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云南 植物志
第 十三卷
(种子 植物)


云南 植物志  第 十三卷 (种子 植物) 中国 科学院 昆明植 物研究 J  云南省 自然科 学基金 委员会 咨 a^j5f 目 中国科 学院生 命科学 与生物 技术局 j、wJAe  if jfp 充 植物所 图书馆  S0047056 :! 匕 京 
内 容简介  《云 南植 物志》 系 记载云 南地区 野生及 习见栽 培高等 植物的 专著。 共 分苔藓 植物、 蕨 类植物 和种子 植物三 大类。 本卷共 记载了 种子植 物的菊 科、 凤 梨科、 菝 葜科、 龙 舌兰科 和露兜 树科等 5 科 156 属 884 种, 其中菊 科植物 145 属 810 种, 含栽 培及已 归化的 27 属约 38 种。 书 中对各 分类等 级的特 征均有 简要的 描述, 并 附有检 索表; 对每 种植物 的名称 (中 文正名 和 别名、 拉丁学 名和异 名)、 形态 特征、 产地、 生境均 予详细 记载, 其中 约 半数种 类附有 形态特 征图; 对已知 有经济 价值的 种类也 作简要 记载, 特 别 是对菊 科植物 所含丰 富的化 学成分 及其天 然产物 类型作 了概括 性的介 绍。 本书 可供植 物学、 农学、 林学、 园 艺学、 药学、 环境科 学等领 域的教 学、 科研 工作者 参考。  图书在 版编目 (CIP) 数据 云南植 物志. 第十 三卷, 种 子植物 / 中 国科学 院昆明 植物研 究所编 著. 一 北京: 科学出 版社, 2004 ISBN 7-03-012619- X I . 云… n . 中… in ,① 植物志 -云南 省②种 子植物 -植 物志- 云南省 IV.Q948.527.4 中 国版本 图书馆 CIP 数 据核字 (2003) 第 125394 号 责任 编辑: 丁迪红 霍春雁 / 责任 校对: 包志虹 责任 印制: 安春生 / 封面 设计: 槐寿明  4* « * JfS^ it 出版  北京东 城 根北街 16 号 邮政编 f4i: 100717 http : 〃 www . sciencep . com 命(84^$«1*^^*1厂印刷  科 学出版 社发行  各地 新华书 店经销  2004 年 8 月第 一 版 2004 年 8 月第一 次印刷 印数: 1 一 800  开本: 787 X 1092 1/16 印张: 58 1/2 字数: 1 360 000  定价: 160.00 元 (如 有印 装质量 问题, 我社负 责调换 〈科 印〉) 
FLORA YUNNANICA  Tomus 13  ( SPERMATOPHYTA)  INSTITUTUM BOTANICUM KUNMINGENSE ACADEMIAE SINICAE EDITA The Project Supported by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Yunnan Province , the Bureau of Life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cience Press Beijing 
《云 南植 物志》 项目领 导小组 (Organizing Committee of Flora Yunnanica Project) 组 长 (Chairman) : 吴征锚 (Wu Zhengyi, Wu Chengyih) 副组长 (Vice Chairmen): 张敖罗 ( Zhang Aoluo ) , 林文兰 (UnWenlan), 康 乐 (Kang Le), 徐宝明 (Xu Baoming) 成 员 (Members): 刘诗嵩 ( Liu Shisong ) , 郝小江 ( Hao Xiaojiang) , 李村生 (Li Cunsheng) , 陈书坤 (Chen Shukun) , 薛启荣 (Xue Qirong) 秘 书 (Secretary): 陈书坤 (Chen Shukun) 《云 南植 物志》 编辑 委员会  (Office of Editorial Committee of Flora Yunnanica) 主 任 (Director): 陈书坤 (Chen Shukun) 秘 书 (Secretary): 马晓青 ( Ma Xiaoqing) , 高阳一 (Gao Yangyi)  (Editorial Committee of Flora Yunnanica) (Editor-in-Chief) : 吴征溢 (Wu Zhengyi) (Vice Editor-in-Chief): 陈书坤 (Chen Shukun) (Members): 吴征溢 (Wu Zhengyi), 陈书坤 (Chen Shukun) , 李锡文 (Li Xi- wen), 朱维明 (Zhu Weiming), 闽天禄 (MinTianlu), 李德铢 (LiDezhu), 孙 航 (Sun Hang), 彭 华 (PengHua), 樊国盛 (Fan Guosheng) (Advisors) : 王文采 (Wang Wencai, Wang Wentsai ) , 胡启明 (HuQiming, Hu Chiming), 孙必兴 (SunBixing, Sun Bisin), 陈 介 (Chen Jie, Chen Cheih) 《云 南植 物志》 编辑 委员会 办公室  编 编 员 问 主副委 顾 
本 卷编辑 (Editor)  庄 M ( Zhuang Xuan)  本卷 编著者 (Authors)  238 . 菊科 Compositae  I n m ly V Ml 1  1  K XI  1  斑 鸡菊族 Vemonieae Cass. 泽兰族 Eupatorieae Cass. 紫苑族 Astereae Cass. 旋 覆花族 Inuleae Cass. 向 曰 赛族 Heliantheae Cass. 堆心 菊族 Helenieae Cass. 春 黄菊族 Anthemideae Cass. 嵩属 Artemisia L. ;l^i叶蒿属 Neopallasia Poljak. • 其他属 千 里光族 Senecioneae Cass. 橐吾属 Ligularia Cass. 垂 头菊属 Cremanthodium Benth. 其他属 金 盡菊族 Calenduleae Cass. 菜蓟族 Cynareae Less. 风 毛菊属 Saussurea DC. 其他属 帚 菊木族 Mutisieae Cass. 大 丁草属 Leibnitzia Cass. 火 石花属 Gerbera Cass. 兔耳一 枝箭属 Pibselbides (Less. ) C.  庄 镟 (Zhuang Xuan) 庄 琉 ( Zhuang Xuan) 庄 遊 ( Zhuang Xuan) 庄 M. ( Zhuang Xuan) 庄 遊 ( Zhuang Xuan) 庄 SI ( Zhuang Xuan)  林有润 (Lin Yourun) * • … 林有润 ( Lin Yourun ) •• 庄 璣 ( Zhuang Xuan)  闻天禄 (MinTianlu) 闽天禄 (MinTianlu) 刘尚武 (Liu Shangwu) * * 庄 M ( Zhuang Xuan)  刘尚武 (Liu Shangwu) 庄 琉 ( Zhuang Xuan)  华 (PengHua) 华 (PengHua)  Jeffi  ex  Cufod.  庄  ^ 华 (PengHua) 斑 ( Zhuang Xuan)  mm 菊宦族 Lactuceae Cass. 蒲 公英属 Taraxacum F. H. Wigg. 林有润 (Lin Yourun) 其他属 庄 璇 (zhuang Xuan) 286. 凤梨科 Bromeliaceae 杨世雄 (Yang Shixiong) 297. 菝葜科 Smilacaceae 白佩瑜 (Bai Peiyu) 313. 龙 舌兰科 Agavaceae …… 周丽华 (Zhou Lihua) 315. 露 兜树科 Pandanaceae 李瑜 (Li Lu) 
绘图者 ( lUustrators)  王 凌 (Wangling), 王红兵 (Wang Hongbing) * * * , 余汉平 (Yu Hanping) 王 颖 (Wang Ying) * * , 宋文珠 (Song Wenzhu) * * , 谢 焱 (Xie Yan) * * * * 林 有润, 余 汉平: 华南 植物园 * * 刘尚武 ,王 颖, 宋 文珠: 西 北高原 生物所 * * * 王 红兵, 谢 焱: 西南 林学院 
编 写说明  《云 南植 物志》 系记 载云南 地区野 生及习 见栽培 的高等 植物的 专著。 含苔藓 植物、 蕨类 植物、 裸子 植物和 被子植 物四个 部分, 分 21 卷 出版。 苔纲、 角笞 纲采用 R. M. Schuster (1966) 和 R. Grolle (1983) 系统, 藓类植 物采用 陈邦杰 (1963) 系统, 蕨类 植 物采用 秦仁昌 (1978) 系统, 裸子 植物采 用郑万 钧系统 (1978), 被子植 物采用 J. Hutchinson (1926, 1934) 系统。 各科按 原系统 科号, 随 后另立 并为我 们采用 的科, 均 列于原 科后, 在其科 号后加 a、 b、 c …… 等 字样, 以示 区别。 本志 所记载 的科、 属、 种, 均 有中拉 名称、 形态 特征、 产地、 生境、 分布、 经济用 途及 有关问 题的讨 论等; 科、 属下均 列有检 索表, 并附 有一定 数量的 图版, 以便 识别和 比较。 本 志所记 载之种 的中文 正名, 别名 (含邻 近省常 用名) 一般 在其后 用括号 注明出 处; 拉丁 学名, 科名 不列命 名人、 发 表年代 及所载 文献, 属名仅 列出命 名人, 科 属名称 一 般不列 异名; 种名列 出命名 人及其 后置于 括号内 的发表 年代, 不列 文献, 右 上角有 "*" 者, 表 示该文 献中含 附图。 中文 书籍之 引用, 凡 集体编 著的, 只引 书名或 缩写, 不列作 者名, 如 中国植 物志、 海南植 物志、 横断山 区维管 植物, 图鉴 (中国 高等植 物图鉴 )、 图 鉴补编 (中国 高等植 物图 鉴补编 ), XX 科图说 (中 国主 要植物 图说) 等。 凡 在本志 发表的 新分类 单位, 只发 表拉丁 文特征 集要和 模式标 本产地 及收藏 地点。 新组合 名称, 均列 出其基 名的原 文献, 以获 得合格 发表。 已出版 各卷所 发表的 新种、 新 亚种、 新 变种、 新 组合, 除署 有命名 人外, 凡署有 C. Y. Wu 者, 均由吴 征镒研 究员负 责并 提供拉 丁特征 集要。  云 南植物 志编辑 委员会 二 〇〇 三年 九月 
Editorial Explanation  Flora Yunnanica is a series of volumes which records the wild and naturized higher plants of Yunnan, China. It contains four plant groups including Bryophytes , Pterido- phy tes , Gymnosperms, and Angiosperms, and is to be published in 21 volumes. 丁 he sys- tematic arrangement of these four groups follows the system of R. M. Schuster ( 1966) for Hepaticae , R. Grolle (1983) for Anthocerotae , and Chen Bangjie (P. C. Chen, 1978) for Musci, Qing Renchang (R. C. Ching, 1978) for Pteriodophytes , Zheng Wanjun ( W. C. Cheng et al. , 1978) for Gymnosperms, and Hutchinson ( 1926, 1934) for Angiosperms. Each family is arranged according to the family number in the specific system. For new fami- lies not treated in the respective systems, they are listed after the related families, and the letter of a, b, c, etc. is added after the family number to distinguish them. All the taxa ( families, genera, and species ) are given with the Chinese and Latin names, descriptions , localities, habitat , distribution, and economic uses. In some cases there is also a discussion concerning other matters related to the taxon. Keys under the fami- ly and genus are included for convenient identification, and some plates are also included to help identification and comparison . The sources of the Chinese species names or synonyms ( including that commonly used by the nearby provinces) are explained by the notes in brackets. For families, information about authors , publishing dates, synonyms, and the early literature are not included. For genera , the Latin names, authors , and publication dates are included , but synonyms are not listed . For literature with a * mark on the right there is an illustration. For Chinese literature , only the book name or its abbreviation is cited if it was compiled by a group of author. The authors names are not cited in this case, such as Flora Reipublicae Popularis Sinicae (中国 植物志 ) 、 Flora Hainanica (海南 植物志 ) 、 Vascular Plants of the Hengduan Mountains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 Iconographia Cormophvtoruin Siniconim (图 鉴)、 Iconographia Cormophytorum Sinicorurru Supplementum (图 鉴补编 ), Flora Illus- tralis Plantarum Primarum Sinicarum (XX 科图说 ) etc. For each new taxon published in Flora Yunnanica, the Latin diagnosis, type collected locality, and herbarium where the holotype is deposited are listed. For new combinations, the original basionym citation is included. For the new taxa ( species , subspecies , and varieties) and combinations published by C. Y. Wu in the all volumes of Flora Yunnanica , Professor Wu Zhengyi (C. Y. Wu) was re- sponsible for the names, literature citations, and Latin diagnosis and /or descriptions.  Editorial Committee of Flora Yunnanica September 26, 2003 
目 录  各 论 238. 菊 禾斗 Compositae ( 1 1. 管状花 亚禾斗 Subfam. Carduoideae Kitam. ( 3 I . 斑 鸩菊族 Trib. Vemonieae Cass. ( 3 1. 都 丽菊属 Ethulia L. ( 4 2. 斑 鸡菊属 Vemonia Schreb. ( 4 3. 调 缓菊属 Camchaya Gagnep. ( 26 4. 地 胆草属 Elephantopus L. ( 27 n . 泽兰族 Trib. Eupatorieae Cass. ( 29 5. 下 田菊属 Adenostemma J. R. Forst . et G. Forst . ( 30 6. 藿 香菊属 Ageratum L. ( 32 7. 泽兰属 Eupatorium L. ( 34 8. 紫茎 泽兰属 AgeratinaSpach. ( 42 9. 香 泽兰属 Chromolaena DC. ( 44 10. 假 泽兰属 Mikania WiUd. • ( 45 in . 紫菀族 Trib. Astereae Cass. ( 46 11. 一枝 黄花属 Solidago L. ( 47 12. 翠菊属 Callistephus Cass. ( 48 13. 马兰属 Kalimeris Cass. ( 51 14. 狗 娃花属 Heteropappus Less. ( 52 15. 东 风菜属 Doellingeria Nees ( 55 16. 紫菀属 Aster L. ( 56 17. 飞蓬属 Erigeron L. ( 93 18. 毛 冠菊属 Nannoglottis Maxim. ( 102 19. 秋 分草属 Rhynchospermum Reinw. ex Bl. ( 106 20. 粘 冠草属 Myriactis Less. (107 21. 小 舌菊属 Microglossa DC. ( 111 22. 白 酒草属 ConyzaLess. ( 112 23. 歧 伞菊属 ThespisDC. ( 121 24. 鱼 眼草属 Dichrocephala DC. (123 25. 杯菊属 Cyathocline Cass. ( 125 26. 田 基黄属 Granges Adans. ( 126 27. 瓶 头草属 Lagenophora Cass. ( 128 28. 雏菊属 Bellis L. ( 129 IV . 旋 覆花族 Trib. Inuleae Cass. (131 
云 南植物 志  29. 旋 覆花属 Inula L. ( 132 30. 苇 谷草属 Pentanema Cass. ( 142 31 - 山 黄菊属 Anisopappus Hook, et Am. ( 143 32. 艾 纳香属 BlumeaDC. (145 33. 拟艾 纳香属 Blumeopsis Gagnep. (172 34. 阔 苞菊属 Pluchea Cass. (174 35. 六 棱菊属 Laggera Sch. -Bip. ex Hochst. ( 175 36. 戴 星草属 Sphaeranthus L. (178 37. 和 尚菜属 Adenocaubn Hook. (181 38. 球菊属 EpaltesCass. ( 183 39. 天 名精属 Carpesium L. (184 40. 鼠 夠草属 Gnaphalium L. (195 41. 香青属 AnaphalisDC. (203 42. 火 线草属 Leontopodium R. Brown ( 232 V . 向 日葵族 Trib. Heliantheae Cass. ( 247 43. 奸 须草属 Sheareria S. Moore (249 44. 苍耳属 Xanthium L. (250 45. 银 胶菊属 Parthenium L. (252 46. 金 光菊属 Rudbeckia L, (254 47. 肿 柄菊属 Tithonia Desf • ex Juss. (255 48. 向 日葵属 Helianthus L. (257 49. 螺 蜞菊属 Wedelia Jacq. (259 50. 金 鸡菊属 Coreopsis L. (263 51. 大 丽花属 Dahlia Cav. (264 52. 百 曰菊属 Zinnia L. ( 265 53. 小 葵子属 Guizotia Cass. ( 267 54. 沼菊属 Enydra Lour. ( 268 55. 金 腰箭属 Synedrella Gaertn. (269 56. 稀莶属 Siegesbeckia L. (271 57. 鳢肠属 Eclipta L. (275 58. 金 钮扣属 Spilanthes Jacq. (277 59. 百 能威属 BlainviUea Cass. (280 60. 牛 膝菊属 Galinsoga Ruiz et Pav. (281 61. 羽 芒菊属 Tridax L. (283 62. 朿 幢果属 Acanthospermum Schrank . ( 284 63. 秋英属 Cosmos Cav. (286 64. 鬼 针草属 Bidens L. (287 VI . 堆 心菊族 Trib. Helenieae Cass. (294 
目 录 vii  65. 万 寿菊属 Tagetes L. (294 66. 天 人菊属 Gaillardia Foug. ( 297 1. 春 黄菊族 Trib. Anthemideae Cass. (298 67. 蓍属 Achillea L. (299 68. 茼嵩属 Chrysanthemum L. ( 301 69. 菊属 Dendranthema (DC. )Des Moul. (303 70. 匹菊属 Pyrethrum Zinn. ( 308 71. 复 芒菊属 FormaniaW. W. Smith et J. Small (310 72. 亚菊属 Ajania Poljak. ( 310 73. 女蒿属 Hippolytia Poljak. (316 74. 嵩属 Artemisia L. sensu ( 318 75. 叶蒿属 Neopallasia (Pall. )Poljak. (360 76. 石 胡荽属 Centipeda Lour. (360 77. 山 芫荽属 Cotula L. (361 1. 千 里光族 Trib. Senecioneae Cass. ( 362 78. 多 榔菊属 Doronicum L. (364 79. 款冬属 Tussilago L. • (365 80. 蜂 斗菜属 Petasites Mill. • (367 81. 菊;^ 属 Erechtites Rafin. ( 368 82. 菊 二七属 Gynura Cass. nom. cons. ( 369 83. 野 茼嵩属 Crassocephalum Moench. ( 375 84. 一 点红属 Emilia Cass. ( 375 85. 瓜 叶菊属 PericallisD. Don (378 86. 蟹 甲草属 Parasenecio W. W. Smith et J. Small (378 87. 合 耳菊属 Synods (C. B. Clarke) C. Jeffrey et Y. L. Chen ( 387 88. 藤菊属 Cissampelopsis (DC. ) Miq. (405 89. 华 蟹甲属 Sinacalia H. Robins, et Brettell (409 90. 蒲 儿根属 Sinosenecio B.Nord. (409 91. 狗 舌草属 Tephroseris (Reichenb. ) Reichenb. ( 414 92. 羽 叶菊属 Nemosenecio (Kitam. ) B.Nord. ( 415 93. 千 里光属 Senecio L. (418 94. 垂 头菊属 Cremanthodium Benth. ( 436 95. 橐吾属 Ligularia Cass. ( 466 K. 金 盖菊族 Trib. Calenduleae Cass. ( 515 96. 金 盡花属 Calendula L. ( 516 XI. 菜蓟族 Trib. Cynareae Less. ( 517 97. 风 毛菊属 SaussureaDC. ( 518 98. 云 木香属 Aucklandia Falc. (579 
云 南植物 志  99. 重 羽菊属 DiplazoptUon Ling (580 100. 泥 胡菜属 Hemistepta Bunge (582 101. 牛蒡属 Arctium L. ( 583 102. 针 苞菊属 Tricholepis DC. ( 585 103. 麻 花头属 Serratula L. (587 104. 川 木香属 Dolomiaea DC. ( 588 105. 矢 车菊属 Centaurea L. (593 106. 莉属 Cirsium Mill, emend. Scop. ( 596 107. 飞廉属 Carduus L. (611 108. 黄 缨菊属 Xanthopappus C. Winkl. ( 614 109. 苍术属 Atractylodes DC. ( 615 110. 红花属 Carthamus L. (618 M. 帚 菊木族 Trib. Mutisieae Cass. ( 619 111. 帚菊属 Pertya Sch.-Bip. (620 112. 白 菊木属 Gochnatia Kunth. (624 113. 兔 儿风属 Ainsliaea DC. • (625 114. 大 丁草属 Leibnitzia Cass. ( 654 115. 火 石花属 Gerbera Cass. (658 116. 兔耳一 枝箭属 Piloselloides (Less. ) C.Jeffr. ex Cufod. ( 665 117. 伊 菊木属 Nouelia Franch. ( 666 2. 舌状花 亚禾斗 Subfam. Cichorioideae Kitam. ( 668 M . 菊苣族 Trib. Lactuceae Cass. ( 668 118. 稻 槎菜属 LapsanaL. (670 119. 毛 莲菜属 Picris L. (672 120. 婆罗 门参属 Tragopogon L. (674 121. 苦 苣菜属 Sonchus L. (675 122. 还 阳参属 Crepis L. ( 682 123. 黄 鹌菜属 YoungiaCass. ( 689 124. 栓 果菊属 LaunaeaCass. ( 701 125. 厚 喙菊属 DubyaeaDC. (702 126. 山 柳菊属 Hieracium L. ( 707 127. 黄 瓜菜属 Paraixeris Nakai (710 128. 翅 果菊属 Pterocypsela Shih ( 711 129. 莴苣属 Lactuca L. ( 715 130. 苦 荬菜属 Ixeris Cass. ( 718 131. 小 苦荬属 Ixeridium (A.Gray) Tzvel. ( 719 132. 毛 鳞菊属 Chaetoseris Shih (723 133. 假小 嫁菊属 Paramicrorhynchus Kirp. ( 736 
目录 ix  134. 花 佩菊属 Faberia Sch.-Bip. (738 135. 假福 王草属 Paraprenanthes Chang ex Shih ( 740 136. 福 王草属 Prenanthes L. ( 746 137. 紫菊属 Notoseris Shih (748 138. 岩参属 Cicerbita Wallr. ( 752 139. 细 莴苣属 Stenoseris Shih (752 140. 乳苣属 Mulgedium Cass. (756 141 . 头 嘴菊属 Cephalorrhynchus Boiss. ( 759 142. 絹 毛菊属 Soroseris Stebb. (760 143. 合 头菊属 Syncalathium Upsch. ( 764 144. 肉菊属 Stebbinsia Upsch. ( 766 145. 蒲 公英属 Taraxacum F. H. Wigg. ( 767 286. 凤梨科 Bromeliaceae (775 1 . 凤梨属 Ananas Tourm. ex L. ( 775 2. 水 塔花属 Billbergia Thunb. (777 297. 菝葜科 Smilacaceae (779 1 . 菝葜属 Smilax L. (779 2. 随葜属 Heterosmilax Kimth ( 810 313. 龙 舌兰科 Agavaceae (815 1. 丝兰属 Yucca L. ( 816 2. 晚 香玉属 Polianthes L. (817 3. 龙 舌兰属 Agave L. (819 4. 朱蒸属 Cordyline Comm. ex Juss. ( 822 5. 龙 血树属 Dracaena Vand. ex L. ( 823 6. 虎 尾兰属 Sansevieria Thunb. ( 827 315. 露 3^ 树科 Pandanaceae (829 m ^ (833 索 引 中 名索引 ( 836 经济植 物索引 (867 拉丁 名索引 (873 《云 南植 物志》 已出版 各科中 名索引 (911 《云 南植 物志》 已 出版各 科拉丁 名索引 (915 
