木, 高约 3 米, 具刺。 叶为 2—3 回羽状 复叶, 连柄长 60 — 100 厘米, 叶柄 各节基 部 有小叶 1 对, 羽片 有小叶 5 — 9, 叶轴和 羽片轴 均疏生 有刺而 无毛; 小叶 纸质, 椭 圆形至 卵状橢 圆形, 长 4 一 9 厘米, 宽 2 — 3.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圆形, 略 偏斜, 边缘具 疏离锯 齿, 侧脉 6 — 8 对, 上面略 明显, 下面 明显, 被短 柔毛, 叶 两面均 疏被小 刺毛; 小 叶柄长 0—5 毫米, 被 细柔毛 和疏生 小刺或 无刺。 大园 锥花序 顶生, 长 30 — 50 厘米, 被细 柔毛和 疏生小 刺或 无刺; 伞形花 序有花 10—15, 花梗长 1 一 2 厘米, 被疏 柔毛; 苞片 和小苞 片狭长 圆形, 膜质, 宿存; 萼 5 齿, 长约 2 毫米, 无毛; 花瓣 5, 三角状 卵形, 长约 2 毫米, 平滑 无毛; 雄蕊 5, 花 丝长约 2 毫米; 子房 5 室, 花柱 5, 分离。 果 球形, 直径约 5 毫米, 具 5 稜。 花期 9 月, 果期 冬季。 产云南 西南部 (腾冲 ) 及南部 (思茅 ), 海拔 1500 — 1740 米的 山坡栎 林中。 亦分 布于锡 金, 不丹, 印度 东北部 和孟加 拉国。 本种极 似白背 叶惚木 (A. chinensis var. nuda Nakai), 但 花梗和 小花梗 无毛或 几无毛 而 不同。 6. 澜 沧惚木 ', Aralia lantsangensis Hoo ex Hoo et Tseng (1965). 小乔木 ,高 3—6 米, 具刺 (? )。 叶为 2 — 3 回羽状 复叶, 长约 60 厘米, 叶 轴和羽 片轴基 部有小 叶一对 ,疏生 皮刺, 刺长 1 一 4 毫米, 平滑 无毛; 羽片 有小叶 7— 11, 偶为 3 小叶, 小 
五加科  495  叶柄长 — 3 厘米; 小叶 纸质, 卵状披 针形, 长 9—12 厘米, 宽 3—5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 浅心形 ,边 缘细圆 锯齿, 干 吋上面 栗色, 无毛, 有光泽 ,下面 淡褐色 ,无毛 ,侧脉 8 — 10 对, 上 面略显 ,具极 疏刺毛 ,下 面明显 突起, 具极疏 刺毛。 大圆 锥花序 顶生, 无毛, 具极 疏刺, 刺长 约 1 毫米; 分枝长 30 — 36 厘米; 伞形花 序有花 10 — 15 朵, 总 花梗长 10 — 15 厘米, 总状 排列, 花梗长 2.5 — 4 厘米, 小花梗 纤细, 长 8 — 15 毫米, 均 无毛; 苞片披 针形, 长约 1.5 厘米, 边缘 具纤毛 ;小苞 片狭披 针形, 长 1—3 毫米, 边缘具 纤毛; 花绿 白色, 直径 4 一 5 毫米; 萼 5 齿裂, 三角状 卵形, 长约 1 毫米; 花瓣 5, 长圆状 卵形, 长约 2.5 毫米, 无毛; 雄蕊 5, 花 丝长约 3 毫 米; 子房 5 室, 花柱 5, 分离。 幼果 具稜。 花期 12 月, 果期 2 — 3 月。 产云 南南部 (西双 版纳勐 往)、 西南部 (耿马 ), 生 于海拔 730 — 800 米 沟旁杂 林中。 模 式标本 采自西 双版纳 勐往。 本 种与小 叶橡木 〖A. foliolosa (Wall.) Seem. 1 相近; 但前 者小叶 较大, 卵状披 针形; 而后 者小叶 较小, 楠 圆形或 卵状楠 圆形而 不同。 7. 橡木 刺 老苞、 树头菜 Aralia chinensis Linn. (1753) ; DC. (1830) ; G. Don. (1834); Seem. (1868) ; Harms (1896) ; Harms ex Diels (1900) ; Harms & Rehder (1916) ; Viguier (1923) ; Nakai (1924) ; Chung (1924) ; W. W. Smith (1924) ; (1929—30) ; Rehder (1927) ; Chien (1927) ; Hand.-Mazz. (1933) ; Chien ex Pei (1935) ; Lee (1935) ; Li (1942) ; 图鉴 (1972)*. Aralia chinensis var. canescens auet. non Koehne. : Dippel (1893) ; Aralia spmosa auct. non Linn. : Forbes & Hemsl. (1888) , pro parte ; Courtois (1933). 7a. 橡木 图版 144, 5 — 8 var. chinensis 落叶 灌木或 乔木, 高 2 — 8 米; 茎干具 皮刺, 小枝被 黄棕色 绒毛。 叶为 2—3 回 羽状复 叶, 长 40 — 90 厘米; 叶轴、 羽片 轴均被 黄粽色 绒毛, 疏 生刺或 无刺, 基部有 小叶片 1 对, 羽 片 有小叶 5 — 1 1 ; 小叶纸 质或亚 革质, 卵形、 阔卵 形至长 卵形, 长 5 — 1 1 厘米或 更长, 宽 3 — 8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近 于狭圆 而偏斜 ,边缘 有锯齿 ,上面 疏被糙 伏毛, 沿脉 较密, 下面被 黄色或 灰色短 柔毛, 沿脉 较密, 侧脉 6 — 8 对, 在上面 明显, 下面 隆起, 网脉在 两面略 明显; 小 叶柄长 — 3 毫米, 被短 柔毛。 伞形花 序组成 的大圆 锥花序 顶生, 长 30 — 60 厘米, 密被黄 棕色至 灰色短 柔毛; 苞片披 针形, 膜质, 长 4 一 10 毫米, 边缘被 短柔毛 ,伞形 花序具 多花; 小 花梗长 4 一 6 毫米, 被短 柔毛; 小苞 片小、 膜质, 线状披 针形, 长 3 — 4 亳米; 花白色 ,径约 2 — 3 毫米; 萼 5 齿裂, 无毛, 长约 1.5 毫米; 花瓣 5, 三角状 卵形, 长约 1.5 毫米; 雄蕊 5; 子房 5 室, 花柱 5, 分离 或基部 合生。 果球形 ,径 4 一 5 毫米, 黑色、 具 5 稜。 花期 8— 9 月。 果期 11 月。 产云南 西北部 (丽 江、 维西、 德钦、 贡山、 福贡、 碧江) 、中部 (昆明 、嵩明 、富民 、峨山 、寻 甸) 及 东北部 (盐津 、镇雄 ), 生 于海拔 1600 — 3300 米的 沟谷、 山坡灌 丛或疏 林中。 亦分布 于秦 岭至河 北以南 各地, 但 广西、 广东、 安徽、 台湾未 发现。 根皮 人药, 治疗 胃痛、 胃溃疡 、糖 尿病、 挫伤 接骨, 关节痛 、咳嗽 、喘咳 、淋浊 、蛇 咬伤等 症。 种子 含油供 制皂。 顶生 嫩枝叶 尖供作 蔬菜。 
496  云南 植物志  7b. 白背 叶橡木 光 叶橡木 var. nuda Nakai (1924) ; Rehd. (1927), (1928), (1934) ; Hand.-Mazz. (1933) ; Lee (1935) ; Li (1942). Aralia chinensis var. glabrescens auct. non Schneider : Harms & Rehder (1911) ; Chung (1924) ; W. W. Smith (1924) ; A. chinensis X data Dippel (1893) ; A. stipulata Ft. (1896) ; 1897; Levi. (1915) ; Chung (1924) ; Hand.-Mazz. (1933) ; Eleutherococcus mairei Levi. (1915). 产云南 西北部 (洱源 、丽江 、维西 、中甸 、德钦 )、 西南部 (景东 )、 东南部 (文山 、蒙自 )、 东 北部 (镇雄 ) 及中部 (嵩明 、禄劝 ), 生 于海拔 1760 — 3200 米 荒坡、 沟谷、 山坡灌 丛中。 亦分 布于 甘肃、 陕西、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西、 广东、 广西、 贵州及 四川等 省区。 本变种 与惚木 (var. chinensis) 之 不同在 于小叶 下面无 毛而有 白粉, 但 中脉疏 被毛至 几无毛 ;花 序被微 柔毛, 主轴几 无毛。 8. 景 东橡木 图版 145, 1—4 Aralia gintungensis C. Y. Wu, sp. nov. Species affinis A. chinensi L., sed foliolis minoribus, ellipticis vel oblongis, 2 ~ 7 em. longis, 0.8 ― 3.5 cm. latis, supra dense rufo-hirsutis, subtus dense tomentosiSj pedicellis 5 ~ 8 mm. longis differt. 有刺 灌木, 高 1 一 3 米; 小枝 被黄棕 色长伏 毛和长 刺毛, 老 则渐变 稀疏。 叶为 2 回羽状 复叶, 长 25 — 35 厘米; 叶轴、 羽片 轴均被 黄棕色 绒毛, 疏生 小刺或 无刺, 基部 有小叶 1 对, 羽片 有小叶 7 — 9; 小叶亚 革质, 楠圆 形至长 圆形, 长 2 — 7 厘米, 宽 0.8 — 3.5 厘米, 先端渐 尖, 基部 楔形, 近于无 柄或有 极短柄 ,边缘 具疏细 锯齿, 上面密 被红色 硬毛, 下 面被黄 色或灰 色 绒毛, 侧脉 5 — 6 对, 两 面均微 隆起, 网脉在 两面均 明显。 伞 形花序 排列成 大圆锥 花序, 顶生, 长 15 — 25 厘米, 密被黄 棕色短 柔毛; 苞片披 针形, 长 6 — 10 毫米, 被短 柔毛; 伞形花 序具 多花; 小 花梗长 5 — 8 毫米, 密被短 柔毛; 小苞片 线状披 针形, 长约 4 毫米, 花小, 绿白 色, 径 2—3 毫米; 萼 5 齿裂, 卵状三 角形, 长约 0.5 毫米, 无毛; 花瓣 5, 卵状三 角形, 长约 2 毫米; 雄蕊 5, 与花瓣 近等长 ;子房 5 室, 花柱 5, 分离。 果球形 ,径约 3 毫米, 具 5 稜。 花期 8 月。 果期 10 月。 产云南 西南部 (景东 、龙陵 ), 海拔 2400 — 2900 米混 交林或 山坡灌 丛中。 云南: 景东, 无量山 磨刀河 ,海拔 2900 米, 1956 年 10 月 21 日 ,邱 炳云 52949 (模式 )。 本种近 似惚木 (var. chinensis) 但小叶 较小, 楠圆 形至长 圆形, 长 2 — 7 厘米, 宽 0.8 — 3.5 厘米, 上面密 被红色 硬毛, 背面密 被绒毛 ;小 花梗长 5 — 8 毫米而 不同。 9. 云 南橡木 图版 145, 5 — 6 Aralia thomsonii Seem. (1868)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 Dunn (1911); Chung (1924) ; W. W. Smith (1930) ; Li (1942). 9a. 云 南惚木 var. thomsonii 有刺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1.5—10 米; 全 体被暗 黄色长 柔毛。 叶为 2 — 3 回羽状 复叶, 长 
五加科  497  图 版 H5 1 一 4. 景东 16 木 Aralia gingtungensis C. Y. Wu, 1. 果枝, 2. 花 序轴一 部分, 3. 叶背一 部分, 4. 果 : 5 — 6. 云 南榭木 A. thomsonii Seem.. 5. 果序一 部分, 6. 果。 
498  云南 植物志  40—70 厘米, 叶轴 和羽片 轴被暗 黄色长 柔毛, 疏 生刺, 基部有 1 对 小叶, 每羽片 有小叶 5 — 9; 小叶纸 质至亚 革质, 楠圆形 至卵状 椭圆形 ,长 7 — 18 厘米, 宽 4 一 8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 部圆 形至亚 心形, 边缘 有疏离 锯齿, 两 面被暗 黄色长 柔毛, 沿脉上 尤密, 侧脉 6 — 10 对, 上 面 明显, 下面 隆起; 小 叶柄长 — 5 亳米, 被长 柔毛。 伞形花 序组成 的大圆 锥花序 顶生, 长 30-50 厘米, 被暗 黄色长 柔毛; 伞形花 序具花 15 — 20 朵, 花梗长 1 一 5 厘米, 被长 柔毛; 苞 片狭披 针形, 长 6 — 14 毫米, 被暗 黄色长 柔毛; 小 花梗长 6 — 10 毫米, 被长 柔毛; 小 苞片线 状披 针形, 长 4 一 5 毫米, 被长 柔毛; 花小, 绿白色 ,径 4 一 5 毫米; 萼 5 齿, 齿三角 状卵形 ,长 约 1.5 毫米, 无毛; 花瓣 5, 长约 1.5 毫米; 雄蕊 5; 子房 5 窒, 花柱 5, 分离。 果球形 ,径约 4 毫米, 具 5 稜, 黑色。 花期 6 — 8 月, 果期 10 月。 产云 南南部 (勐海 、勐腊 、景洪 、思茅 )、 西南部 (景东 、凤庆 、临沧 、潞西 ), 生 于海拔 1000 一 2100 米沟谷 、山坡 疏林、 灌 丛中。 分布于 印度东 北部。 本种与 鸟不企 (A. decaisneana Hance) 极近似 ,但毛 被极疏 ,叶上 面有吋 近硬伏 毛状, 下面 仅沿脉 较密; 伞形 花序花 较少, 仅 15 — 20 花而 不同。 9b. 短柄云 南橡木 var. brevipedicellata Feng, var. nov. A var. thomsonii pedicellis 2 ~ 6 mm. longis differt. 本变 种与云 南偬木 Gar. thomsonii) 相近, 但小花 梗极短 ,长 2 — 6 毫米而 不同。 产云 南南部 (西双 版纳大 渡岗、 勐仑) ,生 于海拔 600 — 1100 米 山谷密 林或疏 林中。 云南: 西双 版纳大 渡岗, 1957 年 4 月, 云南 考察队 5832( 模式 )。 9c. 少毛云 南橡木 var. glabrescens C. Y. Wu. var. nov. A var. thomsonii foliis, petiolis, inflorescentiis glabrescentibus differt. 本变种 的叶、 叶柄及 花序等 均较原 变种毛 少而较 禿净。 产云 南西部 (福 贡、 贡山独 龙江) 及 东南部 (西畴 ), 生 于海拔 1150 — 1550 米山谷 林中。 云南: 贡山独 龙江麦 洪格, 海拔 1150 米 林中, 1938 年 9 月 27 日, 俞德浚 20491 (模 式)。 10. 鸟不企 图版 144, 1—4 Aralia decaisneana Hance (1866) ; Seem. (1868) ; Nakai (1924) ; Merr. & Chun (1940) ; Li (1942) ; 广州 植物志 (1956) ; 图鉴 (1972)*. Aralia chinensis auct. non Linn. : Benth. (1861) ; Harms (1896) ; Merr. (1928) ; Aralia planchoniana Hance (1866) ; Seem. (1868) ; Aralia spinosa auct. non Linn. : Forbes & Hemsl. (1888), pro parte ; Dunn & Tutch. (1912). 有刺 灌木, 高 3 — 5 米; 全株被 黄褐色 绒毛。 叶为 2 回羽状 复叶, 叶轴和 羽片轴 基部具 小叶 1 对; 羽片 有小叶 7 — 11; 小叶 革质, 卵形至 长圆伏 卵形, 长 7— 14 厘米, 宽 3.5— 8 厘 米, 先端渐 尖头, 基部圆 形至亚 心形, 边缘具 细锯齿 ,上 面被黄 褐色伏 柔毛, 下面密 被黄褐 色绒毛 ,沿脉 尤密, 侧脉 6 — 8 对, 上面稍 明显, 下面 突起, 网脉 在上面 下陷; 小 叶柄长 — 5 毫米, 顶生小 叶柄长 3 — 5 厘米, 密被 黄褐色 绒毛。 伞形花 序多数 组成顶 生大圆 锥花序 ,长 50—80 厘米, 密被 黄褐色 绒毛, 分枝长 15 — 40 厘米; 伞形花 序有花 30—50 朵, 直径 2.5— 
五 加. 科  499  3 厘米; 花梗长 3 — 4 厘米, 被长 绒毛; 苞片披 针形, 长 6 — 15 毫米, 密被长 绒毛; 小 花梗长 8—12 毫米, 被长 绒毛; 小苞 片狭披 针形, 长约 3 毫米, 常 宿存; 花淡绿 白色, 径约 3 毫米; 萼 5 齿裂, 无毛; 花瓣 5, 三角伏 卵形, 长约 2 毫米, 无毛; 雄蕊 5, 花 丝长约 2 .5 毫米; 子房 5 室, 花柱 5, 基部 合生, 上部 分离。 果球形 ,径约 4 毫米, 具 5 棱。 花期 8— 9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云南 东南部 (西畴 、金平 、蒙自 )、 南部 (思茅 、勐海 ), 生 于海拔 4 00 — 1200 米杂 林中。 亦 分布于 台湾、 福建、 江西、 广东、 广西、 贵州等 省区。 越南北 部老街 也有。 本种 近于毛 叶惚木 (A. dasyphylla Miq.); 但花和 果有小 花梗而 不同。 与假毛 叶检木 (A. chinensis var. dasyphylloides Hand.-Mazz.) 亦 相似; 但花梗 较长, 伞 形花序 较大, 小花梗 较长 而异。 根入药 ,治 风湿腰 腿痛、 急慢性 肝炎、 跌打 损伤、 肾 炎水肿 等症。 11. 粗 毛檐木 图版 146, 1 — 4 Aralia searelliana Dunn (1903) ; Chung (1924) ; Li (1942) ; 何景、 曾沧江 (1965). 有刺 乔木, 高 5 — 10 米。 叶为 2 回羽状 复叶, 长 1.5 — 2.5 米, 叶 轴和羽 片轴具 疏短刺 和被污 黄色粗 硬毛, 羽片 具小叶 5 — 9, 小叶薄 革质, 卵形至 长圆状 卵形, 长 12 — 18 厘米, 宽 5 — 10.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心 形至近 心形, 边缘具 锯齿, 上面被 污黄色 粗硬毛 ,下面 被黄 褐色粗 硬毛, 沿脉 更密, 侧脉 7—10, 在 下面微 凸起, 网脉不 明显; 小 叶无柄 或具长 3 毫米的 短柄, 顶生小 叶柄长 4 一 6 厘米, 密被污 黄色粗 硬毛。 伞形花 序聚生 成顶生 伞房伏 大圆锥 花序, 长约 50 厘米; 花梗长 5 — 8 厘米, 伞 形花序 单生, 有吋 在花梗 中部以 上另有 1 -2 伞形 花序, 花 序轴、 花梗均 密被污 黄色粗 硬毛和 疏刺; 伞形花 序有花 多数, 小 花梗长 3 -10 毫米, 密被污 黄色粗 硬毛; 苞片披 针形, 长 1 一 2 厘米, 小 苞片长 6 — 10 毫米, 均密被 污黄色 粗硬毛 ;萼 5 齿裂, 长约 2 毫米; 花瓣 5, 三角状 卵形, 无毛; 雄蕊 5, 花 丝长约 2.5 毫 米; 子房 5 室, 花柱 5, 分离。 果圆 球形, 径约 4 毫米, 黑色, 具 5 稜。 花期 10 月。 果期 2 月。 产云南 东南部 (河口 、绿春 )、 南部 (景东 、思茅 ), 生 于海拔 1400 — 2400 米的常 绿阔叶 林中或 沟旁。 模式标 本采自 思茅。 本种外 形极似 鸟不企 (A. decaisneana Hance) ,但花 序轴、 花梗 均被污 黄色硬 毛并多 少 有刺; 小苞片 较长, 被 污黄色 硬毛而 不同。 12. 毛 叶橡木 厚 叶惚木 (广西 植物名 录), 雷 公种、 鸡姆盼 Aralia dasyphylla Miq. (1855), (1856), (1863) ; Seem. (1868) ; Forbes & Hemsl. (1888); Harms (1896) ; Dunn & Tutch. (1912) ; Li (1942). 有刺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2 — 10 米。 叶为 1 回羽状 复叶, 长达 70 厘米, 羽 片轴基 部有小 叶 1 对, 叶轴和 羽片轴 具刺或 无刺, 密被 黄色粗 硬毛, 羽片 有小叶 5 — 9, 小 叶卵形 至长圆 状 卵形, 长 5 — 11 厘米, 宽 3 — 6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近 心形至 圆形, 侧生的 偏斜, 边缘具 细锯齿 ,齿 端有细 尖头, 上面 粗糙, 被微 硬毛, 下面密 被黄色 或棕色 绒毛, 沿脉 较密, 侧脉 7 一 10, 在上面 微明显 ,下面 突起, 网脉 在上面 下陷; 小 叶柄长 — 5 毫米, 顶 生小叶 柄长达 4 厘米, 密 被黄色 或棕色 绒毛。 头状 花序排 列成大 型伞房 状圆锥 花序, 长 30 — 60 厘米, 密被 
500  云 南植物 志  11  图 版 146 1 一 4. 粗 毛榭木 Aralia searelliana Dunn, 1 • 叶, 2. 果枝, 3. 花, 4. 果; 5 — 8. 龙 眼独活 A. fargesii Franch., 5. 枝条, 6. 叶, 7. 花枝, 8. 花; 9—12. 芹叶龙 眼独活 A. apioidcs Hand.-Mazz., 9. 叶, 10. 果枝, 1 1 . 子房 , 12. 果实。 
五加科  501  黄色 或棕色 绒毛; 苞片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5 —8 亳米, 疏被 柔毛, 花梗长 5 — 10 毫米, 密被柔 毛; 小 苞片长 圆形, 宿存, 长约 2 毫米; 花无小 花梗, 淡绿 白色, 径约 3 毫米; 花萼 5 齿裂, 长 约 1 毫米, 无毛; 花瓣 5, 长约 1.5 毫米; 雄蕊 5, 花 丝长约 1.5 毫米; 子房 5 室, 花柱 5, 分离。 果球形 ,径约 3.5 亳米, 紫黑色 ,具 5 稜。 花期 9 月, 果期 11 月。 产云南 东南部 (西 畴、 砚山 ), 生 于海拔 1 2 00 — H00 米山坡 林中。 亦分布 于湖北 、湖 南、 福建、 江西、 广东、 广西及 贵州等 省区。 马来 西亚, 印度 尼西亚 也有。 本种的 主要特 征是花 为头状 花序, 无 花梗。 13. 芹叶龙 眼独活 图版 I 46 , 9—12 Aralia apioides Hand.-Mazz. (1933)*; Li (1942). Aralia atropurpurea auct. non Franch. : Li (1942), pro parte. 多年生 草本, 高 1—1.5 米。 根 粗厚, 平展。 茎下 部的叶 2 — 3 回羽状 复叶, 长 3 — 6 厘米, 羽片 具小叶 3 — 9, 叶轴基 部膨大 抱茎; 茎 上部的 单生或 1 一 2 回羽伏 复叶; 叶柄长 2 —15 厘米, 小 叶柄长 1—12 毫米, 均几 无毛; 小叶 膜质, 阔卵形 ,长 1—10 厘米, 宽 1 一 5 厘 米, 先端钝 ,顶生 小叶长 渐尖, 基部 心形至 钝形, 侧生 的有吋 偏斜, 边缘 具深而 密的重 锯齿, 齿尖 刺毛状 渐尖, 上面 无毛至 疏被粗 柔毛, 下 面被疏 柔毛, 侧脉 4 一 5, 两 面近于 明显。 花 序顶生 或腋生 ,伞形 花序聚 生成疏 松的聚 伞圆锥 花序, 长 15 — 30 厘米, 无毛 或被疏 柔毛。 伞形花 序有花 7 — 10, 花梗长 1.5—3 厘米, 小 花梗长 5 — 10 毫米, 果吋 延长, 被疏细 柔毛; 花小, 紫色, 径约 3 毫米; 萼 5 齿裂, 三角状 卵形; 花瓣 5, 三角状 卵形; 雄蕊 5; 子房 3 — 5 室, 花柱 3— 5, 分离。 果椭圆 状球形 ,径约 4 毫米, 黑色, 具 5 稜。 花期 7 月, 果期 9 月。 产云南 西北部 (鹤 庆、 兰坪、 维西、 中甸、 德钦、 贡山 ), 生 于海拔 3000 — 3 4 00 米 的高山 草坡、 林下。 亦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 14. 龙 眼独活 图版 146, 5— 8 Aralia fargesii Franch. (1896), (1897) ; Harms ex Diels (1900) ; Chung (1924) ; Li (1942). 多年生 草本, 高约 1 米。 根粗厚 而长, 径 1 一 2 厘米, 长达 20—30 厘米。 叶为 1 一 3 回 羽状 复叶, 上部 的叶为 单叶或 1 回羽状 复叶, 羽片 有小叶 3 — 5, 叶轴 和羽片 轴几无 毛至疏 被微 柔毛; 小叶 膜质, 卵形至 长圆伏 卵形, 长 5 — 12 厘米, 宽 3—7 厘米, 先 端渐尖 至长渐 尖 , 基部 心形, 侧生 的常微 偏斜, 边缘具 锯齿, 两面 均疏被 糙毛, 下面脉 上被短 柔毛, 侧脉 5 一 6, 两 面均较 明显, 网脉上 面不显 ,下面 微显; 小叶 柄无毛 至疏被 柔毛, 侧生小 叶柄长 2— 30 毫米, 顶生小 叶柄长 2 — 5 厘米。 花序 顶生或 腋生, 伞形花 序聚生 成聚伞 花序, 长 20 — 30 厘米, 有数 分枝, 分枝长 7—20 厘米, 伞形花 序具花 10—30 朵; 花梗长 3 — 10 厘米, 小 花梗长 3—9 毫米, 均无毛 或被细 柔毛; 花小, 绿白色 ,径约 1.5 毫米; 萼 5 齿裂, 裂 片三角 状卵形 ;花瓣 5, 长 圆形, 无毛, 长约 2 亳米; 雄蕊 5; 子房 5 室, 花柱 5, 分离。 果长 圆形, 长 约 5 毫米, 黑色, 具 5 稜。 花期 7 月, 果期 10 月。 产中部 (昆 明、 嵩明、 禄劝、 峨山、 武定、 富民、 双柏) 及 景东、 丽江、 鹤庆 等地, 生 于海拔 1800-2800 米的山 坡疏林 、灌 丛中; 亦分布 于四川 、湖北 等省。 15. 云南龙 眼独活 Aralia yunnanensis Franch. (1896), (1897) ; Levi. (1915) ; Chung (1924) ; 何 
502  云南 植物志  景、 曾沧江 (1965). Aralia fargesii auct. non Franch. : Li (1942), pro parte ; A. fargesii var. yun- nanensis (Ft.) Li (1942). 多年生 草本, 高约 1 米; 茎 枝平滑 无毛。 叶为 2 — 3 回羽状 复叶, 偶有 4 回羽 状复叶 的; 羽片 有小叶 3 — 5; 小叶坚 纸质, 卵状长 圆形, 长 3 — 8 厘米, 宽 1.5 — 4 厘米, 先 端长渐 尖, 基部心 形至近 圆形, 边缘有 锯齿, 两 面均被 疏刺状 糙毛, 侧脉 4 一 6 对, 上面稍 明显, 下 面 隆起; 小 叶柄长 2 — 12 毫米, 顶生小 叶柄长 5 — 30 毫米。 伞形 花序组 成聚伞 花序, 顶生 或腋生 ,长 20 — 30 厘米, 有 1—3 级分枝 ;苞片 线形, 长 3 — 7 毫米; 花梗长 2—6 厘米; 小花 梗长 4 一 8 毫米; 小苞片 线形, 长 1 一 2 毫米; 伞形花 序有花 5—25 朵; 花小, 暗 紫色, 径 2 — 3 毫米; 萼 5 齿裂, 裂片 三角状 卵形; 花瓣 5, 三角状 长圆形 ,长约 2 毫米; 雄蕊 5; 子房 5 室, 花柱 5, 分离。 果近圆 球形, 径约 4 毫米, 紫黑色 ,具 5 稜。 花期 7—8 月, 果期 10 月。 产云南 西北部 (大 姚、 宾川、 兰坪、 鹤庆、 丽江、 中甸、 德钦) 及 嵩明, 生 于海拔 2000 — 2700 米的 疏林、 灌丛、 山坡草 丛中。 亦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宾川。 16. 浓紫龙 眼独活 Aralia atropurpurea Franch. (1896), (1897) ; Levi. (1915) ; Hand.-Mazz. (1933) ; Li (1942). 多年生 草本, 高 1 一 1.5 米。 根长圆 柱形。 叶为 1 一 2 回羽状 复叶, 上 部的为 1 回羽状 复叶, 羽片 有小叶 3—7, 下 部的为 1—2 回羽状 复叶, 长 20—30 厘米, 羽片 有小叶 3; 小叶 膜质, 卵形, 长 3 — 8 厘米, 宽 2 — 3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阔 楔形, 边 缘具重 锯齿, 两面疏 被刺 糙毛, 侧脉 5 — 7, 两面均 略明显 ,网脉 不显; 叶柄长 1.5 — 4 厘米, 小 叶柄长 0.5— 2.5 厘 米, 顶生小 叶柄长 4 厘米。 伞形 花序组 成聚伞 花序, 顶生, 无毛 或被疏 糙毛; 分枝长 18 厘 米; 伞形花 序有花 数朵, 花梗长 3 — 7 厘米, 小花 梗长约 1 厘米; 萼 5 齿裂, 裂片三 角形, 长 约 1.5 毫米; 花瓣 5, 淡紫色 ,三 角形, 无毛; 雄蕊 5; 子房 5 室, 花柱 5, 分离。 果球形 ,径约 3.5 毫米, 具 5 稜。 花期 5— 6 月, 果期 8 月。 产云南 西北部 (宁蒗 、丽江 、维西 盐丰) ,生 于海拔 2750—3300 米的山 坡疏林 、草地 ,灌 丛中。 亦分布 于四川 木里。 模式 标本采 自石羊 (盐丰 )? 本种 未见到 标本。 17. 黑果 土当归 丛枝 土当归 Aralia melanocarpa (Levi.) Lauener (1972). Eleutherococcus melanocarpa Levi. (1914) ; (1915) ; Li (1942) ; Aralia dumetorum Hand.-Mazz. (1933) ; Li (1942) ; 何景、 曾沧江 (1965). 多年生 草本, 高 1 一 1.5 米。 根粗大 而长。 叶为 1 一 2 回羽状 复叶, 轮廓 为阔三 角形, 长 约 17 厘米, 羽片 有小叶 5 — 9, 顶 端羽片 有小叶 3; 叶 柄长约 4 厘米; 小叶近 纸质, 阔心脏 形, 长 2 — 4.5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心 形至近 心形, 边 缘具重 锯齿, 齿端有 短尖头 ,侧脉 5 — 7 对, 两面均 明显, 网脉 不显, 两面 脉上均 被白色 鳞粃状 刺毛; 小 叶柄长 8 —20 亳米, 顶 生小叶 柄长约 4.5 厘米。 圆锥花 序顶生 ,长约 15 厘米, 具附加 而较小 的腋生 伞 形花序 1 一 3 个; 伞形花 序有花 12 — 18 朵, 花 梗长约 2.5 厘米; 苞片披 针形, 长约 5 毫 
: &加科  503  米, 疏被长 柔毛; 小花 梗长约 7 毫米; 萼裂片 三角形 ,长约 l7 3 毫米; 花瓣 卵形; 子房 5 室, 花柱 5, 分离, 长约 0.5 毫米, 直立。 果圆 球形, 直径约 7 毫米, 黑色。 产云南 东北部 (麻栗 湾), 生 于海拔 2 6 00 米处。 亦分布 于四川 西部和 贵州。 模 式标本 采自麻 栗湾。 本种 未见到 标本。 17. 五叶 参属 Pentapanax Seem. 无 刺乔木 或藤状 灌木。 叶为一 回羽伏 复叶, 小叶 3 — 5。 花两性 或杂性 ;总状 圆锥花 序或 伞形花 序集成 总状花 序或伞 房花序 或圆锥 花序; 花序轴 基部具 苞片; 萼齿 5; 花瓣 5, 有吋为 7 或 8, 芽吋 覆瓦状 排列; 雄蕊 5, 花药长 圆形; 子房 5 室, 有吋 7 或 8 室, 花 柱合生 成柱状 ,稀中 部以上 2 — 4 裂。 核果 球形, 有稜。 约 17 种, 分布于 南美洲 ,大 洋洲至 亚洲的 印度, 缅甸至 我国。 我国约 11 种, 主 产西南 各省; 云南约 8 种和 4 变种。 本属 有些种 的根皮 入药; 嫩芽供 蔬食。 分种 检索表 1(4) 花序 为总状 花序式 的圆锥 花序。 2(3 ) 花序 或多或 少被细 柔毛, 小 花梗长 3 毫米, 花柱在 中部以 Jl 分离 而外弯 1, 总序五 叶参 P« racemosua 3(2) 花序平 滑无毛 ,小 花梗长 6 亳米, 花 柱连合 成柱状 2 . 心叶 五叶参 P. -ubcordate 4(1) 花序 为小伞 形花序 排列成 圆锥花 序式、 伞房花 序式或 总状花 序式。 5 (12) 伞房 花序长 8 — 15 厘米, 小伞形 花序常 1 一 4 个成轮 生状, 自枝端 长出。 6(9) 小 叶通常 5, 叶缘具 锯齿。 7(8) 伞 房花序 的各枝 除顶生 1 个小 伞形花 序外, 并有 1 一 4 个小 伞形花 序轮生 于各枝 的上端 3, 五叶参 P. leschenaultii 8(7) 伞房花 序的各 枝仅有 1 个小伞 形花序 …… • ••••• 3b. 单序 五叶参 P. leschenaultii var. simplex 9(6 ) 小 叶通常 3 , 全 缘或具 锯齿。 10(11) 小叶 柄短, 长 一 10 毫米, 叶 全缘; 花序被 短柔毛 ,小 花梗长 5 — 10 毫米 3c. 全缘五 叶参 P. leschenaultii var. forrestii 11(10) 小 叶柄长 1.7 — 2. 2 厘米, 叶 缘具细 裾齿; 花 序平滑 无毛, 小 花梗长 1 一 I. 2 厘米 , 4. 独龙 五叶参 P. trifoliatus 12( 5 ) 伞形花 序多数 排列成 大圆锥 花序式 或总状 花序式 ,长 6 — 30 厘米。 13(16) 伞形花 序多数 排列成 大圆锥 花序, 长 15 — 30 厘米。 14(15) 小 叶背面 无毛, 仅脉腋 间簇生 短柔毛 S. 锈毛 五叶参 P. henryi 15(14) 小 叶背面 密被棕 色绒毛 Sb. 绒毛 五叶參 P. henryi var. tomeatosu» 16(13) 伞形花 序排列 成总状 花序, 长 6 — 20 厘米。 17(22) 花 序上的 伞形花 序均具 花梗。 18(21) 小叶 3 — 5, 卵状披 针形, 全缘; 总状 花序长 3 — 10 厘米, 具 2 — 8 个伞形 花序。 19(20) 小叶 卵状披 针形; 花梗 和小花 梗无毛 6. 寄生 五叶参 P. parasitica. 20(19) 小叶 卵形; 花梗和 小花梗 被锈色 短柔毛 •••••• 6b. 锈 毛寄生 五叶参 P. parasiticus var. khasianus 
504  云南 植物志  21(18) 小叶 5, 宽 卵形, 边缘具 锯齿; 总状 花序长 15 — 20 厘米, 具 10 个伞 形花序 7, 云南 五叶参 P. yunnanensis 22(17) 花 序下部 的伞形 花序有 花梗, 中部 以上的 无花梗 而轮生 于轴上 8, 轮伞 五叶参 P- verticillatus 1. 总序五 叶参 图版 147, 1 一 4 Pentapanax racemosus Seem. (1864), (1868)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 Li (1942). Parapentapanax racemosus (Seem.) Hutch. (1967). 乔木, 高 7 — 20 米; 树皮 光滑, 淡绿 灰色, 小枝 粗壮, 具 长圆形 皮孔。 奇数羽 状复叶 ,连 叶柄长 25 — 40 厘米, 小叶 5, 膜质, 卵状长 圆形, 长 6 — 15 厘米, 宽 3 — 8 厘米, 先端渐 尖头, 基部 钝至近 心形, 边缘几 全缘而 具疏离 锯齿, 侧脉 8 对, 两面均 明显, 两面平 滑无毛 ;侧生 小 叶柄长 0.4 — 2.5 厘米, 顶生小 叶柄长 3 — 4 厘米, 平滑 无毛。 总状 圆锥花 序生于 枝端, 长 约 50 厘米, 或多或 少被微 硬毛, 有 3 — 11 个 分枝, 分枝基 部具膜 质披针 形的小 苞片, 每分 枝上 着生总 状花序 多数, 小花 梗长约 1 毫米, 果吋 延长至 3 — 4 毫米, 被微 硬毛; 花 单性或 两性; 萼齿 5; 花瓣 5, 三角状 卵形, 长 1 毫米, 无毛, 反曲, 淡绿 白色; 雄蕊 5, 花 丝长约 1 毫 米; 子房 5 室, 雄 花花柱 连合成 柱状, 完 全花花 柱在基 部以上 分离为 5, 外弯。 果近 球形, 微有 5 棱。 花期 6 — 7 月。 产云南 西南部 (凤 庆、 漾濞、 镇康、 景东、 腾冲) 和东 南部的 金平, 生 于海拔 1700 — 2500 米 的亚热 带季雨 林中。 分布于 锡金。 2. 心叶 五叶参 Pentapanax subcordatus (Wall.) Seem. (1864), (1868)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 W. W. Smith (1930) ; Li (1942). Hedera subcordata Wall. (1832), nomen nudum ; G. Don (1834) ; Parapentapa- nax subcordatus (Wall.) Hutch. (1967). 小 乔木。 奇数羽 伏复叶 ,叶 柄长约 25 厘米, 平滑 无毛; 小叶 3 — 5, 纸质, 卵状长 圆形, 长 10 — 14 厘米, 宽 7 — 10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圆 形至近 心形, 边缘 几全缘 至不明 显细锯 齿, 侧脉 8 对, 两面均 隆起; 小 叶柄长 0.5 — 1 厘米。 圆锥花 序长约 50 厘米, 成簇 生于枝 端, 平滑 无毛, 有 3 — 8 个总 伏花序 分枝, 分 枝长约 10 厘米, 小花 梗长约 1.5 厘米, 基部具 线状小 苞片; 萼平滑 无毛, 具 5 齿裂; 花瓣 5, 三角状 卵形, 长 1.5 毫米, 平滑 无毛, 反曲; 雄 蕊 5, 花丝长 1.8 毫米; 子房 5 室, 花柱 合生成 柱状。 果近 球形, 具 不明显 5 稜。 产云南 西南部 (腾冲 )。 分布于 印度喀 西山。 未见 标本。 3. 五叶参 Pentapanax leschenaultii (Wight & Arn.) Seem. (1864), (1868)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 Dunn (1911) ; Diels (1912) ; Levi. (1915) ; Chung (1924) ; W. W. Smith (1924) ; (1929—30) ; Hand.-Mazz. (1933) ; Li (1942) ; 图鉴 (1972)*. Hedera leschenaultii Wight & Arn" (1834) ; H. trifoUata Wight & Arn. (1834) ; Wight (1840)*. 
五加科  505  图 版 147 1—4. 总序 五叶参 Pentapanax racemosus Seem., 1. 叶, 2. 果序, 3. 花, 4. 果; 5— 6. 独龙 五叶参 P. tri- foliatus Feng, 5.叶,6.花序 
506  云南 植物志  3a. 五叶参 图版 143, 9— 11 var. leschenaultii 落叶乔 木或藤 状灌木 ,高 3 — 8 米; 小枝 粗壮, 圆柱形 ,暗紫 褐色。 叶为一 回羽状 复叶, 连 叶柄长 20 — 30 厘米, 有小叶 3 — 5; 小叶纸 质或亚 茧质, 椭圆状 卵形, 长 6 — 12 厘米, 宽 3-6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近 圆形而 略偏斜 ,边缘 具刺毛 状锯齿 ,两面 平滑, 下面仅 沿脉腋 被短 柔毛, 侧脉 6 — 10 对, 上面略 明显, 下面 隆起; 小 叶柄长 3 — 10 毫米, 被 柔毛。 伞房花 序顶生 ,长 6 — 12 厘米, 有 6 — 12 个 分枝, 总轴长 5 — 15 毫米; 分枝除 顶端生 1 伞形花 序外, 上 端还有 1 一 4 个伞 形花序 轮生, 被短 柔毛。 伞形花 序有花 多数; 小 花梗长 5 — 10 毫米, 被 短柔 毛或几 无毛; 花小, 白色, 直径约 4 毫米; 萼齿 5, 长 1 一 1.5 毫米; 花瓣 5, 长约 2 毫米, 通常 合生成 帽状, 早落; 子房 5 室, 花柱 合生为 柱伏, 长约 1 亳米。 核果卵 球形, 直径 3 — 4 毫米, 有 5 稜, 褐 黑色。 花期 5 — 7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产云 南中部 (禄 劝、 大姚) 至 西北部 (宾 川、 鹤庆、 丽江、 维西、 德钦、 贡山、 碧江) 和 镇康, 海拔 2200 — 3300 米 的林缘 灌丛、 沟谷中 常见; 亦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 印度, 锡金, 缅甸及 斯 里兰卡 也有。 3b. 单序 五叶参 var. simplex Feng, var. nov. A var. leschenaultii recedit umbellis simplicibus. 本 变种与 五叶参 之区别 在于伞 形花序 单生。 云南: 金平、 河头寨 ,海拔 1900 米密 林中, 乔木高 8 米, 花 绿色, 1956 年 5 月 12 曰, 云南 考察队 1332( 模式 )。 腾冲, 武素功 6687。 3c. 全缘 五叶参 var. forrestii (W. W. Smith) Li (1942). Pentapanax forrestii W. W. Sm. (1917) ; P. truncicolus Hand.-Mazz. (1924), (1933). 落叶 灌木, 高 2 — 3 米。 小叶 通常为 3, 膜质至 纸质, 边缘 全缘; 但偶 有小叶 5, 边缘微 有细锯 齿者, 可与 五叶参 区别。 产云南 西北部 (维西 、德钦 、贡山 ), 生 于海拔 2300 — 3300 米 的沟谷 林中。 亦分 布于西 藏 东南部 (察隅 )。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 4. 独龙 五叶参 (新种 ) 图版 147, 5—6 Pentapanax trifoliatus Feng, sp. nov. Species af finis P. leschenaultii var. forrestii ( W. W. Smith) Li, sed inflorescentiis corymboso-paniculatis ramulo terminale corymboso, ramulis lateralibus 7 ― 8 in racemis dispositis, pedicellis 1 一 1.2 em. longis, glabris, foliis margine serrulatis, petiolutis la- teralibus 1.7 ― 2.2 cm. longis, terminalibus ad 5 cm. longis differt. 灌木高 6 米; 枝圆 柱形, 无毛, 散生 皮孔。 叶为 3 小叶, 叶柄长 8 — 12 厘米, 纤细, 无 毛; 小叶 纸质, 卵状披 针形, 长 8 — 13 厘米, 宽 3 — 5 厘米, 两面 无毛, 先端 渐尖, 基部 圆形, 边缘具 细裾齿 ,侧脉 5—7 对, 在两面 隆起, 网脉不 明显; 小叶 柄中央 的长约 5 厘米, 两侧的 长 1.7 — 2.2 厘米。 伞房花 序顶生 ,有 7 — 8 分枝, 长约 20 厘米, 每枝 排列成 总状花 序式, 无 
五加科  507  毛, 伞形 花序具 多花, 径约 3 厘米, 花梗长 3 — 4 厘米; 苞片 线形, 长 7 毫米; 小 花梗长 1 一 1.2 厘米; 小苞片 钻形, 长 0.5 毫米; 萼片 5, 三角形 ;花瓣 5, 三角状 卵形, 长约 1 毫米, 无 毛; 雄蕊 5; 子房 5 室, 花柱 连合成 柱状。 果 未见。 花期 11 月。 产云南 西北部 (贡山 独龙江 ), 生 于海拔 1200 米杂木 林中。 灌木, 高 6 米, 花 绿色, 1959 年 11 月, 冯国楣 24264( 模式 )。 本种极 似全缘 五叶参 (P. leschenaultii var. forresrii) ; 但为 顶生伞 房花序 有分枝 7 — 8, 每枝 排列成 总状花 序式; 小 花梗长 1 一 1.2 厘米, 无毛, 叶边 缘具细 锯齿, 小 叶柄顶 生的长 5 厘米, 两 侧的长 1.7 — 2.2 厘 米与之 不同。 5. 锈毛 五叶参 马 肠子树 (砚山 ) Pentapanax henryi Harms (1896) ; Harms ex Diels (1900) ; Diels (1912) ; Levi. (1915) ; Harms & Rehd. (1916); Chung (1924) ; W. W. Smith (1924) ; (1929— 30); Li (1942); 何景、 曾沧江 (1965). Aralia tomentella Ft. (1896), (1897) ; Levi (1915) ; Chung (1924) ; Pentapanax larium Hand.-Mazz. (1924) ; P. henryi Harms var. larium Hand.-Mazz. (1933). 5a. 锈毛 五叶参 图版 143, 6—8 var. henryi 小乔木 或灌木 ,高 2—8 米。 羽状 复叶, 有小叶 3 — 5, 叶柄长 5 — 20 厘米; 小叶 纸质, 卵形至 卵状长 圆形, 长 6 — 14 厘米, 宽 3_8 厘米, 先端锐 尖至短 渐尖, 基部 圆形至 钝形, 有 吋 近于浅 心形, 边缘具 锯齿, 上面平 滑无毛 ,下 面脉腋 j 司簇生 锈色短 柔毛, 侧 脉每边 6 — 8, 在上面 明显, 下面 凸起, 侧 生小叶 柄长约 0.5 厘米, 顶生小 叶柄长 1.5 — 3 厘米。 花序 顶生, 多数 伞形花 序组成 大圆锥 花序, 长 20 — 30 厘米, 密被 锈色长 柔毛, 侧枝成 总状花 序式, 长 4-10 厘米, 着生 3—8 个伞形 花序; 伞形 花序花 多数, 小 花梗长 0.5 — 1 厘米; 苞片 卵形, 长 0.5-1 厘米; 萼小, 5 齿裂, 裂片 卵形; 花瓣 5, 三角状 长圆形 ,长约 1.5 毫米, 白色; 雄蕊 5, 花 丝长约 2 毫米; 子房 5 室, 花 柱合生 成柱状 或先端 2 — 5 分裂。 核果卵 圆形, 紫黑色 ,直 径 6 — 7 毫米。 花期 8 — 9 月, 果期 11 月。 产云南 东南部 (蒙自 、文山 、广南 、麻栗 坡)、 西北部 (丽 江、 维西、 鹤庆、 德钦、 中甸) 及中 部 (昆 明、 嵩明、 富民、 禄劝、 宣威) ,生 于海拔 1200 — 2600 米的杂 林中。 亦分布 于四川 (巫 山、 盐源、 盐边、 木里) 、广西 (大 苗山) 及 湖北等 省区。 本种根 皮入药 ,嫩 尖供蔬 食用。 5b. 绒毛 五叶参 var. tomentosus Hoo ex Hoo et Tseng (1965). 与锈毛 五叶参 之不同 在于小 叶下面 密被棕 色绒毛 ,叶 柄和小 叶柄密 被棕色 绒毛, 伞形 花序的 苞片长 圆形, 先端 渐尖, 长约 5 毫米, 宽约 2 毫米, 花 柱全部 合生成 柱状。 产云南 东南部 (蒙自 )、 西北部 (丽江 、贡山 ), 生 于海拔 1700 — 2500 米的 山坡、 石山林 中。 亦分布 于四川 (天全 )。 模式标 本采自 蒙自。 6. 寄生 五叶参 Pentapanax parasiticus (D. Don) Seem. (1864), (1868) ; C. B. Clarke in Hook. 
508  云南 植物志  f. (1879); Dunn (1911) ; Chung (1924) ; Li (1942). Hedera parasitica D. Don (1825) ; DC. (1830) ; H. glauca Wall, in G. Don (1834). 6a. 寄生 五叶参 var. parasiticus 灌木, 高 1 一 3 米; 小枝圆 柱形, 暗紫 褐色, 有稜。 小叶 3 — 5, 卵形至 卵伏披 针形, 长 3 ~6 厘米, 宽 1.5 — 3.5 厘米, 先 端钝或 短尖, 基部近 圆形, 全缘, 两面均 秃净, 下面粉 绿色, 侧脉 6 — 8, 两面微 隆起; 叶柄长 3 — 10 厘米, 两 侧的长 3 — 5 毫米, 中 央的长 1 一 3.5 厘米, 均 秃净。 总伏花 序顶生 ,长 3 — 6 厘米, 由 2 — 8 个伞 形花序 组成。 伞形 花序具 多花; 小花 梗长 1 一 1.3 厘米, 秃净; 苞片披 针形, 长 2 — 4 毫米; 萼 5 齿裂, 秃净; 花瓣 5, 三角伏 卵形, 长约 2 毫米; 雄蕊 5, 花 丝长约 2.5 毫米; 子房 5 室, 花柱 合生成 柱状, 长约 1.2 毫米。 果近 球形, 有 5 稜, 直径约 4 毫米, 紫 褐色。 花期 9 一 10 月。 果期 11 月。 产云南 西北部 (德 钦澜沧 江岸、 贡山 怒江岸 ), 生 于海拔 2500 — 2600 米 的云南 松林中 或杂 林中。 尼泊尔 和印度 西北部 亦有。 6b. 锈 毛寄生 五叶参 var. khasianus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本变种 与寄生 五叶参 之区别 在于单 伞形花 序顶生 ,花序 轴及花 梗均被 锈色短 柔毛。 产云 南中部 (嵩明 ), 生 于海拔 2100 — 2400 米灌 丛中。 分布 于印度 (喀西 山)。 7. 云南 五叶参 Pentapanax yunnanensis Franch. (1896), (1897) ; Levi. (1915) ; Chung (1924) ; Hand.-Mazz. (1933) ; Li (1942). 秃净 灌木。 羽 状复叶 有小叶 5; 叶柄长 2 — 12 厘米; 小叶 纸质, 阔 卵形, 长 5 — 7.5 厘 米, 宽 3.5 — 5.5 厘米, 先端钝 或锐, 基部 圆形, 边缘具 锯齿, 两面均 秃净, 侧脉 6 对, 两面均 明显; 小叶柄 无或长 0.5 厘米, 顶 生小叶 柄长约 4 厘米。 总 状花序 顶生, 长 15 — 20 厘米, 禿净, 由数个 伞形花 序组成 ,花 梗长约 2 厘米, 伞形花 序有花 多数; 小 花梗长 0.8 — 1 厘米; 萼 5 齿裂, 裂片 圆形; 花瓣 5; 雄蕊 5; 子房 5 室, 花 柱合生 成柱。 果圆 球形, 压平, 直径约 4 毫米, 有 5 稜。 产云 南西部 (盐丰 、大理 、鹤庆 、宾川 )。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马 耳山。 8. 轮伞 五叶参 Pentapanax verticillatus Dunn (1903) ; Chung (1924) ; Li (1942). 灌木 或藤状 灌木, 高 1 一 2 米; 小枝圆 柱形, 紫 褐色, 有稜。 羽状 复叶, 叶柄长 3 — 10 厘 米; 小叶 3, 亚革质 ,阔 卵形至 卵状披 针形, 长 5 — 9 厘米, 宽 2 — 5 厘米, 先端 锐尖, 基 部楔形 至近 圆形, 边缘 全缘, 两面均 无毛, 侧脉 6 — 8 对, 两面均 明显; 小 叶柄长 4 一 8 毫米, 顶生小 叶柄长 1.5 — 3.5 厘米, 秃净。 伞形 花序组 成的圆 锥花序 顶生, 长 6 — 10 厘米, 下部具 分枝, 长 1.5 — 6 厘米, 上部不 具分枝 ,伞形 花序轮 伞状排 列于总 轴上, 被红锈 色绒毛 ;花序 基部和 分枝基 部具膜 质苞片 ;伞形 花序具 多花, 直径 1.5 — 2 厘米; 小花梗 6 — 10 毫米; 花小, 紫红 色; 萼片具 5 齿, 秃净; 花瓣 5, 三角状 卵形, 长约 1.5 毫米; 雄蕊 5, 花 丝长约 1.5 毫米; 子房 5 室, 花柱 合生成 柱状。 果近 球形, 直径约 4 毫米, 果柄长 1 一 1.5 厘米, 被 红锈色 绒毛。 花 期 11 月。 果 期翌年 秋季。 
五加科  509  产云南 东南部 (西畴 、麻 栗坡、 屏边、 蒙自 )、 东北部 (镇雄 、彝良 ), 生 于海拔 imo — 2 000 米的 岩坡, 次生 灌丛或 林缘。 模式标 本采自 蒙自。 18. 人参属 Panax Linn. 多年生 草本。 根茎 肉质, 纺锤状 或竹节 状至念 珠状。 茎 单生, 直立, 基部有 鳞片。 叶 为指状 复叶, 3 — 5( — 7) 枚 轮生于 茎顶, 边缘锯 齿状。 花两性 或杂性 异株, 排 列为顶 生的伞 形花序 ; 小花 梗先端 具关节 ; 花萼不 明显的 5 齿裂; 花瓣 5 , 覆瓦状 排列; 雄蕊 5 , 花丝短 ; 子 房下位 ,2 — 5 室, 每室 具胚珠 1 个, 倒垂; 花盘肉 质环状 ;花柱 2 — 5, 分离或 在基部 连合。 果 为 1 核果状 桨果, 扁球状 肾形, 成熟吋 红色, 有种子 2 — 3 粒, 种子卵 圆形至 三角状 卵形。 约 8 种, 分布 于亚洲 东部及 北美。 我国有 7 种 5 变种, 除人参 (P. ginseng) 1 种产东 北外, 其余 主产西 南部; 云南有 4 种和 3 变种, 分布于 东南、 西 部和中 部等地 区的高 山或石 灰岩山 地带。 由于本 属药用 价值高 ,早已 被我国 劳动人 民引种 栽培于 低山或 坡地。 分种 检索表 1(6) 根为 肉质纺 锤状或 块状; 果 实扁球 状肾形 或球状 肾形。 2(5) 小叶不 分裂, 两面 脉上有 刚毛; 花柱 2, 在中 部以下 合生; 总花 梗被短 柔毛。 3(4 ; 根纺 锸形; 明显具 小叶柄 ;总 花梗长 7 — 2 5 厘米; 种 子三角 状卵形 …… 1. 三七 P. notogin.eng 4(3) 根 蓄状; 小叶无 柄或近 无柄; 总 花梗长 24 — 26 厘米; 种子 三角状 半球形 2. 姜 状三七 P. zingiberensis 5(2 ) 小 叶羽状 分裂, 仅上面 脉上有 刚毛; 根块状 纺锤形 ;花柱 2, 合生为 1 个, 总花梗 无毛; 种 子近球 形 3. 屏 边三七 P. ttipuleanatu* 6(1) 根竹节 状或串 珠状; 果近 球形。 7(10) 根竹 节状。 8(9 ) 小叶 倒卵状 椭圆形 至长楠 圆形, 长 为宽的 2. 5 — 3 倍 4. 竹节参 P. japonicu. 9(8) 小叶狭 披针形 ,长 为宽的 5 倍 4b. 狭叶 竹节参 P. japonicus var. angustifoUus 10(7) 根串 珠状或 串珠疙 瘩状。 11(12) 根为串 珠状; 小 叶倒卵 状椭圆 形至楠 圆形, 不分裂 4c. 珠子参 P. japonicus var. major 12(11) 根串珠 疙瘩状 ,稀竹 节状; 小叶 二回羽 状分裂 •••••• 化. 疙瘩七 P. japonicus var. bipinnatifidus 1.三 七 图版 148, 1—5 参 三七、 滇三七 (曲靖 ), 田七 (广西 ), 山漆、 金不换 (本草 纲目) ,人 参三七 (本草 纲目拾 遗), 参三七 (中国 药用植 物志) Panax notoginseng (Burk.) F. H. Chen ex C. Chow et al. (1975)*. Aralia quinque folia (L.) Decne. et Planch, var. notoginseng Burkill (1902). pro parte, quoad A. Henry 11407 A; Panax pseudo-ginseng auet. non. Wall. : Li (1942), pro parte, quoad A. Henry 11407, 11407B ; 裴鉴等 (1958), pro parte; Hara (1970), pro parte, quoad syn. Aralia quinquefolia var. notoginseng Burk.; 图鉴 (1972)*, pro parte ; Panax sanchi Hoo, in herb. ; 云南经 济植物 (1973) ; P. pseudo-ginseng Wall. 
510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48 1 一 5 '三七 Panax notoginseng (Burk.) F. H. Chen ex C. Chow et al" 1. 植株 上部, 2. 根, 3. 花, 4. 花 纵剖, 5. 种子 (侧面 );6 — 8. 屛 边三七 P. stipuleanatus Tsai ct Feng ex C. Chow et al" 6. 根, 7. 叶, 8. 种子 侧面; 9 一 11. 竹节参 P. japonicus C. A. Meyer, 9. 根, 10. 叶, 1 1 . 种子 正面。 
五加科  511  var. not o ginseng (Burk.) Hoo et Tseng (1973). 多年 生直立 草本, 高 20 — 60 厘米。 主根 肉质, 1 条至 多条, 呈纺 缍形。 茎暗 绿色, 至茎 先端变 紫色, 光滑 无毛, 具 纵向粗 条纹。 指 状复叶 3 — 6 个轮生 茎顶; 托叶 多数, 簇生, 线 形, 长不足 2 毫米; 叶柄长 5 — 11.5 厘米, 具 条紋, 光滑 无毛; 小 叶柄中 央的长 1.2—3.5 厘 米, 两 侧的长 0.2— 1.2 厘米, 无毛; 叶片 膜质, 中央的 最大, 长椭圆 形至倒 卵状长 椭圆形 ,长 7—13 厘米, 宽 2 — 5 厘米, 先端渐 尖至长 渐尖, 基部阔 楔形至 圆形, 两 侧叶片 最小, 椭圆形 至椭 圆状长 卵形, 长 3.5 — 7 厘米, 宽 1.3 — 3 厘米, 先端渐 尖至长 渐尖, 基部 偏斜, 边 缘具重 细裾齿 ,齿 尖具短 尖头, 齿间有 1 刚毛, 两面沿 脉疏被 刚毛, 主脉 与侧脉 在两面 凸起, 网脉 不显。 伞形花 序单生 于茎顶 ,有花 80 — 100 朵或 更多; 总 花梗长 7 — 25 厘米, 有条纹 ,无毛 或 疏被短 柔毛; 苞片多 数簇生 于花梗 基部, 卵状披 针形; 花梗 纤细, 长 1 一 2 厘米, 微被短 柔毛; 小苞片 多数, 狭披 针形或 线形; 花小, 淡黄 绿色; 花萼 杯形, 稍扁, 边缘 有小齿 5, 齿三 角形; 花瓣 5, 长圆形 ,无毛 ;雄蕊 5, 花丝 与花瓣 等长; 子房 下位, 2 室, 花柱 2, 稍内弯 ,下部 合生, 结 果吋柱 头向外 弯曲。 果 扁球状 肾形, 径约 1 厘米, 成熟 后为鲜 红色, 内 有种子 2 粒; 种子 白色, 三角状 卵形, 微具 三稜。 花期 7 — 8 月, 果期 8 — 10 月。 产云南 东南部 (砚山 、西畴 、文山 ), 生 于海拔 1200 — 1800 米 地带。 广西 西南部 亦有栽 培, 近年来 福建、 浙江、 江西等 省也在 试种。 根茎和 肉质根 为名贵 之中药 ,有 止血、 破血 散瘀、 消炎 定痛和 滋补之 功效, 为治 疗跌打 损伤 之主要 药物。 花、 叶亦 有清热 之效。 I. H. Burkill 的 Panax pseudo-ginseng var. notoginseng Burk. 是依据 A. Henry 采 自蒙自 的 11407 和 1M07A 两号 标本, 但未指 定模式 ,后 来原宽 (Hara) 指定 A. Henry 的 11407 为选模 式标本 (Neotypus!) ,但 由于这 号标本 不全, 没 有地下 部分, 而误将 此号标 本归入 假人参 P- pseudo-ginseng 2. 姜 状三七 图版 野三七 (思茅 、文山 、蒙自 ), 鸡蛋七 (思茅 ) Panax zingiberensis C. Y. Wu et Feng ex C. Chow et al. (1975)*.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60 厘米。 主根呈 薑块状 ,肉质 ;根状 茎匍匐 生长, 节 间短而 增厚。 茎不 分枝, 暗 绿色, 有吋至 先端变 紫色, 具条紋 ,光滑 无毛。 掌 状复叶 3 — 7 枚 轮生于 茎顶; 叶柄长 8 — 15 厘米, 纤细, 具 条紋, 无毛; 小叶 3 — 5, 膜质, 楠 圆形至 长椭圆 形或倒 卵状长 椭圆形 ,先端 渐尖至 长渐尖 ,基部 楔形, 边缘 具锯齿 或微重 锯齿, 齿尖有 小尖, 叶脉在 两面明 显隆起 ,沿脉 被刚毛 ;中 间叶片 较大, 长 10— 18 厘米, 宽 3.5 — 6 厘米, 两侧 小叶片 较小, 长 6—H.5 厘米, 宽 3 — 4 厘米; 小叶无 柄或近 无柄。 伞 形花序 单生于 茎顶; 花梗长 24 — 26 厘 米, 具 条纹, 疏被短 柔毛, 基部无 苞片; 小苞片 数枚, 线形 或狭披 针形, 簇生于 小花梗 基部; 花小, 绿色, 多数; 花萼 杯伏, 边缘有 5 齿, 齿小呈 三角形 ;花瓣 5 ,三 角状长 卵形, 长 1.5 毫 米, 无毛; 雄蕊 5 , 花丝 长出于 花瓣, 花药 卵形; 子房 2 室; 花柱 2, 中部以 下合生 ,果 吋向外 弯曲; 小 花梗长 4 一 6 毫米, 果梗长 1 一 I. 8 厘米, 疏被短 柔毛。 果 扁球状 肾形, 成 熟吋红 色, 具种子 2 粒; 种子三 角状半 球形。 花期 7 — 8 月, 果期 8 — 10 月。 原产云 南东南 (思茅 、蒙自 、马关 等地) 亚热带 常绿阔 叶林下 ;但 现在砚 山统卡 农场及 昆 明引种 栽培。 
图 版 149 姜 状三七 Panax zingiberensis C. Y. Wu et Feng ex C. Chow et al., 1 . 花枝, 2. 花, 3. 种子, 4. 根。 
五加科  513  治跌打 损伤、 劳虚 咳嗽、 外 伤出血 及贫血 等症。 民间通 称为野 三七, 作 三七代 用品。 本种 与三七 [P. notoginseng (Burk.) F. H. Chen ex C. Chow et al.] 的主 要区另 lj 在 于 根为薑 块伏; 小叶无 柄或近 无柄。 模 式标本 采自砚 山统卡 农场栽 培品。 3. 屏 边三七 图版 148, 6—8 野三七 (马关 、麻栗 坡), 香刺 (屛边 ), 土三七 (马关 ), 竹 节七、 白三七 Panax stipuleanatus Tsai et Feng ex C. Chow et al. (1975)*. Panax species Hara (1970), quoad Petelot 2489 ; P. pseudo-ginseng Wall. var. bipin- natifidus Hoo et Tseng (1973), pro parte, quoad syn. P. stipulatus Tsai et Feng et specim. Feng 13694. 多年生 草本, 高 45 — 55 厘米。 根茎 匍匐, 有结节 ,节间 极短, 有凹陷 的茎痕 ,节 上有纤 细的 须根; 根 块状纺 锤形。 茎基 鱗片近 肉质, 宿存; 茎圆 柱形, 具 条纹, 绿色, 无毛。 叶为指 状 复叶, 3 枚轮生 于茎端 ;叶 柄长约 4 一 7 厘米, 无毛; 托叶 卵形, 长约 2 毫米, 无毛; 小叶 5, 稀 7, 膜质, 羽叶状 分裂, 长 6 — 12 厘米, 宽 2.5—6 厘米, 裂片不 等大, 中部的 较大, 两端的 较小, 先端尾 状渐尖 ,基 部阔楔 形至近 圆形, 偏斜, 边缘具 锯齿和 刚毛, 主脉和 7 — 11 条侧 脉在 两面均 显著, 上面脉 上疏生 刚毛; 小 叶柄长 3 — 20 毫米, 无毛。 伞 形花序 单生于 茎端, 约具 50 — 80 朵花; 花梗长 S — 10 厘米, 无毛; 花小, 淡绿色 ;花萼 5 齿裂, 无毛; 花瓣 5, 覆 瓦状 排列, 长卵形 至长楠 圆形; 雄蕊 5, 花丝 与花瓣 等长或 稍长; 子房 下位, 2 室, 花柱 2, 结 合成 1 个, 柱头稍 膨大而 微弯; 小 花梗长 1 一 1.6 厘米, 纤细, 至 基部簇 生多数 线形小 苞片。 果 近球形 至球状 肾形, 直径约 8 毫米, 成熟后 红色, 具种子 2; 种子近 球形, 白色, 直径 2 — 3 亳米。 花期 5 — 6 月, 果期 7 — 8 月。 产云南 东南部 (马关 、麻 栗坡、 屏边) 海拔 1100 — 1700 米山 谷潮湿 林内, 稀见。 越南北 部老街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马关。 本种与 溶七 (P. japonicus C. A. Meyer var. bipinnatifidus C. Y* Wu et Feng) 相 似; 但叶 柄基部 具卵形 托叶, 小叶背 面光滑 无毛, 根为块 状纺锤 形与之 不同。 木种 药用, 有散瘀 定痛、 疗伤 止血、 滋补 之效。 4. 竹节参 竹节 人参、 竹鞭 三七、 罗汉 三七、 土参 (中 国药用 植物志 ), 萝卜参 (云 南彝良 ), 大竹根 七 (昭通 ), 野三七 (镇雄 、广西 ), 竹根七 (大关 、四川 ), 峨 三七、 萝卜七 (四川 ), 白三七 (鄂 西) Panax japonicus C. A. Meyer (1842), (1843) ; Nakai (1924) ; Hara (1954) , (1966); 裴鉴等 (1958)*; Jzushritzky (1961); 朱 兆仪、 诚静蓉 (1962)*; Ohwi (1965); C. Y. Wu & Feng ex C. Chow et al. (1975)*. Panax quinquefolia var. b. japonica Sieb. (1830), nom. nud. ; Panax schin-seng var. (2) japonica Nees (1833) ; P. quinquefolmm var. 6. subsessilis Miq. (1863) ; P. japonicum Sieb. ex Miq. (1866) ; P. repens Maxim. (1867) ; Aralia repens (Maxim.) Mak. (1894) in textu ; A. quinquefolia (L.) Decne. et Planch, var. repens (Maxim.) Burk. (1902) ; A. quinquefolia Decne. & Planch, var. major Burkill (1902) ; Panax 
514  云南 植物志  pseudo-ginseng Wall. var. major (Burkill) Li (1942) ; 图鉴 (1972)* ; Panax pseudo- ginseng Wall, subsp. japonicus (C. A. Mey.) Hara (1970) ; Panax pseudo-ginseng Wall. var. wangianus (Sun) Hoo & Tseng (1973) ; Panax pseudo-ginseng Wall. var. japonicus (C. A. Mey.) Hoo & Tseng (1973). 4a. 竹节参 图版 148, 9—11 var. japonicus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80 (—100) 厘米。 根茎 横卧, 呈竹 鞭伏, 肉质, 结 节间具 凹陷茎 痕; 往往 生长年 代少的 或在下 部生出 肉质的 细萝卜 状根, 白色。 茎 直立, 圆 柱形, 有 条纹, 光滑 无毛。 掌 状复叶 3 — 5 枚 轮生于 茎端; 叶柄长 8 — 11 厘米, 具条纹 ,无毛 ,基部 稍扁; 小 叶通常 5, 两侧的 较小, 薄膜质 ,倒卵 状楠圆 形至长 椭圆形 ,长 5 — 18 厘米, 宽 2—6.5 厘米, 先端渐 尖至长 渐尖, 稀为尾 状渐尖 ,基 部阔楔 形至近 圆形, 两侧的 稍偏斜 ,边 缘呈细 锯齿或 重 锯齿, 两 面沿脉 上疏被 刚毛。 伞 形花序 单生于 茎端, 有花 50 — 80 朵或 更多; 总 花梗长 12-21 厘米, 有 条紋, 无毛或 稍被短 柔毛; 花小, 淡 绿色; 小 花梗长 7 — 12 毫米, 稍 被短柔 毛; 花萼具 5 齿, 齿 三角状 卵形, 无毛; 花瓣 5, 长卵形 ,覆瓦 状排列 ;雄蕊 5, 花丝较 花瓣为 短; 子房 下位, 2 — 5 室, 花柱 2 — 5, 中 部以下 连合, 果吋向 外弯。 果近 球形, 成熟吋 红色, 径 5-7 毫米, 具种子 2 — 5 粒, 白色, 三角状 长卵形 ,长 4.5 亳米, 厚 3 毫米。 花期 5 — 6 月, 果 期 7 — 9 月。 产云 南西部 (福 贡、 德钦、 碧江、 腾冲、 怒江) 、中部 (峨山 )、 北部 (永仁 )、 南部 (耿马 、金 平、 勐海、 绿春) 及 东北部 (昭通 、大关 、彝良 、镇雄 ), 生 于海拔 1800 — 2600 (— 3200) 米的山 谷阔叶 林中。 亦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广西、 浙江、 安徽。 日本, 朝鲜 也有。 本种根 状茎竹 节状, 故得名 "竹节 参"。 此特 征易与 假人参 (P. pseudo-ginseng) 和珠子 参 (P. japonicus var. major) 区别。 小叶 卵状椭 圆形至 椭圆形 与狭叶 竹节参 (P. japoni- cus var. angustifolius) 和 搭疼参 (P. japonicus var. bipinnatifidus) 亦 易区另 'J。 药 用根。 有活血 去瘀、 健脾 补虚、 祛痰 镇痛的 功效。 4b. 狭叶 竹节参 野 三七、 鸡头七 (龙陵 ), 土三七 (腾冲 ), 藏三七 Panax japonicus C. A. Meyer var. angustifolius (Burk.) Cheng et Chu (1962)* ; C. Chow et al. (1975)*. Aralia quinquefolia Decne. & Planch, var. angusti folia Burkill (1902) ; Panax pseudo-ginseng var. angustifolius (Burkill) Li (1942) ; Hara (1966), (1970)* ; Hoo et Tseng (1973) ; Panax japonicus C. A. Meyer var. par "i folium Cheng et Chu (1962) ; Panax japonicum C. A. Meyer var. angusti folium (Burkill) Cheng et Chu (1962). 本变 种小叶 为狭披 针形, 长 为宽的 5 倍 以上, 叶 缘具细 锯齿, 易与其 他种和 变种区 别。 产云南 西南部 (龙陵 、腾冲 ,海拔 2Q30 — 3640 米)、 东南部 (金平 ) 及 东北部 (镇雄 ,海拔 1640 米); 亦分 布于我 国贵州 (大方 ) 和 四川。 尼泊尔 ,不丹 ,锡金 ,印度 东北部 (喀 西山、 麻 尼普) 和 泰国的 东北部 也有。 药 用根。 有活血 去瘀、 健脾 补虚、 祛 痰镇痛 之效。 
五加科  515  4c. 珠孑参 竹节参 (德钦 、贡山 、维西 ), 钮子七 (丽江 、四川 ), 土三七 (大理 ), 盘七 (曲靖 ), 钮子三 七、 大药子 (中 国药用 植物志 ), 野三七 (红河 ), 扣子七 (四 川、 湖北) Panax japonicus C. A. Meyer var. major (Burkill) C. Y. Wu et Peng ex C. Chow et al. (1975)*. Aralia quinque folia Decne. et Planch, var. major Burkill (1902) ; A. quinque folia Deene. et Planch, var. elegantior Burkill ( 1902) ; Panax pseudo-ginseng auct. non Wall. : Li (1942), pro parte ; Hara (1970), pro parte ; Panax pseudo-ginseng Wall, var. major (Burk.) Li (1942) ; 图鉴 (1972)* ; Panax quinque folia Linn. var. b. japonica Sieb. (1830) nom. nud. ; Panax schin-seng Nees var. (2) japonica Nees (1833)* ; Panax japonicum C. A. Meyer (1842) ; Nakai (1924); 裴鉴等 (1958) ; Panax major (Burkill) Ting, 裴鉴等 (1958). 本 变种根 状茎串 珠状, 故名 "珠子 参"。 小 叶倒卵 状椭圆 形至楠 圆形, 长 为宽的 2 — 3 倍, 上面沿 脉疏被 刚毛, 下面无 毛或沿 脉稍被 刚毛, 先端 渐尖, 稀长 渐尖, 基部楔 形至圆 形。 产云南 西部及 西北部 (腾 冲、 保山、 泸水、 碧江、 福贡、 贡山、 维西、 德钦、 中甸、 丽江、 鹤 庆、 剑川、 云龙、 漾濞、 大理、 宾川、 大姚、 永仁) ,生 于海拔 1720 — 3 650 米 山坡密 林中。 亦分 布 于我国 四川、 贵州、 陕西、 甘肃、 山西、 湖北、 河南及 西藏等 省区。 尼 泊尔, 喜马拉 雅山脉 东部, 缅甸北 部及越 南北部 也有。 根茎民 间用来 代三七 ,有 疗伤、 止血、 滋补之 功效。 4d. 疙瘩七 羽叶七 (中甸 ), 羽叶 三七、 钮 子三七 (中 国药用 植物志 ), 竹根七 (湖北 、四川 ), 峨三七 (四川 ), 花 叶三七 (西藏 ) Panax japonicus C. A. Meyer var. bipinnatifidus (Seem.) C. Y. Wu et Feng ex C. Chow et al. (1975)*. Panax bipinnatifidus Seem. (1868) ; (1868) ; Harms (1894) ; Franch. (1896) ; W. W. Sm. (1924); Hand.-Mazz. (1933) ; 方文培 (1946)*; 裴鉴等 (1958)* ; Jzushritzhy (1961) ; 朱 兆仪、 诚静蓉 (1962)*; 图鉴 (1972)*; ArflKa bipinnatifida C. B. Clarke (1879) ; Panax pseudo-ginseng Wall. var. bipinnatifida (Seem.) Li (1942) ; Hara (1966), (1970)* ; Banerjee (1968) ; Hoo et Tseng ( 1973), excl. syn. Panax stipulatus Hoo, non Tsai et Feng et specim. Feng 13694. 根状 茎多为 串珠疙 瘩状, 稀竹 节状。 小叶二 回羽状 分裂, 整 齐或不 整齐, 裂片 边缘具 锯齿。 产云南 西北部 (中甸 、鹤庆 、宾川 、丽江 ), 生 于海拔 2750 — 3400 米山地 云杉或 混交林 下 阴湿的 地方, 滇东北 (昭 通、 大关、 镇雄) 海拔 1800 — 1900 米杂 木林中 以及腾 冲海拔 3000 米的 山谷常 绿阔叶 林中; 也见 于我国 甘肃、 陕西、 湖北、 四川、 西藏等 省区。 印度 北部, 尼泊 尔 及缅甸 亦有。 本变种 的根状 茎民间 作三七 代用品 ,亦 有疗伤 止血之 功效。 
516  云 南 植 物 志  214 桤 叶树科 Clethraceae* 灌木或 乔木; 多 年生枝 有残存 叶痕, 当年生 枝幼叶 和花序 常被星 状毛、 簇 状毛或 单毛。 单叶 互生, 落叶稀 常绿, 有叶柄 ,无 托叶。 花两性 ,稀为 单性, 辐射 对称, 常成 顶生稀 腋生的 总状 花序或 有分枝 组成圆 锥状或 近于伞 形状的 复总状 花序; 花梗 基部有 苞片, 苞片 早落有 吋 宿存; 花萼深 5 (— 6) 裂, 萼片 覆瓦状 排列, 宿存; 花瓣 5 (— 6) 枚, 离生, 稀 基部有 些粘合 或连合 (我国 不产) ,覆 瓦状排 列与萼 互生, 通常倒 卵状长 圆形, 里面 有毛或 无毛, 顶 部边缘 往往有 缺陷或 为啮蚀 状或为 流苏状 ,稀近 于全缘 ,有吋 边缘具 纤毛, 花后 脱落; 雄蕊 10( — 12) 枚, 排成 2 轮, 外轮 与花瓣 对生, 内轮 与萼片 对生, 花丝 钻状或 侧扁, 无毛 或具长 柔毛或 具长 硬毛, 离生, 下位, 有 吋基部 与花瓣 粘合, 在芽中 反折, 开花吋 伸直; 花药 2 室, 于中部 背着, 在 花蕾吋 外向, 开花吋 内向, 倒箭形 或长圆 状倒卵 形或倒 心形, 成熟 吋以裂 缝状顶 孔 开裂; 花粉粒 单一, 平滑, 有 3 孔; 无花盘 ;子房 上位, 被毛, 3 室, 每 室具多 数倒生 胚珠, 中轴 胎座; 花柱 单生, 被毛或 无毛; 顶端 3 深裂或 3 浅裂, 稀不 裂而具 3 个点状 柱头。 蒴果 近球形 ,托以 宿存萼 和宿存 花柱, 室背 开裂为 3 果瓣; 种子多 而小, 有 一层疏 松而透 明的种 皮, 无翅 或有翅 (我国 不产) ;胚圆 柱形, 胚乳 肉质, 富 油分。 仅有桤 叶树属 Clethra Gronov. ex Linn. 1 属, 约 67 种, 分布于 亚洲东 南部、 东部, 非 洲西北 部岛屿 和美洲 热带和 亚热带 地区, 我国约 12 种, 分布 于东南 至西南 及中部 等省地 区, 云南有 5 种 4 变种, 生于西 北部、 西部和 东南部 山区, 海拔 550 — 4000 米 的林缘 或丛林 中。 本属根 据种子 的性状 和有无 翅等, 划分为 两类, 一 是成熟 种子不 规则卵 圆形, 具棱或 近 于三角 形或椭 圆形; 种皮 上具明 晰的蜂 窝网状 凹槽, 种皮细 胞近于 四方形 ,有吋 细胞边 缘略向 外扩伸 ,但 不具翅 (国产 种), 云 南的种 属于这 一类。 一 是成熟 种子长 圆形或 近于圆 形, 扁平, 种皮 平滑, 种皮 细胞长 圆形, 具翅 , 这类植 物我国 不产。 植 物学家 们的见 解都较 一致, 认为本 科与杜 鹃花科 有直接 的亲缘 关系, 很多特 征都和 杜 鹃花科 某些属 相似, 过去植 物学家 才将本 科放置 于杜鹃 花科中 的一类 ,由 于本科 是合瓣 花类中 较原始 的类群 ,在 1851 年才从 杜鹃花 科中分 出来独 立成科 ,而 与杜鹃 花科、 猕猴桃 科 有亲缘 关系。 在哈钦 松著的 "有 花植物 科志" 中, 认 为这类 植物是 从山茶 目发展 而来。 本科 植物大 都是喜 温暖、 湿润、 多雨 气候的 树种。 夏秋日 盛开白 色或粉 红色的 花朵, 芳香 悦目, 在绿化 工作中 有一定 的作用 ,我 国已有 栽培, 有的种 类可供 药用。 分种 检索表 1 (2) 花瓣 里面有 髯毛; 花柱 不分裂 或于花 后极短 3 裂, 柱头 3 个; 叶 常绿; 常为单 生总状 花序, 序轴和 花 梗均密 生灰色 单伏毛 1. 单毛 垲叶树 C. bodinier, 2(1) 花瓣里 面无毛 或有稀 疏柔毛 ;花柱 3 深裂或 3 浅裂, 稀 不裂, 顶端有 3 个 柱头; 落叶或 常绿; 总状  * 为了避 免植物 中名的 混乱, 依据 Clcthra 的涵义 ,将山 柳属改 为桤叶 树属, 山 柳科改 为桤叶 树科。 
桤 叶树科  517  花序 多样, 序 轴和花 梗常密 生锈色 星状绒 毛或簇 伏毛。 3 (6) 叶脱落 ;总状 花序单 生或有 分枝; 花期吋 花梗长 ,果 吋继续 伸长; 花药长 圆状倒 卵形, 花丝 有长硬 毛; 子房 密生紧 贴的星 伏小绒 毛和长 硬毛。 4(5) 叶 倒卵伏 长圆形 或长椭 圆形, 老叶上 面疏生 短硬毛 或近于 无毛, 下 面密生 白色星 状柔毛 或星伏 毛 消失, 仅 沿中脉 和侧脉 密生长 伏毛; 花大, 花瓣长 8 — 10 毫米, 外 面光滑 (变 种除外 ); 雄蕊内 藏; 总状花 序单生 2. 云南 垲叶树 C. delavayi "5 (4) 叶卵 伏椭圆 形或橢 圆形, 老 叶上面 无毛, 下面仅 于侧脉 的腋内 有髯毛 ;花 较小, 花瓣长 5 — 6 毫米 (变 种除外 ), 外面密 生乳突 ;雄蕊 伸出; 总状 花序有 吋分枝 …… 3. 单穗 桤叶树 C. mono.tachya 6 (3) 叶常 绿或半 常绿; 总状花 序分枝 近于圆 锥状或 伞形状 ,稀为 单生; 花期吋 花梗短 ,结 果吋略 伸长, 花小, 花药倒 卵形或 倒心形 ,花丝 无毛。 7 (8) 叶常 绿有吋 脱落, 通 常椭圆 形或长 圆形, 老叶 两面无 毛或仅 于下面 中脉和 侧脉上 疏生长 柔毛; 总 状花序 有分枝 ,成圆 锥伏或 近于伞 形状, 稀为 单生; 花期吋 花梗短 ,结 果吋略 伸长; 花瓣里 面通常 散生疏 柔毛; 花药倒 卵形, 雄蕊 伸出; 子房密 生分节 长硬毛 4. 华南 桤叶树 C. fabri 8 (7) 叶常绿 ,通 常椭圆 状长圆 形或长 圆形, 老叶上 面无毛 ,下面 全面密 生灰白 色伏貼 星状小 绒毛; 总状 花序有 分枝, 成圆锥 状或指 状排列 ;花瓣 里面常 无毛, 花药倒 心形, 雄蕊 内藏; 子脔 密生微 硬毛… S. 白背 桤叶树 C. petelotii 1. 单毛 桤叶树 单 柱山柳 (海 南植 物志) Clethra bodinieri Levi. (1912) ; H.-M. (1934) ; Merr. et Chun (1940) ; S. Y. Hu (1960) ; C. Y. Wu et H. W. Li (1965) ; Sleumer (1967) incl. C. bodinieri Levi, var. lati folia. S. Y. Hu et C. bodinicvi Lev], var. parvifolia S. Y. Hu; 图鉴 (1974)* ; 海南 植物志 (1974)*. C. longebracteata Sleumer (1935), p. p. 常绿 灌木, 高 2 — 5 米; 当年生 枝疏或 密生灰 色单伏 毛或近 于无毛 ,叶 革质, 披 针形或 椭 圆形, 稀为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5 — 9 厘米, 宽 1 一 2.5 厘米, 顶 端尾状 渐尖, 基部楔 形至楔 尖, 老 叶两面 无毛或 仅于下 面沿中 脉疏生 柔毛, 侧脉的 腋间有 髯毛, 边 缘除下 半部或 1/3 部分为 全缘外 ,具短 尖头的 细齿, 侧脉 8—10 对, 在下面 突起而 明显; 叶柄长 5—12 毫米。 总状花 序单生 枝端, 稀在 基部有 1—2 分枝, 长 5 — 13 厘米, 序轴和 花梗均 密生灰 色单伏 毛; 苞片 早落; 花 梗细, 在花 期吋长 5 — 8 毫米, 结果吋 最长达 12 毫米; 花 萼及花 瓣均为 5 (一 6), 萼片 卵形, 长 2.5 — 3 毫米, 密生灰 色短伏 毛并杂 有星伏 绒毛; 花瓣白 色或淡 红色, 宽长圆 形至长 圆形, 长 4—6 毫米, 里面密 生绢状 髯毛, 两侧 边缘具 纤毛; 雄蕊 10 (—12) 枚, 与花瓣 相等或 稍长, 花药倒 箭形, 长 2.5 毫米, 花丝密 生锈色 微硬毛 ;花柱 单一, 无毛, 稀于基 部具疏 柔毛, 顶端 柱头略 膨大。 蒴果 直径约 4 毫米, 密生 硬毛, 向顶之 毛较长 ,宿存 花柱长 8 — 1 毫米。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 9 月。 分布于 屛边、 大围山 等地, 我国 贵州省 平伐是 本种原 产地, 亦 分布于 广西、 广东、 福建。 2. 云南 桤叶树 图版 150, 1—3 Clethra delavayi Franch. (1895) ; Sleumer (1967) incl. C. delavayi Franch. var. glabra S. Y. Hu: 图鉴 (1974)*. C. monostachya auct. non Rehd. et Wils. : S. Y. Hu (1960) p. p. 
518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50 1 一 3. 云南 垲叶树 Clethra delavayi Franch., 1. 花枝, 2. 花 纵剖, 3. 果: 4— 7. 华南 桤叶树 Clcthra fabri Hance, 4. 花枝, 5. 花瓣, 6. 雄蕊, 7. 果; 8 — 11. 白背桤 叶树, Clethra petelotii P. Dop et Y. Trochain 8- 叶, 9. 叶背的 星状毛 放大, 10. 花瓣, 11. 雄蕊。 
桤 叶树科  519  2a. 云南 桤叶树 Clethra delavayi Franch. var. delavayi 落叶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4 一 5 米; 当年生 枝密生 成簇锈 色糙硬 毛和伏 贴的星 状绒毛 。叶 硬纸质 ,倒卵 状长圆 形或长 椭圆形 ,稀为 倒卵形 ,长 7 — 23 厘米, 宽 3.5 — 9 厘米, 顶 端渐尖 或短尖 ,基部 楔形, 老叶上 面疏生 短硬毛 或近于 无毛, 下 面全面 密生白 色星状 柔毛, 或星状 毛消 失则仅 沿中脉 和侧脉 密生长 绒毛, 更稀近 于无毛 ,缘 具锐尖 锯齿, 侧脉 20 — 21 对; 叶 柄长 10 — 20 毫米。 总状花 序单生 ,长 17 — 27 厘米, 序 轴和花 梗均密 生星状 绒毛和 成簇的 锈色微 硬毛, 有吋 杂有单 硬毛; 花 梗在花 期吋长 6 — 12 毫米; 萼片 卵状披 针形, 长 5 — 6 毫 米, 短尖, 尖头 具腺; 花瓣长 圆状倒 卵形, 长 8 — 10 毫米, 宽 4 一 5 毫米, 两面 无毛, 边缘两 侧近 中部具 纤毛; 雄蕊 稍短于 花瓣, 花药长 1.5 — 2 毫米, 花丝 疏生长 硬毛; 花柱无 毛或于 中部以 下疏生 柔毛, 顶端 3 深裂。 蒴果 下弯, 直径 4 一 6 毫米, 疏生长 硬毛, 宿存 花柱长 6— 7 毫米, 果梗长 14—20 毫米。 花期 7 — 8 月, 果期 9— 10 月。 分布于 贡山、 中甸、 维西、 丽江、 剑川、 兰坪、 鹤庆、 泸水、 漾濞、 大理、 龙陵等 地山区 ,生 于海拔 2400 — 3500 米的 林缘或 林中。 洱源是 本种原 产地。 也 分布于 印度, 不丹, 越南。 2b. 毛 叶云南 桔叶树 Clethra delavayi Franch. var. lanata S. Y. Hu (1960). C. delavayi auct. non Franch. : Sleumer (1967) p.p. 本 变种与 原变种 var. delavayi 之不 同处, 是老 叶上面 疏生短 硬毛, 下面 密生羊 毛状星 状 毛层, 花瓣倒 卵状长 圆形或 倒卵状 匙形, 外面疏 生乳突 ,极稀 在边缘 一侧具 纤毛。 产碧江 、知 子罗, 生 于海拔 3200 — 4000 米 林中。 2c. 大 花云南 桤叶树 Clethra delavayi Franch. var. yuiana(S. Y. Hu) C. Y. Wu et L. C. Hu stat. var nov. C. yuiana S. Y. Hu in Journ. Am. Arb. 41:182, 1960; C. Y. Wu et H. W. Li (1965) ; C. monostdchya auct. non Rehd. et Wils. : S. Y. Hu I.e. 181. p.p. min. quoad T. T. Yu 17303 ; C. delavayi auct. non Franch. : Sleumer in Bot. Jahrb. 87 : 1967, p. P- 本 变种与 原变种 var. delavayi 的 区别, 在 于幼枝 无毛, 叶 常为披 针形, 老吋仅 于下面 沿中 脉疏生 长柔毛 或完全 无毛, 侧 脉较多 (22 — 24 对), 花 密集, 较大, 花瓣长 9 一 1 1 毫米, 外 面下半 部疏生 紧贴长 柔毛。 本变种 系云南 特有, 原产地 在昌宁 ,分布 大理、 腾冲、 景东、 耿马、 文 山等地 山区, 生于 海拔 2450 — 3250 米 林中。 3. 单穗 桤叶树 Clethra monostachya Rehd. et Wils. (1913) ; 图鉴 (1974)* C. delavayi auct. non Franch. : Sleumer (1967). 3a. 单穗 桤叶树 var. monostachya 落叶小 乔木或 灌木, 高 2 — 8 米; 当年生 枝疏生 成簇星 状绒毛 或近于 无毛。 叶膜质 ,卵 
520  云南 植物志  状椭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6 — 16 厘米, 宽 2.5 — 5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老 叶上面 无毛, 下面 仅于侧 脉的脉 腋内具 髯毛, 缘 具硬尖 锯齿, 侧脉 10 — 17 对; 叶柄长 10 — 25 毫米, 无 毛。 总状花 序单生 ,间有 分枝, 长 15 — 20 厘米, 序轴和 花梗均 密生锈 色星状 绒毛和 混杂于 其中 成簇微 硬毛; 花 梗在花 期吋长 5 — 10 毫米, 果吋 最长至 18 毫米; 萼片 卵形, 长约 4 毫 米, 花瓣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5—6 亳米, 宽 2—2.5 毫米, 两面 无毛, 外面密 生乳突 ,有 吋边缘 两 侧近基 部疏生 纤毛; 雄蕊 略长于 花瓣, 花丝 密生长 硬毛, 花药长 2 — 2.5 毫 米花柱 密生; 长硬毛 ,顶端 3 深裂。 蒴果密 生星状 绒毛, 向顶 端有长 硬毛, 直径 4 一 5 毫米, 宿存, 花柱长 7 — 10 毫米。 花期 7 — 8 月, 果期 9—10 月。 分布于 四川西 部至西 南部, 云南 有下列 变种。 3b. 细星毛 桤叶树 Clethra monostachya Rehd. et Wils. var. minutistellata (C. Y. Wu) C. Y. Wu et L. C. Hu, stat. var. no v. C minutistellata C. Y. Wu, 云南热 带亚热 带植物 区系研 究报告 1 :3, 1965*. 本 变种与 原变种 var. monostachya 的区别 ,在于 幼枝、 花 序轴和 花梗均 密生锈 色成簇 细星状 绒毛; 叶椭 圆形, 较小 (常长 2.5— 1 1.5 厘米, 宽 0.7 — 4.5 厘米 ), 老叶 下面沿 中脉和 侧脉 疏生长 伏毛, 有吋有 成簇小 星状毛 ,侧脉 的腋内 具髯毛 ;叶 柄较短 (长 6 — 14 亳米) ,被 毛。 花 和果均 稍小, 花瓣长 3.5 — 4.5 亳米, 花丝 疏生长 柔毛, 花 柱顶端 3 浅裂, 果直径 3.5 一 4 毫米。 产镇雄 ,生 于海拔 1800 — 2000 米的密 林中, 亦产我 国四川 (新分 布)。 3c. 披针 桤叶树 Clethra monostachya Rehd. et Wils. var. lancilimba (C. Y. Wu) C. Y. Wu et L. C. Hu, stat. var. no v. C. monostachya auct. non Rehd. et Wils. : S. Y. Hu (1960), p. p. min., quoad M. K. Li 2079; C. lancilimba C. Y. Wu ,云 南热 带亚热 带植物 区系研 究报告 1 :1, 1965*. 本 变种与 原变种 monostachya 的不同 ,在 于幼枝 无毛; 叶多为 披针形 ,边缘 密生不 甚整齐 的硬尖 细锯齿 ,侧 脉较多 (20 — 30 对), 颇 整齐。 总状 花序单 生较长 (25 厘米) ,常蛇 状弯曲 ,花梗 在花期 吋略长 (7 — 15 毫米 ), 萼片三 角状披 针形, 花瓣边 缘全具 纤毛。 果径 4 毫米, 宿存 花柱长 5 — 7 毫米。 原产地 景东, 文山 亦产, 生 于海拔 1800 — 2850 米 的混交 林中。 特有 变种。 4. 华南 桤叶树 图版 150, 4 — 7 石河树 、泡花 (广东 ) Clethra fabri Hance (1883) ; 图鉴 (1974)*. C. smithiana Fang (1939) ; C. liangii Li' (1943) ; C. smithiana Fang var. latifolia C. Y. Wu (1965). 半常绿 灌木, 高 2 — 12 米; 当年 生枝疏 生星伏 柔毛, 很 快变为 无毛。 叶近 革质, 椭圆形 或长 圆形, 有吋披 针形, 稀倒卵 状椭圆 形或披 针状椭 圆形, 长 6 — 14 (-17) 厘米, 宽 2 — 5 (一 7) 厘米, 向 两端渐 变狭, 顶端渐 尖或近 于短尖 ,基部 稍钝至 楔形, 老 叶两面 无毛, 有吋仅 于下 面中脉 和侧脉 疏生长 柔毛, 边缘上 半部具 腺头小 锯齿, 向基部 全缘, 侧脉 8 — 1 2 ( — I 7 ) 
半 边莲科  521  对, 细网脉 在下面 明显, 叶柄长 6—10 亳米。 总状 花序有 2—7 分枝、 圆锥 状或近 于伞形 状, 稀 于枝端 单生, 长 8 — 17 厘米, 序轴和 花梗均 密生锈 色成簇 长硬毛 ;苞片 线状披 针形, 通常 与花近 等长, 稀长 于花, 有吋 宿存; 花梗 在花期 吋略长 于萼, 萼片 卵状长 圆形, 短尖, 长 2.5 — 3 毫米, 花瓣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4 亳米, 宽 2 毫米, 顶端具 流苏状 浅裂, 里面散 生稀少 疏柔毛 或无毛 ,雄蕊 略长于 花瓣, 花丝 无毛, 花药倒 卵形, 基部 短尖, 药室略 叉分, 长约 1.2 毫米, 花柱 无毛, 有吋 于其基 部有长 硬毛, 果吋长 4 一 6 毫米, 顶端 柱头乳 头状, 极短 3 裂。 蒴果疏 生分节 长硬毛 ,直径 2.5 (-3) 毫米, 果梗长 4 一 6 毫米。 花期 7—8 月 , 果期 9—12 月。 分布 金平、 屏边、 河口、 邱北、 文山、 马关、 西畴、 富宁 等地, 生 于海拔 550 — 1500 米的混 交 林或丛 林中。 我国 广东、 罗浮山 是本种 原产地 ,亦分 布贵州 、广西 等省。 越 南也有 分布。 5. 白背 桤叶树 图版 150, 8 — 11 Clethra petelotii P. Dop et Y. Troehain (1932) ; C. Y. Wu et H. W. Li (1965). 常绿 灌木或 乔木, 高 2 — 10 米; 当年生 枝密生 紧贴的 灰褐色 小星状 绒毛, 成小 疣状。 叶 硬纸质 ,椭圆 状长圆 形或长 圆形, 稀为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8— 18 厘米, 宽 3.5—6 厘米, 顶端 突渐尖 或短尖 ,向基 部渐狭 成楔尖 ,上面 无毛, 下面 全面密 生灰白 色星伏 绒毛, 毛的 中心黄 色, 似圆 顶状微 隆起, 中脉于 下面很 突出, 侧脉 10—12 对; 叶柄长 10—15 毫米。 总 状花序 顶生, 有 3 — 5 个 分枝, 近于 圆锥状 或指状 排列, 长 10 — 15 厘米, 序轴 细瘦而 具棱, 如同花 梗 和苞片 均密生 紧贴的 小星状 绒毛及 分散于 其中近 于直立 而较短 成簇的 锈色微 硬毛; 苞 片披 针形, 短 于花, 有吋最 下的苞 片与花 等长; 花期吋 花梗长 1 一 2 毫米; 萼片 卵形, 长约 2.5 毫米; 花瓣长 圆形至 倒卵状 长圆形 ,长 3.5 — 4 毫米, 顶部略 成不明 显的浅 啮蚀状 ,两面 无毛, 或于里 面近中 部疏生 紧贴的 短柔毛 ;雄蕊 略短于 花瓣, 花丝长 2 毫米, 基部和 花瓣粘 合, 无毛, 花药倒 心形, 长约 1 毫米, 子房密 生绢伏 锈色微 硬毛; 花柱长 1 一 2 毫米, 花后伸 长至 4 毫米, 无毛, 顶端短 3 裂。 本 种原产 越南。 我省屏 边及大 围山等 地亦产 ,生 于海拔 840 — 1160 米的疏 林中。 244. 半 边莲科 Lobeliaceae 草本、 亚灌木 、灌木 ,或 在热带 稀见小 乔木。 常具 乳汁。 叶互生 或基生 ,无 托叶, 羽状 脉, 通常 具齿。 花单 生或多 朵排列 成穗状 花序, 总状花 序或圆 锥花序 ;花萼 5 裂, 或 多或少 与子房 合生, 裂片相 等或近 相等, 大多 宿存。 花冠 合瓣, 左右 对称, 2 唇形, 或单唇 ,或 3 个 花瓣 连合, 2 个 分离, 冠管 全缘或 1 边开 裂几达 基部, 较小的 唇瓣裂 片间的 裂缝开 花前在 卞面, 开花后 (花 倒置) 大多在 上面与 花序轴 对生; 雄蕊 5, 与花 冠裂片 互生, 通常与 花冠分 离, 或有吋 与冠管 合生; 花丝之 间分离 或多少 合生, 通常 基部分 离顶端 连合; 花药 连合成 管, 2 室, 内向 纵裂, 下 2 蕊通常 较小, 顶端 具短刺 毛或具 伸出的 成簇长 柔毛, 上面 的裸露 或具 髯毛。 花粉粒 (干燥 ) 卵形, 无毛, 大多 具槽。 子房下 位或半 下位, 2 室或稀 1 室, 侧膜 胎座, 胚珠 多数; 花柱 1, 柱头围 绕着柔 毛环, 通常 2 裂稀单 1。 浆果 肉质或 为各式 开裂的 蒴果。 种子 多数, 小, 胚小 而直, 胚乳 丰富。 恩 格勒系 统列入 桔梗科 (Camp anU l aceae )。 分出它 的主要 区别为 花左右 对称, 花冠 2 
522 云南 植物志  唇形, 上唇 分裂至 基部为 2 裂片, 下唇 3 裂, 雄蕊 5 枚, 花丝 分离, 但花 药合生 环绕着 花柱。 约 20 属, 主要分 布于热 带及亚 热带, 极 少数在 温带。 中国只 2 属, 云南 均有。 分属 检索表 1 (2)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大多 平卧, 稍 肉质, 稀 直立; 花单生 叶腋, 稀总伏 花序。 浆果 2 室, 通常肉 质 2. 销锺玉 带草属 Prwia 2 (1) 草本, 亚 灌木, 稀 灌木; 花 单生叶 腋或为 顶生总 状花序 或穗伏 花序; 蒴果 顶裂为 2 果辨 1. 半边 $属 LobeUa  1. 半 边莲属 Lobelia Linn 草本、 亚 灌木、 稀 灌木。 叶 互生。 花 单生于 叶腋内 或为顶 生的总 状花序 或穗状 花序; 花萼管 贴生于 2 室的 子房, 陀螺状 、半 球形、 倒卵形 、倒圆 锥形、 稀 长圆状 线形, 裂片 5, 相 等或近 相等, 极少数 2 唇形; 花冠 偏斜或 下弯, 管伏, 背部 纵裂; 冠簷 5 深裂, 2 唇形, 稀单 唇 (裂片 全部外 折); 上唇 2 深裂, 裂 片通常 较小, 下 唇通常 3 深裂, 裂片间 等长或 稀不等 长, 在基部 通常有 2 折叠或 浅囊状 ;雄蕊 与花冠 分离, 花丝狭 线形, 下部 分离, 其余 合生, 花 药 合生成 管状, 近圆 柱形, 劲 直或稍 弯曲, 2 蕊 或全部 顶端具 髯毛或 无毛, 背面被 毛或无 毛; 花柱 丝状, 藏于雄 蕊管中 ,开花 后伸展 ,柱 头先端 2 裂, 最 初头状 折叠, 以后 展开, 近圆 形; 子房 下位, 被中隔 膜分成 2 室, 胎座 着生于 两面, 胚珠 多数。 蒴果 顶裂为 2 果瓣。 种子 多数, 小, 椭圆形 、近 球形、 长圆 形或三 角形, 有吋 具翅, 稍 压扁, 无毛, 及具小 网脉, 小条紋 或 小瘤状 突起。 约 380 种, 主要 分布于 热带及 亚热带 区域, 以非洲 最多, 美洲 次之, 少部 分在亚 洲至大 洋洲, 欧 洲最少 (2 种)。 我国有 20 多种, 主产长 江以南 各省, 云南有 15 种。 有些种 类入药 ,有 些供观 赏用。 分种 检索表 1 (10) 草本, 植株 矮小, 纤细, 逐节 生根; 花冠 2 唇形, 上面 2 裂片 显著的 较小, 下 面裂片 平展。 2(3 ) 茎 直立, 多分枝 ,具 3 翅, 无毛; 下 2 花药 较短, 先端 具长柔 毛…… 1. 三翅 半边莲 L. heyn.ana 3(2) 茎匍匐 至上升 ,不具 翅或稀 具翅; 花药全 部先端 近等长 ,密 被较短 柔毛至 纤毛。 4(5) 叶明显 具柄, 宽卵形 至长圆 状卵形 ;茎和 分枝四 棱形, 肉质 5. 肉 半边莲 L. «i CCU l M ta 5(4) 叶无 柄或近 无柄。 6(9) 叶卵圆 形或卵 圆状长 圆形, 或近 圆形。 7(8) 茎三 角形, 具翅; 花单生 叶腋, 或 在枝端 为疏花 的总状 花序; 总花梗 基部具 2 小苞片 2. 三角 半边莲 L. alsinoides 8(7 ) 茎具 棱角。 花单生 于枝上 部叶腋 ,有吋 外形似 稀疏的 顶生的 伞房状 花序; 小苞片 小或缺 4. 顶花 半边莲 L. terminalis 9(6 ) 叶长椭 圆形至 披针形 或线形 • ,花单 生, 小 苞片缺 3 . 半边莲 L. chm« a .i. 
半 边莲科  523  10( 1 ) 灌木, 亚灌木 ,或粗 壮草本 ;植株 高大或 中等, 直立, 绝 不逐节 生根; 花 单唇或 2 唇, 二下 唇片常 分在 两侧, 较纤细 而长; 下部 2 枚花 药顶具 髯毛, 稀 无毛。 11(16) 植株 高大, 通常达 1 至 3 米, 甚至 5 米, 具苦 味白色 乳汁; 花序 顶生, 通常成 大圆锥 花序状 ,分枝 下倾; 花多为 单面向 ,通常 较大; 越冬 基生叶 成丛, 长大。 12(13) 植 株密被 微柔毛 (包 括花瓣 内外及 雄蕊管 ); 花白色 (有吋 带粉红 或浅蓝 色); 基生叶 匙形, 长倒 披 针形, 先端钝 ;茎生 叶长圆 状倒卵 形或长 圆伏倒 披针形 8. 大将军 L. clavat. 13(12) 植株 无毛, (除 变种 L. seguinii L«vl. et Van. var. "akana) ; 花通常 淡紫色 ,或紫 蓝色, 基生叶 通常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长渐尖 ;茎生 叶披针 形或椭 圆形。 14(15) 茎完全 无毛; 茎生叶 披针形 或狭披 针形; 花较大 ,单 面向; 萼片长 短变异 较大, 全 缘或疏 生硬头 细齿; 果 楠圆形 7. 野烟 L. seffuinii 15(14) 茎上 部具微 硬毛, 下部 渐光; 茎 生叶楠 圆形, 稀长圆 形至披 针形; 花 较小, 多 面向; 萼片长 6 — 8 毫米, 疏 生硬头 细齿; 果圆形 13. 直立 大将军 L. erecta 16(11) 植株 中等, 高在 1 米以下 ;花 序顶生 总状, 通常不 分枝; 无越 冬基生 叶丛。 17(26) 完 全无毛 或近于 无毛。 18(23) 叶披 针形, 无 柄或近 无柄。 19(22) 花序 疏生, 少数; 花大。 20(21) 叶密集 ,无柄 ,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萼片 全缘, 线状三 角形, 长 6 — 10 毫米, 花 药背部 无毛… 6,山 梗菜 L. sessilifolia 21(20) 叶散生 ,近 无柄, 狭长披 针形; 萼片近 线形, 具小 腺齿, 长 11 一 15 毫米; 药 背疏生 小刺毛 12. 柳叶 大将军 L. iteophyUa 22(19) 花序 亦疏, 但花 远较小 而多, 多面向 ;萼片 具硬头 细齿; 花药背 部有毛 ;茎单 1 或稀 分枝。 (如萼 片长 6 — 7 毫米, 花序单 面向, 花 药背上 具微柔 毛则为 colorata 萼片长 8 一 10 毫米, 花序 单面向 ,药背 宏 毛贝 1 J 为 var - dsolinhoensis) 11. 水萬 夢 L. colorata Wall. var. bacillus 23(18) 叶椭圆 形至倒 卵状披 针形或 倒卵形 ,通常 具柄, 或渐狭 成长柄 ;苞片 叶状, 有 吋较花 为长, 因此 花 似单花 腋生。 24(25) 花冠长 16—20 亳米; 萼片长 (8) 12-14 毫米; 花 药全部 被毛, 背上 毛多; 叶较 短小, 楠圆形 …… • 9. 紫燕萆 L hybrid. 25(24) 花冠长 25 — 30 毫米; 萼片长 9 一 12 毫米; 药仅背 上被毛 ;叶 较大, 楠 圆形至 长圆形 10, 红雷柳 L. taliensis 26(17) 植株多 少被微 硬毛; 叶缘 具不规 则粗齿 或硬头 细齿; 萼管被 平展硬 毛或微 柔毛。 27(28) 茎叶被 显著的 硬毛; 萼管 被平展 硬毛; 药管被 小硬毛 1S. 毛萼 大将军 L. pleotricha 28(27) 茎叶 微被微 柔毛; 萼管被 微柔毛 ;药管 被稀疏 长柔毛 或无毛 14. 江南 大将军 L. davidii 1. 三翅 半边莲 图版 151,1 — 3 Lobelia heyneana Roem. et Schult. (1819). L. trialata Ham. ex D. Don. (1825) ; Clarke in Hook. f. (1881) ; Hand. Mzt. (1936); L. micrantna Hook. f. (1823)*, non Humb" Bonpl. & Kunth; Clarke in Hook. f. (1881) ; Craib (1911) ; Rapuntium tralatum Presl (1836) ; L. zeylanica auct. non L., Danguy in Lecte. (1930), Tsoong (1935). 一年生 草本, 多 分枝, 无毛, 高 3 — 25 厘米, 茎近 直立, 具 3 翅。 叶卵形 ,椭 圆形, 上面 的披 针形, 无毛, 长 10—20 亳米, 宽 3 — 15 毫米, 先端钝 ,至 锐尖, 基部近 心形, 截 形至渐 狭, 边缘 具齿或 稍浅波 状细牙 齿或近 全缘; 上面的 无柄, 下面的 叶柄长 2 — 6 毫米, 具 边缘。 
524  云 南植物 志  花单生 叶腋, 有吋成 总状; 最 上面生 花的叶 通常极 小和柄 较短; 花柄长 5 — 10 亳米, 果吋长 17 亳米; 基部具 2 小苞片 ;花 托半楠 圆形, 萼裂片 钻形, 全缘, 近 2 毫 米长; 花冠玫 瑰色或 淡 紫色, 长 5 — 6 毫米, 上面的 裂片近 披针形 ,下面 的裂片 卵形, 锐尖; 雄 蕊管长 3 毫米, 无 毛, 花药带 紫色, 长 0.8 毫米, 下 2 蕊具 髯毛。 蒴果倒 卵形, 长 4— 5 亳米。 种子椭 圆形, 黄 褐色, 光滑, 长 0.4 毫米。 云南 分布于 滇中、 北、 至西南 、东南 (永胜 、华坪 、楚雄 、漾濞 、景东 、澜沧 、屛边 、砚山 ), 海拔 1000 — 1800 米, 生于 河边, 潮湿 草地, 林下。 尼 泊尔, 锡金, 泰国, 印度 尼西亚 (爪哇 ) 亦有 分布。 2. 三角 半边莲 棱茎 半边莲 (海 南植 物志) Lobelia alsinoides Lam. (1791) ; E. Wimm. (1948) ; 海南 植物志 (1974). L. trigona Roxb. (1814), nom. nud., ( 1824) descr. ; L. chinensis auct. non Lour. : Hance (1879) ; Clarke in Hook. f. (1881) ; Hemsl. (1889) ; Dunn et Tutch. (1912) ; Danguy (1930) ; Tsoong (1935). 平卧 至上升 草本, 高约 10 厘米, 无毛, 茎和 分枝三 角形, 具翅, 披 散状。 下面的 叶近圆 形, 长宽约 10 毫米, 或 稍小, 稍具柄 ,其 余的卵 圆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通常长 8 — 10 亳米, 宽 5 — 8 毫米, 锐尖, 基部圆 形至近 心形, 边 缘具锐 裾齿。 花单生 叶腋, 或有吋 在枝端 成稀疏 的总状 花序; 花柄 丝状, 长 10 — 15 (20) 毫米, 基部具 丝状小 苞片; 花托陀 螺状, 无毛, 花萼 裂片 钻形, 直立, 带紫色 ,长 2 — 3 毫米; 花 冠淡紫 色或天 蓝色, 无毛, 长 6—7 毫米, 冠管苍 白色, 上面 2 裂 片倒披 针形, 直立, 下唇 3 浅裂, 基部 2 浅 囊状, 裂片长 圆形至 倒卵形 ;雄蕊 长 4 毫米, 无毛, 花药管 孔眼处 具白色 髯毛。 蒴果倒 卵形, 长约 5 毫米。 种子三 角形, 暗棕 色。 产云 南南部 (思 茅, 景洪, 勐腊) ,生 于海拔 700 — 1300 米, 低湿 草地, 水 田边。 我国广 东 (海南 及沿海 岛屿) 、台湾 也有。 印度, 尼泊尔 ,斯里 兰卡, 至中南 半岛, 印度 尼西亚 (爪 哇), 菲 律宾, 伊里安 岛均有 分布。 3. 半边莲 (海 南植 物志) 急解索 、细 米草、 瓜仁草 (图鉴 ) Lobelia chinensis Lour. (1790) ; Don (1834) ; Danguy in Lecte. (1933) ; Craib (1936) ; Moeliono (1960); 海南 植物志 (1974); 图鉴 (1975) . L. radicans Thunb. (1793) ; Danguy in Lecte. (1930) ; Diels (1901) ; Tsoong (1935). 一 年生匍 匍或上 升矮小 草本; 茎少 分枝, 无毛, 稍具 2 条 纵棱。 叶 互生, 排成 2 列, 长 楠圆 状至披 针形, 位于茎 顶部的 通常呈 披针形 ,长 7 — 20 毫米, 宽 1—5 毫米, 先端 急尖或 钝, 基部 圆形或 稍狭, 全缘 或近先 端有浅 锯齿; 无毛; 侧脉不 明显; 叶柄 短或几 无柄。 花单 生 于上部 叶腋, 花少; 花梗长 2 — 3.5 厘米, 无小 苞片, 萼管倒 圆锥形 ,稍 有棱, 被微 柔毛或 无毛, 萼裂片 钻形, 长 2 — 4 毫米, 外面 沿中肋 有吋被 微毛, 基部边 缘有吋 具小齿 ;花 冠淡紫 色或淡 红色, 长 10 — 15 毫米, 单唇, 裂片披 针形, 并稍 开展, 下唇 3 片顶端 长渐尖 ,稍 反卷, 近 裂缺处 有吋具 2 个青色 腺囊; 前面 2 枚雄蕊 的花丝 稍宽, 基部密 被毛, 花药 管被疏 柔毛, 下 2 蕊顶具 髯毛。 蒴果倒 圆锥形 ,长 5 — 6 毫米; 种子椭 圆形, 有吋 扁平, 褐色, 平滑。 花期 
半 边莲科  525  5—12 月。 云 南大理 (喜州 ) 有 分布。 我国长 江以南 各省区 均有。 生 于水稻 田边、 沟旁、 湿润草 地。 日本, 朝鲜, 越南, 老挝, 柬 埔寨, 泰国, 印度, 马来 西亚, 印度 尼西亚 (爪哇 ) 等 地有分 布。 全草 入药, 有凉血 解毒、 利 尿消肿 之效, 可治晚 期血吸 虫病、 肝硬化 腹水、 肝炎、 肾炎水 肿、 毒蛇 咬伤、 狂犬 病等。 4. 顶花 半边莲 Lobelia terminalis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1) ; Danguy in Lecte. (1930) ; Craib (1936); E. Wimm. in Engl, et Diels (1957)*; 云 南热带 亚热带 植物区 系研究 报告 (19G5). L. trigona auct. non Roxb. : Hosseus (1911); L. thorelii E. Wimm. (1929) ; Dort- mannia trigona var. terminalis 0. Kuntze (1891). 一年生 草本, 被 柔毛或 无毛, 茎具 棱角, 上升, 多分枝 ,高 20 — 40 厘米。 叶散生 ,卵圆 形, 长约 15 毫米, 宽 4 一 6 毫米, 叶 柄长约 2 — 3 毫米, 被微 柔毛; 小 枝上的 叶通常 菱状卵 形, 无柄, 基部近 心形, 或截形 ,上面 的有吋 较短而 狭窄, 先端圆 形或近 锐尖, 边缘具 锐齿, 齿向上 远离至 2 毫米, 被微 柔毛, 或上面 无毛, 下面主 要在脉 上被微 柔毛。 花单生 于枝条 上部 叶腋, 有 吋外形 似稀疏 顶生的 伞房状 花序, 花柄长 15 — 40 毫米, 被微 柔毛, 基部具 2 钻形小 苞片; 花托半 椭圆形 ,被长 柔毛或 无毛; 花萼裂 片钻形 ,被微 柔毛, 最初 直立, 后来开 展至稍 弯曲, 长 3 毫米; 花冠天 蓝色至 紫蓝色 ,长 8 毫米; 上面 2 裂片 宽倒披 针形, 直立, 下 唇 3 浅裂, 裂片椭 圆形; 雄 蕊管长 4—5 毫米, 无毛, 药管 先端具 髯毛。 蒴果 卵形, 长 3~4 毫米。 种子三 角形, 带 黄色。 产于云 南南部 (勐腊 ), 生 于海拔 850 米 的沟谷 林内。 分布于 印度, 泰国 (200 — 800 米), 老挝, 越南。 5. 肉 半边莲 图版 151, 4 半 边莲、 半边旗 (华南 ), 疏毛 半边莲 (海 南植 物志) Lobelia succulenta Blume (1825) ; Miq. (1856) ; Craib (1936). L. zeylanica Linn. (1753), p. p.; L. af finis Wall. (1829), nom. nud., ex Q. Don (1934) descr. ; Rapuntium succulentum Presl (1836) ; L. zeylanica var. aff inis Kurz (1877) ; Dortmannia succulenta O. Kuntze (1891). 5a. 肉 半边莲 var. succulenta 匍匍 草本, 节上 生根, 多 分枝, 无毛或 多少被 柔毛。 茎和 分枝四 棱形, 肉质。 叶 散生, 宽卵形 至长圆 状卵形 ,长 I 2 — 25 毫米, 宽 5— 20 亳米, 先端 钝或近 锐尖, 基部 圆形, 边缘具 小锯齿 至浅齿 ,上 面大多 无毛, 下 面被微 柔毛至 无毛; 叶柄具 狭边缘 ,长 5 — 12 毫米。 花单 生叶腋 ,花柄 近侧扁 ,稍被 柔毛, 较苞叶 短或长 ,长 10 — 35 毫米, 基部具 2 小 苞片。 花托倒 卵形, 多少被 柔毛; 花萼 裂片披 针形至 线形, 通常具 缘毛及 不等长 ,直立 或开展 ,长 3 — 5 毫 米, 宽 1 一 2 毫米; 花冠紫 蓝色, 长 6 — 1 1 毫米, 管苍 白色; 上面 2 裂片 至基部 线形, 近 卵形, 锐尖, 直立, 背面 脉上具 缘毛, 下唇 3 浅裂, 裂片圆 形至倒 卵形, 具小短 尖头。 蒴果椭 圆形, 
526  云南 植物志  通常被 柔毛, 长约 5 毫米。 种子三 角形, 黄褐色 ,长达 0.4 毫米。 产云 南南部 (思茅 、景洪 、勐腊 ), 生 于海拔 700 — 1150 米, 湿润的 疏林下 ,河边 草地。 我 国台湾 、广东 、广西 、贵州 亦有。 印度, 尼 泊尔, 锡金, 泰国, 越南, 老挝, 马来 半岛, 菲 律宾, 印度尼 西亚至 斐济群 岛均有 分布。 全草 药用, 可治毒 蛇咬伤 ,狂 犬病, 晚 期血吸 虫病。 5b. 大叶肉 半边莲 var. lobbiana (Hook. f. et Thorns.) E. Wimm. (1948) Lobelia lobbiana Hook. f. et Thorns. (1858) ; L. af finis var. Zo&&iawa C. B. Clarke in Hook. 1, (1881). 本变种 较大, 叶卵形 ,长 25 — 54 毫米, 宽 20 — 32 毫米。 花萼裂 片长达 7 毫米, 开展至 下弯; 花 冠长达 15 毫米。 产云南 南部及 东南部 (思茅 、景洪 、勐腊 、金平 、屏边 、河口 、西畴 ), 生 于海拔 130 — 1300 米, 阴湿林 下及溪 沟边。 我 国广西 亦有。 分布于 印度东 北部, 缅甸, 印度 尼西亚 (苏 门答 腊, 爪哇) 等地。 6. 山梗菜 (救荒 本草) 半边莲 (吉林 ), 大种 半边莲 (北方 常用中 草药) ,对 节白、 水杨柳 (云 南- 曲靖) Lobelia sessilifoHa Lamb. (1811)*, non Willd. ; Maxim. (1859); Tsoong (1935) ; 图鉴 (1975). 直立 草本; 无毛, 高 30 — 90 厘米; 茎圆 柱形。 叶 密集, 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2 — 7 厘米, 宽 0.3 — 0.7 厘米, 先端渐 狭锐尖 ,基 部钝, 无柄, 边缘具 锯齿, 近 直立, 在下面 的有吋 反折。 总状花 序顶生 ,稀疏 ,多花 ;苞片 叶状, 卵状披 针形, 长 6 — 20 毫米; 花柄长 8 — 12 毫 米, 无毛, 扁平, 具不明 显的小 苞片。 花托 钟形, 萼裂片 线伏三 角形, 锐尖, 长 6 — 10 毫米, 近 开展; 花冠天 蓝色至 紫蓝色 ,或 紫色, 长 28 — 32 毫米, 2 唇形, 无毛, 内面 微被长 柔毛, 上 面 2 裂 片较下 面的狭 2 倍, 直立至 开展, 下唇 3 浅裂, 裂片披 针形, 宽 3 — 5 毫米, 全 部边缘 具白长 柔毛至 缘毛; 花丝 无毛, 长 16 毫米, 花药 管浅蓝 灰色, 长 4 毫米, 无毛 或背面 被微柔 毛; 柱头 2 裂, 下 面被长 柔毛。 蒴果 卵形, 长 8 亳米, 宽 5 毫米。 种子 耳状, 平滑, 有 光泽, 长约 2 毫米, 宽 1.1 毫米。 产云南 西北部 (维 西、 中甸、 丽江、 洱源 ), 生 于海拔 1400 — 3200 米, 湿润 草地、 沼泽 中。 我国 东北、 华北 (河北 、山西 、山东 )、 台湾 高山、 四 川等地 亦有。 分布于 日本, 朝鲜, 苏 联 (西 伯利亚 )。 全草可 供药用 ,可 治支气 管炎, 咳嗽 痰多, 水肿, 肝炎 腹水, 外 敷毒蛇 咬伤, 蜂螫; 痈疮 疖肿 (东 北, 北方) ,有利 尿催吐 和泻下 的作用 (中 国经济 植物志 )。 云 南曲靖 用治精 神病。 7. 野烟 (滇南 本草, 图考) 图版 151, 5 — 7 气死 名医草 (滇南 本草) ,大 将军、 白雪柳 、红大 将军、 麻菠罗 (云南 ), 铁栏干 、野 叶子烟 (贵州 ), 野 烟花、 野烟杆 (湖北 ), 破天药 (广西 ) Lobelia seguinii Levi, et Van. (1913) ; E. Wimm. (1924) ; in Hand.-Mzt. (1936) ; in Engl, et Diels (1957)*. L. pyramidalis auct. plur., non Wall., quoad speeimina sinensia. 
半 边莲科  527  图 版 151 1—3. 三翅 半边莲 Lobelia hcyneana Roem. et Schull" 1. 植株, 2. 花, 3. 茎叶; 4. 肉 半边莲 Lobelia suc- culenta B1. 植株 部分; 5 — 7. 野烟 Lobelia seguinii Livl. ct Van, 5. 花序 部分, 6. 茎叶 部分, 7. 果。 
528  云南 植物志  7a. 野烟 var. seguinii 亚 灌木, 多 分枝, 无毛, 高 1 一 5 米, 茎 生叶长 圆形至 披针形 或狭披 针形, 锐尖 或近渐 尖, 基部 狭窄, 边缘具 硬质的 细齿, 纸质, 无毛, 上面暗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下面的 叶长约 25 厘米, 宽 3.5 厘米, 叶柄长 2—6 厘米, 其 余的长 7—14 厘米, 宽 1.6—3 厘米, 叶 柄较短 至 无柄。 总 状花序 密集, 单 面向, 长 10 — 20 厘米, 通常稍 下弯。 苞 片狭披 针形, 通常全 缘, 大多较 花短, 花柄长 5 毫米, 在 中部或 先端具 2 小 苞片; 花托 倒圆锥 形至狭 钟形, 长 6 毫米, 宽 4 亳米, 萼裂片 近线形 ,大多 全缘, 先端带 紫色, 无毛, 直立至 开展, 长 14 一 16 毫 米; 花冠淡 蓝色, 或白 稍带紫 蓝色, 或紫 蓝色至 紫色; 外面 无毛, 管 内面被 柔毛, 长 25 — 30 毫米, 上面 2 裂 片长约 17 毫米, 下唇 3 裂, 裂片 卵状披 针形, 长 8 毫米, 花丝长 12 — 15 毫 米, 下面被 微柔毛 ,或 无毛; 药管浅 蓝灰色 ,长 5 毫米, 微被长 柔毛或 无毛, 下 2 蕊顶 端具刚 毛。 蒴果椭 圆形, 膨大, 长 12 毫米, 宽 8 — 10 毫米。 种子长 圆形, 近两 侧压扁 或在单 1 侧 具狭翅 ,长 0.6 毫米, 黄 褐色。 云南全 省均有 分布, 生 于海拔 1100 — 3000 米, 山坡 疏林, 或 林缘、 路边灌 丛中, 溪沟 旁。 四川, 贵州, 湖北, 广西, 台湾等 省也有 分布。 药 用全草 (有大 毒): 可 治皮肤 发痒, 疔疮, 口疮, 痈 疽发背 (昆明 ), 急性 肠痈; 杀 臭虫, 虱子, 灭蛆; 根 (有大 毒): 治风湿 关节炎 ,跌打 损伤, 毒蛇 咬伤, 痈肿, 急 性扁桃 腺炎。 湖北 用作麻 醉剂。 7a,. 短 萼野烟 f. brevisepala E. Wimm. 萼片明 显较短 ,长 8 毫米, 花冠长 25 毫米, 天 蓝色。 产 云南东 北部。 7a 2 . 长 萼野烟 虎烟 (盐边 ) f. longisepala E. Wimm. 萼片长 18 — 25 毫米, 花冠 较大, 淡紫色 ,花 药通常 密被长 柔毛。 分布 于云南 大部分 地区, 生 于海拔 1100 — 2000 米, 草坡, 林下或 溪边。 四川 亦有。 7b. 纤毛 萼野烟 var. arakana E. Wimm. (1948). 茎 上部, 小枝, 叶背及 花萼, 花 冠外部 均被微 柔毛; 萼片长 I 6 — 25 毫米, 不 等长, 全缘, 具 纤毛。 云 南标本 萼片近 相等, 但其余 特点均 一致。 分布 于云南 凤庆, 生 于海拔 2800 米, 箐 沟内。 原记录 于缅甸 (阿 拉干, 海拔 M00 米) 3 7c. 微 毛野烟 大毒狼 (玉溪 ) var. doniana (Skottsb.) E. Wimm. (1953). L. doniana Skottsb. (1928). 叶 通常较 宽大, 渐尖, 叶背大 多具微 柔毛, 叶面 无毛或 稍被微 柔毛。 花序、 花冠 被微柔 毛至 无毛; 萼片大 多具细 牙齿, 长 10 — 13 毫米; 花冠长 20 — 3 毫米, 外面沿 脉上被 硬毛或 
半 边莲科  529  无毛; 花 药无毛 或被长 柔毛。 产云南 西北部 (贡山 、福贡 、碧江 )、 西南部 (腾冲 、盈江 )、 中部、 南部及 东南部 (昆明 、嵩 明、 富民、 寻甸、 玉溪、 禄劝、 曲靖、 元江、 景东、 双江、 砚山) 等地。 生 于海拔 1100 — 2800 (3000) 米, 山坡 草地, 疏 林下或 溪沟、 河边。 国外见 于印度 (阿萨 姆), 尼泊尔 ,锡金 等地。 8. 大将军 (西双 版纳) 白毛 大将军 (临沧 ) Lobelia clavata E. Wimm. (1935). L. rosea auct. non Wall. : Dunn (1911). 高大 草本, 可达 3 米, 多分枝 ,茎 管状圆 柱形, 密被微 柔毛。 叶 无柄, 基生叶 匙形, 长倒 披针形 ,茎 生叶长 圆状倒 卵形, 长 8— 11(30) 厘米, 宽 2.5 — 6 厘米, 先端 锐尖, 基部狭 楔形; 最上部 的为长 圆状披 针形, 向上渐 次成披 针形的 苞片, 边缘 具齿至 细齿, 膜质, 两面 均被微 柔毛。 总状花 序近单 面向, 顶生, 密被微 柔毛; 花柄长 1 厘米, 上端具 2 小苞片 ;花 托陀螺 状, 长 5 毫米; 花萼 裂片近 线形, 长 13 毫米, 锐尖, 有吋具 疏离的 细齿, 开展; 花冠 白色, 被 微柔毛 ,长 32 毫米; 花丝长 19 毫米, 被 柔毛; 药管鼠 灰色, 被白 色疏长 柔毛, 下 2 蕊 顶具刚 毛。 蒴果近 球形, 长 6 — 8 毫米, 宽 5 — 8 毫米, 种子 两侧压 扁至楠 圆形, 长 0.6 毫米, 黄褐 色, 具极狭 的翅或 无翅。 分布 于云南 西南部 至南部 (景 东、 云县、 耿马、 镇康、 临沧、 澜沧、 思茅、 西双版 纳)。 生 于海拔 540— 2000 米的山 坡湿润 草地、 路边。 贵州 也有。 国 外产于 缅甸。 全草 或根、 叶 (有毒 ) 药用, 治腮 腺炎、 跌打 损伤、 风 湿痛、 痧症。 9. 紫燕草 (腾冲 ) 图版 1 52 ,1— 3 Lobelia hybrida C. Y. Wu (1965). L. taliensis Diels X L. colorata Wall. ? 须根, 稍 肥大。 茎直立 ,不分 枝或少 分枝, 圆 柱形, 紫色, 光滑, 无毛, 或 有吋上 部成线 状排 列的小 硬毛, 高 50 — 150 厘米, 下部常 无叶。 茎生叶 草质, 互生, 无柄, 卵圆伏 橢圆形 至楠 圆形, 长 2.5 — 8.5 厘米, 宽 1.5 — 3.5 厘米, 先端 锐尖, 基部宽 楔形至 近圆形 ,边 缘具小 腺齿, 上面 绿色, 下面 较淡, 两面 无毛, 或 有吋上 面沿中 脉上极 疏生小 硬毛, 侧脉 5 — 6 对, 中脉在 上面稍 凹陷, 下面 突出。 总状 花序长 10 — 45 厘米, 多 面向, 苞片卵 圆形, 下部者 (或 幼吋) 比花长 许多, 上部者 (或 老吋) 与花等 长或比 花短。 花梗长 3 — 7 毫米, 扁平, 直伸, 具 小 硬毛。 花 托倒圆 锥形, 长 3~4 亳米, 无毛 或具微 柔毛; 花萼 裂片近 线形, 锐尖, 具小牙 齿, 无毛, 长 8 — 12 (14) 毫米; 花冠蓝 紫色, 紫色至 玫红色 ,外面 无毛, 边缘 多少被 细白纤 毛, 内面被 白色小 疏柔毛 ,长 16 — 25 毫米, 二唇形 ,上唇 2 裂片狭 线形, 具小 尖头, 上升, 长 13-14 毫米, 下唇 裂片长 圆形, 具小 尖头, 近反折 ,长约 10 毫米; 雄蕊连 合成筒 ,长 12 — 17 毫米, 自花 冠裂缝 伸出; 花丝 无毛, 药管蓝 灰色, 全部疏 生或密 生小刺 毛状疏 柔毛, 下部 2 蕊顶具 髯毛。 未成熟 蒴果近 球形至 扁球形 ,径达 8 毫米。 种子长 圆形, 橙 黄色, 光亮。 外形似 红雪柳 Lobelia taliensis Diels 但 茎上部 有吋有 线伏排 列的小 硬毛; 下 部苞片 (或 幼吋) 比花长 许多, 上部 (或 老吋) 苞片与 花近相 等或比 花短; 花冠长 16 — 25 毫米; 花萼 裂片长 8 — 12 (14)、 亳米; 药管 全部疏 生或密 生小刺 毛状疏 柔毛。 较红根 一枝花 Lobelia colorata Wall. 茎叶常 椭圆形 ,花 稍大, 药管被 小刺毛 状疏柔 毛有所 不同。 
530  云南 植物志  产 滇西南 (保山 、龙陵 、腾冲 、陇川 )。 生 于海拔 1000 — 1780 — (2400) 米, 山坡 灌丛草 地或沼 泽地。 全草 药用, 治刀伤 、骨折 (腾冲 )。 10. 红雪柳 (保山 ) 红色大 雪柳、 大雪柳 、雪柳 (保山 ) Lobelia taliensis Diels (1912) ; E. Wimm. in Hand.-Mzt. (1936), (1953). L. fossarum E. Wimm. (1924). 直立 草本, 茎 单一, 无毛, 高 30 — 120 厘米。 基生叶 匙形, 茎下部 的倒卵 状长圆 形至披 针形或 楠圆形 ,长 3 — 7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钝或 锐尖, 边 缘具腺 细齿, 草质, 叶柄具 不定的 狭边缘 ,向 上渐次 无柄。 总状花 序稀疏 ,近单 面向, 下 面的具 苞叶, 上面的 苞叶较 花短, 花 柄长约 4 毫米; 花托 长圆状 钟形, 无毛 或有吋 被小疏 柔毛, 长 4 毫米; 花萼 裂片近 线形, 锐 尖, 具细齿 ,被微 柔毛或 无毛, 长 9 一 12 毫米; 花冠淡 紫色, 或玫 瑰色, 无毛, 长 25—30 毫 米, 2 个侧 裂片狭 线形, 长 15 毫米, 中 间唇瓣 裂片长 8 毫米; 花丝 无毛, 长 13 — 15 毫米, 花 药管蓝 灰色, 被微 柔毛, 下 2 蕊具 髯毛。 产云南 西部、 西北至 西南部 (大 理、 丽江、 永胜、 保山、 腾冲 ), 生 于海拔 1780 — 2600 — (3000) 米, 水 沟边, 路边灌 丛中。 我 国湖南 亦有。 缅甸有 分布。 根药用 (小毒 ), 消炎 止痛, 杀菌, 解毒。 可 抗疟。 11. 红根一 枝花 图版 152, 4—5 Lobelia colorata Wall. (1831), non Sweet ; A. DC. (1839) ; Hook. f. & Thorns" (1858)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1) ; E. Wimm. in Hand.-Mzt. (1936), (1953). L. purpurascens auct. non R. Br. ; Rapuntium colorata Presl (1836) ; L. wallichii Steud. (1841) ; Dortmannia colorata (Wall.) O. Kuntze (1891). Ha. 红根 一枝花 var. colorata 草本, 茎直立 ,大多 单一, 无毛, 紫色, 高 50 — 100 厘米。 基 生叶椭 圆形, 幼吋上 面被疏 柔毛, 具长的 叶柄; 茎 生叶长 圆形至 线状披 针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4—11 厘米, 宽 0.6— 1.8 厘 米, 或较小 或较大 ,先端 锐尖, 基部 沿叶柄 下延, 最上 部的近 无柄; 边 缘大多 具硬细 齿或小 圆齿, 干吋 膜质, 极无毛 ,常带 紫色。 总状花 序通常 较稀疏 ,少数 近密集 ,长 10 — 20 厘米。 苞 片披 针形, 无柄, 具锐细 锯齿, 长 12 — 22 毫米; 花柄无 毛或被 微柔毛 ,长 4—7 毫米, 基 部具显 著 2 小苞片 ;花 托半楠 圆形, 无毛, 长 4 毫米, 花萼裂 片近线 状钻形 ,长 7 — 8 毫米具 硬疏齿 及常具 短缘毛 ,先端 通常带 紫色; 花冠紫 色或紫 蓝色, 稀 白色, 无毛, ,长 (12)16 — 19 毫米, 上面 2 裂片长 11 毫米, 下面 裂片长 4 毫米; 花丝 无毛, 长 7 — 9 毫米, 花药管 蓝灰色 ,长 5 毫 米, 或多或 少被微 柔毛, 下 2 蕊具 髯毛。 蒴果 卵形, 长 7 毫米, 宽 4 毫米。 种子椭 圆形, 压扁。 产云南 东部、 中部至 西部、 中南及 东南部 (昆明 、嵩明 、师宗 、洱源 、盐丰 、兰坪 、大理 、漾 濞等 )。 生 于海拔 H70 — 2100 — (2800) 米, 草坡, 疏林 下或水 沟边。 贵州 亦有。 国 外分布 于印度 东北部 (喀西 山)。 全草 药用, 作骨 折配方 (师宗 )。 lib. 水莴笋 (峨山 ) 
1 一 3. 紫燕草 Lobelia hybrida C. Y colorata Wall., 4. 植株 上部, 5. 花 :6- C. Y. Wu, 6. 叶, 7. 花。  图 版 152 Wu - 】• 植株下 部, 2. 植株 上部, 3. 花: 4—5. 红根一 枝花 Lobelia ' 7 • 毛爽 大将军 I-obdia pleotricha Diels var. handelii (E. Wimm.) 
532  云南 植物志  小桃树 (师宗 ), 水将军 (新平 ), 胃软草 (玉溪 ), 独脚一 枝箭、 红杆 一枝箭 (安宁 ) var. baculus E. Wimm. (1953). L. palustris Kerr (1936). 与前 者不同 在于叶 较大。 总状 花序多 面向, 苞片 较花长 许多, 萼片长 10 — 12 毫米, 无 毛。 与左林 ;河 水莴笋 var. dsolinhoensis E. Wimm. 区别在 于总状 花序多 面向, 萼片 较长, 以 及花药 ^ 面稍 被疏 刺毛。 云南 南部及 东南部 (思茅 、双柏 、砚山 、文山 )。 生 于海拔 1000 — 1700 米, 沟边, 潮湿的 林下。 分布于 泰国。 全草 药用, 治 感冒, 头痛, 胃痛 (玉溪 )。 11c. 左林河 水莴笋 var. dsolinhoensis E. Wimm. (1924), (1953). 总状花 序近单 面向, 苞片 较花长 许多, 长 22 — 31 毫米; 萼片长 8 — 10 毫米; 花 冠玫瑰 色, 长 15 亳米; 花 药背部 无毛。 分 布云南 北部。 四川 西南部 及贵州 亦有。 12. 柳叶 大将军 Lobelia iteophylla C. Y. Wu (1965)* 根纤 维状, 稍 肥大。 茎 直立, 不分枝 ,圆 柱形, 具细 条纹, 光滑, 带 紫色, 无毛, 高达 85 厘米, 下部常 无叶。 茎生叶 草质, 互生, 无柄, 狭长披 针形, 长 6.5 — 11 厘米, 宽 1.25 — 1.6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渐狭, 边缘 具小腺 锯齿, 上面 绿色, 下面 较淡, 两面 无毛。 总状 花序疏 花, 近单 面向。 苞片 与茎叶 同形, 长 2.5—5.5 厘米, 宽 0.5 — 1 厘米, 长过 于花。 花柄长 5_ 10 毫米, 扁平, 直伸, 被微 柔毛。 花托半 球形, 长 2.5 — 4 亳米, 无毛或 疏被微 柔毛; 花萼裂 片近 线形, 锐尖, 具小 腺齿, 无毛, 长 11—15 毫米; 花冠紫 蓝色, 无毛, 长 17 — 25 毫米, 二唇 形, 上唇 2 裂片狭 线形, 锐尖, 上升, 长约 13 毫米, 下唇 裂片长 圆形, 长约 8 毫米, 锐尖; 花 丝无毛 ,长 11—12 亳米, 药管蓝 灰色, 背面向 顶疏生 小刺毛 ,下部 2 蕊顶具 髯毛。 近 红雪柳 Lobelia taliensis Diels, 但茎叶 狭长披 针形, 向上渐 变成较 花长的 苞片, 花萼 裂片长 11 一 15 毫米, 花冠长 17 — 25 毫米, 药管背 面向顶 疏生小 刺毛。 产临沧 (博尚 ), 海拔 2500 米草 坡上。 13. 马波罗 (红河 ) 红麻 菠萝、 麻波罗 、红 野莴笋 (红河 、文山 ), 竹叶草 (屏边 ), 大 将军、 野莴笋 (马 龙、 嵩明) Lobelia erecta Hook. f. et Thorns. (1858) ; non De Vriese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1); Merr. (1938) ; E. Wimm. in Hand.-Mzt. (1936), (1953). Dortmannia erecta (Hook. f. et Thorns.) 0. Kuntze (1891). 茎 直立, 近单一 ,被微 柔毛, 高 35 — 90 厘米。 叶楠圆 形至楠 圆状披 针形, 长 5 — 10 厘 米, 宽 1.5 — 4 厘米, 先端 锐尖, 基部狭 楔形, 下部的 具长柄 ,其 余的具 短柄至 无柄, 边缘浅 波状至 小圆齿 状齿或 小细齿 ,下面 脉上被 微柔毛 ,稀 无毛, 脉 明显, 草质。 总状 花序, 稍密 集或 稀疏, 多面 向或单 面向, 轴及花 萼被微 柔毛; 苞片 叶状, 楠圆 形至披 针形, 下部 的超出 花, 上 部的较 花短; 花柄长 3 — 4 毫米, 基部具 小的小 苞片; 花托近 球形, 直径 4 毫米; 花萼 裂片 线形, 锐尖, 具小 细齿, 长 5 — 7 (10) 毫米; 花冠长 13 — 19 毫米, 玫 瑰色, 紫色, 或污浊 
半 边莲科  533  的天 蓝色, 稀 白色, 无毛; 上面 裂片长 8 — 12 毫米, 下唇 裂片长 4 一 5 毫米; 花丝 无毛, 长 9-15 毫米, 花药 管浅蓝 灰色, 无毛, 长 5 毫米, 下 2 蕊顶具 髯毛。 蒴果 球形, 直径 1 毫米。 种子淡 褐色, 椭圆形 ,两侧 压扁, 长 0.6 亳米。 分 布于滇 东北至 中部、 西南、 中南及 东南。 生 于海拔 1600 — 2000 — (2700) 米 草坡。 四 川、 贵州、 湖南、 广东等 省亦有 分布。 国 外见于 锡金。 根 (有 大毒) 可 治跌打 损伤, 腮 腺炎, 乳腺炎 ;叶 (有 大毒) 治急慢 性扁桃 腺炎, 皮肤搔 痒, 等症。 14. 江南 大将军 大种半 边莲、 节节花 、水 苋菜、 水白菜 (江西 ), 白苋菜 (云南 ), 山 苋菜、 野 苋菜、 大号半 边莲 (福建 ) Lobelia davidii Franch. (1883) ; Tsoong (1935)*; E. Wimm. (1957); 云南 热带亚 热 带植物 区系研 究报告 U965). L. pyramidalis Forbes et Hemsl. (1889), p. p.; L. oligantha C. Y. Wu (1965), syn. nov. 14a. 江南 大将军 var. davidii 草本, 茎 直立, 粗大, 多分枝 ,无 毛或先 端被微 柔毛, 高达 1 米。 茎生叶 下部的 长圆状 椭圆形 ,先端 锐尖, 基部渐 狭至柄 ,上面 的长圆 状披针 形至披 针形, 长 12 — 15 厘米, 宽 2— 3.5 厘米, 近无柄 ,边缘 重锯齿 至小的 细齿, 膜质, 黄 绿色, 微粗糙 ,下面 被较短 的硬毛 ,叶脉 明显, 膜质。 花为稀 疏的总 状花序 ,顶生 ,长约 50 厘米, 分 枝长约 15 厘米。 苞片 叶状, 披 针形, 下部的 较花长 ,上 部的较 花短; 花柄长 5 毫米, 具小的 2 小 苞片, 被微 柔毛。 花托半 椭圆形 ,长 4 毫米, 微被微 柔毛, 花 萼裂片 线形, 锐尖, 具硬质 细齿, 通 常具短 缘毛, 长 8 — 12 毫米, 宽 1—1.5 毫米, 伸展; 花冠紫 色或紫 蓝色, 微粗糙 ,长 20 — 25 毫米, 管内面 被长柔 毛, 上面 2 裂片 线形, 下唇 3 裂; 花丝长 14 毫米, 无毛, 药管蓝 灰色, 被稀疏 的长柔 毛或无 毛, 下 2 蕊顶具 髯毛。 蒴果近 球形。 种子椭 圆形, 稍两侧 压扁, 黄 褐色。 产滇 东北至 滇中、 东南。 生 于海拔 H60 — 2300 米, 路边 灌丛, 草坡。 我 国南部 亚热带 地区, 福建、 江西、 湖南、 广西、 广东、 四川、 贵州等 省广泛 分布。 全 草可治 蛇虫伤 (江西 、福建 用鲜叶 ), 骨结核 (福建 ), 疥疮 (厦门 ), 杀蛆。 根用 以治胃 寒痛, 痈肿 疔毒。 14b. 短 萆江南 大将军 野靛、 穿 耳草、 偏杆草 (南川 ) var. dolichothyrsa (Diels) E. Wimm. (1957). L. dolichothyrsa Diels (1901). 与前 者主要 区别在 于花萼 裂片长 4 一 5 毫米, 花药 被白色 柔毛。 分布于 昆明、 大理、 保山, 海拔 2120 米。 四川 (南 川、 盐源) 及贵州 (盘县 ) 有 分布。 用途 同前。 15. 毛粤 大将军 Lobelia p!eotricha Diels (1912) ; 云南热 带亚热 带植物 区系研 究报告 (1965). 