238. 菊 禾斗 Compositae  草本、 亚 灌木、 灌 木或稀 乔木。 叶通常 互生, 稀 对生或 轮生, 全缘、 具齿或 各式分 裂, 无托叶 ,稀 叶柄基 部扩大 而呈托 叶状。 花 两性或 单性, 稀单性 异株, 通常 无花序 梗, 少数 至多数 密集成 头状花 序或稀 短穗状 花序, 并被 1 至多层 苞片所 围绕。 头 状花序 单 生或少 数至多 数排成 总状、 聚 伞状、 伞 房状、 圆锥状 或穗状 花序, 盘 状或辐 射状, 如 有同型 小花, 则全 部为两 性管状 花或舌 状花, 或者 有异型 小花, 则 外围为 雌性舌 状花或 管 状花、 中央为 两性管 状花; 花序 托平或 凸起, 有窝孔 或无, 被毛或 无毛, 有托片 或无; 花冠整 齐或较 少两侧 对称; 萼片不 发育, 常退 化成鳞 片状、 刚 毛状或 毛状的 冠毛; 花瓣 合生, 下部 为长短 不等的 管部, 上部扩 大成钟 形或漏 斗形的 檐部, 先端 5 齿裂并 张开, 或者 为舌状 或稀两 唇形; 雄蕊 (4 一) 5, 着 生于花 冠管上 而与花 冠裂片 互生, 花 丝一般 分离, 花药 内向, 以侧面 聚合成 管状, 药 隔在花 药顶端 延长成 附属物 或无附 属物, 基部 钝、 锐尖、 戟形或 具尾; 子房 下位, 1 室, 有 2 枚合生 心皮, 具 1 枚直立 胚珠, 珠被 1 层, 花柱 纤细, 2 分枝, 分 枝顶端 有或无 附器。 果为 瘦果, 圆 柱形、 倒锥 形或卵 圆形, 有时 压扁, 外 果皮常 具不等 的肋、 棱 或翅, 顶端有 冠毛或 稀无。 种子 1 枚, 直立, 充满 果实, 种皮与 外果皮 连合, 无 胚乳, 胚 伸直, 有 1 短胚根 及通常 2 枚 子叶。 菊科是 种子植 物中最 大的科 之一, 全 世界有 1000 余属 25000 — 30000 种, 除 南极大 陆外, 分 布几遍 全球, 但主产 温带。 我 国有约 240 属和 2270 余种, 是国产 种子植 物最大 的科, 全国各 地均有 分布。 云南有 145 属 810 种, 是 滇产种 子植物 种数最 多的科 之一。 菊科植 物在云 南的分 布几遍 及全省 各地。 由于 它们能 适应各 种生态 环境, 因 此从平 地到 高山, 从 热带、 亚 热带、 温带 到寒温 带的各 种植被 类型都 有菊科 植物的 踪迹, 有时 成为某 些高山 植物群 落的优 势种; 在村边 路旁、 田边、 荒 地菊科 植物更 是随处 可见; 而 在 公园或 庭园的 观赏花 卉中, 菊 科植物 常独具 风采。 _ 菊科植 物化学 成分- 的 多样性 和复杂 性在被 子植物 中均居 首位, 具有近 30 余种天 然产物 类型, 其中以 倍半萜 内酯、 聚 炔类化 合物和 菊糖为 其特征 成分。 菊 科植物 的主要 成分 类型及 其分布 如下: 1. 多糖类 —— 在菊 科植物 中分布 最广泛 的菊糖 (mulin), 又名 菊 淀粉, 是果 聚糖的 一种, 它是 菊科植 物重要 的化学 特征。 2. 生物碱 —— 生物碱 是药用 植物的 重要活 性成分 之一, 其 中千里 光碱类 (吡 咯里 西啶, pyrroUzidine) 在菊科 若干属 中均有 分布, 且 多以酯 的形式 存在, 如 泽兰属 (Eupatorium)、 菊芹属 (Erechtites) 、 橐 吾属 (Ligularia) 和千 里光属 (Senecio) 等属植 物中, 该类生 物碱多 伴有肝 脏毒副 作用, 并能 致癌。 3. 甙类 —— 菊科 植物中 氰甙、 酚 甙和醇 武均有 分布, 在风 毛菊属 (Saus- surea)、 蓟属 (Cirsium)、 蓍属 (Achillea) 、 矢 车菊属 (Centaurea) 中 发现约 20 种 氰甙, 多 有一定 毒性; 酚 甙和醇 戒在麻 花头属 (Serratula) 等 属中有 分布, 无显著 的生物 活性。  * 菊科 植物化 学成分 一节由 本所植 物化学 研究室 孙汉董 研究员 撰写。 
2  云 南植物 志  4. 黄酮类 —— 在菊 科植物 中广泛 分布, 常以 黄酮、 黄酮 醇类、 二 氢黄酮 和二氣 黄酮醇 类、 査耳 酮类、 橙酮类 (亦称 嗅>#) 以 及花色 素等类 化合物 存在, 这类成 分多有 消炎、 保肝和 抗癌等 作用。 5. 香 豆素类 —— 它以 游离状 态及其 类广 泛分布 于菊科 植物, 简 单的香 豆素类 化合物 具特异 香气, 多作 香料, 后发现 具有抗 血凝、 扩 张冠状 动脉、 降 压、 止咳、 防紫 外线损 伤和抗 癌等多 种生物 活性; 多数 种蒿属 (Artemisia) 植物 中所含 的扫 帚艾酮 (scoparone) 有 降压、 镇静和 抗惊厥 作用, 并能促 进胆汁 分泌; 茵 陈色酮 (capillaxisine) 有利胆 作用; 7- 甲氧基 香豆素 (hemiarin) 有保肝 作用。 6. 萜类 —— 在蓍 属、 蒿属、 艾 纳香属 (Blumea)、 菊属 (Dendranthema) 、 泽 兰属、 款冬属 (TussUago) 等 属植 物中多 含有挥 发油, 即单 萜类化 合物, 如 艾纳香 属多富 含龙脑 (borneol) 等化 合物; 在 许多属 菊科植 物中富 含倍半 萜类化 合物, 这类化 合物多 具有抗 肿瘤、 抗炎、 解痊、 抗 菌、 强心、 降 血脂、 抗原 虫以及 作用于 中枢神 经系统 等生物 活性, 如青蒿 素在治 疗抗氯 唾 恶性疟 疾和抢 救脑型 疟疾方 面疗效 显著; 二 萜类在 蒿属、 苍术属 (Atractylodes) 等属 中多有 分布, 这些属 中不少 类型的 二萜化 合物具 抗肿瘤 活性, 但也 有一些 具刺激 性和致 癌 作用; 在菊科 植物中 含有三 萜和三 萜皂甙 化合物 的属有 嵩属、 紫菀属 (Aster) 、 金盡 菊属 (Calendula) 、 向 日葵属 (Helianthus) 、 一枝 黄花属 (Soliclago)、 泽 兰属、 旋 覆花属 (Inula). 莴苣属 (Lactuca)、 蒲 公英属 (Taraxacum) 、 款 冬属等 植物; 三 萜类化 合物多 具 有降胆 固醇、 抗炎、 抗菌、 抗癌、 免疫、 兴 奋或抑 制中枢 神经、 抑 制胃液 分泌、 杀死 精子 及软体 动物等 作用。 菊科植 物中, 著名 中药有 苍术、 红花、 牛蒡、 款冬、 臭 灵丹、 威灵仙 及供制 冰片的 艾纳 香等, 常用中 药有千 里光、 灯 盖花、 土 三七、 菊花、 木香、 还 阳参、 蓟、 蒲 公英、 苍耳、 艾、 蒿等; 油料植 物有向 日葵、 小葵子 、苍 耳、 牛蒡、 稀 签等; 芳 香油植 物有艾 纳香、 云木 香等; 莴苣、 菊芋、 茼蒿等 为常见 蔬菜; 此外, 有 些种类 可作杀 虫剂、 牲畜 饲料、 蜜 源植物 或提制 橡胶, 还有许 多著名 的观赏 植物, 其中 仅菊花 1 种 就有千 余个多 姿 多彩的 品种。 分亚科 和分族 检索表 1 (22) 头 状花序 全部为 同型的 两性管 状花, 或 有异型 小花, 但中央 花绝非 舌状; 植株 无乳汁 …… 1. @状:1;^亚^4 Carduoideae 2 (13) 花药基 部钝或 微尖。 3 (4) 花柱 分枝圆 柱形, 上端有 棒锤状 或稍扁 而钝的 附器; 头 状花序 盘状, 有同 型的管 状花; 叶通 常对生 K . 泽兰族 Eupatorieae 4 (3) 花柱 分枝上 端非棒 锤状, 或稍扁 而钝; 头状 花序辅 射状, 边缘 常有舌 状花, 或盘状 而非舌 状花。 5 (6) 花 柱分枝 通常一 面平一 面凸, 上端有 尖或三 角形的 附器, 有时上 端钝; 叶互生 1. Astereae 6 (5) 花柱分 枝通常 截形, 无 或者有 尖或三 角形的 附器, 有 时分枝 钻形。 7 (12) 冠毛不 存在, 或麟 片状、 芒状、 冠状。 8 (11) 总苞片 草质。 9 (10) 花序托 通常有 托片; 叶 常对生 V. 向日 II 族 Heliantheae 
菊 科  3  10 (9) 花 序托无 托片; 叶互生 堆 心菊族 Helenieae 11 (8) 总苞 片全部 或边缘 干膜质 \1. 春 黄菊族 Anthemideae 12 (7) 冠毛通 常毛状 yi. 千 里光族 Senecioneae 13 (2) 花 药基部 锐尖, 戟形或 尾状。 14 (15) 花 柱分枝 细长, 钻形; 头 状花序 盘状, 有 同型的 管状花 I . 斑 鸠菊族 Vernonieae 15 (14) 花柱 分枝非 细长的 钻形; 头状 花序盘 状或辅 射状。 16 (21) 花 柱先端 无被毛 的节。 17 (20) 头状 花序的 管状花 浅裂, 不作二 唇形。 18 (19) 冠 毛通常 毛状, 有时无 冠毛; 头 状花序 盘状或 辐射状 IV. 旋 覆花族 Inuleae 19 (18) 冠毛不 存在; 头 状花序 竊射状 K. 金 盖菊族 Calenduleae 20 (17) 头 状花序 的花冠 不规则 的深裂 或作二 唇形, 或 边缘有 舌状花 XL 帚 菊木族 Mutisieae  21 (16) 花柱 先端有 稍膨大 且被毛 的节; 头状花 序有同 型的管 状花, 稀有不 结实的 舌状花 XI . 菜莉族 Cynareae 22 (1) 头 状花序 全部为 同型的 两性舌 状花; 植株常 有乳汁 2. 舌状 花亚科 Cichorioideae, M. 菊宦族 Lactuceae 1. 管状花 亚禾斗 Subfam. Carduoideae Kitam. 头 状花序 全部为 同型的 两性管 状花, 或 有异型 小花, 但中央 花绝非 舌状; 植 株无乳 汁。 含 12 个族, 云南有 11 族。 I • 斑 il^ 菊族 Trib. Vernonieae Cass. 草本、 灌木或 乔木。 叶 互生, 全缘或 有齿。 头 状花序 盘状, 有同 型的管 状花; 总苞 片通常 多层, 稀 2 层, 覆瓦状 排列, 草质、 干 膜质或 革质, 外层 渐短; 花 序托平 或稍凸 起, 无毛或 多少流 苏状。 小花 两性, 全部 结实, 花冠 管状, 紫色、 淡紫 红色或 白色, 极稀 金 黄色, 冠檐 钟状, 先端 5 裂; 花药 顶端有 附片, 基部 2 浅裂, 耳形, 尖锐或 戟形, 稀具 尾; 花柱分 枝通常 细长, 顶 端钻形 或尖, 外面被 微毛, 无 附器。 瘦 果圆柱 形或稍 压扁, 具 5 — 10 条 纵肋或 4 一 5 条 纵棱; 冠毛毛 状或膜 片状, 1 或 2 层, 稀无 冠毛。 我国有 5 属, 云南产 4 属 25 种。 分属 检索表 1 (6) 头 状花序 分散, 各 有多数 小花。 2 (3) 瘦果有 4 一 5 (— 6) 个高起 的肋, 顶端 截形且 有五角 形厚质 的环; 无冠毛  1. 都 丽菊属 EthuHa 3(2) 瘦果有 10 条纵肋 ,或有 4 一 5 棱。 4 (5) 冠毛 多数, 宿存, 外层冠 毛有时 膜片状 2. 斑 鸿菊属 Vernonia 5 (4) 冠毛 1 一 10 枚, 易脱落 或部分 脱落, 有时 无冠毛 3. 凋 缕菊属 Camchaya 
4  云 南植物 志  6 (1) 头 状花序 密集成 团球状 复头状 花序, 各有 1 至少 数花; 瘦果有 10 条 纵肋; 冠毛 1 层, 等长 4. 地 胆草属 Elephantopus 1. 都 丽菊属 Ethulia L. 草本。 茎 直立。 叶 互生, 边缘具 锯齿或 全缘。 头状花 序小, 排 列成疏 伞房状 花序; 总苞钟 形或半 球形; 总苞片 多层, 覆瓦状 排列, 近 叶质, 边缘干 膜质。 花 序托平 或稍隆 起, 无 托毛。 小花 多数, 同型, 全部为 两性, 结实, 花冠 管状, 淡紫 色或淡 红色, 冠管纤 细, 冠檐 钟形, 先端 5 深裂或 5 浅裂; 花 药先端 稍尖, 基 部具钝 或圆形 的耳; 花柱 2 分 枝, 分枝 丝状, 先端 钻形, 被微 柔毛。 瘦果倒 锥状, 具 4 一 5 (— 6) 条细 纵肋, 肋 隆起, 肋间具 腺点, 顶端 平截, 边缘 加厚、 凸起, 呈五 角形; 无 冠毛。 约 10 种, 分 布于亚 洲热带 地区和 非洲、 马达加 斯加。 我国 1 种, 产 云南和 台湾。 1. 都丽菊 (图鉴 ) 图版 1: 1—5 Ethulia conyzoides L. (1753); Hook. f. (1882); Hayata (1908), (1919); Gagnep. (1924); 图鉴 (1975广;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Ethulia ramosa Roxb. (1814); E • gracilis Delile (1827) ; E . angustifoLia Bojer ex DC. (1836). 一年生 草本, 高 30 — 50 (-100) 厘米。 主根 粗短, 具 数条圆 柱形或 粗线形 的侧根 和多数 纤维状 细根。 茎 直立, 基部粗 5 — 8 毫米, 中空, 绿 色或近 基部带 紫色, 具 分枝, 茎 和分枝 具纵纹 和被微 柔毛。 叶 互生, 近 基部叶 在花期 凋落, 叶片 长圆形 或长圆 状披针 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缘具 锯齿, 两 面均被 槌 伏毛和 密具淡 黄色、 近 透明的 腺毛, 侧脉 6 — 8 对, 和 中脉在 两面均 凸起; 叶柄 扁平, 长 3 — 8 毫米, 被毛。 头状花 序小, 多数排 列成顶 生或腋 生的疏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0.5 — 1.5 厘米, 密被 淡黄色 柔毛; 总苞半 球形, 径 3 — 5 毫米; 总苞片 4 一 5 层, 近等长 或外层 较短, 长卵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2 — 3 毫米, 先端通 常钝, 外层和 中层背 面及边 缘 被淡黄 色短柔 毛和具 腺点, 内层无 毛而具 腺点。 小花 多数, 花 冠粉红 色或淡 紫色, 长 1.5 — 2 毫米, 具 多数小 腺点, 冠檐 5 深裂, 裂片披 针形。 瘦果倒 锥状, 长约 2 毫米, 具 4-5 (-6) 条 隆起的 纵肋, 肋间具 淡黄色 腺点, 顶端 平截, 边缘 加厚, 呈近五 角形的 环; 无 冠毛。 花果期 2 — 5 月。 主 产西双 版纳; 生 于海拔 650 米 附近的 田边、 路旁。 台湾有 分布。 印度、 中 南半岛 和 非洲热 带地区 也有。 2. 斑 il^ 菊属 Vernonia Schreb. 草本、 直立 或攀援 灌木、 乔木或 有时为 藤本。 单叶 互生, 极稀 对生, 叶片 边缘全 缘、 波状或 具齿, 两 面常具 腺点, 羽 状脉或 稀近基 3 出脉, 有 叶柄或 无柄。 头状 花序小 或中 等大, 稀 较大, 多数或 较多数 于茎、 枝先端 或上部 叶腋排 列成圆 锥状、 伞房 状或总 状 花序, 有时 数个密 聚成团 球状, 稀 单生; 总苞 钟形、 半球 形或圆 筒形, 稀倒 锥形、 卵 
菊 科  图 版 1 1—5. 都丽菊 Ethulia conyzoides L. , 1. 植株 下部, 2. 植株 上部, 3. 头状 花序, 4. 小花 , 5. 瘦果; 6 — 10. 咸 奸 花 Vemonia patula (Dryand. ) Merr. , 6. 植株 下部, 7. 植株 上部, 8. 头状 花序, 9. 小花, 10. 瘦果。 (王 凌绘) 
6  云南 植物志  形 或近圆 球形; 总苞片 数枚, 疏 松或紧 密的覆 瓦状排 列成若 干层, 稀近 等长, 草质、 干 膜质或 革质, 先 端钝、 急尖、 刺 尖或长 渐尖, 稀圆, 有时延 伸成异 色的附 属物, 常 具腺; 花序 托平, 无毛或 稀具短 柔毛, 具 数个小 窝孔。 小花 少数至 多数, 稀 1 花, 全部 两性、 结实, 花冠 管状, 粉 红色、 红 色或紫 红色, 极稀白 色或金 黄色, 冠 管细, 冠 檐钟形 或漏斗 形, 先端具 5 裂片, 外面 通常具 腺点; 花药先 端尖, 基 部箭形 或钝, 具 小耳; 花 柱分枝 细, 钻形, 顶端 稍尖, 被 微毛。 瘦 果短圆 柱形, 稀陀 螺状, 具棱 或肋, 有时 平滑, 被短毛 或近 无毛, 常具 腺点; 冠毛 多数, 宿存, 2 层, 稀 1 层, 白色、 污 白色、 淡 红色或 红色, 稀淡 黄色, 外层 少数, 通常 极短, 刚毛 状或鳞 片状, 内层 多数, 细长, 糙 毛状, 极 稀无冠 毛。 约 1000 种, 分布于 亚洲、 美洲 和非洲 的热带 及温带 地区。 我 国约有 27 种, 主产西 南、 华南 和东南 沿海各 省区。 云南有 22 种, 主 要分布 于东南 部和西 南部, 其他地 区只有 少 数种。 分种 检索表 1 (20) 草本 植物。 ― 2 (11) 头 状花序 较小, 径 6 — 8 (-10) 毫米。 3 (6) 瘦果具 4 一 5 棱或 无棱; 叶片基 部多少 下延; 一年 生或稀 多年生 草本。 4 (5) 头状 花序径 6 — 8 毫米, 有 20 — 25 花; 总苞片 叶质; 瘦 果长约 2 毫米, 无棱, 密被 短柔毛 1. 夜香牛 V. cinerea 5 (4) 头状 花序径 8 — 10 毫米, 有 75 — 100 花; 总 苞片近 革质; 瘦果长 1 一 1.5 毫米, 具 4 一 5 棱, 无毛 2. 咸 花 V. patula 6 (3) 瘦果具 10 肋; 叶片 基部不 下延; 多年生 草本。 7 (8) 叶片 两面无 毛或沿 脉被短 柔毛, 基部 圆或宽 楔形, 边 缘上半 部具疏 锯齿, 下部近 全缘; 头状 花序 15 — 20 花; 总苞半 球形, 总苞片 线形, 背面被 姝丝状 柔毛; 瘦果被 短硬毛 3. 岗 斑鸿菊 V. clivorum 8 (7) 叶 片两面 被毛, 基部 楔形, 边缘具 锯齿; 头状 花序有 6 — 12 花; 总苞 钟形, 总 苞片披 针形至 长 圆形或 卵形, 背面近 无毛; 瘦果 无毛。 9 (10) 叶片两 面被短 糙毛; 叶柄 近无; 总 苞片干 膜质; 冠 毛白色 4. 柳叶 斑鸿菊 V. saligna 10 (9) 叶片 表面被 糙毛, 背面被 锈色卷 绒毛; 叶柄长 5 — 10 毫米; 总苞片 叶质; 冠毛 污白色 或淡红 色 5. 叉枝 斑鸠菊 V. divergens 11 (2) 头 状花序 较大, 径 10 — 25 毫米; 瘦果具 10 条 纵肋。 12 (15) 头状 花序径 10 — 15 毫米; 总苞片 急尖或 钝圆, 背面 无毛或 散生细 柔毛; 花冠长 7 — 8 毫米。 13 (14) 叶均勾 互生, 叶片厚 纸质, 基部狭 楔形, 表 面被短 糙毛, 叶 柄极短 或无; 头状 花序具 短梗或 近 无梗, 约有 30 花; 总苞 钟形, 径达 15 毫米; 冠毛污 白色或 红色, 长 8 — 9 毫米 6. 糙叶 斑鸠菊 V. aspera 14 (13) 叶 常密聚 于花枝 下部, 叶片近 革质, 基部 圆或宽 楔形, 表面 无毛, 叶柄长 2 — 7 毫米; 头状花 序 梗长达 5 — 25 毫米, 有 15 — 20 花; 总 苞短倒 锥状, 径 10 — 12 毫米; 冠毛 白色, 长 6 — 7 毫 米 7. 狭长 斑鸠菊 V. attenuata 15 (12) 头状 花序径 15 — 25 毫米; 总苞片 渐尖, 背面 被毛; 花冠长 9 一 14 毫米。 
菊 科  7  17) 叶 膜质, 叶柄长 10 — 15 毫米, 具 狭翅; 总 苞片近 等长, 先端具 狭长、 异 色的附 属物, 背面密 生短 柔毛, 果 期多少 反折; 冠毛淡 红色; 一年 生草本 …… 8. 驱虫 斑鸠菊 V. anthelmintica 16) 叶硬质 , 叶柄 近无至 5 毫米长 ; 总 苞片极 不等长 , 外层短 , 先 端无附 属物, 背 面被妹 丝状毛 , 反 折或不 反折; 冠毛 污白色 或淡黄 褐色; 多年 草本。 19) 头状 花序径 15 — 20 厘米; 花 序梗长 3 — 9 毫米; 总苞片 先端渐 狭成长 3 — 5 毫 米并反 折的硬 尖头, 背面和 边缘被 黄色蛛 丝状长 柔毛; 花冠长 10 — 12 毫米; 冠毛 淡黄色 9. 折苞 斑鸠菊 V. spirei 18) 头状 花序径 20 — 25 毫米; 花 序梗短 或无; 总苞 片具长 刺尖, 不 反折, 背面和 边缘被 白色蛛 丝状 柔毛; 花冠长 13 — 14 毫米; 冠毛污 白色或 淡黄色 10. 刺苞 斑鸠菊 V. squarrosa :1) 木本 植物。 :36) 乔木、 小乔木 或直立 灌木; 叶 具齿或 全缘。 ;35) 叶片远 较大, 边缘 具齿, 羽 状脉; 头 状花序 径不逾 0.8 厘米, 组 成各式 花序; 花冠 白色、 淡 红 色至淡 紫色。 ;34) 冠毛 白色; 花 序梗通 常无小 苞片; 总苞 不为圆 筒形。 ;27) 叶片基 部圆或 心形; 总苞片 绿色, 钝。 :26) 头状 花序有 5~6 花; 总苞 杯状, 径 2 - -3 毫米, 总 苞片背 面的上 部和边 缘被短 柔毛; 果具 8— 10 肋, 被 短毛; 冠毛污 白色; 叶片表 面无毛 11. 树 斑鸠菊 V. arborea :25) 头状 花序有 6 — 12 花; 总苞半 球形, 径 4 一 6 毫米, 总苞片 密被短 柔毛; 果具 4 一 5 浅棱, 无 毛; 冠毛淡 黄色; 叶表 面贴生 短硬毛 12. 茄叶 斑鸠菊 V. solanifolia ;24) 叶 片基部 楔形; 总 苞片至 少先端 紫色, 大 多尖。 ;31) 叶 片大, 倒卵形 或倒披 针形, 先 端钝, 稀 急尖; 果具 8 — 10 肋; 总苞 钟形。 :30) 叶表 面无毛 或沿中 脉被疏 柔毛, 背面被 柔毛, 叶柄 具鞘; 总苞狭 钟形, 径 4 一 6 毫米, 背面淡 褐色或 先端带 紫色, 被黄褐 色绒毛 13. 大叶 斑鸠菊 V. volkameriifoiia :29) 叶表 面疏生 级毛, 沿脉 较密, 背 面密被 黄褐色 绒毛; 叶柄 无鞘; 总苞 钟形, 径 6 — 10 毫米, 背面 紫色, 被白色 细柔毛 14. 滇缅 斑鸠菊 V. parishii ;28) 叶片 较小, 长 圆状披 针形、 披针形 或狭椭 圆形, 先端长 渐尖或 渐尖, 极稀 急尖; 果具 3 肋或 无肋; 总 苞不为 钟形。 :33) 头状 花序径 5 — 8 毫米, 有 8 — 12 花; 总苞球 形或半 球形, 径 4 一 6 毫米, 基 部圆; 总 苞片背 面 被白色 绢毛; 果具 3 肋 15. 南川 斑鸠菊 V. bockiana :32) 头状 花序径 2 — 4 毫米, 有 5 — 8 花; 总苞倒 锥形, 径 2 — 3 毫米, 基 部尖; 总苞 片背面 被灰色 纯毛; 果无肋 16. 斑鸠菊 V. esculenta :23) 冠毛淡 红色; 花 序梗具 1 一 2 枚 钻形小 苞片; 总苞圆 筒形; 总 苞片黄 绿色, 先 端或上 部带紫 色; 果具 10 肋 17. 展枝 斑鳩菊 V. extensa :22) 叶片 卵形, 小, 长 4 一 5 厘米, 宽 1.5 — 2. 7 厘米, 全缘, 3 基 出脉; 头状 花序径 1.5 — 2. 5 厘 米, 单生 于茎枝 先端; 花冠 金黄色 或黄色 18. 滇西 斑鸠葡 V. forrestii 〔21) 攀援 灌木或 藤本; 叶 全缘。 〔42) 茎和 枝被揭 色毛; 叶 片具羽 状脉; 头状 花序径 6 — 10 毫米; 总苞片 草质; 花冠 淡红色 或淡紫 色; 冠毛 白色或 红色。 〔41) 头状 花序有 18 — 25 花; 总苞 钟形, 长 6 — 10 毫米; 瘦果长 3 — 4 毫米, 被短 柔毛; 冠毛 红色; 叶具 4 一 7 对 侧脉, 两 面具不 下陷的 腺点。 :40) 叶厚 纸质; 头状 花序径 8 — 10 (-12) 毫米; 总苞宽 钟形; 总 苞片背 面被黄 揭色短 柔毛, 无 脉; 冠毛红 褐色; 花 序托密 被锈色 短柔毛 19. 毒根 斑鳩萌 V. cumingiana 
8  云南 植物志  40 (39) 叶近 革质; 头状 花序径 7 — 8 毫米; 总苞狭 钟形; 总苞片 背面近 无毛, 具 3 条 暗色的 纵脉; 冠 毛淡 红色; 花序 托无毛 20. 喜 斑鸠菊 V. blanda 41 (38) 头状 花序有 7 — 10 花; 总苞半 球形, 长 4 一 5 毫米; 瘦 果长约 5 毫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叶具 7 — 8 对 侧脉, 两面均 具下陷 的腺点 21. 林生 斑鳩菊 V. sylvatica 42 (37) 茎和枝 覆盖薄 层白色 绒毛; 叶片 具近基 3 出脉; 头状 花序径 12 — 18 毫米; 总 苞片近 革质; 花 冠金 黄色; 冠毛 淡黄色 22. 黄花 斑鸠菊 V. henryi 1. 夜香牛 (广 州植 物志) 拐棍参 (昆明 ), 缩盖 斑鸡菊 (云南 ), 寄 色草、 假咸 虾花、 消 山虎、 伤 寒草、 染色 草 (广西 ) Vernonia cinerea (L. ) Less. (1829), (1831); DC. (1836); Benth. (1861); C. B. Clarke (1876); Hook. f. (1881); Forb. et Hemsl. (1888); Hayata (1904), (1919); Burk (1910); Gagnep. (1924); Merr. (1930); Ling (1934); Chang (1937); Kitam. (1940), (1955), (1967), (1969); 广州 植物志 (1956); Weibel. (1958); Kitam. in Hara (1966), (1971); 海南 植物志 (1974); 图鉴 (1975)*;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5); 贵 州植物 志 (1989 广;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Conyza cinerea L. (1753); C . chinensis L. (1753); Vernonia abbreviata (Wall. ) DC. (1836); Hand.-Mazz. (1936); S. Y. Hu (1969); V. exilis Miq. (1861); Forb. et Hemsl. (1888); V. kroneana Miq. (1861); Forb. et Hemal. (1888) ; Blumea esquirolii Levi, et Vant. (1909); Vernonia cinerea var. parvi flora auct. non DC. : Kitam. in Hara (1966). 一年 生或稀 多年生 草本, 高 (8 —) 20-80 (-100) 厘米。 主根圆 柱形, 长达 10 厘 米, 具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直立, 通 常上部 分枝, 有时 自基部 分枝, 具 纵纹, 被 贴生的 灰色短 柔毛。 叶 互生, 叶片 卵形、 菱形、 披针形 或狭长 圆形, 长 1.5 — 7 厘米, 宽 0.5— 2.8 厘米, 先 端圆、 钝或 急尖, 基 部楔形 下延, 边缘 具浅鋸 齿或浅 圆齿, 齿 端具小 尖头, 有时 波状或 全缘, 表面 绿色, 疏被短 伏毛, 背面淡 绿色, 被灰 黄色短 柔毛, 沿脉 尤密, 两 面均具 腺点, 侧脉 3 — 5 对, 和中 脉在两 面均微 凸起; 叶柄长 0.5 — 1.5 厘米, 具 狭翅。 头 状花序 多数, 径 6 — 8 毫米, 具 20 — 25 花, 在 茎和分 枝先端 排列成 疏伞房 状圆锥 花序; 花 序梗长 0.5 — 2 厘米, 通 常具钻 形的小 苞片, 密被短 柔毛; 总苞 钟状, 径 6 — 8 毫米; 总苞 片 3 — 4 层, 叶质, 绿色或 有时带 紫色, 外层 线形, 长 1.5 — 2 毫米, 其余 条状披 针形, 长 4 一 6 毫米, 先端锐 渐尖, 背面 均被白 色短柔 毛和具 腺点, 具 1 脉; 花序 托平, 具 数个窝 孔。 花冠 管状, 淡 紫色、 淡紫 红色、 紫 色或淡 红色, 长 5 — 6 毫米, 冠 管细, 下部 白色, 冠檐 5 深裂, 裂片 披针状 条形。 瘦果圆 柱形, 长约 2 毫米, 先端 平截, 基部渐 变狭, 密生 白 色短柔 毛和具 腺点; 冠毛 2 层, 白色, 外 层短, 内层槌 毛状, 长 4 一 5 毫米。 花 果期全 年。 产 于西双 版纳、 孟连、 谰沧、 耿马、 瑞丽、 景东、 凤庆、 巍山、 大理、 漾澳、 姚 安、 绿春、 元阳、 屏边、 西畴、 富宁、 盐津 等地; 生 于海拔 (300 —) 900-1800 (一 2700) 米 的山坡 灌丛、 草坡、 荒地、 沟边、 田边和 路旁。 浙江、 江西、 福建、 台湾、 
菊 科  9  广东、 海南、 广西、 湖北、 湖南、 四川、 贵州和 西藏有 分布。 印度 至中南 半岛、 印尼、 日本 和非洲 也有。 全草 药用, 有驱风 散热、 拔毒 消肿、 安神 镇静、 消积 化瘀之 功效, 治感冒 发热、 神 经 衰弱、 痢疾、 跌 打扭伤 等症。 2. 咸 花 (亨利 植物汉 名汇) 图版 1: 6-10 大风艾 (玉溪 ), 鬼 点火、 烟斗草 (河口 ), 展叶 斑鸡菊 (广西 ), 大叶 咸虾花 (广州 ), 狗仔菜 (海南 ) Vernonia patula (Dryand. ) Merr. (1908), (1927); Hand. -Mazz. ( 1936); Chang (1937); Kitam. (1940); 广州 植物志 (1956); S. Y. Hu (1969); 海南 植物志 (1974); 图鉴 (1975 广;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 Conyza patula Dryand . (1789); Verfionia chinensis Less. (1831); Forb. et Hemsl. (1888); Hayata (1904); Gagnep. (1924). 一年 生粗壮 草本, 高 30 — 90 厘米。 主 根短, 具多数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直立, 多 分枝, 枝圆 柱形, 开展, 茎和 枝具纵 条纹, 被灰 色短柔 毛和具 腺点。 叶 互生, 基部 叶和下 部叶 在花期 凋落, 中部以 上叶宽 卵形、 卵 形至披 针形, 长 2 — 7 (-9) 厘米, 宽 1 一 4 (一 5) 厘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具锐 尖头, 基部宽 楔形, 下延, 边 缘具浅 圆齿或 鋸齿, 齿端 具锐 尖头, 有时呈 波状或 全缘, 表面 绿色, 散 生短柔 毛或近 无毛, 背面淡 绿色, 被 灰色细 柔 毛和具 腺点, 侧脉 4 一 6 对, 和 中脉在 两面微 凸起; 叶柄长 0.5 — 2. 5 厘米。 头 状花序 径 8 — 10 毫米, 有 70 — 100 花, 通常 1 一 3 个于茎 和枝先 端排成 短总状 花序, 或组 成具叶 的宽 圆锥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0.3 — 2. 5 厘米, 密被细 柔毛; 总 苞半球 形或宽 钟形, 径 8 — 10 毫米; 总苞片 3 — 5 层, 革质, 狭披 针形, 外层 开展, 长 3 — 4 毫米, 中层和 内层长 6 — 8 毫米, 全部总 苞片先 端刺状 渐尖, 背 面上部 绿色, 下 部和边 缘麦杆 黄色, 有时先 端带紫 色, 被细 柔毛; 花 序托稍 凸起, 具多数 窝孔。 花冠 管状, 紫 红色、 紫 色或淡 红色, 长 4 一 5 毫米, 冠管长 2. 5 — 3 毫米, 外 面疏被 微毛, 冠檐 5 裂, 裂片 线状披 针形。 瘦果 近圆柱 形, 长 1 一 1.5 毫米, 明显具 4 一 5 棱, 无毛, 具 多数近 透明的 腺点; 冠毛 1 层, 白色, 长 3 — 4 毫米, 易 脱落。 花果期 5 — 11 月。 产于 河口、 马关、 绿春、 元 阳等; 生 于海拔 (100 —) 160 — 800 米的 草地、 荒地、 田边、 路旁。 福建、 台湾、 广东、 海南、 广西、 贵州有 分布。 印度、 中南 半岛、 菲律 宾、 印 度尼西 亚等地 也有。 全草 药用, 能解表 散寒、 祛风 止痛, 治风热 感冒、 头痛、 产后 腹痛、 痛经、 皮肤瘙 痒 等症。 3. 岗 斑鳩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菊叶 一枝蒿 Vernonia clivorum Hance (1869); Hook. f. (1881); Forb. et Hemsl. (1881); Hand. -Mazz. (1937); Merr. (1941); S. Y. Hu (196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 国 植物志 (1985). Vernonia kingii C. B. Clarke ( 1876) ; Aster coriaceifolius Levi, et Vant. ( 1910) ; Vernonia saligna auct. non DC. : Dunn et Tutch (1912) . 
10  云 南植物 志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90 厘米。 茎 直立, 不分 枝或稀 分枝, 具 纵棱和 条纹, 被短柔 毛, 上部毛 较密。 叶 互生, 叶片 纸质, 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7 — 12 厘米, 宽 1.5 — 5 厘米, 先端渐 尖或短 渐尖, 基部 圆或宽 楔形, 边缘上 部具疏 锯齿, 下部近 全缘, 表面无 毛或 仅中脉 疏被短 柔毛和 树脂状 腺体, 侧脉 7 — 8 对, 细脉 网状, 和中脉 在背面 凸起; 叶 柄长 3 — 5 毫米, 被短 柔毛。 头 状花序 少数, 径 6 — 8 毫米, 有 15 — 20 花, 通常在 侧生短 枝上 排列成 疏圆锥 状伞房 花序; 花序 梗细, 长 8 — 12 毫米, 密被短 柔毛和 具腺, 有 2 个 线形小 苞片; 总苞半 球形, 径 6 — 8 毫米; 总 苞片约 5 层, 整个绿 色或先 端带紫 红色, 外 层 钻形、 短, 内层 线形, 长 6 — 7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具狭的 干膜质 边缘, 全部总 苞片先 端尖, 背面被 蛛丝状 柔毛和 具腺; 花序 托平, 具 流苏状 窝孔。 花冠 管状, 紫 红色, 长 6 — 8 毫米, 无毛, 疏具 腺体。 瘦果长 圆状圆 柱形, 长 3 — 3. 5 毫米, 具 10 条肋, 被短 硬毛, 有褐色 腺点; 冠毛 白色, 2 层, 外 层短, 内层糙 毛状, 长 6 — 7 毫米。 花果期 10 月 至翌年 2 月。 产于 临沧; 生 于海拔 1900 米左右 的荒坡 草地。 广东有 分布。 缅甸 也有。 全草 药用, 微苦, 凉, 能消炎 止痛, 治腮 腺炎、 风火 牙痛。 4. 柳叶 斑鴻菊 (图鉴 ) 图版 2: 1-4 白 头升麻 (思茅 ), 白龙须 (澜沧 ), 搬倒正 Vemonia saligna (Wall. ) DC. (1836); C. B. Clarke (1876); Hook. f. (1881); Forb. et Hemsl. (1888); Gagnep. (1920); Rehd. (1937); Kitam. (1955), (1969), in Hara(1971); S. Y. Hu (1969); 图鉴 (1975)* ; Lauener (1976); Kitam. et Gould in Hara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 , Conyza saligna Wall. (1831), nom. mid.; Vernonia martinii Vant. (1903), (1914); V. seguini Vant. (1903), (1914).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50-120 (-180) 厘米。 主根 短粗, 具多数 长侧根 和纤维 状 细根。 茎 直立, 常带 紫色, 基部 木质、 粗 3 — 10 毫米, 具 分枝, 茎 和枝具 多数纵 条纹, 被 褐色短 柔毛和 具腺。 叶 互生, 叶 片狭椭 圆形、 狭披 针形至 条状披 针形, 稀狭倒 卵形或 倒披 针形, 长 3 — 14 (-18) 厘米, 宽 1 一 5 厘米, 先端急 尖或稀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缘 具 锐齿,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 被短糙 毛和具 腺点, 侧脉 5 — 8 对, 和中脉 在背面 凸起; 叶柄 极短或 近无。 头 状花序 多数, 径 5 — 8 毫米, 具 6 — 12 花, 3 — 8 个在枝 顶或上 部叶腋 排列成 具叶的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5 — 15 毫米, 密被 褐色短 柔毛和 具腺; 总苞 钟形, 径 5 — 7 毫米; 总苞片 4 一 5 层, 干 膜质, 不 等长, 外层 较短, 向内 渐长, 披 针形、 卵 形或长 圆形, 长 1.5 — 8 毫米, 先 端钝, 具 尖头, 背 面通常 无毛, 边 缘具细 缘毛, 上部 紫 红色, 下 部麦秆 黄色, 外层常 整个紫 红色; 花 序托微 突起, 具数个 窝孔。 花冠 管状, 紫 红色、 紫 色或淡 红色, 长 6 — 7 毫米, 冠管 细长, 冠檐 5 齿裂, 裂片披 针形。 瘦 果圆柱 形, 长约 2 毫米, 先端 平截, 下部 稍狭, 无毛, 具' 10 条肋, 肋间 具透明 腺点; 冠毛 白色, 2 层, 外 层短, 内层长 6 — 7 毫米。 花果期 6 月 至翌年 1 月。 产 于西双 版纳、 思茅、 澜沧、 沧源、 潞西、 瑞丽、 陇川、 盈江、 龙陵、 凤庆、 漾 濞、 景东、 元江、 石屏、 蒙自、 绿春、 金平、 屏边、 砚山、 弥勒、 师 宗等; 生 于海拔 
菊 科  11  图版 2 1—4. 柳叶 斑鸠菊 VemoniasaUgna(Wall. )DC. , 1. 植株 下部, 2. 植株 上部, 3. 小花, 4. 瘦果; 5 — 11. 折 苞斑鸡 菊 V. spirei Gandog, 5. 植株 下部, 6. 植株 上部, 7—9. 外、 中、 内层总 苞片, 10. 小花, 11. 瘦果。 (王 凌绘) 
12  云南 植物志  (120—) 720—1700 (—2100) 米的疏 林下、 山坡 灌丛、 草地、 路边和 溪旁。 广东、 广 西、 贵州有 分布。 越南、 缅甸、 泰国、 孟加 拉国、 印度、 尼泊尔 也有。 全草 药用, 治 疟疾; 叶能 退烧; 根可 催产。 5. 叉枝 斑鸿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Vemonia divergens (DC. ) Edgew. ( 1825); Hook. f. (1881); Coll. et Hemsl. (1890); Gagnep. (1924); Kitam. (196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Decaneuron diver ge7is DC. (1834). 多年生 草本, 高 (0.5 —) 1 一 2 米。 茎 直立, 粗壮, 多少木 质化, 具 多数纵 条纹, 被 褐色 柔毛, 上部毛 尤密, 中部以 上具多 数劲直 的叉状 分枝, 分枝密 被褐色 柔毛。 叶 互生, 叶片椭 圆形、 卵 形或披 针形, 长 (2 —) 5-10 (—14) 厘米, 宽 (1.5 —) 2.5-4 (-5) 厘米, 先端急 尖或稀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 缘具浅 鋸齿, 表面 绿色, 被 乳突状 糙毛, 背面灰 绿色, 被 锈色卷 绒毛, 沿脉 尤密, 中脉 在背面 隆起, 侧脉 4 一 7 对, 细脉 网状; 叶柄长 5 — 10 毫米, 密 被褐色 柔毛。 头 状花序 多数, 径 4 一 6 毫米, 有 8 — 12 花, 在茎、 枝顶 排列成 多 分枝的 密伞房 状圆锥 花序; 花序梗 极短, 密 被褐色 柔毛; 总苞 钟状, 径 4 一 6 毫米; 总 苞片 3 — 4 层, 叶质, 外层披 针形, 长约 1 毫米, 中层长 卵形, 较外 层长, 内层条 状长圆 形, 长 5 — 6 毫米, 全部总 1: 片先端 紫色或 绿色, 背面疏 被细柔 毛或近 无毛, 边缘 具细缘 毛; 花 序托稍 凸起, 具 数个小 窝孔。 花冠 管状, 红色、 淡紫色 或者粉 红色, 长 5 — 6 毫 米, 冠 管细, 冠檐 5 深裂, 裂 片狭披 针形, 先 端尖, 无毛。 瘦 果近圆 柱形, 长约 2 毫米, 先端 平截, 下部 渐狭, 无毛, 具 10 条 隆起的 纵肋, 肋间有 多数近 透明的 腺点; 冠 毛污白 色或淡 红色, 2 层, 外层 极短, 内层长 5 — 6 毫米。 花果期 12 月 至翌年 5 月。 产 于西双 版纳、 金平、 河 口等; 生 于海拔 (140 —) 360 — 1100 米的疏 林下、 路边、 溪旁。 越南、 老挝、 泰国、 缅甸和 印度有 分布。 6. 糙叶 斑鸿菊 (图鉴 ) 糙叶咸 虾花、 六月雪 (海南 ), 黑 升麻、 铁郎机 (贵州 ) Vemonia aspera Buch. -Ham. (1824); DC. (1836); C. B. Clarke (1876); Chang (1937); 海南 植物志 (1974)* ; 图鉴 (1975)* ;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 广. Eupatorium pyramidale D. Don (1825); Vemonia roxburghii Less. (1831); Hook, f. (1881); Gagnep. (1924); Eupatorium asperum (Buch. -Ham. ) Roxb. (1832); Ver- nonia teres sensu Merr. (1927), non Wall. ; V. pyramidale (D. Don) Mitra (1973). 多年生 草本, 高 0.3 — 1 米。 茎 直立, 坚挺, 基部 木质、 径 6 — 7 毫米, 绿色 或淡紫 红色, 具 条纹, 被淡黄 褐色短 糙毛或 下部近 无毛, 不分枝 或上部 分枝。 叶 互生, 叶片厚 纸质, 倒披 针形、 倒 卵状披 针形或 狭倒披 针形, 长 5 — 15 厘米, 宽 1.5 — 4. 5 厘米, 先端 急 尖或短 渐尖, 基部狭 楔形, 边 缘具疏 据齿, 有时 下部近 全缘, 表面深 绿色, 被 乳突状 短 糙毛, 背面淡 绿色, 密被短 槌毛, 两 面均具 腺点, 侧脉 7 — 10 对, 细脉 网结, 在 背面凸 起; 叶柄 极短或 近无。 头 状花序 多数, 径 10 — 15 毫米, 约有 30 花, 通常 2 — 7 个 在枝顶 或 上部叶 腋密集 成圆锥 状伞房 花序, 稀单生 于上部 叶腋; 花序 梗短或 近无; 总苞 钟形, 
菊 科  13  径 12 — 15 毫米; 总苞片 5 — 6 层, 外层 线状披 针形, 长 3 — 4 毫米, 中 层狭披 针形, 较长, 内 层狭长 圆形, 长 10 — 12 毫米, 全部总 苞片先 端尖, 具小 尖头, 背 面疏被 细柔毛 或近无 毛, 上 部或仅 先端紫 红色, 下部黄 绿色; 花序 托平, 具 蜂窝状 小孔。 花冠 管状, 淡红色 或淡紫 红色, 长 7 — 8 毫米, 冠 管细, 长约 5 毫米, 上部 扩大, 冠檐 5 深裂, 裂片 线状披 针形, 外面具 腺点。 瘦 果近圆 柱形, 长 2 — 2. 5 毫米, 被短 柔毛, 具 10 肋; 冠毛污 白色或 变 红色, 2 层, 外层 极短, 内层长 8 — 9 毫米。 花果期 10 月 至翌年 4 月。 产于 雜西、 腾冲、 思茅、 普洱、 墨江; 生 于海拔 960 — 2000 米 的山坡 草丛、 路边或 田边。 海南、 贵州有 分布。 印度、 缅甸、 泰国、 老挝 和越南 也有。 药用, 根 凉血、 败毒; 茎 叶祛风 解表、 提气 健脾, 治 感冒、 头痛、 咳嗽、 疟 疾和食 欲 不振。 也可用 于人工 流产。 7. 狭长 斑鳩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Vernonia attenuata (Wall. ) DC. (1836); C. B. Clarke (1876); Hook. f. (1881);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广. Conyza attenuata Wall. (1831), nom. nud.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80 厘米。 根 数条, 圆 柱形, 长达 13 厘米, 粗 1.5 — 2 毫米。 茎 直立, 绿色, 基部 多少木 质化, 被贴 生短柔 毛和具 腺体, 有细 纵纹, 不分 枝或上 部具分 枝。 叶 互生, 常密 聚于茎 下部, 叶片近 革质, 倒 卵形、 倒 卵状椭 圆形、 椭圆 形至披 针形, 长 5 — 15 厘米, 宽 1.5 — 5. 5 厘米, 先端 急尖至 渐尖, 基部 圆或宽 楔形, 边 缘具疏 浅齿, 齿 端具锐 尖头, 上部叶 疏离, 线状披 针形, 较小, 全部 叶表面 无毛, 背面仅 沿脉疏 被短柔 毛并 具多数 下陷的 腺点; 叶柄长 2 — 7 毫米, 密被短 柔毛。 头 状花序 少数, 径 10 — 12 毫 米, 有 15 — 20 花, 通常 3 — 5 个于茎 和短枝 先端排 列成疏 伞房状 花序, 有 时单生 于上部 叶腋; 花 序梗长 5 — 25 毫米, 密 被短柔 毛和具 腺体, 基部具 1 枚长 1 .5 — 2 毫米的 线形小 苞片; 总 苞短倒 锥形, 径 10 — 12 毫米; 总苞片 5 — 6 层, 外层 钻形, 长约 1 毫米, 先端急 尖, 中层卵 形至长 卵形, 较长, 急尖, 内层 长圆状 条形, 长 8 — 12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先端 圆钝, 全部总 苞片背 面下部 绿色、 无毛, 上部紫 红色、 无毛或 散生细 柔毛, 边缘干 膜质, 具细长 缘毛; 花序 托平, 具 多数小 窝孔。 花冠 管状, 淡红 紫色, 长 7 — 8 毫米, 冠 管 细长, 上部稍 扩大, 冠檐 5 裂, 裂片 线状披 针形, 外面具 腺点。 瘦果圆 柱形, 长约 3 毫 米, 密被 柔毛和 腺点, 具 10 条 纵肋; 冠毛 白色, 2 层, 外 层少, 短, 内 层多, 长 6 — 7 毫 米。 花果期 11 月 至翌年 4 月。 产于 景洪、 勐海、 勐腊 等地; 生 于海拔 600 — 1300 米的疏 林下、 灌丛、 山坡 或路边 草 丛中。 缅甸、 印度 东部和 锡金有 分布。 8. 驱虫 斑鸿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印度 山茴香 Vernonia anthelmintica (L. ) Willd. (1804); DC. (1836); C. B. Clarke (1876); Hook. f. (1881); Gagnep. (1924); Hara (196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 国植物 志 (1985)* . 一年生 草本, 高达 60 厘米。 茎 直立, 具多数 纵纹, 被腺状 柔毛, 上部具 分枝。 叶互 生, 叶片 膜质, 卵形、 卵状 披针形 或稀椭 圆形、 狭椭 圆形, 长 5 — 15 厘米, 宽 2 — 6 厘米, 
14  云南 植物志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楔形、 下延, 边 缘具粗 鋸齿, 齿端具 尖头, 表面 绿色, 背 面淡绿 色, 两面 被短柔 毛和具 腺点, 侧脉 8 — 11 对, 细脉 网结, 叶脉 在背面 凸起;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被短 柔毛, 具 狭翅。 头 状花序 多数, 径 1.5 — 2 厘米, 有 40 — 50 花, 通常 2 — 4 个 在茎和 枝先端 排成疏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5 — 15 毫米, 常具 1 枚线形 苞片, 密被短 柔 毛和具 腺点; 总苞半 球形, 径 15 — 20 毫米; 总苞片 3 — 4 层, 近 等长, 外层 卵形, 长 1 一 2 毫米, 绿色, 无毛, 先端延 伸成异 色的附 属物, 附 属物长 条形, 长 7 — 10 毫米, 背面 密生短 柔毛, 向内总 苞片渐 长而附 属物渐 变短, 果期 外层常 反折; 花序 托平或 微四, 有 蜂窝状 突起。 花冠 管状, 淡 紫色, 长 9 一 10 毫米, 冠管 极细, 长 6 — 7 毫米, 冠檐狭 钟形, 5 深裂, 裂 片狭披 针形。 瘦果圆 柱形, 长 3 — 4 毫米, 先端 平截, 近基部 稍狭, 具 10 条纵 肋, 密被伸 展的短 柔毛, 肋间具 多数亮 腺点, 成 熟时变 黑色; 冠毛淡 红色, 2 层, 外层极 短, 近膜 片状, 内层糙 毛状, 长 6 — 7 毫米。 花果期 8 月 至翌年 2 月。 产 于耿马 一带; 生 于海拔 1000 米 附近的 荒地或 路旁。 缅甸、 老挝、 马来 西亚、 印 度、 尼 泊尔、 巴基 斯坦、 阿富汗 和斯里 兰卡有 分布。 种 子作驱 虫药, 也可 治疗皮 肤病。 9. 折巷 斑鸠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2: 5-11 金沙 斑鸡菊 (云南 ), 土升麻 (广南 ), 六月雪 Vemonia spirei Gandog. (1907); Gagnep. (192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 国 植物志 (1985 广; 贵州 植物志 (1989). Serratula darrisii Levi. (1912) ; Vemonia stibaliae Hand. -Mazz. (1936).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80 (-100) 厘米。 根 数条, 粗 线形, 长达 20 厘米, 粗 1 一 3 毫 米, 具少数 分枝。 茎 直立, 基部粗 3 — 8 毫米, 具 多数纵 条纹, 密 被带紫 色的多 节毛, 通 常具 分枝, 绿色, 有时变 紫色。 叶 互生, 硬质, 叶片倒 卵形、 倒披 针形、 狭倒披 针形、 披针 形或椭 圆形, 长 4 一 12 厘米, 宽 1.5 — 4 厘米, 先端 急尖, 稀钝或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缘具 浅齿或 钝齿, 齿端具 尖头, 表面暗 绿色, 被短 糙毛, 背面 绿色, 被短 柔毛和 具多数 通常银 白色的 腺点, 侧脉 5 — 7 对, 细脉 网状, 在 背面均 凸起; 叶柄长 3 — 5 毫米, 密被多 节毛。 头 状花序 多数, 径 1.5 — 2 (-2.5) 厘米, 具多数 小花, 常 单生于 茎和分 枝先端 或上 部叶腋 而排列 成总状 花序; 花序梗 直立, 长 3 — 9 厘米, 密 被带紫 色的多 节毛, 常具 1 一 2 枚缩 小叶; 总 複倒锥 状或近 球形, 径 15 — 20 (-25) 毫米; 总 苞片约 6 层, 极不等 长, 外 层狭披 针形, 长 4 一 6 毫米, 中层 卵状长 圆形, 较长, 和外 层先端 骤然变 狭成长 3 — 5 毫 米并反 折的硬 尖头, 内层 线状长 圆形, 长 10 — 15 毫米, 先端稍 撕裂, 具较 短的尖 头, 全部总 苞片下 部绿色 或带紫 红色, 上部紫 红色, 先 端尖头 呈暗紫 红色, 背面 和边缘 被黄 色的蛛 丝状长 柔毛, 边缘宽 膜质; 花序 托平, 具多小 窝孔。 花冠 管状, 红色、 紫红 色、 紫 色或淡 红色, 长 10 — 12 毫米, 冠 管细, 长 7 — 8 毫米, 上部稍 扩大, 冠檐 5 深裂, 裂片 线状披 针形, 外面具 腺点。 瘦果圆 柱形, 长 3. 5 — 4 毫米, 下部 稍狭, 具 10 条 纵肋, 肋间疏 生短柔 毛和具 腺点; 冠毛淡 黄色, 2 层, 外 层短, 长约 1 毫米, 内层糙 毛状, 长 7 — 8 毫米。 花果期 9 一 11 月。 产于 凤庆、 景东、 临沧、 双江、 勐海、 思茅、 元江、 石屏、 砚山、 西畴、 广南、 罗 平; 生 于海拔 (850 —) 1000 — 21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中、 草坡、 溪边和 路旁。 广 西和贵 
菊 科  15  州西 南部有 分布。 老挝 也有。 根 药用, 治 疟疾。 10. 刺苞斑 鸿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白脚威 灵仙. (通海 ), 紫 花地丁 (峨山 ), 黑继参 (弥勒 ), 翦子草 (红河 ) Vemonia squarrosa (D. Don) Less. (1831); Kitam. in Hara (1966), (1969); Ki- tarn,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广. Acilepis squarrosa D. Don (1825); Vermmia rigiophylLa DC. (1836); V . teres Wall, ex DC. (1836); C. B. Gierke (1876); Hook. f. (1881); Gagnep. (1924); Weibelin ( 1958) ; V. squarrosa var. orientalis Kitam. (1969).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50 厘米。 茎 直立, 通常不 分枝, 具细 纵纹, 被贴 生短柔 毛和具 腺。 叶 互生, 较 密集, 叶 片狭倒 卵形、 倒披 针形、 狭椭 圆形, 长 3 — 9 厘米, 宽 1 一 2. 7 厘 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基 部圆或 楔形, 边 缘上部 具浅齿 下部近 全缘, 表 面和边 缘具短 糙毛, 背面疏 生短柔 毛和具 腺点, 侧脉 5 — 7Xt 细脉 网状, 在 背面均 凸起; 叶柄 近无。 头状花 序通常 少数, 径 2 — 2. 5 厘米, 有 30 — 50 花, 单生 于茎顶 或上部 叶腋; 花序梗 极短, 具 3 — 5 枚缩小 的叶; 总 苞短倒 锥形, 径 20 — 25 毫米; 总苞片 6 — 9 层, 外层 线状披 针形, 长 2 — 3 毫米, 中 层狭披 针形, 较长, 内层 线状披 针形, 长 14 一 16 毫米, 全 部总苞 片先端 长 刺尖, 下部 绿色, 上部紫 红色, 背 面上部 和边缘 被白色 蛛丝状 柔毛, 具 狭膜质 边缘; 花 序 托平, 具多小 窝孔。 花冠 管状, 紫 色或紫 红色, 长 13 — 14 毫米, 上部稍 扩大, 外面具 腺点, 冠管长 8 — 10 毫米, 冠檐 5 裂, 裂片 线状披 针形。 瘦果圆 柱形, 长 3 — 4 毫米, 具 10 条 纵肋, 密被絹 毛和具 腺点; 冠 毛污白 色或淡 黄色, 外 层短, 内层槌 毛状, 长 8_9毫 米。 花果期 9 一 11 月。 产于 峨山、 通海、 红河、 金平、 蒙自、 屏边、 弥勒; 生 于海拔 1200 — 1900 米的山 坡草 地或灌 丛中。 柬 埔寨、 泰国、 缅甸、 印度、 不丹、 锡 金和尼 泊尔有 分布。 根 药用, 味甘 性平, 有消食 健胃、 活血 散瘀的 功效, 治消化 不良、 食欲 不振; 鲜品 擒烂 外敷治 疮疖。 11. 树 斑鸿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Vemonia arborea Buch. -Ham. (1825); Hook. f. (1881); Gagnep. (1924); Rehd. (1937); Kitam. (196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广. 乔木、 小 乔木或 灌木, 高 8 — 18 米。 枝淡 褐色, 具细纵 条纹, 密 被黄褐 色的短 绒毛, 稀近 无毛。 叶 互生, 叶片近 革质, 卵形、 椭 圆状卵 形至披 针形, 长 5 — 18 (-25) 厘米, 宽 (2. 5 —) 4-7 (-10)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圆, 边缘 全缘, 表面亮 绿色, 无毛, 背 面淡 绿色, 被黄 褐色短 柔毛或 仅沿脉 被毛或 无毛, 具 腺点, 侧脉 8 — 12 对, 细脉 网状, 在 背面均 凸起; 叶柄长 1 一 3 厘米, 密被短 柔毛。 头状花 序多数 ,径 2 — 3 毫米, 有 5 — 6 花, 在枝 顶和上 部叶腋 排列成 宽伞房 状圆锥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3 毫米, 密被短 柔毛; 总苞杯 状, 径 2 — 3 毫米; 总苞片 4 一 5 层, 外层 卵形, 长不足 0.5 毫米, 中层卵 形至长 卵形, 较 长, 内层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2 毫米, 先端钝 或圆, 绿色, 近先 端略带 紫色, 上部和 边缘被 短 柔毛; 花序 托平, 具 3 — 5 个小 窝孔。 花冠 管状, 淡紫红 色或稀 白色, 长 5 — 6 毫米, 冠 管细, 长 3 — 4 毫米, 冠檐 5 裂, 裂片 线状披 针形。 瘦 果近圆 柱形, 稍扁, 长 2 — 2. 5 毫 