534  云南 植物志  L. Davidii var. pleotricha (Diels) E. Wimm. (1957). 15a. 毛萼 大将军 var. pleotricha 草本, 茎 直立, 具分枝 ,上 部被微 柔毛, 高约 1 米。 茎生叶 长圆状 橢圆形 ,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6 — 10 厘米, 宽 1.5 — 2.8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渐 狭成具 翅的柄 ,边 缘具硬 细齿, 下 面微 被毛, 叶脉 明显。 花为稀 疏的总 状花序 ,苞片 叶状, 披针形 ,下 部者较 花长, 上部 者较花 短, 有吋 与花梗 贴生; 花柄长 7 毫米, 具 1 小 苞片, 密被小 硬毛; 花 托半橢 圆形, 长 5 毫米, 被疏 硬毛, 花萼裂 片线形 ,被小 硬毛, 长 8 毫米, 锐尖, 具硬 细齿; 花冠紫 色或紫 蓝色, 微粗 糙, 长 20 — 25 毫米, 管内 面被长 柔毛, 上唇 2 裂片 线形, 下唇 3 裂; 花丝 无毛, 长 8 毫米, 花 药管蓝 灰色, 被小 硬毛, 下 2 蕊顶具 髯毛。 蒴 果半椭 圆形。 种子椭 圆形, 稍压扁 ,棕 黄色。 产滇西 (原 模式采 自大理 )、 滇中南 (景东 )。 生 于海拔 2400 — 2850 米 草坡。 国 外分布 于缅甸 北部。 15b. 毛瓣 大将军 图版 152, 6 — 7 紫花大 将军、 山鸡腿 (临沧 ) var. handelii (B. Wimm.) C. Y. Wu (1965). Lobelia handelii E. Wimm. (1924) ; in Hand.-Mzt. (1936) ; L. davidii var. handelii (E. Wimm.) E. Wimm. (1957). 与 前者不 同在于 萼片长 6 — 8 毫米, 通常 向顶具 纤毛, 花冠长 20 毫米, 裂片边 缘及背 脉上具 硬毛, 药具白 色微长 柔毛。 产 滇西北 (贡山 、怒江 俅江分 水岭) 、西南 (镇康 ) 至中南 (景东 、临沧 )。 生 于海拔 1600 一 2800(3800) 米, 山 坡湿润 草地。 藏 东南有 分布。 2. 铜锤玉 带草属 Pratia Gaudich.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大多平 卧或稀 直立, 较粗壮 ,稍 肉质。 叶互生 ,全缘 ,通常 无柄, 稀 具柄。 花单生 叶腋, 稀总状 花序; 花萼管 与子房 贴生, 通常 半球形 或倒圆 锥形, 裂片 5, 相等, 宿存; 花 冠管背 面通常 纵裂达 基部, 或 4 至 3 部 分在上 面裂至 基部; 冠 簷大多 2 唇 形, 上唇 2 裂片 线形, 下唇 3 裂片约 等长; 花丝分 离或近 合生, 花 药下面 2 个 先端具 2 芒及 具较 短的毛 或较短 的画笔 状毛。 浆果 2 室, 通常 肉质, 具付 花冠状 的花萼 裂片。 种子多 数, 扁球形 ,楠 圆形或 不规则 方形及 扁平。 约 26 种, 中国产 3 种, 云南有 2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匍匐小 草本; 叶卵圆 形至近 圆形, 肾状 圆形, 长 6 — 23 毫米, 宽 5 — 20 毫米, 基部 圃形或 心形; 花 较小, 花冠长 7—10 毫米; 浆果椭 圆形, 长约 1 厘米 1. 铜锤 玉带草 P. nummularia 2 (1) 直立大 草本, 高约 1 米; 叶楠圆 形至长 圆形, 长 8 —13 厘米, 宽 2. 5—4.5 厘米; 花 较大, 花 冠长约 22—25 亳米; 浆果 球形; 长 1.2 — 1.5 厘米 2. 山 紫锤草 P. montan. 1. 铜锤 玉带草 (植 物名实 图考) 图版 153, 3-4 
半 边莲科  535  小 铜锤、 地钮子 (云南 、四川 、贵州 ), 地茄子 (云南 、四川 ), 地石榴 、米 汤果、 红 头带、 铜 锤草、 金铁锁 、龙 眼草、 三分七 厘散、 九分七 厘散、 紫背 铜锤、 紫花 玉带、 马 蹄草、 钮子果 (云 南), 翳子草 (贵州 ), 地浮萍 、山 勒子、 土 连翘、 打锣锤 (四川 ), 扭子草 (广西 ), 红船 (广东 ) Pratia nummularia (Lam.) A. Br et Aschers. (1861); Merr. (1927) ; 海南 植物志 (蘭 ^ 图鉴 (1975). Lobelia nummularia Lam. (1792) ; L. begonifolia Wall. (1828) ; Pratia begonifolia (Wall.) Lindl. (1830) ; Hook. f. (1883) ; Ridley (1923) ; Danguy in Lecomte et Gagn. (1930) ; Piddingtonia nummularia A. DC. (1839) ; Miq. (1856) ; Hook. f. et Thorns. (1858). 匍匐 草本, 节上 生根, 茎被 柔毛。 叶成 2 列生, 卵 圆形, 或近 圆形, 肾状 圆形, 有吋偏 斜, 长 6 — 23 毫米, 宽 5 — 20 毫米, 基部近 圆形至 心形, 边缘具 锐尖三 角形齿 ,两面 或仅下 面被 柔毛, 稀 无毛; 叶柄长 1—5 毫米。 花梗 较叶短 或长, 长 0.5 — 3 厘米, 无毛, 直立; 花托 椭圆形 ,萼裂 片线状 披针形 ,长 2 — 5 毫米, 两边具 1 一 3 齿, 基部 直立, 以后 平展; 花冠长 7-10 毫米, 无毛, 管内被 微柔毛 ,淡紫 色或玫 瑰红色 ,或带 绿色, 或黄 白色, 喉部黄 色及在 下唇 3 裂片 基部有 紫斑, 上面裂 片直立 ,花丝 基部扭 转分离 及被微 柔毛, 上面带 紫色; 花药 管浅蓝 灰色, 具浅白 色毛, 长 1.5 亳米, 下 1 蕊 先端具 1 刚 毛同吋 基部毛 极小。 浆 果楠圆 形, 紫色 至深紫 蓝色, 长约 1 厘米。 种子 多数, 扁长 圆形, 褐色, 光滑, 长 0.7 毫米。 云南全 省均有 分布, 生 于海拔 500 — 2300 米的湿 草地, 溪 沟边, 田 边地脚 草地。 我国 长江以 南各省 及西藏 、台 湾等省 均有。 印度, 马来 西亚, 越南, 老挝, 泰国, 缅甸及 澳大利 亚, 南美 洲亦有 分布。 全草 (小毒 ) 供药用 ,可 治咳嗽 (吐浓 痰), 风湿性 肌炎, 筋骨痛 ,腋 下淋巴 腺炎, 跌打损 伤, 内伤 出血, 月经 不调, 子宫 脱垂。 果浆可 点翳子 ,角膜 溃疡。 2. 山 紫锤草 图版 153, 1—2 Pratia montana (Bl.) Hassk. (1844) ; ex Hook. f. (1881) ; Danguy in Lecte. (1929—30)*; Tsoong (1935). Lobelia montana Bl. (1825). 直立 草本, 茎分枝 或单一 ,高达 1 米, 无毛。 叶椭圆 形至长 圆形, 长 8— B 厘米, 宽 2.5 -4-5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 圆形或 宽楔形 变狭; 叶 柄长约 1 厘 米或上 部叶近 无柄, 边缘具 圆齿或 小齿, 齿端 芒状, 下面苍 白色, 上面 绿色。 总 花梗圆 柱形, 无毛, 长 13—25 毫米, 成 S 形伸展 ,较 叶短, 花萼管 半球形 ,裂片 线形, 锐尖, 全缘, 长 5 — 10 毫米; 花冠长 22 — 25 毫 米, 无毛, 内面被 柔毛, 白色至 鲜红色 ,或蓝 紫色, 天 蓝色, 管背面 分裂, 长 12 毫米, 宽 5 毫 米; 上 面裂片 线状披 针形, 近 直立, 长 16 毫米; 下唇 3 浅裂, 裂片披 针形, 反折, 长 8 毫米; 花丝 无毛, 花药淡 黄色, 背面 被小疏 柔毛, 长 5 — 6 毫米, 3 个下面 的先端 具较多 刺毛。 浆 果球形 ,红色 ,紫 蓝色或 黑色, 长 1.2 — 1.5 厘米。 种子扁 卵形, 淡褐色 ,长 0.6 毫米。 产云南 西北部 (福 贡、 独龙江 )、 西南部 (龙陵 ) 及 东南部 (蒙自 、金平 、屛边 、西畴 、麻栗 坡、 马关) 等地。 生 于海拔 1000 — 2600 米, 湿 润的常 绿阔叶 林中或 林缘。 印度 尼西亚 (爪 哇、 苏门答 腊), 印度, 尼 泊尔, 锡金等 地也有 分布。 
图 版 153 1一2. 山 紫键草 p ra tia montana (Bl.) Hassk., 1. 花枝, 2. 果 放大; 3 — 4. 铜捶 玉带草 Pratia nummuiaria (Lam.) A. Br. et Aschers. (1861), 3. 植株一 部分, 4. 果 放大。 
花葱科  537  247, 花 惠 科 Polemoniaceae 一 年生、 二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或 灌木, 有 吋以其 叶卷鬚 攀援。 叶通常 互生, 或 下方或 全部 对生, 全缘 或分裂 或羽状 复叶; 无 托叶。 花小 或大, 通 常颜色 鲜艳, 组 成二歧 聚伞花 序, 圆锥 花序, 有吋穗 状或头 状花序 ,很 少单生 叶腋; 花两性 ,整齐 或微两 侧对称 ;花 萼钟状 或 管状, 5 裂, 宿存, 裂片 覆瓦状 或镊合 状形成 5 翅; 花冠 合瓣, 高脚 碟状、 钟伏至 漏斗状 ,裂 片 在芽吋 扭曲, 花开后 开展, 有吋不 等大; 雄蕊 5, 常以 不同的 高度着 生花冠 管上, 花丝丝 状, 基部常 扩大并 被毛, 花药 2 室, 纵裂; 花粉粒 球形, 表面具 网纹; 花 盘在雄 蕊内, 通常显 著; 子房 上位, 由 3 (少有 2 或 5 ) 心皮 组成, 3( — 5) 室; 花柱 1, 线形, 顶端分 裂成为 3 条上 表 面具乳 头状凸 起的花 柱臂; 中轴 胎座, 每室 有胚珠 1 至 多数, 倒生, 无柄。 蒴果 室背开 裂, 仅在电 灯花属 (Cobaea) 为室间 开裂, 1 室, 通 常果瓣 间有一 半的假 隔膜。 种子与 胚珠同 数, 有各种 形态, 通常为 不规则 的棱柱 状的具 锐角棱 或有翅 ,外种 皮具一 层粘液 细胞; 胚乳 肉 质或软 骨质; 胚直, 具平坦 、稍粗 壮而宽 的子叶 ,通常 与胚乳 等大。 15 属约 300 种, 主产 北美洲 西部, 很少的 种类产 东半球 ,非 洲和 大洋洲 不产。 我国有 3 属 6 种, 其中 4 种系 栽培。 云南有 2 属 2 种。. 分属 检索表 1 (2) 植 物体以 叶卷鬚 攀援; 蒴果室 间开裂 ;萼片 叶状; 种子 具翅; 花大, 单生 叶腋; 羽状 复叶, 具 顶生卷 2 (1) 植物体 不攀援 ;蒴 果室背 开展; 萼 片不为 叶状; 羽 状复叶 无卷鬚 2. 花葱属 Polomoaium 1. 电 灯花属 Cobaea Cav. 缠绕 灌木或 草本。 叶 互生, 偶数羽 状复叶 ,顶 端形成 分枝的 卷鬚。 花大, 单生 叶腋, 具 长的 花梗; 花萼仅 基部稍 连合, 裂片 5, 宽大, 叶状, 有吋镊 合状扩 大而具 5 翅; 花冠 钟状或 花冠 管宽圆 柱状, 冠 檐裂片 短宽, 开展或 偶有伸 长而狭 ; 雄蕊伸 出 ,花 丝基部 有绵毛 状附属 物, 花药 2 室; 花盘大 ,5 裂; 子房卵 形, 3 室, 每室 有胚珠 2 至多数 ,花柱 单一, 柱头 3 裂。 蒴罘 革质, 室间 开裂成 3 瓣。 种子 扁平, 有宽翅 ,胚 乳小, 肉质, 胚直, 子叶宽 的叶状 ,胚根 稍大。 约 10 种, 产热带 美洲。 我国有 1 种。 1. 电灯花 (云 南, 拉汉种 子植物 名称) 图版 154, 1 Cobaea scandens Cav. (1791) ; Sims in Curtis (1805)*; G. Don (1838).; Benth. in DC. (1845) ; Peter (1897) ; Bailey (1949) ; Backer (1951). 多年 生缠绕 草本, 全株 无毛。 小叶 3 对, 楠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6 — 9 厘米, 宽 3.5 — 4 厘 米, 小叶 柄长约 1 厘米, 最下的 1 对紧 靠茎, 多少呈 耳形或 戟形, 似托 叶状, 卷鬚 分枝; 花萼 裂片宽 ,近 圆形, 具小短 尖头; 花 冠长约 5 厘米, 钟伏, 绿紫色 逐渐变 紫色。 蒴 果长约 4 厘 米。 种 子宽约 0.8 厘米, 薄而 平扁。 
538  云南 植物志  本种 原产墨 西哥。 昆明地 区及云 南南部 、西 北部和 广东省 也有, 系 栽培。 2. 花窓属 Polemonium L. 多年生 草本, 很少一 年生, 高大或 矮小, 具通常 匍匐的 根茎, 增粗 或细。 叶互生 ,一次 羽状 分裂。 顶 生聚伞 花序, 或疏散 伞房花 序或近 头状的 聚伞圆 锥花序 ;花蓝 紫色或 白色, 通常 显著; 花萼 钟状, 5 裂, 裂片钝 或锐尖 ,花 后扩大 并包被 果实; 花冠宽 钟伏、 近辐 状或短 漏 斗状, 裂片倒 卵形; 雄蕊 基部着 生位置 相等, 花丝 基部具 髯毛, 向外 折曲; 花盘具 圆齿; 子 房卵 圆形, 每室有 2 — 12 个 胚珠。 蒴果卵 圆形, 钝, 3 瓣。 种子具 锐角棱 ,无翅 ,种 皮具螺 紋纤 维的膨 胀性的 细胞, 潮 湿吋外 面具粘 液质。 约 50 种, 分布 欧洲、 北亚、 北美、 墨 西哥和 智利。 我国有 2 种。 云南 1 种。 1. 花葸 图版 154, 2 — 3 Polemonium coeruleum L. (1753) ; Benth. in DC. (1845) ; Franch. (1883)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 Hemsl. (1890) ; Hand.-Mazz. (1936). P. coeruleum L. var. himalayanum auct. non Baker: Hand.-Mazz. (1936) ; P. laxi- lorum auct. non Kitamura : 图鉴 3:543 (1974). 多年生 草本, 根 匍匐, 圆柱状 ,多 纤维状 鬚根。 茎直立 ,高 0.5 — 1 米, 被 柔毛。 羽状复 叶 互生, 茎下部 叶有长 20 多厘 米的, 茎上 部叶长 7—14 厘米, 小叶 互生, 11 一 21 片, 长卵形 至披 针形, 长 1.5~4 厘米, 宽 0.5 — 1.4 厘米, 顶端 锐尖或 渐尖, 基部近 圆形, 全缘, 两 面有疏 柔毛或 近无毛 ,无小 叶柄; 叶柄长 1.5 — 8 厘米, 下部具 长叶柄 ,上部 具短叶 柄或近 无柄, 与 叶轴 同被疏 柔毛。 圆锥花 序顶生 或上部 叶腋生 ,疏生 多花; 花梗长 3 — 5 毫米, 连同 总梗密 生 腺毛; 花中等 大小, 花萼 钟状, 长 5 — 7 毫米, 被 腺毛, 裂片三 角伏卵 形或披 针状长 圆形, 与萼 筒近相 等长; 花冠紫 蓝色, 钟状, 长 1.3 — 1.5 厘米, 裂片、 圆的倒 卵形, 长 约为花 冠筒的 2 倍; 雄 蕊着生 于花冠 筒基部 之上, 通常与 花冠近 等长, 花药卵 圆形, 花丝基 部簇生 黄白色 柔毛; 子房 球形, 花柱 1, 柱头 3 裂, 稍仲 出花冠 之外。 蒴果 卵形, 长 5 — 7 毫米, 包在宿 萼内。 种子 褐色, 纺锤形 ,长 3 — 3.5 亳米, 种 皮具有 膨胀性 的粘液 细胞, 干 后膜质 似种子 有翅。 产 中甸, 海拔 3350 — 3700 米 的山坡 路边, 林下或 湿润处 草丛。 我国东 北数省 以及河 北、 山西、 新 疆等省 也有。 分 布欧洲 温带, 亚洲 (苏联 高加索 、乌 拉尔以 至西伯 利亚, 日本, 朝鲜, 印度) 和 北美。 Hand.-Mazz. (1936) 曾把云 南中甸 的标本 定名为 var. himalayanum Baker, 按 Baker 的原 记载, 这 一变种 花大, 直径约 3.8 厘米, 花 瓣宽约 1.3 厘米, 成长 了的花 萼长约 1.3 厘 米。 我们所 见采自 中甸的 标本, 没有 见到有 如此大 花的, 它们 和产在 我国北 方的没 有多少 区别。 248. 田 基麻科 Hydrophyllaceae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或为亚 灌木, 直立或 平卧, 有吋 丛生, 毛被 各式, 有吋 具刺。 叶全 缘或 羽裂, 很少掌 状裂, 无 托叶, 互生或 对生, 常形成 基生莲 座式。 花小或 显著, 通常 组成直 
田 基麻科  539  立的, 多 花的二 歧蝎尾 伏聚伞 花序, 或 单生或 聚伞花 序或头 状花序 等等; 花 两性, 辐射对 称, 通常 5 数; 萼片 于基部 联合, 覆瓦状 排列, 其间 常有托 叶状附 属物, 宿存; 花冠 合瓣, 福 伏、 钟状 或短漏 斗状, 5 裂, 裂片通 常宽而 伸展, 覆瓦状 排列, 花冠管 内通常 有具折 的或憐 片 状的附 属物, 成 对位于 雄蕊之 间或其 前方; 雄蕊 5, 很少 4 , 或多数 (非洲 南部的 Codon 属), 着生花 冠管基 部与花 冠裂片 互生, 花丝 丝状, 等 长或不 等长, 基部常 扩大, 花药 2 室, 丁字 着生, 内向 纵裂; 花盘 极少有 明显发 育的; 子房 上位, 由 2 心皮 组成, 1 室, 有 2 个侧膜 胎座, 或 分隔为 2 室, 具贴生 在稍肉 质隔膜 的胎座 ;胚珠 多数, 少至 2 枚, 无柄或 下垂, 倒生 或弯生 ;花柱 1 一 2, 前者在 上部多 少深裂 ;柱 头头状 或少有 丝状。 蒴果室 背或室 间开裂 , 2 瓣 (少有 4 瓣或 不规则 碎裂) 裂开。 种子 与胚珠 同数或 较少, 通常多 皱纹, 具 网纹、 凹穴或 泡状 突起, 胚乳 丰富, 肉 质或软 骨质, 胚小。 18 属, 约 250 种, 除大洋 洲外遍 及世界 各地, 主产北 美洲。 我国产 1 属 1 种。 田 基麻科 位于花 葸科和 紫草科 之间。 花 的构造 及胚珠 多数表 明与花 葸科有 亲缘关 系; 而胚 珠减至 2 枚吋与 紫草科 相近, 在花冠 管上出 现鳞片 ,花排 列成蝎 尾伏聚 伞花序 ,也 表明和 紫草科 有亲缘 关系。 田 基麻属 Hydrolea L. 一年 生或多 年生草 本或亚 灌木, 具 腺毛或 无毛, 有吋具 针刺。 叶 互生, 不 分裂, 全缘。 花 蓝色, 组成聚 伞花序 或短总 状花序 ;花萼 裂片披 针形; 花冠 钟状或 辐状, 5 裂; 雄 蕊着生 于花冠 基部, 花丝 等长, 基部常 扩大, 花药 箭形或 戟形; 子房 2 室, 胚 珠每室 多数, 花柱 2 , 柱头 头状。 蒴果果 皮薄, 2 或 4 瓣裂, 或 不整齐 碎裂, 胎座仍 留存。 种子 多数, 很小, 有不 规 则的纵 皱纹。 约 20 种, 分布于 美洲, 非洲和 亚洲的 热带。 我国产 1 种。 1. 田基麻 图版 154, 4—6 假芹菜 (广州 ) Hydrolea zeylanica (L.) Vahl (1791), (1806) ; Hance (1878) ; C. B. Clark, in Hook. f. (1883) ; Hemsl. (1890) ; Hu (1929); 广州 植物志 (1956); 吴 征溢、 李锡文 (1965); 图鉴 (1974)*; 海南 植物志 (1974). Nama zeylanica L. (1753) ; Hydrolea inermis Lour. (1790). 一年生 草本; 茎直立 或平卧 ,长 10 — 60 (-100) 厘米, 分枝, 无毛 或上部 多少被 腺毛。 叶披针 形或披 针状椭 圆形, 长 3 — 10 厘米, 宽 0.5 — 2.5 厘米, 顶端 骤尖或 渐尖, 基部 渐狭, 全缘, 两面 无毛; 叶柄长 2 — 3 毫米。 花着生 在侧枝 上成顶 生的、 短的总 伏花序 ,有 腺毛; 花 梗长 1 一 3 毫米, 花后 延长; 花萼分 裂至近 基部, 裂片披 针形, 长 3 — 6 毫米; 花冠 蓝色, 长 3 — 5 毫米, 裂片 卵形。 蒴果 卵形, 长 5 毫米, 为宿 存萼片 包被, 室间 开裂。 种子长 圆形, 微 小, 1/3 毫米, 黄褐色 ,微 有棱。 产西双 版纳, 生长 在海拔 900 — 1060 米的 砂地或 水沟边 疏林、 河边 荒地潮 湿处。 广 西、 广东 (包括 海南) 、福建 、台湾 也有。 分布 越南, 泰国, 马来 西亚, 印度尼 西亚, 菲律宾 ,印 度, 澳大 利亚。 
540  云 南' 植 物 志  1-电灯 花 Cobaea scandens Cav" 花枝 :2 ― 3  图 版 154 花恋 Polemontum coeruleuin L.  2. 花枝, 3. 植 株下部 的叶:  » — 6. 田基麻 Hjrdrolea zeylanica (L.) Vahl, 4. 植 株的一 部分, 5. 蒴果 ,6. 种子 ( 
茄 枓 541  250. 范科 Solanaceae 一年生 至多年 生草本 ,半 灌木、 灌 木或小 乔木, 直立, 匍匐或 攀援; 无刺或 具皮刺 ,稀具 棘刺。 单叶, 全缘或 分裂, 有吋 为羽状 复叶, 互生或 在枝顶 成大小 不等的 二叶假 双生, 无托 叶。 花 单生, 簇生 或为蝎 尾式、 伞房式 、伞 状式、 总状式 ,圆锥 状聚伞 花序; 顶生、 腋 生或腋 外生; 两性稀 杂性, 辐射对 称或微 显两侧 对生, 5 基数, 稀 4 基数, 花 萼通常 5 中裂或 5 深 裂, 稀 2、3、4 至 10 裂, 极少 截形或 仅具数 乳突状 突起, 裂 片在花 蕾中镊 合状, 外向镊 合状, 内向镊 合状或 覆瓦状 排裂或 不闭合 ,花后 不增大 或极度 增大, 宿存, 稀自近 基部周 裂而仅 基部 宿存; 花冠具 短筒或 长筒, 辐状, 漏 斗状, 高脚 碟状, 钟状或 坛状, 檐部 5 (稀 4 一 7 或 10), 浅裂, 中裂或 深裂, 裂片 大小相 等或不 相等, 在花 蕾中覆 瓦状, 镊合状 ,内 向镊合 状排列 或 旋转; 雄蕊与 花冠裂 片同数 而互生 ,长于 或短于 花冠, 同形或 异形, 有 吋其中 1 枚 较短或 退化, 插生 于花冠 筒上, 花丝 丝状或 在基部 扩大, 花药基 底着生 或背面 着生, 直立 或向内 弯, 有吋靠 合或合 生成管 状而围 绕花柱 ,药室 2, 纵缝开 裂或顶 孔开裂 ;子 房通常 2 室, 有吋 1 室或被 假隔膜 在下部 分隔成 4 室, 稀 3 — 5 (— 6 ) 室, 花柱 纤细, 柱头 头状或 2 浅裂, 胚珠 多数稀 少或仅 1 枚, 倒生, 弯生或 横生。 浆果多 汁或无 汁或为 蒴果。 种 子圆盘 形或肾 脏形; 胚乳 肉质; 胚 弯曲成 钩状, 环状或 螺旋状 卷曲或 直立。 约 SO 属 S000 多种, 广 泛分布 于温带 及热带 地区, 美洲 热带地 区种类 最多。 我国产 24 属, 108 种, 38 变种, 云南产 22 属, 66 种, 集中 分布于 滇南及 滇西南 各地。  分属 检索表 1(12) 灌 木或小 乔木。 2(7) 花 单生或 簇生, 花冠漏 斗状。 3(4) 多棘刺 灌木; 花 单生于 叶腋或 2 —数 朵同叶 簇生, 花和果 均小型 2. 拘杞厲 Lychua 4(3) 无刺灌 木或小 乔木; 花常单 生于枝 杈间, 花和 果均较 大型。 5(6) 灌木; 花萼 钟状; 花 冠高脚 碟状, 不整齐 ;雄蕊 4 枚, 两 两成对 22. 番 茉莉属 BrunfeW* 6(5) 小 乔木; 花萼佛 焰苞状 ,凋落 (国产 种); 花冠漏 斗状, 整齐; 雄蕊 5 枚 18, 曼陀 罗木属 Brugmansia 7(2) 花组 成聚伞 花序; 花 冠辐状 或狭长 筒状。 8(9) 花冠狭 长筒状 ;果 实仅具 1 一少 数种子 19. 夜 香树厲 Certrum 9(8) 花冠 辐状; 果实 具多数 种子。 10(11) 植物 体多具 皮刺, 无刺吋 则多被 星状毛 ;叶 不为卵 状心形 12. 茄属 Solanum 11(10) 植物体 无刺, 被柔毛 ;叶卵 状心形 16. 树番茄 S Cyphomandra 12( 1 )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极稀半 灌木。 13(20) 花组成 各式聚 伞花序 ,花序 顶生、 腋 生或腋 外生。 »4(17) 花冠 钟状、 筒状漏 斗形或 高脚碟 状或漏 斗状; 花药 不围绕 花柱而 靠合; 花萼 在花后 增大, 完全或 不完 全包被 果实; 蒴果, 瓣裂或 盖裂。 13(16) 花冠钟 状或漏 斗状; 蒴果 盖裂, 宿萼 齿有粗 壮的边 缘脉, 顶端具 硬针刺 
542  云南 植物志  匸天 仙子属 Hyoscyamu* 16(15) 花冠 筒状漏 斗形, 高脚碟 状或筒 状钟形 ;蒴果 2 瓣裂; 宿萼齿 的边缘 脉顶端 无针刺 19, 烟草属 Nicotians 17(14) 花冠 辐状; 花 药围绕 花柱而 靠合; 花 萼在花 后不增 大或稍 增大, 果 吋不包 被果实 而仅在 基部宿 存; 浆果。 18(19) 单叶 (阳芋 为羽状 复叶) 极少 为羽状 深裂; 花 萼及花 冠裂片 5 数; 花药 不向顶 端渐狭 • 12. 2 &厲 Solanum 19(18) 羽状 复叶; 花 萼及花 冠裂片 5 — 7 数; 花 药向顶 端渐狭 而成一 长尖头 ",番2 &属 Lycopersicon 20(13) 花 单生或 2 —数朵 簇生于 枝腋或 叶腋。 21(32) 花 萼在花 后显著 增大, 完 全包被 果实。 22(27) 花冠 辐状、 辐状 钟形或 钟状; 浆果。 23(24) 花萼 5 深裂近 基部, 裂片 基部深 心形具 2 耳片, 果吋 增大且 镊合成 5 棱状; 花 单生; 子房 3 — 5 室 1. 假 酸浆属 Nicandra 24(23) 花萼 5 浅裂或 5 中裂, 果吋 增大成 卵状, 近球状 ;花 单生或 2 —数朵 簇生; 子房 2 室。 25(26) 果萼 贴近于 浆果而 不成膀 胱状, 纵肋 不显著 凸起, 亦不成 5 或 10 棱脊, 有或没 有肉质 凸起, 若 有则 不一定 生于纵 肋上; 花 1 一 3 朵簇生 8. 散 血丹属 Phytali M trum 26(25) 果萼 不貼近 于浆果 而成膀 胱状, 有显著 10 纵 肋或有 10 棱脊; 花单独 腋生; 果萼 基部常 向内凹 m 9.mmm ph—. 27(22) 花冠 钟状、 筒状钟 形或漏 斗状; 蒴果 盖裂。 28(31) 花萼具 10 条 纵脉, 萼齿通 常不相 等或稀 近相等 ;花冠 钟状, 辐射 对称; 花盘浅 黄色; 果梗 增长和 增粗, 与 果梗连 接处不 明显。 29(30) 花冠 檐部裂 片互不 分离; 果 萼紧包 果实, 纵肋不 甚明显 4. 赛 茛菪属 Scopolia 30(29) 花冠檐 部裂片 分离, 基部 耳形; 果萼较 果实长 得多, 不紧包 果实, 纵肋显 著隆起 S. lUKSS Ani»odu» 31(28) 花萼具 15 条 纵脉, 萼齿近 相等; 花冠 漏斗状 筒形, 左右 对称; 花盘橙 红色; 果梗不 增粗, 与果萼 连接 处明显 6. 天蓬子 属 Atropanthe 32(21) 花萼 在花后 不显著 增大, 不 包被果 实而仅 在果实 的基部 宿存。 33(42) 花冠 辐状、 钟状 或筒状 钟形; 浆果。 34(35) 植物体 常仅具 短缩的 主茎, 叶 和花聚 生于轴 的顶端 (唯 茄参 1 种 例外, 有茎轴 和分枝 ); 叶无明 显的 叶柄, 基部半 抱茎; 花 冠钟状 参属 Mandragora 35(34) 植物体 具发达 的茎轴 ,多 分枝; 叶和花 散生于 茎枝上 ;叶有 明显的 叶柄; 花 冠辐状 或筒状 钟形。 36(37) 花 较大, 花 冠筒状 钟形, 紫色 3. 翻茄属 Atropa 37(36) 花 较小, 花冠 辐状, 通常为 白色。 38(39) 花萼 皿状, 无齿 而几乎 平截; 果实 较小, 球状, 多汁液 11. 龙珠属 TubocapWcum 39(38) 花萼具 5 或 10 萼齿或 裂片。 40(41) 花萼具 5 极短 的齿; 果实少 汁液, 形 状各式 10. 辣槭属 Cap«auii 41(40) 花萼具 10 等长或 5 长 5 短相 间的萼 齿或近 无齿而 平截; 果 实小, 球状 13.红 丝线属 Lycianthe* 42(33) 花冠长 漏斗状 或高脚 碟状; 蒴果 瓣裂。 43(44) 花萼 5 浅裂, 果吋自 基部稍 Jr. 处 截断状 脱落而 仅基部 宿存; 维蕊 5 枚全部 能育; 果通常 有坚硬 
茄 科 543 的 针刺或 乳头状 凸起, 4 瓣裂 17.31 陀罗厲 D»t«r» 44(43) 花萼 5 深裂, 果吋全 部宿存 ;雄蕊 两两成 对而第 5 枚较短 或退化 ;果实 无刺, 2 爽 裂 2l.m^-MM P"unU  1. 假 酸菜厲 Nicandra Adans. 一年 生直立 草本, 多 分枝。 叶 互生, 具柄, 叶缘具 圆缺的 粗齿或 浅裂。 花 大型, 单独腋 生, 浅蓝色 ,花柄 下弯。 花萼 球状, 5 深裂, 裂片基 部心状 箭形, 在花蕾 中外向 镊合状 排列; 果吋 膀胱状 膨大, 具显著 的翅伏 5 棱, 干膜质 ,网脉 明显; 花冠宽 钟状, 檐部有 折襞, 不明显 的 5 浅裂, 裂片 在花蕾 中成不 明显的 覆瓦状 排列; 雄蕊 5, 等长, 插生于 花冠筒 基部, 短于 花冠, 花丝 丝状, 基部 扩张, 花药楠 圆形, 药室 并行, 纵裂; 子房 3 — 5 室, 中轴 胎座, 胚珠多 数, 花柱 丝状, 柱头近 球形, 3 — 5 浅裂。 浆果 圆形, 包闭 于宿萼 之内, 远 比花萼 为小。 种子 压扁, 肾状圆 盘形, 具多数 小凹穴 ;胚极 弯曲, 近周 边生, 子 叶半圆 棒形。 仅一种 ,原产 秘鲁, 我国 有栽培 或沦为 野生。 1. 假酸桨 图版 155,1~4 冰粉、 田珠 (昆明 ), 大千生 (日名 、昭通 引用) ,蓝花 天仙子 (云南 ) Nicandra physaloides (Linn.) Gaertn. (1791) ; Dunal in DC. (1852) ; Benthara (1861)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 Hand.-Mazz. (1936) ; 图鉴 (1974)*. Atropa physaloides Linn. (1753) ; Physalodes physalodes Britton (1894). 直立 一年生 草本, 茎有 条纹, 无毛, 高 0.4 — 1.5 米。 叶卵 形至楠 圆形, 长 4 一 12 厘米, 宽 2 — 8 厘米, 顶端急 尖至短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具 圆缺状 粗齿或 浅裂, 上面被 疏毛; 叶柄长 约为叶 片长的 1/3 — 1/4。 花单 生于小 枝腋内 而与叶 对生, 俯垂, 花 梗较叶 柄长。 花萼球 形, 果吋 成极度 膀胱状 膨大, 径约 2.5 — 3.5 厘米, 5 深裂, 裂片顶 端尖锐 ,基 部心状 箭形有 尖锐的 耳片, 疏 松包闭 于果实 之外; 花冠阔 钟伏, 浅 蓝色, 直径约 4 厘米, 檐部有 折襞, 具不 明显的 5 浅裂。 浆果 球状, 直径约 1.5 — 2 厘米, 黄色, 种子 多数, 肾状圆 盘形, 淡 褐色, 径 约 1 毫米。 见于云 南丽江 、中甸 、鹤庆 、腾冲 、昆明 、西 双版纳 (勐混 ) 等地区 ,生 于海拔 1200 — 2400 米 的村边 路旁。 全国均 有栽培 ,也 有逸为 野生。 原产 秘鲁。 全草 入药, 有镇静 ,祛痰 ,清热 ,解毒 ,利尿 之效。 种子可 作水晶 凉粉, 为夏季 的清凉 饮料。 2. 拘祀属 Lycium Linn. 小乔木 或灌木 ,通常 有棘刺 ,稀 无刺, 无毛或 被毛; 冬 芽小, 被数枚 芽鳞。 单叶 互生, 或 因侧 枝极度 缩短而 3~4 枚 或更多 簇生。 线状圆 柱形或 扁平, 全缘, 有柄 或近于 无柄。 花 白色, 紫堇色 ,淡 红色或 黄色, 通常 有梗, 单生于 叶腋或 簇生于 极度缩 短的侧 枝上。 花萼钟 伏, 具不 等大的 2 — 5 萼齿或 深裂, 在 花蕾中 镊合伏 排列, 宿存, 或稀 因萼齿 断裂而 脱落成 平 截状, 花后不 增大; 花冠 管状, 漏斗 状或近 钟形, 檐部 5 裂或稀 4 裂, 裂片 在芽中 覆瓦状 
544  云南 植物志  排列, 基 部有明 显或不 明显的 耳片, 花冠筒 长或短 ,常 在喉部 扩大, 在 稍高于 雄蕊着 生处, 具或不 具一圈 绒毛环 ;雄蕊 5 枚或稀 4 枚, 等长或 不等长 ,着生 于花冠 筒中部 或中部 以下, 外露或 内藏, 花丝 丝状, 基 部有吋 扩大, 被 绒毛或 无毛; 花 药长楠 圆形, 药室 平行, 纵缝裂 开; 花盘 环状或 杯伏; 子房 2 室, 花柱 丝状, 柱头 头状, 2 浅裂, 胚珠 少数或 极多。 浆果 球状, 卵状 或长椭 圆形, 具肉质 果皮, 2 室, 每室 具多数 种子, 稀少数 或由于 不发育 而仅有 1 枚种 子。 种子 扁平, 种皮 骨质, 外面密 布网纹 ;胚弯 曲成半 环状, 位于 周边, 子 叶半圆 柱形。 约 80 种, 主 产于南 美洲热 带以外 地区, 少 数种分 布于欧 亚大陆 温带。 我国有 7 种 3 变种, 云南有 2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叶较大 而长, 通常在 2 — 5( — 10) 厘米; 花 较大, 花冠长 9 一 12 毫米, 裂片边 缘密生 睫毛, 在 维蕊基 部 之上的 花冠筒 内壁密 生一圈 绒毛; 果实卵 状或长 圆状, 直径约 8 — 22 毫米; 种子长 2. 5 — 3 毫 米'… 1* 拘 L chtnente 2 CD 叶 较小, 长 0.8 — 1.5 厘米, 宽 2 — 3 毫米; 花 较小, 花冠长 5—7 毫米, 裂 片边缘 几乎无 睫毛, 在雄 蕊基部 之上的 花冠内 壁上近 于无毛 ;果实 球状, 直径约 4 亳米; 种 子长约 1 毫米 2, 云南拘 ^5 L. yunnanente 1. 拘杞 图版 156, 1—2 地骨、 地棘, 枸杞菜 (通称 )," 寨策 尔玛" (藏语 ) Lycium chinense Mill. (1768) ; Lam. (1789) ; Roem. et Schult. (1819), p. p., exel. syn. Lour.; Nakai (1923), p. p., excl. syn. norm; 王云章 (1934) ; 陈條 (1937) ; Pojark. (1950) ; 侯 宽昭等 (1956); 裴鉴等 (1959); 中 国医学 科学院 药物研 究所等 (1959). L. potaninii Pojark. (1950). 多分枝 灌木; 枝条 细弱, 常弯曲 或俯卧 ,淡 灰色, 有纵棱 ,具 棘刺, 刺长 0.5 — 2 厘米, 小 枝顶端 常锐尖 而成棘 刺状。 叶纸质 (栽培 者叶较 厚), 单叶 互生或 2 — 4 枚簇生 ,卵形 ,卵状 菱形, 长椭 圆形, 卵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先 端急尖 或钝, 基部 下延到 叶柄成 楔形, 全缘, 长 1.5—5 厘米, 宽 0.5 — 2.5 厘米 (栽 培的 较大, 可长达 10 厘米, 宽达 4 厘米 ); 叶柄有 狭翅, 长 0.4-1 厘米。 花在 长枝上 单生于 叶腋, 在短 枝上常 1~4 朵与叶 簇生; 花梗长 0.5 — 1.5 厘 米。 花萼 钟状, 长 3~4 毫米, 3 裂或 4—5 齿裂, 裂片 多少有 缘毛; 花冠漏 斗状, 长 9—12 毫 米, 淡 紫色, 筒部向 上骤然 扩大, 稍短 或近等 于檐部 裂片, 常 5 深裂, 裂片 卵形, 先端 圆钝, 平展或 稍向外 反曲, 边缘有 缘毛, 基部具 耳片; 雄蕊 较花冠 稍短, 或因 花冠平 展而伸 出花冠 外, 在花丝 基部密 被一圈 绒毛, 绒 毛交织 成椭圆 形或近 球形的 毛丛, 与毛丛 相等长 的花冠 筒内壁 亦密生 长绒毛 ;花柱 稍长于 雄蕊, 上端 弓弯, 柱头 绿色。 浆果 红色, 卵形, 长 圆状或 长椭 圆状, 先端尖 或钝, 长 0.7 — 1.5 厘米 (栽培 者可达 2.2 厘米) 直径约 0.5 — 0.8 厘米。 种 子 肾形, 扁压, 长约 2.5 毫米, 黄色。 花 果期: 6 — 10 月。 云南 几乎各 地均有 栽培, 我 国各省 也有栽 培以供 药用。 国外 朝鲜, 日本均 有分布 ;欧 洲 有栽培 或逸为 野生。 常见于 山坡, 荒地, 林 缘或丘 陵地, 盐碱地 ,路 旁及村 庄附近 的阴湿 
茄 科 545  地。 果实药 用称枸 杞子, 有补 肝肾、 明目 之效, 根皮药 用称地 骨皮, 可用 以解热 止咳; 嫩叶 作蔬菜 ,兼 能清热 去火。 2. 云 南拘杞 图版 156, 3 Lycium yunnanense Kuang et A. M. Lu (1978). 灌木, 丛生, 高约 0.5 米; 茎粗壮 ,灰 褐色, 小枝 顶端棘 刺状, 叶在 长枝及 小枝上 的通常 为单独 互生, 在 短縮的 瘤状短 枝上则 2 —数枚 簇生, 叶片狭 卵形, 长圆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全缘, 先端 急尖, 基部 狭楔形 下延至 叶柄, 长 0.8 — 1.5 厘米, 宽 2 — 3 毫米, 叶脉不 明显。 花 通常单 生于簇 生叶中 ,淡蓝 紫色, 花梗长 4 一 6 毫米, 花萼 钟状, 长约 2 亳米, 3 中裂或 4—5 齿裂, 裂片三 角形, 顶 端有短 绒毛; 花冠漏 斗状, 筒部圆 柱形, 长约 3 — 4 毫米, 5 裂, 裂片开 展, 卵形, 稍不 等大, 长 2—3 毫米, 先端 钝圆, 基部有 耳片, 边缘 有稀疏 缘毛; 雄蕊 5, 插生 于 花冠筒 中部稍 下处, 花丝丝 状稍伸 出花冠 之外, 长约 5 — 7 毫米, 基部稍 上处生 绒毛, 而 在 同一水 平花冠 筒内壁 上几乎 无毛, 花药长 0.8 毫米; 子房卵 珠形, 花柱 丝状, 长于 花冠, 约 7 — 8 毫米, 柱头 头状, 不明显 2 裂。 果实近 球形, 直径约 4 毫米, 成 熟后黄 红色, 干后有 一明显 纵沟, 种子 多数, 圆盘状 ,淡 黄色, 扁平, 直径约 1 毫米, 外面布 网纹。 见 于云南 禄劝、 景东、 富宁、 砚山、 麻栗坡 等处, 生于河 边沙地 潮湿处 或丛林 中海拔 700 — 22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禄劝。 3. 颠 55S 属 Atropa Linn. 多年 生或经 栽培而 为一年 生直立 草本。 叶互生 或假双 生二叶 大小不 相等, 全缘。 花 单独 腋生。 花萼阔 钟状, 5 裂, 裂片在 花蕾中 覆瓦状 排列, 果吋稍 增大为 叶状; 花冠 筒状钟 形, 檐部狭 ,裂片 短宽, 在花蕾 中覆瓦 状排列 ;雄蕊 5, 插生于 花冠筒 基部, 等长, 稍 短于花 冠, 花丝下 部粗壮 ,上部 丝状, 弓曲, 花药 2 室平行 ,纵缝 开裂; 花盘 明显; 子房 2 室, 花柱常 伸出 于花冠 之外, 柱头 头状, 2 浅裂, 胚珠 多数。 浆果球 状多汁 ,种子 多数, 扁平, 外 面具网 状凹穴 ;胚极 弯曲, 子 叶半圆 棒形。 约 4 种, 分布 于欧洲 至亚洲 中部。 我国有 栽培的 1 种。 1. 颠茄 图版 155, 5—8 Atropa belladonna Linn. (1753) ; 裴鉴等 (1953) ; 图鉴 (1974)*. 多年生 草本, 或 经栽培 而为一 年生, 高可达 2 米。 根圆 柱形, 粗壮, 茎下 部稍带 紫色, 上 部叉状 分枝, 嫩枝绿 色被腺 毛渐老 则逐渐 脱落。 叶互 生或在 枝上部 成大小 不等的 2 叶 假 双生, 叶 柄长约 1 一 4 厘米, 幼吋被 腺毛, 叶片 卵形, 卵 状椭圆 形或楠 圆形, 长 7 — 25 厘 米, 宽 3 — 12 厘米, 顶端 渐尖或 急尖, 基 部楔形 下延到 叶柄, 上面绿 色或暗 绿色, 下面 稍淡, 两面沿 叶脉被 柔毛。 花 俯垂, 花梗 纤细长 2~4 厘米, 密 被白色 腺毛; 花萼 长约为 花冠的 1/2 — 3/5, 裂片 叶状, 卵形至 卵状披 针形, 长 1 一 1.5 厘米, 顶端 渐尖, 被 腺毛, 花后稍 增大, 果吋向 外开展 ,花 冠筒伏 钟形, 下部黄 绿色, 上部淡 紫色, 长约 2.5 — 3 厘米, 直径约 1.5 厘 米, 5 浅裂, 裂片 先端钝 而向外 反折, 外面具 纵脉, 被 腺毛, 内面 仅在筒 的基部 被毛; 花丝下 端被 柔毛, 上 部向下 弓曲; 花药椭 圆形, 花盘环 绕于子 房基部 ;花 柱长约 2 厘米, 柱头 头状, 
546  云南 植物志  带绿色 ,浅 2 裂。 浆果 球状, 直径 1.5 — 2 厘米, 成熟后 紫黑色 ,光滑 多紫色 汁液。 种子扁 肾形, 褐色。 花果期 6 — 9 月。 原 产欧洲 中部、 西部和 南部。 我国 各地有 栽培。 根 叶含天 仙子胺 (Hyoscyamine) ,阿托 品 (Atropine), 莨菪胺 (Scopolamine), 颠茄碱 (Belladonin) 等。 药用有 镇痛, 镇痉 及扩瞳 作用。 4. 赛 萬差属 Scopolia Jacq. 多年生 草本, 茎 直立, 二或三 歧分枝 ;根 粗大, 肉质。 单叶, 互生或 近对生 ,全缘 或具粗 齿, 具柄。 花 单生, 腋生, 侧生或 生于枝 叉间, 下垂; 花萼 钟形, 具 10 脉, 裂片 5 或较少 ,同 形或不 相等或 不明显 ,花 蕾吋萼 顶端不 前伸, 缢 缩呈拳 卷状; 花冠 钟形, 具 15 脉, 5 浅裂, 呈螺旋 状折扇 状排列 ,裂 片之间 界限不 明显; 雄蕊 5, 等长, 内藏, 着生于 花冠管 基部, 花药 卵形, 内向, 纵裂; 雌蕊 较雄蕊 略长, 子房圆 锥形, 柱头 头状或 盘状, 微裂, 花盘 盘状, 裂片 不 明显。 蒴果球 形或近 球形, 中部以 上环裂 或顶部 2 纵裂; 宿存 萼与果 同大, 紧包果 ,脉微 微隆起 ,果梗 下弯, 与宿 存萼连 接处无 明显的 界限。 3 种, 间断 分布于 欧洲, 日本和 朝鲜, 我国有 1 种。 产 云南。 本 属与山 莨菪属 (Anisodus Link et Otto) 很接近 ,尤其 是产于 我国的 种类, 二 者的主 要区 别是前 者花冠 檐部裂 片之间 界限不 明显, 呈 螺旋状 折扇状 排列, 宿存 萼与果 同大, 紧 包果, 脉微微 隆起。 1. 赛莨菪 图版 156, 4 Scopolia carniolicoides C. Y. Wu et C. Chen ex C. Chen et C. L. Chen (1977)*. la. 赛莨菪 无慈、 疯药 (丽江 ) var. carniolicoides Anisodus luridus auct. non Link et Otto : 图鉴 (1974)*. 多年 生宿根 草本, 高 50 — 100 (— 150) 厘米, 全株 无毛, 茎有 吋带浅 紫色, 根黄色 ,有苦 味。 叶片 纸质, 椭圆形 或卵状 椭圆形 ,长 6—12 (—20) 厘米, 宽 3 — 6.5(— 12) 厘米, 顶端急 尖至 渐尖, 基部楔 形或微 下延, 全 缘或微 波状; 叶柄长 1.5 — 2 厘米或 略长。 花 下垂, 花梗长 1.7— 2.5 厘米, 花萼 钟形, 厚, 近革质 ,长约 2 厘米, 顶端 平齐, 边 缘具不 规则的 浅齿, 常因花 冠强烈 伸展被 撑破为 1 一 2 深裂, 脉不 明显; 花 冠浅黄 绿色, 长约 4.5 厘米, 檐部具 5 短尖 头, 裂 片不甚 明显, 背 面具极 浅紫色 条纹, 里面于 花丝基 部两侧 具暗色 紫斑; 雄蕊近 等长, 内藏; 雌蕊 较雄蕊 略长, 子 房圆锥 形或近 球形, 花盘浅 黄色; 花后花 萼紧包 果实, 顶端 紧缩, 裂片不 明显。 果近 球形, 宿存萼 厚革质 ,脉 隆起不 明显, 花梗 增粗, 长约 4 厘米。 花期 5 — 6 月, 果期 9— 10 月。 产滇 西北, 海拔 3000 — 3600 米的 草坡, 林缘 灌木丛 中或疏 林下草 丛中, 有吋生 于石缝 间, 昆 明可以 栽培。 四 川木里 也有。 模式标 本采于 德钦, 白 马山。 根入药 ,治跌 打损伤 ,风 湿痛, 胃痹, 外伤 出血, 骨折 等症。 本品有 剧毒, 内服 慎用。 本种 的花冠 较大, 浅黄色 ,萼齿 不明显 ,与 欧洲或 日本、 朝鲜产 的花冠 较小, 紫红色 ,萼 齿明 显区别 很大。 
茄 科 547  lb. 齿叶 赛莨菪 var. dentata C. Y. Wu et C. Chen (1977). 本变 种与前 者的区 别是, 叶缘具 1 一 2 个 粗齿; 花冠檐 部裂片 极浅, 背面 具明显 的暗紫 色 条纹。 花期 5 — 6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维西 ,海拔 3000 — 3600 米的 林缘或 草坡, 昆 明可以 栽培。 四 川木里 亦有。 模式标 本采 于四川 木里。 根入药 ,用 途与前 者同。 5. 山 莨蓉属 Anisodus Link et Otto 多年生 草本或 亚灌木 ,茎 直立, 常具钝 棱角, 二或三 歧分枝 ;根 粗壮, 肉质。 单叶, 互生 或近 对生, 全 缘或具 粗齿, 具柄。 花单生 ,腋生 或侧生 ,或 生于枝 叉间, 通常 下垂; 花 萼钟伏 漏斗 形或漏 斗形, 具 10 脉, 裂片 4 一 5, 不 同形, 不 等长, 花蕾吋 萼顶端 前伸, 两侧 压扁; 花 冠钟形 ,具 15 脉, 内藏 或伸出 萼外, 裂片 5, 呈双盖 覆瓦状 排列, 裂片基 部各自 分离, 基部常 呈耳形 ,互相 重叠; 雄蕊 5, 着生于 花冠管 基部, 近 等长, 内藏; 花丝基 部通常 无毛; 花药卵 形, 内向, 纵裂; 雌蕊 较雄蕊 略长, 子房圆 锥形, 柱头 头状或 盘状, 微裂; 花盘 盘状, 裂 片不明 显。 蒴果球 形或近 卵形, 中部以 上环裂 或顶端 2 裂; 宿存萼 陀螺形 或钟形 ,比 果实长 且大, 脉隆起 或呈扇 折状; 果梗增 粗增长 ,与宿 存萼连 接处不 明显, 下弯或 直立。 4 种, 分布于 中国, 尼 泊尔, 不丹至 印度东 北部。 我国 4 种, 云南 均产。 尼泊尔 至印度 仅 1 种。 根、 种子均 供药用 ,用于 镇痛; 根 还是提 取莨菪 硷类生 物硷的 原料。 分种 检索表 1(4) 花萼被 柔毛, 脉 弯曲; 植株被 柔毛。 2(3 ) 叶 全缘; 花冠通 常浅黄 色或裂 片略带 紫色, 但 花冠管 内基部 无紫斑 lau 铃 g 子 A. lufidu 霧 var- luridus 3(2) 叶缘具 1 一 2 对 不等的 粗齿; 花 冠裂片 带紫色 或近浅 黄色, 花 冠管内 基部具 5 块紫斑 lb. 丽山 萬夸 A. luridus var. fi*cherianu 馨 4(1) 花萼 无毛或 近无毛 (三 分七 A. acutangulus var. breviflonw) , 脉劲直 ;植 株通常 无毛。 5 (10) 叶缘无 啮蚀状 细齿, 卵形或 椭圆形 ;果 下垂。 6(9 ) 萼齿狭 三角形 ,有 2 ( — 3 ) 枚极长 且大。 7(8) 叶全缘 或呈微 波状; 萼 无毛, 花冠 黄绿色 2a. 三分三 A. acutangulus var. acutangulus 8(7) 叶缘具 1 一 2( — 3) 对粗齿 ,萼近 无毛, 花 冠裂片 带紫色 二 2b. 三分七 A. acutangulus var. brevifloru 纖 9(6) 萼齿 宽钝三 角形, 其中有 1 一 2 枚较 宽大, 近等长 ….. 3. 搜山虎 A. mairei 10( 5 ) 叶缘具 啮蚀伏 细齿, 长圆 形至狭 长圆状 卵形; 果通 常直立 4. 山莨菪 A. tanguticu. 1. 铃铛子 图版 156, 5 Anisodus luridus Link et Otto (1824)*; Nees (1837) ; Hand.-Mazz. (1936) ; 陈介, 陈宗莲 (1977)» 
548  云 南 植 物 志  Physalis stramonifera Wall, in Roxb. (1824), (1828) ; Whitleya stramoni folia Sweet (1825) ; Anisodus stramoni foliws G. Don (1830) ; Scopolia lurida Dunal in DC. (1852)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5) ; Wattstein in Engl, et Prantl (1895) ; Hara, (1971) ; Weinert (1972) ; Scopolia stramoni folia Kuntze (1891) ; S. stramonifolia Semenowa (1955). la. 铃铛孑 藏茄、 山烟 (西藏 )," 唐冲 那薄" (藏语 译音) ,喜 马拉雅 东茛菪 (通 译称) var. luridus 多年 生宿根 草本, 高 50 — 120 厘米, 全株 密被绒 毛和星 状毛; 根粗状 ,黄 褐色。 叶片纸 质 或近坚 纸质, 卵形至 椭圆形 ,长 7 — 15 (—22) 厘米, 宽 4— 8.5(— 11) 厘米, 顶端急 尖或渐 尖, 基部楔 形或微 下延, 全缘或 呈疏微 波状, 极稀 具齿, 叶面 无毛, 背 面密被 星伏毛 及微柔 毛, 叶柄长 8 — 20 厘米或 略长, 上面 具槽。 花 下垂, 花梗长 1 一 2.5 厘米, 密被 星状微 柔毛, 花萼 钟形, 坚纸质 ,长约 3 厘米, 脉显著 隆起扇 折状, 弯曲, 外 面密被 柔毛, 裂片长 短大小 均不 相等, 其中有 1 一 2 枚最 大, 宽三 角形, 顶端急 尖或钝 ;花冠 钟形, 浅 黄绿色 或有吋 裂 片带淡 紫色, 长约 3.5 厘米, 外面被 柔毛, 里面仅 管中部 以下被 柔毛, 基部无 紫斑, 通常 仅檐 部伸出 萼外, 裂片半 圆形, 边缘 常具不 规则的 细齿; 雄蕊 内藏, 长为花 冠长的 1/2 左右; 雌蕊 较雄蕊 略长, 子房圆 锥形, 花盘黄 白色; 花后花 萼增长 ,脉隆 起呈扇 折状。 果球 形或近 卵形。 宿 存萼为 果长的 1 倍, 长达 5 厘米, 裂片不 明显; 果梗长 2 — 2.5 厘米, 下弯。 花期 5 — 7 月, 果期 10—11 月。 产德钦 、丽江 等地, 生 于海拔 3200 — 3600 米的 草坡、 山地 溪旁, 西藏 (东 南部) 亦有。 此 外, 亦分布 于印度 ,尼 泊尔, 不丹, 锡金 等地。 根、 种子供 药用, 有 抗痉挛 和止痛 作用; 医药上 用根提 取莨菪 硷类生 物硷。 lb 丽 山莨菪 三分三 (丽江 ) var. fischerianus (Pascher) C. Y. Wu et C. Chen ex C. Chen et C. L. Chen (1977). Anisodus fischerianus Pascher (1909). 本变 种与前 者的区 别是, 叶缘具 1 一 3 对不 等的粗 齿或呈 波伏, 有 吋具疏 缘毛; 花冠裂 片常带 褐紫色 ,花冠 管里面 基部具 5 块 紫斑; 枝条及 叶被疏 柔毛或 有吋几 无毛。 产丽江 、鹤庆 ,生 于海拔 2800 — 2950 米的 山坡草 地阳处 或灌木 林中; 西藏 东南部 亦有。 根亦作 药用, 主 要用于 镇痛。 2* 三分三 野烟 (四川 ) Anisodus acutangulus C. Y. Wu et C. Chen ex C. Chen et C. L. Chen (1977)* 2a. 三分三 var. acutangulus 多年生 草本, 高 1 一 1.5 米, 全株 无毛; 主根 粗大, 有少数 肥大的 侧根, 根皮黄 褐色, 断 面浅 黄色。 叶片纸 质或近 膜质, 卵形或 椭圆形 ,长 8 — 15 厘米, 宽 3 — 6 厘米, 生于 下部者 
茄 科  更大 更长, 顶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微下延 ,全缘 或呈微 波伏; 叶柄长 5 一 10 (一 15 ) 毫米。 花 梗长 1 一 3 厘米; 花萼 漏斗状 钟形, 长 3 — 4 厘米, 萼齿 4 一 5, 狭三 角形, 不 整齐, 其中有 2( — 3) 枚极长 且较大 ;花冠 漏斗状 钟形, 淡黄 绿色, 初吋仅 檐部露 出萼管 ,以 后伸出 花萼约 1 倍, 长 2.5 — 3 (—4) 厘米, 裂片半 圆形, 顶端 圆形, 基部近 耳形, 边缘常 具不规 侧细齿 ,花 冠管 里面被 柔毛, 近 基部具 5 对 紫斑; 花 后花萼 伸长。 蒴果近 球形, 宿 存萼长 为果的 1 倍 左右, 长 3.5--4.5 厘米, 紧包果 ,脉 隆起, 劲直; 果梗长 5 — 7 厘米, 下弯。 花期 6 — 7 月, 果 期 10— 11 月。 产丽江 ,生 于海拔 2750 — 3000 米的 山坡、 田埂上 或林中 路旁。 模式标 本采于 丽江。 根入药 ,用于 骨折、 跌打 损伤、 风湿 骨痛、 肠胃 疼痛, 内服 或泡酒 外擦。 有 巨毒, 内服慎 用, 生药最 大剂量 不得超 过三分 三厘, 否则 易引起 中毒, 故有 三分三 之称。 本 种根、 茎、 叶 均含莨 菪硷, 根 据本所 分析, 根含 三类生 物硷, 即 1. 固 体结晶 性生物 硷, 以莨 菪硷及 654 硷 为主; 2. 液体生 物硷, 其中有 如红古 豆硷; 3 . 挥 发性生 物硷。 2b. 三分七 图版 15 6 ,6 三分三 (丽江 ), 野烟 (四川 ) var. breviflorus C. Y. Wu et C. Chen ex C. Chen et C. L. Chen (1977)*. 本 变种与 前者的 主要区 别是, 叶缘具 1 一 2 (—3) 对粗, 齿, 花萼 外面有 吋被疏 柔毛, 通 常仅 花冠檐 部露出 萼外, 花冠裂 片带浅 紫色, 花 梗长约 2 厘米, 果吋达 5 厘米。 花期 6 — 7 月, 果期 9 月 以后。 产丽江 ,生 于海拔 2890 — 3100 米的林 缘灌木 草丛中 、丢荒 地或田 边地角 石堆中 ,四川 会东 亦有。 模式标 本采于 丽江。 用途 与三分 三同, 伹据 说药效 略差, 用量需 略增, 故有 吋叫三 分七。 本变 种除与 前者相 近外, 又与丽 山茛菪 [A. luridus var. fischerianus (Pascher) C. Y. Wu et C Chen ex C. Chen et C. L. Chen] 很接近 ,但除 萼外, 全株 无毛, 萼 上脉不 弯曲, 可以 区别。 3. 搜山虎 (昭通 ) Anisodus mairei(Levl ) C. Y. Wu et C. Chen ex C, Chen et C. L. Chen (1977)*. Scopolia mairei Levi. (1915). 多年 生宿根 草本, 高约 50 厘米或 略高, 全株 无毛。 叶片纸 质或近 膜质, 广楠圆 形至楠 圆状 卵形, 长 14 一 17 厘米, 宽 8.5 — 12 厘米, 顶端钝 或急尖 ,基部 楔形, 微下延 ,全 缘或微 波状; 叶柄长 1.5 — 4 厘米。 花 下垂, 花梗长 1.5 — 3 厘米, 花萼 钟形, 坚纸质 ,长约 2 厘米, 脉 明显, 微隆起 ,外面 无毛或 中部以 下被疏 微柔毛 ,裂片 宽钝三 角形, 近 等长, 其中有 1 一 2 枚 较 宽大, 顶端钝 ;花冠 钟形, 浅黄色 ,长约 3 厘米, 裂 片背面 常常暗 紫色, 管里 面被微 柔毛, 基部 于花丝 两侧具 紫斑, 裂片半 圆形; 雄蕊 内藏, 长为花 冠长的 1/2 左右; 雌蕊较 雄蕊略 长, 子房圆 锥形, 花盘黄 白色; 花 后花萼 增长, 脉 与网脉 明显。 果球 形或近 卵形, 宿 存萼较 果略长 ,长 3 — 4 厘米, 裂片不 明显; 果 梗长约 3 厘米, 下弯。 花期 7 — 8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 昭通、 会泽。 模式 标本采 于会泽 一带的 马沟。 用途与 前几种 相似。 此外, 还有一 类型的 植株, 花萼 基部, 花冠 檐部及 管基部 呈暗紫 红色; 叶柄 较短, 长 5 — 
茄 科 551  12 毫米, 常带浅 紫色。 产滇东 北和滇 中一带 ,当 地叫山 茄子、 山野烟 、野 旱烟、 大搜 山虎。 用 途与前 者同。 4. 山莨菪 樟柳参 (柽 X 青海) ,"唐 川那保 "(藏 语译音 ), 唐古 特莨菪 (译称 ) Anisodus tanguticus (Maxim.) Pascher (1909); 陈介, 陈宗莲 (1977)*. Scopolia tangutica Maxim. (1882) ; Forbes et Hemsl. (1890) ; Wettstein (1895) ; Weinert (1972). 多年 生宿根 草本, 高 40 — 80 厘米, 有吋达 1 米, 茎无毛 或被微 柔毛; 根 粗大, 近 肉质。 叶片纸 质或近 坚纸质 ,长圆 形至狭 长圆状 卵形, 长 8 — 11 厘米, 宽 2. 5 — 4 .5 厘米, 稀长 M 厘米, 宽 4 厘米, 顶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楔形或 下延, 全 缘或具 1 一 3 对 粗齿, 具啮蚀 状细齿 (A. Paschen 称为睫 毛), 两面 无毛; 叶柄长 1 一 3.5 厘米, 两侧略 具翅。 花下垂 或有吋 直立, 花梗长 2 — 4 厘米, 有吋 茎上部 者长约 1.5 厘米, 茎下部 者长达 8 厘米, 常 被微柔 毛或无 毛; 花萼 钟形或 漏斗状 钟形, 坚纸质 ,长 2.5 — 4 厘米, 外面 被微柔 毛或几 无毛, 脉 劲直, 裂 片宽三 角形, 顶 端急尖 或纯, 其中有 1 一 2 枚 较大且 略长; 花冠 钟形或 漏斗状 钟形, 紫色或 暗紫色 ,长 2.5 — 3.5 厘米, 内藏 或仅檐 部露出 萼外, 花冠管 里面被 柔毛, 裂片半 圆形, 雄蕊 内藏, 长为花 冠长的 1/2 左右, 雌蕊 较雄蕊 略长, 子房圆 锥形, 花盘浅 黄色, 花后 花萼增 长, 脉 增粗。 果球 形或近 卵形, 直径约 2 厘米, 宿存 萼长约 6 厘米, 脉及网 脉明显 隆起; 果 梗粗达 5 厘米, 挺直。 花期 5— 6 月, 果期 7— 8 月。 产德钦 ,生于 海拔约 4200 米的 山坡, 草地 阳处、 青海、 甘肃、 西 藏东部 亦有。 模 式标本 采于 甘肃天 祝藏族 自 治县 (大通 ) 一带。 根供 药用, 有镇痛 作用; 亦用作 提取莨 菪类生 物硷的 原料, 据青海 省生物 研究所 指导, 根含茛 菪硷, "654" 硷, 3 号硷, 5 号硷, 6 号硷 等," 654" 硷用途 很广, 可治脑 脓肿, 肺 脓肿, 白痴 等症, 5 号硷对 狂燥症 有效。 青 海等地 把地上 部分拌 入牛饲 料中, 有催膘 作用。 6. 天 蓬子属 Atropanthe Pascher 草 本或亚 灌木, 茎 直立, 圆柱形 或具钝 棱角, 二 或三歧 分枝。 单叶, 互生或 近对生 ,全 缘, 具柄。 花 单生, 腋生或 侧生, 花梗长 而下垂 ,花萼 钟形, 具 15 脉, 裂片 5, 整齐, 基本同 形; 花冠左 右对称 ,漏斗 状管形 ,具 15 脉, 檐部 5 裂, 呈双盖 覆瓦伏 排列, 裂片近 相等, 通常 上面 1 枚略大 ;雄蕊 5, 着生于 花冠管 基部, 不等长 ,较 花冠短 或与之 等长; 花 丝基部 被毛; 花药卵 形或近 心形, 内向, 纵裂, 雌蕊 较花冠 略长, 子房圆 锥形, 花柱上 部微弯 ,柱头 头状或 盘状, 微裂, 花盘 盘状, 裂片不 明显。 蒴果扁 球形, 下垂, 宿存 萼顶端 缢缩, 闭合, 基部 膨大, 呈圆 锥形, 比 果实大 很多; 果梗不 增粗, 与 宿存萼 连接处 明显, 干后易 与果萼 分离。 1 种, 仅产 我国中 部及西 南部。 根供 药用, 通常用 于镇痛 等症。 1. 天蓬子 (湖北 ) 图版 156, 7— 8 搜山虎 (彝良 、四川 ), 白商陆 (四川 ), 小独活 (贵州 ) Atropanthe sinensis (Hemsl.) Pascher (1909)*; 陈介, 陈宗莲 (1977)*. Scopolia sinensis Hemsl. (1889) ; Weinert (1972) ; 图鉴 (1974)* ; Aw'.wd?" s?"em7> 
552  云南 植物志  版 156 \~ 2 Si L / C ^^tT SC MilL L 花枝 : 2 - 果枝。 3. 云南枸 +2 Lycium yunnancns, Kuang ct A. M. u »1S5^ SCOp ° Iia «rniolicoid« C. Y. Wu e tC. Chen 花。 5. 铃档子 Anisodus luridus 0tt 、° 1 期 花萼。 6. 三分七 AnisocJus acutangulus C. Y. Wu et C. Chen var. brcviflorus C. Y - Wu ct C - Chen 叶。 7— 8. 天蓬子 At ropa „th e sinensis CHemsl.) Paschcr. 7. 花; 8. 果咢。 
茄 科 553  Pascher (1909)*. 多年生 宿根草 本或亚 灌木, 高 0.8 — 1.5 米; 茎 直立, 圆柱形 或具钝 棱角, 披散, 常带深 蓝 紫色。 叶片 纸质, 椭圆形 至卵形 ,长 11.5 — 17.5 厘米, 宽 4.5 — 7.5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微 下延, 全缘, 两面 无毛; 叶 柄几无 或长达 4.5 厘米。 花 下垂; 花梗长 2.1 — 2.6 厘米, 无毛; 花萼 纸质, 长约 2 厘米, 无毛, 裂片三 角形, 顶端 急尖, 长为 萼长的 1/2 弱, 边 缘密被 绒毛; 花冠 漏斗状 管形, 黄绿色 ,长约 3.2 厘米, 脉间具 明显的 网脉, 外面 被疏微 柔毛, 里面 仅花冠 管基部 与花丝 合生处 被柔毛 ,裂片 5, 左右 对称, 上面 1 片略大 ,半 圆形, 两侧 裂片三 角状半 圆形, 下面 两片半 圆形, 花柱贴 于下面 2 裂片之 间伸出 ,向上 微弯, 雄蕊 内藏, 子房 无毛, 花盘橙 红色。 蒴 果直径 1.8 — 2 厘米, 宿存萼 圆锥形 ,坚 纸质, 顶端 闭合, 最宽 处直径 约 2.5 厘米, 果 梗长约 3 厘米。 花期 4— 5 月, 果期 8— 9 月。 产彝良 ,海拔 1380 — 2000 米 的杂木 林下阴 湿处或 沟边。 湖北、 四川、 贵州 亦有。 模式 标本采 于湖北 建始。 根供 药用, 用 于镇痛 镇痉, 亦为提 取茛菪 硷类的 原料。 据报道 用人工 杂交的 方法, 与 山莨菪 (Anisodus tanguticus (Maxim) Pascher) 杂交, 可 提 高有效 生物硷 含量, 得不孕 后代。 7. 天仙 子属 Hyoscyamus Linn. —年 生, 二年生 或多年 生直立 草本。 叶 互生, 具柄 或无, 叶缘波 状或为 粗大牙 齿或为 羽状 分裂, 稀 全缘。 花无 梗或具 短梗, 在茎下 部单独 腋生, 在 上端则 单独腋 生于苞 状叶的 腋内 而组成 偏向一 侧的蝎 尾式总 状或穗 状聚伞 花序。 花 萼筒样 钟状或 坛伏, 5 深裂, 花后 常增大 ,果 吋包围 蒴杲且 过之, 具纵肋 ,萼齿 开张, 顶端硬 化而成 针刺, 花冠钟 状或漏 斗状, 黄 色或黄 绿色, 具紫色 网纹, 稍不 整齐, 五 角形或 5 浅裂, 裂片 端钝, 大小不 相等, 在花蕾 中着 覆瓦状 排列; 雄蕊 5, 插生于 花筒近 中部, 常伸出 于花冠 之外, 花丝 基部略 扩大, 顶端 弯曲, 花药卵 形或楠 圆形, 近基部 着生, 药室 并列, 纵缝 开裂; 花盘不 明显, 子房 2 室, 花柱 丝状, 柱头 头状, 2 浅裂, 胚珠 多数。 蒴果 2 室, 于顶 部盖状 裂开; 种子 多数, 肾形 或圆盘 形, 稍扁平 ,表面 具网纹 ,胚极 弯曲, 子 叶半圆 棒伏。 分布 于地中 海地区 至亚洲 东部, 约 15 种, 我国 东北、 华北、 西北和 西南有 3 种, 云南仅 有 1 种。 1. 天仙子 图版 157, 1—2 Hyoscyamus niger Linn. (1753) ; Hemsl. (1890), p. p.; Hand.-Mazz. (1936); Pojark. in Kom. (1955) ; 裴鉴等 (1956) ; 图鉴 (1974)*. 二年生 草本, 高达 1 米, 全体被 腺毛。 根较 粗壮, 肉质, 直径约 2 — 3 厘米。 一 年生的 茎 极短, 基生叶 卵状披 针形, 长约 30 厘米, 宽约 10 厘米, 先端 锐尖, 基部下 延成具 翅的叶 柄, 柄 基部半 抱茎, 边缘具 粗牙齿 或羽状 浅裂, 主脉 宽扁, 侧脉 5 — 6 条直 达裂片 先端。 二年 生的茎 伸长而 分枝, 下部渐 木质化 ,茎生 叶卵形 或三角 伏卵形 ,先 端钝或 渐尖, 基部 宽楔形 或半 抱茎, 边缘 为三角 状羽状 浅裂或 深裂, 渐向茎 端则逐 渐成浅 波状, 叶的 两面除 沿叶脉 被柔毛 外余均 被腺毛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2 — 6 厘米。 花 在茎中 下部的 则单独 腋生, 在茎上 
554  云南 植物志  部的则 单生于 苞状叶 腋内而 形成顶 生的蝎 尾式穗 伏聚伞 花序, 通常偏 向一侧 ,近无 梗或梗 极短。 花 萼筒状 钟形, 被细腺 毛及长 柔毛, 长 1 一 1.5 厘米, 5 浅裂, 裂片 大小不 相等。 花 后 增大, 果吋成 坛状, 基部 圆形, 长 2 — 2.5 厘米, 直径 1 一 1.5 厘米, 具 10 条纵 肋棱, 裂片先 端针 刺状, 开张, 花冠 漏斗样 钟状, 黄 色而具 紫堇色 脉纹, 长约为 花萼的 一倍, 5 浅裂, 裂片 不等大 ,端钝 ;雄蕊 稍伸出 于花冠 之外, 花丝 基部稍 扩大, 花药椭 圆形, 子房近 球形, 直径约 3 毫米, 花柱略 伸出, 柱头稍 扩大。 蒴 果包藏 于宿萼 之内, 卵 圆形, 长约 1.5 厘米, 直径约 1.2 厘米, 盖裂。 种子 多数, 近圆 盘形, 直径约 1 毫米, 淡黄 棕色, 外面具 网纹, 花果期 夏季。 云南 见于西 北部的 德钦、 中甸、 丽江 等地。 海拔 2750 — 3350 米的 山坡、 路旁、 村庄附 近 及河岸 沙地, 荒坡石 砾中, 也有 栽培供 药用。 我国 华北、 西北 及西南 各省、 区 均有。 蒙 古, 苏联, 印度, 欧洲等 地也有 分布。 叶、 根及种 子入药 ,含莨 菪硷及 阿托品 等类生 物硷, 有镇痛 、止咳 及麻醉 之效。 8. 散血 丹属 Physaliastrum Makino 多 年生草 本具极 短的根 状茎。 茎圆 棒形而 具稜, 直立, 有吋 倾斜, 常稀 疏二歧 分枝。 叶 互生, 大小不 相等, 具 叶柄, 阔卵形 至卵状 披针形 ,边全 缘而略 成波状 ,基部 两侧不 相等。 花 略带黄 色或带 白色, 单生或 双生, 稀三出 ,位 于双生 叶的基 部或枝 腋内。 俯垂, 具长 花柄。 花萼 短钟形 或倒锥 状钟形 具大小 相等的 5 萼 齿或不 相等的 5 中裂, 外 面被细 柔毛, 果吋增 大 但不成 膀光状 膨大, 球形, 卵 形或楠 圆形, 贴近 并包闭 浆果, 具不 规则分 布的三 角形硬 凸起, 顶端 直向或 缢缩, 顶口不 闭合。 花冠阔 钟形, 冠筒 极短, 冠檐具 5 角 k 成短 而阔的 5 裂片, 内 面近基 部具有 5 簇 与雄蕊 互生的 髯毛。 髯毛上 方各具 2 个 蜜腺, 蜜腺有 吋不存 在, 冠檐 裂片为 阔或极 阔的三 角形, 在 蕾中成 内向镊 合状。 雄蕊 5 与冠 檐裂片 互生, 着生 于花 冠近基 部处, 花丝丝 状具毛 或不具 ;花药 直立, 阔椭 圆形或 卵形, 远较花 丝短, 药室近 平行, 内向 纵裂。 花 盘缺。 子房 2 室, 花柱 丝状, 柱头 不明显 2 浅裂; 胚珠 多数。 浆 果球形 或楠 圆形, 肉质, 包闭 在极其 增大的 草质而 带肉质 的宿存 萼内, 多少短 于萼。 种子 多数, 圆 盘状肾 脏形, 两侧 压扁, 具 蜂窝伏 M 点。 共 7 种 产亚洲 东部。 我国有 5 种, 云 南仅有 2 种。 分 种 检索表 1(2) 花萼具 5 短齿, 齿大小 相等; 花冠长 0.8 — 1 厘米; 雄蕊 长达到 花冠檐 部的湾 缺处; 花 丝无毛 …… 1'云 南散血 丹 P. yinnanense 2(1) 花 萼具深 5 中裂, 裂片 大小不 相等, 花 冠长约 1.2 — 1.5 厘米; 雄 蕊长约 为花冠 之半; 花丝 有疏柔 毛 2. 江南散 血丹 P. heterophylliun 1. 云南 散血丹 图版 157, 3 — 4 Physaliastrum yunnanense Euang et A. M. Lu (1965)*. Leucophysalis yunnanense (Kuang et Lu) Averett (1977). 多年生 草本, 高达 0.6 — 1 米。 根 单生, 粗壮, 直径达 2.5 厘米。 茎直立 ,基部 木质, 稀 二歧 分枝, 圆棒 形或稍 具棱, 幼 嫩部分 具疏细 柔毛, 枝 细瘦, 平展。 叶 互生, 连 叶柄长 5 — 13 厘米, 阔 2 — 5 厘米; 叶片 草质, 椭 圆形, 先端短 渐尖或 锐尖, 基部 偏斜下 延而成 1 一 2 厘 
茄 科 55?  米长的 叶柄, 边全 缘或浅 波状, 具 睫毛, 两面 被疏柔 毛后逐 渐变为 无毛, 侧脉 5 — 8 对与中 脉均 在上面 显著或 多少被 细毛, 在下面 凸起而 无毛。 花 白色, 单生或 双生于 叶腋或 枝腋。 花 梗弧状 弯曲, ffl 无毛, 长约 2 厘米; 果柄长 3 — 3.5 厘米, 无毛。 花萼短 钟形, 长约 4 毫 米, 约为花 冠的三 分之一 ,外 面密被 柔毛, 萼齿 直立, 大小 相等, 扁三 角形, 端钝, 具缘毛 ,果 萼全部 包果且 稍长, 球状 卵形, 长约 2.5 厘米, 直径约 2 厘米, 外面 有散布 的三角 形硬' 凸 起, 基 部圆, 顶端略 缢缩具 5 牙齿。 花冠 钟形, 长及直 径各约 1 厘米, 外面密 被细毛 ,内面 近 基部具 5 簇髯毛 ,花冠 5 浅裂, 裂片三 角形, 具 睫毛。 雄蕊 5, 着生于 花冠近 基部, 长约 6 毫米, 花药阔 楠圆形 ,纵缝 开裂。 子房 圆锥形 二室, 胚珠 多数, 柱头 2 浅裂。 浆果 球形。 种 子 直径约 1.7 厘米, 多数, 肾形, 两侧 压扁, 长约 3 毫米, 阔约 2.5 毫米, 皱而 具蜂窝 凹点。 见 于云南 凤庆、 景东、 漾泌等 地海拔 1600 — 25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凤庆。 2. 江南 散血丹 Physaliastrum heterophyllum (Hemsl.) Migo (1939) ; Kuang et A. M. Lu, (1965). Chamaesaracha ? heterophylla Hemsl. (1890) ; Leucophysalis heterophylla (Hemsl.) Averett (1970). 草本, 高可达 60 厘米; 根近 肉质。 茎直立 ,节稍 增大, 幼吋 疏被短 柔毛, 小 枝较平 展。、 叶 连柄长 6 — 19 厘米, 宽 2 — 7 厘米, 阔卵状 橢圆形 ,卵 形或楠 圆状披 针形, 先端短 尖或急 尖, 基 部偏斜 下延渐 狭而成 1 一 6 厘 米长的 叶柄, 边全 缘而略 波状, 两面均 疏被短 柔毛, 侧 脉 5 — 7 对。 花单生 或双生 ,花 梗纤弱 下弯, 疏被短 柔毛, 长 1 一 1.5 厘米, 果吋 增长到 3 — 5 厘米, 渐 无毛。 花萼短 钟状, 长 约为花 冠长的 1/3, 长 5 — 7 毫米, 直径约 6 — 10 毫米, 外 面被 柔毛, 5 深 中裂, 裂 片狭三 角形, 渐尖, 多少不 等长, 具缘毛 ,花后 增大成 球状; 花冠阔 钟状, 白色, 长约 1.2 — 1.5 厘米, 径约 1.5 — 2 厘米, 三角状 5 浅裂, 具短 缘毛; 雄蕊长 约为: 花冠 之半, 长 6 — 8 毫米, 花 丝疏被 柔毛。 浆果 直径约 1.8 厘米。 花 果期夏 秋间。 云 南仅见 于丽江 县海拔 1900 米的 河边小 路旁; 我国 河南、 四川、 湖南、 江西、 安徽、 江 苏、 浙 江均有 分布。 丽 江所采 标本的 花较小 ,植株 各部近 无毛。 9. 酸桨属 Physalis Linn 一年生 或多年 生草本 ,稀 灌木; 无毛 或具单 柔毛, 稀 有星状 柔毛。 叶互 生或在 枝上端 大小 不等的 2 叶双生 ,全缘 或有不 规则的 牙齿, 稀羽状 深裂。 花 单生或 2 朵 (稀 3 朵) 生于 极 短的花 序梗上 而近于 簇生。 花萼 钟状, 5 浅裂至 5 中裂, 裂片在 花蕾中 镊合状 排列, 果 吋增 大成膀 胱伏, 远较 浆果为 大而完 全包闭 浆果, 具 10 纵肋, 常成 5 棱或 10 棱形, 顶端闭 合或不 闭合, 基部 凹陷或 平截; 花冠辐 状或阔 钟状, 有 褶襞, 5 浅裂或 中裂, 裂片在 花蕾中 内向 镊合状 排列, 内面在 雄蕊着 生处有 一环毛 ;雄蕊 5 , 插生于 花冠筒 近基部 ,花药 纵缝裂 开, 花盘 不显或 不存; 子房 2 室, 胚珠 多数。 浆果 球状, 柔而 多汁。 种子 扁平, 盘状 或肾脏 状, 有网纹 状凹穴 ,胚极 弯曲, 位 于近周 边处, 子叶半 棒状。 约 120 种, 多数 产于美 洲热带 及温带 地区, 少数 分布于 欧亚大 陆及东 南亚; 我国有 5 
556  云南 植物志  种 2 变种, 云南有 4 种 2 变种。 分种 检索表 1(4) 花冠 白色, 辐状; 花药 黄色; 果成 熟吋果 萼变橙 色至火 红色, 近 革质。 2(3) 花梗及 花萼密 生柔毛 ;果 成熟后 果梗及 果萼的 毛被亦 永存而 不脱落 …… 1*. 酸浆 P. alkekengi 3(2) 花 梗几乎 无毛或 仅有稀 疏毛, 花萼除 裂片毛 较密外 而筒部 稀疏; 果 成熟后 果梗& 果萼光 滑无毛 lb. 挂金灯 P. alkekengi L. var. francheci 4(1) 花冠淡 黄色或 黄色, 辐状 钟形; 花 药常紫 色或稀 黄色; 果成熟 吋果萼 草绿色 或淡麦 杆色, 薄纸 质。 5 (10) 叶基部 歪斜, 楔形或 ^楔形 ;花 较小, 花冠长 4 一 6 毫米, 直径 6 — 8 毫米。 6(7) 植株 矮小, 分枝横 卧于地 上或稍 斜升; 花 冠及花 药均为 黄色; 花萼裂 片短, 三 角形; 果萼 较小… 2, 小酸紫 P. minima 7(6) 植株稍 高大, 直立; 花冠 喉部常 紫色, 花药 紫色; 花萼裂 片长, 披针形 ;果萼 较大。 8(9) 全 株近无 毛或仅 生稀疏 的柔毛 3a. 苦联 P. anguUta 9(8) 全株密 生柔毛 3b. 毛苦联 P. angulata L. var. yiUo.a 10( 5 ) 叶基部 对称, 心 脏形, 花较大 ,长 12 — 15 毫米, 直径 15 — 20 毫米 4. 灯笼果 P. peruviana 1. 酸浆 红姑娘 (贵州 ), 灯笼草 (云南 ), 天泡子 (湖北 利川) Physalis alkekengi Linn. (1753) ; Dunal in DC. (1852) ; Hemsl. (1890), p. p.; Hand.-Mazz. (1936), p. p. Physalia alkekengi Linn. var. orientalis Pamp. (1911) ; P. kansuensis Pojark. (1954). la. 酸浆 var. alkekengi 多年生 草本; 茎基部 常匍匐 生根, 高 40 — 80 厘米, 直立, 通常具 稀疏分 枝或不 分枝, 稍 呈 之字状 曲折, 被 有卷曲 柔毛而 尤以幼 嫩部分 较密, 毛不 脱落。 叶长卵 形至阔 卵形, 有吋 菱状 卵形, 长 5 — 15 厘米, 宽 2 — 8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不 对称、 下延至 叶柄, 全缘或 不显著 波状或 有粗牙 齿或在 每边具 少数不 等大的 三角形 大牙齿 , 两 面均被 柔毛而 沿叶脉 较密; 叶 柄长约 1 一 3 厘米。 花 单生, 花梗长 6 — 15 毫米, 开花吋 直立, 后来向 下弓曲 ,被幵 展的 柔毛, 果时不 脱落。 花萼阔 钟状, 长约 6 毫米, 密生 柔毛, 萼齿三 角形, 约 与筒部 等长, 边缘被 硬毛; 花冠 辐状, 白色, 直径 15 — 20 毫米, 筒部 极短, 檐部阔 ,裂片 开展, 阔 而短, 先 端骤然 狭窄成 三角形 尖头, 外面 被有短 柔毛, 边 缘有细 睫毛; 雄蕊及 花柱均 较花冠 为短。 果 梗长约 2 — 3 厘米, 多少 被宿存 柔毛; 果萼 卵状, 长 2.5 — 4 厘米, 直径 2 — 3.5 厘米, 薄 革质, 网脉 显著, 有 10 纵肋, 橙色或 火红色 ,多少 被宿存 的柔毛 ,萼 齿顶端 闭合, 基 部向内 凹陷; 浆果 球状, 橙红色 ,直径 10 — 15 亳米, 柔软 多汁。 种子肾 脏形, 淡黄色 ,长约 2 毫米。 花 期 5 — 9 月, 果期 6 — 10 月。 欧 亚大陆 广布。 我国 分布于 甘肃、 陕西、 河南、 湖北、 四川、 贵州。 云南也 有分布 ,生长 于 山坡林 下或空 旷地。 
茄 科 557  药用清 热解毒 、利尿 消肿, 果外敷 可做消 炎药治 蛇眼疔 (见 鄂西草 药名录 )。 lb. 挂金灯 (江 苏、 江西) 图版 157, 5 天泡 (四川 ), 锦灯笼 (广东 、陕西 ), 泡泡草 (江西 ) var. franch ? til (Mas.) Makino (1908) ; Ohwi (1965). Physalis franchetid Mas. (1894) ; P. buni/ardii Hort. ex Makino (1926 in syn.) ; P. franchtii Mas. var. bunyardii Makino (1926) ; P. alkekengi Linn. var. franchetii Makino f. bunyardii Makino (1958) ; P. cavaleriei Levi. (1912) ; P. praetermissa Pojark. (1954) ; P. glabvipes Pojark. (1954) ; P. szechuanica Pojark. (1954) ; P. alkekengi Linn. var. glabripes (Pojark.) Grub. (1970). 与原变 种不同 处为: 茎较 粗壮; 叶 仅在叶 缘有短 柔毛, 花梗有 稀疏柔 毛或近 无毛, 花 筒筒 部毛亦 稀疏; 果 梗及果 萼渐近 无毛。 产云南 西北部 德钦、 维西、 丽江 等地。 分布于 我国南 北各省 (区 )。 朝鲜, 日本 和苏眹 也有 分布。 栽培或 野生, 常生于 田野、 沟边、 山坡 草地及 林下、 水边、 山箐 中海拔 1500 — 2500 米。 果可 入药有 清热、 解毒、 消炎 之效。 2. 小酸浆 图版 157, 7 水灯笼 、打 额泡、 打卜草 Physalis minima Linn. (1753) ; Dunal in DC. (1852) ; C. B. Clarke in Hook, i (1883), p. p.; Herasl. (1890), p. p.; Merr. (1927) ; Hand.-Mazz. (1936) ; 海南 植物志 (1974)*. Physalis parviflora R. Br. (1810) ; Dunal (1852). 一年生 草本, 高 5 — 70 厘米, 根细瘦 ,主轴 短缩, 顶端 多二歧 分枝, 枝常匍 匐于地 ,枝 端斜举 ,被短 柔毛。 叶柄长 1.5 — 3 厘米, 叶卵形 至卵状 披针形 ,长 2 — 5 厘米, 宽 1.5 — 3 厘 米, 顶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全缘 或波状 或少数 粗齿, 两面沿 脉上均 疏被短 柔毛, 侧 脉每边 4 一 5 条。 花单生 于叶腋 ,花梗 纤细, 长 4 一 6 毫米; 花萼 钟状, 长 2.S — 4 毫米, 外面 被短柔 毛, 裂片三 角形, 顶端短 渐尖, 具 缘毛; 花冠黄 色或黄 白色, 长 5 — 6 毫米, 5 浅裂, 花 药长约 1-2 毫米。 浆果 球形, 直径约 0. 6 — 1 厘米, 包藏 于宿萼 之内, 宿萼膀 胱状, 直径约 1 一 2.5 厘米, 绿色, 具棱, 棱脊上 疏被短 柔毛, 网脉 明显。 花果 期夏、 秋季。 见于 滇东南 及滇中 地区, 常生 于海拔 1000 — B00 米的 荒山、 草 地及水 库边。 我国广 东、 广 西及四 川均有 分布。 广布于 东半球 热带及 亚热带 地区。 全株 药用有 清热、 化痰、 消炎、 解毒 之效, 可治感 冒发热 ,咽喉 肿痛。 3. 苦萌 图版 157, 6 灯笼泡 (广西 ) Physalis angulata Linn. (1753) ; Ohwi (1965). Physalis esquirolii Levi, et Vant. (1908) ; P. bodinieri Levi, et Vant. (1908) ; P. minima auct. non Linn. : C. 剿 Clarke in Hook. f. (1883) ; Hemsl. (1890) p. p.; Merr. (1927) p. p.; Hand.-Mazz. (1936) p. p.; 海南 植物志 (1974) ; P. pubescens auct. non Linn. : 裴鉴等 (1959) ; 图鉴 (1974) p. p. quoad descrip. et distr. excl. fig. 
558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57 1—2. . 夭仙子 Hyoscyamus niger Linn. 1. 植 株示茎 生叶; 2. 根 部示基 生叶。 3 — 4. 云南 散血丹 Phjrsalia- strum yunnanensc Kuang et A. M. Lu, 3. 花枝; 4. 果 。 5. 挂金灯 Physalis alkekengi Linn. var. fran- chetii (Mas.) Makino, 花 果枝。 6. 苦髌 Physalis angulata Linn., 花 果枝。 7. 小酸浆 Physalis minima Linn., 部分 植株。 
茄 科 559  3a. 苦联 var. angulata 一年生 草本, 高 10 — 50 厘米。 茎多 分枝, 具棱角 ,分枝 纤细, 被短 柔毛或 后来近 无毛。 叶 卵形至 卵状椭 圆形, 长 3 — 6 厘米, 宽 2 — 4 厘米, 顶端 渐尖或 急尖, 基部阔 楔形或 楔形, 稍偏斜 ,全缘 至有不 规则的 牙齿或 粗齿, 近无毛 或有疏 柔毛; 叶柄长 1 一 5 厘米。 花 单生, 花梗长 0.5 — 1.2 厘米, 纤细, 被 柔毛。 花萼被 柔毛而 以脉上 较密, 长 4 一 5 毫米, 5 中裂, 裂 片长三 角形或 披针形 ,边 缘密生 睫毛; 花冠淡 黄色, 阔钟状 ,长 4 一 6 毫米, 直径 6 — 8 毫米, 不明显 5 浅裂或 者仅有 5 棱角 , 边缘 具睫毛 , 喉部有 紫色斑 纹或无 斑纹。 花药长 1 一 2 毫 米, 淡黄 色或带 紫色。 果 萼卵球 伏或近 球状, 直径 1.5 — 2.5 厘米, 有明显 网脉和 10 条纵 肋, 薄纸质 ,被疏 柔毛, 淡黄色 ;浆果 球状, 直径约 1 厘米。 种子 扁平, 圆 盘形, 直径约 2 毫 米。 花果期 5 — 12 月。 见于 云南西 南及东 南部。 分布 于我国 华东、 华中、 华南及 西南。 日本, 东 南亚, 澳大利 亚和美 洲也有 分布。 常见 于海拔 500 — 1500 米的山 谷林下 及村边 路旁。 3b. 毛苦联 var. villosa Bonati (1915). 与原 变种的 区别在 于全株 密被长 柔毛。 见于 云南西 双版纳 地区。 我国 江苏、 江西、 湖北、 广 东以及 国外越 南均有 分布, 常见于 海拔 540 米的 山坡草 丛中。 4. 灯笼果 小 果酸浆 (广东 ), 沙灯笼 (云南 峨山、 澄江) Physalis peruviana Linn. (1762) ; Dunal in DC. (1852) ; 广州 植物志 (1956). 多年生 草本, 高 45 — 90 厘米。 茎直立 ,不 分枝或 有少数 分枝, 密被短 柔毛。 叶 质厚, 阔卵 形或心 脏形, 长 6 — 15 厘米, 宽 4 一 10 厘米, 顶端短 渐尖, 基部 对称心 脏形, 全 缘或有 少数不 明显的 尖牙齿 ,两 面密被 柔毛, 叶柄长 2 — 5 厘米, 密被 柔毛。 花单生 ,花 梗长约 1.5 厘米, 花萼宽 钟状, 同花梗 一样密 被柔毛 ,长 7 — 9 毫米, 裂片披 针形, 与筒部 近等长 ;花冠 阔 钟状, 长 1.2 — 1.5 厘米, 直径 1.5 — 2 厘米, 黄色, 喉部 紫色, 5 浅裂, 裂片近 三角形 ,外面 被短 柔毛, 边缘有 睫毛; 雄 蕊短于 花冠, 花丝及 花药蓝 紫色, 花药长 3 — 3 .5 毫米。 果萼卵 球伏, 长 2.5 — 4 厘米, 薄纸质 ,淡绿 色或淡 黄色, 被柔毛 ;浆果 球状, 直径 1 一 I. 5 毫米, 成熟 吋 黄色。 种子 黄色, 圆 盘伏, 直径约 2 毫米。 花 果期夏 秋季。 见 于云南 西南部 (腾 冲、 龙陵、 瑞丽) 海拔 900 — 2000 米的 路旁, 河谷或 山坡草 丛中; 我 国广东 有栽培 或逸为 野生。 巴西, 大、 小安的 列斯岛 ,菲 律宾, 印度尼 西亚的 爪哇, 澳大利 亚均有 分布。 全株 入药有 消炎, 清热, 明 目 ,利 尿之功 ,果 味酸甜 ,可生 食或作 果酱。 10. 辣椒属 Capsicum Linn.  灌木, 半灌木 或一年 生草本 (栽培 的), 多 分枝。 单叶 互生, 全 缘或浅 波状。 花单生 ,成 对或有 吋数朵 簇生于 枝腋内 ,或有 吋因节 间縮短 而生于 叶腋, 花梗 直立或 俯垂。 花 萼宽钟 
560  云南 植物志  状至 杯状, 有 5 — (6 — 7) 小形 萼齿, 果 吋不增 大或稍 增大; 花冠 辐伏, 5 中裂, 裂片 镊合状 排列 ;雄蕊 5 枚, 贴 生于花 冠基部 , 花 丝丝状 , 常伸 出花冠 之外, 花药较 花丝短 ,药 室平行 , 纵缝 裂开; 子房 2 — 3 室, 花柱 细长, 柱头近 头状, 不 明显的 2 — 3 裂, 胚珠 多数; 花 盘不显 著。 果直立 或俯垂 ,浆果 无汁, 果皮肉 质或微 革质。 种子 多数, 扁压, 外面具 网纹或 平滑; 胚弯曲 成半圆 ,位于 周边, 子 叶半圆 棒形。 约 20 余种 ,主产 南美洲 ,我国 通常有 栽培的 2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在每个 开花节 上通常 仅着生 I 朵花; 花果常 俯垂或 稀直立 ;花冠 白色, 浅蓝 色或稀 为紫色 1 . 辣槻 C. annuum 2(1) 在每个 开花节 上着生 2 —数 朵花; 花果均 直立; 花冠 绿白色 2. 小米辣 C. frutescea. 1. 辣椒 (通称 ) 图版 15S,1 辣子 (四川 、云南 ), 海椒 (四川 ), 辣角 (贵州 ), 番椒 (草 花谱) Capsicum annuum Linn. (1753) ; 海南 植物志 (1974) p. p. excl. fig. Capsicum longum DC. (1813); C. frutescens Linn. var. longum Bailey (1949). la. 辣椒 var. annuum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植物, 高 50 — 90 厘米, 茎圆 柱状, 近无 毛或有 吋被微 柔毛; 叶 单生或 因 分枝节 不延伸 而成双 生或簇 生状, 卵状、 长圆状 卵形或 卵伏披 针形, 长 3 — 14 厘米, 宽 1.5-4 厘米, 全缘,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基部狭 斜形, 下延至 叶柄, 近无毛 或稍被 柔毛; 叶柄长 3.5-7 厘米。 花 单生于 枝腋或 叶腋, 花梗 俯垂, 无毛 或疏被 柔毛, 萼杯状 ,具 5 短尖; 花冠 辐状, 白色, 裂片长 卵形, 先端 急尖; 雄蕊 直立不 靠合, 花药灰 紫色, 子房 2 — 3 室。 果梗粗 壮, 浆 果俯垂 ,长 指伏, 长 7 — 25 厘米, 直径 1 一 2.5 厘米, 向顶端 渐尖, 弯曲, 幼 吋绿色 ,成熟 后变 红色, 拮黄 色或紫 红色。 种子 扁压, 近肾形 ,长 3 — 5 毫米, 淡 黄色, 花果期 5 — 11 月。 原产南 美洲, 现各国 已普遍 栽培, 我国 于明万 历以后 引入, 各省栽 培历史 悠久, 因此品 种颇多 ,均 为重要 蔬菜及 日用调 味品, 其 中最普 遍的有 下列数 变种。 lb. 灯笼椒 var. grossum (Linn.) Sendt. (1846). Capsicum grossum Linn. (1767) ; C. frutescens Linn. var. grossum Bailey (1949). 植株 壮大, 叶长 圆形或 卵形, 质地 较厚, 长 10 — 13 厘米; 果梗多 俯垂少 直立, 浆 果大, 圆 球形。 长圆 形或扁 圆形, 顶端 截形或 微凹, 基部多 内陷, 肉质, 不辣或 稍辣, 略带 甜味。 云南各 地均有 栽培。 lc. 朝天椒 var. conoides (Mill.) Irish. (1898). Capsicum conoides Mill. (1768) ; C. frutescens Linn. var. conoides Bailey (1949). 植株多 分枝。 叶卵形 ,长 4 一 7 厘米, 宽 2 — 4 厘米。 花单 生于枝 腋间, 花梗 直立, 花稍 俯垂, 花冠 白色或 紫晕。 果直立 ,圆锥 状约长 1.5 — 3 厘米, 成熟后 红色或 紫色, 味 极辣。 
茄 科 561  我省部 分地区 有栽培 ,食 用或观 赏用。 Id. 簇生椒 var. fasciculatum (Sturt.) Irich (1898). Capsicum fasciculatum Sturt. (1888) ; C. frutescens Linn. var. fasciculatum Bailey (1949). 植株 粗壮, 高可达 1 米。 叶卵状 披针形 ,叶柄 细长。 植株下 部的花 常单生 ,在 枝顶端 因节 间的短 缩而似 数朵至 10 数朵 簇生, 花梗 细瘦直 立或稍 下弯, 花稍 俯垂; 果梗 粗壮, 直 立, 浆果指 状或圆 锥状, 长 4 一 10 厘米, 微弯曲 ,在梗 上直立 ,熟后 红色, 味辣。 云南部 分地区 有栽培 ,食 用或供 观赏。 2. 小米辣 (云南 ) 图版 15S, 2 野辣子 (云南 ), 野辣树 (海 南岛) Capsicum frutescens Linn. (1753) ; 海南 植物志 (1974) pro syn. 直立 灌木至 多年生 灌木状 草本, 高 0.8 — 1.5 米。 叶 卵形, 长圆伏 卵形至 卵状披 针形, 长 1.5 — 12 厘米, 宽 1 一 5.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楔形 下延, 两 面均无 毛或近 无毛, 叶柄长 0. 3-2 厘米。 花数朵 簇生于 叶腋, 稀 双生, 花冠 白色, 直径约 0. 8 — 1 厘米, 裂片披 针状卵 形; 萼 杯状, 先端近 截平, 有不 明显的 5 — 7 小 突起, 花梗长 1 一 1.5 厘米。 果 直立, 近纺綞 状, 长 1 一 1.5 厘米, 径约 4 一 6 亳米, 幼吋 绿色, 成熟后 火红色 ,味 极辣。 果梗长 I. 5 — 2 .5 厘 米, 种子 多数。 几全年 均开花 结果。 产 云南东 南部、 南部 及西南 部热带 地区, 海拔 5 00 — 11S0 米的 荒坡沟 谷边及 屋边路 旁, 我 国海南 也有。 印度, 南美, 欧洲有 栽培。 味极辣 ,鲜 食可 当蔬菜 ,晒 干研末 可作调 味品。 11. 龙珠属 Tufaocapsicum ( Wettst.) Makino 多年生 草本, 根 粗大。 茎一 年生, 粗壮, 分枝 稀疏而 展开。 叶互 生或假 双生, 大 小不相 等, 全缘或 浅波状 。花 2 —数朵 簇生于 叶腋或 枝腋内 ;花梗 细长而 俯垂; 花萼短 ,皿状 ,顶部 平截而 全缘, 果吋稍 扩大; 花冠 黄色, 宽 钟状, 5 裂, 裂片 镊合状 排列; 雄蕊 5 枚, 贴 生于花 冠 中部, 花丝 钻状, 花药 卵形, 基部 心形, 药室不 平行, 纵缝 裂开, 花盘稍 呈波伏 ,果 吋显著 增 高成垫 座伏; 子房 2 室, 花柱 细长, 柱头稍 膨大成 头状; 胚珠 多数。 浆果 俯垂, 多 浆汁, 小, 球形, 红色, 果皮薄 ;种子 扁平, 具网纹 ,胚极 弯曲, 位于周 边生, 子叶半 棒状。 2 种; 分布于 我国, 朝鲜和 日本。 我国有 1 种。 1. 龙珠 图版 158, 3 Tubocapsicum anomalum (Franch. et Sav.) Makino (1908) ; Ohwi (1956) ; 图鉴 (1974)*. Capsicum anomalum Franch. et Sav. (1879) ; Solatium anodontum Levi, et Vaniot (1908) ; Dunn (1911). 多年生 草本, 全体 无毛, 高达 1.5 米。 根 粗壮。 茎直立 ,粗壮 ,多 2 歧分枝 ,枝 开展, 稍 呈 之字状 曲折。 叶互 生或假 双生, 大小不 相等, 薄 纸质, 卵形, 楠圆伏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图 版 158 1. 辣椒 Capsicum annuum Linn., 花 果枝。 2. 小米辣 Capsicum trutcsccns Linn. 果枝。 3. 龙珠 TuhwK capsicum anomalum (Franch. et Sav.) Makino 花 果枝。 
茄 科 563  通常 偏斜, 全缘或 微波状 ,先^ 长渐尖 ,基部 楔形下 延而成 0.5 — 3 厘米 具翅的 短柄, 长 5 — 18 厘米, 宽 3 — 10 厘米, 中脉在 上面稍 下陷在 下面稍 突起, 侧脉 5—8 对。 花 (1— )2 — 6 朵 簇生, 俯垂, 花梗长 1 一 2 厘米, 极纤细 ,向 下弧状 弯曲。 花萼 盘状, 顶部 截平, 直径约 3 毫米, 长约 2 毫米, 宿存, 果吋稍 增大; 花冠阔 钟伏, 黄色, 直径约 6 — 8 毫米, 5 中裂, 裂片 卵伏三 角形, 顶端 尖锐, 向外 反折, 边具 缘毛; 雄蕊 5, 贴近 于花冠 中部, 稍外露 ,花丝 三角状 钻形, 花药 直立, 卵形, 基部 心形, 顶端尖 ,比花 丝短; 子房 球形, 无毛, 径约 2 毫米, 花柱 直立, 几 与雄蕊 等长, 柱头 头状。 果梗长 2 — 3 厘米, 向下弧 状弯曲 ,向上 端逐渐 加粗; 浆果 球状, 直 径约 8 — 12 毫米, 多汁, 光滑, 成熟吋 红色。 种子 多数, 扁平, 近 圆形, 淡黄色 ,外面 具网伏 纹。 花果期 8 — 10 月。 仅见于 云南东 北部。 我国 浙江、 江西、 台湾、 广东、 广西、 贵 州也有 分布。 常见 于山谷 水边或 山坡密 林下。 日本, 朝鲜 也有。 12. 莉 属 Solanum Linn. 草本, 亚 灌木, 灌 木至小 乔木, 有吋为 藤本。 无刺或 有刺, 无 毛或被 单毛, 腺毛。 树枝 状毛, 星 状毛及 具柄星 状毛。 叶互生 ,稀 双生, 全缘、 波状或 作各种 分裂; 极稀为 复叶。 花 组成 顶生, 侧生, 腋生, 假 腋生, 腋 外生或 对叶生 的聚伞 花序, 蝎尾状 及伞伏 聚伞花 序或聚 伞式圆 锥花序 ,少数 为单生 。花 两性, 全部 能孕或 仅在花 序下部 的为能 孕花, 上部的 雌蕊退 化 而趋于 雄性; 萼通常 4 一 5 裂, 稀有 在果吋 增大, 但 不包被 果实; 花冠星 伏辐形 ,星 形或漏 斗状 辐形, 多半 白色, 有吋为 青紫色 ,稀红 紫色, 开 放前常 折叠, (4)-5 浅裂、 半裂、 深裂或 几 不裂; 花冠 筒短; 雄蕊 (4) 一 5 枚, 着生于 花冠筒 喉部, 花丝短 ,间或 其中一 枚较长 ,常较 花 药短至 数倍, 稀有 较花药 为长, 无 毛或在 内侧具 尖的多 细胞的 长毛, 花药 内向, 长椭圆 形, 椭 圆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顶端延 长或不 延长成 尖头, 通常贴 合成一 圆筒, 顶孔 开裂, 孔向 外或 向上稀 向内; 子房 2 室, 胚珠 多数, 花 柱单一 ,直 或微弯 ,被毛 或无毛 ,柱头 钝圆。 浆果 近 球形, 椭 圆形, 稀扁 圆形, 黑色, 黄色, 橙色至 朱红色 ,果内 石细胞 粒存在 或否; 种 子卵形 到肾形 ,通 常两侧 压扁, 外面有 网纹。 约 2000 余种, 分 布于热 带及亚 热带, 少数达 温带, 主产南 美洲的 热带。 我国约 40 种, 云南有 29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8) 植物体 无刺; 花药较 短而厚 ;顶孔 向内或 向上, 大多 数与药 室直径 相等, 常初吋 顶生, 而 后裂成 侧缝。 2(3) 地下 枝形成 块茎; 叶为奇 数羽状 复叶, 小叶片 具柄, 大小 相间, 伞 房花序 初吋近 顶生, 而 后侧生 (栽 培种) 14. 阳芋 S. tuberosum 3(2) 无地下 块茎; 叶 不分裂 或羽状 深裂, 裂片近 于相等 ;花序 顶生、 假腋生 、腋外 生或对 叶生。 4 (21) 草本 至亚灌 木或小 乔木, 直立、 搭架或 攀援; 浆果小 ,直 径最大 不超过 1 厘米。 5 (10) 直立草 本或灌 木伏, 通常 矮小; 聚伞花 序蝎尾 状或因 总轴的 极端紧 缩而形 成伞状 (极少 为聚伞 或圆 锥花序 )。 6(9) 一年生 草本; 花序 伞状或 为短蝎 尾状。 
%4  云南 植物志  8 ) 植株 粗壮; 短的 蝎尾状 花序, 通 常着生 4 一 10 朵花; 果 及种子 均较大 4. 龙葵 S. aitrrum 7 ) 植株较 纤细; 花序近 伞状, 通 常着生 1 一 6 朵花; 果 及种子 均较小 5*少 花龙奏 S. photeinocarpum 6 ) 亚 灌木, 花序短 蝎尾状 或为聚 伞式圆 锥花序 6. 木龙葵 S. mffruticosum ) 蔓生草 本或藤 状亚灌 木至小 灌木; 枝细长 ;聚伞 花序顶 生或腋 外生, 极少 为聚伞 式圆锥 花序。 :12) 叶通常 5 — 7( — 9) 羽状 深裂, 裂片 多为卵 状长椭 圆形、 全缘 13. 南育杞 S. kerrii :10 叶全缘 或全缘 至基部 (2) — 3 — 5 裂, 裂 片全缘 或具波 状齿。 :20) 叶 至少有 少数在 基部具 (2) — 3—5 裂。 :17) 植株 被较稀 疏的短 柔毛或 几近于 无毛。 16) 叶戟形 ,中裂 片边缘 有吋具 不规则 波状齿 或浅齿 S. 欧白英 S. dulcamara 15) 叶三 角状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稀 自基部 3 浅裂, 中 裂片边 缘不具 波状齿 或浅齿 11. 野海 3B S. japonease H) 茎叶 均被多 节的长 柔毛, 叶全缘 至基部 i 一 5 裂。 :19) 叶大多 全缘, 心 脏形, 稀自基 部戟形 3 裂 9. 千年 不烂心 S. cathayanum 18) 叶大多 基部为 戟形至 琴形, 3 — 5 裂 10. 白英 S. lyratum 13) 叶决不 分裂, 披针形 至卵状 披针形 ;植株 无毛, 花 多数为 白色, 少数 为紫色 12. 海桐 叶白英 S. pittotporifolium 4 ) 直立灌 木或小 乔木; 浆果 较大, 直径约 1.2 — Z. 5 厘米。 :27) 灌木, 无毛或 幼枝被 树枝状 簇绒毛 ;聚 伞花序 侧生、 腋外生 或近于 对叶生 或蝎尾 状花序 顶生, 腋 生或近 腋生。 :26) 花序及 果序蝎 尾状; 植 株完全 无毛。 :25) 花序蝎 尾状, 顶生, 腋生或 近腋生 ,花冠 辐形, 蓝 紫色; 果椭圆 伏长椭 圆形, 叶 自基部 ?一 5 裂 (栽 培种) 1. 澳洲茄 S. ayiculare :24) 花序螺 旋状, 对叶 生或腋 外生; 花冠深 5 裂, 白色; 果 圆形; 叶狭椭 圆状披 针形, 决 不分裂 …… 3, 旋花茄 S. spirale 23) 花多 单生, 很 少成蝎 尾状; 果单生 ;幼 枝及叶 下面沿 脉常被 树枝状 簇绒毛 7. 珊糊豆 S. pseudo-capsicum var. diflorum :22) 小 乔木, 密 被白色 头状簇 绒毛; 聚 伞花序 多花, 形 成近顶 生的聚 伞式圆 锥状平 顶花序 2, 假烟 叶树 S. ▼erbascifolium 1 ) 植株 有刺; 药长, 并在顶 端延长 ,顶孔 细小, 向外或 向上。 :36) 毛被 简单, 丝状或 纤毛状 ,茎 上的皮 刺直而 尖锐, 聚伞 花序短 而少花 (S. sisymbriifolium 为蝎尾 状花序 )。 :35) 花白色 ,少 数为亮 紫色; 果 实圆球 形至扁 球形。 :32) 茎枝上 无毛, 仅具细 而直的 皮刺; 果实 较大, 扁 球形, 成熟吋 橙红色 … 20. 牛茄子 S. .urattenw. :31) 茎、 枝上 多混生 具节长 硬毛, 短 硬毛及 腺毛或 全部为 柔毛状 腺毛, 具基部 宽扁的 皮刺; 果实较 小, 圆 球形, 成熟吋 淡黄色 ,或朱 红色。 :34) 成熟 浆果朱 红色, 绝大部 分被膨 大的宿 萼所包 ;叶羽 状深裂 …… 26. 蒜芥茄 S. •Uymbriifolhua :33) 成熟 浆果淡 黄色, 宿萼 不膨大 包果; 叶不为 羽伏裂 22. 喀西茄 S. khasianum :30) 花 紫色; 果实倒 梨形, 基部具 5 个突起 (栽 培种) 21. 乳茄 S. mammcum 29) 毛被 为星状 绒毛; 茎上皮 刺多种 多样; 聚伞花 序通常 多花, 有吋 花序有 两种花 并存, 能 孕花单 生而 不孕花 较多。 37(52) 果序蝎 尾状或 聚伞状 ;果 圆形, 较小, 直 径最大 不超过 2. 5 厘米。 
茄 科 565  38(41) 叶面被 极不等 长分枝 的星状 毛被, 其中一 分枝 特长, 硬 毛状; 茎枝 具长约 1 一 8 亳米的 皮刺; 花 序蝎 尾状。 39(40) 蝎尾 状花序 延长; 果 无毛, 大部为 宿萼所 包被, 宿萼外 面密被 顶端分 枝的小 皮刺, 花冠蓝 紫色… 24. $l)^jSo S. barbisetum 40(39) 蝎尾状 花序不 延长, 果被星 状硬毛 ,不为 宿萼所 包被, 花 冠白色 23. 毛茄 S. fero» 41(38) 叶面 被星状 绒毛及 少数不 等长分 枝的星 状毛, 茎、 枝具直 刺或基 部宽扁 的弯刺 ;花序 各式。 42(47) 聚 伞花序 或聚伞 式圆锥 花序。 «(46) 直立亚 灌木至 小灌木 ;茎、 枝具基 部宽扁 的钩刺 ,刺长 5 — 10 毫米。 44(45) 花萼不 具小针 状刺; 叶卵 形至卵 状长椭 圆形, 边缘 波状, 浅裂或 5 — 7 波状 半裂, 裂片 全缘; 花冠 白色; 浆果 成熟后 黄色, 果 皮干后 无光泽 15. 水茄 S. torTum 45(44) 花萼具 小针状 皮刺; 叶卵形 ,通常 7 半裂, 裂片边 缘具波 状齿; 花 冠紫色 18. Sill Jo S« nivalo-montaniim 46(43) 伏地 草本, 茎、 枝各 部密生 细长的 直刺, 刺长约 5 — 20 毫米; 叶面 疏被分 枝极短 的星状 绒毛; 花 冠蓝 紫色; 果成熟 后黄色 27. 黄果茄 S. xanthocarpum 47(42) 蝎尾状 花序。 48(51) 花 紫色或 白色; 花序柄 及萼外 面具针 状皮刺 或基部 膨大的 弯形小 皮刺; 花后 果柄不 反折。 49(50) 花紫色 ;茎 上具有 基部宽 扁长在 5 毫米以 上的弯 形皮刺 ;果 为具针 刺且向 外反折 的宿萼 所托… 剌天 jfi S. indicum 50(49) 花 白色; 茎上 具有长 不超过 4 亳 米旳小 直刺; 果大 部为膜 质宿萼 所包; 宿 萼外面 疏生基 部膨大  的 小而弯 的皮刺 2S. 胰萆茄 S. griffithii 51(48) 花 白色, 花序柄 及萼外 面不具 小刺状 皮刺; 花后果 柄反折 17, 苦剌 S« deflexicarpum 52(37) 果 单生, 果形 各式, 直径 最小在 3 厘米 以上。 53(54) 果圆形 ,顶基 压扁、 外面具 肋棱, 成熟后 橙红或 橙黄色 19. 红茄 S. integrifolium 54(53) 果圆形 、长形 、梨形 或其他 形状, 外面 无棱。 55(56) 萼裂片 锐尖, 披针形 ,长 10 — 15 毫米; 果形 各式, 有红、 白、 紫诸色 (栽 培种) * 29. S. melongena 56(55) 萼裂片 短近三 角形而 基部宽 、长约 5 毫米; 果圆形 ,成熟 后黄色 28. 野茄 S. coagulan. 1. 澳洲茄 图版 159, 4 — 6  Salanum aviculare Forst. (1784) ; Dunal in DC. (1852) ; Bitter in Hegi (1927). 灌木, 高达 3 米, 小枝 无毛具 棱角。 叶 互生, 二型, 分裂叶 基部宽 楔形, 羽状 3 — 5 裂, 长约 15 厘米, 宽约 10 厘米, 基 部的裂 片常较 上部的 为短, 条裂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2 — 7 厘 米, 宽 5 — 10 毫米, 中间的 条裂片 披针形 ,长约 10 厘米, 宽约 2.5 厘米, 边缘微 波状; 全缘叶 披 针形, 长 10 — 20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楔形 下延, 边缘略 反卷。 蝎尾状 花序 顶生, 后来腋 生或近 腋生, 长约 8 厘米; 萼 革质, 直径约 7 毫米, 5 裂, 萼 齿圆, 先端具 凸尖头 ;花蓝 紫色, 直径约 2.5 厘米, 花冠 筒隐于 萼内, 长约 1 亳米; 冠 檐长约 1 厘米, 5 浅 裂, 裂片顶 部微缺 ;雄蕊 5 , 着生于 花冠筒 喉部, 花丝 铯形, 长约 1.5 毫米, 花药 黄色, 长约 3.5 毫米, 顶 孔向内 ,偏斜 ;子房 卵形, 直径约 2 毫米, 花柱 丝状, 长 8 毫米, 柱头 2 浅裂。 浆 果 卵状椭 圆形, 约 2.5 X 3 厘米, 种子棕 黄色, 近卵形 ,约 2 X 3 毫米, 两侧 压扁, 外 面具细 网纹。 花期 秋季, 冬季 果熟。 
566  云南 植物志  云南有 栽培。 江苏、 湖北、 河北各 植物园 间亦有 栽培。 澳洲 原产。 叶、 果实 入药: 含生 物碱、 茄 解碱、 索拉 马琴。 澳 洲茄醇 浸膏对 于皮下 固体型 艾氏腹 水瘤有 4.5% 抑 制率; 果实可 制果酱 (见中 国药用 植物志 )。 也为 提取索 拉索丁 (Solasodine) 的理 想原料 之一。 2. 假 烟叶树 图版 159, 1—3 洗碗叶 (云南 腾冲、 思茅 ), 大毛叶 (云南 玉溪、 景洪) ,毛叶 (云南 河口、 建水) ,臭 枇杷叶 (云 南河口 ), 天蓬草 (云南 澄江) ,浆 扠树、 三 杈树、 大发散 (云 南思茅 )," 戈吗嘿 "(傣 语), 野烟 叶 (广东 徐闻、 广西桂 林), 土烟叶 (广 东高州 ), 袖钮果 (广西 南宁) ,茄树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Solanum verbascifolium Linn. (1753) ; Lour. (1790) ; Dunal in DC. (1852) ; Kurz (1877) ; C. B. Clarke in Hook. I (1883) ; Forbes et Hemsl. (1890) ; Merr. (1912) ; Dunn et Tutch. (1912) ; Bonati in Leete. (1915) ; Hand.-Mazz. (1936) ; 中国 树木 分类学 (1953); 广州 植物志 (1956); 图鉴 (1974)*. • 小乔木 ,高 1.5 — 10 米, 小枝 密被白 色具柄 头状簇 绒毛。 叶大 而厚, 卵伏长 圆形, 长 10 一 29 厘米, 宽 4 一 12 厘米, 先端短 渐尖, 基部 阔楔形 或钝, 上面被 具短柄 3 — 6 不等 长分枝 的簇 绒毛, 下面毛 被较厚 ,被 具柄的 10 — 20 不 等长分 枝的簇 绒毛, 边全缘 或略作 波状; 叶 柄粗壮 ,密被 与叶背 相似的 毛被。 聚 伞花序 多花, 形 成近顶 生圆锥 状平顶 花序, 毛 被与叶 背面 相似。 花 白色, 直径约 1.5 厘米, 萼 钟形, 直径约 1 厘米, 外面 密被与 叶背相 似的毛 被, 内面 被疏柔 毛及少 数簇生 绒毛, 萼齿 卵形; 花冠 筒隐于 萼内, 长约 2 毫米, 冠檐深 5 裂, 裂片 圆形; 雄蕊 5 枚, 着生于 花冠筒 喉部, 花 丝长约 1 毫米, 花药 长约为 花丝的 2 倍, 子房 卵形, 直径约 2 毫米, 密被硬 毛状簇 绒毛, 花 柱长约 4 一 6 毫米, 柱头 头伏。 浆果 球形, 具 宿萼, 直径约 1.2 厘米, 黄 褐色, 初被星 状绒毛 ,后渐 脱落; 种子 扁平, 直径约 1 一 2 毫米, 具 细致 凸起的 网纹。 全 年开花 结果。 几全 省均有 分布, 常见 于海拔 300 — 2100 米的荒 山荒地 及沟边 林缘。 西藏 (察隅 )、 四 川、 贵州、 广西、 广东 (包括 海南) 、福建 、台湾 亦有。 广泛分 布于热 带亚、 澳、 美 三洲。 根皮 入药, 性温, 味苦, 有毒; 有消炎 解毒, 祛风散 表之功 ,常外 用于治 结膜炎 ,白 内障, 敷疮毒 ,洗 癣疥。 也 有用于 截疟。 3. 旋花茄 图版 160,1 理肺散 (云 南双柏 ), 滴打稀 (云南 屛边) ,敷药 (云 南河口 ), 白条花 (云 南龙陵 ), 倒提壶 (云 南西畴 ), 止咳灵 (云南 新平) ,大苦 溜溜、 苦 凉菜、 海苦草 (云 南思茅 )," 帕笠" (傣语 ), 山 烟木 (广西 ) Solanum spirale Roxb. (1814), nom nud; (1824) ; (1832) ; Dunal in DC. (1852) ; Kurz (1877)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 Bonati in Leete., (1915) ; Hand.-Mazz. (1936). 直立 灌木, 高 0.5 — 3 米, 植 株光滑 无毛。 叶大, 椭圆形 ,长 9 一 20 厘米, 宽 4 一 8 厘米, 先端 锐尖或 渐尖, 基 部楔形 下延成 叶柄, 两面均 无毛, 间或 沿叶脉 被极稀 疏的短 小疏柔 毛., 边全 缘或微 波状, 中脉 粗壮, 侧脉 明显, 每边 5 — 8 条; 叶柄长 2 — 3 厘米。 聚 伞花序 幼吋旋 卷如蝎 尾状, 对叶 生或腋 外生, 总 花梗长 3 — 12 毫米, 花梗 细长, 达 2 厘米, 开展或 弯曲; 萼 杯状, 直径约 3 毫米, 5 浅裂, 萼 齿圆、 钝或不 明显, 花冠 白色, 花冠 筒长约 1 毫米, 隐于萼 
图 版 159 1 一 3. 假 烟叶树 Solanum vcrbascfolium Linn., 1. 花枝 :2. 叶; 3. 果序一 部分。 4 一 6. 澳洲 ffi Solanum aviculare Forst.. 4. 叶 : 5. 花冠 展幵; 6. 果。 
568  云南 植物志  内, 冠 檐长约 6 — 7 毫米, 5 深裂, 裂片长 圆形, 长 5 — 6 毫米, 宽 3—4 毫米; 雄蕊 5 , 着生于 花冠筒 喉部, 花 丝长约 0.5 毫米, 花药 黄色, 约为花 丝长的 5 — 8 倍, 顶孔 向内; 子房 卵形, 直 径约 1 毫米, 花柱 丝状, 长约 5 — 7 毫米, 柱头 截形。 浆果 球形, 橘 黄色, 直径约 7 — 8 亳米, 外果皮 光亮。 种子 多数、 压扁, 直径约 2.5 毫米。 花期 夏秋, 果期 春冬。 我省 除滇东 北及滇 西北而 外几各 地均有 分布, 生 于海拔 500 — 1900 米 的溪边 灌丛中 或 林下, 稀生于 荒地。 广西、 湖南 也有。 分布于 印度, 孟加 拉国, 缅甸及 越南。 全株 药用, 性寒 味苦, 能清热 解毒, 利湿 健胃, 有利尿 、止咳 、治 哮喘、 截症 之功。 嫩叶傣 族用作 蔬食; 全 株为紫 胶虫的 寄主。 印度用 根作麻 醉剂。 4. 龙葵 图版 160, 2—3 天天茄 (滇南 本草、 云南丽 江), 酸酱草 (云 南临沧 ), "马点 风"、 "帕 点帕" (傣语 ), 野茄 秩 (云 南蒙自 ), 天茄子 (昆明 、江西 、广州 ), 野辣子 (云南 江川、 易门、 澄江 ), 小灯笼 (云 南峨 山), 水茄子 (云 南玉溪 ), 小果果 (云 南河口 ), 狗扣子 (云南 ), 山辣椒 (河 北内丘 ), 苦菜、 苦 葵、 天 泡草、 地泡子 (湖南 ), 老鸦 酸酱草 (湖南 、广州 ), 飞天龙 (江西 ), 天落灯 、野 辣茄姆 (上 海), 野辣虎 (苏州 ), 白花菜 (广东 乐昌、 惠阳) ,假 灯笼草 (海南 儋州) ,山 海椒、 野茄菜 、耳坠 菜、 野 辣角、 天茄菜 (贵州 ), 野海椒 (角) (四川 屏山、 南川、 盐边 ), 小苦菜 (四川 会东) ,野伞 子 (四川 城口) Solanum nigrum Linn. (1753) , (1762) ; (1768) ; Dunal in DC. (1852)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p. p. maj. ; Hemsl. (1890) p. p. maj. ; Bonati in Lecte. (1915) p. p. maj.; Ridl. (1923) ; Hand.- Mazz. (1936) ; Wessely (1960), sensu latis- simo. ; 图鉴 (1974)*. 4a. 龙葵 var. nigrum 一年 生直立 草本, 高 0.25 — 1 米。 茎光 滑无稜 或稜不 明显, 绿色或 紫色, 近无 毛或被 微 柔毛。 叶 卵形, 长 2.5 — 10 厘米, 宽 1.5 — 5.5 厘米, 先端 短尖, 基部 圆形至 阔楔形 下延成 叶柄, 全缘 或每边 具不规 则的粗 齿或微 波状, 光 滑或两 面均被 稀疏短 柔毛, 侧 脉每边 5 — 6 条; 叶 柄长约 1 一 2 厘米。 伞形 花序腋 外生, 由 3 — 6 (—10) 花 组成, 总花 梗长约 I— 2 . 5 厘米, 花 梗长约 5 毫米, 近无毛 或具短 柔毛, 萼小, 浅 杯状, 直径约 1.5 — 2 毫米, 萼齿 5, 卵 圆形, 先端圆 ,基部 连接成 角度; 花冠 白色, 筒 部隐于 萼内, 长不及 1 毫米, 冠 檐长约 2 . 5 毫 米, 5 深裂, 裂片卵 圆形, 长约 2 毫米; 雄蕊 5, 着生于 花冠筒 喉部, 花丝短 ,花 药长约 I. 2 毫 :米, 约为花 丝长的 4 倍, 顶孔 向内; 子房 卵形, 直径约 0.5 毫米, 花 柱长约 1.5 亳米, 中部以 下被白 色绒毛 ,柱 头小, 头状。 浆果 球形, 直径约 8 毫米, 成熟吋 黑色。 种子 多数, 近 卵形, 直径 1.5 — 2 毫米, 两侧 压扁。 云南广 为分布 ,生 于海拔 4 50 — 34 00 米的 田边, 荒地 及村庄 附近。 几全国 均有。 国外 广泛分 布于欧 、亚、 美洲 的温带 至热带 地区。 全株 入药, 可散瘀 消肿, 清热 解毒, 主治皮 肤湿疹 ,疥疮 皮癬, 咽喉 肿痛, 泌尿 结石, 痈 肿, 疔疖, 风火 牙痛、 感冒发 热等。 4b. 矮龙奏 var. humile (Bernh.) C. Y. Wu et S. C. Huang (1978). 
茄 科 569  Solanum humile Bernh. (1809) ; Hand.-Mazz. (1936). 变种 与龙葵 的主要 区别为 前者为 多分枝 的匍匍 草本, 枝沿棱 角具齿 ,茎 叶均被 疏生平 伏的卷 曲毛。 浆果 球形, 成 熟吋绿 黄色。 见于 昆明、 东川、 维西、 景东、 勐海、 德 钦海拔 1600 — 2500 米的 田边, 路旁 及村寨 附近。 四川 也有。 欧洲 广布。 4c. 滨藜 叶龙葵 var. atriplicifolium (Desp.) G. Mey (1836). Solanum atriplicifolium Desp. (1813). 与 龙葵的 主要区 别为叶 每边具 4 一 5 规则的 粗齿, 果 成熟后 黑色。 仅见于 云南东 北部。 欧洲 广布。 5. 少 花龙葵 白花菜 (云南 河口、 广州 ), 古钮菜 (广州 ), 扣子草 (广东 梅县、 惠州 ), 打卜子 (海南 ), 古 钮子、 衣扣草 、痣草 Solanum photeinocarpum Nakamura et Odashima (1936) ; Nakai (1937) pro. syn.; Ohwi (1956). Solanum nigrum Linn. var. pauciflorum Liou (1935). 纤弱 草本。 高约 1 米。 茎无毛 或近于 无毛。 叶薄, 卵 形至卵 状长椭 圆形, 长 4 一 8 厘 米, 宽 2 — 4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下延 到叶柄 而成叶 缘翅, 近全缘 ,波 状或有 不规则 的粗齿 ,两面 均具疏 柔毛, 有吋下 面近于 无毛, 叶柄 纤细, 长约 1 一 2 厘米, 具疏 柔毛。 花序 近伞形 ,腋 外生, 稀疏, 纤细, 具微 柔毛, 常着生 1 一 6 花, 总花 梗长约 1 一 2 厘米, 花 梗长约 5 -8 毫米, 花小, 直径约 7 亳米。 萼 直径约 2 毫米, 5 裂达 中部, 萼片 卵形, 先 端钝、 长约 1 亳米, 具缘毛 ;花冠 白色, 筒 部隐于 萼内, 长不及 1 毫米, 冠 檐长约 3.5 毫米, 5 裂, 裂片卵 状披 针形, 长约 2.5 毫米; 雄蕊 5, 着生于 花冠筒 喉部, 花丝 极短,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1.5 毫 米, 约 为花丝 长度的 3 — 4 倍, 顶孔 向内; 子房近 圆形, 直 径不及 1 毫米, 花柱 纤细, 长约 2 毫米, 中部以 下具白 色绒毛 ,柱头 头状。 浆果 球形, 直径约 5 毫米, 幼吋 绿色, 成熟 后黑色 种子近 卵形, 两侧 压扁, 直径约 1 一 1.5 毫米, 外 面具细 网纹。 几全年 均开花 结果。 见于 云南南 部及东 南部。 海拔 110 — 1420 米的 溪边, 密林 阴湿处 或林边 荒地。 我国 江西、 湖南、 广西、 广东、 台湾 也有。 分布 于马来 群岛。 叶可供 蔬食。 药用功 效与龙 葵基本 相同而 无毒。 主治 感冒, 发热, 头痛, 喉痛, 咳嗽, 失眠, 高血压 ,鼻 窦炎, 疝气, 小儿 惊风, 毒蛇 咬伤, 疮痈肿 毒等。 6. 木龙葵 白 花仔草 (香 港大 鱼山) Solanum suffruticosum Sehousb. (1809) ; Dunal in DC. (1852). 灌木伏 草本, 上部多 分枝, 小枝扁 或具棱 ,幼嫩 吋被弯 卷的短 柔毛, 后来逐 渐脱落 ,枝 沿棱角 下延成 狭翅, 翅上 具齿。 叶卵形 至菱状 卵形, 通常长 1.5 — 3.5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先 端尖, 基部楔 形下延 到叶柄 而成叶 沿翅, 边缘浅 波伏, 具缘毛 ,两面 近无毛 或具短 柔毛, 侧 脉每边 3 — 4 条, 叶 柄长约 4 一 7 毫米, 具狭翅 。聚 伞花序 (少 有成圆 锥伏) 腋 外生, 具微柔 毛, 花较 多或仅 3_5 朵, 总花 梗长约 1 一 2.5 厘米, 花梗 约 5 毫米, 花小, 白色, 有 吋为红 
570  云南 植物志  色, 直径约 5 毫米, 萼 杯状, 直径约 2 毫米, 外面被 微柔毛 ,萼齿 5, 三角伏 卵形, 先端钝 ,长 约 0.5 毫米, 花冠 筒隐于 萼内, 长不到 1 毫米, 冠 檐长约 3 毫米, 裂片 卵形, 长约 2.5 毫米, 雄 蕊 5, 着生于 花冠筒 喉部, 花 丝短, 花药长 1.5 毫米, 约 为花丝 长度的 4 倍, 顶孔 向内; 子房 圆形, 直径约 1 毫米, 花 柱长约 3 毫米, 中部以 下被白 色絨毛 ,柱头 头状。 浆果 圆形, 黑色, 直径约 5 毫米, 种子近 卵形, 两侧 压扁, 直径约 0.8 — 1 毫米, 外面具 网纹。 全 年开花 结果。 产昆明 、屏边 、西双 版纳、 富宁、 文山。 海拔 750 — 1600 米 的路旁 沟谷阴 湿处。 我国江 西、 湖南、 贵州、 广东、 广西、 福建、 台湾 也有。 欧洲 (西班 牙南部 ), 非洲 (埃及 ), 阿拉 伯地区 至印度 (喜 马拉雅 地区) 也有 分布。 7. 珊瑚樓 (安徽 全椒) Solanum pseudo-capsicum Linn. (1753), (1762) ; Dunal in DC. (1852) ; Gilg in Engl. (1904) ; Bailey (1917) ; Bitt. in Hegi 1927); Hand.-Mazz. (1963), p. p.; 图鉴 (1974)*. 7a. 珊瑚樓 var. pseudo-capsicum 栽培于 安徽、 江西、 广东、 广西 诸省, 云 南未见 栽培。 与 其变种 珊瑚豆 (var. diflorum) 的区别 ,主 要为植 株光滑 无毛, 其他均 无多大 差异。 7b. 珊瑚豆 图版 160, 4—5 刺石榴 (陕 西沔县 ), 阳海椒 (四 川雷波 ), 冬珊瑚 (湖南 安江) ,毛叶 冬珊瑚 (四川 ) . var. diflorum (Veil.) Bitt. (1917). 8. capsicastrum Link. (1833) ; Link, ex Sehau in Otto et Dietr. (1833) ; Sendt. (1846) ; Dunal in DC. (1852) ; Bailey (1917) ; 8. diflorum Veil. (1827)*; 0, Ktze (1898) ; 8. pseudo-capsicum auct. non Linn. : Hand.-Mazz. (1936), quoad Hand.-Mazz. 1267. 小灌木 ,多 分枝, 高 0.3 — 1.5 米。 小枝幼 吋被树 枝状簇 生绒毛 ,后渐 脱落。 叶互生 ,有 吋双生 ,大 小极不 相等, 椭圆状 披针形 ,长 2 — 5 厘米, 稀达 6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或 稍宽, 先端钝 或短尖 ,基部 下延到 叶柄, 叶面 无毛, 背面 沿脉常 有树枝 伏簇生 绒毛, 边全缘 或微波 状, 中脉 在背面 凸出, 侧 脉每边 4 一 7 条, 在背面 明显, 叶 柄长约 2 — 5 毫米, 幼 吋被树 枝状簇 生 绒毛, 后逐渐 脱落。 花 序短, 腋生, 通常具 1 一 3 花, 单生 或成蝎 尾状, 花 梗长约 5 毫米, 花 小白. 色, 直径约 8 — 10 毫米, 萼 5 深裂, 裂片 卵状披 针形, 长约 5 毫米, 先端钝 ,花 冠筒隐 于萼内 ,长约 1.5 毫米, 冠 檐长约 6 — 8 毫米, 5 深裂, 裂片卵 圆形, 长约 4 一 6 毫米, 宽约 4 毫米, 端尖 或钝, 雄蕊 5, 着生于 花冠筒 喉部, 花 丝长约 1 毫米, 花药 长圆形 约为花 丝长度 的 2 倍, 顶孔略 向内; 子房近 圆形, 直径约 1.5 毫米, 花 柱长约 4 一 6 毫米, 柱头 截形。 浆果 单生, 少数为 双生, 圆 球形, 珊瑚红 色或橘 红色, 直径 1 一 2 毫米, 种子 扁平, 直径约 3 毫米。 花期 4 一 7 月; 果熟期 8 — 12 月。 云 南见于 昆明、 嵩明、 双柏、 澄江、 丽江、 兰坪、 漾濞、 大理、 维西、 石屛、 峨山、 景东、 凤 庆、 砚山等 地海拔 1100 — 2800 米的 田边、 路旁、 丛林 中或水 沟边。 海拔 600 米地区 也有。 陕西、 四川、 广西、 广东、 湖南、 江西等 省也见 栽培, 四川、 云南、 两 广尤为 多见。 原产 巴西。 在我国 栽培, 有吋归 化为野 生种。 
茄 科  图 版 160 1. 旋花茄 Solanum spiralc Roxb. 花枝一 部分 示花序 及叶。 2— 3. 龙葵 Solanum nigrum Linn. 2. 植株: 3.花。 4— 5. 珊瑚豆 Solanui" pseudo-capsicum Linn. var. diflorum (Veil.) Bin. 4. 植株 上部; 5. 吝上 的树枝 状毛。 
572  云 南植物 志  全草 入药, 消积、 利膈、 下热毒 、治风 湿麻痹 ,湿热 痒疮。 8. 欧白英 图版 161, 3— 4 Solanum dulcamara Linn.* (1753) ; Dunal in DC. (1852)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 Levi. (1908) ; Bonati in Lecte. (1915) ; Bitt. in Hegi (1927) ; Hand.- Mazz. (1936); Pojark. (1955). 草质 藤本, 无 毛或被 稀疏短 柔毛, 枝条 干吋灰 绿色, 有吋具 条纹。 叶 戟形, 长 3 — 7.5 厘米, 宽 1.5 — 4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戟形, 粗 齿裂或 3 — 5 羽状 深裂, 两面 均被稀 疏短柔 毛, 中脉 明显, 侧 脉每边 4 一 7 条' ,叶柄 长约 1 一 2 厘米。 聚伞 花序腋 外生, 多花, 总 花梗长 约 1 一 2 厘米, 花 梗长约 0.8 — 1 厘米, 被 稀疏短 柔毛; 萼 杯状, 直径约 2.5 毫米, 裂 片三角 形, 先端钝 ;花冠 紫色, 直径约 1 厘米, 花冠 筒隐于 萼内, 长约 1 毫米, 冠 檐长约 6.5 毫米, 先端 5 裂, 裂片椭 圆状披 针形, 长约 5 毫米; 雄蕊 5 枚, 着生于 花冠筒 喉部, 花 药长约 0.5 毫米, 顶孔略 向内; 子房 卵形, 直径约 1 毫米, 花柱 丝状, 长约 5.5 毫米, 柱 头小, 头状。 浆果 球形或 卵形, 直径约 6 — 8 毫米, 成熟后 红色, 种子 扁平, 近圆形 ,具 细致的 网紋, 直径约 1.5 —2 毫米。 花期 夏季, 果熟期 秋季。 产云南 西北部 (德钦 ) 及 四川西 南部, 常见 于林边 坡地, 海拔 3000 — 3300 米。 分布于 全欧洲 ,西亚 ,高 加索, 西伯利 亚直到 里海、 咸海, 向东南 分布至 锡金。 果含龙 葵硷达 0.15%。 并含 有胡萝 卜素, 蕃茄 红素, 脂 肪等。 印 度用作 利尿剂 及医治 遗传性 梅毒, 季 节性风 湿病及 其他难 治的癞 病及皮 肤病。 我 国用作 农药及 兽药, 治牛, 猪 黄胆, 水肿。 也可治 风疹, 丹毒、 瘴疟 寒热, 阴 道糜烂 等症。 根据 Hegi "中 欧植物 图说" 的描 写和图 看来, 云南、 四川 产的植 物与欧 洲所产 的截然 不同, 该种叶 的中裂 片全缘 而不具 波状齿 或浅裂 ,但此 点与印 度植物 志所载 则比较 相符。 可 能喜马 拉雅至 中国南 部所产 者应属 一种。 由 于未见 到有关 的全部 资料, 现还找 不到这 一类型 的正确 命名, 故暂用 此名。 9. 千年 不烂心 图版 161, 5—7 排风藤 (四川 巴县) ,毛 母猪藤 (四川 城口) ,苦茄 (贵州 、广西 、广东 ), 白英、 野番茄 、蜀 羊泉、 天泡草 、毛 和尚草 Solanum cathayanum C. Y. Wu et S. C. Huang., comb. nov. S. dulcamara Linn. var. chinense Dunal in DC. Prodr. 13(1) :79 (1852), syn. nov. Franch. (1908) ; Hand.-Mazz. (1936) ; S. dulcamara auct. non Linn. : Hemsl. (1890), p. p.; Diels (1900) ; Dunn et Tutch. (1912). 草质 藤本, 多分枝 ,长 0.5 — 3 米, 茎 叶各部 密被多 节的长 柔毛。 叶多数 为心形 ,长 2 — 5-7 厘米, 宽 1.2 — 4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心形或 戟形, 边全缘 ,少 数基部 1 一 2 深裂, 侧裂 片短而 端钝, 中裂 片长, 卵形至 卵状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叶面疏 被白色 发亮的 短柔毛 ,背面 毛被与 叶面的 相似唯 较密, 中脉 明显, 侧脉 纤细, 每边 4—6 条; 叶 柄长约 1 一 3 厘米。 聚伞 花序顶 生或腋 外生, 总花 梗长约 2 — 4 厘米, 被长柔 毛及短 柔毛, 花 梗长约 0.8—1.2 厘米, 基部具 关节; 萼 杯伏, 直径约 3.5 — 4 毫米, 疏被 柔毛。 萼齿 5, 端钝, 花冠蓝 紫色, 直径约 1-2 毫米, 开 放后常 反折, 花冠筒 内藏, 长约 1 毫米, 冠 檐长约 6 毫米, 裂片椭 圆状披 针形, 长约 4 毫米;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筒 喉部, 花 丝长约 1 毫米, 花药 # 圆形, 长约 3 毫米, 顶孔略 
茄 科 573  向内; 子房 卵形, 花柱 丝状, 柱头 头状。 浆果 成熟吋 红色, 直径约 8 — 10 毫米, 果柄 无毛或 近无毛 ,种 子两侧 压扁, 直径约 1.5 毫米, 外 面具细 网纹。 花期夏 秋间, 果期 秋末。 见于 云南西 北部, 中 部及东 部海拔 1100 — 2700 米的 山谷及 山坡阴 湿处, 海拔 no 米 处 罕见。 陕西、 河南、 山东至 长江以 南各省 广布。 本 种经改 级后, 其名与 S. indicum Linn. 的异名 S. chinense Dunal 相混, 故 改名。 茎入药 ,可 治小儿 惊风, 枝叶 有清血 之效, 民 间用以 治乳房 癌及子 宫癌。 10. 白英 图版 162, 5— 7 蔓茄 (陕 西丹凤 ), 北风藤 (贵州 湄潭、 四川南 川), 生毛 鸡屎藤 (广 东云浮 ), 苦苓菜 (云 南保山 ), 毛秀才 (贵 州湄潭 ), 野荔藤 (湖 北巴东 ), 红道士 (浙江 龙泉) ,毛 藤鹊麻 (浙 江昌 化), 毛道士 (浙江 遂昌、 临安 ), 毛老英 (江 西临川 ), 毛苋菜 (江 西丰城 ), 白毛藤 (浙江 淳安、 福建 厦门、 贵州 独山、 广西、 江苏 ), 鬼目菜 (江苏 ), 望冬红 (湖南 )、 疔药 (广西 ) Solanum lyTatum Thunb. (1784) ; (1805) ; Dunal in DC. (1852) ; Gilg in Engl. (1904) ; Makino (1924) ; Ohwi (1956) ; 图鉴 (1974)*. 8. dulcamara Linn. var. ptibescens Blume (1825) ; Rehd. (1927) ; Hand.-Mazz. (1936) ; 8. dulcamara Linn. var. lyratum (Thunb.) Sieb. et Zucc. ex Bonati in Lecte. (1915) ; 8. dulcamara auct. non Linn. : Hemsl. (1890), p. p.; Diels in Engl. (1900), p. p.; Levi. (1908), p. p.; Dunn et Tutch. (1912) ; Hand.-Mazz. (1936), P. P. 分枝草 质藤本 ,长 0.5 — 2 米, 植 株各部 密被多 节的长 柔毛。 叶 多数为 琴形, 长 2.5 — 6 厘米, 宽 2 — 5.5 厘米, 基部常 2 — 4 深裂, 裂片 全缘, 侧裂片 近基部 的较小 ,端钝 ,中 裂片较 大, 通常 卵形, 先端 渐尖, 两面均 被白色 发亮的 长柔毛 ,脉 纤细, 在 下面较 清晰, 每边均 5 — 7 条; 少数在 花枝上 部的叶 为心形 ,小、 长约 1 一 2 厘米; 叶 柄长约 1 一 3 厘米, 毛被 与茎及 枝上的 相似。 聚伞 花序顶 生或腋 外生, 疏花, 总 花梗长 2 — 3 厘米, 被 具节长 柔毛, 花梗长 0.7—1 厘米, 近 无毛, 顶端稍 膨大, 基部具 关节; 萼 杯状, 直径约 3 — 4 毫米, 无毛, 萼齿圆 形, 顶 端具短 尖头; 花冠蓝 紫色或 白色, 直径约 1.1 厘米, 花冠 筒长约 1 毫米, 内藏, 冠檐长 约 6.5 毫米, 5 深裂, 裂片椭 圆状披 针形, 约长 4.5 毫米, 先端被 微柔毛 ,雄蕊 于喉部 着生, 花 丝长约 1 毫米, 花 药长约 3 毫米, 顶孔略 向上, 子房 卵形, 直 径不及 1 毫米, 花柱 细长约 6 毫米, 柱 头小, 头状。 浆果圆 球形, 成 熟吋红 黑色, 直径约 8 毫米, 种子 扁平, 直径约 1.5 ^米, 外面具 细致的 网纹。 花期 夏秋, 果熟期 秋末。 云南见 于昆明 、禄劝 、昭通 、丽江 、兰坪 、维西 、屏边 、西畴 、麻 栗坡、 砚山、 贡山、 德钦等 地海拔 (WOO) — 1100 — MOO 米 的山谷 草地或 路旁, 田边。 甘肃、 陕西、 河南、 山东 至江南 各省 也有。 日本, 朝鲜, 琉球, 中南半 岛也有 分布。 全 草入药 治小儿 惊风, 咳嗽, 瘰疬, 崩带, 风湿关 节炎, 疟疾, 中 耳炎, 疮毒, 脓肿, 子宫 颈炎 等症。 果实能 治风火 牙痛。 11. 野海茄 (广西 田林) Solanum japonense Nakai (1923) ; Kitagawa (1939) ; H. Migo (1939) ; Ohwi (1956) ; 图鉴 (1974)*. S. dulcamara Linn. var. heterophyllum Makino (1910) ; S. nipponense Makino (1926), (1953) ; S. gracilesccns auct. non Nakai ex Makino : Nakai (1930). 
574  云南 植物志  草质 藤本, 长 0.5—1.2 米, 小 枝无毛 或被疏 柔毛。 叶三角 状阔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通常长 3— 8.5( — 10) 厘米, 宽 2 — 5 厘米, 先端 尾状长 渐尖, 基部 圆或宽 楔形, 边缘 波状, 有 吋 3 — (5) 裂, 侧裂片 短钝, 中裂片 卵状披 针形, 先端长 渐尖, 无毛或 在两面 均被具 节疏柔 毛或仅 脉上被 疏柔毛 ,中脉 明显, 侧脉 纤细; 在小枝 上部的 叶卵状 披针形 ,长约 2 — 3 厘米, 叶柄长 0.5 — 2.5 厘米, 无毛 或被疏 柔毛。 聚伞 花序顶 生或腋 外生, 总 花梗长 1 一 1.5 厘米, 近 无毛, 花梗长 6 — 8 毫米, 无毛; 萼浅 杯状, 直径约 2.5 毫米, 萼齿三 角形, 长约 0.5 毫米; 花冠 紫色, 直径约 1 厘米, 花冠 筒长约 1 毫米, 内藏, 冠 檐长约 5 毫米, 基部有 5 个 绿色斑 点, 先端 5 深裂, 裂片披 针形, 长约 4 毫米;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筒 喉部, 花 丝长约 0.5 毫米, 花 药长圆 形长约 2.5 — 3 毫米, 顶孔略 向内; 子房 卵形, 直 径不及 1 毫米, 花 柱长约 5 毫米, 柱 头 头状。 浆果 圆形, 直径约 1 厘米, 成熟后 红色, 种子 肾形, 直径约 2 毫米。 花期夏 秋间, 果熟期 秋末。 见于云 南鹤庆 ,喜 生长于 荒坡、 山谷、 水边、 路旁及 山崖疏 林下, 海拔 2400 — 2900 米, 国内 其它各 省海拔 600 — 1800 米地 区也能 生长。 我国 除新疆 西藏外 均有。 日本, 朝鲜 也有 分布。 叶 可食, 并能治 马盘疮 (据 广西 田林, 张肇骞 1100 号野 外记录 )。 12. 海桐 叶白英 图版 161, 1—2 Solanum pittosporifolium Hemsl. (1890) ; Diels (1900) ; Levi. (1908) ; Merr. (1937) ; 图鉴 (1 97 4)*. 8. dulcamara auct. non Linn. : Hand.-Mazz. (1936) quoad Hand.-Mazz. 12301. 12a. 海桐 叶白英 var. pittosporifolium 蔓生 灌木, 长达 1 米, 植 株光滑 无毛, 小枝具 棱角。 叶披针 形至卵 圆状披 针形,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1.5 — 3.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楔形 或钝, 有吋稍 偏斜, 全缘, 两面均 无毛, 侧脉 每边 6 — 7 条, 在两 面均较 明显, 叶 柄长约 0.5 — 2 厘米, 聚伞 花序腋 外生, 疏散, 总 花梗长 1 一 5 厘米, 5 浅裂, 裂片圆 而钝; 花 冠白色 少数为 紫色, 直径约 7 — 9 毫米, 花冠 筒长约 1 毫 米, 内藏、 冠 檐长约 5 — 6 毫米, 基部有 斑点, 先端 5 深裂, 裂片长 圆状披 针形, 长约 4 一 5 毫 米, 具 中脉, 边缘具 缘毛, 开放 吋向外 反折; 雄蕊 5, 花冠筒 上着生 ,花 丝长约 1 毫米, 花药长 约 3 毫米, 顶孔 向内; 子房 卵形直 径不及 1 亳米, 花柱 纤细, 长约 7 毫米, 柱头 头状。 桨果 球形, 成熟后 红色, 直径约 0.8 — 1.2 厘米, 种子 扁平, 直径约 2 — 2.5 亳米, 外面具 细致的 网纹。 花期 6—8 月, 果期 9—12 月。 云 南见于 中甸、 片马、 西 双版纳 (景洪 )、 西畴等 地海拔 1300 — 2550 米 的密林 或疏林 下, 海拔 500 米高 度也有 生长。 星散 分布于 河北、 安徽、 江西、 浙江、 湖南、 四川、 贵州、 广东、 广西 诸省。 12b. 疏 毛海桐 叶白英 var. pilosum C. Y. Wu et S. C. Huang (1978). 与原 种的区 别在于 变种植 株被疏 柔毛, 茎之 棱角不 显著。 产云 南维西 (立地 坪), 见 于沟边 杂木林 中海拔 2500 米。 13. 南青杞 图版 162, 1 
576  云南 植物志  玲珑茄 (云南 勐仑) Solatium kerrii Bonati (1913); in Leete. (1915). S. seaforthianum auct. non Ardr. : Craib (1911) ; 广州 植物志 (1956), 木质 藤本, 高达 1 米, 近 无毛。 叶 轮廓近 圆形, 长 宽均约 4 一 7 ( — 8) 厘米, 羽状 5—9 裂, 裂片 全缘, 互生, 卵形至 长圆形 ,长 1.5 — 4 .5 厘米, 宽 0.5 — 2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短尖, 基 部不 相等, 两面均 在脉上 被尘土 色的微 柔毛, 在上端 的裂片 无柄, 下端的 具长约 3 毫米的 短柄或 无柄, 总 叶柄长 1.8 — 4 厘米, 被微 柔毛。 聚伞 式圆锥 花序顶 生或对 叶生, 无毛, 总花 梗长达 4 厘米, 长于 或等于 叶柄, 花 梗长约 1 厘米, 顶端稍 膨大; 萼小, 杯状, 直径约 1.5 毫 米, 5 浅裂, 裂不 明显; 花冠 紫色, 花冠 筒长约 1.5 毫米, 内藏, 冠 檐长约 8—11 毫米, 5 深 裂, 裂片 卵状长 圆形, 长 5— 8 毫米, 宽 2.5 — 4.5 毫米, 无毛,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筒 喉部, 花丝 长约 2 — 3 毫米, 无毛, 花 药长约 3 — 4 毫米, 顶孔 向内, 花柱 丝状, 长达 1 厘米, 柱头 头状。 果 未见。 仅见于 云南蒙 自海拔 1300 米的 路旁。 云 南热带 植物研 究所及 广州市 植物园 均引种 栽培。 泰 国也有 分布。 云 南及广 东的栽 培种均 定名为 S. seaforthianum Andr., 但与 云南东 南部产 野生种 S. Kerri Bonati 无多大 差异。 据 Bot. Mag. (1818) 及 Cydop. Hort. (1929 — 30) 的记载 ,前者 的茎 上部叶 为单叶 或三小 叶从不 为羽状 复叶, 而花序 疏散下 垂足与 后者相 区别。 14. 阳芋 (图考 ) 图版 162, 2— 4 洋芋、 土豆、 山洋芋 (湖南 ), 山药蛋 (河北 ), 山药豆 (华北 ), 地蛋 (山东 ), 荷兰薯 (广东 梅县 ), 马铃薯 (通 称、 误用) Solanum tuberosum Linn. (1753) ; Dunal in DC. (1852) ; Gilg in Engl. (1904) ; Komarov (1907); Liu (1927) ; 图鉴 (1974)*. 草本, 高 0.3 — 1 米, 无毛 或被疏 柔毛。 地下茎 块状, 扁圆 形或长 圆形, 直径约 3 — 10 厘米, 外皮 白色, 淡 红色或 紫色。 叶为奇 数羽状 复叶, 长 10 — 20 厘米; 叶 柄长约 2 — 5 厘 米, 小叶 常大小 相间, 6 — 8 对, 卵 形至长 圆形, 最大的 长可达 6 厘米, 宽达 3.2 厘米, 最小的 长宽 均不及 1 厘米, 先端 渐尖, 锐尖 或钝, 基 部圆或 楔形或 两侧不 相等, 全缘, 两面 均被白 色疏 柔毛, 侧 脉每边 6 — 7 条, 小叶 柄长约 1—8 毫米。 伞 房花序 顶生, 后侧生 ,花白 色或蓝 紫色, 萼 钟形, 直径约 1 厘米, 外 面被疏 柔毛, 裂片披 针形; 花冠 辐状, 直 径可达 3 厘米, 花 冠 筒隐于 萼内, 长约 2 毫米, 冠 檐长约 1.5 厘米, 裂片三 角形, 长约 5 毫米, 雄蕊着 生于花 冠筒 喉部, 长约 6 毫米, 花 药长为 花丝的 5 倍; 子房卵 圆形, 无毛, 直径约 1.5 厘米, 花期夏 季。 云 南省及 我国各 地均有 栽培。 原产热 带美洲 ,现广 泛种植 于温带 地区。 块茎富 含淀粉 ,可供 食用, 且为淀 粉工业 的主要 原料。 刚 抽出的 芽条及 果实中 富含龙 葵碱, 为 提取龙 葵碱的 原料。 15. 水茄 图版 163,1 — 2 野茄子 (云南 河口、 金平、 西双版 纳), 刺茄 (金平 )," 西好" (瑶语 ), 青茄 (河口 ), 大苦子 (云南 德宏州 、西双 版纳州 )," 木哈蒿 "(傣 语), 黄天茄 (云南 红河州 ), 金 钮扣、 金衫扣 (两广 ), 天茄子 (贵州 兴义) ,洋 毛辣、 刺番茄 (贵 州独山 ), 山颠茄 (广东 宝安) 
578  云南 植物志  Solanum torvum Swartz (1788), (1797) ; Dunal (1816), in DC. (1852) excl. var. y; Nees (1837) ; Wight, (1840-43)*; Kurz (1877)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 Hemsl. (1890) ; Levi. (1908); Bonati in Lecte. (1915) ; Bitt. (1923) ; Merr. (1927) ; T, Ito (1927) ; Hand.-Mazz. (1936) ; 图鉴 (1974). 有刺 灌木; 高 1 一 2— (3) 米, 小枝, 叶 背面, 叶 柄及花 序梗均 被有具 长柄, 短 柄或无 柄稍 不等长 5 — 9 分 枝的尘 土色星 状毛。 小枝疏 具基部 宽扁的 皮刺, 皮刺淡 黄色, 基 部疏被 星状毛 ,长 2.5 — 10 毫米, 宽 2 — 10 毫米, 尖端略 弯曲, 叶单生 或双生 卵形至 椭圆形 ,长 6 — 12 — (19) 厘米, 宽 4 一 9— (13) 厘米, 先端尖 ,基部 心藏形 或楔形 ,两边 不相等 ,边缘 深裂或 波状, 裂 片通常 5 — 7, 上面 绿色, 毛被较 背面薄 ,背面 灰绿, 中脉 在背面 无刺或 少刺, 侧脉 每边 3—5 条, 有刺或 无刺, 叶 柄长约 2 — 4 厘米, 皮刺有 或无。 伞房 花序腋 外生, 2-3 歧, 毛 被厚, 总 花梗长 1 一 1.5 厘米, 花 梗长约 5 — 10 毫米, 被腺 毛及星 状毛; 花白色 ,萼 杯状, 长约 4 毫米, 先端 骤尖; 花冠 辐伏, 直径约 1.5 厘米, 筒 部隐于 萼内, 长约 1.5 毫米, 冠檐长 约 1.5 厘米, 裂片 卵状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长 0.8 — 1 毫米, 外面被 星状毛 ;雄 蕊着生 于花冠 筒 喉部, 花药长 7 毫米, 约 为花丝 长度的 5 — 7 倍, 顶孔 向上, 子房 卵形, 光滑, 不孕 花的花 柱短于 雄蕊, 能孕花 的花柱 较长于 雄蕊, 柱头 截形。 浆果 黄色, 圆 球形, 直径药 1 一 1.5 厘 米, 宿萼外 面被稀 疏的星 状毛, 果 柄长约 1.5 厘米; 种子 盘状, 直径约 1.5 — 2 毫米。 全年开 花 结果。 见于 云南东 南部、 南部 及西南 部海拔 200 — 1650 米 的热带 地方的 路旁, 荒地, 灌木丛 中, 沟 谷及村 庄附近 等潮湿 地方。 我国 广东、 广西、 台湾 也有。 普遍分 布于热 带印度 ,东经 缅甸、 泰国, 南至菲 律宾, 马来 西亚, 也分布 于热带 美洲。 根 入药可 散瘀, 消肿, 止痛, 治跌打 损伤, 腰肌 劳损, 胃痛, 久咳, 痨弱 虚损, 果实可 明目。 16. 剌天茄 (植 物名实 图考) 图版 163, 4 一 6 苦果 (云南 禄丰、 屏边 ), 苦天茄 (云南 砚山) ,弯 把苦子 (云南 德宏州 ), 细苦子 (云 南思 茅、 西双版 纳), "歌温 喝"、 "傻 里布" (傣语 ), 野海椒 (四 川盐边 ), 丁茄子 (广西 绥渌) ,钉茄 (广 西梧州 ), 袖扣果 (广西 龙州) ,生 刺矮瓜 (广 东信谊 ), 紫花茄 (广州 植物志 ), 鸡刺子 (海 南琼山 ), 黄水荞 (台湾 ) Solanum indicum Linn. (1753) p. p.; Nees (1837) ; Wight (1940~^3)*; Dunal in DC. (1852)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 Hemsl. (1890) ; Levi (1908) ; Bonati in Lecte. (1915) ; Kirtikar et Basu (1918) * ; Ridl. (1923) ; T. Ito (1927) ; Hand.-Mazz. (1936) ; 图鉴 (1974)*. 16a. 剌天茄 var. indicum 有刺 灌木, 高 0.5 — 1.6 米, 小枝, 叶背面 ,叶柄 及花序 均密被 8 — 11 分枝 长短不 相等的 具 柄星状 绒毛。 小枝 褐色, 密被 尘土色 渐老逐 渐脱落 的星状 绒毛及 基部宽 扁的淡 黄色钩 刺, 钩刺长 4 一 7 毫米, 基部宽 1.5 — 7 毫米, 被星状 绒毛, 先端 弯曲, 褐色。 叶 卵形, 长 5—7 (一 11) 厘米, 宽 2.5— 5.2 — (8.5) 厘米, 先端钝 ,基部 心形, 截形或 不相等 ,边缘 5 — 7 深裂或 成波状 浅圆裂 ,裂 片边缘 有吋又 作波状 浅裂, 叶面被 具柄、 分枝的 星状短 绒毛, 背面 灰绿, 密被 星状长 绒毛, 常 在中脉 及侧脉 的两面 具有长 2 — 6 毫米 的钻形 皮刺, 侧脉 在每边 
茄 科 579  V 图 版 163  1 一 2. 水菊 Solanum torvuin Swartz, 1. 花枝 :2.果。 3. 红 Solatium integrifolium Poir., 果。 4 一 6. 刺 天 35B Solanum lndicum Linn., 4. 花果枝 :5. 果: 6. 花冠展 幵。 7 — 11. 乳范 Solanum mammosum Linn.. 7. 植 株上部 :8. 果 :9. 花萼 及雌蕊 :10. 种子 :11. 茎 上毛。 
580  云南 植物志  3—4 条; 叶柄长 2 — 4 厘米, 密被星 状毛及 皮刺, 很少 不具。 蝎尾伏 花序腋 外生, 长约 3.5 — 6.5 厘米, 总 花梗长 2 — 8 毫米, 花柄长 1.5 — 2 毫米, 密被星 伏绒毛 及钻形 皮刺; 花蓝 紫色, 直径约 2 厘米, 萼 杯状, 长约 4—6 毫米, 裂片 卵形, 端尖, 外面 密被星 状绒毛 及细小 皮刺, 内面仅 顶端被 星状毛 ,花冠 辐状, 筒 部长约 1.5 毫米, 隐于 萼内, 冠檐约 13 毫米, 深 5 裂, 裂片 卵形, 长约 8 毫米, 外面密 被星状 绒毛, 内面 疏被星 状绒毛 或偶有 与外面 的毛被 相似;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筒 喉部, 花 丝长约 1 毫米, 花药长 约为花 丝长的 7 倍, 顶孔 向上; 子房长 圆形, 具棱, 顶端 被星状 绒毛, 花柱 长约. 8 毫米, 下部 被星状 绒毛。 浆果 球形, 光亮, 成熟吋 橙 红色, 直径约 1 厘米。 种子淡 黄色, 近 盘&, 直径约 2 毫米。 全 年开花 结果。 除滇东 北外几 全省均 有分布 ,常见 于海拔 180 — 1700 (—2800) 米的 林下, 路边, 田边 荒地, 在干 燥灌木 丛中有 吋成片 生长。 四川、 贵州、 广东、 广西、 福建、 台湾 也有。 广 泛分布 在热带 印度, 缅甸, 中南 半岛南 至马来 半岛, 东至菲 律宾。 全草入 药可清 肝明目 ,消炎 止痛, 叶和 姜汁可 止吐, 果含龙 葵碱, 有毒。 16b. 白花 剌天茄 var. indicum forma album C. Y. Wu et S. C. Huang, f. nov. A var, indicum forma indicum differt floribus a Ibis. 云南 砚山, 海拔 1100 米, 王启无 85018 (模式 ), 分布于 两广。 与刺天 茄的区 别为花 白色。 16c. 弯柄 剌天茄 var. recurvatum C. Y. Wu et S. C. Huang 变 种与刺 天茄的 区别在 于叶面 被不等 长分枝 的星状 绒毛, 花冠不 作辐状 5 深裂, 花药 长圆形 ,果柄 短而向 下弯。 见 于云南 河口、 思茅、 西双版 纳海拔 1100 — H50 米的疏 林中, 沟谷湿 润处及 村边路 旁。 17. 苦剌 (云南 西畴) 图版 I 64 , 1—2 Solanum deflexicarpum C. Y. Wu et S. C. Huang 小灌木 ,高 1 米 左右, 小枝, 叶柄, 叶面 及花序 均被有 (3)— 5 — 9 不等长 分枝的 具短柄 或无柄 的星状 绒毛。 小枝 棕褐色 间或具 1 一 2 个 长不及 1 毫 米的小 皮刺。 上部叶 卵形, 假 双生, 大小不 相等, 长 5.5 — 10.5 厘米, 宽 4 一 8.5 厘米, 先端 锐尖, 基部 截形, 宽楔形 至两侧 不相等 ,边缘 5 — 7 浅裂, 裂片钝 ,叶面 被分枝 不等长 的星状 絨毛, 背面毛 被较叶 面为密 ,侧 脉每边 3 — 4 条; 叶柄长 1.5 — 2.5 厘米, 密被星 状毛。 蝎尾状 花序腋 外生, 长约 2 厘米, 无 总花梗 ,花 序轴长 1.5—1.8 厘米, 具花约 10 朵左右 ,花 梗长约 4 一 5 毫米; 花 白色, 直径约 1.5 厘米, 萼钟形 ,长约 4 毫米, 毛被与 小枝上 的相同 ,裂片 卵形, 长约 1.5 毫米, 端急尖 ,花 冠钟形 ,长约 1 毫米, 冠 檐长约 7 毫米, 裂片 卵状披 针形, 长约 5 亳米, 两面 均在上 部被星 状绒毛 ,花冠 筒长约 2 毫米, 内藏;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筒 喉部, 花 丝长约 1 毫米, 花 药长约 4 毫米, 顶孔 向上, 子房近 卵形, 顶 端被星 状毛, 花 柱长约 7 毫米, 除柱 头以下 1 毫米 外全部 被白 色星状 绒毛。 果 序长约 3 厘米, 上部 的果多 败育, 下面具 成熟果 4 一 5 枚, 果 柄长约 1 厘米, 花 后向下 弯曲。 浆果 球形, 光亮 下垂, 直径约 1 厘米; 种子 盘状, 暗 黄色, 直径约 2 毫 米。 花期 秋末, 花 后随即 结果。 
图 版 164 1 一 2- 苦刺 Solarium deflexicarpum C. Y. Wu et S. C. Huang, 】• 植株 上部: 2. 叶背面 毛 3. 牛茄子 Solatium surattense Burm. f. 植株上 部。 
582  云南 植物志  见于西 畴海拔 1500 米的 路旁。 18. 雪山茄 图版 165, 1—7 Solanum nivalo-montanum C. Y. Wu et S. C. Huang (1978)*. 直立小 灌木, 高约 0.5 — 0.7 米。 小枝, 叶背面 及花序 均被具 柄星状 绒毛, 小枝深 褐色, 幼吋 密被星 状毛, 渐老逐 渐脱落 ,具 皮刺, 皮刺土 黄色, 长 3 — 7 毫米, 基部宽 1 一 4 毫米, 先 端褐 黄色, 弯曲, 基部 宽扁, 被星 状毛。 叶卵形 ,长 6 — 10 厘米, 宽 5.5 — 8 厘米, 先端尖 ,基 部戟形 或稍不 相等, 边缘 5 — 7 半裂, 裂片近 卵形, 又作 三角状 齿裂, 叶 面被具 短粗柄 的星状 绒毛, 背面被 具长柄 及短柄 的星状 绒毛, 侧 脉每边 3 — 4 条, 在两 面均具 钻形细 皮刺; 叶柄 长约 2 — 4 厘米, 具直或 微弯的 皮刺。 聚伞 花序腋 外生, 长约 6 厘米, 总 花梗长 2—3 毫米, 花 梗长约 1.3 厘米; 萼杯状 ,外面 密被具 柄星状 毛及稀 少的细 直刺, 内面 疏被星 状毛; 花冠 亮 紫色, 直径约 1.8 厘米, 外面 被星状 绒毛, 裂片 在内面 顶端疏 被星状 绒毛, 花冠筒 隐于萼 内, 长约 2 毫米, 冠 檐长约 12 毫米, 裂片 卵状披 针形, 长约 8 毫米, 宽约 3—4 毫米; 雄蕊于 花冠 筒喉部 着生, 花丝 长不及 1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约为花 丝长的 7 倍, 顶孔 向上; 子房 卵形, 直径约 1.5 毫米, 顶端 被星状 绒毛, 花 柱长约 7 毫米, 被星状 绒毛。 浆果 圆形。 5 月 开花。 产凤庆 ,生 长于大 雪山的 密林边 缘海拔 2100 米。 19. 红茄 图版 163, 3 Solanum integrifolium Poir. (1786) ; Dunal in DC. (1852) ; Bailey (1929—30). 草本, 高 0.7 米, 茎、 叶背面 、叶柄 及花梗 均被无 柄或具 柄的星 状绒毛 ,小枝 黑褐色 ,毛 被逐渐 脱落, 具 稀疏的 浅黄色 皮刺, 皮刺 锐尖, 先 端深黄 褐色, 基部淡 黄色, 宽扁, 直或微 弯, 长约 2 — 5 亳米, 上部 叶常假 双生, 大小不 相等, 叶片 卵形至 长圆状 卵形, 长 10 — 20 厘 米, 宽 6 — 14 厘米, 先 端渐尖 或钝, 基部不 等称, 边缘作 不规则 的波状 深裂, 裂片三 角形, 叶 面被单 毛及分 枝较少 的星状 绒毛, 背面 密被分 枝较多 的星状 绒毛, 中 脉在两 面均密 被星状 毛及稀 疏的钻 形皮刺 ,侧 脉每边 4 一 7 条, 稀具细 小皮刺 ;叶 柄长约 2 — 7 厘米, 具与 中脉相 似的 皮刺, 花序腋 外生, 单一或 分枝, 花在 上部较 密集, 花 梗长约 5 — 12 毫米, 具 有长约 0.5 -2 毫米的 皮刺, 花 5 数, 但经栽 培后常 6 — 9 数, 萼钟形 ,外 面被星 状毛, 萼 筒上具 细小皮 刺, 萼稍不 相等, 卵形至 卵状披 针形, 先端 急尖, 反卷, 花冠 白色, 略带 紫晕, 星形或 近星状 辐形, 直径约 1.5 — 2.5 厘米, 两面均 被星状 绒毛, 花冠筒 长不到 1 毫米, 冠 檐长约 6 . 5 毫 米, 瓣片披 针形, 长约 6 毫米, 花 丝长约 0. 6 — 1 毫米, 无毛, 花药披 针状楠 圆形, 长 4 一 5 毫 米, 两端 凹缺, 孔顶生 ,子 房近圆 球形, 直径约 2.5 — 3 毫米, 4 一 8 室, 下部 光滑, 上部 密被星 状毛, 花柱 直立, 长约 5.5 — 7.5 毫米, 被具柄 星状毛 ,柱 头钝, 2 — 4 浅裂。 浆 果橙黄 色或猩 红色, 圆形, 顶基 压扁, 直径约 1.5 — 2 厘米 (栽培 的可达 3. 7 — 4 .6 厘米) 具 4 — 6 沟棱, 每稜 上又往 往有一 浅沟。 种子 肾形, 淡 黄色, 直径约 2—3.5 X 2 — 3 毫米, 具细 网纹。 昆明及 西双版 纳海拔 1200 — 1800 米均见 栽培。 我国 河南嵩 县海拔 350 米 也有。 果实形 色奇异 ,可供 观赏。 20. 牛茄子 图版 164, 3 番鬼茄 (广 东连山 ), 大颠茄 (广 东宝安 ), 颠茄子 (广 东大埔 ), 牛茄子 (广东 琼山) ,颠茄 Solanum surattense Burra. f. (1768); 图鉴 (1974)*. 
图 版  1_7. 雪山茄 S。| a , 1Um mvalo-montanum C. Y. Wu.et S. C. Huan K 1 ffiMJ*. 2 tt. ? ttiss^-^ 蕊 :4. 花冠 展开; 5. 叶上 面毛; 6 . 叶下 面毛; 7 . 叶柄 上毛。 ang ' !,花 果枝' 2 '花' 3 ' 花萼展 开不雌 
584  云 南植物 志  S. aculeatissimum Jacq. (1786)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 Ridl. (1923) ; Merr. (1927), (1934) ; Chun (1933); Rehd. (1935) ; S. cUiatum Lam. (1793) ; 8. bodinieri Levi, et Vant. (1908) ; 8. cavaleriei Levi, et Vant. (1908). 直立草 本至亚 灌木, 高约 30 — 60— (100) 厘米, 植 株除茎 而外均 被具节 的纤毛 及淡黄 色 直刺, 枝无毛 或被极 稀疏的 纤毛, 直刺长 1 一 5 亳米, 纤 毛长约 3 — 5 毫米。 叶阔 卵形, 长 5—10 厘米, 宽 4—11 厘米, 先端 短尖至 渐尖, 基部 心形, 边. 5— 7 浅裂或 深裂至 中部, 裂 片三 角形或 卵形, 边缘浅 波状, 上面被 稀疏的 纤毛, 下面纤 毛在脉 上分布 稀疏, 在边 缘较浓 密, 侧脉与 裂片数 相等, 位于每 一裂片 的中部 脉上具 直刺; 叶柄粗 壮, 长 2 — 5 厘米, 具纤毛 及较 长大的 直刺。 聚伞 花序腋 外生, 短而 少花, 长约 2 厘米, 1 一 4 朵花, 花梗具 细直刺 ;萼 长约 5 毫米, 直径约 8 毫米, 外面具 直刺及 纤毛; 花冠 白色, 筒部隐 于萼内 ,长约 2.5 毫米, 檐部 裂片披 针形, 长约 1.1 厘米, 宽约 4 毫米, 端尖; 花 丝长约 2.5 毫米, 花 药长为 花丝的 2.4 倍, 子房 球形, 无毛, 花柱 长于花 药而短 于花冠 裂片, 无毛; 柱头 头状。 浆果扁 球形, 直 径约 3.5 厘米, 初为绿 白色, 成 熟后橙 红色, 果柄长 2 — 2.5 厘米, 具细 直刺; 种子干 后扁而 薄, 边缘 刺伏, 直径约 4 毫米。 见 于云南 西畴及 勐罕, 喜生于 350 — 1180 米的疏 林荫处 及灌木 丛中。 我国江 南各省 及辽 宁也有 分布。 果 有毒, 但色彩 鲜艳, 可供 观赏。 所含龙 葵碱, 可作 药用。 21. 乳茄 图版 163, 7—11 Solanum mammosum Linn^(1753), (1762) ; Dunal in DC. (1852). 草本, 高约 1 米, 茎被短 柔毛及 扁刺, 小枝被 具节长 柔毛、 腺毛及 扁刺, 刺蜡 黄色, 光 亮, 基部淡 紫色, 钻形, 直或 略弯。 叶卵形 ,长宽 5 — 10 厘米, 常 5 裂, 有吋 3 — 7 裂, 裂片浅 波状, 先端尖 或钝, 基部 微凹, 两面密 被长而 平贴发 亮的长 柔毛, 侧脉 3 — 7 条, 具黄 色细长 的 皮刺; 叶柄长 2.5 — 8 厘米, 被长 柔毛, 腺毛及 皮刺。 蝎尾状 花序腋 外生, 被有 与枝、 叶相似 的毛被 ,通常 3 — 4 花, 总花梗 极短, 无刺, 花 梗长约 5—10 毫米, 萼浅 杯状, 外面被 具节长 柔毛及 腺毛, 5 深裂, 裂片 卵状披 针形, 端 渐尖, 花冠紫 堇色, 筒部隐 于萼内 ,长约 1.5 毫米, 冠檐 5 深裂, 裂片 长圆状 线形, 长 20 — 22 亳米, 宽 4 毫米, 端渐尖 至急尖 ,外 面被长 柔毛, 内面 无毛, 边缘 膜质具 缘毛; 雄蕊几 等长, 花 丝长约 1 亳米, 花药 长圆状 锥形, 上部 延长, 顶 孔向上 ;子房 无毛, 卵状 渐尖, 长约 5 毫米, 花 柱长约 3 毫米, 柱头浅 2 裂。 浆果倒 梨形, 长 4.5-5 厘米, 外面土 黄色, 内面 白色, 具 5 个 乳头伏 凸起, 种子黑 褐色, 近圆形 压扁, 直径约 3 毫米。 花果期 ,秋 夏间。 云南植 物研究 所及云 南热带 植物研 究所有 栽培。 广东、 广西 亦引种 成功。 原产 美洲。 果的形 状奇特 ,美丽 ,多栽 培以供 观赏。 植株 含有龙 葵碱。 22. 喀西茄 图版 166, 1—3 添钱果 (云南 易门, 天茄 果之讹 ), 狗茄子 (云 南景东 ), 苦颠茄 (云 南文山 )," 阿公" (哈 尼语 ), 苦天茄 (云南 红河州 ), 黄 角刺, 刺天茄 (云 南楚雄 ), 批修果 (云 南大理 ), 骨碎补 (云 南 罗平) Solanum khasianum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 Prain (1896). 直立草 本至亚 灌木, 高 0.5 — 2 米, 茎、 枝、 叶及 花柄多 混生黄 白色具 节的长 柔毛、 短柔 
茄 科 585  毛、 腺毛 及淡黄 色基部 宽扁的 皮刺, 刺长 2—15 毫米, 宽 1 一 5 毫米, 基部暗 黄色。 叶阔卵 形, 长 6 — 15 厘米, 宽约与 长相等 ,先端 渐尖, 基部 戟形, 边缘 5 — 7 深裂, 裂 片边缘 又作不 规则的 齿裂及 浅裂; 叶面毛 被沿脉 更密, 背面除 被有与 叶面相 似的毛 被外还 被有稀 疏分散 的星 状毛; 侧脉与 裂片数 相等, 其上 着生长 5 — 15 亳 米基部 宽扁的 皮刺; 叶 柄长约 为叶片 之半。 蝎尾状 花序腋 外生, 短而 少花, 单 生或具 2 — 4 朵花; 萼 钟形, 直径约 1 厘米, 裂片长 圆状披 针形, 长约 5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外面具 细小的 皮刺及 纤毛, 边 缘的纤 毛更长 而密; 花冠 筒隐于 萼内, 长约 1.5 亳米, 冠檐 白色, 裂片披 针形, 长约 14 毫米, 宽约 4 毫米;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筒 喉部, 花 丝长约 1.5 毫米, 花 药长约 7 毫米, 在顶端 延长, 顶孔 向上, 子房 球形, 被微 柔毛, 花 柱长约 8 毫米, 无毛。 浆果 球形, 直径约 2 — 2.5 厘米, 初吋绿 白色具 绿色 花紋, 成 熟后淡 黄色; 种 子近倒 卵形, 扁平, 直径约 2.5 亳米。 花期 春夏, 果 熟期冬 季。 云 南除东 北及西 北部外 均有, 喜生于 沟边、 路旁、 灌丛、 荒地、 草坡 或疏林 中海拔 1300— 2300 米。 广西 亦偶有 发现。 印 度喀西 山区有 分布。 叶治小 儿惊风 ,果治 牙痛、 根配伍 治麻疯 ,叶及 果使疮 毒出头 ,果皮 治风湿 、跌打 疼痛、 神经性 头痛、 胃痛、 牙痛、 乳 腺炎、 腮腺 炎等。 果 实含索 拉索丁 (Solasodine) 是合成 激素的 原料。 23. 毛茄 图版 167, 3—6 大叶 毛刺茄 (广西 ), 毛茄树 (广东 ), 大 样颠茄 (海 南儋县 ), 羊不食 Solanum ferox Linn. (1762) ; Dunal (1813) ; Wight (1848) ; Dunal in DC. (1852) ; Benth. (1861) ; Kurz (1877) excl. var.;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 Hemsl. (1890) ; Bonati in Lecte. (1915) ; Ridl. (1923). S. lasiocarpum Dunal var. velutinum Callery et Gaudieh. (1836 一 37) ; Dunal in DC. (1852) ; 8. immane Hance (1852—53). 草 本至亚 灌木, 高 1 一 1.5 米, 小枝、 叶、 花 序及果 实均密 被淡黄 色具节 的长硬 毛及具 柄星状 硬毛及 皮刺, 皮刺 钻形、 土黄色 、基部 褐色, 宽扁、 长 1 一 8 毫米。 小枝尘 土色, 被具短 柄的星 状毛及 皮刺。 叶质 地厚, 卵形, 长 10 — 20 厘米, 宽 8 — 18 厘米, 先端 短尖, 基部截 形、 戟形或 近心形 ,有吋 两边不 相等, 边缘有 5 — 11 个正 三角形 深波状 裂片、 裂片边 缘有吋 有 1 一 2 个 浅齿, 毛被 在叶面 较薄, 多被长 硬毛及 无柄星 状毛, 在背面 稍厚, 多被具 短柄的 星状毛 ,侧脉 与裂片 同数, 在 两面均 着生疏 稀的细 直刺; 叶柄长 3 — 5 厘米。 蝎毛状 花序腋 外生, p 花, 长约 1.5 — 2 厘米, 总花 梗长约 3—10 毫米, 花 梗长约 10 亳米; 萼 杯伏, 直径约 1.5 厘米, 外面密 被具柄 星状毛 ,裂片 卵状披 针形; 花冠 白色, 筒 部隐于 萼内, 长约 1 毫米, 冠 檐长约 B 毫米, 裂片 卵状披 针形, 长约 1 厘米, 外 面被星 状毛; 雄蕊近 无柄, 花药 顶端延 长, 卵状 渐尖, 长约 8 亳米; 子房近 卵形, 中 部以上 被星状 硬毛, 花柱长 9 毫米, 无毛。 浆果 球形, 直径约 2 厘米或 稍大, 外面密 被黄土 色分枝 不相等 的星状 硬毛; 种子 扁平, 黑 褐色, 直径约 2 毫米。 花期 夏秋, 果熟期 冬季。 产云 南南部 及东南 部海拔 2 2 — 1000 米的 沟谷湿 润地、 灌丛中 、路旁 、疏 林或密 林下, 砂 砾干燥 地也有 生长。 我国 广西、 广东、 台湾 均有。 印度, 中南 半岛, 印度尼 西亚的 爪哇及 菲律 宾也有 分布。 
586  云南 植物志  全 株可治 跌打、 疝气。 24* 剌苞茄 图版 167, 1 一 2 Solanum barbisetum Nees (1837) ; Dunal in DC. (1852)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草 本至亚 灌木, 高约 1 米, 小枝、 叶 柄及花 梗均密 被分枝 5 — 9 具柄或 无柄的 星状毛 (其中 1 分 枝往往 较其他 的长) 及刺状 长柄的 星伏毛 与基部 宽扁的 皮刺。 叶 双生, 卵圆形 至椭 圆形, 长约 16 — 24 厘米, 宽约 12 — 19 厘米, 先端 短尖, 基部 楔形, 叶面 被不相 等分枝 的 星状毛 (其中 1 分枝特 长), 倒伏, 背面 亦被星 状毛, 唯中央 1 分枝 长而稍 直立, 叶缘有 10—14 个 三角形 浅裂, 侧 脉每边 7 — 8 条; 叶 柄长约 4.5 — 6 厘米。 蝎尾状 花序腋 外生, 延 长, 约 5 — 10 厘米, 总花 梗长约 2 厘米, 花 梗长约 5 毫米; 花冠 蓝色, 直径约 1.5 厘米, 萼 钟形, 外面 毛被与 小枝的 相同, 唯刺 状长柄 的星状 毛较多 而密, 且间 杂有具 长柄不 相等分 枝的星 状毛; 花冠筒 部隐于 萼内, 约长 1.5 毫米, 冠檐长 8.5 毫米, 裂片披 针形, 端尖, 长约 7 毫米, 外面 密被星 状毛, 内面仅 尖端疏 具星伏 绒毛;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筒 喉部, 花丝 长不及 1 毫米, 花药 在顶端 延长, 顶孔 向上; 子房 卵形, 直径约 1.5 毫米, 花 丝长约 9 毫米。 浆果圆 球形, 直径约 1.2 厘米, 绝大部 分包被 于一增 大膜质 的宿萼 之内, 宿萼 外面被 有与叶 柄相同 的毛 被及细 皮刺。 种子 盘状, 直径约 2.5 毫米。 花期 夏季。 见 于云南 景洪、 勐仑、 澜沧等 地海拔 700 — 1300 米的 山地、 水边、 山谷潮 湿地及 灌木丛 中。 孟加拉 国至印 度东北 部及缅 甸也有 分布。 25. 膜萼茄 图版 166, 7 — 9 Solanum griffithii (Prain C. Y. Wu et S. C. Huang (1978). S. &ar&?'se 力 M?n Nees var. griffithii Prain (1896) ; Potting, et Prain (1896). 草本至 亚灌木 ,高达 1 米, 除叶 面外, 小枝、 叶背面 、叶柄 及花梗 均密被 具柄星 伏毛。 小 枝尘 土色, 具稀 疏的细 皮刺, 刺钻形 ,基部 宽扁。 叶卵 形至倒 卵状橢 圆形, 长 5 — 15 — (19) 厘米, 宽 4— 10 — (16)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 部钝或 楔形, 偏斜, 边缘 6 — 8 三 角状浅 裂或波 状, 叶面被 较背面 稀薄的 具柄星 状毛, 毛 的中间 一分枝 稍长, 背面密 被灰白 色具短 柄的星 伏毛, 正 中的一 分枝长 或无, 脉 上的毛 被较密 且具细 皮刺, 侧 脉每边 7 — 8 条; 叶柄长 2 — 5 厘米。 蝎尾状 花序腋 外生, 长约 4 厘米, 总 花梗长 4 一 5 毫米, 花梗 最长达 1 厘米, 均具 细小 皮刺, 花 白色, 直径约 1.5 厘米, 背面密 被与叶 背面相 同的毛 被及硬 毛状细 皮刺, 萼筒 长约 1 毫米, 条裂片 线形, 长约 4 毫米, 两面 均被星 状毛; 花冠近 阔钟状 ,筒 部长约 1 毫米, 冠 檐长约 8 亳米, 裂片披 针形, 长约 6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花 药顶端 延长, 卵状 渐尖, 顶 孔向上 ;子房 卵形, 无毛, 直径约 1 毫米, 花柱 丝状, 长约 9 亳米, 无毛, 柱头 头状。 浆果球 形, 直径约 1.2 厘米 (未成 熟), 无毛, 为宿存 膜质萼 所包, 宿萼外 面星伏 毛脱落 或否, 刺细 小而 弯曲。 种子 盘状, 直径约 2.5 毫米。 花果期 4 一 10 月。 产云南 景洪、 勐 仑海拔 260 — 900 米的 路旁、 灌丛中 及石灰 山上。 印度 及缅甸 卡钦邦 也有 分布。 26. 蒜芥茄 图版 166, 4— 6 Solanum sisymbriifolium Lam. (1793) ; Dunal in DC. (1852) ; Bailey (1929— 30). 
图 版 166 1—3. 喀西茄 Solanum khasianum C. B. Clarke, 1. 果枝; 2. 叶一 部分; 3. 茎一 部分 • 4—6. 蒜芥茄 Solanum sisymbriifolium Lam" 4. 果枝; 5. 叶一 部分; 6. 茎一 部分。 7— 9. 膜萼茄 Solanum B riffithii (Prain)C. Y. Wu et S.C. Huang, 7. 果枝 :8. 叶一 部分 :9. 茎一 部分。 
588  云南 植物志  一年生 草本, 茎、 叶、 花 序及萼 外面均 被长柔 毛状腺 毛及黄 色或橙 色钻形 皮刺, 长 2 — 10 毫米, 直而 针尖, 小枝 粗壮。 叶长 圆形或 卵形, 长 4— 10 — 14 厘米, 宽 2.5 — 5 — 8 厘米, 羽状深 裂或羽 状半裂 ,裂片 又作羽 状裂或 齿裂, 在两面 均被长 柔毛状 腺毛及 沿中脉 及侧脉 着生 尖而直 的皮刺 •, 叶 柄长约 1.5~4 厘米, 被较 叶片上 粗壮的 皮刺。 蝎尾 状花序 顶生或 腋外 生或对 叶生, 总花 梗长约 3 厘米, 花 梗长约 1.5 厘米, 具 4 一 5 毫 米长, 排列稀 疏的皮 刺; 萼 杯状, 裂片 卵状披 针形, 长约 5 毫米, 宽 2 亳米, 少刺或 无刺; 花冠 星形、 亮紫 色或白 色, 直径约 3.5 厘米, 筒部隐 于萼内 ,约长 1 毫米, 冠 檐长约 1.6 厘米, 裂片 卵形, 瓣 间以花 瓣间膜 相连, 无毛 或在外 面被疏 柔毛;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筒 喉部, 花 丝长约 1 毫米, 无毛, 花 药卵状 披针形 、基部 心形, 端尖, 约长 9 毫米, 顶孔 向上; 子房近 卵形, 被微 柔毛, 直径约 2 毫米; 花柱 丝状, 长约 1.2 厘米, 无毛, 柱头 绿色, 端 2 浅裂 或裂不 明显。 浆果近 圆形, 成熟 后朱 红色, 直径约 2 厘米或 更长, 几为 密被细 皮刺的 膨大的 宿萼所 包被。 种子 肾形, 淡黄 色, 长约 2 — 5 毫米。 昆明植 物所有 栽培, 部分 巳沦为 野生。 广 东也有 栽培。 原产 南美。 除 冬季外 几全年 均开花 结果。 27. 黄果茄 图版 167, 7— 8 大 苦果、 野茄果 (云南 河口) ,磨 莫仔荞 (云 南禄劝 ), 刺天果 (四川 金阳) ,黄果 珊瑚、 马 刺 (四川 ) Solanum xanthocarpum Schrad. et Wendl. (1795) ; Dunal in DC. (1852)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excl. syn. S. armatum R. Br.; Hemsl. (1890) ; Levi. (1908) ; Bonati in Lecte. (1915) ; Bitter (1923) ; Hand.-Mazz. (1936). 直立 或匍旬 草本, 高 0.5 — 1 米。 植 物体各 部均被 7 — 9 分枝的 星状绒 毛并密 生细长 的针 状皮刺 除幼嫩 部分外 星状毛 被逐渐 脱落而 变稀疏 ,刺长 0.5 — 1.8 厘米, 先端 极尖, 基 部 间或被 有星状 绒毛。 叶卵形 至圆形 ,长 4 一 6 厘米, 宽 3 — 5 厘米, 先 端钝或 渐尖, 基部近 心形或 偏斜, 边 缘通常 5 — 9 裂 或羽状 深裂, 裂片边 缘波状 ,两 面均被 星状短 绒毛, 中脉及 侧 脉的两 面均着 生尖锐 的针状 皮刺, 侧脉与 裂片数 相等; 叶柄长 2—2.5 厘米。 聚 伞花序 腋 外生, 通常 3 — 5 花, 花冠蓝 紫色, 直径约 2 厘米, 萼 钟形, 直径约 1 厘米, 外面被 星状短 绒毛 及针状 皮刺, 裂片长 圆形, 先端骤 渐尖, 花冠 辐状, 筒 部隐于 萼内, 长约 1.5 亳米, 冠檐 长约 1.3 — 1.4 厘米, 裂瓣 卵状三 角形, 长 6—8 亳米, 两面 被星伏 绒毛; 雄 蕊长约 9 毫米, 花 药 约为花 丝长的 8 倍; 子房卵 圆形, 直径 2 毫米, 顶部疏 被星状 绒毛, 花 柱长约 1 厘米, 被 极稀疏 的绒毛 及星状 绒毛, 柱头 截形。 浆果 球形, 直径约 I. 3 — I. 9 厘米, 初 吋绿色 并具深 绿色 条纹, 成熟后 变为淡 黄色; 种子近 肾形, 扁平, 直径约 1.5 毫米。 花期: 冬至 夏季, 果 熟期: 夏季。 见 于我省 河口、 蒙自、 元江、 元谋、 禄劝、 巧 家海拔 I 25 — 88 米地区 ,个 别也上 达到海 拔 1100 米, 喜生 于干热 河谷沙 滩上。 我国 湖北、 四川、 广东 及台湾 也有。 广 泛分布 于热带 亚洲 (阿 拉伯 地区, 印度, 斯里 兰卡, 马 六甲, 越南, 泰国) 澳洲及 波里尼 西亚而 到日本 南部, 在 东部非 洲成为 杂草。 果实可 提取索 拉索丁 (Sdasodine), 是合 成激素 的理想 原料, 其 含量在 1 % 左右。 
茄  科  589  图 版 167 1—2. 刺苞茄 Solanum barbisetum Nees, 1. 花序; 2. 毛。 3— 6. 毛笳 Solanum terox Lirm" 3. 叶; 4. 花枝: 5. 果; 6. 毛。 7— 8. 黄果茄 Solanum xanthocarpum Schrad. et Wcndk. 7. 花 果枝; 8. 叶背 面毛。 9—11. 野茄 Solanum coagulans Forsk., 9. 花枝: 10. 叶 背面毛 : 11 . 果。  ./■ ■, — U 
590  云南 植物志  28. 野茄 图版 167,9一11 黄天茄 (云南 勐仑) ,丁茄 (广 东徐闻 ), 衫钮果 (海 南岛) Solanum coagulans Forsk. (1775) ; Delile (1812) ; Dunal in DC. (1852)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 Bonati in Lecte. (1915) ; Ridl. (1923). S. sanctum auct. non Linn. : Benth. (1861); 8. incanum auct. non Linn. : Hemsl. (1890) ; Bitt. (1923). 草本至 亚灌木 ,高约 0.5 — 2 米, 小枝、 叶 背面、 叶柄、 花序 均密被 5—9 分枝的 灰褐色 星状 绒毛, 小枝圆 柱形, 褐色, 星状毛 被逐渐 脱落, 皮刺土 黄色, 先端 微弯, 基部 宽扁, 长约 2—4 毫米, 基 部宽约 3 毫米。 叶 在上部 的常假 双生, 大小不 相等, 叶 卵形到 卵状楠 圆形, 长 5—10 (—14) 厘米, 宽 4—7 厘米, 先端 渐尖、 急尖 或钝, 基 部多少 偏斜, 圆形、 截 形或近 心形, 边缘 5 (—7) 波状 圆裂, 叶面尘 土状灰 绿色, 密被星 状绒毛 ,背面 灰绿色 ,密被 分枝较 长的星 状绒毛 ,在中 脉及侧 脉的两 面均具 细皮刺 ,侧 脉每边 3~4 条, 有吋无 皮刺; 叶柄长 约 1 一 3 厘米, 密 被星状 绒毛及 皮刺, 后 来星状 毛逐渐 脱落。 蝎尾伏 花序腋 外生, 长约 2.5 厘米, 总花梗 短或近 于无, 能孕花 较大, 单独 着生于 花序的 基部, 花 梗长约 1.7 厘米, 花后 下垂, 不孕花 蝎尾状 ,与 能孕花 并出, 萼 钟形, 直径约 1—1.5 厘米, 外 面密被 星状绒 毛及细 皮刺, 内面仅 裂片先 端被星 状毛, 萼片披 针形, 长约 5 毫米; 花 冠辐状 星形, 紫 蓝色, 长约 1.8 厘米, 直径约 3 厘米, 花冠 筒长约 3 毫米, 冠檐长 1.5 厘米, 裂片宽 三角形 ,长 宽均约 1 厘米, 中 以花瓣 间膜相 连接, 外面在 裂片中 央部分 被星状 绒毛, 内面 仅上部 被较稀 疏的星 状 绒毛;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筒 喉部, 花 丝长约 1.5 — 1.8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基 部心形 到先端 渐狭, 约 为花丝 长度的 3 倍, 顶孔 向上; 子房 卵形, 柱头 头状。 浆果 圆形, 无毛, 直径约 2 — 3 厘米, 成熟吋 黄色, 果 柄长约 2.5 厘米, 顶端 膨大; 种子扁 圆形, 直径约 2 毫米, 外 面具网 纹。 花期 夏季, 果秋冬 成熟。 产 云南西 双版纳 (勐海 、景洪 、勐腊 )、 河口、 耿 马等地 区海拔 180 — 1100 米的灌 丛中或 缓坡 地带。 我国 广西、 广东 及台湾 也有。 广布 于阿拉 伯地区 至印度 西北部 以及越 南而至 新 加坡。 29. 茄 (梁沈 约诗, 齐民 要术) 矮瓜 (广州 ), 吊菜子 (广东 梅县) ,落苏 (本草 拾遗, 江苏南 部), 紫茄、 茄子、 白茄 Solanum melongena Linn. (1753) ; Dunal in DC. (1852)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 Bonati in Lecte. (1919); Liu (1927) ; Hand.-Mazz. (1936). 8. esculentum Dunal in DC. (1852) ; Gilg in Engl. (1904) ; Levi. (1908) ; 8. melongena Linn. var. esculentum (Dunal) Nees (1837) ; 8. melongena Linn. var. serpentinum Bailey. (1929 ― 30) ; 8. melongena Linn. var. depressum Bailey (1929 一 30). 分枝草 本至亚 灌木, 高可达 1 米, 小枝, 叶柄及 花梗均 被平贴 或具柄 的星状 绒毛, 小枝 多为 紫色, 野生的 往往有 皮刺, 毛 被逐渐 脱落。 叶卵形 至长圆 状卵形 ,长 8 — I 8 厘米, 宽 5 -11 厘米, 先 端钝, 基部 两侧不 相等, 边缘浅 波状或 深波状 圆裂, 叶 面疏被 短而平 贴的星 状绒毛 ,背面 密被长 而平贴 的星状 绒毛, 侧 脉每边 4 一 5 条, 与 中脉在 两面均 被星状 绒毛, 野生种 的中脉 及侧脉 在两面 均具小 皮刺; 叶 柄长约 2~4.5 厘米, 野 生的具 皮刺。 能孕花 单生, 花 梗长约 1 一 1.8 厘米, 毛被 较密, 花后常 下垂, 不孕花 花序蝎 尾状与 能孕花 并出; 萼 
茄 科 591  近 钟形, 直径约 2.5 厘米或 稍大, 外 面密被 与花梗 相似的 星状绒 毛及小 皮刺, 萼片披 针形, 先端 锐尖, 内面疏 被星状 绒毛; 花冠 筒长约 2 毫米, 冠 檐长约 2 厘米, 裂片三 角形, 长约 1 厘米; 雄蕊着 生于花 冠筒的 喉部, 花 丝长约 2.5 毫米, 花 药长约 7.5 毫米; 子房 圆形, 顶端密 被星 状毛, 花 柱长约 4 一 7 毫米, 中 部以下 被星状 绒毛, 柱头具 浅裂, 果的形 状大小 变异极 大。 本种因 经长期 栽培的 结果, 致使花 的颜色 ,果的 形状、 颜色均 有极大 的变异 ,花 有白色 及 紫色, 果有长 、圆 各形状 及白、 红、 紫 诸色。 一种 果圆形 而供食 用的为 var. esculentum Nees, —种 长形而 基部弯 扭的为 var. serpentinum Bailey 云南及 我国各 地均有 栽培, 原 产亚洲 (?) 热带, Sendtner 认 为原产 阿拉伯 地区。 我国 隋 吋大业 拾遗记 呼茄子 为昆仑 紫瓜, 足证来 自热带 亚洲。 果可供 蔬食, 根、 茎入药 治风湿 瘫痪, 尿白、 便血, 外搽治 冻疮; 根可治 关节炎 及小儿 麻 痹症, 花可治 急性肝 炎等。 13. 红 丝线属 Lycianthes (Dunal) Hassl." 直立 灌木、 亚 灌木, 较少为 匍匐草 本在节 上生不 定根, 小 枝被多 细胞的 单毛或 2 至多 分枝 的树枝 状毛。 单叶 全缘, 较 上部的 叶常假 双生, 大小不 相等。 花序无 总梗, 疏花, 1 一 7 朵 (中 国产的 种类) 最多 20 — 30 朵 (美 洲产的 种类) 着 生于叶 腋内, 萼杯状 钟形, 萼 筒边缘 截形, 通常具 10 齿, 有吋具 5 齿或 完全近 无齿, 齿钻伏 线形, 等长 或稍不 等长。 花 冠辐形 或 星形, 白色、 紫色或 蓝紫色 ,中等 大小, 5 半裂; 雄蕊 5 枚, 着生于 花冠筒 喉部, 花丝短 ,光 滑, 有吋近 等长, 但较花 药短, 花药椭 圆形, 顶孔 开裂, 孔 内向而 偏斜; 子房近 卵形, 2 室, 胚 珠 多数, 花柱 单一, 近 直立, 无毛, 柱头 圆形。 浆 果小, 球形, 红 色或紫 红色, 石细胞 粒不存 在; 种 子小, 多数, 三 角形到 三角状 肾形。 约 180 种, 主要分 布于中 南美, 10 种 产亚洲 东部, 我国有 9 种, 我省有 7 种, 8 变种。 分种 检索表 1 (12) 花 序通常 1 一 7 花, 决 不仅具 1 花。 灌 木至亚 灌木, 茎直立 ,节上 不具不 定根。 2 (11) 花萼具 5 — 10 齿。 3(8) 萼齿 10 枚, 在 幵花结 果吋均 直立, 钻状 线形, 着生 于截形 萼筒的 边缘, 开 花吋长 2 — 5. 5 毫米, 结果 吋长约 2 — 6 毫米; 果柄 较短, 约长 1.2 — 2 厘米。  1) Amshoff 在他的 "Notes on Some S. American Solanaceae" [Acta Botanica Neerlandica 3 (3): 419 ― 420 (1954)J —文 中, 曾提及 Parascopolia Baill. [Hist. Plantes 9: 338 (1888)] . 他说: Bitter 在 其专著 "Die Gaming Lycianthes" [Abh. Naturw. Ver. Bremen 24:292—520 (1919).] 中, 对 Parascopolia Baill. 曾表 示 怀疑, 后来再 经他的 研究, 确证藏 于巴黎 博物馆 该属唯 一的种 P. acapulensis Baill. 的一 切性状 、特 征均与 Lycianthes (Dunal) Hassl. 无异, 但 他还未 来得及 作出订 正即行 去世。 其 后研究 本厲中 有关美 洲种及 亚洲种 的许多 学者, 多沿用 Lycianthes (Dunal) Hassl. —名. Morton [Field Museum of Nat. Hist. Bot. 18:1056 (1938)] 亦 曾采用 此名, 因之 Amshoff 建议最 好暂将 Parascopolia Baill. 作 为一个 废弃名 处理。 兹 亦暂从 Amshoff 的 意见。 
592  云南 植物志  4(7) 萼齿 较短, 在开花 吋长约 2 — 4 毫米, 结果 吋长约 2 — 5 毫米; 花白色 、淡 紫色至 紫色。 5(6) 小枝、 叶 背面、 叶柄、 花梗 及萼的 外面, 密被 淡黄色 单毛及 1 一 2 分 枝的叉 状绒毛 及树枝 状分枝 的 絨毛; 花序 通常具 2 — 3 花, 少 4 一 5 花; 花 白色至 淡紫色 1. 红丝线 L. biflora 6(5) 小枝、 叶背面 、叶柄 、花 梗及萼 的外面 密被淡 黄色伸 张的长 柔毛, 花序 通常具 4 一 6 花; 花 紫色… 2. 滇红 丝线 L.yunnanensis 7(4) 萼齿 较长, 在开花 吋长约 4 一 5. 5 毫米, 在结果 吋长约 5 — 6 毫米, 花白色 ■• 3* 大齿 红丝线 L.macrodon 8(3) 萼齿稍 向四周 伸张, 在 结果吋 常向下 反折, 钻状 线形或 瘤状三 角形, 5-10 枚着 生在截 形边缘 的 下面约 0.5 毫 米处, 结果 吋长约 0.5 — 4 毫米; 果柄 较长, 约 2 — 3 厘米。 9 (10) 萼齿 10, 钻状 线形, 长约 2 — 4 毫米 4. 颐宁 红丝线 L. shunningensis 10(9) 萼齿 5, 瘤状三 角形, 结果 吋长约 0.5—1 毫米 S. 麻栗坡 红丝线 L. marUpoensis 11(2) 萼不 具齿, 萼筒边 缘截形 ,仅 5 脉自萼 筒基部 发出而 在萼筒 的边缘 形成稍 突出的 小凸尖 6, 截 g 红丝线 L. tubtruncata 12( 1 ) 花 序仅具 1 花, 多年生 草本具 匍匐茎 ,常于 节上生 不定根 …… 7. 单花 红丝线 L. lysimachioide. 1. 红丝线 (植 物名实 图考) 图版 168,1 野花 毛辣角 (贵 州独山 ), 衫钮子 (广西 临桂) ,野 灯笼花 (广西 大苗山 县), 野苦 菜猫耳 草, 满天星 、血 见愁、 双花 红丝线 Lycianthes biflora (Lour.) Bitt. (1919). Solarium biflorum Lour. (1790), (1793) ; Dunal (1813) ; Dunal in DC. (1852) ; Hook, et Am. (1841) ; Miquel (1867) ; Hance (1873)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 Hemsl. (1890) ; Levi. (1908) ; Bitt. in Engl. (1919) ; S. calleryanum Dunal in DC. (1852). la. 红丝线 var. biflora 灌 木或亚 灌木, 高 0.5 — 1.5 米, 小枝、 叶下面 、叶柄 ,花梗 及萼的 外面密 被淡黄 色的单 毛及 1 一 2 分枝的 绒毛或 树枝状 分枝的 绒毛。 上部 叶常假 双生, 大小不 相等, 大叶 片椭圆 状 卵形, 偏斜, 先端渐 尖基部 楔形渐 窄到叶 柄而成 窄翅, 长 9— 13 — 15 厘米, 宽 3.5 — 5— 7 厘米; 叶 柄长约 2 — 4 厘米; 小 叶片宽 卵形, 先端短 渐尖, 基部 宽圆形 而后骤 窄下延 到叶柄 而成 窄翅, 长 2.5 — 4 厘米, 宽 2 — 3 厘米; 叶 柄长约 0.5 — 1 厘米, 两种叶 均膜质 全缘, 叶面 被简 单具节 分散的 柔毛, 背面灰 绿色。 花序 无梗, 通常 2 — 3 花, 少有 4 一 5 花着生 于叶腋 内, 花梗短 ,长约 5 — 8 毫米, 直径约 3.5 毫米, 萼齿 10, 钻伏 线形, 长约 2 毫米; 花冠 淡紫色 或 白色, 星形, 直径约 10 — 12 毫米, 花冠 筒隐于 萼内, 冠 檐长约 7.5 毫米, 基部具 斑点, 顶 端深 5 裂, 裂片披 针形, 长约 6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外 面在中 上部及 边缘被 平伏短 尖的单 毛;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筒 喉部, 花 丝长约 1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在 内面常 具有微 柔毛, 顶孔向 内。 子房 卵形, 长约 2 毫米, 宽约 1.8 毫米, 花柱 纤细, 长约 8 毫米, 柱头 头状。 果 柄长约 1 -1.5 厘米, 浆果 球形, 直径约 6 — 8 毫米, 成 熟吋绯 红色, 宿萼 盘形, 萼 齿长约 4 一 5 毫米, 与小枝 的毛被 相似, 种子淡 黄色, 近卵形 至近三 角形, 长约 2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外面具 网紋。 花期 5— 8 月, 果期 7— 11 月。 产云南 西部、 南部 及东南 部海拔 150 — 2000 米 的荒野 荫地、 林下、 路旁、 水边 及山谷 
594  云南 植物志  中。 我国四 川南部 、广西 、广东 、江西 、福建 、台湾 也有。 分布于 锡金, 印度, 马来 西亚, 印度 尼 西亚的 爪哇及 日本的 琉球。 lb. 密毛 红丝线 var. subtusochracea Bitt. (1917). 与红 丝线的 主要区 别为叶 背面、 叶柄、 花梗 与萼外 面均密 被分枝 的赭黄 色如尘 污的树 枝状 绒毛。 通常 3~4 花聚 生于叶 腋内, 花 梗长约 8 — 10 毫米, 萼齿 在开花 吋长约 3- "4 毫 米, 花药 内面近 无毛。 花期夏 末秋初 ,果期 秋冬。 仅见于 云南东 南至西 南部, 生 长于路 旁或林 下海拔 1200—1700 米, 海拔 450 米地区 也有 生长。 2. 滇 红丝线 图版 169, 1 一 3 Lycianthes yunnanensis (Bitt.) C. Y. Wu et S. C. Huang (1978)*. L. biflora (Lour.) Bitt. subsp. yunnanensis Bitt. in Fedde Repert. 18 : 319, 1922. 灌木, 高约 1 米, 小枝、 叶柄、 花 梗及萼 的外面 密被淡 黄色具 节的长 柔毛。 上部 叶常假 双生, 大小不 相等, 大叶片 椭圆形 、偏斜 ,先端 镰刀状 渐尖至 急尖, 基 部楔形 下延至 叶柄而 成 窄翅, 长 8.5 — 14 厘米, 宽 3.5 — 6 厘米,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小 叶片近 卵形, 先 端短渐 尖, 基部 圆形或 骤窄成 楔形, 叶柄长 1~4 毫米, 两种叶 均在叶 面被尖 而具节 的淡黄 色疏柔 毛, 在背面 沿叶脉 上密被 疏柔毛 ,其 他各部 被不明 显的微 柔毛, 花序无 总梗, 通常 4 一 6 花, 少 花 着生于 叶腋内 ,花 梗长约 1—1.3 厘米, 萼杯状 ,长约 2.5 毫米, 直径约 4 毫米, 萼 齿钻状 线形, 长约 3 毫米; 花冠 紫色, 星形, 直径约 1.4 厘米, 花 冠筒隐 于萼内 , 长约 1.5 毫 米, 冠 檐长约 7 — 8 毫米, 基部 具深色 斑点, 裂片披 针形, 长约 6 — 7 毫米, 外 面在中 部以上 及边 缘具微 柔毛, 雄蕊着 生于花 冠筒的 喉部, 花 丝长约 0.5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长约 3 毫米, 顶 孔向内 ,子房 卵形, 直径约 1 毫米, 花 柱长约 6 毫米, 柱头 头状。 果柄长 1.8 — 2 厘米, 被 柔毛, 浆果 圆形, 紫 红色, 直径约 0.8—1 厘米。 种子 多数, 淡黄色 ,水平 压扁, 不规 则的三 角状 肾形, 外面具 网纹。 花期 秋季, 果期 冬季。 见于云 南砚山 、西畴 、麻 栗坡、 屏边、 金平、 河口 等地, 海拔 1000 — 1700 米 的开旷 坡地、 林边及 林下。 广西、 广东 海南岛 也有。 3. 大齿 红丝线 Lycianthes macrodon (Wall.) Bitt. (1919). Solarium macrodon Wall. (1828) ; Nees (1837) ; Dunal in DC. (1852)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p. p. excel, var. lysimachioides. 3a. 大齿 红丝线 var. macrodon 灌 木至亚 灌木, 高约 1 米, 小枝幼 吋被直 立披散 弯卷而 具节的 单毛, 渐 老逐渐 脱落而 近于 无毛, 上部叶 假双生 ,大小 不相等 ,大叶 片披针 形至长 椭圆状 披针形 ,偏斜 ,长 4 一 8 厘 米, 宽 2~4 厘米, 先端 渐尖至 急尖, 基 部楔形 下延至 叶柄, 叶 柄长约 0.5 — 2 厘米, 小叶片 近卵形 ,长约 2~4 厘米, 宽约 1.3 — 1.5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楔形, 两 种叶均 在叶面 被疏 柔毛, 在 背面沿 脉被微 柔毛余 部渐趋 无毛。 花序无 总梗, 通常 1 一 3 花着 生于叶 腋内, 花 梗长约 10 — 14 毫米, 被有 与小枝 相似的 毛被, 萼杯状 钟形, 连合部 分长约 2.5 — 3 毫米, 
茄 科 595  直径约 3_~4 毫米, 萼齿钻 状线形 ,约 4 一 5.5 毫米; 花冠 白色, 星形, 直径约 1.5 — 2 厘米, 5 深裂, 裂片披 针形, 外面具 缘毛, 内面 在基部 具绿色 斑点, 花冠 筒长约 1.5 — 2 毫米; 雄蕊于 花冠 筒喉部 着生, 花 丝长约 0.3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长约 5 毫米, 顶孔 向内; 子房卵 锥形, 直 径约 0.8 毫米, 花 柱长约 4 一 9 毫米。 浆果近 球形, 直径约 1 厘米, 萼齿长 5 — 6 毫米, 果柄 长约 1.2 — 1.5 厘米; 种子近 三角状 肾形, 压扁, 约 1X2 毫米, 外面具 网纹。 果期 秋冬。 ' 仅 见于云 南西南 部海拔 800 — 1700 米 的沟边 及林缘 阳处。 印 度也有 分布。 3b. 软 毛大齿 红丝线 var. mollitersetosa Bitt. (1919). 与 原变种 的主要 区别为 : 幼枝、 叶 柄及叶 的两面 (尤 其是 背面的 脉上) 花 梗及花 萼外面 被青 白色或 污黄色 光亮的 软毛, 在老 吋逐渐 脱落, 大 叶片长 5.5 — 7.5 — 13 厘米, 宽 3.5— 6.5 厘米, 小 叶片长 3 — 6 厘米, 宽 1.7— 厘米。 花 2 — 6 朵着 生于叶 腋内。 花期 夏季, 果期 秋季。 见于云 南南部 (景洪 、澜 沧、 潞西) 海拔 2100 米的 林缘或 沟边。 锡 金也有 分布。 与原 描述略 不同, 即原 描述的 花序为 1~4 朵花。 3c. 锡 金大齿 红丝线 var. sikkimensis Bitt. (1919). 与原 变种的 主要区 别为: 植株较 粗壮。 大 叶片长 14 一 18 厘米, 宽 6 — 8 厘米, 小叶片 长 5 — 7 厘米, 宽 4.5 — 5.5 厘米。 小枝、 叶柄、 花梗 及萼外 面密被 具节长 柔毛, 在叶面 分散, 背面 沿脉上 较密, 在 叶肉上 消失。 花序 通常具 1—3 花。 浆果 红色, 直径约 1 一 1.1 厘米。 果期 秋季。 见 于云南 东南部 (元 江、 富宁) 海拔 2100 米 的山坡 阳处。 锡 金也有 分布。 与原 描述稍 不同、 即原描 述的叶 较窄, 约长 14 厘米, 宽 5 — 5.5 厘米。 3d. 曼尼 浦大齿 红丝线 var. manipurensis Bitt. (1919). 与原变 种的区 别为: 叶较大 而宽, 大叶片 菱形, 长 12.5 — 14.5 厘米, 宽 5.5 — 7.5 厘米, 小叶片 近卵形 ,长 7.5— S 厘米, 宽 4 .5 — 5 厘米, 毛被较 紧贴, 花序具 1( 一 2) 花。 果柄长 1.5 厘米, 种 子约长 2 — 2.2 毫米, 宽 2 — 1.8 毫米。 见于 云南独 龙江峡 谷海拔 1400 米的 林缘。 印度 原产。 与原描 述略有 不同, 即原描 述的叶 较宽, 长约 12.5 厘米, 宽 8 厘米, 最长为 16.5 厘米, 宽 8.5 — 9 厘米。 4. 顺宁 红丝线 图版 169, 7, 166,3—4 Lycianthes shunningensis C. Y. Wu et S. C. Huang (1978)*. 灌木, 高 1.5 — 2 .5 厘米, 小 枝上部 迴折, 幼吋被 疏柔毛 ,后逐 渐脱落 几近于 无毛。 上部 叶假 双生, 大小不 相等, 大 叶片长 圆形, 偏斜, 长 6 — 17 厘米, 宽 2.S — 7.4 厘米, 叶 柄长约 0.5—2 厘米; 小叶片 卵形, 偏斜, 长 2 — 7.5 厘米, 宽 1.5 — 5.5 厘米; 叶 柄长约 0.1—1 厘米, 两种叶 均在叶 面被疏 柔毛, 在背面 沿脉被 疏散的 微柔毛 ,在 边缘具 缘毛。 花序 无柄, 4—6 花着 生于叶 腋内, 花 梗长约 7 — 10 毫米, 初被疏 柔毛, 后逐渐 无毛; 萼 杯状, 萼筒 (连 合部 分) 长 3 毫米, 直径约 4 亳米, 外面 无毛; 萼齿 10, 钻状 线形, 稍不 等长, 约长 2— 3(~4 — 5) 毫米, 常 向四周 伸张; 花冠紫 蓝色, 直径约 1.5 厘米, 花冠 筒约长 1.5 亳米, 冠 檐长约 8 亳 
596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169 1—3. 滇 红丝线 Lycianthes yunnanensis (Bitt.) C. Y. Wu et S. C. Huang, 1 . 果枝; 2. 叶面一 部分; 3. 茎一 部分。 4— 6. 截萼 红丝线 Lycianthes subtruncata (Wall.) Bitt., 4. 果枝; 5. 茎一 部分; 6. 叶面一 部分, 7- 顺宁 红丝线 Lycianthes shunningcnsis C. Y. Wu ct S. C. Huang, 花枝。 
茄 科 597  米, 基部 具深色 斑点, 顶端 5 裂, 裂片披 针形, 约长 7 毫米, 宽约 1.5 — 2 毫米, 先端 在外面 被微 柔毛; 花药长 圆形, 约长 4 毫米, 宽约 1 毫米, 疏被 白色微 柔毛, 花 丝长约 0. 4 毫米。 果 未见。 花期 7 月。 见于云 南凤庆 (原名 顺宁) 海拔 2280 米的丛 林中。 5. 麻栗坡 红丝线 图版 170,1 — 2 Lycianthes marlipoensis C. Y. Wu et S. C. Huang (1978)*. 亚灌木 ,高 1 一 2 米, 植 株全部 无毛。 较上 部叶假 双生, 大小不 相等, 厚纸质 ,大 叶片长 椭 圆形, 偏斜, 长 10 — 14 厘米, 宽 4 一 5.5 厘米, 先端尾 伏渐尖 或镰形 ,基部 楔形, 边 全缘, 叶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侧 脉每边 4—6 条, 在背面 凸出; 叶柄 粗壮, 长 1 一 1.5 厘米; 小叶片 卵伏披 针形, 偏斜, 长 4 —8.5 厘米, 宽 1.7 — 3.5 厘米, 先 端尾状 渐尖, 基部宽 楔形, 全缘; 叶 柄长约 5 — 12 毫米。 花 未见。 果序无 总梗, 通常 2 — 4 (—6 — 8) 果着 生于叶 腋内, 果柄通 常长 2 — 3 厘米, 下部较 纤细; 浆 果绿色 (未成 熟), 球形, 直径约 6 毫米, 宿萼浅 杯伏, 长约 3 毫米, 直径约 5 毫米, 边 截形, 萼齿仅 5 枚, 明显, 突起 于杯状 萼截形 边缘的 下面, 稍不等 长。 约 0.5 — 1 毫米, 先端瘤 状凸起 或稍弯 ,基部 略呈三 角形。 种子 多数, 褐 黄色, 近三角 形, 约长 1.5 — 2 毫米, 宽 1 一 1.2 毫米, 水平 压扁, 外面具 网纹。 果期 冬季。 见 于云南 东南部 (麻 栗坡、 西畴) 海拔 1100 — 1600 米 的林下 石灰岩 山地。 6. 截萼 红丝线 图版 169, 4 — 6 Lycianthes subtruncata (Wall.) Bitt. (1919). S. subtruncata Wall. (1829) ; Dunal in DC. (1852)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6a. 截萼 红丝线 var. subtruncata 灌木, 高 1 一 2 米, 小枝圆 柱形, 直立 或二歧 分枝, 幼 吋被微 柔毛。 上部叶 假双生 ,大小 不 相等, 通常披 针形, 偏斜, 先端 渐尖, 基部窄 楔形, 边全缘 ,侧 脉每边 5 — 6 条; 大叶 片长约 4—13 厘米, 宽 1 一 3.5 厘米; 叶 柄长约 1—2—5—15 毫米; 小 叶片长 1— r 厘米, 宽 0. 5 — 2.5 厘米; 叶 长 2 — 5 毫米; 两种 叶均为 膜质, 叶面具 小而粗 糙分散 的毛, 在 中脉及 边缘上 的则 较长, 背面在 边缘及 中脉、 侧脉 上被微 柔毛, 叶面 无毛, 密布 小点, 叶 柄被微 柔毛。 花 序无 总梗, 约 2 — 7 花着 生于叶 腋内, 花 梗长约 8 — 10 毫米, 被微 柔毛; 萼 杯状, 直径约 3 毫 米, 边截形 全缘, 有 明显的 5 脉自基 部发出 至边缘 形成稍 突起的 小齿, 外面被 微柔毛 ,内面 具小 腺点; 花冠 蓝色, 钟伏 星形, 长约 8 毫米, 直径约 1 厘米, 花冠 筒长约 1.2 毫米, 冠檐长 约 5 — 6 毫米, 深 5 裂, 裂片宽 披针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雄蕊着 生于花 冠筒喉 部, 花 丝长约 1 毫米, 花药近 楠圆形 ,长约 3 毫米, 顶孔 向内; 子房近 球形, 直径约 0.7 毫米, 花 柱长约 7 亳米。 果 柄长约 1 一 1.2 厘米, 浆果 球形, 宿萼浅 杯状, 直径约 5 毫米; 种子三 角状 肾形, 水平 压扁, 淡黄色 ,约 1 X 1.2 毫米, 具 细致的 网纹。 见 于云南 漾濞、 勐海、 砚山等 地海拔 760 — 1600 米的河 边及密 阴下。 印度, 印 度尼西 亚的爪 哇也有 分布。 6b. 疏 齿截萼 红丝线 var. remotidens Bitt. (1919). 
598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70 I 一 2. 麻栗坡 红丝线 Lycianthes marlipoensis C. Y. Wu et S. C. Huang, 1. 果枝: 丝线 LyciantLes shunningensis C. Y. Wu et S. C. Huang, 3. 花枝 :4. 花。  -果。 S — 4. 顺宁^ : 
茄 科 599  小 枝反折 如之字 形并极 分枝。 叶假 双生, 大小不 相等, 大 叶片长 8 — 16 厘米, 宽 4 一 6 厘米; 小 叶片长 3.5 — 8.5 厘米, 宽 2 — 4 厘米, 两面特 别在脉 上被微 柔毛。 花序具 4 一 7 花, 萼齿较 原变种 明显, 多数 在边缘 截形, 全缘; 花冠 白色, 裂片尖 端略紫 或全为 紫色。 见于 景洪、 勐腊、 麻 栗坡、 临沧、 盈江等 地海拔 750 — 1200 米的 山箐、 溪 边及林 下萌湿 地。 印 度也有 分布。 本变种 与原描 述略有 不同, 即原描 述花为 白色, 萼齿较 明显, 而 我省所 采标本 花有吋 为 紫色, 萼齿明 显或不 明显。 6c. 疏 果截萼 红丝线 var. paucicarpa C. Y. Wu et S. C. Huang (1978)*. 与原 变种的 主要不 同为小 枝初吋 密被微 柔毛, 后 来逐渐 脱落, 叶 膜质, 两面均 沿脉疏 被微 柔毛。 果 1 一 2 枚着 生于叶 腋内, 果 柄长约 8 — 10 毫米, 宿萼 直径约 3—3.5 毫米, 萼 齿约 5 枚瘤 状凸起 或长约 0.5 — 1 毫米 的钻状 小齿, 着生在 萼筒的 外面。 浆果 球形, 直径 约 5 毫米, 橙色或 红色, 果期 冬季。 见于 云南龙 陵海拔 1200 — 1600 米的 河边或 山谷密 林中。 7. 单花 红丝线 图版 168, 2—3 Lycianthes lysimachioides (Wall.) Bitt. (1919) ; Hand.-Mazz. (1936). Solanum lysimachioides Wall. (1828) ? nom. nud. ; Wall, in Roxb. (1824), excl. synon. S. biflorum Lour. ; Nees (1837) ; Hemsl. (1890) ; S. macrodon Wall. var. lysimachioides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7a. 单花 红丝线 var. lysimachioides 多年生 草本, 茎 纤长, 基部常 匍匐, 从节 上生不 定根, 茎 上常被 膜质透 明具节 的长柔 毛, 密或 分散。 叶假 双生, 大 小不相 等或近 相等, 卵形至 倒卵形 ,少有 为卵状 披针形 ,先端 渐尖, 基部楔 形下延 到叶柄 而形成 窄翅, 大 叶片长 4.5 — 7 厘米, 宽 2.5~4 厘米, 叶 柄长约 0.8—12 厘米; 小 叶片长 2~4.5 厘米, 宽 1.2 — 2.8 厘米, 叶 柄长约 5 — 8 毫米, 两种 叶均为 膜质, 两面 均被分 散的疏 柔毛, 背面在 沿脉处 较多, 边缘 被密或 稀疏的 缘毛; 侧 脉每边 4 一 5 条。 花序无 总梗, 仅 1 朵花 着生于 叶腋内 ,花 梗长约 0.8—1 厘米, 被 白色透 明而分 散的单 毛, 花萼杯 伏钟形 ,长约 5 毫米, 直径约 7 毫米, 具 明显的 10 脉, 萼齿 10, 钻状 线形, 稍不 等长, 约长 3 — 5 毫米, 外 面被有 与花梗 相似的 毛被, 花冠白 色至浅 黄色, 星形, 直径约 1.8 厘米, 花冠 筒长约 I. 5 毫米, 冠 檐长约 1.1 厘米, 深 5 裂, 裂片披 针形, 长 0.8 — 10 厘米, 宽 3 —毫米 ,尖端 稍反卷 ,并被 稀疏而 微小的 缘毛;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筒 喉部, 花 丝长约 1 毫米, 无毛, 花药楠 圆形, 长约 4 亳米, 宽 1.2 毫米, 基部 心形, 顶 孔向内 ,子 房近 球形, 直径约 1 毫 米, 无毛, 花 柱长约 9 亳米, 长于 雄蕊, 先端 弯或近 直立, 柱头 增厚, 头状。 果 球形, 直径约 7 毫米。 见 于云南 贡山、 镇康、 镇雄、 嵩明等 地海拔 1500 — 2200 米的 林下或 路旁。 我国 四川、 贵州、 广西、 台湾 也有。 印度, 尼 泊尔有 分布。 7b. 根 茎单花 红丝线 var. caulorrhiza (Dunal) Bitt. (1919). 
600  云南 植物志  S. caulorrhiza Dunal in DC. (1852) ; 8. debilissimum Merr. (1923). 植株密 被膜质 透明具 节的长 柔毛, 茎 匍匐, 纤细, 延长。 叶 膜质, 卵形, 先端渐 尖至急 尖, 基部 圆或稍 下延成 楔形, 两 面及叶 柄均密 被膜质 具节的 单毛; 大 叶片长 3 — 5 厘米, 宽 2— 3.5 厘米, 叶 柄长约 2—3 厘米; 小 叶片长 1.2 — 2 厘米, 宽 1.1 一 1.5 厘米, 叶柄长 5—7 毫米。 花白 色至粉 红色。 果 红色。 见 于云南 砚山、 景东、 镇 雄海拔 1100 — 2100 米的 林下或 溪边。 我国 贵州、 广西、 广东 也有。 印度尼 西亚的 爪哇有 分布。 14. 番 355 属 Lycopersicon Mill. 一年 生或多 年生草 本至亚 灌木。 茎 直立或 平卧。 羽状 复叶, 小叶不 等大, 具锯 齿或分 裂。 圆锥 或聚伞 花序, 腋 外生。 花萼 辐状, 筒 部短, 5 — 6 裂, 果 吋不增 大或稍 增大, 开展。 花冠 辐状, 筒 部短, 冠檐有 折襞, 5-6 裂; 雄蕊 5 — 6 枚, 插生于 花冠筒 的喉部 ,花丝 极短, 花萼 伸长, 向顶端 渐尖, 靠合 成圆锥 伏或圆 柱伏, 药室 内向, 平行, 纵缝 裂开; 花盘不 显著; 子房 2 — 3 室或为 不完全 的多室 ,柱头 近头状 ,胚珠 多数。 浆果 多汁, 球 状或扁 球状。 种子 多数, 扁压, 胚近周 边生, 极弯曲 ,子 叶半圆 棒状。 10 种, 主产南 美洲, 世界各 地广泛 栽培。 我国 有通常 栽培的 1 种。 1. 番茄 图版 171, 1—2 小金瓜 (植物 名实图 考), 洋辣子 (云南 ), 西红柿 (北京 )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1768) ; Merr. (1935) ; Bailey (1949) ; 广州植 物志 (1956); 图鉴 (1974)*; 海南植 物志, (1974). Lycopersicum esculentum Mill. (1754) ; Dunal in DC. (1852)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 S. lycopersicum Linn. (1753). 一年生 或多年 生草本 ,高 0.6 — 2 米, 全株被 腺毛, 有特殊 气味。 茎直立 ,易 倒状。 叶 为羽 状复叶 或羽状 分裂, 长 10 — 40 厘米, 小叶 大小不 相等, 通常 5 — 9 枚, 卵 形或长 圆形, 长 5 — 7 厘米, 边 缘具不 规则的 锯齿或 裂片。 花序聚 伞状, 腋 外生, 总梗长 2 — 5 厘米, 通常 3- 7 花, 下垂, 梗长 1 一 1.5 厘米, 花萼 辐状, 裂片 5 — 6 枚, 条状披 针形, 果吋 宿存; 花冠辐 状, 直径约 2 厘米, 花丝 极短, 花药靠 合成圆 锥状, 纵缝 开裂; 子房 2 窒 或为不 完全的 多室, 柱头 头状。 浆果扁 球形或 球形, 多汁, 肉质, 桔 黄色或 红色, 光滑。 花 果期: 夏、 秋间。 原产南 美洲, 清末 始传入 我国, 现各 地广为 栽培。 在热 带地区 常沦为 野生。 云南 也有栽 培, 在 滇东南 及滇西 南等热 带地区 常沦为 野生, 其 植株及 叶均较 瘦弱, 果红色 极小, 圆形, 直径约 2— 3 厘米, 光鲜 可爱, 俗称機 桃番范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var. cerasiforme Alef.)o 又 传闻洱 海中一 小岛上 有樱桃 番茄, 生 长于石 缝中, 有 人疑为 我国产 番茄, 不可 信, 或因种 子为飞 鸟带去 ,年 久而果 实变小 所致。 15. 莉 参属 Mandr agora Linn. 多年生 草本, 根 粗壮。 茎极 短縮或 伸长。 基 生叶着 生于极 短縮的 茎上, 如为伸 长的茎 
茄 科 601  吋, 则基生 叶及茎 生叶两 种并存 ,叶 具柄, 边全缘 ,具皱 波伏或 有缺刻 伏齿。 花簇生 或单生 于叶腋 ,稍 大型, 青 紫色, 黄色或 白色。 花萼 陀螺伏 杯状, 5 中裂, 花后多 少增大 而宿存 ;花 冠钟状 或钟样 辐状, 5 中裂, 裂片在 花蕾中 覆瓦状 排列。 雄蕊 5, 插生 于花冠 筒的中 下部, 内藏, 花丝 丝状, 花药长 圆形, 药室近 平行, 纵缝 开裂; 花盘 显著, 常有 2 对生的 裂片; 子房 2 室, 花柱 伸长, 柱头极 膨大, 两边稍 反折, 胚珠 多数。 浆果 球形, 多汁, 果 皮薄。 种子 多数, 扁压具 网纹; 胚极 弯曲, 近周 边生, 子叶半 棒状。 约 4 种, 分布 于地中 海区域 至喜马 拉雅, 我国有 1 种, 分布于 西部。 云南 也产。 1. 茄参 图版 171, 6 曼 陀茄、 向阳花 (东川 ) Mandragora caulescens C.B.Clarke in Hook. f. (1883) ; Hemsl. (1890) ; Hand.-Mazz. (1936) ; 图鉴 (1974)*. Anisodus mariae Pasch. in Fedde (1909) ; A. caulescens (C. B. Clarke) Diels (1922) ; Mairella yunnanensis Levi. (1916).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60 厘米, 全 株被短 柔毛。 根 粗壮。 茎长 1:) 一 17 厘米, 上部 分枝, 有吋较 细长。 叶倒卵 伏长圆 形至长 圆伏披 针形, 连 叶柄长 5 — 15 厘米, 宽 2—5 厘米, 先端 钝, 基部渐 狭下延 到叶柄 而成狭 翅且半 抱茎, 中脉 明显, 侧脉 细弱, 每边 5 — 6 条。 花 单独腋 生, 通常 密集于 茎上端 而近簇 生状; 花梗 粗壮, 长 6—10 厘米, 萼阔 钟伏, 长 1.7 到 2.5 厘 米, 直径约 2 — 2.5 厘米, 5 中裂,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顶 端钝, 花后稍 增大, 宿存, 有 3 条纵 叻; 花 冠钟伏 辐形, 稍长于 花萼, 暗 紫色, 5 中裂, 裂片 卵伏三 角形; 雄蕊插 生于花 冠筒下 部, 花 丝长约 1 毫米, 花 药长约 3 毫米; 子房 球形, 花柱长 4 毫米, 柱头 膨大。 浆果 球伏, 多 汁, 直径 1 一 2.5 厘米, 具多数 种子。 种子 黄色, 扁 肾形, 长约 2 亳米, 宽约 1.5 亳米。 花果 期 5 — 8 月。 见于 云南西 北至东 北部, 生 于海拔 2200 — 4200 米 的山坡 草地。 我国四 川西部 及西藏 东部 也有。 国外 分布于 锡金及 印度。 16. 树番] SH 属 Cyphomandra Sendtn. 小乔木 或无刺 灌木。 叶全缘 ,具 3 浅裂 或羽状 深裂。 花序总 状式, 蝎尾 式或伞 房式聚 伞 花序。 花萼 辐伏, 5 半裂, 果吋不 增大, 花冠近 辐状, 筒 部短, 5 深裂, 裂片 在花蕾 中镊合 状排列 ;雄蕊 5, 插生 于花冠 喉部, 花丝 极短, 基部常 靠合, 药室 平行, 纵缝 开裂; 花盘 环状, 全缘或 有缺刻 状牙齿 或齿不 明显, 子房 2 室, 胎座固 着于隔 膜上, 胚珠 多数, 花柱粗 壮而呈 倒锥 形或伸 长而呈 丝伏; 柱头 扩大或 增粗, 截形, 2 浅裂。 浆果卵 珠形, 长圆状 或球伏 ,多 汁, 较大。 种 子扁压 胚近周 边生, 极弯曲 或近螺 旋形, 子叶半 棒伏。 约 25 种, 主要分 布于南 美洲。 我国有 栽培的 1 种。 1. 树番茄 图版 171, 3 — 5 缅范 Cyphomandra betacea Sendtn. (1845) ; Dunal in DC. (1852) ; Hook. f. in Curtis (1899)*; Bailey (1949). 
602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71 —2. 番茄 Lycopersicon escuentum Mill., 1. 花枝 :2. 花 放大。 3— 5. 树番茄 Cyphomandra bstacea Sendtn.| '花枝 :4. 花 :5. 果 :6. 茄参 Mandragora caulescens C. B. Clarke. 果枝。 
茄 科 603  小乔木 或有吋 为灌木 ,高达 3 米; 枝 粗壮, 密被短 柔毛。 叶卵状 心形, 长 5 — 15 厘米, 宽 5 — 10 厘米, 先端短 渐尖或 急尖, 基 部稍偏 斜作深 弯缺, 弯缺的 2 角常靠 合而呈 心形, 全 缘或微 波状, 叶面 深绿, 背面 淡绿, 被短 柔毛, 侧 脉每边 5—7 条, 叶柄长 3 — 7 厘米, 被短柔 毛。 蝎尾 式聚伞 花序, 2 — 3 歧分枝 ,近腋 生或腋 外生。 花梗长 1 一 2 厘米, 被短 柔毛; 花萼 辐伏, 直径约 6 毫米, 被短 柔毛, 5 浅裂, 裂片三 角形, 先端 急尖; 花冠 辐状, 粉 红色, 直径约 1.5-2 厘米, 5 深裂, 裂片披 针形; 雄蕊 5, 靠合, 花 丝长约 1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6 毫 米; 子房 卵形, 直径约 1.5 毫米, 花柱圆 柱形, 较雄蕊 稍长, 柱头 不明显 膨大。 果梗 粗壮, 长 3-5 厘米; 果卵形 多汁, 长 5 — 7 厘米, 表面 光滑, 桔黄 色或带 红色。 种子 多数, 圆盘形 ,直 径约 4 毫米, 周围有 狭翅。 原产南 美洲, 现 在各热 带及亚 热带地 区均有 栽培; 云南腾 冲龙陵 、凤庆 、西双 版纳、 昆 明 等地有 栽培。 我国 西藏南 部也有 栽培。 果味如 番茄, 可食, 用以作 蔬菜及 水果。 17. 曼 陀罗属 Datura Linn. 草本至 半灌木 ;茎直 立二歧 分枝。 单叶, 互生, 具叶柄 ,叶片 全缘, 浅裂或 深波状 圆裂。 花大型 ,常单 生于枝 叉间或 叶腋, 直立。 花萼长 管状, 筒部 5 棱 形或圆 筒状, 与花冠 筒贴近 或膨 胀而不 贴近, 5 浅裂, 花后自 萼筒基 部稍上 处环状 断裂, 宿 存部分 则随果 实同吋 生长, 扩大成 盘状或 五角形 ,平展 或向外 反折; 花冠漏 斗状, 白色, 黄色或 淡紫色 ,筒 部长, 檐部具 折襞, 5 浅裂, 裂片 尖端尾 状渐尖 或稀在 2 裂 片间有 1 长尖 头而成 10 角形, 在花蕾 中折合 而 旋转; 雄蕊 5, 内 藏或稍 外露, 花丝 下部与 花冠筒 紧贴, 上部 分离, 花药 纵裂; 子房 2 室, 每 室又由 假隔膜 再分成 2 室, 因 而形成 不完全 4 室, 花柱 丝状, 柱头稍 膨大, 2 浅裂。 蒴 果, 规 则或不 规则的 4 瓣裂, 表面具 针刺; 种子 多数, 扁肾形 、近 圆形或 卵形, 胚极 弯曲, 近 周边生 ,子 叶半圆 棒状。 约 15 种, 分布于 热带和 亚热带 地区, 少数 分布至 温带。 我国约 4 种, 我省产 2 种, 各 地均可 生长, 野生或 栽培。 分种 检索表 1 (2) 果 卵状长 圆形, 直立, 规则的 4 瓣裂; 花萼 筒部具 5 棱角 l.g 陀罗 D. stramonium 2(0 果扁 圆形, 直 立或斜 向很少 俯垂, 不规则 4 瓣裂; 花萼筒 部呈圆 筒状, 不具 5 棱角 2.m^ D metel 1. 曼陀罗 图版 172, 3 狗核桃 (云南 ), 大独惹 (藏语 ), 醉仙桃 (江西 ), 一股箭 (红河 ), 风 茄儿、 大 麻子、 醉心 花、 狗栗包 Datura stramonium Linn. (1753) ; Dunal in DC. (1852)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 Franch. (1884); Hemsl. (1890) ; Komarov (1907); Diels (1912) ; Makino et Nemoto (1931) ; Nemoto (1936) ; Hand.-Mazz. (1936) ; Pojark. in Kom. 
604  云南 植物志  (1955) ; 周 太炎等 (1955) ; S. Satina et A. C. Avery in Blakeslee (1959). D. tatula Linn. (1762) ; Makino et Nemoto, (1931) ; Pojark. in Kom. (1955) ; 周 太炎等 (1955) ; D. inermis Jacq. (1776) ; Makino et Nemoto (1931) ; Nemoto (1936) ; 周 太炎等 (1955); D. laevis Linn. f. (1781) ; D. stramonium var. tatula Torr. (1824) ; Dunal in DC. (1852). 直立 一年生 草本, 高 0.5 — 1.5 米, 植 株近无 毛或在 幼嫩部 分被短 柔毛。 茎圆 柱形, 淡 绿 色或带 紫色, 下部木 质化。 叶广 卵形,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偏斜, 边缘作 不规则 波状浅 裂, 裂 片先端 急尖, 有 吋具不 规则的 牙齿, 侧 脉每边 3 — 5 条, 直 达裂片 顶端, 长 8 — 17 厘 米, 宽 4 一 12 厘米; 叶柄长 3 — 5 厘米, 上面 具槽, 槽 内有短 柔毛。 花单 生于枝 叉间或 叶腋, 直立, 具短梗 ;花萼 管状, 长 4 一 5 厘米, 筒部有 5 棱, 棱 间稍向 内陷, 基部稍 膨大, 顶 端紧围 在花冠 筒外, 5 浅裂, 裂片三 角形, 果吋稍 扩大, 向外 反折; 花冠漏 斗状, 下部带 紫色, 上部 白色或 淡紫色 ,长 6 — 10 厘米, 直径约 3 — 5 厘米; 雄蕊 5, 内藏, 花丝 下部与 花冠筒 贴生, 上部 分离部 分长约 3 厘米, 花 药长约 4 毫米; 子房 卵形, 密被 刺毛, 花 柱长约 6 厘米, 柱头 头状, 2 裂。 蒴果 直立, 卵形, 长 3 — 4.5 厘米, 直径 2 — 4 厘米, 外面被 针刺, 成熟 后淡黄 色, 规则的 4 瓣裂。 种子 多数, 卵圆 形而稍 压扁, 长约 4 毫米, 黑色, 外面具 网纹。 花果期 6—10 月。 云南各 地均有 ,常见 于海拔 1100 — 3300 米的 村边、 路旁、 草地。 我国 各省、 区 均有分 布。 世界 各大洲 广布。 叶、 花及种 子含莨 菪碱, 药用有 镇静、 镇痛、 麻醉 之效。 也有栽 培作药 用或观 赏用。 2« 洋金花 图版 172, 4— 5 白曼 陀罗、 闹 羊花、 狗核桃 (云南 元谋) ,金盘 托荔枝 (云 南芒市 ), 麻里棒 (云 南景洪 ), 号筒花 (云南 河口) Datura metel Linn. (1753) ; Lour. (1790) ; Roxb. (1824) ; Merr. (1935) ; Pojark. in Kom. (1955); 广州 植物志 (1956) ; S. Satina et A. C. Avery in Blakeslee (1959). D. fastuosa Linn. (1759) ; Dunal in DC. (1852)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 D. alba Rumph. ex Nees (1837) ; Dunal in DC. (1852) ; Hand.-Mazz. (1936) ; D. cornucopaea Hort. ex W. W. Gaudin. (1894) ; D. fastuosa var. alba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5) ; D. metel Linn. f. alba 周 太炎等 (1955). 一年 生直立 草本, 高 0.5 — 1.5 米, 近 无毛。 茎 基部木 质化。 叶卵 形或广 卵形, 先端渐 尖, 基部 圆形, 截形 或楔形 偏斜, 长 5 — 20 厘米, 宽 4 一 13 厘米, 近全 缘或浅 波状, 或 每边有 3—4 短齿, 侧 脉每边 4 一 6 条; 叶 柄长约 2 — 5 厘米。 花单 生于枝 叉间或 叶腋, 直立, 梗长约 1 厘米; 花萼 管状, 长 4 一 9 厘米, 宽 2 厘米, 顶端 5 浅裂, 裂片 狭三角 形或披 针形, 花后在 茎基部 周裂而 脱落, 宿存部 分在结 果吋增 大成浅 盘状; 花冠漏 斗形, 长 14 一 20 厘米, 直径 6-10 厘米, 筒部在 中部以 下较细 ,有 5 棱角, 向上扩 大呈喇 叭状, 白色、 黄色或 浅紫色 ,单 瓣, 在 栽培品 种中有 2 或 3 重瓣; 雄蕊 5, 花丝 下部与 花冠筒 贴生, 上部 分离, 花药 条形, 约 1.2 厘米; 子房 球状, 表面 粗生短 刺毛, 花 柱长约 11 一 16 厘米, 柱头两 侧稍隆 起而中 间常下 凹。 蒴果近 球形或 扁球形 直立或 斜向, 疏生 短刺, 直径约 3 厘米, 成熟 后作不 规则的 4 瓣 裂, 种子淡 褐色, 表面 光滑, 中间稍 下凹, 宽约 3 毫米。 花果期 3 — 12 月。 
茄 科 605  云南 常见于 东南、 西南 及南部 地区, 海拔 100 — 1400 米的 干燥向 阳处。 我国 福建、 两 广、 贵州等 地普遍 栽培。 热带 及亚热 带地区 广布, 温带地 区普遍 栽培, 常见 于山坡 向阳处 或草地 、住 宅旁。 花药 用称洋 金花, 含莨菪 碱和阿 托品, 功 效如曼 陀罗。 最近用 于全身 麻醉。 18. 曼陀 罗木属 Brugmansia Pers." 灌木或 小乔木 ;茎 直立多 于上部 分枝; 单叶, 互生, 具 叶柄; 花大型 ,单生 于枝杈 或叶腋 间, 常 俯垂; 萼佛焰 苞状, 无齿或 具浅齿 ,在基 部决不 周裂, 凋落或 宿存, 如宿 存则包 围在果 的基 部如一 外壳; 花 冠白色 或其他 颜色, 单瓣或 重瓣; 雄蕊 5, 内藏或 外露, 花 丝基部 与花冠 管紧贴 ,上部 分离, 花药 纵裂; 子房 2 室, 花 柱较花 丝长, 柱头稍 膨大; 果浆 果伏, 外 面无刺 而平滑 ,球形 ,长 圆形, 柠檬 形或细 长形, 不规则 开裂; 种 子大, 外面 被一层 软木状 物所覆 主 皿 o - 约 14 种, 热 带美洲 广布。 我国有 引种的 一种, 栽培于 热带地 区或温 室中。 1. ft 陀罗木 木本 曼陀罗 Brugmansia arborea (L.) Steud. (1841). Datura arborea L. (1753) ; Dunal in DC. (1852) ; Bailey (1949) ; Brugmansia Candida Pers. (1805). 小乔木 ,高 2 米 左右。 茎 粗壮, 直立, 圆柱形 于上部 分枝。 叶互生 或双生 大小不 相等, 卵状披 针形、 长圆形 或卵形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基部楔 形或宽 楔形, 偏斜, 全缘, 微波 状或为 不规 则缺刻 状齿, 两面 均被微 柔毛, 侧 脉每边 7—9 条, 长 9 一 22 厘米, 宽 3 — 9 厘米; 叶柄 长 1 一 3 厘米。 花 单生, 俯垂, 花梗长 3 — 5 厘米; 花 萼佛焰 苞伏, 向顶 端逐渐 扩大, 长 8 — 12 厘米, 直径约 2 — 2.5 — 3 厘米, 不裂 或少数 浅裂; 花冠 白色, 具绿色 脉纹, 漏 斗状, 中部以 下较 细小, 向上渐 扩大成 喇叭状 ,长达 23 厘米, 直径约 8 — 10 厘米, 裂片先 端具尾 状渐尖 头; 雄蕊 5, 内藏, 花丝 下部与 花冠筒 紧贴, 花 药长达 3 厘米, 花 柱内藏 或伸出 于花冠 筒外,  1) 本 厲自从 Pwsoon (1805) 建立 以来, 历来的 植物学 者对它 的分类 等级有 不同的 看法, Bernnardi (1833) 认为 Brugmansia 的一 些性状 特征与 Datura L. 有许多 相似的 地方, 特 别是与 D. ceratocaula Ort. 更相 近似, 即其不 规则开 裂的肉 质光滑 的蒴果 ,佛焰 苞伏的 花萼, 以及花 药的排 列等, 因此 主张将 Brugmansia Pes. 作为 一个组 隶属于 Datura L. 之下 (Section IV. Brugmansia (Pers.) Bernnardi). Safford (1921.. 1922) 也同 意这一 主张。 但 Lagerhcim (1895) 则 采纳了 Persoon 的 观点, 他认为 Datura L. 与 Brugmansia Pers. 之 间的好 多 性状有 显著的 不同, Brugmansia Pers. 应该 重新恢 复为一 个独立 的属, 至于被 Blume (1828) 不当的 用于 Rafflesiaceae 的 "Brugmansia" —名, 坚 决要求 改正。 Steenis 与 Ziip 也都同 意恢复 Brugmansia 的属的 等级, 但 Steenis (1931) 不同惫 Zijp (1920) 将 Brugmansia 改名为 Pseudodatura 的 提议, 他要求 Brugmansia Pers. 必须 保留为 Solanaceae 的一 个1^。 Datura 与 Brugmansia 之间还 存在着 很多的 差异应 该作为 两个不 同的厲 分开, 根 据以上 学者的 不同意 见以及 我们对 Datura 的少 数种及 Brugmansia 唯一 外来种 B. arborea 的外部 形态和 表现形 的异同 来看, 确认两 属之间 有明显 的差异 ,即: 前者为 草本, 花直立 ,果 直立或 斜升, 萼 管伏, 蒴果 外面 有刺: 后者为 木本, 花、 果均 俯垂, 萼佛焰 苞伏, 果外 面肉质 光滑, 无刺。 因此我 们同意 Lagerheim 及 Stee- nis 的意见 • 至 于进一 歩地从 实验分 类学, 遗 传学, 生物物 理学, 生物 化学, 古生 物学, 植 物解剖 学等方 面进行 的研究 工作, 则有 待于今 后植物 学家的 努力, 以期 更完满 的作出 结论。 
606  云南 植物志  柱头稍 膨大。 果浆 果状, 平滑、 广卵形 ,长达 6 厘米。 云南西 双版纳 热带植 物研究 所露地 栽培, 福州、 广州等 地区亦 能终年 在户外 生长。 滇 西 南潞西 (芒市 ) 乔木林 中逸为 野生。 云南 植物研 究所栽 培于温 室中, 北京、 青岛等 城市亦 在 温室中 栽培。 原产 秘鲁中 部安底 斯山。 19. 夜 香樹属 Cestrum Linn. 灌木或 乔木, 无 毛或被 长硬毛 或星状 绒毛。 叶 互生, 全缘。 花序 顶生或 腋生, 伞房式 或圆锥 式聚伞 花序, 有吋 簇生于 叶腋。 花萼钟 状或近 管状, 具 5 齿或 5 浅齿, 裂片 在花蕾 中 镊合状 排列; 花冠高 脚碟状 或近漏 斗状, 筒部 伸长, 上部扩 大呈棍 棒状或 膨胀后 而向喉 部常 縊縮, 基部在 子房柄 周围紧 缩或贴 近于子 房柄, 檐部 5 浅裂, 裂片 镊合状 排列; 雄蕊 5, 贴生于 花冠筒 中部, 花丝 丝状, 基部常 被长柔 毛或加 粗或有 齿状小 附属物 ,花 药短, 药室平 行, 纵缝 裂开; 花 盘不明 显或稍 增厚; 子房具 短柄, 2 室, 花柱 丝状, 柱头 扩大, 盾形, 全缘 或为不 明显的 2 浅裂, 胚 珠每室 5 — 6 枚, 侧向 固着, 珠孔 下位。 浆果 球伏, 卵珠状 或长圆 状; 种子 少数或 因败育 而仅存 一粒, 长圆形 ,种皮 近平滑 • ,胚直 或稍 弓曲。 约 160 种, 主要分 布于南 美洲, 我国 南部有 栽培的 3 种, 云南有 2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花无 香味, 花 冠淡紫 红色在 中上部 膨胀, 在喉 部骤然 缢缩, 花 冠裂片 反折; 植株 具柔毛 1, 瓶几花 C. purpureum Standi. 2 (1) 花极 芳香, 花冠绿 白色, 稍膨胀 ,但在 喉部不 缢缩, 花冠 裂片直 立或稍 扩张; 植 株无毛 2, 夜香树 C. nocturnum Linn. 1. 瓶儿花 Cestrum purpureum Standi. (1924) ; Bailey (1949). 灌木, 高约 1.5 — 3 米或 更长, 枝 条绿色 纤细, 常攀援 ,被短 柔毛。 叶互生 ,全缘 ,长圆 形, 长 7—9 厘米, 宽 3.5 — 4.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稍钝, 两面 疏被短 柔毛, 侧 脉每边 5 — 7 条; 叶柄长 1.5—2 厘米。 聚伞 花序顶 生或生 于侧枝 顶端, 疏散 下垂, 具花 2 — 7 朵; 花萼钟 形, 长约 5 毫米, 5 中裂, 裂片先 端锐尖 ,边 缘具短 柔毛; 花淡紫 红色, 如花 瓶状, 先端 5 等 齿裂, 长约 1.7 厘米, 最阔 处约宽 7 毫米, 花 冠筒基 部宽约 2 毫米, 向 上逐渐 膨大至 7 亳米 又骤然 縊缩至 3 — 4 毫米 后则向 外反折 如五角 星状;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筒 喉部, 花 丝长约 1 厘米, 子房 圆形, 花柱 丝状, 长约 1.7 毫米, 柱头 头状, 绿色。 浆果 圆形, 成熟后 红色, 温室 栽培, 全年 开花。 原产 墨西哥 (?) ,现 各地温 室广为 栽培。 花淡紫 红色如 花瓶状 ,玲珑 可爱, 可供 观赏。 2. 夜香树 图版 172, 1 — 2 Cestrum nocturnum Linn. (1753) ; Dunal in DC. (1852) ; Bonati in Becte (1927); Bailey (1949); 广州 植物志 (1956). 
茄  科  607  图 版 172 1 ― 2. 夜香树 Cestrum noctunium Linn., 1. 花果枝 :2. 果实 3. 曼陀罗 Datura stramonium Linn. 3. 花 果枝。 4— 5. 洋金花 Datura metei Linn. 4. 花枝; 5. 果枝。 
608  云南 植物志  直 立或近 攀援状 灌木, 高 2 — 3 米, 全株 无毛; 枝 条细长 下垂。 叶柄长 8 — 20 毫米, 叶 片长 圆状卵 形至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6 — 15 厘米, 宽 2~4.5 厘米, 全缘, 先端 渐尖, 基 部近圆 形或宽 楔形, 两面均 光亮而 无毛, 侧 脉每边 6 — 7 条。 伞房 状聚伞 花序, 腋生或 顶生, 长约 7-10 厘米, 疏散而 多花; 花绿白 色至淡 绿色, 晚 间香味 特浓, 故名夜 香树。 花萼 钟状, 长 约 3 毫米, 5 浅裂, 裂片 长约为 筒部的 1/4; 花冠高 脚碟伏 ,长约 1 厘米, 筒部 伸长, 自下向 上逐渐 扩大, 裂片 5, 直 立或稍 扩张, 卵形, 急尖, 长约为 筒部的 1/4; 雄蕊 5, 插生 于花冠 筒 向上约 3/4 处, 花丝基 部均有 1 齿状附 属物, 花约 极短, 褐色; 子房卵 圆形, 具短子 房柄, 花柱 伸长至 喉部, 柱头稍 膨大, 不 明显的 2 裂。 浆果长 圆形, 长约 6 — 7 毫米, 直径约 4 毫 米, 具 1 枚 种子。 种子长 卵形, 长约 4.5 毫米, 表 面密布 小疣状 凸起。 我国 云南、 福建、 广东、 广 西均有 栽培。 南美洲 原产, 现 广泛栽 培于世 界热带 地区。 花 在夜间 极香, 故庭园 中多有 栽培, 昆明 城内可 以露地 越冬。 20. 烟草属 Nicotiana Linn. 一年生 草本、 亚灌木 或灌木 ,常被 腺毛。 叶 互生, 有柄或 无柄, 叶片全 缘或稀 波状。 花 序顶生 ,圆锥 式或总 状式或 单生于 叶腋。 花 有苞片 或无; 花萼整 齐或不 整齐, 卵状 或筒状 钟形, 5 裂, 常较 花冠短 得多, 果吋常 宿存并 稍增大 ;花 冠整齐 或稍不 整齐, 筒状、 漏 斗状或 高脚 碟状、 筒部 伸长或 稍宽、 檐部 5 裂至近 全缘, 在 花蕾中 卷折状 或稀覆 瓦状, 开 花吋直 立, 开展或 外弯; 雄蕊 5, 插生 于花冠 筒中部 以下, 内藏或 外露, 不等 长或近 等长, 花丝丝 状, 药 有药隔 或无, 纵裂; 花盘 环状; 子房 2 室或稀 4 室, 胚珠 倒生, 多数; 柱头 2 裂。 蒴果 2 室或稀 4 室, 2 裂至 中部或 基部。 种子 多数, 扁压, 胚直 或多少 弓曲, 子叶半 棒状。 约 60 种, 分布于 南美洲 ,北美 洲及大 洋洲。 我国有 栽培的 2 种, 我省均 有之。 分种 检索表 1(2) 叶长 圆状披 针形, 披针形 、长 圆形或 卵形, 基部 耳状半 抱茎; 叶 柄不明 显或具 狭翅。 花冠漏 斗伏, 淡红色 或红色 I. 烟草 N . tabacum Linn. 2 (1) 叶卵形 ,长 圆形或 心形, 有吋长 圆状披 针形或 近圆形 ,基部 钝圆或 心形, 常有 明显的 叶柄, 花冠筒 状 钟形, 黄绿色 • 2. 黄 花烟蕈 N. ru,tic« Linn. 1. 烟草 (本 草纲目 拾遗) 图版 I 73 , 3 — 4 "喝尼 "(哈 尼族语 ), 辣烟、 淡 巴菰、 草烟、 相思草 Nicotiana tabacum Linu. (1753) ; Dunal in DC. (1852)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 Bonati in Leete. (1927) ; T. H. Goodspeed (1954). N. chinensis Fisch. ex Lehm. (1818) ; Dunal in DC. (1852). 一年生 草本, 全株被 腺毛; 根 粗壮。 茎高 0.7 — 2 米, 基部木 质化。 叶互生 ,叶 片长圆 状披 针形, 披针形 或卵形 ,先端 渐尖, 基部渐 狭下延 至茎成 耳状而 半抱茎 ,长 10 — 30(— 7 0) 厘米, 宽 8 — 15 (— 30) 厘米, 有柄或 叶基部 下延成 翅伏柄 ,顶 生圆锥 花序; 花梗长 5—20 毫 米。 花萼 圆筒状 或筒状 钟形, 长 20 — 25 毫米, 裂片三 角状披 针形, 长短 不等; 花冠漏 斗状, 
茄 科 609  淡红色 ,筒部 色稍淡 ,微 弓曲, 外面被 柔毛, 长 3 .5 — 5 厘米, 直径 3 — 7 毫米, 檐部宽 1 一 1.5 厘米, 裂片 急尖; 雄蕊 5, 其中 1 枚特短 ,不伸 出于花 冠喉部 ,花丝 基部有 柔毛; 花盘 环状围 绕于 子房的 基部; 子房 卵形, 花柱 丝伏, 内藏, 柱头 顶端稍 膨大。 蒴果卵 形或长 圆形, 与宿 萼相 等长。 种子圆 形或宽 长圆形 ,径约 0.5 毫米, 褐色。 花期夏 秋间。 云南及 全国各 地均有 栽培。 原产南 美洲。 明末 自吕宋 传人。 为烟草 工业的 原料; 植株 亦可作 农药杀 虫剂。 2. 黄 花烟草 小花烟 (陕西 ), 山烟 (山西 ), 蓝花烟 (昭通 ), 烟草 (本 草纲 目拾遗 引延绥 镇志) Nicotiana rustica Linn. (1753) ; Dunal in DC. (1852)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广州 植物志 (1956). 一 年生至 多年生 草本, 高约 0.5 — 1 米, 全株被 腺毛。 叶大 而厚, 卵形或 长圆形 ,长达 30 厘米或 过之, 先 端钝, 基部心 形或近 心形, 边全 缘或浅 波状, 具 长柄。 总状花 序顶生 ,花 淡黄 绿色, 长约 2.5 厘米, 花冠 筒管状 钟形, 喉部略 缢缩, 稍被 柔毛, 长约为 萼长的 3 倍, 顶 端 5 浅 圆裂, 萼长约 1.3 厘米, 裂片 卵形、 蒴果卵 形至近 球形, 较宿 萼长。 种子 多数, 极小, 圆形或 长圆形 ,径约 0.5 毫米。 花期夏 秋间。 云南 丽江、 昭通有 栽培, 原产南 美洲。 除作烟 草用外 ,也 可做杀 虫药。 21. 碧 冬茄属 Petunia Juss. 草本, 常被 腺毛。 叶 互生, 全缘。 花单生 ,紫 堇色或 白色。 花萼 5 深裂至 近全裂 ,裂片 长 圆形或 线形; 花冠 漏斗状 或高脚 碟状, 筒部圆 柱状或 向上渐 扩张, 檐部 相等或 偏斜, 开 展, 裂片短 而阔, 稍不 相等, 以致顶 端微作 2 唇形, 覆瓦状 排列; 雄蕊 5 枚, 插 生于花 冠筒中 下部, 内藏, 其中 4 枚稍长 ,稀 不育或 退化, 花丝 丝状, 花药 卵形, 常作深 2 裂, 药室 分离而 后 开展; 花盘全 缘或缺 刻状, 2 裂; 子房 2 室, 花柱 丝状, 柱头 扩大, 不 明显的 2 裂, 胚珠多 数。 蒴果 2 室, 2 瓣裂。 种子 多数, 圆球 形或卵 圆形, 外面具 网纹; 胚 弯曲或 通直, 具小而 卵形的 子叶。 约 25 种, 主要分 布于南 美洲, 我国 有普遍 栽培的 1 种。 1. 碧冬茄 图版 173, 1—2 Petunia hybrida Vilm.(1865);Makino (1924) ; Bailey (1949) ; 广州 植物志 (1956). 一年生 草本, 高 30 — 60 厘米, 全株被 腺毛。 叶具短 柄或近 无柄, 卵形, 全缘, 先端急 尖, 基部宽 楔形至 楔形, 长 3—8 厘米, 宽 1.5 — 4.5 厘米, 侧 脉每边 5—7 条, 不 明显, 花单 生于 叶腋, 花梗长 3 — 5 厘米, 花萼 5 深裂, 裂片 线形, 长约 1 一 1.5 厘米, 宽约 3.5 毫米, 先 端钝, 果吋 宿存, 几乎不 增大; 花冠白 色或紫 堇色, 具各种 条纹, 漏斗状 ,长 5 — 7 厘米, 自基 部向上 渐扩大 ,檐部 开展, 5 浅裂; 雄蕊 4 长 1 短, 不外露 ;花柱 稍长于 雄蕊, 柱头 膨大。 蒴 果圆 锥状, 长约 1 厘米, 2 瓣裂, 每裂 瓣的顶 端又作 2 浅裂。 种子 极小, 近 球形, 外 面有网 纹。 直径约 0.5 毫米。 褐色。 原产南 美洲。 我 国各城 市普遍 栽培。 有吋 逸生。 
610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73 1 一 2. 碧冬茄 Petunia hybrids Vilm. 1. 花果枝 :2. 果。 3— 4. 烟草 Nicotiana tabacum Linn. 3. 叶: 4. 花 序。 
旋花科  611  花 美丽, 可作观 赏用。 22. 番 茉莉厲 Brunfelsia Linn. 灌 木或小 乔木。 叶 互生, 单叶, 全缘, 通常 光亮。 花 顶生或 腋生, 单生或 组成疏 松或密 集 的聚伞 花序或 退化为 单花。 花大、 美丽、 极芳香 ;萼 管状或 钟状, 5 齿或 5 深裂; 花冠高 脚碟 状或漏 斗状, 花冠管 细长, 直或 弯曲, 或 有少数 膨胀; 冠檐 广展, 不 整齐, 5 裂, 裂片宽 而钝, 覆瓦状 排列; 雄蕊 4, 两两 成对, 插生 在花冠 管上, 内藏, 花丝厚 ,药室 极叉开 而后汇 合成 一室; 花盘不 明显; 子房 无柄, 2 室, 花柱先 端内弯 ,柱头 宽扁, 2 片裂, 内面具 多数乳 头; 胚珠 多数。 蒴果近 球形, 革质或 肉质, 不 片裂。 种子具 皱纹。 约 20 种, 产热带 美洲, 澳洲, 大、 小安 的列斯 群岛。 我 国广东 有引种 栽培的 2 种。 云 南有 1 种。 1. 番茉莉 Brunfelsia americana Linn. (1753) ; L. H. Bailey (1949). 灌木, 高 1 一 2 米, 小枝 被微柔 毛或近 无毛。 叶互生 ,多为 楠圆形 ,少数 卵状椭 圆形至 倒 卵形, 长 3.5—7.5 厘米, 宽 2—3.5 厘米, 先端尖 、钝或 微凹, 基部 楔形, 网 脉在两 面均细 密。 花芳香 ,单独 顶生或 腋生; 萼钟状 ,长约 6 毫米, 顶端 5 浅裂, 裂片 钝圆, 边缘具 缘毛; 花冠淡 黄色, 后变为 白色, 花冠管 细长, 约长 6 — 6.5 厘米, 直径约 2 — 3 毫米, 冠檐 广展, 直 径约 5 — 5.5 厘米。 浆果淡 黄色, 直径约 2 厘米, 不 瓣裂。 花期 夏季。 云南 西双版 纳热带 植物研 究所有 栽培。 原产大 、小安 的列斯 群岛。 251. 旋花科 Convolvulaceae 草本、 亚灌木 或灌木 ,偶 为乔木 (产 马尔 加什的 Humbertia 属), 在 干旱地 区有些 种类变 成多 刺的矮 灌丛, 或 在寄生 牵牛属 Parasitipomoea 为寄生 植物; 被各 式单毛 或分叉 的毛; 常 有 乳汁; 具双韧 维管束 ;有 些种类 地下具 肉质的 块根。 茎缠绕 或攀援 ,有吋 平卧或 匍匐, 偶 有 直立。 叶互生 ,螺旋 排列, 寄 生种类 无叶, 通常为 单叶, 全缘, 或不 同深度 的掌状 或羽状 分裂至 全裂; 无 托叶, 有吋有 假托叶 (为缩 短的腋 枝的叶 ); 有 叶柄。 花通常 显著, 美丽, 单生 于叶腋 ,或少 花至多 花组成 腋生聚 伞花序 ,有吋 总状, 圆 锥伏, 伞形或 头伏, 极少为 二歧蝎 尾 伏聚伞 花序。 苞片 成对, 很小, 有吋 叶状, 有吋总 苞状, 或在盾 苞果属 NeurQpeltis 苞片在 果 期极增 大托于 果下。 花 整齐, 两性, 5 数; 花萼 分离, 覆瓦状 排列, 外 萼片常 比内萼 片大, 宿存, 有吋 在果期 增大。 花冠 合瓣, 漏斗伏 、钟状 、高脚 碟状或 坛状, 冠簷近 全缘或 5 裂, 极 少每裂 片又具 2 小裂片 ,蕾期 旋转折 扇伏或 镊合状 至内向 镊合状 ;花冠 外常有 5 条 明显的 被毛或 无毛的 瓣中带 。雄蕊 与花冠 裂片等 数互生 ,着 生花冠 管基部 或中部 稍下, 花丝 丝状, 有吋 基部稍 扩大, 等 长或不 等长; 花药 2 室, 内向开 裂或侧 向纵长 开裂; 花 粉粒无 刺或有 刺。 花盘 环状或 杯状。 子房 上位, 由 2 ( 稀 3— 5) 心皮 组成, 1 一 2 室, 或因 有发育 的假隔 膜而为 4 室, 稀 3 室. 心皮 合生, 极少深 2 裂; 中轴 胎座, 每室有 2 枚 直立倒 生无柄 胚珠, 子房 4 室 吋每室 1 胚珠; 花柱 1 一 2, 顶生 或少有 基生, 不裂 或上部 2 尖裂, 或几无 花柱; 柱 
612  云南 植物志  头 各式。 通常为 蒴果, 室背 开裂、 周裂、 盖裂或 不规则 破裂, 稀为不 开裂的 浆果或 舉皮干 燥坚 硬呈坚 果伏。 种子 和胚珠 同数, 或由于 不育而 减少, 通 常呈三 棱形, 种 皮光滑 或有各 式毛; 胚乳小 ,肉 质至软 骨质; 胚大, 具宽的 、褶 皱或折 扇状, 全缘或 凹头或 2 裂的 子叶。 约 55 属, 1600 种 以上, 广泛 分布于 热带、 亚热带 和温带 ,主产 美洲和 亚洲的 热带、 亚 热带。 我国有 23 属, 约 110 种, 南北 均有, 大部分 属种产 西南和 华南。 云南有 19 属, 约 74 种, 多数 分布在 南部。 有些 种类供 食用, 如番 薯是主 要的粮 食作物 之一, 蕹菜 为常见 栽培的 蔬菜。 有 些种类 供 药用。 还有不 少种类 常栽植 园篱、 棚 架作为 观赏。 对于本 科和其 他科的 亲缘关 系认识 不一, 比较 共同的 倾向认 为旋花 科和花 葸科、 茄 科、 紫草科 等较为 相近, 表 现在花 冠的卷 迭式, 花由等 基数的 4 轮构成 ,有 吋雌蕊 3 数, 下 位花, 雄蕊着 生在花 冠上与 花冠裂 片互生 ,以 及花序 的形式 等都有 共同的 特征。 依据近 期学者 的意见 ,本科 按花粉 粒的类 型可分 2 个族: 1. 旋花族 Coiwolvuleae (花 粉粒无 刺), 2. 番薯族 Ipomoeeae (花粉 粒有刺 )。 分属 检索表 1 (24) 花 粉粒无 小刺。 (旋 花族 Convolvuleac) 2(3) 子房 分裂, 通常由 2 个含 1 胚珠 的心皮 组成, 花柱 2, 基生; 匍匐小 草本, 具 心形、 肾形或 圆形的 小 型叶片 1. 马 蹄金厲 Dichondra 3(2) 子房不 分裂, 花柱 1 或 2 , 顶生。 4 (5) 花柱 几乎不 存在, 柱头贴 生子房 ;花冠 裂片深 2 裂; 肉质 浆果; 1 种子; 木 质大藤 本或稀 为小乔 木 4. 丁公藤 Jg Erycibe 5(4) 具有 花柱, 柱头 各式。 6(7) 全部 萼片或 3 个 外萼片 果吋极 增大成 翅状, 与果一 起脱落 ;蒴 果小, 有吋不 开裂, 具 1 种子; 花 形成总 状或圆 锥花序 S. 飞娥藤 JS Porana 7(6 ) 萼片于 果期不 增大或 稍增大 ,不成 翅状, 果开 裂后宿 萼留于 果梗。 8(H) 花柱 2。 9 (10) 每 一花柱 2 尖裂, 具圆 柱状或 棒状的 柱头; 苞片 于果期 不明显 增大; 直立 或平卧 草本, 不 缠绕… '2, 土 丁桂属 Evolvulut 10( 9 ) 花柱 不裂, 具 盾状、 浅裂或 肾形的 柱头; 苞片于 果期极 增大; 缠 绕木本 3. 盾苞藤 Jg Neuropelti. 11(8) 花柱 1。 12(13) 花萼 包藏在 2 片大苞 片内; 柱头 2, 长圆 形或楠 圆形, 扁平 9. 打 碗花属 Calytegia 13(12) 花萼不 为苞片 所包。 14(19) 外 萼片比 内萼片 显著长 而宽, 锐尖或 渐尖。 15(16) 外萼 片基部 心形或 耳形, 下延; 花冠 外瓣中 带被短 柔毛; 子房 无毛; 种 子被毛 心 專塞属 Anisaia 16(15) 外萼片 基部不 下延。 17(18) 聚伞花 序花少 ,通常 1 朵; 瓣中带 密被长 柔毛; 子房被 长柔毛 ;种 子无毛 7. 猪 菜藤属 Hewittia 
旋花科  613  18(17) 聚伞花 序密集 成伞形 ,通常 多花; 花冠外 无毛; 子房 无毛; 种子 无毛, 具小瘤 ,背部 边缘具 很狭的 翅 8. 小 牵牛属 Jacqueinontia 19(14.) 萼片近 相等, 或外 萼片稍 大或稍 短小, 钝、 锐尖或 具小短 尖头, 稀 渐尖。 20(21 ) 柱头 2, 线形 或棒状 10. 旋花厲 ConvohruliM 21(20) 柱头 2, 头状或 球形; 花药通 常纵向 扭曲。 22(23) 蒴 果成熟 吋于中 部或中 部以上 周裂; 茎、 叶 柄及花 序梗通 常有翅 …… 12. 盒 果藤属 Operculimi 23(22) 蒴 果通常 4 瓣裂, 或不规 则开裂 ;茎及 其他部 分无翅 11. 鱼 黄草属 Merremia 24( 1 ) 花粉粒 有刺。 (番 薯族 lp。m。 ceae ) 25(28) 花冠 较短, 圆筒状 、坛状 或钟状 ,冠 檐短, 不 开展的 5 齿裂或 5 浅裂。 26(27) 雄蕊及 花柱伸 出花冠 很长; 花序为 二歧蝎 尾状聚 伞花序 17. 金 鱼花属 Mina  27(26) 雄蕊 及花柱 内藏; 花单生 叶腋; 浆果不 开裂, 为宿存 花萼所 包被; 攀 援灌木 苞叶 藤属 Blinkworthia 28(25) 花冠漏 斗状、 钟状 或高脚 碟状, 通常 较大, 大多具 开展的 冠檐; 大多 数种类 具心形 叶片。 29(30) 果不 开裂, 肉质或 革质, 紫色、 红色或 黄色; 花冠外 ^中 带通常 被毛; 缠 绕灌木 • 19 银 背藤属 Argyriea 30(29) 蒴 果通常 4 瓣裂; 瓣中带 通常不 被毛; 缠绕 草本或 攀援亚 灌木。  31(34) 花冠漏 斗状或 钟状; 雄蕊 和花柱 内藏。 32(33) 萼片钝 至锐尖 ;子房 2 或 4 室, 4 胚珠 13. 番薯 展 ! pomoea 33(32) 萼片多 少为长 而狭的 渐尖; 子房 3 室, 6 胚珠 14. 牵牛厲 Pharbiti. 34(31) 花 冠高脚 碟状; 雄蕊和 花柱多 少伸出 p 35(36) 花大; 子房 2 室 4 胚珠 15. 月 光花属 Calonyction 36(35) 花小 或中等 大小; 子房 4 室 4 胚珠 16. 茑萝厲 QuamoclU  1. 马蹄 金属 Dichondra ]. R. et Forst. 匍匐小 草本, 无 毛或被 丝毛至 柔毛。 叶小, 具 叶柄, 肾形或 心形至 圆形, 全缘。 花小, 单生 叶腋; 苞 片小; 萼片 5, 分离, 近等长 ;通常 匙形, 草质; 花冠宽 钟形, 深 5 裂, 裂 片内向 镊合 状至镊 合状, 或稍覆 瓦状; 雄蕊较 花冠短 ;花丝 丝状, 花 药小, 花粉粒 平滑; 花盘小 ,杯 状; 子房深 2 裂, 2 室 2 胚珠 (稀 1 室 1 胚珠? ), 花柱 2, 基生, 丝状, 柱头 头状。 蒴果 2 裂, 裂片 直立, 不 开裂或 不规则 2 瓣裂, 种子 1 稀 2, 近 球形, 平滑, 种皮薄 ,硬 壳质, 子 叶长圆 形至 线形, 2 折叠。 约 5 — 8 种, 大 多数产 美洲, 1 种在新 西兰, 1 种广布 于热带 亚热带 地区。 我国 1 种, 云南 亦有。 1. 马蹄金 (通称 ) 图版 17 4 , 1 — 4 荷苞草 、肉馄 饨草、 金锁匙 (本 草纲目 拾遗, 引百草 镜), 小 马蹄草 (江苏 、江西 、广东 、贵 州、 四川、 云南) ,黄疸 (胆) 草 (江苏 、浙江 、福建 、江西 、湖南 、广东 、广西 、贵州 、云南 ), 金钱草 (江 苏、 浙江、 广西) ,小 金钱草 (江苏 、福建 、广东 、贵州 、四川 、云南 ), 玉馄饨 (江苏 、浙江 ), 小 元宝草 (江苏 ), 金挖耳 (江苏 、广西 ), 扁地锦 、小虾 蟆碗、 羊皮筋 、螺 厣草、 小叶郎 郎碗、 铜 钱草 (浙江 ), 落 地金钱 (浙江 、贵州 ), 螺丕草 (浙江 、福建 、广东 ), 田 螺草、 马蹄香 (福建 ), 小 半边钱 、小 铜钱草 (湖南 ), 铁灯盏 、小 金钱、 小叶马 蹄草、 小叶 积雪草 (江西 ), 酒 杯窝、 满天 
614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74 4. 马蹄金 Dicbondra repens Forst., 1. 植株, 2. 花萼 展开, 3. 花冠 展开, 4. 果; 5 — 6. 小牵牛 Jacqu«m«^ panlcu,ata ( Burm - f -)Hall. f., 5. 植株一 部分, 6. 花冠 展开。 
旋花科  615  星 (广西 ), 黄食草 、小 马香、 鸡 眼草、 过墙风 (广东 ), 小螺 丝草、 地蓬草 (贵州 ), 马蹄黄 、半边 钱、 月亮草 、小挖 耳草、 积雪草 、小 团叶、 小 毛钱、 半边莲 (云南 ), 小迎 风草、 九 连环、 小碗碗 草、 小地 蓬草、 金 马蹄草 (四川 ) Dichondra repens Forst. (1776) ; Lam. (1791) ; Choisy (1845) ; Benth., (1861) ; Hemsl. (1890) ; Diels (1900) ; Matsum et Hayata (1906) ; Dunn et Tutch. (1912) ; Hand.-Mzt. (1936) ; Ooststr. (1938, 1953)*; 图鉴 (1974); 海南 植物志 (1974)*. 多年生 匍匐小 草本, 茎细长 ,被 灰色短 柔毛, 节上 生根。 叶肾形 至圆形 ,直径 4 一 25 毫 米, 先端宽 圆形或 微缺, 基部阔 心形, 上面微 被毛, 下面被 贴生短 柔毛, 全缘; 具长的 叶柄, 叶 柄长达 (1.5)3 — 5(6) 厘米。 花 腋生, 单生, 花 柄短于 叶柄, 丝状; 萼 片倒卵 状长圆 形至匙 形, 钝, 长约 2 — 3 毫米, 背面 及边缘 被毛; 花冠 钟状, 较短至 稍长于 萼片, 黄色, 深 5 裂, 裂 片长 圆状披 针形, 无毛; 雄蕊 5, 着生于 2 裂片间 弯缺处 ,花 丝短, 等长; 子房 2 室, 2 胚珠, 被疏 柔毛; 花柱 2, 柱头 头状。 蒴果近 球形, 小, 短于 花萼, 直径约 1.5 毫米, 膜质; 种子 1 一 2, 黄色至 褐色, 被毛。 云南全 省均有 分布。 生 于海拔 B00 — 1980 米 的山坡 草地, 路旁或 沟边。 我国 长江以 南各 省均有 分布。 广布 于热带 亚热带 地区。 全草供 药用, 有清热 利尿, 祛风 止痛, 消炎 解毒, 杀虫 接骨之 功能。 可治 急慢性 肝炎, 黄疸型 肝炎, 胆 囊炎, 肾炎, 泌尿系 感染, 扁桃 腺炎, 口腔炎 ,肺 出血, 疟疾, 痈疮 疔毒, 毒蛇 咬伤, 乳痈, 痢 疾等。 2. 土丁 桂属 Evolvulus L.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亚 灌木或 灌木; 茎 平卧, 上升或 直立, 决不 缠绕, 通常被 丝毛至 柔 毛或疏 柔毛。 叶小, 全缘。 花小, 腋生, 具柄或 无柄, 单花, 或 1 至多花 形成聚 伞花序 ,或 排 列为顶 生穗伏 花序, 或头状 花序; 萼片 5, 小, 相等或 近相等 ,渐尖 ,锐尖 或钝, 果 吋不增 大; 花冠小 ,漏 斗状, 钟状或 辐状, 或高脚 碟状, 紫色, 蓝色或 白色, 稀黄色 ;冠 簷近全 缘至明 显的 5 裂, 瓣 中带通 常在外 面被疏 柔毛; 雄蕊 5, 大多 在花冠 管中部 着生, 或 稀基部 着生, 内藏或 伸出; 花 丝贴生 于花冠 管上, 丝状, 无毛, 花药卵 形或长 圆形, 花 粉粒球 形,. 无刺。 花 盘小, 杯状, 或缺。 子房 无毛, 或有 吋被疏 柔毛, 2 室, 每室具 2 胚珠, 稀 1 室, 4 胚珠; 花柱 2, 丝状, 在基部 联合, 或分离 ,每 1 花柱 2 尖裂; 柱头长 ,圆 柱形, 丝 状或稍 棒伏。 蒴 果球形 或卵形 ,2- "4 瓣裂。 种子 4 一 1, 平 滑或稍 具瘤, 无毛。 约 98 种, 大多 分布于 美洲, 其中两 种也分 布于欧 、亚 大陆。 1. 土丁桂 图版 175,1 — 4 毛 辣花、 白 鸽草、 白 毛将、 白头妹 (广东 、广西 ), 过 饥草、 毛将军 (福建 ), 银花草 、暴臭 蛇, 烟油花 (广西 ), 毛棘毛 (图鉴 ) Evolvulus alsinoides (L.) L. (1763) ; Choisy in DC. (1845) ; Miq. (1857) ; Benth. (1861)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 Hemsl. (1890) ; Henry (1896) ; Diels (1900) ; Dunn et Tutch. (1912) ; Levi. (1915—16) ; Merr. (1930) ; Hand.-Mazz. (1936) ; 图鉴 (1974)*; 海南 植物志 (1974)*. 
616 云南 植物志 Convolvulus alsinoides L. (1753). la. 土丁桂 var. alsinoides 多年生 草本, 茎 少数至 多数, 平卧或 上升, 细长, 具贴生 柔毛。 叶长 圆形, 椭圆 形或匙 形, 长 (7 —) 15—25 毫米, 宽 5 — 9 (一 10) 毫米, 先端钝 及具小 短尖, 基 部钝或 渐狭, 两面或 多或少 密被贴 生的疏 柔毛, 或有 吋上面 少毛至 无毛, 中脉 在下面 明显, 上面不 明显, 侧脉两 面均 不显; 叶柄 短至近 无柄。 总花梗 丝状, 较叶 短或长 得多, 长 2.5 — 3.5 厘米, 被贴 生的柔 毛; 花 1 至少 数朵组 成聚伞 花序, 花梗与 萼片等 长或通 常较萼 片长; 苞 片线状 钻形, 至线状 披针形 ,长 1.5 — 4 毫米; 萼片披 针形, 锐尖或 渐尖, 长约 3 — 4 毫米, 被长 柔毛; 花冠 辐状, 直径 7 — 8 (-10) 毫米, 蓝色或 白色; 雄蕊 5, 内藏, 花丝 丝状, 长约 4 毫米, 贴生于 花冠管 基部; 花药 长圆状 卵形, 先端 渐尖, 基部钝 ,长约 1.5 毫米; 子房 无毛; 花柱 2, 每 1 花柱 2 尖 裂; 柱头圆 柱形, 先端稍 棒状。 蒴果 球形, 无毛, 直径 3.5 — 4 亳米, 4 瓣裂; 种子 4 或 较少, 黑色, 平滑。 滇东南 (文 山, 富宁, 河口) ,生 于海拔 300 — 1800 米的 草坡, 灌丛及 路边。 我国 长江以 南各省 区都有 分布。 自 热带东 非洲, 马达加 斯加经 印度, 中 南半岛 至菲律 宾均有 分布。 且 本种为 1 多型种 (约有 16 — 17 变种 ), 分布于 热带及 亚热带 区域。 全草供 药用, 有散瘀 止痛, 清 湿热之 功能; 可 治小儿 结肠炎 , 消化 不良, 支气管 哮喘, 咳 嗽, 跌打 损伤, 腰腿痛 ,头晕 目肱, 白带, 痢疾, 泌尿系 感染, 血尿, 眼 膜炎, 蛇伤。 lb. 银丝草 var. decumbens (R. Br.) Ooststr. (1934), (1953) ; Hand.-Mazz. (1936) ; 海 南植物 志 (1974). E. decumbens R. Br. (1810). 与原变 种不同 在于茎 纤细, 被 贴生的 柔毛, 有吋混 生稍开 展的淡 黄色或 灰白色 柔毛。 叶披 针形至 线形, 长 5 — 13 毫米, 宽 (1.5 — )3 — 4 毫米, 先端 锐尖或 渐尖, 基部 圆形至 渐狭, 两面被 贴生疏 柔毛, 基 部的叶 有吋宽 而钝。 分 布于云 南金沙 江及红 河河谷 (鹤 庆, 禄劝, 元谋, 元江 )。 生 于海拔 1160 — 1800 米的 山坡 草地。 自我国 南部至 越南, 马来 西亚, 菲 律宾, 新几内 亚至大 洋洲及 太平洋 诸岛。 药用 同前。 3. 盾 苞藤属 Neuropeltis Wall. 高大 的缠绕 藤本。 叶 具柄, 椭 圆形, 卵圆 形或长 圆形, 羽 伏脉, 全缘, 草质或 革质。 花 小, 腋生总 状花序 或近分 枝顶生 的圆锥 花序, 被锈色 绒毛; 苞片最 初小, 贴生于 花梗上 ,果 吋极 增大, 宽椭 圆形至 圆形, 具网脉 ,干 膜质。 小苞 片小, 被毛。 萼片 5, 近 等大, 近 圆形, 果吋几 不增大 ;花冠 整齐, 辐状至 宽钟形 ,白 色或淡 红色, 深 5 裂, 花 蕾吋内 向镊合 状至镊 合状; 雄蕊 5, 着生于 花冠近 基部, 外伸或 内藏; 花丝 丝状, 无毛或 基部被 柔毛; 花药长 圆形, 花粉粒 无刺; 子房 被毛, 完全或 不完全 2 室, 4 胚珠; 花柱 2, 分离, 短, 柱头 盾状, 浅 裂或肾 形。 蒴 果小, 球形, 与宿萼 同着生 于增大 苞片近 中部, 无毛, 4 瓣裂; 种 子通常 1 粒, 球形, 
旋花科  617  平滑, 无毛, 暗 黑色。 约 11 种, 7 种在热 带非洲 西部, 4 种在热 带亚洲 ,从印 度西海 岸至马 来西亚 ,泰国 ,越 南, 柬 埔寨, 老挝。 我国 2 种, 1 种产云 南和广 东海南 ,另 1 种仅产 海南。 1. 盾苞藤 图版 175, 5—8 Neuropeltis racemosa Wall. (1824), (1829) ; Choisy in DC. (1845)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 Ridley (1923); Ooststr. (1938), (1942); (1953)* ; 吴征镒 ,李锡 文 (1965) ; 图鉴 (1974)*; 海南 植物志 (1974)*. Sinomerrillia bracteata Hu (1937). 高大 的缠绕 藤本, 幼枝 或多或 少被锈 褐色短 绒毛, 老枝 无毛。 叶 楠圆形 或狭椭 圆形, 长 6 — 12 厘米, 宽 3 — 6.5 厘米, 先端锐 尖或短 渐尖, 基部 宽楔形 或短的 渐狭, 革质, 两面无 毛, 或具 稀疏的 柔毛; 侧脉 7—10 条, 网脉较 细在上 面明显 可见; 叶 柄长约 10 — I 5 毫米, 或 稍长。 总状花 序腋生 ,单 1 或 2 — 4 个, 被褐色 绒毛, 较叶短 ,长 3 — 6 厘米或 稍长; 花柄长 2-2.5 毫米; 苞 片紧接 萼下,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具 1 明显的 尖头, 长 2 — 3 毫米, 果吋极 增大, 宽椭 圆形至 圆形, 顶端微 缺及具 小短尖 ,基 部微缺 或钝, 无毛, 长 ( 3 — )4 一 4 . 5 (— 5 ) 厘 米, 干膜质 ,具 网脉; 外萼片 2, 圆形或 宽稍大 于长, 长 2 — 2.5 毫米, 3 个内萼 片宽大 于长, 长 1.75 — 2 毫米, 外面被 柔毛; 花冠宽 钟形, 白色, 长约 5 毫米, 深 5 裂, 裂片 较花冠 管长, 先 端钝, 外面被 疏柔毛 ;雄蕊 5, 花丝 丝状, 长 3 毫米, 基部具 毛垫; 花药椭 圆形, 长 1.5 毫米; 子房 卵形, 被毛; 花柱 2, 短, 柱 头宽约 1 毫米。 蒴果 球形, 径约 5 — 6 毫米。 产 云南西 双版纳 (勐腊 、景洪 ), 生 于海拔 500 — 750 米, 沟谷密 林中。 广 东海南 亦有。 分布 于缅甸 (丹那 沙林) 至马 来半岛 西北部 及加里 曼丹岛 (? )。 SinomerriUia bracteata Hu 的模 式标本 (王 启无 80522) 采自 勐腊。 4. 丁 公藤属 Erycibe Roxb. 攀援 或披散 灌木, 极 少为小 乔木, 无 毛或被 绒毛, 毛为单 毛或有 吋叉状 分枝。 叶卵形 或狭长 圆形, 渐尖, 全缘, 革质; 叶 柄短。 花序总 状或圆 锥状, 顶生或 腋生; 苞 片通常 很小, 早落; 花小; 萼片 5 , 近 相等, 圆 形或椭 圆形, 革质, 宿 存且贴 近果的 基部; 花冠 白色或 黄色, 钟状, 花冠 管短, 花冠深 5 裂, 每裂 片具一 近于三 角形的 外面被 毛的瓣 中带和 2 片 质地较 薄的小 裂片; 雄蕊 5, 近于 内藏, 着生 于花冠 基部稍 上方, 花丝略 呈三角 形或侧 面凹, 花药 顶 端钝至 渐尖, 基部 心形, 有 吋两端 截形至 微凹; 花粉粒 无刺; 花盘不 明显; 子房球 形或椭 圆形, 1 室, 4 胚珠 (有 记载 1 室, 3 — 5 胚珠, 也 有记载 3- ~4 胚珠) ;花柱 几无, 柱头半 球形、 球 形或圆 锥状, 貼 生子房 中部, 直径小 ,通 常具有 5 条或 10 条 直立或 稍扭曲 的脊, 或偶有 呈冠状 、漏斗 状貼近 子房, 几与子 房直径 相等。 浆果 肉质, 内有 1 种子, 具膜质 种皮, 通常 和果皮 貼生, 胚乳不 完全, 不规则 地伸入 肉质具 折的子 叶间, 胚根 下位, 伸入子 叶间。 约 66 种, 产热带 亚洲, 自日本 南部、 琉球 群岛, 中国南 部各省 (包括 台湾) ,中南 半岛, 泰国, 缅甸, 印度, 斯里 兰卡, 经马来 西亚, 菲律宾 至澳大 利亚的 昆士兰 北部。 我国产 11 种, 主要 分布在 台湾、 广东、 广西。 云南有 4 种。 
618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75 !一 4 . 土丁桂 Evolvulus alsinoides (L.) L., 1. 植株, 2. 叶片, ;. 花冠 展开, 4. 雌蕊; 5—8. 盾苞藤 Neuro> peltis racemosa Wall., 5. 花枝一 部分, 6. 果枝, 7. 花冠 展开, 8. 雌蕊。 
旋花科  619  分种 检索表 1 (2) 小枝、 叶柄、 叶 背面极 密被锈 色分枝 短柔毛 1. 锈毛麻 辣子藤 E. ferruginea 2 (1) 小枝、 叶柄被 短柔毛 或无毛 ,叶两 面近无 毛或被 少毛。 3 C4) 顶生圆 锥花序 延伸, 长 7 — 20 厘米 4. 穗序 丁公藤 E.«ib« P icata 4 (3) 圆锥花 序腋生 和顶生 ,比叶 短很多 ,长 2.5 — 4( 一 7) 厘米。 5 (6) 花 冠裂片 边缘啮 蚀状; 叶卵 状椭圆 形或长 圆伏楠 圆形, 长 7—12 厘米, 宽 2.5 — 6 厘米 2. 光叶 丁公藤 E. .chmidtii 6 (5) 花冠裂 片边缘 撕裂状 ;叶 长圆形 或长楠 圆形, 较大, 长 8 — 18 厘米, 宽 3. 5 — 5 厘米, 粉绿色 …… 3. 粉绿 丁公藤 E. glaucescens 1. 锈毛麻 辣子藤 (云 南热带 亚热带 植物区 系研究 报告) Erycibe ferruginea C. Y. Wu (1965)*. 攀援 灌木, 高约 5 米。 枝条圆 柱形, 径约 5 毫米, 极密 被锈色 分枝短 柔毛。 叶革质 ,椭 圆形, 长 6.5 — 9 厘米, 宽 3.5 — 5 厘米, 顶端 骤尖, 具长约 8 毫米的 尖头, 疏被 锈色分 枝短柔 毛, 或近于 无毛, 背面密 被锈色 分枝短 柔毛, 具 乳突, 中脉在 叶面微 下陷, 背面 突起, 侧脉 5— 6 对, 叶面稍 明显, 背面 突起, 网 脉几不 明显; 叶柄极 密被锈 色分枝 柔毛, 长 5 — 7 毫米。 花序 总状圆 锥状, 长达 1 6 厘米, 密被锈 色分枝 短柔毛 ,序 轴多少 具棱; 花梗近 于无或 很短。 幼果圆 球形, 无毛, 径约 4 毫米, 鲜吋 绿色, 干吋 黑色; 宿存 萼片圆 肾形, 被黄色 短绒毛 ,宽 约 3 毫米。 特产麻 耒坡, 生长 于海拔 1000 — 1200 米的 开朗灌 丛中。 较 少见。 模式 标本, 冯国楣 13400。 毛被 与毛叶 丁公藤 Erycibe hainanensis Merr. 相似, 但花序 顶生, 总状圆 锥状, 叶 较小, 萼 片毛被 为黄色 短绒毛 为异。 2. 光叶 丁公藤 Erycibe schmidtii Craib (1916); Kerr (1951) ; Hoogl. (1953) ; 吴 征镒, 李锡文 (1965), p.p. maj. E. laevigata auct. non Wall, ex Choisy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 Braudis (1906) ; Dunn (1911); Gagnep. et Courch. in Leete. (1915) ; How (1946) ; E. semi- pilosa Gagnep. (1950) ; E. obtu.sifolia auct. non Benth. : Hoogl. (1953), p.p. ; 海南植 物志 (1974), p.p. 高大攀 援灌木 (云南 记录高 2 — 3 米), 小枝圆 柱形, 灰黑色 ,有 细棱, 无 毛或贴 生微柔 毛。 叶革质 ,卵 状楠圆 形或长 圆伏椭 圆形, 长 7—12 厘米, 宽 2.5 — 6 厘米, 顶 端骤然 渐尖, 基部宽 楔形或 稍钝圆 ,两面 无毛, 侧脉 5 — 6 对, 至边 缘网结 上升, 网脉 在背面 通常不 明显, 有微小 斑点; 叶柄长 1 一 2 (-3.5) 厘米, 幼吋被 微柔毛 ,老吋 无毛。 聚伞花 序聚集 成圆锥 状, 腋生和 顶生, 比叶短 很多, 长 2 — 7 厘米, 密被 锈色短 柔毛, 间有 2 叉 状毛; 花梗长 2 — 5 毫米, 萼片近 圆形, 长约 3 毫米, 外面 稍密被 锈色短 柔毛, 内萼片 毛较密 ,但 边缘无 毛和被 缘毛; 花冠 白色, 芳香, 长约 8 毫米, 深 5 裂, 瓣中 带密被 黄褐色 绢毛, 小裂片 长圆形 ,边缘 
620  云南 植物志  啮蚀状 ;花 丝长约 1 毫米, 基部 扩大, 花药长 1.8 — 2 毫米, 圆 锥伏, 顶端长 渐尖, 基部 心形; 雌 蕊长约 2 毫米, 子房圆 柱形; 柱头 冠状, 边 缘有小 裂片。 浆果 球形, 干后黑 褐色, 直径约 1.5 厘米。 产屏边 、西畴 ,海拔 1200 米 左右的 林内。 广西、 广东 也有。 分布 锡金, 孟加 拉国, 印度 东 北部, 缅甸, 泰国, 越南。 两广 人民用 茎切片 做风湿 病药酒 (冯 了性 药酒) 的原料 ,云治 风湿有 特效。 3. 粉绿 丁公藤 图版 176, 1 Erycibe glaucescens Wall, ex Choisy (1834) ; G. Don (1838) ; DC. (1845)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 Brandis (1906) ; Hoogl. (1953). E. laevigata Wall, ex Choisy (1834) ; G. Don (1838) ; DC. (1845) ; E. schmidtii auct. non Craib : C. Y. Wu et H. W. Li (1965), p.p., quoad 云南 调査队 9508. 攀援 灌木, 高约 30 米。 小枝圆 柱形, 近 无毛。 叶 革质, 长椭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8 — 18 厘米, 宽 3.5 — 6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干后变 灰绿色 ,两面 无毛, 中脉 在叶面 凹陷, 背 面突起 ,侧脉 7 对, 叶面 平坦, 背面 突起, 在 近边缘 处弧曲 上升; 叶柄长 0.7 — 1.5 厘米, 近无 毛, 腹面具 沟槽。 圆锥花 序腋生 和顶生 ,比叶 短很多 ,长 2 — 4 厘米, 密被 褐色短 茸毛, 毛大 部 2 叉状; 小苞片 线形, 长约 3 毫米; 花 梗长约 3~4 毫米; 萼片近 圆形, 内凹, 长 3.5-— 毫 米, 外面 极密被 褐色短 茸毛, 内面 无毛; 花冠 白色, 在花蕾 吋长约 8 亳米, 深 5 裂, 瓣 中带卵 形, 密被锈 色绢毛 ,小裂 片近长 圆形, 边缘撕 裂伏; 花丝 扁平, 稍 菱形, 长约 1 毫米, 花药圆 锥状, 长约 1.5 毫米, 顶端长 渐尖, 基部 心形; 子房 1 室, 4 胚珠, 柱头冠 伏贴着 子房, 比子 房稍宽 ,有 5 条 纵脊。 果 未见。 产西双 版纳小 勐养, 海拔 1300 — 1500 米的密 林中。 分布 孟加拉 国至缅 甸南部 的丹那 沙林。 4. 穣序 丁公藤 图版 176, 2—6 Erycibe subspicata Wall. (1828), nom. nud.; G. Don (1837) descr.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 Prain (1904), in nota; Dunn (1911) ; Merr. (1942) ; How (1946) ; Kerr (1951); Hoogl. (1953); 吴 征镒, 李锡文 (1965). Erycibe panieulata Roxb. var. subspicata (Wall, ex G. Don) Choisy (1834) ; id. in DC. (1845) ; Miq. (1856). 攀援 灌木, 高 3 — 6 (— 10) 米。 枝条圆 柱形, 无毛, 小枝有 细棱, 被锈色 短柔毛 (单 毛或 分叉毛 )。 叶革 质或薄 革质, 长 圆形、 披针 状长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7 — 18 厘米, 宽 2.5 — 5.5 厘米, 顶端骤 尖偶有 长渐尖 ,基部 楔形或 稍圆, 叶面榄 绿色, 略有 光泽, 无毛, 背面疏 被锈色 分枝短 柔毛或 有吋近 于无毛 ,中脉 在叶面 凹陷, 背面 突起, 侧脉 6—7 对, 叶面 平坦, 背面突 起, 在 边缘以 内弧曲 上升; 叶柄长 0.6 — 1 厘米, 被 锈色短 柔毛, 腹面具 沟槽。 花序圆 锥状, 通常 顶生, 有吋 腋生, 长 7 — 20 厘米, 密被 锈色短 柔毛, 序轴 具棱; 花 梗长约 4 毫米, 毛被同 序轴; 萼 片椭圆 形或近 圆形, 内凹, 长 3 — 3.5 毫米, 外面密 被锈色 短柔毛 ,内面 无毛, 外面 2 片 与内面 3 片形状 大小近 相等; 花冠 白色, 芳香, 长约 9 毫米, 深 5 裂, 每裂 片具卵 状三角 形密被 锈色绢 毛的瓣 中带, 2 小裂 片近半 圆形, 边缘 具齿; 花丝 扁平, 长约 1 毫米, 花药圆 锥状, 顶端 渐尖, 基部 心形; 子房 1 室, 4 胚珠, 柱头 冠状, 贴着 子房, 径 与子房 相等。 浆果 
旋花科  621  图 版 176 I- 粉绿 丁公藤 Erycibe glaucescens Wall, ex Choisy, 花枝 :2 — 6. 穗序 丁公藤 Erycibe subspicata Wall. 2. 花枝, 3. 花 ,4. 花冠 纵剖, 5. 雌蕊, 6. 果。 
622  云南 植物志  椭圆形 ,长 1.5— I. 6 厘米, 径约 9 毫米, 鲜吋 绿色, 干吋 黑色。 产景东 、思茅 、西 双版纳 各县及 屏边、 麻栗坡 等地, 海拔 320 — 1250 米 的沟谷 密林。 广 西龙州 也有。 印度东 北部, 锡金, 不丹, 缅甸, 泰国至 中南半 岛均有 分布。 5. 飞 蛾藤属 Porana Burm. f. 大 藤本, 木质或 草质, 或攀援 灌木。 叶具柄 ,卵形 ,大 多基部 心形, 脉 掌状, 稀羽状 ,全 缘, 稀 分裂, 草质。 花序总 状或圆 锥状, 稀 单花。 苞片 叶状, 或小而 钻状, 或缺。 萼片 5, 相 等或不 相等, 果吋 3 个外 萼片或 全部极 增大, 干膜质 ,具网 状脉, 开展, 通常匙 形或长 圆形, 与 果一起 脱落。 花冠 整齐, 白色, 小或中 等大, 钟 形或漏 斗形, 稀 较大, 且为 漏斗形 或高脚 碟状; 冠簷近 全缘或 5 裂; 雄蕊 及花柱 内藏, 稀仲出 ;雄蕊 5, 花丝 丝状, 着生 于花冠 管中下 部或近 基部, 无毛, 或 在基部 具腺体 或被短 柔毛; 花药长 圆形至 线形, 花粉粒 无刺; 花盘环 伏 或缺。 子 房大多 无毛, 1 室, 2 胚珠, 或 1—2 室, 2 — 4 胚珠; 花柱 1 , 单 1 或具不 等长的 2 尖裂; 柱头圆 球状或 2 裂, 稍 棒伏, 单生, 或 每分枝 1 个。 蒴果小 ,近球 形至长 圆形, 2 瓣 裂, 或不 开裂。 种 子通常 1, 球形, 无毛。 约 20 多种, 主要 分布于 亚洲热 带及亚 热带, 3 种 在非洲 及邻近 岛屿, 1 种在大 洋洲, 1 部分在 美洲。 我国约 15 种, 大多分 布于长 江以南 各省, 1 种 延伸至 陕西、 甘肃。 云南种 类最多 ,约 12 种。 过去记 载我国 产有心 被藤属 Cardiochlamys 植物 2 种, 即 C. sinensis Hand.-Mazz. (1936), C. discifera (Schneid.) C.Y. Wu (1965), 均产 云南。 根据 Verde, in Kew Bull. 26:137 (1971) 一文, 作者 认为原 属心被 藤属的 4 种为 C. madagascariensis OHv. (1883) 和 C. velutina Hall. f. (1915) (产马 达加斯 加), C. thorelii Gagnep. (1915) (产 老挝) C. sinens,s Hand.-Mazz. (1920) (产中 国), 据花 粉粒的 研究, 产 马达加 斯加的 两种花 粉粒均 为 5 槽的, 产 老挝及 中国的 C. thorelii Gagnep., C. sinensis Hand.-Mazz. 花粉 粒则为 3 槽, 而且中 国产的 C. sinensis Hand.-Mazz. 与 Porana paniculate Roxb. 花粉粒 相似, 花的 结构也 很相似 ,不同 仅在于 增大的 萼片为 卵形, 基部 心形, 因 此将它 归入广 义的飞 蛾藤属 Porana 老 挝产的 C. thorelii Gagnep. 因其萼 片心形 而另立 1 新属 [ Cordisepalum Verd C .(l 97 l)]。 根据 我们的 观' 察比较 ,我 国产另 1 种 C. discifera (Schneid.) C. Y. Wu (1965) 花粉 粒也为 3 槽, 与 C. sinensis Hand.-Mazz. 极 相似, 除同意 Verde. 的意见 ,将 C. sinensis Hand.-Mazz. 改定为 Porana henryi Verde. (1971). 夕卜, 将 C. discifera (Schneid.) C. Y. Wu (1965) 定 为 P. discifera Schneid. (1916)。 因此原 记载中 国产有 心被藤 属种类 ,实 系飞蛾 藤属。 据以上 所述, 中国不 产心被 藤属。 目 前 心被藤 属仅产 于热带 非洲的 马达加 斯加。 分种 检索表 1 (10) 子房具 4 胚珠; 柱头多 少圆球 头状, 大 多宽大 于长; 雄蕊着 生于花 冠基部 几同一 高度, 花丝分 离, 等长或 不等长 ,通 常较花 药长; 花冠钟 状或狭 漏斗状 (亚属 1 , 飞蛾 藤亚属 Sub g en . '• Porana > 2(7) 花冠 较小, 长 1 厘米 以下。 
旋花科  623  雄蕊不 等长, 3 个较长 ,超出 花冠, 2 个 较短内 藏于花 冠管。 果吋 3 个增大 的外萼 片为椭 圆状卵 圆形, 长 1.8 — 2. 3 厘米, 基部 圆形, 截形, 稀浅 心形; 果圆球 形, 密被 微柔毛 1. 搭棚藤 P. di«cifer« 果吋 3 个 增大的 外萼片 为卵状 圆形, 径约 1.2 — 1.5 厘米, 基 部心状 圆形, 内面边 缘一半 连合; 果倒 卵形, 无毛 2. 白花叶 P. henryi 雄蕊近 等长, 内 藏于花 冠管; 花柱短 于子房 3. 圆锥 飞蛾藤 P. paniculate 花冠 较大, 长 1.5 厘米 以上; 雄蕊近 等长。 花 冠长约 1.5 — 2 厘米, 张 开几达 2.5 厘 米宽, 管短, 长约 8 毫米; 萼 片果吋 2 个极 增大, 长达 7 厘米 4. 大果 飞蛾藤 P. .inenw. 花 冠长约 2. 5 — 3. 5 厘米, 张 开吋达 3 — 4 厘 米宽, 管长约 12 — 15 毫米; 萼 片果吋 3 个极 增大, 长达 4 厘米 S. 美飞 蛾藤 P. spectabili. 子房具 2 胚珠。 柱头及 雄蕊近 Porana 组, 但花盘 明显。 (亚属 【 1. 假棒 柱亚属 Subgen. 2. Pscudodinctus) 萼片无 毛或疏 被黄色 短硬毛 ;雄蕊 内藏, 花丝基 部无毛 6. 蒙自 飞蛾藤 P. dinetoide. 萼片 被黄色 丝毛; 雄蕊近 伸出, 花 丝中部 以下被 疏柔毛 7. 锥序 飞蛾藤 P. megathyrw 柱 头多少 棒状, 长稍大 于宽, 先端 微缺; 雄蕊 1 或 3 列着生 于花冠 管内, 花丝 分离, 大多 短于或 明显短 于花药 ;无 花盘。 (亚属 HI. 棒 柱亚属 Subgen. 3. Dinetus) 萼 片在果 吋全部 增大。 花较小 ,长约 1 厘米, 冠檐 深裂, 漏 斗形。 果萼 较大, 长 12 — 15 毫米, 宽 3 — 4 毫米, 纵向脉 3 条; 果较小 8. 飞娥藤 P. racemow 果萼 较小, 长 5 — 6 毫米, 宽 1.2—1.5 毫米, 纵向脉 4 一 5 条; 果较大 9, 短萼 飞蛾藤 P. brevi«epala 花较大 ,长约 2 厘米 以上, 冠擔 浅裂, 狭漏 斗伏, 管 细长; 雄蕊不 等长。 叶两面 贴生疏 柔毛; 花丝 3 个 较长, 2 个较短 ;果萼 较宽, 宽约 8 — 12 毫米, 具 7 条纵向 脉及横 网脉 10. 小萼 飞娥藤 P. mairei 叶上面 或多或 少密被 贴生丝 状小长 柔毛, 下面密 被灰白 色小长 柔毛。 花丝 2 个 较长, 3 个较 短。 果粤 较狭, 宽 5 — 7 毫米 11. 可观 飞蛾藤 P. decor. 萼片 果吋仅 3 个极 增大, 长 圆形, 长约 2. 5 — 3 厘米; 花 较大, 长约 2. 5 — 3 厘米; 雄蕊 3 列着生 于 花冠管 中下部 12. 三列 飞蛾藤 P. duclouxii 1. 搭棚藤 (新城 ) 图版 17乙1 一 4 Porana discifera Schneid. (1916). Cardiochlamys sinensis auct. non Hand.-Mazz. (1920) : Hand.-Mazz. (1938) ; C. discifera (Schneid.) C. Y. Wu (1965). 攀援 灌木, 幼枝紫 褐色, 扭 曲具条 纹及小 皮孔, 疏被短 柔毛, 老枝近 无毛。 叶阔 卵形, 长约 11 厘米, 宽 9 厘米, 先端骤 锐尖, 基部深 心形, 上面 绿色, 疏被 (主 要沿 脉上) 或 被短柔 毛, 下面 疏被或 密被污 黄色短 柔毛, 基出脉 5; 膜质; 叶 柄长约 1.8 厘米, 被短 柔毛; 苞叶具 短柄, 长 2 — 7 厘米, 宽 1.2 — 4 厘米, 上面疏 被下面 密被污 黄色短 绒毛。 聚 伞圆锥 花序多 花, 长达 50 厘米, 全被 黄色短 绒毛, 苞片小 ,披 针形; 花柄近 等长, 中部 及先端 具极小 2 小 苞片; 萼片 5, 相等, 披 针形, 近锐尖 ,短 于花冠 3 倍, 外面密 被黄色 短绒毛 ;花冠 钟形, 黄白 色, 长 4 一 5 毫米, 冠檐 直径约 4 毫米, 浅裂; 雄蕊 5 , 不 等长, 着生于 花冠管 下部, 3 个较长 的伸出 花冠, 2 个短于 冠管; 花丝 分离, 下部 疏被疏 柔毛, 花药长 圆形; 子房先 端被疏 柔毛, 
624  云南 植物志  1 室, 4 胚珠; 花柱单 1 ,柱 头近 球伏, 基部 具明显 环绕的 花盘; 果吋内 萼片不 变或微 增大, 外萼片 橢圆状 卵圆形 ,基部 圆形, 截形, 稀浅 心形, 先端 圆形, 微凹, 有短 尖头, 长 1.8 — 2.3 厘米, 宽 1 一 1.3 厘米, 完全 分离至 基部稍 连合, 膜质, 外面 疏生微 柔毛, 半 透明, 网脉 突出。 蒴果圆 球形, 径 5 毫米, 密被微 柔毛, 先端 渐尖, 冠 以宿存 花柱, 基部 具相当 明显增 厚的花 盘, 膜质, 具 网脉, 不裂; 种 子大, 1 粒, 圆球形 ,深 褐色, 无毛。 产 云南. 中部 及南部 (峨山 、临沧 、景东 、澜沧 、保山 、泸水 、元江 、金平 及西双 版纳) 生于 海拔 380 — 1800 米山坡 灌丛、 路边及 疏林。 模式标 本采自 思茅。 本种极 近圆锥 飞蛾藤 Porana panioilata Roxb. 伹不同 在于花 很小, 雄蕊不 等长, 子房被 疏柔毛 ,具 显著的 花盘。 与 白花叶 P. henryi Verde. 不同在 于果萼 (外 萼片) 为椭 圆状卵 圆形, 基部 圆形, 截形, 稀浅 心形, 果圆 球形, 密被微 柔毛。 2. 白花叶 (禄劝 ) 图版 U7,5— 7 Porana henryi Verde. (1971). Cardiochlamys sinensis Hand.-Mazz. (1920), (1923) ; (1936) ;吴 征镒, 李锡文 (1965), non Porana sinensis Hemsl. ; P. paniculata auct. non Roxb. : Sehneid. in Sarg. (1916), quoad Henry 9489. 攀援 灌木, 茎 细长, 缠绕, 木质, 圆柱形 ,径约 2.5 毫米, 被褐色 绒毛。 叶 阔心状 卵形, 长达 10 厘米, 宽 6 厘米, 先端近 长渐尖 ,基部 心形, 全缘, 掌状脉 5 — 7, 上面明 显下陷 ,下 面突起 ,上 面疏被 褐色短 柔毛, 下面密 被褐色 绒毛; 叶 柄长达 3 厘米, 通常 下弯。 苞片小 ,披 针形或 线形, 总状 圆锥花 序长达 25 — 50 厘米, 花梗细 ,长约 3 — 4 毫米, 小苞片 3, 钻形, 长 约 0.5 毫米; 萼片近 分离, 外面 被褐色 绒毛, 外萼片 3 个, 卵形, 内萼片 2, 为较 短的披 针形; 花冠宽 漏斗形 ,白色 ,长 4 毫米, 冠檐浅 5 裂, 外 面被短 柔毛; 雄蕊着 生于花 冠管近 基部, 花 丝基 部具长 缘毛, 花药 心状楠 圆形, 白色, 长约 0.75 毫米; 花盘 环状; 子房近 无柄, 卵形, 无 毛或上 部具短 柔毛, 1 室 4 胚珠; 花柱 粗壮, 长约 0.5 毫米, 柱头 2, 球状, 无柄。 果 吋内萼 片 不变, 外萼片 增大, 卵状 圆形, 基 部心状 圆形, 直径 12—15 毫米, 内 面边缘 1 半连合 ,膜 质, 无毛, 具浅蓝 紫色的 脉及密 的网脉 ,蒴果 厚的倒 卵形, 长 5 毫米, 无毛, 壁 膜质, 具纵向 脉, 不开裂 ;种子 1, 大, 球形, 褐色, 具 淡白色 乳突。 产滇中 及滇南 (禄劝 、蒙自 、绿春 ), 海拔 380 — 1000 (2000) 米的河 谷灌丛 及干燥 山坡、 石 缝中。 泰 国北部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昆明 北部。 本 种极近 搭棚藤 Porana discifera Schne.d. 但子房 无毛, 果吋 外萼片 增大, 卵状 圆形, 基 部心状 圆形, 内 面边缘 1 半 连合而 不同。 3. 圆锥 飞蛾藤 图版 178,1 — 3 Porana paniculata Roxb. (1819) ; D. Don (1825) ; Wall. (1828) ; Choisy (1833), in DC. (1845) ; Kurz (1873)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Hook. f. (1892)*; Dunn (1911) ; Koorders (1912). Dinetus paniculatus Sweet (1827). 木质 藤本, 茎密被 灰色短 绒毛。 叶卵形 ,长 4 一 9 厘米, 宽 2—6 厘米, 先端 锐尖, 渐尖 或短的 细尖, 基部 心形, 上 面疏被 下面稍 密被短 柔毛; 掌伏脉 基出, 5 — 7 条, 下面 突起; 叶 柄长 1.2 — 2.5 厘米, 被 灰色短 绒毛。 圆锥花 序腋生 或顶生 ;花 较小, 多数; 萼片 线形, 长约 
旋花科  625  图 版 177 1一4. 搭棚藤 "una discitera Schneid., 1 . 花枝, 2. 花冠 展开, 3. 子房, 4. 果:! Verde, 5. 花, 6. 果萼, 7. 果。  '- 白花叶 Porana henryi 
626  云南 植物志  1-1.5 毫米, 密被短 绒毛, 3 个在 果吋极 增大; 花冠漏 斗状, 长 5 — 6 毫米, 白色, 冠檐 浅裂或 圆 齿状, 外面于 瓣中带 上被短 绒毛, 内面 无毛, 或仅 在裂片 凹陷处 具短绒 毛束; 雄蕊 内藏, 花丝近 等长, 与花药 等长或 稍短, 着生于 花冠基 部约同 一高度 ;花柱 1, 很短, 与子房 等长或 更短, 柱头 球状, 2 裂; 子房圆 锥形, 无毛。 蒴 果卵状 球形, 直径约 5 毫米。 产云南 西南部 (盈江 ), 生 于海拔 720 米 的路边 灌丛。 分布印 度北部 至缅甸 北部, 斯里 兰卡, 马来 西亚。 本种与 搭棚藤 Porana discifera Schneid. 极 相近, 但花柱 极短, 雄蕊 近等长 而内藏 为异。 4. 大果 飞蛾藤 异萼 飞蛾藤 (图鉴 ) Porana sinensis Hemsl. (1890) ; Diels (1900) ; Dunn et Tutch. (1910) ; Schneid. (1916); Rehd. (1934) ; Hand.-Mazz. (1936); 图鉴 (1974). P. esquirolii Levi. (1911) ; Vatica cordata Hu (1930). 4a. 大果 飞蛾藤 var. sinensis 攀援 灌木, 幼 枝被短 柔毛, 老枝圆 柱形, 暗褐色 ,近 无毛。 叶阔 卵形, 纸质, 长约 5 — 10 厘米, 宽约 4 一 6.5 厘米, 先端锐 尖或骤 渐尖, 基部 心形, 上面疏 被下面 密被短 柔毛, 掌状脉 5, 基出, 上面稍 突出, 下面 突出, 侧脉 1 一 2 对; 叶 柄腹面 具槽, 稍扁, 长 2 — 2.5 厘米。 花淡 蓝色或 紫色, 较 密集, 2—3 朵簇生 组成单 1 的总状 花序, 有 吋长约 30 厘米; 无 苞片, 花柄 较 花短, 长约 5—6 毫米, 密被 污黄色 绒毛, 先端具 2 — 3 小 苞片, 卵形, 锐尖, 长 3 毫米; 萼 片被 污黄色 绒毛, 极不 相等, 两个较 大的长 圆形, 钝, 3 个 较短, 卵状 渐尖; 花 冠宽漏 斗形, 长 1.5 — 2 厘米, 张开 吋宽达 2.5 厘米, 管短, 长约 8 毫米, 外 面被短 柔毛; 雄蕊近 等长, 无 毛, 较花 冠短, 着生于 管中部 以下, 花丝 丝状, 花药 箭形; 子房 中部以 上被疏 柔毛, 1 室, 4 胚 珠; 花柱下 半部被 疏柔毛 ,柱头 头状。 蒴果 球形, 成熟 吋两个 萼片极 增大, 长圆形 ,长约 6.5 -7 厘米, 宽 1.2 — 1.5 厘米, 先端 圆形, 基部稍 缢縮, 两面 疏被短 柔毛, 具 5 条明显 平行纵 贯 的脉, 3 个较 小的近 等长, 先端近 锐尖, 被短疏 柔毛, 微具 小齿; 种子 1, 黄 褐色, 压扁, 不 规则 圆形。 产 ^南南 部及 东南部 (思 茅、 蒙自、 富宁) 多生 于海拔 1160 — MOO 米石灰 山上。 广东、 广西、 湖南、 湖北、 四川、 贵州、 甘肃等 省亦有 分布。 4b. 近无毛 飞蛾藤 青藤 (马关 ) var. delavayi (Gagnep. et Courch.) Rehd. (1934). P. delavayi Gagnep. et Courch. (1915). 与原变 种不同 在于茎 及叶近 无毛。 产云南 西部、 南部及 东南部 (祥云 、峨山 、砚山 、马关 、富民 及西双 版纳) ,生 于海拔 1200 一 1800 米 石灰岩 灌丛或 林缘。 贵州、 四川、 湖 北及陕 西亦有 分布。 选模式 标本采 自鹤庆 (姜营 )。 5. 美 飞蛾藤 Porana spectabilis Kurz (1873), (1877)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 
旋花科  627  Schneid. (1916;) Gagnep. et Courch. in Leete. (1915)*; Kerr. (1951) ; Ooststr. (1953) ; 吴 征镒, 李锡文 (1965). 木质 藤本; 幼枝圆 柱形, 被黄褐 色绒毛 ,老枝 褐色, 具纵向 皱纹, 被较 疏的短 柔毛。 叶 卵伏长 圆形, 长 10 — 12 厘米, 宽 4.5 — 5( — 7) 厘米, 先端 锐尖或 稍钝, 基部圆 形或浅 心形, 上 面被短 柔毛, 下面极 密被淡 黄褐色 柔毛至 绒毛; 叶脉 基出, 掌状, 上面 凹陷, 下面 突起, 侧脉 1—2 对; 叶柄长 1.5 — 2.5 厘米, 密被黄 褐色短 柔毛。 总状花 序稀疏 ,由 3 花 簇生组 成,^ 生或 顶生; 花 柄长约 5 — 7 毫米, 总花梗 及花柄 均密被 黄褐色 绒毛; 萼片 线状长 圆形, 不等 长, 较大的 3 个长约 5 毫米, 两面被 黄褐色 绒毛, 2 个较 小的狭 而短。 在果吋 3 个极 增大, 长约 3.5~4 厘米, 长圆形 ,钝, 被短 柔毛, 在 基部具 5 脉; 花 冠宽漏 斗伏, 长约 2.5 — 3.5 厘 米, 白色, 张开吋 直径达 3 — 4 厘米, 外面被 绒毛, 内面 仅于管 下部着 生雄蕊 的下面 被疏长 柔毛, 管长约 12—15 毫米, 冠檐近 全缘或 浅裂; 雄蕊 5, 着生于 冠管中 下部, 花丝近 等长, 丝状, 长约 9 毫米, 花药 箭形, 长约 2 亳米; 子房圆 锥状, 无毛; 花柱 单一, 长约 15 毫米, 下 半 部被长 丝毛, 柱头近 头状。 蒴果近 球形, 直径约 0.5 厘米。 产云南 南部、 东南部 (勐腊 、勐仑 、河口 ), 生 于海拔 620 — 800 米 沟谷或 山坡。 海南亦 有。 分布于 印度, 缅甸 (毛淡 棉), 越南 (河内 ), 老 挝及马 来半岛 (霹雳 )。 本种 与大果 飞蛾藤 p orana sinensis Hemsl. 相近, 但 花几大 1 倍, 白色, 外被 绒毛, 花冠 长约 2.5 — 3.5 厘米, 张开吋 直径达 3 — 4 厘米, 萼片 在果吋 3 枚极 增大, 长达 4 厘米。 枝和 叶 两面被 黄褐色 绒毛。 叶常 卵状长 圆形, 基部 圆形, 稀浅心 形而易 区别。 6. 蒙自 飞蛾藤 图版 178,4— 5 Porana dinetoides Schneid. (1916); 吴 征镒, 李锡文 (1965). 攀 援灌木 , 幼枝黄 褐色, 具稜至 圆形, 扭曲, 被 黄色硬 毛至短 柔毛。 叶深 心状卵 形或心 状 圆形, 长 7 — 10 厘米, 宽 4.5 — 9 厘米, 先端骤 渐尖, 通常 尾伏, 上面 疏被下 面密被 黄色硬 毛至短 柔毛, 全缘, 具 缘毛; 叶柄长 3 — 6 厘米; 花序的 苞叶与 叶同形 ,长 2.5 — 5.5 厘米, 宽 1.2-4 厘米, 柄长 0.3 — 1.5 厘米, 被黄色 硬毛。 花序为 假圆锥 花序, 腋生, 总 花梗或 多或少 较叶长 ,花柄 被黄色 短硬毛 或无毛 ,长 4 一 7 毫米, 苞片披 针形, 被 硬毛, 小苞片 2, 微小; 萼 片近 等长, 狭披 针形, 无毛 或疏被 黄色短 硬毛, 长约 2 毫米; 花冠 钟状, 白色, 长 7 — 8 毫米, 张 开宽约 7 亳米, 外面 无毛, 仅 在裂片 先端具 1 束短 硬毛, 内 面在基 部着生 雄蕊处 具疏长 柔毛; 雄蕊 5, 内藏, 着生 于冠管 基部同 1 水平面 ,花丝 分离, 不 等长, 最短的 与长圆 形的花 药近 等长, 其余为 1.5— 2 倍长; 花盘 显著; 子 房具, 2 胚珠, 花柱单 1, 稍长于 卵状球 形的单 柱头。 蒴果 萼片干 膜质, 3 个极 增大, 宽长 圆形, 长约 1 厘米, 宽 4 毫米, 具小 短尖, 2 个稍 短 而狭, 全部具 纵贯的 5 脉, 无毛; 果楠 圆状长 圆形, 长约 7 毫米, 宽约 4 亳米, 冠以 花柱基 部, 无毛, 黄褐色 ;种子 1, 倒卵状 圆形, 侧扁, 红褐色 ,长约 6 毫米。 产 云南东 南部及 西北部 (蒙自 、文山 、马关 、广南 、兰坪 ), 生 于海拔 U00 — 2400 米草坡 或灌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蒙自。 7. 锥序 飞蛾藤 Porana megathyrsa C. Y. Wu (1965)*. 攀援 灌木, 高 3 米, 枝条 草质, 黄褐色 ,近圆 柱形, 扭转, 被 黄色长 硬毛状 柔毛。 叶心状 卵 圆形, 长 7 — 8 . 5 厘米, 宽 5 — 6 厘米, 先端骤 渐尖, 常尾状 ,基部 心形, 全缘, 具缘毛 ,上面 
旋花科  629  疏被下 面较密 被柔软 黄色长 硬毛状 柔毛, 基部掌 状脉, 侧脉 2 对, 与中 脉上面 下陷, 下面突 起, 在叶 缘之内 网结; 叶柄长 3.5~4 厘米, 扁平, 密 生柔软 黄色长 硬毛状 柔毛。 花序 腋生, 圆锥形 ,宽大 而多花 ,连总 梗长达 30 厘米, 宽达 12 厘米; 序轴被 黄色长 硬毛状 柔毛, 总梗 长 4 一 5 厘米; 花梗长 2 — 4 毫米, 毛被如 序轴; 苞片 早落。 花白色 ,长约 6 毫米; 小苞片 2, 细小。 花萼倒 圆锥形 ,长 1.5 — 2 毫米, 外面 被黄色 丝毛, 内面 无毛; 萼片披 针形, 相等, 长 1—1.25 毫米, 先端 锐尖; 花冠 钟形, 张开 吋宽约 6 毫米, 两面 无毛, 仅 在卵圆 形裂片 顶端有 小硬 毛簇; 雄蕊 5, 内 藏或稍 伸出, 着生 同一水 平面, 花丝 分离, 不等长 ,扁平 ,中部 以下被 疏 柔毛, 最短的 花丝稍 长过长 圆形的 花药, 其余 花丝十 分长过 花药; 雄蕊 稍超出 萼片, 无 毛; 子房具 2 胚珠; 花柱不 分枝, 长 过卵圆 形的单 柱头。 花 盘明显 环状。 产云南 南部, 海拔 1600 米, 山坡疏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双江。 本种极 近蒙自 飞蛾藤 Porana dinctiodes Schneid. 花序成 极宽大 而多花 的圆锥 花序, 雄 蕊近伸 出 , 花丝 中部以 下被疏 柔毛, 花 萼被丝 毛而易 区别。 8. 飞蛾藤 马郎花 、翼 萼藤、 打米花 (贵州 ), 白花藤 (云南 ,贵州 ), 小元宝 (广西 ), "莫 汝刚" (潞西 傣语? )," 六甲" (绿 春哈 尼语) Porana racemosa Roxb. (1814) nom. nud., (1824), (1832) ; Choisy in DC. (1845) ; Wight (1848)*;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 Forbes et Hemsl. (1890) ; Diels (1900), (1913); Levi. (1915—16) ; Schneid. (1916) ;Merr. (1929) ; Rehd. (1934) ; Hand.-Mazz. (1936) ; Chun (1940) ; Ooststr. (1938), (1953) ; 吴 征镒, 李锡文 (1965) ; 图鉴 (1974)* Dinetus racemosus Ham. ex Sweet. (1825)*; Poroana. gagnepainiana Levi. (1916). 8a. 飞蛾藤 var. racemosa. 攀援 灌木, 茎缠绕 ,草质 ,高达 10 米, 圆 柱形, 幼吋或 多或少 被黄色 硬毛, 后来具 小瘤, 或 无毛。 叶卵形 ,长 6 — 11 厘米, 宽 5 — 10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尾状, 具钝或 锐尖的 尖头, 基 部深 心形, 两面 极疏被 紧贴的 柔毛, 下面 稍密, 稀被短 柔毛至 绒毛, 掌状脉 基出, 7 — 9 条; 叶柄 短于或 与叶片 等长, 被疏 柔毛至 无毛。 圆 锥花序 腋生, 或 多或少 宽阔地 分枝, 少花或 多花, 苞片 叶状, 无柄或 具短柄 ,抱茎 ,无毛 或被疏 柔毛; 小苞片 钻形, 花 柄较萼 片长, 长约 3 — 6 毫米, 无毛 或被疏 柔毛; 萼片 相等, 线状披 针形, 长 1.5 — 2.5 毫米, 通常 被毛, 果吋全 部增大 ,长圆 状匙形 ,钝或 先端具 短尖头 ,基部 渐狭, 长达 12 — 15 (18) 毫米, 或通常 较短, 宽 3 — 4 毫米, 具 3 条坚 硬的纵 向脉, 被疏 柔毛, 尤其近 基部; 花冠漏 斗形, 5 裂至 中部, 长 约 1 厘米, 白色, 管部带 黄色, 无毛, 裂片 开展, 圆形; 雄蕊 内藏; 花丝短 于花药 ,着生 于管内 不同水 平面; 子房 无毛, 花柱 单一, 长于 子房, 柱头 棒状, 2 裂。 蒴果 卵形, 长 7 — 8 毫米, 具 小短 尖头, 无毛; 种子 1, 卵形, 长约 6 毫米, 喑 褐色或 黑色, 平滑。 云南全 省均有 分布, 多生 于海拔 (S50) 1500 — 2000 (3200) 米 灌丛, 石灰岩 山地。 我国 长江以 南各省 至陕西 、甘 肃均有 分布。 印度 尼西亚 (爪哇 、巴厘 、龙目 、松 巴哇、 苏拉 威西以 北), 印度西 北山区 ,锡金 ,尼 泊尔, 越南, 泰 国亦有 分布。 全草可 作药用 ,可 暖胃, 补血, 去瘀, 治无名 肿毒, 劳伤疼 痛及发 高烧。 
630  云南 植物志  8b. 毛果 飞蛾藤 var. sericocarpa C. Y. Wu (1965). 与飞 蛾藤不 同在于 花序及 萼密被 丝毛, 果 萼较大 (2 X 0.5 厘米 ), 果亦 较大, 径 5 — 7 毫米, 密被细 丝毛。 产云南 中南部 (景东 、临沧 、双江 ), 生 于海拔 2000 — 2500 米山坡 路旁或 草坡。 模式标 本采自 景东无 量山。 8c. 绒毛叶 飞蛾藤 var. tomentella C. Y. Wu (1965). 与 飞蛾藤 不同在 于叶背 密被短 绒毛。 产云南 南部, 海拔 1100 米。 模式 标本采 自勐腊 县易武 回都。 9. 短萼 飞蛾藤 (新拟 ) 图版 17 9 , 4 — 5 Porana brevisepala C. Y. Wu et S. H. Huang sp. nov. Species Poranae racemosae Roxb. affinis, sed fructibus majoribus, lobis calycibus tempore fructus minoribus, quam fructibus brevioribus, lineari-lanceolatis, nervis 4 ~~ 5 longitudinaliter percursis, 5 ― 6 mm. longis, 1.2 ― 1.5 mm. latis differt. 攀援 灌木, 茎缠绕 ,草质 ,圆 柱形, 具棱, 幼吋 被灰白 色至淡 黄色长 柔毛。 叶宽 卵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5 — 9.5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尾状, 基部深 心形, 上面疏 被短柔 毛或长 柔毛, 下 面 较密, 尤以 脉上; 基出脉 7, 上面稍 突起, 下面 突起; 叶柄长 于叶片 或等长 ,或 稍短, 被柔 毛。 花序 腋生, 圆锥伏 ,总花 梗被疏 柔毛, 花序基 部苞片 叶状, 无柄或 具短柄 ,被 柔毛, 小苞 片 钻形, 密被 黄色长 柔毛; 花 未见。 果 梗长约 6 — 10 毫米, 无毛, 宿存萼 片相等 ,果 吋全部 稍增大 ,线状 披针形 ,较 果短, 长 5 — 6 毫米, 宽 1.2 — 1.5 毫米, 具 4— 5 条纵 向脉, 外 面被疏 柔毛, 边缘具 缘毛。 果椭 圆形, 长 8 — 9 毫米, 冠 以宿存 花柱, 无毛。 种子 1, 卵形, 长约 6 — 7 毫米, 黄 棕色, 平滑。 产云南 东南部 (广南 ), 海拔 1650 米, 耕 地边。 云南: 广南 (花果 箐), 海拔 1650 米, 1964 年 11 月 8 日, 武全安 9775 ( 模式) 本 种极近 飞蛾藤 Porana racemosa Roxb. 但果 较大, 果 吋萼片 较小, 短 于果, 线 状披针 形, 纵向脉 4 一 5 条, 长 5— 6 毫米, 宽 1.2—1.5 毫米而 不同。 10. 小萼 飞蛾藤 图版 ISO, 1—3 红 薯细辛 (大姚 ) Porana mairei Gagnep. et Courch. in Lecte. (1915) ; Levi. (1915 ― 16) ; Hand.- Mazz. (1936). P. microsepala Hand.-Mazz. (1921). 攀援 灌木, 分枝 极长, 具棱, 幼吋 红色, 被 贴生疏 柔毛。 叶阔卵 伏心形 ,长 9 一 12 厘米, 宽 7 — 10 厘米, 先端骤 渐尖, 基部 心形, 两边耳 状近半 圆形, 两 面疏被 贴生的 柔毛, 下面苍 白色, 基出脉 7, 侧脉 1 一 2 对, 网 脉密; 叶柄长 3— 6 厘米, 具槽; 花叶 (苞片 ) 极縮小 或逐渐 缩小。 花序 腋生, 总状花 序或顶 生圆锥 花序, 总花 梗细, 被小疏 柔毛; 花柄毛 发状, 顶端或 近 顶端具 2—3 小 苞片, 基部具 苞片, 苞片 线形, 锐尖, 小 苞片较 萼片小 2 倍, 更狭; 萼片披 针形, 锐尖, 或近 线形, 等长, 长约 3 亳米, 背面被 绢毛, 果吋 萼片全 部极增 大狭长 圆形, 长 
旋花科  631  图 版 179 I 一 3. 三列 飞娥藤 Porana duclouxii Gagncp. et Courch., 1. 花枝, 2. 花冠 展开, 3. 果: 4— 5. 短 g 飞娥 薛 Porana brevisepala C. Y. Wu ct S. H. Huang sp. nov., 4. 果枝 ,5..果 
6i2  云南 植物志  约 3 厘米, 宽 4 一 6 毫米, 顶端钝 ,具小 尖头, 干膜质 ,具 3 条纵 向脉及 网脉, 基部稍 缢缩; 花 冠狭漏 斗形, 玫红色 或白色 ,长约 2 厘米, 先 端突然 开展, 裂片短 三角形 ;雄 蕊着生 于花冠 管中 下部, 花丝毛 发状, 不 等长, 3 个长 的长约 3 — 4 毫米, 2 个 短的约 1.5 毫米, 基 部不显 著 扩大, 无 乳突; 花药 箭形, 长约 2 毫米; 子房圆 锥状, 无毛, 1 室, 2 胚珠; 花 柱短, 长约 2-2.5 毫米, 柱头 棒伏, 长约 0.5 毫米。 蒴果 卵形, 长约 6 毫米。 产云南 北部、 中部及 东南部 (会 泽、 大姚、 武定、 禄劝、 嵩明、 蒙自 ), 生 于海拔 1600 — 2500( — 3500) 米疏 林或箐 沟边。 四川有 分布。 模式 标本采 自会泽 (东川 )、 蒙自 等地。 根可 作药, 治 咳嗽。 本 种据原 描述: 果 吋萼片 全部极 增大, 长 20— 28 毫米, 宽约 8 — 12 毫米。 系根据 Wils. 4186a 号 标本, 产四川 巫山。 该标本 仅为两 个脱落 果实, 看来是 Porana duclouxii var. lasia (Schneid.) Hand.-Mazz 的 果实。 而云南 原产地 标本, 果吋 萼片增 大均为 狭长圆 形, 长约 3 厘米, 宽约 4 一 6 毫米, 具 纵向脉 3 条, 显然为 原描述 有误。 11. 白藤 (禄劝 ) 可观 飞蛾藤 图版 180, 4 一 5 Porana decora W. W. Smith (1914). 攀援 灌木, 分 枝长, 缠绕, 密被 贴生灰 白色长 柔毛。 叶片宽 卵形, 长 7 — 12 厘米, 宽 5 一 10 厘米, 先端 锐尖, 或骤 渐尖, 基部阔 而深的 心形, 上面或 多或少 密被贴 生丝伏 小长柔 毛, 下面密 被灰白 色小长 柔毛, 掌伏脉 7, 基出, 两面 明显; 叶柄长 4 一 6 厘米, 上面 具槽, 被 灰白 色小长 柔毛; 苞叶与 叶同形 ,较小 ,长达 3.5 厘米, 宽 2.5 厘米, 无柄或 近无柄 ,抱茎 。总 状圆锥 花序, 总 花梗长 5 — 10 厘米, 疏或密 被灰白 色小长 柔毛, 花 柄长约 1 厘米, 近 无毛或 被灰白 色小长 柔毛, 苞片 钻形, 长 1 毫米, 被灰白 色小长 柔毛; 萼片 5, 稀 6, 等 长或近 等长, 长约 2 毫米, 披 针形, 渐尖, 密被丝 状小长 柔毛, 果吋 全部极 增大, 长 圆形, 长约 3 厘米, 宽 5-7 毫米, 近 等长, 先端具 小短尖 ,干 膜质, 基部 具小长 柔毛, 紫色 多脉; 花冠狭 漏斗状 ,淡 紫色, 玫 红色至 白色, 长约 2 — 2.5 厘米, 冠 檐宽约 1.5 — 2 厘米, 管长约 1.5 厘米, 下部线 形, 宽约 1 毫米, 上部 扩大, 无毛; 雄蕊着 生于近 管中部 ,花丝 丝状, 不 等长, 2 个 长的约 3 毫 米, 3 个短 的长约 1 毫米, 无毛,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子房 无毛, 长约 1 毫米, 1 室, 2 胚珠; 花柱长 3~4 毫米, 无毛, 柱头 头伏。 蒴果近 球形, 长 6—7 毫米。 产云 南中部 (寻甸 、禄劝 、嵩明 ), 生 于海拔 I960 — 2800 米山坡 灌丛或 林缘。 模 式标本 采自 云南。 12. 三列 飞蛾藤 图版 17 9 ,1— 3 Porana duclouxii Gagnep. et Courch. (1915) ; Levi. (1915 ― 16) ; Hand.-Mazz. (1936). P. triserialis Schneid. (1916). 12a. 三列 飞蛾藤 (原 变种) var. duclouxii 攀援 灌木, 茎缠绕 ,分 枝近圆 柱形, 短, 极 无毛。 叶宽卵 状心形 ,长 6 — 8 厘米, 宽 4 . 5 — 6 厘米, 先端渐 尖或突 渐尖, 基部深 心形, 两面 无毛, 背面苍 白色; 基出脉 7 , 侧脉 1 一 2 对, 侧脉 及网脉 密生小 瘤点; 叶柄 纤细, 较 叶片短 2 倍, 长约 3 — 4 厘米, 无毛, 具槽; 花叶 (苞 叶) 逐渐 縮小, 长 4 一 2 厘米, 宽 25 — 10 毫米, 柄长 20—3 毫米。 花序 腋生, 为总状 圆锥花 
旋花科  633  m fs. i8o 1 一 3. 小萼 飞蛾藤 Pprana mairet Gagnep. et Courch., I. 花枝, 2. 花冠 展开, 3. 果; 4— 5. 可观 飞蛾藤 Porana decora W. W. Smith. 4. 叶, 5. 花冠 展开。 
634  云南 植物志  序, 总梗 裸露, 丝状, 无毛, 具 白色小 瘤点; 花柄毛 发状, 长约 1 一 2 厘米, 顶 端或近 顶端具 2-3 小 苞片, 基部具 苞片, 小 苞片较 萼片小 2 — 3 倍, 狭, 长 0.5 — 1.5 毫米; 萼 片线形 锐尖, 近等长 ,长 3 — 4 毫米, 背面极 无毛, 果熟吋 3 个极 增大, 长 圆形, 先端钝 且具小 尖头, 带 紫色, 长约 2.5 — 3 厘米, 宽 1.3 厘米, 干膜质 ,具 8—9 条纵贯 的脉, 及具细 网脉, 两 面均明 显; 花冠狭 漏斗形 ,先 端突然 开展, 白色, 长 25 — 30 毫米; 冠檐 浅裂, 裂片 圆形, 顶端 微缺具 小短 尖头;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中部及 下部, 3 列, 花丝近 于无, 长约 1 一 2 毫米, 即不 扩大也 不具 乳突; 花药近 无柄, 长圆状 心形, 长约 2 毫米; 子房 球状, 无毛, 1 室, 2 胚珠; 花 柱短, 长 2—5 毫米, 柱头 棒状, 长约 0.6 毫米。 蒴果 球形, 紫红色 ,种子 1。 云南东 南部、 中部 及西部 (文山 、砚山 、蒙自 、楚雄 ), 多生 于海拔 1000 — 1600 米 的石灰 岩灌 丛中。 四川、 湖 北西部 亦有。 模式 标本采 自云南 蒙自、 文山 一带。 12b. 腺毛 飞蛾藤 乌里矮 (广南 ) var. lasia (Schneid.) Hand.-Mazz. (1936). Porana triser'ialis var. lasia Schneid. (1916) ; P. lutinfensis Lingelsh. in Repert. Sp. Wov. Fedde 12:471 (1922), e phototypo et descr" syn. 購.; P. lobata C. Y. Wu in "区系 报告" 1:105 (1965), syn. nov. ' 与原变 种不同 在于总 花梗, 叶柄 及花萼 密被近 腺状短 柔毛, 果萼 两面疏 被小短 柔毛。 产云南 中部及 东南部 (蒙自 、文山 、广南 、丘北 、禄劝 、元江 ), 生 于海拔 (670 —) 1300 — 1800 米 草坡或 灌丛。 四川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蒙自。 6. 心 萼薯属 Aniseia Choisy 平卧 或缠绕 草本, 无毛 以至被 绒毛。 叶具柄 ,线形 、披 针形、 卵形、 心形或 箭形, 通常具 小 短尖。 花序 腋生, 由 1 至少花 组成聚 伞花序 ;萼片 5 , 不等, 外面的 2 (-3) 片较大 ,基部 心形或 耳形, 通 ★ 下延于 花梗, 于 花期或 多或少 增大; 花冠小 或显著 ,辐射 对称, 宽管状 、钟 状或漏 斗状, 外面具 5 条 界线明 显的被 毛的瓣 中带, 冠檐 5 浅 裂或近 全缘; 雄蕊 5, 内藏, 花丝 丝状, 贴生 于花冠 管上; 花粉粒 无刺; 花盘 小或不 存在; 子房 无毛, 2 室, 每室具 2 胚 珠; 花柱 单一, 内藏, 柱头 2 裂, 裂片球 形或长 圆形。 蒴果 卵形或 球形, 无毛, 4 瓣裂。 种子 4 或较少 ,三 棱形或 球形, 黑色。 本属约 8 种, 5 种 限于美 洲的热 带及亚 热带, 其它 3 种亦 见于东 半球, 印度及 热带非 洲 1 种, 我国 南部、 西南部 至越南 2 种。 云南有 1 种。 1. 心萼薯 图版 181, 3 满山香 、黑 面藤、 亚灯堂 、华 陀花、 簕 番薯、 老虎豆 (广西 ), 毛牵牛 (广 州植 物志) Aniseia biflora (L.) Choisy (1833); id. in DC. (1845) ; 吴 征缢、 李锡文 (1965). Convolvulus biflorus L. (1763), non Forsk. (1775) ; C. sinensis Desr. (1791—92) ; Ipomoea biflora (L.) Pers. (1805) ; Bretschn. (1880) ; Forbes et Hemsl. (1890), non R. Br. (1810) ; 1. sinensis (Desr.) Clioisy (1883) ; id. in DC. (1845) ; Benth. (1861) ; Forbes et Hemsl. (1890) ; Dunn et Tutch. (1912) ; Gagnep. et Coureh. in Leete. 
旋花科  635  (1915)*; Chun (1933) ; 广州 植物志 (1956), non Fish. (1812) ; I. hardwickii Hemsl. ex Forbes et Hemsl. (1890), non est Convolvulus hardwickii Spreng. (1827). 攀援 或缠绕 草本; 茎 细长, 径约 1.5 — 4 毫米, 有 细棱, 被灰白 色倒向 硬毛。 叶 心形或 心状三 角形, 长 4 一 9.5 厘米, 宽 3 — 7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 心形, 全 缘或很 少为不 明显的 3 裂, 两面 被疏长 柔毛, 侧脉 6 — 7 对, 在 两面稍 突起, 第三次 脉近于 平行, 细弱; 叶柄长 1.5 — 8 厘米, 毛被 同茎。 花序 腋生, 短于 叶柄, 花 序梗长 3 — 15 毫米, 或有 吋更短 则花梗 近于族 生, 毛被同 叶柄, 通 常着生 2 朵花, 有吋 1 或 3; 苞 片小, 线状披 针形, 被疏长 硬毛; 花梗纤 细, 长 8—15 毫米, 毛被同 叶柄; 萼片 5, 外萼片 三角状 披针形 ,长 8 — 10 毫米, 宽 4— 5 毫 米, 基部 耳形, 外面 被灰白 色疏长 硬毛, 具缘毛 ,内 面近于 无毛, 在内的 2 萼片 线状披 针形, 与外萼 片近于 等长或 稍长, 萼片于 结果吋 稍增大 ;花冠 白色, 狭钟状 ,长 1.2— 1.5( — 1.9) 厘 米, 冠檐 浅裂, 裂片圆 ;瓣中 带被短 柔毛; 雄蕊 5, 内藏, 长 3 毫米, 花丝向 基部渐 扩大, 花药 卵状三 角形, 基部 箭形; 子房圆 锥状, 无毛, 花柱 棒状, 长 3 毫米, 柱头 头伏, 2 浅裂。 蒴果 近球形 ,径约 9 毫米, 果 瓣内面 光亮。 种子 4, 卵状三 棱形, 高 4 毫米, 毛被不 尽相同 ,被微 毛 或被短 绒毛, 沿两边 有吋被 白色长 绵毛。 产双江 、澜沧 、勐腊 (易武 )、 普文、 元江、 绿春、 元阳、 蒙自、 富宁, 海拔 150 — 1800 米的 山谷 路旁, 山坡次 生灌丛 ,常见 于较干 燥处。 分布 湖南、 江西、 福建、 贵州 西南、 广西、 广东 及 其沿海 岛屿、 台湾。 越南 也有。 广 西民间 用茎叶 治小儿 疳积, 种子治 跌打、 蛇伤。 7. 猪 菜藤属 Hewittia Wight et Arnott 缠绕 或平卧 草本, 全 体被短 柔毛。 叶心形 ,全缘 或稍裂 ,具 叶柄。 花序 腋生, 为 1 至少 花的聚 伞花序 ;苞片 2, 长 圆形或 线状披 针形, 渐尖; 萼片 5, 革质, 通常具 短尖, 外面的 3 片 大, 卵形, 果吋 膨大, 内面的 2 片很小 ;花 冠辐射 对称, 钟伏至 漏斗伏 ,冠檐 具折, 浅 5 裂; 雄 蕊内藏 ,花 丝基部 扩大, 稍嵌 入花冠 折内, 花药短 ,长 圆形; 花粉粒 无刺; 花盘 环伏; 子房被 毛, 1 室或 上部不 完全的 2 室, 胚珠 4; 花柱 单一, 丝状, 柱头 2 裂, 裂片 卵状长 圆形。 蒴果 球形, 4 瓣裂, 种子 4 或较少 ,暗 黑色, 平滑。 单种属 ,分布 于东半 球热带 (自马 来西亚 至波利 尼西亚 )。 1. 猪菜藤 (海 南植 物志) 图版 181, 1-2 细样猪 菜藤、 野薯藤 (海 南及其 他沿海 岛屿) Hewittia sublobata (L. f.) 0. Ktze. (1891) ; Groff, Ding et Groff (1924) ; Merr. (1927) ; Ooststr. (1953)*; 吴 征镒, 李锡文 (1965) ; 海南 植物志 (1974)*. Convolvulus sublobatus L. f. (1781) ; C. bract eatus et C. bicolor Vahl (1794) ; Shutereia bicolor (Vahl) Choisy (1833)*; id. in DC. (1845) ; Hewittia bicolor (Vahl) Wight (1837) ; id. (1844—45)*, "Heivetia";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 Hance (1878) ; Forbes et Hemsl. (1890); Gagnep. et Courch. in Lecte. (1915)*; Chun (1933) ; Shutereia. sublobata (L. f.) House (1906) ; Ooststr. (1939) ; Hewittia sublo- bata (L. f.) Druce (1917). 
636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81 1 一 2. 猪菜藤 Hewittia sublobata (X.f.) O. Ktzc, 1. 植株一 部分, 2. 花 冠展开 (L.) Choisy, 植株一 部分。  -心 弯薯 Aniscia biflora 
旋花科  637  缠绕 或平卧 草本。 茎 细长, 径约 1.5 — 3 毫米, 有 细棱, 被短 柔毛, 有 吋节上 生根。 叶 卵形、 心形或 戟形, 长 3 — 6(— 10) 厘米, 宽 3— 4.5( — 8) 厘米, 顶端 短尖或 锐尖, 基部 心形、 戟 形或近 截形, 全缘或 3 裂, 两面 被伏疏 柔毛或 叶面毛 较少, 有吋 两面有 黄色小 腺点, 侧脉 5 — 7 对, 与中脉 在叶面 平坦, 背面 突起, 网脉 于叶面 不显, 背面 微细, 叶柄长 1 一 2.5 厘米, 密被短 柔毛。 花序 腋生, 比 叶柄长 或短, 花 序梗长 1.5 — 5.5 厘米, 密被短 柔毛; 通常 1 朵 花; 苞片披 针形, 长 7 — 8 毫米, 被短 柔毛; 花梗短 ,长 2—4 毫米, 密被短 柔毛; 萼片 5, 不等 大, 在外 2 片宽 卵形, 长 9 一 10 毫米, 宽 6 — 7 毫米, 顶端 锐尖, 两 面被短 柔毛, 结果吋 增大, 长 I. 9 厘米, 内萼片 较短且 狭得多 ,长 圆状披 针形, 被短 柔毛, 结 果吋长 1.4 厘米; 花 冠淡黄 色或 白色, 喉部 以下带 紫色, 钟状, 长 2 — 2.5 厘米, 外面有 5 条密 被长柔 毛的瓣 中带, 冠檐 裂片三 角形; 雄蕊 5 , 内藏, 长约 9 毫米, 花丝 基部稍 扩大, 具细 锯齿状 乳突, 花药卵 状三角 形, 基部 箭形; 子房被 长柔毛 ,花柱 丝伏, 柱头 2 裂, 裂片 卵状长 圆形。 蒴果近 球形, 为宿存 萼片 包被, 具 短尖, 径约 8 — 10 毫米, 被短柔 毛或长 柔毛。 种子 2 — 4, 卵 圆状三 棱形, 无 毛, 高 4—6 毫米。 产金平 、河口 ,海拔 4 — 55 米的平 地沙土 或灌丛 阳处。 广东 (包括 海南、 西沙 永兴岛 等沿海 岛屿) 、广西 西南部 、台湾 亦产。 分布热 带非洲 (南至 纳塔耳 ), 热 带亚洲 (印度 ,斯里 兰卡, 越南 经马来 西亚、 菲律宾 至波利 尼西亚 岛)。 8. 小 牵牛属 J acquemontia Choisy 草本 或木质 藤本, 缠绕或 平卧, 稀 直立, 被 柔毛, 绒毛或 无毛。 叶 具柄, 大小和 形状多 变, 通常 心形, 全缘, 稀 具齿或 浅裂。 花小, 腋生, 组成伞 形或头 状聚伞 花序, 或为苞 片或苞 叶包被 的头伏 花序, 稀 单生, 或稀疏 的总状 花序, 或密 集顶生 的穗伏 或头伏 花序; 苞 片小, 线 形或披 针形, 或 较大而 叶状, 萼片 5, 等长, 或稍不 等长, 通常外 面的较 宽大; 花冠 整齐, 中 等大小 或小, 漏 斗状或 钟状, 蓝色, 淡紫色 ,粉 红色, 稀白色 ;具 5 条显 著的瓣 中带, 冠檐 5 齿或 近全缘 ,稀 5 浅裂; 雄 蕊及花 柱内藏 ; 雄蕊 5 , 花丝贴 生于花 冠基部 ,丝伏 ;花 药长椭 圆形, 花粉粒 无刺; 子房 2 室, 每室 2 胚珠; 花柱 丝状, 顶端 2 尖裂, 柱头 2 裂, 裂片 大多椭 圆形或 长圆形 ,或 扁平, 稀 线形或 球形。 花盘小 或无。 蒴果 球形, 2 室, 4 或最后 8 瓣裂。 种子 4 或较少 ,平滑 或具小 乳突, 无毛 或被短 绒毛, 背 部边缘 通常具 1 狭的 干膜质 的翅。 约 no 种, 主产于 美洲热 带及亚 热带, 少数种 类亦分 布于东 半球热 带及亚 热带。 我国 1 种, 云南 亦有。 1. 小牵牛 (海 南植 物志) 图版 174, 5—6 假牵牛 (图鉴 )* Jacquemontia paniculata (Burm. f.) Hall. f. (1893) ; Matsum. et Hayata (1906) ; Merr. (1935); Ooststr. (1939), (1953)*; 图鉴 (1974)*; 海南 植物志 (1974)*. Ipomoea paniculata Burm. f. (1768)*; Convolvulus parviflorus Vahl (1794) ; Wall" (1833) ; Choisy (1833), et in DC. (1845);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Hemsl. (1890) ; Dunn et Tutch. (1912) ; C. ianthinus Hance (1852 ― 53) ; Jacquemontia violacea Choisy in DC. (1845) ; Benth. (1861). 