16  云南 植物志  米, 具 8 — 10 条 浅肋, 被短 毛和具 腺体; 冠毛污 白色, 通常 1 层, 稀 2 层, 外层 长不足 1 毫米, 内层长 5 — 7 毫米。 花果期 8 — 12 月。 产 屏边、 西畴; 生 于海拔 800 — 1200 米的 林内或 山谷。 广西西 南部有 分布。 越南、 老挝、 泰国、 马来 西亚、 印度尼 西亚、 斯里 兰卡、 印度、 尼泊尔 也有。 12. 茄叶 斑鸿菊 (图鉴 ) 图版 3: 1-4 斑 鸡菊、 咸 虾花、 斑鳩木 (广西 ), 大 过山龙 (海南 ), 茄叶 咸奸花 . Vernonia solanifolia Benth. (1842), (1861); Forb. et Hemsl. (1888); Merr. (1927); Hand. -Mazz. (1937); Chang (1937); 海南 植物志 (1974)* ; 图鉴 (1974)* ;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Vernonia fortunei Sch. -Bip. ( 1852) . 灌木或 乔木, 高 4 一 15 米。 枝条淡 褐色, 圆 柱形, 开展或 有时攀 援状, 密被黄 褐色絨 毛。 叶 互生, 叶片 卵形、 宽 卵形或 卵状长 圆形, 有时近 圆形, 长 5 — 16 厘米, 宽 4 一 9 (-14) 厘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基部 圆或浅 心形, 有时 平截且 两侧不 对称, 边缘 通常全 缘, 有时 呈浅波 状或疏 钝齿, 表面深 绿色, 粗糙, 被 贴生的 短硬毛 (后多 少脱毛 ), 具腺 点, 背面淡 绿色, 密被 黄白色 绒毛, 侧脉 6 — 8 对, 细脉疏 网状, 在 背面均 凸起; 叶柄粗 壮, 长 1 一 3 厘米, 密被 淡黄色 绒毛。 头 状花序 多数, 径 3 — 6 毫米, 有 6 — 12 花, 在枝顶 排 成复伞 房状或 复伞房 圆锥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3 — 7 毫米, 密被 黄褐色 绒毛; 总 苞半球 形, 径 4 一 6 毫米; 总苞片 4 一 5 层, 外层狭 卵形, 长约 1 毫米, 中层长 卵形, 较长, 内层 卵状长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全部总 苞片先 端钝, 背面 绿色, 密被淡 黄色短 柔毛; 花序托 平, 具小 窝孔。 花冠 管状, 淡紫 色或粉 红色, 常有 香气, 长 6 — 7 毫米, 冠管 纤细, 长 4 一 5 毫米, 外面具 腺点, 冠檐 5 深裂, 裂片 线状披 针形, 先端具 白色微 柔毛。 瘦果圆 柱形, 稍扁, 长 2 — 2. 5 毫米, 下部 稍狭, 具 4 一 5 浅棱, 无毛, 密具 腺点; 冠毛淡 黄色, 2 层, 外 层 极短, 内 层长约 7 毫米。 花果期 10 月 至翌年 4 月。 产于 景洪、 勐腊、 金平、 河口、 麻 栗坡、 西畴、 富宁; 生 于海拔 500 — 1000 米的疏 林下、 草坡或 河边。 福建、 广东、 海南、 广西有 分布。 越南、 老挝、 柬 埔寨、 缅甸、 印 度 也有。 全草治 腹痛、 胃 肠炎、 痧气、 头痛、 风湿 骨痛。 13. 大叶 斑鳩菊 (图鉴 ) 图版 3: 5—8 大叶 鸡菊花 (云南 ) Vernonia volkameriifolia (Wall. ) DC. (1836); Hook. f. (1881); Dunn (1911); Hand. -Mazz. (1936); Rehd. (1937); Kitam. (1966), (1969), (1971); S. Y. Hu (1969); 图鉴 (1975)*;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 断山区 维 管植物 (1994). Conyza volkameriifolia Wall. (1831), nom. nud. ; Eupatorium volkameriifolium Wall, ex DC. (1836) , in syn. ; Vernonia esquiroLii Levi. (1912), (1914), non Vant. (1907); V. Leveillei Fedde ex Levi. (1914), non Vant. (1907).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3 — 8 米。 枝圆 柱形, 灰 黑色, 被 黄褐色 绒毛。 叶 互生, 叶片较 
菊 科  17  图 版 1—4. 茄叶 斑鸠菊 Vemonia solanifolia Benth. , 1. 花枝, V. volkameriifolia (Wall. ) DC. , 5. 花枝, 6.  3 2. 头状 花序, 3. 小花, 4. 瘦果; 5 — 8. 大叶 斑鸡菊 头状 花序, 7. 小花, 8. 瘦果。 (王 凌绘) 
18  云 南植物 志  大, 倒 卵形、 倒 披针形 或稀椭 圆形, 长 10 — 40 厘米, 宽 4 一 15 (-20)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 稀钝, 基部 楔形, 边 缘具粗 齿或呈 波状, 有时近 全缘, 表面 绿色, 无毛 或沿中 脉疏被 柔毛, 背面淡 绿色, 被 柔毛, 沿脉毛 较密, 具密 腺点, 侧脉 12 — 23 对, 细脉 网状, 在背面 凸起; 叶柄 粗壮, 长 1 一 1.5 厘米, 密 被褐色 绒毛, 具 叶鞘。 头 状花序 多数, 径 5 — 8 毫 米, 有 6 — 12 朵花, 在 茎枝顶 排列成 大型复 圆锥状 花序, 复圆 锥状花 序长达 30 厘 米或更 长, 花 序总轴 和花序 梗密被 黄褐色 绒毛; 头 状花序 大多无 梗或具 短梗; 总苞狭 钟形, 径 4 一 6 毫米; 总苞片 4 一 6 层, 外层宽 卵形, 长约 1 毫米, 先 端钝, 中层 卵形, 较长, 先端 急尖, 内层 卵状长 圆形, 长 5 — 7 毫米, 急尖, 全部 总苞片 淡褐色 或先端 紫色, 背面 (尤 其 外层) 和 边缘被 黄褐色 绒毛; 花序 托平, 具小 窝孔。 花冠 管状, 淡 红色、 紫红 色或紫 色, 长 7 — 8 毫米, 冠管长 5 — 6 毫米, 下 部细, 上部 扩大, 冠檐 5 裂, 裂片 线状披 针形。 瘦果圆 柱形, 长 3 — 4 毫米, 具 10 条 纵肋, 肋间 疏生微 柔毛和 具腺; 冠毛白 色或污 白色, 2 层, 外 层长约 1 毫米, 内层糙 毛状, 长 8 — 9 毫米。 花果期 10 月 至翌年 6 月。 产于 勐腊、 勐海、 思茅、 澜沧、 耿马、 潞西、 龙陵、 盈江、 凤庆、 临沧、 景东、 双 柏、 峨山、 元江、 绿春、 金平、 屏边、 砚山、 漾濞、 大理、 水等; 生 于海拔 650 — 1800 (-2800) 米 的山谷 林下、 灌 丛中或 山坡、 河 沟边。 广西、 贵州和 西藏有 分布。 越 南、 老挝、 泰国、 缅甸、 印度、 不丹、 锡金、 尼泊尔 也有。 潞 西用芽 煮水以 解毒。 根 茎叶有 清热、 利尿、 排石的 功效, 治 风湿关 节炎、 关节疼 痛、 小便 脓血、 尿路 结石、 尿痛。 14. 滇缅 斑鸿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4: 1-6 大 发散、 镇 心丸、 大红 花远志 (思茅 ), 野辣烟 (文山 ), 应刀绿 (耿马 ) Vemonia parishii Hook. f. (1881); Gagnep. (1924); Hand. -Mazz. (1936); S. Y. Hu (196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Vernonia laosensis Gandog . (1907); V . volkameriifolia var. lanata S. Y. Hu (1969).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1 一 3 米。 枝圆 柱形, 密被 黄褐色 绒毛。 叶 互生, 叶片倒 卵形、 倒 披针形 或稀椭 圆形, 长 10 — 35 厘米, 宽 4 一 15 厘米, 先端 常钝, 稀 急尖, 基部 楔形, 边 缘具疏 钝齿, 有 时下部 全缘, 表面绿 色或黄 绿色, 密具 乳突, 沿脉 密被其 余疏被 绒毛, 背 面淡绿 色或灰 绿色, 密生 黄褐色 绒毛, 侧脉 7 — 15 对, 细脉 网结, 叶脉在 两面均 凸起; 叶 柄粗, 长 0.5 — 2 厘米, 密被 黄褐色 绒毛。 头 状花序 多数, 径 5 — 8 毫米, 有 6 — 13 花, 在茎、 枝 顶或上 部叶腋 排成复 圆锥状 花序, 复圆 锥状花 序长达 37 厘米, 宽达 26 厘米, 花 序总轴 和花序 梗密被 黄褐色 绒毛; 花 序梗长 2 — 7 毫 米或近 无梗, 基部具 1 枚卵 状披针 形的小 苞片; 总苞 钟形, 径 6 — 10 毫米; 总苞片 5 — 6 层, 外层 卵形, 长约 1 毫米, 中层长 卵形, 较长, 内层 卵状长 圆形, 长 5 — 8 毫米, 全 部总苞 片先端 急尖, 背面 紫色, 被白色 细 柔毛; 花序 托平, 具小 窝孔。 花冠 管状, 淡紫 红色、 红色或 紫色, 长 6 — 8 毫米, 冠管 长 3 — 4 毫米, 冠檐具 5 个 线状披 针形的 裂片, 外 面均具 腺点。 瘦果圆 柱形, 长 2. 5 — 3 毫米, 具 8 — 10 条 纵肋, 稀肋不 明显, 散 生微柔 毛和具 腺点; 冠毛 白色, 2 层, 外 层长约 1 毫米, 少数, 内层糙 毛状, 长 6 — 8 毫米。 花果期 11 月 至翌年 5 月。 产于 耿马、 普洱、 思茅、 景洪、 勐海、 勐腊、 绿春、 屏边、 麻栗 坡等; 生 于海拔 
菊 禾斗  19  图版 4 1—6. 滇缅 斑鸠菊 Vemonia parishii Hook, f . , 1 . 花枝, 2 — 4. 外、 中、 内层总 苞片, 5. 小花' 6. 瘦果; 7 — 12. 南 川 斑鸡菊 V. bockiana Diels, 7. 花枝, 8 — 10. 外、 中、 内层总 包片, 11. 小花, 12. 瘦果。 (王 凌绘) 
20  云 南植物 志  560 — 13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中、 草坡或 路边、 溪旁。 缅甸、 老挝、 泰国有 分布。 根药用 ,思茅 用来治 感冒、 心悸、 体虚、 风湿 骨痛; 文山用 以治麻 疯和解 药物中 15. 南川 斑鸿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4: 7—12 鸡菊花 (图鉴 ) Veraonia bockiana Diels (1900); Mattf. (1933); Hand. -Mazz. (1936); S. Y. Hu (196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广; 贵州 植物志 (1989广 . Pluchea rubicunda Schneid . (1916); Veryionia esculenta auct. non Hemsl. : 图鉴 (1975)* .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1 一 4 (一 6) 米-。 枝圆 柱形, 具细 纵纹, 密被灰 褐色的 绒毛。 叶 互生, 叶片 长圆状 披针形 或狭椭 圆形, 稀 卵状披 针形, 长 8 — 22 厘米, 宽 3 — 8 厘米, 先 端渐 尖或长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缘具 浅波状 齿或近 全缘, 表面暗 绿色, 密具 乳突, 背面 绿 白色, 被灰 白色短 柔毛, 两 面均具 白色或 黄白色 腺点, 侧脉 10 — 13 对, 细脉 网状, 叶 脉 在背面 凸起; 叶柄长 1 一 2. 5 厘米, 密被灰 白色短 柔毛。 头 状花序 多数, 径 5 — 8 毫米, 有 8 — 12 花, 在茎枝 先端和 上部叶 腋排列 成宽过 于长的 复伞房 花序, 花序 总轴密 被灰白 色短 柔毛; 花 序梗长 5 — 10 毫米, 密被灰 白色短 柔毛; 总 苞近球 形或半 球形, 径 4 一 6 毫 米; 总苞片 5 — 6 层, 革质, 外层 卵形, 长约 1 毫米, 中层宽 卵形, 较长, 内层卵 状长圆 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全部总 苞片先 端钝、 带 紫色, 背面绿 白色, 被白色 絹毛; 花序 托稍凸 起, 具小 窝孔。 花冠 管状, 淡紫红 色或紫 红色, 常有 香味, 长 7 — 8 毫米, 冠管长 5 — 6 毫 米, 冠檐具 5 个 线状披 针形的 裂片, 外面均 具腺。 瘦果圆 柱形, 长 3. 5 — 4 毫米, 腹面具 3 条 纵肋, 背面稍 凸起, 无毛或 散生短 柔毛, 具 腺点; 冠毛 白色, 2 层, 外 层少, 长约 1 毫 米, 内层糙 毛状, 长 5 — 6 毫米。 花果期 7 — 11 月。 产于 巧家、 彝良、 绥江; 生 于海拔 600 — 900 米 的山坡 林下、 林 缘或草 丛中。 四川 南部和 贵州西 北部有 分布。 16. 斑鸿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5: 1-4 鸡 菊花、 菊花树 (屏边 ), 火 烧叶、 火 炭叶、 火烫叶 (临 沧、 腾冲 ), 火炭树 (双江 ), 苦面花 (临沧 ), 鸡 菊花、 大藤菊 (广西 ) Vernonia esculenta Hemsl. (1888); Hand. -Mazz. (1936); Chang (1937), in nota; S. Y. Hu (196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广;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Vernonia paillosa Franch. (1896); Hand. -Mazz. (1936); Rehd. (1936); S. Y. Hu (1969); V. monosis sensu Franch. (1887), non DC. ex Wight. ; V. arbor Levi. (1912), (1914).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1 一 8 (-15) 米。 枝圆 柱形, 灰 绿色, 具细 纵纹, 密被灰 色或灰 褐色 绒毛。 叶 互生, 叶片长 圆状披 针形、 披 针形、 狭椭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7 — 24 厘米, 宽 2 — 8. 5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基部 模形, 边 缘具疏 尖齿、 波状或 全缘, 表面 暗绿色 或 绿色, 密具 乳突, 仅沿脉 被灰色 绒毛, 背面灰 绿色, 被 密或疏 的灰色 绒毛, 两面 均具亮 点, 侧脉 7 — 13 对, 细脉 网状, 在 背面均 凸起; 叶柄长 0.5 — 2 厘米, 密 被灰色 绒毛。 头 
菊 科  21  图 版 5 1—4. 斑鸠菊 Vemonia esculenta Hemsl. , 1. 花枝, 2. 头状 花序, 3. 小花, 4. 瘦果; 5—8. 展枝 斑鸠菊 V. extensa DC. , 5. 花枝, 6. 头状 花序, 7. 小花, 8. 瘦果。 (王 凌绘) 
22  云 南植物 志  状花序 多数, 径 2 — 4 厘米, 有 5 — 8 花, 在枝顶 或上部 叶腋排 成宽复 圆锥状 花序, 花序总 轴密 被灰色 绒毛; 花 序梗长 1 一 5 毫米, 密 被灰色 绒毛; 总苞倒 锥状, 径 2 — 3 毫米, 基部 较尖; 总苞片 3 — 4 层, 外层宽 卵形, 长约 1 毫米, 中层 卵形, 较长, 内层 卵状长 圆形, 长 3 — 4 毫米, 全部总 苞片先 端尖, 背 面暗绿 色或仅 上部暗 绿色, 背面 和边缘 被灰色 绒毛; 花序 托小, 稍 凸起, 具 少数小 窝孔。 花冠 管状, 粉 红色、 淡紫 色或紫 红色, 长 6 — 7 毫 米, 冠 管长约 4 毫米, 上部稍 扩大, 冠檐具 5 个 线状披 针形的 裂片, 外面 均具腺 点.。 瘦果 淡 褐色, 圆 柱形, 长约 3 毫米, 疏 被短柔 毛和具 腺点; 冠毛白 色或污 白色, 2 层, 外层长 约 1 毫米, 内层糙 毛状, 长 6 — 7 毫米。 花果期 7 月 至翌年 1 月。 我省除 东北部 外广泛 分布; 生 于海拔 920 — 2300 米的 林下、 林缘、 灌 丛中或 山坡路 旁。 广西 西部、 四川西 部和西 南部、 贵州西 南部有 分布。 据记 载茎髓 可食, 叶治火 烫伤。 17. 展枝 斑鸿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5: 5-8 茄子 一枝蒿 (腾冲 ), 小 黑升麻 (耿马 ), 细升麻 Veraonia extensa DC. (1836); C. B. Clarke (1876); Hook. f. (1881); Hand. -Mazz. (1936); Rehd. (1937); S. Y. Hu (1969); Kitam. et Gould in Haraet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 断山区 维管植 物 (1994). Conyza extensa Wall. (1831), nom. nud. ; Vernonia subarborea Vant. (1903); Levi. (1914); V. cylindriceps auct. non C. B. Clarke: Merr. (1941); S. Y. Hu (1969). 灌 木或亚 灌木, 稀小 乔木, 高 1.8 — 3 (-5) 米。 枝圆 柱形, 灰 绿色, 开展, 具细纵 纹, 密被黄 褐色短 柔毛。 叶 互生, 叶片薄 纸质, 披针 状狭长 圆形、 狭 长圆形 或狭椭 圆形, 长 9 一 20 (-23) 厘米, 宽 3 — 7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狭 楔形, 边 缘具小 尖齿, 表面暗 绿色, 疏被贴 生的短 柔毛, 背面黄 绿色, 被密或 疏的短 柔毛, 密具亮 腺点, 侧脉 8 — 10 对, 细脉网 状但不 明显, 中脉和 侧脉在 背面稍 凸起; 叶柄长 0.5 — 1.5 厘米, 密被 淡黄色 短 柔毛。 头 状花序 多数, 径 4 一 6 毫米, 具 8 — 10 花, 在莲枝 先端和 上部叶 腋排列 成伞房 状 花序, 花 序总轴 密被短 柔毛; 花 序梗长 3 — 8 毫米, 密被短 柔毛, 常有 1 一 2 枚 钻形、 长 1 一 1.5 毫 米的小 苞片; 总苞圆 筒状, 径 4 一 6 毫米; 总苞片 6 — 7 层, 近 革质, 外层 卵形, 长约 1 毫米, 先端 急尖, 中层 卵状长 圆形, 较长, 先端钝 或圆, 内层长 圆形, 长 6 — 8 毫 米, 先 端圆, 全部总 苞片黄 绿色, 先端或 上部带 紫色, 背面疏 生短柔 毛或近 无毛, 边缘生 短 缘毛; 花序 托平, 具小 窝孔。 花冠 管状, 紫 红色、 淡红 色或稀 白色, 长 8 — 10 毫米, 冠 管长 6 — 8 毫米, 上部稍 扩大, 冠檐具 5 个 线状披 针形的 裂片。 瘦果圆 柱形, 长 3_4毫 米, 具 10 条 纵肋, 疏 被短柔 毛和具 腺点; 冠毛淡 红色, 外层长 1.5 — 2 毫米, 内 层糙毛 状, 长 8— 10 毫米。 花果期 10 月 至翌年 3 月。 产于 水、 漾澳、 大理、 腾冲、 龙陵、 潞西、 镇康、 凤庆、 景东、 双柏、 勐海、 思 茅、 普洱、 墨江、 文山、 西畴; 生 于海拔 1000 — 2100 (-32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下、 山 坡 路边、 溪旁。 贵州西 南部有 分布。 不丹、 锡金、 尼泊尔 也有。 腾 冲用全 草治腮 腺炎和 牙痛; 耿马 用根治 感冒。 
菊 科  23  18. 滇西 斑鳩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Vernonia forrestii Anthony (1933); S. Y. Hu (196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灌木, 高达 3 米。 枝淡 褐色, 有 明显的 纵棱, 密 具亮黄 色透明 的腺点 和被灰 白色短 绒毛, 先端毛 较密。 叶 互生, 叶片 纸质, 卵形, 长 4 一 5 厘米, 宽 1.5 — 2. 7 厘米, 先端渐 尖, 基部 宽楔形 或圆, 边缘 全缘, 表面 绿色, 背面灰 绿色, 两 面除沿 脉被短 糙毛外 其余无 毛, 但两面 均具亮 黄色或 亮白色 透明的 腺点, 基出脉 3 条, 和侧脉 在两面 凸起,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被 灰白色 绒毛, 上部 叶渐小 和叶柄 渐短, 最 上部叶 披针形 至狭披 针形。 头 状花序 较大, 径 1.5 — 2. 5 厘米, 少数, 常 单生于 茎和枝 顶端; 花序梗 粗壮, 长 0.5 — 1.5 厘米, 被白色 妹丝状 毛或常 脱毛, 密具 亮黄色 透明的 腺点; 总苟宽 钟形, 长过于 花盘; 总 苞片 5 — 6 层, 外 层狭披 针形, 长 4 一 5 毫米, 向内 渐长, 内层 披针状 条形, 长达 15 毫米, 全部 总苞片 革质, 先端长 渐尖, 外面 几层背 面被白 色蛛丝 状毛; 花序 托平, 径 5 — 8 毫 米, 具小 窝孔, 疏被 白色短 柔毛。 小花 多数, 具 芳香, 花冠 管状, 金 黄色或 黄色, 长 8 — 9 毫米, 冠檐狭 筒状, 先端 5 深裂, 裂 片狭披 针形, 冠 管细, 长 4 一 4. 5 毫米。 瘦果 倒锥状 圆 柱形, 长约 3 毫米, 密 被白色 絹毛; 冠毛 白色, 2 层, 外 层短, 内层槌 毛状, 稍 长于花 冠或与 花冠近 等长。 花果期 6 — 11 月 。 产于 丽江; 生 于海拔 2100 — 2700 米的 江边丛 林中。 四川西 南部有 分布。 19. 毒根 斑鳩菊 (图鉴 ) 图版 6: 1-8 过 山龙、 惊 凤红、 虎 三头、 大木菊 (广西 ), 蔓斑 鸡菊、 藤 牛七、 发痧藤 (广东 ), 细脉 斑鸡菊 Veraonia cumingiana Benth. (1825), excl. PI. Philip, et Fl. Hongk. (1861) , p. p.; Kitam. (196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广; 贵州 植物志 (1989). Vernonia andersonii auct. non C. B. Clarke : Forb. et Hemsl . (1888); Hayata (1904), (1918); Merr. (1927); Hand.-Mazz. (1936), (1937); Chang (1937); 海南植 物志 (1974); 图鉴 (1975)*; V. scandens sensu Merr. (1927), (1937); 广州 植物志 (1956), non DC. 攀援 灌木或 藤本, 长 3 — 8 (-12) 米。 枝圆 柱形, 棕 褐色, 具细 纵纹, 密被 棕褐色 绒毛。 叶 互生, 叶片厚 纸质, 卵状椭 圆形、 椭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8 — 19 厘米, 宽 3 — 8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楔 形或宽 楔形, 常 近圆且 偏斜, 边 缘通常 全缘, 表面 亮深绿 色, 仅沿中 脉和侧 脉被短 柔毛, 其余近 无毛, 背面绿 色或黄 绿色, 被密或 疏的锈 色短柔 毛, 两 面均具 腺点, 侧脉 5 — 7 对, 细脉 网状, 叶脉在 背面均 凸起; 叶柄长 0.5 — 1.5 厘 米, 密被 棕褐色 绒毛。 头 状花序 多数, 径 8 — 10 (-12) 毫米, 有 18 — 21 花, 通常 在茎、 枝顶和 上部叶 腋排成 顶生圆 锥状花 序和腋 生总状 花序, 花序总 梗密被 棕褐色 级毛; 花序 梗长 5 — 10 毫米, 密 被毛, 常具 1 (一 2) 枚 钻形小 苞片; 总苞宽 钟形, 径 8 — 10 (-12) 毫米; 总 苞片约 5 层, 外层 线状披 针形, 长约 1 毫米, 中层长 圆形, 内 层狭长 圆形, 长 6 — 7 毫米, 全部总 苞片先 端钝或 稍尖, 背 面被黄 褐色短 柔毛; 花序 托平, 具小 窝孔, 密 被 锈色短 柔毛。 花冠 管状, 粉红 色或紫 红色, 长 8 — 10 毫米, 冠 管细, 上部 扩大, 外面具 腺, 冠檐具 5 个 线状披 针形的 裂片, 外 面先端 具腺。 瘦果圆 柱形, 长约 4 毫米, 具 10 条 