638  云南 植物志  缠绕 草本, 长达 25 — 200 厘米, 茎圆 柱形, 细长, 被 柔毛, 老 枝近于 无毛。 叶卵 形或卵 状长 圆形, 长 (3— )4 — 5( — 6)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端大 多渐尖 及具小 短尖, 或有吋 锐尖至 钝, 基部 心形或 圆形至 截形, 上面 无毛或 被短疏 柔毛, 下面 被疏柔 毛或被 柔毛; 侧脉 5 — 8 对, 近边 缘弧形 连接; 叶柄 细长, 长 1 一 4 厘米, 被疏 柔毛。 花 为少花 至多花 组成疏 至密集 的伞形 状聚伞 花序, 总 花梗长 1 一 4 厘米, 被柔毛 ,花 柄丝状 , 被柔毛 ,长 3 — 5 毫米, 或果吋 更长; 苞片小 ,钻形 ;萼片 被疏柔 毛或近 无毛, 不 等大, 3 个 外萼片 较大, 卵状披 针形, 长 5 — 7 毫米, 宽 4 毫米, 先端渐 尖或长 渐尖, 基部 渐狭, 2 个内 萼片较 短小, 长 3 — 4.5 毫米; 花冠 漏斗形 或钟形 ,长 8—12 毫米, 淡 紫色, 或 白色, 粉 红色, 5 浅裂, 无毛; 雄蕊 5, 花 丝近等 长, 长约 10 毫米, 基部 扩大, 被毛; 花药橢 圆形; 子房 无毛; 花柱 丝状, 长 8 毫米, 柱头 2 裂, 下弯, 裂片 长圆形 稍扁。 蒴果 球形, 直径 3 — 4 毫米, 淡 褐色, 4 或最后 8 瓣裂。 种子 4 或 较少, 长 1.5 — 2 毫米, 黄褐 色至紫 黑色, 具小瘤 ,无毛 ,背部 边缘具 很狭而 干膜质 的翅。 云南分 布于红 河河谷 (元 江、 元阳 ), 生 于海拔 330 — 600 米 较干旱 的灌丛 草坡, 或路 旁。 广东 (包括 海南) 、广西 、台湾 等省有 分布。 热带东 非洲, 马 达加斯 加至东 南亚, 中南半 岛, 马来 西亚至 热带大 洋洲。 9. 打 碗花属 Calystegia R. Br. 多年 生缠绕 或平卧 草本, 通常 无毛, 有 吋被短 柔毛。 叶 箭形或 戟形, 具圆形 、有 角或分 裂的基 裂片。 花腋生 ,单 一或稀 为少花 的聚伞 花序; 苞片 2, 叶状, 卵形或 椭圆形 ,包 藏着花 萼, 宿存; 萼片 5, 近相等 ,卵 形至长 圆形, 锐尖 或钝, 草质, 宿存; 花冠钟 状或漏 斗状, 中等 大小 或大, 白 色或粉 红色, 外面具 5 条明 显的瓣 中带, 冠檐 不明显 5 裂或近 全缘; 雄 蕊及花 柱内藏 ;雄蕊 5, 贴生于 花冠管 ,花丝 近等长 ,基部 扩大; 花粉粒 球形, 平滑; 花盘 环状; 子房 1 室或不 完全的 2 室, 4 胚珠; 花柱 1, 柱头 2, 长圆 形或椭 圆形, 扁平。 蒴果 卵形或 球形, 1 室, 4 瓣裂。 种子 4, 光 滑或具 小疣。 约 25 种, 分布 于两半 球的温 带和亚 热带。 我国有 5 种, 1 变种, 1 变型, 南北 均产。 云南有 2 种 1 变种。 分种 检索表 1(2) 苞片较 小 ,长 0.8 — 1. 6 厘米; 宿萼 及苞片 与果近 等长或 稍短; 植株通 常矮小 ,铺地 1.打 碗花 C. hederacea 2(1) 苞片 较大, 长 1.5 — 2. 3 厘米; 宿萼 及苞片 增大包 藏果; 茎缠绕 ,伸长 2 . 旋花 C. .epium 1. 打碗花 燕覆子 (图考 ), 蒲 (铺) 地参、 盘肠参 (滇南 本草) ,老 母猪草 (昆明 ), 兔耳草 、富 苗秧、 傅 斯劳草 、兔 儿苗、 扶七 秧子、 扶秧 (江苏 ), 面根藤 、钩 耳藤、 喇 叭花、 狗 耳丸、 狗耳苗 (四川 ), 小旋花 (江苏 、陕西 ), 狗儿秧 (陕西 ), 扶苗、 扶子苗 (山东 ), 旋 花苦蔓 (山西 ) Calystegia hederacea Wall. (1828), nom. nud., ex Roxb. (1824) ; Choisy in DC. (1845)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 Hemsl. (1890) ; Liou et Ling (1931)*; Hand.- 
旋花科  639  Mazz. (1936) ; Ooststr. (1939), (1953). Convolvulus japonicus Thunb. (1784) ; C. scammonia Lour. (1790), non L. ; C. acetosaefolius Turcz. (1840) ; C. loureiri G. Don (1836) ; Calystegia acetosae folia Turcz. (1856) ; Maxim. (1859) ; Hance (1866) ; Debeaux (1877) ; Baker et S. Moore (1879) ; Convolvulus calystegioides Choisy in DC. (1845) ; Franch. (1884) ; Hemsl. (1890) ; Liou et Ling (1931) ; C. argyi Levi. (1913) ; Calystegia japonica (Thunb.) Koidz. (1925), non Choisy nec Miq. ; C. hederacea Choisy var. elongate Liou et Ling, Fl. 111. N. Chine 1:25 (1931), syn. nov. 一年生 草本, 全体不 被毛, 植株通 常矮小 ,高 8 — 30 (-40) 厘米, 常 自基部 分枝, 具细 长 带白色 的根。 茎细, 平卧, 有 细棱。 基部 叶片长 圆形, 长 2 — 3 (-5.5) 厘米, 宽 1—2.5 厘 米, 顶端圆 ,基部 戟形, 上 部叶片 3 裂, 中裂 片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基裂 片近三 角形, 全 缘或 2 — 3 裂, 叶 片基部 心形或 戟形; 叶柄长 1 一 5 厘米。 花 腋生, 1 朵, 花梗长 于叶柄 ,有 细棱; 苞片宽 卵形, 长 0.8 — 1.6 厘米, 顶 端钝或 锐尖至 渐尖; 萼片长 圆形, 长 6 — 10 毫米, 顶 端钝, 具小短 尖头, 内萼片 稍短; 花 冠淡紫 色或淡 红色, 钟状, 长 2 — 4 厘米, 冠檐近 截形或 微裂; 雄蕊近 等长, 花丝基 部扩大 ,贴生 花冠管 基部, 被小 鳞毛; 子房 无毛, 柱头 2 裂, 裂片 长 圆形, 扁平。 蒴果卵 球形, 长约 1 厘米; 宿 存萼片 和苞片 与之近 等长或 稍短。 种 子黑褐 色, 长 4— 5 毫米, 表面有 小疣。 云南 大部分 地区有 分布, 常见于 荒地、 田边或 路边, 海拔 (600 —) 1900 — 328n 米。 我 国 从北向 南大部 分省区 均有。 分布 东非的 埃塞俄 比亚, 亚洲 南部、 东部以 至马来 西亚。 根药用 ,治妇 女月经 不调, 红白 带下。 本种 叶形多 变化, 同一植 株常见 下半部 尤其是 近基部 着生的 叶片, 其裂 片较宽 而圆, 上部 的渐变 狭长。 2. 旋花 (图考 ) 富子根 (救荒 本草) ,打 破碗花 (昆明 ), 篱天剑 、面 根藤、 打碗花 (贵州 ), 篱 天剑、 饭藤 子、 饭豆藤 、野苕 (湖北 ), 吊茄子 (江西 ), 包颈草 (湖南 ), 狗 儿弯藤 (四川 ) Calystegia sepium (L.) R. Br. (1810) ; Choisy in DC. (1845) ; Hemsl. (1890) ; Komarov (1907) ; Hand.-Mazz. (1936) ; Ooststr. (1939), (1953). Convolvulus sepium L. (1753), (1762) ; Calystegia sepium L. var. integrifolia Liou (1931)*. 2a. 旋花 var. sepium 多年生 草本, 全体不 被毛。 茎 缠绕, 伸长, 有细棱 。叶形 多变, 三角状 卵形或 宽卵形 ,长 4 一 10(— 15) 厘米 以上, 宽 2 — 6( — 10) 厘米或 更宽, 顶端 渐尖或 锐尖, 基部 戟形或 心形, 全 缘或基 部稍伸 展为具 2 — 3 个大 齿缺的 裂片; 叶柄 常短于 叶片或 两者近 等长。 花 腋生, 1 朵; 花梗通 常稍长 于叶柄 ,长达 10 厘米, 有 细棱或 有吋具 狭翅; 苞片宽 卵形, 长 1.5 — 2.3 厘 米, 顶端 锐尖; 萼片 卵形, 长 1.2 — 1.6 厘米, 顶端渐 尖或有 吋锐尖 ;花 冠通常 白色或 有吋淡 红或 紫色, 漏斗状 ,长 5 — 6 ( — 7) 厘米, 冠檐 微裂; 雄蕊花 丝基部 扩大, 被小 鳞毛; 子房无 毛, 柱头 2 裂, 裂片 卵形, 扁平。 蒴果 卵形, 长约 1 厘米, 为增大 宿存的 苞片和 萼片所 包被。 
640  云南 植物志  种子黑 褐色, 长 4 毫米, 表面有 小疣。 产兰坪 、东川 ,海拔 2600 米的 山谷。 我国 江苏、 安徽、 江西、 湖北、 湖南、 广西、 贵州、 四 川等省 也有, 生 于山坡 灌丛或 路旁。 分布北 美洲, 欧洲, 苏联 西伯利 亚和阿 尔泰, 印 度尼西 亚的 爪哇以 至澳大 利亚, 新 西兰。 有些地 方用根 作药, 治 白带, 白浊, 疝气, 疖 疮等。 2b. 长 裂旋花 var. japonica (Choisy) Mak. ap. Matsum. (1912) ; Hand.-Mazz. (1936). Calystegia japonica Choisy (1854). 与旋 花不同 在于叶 强烈地 3 裂, 具 伸展的 侧裂片 和长圆 形顶端 圆的中 裂片。 产 昆明。 湖北、 湖南、 江苏、 浙江、 贵 州等地 也有。 10. 旋花属 Convolvulus Linn. 一年 生或多 年生, 平卧, 直立 或缠绕 草本, 或直立 亚灌木 或灌木 ;通常 被毛, 稀无毛 。叶 心形, 箭形或 戟形, 全缘, 或稀具 浅波状 至皱波 状圆齿 ,或 浅裂。 花 腋生, 具总梗 ,由 1 至少 数花 组成聚 伞花序 或密集 具总苞 的头状 花序, 或为聚 伞圆锥 花序; 萼片 5, 等 长或近 等长, 钝或 锐尖; 花冠 整齐, 中等大 小或小 ,钟 状或漏 斗状, 白色, 粉 红色, 蓝色或 黄色, 具 5 条通 常 不太明 显的瓣 中带; 冠檐浅 裂或近 全缘; 雄蕊 及花柱 内藏; 雄蕊 5, 着生 于花冠 基部, 花 丝 丝状, 等 长或不 等长, 基 部常稍 扩大; 花药长 圆形; 花粉粒 无刺, 橢 圆形。 花盘环 状或杯 状; 子房 2 室, 4 胚珠; 花柱 1, 丝状, 柱头 2, 丝状或 近棒状 ;蒴果 球形, 2 室, 4 瓣裂 或不规 则开裂 ;种子 1 一 4, 通 常具小 瘤突, 无毛, 黑色或 褐色。 约 250 种的 大属, 广布于 西半球 温带及 亚热带 ,极 少数在 热带; 我国只 8 种, 云南仅 1 种。 1. 草 坡旋花 Convolvulus steppicola Hand.-Mazz. (1936). 多年 生具木 质粗大 的根的 草本, 茎 直立, 圆柱形 ,多 分枝, 披散及 缠绕, 长达 1.5 米, 密 被 淡黄色 绒毛。 叶 疏生, 近无 柄或下 部的叶 柄长达 5 毫米, 最 下部的 线状长 圆形, 通常长 达 32 毫米, 宽约 为长的 1/3, 其余的 线形, 基部 箭形, 裂片 向后倒 稍镰形 及钝, 或具 稀疏的 浅 波状圆 齿或近 全缘, 微尖, 稍厚。 花腋生 单生, 花柄长 1.5 — 5.5 厘米, 上面 中部具 小苞片 2, 披针形 ,长 1.5 — 3 毫米, 钝; 萼片长 5—6 毫米, 外萼片 卵状披 针形, 内萼片 宽卵形 ,除基 部外具 缘毛, 后变 无毛, 具细尖 ,最 后干膜 质至硬 壳质; 花冠漏 斗状, 长约 12 毫米, 裂片 5, 宽三 角形, 背面 于中部 以上被 贴生长 柔毛, 余部 无毛; 雄蕊 基生, 花丝 丝状, 向下稍 扩大, 无毛; 花药 线形, 长 2.5 毫米, 不超过 花冠管 ,基部 较短的 箭形; 花盘 环状; 子房 无毛, 2 室, 每 室胚珠 1 一 2, 花 柱细, 长约 7 毫米, 上部 1 尖裂。 蒴果 球形, 直径约 8 毫米, 具小 尖头, 无毛, 先端 不规则 开裂; 种子 卵形, 长 3 — 4 毫米, 暗褐色 ,具 极小的 瘤突。 产 云南北 部及东 北部, 海拔 16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宾川片 角街。 
旋 花 科  641  11. 鱼 黄草属 Merremia Dennst 草本或 灌木, 通常缠 绕性, 但也有 为匍匐 或直立 草本, 或 为下部 直立的 灌木。 叶通常 具柄, 大 小形伏 多变, 全缘或 具齿, 分裂 或掌伏 三小叶 或鸟足 状分裂 或复出 (罕 有很 小且钻 状)。 花腋生 ,单生 或成腋 生少花 至多花 的具各 式分枝 的聚伞 花序, 大或中 等大小 或小; 苞 片通 常小; 萼片 5, 通常 近等大 或外面 2 片 稍短, 椭圆 形至披 针形, 锐尖或 渐尖, 或 卵形至 圆形, 钝头或 微缺, 通常 具小短 尖头, 有些种 类结果 吋增大 ;花冠 整齐, 漏斗伏 或钟状 ,通常 无毛, 白 色或黄 色或桔 红色, 通常有 5 条 明显有 脉的瓣 中带; 冠檐略 5 裂; 雄蕊 5, 内藏, 花 药通常 旋扭, 花丝 丝伏, 通常 不等, 基部 扩大; 花粉粒 无刺; 子房 2 或 4 室, 罕为不 完全的 2 室, 4 胚珠; 花柱 1, 丝状, 柱头 2 头状; 花盘 环状。 蒴 果通常 4 瓣裂或 多少呈 不规则 开裂, 4—1 室。 种子 4 或因 败育而 更少, 无毛或 被微柔 毛以至 长柔毛 ,尤 其在边 缘处。 约 80 种, 广布 于热带 地区。 我 国约有 16 种, 主产 广东、 广西、 台湾等 省区。 云南有 12 种。 有 些种类 药用。 分种 检索表 1(4) 叶 片掌状 — ) 5 ( — 7 ) 裂 或掌状 复叶。 2(3) 叶掌状 分裂, 两面被 黄白色 平伏的 长的微 硬毛; 花黄色 6 . 掌叶 鱼黄草 M. vitifolia i ( 2 ) 掌状 复叶, 小叶 5, 两面近 无毛或 有吋背 面沿脉 疏被长 硬毛; 花白色 S. 指叶 山猪菜 M. quinata 4(1) 叶片 全缘或 具不规 则的粗 齿或锐 裂齿, 有吋 2 裂, 不 为掌状 分裂。 5(6 ) 叶无柄 或近于 无柄, 长 圆状披 针形, 线 状披针 形或狭 圆形, 基 部扩大 部分疏 生锐齿 3b. 尖粤 鱼黄草 M. tridentata ssp. ha""a 6(5) 叶 明显具 叶柄。 7(8) 花小, 花冠 长不过 1 厘米; 萼片顶 端截形 ,具 明显外 倾的. 凸尖; 叶心状 卵形, 有吋 3 裂, 通 常边缘 有 不规则 的裂齿 1. 鱼黄草 M. hederacea 8(7) 花较大 ,长 0. 9 — 6 厘米; 萼片顶 端钝或 微凹, 或具 钻状短 尖头, 而无 外倾的 凸尖。 9(10) 瓣中 带密被 锈黄色 绢毛; 花序 多花, 成伞房 状聚伞 花序; 叶近心 状圆形 偶为心 状卵形 ,长 9. 5 — 15.5 厘米, 宽 7—14 厘米 • 12. 金钟藤 M. boisiana 10( 9 ) 花冠外 面无毛 或仅瓣 中带近 冠擔具 柔毛。 11(12) 萼片 渐尖, 具 钻伏短 尖头; 花冠淡 红色, 长 1.2 — 1.0 厘米; 叶心状 卵形, 顶 端长渐 尖或尾 状渐尖 4. 北 鱼黄草 M. sibirica 12(H) 萼片 钝圆或 微凹。 13(H) 花^ 小, 排列 成单歧 式聚伞 花序, 花冠长 0. 9 — 1.8 厘米; 茎、 叶被 长硬毛 2. 毛 g 黄草 M. hirta H(13) 花较大 ,排 列成二 歧聚伞 花序, 花冠长 2 — 6 厘米, 茎、 叶被柔 毛或绢 毛或不 被毛。 15(18) 茎、 叶以 至外萼 片明显 被毛。 
642  云南 植物志  16(17) 叶片 菱形以 至菱状 卵形, 基部 楔形; 花冠淡 蓝色; 种子 无毛。 分布 滇西至 西北。 8* 蓝花 土瓜 M. yunnanensis 17(16) 叶形及 大小有 变化, 通常为 卵形或 卵状长 圆形, 基部 心形; 花冠 白色, 偶为 黄色; 种子密 被淡褐 色长 硬毛。 分布 滇西南 至东南 9b. 山猪菜 M. umbeUata ssp. oriental!. 18(15) 茎、 叶 以至外 萼片近 无毛。 19(20) 叶片椭 圆形、 卵 形或长 圆形, 全缘 或微啮 齿状; 花冠 黄色, 长 3. 5 — 6 厘米; 种子密 被黑褐 色茸毛 10, 山土瓜 M- hungaiensis 20(19) 叶片 心形, 全 缘或浅 波伏。 21(22) 花 较小, 花冠长 2 — 2. 5 厘米, 淡红色 ;种 子无毛 7. 长梗 山土瓜 M. longipedunculata 22(21) 花 较大, 花冠长 3. 5 — 4 厘米, 黄色; 种 子边缘 被褐色 的长毛 11. 心叶 山土瓜 Mcordata 1. 鱼黄草 (图鉴 ) 百仔、 犁头网 、篱 网藤、 蛤仔藤 (广西 ), 茉栾藤 (云南 热带亚 热带植 物区系 研究报 告), 小花 山猪菜 (海 南植 物志) Merremia hederacea (Burm. f.) Hall. f. (1894), (1910) ; Merr. (1921) ; Ooststr. (1939)*, (1953)*; 广州 植物志 (1956); 吴 征镒、 李锡文 (1965); 海南 植物志 (1974); 图鉴 (1974)*. E volvulus hederaceus Burm. f. (1768) * ; Ipomoea chryseides Ker-Gawl. (1818) ; Choisy (1833), et. in DC. (1845) ; Benth (1861)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 Forbes et Hemsl. (1890) ; Henry (1896) ; Dunn et Tutch. (1912) ; Gagnep. et Courch. in Lecte. (1915) ; Merremia. chryseides (Ker-Gawl.) Hall. f. (1893) ; M. gemella auet. non Hall. f. : Merr. et Chun (1935) ; Lepistemon glaber Hand.-Mazz. in Sinens. 5:7 (1934), syn. nov. 缠绕 或匍匐 草本, 匍匐吋 下部茎 上生须 状根。 茎细长 ,有 细棱, 无毛或 疏生长 硬毛, 有 吋仅 于节上 有毛, 有 吋散生 小疣状 突起。 叶心状 卵形, 长 1.5 — 7.5 厘米, 宽 1 一 5 厘米, 顶 端钝, 渐 尖或长 渐尖, 具小短 尖头, 基部 心形或 深凹, 全缘或 通常具 不规则 的粗齿 或锐裂 齿, 有 吋为深 或浅的 3 裂, 两面近 于无毛 或疏生 微柔毛 ;叶柄 细长, 长 1 一 5 厘米, 无 毛或被 短柔毛 ,具 小疣状 突起。 聚伞花 序腋生 ,有 3 — 5 朵花, 有 吋更多 或偶为 单生, 花序 梗比叶 柄粗, 长 0.8 — 5 厘米, 第一次 分枝为 二歧聚 伞式, 以 后为单 歧式; 花梗长 2 — 5 毫米, 连同 花序梗 均具有 小疣状 突起; 小苞片 早落; 萼片宽 倒卵状 匙形, 或 近于长 方形, 外方 2 片长 3.5 毫米, 内方 3 片长 5 毫米, 无毛, 顶端 截形, 明显具 外倾的 凸尖; 花冠 黄色, 钟状, 长 0.8 厘米, 外面 无毛, 内 面近基 部具长 柔毛; 雄蕊与 花冠近 于等长 ,花 丝下部 扩大, 疏生长 柔毛; 子房 球形, 花柱与 花冠近 等长, 柱头 球形。 蒴果 扁球形 或宽圆 锥形, 4 瓣裂, 果瓣有 绉纹, 内 含种子 4 粒, 三棱状 球形, 长 3.5 毫米, 表面被 锈色短 柔毛, 种 脐处毛 簇生。 产 勐腊、 元江、 红河、 元阳、 河口、 富宁 等地, 海拔 130 — 760 米的 灌丛或 路旁草 丛较潮 湿处。 我国 台湾、 广东、 广西、 江西 也有。 分布 于热带 非洲, 马 斯克林 群岛, 热带亚 洲自印 度, 斯里 兰卡, 东经 缅甸, 泰国, 越南, 经整 个马来 西亚, 加罗 林群岛 至大洋 洲的昆 士兰, 也 见于太 平洋中 部的圣 诞岛。 海 南志记 载全株 外用治 疮疥。 
旋花科  643  2. 毛 鱼黄草 图版 182, 3, 4 九 里草、 五月艾 (广东 ), 万丈丝 (广西 ), 毛 茉栾藤 (广州 植物志 ), 毛 山猪菜 (海 南植物 志) Merremia hirta (L.) Merr. (1912), (1927), (1936)*; Ooststr. (1939)*, (1953)*; 广州 植物志 (1956); 吴 征镒、 李锡文 (1 96 5); 海南 植物志 (I 974 ). Convolvulus hirtus L. (1753) ; C. caespitosus Roxb. (1814), nom. nud., (1824), (1832) ; Ipomoea linifolia Bl. (1825) ; Choisy (1833), et in DC. (1845)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 Matsum. et Hayata (1906); Chun (1933) ; Skinneria caespitosa Choisy (1833)*; Convolvulas linifolius (Bl. ) D. Dietr. (1839), non L. (1754), nec Wall. (1828) ; Merremia caespitosa (Roxb.) Hall. f. (1893), (1897) ; Lepistemon de- currens Hand.-Mazz. in Sinens. 5 : 6 (1934), syn. nov. ; Merremia decurrens (Hand.- Mazz.) Kiu (1974). 缠绕 或平卧 草本, 茎下部 常生须 状根。 茎细长 ,有 细棱, 具平 展的长 硬考。 叶形 多变, 线状披 针形, 长 圆状披 针形, 卵伏长 圆形或 卵形, 长 1.9— 6 厘米, 宽 0.5—2.5 jk 米, 全缘, 顶 端钝或 锐尖, 具小短 尖头或 微凹, 基部 截形, 圆形, 耳形以 至戟形 ,两 面被平 伏的长 硬毛, 或 有吋 背面毛 较少; 叶柄长 0.5 — 2.5 厘米。 花序 腋生, 为 单歧式 (总状 式或单 侧式) 或 二歧式 聚伞 花序, 后者第 一次分 枝为二 歧式, 第二 次为单 歧式, 着生 1 至数 朵花; 花 序梗长 1.5 — 3.5 厘米, 下部被 平展长 柔毛, 向上渐 无毛; 花梗长 0.5 — 1 厘米, 无毛; 苞片 卵片, 长 1—2 毫 米, 无毛, 宿存; 花 蕾长圆 形至楠 圆形, 钝; 萼 片楠圆 形或椭 圆状长 圆形, 钝, 外方 2 片长 3-5 毫米, 内方 3 片长约 6 毫米; 花冠淡 黄色或 白色, 宽漏 斗形, 长 0.9— 1.1(— 1.8) 厘米, 无毛, 瓣中 带干吋 具明显 的褐色 脉紋; 雄蕊 内藏, 花 丝基部 扩大, 有毛; 子房 无毛, 2 室。 蒴 果宽 卵形或 球形, 光滑 无毛, 长 6 — 7 毫米, 1 室, 4 瓣裂。 种子 4 或 较少, 褐色, 三 棱状楠 圆形, 长 3 毫米, 无毛或 边缘和 种脐上 散生丝 卷毛。 产 思茅、 景洪、 勐腊、 河口 等地, 海拔 260 — 1000 米 的旷野 草地或 林缘。 我国 台湾、 广 东、 广西 也有。 分 布印度 东北, 锡金至 泰国, 经马来 西亚至 热带大 洋洲。 3. 三齿 鱼黄草 图版 182,1 三齿 茉栾藤 (云 南热带 亚热带 植物区 系研究 报告) Merremia tridentata (L.) Hall. f. (1893), (1894) ; Ooststr. (1939), (1953)*; 吴征 镒'、 李锡文 (1965). Convolvulus tridentatus L. (1753) ; E volvulus tridentatus (L.) L. (1762) ; Ipomoea tridentata (L.) Roth (1798). 3a. 三齿 鱼黄草 ssp. tridentata 原亚 种的特 征是外 方萼片 顶端通 常钝至 微凹, 内方者 渐尖具 锐尖的 顶端; 花冠长 1 一 1.2 厘米; 花 丝着生 花冠基 部以上 1.5 毫 米处。 叶 通常顶 端钝, 截形或 微凹。 分布热 带非洲 ,马 斯克林 群岛, 热带亚 洲自印 度东部 、中部 、南部 ,斯里 兰卡, 东 至马来 西亚, 我国 不产。 
644  云南 植物志  3b. 尖萼 鱼黄萆 野 通心菜 (河口 ), 凉粉草 、飞 洋草、 过腰蛇 (海南 ), 地 旋花、 山茑 萝藤、 尖萼 山猪菜 (海 南植 物志) ssp. hastata (Desr.) Ooststr. (1939)*, (1953)* ; 吴 征镒、 李锡文 (1965); 海南植 物志 (1974). Convolvulus hastatus Desr. (1789), non Forsk. (1775), Thunb. (1794), Sieb. ex Choisy (1845) ; C. blumei D. Dietr. (1839) ; Ipomoea blumei (D. Dietr.) Steud. (1840) ; Merremia hastata (Desr.) Hall. f. (1893). 平卧 或攀援 草本。 茎细长 ,具细 棱以至 近于具 狭翅, 近无 毛或幼 枝被短 柔毛。 叶线状 披针形 、长圆 状披针 形或狭 圆形, 至基部 稍扩大 ,长 2.5 — 6.5 厘米, 宽 0.4 — 1.1 厘米, 顶端 锐尖 或钝, 有明显 的小短 尖头, 基部 戟形, 有吋 抱茎, 全缘仅 于基部 扩大部 分疏生 锐齿, 两 面近于 无毛; 无叶柄 或具长 1 一 3 毫米的 叶柄。 聚 伞花序 腋生, 有 1 一 3 朵花; 花 序梗长 (1— ) 5-6 厘米, 纤细, 基部被 短柔毛 ,向上 渐无毛 ;苞 片小, 钻状; 花 梗长约 8 毫米, 着生 花序 中间的 1 朵 花花柄 较粗, 具棱; 萼片 卵状披 针形, 顶端 渐尖成 一锐尖 的细长 尖头, 长约 8 毫米, 等长 或外方 2 片 稍短, 无毛; 花冠 黄色或 白色, 漏斗状 ,长约 1.6 厘米, 无毛; 花丝基 部稍宽 ,散生 柔毛, 花药不 扭曲; 子房 无毛。 蒴果 球形或 卵形, 4 瓣裂。 种子 4, 卵状 圆形, 黑色, 长 3 — 4 毫米, 无毛。 产勐腊 、河口 等地, 海拔 40—260 (—? ) 米的旷 野沙地 、路 旁或疏 林中。 我国 台湾、 广 东、 广西 也有。 分布 于热带 东非, 热带 亚洲自 印度, 斯里 兰卡, 经马来 半岛至 热带大 洋洲。 4. 北 鱼黄草 北 茉栾藤 (云南 热带亚 热带植 物区系 研究报 告), 西 伯利亚 鱼黄草 (图鉴 ) Merremia sibirica (L.) Hall. f. (1893) ; (Pers) Hall. f. ex Hand.-Mazz. (1936) ; 吴 征镒、 李锡文 (1965); 图鉴 (lM 4 )*. Convolvulus sibiricus L. (1771) ; C. rupestris Pall. (1776)* ; Ipomoea sibirica (L.) Pers. (1805) ; Choisy in DC. (1845) ; Maxim. (1879) ; Franch. (1883)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 Forbes et Hemsl. (1890); Kitagawa (1939) ; 厶 polyantha auct. non (Wall.) Miq. : Dunn (1911), quoad Henry 9235. 4a. 北 鱼黄草 小瓠花 (昆明 ) var. sibirica 缠绕 草本, 植 株各部 分近于 无毛。 茎圆 柱状, 具 细棱。 叶卵状 心形, 长 3 —1 3 厘米, 宽 1.7—7.5 厘米, 顶端 长渐尖 或尾状 渐尖, 基部 心形, 全 缘或稍 波状, 侧脉 7—9 对, 纤细, 近 于平行 射出, 近边 缘弧曲 向上; 叶柄长 2 — 7 厘米, 基部 具小耳 坊假 托叶。 聚 伞花序 腋生, 有 (1 一) 3—7 朵花, 花 序梗通 常比叶 柄短, 有吋超 出叶柄 ,长 1 一 6.5 厘米, 明显具 棱或狭 翅; 苞 片小, 线形; 花梗长 .0.3— 0.9(— 1.5) 厘米, 向上 增粗; 萼片椭 圆形, 近于 相等, 长 0.5— 0.7 厘米, 顶端 明显具 钻状短 尖头, 无毛; 花冠淡 红色, 钟状, 长 I. 2 — I. 9 厘米, 无毛, 冠檐具 三角形 裂片; 花药不 扭曲; 子房 无毛, 2 室。 蒴果近 球形, 顶端圆 ,高 5—7 毫米, 无毛, 4 f4 裂。 种子 4 或 较少, 黑色, 楠圆状 三棱形 ,顶端 钝圆, 长 3 — 4 毫米, 无毛。 
旋花科  645  产贡山 、福贡 、兰坪 、鹤庆 、昆 明以至 东南的 蒙自、 屏边、 文山 等地, 海拔 600 — 2800 米 的路边 、田边 和山坡 灌丛, 或 生于岩 石上。 我国 自东北 向南的 吉林、 河北、 山东、 江苏、 浙 江、 安徽、 湖南、 山西、 陕西、 甘肃, 西南至 贵州、 四川, 南至广 西西北 均产。 分 布于苏 联东西 伯 利亚, 蒙古至 印度。 4b. 囊毛 鱼黄草 var. vesiculosa C. Y. Wu (1965). 与原 变种的 区别在 于蒴果 较大, 圆锥状 卵形, 而顶端 钝尖, 高 9 一 14 毫米, 径 6 — 8 毫 米; 种子长 楠圆状 三棱形 ,长 6— 8 毫米, 密被囊 状毛。 产 丽江? 宾川。 四川木 里也有 ,生于 2350 — 2850 米 的江边 箐沟灌 丛中。 4c. 大籽 鱼黄草 var. macrosperma C. C. Huang ex C. Y. Wu et H. W. Li (1965). 与原变 种的区 别在于 蒴果宽 卵圆形 而顶端 锐尖; 种子 较大, 长 4 一 7 毫米, 顶端 钝尖, 无毛。 产中甸 (模式 产地) ,海拔 2000 米的 林下。 四 川木里 也有。 4d. 毛籽 鱼黄箪 var. trichosperma C. C. Huang ex C. Y. Wu et H. W. Li (1965). 与原变 种的区 别在于 种子被 糠秕状 鳞片毛 ;花常 白色, 冠檐裂 片钝圆 ;果 卵状圆 锥形, 高 8 — 10 毫米。 产德钦 、福贡 、鹤庆 (模式 产地) 、大理 (凤仪 ), 海拔 635 — 2800 米 的林中 或沟边 杂木林 内。 吉林、 辽宁、 河北、 四川 诸省的 标本, 均 见有种 子被糠 粃伏鱗 片毛。 5. 指叶 山猪菜 (海 南植 物志) Merremia quinata (R. Br.) Ooststr. (1953) ; 海南 植物志 (1974). Ipomoea quinata R. Br. (1810) ; Choisy (1845) ; Benth. (1861)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 Hemsl. (1890) ; Hayata (1911) ; Dunn et Tutch. (1912) ; Gagnep. et Courch. in Lecte. (1915) ; Merr. (1935) ; I. pentadactylis Choisy (1833), (1845). 茎 缠绕, 细长, 多少 被淡黄 色长而 开展的 硬毛。 叶掌伏 复叶, 具 5 小叶; 小叶 线形、 披 针形 或长椭 圆形, 长 1.5 — 4.2 厘米, 宽 0.25 — 1.5 厘米, 顶 端钝, 具小短 尖头, 向基部 变狭, 全缘, 通 常两面 无毛, 有吋背 面沿脉 及叶缘 疏被长 硬毛; 叶柄长 1 一 2.5 厘米, 无毛 或具黄 色 平展的 硬毛。 花序梗 腋生, 比叶 稍短或 稍长, 无毛或 基部具 硬毛, 通常有 1 一 2 朵花; 花 柄无毛 或基部 被平展 的硬毛 ,长 3 — 6 — 9 毫米; 苞片 卵伏三 角形, 渐尖, 长约 3~4 毫米; 萼 片卵形 至卵状 长圆形 ,钝, 有小短 尖头, 无毛, 外面 1 片长 9 一 10 毫米, 内面 3 片 较长, 长 约 15 毫米; 花冠钟 状至漏 斗状, 约长 4 厘米, 白色; 花 丝着生 于离花 冠基部 6 — 7 毫 米处; 子房 无毛, 2 室。 蒴 果长约 I 2 — I 3 毫米, 卵球形 ,稍 渐尖。 种 子无毛 (据海 南志: 种子长 卵形, 长约 6 毫米, 顶端 被褐色 短茸毛 )。 产云 南小钢 厂?, 山 坡阳处 路旁, 云南新 记录。 我国广 东海南 等沿海 岛屿、 广西、 台湾 均有。 分布亚 洲东南 部至澳 大利亚 北部。 6. 掌叶 鱼黄草 图版 182, 5—7 红藤 (河口 ), 毛牵牛 、毛 五爪龙 (广 东徐闻 ), 假番薯 (海南 ), 掌叶茉 栾藤、 掌叶 山猪菜 
646  云南 植物志 
旋花科  647  (海 南植 物志) Merremia vitifolia (Burm. f.) Hall. f. (1893), (1897) ; Merr. (1921); Hand.- Mazz. (1936) ; Ooststr. (1939), (1953) ; 海南 植物志 (1974). Convolvulus vitifolius Burm. f. (1768)* ; L. (1771) ; Ipomoea vitifolia (Burm. f.) Blume (1825) ; Choisy (1833), et in DC. (1845) ; Kurz (1877)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 Dunn (1911) ; Gagnep. et Courch. (1915). 缠绕 或平卧 草本。 茎带 紫色, 圆 柱形, 老吋具 条紋, 被疏或 密的平 展的黄 白色微 硬毛, 有吋 无毛。 叶片 轮廓近 圆形, 长 (2.5— ) 5—15 厘米, 宽 (2.5— ) 4—15.5 厘米, 基部 心形, 通 常掌状 5 裂, 有吋 3 裂或 7 裂, 裂片宽 三角形 或卵状 披针形 ,顶端 渐尖、 锐尖 或钝, 基部 不 收缩或 有吋稍 收缩, 边缘 具粗锯 齿或近 全缘, 两面被 平伏的 长的黄 白色微 硬毛; 叶柄长 1 一 3( — 19) 厘米, 毛被 同茎。 聚伞花 序腋生 ,有 1 一 3 朵至数 朵花, 花 序比叶 长或与 叶近等 长, 花 序梗长 2 — 5 厘米, 连同 花梗、 外萼 片被黄 白色开 展的微 硬毛; 苞 片小, 钻形; 花梗长 1—1.6 厘米, 顶端 增粗; 萼片长 圆形至 卵状长 圆形, 长 1.4 一 1.8 厘米, 顶端 钝圆, 具 小短尖 头, 内萼片 稍长, 无毛, 萼片 至结果 吋显著 增大, 近 革质, 内面灰 白色, 有很多 窝点; 花冠黄 色, 漏斗伏 ,长 2.5 — 5.5 厘米, 无毛, 冠檐具 5 钝裂片 ,瓣 中带有 5 条显著 的脉; 雄蕊 短于萼 片, 长约 1.1 厘米, 花药螺 旋扭曲 ;子房 无毛。 蒴果近 球形, 高约 1.2 厘米, 果 皮干后 纸质, 4 瓣裂。 种子 4 或 较少, 三棱状 卵形, 高约 7 毫米, 黑 褐色, 无毛。 产耿马 、沧源 、景洪 、勐腊 、金平 、屛边 、个旧 、河口 、文山 等地, 海拔 (120— ) 400— 1600 米的 路旁, 灌丛或 林中。 我国广 东> 广西 也有。 分布 印度, 斯里 兰卡, 缅甸, 越南, 经 马来西 亚至 印度尼 西亚。 7. 长梗 山土瓜 Merremia longipedunculata (C. Y. Wu) R. C. Fang, comb. nov. Ipomoea longipedunculata C. Y. Wu, 云南热 带亚热 带植物 区系研 究报告 1:117 (1965)*, syn. nov. 攀援 植物, 高到 1.7 米。 茎 柔弱, 扭曲, 黄 绿色, 一侧带 紫色, 无毛。 叶心 脏形, 下部茎 生叶 较大, 长达 15 厘米, 宽约 14 厘米, 顶部 茎生叶 较小, 长 5—6 厘米, 宽 4— 5 厘米, 顶端 长渐尖 ,基部 心形, 边缘 浅波状 且具短 缘毛, 两面疏 被微柔 毛或近 无毛, 侧脉 5 — 7 对, 与中 脉在上 面稍凹 陷下面 突出, 第三次 脉近于 水平, 两面多 少明显 ;叶柄 细弱, 与 叶片等 长或长 于 叶片, 无毛。 聚 伞花序 腋生, 无毛, 花 序梗长 6—12 厘米, 2 歧分枝 ,着生 6—17 花, 上部 被淡 黄色长 柔毛; 苞片 及小苞 片小, 披针形 ,长约 2.5 毫米, 带 紫色, 不落; 花梗长 1.5 — 3, 厘 米, 先端稍 增粗, 毛 被同花 序梗: 萼片楠 圆形, 带紫 褐色, 不等长 ,外萼 片较小 ,长约 7 毫米, 宽约 5 毫米, 内萼片 较大, 长达 9 毫米, 宽约 6 毫米, 顶 端圆或 微凹, 边缘干 膜质, 外 面无毛 或被淡 黄色长 柔毛; 花 冠淡玫 红色或 白色, 漏 斗状, 长 2 — 2.5 厘米, 外面于 裂片顶 端被疏 柔毛余 无毛, 内面 无毛, 冠檐 裂片近 锐尖; 雄蕊 内藏, 着 生于花 冠基部 1/3 处, 花丝 丝状, 基 部稍 扩大, 被疏 柔毛; 花药长 圆形, 长 3 毫米, 宽 0.75 毫米; 花柱 丝伏, 长 1.25 厘米, 柱头 头状, 2 裂; 子房 无毛; 花盘 环状。 蒴果近 球形, 高约 1.2 厘米, 光滑, 褐色, 2 室, 4 瓣裂。 种 子长约 5 — 6 毫米, 黑色, 无毛。 产勐腊 (易武 )、 耿马, 海拔 500 — 1000 米 的旷地 或山谷 灌丛。 模式标 本采自 勐腊易 
648  云南 植物志  武。 广西 隆林、 贵 州贞丰 也有。 本种 花粉粒 无刺, 和番薯 属植物 的花粉 不同。 8. 蓝 花土瓜 图版 183, 1—2 山萝卜 (滇、 川) Merremia yunnanensis (Courch. et Gagn. ) R. C. Fang, comb. nov. Ipomoea yunnanensis Courch. et Gagnep. in Not. Syst. Lecte. 3:151 (1915), syn. nov. ; Hand-Mazz. (1936) ; 吴征 溢、 李锡文 (1965); I. yunnanensis Courch. et Gagnep. var. uniflora C. Y. Wu ,云 南热 带亚热 带植物 区系研 究报告 1: 120 (1965), syn. nov. 8a. 蓝 花土瓜 var. yunnanensis 多年 生缠绕 草本, 地下具 块根, 块根纺 锤状, 含 淀粉。 茎细长 ,圆 柱形, 有 细棱, 密被柔 毛。 叶菱形 或菱状 卵形, 长 3 — 4.5( — 9) 厘米, 宽 1.5 — 3( — 4.5) 厘米, 顶端 骤尖或 锐尖, 偶 有钝圆 ,具小 短尖头 ,基部 楔形, 全缘, 两 面密被 黄褐色 绢毛, 侧脉 7 — 9 对, 近平行 而不弧 曲; 叶柄长 0.4 — 2 厘米, 毛被与 茎同。 聚伞花 序腋生 ,花 序梗长 2—10 厘米, 被短 柔毛, 着 生 1 一 3 朵花 或因花 序二歧 分枝具 多花; 苞片及 小苞片 鱗片伏 ,长 2 — 3 毫米, 被短 柔毛; 花 梗 比花序 梗粗, 长 0.7 — 1 厘米, 无毛; 萼片不 等长, 外方 2 片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0.8 — 1.2 厘 米, 外 面被疏 柔毛, 顶端具 短尖头 ,内萼 片倒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1.3 — 1.4 厘米, 顶端 钝圆; 花 冠淡 蓝色, 狭 钟状, 长 3.5 — 4 厘米, 冠 檐短三 角形, 具小短 尖头, 疏被 黄褐色 缘毛; 雄蕊不 等长, 花丝基 部扩大 下延贴 生于花 冠管基 部以上 ,被毛 ;子房 无毛, 2 室, 花柱 纤细, 柱头 2 球形。 蒴果长 圆形, 高 7 — 9 毫米, 4 瓣裂。 种子 黑色, 长约 5 毫米, 无毛。 产 云南西 部至西 北部的 保山、 兰坪、 洱源、 宾川、 鹤庆、 丽江、 中甸, 元谋金 沙江边 也有, 生 于海拔 1400 — 3000 米 的山坡 草丛、 草地灌 丛或草 坡松栎 林下。 分 布于四 川西部 至西南 部。 合 模式标 本采自 会译和 鹤庆。 本种 花粉粒 无刺, 和番 薯属植 物花粉 不同。 8b. 近 无毛蓝 花土瓜 var. glabrescens (C. Y. Wu) R. C. Fang, comb. nov. Ipomoea yunnanensis Courch. et Gagnep. var. glabrescens C. Y. Wu, 云南 热带亚 热 带植物 区系研 究报告 1:119 (1965), syn. nov. 与 蓝花土 瓜区别 在于叶 较大, 长达 10.5 厘米, 宽达 5 厘米, 近于无 毛或疏 被绢毛 ;总 梗细长 ,长 8— 12.5 厘米。 产宾川 、丽江 ,海拔 1800 — 2300 米 的山坡 灌丛。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8c. 淡红 花土瓜 var. pallescens (C. Y. Wu) E. C. Fang, comb. nov. Ipomoea yunnanensis Courch. et Gagnep. var. pallescens C. Y. Wu, 云南热 带亚热 带植物 区系研 究报告 1:120 (1965), syn. nov. 与蓝花 土瓜区 别在于 叶扁菱 形至卵 圆形, 花淡 红色至 白色。 产丽江 ,海拔 1830—2550 米的山 坡疏林 或路边 灌丛。 四 川木里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旋花科  649  9. 伞花 鱼黄草 伞花 茉栾藤 (广 州植 物志) Merremia umbel lata (L.) Hall. f. (1893), (1894) ; Merr. (1906) ; Hand.-Mazz. (1936) ; Ooststr. (1939)*, (1953). Convolvulus umbdlatus L. (1753) ; Convolvulus cymosus Desr. (1789 ― 91) ; Ipo~ moea cymosa (Desr.) Roem. et Schult. (1819), (1843) ; Choisy in DC. (1845) ; Benth. (1861)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 Hemsl. (1890). 9a. 伞花 鱼黄箪 ssp. umbel lata 原亚种 习性较 粗壮; 叶大; 花序梗 较长, 通常具 多花, 花 较大; 萼片长 7 — 10 毫米; 花冠 通常 黄色; 蒴果近 球形而 不为卵 形至圆 锥形; 种子 具短柔 毛或短 绒毛, 仅边缘 具稍长 的毛。 分布 于美洲 的墨西 哥至巴 拉圭, 大、 小 安的列 斯群岛 及热带 西非。 我国 不产。 9b. 山猪菜 (海 南植 物志) 假红薯 、山猪 菜藤、 假番薯 (海南 ), 假 红薯、 小薯藤 (广东 ), 野 薯藤、 土瓜藤 (广西 ) ssp. orientalis (Hall, f.) Ooststr. (1953)* ; 海南 植物志 (1974)*. Merremia umbellata (L.) Hall. f. var. orientalis Hall. f. (1895), (1896), (1897) ; M. umbellata auct. non (L.) Hall, f . : Merr. (1927) ; 广州 植物志 (1956); 图 鉴 (1974)*. 缠绕 或平卧 草本, 平卧 者下部 节上生 须根。 茎圆 柱形, 有细 条纹, 密被或 疏被短 柔毛, 有吋 无毛。 叶形及 大小有 变化, 卵形、 卵 状长圆 形或长 圆伏披 针形, 长 3.5 — 13.5 厘米, 宽 1-3-7.5 厘米, 顶 端钝而 微凹、 锐尖或 渐尖, 具小短 尖头, 基部 心形, 偶 而稍呈 戟形, 全缘, 叶面或 疏或密 被灰白 色或黄 白色短 柔毛, 或仅 沿中脉 被毛, 有吋近 无毛, 背面毛 被较密 ,通 常 沿中脉 和侧脉 尤密被 灰白色 或黄白 色平展 柔毛, 有吋 毛少, 侧脉 6 — 7 (— 9) 对, 第三次 脉近于 平行; 叶 柄长短 不一, 长 1 一 4 (—10) 厘米, 疏或 密被黄 白色短 柔毛。 聚伞 花序腋 生, 具 少花或 多花, 呈 伞形, 花 序梗长 (0.5 —) 2—5 (-12) 厘米, 毛被 与叶柄 相似, 苞片 小, 披 针形, 早落; 花梗 与花序 梗近于 等粗, 长 1—2 (—3) 厘米, 被短 柔毛; 花芽椭 圆形, 顶 端 锐尖; 萼片稍 不等, 外方 2 片宽椭 圆形, 长 0.8 — 1.4 厘米, 外面被 短柔毛 ,顶 端圆或 微凹, 具小短 尖头, 边缘干 膜质, 内 萼片近 相等或 稍长; 花冠 白色, 有吋黄 色或淡 红色, 漏 斗状, 长 2.5 - ~4 (-5.5) 厘米, 瓣中带 明显, 具 5 条脉, 顶端 具白色 柔毛, 其余 无毛, 冠檐浅 5 裂; 雄蕊 内藏, 花药不 扭转; 子房无 毛或顶 端散生 柔毛。 蒴果 圆锥状 球形, 具花 柱基形 成的尖 头, 无毛, 高 0.7 — 1.3 厘米, 径 0.6 — 1 厘米, 4 瓣裂。 种子 4 或较少 ,高约 5 毫米, 灰 黑色, 密被开 展的淡 褐色长 硬毛。 产 镇康、 耿马、 勐海、 景洪、 勐腊、 金平、 屏边、 河口、 西畴、 麻 栗坡, 海拔 (55— )550— 1200( — 1600) 米的 路旁、 山谷 疏林或 杂草灌 丛中。 广东 (包括 海南及 沿海岛 屿)、 广西 也有。 分 布热带 东非, 塞舌耳 群岛, 印度, 斯里 兰卡, 泰国, 老挝, 柬埔寨 ,越南 ,经马 来西亚 至澳大 利亚东 北的昆 士兰。 广 西民间 用根敷 疮毒。 10. 山土瓜 (滇南 本草, 曲靖、 寻甸、 东川、 昆明、 楚雄、 四川 会东) 
650  云南 植物志  滇土瓜 (图 考, 曲靖、 东川、 昆明 ), 红土瓜 (曲靖 、东川 、昆明 ), 地瓜 (丽江 、贡山 ), 野土 瓜藤 (贵州 威宁) ,野 红苕、 山萝卜 (四川 越西) Merremia hungaiensis (Lingelsh. et Borza) R. C. Fang, comb. nov. Ipomoea hungaiensis Lingelsh. et Borza in Repert. Sp. Nov. Fedde 13 : 389. (1914), syn. nov.; id. (1922); Hand.-Mazz. (1936) ; 吴 征镒、 李锡文 (1965) ; 云南中 草药选 (1970)*; 云南经 济植物 (1973)*; I. wilsonii Gagnep. (1915), non House (1970) ; I, kingii Diels (1912), quoad Forrest. 2569, non Prain (18%). 10a. 山土瓜 var. hungaiensis 多年 生缠绕 草本, 地下具 块根, 球形或 卵状, 有吋 2 — 3 个串生 ,表皮 红褐色 、暗 褐色或 肉白色 ,含 淀粉并 有乳状 粘液。 茎细长 ,圆 柱形, 有细棱 ,大多 旋扭, 无毛。 叶楠 圆形、 卵形 或长 圆形, 长 2.5 — 11.5 厘米, 宽 1.2 — 5 厘米, 顶 端钝, 微凹, 渐尖或 锐尖, 具小短 尖头, 基 部钝圆 或楔形 或微呈 心形, 边缘 微啮蚀 状或近 全缘, 两面 无毛, 仅叶 片基部 被少数 缘毛, 有 侧脉 5 — 6 (— 7) 对, 脉 有吋带 紫色; 叶柄长 0.8—3.5 厘米, 被短 柔毛。 聚伞花 序腋生 ,花序 梗 2 — 6 厘米, 无毛, 着生 2— 3 或数 朵花, 或 单花生 叶腋; 苞片小 ,鳞 片状, 长约 1 毫米; 花梗 长 0.5 — 2 厘米, 比花序 梗粗壮 ,无毛 ;萼片 等长, 或外方 2 片稍短 ,椭 圆形, 顶 端钝, 边缘干 膜质, 外 方者长 0.7 — 1.4 厘米, 内 方者长 1.2 — 1.5 厘米, 均无毛 ;花冠 黄色, 漏 斗状, 长 3.5 一 5( — 6) 厘米, 瓣中带 顶端被 淡黄色 短柔毛 ,其余 无毛; 雄 蕊稍不 等长, 花 丝基部 扩大, 被 毛; 花盘 环状; 子房圆 锥伏, 2 室, 无毛, 柱头 2 球形。 蒴果长 圆形, 高 1 一 1.3 厘米, 4 瓣裂。 种子长 5.5 — 7 毫米, 极密被 黑褐色 茸毛。 我省 大部分 地区有 分布, 生 于海拔 1200 — 3200 米的 草坡、 山坡灌 丛或松 林下。 贵州、 四川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大理 红岩。 块 根淀粉 可食。 入药 治小儿 疳积, 急 、 慢 性肝炎 ,咳嗽 ,虚热 、盗 汗等。 本种 花粉粒 无刺, 和 番薯属 植物花 粉有刺 不同。 10b. 线叶 山土瓜 var. linifolia (C. C. Huang ex C. Y. Wu et H. W. Li) R. C. Fang, comb. nov. Ipomoea hungaiensis Lingelsh. et Borza var. linifolia C. C. Huang ex C. Y. Wu et H. W. Li, 云南热 带亚热 带植物 区系研 究报告 1:119 (1965), syn. nov. 与山 土瓜区 别在于 叶狭楠 圆形至 线形, 长 5 — 8( — 10) 厘米, 宽 (4 一 )7 — 30 亳米。 产禄丰 、大姚 、砚山 等地, 海拔 1200 — 2525 米的路 边或灌 丛中。 四川西 部至西 南部也 有。 模式标 本采自 砚山。 11. 心叶 山土瓜 图版 183, 3 Merremia cordata R. C. Fang, sp. nov. Ipomoea caloxantha auct. non Diels : C. Y. Wu (1965). Species af finis M. hungaiensi (Lingelsh. et Borza) R. C. Fang, sed cymis multi- floris, foliis cordatis differt. 缠绕 草本。 茎圆 柱形, 具细棱 ,近于 无毛。 叶心形 ,长 5—7 厘米, 宽 3.5—5.5 厘米, 顶 端骤然 渐尖或 长渐尖 ,全 缘或微 波状, 两 面近于 无毛, 侧脉 7 — 8 对, 纤细, 在叶背 面微突 
旋花科  651  起; 叶柄长 3 — 6 厘米, 除顶 端近叶 片基部 疏被柔 毛外其 余部分 无毛。 聚伞花 序腋生 ,花序 梗长 6—16 厘米, 近于 无毛, 有 3— 7(— 9) 朵花; 苞片鳞 片状, 长 1—1.5 毫米; 花梗长 1— 2.5 厘米, 无毛; 萼片近 于等长 ,具白 色膜质 的边缘 ,均 无毛, 外萼片 楠圆形 ,内 萼片倒 卵形, 长约 1 厘米, 顶端 微凹, 具小短 尖头; 花冠 黄色, 漏 斗状, 长 3.5~4 厘米, 具明 显的瓣 中带, 瓣 中带顶 端被一 小丛茸 毛外其 余部分 无毛, 冠檐浅 5 裂, 裂片三 角形; 雄蕊不 等长, 花丝基 部 扩大, 被乳突 状毛; 子房圆 锥状, 花柱 内藏, 柱头 2 球形。 未成熟 蒴果近 球形, 2 室, 具 4 种子, 种子 边缘被 褐色的 长毛。 产丽江 (梓里 ) 金沙江 边半山 路旁, 宾川瓦 溪至大 营街。 四 川木里 (生 江边、 路 边灌丛 下, 海拔 1800 米)、 冕宁 (1400 米) 也有。 云南 (Yunnan): 丽江 (Likang) ,梓里 (Chili) ,秦 仁昌 (R. C. Ching) 21660 ( 模式 ); 四川 (Szechuan): 木里 (Muli), 武素功 (S. K. Wu) 2562。 本种与 M. hungaiensis (Lingelsh. et Borza) C. Y.Wu et R. C. Fang 相近, 但 聚伞花 序较 多花, 叶 心形可 区别。 12. 金钟藤 图版 183, 4 一 5 多花 山猪菜 (海 南植 物志) Merremia boisiana (Gagnep.) Ooststr. (1939), (1953) ; 吴 征溢、 李锡文 (1965); 海南 植物志 (1974). Ipomoea boisiana Gagnep. (1914) ; Gagnep. et Courch. in Lecte. (1915) ; I. staphy- lina auct. non Roem. et Schult. : Groff, Ding et Groff (1924) ; Merr. (1927), p. p. 12a. 金钟藤 假白薯 (河口 ) var. boisiana 大型 缠绕草 本或亚 灌木。 茎 圆柱形 ,干 后灰褐 色或黑 褐色, 无毛 ,具不 明显的 细棱, 幼 枝 中空。 叶近于 圆形, 偶为 卵形, 长 9.5 — 15.5 厘米, 宽 7 — H 厘米, 顶端 渐尖或 骤尖, 基部 心形, 全缘, 两面 近无毛 或背面 沿中脉 及侧脉 疏被微 柔毛, 侧脉 7 — 10 对, 与 中脉在 叶面微 凹, 背面 突起, 第三次 脉近于 平行; 叶柄长 4.5 — 12 厘米, 无毛 或近上 部被微 柔毛。 花序腋 生, 为多花 的伞房 状聚伞 花序, 有吋为 复伞房 状聚伞 花序, 总花 序梗长 5 — 24 ( — 35) 厘 米, 稍 粗壮, 下部圆 柱形, 灰褐色 ,无毛 ,向上 稍扁平 ,连同 花序梗 和花梗 被锈黄 色短柔 毛; 苞片小 ,长 1.5 — 2 亳米, 狭三 角形, 外面 密被锈 黄色短 柔毛, 早落; 花梗长 1 一 2 厘米, 结果 吋伸长 增粗; 外方 2 片 萼片宽 卵形, 长 6 — 7 毫米, 外 面被锈 黄色短 柔毛, 内方 3 片近 圆形, 长 7 毫米, 无毛, 顶端钝 ;花冠 黄色, 宽漏 斗状或 钟状, 长 1.4 一 2 厘米, 中部以 上于瓣 中 带密被 锈黄色 绢毛, 冠檐浅 5 圆裂; 雄蕊 内藏, 花药稍 扭曲, 花冠内 面基部 自花丝 着生点 向 下延成 2 纵列线 的乳突 状毛; 子房圆 锥状, 无毛。 蒴果 圆锥状 球形, 长 1 一 1.2 厘米, 4 瓣 裂, 外面 褐色, 无毛, 内面银 白色。 种子三 棱状宽 卵形, 长约 5 毫米, 沿棱密 被褐色 糠秕状 毛。 产河口 ,海拔 120 — 680 米的 疏林润 湿处或 次生杂 木林。 广东 (海南 )、 广西西 南部也 有。 分布 越南, 老挝 及印度 尼西亚 (苏 门答腊 东海岸 )。 本种常 被人误 定名为 海南薯 Ipomoea staphylina Roem. et Schult., 但本 种的茎 和小枝 
图 版 183 1 一 2. 蓝 花土瓜 Merrcmia yunnanensis (Courch. et Gagnep.) R. C. Fang, comb, nov., 1. 块根, 2. 植 株一 部分; 3. 心叶 山土瓜 Merremia cordata R. C. Fang, sp. nov., 植株一 部分; 4 一 5. 金钟藤 M"re- mia boisiana (Gagnep.) Ooststr. 4. 叶片, 5. 花冠 展开。 
旋花科  653  光滑 无毛, 具不 很明显 的棱, 小枝及 花序梗 常呈灰 白色; 叶近于 无毛; 花序梗 通常长 于叶; 花 冠外瓣 中带被 锈色或 金黄色 柔毛可 区别。 12b. 黄毛 金钟藤 var. fulyopilosa (Gagnop.) Ooststr. (1939). Ipomoea boisiana Gagnep. var. fulvopilosa Gagnep. (1914) ; I. boisiana Gagnep. var. rufopilosa Gagnep. in Lecte. (1915) ; Merremia boisiana (Gagnep.) Ooststr. var. rufopilosa (Gagnep.) C. Y. Wu. 与金 钟藤不 同在于 叶背、 小枝、 叶柄、 花梗、 总花 梗均被 灰黄色 绒毛, 尤 其叶背 面毛被 成熟 吋也不 脱落; 总花序 梗通常 比原变 种短; 花 较大, 萼片宽 卵形, 长 1 一 1.3 厘米, 顶端锐 尖成 一小短 尖头, 花冠 长可达 3.2 厘米。 产金平 、屏边 、河口 、麻 栗坡, 海拔 450 — 1300 米的热 带雨林 林缘, 山谷 阴处, 河 谷低丘 或向阳 疏林。 广 西南部 也有。 分布于 越南。 12. 盒 果藤属 Operculina S. Manso 大 型缠绕 草本, 茎、 叶柄 和花序 梗通常 有翅。 叶 具柄, 全缘 或掌状 分裂, 通常 基部心 形。 花序 腋生, 为 1 至数花 的聚伞 花序, 花大; 苞片通 常大, 早落; 花 萼大, 梨形, 萼片 5 , 干 膜质或 革质, 通常一 侧肿胀 ,常于 结果吋 增大, 以后边 缘不规 则撕裂 ;花 冠辐射 对称, 钟状、 宽漏 斗状或 近于高 脚碟状 , 白色、 黄 色或粉 红色, 无毛或 外面具 被毛的 瓣中带 ;雌蕊 5 ,内藏 或伸出 ,花丝 丝状, 贴 生于花 冠管, 花药大 ,通 常纵向 地螺旋 扭曲, 花粉粒 无刺, 楠圆形 ;花 盘环状 或退化 ;子房 无毛, 2 室, 每室 2 胚珠; 花柱 单一, 丝状, 内藏, 柱头 2 裂, 裂片 球形。 蒴 果大, 2 室或不 完全的 4 室, 外果皮 于蒴果 中部^ ;中 部以上 周裂, 上半部 (即盖 ) 多少肉 质, 与下半 部和与 内果皮 分离, 成熟吋 脱落, 蒴 果下半 部不规 则纵长 开裂。 种子 4 或 较少, 大, 三棱状 或球形 ,无 毛或沿 边缘具 疏柔毛 ,通 常暗 黑色。 约 25 种, 分 布于全 热带。 我国产 1 种, 云南 也有。 1. 食罢藤 松筋藤 、红 薯藤、 软筋藤 (广西 ), 紫翅藤 (广东 ) Operculina turpethum (L.) S. Manso (1836) ; (L.) Peter (1891) ; Merr. et Mete. (1937) ; Ooststr. (1939), (1953)*; 吴 征缢、 李锡文 (1965); 海南 植物志 (1974)*. Convolvulus turpethum L. (1753), (1762) ; Sims in Curtis 's (1819)* ; Ipomoea turpethum (L.) R. Br. (1810) ; Choisy in DC. (1845) ; Hance (1878)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 Forbes et Hemsl. (1890) ; Gagnep. et Courch. in Lecte. (1915) ; Operculina turpethum (L.) Manso var. heterophylla Hall. f. (1896). 多年 生缠绕 草本。 根 肉质多 分枝。 茎圆 柱状, 吋而螺 旋扭曲 ,有 3 — 5 狭翅, 被短柔 毛, 幼茎有 吋被毛 较密, 老 吋近于 无毛。 叶形有 变化, 心状 圆形、 卵形、 宽卵形 、卵状 披针形 或披 针形, 叶形 大的长 4 — M 厘米, 宽 3 .5— 14«厘 米, 叶 形较狭 小的长 4 一 5.5. 厘米, 宽 1.2-2.5 厘米, 先端 锐尖, 渐尖 或钝, 基部 心形、 截形或 楔形, 边缘 全缘或 浅裂, 叶面 被小刚 毛, 老吋近 无毛, 背面被 短柔毛 ,侧脉 6 对, 在叶面 平或稍 突起, 于背面 突起; 叶柄长 2 — 10 
654  云南 植物志  厘米, 有 狭翅, 密被短 柔毛或 有吋近 无毛。 聚伞花 序生于 叶腋, 花 序梗长 1.5 — 2 厘米, 通常 有 2 朵花; 苞片 显著, 长圆形 或卵状 长圆形 ,纸质 ,长 1 一 1.5 厘米, 具小 短尖, 两 面被短 柔毛; 花梗 粗壮, 长 1.5 — 2 厘米, 与花 序梗均 密被短 柔毛; 萼片 宽卵形 或卵伏 圆形, 在外 2 片革 质, 长 1.5—2 厘米, 外面 密被短 柔毛, 内面 无毛, 在内 3 片 稍短, 近膜质 ,无毛 ,结果 吋萼片 增大, 长 2.5—3 厘米; 花冠 白色、 粉红色 或紫色 ,阔漏 斗伏, 长约 4 厘米, 无毛, 外面 具黄色 小腺点 ,冠檐 5 裂, 裂片圆 ;雄蕊 内藏, 花丝下 部被短 柔毛, 花药纵 向扭曲 ;花柱 内藏。 蒴果 扁 球形, 直径约 1.5 厘米。 种子 4, 卵圆状 三棱形 ,径约 6 毫米, 黑色 无毛。 产 耿马、 景洪 等地, 生于 低海拔 (520 米 左右) 地区河 边平坝 干燥地 或村庄 附近。 我国 广东、 广西 西部、 台湾 也有。 分布 于热带 东非, 马 斯克林 群岛, 塞舌耳 群岛, 热带亚 洲至热 带大 洋洲及 波利尼 西亚, 输入大 、小安 的列斯 群岛。 本种根 皮用作 泻药。 广西 民间还 用以洗 久伤筋 硬不能 伸縮。 茎可用 以捆扎 东西。 13. 番薯属 Ipomoea L. 草本或 灌木, 通常 缠绕, 有吋 平卧或 直立, 很少漂 浮于水 。叶通 常具柄 ,全缘 ,或 有各式 分裂。 花单生 或组成 腋生聚 伞花序 或伞形 至头状 花序; 苞片 各式; 花 大或中 等大小 或小; 萼片 5, 相等 或偶有 不等, 通 常钝, 等长或 内面的 (少 有外 面的) 稍长, 无毛或 被毛, 宿存, 常 于结果 吋多少 增大; 花冠 整齐, 漏斗状 或钟状 ,具 5 角形 或多少 5 裂的 冠檐, 瓣 中带以 2 明 显的 脉清楚 分界; 雄蕊 内藏, 不等长 ,插生 于花冠 的基部 ,花丝 丝状, 基 部常扩 大而稍 被毛, 花药 卵形至 线形, 有吋 扭转, 花粉粒 球形, 有刺; '子房 2 — 4 室, 4 胚珠, 花柱 1 , 线形, 不伸 出, 柱头 头状, 或 2 瘤 状突起 或裂成 2 球状; 花盘 环状。 蒴果 球形或 卵形, 果皮膜 质或革 质, 4 ( 少有 2) 瓣裂。 种子 4 或较少 ,无毛 或被短 毛或长 绢毛。 约 300 种 (据 Peter), 广义的 番薯属 记载有 500 种, 广泛 分布于 热带、 亚 热带和 温带地 区。 全国约 22 种, 南北 均产。 云南 12 种 (其中 1 种仅 见文献 记载, 未见标 本)。 本属的 番薯、 蕹菜为 人们熟 知的可 食植物 ,另 有些种 类用作 观赏。 Griseb. (1864), Clarke (1885), HaU.f. (1922) 等 人将过 去已建 立的几 个属: 月光 花属 Calonyction Choisy (1833), 茑萝属 Quamoclit Mill (1768), 牵牛属 Pharbitis Choisy (1833) 并入本 属内作 为其中 的亚属 、组或 亚组, 以后 Ooststr. (1940), (1953) 等 人以及 国 内一些 作者也 采取了 归并的 意见。 Peter (1897) 按两 性器官 伸出或 内藏, 花冠 形态、 大 小, 花 冠管和 冠檐的 形态, 萼片的 质地、 形态, 子房 室数等 特点, 仍将它 们分立 为属。 我们 采 取的也 是这种 狭义的 概念。 分种 检索表 1(4) 花序 密集成 头状, 具 明显的 总苞。 2(3 ) 叶片掌 伏深裂 3. 虎掌藤 1. pe.-ti«ridi. 3(2) 叶片不 分裂, 心伏 卵形; 花 序具菱 形舟状 的总苞 2. 帽 苞薯藤 L Pil«at« 4(1 ) 花序 疏散或 簇生, 但不为 头状。 
旋花科 655  5(8) 叶掌状 分裂。 6(7) 叶片 较小, 长、 宽均约 4 一 5 厘米, 掌状 全裂; 叶 柄基部 有小的 5 裂的 假托叶 7.五 爪金龙 I. cairica 7(6) 叶片 较大, 长、 宽均约 7 — 22 厘米, 掌状深 裂至中 部以下 ;叶柄 基部无 假托叶 9 七爪龙 I- digitate 8(5) 叶不 分裂。 (番薯 I. batatas 有些品 种叶片 分裂) 9 (10) 聚伞花 序簇生 叶腋, 无总 花梗或 总花梗 极短; 花小, 花冠长 不超过 1 厘米; 蒴 果被平 展硬毛 …… 1* 毛果墓 I- eriocarpa 10( 9 ) 聚伞花 序疏散 ,花序 梗明显 ;花 大或中 等大, 花冠长 2 厘 米以上 11(18) 草本, 茎缠绕 、蔓 生或浮 于水; 叶形 较小, 长约 4 一 13 厘米, 宽约 3 — 13 厘米。  12(15) 茎蔓 生或浮 于水。 (栽培 植物) 13(14) 茎不 中空; 具块根 4. 番薯 I. batatM 14(13) 茎 具节, 节间 中空; 无块根 6. 蕹菜 L aquatica 15(12) 茎 缠绕, 上升; 叶 片心状 圆形。 16(17) 花 较小, 萼片长 4 一 5 毫米, 花 冠长约 2 厘米, 淡黄色 S. 小 心叶薯 I. ob.cur« 17(16) 花大, 萼片长 1.6 — 1.8 厘米, 花^ 长 4.5 厘米 8. 大萼 山土瓜 I. wangii  18(11) 攀援亚 灌木, 叶形 较大, 长 8 — 17 厘米, 宽 7 — 15 厘米。 19(20) 聚 伞花序 排列成 总状; 花冠淡 紫色, 长 2 — 2 .5 厘米; 种 子顶端 有一簇 长绵毛 10- 海南薯 I. staphylina 20(19) 聚伞花 序生于 叶腋, 不排 列成其 它式; 花冠 白色, 长 5 . 5 —6.5 厘米 11. 白 大花千 斤藤 I- soluta var. alba 1. 毛果薯 图版 184, 1—3 Ipomoea eriocarpa R. Br. (1810), Choisy in DC. (1845)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 Gagnep. et Courch. in Lecte. (1915) ; Ooststr. (1953)*; 吴 征缢、 李锡文 (1965) ; Collett (1971). Convolvulus hispidus Vahl (1794) ; Ipomoea hispida (Vahl) Roem. et Schult. (1819) ; Ooststr. (1940), non Zuec. (1890) ; I. sessiliflora Eoth (1821) ; 7. cynanchifolia auct. non (Wall.) C. B. Clarke; Dunn (1911). 一年 生缠绕 或平卧 草本。 茎 纤细, 圆柱形 ,有 细棱, 被 倒向或 开展的 硬毛。 叶 卵形或 长圆伏 披针形 ,长 3 — 9 厘米, 宽 1.5 — 3.5 厘米, 向 顶端渐 狭或长 渐尖, 或有吋 锐尖, 基部心 形, 两 面被平 伏的微 硬毛, 有吋叶 面毛被 稍疏, 背面沿 叶脉疏 被毛, 中脉 在叶面 凹陷, 背面 突起, 侧脉 6 — 7 对; 叶柄长 1.5 — 6.5 厘米, 被倒 向的微 硬毛, 聚伞花 序成簇 腋生, 无 总花梗 或具很 短的总 花梗, 有 1 一 3 朵 或更多 的花; 苞片 线状披 针形, 长约 5 毫米, 外面被 长的微 硬毛, 内面 无毛, 花梗极 短或无 ;萼 片基部 卵形, 中部以 上渐尖 ,近于 等长, 长 7 — 9 毫米, 内 方者 比外方 稍狭, 密被长 硬毛, 结 果吋稍 增大; 花冠小 ,淡红 色或淡 紫色或 白色, 钟状, 稍长 于 花萼, 瓣中带 密被长 硬毛, 冠檐 裂片三 角形; 雄蕊 内藏, 花丝 丝状, 基部稍 扩大, 被毛; 花 柱内藏 ,柱 头头状 2 裂, 子 房被长 硬毛, 2 室, 4 胚珠。 蒴果近 球形, 径约 5 — 6 亳米, 被平 展的 硬毛, 4 瓣裂, 内有 4 种子, 种 子长约 4 毫米, 灰褐色 ,表 面密具 网状小 窝孔。 产丽江 、鹤庆 、宾川 、元谋 、禄劝 、元江 、蒙自 等地, 海拔 500—1100 (— 1600) 米 的草坡 灌丛、 空 旷地或 江边沙 滩上。 四川 也有。 分布 于热带 非洲, 马达加 斯加, 热 带亚洲 (印 度一 
656  云南 植物志  马 来西亚 地区) 至 大洋洲 北部。 2«帽 苞薯藤 图版 184, 4 盘 苞牵牛 (海 南植 物志) Ipomoea pileata Roxb. (1824), (1832) ; Choisy (1833), et in DC. (1845) ; Wight (1848)*;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 Hance (1885) ; Forbes et Hemsl. (1890); Ooststr. (1940), (1953) ; 吴 征镒、 李锡文 (1965); 海南 植物志 (1974). Convolvulus pileatus (Roxb.) Spreng. (1827) ; I. involucrata auct. non Beauv. : Hance (1873) ; Merr. (1927) ; Masam. (1943). 一年 生缠绕 草本, 茎 纤细, 圆柱形 ,有 细棱, 被倒 向或开 展的微 硬毛。 叶心状 卵形, 长 2.5—9 厘米, 宽 2.5—7.5 厘米, 顶 端渐尖 或骤然 渐尖, 基部圆 ,心形 ,两面 被柔毛 ,背 面色较 淡; 叶柄长 1.5 — 6 厘米, 毛被与 茎同。 头 状花序 腋生, 具 菱形、 舟状的 总苞和 1.5 — 7 厘米 长的总 花梗; 总花梗 密被倒 向柔毛 ;总苞 绿色, 叶状, 长 2.7 — 5.5 厘米, 外面 密被短 柔毛, 内 面被 长的微 硬毛; 花 少数至 多数, 密集于 总苞内 呈头状 ,小苞 片卵状 匙形, 长 1 一 1.2 厘米, 顶端 钝圆, 两面 被疏长 柔毛, 边缘 具长的 缘毛; 萼 片近等 长但不 等大, 外面 3 片椭 圆状匙 形, 长 8 — 10 毫米, 内面 2 片较狭 ,披 针形, 被毛 与小苞 片同; 花冠淡 红色, 高脚 碟状, 长 2.5-3 厘米, 花冠 管狭, 圆 柱形, 长约 2 厘米, 具 被疏柔 毛的瓣 中带, 裂片三 角形; 雄蕊着 生于 花冠管 中部, 除基部 外无毛 ;子房 无毛。 蒴果 球形, 径约 5 — 6 亳米。 种子黑 褐色, 长 3—4 毫米, 无毛。 产大理 、景东 、景洪 (小勐 养)、 勐腊、 屏边、 河口、 富宁, 海拔 100 — 980 米的 林缘、 山坡 路 旁阳处 或山坡 草地向 阳处。 我 国广东 (包括 海南及 沿海其 他岛屿 )、 广西 也有。 分布热 带 东非、 马 斯克林 群岛, 印度, 斯里 兰卡, 中南 半岛, 马来 半岛, 印度尼 西亚的 爪哇, 菲律宾 和 加里曼 丹岛。 3. 虎掌藤 图版 184, 5 铜钱 花草、 生毛藤 (海南 ), 虎 脚牵牛 (海 南植 物志) Ipomoea pes-tigridis L. (1753), (1762) ; Choisy in DC. (1845)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cum variet. ; Forbes et Hemsl. (1890) ; Ooststr. (1940), (1953)*; 海南 植物志 (1974). I. hepaticaefoUa h. (1753) ; Choisy in DC. (1845) ; /. capitellata Choisy (1833), et in DC. (1845) ; Hance (1885) ; Convolvulus hepati n ,ifolius Spreng. (1825) ; C. pes- tigridis Spreng. (1825). 一年生 缠绕草 本或有 吋平卧 ,茎具 细棱, 被 开展的 灰白色 硬毛。 叶片轮 廓近圆 形或横 向椭 圆形, 长 4.5 — 8 厘米, 宽 5.5 — 10 厘米, 掌状 (3— )5 — 7( — 9) 深裂, 裂片 椭圆形 或长椭 圆形, 顶端 钝圆, 锐尖至 渐尖, 有小短 尖头, 基部 收缢, 两面被 疏长微 硬毛; 叶柄长 2 — 8 厘 米, 毛被 同茎。 聚伞花 序有数 朵花, 密集成 头状, 腋生, 花 序梗长 4 一 11 厘米, 毛被 同茎; 具 明显的 总苞, 外层 苞片长 圆形, 长 2 — 2.5 厘米, 内 层苞片 较小, 卵状披 针形, 两面 均被疏 长 硬毛; 近于无 花梗; 萼片披 针形, 外 萼片长 1 一 1.4 厘米, 内 萼片较 短小, 均 于两面 被长硬 毛, 外面的 更长; 花冠 (未见 ) 据 记载: 白色, 漏斗状 ,约长 3 — 4 厘米, 瓣 中带散 生毛; 雄蕊 花柱 内藏, 花丝 无毛; 子房 无毛。 蒴果卵 球形, 高约 7 毫米, 2 室。 种子 4 , 椭圆形 ,长 4 亳 
旋花科  57  图 版 184 1 一 3. 毛果薯 Ipomoea eriocarpa R.Br., 1 . 植株一 部分, 2. 花冠 外形, 3. 果 : 4. 帽 苞薯藤 lp omoea pileata Roxb" 植株 一部分 5. 虎掌藤 Ip ofnoca pes-tigridis L" 植株一 部分。 
658  云南 植物志  米, 表 面被灰 白色短 茸毛。 产元阳 ,海拔 330 — 400 米 的河谷 灌丛或 路旁。 广东、 广西 南部、 台湾 也有。 分 布热带 亚洲, 非洲及 中南太 平洋的 波利尼 西亚。 4. 番薯 (纲目 ,闽、 粤) 甘藷 (图考 ), 甘储、 甘薯、 朱薯、 金薯、 番薯、 番茹 (本草 纲目拾 遗), 甘藷、 番薯、 红 山药、 朱薯、 唐薯 (农政 全书等 )," 阿鹅" (禄劝 彝语) ,番藷 (浙、 闽、 粤), 山芋 (苏、 浙), 朱薯、 番薯、 玉枕薯 (台湾 府志) ,甜薯 、红薯 (豫、 晋), 山药 (冀) ,地瓜 (鲁) ,红苕 (川、 黔), 白薯 (京、 津) Ipomoea batatas (L.) Lam. (1791) ; Debeaux (1875), (1877) ; Bretsehn. (1880)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 Forbes et Hemsl. (1890) ; Henry (1896) ; Diels (1900) ; Dunn et Tutch. (1912); Liou et Ling (1931)*; Ooststr. (1940), (1953) ; 海南 植物志 (1974); 图鉴 (1974)*. Convolvulus batatas L. (1753) ; C. edulis Thunb. (1784) ; C. fastigiatus Roxb. (1814), nom. nud., (1824), (1832) ; Ipomoea fastigiata Sweet (1826) ; Forbes et Hemsl. (1890) ; Convolvulus candicans Soland. ex Sims in Curtis 's (1814)* ; Batatas edulis (Thunb.) Choisy (1833), et in DC. (1845), cum j8. 應 thorhiza (Boj.) Choisy ; Ipo- moea edulis Makino (1907)*, (1907), (1925)* ; /. batatas Lam. var. edulis Makino (1927), (1953)*. 一年生 草本, 地下 部分具 圆形、 橢 圆形或 纺锤形 的块根 (块 根的 形状、 皮色和 肉色因 品种和 土壤不 同而异 )。 茎平卧 或上升 ,偶有 缠绕, 多 分枝, 圆柱形 或具棱 ,绿色 或紫色 ,被 疏柔毛 或无毛 ,茎节 易生不 定根。 叶片 形状、 大小、 颜 色因品 种不同 而异, 通 常为宽 卵形, 4-13 厘米, 宽 3—13 厘米, 全缘, 或 3—5 (— 7) 裂, 裂片宽 卵形、 三 角状卵 形或线 状披针 形 ,叶片 基部心 形或近 于平截 ,顶 端渐尖 ,两面 被疏柔 毛或近 于无毛 ; 叶柄长 短不一 ,长 2.5 —20 厘米, 被疏 柔毛或 无毛。 聚伞花 序腋生 ,有 1 一 3 — 7 朵花, 聚集成 伞形, 花 序梗长 2 — 10.5 厘米, 稍粗壮 ,无 毛或有 吋被疏 柔毛; 苞 片小, 披针形 ,长 2 — 4 毫米, 顶端 芒尖或 骤尖, 早落; 花梗长 2—10 毫米; 萼片长 圆形或 椭圆形 ,不 等长, 外方 2 片长 7 — 10 毫米, 内方者 长 8 — 11 毫米, 顶端骤 然成芒 尖伏, 无毛 或疏生 缘毛; 花冠粉 红色、 白色、 淡 紫色或 紫色, 钟状或 漏斗吠 ,向 花冠管 基部渐 变狭, 长约 3 — 4 厘米, 外面 无毛; 雄蕊 及花柱 内藏, 花丝除 基部被 毛外其 余无毛 ;子房 2 — 4 室, 被毛 或有吋 无毛。 蒴果卵 形或扁 圆形, 有假隔 膜分为 4 室。 种子 1 一 4 粒, 通常 2 粒, 无毛 (现有 标本未 见有果 实)。 本省 大部分 地区有 栽培。 番薯 原产南 美洲及 西印度 群岛, 现 已广泛 栽培在 全世界 的热带 和亚热 带地区 (主 产于 北纬 40° 以南 ), 且在一 些较北 的地区 也试验 栽种。 我 国除西 北和东 北少数 省分及 青藏高 原外, 大多 数省区 都普遍 栽培。 番薯 是一种 高产而 适应性 强的粮 食作物 之一, 与工 农业生 产和 人民生 活关系 密切。 块根 除作主 粮外, 也是食 品加工 、淀 粉和酒 精制造 工业的 重要原 料, 根、 茎、 叶又是 优良的 饲料。 我国古 代之甘 薯乃系 Dioscorea alata L. 而非 本种。 5. 小 心叶薯 图版 185,1 小红薯 (广东 ), 紫 心牵牛 (海 南植 物志) 
旋花科  659  Ipomoea obscura , (L.) Ker-Gawl. (1817)*; Choisy (1833), et in DC. (1845) ; Hance (1872)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 Forbes et Hemsl. (1890) ; Dunn et Tutch. (1912) ; Hand.-Mazz. (1936) ; Ooststr. (1940), (1953)*; 海南 植物志 (1974). Convolvulus obscurus L. (1762) ; Lour. (1790). 缠绕 草本。 茎 纤细, 圆柱形 ,有 细棱, 被柔毛 或绵毛 ,或 有吋近 无毛。 叶 心状圆 形或心 状 卵形, 有吋 肾形, 长 2 — 5.5 厘米, 宽 1.6 — 5.5 厘米, 顶端 骤尖或 锐尖, 具小 尖头, 基部心 形, 全 缘或微 呈波状 ,两 面被短 柔毛并 具缘毛 或两面 近于无 毛仅有 短缘毛 ,侧脉 纤细, 3 对, 基出 掌状, 干叶面 平坦, 在背面 稍突起 ;叶柄 细长, 长 1.5 — 3.5 厘米, 被开展 的或疏 或密的 短 柔毛。 聚 伞花序 腋生, 通常有 1 一 3 朵花, 花序梗 纤细, 长 1.4 一 4 厘米, 无毛或 散生柔 毛; 苞 片小, 钻状, 长 1.5 毫米; 花梗长 0.8 — 2 厘米, 近于 无毛, 结果 吋顶端 膨大; 萼 片近于 等长, 椭圆状 卵形, 长 4 一 5 毫米, 顶端 具小短 尖头, 无毛 或外方 2 片外 面被微 柔毛, 萼片于 果熟 吋通常 反折; 花冠漏 斗状, 白色或 淡黄色 ,长约 2 厘米; 具 5 条深 色的瓣 中带, 花冠管 基部深 紫色; 雄蕊 及花柱 内藏; 花丝极 不等长 ,基部 被毛; 子房 无毛。 蒴果圆 锥状卵 形或近 于球形 ,顶 端有锥 尖状的 花柱基 ,直 径约 6 — 8 亳米, 2 室, 4 瓣裂。 种子 4 , 黑褐色 ,长 4 一 5 毫米, 密被灰 褐色短 茸毛。 产潞西 、元江 、元阳 ,海拔 380 — 580 米的路 旁阳处 或草坡 灌丛。 我 国广东 (包括 海南、 西沙永 兴岛等 沿海岛 屿)、 台湾 也有。 分布热 带非洲 ,马 斯克林 群岛, 热带亚 洲经马 来西亚 至大 洋洲北 部及斐 济岛。 6. 蕹菜 (南方 草本状 、嘉祐 本草、 图考) 空心菜 (桂、 黔、 川、 闽), 通菜蓊 、蓊菜 (闽 ), 藤藤菜 (苏、 川) Ipomoea aquatica Forsk. (1775)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 Forbes et Hemsl. (1890) ; Dunn et Tutch. (1912) ; Liou et Ling (1931)*; Merr. (1936) ; Ooststr. (1940), (1953); 海南 植物志 (1974); 图鉴 (1974)*. Convolvulus repens Vahl (1790), (1804), non L. ; I. reptans Poir. (1814), non Convolvulus reptans L. (1753) ; Choisy (1833), et in DC. (1845) ; Debeauz (1875) ; Bretschn. (1880) ; Maxim. (1888) ; Merr. (1927) ; 广州 植物志 (1956)*; I. repens Roth (1821), quoad descript., non Convolvulus repens L. (1753), nec I. repens Lam. (1791). 一年生 草本, 蔓生或 漂浮于 水中。 茎圆 柱形, 有节, 节间 中空, 节上 生根, 无毛。 叶片形 状大小 多变化 ,卵形 、长 卵形、 长卵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长 3.5—17 厘米, 宽 0.9 — 8.5 厘米, 顶端 锐尖或 渐尖, 具小短 尖头, 基部 心形、 戟形或 箭形, 偶而 截形, 全缘或 波状, 或有 吋基部 有少数 粗齿, 两面 近于无 毛或偶 有稀疏 柔毛; 叶柄长 3 — 14 厘米, 无毛。 聚伞花 序腋生 ,花 序梗长 1.5 — 9 厘米, 基部被 柔毛, 向上 无毛, 具 1 一 3( — 5) 花; 苞 片小鳞 片状, 长 1.5 — 2 毫 米; 花梗长 1.5 — 5 厘米, 无毛; 萼 片近于 等长, 卵形, 长 7 — 8 亳米, 顶端钝 具小短 尖头, 外 面无毛 ;花冠 白色、 淡红 色或紫 红色, 漏斗状 ,长 3.5 — 5 厘米; 雄蕊不 等长, 花 丝基部 被毛; 子房圆 锥状, 无毛。 蒴果卵 球形至 球形, 径约 1 厘米, 无毛。 种 子密被 短柔毛 或有吋 无毛。 本种原 产我国 ,现已 作为一 种蔬菜 植物广 泛栽培 ,或 有吋逸 为野生 状态。 我省 滇中以 南种植 普遍, 宜生 长于气 候温暖 湿润, 土壤肥 沃多湿 的地方 ,不 耐寒, 遇霜 冻茎、 叶枯死 。我 国 中部及 南部各 省常见 栽培, 北方比 较少。 分布遍 及热带 亚洲, 非 洲和大 洋洲。 
660  云南 植物志  除供 蔬菜食 用外, 尚可 药用, 内服 解饮食 中毒, 外敷治 骨折、 腹水 及无名 肿毒。 蕹菜也 是一 种比 较好的 词料。 蕹菜在 栽培上 有品种 之分, 有的以 栽培条 件分为 水蕹菜 (又 叫小叶 种或大 蕹菜) 和旱 蕹菜 (又叫 大叶种 或小蕹 菜), 有 的以外 形分为 白花种 (植株 绿色, 花白 ), 紫色种 (植 株各部 略带 紫色, 花 淡紫) 和小 叶种。 7. 五 爪金龙 (广西 ) 五爪龙 、上 竹龙、 牵牛藤 、黑 牵牛、 假 土瓜藤 (广西 ) Ipomoea cairica (L.) Sweet (1827) ; Merr. et Chun (1940), (1942) ; Ooststr. (1940), (1953); 广州 植物志 (1956)*; 吴 征镒、 李锡文 (1965); 海南 植物志 (1974)*; 图鉴 (1974)*. Convolvulus cairicus L. (1759) ; Sims in Courtis 's (1803) * ; /. palmata Forsk. (1775) ; Choisy in DC. (1845)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 Hance (1872) ; Forbes et Hemsl. (1890) ; Dunn et Tutch. (1912). 7a. 五 爪金龙 var. cairica 多年 生缠绕 草本, 全体 无毛, 老吋 根上具 块茎。 茎细长 ,有 细棱, 有吋有 小疣状 突起。 叶掌状 5 深裂或 全裂, 裂片 卵状披 针形、 卵形或 椭圆形 ,中裂 片较大 ,长 4 一 5 厘米, 宽 2 — 2.5 厘米, 两侧裂 片稍小 ,顶端 渐尖或 稍钝, 具小短 尖头, 基部楔 形渐狭 ,全缘 或不规 则微波 状, 基部 1 对裂片 通常再 2 裂; 叶柄长 2 — 8 厘米, 基 部具小 的掌状 5 裂的 假托叶 (腋 生短 枝的叶 片)。 聚伞花 序腋生 ,花 序梗长 2 — 8 厘米, 具 1 一 3 花, 或偶有 3 朵以上 ;苞 片及小 苞片 均小, 鳞 片状, 早落; 花梗长 0.5 — 2 厘米, 有吋具 小疣状 突起; 萼片稍 不等长 ,外方 2 片 稍短, 卵形, 长 5 — 6 毫米, 外面 有吋有 小疣状 突起, 内方萼 片稍宽 ,长 7 — 9 毫米, 萼 片边缘 全为干 膜质, 顶端钝 圆或具 不明显 的小短 尖头; 花冠紫 红色、 紫 色或淡 红色, 偶有 白色, 漏 斗状, 长 5 — 6 厘米; 雄蕊不 等长, 花丝 基部稍 扩大下 延贴生 于花冠 管基部 以上, 被毛; 子房 无毛; 花柱 纤细, 长于 雄蕊, 柱头 2 续形。 蒴果近 球形, 高约 1 厘米, 2 室, 4 瓣裂。 种子黑 色, 长约 5 毫米, 边缘 被褐色 柔毛。 产河口 、金平 ,海拔 550 — 610 米 的山坡 或路边 灌丛。 广西、 广东 (包括 海南) 及 其沿海 岛屿, 福建、 台湾 也有。 通 常作观 赏植物 栽培。 本种原 产热带 亚洲或 非洲, 现已广 泛栽培 或归化 于热带 地方。 块根供 药用, 外敷热 毒疮, 有 清热解 毒之效 (据海 南志) ,广 西民间 以叶治 痈疮, 以果治 跌打, 块根 淀粉可 食用。 7b. 纤细五 爪金龙 var. gracillima (Coll. et Hemsl.) C. Y. Wu (1965). Ipomoea palmata Forsk. var. gracillim a Coll. et Hemsl. (1890) ; /. gracillima (Coll. et Hemsl.) Prain (1894) ; A. T. Gage (1904), non Peter (1897) ; I. cairica auct. non (L.) Sweet. : Hand.-Mazz. (1936). 与五 爪金龙 不同在 于茎较 纤细, 叶较小 而裂片 较狭, 中 裂片长 2.5 — 3.3 厘米, 宽 0.5— 1 厘米, 花较小 ,长 2.5 — 3.5 厘米。 
旋花科  661  产丽江 、德钦 、大姚 (白盐 井), 海拔 1710 — 2000 米的砾 石草坡 或山坡 向阳处 。缅甸 也有。 8. 大萼 山土瓜 Ipomoea wangii C. Y. Wu (1965). 无 毛攀援 植物。 茎圆 柱形, 干 吋具细 条纹。 叶圆心 脏形, 长 6 — 14 厘米, 宽 4 一 10 厘 米, 顶 端骤然 渐尖, 基部狭 心形, 全缘, 两面 无毛, 侧脉 6 — 7 对, 弧曲 上升, 与中脉 两面突 起; 叶柄长 4.5 — 9 厘米, 无毛。 聚伞花 序腋生 ,花 序梗长 1 一 2 厘米, 少花; 花 梗长约 2 — 3 厘米, 顶端稍 增大, 无毛; 花在 蕾吋长 4.5 厘米; 萼片 卵形, 稍不 等长, 外 萼片长 1.5 — 1.7 厘 米, 宽 1 一 1.2 厘米, 顶端 钝圆, 内 萼片长 1.7 — 1.9 厘米, 顶端 锐尖, 中间 稍厚, 边缘干 膜质, 两面 无毛; 花冠漏 斗状, 长 7.7 厘米, 无毛; 雄蕊 及花柱 内藏; 子房 无毛; 花盘 环状。 产勐腊 ,海拔 900 米 的路边 灌丛。 模式 标本采 自勐腊 易武。 9. 七爪龙 (广东 ) 五爪薯 、栅手 (海南 ), 藤商陆 (广东 、广西 ), 野牵牛 、山 东管、 野商陆 、山 水瓜、 苦 瓜藤、 五爪龙 (广西 ), 细种五 爪龙、 牛 乳薯、 千斤藤 (广东 ) Ipomoea digitata L. (1759), (1762) ; Choisy in DC. (1845)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 Forbes et Hemsl. (1890) ; Gagnep. et Courch. in Lecte. (1915) ; Matsuda (1917) ; Merr. (1927) ; Ooststr. (1940), (1953)*; 云南经 济植物 (1972)*; 海南 植物志 (1974). Convolvulus paniculatus L. (1753) ; I. paniculatus (L.) R. Br. (1810), non Burm. f. (1768). 多 年生缠 绕大形 草本, 具 粗壮而 稍肉质 的根。 茎圆 柱形, 有 细棱, 无毛。 叶片长 7 — 18 厘米, 宽 7 — 22 厘米, 掌状 5 — 7 裂, 裂至中 部以下 但未达 基部, 裂 片披针 形或椭 圆形, 全缘或 不规则 波状, 顶端 渐尖或 锐尖, 具小短 尖头, 两面无 毛或叶 面沿中 脉疏被 短柔毛 ;叶 柄长 3 — 11 厘米, 无毛。 聚 伞花序 腋生, 各部分 无毛, 花序梗 通常比 叶长, 具 少花至 多花; 苞片 早落; 花梗长 0.9 — 2.2 厘米; 萼片不 等长, 外 萼片长 圆形, 长 7 — 9 毫米, 内萼 片宽卵 形, 长 9 一 10 亳米, 顶 端钝; 花冠淡 红色或 紫红色 ,漏 斗状, 长 5—6 厘米, 花冠管 圆筒状 ,基 部变狭 ,冠檐 开展; 雄蕊花 丝基部 被毛; 子房 无毛。 蒴果卵 球形, 高约 1.2 厘米, 4 室 (有记 载 2 室的) 4 瓣裂。 种子 4, 黑 褐色, 长约 6 毫米, 基部被 有比种 子长约 1 倍的长 绢毛, 毛 易于 脱离。 产南 部景洪 等地, 海拔 700 米 左右的 林内。 广东 (包括 海南及 其沿海 岛屿) 、广西 、台 湾 也有。 分布于 全世界 热带。 块根 有毒, 磨 碎用于 消肿及 泻下。 植株 栽培供 观赏。 据海 南志: 冬季挖 取的根 ,含淀 粉量达 20%, 晒干 磨粉作 健胃剂 或供制 糕点, 茎、 叶 可作猪 饲料。 10. 海南薯 (海 南植 物志) 图版 185, 2-3 野蕃薯 (广西 ), 锥花薯 (云 南热带 亚热带 植物区 系研究 报告) Ipomoea staphylina Roem. et Schult. (1819) ; Choisy (1833)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 Gagnep. et Courch. in Lecte. (1915); Merr. (1927), p. u.; 吴 征溢、 李锡文 (1965); 海南 植物志 (1974). 攀援亚 灌木, 茎圆 柱形, 表面具 粗糙的 小疣或 绉纹, 幼枝有 细棱, 被短柔 毛或变 无毛。 
662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85 1. 小心 叶薯 Ipomoea obscura (L.) Ker-Gawl., 植株一 部分; 2 — 3. 海南薯 Ipomoea staphylina Roem. Schult., 2. 植株一 部分 ,3. 花冠 展开。 
旋花科  663  叶宽 卵形或 长圆伏 卵形, 长 (3.5— )8 — 16 厘米, 宽 (4—) 7—13 厘米, 顶端锐 尖或骤 然短渐 尖, 基 部浅心 形以至 截平, 全缘, 叶面近 无毛, 背面通 常被短 柔毛, 侧脉 7—9 (—13) 对, 平 行 射出, 至边缘 弧曲, 细脉 网状, 在背面 明显; 叶柄长 4.5 — 10 厘米, 粗糙, 被 少数短 柔毛。 聚 伞花序 腋生或 排列成 总状, 连 同总花 序梗长 3 — 13 厘米, 总花序 梗比叶 柄短, 与花 序轴同 被 褐色短 柔毛; 小苞片 卵形, 长 1 一 1.5 毫米, 早落; 花梗长 7 — 10 毫米, 无毛; 萼片 稍不等 长, 外萼 片长圆 形或椭 圆形, 长约 5 毫米, 顶 端圆, 内萼片 近圆形 ,长 5.5 — 6 毫米, 顶 端圆或 微凹; 花冠淡 紫色或 白色, 内面紫 红色, 长 2 — 2.5 厘米, 筒状, 向上部 1/3 处扩 大宽约 10 毫米; 雄蕊不 等长, 着生 花冠管 基部, 花丝 基部稍 扩大, 被毛; 子房圆 锥状, 无毛, 2 室, 柱头 头状 2 裂。 蒴果 未见, 据 记载: 卵 球形, 锐尖, 高 10 毫米, 直径 6 毫米。 种子 4, 黑褐色 ,长 4 毫米, 顶端有 一簇长 绵毛, 毛长 于种子 2 — 3 倍' ,子叶 皱折。 产勐腊 ,海拔 650 — 850 米的 灌丛。 我国 过去仅 记录于 海南。 分布于 马达加 斯加, 印 度及 老挝。 本种常 易于和 金钟藤 Merremia boisiana (Gagnep.) Ooststr. 相 混淆。 但 本种的 茎常具 瘤状 的皮孔 或茎皮 绉凸, 小枝有 细棱; 叶背 面明显 被毛; 花序较 叶短; 花冠 瓣中带 无毛; 种 子有长 绵毛。 11. 大花 千斤藤 Ipomoea soluta Kerr (1941) ; 吴 征溢、 李锡文 (1965). I. campanulata auct. non L.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excl. var. illustris C. B. Clarke et auct. pi. 11a. 大花 千斤藤 var. soluta 花紫。 产印度 ,斯 里兰卡 及马来 半岛。 我国 不产。 lib. 白大花 千斤藤 var. alba C. Y. Wu (1965). 攀援亚 灌木, 茎圆 柱形, 灰白色 ,具 小瘤状 皮孔。 叶心状 卵形, 长 16 — 17 厘米, 宽 13— 15 厘米, 全缘, 基部 心形, 叶面近 无毛, 背 面被短 柔毛, 侧脉约 14 对, 近平行 射出至 近边缘 弧曲 上升, 与中脉 在叶面 微凹, 在背面 突出; 叶柄长 6.5 — 9 厘米, 密被微 柔毛。 聚 伞花序 腋生, 花序梗 粗壮, 比叶短 ,密被 微柔毛 ,二歧 分枝, 着生 数花; 苞片 早落; 花梗 粗壮, 长 7 — 13 毫米, 密被污 黄色短 柔毛; 萼片稍 不等长 ,外 萼片椭 圆形, 长 1.3 — 1.4 厘米, 顶 端钝, 近 革质, 外面被 与花梗 相同的 毛被, 内萼 片椭圆 形至近 圆形, 长 1.4 一 1.5 厘米, 顶端 微凹, 近 革质, 边缘 较薄; 花冠 白色, 宽漏 斗状, 长 5.5 — 6.5 厘米, 花冠筒 基部狭 ,中部 略膨大 ,冠檐 浅 5 裂, 裂片半 圆形; 雄蕊稍 不等长 ,花丝 基部稍 扩大, 被微毛 ;子 房狭圆 锥状, 渐尖, 花柱 线形, 柱头稍 不明显 ;花盘 环状。 蒴果 未见。 产耿马 ,生长 于缓坡 干燥灌 丛中。 模式 标本采 自耿马 孟定。 与 前者主 要区别 在于花 白色。 前人记 载但未 见标本 的种: 12。 Ipomoea caloxantha Diels (1912). 据原 描述: 
664  云南 植物志  匍匐 植物, 长 0. 9 — 3 . 2 米。 叶 (上 部的) 至叶柄 具长约 2 毫 米的疏 柔毛, 其余的 几乎无 毛, 基部 心形, 稍呈 3 裂 (基 部裂片 较短, 不明显 的波状 ,顶 生裂片 较长, 披针形 ,锐尖 ),3 — 3.5 厘米长 ,2 — 2.5 厘 米宽。 聚 伞花序 3 — 5 朵花, 具 长的花 序梗; 花 序梗长 2.5 — 4.5 厘米, 花梗长 0.6 — 1.3 厘米, 具 2 个小的 苞片; 萼片 革质, 具边 缘的, 无毛, 外方者 较大, 倒 卵形, 长 6 — 8 毫米; 花冠鲜 黄色, 长 3 — 4 厘米; 子房 2 室 4 胚珠。 产腾 冲与大 理交界 处澜沧 江边, 海拔 1400 米的山 谷路旁 干燥、 空 旷多石 的地方 (G. Forrest. 1111, 1903) 和采自 缅甸的 I. polyantha Miq. var. affinis C. B. Clarke {Convolvulus affinis Wall.) 相近, 但叶 较狭, 花较大 ,萼片 无毛。 14. 牵牛属 Pharbitis Choisy 一年生 或多年 生缠绕 草本。 茎通常 具糙硬 毛或绵 状毛, 很少 无毛。 叶 心形, 全缘或 3( — 5) 裂。 花大, 鲜艳 显著, 腋生, 单一 或成疏 松的二 歧聚伞 花序; 萼片 5, 相 等或偶 有不等 长, 草质, 顶端通 常为或 长或短 的渐尖 ,外 面常被 硬毛; 花冠 钟状或 钟状漏 斗状; 雄 蕊和花 柱内藏 ;花柱 1, 柱头 头状; 子房 3 室, 每窒 2 胚珠。 蒴果 3 室, 具 6 — 4 种子。 约 24 种, 广 布于温 带和亚 热带。 我国有 3 种, 南北 均产。 云南有 2 种。 有些作 者把这 一类植 物置于 番薯属 Ipomoea 内。 和番 薯属的 区别在 于萼片 顶端通 常 为或长 或短的 渐尖, 被长硬 毛以及 3 室的 子房。 分种 检索表 1 (2) 叶片 全缘; 外萼 片长椭 圆形, 渐尖, 长 1.1 一 1. 6 厘米 1. 圆 叶牵牛 P.purpurea 2(1) 叶片深 或浅的 3 裂; 外萼片 披针状 线形, 长 2 — 2. 5 厘米 2. 牵牛 P. nil 1. 圆 叶牵牛 牵 牛花, 喇叭花 (各地 通称) ,紫 花牵牛 (广州 植物志 ), 连簪簪 (四川 ), 打碗花 (山西 ) Pharbitis purpurea (L.) Voigt (1845). Convolvulus purpurea L. (1762) ; Ipomoea purpurea (L.) Lam. (1783)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 Hemsl. (1890) ; Diels (1912) ; 广州 植物志 (1956); J. purpurea (L.) Roth (1787) ; Ooststr. (1940), (1953) ; 7. hispida Zucc. (1806) ; Pharbi- tis hispida Choisy (1833), et in DC. (1845) ; Liou et Ling (1931)*. 一年 生缠绕 草本, 茎上被 倒向的 短柔毛 杂有倒 向或开 展的长 硬毛。 叶 圆心形 或宽卵 状 心形, 长 4—13 厘米, 宽 3.5 — 13 厘米, 基 部圆, 心形, 顶端 锐尖, 骤尖或 渐尖, 全缘, 两 面 或疏或 密被刚 伏毛; 叶柄长 2 — 12 厘米, 毛被与 茎同。 花 腋生, 单一或 2 — 5 朵着 生于花 序梗顶 端成伞 形聚伞 花序, 花序梗 比叶柄 短或近 等长, 长 4 一 12 厘米, 被与茎 相同的 毛被; 苞片 线形, 长 6 — 7 毫米, 被开 展的长 硬毛; 花梗长 1.2 — I. 5 厘米, 被倒 向短柔 毛及长 硬毛; 萼片近 等长, 长 1.1 一 1.6 厘米, 外面 3 片长椭 圆形, 渐尖, 内面 2 片线状 披针形 ,外 面均被 开展的 硬毛, 基部 更密; 花冠漏 斗状, 长 4 一 6 厘米, 紫红色 、红色 或白色 ,花冠 管通常 白色, 
旋花科  665  瓣中带 于内面 色深, 外面 色淡; 雄蕊 与花柱 内藏; 雄蕊不 等长, 花丝 基部被 柔毛; 子房 无毛, 3 室, 每室 2 胚珠, 柱头 头状; 花盘 环伏。 蒴果近 球形, 直径 9 一 10 毫米. 3 瓣裂。 种子长 约 5 毫米, 黑褐 色或米 黄色, 被极短 的糠粃 状毛。 我省 大部分 地区有 分布, 栽培或 逸生, 多生 于房前 屋后或 路旁, 海拔 1000 — 2800 米。 本种原 产热带 美洲, 广 泛引植 于世界 各地, 或已成 为归化 植物。 我国大 部分省 区均有 ,栽 培 或沦为 野生。 2. 牵牛 (名医 别录) 牵 牛花、 喇叭花 (各地 通称) ,大 牵牛花 (广西 ), 筋 角拉子 (江苏 ), 勤娘子 Pharbitis nil (L.) Choisy (1833), et in DC. (1845) ; Franch. (1884). Convolvulus nil L. (1762) ; Ipomoea triloba Thunb. (1784), non L. ; /. scct&m Forsk. (1775) ; I. nil (L.) Roth (1797) ; Ooststr. (1940), (1953) ; 海南 植物志 (1974) ; /. setosa Blume (1825) ; 7. trichocalyx Steud. (1840), non G. Don (1838) ; I. hederacea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 Maxim, et auct. pi. Asiat., non (L.) Jacq. (1786) ; Pharlitis triloba (Thunb.) Miq. (1865) ; P. hederacea Franch. (1884), et auct. pi. non (L.) Choisy (1833); P. learii C. Y. Wu et H. W. Li (1965), non (Paxt.) Lindl. 一年 生缠绕 草本, 茎 上被倒 向的短 柔毛及 杂有倒 向或开 展的长 硬毛。 叶宽卵 形或近 圆形, 深 或浅的 3 裂, 偶 5 裂, 长 4 一 12 厘米, 宽 3.5— 13.5 厘米, 基部圆 ,心形 ,中裂 片长圆 形或卵 圆形, 渐尖或 骤尖, 侧裂片 较短, 三角形 ,裂口 锐或圆 ,两 面或疏 或密被 微硬的 柔毛; 叶柄长 2 — 9 厘米, 毛被 同茎。 花 腋生, 单一 或通常 2 朵着生 于花序 梗顶, 花序梗 长短不 一, 通常短 于叶柄 ,有吋 较长, 毛被 同茎; 苞片 线形或 叶状, 被开 展的微 硬毛; 花梗长 2 — 7 毫米; 小苞片 线形; 萼片近 等长, 长 2 — 2.5 厘米, 披针状 线形, 内面 2 片 稍狭, 外面 被开展 的刚毛 ,基部 更密, 有吋 杂有短 柔毛; 花冠漏 斗状, 长 5 — 8 厘米, 蓝紫 色或紫 红色, 花冠管 色淡; 雄蕊 及花柱 内藏; 雄蕊不 等长; 花丝 基部被 柔毛; 子房 无毛, 柱头 头状。 蒴果近 球形, 直径 0.8—1.3 厘米, 3 瓣裂。 种 子长约 6 毫米, 黑褐 色或米 黄色, 被 褐色短 续毛。 我 省大部 分地区 均有, 栽培或 逸生, 见 于海拔 720 — 1100 米的村 边路旁 、田边 或山坡 路旁。 我国除 西北和 东北的 一些省 外大部 分省区 均有。 本种原 产热带 美洲, 现已 广植于 全世界 热带和 亚热带 地区。 除栽 培供观 赏外, 种子 为常用 中药, 名 丑牛子 (云南 )、 黑丑、 白丑、 二丑 (黑、 白 种子混 合), 入 药多用 黑丑, 白丑较 少用。 有泻水 利尿, 逐痰, 杀虫的 功效。 15. 月 光花属 Calonyction Choisy 缠绕 草本, 茎常有 软的小 刺突, 或茎、 叶柄、 总花梗 及花柄 有吋甚 至萼片 具长的 肉质的 平展 刺毛。 叶大, 单叶, 心形、 肾形或 戟形, 全缘或 有角或 分裂, 通常 无毛。 花 白色或 紫色, 入夜 开花, 大而 美丽, 腋生, 单 一或数 朵排成 蝎尾状 或二歧 状聚伞 花序, 具总 花梗; 花柄肉 质, 棒伏, 结果吋 增粗, 具丰富 的乳汁 ;萼片 5, 软骨质 至草质 ,无毛 或具肉 质平展 的刺毛 ,相 等或 内萼片 较短, 先端常 具长芒 或角状 尖头, 或少有 钝头; 花 冠大, 高脚 碟伏, 通常 花冠管 狭圆 柱状, 长而 柔弱, 至冠檐 相等或 少有中 部以上 扩大, 冠檐宽 而多少 平展; 雄蕊 5 枚, 仲 
666  云南 植物志  出花 冠管; 子房 2 窒, 每室 有胚珠 2, 或 种子间 具假隔 膜而为 4 室; 花柱 线形, 柱 头头状 2 裂。 蒴果 4 瓣裂, 有种子 4 粒, 无毛。 约 6 — 7 种, 产热带 美洲。 我国有 3 种, 栽培或 野生, 云南 均有。 Choisy 根 据子房 2 室的 特点于 1833 年建立 本属, 以后 Peter (1897) 根 据两性 器官伸 出的 特点, 承认这 个属, Hall. f. (1897) 也记 载了这 个属。 但 也有不 少作者 把这类 植物归 入 番薯属 Ipomoea 内作为 亚属、 组或 亚组。 但其两 性器官 伸出, 花冠高 脚碟状 ,花 冠管狭 圆柱状 ,萼片 通常具 长芒, 花 梗棒伏 等和番 薯属植 物有所 区别。 分种 检索表 1 (4) 茎平 滑或具 软的小 刺突; 萼片 先端具 长芒; 花 冠高脚 碟伏。 2(3) 花冠 白色, 极大, 冠檐近 辐状; 花萼的 芒平展 1. 月光花 C aculeatum 3 (2) 花冠 紫色, 较小, 冠 澹近漏 斗状; 花 萼的芒 近直立 2. 天茄子 C. muricatum 4 (1) 茎 具长的 平展的 刺毛; 萼片无 尖头, 具很少 刺毛; 花冠近 钟伏, 管在萼 以上中 等扩大 3. 剌毛 月光花 C. pavonii 1. 月光花 (通称 ) 嫦 娥奔月 (昆明 ) Calonyction aculeatum (L.) House (1904) ; Merr. et Chun (1935) ; Masam. (1943); 吴 征镒、 李锡文 (1965); 海南 植物志 (1974)*. Convolvulus aculeatum L. (1753) ; Ipomoea alba L. (1753) ; Ooststr. (1940), (1953)*; I. bona-nox L. (1762) ; Benth. (1861) ; Forbes et Hemsl. (1861) ; Calonyc- tion speciosum Choisy (1883)*, excl. var. b., et in DC. (1845), cum var. p. p.; Gagnep. et Courch. in Lecte. (1915)*; Calonyction bona-nox (L.) Boj. (1837) ; Hall. f. (1897) ; C. album (L.) House (1904) ; Merr. (1928) ; Masam. (1943). la. 月光花 var. aculeatum 一 年生大 的缠绕 草本, 长可达 10 米, 有乳汁 ,茎 绿色, 圆柱形 ,近 平滑或 多少具 软刺。 叶卵形 ,长 10 — 20 厘米, 先端长 锐尖或 渐尖, 基部 心形, 全 缘或稍 有角或 分裂。 花大, 夜间 开, 芳香, 多朵 排列成 总伏, 有吋序 轴之字 形曲折 ,萼片 卵形, 绿色, 有 长芒, 3 片外 萼片长 5-12 毫米 (除芒 ), 芒较长 ,内 萼片长 7—15 毫米 (除芒 ), 较宽, 芒较短 或无; 花冠 较大, 雪 白色, 极 美丽, 瓣中带 淡绿色 ,管长 7 — 12 厘米, 宽约 5 毫米, 管上部 不或微 扩张, 冠 檐近辐 状, 浅 5 圆裂, 扩展, 直径 7 — 12 厘米; 花柱 和雄蕊 伸出花 冠外; 雄蕊 5, 花丝圆 柱形, 着生于 管, 花药大 ,基部 箭形, 淡黄色 ;花盘 杯状, 厚, 肉质; 子 房长圆 锥状; 花柱圆 柱形, 白色; 柱头 大, 2 球状。 蒴果 卵形, 长约 3 厘米, 具锐 尖头, 基部为 增大的 萼片所 包围, 果柄 粗厚。 种 子大, 无毛, 长约 1 厘米, 宽 7—8 毫米。 . 产南部 (景洪 ), 生 于海拔 850 米的灌 丛中。 我国 陕西、 江苏、 浙江、 江西、 广西、 广东、 四川 也有, 通常 栽培。 可能原 产热带 美洲, 现广 布于全 热带。 栽培供 观赏, 亦用 以嫁接 红薯, 可 增产。 肉质 萼及嫩 叶可作 蔬菜, 干花可 作汤及 点心。 
旋 花 科  667  lb. 裂叶 月光花 var. lobatum (Hall, f.) C. Y. Wu (1965). Calonyction bona-nox (L.) Boj. var. lobata Hall. f. (1897). 叶 3 裂, 两面不 被毛。 原产中 美洲, 昆明见 有温室 栽培。 2. 天茄孑 (植 物名实 图考) 图版 186, 3-4 丁香茄 (救荒 本草, 植物名 实图考 ), 天茄 (救荒 本草) Calonyction muricatum (L.) G. Don (1838) ; Hall. f. (1897) ; House (1906) ; Gagnep. et Courch. in Lecte. (1915); 吴 征镒、 李锡文 (1965). Convolvulus muricatus L. (1767) ; Ipomoea muricata (L.) Jacq. (1798)*, non Cav. (1799)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 Forbes et Hemsl. (1890) ; Ooststr. (1940), (1953) ; Collett (1971) ; 7. bona-nox L. var. purpurscens Ker-Gawl. (1818)* ; Calonyc- tion speciosum Choisy var. muricatum Choisy in DC. (1845), excl. syn. Willd., Ledeb., Bl., Dietr. 一年生 粗状缠 绕草本 ,茎圆 柱形, 具侧 扁的小 瘤突, 幼枝 绿色, 老枝污 红色; 叶心形 ,具 长的锐 尖头或 长的尾 状尖, 上面草 绿色, 具稀疏 平展的 微柔毛 或无毛 ,脉稍 突出, 下 面稍苍 白色, 具密集 的露状 小点, 脉极 突出; 具长的 叶柄。 花 美丽, 紫色, 腋生, 单一 或成腋 生少花 的卷曲 花序, 具短而 粗的总 花梗; 花梗 粗厚, 肉质, 棒状, 结果吋 具丰富 的乳汁 ,果熟 吋极增 粗; 萼片 卵形, 肉质, 无毛, 背面 龙骨状 突起, 边缘苍 白色膜 质透明 ,外面 3 片 具肉质 的直立 伸长 的芒, 长 5 — 8 毫米 (除芒 ), 内面 2 个较小 ,芒 较短, 果熟吋 萼显著 增大; 花冠 较小, 紫 色或淡 紫色, 瓣中 带薄, 多脉, 管长圆 柱形, 上部 宽展, 长 2 — 3 厘米; 冠檐漏 斗状, 花 冠裂片 三角形 ,顶端 渐尖, 长 0.7 — 1 厘米; 雄 蕊及花 柱不伸 出或微 伸出; 雄蕊花 丝长, 花 药大, 基 部 心形; 花盘浅 杯状; 子房 无毛, 2 室, 4 胚珠; 花柱 线形, 柱头大 , 2 球伏。 蒴 果球状 卵形, 具锐 尖头。 种子 4, 大而 平滑, 三 棱形, 背弓, 侧 面平, 黑色, 无 光泽。 滇南 (云 县、 耿马、 孟定、 临沧、 元江) 有 分布, 生海拔 580 — 1200 米的灌 丛中。 我国过 去仅见 湖北、 湖南、 河南 (据 救荒 本草) 等地 栽培。 本种 分布于 墨西哥 至南美 洲的哥 伦比亚 及巴西 ,大、 小安 的列斯 群岛, 热 带非洲 及附近 岛屿, 印度, 锡金, 缅甸, 越南至 日本, 菲律宾 有 栽培。 天茄子 "救荒 本草称 丁香茄 ,茄 (注: 幼果) 作蜜煎 ,叶可 作蔬" (据 植物名 实图考 )。 在 菲律宾 种子作 蛇药, 并作 泻药。 3. 剌毛 月光花 图版 186, 1—2 Calonyction pavonii Hall. f. (1897)*; 吴 征镒、 李锡文 (1965). 缠绕 草本, 茎粗约 5 毫米, 具长而 平展的 刺毛。 叶 3 — 5 裂, 膜质, 裂片 渐尖, 侧 裂片或 全 部裂片 具尖波 状齿; 叶柄长 10 厘米 以上, 具长而 平展的 刺毛。 为 腋生具 长梗的 二歧聚 伞 或密集 近伞形 花序, 总花 梗长约 20 厘米, 具长 刺毛; 花梗 棒伏, 具长 刺毛; 萼片 卵形, 长 约 1 厘米, 宽约 7 毫米, 微锐尖 ,极 无毛, 或外面 2 片先端 具极疏 的平展 刺毛; 内面 3 片较 短; 花冠近 钟伏, 鲜紫色 (原记 载花冠 白色) ,长 5 — 7 厘米, 管长 3 — 4 厘米, 基部宽 4—5 毫 米, 至花 萼以上 扩大, 宽 11 一 12 毫米, 冠檐 5 裂; 花 药大, 内向, 基部 心形; 花盘 环状; 子房 
图 版 '86 ,—2. 刺毛 月光花 Calonyction pavonii Hall, t., 1 . 植株一 部分, 2. 果; 3 — 4. 天茄子 CalonycUon murica- Uim (L.) G. Don, 3. 植株一 部分, 4. 果。 
旋花科  669  无毛, 2 室, 4 胚珠; 柱头 2 球形。 产滇南 (蒙自 、元阳 ), 生海拔 1000 — 1300 米的 河谷干 草坡灌 丛或密 林下。 分 布牙买 加 及厄瓜 多尔。 16. 茑萝属 Quamoclit Mill. 一年生 柔弱缠 绕草本 ,大多 无毛。 叶心形 或卵形 ,通 常有角 或掌伏 3 — 5 裂, 稀 羽伏深 裂。 花大多 腋生, 通常为 二歧聚 伞花序 ,稀 单生。 萼片 5, 草质至 膜质, 无毛, 顶端 常为芒 状, 近 等长或 外萼片 较短; 花冠小 或中等 大小, 通常亮 红色, 稀 黄色或 白色, 无毛, 高脚碟 状, 管长, 上部稍 扩大, 冠檐 平展, 全缘或 浅裂; 雄蕊 5, 外伸, 花丝不 等长; 子房 无毛, 4 室, 4 胚珠; 花柱 伸出, 柱头 头状, 蒴果 4 室, 4 瓣裂; 种子 4, 无毛或 稀被微 柔毛, 暗 黑色。 约 10 种, 产热带 美洲, 我国 栽培有 3 种, 为美 丽的庭 园观赏 植物。 云 南常见 1 种。 1. 茑萝松 (植 物名实 图考) 图版 187,1 茑萝 (花历 百詠, 植物学 大辞典 ), 锦屛封 (图鉴 ), 金丝线 (广西 ) Quamoclit pennata (Desr.) Bo. (1837); 图鉴 (1974)* ; 海南 植物志 (1974)*. Convolvulus pennatus Desr. (1791) ; Ipomoea quamoclit L. (1762) ; Bl. (1825) ; Roxb. (1814) ; C. B. Clarke in Hook. f. (1583) ; Ooststr. (1940), (1953) ; C. pennati- folius Salisb. (1796) ; C. quamoclit Spreng. (1825) ; Quamoclit vulgaris Choisy. (1833), et in DC. Prodr. (1845) ; Liu et Ling, (1931)*. 一 年生柔 弱缠绕 草本, 无毛, 叶卵 形或长 圆形, 长 2 — 10 厘米, 宽 1 一 6 厘米, 羽 状深裂 至中脉 ,具 10 — IS 对线 形至丝 状的平 展的细 裂片, 裂 片先端 锐尖; 叶柄长 8 — 40 毫米, 基 部 常具假 托叶。 花序 腋生, 由少 数花组 成聚伞 花序; 总花梗 大多超 过叶, 长 1.5 — 10 厘米, 花直立 ,花 柄较花 萼长, 约 9 一 20 毫米, 在果吋 增厚成 棒状; 萼片 绿色, 稍不 等长, 椭 圆形, 至长圆 伏匙形 ,外面 1 个稍短 ,长约 5 毫米, 先端钝 而具小 凸尖; 花冠高 脚碟伏 ,深 红色, 无 毛, 长约 2 .5 厘米 以上, 管 柔弱, 上部稍 膨大, 冠檐 开展, 直径约 1.7—2 厘米, 浅 5 裂; 雄蕊 及花柱 伸出; 花丝基 部具毛 ;子房 无毛。 蒴果 卵形, 长 7 — 8 毫米, 4 室, 4 瓣裂, 隔膜 宿存, 透明。 种子 4, 卵状长 圆形, 长 5—6 毫米, 黑 褐色。 云南 大部分 地区有 栽培, 海拔 7 00 — 2500 米。 我 国广泛 栽培。 原 产热带 美洲, 现广布 于全 球温带 及热带 地区。 为美 丽的庭 园观赏 植物。 17. 金 鱼花属 Mina Cerv. 缠绕 草本。 叶卵形 ,具柄 ,全 缘或大 多掌状 分裂。 花腋生 ,具 总梗, 少花 至多花 呈蝎尾 状聚伞 花序或 二歧蝎 尾状聚 伞花序 ,通 常偏向 1 侧; 花 柄短; 苞片小 ;萼片 5, 近 相等, 草质, 明显 具芒, 果吋不 增大; 花冠 短管状 具棱, 基部 较狭, 冠檐较 宽呈长 坛状, 稍下弯 ,具 稍收缩 的 5 齿的 口部; 雄蕊及 花柱伸 出很长 ;花 丝从花 冠管狭 的基部 伸出; 花粉粒 球形, 具刺。 花 盘环状 ;子房 无毛, 4 室, 每室具 1 胚珠; 花柱单 1 , 丝状, 柱头 2, 头状。 蒴果 4 室, 4 瓣裂; 种子 4 或 较少, 无毛。 
旋花科  671  单种属 ,原产 墨西哥 至美洲 中部和 南部。 现广植 于热带 地区。 1. 金鱼花 图版 187,2—3 Mina lobata Cerv. (1824) ; Choisy in DC. (1845) ; Peter in Engl, et Prantl (1897)*; Hook. (1899)*; Ooststr. (1943), (1953). Quamoclit mina G. Don, (1838) ; Ipomoea versicolor Meissn. (1869) ; Mina cordata Micheli (1898) ; Quamoclit lobata (Cerv.) House (1909). 缠绕 草本, 无毛, 茎细长 ,圆 柱形, 长 2 — 5 米。 叶宽 卵形, 长近 于宽, 6—15 厘米, 基部 深 心形, 全缘 或大多 3 裂, 裂片 渐尖, 中间裂 片下部 收縮, 侧裂片 具粗齿 或常再 分裂; 上面 深 绿色, 下面苍 白色; 叶柄长 3—10 厘米。 花序 腋生, 二歧蝎 尾状聚 伞花序 ,偏向 1 侧, 长 达 35 厘米 (包 括总梗 ), 花柄长 4 一 8 毫米; 苞 片小; 萼片长 圆形, 长 5 — 6 毫米, 包括长 2— 3 毫米 的芒; 花 冠最初 红色, 逐渐变 淡黄色 或白色 ,短 管状, 具棱, 稍弯曲 ,基部 1 侧稍 膨大, 狭的 基部长 5 — 8 亳米, 稍 下弯, 变宽的 冠檐长 17 — 20 毫米, 具齿 状小短 尖头, 口 部稍收 缩; 雄蕊及 花柱伸 出为花 冠长的 2 倍; 花丝 为长而 弧曲的 丝状, 基部具 短柔毛 ,花药 短椭圆 形。 花盘浅 5 裂。 子房 无毛。 蒴果宽 卵形, 长 6 — 8 毫米。 种子 4 或 较少。 云南 腾冲有 栽培, 近 年引入 云南植 物所植 物园, 上海也 曾经引 种过。 原 产墨西 哥至美 洲 中部和 南部, 栽培于 热带及 温带。 为 极美丽 的观赏 植物。 18. 苞 叶藤属 Blinkworthia Choisy. 攀援小 灌木, 茎 伸长, 被长柔 毛或粗 伏毛。 叶线 形或橢 圆形, 背面被 丝毛或 粗伏毛 。花 序柄 腋生, 短, 有花 1 朵。 萼下 具苞片 3 枚, 近 叶状。 萼片 卵状长 圆形, 近等长 ,革质 ,结果 吋稍 增大; 花冠圆 柱伏至 坛状, 或钟状 ,冠檐 5 齿裂; 雄蕊 内藏, 花丝基 部逐渐 扩大; 子房圆 锥状, 无毛; 花柱 丝状, 柱 头头状 2 裂。 浆果为 宿萼所 包围, 无毛; 种子 1 粒, 无毛。 2 种, 1 种 产缅甸 及泰国 北部, 1 种 产我国 广西和 云南, 分布于 缅甸。 1. 苞叶藤 鸡帐蓬 (建水 ) . Blinkworthia convolvuloides Prain (1894). B. discostigma Hand.-Mazz. in Sinensia 2: 6 (1931) syn. nov. ; 图鉴 (1974). 攀援小 灌木, 高可达 2 米, 分 枝细, 木质, 先端 缠绕, 被粗 伏毛。 叶 橢圆形 至长椭 圆形, 长 3 — 4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茎先 端的叶 较小, 先 端钝圆 及具小 短尖, 基部近 圆形, 革质, 下面被 粗伏毛 ,中 脉在下 面明显 突起, 侧脉两 面均不 明显; 叶 柄长约 3 — 4 毫米, 稍扭曲 。花 序柄腋 生单生 ,长约 0.8 — 1 厘米, 下弯, 单花, 中部具 3 — 4 个匙形 小苞片 ,叶状 ,长达 5—6 毫米; 萼片卵 圆形至 圆形, 长约 7 毫米, 大小近 相等, 顶端 为膜质 边缘, 外面下 部被粗 伏毛, 基部近 心形, 肉质, 下凹; 花冠 钟形, 长约 2 厘米, 白色, 或 淡绿及 黄色, 中部 以上具 5 条 明 显的瓣 中带, 稍厚而 肉质, 间隔部 分膜质 ;雄蕊 5, 较 花冠短 1 半, 贴生 于花冠 管近基 部, 花丝 丝状, 下部稍 扩大而 具乳突 状毛; 花药长 圆形至 线形, 钝头, 基部 心形, 纵裂; 花盘 环状; 子房圆 锥状; 花柱 丝状, 稍短于 雄蕊, 柱头 盘状, 薄而具 乳突。 浆果卵 圆形, 直径约 1 厘米, 为宿 存萼片 包围。 种子 1 粒, 卵形, 无毛。 
672  云南 植物志  产云 南南部 (元江 、元阳 、建水 、云龙 ), 海拔 380 — 600 (—2500) 米, 干 热河谷 稀树乔 木林及 灌丛草 地中。 广西 (百 色、 隆林、 西林) 亦有。 国外 分布于 缅甸。 副模式 (Paratypm) 可能采 自云南 元江。 根可 治小儿 腹胀。 19. 银 背藤属 Argyreia Lour. 攀援 灌木, 茎木质 缠绕。 叶 具柄, 单叶, 形状 及大小 多变, 全缘, 被各 式毛或 无毛。 花 序腋生 ,聚伞 花序, 少花至 多花, 散生或 密集成 头状; 苞片小 或大, 宿存或 早落。 花大, 中等 大小 或小; 萼片 5, 草 质或近 革质, 形状 及大小 多变, 通常外 面被毛 ,内面 无毛, 宿存, 果吋 稍增大 或增大 ,增 大者内 面通常 红色。 花冠 整齐, 钟状, 漏 斗状, 或 管状漏 斗形, 紫色, 红 色, 粉 红色, 或白色 ;冠檐 近全缘 或至深 5 裂, 瓣中带 外面常 被毛而 连接区 无毛; 雄 蕊内藏 或 外伸, 着生于 花冠近 基部; 花丝 丝状, 通 常基部 扩大; 花粉粒 球形, 具 细刺。 花盘 环状或 杯状, 全缘或 5 浅裂。 子房 2 — 4 室, 4 胚珠, 无毛或 被毛; 花柱 1 , 丝状, 内藏或 外伸; 柱头 头状, 2 裂。 果球 形或椭 圆形, 肉质、 革质或 被粉的 浆果, 紫色, 红色, 橙色, 或带 黄色。 种 子 4 或 较少, 无毛, 稀 在种脐 上被疏 柔毛。 约 90 种, 主要分 布于热 带亚洲 及热带 非洲。 我国约 19 种, 主产 云南, 广东、 广 西及贵 州等省 亦有。 云南有 16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8 2 ( 9 3(4 4(3 5 ( 6 6(5 7 ( 8 8 ( 7 9(2 10(21 11(16 12(15 13(14  花冠冠 檐全缘 或浅裂 ;雄 蕊内藏 (1. 银背 藤组: Sect. 1. Ptychanthu. G. D«m)。 苞片 早落, 小或 稀大。 叶近 圆形, 基部 心形, 上面疏 被细糙 伏毛, 下面沿 中脉、 侧脉 及细脉 疏被糙 伏毛; 总花 梗长约 10.5—22 厘米 (或更 长); 花冠漏 斗形, 长约 2.8 — 4 厘米 1. 细毛 银背藤 A. •trigUlow 叶卵形 或卵状 楠圆形 ,长圆 形至披 针形, 基部圆 形或宽 楔形。 总花梗 较短, 长约 2. 5 — 3. 5 厘米; 叶 卵圆形 或宽椭 圆形, 上面 密被具 瘤状基 部俯伏 硬毛, 下面 极密 被丝状 黄毡毛 2. 黄毛 银背藤 A. velutin. 总花 梗长达 10 厘米 以上。 叶长披 针形, 先端 锐尖, 基部 圆形; 果 较小, 长 8 一 10 毫米; 种子 4 或更少 3. 长叶 银背藤 A. henryi 叶宽卵 圆形, 先端尾 状骤尖 ,基部 截形, 革质; 果大, 长约 1.5 厘米; 种 子大, 单一 4. 麻栗坡 银背藤 A. marlipoensi. 苞片 宿存, 大或 较小。 苞片大 ,长 2 厘米 以上, 卵形, 卵状长 圆形, 或 卵状披 针形。 苞片 卵形, 或 卵状长 圆形, 钝或 锐尖, 外 面被绒 毛或疏 柔毛。 花柱 基部无 关节; 叶阔 卵形。 叶基圆 形或微 心形, 上面 无毛, 下面被 灰白色 绒毛; 花冠 较大, 长 6 — 7 厘米, 白色 • S. 白花 银背藤 A. seguinii 
旋花科  673  H(13) 叶基 心形, 上面 无毛, 多皱纹 ,下面 密被淡 黄褐色 绒毛; 花冠长 4 一 5 厘米, 白色, 粉 红色, 稀紫色 6. 大叶 银背藤 A. waUichii 15(12) 花柱 基部具 关节; 叶 卵形, 基部大 多近圆 形至三 角形, 稀略 心形。 上面 无毛, 下面 被白色 柔毛; 花冠长 5 — 6 厘米, 紫色或 淡红色 7. 东京 银背藤 A. pierreana 16(11) 苞片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锐尖或 渐尖。 17(18) 花冠 壶状漏 斗形, 长 2. 5 — 3. 5 厘米; 幼枝, 叶背, 苞片及 萼片均 密被银 色丝伏 短柔毛 8. 单好银 背藤 A. monosperma 18(17) 花冠漏 斗状, 长 4. 2 — 5. 5 厘米。 19(20) 总 花梗长 6 — 12 (15) 厘米, 被 开展长 硬毛; 萼片披 针形或 卵伏披 针形, 至长 圆形, 渐尖, 外面被 长硬毛 •• 9. 头花 银背藤 A. capitata 20(19) 总花 梗长约 1.5 — 2. 5 厘米, 被 卷曲长 柔毛; 萼片楠 圆状长 圆形, 外面密 被丝状 长柔毛 10. 毛头 银背藤 A. eriocephala 21(10) 苞片 较小, 长约 2 厘米 以下。 22(25) 苞片卵 形或宽 卵形, 先 端具短 尖头或 锐尖。 23(24) 总 花梗长 10.5— H. 5 厘米, 多花; 萼片 卵形, 长 7 毫米, 宽 5 亳米, 被银色 绢毛; 花冠淡 紫色… 11. 亮叶 银背藤 A. splendens 24(23) 总 花梗长 0.7 — 3 厘米; 萼片在 花蕾吋 卵状长 圆形, 长 4.5 毫米, 宽约 2 亳米, 外 面被丝 状微柔 毛; 花 冠白色 12. 车里 银背藤 A. cheliensi. 25(22) 苞 片其它 形状。 26(27) 苞片 钻形, 长 5 — 6 毫米, 宽 1.5 — 3 毫米; 叶 线形, 上面疏 被下面 密被糙 伏刚毛 13. 线叶 银背藤 A. lineariloba 27(26) 苞片狭 披针形 ,叶伏 具柄; 叶卵状 心形, 上 面被瘤 状基部 伏毛, 下面密 被白色 长柔毛 ■» 叶贫 银背藤 A. roxburghii var. ampla 28( 1 ) 花冠冠 檐明显 5 裂至深 5 裂, 雄蕊 伸出。 ( 2 . 白鹤 藤组: Sect. 2. Argyreia) 29(30) 花序 头状, 聚 集于总 梗上; 花梗短 或近于 无梗; 苞片 宿存, 倒 卵形至 匙形或 圆形, 截形, 外 面密被 白色、 灰色或 淡褐色 绒毛; 茎, 叶 及花序 均密被 灰色卷 曲柔毛 15. 灰 毛聚花 白鹤藤 A. osyrensis var. cinerea 30(29) 聚伞 花序平 顶状, 多花; 总 花梗长 2.5— 3 .5 厘米, 次级, 三级及 四级总 梗长约 1 厘米, 花梗长 5 毫米; 苞片 早落; 幼枝, 叶背, 花 序均密 被污黄 色毡状 绒毛… 16. 黄伞 白鹤藤 A. fulvo-cymosa 1. 细毛 银背藤 图版 188, 1—3 Argyreia strigillosa C. Y. Wu (1965)*. 攀援 灌木, 枝近圆 柱形, 淡褐 色至暗 褐色, 具纵向 皱纹, 幼枝密 被长糙 伏毛, 老 枝疏被 糙 伏毛。 叶 近圆状 心形, 长 12—18 厘米, 宽约 11—18 厘米, 先端 锐尖, 基 部浅心 形至心 形, 上面疏 被细糙 伏毛, 下面 沿中脉 侧脉及 细脉上 疏被糙 伏毛, 侧脉约 8 对, 与中脉 在叶上 面稍 突出下 面明显 突出, 三次 脉近水 平出, 两面微 突出, 网 脉下面 明显; 叶柄长 6 — 12 厘米, 腹背 压扁, 被糙 伏毛。 聚 伞花序 腋生, 总 花梗长 10.5 — 22 厘米, 或 更长, 疏 或密被 黄色糙 伏毛, 次级 及三级 者长约 1 厘米, 花梗长 0. 8 — 1 厘米, 被糙 伏毛; 苞片 早落; 萼片卵 圆形, 近等大 ,长 5 — 6 毫米, 宽约 4 毫米, 先端钝 至圆形 ,边缘 膜质, 外面 被细糙 伏毛, 内面 无毛, 干吋黑 褐色; 花冠漏 斗状, 淡紫 红色, 长 2.8~4 厘米, 冠檐 浅裂; 外面 于瓣中 带上被 白色至 黄色糙 伏毛, 内面 无毛; 雄蕊 及花柱 内藏, 花丝 丝状, 距花 冠基部 5 毫米处 着生, 基 部扩大 
674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88 1 一 3. 细毛 银背藤 Argyrda strigillosa C. Y. Wu, 1. 花枝, 2. 花冠 展开, 3. 雌 蕊及萼 片展开 :4 一 6. 线叶银 背藤 Argyreia lineariloba C. Y. Wu, 4. 花枝, 5. 花冠 展幵, 6. 雌蕊 及萼片 展开。 
旋花科  675  且具腺 短柔毛 ,长 H — 21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3—5 毫米; 子房 无毛, 花柱长 14 一 25 毫 米, 基部具 关节, 柱头 2 头状; 花盘 环伏, 高约 1 毫米。 产 云南西 南部及 东南部 (陇川 ,绿春 ), 生 于海拔 1120 — 1600 米路边 或河边 灌丛。 模 式标 本采自 陇川飞 鱼村。 可能与 印度, 孟加 拉国产 的红花 银背藤 Argyreia ruben s(Wall.)C Y. Wu 相近, 但老 枝, 叶柄, 总梗, 叶背中 脉及侧 脉均疏 或密被 糙伏毛 ,叶 上面, 花梗, 萼 外面均 被细糙 伏毛, 萼 片长约 5 亳米, 先端钝 至圆形 ,花 丝基部 着生处 被具腺 短柔毛 为异。 2. 黄毛 银背藤 Argyreia velutina C. Y. Wu (1965)*. 攀援 灌木, 枝近圆 柱形, 幼枝密 被具瘤 状基部 俯伏的 硬毡毛 或黄丝 状毡毛 ,老 枝近无 毛, 具纵向 条纹及 密生小 瘤点。 叶近 革质, 椭圆 形至椭 圆状卵 圆形, 长 8 — 11 厘米, 宽 4 一 5 厘米, 先端 锐尖, 基部近 圆形, 上面密 被具瘤 状基部 俯伏硬 毡毛, 下面 极密被 丝状黄 毡毛, 侧脉 8 — 12 对, 与中脉 上面微 突起下 面明显 突起, 三次脉 水平出 ,下面 突起; 叶柄长 2.5 — 3 厘米, 极密被 丝状黄 毡毛, 腹面 具沟。 果序 腋生, 为二歧 状聚伞 花序, 果序 通常具 2 — 4 果; 总果梗 多少四 棱形, 具沟, 密被硬 毡毛, 初级 总梗长 2.5 — 3.5 厘米, 次 级者长 0.8 — 1.2 厘 米, 三 级者长 0.6 厘米; 果梗长 5 毫米, 先端稍 增粗, 毛被同 总梗; 萼 片果吋 卵圆形 或宽椭 圆形, 近等大 ,长 0.9 — 1.1 厘米, 宽 0.5 — 0.7 厘米, 先 端钝, 外凸, 外面 被丝状 毡毛, 内面无 毛。 浆果扁 球形, 高约 5 亳米, 宽约 7 亳米, 具 2 枚 种子。 种子半 球形, 褐色, 坚硬, 先端钝 圆, 痕近 圆形, 在 腹面近 基生, 凹入。 产云 南南部 (勐海 、屏边 ), 生 于海拔 9 60 — 15 4 米灌 丛中。 模式 标本采 自屛边 瑶山区 冲 头乡。 本种近 银背藤 Argyreia obtusifolia Lour. 但叶楠 圆形至 楠圆状 卵圆形 ,质厚 ,长 8 — 1 1 厘米, 宽 4 一 5 厘米, 上面密 被具瘤 状基部 俯伏的 硬毡毛 ,下面 极密被 丝状黄 毡毛, 侧脉 8—12 对, 萼片果 吋卵圆 形或宽 橢圆形 为异。 3. 长叶 银背藤 图版 189, 1 一 4 Argyreia henryi (Craib) Craib. (1914) ; Gagnep. et Courch. (1915) ; 吴 征溢、 李锡文 (1965). Ipomoea henryi Craib (1911) ; Lettsomia henryi (Craib) Kerr (1954). 3a. 长叶 银背藤 var. henryi 攀援 灌木, 茎具棱 ,被稀 疏的平 贴硬毛 。叶长 披针形 ,长 10 — 14( 一 20) 厘米, 宽 3.5 — -5.5 (一 6) 厘米, 先端 锐尖, 基部 圆形, 上面 无毛或 边缘及 脉上疏 被平贴 硬毛, 下面疏 被硬毛 ,侧 脉 8 — 9 对, 上面稍 明显, 下面 突起; 叶柄长 3 — 5 厘米, 疏被 硬毛。 花序 腋生, 为聚伞 花序, 总花 梗长达 (11 一) H — 15( — 19) 厘米, 花柄长 6 — 9 毫米, 被短 硬毛; 苞片及 小苞片 早落。 外萼片 2, 卵状三 角形, 长及宽 4 毫米, 钝, 背 面被短 硬毛, 内萼片 稍长, 被短 硬毛; 花冠管 状漏 斗形, 长达 5 厘米, 或更长 ,管基 部狭至 4 毫米, 外 面于瓣 中带上 密被长 硬毛, 余部无 毛, 冠檐 5 浅裂, 裂片宽 三角形 ;雄蕊 及花柱 内藏; 花丝长 13 毫米, 基部 扩大, 被长 柔毛; 子 房 无毛, 花柱长 25 毫米, 柱头 2 头状。 果扁 球形, 紫色有 光泽, 长约 8 — 10 毫米; 种子 4 或 
676  云南 植物志  更少, 长约 5 — 5.5 毫米, 平滑, 暗 棕色。 云 南南部 (思茅 、西双 版纳、 勐连) ,生 于海拔 950 米 沟谷疏 林中。 分 布泰国 (清迈 ), 模 式标 本采自 泰国, 云南南 部思茅 1500 米, Henry 13387 为副 模式。 3b. 长叶 金背藤 var. hypochrysa C. Y. Wu (1965)*. 与长叶 银背藤 不同在 于叶卵 圆形至 卵圆状 心形, 先 端有吋 钝圆, 具小 尖突, 基 部圆形 至浅 心形, 下面带 金黄色 ,被金 色伏毛 ,微 发亮。 分布云 南南部 (勐腊 ), 海拔 650 — 850 米 灌丛或 林缘。 模式标 本采自 勐腊。 4. 麻栗坡 银背藤 图版 189, 5 Argyreia marlipoensis C. Y. Wu et S. H. Huang sp. nov. Species valde insignis, foliis late ovatis, eoriaceis, ramulis ut foliis sparsa adpresse- que flavescenti-hirsutis, sepalis tempore fructus eoriaceis, fructibus monospennis. 木质 藤本, 茎圆 柱形, 暗褐色 ,密生 小瘤点 及散生 皮孔, 疏 被淡黄 色贴生 硬毛。 叶宽卵 圆形, 长 10 — 14 厘米, 宽 9.5—12 厘米, 先端尾 状骤尖 ,基部 圆形或 平截, 革质, 上 面疏被 淡 黄色硬 毛或近 无毛, 绿色, 下面疏 被淡黄 色贴生 硬毛, 带紫 红色, 侧脉 7 — 8 对, 上 面稍明 显, 下面 突起, 三次 脉及网 脉均不 明显; 叶柄长 7 — 9 厘米, 两侧 压扁, 具淡黄 色横向 皮孔及 贴生 硬毛。 花 未见。 总 花梗长 7.5 — 12.5 厘米, 被淡黄 色贴生 硬毛, 次级 总梗长 1.5 — 1.8 厘米, 果柄长 1 一 2 厘米, 毛被同 总梗, 果少, 大, 卵 球形, 紫红色 ,高 1.5 厘米, 果萼 卵形, 紫 红色, 锐尖, 长 B 毫米, 宽 9 毫米, 外面被 淡黄色 疏柔毛 ,内面 无毛, 近 等大, 厚革质 ;种子 单 1, 扁卵形 ,长约 10 毫米, 淡黄 褐色, 平滑。 产云南 东南部 (麻栗 坡), 海拔 1050 米, 石灰 山杂木 林内。 云南: 麻 栗坡, 武全安 9945( 模式, HY.)。 本种叶 宽卵形 ,革质 ,茎及 叶均疏 被淡黄 色贴生 硬毛, 果熟吋 萼片厚 革质, 具单 1 种子 而极 特异。 5. 白花 银背藤 山牡丹 (滇东 南), 葛藤、 跌打王 、白 牛藤、 白面 水鸡、 藤续断 ,旋 花藤、 白背藤 、芡藤 (广 西) Argyreia seguinii (Levi.) Van. ex Levi. (1914) ; Rehd. (1934) ; Hand.-Mazz. (1936); Chun (1940); 吴 征镒、 李锡文 (1965); 图鉴 (1974)*. Lettsomia seguinii Levi. (1911) ; A. seguinii Van. in herb, ex Levi. (1911), pro. syn. 木质 藤本, 高达 3 米, 茎圆 柱形, 被短 绒毛; 叶 互生, 宽 卵形, 长 10.5—13.5 厘米, 宽 5.5— 12 厘米, 先端 锐尖或 渐尖, 基部圆 形或微 心形, 上面 无毛, 下面被 灰白色 绒毛, 侧脉多 数, 平行, 下面 突起; 叶柄长 4.5 — 8.5 厘米。 花序 腋生, 总花 梗短, 长仅 1 一 2.5 厘米, 密被灰 白色 绒毛, 苞片 明显, 卵 圆形, 长及宽 2 — 3 厘米, 外面被 绒毛, 内面 无毛, 紫色; 萼片 狭长圆 形, 外面 密被灰 白色长 柔毛, 长 B 亳米, 宽 5 毫米, 内萼片 较小; 花冠 管状漏 斗形, 白色, 外 面被 白色长 柔毛, 长 6 — 7 厘米, 冠檐 浅裂; 雄蕊 及花柱 内藏; 雄蕊着 生于管 下部, 花 丝短, 花药 箭形; 子房 无毛, 花柱 丝状。 
图 版 1 一 4. 长叶 银背藤 Argjrreia henryi (Craib) Craib, 1 5. 麻栗坡 银背藤 Argyreia marlipocnsis C. Y  189  植株一 部分, 2. 花冠 展幵, 3. 雌蕊及 萼片, 4. 柱头: Wu et S. H. Huang sp. nov. , 果枝 部分。 
678  云南 植物志  产云南 东南部 (西畴 ), 生 于海拔 1000 — 1300 米 路边。 分布于 贵州及 广西。 模 式标本 采 自贵州 (黄果 树)。 云南标 本花冠 较小, 长不足 3 厘米, 而贵 州标本 花几大 1 倍。 全株 药用, 驳骨, 止血, 生肌, 收敛, 清血 润肺, 止咳, 治 内伤。 6. 大叶 银背藤 图版 190,1一3 小 团叶、 羊角藤 (临沧 ), 猴子 烟袋花 ( 勐海) Argyreia wallichii Choisy (1833), et in DC. (1845)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 Gagnep. et Courch. in Lecte. (1915) ; 吴 征镒、 李锡文 (1965). Convolvulus erythrocarpus Wall. (1829), nom. nud. 木质 藤本, 茎圆 柱形, 幼枝密 被绒毛 ,老 枝被短 绒毛。 叶大, 卵形或 多为宽 心形, 长 10 — 25 厘米, 宽 (6 —) 8—15 (一 20) 厘米, 先端 锐尖, 基部 心形, 上面 无毛, 多皱纹 ,下面 密被黄 褐色 绒毛, 侧脉 10 — 15 对, 至边缘 弧形, 与中脉 在上面 下陷, 下面 突起; 叶柄长 5 — 10( — 13) 厘米, 被短 绒毛。 花序 腋生, 多 花密集 成头伏 花序, 直径达 2.5 — 7 厘米; 总花梗 极短, 最长达 2.5 厘米; 苞 片大, 外面 的长达 2.5 厘米或 更大, 卵状长 圆形, 宿存, 外 面被淡 黄褐色 绒毛, 内面的 很小, 通常 具脉; 萼片椭 圆状长 圆形, 长 12 毫米, 宽约 5 毫米, 外面 被淡黄 色长柔 毛; 花冠 管状漏 斗形, 长达 4 一 5 厘米, 外面 于瓣中 带上被 白色长 柔毛, 白色, 粉红色 ,稀紫 色, 冠檐近 全缘或 浅裂; 雄蕊 及花柱 内藏; 花 丝着生 于距花 冠基部 9 毫米处 ,长 22 毫米, 基 部 扩大, 密被长 柔毛; 花药长 圆形, 长 3.5 毫米; 子房无 毛, 花柱长 30 毫米, 柱头 2 头状。 果 圆 球形, 直径达 8 — 9 毫米, 红色。 云南 南部, 中南及 西南部 ,海拔 750 — 1460 米, 混交 林及灌 丛中。 四川 西南部 亦有。 分 布于 印度, 锡金及 缅甸, 泰国 北部。 根药用 ,治乳 腺炎。 7. 东京 银背藤 图版 190, 6—8 滇一 匹绸, 一匹绸 (云南 ), 牛 白藤、 个吉芸 (广西 ) Argyreia pierreana Bois (1906), (1907), deser. reimpr. ; Gagn. et Coureh. in Lecte. (1915), syn. excl. ; 吴 征镒, 李锡文 (1965). A. liliiflora C. Y. Wu, 云南热 带亚热 带植物 区系研 究报告 1 : 123(1965)* syn. nov. 木质 藤本, 茎及 分枝圆 柱形, 幼枝被 长柔毛 ,老 枝无毛 或被微 柔毛。 叶卵形 ,或 长卵圆 形, 长 10 — 20 厘米, 宽 8 — 12 厘米, 先端 锐尖, 基部大 多近圆 形至三 角形, 稀略呈 心形, 上 面无毛 ,下面 被白色 柔软的 绒毛; 侧脉 10 — 15 对, 至边缘 网结, 与中脉 在上面 下陷, 下面突 起; 叶柄长 5—12 厘米, 被黄色 长柔毛 ;花序 为密集 的头伏 花序, 宽 5 — 6 厘米, 具总梗 ,长 2—5 厘米; 苞片 形如总 苞伏, 大, 卵形, 钝或 锐尖, 长 35 毫米, 宽 20 — 28 毫米, 外面 被黄色 短柔毛 ,内面 红色, 内面苞 片很小 ;次级 总梗长 7 毫米, 粗壮, 花梗与 次级总 梗等长 ;萼片 5, 卵形, 钝, 玫红色 ,外面 被白色 短柔毛 ,外 萼片长 15 — 17 毫米, 宽 8 毫米, 内 萼片长 8 毫米, 宽 3 毫米; 花冠漏 斗状, 紫红 色或淡 红色, 长 5 — 6 厘米, 冠檐宽 3 — 4 厘米, 外面被 白色长 柔毛; 雄蕊 及花柱 内藏; 雄 蕊着生 于距花 冠基部 8 毫米处 ,花丝 丝状, 基部 具多数 乳突, 长 达 20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4 毫米; 子房 无毛, 2 室, 每室 2 胚珠, 花柱 基部具 关节, 长达 35 毫米; 柱头 2 头状。 浆果 球形, 红色, 直径 8 — 10 毫米, 为增大 的萼片 包围; 种子 4, 卵状三 角形, 直径 5 毫米。 
旋花科  679  产云南 东南部 (西畴 、广南 、麻 栗坡、 富宁) ,生 于海拔 (300) 600—1400 米 路边灌 丛中。 广西 亦有。 分 布越南 北部及 老挝。 模式 标本采 自越南 北部。 本种 与大叶 银背藤 Argyrda wallichii Choisy (1833) 极近, 但老 枝被微 柔毛, 总梗较 长 (2 — 5 厘米 ), 叶偏 于长卵 圆形, 基 部近圆 形至三 角形, 稀略呈 心形, 萼片卵 圆形, 锐尖而 不同。 藤、 叶 药用, 治跌打 损伤, 风湿 疼痛, 急慢 性支气 管炎, 崩漏, 内外 出血; 湿疹, 痈疮溃 烂, 乳 腺炎。 8. 单籽 银背藤 图版 190, 4—5 山牵牛 (勐海 ) Argyreia monosperma C. Y. Wu (1965)*. A. splendens auct. non (Roxb.) Sweet : Dunn (1911). 攀援 灌木, 枝 条近圆 柱形, 具 棱角, 节上稍 增粗, 幼枝 密被贴 生银色 丝状短 柔毛, 老枝 疏 被短柔 毛或近 无毛, 具纵向 绉紋, 褐色。 叶椭 圆形, 椭圆状 卵圆形 或宽卵 圆形, 长 6 — 17 厘米, 宽 3.5 — 12 厘米, 先端 锐尖, 基部 圆形至 截形, 上面 无毛, 下面 极密被 贴生银 色丝状 短 柔毛, 边缘全 缘或微 内卷, 侧脉 8 — 12 对, 与中脉 上面微 突起, 下面十 分突起 ;坚 纸质至 近 革质; 叶柄长 2.5 — 9.5 厘米, 密被贴 生银色 丝状短 柔毛, 自侧面 压扁, 腹面 具沟。 花序腋 生, 伞 房状, 总梗长 2.5 — 10.5 厘米, 压扁, 多少具 棱角, 密被贴 生银色 丝状短 柔毛; 苞片卵 圆形, 长达 2 — S. 3 厘米, 宽 0. 8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渐狭, 两面 密被贴 生银色 丝状短 柔毛; 花梗长 4 一 B 毫米, 具棱, 毛被同 总梗; 萼片宽 卵形至 楠圆形 ,近 等大, 花 吋长约 0.75 — 1.1 厘米, 宽约 0.5 — 0.9 厘米, 果吋 增大, 长 1.5 厘米, 宽 1 厘米, 先端近 锐尖, 外 面密被 贴生丝 状短 柔毛, 内面 无毛, 干吋黑 褐色; 花冠在 花开前 壶状漏 斗形, 紫色或 白色, 长约 2.5 — 3.5 厘米, 口 部宽约 2. 5 厘米, 冠檐 浅裂, 筒外面 于瓣中 带顶端 具贴生 丝状短 柔毛, 余部 无毛, 内面 无毛; 雄蕊 及花柱 内藏; 花丝 丝状, 长约 16 毫米, 在距花 冠基部 5 毫米处 着生, 基部扩 大且被 具腺疏 柔毛;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3. 5 毫米; 花盘 环状, 高 0.5 — 1.5 毫米; 子房 无毛; 花 柱丝状 ,柱头 2 头状; 浆果 肉质, 红紫色 ,椭 圆形, 长 1.5 — 1.7 厘米, 具 1 种子, 种子大 ,橢圆 形, 长约 1.2 厘米, 宽 0.9 厘米, 种皮紫 红色, 具 光泽, 坚硬。 产云南 南部及 东南部 (屛边 、勐海 ), 生 于海拔 1000 — 1500 米沟谷 林或疏 林中。 模式 标 本采自 屛边。 本种 外形极 似亮叶 银背藤 Argyreia splendens (Roxb.) Sweet 但 苞片远 较大, 卵 圆形, 渐尖, 花冠 开花前 壶状漏 斗形, 长约 2 . 5 — 3 . 5 厘米, 果序具 1 一 4 果, 萼片花 吋长约 0.75 厘 米, 卵圆 形至椭 圆形, 先端近 锐尖, 边缘不 具缘毛 ,浆果 肉质, 红 紫色, 椭 圆形, 长 1.5 — 1.7 厘米, 种子 1, 大。 9. 头花 银背藤 硬毛 白鹤藤 (海南 植物志 ), 毛藤花 (海南 ) Argyreia capitata (Vah.) Am. ex Choisy (1833), et in DC. (1845) ; Gagnep. et Courch. in Lect. (1915) ; Groff, Ding et Groff. (1924) ; Merr. (1927) ; Masam. (1943) ; Ooststr. (1943), (1953); Hoogl. (1952) ; 吴 征镒、 李锡文 (1965); 图鉴 (1974)*; 海南 植物志 (1974). 
680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90 1—3. 大叶 银背藤 Argyreia wallichii Choisy, 1. 花枝, 2. 花冠 展开, 3. 果; 4 一 5. 单籽 银背藤 Argyreia monosperma C. Y. Wu, 4. 花枝, 5. 花 冠展开 :6— 8. 东京 银背藤 Argyreia pierreana Bois, 6. 花冠 展开, 7. 苞片, 8. 雌蕊。 
旋花科  681  Convolvulus capitatus Vahl (1794) ; Ipomoea capitata (Vahl) Roem. et Schult. (1819), non Choisy (1845) ; Lettsomia strigosa Roxb. (1814), nom. nud., (1824), (1832)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 Co 漏 loulus strigosus Wall. (1829), nom. nud. ; Lettsomia capitata Miq. (1857) ; L. hirsutissima auct. non C. B. Clarke : Dunn (1911), quoad Henry 13444 ; Argyreia rufo-hirsuta Levi, in Rep. Sp. Nov. Fedde 9: 452 (1911). e descr. syn. nov. 攀援 灌木, 茎及 分枝圆 柱形, 长 10 — 15 米, 被 褐色或 黄色开 展的长 硬毛。 叶卵 形至圆 形, 稀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8 — 12 (— 15) 厘米, 宽 6 — 8 厘米, 先端 锐尖, 或渐尖 ,基部 心形, 两 面被 黄色长 硬毛, 侧脉 B — 15 对, 开展; 叶柄长 3 — 5 厘米 (或更 长), 被开 展的长 硬毛; 花序 头伏, 具总 花梗, 长 6 — 12 (— 15) 厘米, 被很 长的开 展的长 硬毛; 苞片总 苞状, 楠圆 形至狭 披 针形, 锐尖, 长 15 — 25 毫米, 宽 10 毫米, 外面被 褐色或 黄色长 硬毛, 宿存; 次级总 花梗长 15 毫米, 2—3 花; 萼片披 针形, 卵 状长圆 形至长 圆形, 渐尖, 外面 密被长 硬毛, 外 萼片长 15-17 毫米, 宽 5 — 6 毫米, 内 萼片长 10 — 12 亳米, 花冠漏 斗形, 长 4.5 — 5.5 厘米, 淡红色 至紫色 ,外 面被长 硬毛; 冠檐近 全缘或 浅裂, 外面 于瓣中 带被长 硬毛, 内面基 部着生 花丝之 间具 长毛; 雄蕊 及花柱 内藏; 雄 蕊着生 于距花 冠基部 8 毫米处 ;花丝 基部扩 大具腺 柔毛, 长 达 15 亳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3.5 毫米; 子房 无毛, 卵形, 钝, 2 室, 每室 2 胚珠。 花柱长 30 毫 米, 基部具 关节, 柱头 2 头状。 果球形 ,直径 8 毫米, 无毛, 橙 红色。 种子 4 或 更少, 卵状三 角形, 高 7 毫米, 种脐 明显, 肾形。 云南 广布于 南部, 海拔 125 — 155 (-2200) 米 的沟谷 密林, 疏 林或灌 丛中。 广 东及沿 海 岛屿、 广西、 贵州有 分布。 广布于 印度, 缅甸, 泰国, 老挝, 越南, 柬埔寨 ,南 至马来 半岛及 印度 尼西亚 (苏门 答腊, 爪哇 )。 10. 毛头 银背藤 Argyreia eriocephala C. Y. Wu (1965)*. 攀援 灌木, 幼枝密 被蜷曲 长柔毛 ,近圆 柱形, 淡 褐色, 老枝 具纵向 绉紋。 叶坚 纸质, 卵 圆形, 卵伏 圆形至 圆形, 长 8.5 — 15 厘米, 宽 6 — 12 厘米, 先端骤 锐尖, 基部截 形至浅 心形, 全缘, 上面 无毛而 平滑, 下 面密被 灰色至 淡黄色 丝状长 柔毛, 侧脉 10—12 对, 与中 脉上面 微 突起, 下 面显著 突起, 网脉 两面不 明显; 叶柄长 7 — 14 厘米, 自两侧 压扁, 密被蜷 曲长柔 毛。 花序 腋生, 密集 头伏, 长 4.5 厘米, 宽 4 一 6 厘米, 总 梗长达 1.5— 2.5(— 5) 厘米, 毛被同 叶柄。 苞片卵 圆形, 长 1.7 — 3 厘米, 宽 0.7 — 1.5 厘米, 先端 锐尖, 外面密 被蜷曲 长柔毛 ,内 面 无毛, 具 中脉; 次级总 梗极短 ,长 1 一 2 毫米; 花梗长 4 一 6 毫米, 被丝疏 柔毛; 萼片 褐色, 外面密 被丝长 柔毛, 内面 无毛, 橢圆状 长圆形 ,不 等大, 外萼 片长达 12 毫米, 宽 3 毫米, 内 萼片长 8 毫米, 宽 1.5 毫米; 花冠漏 斗状, 玫红色 ,长 4.2- ~4.5 厘米; 冠檐 浅裂; 冠筒 外面瓣 中带 被丝疏 柔毛, 余部 无毛, 内面 无毛; 雄蕊 及花柱 内藏; 花丝 丝状, 在距花 冠基部 6 毫米 处着生 ,长达 15 毫米, 基部扩 大及具 褐色腺 柔毛; 花药长 圆形, 长 3.5 毫米; 花盘 环伏, 高 0.5 毫米; 子房 无毛, 圆 锥形, 2 室, 4 胚珠; 花柱 丝状, 长 11 毫米, 基部具 1 关节, 柱头 2 头 状。 产云 南南部 (蒙自 ), 海拔 BOO 米, 林中或 草地。 模式标 本采自 蒙自攀 枝花。 本种 近大叶 银背藤 Argyreia wallichii Choisy, 但叶上 面无毛 而平滑 ,侧脉 10— 12 对, 
682  云南 植物志  上面微 突起, 苞片密 被蜷曲 长柔毛 ,萼片 狭长, 密 被丝长 柔毛而 不同。 11. 亮叶 银背藤 图版 191, 1—3 Argyreia splendens (Roxb.) Sweet (1826), (1830)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吴 征镒, 李锡文 (1965)*. Lettsomia splendens Koxb. (1814), nom. nud.; (1824), (1832) ; Wall. (1829) ; Convolvulus splendens Hornem. (1819) ; Ipomoea splendens (Roxb.) Sims in Curtis 's (1826)*. 攀援 灌木, 茎圆 柱形, 被 灰白色 绒毛, 或老枝 疏被白 毛至近 无毛。 叶卵伏 长圆形 ,或卵 状橢 圆形, 长 12— 19 厘米, 宽 5 — 10 厘米, 先端 锐尖, 基部圆 形或阔 楔形, 上面 无毛, 下面 密 被银色 绢毛, 全 缘或微 波状; 叶柄长 5 — 9.5 厘米, 被灰 白色短 绒毛, 具纵 条纹。 聚伞花 序腋生 ,总花 梗超过 叶柄, 长达 10.5—13.5 厘米, 多花; 苞片 卵形, 长约 5—6 毫米, 宽 3.5 毫 米, 外面密 被银色 绢毛; 萼片 5, 卵形, 钝, 长 7 毫米, 宽 5 毫米, 被银色 绢毛, 内萼片 稍小; 花冠管 状钟形 ,长约 4 一 5 厘米, 淡紫色 ,外面 于瓣中 带被银 色绢毛 ,冠檐 浅裂; 雄蕊 及花柱 内藏; 雄蕊 在距花 冠基部 8.5 毫米处 着生, 花丝 丝状, 基部扩 大及被 长柔毛 ,长 23 毫米; 花 药长 圆形, 长 4.5 毫米; 花盘 环状, 高 0.5 毫米; 子房 无毛; 花柱 丝状, 长 32.5 毫米, 基部具 1 关节, 柱头 2 头伏。 果圆 球形, 红色; 种子 4, 褐色, 卵伏三 角形, 长约 5 毫米, 种脐在 基部, 圆形。 产云 南西部 (泸水 ), 海拔 1000 — 1400 米, 杂木 林或灌 丛中。 分布 于印度 东北部 (喀西 山)。 12. 车里 银背藤 Argyreia cheliensis C. Y. Wu (1965)*. 攀援 灌木, 幼 枝密被 平伏淡 黄色微 柔毛, 具棱角 ,老枝 疏被微 柔毛, 具纵向 细条紋 ,节 上稍 增粗, 褐色。 叶坚 纸质, 狭卵 圆形, 长 7—10 厘米, 宽 3.5 — 4.5 厘米, 先端 锐尖, 基部圆 形, 上面 无毛, 下面密 被丝疏 柔毛, 边缘全 缘而微 内卷, 侧脉 10 — 13 对, 与 中脉上 面微突 出, 下 面十分 突出, 叶柄长 1.7 — 4 厘米, 密被淡 黄色微 柔毛, 自侧面 压扁。 花序 腋生, 伞房 状, 4 一 9 花; 总 花梗长 0.7 — 3(— 6.8) 厘米, 密 被丝质 平伏微 柔毛; 苞片宽 卵圆形 ,长约 5 毫 米, 宽约 4 毫米, 先端具 短尖头 ,外面 密被丝 质平伏 微柔毛 ,内面 无毛, 具中脉 ;次级 总梗长 3 毫米; 花梗长 2.5 毫米; 萼片在 花蕾吋 卵状长 圆形, 长 4.5 毫米, 宽约 2 毫米, 外面 密被丝 状微 柔毛, 内面 无毛, 褐色。 花冠漏 斗状, 白色, 长 4.8 厘米, 口部宽 2.5 厘米; 冠檐浅 裂,' 筒 外面瓣 中带疏 被白色 疏柔毛 ,余部 及内部 无毛; 雄蕊 及花柱 内藏; 花丝 丝伏, 长 16 毫米, 在 距花 冠基部 9.5 毫米处 着生, 基部扩 大及被 具腺疏 柔毛; 花药长 圆形, 长 4 毫米, 先端 锐尖; 花盘 环状, 花蕾 吋高约 0.5 毫米; 子房 无毛, 2 窒; 花柱 丝状。 产云 南南部 (景洪 ), 海拔 850 米, 灌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景洪。 近亮叶 银背藤 Argyreia splendens (Roxb.) Sweet 但叶狭 卵圆形 ,长 7 — 10 厘米, 宽 3.5 -4.5 厘米, 侧脉 10—13 对, 上面微 突出, 总梗长 0.7 — 3 厘米, 花 冠白色 为异。 13. 线叶 银背藤 图版 188, 4— 6 Argyreia (?) lineariloba C. Y. Wu (1965)*. 缠 绕草本 (?) ,长 3 — 4 米, 根肥大 而伸长 ,径约 1 厘米, 木质; 茎纤细 ,近圆 柱形, 褐色, 
旋花科  683  密 被糙伏 刚毛。 叶线形 ,长 9 一 13 厘米, 宽 7 — 10 毫米, 先端钝 或圆形 ,基部 渐狭, 全缘, 上 面 疏被, 下面密 被糙伏 刚毛, 中脉 两面微 突出, 侧脉 不显; 叶柄 长不及 1 厘米, 密被 糙伏刚 毛。 花单生 叶腋, 花梗长 1 一 2 厘米, 密被糙 伏刚毛 ;苞片 2 (— 3) 枚, 着生于 花梗中 部或以 上, 钻形, 长 5 — 6 毫米, 宽 1.5 — 3 毫米, 外面密 被糙伏 刚毛, 内面 无毛; 萼片 5, 卵 圆形, 近 等大, 长约 10 毫米, 宽 5 — 6 毫米, 先端 锐尖, 外面密 被糙伏 刚毛, 内面 无毛; 花冠管 状漏斗 形, 长 4 一 4.5 厘米, 淡红 紫色, 冠檐 浅裂, 筒外面 于瓣中 带上密 被糙伏 刚毛, 余部及 内面无 毛; 雄蕊 与花柱 内藏; 花丝 丝状, 距花冠 基部约 6 毫米处 着生, 长约 14 毫米, 基部略 扩大且 密被 具腺疏 柔毛;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4 毫米; 花盘 环状, 高 0.75 毫米; 子房 无毛, 2 室, 4 胚 珠; 花柱 丝状, 长 17 毫米; 柱头圆 球形, 2 浅裂。 产云 南中部 (楚雄 ), 海拔 1250 米, 草坡。 模式标 本采自 楚雄。 14. 细苞 银背藤 图版 191, 4—6 Argyreia roxburghii (Wall.) Arn. ex Choisy (1833), et in DC. (1845), syn. p. p. maj. excl.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 Gagnep. et Courch. in Lecte. (1915) ; 吴 征镒, 李锡文 (1965). Convolvulus roxburghii Wall. (1829), nom. nud. 14a. 细苞 银背藤 var. roxburghii 产 尼泊尔 (模式 产地) ,锡金 及印度 ,中国 不产。 14b. 叶苞 银背藤 var. ampla (Wall.)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Convolvulus amplus Wall. (1829), nom. nud. ; A. ampla (Wall.) Choisy (1833), et in DC. (1845). 攀援 灌木, 茎圆 柱形, 被长 柔毛。 叶大, 卵状 心形, 长 7 — 12 厘米, 宽 5.5 — 11 厘米, 先 端锐尖 ,基部 心形, 上面被 具瘤状 基部的 伏毛, 下 面密被 白色长 柔毛; 叶柄长 4.5 — 8 厘米, 被长 柔毛。 聚伞花 序疏松 而不规 则复合 ;总 花梗长 3 — 6.5 厘米; 外 侧苞片 1 或更多 ,叶状 具柄, 长约 20 毫米, 宽约 5 毫米, 渐尖; 外萼片 长圆状 披针形 ,长 9 毫米, 宽 4 毫米, 渐尖, 外面被 开展长 柔毛, 内萼片 较小, 倒卵状 长圆形 ,长 6 毫米, 宽 3.5 毫米, 钝, 无毛; 花 冠管状 漏斗形 ,深红 色至紫 红色, 长 4 厘米, 外面被 白色长 柔毛, 冠檐 浅裂; 雄蕊 及花柱 内藏, 雄蕊 在距花 冠基部 8 毫米处 着生, 花 丝长约 17 毫米, 基部 扩大, 被腺 柔毛; 花药长 圆形, 长 3.5 毫米; 花盘 环状, 高约 0.5 毫米; 子房 无毛, 花柱长 24 毫米, 柱头 头状, 2 浅裂。 果 球形, 直 径约 10 毫米, 紫色; 种子 4, 暗 棕色, 卵伏三 角形, 种脐 圆形。 产 云南南 部及西 南部, 海拔 750 — 1300 米 (一 1800 米) 疏 林或灌 丛中。 分布尼 泊尔, 锡金及 印度。 本变种 与产泰 国北部 (清迈 ) 的 var. siamica Craib. (1911) 不同在 于叶大 ,而 最后疏 被毛 (上面 为具瘤 状基部 的伏毛 ), 聚 伞花序 疏松而 不规则 复合, 外萼 片非远 较大, 顶端亦 不 圆钝。 is. 聚花 白鹤藤 Argyreia osyrensis (Roth.) Choisy in DC. (1845) ; Merr. et Chun (1935), syn. 
684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91 1 一 3. 亮叶 银背藤 Argyreia splendens (Roxb.) Sweet, 1. 植株一 部分, 2. 花冠 展开, 3. 雌蕊 及萼片 展开; 4 一 6. 细苞 银背藤 Argyreia roxburghii (Wall.) Arn. ex. Choisy var. ampla (Wall.) C. B. Clarke, 4. 植株一 部分, 5. 花冠 展开, 6. 雌蕊 及萼片 展开。 
旋花科  685  p. p. excl. ; Masam. (1934) ; Ooststr. (1952), (1953) ; 吴 征鎰, 李锡文 (1965). Ipomoea osyrensis Roth. (1821) ; Lettsomia aggregata Roxb. var. osyrensis (Roth.)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 A. aggregata (Roxb.) Choisy var. osyrensis (Roth.) Gagnep. et Courch. in Lecte. (1915). 15a. 聚花 白鹤藤 var. osyrensis 我国 海南南 部产, 分布于 印度, 斯里 兰卡, 缅甸 (阿瓦 ,丹 那沙村 ), 泰国, 越南, 老挝, 南 至印度 尼西亚 (北苏 门答腊 )。 云南 不产。 15b. 灰 毛聚花 S 鹤藤 红心果 (景洪 ), 猪叶菜 (河口 ), 合包叶 (思茅 ) var. cinerea Hand.-Mazz. (1938). Lettsomia bella auct. non C. B. Clarke : Dunn (1911) ; A. aggregata (Roxb.) Choisy var. osyrensis Gagnep. et Courch. (1915), p. p., quoad pi. ynnnan. 攀援 灌木, 茎圆 柱形, 密被灰 白色短 柔毛。 叶卵 形或阔 卵形, 长 6 — 12 厘米, 宽 3.5 — 11 厘米, 先端 锐尖, 基部 心形, 上面 密被具 瘤状基 部的俯 伏灰长 柔毛, 下面 极密被 卷曲的 灰柔毛 ,侧脉 11 一 14 对, 下面稍 突起; 叶柄长 3 — 7.5 厘米, 密被灰 色卷曲 柔毛, 具槽。 总花 梗长 (1 一) 2-3.5 厘米, 密被灰 色卷曲 柔毛; 花密集 于梗末 端呈头 状花序 ,花 柄很短 或缺; 苞片阔 倒卵形 至匙形 ,钝, 长约 8 — 12 毫米, 外面 密被灰 色卷曲 柔毛, 内面 无毛; 2 个外萼 片长 圆形, 钝, 长约 11 一 12 毫米, 第三 个长约 7 毫米, 2 个内萼 片长约 6 毫米, 外面 均密被 灰白色 柔毛, 内面 无毛, 花 冠管状 钟形, 长约 1.5 — 2 厘米, 深 5 裂, 粉红 色至紫 红色; 管长 10 — I 2 毫米, 无毛, 裂片狭 卵状三 角形, 长 5— 8 毫米, 瓣中带 密被白 色柔毛 ;雄蕊 及花柱 伸出, 花 丝着生 于距花 冠基部 7 毫 米处, 长约 15 毫米, 向 基部约 1 半扩大 且密被 腺疏柔 毛,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3.5 — 4 毫米; 花盘 环状, 高约 1.5 毫米; 子房 无毛, 2 室; 花 柱长约 20 毫米, 柱头 头状, 2 浅裂。 果球形 ,包 以增大 而内面 红色的 萼片, 直径约 6 — 8 毫米, 红色, 种子 2—1。 云南 南部普 遍分布 (景 洪、 勐腊、 思茅、 金平、 绿春、 元江、 元阳、 屛边、 河口、 双江、 镇康、 盈江、 遮放至 峨山等 地)。 海拔 220— 1600 米, 疏林及 灌丛中 ,广西 西南部 亦有。 模 式标本 采自 元江。 本 变种与 模式不 同在于 叶上面 密被具 瘤伏基 部的俯 伏灰长 柔毛, 下面 极密被 卷曲的 灰 柔毛。 根叶可 药用, 治子宫 脱垂, 脱肛, 喘咳。 16. 黄伞 白鹤藤 Argyreia fulvo-cymosa C. Y. Wu (1965)*. 16a. 黄伞 白鹤藤 var. fulvo-cymosa 攀援 灌木, 幼枝圆 柱形, 极密 被污黄 色毡状 绒毛。 叶坚 纸质, 宽卵圆 形至近 圆形, 长 12—15 厘米, 宽 10 — 15 厘米, 先端骤 锐尖, 基部浅 心形, 上面 密被具 瘤状基 部的微 硬毛, 微绉, 下面极 密被污 黄色毡 状绒毛 ,侧脉 I 2 — I 4 对, 与中 脉上面 凹陷, 下面 突出, 三 次脉近 
686  云南 植物志  于水平 ,上面 下陷, 下面稍 突出, 网脉上 面下陷 ,下面 不显; 叶柄长 5 — 9 厘米, 腹凹 背凸, 极 密 被污黄 色毡状 绒毛。 花序 腋生, 为平顶 状聚伞 花序, 多花 (约 40 朵); 总梗 极密被 污黄色 毡状 绒毛, 具棱角 ,初级 总梗长 2.5—3.5 厘米, 次级、 三级 及四级 者长约 1 厘米; 花梗长 5 毫米, 毛被同 总梗; 萼片宽 卵圆形 ,长约 5 毫米, 宽约 4 毫米, 先端 圆形, 外面 极密被 污黄色 毡伏 绒毛, 内面 无毛呈 褐色, 外萼片 稍大; 花冠漏 斗形, 白色, 长约 20 毫米, 5 深裂 几达中 部, 外面在 瓣中带 上部密 被污黄 色丝状 疏柔毛 ,余部 无毛, 内面 无毛; 雄蕊及 花柱稍 超出花 冠; 花丝 丝状, 基 部稍扩 大且被 污黄色 具腺疏 柔毛。 花盘 环状, 高约 1 毫米; 子房 无毛, 长 约 1.5 毫米。 浆果圆 卵珠形 ,被 增大的 花萼所 包被; 种子 4, 圆 卵状三 棱形, 黑色, 平滑, 无 毛, 腹面 具近基 生圆形 下陷的 疤痕。 产云南 南部, 海拔 740 — 940 米, 草 坡或竹 林下。 广西 西南部 亦有。 模 式标本 采自屏 边 一区独 鸡寨。 16b. 少 花黄伞 白鹤藤 var. pauciflora C. Y. Wu (1965)*. 与前者 区别在 于花序 花较少 (约 9 一 15 朵), 带紫 红色, 叶 上面近 平滑。 产 云南西 双版纳 (勐腊 ), 海拔 980 米,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勐腊。 251a. 冤 丝子科 Cuscutaceae 寄生 草本, 无根, 全体不 被毛。 茎 缠绕, 细长, 线形, 黄色或 红色, 不为 绿色, 借 助吸器 固着 寄主。 无叶, 或退化 成小的 鱗片。 花小, 白色或 淡红色 ,无 梗或有 短梗, 成总状 、穗伏 或 簇生成 头伏的 花序; 苞片小 或无; 花 5 — 4 出数; 萼 片近于 相等, 基部或 多或少 连合; 花冠 管伏、 壶状、 球形或 钟伏, 在花 冠管内 面基部 雄蕊之 下具有 边缘分 裂或流 苏状的 鱗片; 雄蕊 着生于 花冠喉 部或花 冠裂片 之间, 通 常稍微 伸出, 具短的 花丝及 内向的 花药; 花粉 粒椭圆 形, 无刺; 子房 上位, 完全 的或不 完全的 2 室, 每室 2 胚珠, 花柱 2 , 完全分 离或多 少连合 ,柱 头 球形或 伸长。 蒴果 球形或 卵形, 有吋稍 肉质, 周裂或 不规则 破裂。 种子 1 一 4 , 无毛, 胚 在肉质 的胚乳 之中, 线状, 成圆 盘形弯 曲或螺 旋伏, 无子叶 或稀具 细小的 鳞片状 遗痕。 1 属约 170 种, 广泛分 布于全 世界暖 温带, 主产 美洲。 我国 记载有 10 种, 南北 均产。 云南有 5 种。 有 不少作 者把本 科归于 旋花科 作为菟 丝子亚 科或仅 作一属 Cuscuta, 按 哈钦松 (J. Hutchinson) (195 9 ) 的系统 ,独 立成一 个科, 与 花葸科 (Polemoniaceae), 田 基麻科 (Hydro phyllaceae) 同置于 花惠目 (Polemoniales). 菟 丝子属 Cuscuta 参 见科的 记述。 
菟 丝子科  687  分种 检索表 1 (6) 花柱 2; 花 通常簇 生成小 伞形或 小团伞 花序; 茎纤细 ,毛 发状。 2 (5〗 柱头 球状或 头状, 不伸长 (1. 线 茎亚厲 Subgemw Grammica) 3 (4) 雄 蕊着生 于花冠 裂片湾 缺处; 蒴果仅 下半部 被宿存 花冠所 包围, 成熟 吋不规 则开裂 1. 南方 菟丝子 C. au.trali. 4 (3) 雄蕊着 生于花 冠裂片 湾缺微 下处; 蒴果全 为宿存 的花冠 所包围 ,成 熟吋整 齐周裂 2, 宽丝子 C. chinensii 5 (2) 柱头 伸长, 圆柱状 、棒 状或短 圆锥状 (3. 欧菟丝 子亚属 Subgemw Cu.cuta) 5. 欧洲 菟丝子 C. europaea 6(1) 花柱 单一; 总状 或圆锥 花序; 茎 较粗似 细绳。 通常寄 生于木 本植物 (2. 单 柱亚属 Subgenu* Mono- 7 (8) 花 较小, 花冠长 3 — 5 毫米; 无花梗 ;花柱 比柱头 长得多 3 . 金灯藤 C. japonica 8 (7) 花 较大, 花冠长 5 — 9 毫米; 有短 花梗, 花柱 极短有 吋近无 4. 大花 菟丝子 C. reflexa 1. 南方 菟丝孑 女萝 (广东 、江苏 ), 金 线藤、 飞扬藤 (广东 ), 欧洲 菟丝子 (图鉴 ) Cuscuta australis R. Br. (1810) ; Choisy in DC. (1845) ; Yuneker (1932) ; Ooststr. (1938), (1953) ; A. H. ByTKOB (1953); 图鉴 (1974)*. C. obtusiflora H. B. K. var. australis Engelm. (1859) ; C. hygrophilae Pears. (1901)* ; Gagnep. in Lecte. (1915) ; C. kawakamii Hayata (1915); C. chinensis auct. non Lam. : Liou et Ling (1931), p. p. 一年 生寄生 草本。 茎缠绕 ,金 黄色, 纤细, 直径 1 毫米 左右, 无叶。 花序 侧生, 少 花或多 花 簇生成 小伞形 或团伞 花序, 近于 无总花 序梗; 苞片 及小苞 片小鳞 片状; 花梗长 1 一 2.5 毫 米, 稍粗壮 ;花萼 杯状, 基部 连合, 裂片 3 — 4 一 5, 长圆 形或近 圆形, 通常不 等大, 长 0.8 — 1.8 毫米, 顶 端圆; 花 冠乳白 色或淡 黄色, 杯状, 长约 2 亳米, 裂片卵 形或长 圆形, 顶端圆 ,约与 花 冠管近 等长, 直立, 宿存; 雄蕊着 生于花 冠裂片 湾缺处 ,比花 冠裂片 稍短; 鳞 片小, 边缘短 流 苏状; 子房扁 球形, 花柱 2, 等长或 稍不等 ,柱头 球形。 蒴果扁 球形, 直径 3 — 4 毫米, 下半 部为宿 存花冠 所包, 成熟吋 不规则 开裂, 不为 周裂。 通常有 4 种子, 淡 褐色, 卵形, 长约 1.5 毫米, 表面 粗糙。 产昆明 西山, 海拔 2000 米。 云南新 记录。 我国 新疆、 甘肃、 宁夏、 陕西、 吉林、 辽宁、 河 北、 山东、 江苏、 安徽、 湖北、 湖南、 江西、 浙江、 福建、 广东、 台湾 等省区 均有, 寄生于 田边、 路 旁的 豆科、 菊科 蒿子、 亚麻、 牡荆 等草本 或小灌 木上, 海拔 50 — 2000 米。 分布 亚洲的 中部, 南部, 东部, 向南 经马来 西亚, 印度 尼西亚 以至大 洋洲。 种子 药用, 同菟 丝子。 2. 菟丝子 (植 物名实 图考) 图版 192, 4-7 黄藤草 (云 南文山 ), 无娘藤 (川、 滇、 黔), 没娘藤 (川、 黔), 无根藤 (川、 黔、 滇、 赣、 藏), 豆寄生 (苏及 北方诸 省), 黄丝 (北 方诸省 ), 龙须子 (辽 ), 无根草 (苏、 晋、 豫), 豆阎王 (豫 ), 山麻子 (冀 ), 金丝藤 (晋、 赣), 没爷藤 、没 叶藤、 鸡血藤 、黄 丝藤、 无叶藤 (江西 )," 朱匣 琼瓦" 
688  云南 植物志  (藏语 ) Cuscuta chinensis Lam. (1786) ; Choisy in DC. (1845) ; Engelm. (1859) ; House (1872) ; Debeaux. (1877) ; Franch. (1880), (1884) ; C. B. Clarke in Hook, f . (1883) ; Hemsl. (1890) ; Dunn et Tusch. (1912) ; Gagnep. in Lecte. (1915), syn. sub C. hygro- philae Pears. ; Liou et Ling (1931)* p. p.; Yuncker (1932) ; Hand.-Mazz. (1936) ; Kitagawa (1939) ; A. 3. ByTKOB (1953); 图鉴 (1974)*. 一年 生寄生 草本。 茎 缠绕, 黄色, 纤细, 直径约 1 毫米, 无叶。 花序 侧生, 少花 或多花 簇 生成小 伞形或 小头状 花序, 近于 无总花 序梗; 苞片 及小苞 片小, 鳞 片状; 花梗稍 粗壮, 长 仅 1 毫米许 ;花萼 杯状, 中 部以下 连合, 裂片三 角伏, 长约 1.5 毫米, 顶 端钝; 花冠 白色, 壶 形, 长约 3 毫米, 裂片 三角状 卵形, 顶端锐 尖或钝 ,向外 反折, 宿存; 雄 蕊着生 于花冠 裂片凹 缺微 下处; 鳞片长 圆形, 边 缘长流 苏状; 子房近 球形, 花柱 2, 等长 或稍不 等长, 柱头 球形。 蒴果 球形, 直径约 3 亳米, 几 乎全为 宿存的 花冠所 包围, 成熟吋 整齐的 周裂。 种子 2 — 4, 淡褐色 ,卵形 ,长约 1 毫米, 表面 粗糙。 产 德钦、 巧家, 海拔 810 — 3000 米的 路边或 田边, 通常 寄生于 豆科、 菊 科蒿属 等植物 上。 我国 从北到 南大部 分省区 均有。 分布 伊朗, 阿富汗 向东至 日本, 朝鲜, 南 至斯里 兰卡, 马达加 斯加, 澳大 利亚。 种子 药用, 功能补 肝肾, 益精 壮阳, 止泻。 3. 金灯藤 (植 物名实 图考) 图版 192, 8—11 日本 菟丝子 (中国 经济植 物志) ,大 菟丝子 (东北 、江西 ), 菟丝子 (广西 、贵州 、四川 、湖 北), 无娘藤 (贵川 、湖北 、云南 ), 金灯笼 (四川 、贵州 ), 无根藤 、飞 来藤、 无 根草、 山 老虎、 卷 宁藤、 横藤、 金丝藤 、狐 狸藤、 狗嫩藤 、无 头藤、 鬼际 (浙江 ), 没娘藤 、红 无根藤 (广西 ), 飞来 花 (云南 ) Cuscuta japonica Choisy (1854); Engelm. (1859) ; Benth. (1861) ; Hemsl. (1890) ; Dunn et Tutch. (1912) ; Liou et Ling (1931)*; Hand.-Mazz. (1937) ; Kitagawa (1939); A. H. ByTKOB (1953); 图鉴 (1974)*. 一 年生寄 生缠绕 草本, 茎较 粗壮, 肉质, 直径 1 一 2 毫米, 黄色, 常 带紫红 色瘤状 斑点, 无毛, 多 分枝, 无叶。 花无 柄或几 无柄形 成穗状 花序, 长达 3 厘米, 基部常 多分枝 ;苞 片及小 苞片鳞 片状, 卵 圆形, 长约 2 毫米, 顶 端尖, 全缘, 沿背部 增厚, 花萼 碗状, 肉质, 长约 2 毫 米, 5 裂几达 基部, 裂 片卵圆 形或近 圆形, 相 等或不 相等, 顶端尖 ,背 面常有 紫红色 瘤状突 起; 花冠 钟状, 淡红 色或绿 白色, 长约 3 — 5 毫米, 顶端 5 浅裂,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钝, 直立或 稍反折 ,短于 花冠筒 2 — 2.5 倍; 雄蕊 5, 着生于 花冠喉 部裂片 之间, 花药卵 圆形, 黄色, 花丝 无或 几无; 鳞片 5, 长 圆形, 边缘流 苏状, 着生于 花冠筒 基部, 伸长至 花冠筒 中部或 中部以 上; 子房 球状, 平滑, 无毛, 2 室, 花柱 细长, 合生为 1, 与子房 等长或 稍长, 柱 头球状 2 裂。 蒴果卵 圆形, 长约 5 毫米, 近基部 盖裂, 种子 1 一 2 个, 光滑, 褐色, 长约 2—2.5 毫米, 花期 8 月, 果期 9 月。 分布云 南大部 分地区 (丽 江、 德钦、 禄劝、 文山、 西畴、 广南、 昆明等 地), 寄生于 草本或 灌 木上。 我国南 北各省 均产。 越南, 朝鲜, 日本, 苏 联也有 分布。 4. 大花菟 丝子 图版 192,12—15 
菟 丝子科  689  图 版 192 1—3. 欧洲 菟丝子 Cuscuta europaea L" 1. 花序, 2. 雌蕊 ,3. 花冠 展开: 4— 7. 菟丝子 Cuscuta chinensis Lam.,4 花序, 5. 花冠 展幵, 6. 雌蕊, 7. 果: 8— 11, 金灯藤 Cuscuta. japonica Choisy, 8. 花序, 9. 花冠 展开, '0- 雌蕊, 11. 果 :12— 15. 大花 菟丝子 Cuscuta reflexa Roxb., 12. 花序, 13. 花 冠展开 , 14. 雌蕊, 15. 果。 
690  云南 植物志  红 无娘藤 (红河 ), 无 娘藤、 无根花 (思茅 ), 黄藤草 (保山 ), 金丝藤 (广西 ), 云南 菟丝子 (图鉴 ) Cuscuta reflexa Roxb. (1798)*, (1824), (1832) ; Choisy (1833), et in DC. (1845) ; Engelm. (1859)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 Diels (1912) ; Yuncker (1932) ; Ooststr. (1938), (1953); 图鉴 (1974)* C. reflexa Roxb. var. grandiflora Engelm. (1859). 4su 大花 菟丝子 var. reflexa 寄生 草本, 茎缠绕 ,黄 色或黄 绿色, 较粗壮 ,直 径可达 2( — 3) 毫米, 无叶, 有褐 色斑。 花 序侧生 ,少花 或多花 着生成 总伏或 复总状 ,长 1.5 — 3 厘米, 基部常 分枝, 无总 花梗; 苞片及 小苞片 均小, 鳞 片状; 花梗长 2 — 4 毫米, 连同花 序轴均 具褐色 斑点或 小瘤; 花萼 杯伏, 基部 连合, 裂片 5, 近相等 ,宽 卵形, 长 2 — 2.5 毫米, 顶 端圆, 背面有 少数褐 色瘤突 ;花冠 白色或 乳 黄色, 芳香, 筒状, 长 5 — 9 毫米, 裂片 三角状 卵形, 约 为花冠 管长的 1/3, 通 常向外 反折, 或有吋 直立, 早落; 雄 蕊着生 于花冠 喉部, 花丝比 花药短 得多, 花药长 卵形; 鳞片长 圆形, 长 达花冠 管中部 ,边 缘短而 密的流 梳状; 子房 卵状圆 锥形, 花柱 1, 极短, 柱头 2, 舌状长 卵形。 蒴果 圆锥状 球形, 成 熟吋近 方形, 顶 端钝, 直径达 1 厘米, 果皮稍 肉质。 种子长 圆形, 长约 4 毫米, 黑 褐色。 产 贡山、 丽江、 泸水、 盈江、 腾冲、 保山、 邓川、 凤庆、 景东、 勐海 (勐宋 )、 元江、 红河、 蒙 自、 屛边、 砚山 等地, 海拔 9 00 — WOO 米, 常见寄 生于路 旁或沟 边的灌 木丛。 西藏 也有。 分 布阿 富汗, 巴基 斯坦, 经印度 北部, 泰国, 斯 里兰卡 至马来 西亚。 "红河 中草药 "504 页所载 红无娘 藤," 西藏 常用中 草药" 图 385 大花菟 丝子, 都 定名为 C. japonica Choisy, 按两本 书的图 所示, 看来是 本种的 误订。 4b. 短柱头 菟丝子 var. anguina (Edge worth)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C. anguina Edgeworth (1851) ; C. reflexa Roxb. var. brachystigma Engelm. (1859) ; Diels (1912) ; Hand.-Mazz. (1936) ; C. reflexa anguina (Edgeworth) Yuncker (1932). 花较小 (约长 6 毫米 ), 花冠裂 片相当 于花冠 管长的 VI 或 V 2 ; 花药 较短, 无花丝 ,着 生 于花冠 裂片湾 缺处; 柱头短 ,圆 锥状, 近于 无柄, 直立。 产 大理。 分布印 度东部 至毛里 求斯。 云南标 本的花 冠大小 、柱头 长短等 变异, 常有介 于大花 菟丝子 C. reflexa 之间。 5. 欧洲 菟丝子 图版 1 92 ,1 一 3 金灯藤 (四川 ), 苜蓿 菟丝子 (新疆 ), 大 菟丝子 (中 国北 部植物 图志, 图鉴) Cuscuta europaea L. (1753), (1762) ; Engelm. (1859) ; C. B. Clarke (1883); Yuncker (1932) ; Kitagawa (1939) ; A. H. ByTKOB (1953) ; Collett (1971) ; 图鉴 (1974)*. C. major Bauh. ex Choisy in DC. (1845) ; Liou et Ling (1931) ; C. chinensis auct. non Lam. : Hand.-Mazz. (1936), p.p., quoad n° 7744. 一年 生寄生 草本。 茎缠绕 ,带黄 色或带 红色, 纤细, 毛发状 ,直径 不超过 1 毫米, 无叶。 花序 侧生, 少 花或多 花密集 成团伞 花序, 花梗长 1.5 毫米或 更短; 花萼 杯状, 中部 以下连 
紫葳科  691  合, 裂片 4 一 5, 有吋不 等大, 三角伏 卵形, 长 1.5 亳米; 花冠淡 红色, 壶形, 长 2 .5 — 3 毫米, 裂片 4 一 5, 三角伏 卵形, 通常向 外反折 ,宿存 ;雄 蕊着生 于花冠 湾缺微 下处, 花药卵 圆形或 长圆形 ,比花 丝短; 鱗片小 ,倒 卵形, 着生花 冠基部 之上花 丝之下 ,顶端 2 裂或 全缘, 边缘流 苏少; 子房近 球形, 花柱 2, 花柱基 锥尖伏 ,柱头 棒状, 下弯或 叉开, 与 花柱近 等长, 花柱和 柱 头短于 子房。 蒴果近 球形, 直径约 3 毫米, 上部覆 以凋存 的花冠 ,成熟 吋整齐 周裂。 种 子通常 4 枚, 淡褐色 ,楠 圆形, 长约 1 毫米, 表面 粗糙。 产 中甸、 德钦, 生海拔 3000 — 3 4 00 米的 草坡或 林中。 云南新 记录。 我国 新疆、 青海、 甘肃、 西藏、 内蒙、 黑 龙江、 陕西、 山西、 河北、 四 川等省 也有。 分布全 欧洲, 北部非 洲和西 亚, 美洲 偶见。 257. 紫 蔵禾斗 Bignoniaceae, non conserv. 乔木 ,灌木 ,常有 老茎生 花现象 ,藤 本极稀 为草本 ,常 有卷 须或气 生根。 叶两两 对生稀 为 互生, 或有吋 轮生, 单叶或 多半为 1 一 3 回羽状 复叶, 顶生 小叶有 吋成卷 须状, 叶 柄基部 或脉 腋吋有 腺体, 无 托叶。 花两性 ,通 常大而 美丽, 常二 唇形, 组 成顶生 或腋生 (稀 老茎着 生) 的单歧 总状花 序或两 歧聚伞 状圆锥 花序, 具苞 片及小 苞片; 花萼 钟形或 管状, 或一边 开裂 成佛焰 苞伏, 全缘或 2 — 5 裂; 花冠 钟状、 漏斗状 或管状 , 5 裂, 裂片覆 瓦状; 完全雄 蕊 2 — 4 枚, 2 强、 两两 成对, 或 3 枚 退化, 或第 5 枚退化 ,均着 生于花 冠管上 ,与 花冠裂 片 互生; 花药 2 室, 药室 极叉开 而一上 一下, 常两两 粘合或 分离, 花 盘下位 杯状或 环状; 子 房上位 ,二 心皮, 1 一 2 室, 常 2 室 具中轴 胎座, 有吋一 室而有 多数直 立倒生 胚珠着 生于二 裂侧膜 胎座上 ;花柱 细长, 丝状, 柱头 2 浅裂; 雄蕊及 花柱内 藏或伸 出花冠 管外; 蒴 果通常 2 裂, 室 间开裂 或室背 开裂, 细长圆 柱形或 阔楠圆 形扁平 ,通常 下垂, 有 吋长达 数尺, 稀肉 质不裂 ;种子 在蒴果 中通常 扁平, 极多, 常有膜 质翅或 束毛; 无 胚乳。 约 120 属, 650 种, 广泛分 布于热 带亚热 带地区 ,少 数延至 温带, 但欧 洲及新 西兰不 产。 我国有 14 属, 约 60 余种。 云南产 13 属、 36 种, 5 变种、 1 变型, 较常 见栽培 种类有 6 种 分属于 6 属。 本科 大多数 种类花 均大而 美丽, 色彩 鲜艳, 可栽培 供观赏 之用; 少 数种类 树皮, 根部 或种 子可作 药用; 一 些种类 为优良 木材。 本科新 增加的 属有翅 叶木属 Pauldopia van Steenis (1969); 从玄 参科移 入的属 有泡桐 属 Paulownia Sieb. et Zucc. 及岩 梧桐属 Wightia Wall. 两 个属; 从 国外引 种栽培 的属有 炮 仗花属 Pyrostegia Presl, 黄 钟花属 Stenolobium D. Don, 硬骨 凌霄属 Tecomaria Spach, 蓝 花楹属 Jacaranda Juss., 腊 肠树属 Kigclia 等 6 个属。 分属 检索表 1 (12) 蒴果室 间开裂 ;子 房完全 2 室 (Tribu* 1. Bignonieae;. 2(9) 羽状 复叶。 3(6) 一回羽 状复叶 ,高 大藤本 c 
692  云南 植物志  4(5 ) 小叶 2 — 3 枚, 其 中一枚 有吋变 为线形 3 裂的 卷须; 蒴果 长线形 1. 炮 仗花属 Pyrortegia 5(4) 小叶 3 — 5 枚, 无 卷须; 蒴 果长椭 圆形, 扁平 2. 照 夜白属 Nyctocaloi 6(3) 2 — 3 回羽状 复叶; 小 乔木。 7(8) 顶生 聚伞状 大圆锥 花序; 花白色 ;花萼 很小; 花 冠管极 细长; 蒴果线 形细长 3. 老鸦烟 筒花属 Millingtonia 8(7) 顶 生总状 花序; 花大, 紫 红色; 花萼大 ;蒴 果长披 针形, 巨大、 扁平, 长达 1 米 • 4. 千 张纸属 Oroxylum 9(2 ) 单叶 10(11) 花萼 肉质、 钟形; 雄 蕊及花 柱内藏 S. 泡桐厲 Paulowni. 11(10) 花萼 纸质、 钟形; 雄蕊 及花柱 明显伸 出花冠 管外; 全花 序密被 极细锈 色柔毛 6. 岩 梧桐属 Wightia 12( 1 ) 蒴果室 背开裂 ;子 房完全 2 室 (Tribu* 2. Tecomeae) 13(14) 单叶; 完 全雄蕊 2; 种 子两端 有束毛 7. 梓 B Catalpa 14(13) 羽状 复叶; 完 全雄蕊 4; 种子具 透明膜 质翅。 15(26) 花萼 钟形。 16(25) 乔木或 灌木。 17(20) 小 灌木; 1 回羽状 复叶。 18(19) 花纯 黄色, 由总状 花序组 成顶生 的圆锥 花序; 雄蕊 及花柱 内藏; 小叶 边缘被 粗锯齿 8_黄 钟花属 Stenolobium 19(18) 花金黄 色至橙 红色, 顶 生总状 花序, 雄 蕊及花 柱明显 伸出花 冠外; 小叶边 缘上半 部具圆 钝齿… 9, 硬骨 凌霄属 Tecomaria 20(17) 直立 乔木或 灌木; 1 一 2 回羽状 复叶。 21(22) 叶轴具 狭翅; 蒴果, 隔膜 膜质, 极薄; 种子扁 圆形, 厚 而无翅 10. 翅 叶木属 Pauldopia 22(21) 叶 轴完全 无翅; 蒴果。 23(24) 隔膜圆 柱形, 种子完 全陷入 隔膜中 ,种 子脱离 后有下 陷的穴 …… 11. 羽 叶楸属 Storeospermum 24(23) 隔膜扁 圆柱形 ,种子 微凹入 隔膜中 12. 菜 S 树属 Radermachera 25(16) 藤本或 草本。 26(27) 藤本、 植株无 卷须, 以 气生根 攀援; 奇数一 回羽状 复叶; 花大, 鲜 红色带 橙色, 雄 蕊内藏 13. 難 JS Campri. 27(26) 一 年生至 多年生 草本, 植株 具茎或 无茎; 叶互生 、单 叶或羽 状分裂 …… 14. 角萬属 Incar^llea 28(15) 花 萼佛焰 苞状, 沿一边 开裂。 29(30) 奇数一 回羽状 复叶; 顶生总 状花序 ,不着 生于老 幹上; 蒴果 宽大, 长 柱形, 扁平, 外 面密被 灰黄色 长棉毛 1S. 猫 尾树属 Dolichandrone 30(29) 3 数二 回羽状 复叶; 短总状 花序着 生于老 幹上, 花橙 黄色; 蒴果 线形、 细长 ",火 烧花属 Mayodendron 1. 炮 仗花属 Pyrostegia Presl 高大 藤本。 叶对生 ,小叶 2 — 3 枚, 顶 生一枚 有吋变 为线形 3 裂的 卷须。 顶生 圆锥花 序, 多花; 花萼 钟形或 管形, 平截或 5 齿; 花冠管 管状漏 斗形, 微弯, 花冠 裂片长 圆形, 芽 吋镊合 状排列 ,花期 反折, 边缘被 明显的 白色极 细柔毛 ;雄蕊 4, 2 强, 花药 伸出, 药 室长期 
紫葳科  693  近 平行, 花盘 环状, 厚; 子房 上位, 线形, 胚珠 多数, 在每 个胎座 上排成 二列或 1 一 3 列。 蒴 果长 线形, 室间 开裂, 隔膜 平行, 扁平, 边缘有 吋增厚 ,裂瓣 扁平, 薄或 稍厚, 革质, 光 滑有纵 肋; 种 子在隔 膜边缘 1—2 列, 具翅, 向下 覆瓦状 排列。 5 种产 热带南 美洲。 1 种在云 南西双 版纳至 滇中吋 有栽培 ,广州 也有。 1. 炮仗花 (广 州植 物志, 海南植 物志) 黄鳝藤 (新平 ) Pyrostegia venusla (Ker) Miers (1863). Bignonia venusta Ker (1818); Pyrostegia ignea Presl (1844). 藤本; 有线状 3 裂的 卷须。 叶 对生, 小叶 2—3 枚, 卵 圆形, 顶端突 渐尖, 基部近 圆形,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3 — 5 厘米, 上 下两面 近光滑 无毛, 下面有 极细小 分散的 腺穴; 全缘; 叶轴 长约 2 厘米, 小 叶柄长 5 — 20 毫米。 花橙 红色, 长 6 — 7 厘米, 着生于 小侧枝 的顶端 ,组成 顶生 的圆锥 花序; 花萼 钟形, 5 小齿; 花冠管 管状, 内面中 部有一 毛环, 基部 收縮, 花 冠裂片 5, 长橢 圆形, 芽吋 镊合状 排列, 开展吋 反折, 裂片 边缘被 明显的 白色短 柔毛; 雄蕊 4, 2 强, 插生于 花冠管 中部, 花丝 丝状, 花药 个字形 着生; 子房圆 柱形, 密被极 细柔毛 ,花柱 丝状, 柱 头舌伏 扁平, 花柱 及雄蕊 微伸出 于花冠 管外; 花盘 杯状。 花期 1 一 3 月。 果 期?。 原产 南美洲 巴西。 我国广 州和云 南西双 版纳至 新平、 昆 明吋有 栽培供 观赏。 花及茎 叶 药用, 润肺、 清热、 止咳。 2. 照 夜白属 Nyctocalos Teijsm. et Binn. 长大 藤本, 无 卷须。 叶对生 ,一 回羽状 复叶, 小叶 3 — 5 枚, 全缘。 顶 生总状 花序, 10 — 17 花, 花 白色; 花萼管 状钟形 ,顶端 近截形 ,具 5 短 小齿; 花冠管 极长, 圆柱形 ,花冠 顶端钟 形, 裂片 5, 卵 圆形, 近等大 ,开展 ,微二 唇形; 雄蕊 4 一 5, 微 2 强, 着生于 花冠管 近顶部 ,花 药椭 圆形, 个字形 着生, 2 室直裂 ,顶 端有一 尾状附 属体; 花盘 垫状; 子 房短圆 柱状, 胚珠多 列; 花柱 丝状, 柱 头舌伏 扁平。 蒴 果长楠 圆形, 扁平; 花萼 宿存; 种 子多, 2 至多列 ,扁 圆形, 周围 具白色 透明膜 质翅。 本属共 5 种, 我国 (云南 ) 产 2 种。 分布马 来西亚 西部, 缅甸至 印度东 北部。 分种 检索表 1 (2) 小叶 3 — 5 枚, 长椭 圆形, 基部圆 形至微 心形; 雄蕊 4 枚 1. 羽叶 照夜白 N. pimwte 2(1) 小叶 3 枚, 椭圆状 披针形 ,基部 椟形; 雄蕊 5 枚 2. 照夜白 N. .hanic. 1. 羽叶 照夜白 图版 193, 1—3 Nyctocalos pinnata van Steenis (1953). 藤本, 长达 2 米。 一回羽 状复叶 ,小叶 3 — 5 枚, 长椭 圆形, 薄 革质, 上面亮 绿色, 下面 淡绿色 ,长 7—10 厘米, 宽 3~4 厘米, 先端突 渐尖, 基部圆 形至微 心形, 侧脉 6—8 对, 近边 缘 处内弯 而互相 联接; 全缘, 叶 背面边 缘微向 内卷; 叶轴长 3 ~4 厘米, 小 叶柄长 1 一 3 厘 米, 侧生 小叶叶 柄长约 1 厘米, 顶生 小叶叶 柄长约 3 厘米。 顶 生聚伞 花序, 2-10 花, 花冠 白色; 花冠 管长漏 斗伏, 向下逐 渐收縮 ,长约 9 .5 (—14) 厘米, 径约 2 厘米, 基 部径约 7 毫 
694  云南 植物志 
紫葳枓  695  米; 花 冠裂片 5 , 卵 圆形, 长约 2 厘米, 花蕾吋 覆瓦状 卷叠; 花萼 杯状, 长约 5 毫米, 顶端近 平截, 有不 明显的 5 小齿; 花蕾 吋雄蕊 及花柱 内藏, 完 全雄蕊 4, 2 强, 着生于 花冠管 中部, 花丝短 ,光滑 无毛, 花药 个字形 着生, 长大, 长约 6 毫米, 2 室 直裂, 花药顶 端有一 尾状附 属体; 花蕾吋 花柱丝 状细长 ,柱头 2 裂, 扁平 舌状。 蒴 果长椭 圆形, 绿色, 果皮厚 革质, 2 瓣裂开 ,扁平 ,顶端 短尖, 基部收 縮呈一 细柄, 长 12-13 厘米, 宽 4 一 4.5 厘米, 果 柄长约 2 厘米; 花萼 宿存; 种 子多, 扁 圆形, 种子周 围具透 明白色 膜质翅 ,连 翅径约 3 厘米。 花期 7-— 8 月, 果期 10—11 月。 云南特 产种, 产马 鞍山、 河口、 元江、 生长 于海拔 160 — 670 (— 1500) 米, 河边密 林中, 湿润 地区。 本种 与本属 其他种 不同, 在于叶 羽伏, 3-5 小叶; 花的大 小和形 式与印 度东北 部产的 Nyctocalos thomsonii Hook, f. 最近。 在原 描述中 花未描 写过。 2. 照夜白 Nyctocalos shanica MacGregor et W. W. Smith (1911). 藤本。 三 小叶, 小叶椭 圆状披 针形至 椭圆形 ,长 12 — 14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 端尾状 长渐尖 ,基部 楔形, 两面 均光滑 无毛, 侧脉 6—8 对, 近边缘 处内弯 而互相 联接, 侧脉 及网脉 两面 均明显 凸起; 全缘, 叶 背面边 缘微向 内卷; 叶轴长 4 一 5 厘米, 小 叶柄长 1~4.5 厘米, 侧 生小叶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顶生 小叶叶 柄长达 4.5 厘米。 顶 生总状 花序, 长达 4Q 厘米, 多至 17 花; 花冠 白色, 5 裂, 花蕾吋 覆瓦状 卷叠, 花蕾吋 花冠管 筒伏, 长约 4 厘米, 基部微 细; 花萼 钟状, 长约 1 厘米, 径约 7 毫米, 顶端近 平截, 侧出 5 小钻状 尖齿; 完 全雄蕊 5, 微 2 强, 着 生于花 冠管近 中部, 花蕾吋 内藏, 花 丝长约 15 毫米, 光滑 无毛, 花药 黄色, 长椭圆 形, 长约 9 毫米, 顶端 有一尾 状小附 属体, 2 室直裂 • ,开花 吋花柱 细长, 线形, 光滑 无毛, 长 达 7 厘米 以上; 柱头 扁平, 舌状 2 裂; 子房长 圆柱形 ,光滑 无毛。 蒴果 较大, 绿色, 长椭 圆形, 扁平, 果皮厚 革质, 2 瓣裂开 ,长约 19 厘米, 宽约 6 厘米, 厚约 5 毫米, 顶端短 渐尖, 基部渐 狭成一 短柄, 柄长约 3 厘米; 种 子多, 近圆形 ,扁平 ,种 子周围 具白色 透明膜 质翅, 连 翅径约 5 厘米。 花期 8—10 月, 果期 9—10 月。 中国 (云南 ) 新记录 ,产 勐腊, 金平。 生长 于海拔 500— 550 米的疏 林中。 分布 于缅甸 掸邦。 原 描述叶 脉及果 实未描 写过。 3. 老鸦烟 筒花属 Millingtonia Linn. f. 直立 乔木。 叶对生 ,2 — 3 回羽状 复叶, 小叶 卵形, 全缘。 顶生 聚伞状 大圆锥 花序; 花 白色, 芳香; 花萼 很小, 杯状, 顶端近 平截, 具极 短小的 5 齿; 花 冠管极 细长, 花蕾吋 呈一有 细长柄 的圆球 ,花 冠裂片 5, 微呈二 唇形, 镊合状 排列, 卵状披 针形, 宽大, 内 面沿边 密被极 细 柔毛; 雄蕊 4 , 2 强, 花 丝短, 丝状, 着生于 花冠管 近顶端 ,花药 一窒椭 圆形, 他室 似一钩 尾状附 属体, 微露出 于花冠 管外; 花 盘环状 杯形; 子房 无柄, 卵形, 花柱 细长, 柱头 舌状扁 平, 1 裂, 微露出 于花冠 管外。 蒴果 细长, 线形, 种子 多列, 极细小 ,扁平 具翅。 
696  云南 植物志  单 种属, 产我国 云南。 分布 越南, 老挝, 泰国, 缅甸, 印度, 马来 西亚及 印度尼 西亚, 斯 里兰卡 栽培, 其他 热带地 区也多 栽培供 观赏。 1. 老鸦 烟筒花 (澜沧 ) 图版 1 9 3,4— 6 姊妹树 (思茅 )," 戛刹拢 "(傣 语), 铜罗汉 (临沧 ), 烟筒花 (图鉴 ) Millingtonia hortensis L. f. (1781) ; DC. (1845) ; Bureau (1864) ; Kurz (1877)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4) ; P. Dop in Lecte. (1930)*; Li (1944) ; 图鉴 (1975)*. 乔木, 高达 2 米。 2 — 3 回羽状 复叶, 长达 30 厘米 左右, 小叶 卵形, 纸质, 长 5—7 厘 米, 宽 2 — 4 厘米, 顶端长 渐尖, 基部阔 楔形至 圆形, 偏斜, 两面 近光滑 无毛; 侧脉 4 一 5 对; 小叶 柄长达 1 厘米, 侧 生小叶 有吋近 无柄; 全缘。 顶生 大圆锥 花序, 径达 2.5 厘米; 花萼很 小, 杯状, 长宽约 3 毫米, 顶端近 平截' ,花冠 白色, 花蕾 吋呈一 有柄圆 球形, 花 冠管极 细长, 长 3 — 5.5 厘米, 径 2 — 3 毫米, 花 冠裂片 5, 宽大, 卵状披 针形, 长约 1.5 厘米, 内面 边缘密 被极细 柔毛; 雄蕊 4, 微伸 出花冠 管外; 花柱 细长, 柱头舌 状扁平 , 2 裂, 微伸 出花冠 管外, 子 房长圆 柱形。 蒴果 细长, 线形。 花期 10 — 12 月。 产云南 (景洪 、勐腊 、澜沧 、双江 ), 生长 于海拔 500 — 1200 米 平坝地 区村寨 附近。 分布 于 越南, 泰国, 老挝, 缅甸, 印度, 马来 西亚及 印度尼 西亚, 斯 里兰卡 栽培。 药用树 皮及叶 ,主 治各种 皮肤过 敏症, 煎服; 亦可驱 虫解毒 ,止咳 祛痰; 叶 外用煎 水洗。 4. 千 张纸属 Oroxylum Vent. 小乔木 ,高达 10 米, 很少 分枝。 叶 对生, 2—3 回羽状 复叶, 巨大, 着生于 茎的近 顶端, 小叶 卵形, 全缘。 顶 生总状 花序, 直立; 花大, 紫 红色; 萼大, 紫色 肉质, 阔钟状 ,顶 端近平 截, 2 裂; 花冠阔 钟伏, 裂片 5, 开展, 微二 唇形, 花冠裂 片圆形 ,边缘 波伏; 雄蕊 5, 微 2 强, 第 5 枚雄蕊 较短, 插生于 花冠管 中部, 花丝 细长, 扁平; 花药椭 圆形, 2 室, 个字形 着生; 花 盘宽, 垫状; 子房 无柄, 2 室, 花柱 丝状, 柱 头舌状 扁平。 蒴 果长披 针形, 巨大, 木质, 扁平, 长达 1 米, 2 瓣 裂开; 隔膜木 质扁平 ;种子 多列, 扁圆形 ,周围 具白色 透明膜 质翅。 单种属 (或 2 种), 分布于 我国西 南部至 南^。 越南, 老挝, 泰国, 缅甸, 印度, 斯里兰 卡, 马来 西亚。 种子 入药。 1. 千张纸 (云 南志, 图考) 图版 I 94 , 1—3 木蝴蝶 (本草 纲目拾 遗), 海船 (果 X 思茅、 西双版 纳), 兜铃 (滇 南本草 ), 破 布子、 白故 子、 千层纸 (中 国经济 植物志 ), 破故纸 、毛 鸦船、 海船皮 (四川 中药志 ), 玉蝴蝶 (贵州 经济植 物图说 ), 朝简 (贵州 ,广西 ), 土黄柏 (广西 中草药 )," 棵黄价 "(广 西壮语 ), 牛脚筒 (海南 ) Oroxylum indicum (L.) Vent. (1808) ; Kurz (1877) ; Clarke in Hook. f. (1884) ; P. Dop in Lecte. (1930) ; H.-M. (1936) ;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鉴 (1975)*. Bignonia indica L., (1753). 小乔木 ,高达 10 米。 2—3 回三 数羽伏 复叶, 长 60—120 厘米, 小叶 卵形, 长 5— I 2 厘 米, 宽 3—10 厘米, 先端 短尖, 基部近 圆形, 偏斜, 两面 近光滑 无毛, 侧脉 5 — 6 对, 网 脉在叶 
图 扳 194 !一 i'f 张纸 。【。灯" indicum 1. 小 羽片: 2. 果 (缩小 ); 3. 种子。 4— 6. 翅叶木 Pauldopia ghorta 4 叶. 5*果了6- 种子 1 , 
698  云 南 植 物 志  下面 明显; 全缘。 顶生总 状花序 ,花大 ,紫 红色; 花萼 钟状, 肉质 紫色, 长约 4 厘米, 径约 3 厘米, 顶端 平截; 花冠管 肉质, 5 裂, 长 9 厘米; 雄蕊 5 , 插生于 花冠管 中部, 花丝 扁平, 长 4 厘米, 花药长 圆形; 花柱 丝状, 长 7 厘米, 柱头 扁平, 舌状。 蒴果黑 绿色, 长披 针形, 扁平, 木 质, 长 60 — 100 厘米, 宽 5— 8 厘米, 厚约 1 厘米, 2 瓣裂开 ,隔 膜木质 扁平; 种子 多列, 扁圆 形, 周围 具白色 透明膜 质翅, 连 翅长约 6—7 厘米, 宽 3.5 — 4 厘米。 花期 6 — 9 月 ,果期 8 — 11 月。 产西双 版纳、 凤庆、 新平、 河口、 西畴等 地和金 沙江、 澜 沧江流 域的干 热河谷 地区, 阳坡, 疏林中 ,生长 于海拔 100 — H20( — 1800) 米 区域。 分布我 国广西 、贵州 (镇宁 至黄草 坝)、 四 川 (会理 )、 广东 (海南 )、 福建、 台湾。 亦产 越南, 老挝, 泰国, 缅甸, 印度, 马来 西亚, 斯里 兰卡。 种子 入药, 消炎 镇痛, 治肺热 咳嗽, 百 日咳, 肝气痛 ,心 气痛, 神经性 胃痛, 亦可 补肾, 治 腰 膝痛。 木材 色浅, 黄 白色, 轻软, 可作火 柴杆。 5. 泡桐属 Paulo wnia Sieb. et Zucc. 直立 乔木。 单叶, 对生, 全缘 或顶端 3 裂; 具长 叶柄; 叶下 面脉腋 间具腺 体及盘 菌状腺 体。 顶生聚 伞状圆 锥花序 ;花萼 钟形, 肉质, 5 裂, 花冠 漏斗状 钟形, 花 冠裂片 5, 卵 圆形, 开展, 近等大 ;雄蕊 4, 2 强, 内藏, 着生于 花冠管 近基部 ;子房 上位, 2 室, 胚珠 极多。 蒴果 木质或 革质, 卵 圆形, 顶 端尖, 2 瓣裂开 ;种子 极多, 细小, 有白色 透明膜 质翅。 约 8 — 13 种, 全产 我国。 朝 鲜特产 一种。 日本 仅有栽 培种。 云南产 4 种, 1 变种。 本属 花大而 美丽, 可供庭 园观赏 ;少数 种类根 皮叶花 果均作 药用。 各种 均是阳 性速生 树种, 具有 轻软、 易加工 、不 劈裂, 油漆染 色良好 、耐腐 、耐 酸蚀、 不蛀、 不易 燃烧, 防潮 隔热, 导音 性能好 等多种 优点。 花和 叶又可 作猪、 羊 饲料。 泡桐属 Paulownia 木材 解剖特 征与梓 属 Catalpa 几相同 ,毛茸 类型, 叶底 脉间腺 体及分 散的盘 菌状腺 体亦极 相似, 后一特 点为许 多紫 葳科植 物如菜 豆树属 Radenmchera, 千 张纸属 Oroxylum 等 植物所 具有; 花序, 花冠, 雄蕊 等特征 与梓属 Catalpa 亦极 一致; 但 子房的 胎座, 花柱, 柱头, 种子等 不同; 故我 们主张 将 泡桐属 移入紫 葳科。 分种 检索表 1(4) 萼 外全被 棉毛。 2 (3) 叶 较小, 卵形, 长 9—14 厘米, 宽 8 — U 厘米, 下面密 被星状 厚茸毛 ;花淡 红白色 至紫罗 兰色, 花 冠内面 无深紫 色斑点 1. 小 花泡桐 P . tomentosa var. lanata 3 (2) 叶大, 全缘或 3 — 5 浅裂, 长 18 — 29 厘米, 宽 18 — 22 厘米 2. 粘 毛泡桐 P. kawakamii 4(1) 萼仅 边缘具 棉毛。 5 (6) 花 白色, 无斑点 ;蒴果 较小, 长约 4 一 5 厘米 3 . 白 花泡桐 P. d«clouxii 6(5) 花淡红 白色至 紫褐色 ;花冠 内面具 明显的 深紫色 斑点; 蒴 果长达 7 . 5 厘米… 4 . 泡桐 P. f ortunei 1. 锈 毛泡桐 桐 (图考 ), 泡桐 (中药 志), 白桐 (图鉴 ) 图版 1 9 5,1 一 4 Paulownia tomentosa (Thunb.) Stead. (1841), Pai (1934), H.-M. (1936) ; 中 
紫葳科  699  药志 (I960)*; 图鉴 (1975)*. Bignonia tomentosa Thunb., (1784) Incarvillea tomentosa Spreng. (1826) ; Paulownia imperialis S. et Z. (1835), Benth. in DC. (1846), in Curtis ,s (1852)*, Maxim. (1879), Hemsl. (1890) p. p.! la. 锈 毛泡桐 var. tomentosa 原产 山东、 河南、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贵州、 广东。 云南 不产。 各省有 栽培。 曰本 也有。 lb. 小 花泡桐 (屏边 ) 泡桐 (镇雄 ), 桐子树 (文山 ) var. lanata (Dode) Schneid. (1911) ; Rehd. (1913) ; H.-M. (1936), (1937). Paulownia imperialis var. lanata Dode (1908). 小乔木 ,高达 17 米。 叶卵形 ,薄 革质, 全 缘或有 吋顶端 3 浅裂, 长 9—14 厘米, 宽 8— 12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截 形至微 心形, 幼吋 被星伏 茸毛, 老则光 滑无毛 ,下 面密被 密而厚 的星状 茸毛, 侧脉 7 — 8 对, 叶下 面侧脉 明显, 细 网脉则 被星状 厚茸毛 覆盖; 叶柄长 4 一 10 厘米。 顶生 狭聚伞 花序, 花淡 红白色 至紫罗 兰色; 花 冠管长 4.5 — 5.5 厘米, 径约 3 厘米, 花 冠裂片 5, 半 圆形, 长约 2 厘米, 花冠 内面无 深紫色 斑点, 外面 有吋具 稀疏的 星状细 柔毛; 花萼 钟伏, 萼齿 5, 长宽约 1.5 厘米, 萼齿三 角形, 长约 7 毫米, 外面全 部密被 污黄厚 棉毛; 雄 蕊及花 柱内藏 ,雄蕊 4 ,插 生于 花冠管 近基部 , 2 强, 花丝丝 状细长 , 长约 2.5 厘米, 光滑 无毛, 花药卵 圆形; 花柱 细长, 长约 3 厘米, 光滑 无毛; 子房卵 圆形, 光滑 无毛。 蒴 果卵圆 形, 长约 3.5 — 4.5 厘米, 径约 2 厘米, 顶端尖 ,花萼 宿存, 果皮厚 革质, 2 瓣裂开 ;种子 细小, 极多, 具白色 透明膜 质翅。 花期 2—8 月, 果期 9 一 12 月。 产 昭通、 镇雄、 屏边、 景东、 峨山、 新平、 文山、 砚山、 西畴、 麻 栗坡。 生长 于海拔 1000 — 2120 米 山坡, 阳处, 疏 林中。 分布 广东、 四 川东部 (会理 )、 贵州 (清镇 )、 湖北 西部、 浙江。 木材、 树皮、 叶、 花均 入药。 树 皮止血 (云南 )。 2. 粘 毛泡桐 图版 195, 8 — 10 Paulownia kawakamii Ito (1912)*; 龚彤 (1976)*. Paulownia viscosa H.-M. (1934), (1937). 灌木或 小乔木 ,高达 10 米。 叶大, 薄 纸质, 全缘或 3 — 5 浅裂, 长 18 — 29 厘米, 宽 18 — 22 厘米, 顶端短 渐尖, 基部深 心形, 上面被 稀疏细 柔毛, 柔毛钻 伏扁平 透明, 下面密 被极细 柔毛, 叶基 部脉腋 具少数 淡褐色 盘菌状 腺体, 叶背 面脉上 及叶柄 有吋被 长柔毛 (粘毛 ); 侧 脉 8 — 9 对, 基出脉 5 — 7; 叶柄长 10 — 12 厘米。 顶生 狭聚伞 花序, 具短花 梗至近 无柄, 多 花, 每一 小花序 1 一 6 花, 花 紫色, 花萼 外面全 部密被 污黄色 星状厚 棉毛, 萼齿 5, 三 角形, 反折。 蒴果卵 圆形。 花期 1—4 月。 云南 (西畴 ) 新记录 ,生长 于海拔 1260 米 草坡, 疏林下 。分 布我国 台湾、 广东、 广西、 贵州。 3. 白 花泡桐 泡桐 (鄂西 ), 泡通 (盐津 ) Paulownia duclouxii Dode (1908) ; Rehd. (1913). 小乔木 ,高达 12 米。 叶卵 圆形, 薄革质 ,长达 25 厘米, 宽达 18 厘米, 顶端 急尖, 基部 
700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95 1—4. 小 花泡桐 Paulowaia tomentosa 1 . 果枝 : 2. 叶背 的毛; 3. 果; 4. 种子。 5 — 7. 泡桐 P. fortunei 5. 花: 6. 萼 齿上的 星伏毛 :7. 果。 8— 10. 粘 毛泡桐 P. yiscosa 8. 叶; 9. 果; 10. 果萼 上的毛 • 
紫葳科  701  深心 脏形, 上 面光滑 无毛, 下面密 被星伏 细柔毛 ,侧脉 7 — 8 对, 基出脉 2 — 3 对; 全缘。 顶 生狭聚 伞花序 ,花 白色, 无斑点 ,花冠 管钟状 漏斗形 ,长约 8 厘米, 径 4 一 5 厘米, 外 面被稀 疏极细 的星伏 柔毛, 花 冠裂片 5, 半 圆形, 长约 2 厘米; 花萼 钟形, 长约 2 厘米, 厚革质 ,果 吋宿存 ,萼齿 5, 三角形 ,仅 萼齿边 缘密被 污黄色 棉毛。 蒴果 较小, 卵圆形 ,长约 4 厘米, 径 2-3 厘米, 果皮厚 革质, 2 瓣裂开 ;种子 细小, 极多, 具白色 透明膜 质翅。 果期 9 月。 产 滇东北 (大关 、盐津 )。 生长 于海拔 700 — IMO 米地区 ,次 生阔叶 林中。 分布 河南、 湖北、 浙江、 江西、 贵州。 本种 经龚彤 (1976) 研究, 列 为泡桐 异名, 但看来 还有些 区别。 湖北药 用根皮 ,研 细拌甜 酒敷治 肿毒, 泡 酒喝治 气痛。 模 式标本 产大关 (成凤 山)。 4. 泡桐 (植 物名实 图考) 图版 195, 5 — 7 紫花树 (云南 中草药 选), 冈桐 (植 物名实 图考) Paulownia fortunei (Seem.) Hemsl. (1890) excl. descr. foliarum ; Dode (1908) ; Rehd. (1913) ; Pai (1934) ; H.-M. (1936), (1937) ; 海南志 (1965)*; 图鉴 (1975)*.; 龚 彤 (1976)*. Campsis fortunei Seem. (1867) ; Paulownia imperialis Hance (1885), non S. et Z. ; P. mikado T. Oto (1912), Merr. (1939). 小乔木 ,高达 15 米。 叶薄 革质, 长卵 圆形, 长 15 — 22 厘米, 宽 9 一 15 厘米, 顶 端长渐 尖, 基部 圆形至 心形, 上面幼 吋被毛 ,老 吋光滑 无毛, 下面 密被极 细小的 薄星伏 柔毛, 侧脉 7 — 8 对, 叶下 面网脉 明显而 突起; 全缘; 叶柄长 5 — 16.5 厘米。 顶生 狭聚伞 花序, 多花, 花 白褐色 ,淡红 白色至 紫褐色 ,花冠 钟伏漏 斗形, 外面密 被稀疏 星状细 柔毛, 花冠 管长约 5 — 6 厘米, 径约 4 厘米, 内面具 明显的 深紫色 斑点, 花 冠裂片 5, 长卵 圆形, 长约 3 厘米; 花萼 钟状, 厚革质 ,长约 2.5 厘米, 径约 1.5 厘米, 5 齿, 仅 萼齿边 缘密被 污黄色 棉毛; 雄 蕊及花 柱 内藏, 雄蕊 4, 2 强, 着生于 花冠管 近基部 ,花丝 细长, 丝状, 长约 3 厘米 左右, 光滑 无毛, 花药 个字形 着生, 卵圆形 ;花柱 细长, 丝状, 长约 4 厘米, 光滑 无毛; 子房卵 圆形, 光滑 无毛。 蒴果绿 黄色, 长椭 圆形, 幼吋 密被污 黄色极 细星状 茸毛, 老 吋多少 脱落, 长达 7.5 厘米, 径 约 3 厘米, 两端尖 ,花萼 宿存; 种子 极多, 细小, 具白色 透明膜 质翅。 花期 4 一 12 月, 果期 5— 8 月。 产 滇东南 (元江 、屏边 、河口 、蒙自 、砚山 、文山 、广南 、富宁 )。 分布于 河南、 山 东至江 南 各省及 台湾。 生长 于海拔 100 — 1600 ( — 2200) 米的疏 林中。 越南有 栽培。 树皮 入药, 治 骨折; 木材, 树皮, 叶, 花均可 供药用 ;树皮 止痛, 治风湿 潮热, 肢体 困痛, 关节炎 及浮肿 等症, 外用 治热毒 疮疥。 本 种材质 优良, 速生, 分根繁 殖极易 ,木材 淡黄白 色带暗 ,心材 与边材 区分不 明显, 紋 理直, 结构 均匀, 材质 轻松, 干燥后 不开裂 ,不 易收缩 绕曲, 亦不易 传热, 耐用, 为航空 模型、 乐器及 胶合板 等良材 ,又 多用作 家具。 6. 岩 梧桐属 Wightia Wall. 初 为附生 灌木, 以后成 独立小 乔木。 叶 对生、 单叶、 全缘, 下面脉 腋密生 4 一 20 个腺 
702  云南 植物志  穴; 阔椭 圆形、 革质, 具粗壮 叶柄。 顶生聚 伞状圆 锥花序 ,多花 ,全花 序被极 细锈色 柔毛, 花 紫红 色或淡 红色; 花萼 钟形, 不规则 3 — 5 裂; 花冠管 微弯、 二唇形 ,上唇 直立、 2 裂, 下唇 3 裂, 开展, 裂片卵 圆形, 花冠内 面基部 有毛环 ;雄蕊 4, 2 强, 插生于 花冠管 近基部 ,花丝 丝状, 花药 2 室 直裂, 个字形 着生; 子 房上位 2 室卵 圆形, 胚珠 极多, 花柱 细长、 丝状、 柱头 棒状、 不裂, 雄蕊 及花柱 明显伸 出花冠 管外。 蒴果卵 圆形, 室间 开裂, 与 胎座轴 (隔膜 ) 分离; 种子 极多、 线形、 细小, 周围 具白色 膜质透 明翅。 2-3 种, 我国产 2 种, 云南全 产之。 分布 越南, 缅甸, 印度 尼西亚 (爪哇 、加里 曼丹至 松巴哇 )。 可作庭 园观赏 树及行 道树。 本 属叶背 近脉腋 处密生 腺穴, 这 一特点 亦与某 些紫葳 科的属 相似, 又习性 为乔木 ,蒴 果室间 开展, 与胎座 轴分离 ,种 子周围 具翅, 故应将 本属从 玄参科 移来本 科中。 分种 检索表 1 ( ) 叶上 面光滑 无毛, 下 面密被 星状细 柔毛; 花较小 、紫 红色、 极香 1. 香 岩梧桐 W. elliptic 2 ( ) 叶两面 均光滑 无毛; 花粉 红色, 长约 3 .5 厘米 2 . 岩梧桐 W. specio.is.ima 1. 香 岩梧桐 泡桐 (屏边 ), 无司娘 (景东 ) Wightia elliptica Merr. (1938), Li (1944). 小乔木 ,高达 20 米, 树皮灰 黑色。 单叶、 对生、 阔椭 圆形, 长 15 — 23 厘米, 宽 7.5 — 13 厘 米, 顶端短 渐尖, 基部圆 形至阔 楔形, 上 面光滑 无毛, 下 面密被 星状细 柔毛, 脉 腋密生 4 一 20 个细小 腺穴; 侧脉 5 — 6 对, 上面 微凹, 下 面网脉 明显; 全缘; 叶柄 粗壮, 长 2 — 3 厘米。 顶 生聚 伞圆锥 花序, 长 8 — 19.5 厘米; 花 极香, 外面 密被极 细锈色 柔毛, 长约 3 厘米; 花萼钟 状, 长宽约 6 毫米, 萼齿 5; 花冠 紫红色 唇形, 微弯, 裂片 5, 花冠内 面近基 部有一 毛环, 卵圆 形; 雄蕊 及花柱 明显伸 出花冠 管外, 雄蕊 4, 2 强, 着生于 花冠管 近基部 ,花丝 丝状, 光滑无 毛, 长约 3.5 — 4 厘米, 花药椭 圆形, 个字形 着生, 花柱 丝状、 光滑 无毛, 长约 4 厘米。 蒴果 卵 圆形, 茶褐色 ,长约 4 一 5 厘米, 径约 15 毫米, 两端尖 ,果 皮厚, 革质, 隔膜细 圆柱形 、两端 尖, 木栓质 ;种子 极多、 细小、 线状披 针形, 周围具 白色膜 质翅, 长约 1 厘米, 径约 2 毫米; 花 萼 宿存。 花期 10 — 11 月, 果期 4— 5 月。 产云南 云县、 景东、 屏边。 生长 于海拔 1500 — 2000 米疏 林中。 分 布越南 (沙坝 )。 本种 成熟叶 背沿脉 密生星 状毛, 花 较小, 形成较 短小而 多锈色 绒毛的 花序, 易 与岩梧 桐 Wightia speciosissima (D. Don) Merr. 区另 lj, 叶一般 较大。 2. 岩梧桐 (保山 ) 图版 193, 7 — 8 泡桐 (临沧 ), 石紫背 (龙陵 ), 大黑牛 (昌宁 ), 大黑骨 (保山 ), 大天 青地红 (保山 、双江 ), 大天 绿地红 (沧源 ), 石牡丹 ,紫 背金丹 (龙陵 ), 大接骨 (永平 ), 美丽桐 (图鉴 ) Wightia speciosissima (D. Don) Merr. (1938), Li (1944) ; 图鉴 (1975)*. Gmelina speciosissima D. Don, (1825) ; Wightia gig ant ea Wall. (1830), Benth in DC. (1846) ; Wightia speciosissima Edinb. staff (1929). 小乔木 ,高达 15 米, 树皮灰 黑色。 单叶, 对生, 阔椭 圆形, 长 16 — 22 厘米, 宽 8 — 14 厘 
紫葳科  703  米, 顶端短 渐尖, 基部圆 形至阔 楔形, 两面 均光滑 无毛; 侧脉 6 — 7 对; 叶柄 粗壮, 长 2 — 3 厘 米。 顶 生聚伞 状圆锥 花序; 花长约 3.5 厘米; 花萼 钟状, 长宽约 6 亳米, 3-5 裂; 花 冠粉红 色 唇形, 外面除 基部外 密被极 细锈色 柔毛, 5 裂, 花冠 裂片卵 圆形, 花 冠内面 近基部 有一毛 环; 雄蕊 及花柱 明显伸 出花冠 管外, 雄蕊 4,2 强, 着生于 花冠管 近基部 ,花丝 丝状, 光滑无 毛, 长约 3 厘米, 花药椭 圆形、 红色、 个字形 着生, 花柱 丝状, 光滑 无毛, 长约 3.5 厘米, 子房 卵 圆形、 红色。 蒴果。 花期 10 — 12 月。 产滇西 至滇南 (贡 山、 龙陵、 永平、 云龙、 昌宁、 保山、 临沧、 双江、 沧源、 景东、 勐海) ,生 长 于海拔 1250 — 2500 米的 山坡, 疏林中 ,分布 越南, 缅甸, 印度, 尼 泊尔, 不丹, 锡金, 印度 尼西亚 (爪哇 )。 根治跌 打骨折 、风湿 关节炎 ,四肢 麻木, 胃痛, 月经 不调、 宫寒 不孕, 体虚。 7. 梓属 Catalpa v. Wolf 直立 乔木或 灌木。 单叶 对生或 3 叶轮生 ,卵 形或阔 心形, 基部 3 — 5 脉, 叶背脉 腋通常 具 紫黑色 腺点; 具细长 叶柄。 顶生聚 伞伏圆 锥花序 或伞房 花序; 花萼 膜质, 二唇形 或不规 则 2 裂; 花冠管 钟形, 花 冠裂片 5, 二唇形 ,开展 ,上唇 2 裂, 下唇 3 裂, 各裂片 不等大 ,边缘 波伏; 完 全雄蕊 2 , 内藏, 花丝 丝伏, 弯曲, 花药 光滑, 线 形或椭 圆形, 花柱 较雄蕊 微长, 顶端 2 裂; 退 化雄蕊 3 , 短小; 花盘 明显或 退化; 花柱 较雄蕊 微长, 顶端 2 裂; 子房 2 室, 无柄, 胚 珠 多数。 蒴果长 线形, 近圆 柱状, 果 瓣革质 2 裂; 种子 2 — 4 列, 扁平, 种子 两端有 束毛。 全 世界约 11 种, 分布北 美洲, 大、 小 安的列 斯群岛 及亚洲 东部。 我国有 7 种, 云南产 3 种, 1 变型。 本属 木材纹 理直, 柔而 耐腐, 可供家 具及建 筑用材 ;树 皮及种 子可作 药用。 多 种均可 作造林 树种, 行 道树或 庭园观 赏树。 分种 检索表 1(4) 花黄 白色。 2 (3) 花 冠喉部 内面具 2 黄色 条纹及 紫色细 斑点; 叶阔卵 圆形, 顶端常 3 裂, 上下两 面无毛 但粗糙 …… 1 _ 梓 C. ovata 3 (2) 花冠下 半部内 面有小 淡紫色 斑点; 叶大, 卵圆形 ,下 面密被 短柔毛 2. 蔵揪 C. tibetic. 4 (1) 花淡红 色至淡 紫色。 5 (6) 叶幼吋 表面微 有毛, 背面 较密, 以后 变光滑 3a. 川楸 C. far S e.ii 6(5) 叶及花 序均光 滑无毛 3b. 滇楸 C. fargesii f. duclouxii 1. 梓 (植 物名实 图考) 图版 196, 1 一 3 揪 (长编 ), 黄花揪 (云南 的造林 树), 梓 根白皮 (四川 中药志 ), 河揪、 花揪 (河南 ), 水桐 (湖南 ), 臭梧桐 、梓实 (东北 ), 梓白皮 (北方 ), 梓树、 揪树, 水荷叶 (鄂西 ), 梓树 (江苏 ) Catalpa ovata G. Don (1837) ; Rehd. (1913) ; H.-M. (1936) ; 中国 树木 分类学 (1937)*; 图鉴 (1975)*. 
704  云南 植物志  Bignonia catalpa Thunb. (1784), non Linn.; Catalpa kaempferi Sieb. et Zuce. (1846) ; Hk. f. in Curtis 's (1882)*; Catalpa henryi Dode (1907). 小 乔木, 高达 13 米, 叶阔卵 圆形, 长宽近 相等, 长达 20 厘米, 顶端常 3 裂, 基 部微心 形, 叶上下 两面微 被毛或 近于光 滑无毛 ,侧脉 5 — 6 对、 叶基部 掌状脉 5 — 7 出, 全缘; 叶柄 长 6 — 18 厘米。 顶 生圆锥 花序, 花白 黄色, 具条紋 及紫色 斑点, 长约 2.5 厘米, 径约 2 厘 米。 蒴果 圆柱形 细长, 下垂, 长约 30 厘米。 花期 4 一 6 月, 果期 8 — 11 月。 产我国 东北、 华北、 陕西、 甘肃至 湖北、 湖南、 安徽、 江苏、 四川、 贵州。 台湾、 云 南常栽 培。 日 本也有 栽培。 通常栽 培于园 边宅旁 ,作为 荫木, 野生者 甚少。 木材白 色稍软 ,适为 家具、 乐器。 古以 为" 木 莫良于 梓", 宅旁喜 植之。 嫩叶 可食, 亦可 喂猪。 叶或 树皮作 农药。 果、 叶、 根 内白皮 均入药 ,有显 著利尿 作用。 2» 藏锹 图版 196, 7 — 9 Catalpa tibetica G. Forrest (1921).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5 米 左右。 叶大, 卵 圆形, 薄革质 ,长达 23 厘米, 宽达 22 厘米, 顶端 钝, 基部 截形, 上面深 绿色, 光滑 无毛, 下面 密被短 柔毛, 基出脉 5 出; 全缘。 顶生 圆锥花 序, 花大, 黄白色 ,花冠 下半部 内面有 小淡紫 色斑点 ,长约 4 厘米, 径约 4 厘米。 蒴 果长圆 柱形, 果皮 革质, 长达 30 厘米, 径约 1 厘米; 种子 扁平, 长 圆形, 长约 1.5 厘米, 连 翅长约 3 厘米, 宽约 5 毫米, 两 端具银 白色膜 质翅, 细裂呈 丝状。 特产 滇西北 (丽江 ), 生长 在海拔 2400 — 2700 米地 区针阔 叶混交 林中; 西藏 东南部 亦有。 本种近 黄金树 Catalpa speciosa Warder ex Barney, 但花 径较小 (4 厘米) ,果 径较大 (1 厘米 )。 3. 川楸 图版 196, 4—5 . 灰楸 (河南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Catalpa fargesii Bureau (1894), Rehd. (1913), Chun (1934), 中 国树木 分类学 (1937)*; 图鉴 (1975)*. 3a. 川楸 f. fargesii 乔木, 高达 25 米; 幼枝、 花序、 叶柄 等有分 枝毛。 叶厚 纸质, 卵形, 长 B — 20 厘米, 宽 10-13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圆 形至微 心形; 侧脉 4 一 5 对, 基部 3 出脉; 叶 幼吋表 面微有 毛, 背面 较密, 以后变 光滑; 叶柄长 3—10 厘米; 全缘。 顶 生伞房 花序; 7-15 花, 长 3~4 厘米, 花冠淡 红色至 淡紫色 ;萼齿 2, 卵 圆形; 花柱线 形细长 ,长约 2.5 厘米, 柱头 1 裂; 小花 柄长 2 — 3 厘米。 蒴果圆 柱形, 细长, 下垂, 长达 80 厘米, 果皮 革质, 2 裂; 种子线 形细长 ,两 端具丝 状种毛 ,连 毛长约 5 — 6 厘米。 花期 3 — 5 月, 果期 6 — 11 月。 产云南 昆明、 大理、 易门、 威信, 多生长 于海拔 1450 — 2500 米 的村庄 附近; 甘肃、 四川、 湖北、 陕西、 河南、 山西、 山东、 广东、 广西、 贵州 亦有。 木材 细韧, 可供 建筑家 具丰船 用材, 为较好 的材用 树种。 3b. 滇揪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图版 196, 6 紫揪、 揪木 (云南 的造林 树), 紫花揪 (云南 ) 
紫葳科  705  图 版 196 梓树 Catalpa ovata 1. 花枝; 2. 花 纵剖; 3. 雄蕊。 4— 5. 川根 C. targesii 4. 叶片: 5. 叶背 的毛。 6 滇 揪 C. fargesn f.duclouxii 种子。 7—9. 藏揪 C . tibdica 7. 叶片 :8. 叶背一 部分, 示 毛被; 9 . 花 纵剖。 
706  云南 植物志  f. duclouxii (Dode) Gilmour in Curtis (1936)*. Catalpa bungei Kurz, non C. A. Meyer ; Catalpa duclouxii Dode (1907) ; Rehd. (1913), H.-M. (1936) ; Catalpa sutchuenensis Dode (1907) ; Catalpa duclouxii Bean (1920) non Dode. 本变 型与种 的区别 在于叶 及花序 均光滑 无毛。 产 滇中、 滇西北 (腾冲 、丽江 、邓川 、剑 川、 鹤庆、 维西、 德钦、 龙陵、 武定 ), 生长 于海拔 1700 — 2800 米村庄 附近。 四川、 贵州、 湖北 亦有。 木材可 供家具 、车船 、枕木 、电杆 等用, 可 防白蚁 侵食。 根叶 花均可 入药, 治耳 底痛, 风 湿痛, 咳嗽。 模 式标本 产地: 云南。 8. 黄 钟花属 Stenolobium D. Don 直立 灌木。 叶对生 ,奇 数羽状 复叶, 小 叶有粗 锯齿。 花纯 黄色, 芳香, 由 总状花 序组成 顶生 的圆锥 花序; 花萼 钟形, 5 齿; 花冠 漏斗状 钟形, 基部 收缩, 5 裂; 雄蕊 4, 2 强; 子房上 位, 2 室, 胚 珠多。 蒴果 线形, 短小, 种子 具翅。 约 3 种, 原产 美洲, 我 国广州 和云南 西双版 纳栽培 1 种。 1. 黄钟花 (广 州植 物志) Stenolobium stans (L.) Seem. (1863) ; Kurz (1877) ; P. Dop in Lecte. (1930)*; 广州 植物志 (195 6 ). Bignonia stans L. (1763) ; Tecoma stans HBK. (1845). 直立 灌木。 奇数羽 状复叶 ,小叶 3 — 7 枚, 楠 圆状披 针形, 顶端长 渐尖, 基部 楔形, 上面 光滑 无毛, 下面被 极细的 柔毛,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1 一 4 厘米, 边 缘被粗 锯齿; 侧生小 叶近无 柄, 顶生 小叶叶 柄长约 1 厘米, 叶轴长 3 — 10 厘米。 花纯 黄色, 由总 状花序 组成顶 生的圆 锥花序 ;花萼 钟形, 长约 5 毫米, 萼齿 5; 花冠 漏斗状 钟形, 长 4 一 5 厘米, 基部 收缩呈 细管, 近基 部一侧 膨大, 花 冠裂片 5, 开展, 边缘 波状; 雄蕊 4,2 强, 子房圆 柱形, 花柱 丝状, 柱头 2 裂, 舌状 扁平, 雄蕊 及花柱 内藏。 花期 9 一 12 月。 原产 美洲, 我国 广州及 云南西 双版纳 栽培供 观赏。 越南, 泰国及 其他热 带国家 常见栽 培。 9. 硬骨 凌霄属 Tecomaria Spach. 直立 灌木, 无 卷须。 叶对生 ,奇 数羽状 复叶, 小叶 5 — 9 枚, 边 缘具圆 钝齿。 花 金黄色 或橙 红色, 顶生总 状花序 ;花萼 钟形, 5 齿; 花冠长 漏斗形 ,二 唇形, 微弯; 雄蕊 4 , 2 强; 子房 上位 2 室; 雄蕊及 花柱突 出花冠 管外, 花盘 杯状。 蒴果 线形, 压扁。 约 2 种, 产热带 东非至 南非洲 ,我 国广州 及云南 西双版 纳栽培 一种。 1. 硬 骨凌霄 (广 州植 物志) 竹林标 (思茅 ) 
紫葳科  707  Tecomaria capensis (Thunb.) Spach (1840) ; 广州 植物志 (1956)*; 海南 植物志 (1965)*. Bignonia capensis Thunb. (1800). 直立 灌木, 无 卷须。 叶 对生, 奇数羽 状复叶 ,小叶 5 — 9 枚, 卵 圆形, 长 1 一 2 .5 厘米, 宽 1-2 厘米, 顶端短 渐尖, 基部阔 楔形, 两面光 滑无毛 ,边 缘上半 部具圆 钝齿; 侧生小 叶近无 柄, 顶端小 叶叶柄 长不到 1 厘米, 叶 轴长约 5 厘米。 花金黄 色至橙 红色, 顶生总 状花序 ,小 花 柄长约 1 厘米; 花萼 钟形, 5 齿, 花冠长 漏斗状 ,二 唇形, 微弯, 上唇 直立, 顶端 微缺, 下唇 3 裂, 开裂; 雄蕊 4, 2 强, 花丝 丝状, 花药 个字形 着生; 子房 上位, 2 室, 花柱 丝状, 柱 头微舌 状 扁平, 2 裂; 雄蕊 及花柱 明显伸 出花冠 管外。 花期 5 — 6 月。 原产南 非洲, 我国 广州及 云南西 双版纳 栽培供 观赏。 根、 叶 (外用 捣敷) 治咽 喉炎, 扁桃 腺炎, 跌打 损伤, 瘀血 肿痛, 肺结核 ,肺炎 ,支气 管炎, 哮喘。 10. 翅 叶木属 Pauldopia G. G. J. van Steenis ( 1969) 灌 木或小 乔木。 叶 对生, 2-3 回羽伏 复叶, 叶轴具 狭翅; 小叶 无柄, 纸质, 上面 具细白 鳞片 状毛及 突起, 背面 密生小 凹槽, 且 极疏生 盘菌状 腺体。 圆锥花 序顶生 ,多花 ,有 吋密集 花序轴 顶端, 下垂; 花萼 钟形, 顶端 平截, 近全缘 ,微具 5 小齿, 三角形 ,齿 等大, 顶端尖 ;花 冠管圆 柱形, 基部 收縮, 污黄色 ,花 冠裂片 5, 半 圆形, 复瓦伏 排列, 红褐色 ;雄蕊 4, 2 强, 内 藏, 着生于 花冠管 近基部 收缩处 ,花丝 丝状, 花药 个字形 着生; 花柱 丝状, 柱头 扁平, 舌状。 蒴 果长圆 柱形, 顶端长 渐尖, 果皮薄 革质, 隔膜 膜质, 极薄, 种子扁 圆形, 厚而 无翅。 本 属与菜 豆树属 Radenmchera 及羽 叶揪属 Stereospermum 相似, 其叶表 面具细 白鳞片 状毛及 突起, 背面 密生小 凹槽, 且极疏 生盘菌 状腺体 ,极似 菜豆树 Radermachera sinka 及滇 菜豆树 Rademiachera yunnanensis ,但 为小灌 木或小 乔木, 叶 2 — 3 回羽状 ,叶轴 具翅, 又与之 不同; 果外 形似羽 叶揪属 Stereospermum, 但不是 厚而圆 的木栓 质隔膜 (只具 极薄隔 膜), 且种子 无翅, 又与 后一属 不同; 萼钟形 ,顶端 平截, 近全缘 ,稀具 小齿, 亦 为特征 之一。 本属仅 有一种 ,为 G. G. J. van Steenis 1969 年所 建立, 由早巳 发表于 4 个 属中的 3 个种 新组合 而成。 分 布我国 (云南 ), 越南, 老挝, 缅甸 北部, 斯里 兰卡, 印度。 1. 翅叶木 图版 194,4一6 细口 袋花、 紫红豆 (西双 版纳) ,金 丝岩拓 (耿马 ) Pauldopia ghorta (Buch.-Ham. ex G. Don) van Steenis (1969). Bignonia ghorta Buch. Ham. ex G. Don (1838), DC. (1845), Stereospermum ghorta (Buch. Ham. ex G. Don)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4) ; Tecoma bipirmata Coll. et Hemsl. (1890), Radermachera bipinnata (Coll. et Hemsl.) Steen. ex Chatterjee (1948), Steen. (1953) ; Radermachera alata P. Dop (1926), P. Dop in Lecomte (1930)*. 灌木或 小乔木 ,高达 6 米, 树皮 黄色。 2 — 3 回羽状 复叶, 叶轴 具翅, 长达 38 厘米; 小 叶 卵状披 针形, 长 3 — 7.5 厘米, 宽 1.5 — 2.5 厘米, 顶端长 渐尖, 基部 楔形, 全缘, 无柄。 顶 生聚伞 状圆锥 花序, 下垂, 有 吋密集 花序梗 顶端, 花序长 15 — 20 厘米, 径达 10 厘米 左右, 
708  云南 植物志  小 花柄长 1 一 2 厘米; 花冠 管长圆 柱形, 污黄色 ,长约 3 — 4 厘米, 基部 收缩, 花冠裂 片半圆 形, 开展, 长约 1.5 厘米, 红 褐色; 花丝 丝状, 长 2 — 2.5 厘米, 光滑 无毛, 花药 个字形 着生: 花柱 丝伏, 长约 3 厘米, 光滑 无毛, 柱头 扁平, 舌状, 雄蕊 及花柱 均不伸 出花冠 管外; 花萼钟 状, 长约 1.5 厘米, 径 1 厘米 以下, 顶端近 平截, 微有 5 齿。 蒴 果长圆 柱形, 幼嫩吋 紫色, 花 萼宿存 ,长达 23 厘米, 径约 1 厘米, 顶端长 渐尖, 果皮薄 革质, 隔膜 膜质, 极薄, 种 子扁圆 形, 厚而 无翅, 径约 6 毫米。 花期 5— 6 月, 果期 12 月。 产云南 (思茅 、勐海 、耿马 、蒙自 、金平 ), 生长 于海拔 1350 — 1750 米 山坡密 林边, 耿马 县缅寺 内栽培 作观赏 植物。 分布 越南, 老挝, 缅甸 北部, 斯里 兰卡, 印度。 11. 羽 叶楸属 Stereospermum Cham 直立 乔木。 叶 对生, 一至二 回羽伏 复叶, 小 叶椭圆 形或椭 圆伏披 针形, 全缘, 有柄。 顶 生聚伞 状圆锥 花序, 花黄白 色或红 褐色; 花萼 钟形或 杯形, 5 齿, 有吋不 等大; 花冠管 短小, 一侧 肿胀, 花冠裂 片圆形 ,开展 ,近 等大, 二唇形 ,边缘 皱波状 ;完 全雄蕊 4,2 强, 内藏, 花丝 丝状, 花药 个字形 着生; 花盘 垫状; 子房 无柄, 胚珠 多数, 1 至 多列。 蒴果圆 柱形, 细长, 具 明 显或不 明显的 四稜, 室裂; 种子 1 一 2 列, 两端 具白色 透明膜 质翅; 隔膜圆 柱形木 栓质, 种 子完 全陷入 隔膜中 , 种子 脱离后 有下陷 的穴。 约 24 种, 分 布热带 亚洲和 非洲; 我国产 3 种, 1 变种, 云南 3 种 均有。 分种 检索表 1(4) 小 叶两面 近光滑 无毛。 2(3) 花黄 白色; 花萼 钟状, 长宽均 5 毫米; 蒴 果长方 柱形, 有明显 4 稜 1. 羽叶楸 S. tetragonum 3 (2) 花红 褐色; 花萼 较大, 长约 1 厘米, 径约 5 亳米, 萼齿 卵状三 角形; 花冠辐 状较短 2. 毛萼 羽叶楸 S. strigUlosiun 4 (1) 小 叶上面 粗糙, 密 被极短 柔毛, 下 面密被 细柔毛 3. 毛叶 羽叶楸 S. neuranthum 1. 羽叶楸 图版 197, 7 — 9 钝刀木 (西 双版纳 ), 咸沙木 (广西 ) Stereospermum tetragonum (Wall.) DC. (1845), H.-M. (1936) ; 图鉴 (1975),. Biynonia tetragonum (Wall.) nom. nud. ; Stereospermum chelonioides DC. (1845),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4) ; P. Dop in Lecte. (1930)*, non Bignonia chelonoides h. f. cfr. Haines (1922). 小乔木 ,高达 15 米。 一回羽 状复叶 ,长达 45 厘米, 小叶 7—11 枚, 长椭 圆形, 长 8 — 15 厘米, 宽 2.5 — 6 厘米, 顶端长 渐尖, 基部阔 楔形至 近圆形 ,两面 近光滑 无毛; 侧脉 9 一 11 对; 全缘; 侧生 小叶叶 柄长约 1 厘米 左右, 顶生 小叶叶 柄长达 2 厘米。 顶 生聚伞 状圆锥 花序, 长约 25 厘米, 径约 20 厘米, 多花, 花小; 花萼 紫色, 钟状, 长 宽均约 5 毫米, 萼齿 3 — 5; 花 冠 黄白色 钟状, 微 弯曲, 长约 2 厘米, 内白色 ,外黄 微带红 ,花冠 5 裂, 裂片卵 圆形; 花冠的 一侧, 内外均 被疏长 柔毛; 雄蕊 4, 2 强, 花丝 丝伏, 长约 1 厘米, 光滑 无毛, 花药个 字形着 
紫葳科  709  图 版 197 1 一 4. 小弯 菜豆树 Raciermachera microcalyx 1 . 花放大 :2. 果序的 一部分 :3. 隔膜; 4. 种子。 5. 滇 菜豆树 IL yunnanensis 花 放大。 6. 豇豆树 R. pcntandra 花 纵剖。 7 — 9. 四角 实子树 Stcreospermum tetragonura 7. 果枝; 8. 隔膜 :9. 种子背 面及腹 ffi。 
710  云南 植物志  生, 卵圆形 ,花柱 丝状, 长约 1 厘米, 光滑 无毛, 柱头 2 裂, 雄蕊及 花柱均 内藏。 蒴果 长方柱 形, 弯曲, 绿 褐色, 有明显 4 稜, 长 30 — 70 厘米, 径约 1 厘米, 果 皮厚, 木质; 种子卵 圆形, 两 端具 白色膜 质翅, 连 翅长约 28 毫米, 宽约 5 毫米。 花期 5 — 7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产滇西 南部至 南部、 东南部 (西双 版纳、 思茅、 临沧、 镇康、 双江、 耿马、 瑞丽、 屛边、 金 平、 河口、 富宁、 双柏 ), 生长 于海拔 150 — 1500 ( — 1800) 米的干 热河谷 、疏 林中。 我国广 西、 贵州 (新 记录) 亦产。 分布 越南, 柬 埔寨, 泰国, 缅甸, 马来 西亚, 印度 尼西亚 (爪哇 ), 斯 里 兰卡。 2. 毛萼 羽叶揪 Stereospermum strigillosum C. Y. Wu et W. C. Yin, sp. nov. Species Stereospermo tetragono (Wall.) DC. affinis, sed calycibus majoribus, densissime strigillosis, lobis ovato-triangula ribus, corollis rotatis brevioribus differt. 小乔木 ,高 5 米。 一回羽 状复叶 ,小叶 7 — 9 枚, 长橢 圆形, 长 10—19 厘米, 宽 4 一 6.5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阔 楔形, 侧脉 11 一 12 对, 网 脉在下 面明显 凸起; 全缘; 小叶 柄长约 5 -7 毫米, 叶轴长 13.5 — 15.5 厘米。 顶生圆 锥花序 ,花 序长约 20 厘米, 径约 10 厘米; 花红 褐色, 花萼 较大, 长约 1 厘米, 径约 5 毫米, 密生微 伏毛, 萼齿 卵状三 角形, 花 冠辐状 较短。 花期 7 月。 本种与 羽叶楸 Stereospermum tetragona (Wall.) DC. 相近, 但萼 较大, 密生微 伏毛, 萼 齿卵状 三角形 ,花 冠辐伏 较短。 产 滇东南 (屏边 ), 生长 于海拔 no 米的 山谷、 疏林中 ,润湿 地区。 屏边: 毛品一 2376 ( 模式, Typus! HY.)。 3. 毛叶 羽叶揪 Stereospermum neuranthum Kurz (1873), (1877) ; Clarke in Hook. f. (1884) ; P. Dop in Lecte. (1930). 小 乔木, 高^ 12 米。 一 回羽状 复叶, 小叶 3—7 枚, 阔楠 圆形, 长 8 — 12 厘米, 宽 4.5 -7.5 厘米, 上面 粗糙, 密被极 短柔毛 ,下面 密被细 柔毛, 顶端 短尖至 圆形, 基部阔 楔形, 偏 斜, 侧脉 7 — 8 对; 全缘; 叶轴长 11 一 13 厘米, 上面有 凹槽; 小叶 柄长达 1 厘米。 蒴果 细长, 圆柱形 ,弯曲 ,长 20 — 47 厘米, 径约 8 毫米, 微四稜 ,果皮 革质; 种子卵 圆形, 两端具 白色膜 质翅, 长不足 3 厘米。 果期 2 — 3 月。 中国 (云南 ) 新 记录。 产 滇西南 (临沧 、镇康 、耿马 ), 生长 于海拔 540 — 1600 米 地区山 坡、 疏 林中。 分布 越南、 老挝、 泰国、 缅甸、 印度。 云南 标本与 Fl. of Brit. Ind. 描写 相近, 但与 Fl. lndo-Chine 描写 相较, 小叶仅 2—3 对, 表面 有微毛 而糙, 脉至 8 对, 小叶 柄长达 1 厘米, 种子 长不足 3 厘米。 花标本 未见。 12. 菜 豆树属 Radermachera Zoll. et Mor. 直立 乔木。 叶 对生, 一一 二回羽 状复叶 ,小 叶长椭 圆形或 卵形, 全缘, 具柄。 顶 生聚伞 状圆锥 花序, 花 白色或 黄色; 花萼 钟形, 顶端 平截或 有短齿 5; 花冠 漏斗状 钟形, 花 冠裂片 5 , 微呈二 唇形; 完 全雄蕊 4 (—5), 微 2 强, 有吋第 5 枚退化 ;雄蕊 及花柱 内藏; 花盘 杯状; 
紫葳科  711  子房圆 柱形, 胚珠 极多; 花柱 细长, 柱 头舌状 扁平。 蒴果 细长, 有 2 稜, 隔膜扁 圆柱形 ,木栓 质, 种子微 凹入隔 膜中, 种子 具翅。 约 40 — 50 种, 特产亚 洲热带 (印度 至中国 ,菲 律宾, 印度 尼西亚 的苏拉 威西、 爪哇) ;我 国有 7 种, 产西 南部和 南部; 云南产 4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回羽 状复叶 ,小叶 卵状长 椭圆形 至卵形 ,长 11 一 26 厘米, 宽 4 一 6 厘米; 花淡 黄色, 花萼 很小, 钟 状, 长宽均 3 — 5 毫米 1. 小萼 菜豆树 R. microcalyx 2(1) 二 回羽状 复叶。 3 (4) 完 全雄蕊 5 枚; 小叶楠 圆状披 针形至 卵状披 针形, 长 10 — 20 厘米, 宽 3 — 7 厘米, 上面密 生小凹 槽, 下 面近基 部密生 许多凹 陷黑色 腺点; 花大, 橙黄色 2 .豇 豆树 R. penUndr. 4 (3) 完 全雄蕊 4 枚。 5 (6) 蒴果 木质, 密被白 色细小 皮孔; 小叶 卵形, 长 4 一 9 厘米, 宽 2 — 5 厘米, 上面密 生小白 腺点, 下面 密 被极小 凹穴, 小 叶基部 常在一 侧散生 少数圆 形腺点 3. 漢 菜豆树 R. yunnanensi. 6 (5) 蒴果厚 革质, 无皮孔 ;小叶 卵形至 卵状披 针形, 长 4 一 7 厘米, 宽 2 — 3. 5 厘米; 花 白色至 淡黄色 … I 菜 S 树 R- »«nica 1. 小專 菜豆树 图版 197, 1 一 4 Radermachera microcalyx C. Y. Wu et W. C. Yin, sp. nov. Affinis Radermacherae glandulosae (Bl.) Miq., sed calicibus minimis, 3 ― 5 mm. longis et latis. 乔木, 高达 20 米。 一回羽 伏复叶 ,小叶 5 — 7 枚, 长 40 — 56 厘米, 小叶 卵状长 楠圆形 至卵形 ,长 11 一 26 厘米, 宽 4 一 6 厘米, 顶端 短尖, 基部阔 楔形至 近圆形 ,偏斜 ,两面 均光滑 无毛, 上面有 小凹槽 ,下面 近底脉 的腋中 散生少 数黑色 凹陷的 腺体; 侧脉 7 — 10 对, 网脉在 叶下面 明显; 全缘; 侧 生小叶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顶 生小叶 叶柄长 2 — 5.5 厘米。 顶 生聚伞 状圆锥 花序, 花淡黄 色* ,花萼 很小, 钟状, 长宽均 3 — 5 毫米, 萼齿 5, 细小, 顶端近 平截; 花 冠钟伏 漏斗形 ,花冠 管长约 2.5 厘米, 径约 5 毫米, 花 冠裂片 5, 开展, 卵圆形 ,长约 1 厘米; 雄蕊 及花柱 内藏, 花柱 细长, 丝状, 长约 2 厘米, 光滑 无毛, 柱 头舌状 扁平, 2 裂。 蒴果 细长, 长圆 柱形, 绿色, 下垂, 长 20 — 28 厘米, 径约 6 毫米, 果皮薄 革质, 2 瓣 裂开, 隔膜木 栓质, 细圆 柱形, 径约 2—3 毫米, 种子 着生处 微凹; 花萼 宿存; 种子 细小, 极多, 长楠 圆形, 扁平, 种子两 端具白 色透明 膜质翅 ,连 翅长约 1 厘米。 花期 1 一 3 月 ,果期 4 一 12 月。 特 产云南 南部至 东南部 (思茅 、西双 版纳、 金平 ), 生长 于海拔 340 — 1570 米的 山谷疏 林中, 阳处, 湿 润处。 本种 近广西 菜豆树 Radermachera glandulosa (Bl.) Miq., 与 印度, 缅甸, 越南, 泰国等 地的许 多具一 回羽状 复叶的 种不同 在于萼 很小, 长 3 — 5 毫米, 长与宽 相等; 本种 与本属 Radermachera 其他种 相似, 叶面有 小凹槽 ,背 面近底 脉的腋 中散生 腺体。 秦 氏照片 10485 , Henry 1 1 807 , 采自思 茅南山 ,海拔 1500 米, 乔木, 花黄色 ,暂定 为梓属 Catalpa 者 就是本 种。 西双 版纳: 云南队 93 40, 李延辉 S80C 花的 模式, HY.); 王启无 75298,76948,81097, 
712  云南 植物志  74320,76048,80559; 毛品一 7435 ; 冯国楣 20376; 赵世祥 41 ; 李延辉 1972; 中苏队 617; 云 垦局 87,125,267。 2. It 豆树 (西畴 ) 图版 1 97 ,6 Radermachera pentandra Hemsl. (1902); H.-M. (1936). 乔木, 高达 20 米。 二回羽 状复叶 ,叶 轴长约 45 厘米, 小 叶多达 23 枚, 小叶椭 圆状披 针形至 卵状披 针形, 长 10 — 20 厘米, 宽 3 — 7 厘米, 顶端长 渐尖, 基部 楔形, 偏斜, 两 面均光 滑无毛 ,上面 密生小 凹槽, 下面近 基部密 生许多 凹陷黑 色腺点 ,侧脉 8 — 9 对, 近边缘 处内弯 而互相 联接; 侧 生小叶 叶柄长 — 1 厘米, 顶 生小叶 叶柄长 3 — 6 厘米; 全缘。 顶生 聚伞状 圆锥 花序。 花大, 花萼 钟状, 萼 管长约 2.5 厘米, 径约 2 厘米, 萼齿 5, 卵 圆形, 微呈二 唇状, 长约 1 厘米; 花冠橙 黄色管 粗短, 长约 5 厘米, 径约 2.5 厘米, 花 冠裂片 5, 卵 圆形, 开展; 雄 蕊及花 柱内藏 ,雄蕊 5, 着生于 花冠管 中部, 花丝短 ,长约 1 厘米, 花药 个字形 着生, 长椭圆 形, 雄蕊 下有一 毛环; 花柱 细长, 丝状, 长约 4 厘米, 柱 头舌状 扁平, 2 裂。 蒴果细 长下垂 ,圆 柱形, 长达 100 厘米, 径约 8 毫米, 具 2 稜, 果皮薄 革质, 绿黑色 ,隔 膜细圆 柱形, 微扁, 木栓 质, 径约 3 毫米, 种子 着生处 微凹; 种子卵 圆形, 扁平, 两端 具白色 透明膜 质翅, 连 翅长约 12 毫米, 宽约 3 毫米。 花期冬 至春月 ,果期 10 — 12 月。 特 产云南 (蒙自 蛮耗、 屏边、 西畴、 麻栗坡 ), 生长 于海拔 1000 — 1650 米的 山谷、 林下沟 边。 西畴 地区, 树皮供 药用。 模式 标本产 蒙自。 3. 滇 菜豆树 图版 197, 5 蛇尾树 (景东 ), 豇豆树 (麻 栗坡) Radermachera yunnanensis C. Y. Wu et W. C. Yin, sp. nov. ? = 2?. sinica H.-M. (1936), non (Hance) Hemsl. Sp. Radermacherae sinicae (Hance) Hemsl. arctissime af finis, sed foliolis majori- bus, latioribusque supra minutissime albo-punctulatis, impressis, subtus impresso-punc- tatis ; eapsulis ad 10 ― 12 mm. latis, dense albo-lentieellatis differt. 小乔木 ,高达 16 米, 树皮灰 黑色。 二一三 回羽状 复叶, 长达 70 厘米; 小叶 卵形, 长 4 一 9 厘米, 宽 2 — 5 厘米, 顶端 尾状长 渐尖, 基部 楔形, 微偏斜 ,上面 密生小 白腺点 下 面密被 极小 凹穴, 小叶 基部常 在一侧 散生少 数圆形 腺点, 侧脉 5 — 7 对; 全缘; 侧 生小叶 叶柄长 -5 毫米, 顶 生小叶 叶柄长 1 一 2.5 厘米。 顶生聚 伞状圆 锥花序 ;花白 色至淡 黄色, 长 7.5 — 9 厘米; 萼管长 3 厘米, 宽不足 1 厘米, 萼齿 5, 长三 角形, 长约 12 毫米; 雄蕊 4, 雄蕊 及花柱 均 内藏。 蒴 果长圆 柱形, 绿色, 木质, 成熟吋 灰黑色 ,长 50 厘米 左右, 径 10 — 12 毫米 -密被 白 色细小 皮孔; 种子橢 圆形, 扁平, 两端 具白色 透明膜 质翅, 连 翅长约 17 毫米, 宽约 3 — 4 毫米。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8—11 月。 本种近 菜豆树 Radermachera sinica (Hance) Hemsl. 不同 处在于 本种叶 表面密 生小白 腺点, 叶背面 密被极 小凹穴 ,小 叶基部 常在一 侧散生 腺点; 果径 10—12 毫米, 密生 白色细 小 皮孔。 本 种又与 Radermachera tonkinensis P. Dop 相似, 但不 同处在 于小叶 片叶脉 5 — 7 对; 
紫葳科  713  萼长 3 厘米, 宽不足 1 厘米, 齿长达 12 毫米, 长三 角形; 果密 生细小 皮孔。 产云南 (泸 水、 景东、 临沧、 凤庆、 西畴、 麻 栗坡、 屏边 ); 生长 于海拔 (1000 —) 1300- 2200 米的山 坡阳处 ,疏 林中。 叶、 根、 果治高 热痛, 胃痛, 跌打扭 挫伤, 骨折, 痈疖; 毒 蛇咬伤 (叶或 果外敷 )。 泸水, 景东: 南水 北调队 (滇 西北) 8 159( 模式标 本); 邱炳云 李鸣岗 6 7 0, 2914, 3126; 许溯桂 4447, 4871 ; 冯国楣 12143 , 12405, 13342, 14036; 蔡希陶 61454; 俞德浚 16468; 辛景三 258。 4. 菜豆树 豇豆树 (富宁 ), 辣椒树 (河口 ), 豆角树 、白 鹤参、 牛尾树 (广西 ), 接骨 凉伞、 森木 凉伞、 朝 阳花、 牛尾木 (广西 ), 山 菜豆、 苦芩舅 (台湾 ) Radermachera sinica (Hance) Hemsl. (1902) ; Merr. (1928) ; 图鉴 (1975)*. Stereospermum sinicum Hance (1882); 中国树 木学 (1937)*. 小 乔木, 高达 10 米。 二 回羽状 复叶, 叶 轴长约 30 厘米 左右; 小 叶卵圆 形至卵 状披针 形, 长 4 一 7 厘米, 宽 2 — 3.5 厘米, 顶 端尾伏 渐尖, 基部阔 楔形, 侧脉 5 — 6 对, 向上 倾斜, 两 面 均光滑 无毛, 侧生小 叶片在 近基部 向外的 一侧疏 生少数 盘菌状 腺体; 全缘; 侧生 小叶叶 柄长在 5 毫米 以下, 顶 生小叶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花白 色至淡 黄色, 花冠 钟状漏 斗形, 长约 6-7 厘米 左右; 花萼 钟状, 长约 3 厘米, 径约 1 厘米, 萼齿 5, 卵状披 针形, 长约 12 毫米, 雄 蕊 4 ,2 强, 花药 个字形 着生, 雄蕊 及花柱 内藏; 柱头 扁平, 舌状。 蒴果 细长, 圆柱形 ,长达 85 厘米, 径约 1 厘米, 果皮厚 革质, 无 皮孔; 隔膜木 栓质, 细圆 柱形, 微扁; 种子楠 圆形, 扁平, 两端 具白色 透明膜 质翅, 连 翅长约 2 厘米, 宽约 5 毫米。 花期 5—9 月 ,果期 10 — 12 月。 产云南 (盐 丰、 富宁、 河口 ), 生长 于海拔 340 — 750 米的 山谷、 疏 林中。 分布 广东、 广 西、 台湾。 根、 叶、 果入药 ,治 高热, 凉血 消肿, 跌打 损伤, 毒蛇 咬伤。 兽医用 治牛炭 疽病。 木材供 建筑用 o 13. 紫葳属 Campsis Lour. 攀援 灌木, 以 气生根 攀援。 叶对生 ,奇数 一回羽 状复叶 ,小 叶有粗 锯齿。 花大, 红色带 橙 黄色; 组成顶 生的圆 锥花序 或聚伞 花序; 花 萼管状 钟形, 萼齿 5; 花冠 漏斗状 钟形, 花冠 裂片 5, 大而 开展, 微呈二 唇形, 花冠裂 片圆形 ;雄蕊 4, 弯曲, 2 强, 内藏; 子房 2 室, 基部围 以大 花盘。 蒴果 2 裂, 2 裂片 与隔膜 分离, 种子 多数, 扁平, 具 2 半透 明翅。 本属共 2 种, 1 种 产北美 洲东部 , 1 种产 我国及 日 本。 1. 紫葳 (植 物名实 图考, 长编, 本 草经) 图版 198, 1—3 苕 (诗经 ), 凌霄 (图 经本草 ), 凌霄花 (河 南, 江苏, 江西, 浙江, 湖南, 福建, 广西, 贵州 ), 陵苕 (尔雅 ), 女葳花 (药 性本草 ), 望江南 、倒挂 金钟、 倒挂 金钩、 穿骨龙 (江苏 ), 武葳花 、瞿 陵花、 鬼目花 (吴 普本草 ), 堕胎花 (云南 ), 紫藤 (云 南大理 ), 喇叭花 、木 枫藤、 紫霄花 、猪母 花、 闹羊花 (浙江 ), 搜 骨风、 藤萝、 藤萝花 (四川 ), 藤五加 (贵州 ), 白狗肠 、上树 蜈蚣、 碎骨风 (广西 ), 过路 蜈蚣、 云霄藤 、争 墙风、 过江龙 、清藤 、土 续断、 钻 骨风、 黄花倒 水莲、 过 山龙、 
7H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98 1 一 3. 紫葳 Campsis grandiflora 1. 花枝: 2. 雄蕊; 3. 雌蕊。 4 一 7. 火烧花 Mayodendron igneum 4. 花枝: 5. 花萼; 6. 雄蕊; 7. 柱头。 
紫葳科  715  大豆根 、过 墙风、 凌霄 花根、 红花 倒水莲 (湖南 ), 接 骨丹、 藤三七 (湖北 ), 五爪龙 (中 国经济 植物志 ), 钻地龙 、九龙 下海、 万丈 深根、 上树龙 、钻 天龙、 钻 地蜈蚣 (江西 ), 九重藤 (广东 ) Campsis grandiflora (Thunb.) Loisel. ex K. Schumann (1894). Bignonia grandiflora Thunb. (1784), in Curtis (1811)*; B. chinensis Lam. (1785), DC, (1845) ; Campsis adrepens Lour. (1790) ; Campsis chinensis (Lam.) Voss. (1896), Kehd. in Sarg. (1912), H.-M. (1936), Campsis longiflora P. Dop in Lecte. (1930), non K. Schumann ; Tecoma grandiflora Loisel. (1821) ; Tecoma chinensis K. Koch (1872). 攀援 藤本, 具 或不具 少数气 生根。 奇 数羽状 复叶, 对生, 小叶 7 — 9 片, 卵形至 卵状披 针形, 顶 端尾状 渐尖, 基部阔 楔形, 两侧不 等大, 长 3 — 6 ( — 9 ) 厘米, 宽 1.5— 3 ( — 5) 厘米, 侧脉 6—7 对, 两面 均光滑 无毛, 边 缘具粗 锯齿; 叶轴长 4 — B 厘米, 小叶 柄长约 5 (—10) 毫米。 顶 生疏散 的圆锥 花序, 花大, 长宽达 8 厘米; 萼管 钟状, 长约 3 厘米, 绿色, 萼齿 5 , 披 针形, 长约 1.5 厘米; 花冠管 钟状漏 斗形, 外面橙 黄色, 内面鲜 红色, 花冠 裂片半 圆形; 花 柱线形 细长, 长约 3 厘米, 柱头 扁平, 2 裂; 雄蕊着 生花冠 管中部 ,花 丝线形 细长, 长约 2 — 2.5 厘米, 花 药黄色 个字形 着生。 蒴果, 顶 端钝。 花期 6— 8 月。 云南 昆明、 丽江、 大理 栽培, 生长 于海拔 1900 — 2 700 米 地区; 长江以 南各地 亦有。 分 布日本 ;越南 栽培。 各地 多栽培 供庭园 观赏。 花供 药用, 根、 茎、 叶亦作 药用; 花为 通经利 尿药, 适于妇 女月经 闭止, 小腹 胀痛, 产后 乳肿, 崩中 带下, 有清 血消炎 之功, 孕妇 忌服; 根 治跌打 损伤, 接骨, 吐血, 风湿筋 骨痛。 "花 露治 眼口, 同人 失明, 根能 行血, 湖南草 医用之 "(植 物名 实图考 )。 14. 角蒿属 Incarvillea Juss. 一年生 至多年 生直立 草本, 植株 具茎或 无茎。 叶互生 ,单叶 或羽伏 分裂。 花大, 红色 或 黄色, 顶 生总状 花序; 花萼 钟形, 萼齿 5, 钻状渐 尖或圆 形突尖 ;花冠 管长, 二唇形 ,裂片 5, 圆形, 开展; 雄蕊 4, 2 强, 内藏; 花盘 环伏; 子房近 无柄, 2 室, 胚珠 在每一 胎座上 1 一 2 裂。 蒴果 线形, 弯曲, 渐尖, 有吋有 4 一 6 稜; 种子 极多, 细小 扁平, 周 围有白 色透明 膜质翅 或丝 状毛。 约 14 种, 分布 于中亚 经印度 至亚洲 东部。 我国有 12 种, 产西 南部, 西北部 及北部 ;云 南产 8 种, 1 变种, 1 变型。 本属 多数种 类花大 而颜色 鲜艳, 可供 观赏, 少数种 类根或 全草作 药用。 分种 检索表 1(4) 萼齿 钻伏; 蒴果 革质, 圆 柱形, 呈开裂 朞獎; 多年生 草本, 茎分枝 ,高达 1.5 米, 叶不 聚生于 茎基部 (Subg. 1. A mphicome ) 2(3) 叶 一回羽 状分裂 1. 两头毛 1. "guta 3(2) 叶二一 三回羽 状细裂 ;萼齿 钻状, 基部 膨大成 腺体; 顶生总 状花序 ,叶不 聚生于 茎基部 (Subg. 2 . 
716  云南 植物志  Incarvillea) 2. 角萬 I. sinensis ssp. variabilis £• Tariabilis 4(1) 萼齿披 针形或 圆形, 常宽; 蒴果亚 木质, 多少具 4 稜 (Subg. 3. Pterotcleri.) 5(6) 叶不 分裂, 单叶卵 状长楠 圆形; 萼齿 圆形, 顶 端细尖 或突尖 3. 单叶 波罗花 I. forre,tii 6(5) 叶羽状 分裂。 7(8) 小叶 全缘; 羽状 复叶聚 生于茎 基部; 总状花 序密集 4. 密生 波罗花 I. compacta 8(7) 小叶边 缘具锯 齿或圆 钝齿。 9(14) 植株 具茎。 10(11) 萼齿圆 形或截 形细尖 ;侧 生小叶 2 — 3 对, 全部多 少相等 5. 高 波罗花 I. alti..ima 11(10) 萼齿披 针状三 角形, 顶端尖 ;侧 生小叶 6 — 9 对, 下面的 几对较 长大。 12(13) 全植株 被淡褐 色极细 绒毛; 花 淡黄色 6. 黄 波罗花 1. lutea 13(12) 全植株 近光滑 无毛, 无茎、 侧生' j、 叶 4 一 11 对; 花红色 ;萼 齿长约 6 毫米, 顶端呈 尾状尖 ,宽度 (基 部) 较长 度更长 7. 红 波罗花 I. aelavayi H( 9 ) 植株 无茎; 叶 根生; 花大, 紫 红色; 萼齿披 针状三 角形, 顶端长 渐尖。 15(18) 花 序梗较 花柄长 很多。 16(17) 侧生 小叶 2 — 3 对 ga. 鸡肉参 I. mairei var. mairei f. mairei 17(16) 侧 生小叶 4 一 8 对, 有吋 顶端的 1 一; 对小 叶基部 下延, 与叶轴 连合形 成狭翅 8b. 多小 叶鸡 肉参 1. mairei var. mairei £. multifoliolata 18(15) 花序梗 与花柄 近等长 8c. 大花 鸡肉参 I. mairei var. grandiflora 1. 两头毛 图版 199, 3— 6 金鸡 豇豆、 炮 仗花、 炮仗筒 (云南 ), 千把刀 (宁 浪、 永胜 ), 朝天贯 (楚雄 ), 石岗豆 (富 民), 无名 肿毒、 破 碗花、 大花药 (丽江 ), 麻叶子 、大 九加、 岩喇 叭花、 鼓手花 、羊胡 子草、 城墙 花 (曲靖 ), 燕山红 (昭通 ), 唢呐花 、马 尾莲、 羊奶子 (云南 ), 黄鸡尾 、马 桶花、 密糖花 (四川 ), 炮仗花 (贵 州、 威宁) Incarvillea arguta (Royle) Royle (1836), (Royle) Lindl. (1837), Rehd. (1913), H.-M. (1936), Burtt ex Grierson (1953), Grierson (1961) ; 图鉴 (1975)*. Amphicome arguta Royle (1835) ; Incarvillea diffusa Royle (1835) seen only in one copy, Chatterjee (1948) ; Amphicome diffusa (Royle) Sprague (1933). 多年 生具茎 草本, 茎分枝 ,高达 1.5 米。 叶互生 ,羽状 复叶, 不聚 生于茎 基部, 长约 15 厘米; 小叶 5 — 11 枚, 卵状披 针形; 顶端长 渐尖, 基部阔 楔形, 两侧不 等大, 边 缘具粗 锯齿, 长 3 — 5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小叶近 无柄。 总 状花序 顶生, 花淡 红色, 花 冠钟伏 长漏斗 形, 长约 4 厘米, 径约 2 厘米, 花冠 管基部 紧縮成 细管, 花冠 裂片半 圆形; 雄蕊 4, 2 强, 着 生花 冠管近 基部, 不伸 出花冠 管外, 花药 丁字形 着生; 花柱丝 状细长 ,柱头 扁平, 卵圆形 ,子 房长圆 柱形; 萼管 钟状, 长约 8 毫米, 萼齿 钻状, 长约 2 — 3 毫米, 基 部近三 角形。 蒴 果长圆 柱形, 细长, 长约 20 厘米 左右; 种子 细小, 较多, 长椭 圆形, 两 端尖而 被丝伏 种毛。 花期 3— 7 月, 果期 9 一 12 月。 产滇 东北、 东、 中至西 、西北 ,生长 于海拔 1400—2700 (—3400) 米 地区, 澜沧江 、金沙 江流 域的干 热河谷 地带, 路边、 灌 丛中。 分布 四川东 南部、 贵州西 部及西 北部、 甘肃、 西藏。 印度 及喜马 拉雅山 区各国 也有。 .. . 全草 入药, 治跌打 损伤, 风湿 骨痛, 月经 不调, 痈肿, 骨折, 胸肋 疼痛, 胃痛; 根 茎治腹 
紫葳科  717  泻, 痢疾, 消化 不良, 慢性 胃炎, 感冒 头痛, 小 儿高热 惊厥, (产后 乳少, 久病 虚弱, 头晕, 贫 血?) 云 南富民 兽用治 牛马锅 底癀。 本 种原放 在两头 毛属中 Amphicome, 两头毛 属共有 2 种, 分布希 马拉雅 山区, 我国及 印度, 我 国仅有 两头毛 一种, 但从分 布地区 及生态 环境, 海拔均 相近, 角蒿 属种子 两端具 翅, 两头 毛属种 子两端 具毛, 两 属分别 极微, 而且本 种萼齿 与角蒿 IncarviUea sinensis Lamk. 相 近似, 因此把 两头毛 重新归 到角蒿 属中。 2. 角蓠 (植 物名 实图考 2 57, 长编、 唐 本草、 蜀本草 图经) 图版 1", 7—8 马先蒿 (本经 ), 烂石草 (别录 ), 马新蒿 (唐本 草注、 嘉祐 本草、 陆矶诗 疏), 猪牙菜 (救荒 本草 ), 冰糖花 (四 川、 大金) Incarvillea sinensis Lam. (1769) ; Grierson (1961) ; 图鉴 (1975)*. ssp. variabilis (Batal.) Grierson (1961) ; 图鉴 (1975)*. Incarvillea variabilis Batalin (1892) cum var. latifoUa, et var. fumariae folia Batalin ; Incarvillea sinensis H.-M. (1936), non Lam. 多年生 草本, 具茎, 分枝, 高达 so 厘米。 叶互生 ,二一 三回羽 状细裂 ,长 4 一 6 厘米, 形 态多变 ,小叶 不规则 细裂呈 线状披 针形。 顶 生总状 花序, 长达 20 厘米, 疏散; 花冠 淡红色 微 带紫、 钟状漏 斗形, 基部突 收缩成 细管, 花冠 裂片半 圆形, 长约 4 厘米, 径约 2 . 5 厘米; 花 萼 钟形, 绿色 微红, 长约 5 毫米, 顶端 平截, 萼齿 钻状, 基部 膨大成 腺体, 长约 5 毫米; 雄蕊 内藏; 花柱淡 黄色, 柱头扁 平扇形 ;花 柄短, 长不足 5 毫米; 小苞片 绿色, 线形, 长约 5 毫米。 蒴果淡 绿色, 圆柱形 细长, 顶端 长尾状 渐尖, 长约 3.5 厘米, 径约 5 毫米; 种子扁 圆形, 细小, 径约 2 毫米, 四周具 透明膜 质翅。 花期 5— 9 月, 果期 9 — 11 月。 产云南 丽江、 德钦, 生长 于海拔 WOO — 385 米 地区。 分布四 川西部 、北部 、甘肃 西部、 陕西 及西藏 东南部 等地。 原亚 种见于 东北、 华北、 内蒙 及陕、 甘、 青、 川北 等处。 3. 单叶 波罗花 Incarvillea forrestii Fletcher (1935); Grierson (1961). 多年生 草本, 具茎, 高达 30 (—60) 厘米, 全植株 近光滑 无毛。 单叶、 互生、 纸质, 叶不 分裂, 卵状长 椭圆形 ,两端 近圆形 ,长 6— 8 (—20) 厘米, 宽 3.5— 5.5 (— H) 厘米, 上 面绿紫 色, 下面 微淡; 边缘具 圆钝齿 ;侧脉 7 — 9 对, 叶柄 粗壮, 长 2 — 5 (— 15) 厘米。 顶生总 花序, 花序 梗长约 2 — 4 厘米, 小苞片 5 — 12 毫米, 花钟形 ,长约 5.5 厘米, 径约 3 厘米, 有花 6— 12 朵 , 密 集在植 株顶端 ; 花粉 红色, 花 冠管内 面有红 色条纹 及斑点 ; 花萼 钟形, 子 房光滑 无毛, 小 花柄长 5—10 毫米。 萼齿 圆形, 顶端 细尖或 突尖, 宽 7 — 10 毫米, 长 2- ~4 亳米; 雄蕊及 花柱 内藏。 蒴果披 针形, 扁而 四棱, 长 4 一 6 厘米, 宽 5 — 7 毫米。 , 我国特 有种。 产云南 (中 甸、 维西 )、 四川 (木里 ) 海拔 3400 米。 在云 南生长 在海拔 3040 米左 右的高 山多石 草坡。 模 式标本 产地: 中甸。 4. 密生 波罗花 图版 1", 1—2 密 花角蒿 (青藏 高原药 物图鉴 ), 野萝 卜 (西藏 ) Incarvillea compacta Maxim. (1881) ; Grierson (1961) ; 图鉴 (1975)*. 
718  云南 植物志  Incarvillea bonvalotii Bur. et Fr. (1891). 多年生 草本, 高达 2 厘米 左右, 花期茎 长不足 2 厘米, 果 期长达 8 厘米。 羽状 复叶, 聚生于 茎基部 ,长约 8—15 厘米, 小叶 5 — 13 枚, 侧生小 叶卵形 ,顶端 渐尖, 基部 圆形, 长 2 -3.5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顶端 的一个 小叶近 圆形, 较侧 生小叶 较大; 全缘。 总伏 花序, 聚 生于茎 顶端, 密集, 一至 多花, 从叶丛 中抽出 ,花 淡红色 微紫, 长 3.5 — 4 厘米, 径约 2 厘米; 雄蕊 及花柱 内藏, 萼管 钟形, 具深紫 色斑点 ,果吋 宿存, 长约 1.5 厘米, 萼齿三 角形, 长约 5 毫米; 花柄短 ,长 1 一 4 厘米, 蒴果长 披针形 ,两 端尖, 木质, 具 明显的 四稜, 长约 11 厘米左 右, 宽 及厚约 1 厘米; 果 柄长达 9 厘米。 花期 5 — 7 月 ;果期 8 — 12 月。 产滇西 北德钦 、维西 、丽江 、中甸 、永宁 ,高山 草坡, 生长 于海拔 3400 — 4575 米地带 ;我 国特 有种, 分布四 川西部 ,甘肃 南部, 西藏东 部及青 海?。 在青海 西藏地 区花、 种子、 根均 入药, 治 胃病, 黄疽, 消化 不良, 耳流脓 ,月经 不调, 高血 压, 肺 出血。 5. 高 波罗花 Incarvillea altissima G. Forr. (1921) ; Grierson (1961). 多年生 草本, 具茎 植物, 高达 2 米。 奇数羽 状复叶 ,侧 生小叶 2 — 3 对, 全 部多少 相等, 小 叶卵圆 形至椭 圆形, 顶 端钝, 基部 截形至 圆形, 边 缘具粗 锯齿。 顶生 长总状 花序, 疏散, 由 10 — 17 个多花 组成, 花淡 红色, 萼 齿圆形 或截形 细尖。 花期 7 月, 果期 9 月。 我国特 有种; 产云南 西北部 (丽 江、 永宁、 永胜) 及四川 西南部 。生长 于海拔 2300 — 2743 米地区 、密 林边, 干燥。 模 式标本 产地: 丽江 (东山 )。 6. 黄 波罗花 圆麻参 (丽江 ) Incarvillea lutea Bur. et Franch. (1891) ; H.-M. (1936) ; Grierson (1961) ; 图 鉴 (1975)*. ssp. lutea Incarvillea principis Bur. et Franch. (1891). 多年生 草本, 具茎, 高达 1 米; 全植株 被淡褐 色极细 绒毛。 叶羽状 分裂, 多数着 生于茎 的下 半部, 长 12 — 27 厘米, 小叶 着生于 叶轴上 半部, 侧 生小叶 6 — 9 对, 下 面的几 对较长 大; 小叶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5 — 9 厘米, 宽 1.5—3 厘米, 两 端钝, 边 缘具粗 钝齿, 无柄; 顶生 小 叶与最 顶上的 一对侧 生小叶 汇合。 顶 生总状 花序, 5 — 10 花 着生于 茎的近 顶端, 花葶粗 壮, 长达 36 厘米; 花淡 黄色, 花冠 钟形, 长 5—6 厘米, 花冠管 较长, 长约 4 厘米, 花 冠裂片 圆形; 雄蕊 及花柱 内藏; 花萼 钟形, 长约 1.5 厘米, 萼齿披 针状三 角形、 顶 端尖; 小苞 片线形 细长, 长 1 一 1.5 厘米。 蒴果 木质, 线状披 针形, 顶端长 渐尖, 具 明显的 6 棱, 长约 10 厘米, 宽 及厚约 1.5 厘米。 花期 5—8 月; 果期 9—1 1 月。 我国特 有种; 产云南 西北部 (洱源 、丽江 、鹤庆 )、 四川 西南部 (木里 )。 云 南生长 于海拔 2000—3350 米高 山草坡 或杂木 林下, 根 入药。 模 式标本 产地: 洱源 (黑山 门), 洱河河 源头。 7. 红 波罗花 图版 199, 9— 10 
紫葳科  719  鸡肉参 (丽江 ) Incarvillea delavayi Bur. et Franch. (1891), Wittmock (1892), (1894) ; Mottet (1893); Watson (1898); Hk. f. in Curtis (1896)*; E. Andre (1893) ; Hindmarsh (1899) ; Logan. (1925) ; Kehd. (1935) ; Grierson (1961). Tecoma mairei Levi. (1916), non Levi. (1915). 多年生 草本, 无茎, 高达 30 厘米, 全植株 近光滑 无毛。 叶 根生, 羽伏 分裂, 长 15 — 22 厘米, 侧 生小叶 4 一 11 对, 长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4 一 7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钝 至近 圆形, 两侧 不等, 边 缘具粗 锯齿或 钝齿, 顶生小 叶与最 顶上的 一对侧 生小叶 汇合, 具第 二次 主脉, 与中脉 平行; 小叶柄 极短至 无柄。 总 状花序 2 — 6 花着生 于花葶 顶端, 花 葶长达 30 厘米, 从植 株根部 抽出; 花 红色, 花冠 钟状, 具长管 ,长约 6.5 厘米, 径约 3.5 厘米, 花冠 管长约 5 厘米, 花冠 裂片半 圆形, 微呈二 唇形; 花萼 钟状, 长约 2 厘米, 萼 齿长约 6 毫米, 顶 端呈尾 伏尖, 宽度 较长度 更长; 雄蕊 及花柱 内藏, 雄蕊 4, 2 强, 花药卵 圆形, 丁字形 着生, 花丝丝 状长约 2.5 厘米, 光滑 无毛; 花柱 丝伏, 长约 3 厘米, 柱头 扁平, 扇状。 蒴果弯 或直。 云南特 有种; 产 滇西北 (洱 源、 大理、 宾川) 高山 草坡, 生长 在海拔 2400 — 3500 米 地带。 根 入药, 治产后 少乳, 体虚, 久病 虚弱, 头晕, 贫血。 模 式标本 产地: 洱源 (黑山 门)。 8. 鸡肉参 土地黄 、波 罗花、 红 花角蒿 (丽江 ), 土 生地、 山羊参 Incarvillea mairei (Levi.) Grierson (1961) ; 图鉴 (1975)*. Tecoma mairei Levi. (1915). 8a. 鸡肉参 var. mairei f. mairei Incarvillea granddflora Bur. et Franch. var. br&vipss Sprague (1909) ; Incarvillea compacta var. brcvipcs (Sprague) Wahrhahn (1931) ; Incarvillea delavayi Eehd. (1935) quoad syn. Tecoma mairei, non Bur. et Franch. 多年生 草本, 无茎, 高达 30 厘米 左右。 叶根生 ,羽状 分裂, 连叶 轴长达 24 厘米, 叶轴 长达 16 厘米, 侧 生小叶 2 — 3 对, 卵形; 顶 端的一 枚小叶 较侧生 小叶大 2 — 3 倍, 阔卵 圆形, 顶 端钝, 基部微 心形, 边缘具 钝齿, 长达 11 厘米, 宽达 9 厘米; 侧生 小叶近 无柄。 总状花 序, 2~4 花, 着生 花葶近 顶端, 花序梗 较花柄 长很多 ,花 葶长达 22 厘米, 花柄长 1 一 3 厘米, 小苞 片线形 细长、 长约 1 厘米; 花大, 紫红色 ;花冠 钟形, 长 7 — 10 厘米, 径达 5—7 厘米, 花 冠管长 5 — 6 厘米, 下部带 黄色, 花冠裂 片圆形 ;花萼 钟形, 长约 2.5 厘米, 萼 齿披针 状三角 形, 顶端长 渐尖; 雄蕊 及花柱 内藏, 柱 头扁平 扇状。 蒴果长 披针形 ,木质 ,长约 8 厘米, 宽约 1 厘米, 明显 四棱。 花期 5— 7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我国特 有种; 云南产 滇西北 (丽江 、中甸 、永胜 、鹤庆 、洱源 、盐丰 ), 生长 于海拔 2400 — 3655 米高山 草坡。 分布 四川、 甘 肃?。 根入药 ,生 用凉血 生津, 干用 调血, 熟用 补血, 调经, 亦治骨 折肿痛 ,丽江 地区群 众代生 地用; 亦治产 后少乳 ,体虚 ,久病 虚弱, 头晕, 贫血。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99 1 一 2. 密生 波罗花 Incarvillea compacta 1. 花株 :2. 雄蕊。 3 — 6. 两头毛 I. arguta 3. 叶片 :4. 花萼 : 5. 雌维 蕊着生 情况; 6. 种子。 7 — 8. 角蒿 I. sinensis ssp. variabilis f. variabilis 7. 叶片; 8. 花咢。 9 一 10. 红波罗 花 I. delavayi 9. 叶片 :10. 花。 
紫葳科  721  模 式标本 产地: 白 龙井。 8b. 多小叶 鸡肉参 var. mairei f. multifoliolata C. Y. Wu et W. C. Yin, f. nov. Incarvillea mairei (Levi.) Grierson (1961) p. p., quoad T. T. Yii 11914. Af finis Incarvilleae mairei (Levi.) Grierson (1961) var. mairei f. mairei, sed foliolis lateralibus 4-8-jugatis, terminalibus majoribus differt. 本变 种型与 模式型 的区别 在于羽 状复叶 较小, 连 叶长约 15 — 20 厘米, 叶轴有 吋具狭 翅; 侧 生小叶 4 一 8 对, 卵状披 针形, 较小, 长 1 一 2 .5( — 5) 厘米, 宽 5— 1 4 (— 3 0) 毫米, 顶端 长 渐尖, 基 部微心 形至阔 楔形, 边缘 具细锯 齿至近 全缘, 有吋 顶端的 1 一 3 对小叶 基部下 延, 与 叶轴连 合形成 狭翅; 顶 生的一 枚小叶 较大, 卵圆形 至阔卵 圆形, 两端 钝至近 圆形, 边 缘具 少数细 锯齿, 长 及宽约 2 — 3 厘米。 花期 6—8 月 ;果期 8— 10 月。 我国 特有, 云南 (中甸 ) 生长 滇西北 高山, 海拔 3 100 — 4260 米 地带, 石 山草坡 或云杉 林边。 分 布四川 (马 尔康、 刷经寺 )。 中甸: 俞德浚 11914, 11481, 12556 ( 花 模式, HY.), 冯国楣 23210, 南 水北调 (滇西 北) 9515, 10122, 10125, 10225; 中甸队 783, 3450 ; 李馨 70977, 7135 1 , 张 泽云、 周洪富 22176。 8c. 大花 鸡肉参 var. grandiflora (Wehrhahn) Grierson (1961) Incarvillea grandiflora Bur. et Franch. (1891), non Poir. (1821), nee Sprenge (1827) ; Incarvillea compacta var. grandiflora Wehrhahn (1931). 本变种 与模式 变种的 区别, 在于花 柄与花 序梗近 等长。 花期 6 — 7 月, 果期 7 — 9 月。 我国特 有种。 产云南 (中甸 、丽江 ), 生长高 山草坡 ,海拔 MOO — 3 650 米 地带。 分布四 川、 青海。 根、 种子 治产后 乳少, 久病 虚弱, 头晕, 贫血。 15. 猫 尾树属 Dolichandrone (Fenzl) Seem. 直立 乔木。 叶 对生, 奇数一 回羽状 复叶。 花大黄 色或黄 白色, 由 数花排 成顶生 总状花 序; 花 萼芽吋 封闭, 开花 吋一边 开裂至 基部而 成佛焰 苞状, 外 面密被 灰褐色 棉毛; 花冠管 短, 钟形, 裂片 5, 近相等 ;雄蕊 4 , 2 强。 蒴果长 柱形, 扁平, 外面 密被灰 黄色长 棉毛; 种子 长椭 圆形, 每室 2 列, 扁平, 两端 具白色 透明膜 质翅; 隔膜 木质, 扁平, 中间有 一中肋 凸起。 约 I 2 种, 分布 于热带 非洲和 亚洲。 我国有 2 种, 2 变种, 产西 南部和 南部, 云 南均有 之。 分种 检索表 1 C2) 花大、 黄色, 径达 10 — 15 厘米, 管 基径达 1. 5 — 2 厘米; 果 长大, 长达 50 厘米, 宽达 4 厘米, 被长 灰黄 茸毛, 种 子长达 5. 5 — 6. 5 厘米 1. 猫尾树 D. cauda-felina 
722  云南 植物志  2 (1) 花 较小, 黄白色 ,管红 褐色, 径达 10 厘米, 管 基径达 1—1.5 厘米; 果稍 短小, 径 3 — 4 厘米, 密被 黄 褐色短 茸毛, 种子长 4. 5 — 5( — 7) 厘米。 3 (6) 小叶 全缘。 4(5) 两 面近光 滑无毛 2a. 西南 猫尾树 D. stipulata var. stipulata 5(4) 小叶背 面或有 吋两面 黄锈毛 不脱落 ,或脱 落甚少 2b. 毛叶 猫尾树 D. stipulata var. kerrii 6 (3) 小 叶边缘 具细锯 齿极密 2c. 齿叶 猫尾树 D. stipulata var. velutina 1. 猫尾树 (通称 ) 图版 200, 2—3 猫尾木 (岭南 丛根) ,猫尾 (海南 ) Dolichandrone cauda-felina (Hance) Benth. et Hook. f. (1876) ; 中国 树木学 (1937)*; 广州 植物志 (1956)*; 海南 植物志 (1974)* Spathodea cauda-felina Hance (1872), (1874) ; Markhamia cauda-felina (Hance) Craib (1911), in obs; Merr. (1927) ; 图鉴 (1975)*. 乔木。 奇数羽 伏复叶 ,长达 30 厘米 左右, 幼嫩吋 叶轴及 小叶两 面密被 平伏细 绒毛, 老 吋近光 滑无毛 ;小叶 7 对, 长椭 圆形, 纸质, 长 16 — 21 厘米, 宽 6 — 8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 阔楔 形至近 圆形, 有吋 偏斜; 侧脉 8 — 9 对, 主侧脉 在叶表 面干吋 微凹; 近圆形 ,有吋 偏斜; 全缘, 在背面 边缘向 内卷。 花大, 黄色, 径达 10 — 15 厘米, 管 基径达 1.5 — 2 厘米。 果长大 披针形 ,长达 50 厘米, 宽达 4 厘米, 厚约 1 厘米, 被长灰 黄茸毛 ;种 子每室 2 列、 隔膜 扁平、 木质, 中间有 一中肋 凸起; 种 子长椭 圆形, 扁平, 两端具 透明膜 质翅, 连翅长 5.5 — 6.5 厘米。 花期秋 至冬初 ,果期 4 一 6 月。 云南 (河 口、 金平) 新记录 ,生 长海拔 200 米, 阳坡疏 林中。 分布 广东南 部及海 南岛、 广 西。 本种 可作庭 园绿化 树种; 木 材纹理 通直, 结构 细致, 稍硬 而轻, 加工 容易, 干燥 后少开 裂, 且不 变形, 略能 耐腐, 剖面 平滑具 光泽, 材色 浅淡, 适于作 家具、 床板、 房 板等。 2. 西南 猫尾树 图版 200, 1 Dolichandrone stipulata (Wall.) Benth. et Hook. f. (1876) comb. nud.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4). 2a. 西南 猫尾树 var. stipulata Bignonia stipulata Roxb. (1832), Spathodea stipulata Wall. (1832) ; Markhamia stipulata (Roxb.) Seem. (1863), P. Dop in Lecte. (1930)*, H.-M. (1936). 乔木, 高达 15 米, 嫩枝、 嫩叶及 花序轴 密被黄 褐色短 茸毛, 奇数羽 状复叶 ,叶 轴长达 30 厘米, 小叶 4 一 5 对, 长椭圆 形至披 针形, 长 12 — 19 厘米, 宽 4 一 8 厘米, 先端短 渐尖或 钝, 基 部阔楔 形至近 圆形, 偏斜, 侧脉 8 — 11 对, 两面近 光滑无 毛或被 稀疏褐 黄色平 伏毛, 有吋两 面被稀 疏黑色 腺点; 全缘; 侧生 小叶近 无柄, 顶生小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花序 顶生, 粗壮, 花柄长 2.5 — 5.5 厘米; 花萼大 ,佛焰 苞状, 外面 密被黄 褐色短 茸毛, 长约 5.5 厘米, 径 约 4 厘米; 花冠黄 白色, 管红 褐色, 径达 10 厘米, 管 基径达 1 一 1.5 厘米。 果较 短小, 细长披 针形, 长达 36 厘米, 径 2 — 4 厘米, 厚约 1 厘米, 密被黄 褐色短 茸毛, 种 子长椭 圆形, 扁平, 两端具 透明膜 质翅, 连翅长 3.5— 5(— 7) 厘米。 花期 9—12 月 ;果期 2—3 月。 
紫葳科  723  图 版 200 1- 西南 猫尾木 Dolichandrone stipulata 花枝。 2— 3. 猫尾木 D. cauda.felina 2. 果序 : 3. 种子 • 4. 西南通 尾木毛 叶变种 D. stipulata var. kerrii 种子。 
724  云南 植物志  产蒙自 (蛮耗 )、 思茅、 西双 版纳、 景东、 临沧、 双江、 马关、 金平。 生长 于海拔 610 — 1700 米地 区的密 林中。 分布 越南, 老挝, 柬 埔寨, 泰国, 缅甸。 材浅黄 褐色, 心 材边材 无明显 区别, 耐腐, 不受白 蚁蛀蚀 ,但易 遭虫害 ;纹 理直, 重量中 等, 结 构均匀 致密, 具光泽 ,为装 修材。 2b. 毛叶 猫尾树 图版 200, 4 var. kerrii (Sprague) C. Y. Wu et W. C. Yin, comb. nov. Markhamia stipulata (Roxb.) Seem. var. kerrii Sprague in Kew Bull. 310 (1919). 与本种 区别, 小叶片 较小, 顶端常 钝或短 渐尖, 背面 或有吋 两面黄 锈毛不 脱落, 或脱落 甚少。 花期 9—12 月, 果期 1—3 月。 产 思茅、 西双 版纳、 元江、 新平、 麻 栗坡、 金平、 屏边。 生长 于海拔 400—1800 米, 疏林 中润 湿地。 泰国有 分布。 2c. 齿叶 猫尾树 毛豆树 (麻 栗坡) var. velutina (Kurz) Clarke (1884). Spathodea velutina Kurz (1873) ; Markhamia stipulata var. velutina (Kurz) Sprague (1919). 与本种 区别, 小 叶片大 小形状 及毛被 相似于 本种, 但 叶缘具 细锯齿 极密, 萼具 灰褐色 茸毛。 花期 10—12 月, 果期 1 一 4 月。 中国 (云南 ) 新 记录。 产元江 、耿马 、澜沧 、勐腊 、金平 、麻 栗坡。 生长 于海拔 348 — 1200 米, 疏 林中滥 湿地。 分 布缅甸 (庇古 )。 16. 火烧 花属 Mayodendron Kurz 直立 乔木。 叶 对生, 3 数二 回羽状 复叶, 小叶 全缘。 短总伏 花序着 生于老 干上; 花橙 黄色; 花萼佛 焰苞状 ,从一 边开裂 ,密 被极细 柔毛; 花冠管 状长圆 柱形, 裂片 5, 极短, 裂片 圆形, 反折, 花冠 管基部 收缩; 雄蕊 4, 两两 成对, 近等长 ,着 生于花 冠管近 基部, 花丝 丝状, 花药 个字形 着生; 花盘 环状; 子房 2 室, 长圆 柱形, 花柱细 长丝伏 ,柱头 2 裂, 舌伏 扁平, 花 药及柱 头微露 出花冠 管外。 蒴果 细长, 线形; 种 子在胎 座每边 2 列, 极多, 细小, 卵圆形 ,扁 平, 两端 具白色 透明膜 质翅。 单 种属, 产我国 云南、 广西、 广东、 台湾。 分布 越南, 老挝, 缅甸。 1. 火烧花 图版 198, 4—7 缅木, 火花树 (广西 ) Mayodendron igneum (Kurz) Kurz (1875), (1877) ; C. B. Clarke in Hk. f. (1884) ; P. Dop in Lecte. (1930) ; H.-M. (1936) ; 图鉴 (1975)*. Spathodea igneum Kurz (1871). 小乔木 ,高达 15 米; 嫩枝被 长椭圆 形白色 皮孔; 短总状 花序着 生于老 干上。 3 回羽伏 复叶, 长达 60 厘米, 小叶卵 圆形至 卵状披 针形, 纸质, 先端长 渐尖, 基部阔 楔形, 偏斜, 长 8 -12 厘米, 宽 2.5 — 4 厘米; 侧脉 5 — 6 对, 两面 近光滑 无毛; 侧 生小叶 柄长达 5 毫米, 顶生 
芭蕉科  725  小叶 柄长达 3 厘米; 全缘。 短总 伏花序 5 — 13 花, 总花 梗长约 2.5 厘米; 小 花柄长 5 — 10 毫 米; 花萼佛 焰苞伏 ,长约 10 毫米, 径约 7 毫米, 小花 柄及花 萼密被 极细小 柔毛; 花冠 橙黄色 至金 黄色, 长圆 柱形, 基部微 收縮, 花冠 管长约 6 厘米, 径约 1.5 — 1.8 厘米, 花 冠裂片 5, 半 圆形, 长约 5 毫米, 反折; 雄蕊 4, 着生于 花冠管 近基部 ,花丝 细长, 长约 4.5 厘米, 基 部密被 细柔毛 ;花药 个字形 着生, 微露 出花冠 管外; 子房长 圆柱形 ;花柱 细长, 长约 6 厘米, 柱头 2 裂, 舌状 扁平, 柱 头微露 出花冠 管外。 蒴果 细长, 长线形 ,长达 45 厘米, 径约 7 毫米, 花萼 宿存, 果皮 革质, 2 瓣裂开 ,隔 膜细圆 柱形, 木栓质 ;种子 细小, 极多, 卵 圆形, 扁平, 两端具 白色 透明膜 质翅, 连 翅长约 13 毫米。 花期 3~4 月, 果期 4 一 5 月。 产云南 (思茅 、西双 版納、 景东、 屏边、 富宁、 元江、 双柏 )。 生长 于海拔 (200 —) 700- 1520 米干热 河谷, 比 较润湿 的河谷 低地。 我国 广西、 广东及 台湾省 亦产。 分布 越南, 老 挝, 缅甸。 本 种可栽 培作庭 园观赏 树及行 道树。 木材 黄褐色 带灰, 和 边材的 差别不 明晰, 结构较 楸木细 ,材 质也较 硬重。 287. 色蕉科 Musaceae 单生不 分枝无 根茎及 吸芽, 或丛生 具根茎 (或 走茎) 及吸芽 的多年 生高大 草本, 结一次 果或多 次果。 假 茎全由 叶鞘紧 密或疏 松层层 重叠而 组成, 基部稍 膨大或 明显十 分膨大 ,后 种情况 往往呈 坛形。 叶为 螺旋状 排列, 有厚 的中肋 和多数 羽状平 行脉。 花通常 为单性 ,但 偶有两 性的, 成一 列或二 列族生 于着色 的大苞 片内。 花序 直立, 下 垂或半 下垂。 雄 花着生 于上 部的苞 片内, 雌花 (偶 为两 性花) 着 生于下 部的苞 片内。 合 生花被 片位于 外轮, 先端具 5(3 + 2) 齿或为 3 深裂成 条形, 中裂片 两侧各 有一个 小裂片 或无小 裂片, 外侧 的齿 或齿裂 具 附属物 或否。 离 生花被 片位于 内轮, 长圆 形至近 圆形, 全缘或 具尾尖 或为具 3 尖头, 后 种情 况吋两 侧裂片 近圆形 而中裂 片为狭 长具长 尖头。 雄蕊 5, 完全, 第 6 个 雄蕊不 存在或 为较小 的退化 雄蕊, 花丝 丝状, 花药 线形, 2 室, 室 平行而 邻接。 子房 下位, 3 室, 每 室有多 数生 于中轴 胎座的 胚珠。 花柱 丝状, 柱头 具小裂 片或近 头状。 浆果 肉质, 通常不 开裂, 3 室。 种子 有厚而 硬的外 种皮, 光滑或 具疣。 胚直, 有 丰富的 胚乳。 3 属, 60 余种, 主要分 布于亚 洲及非 洲热带 地区; 种 数最多 的在印 度东南 至泰国 地区, 其次是 印度尼 西亚。 云南连 栽培的 在内有 3 属 11 种, 接 近我国 此科植 物的全 部属、 种数。 栽培的 香蕉及 芭蕉, 其果 实主要 作果品 或制成 芭蕉干 或粉以 充饥, 营养价 值相当 丰富, 据粗分 析水分 1.2 — 1.9%, 淀粉 74%, 蛋白质 3.7 — 4.2%, 脂肪 0.51%。 它作 为一种 作物, 单位 面积产 量高, 亩产比 阳芋高 得多, 而且 还有连 续收获 多年、 省 劳力、 全 年收获 忙闲均 等、 加工 容易、 可种在 山地不 占水田 、病虫 害少、 水旱 灾影响 不大等 优点。 从 综合利 用的角 度来讲 ,芭蕉 果皮可 喂猪, 雄花可 作蔬菜 ,芭蕉 干心可 酿酒或 制粉, 茎皮 纤维可 作麻, 并可 织布 (称蕉 葛), 叶可 包物, 提取 腊粉, 汁 液可作 食物防 腐剂, 可以说 全身无 废物。 蕉麻 (马 尼 拉麻) 的 假茎可 供制作 耐海水 浸泡的 绳缆。 野生种 类的芭 蕉多用 作遗传 育种的 原始材 料, 其中有 些种类 花苞红 色鲜艳 ,可供 观赏, 但其果 实及花 、嫩心 、根头 有毒, 不能 食用。 
726  云南 植物志  分属 检索表 1 (2) 单茎 草本, 一次 结实; 叶鞘稍 疏松, 假茎基 部稍膨 大或明 显十分 膨大, 后者 往往呈 坛形; 花 及苞片 与序轴 常为一 整体, 无 离层, 因而花 及苞' 片常 宿存, 初吋花 序如莲 座状, 伸长吋 成柱状 ,下垂 ,下 部 苞片的 花为两 性花或 雌花; 合 生花被 片往往 3 深裂成 条形, 中裂片 两侧常 不具小 裂片, 离生花 被 片往往 较宽, 具 3 尖头或 全缘, 具 3 尖头吋 由两侧 近圆形 的裂片 及中央 具长尖 头的狭 裂片所 组成; 种子 较大, 径在 (5)6 毫米 以上; 花粉粒 较大, 表面 为规则 疣状; 染色 体数目 1. 象 腿蒹厲 Eiwete 2 (1) 丛生 具根茎 草本, 多次 结实; 叶鞘 紧包, 假茎基 部不膨 大或稍 膨大, 但绝 不十分 膨大呈 坛形; 合生 花被片 先端具 5 (3 + 2) 齿, 离生 花被片 通常较 狭长但 亦有较 宽的, 全缘或 先端具 1 尖头; 种子较 小, 通 常径在 6 毫米 以下; 花粉粒 较小, 表面 为细颗 粒状; 染色 体数目 X =10 或 11, 稀 7 或 9 。 3 (4) 花序 直立, 直接 生于假 茎上, 密 集如球 穗状; 花反苞 片与序 轴为一 整体, 无离层 ,因 而花及 苞片宿 存, 下部 苞片的 花为两 性花或 雌花, 苞片为 淡黄色 或黄色 2. 地涌 金莲属 Musella 4 (3) 花序 直立, 下 垂或半 下垂, 不直接 生于假 茎上密 集如球 穗状; 花及 苞片独 自地着 生在序 轴上, 通 常 由于具 离层而 脱落, 下部 苞片的 花在功 能上为 雌花但 偶有两 性花, 苞片绿 、褐、 红或暗 紫色, 但 绝不为 淡黄色 或黄色 • 3. 芭蒹属 Mu«« 1. 象 腿蕉属 Ensete Bruce ex Horan. 单生无 根茎草 本,. 一次 结实, 通常 高大。 真茎 在开花 前仍然 短小。 叶大型 ,叶 片长圆 形, 通常下 部渐狭 成一短 或较长 的叶柄 ,叶 柄下部 为通常 稍疏松 抱茎的 叶鞘。 假茎 由叶鞘 层层 重叠而 组成, 基 部稍膨 大或明 显十分 膨大, 后者 往往呈 坛形。 花序初 吋如莲 座状, 伸 长吋成 柱状, 下垂。 苞片 绿色, 通常 宿存。 每一苞 片内有 花二列 ,下 部苞片 的花为 两性花 或 雌花, 上 部苞片 的花为 雄花。 合 生花被 片往往 3 深裂成 条形, 中 裂片两 侧常不 具小裂 片; 离 生花被 片往往 较宽, 具 3 尖头或 全缘, 具 3 尖头 吋由两 侧近圆 形的裂 片及中 央具长 尖 头的狭 裂片所 组成。 浆果厚 革质, 干 瘪或有 很少的 果肉, 内含较 少量的 种子。 种 子通常 较大, 径在 (5) 6 毫米 以上, 球 形或不 规则多 棱形, 大都 光滑, 果脐 明显, 不 规则且 凹入。 花粉粒 较大, 表面 为规则 疣状。 染色 体数目 X =9。 约 20 余种, 主要 分布于 非洲, 但 延伸至 印度, 缅甸, 泰国 及我国 云南, 再 往南经 印度尼 西亚 (至 加里 曼丹) 及菲 律宾。 我 国云南 产下述 一种。 1. 象腫蕉 (云南 南部) 象 腿芭蕉 (云南 南部) ,康光 (云南 景颇语 ), 桂丁掌 (云南 傣语) Ensete glaucum (Koxb.) Cheesman (1947). Musa glauca Koxb. (1814), nomen ; (1819) ; (1824), descr. ; (1832). 假茎 单生, 基部远 较上部 为粗, 呈坛形 ,高达 5 米, 不具匍 匐茎, 黄 绿色, 老吋有 带黑紫 色的 斑块, 密被白 色蜡粉 ,浆 液淡桔 黄色。 叶长 圆形, 长 1.4 一 1.8 米, 宽 50 — 60 厘米, 先端 具尾尖 ,基部 楔形, 叶片光 滑无毛 ,叶 柄短。 花序初 吋如莲 座状, 伸 长吋成 柱状, 长可达 2.5 
芭蕉科  727  米, 下垂, 苞片 绿色, 宿存, 每苞 片有花 2 列, 约有花 10 余朵; 合生 花被片 3 深裂, 离 生花被 片近 圆形, 先端 微凹, 凹 陷处具 尖头。 浆果倒 卵形, 长约 9 厘米, 直径约 3 .5 厘米, 苍 白色, 具淤血 色斑纹 ,先端 粗而圆 ,具 宿存的 花被, 基部 渐狭, 圆柱状 或略扁 ,几 无柄, 果内 具考数 种子。 种子 黑色, 大。 产云南 南部及 西部。 多栽培 于平坝 或山地 ,尤喜 生于沟 谷两旁 的缓坡 地带, 海拔 800 一 1100 米。 尼泊尔 ,印度 ,缅甸 也有。 假 茎作猪 饲料。 2. 地涌 金莲属 Musella (Fr.) C. Y. Wu, comb. nov. Musa Linn. Sect. Musella Fr. in Morot, Journ. de Bot. 3:329. 1889. 多年 生具根 茎丛生 草本, 多次 结实。 真茎 在开花 前仍然 短小。 叶大型 ,长椭 圆形, 叶 柄 下部增 大成一 抱茎的 叶鞘。 假茎 矮小, 高不及 0.6 米, 基部不 膨大。 花序 直立, 直接生 于假 茎上, 密 集如球 穗状。 苞片为 淡黄色 或黄色 ,干 膜质, 宿存。 每一苞 片内有 花二列 ,下 部苞片 的花为 两性花 或雌花 ,上 部苞片 的花为 雄花。 合生 花被片 先端具 5 (3 + 2) 齿; 离 生花被 片先端 微凹, 凹陷 处有短 尖头。 浆果三 稜状卵 珠形, 极密被 硬毛。 种子 较大, 扁球 形, 光滑, 腹面 有大而 明显的 种脐。 1 种, 产云南 中部至 西部。 1. 地 涌金莲 (云南 ,植 物名实 图考, 引滇南 本草) 地金莲 、地 涌莲、 地 母金莲 (云南 昆明) , Musella lasiocarpa (Fr.) C. Y. Wu, cmnb. nov. Musa lasiocarpa Fr. in Morot, Journ. de Bot. 3:329. 1889 ; Bak. in Ann. Bot. 7: 208. 1893. Ensete lasiocarpum (Fr.) Cheesman (1947). 植株 丛生, 具水 平向匍 匐茎。 假茎 矮小, 高不及 0.6 米, 基径约 15 厘米, 基部 有宿存 的 叶鞘。 叶 片长椭 圆形, 长达 0.5 米, 宽约 20 厘米, 先端 锐尖, 基部近 圆形, 两侧 对称, 有 白粉。 花序 直立, 直接 生于假 茎上, 密集如 球穗状 ,长 20 — 25 厘米, 苞片干 膜质, 黄色, 有花 二列, 每列 4 一 5 花; 合生花 被片卵 画状长 圆形, 先端具 5(3 + 2) 齿裂, 离生花 被片先 端微凹 ,凹陷 处具短 尖头。 浆果为 三棱状 卵珠形 ,长约 3 厘米, 直径约 2.5 厘米, 外 面密被 硬毛, 果内 具多数 种子。 种子大 ,扁 球形, 宽 6 — 7 毫米, 黑 褐色或 褐色, 光滑, 腹面 有大而 白色的 种脐。 产云南 中部至 西部; 多生 于山间 坡地, 或栽于 庭园内 ,海拔 1500 — 2500 米。 假茎作 猪饲料 ;花可 入药, 有收 敛止血 作用, 治白带 、红崩 及大肠 下血; 茎汁用 于解酒 醉 及草乌 中毒。 3. 色 II 属 Musa Linn. 多年 生具根 茎丛生 草本, 多次 结实。 真茎 在开花 前仍然 短小。 叶 大型, 叶片长 圆形, 
728  云南 植物志  叶柄伸 长且在 下部增 大成一 抱茎的 叶鞘。 假 茎全由 叶鞘紧 密层层 重叠而 组成, 基 部不膨 大或稍 膨大, 但绝 不十分 膨大呈 坛形。 花序 直立, 下 垂或半 下垂, 但 不直接 生于假 茎上密 集如球 穗状。 苞片 扁平或 具槽, 芽吋 旋转或 多少覆 瓦状, 绿、 褐、 红或暗 紫色, 但绝 不为淡 黄色或 黄色, 通常 脱落。 每一苞 片内有 花一或 二列, 下部 苞片的 花为雌 花或两 性花, 上部苞 片 的花为 雄花, 但有吋 在栽培 或半栽 培的类 型中其 各苞片 上的^ 均为 不孕。 合生 花被片 基本上 为管状 ,在近 轴一面 分裂至 基部, 先端具 5(3 + 2) 齿, 二侧 齿先端 具钩、 角 或其他 附属 物或无 任何附 属物; 离生 花被片 与合生 花被片 对生, 位 于近轴 一面。 雄蕊 5。 子房下 位, 3 室。 浆果 肉质, 有多数 种子, 但 在单性 结果类 型中为 例外。 种子近 球形, 不规 则形或 双凸 镜形, 在胚乳 上方有 一外胚 乳室。 花粉粒 较小, 表面 为细颗 粒状。 染色 体数目 X = 10 或 11, 稀 7 或 9。 约 40 余种, 种数最 多在印 度东南 至泰国 地区, 其次 是印度 尼西亚 地区。 云南 连栽培 的在 内约有 9 种, 接近 我国本 属植物 的全部 种数。 分种 检索表 一、 着 重在分 类系统 的特征 * 1 (H) 苞片通 常多少 具槽, 多少灰 白色, 具光 泽或无 光泽, 芽吋 旋转或 多少覆 瓦状, 凋落 吋通常 明显外 卷; 种子通 常背腹 压扁, 偶有近 球形, 有 吋双凸 镜状, 或为 不规则 稜形, 光滑或 具疣, 有与 种脐相 对生的 明显或 不明显 的一个 小突起 ;染色 体数目 X =11。 2(13) 花序 初吋下 垂或半 下垂, 浆果 倒向果 轴基部 发育; 每一 苞片 多花, 排成 2 列; 苞 片通常 暗色, 绿、 褐或暗 紫色; 假茎 通常高 3 米以上 [芭 蒹组 Sect. Musa (SccuEumusa (Bak.) Che« man )]。 3(6) 叶鞘上 部及叶 背均被 蜡粉。 4(5) 浆果具 长柄, 柄长在 2 厘米 以上; 雄 花暗紫 红或紫 红色; 种子 扁球形 1. 伦阿蒹 M. balbisiana 5(4) 桨果具 短柄, 柄 长不及 1 厘米; 雄花 淡色, 上部带 橙黄色 ;种子 不规则 多稜形 2, 阿加蒸 M. acuminata 6(3 ) 叶 鞘上部 及叶背 无蜡粉 或微被 蜡粉。 7 (10) 根茎 仲长, 长在 1 米 以上。 8(9) 浆果 具长柄 3. 阿宽蒸 M. itinerant 9(8) 浆果 近无柄 4. 芭蒸 M. basjoo 10(7) 根 茎短, 因而成 丛生; 雄花 苞片覆 瓦状。 11(12) 浆果具 长柄, 柄长 3. 5 — 4. 5 厘米 S. 野芭蒸 M. wiltonii 12(11) 浆果具 短柄, 柄 长不及 1 厘米 2. 阿加蒹 M. acuminata 13( 2 ) 花序最 少在基 部为直 立的, 因而浆 果在发 育吋不 倒向, 但仍 是指向 序轴的 顶端; 每 一苞片 少花, 排成 一列; 苞片 艳色, 常为 红色; 假 茎高在 3 米以下 [红 芭蒹组 S«t* Rhodochlamyt (Bak.) Cheesman] 离生花 被片比 合生花 被片短 很多; 序轴 被褐色 微柔毛  在云 南瑞丽 等戛乡 群众栽 培的勒 加卜蕉 (景颇 语), 假茎及 叶被浓 厚的白 色蜡粉 ,群 众利用 此蜡粉 涂布及 拉线使 其光滑 ,因未 见花、 果, 暂不 列入。 从营养 器官特 征看, 此种 蕉似为 印度东 北部、 缅 甸北部 及泰国 北部分 布的多 4 &粉的 一 种色蕉 Musa nagensium Prain。 
芭蕉科  729  6. 阿希蕉 M. rubra 14( 1 ) 苞片 扁平, 质地 坚硬, 外面具 光泽, 稀为或 不为灰 白色, 芽吋 明显覆 瓦状, 凋落吋 不或稍 外卷; 染 色 体数目 X -10。 15(16) 种 子近球 形或多 少背腹 压扁, 光滑, 具条纹 ,具疣 ,或具 不规则 的稜, 有与 种脐相 对生的 明显或 不 明显的 一个小 突起, 此突 起内部 为外胚 乳小室 [南 芭蒗组 Sect. Australimusa Ch«smanJ 果串 疏松, 成熟吋 黄色; 雄花长 为宽的 2 — 3 倍; 合 生花被 片外侧 二裂片 兜状或 具角; 浆 果不开 裂; 叶 翼紧密 闭合, 边缘 膜质, 有 细而密 的皱褶 7. 蕉麻 M. textili, 16(15) 种子圆 柱状、 桶 状或陀 螺状, 外面明 显有一 横线或 沟纹, 在此横 线上方 具疣、 小 突起或 各种花 纹, 横线下 方通常 光滑, 内面 在横线 上方有 一个十 分发达 的外胚 乳室, 此 室在成 熟种子 时是空 的 [美 芭蒹组 Sect. Callimu.a Cheesman] 。假 茎高约 i 米; 苞片深 红色; 花被乳 黄色, 离 生花被 片与 合生花 被片几 等长; 序 轴无毛 8. 指天蒹 M. coccinea 二、 着 重在易 于识别 的特征 1(4) 花序直 立或最 少在基 部为直 立的, 因而桨 果在发 育吋不 倒向, 但仍 是指向 序轴的 顶端, 每一苞 片少花 ,排成 一列; 苞片 艳色, 水红 色或深 红色; 假茎 高度在 3 米 以下。 2(3) 苞片水 红色; 花 被片金 黄色; 离生花 被片比 合生花 被片短 很多; 序轴 有褐色 微柔毛 6. 阿希蒸 M. rubra 3(2) 苞片深 红色; 花 被片乳 黄色; 离生花 被片与 合生花 被片近 等长; 序 轴无毛 8. 指天蒸 M. coccinea 4(1 ) 花序 初吋下 垂或半 下垂, 浆果 倒向果 轴基部 发育; 每一苞 片多花 ,排成 二列; 苞片通 常暗色 、绿、 褐或暗 紫色; 假茎通 常高在 3 米 以上。 5 (6) 叶翼紧 密闭台 ,边缘 膜质, 有细 而密的 皱褶, 近暎质 7 .蒹 麻 M. textili, 6(5) 叶翼 开张或 闭合, 闭 合吋则 不那么 紧密, 且不具 皱褶。 7 (10) 叶鞘上 部及叶 背均被 蜡粉。 8(9) 浆果具 长柄, 柄长在 2 厘米 以上; 雄 花暗紫 红或紫 红色; 种子 扁球形 1* 伦阿蒸 M» balbisiana 9(8) 浆果具 短柄, 柄 长不及 1 厘米; 雄花 淡色, 上部带 橙黄色 ;种子 不规则 多棱形 2. 阿力 D 蓮 M. acuminata 10( 7 ) 叶 鞘上部 及叶背 无蜡粉 或微被 蜡粉。  11(14) 根茎 伸长, 长在 1 米 以上。 12(13) 浆果 具长柄 3. 阿宽蒸 M. itineran. 13(12) 浆果 近无柄 4. 芭蒹 M. batjoo 14(11) 根 茎短, 因而成 丛生。 15(16) 浆果具 长柄, 柄长 3. 5 — 4. 5 厘米 S. 野芭蒹 M. wil«mii 16(15) 浆果具 短柄, 柄 长不及 1 厘米 2. 阿加蒹 M. acuminata 1. 伦阿蕉 (云 南景 颇语)  Musa balbisiana Colla (1820) ; Cheesman (1948). 假茎 丛生, 具匍 匐茎, 黄绿色 ,有大 块黑斑 ,高约 6 米。 叶卵状 长圆形 ,长约 2.9 米, 宽 约 90 厘米, 基部 耳形, 两侧不 对称, 上面 绿色, 微被 蜡粉, 中肋在 上面绿 色下面 黄绿色 ,微 被蜡粉 ,叶 柄长约 75 厘米, 叶翼 张开约 2 厘米, 但 幼吋常 闭合。 花序长 2.5 米, 雌 花的苞 片 脱落, 中性花 及雄花 的苞片 宿存, 苞片卵 形至披 针形, 外面暗 紫红色 ,被 白粉, 内 面紫红 色, 开放后 反卷; 合生花 被片具 条纹, 外 面淡紫 白色, 内面淡 紫色, 离生花 被片乳 白色, 透 
730  云南 植物志  明, 倒 卵形, 基部 圆形, 先端 内凹, 在 凹陷处 有一小 尖头。 果序共 8 段, 每 段有果 2 列, 约 15-16 个。 浆果倒 卵形, 长约 B 厘米, 直径 4 厘米, 灰绿色 ,稜角 明显, 先 端收缩 成一具 稜角 长约' 2 厘 米的柱 状体, 基部渐 狭成长 2.5 厘米 的柄, 果内 具多数 种子。 种子扁 球形, 褐 色, 具疣。 产云南 西部。 生于 沟谷坡 地的湿 润常绿 林中, 海拔约 1100 米。 斯里 兰卡, 印度, 缅 甸, 泰国, 马来 西亚至 菲律宾 也有。 假茎 可作猪 饲料。 2. 阿加蕉 (云 南景 颇语) "阿堵 "(云 南景 颇语) Musa acuminata Colla (1820) ; Cheesman (1948). 假茎油 绿色带 黑斑, 被有 蜡粉, 高约 4.8 米。 叶长 圆形, 长 1.9 一 2.3 米, 宽 50— 70 厘 米, 基部 耳形, 不对称 ,上面 绿色, 被蜡粉 ,下面 黄绿色 ,无蜡 粉或被 蜡粉, 中 肋上面 绿色下 面白 黄色, 叶 柄长约 0.8 米, 被蜡粉 ,叶翼 张开约 0.6 厘米。 雄花合 生花被 片先端 3 裂, 中 裂片二 侧有小 裂片, 二侧裂 片先端 具钩, 钩上 有毛, 离生花 被片长 不及合 生花被 片之半 ,先 端 微凹, 凹陷 处具小 尖突。 果序长 1.2 米, 总 梗长达 0.7 米, 直径 4 厘米, 被白色 刚毛。 浆 果圆 柱形, 长约 9 厘米, 内弯, 绿 色或黄 绿色, 被白色 刚毛, 具 5 棱角, 先端收 缩而下 延成长 0.6 厘米 的喙, 基 部弯, 下延成 长不及 1 厘米 的柄, 果内 具多数 种子。 种子 褐色, 不 规则多 稜形, 直径 5 — 6 毫米, 高 3 毫米。 产云南 西部。 适应 性强, 分布广 ,多生 于阴湿 的沟谷 沼泽、 半沼 泽及坡 地上, 海拔 1200 米 以下。 印度 北部, 缅甸, 泰国, 越南, 经马来 西亚至 菲律宾 也有。 假茎 可作猪 词料。 作为 果品而 栽培的 香蕉、 芭蕉品 系繁多 ,但据 Simmonds* 等人的 研究, 认 为均来 源于伦 阿蕉及 阿加蕉 ,或 为经过 选育的 本种, 或为杂 交种, 或为二 倍体、 三倍 体和四 倍体。 如香蕉 (Musa nana Lour. 或 M. cavendishii Lamb. ) 明 显系阿 加蕉经 过人工 选育的 三倍体 (AAA), 粉芭蕉 (M. paradisiaca Linn.) 系伦 阿蕉经 过人工 选育的 三倍体 (BBB)。 目 前我省 栽培的 香蕉和 芭蕉, 其品 系有十 余个, 计有 香蕉、 西贡 香蕉、 大香蕉 、米蕉 、小 香蕉、 开远 芭蕉、 鸡 蕉、 牛角 芭蕉、 饭蕉、 粉芭蕉 、大 芭蕉、 酸 芭蕉、 金芭蕉 及玉米 蕉等。 3. 阿宽蕉 (云南 景颇语 )** 黑芭蕉 (云 南瑞丽 )," 药" (云南 傣语) Musa itinerans Cheesman (1949). 直立散 生草本 ,具 长数米 至数十 米的地 下鞭状 走茎。 假 茎暗黄 绿色, 老吋带 紫色, 连 叶高 5 — 7 米, 常有 宿存的 枯叶。 叶片 卵伏长 圆形, 长 2. 4 — 3 .1 米, 宽 7 — 9 厘米, 先端截 形, 基部 圆形, 几对称 ,上面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无 白粉, 叶柄长 0.5 — 0.6 米, 叶翼边 缘半透 明, 两边不 等大, 在中间 闭合, 两端逐 渐张开 ,枯 老吋紫 黑色。 花序半 下垂, 被毛; 合 生花被 片先端 5 (3 + 2) 齿裂, 二侧 裂片有 外侧向 的钩, 离 生花被 片长约 为合生 花被片 1/ 3 , 先 端具小 突尖。 果 序具果 5 — 10 段, 每段 2 列, 有果 15 — 18 个。 浆 果筒状 卵形, 葫芦 绿色, * Simmonds, N. W. (1962): The Evolution of the Bananas, 及在此 书中所 列的文 献目录 ** 阿宽, 按 景颇语 意为具 走茎。 
芭蕉科  731  长 12 — 14 厘米, 直径 3 — 3.5 厘米, 先端具 短喙, 基 部渐狭 成柄, 柄细长 ,长达 3 厘米, 被白 色绒毛 ,果内 有多数 种子。 种子不 规则多 棱形, 背腹 压扁, 宽 5 — 7 毫米, 高 3 毫米, 具疣。 产云南 西南部 (瑞丽 )。 生于沟 谷底部 两侧及 土层肥 厚的山 坡下部 ,富 含腐植 质棕黑 色砂壤 土上, 海拔 1Q00 — 1270 米, 生长 势强, 常自成 群落。 缅 甸北部 也有。 4. 芭蕉 (通称 ) 甘蕉 (植 物名实 图考, 引别录 ), 天苴、 板蕉、 牙蕉 (福建 ), 大 叶芭蕉 (江西 ), 大芭 蕉头、 芭蕉头 (四川 ), 芭苴 (古称 ) Musa basjoo Sieb. et Zucc. (1830). 植 株高约 4 米。 叶片长 2 — 3 米, 宽 25 — 30 厘米, 基部圆 形或不 对称, 先 端钝, 上面鲜 绿色, 有光泽 ,中 肋明显 粗大, 但侧 脉细弱 平行, 叶柄 粗壮, 长达 30 厘米。 花序 顶生, 下垂, 苞片红 褐色或 紫色; 合生花 被片具 5 (3 + 2) 齿裂, 离生花 被片几 与合生 花被片 等长。 浆 果三 棱状长 圆形, 肉质, 内 具多数 种子。 云 南见有 栽培。 原产日 本琉球 群岛, 我 国台湾 可能有 野生, 秦岭、 淮河 以南可 以露地 栽培, 多栽培 于庭园 及农舍 附近。 叶 纤维为 芭蕉布 (称 蕉葛) 的 原料, 亦 为造纸 原料, 假茎煎 服功能 解热, 假茎、 叶利尿 (水肿 ,肚胀 ), 花干 燥后煎 服治脑 溢血, 根与 生姜、 甘草一 起煎服 ,可治 淋症及 消渴症 ,根治 感冒、 胃痛及 腹痛。 5. 野芭蕉 (云南 通称) 树 头芭蕉 (云 南南部 )," 桂吞" (云南 傣语) ,"若 阿泡若 阿窝" (云 南哈 尼语) Musa wilsonii Tutch. (1902). Ensete wilsonii (Tutch.) Cheesman (1947). 植株高 6 — 12 米, 无 蜡粉。 假 茎胸径 15 — 25 厘米, 淡黄色 ,带 紫褐色 斑块。 叶 片长圆 形, 长 1.8 — 2.5 米, 宽 60 — 80 厘米, 基部 心形, 叶脉 于基部 弯曲成 心形, 叶柄细 而长, 有开 张的 窄翼, 长 40 — 60 厘米。 花序 下垂, 序轴无 毛茸, 苞片 外面黑 紫色, 被白粉 ,内面 浅土黄 色, 每苞片 内有花 2 列; 花 被片淡 黄色, 离生花 被片倒 卵状长 圆形, 先 端具小 尖头, 合生花 被片长 为离生 花被片 2 倍或 以上, 先端 3 齿裂, 中 裂片两 侧具小 裂片。 桨 果几圆 柱形, 长 10—13 厘米, 直径 4.4 厘米, 果身直 ,成熟 吋灰深 紫色, 果柄长 3.5 — 4.5 厘米, 深 绿色, 密 被白色 短毛, 果内几 乎全是 种子。 产云南 各地。 多生于 沟谷潮 湿肥沃 土中, 海拔 2700 米 以下, 我 国南岭 以南各 省区均 有。 越南, 老挝 也有。 , 花、 假茎、 根头作 菜或当 饭吃, 假茎亦 可作猪 饲料, 全株尚 '可 入药, 可 截症。 本种假 茎丛生 ,合生 花被片 5(3 + 2) 齿裂, 与芭 蕉属其 他蕉类 近似, 似 不应移 入象腿 蕉属。 6. 阿希菊 (云 南景 颇语) Musa rubra Wall, ex Kurz (1867). 块茎 芋状。 假茎暗 紫色, 高 1.5—2.4 米。 叶片 卵伏长 圆形, 长约 2 米, 宽 50 厘米, 基 部 歪斜, 不 对称, 先 端钝, 上面深 绿色, 下面黄 绿色, 中肋在 下面黄 绿色, 具粉红 色条纹 ,叶 柄细长 ,长达 1 米, 具紫色 斑块, 基部深 紫色, 叶 翼狭, 紫红色 ,不 闭合, 张开约 1.5 厘米。 花 
732  云南 植物志  序 直立或 上举, 长 40 厘米, 直径 2.5~4 厘米, 序轴有 褐色微 柔毛, 苞片披 针形, 水红色 ,内 具花 一列, 有花 5 — 6 朵; 合生花 被片金 黄色, 先端具 5(3 + 2) 齿裂, 二侧裂 片先端 具钩状 附属器 ,离生 花被片 黄色, 透明, 较 合生花 被片短 很多。 果序 直立, 一 般有果 6 — 9 段, 每段 有果 一列, 约 5 — 6 个。 浆果圆 柱形, 长 7 厘米, 直径 2.5 — 3 厘米, 稍内弯 ,先端 截形, 基部 渐狭, 果柄 微带水 红色, 果内 有多数 种子。 种 子背腹 压扁, 不规则 多棱形 ,宽约 5 毫米, 淡 褐色, 具疣。 产云南 西南部 (瑞丽 、沧源 )。 生于 阴湿沟 谷底部 及半沼 泽地, 海拔 1050 — 1270 米。 缅 甸, 泰国 也有。 本 种植株 细小, 花苞红 色美丽 ,可供 观赏, 果不堪 食用。 本种体 态上与 指天蕉 Musa coccinea Andr. 十分 近似, 但 后者雄 花离生 花被片 与合生 花被片 近等长 ,序轴 无毛, 极易 区别。 Cheesman ( 1 947) 认为 这二种 蕉在芭 蕉属中 应归人 不同 的组, 其 体态上 的相似 乃系由 于平行 进化的 结果。 7. 蕉麻 (通称 ) 马 尼拉麻 (通称 ) Musa textilis Nee (1801). 植株高 3 — 8 米或 更高, 有匍 匐茎, 丛生, 每丛 有假茎 12 — 30。 叶片长 圆形, 长 1.2 — 2.4 米, 宽 24 — 36 厘米, 基部 心形, 不对称 ,中肋 极粗厚 ,侧脉 明显, 上面 绿色, 光滑, 下面带 白霜, 常有 大褐色 斑点, 叶 柄长约 30 厘米, 叶翼近 膜质, 紧密 闭合, 有细 而密的 皱褶, 边缘 膜质。 果串 下垂, 较 叶短, 疏松, 成熟吋 黄色, 苞片 外面绿 色或红 紫色, 有蜡粉 ,长 为宽的 2-3 倍; 合生花 被片具 5 (3 + 2) 齿裂, 侧裂 片明显 兜状或 具角。 浆 果微有 3 稜, 绿色, 弯 曲, 长 5 — 9 厘米, 直径 2 — 3 厘米, 果内 含有许 多大粒 种子。 种子陀 螺状, 多 稜形, 黑色。 云南 南部及 东南部 有栽培 (均自 广东海 南引入 )。 原产菲 律宾, 我国 广东、 广西 及台湾 等省 区亦有 栽培。 假 茎富含 纤维, 属硬质 纤维, 拉力强 ,多用 于制作 绳缆。 本种 叶翼近 膜质, 紧密 闭合, 有细 而密的 皱褶, 边缘 膜质, 极易 识别。 8. 指天蕉 (云南 河口) 芭蕉红 (云南 金平) Musa coccinea Andr. (1799). M. uranoscopos Lour. (1793), non Rumph. 植株高 4 一 8 米。 假茎高 2 — 6 米, 胸径 12—20 厘米, 灰黄 绿色。 叶片长 圆形, 长 1.8 —2.2 米, 宽 68— 80 厘米, 上面黄 绿色, 下 面淡黄 绿色, 无白粉 ,基部 显著不 相等, 浑 圆而无 耳, 叶柄长 30 — 50 厘米, 有 开张的 窄翼。 花序 直立, 序轴 无毛, 苞片外 面鲜红 而美丽 ,内面 粉红色 , 皱褶 明显, 每 一苞片 内有花 一列约 6 朵 ; 雄花花 被片乳 黄色, 合生花 被片具 5(3 + 2) 齿裂, 二侧裂 片具角 ,离生 花被片 先端锐 尖且具 细齿, 与 合生花 被片几 等长。 浆 果果身 直, 在序轴 上斜向 下垂, 灰 白色, 无稜, 长 10 — 12 厘米, 直径约 4 厘米, 果柄长 3 — 3.5 厘 米, 果 内种子 极多。 产云南 东南部 (河 口、 金平一 带)。 散生 于海拔 600 米以 下的沟 谷及水 分条件 良好的 山 坡上。 越南 也有。 
天 南星科  733  植株 细小, 花苞红 色美丽 ,可供 观赏, 但其果 实及花 、嫩心 、根头 有毒, 不能 食用。 302. 天 南星科 Araceae 草本 植物, 富 含苦味 水分或 乳汁, 具 块茎或 伸长的 根茎; 稀 或乔木 或攀援 植物。 叶单 1 或 少数, 有吋花 后出现 ,通常 基生, 如为 茎生, 则互生 成二列 ,或 螺旋状 排列; 叶片 通常各 式 分裂, 箭形或 戟形, 叶柄基 部具膜 质叶鞘 ,花小 或微小 ,常具 臭气, 排列 为肉穗 花序, 外面 围以佛 焰苞。 花两性 或单性 ,如为 单性, 则 雄花居 于肉穗 花序的 上部, 雌花居 下部, 稀雌雄 异株。 花被片 4 一 6, 或合生 为平截 的杯状 ,有吋 无花被 ,单性 花皆无 花被。 雄蕊 2_~4 — 8 , 下位, 与花被 片对生 ,药室 孔裂或 缝裂, 分离 或合为 一体, 有吋 在雌花 之间和 雄花之 下有假 雄蕊。 子房上 位或陷 入到肉 穗花序 轴内, 1 一 多室, 花柱 各式, 有吋不 存在。 胚珠 倒生、 中 轴生、 基生或 顶生。 果为 浆果, 或革质 开裂, 种子 1 一 多数, 具 胚乳, 或不具 胚乳而 弯曲。 115 属, 约 2000 余种, 分 布于热 带和亚 热带, 其中 92% 的 属是热 带的, 极大多 数的属 不是 限于东 半球, 即是 限于西 半球。 我国有 35 属 206 种, 其中 5 个属 18 种系引 种栽培 ,云 南有 26 属 113 种。 分属 检索表  1 (18) 花全部 两性; 肉穗 花序上 部无附 属器; 叶通常 全缘。 2(9) 花具 花被。 3(8) 直立 或匍匐 草本; 叶 柄不扁 平和叶 片伏。 4(5) 佛焰片 和叶片 同形、 同色 (菖 蒲族 Acoreac). • 1. 菖蒲属 Acor« 5(4) 佛焰苞 和叶片 分异, 具特异 颜色。 6(7) 佛焰苞 扁平, 宿存, 常 具美丽 的颜色 (花 烛族 Anthurieae). 2 . 花烛厲 Anthurium 7(6) 佛焰 苞多少 环抱肉 穗花序 (刺 芋族 Lasieac) 3. 剌芋属 La«ia 8(3 ) 附生攀 援植物 ;叶 片具扁 平的叶 状叶柄 (藤 芋族 Pcnh。 eae ) 4 . 石坩厲 PotliM 9(2) 无花被 。陆生 (附 生或半 附生) 攀援 藤本; 佛焰 苞展开 多小成 舟状; 脱落 (龟 背竹族 Mon St « eaC )。 10(13) 肉 穗花序 具梗。 11(12) 胚珠 2, 着生于 隆起的 侧膜胎 座的中 部以下 S. 雷 公连厲 Epiprenmopri* 12(11) 胚珠 1, 着生于 基底胎 座中央 6. 上树 南星属 Anadendrum 13(10) 肉 穗花序 无梗。 14(15) 浆果相 互分离 ;子房 1 室或不 完全的 2 室。 室 内胚珠 2 或更 多…… 7. 麒 蛾叶属 Epiprenumm 15(14) 浆 果互相 粘合。 16(17) 胚 珠多数 8. 崖 角藤厲 Rhaphidophora 17(16) 胚珠 2 9. 龟 背竹厲 Monger* 18( 1 ) 花全部 单性, 雌雄 同株或 异株; 花被 通常不 存在或 至多为 环状。  19(36) 肉穗 花序无 不育附 属器, 花或中 性器官 (不育 中性花 )一 直布 置到花 序轴的 顶部。 20(35) 肉 穗花序 与佛焰 苞分离 或部分 合生。 陆生 植物。 21(26) 雄 蕊分离 (千 年健族 Rich ar di eae )。 22(23) 果出 露于佛 焰苞管 外或部 分包于 管内; 佛焰 苞完全 凋落。 胚珠 1, 着 生于室 壁中部 
734  云南 植物志  • 10, 广东万 年青属 Aglaonema 果藏于 宿存的 或花后 膨大的 佛焰苞 管内, 洚部 脱落。 雌花 常有假 雄蕊。 佛焰苞 簿部展 开为漏 斗状, 先端 后仰。 具 地下茎 (栽培 植物) 11. 马 蹄莲属 Zantedewhia 佛焰 苞蓥部 展开为 舟状, 先端 内弯。 地上 茎直立 (野生 植物) 12. 千 年健属 Homaloniwia 雄 蕊合生 成一体 (芋族 C。l。 Cas ie ae )。 侧膜 胎座, 胚珠 多数。 胚珠 直立。 野生 植物。 雌 花具假 雄蕊。 佛焰苞 卵形或 卵伏披 针形, 不分 化为管 部和^ 部, 由近基 部展开 13, 泉七属 Steudnera 雌 花无假 雄蕊。 佛焰 苞管部 席卷, 肿 胀,^ 部展幵 14. 岩芋 Jl Remu«tia 胚珠 倒生, 侧 膜胎座 隆起。 栽培 或逸生 1S. 五 彩芋属 Caladium 基底 胎座。 胚珠 少数。 佛焰 苞笮部 席卷, 管部 2 节 (中 部缢縮 )。 肉 穗花序 与佛焰 苞分离 1G, 曲 苟芋属 Gonatanthui 胚珠 1。 佛焰苞 ^部 展开、 反折, 管部 1 节。 肉穗花 序中的 雌花序 贴生于 佛焰苞 管部, 单侧着 花 17. 细 柄芋属 Hapalhw 肉穗花 序背面 与佛焰 苞合生 2/3。 浮 水草本 (大 藻族 Pistieae) 20. 大荡属 Pirtia 肉穗 花序有 顶生附 属器。 胚珠 倒生。 花序 和叶先 后出现 (磨 芋族 Pythonieae) 21. 磨芋属 Amorphophallu* 胚珠 直立。 雄 蕊分离 (天 南星族 Are ae )。 佛焰苞 管上部 张开。 佛焰 苞管部 边缘不 合生。 花雌雄 同株。 胚珠 1 一 2, 基生。 雄花序 和雌花 序之间 有一段 较长的 间隔, 雄花 序之上 为附属 器 22. 犁 头尖属 Typlumium 花雌雄 异株, 能 育花序 之上为 附属器 23. 天 南星属 Ari« e n« 佛焰苞 管部边 缘合生 ,筒状 无缝。 24. 斑 龙芋属 Sauromatum 佛焰 苞顶部 闭合。 雌雄 同株。 两性花 序完全 包藏于 佛焰苞 管内。 子房 1 轮、 粘合; 果为 开裂的 聚合果 化隐 棒花属 Cryptocoryne 两 性花序 部分地 出露于 佛焰苞 管外。 子房不 合生, 纵裂于 花序轴 一侧; 雌 花序轴 与佛焰 苞管合 生。 浆果不 开裂, 分离, 1 室, 1 种子 26. 半夏属 Pi«wm« 雄 蕊合生 (芋族 Colocasieae^ 子房不 完全的 2 室, 胚珠 多数, 侧 膜胎座 18. 芋厲 Colocwia 子房 1 室, 胚珠 少数, 基 底胎座 19. 海芋属 Alocwia 1. 菖蒲属 Acorus L. 多年 生常绿 草本, 根茎 匍匐, 肉质, 分枝, 细 胞含芳 香油。 叶 2 列, 基生, 嵌列如 鸢尾, 无柄, 箭形, 具 叶鞘。 佛焰 苞很长 部分与 花序柄 合生, 在 肉穗花 序着生 点之上 分离, 叶伏, 箭形, 直立, 宿存。 花序生 于当年 生叶腋 ,柄长 ,全部 贴生于 佛焰苞 鞘上, 常为三 稜形。 肉 
天 南星科  735  穗花 序指状 圆锥形 或纤细 几为鼠 尾状, 花密, 自 下而上 开放。 花 两性, 花被片 6, 长胜 于宽, 拱形, 靠合, 近截平 ,外轮 3 片; 雄蕊 6, 花丝长 线形, 与花被 片等长 ,先端 渐狭为 药隔, 花药 短; 药室长 圆状楠 圆形, 近 对生, 超出 药隔, 室缝 纵长, 全裂, 药 室内壁 前方的 瓣片向 前卷, 后方 的边缘 反折; 雄蕊倒 圆锥状 长圆形 ,与 花被片 等长, 先端近 截平, 2 — 3 室; 每室 胚珠多 数, 直生, 珠柄短 ,海 绵质, 着 生于子 房室的 顶部, 略呈纺 锤形, 临近珠 孔的外 珠被多 少流梳 状, 珠孔 内陷; 花柱 极短; 柱 头小, 无柄。 浆果长 圆形, 顶 端渐狭 为近圆 锥状的 尖头, 红色, 多少藏 于花被 之下, 2 — 3 室, 种子 多数, 有的室 不育。 种子长 圆形, 从室顶 下垂, 直, 有短 的珠柄 ,珠被 2 层: 外种皮 肉质, 远 长于内 种皮, 达到珠 孔外面 ,流 梳状, 内种皮 不厚, 达珠 孔处, 具小 尖头。 胚乳 肉质, 胚具轴 ,圆 柱形。 长与整 个胚乳 相等。 4 种, 分布于 北温带 至亚洲 热带。 我 国各地 都有。 云南 也有。 分种 检索表 ' 1 (2) 叶具 中肋。 叶 片剑状 线形, 长而宽 ,长 90 — 100( — 150) 厘米, 宽 1 一 2( — 厘米。 植株呈 散生伏 1 . 葛蒲 A. calamus 2(1) 叶不具 中肋。 叶片 线形, 较狭 而短。 3 (6) 叶宽 7—13 毫米。 4 (5) 叶状佛 焰苞长 13 — 25 厘米, 为 肉穗花 序长的 2 — 5 倍或 更长, 稀 近等长 2, 石菖蒲 A. tatarinowii 5 (4) 叶 状佛焰 苞长达 45 厘米, 为 肉穗花 序长的 7 — 8 倍 3. 长 苞菖蒲 A. mmphianus 6 (3) 叶宽不 & 6 毫米; 叶状佛 焰苞短 ,长仅 3 — 9( 一 12) 厘米, 为 肉穗花 序长的 1 一 2 倍, 或短于 后者… 4, 金钱蒲 A. gramineus 1. 菖蒲 (各地 ) 图版 201,1~4 臭蒲 (唐本 草注; 东北、 山东、 河南、 江苏 ), 泥菖蒲 (本草 纲目, 图考; 浙江、 山西) ,香蒲 (浙 江、 上海、 福建 ), 野菖蒲 (浙江 ), 小菖蒲 (江苏 ), 臭菖蒲 (上海 ), 溪菖蒲 、野 枇杷、 石菖 蒲、 山菖蒲 、水 剑草、 凌 水档、 十香和 (福建 ), 白菖蒲 (山西 、河北 、河南 、江苏 、湖北 、福建 、贵 州、 四川、 云南 曲靖、 青海 ), 水菖蒲 (滇 南本草 ), 剑叶 菖蒲、 大叶 菖蒲、 土菖蒲 (四川 ), 家菖 蒲 (云南 曲靖) ,剑 菖蒲、 大菖蒲 (湖北 ), 臭草 (北方 各省) Acorus calamus L. (1753); Kunth (1841); Schott (1858, 1860); Engl, in DC. (1879), in Engl, et Prantl (1887); (1905)*; Merr. (1938); 广州 植物志 (1956); 秦岭植 物志 (1976*). Acorus calamus L. var. vulgaris L. (1753); A. verus Houtt (1777): Engl. (1905); Hand.-Mazz. (1936). la. 菖蒲 var. calamus 多年生 草本。 根茎 横走, 稍扁, 直径 5 — 10 毫米, 外皮黄 褐色, 芳香, 肉质根 多数, 长 5 一 6 厘米, 具 毛发状 须根。 芽于根 茎各段 散生。 叶 基生, 基部两 侧膜质 叶鞘宽 4 一 5 毫米, 向上 渐狭, 至叶长 I/ 3 处渐行 消失, 脱落。 叶 片剑伏 线形, 长可达 90 — 100 (-150) 厘 米, 中部宽 I— 2 (-3) 厘米, 基部宽 ,对折 抱茎, 中 部以上 渐狭, 草质, 绿色; 中肋在 二面明 
736  云南 植物志  1 一 4. 菖蒲 Acorus calamus L. 1 • 植株, 2. 花, 3. 子房纵 切面, 4. 胚珠; 5. 石菖蒲 A. taUrinowii Schott 带 花序 的植株 上部; 6— 12. 上 树南星 Anadendrum montanum (Blume) Schott. 6. 花枝, 7. 肉穗 花序, 8. 花, 9、10. 雄 蕊正反 面观, 11. 子房, 12. 子房 纵剖示 胚珠。 
天 南星科  737  显隆起 ,侧脉 3 — 5 对, 纤弱, 平行, 大都 仲延至 叶尖。 花 序柄三 稜形, 长 (15 —) 40—50 厘 米; 叶 伏佛焰 苞剑伏 线形, 长 30-40 厘米, 肉穗花 序斜向 上或稍 直立, 狭锥状 圆柱形 ,长 4.5 — 6.5( — 8) 厘米, 直径 6 — 12 毫米。 花黄 绿色, 花被 片长约 2.5 毫米, 宽约 1 毫米; 花丝 长 2.5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子房长 圆柱形 ,长 3 毫米, 径 1.25 毫米。 浆果长 圆形, 红色。 花 期 (2 — )6 — 9 月。 产云南 西北部 、中部 、东 南部, 海拔 600 — 2650 米。 常见 于水边 或沼泽 湿地, 也 有栽培 的。 全国 各省区 都有, 也 见于南 北两半 球的亚 热带, 温带。 lb. 细 根菖蒲 var. verus L. (1753) ; Engl. (1905). 与 原变种 的区别 在于: 根茎 纤细, 叶 较狭, 宽 6 — 8 毫米, 肉穗花 序小, 长仅 3 — 5 厘 米, 佛 焰苞为 肉穗花 序长的 4 一 8 倍, 有吋仅 2 倍。 花期 9 一 5 月 。 产西双 版纳, 海拔 1540 — 1750 米, 生长于 池边。 分布于 锡金, 孟加 拉国, 印度, 斯里兰 卡。 中国 云南新 记录。 本种及 其它各 种菖蒲 的根茎 均入药 。市 上商品 菖蒲及 各草医 听用种 类均不 统一, 别名 颇多。 李吋珍 认为菖 蒲正品 应为" 生 于水石 之间, 叶具 剑脊, 瘦根 节密, 高尺 余者, 石菖蒲 也", 这就是 水菖蒲 ,并 认为这 种功效 最好。 但现今 大都用 石菖蒲 A. tatarinowii 或 药店栽 培的 金钱蒲 A. gramineus, 可见 菖蒲种 类有所 不同, 功 效则无 大异。 菖蒲根 茎味辛 性温, 能辟秽 开窍, 宣气 逐痰, 解毒 杀虫; 主治 癫狂、 惊痫、 痰厥 昏迷, 风寒 湿痹, 噤口 毒痢, 外敷痈 疽 疥癣。 草 医常用 于消化 性不良 及痉挛 性腹痛 腹泻, 开胃, 矫臭, 散痈; 治意识 不明, 精神 不振, 耳鸣, 听觉 不灵, 口眼 歪斜, 失眠 健忘, 化脓性 炎症, 类风 湿关节 炎等。 兽医 用全草 治牛臌 胀病, 肚胀病 ,百叶 胃病, 胀胆病 ,发 疯狂, 泻 血痢, 炭疽病 ,伤 寒等。 2. 石菖蒲 (植 物名 实图考 引 本经, 各地) 图版 201,5 九 节菖蒲 (江苏 、浙江 、江西 、湖南 ), 水剑草 (江西 、湖南 、广东 、云 南玉溪 ), 鲜菖蒲 (江 西), 紫耳、 薄菖蒲 、石 蜈蚣、 岩菖蒲 、臭菖 (广东 )," 骨首" (昭 通彝语 )," 格密亲 "(傣 族语 ), 野 韭菜、 水 蜈蚣、 香草 (玉溪 ), 菖蒲 (江苏 ,西双 版纳, 临沧, 丽江 ), 岩菖蒲 (西畴 ), 夜晚香 (四川 ), 水菖蒲 (四川 彭水、 兴文) ,回 手香、 随手香 (四川 峨山) ,山艾 (四川 石柱) ,小 石菖蒲 (四川 合川) 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 (1859, 1860) ; Hand.-Mazz. (1936) ; S. Y. Hu (1968). Acorus gramineus auct. non Soland : Hook. f. (1893) p. p.; Engl. (1905) p. p. et excl. var. pusillus; Gagn. in Lecte (1942), p. p. ; A. gramineus var. crassispadix Lingelsh. (1922) ; A. calamus auct. non L. : Lour. (1790) ; Benth. (1861). 多年生 草本。 根茎 直伸, 芳香, 粗 2 — 5 毫米, 外部淡 褐色, 节间长 3 — 5 毫米, 根 肉质, 具多数 须根, 根茎上 部分枝 甚密, 植株因 而成丛 生状, 分枝常 被纤维 状宿存 叶基。 叶薄, 无 柄, 基部 两侧膜 质叶鞘 宽可达 5 毫米, 上延几 达叶片 中部, 渐狭, 脱落; 叶片暗 绿色, 线形, 长 20 — 30 (-50) 厘米, 基部 对折, 中部以 上平展 ,宽 7 — 13 毫米, 先端 渐尖, 极细长 ,无中 肋, 平行脉 多数, 稍 隆起。 花序柄 腋生, 长 4 一 15 厘米, 三 稜形; 叶状佛 焰苞长 13 — 25 厘 米, 为 肉穗花 序长的 2 — 5 倍或 稍多, 稀近 等长; 肉序 花序圆 柱状, 长 (2.5 — )4 一 6.5( — 8.5) 
738  云南 植物志  厘米, 直径 4 一 7 毫米, 上部 渐尖, 直立或 稍弯; 花 白色。 果序 增大, 成 熟吋长 7 — 8 厘米, 直 径可达 1 厘米, 果幼吋 绿色, 成熟 吋黄绿 色或黄 白色。 花期 2 — 4 月, 果期 5 — 6 月。 产各地 ,海拔 850 — 2600 米, 常见 于密林 中湿地 或水边 石上。 江 南各省 都有。 自印度 东北部 (喀 西亚) 分布 至泰国 北部。 根茎 入药。 功同水 菖蒲, 但疗效 更佳。 3. 长 苟菖蒲 Acorus rumphianus S. Y. Hu (1968). Acorus terrestris Rumph. ex Sehott (1860), non Spreng. (1825). 多年生 草本。 根茎 斜伸, 棕褐色 ,粗约 1 厘米, 被纤维 伏宿存 叶基, 根 肉质, 圆柱形 ,粗 0.5 — 1 厘米, 生分枝 须根。 芽 于根茎 上散生 (? )。 叶基两 侧具淡 黄色膜 质叶鞘 ,宽约 3 毫 米, 上延 10 — 15 厘米, 仅 在上部 变狭, 脱落; 叶片 线形, 较宽大 ,长 40 — 50 厘米, 中部宽 1.5 一 1.8 厘米, 基部 对折, 抱茎、 带 棕色, 中部以 上展开 ,先端 渐尖, 叶表面 干吋暗 绿色, 背面中 央淡 绿色, 两侧 绿色; 无中肋 ,具 多数平 行脉。 花序 腋生, 序柄 绿色, 长 9.5 厘米。 肉穗花 序 白色, 直立, 圆柱形 ,长 6 厘米, 粗 5 毫米。 叶 状佛焰 苞基部 (肉穗 花序着 生处) 嵌 以长约 1 厘米、 宽 1 毫米 的膜质 边缘, 线形, 长约 45 厘米, 为 肉穗花 序长的 7 倍, 基部 较狭, 展开 宽约 6 毫米, 中部宽 1.5 厘米, 先端 渐尖。 花期 12 月。 产麻 栗坡老 君山, 海拔 1100 — 1300 米, 见于 溪旁阴 湿处。 分布于 越南, 泰国, 印度尼 西亚的 爪哇。 模式和 原描述 未见, 根据 冯国楣 13899 描述。 4. 金钱蒲 (植 物名实 图考) 钱蒲、 菖蒲、 石菖蒲 (图考 ), 九 节菖蒲 (滇 南本草 ), 建菖蒲 、石 菖蒲、 小石 菖蒲、 小随手 香 (四川 ) Acorus gramineus Soland. (1789, 1811); Engl, in DC. (1879) p. p.; (1905) p. p.; Hook. f. (1893) p. p.; Brown (1903) p. p.; Merr. (1927) p. p.; Hand.-Mazz. (1936) ; Gagn. in Lecte. (1942) p. p. (fig. 102 est A. tatarinowii). Acorus gramineus Soland. var. pusillus (Sieb.) Engl. DC. (1379) ; A. pusillus Sieb. (1830) ; Miq. (1867).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30 厘米, 根茎 较短, 长 5 — 10 厘米, 模走或 斜伸, 芳香, 外 皮淡黄 色, 节间长 1 一 5 毫米, 根 肉质, 多数, 长可达 15 厘米, 须根 密集。 根茎 上部多 分枝, 呈丛生 状。 分枝 基部常 具宿存 叶基。 叶柄 对折, 两侧棕 色膜质 叶鞘下 部宽约 2 — 3 毫米, 上延至 叶 片中部 以下, 渐狭, 脱落。 叶片 较厚, 线形, 干吋 灰绿或 褐色, 长 20 — 30 厘米, 极狭, 宽不 足 6 毫米, 先端长 渐尖, 无 中肋, 平行脉 多数。 花 序柄长 2.5 — 9 ( 一 15) 厘米。 叶状 佛焰苞 短, 长仅 3 — 9 (—14) 厘米, 为 肉穗花 序长的 1 一 2 倍, 有吋更 短于肉 穗花序 ,狭窄 ,宽 1 一 2 毫米。 肉穗 花序黄 绿色, 圆柱形 ,长 3 — 9.5 厘米, 粗约 3.5 毫米。 果序 增粗, 可达 1 厘米, 果黄 绿色。 花期 5—6 月, 果 7 — 8 月 成熟。 产西北 部至东 南部, 海拔 1800 米以下 ,生长 于水旁 湿地及 石上。 陕西、 甘肃及 江南各 省, 西藏 也有, 各地常 栽培。 根茎 入药, 功同 菖蒲。 
天 南星科  739  2. 花烛厲 Anthurium Schott 多年生 植物。 幼株叶 螺旋状 排列, 老株 则形成 合轴, 分枝上 大都具 1 叶, 极稀具 多叶。 茎多少 粗壮、 上升, 稀匍匐 ,具不 定根, 常攀援 ,稀乔 木伏。 节间短 或长。 叶柄短 或长, 基部 具短鞘 ,圆 柱形, 上 面常具 沟槽, 顶部膝 曲状; 叶片厚 ,绿色 、粉 绿色, 背 面常苍 白色, 叶形各 式, 长 圆形、 卵形、 箭形、 戟形, 浅裂, 深裂, 指状 分裂; 中肋 粗厚, I 级侧脉 由中肋 伸出, n、m 级脉 网状。 花 序柄通 常长, 稀短。 佛焰苞 绿色、 黄绿色 或紫色 ,白 色或绯 红色, 披针 形或线 状披 针形, 稀卵状 披针形 ,卵 形或椭 圆形, 常 下延。 肉穗 花序无 柄或稍 具柄, 圆柱形 或圆锥 形或呈 尾伏, 花密 而多, 绿色或 青紫色 ,稀 白色或 黄色, 极稀绯 红色, 果序 常明显 增大。 花 两性, 具 花被。 花瓣 4, 先端 拱形, 靠合, 近于 截平, 外面 2 瓣常 较宽, 盖住内 面的, 有吋 4 瓣 作不 整齐的 覆瓦状 排列, 果 期增大 延长。 雄蕊 4, 花 丝扁, 先端 略狭为 药隔, 与花瓣 等长; 花药短 ,药 室卵形 或长圆 状卵形 对生, 外向 纵裂。 子房卵 形或长 圆形或 倒卵形 ,顶部 截平或 渐狭为 花柱, 2 室; 每 室胚珠 1 或 2, 倒生或 近弯生 ,珠 柄短, 着 生于室 的顶部 或顶部 以下, 葫芦形 或长卵 圆形。 花柱 不存在 或短; 柱 头小, 盘状, 圆形或 长圆形 , 2 浅裂。 浆果 多浆、 肉质, 近球形 ,卵 圆形, 倒卵 圆形, 倒卵状 长圆形 ,陀 螺状, 长纺 锤形, 绿色, 橙黄色 ,徘 红色, 紫色, 成熟吋 渐伸出 于花瓣 之外, 2 室, 每 室种子 1, 稀 2, 种子长 圆形, 向上多 少渐狭 ,珠孔 凸起, 珠 柄短, 种皮有 疣凸。 胚乳 肉质。 胚具轴 ,近圆 柱形。 550 余种, 遍布热 带美洲 ,有许 多是温 室观赏 植物。 我国 栽培有 10 余种。 云 南栽培 1 种。 1- 掌 叶花烛 Anthurium pedato-radiatum Schott (1859, 1860) ; Engl, in DC. (1879), (1905)*. 茎 上升, 长 1 米 以上, 粗 5 厘米。 叶柄圆 柱形, 长几达 1 米, 具浅槽 ,膝 曲长。 叶片轮 廓 圆形, 直径 50 — 60 厘米, 亮绿色 ,具 光泽, 13 深裂, 裂片长 30 厘米, 宽 5—6 厘米, 全为 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渐尖, 前面 的裂片 直伸, 侧面的 镰状, 各裂 片基部 联合, 裂片 中肋均 在背面 隆起, 侧脉 纤细, 斜伸, 集 合脉与 边缘稍 远离。 花 序柄长 40 — 60 厘米。 佛 焰苞长 15 厘米, 下部宽 2.5 厘米, 披 针形, 中部以 上渐狭 ,基部 环绕花 序柄, 淡红色 ,发亮 、直立 ,然 后 反折。 肉穗花 序具长 3 毫米 的梗, 长 10 厘米, 粗 0.75 厘米, 果序长 15 厘米, 先端 渐狭, 绿色。 花 被长宽 2 毫米。 浆果长 1.5 厘米, 粗 1.2 厘米, 倒 卵形, 橙黄色 ,柱头 无柄, 种皮黄 色, 有 细疣。 花期 7 — 12 月 (昆 明温室 )。 原产墨 西哥。 广东、 云南 栽培。 3. 刺芋属 Lasia Lour. 湿生 草本, 茎 粗杜, 匍匍于 地下。 叶柄长 ,基部 具鞘, 疏具 皮刺。 幼叶 箭形或 箭状戟 形, 不裂; 成熟叶 鸟足状 、羽状 分裂, 下部裂 片再次 分裂, i、n 级脉背 面疏具 肉刺, II 级脉形 成的集 合脉与 叶缘稍 远离。 花序 柄长, 与叶柄 一样具 皮刺。 佛焰 苞十分 伸长, 下部 张开, 
740  云南 植物志  内含 短肉穗 花序, 上部长 得多, 紧紧地 旋转。 肉穗花 序短圆 柱形, 钝, 无柄, 花密。 花 两性: 花被片 4, 稀 6, 拱形, 早 花期覆 瓦状, 先端近 截平。 雄蕊 4 一 6; 花丝短 ,宽, 先端 增厚, 依 伏, 渐狭为 细渐尖 的药隔 ,花 药短于 花丝, 药室椭 圆形, 短锐尖 ,超出 药隔, 外 向纵裂 不达最 基部。 子房卵 圆形, 渐狭为 粗短的 花柱, 1 室; 胚珠 1 , 悬垂 于室顶 稍偏一 侧的珠 柄上, 横 生, 珠 孔朝向 基底; 柱头 圆形、 头状、 扁 球形。 浆 果彼此 紧接, 顶部由 于互相 挤压而 呈四角 形, 1 室; 种子 1, 近楔形 ,扁, 于室顶 悬垂, 种 皮厚, 在珠柄 附近具 疣绉。 胚 乳缺或 消失。 胚 具 长柄, 弯生。 2 种, 分布 于热带 亚洲, 我国有 1 种。 产 华南和 西南。 云南 也有。 1. 剌芋 (元江 ) 刺过江 (永德 ), 旱 茨菇、 金茨菇 (梁河 ), 野 茨菇、 山茨菇 (华宁 )," 怕南" (俸族 语), "派 克那" (傣族 语), 箣芋 (广东 ) Lasia spinosa (L.) Thwait. (1864) ; Engl, in DC. (1879), (1898, 1911*) ; Merr. (1928); Gagn. in Lecte. (1942) ; S. Y. Hu (1968*). Dracontium spinosum L. (1753) ; Lasia aculeata Lour. (1970), Ridl. (1925). 多 年生有 刺常绿 草本, 高可达 1 米。 茎灰 白色, 圆柱形 ,粗达 4 厘米, 横走, 多 少具皮 刺; 节间长 2 — 5 厘米, 生圆 柱形肉 质根, 须根纤 维状, 多 分枝; 节环状 ,多少 膨大。 叶柄长 于叶片 ,长 20 — 50 厘米; 叶 片形状 多变: 幼珠上 的戟形 ,长 6 — 10 厘米, 宽 9—10 厘米, 至 成年植 株过渡 为鸟足 、羽状 深裂, 长宽 20 — 60 厘米,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且脉 上疏生 皮刺; 基 部弯缺 宽短, 稀 截平; 侧裂片 2 — 3, 线状长 圆形, 或长 圆状披 针形, 多少 渐尖, 向 基部渐 狭, 最 下部的 裂片再 3 裂, 小 裂片长 15 — 20 厘米, 宽 2—3 厘米。 花 序柄长 20—25 厘米, 粗 7.5 — 10 毫米, 佛 焰苞长 15—30 厘米, 管部长 3 — 5 厘米; 檐部长 25 厘米, 上部 螺伏旋 转。 肉穗 花序圆 柱形, 钝, 长 2— 3( — 4) 厘米, 粗 0.75 厘米, 黄 绿色。 果序长 6 — 8 厘米, 粗 3 — 3.5 厘米。 浆果倒 卵圆状 四角形 ,长 1 厘米, 先端通 常密生 小疣伏 突起。 种子长 5 毫 米, 粗 3.5 毫米。 花期 9 月。 产元江 、新平 、普文 、西双 版纳、 华宁、 永德、 梁河, 海拔 650 — 1530 米, 生长于 田边, 沟 边, 箐沟, 阴湿 草丛, 竹 丛中。 我国 广东、 广西、 台湾 也有。 分布于 锡金, 孟加 拉国, 缅甸, 泰 国 ,中南 半岛, 马来 半岛至 印度尼 西亚。 幼叶 可食。 根茎 入药, 能消炎 止痛, 消食, 健胃, 治淋巴 结核, 淋巴 腺炎, 胃炎, 消化不 良, 毒蛇 咬伤, 跌打 损伤, 风湿关 节炎。 兽 医用以 治牛马 劳伤, 催膘。 4. 石柑属 Pothos L. 灌 木或亚 灌木, 附生或 攀援。 下部 的枝条 具根, 上部的 披散。 芽 腋生或 穿过叶 鞘而为 腋 下生。 叶柄具 宽翅, 平展, 上端呈 耳状, 或具 膝曲, 或大 部分为 鞘筒状 (我 国不产 ); 叶片 线状披 针形、 披针形 或卵伏 披针形 ,橢 圆形、 卵伏长 圆形, 多少不 等侧, 集合 脉全部 基出, 或 1-2 对从中 肋中部 伸出。 花 序柄腋 生或腋 下生, 劲直, 反折或 弯曲; 基 部苞片 5 — 6 枚、 坚 硬、 革质, 佛 焰苞生 花序柄 中部, 卵形。 肉穗花 序球形 、卵形 、倒 卵形, 稀圆 柱形, 花 密或疏 离: 两性, 花被 周位, 6 枚, 先端 拱形; 雄蕊 6, 花丝短 ,先端 骤狭为 药隔, 花 药短, 与 花丝近 
天 南星科  741  等长, 药室椭 圆形, 超过 药隔, 外向 纵裂, 子房 卵状长 圆形, 或扁 圆形, 3 室, 每室 有胚珠 1 颗, 株 柄短, 由基底 上举且 与中轴 成一定 角度; 无花柱 ;柱头 无柄, 脐状 突起。 浆果楠 圆状、 倒 卵状, 红色, 有种子 1 一 3。 种子扁 椭圆形 ,中部 着生, 种皮 稍厚, 无胚乳 ,胚具 长柄。 约 75 种, 自印 度分布 至马来 西亚, 西南达 马达加 斯加。 我国 华南和 西南产 8 种, 云南 有 5 种。 分种 检索表 1 do) 叶柄长 度等于 或短于 叶片: 肉穗花 序椭圆 形或圆 球形。 2(5) 叶柄与 叶片近 等长。 《( 4 ) 叶片长 4 一 8 厘米, 宽 1 一 ^ 厘米; 叶柄长 4 一 8 (—10) 厘米, 宽 1 一 2. ; 厘米; 花序 柄花吋 内折或 扭转 1. 螳 姆跌打 P. -canden. 4 ( ? ) 叶片长 5. 5 — 9 厘米, 宽 2 — 2.5 厘米; 叶柄长 4 一 8 厘米, 宽 0.5—1 厘米; 花序 柄直立 2. 紫 苞石柑 P. cathcartii 5(2) 叶 柄短于 叶片。 6(7) 小枝具 四棱。 叶脉极 隆起。 叶片椭 圆形, 长 7 — 9 厘米, 宽 2. 5 — 4. 5 厘米; 叶柄倒 卵形, 长 0.8 一 2 . 5 厘米, 宽 0. 7 — I. 5 厘米。 花序柄 和花序 梗粗壮 ,共长 1.3— 2 厘米… 3. 地柑 P. pilulifer 7(6) 小 枝非四 棱形。 叶脉不 如上述 隆起。 叶 片为叶 柄长的 4 一 7 倍, 卵 状披针 形至披 针状长 圆形, 基部钝 ,长 6 — 8 厘米, 宽 2. 5 — 3. 5 厘米; 叶 柄倒卵 状长圆 形或长 楔形, 长 1一4 厘米, 宽 5 — 12 亳米 4. 石坩 P, chinensis 8 (11) 叶柄 远长于 叶片: 叶片长 3 — 4 厘米, 叶柄长 13 — 15 厘米; 肉穗花 序细圆 柱形, 长 5 — 6 厘米, 径 1,5 — 2 毫米 S. 百足藤 P. repens 1. 樘 鄉跌打 图版 202, 1 一 7 硬骨散 (思茅 ) ,"歪 琳" (傣 族语) Pothos scandens L. (1753) ; Wight (1844*) ; Schott (1853*, 1860) ; Engl, in DC. (1879), in Engl. (1905) ; Ridl. (1925) ; Gagn. in Lecte. (1942) ; S. Y. Hu (1968). 附生 藤本, 长 4 一 6 米。 茎圆 柱形, 具细 条纹, 径 1.5—2 毫米, 节间长 2 — 2.5 厘米。 老 枝节上 常有气 生根; 花枝多 披散。 叶形 多变。 叶片 纸质,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披 针形至 线伏披 针形, 基部 钝圆, 先端 渐尖, 长 4 一 8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有时 在小枝 下部退 化为一 长仅 1 一 2 毫 米的小 尖头; 基出脉 3 对, 纤细, 细 脉倾斜 网结。 叶柄 楔形, 先 端截平 或微下 凹, 长 4 一 8 (—10) 厘米, 与叶片 近等长 ,宽 1 一 2.3 厘米, 多少 具耳, 脉多, 几 平行。 花序单 生叶腋 ,常多 数组成 穗状花 序式。 序柄短 ,长约 5 — 8 毫米; 基 部苞片 6 — 8 枚, 绿色, 覆瓦 状 排列, 卵形, 锐尖, 小, 上部 的长约 4 毫米。 佛焰苞 极小, 紫色, 舟状, 长 5 — 6 毫米。 肉穗 花序淡 黄色, 淡绿至 黄色, 圆球 形或椭 圆形, 长 5 — 6 毫米, 径 4 一 5 毫米, 具长 4 一 5 亳米的 梗; 花序蕾 吋直立 ,花 吋从梗 基部作 180° 的内 折或作 270° 的扭转 ,因而 佛焰苞 直立, 而肉 穗花 序下垂 或扭向 一侧。 浆果 长圆状 卵形, 成熟吋 红色、 黄色, 长不及 1 厘米, 径 5 — 6 毫 米, 花期 8 — 5 月 ,花后 果逐渐 成熟。 产西双 版纳、 河口、 广南, 海拔 200 — 1000 米的 山坡, 平坝 或河漫 滩雨林 或季雨 林中。 自 孟加拉 国锡尔 赫特, 南 达斯里 兰卡, 东经安 达曼岛 、中 南半岛 (越 南, 老挝, 泰国) 至菲律 
742  云南 植物志  宾, 东南 经马来 半岛、 苏门 答腊至 爪哇、 加里曼 丹均有 分布。 茎叶 入药, 可 治跌打 损伤, 骨折, 风湿 骨痛、 腰 腿痛。 2. 紫苟石 W Pothos cathcartii Schott (1853*, 1860) ; Engl, in DC. (1879), (1905) ; Gagn. in Lecte. (1942) ; S. Y. Hu (1968). 附生 攀援亚 灌木, 长 5 米。 枝圆 柱形, 因 叶柄下 延而具 稜角, 有细 条纹; 节间长 1 一 2 厘米。 叶片长 圆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长 5.5 — 9 厘米, 宽 2 — 2.5 厘米, 先 端尾伏 渐尖, 基部钝 或圆形 ,叶脉 细弱, 侧脉 3 对, 2 对由中 肋基部 伸出, 另 1 对由中 肋中部 伸出, 细脉 倾斜, 多 数, 网结; 叶柄宽 长圆状 楔形, 先端 具短耳 或否, 浑圆或 截平, 形状 多变, 与叶片 近等长 ,长 4—8 厘米, 宽 0.5 — 1 厘米, 侧脉 2 — 3 对, 从中 肋上部 出发, 至 边缘下 弯而成 平行。 花序腋 生; 苞片 4 一 5, 覆瓦状 ,卵形 ,上面 的较大 ,长 5 — 15 毫米; 花序 柄超过 苞片, 长 2 — 4 厘米; 佛 焰苞紫 褐色, 宽卵 圆形, 锐尖, 长 2 厘米, 宽 2.3 厘米, 展开或 反折, 基部 沿花序 柄稍下 延; 肉穂花 序直立 ,具长 5 毫米 的梗, 长圆 形或椭 圆形, 长约 10 毫米, 仅达佛 焰苞的 中部, 径约 7— 8 毫米。 花期 4 月。 产云南 西南部 、南部 (澜沧 ) 及 东南部 (屏边 ), 海拔 500 — 1600 米, 密林 中树上 附生, 少 见。 分布 于锡金 ,不丹 ,孟 加拉国 ,印度 东北部 ,缅 甸北部 ,越南 北部, 柬 埔寨, 泰国。 本 种与螳 螂跌打 的区别 在于: 苞 片卵形 ,花序 柄直立 ,肉 穗花序 较大。 3. 地坩 (广西 ) Pothos pilulifer Buchet ex Gagn. in Lecte. (1942*). 草质 藤本, 附生于 石上, 长 2 — 3 米。 小枝 绿色, 有纵 条纹, 具 四稜; 节间长 2 — 3 厘米。 叶 革质, 表面黄 绿色, 背面苍 黄色; 叶片橢 圆形, 急 渐尖, 先端有 芒尖, 长 7 — 9 厘米 (包 括长 10—15 毫米的 尖头) , 宽 2.5 — 4.5 厘米, 侧脉 3 对从中 肋伸出 , 另有 1 对 系基出 , 细脉多 数, 近 平行、 倾斜、 网结; 叶柄短 ,长 0.8 — 2.5 厘米, 宽 0.7—1.5 厘米, 约为叶 片长的 1/4一 1/8, 倒 卵形, 截平, 略具耳 (枝上 部的叶 柄更短 ), 侧脉 3 — 4 对, 细脉 稀疏。 各级叶 脉均明 显 隆起。 花序 腋生; 苞片 4 一 5 ,小, 长 2 — 6 毫米, 上面的 较长, 具纵脉 ;序柄 及梗长 1 一 2 厘米; 佛焰苞 卵形, 反折, 长 5 毫米。 肉穗 花序黄 绿色, 球形, 直径约 5 — 6 毫米。 花果期 12 —7 月。 产云南 东南部 河口、 麻 栗坡。 海拔 200 — 1000 米, 常见于 密林中 石上。 广西 也有。 最 初发现 于越南 北部。 我国 云南, 广西新 记录。 4. 石柑 图版 20 2 ,8 石柑子 、石 柑儿、 石气柑 (四川 ), 铁板草 (沧源 ), 上 树葫芦 (广西 ), 铁 斑鸠、 巴岩姜 (贵 州), 巴岩香 、青葫 芦茶、 石葫芦 (苍梧 ) Pothos chinensis (Eaf.) Merr. (1948). Tapanava chinensis Raf. (1837) ; Pothos scandens sensu Lindl. (1830) ; Benth. (1861), non L. (1753); Pothos seemanii Sehott (1853, 1857, 1860) ; Engl, in DC. (1879), (1905*) ; N. E. Brown (1903) ; Matsum. et Hayata (1906) ; Hayata (1915*) ; Merr. (1927) ; S. Y. Hu (1968) ; Pothos yunncmensis Engl, in Engl. (1905), Gagn. in Lecte. (1942). 