24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6 -8. 毒根 斑鸠菊 Vemonia curmngiana Bemh. , 1. 植株 下部' 2. 花枝, 3-5. 外、 中、 内层总 複片' 6. 头状花 序, 7. 小花, 8. 瘦果; 9 一 12. 黄花 斑鸡菊 V. henryi Dunn. , 9. 花枝, 10. 头状 花序, 11. 小花, 12. 瘦果。 ' (王 凌绘) 
菊 枓  25  细 纵肋, 被微 柔毛; 冠毛红 褐色, 通常 1 层, 糙 毛状, 长 8 — 10 毫米, 稀有 少数外 层短冠 毛。 花果期 10 月 至翌年 4 月。 产 澄江、 罗平、 富宁、 西畴、 麻 栗坡、 马关、 河口、 屏边、 金平、 勐腊、 凤庆; 生 于海拔 (120 —) 500 — 17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中或 溪边、 路旁, 常攀 援于乔 木上。 福建、 台湾、 广东、 海南、 广西、 四川和 贵州有 分布。 越南、 泰国、 老挝、 柬埔寨 也有。 干 根和藤 茎治风 湿痛、 感冒、 牙痛、 结 膜炎、 疟疾, 根 有毒, 慎用。 20. 喜 斑鳩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Vemonia blanda (Wall. ) DC. (1836); Hook. f. (1881); Dunn (191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Conyza blanda Wall. (1830), nom. nud. ; Vemonia scandens auct. non DC. : Gag- nep. (1924). 藤本, 长 1 一 15 米。 枝圆 柱形, 灰 绿色, 具细 纵纹, 被褐 色短柔 毛和具 腺点, 稀近无 毛。 叶 互生, 叶片近 革质, 椭 圆形、 狭椭 圆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5 — 14 厘米, 宽 3 — 6 厘 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圆、 宽 楔形或 楔形, 边缘 全缘, 两面淡 绿色, 表面 无毛, 背面 沿中脉 和侧 脉被短 柔毛, 其余 无毛, 侧脉 4 一 5 对, 细脉 网结, 叶脉 在背面 凸起; 叶柄长 0.5 — 1.5 厘米, 被 褐色短 柔毛。 头 状花序 多数, 径 7 — 8 毫米, 有 20 — 25 花, 通常 3 — 5 个在 茎枝先 端和上 部叶腋 排成具 叶的小 圆锥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5 — 8 毫米, 密被褐 色短柔 毛, 常有 1 枚 钻形小 苞片; 总苞狭 钟形, 径 5 — 7 毫米; 总苞片 5 — 6 层, 黄 绿色, 外 层宽卵 形, 长约 1.5 毫米, 中层披 针状长 圆形, 稍长, 内层长 卵形, 长 7 — 9 毫米, 全部 总苞片 先端 急尖, 边缘具 缘毛, 背面近 无毛, 具 3 条暗 褐色的 纵脉, 在 上部尤 明显; 花序 托平, 无毛, 具小 窝孔。 花冠 管状, 淡紫 色或粉 红色, 长 7 — 8 毫米, 冠 管细, 上部稍 扩大, 冠 檐具 5 个披 针形的 裂片, 外面具 腺点。 瘦果圆 柱形, 长 3 — 3. 5 毫米, 具 10 条 纵肋, 被开 展 的短柔 毛和具 腺点; 冠毛淡 红色, 1 层, 长 7 — 8 毫米。 花果期 10 月 至翌年 3 月。 产于 福贡、 腾冲、 景洪、 勐腊、 金平、 蒙自、 屏边; 生 于海拔 500 — 1000 (-1980) 米的 林下或 山坡灌 丛中。 广西和 西藏有 分布。 印度、 缅甸、 越南、 老挝、 泰国和 马来西 亚 也有。 21. 林生斑^^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藤菊 Vemonia sylvatica Dunn (1903); Merr. et Chun (1940); S. Y. Hu (1969), excl. syn.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攀援 灌木, 长 1.5 — 8 米。 枝圆 柱形, 具细 纵纹, 密被黄 褐色短 柔毛。 叶 互生, 叶片 纸质, 卵形、 长 卵形、 卵 状长圆 形或披 针形, 长 6 — 12 (-19) 厘米, 宽 2 — 5 (-8.5)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稀钝, 基 部圆, 常 偏斜, 边 缘通常 全缘, 表面亮 绿色, 背 面淡绿 色, 两面 仅沿脉 密被黄 褐色短 柔毛, 具多少 下陷的 腺点, 侧脉 7 — 8 对, 细脉 网状, 叶脉 在 两面均 凸起; 叶柄长 6 — 10 毫米, 密被黄 褐色短 柔毛。 头 状花序 多数, 径 6 — 10 (一 12) 毫米, 有 7 — 10 花, 在 枝顶排 列成宽 圆锥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5 — 15 毫米, 密 被黄褐 色短 柔毛, 具 1 一 2 枚卵 状披针 形的小 苞片; 总苞半 球形, 径 4 一 6 毫米; 总苞片 4 一 5 层, 
26  云 南植物 志  草质, 外层宽 卵形, 长约 1 毫米, 中层 卵状长 圆形, 较长, 内 层狭长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全部总 苞片先 端急尖 或纯, 背 面密被 褐色短 柔毛; 花序 托平, 具 数个小 窝孔。 花冠 管状, 紫 色或暗 紫色, 长 7 — 8 毫米, 冠管长 5 — 6 毫米, 上部 扩大, 外面具 腺点, 冠檐具 5 个披 针形的 裂片。 瘦果圆 柱形, 长约 2 毫米, 具 10 条 纵肋, 通常 无毛; 冠毛 白色, 2 层, 外层 极短, 内层糙 毛状, 长 7 — 8 毫米。 花果期 9 月 至翌年 5 月。 产 陇川、 潞西、 耿马、 临沧、 勐海、 景洪、 金平、 屏边、 蒙自、 麻 栗坡、 西畴; 生 于海拔 550 — 1900 (-28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中或 沟边、 路旁。 模式标 本采自 蒙古。 22. 黄花 斑鳩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6: 9-12 Vernonia henryi Dunn (1903); Diels (1930); S. Y. Hu (196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广. 攀援 灌木, 长 0.5 — 0.9 米。 枝圆 柱形, 明显具 纵棱, 覆盖 以薄层 白色细 绒毛。 叶互 生, 叶片 纸质, 卵形、 宽卵 形或长 卵形, 长 4 一 12 厘米, 宽 2 — 8 厘米, 先 端长渐 尖或渐 尖, 基 部圆, 稀宽楔 形或微 心形, 边缘 全缘, 表面 无毛, 背面仅 沿脉被 柔毛, 两面 绿色或 黄 绿色, 均具 腺点, 叶脉 为近基 3 出脉, 细脉 网状, 在 背面均 凸起; 叶柄长 3 — 7 毫米, 密被 柔毛。 头 状花序 多数, 径 12 — 18 毫米, 有 40 — 50 花, 通常 3 — 7 个在 茎和枝 顶排列 成密 伞房状 花序, 花序总 轴覆盖 以薄层 白色细 绒毛; 花 序梗长 3 — 12 毫米, 毛被同 总轴, 在 中部具 1 一 2 枚 披针形 或狭披 针形的 叶状小 苞片; 总苞 钟形, 径 12 — 15 毫米; 总苞片 5 — 6 层, 近 革质, 外 层狭披 针形, 长约 2 毫米, 中层卵 形或长 卵形, 较长, 内层 狭长圆 形, 长 8 — 10 毫米, 先端 急尖, 下部 绿色, 上部深 绿色, 背 面和边 缘疏被 绵毛; 花序托 平, 具 多数小 窝孔。 花冠 管状, 金 黄色, 长 8 — 10 毫米, 冠 管细, 长 6 — 8 毫米, 上 部略扩 大, 冠檐具 5 个线 形的深 裂片, 外面具 腺点。 瘦果圆 柱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具 10 条 纵肋, 被微柔 毛和具 腺点; 冠毛淡 黄色, 2 层, 外 层长约 2 毫米, 内层糙 毛状, 长 6 — 7 毫米。 花果期 10 月 至翌年 2 月。 产于 广南、 砚山、 文山、 蒙自、 石 屏等; 生 于海拔 1100 — 1400 米的 山坡灌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蒙自。 3. 凋 缨菊属 Camchaya Gagnep. 一年生 草本。 茎 直立。 叶 互生, 边缘波 状或具 锯齿, 羽 状脉, 具 叶柄。 头状 花序单 生于 茎和分 枝先端 或上部 叶腋, 稀 排列成 伞房状 花序; 总苞钟 形或半 球形; 总苞片 多层, 覆瓦状 排列, 极不 等长, 外层 较短, 草质; 花序 托平, 中央 具圆形 窝孔, 无 托毛。 小花多 数, 同型, 全 部为两 性花, 均 结实, 花冠 管状, 紫 色或淡 紫色, 冠 管细, 冠檐 5 浅裂, 裂 片三 角形或 线状披 针形, 外面 常有小 腺毛; 花药 先端三 角形, 尖, 基部具 钝耳; 花柱 2 分 枝, 分枝 线形, 先端 渐尖, 被微 柔毛。 瘦果倒 卵形或 长圆状 卵形, 稍扁, 顶端圆 ,具 10 条 纵脉, 无毛; 冠毛 1 一 10 枚, 易脱落 或部分 脱落, 毛状, 或无 冠毛。 本属约 4 种, 分布 于中南 半岛。 我国 云南产 1 种。 
菊 科  27  1. ) 周缨菊 (图鉴 ) 图版 7: 1-7 儍 菊 (云南 ) Camchaya loloana Kerr. (1935); 图鉴 (1975)*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植 物志 (1985)*. Thorelia montana Gagnep. (1920); Vernonia loloana Dunn ex Kerr. (1936); ThorelielLa montana (Gagnep. ) C. Y. Wu (1957). 一年生 草本, 高 50 — 100 厘米。 主根长 3 — 5 厘米, 侧根 数条, 长达 15 厘米, 具多数 纤维状 细根。 茎 直立, 圆 柱形, 明显具 纵棱, 基部粗 2 — 5 毫米, 上部具 分枝, 分 枝和茎 被向下 贴生的 柔毛和 散生多 细胞、 带 紫色的 腺毛。 叶 互生, 叶片披 针形至 卵状披 针形, 长 4 一 9 厘米, 宽 1.5 — 3. 5 厘米, 先端短 渐尖或 稀钝, 基部 楔形, 边 缘波状 或有钝 粗齿, 两面被 白色、 贴生、 多 细胞的 硬毛, 并密具 淡黄色 腺点, 侧脉 6 — 9 对, 和 中脉在 背面稍 凸起; 叶柄长 0.3 — 1 厘米, 被毛。 头状花 序单生 于枝顶 或上部 叶腋, 长 1.2 — 1.4 厘米; 花序梗 直立, 长 0.5 — 4 厘米, 密 被毛; 总苞半 球形, 径约 1 厘米; 总苞片 多层, 外层钻 形, 长 2 — 3 毫米, 中层 和内层 线状披 针形, 长 7 — 10 毫米, 全部 总苞片 草质, 绿色, 上 部带紫 红色, 先端长 锐尖, 边缘 膜质, 背面 贴生柔 毛和具 淡黄色 透明的 腺点, 边 缘和中 脉被 单细胞 或多细 胞的长 硬毛。 小花 多数, 花冠 管状, 长 7 — 8 毫米, 冠管 细长, 向上渐 扩大, 被短 腺毛, 冠檐紫 色或紫 红色, 狭 钟形, 5 深裂, 裂 片近三 角形, 长约 1.5 毫米。 瘦果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具 10 条 纵肋, 无毛; 冠毛 8 — 12 枚, 羽状 刚毛, 近 等长, 长 2 — 2. 5 毫米, 易 脱落。 花果期 8 — 12 月。 产于 景东、 思茅、 景洪、 勐腊、 绿春; 生 于海拔 600 — 16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下、 草 坡。 越南、 泰国有 分布。 4. 地月 旦草属 Elephantopus L. 多年生 草本, 植株被 柔毛。 叶 互生, 叶片 全缘或 具齿, 稀羽状 浅裂, 具羽 状脉; 叶柄 无或 极短。 头 状花序 多数, 密集成 团球状 复头状 花序, 复头 状花序 单生于 茎和枝 先端或 排 列成伞 房状, 基 部被数 个叶状 苞片所 包围; 花序梗 坚硬; 总 苞圆柱 形或长 圆形, 稍扁; 总苞片 2 层, 覆 瓦状, 交叉 对生, 长 圆形, 先 端急尖 或具小 刺尖, 外层 较短; 花序 托小, 无毛。 小 花全部 两性, 同型, 结实, 花冠 管状, 冠檐漏 斗状, 上端 5 齿裂, 通常 一侧深 裂; 花 药顶端 短尖, 基部短 箭形, 具 钝耳; 花 柱分枝 丝状, 被微 柔毛, 先端 钻形。 瘦果长 圆形, 先端 截形, 具 10 条 纵肋, 被短 柔毛; 冠毛 1 层, 具 5 条硬 刚毛, 基部 宽扁。 约 30 余种, 大部产 于美洲 ,少 数分布 于热带 非洲、 亚 洲及大 洋洲。 我国有 2 种, 分 布于 华南和 西南。 云南产 1 种。 1. 地胆草 (图鉴 ) 图版 7: 8-11 苦地胆 (本草 纲目拾 遗), 理肺散 (思茅 ), 追风散 (保山 ), 地 胆头、 磨地胆 (广州 ), 鹿耳草 (海南 ), 草 鞋板、 地胆头 (贵州 ) Elephantopus scaber L. ( 1753); D. Don (1825); Roxb. ( 1832); DC. (1836); Wight (1846)*; C. B. Clarke (1876); Hook. f. et Thorns. (1881); Forb. et Hemsl. 
28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7 1—7. 凋缨菊 Camchaya loloana Kerr. , 1. 植株 下部, 2. 植株 上部, 3—5. 夕卜、 中、 内层总 苞片, 6. 小花, 7. 瘦 果; 8 — 11. 地胆草 Elephantopus scaber L. , 8. 植株, 9. 头状 花序, 10. 小花, 11. 瘦果。 (王 凌绘) 
菊 科  29  (1888); Hand.-Mazz. (1936); Kitam. (1940), (1955), (1966); Weibel (1958); S. Y. Hu (1966); 海南 植物志 (1974)*; 图鉴 (1975)*;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亍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r; 贵州 植物志 (1989 广. Scabiosa cochinchinensis Lour. ( 1790 ); Asterocephalus cochinchinensis Spreng. (1825); 广州 植物志 (1956); 海南 植物志 (1974). 多 年生草 本。' 根 茎通常 斜生, 长达 6 厘米, 粗达 1 厘米, 具 多数粗 线形、 长达 15 厘 米的 侧根和 少数纤 维根。 茎 直立, 坚挺, 高 (8 —) 20-60 (-100) 厘米, 基部粗 2 — 5 毫米, 下部带 紫色, 上部具 分枝, 茎和 枝密被 黄白色 向上紧 贴的长 硬毛。 基生叶 数枚, 近莲 座状, 叶 片倒披 针形、 狭倒 披针形 或长圆 状倒披 针形, 极稀倒 卵形, 长 (3 —) 6- 20 厘米, 宽 (1 一) 2 — 4. 5 厘米, 先 端钝, 具 短尖, 基部 楔形, 边缘具 圆齿或 鋸齿, 有时 浅 波状, 表面 绿色, 疏被紧 贴的长 糙毛, 背面淡 绿色, 密被 较短的 糙毛和 腺点, 叶柄宽 短, 有 时长达 7 厘米; 茎生叶 少数, 疏离, 与 基生叶 相同, 但远 较小。 头状 花序多 数密集 成 复头状 花序, 复头状 花序单 生于茎 和分枝 顶端, 基部具 3 枚叶状 苞片, 苞片宽 卵形、 卵 形或狭 卵形, 不 等长, 长 0.8 — 1.5 厘米, 宽 0.3 — 1 厘米, 先端 渐尖, 边 缘具疏 尖齿, 背面 被长糙 毛和具 腺点, 中脉 和侧脉 在背面 凸起; 总 苞狭, 径 1.5 — 2 毫米; 总 苞片约 8 枚, 绿 色或先 端带紫 红色, 披针形 或狭披 针形, 外层长 4 一 5 毫米, 内层长 9 一 10 毫米, 先 端渐尖 并具长 刺尖, 1 一 3 脉, 背 面被糙 毛和具 腺点。 小花约 4 朵, 花冠 管状, 长 7 — 9 毫米, 红色、 淡 红色、 紫 红色、 紫 色或深 紫色, 冠 管细, 冠檐狭 钟形, 长 3 — 4 毫米, 5 深裂。 瘦 果狭长 圆形, 长 3 — 4 毫米, 被微 柔毛, 具 6 (-10) 条 纵肋; 冠毛 5 — 6 条, 刚 毛状, 长 4 一 5 毫米, 近基 部较粗 并被微 柔毛, 污 白色。 花果期 9 月 至翌年 2 月。 产 于西双 版纳、 孟连、 思茅、 耿马、 镇康、 潞西、 盈江、 腾冲、 景东、 元江、 绿 春、 蒙自、 屏边、 砚山、 西畴、 广 南等; 生 于海拔 480 — 1750 米的 林下、 林缘、 灌丛 下、 山坡 草地或 村边、 路旁。 浙江、 江西、 福建、 台湾、 湖南、 广东、 广 西和贵 州有分 布。 亚洲、 美洲和 非洲的 热带地 区广泛 分布。 全草 药用, 有 疏风、 清热、 利尿、 消肿之 功效, 治 感冒、 痢疾、 肠胃炎 等症。 I . 泽兰族 Trib. Eupatorieae Cass. 草本或 灌木, 直立或 攀援。 叶 对生, 有时 上部叶 互生, 全缘或 具齿, 有时 分裂。 头 状花序 盘状, 有同 型的管 状花; 总苞片 1 至 多层, 覆瓦状 排列, 不等 长或近 等长; 花 序 托通 常平, 无毛, 有 窝孔, 无托片 或极稀 有尾状 托片。 小花 两性, 全部 结实; 花冠 管状, 淡 红色或 白色, 冠 管细, 向上渐 扩大, 冠檐具 4 一 5 裂片; 花 药顶端 有或无 附片, 基部钝 或圆、 截形; 花柱 分枝圆 柱形, 上端有 棒锤状 或稍扁 而钝的 附器, 无 毛或被 乳突状 微毛。 瘦果有 3 — 5 条纵棱 或近圆 柱形; 冠毛 少数或 多数, 1 至 多层, 刚 毛状、 膜 片状或 棒状。 主要分 布于美 洲温带 和热带 地区。 我国有 6 属。 云南产 6 属 12 种。 
30  云南 植物志  分属 检索表 1 (10) 总苞片 多数; 头 状花序 有多数 小花, 极稀 少花; 直立 草本或 灌木。 2 (5) 冠毛 少数, 不为刚 毛状。 3 (4) 冠毛 3 (—5) 枚, 坚硬, 棒 锤状; 总苞片 2 层, 近等长 5. 下 田菊属 Adenostemma 4 (3) 冠毛 5 — 6 枚, 膜 片状, 膜 片披针 形或长 圆形, 先 端芒状 渐尖; 总苞片 2 — 3 层, 不等长 …… 6. 藿 香菊属 Ageratuin 5 (2) 冠毛 多数, 刚 毛状。 6 (9) 总苞 卵形、 钟 形或半 球形; 总苞片 近等长 或稍不 等长, 明 显或不 明显的 覆瓦状 排列, 宿存。 7 (8) 冠毛 宿存, 当瘦 果成熟 时随果 脱落; 花柱 基部被 微柔毛 7. 泽兰属 Eupatorimn 8 (7) 冠毛易 断落, 当瘦 果成熟 时与果 分离; 花柱基 部无毛 8. 紫茎 泽兰属 Ageratina 9 (6) 总苞圆 筒形; 总苞 片极不 等长, 明显 覆瓦状 排列, 花后 全部脱 落留下 裸露的 花序托 9. 香 泽兰属 Chromolaena 10 (1) 总苞片 4 枚; 头状 花序有 4 朵 小花; 攀 援草本 10. 假 泽兰属 Mikania 5. 下 田菊属 Adenostemma J . R. Forst. et G. Forst. 多年生 草本, 直立或 匍匐。 茎 通常圆 柱形, 中空, 具 分枝, 被 柔毛、 腺 毛或稀 无毛。 叶 对生, 叶 片狭椭 圆形、 宽 卵形或 戟形, 先端 急尖至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 缘具圆 齿或锯 齿, 具 3 出脉, 有短 至长的 叶柄。 头状 花序少 至多数 排列成 疏伞房 或伞房 状圆锥 花序, 具长 分枝; 花 序梗短 或长; 总苞钟 形或半 球形; 总苞片 10 — 30 枚, 2 层, 不 覆瓦状 排列, 等长 或稍不 等长, 基部稍 连合; 花序托 凸起, 具多数 宽椭圆 形的小 窝孔, 无毛。 小花 10 — 60 朵, 全部 两性, 结实; 花冠 白色, 狭漏 斗状或 有细冠 管和宽 钟形的 冠檐, 通常被 毛或有 腺点, 先端 5 裂, 裂片三 角形, 长过 于宽, 无 乳突; 花药圆 柱状, 基 部钝, 有附属 物; 花柱 基部不 增粗, 无毛或 被毛, 分枝呈 棒状。 瘦果通 常长三 角状圆 柱形, 稍 弯曲, 不 明显 具肋, 有多数 小瘤状 突起; 冠 毛通常 3 枚, 稀达 5 枚, 棒状, 具节, 节顶有 點腺。 24 种, 主 要分布 于热带 美洲, 亚洲 和非洲 有少数 种类。 我国有 1 种, 云南 也产。 1. 下田菊 (图鉴 ) 图版 8: 1-5 猪耳 朵叶、 胖 婆娘、 九 股牛、 白龙须 (思茅 ), 拔毒散 (临沧 ), 牙 桑西哈 (傣语 ), 风 气草、 汗苏麻 (贵州 ), 见肿消 (广西 ), 水胡椒 (江西 ) Adenostemma lavenia (L. ) O. Kuntze (1891); Chang (1935); Ling (1939); Kitam. (1941); 广州 植物志 (1956); S. Y. Hu (1965); 海南 植物志 (1974 广;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广; 秦岭 植物志 (1985 广; R. M. King et H. Robinson (1987);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Verbesina lavenia L. (1753); Adenostemma latifolium D. Don ( 1825 ) ; Anisopappus candelabrum Levi. (1910); Myriactis candelabrum Levi. ( 1912 ) ; Adenostemma Lavenia (L. ) O.Ktze. var. Latifolium (D.Don) Hand. -Mazz. ( 1936)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A . lavenia ( L. )0. ktze. var. elatum(D. Don) Kitam. in Hara( 1966) . 
菊 科  31 
32  云南 植物志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120 厘米。 主根圆 柱状, 延长, 具 多数线 形的长 侧根和 极多纤 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劲直, 常带紫 红色, 基 部粗达 1.2 厘米, 上部具 分枝, 被密 或疏、 弯 曲或 平展、 无 腺或具 腺的短 柔毛, 有时 无毛。 叶 对生, 中部叶 较大, 叶片 卵形、 宽 卵形、 三 角状卵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3 — 17 厘米, 宽 2 — 12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基部 心形、 圆形、 平截而 下延或 楔形, 边缘具 鋸齿或 圆齿, 有 时为重 锯齿, 表面 绿色, 疏 被短糙 毛, 沿脉毛 较密, 稀有时 无毛, 背面淡 绿色, 沿 脉被平 展的短 柔毛, 具离基 3 出脉, 脉 较宽, 在 两面稍 凸起; 叶柄 平扁, 常带紫 红色, 长 0.5 — 6 厘米, 具 狭翅, 疏生短 柔毛, 有时近 无柄。 头状花 序少至 多数, 径 6 — 8 毫米, 有 45 — 50 朵 小花, 在茎 和分枝 先端排 列成伞 房状 或伞房 圆锥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3 厘米, 被短 柔毛; 总苞半 球形, 在果 期径达 10 毫 米; 总苞片 2 层, 近 等长, 狭长椭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草质, 绿色, 先 端钝, 背面 和边缘 疏生短 柔毛, 外层 近基部 合生; 花序托 凸起, 径 1.5 — 2 毫米, 高 1 一 2 毫米, 具多 数小窝 孔。 花 冠通常 白色, 稀 黄色、 红 色或紫 红色, 长约 2.5 毫米, 冠 管短, 冠檐狭 钟形, 先端 5 裂, 下部 被點质 腺毛。 瘦 果长三 角状圆 柱形, 长 3. 5 — 4. 5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先端圆 钝, 下部 渐狭, 疏具 小瘤状 突起, 成 熟时近 黑色; 冠毛 3 (-5) 枚, 棒状, 长约 1 毫米, 顶端有 亮棕黄 色的點 质物, 基 部连合 成环。 花果期 7 — 11 月。 全省 大部分 地区有 分布; 生 于海拔 380 — 3000 米的 林下、 林缘、 灌 丛中、 山 坡草地 或 沟边、 路旁。 我国 华东、 华南、 华 中和西 南广泛 分布。 斯里 兰卡、 印度、 澳大 利亚、 菲 律宾、 中南 半岛、 日本、 朝鲜 也有。 全草 药用, 有祛风 解表和 止痛的 功效, 治感冒 发热、 风湿 骨痛、 牙痛, 外敷 治痈肿 疮疖。 在 诸多的 文献中 曾记载 云南有 分布的 2 个变种 var. datum (D. Don) Kitam. 和 var. latifolium (D. Don) Hand.-Mazz. , 但在 众多的 云南标 本中, 无 论其形 态特征 或地理 分 布都无 法加以 区别, 只 能认为 本种娈 异大、 性状不 稳定, 故暂 归人原 变种。 6. 藿 香菊属 Ageratum L. 一 年生至 多年生 草本, 有 时为亚 灌木。 茎圆 柱形, 少至多 分枝, 具纵 条纹, 散生微 柔毛或 硬毛, 基 部常外 倾并生 多数不 定根。 叶对生 或有时 互生, 叶片椭 圆形、 披 针形、 三 角形或 卵形, 先 端钝至 渐尖, 背 面通常 具大而 无柄或 凹陷的 腺点, 边缘 全缘至 具齿, 有 3 条 基出脉 或近基 3 出脉, 具短 至长的 叶柄。 头状花 序少至 多数, 排列 成伞房 或近伞 房状 花序, 有时 近伞形 花序, 有 短或较 长的花 序梗; 总苞钟 形或半 球形; 总苞片 30 — 40 枚, 2 — 3 层, 不 覆瓦状 排列, 等 长或不 等长, 常硬 化并具 宽膜质 边缘; 花 序托圆 锥状, 无毛 或被微 柔毛。 小花 20 — 125 朵, 全部 两性, 结实; 花冠 白色、 蓝 色或淡 紫色, 漏斗 状 或有细 管部和 扩大的 冠檐, 先端 5 裂, 裂片三 角形, 长过 于宽, 里面具 乳突, 外 面具乳 突或有 时被短 硬毛; 花药基 部钝, 先 端有附 属物; 花柱 基部不 扩大, 无毛, 分枝 线形, 常 密具 乳突。 瘦果圆 柱状, 具 4 一 5 肋, 肋上 无毛或 稀具短 硬毛; 冠毛 无或冠 状或有 5 — 6 枚分 离的膜 片状或 鳞片状 冠毛, 膜 片披针 形或长 圆形, 先 端芒状 渐尖。 约 40 种, 集 中分布 于中南 美洲。 我国有 2 个外 来种, 云南 也有, 并已 归化。 
菊 科  33  分种 检索表 1 (2) 叶 片基部 钝或宽 楔形; 总苞 片长圆 形或披 针状长 圆形, 先端 急尖, 边缘撕 裂状, 背 面无毛 … 1 . 藿香菊 A. conyzoides 2 (1) 叶 片基部 心形或 截形; 总苞 片狭披 针形, 先端长 渐尖, 边缘 全缘, 背 面被白 色具节 长柔毛 … •• 2. 熊耳草 A. houstonianum 1. 藿香菊 (中国 经济植 物志) 图版 8: 6-10 广马草 (文山 ), 水丁药 (保山 ), 鬼点火 (河口 ), 重 阳草、 油 贴贴草 (云南 ), 脓泡 草、 绿升麻 (贵州 ), 臭炉草 (广西 ), 白 花草、 白花 臭草、 白 毛苦、 咸 奸花、 毛麝香 (广 东), 臭护草 (海南 ), 胜红菊 (日 本名) Ageratum conyzoides L. (1753); DC. (1836); C. B. Clarke (1876); Hook. f. (1881); Burk. (1910); Hand.-Mazz. (1936); Kitam. (1941), in Kihara (1955), in Hara (1966), (1967), (1971), (1975); Weibel. (1958); S. Y. Hu (1965); Shrestha (1967); Bull. (1969); Miles F. Johnson (1971); 海南 植物志 (1974)* ; 图鉴 (1975)* , quoad descr. , excl. tab.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5); 秦岭 植物志 ( 1985 广; R. M. King et H. Robinson (1987);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一年生 草本, 高 14 一 80 厘米。 主根不 明显, 须根 数条, 粗线 形至圆 柱形, 长 5 — 10 厘米, 粗 0.5 — 3 毫米, 具多数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粗壮, 基部粗 1 一 4 毫米, 有 时达 12 毫米, 紫 红色, 有 时上部 或全部 绿色, 具分 枝或不 分枝, 被 尘状短 柔毛或 上部密 被开 展的长 节毛, 有 时近基 部或下 部平卧 并在节 上生不 定根。 叶 对生, 稀 上部叶 互生, 中部叶 较大, 叶片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3 — 8 厘米, 宽 2 — 5 厘米, 具长 2 — 3. 5 厘米的 叶柄, 上部 和下部 叶较小 和叶柄 较短, 全部 叶片先 端急尖 或钝, 基部 钝或宽 楔形, 边缘 具圆锯 齿, 表面绿 色或深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疏 被白色 具节短 毛并常 有黄色 腺点, 沿脉毛 较密, 稀近 无毛, 具 3 条基 出脉。 头状 花序径 5 — 6 毫米, 有 70 — 80 花, 通常 4 一 18 个于 茎枝 先端排 列成密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0.5 — 1.5 厘米, 被 尘状短 柔毛; 总苞钟 形或半 球形, 径 5 — 6 毫米; 总苞片 多数, 2 层, 长圆 形或披 针状长 圆形, 长 3 — 4 毫米, 先端急 尖, 边缘撕 裂状, 背面 无毛, 具 2 (— 1) 条凸起 的脉。 花 冠通常 白色, 有时淡 红色、 蓝 紫色或 紫色, 长 1.5 — 2. 5 毫米, 冠管长 0.8 — 1.3 毫米, 冠檐稍 扩大, 先端 5 齿裂, 外面 无毛或 先端具 尘状微 柔毛。 瘦 果倒披 针状圆 柱形, 长约 1.5 毫米, 黑 褐色, 具 5 条 纵肋, 疏被 白色细 柔毛; 冠毛 5 — 6 枚, 膜 片状, 长 圆形, 长 1.5 — 3 毫米, 先端长 芒状, 极稀短 芒 状或无 芒尖。 花果期 全年。 我省 除滇东 北外大 部分地 区有; 生 于海拔 100 — 1800 米的 林下、 林缘、 灌 丛中、 山 坡 草地、 河边、 路旁 或田边 荒地。 江西、 福建、 广东、 广西、 陕西、 甘肃、 四川、 贵 州、 西 藏等地 均有, 栽培 或大多 地区巳 归化。 原 产中南 美洲, 现巳为 广布的 杂草, 在越 南、 老挝、 柬 埔寨、 印度尼 西亚、 印度及 非洲也 常见。 全草 药用, 性凉, 味辛、 微苦, 有清热 解毒、 利咽 消肿、 止血、 排石的 效用, 治上 
34  云南 植物志  呼吸道 感染、 扁桃 腺炎、 咽 喉炎、 急性肠 胃炎、 胃痛、 腹痛、 崩漏、 肾 结石、 膀胱结 石。 全草 可提芳 香油, 也 可作鱼 饲料及 绿肥, 还可 观赏。 南 美洲用 全草治 妇女非 子宫性 阴道 出血; 非洲和 美洲用 全草清 热解毒 和消炎 止血。 2. 熊耳草 (图鉴 ) 烂草、 木提 (河口 ) Ageratum houstonianum Miller (1768); Kitam. (1932), in Hara (1966), (1968); Miles F. Johnson (1971); 图鉴 (1975), quoad tabulam 6230, excl. descr. ;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广; R. M. King et H. Robinson (1987). Ageratum mexicanum Sims ( 1825) * . 一年生 草本, 高 30 — 100 厘米。 主根不 明显, 须根 多数, 线形, 长 3 — 7 厘米, 粗通 常不足 1 毫米, 具多数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不 分枝或 分枝, 基部粗 1 一 4 (-10) 毫米, 淡 绿色、 灰 色或紫 红色, 被白 色具节 长柔毛 和尘状 绒毛, 有 时近基 部或下 部平卧 并在节 上生不 定根。 叶 对生, 有时 上部叶 互生, 中部叶 较大, 叶片 卵形、 宽卵形 或三角 状 卵形, 长 2 — 7 厘米, 宽 1.5 — 5 厘米, 具长 0.5 — 2. 5 厘米 的柄, 上部和 下部叶 较小和 叶柄 较短, 全部叶 先端钝 圆或稀 急尖, 基部 心形或 平截, 边 缘具圆 锯齿, 表面 绿色, 背面 淡 绿色, 两面 被白色 具节长 柔毛, 有 3 条基 出脉。 头状 花序径 5 — 7 毫米, 通常 5 — 15 个 或更多 在茎枝 先端排 列成密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0.3 — 1 厘米, 被 白色具 节长柔 毛和尘 状 绒毛; 总苞 钟形, 径 5—7 毫米; 总苞片 多数, 2 层, 狭披 针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先端长 渐尖, 边缘 全缘, 背面 被白色 具节长 柔毛, 具 2 (— 1) 条凸起 的脉。 花 冠颜色 多变, 紫 色、 蓝 紫色、 蓝色、 粉 红色或 白色, 长 2. 5 — 3. 5 毫米, 冠管长 1.2 — 1.7 毫米, 冠檐 5 齿裂, 齿背 面疏被 柔毛。 瘦果倒 披针状 圆柱形 •, 长约 2 毫米, 黑 褐色, 具 5 条 纵肋, 散生 白色细 柔毛; 冠毛 5 — 6 枚, 膜 片状, 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2 — 3 毫米, 先端 芒状长 渐尖, 稀 截 形而无 芒尖。 花果期 全年。 见于 昆明、 蒙自、 文山、 金平、 河口、 勐腊、 沧源、 潞西、 大理; 生 于海拔 150 — 1500 米 的山坡 草地、 山谷 沟边、 路旁。 我国很 多省区 有栽培 或逸为 野生。 原产 墨西哥 及 其邻近 地区, 欧洲、 亚 洲和非 洲均有 栽培或 逸生。 全 草作清 凉解毒 之用, 味苦 性凉, 治 感冒、 风热、 外伤 出血、 湿疹。 也作 观赏。 美 洲 用全草 消炎, 治咽 喉痛。 7. 泽兰属 Eupatorium L. 一 年生至 多年生 草本, 极 稀亚灌 木状。 茎圆 柱形, 直立, 具纵 条纹, 有少至 多数分 枝, 被短 柔毛。 叶 对生或 轮生, 上 部叶近 对生或 互生, 叶片 线形至 卵形、 三 角形, 有时 3 裂, 边 缘有锯 齿或近 全缘, 无叶 柄或具 短柄。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茎 和枝顶 排成复 伞房状 花 序或金 字塔状 的圆锥 花序, 具短花 序梗; 总苞 卵形、 钟 形或半 球形; 总苞片 10 — 22 枚, 2 — 5 层, 明 显或不 明显的 覆瓦状 排列, 通常 宿存; 花序托 平或稍 凸起, 无毛。 小花 3 — 23 朵, 全部 两性, 结实; 花冠 白色、 粉 红色、 淡 紫色或 紫色, 狭漏斗 状或有 变狭的 冠管和 狭至宽 钟形的 冠檐, 先端 5 裂, 裂片三 角形至 长圆状 卵形, 长稍过 于宽, 里面光 
菊 科  35  滑, 外面具 腺点; 花药圆 柱形, 基 部钝, 先 端有附 属物; 花柱 基部扩 大或不 扩大, 被微柔 毛, 稀 无毛, 分枝 线形, 有时 稍扁。 瘦果圆 柱状, 具 5 肋, 有多数 腺点, 有 时具少 数细刚 毛, 无 果柄; 冠毛 多数, 1 层, 刚 毛状, 微 粗糙, 宿存。 约 45 种, 主要分 布于中 南美洲 的温带 和热带 地区, 少数 种产于 东亚, 其他 地区极 少。 我国有 12 种, 除新疆 外各省 区都有 分布。 云南产 6 种。 . 分种 检索表 I (2) 叶具 3 条基 出脉; 总 苞片先 端渐尖 或急尖 1. 林泽兰 E. lindleyanum 2(1) 叶具羽 状脉; 总苞片 先端钝 或圆。 3 (4) 叶两面 无毛无 腺点或 沿脉散 生毛, 通常 3 裂; 总苞、 花冠 和瘦果 无毛无 腺点. 2. 佩兰 E. fortunei 4 (3) 叶 两面被 毛和常 具黄色 腺点, 3 裂或不 分裂。 5 (6) 叶片卵 形或宽 卵形, 基 部圆, 近无柄 • 3. 多须公 E. chinense 6 (5) 叶 片椭圆 形至披 针形, 基部 楔形, 具柄。 7 (12) 叶 对生, 3 裂或不 分裂; 总 苞片外 面多少 被毛; 瘦果 具黄色 腺点。 8 (11) 叶两面 疏被具 节毛, 边缘具 锅齿; 总苞长 5 — 6 毫米; 总 苞片先 端钝, 绿色 或稍带 紫色。 9 (10) 叶片 不分裂 4a. 白头婆 E. japonicum var. japonicum 10(9) 叶片 3 全裂 4b. 三裂 白头婆 E. japonicum var. tripartitum II (8) 叶表 面被短 柔毛, 背面密 被白色 绒毛, 边缘具 圆齿; 总苞长 6 — 9 毫米; 总 苞片先 端圆, 紫 红色 5. 异 叶泽兰 E. heterophyllum 12 (7) 叶近 对生, 3 全裂或 3 深裂, 中 裂片再 次羽状 分裂; 总苞 片外面 无毛; 瘦果 无腺点 6. 南 川泽兰 E. nanchuanense 1. 林泽兰 (中国 药用植 物志) 图版 9: 1-4 尖 佩兰、 白鼓钉 (江 西、 贵州、 秦岭 ), 升麻、 土 升麻、 路边 升麻、 称 杆升麻 (贵 州) Eupatorium lindleyanum DC. (1836); Benth. (1861); Forb. et Hemsl. (1888); Hayata(1904), (1919); Nakai (1911), (1923); Merr. (1930); Hand. -M 亂 (1936); Chang (1937); Kitam. (1937), (1949); 中 国药用 植物志 (1958)*; S. Y. Hu (1966); 海南 植物志 ( 197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秦岭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 Eupatorium subtetragonum Miq. (1861) ; E . kirilovui Turcz. (1873); Ling ( 1934) ; Hand.-Mazz. (1938); S. Y. Hu (1966); E. lindleyanum DC. var. trifoliolatum Maki- no (1913); Kitag. (1939); 秦岭 植物志 (1985); £. lindleyanum DC. f. aureo-reticula- tum Makino (1918) ; E . cannabinum auct. non DC. : Ling ( 1934) .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100 (-200) 厘米。 须根 多数, 粗 线形, 长达 15 厘米, 粗 1 一 1.5 毫米, 具多数 纤维状 细根。 茎 直立, 基部粗 3 — 10 (-20) 毫米, 下部 带红色 或紫红 色, 具分 枝或不 分枝, 茎枝密 被具节 (节紫 红色) 柔 毛或短 柔毛。 叶对生 或稀上 部叶互 生, 下部 叶花期 脱落, 中 部叶长 圆形、 狭椭 圆形、 椭 圆状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3 — 
36  云 南植物 志  图版 9 1—4. 林泽兰 Eupatorium lindleyanum DC. , 1. 植株 上部' 2. 头状 花序' 3. 小花, 4. 瘦果; 5—8. 多须公 E. chinense L. , 5. 植株 上部, 6. 头状 花序, 7. 小花, 8. 瘦果。 (王红 兵绘) 
菊 科  37  12 厘米, 宽 0.5 — 3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楔形,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被 具节槌 毛和密 具黄色 腺点, 不 分裂或 3 全裂, 边缘 具齿, 叶脉 3 基出, 叶 柄无, 上部叶 渐小。 头 状 花序径 2 — 4 毫米, 有 5 小花, 通常多 数在茎 枝先端 排成密 伞房状 花序或 大型的 复伞房 状 花序; 花序 梗长. 1 一 5 毫米, 密 被具节 柔毛; 总苞狭 钟形; 总苞片 3 层, 外层长 卵形或 披 针形, 长 1.5 — 2. 5 毫米, 中层 稍长, 内 层狭长 椭圆形 或长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5 — 6 毫 米, 全 部总苞 片绿色 或带紫 红色, 先端 急尖, 外 面疏被 毛或近 无毛, 具 腺点; 花序 托小, 平。 小花花 冠白色 > 粉 红色或 稀淡紫 红色, 长 4 一 5 毫米, 外面散 生黄色 透明的 腺点, 冠 管细, 长约 2 毫米, 冠檐狭 钟形, 先端具 5 个三 角形的 裂片。 瘦果圆 柱状, 长约 3 毫米, 黑 褐色, 具 5 条 纵棱, 散 生黄色 透明的 腺点; 冠毛 白色, 长 4 一 5 毫米。 花果期 8 — 11 月。 分布于 丽江、 鹤庆; 生 于海拔 2600 — 3000 米的水 沟边、 山谷 溪旁或 村边。 我国除 新 疆外, 广 布于各 省区。 俄 罗斯、 朝鲜、 日本 也有。 全草 药用, 治无汗 恶寒、 感冒、 疟 疾等。 2. 佩兰 (种 子植物 名称) 兰草 (植物 名实图 考), 泽兰、 孔雀花 (玉溪 ), 兰花 一枝蒿 (峨山 ), 野泽兰 (易 门), 八 月白、 失力草 (江苏 ), 铁脚 升麻、 称 杆升麻 (湖北 ), 香草 (海南 ), 泽兰、 水泽 兰 (贵州 ) Eupatorium fortunei Turcz. (1851); Kitam. (1942); S. Y. Hu (1966); 海 南植物 志 (1974); 图鉴 (1975 广;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广 ; 秦 岭植物 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 Eupatorium stoechadosmum Hance (1862) ; Forb. et Hemsl. (1888); Ling (1934); Ohwi (1965); E . caespitosum Miq. (1934)*; E • chineme L. var. tripartitum Miq. (1866). 多年生 草本, 高 40 — 100 厘米, 全株 揉之有 香味。 茎 直立, 绿色 或带紫 红色, 基部粗 达 5 毫米, 上部具 分枝, 茎和枝 疏被具 节毛, 下部近 无毛。 叶 对生, 有时 上部叶 互生, 基 部叶 早枯, 中部叶 较大, 3 全裂或 3 深裂, 裂 片长椭 圆形、 长 椭圆状 披针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1.5 — 2.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狭 楔形, 边缘 具尖锯 齿或稀 粗齿, 表 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 无毛或 沿脉散 生毛, 无 腺点, 羽状脉 6 — 8 对, 在背面 凸起, 侧裂片 较中裂 片小, 叶 柄长达 2 厘米, 上部 茎生叶 通常不 分裂, 较小, 有 时全部 茎生叶 不 分裂。 头状 花序径 5 — 6 毫米, 有 5 小花, 通常多 数在茎 枝顶排 列成复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2 — 5 毫米, 被短 柔毛。 总苞 钟形; 总苞片 2 — 3 层, 外 层短, 卵状披 针形, 长 1.5 — 2 毫米, 中 层和内 层长椭 圆形, 内层长 6 — 7 毫米, 全部 总苞片 常呈紫 红色, 先端钝 或 近圆, 背面 无毛、 无 腺点。 小花 花冠白 色或淡 红色, 长约 5 毫米, 外面无 腺点, 冠管 纤细, 冠檐狭 钟形, 先端具 5 个三 角形的 裂片。 瘦 果近圆 柱形, 下部 渐狭, 长 3 — 5 毫米, 无毛无 腺点, 成 熟时黑 褐色。 花果期 7 — 10 月。 分布于 昆明、 玉溪、 峨山、 易门 等地; 生于 海拔约 2000 米 的山坡 林下。 我国 华东、 华中及 西南有 分布。 朝鲜、 日本 也有。 全草 药用, 有 清热、 辟移、 化湿、 调经的 功效。 全株有 香气, 茎、 叶 均可蒸 制芳香 油。 
38  云 南植物 志  3. 多须公 (广东 ) 图版 9: 5—8 对叶蒿 (保山 ), 六 月雪、 六 月霜、 白 头翁、 白 花姜、 称 杆草、 野升麻 (两广 ), 土 牛膝 (广东 ), 大 泽兰、 土 牛膝、 兰草 (海南 ), 华泽兰 (秦岭 ) Eupatorium chinense L. (1753) ; Merr. (1930); Hand.-Mazz. (1936); Merr. et Chun (1935); Chang (1937); Kitam. (1955); S. Y. Hu (1966); 海南 植物志 (1974)* ; 图鉴 (1975)*;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r ; 秦岭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 . Eupatorium reevesii Wall. (1831), nom. nud. ; ex DC. (1836); C. B. Clarke (1876); Hook. f. (1881); Forb. et Hemsl. (1888); Ling (1934); S. Y. Hu (1966); E. longicaule DC. (1836); C. B. Clarke (1876); E. 職 Uichii DC. (1836); E. crenati- foLium Hand.-Mazz. (1939); S. Y. Hu (1966). 多 年生草 本或亚 灌木, 高 90 — 200 厘米。 根 茎短, 须根 多数, 延长, 粗达 2 毫米。 茎 直立, 草质或 下部木 质化, 淡褐 色或绿 色带紫 红色, 基部粗 0.7 — 2 厘米, 具斜 展的分 枝, 被白 色具节 (节 带紫 红色) 柔 毛和短 柔毛, 上部毛 较密。 叶 对生, 基部叶 早枯, 叶 片卵 形或宽 卵形, 稀 卵状披 针形、 长卵 形或狭 卵形,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3 — 5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稀钝, 基 部圆,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 被白色 具节柔 毛和密 具黄色 腺点, 沿 脉毛 较密, 边缘具 整齐的 圆齿, 羽状脉 3 — 7 对, 叶脉 在背面 凸起, 叶柄长 2 — 4 毫米或 近 无柄, 被具节 柔毛。 头状 花序径 4 一 6 毫米, 有 5 小花, 多 数在茎 枝顶排 列成复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2 — 5 毫米, 密 被具节 柔毛; 总苞 钟形, 长 5 — 6 毫米; 总苞片 3 层, 外层 卵 形或长 卵形, 长 1 一 2 毫米, 背面 被短柔 毛和疏 具黄色 腺点, 中层 和内层 长椭圆 形或长 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5 — 6 毫米, 背 面近无 毛和疏 具黄色 腺点, 边 缘白色 膜质, 全部 总苞片 绿色 或带淡 紫色, 先 端急尖 或钝, 具 尖头。 小 花花冠 白色, 稀粉 红色, 长 4 一 5 毫米, 冠 管短, 冠檐狭 钟形, 先端 5 裂, 外面疏 具黄色 腺点。 瘦 果近圆 柱形, 下部 渐狭, 长 2. 5 — 3 毫米, 黑褐色 ,具 5 棱, 疏具黄 色腺点 。 花果期 5 — 10 月 。 产于 富宁、 西畴、 砚山、 文山、 屏边、 蒙自、 绿春、 元江、 大理、 福贡; 生 于海拔 1200 — 2200 米的 林缘、 山坡、 草地、 路边、 溪旁。 安徽、 浙江、 江西、 福建、 广东、 海南、 广西、 湖北、 湖南、 四川、 贵州有 分布。 根、 叶 药用, 根 能清热 解毒、 行瘀 消肿, 叶治蛇 咬伤、 肿毒。 4. 白头婆 (长沙 ) 细 黑升麻 (思茅 ), 称 杆升麻 (贵州 ), 孩儿菊 (湖南 ), 六月 雪草、 细叶 泽兰、 山兰 (海南 ) Eupatorium japonicum Thunb. (1784); DC. (1836); Forb. et Hemsl. (1888); Nakai (1911); Kitam. (1932), (1937); Ling (1934); Hand.-Mazz. (1936); Chang (1937); 中 国药用 植物志 (1958)*; Ohwi (1965); S. Y. Hu (1966); 海南 植物志 (197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秦岭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Eupatorium vuaLlichii DC. ( 1836); Benth. (1861); Mattf. ( 1933 ); Kitam. (1949); S. Y. Hu (1966); E. japonicum Thunb. var. simplici folium Makino (1909); 