744  云南 植物志  附生 藤本, 匍匐于 石上或 缠绕于 树上, 长 0. 4 — 6 米。 茎亚 木质, 淡褐色 ,近圆 柱形, 具 纵条纹 ,粗约 2 厘米, 节间长 1 一 4 厘米, 节上常 束生长 1 一 3 厘 米的气 生根; 分枝, 枝下部 常 具鳞叶 1 枚, 线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3 — 7 毫米, 锐尖, 具多 数平行 纵脉。 叶片 纸质, 鲜吋 表面深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干后 表面黄 绿色, 背面淡 黄色, 椭圆形 ,披 针状卵 形至披 针状长 圆形, 长 6 — I 3 厘米, 宽 1.5 — 5.6 厘米, 先端渐 尖至长 渐尖, 常有芒 状尖头 ,基 部钝; * 肋在 表面稍 下陷, 背面 隆起, 侧脉 4 对, 最下一 对基出 ,弧形 上升, 细脉 多数, 近平行 ;叶 柄倒卵 状长 圆形或 楔形, 长 1 一 4 厘米, 宽 0.5 — 1.2 厘米, 约为叶 片大小 1/4 一 1/6。 花序 腋生, 基 部 具苞片 4 一 5 (— 6) 枚, 苞片 卵形, 长 5 毫米, 上部的 渐大, 纵脉 多数。 花 序柄长 0.8 — 1.5 (一 2) 厘米; 佛焰苞 卵状, 绿色, 长 8 毫米, 展开宽 10 (-15) 毫米, 锐尖; 肉穗花 序短, 椭圆 形至近 圆球形 ,长 7 — 8( — 11) 毫米, 径 5 — 6( — 10) 毫米, 梗长 3 — 5( — 8) 毫米。 浆 果黄绿 色至 红色, 卵形或 长圆形 ,长约 1 厘米。 花果期 四季。 除云南 中部、 北部外 ,大部 分地区 都有, 海拔 200 — 2400 米, 常附 生于阴 湿密林 或疏林 的 树干或 石上。 四川、 湖北、 贵州、 广西、 台湾、 广 东其沿 海岛屿 也有。 分布于 越南, 老挝, 泰国, P. yunnanensis Engl. 的模 式标本 (A. Henry II 799 ) 采自 思茅。 全株 入药: 能清热 、解毒 、祛 风湿, 治风湿 麻木, 咳嗽, 气痈, 骨折, 劳伤, 小儿疳 积等。 兽医用 以治牛 饱胀。 5. 百足藤 (广东 徐闻, 澄迈) 图版 202, 9 蜈蚣藤 、细蜈 蚣草、 细 叶石柑 (广西 ) ,雄 鸡尾 (海南 ) Pothos repens (Lour.) Druce (1917) ; Merr. (1919, 1927). Flagellaria repens Lour. (1790, 1793) ; Pothos loureiri Hook, et Am. (1841) ; Schott (1853, 1860) ; Engl, in DC. (1879), (1905*) ; Hook. f. in Curtis (1900*) ; N. E. Brown (1903) ; Pothos terminalis Hanee (1866) ; P. microphyllus Schott (1853*). 附生缠 绕藤本 ,长 1—20 米。 分枝 纤细, 营养枝 具棱, 常 曲折, 节间长 0.5 — 1.5 厘米, 节上 束生纤 维状气 生根, 长 1 一 2 厘米; 花枝圆 柱形, 具纵 条纹、 节间长 1 一 1.5 厘米, 不具 气生根 ,常 披散或 下垂。 叶片披 针形, 向上 渐狭, 长 3 — 4 厘米, 宽 5 — 7 毫米, 与叶 柄皆具 平行 纵脉, 细脉 网结, 但极不 明显, 叶表面 亮绿色 ,背面 绿色; 叶柄长 楔形, 先端 微凹, 长可 达 13 — 15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幼枝 上叶片 远小, 长 1—2 厘米, 宽 3 — 4 毫米; 叶柄长 2 -3 厘米, 宽 0.4 毫米。 花枝 (茎) 腋生和 顶生, 长约 2 — 3 厘米, 苞片 3 — 5, 披针形 ,长 I— 5 厘米, 覆 瓦状排 列或较 远离。 花序生 苞腋, 序柄 细长, 长 11 一 B 厘米, 基部常 具一长 1 一 2 厘米的 线形小 苞片。 佛焰苞 绿色, 线状披 针形, 锐尖, 具长 尖头, 长 4 一 6 厘米, 宽 5 — S 毫 米。 肉 穗花序 黄绿色 (雄蕊 黄色, 雌蕊淡 绿), 细圆 柱形, 长 5 — 6 厘米, 果吋 可增至 10 厘 米, 径 1.5— 2 毫米, 具长约 5—6 毫米 的梗。 花密, 径约 2 毫米; 花被片 6 , 黄 绿色, 雄蕊和 柱头 稍超出 花被, 花药 黄色。 浆果成 熟吋焰 红色, 卵形, 长约 1 厘米。 花期 3 — 4 月 , 果期 5— 7 月。 产云 南东南 部河口 , 海拔 120 — 220 米, 林内 附生。 广西、 广东及 沿海岛 屿也有 ,海拔 可达 900 米。 分布 于越南 北部。 茎叶 入药, 外用可 消疮毒 止痛。 全草去 湿凉血 、止痛 接骨; 治 劳伤, 跌打、 骨折。 
天 南 星 科  745  5. 雷 公连属 Epipremnopsis Engl. 攀援 藤本, 叶常 远离。 叶柄 基部或 几全部 具鞘, 叶片 全缘、 具穿孔 或羽伏 分裂, 穿孔圆 形或 卵形。 花序柄 单生。 佛焰苞 卵形, 反折。 肉穗 花序具 长梗。 花两性 ,无 花被。 雄蕊 4— 6; 花 丝短, 宽线形 ,花药 卵形, 与花丝 等长或 稍短, 药室卵 圆形或 长圆形 ,侧向 纵裂。 雌 蕊倒金 字塔形 或倒圆 锥形; 子房 1 室, 胚珠 2, 倒生, 珠 柄短, 着生于 隆起的 侧膜胎 座的中 部 以下; 花柱从 室腔稍 外露, 纵向, 柱头小 ,长 圆形或 圆形。 浆果近 球形, 顶部 平截, 种子 1, 近球形 ,无 胚乳。 胚具 长柄。 约 6 种, 分布 于印度 至马来 西亚。 我国产 两种。 本属为 我国新 记录。 分种 检索表 1(2) 叶片 全缘无 空洞。 肉穗 花序倒 卵形, 长 4 厘米, 上 部粗约 1.8 厘米。 柱 头画形 1. 雷公连 Ep, sinensis 2(1) 叶片 具大大 小小的 卵形或 长圆形 空洞。 肉穗 花序圆 柱形, 长 6 厘米, 粗约 1.3 厘米。 柱 头长圆 形, 纵向 2. 穿心藤 Ep. hainanensi* 1. 雷公连 (贵州 罗甸) 图版 20 3 , 8 — 10 大 匹药、 风湿药 (罗甸 ), 野红苕 (榕江 ), 大 软筋藤 (剑河 ,兴仁 ), 九 龙上吊 (剑河 ), 软筋 藤 (镇远 ,四 川南川 ), 青 巴岩香 (叙永 ), 青藤 (湖 南辰溪 )," 叫四 门"、 "叫 恩妈" (湖 南侗族 语), 下山虎 (通道 ) Epipremnopsis sinensis (Engl.) H. Li, (1977). Scindapsus ( ?) sinensis Engl, in Engl. Jahrb. 29 : 234. 1900, N. E. Brown in Journ. Linn. Soc. Bot. 36: 185. 1903, Engl, et Krause in Engl. Pflanzenr. 37 (4, 23B) : 80. 1908; Rhaphidophora dunniana Levi, in Fedde, Rep. Sp. Nov. 9: 325. 1911, Rehd. in Jourr. Am. Arb. 17 : 57. 1936. 附生 藤本, 茎较 细弱, 粗 3 — 5 毫米, 干吋 褐色, 具纵 条纹, 腹面密 生肉质 气根, 紧贴于 树 皮上, 节间长 3 — 5 厘米。 叶片 革质, 表面亮 绿色, 背面黄 绿色, 干吋变 褐色, 背面 较淡, 镰状披 针形, 锐尖, 基部宽 楔形至 近圆形 ,长 13 — 23 厘米, 宽 5—8 厘米, 不等, 常一 侧为另 一 侧宽的 2 倍。 中肋表 面平坦 ,背面 隆起, 侧脉极 多数, 与 中肋成 30° 锐角 斜伸, 然 后弧形 上升, 至边缘 连接, 细脉 网伏, 均较 明显。 叶柄长 8 — 15 厘米, 具槽, 基部 扩大, 上部 关节长 约 1 厘米, 叶 柄鞘达 关节, 撕裂状 脱落。 花序 柄长约 8 毫米 (?) ,粗约 5 毫米, 向上 变粗。 佛 焰苞 绿色, 肉质, 蕾吋席 卷为纺 锤形, 上端 渐尖, 长 7 厘米, 径 2.2 厘米。 肉穗花 序无梗 ,圆 柱形, 向基部 变狭, 先端 浑圆, 长约 4 厘米, 中 部径约 1.8 厘米。 雌蕊顶 部截平 ,六 角形, 柱 头无柄 ,长 圆形或 圆形, 微凸; 花丝基 部宽, 先端 渐狭为 药隔, 花药长 圆形, 不 外露。 浆果绿 色, 有臭味 ,种子 1 一 2 枚, 棕褐色 ,倒卵 伏肾形 ,长约 2 毫米, 腹面 扁平, 基底 胎座。 花果期 6—11 月。 
746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203 I 一 7. 麒睐叶 Epipremnum pinnatum (L.) Engl. 1. 叶枝, 2. 佛焰 花序, 3. 肉穗 花序, 4. 花, 5. 子房 剖开, 6. 子房 纵剖, 7. 子房 横切: 8— 10. 雷公连 Epipremnopsis sinensis (Engl.) H. Li 8. 花枝, 9. 肉穗 花序, 10. 子房 纵剖: 11— 16. 穿心藤 Epinremnopsis hainanensis Ting et Wu 11. 子房顶 面观, 12. 花顶 面观, 13. 子房和 雄蕊, 14. 子房 纵剖, 15. 雄蕊, 16. 子房横 切》  3 
天 南星科  747  产 元阳、 屛边、 砚山、 广南, 海拔 550 — 1100 米, 密林 中树上 或石上 附生。 四川、 贵州、 广西、 湖 北均有 分布。 茎叶 入药, 治风湿 、跌打 、心 绞痛。 2. 穿心藤 (湖南 江华) 图版 203, 11 一 16 穿孔藤 (广西 金秀、 大 瑶山) Epipremnopsis hainanensis Ting et Wu, nom. nud. Af finis Epipremnopsi sinensi (Engl.) H. Li, a qua imprimis differt lamina secus costam foraminibus orbicularibus ve I ovalibus 4 ~ 6 cm longis, 1.5 ~ 4 cm latis numerosis instructa, spadice cylindrico 6 cm longo 1.3 cm diametro, stigmate oblongo. 攀援 藤本。 茎圆 柱形, 干吋变 黑色, 节间长 2—3 厘米, 幼枝 节间长 4 一 6 厘米。 叶柄 长 24 — 30 厘米, 幼枝上 也有长 4 一 5 厘 米的, 具鞘几 达顶部 ,基部 抱茎, 对 折宽达 2 厘米, 鞘部 早落。 叶片 绿色, 压干 后呈黑 褐色, 纸质, 卵状披 针形, 镰状披 针形, 骤狭, 细渐尖 ,基部 圆形或 浅心形 ,芽吋 席卷, 幼枝上 叶片长 13 — 15 厘米, 略不 等侧, 全缘, 沿侧 脉中部 有大小 不一 的长圆 形穿孔 或否; 花枝叶 片大, 长 28 — 35 厘米, 宽 9 一 12 厘米, 中 肋背面 隆起, I 级 侧脉 5 — 7, 弧曲 上升, 其间 II 级侧脉 细弱, 细脉 网结, I 级侧脉 之间有 卵形和 长圆形 空洞, 空洞长 4 一 6 厘米, 宽 1.5 — 4 厘米, 有吋 内伸至 中肋, 外延及 边缘。 花序柄 于枝顶 叶腋单 生, 圆柱形 ,长 8—10 厘米, 干吋黑 褐色。 佛 焰苞黄 红色, 革质, 短 舟状, 长约 8.5 厘米, 展 平宽约 8 — 9 厘米, 先端具 短喙。 肉穗花 序梗长 8—10 毫米, 粗 2 — 3 毫米。 肉穗花 序圆柱 形, 长 6 厘米, 粗 1.3 厘米, 两头 略狭。 花两性 ,无 花被, 子房角 柱状, 顶平, 近六 角形, 长约 3 毫米, 顶 部宽约 2.5 毫米, 花柱缺 ,柱头 长圆形 ,纵向 ,长约 1.5 毫米, 1 室, 侧 膜胎座 脊状隆 起, 胚珠 2, 倒生, 珠孔 向下, 珠柄短 ,对生 于胎座 的中部 以下。 雄蕊 6, 略短于 子房, 花丝扁 平, 药室长 圆形, 比花 丝短, 外向 纵裂。 花期 4 月 (海南 ) 或 10 月 (阳朔 )。 广东: 海南 白沙, 刘心祈 26772 (模式 存广东 植物所 )。 广西: 金秀, 陈永昌 1571, 李荫昆 400761 , 吕清华 4577; 昭平, 李荫昆 402494; 阳朔, 秦俊用 8170, 陈照宙 53188; 地点 不详, 陈焕镛 B24; 大瑶山 ,北京 药物所 1571。 湖南: 江华, 陈鹏举 7300197。 云南: 西畴, 王启无 85423。 生长 于海拔 1300 米 (西畴 ) 的密 林中, 多附 生于石 崖或树 干上。 本种与 雷公连 Ep. smeims 的区别 在于: 花序梗 较短, 肉穗 花序圆 柱形, 较细长 ,柱头 长 圆形, 纵向, 叶 片具大 空洞。 6. 上树 南星属 Anadendrum Schott 攀援 草本或 灌木, 以 气生根 攀援于 树上。 叶二列 ,叶 柄鞘几 达顶部 ,叶 鞘宿存 或早落 , 叶片 偏斜, 卵状长 圆形、 卵状披 针形, 全缘, 或沿中 肋有穿 孔及羽 状分裂 (我国 不产) ,11 级 侧脉与 I 级侧脉 不平行 ,常在 I 级侧 脉间网 结成集 合脉。 花序 腋生和 顶生, 常呈短 縮的扇 状聚伞 花序式 ,有线 状苞片 或否。 花序 柄长。 佛焰苞 长圆伏 卵形, 舟形, 纯 白色, 具喙。 肉 穗花序 圆柱形 ,具梗 ,花 较密。 花全为 两性, 花被 膜质, 壶形、 环状, 上方 截平。 雄蕊 4; 花丝 
748  云南 植物志  短, 基部宽 ,匙形 ,先端 渐狭为 药隔。 花药 稍短于 花丝, 药室 线状椭 圆形, 超出 药隔, 基部叉 开, 顶部 连接, 纵裂。 子房倒 圆锥形 或倒金 字塔形 ,顶 端常四 边形, 无 花柱, 柱头横 向长圆 形或近 头状, 1 室, 胚珠单 1, 珠柄短 ,着生 于基底 中央, 向室腔 上举。 浆果 远离, 卵 圆形, 1 窒, 1 种子。 种子 圆形, 近球状 ,种 皮厚。 无胚乳 ,胚具 大柄。 9 种, 分布于 印度, 马来 西亚。 我国云 南和广 东共有 2 种。 云南 均有。 分种 检索表 1(2) 叶柄 鞘宽达 10 毫米; 花 序具线 形苞片 (长约 7 厘米) ;肉 穗花序 梗长仅 5 — 8 毫米 1, 上树 南星 A* xnontanum 2 (1) 叶柄 具狭鞘 (宽 5 — 7 毫米 ); 花序无 苞片; 肉 穗花序 梗长达 2 厘米 2. 宽叶上 树南星 A. latifolium 1. 上 树南星 图版 201,6—12 Anadendrum montanum (Blume) Schott (1857, 1860) ; Engl, in DC. (1879) ; Hook. f. (1893) ; Engl. (1905*) ; Ridley (1925) ; Gagn. in Lecte. (1942) ; S. Y. Hu (1968) (ut 'Anadendron '.) Calla montana Blume (1825); Scindapsus montanus Kunth (1841) ; Miq. (1856). 附 生攀援 植物。 茎粗 4 一 5 毫米, 节间 伸长, 长 2.5 厘米, 上部者 甚短缩 ;节上 生肉质 气生根 ,长 1 一 2 厘米。 叶柄长 10 — 15 厘米, 叶鞘几 达叶柄 顶端, 长达 9—14 厘米, 展开, 宽达 10 毫米, 大部分 早落, 仅沿叶 柄少部 分宿存 ;叶片 干吋淡 褐色, 纸质, 长 圆状披 针形, 全缘, 长 15 — 20 厘米, 宽 5 — 8 厘米, 极不 等侧, 常 一侧比 他侧宽 1/2, 先端 渐尖, 常 具芒伏 尖头, 基部 钝或微 心形; 侧脉 7 — 8 对, 基部 沿中脉 下延, 其间有 2 — 3 条 II 级 侧脉, 网结。 花 序 腋生和 顶生; 序柄长 10 — 15 厘米, 从鞘伏 苞片中 伸出; 苞片 线形, 长约 7 厘米, 先端渐 尖, 具长 5 — 7 毫米 的线状 尖头。 佛焰 苞近圆 柱形, 席卷, 展开为 卵状披 针形, 长 3 — 6 厘 米, 两端强 度变狭 ,先 端有长 1 一 1.5 厘米 的喙; 肉穗 花序连 梗长约 4 厘米, 两头 渐狭, 粉绿 色; 梗长 5 — 8 毫米。 花均为 两性, 极密; 花被 环伏, 长为 子房的 1/2 或 稍多; 雄蕊 4, 花丝 基 部宽, 花药 外向, 药窒 卵形, 先端 与子房 平齐; 子 房倒圆 锥形, 顶端宽 3 毫米; 柱头 横向, 长 圆形。 浆果卵 圆形, 长 8 毫米, 顶部 平截。 花期 6 — 7 月, 果期 9— 10 月。 产 云南东 南部: 金平、 屏边、 河口, 海拔 2G0 — 400 米 的箐沟 林下。 分布于 越南, 老挝, 泰 国, 马来 西亚, 新加坡 ,沙 捞越, 印度 尼西亚 (苏门 答腊、 爪哇、 加里曼 丹至苏 拉威西 )。 云南新 记录。 2. 宽叶上 树南星 Anadendrum latifolium Hook. f. (1893) ; Engl. (1905) ; Ridl. (1925) ; Gagn. in Lecte (1942'*) (ut ' Anadendron'). 多年生 草本, 高 0.4 — 3 米。 茎攀援 ,粗 4 一 5 毫米, 节间长 1.5 — 3 厘米, 节上气 生根肉 质, 较粗, 长可达 4 一 5 厘米。 叶片坚 纸质, 干吋淡 棕色, 卵状长 圆形, 不等侧 ,基部 浑圆, 先 端急 渐尖或 锐尖, 长 H — 30 厘米, 宽 5.5 — 9 厘米, 全缘, 侧脉 9—12 对, 基部 沿中肋 下延, 稍 弯拱, 至边缘 上升, II 级侧脉 网结; 叶柄长 11—17 厘米, 基部 扩展, 具狭鞘 (宽 5—7 毫 
天 南星科  749  米), 顶端 不具鞘 部分长 5 — 30 毫米。 花序无 苞片, 沿叶鞘 伸出, 序柄 长可达 25 厘米。 佛焰 苞纺 锤形, 长 5 — 6 厘米, 展 开为披 针形, 渐尖, 基 部狭。 肉穗 花序圆 柱形, 长 3 — 5.8 (云南 标本) 厘米, 有长达 2 厘米 的梗。 花 极密, 上面四 角形或 菱形, 花被 杯伏, 高 为子房 之半。 雄蕊 4, 交叉 对生; 花丝基 部宽, 药室基 部叉开 ,顶端 开裂, 长约 1 毫米。 子房倒 圆锥形 ,顶 部宽 3 毫米; 柱头横 线形, 稍 突起。 浆果黄 绿色, 干吋 黑色, 卵 圆形, 顶部几 截平, 长约 10 厘米, 有宿存 柱头。 花果期 4 月。 产金屏 ,生 长于疏 林下阴 湿处。 分布 于越南 至马来 半岛, 海拔 100 — 250 米。 中国云 南新 记录。 7. 親 麟叶属 Epipremnum Schott 藤本, 常 攀登于 石上或 树上。 叶大, 全缘 或羽状 分裂, 沿 中肋两 侧常有 小孔, 叶柄具 鞘, 鞘 脱落, 上端具 膝曲。 花序柄 粗壮, 佛焰苞 卵形, 多少 渐尖。 肉穗花 序无柄 ,全部 具花。 花两性 ,或稀 下部为 雌花, 极稀 单性, 无 花被。 雄蕊 4 ( 一 6), 花丝 线形, 宽, 渐狭为 细尖的 药隔, 花药 远短于 花丝, 药室 线状椭 圆形, 锐尖, 高出 药隔, 外向 纵裂, 子房 截平, 多 角形, 1 室, 胚珠 2 — 4, 着生 于侧膜 胎座的 基部, 稀 6 — 8 个二列 于侧膜 胎座上 ,倒生 ,珠孔 朝向基 底; 珠 柄短; 花柱缺 ,柱头 长圆状 线形, 纵长。 桨果小 ;种子 肾形: 单 1 者稍圆 ,多 数者有 棱, 种皮厚 ,壳状 ,胚 弯曲。 25 种。 分布于 印度, 马 来西亚 地区。 我国 西南、 华南、 台湾产 2 种。 云南有 1 种。 本属植 物外形 和分布 区与崖 角藤属 相似, 伹子房 1 室, 胚珠 2 — 4 (—8), 肾形, 是为原 则上的 分异。 1. 麒麟叶 (海南 ) 图版 2 3 ,1 一 7 百宿蕉 (广东 阳春) ,百 足藤、 飞来凤 (高要 ), 爬树龙 (海南 ), 飞 天蜈蚣 (广西 博白) Epipremnum pinnatum (L.) Engl. (1908*) ; Merr. (1927). Pothos pinnata L. (1763, 1767) ; Willd. (1797) ; Roxb. (1820, 1832) ; Scindap- sus pinnatus Schott (1832) ; Kunth. (1841) ; Rhaphidophora pinnata Schott (1857, 1860); Epipremnum mirabile Schott (1858*, 1860) ; Engl, in DC. (1879), in Beccari (1882) ; N. E. Brown (1882) ; Hook. f. (1893) ; N. E. Brown (1903) ; Matsum. and Hayata (1906). 藤本 植物, 攀援 极高, 具鞭状 分枝。 茎圆 柱形, 粗壮, 下部粗 2.5 — 4 厘米; 根 平伸, 紧 貼, 与茎或 枝垂直 ,具 发达的 皮孔。 大叶的 叶柄长 28 — 40 厘米, 关节长 2.25 厘米, 叶柄鞘 膜质, 上升达 关节, 逐渐 撕裂, 脱落; 叶片薄 革质; 幼叶 狭披针 形或披 针状长 圆形, 基 部浅心 形, 具稀疏 或密集 的点状 小孔, 上部叶 整个叶 片上有 星散的 ,有吋 密集的 穿孔, 成熟 植株的 叶 宽的长 圆形, 基部宽 心形, 沿 屮肋有 星散的 小孔, 有吋 为长达 2 毫米的 穿孔, 叶片长 45 -60 厘米, 宽 3 — 4 厘米, 两侧不 等地羽 伏深裂 或羽裂 ,裂片 线形, 基部和 顶端等 宽或顶 端稍宽 ,基部 大都联 合较长 ,间隔 (裂弯 ) 宽 5 — 7.5 厘米, 狭长 渐尖, 裂 片上有 I 级侧脉 1 一 3, 从中肋 伸出, II 级 侧脉与 I 级侧脉 成极小 锐角, 逐 渐与之 平行。 花 序柄圆 柱形, 粗壮, 长 10 — I 4 厘米, 多少围 以苞片 (鳞叶 ), 后者具 撕裂状 的鞘。 佛焰苞 10 — 12 厘米, 长 渐尖, 
750  云南 植物志  外面 绿色, 内面 黄色, 长 10 — 12 厘米, 渐尖。 肉穗花 序无梗 ,圆 柱形, 钝, 长约 10 厘米, 径 3 厘米。 雌蕊 具棱, 长 5 — 6 毫米, 截平, 柱头 无柄, 线形, 纵向; 胚珠 1 一 3, 着 生于胎 座的近 基部。 种子 肾形, 稍 光滑。 小枝 鞭状, 长, 节间长 15—20 厘米, 较下 部的粗 1—1.5 厘米, 常 悬垂; 鳞叶长 7 — 8 厘米, 具长 5 — 6 厘 米的狭 披针形 叶片; 叶片与 叶柄近 等长, 披针 形或披 针状长 圆形, 渐尖。 花期 4 一 5 月。 产 滇南、 广西 (博白 )、 广东, 台湾 也有, 生 长于热 带雨林 中大树 上或岩 壁上, 福建 厦门及 各热带 公园常 栽培供 观赏。 分布于 印度, 马来西 亚至菲 律宾, 太平 洋诸岛 和大洋 洲 诸岛。 茎、 叶 入药, 消肿 止痛, 治跌打 损伤, 风湿关 节痛、 痈肿 疮毒, 并可治 食道癌 (广 东高 要)。 8. 崖 角藤属 Rhaphidophora Hassk 藤本。 茎匍匐 或攀援 ,根极 多数, 并有气 生根。 叶 2 列: 叶柄长 ,具 关节, 多少 具鞘, 叶 片披针 形或长 圆形, 多少不 等侧, 全缘, 羽状分 裂或羽 状全裂 ,上部 的裂片 较宽, 常镰状 渐狭, i、n、m 级 侧脉几 平行, 从中肋 伸出。 花序 顶生, 有吋 2 — 3 个排成 扇形聚 伞状。 佛焰 苞舟形 ,果后 凋存, 有吋 脱落。 肉穗 花序常 粗厚, 无梗, 短于佛 焰苞。 花 密集, 两性, 或少数 为 雌性, 无 花被。 雄蕊 4, 花丝 线形, 稍宽, 先端 倚伏, 细渐狭 为药隔 ,花药 远短于 花丝, 药 室 线状椭 圆形, 有细的 锐尖, 超过 药隔, 背缝纵 裂不达 基部。 子 房长, 截平, 四角形 或六角 形, 角 柱状, 不完全 2 室, 每室胚 珠多数 ;胚珠 倒生, 珠孔朝 向基底 ,珠 柄长, 2 列, 直立, 着 生 于凸起 的侧膜 胎座上 (系不 完全的 隔膜) ,花柱 几乎不 存在或 为长圆 锥形, 柱头椭 圆形或 长圆形 ,纵向 ,浆果 密接, 垂直组 织完全 粘合, 自动 分离, 丝状撕 裂而后 脱落, 红色, 近 2 室, 每 室种子 多数。 种子长 圆形, 具长的 珠柄, 外种皮 分离, 种皮薄 ,胚乳 丰富。 胚 具轴, 直立。 约 100 种, 分布于 印度、 马 来西亚 地区, 我国有 10 种, 产江南 各地, 其中 一种系 栽培; 野生的 9 种, 云南 全有。 分种 检索表 1 (10) 叶 全缘。 2(5 ) 叶片极 宽大, 长 圆形, 卵状长 圆形。 3(4) 叶片 纸质, 不等 侧的长 圆形, 基部 圆形, 截 形或微 心形, 长 27. 5 — 45 厘米, 宽 15 — 30 厘米; 中肋 背面被 柔毛, 余无毛 2. 毛 过山龙 R. hookeri 4(3) 叶片 革质, 卵状长 圆形, 基部 心形, 长 58 厘米, 宽 35 厘米, 中 肋无毛 3. 大叶 岩角藤 R. megaphyUa 5(2) 叶片较 狭小, 宽不过 15 厘米。 6 ( 7) 佛焰苞 二面桔 红色, 背面 中央带 绿色; 肉穗 花序圆 柱形, 长 7 厘米, 为佛 焰苞长 2/3 弱, 粗 1.3 厘 米, 上下 等粗; 叶片 镰状披 针形, 卵状长 圆形, 基部斜 圆形, 长 25 —化 厘米, 宽 10 — 13. 5 厘米; 叶 柄伸长 14— 30 厘米 1. 上 树蜈螆 R. lancifoU. 7(6) 佛焰苞 外面绿 色或污 黄色; 叶柄 较短。 
天 南星科  751  8(9) 佛焰 苞外面 绿色; 肉穗花 序较粗 ,直径 1. 5 — 2 . 5 厘米。 叶片 椭圆状 镰形, 长圆伏 披针形 或倒披 针形, 由中 部向下 渐狭, 基部 楔形, 长 20 — 35 厘米, 宽 5 — 6 厘米; 叶柄长 5 — 10 厘米 4. 柳子尾 R. hongkongentis 9(8) 佛焰苞 外面污 黄色; 肉 穗花序 纤细, 粗 1 一 I. 2 厘米, 长为佛 焰苞的 4 /5 以上。 叶片长 圆形、 椭 圆状长 圆形或 卵状长 圆形, 基部斜 圆形, 长 8 — 2 5 厘米, 宽 4 一 11 厘米, 叶柄长 10 — 2 厘米… S, 大叶 南苏 R- peepla 10(1) 叶 片羽状 深裂。 11(14) 花柱缺 ;叶片 较小, 长在 35 厘米 以下, 裂片 少数。 12(13) 叶片宽 卵形, 长 3 5 厘米, 宽 25 — SO 厘米; 裂片 3 — 4 对, 分离至 中肋。 肉 穗花序 细长, 长 15 — 18 厘米, 千吋粗 5 毫米 …… 7. 莱州 崖角藤 R. l«ichauen.i. 13(12) 叶片 卵形; 老枝 上叶深 裂或稀 全缘, 长 17 — 25 厘米, 宽 5 — 12 厘米, 裂 片每侧 1 一 3, 不 等数, 分 裂不达 中肋。 肉穂花 序短, 长 12 — 13 厘米, 粗 8 — 10 毫米 6. 绿春 岩角藤 R. Iuchunen«i. 14(11) 花柱 明显, 直立。 叶片 极大, 卵状长 圆形或 卵形, 裂片 多数。 15(16) 叶片长 60 — 70 厘米, 宽 40 — 50 厘米; 裂片 6 — 9( 一 15) 对; 裂 片上沿 中肋无 穿孔。 肉穗 花序圆 柱形。 9. 爬树龙 R. decur.iva 16(15) 叶片长 30 — 55 厘米, 宽 22—36 厘米; 裂片 6 — 10 对; 裂 片上沿 中肋常 有指大 的穿孔 8, 粗 g 崖角藤 R. crassicaulis 1.上 树蜈蛭 (广西 ) 图版 2 (H,1 — 2 小青龙 (凤庆 ), 过山龙 (河口 ) Rhaphidophora lancifolia Schott (1857, 1860) ; Mast (1874*) ; Engl, in DC. (1879) ; Hook. f. (1893) ; Engl, et Krause (1908). 附生 藤本, 茎粗壮 ,径 1 一 2 厘米, 绿色, 攀援高 度可达 20 米 以上, 多分枝 ,分枝 常披散 悬于树 干周围 ,花 枝节间 伸长, 长 1 一 2 厘米, 营养 枝的极 短縮, 仅 1 一 2 毫米, 节环状 ,具灰 白 色半月 形叶痕 (宽 1.4 厘米, 高 5 毫米 ), 节上生 少量气 生根。 叶柄深 绿色, 长 14 一 30 厘 米, 基部粗 0.3 厘米, 顶部 膝曲长 1 一 1.5 厘米, 以下 具鞘, 叶柄鞘 膜质, 渐干, 撕裂 脱落; 柄 腹面 具槽, 槽宽自 下而上 5 — 10 毫米。 叶片 镰状披 针形, 卵状长 圆形, 稀 卵形, 长 25 — 40 厘米, 宽 10—13.5 厘米, 不等侧 ,常 一侧宽 7—8 厘米, 他侧 4 一 5.5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 斜圆形 ,一侧 浑圆, 另侧 楔尖; 薄革质 ,表面 绿色, 背面 粉绿, 全缘; 中肋背 面隆起 ,表 面略下 凹, I 级侧脉 7 — 8 对, 背面淡 绿色, 稍隆起 ,其间 IIJII 级侧脉 5 — 7 条, 较 纤细, 平行, 各 级 侧脉均 由中肋 斜伸, 至近边 缘弧曲 上升, 细 脉极不 明显。 花序 顶生, 基部 膜质苞 片披针 形, 长 10 厘米, 包裹 序柄, 早落; 花 序柄长 7 — 10 厘米, 粗 1 厘米, 绿色, 顶部 下弯; 佛 焰苞蕾 吋 绿色, 席卷成 卵状披 针形, 有长 2 — 3 厘米 的喙, 花吋渐 展开, 轮廓为 阔舟形 ,肉质 ,二面 桔红色 ,长 1 2 .5 厘米, 宽 4 .5 厘米, 平铺宽 10 厘米, 先端骤 狭渐尖 ,具 1 一 2 厘米的 尖头, 常 从基 部边缘 折断, 后 仰与花 序轴成 直角, 花后 脱落, 遗以苍 白色的 斜环形 苞痕。 肉 穗花序 无梗, 圆 柱形, 长 7 厘米, 粗 I. 3 厘米, 上下 等粗, 先 端钝。 花 两性, 花药 紫色, 与 子房平 齐或稍 外露, 子房黄 色或淡 绿色, 角柱状 ,上端 四边形 或不规 则的五 角形, 宽约 3 毫米, 中 央下凹 ,柱头 纵向长 圆形, 黑色, 略凸起 ,胚珠 多数。 果序 增大, 长 9 厘米, 粗 1.5 — 2 厘米。 浆果灰 绿色, 种子 多数, 圆柱形 ,黄色 ,长 I. 5 — 2 毫米。 花期 10—11 月, 果期 11 一 5 月。 
752  云 南 植 物 志  图 版 204 I 一 2. 上 树蜈蚣 Rhaphidophora lancifolia Schott, 1 . 花枝, 2. 肉穗 花序; 3 — 4. 狮子尾 Rh. hongkongens- is Schott, 3. 叶, 4. 未展 开的佛 焰苞: 5 — 7. 爬树龙 Rh. decursiva (Roxb.) Schott, 5. 叶 缩小, 6. 佛焰花 序, 7. 子房。 
天 南星科  753  产 腾冲、 临沧、 沧源、 镇康、 凤庆、 景东、 峨山、 西双 版纳、 绿春、 元阳、 金平、 河口、 海拔 (480 —) 1400-2500 米, 生长于 常绿阔 叶林中 ,广西 也有。 分 布于孟 加拉国 (吉大 港), 印 度东 北部喀 西山。 模式标 本采自 喀西山 ,我国 (云 南、 广西) 新 记录。 佛焰苞 二面桔 红色, 先 端有长 2 — 3 厘米 的喙, 肉穗花 序约为 佛焰苞 全长的 2/3, 叶片 镰伏披 针形, 圧干常 变黑色 ,可 以与大 叶南苏 Rh. peepla 区别。 2. 毛 过山龙 过山龙 (西双 版纳) ,大百 歩还阳 、尤咀 (保山 ), 大岩藤 (盐边 ) Rhaphidophora hookeri Schott (1857, 1860) ; Engl, in DC. (1879) ; Hook. f. (1893) ; Engl, et Krause (1908*) ; Gagn. in Lecte. (1942) ; S. Y. Hu (1968). 攀援 藤本。 茎圆 柱形, 粗 8 — 12 毫米, 节 间短, 长 0.5 — 1 厘米。 叶片 纸质, 不 等侧的 长圆形 ,长 27.5 — 45 厘米, 先 端有长 1.5 — 2 厘米的 渐尖, 宽 15 — 30 厘米, 基部 圆形、 截形 或微 心形; 中肋表 面下凹 ,背 面隆起 且常被 柔毛, I 级 侧脉极 多数, 背 面明显 隆起, 下部的 与 中肋成 70° 锐角, 上 部的成 40° 锐角, 至 边缘向 上弧曲 , HJIIJV 级侧脉 依次渐 细弱, 网 脉在 背面稍 隆起。 叶柄长 12 — 30 厘米, 腹面具 浅槽, 膝 曲以下 具鞘, 鞘向上 渐狭, 膝曲长 1-2 厘米。 花序柄 粗短, 长 3 — 5 厘米, 基部有 1 一 2 个卵形 或卵状 披针形 的苞片 ,长 3 — 6 厘米, 早落。 佛焰苞 肉质, 外面 绿色, 内面 黄色, 长圆状 卵形, 长 5 — 6 厘米, 具长 1.5 厘米 的 凸尖。 肉穗花 序无柄 ,圆柱 形或椭 圆形, 先 端钝, 下部 稍狭, 黄色, 长 4.5 — 5.5 厘米, 粗 1.5—1.75 厘米, 果吋 增长至 8:5 厘米, 粗 3.5 厘米。 花 两性, 雌 蕊长约 6 毫米, 上 面不明 显的六 角形; 雄蕊花 丝长约 2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比 花丝略 短或近 等长, 上 部的雌 蕊基部 常有 长不及 1 毫米的 假雄蕊 4 枚; 柱头近 无柄, 长 圆形, 纵向, 黄色, 后变 棕色。 胚珠 多数, 珠柄 细长, 基部有 微毛, 侧膜 胎座。 花期 3 — 7 月。 产云南 西北部 、西南 部至东 南部, 海拔 280 — 2200 米, 常见于 山坡或 山谷密 林中, 攀援 于大 树上。 我国 贵州、 四川、 广西、 广东 也有。 分布于 锡金, 印度东 北部, 孟加 拉国, 泰国, 越南。 茎入药 ,能 镇痛。 可 以接骨 (保山 )。 - 3. 大叶 崖角藤 图版 205 , 6 — 10 Rhaphidophora megaphylla H. Li (1977)*. Species Rh. hookeri Schott affinis a qua differt foliis majoribus 50 ― 58 era. longis 28 ― 35 em latis coriaceis, integris, ovato-oblongis basin cordatib subtus in costa glabris, spatha 20 ― 27 cm longa, 16 cm lata apice longe acuminata spadice cylindrico 17 cm longo 2 ― 3 cm crasso. 藤本 植物, 攀 援高达 30 米 以上。 茎圆 柱形, 粗壮, 粗 3 — 4 厘米, 节间长 1 一 4 厘米, 气 生根 肉质, 圆柱形 ,粗 1 一 2 毫米。 叶柄近 圆形, 长 50 厘米, 基 部粗约 2 厘米, 腹面具 浅槽, 槽 干吋宽 4 毫米, 两侧 有膜质 叶鞘达 膝曲, 脱落, 膝曲长 3 厘米; 叶片 革质, 极大, 卵 状长圆 形, 先端 骤尖, 基部 心形, 全缘, 长 50 — 58 厘米, 宽 28 — 3 5 厘米, 中肋 粗壮, 上面 扁平, 背面 明显 隆起, 基 部宽达 3 毫米, I 级 侧脉约 10 对, 腹面 不显, 背面 隆起, 几平伸 ,与 中肋成 80 一 90° 锐角, 至边 缘弧曲 上升并 连接, n、m 级 侧脉较 纤细, 极多数 ,与 I 级侧脉 平行, 彼此相 距约 3 毫米, 其间 具网状 细脉。 花序 顶生, 基 部有长 25 厘米、 宽 4 一 5 厘米的 披针形 苞片。 
754  云南 植物志  佛焰苞 狭长、 席卷, 蕾吋长 20 — 27 厘米, 绿 白色, 长 渐尖, 展开宽 16 厘米, 干 吋厚达 2 毫 米。 肉 穗花序 无梗, 绿 黑色, 圆柱形 ,长约 17 厘米, 粗 2 — 3 厘米, 先 端钝, 基部斜 圆形, 花 两性, 密集。 雌蕊角 柱状, 长 7 毫米, 顶部 截平, 四边 形或六 角形; 柱头 头状, 突起, 无柄; 胚 珠多数 (^8), 长椭圆 形或圆 柱形, 株柄 细长, 基部具 微毛, 生于 侧膜胎 座上; 雄蕊 4, 花丝 扁, 长 2 — 3 毫米, 宽 0.5 — 1 毫米, 花 药小, 黄色。 花期 4—8 月。 产勐海 、景洪 、勐腊 ,海拔 800 — 1300 米的热 带密林 中大树 上和石 崖上。 勐海: 王启无 748 15 ( 模式 ), 7 6S9 9 ; 云南队 3 26。 景洪: 王启无 75721 ( 果), 75808。 本 种与毛 过山龙 Rh. hookeri 的 显著区 别是: 叶 极大, 革质, 卵状长 圆形, 骤尖, 基部 心形, 长 50 — 58 厘米, 宽 28 — 35 厘米; 中 肋背面 无毛, 佛 焰苞长 20 — 27 厘米, 展开宽 16 厘米, 长渐尖 ;肉穗 花序圆 柱形, 长 17 厘米, 粗 2 — 3 厘米。 4. 狮子尾 图版 204, 3—4 大青龙 (广 东高要 ), 大蛇翁 (广东 新兴) ,"石 壁枫" (广 东茂名 ), 厚叶藤 (广东 保亭) ,过 山龙 (云南 河口) Rhaphidophora hongkongensis Schott (1857, 1860) ; Seemann (1857) ; Engl, in DC. (1879) ; Engl, et Krause (1908) ; Merr. (1927) ; Hand.-Mazz. (1936) ; S. Y. Hu (1968). Rhaphidophora peepla auct. non Schott : Benth. (1861) ; R. tonkinensis Engl, et Krause (1908) ; Gagn. in Lecte. (1942*) ; R. angustifolia auct non Schott : N. E. Brown (1903). 附生 藤本, 匍匐子 地面、 石上或 攀援于 树上。 茎稍 肉质, 粗壮, 圆柱形 ,粗 0.5 — 1 厘米, 节间长 1 一 4 厘米, 生气 生根。 分枝常 披散。 幼株 茎细, 肉质, 绿色, 粗 2 — 3 毫米, 匍匐面 扁平, 背面 圆形, 节间 伸长至 6 — 8 厘米, 气生根 与叶柄 对生, 污黄色 ,肉质 ,嫩 枝密被 柔毛。 叶明显 异型: 幼株叶 片膜质 (鲜吋 近肉质 ), 斜椭 圆形, 极偏斜 ,长 4.5 — 9 厘米, 宽 2 — 4 厘 米, 先端 锐尖, 基部 一侧狭 楔形, 另一侧 圆形, 表面 深绿, 背面 稍淡; 叶柄长 1 厘米 左右, 两 侧 几全长 具鞘, 腹面有 浅槽, 背面 圆形, 基部 展宽, 半 抱茎; 成年植 株叶片 纸质或 亚革质 ,通 常为 椭圆状 镰形, 有吋为 长圆伏 披针形 或倒披 针形, 由中部 向叶基 渐狭, 先 端锐尖 至长渐 尖, 长 20 — 35 厘米, 宽 5—6 (—14) 厘米,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中 肋表面 平坦, 背面隆 起, 基部 宽可达 3 毫米, I、II 级侧脉 多数, 细弱, 斜伸, 与 中肋成 45° 锐角, 近边缘 向上弧 曲; 叶柄长 5 — 10 厘米, 腹面 具槽, 两侧叶 柄鞘达 关节、 脱落, 关节长 4 一 10 毫米。 花序顶 生 或同吋 腋生, 花序柄 圆柱形 ,长 4 一 5 厘米, 顶 部粗达 1 厘米。 佛焰苞 卵形, 渐尖, 长 6 — 9 厘米, 蕾吋 席卷, 绿色, 花吋淡 黄色, 早落。 肉穗 花序圆 柱形, 向上 略狭, 顶 端钝, 长 5 — 8 厘米, 粗 1.5 — 3 厘米, 粉绿 色或淡 黄色; 雌蕊上 面近六 角形, 截平, 长约 4 毫米, 宽 2 毫米; 柱头 黑色, 近头状 ,略 凸起; 浆果 绿色。 花期 4 一 8 月, 果 第二年 成熟。 产西双 版纳、 绿春、 元阳、 金屏、 屛边、 河口、 富宁。 海拔 80 — 900 米, 常 见于热 带沟谷 雨林 或季雨 林内, 附生于 树干或 石上。 贵州、 广西、 广东 及沿海 岛屿、 福建 也有。 缅甸, 越 南, 老挝, 柬埔寨 ,泰国 以至加 里曼丹 岛均有 分布。 全株 入药, 可治脾 肿大, 外敷跌 打损伤 ,骨折 ,风湿 腰痛, 烫 火伤。 煎 水内服 退烧。 
天 南星科  755  图 版 205 1—5. 绿春 崖角藤 Rhaphidophora luchunensis H. Li: 1 • 叶, 2. 肉穗 花序, 3. 花, 4. 子房 纵切, 5. 胚珠: 6— 10. 大叶 崖角藤 Rh. mcgaphylla H. Li: 6. 叶, 7 . 果序, 8. 子房 ,9. 子房 纵剖, 10. 胚珠 : 1 1 一 14. 粗茎 崖角藤 Rh. crassicaulis Gagn.: 1 1 • 叶 , 12. 子房 , 13. 子 房纵剖 , 14. 胚珠, 15. 肉穗 花序。 
756  云南 植物志  5. 大 叶南苏 (通海 ) 金竹标 (通海 ), 青竹标 (玉溪 ), 小过 山龙、 爬树龙 (元江 ), 过江龙 、爬 山虎、 小南苏 (云 南) Rhaphidophora peepla (Eoxb.) Schott (1847, 1860) ; Engl, in DC. (1879) ; Hook. f. (1893) ; Engl, et Krause (1908) ; Hand.-Mazz. (1936) ; Gagn. in Lecte. (1942) ; S. Y. Hu (1968). Pothos peepla Roxb. (1820) ; Scindapsus peepla Schott (1832, 1844) ; Monster a peepla C. Koch ex Linnaea (1831). 附生 藤本。 茎粗 8 — 12 毫米, 节间长 2 — 5 厘米, 生 肉质气 生根。 叶片亚 革质, 长圆 形, 椭圆状 长圆形 ,稀 卵状长 圆形, 全缘, 长 8 — 25 厘米, 宽 4—11 厘米, 先端 骤狭渐 尖或锐 尖, 基部 圆形; 中肋背 面隆起 ,I、II 级侧脉 多数, 密集 平行, 与 中肋成 45° 锐角、 斜伸 而后向 上弧曲 ,细脉 网结。 叶柄长 10 — 20 厘米, 腹面 具槽, 膝曲长 8—12 毫米, 叶 鞘几达 叶柄顶 端, 基部 较宽, 脱落。 花序 顶生, 粗壮, 长 8 — 10 厘米, 直立, 顶端 下弯, 基 部膜质 苞片长 6 -7 厘米, 宽 线形、 早落。 佛焰 苞椭圆 状长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7 — 9 厘米, 先端 具长约 1 厘 米 的喙, 外面污 黄色, 内面 污黄带 红色。 肉 穗花序 无柄, 圆柱形 ,长 5.5 — 8 厘米, 为 佛焰苞 全长的 4/5 以上, 粗 1 一 1.2 厘米, 苍白 色或污 黄色, 稀青 紫色。 花 两性: 雄 蕊短于 雌蕊, 花 丝宽, 两头 稍狭, 花药椭 圆形, 钝, 外露; 雌蕊角 柱状, 长、 宽 2 毫米, 顶部 四角形 或六角 形, 柱头小 ,长 圆形, 略凸起 ,花期 9 一 10 月。 产 贡山、 漾濞、 通海、 江川、 玉溪、 元江、 元阳, 海拔 1800 — 2800 米, 沟谷 常绿阔 叶林内 石上 或树上 附生。 分布于 锡金, 印度 东北部 (喀西 山), 缅甸, 老挝, 泰国, 柬 埔寨至 加里曼 丹岛。 全株 入药, 能续筋 接骨, 活血、 润肺 止咳, 治骨折 ,跌打 损伤, 风湿 麻木, 咽肿, 心 绞痛, 支 气管炎 ,哮喘 ,百日 咳 (玉溪 )。 6. 绿春 崖角藤 图版 205, 1 — 5 Rhaphidophora luchunensis H. Li, sp. nov. Species R. laichauensi Gagn. affinis sed foliorum laminis minoribus 10 ― 27 cm longis 5 ― 12 cm. latis, ovatis vel ovato-lanceolatis, inaequaliter 1 ― 3-pinnatipartitis differt. 多年 生附生 藤本。 幼茎深 绿色, 腹面 扁平, 生少量 不定根 ,贴于 地面腐 殖质层 或树干 苔藓层 ,背面 圆形, 串珠 状或节 结状, 每节长 1 一 2 厘米, 粗 5 — 7 毫米, 节间的 关节极 缢缩, 粗仅 1 一 2 毫米, 每节具 3 个 半环状 或凸出 的半月 形叶痕 (大概 一年生 4 叶, 缢缩处 为干季 的叶痕 ); 叶柄 细长, 长 4 一 6 厘米, 叶 片干吋 膜质, 披 针形, 长渐尖 ,基部 楔形, 不等侧 ,全 缘, 长 8—10 厘米, 宽 2.2 — 3.8 厘米, I 级侧脉 4—5 对, II 级 侧脉不 明显, 具网状 细脉。 成年茎 绿色, 腹面黄 白色, 扁 圆形, 节间长 1.5 厘米, 腹面 生紧贴 于树干 的肉质 气生根 (长 1—2 厘米, 有 吋可达 18 厘米) ;分枝 常短, 节间 伸长至 7 — 8 厘米。 叶 2 列, 叶柄长 2 — 2 5 厘米, 基 部粗约 1 厘米, 绿色, 腹面 具槽, 背面 圆形, 芽吋 具膜质 叶鞘, 后脱落 ,顶部 关节长 约 1 厘米; 叶片薄 革质,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10—27 厘米, 宽 5 — 12 厘米, 表面 绿色, 背 面淡 绿色, 干吋 均变黑 褐色, 先 端渐尖 至尾状 渐尖, 基部斜 圆形, 常 一侧略 下延, 两 侧常不 
天 南星科  757  等地羽 伏深裂 ,每 侧裂片 2 — 3; 或一侧 全缘, 另一侧 2 — 3 裂, 裂 弯与中 肋相距 2 — 3 厘米; 或花 枝叶片 羽裂, 其它 全缘; 中裂片 (指 3 裂的 一侧) 宽 4 一 5 厘米, 斜四 边形或 镰形, 顶部 上方长 渐尖; 也有 全株叶 片均不 裂的; I 次侧脉 9 一 10 对, 鲜吋表 面下凹 , 背面 隆起; II 级 侧脉 多数, 较 细弱, 均 斜伸, 于边 缘向上 弧曲并 连结, 网 脉极不 明显, 花序生 于茎或 分枝近 顶端的 节腋, 柄长 12 — 24 厘米, 绿色, 圆 柱形; 佛焰苞 未见, 于 花序柄 顶部遗 有高约 5 毫米 的 稻黄色 斜环形 苞痕; 肉穗花 序无柄 ,长 12 — 13 厘米, 圆 柱形, 上下近 等粗, 干 吋直径 0.8 一 1.0 厘米, 先端 浑圆, 基部 偏斜。 花密, 两性: 雄蕊 4, 无花丝 ,花 药贴生 于子房 上部, 花 粉灰 白色; 子房顶 部截平 ,钝 5 角形, 宽 4 毫米, 下面 楔形, 长 8 毫米, 绿 白色, 果期 边缘隆 起; 柱头长 圆形, 黄褐色 ,无柄 ,稍 隆起; 胚珠 多数, 直立, 长 圆形, 珠柄 纤细, 着生于 由隔膜 组成的 侧膜胎 座上。 幼 果彼此 分离至 基部。 花期 9 一 12 月。 产绿春 、沧源 、景东 ,海拔 1700 — 2150 米, 附 生于常 绿阔叶 林和苔 藓林中 的大树 干上。 绿春: 陶德定 136、7 4 (模式 )、787、 920、 921; 沧源: 王启无 73232; 景东: 许溯桂 4826。 本种 与莱州 崖角藤 Rh. laichauensis Gagn. 相似。 但叶片 较小, 长 10 — 27 厘米; 叶裂片 少, 每 侧常仅 1 一 3 枚, 有吋 全缘。 7. 莱州 崖角藤 Rhaphidophora laichauensis Gagn. (1941), in Lecte. (1942*). 攀援 植物, 高 3 米。 茎粗 1 一 2 厘米, 节间长 3 — 4 厘米。 叶羽状 深裂, 轮廓宽 卵形, 基 部截形 ,长 35 厘米, 宽 25—30 厘米, 裂片 3 — 4 对, 互生, 由中肋 分离, 线状长 圆形, 中部以 上略宽 ,先 端镰状 截形, 基部延 至中肋 ,长约 14 厘米, 宽 3 — 4 厘米, 革质, 每 一裂片 有侧脉 1—2 (一 5), n 级侧脉 2 — 3 条, 网脉极 细弱; 叶柄长 20 — 30 厘米, 腹面 有槽, 两侧 具鞘, 基 部扩宽 ,上端 有长约 15 毫米的 关节。 佛焰苞 黄色, 长 10 — 11.5 厘米。 花 序柄长 15 — 18 厘米, 干 吋粗约 5 厘米。 肉穗 花序圆 柱形, 钝, 长约 11 厘米, 粗 1.5 — 2 厘米, 无柄, 花密, 顶部 截平, 六角形 ,无 花柱, 柱头 圆形, 不 突起, 下凹, 径约 1 毫米。 浆果。 种子长 圆状纺 锤形, 多数, 长 2 毫米, 宽 0.7 毫米, 有细小 的白色 斑点, 具直立 的胚。 花期 5 — 8 月 , 果异 年 成熟。 产云南 西南部 、南 部及东 南部。 海拔 650 — 1500 米, 广 东海南 也有。 分布于 越南莱 州。 我 国云南 及广东 海南新 记录。 8. 粗茎 崖角藤 图版 205 , 11— 14 Rhaphidophora crassicaulis Engl, et Krause (1908) ; Gagn. in Lecte. (1942). 附生 藤本, 枝圆 柱形, 粗 3 — 6 厘米, 节 间短。 叶柄 粗壮, 长 25 厘米, 粗 1.2 厘米; 叶片 革质, 轮廓 卵形, 先端 锐尖, 基部钝 ,长 30 — 55 厘米, 宽 22 — 36 厘米, 羽状分 裂至中 肋或接 近中肋 ,裂片 6—10 对, 线形、 近 镰状、 先端斜 截形, 基部稍 外延, 常沿中 肋有长 8 — 20 毫 米, 宽 2 — 5 毫米的 穿孔, 有吋 无孔, 中部 裂片长 15—21 厘米, 宽 1 一 5 厘米; 中肋 粗厚, I 级侧脉 明显, 每 裂片上 2 — 4 条, 与中肋 相交成 锐角, 其间 n 级侧 脉细, 多数。 花序 柄圆柱 形, 粗壮, 长 12 — 20 厘米, 粗 1 一 1.6 厘米。 佛焰苞 未见。 肉穗花 序无柄 ,浅 白色, 长圆锥 形, 基部 略粗, 先端 渐尖, 长 10—17 厘米, 下部粗 2—2.5 厘米, 先 端粗约 5 毫米。 雌花圆 柱状, 长 6 — 8 毫米, 粗 2 毫米, 顶部花 柱短, 圆锥伏 ,柱 头小、 圆形。 胚珠小 ,多数 ,长 圆形, 
758  云南 植物志  株 柄长。 果期 11 一 12 月。 产 金平勐 拉坝。 广东 钦县、 海南 (陵水 、五 指山) 也有。 海拔 100 — 1000 米, 生 长于热 带密林 中的树 干或岩 石上。 越南 谅山有 分布。 我国新 记录。 本种 叶裂片 沿中肋 两侧常 有大的 穿孔; 原 描述未 提及, 但其它 特征与 原描述 相符, 一 般幼 枝上叶 裂片无 穿孔或 穿孔不 明显。 国 内标本 分别被 前人先 后定作 麒麟叶 Epipremnum pinnatum 或 爬树龙 Rh. decursiva; 与 前者的 区别在 于胚珠 多数; 叶片沿 屮肋有 指大的 穿孔, 而非 米粒状 小孔; 与后者 的区别 在于: 肉穗 花序圆 锥形, 较 细长, 子房花 柱短圆 锥形, 叶 片通常 较薄, 裂片 沿中肋 有大穿 孔。 9. 爬树龙 (思 茅、 红河) 图版 20 4 ,5— 7 过 山龙、 青 竹标、 老 蛇藤、 大青龙 (红河 州), 过江龙 、大过 山龙、 爬山虎 (元江 ), 大青竹 标 (通海 、澄江 ), 万 丈洁、 蛇包谷 (贵州 ), 大 青蛇、 大戆毒 (曲靖 ) Rhaphidophora decursiva (Roxb.) Schott (1857, 1860) ; Engl, in DC. (1879) p. p.; Hook. f. in Curtis (1893*) ; Hook. f. (1893) ; Gagen. (1901) ; Engl, et Krause (1908) ; Hand.-Mazz. (1936). Pothos decursiva Roxb. (1820) ; Wall. (1831) ; Monstera decursiva Schott (1830) ; Scindapsus decursivus Schott (1832). 附生 藤本。 茎 粗壮、 直径达 3 — 5 厘米, 背面 绿色, 腹面 黄色, 节环状 ,高 1 一 3 毫米, 黄 绿色, 生多数 肉质气 生根, 节间长 1 一 2 厘米。 幼茎 上叶片 圆形, 长 16 厘米, 宽 13 厘米, 先 端骤尖 ,全缘 ;成熟 茎上叶 片轮廓 卵状长 圆形, 卵形,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发亮, 长 60 — 70 厘米, 宽 40 — 50 厘米, 有吋更 长大, 先端 锐尖, 基部亚 心形, 中肋腹 面下陷 ,背面 隆起高 达 1 厘米, 基 部宽达 5 毫米; 不等 侧羽状 深裂达 中肋, 裂片 6 — 9 (-15) 对, 中部裂 片不等 侧的 线形, 上弯, 基部 稍狭, 先端近 截平, 上侧 渐尖, 具凸尖 ,长 20 厘米 以上, 宽 3 — 5 厘米, 中央有 1 条 (基生 裂片有 3 条) 明显 隆起的 I 级 侧脉或 2—3 条 II 级侧脉 ,向 上裂片 渐狭, 基生裂 片较宽 ,可达 6 — 7 厘米。 花序 腋生, 序柄 粗壮, 绿色, 圆 柱形, 长 10 — 20 厘米, 粗 15-3 厘米。 佛焰苞 肉质, 二面 黄色, 边缘 稍淡, 卵状长 圆形, 长 17 — 20 厘米, 宽 10 — 12 厘米, 蕾吋 席卷, 花吋 展开成 舟状。 肉穗花 序无柄 ,灰 绿色, 圆柱形 ,长 15 — 16 厘米, 粗 2 — 3 厘米, 先端 钝圆, 基部 斜形; 花两性 ,花丝 线形, 基部狭 ,长约 5 毫米, 与子房 近等长 ,花药 黄色, 长 圆形, 长不及 1 毫米; 雌蕊正 六角状 锥形, 长 5 毫米, 宽约 3 毫米, 花柱 明显, 长约 1 厘米, 柱头长 圆形, 纵向, 黄色。 胚 珠每室 多数, 珠柄 纤细, 着生由 隔膜形 成的侧 膜胎座 上。 果序粗 棒状, 长 15 — 20 厘米, 粗 5 — 5.5 厘米; 浆果锥 状楔形 ,上面 绿白色 ,下 面白色 透明或 黄色, 长 1.8 厘米, 顶部宽 5 厘米, 中 央渐狭 为高约 1 毫米 的宿存 花柱。 果皮厚 ,内 含丰富 的无色 粘液。 花期 5 — 8 月。 果期至 12 月。 产 云南西 北部、 西 南部、 南部至 东南部 ,海拔 1090 — 1800 米, 常 见于沟 谷雨林 或常绿 阔叶 林中, 攀援于 大树树 干上。 我国 西藏、 贵州、 广西、 广东、 福建、 台湾 也有。 分布 于 锡金, 孟加 拉国, 印度 东北部 (喀西 山), 斯里 兰卡, 缅甸, 老挝, 越南 至印度 尼西亚 (爪 哇)。 茎 入药, 能接骨 、消肿 、清热 解毒、 止血、 止痛、 镇咳; 治跌打 损伤, 骨折, 蛇 咬伤, 痈疮疖 
天 南星科  759  肿, 小儿百 日咳, 咽喉 肿痛, 感冒, 流感, 四肢 酸痛, 风湿 性腰腿 痛等。 本 种常被 误认作 麒麟叶 Epipremnum pinnatum, 但后 者叶片 沿中肋 有粒状 小孔, 子房 花柱缺 ,柱头 长圆状 线形, 纵长, 1 室, 胚珠 2 , 显然 不同。 9. 龟 背竹属 Monstera Adans. 攀援 灌木。 叶密, 二列, 叶柄 具鞘, 叶 片异向 旋转。 幼株的 叶常小 ,卵形 或卵状 心形, 具短柄 ,叶 片紧贴 茎上。 成熟植 株叶片 各式, 全缘, 大都长 圆形, 不 等侧, 有吋具 空洞, 稀羽 状分裂 ;叶 柄上鞘 达中部 或中部 以上, 宿存或 撕裂为 麻屑状 或全部 脱落。 花 序柄由 枝顶附 近单 出或多 数形成 扇形的 合轴。 佛焰苞 卵形或 长圆状 卵形, 锐尖, 舟状 席卷, 果吋 凋萎, 然 后 消失。 肉穗花 序无柄 ,与 佛焰苞 分离, 近圆 柱形, 多少 短于佛 焰苞; 花多 而密, 最 下部的 花中性 ,余为 两性, 无 花被。 能 育花: 雄蕊 4 , 花丝 扁平、 宽, 先端 骤狭为 细狭的 药隔, 长稍 超出 雌蕊, 花药 2 室, 药室长 圆形, 细尖, 超出 药隔, 近对生 ,外向 纵裂达 基部。 子房 倒圆锥 形角 柱状, 2 室; 每 室胚珠 2, 倒生, 珠柄短 ,生于 室腔基 底一侧 隆起的 胎座上 ,珠孔 朝向基 底。 花柱 与子房 等长, 粗壮, 顶端 截平, 中部稍 伸长; 柱 头扁长 圆形或 线形。 中 性花: 假雄 蕊 4, 小, 圆 锥状。 残遗 子房角 柱状, 2 室; 胚珠发 育不全 ;柱 头大, 压扁。 浆果, 密集, 散落 后遗留 部分为 盘状, 果皮薄 ,膜质 ,稍 柔软, 仅 顶端的 宿存, 各室种 子少数 (1 一 3 ), 种 子倒卵 形或近 心形、 扁, 珠柄 略显, 外种皮 分离, 种 皮厚。 胚具 长柄, 无 胚乳。 约 50 种, 分布于 拉丁美 洲热带 地区。 我 国栽培 1 种。 昆明 温室有 栽培。 1. 龟背竹 Monstera deliciosa Liebm. (1849—50) ; Engl, in DC (1879), in Engl, et Prantl (1889*); Engl, et Krause in Engl. (1908). 攀援 灌木。 茎绿色 ,粗壮 ,有苍 白色的 半月形 叶迹, 周延为 环状, 余光滑 ,长 6 米 以上, 粗 6 厘米, 节间长 6 — 7 厘米, 具气 生根。 叶柄 绿色, 长常达 1 米, 腹面 扁平, 宽 4 一 5 厘米, 背面 钝圆, 粗糙 (密生 疣状突 起), 边缘 锐尖, 基部 甚宽, 对折 抱茎, 排 列为覆 瓦状, 形如鸢 尾, 两侧叶 鞘宽, 向上 渐狭, 脱落后 叶柄边 缘成皱 波状。 初 生叶片 心形, 全缘, 小, 后 出者卵 状 心形, 这里或 那里出 现小孔 ,接 近中肋 处出现 穿孔; 成熟 植株叶 片大, 直径达 4 — 60 厘 米, 厚革质 ,表面 发亮, 淡 绿色, 背面绿 白色, 轮廓心 状卵形 ,边 缘羽状 分裂, 侧 脉间有 1 一 2 个较大 的空洞 ,靠 中肋者 多为横 圆形, 宽 1.5 — 4 厘米, 向外的 为横椭 圆形, 宽 5—6 厘米; 中 肋及侧 脉上面 绿色, 背面绿 白色, 两面均 隆起; I 级侧脉 8 — 10 对, 基部 的相互 接近, 向 上渐 远离, II、 III、 VI 级叶脉 网状, 不 明显。 花 序柄长 15— 3 厘米, 粗 1—3 厘米, 绿色, 粗糙。 佛焰苞 厚革质 ,宽 卵形, 舟状, 稍锐尖 ,长 20 — 25 厘米, 展开宽 15 — 17.5 厘米, 苍白 黄色。 肉穗花 序无柄 ,近圆 柱形, 长 17.5— 20 厘米, 果序 远长: 下 部的中 性花苍 黄色。 雄 蕊花丝 线形, 先端青 紫色, 花粉黄 白色。 雌蕊陀 螺状, 长 (干吋 ) 7 — 8 毫米, 花 柱小, 线形, 纵向, 黄色, 稍 凸起。 中 性花屮 雌蕊长 圆形。 浆果苍 黄色, 花柱 附近有 青紫色 斑点, 长 1 厘 米, 厚 7.5 毫米。 花期 8 — 9 月, 花后 结果。 果至异 年花后 成熟。 原产墨 西哥, 现引种 于热带 各地。 北京、 上海、 广东、 福建、 云南 (昆明 ) 栽培于 温室或 露地。 、 
760  云南 植物志  果味美 可食。 10. 广东万 年青属 Aglaonema Schott 草本、 茎 直立, 极稀 匍匐, 合轴不 分枝, 或为分 枝灌木 ,具 环状的 叶痕, 光滑, 绿色。 叶 柄 与叶片 近等长 或短于 叶片, 大都具 长鞘, 叶片多 为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稀卵 状披针 形; 中肋 稍粗, I 次 侧脉常 4 一 7 对或 较多, 直伸或 上举, 弯拱, 在边缘 上升; ir、 in 级 侧脉多 数, 与 I 级侧脉 平行, 比后者 纤细或 与之近 等粗, 其 间细脉 交织。 花序柄 大都形 成合轴 ,短 于 叶柄。 佛焰苞 直立, 黄绿色 或绿色 ,内 面常为 白色, 下部常 席卷, 上部 开口, 管部 和檐部 分异不 明显, 卵状披 针形或 卵形、 渐尖, 后渐 从基部 凋萎。 肉穗花 序近无 柄或有 吋具柄 ,与 佛焰苞 等长或 较短、 或有吋 超出: 雌花序 少花, 长为雄 花序的 1/3 — 1/4; 雄 花序紧 接雌花 序, 圆柱 形或长 圆形, 稀 棒状, 花密。 花单性 ,无 花被。 雄花 具雄蕊 2: 雄蕊短 ,分离 ,药隔 粗厚, 略宽, 药室 对生, 倒卵 圆形, 短, 着生 于药隔 顶端, 纵裂 或横裂 成肾形 裂缝。 雌 花有心 皮 1, 稀 2: 假雄蕊 极少, 压扁, 围绕 子房; 子房 1 室, 稀 2 室; 胚 珠每室 1 枚, 倒生, 短卵圆 形, 珠柄 极短, 着生于 室中央 稍偏、 不明显 的基底 胎座上 ,珠 孔朝向 基底; 花柱 粗厚、 短, 柱 头大、 盘 状或漏 斗状, 下凹。 桨果卵 形或长 圆形, 深黄 色或朱 红色, 1 室, 1 种子。 种子卵 圆形或 长圆形 ,直立 ,珠柄 极短, 生于 室基, 珠 孔朝向 基底, 种皮薄 ,近 平滑, 内 种皮不 明显。 胚具 长柄, 无 胚乳。 . 50 种, 分;^ 于印度 、马 来西亚 地区。 我国 西南和 华南有 2 种。 云南有 2 种。 分种 检索表 1(2) 叶片 I 级侧脉 4 一 5 对, 基部 钝或宽 楔形。 肉 穗花序 长为佛 焰苞的 2/3, 雄 花序圆 柱形, 细长, 长 2 一 3 厘米, 粗 3—4 毫米 1. 广东 万年青 Agl. modeatum 2 (1) 叶片 I 级侧脉 7 — 9 对, 基部 圆形、 微 心形, 稀 下延。 肉穗花 序与佛 焰苞近 等长或 稍长, 雄 花序圆 锥形, 较 粗短, 长 2.3 厘米, 粗 0.9— 1 厘米 2. 越南 万年青 A g l. pierreanum 1. 广东 万年青 万年青 、大叶 万年青 、万 年青草 (广东 ) Aglaonema modestum Schott ex Engl. (1879, 1915*) ; Brown (1903) ; Merr. (1928) ; Gagn. in Lecte. (1942) ; 广州 植物志 (1956*). Aglaonema acutispathum N. E. Brown (1885). 多年 生常绿 草本, 茎直立 或上升 ,高 4 — 70 厘米, 粗 1.5 厘米, 节间长 1 一 2 厘米, 上部 釣 短缩。 鳞叶 草质, 披针形 ,长 7 — 8 厘米, 长渐狭 ,基 部扩大 抱茎。 叶柄长 (5— ) 2 厘米。 計鞘超 过叶柄 中部; 叶片深 绿色, 卵形或 卵伏披 针形, 长 15 — 2 5 厘米, 宽 ( 6 —) 10-13 厘 米, 不等侧 ,先 端有长 2 厘米的 渐尖, 基部 钝或宽 楔形, I 级侧脉 4 一 5 对, 上举, 表 面常下 ,背面 隆起, II 级侧脉 细弱, 不显。 花 序柄长 — )10 — U.5 厘米, 纤细。 佛焰苞 黄绿色 长 (5.5 — )6 — 7 厘米, 宽 1.5 厘米, 长圆披 针形, 基 部下延 较长, 先端长 渐尖。 肉穗 花序长 为佛 焰苞的 2/3, 具长 1 厘米 的柄, 圆 柱形, 细长, 狭尖, 雌 花序长 5 — 7.5 毫米, 粗 5 毫米; 
天 南星科  761  图 版 206 1 一 6. 千年健 Homalomena occulta (Lour.) Schott: 1 . 全株, 2. 佛焰 花序, 3. 幼果, 4. 种子, 5. 子房 纵剖, 6. 子房和 假雄蕊 :7 — 11. 越南 万年青 Aglaonenia picrreanum Engl.: 7. 植株, 8. 佛 焰花序 ,9. 雄花 顶面观 10. 子房 纵剖, 11. 果序。 
762  云南 植物志  雄 花序长 2 — 3 厘米, 粗 3 — 4 毫米。 雄蕊顶 端常四 方形, 花药 每室具 2 — 1 个圆形 顶孔。 雌蕊近 球形, 花 柱短, 柱头 盘状, 直 径小于 雌蕊。 浆果 绿色, 长 圆形, 长 2 厘米, 直径 8 毫 米, 冠 以宿存 柱头: 种子 1, 长圆形 ,长 1.7 厘米, 直立。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富宁 ,海拔 500 — 600 米的密 林中。 广西、 广东 也有。 江南 各省常 栽培。 分 布于越 南中部 ,菲 律宾。 本植物 栽培于 无土的 水瓶中 ,可置 于室内 观赏, 长期不 枯萎。 全株 入药, 可治 热血、 咳血、 大肠 结热、 小儿脱 肛等症 ,外敷 犬咬伤 ,蛇 咬伤, 咽喉 肿痛, 疔疮 肿毒, 煎水洗 痔疮。 2. 越南 万年青 图版 206, 7—11 万 年青、 观音莲 (河口 ) Aglaonema pierreanum Engl. (1915) ; Gagn. in Leete. (1942). 多年 生常绿 草本, 高 40 — 80 厘米。 茎深 绿色, 圆 柱形, 光滑, 粗 1 一 2 厘米, 直 立或上 升; 节间长 2 — 3 厘米, 上 部的较 短缩, 长 0.5 — 1 厘米; 下部节 上生肉 质根。 鳞叶长 4 一 7 厘米, 宽 线形, 骤尖, 早落。 叶多在 茎上部 密集, 一般 5 — 6 叶: 叶柄长 6 — 15 厘米, 绿色, 下部 2—6 厘米具 宽鞘, 上部呈 圆柱形 ,粗 2 — 3 毫米; 叶 片芽吋 席卷, 卵状长 圆形, 长 10 — 25 厘米, 宽 5.5 — 11 厘米, 先端尾 状渐尖 ,或 骤狭长 渐尖, 基部截 圆形, 微心形 ,稀稍 下延; 表面深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纸质; 中肋明 显二面 隆起, I 次侧脉 6 — 8 对, 弧曲 上升, 其间 n、 III 级侧脉 3 — 10 条, 细脉 横生。 花序 1 一 2, 直立, 花 序柄长 2 — 6 厘米, 绿色。 佛 焰苞长 3 -4.5 厘米, 蕾吋纺 锤形, 粗 1.3 厘米, 展开为 卵形。 肉穗 花序长 2.5 — 4.5 厘米, 比佛 焰苞稍 长或几 等长, 粗 0.9 — 1.1 厘米, 先端 稍狭, 钝, 下部雌 花序长 5 毫米, 雄 花序长 2.3 厘米。 雄 花 有雄蕊 4, 花药 2 室, 短, 先端 截平, 钝四 角形, 宽约 1 毫米。 子房 球形, 宽 2 毫米, 布以 微小的 灰白色 疣点, 无花柱 ;柱头 盘状, 环形, 直径 1.5 毫米, 子房 1 室, 基底 胎座。 果成熟 吋长 圆形, 长 1.2—1.8 厘米, 直径 7—10 毫米, 种子长 圆形。 花期 4 一 6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瑞丽 、镇沅 、普文 、景洪 、勐海 、绿春 、麻 栗坡、 河口。 海拔 160 — HOO 米, 河谷、 箐沟 密 林下较 常见。 分布于 越南。 我国新 记录。 茎入药 ,用于 导泻。 本种 与广东 万年青 Aglaonema modesrum 在果期 和营养 期难于 区别, 唯 花期肉 穗花序 比佛焰 苞稍长 ,而 后者的 肉穗花 序比佛 焰苞短 得多。 11. 马蹄 莲属 Zantedeschia Spreng. 多年生 草本。 根茎 粗厚。 同年 出叶和 花序。 叶柄通 常长, 海绵质 ,有吋 下部被 刚毛; 叶 片披 针形、 箭形、 戟形、 稀心状 箭形; I、H 级侧脉 多数、 伸至 边缘。 花 序柄与 叶片等 长或更 长。 佛焰苞 绿白色 、白色 、黄绿 色或硫 黄色、 稀玫 红色, 有 吋内面 基部紫 红色: 管部 宿存, 短或长 ,喉部 张开; 檐部 广展, 先端 后仰, 骤尖。 花单性 ,无 花被。 雄花: 雄蕊 2 — 3 个, 花 药 楔状四 棱形, 压扁, 无柄, 药隔 粗厚, 先端 平截, 药室长 圆形, 外向下 延几达 基部, 顶孔开 裂, 花粉 粉状。 雌花: 心皮 1 一 5, 雌蕊 周围大 都无假 雄蕊, 稀有 假雄蕊 3 枚、 匙状, 先端增 厚、 围绕 雌蕊; 子房短 卵圆形 ,渐狭 缩为花 柱或无 花柱, 1 一 5 室; 每 室胚珠 4 , 2 列, 倒生, 珠 
天 南星科  763  柄短, 着生于 棱状胎 座上; 柱头半 头状, 盘状。 浆果 倒卵圆 形或近 球形, 1 一 5 室, 每 室种子 1 一 2。 种子卵 圆形、 倒生, 珠柄短 ,种脐 稍凸起 为小的 种阜, 种皮 纵长、 具稍 隆起的 条纹, 内 种 皮薄、 光滑。 胚 具轴, 藏于胚 乳中。 约 8 — 9 种, 均产 非洲南 部至东 北部。 各热带 地常引 种栽培 ,我国 栽培有 4 种, 均见于 云南。 分种 检索表 1(2) 雌花序 中大部 分雌蕊 围以假 雄蕊。 叶 片心状 箭形, 无斑块 1. 马蹄莲 Z. aathiopica 2(1) 雌花序 中全部 或中部 和上部 的雌蕊 不具假 雄蕊。 叶片 箭形、 戟形、 心 形或披 针形, 具斑块 或否。 3(4) 叶 片狭披 针形, 基部 锐尖。 佛焰苞 玫红色 2 . 红 马蹄莲 I rehmanni 4 (3) 叶片 箭形、 戟形或 心形, 具白色 斑块。 佛焰苞 黄色、 黄 绿色或 白色。 5(6) 叶柄 无毛。 佛焰苞 白色。 雄 花序和 雌花序 等长, 稍纤细 3 . 白 马蹄莲 albo-maculato 6(5) 叶柄下 部被细 糙毛。 佛焰黄 绿色、 稻黄色 ,内面 基部深 紫色。 雄花序 长为雌 花序的 2 倍, 纤细, 粗 仅 1.5 — 2 毫米 4. 紫心黄 马蹄莲 Z. melanoleuc* 1. 马蹄莲 (北京 ) Zantedeschia aethiopica (L.) Spreng. (1826) ; Baill. (1880) ; Engl. (1883, 1915*); 正 宗严敬 (1936); 秦岭 植物志 (1976). Calla aethiopica L. (1753) ; Colocasia aethiopica Spreng. (1829). 多年 生粗壮 草本, 具 块茎。 叶 基生: 叶柄长 0.4 — 1( 一 1.5) 米, 下部 具鞘; 叶片 较厚, 绿色, 心状 箭形或 箭形, 先端 锐尖, 渐尖或 具尾状 尖头, 基部 心形或 戟形, 全缘, 长 15 — 4 5 厘米, 宽 10 — 25 厘米, 无斑块 ,后 裂片长 6—7 厘米。 花 序柄长 40 — 50 厘米, 光滑。 佛焰 苞长 10 — 25 厘米, 管 部短, 黄色、 檐部略 外倾, 锐尖或 渐尖, 具锥 状尖, 亮白色 ,有 吋带绿 色。 肉穗 花序圆 柱形, 长 6 — 9 厘米, 粗 4—7 毫米、 黄色: 雌 花序长 1—2.5 厘米; 雄花序 长 5 — 6.5 厘米。 子房 3—5 室, 渐狭为 花柱, 大部分 周围有 3 枚假 雄蕊。 浆 果短卵 圆形, 淡黄色 ,径约 1 一 1.2 厘米, 有宿存 花柱; 种子 倒卵状 球形, 径 3 毫米, 花期 2—3 月, 果期 8 —9 月。 昆 明地区 栽培。 北京、 江苏、 上海、 福建、 台湾、 四川、 云南 及秦岭 地区各 公园或 花圃眚 遍 栽培供 观赏。 原产 非洲南 部及东 北部。 常 作花束 及花圈 用花。 2. 红 马蹄莲 Zantedeschia rehmanii Engl. (1883, 1915*). Richardia rehmanii N. E. Brown ex Harrow (1888) ; Hook. f. in Curtis (1895) ; Richardia rehmanii Krelage (1893*). 多年生 草本, 具 块茎。 叶柄 光滑, 长 15 — 20 厘米, 先于花 序出现 ,全长 具鞘; 叶 片二面 绿色, 饰以透 明的线 形斑纹 (昆明 栽培标 本上不 见), 线状披 针形, 不 等侧, 向叶柄 下延极 长, 先端长 渐狭, 长 20 — 30 厘米, 中部宽 3 厘米, 侧脉与 中肋成 15° 锐角 上举。 花 序柄长 15 — 20 厘米。 佛 焰苞长 7 — 11 厘米; 管部长 3.5 — 5.5 厘米; 檐部 偏斜, 反折, 向上渐 狭为维 
764  云南 植物志  状尖头 ;玫红 紫色, 内面绿 白色, 向基部 过渡为 紫色或 白色, 仅 边缘玫 红色。 肉穗花 序具短 柄, 长 3 — 5 厘米, 雌花序 比雄花 序短。 雌蕊花 柱短。 浆果 倒卵圆 形或扁 球形, 钝, 1 一 2 室, 长 6 毫米, 直径 5 — 8 毫米, 每 室种子 1 枚。 种子长 5 毫米。 果期 8 月 (昆明 )。 原产 非洲纳 塔尔。 昆明 栽培。 3. 白 马蹄莲 Zantedeschia albo-maculata (Hook, f.) Baill, (1880) ; Engl. (1883, 1915*). Richardia albo-maculata Hook. f. in Curtis (1859) ; Schott (1860) ; Engl, in DC. (1879) ; N. E. Brown (1879). 多年生 草本, 具 块茎。 叶柄长 45 — 100 厘米, 粗 1 一 2 厘米, 叶片 20—40 厘米, 宽 7.5 一 10 厘米, 稍 下垂, 二面 绿色, 具白色 斑块, 长 戟形, 稀心状 箭形, 先 端骤狭 锐尖, 侧脉细 弱, 极 多数, 表面略 下凹, 背面稍 隆起。 佛 焰苞长 10 厘米, 白色, 有吋 绿色, 管部比 檐部短 1/2, 斜漏 斗状, 内面 基部深 紫色, 檐部先 端渐狭 为锥形 尖头。 肉穗 花序: 雌 花序长 1.5 — 2 厘米, 粗 4 一 5 毫米, 雄花 序与雌 花序近 等长, 但 稍细。 子房 4 一 5 室, 柱头 无柄, 盘状。 浆 果扁 球形, 绿色, 径 1.3 厘米, 每室 有种子 1 一 2 枚。 果期 8 月 (昆明 )。 原 产非洲 南部, 昆明有 栽培。 4. 紫心黄 马蹄莲 Zantedeschia melanoleuca (Hook, f.) Engl. (1883, 1915). Richardia melanoleuca Hook. f. in Curtis (1869*); Engl, in DC. (1879). 多年生 草本。 叶柄下 部具小 刚毛, 长 20 — 50 厘米, 下部 1/3 以上具 宽鞘。 叶片 戟形, 散 布长圆 形的白 色透明 斑块, 前裂 片长三 角形, 长 10 — 15 厘米, 宽 5—9 厘米, 侧 脉极多 数, 密集, 表面稍 下陷, 背面 不显。 花 序柄长 20 — 30 厘米, 下 部疏被 黑色细 刚毛。 佛焰苞 黄色, 内面 基部深 紫色, 先端 后倾, 锐尖, 具长 0.5 — 1 厘 米的硬 尖头, 管部长 6 — 7 厘米, 喉 部开扩 ,檐 部斜漏 斗形。 肉穗花 序具柄 ,长 3.2 厘米: 雌花序 绿色、 长 1.2 厘米、 粗 0.5 厘 米, 上部雄 花序橙 黄色, 长 2 厘米, 圆柱形 ,粗 1.5 — 2 厘米。 子房近 球形, 2 — 3 室, 花柱短 或不 存在, 柱头 盘状, 橙黄色 ,花期 8 月 (昆明 )。 原 产非洲 南部。 昆明有 栽培。 12. 千 年健属 Homalomena Schott 亚 灌木状 草本。 叶柄通 常长于 叶片, 稀较短 ,下部 具鞘, 上部 腹面有 浅槽或 扁平; 叶片 膜质或 纸质, 通常 无毛, 稀沿 中肋或 叶脉被 柔毛, 披针形 、椭 圆形、 长圆形 或近三 角形, 基部 常心形 ,甚或 箭形, I 级 侧脉完 全出自 中肋, 或有吋 基出, 稀连 合为后 裂片的 主脉; n、ni 级 侧脉近 平行; 较 纤细, 全 都在靠 近边缘 处弧曲 而彼此 连接。 花 序柄通 常形成 合轴, 为叶柄 长的 1/3 — 1/4。 佛焰苞 直立, 常浅 绿色, 稀白 色或浅 黄色、 红色, 下部 席卷, 上部 展开; 管 部不 明显或 下部成 管状, 多少 偏肿, 向上 缢缩, 过渡为 近管状 、渐尖 的檐部 ,有吋 闭合, 缩 存。 肉穗花 序具柄 或否, 比佛焰 苞短, 有吋近 等长: 下部雌 花序圆 柱形, 占全长 1/2 — 1/6, 上部 雄花序 与雌花 序紧接 , 极稀 相间, 大都 全部花 能育, 稀在 下部为 不育假 雄蕊。 花 单性, 无 花被。 能 育雄花 有雄蕊 2 — 4 个, 稀 5 — 6 个: 雄蕊短 ,顶部 截平, 药 隔厚, 药室 靠近、 卵 
天 南星科  765  圆形或 长圆形 、平行 ,花丝 (罕见 ) 长 度等于 或短于 花药, 顶裂, 裂孔 卵形, 花粉粉 末状。 不 育 雄花有 吋生于 能育雄 花序的 基部: 假雄蕊 2 — 4 , 近菱形 ,先端 圆形。 雌 花心皮 2 — 4 、 稀 5, 假雄 蕊通常 1 个, 稀 2、 极稀 3 。 与 子房等 长或长 1 倍, 有吋不 存在; 子房不 完全的 2—4 室、 稀 5 室, 具中轴 胎座, 稀 为内凹 的中央 胎座; 胚珠多 数或极 多数、 半 倒生, 以中 部、 稀以 基部或 全部着 生于珠 柄上; 柱头 无柄, 盘状, 全 缘或略 2 — 4 裂。 浆果卵 圆形、 近球 形、 长 圆形或 倒金字 塔形, 不 完全的 2 — 5 室, 每室种 子多数 (珠 柄细长 ), 椭 圆形、 长椭圆 形, 种脐 突起, 种 皮厚, 多汁, 透明, 具纵长 的条纹 ,深 褐色, 内种 皮薄, 具网纹 ,覆盖 至珠孔 以下。 胚具轴 ,胚乳 丰富。 约 H0 种, 分布 于热带 亚洲和 美洲。 我国 西南、 华南和 台湾有 4 种。 云南有 2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叶大, 长 30 厘米 以上, 肉穗 花序长 11 厘米 1. 大 千年健 H. gigantea 2(1) 叶小, 长不及 30 厘米, 肉穗 花序长 2.5 厘米 2. 千年健 H. occulta 1. 大 千年健 Homalomena gigantea Engl. (1912*) ; Gagn. (1942*). 多年生 草本, 茎斜 上升, 高可达 50 厘米, 粗 3 厘米。 鳞 fff 披针形 ,长 15 厘米 以上。 叶 柄长 60 — 100 厘米, 下部 1/5 具鞘, 中部圆 柱形, 上部 扁平, 叶片亮 绿色, 箭状 心形, 长 4 -50 厘米, 宽 28—36 厘米, 后裂 片半长 圆形, 长 I 3 — 15 厘米, 略 外展; 前裂片 半卵形 ,长 为后 裂片的 2 倍; 基 出侧脉 5 — 6 对, 后倾, 然后 上升; 由中肋 伸出的 I 级侧脉 5— 6 对, 斜 上升, 全 都伸至 叶缘。 花序 柄长达 20 厘米。 佛焰苞 长圆形 ,长 I 2 厘米, 短锐尖 、席卷 ,粗 2 — 2.5 厘米。 肉穗 花序具 短柄, 长 11 厘米: 雌花序 圆柱形 ,长 2.5— 2 . 8 厘米, 粗 l. 2 — I. 3 厘米; 雄花序 棒状, 长 8 厘米, 中部粗 1.6 厘米, 向上 渐狭, 雄花 有雄蕊 4 一 5 。 雌蕊长 圆形, 柱头盘 状无柄 ;子居 3 室, 胚珠 多数, 着生于 中轴胎 座上。 产西双 版纳, 海拔 600 — 700 米。 分布于 越南, 加里曼 丹岛。 我国 (云南 ) 新 记录。 花 果标本 未见, 抄 自 原 描述, 我们标 本叶片 比原描 述小。 2L 千年健 (植 物名实 图考, 文山、 红河) 图版 206, 1 一 6 香芋、 团芋 (思茅 )," 湾洪" (傣语 ) Homalomena occulta (Lour.) Schott (1832) ; S. Y. Hu (1968). Galla occulta Lour. (1790), non Calla occulta Lodd. (1816) ; Zantedeschia occulta. (Lour.) Spreng. (1826); Spirospatha occulta (Lour.) Eaf. (1838) ; Homalomena co- chinchinensis Engl. (1912*) ; Homalomena tonkinensis Engl. (1912*) ; Homalomena aromatica auct. non Schott : Gagn. in Lecte. (1942). 多年生 草本。 根茎 匍匐, 粗 1.5 厘米, 肉质、 根圆 柱形, 粗约 3 — 4 毫米, 密被淡 褐色短 绒毛, 须根 稀少, 纤 维状。 鳞叶 线状披 针形, 长 15 — 16 厘米, 基部宽 2.5 厘米, 向上 渐狭, 锐尖。 叶柄长 25 — 40 厘米, 下 部具宽 3 — 5 毫米 的鞘。 叶 片膜, 贡至 纸质, 箭状心 形至心 形, 长 15 — 30 厘米, 宽 (8— )15 — 28 厘米, 先 端骤狭 渐尖; I 级侧脉 7 对, 其中 3—4 对基 出, 向 后裂片 下倾而 后弧曲 上升, 上部的 斜伸, H、ni 级侧脉 极多数 ,近 平行, 细弱。 花序 
766  云南 植物志  柄 1 一 3, 生于鳞 叶之腋 ,短于 叶柄, 长 10 — 15 厘米。 佛焰苞 长圆形 ,长 6.5 厘米, 席 卷成纺 锤形, 宽 3 — 3.2 厘米, 具长约 1 厘米 的喙。 肉穗花 序具短 柄或否 ,长 2.5 厘米: 雌 花序果 吋长 1.5 厘米, 粗 1.2 厘米; 雄 花序长 1 厘米, 粗 3 — 4 毫米。 雌蕊长 圆形, 基 部一侧 有假雄 蕊 1 枚, 柱头 盘状; 子房 3 室, 胚珠 多数, 全长 着生于 中轴胎 座上。 种子 褐色, 长 圆形。 花 期 7—9 月。 产西双 版纳、 红河、 屏边、 河口, 海拔 80—1070 米, 生长 于山谷 溪旁、 密林下 湿润处 。广 西 也有。 分布 于泰国 北部, 老挝, 柬埔寨 ,越南 北部。 根茎 入药: 治跌打 损伤, 骨折, 外伤 出血, 四肢 麻木, 筋脉 拘挛, 风湿腰 腿痛、 类 风湿关 节炎、 胃痛、 胃肠炎 、痧 症等。 13. 泉七属 Steudnera C. Koch 多年生 草本, 茎粗, 上升, 残存 鳞片撕 裂状。 叶 柄长, 圆 柱形, 下部 具鞘; 叶片 盾伏, 凹 陷, 卵形或 卵状长 圆形, 先端 渐尖, 基部常 外凸, 前裂片 长为后 裂片的 2.5~4 倍, I 级侧 脉 5 — 7 对, 与中肋 相交成 锐角, 后裂 片基脉 叉开成 10° — 20° 的 锐角, II 级侧脉 多数、 密集, 于 隆起的 I 级侧脉 之间汇 合成集 合脉, 叶缘 集合脉 2 — 3, 彼此 远离。 花序 柄短。 佛焰苞 变黄色 或内面 多少紫 红色, 卵形或 卵伏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基 部席卷 甚短, 其余部 分均展 开, 直立, 后 期上部 反卷。 肉 穗花序 为佛焰 苞长的 1/3, 花密, 下部雌 花序圆 柱形, 雄 花序在 上, 倒 卵形或 棒状, 为雌花 序长的 1/2, 花序大 部分贴 生于佛 焰苞上 ;无 不育附 属器。 花单 性, 无 花被。 雄花为 棱柱形 或近圆 柱形的 合生雄 蕊柱, 有雄蕊 3 — 6, 药隔厚 ,顶部 嵌入, 花 药长 圆形, 靠近, 长不达 雄蕊柱 基部, 顶孔 开裂, 花粉 细小。 雌 花心皮 2—5; 假雄蕊 2 — 5、 短棒状 ,围绕 子房, 稀不 存在; 子房近 球形, 无 花柱, 柱 头星状 2 — 5 裂, 裂片三 棱形、 锐尖。 子房 1 室, 侧膜 胎座稍 隆起; 胚珠 多数、 半倒生 ,珠 柄短, 2 列。 浆果 卵形, 有种子 4 一 6。 种 子卵 圆形, 在株柄 的旁侧 有种阜 ,表皮 透明, 膜质, 种皮厚 ,具 纵棱。 胚乳 丰富。 胚 具轴。 8— 9 种, 分布于 印度, 缅甸, 泰国。 我国 云南、 广西有 2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雌花具 假维蕊 ;柱头 2 — 5 裂 1. 泉七 St. colocasiaefoli. 2(1) 雌花无 假雄蕊 ;柱 头全缘 2. 全 续泉七 St. irriffithii 1. 泉七 (思 茅区) 小毒芋 (思 茅区) Steudnera colocasiaefolia C. K ch (1862), Regel (1869*), Engl, in DC. (1879), Hook. f. in Curtis (1884*), (1893), Krause in Engl. (1920*), S. Y. Hu (1968). Gonatanthusi peltatus Hort. ex Van Houtte (1875) ; Steudnera henry ana Engl, in Engl. Pflanzenr. 71 (4, 23E) : 13, fig. 2, C-M. 1920, Gagn. in Lecte. PI. Gen. Indo- Chine 6: 1137. 1942 syn. nov. 多年生 草本, 茎短, 圆柱形 ,上升 ,粗 3 — 4 厘米, 具残 存的叶 柄鞘。 叶柄圆 柱形, 不明 
天 南星科  767  显的 绿色或 稀带青 紫色, 纤细, 长 3 — 50 厘米, 下部 具鞘, 叶片薄 革质, 表面 淡绿, 背面呈 苍白色 ,无 斑块, 卵形, 先端 锐尖或 渐尖, 基部微 凹或稍 突出, 长 22 一 30 厘米, 宽 12 一 17 厘 米, 后裂片 长为前 裂片的 I/ 4 一 1/ 2 , 侧脉 5 — 7 对, 稍 隆起, 弯拱。 花 序柄绿 色或青 紫色, 远短于 叶柄, 长 8 — 15 厘米。 佛焰 苞外面 黄色、 基部 紫色, 内面 紫色、 基部深 紫色, 卵状披 针形或 长圆状 披针形 ,先端 长尾状 渐尖, 基部钝 或尖, 长 10 — 15 厘米, 展开宽 5 — 7 厘米, 初 直立, 后 反卷。 肉穗 花序长 3 ~4 厘米: 雌 花序长 2 — 2 .5 厘米, 圆柱状 ,粗 2 — 3 毫米, V 4 与 佛焰苞 贴生; 雄 花序椭 圆形; 子 房柱头 2 — 3 — 5 浅裂, 裂枝短 棒状, 果吋 脱落; 子 房周围 有假 雄蕊。 花期 3 — 4 月。 产 滇南思 茅至西 双版纳 一带, 海拔 23 — moo 米, 生长 于密林 下潮湿 地或水 泉边, 广 西 大瑶山 也有。 分布 于缅甸 北部, 老挝, 泰国, 越南 北部。 Steudnera henryana Engl. 的模式 标本 (11986) 采自 思茅。 根茎 (有毒 ) 入药, 可治刀 枪伤, 创伤 出血、 蛇虫 咬伤, 血 栓性脉 管炎, 疮 疡肿毒 (思茅 区 ) 2. 全 缘泉七 图版 207, 1 一 5 Steudnera griffithii Schott (1862) ; Hook. f. (1893) ; Krause in Engl. (1920). Gonatanthus griffithii Schott (1860) ; Arum spec. Griff. (1851*) ; Steudnera colocasiae folia Engl, in DC. (1879) p. p. 多年生 草本, 茎匍匐 ,长 10 — 20 厘米, 粗 0. 3 — 1 厘米, 具多数 须根, 顶 部密被 纤维状 枯残 鳞叶。 叶 3 — 5 枚, 叶柄圆 柱形, 细弱, 长 25 — 3 厘米, 粗 3 — 4 毫米, 叶片薄 革质, 表 面淡 绿色, 背面粉 绿色或 紫褐色 ,卵状 长圆形 ,长 1Q — 25 厘米, 宽 6 — I 5 厘米, 先端 锐尖或 短 突尖, 基部外 突或具 浅的圆 形弯缺 ,侧脉 4 一 6 对, 稍弧曲 上升, 鲜吋不 明显, 干后 背面隆 起。 花序柄 圆柱形 ,细, 长达 10 厘米, 腋生, 几 每叶一 花序。 佛焰苞 二面黄 绿色, 内 面中部 以下褐 紫色, 全长 7 — 10 厘米, 管部狭 漏斗形 ,长 2.5 — 3 厘米, 檐部 卵状披 针形, 长 4 .5 — 7 厘米, 平铺宽 2.8 — 3 厘米, 直 立而后 外倾; 肉穗 花序长 2 — 3.5 厘米; 雌 花序长 1.5 — 2 .5 厘 米, 粗 1 一 2 毫米, 上部 1/2 多少为 纺锤形 ,子 房无假 雄蕊, 顶部 渐狭为 粗短的 花柱, 柱头全 缘, 雌花序 顶部有 少数中 性花; 上部雄 花序楠 圆状, 长 5 — 6 毫米, 粗 3 — 4 毫米, 顶部 钝圆。 花期 3 — 6 月。 产 滇东南 (金平 、河口 、元阳 ), 生长 于藤条 江及红 河下游 河谷地 区林下 或阴湿 箐沟, 海 拔 230 — 500 米。 分布于 缅甸, 印度东 北部。 我国 (云南 ) 新 记录。 14. 岩芋属 Remusatia Schott 草本 植物, 具 块茎。 块茎 上芽条 直立, 于 干膜质 的鱗叶 腋萌生 多数瘤 状芽。 常 在一年 中生 1 独叶, 另一年 生多数 鱗叶和 1 独生 花序, 或于 同一年 中生多 数叶和 单一的 花序。 叶 柄长、 圆柱形 、下部 鞘状; 叶片 盾状、 心状卵 形或披 针形。 花序 柄短, 围以 披针形 鳞叶。 佛 焰苞管 部延长 、席卷 ,喉部 收缢, 宿存, 果期 增大, 然后 撕裂; 檐部 黄色, 长为 管部的 2 倍以 上, 平展、 广展 或后期 反折、 脱落。 肉 穗花序 短于佛 焰苞, 无柄: 雌花序 在下, 近圆 柱形, 长 约为 佛焰苞 管部的 1/2; 不育 雄花序 居中, 狭, 细圆 柱形; 能育 雄花序 在上, 椭圆伏 或近棒 
768  云 南植物 志  图 版 207 缘泉七 Steudnera gr,ffith,i Scho "; 匸 植株 ,2. 佛焰花 序纵剖 ,3. 维花, 4. 果 纵剖, 5. 种子; 6-13. Rcmusaua v.v.para (Lodd.) Schott: 6. 植株, 7. 鳞芽, 8. 肉穗 花序, 9. 雄花, 10. 子房 11. 子 庑纵^ 12. 子房 橫切, n. 胚珠: 14 一 15 . 早 花岩芋 R . hookerian3 Sdlott: n.f^j 植^ 15 ,.叶 。子屄 ,子房 ^剖 , 
天 南星科  769  状, 先 端钝; 无 不育附 属器。 花 单性, 无 花被。 能育雄 花为合 生的楔 棒状雄 蕊柱, 顶部截 平, 侧面 有深槽 4 一 6, 包 含雄蕊 2 — 3 ; 药 隔厚, 先端 收缩, 药室长 圆形, 几与 雄蕊柱 等长, 顶 孔 短裂, 花粉粉 末状。 不育雄 花为合 生的假 雄蕊柱 、扁平 、左右 压扁。 雌花 有心皮 2 — 4, 子房倒 卵圆形 或短卵 圆形, 1 室 或上面 2 — 4 室, 无花柱 ,柱 头扁, 半球形 ,近 垫状。 胚珠多 数、 半 直立, 珠孔朝 向室腔 中央, 珠柄 伸长, 二列 着生于 2 — 4 个 侧膜胎 座上。 浆果 内藏于 佛焰苞 管内, 倒 卵形或 球形, 1 室, 有种子 多数。 种子 卵形, 先端 微凹, 具短的 珠柄, 表皮 厚、 肉质、 光亮, 种皮 稍厚, 内种 皮薄。 胚乳 丰富, 胚 具轴。 3 种, 间断分 布于东 南亚及 热带西 非洲。 我国云 南省产 2 种, 台 湾省产 1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叶 片大, 阔心状 卵形, 长 30 — 40 厘米, 宽 20 — 25 厘米; 花序 和叶隔 年出现 或同年 出现则 先叶后 花。 佛焰 苞檐部 梯形, 反折, 凸尖。 1. 岩芋 R. 'ivipara 2 (1) 叶 片小, 卵状长 圆形, 长 10 — 16 厘米, 宽 5 — 12 厘米; 花序和 叶同年 出现, 花先叶 开放。 佛 焰苞檐 部长 圆状披 针形、 直立、 先端 渐尖。 2. 早 花岩芋 hookerian. 1. 岩芋 (双江 ) 图版 207, 6—13 红芋、 红 半夏、 红岩芋 (思茅 区), "哈怕 都姆" (傣族 语), 红天椒 (富宁 ), 红芋头 (马关 ) Remusatia vivipara (Lodd.) Schott (1832, 1856, 1858*, 1860) ; Miq. (1855) ; Kunth (1841); Engl, in DC. (1879) ; Hook. f. (1893) ; Krause in Engl. (1920*) ; Hand.-Mazt. (1936) ; Gagn. in Leete. (1942) ; S. Y. Hu (1968). Caladium viviparum Lodd. (1820*) ; Arum viviparum Roxb. (1814, nom. nud. 1832) ; Colocasia vivipara Thwait. (1864) ; Remusatia bulbifera Hort ex Vilraorins (1895). 宿根 草本。 块茎 较大、 扁球形 、紫 红色, 直径达 4 一 5 毫米, 下部几 无根, 颈部密 生长可 达 10 余厘 米的须 根及红 黄色至 紫红色 芽条, 芽条长 30 — 40 厘米, 粗 5 毫米, 直立 或上升 (但在 栽培条 件下则 埋藏于 土壤中 ), 不分枝 或稀疏 分枝, 于鱗叶 腋生多 数鳞芽 ,芽鳞 刺状, 先端 勾曲。 叶柄圆 柱形, 长 40 — 50 厘米; 叶片薄 革质, 表面暗 绿色, 有吋沿 中肋和 侧脉苍 白色, 阔心状 卵形, 长 30 — 40 厘米, 宽 20 — 25 厘米; 前 裂片阔 卵形, 长宽几 相等, 先端渐 尖, 侧脉 3 — 4 对外伸 至叶缘 ;后 裂片长 约为前 裂片的 1/2, 半 卵形, 下倾, 3/4 联合, 分离部 分 形成的 弯缺三 角形, 后基脉 相交成 40° — 50° 的 锐角。 花 序柄异 年出现 (栽培 的同年 、后 叶出现 ), 圆柱形 ,长 10 — 15 厘米。 佛焰 苞管部 外面浅 绿色, 内面苍 白色, 狭长 圆形, 长 4 -4.5 厘米, 宽 1 厘米; 檐 部下部 1/4 为 黄色, 上部紫 红色, 梯形, 反折, 长 8—9 厘米, 上部 1/3 等宽, 具 3 — 5 毫 米长的 凸尖。 肉穗花 序长一 般不超 过佛焰 苞管: 雌花序 长不过 2 厘 米, 粗 6 — 7 毫米, 绿色; 不育雄 花序长 1.7 厘米, 粗 3 毫米, 全长或 仅两端 具不育 雄花; 能育 雄花 序椭圆 形或圆 柱形, 长 1.5 — 2.2 厘米, 粗 4 一 7 毫米, 黄色。 花期 4 一 9 月。 产西双 版纳、 双江、 凤庆、 漾濞、 富民、 绿春、 金平、 屏边、 富宁、 马关, 海拔 750 — 1900 米 的 沟谷疏 林内湿 润处, 或附生 树上、 石上。 分布于 亚洲: 斯里 兰卡, 尼泊尔 ,锡金 ,印 度东北 部 (喀西 山), 缅甸, 泰国, 越南至 印度尼 西亚的 爪哇, 帝汶岛 ;非洲 西部: 喀 麦隆, 海拔 200 
770  云南 植物志  —400 米, 成为热 带东南 亚-热 带西非 洲间断 分布。 块茎 入药, 大毒, 外敷乳 腺炎, 跌打 瘀肿, 痈疖 疮毒, 癣疥, 无名 肿毒, 风 湿关节 疼痛有 良效 (思茅 、大理 )。 2. 早 花岩芋 图版 207, 14— 15 Remusatia hookeriana Schott (1858, 1860) ; Engl, in DC. (1879) ; Hook. f. <1893) ; Krause in Engl. (1920*) ; Gagn in Lecte. 1942; S. Y. Hu (1968). 草本, 高 30 — 50 厘米, 块 茎小。 芽条 平卧或 下垂, 分枝 茂密, 芽鳞 钻形, 细长, 有吋不 具 芽条。 叶柄 长可达 20 厘米; 叶片薄 革质, 表面 绿色, 背面 紫色, 卵状长 圆形, 基部 心形, 长 10— 16 厘米, 宽 5— 12 厘米, 前裂片 卵状长 圆形, 先端长 渐尖, 侧脉 2 — 3 对, 外 伸至叶 缘; 后 裂片长 约为前 裂片的 1/4, 向基部 渐狭, 几完全 联合, 基部稍 分离, 弯缺浅 而钝, 三角 形; 后基脉 互交成 20° — 30° 的 锐角。 花 序柄与 叶同年 抽出, 但先叶 出现, 长 7 — 10 厘米, 常 下弯, 佛焰 苞管部 卵形, 内面紫 红色, 长 1.5 厘米, 粗 1 厘米; 檐部长 圆状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长 3 — 3 .5 厘米, 宽 1.5 厘米。 肉穗 花序略 具柄: 雌花 序狭椭 圆形, 长约 1 厘米; 不育 雄花序 骤狭, 长约 5 毫米, 能育 雄花序 棒状, 钝, 长 6 — 8 毫米。 花期 5 月。 产澜沧 、金平 、屏边 、麻 栗坡, 海拔 2000 — 2200 米以 下的沟 谷阔叶 林内、 石上。 分布于 锡金, 缅甸 及泰国 北部。 我国 云南新 记录。 15. 五 彩芋属 Caladium Vent. 草本, 根茎块 茎状, 大 都在同 一年中 抽叶和 花序, 稀 于一年 抽叶, 另一 年生鳞 叶及花 序。 叶柄常 饰以露 珠般的 彩斑; 叶片通 常盾伏 箭形, 极稀长 圆形具 耳而非 盾状; I 级侧脉 斜伸, II 级侧 脉在侧 脉之间 汇成集 合脉, 细 脉密、 网状。 花序 柄通常 单出, 伸长。 佛 焰苞管 部席卷 、果吋 宿存且 常反折 ,喉部 收缢; 檐部 舟状, 白色。 肉穗 花序稍 短于佛 焰苞, 最下部 无花, 柄状: 雌花 序圆维 状或椭 圆状, 花多 密集; 不育花 序近圆 锥形, 比雌花 序长, 与之相 接的 能育雄 花序近 棒状, 花密, 长为 不育雄 花序的 2 倍。 花单性 ,无 花被。 雄花为 倒圆锥 状的合 生雄蕊 ,顶 部平, 近六 角形, 有小 弯缺。 雄蕊 3 — 4 一 5, 药 隔厚, 先端 平坦, 药室贴 生于药 隔上, 伸长几 达合生 雄蕊的 基部, 长圆披 针形, 外突, 顶裂, 裂 缝短, 花粉粉 末状。 不 育 雄花: 假雄蕊 合生成 倒金字 塔形的 合蕊、 扁、 顶 部平。 雌花: 子房近 2 室, 稀近 3 室, 无 花柱, 柱头压 扁的半 球形、 3-4 浅裂; 每 室胚珠 多数, 倒生, 2 列; 上面的 直立, 下面 的有吋 向下。 浆果 上举、 白色、 细小、 有 柱头的 遗痕, 2— 3 室, 种子 多数。 种子 多少卵 圆形, 具极短 的珠柄 ,株抦 伸长为 隆起的 种脐, 珠被 肉质, 种 皮厚, 具纵肋 ;胚 具轴, 藏于丰 富的胚 乳中。 16 种, 分布 于热带 美洲。 我国 云南、 广东、 台湾有 1 种, 栽培或 逸生。 1. 五彩芋 Caladium bicolor (Ait.) Vent. (1800*) ; Kunth (1841) ; Schott (1860) ; Engl. (1878), in DC. (1879), (1920) ; 广州 植物志 (1956). Arum bicolor Ait. (1789) ; Sims (1805*). 块茎扁 球形。 叶柄 光滑, 长 15 — 25 厘米, 为 叶片的 3 — 7 倍, 上部被 白粉; 叶片 表面满 缀各色 斑点或 半透明 斑点, 背面粉 绿色, 戟状 卵形至 卵状三 角形, 先端 骤狭具 凸尖, 后裂 
天 南星科  771  片长 约为前 裂片的 1/2, 长圆状 卵形, 钝, I/ 3 — 1/5 联合, 弯缺深 ,尖 或钝, 前裂片 I 级侧脉 下部的 几水平 伸出, 上部的 2 对 上升, 集合脉 与边缘 稍远离 ,后裂 片主脉 相交成 60° 角。 花 序 柄短于 叶柄, 长 10— B 厘米 (河 口标本 )。 佛焰苞 管部卵 圆形, 长 3 厘米, 外面 绿色, 内 面绿 白色, 基部常 青紫色 ;檐 部长约 5 厘米, 凸尖, 白色。 肉穗 花序: 雌花序 圆柱状 ,黄色 或浅 橙色, 不育雄 ^2 序狭, 几 与雌花 序相等 (约 1.5 厘米 ), 雄花序 纺锤形 ,长 3 厘米, 中部 粗 7 毫米, 向两头 渐狭。 花期 4 月 (河口 ) 河口 逸生, 海拔 130 米。 广东、 广西、 台湾 栽培供 观赏, 广 东海南 岛也有 逸生。 原产南 美亚 马逊河 流域, 现广植 于各热 带地。 本种叶 片色泽 美丽, 变种 极多, 适于温 室栽培 观赏。 根 入药, 煮水内 服化痰 ,外用 敷骨折 (广西 )。 16. 曲 苟芋属 Gonatanthus Klotzsch 草本, 具 块茎。 块茎上 匍匐茎 (芽条 ) 多数, 细长、 分枝, 具长的 鱗叶, 鱗腋 生许多 鳞芽。 叶柄 细长; 叶片 盾状, 表面 光滑, 披针形 或卵形 ,基部 心形, 后裂片 长为前 裂片的 1/3 — 1/4, 联合部 分长, I 级侧脉 稀少, 后裂 片基脉 细弱, 互交成 锐角, 集合脉 纤细, 与 边缘稍 远离, II 级脉 细微, 伸至 I 级 侧脉之 间相互 汇合。 花序 柄短, 单生, 与 叶同吋 出现。 佛焰苞 管部席 卷 成长卵 圆形, 长仅 及檐部 1/12—1/15, 果期 宿存, 增大; 檐 部长披 针形, 在管部 以上缢 縮, 随后 扩大、 肿胀 成管状 (近球 形), 然 后膝曲 上升, 盛花吋 从基部 后仰, 肉穗 花序; 雌花序 在下, 短, 近圆 柱形、 少花, 为佛焰 苞下部 管长的 一半; 不育 雄花序 居中, 细, 约与雌 花序等 长; 上面能 育雄花 序不及 上部管 长之半 ,短 棒状, 先 端钝, 向基部 渐狭, 基部围 以长六 角形、 扁平 的不育 雄花; 不育附 属器不 存在。 花 单性, 无 花被, 能育 雄花为 倒圆锥 形的合 生雄蕊 柱, 顶部 平截, 钝, 有角, 含雄蕊 2 — 3, 药隔厚 ,药室 4 一 6, 靠近, 倒卵 圆形, 占 雄蕊长 1/3, 孔状 纵裂, 裂 缝短, 花粉 条状。 不育雄 花为长 菱形的 合生假 雄蕊。 雌 花心皮 2 — 3; 子房宽 的 倒卵圆 形或扁 球形, 1 室, 有 吋顶部 2 — 3 室, 柱头 无柄, 头状; 胚珠多 数直立 ,胚柄 倾斜, 先端斜 上升, 着生于 子房底 部盘状 凸起的 基底胎 座上, 无侧生 胚珠。 浆果内 藏于佛 焰苞管 部内, 近球形 ,种子 多数。 种子长 圆形, 表皮具 疣凸, 外种皮 肉质。 2 种。 分 布于喜 马拉雅 山区东 部至东 南亚。 我国 云南全 产之。 分种 检索表 ' (2) 叶片宽 卵形或 长圆状 卵形, 前 裂片长 为宽的 2 倍, 锐尖; 芽条分 枝少, 鳞芽 稀疏, 芽鳞 较粗短 …… 1, 曲奄芋 pumilus 2(1) 叶片狭 ,披 • 针形, 前 裂片长 为宽的 3 — 4 倍, 渐尖; 芽条 纤细, 下垂, 多 分枝, 密生 鳞芽, 芽鳞 细长、 卷曲成 乱发状 2. 秀丽 曲苞芋 G. ornatus 1. 曲苞芋 图版 208, 1—9 Gonatanthus pumilus (D. Don) Engl, et Krause in Engl. (1920*) ; Hand.-Mazz. (1936) ; Gagn. in Lecte. (1942) ; S. Y. Hu ((1968). 
772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208 1—9. 曲^ 芋 Gonatanthus pumilus (D.Don) Engl, et Krausc: 1 • 植株, 2. 佛焰苞 剖开示 花序, 3. 子房, 4. 子房 剖开, 5. 胚珠, 6. 雄花, 7, 8. 雄花顶 面观, 9. 鳞芽; 10 — 11. 秀丽 曲苞芋 G. ornatus Schott: 10. 植株, 11. 鳞芽。 
天 南星科  773  Caladium pumilum D. Don (1825) ; Arum sarmcntosum Fisch. ; Colocasia pumila Kunth (1841) ; Gonatanthus sarmentosus Klotzsch (1841) ; Schott (1860) ; Hook. f. in Curtis (1861*) ; Kegel (1868*) ; Engl, in DC. (1879) ; Hook. f. (1893) ; Remusatia garrettii Gagn. in Lecte. Not. Syst. 9: 138. 1941, in Lecte. Fl. Gen. Indo-Chine 6: 1134, fig. 108, 1—6. 1942, syn. nov. 块茎小 ,球形 ,直径 1 一 2 厘米, 外皮黄 棕色; 匍匍茎 (芽条 ) 细长, 常达 20— 30 厘米, 分 枝, 芽鳞 线形, 先端 下弯。 鳞叶 多数, 长披 针形, 长 2— 3 厘米, 常 纤维状 撕裂、 宿存。 叶柄 圆 柱形, 绿色, 长 25 — 40 厘米, 下部 1/3 具鞘; 叶片 革质, 表面暗 绿色, 背面 淡绿色 或青紫 色, 卵形或 长圆状 卵形, 先端 锐尖, 基部 心形, 长 8 — 20 厘米, 宽 7 — 12 厘米, 前裂片 长为宽 的 2 倍; I 级侧脉 3 — 4 对, 稍 弯拱; 后裂片 半卵形 、浑圆 ,长 3— 5 厘米, 3/4 联合; 后 基脉相 交成 30° — 4 0° 的 锐角。 花序柄 圆柱形 ,长 6—10 厘米, 淡 绿色。 佛焰 苞管部 绿色, 长圆卵 形, 长 1.2 — 1.5 厘米, 径 1 厘米; 檐部 2 面淡黄 色或黄 绿色, 先直立 ,花吋 后倾, 最下部 1 一 2 厘米 肿胀成 管状; 花期半 展开, 向上 縮缢, 膝曲过 渡为扁 舟状的 长檐, 长 13 — 19 厘米, 平 展宽 I. 8 — 2.5 厘米, 长圆披 针形, 向 先端长 渐尖。 肉穗 花序: 雌 花序浅 绿色、 短, 长 6—8 毫米, 为下部 佛焰苞 管长的 1/2; 不育 雄花序 黄色、 细, 长 4 一 5 毫米; 能育雄 花序短 棒状、 钝、 青紫色 ,长 1 厘米, 宽 4 毫米。 花粉 黄色。 不育 雄花菱 形或长 方形, 扁平。 雌花: 子房 绿色, 无花柱 ,柱头 扁球形 ;胚珠 多数, 卵状长 圆形, 珠柄 细长, 基生。 花期 5 — 7 月。 产中甸 、丽江 、凤庆 、景东 、耿马 、西双 版纳、 绿春、 屛边、 西畴, 海拔 1450 — 2400 米的密 林或灌 丛中, 常生 长于石 灰岩露 头上。 西 藏南部 也有。 分布于 锡金, 印度 东北部 (喀 西山) 和 泰国。 2. 秀丽 曲苞芋 图版 208, 10— 11 Gonatanthus ornatus Schott (1858, 1860) ; Engl, in DC. (1879) ; Hook. f. (1893) ; Krause in Engl. (1920*). 多年 生附生 草本。 块茎扁 球形, 外面紫 红色, 直径 2 — 3 厘米, 高约 1 厘米, 生 少量须 根。 多 年生植 株的芽 条纤细 (1 一 2 年生植 株无芽 条), 从树干 上下垂 ,多 分枝, 密生 紫色鳞 芽, 芽鳞黄 白色, 细长, 卷 曲成乱 发状。 叶柄 绿色, 肉质、 圆柱形 ,长 12— 18 厘米; 叶 片鲜吋 稍肉质 ,干吋 膜质, 表面 绿色, 背面侧 脉间染 为紫色 、有 吋亦为 绿色, 盾状, 轮 廓狭披 针形, 长 7— 25 厘米, 宽 3 . 5 厘米; 前裂 片长三 角形, 先端长 渐尖, 长 为宽的 3 — 4 倍; 中肋绿 白色; I 级侧脉 3 — 4 对, 斜 上举; 后裂片 钝圆形 ,幼株 的基部 全缘, 老 株基部 浅裂, 裂弯深 约为后 裂 片长的 1/ 3 , 三 角形; 后基脉 相交成 2 0° — 3 0° 锐角。 花 未见。 产碧江 、邓 川、 景洪、 绿春, 生长 于湿性 常绿阔 叶林、 苔藓 林及杂 木林中 大树上 腐殖质 积聚 处或石 滩上, 海拔 1S00 — MOO 米。 分布 于印度 东北部 (喀 西山) 和 锡金。 我国 (云南 ) 新 记录。 17. 细 柄芋属 Hapaline Schott 纤弱矮 小草本 ,块 茎小, 叶和花 序同吋 出现。 叶片长 ,心伏 箭形, I 级侧脉 稀疏, 集合脉 3 : 1 条接近 边缘, 另 2 条稍 远离。 花序柄 常比叶 柄长。 佛焰苞 狭窄, 管 部短、 席卷, 檐部线 
774  云南 植物志 
天 南星科  775  状披 针形, 比管 部几长 2 倍, 反折。 肉穗花 序纤细 ,比 佛焰苞 略短: 下部雌 花序紧 贴于佛 焰苞上 ,单侧 着花, 与佛焰 苞管部 等长, 花疏, 稍成 2 行; 雄花序 与雌花 序以不 育花序 相间, 花密, 钻状圆 維形。 花单性 ,无 花被。 雄花 有雄蕊 3: 雄蕊 合生成 盾状, 具细而 短的柄 ,盾狭 长的六 角形, 药隔极 扩张, 药 室短, 近圆 球形、 悬于盾 状体的 边缘。 下 部的不 育花极 稀疏, 尖头状 ,或不 存在, 上面 的不育 花少, 为小 盾片状 的合生 雄蕊。 雌花: 子房花 柱极短 ,柱头 扁圆形 ;胚珠 单生、 直立、 倒生, 珠 孔朝向 基底, 珠柄短 ,着 生于室 内侧壁 的中部 以下。 5 种。 分布于 亚洲东 南部。 我国 云南产 1 种。 本属为 我国新 记录。 1. 细柄芋 图版 209, 1-5 Hapaline ellipticifolium C. Y. Wu et H. Li (1977)*. Species ab omnibis speciebus adhuc cognitis foliorum lamina oblongo-elliptica. floribus masculis 5 mm longis apice longe sexangularbuis, et ovario longitudinaliter striato distinguenda. 多年生 草本。 块茎圆 柱形, 长 1 一 2 厘米, 直径 0.5 厘米, 密生纤 维状须 根及小 球茎, 因 而 常成丛 生状。 鳞叶披 针形, 膜质, 长 3 — 4 厘米。 叶 2 — 3。 叶柄长 20 — 30 厘米, 圆柱 形, 粗 0.4 厘米, 向上 渐细; 叶片长 圆状楠 圆形, 长 10 — 17 厘米, 宽 5 — 8.5 厘米, 前 裂片长 8—13 厘米, 骤狭 凸尖, 后 裂片三 角形, 长 2 — 4 厘米, 宽 1—3 厘米, 基 部多少 外展。 I 级 侧脉 3 对, 背面 隆起, II 级侧脉 多数, 斜 伸然后 网结; 集合脉 3 条。 花序柄 2 — 3, 长 18 — 30 厘米, 极 纤弱, 粗不及 1 毫米, 基部 具长约 8 厘米 的线形 鳞叶。 佛 焰苞长 5 厘米; 管部 长 2 厘米、 席卷, 粗仅 1 一 2 毫米; 檐部披 针形, 长 3 厘米, 宽 8 毫米, 展开, 然后 反折。 肉穗 花序长 4.5 厘米; 雌 花序长 1.5 厘米, 背部 贴生于 佛焰苞 管部, 单侧 着花, 子房 4—12, 长圆 形, 具多数 明显的 纵棱, 柱头近 盘状, 中央 下陷, 1 室, 胚珠 1, 着生于 基底, 珠 柄短; 不育花 序长 7 毫米, 无花, 裸禿; 能育雄 花序长 1.5 厘米; 雄花 盾状, 长 5 毫米, 长六 角形, 药室 10, 悬 于盾片 边缘。 先端 不育雄 花序长 7 毫米, 花盾状 ,但极 细小。 花期 4 月。 产云 南东南 (河口 ), 海拔 250 米。 云南: 河口, 蔡克华 198( 模式) ,云大 -C15。 本 种与同 属其它 种的区 别在于 叶片长 圆状楠 圆形, 雄花长 5 毫米, 长六 角形; 子房有 明显的 纵棱。 18. 芋属 Colocasia Schott 多年 生草本 植物, 具块茎 或根茎 或直立 的茎。 叶柄 延长、 下部 鞘状; 叶片盾 形着生 ,卵 状心形 或箭状 心形; 后裂片 浑圆、 联 合部分 短或达 1/2, 稀完全 合生; I 级侧脉 多数, 由中肋 伸出, 于边 缘附近 连结成 2 — 3 条集 合脉, 由 I 级侧脉 伸出的 II、III 级脉 纤细, 在侧 脉间汇 合成细 弱的集 合脉; 后裂 片基脉 具侧脉 数条。 花序 柄通常 多数, 后叶 抽出, 形 成具短 苞片的 合轴。 佛焰苞 管部短 ,为檐 部长的 1/2 — 1/5, 卵圆 形或长 圆形、 席卷、 宿存, 果期 增大, 然后 不规则 地撕裂 ;檐部 长圆形 或狭披 针形, 从管部 脱落。 肉 穗花序 短于佛 焰苞: 雌花序 在下, 短; 不育 雄花序 (即 中性 花序) 短 而狭, 居中部 ;能育 雄花序 在上、 长圆 柱形; 中性附 属器直 
776  云 南植物 志  立、 长圆锥 状或纺 锤形、 钻形或 极短缩 而成小 尖头。 花单性 、无 花被。 能育 雄花为 合生雄 蕊柱, 每花 有雄蕊 3 — 6, 倒金字 塔形、 向上 扩大, 顶部几 截平、 不规 则的多 角形; 药 室线形 或线状 长圆形 ,下部 略狭, 彼此 靠近, 比 合生雄 蕊短, 纵裂, 裂 缝短, 花粉粉 末状。 不育 雄花: 合生 假雄蕊 扁平、 倒圆 锥形, 顶部 截平、 侧向压 扁状。 雌 花心皮 3 — 4, 子房 卵圆形 或长圆 形, 花柱 不存在 或开始 很短, 到 后来不 存在, 柱头扁 头状、 有 3 — 5 浅槽, 子房 1 室, 胚珠多 数或 少数, 半直 立或近 直立, 珠 柄长, 2 列 着生于 2 — 4 个 隆起的 侧膜胎 座上, 珠孔 朝向室 腔 中央或 室顶。 浆果 绿色, 倒圆锥 形或长 圆形, 冠 以残存 柱头, 1 室。 种子 多数, 长 圆形, 珠 柄长, 种阜几 与珠柄 连生, 外种 皮薄、 透明, 内种 皮厚, 有明显 的槽纹 ,胚乳 丰富, 胚 具轴。 约 I 3 种, 分布 于亚洲 热带及 亚热带 地区。 我国有 8 种, 大都 产江南 各省。 云南有 4 种。 本 属具块 茎的种 类大都 可食, 块茎作 杂粮, 叶 柄及花 序可作 蔬菜, 因此常 大面积 栽培。 本属与 海芋属 (Alocasia) 最易 混淆, 两 属最根 本的差 别是: 本属 为侧膜 胎座, 种子多 数, 海芋属 为基底 胎座, 种子 少数。  分 组及种 检索表 1 (8) 植物 具块茎 (1. 块茎组 Sect. Coloca8ia) D 2(7) 雌花序 中仅有 雌花, 无中 性花。 叶 柄及花 序柄常 绿色。 3 ( 4 ) 附属器 细长、 狭纺 锤形, 长 3( — 5) 厘米, 叶 片小, 通常长 8 — 15 厘米, 宽 5 — 12 厘米, 植物 具匍匐 S 1. 醉 C. faUax 4 (3) 附属 器短, 叶片 远比上 述大, 在 20 厘米 以上。 5 (6) 附属 器短, 长约为 雄花序 之半。 叶 柄绿色 2. 芋 C. esculenta 6(5) 附属器 延长, 长约与 雄花序 相等。 叶柄 常紫色 3. 野芋 C. antisuorum 7 (2) 雌花 序中夹 杂许多 黄色或 肉红色 楔形中 性花。 附属器 角状, 长 2 厘米, 叶柄 和花序 柄紫色 …… • 紫芋 C. tonoimo 8 (1) 植物 具根茎 或直立 的茎。 ( 2 . 根茎组 Sect. Caulescente. Engl.) 茎直立 上升, 叶大, 长 45 — 50 厘米, 宽 30 — 35 厘米。 附属器 短小, 长仅 5 亳米, 圆锥状 S. 大野芋 C. gigantea 1. 假芋 图版 210, 1 一 3 野芋头 (武定 ) Colocasia fallax Schott (1859, 1860); Engl, in DC. (1879) ; Hook. f. (1893) ; Krause in Engl. (1920) ; S. Y. Hu (1968*). Colocasia kerrii Gagn. (1940), in Lecte. (1942)*. 多年生 草本, 块茎小 ,球形 ,直径 1 一 1.5 厘米, 常具匍 匐茎。 叶柄圆 柱形、 细, 长 8—30 厘米, 基部粗 8—10 毫米, 向上 渐细; 叶片薄 革质, 钝卵形 ,近 圆形, 盾状, 长 8—15 厘米, 宽 5 — 12 厘米; 前裂片 宽卵形 、长宽 近相等 ,长 5 — 10 厘米, 先端短 骤尖、 边 缘略呈 波状, I 级侧脉 3 — 5 对, 伸至 边缘; 后裂片 圆形, 钝, 长 2.5 — 6.5 厘米, 2/3 合生, 基部弯 缺略钝 ,深 0.8—2 厘米, 基脉 相交成 20° 的 锐角, 外侧脉 2—3, 内侧 1—2 条。 花序 柄通常 纤细, 长 7-15 厘米。 佛焰苞 绿色或 黄色, 管部短 ,楠 圆状纺 锤形, 卵圆形 ,长 2.3 厘米, 宽 1.2 厘米, 至果 吋常成 球形, 席卷; 檐部长 圆形, 长 4 一 6.5 厘米, 宽约 2 厘米, 反折。 肉穗 花序: 雌 
天 南星科  777  图版 210 1 一 4. 假芋 Colocasia fallax Schott: 1 . 植株 ,2. 肉穗 花序, 3. 子房 : 4_10. 紫芋, C.tonoimo Nakai:4. 佛焰 花序 ,5. 肉穂 花序, 6. 假雄蕊 ,7. 子房, 8. 子房 剖开, 9. 胚珠 ,10. 块茎; 11 一 17. 大野芋 C. gigantea (Blume) HooK. f.: 11. 佛 焰花序 ,12. 肉 穗花序 ,13. 子房, 14. 子 房剖开 ,15. 胚珠 ,16. 雄花, 17. 雄花顶 面观。 
778  云南 植物志  花序长 1.5 厘米, 粗 5 毫米, 圆 柱形; 雄 花序长 1.3 — 1.8 厘米, 粗 4 毫米, 中 间的中 性花序 细圆 柱形, 长 10 毫米, 粗 1—2 毫米; 附属 器狭纺 锤形, 锐尖, 长 3 厘米, 粗 2 — 3 毫米。 子 房近 球形, 胚珠 多数。 合生雄 蕊顶部 盾状, 截平。 花期 9 月。 产 景洪、 思茅、 武定, 常见 于海拔 850 — 1400 米的疏 林和灌 丛中, 元江 一带栽 培于湿 地中。 分布 于印度 东北部 (喀西 山), 孟 加拉国 北部, 泰国。 叶可供 蔬食。 2. 芋 (名医 别录) 芋头 (各地 ), 毛芋 (福州 ), 青皮叶 、接 骨草、 独皮叶 (滇南 ) Colocasia esculenta (L.) Schott (1832) ; Kunth (1841) ; N. B. Brown (1903) ; 广州 植物志 (1956); S. Y. Hu (1968) ; 秦岭 植物志 (1970). Arum esculentum L. (1753, 1763) ; Arum peltatum /3 Lam. (1789) ; Caladium csculentum Vent. (1800) ; Willd. (1805) ; Arum chinense L. (1754) ; Colocasia an- tiquorum var. esculenta (L.) Schott (1859) ; Engl, in DC. (1879) ; Krause in Engl. (1920) ; Caladium colocasia (L.) W. F. Wight ex Safford (1905). 多年 生湿生 草本, 块 茎通常 卵形, 常生 多数小 球茎, 均富含 淀粉。 叶 2 — 3 枚或 更多, 叶柄长 于叶片 ,长 20 — 90 厘米, 绿色, 叶片 卵伏, 长 20 — 50 厘米, 先端短 尖或短 渐尖, 侧脉 4 对, 斜伸达 叶缘, 后裂片 浑圆, 合生 长度达 1/2 — 1/3, 弯缺 略钝, 深 3 — 5 厘米, 基 脉相交 成 3 0° 角, 外侧脉 2 — 3, 内侧 1 一 2 条, 不显。 花 序柄常 单生, 短于 叶柄。 佛焰苞 长短不 一, 一般为 20 厘米 左右: 管部 绿色, 长约 4 厘米, 粗 2.2 厘米, 长卵形 ;簷部 披针形 或椭圆 形, 长约 17 厘米, 展开成 舟状, 边缘 内卷, 淡黄 色至绿 白色。 肉穗花 序长约 10 厘米, 短于 佛 焰苞: 雌花 序长圆 锥伏, 长 3 — 3.5 厘米, 下部粗 1.2 厘米; 中性花 序长约 3 — 3.3 厘米, 细圆 柱状; 雄花序 圆柱形 ,长 4 一 4.5 厘米, 粗 7 毫米, 顶部 骤狭; 附属器 钻形, 长约 1 厘米, 粗不及 1 毫米。 花期 2 — 4 月 (云南 )。 原产 中国, 印 度及马 来半岛 , 现各热 带及亚 热带地 区广泛 栽培。 我国南 北各地 栽培或 逸生。 块茎可 作粮食 ,也 作佐膳 蔬菜; 叶和花 序亦供 蔬食。 全 株为常 用的猪 饲料。 块 茎入药 可治乳 腺炎、 口疮、 痈肿 疔疮、 颈淋巴 结核, 烧烫伤 ,外伤 出血; 叶 柄治荨 麻疹、 疥疮。 本种的 显著特 点是常 丛生, 佛焰苞 内卷, 附 属器极 短小。 3. 野芋 (本 草纲目 拾遗) 水 芋头、 野芋头 (江西 ), 红广菜 (贵州 ), 山野芋 、红 芋荷、 野芋荷 (江西 ) Colocasia antiquorum Schott (1832, 1856, 1860) ; Kunth (1841) ; Miq. (1855) ; Engl. (1878), in DC. (1879) ; Hook. f. (1893), in Curtis (1894*) ; N. E. Brown (1901) ; Krause in Engl. (1920) ; Gagn. in Lecte. ( 1942); S. Y. Hu (1968). Arum colocasia L. (1753) ; Colocasia esculentum var. antiquorum (Schott) Hubbard et Rehder (1932). 湿生 草本。 块茎 球形, 有多数 须根。 匍匐枝 常从块 茎基部 伸出, 长或短 ,具小 球茎。 叶 柄 肥厚、 直立, 长可达 1.2 米; 叶片薄 革质, 表面稍 发亮, 盾状 卵形, 基部 心形, 长达 50 厘米 或 更长; 前裂片 宽卵形 ,先端 锐尖, 长稍胜 于宽, I 次侧脉 4 一 8 对; 后裂片 卵形, 钝, 大约为 
天 南星科  779  前裂 片长的 1/2, 2/3-3/4 甚 至完全 合生, 基部 的弯缺 为钝而 宽的三 角形或 圆形, 基脉相 交成 30 — 40° 的 锐角。 花序柄 比叶柄 短许多 ,通 常形成 短缩的 合轴。 佛焰苞 苍黄色 ,长 15-35 厘米: 管部淡 绿色, 长 圆形, 为簽 部长的 1/2 — 1/5; 管部 狭长的 线状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肉 穗花序 短于佛 焰苞: 雌花 序与中 性花序 等长、 雄花 序几为 雌花序 长的' 2 倍, 不育 附 属器与 雄花序 等长。 子房具 极短的 花柱。 各地 栽培, 或 野生于 林下潮 湿处。 本 种特点 是叶片 卵形, 基 部裂片 几全长 合生, 佛焰苞 极长的 线状披 针形。 附 属器延 长, 块茎 圆球形 (fide S. Y. Hu), 有许多 芽眼。 块茎 (有毒 ) 入药, 外用 治无名 肿毒, 疥疮、 吊脚癀 (大腿 深部脓 肿), 痈肿 疮毒、 黄蜂、 蜈 蚣、 毒蛇 咬伤, 急 性颈淋 巴腺炎 (黔、 赣)。 4. 紫芋 图版 210, 4—10 Colocasia tonoimo Nakai (1940*). Colocasia antiquorum Schott f. purpurea Makino (1912). 块茎 粗厚, 可食; 侧生小 球茎若 干枚, 倒卵形 ,多少 具柄, 增大, 表面 生褐色 须根, 亦可 食。 叶 1—5, 由块 茎顶部 抽出, 高 1—1.2 米, 叶柄圆 柱形, 向上 渐细, 紫 褐色, 可食; 叶片盾 状着生 ,卵状 箭形, 深绿色 ,基部 具弯缺 ,侧脉 粗壮, 边缘 波状, 长 40— 50 厘米, 宽 25 — 30 厘米。 花 序柄单 1, 外露部 分长约 12 — 15 厘米, 粗 1 厘米, 先端污 绿色, 余 与叶柄 同色。 佛 焰苞 管部长 4.5— 7.5 厘米, 粗 2 — 2.7 厘米, 多少具 纵棱, 绿色 或紫色 (昆明 ), 前面 重叠, 向 上 缢缩, 变 白色, 檐 部厚, 席卷成 角状, 长 19 一 20 厘米, 金 黄色, 基部前 面张开 ,长约 5 厘 米, 粗 1.5 — 2.5 厘米。 肉 穗花序 两性; 基部雌 花序长 3 — 4.5 厘米, 粗 1.2 厘米, 子房 之间杂 以棒状 不育中 性花, 无柄; 不育 花序长 1.5 — 2.2 厘米, 粗 4—5—7 毫米, 具 苍黄色 的不育 花, 不育花 顶部带 紫色; 雄 花序长 3.5 — 5.7 厘米, 粗 6 — 8 毫米, 雄花 黄色; 附属器 角状, 长 2 厘米, 粗 4 毫米, 具细 槽纹。 雌花 绿色, 长约 1 毫米, 子 房多少 侧向压 扁状, 先端钝 ,柱头 如脐状 凸出, 黄绿色 ,4 一 5 浅裂, 心皮 5, 1 室, 侧 膜胎座 5, 胚珠 多数, 2 列, 绿色或 透明, 半 倒 生或近 直立, 卵形, 珠被 2 层, 珠柄 弯曲; 雌花序 上不育 中性花 黄色, 棒状, 截头, 长 3 毫 米, 粗 1 毫米。 雄花倒 卵形, 淡绿色 ,顶端 截平, 边缘具 纵长的 药室, 顶孔 开裂。 花期 7 — 9 月 (昆明 )。 昆 明至红 河等地 栽培。 日本 也有, 系 自我国 引种。 本 种与芋 C. esculenta Schott 的差别 在于: 雌花序 中杂以 许多中 性花。 5. 大野芋 图版 210, 11— 17 山野芋 、水芋 (海南 ), 象耳芋 (杭州 ), 抬 板七、 抬板蕉 (广西 全县) Colocasia gigantea (Blume) Hook. f. (1893) ; S. Y. Hu (1968). Caladium giganteum Blume ex Hassk. (1844) ; Colocasia indica Engl, in DC. (1879) : Krause in Engl. (1920) p. p., non Kunth (1841). 多年 生常绿 草本, 根茎圆 柱形或 卵形, 粗 3 — 5( — 9) 厘米, 长可达 20 厘米, 常 具高达 50 厘 米的地 上茎。 叶 丛生, 叶柄淡 绿色, 具白粉 ,长 60— 90 厘米, 下部 1/2 鞘状, 叶片 长卵圆 状 心形, 卵状 心形, 长 40—50 厘米, 宽 30—35 厘米, 有吋 更大, 边缘 波状, 后裂片 圆形, 裂 弯开展 。花序 柄近圆 柱形, 常 5 — 8 枚并 列于同 一叶柄 鞘内, 先后 抽出, 长 30—50 厘米, 粗 
780  云南 植物志  1 一 2 厘米, 每一花 序柄围 以鳞片 1 枚; 鱗叶 膜质, 披 针形, 渐尖, 长与花 序柄近 相等, 展开宽 3 厘米, 背部有 2 条 棱凸。 佛 焰苞长 12—24 厘米: 管部 绿色, 椭圆状 ,长 3— 6 厘米, 粗 1.5—2 厘米, 席卷; 檐部长 8—19 厘米, 粉白色 ,长圆 形或椭 圆状长 圆形, 基部 兜状, 舟形展 开, 直径 2—3 厘米, 锐尖, 直立。 肉穗 花序长 9 一 20 厘米, 雌花序 圆锥状 ,奶 黄色, 基部斜 截形; 不育雄 花序长 圆锥状 ,长 3 — 4.5 厘米, 下部粗 1 一 2 厘米; 能育雄 花序长 5 — 14 厘米, 雄花棱 柱状, 长 4 毫米, 雄蕊 4, 药 室长圆 柱形。 附 属器极 短小, 锥状, 长 1 一 5 毫米。 浆果 圆柱形 ,长 5 毫米, 种子 多数, 纺 锤形, 有多条 明显的 纵棱。 花期 4 一 6 月, 果 9 月 成熟。 产云南 南部和 东南部 、广西 、广东 、福建 、江 西也有 野生。 海拔 100 — 700 米, 常 见于沟 谷 地带, 特别是 石灰岩 地区, 生长于 林下湿 地或石 缝中。 多与海 芋混生 ,组 成通称 的芭蕉 海芋 群落。 浙江、 上海、 安徽、 四川等 地的庭 园和寺 庙常有 栽培。 国 外分布 于马来 半岛和 中南 半岛。 我国新 记录。 根茎 入药: 能解毒 消肿, 祛痰 镇痉。 19. 海芋属 Alocasia Schott 热带 多年生 草本。 茎粗厚 、短缩 、大都 地下生 ,稀上 升或地 上生, 密布叶 柄痕。 叶具长 柄, 下部 多少具 长鞘; 叶片幼 吋通常 盾状, 成年植 株的多 为箭状 心形, 边缘全 缘或浅 波状, 有 的羽状 分裂几 达中肋 (中 国不产 ), 后 裂片卵 形或三 角形, 常部分 联合; 下部的 I 级侧脉 向下弯 ,稀辐 射状, 大都与 后裂片 基脉成 直角或 锐角、 稀远 离而成 钝角; 由中 肋中部 伸出的 I 级侧脉 多对、 斜举, 集合脉 2 — 3, 极接近 叶缘, n、m 级脉由 I 级侧脉 伸出、 纤细, 在 I 级 侧 脉之间 汇合为 细的集 合脉。 花序 柄后叶 抽出, 常多数 集成短 缩的、 具 苞片的 合轴。 佛焰 苞管 部长于 檐部的 1/2 — 1/5, 卵形或 长圆形 、席卷 、宿存 ,果期 逐渐不 整齐地 撕裂; 佛焰苞 檐部长 圆形, 通常 舟状、 稀 兜状, 后期后 仰而从 管部以 上脱落 。肉 穗花序 短于佛 焰苞, 粗厚、 圆 柱形、 直立: 雌花 序短, 锥状圆 柱形, 不育 雄花序 (中性 花序) 通常明 显变狭 ,居中 ,能育 雄花序 圆柱形 ,其上 部雄花 常明显 退化; 附属器 圆锥形 ,有蜿 蜒而不 规则的 槽纹。 花 单性, 无 花被。 能育雄 花为合 生雄蕊 、倒金 字塔形 、顶部 截平, 近六 角形, 有雄蕊 3 — 8, 花 药线伏 长圆形 ,具 药隔, 紧靠, 通常 延长几 达雄蕊 基部, 裂缝短 ,新 月形, 花粉粉 末状。 不育 雄花为 合生假 雄蕊、 扁平, 倒金字 塔形, 顶部 截平。 雌花 有心皮 3 — 4: 子房卵 形或长 圆形, 花柱 开始短 ,后不 存在, 柱头扁 头状, 先 端多少 3—4 裂, 1 室, 伹有吋 最上端 3— 4 室, 胚珠少 数或单 1 直生, 直立, 半 倒生, 基底 胎座。 浆 果大都 红色, 楠圆形 、倒 圆锥状 椭圆形 或近球 形, 冠 以宿存 柱头, 1 室, 种子少 数或单 1; 种子近 球形, 直立, 有不 明显的 种阜, 表皮薄 ,种 皮厚、 光滑, 内种 皮薄、 光滑, 珠 柄短。 胚乳 丰富。 胚 在种子 顶端弯 向子房 室顶。 71 种, 分布 于热带 亚洲。 我国长 江以南 热带、 亚热带 地区有 4 种。 云南有 3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叶片 宽卵伏 心形, 长 10 — 16 厘米, 宽 7 — 18 厘米, 先端短 凸尖, 前裂 片下部 2 对侧脉 基出、 下倾, 然 后弧曲 上升。 附属 器狭圆 锥形, 长 3.5 厘米。 浆果有 1 种子 1. 老虎芋 A, cucullat. 
天 南星科  781  2(1) 叶片 箭状卵 形或长 箭形。 3(4) 叶 片箭伏 卵形, 宽大, 常宽在 60 厘米 以上, 后裂片 多少为 圆形。 肉 穗花序 附属器 具槽纹 2, 海竿 A. macrorrhiza 4 (3) 叶片长 箭形, 狭长, 长 25 — " 厘米, 宽 9 一 I 9 厘米; 后 裂片伸 长成长 圆状三 角形, 长 10 — IS 厘米 3, 箭叶 海芋 A. longiloba 1. 老虎芋 (广西 ,云南 昭通) 图版 211, 1 大 麻芋、 大附子 (通海 ), 猪不拱 (元江 ), 老 虎掌芋 (峨山 ), 卜芥、 假 海芋、 老虎耳 (广 西), 独 脚莲、 观音莲 (四川 ), 尖尾芋 (广东 ) Alocasia cucullata (Lour.) Schott (1854, 1856, 1860) ; Engl, in DC. (1879) ; Hook. f. (1893) ; N. E. Brown (1903) ; Matsumura et Hayata (1906) ; Merr. (1927) ; Engl, et Krause in Engl. (1920*) ; 广州 植物志 (1956); S. Y. Hu (1968). Arum cucullatum Lour. (1790, 1793) ; Roxb. (1832) ; Wight (1844) ; Caladium cucullata Pers. (1807) ; Colocasia cucullata (1832); Kunth (1841). 直 立大型 草本, 茎坚挺 ,粗 3 — 6 厘米, 圆 柱形, 黑褐色 ,具环 形叶痕 ,通 常由基 部伸出 许多 短縮的 芽条。 叶柄 绿色, 长 25 — 3 0( — 80) 厘米, 由中 部至基 部强烈 扩大成 宽鞘; 叶片 膜 质至亚 革质, 深绿色 ,背 稍淡, 宽卵状 心形, 先端短 凸尖, 长 10— 1 6 ( — 4 0) 厘米, 宽 7— IS (一 28) 厘米, 前 裂片比 后裂片 远长, 圆形, 中肋和 I 级侧脉 均较粗 ,侧脉 5 — S 对, 其 中下部 2 对由中 肋基部 出发、 下倾、 然 后弧曲 上升。 花序柄 圆柱形 ,稍 粗壮, 常单生 ,长 2 — 3 厘 米。 佛焰苞 肉质; 管部 长圆状 卵形, 长 4— 8 厘米, 粗 2.5 — 5 厘米; 檐部狭 舟状, 边缘 内卷, 先端具 狭长的 凸尖, 长 5 — 10 厘米, 宽 3 — 5 厘米。 肉 穗花序 比佛焰 苞短, 长约 10 厘米: 雌 花序长 1.5 — 2.5 厘米, 圆 柱形、 基部斜 截形, 中部粗 7 毫米, 不育雄 花序长 2 — 3 厘米, 粗 约 3 毫米; 能 育雄花 序近纺 捶形, 长 3.5 厘米, 中部粗 8 毫米, 苍 黄色; 附 属器淡 绿色, 狭 圆锥形 ,长约 3.5 厘米, 下部粗 6 毫米。 浆果近 球形, 径 6 — 8 毫米。 通常 有种子 1。 花期 5 月 (广东 )。 产 潞西、 元江、 通海、 玉溪、 峨山、 昭通。 生长 于湿润 山谷, 或栽培 于房前 屋后或 庭院。 四川、 贵州、 广西、 广东 (海南 )、 福建、 台湾 也有。 分布 于孟加 拉国, 斯里 兰卡, 缅甸, 泰国。 全株 入药: 解毒 退热、 消肿 镇痛。 可治 流感、 高热、 肺结核 、急性 胃炎、 胃疼、 胃 溃疡、 慢性 胃病、 肠伤寒 、蜂窝 组织炎 、虫蛇 咬伤、 疮疖、 风 湿等。 本品 有毒! 内 服久煎 4 小吋以 上可 以避免 中毒。 如发现 中毒, 可用 甘草、 土防风 、莲 须煎服 解救。 2. 海芋 (各地 通称, 益 都方物 略记) 图版 213, 2—10 滴水芋 、野芋 (元江 ), 天合芋 (文山 ), 大麻芋 (思茅 ), 青芋 (本草 纲目拾 遗), 野芋头 、痕 芋头、 广东 狼毒、 狼毒 (广东 ), 大叶芋 、大叶 野芋头 、天蒙 、朴 芋头、 山芋头 (广西 ) Alocasia macrorrhiza (L.) Schott (1854), Engl, in DC. (1879), Hook. f. (1893), Engl, et Krause in Engl. (1920*), Gagn. in Lecte. (1942), Merr. et Chun (1935), S. Y. Hu (1968). Arum macrorrhizum L. (1753, 1763) ; Arum odorum Roxb. (1814) nom. nud. r (1832) ; Hook, in Curtis, (1842*) ; Wight (1844*) ; Caladium odorum Lindl. (1822) ; Colocasia macrorrhiza Schott (1832) ; Alocasia odora (Roxb.) C. Koch (1854), Engl. 
782  云南 植物志 
夭 南星科  783  in DC. 1879, Engl, et Krause (1920), Gagn. in Lecte. (1942), 广州 植物志 (1956). 直立 草本, 地 上茎有 吋高达 2—3 米。 根茎粗 5 — 8 厘米, 圆 柱形, 有节, 常生 不定芽 条。 叶柄 粗大, 长可达 1.5 米、 下部 1/2 具鞘, 基部 连鞘宽 5 — 10 厘米; 叶片 革质, 表面 稍光亮 ,绿色 ,背 较淡, 极宽, 箭状 卵形, 边缘浅 波状, 长 50— 9 厘米, 宽 4 — SO 厘米, 前裂 片宽 卵形, 先端 渐尖, 长宽几 相等, 后裂片 半卵形 ;长 约为前 裂片的 1/3, 基部联 合较短 ,弯 缺 圆形, 后基脉 互交成 直角或 锐角; 前裂片 I 级侧脉 6 — 10 对, 略宽。 花序柄 2 — 3 丛生, 圆 柱形, 各 被以长 50 厘米, 宽约 8 厘米 的苞叶 (鳞叶 ), 后者披 针形, 绿色; 花 序柄长 (12 —) 50-60 厘米, 淡 绿色。 佛焰 苞管部 席卷成 长圆状 卵形或 卵形, 白 绿色, 长 3 — 5 厘米, 粗 4 厘米; 檐部白 绿色、 黄绿色 ,后变 白色, 舟状, 长 圆形, 先端稍 突尖, 略下弯 ,长 (10 — )20— 30 厘米, 展开宽 (4 一 )5 — 8 厘米。 肉 穗花序 芳香: 雌花序 圆柱形 ,长 (2 — )3 — 4 厘米, 不育雄 花序长 (2.5 — )5 — 6 厘米, 渐狭 过渡为 能育雄 花序, 后者长 3—7 厘米; 附属器 圆锥状 ,奶黄 色, 基部 较粗, 长 3 — 5.5 厘米, 粗 1 一 2 厘米, 先 端钝, 嵌以不 规则的 槽纹。 雌花: 子房棱 柱状, 先端 渐狭为 明显的 花柱, 柱头 盘状, 胚珠 卵形, 基底 胚座。 不育雄 花扁平 ,顶 部六角 形。 浆果亮 红色, 短卵状 ,长约 1 厘米, 径 5 — 9 毫米。 花期 4—7 月 (绿春 )。 产滇中 以南、 西部至 东南部 ,海拔 200 — 1100 米热带 雨林及 野芭蕉 林中。 四川、 贵州、 湖南、 江西、 广西、 广东 及沿海 岛屿、 福建、 台湾 也有。 分布 于孟加 拉国, 印度 东北部 (喀西 山), 老挝, 柬埔寨 ,越南 ,泰 国至菲 律宾。 野生或 栽培。 根 茎为健 胃药, 对 腹痛、 霍乱、 疝 气等有 良效。 又 可治肺 结核、 风湿关 节炎、 感冒、 流 感、 肠 伤寒、 疔疮 肿毒、 蛇虫 咬伤、 烫火伤 ;调 煤油外 用可治 神经性 皮炎。 兽 医用茎 治牛伤 风, 猪 丹毒。 本品 有毒, 须久煎 并换水 2 — 3 次 后方能 服用。 有毒成 分为草 酸钙和 皂毒甙 (Sapowxin); 皮肤接 触汁液 后搔痒 ;眼 与之接 触引致 失明。 误食茎 叶则喉 舌发痒 、肿胀 、流 涎、 肠胃 烧痛、 噁心、 腹泻、 出汗、 惊厥、 严重者 窒息、 心 脏麻痹 而死。 民间用 醋加生 姜汁少 许 共煮, 内服或 含漱以 解毒。 根 茎富含 淀粉, 可作工 业上代 用品, 但不能 食用。 3. 箭 叶海芋 图版 211, 11 Alocasia longiloba Miq. (1855, 1856, 1860) ; Engl. (1879) ; Hook. f. (1893) ; Engl, et Krause in Engl. (1920) ; Gagn. in Lecte. (1942). 多年 生上升 草本; 根茎圆 柱形, 长 15 — 20 厘米 以上, 粗 1—1.5 厘米, 下 部生细 圆柱形 须根, 上部被 宿存叶 柄鞘。 叶柄 绿色, 长 25 — 32 厘米, 基部强 烈扩大 成鞘状 ,向上 渐狭; 叶 片 绿色或 幼吋表 面淡蓝 绿色; 成年植 株叶片 长箭形 ,长 25 — 45 厘米, 宽 9 一 19 厘米, 前裂 片长 圆状三 角形, 长 15 — 27 厘米, 先端 渐尖, 侧脉 4 一 7 对, 斜伸; 后裂片 长圆状 三角形 ,长 10 — IS 厘米, 基 部联合 2 — 3 .5 厘米, 弯缺锐 三角形 ,基脉 相交成 60 — 80° 的 锐角。 花序柄 长 18 — 25 厘米。 佛 焰苞淡 绿色: 管部长 2 — 3.5 厘米, 卵形至 纺锤形 ,果 吋长达 5 厘米, 粗约 2 厘米; 檐 部长圆 形或披 针形, 长 6 — 8 厘米。 肉穗 花序长 7 — 8 厘米; 雌花序 圆柱柱 形, 长 12 毫米; 雄花 序能育 部分长 2 厘米; 附 属器长 4.5 厘米, 圆 柱形, 渐尖。 雄花 有雄蕊 3。 子房卵 圆形, 先端 渐狭; 柱头 肾形; 胚珠半 直立, 基生。 浆果近 球形, 淡绿色 ,直径 6 — 8 毫米, 内 有圆球 形种子 1 枚, 长 2 — 4 毫米。 花期 8— 10 月。 产滇南 (景洪 小勐养 ), 海拔 9 00 — 1200 米, 林下或 灌丛。 广东 (恩平 ) 也有。 分 布于越 
784  云南 植物志  南, 老挝, 泰国, 马来 半岛, 印度尼 西亚的 爪哇、 加里 曼丹。 我国 (云 南、 广东) 新 记录。 汁液可 治家畜 伤口。 20. 大蒲属 Pistia L. 水生 草本。 茎节 间十分 短縮。 叶螺旋 状排列 ,多 少为亮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二 面密被 含少数 细胞的 细毛; 初为圆 形或倒 卵形, 略具柄 ,沉于 水中, 后来, 背面 基部成 垫状, 上部直 立, 倒卵状 楔形, 倒卵 状长圆 形或近 线状长 圆形, 叶脉 7 — 13— 1'5 条, 背 面强度 隆起, 近平 行; 叶鞘托 叶状, 几从 叶的基 部与叶 分离, 极薄、 干 膜质。 茎于 花序出 现之后 转变为 合轴, 每轴有 一极细 小的、 干膜质 的帽状 鳞叶、 一直 立的叶 和一个 花序。 芽由叶 背面的 旁侧萌 发, 最初 出现干 膜质的 鳞叶, 然后伸 长为匍 匐茎。 最后 分离。 花序 具极短 的柄。 佛 焰苞叶 状, 白色, 内面 光滑, 外面 被毛, 中 部两侧 狭縮: 管部卵 圆形, 边缘 合生至 中部; 檐部 卵形, 锐尖, 近 兜状, 然后不 等侧地 展开。 肉穗花 序短于 佛焰苞 ,但远 远超出 管部, 背面与 佛焰苞 合 生长达 2/3: 雌 花序具 单花, 雄花 序有花 2 — 8, 排列为 轮状, 花序 轴超出 轮状雄 花序或 否, 在雄花 序之下 有一扩 大的绿 色环状 物( 由不育 合生雄 花听组 成的轮 状花序 演化而 来), 环 下具易 于脱落 的绿色 小鳞片 (不育 花)。 花 单性, 无 花被。 雄花 有雄蕊 2, 轮生; 雄蕊极 短, 彼此完 全合生 ;雄 蕊柱基 部宽, 无柄, 长卵 圆形, 顶部稍 扁平, 花药 2 室, 对生, 纵裂。 雌 花单 1: 子房卵 圆形, 斜 生于肉 穗花序 轴上, 1 室, 花柱 顶生、 短、 略向轴 内弯, 柱 头钝, 半 球形, 画笔状 ;胚珠 多数, 直生, 无柄, 4 一 6 列 密集排 列于与 肉穗花 序轴平 行的胎 座上。 浆 果小, 卵 圆形, 有种子 多数或 少数, 不 规则地 断落。 种子 无柄, 圆柱形 ,基部 略狭, 先 端近截 平, 中央 内凹, 外珠 被厚, 向珠 孔大大 增厚而 成为盖 住整个 珠孔的 外盖, 内珠 被薄, 但向上 扩 大而形 成填充 珠孔的 内盖。 胚乳 丰富。 胚小, 倒卵 圆形, 上部具 茎基。 1 种, 广泛 分布于 热带和 亚热带 水域。 1. 大藩 图版 209, 6—9 猪乸莲 、天 浮萍、 水浮莲 (岭南 采药录 ), 大萍叶 (江苏 ), 水荷莲 (江西 石城, 云南元 阳), "卡过 "(傣 族语) Pistia stratiotes Linn. (1753, 1763) ; Roxb. (1819, 1932) ; Kunth (1841) ; (1851*) ; Miq. (1856) ; Engl. (1879, 1920*); Gagn. in Lecte. (1942) ; 广州 植物志 (1956*) ; S, Y. Hu (1968). Zala (isiafica hoxiT. (1790) ; Pistia stratiotes L. a. cuneata Engl. (1879, 1920) ; Hand.-Mazz. (1936). 水生 草本, 有长 而悬垂 的根。 叶簇 生成莲 座状。 叶片依 其发育 阶段的 不同, 有 倒三角 形、 倒卵形 、扇形 以至倒 卵状长 楔形, 长 1.3—10 厘米, 宽 1.5 — 6 厘米, 先端截 头状或 浑圆, 基 部厚, 二 面均被 小毛, 基部尤 为浓密 ;叶脉 伸展成 扇状, 背 面明显 隆起。 佛焰苞 白色, 长 0.5— 1.2 厘米。 肉 穗花序 见属的 描述。 花期 5— 10 月。 产 滇中及 以南各 热带、 亚热带 地区, 生长于 200 — 1900 米 的淡水 水域: 水塘、 水田、 沟 渠。 江南各 省均有 栽培或 野生, 全球 热带、 亚热带 广布。 全 株作猪 饲料。 入药外 敷无名 肿毒, 煮水可 洗汗瘢 、血热 作痒、 跌打 肿痛。 煎 水内服 
天 南星科  785  可 透疹, 通经, 治水肿 ,小便 不利, 臁疮, 水盅 (荆州 )。 江南各 省广泛 栽培。 在有霜 地区, 冬季 把苗株 集中于 小面积 的浅水 域中, 上面 盖以塑 料布, 来年移 人水田 、水塘 ,仍 可获得 丰收。 21. 磨芋属 Amorphophallus Blume 多年生 草本。 植物发 芽吋, 首先 出少数 鳞叶, 然后 幼株出 单叶, 老株则 抽出三 裂叶。 成 年植株 块茎常 扁球形 ,稀 萝卜状 或长圆 柱形, 顶部 下凹; 鳞叶 多数, 先出; 后出 一大营 养叶; 然后 (往 往是叶 枯后的 异年) 又出鳞 叶及花 序柄。 叶 和花从 不同吋 存在。 叶柄光 # 或具疣 而 粗糙, 粗壮, 具各样 斑块; 叶 片通常 3 全裂, 裂 片羽状 分裂或 2 次羽状 分裂、 或 2 歧分裂 后再羽 状分裂 ,最后 小裂片 多少长 圆形, 锐尖。 花 序柄通 常长, 稀短。 佛焰苞 宽卵形 或长圆 形, 基部漏 斗形或 钟形, 席卷, 内面 下部常 多疣或 具线形 凸起, 檐部展 开或直 拱形, 萎縮脱 落或 缩存。 肉穗花 序直立 ,长度 短于、 远长于 或等于 佛焰苞 ,雌花 序上接 能育雄 花序, 雄花 序 附属器 海绵伏 增粗或 延长。 花 单性, 无 花被。 雄花 有雄蕊 1 一 3 — 4 一 5— 6 个: 雄 蕊短, 花药近 无柄或 生长于 长宽约 相等的 (常 比药 室长) 花丝上 ,药室 倒卵圆 形或长 圆形, 室孔顶 生, 常两 孔汇合 成一横 裂缝。 花粉粉 末状。 雌花 有心皮 1—3 — 4 数: 子房 近球形 或倒卵 形, 1 一 2— 3 — 4 室, 每室 有胚珠 1 颗; 胚珠 倒生, 从直立 于基底 的珠柄 上下垂 、或直 立于隔 膜中 部的珠 柄上, 或珠柄 极短、 着生于 基底胎 座或靠 近侧壁 胎座上 ,珠 孔朝向 基底。 花柱 多样, 延长或 不存在 ;柱头 多样, 头状, 2-4 裂, 微缺或 全缘。 浆果具 1 个 或少数 种子, 种 子无 胚乳, 表皮 透明, 种皮 光滑, 单 1 者楠 圆形, 2 个者 平凸。 胚 与种子 同形, 外面淡 绿色。 约 100 种, 分 布于旧 大陆。 我国有 19 种。 云南有 8 种。 分种 检索表 1(2) 花 序柄及 叶柄具 疣凸或 疣绉。 佛焰 苞钟伏 广展。 附 属器圆 锥形, 青 紫色, 长 7 — 12 厘米, 基部 直径与 长度几 相等。 柱头 2 裂 1. 疣 柄磨芋 A. viro.u. 2(1) 花序柄 及叶柄 光滑。 3 (14) 叶柄 顶部无 珠芽。 4(5) 肉穗 花序附 属器近 球形, 高 5 厘米, 顶部 扁平。 佛焰苞 长于肉 穗花序 2. 天心壶 A. bangkokentis 5(4) 肉穗 花序附 属器圆 锥形、 圆柱 形或纺 锤形。 6(9) 肉穗 花序远 长于佛 焰苞; 柱头 分裂; 附属 器长圆 锥形。 7(8) 佛焰 苞几为 钟形, 长 12 — 39 厘米, 除外 面基部 外不具 斑块, 二面紫 红色。 子 房长为 花柱的 1/3—1/5, 柱头 2 浅裂 3. 东 川磨芋 A. mairei 8(7) 佛 焰苞漏 斗形, 长 20 — 30 厘米, 浅绿色 ,具 暗绿色 斑块, 边缘及 内面紫 红色。 花 柱与子 房近等 长 (长 2 毫米) ,柱头 3 浅裂 4. 磨芋 A. rivwri 9(6 ) 肉 穗花序 短于佛 焰苞。 10(11; 无花柱 ,柱头 全缘。 附厲 器钝圆 锥伏, 长 (2.2 — )4. 5 厘米, 粗 1.2 厘米 5. 源 公磨宇 A. inekongensi* 
786  云南 植物志  11(10) 花柱 明显。 肉穗 花序常 具梗。 12(13) 附属器 短小, 近圆柱 形或三 角状卵 圆形, 长 3. 8 — 5 厘米, 粗 1.6 — 2. 5 厘米 滨南 磨芋 A. yunnanense 13(12) 附属器 长大, 长圆 锥形, 长 4.5 — H 厘米, 中 下部粗 1.5 — 6 厘米 7. 南蛇棒 A. dunnu 14( 3 ) 叶 柄顶部 分叉处 具球形 珠芽。 佛 焰苞比 肉穗花 序短。 附属器 圆锥形 ,长 5 — 8 厘米, 粗 2 — 2. 5 厘米, 绿色 8. 珠 芽磨芋 A. bulbifer 1. 疣 柄磨芋 Amorphophallus virosus N. E. Brown (1885) ; Hook. f. in Curtis (1888*). Amorphophallus campanulatus auct. non (Koxb.) Bl. : Hook. f. (1893) ; N. B. Brown (1903) ; Engl. (1911) p. p.; Gagn. in Lecte. (1942). 多年生 草本。 块茎扁 球形, 直径约 20 厘米, 高约 10 厘米, 顶部 下凹, 底部 圆凸, 褐色, 具 3 — 5 个高 1—2 厘米、 粗 1—3 厘米的 突起; 根 肉质, 银白色 ,长 30 — 40 厘米, 粗 2 毫米, 有须根 ,根基 隆起。 鳞叶 2, 披 针形, 外鱗长 18 厘米, 锐尖, 下部粉 红色, 上部污 绿色; 内片 长 46 厘米, 苍白色 ,有 苍绿色 斑块及 深绿色 斑点。 叶柄 随块茎 的年龄 而增长 增粗: 一年 生的长 25 厘米, 粗 7 毫米, 下部 白色, 向上淡 绿色, 光滑; 多 年生的 叶柄长 90 厘米, 粗达 4 厘米, 淡绿 色具不 明显的 绿白色 斑块, 具稍深 绿的疣 凸而显 粗糙。 叶片 绿色, 背亮绿 ,长宽 30-90 厘米, 3 全裂, 裂片再 2 — 4 次二 歧分裂 或羽状 分裂, 小裂 片大小 相间, 大 的长圆 形, 小的三 角形或 卵伏三 角形, 骤尖, 不等侧 ,外侧 均下延 成翅, 顶生小 裂片长 9.5 厘米, 宽 5 厘米; 侧脉近 平行, 近边缘 连成集 合脉。 花序柄 粗短, 圆 柱形, 长 3 — 5 厘米, 粗 2 — 3 厘 米, 花后 增长, 具 小疣, 粗糙, 被柔毛 (? )。 佛 焰苞阔 钟形, 长 20 厘米 以上, 口部宽 25 厘 米, 卵形, 外面 绿色, 稀以 绿白色 斑块, 内面 具疣, 深紫色 ,基部 肉质, 漏 斗状, 檐部渐 过渡为 膜质, 广展, 绿色, 边缘 波状。 肉穗花 序与佛 焰苞近 等长, 发散 出死尸 臭气: 雌 花序长 5— 7 厘米, 圆 柱形, 紫 褐色; 雄花 序倒圆 锥形, 黄绿色 ,长 3 — 5 厘米, 基 部直径 2 厘米, 上部 4-5 厘米; 附 属器圆 锥形, 钝圆, 青紫色 ,长 7 — 12 厘米, 基部 直径约 与长度 相等, 海 绵质。 雄蕊 花丝长 5 毫米, 药室长 4 毫米。 子房 球形, 长宽 2 — 3 毫米, 花柱长 10 毫米, 柱头 2 裂, 近 肾形, 长宽 1.5 毫米, 被长柔 毛及短 腺毛。 果 序柄亮 褐色, 圆柱形 ,具不 明显的 三棱, 高 25— 37 厘米, 粗 2.5— 3 厘米, 有疣状 突起, 无毛。 果序长 16 — 20 厘米, 圆柱状 ,粗达 7 厘 米。 浆果椭 圆状, 长 2.5—3 厘米, 直径 1.7 — 2 厘米, 桔 红色, 先端近 截平, 有 圆形的 黑色花 柱 残桩, 2 室, 每室 有种子 1 枚, 从隔 膜上部 的珠柄 下垂。 种子长 圆形或 纺锤形 ,长 1.4 厘 米, 宽 7 毫米, 腹平, 背凸, 两头 锐尖, 光滑, 下部 2/3 茶褐色 ,上部 1/3 白色 (种阜 ); 胚倒卵 形, 绿色, 长 8 毫米, 切面 白色, 胚根 内藏。 果熟 11 月。 产西双 版纳, 个旧、 元阳、 红河、 金平, 海拔 180—780 米, 常见 于河谷 草坡、 灌丛 或疏林 下。 广西、 广东 也有。 分布于 越南、 泰国。 我国 (云 南、 广西、 广东) 新 记录。 本种常 被并入 A. campanulatus Blume 内, 但柱头 2 裂 (非 4 裂), 近 肾形, 被 长柔毛 及短 腺毛, 附属 器短圆 锥形、 顶部 浑圆, 均 与后者 不同。 全株用 火灰煮 后作猪 饲料, 催膘 甚效。 2. 天心壶 (河口 ) 图版 212, 1—2 Amorphophallus bangkokensis Gagn. (1941), in Lecte. (1942*). 
天 南星科  787  图 版 212 1—2. 天心壶 Amorphophallus bankokensis Gagn.: 1. 植株, 2. 雌蕊: 3 — 5. 滇 南磨芋 An,. yunnanensis N. E. Brown: 3. 佛焰 花序, 4. 雌蕊, 5. 雄花 : 6— 9. 珠 芽磨芋 Am. bulbifer (Roxb.) Blume: 6. 佛 焰花序 7- 叶片, 8. 雌蕊, 9. 雄花。 
788  云南 植物志  多年生 草本。 块茎 球形, 顶 部扁平 下凹, 直径 6 厘米。 叶单 1, 3 裂, 裂 片具长 2—4 厘米 的柄, 长 15 — 18 厘米, 分叉; 小 裂片长 3 — 10 厘米, 宽 0.8—2.5 厘米, 上面的 大都较 大, 披针形 ,长 渐尖, 基部下 延成翅 (宽 2 — 5 毫米 ), 集合脉 离边缘 1 毫米; 叶柄长 20 — 25 厘米, 光滑, 玫 红色, 多少 具绿色 或紫色 斑块。 花 序柄长 4 一 8 厘米, 颜色同 叶柄, 鳞叶线 形, 长达 22 厘米。 佛焰苞 钟状, 长 13 — 15 厘米, 展开宽 15 — 20 厘米, 绿色, 具紫色 脉序, 边缘 褐色。 肉穗花 序短于 佛焰苞 ,长 15 厘米; 雌 花序长 3 — 5 厘米, 粗 2 厘米, 圆 柱形; 雄 花序长 5 厘米, 倒圆 锥形, 顶部粗 2 厘米, 基部粗 0.5 — 1 厘米; 附 属器近 球形, 高 5 厘米, 先端 扁平, 具 小疣。 花药 极密, 长圆形 、钝, 宽 0.6 毫米, 室孔 对生, 近 圆形, 子房扁 球形, 长 1.5 毫米, 花柱长 4 一 5 毫米, 渐狭。 柱头 头状, 浅裂。 花期 4 月。 产河口 、绿春 (? )。 分布于 泰国。 我国 云南新 记录。 3. 东 川磨芋 Amorphophallus mairei Levi, in Fedde (1914) ; Hand.-Mazz. (1936) ; Gagn. in Lecte. (1942). 多年生 草本。 块茎扁 球形, 直径 4—8 厘米, 顶部中 央明显 下凹成 圆窝; 肉质根 密布, 长可达 15 厘米, 生多 数纤维 状分枝 须根。 叶 柄及花 序柄基 部均围 以膜质 鳞叶: 内 面鱗叶 楠 圆形, 长 15 厘米, 宽 2.5 厘米。 叶柄长 30 — 100 厘米, 光滑, 灰 色或灰 白色, 具 绿色斑 块。 叶片 3 全裂, 裂片 2 — 3 次羽状 深裂, 小裂片 椭圆形 ,长 3 — 6 厘米, 宽 1—2 厘米, 先端 渐狭 成长达 2 厘米的 尾尖, 基部宽 楔形, 外侧 下延成 2 — 8 毫米的 宽翅; IJI 级侧脉 与中肋 成 45° 锐角, 直伸; 集合脉 距边缘 1.5 毫米, 网脉极 纤细, 肉 眼难于 分辨。 花 序柄长 4 — SO 厘米, 圆柱形 ,粗 1 厘米, 干吋深 褐色, 具淡褐 色斑块 ,鲜吋 绿色、 具白色 斑块。 佛焰 苞大, 直立, 中部不 缢縮, 钟形, 展开, 基部 席卷, 先端长 渐狭, 长 I 2 — 39 厘米, 宽 7 — 15 厘米, 鲜 吋紫 红色, 除外 面基部 外不具 斑块, 干吋淡 褐色; 内面 基部紫 褐色, 具疣状 绉纹。 肉 穗花序 远 长于佛 焰苞: 雌 花序长 3—4 厘米, 下部粗 1.7 厘米, 上部粗 1 厘米; 雄 花序长 4 一 7 厘 米, 下部粗 1 厘米, 上部粗 2 厘米; 附 属器长 2 0— 3 厘米 以上, 伸 长的圆 锥形, 中部粗 3 厘 米, 向上 渐狭, 尖, 干吋深 褐色, 具 淡褐色 斑纹。 雄花: 花药 无柄, 卵圆形 ,顶部 截平, 紫色, 长、 宽 1.5 毫米, 药室顶 部联合 ,顶孔 开裂, 孔 卵形, 紧邻。 雌花: 子房扁 球形, 长不及 1 毫 米, 2 室, 每室 有胚珠 1 颗; 胚珠 倒生, 长 圆形, 直立, 着 生于近 基底胎 座上; 花柱 伸长达 3— 5 毫米, 直立, 柱头 2 浅裂, 略呈 肾形, 具 腺毛。 花期 3 月。 产 东川, 昆明有 栽培。 分布 老挝。 模 式标本 (Maire) 采 自东川 坝子。 本种 与磨芋 A. rivieri 相似, 但花柱 远长于 子房; 佛焰 苞钟形 (非漏 斗状) ,开口 甚狭, 不具 斑块, 长 12—39 厘米, 宽 7— 15 厘米。 块 茎可供 蔬食并 入药。 详见 磨芋。 4. 磨芋 (通称 ) 脔篛 (图考 ), 鬼芋 (本 草纲目 拾遗、 湖南 ), 花梗莲 、虎掌 、花 伞把、 蛇 头根草 (江西 ), 花 杆莲、 麻芋子 (陕西 ), 蛇包谷 、鬼 蜡烛、 蛇头草 (上海 ), 野魔芋 、花杆 南星、 土南星 (江西 ), 南 星、 天南星 (广 西河池 ), 花麻蛇 (思茅 ) Amorphophallus rivieri Durieu (1869) ; Engl, in DC. (1879), (1911*) ; Hand.- Mazz. (1936) ; Gagn. in Lecte. (1942) ; S. Y. Hu (1968). 
天 南星科  789  Amor pho phallus konjac K. Koch (1858) nom. nud. ; N. E. Brown (1903) ; Matsum. et Hayata (1906) ; 秦岭 植物志 (1970) ; Conophallus konjac ex Miq. (1865—1866) nora. nud. ; Arisaema konjac Siebold ex K. Koch (1858) nom. nud. ; Proteinophallus riricri Hook. f. in Curtis (1875*) ; Hydrosma rivieri Engl. (1881). 多年生 草本, 高 0.3 — 2 米。 块茎扁 球形, 直径 7.5 — 25 厘米, 顶部中 央多少 下凹, 暗红 褐色, 上面、 特别是 中央部 分生土 黄色肉 质根及 纤维伏 须根。 叶柄长 45 — 150 厘米, 基部 粗 3 — 5 厘米, 黄绿色 ,光滑 ,有 绿褐色 或白色 斑块; 基 部有膜 质鳞叶 2 — 3, 披 针形, 内面的 渐长大 ,长 7.5 — 20 厘米。 叶片 绿色, 3 裂, I 次裂 片具长 50 厘米 的柄, 二歧 分裂, II 次裂 片二回 羽状分 裂或二 回二歧 分裂, 小裂片 互生, 大小 不等, 基部的 较小, 向上 渐大, 长 2 — 8 厘米, 长圆状 椭圆形 ,骤狭 渐尖, 基部宽 楔形, 外侧 下延成 翅状; 侧脉 多数, 纤细, 平行, 近边 缘联 结为集 合脉。 花 序柄长 50 — 70 厘米, 粗 1.5 — 2 厘米, 色泽 及基部 鳞叶同 叶柄。 佛焰 苞漏 斗形, 长 20—30 厘米, 基部 席卷, 管部长 6—8 厘米, 宽 3 — 4 厘米, 苍绿色 ,杂 以暗绿 色 斑块, 边缘紫 红色, 檐部长 15—20 厘米, 宽约 15 厘米, 心状 圆形, 锐尖, 边缘褶 波状, 外 面变 绿色, 内面深 紫色。 肉穗花 序比佛 焰苞长 1 倍: 雌花 序长约 6 厘米, 宽 3 厘米, 圆柱 形, 紫色; 雄花 序紧接 (有吋 杂以少 数两性 花); 长 8 厘米, 粗 2—2.3 厘米; 附 属器延 长的圆 锥形, 长 20 — 25 厘米, 明显 具小裂 片或具 棱状长 圆形的 不育花 遗垫, 深 紫色。 花丝长 1 毫 米, 宽 2 毫米, 花药长 2 毫米。 子 房长约 2 毫米, 苍绿 色或紫 红色, 2 室, 胚珠极 短无柄 ,花 柱与 子房近 等长, 柱 头边缘 3 裂。 浆果球 形或扁 球形, 成熟 吋为黄 绿色。 花期 4— 6 月。 果 期 6— 8 月。 各地栽 培或野 生于疏 林下、 林缘 或溪谷 两旁湿 润地。 陕西、 甘肃、 宁夏 至江南 各省都 有。 分布 于东喜 马拉雅 山区至 泰国, 越南, 菲 律宾, 日本。 块 茎富含 淀粉, 可制成 豆腐供 食用。 芋片 可用作 浆纱、 造纸、 瓷器 或建筑 等的胶 粘剂。 块茎 入药, 有毒, 能解毒 消肿, 炙后 健胃、 消 饱胀。 治流火 、疔疮 、无名 肿毒、 瘰疬, 眼镜 蛇咬伤 ,毒蛇 咬伤, 烫火伤 ,间 日疟, 乳痈, 腹中 痞块, 疔 癀高烧 * 疝 气等。 5. 湄 公磨芋 Amorphophallus mekongensis Engl, et Gehrm. in Engl. (1911) ; Gagn. in Lecte. (1942). 块茎 球形, 直径达 25 厘米。 叶柄长 15—35 厘米, 细弱; 叶片 3 裂, I 次 裂片鸟 足伏分 裂, II 次 裂片长 6—15 厘米, 宽 3 — 5.5 厘米, 长 圆形, 渐尖, 具 长柄, 集合脉 距边缘 4 一 5 毫米。 花序柄 伸长, 长 (29 — )78 厘米, 粗约 1 厘米。 佛焰苞 绿白色 (?) ,长 12 厘米, 宽 4 一 5 厘米, 长圆披 针形, 锐尖, 下部 席卷成 筒状。 肉穗 花序略 短于佛 焰苞, 雌 花序长 1.7 厘米, 粗 1.5 厘米, 雄花序 圆柱形 ,向上 稍粗, 长 3( — 6) 厘米, 粗 7— 11 毫米, 附 属器长 (22— )4.5 厘米, 粗 1.2 厘米, 长圆 锥状, 先 端钝。 雄花 无柄, 长约 1 毫米。 雌蕊长 2 毫米, 无花柱 ,柱 头粗, 盘状, 全缘。 花期 9 月。 产滇南 (标本 无记载 938)。 分布于 老挝, 越南。 模 式标本 Harmand 采自老 挝湄公 与越 南顺化 之间, Engler 误述采 自广东 海南。 我国 云南新 记录。 6. 滇 南磨芋 图版 212, 3—5 Amorphophallus yunnanensis Engl. (1911). 