菊 科  39  E. japonic urn Thunb. f. aureo-reticulatum Makino (1909); E . fortunei Turcz, var. simplicifolium (Makino) Nakai (1927); E. fortunei Turcz. var. sim pi ici folium f. au- reo-reticulatum (Makino) Nakai ( 1927) ; E. chinense L. var. simplicifolium (Makino) Kitam. (1949); Ohwi (1956); £. album auct. non L. : Thunb. (1784); £. chinense auct. non L. : Komar (1907) . 4a. 白头婆 (原 变种) var. japonicum.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200 (—240) 厘米。 根茎长 1.5 — 4 厘米, 侧根 多数, 延长, 粗 1 一 2 毫米, 具 多数纤 维根。 茎 直立, 通常紫 红色, 稀上部 绿色, 基部粗 0.5 — 1 (-1.5) 毫米, 不 分枝或 最上部 有花序 分枝, 密被白 色具节 (节紫 红色) 柔毛。 叶 对生, 叶片椭 圆形、 长椭 圆形、 卵 状椭圆 形或披 针形, 长 3 — 12 厘米, 宽 1.5 — 4 (一 6) 厘米, 先端渐 尖, 基部 楔形, 表面绿 色或深 绿色, 疏被 具节短 糙毛及 具黄色 腺点, 背面 淡绿色 或黄绿 色, 被具节 柔毛及 有黄色 腺点, 沿 脉毛常 较密, 边 缘具粗 或细的 锯齿, 羽 状脉, 侧脉约 7 对, 叶脉 在背面 凸起, 叶柄长 0.5 — 2 厘米, 密 被毛。 头状 花序径 5 — 6 毫米, 有 5 小花, 多数 在茎枝 先端排 列成密 伞房状 花序, 有时为 大型复 伞房状 花序; 总苞 钟形; 总苞片 3 层, 外层披 针形, 长 1 一 2 毫米, 中层和 内层长 椭圆形 或长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5 — 6 毫米, 全部总 苞片先 端钝, 绿色 或带紫 红色。 小 花花冠 白色、 粉红 色或淡 紫色, 长约 5 毫米, 外面 具黄色 腺点, 冠管 纤细, 冠檐狭 钟形, 先端 5 裂。 瘦果椭 圆状圆 柱形, 长 3 — 3. 5 毫 米, 具 5 棱, 有多 数黄色 腺点; 冠毛 白色, 长约 5 毫米。 花果期 7 — 11 月。 云南 大部分 地区有 分布; 生 于海拔 (500 —) 800—2000 (—3200) 米的 林下、 灌丛 中、 山坡 草地或 路边、 溪旁。 我国 东北、 华北、 华东、 华南、 华 中及西 南均有 分布。 朝 鲜、 日本 也有。 全草 药用, 有发表 祛寒、 止痛 通经、 透 麻疹的 功效, 茎含芳 香油, 可调制 香料, 作 阜用 香精。 4b. 三裂叶 白头婆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变种 ) var. tripartitum Makino (1909); Kitam. (1937), (1947); S. Y. Hu (196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Eupatorium fortunei Turcz. var. tripartitum (Makino) Nakai (1927). 与 原变种 的区别 是叶片 3 全裂, 中裂 片大, 椭圆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我省除 滇东南 外广泛 分布; 生 于海拔 1650 — 2900 米的 林下、 林缘、 灌 丛中和 草坡。 四川 等地有 分布。 5. 异 叶泽兰 (图鉴 ) 图版 10: 1-4 红梗草 (滇 南本草 ), 红升麻 (丽江 ), 土细辛 (保山 ), 接骨丹 (玉溪 ) Eupatorium heterophyllum DC. (1836); Hand.-Mazz. (1938); Kitam. (1949); S. Y. Hu (1966); 图鉴 (1975)*; Lauener (1976)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中国 植物志 (1985)*; 秦岭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 断山区 维 管植物 (1994). Eupatorium ivaMichii DC. var. heteriphyllum (DC.) Diels (1912); E. mairei 
40  云南 植物志  Levi. (1915). 多年生 草本, 有 时亚灌 木状, 高 0.5—1.5 (— 2) 米。 根 茎短, 须根 多数, 延长, 粗 达 3 毫米, 灰 褐色。 茎 直立, 淡 褐色或 常带紫 红色, 基部粗 1 一 2 厘米, 分枝 斜展, 茎枝 被带 紫红色 的具节 柔毛, 下部毛 较疏。 叶 对生, 中部叶 较大, 3 全裂、 深裂或 浅裂, 中裂 片 长椭圆 形或披 针形, 长 5 — 6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侧裂 片与中 裂片 同形, 但 较小, 有时 叶片不 分裂, 长 圆形、 长 椭圆状 披针形 或稀长 卵形, 全 部叶表 面 绿色, 粗糙, 被白 色短柔 毛和密 具黄色 腺点, 背面灰 绿色, 密 被白色 绒毛, 边缘 具整齐 的 圆齿, 羽状脉 3 — 7 对, 叶脉 在背面 凸起, 叶柄长 2 — 6 (-10) 厘米, 密被具 节短柔 毛。 头状 花序径 4 一 6 毫米, 有 5 朵 小花, 多数在 茎和枝 先端排 列成复 伞房状 花序; 花序 梗长 2 — 5 毫米; 总苞 钟形; 总苞片 3 层, 外层卵 形或宽 卵形, 长约 2 毫米, 中层 和内层 长椭 圆形, 长 7 — 9 毫米, 全部 总苞片 紫红色 或淡紫 红色, 先 端圆, 背面 疏生白 色短柔 毛。 小花 花冠白 色或粉 红色, 长 4 一 5 毫米, 外面疏 具黄色 腺点, 冠 管短, 冠檐狭 钟形, 先端 5 裂。 瘦果圆 柱形, 下部 渐窄, 长 3 — 3. 5 毫米, 5 棱, 散 生黄色 腺点, 无毛; 冠毛白 色, 长 4 一 5 毫米。 花果期 6 — 11 月 。 产于 德钦、 贡山、 维西、 中甸、 丽江、 洱源、 禄劝、 昆明、 宜良、 路南、 屏边、 会 泽、 东川、 昭通 等地; 生 于海拔 1400 — 3900 米的 林下、 林缘、 灌 丛中、 山坡草 地或溪 边、 路旁。 四川、 贵州和 西藏有 分布。 全草 药用, 有活血 散瘀、 除湿 止痛、 调经 行水的 功效。 6. 南 川泽兰 (中 国植 物志) Eupatorium nanchuanense Ling et Shih, 中国 植物志 (1985) * .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120 厘米。 根茎 横走, 节间长 1 一 3 厘米, 节上发 出成对 的地上 茎; 须根 多数, 延长, 粗 1 一 2 毫米。 茎 直立, 褐 红色、 紫红色 或暗紫 红色, 具斜 展的分 枝, 茎和 枝被白 色具节 (节紫 红色) 柔毛, 上部和 分枝毛 较密。 叶对 生或近 对生, 基部 叶 早枯, 中部和 上部叶 3 全裂或 3 深裂, 具长 0.5 — 1 厘米 的柄, 中 裂片长 椭圆形 或长披 针形, 长 3. 5 — 8 厘米, 宽 0.4 — 2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 缘羽状 深裂、 浅裂或 缺刻状 锯齿, 表面深 绿色, 疏 被白色 贴伏毛 和密具 腺点, 背面淡 绿色, 密 具黄色 腺点和 沿 脉散生 白色贴 伏毛, 侧脉 3 — 5 对, 叶脉在 两面微 凸起, 侧裂片 较小, 常不 等大, 长 1.5 — 5 厘米, 其 他同中 裂片。 头状 花序径 5 — 7 毫米, 有 5 (— 6) 朵花, 多数于 茎和枝 先端 排列成 复伞房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4 毫米, 密 被具节 细毛; 总苞 钟形; 总 苞片约 3 层, 外 层椭圆 形或长 卵形, 长 2 — 2. 5 毫米, 中层 和内层 长椭圆 形或披 针形, 内层长 6 — 7 毫 米, 全部总 苞片紫 红色, 先 端圆, 无毛, 散 生黄色 腺点。 小 花花冠 白色或 稀带紫 红色, 长 约 5 毫米, 外面散 生黄色 腺点, 冠 管短, 冠檐 钟形, 先端具 5 个三 角形的 裂片。 瘦 果圆柱 形, 下部 渐窄, 长约 3 毫米, 通常具 5 棱, 无毛, 无 腺点; 冠毛 白色, 长约 4 毫米。 花果 期 6 — 7 月。 云南 大关新 记录; 生 ^ 海拔 1700 米的 山坡, 常见。 分布于 四川的 南川金 佛山。 
菊 科  41  图版 10 1—4. 异 叶泽兰 Eupatorium heterophyllum DC. , 1. 植株 上部, 1. 头状 花序, 3. 小花, 4. 瘦果; 5—8. 假泽兰 Mikania cordata (Burm. f. ) B. L. Robinson, 5. 植株 部分, 6. 头状 花序, 7. 小花, 8. 瘦果。 (王红 兵绘) 
42  云 南植物 志  8. 紫茎 泽兰属 Ageratina Spach. 多年生 草本或 灌木, 通常 直立, 稀 攀援。 茎圆 柱形, 少至多 分枝, 具 纵棱。 叶 对生, 稀近 对生或 互生, 叶片 狭椭圆 形至三 角形, 通常具 据齿或 圆齿, 稀 全缘或 分裂, 叶脉 3 出或 羽状, 具 腺点, 有短 或长的 叶柄。 头 状花序 少至多 数排成 伞房状 花序, 具短 或较长 的花 序梗; 总苞 钟形; 总 苞片约 30 枚, 2 — 3 层, 近 等长, 不覆瓦 状排列 或近覆 瓦状排 列, 宿存, 具 2 肋或 不明显 具肋; 花序 托通常 稍凹, 无 毛或散 生毛。 小花 10 — 60 朵, 全 部 两性, 均 结实; 花冠白 色或淡 紫色, 冠檐钟 形或漏 斗状, 先端 5 齿裂, 裂片三 角形, 长 过 于宽, 外面 光滑, 里 面具密 乳突; 花药圆 柱形, 基 部钝, 先 端具附 属物; 花柱基 部常扩 大, 无毛, 分枝 线形。 瘦 果圆柱 形或坊 缍形, 通常 5 肋, 有细 刚毛或 腺毛, 明显 具短果 柄; 冠毛 1 层, 细刚 毛状, 微 粗糙, 通常易 断落, 末端常 增粗。 248 种, 主要 分布于 美洲, 以中、 南 美洲最 集中。 我国有 1 外 来种, 云南也 有并巳 野化。 1. 紫 茎泽兰 (滇南 ) 图版 11: 1-5 解 放草、 马 鹿草、 大黑草 (永德 ), 花 升麻、 细 升麻、 破坏草 (滇南 ) Ageratina adenophora (Spreng. ) R. M. King et H. Robinson (1970) , (1987). 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 ( 1826); Koster ( 1935 ); Kitam. ( 1967), (1969);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E. glandu- losum H. B. K. (1818); E. coelestinum auct. non L. : 中国 植物志 (1985); 贵 州植物 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 多年生 草本, 有时 呈亚灌 木状, 高 20 — 150 厘米。 莲 直立, 紫 红色, 稀 仅下部 或基部 紫 红色, 基部粗 4 一 10 毫米, 有时 更粗, 具 斜展的 分枝, 极稀不 分枝, 茎和 枝被白 色或淡 褐色短 腺毛, 上部毛 较密, 下部稀 疏至近 无毛。 叶 对生, 叶片 三角状 卵形、 菱状 卵形、 菱状 三角形 或近三 角形,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2 — 7 厘米, 先端 急尖至 渐尖, 基部 楔形、 宽 楔 形或稀 平截, 边 缘具圆 锯齿,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 疏生短 腺毛, 沿脉毛 较密, 基出脉 3 条, 侧脉 纤细, 叶脉 在背面 凸起; 叶柄长 2 — 5 厘米, 常呈紫 红色, 密被 白色或 淡 褐色短 腺毛。 头状 花序径 4 一 6 毫米, 有 40 — 50 小花, 数 个排成 密集的 伞房状 花序, 再组 成开展 的圆锥 状或复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5 — 10 毫米, 密被短 腺毛, 具 1 一 5 枚线 形小 苞片; 总苞宽 钟形, 径 4 一 5 毫米; 总 苞片约 2 层, 近 等长, 条 形或披 针状条 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 0.7 — 1 毫米, 先端 渐尖, 背面具 2 条 隆起的 纵肋, 疏被短 腺毛; 花 序托稍 凸起, 径约 1.5 毫米, 无毛, 具 多数小 窝孔。 花冠 白色, 极 稀淡黄 色或淡 红色, 长 3. 5 — 4 毫米, 冠檐钟 形或狭 钟形, 具 5 个三 角形的 裂片, 冠管 极细, 与 冠檐近 等长或 稍长。 瘦 果圆 柱状, 长约 1.5 毫米, 具 5 肋, 成熟时 黑色; 冠毛 白色, 1 层, 细刚 毛状, 长 3. 5 — 4 毫米, 先端稍 增粗, 极易 断落。 花果期 2 — 5 月。 原产墨 西哥。 我省许 多地州 在海拔 950 — 2200 米 的各种 生境不 常见。 广西、 贵州也 有。 美洲、 太 平洋岛 11^5、 菲 律宾、 中南 半岛、 印尼、 澳大 利亚等 地广泛 生长。 产 于墨西 哥的紫 茎泽兰 自十九 世纪中 叶被作 为观赏 植物引 种后, 经历 了近一 个世纪 
菊 科  43  图版 11 1—5. 紫 茎泽兰 Agemina adenophora (Spreng. ) R. M. King et H. Robinson, 1. 植株 上部, 2. 头状 花序, 3. 小 花, 4. 瘦果, 5. 花 序托; 6 — 10. 香泽兰 Chromolaena odorata (L. ) R. M. King et H. Robinson, 6. 植株 上部, 7. 头状 花序, 8. 小花, 9. 瘦果, 10. 花 序托。 (王红 兵绘) 
44  云 南植物 志  的 繁衍并 野化, 成 了各地 的有害 植物, 造成 广泛的 生态性 灾害。 它 是一繁 殖力极 强的恶 性 杂草, 解 放前后 自缅甸 或越南 传人我 省后, 自南向 北迅速 扩大分 布区, 在很多 地区蔓 延 成灾, 尤其 滇南, 已直 接危害 到当地 农林牧 副业的 发展, 为此, 中科院 昆明生 态所曾 进行 过专项 研究。 全草 药用, 有 小毒, 牲畜 误食会 引发疾 病甚至 死亡。 滇南民 间取其 茎叶煮 水洗, 治 香港脚 和稻田 湿疹, 也有以 叶揉擦 患处, 能 止血、 止痛、 消炎; 嫩枝叶 可作绿 肥。. 9. 香 泽兰属 Chromolaena DC. 直 立或稍 攀援的 多年生 草本或 灌木。 茎圆 柱形, 不分 枝至密 分枝, 具棱, 通 常被微 柔毛。 叶 对生, 稀 互生, 极稀 轮生, 叶片 卵形、 三角 形至椭 圆形, 有时 线形, 边缘 近全缘 至 分裂, 具明 显或不 明显的 3 出脉 或近基 3 出脉, 稀羽 状脉, 极稀 1 脉, 无 叶柄至 有柄。 头状花 序多数 至少数 排列成 伞房状 圆锥花 序或灯 台状, 稀 单生于 直立的 长花序 梗顶; 花 序梗短 或长; 总 苞近圆 柱形; 总苞片 18 — 25 枚, 4 一 6 层, 不 等长, 覆瓦状 排列, 花后全 部 脱落, 卵 形至披 针形; 花序托 平或稍 凸起, 无毛, 有时具 托片。 小花 6 — 75 朵, 全部 两性, 结实; 花冠 白色、 蓝色、 淡 紫色或 紫色, 圆 筒形, 下部稍 渐窄, 先端 5 裂, 裂片长 圆形或 卵形, 长过于 宽或近 等长, 里面 常密具 乳突, 外 面上部 常有短 腺毛; 花药圆 柱形, 基 部钝, 先 端具附 属物; 花柱 基部不 扩大, 无毛, 分枝 线形。 瘦果圆 柱形, 具 5 (-3) 纵肋, 肋上有 细毛, 明 显具短 果柄; 冠毛 1 层, 刚 毛状, 微 粗糙, 宿存, 末端 不明显 增粗。 165 种, 分布于 美洲, 以南 美最为 丰富。 我国有 1 外 来种, 在海南 和云南 逸生。 1. 香泽兰 (海南 ) 图版 11: 6-10 - 民 国草、 六 月雪、 丫巴旁 (景洪 ), 日本草 (河口 ), 飞机草 (西双 版纳、 海南 ), 雅 把棒 (傣语 ) Chromolaena odorata (L. ) R. M. King et H. Robinson (1970), (1987). Eupatorium odoratum L. ( 1759); DC. ( 1836); Gagnep. in Lecomte (1925); Hand. -Mazz. (1938); S. Y. Hu (1966); Kitam. in Hara (1966); 海南 植物志 (1974);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多年生 草本, 高 1 一 3 米。 茎 直立, 灰白 色或淡 绿色, 基部粗 5 — 10 毫 米或常 更粗, 具 近水平 伸展的 分枝, 茎和 枝具细 纵棱, 密 被黄褐 色具节 柔毛。 叶 对生, 叶片 卵形、 长 卵 形或三 角形, 长 4 一 12 厘米, 宽 2 — 6 厘米, 先端 急尖至 渐尖, 基部宽 楔形, 稀 平截或 浅 心形, 边缘中 部具疏 锯齿, 先端 和基部 全缘, 近花序 的叶常 全缘, 表面 绿色, 疏 被具节 长 柔毛, 背面淡 绿色, 密 被白色 短柔毛 和密具 红棕色 透明的 腺点, 沿 脉密被 具节长 柔毛, 基出脉 3 条, 侧脉 纤细, 近于 平行; 叶柄长 0.5 — 2. 2 厘米, 密 被黄褐 色具节 柔毛。 头状 花序径 4 一 5 毫米, 有 20 — 35 小花, 通常 多数在 茎枝先 端排列 成伞房 状或复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0.3 — 2 厘米, 密被细 柔毛, 具 1 钻 形的小 苞片; 总 苞近圆 筒形, 径 4 一 5 毫米; 总 苞片约 4 层, 不 等长, 外层卵 形或长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先端 钝圆, 背面疏 被白色 短柔毛 并具红 棕色、 透明的 腺点, 中层 渐长, 内 层狭长 圆形, 长 8 — 10 毫米, 先 端急尖 
菊 科  45  或稀 渐尖, 背面 仅上部 散生短 柔毛, 无 腺点, 全部总 苞片绿 白色, 具 3 (— 4) 条 深绿色 的 宽脉; 花 序托稍 凸起, 径 1.5 — 2 毫米, 无毛, 具多数 窝孔。 花冠 白色、 淡 蓝色、 淡红 色或淡 紫色, 近圆 筒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先端 5 裂片。 瘦果圆 柱形, 长 3. 5 — 4 毫米, 具 5 肋, 肋上 有向上 的白色 短毛, 成熟时 黑色; 冠 毛黄白 色或黄 褐色, 1 层, 刚 毛状, 长 5 — 5.5 毫米, 不 脱落。 花果期 2 — 5 月。 原产 美洲。 是 一繁殖 力极强 的恶性 杂草, 在云 南南部 海拔约 1100 米 以下的 多种生 境 下快速 蔓延, 并在 局部地 区形成 群落, 滇西南 常见。 海南 也有。 据 传本种 是民国 ttr 后进人 云南, 故 滇南有 称其为 "民国 草", 但 通常称 "飞机 草", 它们在 村寨附 近的荒 地迅速 繁殖成 飞机草 草丛, 有 庞大的 根系, 其株 高可达 4 米, 个别 植株达 7 米, 呈 蔓性藤 本状, 并 有强烈 的地上 分枝, 众 多的茎 枝交错 纠缠, 形成 郁闭的 伞状 覆盖的 外观, 此外, 在某 些季雨 林下、 竹林 下和热 带稀树 灌木草 丛中也 常见。 全草 药用, 微辛 微温, 有 小毒, 具 杀虫、 止血的 功效, 治 跌打、 外伤 出血、 稻田性 皮炎; 鲜叶 揉碎涂 皮肤可 防妈蝗 叮咬, 并 治咬伤 出血, 投人水 中'? 区烂, 可 防钩端 螺旋体 感染。 茎 叶含芳 香油, 可用 于香料 及医药 工业。 10. 假 泽兰属 Mikania Willd. 藤本或 攀援状 灌木, 有时 为直立 多年生 草本或 灌木。 茎圆柱 形至具 6 棱, 有纵 条纹, 稀 具翅, 无毛或 被各式 柔毛, 具少 至多数 分枝。 叶 对生或 3 — 4 枚轮 生, 叶 片狭线 形至宽 卵形, 有时多 裂成宽 或狭的 裂片, 先端圆 或稀短 渐尖, 基部狭 楔形至 心形或 戟形, 边缘 全缘至 具齿或 分裂, 背面 有或无 腺点, 叶脉 3 出或 羽状, 无叶 柄至有 长柄。 头状 花序多 数排 列成圆 锥状、 聚伞圆 锥状、 总状、 穗状或 伞房状 花序, 无花序 梗或有 短梗; 总苞钟 形或狭 钟形; 总苞片 4 枚, 1 层, 近 等长, 不呈 覆瓦状 排列, 宿存; 花序 托平, 无毛。 小 花 4 朵, 全部 两性, 结实; 花冠 白色, 有时粉 红色, 漏斗状 或有明 显的管 部和钟 形的檐 部, 外面 无毛至 被疏柔 毛或具 腺点, 里 面光滑 或稀具 乳突, 花冠 裂片三 角形, 宽过 于长, 有时狭 长圆形 而长为 宽的约 3 倍; 花药基 部钝, 顶 端具附 属物; 花柱 基部常 粗壮, 光滑 或 有时具 乳突, 分枝 线形, 上 部密具 乳突。 瘦果六 棱状圆 柱形, 有 4 一 10 肋, 无 毛或具 腺点 或被小 刚毛, 有短 柱形的 果柄; 冠毛 多数, 1 一 2 层, 槌 毛状, 宿存。 415 种, 分 布于泛 热带, 主要 产中南 美洲。 我国有 1 外 来种, 云南 也有。 1. 假泽兰 (图鉴 ) 图版 10: 5-8 米甘草 (云南 ), 粪箕藤 (海南 ) Mikania cordata (Burm. f. ) B. L. Robinson (1934); Koste (1935); Hand.-Mazz. (1936); Kitam. (1937), in Hara (1966); S. Y. Hu (1967); 海南 植物志 (1974)*; 图 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 R. M. King et H. Robinson (1987)* . Eupatorium cordatum Burm. f . ( 1768) * ; E . volubile Vahl (1794) ; Mikania volu- bile (Vahl) Willd. (1804); DC. (1836); M. scandens auct. non (L. ) Willd. : C. B. Clarke (1876); Forb. et Hemsl. (1888); Hayata (1919); Gagnep. in Lecomte (1924); 
46  云南 植物志  Kitam. (1923), (1937); Chang (1937); S. Y. Hu (1967). 攀援 草本。 茎 细长, 具 纵棱, 有多数 分枝, 茎 和枝近 无毛或 被白色 具节长 柔毛, 近 节 处毛被 较多。 茎生叶 对生, 中部叶 较大, 叶片 卵形或 卵状三 角形,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2 — 7 厘米, 先端渐 尖或稀 急尖, 基部 心形, 边缘全 缘或有 不规则 的浅波 状齿, 两面绿 色, 近 无毛或 散生短 柔毛, 具 3 — 5 条基 出脉, 侧脉 纤细, 叶脉在 两面微 凸起, 叶柄长 3 — 10 厘米, 近无 毛或散 生毛, 上部叶 渐小, 叶片 长三角 形或披 针形, 先端渐 尖,. 基部微 心形或 平截, 稀 楔形, 叶柄 较短。 头状花 序小, 径 2 — 3 毫米, 有 4 小花, 多数在 茎枝先 端排列 成伞房 状或复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2 — 7 毫米, 近 无毛或 散生短 柔毛, 具 线状披 针 形的小 苞片; 总苞狭 钟形, 长 3 — 4 毫米, 果期达 7 毫米; 总苞片 1 层, 4 枚, 近 等长, 狭椭 圆形, 先端 急尖, 明显具 3 条 纵脉, 背 面散生 短毛和 腺点。 花冠 白色, 长 3. 5 — 4. 5 毫米, 冠 管细, 散生 短毛, 冠檐 钟形, 先端 5 齿裂。 瘦 果近圆 柱形, 长约 3.5 毫米, 黑褐 色, 具 4 条 纵肋, 有多 数黄色 腺点; 冠毛 污白色 或淡红 褐色, 1 层, 长 4 一 5 毫米, 糙毛 状。 花果期 8 — 11 月。 原 产中南 美洲。 我省 屏边、 河口、 建水、 盈江 常见; 生 于海拔 700 — 1100 米 的山坡 灌 丛中或 路边。 台湾和 海南也 常见。 越南、 老挝、 柬 埔寨和 印度尼 西亚的 爪哇岛 也有。 全草 药用, 治骨折 筋断。 夏 • 紫荒族 Trib. Astereae Cass. 草本、 亚 灌木或 灌木。 叶通常 互生, 全缘、 有锯齿 或羽状 分裂。 头状 花序辐 射状或 盘状, 边花 雌性, 1 至 多层, 舌 状或细 管状, 中央花 两性, 管状, 有 时雌花 退化而 仅有两 性管 状花; 雌 花舌片 白色、 蓝色、 紫色或 红色, 稀 黄色, 先端有 2 — 3 小齿, 或细 管状而 短于 花柱; 两性花 黄色, 结 实或不 结实。 总苞 片通常 多层, 覆瓦状 排列, 叶质、 干膜质 或近 革质; 花序 托平或 凸起, 具 窝孔, 无 毛或稀 具膜片 状毛; 花药 上端有 附片, 基 部钝, 近 全缘; 花柱 分枝一 面平一 面凸, 上端 有披针 形或三 角形的 附器, 有 时钝, 外面 密被乳 突状 微毛。 瘦果圆 柱形、 长圆 形或倒 卵形; 冠毛 毛状、 芒 状或膜 片状, 有时无 冠毛。 广布 全球, 但 以美洲 温带地 区种类 最多。 我国有 29 属。 云南产 18 属 76 种。 分属 检索表 叶 基生和 茎生; 头状 花序排 成各式 花序或 单生; 大多有 冠毛。 头 状花序 较大, 福 射状, 边缘 为舌状 雌花。 舌状花 显著, 舌片长 6 毫米 以上, 极稀 2 — 3 毫米。 头状花 序有二 型花, 外 围雌花 舌状, 和中 央两性 花全部 结实。 舌 片黄色 11. 一枝 黄花属 Solidago 舌片 白色、 蓝色、 紫色或 红色。 头状花 序单生 枝顶; 外层 总苞片 叶状; 冠毛 2 层, 羽毛状 12. 翠菊属 Camstephus 头状 花序组 成各式 花序; 外层总 苞片非 叶质; 冠 毛不为 羽状。 冠毛 少数, 极短 13. 马兰属 Kalimeris  1 (32) 2 (21) 3 (18) 4 (17) 5 (6) 6 (5) 7 (8) 8 (7) 9 (10) 
菊 科  47  9) 冠毛 多数, 长 毛状。 12) 管 状花具 5 个 不等的 裂片, 中裂片 较长; 冠 毛黄色 或红色 …… 14. 狗 娃花属 Heteropappus 11) 管 状花具 5 个 等长的 裂片; 冠毛白 色或稀 红褐色 3 16) 总苞片 多层, 较宽, 不 等长, 稀近 等长; 舌状 花通常 1 层; 花 柱分枝 先端披 针形。 15) 瘦果圆 柱形, 两端 渐狭, 具 5 肋; 舌片 白色; 叶卵形 15. 东 风菜属 Doellingeria 14) 瘦 果长圆 形或倒 卵形, 稍扁, 具 2 边肋; 舌片 蓝色、 紫色、 粉红色 或白色 16. 紫菀属 Aster 13) 总苞片 2 — 3 環, 狭窄, 近 等长; 舌状花 2 — 3 层; 花柱 分枝短 三角形 17. 飞蓬属 Erigeron 4) 头状花 序有三 型花, 外 围雌花 2 — 3 层, 外层 舌状, 内层 管状, 均 结实, 中央 两性花 不结实 18. 毛 冠菊属 Nannoglottis 3) 舌状 花小, 舌片 长不逾 1.5 毫米。 20) 瘦果具 长嫁; 冠毛细 毛状; 头 状花序 无梗或 有长梗 19. 秋 分草属 Rhynchospermum 19) 瘦果 无噪; 冠 毛无; 头 状花序 具长梗 20. 粘 冠草属 Myriactis 2) 头状花 序小, 盘状, 边缘 为管状 或丝状 雌花, 或无 花冠。 27) 冠毛 毛状。 26) 苞叶短 于伞房 花序; 边花具 管状花 冠和小 舌片; 冠 毛长过 花冠; 瘦果 被毛。 25) 瘦果 具肋; 总苞 钟形, 总苞片 多层, 干 膜质; 攀援 半灌木 21. 小 舌菊属 Mkroglossa 24) 瘦果 无肋; 总 苞半球 形或圆 柱形, 总苞片 3 — 4 层, 草质; 直 立草本 • 22. 白 酒草属 Conyza 23) 苟叶长 于伞房 花序; 边花无 花冠; 冠 毛短于 花冠; 瘦 果具乳 突状毛 23. 歧 伞菊属 Thespis 22) 冠毛 无或不 明显。 31) 头状花 序小, 排成 总状、 圆锥状 或伞房 花序; 花 白色或 紫色; 无 冠毛。 30) 花序托 半球形 或倒圆 锥形; 瘦果 有边肋 24. 鱼 眼草属 Dkrocephala 29) 花 序托杯 状或漏 斗状; 瘦果 无边肋 25. 杯菊属 Cyathodine 28) 头 状花序 较大, 单生 于茎枝 先端; 花 黄色; 冠毛 极细、 短 26. 田 基黄属 Grangea 1) 叶 全部基 生或有 少数退 化的茎 生叶; 头状花 序单生 于花葶 先端; 无 冠毛。 34) 雌 性边花 2 — 4 层, 舌片淡 紫色或 白色; 瘦 果倒披 针形, 无毛, 具多数 腺点, 有 短喙; 花葶无 毛, 具 少数退 化的茎 生叶; 头状 花序径 0.4~0.7 毫米 27. 瓶 头草属 Lagenophora 34 (33) 雌 性边花 1 层, 舌片白 色或浅 红色; 瘦果倒 卵形, 被 细毛, 无 腺点, 无喙; 花葶 被毛, 无叶; 头状 花序径 2 — 3. 5 厘米 28. 雜菊属 BelHs 11. 一枝 黄花属 Solidago L. 多年生 草本, 稀为半 灌木。 叶 互生, 常 有具翅 的柄。 头状花 序小或 中等, 有 异型小 花, 呈辐 射状, 多数 于茎和 分枝先 端排列 成总状 花序、 圆锥 花序、 伞房花 序或复 头状花 序; 总 苞狭钟 形或椭 圆形; 总苞片 多层, 覆瓦状 排列; 花序 托小, 通常蜂 窝状。 边花 1 层, 雌性, 舌状, 结实, 或 雌花退 化而头 状花序 同型; 中央花 两性, 管状, 结实, 冠檐狭 钟 形或稍 扩大, 先端 5 齿裂, 花药基 部钝, 花 柱分枝 扁平, 顶 端有披 针形的 附片。 瘦果 近圆 柱形, 有 8 — 12 条 纵肋; 冠毛 多数, 1 一 2 层, 细 毛状, 稍不 等长。 