790  云南 植物志  Amorphophallus kerrii N. E. Brown (1913) ; Gagn. in Lecte. (1942) ; S. Y. Hu (1968*), syn. no v. 多年生 草本。 块茎 球形, 顶部 下凹, 直径 4 一 7 厘米, 密 生肉质 须根。 叶单生 ,直立 ,无 毛, 3 全裂, 裂片二 歧羽状 分裂, 下 部的小 裂片长 5 — 7.5 厘米, 宽 3 — 5.5 厘米, 椭圆 形或披 针形, 顶生 小裂片 长大, 长 15—25 厘米, 宽 5.5 — 7.5 厘米, 披 针形, 锐尖, 基 部一侧 下延达 4—8 毫米; 叶柄长 1 米, 绿色, 具 绿白色 斑块。 花 序柄长 25~40 厘米, 粗 1 厘米, 绿 褐色, 有 绿白色 斑块; 基部具 卵形、 披针形 至线形 鳞叶, 最 外的长 4 一 5 厘米, 宽 4 厘米, 内 面的渐 长, 可达 30 厘米, 锐尖, 膜质, 绿色, 有 斑纹。 佛焰 苞干吋 膜质至 纸质, 长 15 — 18 厘米, 直 径 5 厘米, 展开宽 7 — 11 厘米, 卵 形或披 针形, 内凹, 微弯, 锐尖, 基部 席卷, 边 缘不呈 波状, 绿色, 具 绿白色 斑点。 肉穂 花序远 短于佛 焰苞, 长 6.8—9 厘米: 雌 花序长 15—35 毫米, 粗 15—20 毫米, 绿色, 雄 花序长 15 — 40 毫米, 粗 12 — 23 毫米, 圆柱 形或椭 圆状, 白色, 附属 器长 3.8 — 5 厘米, 粗 16 — 25 毫米, 近圆柱 形或三 角状卵 圆形, 先 端钝, 平滑, 乳白 色或幼 吋绿 白色。 雄 蕊花丝 分离, 极短, 花药长 2 — 5 毫米, 倒卵状 长圆形 ,顶部 截平, 肾形, 宽 1.5 毫米, 室孔 邻接。 子房 球形, 花柱长 1.5 毫米, 柱头 点状。 花期 4 一 5 月。 产 昆明、 景东、 镇康、 普文、 勐海。 生长 于海拔 200 — 2000 米山坡 密林中 ,贵州 罗甸也 有。 分布 于泰国 北部。 贵州新 记录。 模 式标本 采自云 南大理 附近。 7. 南蛇棒 (广东 ) Amorphophallus dunnii Tutcher (1911). 多年生 草本。 块茎 球形, 直径 4.5 厘米, 高 2 厘米, 顶部 扁平, 密生 分枝肉 质根。 鱗叶 多数, 线形, 膜质, 内 面的长 10 厘米, 宽 1 厘米。 叶柄长 50 — 90 厘米, 粗 1 厘米, 干 吋红褐 色, 饰 以暗绿 色小块 斑点。 叶片 3 全裂, 裂 片离基 10 厘 米以上 2 次分叉 ,小裂 片互生 ,基 生小 裂片椭 圆形, 长 7-8 厘米, 宽 3 — 4 厘米, 先端骤 狭渐尖 ,基部 楔形, 一侧稍 下延; 顶生 2 枚小裂 片倒披 针形, 长圆 形至披 针形, 锐尖, 基部 楔形, 一侧 下延, 长 14 一 18 厘米, 宽 3 — 6 厘米,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其下两 小裂片 外侧极 下延, 下延 部分联 合成长 4 厘米, 宽 2 厘米 的翅; 侧 脉弧曲 上升, 集合脉 距叶缘 3 — 8 毫米。 花 序柄长 23 — 60 厘米, 颜色同 叶柄。 佛焰苞 绿色、 淡绿 白色, 具白色 斑块, 干吋 膜质, 长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12 — 26 厘米, 宽 14 厘 米, 下部 席卷, 上 部舟伏 展开, 内 面基部 紫色, 余黄 绿色。 肉穗花 序短于 佛焰苞 ,长 8 — 19 厘米: 雌 花序长 1.5 — 3 厘米, 粗 1 一 3 厘米, 基部 稍狭; 雄 花序长 1.4 - -4.5 厘米, 粗 1 一 3 厘米; 附属器 长圆锥 形或纺 锤形, 绿色至 黄白色 ,长 4.5 — 14 厘米, 中 下部粗 1.5 — 6 厘米, 中部以 上渐狭 ,先端 钝圆。 花药 无柄, 圆柱形 ,长 1 毫米; 子房倒 卵形, 长 1 一 2.5 亳米, 先 端渐 狭为长 0.3 — 0.5 毫米的 花柱; 柱头 盘状, 微 浅裂。 花期 3 — 4 月 ,果期 7—8 月 。 产云南 东南部 (金平 、河口 、绿春 ), 海拔 220 — 800 米的路 旁疏林 中或密 林中。 我国广 西、 广东 及沿海 岛屿, 湖南 也有。 云南、 广西、 湖南新 记录。 8. 珠 芽磨芋 图版 212, 6 — 9 Amorphophallus bulbifer (Roxb.) Blume (1835) ; Kunth (1841) ; Regel (1871*) ; Engl, in DC. (1879), (1911) ; Hook. f. (1893). Arum bulbiferum Roxb. (1832) ; Sims in Curtis (1819*, 1924*) ; Pythonium bttl- biferum Schott (1832). 
天 南星科  791  多年生 草本。 块茎近 球形, 直径 5 — 8 厘米, 密生 肉质根 及纤维 状分枝 须根。 叶柄长 达 1 米, 直径 1.5 — 3 厘米, 光滑, 污黄 色或榄 绿色, 饰以不 规则、 有吋 涌合的 苍白色 斑块或 线纹; 叶片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3 裂, 在叶 柄顶部 (即 裂片柄 基部) 有珠芽 1 枚, 球形, 暗紫 色, 直径 0.5 — 1 厘米, I 次裂 片具长 2 — 3 厘米 的柄, 长 20 — 30 厘米, 分叉, n 次裂 片羽状 分裂, 稀 1 次羽裂 ,少对 ,下 部的小 裂片长 4 一 6 厘米, 宽 3 — 4 厘米, 卵形; 上 部的小 裂片长 10—12 厘米, 宽 6—7 厘米, 长圆披 针形, 均长 渐尖, 基部宽 楔形, 外侧 下延; 幼株 1 次裂片 1 次或 2 次分叉 ,小 裂片长 圆形, 长 10—13 厘米, 宽 3 — 5 厘米, 骤狭具 尾尖, 各 小裂片 I、H 级 侧脉干 吋表面 下凹, 背面稍 隆起, 弧曲, 近 边缘连 接为集 合脉, HI 级侧脉 纤细, 其 间布以 极 细微的 网脉。 花 序柄长 25( — 30) 厘米, 粗 0.5 — 1( 一 1.5) 厘米, 亮 褐色, 具灰色 斑块。 佛 焰 苞干吋 膜质, 长 15—12.5 厘米, 展开宽 10 厘米, 外面 粉红带 绿色, 内面基 底红色 ,先端 黄绿色 ;檐部 卵形, 锐尖, 具 极多数 纵脉。 肉穗 花序略 长于佛 焰苞: 雌 花序长 1.5 — 2 厘米, 粗 1.25 厘米, 苍白 绿色; 雄 花序长 2.5 厘米, 粗 1.5 厘米, 苍白至 黄色; 附 属器长 5—8 厘 米, 粗 2 — 2.5 厘米, 圆 锥形, 绿色。 雄蕊倒 卵圆形 ,药 室顶孔 开裂。 子房扁 球形, 柱头 无柄, 宽 盘状。 花期 5 月。 产西双 版纳、 江城、 绿春, 生长 于海拔 300 — 850 米 沟谷雨 林中。 分布于 锡金, 孟加拉 国, 印度 东北部 (喀 西山) 至加尔 各答, 缅甸, 海拔达 1500 米。 我国 (云南 ) 新 记录。 22. 梨 头尖属 Typhonium Schott 多年生 草本。 块 茎小。 叶 多数, 和花序 柄同吋 出现。 叶柄 稍长, 稀于 顶部生 珠芽; 叶 片箭状 戟形或 3 — 5 浅裂, 3 裂, 或 鸟足状 分裂, 集合脉 3, 2 条接近 叶缘, 第 三条较 远离。 花序 柄短, 稀伸长 ;佛焰 苞管部 席卷, 喉 部多少 缢缩, 檐部后 期后仰 、卵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多少 渐尖, 紫红色 ,稀 白色。 肉穗 花序: 雌花 序短, 与雄花 序之间 有一段 较长的 间隔。 附 属器 各式, 大都具 短柄, 基部近 截形, 圆锥形 或线状 钻形, 花单性 ,无 花被。 雄花: 雄蕊 1 一 3, 花药近 无柄, 药 隔细, 有吋 稍突出 于药室 之上, 药室卵 圆形, 对 生或近 对生, 由 顶部向 下开裂 或顶孔 开裂。 雌花: 子房卵 圆形或 长圆状 卵圆形 , 1 室, 1 一 2 个胚珠 ,胚珠 卵圆形 或近葫 芦形, 珠 柄短、 着生于 基底; 无花柱 ;柱头 无柄, 半 头状。 中性花 残遗物 同型或 异型: 下部的 与雌蕊 相邻, 棒状、 匙状、 钻状 甚或为 疣伏或 隐失, 基部 细狭, 或 圆柱状 线形, 或几成 钻形; 上部的 细小。 浆果卵 圆形, 1 一 2 个种子 ;种子 球形, 顶部近 锐尖, 有 绉纹, 珠 柄与种 阜合生 ,种 皮薄, 珠孔稍 凸出; 胚乳 丰富; 胚 具轴。 34 种, 分布 于我国 华北至 印度、 马 来西亚 地区。 我国有 13 种, 南北 均有。 云南有 8 种》 分种 检索表 ::?,,^^.,, 1 (10) 中性花 残遗物 下部的 为棒状 ,上部 的散布 于雄花 序与雌 花序之 间的间 隔上, 近钻 形甚或 为疣状 [异 型犁 头尖组 Sect. Heteroatalis (Schott) Engl.] 2(7) 叶片非 鸟足状 分裂, 箭状长 圆形或 箭状披 针形, 长在 20 厘米 以下。 3(6) 佛焰苞 檐部较 短的披 针形, 渐尖, 长 3 — 5 厘米。 
792  云南 植物志  4 ( 5 ) 附属器 棒状, 长 3. 5 — 5 厘米, 粗 3 — 4 毫米, 中性花 下部的 线形, 具 棒头, 近 直立, 上部的 为极短 的尖凸 • 1. 高原 犁头尖 丁. diversifolium 5(4) 附属器 线形, 长 1.3 厘米。 下部的 中性花 棒状, 长约 2 毫米, 斜伸 2. 高山 犁头尖 T. alpinum 6 ( 3 ) 佛 焰苞檐 部延. 伸为长 鞭状或 较短而 渐尖, 长 7.5 — 25 厘米。 中部 以下的 中性花 棒状, 中 部及以 上的为 锥形、 下倾并 常内弯 • 3. 水半夏 T. flageUiforme " (2 ) 叶片 鸟足状 分裂, 裂片 9 一 13 枚。 花序 附属器 棒状, 长 3.5 厘米。 间隔上 下部的 中性花 极少数 为棒状 ,多 数为长 线形、 长 6 — 7 « 米, 向 上过渡 为疣状 突起。 8(9) 叶柄及 叶片有 紫斑, 子房 有胚珠 1 枚 4 . 单籽 犁头尖 T. calcicolum 9(8) 叶柄及 叶片无 紫斑, 子房 有胚珠 2 枚 S. 昆明 犁头尖 T. kungminente 10(1 ) 中性花 残遗物 全部圆 柱形、 线 形或上 部的近 锥形, 非棒状 (同 型犁 头尖组 Sect. Typhonium). 叶片心 状或, 箭状 戟形。 "(12) 叶片 较小, 中 裂片长 4 一 15 厘米, 宽 3. 5 — 9 厘米, 佛焰 苞先端 扭卷成 鞭状。 附 属器长 10 — 13 厘米。 中性花 圆柱形 ,直立 • 6. 犁头尖 T. divaricatum 12(11) 叶 片较上 述大; 佛焰苞 先端不 扭卷。 13(14) 中性花 线形, 卷曲, 附 属器长 5 — 12 厘米 7. 山半夏 T. trUobatum H(13) 中性花 画柱形 ,反折 ,附 属器鼠 尾状, 长 12 — 15 厘米 8. 金慈姑 T. roxburgii 1. 高原 犁头尖 Typhonium diversifolium Wall. (1832) ; Sehott (1853*) ; Engl. (1879, 1920) ; N. E. Brown (1880) ; Hook. f. (1893) ; Gagn. in Lecte. (1942). Heterostalis diversifolia Schott (1857* 1859, 1860). 多年 生矮小 草本, 高 10—15 厘米。 块茎近 球形, 直径 1 一 2 厘米, 上 部周围 生长约 5 厘 米 的纤维 状根。 鳞叶 膜质、 披 针形, 长 3 — 5 厘米、 长 渐尖。 叶与花 序同吋 于鱗叶 之后抽 出。 叶柄长 7.5 — 10 厘米, 中 部以下 具鞘, 叶片 多变, 长 6 — 10 厘米, 卵状披 针形或 戟形, 宽 1.5 — 2 厘米, 前裂片 卵状长 圆形, 渐尖, 侧裂片 卵状或 长圆状 披针形 ,基 部心形 或稍下 延; 老叶 3 浅、 裂或 3 全裂, 中裂片 三角形 ,侧裂 片狭披 针形、 略 叉开, I 级侧脉 2-— 对, 2 对 基出, 向上 直伸" I 级侧脉 和集合 脉均不 明显。 花 序柄长 5 — 9(— 15) 厘米, 几 直立。 佛焰 苞外面 绿色, 内两深 紫色, 长 6—7 厘米: 管部长 圆形, 长 2—3 厘米, 直径 0.8 — 1.4 厘米, 上部略 狭縮; 檐辦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3 — 5 厘米, 展开宽 2 — 2.5 厘米, 长 渐尖。 肉穗 花序: 雌 花序长 0.5 厚米, 粗 3 亳米, 中间 间隔长 2 厘米, 粗约 1 毫米; 雄 花序长 0.5 厘米, 粗 1一 2 毫米; 附属器 倒棒状 ,长 1.8 — 2 厘米, 粗 3~4 毫米, 基部 具长约 3 毫米 的柄, 中部 以上渐 尖。 间隔 下部的 中性花 线形, 先端 棒状, 近直立 ,长达 3 毫米, 稀少; 上 部的为 极短的 尖凸。 花期 7 月。 产中甸 坝子, 海拔 3300 — 3500 米。 西 藏南部 (吉隆 ) 至四 川西部 也有。 分布于 印度北 都 (西姆 拉), 经尼 泊尔, 锡金, 不丹至 缅甸, 柬 埔寨。 我国 云南、 四川、 西藏新 记录。 么 高山 犁头尖 图版 213, 8—9 贝母 (会泽 ) Typhonium alpinum C. Y. Wu ex H. Li (1977)*. Species T. diversifolio affinis sed spatha extus viride et purpureo-striata intus 
天 南 星 科  793  purpurea, spadicis appendice lineari 1.3 cm longa nee clavata nec conica differt.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20 厘米。 块茎 球形, 直径 0. 8 — I. 2 厘米, 上半 部生长 I— 2 厘米 的纤维 状根。 叶与 花序同 吋从块 茎顶部 抽出。 叶柄长 4 一 9 厘米, 下部不 明显的 具鞘; 叶 片绿色 ,长 箭形, 箭状长 圆形或 箭伏卵 圆形; 前裂 片长圆 形或卵 圆形, 先端渐 尖或圆 形具凸 尖, 长 3 — 5 厘米, 宽约 2.5 厘米, 后裂片 三角伏 披针形 ,长 1 一 2 . 5 厘米, 长渐尖 ,外展 ,叉开 成 90。 以上的 钝角, 侧脉 表面不 明显, 背面稍 隆起, 纤细, 计 7 — 8 对, 2—3 对 基出, 2 对向 后裂片 下倾, 其 余向上 斜伸, 集合脉 2 条, 其中 1 条紧靠 边缘, 另 1 条与边 缘相距 2 — 3 毫 米, 背 面网脉 明显。 花序柄 纤细, 长 6 — 7 厘米。 佛焰苞 绿色, 常具深 紫色纵 条纹, 内面紫 色, 长 4 厘米: 管部近 卵球形 ,长 0.8 — 1 厘米, 直径 0.9—1.1 厘米, 檐部披 针形, 长约 3 厘 米, 长 渐尖。 肉穗 花序长 2.5 厘米, 极 纤细: 雌花 序长约 2 毫米, 中性 花序长 6 毫米, 雄花 序长 2.5 毫米; 附 属器长 1.3 厘米, 线形。 中性花 下部的 棒状, 长约 2 毫米, 斜伸, 或近直 立; 中、 上 部的为 极短的 钻形。 雄花 花药卵 圆形, 顶孔 开裂。 子房 1 室, 胚珠 1, 直 立于基 底。 浆果长 圆形或 卵圆形 ,长 2 毫米, 径 1.5 毫米, 内 有长圆 形种子 1 颗。 花期 6 月, 果期 7 月。 产滇东 北会泽 大海、 巧家 药山, 海拔 3350 米 的高山 草地。 会泽 大海小 黑牛, I 964 , 7 月 23 日, 滇 东北组 354( 模式 )。 本种 与高原 犁头尖 T. diversifolium Wall. 的主 要区别 在于: 佛焰 苞绿色 具深紫 条纹, 花序的 附属器 为线形 ,非棒 伏或圆 锥形。 3. 水半夏 (广西 ) 半夏 (广西 马山、 龙津) Typhonium flagelliforme (Lodd.) Blume (1832) ; Engl. (1920*) ; Gagn. in Lecte. (1942). Arum flagelliforme Lodd. (1819*); Roxb. (1832) ; Wight. (1843*) ; Heterostalis flagelliformis Schott (1857, 1859*, 1860). 多年生 草本。 块茎扁 球形或 倒卵形 ,直径 1 一 2 厘米, 上 部周围 密生长 2 — 4 厘 米的肉 质根。 叶和花 序同吋 抽出。 叶常 3~4: 叶柄长 15 — 30 厘米, 中部 以下具 宽鞘, 基 部宽达 1.5—2 厘米; 叶 片形态 多变, 箭形或 戟状长 圆形, 基部 心形或 下延, 前 裂片长 5 — 14 厘米, 宽 2~4 厘米, 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侧裂片 向外水 平伸展 ,长三 角形, 长 4—5 厘米, 宽 3—5 毫米: 侧脉 4 一 5 对, 1 对基出 ,均 上举, 表面微 隆起, 背面 不显, II 级侧 脉和网 脉极纤 细, 集合脉 2 条, 一条靠 近边缘 ,另一 条与边 缘相距 3 — 5 毫米。 花序 柄细, 长 5— 10(— 20) 厘米。 佛 焰苞管 部卵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1.5—2.5 厘米, 直径 1.2—2 厘米, 檐部披 针形, 常 延 伸为长 鞭状或 较短而 渐尖, 长 7.5—25 厘米, 下部宽 5—8 毫米。 肉穗花 序比佛 焰苞短 或长、 有吋 极长, 达 20 余 厘米: 雌花序 卵形, 长 1.5 — 1.8 厘米, 下部粗 8 — 10 毫米, 中性花 序长 1.7 厘米, 雄 花序长 5 — 6 毫米, 微白色 ,附属 器黄色 ,具长 2.5 毫米 的柄, 下部 为长圆 锥形, 上部为 细长的 线形, 共长 16—17 厘米 (云南 标本) ,基部 浑圆、 直径 5 毫米。 中 性花: 中部 以下为 棒状, 长达 4 毫米, 中、 上部的 锥形, 长 2 — 3 毫米, 下倾 并有吋 内弯。 雌 蕊倒卵 形, 柱头 无柄, 圆形。 浆果卵 圆形, 绿色。 花期 4 月。 产 滇东南 (金屏 ) 海拔 100 — 3 50 米 左右, 生长于 水田边 或其它 湿地。 广东、 广 西西南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213 1—3 金玆姑 Typhonimn roxburghii Schott: 1. 叶片, 2. 佛焰 花序, 3. 肉穗 花序; 4 一 7. 山半夏 T. triloba- tum'(LO Schott: 4. 叶片 ,5. 佛焰苟 ,6. 肉穗 花序, 7. 中性 花'' 8 — 9. 高山 梨头尖 T. alpinum C Y W U ; 8. 植株, 9. 肉穗 花序; 10 — H. 单籽 犁头尖 T. cakicolum C. Y. Wu; 10. 叶片, 11. 佛焰 花序, 12. 肉穗花 序, 13. ^ 育 雄花, 14. 子房 剖开。 
天 南星科  795  部 也有。 分布 于孟加 拉国, 印 度东部 至斯里 兰卡, 缅甸, 中南 半岛, 马来 半岛, 南至 印度尼 西亚的 爪哇, 帝 汶岛, 东至菲 律宾。 我国 (云 南、 广西) 新 记录。 块茎 入药, 功同 半夏, 化痰 止呕, 行瘀 解毒, 草医 常用以 治跌打 损伤, 疮毒。 4. 单籽 犁头尖 新种 图版 21 3 ,10— I 4 Typhonium calcicolum C. Y. Wu ex H. Li (1977)*. Species nova T. larsenii S. Y. Hu affinis sed ovulo in ovario singulari, foliorum petiolis atque laminis purpureomaculatis differt. 多年生 草本, 高 0.4 — 1 米。 块茎近 球形, 高 I. 8 厘米, 直径 1—2 厘米, 上下各 部密生 长 4 一 5 厘米 的纤维 状分枝 根系。 叶与花 序同吋 抽出, 外 围鳞叶 1 枚, 膜质, 披针形 ,长 3 — 7 厘米。 叶单 1: 叶柄长 25 — 60 厘米, 淡绿 色或紫 绿色, 有 深紫色 斑点, 下部 6 — 8 厘米 具鞘; 叶片亮 绿色, 有紫斑 ,背面 淡绿, 鸟足状 分裂, 裂片 9 一 I 3 枚, 无柄, 中 裂片长 圆形, 长达 15 厘米, 宽 3 — 4 厘米, 尾状 渐尖, 基部阔 楔形; 两侧裂 片依次 渐小, 最外的 椭圆形 ,长 4 厘米, 宽 2 厘米; 脉 序表面 不显, 背面稍 隆起, I 级侧脉 多数, 斜伸, 网脉 稀少, 集合脉 2 条, 一 条极近 边缘, 另一条 与边缘 相距约 3 毫米。 花序 I— 3 , 柄长 5 — 10 厘米。 佛 焰苞长 12 厘米, 淡 绿色: 管部长 3—4 厘米, 基部粗 1.5 厘米, 向上 渐狭; 檐部长 8 — 9 厘米, 展开 宽 1.5 厘米, 长尾状 渐尖。 肉穗 花序长 7 厘米: 雌 花序长 I. 3 厘米, 粗 8 毫米; 中性 花序长 1.5 厘米; 雄 花序长 5 毫米, 淡黄色 ;附属 器长约 3.5 厘米, 棒状, 基部粗 2 毫米, 上部粗 3 毫 米, 钝。 中 性花: 最下部 的少数 为棒状 (有 吋不见 ), 极多数 为基部 增粗的 长线形 ,长 6 — 7 '亳米 ,上部 渐过渡 为疣状 突起。 雄花: 花药近 无柄, 药室 卵形, 由顶 部向下 开裂; 雄 花序最 上部具 不育假 雄蕊, 后者具 长柄, 头状。 雌花: 子房长 圆形, 长 3.5 毫米, 外被细 小白点 , 1 室, 胚珠 1 枚, 直立, 珠柄 极短; 柱头 无柄、 圆形。 花期 6 月。 云南 东南部 (西 畴、 元阳) 特有, 生长 于海拔 1000 — 1550 米的石 灰岩山 石岩上 或草果 丛中。 云南: 西畴, 王守正 541, 731( 模式, ); 元阳逢 春岭, 绿春队 1598。 本 种与泰 国产的 T. larsenii S. Y. Hu (1968) 很相似 ,但子 房仅有 1 个 胚珠, 叶柄和 叶片有 紫斑; 而后 者子房 有胚珠 2, 叶 柄和叶 片绿色 无斑。 5. 昆明 犁头尖 新种 图版 214, 1—6 Typhonium kungmingense H. Li (1977)*. Affinis T. calcicolo C. Y. Wu, sed differt ovulis in ovario binis, spadicis appendice cylindrica fulvida 4 ~ 5 cm longa 8 mm crassa, foliorum petiolis laminisque viridibus haud maculatis. spatha extus viridi supra medium atropurpureo-punctulatia intus albi- do-flavia prope medium atropurpureo-punctulatia. 多年生 草本, 块茎扁 球形, 直径达 4 厘米, 高 2.5 厘米, 外皮淡 褐色, 多绉, 侧旁 及颈部 常 生直径 1 一 2 厘米的 小球茎 及多数 芽眼, 因而萌 发后植 株成丛 生状, 根圆 柱形, 长可达 7 — 8 厘米, 有少数 须根, 集生 于颈部 周围。 每芽有 鱗叶、 寻 常叶, 花序各 1, 鳞叶披 针形, 长 6—7 厘米, 基部 环绕叶 柄及花 序柄; 叶柄长 IS — 28 厘米, 下部 4— S 厘米 鞘状, 上 部圆柱 形, 绿色; 叶片 表面暗 绿色, 发亮, 背面淡 绿色, 鸟足状 分裂, 裂片 9 一 11, 楠圆形 ,渐尖 ,基 部 无柄, 下延全 缘或常 具波状 圆齿; 中裂片 比邻近 的侧裂 片稍短 ,长 6.5 — 10 厘米, 宽 2.5 — 
796  云南 植物志  ^1  图 版 1 ― 6. 昆明 舉头尖 Typhonium kungmingense H. Li: 不同的 中性花 ,6. 能 育雄花 和不育 雄花。  214 1. 植株, 2. 肉穂 花序, 3. 子房, 4. 子房 纵剖, 5. 两种 
天 南星科  797  4 厘米, 邻近侧 裂片长 8—12 厘米, 宽 3 — 4.2 厘米, 向外 侧依次 渐小, 最外 的长仅 1— 3 厘 米。 花序 柄由叶 柄鞘中 抽出, 长 6— 12 厘米, 圆柱形 ,淡 绿色, 粗 0.5— 1 厘米。 佛焰苞 内外均 淡绿色 ,无 斑块, 全长 17 厘米: 管部 卵形, 席卷, 长 4 厘米, 直径 2.5 厘米, 上部 1.5 厘米; 檐部长 B 厘米, 近 直立, 卵状披 针形, 舟状, 两侧 内卷, 平铺宽 4 一 5 厘米, 先 端尾状 渐尖、 席卷为 筒状。 肉 穗花序 无柄: 下部雌 花序淡 黄色, 圆柱形 ,长 6 毫米, 粗 5 毫米; 不 育 花序长 3 厘米, 序轴 下部粗 5 毫米, 上部 略狭, 粗 4 毫米, 黄白色 ,下半 部具中 性花, 上半 部 无花; 雄花序 棒状, 长约 1 厘米, 上部粗 5 毫米, 淡黄色 ;附 属器圆 柱状, 长近 4 厘米, 粗 8 毫米, 先端钝 ,基部 骤狭成 短柄。 子房四 棱形, 顶部略 外凸, 无花柱 ,柱头 圆形, 基 生胚珠 2, 无 珠柄, 直立。 中性花 2 型, 最下一 圈含有 2—3 枚 棒状花 (长 3 毫米 ), 余为密 集的、 长 5 — 6 毫米的 上升线 形花, 向上 渐短。 雄蕊 单生, 花 丝短, 药隔厚 ,稍 外凸, 药室 2, 橢 圆形, 外侧 近顶部 开裂, 花粉 白色。 花期 5 — 7 月。 云南: 昆明, 邱炳云 58944 ( 模式 )、 58952, 刘慎谔 会泽, 邱炳云 5 % 3 5 ; 巧 家, 刘大昌 207; 镇雄, 张国琴 、刘 凤歧, 无号。 云南 特有, 生长于 常绿阔 叶林下 ,海拔 1800—2100 米。 本 种不同 于单籽 犁头尖 T. calcicolum C. Y. Wu 之 点有: 1. 子房 有胚珠 2;2. 叶柄、 叶片 绿色无 斑块, 叶 裂片常 有波状 圆齿; 3. 佛焰苞 外面中 部以下 ,内面 中部有 深紫色 斑点。 6. 犁头尖 (广东 ) 茨 菇七、 百步 还原、 山半夏 、犁 头七、 土半夏 (思茅 区), 金半夏 (保山 ), 野附子 (楚雄 ), ^半夏 、充 半夏、 芋头七 、打 麻刺、 小 独脚莲 (云南 ), 土半夏 、老 鼠尾、 坡芋、 小野芋 、(广 东), 犁 头七、 田间 半夏、 芋 叶半夏 (广西 ), 三角青 (广东 龙门) ,土 巴豆、 地 巴豆、 药狗丹 (广东 ), 耗子 尾巴、 鼠尾巴 (四川 ), 独角莲 (山西 ) Typhonium divaricatum (L.) Decaisne (1834) ; Blume (1835*); Kunth (1841) ; Wight (1843*) ; Schott (1855*, 1856, 1860) ; Miq. (1866); Franch. et Sav. (1876) ; Engl. (1879, 1920) ; Hook. f. (1893) ; Gagn. in Lecte. (1942) ; Ohwi (1956) ; 广州植 物志 〔1956). Arum divaricatum L. (1753, 1763) ; Roxb. (1832) ; Arum Thunberg (1784) ; Sims in Curtis (1822*). 多年生 草本, 块茎 球形或 头伏, 直径 1 一 2 厘米, 具环纹 ,外 皮淡黄 褐色、 褐色, 有 环紋, 内面 粉质, 白色, 颈部 密生长 1 一 4 厘 米的白 色纤维 状根, 散生疣 状鱗芽 (小球 茎)。 无鳞 叶。 一 年生幼 株有叶 1—2, 如为 2, 则叶 柄基部 套生, 幼株 叶柄长 6 — 10 厘米, 绿色, 下部 1 厘 米左右 鞘状, 上部圆 柱形; 叶片长 3 — 5 厘米 (连 后裂片 ), 宽 2—4 厘米, 深心形 、卵伏 心形至 戟形, 后 裂片弯 缺深约 为前裂 片长的 1/2 ( 为全叶 片长的 1/3)。 成年植 株叶常 4 枚, 叶柄长 20 — 40 厘米, 基部 4 厘米 鞘伏、 鸢尾式 排列, 淡 绿色, 上部圆 柱形, 绿色。 叶片 绿色, 背淡绿 ,戟伏 三角形 或心状 戟形, 前裂片 半卵形 或半长 圆形, 长 7—10 厘米, 宽 7 — 9 厘米, 后裂片 长卵形 或卵状 三角形 ,外展 ,长约 6 厘米, 弯缺倒 V 形; 中肋 二面稍 隆起, 侧脉 3-5 对, 最 下一对 基出, 伸 展为侧 裂片的 主脉, 集合脉 2 条。 花 序柄单 1, 从第二 叶腋抽 出, 长 (1—4_) 9—11 厘米, 淡绿色 ,圆 柱形, 粗 2 毫米, 直立。 佛焰 苞初吋 席卷: 管部卵 形, 绿色, 长 1.6 (-3) 厘米, 向上 缢缩; 檐部长 角伏, 绿紫色 ,长 12 厘米, 下部粗 6 毫米, 盛 
798  云南 植物志  花吋 展开, 后仰, 长卵状 披针形 ,宽 4 一 5 厘米, 长 12( — 18) 厘米, 5 厘 米以上 骤狭成 带状、 下垂, 先端 旋曲, 内面深 紫色, 外面绿 紫色。 肉 穗花序 无柄: 雌 花序长 1.5 ( — 3) 厘米, 粗 3-4 毫米, 雌花 3 — 4 轮, 密集; 中性 花序长 1.7 (—4) 厘米, 下部 7 毫米长 具花, 连花粗 7 毫米, 裸禿 部分淡 绿色, 细圆 柱形, 粗约 1 毫米; 雄花序 长粗约 4 毫米 (有 吋长 9 毫米) ,橙 黄色; 附属 器散发 浓厚的 粪臭, 深 紫色, 具长约 3 毫米的 淡绿色 细柄, 基部斜 截形, 粗 4 毫米, 向上渐 细成鼠 尾状, 全长 10 — 13 厘米, 下部 1/3 具 疣绉, 向上 平滑。 子房 卵形, 黄 色, 无花柱 ,柱头 盘状, 具 乳突, 红色; 雄花近 无柄, 雄蕊 2—3, 药室长 圆状倒 卵形。 中性花 同型: 线形, 长约 4 毫米, 基部 及先端 黄色, 中间 红色。 浆果倒 卵圆形 ,长 6 毫米。 花期 5 —7 月。 产 腾冲、 保山、 楚雄、 思茅、 澜沧、 西双 版纳、 昭通、 绥江。 生长于 沟边、 田间、 旷 野和山 沟阴湿 草丛。 我国 四川、 湖北、 湖南、 江西、 广东 及沿海 岛屿、 广西、 台湾、 福建、 浙江 都有。 分布于 印度, 老挝, 越南, 泰国至 印度尼 西亚的 爪哇, 帝汶岛 ,苏 拉威西 南部, 北至 琉球群 岛, 日 本九州 南部。 块茎 入药, 有毒, 能止痛 消肿, 镇痛、 祛湿, 消炎 解毒; 用以 治寒吐 冷咳, 痈疽 疔毒, 瘰 疠, 疮癣, 蛇咬伤 ,无名 肿毒, 跌打 损伤, 胃 溃疡。 有些地 方用以 充半夏 ,但 本品性 味功能 与半夏 不同, 应区别 使用。 7. 山半夏 (西双 版纳) 图版 2 H, 4—7 马 蹄跌打 (景洪 ), 小黑牛 (莲山 ) Typhonium trilobatum (L.) Schott (1829, 1853, 1856, 1860) ; Blume (1835) ; Kunth (1841) p. p.; Engl. (1879, 1920) ; N. E. Brown (1880); Hook. f. (1893, 1898) ; Gagn. in Lecte. (1942) ; S. Y. Hu (1968). Arum trilobatum L. (1753, 1763) ; Typhonium siamense Engl. (1879). 多年生 草本, 块 茎近球 形或长 圆形, 密生长 5—10 厘 米的肉 质根。 叶 2 — 4。 叶柄长 25—35 厘米, 下部宽 鞘状; 幼 株叶片 戟形, 前裂片 三角形 ,长 4 厘米, 基部宽 2 厘米, 后^ 片狭披 针形, 长 3.5 厘米, 基部宽 0.5 厘米; 成年 植株叶 片轮廓 宽心状 卵形, 三 浅裂或 深裂, 中裂 片卵形 或菱状 卵形, 渐尖, 有吋具 细尖头 ,长 10 — 15 厘米, 宽 6 — 11 厘米, 侧裂 片斜卵 形, 长 8 — 13 厘米, 外侧 常耳状 外展; 中裂片 侧脉约 10 对, 斜伸, 常 分叉, 集合脉 2 条, 细脉 网状。 花 序柄长 5 — 10 厘米。 佛焰苞 管部长 圆形, 长 2.5 — 3.5 厘米, 直径 1 一 1.5 厘米; 檐 部长圆 卵状披 针形, 渐尖, 长 15 厘米 以上, 外面绿 白色, 因密 布银色 针状钟 乳体而 发亮, 内 面紫 红色, 展开宽 5—8 厘米。 肉穗 花序: 雌花 序短圆 柱形, 长约 7 毫米, 中性 花序长 2.8 厘米, 下半部 具花, 中性 花线形 卷曲, 长约 7 毫米, 上半部 裸禿; 雄 花序长 1.25 — 1.7 厘米, 粗约 5 毫米; 附 属器具 短柄, 基部粗 4 一 7 毫米, 长 5 — 12 厘米。 花期 5—7 月 。 产西部 及南部 ,海拔 650 米 左右, 生长于 林下湿 润处。 广西、 广东 也有。 分布 于孟加 拉国, 印度东 北部, 斯里 兰卡, 缅甸, 泰国, 老挝, 越南, 柬埔寨 ,马来 半岛, 爪哇岛 ,加 里曼丹 岛。 云南新 i 己录。 块茎 入药, 功 效同犁 头尖。 8. 金慈姑 (腾冲 ) 图版 213, 1—3 Typhonium roxburghii Schott (1855, 1860) p. p.; Hook. f. (1893) ; Trimen 
天 南星科  799  (1898) ; Engl. (1920*). 多年生 草本。 块茎近 球形。 叶 3—4, 叶柄长 10 — 35 厘米, 下部 鞘状; 叶片戟 形三浅 裂或三 深裂, 裂 片联合 部分宽 或狭, 渐尖; 中裂片 卵形, 长 (5 — )9 一 17 厘米, 宽 (4 一 )14 厘 米; 侧 裂片不 等侧的 卵形或 长圆伏 卵形, 有吋外 侧下部 扩展, 长 10 厘米, 宽 7 — 8 厘米; 叶 表面深 绿色, 背面黄 绿色, 中肋 两面稍 隆起, 侧脉 多数, 多由中 肋基部 及侧裂 片主脉 下部伸 出, 扇形 展开, 网脉 明显, 集合脉 1 条, 距边缘 3 — 5 毫米。 花 序柄长 2— 9. 厘米, 肉红色 ,有 暗紫 斑纹。 佛 焰苞长 17—19 厘米: 管部卵 圆形, 长 2 — 2.5 厘米, 直径 1.5 厘米, 苍 白色或 淡 绿色, 饰以紫 色条纹 ,向上 渐密; 檐部长 13 — 15 厘米, 卵状披 针形, 喉部 展开宽 2.7( — 5) 厘米, 向上长 渐尖, 外面肉 红色带 土绿, 具紫色 纵条纹 ,内 面褐紫 色带肉 红色纵 条紋。 肉穗 花序: 下部 雌花序 圆柱形 或短圆 锥形, 长约 4 一 5 毫米, 直径 5 毫米; 中性 花序长 1.5 — 2.2 厘米, 下部 5 — 7 毫米 密布中 性花, 余 裸禿, 玉白色 ;雄 花序长 1 厘米, 粗 2 — 3 毫米; 附属器 淡蜡 褐色, 具长约 2 毫米的 淡紫红 色柄, 基部粗 3 — 4 毫米, 长 12 — 15 厘米, 鼠 尾状。 雄 花: 雄蕊 2— 3, 土 黄色, 花药 无柄, 药窒 卵形, 钝尖, 外向由 顶部向 下开裂 ,花粉 红色。 雌 花: 心皮 2—3, 子房 卵形, 白色, 柱头 盘状, 紫 红色, 1 室, 胚珠 1, 半倒生 ,珠柄 明显, 略偏 生 于基底 一侧。 中性花 蜡黄色 ,圆 柱形, 肉质, 长 8 — 9 毫米, 反折。 浆果卵 圆形, 淡 绿色, 内 有种子 1 枚。 花期 5 — 8 月。 产腾冲 ,昆 明栽于 药圃。 分布 于斯里 兰卡, 马来 半岛, 印 度尼西 亚的爪 哇至马 鲁古群 岛。 我国 云南新 记录。 ' 块茎 入药, 治 风湿关 节炎有 奇效。 本种叶 形变化 极大, 如在 Bot. Mag. 中的图 339, 叶为 长圆状 戟形, 后裂片 稍外展 ,分 裂极浅 ,而在 Engler (1920) 的图中 ,叶片 3 全裂, 裂片近 等大: 中裂片 卵状披 针形, 云南 标本 的叶片 3 浅裂, 裂片 形状与 Engler 的描述 相符, 但 较宽大 (可能 是栽培 的结果 )。 肉 穗花序 各图和 描述均 较统一 ,其显 著特点 是中性 花反折 ,这 一点既 不同于 中性花 直立的 T. divaricatum, 也 不同于 中性花 卷曲的 T. t r il batum。 此外, 云南标 本佛焰 苞檐部 较狭, 宽 仅 2.7 厘米, 而 Engler 的 描述为 5 厘米, Bot. Mag. 的图上 也约有 5 厘 米宽。 23. 天 南星属 Arisaema Martius 多年生 草本, 具块茎 ,稀具 圆柱形 根茎, 芽萌 发后, 依次生 鱗叶, 1 一 2 ( — 3) 枚寻 常叶和 单 1 的花 序柄, 稀于 出叶之 后尚有 抱持花 序柄的 鱗叶。 叶柄 多少具 长鞘, 常 与花序 柄饰以 同样的 斑纹; 叶片 3 浅裂、 3 全裂或 3 深裂、 指状 分裂、 鸟足状 分裂或 放射状 分裂; 裂片 3 — 5-7-9-11 以上, 卵形、 卵状披 针形、 披 针形, 全缘或 有的啮 齿状, 无柄或 (首先 是中裂 片) 具柄; 中肋稍 粗宽, i、n 级侧脉 隆起, 集合脉 3 条, 沿边 伸延。 佛焰 苞长期 宿存: 管 部席卷 ,圆柱 形或喉 部开扩 ,喉 部边缘 有吋具 宽耳; 檐部 各式, 常 拱形, 稀 盔状, 经 常长渐 尖。 肉 穗花序 单性或 两性: 雌花序 上花密 ,雄花 序大都 花疏; 如为两 性花序 ,则雄 花序位 于 雌花序 之上且 紧接; 附属器 接于能 育花序 之上, 长及佛 焰苞喉 部或伸 出喉外 ,有 吋为长 线形或 鞭状, 裸禿, 或于 基部、 有 吋至顶 部散布 少数或 多数的 线形中 性花残 遗物。 花 单性, 雌雄 同株或 异株: 雄花 有雄蕊 2 — 5, 通常 稀疏, 无柄或 有柄; 花 药药隔 纤细、 几乎不 明显, 
800  云南 植物志  药 室短卵 圆形或 球形, 室孔或 室缝多 少为外 向开裂 ,有 吋两个 药室汇 合为一 个新月 形的花 药, 花粉 球形, 常具 细刺。 中性花 残遗物 系不育 雄花, 钻形或 线形。 雌 花相互 靠贴, 单心皮 (?) : 子房 1 窒, 内面 有从室 顶下垂 的突起 (毛 ), 卵 圆形或 长圆状 卵形, 渐狭为 花柱; 胚珠 1—2—9, 直生, 直立, 珠 孔朝向 室顶, 珠 柄短, 着生于 基底胎 座上。 浆 果倒卵 圆形、 倒圆锥 形, 先端 浑圆, 1 室。 种子 少数、 球状卵 圆形, 具 锥尖。 胚乳 丰富。 胚 具轴。 约 150 余 种.。 大 都分布 于亚洲 热带, 亚 热带和 温带, 少数 产热带 非洲, 中美和 北美也 有少数 种类。 我国有 82 种, 产南北 各地, 云南有 40 种。 Engler (1920) 将本 属分作 15 组。 Hara (1971) 将 Engl. 组。 我国 均有。 分组 检索表  的划 分进行 调整, 得出 13  1 (10 2(5 3(4 4(3 5(2 6(7 7(6 8 ( 9 9(8 10( 1 11(20 12(15 13(14 14(13 15(12 16(17 17(16 18(19 19(18 20(11  1. 线花组 Fimbriate Engl. 2.S 叶组 Attenuata Engl.  叶 片掌状 3 裂。 附属器 纤细, 常为 线形, 下弯。 附属器 上线形 中性花 多数, 有吋至 顶部; 药室 顶孔开 裂或纵 裂- 附 属器上 中性花 通常不 存在, 如 存在则 仅见于 基部, 且成钻 形" 附属 器多少 粗厚。 药室 通常马 蹄形或 新月形 开裂。 附属器 上部长 鞭状, 伸出 佛焰苞 很长, 上部 下垂, 下部 粗壮, 基 部常 扩大为 盘状, 具柄 4. 新月组 Triwcta Schott 药室裂 缝非新 月形。 附属器 倒棒状 ,近直 立或稍 下弯, 向上 渐狭, 先端钝 ,基部 渐狭成 柄状, 非截形 ;药 室顶孔 开裂为 圆形或 长圆形 3. 象 ft 花组 Franchetiana Engl. 附属器 多少! R 柱形, 稍伸出 佛焰苞 喉外, 顶端 圆形, 基部近 截形, 具柄, 药 室裂孔 椭圆形 或长圆 形 S. 花 南星组 Piitillata Engl. 叶片 鸟足状 或掌状 分裂、 或 辐射状 分裂。 叶片 鸟足状 或掌状 分裂。 附属器 延长, 无柄。 附 属器呈 之字形 上升, 向 上渐狭 6. 曲序组 Tortuow Engl. 附属 器下部 粗厚, 向上成 长鞭状 ,线 形下垂 或弯曲 …… 8. 线序组 Flagellarisaema (Nakai) Hara 附属器 短缩, 具柄, 直立或 下弯。 佛焰苞 很小, 管部卵 圆形, 檐部 卵形, 内弯。 附属器 极短, 楠 圆形, 叶 片鸟足 状分裂 7. 黄權组 Dochafa (Schott) Hara 佛焰 苞大, 管 部漏斗 形或圆 柱形。 附 属器圆 柱形或 棒状, 基部 截形。 植物 具根茎 9. 雪 里见组 Decipientia Engl. 植物 具块茎 10. 天 南星组 ArUaema Hara 叶片 辐射状 分裂, 裂片 7 — 20; 附 属器圆 柱形, 棒状或 纤细、 基 部狭, 常具 中性花 11. 伞叶组 Sinarisaema Nakai 
天 南星科  801  1. 线花组 (Sect. Fimbriara) 分种 检索表 1(2) 叶 1, 叶中裂 片具长 15 毫米 的柄, 侧裂片 具长约 5 毫米 的柄; 附 属器上 下均有 极少数 长不及 I 亳米的 中性花 2. 滇南星 A. austro-yunnanense 2(1 ) 叶 2 。 具 根茎。 3(6) 佛焰 苞喉部 无耳, 附 属器局 部具中 性花。 4(5) 佛焰 苞檐部 白色、 淡绿色 ;附 属器长 4 一 5 厘米, 上部 密生长 2 毫米 的线形 中性花 1 . 画 笔南星 A. penicillatum 5(4) 佛焰苞 黄绿色 ,具白 色条纹 ;附 属器下 部具长 3 — 8( — 10) 毫米的 钻形和 线形中 性花, 直 伸或下 弯 3: 红 根南星 A. calcareum 6(3) 佛焰 苞喉部 具耳, 淡 绿色; 附属器 线形, 长 8 厘米, 上下 均具长 4 一 5 厘米 的线形 中性花 3, 红 根南星 A. calcareum 2. 三叶组 (Sect. Attenuata) 分种 检索表  1(6) 块茎 球形。 佛焰 苞喉部 无耳。 2(3) 叶片 全缘或 3 裂; 3 裂叶裂 片狭长 、披针 形或楠 圆形, 中 裂片长 10 — 17 厘米, 宽 1 一 2.5(— 3.5) 厘米。 附属器 细长, 线形, 长 9 一 16 厘米, 下垂 4. 银半 S A. bathycoleum 3(2) 叶片 3 全裂, 裂片较 宽短, 附 属器长 或短。 4(5) 叶 1。 雌雄 异株。 叶中 裂片椭 圆伏披 针形, 长 10 — 19 厘米, 宽 5 — 12 厘米。 附 属器长 5 — 6 厘 米, 外弯 6. 山珠半 S A. yunnanense 5(4) 叶 2。 雌 雄同株 和雄花 单株。 叶中裂 片卵状 长圆形 ,长 22 — 24 厘米, 宽 10 厘米。 附属 器渐狭 成线形 ,长 8 — 40 厘米, 下垂 • S. 河 谷南星 A. prazeri 6(1) 根茎圆 柱形, 直伸。 佛 焰苞喉 部具半 圆形反 卷的耳 7. 盈 江南星 A. inkianen.e 3. 象 鼻花组 (Seet. Franchetiana) 分种 检索表 1(4) 佛焰苞 白色, 绿白色 ;附属 器圆柱 形或纺 锤形, 近 直立, 长 3 — 3. 7 厘米。  2(3) 花 序先叶 出现; 佛焰苞 亮绿色 、白色 ,具绿 色或紫 色条纹 ;附属 器光滑 8. 白 苟南星 A. candidissimum 3(2) 花叶 同出; 佛焰苞 白色无 条纹, 雌花 序附属 器下部 具中性 花及少 数雄花 - -" 9,瑶 山南星 A. sinii 4(1) 佛焰苞 紫色, 具白色 条纹; 附 属器圆 锥形。 5(8) 佛焰 苞擔部 渐尖, 具 3 — 10 厘米 的线形 长尾; 附属器 较长。 6(7) 佛焰 苞擔部 短三角 形或披 针形, 拱形 外弯, 长 6 厘米, 宽 2 厘米, 尾长 6 厘米 10 大 理南星 A. dalavayi 7(6) 佛焰苞 檐部盔 状下弯 ,长 5. 5 — 6 厘米, 宽 4 一 5 厘米, 尾长 3 — 10 厘米; 附属 器下弯 12, 象头花 A. franchetianum 8(5) 佛 焰苞橹 部不具 长尾; 附属器 短小, 近 直立。 
802  云南 植物志  9(10) 佛焰 苞管部 粗短, 长 2.5 厘米, 粗 1.3 — 1.5 厘米 11. 丽 江南星 A. lichiangente 10(9) 佛焰 苞管部 狭长, 长 4 厘米, 粗 1.2 厘米 12. 象头花 A. franchetianum 4. 新月组 (Sect. Trisecta) 分种 检索表  块茎近 球形, 卵状圆 锥形。 叶中 裂片楠 圆形, 卵形, 菱形, 长大 于宽。 叶裂 片边缘 红色。 佛焰苞 檐部倒 卵形, 暗紫色 ,背面 有白色 纵脉, 两 侧有白 色网纹 15. 网 桷南星 A. "ile 叶 裂片边 缘不为 红色。 佛焰 苞檐部 有网纹 或否。 佛焰苞 檐部无 网纹, 两侧不 扩大成 翅状。 佛焰 苞擔部 全缘, 附属器 下部增 粗为纺 锤形或 圆锥形 ,粗约 1 厘米, 基部渐 狭为柄 ,不为 截形… 土半夏 A* intermedium 佛焰 苞檐部 3 裂: 中裂片 狭小, 披针形 ,长 5 毫米, 侧裂片 长圆形 ,长 1.5 厘米, 宽 I. 3 厘米。 附 属器 基部圆 锥状, 粗 2 — 3 毫米, 基底 截平, 具长约 3 毫米 的细柄 21. 腾 冲南星 A. tengtsunense 佛 焰苞檐 部两侧 扩大成 翅状, 具白色 或绿色 网纹。 附属器 具疣突 ,基部 扩大成 盘状, 基底 截形。 块茎近 球形。 雌 雄异株 22. 翼 桷南星 A. griffithii 附属器 无疣突 ,基部 不扩大 成盘状 ,渐狭 为柄。 块茎 卵状圆 锥形, 长 9 厘米, 粗达 5 厘米。 雌花 序 单性, 雄花序 基部有 2 轮能 育雌花 23 . 会 泽南星 A. dahaien.e 叶中 裂片倒 卵形, 倒心形 或倒三 角形, 长小 于宽。 附属 器基部 以上密 被苍白 色乳突 状疣。 佛焰苞 白绿色 、淡 黄色或 紫色, 具白 色或黄 色条纹 …… 16. 疣 序南星 A. handelii 附属器 光滑。 叶 柄和花 序柄具 疣突; 附属器 下部圆 锥伏, 中 部以上 渐细成 线形, 共长 12 — 28 厘米, 下 弯或之 字 形上升 17. 象 天南星 A. elephas 叶柄和 花序柄 光滑。 叶小, 中裂 片长宽 1.8 — 4. 3 厘米。 附属器 纤细, 短于 佛焰苞 擔部, 具 短柄, 基部 骤然扩 大成环 状, 先 端下弯 18. 小南星 A. parvum 叶大, 中裂 片长宽 8 厘米 以上; 附 属器基 部骤然 扩大, 粗 5 — 10 毫米, 至 喉外之 字形上 升或下 垂 • 17. 象 天南星 A. elephas 根茎 横走。 叶裂 片长胜 于宽, 明显 具柄, 边缘 常江色 或否。 佛 焰苞暗 紫色, 檐部长 卵状披 针形。 附属器 长鞭状 ,长 20 — 80 厘米 13. 美 丽南星 A. speciosum 特征 不明, 不 便检索 20. 沧 江南星 A. bonatianum  5. 花 南星组 (Sect. Pistillata) 分种 检索表  1(2) 叶中 裂片具 1.5 — 5 厘米长 的柄。 佛焰苞 喉部斜 截形, 无耳 24 . 花南星 A. lobatum 2(1) 叶中 裂片无 柄或近 无柄。 佛焰苞 喉部两 侧有长 1.5 厘米、 宽 2.5 厘 米的圆 形宽耳 
天 南星科  803  25. 双 耳南星 A. biauriculatum 6 曲序组 (Sect. Tortuosa) 分种 检索表 1 do) 佛焰苞 喉部截 形或斜 截形, 无显著 的耳。 2(7) 叶 1。 3(4) 雌 雄同株 和雄花 单株。 叶裂片 13 — 19, 倒披 针形至 线状长 圆形, 中裂片 无柄或 具短柄 ,长 3 —  15 厘米, 宽 0.7 — 5 .8 厘米, 比侧裂 片几短 1/2 26. 天南星 A. heterophyUum 4(3) 雌雄 异株。 5(6) 附属器 细长, 长 20 厘米, 下部粗 1.5 毫米, 上部毛 发状, 之字形 上升。 叶裂片 狭长, 中 裂片长 20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27. 线 叶南星 A. lineare 6(5) 附属 器短, 长 4 一 6 厘米, 粗约 1 毫米, 直 立或膝 曲状。 叶裂片 5 — 7, 线形、 卵状披 针形至 宽椭圆 形, 中 裂片长 7 — 17 厘米, 宽 1 一 5 厘米 28. 岩 生南星 A. saxatUe 7(2) 叶 2。 8(9) 叶裂片 5 — 17, 菱状 卵形, 长圆 形至披 针形, 中 裂片长 5 — 30 厘米, 宽 1 一 7 厘米。 佛焰 苞檐部 卵形 或长圆 卵形, 常雌 雄同株 29. 曲 序南星 A. tortuosum 9(8) 叶裂片 5 — 7, 线形、 卵状 披针形 至宽楠 圆形, 中 裂片长 7 — 17 厘米, 宽 1 一 5 厘米。 佛焰 苞檐部 长圆披 针形, 宽约 3 厘米。 雌 雄异株 28. 岩 生南星 A. .axatile  10( 1 ) 佛焰 苞喉部 边缘具 分离的 长耳。 叶 1, 叶裂片 13 — 19, 倒 披针形 30, 长 耳南星 A. auricula turn 7. 黄檐组 (Sect. Dochafa) 仅 1 种 31. 黄 苞南星 A. flavum 8. 线序组 (Sect. Flagellarisaema) 云南仅 1 种 32 旱 生南星 A. aridum 9. 雪 里见组 (Sect. Decipientia) 分种 检索表 K2) 佛焰苞 黄绿色 、黄色 、淡 红色, 有 暗紫色 或黑色 斑点; 附属器 暗紫色 、有 黑斑, 顶部 具肉质 钻形凸 起, 直立。 叶裂片 (3 — )5 34. 雪里见 A. rhizomatum 2(1) 佛焰苞 杂色, 檐部 紫色; 附属器 光滑。 叶裂片 7( — 5) 33. 奇 异南星 A. decipien. 10. 天 南星组 (Sect. Arisaema) 分种 检索表 1(2) 叶片 鸟足状 分裂, 佛焰 苞喉部 不明显 的耳状 外卷。 附属器 无柄, 基部 渐狭, 圆柱形 ,长 2. 5 — 3. 5 厘米, 粗 2 — 3 毫米。 叶裂 片通常 7, 楠圆披 针形, 边缘 啮齿状 3S. 揭 斑南星 A. n^eleagri 霧 var. tinuatum 
804  云南 植物志  2(1) 叶 片掌状 分裂, 裂片 5( — 7), 倒披 针形, 外侧 裂片的 外侧基 部常具 宽耳。 附 属器具 细柄, 基部 截形, 长 2 — 7. 5 厘米, 粗 5 — 6 毫米 36. 猪 笼南星 A. nepenthoides 11. 伞叶组 (Sect. Sinarisaema) 分种 检索表 KO 佛 焰苞喉 部边缘 无毛。 2(5), 附属 器先端 光滑。 3(4) 叶裂 片边缘 波状, 长 12 — 24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附属器 粗棒状 ,向基 部渐狭 ,上 部粗达 1 厘 米 ",琪 海南星 A. undulatum 4(3) 叶裂片 全缘。 附属 器细, 粗不及 6 毫米, 佛焰苞 绿色、 绿 紫色、 紫色, 具白 色条纹 或否。 附属器 长 2 — 4 厘米, 粗 2. 5 — 5 毫米; 雌 花序附 属器下 部具长 0.5—1 毫米的 中性花 ;雄 花序附 属器下 部具少 数中性 花或否 38. —把 伞南星 A. erubescens 5(2) 附属 器先端 密被长 0.7 毫米的 刺毛。 佛焰苞 檐部广 卵形, 上部 暗紫色 39, 剌 棒南星 A. echinatum 6(1 ) 佛焰苞 喉部斜 截形, 边缘具 缘毛, 檐部青 紫色, 有绿 白色纵 条紋, 后者于 边缘附 近连结 教 缘 毛南星 A. cUiatum 1. 画笔 南星 图版 216, 11 一 13 Arisaema penicillatum N. E. Brown (1880*, 1903) ; Engl. (1920). Arisaema laminatum auct. non Blume : Benth. (1861) 多年生 草本。 块 茎小。 鳞叶 线状披 针形, 长约 8 厘米。 叶 2: 叶柄至 中部以 上为鞘 状; 叶片 3 全裂, 中裂片 楠圆形 ,长 14 厘米, 宽 6 厘米, 侧 裂片近 无柄, 比中裂 片短, 具长 4 毫米 的柄, 长圆披 针形, 长约 10 厘米, 宽 4 厘米, 基部稍 偏斜, 均 渐尖, 具芒状 尖头, 边缘绉 波状, 侧 脉脉距 6 — 7 毫米, 于 距叶缘 3 — 4 毫 米处连 结为集 合脉。 花序比 叶柄长 或短。 佛 焰苞管 部绿色 ,近圆 柱形, 长 4— 6 厘米, 上 部宽约 1.2—2 厘米, 喉部 边缘不 外卷, 檐部白 色, 短的长 圆形, 长 2 — 5 厘米, 骤尖, 具芒状 尖头。 肉 穗花序 单性: 雄花序 稍具柄 ,圆锥 形, 长 1.5 — 3.5 厘米, 花疏, 下部粗 4 毫米, 附 属器长 4—5 厘米, 渐狭, 先端稍 弯曲, 密布长 约 2 毫米的 线形中 性花; 雌花序 具短柄 ,长 1 厘米, 花密, 附属器 中下部 密布, 上部 散布长 约 3 毫 米的中 性花。 雄花具 短柄, 有雄蕊 3, 药室卵 圆形, 裂缝 纵长。 子房卵 圆形, 先端狭 缩 为短的 花柱, 柱头 头状, 胚珠 5, 花果期 4 一 6 月。 产滇 东南麻 栗坡黄 金印, 海拔 1000 米 (蔡 希陶 52532), 生 长于密 林中。 我国 广西、 广 东及沿 海岛屿 也有。 云南、 广西新 记录。 2. 滇南星 新种 图版 215, 1—2 Arisaema austro-yunnanense H. Li (1977)*. Species nova A. mierospadici Engl, valde af finis sed spathae lamina 3 cm. longa basi zona horizontali alba ornata, spadicis appendice abortivorum florum rudimentis paucis brevioribusque obsita differt. 多年生 草本。 雌雄 异株。 块茎 不详。 鱗叶绿 褐色, 管状, 先端 锐尖。 叶 1, 叶 柄绿褐 色, 除上部 6 厘米外 鞘状; 叶片 3 全裂, 裂片 表面深 绿色, 背面白 绿色; 中裂 片具长 1.5 厘 米 的柄, 卵状长 圆形, 长 8 厘米, 宽 6 厘米, 骤狭 渐尖、 基部钝 ,侧裂 片具长 5 毫米 的柄, 较 
天 南星科  805  狭长, 卵状披 针形, 长 9 一 10 厘米, 宽 4 . 8 — 5 厘米, 渐尖, 基部斜 圆形, 不 等侧; 侧脉约 10 对, 脉距 0.5 — 1 厘米, 与中 肋背面 隆起, 表面不 明显, 网脉极 细弱, 集合脉 距边缘 1— 2 毫 米。 花序柄 与叶柄 近等长 ,纤细 ,佛焰 苞小, 长 6.5 厘米; 管部漏 斗形, 长约 2.S 厘米, 上部 宽 1 厘米, 淡绿色 ,喉部 边缘不 反卷, 几截平 ,略 收縮; 檐部 卵状披 针形, 长 3 厘米, 宽 1.5 厘 米, 渐尖, 有 2 — 3 毫米 的芒状 尖头, 深 绿色, 直立, 基部与 喉部的 交界处 有长约 0.5 厘米的 一段 绿白色 横带。 肉 穗花序 单性: 雄花 序近圆 柱形, 长 1.5 厘米, 基部粗 3 毫米, 向上渐 细, 花疏: 雄花近 无柄, 花药 2 — 4, 药室圆 球形, 顶孔 横裂; 附属器 纤细, 长 2.2 厘米, 直立, 伸出 喉外约 1 厘米, 上下 都有极 稀疏的 长不及 1 毫米的 钻形中 性花。 花期 5 月。 产滇南 景洪县 小勐养 ,海拔 780 米。 模式, 云大 1420 (cT 存云 南大学 )。 本种与 印度尼 西亚爪 哇产的 A. microspadix Engl. 极似, 但 后者佛 焰苞檐 部长仅 2 厘 米, 附属 器上下 密布长 2 — 3 毫 米的中 性花, 而本种 佛焰苞 檐部长 3 厘米、 基 部有绿 白色横 带, 附属 器上中 性花短 且疏。 与画 笔南星 A. penicillatum 的区别 在于: 佛 焰苞有 白色横 带, 药 室顶孔 横裂, 中性花 疏短。 3. 红 根南星 新种 图版 215, 3—5 红根、 长虫 包谷、 小独 角莲、 见血飞 (云南 文山) ,山 磨芋、 野磨芋 (西畴 ) Arisaema calcareum H. Li (1977)*. Species ab A. balansae Engl, planta rhizomate instructa, diphylla, spatha feminea pa Hide viridi albo-vittata fauce margine haud auriculata, appendice breviore et erassiore 3 ― 5.5 cm longa ; spatha mascula fauce margine auriculata appendice ad apicem florum sterilium rudimentis filiformibus ad 5 em longis instructa differt. 多年生 草本。 雌雄 异株。 根茎圆 柱形或 圆锥形 ,直立 ,斜伸 或横走 ,长 2 — 5 厘米, 直 径 1一2 厘米, 黑 褐色。 鱗叶 3, 膜质、 披 针形, 最 外的长 1—2 厘米, 最 内的长 18—19 厘 米。 叶柄长 30 — 80 厘米, 紫绿色 ,具 淡绿色 斑块, 下部 25 — 60 厘米宽 鞘状, 对折宽 1.1 厘 米, 鞘顶端 钝圆, 抱持花 序柄; 叶片 3 全裂。 雌株: 叶 中裂片 具长约 2 — 3 厘米 的柄, 椭 圆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12 — 26 厘米, 宽 9—12 厘米, 基部宽 楔形; 侧裂 片具长 1 一 2 厘米 的柄, 斜 卵形, 长 15 — 20 厘米, 宽 8 — 11 厘米, 基部 偏斜, 外侧圆 形下延 ,均 渐尖, 常具 2—3 厘米的 尾尖。 花 序柄长 30—50 厘米。 佛 焰苞黄 绿色具 白色细 条紋: 管部圆 柱形, 长约 3 厘米, 直径 1.5 — 1.8 厘米; 檐部长 8 厘 米, 长 圆状披 针形, 直立, 下部 展平宽 4 一 5 厘米, 上部长 渐尖, 并 具长约 2 厘米的 尾尖。 肉 穗 花序: 雌 花序长 2.2 厘米, 粗 1.5 厘米 (具幼 果), 短圆 锥形; 子 房倒圆 锥形, 胚珠 2 — 4, 常 1 枚 能育; 种子黄 绿色, 长 5 毫米, 直径 4 毫米。 附属 器长圆 锥形, 长 3 — 5.5 厘米, 粗 2—3 毫米, 向上渐 细狭, 淡 绿色, 下半部 布以长 3— 8( — 10) 毫米的 钻形及 线形中 性花, 下 弯或 直伸。 花期 5—6 月, 果 9—10 月 成熟。 雄株: 叶中裂 片具长 0.5 — 2 厘米 的柄, 长圆形 ,长 12 厘米, 宽 5 — 6 厘米, 锐尖, 具长 2 厘米的 尾尖; 侧裂 片具长 5 毫米 的柄, 长圆披 针形, 长 10 厘米, 宽 3.5 — 4 厘米, 骤狭渐 尖。 花序 柄长于 叶柄。 佛 焰苞淡 绿色: 管部圆 柱形, 长约 5 厘米, 直径 1.5 厘米, 喉部具 宽耳; 檐 部长约 9 厘米, 长圆披 针形, 宽 4.5 厘米。 肉穗 花序: 雄 花序长 3.5 厘米, 粗 5 毫 米, 花较 疏散, 雄花 有雄蕊 5, 无柄, 药窒卵 圆形, 外向纵 裂不达 基部, 裂缝长 圆形; 附属器 
806  云  物 
夭 南星科  807  线形, 纤细 无柄, 伸出喉 外弯曲 上升, 长 7 厘米, 最下 部粗约 1 毫米, 下部 具长约 5 毫米 的 钩状中 性花, 中上 部具长 2— 3 厘米, 最上部 具长达 5 厘米的 线形中 性花。 花期 5 — 6 月。 云南: 西畴, 地 植物组 1964.6.5 ( 模式? ), 王守正 71 2 , 武全安 79 05(cO, 西畴 马厂, 冯国楣 12482; 麻栗坡 ,中 草药队 6121, 66 3 7, 冯国楣 1S155( 果)。 根茎 入药: 能清热 、消炎 、拔脓 ,外 用敷治 痈疽、 疔疮、 无名 肿毒, 腮 腺炎, 乳腺炎 (破溃 忌用 )。 剧毒, 不可 内服。 本品为 文山地 区常用 草药" 红 根", 根 茎鲜吋 剖开淡 红色, 因 名。 本 种与越 南和泰 国产的 A. balansae Engl. 相近, 但本种 具根茎 ;叶 2 ; 雌花序 佛焰苞 淡 绿色, 具白色 条纹, 喉部 无耳, 附属器 粗短, 长仅 3 — 3.5 厘米; 雄 花序佛 焰苞喉 部具宽 耳, 附 属器长 7 厘米, 上下 皆有中 性花, 下部的 中性花 钩状, 长 5 毫米, 中 上部的 线形, 长 2 — 5 厘米。 A. balansae 具扁球 形块茎 ,叶 1 : 佛焰苞 绿色, 附属 器长达 15 — 17 厘米。 4. 银半夏 (丽江 ) 图版 2 1 6 , 8 — 10 半夏 (丽江 、宾川 ,四川 道孚) Arisaema bathycoleum Hand.-Mazz. (1924, 1936*). 多年生 草本。 雌雄 异株。 块茎扁 球形, 直径 1 一 2 厘米, 根密, 长可达 11 一 12 厘米, 有 极多数 毛发状 须根。 鳞叶 2, 长 6 — 8 厘米, 抱持 叶柄, 短 锐尖, 有 芒状硬 尖头。 叶柄长 9— 25 厘米, 下部 2/3 具鞘; 叶片 绿色, 全缘或 3 裂, 裂片无 柄或具 短柄, 中 裂片长 10 — 17 厘 米, 宽 1— 2.5( — 3.5) 厘米, 侧裂片 较中裂 片短, 长 4 一 12 厘米, 宽 0.5 — 2.5 厘米, 均 狭披针 形或椭 圆形, 由中部 向两头 渐狭; 侧脉 上举, 近 平行, 脉距约 1 毫米, 与中肋 相交成 20— 30° 锐角, 至 距边缘 1 一 2 毫 米处连 结成集 合脉; 不裂的 单叶形 态多变 ,线形 、披针 形至长 圆形, 长 15 — 18 厘米, 宽 0.5 — 4 厘米, 锐尖或 渐尖, 基 部狭楔 形至微 心形。 花序 柄通常 长于叶 柄, 长 15 — 28 厘米, 粗 1 一 1.5 毫米, 向上 增粗。 佛焰苞 绿色或 浅黄色 ,长 8.5—17 厘米: 管 部漏 斗状圆 锥形, 基部钝 ,长 5 — 6 厘米, 喉 部直径 1 一 2 厘米, 斜截形 ,边缘 反卷, 无耳; 檐 部与 管部近 等长, 较宽, 卵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锐 尖或长 渐尖, 平展或 内凹。 肉穗 花序纤 细、 单性、 长 2 — 3 厘米: 雄花序 紫色, 无柄, 花疏, 雌 花序黄 绿色, 花密。 附属器 苍白色 ,无 柄, 基部粗 1.25 — 1.5 毫米, 渐狭为 线形的 长尾、 长达 9 一 16 厘米, 紫色, 弯曲 下垂。 雄花有 雄蕊 4, 花药卵 圆形, 顶孔 开裂。 子房长 卵圆形 ,先 端渐狭 为短的 花柱, 柱头 头状。 果序长 3 — 4 厘米。 浆果 有种子 1 一 4。 花期 7 月。 果期 8 月。 产西 北部、 西部: 维西、 贡山、 中甸、 丽江、 鹤庆、 宁蒗、 永仁、 剑川、 宾川、 漾濞。 海拔 1600— 3400 米, 生长于 松林下 、草坡 或高山 草地, 常与山 珠半夏 A. yunnanense Buchet 混 生。 四川 西部、 西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对 脑壳山 (Hand.-Mazz. 3448 ? ) 及永宁 附近 (Hand. -Mazz. 7021)。 块茎 在云南 作半夏 入药。 5. 河 谷南星 图版 216, 14 半夏 (个旧 ) Arisaema prazeri Hook. f. (1893) ; Engl. (1920*); S. Y. Hu (1968). Arisaema prazeri var. viride Engl. 1. c, ; A. prazeri var. variegatum Engl. 1. c. 
808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216 1 一 7. 山 珠半夏 Arisaema yunnanense Buchet; 1 . 植株, 2. 幼叶, 3. 雄 性肉穗 花序, 4. 雄花, 5 . 雌性 肉穗花 序, 6. 子房, 7. 子房 纵剖; 8 — 10. 银半夏 A. bathycoleum Hand.-Mazz. : 8. 佛焰 花序, 9. 叶片 , 10. 植株 下部; II— 13. 画 笔南星 A. penicillatum N. E. Brown; 1 1 . 佛焰 花序, 12. 雄 性肉穗 花序, 13. 雄花; 14. 河 谷南星 A - Prazeri Engl. 佛 焰苞展 开示肉 穗花序 (一)。 
天 南 星 科  809  多年生 草本。 雌 雄同株 和雄性 单株。 块茎小 ,近 球形。 鳞叶、 叶 柄和叶 柄鞘灰 绿色具 深紫色 斑纹。 鱗叶 线状披 针形, 长 10—28 厘米。 叶 1 一 2, 柄长 25 — 70 厘米, 纤细, 下部 1/2-3/4 鞘状, 鞘端 钝圆; 叶片 绿色, 薄 纸质, 3 全裂: 中裂片 无柄或 具长约 1 厘米 的柄, 卵状长 圆形, 长 22 — 24 厘米, 宽 10 厘米, 基部阔 楔形; 侧裂片 斜卵形 ,偏斜 ,长 19 厘米, 宽 11 厘米, 基部内 侧楔形 ,外侧 圆形, 均短 渐尖, 先 端具短 的芒状 尖头; I 级侧 脉脉距 0.6 — 2 厘米; 集合脉 距边缘 6 — 8 毫米。 花序 柄比叶 柄短, 长 20 — 50 厘米。 佛焰苞 绿色具 白色条 紋: 管部圆 柱形, 长 4 一 5 厘米, 直径约 1 厘米; 檐部近 直立, 披针形 ,长 6 — 10 厘米, 宽 1.5 -2.5 厘米, 渐尖, 有吋 具芒状 尖头。 肉 穗花序 两性和 雄性。 两性 花序: 雌 花序长 1.2 — 2 厘米, 粗 6 — 9 毫米, 雄花 序接于 雌花序 之上, 长 1 一 2.5 厘米, 粗 3 — 5 毫米, 向上 渐狭, 花 密, 向上 渐疏; 附属器 下部粗 5 — 7 毫米, 渐狭成 长线形 ,长 8 — 40 厘米, 由佛 焰苞喉 部伸出 后下垂 ,深 紫色; 单性雄 花序长 3 厘米, 下部粗 5 毫米。 雄花 无柄, 雄蕊 2, 花药 紫色, 药室 卵圆形 ,裂缝 纵向长 圆形。 雌 蕊倒卵 圆形, 绿色, 花柱 极短, 柱头 圆形, 胚珠 3。 花期 5— 6 月。 产滇南 思茅、 红河、 元阳、 个旧, 海拔 150 — 1500 米, 多 见于干 热河谷 石堆灌 丛中。 缅 甸有 分布。 块茎也 作半夏 入药。 6. 山 珠半夏 (云南 通称) 图版 216, 1—7 长 虫磨芋 (广南 ), 小南星 (植物 名实图 考), 半夏、 刀口药 、山 包米、 狗闹子 (通海 ), 蛇饭 果 (景东 ) Arisaema yunnanense Buchet (1911), Engl. (1920). Arisaema taliense Engl, in Engl. Pflanzenr. 73 (4, 23F) : 156, fig. 28, G. 1920, in Fedde, Repert. Sp. Nov. 12 :313. 1922 ; Hand.-Mazz. Symb. Sin. 7 : 1363. 1930, syn. nov. ; A. taliense var. latisectum Engl. 1. c. : 156., syn. nov. 多年生 草本。 雌雄 异株。 块茎扁 球形或 近球形 ,直径 2 — 4 厘米。 鳞叶钝 、具短 尖头, 内 面的长 I 5 — 3 厘米。 叶 1— 2 , 叶柄长 4 0— 7 厘米, 下部 l/ 6 — I/ 7 鞘状, 鞘端钝 。叶片 3 全裂, 中 裂片常 具长达 1.5 厘米 的柄, 椭圆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稀卵形 ,长 10 — 19 厘米, 宽 5 — 12 厘米; 侧裂 片近无 柄或具 短柄, 卵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渐尖或 锐尖, 基部稍 偏斜, 楔 形, 长 9— 16 厘米, 宽 5.5—9 厘米; 侧脉 12—15 对, 斜伸, 集 合脉距 边缘约 5 毫米。 花序 柄常比 叶柄长 1 倍, 稀 较短。 佛焰 苞长约 10 厘米, 苍白色 ,中 部饰以 浅绿色 条纹: 管部长 2—2.5 厘米, 直径 1—1.5 厘米, 喉部 边缘斜 截形; 檐部 直立, 背 弓凸, 长 5—8 厘米, 宽 2 — 3 .5 厘米, 渐尖。 肉 穗花序 单性: 雄花 序长圆 锥形, 长约 2 厘米, 基部粗 3 — 4 毫米, 花疏, 有吋密 ,下 部的花 具长柄 (0.7 — 1 毫米 ), 上部 的花具 短柄, 雄 花通常 有雄蕊 2, 花药 2 室, 球形, 几 分离, 药隔 不显, 药室 顶裂。 雌 花序长 1.5 厘米, 圆锥形 ,花 密集, 子 房倒卵 圆形, 花柱长 0.5 毫米, 柱头半 球形。 胚珠 3, 长圆状 卵形。 附属器 裸禿, 短 于佛焰 苞或近 等长, 长 5 — 6 厘米, 粗 2 — 2.5 毫米, 下部圆 柱形, 稀纺 锤形, 向上 渐狭, 直立, 先端 下弯。 果序近 圆柱形 ,长 3 — 10 厘米, 粗 2.5—3 厘米。 浆果 红色, 常大部 分不实 ,种子 2—3, 卵 球形, 红 色或红 褐色。 花期 5 — 6 月。 果 8—9 月 成熟。 产云南 各地。 常 见于阔 叶林、 松林或 草坡灌 丛中。 贵州 及四川 也有。 海拔 1500 — 2200 米。 合模式 (Delavay 无号, Ducloux et Bodinier 5514) 采自 云南。 
810  云南 植物志  块茎 入药。 云南收 购作半 夏用。 7. 盈 江南星 新种 图版 215, 6 — 12 三 叶半夏 (瑞丽 ); 三匹箭 (勐腊 ) Arisaema inkiangense H. Li (1977)*. Species habitu A. anomalo Hemsl. affinis sed inflorescentiae appendice tenuiter cylindrica erecta 4 ~ 4.3 cm longa 1.5 mm crassa, ovario 3 ~ 4-ovulato apice discoideo cum inargine undulato in stylum distinctum stigmate capitato villosulo coronatum contracto differt; ab A. yunnanense recedit rhizomate cylindrico 6 cm. longo 2.5 cm erasso, spathae faucis marginibus auriculiformibus circ. 8 mm latis, spadice bisexuali et nnisexuali masculo. 多年 生常绿 草本。 雌 雄同株 和雄花 单株。 根茎圆 柱形, 淡 黄色, 剖开紫 色至青 紫色, 长 6 厘米, 粗达 2.5 厘米, 末端逐 年溃烂 ,具节 ,节 间生细 圆柱形 肉质根 (长 可达 30 厘米 ), 并散 生锥形 芽眼。 每芽 依次出 1 鳞叶, 1 营 养叶, 然后出 2 鳞叶及 1 花序。 叶柄外 围的鳞 叶黄红 色或肉 红色, 长 11 厘米, 线状披 针形, 膜质, 渐 枯萎。 叶柄长 25 — 30 厘米, 粗 5— 7 毫米, 淡绿色 ,无 斑紋, 基部有 1.5 厘 米长的 鞘口。 叶片 纸质, 绿色, 背淡, 指伏 3 全裂, 芽 时中裂 片朝上 ,侧裂 片朝下 ,均 席卷; 中裂 片具长 2 厘米 的柄, 椭 圆形, 长 9 一 25 厘米, 宽 5.8-10 厘米, 基部 钝或短 楔形, 先端 渐尖呈 尾状, 有长 4 一 5 毫米的 管状小 尖头; 侧 裂片具 长 0.5—1 厘米 的柄, 楠 圆状披 针形, 稍 偏斜, 基部近 圆形, 长 8—20 厘米, 宽 3.5 — 9.5 厘 米; 中 肋及侧 脉背面 隆起, 网脉极 细弱, 集合 脉常不 连续。 花 序柄及 其外围 2 鳞叶 从叶柄 鞘口 抽出, 圆柱形 ,长 15— 20 厘米, 粗 2.5 毫米, 向上 渐粗。 佛焰 苞管部 筒状, 长 5 厘米, 粗 8 毫米, 基部 1 厘米为 白色, 余绿 白色, 具多数 纵脉, 喉部边 缘耳状 外卷, 耳宽 8 毫米; 檐 部 2 面绿色 ,卵状 披针形 ,长 6 厘米, 宽 3 厘米, 膜质 透明, 拱形 下弯, 有长 5 毫米的 尾尖。 • 肉穗花 序两性 和雄性 单株。 两性 花序: 下部雌 花序圆 柱形, 长 1.5 厘米, 基部粗 6 毫米, 花 密, 子房长 圆形, 花柱短 而明显 ,柱头 头状, 具微毛 ,胚珠 2 — 4, 直立于 基底胎 座上; 上部雄 花序长 1.5 厘米, 花疏, 雄花 具长柄 (长 1 毫米) 至近 无柄; 附属器 绿色, 细圆 柱形, 长 4 毫 米, 粗约 1 毫米, 无柄, 具 浅绉。 单 性花序 雄性: 雄 花序长 2 厘米, 粗 3.5 毫米, 有长 2 毫 米的柄 ,黄绿 带紫, 雄花近 无柄, 较疏, 花药 (两性 花序上 的同此 )2 — 3, 药室卵 圆形, 由顶部 向外 纵裂, 裂缝 紫色; 附属器 下部有 2 — 3 钻形 中性花 或否, 大小, 形状 同两性 花序。 花期 10—11 月 产滇 西至滇 东南。 生长 于海拔 380—1700 米的 山谷或 箐沟密 林下。 云南: 盈江、 九 龙江, 采集 人不详 90( 模式 ^, ?); 景东, 李鸣岗 971, 杨 增宏等 101627, 邱炳云 52619; 临沧, 标本窒 22, 邱炳云 58961, 58962 (d*); 金平, 李锡文 384; 屏边, 冯国楣 5232。 本种 与马六 甲产的 A. anomalum Hemsl. 外形 相似, 但后者 附属器 粗短, 圆锥形 ;子房 胚珠 多数, 柱头 无柄; 叶 和花序 从不同 芽眼中 抽出。 与山 珠半夏 A. yunnanense Buchet 的 差别 在于: 本种具 圆柱形 根茎; 佛焰 苞喉部 具耳, 花 序两性 和雄花 单株。 7a. 盈 江南星 原变种 var. inkiangense 
天 南星科  811  7b. 斑叶盈 江南星 新变种 var. maculatum H. Li (1977)*. A var. inkiangensi recedit folii segmentis albo-maculatis. 与原 变种的 区别在 于叶裂 片上面 有白色 斑块, 叶缘有 齿状胼 胝体。 花期 10 月。 产滇 西至滇 东南。 生长 于海拔 1600 米以下 的阔叶 林下。 云南: 临沧, 邱炳云 58960,5 89 65 (?/(/,模式);绿春,陶德定 II 39 。 8. 白 苞南星 图版 217, 6—7 Arisaema candidissimum W. W. Sm. (1917) ; Hand.-Mazz. (1936). 雌雄 异株。 块茎扁 球形, 直径 3 — 5 厘米, 顶部 密生肉 质根。 鳞叶 3 — 4 , 最 内的长 10 —14 厘米, 展开宽 3 — 5 厘米, 密布 细小的 紫褐色 斑点, 先 端钝。 叶柄长 15— 3 厘米, 基 部粗 1 厘米, 向上 渐细; 叶片近 革质, 3 全裂, 裂片 无抦, 卵圆形 或圆形 ,先端 钝圆或 锐尖, 具长 0.5 — 1 厘米的 凸尖; 中 裂片长 6 — 8 厘米、 宽 7— 9 厘米, 基部短 楔形; 侧 裂片稍 偏斜, 长 5 — 7 厘米, 宽 4 — 8 厘米; 中肋背 面隆起 ,侧 脉及网 脉细、 密, 二面 下凹, 集合脉 距边缘 5 毫米。 花序 柄先叶 抽出, 花 序柄与 叶柄近 等长。 佛 焰苞亮 绿色、 白色, 具绿色 或紫色 条纹, 管部圆 柱形, 长 3 — 4 厘米, 粗约 2 厘米, 喉 部边缘 反卷; 檐部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5 — 6 厘米, 具 2—3 厘米长 的尾伏 渐尖, 宽 3 — 4 厘米, 下 部边缘 反卷。 肉 穗花序 单性: 雄花序 长 1.6 厘米, 粗 3 — 4 毫米; 雌花序 长圆形 ,长 1.8 厘米, 粗 8 毫米; 附属器 细长的 纺綞形 ,长 3.2-3.7 厘米, 粗 2—3 毫米, 直立 或先端 下倾, 基部 渐狭成 柄状, 中 部以上 渐细。 雄花无 柄, 花药 2 — 3, 药室 球形, 顶孔 开裂。 子房近 球形, 顶部六 角形, 柱头近 无柄、 扁圆形 、撕裂 状。 花期 5— 6 月。 产 云南西 北部: 碧江、 丽江、 宁蒗。 海拔 29 00 — 33 00 米, 生长 于栎林 下或河 谷灌丛 中。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模式: Forrest 21946 采 自碧江 26°30'N。 本 种与丽 江南星 A. lichiangense W. W. Sm. 相似, 但花 序先叶 出现, 佛焰苞 白色或 绿白色 ,附 属器纺 锤形。 9. 瑶 山南星 图版 217, 10—11 Arisaema sinii K. Krause (1930). 块 茎小, 扁球形 ,粗 1.5 — 2 厘米, 具多数 细根。 植株高 30—40 厘米, 叶 2 或 1。 叶柄 长 25 — 30 厘米, 粗 4— 6 毫米, 具 不规则 的绿色 斑块; 基部具 薄鞘; 叶片薄 纸质, 绿色, 无 毛, 3 裂, 中裂片 卵形或 卵状长 圆形, 先端狭 长渐尖 ,基部 渐狭, 具短柄 或否, 长 12 — 15 厘 米, 宽 7— 7.5 厘米, 侧脉 10—12 对, 与 中肋成 70 — 75° 锐角, 近边 缘弧曲 上升, 然后 结成细 弱的集 合脉; 侧裂片 斜卵形 或卵状 长圆形 ,先端 长渐尖 ,不 等侧, 基 部上侧 斜钝, 下 侧圆形 并稍 下延, 具短柄 或否, 长 10 — H 厘米, 宽 6.5 — 7.5 厘米, 脉 序同前 裂片。 花 序柄长 30 — 35 厘米。 佛焰苞 白色, 全长 10 厘米, 管部 席卷, 粗 1.2 — 1.4 厘米; 檐部与 管部近 等长, 先 端狭 渐尖, 基部具 浅耳, 稍 外卷。 肉 穗花序 单性: 雄花 序狭圆 锥形, 长 2 — 2.5 厘米, 雄花 无柄, 花药 1 一 4, 药 室顶孔 开裂。 雌花 序短圆 柱形, 长 1 一 1.5 厘米, 粗 8 — 12 毫米; 子房无 花柱, 柱头 圆形。 附属器 棒伏或 圆柱形 ,近 直立, 先端 钝圆, 基部狭 ,长 3 — 3.5 厘米, 粗约 2 毫米, 雌花 序附属 器通常 较长, 基部散 生少数 线形中 性花, 有吋夹 杂少数 雄花, 雄花 附属器 光滑, 或下部 具少数 钻形中 性花。 花期 5 — 6 月。 果期 7 — 8 月。 
812  云 南植物 志  图 版 217 1 一 5 ' 象头花 Arisaema franchetianum Engl.: 1. 植株, 2. 块茎, 3. 幼叶, 4. 雄性肉 穗花序 ,5. 雄花 :6_7. 白 苞南星 A. candidissimum W. W. Smith: 6. 佛焰 花序, 7. 雄 性肉穗 花序; 8— 9. 腾 冲南星 A. tengtsungense H. Li: 8. 植株, 9. 肉 穗花序 (cf"):10 — 11. 瑶 山南星 A. sinii Krause: 10. 佛焰 花序, 1 1 . 肉 穗花序 (? )。 
天 南星科  813  产 富民、 武定、 嵩明。 贵州 (雷山 、榕红 ), 广西 (凌乐 、富钟 、象县 、瑶山 、龙胜 ), 湖南 (城 步) 也有。 云南、 贵州、 湖南新 记录。 本种与 白苞南 星接近 ,但花 叶同吋 出现, 雌花 序附属 器具中 性花, 佛焰苞 白色无 条纹。 10. 大 理南星 Arisaema delavayi Buchet (1911) ; Engl. (1920). 雌雄 异株, 叶 1。 块茎近 球形或 扁球形 ,直径 3.5 — 5 厘米。 鱗叶向 上渐狭 ,先端 宽钝, 具短 尖头。 叶柄长 30 厘米, 基部粗 5 — 7 毫米, 有黑色 斑点, 向上 渐狭, 下部 1/4 鞘状。 叶 片 3 全裂, 裂片 无柄, 膜质, 几 同形: 菱形、 卵形或 宽卵状 披针形 ,基部 楔形, 先端长 渐尖, 具芒状 尖头, 全缘; 中裂片 对称, 基部长 渐狭。 花 序柄比 叶柄短 1/2, 长 11 一 24 厘米。 佛 焰苞 紫色具 苍白色 条紋, 连渐尖 部分长 15 — 21 厘米: 管部长 5 — 6.5 厘米, 圆 柱形, 粗约 1.5 厘米, 喉部 边缘宽 耳状; 檐部 短三角 形或披 针形, 拱形 下弯, 长渐尖 ,具长 6 厘米 的线形 尾尖。 肉 穗花序 单性: 雄 花序长 2 — 3 厘米, 长圆 锥形, 花疏; 雌 花序长 2 厘米, 圆锥形 ,下 部粗 8 毫米, 花密; 附 属器长 6 — 7 厘米, 稍超出 佛焰苞 喉部, 基部 膨大, 粗 3.5 — 5 毫米, 向 下渐狭 为短柄 ,向上 渐细。 雄 花花药 3 — 4, 药室 球形, 药隔 锐尖。 子房稜 柱状, 顶部 截平, 花柱短 ,柱 头扁。 花期 7— 8 月。 产 鹤庆至 大理。 模式 f 示本采 自鹤庆 三叉河 (Delavay 4301) 和大理 (Delavay 2796), 海 拔 3500 米。 标本 未见。 11. 丽 江南星 Arisaema lichiangense W. W. Sm. (1914) ; Hand.-Mazt. (1936). 雌雄 异株。 块茎近 圆形, 直径 3 — 4.5 厘米, 具直径 1—1.5 厘 米的小 球茎, ^根 多数。 鳞叶 3, 膜质, 披针形 ,渐尖 ,最 内的长 7—15 厘米, 饰 以紫色 斑块。 叶柄长 20—37 厘米, 下部 4 一 5 厘米 鞘状; 叶片 3 全裂; 裂片无 柄或中 裂片具 短柄, 宽卵 形或近 菱形, 先 端短渐 尖或 骤尖, 基部宽 楔形或 圆形, 全缘, 侧脉 和网脉 背面稍 清晰, 集合脉 距边缘 3 — 5 毫米, 中 裂片 对称, 长 6— 15 厘米, 宽 6.5— 13 厘米; 侧裂片 较小, 基部 偏斜, 长 5.5"13 厘米, 宽 4.5 —10 厘米。 花序 柄短于 叶柄, 长 13— 23 厘米。 佛 焰苞紫 色或紫 红色, 具淡绿 色条紋 ,长 7 —10 厘米: 管部 粗短, 长 2.5 厘米, 宽 1.3—1.5 厘米, 圆柱形 ,喉 部边缘 1 毫米 反卷; 檐部 卵状披 针形, 直立或 略下倾 ,长 渐尖, 长 3.5 — 4 厘米。 肉 穗花序 单性: 雄花序 圆柱形 ,长 9 一 15 毫米, 粗 2 毫米, 花密; 雌花序 圆锥形 ,长 1.4 厘米, 基部粗 1 厘米, 花密集 ;附 属器长 2.5 -3 厘米, 仅及 佛焰苞 喉部, 近 直立, 或上部 下倾, 基 部粗约 1 毫米, 向下渐 狭为长 2—3 毫 米的 细柄, 向上 稍细, 先端粗 0.5 毫米。 雄花无 柄或上 部的具 短柄, 药室 球形, 顶孔 开裂。 子房 绿色, 倒圆 锥形, 柱头 盘伏, 无柄, 胚珠 3, 直立。 花期 6 — 7 月 。 产丽江 玉龙山 ,海拔 2400 — 2800 米, 见于 山坡松 林或箐 沟杂木 林下。 四 川木里 也有。 模式: G. Forrest 5972 采自 丽江。 块茎 入药, 可止咳 化痰。 12. 象头花 (植 物名实 图考) 图版 217, 1—5 老母 猪半夏 (昆明 、峨山 ), 岩芋、 小独 角莲、 独 叶半夏 (昆明 ), 野芋头 (昭通 ), 红 南星、 大半夏 (曲靖 、昆明 、富源 、西畴 ), 南星 (四川 稻城、 会东、 平武) ,半夏 (禄劝 、四川 越西、 广西 凌乐) ,三 不跳, 野磨芋 (广西 凌乐) ,虎掌 (四川 洪溪) ,狗 爪南星 (贵州 织金) 
814  云南 植物志  Arisaema franchetianum Engl. (1900, 1920), N. E. Brown (1903), Stapf in Curtis (1928) in nota. A. purpureogaleatum Engl, in Engl. Pflanzenr. 73 (4, 23P) : 185. 1920, Krause in Fedde (1922), Stapf in Curtis (1928*), Hand.-Mazz. (1936), 秦岭 植物志 (1976) syn. nov. ; A. monbeigii Gamble ex Fischer in Kew. Bull. 1928 : 146. 1928, syn. nov. 多年 生宿根 草本。 雌雄 异株。 高 20 — 60 厘米, 块茎扁 球形, 直径 1 一 6 厘米或 更大, 高约 3 厘米, 颈部 布以圆 柱状肉 质根, 周 围生多 数直径 1 一 2 厘米的 小球茎 ,均 肉红色 (故 称红半 夏)。 鳞叶 2 — 3, 披 针形, 膜质, 最 内的长 13—20 厘米, 淡 褐色, 带紫色 斑块, 包围 叶柄及 花序柄 ,上部 分离。 叶柄长 20 — 50 厘米, 肉 红色, 有黄色 斑点, 基部 粗可达 1 一 2 厘 米, 下部 1/4 一 1/5 鞘状。 幼株 叶片轮 廓卵伏 箭形, 全缘, 腰部 稍狭, 两侧 基部近 圆形。 成 年 植株叶 片绿色 , 背淡, 3 全裂, 裂片 无柄或 近无柄 ; 中裂片 卵形, 宽 椭圆形 或近倒 卵形, 基 部短 楔形或 截形, 骤狭 渐尖, 长 7 — 23 厘米, 宽 6— 22 厘米; 侧裂片 偏斜, 楠圆形 ,外 侧宽几 为 内侧的 2 倍, 比中裂 片小, 基部 楔形, 长 6 — 20 厘米, 宽 5— 19 厘米, 均 全缘, 侧脉 5 — 10 对, 集合脉 距边缘 3 — 6 毫米, 有 明显的 网脉。 花序 柄短于 叶柄, 长 10 — 40 厘米, 粗 3 — 6 毫米, 颜色同 叶柄, 花期 直立, 果 期下弯 180°。 佛 焰苞污 紫色, 深紫色 ,具白 色或绿 白色宽 条紋 (宽 1.5 毫米 ): 管部长 4 一 6 厘米, 圆筒形 ,粗 1.2 — 2.0 厘米, 喉部 无耳, 边缘 反卷约 1 毫米; 檐部 下弯成 盔状, 长 4.5— 11 厘米, 展 平宽约 6 厘米, 渐尖, 有长 1—2 厘米或 5— 6 厘 米以上 的线形 尾尖, 下垂。 肉 穗花序 单性: 雄花序 紫色, 长圆 锥形, 长 1.5 — 4 厘米, 粗 2.5 一 6 毫米, 花疏, 雄花 具粗短 的柄, 花药 2 — 5, 药室 球形, 顶孔 开裂, 附 属器绿 紫色, 伸长的 圆 锥状, 长 3.5 — 6 厘米, 基部 增粗至 4 一 8 毫米, 向下 渐狭成 短柄, 上 部粗约 1 毫米, 由中 部以 下开始 下弯, 有吋 几弯成 圆圈, 稀近 直立。 雌 花序圆 柱形, 长 1.2— 3.8 厘米, 粗 0.8 — 2.0 厘米, 花密, 子房绿 紫色, 顶部 扁平, 近五 角形, 下部稜 伏禊形 ,长 5 毫米, 柱头 明显凸 起, 1 室; 胚珠 2, 近纺 锤形, 白色, 珠 柄短, 直立。 浆果 绿色, 干吋黄 褐色, 倒圆 锥形, 长达 1.2 厘米, 粗 5 毫米, 种子 1—2, 倒 卵形或 卵形, 种皮淡 褐色, 骨质, 表面泡 沫伏。 花期 5—7 月, 果 9—10 月 成熟。 产云 南大部 分地区 (除 滇南、 西南 ), 四川西 南部、 西部, 贵 州西部 (赫章 、安龙 、兴仁 、兴 义、 毕节) ,广 西西部 (凌乐 、田林 、靖西 )。 海拔 960 — 3000 米, 生长于 林下, 灌丛, 草坡。 缅 甸掸邦 也有。 模式 (David) 采 自四川 木坪。 块茎 入药, 有毒, 功同 天南星 (植物 名实图 考)。 民间用 以外敷 乳腺炎 、颈淋 巴结核 、无 名肿毒 、毒 蛇咬伤 (昆明 ); 内 服治跌 打损伤 (保山 ), 消 食健胃 (曲靖 ); 破 伤风, 中风、 口眼斜 (四川 ); 兽医用 于治疮 黄肿毒 ,锁 喉黄。 13. 美 丽南星 Arisaema speciosum (Wall.) Mart. (1831) in nota; Schott (1832, 1856, 1860) ; Blume (1835) ; Kunth (1841); Hook. f. in Curtis (1872*), (1893) ; Engl. (1879, 1920*); Hand.-Mazz. (1936) ; Hara (1971*). Arum speciosum Wallieh (1824*). 雌雄 异株。 根茎曲 迥延伸 或短, 匍 匐于土 壤表面 之下, 长 4—10 厘米, 直径 2 — 4 厘 米, 偶尔 分叉。 鱗叶通 常线状 披针形 ,上 部狭, 锐尖、 玫红色 ,内面 的长约 15 厘米, 宽 2 .5 厘 
天 南星科  815  米。 叶 1, 叶柄长 20 — 60 厘米, 下部粗 1.5 — 3 厘米, 被深紫 色胶膜 ;叶片 3 全裂, 裂 片椭圆 形或卵 圆形, 先渐 端尖, 具长 0.5— 1 厘米 的柄, 绿色, 边缘 红色, 中 裂片具 1 一 1.5 厘米的 柄, 长 (13 — )20 — 40 厘米, 宽 (6 — )10 — 20 厘米, 基部近 心形, 与侧裂 片等长 或略短 ,侧裂 片斜 卵状披 针形, 外 侧基部 圆形, 宽为 内侧的 2 倍, 内侧基 部楔形 ;侧 脉表面 下凹, 稀背面 暗 紫色, 集合脉 距边缘 7 — 5 毫米。 花序柄 远短于 叶柄, 长 10 — 15 厘米, 粗 0.75— 1.5 厘米, 果序柄 几增长 1 倍。 佛焰 苞暗黑 紫色: 管部短 圆柱形 ,长 3.5— 7 厘米, 直径 2—3 厘米, 具 白色 条纹, 内面 平滑; 喉部边 缘外卷 ;檐部 披针状 卵形, 先端长 渐尖, 长 8 — 20 厘米, 宽 6 — 8 厘米, 背面 有白色 条纹。 肉 穗花序 单性: 雄 花序圆 柱形, 花疏, 长约 Z.5 厘米; 粗 5 毫米; 雌 花序长 1.7 厘米, 花密; 附属器 鞭状, 长 20— 80 厘米, 暗 紫色, 裸禿, 上部线 形下垂 ,下部 增粗, 但不成 盘状或 截形, 粗 4 一 12 毫米, 楔形 渐狭至 花序。 雄花 具柄, 花药 (3 — )4— 5, 马 蹄形 开裂。 子房长 圆形, 胚珠 多数, 柱头 盘状。 浆果纺 锤状倒 卵形, 具 8 条钝的 纵脊。 花 期 7— 9 月。 产 贡山, 生长 于海拔 2400 米的密 林下, 西 藏南部 也有。 分 布于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印度东 北部。 14. 土半夏 (西藏 ) Arisaema intermedium Blume (1835) ; Kuntli (1841) ; Schott. (1856, 1860) ; Engl. (1879, 1920) ; Hook. f. (1893) ; Hara (1971*). 雌雄 异株。 块茎扁 球形, 直径 2 — 4 厘米。 鳞 叶线状 披针形 (2—3), 内 面的长 16 — 20 厘米, 下部 绿色, 上部 紫色。 叶 1 一 2, 叶柄长 15 — 50 厘米, 下部粗 1 一 1.5 厘米, 绿色; 叶片 3 全裂, 裂片无 柄或具 短柄, 中裂片 卵形, 菱形或 椭圆形 ,通 常长胜 于宽, 锐尖或 渐尖, 基部 楔形, 长 (7 — )9 一 12 厘米, 宽 3—11 厘米; 侧裂片 斜卵形 或菱形 ,外侧 较内侧 为宽, 与中裂 片近 等大; 侧 脉脉距 1 一 1.5 厘米, 集合脉 距边缘 5—8 毫米。 花序 柄短于 叶柄, 长 10 — 26 厘米, 较叶柄 纤细, 绿色。 佛 焰苞暗 紫色或 绿色, 具绿色 或白色 条紋: 管 部宽圆 柱形, 长 (3-)4-8 厘米, 直径 1.5—2.5 厘米, 内面 光滑, 喉部 边缘斜 截形; 檐部 卵状披 针形, 深紫 色或黄 绿色, 长 7—16 厘米, 宽 2 — 6.5 厘米, 长渐 狭至具 2 — 5 厘 米长的 尾尖。 肉 穗花序 单性: 雄 花序长 2 厘米, 花疏; 雌 花序长 1.5 厘米, 花密; 附属器 长鞭状 ,长 15 — 45 厘米, 下 部增粗 成纺锤 形或圆 锥形, 粗可达 1 厘米, 基部渐 狭为柄 ,非 截形, 伸出佛 焰苞后 明显渐 狭, 暗 紫色, 之字形 弯曲, 上 部线形 下垂。 雄花通 常花药 4, 黄色, 裂缝马 蹄形。 子 房倒卵 圆形, 花柱短 ,柱 头小。 花期 7 — 9 月。 产云南 西北部 (贡山 )、 西藏 南部, 海拔 2600 — 3400 米。 生 长于高 山草坡 或铁杉 林下。 喜马 拉雅山 脉西坡 至南坡 (印 度西 姆拉、 库曼, 经尼泊 尔至大 吉岭) 都有 分布, 可下 降至海 拔 2000 米。 我国 云南、 西藏新 记录。 15. 网 檐南星 Arisaema utile Hook. f. ex Schott (1860) ; Engl. (1879, 1920*) ; Hook. f. in Curtis (1880*), (1893) : Hara (1966, 1971*). 雌雄 异株。 块茎扁 球形, 直径 3 — 5 厘米, 常具小 球茎。 鳞 叶内面 的狭, 锐尖, 长 9 厘 米。 叶 1 或 2, 长 20 — 40 厘米, 具黑色 斑块, 下部 1/3 鞘状。 叶片 3 全裂, 裂片无 柄或近 无柄, 绿色, 边缘 红色, 脉凸起 ,常在 背面呈 红色; 中裂片 扁菱形 或卵状 菱形, 渐尖, 有吋宽 
816  云南 植物志  胜于长 ,长 7— 15(— 20) 厘米, 宽 5— 11( — 20) 厘米; 侧裂片 偏斜, 渐尖, 内侧基 部楔形 ,外 侧圆形 ,长 10 — 13 厘米, 宽 5—10 厘米, 集 合脉与 边缘极 靠近。 花序 柄短于 叶柄, 长 18— 23 厘米。 佛焰苞 管部圆 柱形, 紫褐 色具白 条纹, 长 5 — 10 厘米, 宽 1.5— 2.7 厘米, 内面具 纵褶 (我 国标本 不明显 ); 檐部倒 卵形, 甚弯, 长 5 — 13 厘米, 宽 3 — 11 厘米, 先端圆 形或具 突尖, 或骤 狭渐尖 (长 1 一 3 厘米 ), 暗紫 褐色, 背面 有清晰 的白色 纵脉, 并于 两侧具 白色网 脉。 肉 穗花序 单性: 雄 花序长 1.5 — 2.5 厘米, 花疏; 雌花序 圆锥形 ,长 2.5 — 6 厘米。 雄花 具长柄 ,花药 3 — 5, 马蹄形 开裂; 子房倒 卵圆形 ,绿色 ,花柱 极短, 暗 紫色。 附属器 鞭状, 褐 色, 散布 紫色小 斑点, 远伸 出佛焰 苞外, 具长 5 — 8 毫米 的柄, 基 部突然 增粗至 5 — 15 毫米, 基底 截形, 向上 渐狭, 在管 内部分 直立, 至喉 部水平 伸出, 然后 之字形 上升或 下垂。 浆果卵 圆形, 无稜, 幼吋 有白色 条紋。 花期 5 — 6 月。 产云南 西北部 至西部 ,海拔 2300 — 4000 米, 在不 同垂直 地带, 如山坡 灌丛, 铁杉林 ,冷 杉林, 冷杉桦 木林, 杜 鹃林及 高山草 地均有 生长。 西 藏南部 也有。 喜 马拉雅 西坡及 南坡: 自克什 米尔, 印度西 姆拉至 尼泊尔 ,锡金 ,不 丹皆有 分布。 我国 云南、 西藏新 记录。 16. 疣 序南星 Arisaema handelii Stapf ex Hand.-Mazz. (1936). 雌雄 异株。 块茎近 球形, 直径 2 — 4.5 厘米, 具多 数纤维 状根。 鳞叶 1 一 2, 膜质, 披针 形, 锐尖, 长 3 — 17 厘米, 或 线形, 长 36 厘米, 宽 1.5 厘米。 叶 1, 叶柄长 17 — 50 厘米, 粗 壮, 光滑或 具疣, 无鞘; 叶片 绿色, 干吋淡 绿色, 膜质, 3 全裂, 裂片 无柄: 中裂 片宽, 倒卵形 或倒 心形, 长 7— 13( — 19) 厘米, 宽 8 — 18 厘米, 先端 极宽、 截平, 具短的 锐尖; 侧裂 片极宽 的卵 形或近 菱形, 长 13— 18( — 30) 厘米, 宽 10 — 15( — 27) 厘米, 短渐尖 ,基部 偏斜, 禊形渐 狭; «脉 斜伸, 脉距 1 一 2 厘米, 集合脉 弯曲, 距边缘 1.5 — 2 厘米。 花序 柄短于 叶柄, 长 4.6 一 16 厘米, 较 纤细, 光滑。 佛 焰苞白 绿色、 淡黄色 或紫色 具白色 或黄色 条纹: 管 部圆柱 形, 长 3.5—6 厘米, 粗 1.5 — 2.5 厘米, 喉部斜 截形; 檐 部盔状 下弯, 与 管部近 等长, 宽 2 — 3 厘米, 长渐 尖或近 尾伏。 肉 穗花序 单性: 雄花 序长约 1.5 — 3 厘米, 花疏; 雌 花序长 3 — 4.5 厘米, 花密; 附属器 具长约 1 厘米 的柄, 粗 3— 4 毫米, 基部扩 大粗达 1 一 2 厘米, 底部 截形, 基 部以上 密被苍 白色乳 突伏疣 (有吋 近于光 滑), 之字 形弯曲 上升, 上部 渐细, 光滑, 伸出喉 外成细 鞭状, 全长 15 — 30 厘米。 雄花具 短柄, 花药 4, 马蹄形 开裂。 子房卵 圆形, 长约 4 毫 米, 柱头 盘伏, 近 无柄。 花期 5— 6 月。 产德钦 、贡山 、维西 、大理 ,海拔 2800 — 3500 米, 生长于 山箐或 林下。 模式: H.-M. 8873, 采自德 钦茨中 后山夕 拉坝。 本 种最大 特点是 附属器 中部密 被乳突 状疣。 17. 象 天南星 (秦 岭植 物志) 天 南星、 山苞谷 (陕西 ), 麻芋子 (四 川南江 ), 象鼻子 (西藏 林芝) ,银 半夏、 大半夏 (丽江 ) Arisaema elephas Buchet (1911) ; Engl. (1920) ; Stapf in Curtis (1924*) ; Hand.-Mazz. (1936) ; 秦岭 植物志 (1976), 图 不是。 雌雄 异株, 高 20 — 45 厘米。 块茎扁 球形, 直径 2 — 4.5 厘米。 鱗 叶长披 针形, 向上渐 狭, 内 面的长 8 — 18 厘米, 宽 1.5 — 4 厘米。 叶 1, 叶柄长 15—35 厘米, 粗 2.5 — 5 毫米, 光滑 或具 疣突, 下部具 撕裂的 短鞘; 叶片常 有紫色 小点或 薄斑, 3 全裂, 裂片无 柄或具 短柄, 边 
天 南星科  817  缘 细波状 或幼叶 具波状 圆齿: 中裂片 倒卵圆 形或倒 心形, 先端 微凹、 近截平 ,具小 凸尖、 或 微凹、 或具小 渐尖, 基部长 楔形, 长 8 — 11 厘米, 宽 8 — I 2 . 厘米; 侧裂片 比中裂 片长大 ,不等 侧的菱 状椭圆 形或卵 圆形, 基部近 圆形或 楔形, 先端 锐尖, 长 I 2 — I 4 厘米, 宽 9 — 11 厘米; 侧 脉脉距 1 一 2 厘米, 集合脉 距边缘 8 — 15 毫米。 花序柄 比叶柄 短而细 ,光 滑或具 疣突, 长 15-25 厘米。 佛 焰苞长 8 — 14 厘米, 淡紫色 或紫色 ,具白 色或绿 色纵条 紋, 向上 消失: 管 部长 2.5 — 5 厘米, 直径 1.8 — 2.5 厘米, 喉部 极斜的 截形, 边 缘近于 垂直; 檐部长 椭圆形 ,下 弯、 伸展或 反折, 先端骤 狭成三 角状或 渐尖, 长 4 .5 — 10 厘米, 宽 3 — 6 厘米。 肉穗 花序单 性: 雄 花序长 1.5 — 3 厘米, 粗可达 1.5 厘米, 花疏; 雌 花序长 1—2.5 厘米, 下部粗 I. 2 厘 米; 附属器 鞭状, 长 12—28 厘米, 青 紫色, 下部圆 柱形, 雌附属 器基部 增粗至 5—7 毫米, 具 长 5 — 10 毫米 的柄, 雄附属 器基部 略细成 柄伏, 无 柄或近 无柄, 均向上 渐狭, 上部 鞭状, 从 喉 部斜伸 或水平 伸出, 然后 之字形 上升, 稀下垂 或弯转 360° 后 上升。 雄花 具长约 2 毫米 的柄, 花 药通常 2 — 5, 药 室分离 或顶部 融合, 新月形 开裂。 子房倒 卵圆形 ,花柱 黑色, 柱头 盘状。 浆果砖 红色, 椭圆形 ,长约 1 厘米, 种子 5 — 8, 卵形, 淡 褐色, 先端 具喙, 种皮 骨质, 果序轴 肉质, 圆锥状 ,粗 2.5 厘米。 花果期 5— 8 月。 产云 南北纬 25° 以北 各地。 海拔 1800 — 4000 米, 生长于 河岸、 山坡 林下、 草 地或荒 地。 西藏 南部、 东南部 、四川 西部、 南 部及贵 州西部 也有。 模 式标本 Ddavay 2233 , 2 S55 采 自 洱源罗 坪山。 块茎 入药, 剧毒, 可治 腹痛, 仅能用 微量。 18. 小南星 Arisaema parvum N. E. Brown (1893, 1903), Engl, in Engl. (1920). 矮小 草本。 块茎小 、球形 ,直径 1.2 — 1.8 厘米。 鳞叶长 3 — 4.5 厘米, 锐尖。 叶 1, 叶柄 长 6 — 18 厘米, 极 纤细。 叶片 3 全裂, 裂片 无柄, 中裂片 宽倒卵 形或倒 心形, 先端截 平或下 凹, 具小 锐尖, 基部 楔形, 长宽 1.8 — 2( — 4.3) 厘米, 侧 裂片斜 卵形, 渐尖, 长 3— 3.7(— 6.5) 厘米, 宽 2 — 5( — 7) 厘米。 花 序柄长 5 — 10 厘米, 稍短于 叶柄。 佛焰苞 管部长 1.5 — 2.5( — 4.5) 厘米, 深 紫色, 具白色 条纹, 圆柱形 ,喉 部边缘 无耳, 斜截形 ;檐部 绿色或 紫色, 下部有 白条纹 或否, 披 针形, 锐尖或 渐尖, 下弯约 60 度, 长 3 — 4.5 厘米。 肉 穗花序 单性: 雄花序 长 6 亳米, 雄 花明显 具柄, 花 药通常 2, 黄色; 附属器 纤细, 略短于 佛焰苞 ,具 短柄, 基部骤 然扩大 成环状 ,伸出 喉外后 下弯。 花期 5 — 6 月。 产禄劝 乌蒙乡 大孝峰 ,海拔 3600 米, 生 于石崖 上青苔 丛中。 四 川西部 (天全 、马 尔康、 康定) ,西藏 东南部 (亚东 ) 也有。 云南、 西藏新 记录。 19. 川 中南星 Arisaema wilsonii Engl. (1920) ; Krause (1924). 雌雄 异株。 块茎 球形, 大。 鱗叶宽 线状披 针形, 长 10 — 30 厘米。 叶 1, 叶柄长 3Q — 50 厘米; 叶 片大, 3 全裂; 裂片 全缘, 侧脉 7 — 8 对, 与 II 级 侧脉及 网脉在 背面均 隆起; 中裂片 宽而 短的倒 卵形, 先端宽 ,几 截平, 有吋 具稍外 凸的小 尖头, 长 (6 — )15 — 26 厘米, 宽 (7 —) 18 — 28 厘米; 侧裂片 菱形或 斜卵形 ,骤狭 渐尖, 比中裂 片长。 花序 柄长于 叶柄, 长 50 厘米 以上, 粗 5 毫米。 佛焰 苞内外 紫色, 具苍 白色宽 条纹; 管部圆 柱形, 长 6 — 8 厘米, 粗 3 厘 米; 檐 部长近 10 厘米, 宽 5 — 8 厘米, 下弯, 倒 卵状长 圆形, 锐 尖或长 渐尖。 肉穗 花序单 
818  云南 植物志  性, 长 3.5 — 4 厘米, 雄 花序粗 6 — 7 毫米, 花疏; 雌 花序粗 8 毫米; 附属 器具长 3 — 5 毫米的 短柄; 基部扩 大为圆 锥状, 基部 截平, 直 径干吋 1.2 — 2 厘米, 向上 渐狭, 至喉外 下弯, 然后 强裂 变细, 下 垂全长 20 厘米, 下部苍 白色, 上部 紫色, 雄花 具柄, 花药 3 — 4。 子 房卵圆 形, 花柱短 ,柱头 头状。 花期 4 一 7 月。 产丽江 ,海拔 2600 — 3600 米。 生 长于林 下或草 丛中。 分布 于四川 中部至 西部。 20. 沧 江南星 Arisaema bonatianum Engl. (1920). 叶 不详。 佛焰 苞管部 外面苍 白色, 内面 具紫色 条纹, 短圆 柱形, 长约 5 厘米, 粗 2.5 厘 米; 檐部宽 卵形, 锐尖, 直立, 长 9 厘米, 宽 7 厘米, 深 紫色。 肉穗 花序: 雌花 序粗圆 锥形, 花多, 长 4 厘米, 下部粗 1.5 厘米, 上部粗 1 厘米; 附属器 具细柄 ,基部 截形, 粗 5 毫米, 向上 渐狭 下弯, 长约 5 厘米。 子房卵 圆形, 花柱短 ,柱头 长圆形 ,胚珠 5—6。 产澜沧 江流域 ,海拔 3000 米。 模式 Maire7212。 标本 未见。 21. 腾 冲南星 新种 图版 217, 8 — 9 Arisaema tengtsungense H. Li (1977)*. Species A. griffithii similis sed differ t planta minore, spathae atro-purpureae tubo viridulo-vittato circ. 4 cm. longo superne 1.9 cm amplo, fauce marginibus angustis patentibus, lamina 5.5 cm longa basi 3 cm lata falcato-fornicata antice trilobata, lobo intermedio minimo lanceolato 5 mm longo 2 mm lato, lobis lateralibus oblongis 1.5 cm longis 1.3 cm latis, spadicis maseuli inflorescentia 1 cm longa 2 mm crassa laxiflora, floribus masculis stipitatis plerumque 2 ― 3-andris instructis, antherarum thecis rimulis in unam confluentibus aperientibus, appendice stipite tenui 3 mm longo suffulta e basi truncata 2 ~ 3 mm crassa coniformi sensim attenuata 8 ~ 9 cm longa. 多年 生宿根 草本。 块茎圆 球形, 直径 1 一 2 厘米。 鳞叶 2, 膜质, 内面 1 枚长 2 厘米, 筒 状, 先端 锐尖。 叶 1, 叶柄 纤细, 圆柱形 ,长 14 厘米。 叶片 3 全裂, 稀 5 裂, 裂片 绿色, 背面 淡 绿色, 无柄, 中裂片 楠圆形 ,长 5 厘米, 宽 3 厘米, 侧 裂片斜 卵状披 针形, 渐尖, 基 部内侧 楔形, 外侧 宽阔, 近 圆形; 裂片中 肋背面 隆起, 上面 平坦; 侧脉 斜仲。 花序 柄短于 叶柄, 长 7 厘米, 纤细, 圆 柱形。 佛焰 苞管部 紫色, 具绿白 色条纹 ,漏 斗状, 长 4 厘米, 喉部宽 1.9 厘米, 下部 席卷, 上部 1/2 张开; 喉 部边缘 无耳, 外卷。 檐 部长约 5.5 厘米, 基部宽 3 厘米, 紫色 > 盔状 下弯, 前檐 (1.5 厘 米长) 3 裂, 中裂 片小, 披针形 ,长 5 毫米, 宽 2 毫米; 侧 裂片长 圆形, 长 1.5 厘米, 宽 1.3 厘米。 肉 穗花序 单性: 雄 花序长 1 厘米, 连花粗 2 毫米, 花疏, 雄花具 柄, 花药 2 — 3, 马蹄形 开裂; 附属器 鞭状, 之字形 上升, 长 8 — 9 厘米, 基部圆 锥状, 粗 2 — 3 毫米, 基底 截平, 明显地 具长约 3 毫米的 细柄。 花期 7 月。 产腾冲 、界头 区永安 ,海拔 2600 米。 云南: 腾冲、 永安, 1963 年 7 月, 杨 竞生、 王新年 1294 (d* 模式, HY.), 1539(?)。 本 种与翼 檐南星 A. griffithii 相 近似, 但佛焰 苞檐部 不翼状 扩大, 而明显 3 裂: 其中 裂 片小, 披针形 ,长 5 毫米, 宽 2 毫米; 侧裂片 长圆形 ,长 1.5 厘米, 宽 1.3 厘米; 肉穗 花序附 属器 光滑无 疣突, 基部不 扩大为 盘状, 细圆 柱形, 长 8—9 厘米。 22. 翼 桷南星 
天 南星科  819  Arisaema griffithii Schott (1856, 18 60) ; Hook. f. in Curtis (1880), (1893) ; Engl. (1879, 1920*) ; Clarke (1886) ; Hara (1966, 1971*). 22a. 翼 桷南星 var. griffithii 雌雄 异株。 块茎扁 球形, 直径 3 — 10 厘米。 鳞叶宽 线状披 针形, 锐尖, 撕裂, 具 杂色斑 块, 内 面的长 23 厘米。 叶 1 一 2, 柄长 15 — 60 厘米, 粗壮, 基 部粗约 2 厘米, 下部 5 厘米宽 鞘状, 绿色或 暗紫色 ,光滑 ;叶片 3 全裂; 裂片深 绿色, 菱 状卵形 或扁圆 菱形, 骤 渐尖, 近无 柄, 边缘 波状、 紫色或 淡黄色 ,侧脉 6—10 对, 细脉 网结, 脉序表 面下凹 ,背面 隆起: 中裂片 长 10 — 40 厘米, 宽 10 — 40 厘米; 侧裂片 较长, 极不 等侧。 花序 柄短于 叶柄, 长 5 — 20 厘 米。 佛焰苞 甚长, 紫 色或褐 紫色: 管部长 5 — 10 厘米, 直径 2— 3 .5 厘米, 具白色 条纹, 内 面具 纵褶, 褶 下部暗 紫色; 檐部两 侧扩大 ,暗 紫色, 极 下弯, 盔伏, 先端 内凹, 背部密 布白色 条纹, 长 15 厘米, 宽 (7— )9 — 2 厘米, 两侧具 内卷的 宽翅, 饰以白 色紋理 或绿色 网脉, 先 端内弯 、微缺 ,有长 0.8 — 4 厘米的 短尾。 肉 穗花序 单性: 雄花序 圆柱形 ,长 2 厘米, 下部 粗 1.5 厘米; 雌 花序长 3 厘米, 粗 1.2 厘米。 附属器 长鞭状 ,长 20 — 50 厘米, 暗 紫色, 具短 柄, 基部扩 大为肉 质的盘 状体, 直径 7 — 15 毫米, 下部 (基部 以上) 纺锤形 ,然 后渐狭 为长线 形, 离基 3 — 5 厘 米处有 细绉, 上 部婉蜒 下垂。 雄花 黄色, 花药 3 — 4 , 马蹄形 开裂; 子房卵 圆形, 绿色, 柱头暗 紫色。 产西藏 南部, 海拔 3000 — 3850 米 的山坡 或河谷 林下。 云南 未见。 分布 于喜马 拉雅山 脉 南坡: 不丹, 印度大 吉岭, 锡金, 尼 泊尔。 22b. 疣 柄南星 var. verrucosum (Schott) Hara (1971*). Arisaema verrucosum Schott (1857, 1860) ; Engl. (1879, 1920) ; Hook. f. (1893) ; Hand.-Mazz. (1936). A. pradhanii C. E. C. Fischer in Curtis (1936*). A. salwinense Hand.-Mazz. (1924). 叶柄 和花序 柄常有 细小的 黑紫色 斑点, 多少具 疣刺。 佛焰 苞两侧 扩大成 宽翅, 宽 6 — 11( 一 15) 厘米, 强烈 内弯, 先端中 央压扁 ,盔 上多白 色平行 条纹, 翅上白 色网纹 较细。 浆果 紫红色 ,花期 5— 6 月, 果期 8 月。 产 贡山、 景东。 海拔 2800 — 3700 米, 生长于 箐沟杂 木林, 高山云 杉林或 杜鹃灌 丛中。 分布于 锡金。 23. 会 泽南星 新种 Arisaema dahaiense H. Li (1977)*. Ab A. lingyuenensi differt tubere horizonataliter ovatoconcideo 9 cm longo 5 cm crasso, foliis et inflorescentiis ejusdem turionis coaetaneis, foliorum segmentis margine atropurpureis ornatis, spadicibus aut bisexualibus aut unisexualibus femineis, in eis bisexualibus floribus femineis infra inflorescentiam masculam 2-seriatim dispositis. 多年生 草本。 根茎 横生, 卵状圆 锥形, 长 9 厘米, 粗 5 厘米, 周围 常有数 个芽眼 凸起, 颈部密 生长达 20 厘米的 肉质根 ,尾 部于新 苗抽出 后逐渐 溃烂。 鳞叶 2, 膜质, 披 针形, 长 10-20 厘米, 下 部环抱 叶柄, 基部宽 10 厘米, 稻黄色 ,具多 数淡黄 色纵脉 ,内面 1 枚纵脉 
820  云 南 植. 物 志  间 有白色 斑点。 叶 1 或 2, 叶柄淡 绿色, 光滑, 无斑块 ,圆 柱形, 基部 6 厘米具 鞘口, 如有 2 叶, 则第二 叶于花 后抽出 ; 叶柄长 45 厘米, 基 部粗达 3 厘米, 向上 渐细; 叶片 3 全裂, 裂片 具长 2 厘米 的柄, 表面暗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饰以 一线紫 红色的 边缘; 中肋淡 绿色, 表面下 凹, 背面强 裂隆起 ,粗达 2 毫米, 侧脉 8 — 10 条, 背面淡 绿色, 隆起, II 级侧脉 明显, 较细, 网 脉 明显, 集合脉 3 圈, 内圈 距边缘 1 一 2 厘米; 中裂片 卵形, 远比侧 裂片小 ,长 18 厘米, 宽 16 厘米, 渐尖, 基部 圆形; 侧裂 片斜椭 圆形, 长 25 厘米, 宽 18 厘米, 基部内 侧楔形 ,外 侧宽耳 状, 圆形, 宽为 内侧的 2 — 3 倍; 芽吋中 裂片和 1 侧裂片 朝上, 第二 侧裂片 朝下。 花 序柄长 约 20 厘米, 圆 柱形, 下部淡 绿色, 中部 以上变 紫色。 佛焰苞 管部圆 筒形, 长 6 厘米, 粗 2 — 3 厘米, 紫色, 具绿 白色纵 条纹; 檐 部长约 22 厘米, 盔状 下弯, 宽约 15 厘米, 深紫色 与绿白 色条纹 相间, 盔顶 以绿白 色条紋 为主, 两侧从 喉部开 始翼状 扩展, 翼缘明 显反卷 ,与 前檐均 为深 紫色具 黄绿色 网纹; 前檐几 呈正 方形, 中间 具长约 1 厘米的 喙尖。 肉穗 花序单 性和两 性: 两 性花序 以雄花 为主, 基部有 2 轮能育 子房, 雄 花序长 3.5 厘米, 连花粗 1.5 厘米, 花 序 轴及雄 花柄深 紫色, 花疏, 雄花明 显具长 2 — 3 毫米 的柄, 药室 4, 圆形, 马蹄形 开裂, 花粉 黄色, 附属器 暗紫色 ,光滑 ,长约 30 厘米, 基部 具长约 5 毫米 的柄, 近 截平, 粗 1.5 厘米, 向 上渐狭 为长圆 锥形, 至 7 — 8 厘 米之后 渐狭成 线尾, 下垂。 雌肉 穗花序 单性, 无雄花 ,花序 长 2.3 厘米, 连花粗 1.4 厘米; 附属器 同两性 花序, 唯较短 ,长 15 — 16 厘米, 子房 (两 性花序 上 的同) 长圆 锥形, 淡绿色 ,长约 2.5 毫米, 粗约 1 毫米, 柱头青 紫色, 馒头状 凸起, 无柄, 1 室, 胚珠 2, 近 瓶状, 直立, 珠 柄短, 着生于 基底胎 座上。 花期 5 月。 云南: 会泽、 大海, 海拔 2600 米, 邱炳云 59031 (模式 )。 昆明 植物园 引种。 本种和 广西凌 云南星 A. lingyunense H. Li 的 区别在 于花叶 同出, 叶 裂片饰 以一线 紫红色 的边缘 ,根茎 卵状圆 锥形, 长 9 厘米, 粗 5 厘米; 肉 穗花序 两性和 雌花序 单性。 24. 花南星 (四川 ) 金半夏 (腾冲 ), 大麻 芋子、 烂屁股 (峨山 ), 虎芋、 血 理箭、 黑南星 (贵州 ), 大半夏 、芋儿 南星、 绿南星 、小天 南星、 虎掌、 狗爪 半夏、 蛇包谷 (四川 ) Arisaema lobatum Engl. (1881, 1920*) ; Prnach. (1888); N. E. Brown (1903) ; Engl. (1920*). Arisaema lobatum var. a. rosthornianum Engl. (1905, 1920) ; N. E. Brown (1903) ; Krause in Limprieht (1922) ; Hand.-Mazz. (1936). Arisaema pictum N. E. Brown (1892). A. lobatum var. b. latisectum Engl. (1920). 雌雄 异株。 块茎近 球形, 直径 1 一 4 厘米。 鱗叶 膜质, 线状披 针形, 最 内的长 12 — 15 厘米, 先 端锐尖 或钝。 叶 1 一 2, 柄长 17 — 35 厘米, 下部 1/2 — 2/3 鞘状, 黄绿色 ,有 紫色斑 块; 叶片 3 全裂, 中裂 片具长 1.5 — 5 厘米 的柄, 长圆 形或椭 圆形, 稀卵 圆形, 基部狭 楔形或 钝圆, 长 8 — 22 厘米, 宽 4 一 10 厘米; 侧裂片 无柄; 极不 对称, 长 圆形, 外 侧宽为 内侧的 2 倍, 下部 1/3 具宽耳 ,长 5 — 23 厘米, 宽 2 — 8 厘米, 向基部 扩大; 均渐尖 或骤狭 渐尖、 锐尖; 侧脉 脉距约 1 厘米, 集合脉 距边缘 5 毫米。 花序柄 与叶柄 近等长 或短, 长为 叶柄的 2/、 佛焰苞 外面淡 紫色: 管部漏 斗状, 长约 4—7 厘米, 上 部直径 1—2.5 厘米, 喉部斜 截形, 无 耳, 略外卷 或否, 骤狭为 檐部; 檐部披 针形, 狭渐尖 ,长 4 一 6 (— 7) 厘米, 有 吋具长 2 — 3 厘 米的 尾尖, 宽 2.5— 3 厘米, 深 紫色或 绿色, 下 弯或近 直立。 肉 穗花序 单性: 雄 花序长 I. 5 
天 南星科  821  一 2.5 厘米, 花疏; 雌花 序圆柱 形或近 球形, 长 1 一 2 厘米; 附属 器具长 6 毫米 的细柄 (粗约 1 毫米) ,基部 截形, 粗 4 一 6 毫米, 向中部 稍收縮 ,至 上部又 增粗为 棒状, 先端 钝圆, 长 4 一 5 厘米, 直立。 雄花具 短柄, 花药 2 — 3, 药室卵 圆形, 青紫色 ,顶孔 纵裂。 子房倒 卵圆形 ,钝, 柱头 无柄。 浆果 有种子 3 枚。 花期 6 — 7 月, 果 8 — 9 月 成熟。 产 德钦、 贡山、 维西、 中甸、 宁蒗、 鹤庆、 漾濞、 景东、 云龙、 大理、 昭通、 绥江。 海拔 600 一 3300 米, 生长于 林下, 草坡或 荒地。 分布于 南岭山 脉以北 、黄河 以南, 西 南至四 川西部 及 云南。 块茎 入药, 陕西用 以代天 南星; 四川 用作箭 毒药。 草医常 用于治 吹风蛇 (眼 镜蛇) 咬 伤, 外包治 疟疾。 25. 双 耳南星 Arisaema biauriculatum W. W. Sm ex Hand.-Mazz. (1936). Arisaema auriculatum auct. non Buchet (1911) : W. W. Sm. (1914) ; A. nepen- thoides auct. non Mart. : Engl. (1920) ; p. p. quoad specim. G. Forrest n. 4851. 雌雄 异株, 高 20— 90 厘米。 块茎扁 球形, 直径 2.5 — 4 厘米, 常侧 生直径 1 一 2 厘米的 小 球茎。 鱗叶 3 — 4, 膜质, 线形, 先 端钝, 常 具紫色 斑块, 最 外的长 2.5 厘米, 最 内的长 15 —20 厘米。 叶 2, 柄长 8 — 30 厘米, 下部 2/3 鞘状, 颜色同 鳞叶。 叶片 3 裂, 裂片无 柄或中 裂片具 短柄, 膜质: 中 裂片楠 圆形, 渐尖, 基部狭 楔形, 长 15 — 21 厘米, 宽 4 一 9 厘米; 侧裂 片与 中裂片 等长或 稍长, 披 针形或 卵形, 基部极 不对称 ,内侧 狭楔形 ,外侧 圆形、 耳状, 宽为 内侧的 2 — 2.5 倍, 先端 渐尖; 侧脉 表面不 明显, 背面稍 隆起, 脉距约 5 毫米, 集合脉 距边缘 2 — 3 毫米。 花序柄 与叶柄 近等长 ,先叶 抽出。 佛焰 苞淡褐 紫色或 紫色, 上部 绿色, 长 11 一 13 厘米: 管部圆 柱形, 长 4.5 — 6.5 厘米, 基部 直径约 1 厘米, 上部约 2 厘米, 喉部 两侧具 长 1.5 厘米、 宽 2.5 厘米 的圆形 宽耳, 外展; 檐部宽 卵形, 长 6—7 厘米, 中部宽 3.5— 5 厘米, 基部稍 狭缩, 先端短 渐尖。 肉 穗花序 单性: 长 4.5— 7 厘米, 附 属器长 2.5 — 4.5 厘米, 圆 柱形, 直立, 内 藏或稍 伸出于 佛焰苞 管外; 基部 截形, 粗 4.5 — 5 毫米, 有长 5 — 7 毫 米的细 柄, 中部稍 狭縮, 先端钝 ;雄 花序长 1.5 — 3 厘米; 雌 花序长 1.5 — 2.2 厘米, 近圆 锥形, 粗约 1 厘米, 花 密集。 雄花具 短柄, 花药 2, 药室 球形, 孔顶 圆形。 子房倒 卵形, 花 柱短, 柱头盘 状, 胚珠 4 , 直立。 果序长 5 — 6 厘米, 下部粗 2—2.5 厘米, 浆果 绿色, 种子 4, 卵形。 花期 4— 5 月, 果期 5 — 6 月。 云南 特有。 产 维西、 大理、 漾濞、 腾冲、 景东、 文山。 海拔 1900—3300 米, 见于 常绿阔 叶 林或山 毛榉杜 鹃苔藓 林下。 模式 标本: G. Forrest 7621 (cT) 采自 大理。 本 种与猪 笼南星 A. ncpenthoides 相近, 但叶片 3 裂, 雄 花花药 2 ( 非 4); 子 房胚珠 4 (非 2 — 3), 浆果 有种子 4( 非 1), 可以 区别。 26. 天南星 (名医 别录) 图版 2 lS,l—3 南星 (四川 、湖北 ), 半边莲 、狗爪 半夏、 虎掌 半夏、 麻芋子 、大 半夏、 独足伞 、山 磨芋、 虎 掌 (四川 ), 蛇头蒜 (广东 ), 锁 喉莲、 蛇草头 (湖北 ), 独脚莲 、蛇 包谷、 独叶一 枝枪、 青 杆独叶 一枝枪 、蛇 六谷、 天 凉伞、 蛇棒头 (浙江 ), 双 隆芋、 逢人不 见面、 不求人 (广西 ) Arisaema heterophyllum Blume in Rumphia (1835), Makino (1901), Kitamura (1941), Ohwi (1956). 
822  云南 植物志  Arisaema heterophyllum var. typicum Makino (1911) ; A. thunbergii var. hetero- phyllum Engl, in DC. (1879), in Engl. (1920) ; A. takeoi Hayata (1915) ; Hetero- arisaema heterophyllum (Blume) Nakai (1950) ; Arisaema ambiguum Engl, in Engl. Pflanzenr. 73 (4, 23F) :187, fig. 40, A, B. 1920, Engl., Krause, Linglsheim in Fedde (1922), Hand.-Mazz. (1936), syn. nov. ; A. stenospathum Hand.-Mazz. in Anz. Akad. Wissaench. Wien. 61 : 122. 1924, Merr. (1929), syn. nov. ; A. kwangtungense Merr. in Philippine Journ. Scien. 15:229. 1919, syn. nov. ; A. thunbergii auct. non Blume : K. S. Hao in Engl. Bot. Jarb. 68:586. 1938. 雌 雄同株 和雄性 单株。 块茎半 球形, 直径 2 — 4 厘米, 上部 扁平, 有若干 芽眼。 鳞叶 4-5, 膜质, 叶常单 1, 叶柄圆 柱形, 绿色略 被粉, 长 30 — 50 厘米, 下部 3/4 鞘状, 鞘 端斜截 形。 叶片 鸟足状 分裂, 裂片 13 — 19, 有吋 更少或 更多, 倒披 针形、 长圆形 、线状 长圆形 、基 部 楔形, 先端骤 狭渐尖 ,全缘 ,暗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中裂 片无柄 或具长 15 毫米的 短柄, 长 3 — 15 厘米, 宽 0.7— 5.8 厘米, 比侧裂 片几短 1/2, 侧 裂片长 7.7 — 24.1(— 31) 厘米, 宽 (0.7— )2 — 6.5 厘米, 向外 渐小。 佛焰苞 管部长 3.2 — 8 厘米, 宽 1 一 2.5 厘米, 粉 绿色, 内面 绿白色 ,喉部 斜形, 边缘稍 外卷, 管部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宽 2.5 — 8 厘米, 长 4 一 9 厘米, 下 弯几成 盔状, 背面深 绿色至 淡绿色 、淡 黄色, 先 端骤狭 渐尖。 肉穗花 序两性 和雄性 单株。 两 性 花序: 下部雌 花序长 1 一 2.2 厘米, 花密, 上部雄 花序长 1.5( — 3.2) 厘米, 花疏; 附 属器基 部肿胀 ,粗 5 — 11 毫米, 白色, 长 10 — 20 厘米, 至佛焰 苞喉外 之字形 上升。 单性雄 花序长 3-5 厘米, 连花粗 3 — 5 毫米, 附属器 同两性 花序。 雌花 无柄, 球形, 直径约 2 毫米, 花柱明 显, 柱 头小, 胚珠 3 — 4, 直立。 雄花 具柄, 花药 2 — 4, 白色, 顶孔 横裂。 浆果黄 红色, 圆柱 形, 长约 5 毫米, 内 有棒头 状种子 1 颗及 2 — 3 棵不育 胚珠, 种子 黄色, 具 红点。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6 月。 产云南 东北部 鲁甸。 广布 于我国 东北、 华东、 华南、 西南 各省。 海 拔可达 2700 米 (马 尔康 )。 生长于 林下、 灌丛或 草地。 分布于 日本, 朝鲜。 首先 发现于 日本。 块茎 入药, 早 在古代 本草名 医别录 中就有 记载, 云" 天南星 味苦辛 有毒, 主中风 麻痹, 除痰 下气, 利 胸膈, 攻坚积 ,消 痈肿, 散血堕 胎"。 近 代多用 于治破 伤风, 骨折, 疮毒, 瘀血及 蛇虫 咬伤, 神经性 皮炎, 并可 治子宫 颈癌。 27. 线 叶南星 Arisaema lineare Buchet (1911) ; Engl. (1920). 雌雄 异株。 鳞 叶向上 渐狭, 锐尖, 具短 尖头。 叶 1。 叶柄长 50 厘米, 2/3 的长度 鞘状, 上部粗 2 毫米; 叶片 鸟足状 分裂, 裂 片相互 靠近, 无柄, 狭 线状披 针形, 中 裂片长 20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侧 脉与中 肋成狭 锐角, 斜伸。 花 序柄长 65 厘米, 下部粗 25 厘米。 佛焰苞 长 11.5 厘米, 呈 绿色: 管部圆 柱形或 漏斗状 ,喉部 边缘几 垂直, 长 5 厘米, 粗 1.5 厘米; 檐 部 卵状披 针形, 锐尖, 稍 下弯, 长约 6 厘米。 肉 穗花序 单性: 雄花 序近圆 柱形, 长 2.5 厘 米, 粗 2.5 毫米, 花疏; 附属器 无柄, 长 20 厘米, 粗 1.5 毫米, 由基部 向先端 渐狭、 下 部细棒 状, 最 上部毛 发状, 由佛焰 苞喉部 伸出后 向基部 下弯, 然后弧 曲上升 ,先端 之字形 直立。 雄 花无柄 ,雄蕊 2 — 3, 药室 卵形, 顶孔 开裂。 花期 6 月。 产洱源 黑山门 ,模式 Delavay 3028, 未见。 
天 南星科  823  28. 岩 生南星 图版 218, 4—7 Arisaema saxatile Buchet (1911), Engl. (1920). A. mairei Levi. Cat. PI. Yunnan 10. 1915; Merr. in Sunyatsen. 3: 247. 1937, syn. nov. ; Arisaema maireanum Engl. (1920) ; Hand.-Mazz. (1936). 雌雄 异株。 块茎近 球形, 直径 1—3 厘米。 鱗叶 2 — 3, 披 针形, 锐尖, 最 内的长 17 厘 米。 叶 1 一 2, 叶柄长 16 — 40 厘米, 除上部 10 厘 米外具 宽鞘, 绿褐 色或绿 白色; 叶 片鸟足 状分裂 ,裂片 5 — 7, 线形、 楠圆形 至卵状 披针形 ,长 渐尖, 膜质, 全缘, 中裂 片具长 5—10 毫 米的短 柄或否 ,长 6 — 17 厘米, 宽 1 一 5 厘米, 侧裂片 无柄, 基部有 吋联合 ,比 中裂片 短小, 长 5 — 9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花序柄 长于或 略短于 叶柄, 长 10 — 39 厘米, 顶部 增粗。 佛焰 苞绿 白色或 白色、 黄色, 长 5— 10 厘米: 管部长 2.2 — 3 厘米, 漏斗 状或圆 柱状, 下部粗 0.7 -1.2 厘米, 上部粗 0.8—1.5 厘米, 喉部 边缘斜 截形, 不 反卷: 檐部长 5 — 7 厘米, 椭圆披 针形, 宽 3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直立。 肉 穗花序 单性: 雄 花序圆 锥形, 长 1.8 — 2.2 厘米, 下 部粗 3 — 8 毫米, 上部粗 2—5 毫米, 花密; 雌花序 圆锥形 ,长 1.5 — 2 厘米, 下部粗 1 厘米, 花 密。 附属器 无柄, 长 (2 — )8 — 10 厘米, 下部 (1—) 2.5—3 毫米, 向上 渐细, 裸禿, 稀具 1 一 2 中 性花, 中 部以下 直立, 然 后外倾 上升。 雄花 无柄, 花药 2 — 4, 药室近 球形, 顶孔 开裂为 圆形。 子房倒 卵形, 绿白色 ,柱 头小, 盘状, 具 短柄, 胚珠长 圆形, 3, 直立。 花期 6 — 7 月。 产云南 西北部 、中 部至东 北部, 海拔 1800 — 2800 米, 生长 于河谷 草坡或 灌丛。 四川西 南部 也有。 模 式标本 Delavay 采自 鹤庆黑 泥哨。 29. 曲 序南星 图版 218, 8—11 Arisaema tortuosum (Wall.) Sehott (1832, 1860) ; Kunth (1841) ; Engl. (1879, 1920*) ; Hook. f. (1893) ; C. E. C. Fischer (1933) ; Hand.-Mazz. (1936) ; Hara (1966, 1971*). Arum tortuosum Wall. (1830*). 雌雄 同株, 偶为 异株。 块茎扁 球形, 直径 2 — 6 厘米, 内面 白色。 鱗叶 数枚, 钝, 内面的 长 10 厘米, 与叶 柄具暗 绿色或 紫色的 大理石 彩纹。 叶 2 — 3( 稀 1), 叶柄长 5 — 30 厘米, 除 顶部 4 一 5 厘米外 钝鞘状 ;叶片 鸟足状 分裂, 裂片 5 — 17, 形状 多变、 菱状 卵形、 长圆 形至披 针形, 先端骤 渐尖, 基部 楔形, 具 短柄或 无柄, 侧脉 多数, 表面略 下凹, 集合 脉与叶 缘较远 离; 中 裂片长 5 — 30 厘米, 宽 1 一 7 厘米, 侧裂 片依次 渐小。 花序 柄长于 叶柄, 由叶 柄鞘中 抽出, 长 30 — 45 厘米, 顶端 增粗。 佛焰苞 绿色, 有 吋粉绿 色或暗 紫色: . 管部 圆柱形 或漏斗 形, 长 2.5 — 7 厘米, 直径 1.5 — 3 厘米, 喉部不 反卷; 檐 部卵形 或长圆 卵形, 短渐尖 ,长 4 一 12 厘米, 宽 2 — 5 厘米, 微 下弯。 肉 穗花序 两性或 单性: 两性 花序长 7.5 厘米, 下部 雌花序 长 2 — 4 厘米, 上部雄 花序长 3 — 3.5 厘米。 单性 花序: 雄 花序长 3 — 4 厘米, 雌 花序长 2 — 4 厘米。 附属器 伸长、 绿色、 有吋暗 紫色、 有吋粉 绿色, 长 7 — 25 厘米, 较 粗壮, 裸秃, 基部 粗 3 — 12 毫米, 向上 渐狭, 在喉 部以下 直立, 至喉 部下弯 90° 后水平 外伸, 然后直 立或下 倾。 雄花 较疏, 具长柄 ,花药 (1—) 2—3, 黄色或 紫色, 常 细尖, 纵裂, 裂缝长 圆形。 子房 卵 圆形, 有直 立胚珠 3 — 5, 花 柱短, 柱头 盘伏。 果序近 球形, 粗 2 — 3 厘米。 浆果 短卵圆 形, 种子 3 — 5, 陀螺伏 ,基部 平截, 先端 浑圆, 直径 2 — 3 毫米, 淡 褐色。 花期 6 月, 果 8 月 成熟。 
824  云 南 植 物 志  图 版 218 3. 天南星 Arisaeina heterophyllum Blume: 1 • 植株, 2. 雄 性肉穗 花序, 3. 两 性肉穗 花序; 4 一 7. 岩 生南星 A. saxatile Buchct; 4. 植株, 5 . 雄 性肉穗 花序, 6. 雄花, 7. 雌 性肉摁 花序: 8 — 11. 曲 序南星 A. tortuosum '(Wall.) Schott: 8. 植株, 9. 雄 性肉穗 花序, 10. 雄花, 11. 子房, 
天 南星科  825  产 西北部 德钦。 海拔 22 00 — 3S00 米, 生长于 多石山 坡或田 边乱石 堆上。 四 川西南 部、 西藏 南部、 东南部 也有。 分布于 不丹, 锡金, 尼泊尔 及印度 东北部 (大吉 岭)、 西北部 (昌 巴、 西姆拉 ), 海拔 可下至 1300 米。 云南、 西藏新 记录。 30. 长 耳南星 Arisaema auriculatum Buchet in Lecte. (1911), Engl, in Engl. (1920). 雌雄 异株。 块 茎小, 扁 球形, 直径 1 一 2 厘米。 鳞叶 2 — 3 , 膜质, 第一 片三角 状披针 形, 长 1 一 3 厘米, 第二、 三片下 部筒状 ,上部 披针形 ,渐尖 ,第 三片长 10 — IS 厘米。 叶柄长 20 — 30 厘米, 下部 1/3 具鞘。 叶片 鸟足状 分裂, 裂片 (7 — ) 9 一 15, 倒披针 形或长 圆形, 无 柄,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缘具 不规则 的啮状 锯齿或 全缘, 中 裂片长 10 — I 2 厘米, 宽 2.5 — 3 厘 米, 与邻近 2 侧 裂片近 等大, 向外的 渐小, 最 外的长 1.5~4 厘米, 宽 0. 3 — 1.5 厘米。 花序 先叶 抽出, 花序 柄短于 叶柄, 长 I 2 — 2 1 厘米。 佛 焰苞长 9 一 11 厘米, 暗 灰色, 杂以 浅紫色 斑点, 上部暗 绿色具 浅褐红 色条纹 ,管部 圆筒形 ,长 5—6 厘米, 粗 0. 8 — 1 厘米, 喉部 缢縮, 两侧具 分离的 长耳, 耳 展开, 下倾, 楠圆形 ,长 2 — 3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深 紫色; 檐部比 管部短 ,长 3.5 — 4.5 厘米, 卵形, 骤 狭尾状 渐尖, 中部宽 1.5 — 2 . 5 厘米。 肉 穗花序 单性: 雄 花序长 1.5 厘米, 花疏; 雌花序 长圆形 ,长 1.5 厘米, 粗约 8 毫米。 附属器 纤细, 基部粗 1 一 2 毫米, 具略细 而不明 显的柄 ,向上 渐细成 线形, 连柄长 7 — 10.5 厘米, 至喉 外斜上 伸或上 部 下弯。 雄花 无柄, 花药 2, 药室圆 球形, 顶孔 圆形。 子房卵 圆形, 柱 头小, 近 无柄。 花期 5 月。 产云南 西北部 (维西 、中甸 、贡山 、福贡 、鹤庆 、丽江 ), 四川 东部至 西南部 也有。 海拔 2300-3100 米, 生 长于箐 沟杂木 林或竹 林中。 31. 黄 苞南星 天南星 (西 藏拉萨 )," 达果" (藏语 ) Arisaema flavum (Forsk.) Schott (1860) ; Engl. (1879, 1920*) Hook. f. (1893), in Curtis (1900*) ; Hand.-Mazz. (1936) ; Hara (1971). Arum flavum Forsk. (1775) ; Dochafa . flava Schott (1860). 雌雄 同株。 块茎近 球形, 小, 直径 1.5 — 2.5 厘米。 鱗叶 3 — 5, 锐尖, 内 面的长 8 — 25 厘 米。 叶 2—1, 叶柄长 12 — 27 厘米, 下部 4/5 鞘状; 叶片 鸟足状 分裂, 裂片 5 — 11( 一 15), 芽 吋中裂 片向上 ,余 向下, 长 圆披针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长 2.5 — 12 厘 米, 宽 0.6 — 3 厘米, 亮绿色 ,侧脉 与中肋 成锐角 上升, 纤细, 常不连 接为整 合的集 合脉。 花 序柄 常先叶 抽出, 长于 叶柄, 长 15 — 30 厘米, 绿色。 佛焰 苞为本 属中最 小的, 长 2.5 — 6 厘 米; 管部卵 圆形或 球形, 长 1 一 1.5 厘米, 直径 1 一 1.4 厘米, 喉部略 缩缢, 黄 绿色, 上 部通常 深紫色 ,具纵 条纹; 檐部 长圆状 卵形, 长 1.5 — 4.5 厘米, 宽 0.8 — 2 厘米, 先端 渐狭至 锐尖, 黄色或 绿色, 内面至 少在下 部为暗 紫色, 略 下弯。 肉穗花 序两性 ,长 1 一 2 厘米: 下 部雌花 序长 3 — 7 毫米, 子房倒 卵圆形 ,柱头 盘状, 扁平; 上部雄 花序长 3 — 7 毫米, 雄 花紧密 排列, 雄 蕊通常 2, 近无柄 ,药室 裂孔小 ,圆形 ;附 属器极 短的椭 圆状, 长 2 — 5 毫米, 粗 1.5 毫米, 绿色或 黄色, 干吋 具绉。 果序圆 球形, 直径 1.7 厘米, 具 宿存附 属器, 浆果 干吋黄 绿色, 倒 卵圆形 ,长 3—4 毫米, 顶部宽 3 — 5 毫米, 种子 3, 卵 形或倒 卵形, 浅 黄色, 长 2—2.5 毫米。 花期 5 — 6 月, 果期 7 — 10 月。 
826  云南 植物志  产西 北部, 海拔 2200 — MOO 米, 生长 于碎石 坡或灌 丛中, 也见于 荒地、 路 旁或庭 院中。 我国 西藏南 部至东 南部、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分布于 也门, 阿 富汗, 克什米 尔地区 ,印 度西北 部 (西姆 拉), 尼 泊尔, 不丹。 块茎 入药: 藏医用 于退烧 、杀菌 、杀虫 ,治慢 性支气 管炎、 支气管 扩张、 破 伤风、 口噤强 直、 小儿 惊风、 癫痫 (西藏 中草药 )。 32. 旱 生南星 新种 图版 219,4一6 Arisaema aridum H. Li (1977)*. Species A. thunbergii Blume af finis, sed differt foliis solitariis pedatim 5-sectis sectae segmentis ellipticis intermedio 4 ~ 5 cm longo 1.4 ~ 2 cm lato, lateralibus 3.5 ~ 4 cm longis 0.8 ― 1.4 cm latis ; spathae virides vel pallide viridescentes faucis marginibus nec auriculatis nee revolutis lamina o vato- laneeolata angustata circ. 6 cm longa 1.5 ~ 2 mm lata ; appendicis cum inflorescentia continua haud stipitata glabra 10 ~ 14 cm lcnga basi 1 mm. crassa, e fauce plerumque leviter procurva deinde attenuata et longe dependente. 雌雄 异株。 块茎近 球形, 直径 1.5 厘米, 鳞叶 2, 膜质, 线状披 针形, 锐尖, 第 一片长 2 一 3 厘米, 第 二片长 5.5 — 10 厘米。 叶柄长 10 — 18 厘米, 纤细, 下部 1/2 具 狭鞘。 叶片鸟 足状 分裂, 裂片 5, 椭 圆形, 锐尖, 基部 楔形, 侧脉 细弱, 斜伸, 集合脉 距边缘 0.5 — 1.5 毫米, 中裂 片具长 3 毫米的 柄或近 无柄, 长 4 一 5 厘米, 宽 1.4 一 2 厘米, 侧裂 片具长 3 毫 米共同 的短柄 ,长 3.5 — 4 厘米, 宽 0.8 — 1.4 厘米。 花序柄 略长于 叶柄, 长 12—22 厘米, 纤细。 佛 焰苞 绿色、 黄 绿色: 管部圆 筒形, 长 2.5 厘米, 粗 8 毫米, 喉部斜 截形, 无耳, 几不 外卷, 檐 部狭 卵状披 针形, 长渐尖 ,长约 6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肉 穗花序 单性: 雄 花序圆 柱形, 长 1.5 厘米, 粗 2 毫米, 花疏; 雄花具 短柄, 花药 2, 药室圆 球形, 孔顶 圆形; 附属器 纤细, 无 柄, 纤细, 粗不及 1 毫米, 长 10 — 12 厘米, 由喉 部向外 平伸, 然后 下垂, 花期 6 月。 产中甸 金沙江 河谷, 海拔 2250 — 2500 米, 生长于 干旱河 谷石灰 岩山灌 丛下。 四川稻 城县 也有。 四川: 稻城, 刘照光 50(c/ 模式, 存四川 生物所 )。 云南: 中甸, 中甸队 63-2963, 2987。 本 种与日 本产的 A. thunbergii Blume 的区别 在于叶 1, 叶裂片 5; 佛焰苞 绿色, 黄绿 色, 喉 部边缘 无耳, 不 反卷, 檐部 卵状披 针形, 长 6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附属器 无柄, 光 滑, 长 10 — 14 厘米, 基部粗 1 毫米, 伸 出喉外 下垂。 33. 奇 异南星 图版 219, 7— 8 蛇饭 (腾冲 ); 铁 灯台、 青脚莲 (广西 ) Arisaema decipiens Schott (1857, 1860) ; Engl. (1879, 1920) ; N. E. Brown (1881); Hook. f. (1893). 雌雄 异株。 鳞叶 线状披 针形, 锐尖。 叶 2, 叶柄中 部以下 鞘状, 杂色, 鞘 顶部斜 截形, 长 30 — 90 厘米 以上; 叶片 鸟足状 分裂, 裂片 5—7, 椭圆披 针形, 尾状 渐尖, 基部阔 楔形, 表 面 绿色, 背面常 粉绿色 ,中裂 片具长 2.5 — 5 厘米 的柄, 连 尖头长 20—29 厘米, 宽 7 — 12 厘 米; 侧裂片 远小, 具长 1 一 2 厘 米的柄 或最外 2 枚 (裂 片为 7 吋) 基部多 少联合 ,最外 侧裂片 
天 南星科  827  图 版 219 1—3. 雪里见 Arisaema rhizomatum Fischer: 1. 植株, 2. 雄性肉 穗花序 ,3. 雌 性肉穗 花序: 4 一 6. 旱 生南星 A. aridum H. Li: 4. 植株, 5. 雄 性肉穗 花序, 6. 雄花 放大: 7 — 奇 异南星 A. decipiens Schott: 7. 植 株, 8. 雌 性肉穗 花序。 
828  云南 植物志  长 6 — 20 厘米, 宽 4.5 — 7 厘米。 花序柄 杂色, 短于 叶柄, 约为叶 柄长的 1/2。 佛焰 苞管部 圆 柱形, 杂色, 长 5 — 6 厘米, 直径 1—2 厘米, 喉部稍 展开, 不 外卷; 檐部长 圆状披 针形, 靠 边缘杂 以紫色 ,中部 紫色, 长 7 厘米, 宽 2.5—3 厘米, 下弯, 尾状 渐尖, 尾尖 线形, 长达 4 厘 米。 肉 穗花序 单性: 雄花序 长达管 的中部 ,长 2.5 厘米, 粗 6 毫米, 花疏; 雌花序 圆维形 ,长 3-5 厘米, 基部粗 1 一 1.5 (幼果 ) 厘米。 附属器 具短柄 ,基部 增粗, 近截形 ,粗达 7 毫米, 向 上渐细 ,直立 ,长 5 — 7 厘米, 伸出 喉外, 先 端螺状 旋曲, 光滑。 雄花具 短柄, 雄蕊 3。 子房 倒卵形 ,顶部 截平、 四方形 ,柱头 无柄, 盘伏。 浆果 绿色, 长宽 5 — 6 毫米, 种子 3 , 倒 卵形, 长 5 毫米, 直立。 花期 9 月, 果期 11 月。 产贡山 独龙江 河谷及 腾冲, 海拔 1800 — 3400 米, 生长于 坡地灌 丛中。 广 西容县 也有。 分布 于印度 东北部 (喀西 山)。 我国 (云 南、 广西) 新 记录。 根茎可 治无名 肿毒, 乳腺炎 ,痈疽 ,毒蛇 咬伤, 蜂、 蝎螫伤 ,蜘蛛 及鼠咬 伤等。 34. 雪里见 (贵州 仁怀) 图版 219, 1—3 . 野包谷 (贵州 ), 半 截烂、 躲雷草 (贵州 清镇、 云南昭 通), 大半夏 (腾冲 ), 独角莲 、麻醉 药、 大麻药 (广 西龙胜 ), 蛇包谷 (四 川雷波 ), 花脸、 铁灯台 (湖南 新宁) Arisaema rhizomatum C. E. C. Fischer (1936). 雌雄 异株。 根茎圆 锥形或 圆柱形 ,长 5 — 9 厘米, 粗 2—3 厘米, 具节, 节 上生细 圆柱形 肉质根 (长达 10 厘米 )。 鳞叶 2 — 3, 披针形 ,锐尖 ,长 4 — 15 厘米。 叶 2 , 叶柄 纤细, 长 15 — 35 厘米, 下部 1/2 — 1/3 鞘状, 暗褐色 或绿色 ,散 布紫色 或白色 斑块。 叶片表 面绿色 ,背面 常 有紫色 斑块, 鸟足状 分裂, 裂片 5, 长椭 圆形至 长圆披 针形, 渐尖, 有 吋具长 2 — 3 厘米的 尾尖, 基 部狭, 中裂 片具长 5 毫米 的柄, 长 (8—) 13-20 厘米, 宽 3—7 厘米; 侧裂 片具短 柄、 无柄 至基部 联合, 较中裂 片小, 外 侧的长 5— 7 厘米, 宽 1.5 — 3.5 厘米; 侧脉 细弱, 斜伸, 集合脉 距边缘 2 — 5 毫米。 花序柄 远短于 叶柄, 通 常长仅 5 ( — 21) 厘米。 佛 焰苞黄 绿色、 黄色, 淡红色 ,具 暗紫色 或黑色 斑点: 管部圆 柱形, 长 4 一 6 厘米, 直径 1.5 — 2 厘米, 喉部 斜 截形, 略外卷 ,不 具耳; 檐部披 针形至 卵状披 针形, 长 4 一 9.5 厘米, 宽 3 — 3.5 厘米, 渐尖, 先端延 长为长 6— 10 厘米 的线形 尾尖。 肉 穗花序 单性: 雄 花序长 2 — 2 . 5 厘米, 粗 3 ~4 毫米; 雌花 序狭圆 锥形, 长 1.5 — 2 厘米, 下部粗 7 毫米; 附属器 稍伸出 喉外, 暗紫色 ,有黑 斑, 长 2 — 3.5 厘米, 具长 5 毫米的 细柄, 圆柱形 ,基部 截形, 粗 7 毫米, 中部 以上缢 缩为颈 状, 粗 3 毫米, 先端 棒伏, 顶 部具肉 质钻形 凸起。 雄花 较疏, 下部的 具柄, 上部的 无柄, 花药 2 — 3, 纵裂。 雌花 密集: 子房近 球形, 花柱 明显, 柱头小 ,近 盾状, 无中 性花。 浆果倒 卵形, 内 有倒卵 形种子 1 枚。 花期 8— 11 月, 果期 1 一 2 月。 产 贡山、 凤庆、 彝良、 镇雄、 大关、 昭通、 文山、 富宁、 西畴、 麻 栗坡、 金平。 海拔 i 2 oo— 3200 米, 生长 于常绿 阔叶林 和苔藓 林下, 多见于 石缝、 岩 洞边。 西藏、 四川、 贵州、 广西、 湖 南 也有。 云南新 记录。 根茎 入药, 有毒。 解毒 止痛、 驱风 除湿, 治无名 肿毒, 劳伤 疼痛, 风湿 麻木, 毒蛇咬 伤。 35. 褐 斑南星 白附子 (四川 万源) Arisaema meleagris Buchet (1911) ; Engl. (1920). 
天 南星科  829  35a. 褐 斑南星 var. meleagris. 产四川 城口, 云南 不产。 35b. 具齿褐 斑南星 var. sinuatum Buchet (1911). 雌雄 异株。 块茎小 ,近球 形或扁 球形, 直径 1 一 2 厘米。 鳞叶 外面的 钝圆, 内面 的渐狭 或先端 圆形, 具 凸尖, 长为 叶柄的 V 2 。 叶 1 一 4 。 叶柄长 10— 2 3 厘米, 粗 1.5— 2 .5 厘米, 具狭鞘 ,叶片 鸟足状 分裂, 裂片 7, 稀 6 或 9 , 边缘 具啮状 锯齿, 椭圆披 针形, 长 3 — 10 厘米, 宽 1 一 2.5 厘米, 基部 楔形, 先端 渐尖, 具短 凸尖或 锥尖, 中间 3 裂片近 等大, 远离, 外侧 2 裂 片基部 连接。 花序 柄短于 叶柄, 长约为 后者的 1/ 2 。 佛 焰苞长 6 — 9 厘米, 玫 红色, 具紫褐 色或 黄褐色 斑点: 管部 通常圆 柱形, 或为漏 斗状, 长 4 厘米, 粗 1 厘米, 喉部具 狭耳, 展幵 或斜 下倾, 近 心形; 檐部比 管部长 ,色 较淡, 展开, 直立, 楠圆形 ,长 5.5 厘米, 宽 2 .5 厘米, 基 部稍狭 ,先端 锐尖或 渐尖, 深 紫色。 肉穗 花序具 短柄, 单性, 长 6 — 10 毫米; 附属器 近圆柱 状, 长 4 厘米, 粗 1 毫米 左右, 基部略 渐狭, 先 端钝, 略外伸 ,下 部苍白 色杂以 紫色, 上部紫 色。 雄花 无柄, 下部 的花药 4 , 上部的 2 — 4 , 药室近 球形, 纵裂。 子房 黄色, 倒圆 锥形, 花 柱短, 柱头近 球形, 胚珠 3— 6, 珠孔 稍宽, 截平, 花期 5 — 6 月。 产镇雄 ,海拔 2000 — 2500 米, 生 长于山 坡灌丛 草地。 四川 东北部 (万 源、 城口) 也有。 云南新 记录。 36. 猪 笼南星 Arisaema nepenthoides (Wall.) Mart. (1831) ; Schott (1832, 1856, 1858*, 1860) ; Blume (1835) ; Kunth (1841) ; Engl. (1879), Hook. f. in Curtis (1879*), (1893) ; Engl. (1920) p. p. maj. excl. specim. G. Forrest n. 4851, quod Arisaema biauriculatum W. W. Sm. ex Hand.-Mazz. est; Hara (1966, 1971*). Arum nepenthoides Wall. (1824*). 雌雄 异株。 高 50 — 80 厘米。 块茎扁 球形, 直径 6 — 7 厘米。 鱗叶下 部管状 ,上 部线伏 长圆形 ,钝, 长 15 — 25 厘米。 叶通常 2, 稀 3, 指状 分裂, 裂片 5 (—7); 叶柄长 (5 —) 7-30 厘米, 黄 褐色, 具暗杂 色斑块 ,下部 3/4 具鞘, 抱合成 管状, 上端斜 耳状; 裂 片倒披 针形, 锐 尖或 渐尖, 近无柄 ,中 裂片长 6—20 厘米, 宽 2 — 6 厘米, 最外侧 的裂片 最小, 长 I 5 — I 6 厘 米以下 ,外侧 基部具 宽耳; 表面均 暗绿色 ,薄 革质, 侧脉 6 — 12 对, 表面 下凹, 脉距 6 — 8 毫 米, 离边缘 3 — 4 毫 米处连 结为集 合脉。 花序 柄从叶 柄鞘中 伸出, 比叶柄 长或短 ,色 泽同叶 柄。 佛焰苞 粉绿褐 色或暗 红色, 有不规 则的暗 色斑块 ,具 3 — 5(— 7) 条 白色宽 条纹; 管部圆 柱形, 长 3 — 8 厘米, 直径 1.2—2.5 厘米; 喉部有 宽耳, 圆形, 外翻, 宽达 2 厘米; 檐部长 3 — 10 厘米, 宽 2 — 5 厘米, 三角状 卵形, 短锐尖 ,稀 倒卵形 渐尖, 内弯。 肉 穗花序 单性: 雌花 序倒卵 圆形, 花密, 长 2 厘米; 附 属器深 紫色, 具细柄 (长 8—10 毫米 ), 长 2 — 7.5 厘米, 圆 柱形, 基部粗 5 — 6 毫米, 截形, 向上稍 收縮, 后为 棒状, 上部粗 5—7 毫米, 光滑 或雌花 序 中的有 钻形中 性花。 雄花近 无柄, 花 药通常 4, 近 球形, 裂缝长 圆形。 雌蕊倒 卵圆形 ,胚 珠 2 — 3, 花柱短 ,柱头 盘状。 浆果 红色, 截 球形, 长 8 毫米, 直 径可达 7 毫米, 冠以 黑色宿 存 柱头。 种子 1, 圆 球形, 褐色, 有 细疣状 凸起。 花期 5 — 6 月, 果期 7—8 月。 
830  云南 植物志  产 滇西北 (德钦 、丽江 、凤庆 )。 海拔 2700^3600 米, 常生 长于铁 杉林或 高山栎 林下。 西 藏南部 也有。 分 布于尼 泊尔, 不丹, 印度东 北部, 缅甸 北部。 块茎 入药, 用作麻 醉剂。 Engler (1920) 记载 本种产 大理, 所 引标本 G. Forrest 4851 应 为双耳 天南星 A. bia- uriculatum, 否则就 是同号 异物。 37. 洱 海南星 Arisaema undulatum Krause in Limpricht (1922). 雌雄 异株。 块茎 不详。 叶 1, 叶柄圆 柱形, 长约 20 厘米, 粗 4 一 5 毫米; 叶片薄 纸质, 辐 射状 分裂, 裂片 14, 无柄, 长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凸尖, 具芒 状尖头 (长 4 一 6 厘米) ,基部 渐狭, 边缘 波状, 长 12 — 14 厘米, 宽 1.5—2 厘米, 侧脉 多数, 与 中肋成 锐角, 斜伸, 集合脉 与边 缘相距 2—3 毫米。 花序 柄短于 叶柄, 圆柱形 ,较 粗壮, 长 12 厘米, 粗 6 — 7 毫米。 佛 焰苞 青紫色 带绿, 管部圆 柱形, 长 4 厘米, 粗 1.6 厘米, 檐部 直立, 倒 卵状长 圆形或 倒卵状 披针形 ,长 10 厘米, 宽 5 — 6 厘米, 先端骤 狭为长 5 — 6 厘米的 尾尖。 肉 穗花序 单性: 雌花 序圆 柱形, 花密, 长 3 厘米, 粗 1 厘米; 附属器 粗棒状 ,钝, 向基部 渐狭, 上 部粗约 1 厘米。 雌 蕊倒卵 圆形, 长 1.5 毫米, 柱 头小, 头状。 产云南 下关洱 海边, 海拔 2100 米。 模式: Limpricht 1011, 未见。 38. 一把 伞南星 (云南 ) 图版 220, 1—8 天南星 (本草 拾遗) ,虎 掌南星 (本 草纲目 ), 天南星 (四) (植物 名实图 考), 麻蛇饭 (云南 嵩明) ,刀 口药、 闹狗药 (通海 ), 半夏 (丽江 ), 法夏 (昆明 ), 麻芋杆 (曲靖 ), 山 包谷、 蛇 子麦、 蛇芋 (云南 )," 都士 不礼" (彝族 语), 白南星 (湖北 ,四川 ), 麻 芋子、 血南星 (四川 ), 独角莲 (湖北 ,江西 ), 铁骨伞 、粉 南星、 蛇舌草 (湖北 ) Arisaema erubescens (Wall.) Schott (1832), Kunth (1841) Engl, in DC. (1879), in Engl. (1920*), Hook. f. (1893), S. Y. Hu (1968), Hara (1971*). Arum erw&escews Wall., (1831*) ; Arisaema consanguineum Schott (1859), Hook. f. (1893), N. E. Brown (1903), Hayata (1915), Engl. (1920*), Hand.-Mazz. (1936), Hara (1966, 1971) ; 丄 erubescens Schott var. consanguineum Engl, in DC. (1879) ; A. tatarinowii Schott (1859), Engl, in DC. (1879) ; A. divaricatum Engl. (1898) ; Arisaema fraternum Schott in Bonpl. 7:26. 1859; Hook. f. (1893), Engl. (1920)*, Hand.-Mazz. (1936) syn. nov. ; A. consanguineum var. divaricatum Engl, in Engl. Pflanzenr. 73 (4, 23F) : 177. 1920, syn. nov.; A. hypoglaucum Craib. (1912) ; A. kerrii Craib (1912) ; A. kerrii Gagn. (1941). 雌雄 异株。 块茎 扁球形 ,直 径可达 10 厘米, 鱗 叶下部 管状, 上部披 针形, 最内 面的长 15—20 厘米, 绿 白色, 有 紫褐色 斑块。 叶 1, 叶柄长 化 一 S0 厘米, 至中部 鞘状, 下 部粉绿 色, 上部 绿色, 有吋具 斑纹; 叶片 放射状 分裂, 裂片 11 一 20, 披 针形, 无柄, 长 8 — 24 厘,, 宽 6 — 35 厘米, 长 渐尖, 具长达 7 厘米 的线形 长尾。 表面深 绿色, 背 面淡粉 绿色; 侧 Jli 上 升, 与中肋 成极小 的锐角 ,较不 明显。 花序 柄短于 叶柄, 长 30 — 50^ 米, 具褐色 斑纹。 佛 焰苞绿 色或绿 紫色至 深紫色 ,背面 有清晰 的白色 条纹, 直立; 管部疾 圆柱形 ,长 4 一 8 厘米, 直径 9^-20 毫米, 喉部 稍外卷 或否; 檐部 三角状 卵形至 长圆状 卵形, 长 4 — 7 厘米, 宽 2 .2 — 
天 南星科  831  图 版 220 1— 8.— 把 伞南星 Arisaema erubeteens (Wall.) Schotti 1. 植株 上部, 2. 植株 下部, 3. 雄性肉 穗花序 ,4. 雄 花, 5. 雌性肉 穗花序 ,6. 子房 ,7. 子房 纵剖, 8. 幼苗; 9. 缘 毛南星 A. ciliatum H. Li, 佛 焰花序 :10. 刺头南 星 A. echinatum (Wall.) Schott, 雌 性肉穗 花序。 
832  云南 植物志  6 厘米, 先端 渐狭, 具长 5 — 15 厘米 的线形 尾尖。 肉 穗花序 单性: 雄 花序长 2— 2.5 厘米, 花密; 雌 花序长 2 厘米, 粗 6 — 7 毫米; 附 属器淡 绿色, 棒状, 向两头 渐狭, 长 2 — 4 厘米, 中 部粗 2.5 — 5 毫米, 先 端钝, 光滑, 稍伸出 喉外, 雌花序 的附属 器下部 0.5—1 厘米, 具 钻形中 性花 (长 3 — 4 毫米, 有吋分 叉), 雄 花序附 属器有 吋无中 性花。 雄花青 紫色或 暗褐色 ,雄蕊 2 — 4, 具短柄 ,药室 近球形 ,顶孔 开裂成 圆形。 雌蕊卵 圆形, 柱头 无柄。 果序柄 下弯。 浆 果红色 ,种子 1—2, 球形, 淡 褐色。 花期 5 — 7 月。 产全省 大部分 地区。 海拔 1100—3200 米, 生长于 林下、 灌丛、 草坡或 荒地。 除 东北、 内蒙、 新疆、 江苏外 ,全 国各省 都有。 分布于 印度, 尼 泊尔, 锡金, 缅甸, 泰国。 块 茎入药 (有毒 ): 祛痰、 镇痉、 镇痛、 消炎。 炙后 治口眼 歪斜, 四肢 麻木, 小儿 惊风, 破 伤风, 眩晕, 老年 虚咳, 小儿 风痰, 高热 惊厥, 肺痈 咳嗽; 配 方治宫 颈癌。 外敷 疔疮、 痈肿、 无 名 肿毒、 毒蛇咬 伤等。 块茎 含三萜 皂甙、 安 息香酸 及多量 淀粉。 中毒后 用生姜 汁内服 可解。 本种 裂片数 目和形 态变化 很大, 一 般幼龄 植株小 叶少、 较 宽短, 1-2 年生的 裂片仅 3 一 5 枚, 椭 圆形, 卵形, 倒卵形 ,长 1.5 — 5.5 厘米, 宽 1 一 4 厘米; 然后逐 年增多 而渐变 狭长, 先 端大部 具长尾 (有吋 不明显 ); 佛焰 苞通常 绿色, 也有下 部绿色 、檐部 紫色的 ,大小 形态变 幅也 较大。 本种 尚有宽 叶变型 f. latisectum Engl. ( 1901 , 1920), 其小叶 9 一 13, 中部宽 3 — 6.5 厘 米, 椭 圆状披 针形, 在种的 分布范 围内的 箐沟、 溪旁、 林 下常有 生长。 39. 剌 棒南星 图版 220, 10 Arisaema echinatum (Wall.) Schott (1832, 1856, I860), Bluine (1835), Kunth (1841), Engl. (1879, 1920), Hook. f. (1893), Hand.-Mazz. (1936), Chatterjee (1955), Hara (1971*). Arum echinatum Wall. (1831*). 雌雄 异株。 块茎扁 球形, 直径 2 — 4 厘米。 鳞叶 2— 4, 下部 管状, 上部 线伏长 圆形, 先 端钝或 浑圆, 膜质, 外 面的长 4—5 厘米, 内 面的长 13 — 20 厘米, 与叶柄 具杂色 斑块。 叶 1 或 2, 叶柄长 25 — 55 厘米, 鞘不 明显, 绿色, 有吋 紫色; 叶片 放射状 分裂, 裂片 7 — 18, 倒披 针形, 长渐尖 ,具长 1 一 2 厘米 的尾尖 或否, 基部长 渐狭, 无柄, 长 5 — 20 厘米, 宽 1~4 厘 米, 表面暗 绿色, 背 面淡粉 绿色, 侧脉与 中肋成 30 — 45° 锐角 上升。 花 序柄比 叶柄远 为短, 长 14— 20 厘米。 佛焰苞 黄绿色 ,有吋 内面部 分地暗 紫色: 管部圆 柱形, 长 4.5 — 8 厘米, 绿色或 具白色 和紫色 条纹, 喉部 展开; 檐部 卵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2.5 — 5 厘米, 黄绿色 ,有 吋内面 边缘暗 紫色和 基部显 紫斑, 或具紫 色和黄 白色纵 条紋, 先端 骤狭, 具 3 — 8( — 14) 厘 米 的线形 长尾。 肉 穗花序 单性: 雄花 序细圆 锥形, 长约 1.5 — 3 厘米, 下 部粗约 5 毫米, 上 部粗 3 毫米, 花疏; 雌花 序卵圆 形或圆 锥形, 长 1 一 3 厘米, 下 部粗约 1 厘米, 花密; 附属器 粗棒 状或圆 柱形, 长 2.2 — 6 厘米, 粗 5 — 9 毫米, 稍伸出 喉外, 淡 绿色, 具暗紫 色斑点 或否, 先端 圆形, 雌 花序上 附属器 具长约 1 厘米的 细柄, 先端 密被长 0.7 毫米 以上的 刺毛, 基部 近截形 ;雄花 序上附 属器近 无柄, 下部有 稀疏的 中性花 ,先端 有粒状 疣突, 夹 以少数 刺毛或 否。 子房倒 卵形, 绿色, 上部有 8 个增厚 的疣状 裂片, 花柱 明显, 冠以细 柔毛; 花药 紫色, 通 常 4, 孔裂。 花期 6 月。 
天 南 星 科  833  产贡 山和丽 江金沙 江边, 海拔 2600 — 3200 米, 生长 于山坡 林下。 西 藏南部 (吉隆 、林 芝) 也有。 分布于 不丹, 锡金, 尼 泊尔。 本种外 形与绉 序南星 A. concinnum 和一把 伞南星 A. erubescens 无显著 区别, 唯附 属器 先端具 刺毛, 子房 上部有 8 个增 厚的疣 状裂片 为重要 标志。 40. 缘毛南 星新种 图版 220, 9 Arisaema ciliatum H. Li (1977)*. Species A. erubescenti (Wall.) Schott proxima, a quo recedit spathae tubo faucis marginibus ciliatis et lamina violacea vittis pallide viridibus superne prope marginem reticulatis instructa. 多年生 草本。 块茎圆 球形, 直径 2.5 厘米; 鳞叶 3, 膜质, 下部圆 筒状, 上部长 圆形, 先 端钝, 最内 面的长 14 厘米。 叶 1, 叶柄长 27 厘米, 下部 15 厘米 鞘状, 鞘顶斜 截形。 叶片放 射状 分裂, 裂片 14, 无柄, 楠 圆形, 向两头 长渐狭 ,长 4 一 7.5 厘米, 宽 1.2 — 1.4 厘米, 基部狭 楔形, 先端长 渐尖, 中 肋背面 隆起, 侧脉极 细弱, 网脉不 明显。 花序 柄比叶 柄短, 长 15 厘 米。 佛焰 苞长约 10 厘米, 紫 色具淡 绿色纵 条纹: 管部圆 筒状, 向上稍 扩大, 粗约 1.3 厘米, 喉 部边缘 无耳, 斜截形 ,具硬 缘毛; 檐部 长圆披 针形, 近直立 ,长 4.5 厘米, 宽约 2.1 厘米, 先 端骤狭 长渐尖 ,青紫 色具绿 白色纵 条紋, 后 者于边 缘附近 连结。 肉 穗花序 单性: 雄 花序长 圆锥形 ,长 2.3 厘米, 基 部粗约 3 毫米, 花 稍疏, 雄花具 短柄, 花药 2—3, 黄色, 药室 顶孔开 裂。 附 属器细 棒状, 直立, 青紫色 ,长 3.5 厘米, 粗 2 毫米, 具三两 钻形中 性花, 先 端钝。 花 期 6 月。 产丽江 ,海拔 3000 米, 生 长于松 林下。 云南: 丽江 Forrest 5936 (模 式, 存广东 植物所 )。 本种 与一把 伞南星 A. erubescens Schott 的区别 在于, 佛焰苞 喉部边 缘具硬 缘毛, 檐 g{S 青紫 色具绿 白色纵 条纹, 后者于 近边缘 连结。 24. 斑 龙芋属 Sauromatum Schott 草本。 块茎近 球形, 通 常大。 大 都于一 年抽出 1 个鸟足 状分裂 的叶, 另 一年生 鳞叶及 花序, 稀叶 和花序 同一年 抽出; 一 般是: 出叶 的芽球 比出花 的芽球 年幼。 叶柄下 部圆柱 形, 多少具 斑紋, 叶片 鸟足状 分裂或 全裂, 花序 柄短。 佛焰 苞凋萎 脱落: 管部长 圆形, 基部 偏肿, 前面多 少闭合 ,檐 部长披 针形, 内面深 紫色, 多少具 斑块, 反折 并螺状 旋转。 肉穗花 序 比佛焰 苞短: 雌花序 圆柱伏 ,与 雄花序 之间的 间隔长 几为雌 花序的 4 倍, 其 1/2 或 1/2 以上具 稀疏的 中性花 残余; 附 属器圆 柱形或 伸长, 比整 个肉穗 花序长 许多。 花单性 ,无花 被。 雄 花雄蕊 少数: 花药 无柄, 扁球形 ,药隔 纤细, 药室长 圆状倒 卵圆形 ,室孔 卵形, 顶裂。 雌花: 子房 1 室, 胚珠 2 — 4, 直立, 葫芦状 ,珠柄 极短, 着生于 室底具 乳突的 垫伏胎 座上; 花 柱初吋 极短, 后内陷 ;柱头 盘状; 中性 花残余 棒状, 稀等粗 ,圆 柱状, 仲展, 稀疏。 浆 果倒圆 锥状, 具 绉褶, 紫色, 先端深 紫色, 因柱 头下陷 而成窝 孔状; 果序 轴球状 增厚。 种子 球形, 先 端具 细尖, 常一侧 平坦, 光滑, 种阜倒 圆维形 ,种 皮薄, 珠孔稍 明显; 胚乳 丰富; 胚 具轴。 6 种, 分布于 旧大陆 热带。 我国有 2 种, 云南有 1 种。 
834  云南 植物志  1. 斑龙芋 Sauromatum venosum (Aiton) Kunth (1841), Hara (1971). Arum venosum Aiton (1789) ; Arum guttatum Wall. (1831*) ; Sauromatum gut- tatum (Wall.) Schott (1832, 1860), Blume (1835), Engl. (1879, 1920*), Hook. f. (1893). 块茎 球形, 大, 直 径可达 15 厘米, 由侧顶 抽芽。 叶 于花后 抽出, 稀与花 序同吋 出现; 叶 柄长 50 厘米, 基 部粗达 2 厘米, 斑块有 或无, 叶片 轮廓圆 心形, 鸟足 状掌伏 至鸟足 状深裂 或 全裂, 裂 片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渐尖, 有 吋长达 25 厘米, 宽 15 厘米, 侧裂片 3 — 7 对, 向 外依次 渐小, I 级侧脉 5 — 6 对, 相距 1 一 1.5 厘米, II 级侧脉 平行, 至 距边缘 2 — 3 毫 米连 结为集 合脉。 花芽 鱗叶长 5 — 10 厘米, 三 角形, 锐尖, 基部 抱柄, 后渐 凋萎, 比 花序柄 先出; 花序 柄长约 5 厘米, 粗 2 厘米。 佛焰 苞边缘 (变 化大) 厚; 管部长 5 — 10 厘米, 下部略 偏肿, 上 部近圆 柱形, 直径 2—2.5 厘米; 檐部 卷为圆 筒状, 铅紫色 ,基部 肿胀, 直立 上升, 细 渐尖, 展开为 长圆状 披针形 ,长 30—70 厘米, 宽 8 — 10 厘米, 下部边 缘不规 则的浅 波状, 上 部狭 渐尖, 从喉 部以上 反折, 下部浅 紫色, 中上部 亮绿色 ,斑块 有角, 深 紫色, 这里或 那里汇 合为较 大的水 滴状的 润斑, 肉穗 花序约 为佛焰 苞长的 1/3, 雌花序 圆柱形 ,长 2 — 25 厘米, 粗 1.5 厘米; 中性花 棒状, 稀疏, 布于 雌花序 之上; 雄 花序长 1.5 厘米; 附 属器圆 柱形, 长 30 厘米, 粗 1 毫米, 浅棕 色或淡 紫色。 雌蕊小 ,倒卵 圆形, 先端几 截平, 胚珠 2。 雄蕊花 丝短, 药隔稍 外凸。 产云南 西北部 及中部 (昆明 ), 生长于 草地或 林下。 西 藏波密 也有。 分布于 尼泊尔 ,印 度, 缅甸。 西藏新 记录。 25. 隐 棒花属 Cryptocoryne Fischer ex Wydler 多年生 草本, 根茎常 分叉, 有 吋具匍 匐茎, 茎在花 序出现 后形成 合轴。 叶柄具 长鞘; 叶 片 心形, 橢圆形 ,披 针形, 或无叶 柄而为 线形; I 次侧脉 3 — 6 对, 上举, 不伸至 顶端, 细脉横 生, 网结。 花 序柄通 常短。 佛焰苞 管部藏 于地下 或水中 ,下 部内含 花序, 通 常较管 的上部 宽短, 管 内在花 序的上 方有一 近钟形 的突起 (褶) 覆盖着 雄花序 ;檐部 多少披 针形, 张开或 边缘 靠合, 张 口狭, 常伸长 为尾状 ,尾部 甚长、 劲直或 螺旋状 扭旋。 肉穗 花序极 纤细: 附属 器短、 杯状, 与佛焰 苞管褶 合生; 雌花 序花少 (4 一 7), 1 轮或 2 轮, 上轮花 不育, 下轮 花彼此 连生; 雄花序 花多, 密集; 雄花序 与雌花 序之间 的间隔 裸禿。 花单性 ,无 花被。 雄花 有雄蕊 1— 2: 雄蕊短 ;花药 无柄, 下 部明显 4 室, 上部药 隔短、 细、 退废, 压 扁状, 先端 截平、 下凹, 药室 对生, 顶端有 具裂孔 的锥状 突起, 然后 消失。 花粉 粉质。 雌 花心皮 1, 轮生, 彼此靠 合; 子房 1 室, 胚珠 多数; 胚珠 直立, 直生, 珠柄短 ,密被 长毛, 着 生于侧 壁线形 胎座的 下部, 2- 4 列, 珠孔 环状; 花柱 粗短, 外弯, 柱头 盘状、 下凹、 圆形、 卵形 或狭长 圆形。 果聚合 ,由 浆 果合生 而成, 瓣裂, 背部外 果皮撕 裂状; 种子倒 卵圆长 圆形, 干吋具 疣绉状 纵纹, 有肋, 种 皮 不厚, 珠孔稍 突出; 胚乳 丰富, 胚具轴 ,胚芽 多叶, 具束毛 ,初 生鳞叶 锥形。 约 50 种, 分布 印度、 马来 地区。 我国 西南和 华南产 3 种。 云南有 1 种。 1. 八 仙过海 (思茅 ) 图版 221 
夭  南  科  835 
836  云南 植物志  Cryptocoryne yunnanensis H. Li (1977)*. Species Cr. sinensi Merr. proxima, a qua recedit spathae tubo 1.5 cm longo 1 cm crasso toto inflorescentiam includente sursum in lamina n ellipticolanceo latam 4.5 ~ 5.5 cm longam 1.4 em latam transiente. 多年生 草本。 根茎圆 柱形, 长 3—4 厘米, 粗 0.5—1 厘米, 分叉, 二年生 的棕色 ,一年 生黄 白色, 节 间短, 长 0.1—2 厘米, 节 上于花 期萌生 圆锥形 芽眼, 叶 丛生, 绿色, 无柄, 线 形, 连鞘长 10—20 厘米, 宽 0.5 — 1 厘米, 锐尖, 边缘 全缘, 波状起 伏或否 ,中部 渐狭, 宽 3 — 4 毫米, 向 下渐扩 大成白 色膜质 叶鞘, 基部宽 1.5 厘米, 叶鞘大 部分埋 没于沙 土中, 中肋表 面不 显著, 背 面强度 隆起, 淡绿色 ,宽达 2 毫米, 侧脉 2 — 3 对, 极 细弱, 上升, 几与 中肋平 行。 花序 1—3, 腋生, 花 序柄长 0.5 — 1 厘米, 粗 2—4 毫米, 白色, 下细 上粗。 佛 焰苞长 6— 7 厘米 (旋 转状态 ); 管部长 1.5 厘米, 粗 1 厘米, 淡青色 ,无缝 筒状, 稍扁, 埋于沙 土中, 全长 含 花序, 内 面顶部 下垂一 淡紫色 倒卵状 管盖; 盖长、 宽 3 — 4 毫米, 掩 抱着雄 花序; 檐部旋 卷, 长 4.5 — 5.5 厘米, 下 部边缘 靠合并 扭转, 上半部 张开而 旋卷, 人为展 平吋椭 圆形, 长渐 尖, 宽 1.4 厘米, 外 面暗青 紫色, 暗淡, 内面淡 紫色, 密布暗 青紫色 斑点和 曲纹、 光亮。 雌花 序淡 黄色, 圆 锥状, 光滑, 高 3 毫米, 下部粗 5 毫米, 上部粗 3 毫米; 雌花 10, 合生, 分 2 轮: 内轮 5, 不育, 柱头淡 黄色, 无柄, 扁 球状, 具浅槽 ;外轮 5, 能育, 略 具柄, 柱头大 ,盾状 ,外 向, 具浅槽 , 1 室, 胚珠 多数, 珠 柄短, 排列于 室内近 轴一侧 的线形 侧膜胎 座上。 雌 雄花序 之间的 间隔长 7 — 8 毫米, 白色, 细圆 柱形, 光滑。 雄花序 略呈圆 锥状, 椭圆状 或球状 ,黄 色, 长 2.5 毫米, 粗 1.5 毫米: 雄花密 ,无柄 ,花药 2 — 4 室, 药室 球形, 花粉 黄色; 雄 花序轴 肥大, 肉质, 向上延 伸为长 1 一 2 毫米的 白色、 光滑、 球形附 属器, 与佛焰 苞顶部 相接。 聚合 果卵 球形, 长、 粗约 1 厘米, 黄棕色 ,种子 多数, 下部的 角状, 上部倒 锥状, 长 3 — 4 毫米, 粗 1 一 1.5 毫米, 淡紫色 ,密布 暗紫色 斑点。 花期 11 一 12 月。 产南部 (西双 版纳) ,生长 于河滩 沙地。 云南: 勐腊, 李延辉 2728, 3680, 邱炳云 60132 (模式 )。 本种与 隐棒花 Cr. sinensis Merr. 的区别 在于佛 焰苞管 部不分 化为含 花和不 含花部 分, 整 个管腔 为肉穗 花序所 贯穿, 长仅 1.5 厘米, 向上 直接过 渡为长 4.5 — 5.5 厘米, 宽 I. 4 厘米的 檐部。 全草 入药: 治跌打 损伤, 风湿关 节炎, 痧症, 急性 肠胃炎 (思茅 区)。 26. 半夏属 Pinellia Tenore 多年生 草本, 具 块茎。 叶和花 序同吋 抽出。 在叶柄 下部、 上部 或叶片 基部有 珠芽; 叶 片 全缘、 卵 形或长 圆形, 有吋 3 深裂、 3 全裂或 鸟足状 分裂, 裂片长 圆椭圆 形或卵 伏长圆 形, 侧脉 纤细, 近 边缘有 集合脉 3 条。 花序柄 单生, 与叶柄 等长或 超过。 佛焰苞 宿存: 管 部席卷 ,内部 顶部有 增厚的 横隔膜 ,喉 部几乎 闭合, 管部长 圆形, 长约为 管部的 2 倍, 舟形。 肉穗 花序下 部雌花 序与佛 焰苞合 生达隔 膜处, 单侧, 内藏于 佛焰苞 管部, 雄 花序位 于隔膜 之上, 圆柱形 ,短; 附属器 延长的 锥形、 超出 佛焰苞 很长。 花单性 ,无 花被。 雄花 有雄蕊 2: 雄 蕊短, 纵向压 扁状, 药 隔细, 药室顺 肉穗花 序方向 伸长, 顶 孔纵向 开裂, 花粉无 定形。 雌 
天 南星科  837  花: 子房卵 圆形, 1 室, 1 胚珠; 胚珠 直生或 几为半 倒生, 直立, 珠 柄短。 桨 果长圆 状卵圆 形, 1 室, 1 种子。 种子 球形, 略锐尖 ,有不 规则的 疣绉; 胚乳 丰富; 胚 具轴。 8 种, 分布于 东亚, 我国 南北有 7 种。 云南有 2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叶片 3 全裂, 裂片长 圆形或 披针形 1. 半夏 P. temato 2(1) 叶片 鸟足状 分裂, 裂片 披针形 2. 虎掌 P. pedati.ecta 1. 半 JE (神 农本 草经) 三 叶半夏 (广 西、 山西、 河南 ), 三步跳 (云南 、贵州 、四川 、湖北 ), 守田、 地文、 和姑 (古 名) 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 (1879*), Makino (1901), Mats 確 ura (1905), Engl. (1920), Krause (1924), Pei (1935), Hand.-Mazz. (1936), Ohwi (1956). Arum ternatum Thunb. (1784) ; Arisaema macrourum Kunth. (1841) ; Arum &i"&i/erw»n Salisb. (1796) ; Arisaema ternatum (Thunb.) Schott (1832, 1860) ; Pinellia tuberifera Tenore (1839), Schott (1856, 1859*, 1860), Engl. (1879, 1848, 1889, 1900), N. E. Brown (1903), Dunn (1912). 多年生 草本。 块茎圆 球形, 直径 1 一 2 厘米, 具 须根。 叶常 1 一 2。 叶柄长 15 — 20 厘 米, 基部 鞘状, 于叶 片下部 (V3 处) 及 叶片基 部各生 1 直径 5 — 8 毫米 的紫色 珠芽; 幼苗常 具 单叶, 叶 片卵状 心形至 箭形, 长 2 — 3 厘米, 宽 2 — 2.5 厘米; 老 株叶片 3 全裂, 裂 片长圆 状椭圆 形或披 针形, 两头 锐尖、 中 裂片长 3 — 10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侧裂片 稍短, 全 缘或具 不明显 的浅波 状圆齿 ,侧脉 8 — 10 对, 细弱, 细脉 网状, 密集, 集合脉 2 条。 花 序柄长 25 — 30( — 35) 厘米, 长于 叶柄。 佛 焰苞绿 色或绿 白色: 管部狭 圆柱形 ,长 1.5 — 2 厘米, 檐部长 圆形, 背面 绿色, 内面 边缘青 紫色, 长 4—5 厘米, 宽 1.5 厘米, 钝或 锐尖。 肉穗 花序: 雌花 序长 2 厘米, 雄 花序长 5 — 7 毫米, 中间有 3 毫 米长的 间隔。 附 属器青 紫色, 长 6—10 厘 米, 直立, 稍呈 之字形 弯曲。 浆果卵 圆形, 绿色, 先端 渐狭为 明显的 花柱。 花期 5 — 7 月。 产东北 、华北 、西北 至江南 各省。 云南 几个县 都有, 海拔 600 — 2300 米, 常见于 草坡、 包谷地 、荒地 、田边 、溪 边及疏 林下。 分布于 朝鲜、 日本。 常为旱 地杂草 之一。 块茎 入药, 有毒; 化痰 止咳, 行瘀 解毒; 为治恶 心呕吐 要药, 对妊娠 期呕吐 有良效 ,并治 咽喉 肿痛、 支气 管炎、 消化 不良、 胃炎、 胃溃疡 呕吐、 头晕 头痛、 失眠、 白带; 鲜 草外敷 跌打青 肿, 痈肿, 蜈蚣毒 蛇咬伤 ,外伤 出血、 乳腺 炎等, 兽医用 以治锁 喉癀。 2. 虎掌 (神 农本 草经) 狗 爪半夏 (永善 ), 掌 叶半夏 (各省 ) Pinellia pedatisecta Schott (1857, 1860) ; N. E. Brown (1903) Bretschn. (1898) ; Engl. (1920*) ; Krause (1924) ; 秦岭 植物志 (1976)*. Pinellia tuberifera var. pedatisecta (Schott) Engl. (1879) ; P. wawrae Engl. (1879) ; Franch. (1884). 多年生 草本。 块茎近 圆球形 ,直 径可达 4 厘米, 根 密集, 肉质, 长 5—6 厘米。 叶 1 一 
838  云南 植物志  3, 叶柄淡 绿色, 长 2 — 70 厘米, 下部 鞘状; 叶片 鸟足状 分裂, 裂片 6 — 11, 披 针形, 渐尖, 基 部渐狭 、楔形 ,中 裂片长 15 — IS 厘米, 宽 3 厘米, 两侧裂 片依次 渐小, 最 外的有 吋长仅 4— 5 厘米; 侧脉 6 — 7 对, 离边缘 2 — 3 毫米处 弧曲, 连为集 合脉, 网脉不 明显。 花 序柄长 20 — 50 厘米, 直立。 佛 焰苞苍 绿色: 管部长 圆形, 长 2 — 4 厘米, 直径约 1 厘米, 向下渐 收缩; 檐部 长披 针形, 锐尖, 长 8 — 15 厘米, 基部宽 1.5 厘米。 肉穗 花序: 雌 花序长 1.5 — 3 厘米, 雄花 序长 5 — 7 毫米; 附 属器黄 绿色, 细线形 ,长 10 厘米, 直立, 或略呈 之字形 弯曲。 浆 果卵圆 形, 黄白色 ,小, 藏 于佛焰 苞内。 花期 6 — 7 月。 果 9 一 11 月 成熟。 产 东北部 (永善 ), 海拔 1000 米 以下的 林下、 山谷、 河岸或 荒地。 分布于 河北、 山西、 山 东、 江苏、 安徽、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西、 陕西、 甘肃、 四川、 贵州。 块茎 入药, 神农 本草经 记载: "虎 掌味 苦温, 主 心痛、 寒热 结气, 积聚 伏梁, 伤 筋痿拘 缓, 利水 道。" 名医别 录说: "虎掌 微寒, 有 大毒, 主除阴 下湿, 风眩。 "但近 代常用 作半夏 ,或 混为 天南星 Arisaema heterophyllum 本 种在外 形上与 天南星 相近, 因而常 被误认 误用, 主要差 别为: 虎 掌叶常 2 — 5 枚丛 生, 肉穗 花序下 部的雌 花序与 佛焰苞 合生, 单侧 着花; 果藏 于宿存 的佛焰 苞内。 天 南星有 叶 1, 稀 2, 肉穗 花序与 佛焰苞 分离, 周围 着花, 果如石 榴子, 外露。 说明、 ' 参加 第二卷 编写工 作的同 志除本 所外, 尚有 云南林 学院、 广东林 学院、 云南大 学生物 系、 四川 大学生 物系以 及中国 科学院 植物研 究所等 单位。 第二卷 主编吴 征镒。 编 著者分 工情况 如下: 木通科 (黄素 华), 大 花草科 (李锡 文), 罂粟科 (吴 征镒、 庄璇 ), 山柑科 (孙必 兴), 野 牡丹科 (陈介 ), 梧桐科 (徐祥 浩), 锦葵科 (冯国 楣), 壳斗科 (徐 永椿、 任宪威 ), 九子 母科 (闵天 禄), 省 沽油科 (徐廷 志), 漆树科 (闵天 禄), 五加科 (冯 国楣、 李雅茹 ), 桤 叶树科 (胡琳 贞), 半 边莲科 (黄素 华), 花葸科 、田 基麻科 (方瑞 征), 茄科 (路 安民、 黄蜀琼 、陈介 ), 旋花科 、菟 丝子科 (方 瑞征、 黄素华 ), 紫葳科 (尹 文清、 陶德定 ), 芭蕉科 (李锡 文), 天 南星科 (李恒 )。 绘图: 陈莳香 、曾 孝濂、 李锡畴 、肖溶 、吴锡 麟等。 第一卷 编著者 分工情 况补述 如下: 肉 豆蔻科 (李延 辉), 大血 藤科、 金 粟兰科 (黄素 华), 商陆科 (方 瑞征、 区普定 ), 山 龙眼科 (徐廷 志), 西 番莲科 (包士 英), 猕 猴桃科 (陈书 坤), 使君 子科 (徐廷 志), 红树科 (陈介 ), 鼠刺科 (庄璇 ), 金 缕梅科 (张 宏达、 吴征缢 ), 黄杨科 (包士 英), 大麻科 (庄璇 ), 茶茱 萸科、 心 翼果科 (庄璇 ), 苦木科 (徐廷 志), 橄榄科 、楝科 (李恒 ), 无 患子科 (闵天 禄), 紫 树科、 珙硐科 (吴 征镒、 范家瑞 ), 山榄科 (庄璇 ), 紫 金牛科 (陈介 ), 蓝雪 科 (李恒 ), 马鞭 草科、 透骨 草科、 六 苞藤科 (吴 征镒、 黄蜀琼 、方 瑞征、 武 素功、 闵 天禄、 黄素 华、 庄璇、 徐廷志 、白 佩瑜、 尹文清 、包 士英、 苑淑秀 等), 唇形科 (吴 征缢、 李锡文 、陈介 、黄蜀 琼、 李恒、 方瑞征 、黄 素华、 庄璇、 李雅茹 、白 佩瑜等 )。 绘图: 陈莳香 、曾 孝濂、 李锡畴 、肖 溶、 吴锡 麟等。 
三 画 三七 509, 513 三分七 S49 三分 七厘散 535 三分三 548, 549 三不跳 814 三歩眺 837 三加皮 480, 481 三 叶木通 2 三叶 半夏 810, 837 三叶枫 450 三叶 金锦香 82 三叶 柏那参 471 三叶莲 5 三 叶拿绳 2 三 叶拿藤 2 三叶 野木瓜 8 三叶漆 408 三 叶漆属 408 三列 飞蛾藤 632 三角 半边莲 S24 三角青 798 三杈树 566 三齿 茉栾藤 643 三齿 鱼黄草 643 三钱三 24 三翅 半边莲 S23 三裂 柏那参 463 干漆 398 土丁桂 615, 616 土 丁桂属 61S 土三七 513, 514 土巴豆 798 土巴戟 2 土生地 719 土半夏 798, 816 土瓜藤 649  画  7 3E o 南藤 绸 伞青箭 匹 把把股  画 二  5 5 1 4  7 6  渣  属 S  海盘盘 属七  属  母 散 离科 属厘海  V* 44K 3 7 6 6 o o 4 , 么裔 7 056641112 拉 柱和藤 5 子茄龙 倍莲果 7 瓜瓜果 &花 W 一 一一 属子 刊树^ ia-^A 八字 香公茄 茄香爪 月叶姐 芥月月 月月仙 角角蕊 蕊参参 面面面 子子子 A 龙, .flp 十 P 丁丁丁 七七七 七卜八 八八八 八八八 八八人 人人人 人九九 九九九  吊 蒲 上菖皮 龙节层 九九九  6 3 3 1 4  5 4 茶  o 4  o 7 3 5 红 地七  7 1 牛健王 黄 5 翘 5 星叶芪 柏断蒲 树虎加 投生年 梁叶漆 腎^ 皮药夏 地豆连 参南烟 黄黄续 菖椿山 九九千 千卫毛 木天竹 加匹半 土土土 土土土 土土土 土土下 大大大 大大大 大大大 大大大  3 5  o 1 2 4 7  1 6 1 o 2 9 3 2 2 2 7 3  W 莲青 S w ^ W . 边年 柴 槿栎蕉 冈婆苏 散 半万芋 栎栎抱 柯栲楣 莲锥漆 木石芭 青苹南 ^^辦^^^^^^^^^^力力力力力大  5 3 5 o 14 111 6 6 8 7 8 环草 根藤药 连里 果重口 九九 九九刀 
840  云南 植物志  大 叶菖蒲 736  大叶 山香圆 357 大叶 山芝麻 160 大叶 毛刺茄 585 大叶 高山栎 337 大叶 崖角藤 754 大叶 银叶树 152 大^ 银背藤 678, 681 大叶 野芋头 783 大叶 野海棠 105 大叶 鹅掌柴 442  大叶肉 半边莲 S26 大 叶红河 鹅掌柴 "3 大红花 225 大 过山龙 758 大百 步还阳 752 大芭蕉 731 大 芭蕉头 731 大豆根 714 大陆棉 237 大围 山苹婆 146 大花药 717 大 花草科 14 大花 千斤藤 663 大花 鸡肉参 720 大花 菟丝子 689, 691 大花漆 404 大 花云南 桤叶树 S19 大苦子 576 大苦果 588 大 苦溜溜 566 大果 人面子 377 大果 山香圆 3S8 大果 飞蛾藤 626 , 627 大 果五加 448 大果 五加属 448 大果 木五加 420 大 果青冈 313 大 果树参 420 大 金香炉 88 大齿 红丝线 S94 大参 472 大参属 472 大附子 781 大青龙 7 5 6 , 758 大青蛇 759 大 青竹标 758 大岩藤 752 大 软筋藤 746 大药子 514 大 牵牛花 665  上竹龙 660 上树龙 714 上 树南星 7« 上树 南星属 748 上 树葫芦 744 上 树蜈蚣 714, 752  01533 901C? 1 3999H6364 9 7 4 9 6 669 6 6 hi^3w. ^8^ H5^^^.^^3 榔 H !3 属 ?;; 树藤; Q 属 I?; 夏属 S 瓜 瓜槟榉 皮米谷 夏榴管 头参虎 麻麻丹 菜蓉腿 子谷 杷麻萝 豆蛋牛 目芋科 属圆圆 3§^!i^g:tsssl^i: 好 S;S 5^^^ 艾 姆^^ ^^东 芋芋羊 老芝芝 牡宽芙 鸡車、 菊 苟批油 w 药药药 牵茶洋 WW 香香 茨烟烟 珠贼萬 mm^^^ 角谏诚 山山山 山山山 山山山 山山山 山山山 山山山 山山山 山山山 山山山 山山山 山山山 山山山 山山山 山山山 山山山 山山山 山山山  5 4  3 8  圆 莲 香 边  草 黄  3 3 7 7  9 2  5 8  2  5 8  一 4 305000 2 3 o o R 4 3 8 8 5 4 5 M 化 1 3 5 7 7 6 7 8277 几 2 I 5 5 7 7 6 7 4 -34 茄 子丹星 子 土属 虎郎 S 根 草, 山半 军鱼狼 惹蒲蕉 草 颠叶丝 芋牡栎 南柳骨 翁子芋 芋药槿 牛骨山 葵葵科 山牙茄 lis 毒丝, if^^n:! 兀 &种将籽毒独1潘通通溯难滞5-货通通|^5^难难难滅流漂^31激溜^,,5^;^&;^^^^才 大大 大大 
中 名索引 841  山麻树 180 小马香 615 小金钱 613 山 麻树厲 180 小 马蹄草 613 小 金钱草 613 山菜豆 713 小 山辣子 354 小苦菜 568 山野芋 779, 780 小 毛毛花 52 小苦糖 12 山野烟 549 小毛钱 615 小牵牛 637 山猪菜 649 小 心叶薯 658 小 牵牛属 M7 山 猪菜藤 649 小元宝 629 小香元 358 山甜娘 103 小 元宝草 613 小香蕉 731 山梗菜 S26 小 天南星 821 小毒芋 767 山海椒 巧 4 , 568 小木漆 398 小 挖耳草 615 山菖蒲 736 小 半边钱 613 小南苏 756 山 紫锤草 S3S 小叶 马蹄草 613 小南星 810, 818 山漆 398, 509 /J 、叶 青冈 327, 337 小 独角莲 814 山漆树 400, 403, 405 小叶 郎郎碗 613 小独活 551 山 槟榔. 62, 451 小叶栲 266 /J 、独 脚莲 798, 807 山辣椒 568. 小叶 积雪草 613 小 虾蟆碗 613 山罌粟 44 小叶 黄花稔 196 小挑树 532 山様子 362, 364. 小叶 鹅掌柴 443 小野芋 798 山 檨子属 363 小叶 偬木 493, 495 小旋花 638 山磨芋 8 07, 822 小白栎 334 小瓠花 644 山颠茄 578 小白 淑气花 183 小绿刺 50, 54 千斤藤 661 小 石菖蒲 738, 739 小粘药 194 千年 不烂心 572 小 过山龙 756 小 铜钱草 613 千年健 766 小团叶 615, 678 小铜锤 534 千 年健属 765 小 红芙蓉 218 小菖蒲 736 千把刀 716 小红薯 658 小棉 237 千层纸 697 小灯笼 568 小黑牛 799 千张纸 697 小 地蓬草 615' 小 随手香 739 千 张纸属 697, 699 小米辣 S61 小萼 飞蛾藤 630 川 中南星 818 小 肉穗草 120 小萼 菜豆树 711 川西栎 347 小 花大参 476 小 碗碗草 615 川 西榭木 493 小花 山猪菜 642 小漆树 401, 404, 405 川麸杨 389 小 花泡桐 699 小酸浆 SS7 川鄂栲 261 小 花苹婆 144 小薯藤 649 川揪 706 小花烟 609 小 螺丝草 615 川滇 高山栎 340 小 花锦葵 187 小檗科 1 川黔 鸭脚木 440 小花 磨盘草 206 飞天龙 568 个吉芸 678 小花 鹰爪枫 4 飞 天蜈蚣 750 广东 万年青 761, 763 小 迎风草 615 飞扬藤 687 广东万 年青属 760 小 尾光叶 81 飞来凤 750 广 东狼毒 783 小 刺山柑 ss 飞来花 689 广叶萑 417 小青龙 752 飞来藤 689 广 东檄木 《 3 , 494 小 果石栎 304 飞洋草 644 广 州山柑 67 小果 肉托果 "1 飞蛾藤 629, 630 广 东青冈 319 小果果 568 飞 蛾藤属 622 广西 菜豆树 712 小果 大叶漆 396 马个 377 广州 槌果藤 67 小果 绒毛漆 394 马 尼拉麻 733 广扁线 19 小果 裂果漆 397 马先蒿 717 女萝 687 小果栲 266 马 肠子树 507 女葳花 714 小 果酸浆 559 马尾莲 717 小 八月瓜 2 小金瓜 600 马刺 588 
842  云南 植物志  马松子 167 马 松子属 166 马郎花 629 马波罗 S32 马金南 62 马金襄 62 "马 点风" 568 马 思答吉 385 马铃薯 576 马桶花 717 马槟榔 50, 60, 62, 65 马蒙 367 马新蒿 717 马缨花 87 马蹄金 613 马 蹄金属 613 马蹄草 535 马蹄香 613 马蹄莲 764 马 蹄莲属 763 马蹄黄 615 马 蹄跌打 799 子栋树 136 四 画 云南 山核子 364 云南 五叶参 S08 云南龙 眼独活 S01 云南 地挑花 212 云 南芙蓉 230 云 南拘杞 54S 云南 柏拉木 1<M 云 南树参 423 云 南柞栎 334 云南 桤叶树 517, 519 云南 翅子树 172 云南 野木瓜 10 云南 野海棠 107 云南 菟丝子 689 云南 黄花稔 198 云 南梧桐 ISO 云南 散血丹 S54 云南 鹅掌柴 434 云南 帽蕊草 16 云 南栴木 498 云南 幌伞枫 489 云南 瘿椒树 3S2 云南漆 401 云霄藤 714 元 江山柑 58  止咳灵 566 少毛云 南櫞木 498  3 8  ^ 1 , , , VO 1 o 床 2 9 8 7 9 8 8 8 3 1 4 8 7 • 7 $ o 8 8 ^ 88800 VOVO001 2 7 6 6 床 6666 6 3 5 7 r« 味 毒茼 科属; ?! 属 SH;: 栲 恶娘藤 藤肿华 花草藤 藤子花 果茄壶 子子芋 子菜 子草 星 江 谋司头 叶名齿 根根根 娘患距 慈干天 心仙仙 合茄茄 茄泡泡 泡苴南  5 00  3 7  3 8  属 蕉 子 灯子子 草芭人  o 3 6 2  棉  属 科 „, 星星 木伞萍 S 南南 桃凉浮 蒙麻落 蓬蓬蓬 远求个 五本龙 本芙果 枫.^ 天天天 天天天 天天天 夭天开 不木木 木木木 木木木 1  罗 子陀 倍曼 葵鸡蓉 石藤^  脚 栎  8 4  9 o 1 6  3 8  3 8  3 4  9 3 4 4 4 3 1 4 4  2 3  2 9  6 4  7 4  9 6 6 6 3 4. 3 1 7 o 2 <K\fei8700 泰 2 62 6 6 2 5 6 4 4 o 4 4 4 5 3 iscro 7 3 1 凑 6 S S 行龙 藤 刺藤 属冈参 绳那掌 树属果 H 翠背 属 科树连 科树树 属 蝶栲留 龙金薯 藤藤艾 瓜腊藤 皮 科属路 瓜参参 青稠山 火柏鹅 子子芋 芋柴睛 拔银子 通通通 通黄棉 棉蓼蜡 槿槿蝴 山不爪 爪爪爪 风月月 月月加 加加. H 加叶 叶叶环 环指室 室柱倍 焙彩彩 倍眼蕉 娥里极 木木 木木木 木木木 木木木 木瓦王 五五五 五五五 五五五 五五五 五五五 五五五 五五五 五五五 五五五 五五牙 牙车太  嘿" 吗 哈 戈戈 
中 名索弓  843  5 6  7 7 3 4 4 S  7 3  1 o 4 4 2 6 6 7 1 6  9 35 62287 o 1 3 1 4 o 1 5 1 9 4 7 4 38632421111694000 3 3 o o 6 4 2 6 6 7 3 3 3 6 5 9 4 5 4 8 2 8 8 8 栎 蒿榉漆 花树 掌稔瓜 参 S 栎 SSMS;^^ 加加 ^ 蒿 山 蒲栎绒 毛花栎 药叶巴 花土果 那花烟 属山 S 坩 五五 绒 高 菖石绿 山大石 异银熊 黄山杧 柏旋野 花花高 山 栎矮泡 子叶桃 苺苺桃 绿开花 花果草 苞苞果 果柄柄 柄柄柄 柄梗梗 梗梗裂 萼穂穗 穗莲瓣 冈里盐 倍桃烟 敛敛酸 蒙月光 光亮亮 茄湿眼 ^角萼 山山炮 桐桐索 绳绳叶 长长 长长长 长长长 长长长 长长长 长长长 长长片 爪乌乌 乌乌乌 dj- 乌乌乌 乌月月 月月月 风风 凤^ 六六 文文火 火火火 火火心  5 .6 属  S 柴 S 柑 掌 药果! '楂藤 山鹅草  属 土 属麻 树树山  7 6  9 2  5 00  3 3 4 4  4 3  栎草  藤草  3 6  2 3 7 草 S 冈 黄  3 3 7 3  7 3  花军揪 ;;- 军 5: 2 n ^ 2» n ^ ^ ^ 藤藤蒿 蕊 将叶草 麻将属 蕉 科 果矣 背背绒 谷芋星 八大 羽士斗 毛花花 鹊大花 花瓜草 藤子木 芭树子 薯藤筒 睛袋黄 金银绿 包磨南 枝 和茄板 茉鱼苦 牵将脉 籽鸦栗 稔萼萼 萼道蜂 棘辣藤 藤瓣吋 吋广皮 白卵尾 角尾茄 乳栓脚 眼懒毛 叶叶叶 虫虫耳 毛 毛毛毛 毛毛毛 毛毛毛 毛毛毛 毛毛毛 毛毛毛 毛毛毛 毛毛牛 午牛牛 牛牛牛 牛牛牛 牛牛牛 牛牛长 长长长 长长长  5 6  o 3  石尚树 栗栾黄 萌牛军 青鱼船  芝 山栲 山锥木 序序 刺刺苞 长长 长&长  2 3 7 £ 鹤 S 白花稔 柴 6 葵 伞桃花 葵掌; :3 龙黄地 黄野鹅  6 5 3 5 6 4 4 1 7 4 6 6 4 3 3 ^ S 子草 ? « ^ 丝医 菜龙冈 飞参菟 名树猪 爪加青  3 2  9 1 5 4 7 9 o 1 2 2 3 9 1 ^ 7 1 2 7 o 6 ^-5 7 6 6 3 2 5 2 • I- I 4 IT 2 1 ? 5 5 9 7 5 5? 6i 13 W 46 14 3 5 73 藤 桤瑚揪 冈栲酸 麻树 加 藤 7 公柑 南珊叶 胆冈青 状南揪 果尾 罗木五 背藤 W 龙杨 丁山 云冬羽 地青曼 杯岭刺 栎翅猫 梭槺藤 英银猪 山麸 才树菜 花花华 华华华 棉桐母 血血本 死母山 五五斗 叶叶叶 叶叶叶 叶叶叶 叶叶叶 叶叶叶 叶叶叶 老头母 芋过红 秀豆苋 茄果果 果果果 少少 中中中 中中冈 贝见见 曰气公  3 2  o 3 6 9 8 1 5 3 o 5 藤 w 5S 柑蛾冈 山飞 青栲薯 
844  云南. 植物 志  打额泡 557 扒山虎 19 、 节节花 533 节蒴木 70 节 蒴木属 69 ; 平 头石栎 286 平当树 17S 平 当树属 173 平脉楣 316 玉米蕉 731 玉枕薯 658 玉馄饨 613 玉蝴蝶 697 古钮子 569 古钮菜 569 甘储 658 甘蕉 731 甘薯 658 甘藷 658 东 川磨芋 789 . 东方 黄花稔 193 东 京山柑 68 东京 银背藤 67 多 东 南石栎 302 东南栲 26S 石山漆 405 石气柑 744 石牡丹 703 ; • 石岗豆 716 石河树 520 , • 石柑 7" 石柑儿 744 ::、 石柑子 744 : 石柑属 741 石柹属 242, 272 石紫背 702 Y ; 石菖蒲 736, 738, 739 石葫芦 744 石椎树 268 石楠柴 345 石蜈蚣 738 石磨子 (仔) 205 "石 壁枫" 756 左林河 水莴笋 S32 龙 迈青冈 328. 龙须子 688 龙珠 S61 龙珠属 S61 龙陵栲 268 龙眼草 535 龙 眼独活 S01  5 o 9 3 5 1 圆参稔  2 6  4 3  4 3  线 00 d § ^ 棉  2 4  2 3  5 o 8 3  o 7  香 叶花属 属星 丝?: : ^- : : 2 ; : ^ : : ^ : 属:; g ; S ; -/ 乃 1 6 7 7 ^五 黄藤薯 薯南红 芋叶柹 海姜香 夏菜 头 笼柳菜 子冈 冈军草 果莲 笋叶莲 莲 榔蒲蚣 針 針針, if- 萼耳 花参隆 巴东西 岩岩戟 半白芋 芋灯杨 苋茄茄 青青将 剑桐通 浮莴荷 荷麻黄 槟菖蜈 、^- ^心^ ^^双 双双双 巴巴巴 巴巴巴  画 五  8 9 3  2 6  3 6  属 花 子草 花花花 碗刺锤 卜卜 米碗碗 破麻锣 打打 打打打 打打打  3 8  3 7  4 4 4 3 6 6 11  5 5 4 4  属 葵可可 龙可可  藤 蛾 藤草婆 飞藤 栾黄苹 观风 茉鱼越 ^7- 匕匕 匕匕 -p ITT ITT ITT JT  藤 杆背 W 脚银 W 酸 北叶" P  3 9 8 3 3 3 4  9 8 3 3 5 5 属 科  3 7 1 3  2 7 1 3 7 114 3 4 S 掌 1 柴 属 巴婆掌  4 4 4 5 2 柴 掌栗  3 7  5 o 00 7  3 6  藤 S 屎瓜  牍 斤 千莲  2 00  ^ 夏 花杆 树草管 半树 麻 麻麻草 花花熊 苹鹅个 栲鹅锥 筒筒筒 筒筒七 间苗珠 基基基 螺灯灯 蕊脉脉 木度度 度葵葵 苋珊寒 毛刺毛 三大马 f r 号号号 号号田 田田田 田田田 田电电 四凹四 外印印 印冬冬 冬冬冬 生生生 白白白  将 栎 子菜瑚 菜踏^ 藤七^ ^大石 将椿藤 nr ttr ttr ttr 白白 白白白 
中 名索引  845  半夏属 837 半截烂 829 对节皮 385 对节白 526 台 湾山柑 50, 62 丝栗 270 丝栗栲 261 尼 (迷) 马庄棵 194 尼泊尔 绿绒蒿 28 尼泊尔 常春藤 《4 六 画 地文 837 地巴豆 798 地石榴 534 地瓜 650, 658 地 母金莲 728 地茄子 534 地泡子 568 地金莲 728 地钮子 534 地柑 744 地骨 544 地胆 123 地桃花 211 地海参 2 地浮萍 535 地 涌金莲 728 地涌 金莲属 726, 727  莲 727 576 | • 花 644 544 草 615 头 783 If 芋 777, 780 芋 几南星 821 . : 芋头 777 芋头 "b: 798 芋 叶半夏 798 芋属 776 老鸟吃 12 老母 猪半夏 814 老 母猪草 638 老虎耳 781 老虎芋 781;、 , 老虎杆 87 老虎豆 634 ,: 老 虎掌芋 781:-' 老 挝石栎 277» 27? 老鸦 烟筒花 M6 老鸦烟 筒花属 .696 老鸦 酸酱草 568 老蛇藤 758 老鼠尾 798,., "西 好" 576 v ' 西红柿 600 . … 西 伯利亚 鱼黄草 644 西 贡香蕉 731 西洋 白花菜 73, 74 西 南米槠 2$6 , . 西南 猫尾树 723 西 畴青冈 310, • 西 蒙五加 .684 西 蜀苹婆 147 . 西藏 通脱木 :450 西藏 鹅掌柴 431 :, 亚灯 堂,. ,(534 亚罕闷 193 亚 拉伯棉 237 亚挤满 197 耳坠菜 568 耳基 柏拉木 103 灰 毛聚花 白鹤藤 68S 灰背栎 343 灰背 高山栎 343 . 灰揪 706 "达 果" 826 百曰红 2 百仔 642  5 4 4 6 9 , 4 3 4 9  5 4  9 o 1 6 8 o  o 6 5 1 3 7 fcK 5 o 3 9 7 4 9 1 4 8 7 6 ^ 100 6 22166 5 261 3 3 7r49^260w*32 2 2 £t2, 81 ,9 "IT 念 7 3 5 5 21 3 4 1 326642285 p. 5 6 7 7 s 6 2 o 4 7 3 6 W 8 p. ? 6 9 5 3 1 5 5 6 7 1 2 1 1 7 头 草型桐 属科背 WW 星 M 鸡鹅惚 花叶花 罗 棉 栋通藤 妹须柯 栗子花 骨菜叶 仔变泡 草菜菜 菜银藤 尖肠南 子水叶 叶星蚁 桤黄藤 栎公陆 陀柳草 桐蒲皮 参 反木牛 头龙皮 石附条 鸡苋花 花花花 花花花 花花花 英茄刺 狗苞栎 故面背 背南蚂 背背背 桐麻麻 符商曼 雪鴿脚 菖榔楠 维掾鹤 白白白 白白白 白白白 白白白 白白白 白白白 白白白 白白白 白白白 白白白 白白白 白白白 白白白 白白白 白白白 白白白 白白白  9 4 9 9 7 9 2 , 7 4 5 o 7 5 9 3 8 4 86 2 1 9 9 8 8 , , 2 2 I 7 2 4 9 8 2 5 5 5 5 5 3 2 , 8 1 2 5 6 X- 参 59«栎2 那 锦背 属科冈 石 草草企 柏科香 金银钱 莲莲莲 旗青荷 4, 薯簕 穗藤仁 颈不拉 参木序 花边边 边边边 齿枫夏 S 白白 白白瓜 包鸟汉 玄兰头 头半半 半半半 半半半  涌蛋旋 棘蓬芋 地地地 地地朴 
846  云南 植物志  4 19 14 6  5 5  o 6  3 4  3 3  I: 军丹  5 4  9 4  3 5  5 3 4 4  5 1  2 6  3 4  9 7  * 1 2 2127 泰 7 61 o .35 7 5 ,61 12 7 6 7 廢 65175 7 it\o 76 将血 SQ 刚麻草 果青 H 王掌 属属蛾 DS 七 属夜 军 柯风告 草花泡 果草椒 花大散 口食金 藤子筋 子天立 豆菜藤 子子子 水树果 梁鹅 木花飞 椒科莲 七三揪 揪照瓜 将菜药 穗墙白 扣笼笼 笼笼笼 粉糖南 南田开 不毛爪 奶皮角 角角角 角角胡 腰腰心 心汤蕉 叶叶形 药萼芋 海己音 叶叶叶 叶叶土 大广山 多争色 衣灯灯 灯灯灯 冰冰江 江守羊 羊羊羊 羊羊羊 羊羊羊 羊羊羊 羊羊米 米米米 异异异 异异阳 阳防观 羽羽羽 羽羽红 红红红  13 7 1 3 , 草葛 §  9 o 6 2  6 2  o 2  o 2 9 9 8 7 4 4 1  5 6  11 参蒿 参 ? 3 SSS 叶绒藤 草 藤草肉 菜丹 五绿 果七星 黄栾通 鸡柑柑 猪牡栎  2 5 3 4 4 4 5 6 1 o 5 4 3 柴柴 5 掌掌 属栎  S 5 ss^sn ^ ^ 5 00 草葛? 32 参 树 莲属 草属参 七 丹 is 肉绒 那栎叶 属 边 果果饨 草七人 参草标 七三花 ^ 牡 肥 绿蕉花 柏石桤 麻花草 草愁星 箭叶叶 刺泉南 鱼茉刺 叶山山 山野石 柯鹅鹅 木木石 半托 托馄穗 节节节 叶林根 鞭其; I 槿 槿薯毛 雅阿陀 丽南南 茼阳水 水见南 理缘缘 缘缘泽 花花果 少毛花 花花变 变脉核 蕊蕊穗 肉 肉肉肉 肉竹竹 竹竹竹 竹竹舌 f 朱朱 朱伏 优伦华 华华华 华向血 血血血 血全全 全全会 伞伞肋 多多多 多多多 多多多 多多多  9 o 1 6  7 3  7 5 o 4 5 7 7 原 还藤蕉 歩足宿  4 9 1 16 2  19 6 o 3 6 7 5 9 4 1 3 3 S S 花参 ^ 菜草 松 属 蕊那漆 栎 猪黄圆 七草楣 夏龙草 龙蛇蜈 风木木 八柏野 芋槲山 鱼香绳 丁山山 石凹柯 高翅偏 檄旱棉 叶尖黄 锦花子 潞墙子 子叶叶 叶尾齿 萼弯山 火叶叶 叶叶叶 叶叶叶 叶叶柱 好^^ 一 灯茄 刚刚刚 刚吊吊  ;柴 藤麻 鹅 公芝 栎柹脉  2  槿 9 栎麻花 木; :3 加 木葵草 山果 瓣木地 五 子蜀香  9 HK. 5 0^ 芋托星 子 岩肉南 菜 花脉檐 吊 早网网  W 星属 香 南芋芋 芋手 序苞苞 团回 曲曲曲 
中 名索引  847  纤齿 柏那参 460  9 6  o 4 皮 莲 加加参  棠 海  属  3 5  2 3  杆  3 5  4 9 1 3  9 7  o 7  6 5  花  柴 掌  罗  柳箭 莲 柴 < 雪 枝蒿水 麻掌! 头荷大 一 角 倒商鸦 i5JSSS?55s^iRS?Riissws- 芋芋 芋色杆 花花花 花苕茄 ^^^^^^^ 根^ gw^gsgsgsss 红红红 红红红 红红红 红红红 红红红 红红红 红红红 红红红 红红红 红红红 红红红 红红红 红红红 红红红 红红红 红红红  麻蹄 五五洋 栲野栲 根娘椒 线线带 夏桃酸  芋 罗娘鹅 果星梭  o 3 5 7 o 00 花 枝 星 南  9 3 1 o 5 9 3 3  3 6  3 5  5 4  00 2  3 &. 5 多 杨柳 莴士栗  52 辛 细藤  龙 ,烟金 :: 野爪 萼五 藤毛细 红纤纤  1 o 2 5 7 3 4 1  属栎 参罗子 木毛 毛石树 梭抉苗  ^ 麻 芝  6 3 4 5 3 柴 掌 蒿 鹅 绒 胆 子叶绿  5 8 4 8 4 3 2  6 2  4 6  2 9 1 ^  3 2  5 2 力 8 五 参 叶 树星槿 萸 叶南木 菇子藤  8 3  4 1 8 2  5 3  芋 蒿 香属 苞绒属 藤锦花 曲绿花  瓜 藤土 蛾花 飞蓝 毛毛  3 4 6 1 3  4 3  科属藤  丹花 S 果 草山叶 地金^ £丽 籍牡天 SSSSZCX^H 苗 秧桑修 子蒴把 春千白 i 簪野 梵槿 s^s^^is^ 茄 iii^ 一 ili^ 桑 赤两两 两两两 扶扶扶 扶扶批 扭扭把 报拟拟 拟连肖 肖肖吴 坚旱旱 旱旱串 钉利秃 秃秀秀 秀佛近 近谷谷 谷饭饭  3 3 2 草 6 香^ 2 树 稠子锦 甑甑藤 叶参木 饭饭饭 卵条角  画 七  6 6 S 1  , 7 2 3  5 3 6 1  9 3  蒿 星绒  5 1 3 3  M 母蒿 子绒  , 6 8 8 6 1 6 斗 6 6 4 7 3 3 属 §4 王 生杆树 果莨栎 南绿子 栎九绿 果果 鹃子阎 寄豉角 腐江江 江江拉 山山山 杧杧杜 豆豆豆 豆 豆 豆 丽 丽 丽 丽 克 贡 贡 贡  3 2 1 7 8 o 2 4 2 13 6 2 2 2 2 3 科 花麻葵 科木把  00 3  7 00 1 5 3 3 9 5 5 1 属 七 目科属 草草三  19 9 7 2 3 8 8 7 7 星 星属 莲南莲  活 艮 蛇划  3 7  6 2  木斗蓉 蓉蓉香 心伞葸 葸葸葸 菱菱叶 脸南烛 杆杆梗 楸麻叶  红科属 藤苴蕉 蕉蕉蕉 芭 
848  云南植 .物 志  劲枝 异药花 116 八 画 玫瑰茄 233 青芋 783 青闪 322, 325, 330, 332 青冈树 334, 336 青冈属 242 青冈栎 322 青 冈栎属 308 青 巴岩香 746 青皮叶 777 青竹标 756, 758 青 杆独叶 一枝枪 822 青茄 576 青桐 MS 青麸杨 392 青脚莲 828 青稠 327 青 葫芦茶 744 武葳花 714 青檳 339 青藤 626, 646 坡芋 798 坡油麻 159 林 生杧果 369 杯斗 滇石栎 293 杯状栲 272 杯柯 284 板栗 245, 246 板楷 86 板蕉 731 松筋藤 653 椤树 353 枫荷梨 422 刺三加 481 刺三甲 481 刺 斗石栎 282 刺五加 480, 481, 483 刺 五加根 4S0 刺毛 月光花 667 刺毛 异形木 95 刺天果 588 刺天茄 578, 580, 584 刺木槿 232 刺甲皮 484 刺叶栎 347 刺叶 高山栎 347 刺石榴 570 刺芋 740  刺芋属 740 刺过江 740 刺志苞 495 刺芙蓉 232 刺茄 576 刺参 40 刺青冈 347 刺苞茄 586 刺果藤 178 刺 果藤属 176 刺栲 2S4 刺通草 417 刺 通草属 417 刺 籽鱼木 47 刺柄 偏瓣花 92 刺番茄 578 刺 棒南星 833 刺揪 4S4 刺楸属 4S4 刺锥栗 254 刺藤果 5 画 笔南星 805, 807 直立 无距花 us 直刺栲 270 茉栾藤 642 苦子 马槟榔 50, 60, 62, 64 苦天茄 578, 584 苦木科 362 苦瓜藤 661 苦刺 S80 苦茄 572 苦果 578 苦苓菜 573 苦芩舅 713 苦洞树 47 苦凉菜 566 苦菜 568 苦葵 568 苦蕺 557, 559 苦颠茄 584 若阿泡 若阿窝 732 苹婆 142 苹婆属 139 苜蓿 菟丝子 69 1 茑萝 669 茑萝松 669 茑萝属 654, 669 苞叶藤 671 苞 叶藤属 671 苕 714 茄 S90  2 1 3 3 7 7  2 3 1 o 8 o 1 o 9 3 8 5 II 5  4 9  9 3  o 7 o 3  c c S 木 茶柴, 属属 L 脚栋星 形王掌 面 属竹 竹漆漆 5 黄 酸笼石 木南藤 藤藤红 茶头师 异梁囀 #蔺$ 答 蕉蕉蕉  4 9 8 12 18 5 17 6  117 5 6 6  ^树 莲七子 参藤盼 木果七 草蓬子 参棉果 
中名索  849  3 8  9 6  914 8 2 1 6 o 1 3 5 9 o 2 3 2 1 9 8 2 8 4 o 7 , 9, ^ 4 o 7 , 68888888403398834884 266618 3 4 o 4 1 3 18 52 7 2 5 5 2 6 o 3 96338100888 3 3 64 o 3 1 1 4 o 3 57 5,9 4 4 8 3 9 ^ 6 75665866633 6 6 9 4 6 6 7 5 5 7 6 8 1 4140596144372 ? I 藤夏星 树参^ :属 属钱子 冈 S 婆星 天 弯 袂半南 夏子丸 苗子子 包桃藤 树叶渣 树苗草 属草草 树树金 香翅七 参!" 花药青 苹南 麻木 草 属 扞桐藤 蒲柯梵 儿儿爪 爪半扣 耳耳茄 闹栗核 嫩杨烟 盐果儿 耳木木 黄黄香 香落晚 叶瘩瘩 ^羊狗 斗夏口 谷揪在 散花泡 桐桐通 通笼脂 菖椎叶 狗狗狗 狗狗狗 狗狗狗 狗狗狗 狗肤肤 肤胀兔 兔鱼鱼 鱼鱼夜 夜夜夜 变疙疙 1 闹闹 法法河 河河油 油泡泡 泡泡泡 泡泡泌 泥泥波  9 3  1 2 星 7 M 南 M  8 6  9  9 2 2 3  9 6  9 5 1 6  o 3 4 1  it 5 5 o fei 6 8 9 5 5 8 8 3 9 7 8177CF5JI133 支 9 1 8 " 7 7 4 5 6 7 7 4 6 6 7 1 6 66552 nj 6 76 75 44,- 76 86 属七, 斑 SS 铃 S 草栎 冈掌拓 豆 属 甑 荔属 5S 栋莲 莲三伞 藤子栲 子褐草 悬虎龙 蹄换石 青鹅线 岩藤夏 标树笼 藤豇蕉 花花花 藤耳扣 扣花饭 藤菇草 蒲锁托 姑匙香 藤 武天天 汉汉志 晃浮望 齿他姑 花山树 茄马不 平平平 丝丝丝 半竹刚 灯灯鸡 芭英鱼 鱼线挖 衫钮铃 钟钟茨 钱钱铁 盘慈锁 锦薯狸 易昂昂 罗罗^ 罗罗罗 具和和 垂爬爬 乳金金 金金金 金金金 金金金 金金金 金金金 金金金 金金金 金金金 金金金 金金金 金金狐  o 9 o 3 12  子 科参参 树属栗 叶异花 花猛毒 针板板 叶伞木 毛筋白 洲锦叶 叶果芋 烟脚掌 SS 掌掌 掌啡南 生 芋芋枒 5s¥*?DfuJi 茄 茄茄茄 茄茄茅 枣奇顶 顶抹拔 披抬抬 轮轮软 软软欧 欧欧齿 齿齿虎 虎虎虎 虎虎 虎咖岭 11 岩岩岩 岩岩岩 岩岩岩 昆昆昆  麻 莲杆 果 星边脚  S 树 叶  蒿参 绒叶  线 7 ^ , 幺| 3 齿  7 3 7 8 2 4 6 7 5 子 W 树菪 1 丝 尾茛: J S  翅 南半酸 果散桤 七蕉绿 五栎大 藤英菟 葵猫赛  2 1 6 4 2 3 17 8 8 6 2 3 5 夏星 e 葵枣 半南 藤黄酸  , 6 , o 3 R o 7 3 7 7 8 TIN 星;: S 属 花?: 木头爪 南 属 桐 桐蒲叭 乌犁鹰 
850  云南 植物志  波罗花 719 波 缘大参 474, 476 单毛 桤叶树 S17 单叶 波罗花 71S 单叶 常春木 453, 454 单叶 槟榔青 37Z 单序 五叶参 S06 单序波 缘大参 474 单花 红丝线 S99 单 果石栎 279 单 柱山柳 517 单籽 犁头尖 795, 798 单籽 银背藤 679 单穗 桤叶树 S19 单瓣白 花木槿 230 空心菜 659 卷宁藤 689 衫钮子 592 衫钮果 590 屈头鸡 67 建菖蒲 739 参三七 50 9 线叶 山土瓜 6SO 线 叶南星 823 线叶 银背藤 682 细 日袋花 708 细毛 银背藤 673 细 白沙藤 5 细 皮青冈 334 细 叶石柑 745 细 叶楷木 385 细米草 524 细序 鹅掌柴 433, 434 细齿 山芝麻 WO 细刺云 南五加 47 9 ^刺栲 261 细苦子 578 细种 五爪龙 661 细星毛 桤叶树 SZO 细柄芋 776 细 柄芋属 774 细苞 银背藤 683 细样 猪菜藤 635 细 根菖蒲 736 细弱 掌叶树 471 细梗 吴茱萸 叶五加 485 细梗 柏那参 471 细 娱蚣草 745 绉 序南星 833  茶树 383 茶罐花 81 茨菇七 798 药 731 药木 383 药狗丹 798 药树 383 药囊花 100 药 囊花属 100 砚山红 98 牵牛 665 牵牛花 664, 665 牵牛属 654, 664 牵牛藤 660 "歪 琳" 74 2 厚皮树 362, 379 厚 皮树属 378 厚 叶石栎 293 厚叶 柏拉参 469 厚 叶檄木 499 厚叶藤 7% 厚 缘青冈 310 厚 鳞石栎 282 咸沙木 709 面根藤 638, 639 挂金灯 SS7 指天蕉 729, 730, 732, 733 指叶 山猪菜 6« 挪包 10 鸦片 44 鸦片花 31 临 沧石栎 298 , 300 省 沽油科 351, 362 省 沽油属 353 唛咖 368 响铃 金锦香 84, 85 哈扁 481 哈 怕都姆 770 哪瓜 2 蚂蚁花 86, 87 炭栎 345 显 脉大参 473, 474 显脉胀 果树参 《 2 星毛 金锦香 84 星毛 柏那参 463, 464 星毛 鸭脚木 星毛 鹅掌柴 437 , 4 « 盅盅花 81 胃软草 532 思 茅青冈 323 思茅栲 528  画 九  躯綱舰 棘喊属 木栋则 1^ 则祀 手 ££i 树栋 3 属 参 iSSi 棉^^ 星 酸 g^^^^is 網綱^ 刺^ 權则枇 ^湘棚 猜抱 袍抱栋 栋树树 树树树 树树树 树勃南 南南南 南南南 莺荚草 草草养  栎 石草  2 3  5 1 5 9 o 9 4 3 1 属 属: S 参 参木木 菜属  2 3 t 5 3 2 1 军 将 胆 大地栗  6 3  2 3  9 4  o 1 6  9 ^ ' 7 5 1 8 o 46I4J7 厶 4 4 2 4 1 6 6 2 1 -TJ 5 S 蕉 属?" 丝 加芭菜 属 花茄茄 迴 绳菟杞  7 3  o 3  o 4  柑  A 8 7 2 属柹山 S S 花 棒枣 枣石叶 旋花 
中 名索引  851  美丁花 130 美 飞蛾藤 626 美丽 白花菜 74 美 丽芙蓉 227 美 丽南星 81S 美丽桐 703 美丽 绿绒蒿 41 美 苞石栎 298 美洲棉 237 美棉 237 姜 状三七 S11 迷 (尼) 马粧 211 扁地锦 613 扁 果青冈 316 扁刺栲 270 扁桃 368 屛 边三七 S13 屏 边山柑 6S 婆 边石栎 296 屏 边青冈 320 屏 边苹婆 1« 柔软 肉穗草 118, 120, 121 绒毛 五叶参 S07 绒毛叶 飞蛾藤 630 续 毛苹婆 141 绒毛 鸭脚木 429 绒毛漆 394 给厦 451 + 画 耗 子尾巴 798 珠子参 S14 珠 芽磨芋 791 泰 国杧果 368 泰梭罗 1S6 "埃贝 赛保" 26, 28 727 166 2 256 4, 261 6 521 699 5, 215 234 516 516 稔 196  702603297990 1 o 5 4 8 6 2 o 4 837, 178 8 7, 6 oo 4 4 8 4 5 4 5 016485706 2 o 6 o 54 1 8 9 9 1 7 12 8 , 9 3 9 4 , S 6 6 8 7 6 2 9 1 4 8 5 4 8 8 7 366371826 7 8 4 OS 5 6 6 3 4 枫参 {: 枪 ; ^参柴 8 00 箭 花藤枫 S 茄 6 8 6 73700 52 5 6 8 6 3 6 独 参蒿! : 7 5 7 伞那 枝夏 叶掌里 枝 星药 背伞子 天 星星芋 5; 属 星栎 ^ ^ 眼 柑叶绒 幌柏尾 一 半 叶五鹅 千伞莲 一 莲索南 异银幌 苦拷刺 南南磨 果花花 筒木草 股南石 叶藤^ 辣 子花 子龙山 五绿藤 藤草龙 叶翅子 叶叶皮 龙龙行 足角脚 脚解江 匐叶叶 把刺柄 序柄柄 药腰仗 仗仗心 石屁海 雅碗血 ^ 毛芋 松金麻 辣紫序 序伏心 孔耳骨 狭狭狮 独独独 独独独 独独独 独急盈 匍亮亮 弯弯弯 疣疣疣 疯炸炮 炮炮烂 烂烂洱 洪洗活 Y 洋洋 洋洋洋 洋浓总 总总穿 穿穿穿  7 3  9 2  8i S S  4 3 1 7  麻 ^ 1 1 M S 花 8^61 蓉木 线 7s9a\nJ^n^l^sss 麻 ^ 树 参参 ^ 芝木棉 七 未 桐;^ ;: :H 花 科芙花 槿冈丝 52 厲芝蒲 加漆 加节那 ^-补 属 栲木山 鱼树藤 七 三果利 树梧 草 泡 木木白 朱青红 属 花 菜花头 梅烛藤 藤山菖 蒲五小 五竹柏 ^ 碎葵 葵叶刀 叶叶叶 耳栗栲 子子子 序芋刺 叶岩草 铃蒲蕉 帽阳瓣 瓣瓣江 宁七七 芋际目 目棉指 指蜡苞 苞叶叶 菖氏叶 叶叶叶 f 骨秋 秋矩钝 钝钝钝 钩钩钩 钮钮钮 复香香 香香香 香香香 毡重重 重重俅 顺泉泉 鬼鬼鬼 鬼鬼鬼 鬼鬼盾 盾剑剑 剑俞狭 狭狭狭  3 5 4 o 4 s ^ 7 2 2 9 2 5 掌绳 栲 科 S 树 厲 树树黄 丁 火吞林 树属梗 子麻棉 叶叶叶 桂桂 桂桂栲 栲桔桐 桐桐桐 桤桤桤 
852  云南 植物志  栓皮栎 332 栓瓣 柏那参 470 "格 密亲" 738 根 茎单花 红丝线 S99 g£ 豆树 712, 713 "都士 不礼" 831 29 栎 288 367 角藤 7S8 629 205 200 576 613 80 388 362, 388 属 387, 408 388 388 388 388 388 140 麻 204 5 245 栗栲 256 翅子树 171, 173 翅 子树属 170 翅叶木 708 翅 叶木属 692, 707 翅茎 异形木 93 翅果麻 207 翅 果麻属 207 破天药 526 破布子 697 破故纸 6" 破碗花 717 捆仙绳 19 唢吶花 717 峨三七 513, 515 峨 眉石栎 292 峨眉 异药花 117 峨眉栲 270 鸭麻木 445 鸭脚木 444 鸭 脚罗伞 469 蚬木属 153 圆 叶牵牛 664  5 9  8 4  7 3  9 3  尖  尖 ^ 花 头柴棉 梨棉罗 犁掌木 山地波 原鹅核 高 高 高 高 高 离  51  M 特中 rv ii 古. ^薯斗 唐 唐烟  5 1 4 6  3 8  9 3  6 4 3 2 1 4  3 6 4 9 柴 S  o 2  i 菜 o 胆 6 星? ^根 ? S 木参掌 白 % 地 柯花, 属花 南档? 花花树 草茶窝 果藤? 属 草棉谷 树鹅薯 皮果叶 5 叶花 斗 油草草 筒云水 霄霄霄 茶粉碗 杯瓶风 芋芋苦 岛南南 南南船 船桐椒 棠儿芭 苹背背 背背南 烟 烟烟烟 烟凌凌 凌凌凌 凉凉凉 酒酒海 海海海 海海海 海海海 海海海 海瓶粉 粉粉粉 粉粉粉  S 瓜柴 ^ 1 木掌 S 栎 野鹅垆 婆石叶 叶黄星  加 ; J 叶 星 藤萸南 公茱树 丁吴上 绿绿叶 粉粉宽  5 9 00 14 1 草 罗 木葵穗  o 5 2 1  3 7  4 3  00 4  1 o 3 4 6  1, ? 9 认认 念 11, 6 ■474834614 97735n^n^ ? 7 7 6 1 8 5 7 6 4 ,1 1214234 3 4 4 8 1 K, Kl 4.V- 6 9 8 4 1 3 ^-8 ,,7 7867 5 87233546 T 5 3 3 7 6 1 8 7 7 7. 8 f 娥 麻木参 H 蚣 W 野野 黄钩钟 叶 睛 S2S 葵 梭偬锦 肉参飞 茼蚬大 龙 龙蜈风 台盏草 干伞鸠 栎树子 树草叶 叶叶金 金壶树 柴菜杷 草 蒲 桐眼兰 麻 锦栎栲 叶叶叶 齿麻锥 锯蒴氏 蒲天地 地骨灯 灯板栏 骨斑稠 橡橡挡 杆雪心 卵卵挂 挂提子 子矢枇 草骨菖 菖蒲梧 子牙绳 藤毒皮 叶山山 圆圆圆 圆圆圆 圆圆钱 钱钻钻 钻钻铁 铁铁铁 铁铁铁 铁铁铃 秤积倒 倒倒倒 倒倒倍 倍臭臭 臭臭臭 臭臭臭 豹豹拿 拿狼胶 皱高高  石 崖刚 属 薯草留 子木木 白 果树根 茼?! 辣斗 果州汝 麻麻兰 苞不呋 肤肤树 酸酸酸 酸波味 属 都 壶莽莱 莫商商 荷荷莞 盐盐盐 盐盐盐 盐盐哥 恶栗栗 
中 名索引  853  藤 13  3 9  9 o  3 4 5 2 4 6 4  气 "  2 7 1 7 5 8 o 5 7 7 4 o 3 粟 科 伞 属 属 草 葵 白荷草 藤婆花 w§ 茄见. 罌藤丹 &草 凉木木 藤藤仔 麦谷草 根蒜谷 蜀腊 薄藤鳝 苹天^ U 山里参 柳花风 骨骨骨 骨春春 春春死 子六头 头头包 黄 黄黄黄 黄基梵 雪雪雪 雪雪排 接接接 接常常 常常啃 蛇蛇蛇 蛇蛇蛇  s,s 属 榴藤属 烟 s: 草 果 树头头 子子瓜 七石瓜 瓜瓜漆 戟子谷 芋舌 饭饭尾 草棒婆 婆人三 广土木 土毛巴 叶包芋 蛇蛇 蛇蛇蛇 蛇蛇跎 蛇野野 野野野 野野野 野野野  3 8  2 8  5 , 8  S 草 胆  3 S  1 7 7 26 6 6 6 1 7 9 2 o 2 89 1 9 8 8 ,2 1 o 9,6 8 1 7 8 6 6 3 6 3 8 4 8 2 ? 6 043123333 74 8 5 7 8 4 8 7 S97 蔡 9 8 泰 4 4 S 9 o 9 6 88841868 6 5 2 3 5 W151sei*s86.tae 7 ^2 7W171 3 3332752S 属 属科 s 冈钟 背 s 鹅宁 水草 绒 属属 瑚花星 W 属 树 子子子 筒茶茄 青金草 荞银漆 藤 白马草 倒烟菜 绿棉揪 稔稔木 木芽树 茶杆尾 刺蓉茄 珊罗南 属花花 栎草 G 豆丝丝 丝葵萝 儿天毛 毛水水 毛毛丝 丝伞花 花花花 花花花 花花花 莲莲连 连连杨 鸡角芙 果果波 苞栌栌 钟钟栎 背食疸 楣葵鹇  8 1 4  o 1 7 7 7 8 2 1 3 1 8 8 9 2 o o 4 4 o 6 3 3 ,vo86 1 5 5 8 8 9 8 X. 5 S 4 3 6 7 6 nr ,22 4 4 5 4 0^ 7i 1 7 00 5 5 5 4 211 5 448864 p, 锦疮 冈柹枫 牡 n 翠 S 5 5 属 子柑栎 金秃树 蒲青石 半泡树 果果野 拔 子草草 根根 蓊木木 翅山石 叶 果麻菖 叶叶叶 腰杈扣 钮毛苕 阿知叶 勒槿大 花草根 菜脱脱 仑海海 宽 宽家家 窄窄窄 窄浆袖 袖展陵 娘预桑 桑桑通 通通通 通通通 勐勐勐  画 I +  柴  9 2  6 7 9 6 3 4  1 5 3 ,31  6 3  掌栎 :"n 4 皮; 鹅石 散科属 属 s 皮 白 树树 属七树 序果 肺桐桐 桐蓝蓝 臼实 树根属 罗罗蒲 蒲卜豆 球球 理梧梧 梧梅梅 梓梓梓 梓梓梓 梭梭菖 菖萝菜 
854  云南 植物志  犁 耙石栎 302, 303 偏杆草 533 偏瓣花 90 偏 瓣花属 89 假人参 511, 514 假 土瓜藤 660 假白薯 651 假芋 777 假 灯笼草 568 假红薯 649 假 吴茱萸 叶五加 48S 假芹菜 539 假苹婆 147 假牵牛 637 假荔枝 10 假 烟叶树 S66 假海芋 781 假通草 460 假棉木 173 假 朝天罐 81, 85 假斑点 野木瓜 11 假番薯 645, 649 假酸枣 374 假酸浆 S43 假 酸浆属 543 兜铃 697 兜蓬菜 19 盘七 514 盘叶 柏那参 462 盘肠参 638 盘 苞牵牛 656 盒果藤 6S3 盒 果藤属 6S3 猪不拱 781 猪牙菜 717 猪母花 714 猪古稔 88 猪乸莲 785 猪姑捻 87, 88 猪栎 292 猪食 116 猪菜藤 63S 猪 菜藤属 63S 猪 笼南星 8 22 , 830 猪 腰子果 8 猫儿子 12 猫儿杆 87 猫儿屎 12 猫 儿屎属 12 猫耳朵 HI 猫耳草 592  5 9  8 7 1 8 8 5 7 15 5 5 菜葵子 角虎茄 韭路辣 辣辣辣 野野野 野野野  o 4  属  线 ^ 丝 ,红 1 大  o 4  4 3  ^ S 9, 5 7 , 9 6 6 3 5 6 9 1 6 5 5 6 5 2 8 2 8 7 9 1 si 3 1 o 5 1 7 7 949 6 6iET1ET5600 2 6 6 3 6 8 7 6 7 草带带 属 属通卯 S 属 汉花草 玉玉草 草夏树 栲草藤 藤果木 七 网尖尖 槿番 靛磨薯 魔角藤 尼陀陀 陀陀陀 青楣铃 铃叶皮 罗钱钱 锤锤锤 丝半叶 叶花背 背莲果 茶薯头 头头头 野野 野野野 野崖崖 曼曼曼 曼曼曼 曼曼悬 悬匙铜 铜铜铜 铜铜铜 银银银 银银银 银银甜 甜甜犁 犁犁犁  属 M 属木木  ? 树 树 4- 树 疮麻薯 芋藤芋 藤属浦 茄罗罗 罗罗冈 辣 漆漆漆 野 野野野  2 9 属 花花栎  2 3  5 2  1 o 6 4  4 5  5 3  7 7 6 5 ^ 6 00 4 2 2 8 1 7866 〈 7 7 5 6 tv< 1 00 ^CN 527329055 5 5^ 苗 龙 科属辣 栲 属花 S 菜属 4 SS ^ 头 荷子瓜 苕笼麻 丹丹丹 毛烟蓉 蕉毛花 子果 秧菜子 杷栗菜 牛菇椿 椿橼藤 叶花杆 子心笋 茄椒棠 卜 陆榔蒲 花 茄 芋芋伞 西红灯 芝牡牡 牡花旱 芙芭鸡 鸡苔茄 茄茄茄 茄附枇 板苦牵 茨鸦鸦 香荔烟 烟烟烟 栗通莴 海海海 梅萝商 槟菖獒 棉葛蕃 野野野 野野野 野野野 野野野 野野野 野野野 野野野 野野野 野野野 野野野 野野野 野野野 野野野 野野野 野野野 野野野 野野野 
+二画 斑龙芋 834 斑 龙芋属 834 斑叶盈 江南星 811  ; 8  121 39  12 )  524  5  S97 85 140  I 234 3 L 29 554 S ft 229 3 9  613  莨菪 54 713 761 361 303 94 216 310 8 303, 304  7 2  6 6 1^ o 6 3 4 58 7 港 w^lf 933^5 5 4 3 8 6 14771 66170030,.*ll5nrM-32208 ? 98 9 5 6 6 6 5 7 7 7 22787860 仝 -.nE-w 85847 3 3 4 5 1 6 n; s 蔓 加 s 红银鹅 科 njii , 茄 苦科属 藤红南 五栲 菜子花 子杆棒 坡坡 坡饭罗 药树头 藤木树 成 花菰花 尾尾尾 尾胡屎 屎屎猴 天头耳 腿腿腿 鼻花花 花花花 花冬江 果光定 角角叶 叶芋芋 里栎栎 栗栗蛇 菠醉漆 芋风香 香藤钱 气巴红 猫猫猫 猫猫猫 猫掛猕 象象象 象象象 象旋旋 旋旋旋 旋望望 望康康 鹿鹿麻 麻麻麻 麻麻麻 麻麻麻 麻麻痒 痕清清 清清添 淑淡淡  7 6 4 9 7 4 5 6 4 线藤柴 1 丝背掌 S  2 6  00 00 1 4  属花 科星 属蕉 木树树 子瓜包 筒桃南 花芋蕉 蕉芭子  o 5  9 8 o 5 7 6 4 14  o 6  麻 稔 芝桐花  9 4  o 1 1 7  4 3  惨藤^ 花 那果那 木桃  藤 香 参角栎  参 叶  , 5 1 4  9 5 7 *s 2 7 8 3  属  U 柴 掌  藤杆  属栎属 婆鹅 栎角脚 属  线棠花 S S 柴 丝 海罗蒿 栎 掌 红野 波角栲 石柯鹅 花茶茶 香石花 花花苹 叶石崖 酸星蒿 茶茶毛 毛毛连 毛毛毛 毛毛皮 壮齿茎 穗穗肠 生生生 中毛毛 生花刺 脉脉脉 糖王王 手果棒 棒胎花 背春春 春南绒 淡淡粘 粘粘粘 粗粗粗 粗粗粗 粗粗粗 粗粗断 寄寄寄 密密密 密密密 密密密 密梁梁 随隐隐 隐堕绿 绿绿绿 绿绿绿  树山 泡黄子 柏刺柏 檄地栎 山大崖 石柯草 五花花  红蒿 S S 莲 2 22 属头绒 属 边  价  藤 藤楮绿 迴迴红 半花叶 g 金苹树  香 刃 rTSMI 蒿 花;: : 锦婆 S ?:! 绒属 落  5 4  5 7 9 3 6 9 7 6 ta 6 o ^ 6 ^ o 4 东 青圆 木 S5 圆藤五 4^7 属 ^ 钱 M M S 雅伞 年香栎 形麻冈 栎香 鹤钦种 筲霄 t ' ■ . : i J 根 属金 拉 凉万山 石异芝 青栲石 山白德 变栎凌 凌散尾 果 果点叶 ^ 落头 茎盘盘 ^ 毛毛 麻属 毛皮梅 果血天 天开阳 筒子藤 萄地茄 迴菜马 木南南 南南南 南南斗 毛毛毛 叶叶骨 骨骨鸡 斑斑 斑琴博 博楮棱 棋棋^ 棍 棉棉棉 棕榔榔 椭散朝 朝朝朝 朝葛葛 葡落落 落葵喜 森越越 越越越 越越硬 硬硬硬 硬硬硬 硬硬雄  栲树 绿丹贯 椒暮花 
856  云南 植物志  "喝 尼" 608 喀西茄 S82 帽斗栎 340 帽 苞薯藤 656 帽 蕊草属 16 蛤仔藤 642 跌打王 676 景东 翅子树 172 景 东櫞木 496 景 洪地胆 126 黑 叶山柑 53 黑芝麻 232 黑芭蕉 731 黑果 土当归 502 黑 果青冈 328 黑牵牛 660 黑南星 821 黑面藤 634 黑锥栗 265 锁喉莲 822 锈毛 五叶参 S07 锈毛 吴茱萸 叶五加 48S 锈 毛泡桐 699 锈毛 柏那参 464 锈 毛寄生 五叶参 S08 锈毛麻 辣子藤 619 锐 齿槲栎 336 短毛 熊巴掌 111, 112 短序 鹅掌柴 440 短刺栲 265 短柄云 南檄木 498 ., 短 柄石栎 290 短 柄苹婆 147 短柱头 菟丝子 691 短 药地胆 127 短梗 柏那参 469 短萼 飞蛾藤 6 3 短 萼江南 大将军 S33 短 萼野烟 S28 鹅掌柴 440, 444 鹅 掌柴属 426 鹅掌簕 481 筋 角拉子 665 傅 斯劳草 638 番茄 600 番茄属 600 番茉莉 611 番 茉莉属 611 番茹 6S8 番鬼茄 582 番椒 560  番薯 6S8 番薯属 654, 664, 666 番藷 658 猴子 烟袋花 678 猴 面石栎 279 腊 肠树属 692 腊藤 4 痣草 569 痢疾罐 81 阔翅 柏那参 462 湿生 金锦香 82 "湾 洪" 766 湄公栲 2S1 湄 公磨芋 790 , 富苗秧 638 隔子通 429 疏毛 半边莲 525 疏 毛海桐 叶白英 S74 疏齿栲 26S 疏 齿截萼 红丝线 S97 疏 果截萼 红丝线 S99 缅 甸树参 423 缅茄 601 缘 毛南星 833 + 三画  5 6  7 6  9 3  花 光 月 蒿漆藤 叶 叶果棚 裂 裂裂搭  J2 莲  牛马 虎风 花牵黄  3 5  军 瓜^^ 将带姆 牛 豆大玉 牛茄树 牵揪重  2 4  7  5 4  9 1 6 7  o 4  5 5 4 4  . 菜 藤草 n 猪夏 烛栾黄  9 7 5 5 4 4 参参  柑丹锤 木石 莲科金 铜藤榔 科属 花草 山半 花茉鱼 树柏柏 叶 油£折 乂乂 叶龙宇 耳红花 花花花 花花花 花節油 苟金草 背背翅 槟葳葳 葳揪霄 燕藤叶 叶叶叶 叶叶叶 裂木吧 搜搜 雅紫紫 紫紫紫 紫紫紫 紫紫紫 紫紫紫 紫紫紫 紫紫紫 紫紫紫 紫紫紫 紫紫紫 紫紫掌 掌, 零, 掌掌 掌喃喳  4 4 9 3 1 o 7 5 6 5 6 9 6 1 4 参柴 8 2 3 648547651 子 那掌 瓜仙 属木 is 属见 柏鹅 s 属 花子茄 叶土天 烟楹谷 粟粟不 丽丽 首科木 木树科 木木手 娘芥獒 花花花 花果菜 罂罂人 瑞瑞楂 楝楷揪 揪揪椴 櫞櫞鼓 勤蒜蓍 蓝蓝蓝 蓝蓝蓊 蓟蓟蓬 
中 名索引  857  "傻 里布" 578 躲雷草 829 鼠尾巴 798 魁栗 245 微 毛野烟 S28 腰果 362, 366 腰果属 366 腺毛 飞蛾藤 634 腺毛 野海棠 106 腺齿 省沽油 353 腾冲 异形木 9S 腾 冲南星 819 腾冲栲 270 腾 冲檄木 493 满山香 634 满天星 592, 613 滇 一匹绸 678 滇三七 509 滇土瓜 650 滇 白花菜 76 滇石栎 292 滇 尖子木 99 滇 红丝线 S94 滇 西茼麻 202 滇西 绿绒蒿 33 滇谷木 136 滇 秃疮花 22 滇青冈 323, 325 滇南 大叶抱 272 滇 南芙蓉 223 滇 南青冈 327 滇南星 80S 滇 南磨芋 790 滇桐 1S3 滇桐属 1S2 滇家麻 1« 滇麸杨 389 滇 菜豆树 713 滇楣 323 滇楸 706 滇锥栗 263 滇 酸脚杆 129, 132 溪菖蒲 736 滨 盐呋木 389 滨藜 叶龙葵 S69 +四画 瑶 山南星 812 碧冬茄 609 碧 冬茄属 609  榛叶 黄花稔 197 檟如树 366 槟榔青 362, 372 槟 榔青属 371, 377 榕叶 柏那参 《4 榕 叶树参 423 挵果 367 酸芭蕉 731 酸麥 378 酸果 129, 368 酸浆 SS6 酸浆属 5S5 酸脚杆 133 酸 脚杆属 127 酸猪草 U4 酸猴儿 U7 酸酱头 388 酸酱草 568 酸醋花 227 酸藤子 130 "歌 温喝" 578 3 藤 683, 685 286 线 S97 树 172  18 43 1 378 378 586 142 738 9  S B 713 559 5 398 ) I, 392, 405 548, 361 W8 591 ! '83  参  秆栲 筒藜篛 窩 蒺莼蒲  智  聽 婆? 飞苹风 自自骨 蒙蒙碎  5 3 6 7 8 4 4 7 属 D fcu 五 公公 5 s lnia p» 弓日  5 1 3  线 丝 1  o 3  9 9 3 7 4 3 5 5 1 2 7 7 7 61 00 2 ^7 属冈叶 属沽 SS 属麻 W 栎栎 杆齿蛾 s 属 s 种拮 菜人枫 枫青掌 藤草草 省泉花 属 花白芝 葵树山 山栌脚 大飞栎 栲 属酸薯 笼封草 属科药 公公 苋美伞 伞边毛 蚣斗斗 明羊季 葵葵气 夜山瓜 龙杞高 高黄酸 金序连 栗栗栗 序花灯 屏香葵 葵葵生 雷雷 龄虞幌 幌睦睫 蜈蜂蜂 嵩蜀蜀 蜀蜀署 照矮矮 矮矮矮 矮矮矮 锡锥锥 锥锥锥 锥维锦 锦锦锦 锦锦催  红藤 S 6, !Q W 扦 6 5 杆齿 蛾.. - I  白 石红翅 科属 果果 茄苹蒲 树属 ^ 科属子 芋 茄 花头萼 裂支粟 粟粟芋 子涕萼 萼菖子 角烟椒 椒椒蹬 木 树树树 倍属水 蔓聚截 截截蜡 罂罂罂 箣鼻鼻 膜膜鲜 辣辣辣 辣辣辣 慢漆漆 漆漆漆 漆漆滴 
858  云南 植物志  滴打稀 566 "寨策 尔玛" 544 47 46 546 90 67 829 666 +五画 I ; 48, 362 600 I ; 30 145 551 ! 62 J78 503 503 13, 74 5 ), 730, 733 398 87 615 237 参 467 漆 397 218 784 480 470, 479 565 494 +六画  耨笃香 385 颠茄 S4S  十七 1U 檬果 367 澥树 332 澥栎 334 藏三七 514 藏茄 548 藏金莲 44 藏栗 251 藏楸 704 翳子草 535 螳 螂跌打 7425, 744 螺丕草 613 螺厣草 61 3 穗序丁 公藤' 620 穗序 鹅掌柴 429, 432 魏 氏五加 48 6 簇生椒 S61 簕番薯 634 翼萼藤  翼 檐南星 819 +八画 403 158 714 483, 484, 714 714 714 661 676 381, 382 379 659 714 属 2 十九画 绿绒蒿 29 750, 758, 759 属 749  二+画 鳞毛 柏拉木 101 鳞 叶石栎 286 鳞片 柏那参 465, 467 黧蒴 271 黧蒴栲 271 二 H "— 画 麝 香秋葵 21 8 癲茄 582 二 十二画 囊毛 鱼黄草 6« 二 十三画 罐罐花 81  158^1^3 棉 那果葵 芋加加 木 婆菪^ 1 属 3 子翻^ G 科 Is 树苹 参科果 花挑花 ^^眯 ^揪情 Jg^ig ^S^MSgls 細^ 藤树 桃树碗 叶柳揽 酸心仙 蝶药麻 妮牙臭 西康康 叶叶炉 钦洲沧 鮮^ 額 錢^^ 翻翻讓 輔娜翻 鮮鲕斷 ^^■i 醉 醉敷蕉 瞎暴暴 墨镇镇 箭箭箭 德澳澜  > 1 3 3 4. ( ^ 25 5 3 8 3878292 5 5 55565534 8JS 5 $ 3 1 3 3 4 o o ^ SS S 枒 776-、 6622272 ^22_g-.p 5S 柑冈 山冈 栎 S 荞 属种 子属 山 青栲高 青蒲红 子石剑 藤树子 属 子仔草 草树变 菊茄菜 叶叶叶 叶片菖 山覆粤 天网子 龙芋芋 谷莫档 盘椒叶 H & 薄薄薄 薄薄薄 燕燕黔 篱篱磨 磨磨磨 磨磨磨 磨瘿糙  漆 七加 花陆断 属 菜花枫 叶 叶叶拿 仔 龙三五 萝萝商 续漆漆 藤陵爪 香 麟麟肚 擦 鞭藤藤 藤藤藤 藤藤藤 藤瞿鹰 藿 麒麒爆 
经济植 物索引  859  一、 淀粉 及糖类  661 f、 296 650 270 t 660 254 76 t 丹 88 14 23 46 42 54 51 263 83 332 256 :6】 土丹 87 乐 298 :18 215 乐 302 12 i58 292 323 261 $66 789  二、 纤维类  僅 221 栎 296 233 167 159 158 164 桐 150  二、 经济植 物索弓 1  243 2 391 $ 216 ! 36 379 263 :05 388 383 74 49 (03 147 12 292 41 \95 44 ! 66  H  483  四、 鞣料类  三、 油脂类 375 栎 296 405 270 桐 150 藤 4 400  龙石瓜 拷金拷 野藤 拷 栋拷 野石 突石尿 棟 賺 碰| 爪叶土 江爪度 芋花果 K 栗婆栲 栲山芋 皮林树 毛穗葵 蜀耙儿 薯^^ ^^5t 七 大山元 五印阳 多串青 茅苹刺 钩高海 栓桂栲 展粗黄 黄犁猫 番滇滇 蒺腰磨 大大 大马山 火火云  2232336543131 2 - >* ^ ^ 2 4 4 5 5 ^ 1 拐 3222 2§ 2 R- 通! si^? 对考 2^^筝1<婆屎 陈榘" 人:、 加 石栲栲 栎栲杨 枣木树 苹 拷栋拷 ■ 錢賺 職棉錄 § 麻^^ 桐 漆賴, s 輕木^ 果 3 粟 § ppliEfiplsisii^il 水白 红咖树 厚高商 盐黄黄 梧野假 猫滇蓟 櫞虞腰 漆罂藤 大 小元巴 印红青 茅板& 南柏厚 钩续高 检桂栲  ^ 1 7 3 8 4 5 ^^ 00 9 H 3 o 9 7 3 6 r^pQSU u 芝岛棉 M 棉蓉 M « 婆 M 卩芝、 , su-gs^sL 藤 山 海桐花 棉 范藤散 莲树芙 $ 树苹栲 树棉纟 ^讪^ 树, Is-K^p^s^ 风槿序 西脚桃 蕉地瑰 果毒天 叶丽棉 酸棉皮 毛山麻 岛麻果 毛花罗 桐婆苹 石青家 ? sfs^^s 五木 长巴白 地芭陆 玫刺拔 昂钝美 草南树 厚绒高 家海商 翅粘黄 梭梧蛇 假滇滇 滇蕉磨 人大. ^元 云五木 
860  云南 植物志  5 8  7 6  3 5  ; :: 藤 3 稔 1 军 " 背^ 花 化将麻 菜银 黄 大天果 花花 英背簕 南角笼  鹤  5 4  5 1 4 1  5 2  7 6  嵩^ I S 白?; S 花茶 6 藤 s 丹 W 绒 花 花 莲筒王 V 公莲 牡绿 花枝星 星 星 聚 藤花金 芋烟梁 丁 木边草 参野木 叶罗一 南柳毛 南菪星 参南 七 毛足桃 涌虎鸦 叶芋叶 子半水 节花蕊 缘波根 根雪头 江莨南 蕉果肉 谷桐瘩  6 5 o 4 5 1 5 4 星 4 藤茄? 草英 南散? 叶天 芋通白 异毒栗 掌芋梧  白白白 白白江 羊灯芋 灰百地 地老老 异阳光 尖肉血 竹多多 全红红 红红两 丽丽花 芭杧鸡 河泡疙 茄苞刺 刺刺欧 奇拔板 虎岩岩  3 2 1 5 9 5 5 6 6 6 7 1  4 6  3 7 6 8 7 9 6 5 o 1 9 4 2 6 1 9 6 6 5 s o . VO 7 67837216 4 1 9 o 5 o 5 7 2 4 4 8 8 A4± 8 7 1 泰 5 、、J 6955625 7 2 o 9 3 ^ 8 3 2 奏 3 3^9 " ItfrJ 5 ^-7615685 5 o 7 2 4 9 7 6 5 床 力 5 5 6 5 7 SJ 4 7 8 6 ,9 4 2 夏 桐蛾 烂 龙 化藤 S U 芝 葵五龙 S SS 背?: % 绿 桐 罗榔金 瓜夏麻 半菪菜 菜栎泡 飞浆不 健纸麻 子子星 子金藤 瓜 芋蓉树 夏 笋山 龙藤山 子薯莲 银 蒲 花尔 企通泡 波槟蹄 土半芝 珠莨猪 梗白花 萼酸年 年张索 仙茄南 蓬爪风 加叶彩 芙蜡槿 半茄莴 序花叶 过茄茄 萼边夏 京柑菖 葵碗泊 不木花 马马马 山山山 山山山 山小小 小小千 千千火 天天天 天五五 五五五 木木木 水水水 长少毛 毛毛牛 心半半 东石石 龙打尼 鸟白白  油 ^ ^ 芳 8 8 2 3 6 4 8 1 5 2 3 1 2 ] 5 3 8 6 2 8 5 5 6 9 2 6 7 7 8 8 3 2 o 4 8 3 3 2 2 2 3 2 3 6 2 、 3 8 4 W 栋 E ?議 4 Ld.l 木栲 3 石青 藤丹椿 4 天栲 栲栎冈 栲青? ^ 栲 i 木? 加 肤角 栎穗毛 春牡鸦 漆朝公 刺石青 藜榔栗 蒴 香葵五 盐 鹿麻粗 黄常野 野野假 湄短滇 滇蒺槟 锥漆黧 清黄藤  胶 树 树  婆 苹木屎 毛香儿 绒清猫  用 药 七、  7  星 S w 青 9 ^ M ^ 藤参? 南 海 年柑 S 苏背肉 S 伞龙过 子万山 七三 桂南银 鸡军芋 藤 把爪 仙面东 州七分 分丁叶 叶花将 野瓖蛾 一 七 八人广 广三三 三土大 大大大 大大飞 
经济植 物索引  861  5 5 6 o  5 6  5 4  茄 草 洲芋 盘菜茄 澳磨 磨蕹颠  柴 « 打 掌 跌鹅加 螂序五 螳穗藤  药 农 土 的 o • 二 o 1 8 6 5 o 9 8 4 7 、 4 3 8 3 2 v\ S 草 4" 8 叶 / 树杨 木烟 S 迴 ^ 麟 蜡麸 草肤花 落 麒 木红 烟盐黄 梓博漆  他 其 、 九  5 1 7 4  5 o 1 2 7  子葵 莲栎 栲辣纸 树花 栲梧蓉 藤芋栎 面萼藻 蹄白叶 米张揪 绳烧江 南芙槿 风彩东 人大大 马小小 小千川 火火元 云木木 五五巴  5 3 o 2 ow^ 4 7 8 葵叶 龙银 冈花子 花柄 青吋茄 少长 水午牛  6 7 5 6 6 6 9 2 2 U 芋 花 磨栲通 光可 川南木 月可 东东白  3 o  - 花 蕉橼  草 JS M K 青 2 ^ 2^ 树 罐星带 年霄 茄椿 罗藤尖 夏草叶 天浆南 玉藤虎 红万^ 迴^  ^ 7 军 3 1^1 8 4 4 7 参 SS 大? 叶星 南 树 草 五南花 江柴豆  5 2  9 8 6 4 8 4 13 2 18 1 T 5 4 WN ? t* 连加 草枫人 菪黄 秋海 烟 si^ 葵漆 sis^i?^ 肺^^ ^lii^.^^^ 化^^ 葳^ 毛无^ 萼^ 菜揪公 五木斗 伞美葵 果栗奏 赏突叶 ^ 粟 叶 S 翻 M 龍 M^s^^i^ 歡 I 翩儲^ 鹂 S 搜楮越 &博嗜 紫紫绣 象象短 鸦滇滇 雷雷機 蜂幌虞 蜀腰维 锦漆赛 赛棒酸 m 箭箭  8 6  3 4  2 4  萬 8 七续 赛莲 5 龙草 蒲姑三 I 花花  5 4  6 6  3 2  §S 七 S 节 s s 牡药 加罗 2 星 Ms ^ ^ A i V ■ — 灯:. 菟枣三 竹尾茶 参 树木 野异子 五波木 茄稔 茄南. * 葵^^ 節附 $^^^^^§湖5紀 参牛 S 酸边七 叶子王 芋子麻 豆脱毛 眉挡定 生香花 花花果 音奏蜀 丝豆蒲 里序桐 ^it^^ 舰^ S^M^I^^S 歸細 S 她 鲴 網梁 海珠商 E 通展娥 铃康密 清旋旋 黄黄黄 黄黄冤 菜菖雪 球梧野 野野野 
862  云南 植物志  南火绳 166 南酸枣 378 厚皮树 379 厚 鱗石栎 282 柞栎 332 桅栎 336 树番茄 603 炭栎 345 垂花 悬铃花 213 钩栲 251 重瓣 木芙蓉 229 重瓣白 花木槿 230 重 瓣朱槿 227 高山栲 263 粉 背黄栌 386 ; 08 606 140 588 332 256 171 708 207 药花 117 530 268 U、 298 566 4 150 冈 32? 383 草 609 707 218 215 713 167 732 573 354  5 o 6 2 4 15 棉 2 桐栲 1 藤椒 脚度 葵爪笼  树  5 o 1 4 o o 2 o 6 3 2 3 9 6 3334^-6 o ^ 27523732771 tET 7 6 13 2 尾莲 S ^ ^ 香 }, ^ u 1 猫 金花蕉 杨 果葵 蕉蕉藤 锦竹树 茄 南 涌灯阿 槿茄麸 果腐蓉 加希果 叶背香 桐冈瑰  2 6 5 o 4 4 4  7 o 9 6 2 5 6 8 花蓉 ^ 芋 黄 花花白 芙花磨 婆 ^栗芋 栲揪栎 啡茄^ 铃丽丽 仗祧眉  5 3  S 咖^^ S 芋翻脚 ^腳^ ssss^ 刚刚 ^,58^^^ 菊 i&d!^^^ 咖^^ ^美美 炮扁虎  7 7 5 6 o •» 2 3 3 7 6 o 5 M o o o 4 3 K 2 3 3 7 o 7 H ^ ^ 1 ^ ^ s 化栎 香 栎霄光 烛 sns 叶? j ^ , ^ ^ 石屎树 浆藤 山石凌 月椒花 五 柴蕉 枒冈 谷 青.' 枫,、 I 葵漆耙 儿尾芋 酸果毛 斗骨叶 天叶芋 葳茄毛 栗掌腿 椒石青 揪果^  茄 杆茄 椒栲 冬 果脚洲 菜生蒴  K 则^^ 翻^^ ^跑 s^^s^s^ssi^^^ 辦 iik^sil^Iit 腰锦 漆碧 酸酸澳 蕹簇黨  花树木 栎栲树 木麻异 栲石茄 s 青 木烟花 葵树子 蕉成椿 草儿 麻肤皮 林子叶 果眉栎 角穗花 桐毛连 花钟葵 蜀豆婆 色海鸦 烟瓶家 盐栓桂 翅翅翅 峨麻鹿 粗旋梓 梧黄黄 黄黄黄 黄菜蛇 野野野 
拉丁 名索引  863  三、 拉丁 名索引  A  Abelmoschus 213 A. cancellaUts 216 A* coccineus 220 A coccineus var. acerifolitus 220 A. crinitus 216 A. esculentus 216 A. esguirolii 220 A. hainanen sis 216 A. manihot 215 A. manihot ssp. tetraphyllus var. pungens 216 A. manihot var. manihot 215 A. manihot var. pungens 215 A. moschatus 218 A. moschatus s^p. tuberosus 220 A. sagittifolius 218 Abroma 175 A. fastuosa 175 Abutilon 200 A. abutilon 205 A. avicen/nae 205 A. avicennae var. chinense 205 A. avicennae var. chinense f. nigrum 205 A. avicennae var. genuina 205 A. cavaleriei 206 A. cysticarpum 206 A. esguirolii 212 A. forrestii 206 A. g»?bauerianum 202 A . gra veolens 204 A. graveoleu8 var. hirtum 204 A. hirtum 204 A. hirtum var. hirtum 204 A. hktum var. yunnniouense 204 A. indicum 206 A. indicum var. forrestii 206 A. indicum var. hirtum 204 A. indicum var. indicum 206 Abutilon indicum var. populi folium 206 A. molle 205 A. panieulatum 205 A. polyandrum 202 A. populifolium 206 A, roseum 200 A. sinense 202 A. sinense var. edcntatum 202  A. sinense var. sinense 202 A. sinense var. typica 202 A. sinense vqr. yunrtanense 202 A. striatum 204 A. theophrasti 205 A. theophrasti var. chinense 205 A. theophrasti var. nigrum 205 Acanthopanax 476 A. acerifolius 455 A. acuteatus 481 A. bocTcii 451 A. bodinieri 460 Acanthopanax cissifolius 477, 479 A. davidii 451 A. delavayi 451 A. diversifolius 451 A. esquirolii 469 A. evodiaefolius 484, 486 A. evodiaefolius var. evodiaefolius 485, 486 A. evodiaefolius var. ferrugineus 485 A. evodiaefolius var. gracilis 485 A. evodiaefolius var. glaucus 486 A. evodiaefolius var. pseudo-evodiaefolius 485 A. gracilistylus 480 丄 hondae 480 A. hondae var. inerme 480 A. lasiogyne 480 A. lasiogyne 483 A. leucorrhizus 483, 484 A. leucorrhizus var. fulvescens 484 A. leucorrhizus var. leucorrhizus 483 Acanthopcmax longipes 484 A. ricinifolius 455 A. sepiwm 481 A. 8eptemlobus var. magnificus 455 A. simonii 483, 484 A. spinosus 480 A. spinosus f. inerme 480 A. hondae var. armatum 480 A, ternatus 480 A. trifoliatus 481 A. trifoliatus var. setosus 483 A. trifoliatus var. trifoliatus 481 A. wardii 480 A. wilsonii 486 A. yui 479 A. yui var. parvipinosus 479 A. yui var. villosus 479 
864  云南 植物志  A. yui var. yui 479 Acer pictum 454 A . septemloivm 454 Aceraceae 348, 362. Acorus 735 A. calamus 736, 738 A. calamus var. calamus 736 A. calamus var. verus 736 A. calamus var. vulgaris 736 A. gramineus 738, 739 A. gramineus var. crassispadix 738 A t gramineus var. pusillus 738, 739 A. pusillus 739 A. rumphianus 738 A. tatarinowii 738 A. tatarinowii 739 A. terrestris 738 A gdlma delavayi 429 A. diveroifoliatum 431 A. dumicola 432 A. elatum 439 A. hainanensis 431 A. hoi 433 Agalma multinervium 432 A. octophylla 444 A. shweliense 432 A. tomentosum 437 A. wardii 431 Aglaonema 760 A. acutispathum 761 A. modestum 761, 763 A. pierreanum 761 Akebia 1 A. lobata 2 A. lobata var. australis 2 A. trifoliata 2 A. trifoliata var australis 2 Alcea indica 227 A. rosea 187 Alloroorphia 92 A. baviensis 94 A. blinii 92 A . caudata 96 Allomorphia eupteroton var. cupteroton 93, 94 A. eupteroton var. teretipetiolata 93 A, bowellii 95 A. setosa 94, 99 A. setosa 95 A. urophylla 94 Allospondias lakonensis 374 Alocasia 777, 781 A. cncullata 783 A. longiloba 784 A. macrorrhiza 783 丄 odora 783 Althaea 187  A. rosea 187 A. rosea var, sinensis 187 A. sinensis 187 Amorphophallus 785 A. bangkokensis 787 A. bulbifer 791 A. campanulatns 786, 787 Amorphophallus dunnii 791 A. Tcerrii 790 A. Tconjac 789 A. mairei 789 A. mekongensis 790 A. rivieri 789 A. virosus 786 A. vunnanensis 790 Amphicome 717 A. argvAa 717 A. diffusa 717 Anacardiaceae 348, 361 AnacaT-diuin 362, 366 A. occidentale 366 Anadendron 749 Anadendrum 748 A. latifolium 749 A. montanum 749 Anerincleistus caudatus 96 Aniseia 634 Aniseia biflora 634 Anisodus 546, 547 A. acutangulus 548 A. acutangulus var. acutangulus 548 A. acutangulus var. breviflorus 549 A. caulescens 601 A. fischerianus 548 A. luridus 546 A. luridus 547 A. luridus var. fischerianus 548, 549 A. luridus var. luridus 548 A, mairei 549 A. mariae 601 A. sinensis 551 A. stramonifo li m s 548 A. tanguticus 551, 553 Ambroma 175 A. augusta 175 Anplectrum parviflorum 103 A. yunnanensis 130 Anthurium 739 Anthurium pedato-radiatum 740 Araceae 733 Aralia 490 A. apiaides 501 A. armata 493, 494 A. atropurpurea 501, 502 A. bipinnatidila 515 A. bodinieri 451 
拉丁 名索弓  865  A. caesia 491 A. chinensis 495, 496, 498 A. chinensis var. cemescens 495 A. chinensis var. chinensis 495, 496 A. chinensis var. dasyphylloides 499 A. chinensis var. glabrescens 496 A. chinensis var. nuda 494, 496 A. cissi folia 477 A. dasyphylla 499 A. decaisneana 498, 499 A. disperma 473 A. dinnetorum 502 Aralia fargesii 501, 502 A. fargesii var. yunnanensis 502 A. foliolosa 494, 495 A. gintungensis 496 A. glomerrulata 469 A. japonica 418 A. lantsangensis 494 A. mairei 450 A. melanocarpa 502 A. octophylla 444 A. palmata 454 A. papyrifera 450 A. planchoniana 498 A. quinquefolia var. angusitifolia 514 A. quinquefolia var. elegantior 515 A. quinquefolia var. major 513, 515 A. quinquefolia var. notoginseng 500 A. repens 513 A. searelliana 499 A. spinosa 495, 498 A ralia staphyleina 491 A. staphyleina 493 A. stipulata 496 A. tengyuehensis 493 A. thomsonii 496 A. thom9<mii var. brevipedicellata 498 A. thomsonii var. glabrescens 498 A. thomsonii var. thomsonii 496 A. tomentella 507 A. tnfolicta 481, 504 A. wilsonii 493 A. yunnanensis 493, 501 Araliaceae 414 Argemone 41 A. mexicana 41 Argyreia 672 A. aggregata var. osyrensis 685 A. ampla 683 A. capitata 679 A. chelliensis 682 A. eriocephala 681 Argyreia fulvo-cymosa 685 A. fulvo-cymosa var. fulvo-cymosa 685 A. fulvo-cymosa var. pauciflora 686  A. henryi 675 A. henryi var. henryi 675 A. henryi var. hypochrysa 676 A. liliiflora 678 A. flineariloba 682 A. marlipoensis 676 A. monosperma 679 A. obtusifolia 675 A. osyrensis 683 A. osyrensis var. cinerea 685 A. osyrensis var. osyrensis 685 A. pierreaua 678 A. roxburghii 683 A. roxburghii var. ampla 683 A. roxburghii var. roxburghii 683 A. roxburghii var. siamica 683 A. rubens 675 Argyreia rufo-hirsuta 681 A. seguinii 676 A. seguinii 676 A. splendens 679, 682 A. splendent 679 A. strigillosa 673 A. velutina 675 A. walliehii 678, 679, 681 Arisaema 800 A. ambiguum 822 A. anomalum 810, 811 A. aridum 826 A. auricula turn 825 A. auriculatum 822 A. austro-yunnanense 805 A. balansae 807 A. bathycoleum 809 A. biauriculatum 821 A. &i<iwric«Zafwm 830 A. bonatianum 818 Arisaema calcareum 807 A. candidissimum 811 A. ciliatum 833 A. conoinum 833 A. consanguineum 831 A. consanguineum var. divaricatum A. dahaiense 820 A. decipiens 82S A. delavayi 812 A. divaricatum 831 A. echinatum 833 A. elephas 817  A. erubesceas 831, 833, 834 A. erubescens var. consanguinewm 831 A. erubescens f. latisectum 833 A. flavum 826 A. franehetianum 814 A. fraternum 831 A. griffithii 819 
866  云南 植物志  A. griffithii var. friffithii 819 Arisaema griffithii var. verrucosum 820 A. handelii 817 A. heterophyllum 822, 838 A. heterophyllum var. typictim 822 A. hypoglaucum 831 A. inkiangense 810 A. inkiangense var. inkiangense 811 A. inkiangense var. maculatum 811 A. intermedium 816 A. Tcerrii 831 A. honjac 789 A. I'wangtnngense 822 A. laminatum 805 A. 】ichiangense 812, 814 A. linear e 823 A. lingyuenense 820, 821 A. 】obatum 821 A. lobatum var. latisectum 821 A. lobatum var. rosthornianum 821 A . macrourum 83 8 A. mairearum 823 Arisaema mairei 823 A. meleagris 829 A. meleagris var. meleagris 829 A. meleagris var. sinuatum 829 A. microspadix 805 A. monbeigii 814 A. nepenthoides 822, 830 A. parviim 818 A. penicillatum 805, 807 A. pictum 821 A. pradhanii 820 A. prazeri 809 A. prazeri var. riride 809 A, prazeri var. variegatvm 809 A. purpureogaleatum 814 A. rhizomatum 829 A. salwinense 820 A. saxatile 823 A. sinii 812 A. speciosum 815 Arisaema stenospathum 822 A. talced 822 A. taliense 810 A. taliense var. latisectum 810 A. tatarinowii 831 A. tengtsunense 819 A. ternatum 838 A . thun b ergii 822 A. thunbergii 826, 828 A. thunbergii var. heterophyllum 822 A. tortuosum 825 A. undulatum 830 A. utile 816 A. verrucosum 820  A. wilsonii 818 A. yunnanense 809, 810, 811 Arthrostemma paniculatnm 98 Arum bicolor 771 丄 bulbiferum 791, 838 A. chinense 779 A rum co locasia 779 A . cucullatum 7 83 A. divaricatum 798 A . echinatum 83 3 A. erubescens 831 A. esculentum 779 A. f la gelli forme 795 A. flavvm 826 A. guttatum 834 A. macrorrhizum 783 A. nepenthoides 830 A. odorum 783 A. peltatum 779 d. sarmentosum 772 A. spec. 768 A. speciosum 815 A. ternatum 838 A. tortuosum 825 A. trilobetvm 798, 799 A. venosum 834 Arum viviparwm 770 Atropa 545 A. belladonna 545 A. physaloides 543 Atropanthe 551 A. sinensis 551 Atropine 546 Aujia sinensis 403 Axinandra 134 B Bafflesiaceae 14 Bamia chinensis 218 Barthea blinii 92 B. cavaleriei 92, 105 Batatas edulis 658 B. edulis f5. xanthorhiza 658 Belladonin 546 Berberidaceae 1 Bignonia capensis 707 Bignonia catalpa 704 B. chelonoides 709 B. chinensis 714 B. ghorta 70S B. gron do flora 714 B. indica 697 B. stans 707 B. stipulate 723 B. tetragonum 709 
拉丁 名索引  867  B. tomentosa 699 B. venusta 693 Bignoniaceae 691 Bischofiaceae 351 Blastus 101 B. auriculatus 103 B. cochichinensis 101, 103, 104 B. fengii 109 B. hirsuta 109 B. latifoliu^ 109 B. lyi 117 Blastrus mairei 107 B. marchandii 103 B. parviflorus 103 B. squamosus 101 B. tsaii 104 B. yunnanensis 104, 107 BlinJcwortTtia 671 B. convolvuloides 671 B. discostigma 671 Bocconia cordata 24 Bomh icaceae 138 Borthwickia 69 B. trifoliata 70 Borthwickoideae 70 Bouea brandisiana 372 Brassaiopsis 455 B. acuminata 470 B. angustifolia 470 B. chengkangensis 467 B. ciliata 460 B. cilliata 460 Brassaiopsis ciliata 460 B. coriacea 469 B. dumicola 462, 463 B. dumicola 460 B. fatsioides 462 B. ferruginea 464 B. ficifolia 464 B. floribunda 469 B. glomerulata 469 B. glomerulata var. brevipedicellata 469 B. glomerulata var. coriacea 469 B. glomerulata var. glomerulata 469 B. glomerulata var. longipedicellata 470 B. gracilia 471 B. hainla 457, 459 B. hispida 459, 460 B. lepidota 465, 467 B. palmata 459 B. palmipes 462 B. pentalocula 465 Brassaiopsis pentalocula 465 B. palmata 459 B, ricinifolia 454, 455 B. shweliensis 467  B. speciosa 469 B. suberipetala 470 B, stellata 463, 464 B. trevesioiodes 462 B. triloba 463 B. tripteris 471 Bredia 104, 110 B. cavaleriei 105, 117 B. hispidissima 105 B. longiradioaa 105 B. mairei 117 B. omeiensis 106, 107 B. soneriloides 98 B. tuberculata 106, 107 B. velutina 106 Brugmansia 605 Brugmansia arborea 605 B. Candida 605 Brunfelsia 611 B. americana 611 Buchaaania 362, 363 B. latifalia 364 B. lucida 364 B. yunnanensis 364 Buettneria 176 Burretiodendron 153 B. combretoides 153 B. yunnanensis 153 Burseraceae 362 Byttneria 176 B. aspera 178 B. integrifolia 180 B. pilosa 178 c Caladium 771 C. bicolor 771 C. colocasia 779 C. cuculatum 783 C. esculentum 779 C. giganteum 780 C, odorum 783 C. pmnilum 772 C. viviparum 770 Calcophyllum atigia 403 Calesium grandis 379 Calla aethiopica 764 C. montaaia 749 C. occulta 766 Calonyction 654 C. aculeatum 666 C. aculeatum var. aculeatum 666 C. aculeatum var. 】obatum 667 C. album 666 C, bona-noz 666 
868  云, 植物志  C. bona-nox var. Jobata GG7 C. muricatum 667 Calonyction pavonii 667 C. speciosum 666 C. speciosum var. muricatum 667 Calystegia 638 C, acetosaefolia 639 C. bederacea 638 C. &ederacea var. elongata 639 C. japonica 639, 640 C. sepium 639 C. sepium var. integrifolia 639 C. sepium var. Japonica 640 C. sepium var. sepium 639 Campanulaceae 521 Gampsis 714 C, adrepens 714 C. chinensis 714 C. grndiflorum 714 C. longiflora 714 Campylopetalum 349 Capparaceae 45 Capparis 48 C. acutifolia 68 C acutifolia ssp. fcodimeri 52 C. acutifolia ssp. sabiaefolia 53 C. acutifolia ssp. viminea 53 C. assamica 56 C. bhamoensis 60 C. bodinieri 52 C. cantoniensis 67 C. chiugiana 65 C. eiispidata 54 C. dasyphy]]a 60 C. fengii 67 C. fohaiensis 62 C. formosana 62 C. hainanensis 56 C. henryi 55 C. khuamak 65 C、 liangii 55 C. masaikai 63 Capparis membranacea 53 C. membranifolia 53 C. micracantha 55 C. micracantha ssp. micracantha var. 555 C. nultifllora 56 C, pubifolia 64 C. ptmilu 67 C. roxburghii 60 C. sabiaefolia 53 C. sciaphila 67 C. siklcvmensis ssp, masaikai 62 C. sikkimensis ssp. yunnanensis 60 C. subtenera 52  C. tenera 52, 54 C. tenera var. caudata 54 C. tenera var. dalzellii 54 C. tonJcinensis 68 C. —trichocarpa 58 C. trifoliata 48 C. trichopoda 65 Capparis urophylla 54 C. versicolor 58 C. viburnifolia 58 C. viminea 53 C. viminea var. ferruginea 53 C. wui 58 C. yunnanensis 60 Capparaideae 70 Cleome 70 C. gynandra 72 C. ioosandra 76 C. pentaphylla 72 C. rutidosperma 77 C. speciosa 74 C. spinosa 73 C. viscosa 74 C. yunnanensis 76 Crateva 46 C. adansonii ssp. fprmosensis 48 C adansonii ssp. trifoliata 48 Crateva erythrocarpa 48 C. lophosperma 47 C. nurvala 47 C. religiosa 47 C. unilacularis 47 Cudrania bodinieri 67 Capsicum 559 C annuum var. annuum 560 C. annuum var. cocoides 560 C. annuum var. fasciculatum 561 C. annuum var. grossum 560 C. anomalum 561 C. conoides 560 C. fasciculatum 561 C. frutescens 561 C. frutescens var. conoides 560 C. frutescens var. fasciulatum 561 C, frutescens var. prossum 560 C, frutescens var. Ion gum 560 C. grossvm 560 Capsicum Ion gum 560 Cardiochlamys 622 C. madagascariensis 622 C. discifera 622, 623 C. sinensis 622, 623, 624 C. thorelii 622 C. velutina 622 Castanea 245 C, bungeana 245 
拉丁 名索弓  869  C. henryi 246 C. mallifisima 245 C. sativa var. japonica 246 C. seguinii 246 C. tribuloides 261 Casatanopsi8 246 C. annamensis 258 C. argyrophylla 256 C. eaJathiformis 272 C. carlesii var. spinulosa 266 C. bdlansae 279 Ca8tanopsis ceratacantha 266 C. ceratacanthn var. semiserrata 266 C. cerebrina 272 C. ehinensis 256 C. clarkei 254 C. concolor 270 C. delavayi 263 C. densiopinosa 256 C. echinocarpa 265 C. fabri 271 C. fargesii 261 C. ferox 258 C. fissa 271 C. fissoides 271 C, fleuryi 266 C. fdhaiensis 251 C, henryi 246 C. hystrix 254 C. indica 254 C. indica 254 Castanopsis jucunda 265 C. lamontii 268 C. lantsangensis 251 C. lofigispicata 265 C. lunglingensis 268 C. macrostachya 254 C. megaphylla 268 C. megaphylla 258 C. mekongensis 251 C. mianningensis 270 C. microearpa 266 C. oblonga 265 C, orthacantha 270 C. platyacantha 270 C. remotidenticulata 266 C. robustispina 268 C. rockii 268 C. rufotomentosa 263 C. tcheponensis 258 C. tessellata 268 C. tibetana 251 C. tonkin ensis 261 C, tribuloides 261 C* tribuloides var. wattii 270 C. tribuloides var. echinocarpa 265  C. tribuloides var. ferox 261 C. tsaii 263 C. wangii 251 C. wattii 270 C. yenshanensis 270 Caralpa 699, 703 C. bungii 706 C. duclouxii 706 C. fargesii 706 C. fargesii f. duclouxii 706 C . fargesii f. fa rgesii 706 C, henryi 704 C. kaenpferi 704 C. ovata 704 C. speciosa 706 Catalpa sutchnanensis 706 C. tibetica 704 Cathcartia betonicifolia 29 C. delavayi 31 C. integrifolia 26 C. landfolia 37 C. lyrata 40 C. polygonoides 39 C, smithiana 31 Cenocentrum 241 C. tonkinense 241 Cestrum 606 C. nocturnum 606 C. purpureum 606 Chamaesaracha Iheterophylla 555 Chelidonium dicranostigma 21 C. franchetianum 22 Choerospondias 362, 371, 377 C. axillaris 378 Clematis trifoliata 2 Clethra 516 C. bodinieri 517 C, bodimeri var. latifolia 517 C. bodinieri var. parvifolia 517 C. delavayi 517, 519 C. delavayi var. delavayi 519 C. delavayi var. glabra 517 C, delavayi var. lanata 519 C. delavayi var. yuiana 519 C. fabri 520 C. ZaTicihm&a 520 C. liangii 520 C. longrbracteat 517 C. minutistellata 520 C. rrhonostachya 517, 519, 520 C. monostachya 519 C. monostachya var. lancilimba 520 C. monostachya var. monostachya 519 C. monostachya var. minutistellata 520 C. smithiana 520 Clethra petelotii 521 
870  云南 植物志  C. smithiana var. latifolia 520 C, yuiana 519 Clethraceae 516 Cobaea 537 C. scandens 537 Colocasia 776 C. aethiopica 7 64 C. antiquorum 779 C. antiquorv/m var. esculent a 779 C. antiquorum f. purpurea 780 C. cueullata 783 C. esculenta 779, 780 C. esculentum var. antiguorum 779 C. fallax 777 C. gigantea 780 C. indica 780 C. kerHi 777 C. macrorrhiza 783 C. pumila 772 Colocasia tonoimo 780 C. vivipara 770 Commersonia 180 C. bartramia 180 C. €china f a 180 C. platyphylla 180 Compsis fo-rtunei 701 Connaraceae 362 Conophalhis Iconjac 789 Convolvulaceae 611 Convolvulus 640 C. acetasaefolius 639 C. aculeatum 666 C. affinis 664 C. amplus 683 C. argyi 639 C. batatas 658 C, bicolor 635 C. hi f lotus 634 C. 644 Convolvulus bracteatns 635 C. caespitosus 643 C. cairica 660 C. cdlystegioides 639 C. candicans 658 C. capitatus 681 C. cymosus 649 C. edulis 658 C. erythrocarpus 678 C, fastigiatus 658 C. hardwickii 635 C. hastatus 644 C. hepaticifolim 656 C. hirtus 643 C, hispidus 655 C. ianthisus 637 C. japonicus 639  C. linifolius 643 C. loureiei 639 C. murieatus 667 Convolvulus nil 665 C. obscurus 659 C. paniculatus 661 C. parviflorus 637 C. pennatifolius 669 C. pennatus 669 C. pes-tigridis 656 C. pileatus 656 O. purpurea 664 C. quamoclit 669 C repens 659 C. roxburghii 683 C. rupestris 644 C. scammonia 639 C. sepium 639 C. sibiricus 644 C. sinensis 634 C. splendens 682 C. steppicola 640 C. strigosus 681 Convolvulus sublobatus 635 C, trident atus 643 C. turpethum 653 C. umbellata 649 C. vitifolius 647 Cor chorus cavaleriei 160 Cordicepalum 622 Cotinus 362 Cotinus 385 C. co^gygria 386 C. coggygria 386 C- coggygria var. glaucophylla 386 C. coggygria var. levis 386 C, coggygria var. pubescens 386 C. nana 387 Craigia 152 C. yunnanensis 153 Oryptoooryne 835 C. sinensis 835, 837 C, yunnanensis 835 Cunoniaceae 351 Cuscuta 687 C. chinensis 688 C. chinensis 688, 691 C. anguina 691 C. australis 687 C. europaea 691 C. hawdkamii 688 C. hygropliila 688 C. japonica 689, 691 C. major 691 C. obtusiflora var. australis 688 C. reflexa 689 
拉丁 名索引  871  C. reflexa var. anguine 691 C. reflexa var. anguina 691 C. reflexa var. brachystigma 691 C. reflexa var. grandi flora 689 C. reflexa var. reflexa 689 Cuscutaceae 687 Cyclobalanopsis 242 Cyclobalanopsis 308 C. angustinii 321 C. austro-cochin chin ensia 310 C. austro-glauca 327 C. austro-yunnan ensis 319 C. chapensis 316 C. chrysocalyx 316 C. delavayi 322 C. dilacerata 327 C. faadoouensis 313 C. fengii 313 C. fleuryi 319 C. fuhsingensis 323 C. gambleana 322 C. glauca 322, 325, 327 C. glaucoides 323, 325 C. jenseniana 320, 321, 325 C. kerrii 316 C. liukiangensis 325 C. kontumensis 321 Cyclobalanopsis kouangsiensis 319 C. koumeii 316 C. lamellosa 313 C. lungmaiensis 328 C, myrsinaefolia 327 C. nigrinervis 313 C. nigrinus 328 C. oxyodon 325 C. oxy^don var. tomentosa 322 C. pachyloma var. mubianensia 320 C. pentacycla 327 C. pinbianensis 320 C. rex 313 C. 8emiserrata 319 C. semiserratoides 319 C. shangpygensis 316 C. 8ichourensia 310 C. thorelii 310 C. tomentosinervia 321 Cyphomandra 601 Cyphomandra betacea 601 Cyphotheca 100 C. hispida 114 C. montana 100 Cyphomandra betacea 601 Cyphotheca 100 C. hispida 114 C. montana 100  Dalrympelea pomifera 358, 360 Datura 603  D. alba 604 D. arborea 605 D. ceratocaula 605 D. cornvcopaea 604 D. fastuosa 604 D. fastuosa var. alba 604 D. inermis 604 D. laevia 604 D. S D. metel f. alba 604 D. stramonium 603 D. stramonium 、 r ar. tatula D. tatula 604  Decaisnea 12 D. fargesii 12 Dendropanax 418 D. burmanicus 4 423 Dendropanax chevalieri 422, 423 D. chevalieri var. dentigerus 422 D. dentigerus 422, 424 D. ficifolius 423 D. ha inan ensis 424 D. in flatus 422 D. inflatus f. inflatus 422 D. inflatus f. inflatus 422 D. inflatus f. prominens 422 Z>. japonicus 422 B. listeri 453 D. macrocarpus 420 D. parvifloroides 423 D. parvifloroides var. chartaceus 423 D. parvifloroides var. parvifloroides 423 D. pellucidopunctatus 422 D. yunnanensis 423 Dialium coromandelica 379 Dicellostyles jujubifolia 207 DichondTa 613 D. repen.s 615 Dicranostigma 21 D. franchetianum 22 D. lactucoides 21 D. platycarpum 21 Dinetus paniculatus 624 D. racemosus 629 Dioscorea alata 658 Diplopanax 448 D. stachjanthus 448 Dochafa flava 826 Dolichandrone 722 D. cauda-felina 722 D. stipulata 723 
872  云南 植物志  D. stipulata var. kerrii 723 D. stipulata var, stipulata 723 D. stipulata var. velutina 723 I>obiiiea 348 D. delavayi 349 D. vulgaris 349 Bortmannia color at a 530 Dortmannia erecta 532 B. succulenta 525 D. trigosa var. terminalis 525 Dracontomelum 362, 375 D. dao 375 D, dao 377 D. duperreanum 375 D. macroearpum 377 D. mangiferum 375 D. mangiferum 377 D. schmidii 377 D. sinense 375 Dracontoum spinosum 74] Drimycarpus 411 D. anacardifolius 413 D. racemosus 413, 414 E Eleutherococcus cissifolius 477 E. leucorrhizus 483, 484 E, leucorrhizus var. fulvescens 484 Eleutherococcus mairei 496 E. melanocarpa 502 E. simonii 484 E. wilsonii 486 En set e 727 E. g】aucum 727 E, lasiocarpum 728 E. wilsonii 732 Eomecon 18 E. chionanlha 19 Epipremnopsis 745 E. hainanensis 746 E, sinensis 746 Epipremnum 749 E. mirdbile 750 E. pinnatum 750, 758, 759、 Eriolaena 163 E. candollei 166 E . ceratocarpa 166 E. glabrescens 163 Eriolaena glabrescens 163 E. kwangsiensis 166 E. malvacea 164 E. quinquelocularis 164 E. speetabilis 164 E. sterculiacea 164 E. Bzemaoensis P64  E. yunnanensis 156 Erycibe 617 E. ferruginea 619 E. glaucescens 620 E. hainanen sis 619 E. laevigata 619, 620 E. oltusifolia 619 E. paniculata var. subspicata 620 E. schmidtii 619 E. schmidtii 620 E. semipilosa 619 E. subspicata 620 Erythropsis 149 Erythropsis colorata 150 Esehcsholzia 19 E. californica 19 Euaraliopsis ciliata 460 E. dumicola 460 E. fatsioides 620 E. hainla 457 E. hispida 459 E. palmipes 462 E. palmata 457 EuscaphiB 354 E. chinensis 354 E. japoniea 354 E. Tconishii 354 E. stapliyleoides 354 Evodia chaff ajonii 354 EvodiopancLX evodiaefolins 485 E. evodiaefolius var. ferrugineus 486 Evolvulus 615 E. alsinoides 615 Evolvulus alsinoides var. alsinoides 616 E. alsinoides var, decumbens 616 E. decvmbens 616 E. hederaceus 642 E. tridentatus 643 F Fagaceae 241 Fagus 242 F. brevipetiolata 243 F. engleriana 243 F. longipetiolata 243 F. longipetiolata f. yunnanica 243 F. sinensis 243 F, sylvatica var. chinensis 243 Fatsia 418 F. japoniea 418 F. papyrifera 450 Ficus marchandii 53 Firmiana 149 P. colorata 150 F. major 150 
拉丁 名索弓  873  F. platanifolia 150 F. simplex 149 Flagellaria repens 745 Fordiophyton 115 FordiopJiyton begonii folium 122 F. cavaleriei 107 F. cavaleriei var. violacea 105 F. faberi 117 F. kmgipes 116 F. loDgipetiolatum 116, 117 P. repens 117 F. strictum 116 F. tuberculaUtm 106 G Gastonia palmate 417 Gilibertia chevalieri 422 G* dentigera var. anodonta 422 G. hainanensis 424 G. intercedens 422 G. listen 453 G. membranifolla 453 G. myriantha 453 G. palmata 417 G. sinensis 422 Gilibertia trifida 422 Gmelina speciosissima 703 Gonatanthus 772 G, griffithii 768 G. ornatus 774 G. peltatus 767 G. pumilus 772 G. sarmentosus 772 . Gossypium acuminatum 239 G. arboreum 236 G. arboreum var. arboreum 236 G. arboreum var. obtusifojium 237 G. barbadense 238 G. barbadense var. acuminatum 239 G. barbadense var. barbadense 239 G. barbadense var. brasiliense 239 G. brasiliense 239 G. herbaceum 237 G. hirsutum 237 G. mexveanum 237 G. nangking 237 G. obtusifolium 237 Gymamdropsis bungei 72 G. gynandra 72 G. pentaphylla 72 G, sinica 72 G. speciosa 74 G、 vi8dda 72  H Haberlia grandis 379 Hapaline 774 H. ellipticifolium 776 Hedera 424 H. disperma 437 ff. elata 439 fragrans 487 glauca 508 H. hainla 457 丑. ftdiir 426 jff. himalaica 426 H, himalaica var. sinensis 426 JJ. leschenaultii 504 H. nepalensis 424 Hedera nepalensis var. nepalensis 426 H. nepalensis var. sinensis 426 ■ff. paradtica 508 H. potaninii 426 J?, robusta 426 H. shensiensis 426 IS, sinensis 426 H. subcordata 504 H. t<ytnentosa 437 H. undulata 474 Helicteres 158 H. angustifolia 159 H. cavaleriei 160 H. elongata 160 H. glabriuscula 160 H. isora 158 H. lanceolata 160 H. obtusa 159 H. plebeja 162 H. viscida 162 HeloJcia japonica 354 Heptapleurum bodinieri 440 fl". cavaleriei 434 H. delavayi 429 dimnianv/m 429 fl". elatxim 439 ff. hoi 432 ff. Jiypoleucvm 443 ■ff. impressum 437 •ff. khasianum 434 H. macrophyllum 442 H. octophyllum 444 fl. prodiwrtvm 439 H, tripteris 471 J?, venu Zoswm 43 4 Heritiera 152 H. angustata 1 52 H, macrophylla 152 Heterostalis diversifolia 739 
874  云南 植物志  H. flagelliformis 795 Heteroarisaema heterophyllvm 822 Heterapanax 486 H. chinensis 489 H. fragrans 487, 489 H. fragrans var. attenuatus 487 E. fragrans var. chinensis 489 H. fragrans rar. fragrans 487 H. nitentifolius 489 Hewittia 635 E. bicolor 635 H. sublobata 635 E. svbloiata 635 Hibiscus 220 fl". abelmoschus 218 H. aridicola 223 H. aridicola var. aridicola 223 H. aridicola var. ^labratus 225 H. austro-yunnanensis 223 H. hellicosus 220 H t bodinieri 216 Hibiscus bodinieri var. brevicalyculata 220 H. cancellatus 216 H. cannabinus 233 B. cavaleriei 216 H. chinensis 218 H. crinitus 216 H. esculentus 218 H. esguirolii 220 H. forrestii 216 H. fragrans 223 H. indicus 227 H. lampas 234 H. longifo lius 218 H. longifolius var. tuberosus 220 H. macrophyllus 221 H. malvaviscm 213 H. manihot 215 H. manihot var. palmatus 215 H. manihot var. pungens 216 H. moscheutos 230 Hibiscus mutabilis 227 E. mutabilis var. florapleno 229 H. mutabilis f. mutabilis 229 H. mutabilis f. plenus 229 E. palmatus 215 H. pungens 216 H. rosa-sinensis 225 H. rosa-sinensis var. rosa-sinensis 225 H. roea-sinensis var. rubra* plenus 227 H. rosa-sinensis var. schizopetalus 225 H. sabdariffa 233 H. sagittifolius 218 H. sagittifolitis var, septentrionalis 218 H. 9candense 223 H. schizopetalus 225  H. setosus 221 H. simplex 150 H. surattensis 232 H. syriacus 229 H. syriacus f. albus-plenus 230 H. syriacus var. chinensis 229 Hibiscus syriacus var. longibracteatus 230 H. syriacus var. sinensis 229 H. syriacus var. syriacus 229 H. syriacus f. totus-albus 230 H. suriacus f. violaceus 230 H. triomim 232 H, venustus 227 fl". vestitus 216 H. wangianus 241 H. yunnanensis 230 Holboellia 2 H. angustifolia 4 H. chinensis 14 H. cuneata 14 H. fargesii 4 H. latifolia 4 H. latifolia 5 H. latifolia var. angustifolia 5 B. latifolia var. latifolia 5, 7 H. marmorata 4 Holboellia ovatif oliolata 5 H. parviflora 4 H. reticulata 7 Holigarna 411 H. racemosa 413 Homalomena 765 ff. aromatica 766 H. cochinchinensis 766 H. gigantea 766 H. occulta 766 ff. tonkinensis 766 Eonvocentria vagans 09 Hydrolea 539 ff, inermis 539 H. zeylanica 539 Hydrophyllaceae 538 Hydrosma rivieri 789 Hyoscyamine 546 Hyoscyamus 553 H. niger 553 Heteropanax yunnanensis 489 i Incarvillea 716 I. altissima 718 I. arvuta 717 /. bonvalotii 718 I. compacta 718 I. C07npacta var. brevipes 720 
拉丁 名索弓  875  /. covipacta var. grandiflora 722 7. Jcingii 650 delavayi 719 I. involucrata 656 dalavayi 720 I. linifolia 643 j diffusa 717 I. longipedunculata 647 forrestii 718 I. muricata 667 工. grandiflora 722 I. niZ 665 j arandi flora var. brevipes 720 I. obscura 658 lutea 719 I, osyrensis 685 lutea ssp. 】utea 719 I. palmata 660 tnairei 720 I. palmata var. gracillima 660 mairei var. grandiflora 720 I. paniculata 637 mairei var. mairei f. mairei 720 I. paniculatvs 661 mairei var. airei f. multifoliolata 720 I. pentadactylis 645 Incarvillea principes 719 p es- ti gridis 65 6 I. sinensis 717 I. pileata 656 I. sinensis 717 polyantha 644 sinensis ssp. variabilis 717 I. polyantha var. affinis 664 sinensis ssp. variabilis f. variabilis 717 purpurea 644 I. foment osa 699 Ipomoea quumoclit 669 variabilis var. fumariaefolia 717 I. quinata 645 variabilis var. Jatifolia 717 repens 659 Ipomoea 654, 666 reptans 659 ill C/u v vvi scabra 665 setosa 665 sessiliflora 655 l)(itQt(is var. ulis 658 sibirica 644 biflora 634 sinensis 634 C/ ( M/fiCi soluta 663 soluta var. alba 663 boisiana var. fulvopilosa 653 soluta var. soluta 663 boisiana var. rufopilosa 653 splendens 682 bona-nox 666 stapfiylina 651 bona-nox var. purpurscem 667 staphylina 651, 661 I. cairica 660 trichocalyx 665 cairica var. cairica 660 tridentata 643 cairica var. gracillima 660 triloba 665 caloxantha 650 turpethum 653 caloxantha 663 Ipomoea versicolor 671 campanulata 663 I. vitifolia 647 capitata 681 wangii 661 eap"e2Zata 656 «?ii5onti 650 chryseid€8 642 yunnanensis 648 cymosa 649 yunnanensi8 var. glabrescens 7. cyna n chifo lia 655 yunnanensis var. pallescen8 digitata 661 yunnanensis var. uniflora 6— I. edulis 658 eriocarpa 655 j fastigiata 658 gracillima 660 Jacaran«da 692 hardwickii 635 Jacquemontia 637 hederacea 665 J. paniculata 639 hepaticae folia 656 J. violacea 637 henryi 675 hispida 655, 664 K hungaiensis 650 hungaiensis var. Uni folia 650 Kalopanax 454 
876  云南 植物志  K. pictus 454 K. pictus var. magnificus 455 K. picttts var. typicus 455 K. ricinifolius 455 K. ricinifolius var. chinensis 455 L ricinfoliiLs var. typicus 455 Kalopanax septemlobus 454 K. septemlobus var. magnificus 455 K. septemlobus var. septemlobus 455 Kigelia 692 Kydia 207 K. calycina 207 K. fraterna 207 K. glabrescens 209 K. glabrescens var. glabrescens 209 K. glabrescens var. intermedia 209 K. jujubifolia 207 K. roxburghiana 207 L Lannea 362, 378 L. coromandelica 379 L. grandis 379 L. woodier 379 Lardizabalaceae 1 Lasia 470 L. aculeata 741 Lasia spinosa 741 Lepistemon decurrens 643 L. gldber 642 Lettsomia aggregata var. osyrensis 685 L. bella 685 L. capitata 681 L. henryi 675 L. hirsutissima 681 L. seguinii 676 L. 8plenderis 682 L. strigosa 681 Leucophysalis heterophylla 555 Lithocarpus 242, 272 L. annamensis 303 L. auriculata 298. L. balansae 279 L. calolepis 298 L. catathiformis 272 Is. cerebrina 272 Lithocarpus chienchuanensis 288 L. cleistocarpus var. omeiensis 292 L. confinis 303 L. corneus 284 L. dealbatus 292 L. dealbatus subsp. mannii 293 L. ecJiinocupula 282 L. echinophora 288 L. echinophorus var. bidoupensis 290  L. echinotholus 282 L. elata 296 L. elegant 298 L. eremitiens 279 L. fenestratus 290 L. fenestratus var. brachycarpus 290 L. fissa 271 L. fohaien sis 300 L, fordianus 284 L. gagnepainianus 279 L. hancei 303 Lithocarpus Tiancei 304 L. harlandii 302 L. hypoglaucus 304 L. kontumensis 286 L. laetus 296 L. laoticus 277 L. longipedicellatus 302 L. leucostachyns 288 L. longinux 306 L. luchunensis 277 L. magneinii 282 L. mairei 296 L. megalophyllus 296 L. mianningensis 298, 300 L. microspermus 304 L. pachylepis 282 L. pachyphyllus 293 L. pakhaensis 300 L. petelotu 300 L. pleiocarpus 296 Lithocarpus polystachyus 306 L. rhabdestachjus subsp. dakhaensis 292 L. rhododendronphylla 303 L. shunning ensis 282 L. silvieolarum 302 L. silvieolarum 303 L. sphaerocarpus 292 L. spicata 298 L. spicata var. yunnaneTtsis 304 L. synbalanos 306 L. tabularis 286 L. tapintzensis 293 L. tr achy car pa var. jahJcuangensis 290 L. truncatus 286 L. vaxiotosus 288 L. vestitus 304 L. xylocarpus 282 L. woon-youngii 293 Lobelia 522 L. affinis 525 Lobelia affinis var. lobbiana 526 L. alsinoides 524 L, begonifolia 535 L. chinensis 524 L. chinensis 524 
拉丁 名索弓  877  L. clavata 529 L. colorata 529 L. colorata 530 L. colorata var. baculus 532 L. colorata var. colorata 530 L. colorata var. dsolinhoensis 532 L. colorata var. dsolinhoensis 532 L. davidii 533 L. davidii var. davidii 533 L. davidii var. dolichothyrsa 533 L. davidii var. handelii 534 L. davidii var. pleotricha 533 L. 4olichofhyrsa 533 L. doniana 528 L. erecta 532 Lobelia fossarum 530 L. 'handelii 534 L. heyneana 523 L. hybrida 529 L. iteophylla 532 L. lobbiana 526 L. micrantha 523 L. montana 535 L. nvmmularia 535 L, oliganiha 533 L. palustris 532 L. pleotricha 533 L. peotricha var. handelii 534 L. pleotricha var. pleotricha 534 L. purpura^scens 530 L, pyramidalis 526, 533 L. radicans 524 L. rosea 529 L. seguiiiii 526 L. segTiinii var. arakana 528 Lobelia seguinii var. doniana 528 L. seguinii var. seguinii 528 L. seguinii var. seguinii f. brevisepala 528 L. seguinfi var. seguinii f. longisepala 528 L. sessilifolia 526 L. succulcnta 525 L. 8uecol^ita var. lobbiana 526 L. succulenta var. succulenta 525 L. taliensis 529, 530 L. taliensis 532 L. taliensis X L. colorata 529 L. terminalis 525 L. fhorelii 525 L. trialata 523 L. trigona 524, 525 L. wallichii 530 L. zeylanica 523, 525 i. seylanica var. af finis 525 Lobeliaceae 521 Lycianthes 591 Lycianthes biflora 592  L. biflora subsp. yunnanensis 594 L* biflora var. biflora 592 L. biflora vair. subtusochracea 594 L. lysimachioides 599 L. lysimachioides var. caulorrhiza 599 L. macrodon 594 L. macrodon var. macrodon 594 L, macrodon var. manipnrensis 595 L. macrodon var. mollitersetosa 595 L. macrodon var. sikkimensis 595 L. nxarlipoensis 597 L. shtmrUngensia 595 L. subtnuieata 597 L. subtruncata var. paucicarpa 599 L. subtruncata var. remotiden» 597 L. subtruncata var. subtruncata 597 L. yunnanensis 594 Lucium 543 L. chinense 544 Lycium potaninii 544 L. yunaanen8e 545 Lycopersicon 600 L. esculentum 600 L. esculentum 600 L. esculentum var. cerasiforme 600 M  Macleaya 22 M. cordata 24 . , Macropanax 472 M. chienii 473 M. dispermus 472 M. glomerulatum 469 M. oreophilus 473 M. parviflorus 476 M. serratifolius 473 M. undulatus 474, 476 M. undulatus 476 M. undulatus var. simplex 474 M. un dulatus var. undulatus 4 74 Mairell<i yunnanensis 601 Malva 183 Malva chinensis 187 M. co roman de lian a 190 M. crispa 184 M. lignescens 1 84 M. mauritiana 184 M. mauritiana var. sinensis ,184 M. neglecta 184 M. parviflora 1 87 M. pulehella 185 M. rotundifolia 184 M. silvestris 184 M. sinensis 183 M. sylvestris 384 
878  云南 植物志  M. sylvestris var. mav/ritmna 184 M. tricuspidata 190 M. verticillata 185 M. verticillata var. chinensis 185 M. verticillata var. verticillata 185 Malvaceae 138, 182 Marva strum 190 Malvdstrum oarpini folium 190 M. coromandelianum 190 Malvaviscus 213 M. arboreus 213 M. arboreus var. arboreus 213 M, arboreus var. penduliflorus 213 M. penduliflorus 213 Mandragora 600 M. canlescens 601 Mangifera 362, 367 M, austro-yunnanensis 367 M. cainprosperma 368 M. camprosperma var, linearifolia 369 M. indica 367 M. longipes 369 M. persiciformis 368 M, pinnata 372 M. siameinnsis 368 M. sylvatica 369 Marlhamia cauda-felina 722 Marlchamia stipulata 723 M. stipulata var. herrii 723 M. stipulata var. velutina 723 Maurocenia cochinchinensis 361 Mayadendron 725 M. igneum 725 Mecouopsis 24 M. betonicifolia 29 3f . cawdoriana 41 M. chelidonifolia 29 M. compta 39 M. concinna 33 M. delavayi 31 M. eximia 37 M. forrestii 37 M. georgei 39 M. horridula var. racemosa 40 M. horridula var. rudis 40 M. impedita 33 M. integrifolia 26 M. integrifolia var. integrifolia 26 Meoonopsis integrifolia var. souliei 26 M. integrifolia var. uniflora 28 M, lancifolia 37 ,M. lancifolia var. concinna 33 M. lancifolia var. solitarii folia 37 M. leonticifolia 35 见 lepida 37 M. lyrata 39  M. napaulensis 28 M m ouvrardiana 41 M. polygonoides 39 M. pratti 40 M. pseudointegrifolia 26 M. pseudavenusta 35 M. racemosa 40 M. rudis 40 M, sinnata var. prattii 40 M. smithiana 31 M, speciosa 41 M. venusta 35 Meconopsis venusta 35 M. wallichii 28 M. wallichii var. fuso-purpurea 28 M. wumungensis 33 Medinilla 127 M. caerulescens 130 M. caerulescens var. nuda 130 M. erythrophylla 129, 132 M, fengii 129 M. himalayana 130 M. luehuenensis 128 M. nana 129 M. petelotii 132 M. radiciflora 133 M. rubicunda 133 M. scutellatum 136  M. septemtrionalis 13 M. spirei 130 M. tsaii 132 M. yunnanensis 129, Melastoma 86 M. candidum 88 M. ca valeriei 87 M. erythrophylla 133 M. esquirolii 87 M. imbricatum 89 M. macrocarpum 88 M. mairei 82 M. normale 87, 88 M. polyanthum 88 M. 8eptemnervium 88 M. vagans 99  Melastoma taceae 77 Melhania 176 M. chinensis 176 M. hamiltoniana 176 Meliaceae 362 Melochia 166 M. concatenata 167 M. corchorifolia 167 Melochia cordata 198 Memecylaceae 134 Memecylon 134 M. cyanoearpum 134 
拉丁 名索引  879  M. hainanense 136 M. KgrustrifoUum 136, 137 M. polyanthum 136 Menispermaceae 1 Merremia 641 M. boisiana 651 M. boisiana var. boisiana 651 M. boisiana var. fulvopiloea 653 M. boi^dfux var. rufopilosa 653 M. caespitosa 643 M. chryseide8 642 M. cordata 650 M. decurrens 643 M. gemella 642 If. hastnta 644 M. hederacea 642 Merremia hirta 643 M. hungaiensis 650, 651 M. himgaiensis var. hungaiensis 650 M. hungaiensis var. linifolia 650 M. longipedumculata 647 M. quinata 645 M. sibirica 644 M. sibirica var. macrosperniia 645 M. sibirica var. sibirica 644 M. sibirica var. trichosperma 645 M. sibirica var. vesiculosa 645 M. tridentata 643 M. tridentata ssp. hastata 644 M. tridentata ssp. tridentata 643 M. umbellata 649 Jf. umbellata 649 M. umbellata ssp. orientalis 649 M. umbellata var. orientalis 649 M. umbellata ssp. umbellata 649 M. vitifolia 647 M. yunnanensis 648 Merremia yunnanensis var. glabrescens 648 M. yunnanensis var. pallescens 648 M. yunnanensis var. yunnanensis 648 Merriliopanax 453 M. chinensis 454 M, listeri 453, 454 Microchlaena quinquelocularis 164 Mina 669 M. lobata 671 M. cordata 671 Millingtonia 696 M. hortensis 696 Mitrastemon 15, 16 M. cochin chinensis 16 Monstera 759 M. decursiva 759 M. deliciosa 760 M. pecpla 756 Mouriri 134  Muntingia bartramia 1 80 Musa 727, 728 Musa acuminata 730 M. balbisiana 730 M. basjoo 729, 730, 731 M. cavendishii 731 M. coccinea 732, 733 M. glauca 727 M. itinerans 729, 730, 731 M . las iocarpa 728 M. naaa 731 M. paradiciaca 731 M. rubra 729, 730, 732 M. textilis 733 M. nranoscopos 733 M. wilsonii 729, 730, 732 , Musaceae 726 Musella 727 M. lasiocarpa 728 N Nama zeylanica 539 Neuropeltis 616 Neuropeltis racemoaa 617 Nicandra 543 N. physaloides 543 Nicotiana 608 N , chinensis 608 N. rustica 609 N. tabacum 608 Nothopanas 450 N. bockii 451 N. davidii 450, 453 N . davidii 473 N. delavayi 451 N. delavayi var. delavayi 451, 453 N. delavayi var. longicaudatus 453 N • diversifolius 451 N. latifolius 451 -V. memb ran ifo liu s 453 Nyctocalos 694 N. pixinata 694 N. shanica 694 Nyctocalos thomsonii 694 o Odina pinnata 379 O. woodier 379 Operculina 653 O. turpethum 653 O. turpethum var. heterophylla G53 Oreopanax chinense 447 Oritreplies septentrionalis 130 Oroxylum 697, 699 
880  云 南 植 物 志  0. indicum 697 Osbeckia 79 . angustifo lia 80 O. capitata 80 O. chinensis 80, 81 O. chinensis var. angustifolia 80 O. crinita 81, 85 O. crinita var. yunnanensis 81 O. mairei 82 0. mairei 82 Osbeckia nepalensis 86 0, nepalensis 86 O. nepalensis var. albiflora 86 O. nepalensis var. nepalensis 86 O. paludosa 82 O. pulchra 84, 85 O. rhopalatricha 85 O. robusta 81 O. rostrata 82 O. rostrata 84 O, rostrata var. lingwollia 81 0. stellata 81 O. stellata 84 O. ternifolia 84 O. yunnanensis 81 Oxyspora 96 O. cavaleriei 117 O. glabra 99, 100 O. howellii 95 O. paniculata 98 Oxyspora yunnanensis 99 O. serrata 90, 92 O. vagans 98 O, vagans 99 p Tachycentria fengvi 129, 130 Panax 509  P. aculeatus 481 P. armatus 493 P. bipinnatifidus 515 P. davidii 451 P. delavayi 451 P. (?) foliolosus 494 P. fragrans 487 P. japonicus 513, 515 P. japonicus 513 P. jaoonicus. var. angustifolius 514 P. japonicus var. angustifolium 514 P. japonicus var. bipinnatifidus 513, 514, 515 P. japonicus var. japonicus 514 P. japonicus var. major 514, 515 P. japonicus var. parvifolium 514 P. lowreiranus 481 P. major 515  P. notogiiiseng 509 Panax notoginseng 513 P. palmatum 459 P. pseudo-ginseng 509, 515 P. pseudo- ginseng subsp. japonicus 513 P. pseudo- ginsen g var. angustifolius 514 P. pseudo- ginseng var. bipinnatifigus 513, 515 P. pseudo - ginsen g var. japonicus 514 P. pseudo-ginseng var. major 513, 514, 515 P. pseudo-ginseng var. major 515 P. pseudo-ginseng var. notoginseng 511 P. pseudo- ginsen g var. noangianus 514 P. qumquefolia var. b. japonica 513, 515 P. quinque folium var. 6 subsessilis 513 P. repens 513 P. ricinifolms 454 P. sanchi 509 P. schin-seng var. japonica 513, 515 P. serratum 473 P. species 513 Panax stipuleanatus 513 P. stipulatus 513, 515 P. tomentosum 437 P. zingiberensis 511 Pa paver 43 P. alpinum var. croceum 45 P. nudicaule var. chinense 45 P. paniculatum 28 P. rhoeas 44 P. somniferuni 44 Papavera^eae 1 8 Paradombeya 173 P. rehderiana 175 P. sinensis 175 P. szechuensis 175 Pa rapentapanax racemosus 504 P. subcordatus 504 raratropia cantoniensis 444 P. venulosa 434 Parvatia brunonicna 8 P. chinensis 14 P. decora 8 Pasania 242 P. auriculata 298 P. balansae 279 P. calathiformis 272 P. cathayana 286 P. cerebrina 272 P. cJieliensis 300 P. cMwui 321 P. confertifolia 303 P. cornea var, fordiana 284 P. dealbata 292 P. echinophora 288 P. echinotholus 282 P. fenestrata 290 
拉 丁名索  881  P. ferdiana 284 P. fohaiensis 300 P. hancei 303 P. /i miang lip in ensis 304 P hypoglauca 304 P. ischnostachya 261 Pasania Utotica 277 P. langinux 306 P. magneinii 282 P. mairei 296 P. microsperma 304 P. polystachya 306 P. ^iivtcolon/tn 302 P. sphaerocarpa 292 P. spicnta 298 P. syribalanos 306 P. tow tosinuz 303 P. truncate 286 P. variolosa 288 P. vestitus 304 P. vindis 303 P. wangiana 304 P. yenshanensis 293 P. yuii 290 P. yunjonersis 304 Pauldopia 692, 707 Pauldopia ghorta 708 Paulownia 692, 697, 699 P. duclonxii 701 P. fortunei 701 P. imperialis 699. 701 P. imperialis var. Janata 699 P. mihado 701 P. tomentosa 699 P. tomentosa var. lanata 699 P. tomentosa var. tomentosa 699 P. viscosa 701 Pegia 379, 381 P. bijuga 382 P. nitida 381 P. sarmentosa 382 Pentapanax 503 P. forrestii 506 P. henryi 507 P. henryi var. henryi 507 P. henryi var. larium 507 Pentapanax henryi var. tomentosug 507 P. larium 507 P. leschenaultii 504 P. leschenaultii var. forrestii 506, 507 P. leschenaultii var. leschenaultii 506 P- leschenaultii var. simplex 506 P. parasiticus 507 P. parasiticus var. khasianus 508 P. prasiticus var. parasiticus 508 P. racemosus 504  P. subcordatus 504 P. trifoliatus 506 P. truncicolus 506 P. verticillatius 508 P. juniianensis 508 Pentapetes 169 P. phoenicea 170 Petunia 609 P. hybrida 609 Pharbitis 654, 664 P. hederaeea 665 P. hispida 664 P. learii 665 P. nil 665 P. purpurea 664 P. triloba 665 Phleboehiton 381 P. extensum 381 P. sarmentosum 382 P. sinense 382 Phyllagathis 110, 115 P. cavaleriei var. tankahkeei 111, 112 P. hispida 114 P. longipes 112 P. ovalifolia 114 P. tanTcahJceei 111 P. tetrandra 112, 115 P. wenshanensis 111 Physaliastrum 554 Physalisatrum heterophyllium 555 P. yunnanense 554 Physalis 555  p. alkekengi 556 p. aJkekengi var. alkekengi 556 p. alkekengi var. franchetii 557 p. alkeJcengi var. franchetii f. &Wl p. allcel-engi var. glabripes 557 p. alJceJcengi var. orientalis 556 p. angulata 557 p. angulata v£ ir. angulata 559 p. angulata v ar. villosa 559 p. bodmieri 557 p. bunyardii 557 p. cavaleriei 557 p. esquirolii 557 p. franchetii 557 p. franchetii var. bunyardii 557 p. 557 p. Jcansuensis 556  Physalis minima 557 P. minima 557 P. parviflora 557 P. peruviana 559 P. praetermissa 557 P. pubescens 557 P. stravx onif era 548 
882  云南 植物志  P. szechuanica 557 PJiysalodes physalodes 543 Piddingtonia nummularia 535 Pinellia 837 P. pedatisecta 838 P. ternata 837 P. tuberifera 838 P. tuberifera var. pedatisecta 838 P. wawae 838 Pistacia 362, 382 P. chin en sis 383 P. coccinea 385 P. lentiscus 385 P. philippinensis 383 P. terebinthus 385 P. weinmannifolia 385 Pistaciaceae 383 Pistia 784 P, stratiotes 785 P. stratiotes a cuneata 785 Plagiopetalum 89 P. blinii 92 P. esquirolii 90 P. Jienryi 92 P. quadragulvm 90 P. 8erratum 90 P. serratum 92 Plectronia chinensis 481 Podoaceae 348 Podoon delavayi 349 Polanisia viscosa 76 P. olemoniaeeae 537 Polemonium 538 P. coeruleum 538 P. coeruleum var. himalayanum 538 P. laxiflorvm 538 Porana 622 P. brevisepala 630 P. decora 632 P. delavayi 626 P. dinetoides 627, 629 P. discifera 622, 623, 626 P. duclouzii 632 P. ducloTixii var. duclouxii 632 P. duclouxii var. lasia 632, 634 P. esquirolii 626 P. gagnepainiana 629 P. henryi 622, 624 P. lobata 634 P. Iutingen8is 634 P. mairei 630 Porana megathjrrsa 627 P. microsepala 630 P. paniculata 622, 624 P. paniculata 624 P. racemosa 629, 630  P. racemosa vaT. racemosa 629 P. racemosa var. sericocarpa 630 P. racemosa var. tomentella 630 P. sinensis 624, 626, 627 P. sinensis var. delavayi 626 P. sinensis var. sinensis 626 P. spectabilis 626 P. triserialis 632 P. triserialis var. lasia 634 Pothos 741 P. cathcartii 742 P. chinensis 744 P. decursiva 759 P. loureiri 745 Pothos microphyllus 745 P. peepla 756 P. pilulifer 744 P. pinnata 750 P. repens 745 P. scandens 742 P. scandens 744 P. seemanii 744 P. terminalis 745 P. yunnanensis 744, 745 Poupartia 377 P. axillaris 378 P. cAinew^w 374 P. fordii 378 P. pinnata 372 Pratia 534 P. begonifolia 535 P. montana 535 P. nummulria 535 Proteinophallus rivieri 789 Pterospermum 170  p. acerifolium 171 p. diversifolium 171 p. kingtungense 172 p. lanceaefoliuin 173 p. menlungense 173 p. proteum 171 p. truncatolobatum 172, 173 p. yunnaneuse 172  Pyrostegia 692, 693 P. ignea 693 Pylostegia venusta 693 Pythonium buUHferv/m 791 Q Quamoclit 654, 669 Q. lobata 671 Q. mina 671 Q. pennata 669 Q. vulgaris 669 Quercus 242, 328 
拉丁 名索弓  8 83  Q. acrodonta 343 Q. acutidentata 336 Q. acutissima 330 Q. aliena 334 Q. aliena var. acuteserrata 336 Q. aliena var. griffithii 336 Q. aquifolioides 340 Q. augustinii 321 Q. augustinii var. angastifolia 321 Q. augustinii var. rocJciana 321 Q. avstro-cochinchinensis 310 Q. balanse 279 Q , calath iform ; s 272 Quercus cathqyana 286 Q. rhapensis 316 Q. rhinensis 332 Q . eh rysoca lyx 316 Q. cocciferoides 339, 345 Q. cocciferoides var. taliensis 347 corneus 284 p. dealbatus 292 Q. dealbatus var. mannii 293 Q. delavayi 322 Q. dentata 332 dentata subsp. eudentata 332 Q. dentata var. oxyloba 334 Q. dentata var. yunnanensis 334 dentatoides 334 Q. elegans 298 Q. engleriana 337 Q. fabri 334 Q. fenestratus 290 Q. ferox 261 Quercus fimbria ta 339 Q, fissa 271 < ?. fleuryi 319 Q. fohienensis 345 Q . foonnin gensis 345 Q, fordiana 284 Q. franchetii 341 Q. fuhsingensis 323 gambleana 322 Q. gilliana 347 Q. glandulifera 329, 330, 336 Q. glauca 323 Q. griffithii 336 Q. guyavaefolia 340 Q. hancei 303 Q. handeliana 343 Q. hirsulata 334 Q> hsiensnii 310 Q, ilex var. acrodonta 343 Q. "ez var. phillyraecoides 345 Quercus ilex var. spinosa 348 Q. indica 254 Q, javanica 268  Q. jenseniana 320 Q. kerrii 316 Q. kingiana 341 Q. kongshanensis 337 (). hontumensis 321 . Tcottan gsiensis 319 lamellosa 313 Q. longipes 323 Q. longispica 341 Q. lun glingensis 332 Q. marlipoensis 337 Q. monimontricha 342, 343 myridfolia 345 Q. myrsinaefolia 327 Q. nemoralis 319 o& 鄉 ra 337 Q. oxyodon 325 Quercus pachyphylla 293 Q. pannosa 340 Q, parvifolia 343 Q. polystachya 306 (?. pentacycla 327 Q. phillyraeoides 345 Q. pileata 340 Q. pseudosemecapifolia 347 Q. rehderiana 347 rex 343 Q. schottkyana 323 Q. semecarpifolia 340 semecarpifolia var. glabra 347 semecarpifolia var. longispica 341, 348 Q. semecarpifolia var. spinosa 348 Q. sene&cens 343 Q. serrata 332, 336 Q' silvicolarum 302 Q. spathulata 339, 340 Q. spathulata var. elliptica 329, 339 Q. epinosa 347 Quercus sutchuensis 337 Q. taliensis 347 Q. thalassica var. vestita 293 (?. thorelii 310 Q. truncata 286 Q. utilis 345 Q. variabilis 332 variolosa 288 vestita 316 Q. wangii 282 Q. xylocarpa 282 Q. yiwuensis 339 Q. yuii 334  Radermachera 699 B. a?afa 708  R 708, 711 
884  云南 植物志  E. bipinnata 708 R. glandulosa 712 R. microcalyx 711 E. pentandra 712 R. sinica 708, 713 B. tonkin ensis 713 R. yunjianensis 708, 713 Rapuntium colorata 530 B. succulentum 525 B. trialatum 523 Eeevesia 153 B. cavaleriei 156 E. membrancea 156 R. orbicularifolia 155 E. pubescens 156 E. pubescens var. pubescens 156 E. pubescens var. siamensis 156 Eeevesia rubronervia 156 R. siamensis 156 E. sinica 156 R. thyrsoidea 155 R. thyrsoidea 156 Eemusatia 768 B. bulbifera 770 B. garrettii 772 R. hookeriana 770 E. vivipara 770 Rhaphidophora 751 B . angustifo lia 756 R. crassicaulia 758 R. decursiva 758, 759 R. dunniana 746 R. hongkongensis 756 R. hookeri 752, 754 E. laichauensis 757, 758 R. lancifolia 752 R, luchunensis 757 Ehaphidophora megaphylla 754 B. peepla 756 E. peepla 756 B. pinnata 750 E. tonlcinensis 756 Bhus 362, 387, 393, 408 B. acuminata 403 B. argyi 383 R, bodinieri 378 B. chiaensis 388 R. chinensis var. chinensis 388 R. chinensis var. roxburghii 389 E. cotinus 386 B. delavayi 405 E. delavayi var. quinquejuga 404 B. esquirolii 391 B. echinocarpa 391 E. fulva 394 B. gvmmifera 383  E. henryi 392 Rhus intermedia 407 R. javanica 388 R. javanica var. roxburghii 389 B. mairei 391 B. odina 379 B. orientalis 407 JS. osbeckU 388 B . paniculota 408 B. potaninii 392 B. punjabensis 391 B. punjabensis 391 E. punjabensis var. pilosa 391 R. punjabensis var. sinica 391, 392 B. radicans 407 B. roxburghii 389 E. semialata 388 R. semialata f. exalata 389 B. semialata var. osbecJcii 388 B. semialata y» roxburghii 389 B. semialata 389 B. sinica 391, 392 i?. succedanea 403 £. succedanea var. acuminata 403 R. succedanea var. japonica 403 i2. succedanea var. Imigipes 405 succedanea var. silvestrii 398 JR. sylvestris 400 E. teniana 389 JS. toxicodendron var. hispidn 407 £. vernicifera 398 B. verniciflua 398 R, vernix 398 R. wilsonii 389 ■E. wallichii 394 Bichardia albo-maculata 764 B. melanoleuoa 765 JL rehmanii 764 Richthofenia siamensis 15 Rohergia hirsuta 381 Boydsia sauveolens 69 Rutaceae 362 s Sabiaceae 362 Samarubaceae 362 Sambueaceae 351 Stwn&wcws japonica 354 Sapindaeeae 362 Sapria 15 S. himalayaii.au 15 Sarcopyrainis 118 S. bodinieri 120 S. crenata 121 S. delicata 118, 120, 121 
拉丁 名索弓  885  S. dielm 120 S. grandiflora 1 20 8. lanceolate 120 S. nepalensis 120 Sarcopyramis nepalensis var. bodinieri 120 8. nepalensis var. maculata 121 S. nepalensis var. nepalensis 120 Sauromatum 834 S. guttatum 834 S. venosum 834 Scaphyleaceae 3 62 Schefflera 426 S. bodinieri 440 S. cephaiotes 447 S. chinensis 447 S, chinensis 447 S. chinpingensis 442 S. delavayi 429 S. delavayi var. ochrascens 429 S. discolor 429 S. diversifoliolata 431 8. dumooola 432 8. elata 439 S. elliptica 434 Schefflera fengii 437 S. glomerulata 436 8. hainanensis 431 S. hoi 432 S. hoi var. hoi 433 8. hoi vaT. maerophylla 433 S. hypoleuca 443, 445 S. hypoleuca var. hypochlonim 443 8. hypoleuca var. hypoleuca 443 S. hypoleuca var. hypoleuca 443 S. hypoeuooides 436 S. impre9sa 437 8. impressa 437 8. impressa var. glabrescens 437 S. impressa var. impressa 437 S. impressa var. impressa 437 S. insignis 445 S. khasiana 434 S. maerophylla 442 S. marlipoensis 444 Schefflera megalobotrya 429 S. minutistellata 437, 445 S. multinervia 432 8. octophulla 439, 440, 444 S. octophyUa 440 S. parvifoliolata 443 8. pentagyra 447 S. polypyrena 445 8. producta 439 8. rubriflora 439 S. shweliensis 432 S. salweenensis 432  S. singpienensis 431 , S, stanomera 432 :• • S. tenuis 433, 434 , S. thorelii 469 S. venulosa 434, 436 8, venulosa 436 S. wangii 447 S. wardu 431 Schefflera yui 440 S. yunnanensis 434 Schintis indicus 388 Scindapsus decursivus 759 ;' ■ . S. montanus 749 S. peepla 756 - S. pinnatus 750, S, (F) sinensis 746 Scopolamine 546 Scopolia 546 S. carniolicoides 546 & carniolicoides var. carniolicoides 546 S. carniolicoides var. dentata 547 S. lurida 548 ; S. mairei 549 S. sinensis 551 S. stramonifolia 548 , S. tangutica 551 Semecarpus 362, 410 S. albescens 411 Semecarpus aaaeardium 411 S. cochinchinensis 411 S. microcarpa 411 S. reticulata 410 S. subracemosa 411 ' S. subracemosa 411 Shiuyinghua 692 Shutereia bicolor 635 S. sublobata 635 Sida 190 S. abutilon 205 S. acuta 193 t S. acuta var. intermedia ]93, 194 S. alnifolia 196 S. alnifolia var. alnifolia. 196 S. alnifolia var. microphylla 196 S. alnifolia var. obovata 196 S. carpinifolia 190, 193 S. chinensis 193 i S. cordata 198 Sida cordifolia 197 i 8. corylifolia 197 S. fallax 196 8. graveolens 204 5. herbacea 197 S. hirta 204 S. honghongenHs 197 S. hnmilis 198 
886  云南 植物志  S. indica 206 S. lanceolata 193 S. microphylla 196 S. mollis 205 S. multicaulis 198 S. mysorensis 198 S. obovata 196 S. orientatis 193 8. picta 204 8. populifolia 206 S. retnsa 196 S. rhomb oidea 193 Sida rhombifolia 194 S. rhombifolia 194, 196 S. rhombifolia spp. retnsa 196 S. rhombifolia var. microphylla 196 S. rltombifolia var. obovata 194, 196 S. rhombifolia var. retnsa 193, 196 S. rhombifolia var. rAow&oidea 193 S. roiundifolia 197 S. scoparia 193 S. stauntoniana 193 S. subcordata 197 S. supina 198 S, szechuensis 194, 196 S. tiliaefolia 205 S. urticaefolia 198 8. veronicae folia 198 S. viscosa 198 S. yunnanensis 198 Sinofranchetia 14 S. chinensis 14 Sinomerrillia bracteata 617 Skinneria caespitosa 643 Solanaceae 541 Solanum 563 S. aaiileatissimwm 584 S, anodontwm 561 S, armatvm 588 S. atriplici folium 569 S. aviculare 565 S. barbisetum 586 S. barbisetum var, griff ithM 586 S. hiflorvm 592 S, bodinieri 584 S. oalleryanum 592 S, capsica>strwn 570 S. cathayanum 572 5. caulorrhiza 600 S. cavaleriei 584 S. ciliatum 584 S. eoagulans 590 S. deflexicarpum 580 diflorum 570 S, dobilissimvrm 600 S. dulcamara 572  S. dulcamara 572, 573 S. dulcamara var. chinense 572 S. dwZcamara var. heterophyllvm 573 S . dulcamara var. lyratum 573 S. dulcamara var. pubescens 573 S. esculertum 590 S. ferox 585 S. gracilescens 57 4 S. griffithii 586 S. humile 569 8, immane 585 S. incanum 590 S. indicum 578 S. indicum var. indicum 578 S. indiciim var. indicum f. album 580 S. indicum var. recurvatum 580 Solanum integrifolium 582 S. japonense 573 S. kerrii 576 S. khasianum 584 S. lasiocarpum var. velutinum 585 S. lycopersvcv/m 600 S. lyratum 573 S. lysimachioides 599 S. macrodan var. lysimachioides 599 S. mammosum 584 S. melongena 590 S. melongena var. depressum 590 S, melongena var. 590, 591 S. melongena var. serpentinum 590, 591 S. nigrum var. atriplicifolium 569 S. nigrum var. humile 568 S. nigrum var. nigrum 568 S. nigrum var. pauciflorwm 569 S. nipponense 573 Solanum nivalo-montanum 582 S. photeinocarpum 569 S. pittosprifolium 574 S. pittosprifoliumm var. pittosprifolium 574 S. pittosporifalium var. pilosum 574 S. pseudo-capsicum 570 S. pseudo-capsicum 570 S. pseudo-capsicum var. diflorum 570 S. pseudo-capsicum var. pseudo-capsicwm 570 S. sanctum 590 S. seaforthianvm 576 S. sisymbriifolium 586 S. spirale 566 S. subtruncata 597 S. suffruticosum 569 S. surattense 584 S. torvum 578 S. tuberosum 576 S. verbascifolium 566 S. xanthocarpum 588 Solasodine 585, 588 
拉丁 名索引  887  Sonerila 121 S. brachyandra 127 S. brachyandra 126, 127 S. cantonensis 125 St. cantonensis var. cantonensis 125 S. cantonensis var. strigosa 125 8. cavaleriei 98 S. cheliensis 126 S. epilobioides 123 8. €8quirolii 92 S. henryi 92 S. picta 123 S. pla^iocardia 122 S. primuloides 126 S. tenera 127 S. yunnanensis 126 Spathodea cauda-felina 722 S. igneum 725 S. stiqulata 723 Spathodea velutina 723 Spirospatha occulta 766 Spondias 362, 371, 377 S. acuminata 372, 378 S. axillaris 378 S. chinensis 374 S. cycherea 374 S. haplophylla 372 S. lakonensis 374 S. lakonensis var. hirsutus 374 S. lakonensis var. lakonensis 374 S. laxiflora 374 8. lutea 378 8. mangifera 372 S. pinnata 372 Sporox^ia 107 S. hirduta 109 S. latifolia 109 8. sciadophila 109 Staphylea 353 Staphylea emodi 353, 354 & forrestii 353 S. shwelien sis 353 Staphyleaceae 351 Staphyleoideae 351 Stapfiophyton 110, 112, 114 Stapfiophyton 112 S, erectum 115 S. tetrandrum 112 Stauntonia 7 S. brunoniana 8 S. chinensis 10 S. decoTa 8 S. duclouxii 10 S. glauca 11 S. latifolia 5 S. langipes 4  S* maculata 12 S. obovata 10, 11 S. obcordatilimba 11 Stavmtonia parviflora 5 S. pseudomaculata 1 1 S. trifoliata 8 Stenolobi 画 692, 706 S. fitans 707 Sterculia 139 S. brevipetiolata 147 S. brevissima 147 S. cinnamomifolia 145 S. colorata 150 S. euosma 144 S. foetida 140 S. henryi 146 S. henryi var. cuneata 146 S. henryi var. henryi 146 S. hymenocalyx 1 42 S. impressinervis 141 8. kingtungensis 144 S. lanceaefolia 147 S. lanceolata 147 Sterculia lantsangensis 141 S. malvacea 164 S. megapliylla 144 S. micrantha 144 S. nobilis 142 S. pexa 140 S. pexa var. pexa 140 S. pexa var. yunnanensis ]41 S; pinbienensis 145 S. platardfolia 150 S. pi atani folia var. major ]50 S. principis 146 S. roxburghii 147 S. scandens 145 S. tonkiensis 144 S. villosa 141 S. viridiflora 146 S • yunnanensis 141 Sterculiaceae 137 Stereospermum 708 Stereospermum chelonioi^es 709 S. ghorta 70S S. neuranthum 711 S. sinicum 713 S. strigillosum 709 S. tetragona 709 Steudnera 767 S. colocasiaefolia 767 S, oolocasiae folia 768 S. griffithii 768 S. henryana 767, 768 Stixis 68 S. sauveolen 69 
888  云南植 物志、  Styrophyton 96 S. caudatum 96 Synaedrys corneus 284 S. fenestratus 290 S. fordiana 284 S. polystachya 306  T  Tapiscia 352 T. sinensis 352 T. yunnanensis 352 Tapiscioideae 351 Tapanava chinensis 744 Tapiria hirsuta 381 Tapirira hirsuta 381 Tecoma bipinnata 70S T. chinensis 714 T. grandiflora 714 T. mairei 719, 720 T. starts 707 Tecomaria 692, 707 T. capensis 707 Terminthia 408 T. paniculata 408 Tetrapanax 448 T. papyri ferns 448 T. ricinifolius 455 Tetrapanax tibetanua 450 Textoria dentigera 422 T, hainanensis 424 T. sinensis 422 Theobroma 169 T. augusta 175 T. cacoa 169 Thespesia 234 T. lampas 234 Tiliaeeae 138 Toxicodendron 392, 408 T. calcieolum 405 T. caudatum 400 T. delavayi 401, 405 T. delavayi var. angustifolium 407 T. delavayi var. delavayi 404, 405, 407 T. delavayi var. quinquejuga 404 T. fulvum 394 T. grandiflorum 404 T. grandiflorum var. grandiflorum 404 Toxicodendron gTandiflorum vaT. longipes 405 T. griffithii 397 T. griffithii var. barbatum 397 T. griffithii var. griffithii 397 T. griffithii var. microcarpum 379 T. insigne 396 T. insigne var. insigne 396 T. insigne var. micTOcarpum 396  T. orientate 407 T. radieans 407 T. radieans ssp. hispidum 407 T. rhetsoides 397 T. succedaneum 400, 403, 404 T. succedaneum var. acuminatum 403 T. succedaneum var. succedaneum 403 T. sylvestre 400 T. verniciflum 362, 393, 398, 401 T. vernieifera 398 Toxicodendron wallichii 394, 397 T. wallichii 397 T. wallichii var. microcarpum 394 T. wallichii var. wallichii 394 T. yunnanense 401 Trevesia 417 T. palmata 417 T. pahnata var, costata 148 T. palmata var. palmata 147 Triceros cochincinensis 361 Tristemma angustifolium 80 Tupidanthus 415 T. calyptratus 415 Turpinia 355 T. affinis 357 T. cochinchinensis 361 T. glaberrima 361 T. gracilis 360 T. indochinensis 357 T. oiacrosperma 358 Turpinia microcarpa 361 T. montana 360, 361 T. montana var. glaberrima 361 T. itepalensis 361 T. ovalifolia 357 T. parva 360 T. pomifera 358 T. pomifera 361 T. pomifera var. minor 358 T. robusta 360 T. sphaerocarpa 357 T. subsessilifolia 355 T. trifoliata 360 Tub ocapsicum 561 T. anomalum 561 Typhonium 792 T. alpinum 793 T. calcieolum 795, 796, 798 T. divaricatum 798, 800 T. diversifolium 793, 795 Typhonium flagelliforme 795 T. kunmingense T. larsenii 795, 796 T. roxburgii 799 T. siamense 799 T. trilobatum 799, 800 
拉丁 名索弓  U Urena 209 V. chinensis 212 U. diversifolia 211 U. lobata 211 U. lobata var. chinensis 212 U. lobata var. lobata 211 U, lobata var. scabruscula 212 U. lobata var, tomentosa 211 U. lobata var. yunnanensis 212 U. monopetala 211 U. repaivda 212 Urena scdbrimcula 212 V. spedosa 212 U. tomentosa 211 v Vanieria bodinieri 67 Vatica cordata 626 Votomita 134 w  Waltheria 167 W. americana 167 W, indica 167 W m mahinoi 167 Whitleya stramonifolia 548 Wightia 692, 702 Wightia elliptica 702 W. gigantea 703 W. speciosissima 703 W. speciosissima 703 z Zala asiatioa 785 Zantedeschia 763 Z. aethiopica 764 Z. albo-maculata 764 Z. melanoleuca 765 Z. occulta 766 Z. rehmanii 764 Zanthoxylum montanum 360 Z. trifoliatwrn 481  Wallichia quin qu-elocu laris 164 W. spectabilis 164 
S0001423  1 1 期 年 B 8 I 國 书 价 《w — • - ; 1 i 莩据号 开 票日期  58.8664 12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