48  云 南植物 志  约 120 余种, 集中 分布于 美洲。 我国有 4 种。 云南产 1 种。 1. —枝 黄花 (植 物名实 图考) 图版 12: 1-4 土细辛 (玉溪 ), 金 柴胡、 金 锁匙、 满山黄 (江 苏、 浙江 ), 百 根草、 百 条根、 千根 癀 (浙 江、 福建 ), 一 支轮、 一 支箭、 一 枝香、 朝天 一柱香 (江 西、 湖南 ), 黄 花草、 大 叶七 星剑、 蛇头黄 (广 东、 广西 ), 竹叶 柴胡、 金 柴胡、 釣鱼 杆柴胡 (广 西、 贵州 ), 土 细辛 (云 南、 广西) Solidago decurrens Lour. (1790); DC. (1836); Kitam. (1937); Ohwi (1956); S. Y. Hu (1968);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Solidago cantonensis Lour. (1790); Amphirhapis leiocarpa Benth . in Hook. (1842); A . chinensis Sch.-Bip. (1852); Solidago virgaurea L. var. leiocarpa (Benth.) A. Gray (1857); Forb. et Hemsl. (1888); Ling (1934); Hand.-Mazz. (1936), (1938); Nakai (1952); S. Y. Hu (1968); Lauener (1976); Aster tenuissimus Dunn (1903); Solidago virgaurea auct. non L. : Hayata (1904), (1919); Merr. (1930); 广州 植物志 (1956); S . virgaurea L. ssp. leiocarpa (Benth. ) Hultan (1937).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100 厘米。 主根圆 锥形, 长 2 — 3 厘米, 具 极多粗 线形的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直立, 通常 单一, 基部粗 2 — 5 毫米, 不分枝 或上部 分枝, 茎和枝 绿色或 带紫 红色或 全部紫 红色, 上 部被短 柔毛, 下部无 毛或近 无毛, 基部 具多数 覆瓦状 排列的 残枯 叶鞘。 基生 叶和下 部茎生 叶片椭 圆形、 长椭 圆形、 卵 形至披 针形, 长 3 — 12 厘米, 宽 1.5 — 4 厘米, 先端 急尖, 具长 尖头, 基部 楔形, 边缘 上部具 疏离的 尖齿, 有 缘毛, 表 面 绿色, 疏生短 柔毛至 无毛, 背面淡 绿色, 沿脉 生短柔 毛或近 无毛, 侧脉 3 — 5 对, 网结, 和中 脉在表 面平、 背面 凸起, 具明 显的细 网脉; 叶柄长 4 一 20 厘米, 具翅, 翅有 缘毛, 基 部 具鞘, 上部 叶渐小 和叶柄 渐短至 无柄。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茎和 枝顶排 列成长 6 — 40 厘 米 的总状 或伞房 状圆锥 花序, 长 6 — 10 毫米, 宽 7 — 11 毫米; 花 序梗长 2 — 5 毫米, 密被 短 柔毛; 总 苞狭钟 形或近 钟形, 径 6 — 8 毫米; 总苞片 4 一 6 层, 外层披 针形, 长 1.5 — 2 毫米, 中层 较长, 内层 披针状 条形, 长 5 — 7 毫米, 全部总 苞片淡 绿色, 先端 急尖, 边缘 白 膜质, 具 1 条深色 纵脉; 花 序托微 凸起, 蜂 窝状。 舌状花 8 — 10 朵, 黄色, 舌片 狭椭圆 形, 长 5 — 6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先端具 2 — 3 小齿或 全缘, 具数条 纵脉, 冠 管细, 长 3 — 4 毫米, 花 柱分枝 伸出管 部外; 管状花 黄色, 花冠 钟状圆 筒形, 长 5 — 6 毫米, 先端 5 裂齿, 花药和 花柱稍 伸出花 冠外。 瘦果圆 柱状, 长约 3 毫米, 具细 纵肋, 无毛, 极 稀近顶 端疏生 微毛; 冠毛 多数, 细 毛状, 长 3 — 5 毫米, 稍不 等长, 白色。 花果期 4 一 11 月。 产于 砚山、 文山、 马关、 麻 栗坡、 屏边、 金平、 蒙自、 峨山和 彝良、 镇雄 等地; 生 于海拔 1200 — 22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中、 山坡 草地或 水边、 路旁。 我国 安徽、 江苏、 浙 江、 江西、 台湾、 湖北、 湖南、 贵州、 广东、 广西、 陕 西均有 分布。 全草 药用, 有疏风 清热、 消肿 解毒的 功效。 12. 翠菊属 Callistephus Cass. 一 年生或 二年生 草本, 高 30 — 100 (-150) 厘米。 主 根狭圆 锥状, 向 下渐狭 并线状 
菊 禾斗  49  图版 12 1—4. 一 枝黄花 Solidago decurrens Lour. , 1. 植株, 2. 头状 花序, 3. 舌 状花, 4. 管 状花; 5—7. 马兰 Kalimeris indica (L. ) Sch. -Bip. var. indica. 5. 植株, 6. 舌 状花, 7. 管 状花。 (王 凌绘) 
50  云 南植物 志  延长, 具多数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绿色 或带紫 红色, 基部粗 2 — 6 毫米, 具 分枝, 茎和 枝多细 纵棱, 被白色 具节长 柔毛。 叶 互生, 下部叶 在花期 枯萎, 中 部叶宽 卵形、 卵形、 近 菱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3 — 8 (-10) 厘米, 宽 2 — 5 (-7) 厘米, 先端 渐尖 或钝, 基部 楔形或 稀圆, 边缘具 不整齐 的粗齿 或羽状 浅裂, 有白色 具节长 缘毛, 表 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 沿脉散 生毛或 无毛, 侧脉 4 一 5 对, 纤细, 和中 脉在两 面微凸 起, 叶柄长 2 — 6 厘米, 具 狭翅, 翅缘疏 生白色 具节长 柔毛, 上部 茎生叶 渐小, 倒披 针形、 菱 状倒披 针形、 匙 形或线 状倒披 针形, 边缘具 2 — 4 个 粗齿至 全缘, 叶柄短 至无, 其他同 中 部叶。 头状花 序大, 径 4 一 8 厘米, 单 生于茎 和分枝 先端, 有异型 小花, 外围 1 至数层 为 雌花, 中央有 多数两 性花, 均 结实; 花 序梗长 1 一 7 厘米, 被白色 具节长 柔毛; 总苞近 半 球形, 径 2 — 5 毫米; 总苞 片通常 3 层, 覆 瓦状, 外面 2 层 叶质, 绿色, 狭倒披 针形、 匙 形 或长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1 一 2. 8 厘米, 宽 2 — 6 毫米, 先端钝 或圆, 有时带 紫色, 边缘有 白色的 具节长 缘毛, 内层 膜质, 半 透明, 长椭 圆形, 较短, 边缘缺 刻状, 无 缘毛; 花序托 平或 微凸, 蜂 窝状, 无 托片。 雌花 舌状, 舌片紫 红色、 红色、 淡 红色、 蓝 紫色、 蓝色或 黄色、 白色, 狭椭 圆形、 狭倒披 针形或 条形, 长 2 — 3 厘米, 宽 2 — 6 毫米, 先端 全缘或 2 — 3 小齿, 冠管长 2 — 3 毫米, 花柱具 2 分枝, 分枝 压扁, 先 端有三 角状披 针形的 附片, 伸 出冠管 之外;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黄色, 长 5 — 7 毫米, 冠檐稍 扩大, 先端有 5 个 长三角 形的 裂片, 冠 管短, 花药 黄色, 基 部钝, 全缘, 伸 出花冠 之外, 花柱 细长, 超出 花药, 2 分 枝, 分枝 压扁, 先端 具狭披 针形、 密具细 乳突的 附片。 瘦 果长倒 卵形, 长约 3 毫米, 宽 约 1.5 毫米, 稍 压扁, 密被 白色、 向 上且紧 贴的微 柔毛; 冠毛 2 层, 白色, 羽 毛状, 长 3 — 4. 5 毫米, 不 等长, 外层易 断落, 留下 极短的 毛基, 内 层较晚 脱落。 本属仅 1 种, 产 我国。 云南有 分布。 . 1. 翠菊 (图鉴 ) 五 月菊、 江西腊 (德欽 ) Callistephus chinensis ( L. ) Nees ( 1832); DC. ( 1836); C. B. Clarke ( 1876); Bretschn. (1898); Kom. (1907); Nakai (1911), (1923); Diels (1922); Ling (1934); Kitam. (1937); Hand.-Mazz. (1938); Kia (1955)* ; S. Y. Hu (1966);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5); 秦岭 植物志 (1985)* . Aster chinensis L. (1753); Callistemma hortensis ( L. ) Cass. (1817); Callistephus hortensis (L. ) Cass. (1825) ; Forb. et Hemsl. (1888); Diplopapus chinensis ( L. ) Less. (1832); Callistemma chinensis ( L. ) Skeels ( 1909); C. sinensis ( L. ) Brotherson (1916). 特征 同属。 花果期 5 — 10 月。 产于 德钦、 丽江、 大理 等地; 生 于海拔 2400 — 3000 米的 山坡草 丛中, 昆明等 地常栽 培 观赏。 吉林、 辽宁、 河北、 山东、 陕西 和四川 等地有 分布和 栽培。 日本、 朝 鲜有分 布, 俄罗斯 及欧洲 各国有 栽培。 
菊 禾斗  51  13. 马兰属 Kalimeris Cass. 多年生 草本。 叶 互生, 全缘、 具齿 或羽状 分裂。 头 状花序 较小, 单生 于茎和 分枝先 端或排 列成疏 伞房状 花序, 有异型 小花, 福 射状, 外围有 1 一 2 层 雌花, 中 央有多 数两性 花, 全部 结实; 总苞半 球形; 总苞片 2 — 3 层, 近等长 或外层 较短, 草质或 革质, 有时边 缘 膜质; 花 序托凸 起或圆 锥形, 蜂 窝状。 雌花 舌状, 舌片 白色或 紫色, 先 端全缘 或有小 齿, 花柱 2 分枝;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冠檐 钟形, 先端 5 裂片, 花药基 部钝, 全缘, 花柱分 枝 具三角 形或披 针形的 附片。 瘦 果倒卵 圆形, 稍扁, 边缘 有肋, 两 面无肋 或一面 有肋, 无 毛或疏 被毛; 冠毛极 短或膜 片状, 分 离或基 部结合 成环。 约 20 种, 分布 于亚洲 南部和 东部、 喜马 拉雅地 区及西 伯利亚 东部。 我国有 7 种。 云南产 1 种。 1. 马兰 (本草 纲目) 马兰头 (救 荒本草 ), 蓑衣莲 (云南 ), 田 边菊、 路边菊 (福 建、 广东 ), 泥嫩 串、 鱼 揪串、 泥揪菜 (湖 北、 广西、 四川、 贵州) Kalimeris indica (L. ) Sch.-Bip. (1854—55); Kitam. (1937); S. Y. Hu (1967); 图 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秦岭 植物志 (1985); 横 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ster indicus L. (1753); Franch. (1884); Diels (1900); Forb. et Hemsl. (1888); Kia (1937)* ; S. Y. Hu (1965), (1974); Asteromaea indica (L. ) Bl. (1826); Hand. -Mazz. (1936); Boltonia indica (L. ) Benth. (1861); Griers. (1964); Lauener (1976). la. 马兰 (原 变种) 图版 12: 5-7 var. indica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60 厘米。 根茎常 横走, 长达 15 厘米, 具 多数须 根和纤 维状细 根。 莲 直立, 绿 色或有 时带紫 红色, 基部粗 1 一 2 毫米, 具 分枝, 茎和 枝有细 纵棱, 上部 被 向上紧 贴的短 糙毛。 叶 互生, 基部叶 在花期 枯萎, 中部 叶倒披 针形、 倒 长卵形 或狭椭 圆形, 长 2 — 7 厘米, 宽 0.7 — 3 厘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基部 楔形, 边缘 上部具 2 — 4 对粗 齿, 齿 端具小 尖头, 有 缘毛, 表面 绿色, 疏 被紧贴 的短糙 毛至近 无毛, 背面 淡绿色 或灰绿 色, 疏被紧 贴的短 糙毛或 仅沿脉 被毛, 侧脉 4 一 5 对, 和中 脉在表 面平, 在背面 凸起, 叶 柄长 0.3 — 1 厘米, 具 狭翅, 上部叶 较小, 狭披 针形、 狭倒披 针形或 线形披 针形, 全缘, 无柄。 头状 花序径 2 — 2. 5 厘米, 单 生于茎 和分枝 先端, 常 排成疏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2. 5 厘米, 密被 向上紧 贴的短 糙毛; 总苞半 球形, 径 7 — 10 毫米; 总苞片 2 — 4 层, 外 层倒披 针形, 长 1.5 — 2 毫米, 中层 和内层 倒卵状 长圆形 或倒披 针状长 圆形, 长 4 一 5 毫 米, 全部总 苞片淡 绿色, 上 部边缘 和先端 常带紫 红色, 先 端钝或 急尖, 背面 疏被短 柔毛, 具 1 脉, 边缘 膜质, 具 缘毛; 花 序托半 球形。 雌花 1 层, 舌状, 舌片 紫色、 蓝 紫色、 蓝色 或稀 白色, 条形, 长 8 — 10 毫米, 宽 1.5 — 3 毫米, 先端圆 或稀具 齿缺, 有约 4 条 纵脉, 冠 管细, 长 1 一 1.5 毫米, 花 柱分枝 伸出冠 管外;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黄色, 长 3. 5 — 4. 5 毫 米, 冠檐 钟形, 先端 5 深裂, 冠管长 1 一 1.5 毫米, 疏生 短毛, 花药 和花柱 分枝稍 超出冠 
52  云 南植物 志  檐。 瘦 果狭倒 卵形, 长约 2 毫米, 宽约 1 毫米, 极扁, 黄 褐色, 边缘 具淡色 的肋, 上部疏 被微 柔毛和 具少数 腺点; 冠毛 少数, 极短, 不 等长。 花果期 6 — 11 月。 产于 西部、 中部、 东北 部至东 南部; 生 于海拔 500 — 30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中、 山坡 草地、 田边、 路 旁或水 沟边。 我国各 地均有 分布。 亚 洲南部 和东部 广布。 全草 药用, 有清热 解表、 健脾 消食、 止咳、 利尿、 利湿、 凉血的 功效。 lb. 多 型马兰 (中 国植 物志) (变种 ) . var. polymorpha (Vant. ) Kitam. (1943); 中国 植物志 (1985). Martinia poLymorpha Vant. (1903). 茎中部 叶和下 部叶有 2 — 4 对深 裂片, 裂片 条形, 上部叶 条形, 全缘 而区别 于原变 种。 产于 盐津、 大关、 彝良; 生 于海拔 500 — 1750 米 的山坡 草地、 河边 石缝或 路旁。 安 徽、 江苏、 江西、 湖北、 湖南、 陕西、 四川和 贵州有 分布。 14. 狗 娃花属 Heteropappus Less. 一 年生、 二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叶 互生, 全 缘或有 疏齿。 头状花 序通常 较大, 排成 疏 伞房状 花序或 单生, 有异型 小花, 外围 1 层 雌花, 辐 射状, 中央有 多数两 性花, 全部结 实, 有时全 部为同 型的两 性花; 总苞半 球形; 总苞片 2 — 3 层, 近等长 或外层 稍短, 条状 披 针形, 草质, 至 少内层 具膜质 边缘; 花 序托稍 凸起, 蜂 窝状。 雌花 舌状, 舌片蓝 色或紫 色, 先端有 小齿, 极稀无 舌片;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黄色, 先端具 5 个不 等长的 裂片, 其中 1 裂片 较长, 花药基 部钝, 全缘, 花柱分 枝具三 角形的 附片。 瘦果倒 卵形, 压扁, 被销 毛, 具 加厚的 边肋; 冠毛 同形, 有 近等长 的带黄 色或红 色的细 糙毛, 或冠 毛异形 而在雌 花的极 短且成 冠状, 或有时 雌花无 冠毛。 约 30 种, 主 要分布 于亚洲 东部、 中 部和喜 马拉雅 地区。 我国有 12 种。 云南产 2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 年生或 二年生 草本; 舌状花 瘦果的 冠毛明 显短于 管状花 瘦果的 冠毛, 有时无 冠毛; 舌状花 35— 40 朵 1. 圆齿 狗娃花 H. crenatifolius 2(1) 多年生 草本; 舌状花 和管状 花瘦果 的冠毛 近等长 ;舌 状花约 20 朵 2. 粗毛 狗娃花 H. altaicus var. hirsutus 1. 圆齿 狗娃花 (图鉴 ) 图版 13: 1—3 城头菊 (丽江 ), "其 米" (藏语 ), 路旁菊 Heteropappus crenatifolius (Hand. Mazz. ) Griers. (1964); 图鉴 (1975)*;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 1985)*; 秦岭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ster crenatifolius Hand. -Mazz. (1936)*, (1938), p. p. excl. syn. ; S. Y. Hu  砭 3r  I 
图版 13 1—3. 圆齿 狗娃花 Heteropappus crenatifolius (Hand. -Mazz. ) Griers. , 1. 植株, 2. 舌 状花, 3. 管 状花; 4—8. 秋分 草 Rhynchospermum verticillatum Reinw. , 4. 植株 下部, 5. 植株 上部, 6. 头状 花序, 7. 5 状花, 8. 管 状花。 (王 凌绘) 
54  云 南植物 志  (1965) ;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A . bovuerii auct. non Hemsl . : Rehd. et Kobuski (1933); A. altaicus auct. non Willd. : Hand. -Mazz. (1936), p. p. 一或 二年生 草本, 高 10 — 50 厘米。 主根圆 柱状, 长达 10 厘米或 更长, 上 部粗达 7 毫米, 向下 渐狭, 具多 数侧根 和极多 纤维状 细根。 茎 直立, 通常 绿色, 基部粗 1.5 — 8 毫 米, 具多 分枝, 茎和 枝具细 纵棱, 密被 白色开 展和贴 伏的长 糙毛, 上 部混生 腺毛。 基生 叶莲 座状, 和茎最 下部叶 在花期 枯萎, 下 部茎生 叶倒披 针形、 狭长圆 形或匙 形,. 长 2 — 10 厘米, 宽 0.5 — 1.5 (-2) 厘米, 先 端钝或 近圆, 基部 渐狭, 边缘 全缘, 有时上 部具不 明显 的疏圆 齿或有 少数大 圆齿, 具 白色长 缘毛, 表面 绿色, 背 面淡绿 色或黄 绿色, 两面 被 白色糙 伏毛, 有时具 腺点, 中脉 在背面 凸起, 侧 脉常不 明显; 叶柄长 0.3 — 1.5 厘米, 具翅, 中部 和上部 茎生叶 线状披 针形至 条形, 渐尖, 基部 近圆, 全缘, 无 叶柄。 头 状花序 径 2 — 2. 5 厘米, 排 列成疏 伞房状 花序或 单生于 茎和枝 先端; 花 序梗长 0.3 — 2 厘米, 密 被白 色开展 或贴伏 的糙毛 并混生 腺毛; 总苞半 球形, 径 1 一 1.5 厘米; 总苞片 2 — 3 层, 近 等长, 深 绿色或 有时带 紫色, 条状披 针形或 条形, 长 5 — 8 毫米, 宽 0.5 — 1.5 毫米, 先端 渐尖, 背面 被白色 糙毛和 混生小 腺毛, 外层 草质, 内 层具白 色膜质 边缘; 花 序托稍 凸起, 具 多数蜂 窝状小 孔穴。 雌花 1 层, 35 — 40 朵, 舌状, 舌片淡 蓝色、 蓝 紫色、 淡紫 红色或 白色, 条形, 长 8— 12 毫米, 宽 1.5 — 2. 5 毫米, 具长 1.2 — 1.8 毫 米的细 管部, 花 柱分枝 伸出 管部; 两性花 多数, 花冠 管状, 黄色, 长 4 一 4. 5 毫米, 冠檐狭 钟形, 先端 5 裂, 裂片 不 等长, 被 微毛, 冠 管细, 比檐 部短, 花药和 花柱伸 出花冠 之外。 瘦果倒 卵形, 长 2 — 2. 5 毫米, 上部宽 1 一 1.2 毫米, 压扁, 边 缘脉状 加厚, 常被 白色贴 伏毛; 冠毛红 褐色或 黄色, 舌 状花的 瘦果冠 毛短, 稍长过 管部, 不 等长, 稀无 冠毛, 管状 花的瘦 果冠毛 较长, 与花冠 近 等长或 稍短。 花果期 3 — 11 月 。 产于 德钦、 中甸、 丽江 和昆明 地区; 生 于海拔 1900 — 385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中、 山 坡 草地、 路边、 田边、 或 江边、 河 滩边。 陕西、 甘肃、 青海、 四川、 西藏有 分布。 尼泊 尔 也有。 全草 药用, 治 感冒、 咳嗽、 咽 喉炎; 丽江 用花治 蛔虫。 羊食其 嫩枝叶 及花。 2. 粗毛 狗娃花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Heteropappus altaicus (Willd. ) Novopokr var. hirsutus (Hand. -Mazz. ) Ling, 图鉴 (1975), in nota;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ster altaicus Willd. var. hirsutus Hand. -Mazz. (1936), non Novopokr.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60 (-100) 厘米。 茎 直立, 具 分枝, 茎 和枝被 开展、 长约 1 毫 米或 更长的 粗毛, 上部常 有腺。 基生叶 和茎最 下部叶 在花期 枯萎, 下部 茎生叶 条形、 长 圆状披 针形、 倒披针 形或近 匙形, 长 2. 5 — 6 (-10) 厘米, 宽 0.7 — 1.5 厘米, 先 端钝圆 或 微尖, 基部 渐狭, 全缘 或有疏 浅齿, 上部叶 渐小, 条形, 全部叶 两面或 背面被 粗毛或 细毛, 背 面常有 腺点, 中脉在 背面稍 凸起。 头状 花序径 2 — 3. 5 (— 4) 厘米, 单 生于茎 和枝 先端或 排列成 伞房状 花序; 总苞半 球形, 径 0.8 — 1.8 厘米; 总苞片 2 — 3 层, 近等长 或外层 稍短, 线状披 针形或 条形, 长 4 一 8 毫米, 宽 0.6 — 1.8 毫米, 先端 渐尖, 背 面被开 展、 长约 1 毫米或 更长的 粗毛, 常 有腺, 外层 草质, 内 层边缘 膜质。 雌花约 20 朵, 舌状, 
菊 科  55  舌片 浅蓝紫 色或淡 蓝色, 长圆状 条形, 长 10 — 15 毫米, 宽 1.5—2.5 毫米, 冠管长 1.5 — 1.8 毫米, 被 微毛, 花 柱分枝 伸出冠 管外;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黄色, 长 5 — 6 毫米, 冠檐狭 钟形, 先端 5 裂, 裂片不 等大, 疏被 微毛, 冠管 较短。 瘦果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2 — 2.8 毫 米, 宽 0.7 — 1.4 毫米, 压扁, 被贴 伏毛, 上部 有腺; 冠 毛红褐 色或污 白色, 舌状 花和管 状花的 冠毛近 等长, 长 4 一 6 毫米, 有不等 长的微 糙毛。 花果期 5 — 10 月。 产 于丽江 等地; 生 于海拔 2135 — 2770 米的 山坡和 草地。 四川 西部有 分布。 花 药用, 润肺、 杀虫, 治感冒 咳嗽、 咽 喉痛、 痧症、 蛇 咬伤。 15. 东 风菜属 Dodlingeria Nees 多年生 草本, 有地 下茎。 叶 互生, 有 鋸齿, 稀近 全缘。 头 状花序 较小, 排列 成伞房 状, 有异型 小花, 外围 1 层 雌花, 辅 射状, 中央有 多数两 性花, 全部 结实; 总苞半 球形或 宽 钟形; 总苞片 2 — 3 层, 外层较 短或近 等长, 条状披 针形, 厚质或 叶质, 边缘通 常干膜 质; 花 序托稍 凸起, 具小 窝孔, 窝孔全 缘或稍 撕裂。 雌 花花冠 舌状, 舌 片通常 白色, 长圆 状披 针形, 先端具 小齿;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黄色, 冠檐 钟形, 先端 5 裂片, 花药基 部钝, 近 全缘, 花柱 具三角 形或披 针形的 附片。 瘦果圆 柱形, 两端 稍狭, 具 5 条 厚肋, 无毛或 疏被 粗毛。 约 7 种, 分布 于亚洲 东部。 我国产 2 种。 云南有 1 种。 1. 短冠 东风菜 (图鉴 ) Doellingeria marchandii (Levi.) Ling,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Aster marchandii Levi. (1912), (1914); Hand.-Mazz. (1937); S. Y. Hu (1965); Lauener ( 1976) . 多年生 草本, 高 60 — 130 厘米。 根茎 粗壮, 具 多数粗 线形的 须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直立, 淡 绿色, 稀带淡 红色, 粗壮, 具 分枝, 茎上 部和分 枝被短 柔毛。 叶 互生, 下 部叶在 花期 枯萎, 叶片 心形, 长和宽 7 — 10 厘米, 先端急 尖或稀 近圆, 具 尖头, 基部近 平截, 骤 然 下延人 叶柄, 边缘具 锯齿, 齿端有 尖头, 叶 柄长达 17 厘米, 上部 具翅, 中 部叶宽 卵形, 稍小, 基部近 截形, 具 短柄, 上部叶 卵形, 小, 具极 短柄, 全部叶 质厚, 表面 绿色, 疏被 短 糙毛, 背面淡 绿色, 仅沿 脉被短 糙毛, 离基 3 — 5 出脉, 侧脉 3 — 4 对, 叶 脉在两 面稍凸 起, 网脉 明显。 头状 花序径 2. 5 — 4 厘米, 排列 成疏散 的圆锥 状伞房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5 厘米, 有狭长 圆形或 条状披 针形的 苞叶; 总苞宽 钟形, 径 6 — 7 毫米; 总 苟片约 3 层, 近 等长, 长 4 一 5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先 端圆或 稍钝, 草质, 边缘狭 膜质, 具 缘毛, 背面 近 无毛; 花 序托微 凸起, 具 多数全 缘的小 窝孔。 雌花 10 — 14 朵, 舌状, 舌 片白色 或黄白 色, 长圆状 条形, 长 9 一 11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冠 管细, 长约 3 毫米, 花 柱和分 枝伸出 冠 管外;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黄色, 长 6 — 7 毫米, 冠檐 钟形, 先端 5 深裂, 裂片在 开花期 常 反卷, 冠 管细, 长 2 — 3 毫米。 瘦果狭 倒卵形 或狭椭 圆形, 长 3 — 3. 5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具 5 条 纵肋, 疏 被白色 紧贴的 微毛; 冠毛淡 褐色, 不 等长, 糙 毛状, 长 0.5 — 1.5 毫米: 
56  云南 植物志  据 载盐津 成凤山 和楚雄 地区有 栽培, 海拔约 600 米, 标本 未见。 浙江、 江西、 湖北、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州有 分布, 也常有 栽培。 全 草和根 药用, 全草 能消肿 止痛, 治跌打 肿痛、 胃痛、 咽喉 肿痛; 根能 止咳。 16. 紫菀属 Aster L. 多年生 草本、 亚 灌木或 灌木。 茎 直立。 叶 互生, 边缘 具齿或 全缘。 头 状花序 排列成 伞房 状花序 或圆锥 状伞房 花序, 或单个 顶生, 各有多 数异型 小花, 外围为 1 一 2 层 雌花, 辐 射状, 中央为 多数两 性花, 全部 结实, 稀无雌 花而呈 盘状; 总苞半 球形、 钟形 或倒圆 锥形; 总苞片 2 至 多层, 外 层渐短 或稀近 等长, 草 质或稀 革质, 通常 具膜质 边缘; 花序托 平或稍 凸起, 蜂 窝状。 雌花 舌状, 舌片 狭长, 白色、 蓝色、 紫色 或稀浅 红色, 先端具 2 — 3 个 不明显 的齿;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黄色或 先端紫 褐色, 常具 5 个 相等的 裂片, 花 药基部 钝, 通常 全缘, 花 柱分枝 具披针 形或三 角形的 附片。 瘦果 长圆形 或倒卵 圆形, 扁 或两面 稍凸, 具 2 边肋, 通常 被毛或 具腺; 冠毛白 色或红 褐色, 宿存, 有多 数近等 长的细 糙毛, 或另有 1 层极短 的毛或 膜片。 由于 各学者 对本属 的范围 有不同 观点, 因 此所包 括的种 数相距 甚远, 大约 250「 1000 种。 我国有 100 余种。 云南产 37 种。 分种 检索表 1 (68) 植株 有不分 枝的根 茎或无 根茎。 - 2 (63) 茎基部 无纤维 状的枯 叶残片 包围。 3 (34) 头 状花序 于茎、 枝先 端排成 伞房状 花序; 茎常 分枝。 4 (29) 草本。 5 (6) 一年生 草本, 全株 无毛; 叶 披针状 线形; 头状 花序径 0.7 — 1 厘米; 舌片长 1.5 — 2 毫米 … 1. 钻叶紫 荒 A. subulatus 6 (5) 多年生 草本, 植株 被毛; 叶 较宽; 头状 花序径 1.5 厘米 以上; 舌片长 5 毫米 以上。 7 (14) 茎生叶 全部无 柄或近 无柄, 常半 抱茎。 8 (11) 茎 上部和 花序被 腺毛; 内层总 苞片无 宽膜质 边缘。 9 (10) 叶 基部扩 大成圆 形抱茎 的耳; 果两面 无肋, 被短毛 2. 耳 叶紫菀 A. auriculatiis 10 (9) 叶基 部楔形 或圆, 不 抱茎, 不 具耳; 果两 面各具 1 肋, 被绢毛 …… 3. 密 毛紫菀 A. vestitus 11 (8) 茎和 花序无 腺毛; 内层总 苞片具 宽膜质 边缘。 12 (13) 头状 花序径 2. 5 — 3 厘米; 总苞半 球形; 舌片 蓝色, 长 10 — 12 毫米; 果 无肋; 中部叶 先端钝 或圆, 边 缘全缘 4. 毛 脉紫菀 A. trichoneurus 13 (12) 头状 花序径 1.5 — 1.8 厘米; 总苞宽 钟形; 舌片 白色, 长 5 — 6 毫米; 果具边 肋和两 面各具 1 肋; 中部 叶先端 尾尖, 边缘 具粗齿 5. 黑 山紫菀 A. nigromontanus 14 (7) 莲生 叶至少 下部的 具柄。 15 (28) 茎不 具下述 分枝; 茎 生叶非 线形, 两面 被毛。 16 (19) 总苞 片全部 绿色, 近 等长。 
菊 科  57  17 (18) 茎被 柔毛和 腺毛; 茎下 部叶宽 卵形, 中部叶 卵形至 卵状披 针形; 总苞 片密被 腺毛; 冠 毛红揭 色 6. 裙 毛紫荒 A. fuscescens 18 (17) 茎被 短毛, 无 腺毛; 茎 下部叶 卵形, 中 部叶长 圆状披 针形; 总苞 片被短 柔毛; 冠毛 黄褐色 7. 等 苞紫菀 A. homochlamydeus 19 (16) 总 苞片先 端着紫 红色, 通 常外层 较短。 20 (25) 总 苞片具 宽膜质 边缘; 叶通常 具齿。 21 (24) 冠毛 1 层; 头状 花序径 1.5 — 2 厘米, 排 成伞房 状圆锥 花序; 总苞径 5 — 10 毫米; 果被 微毛, 无 腺点。 22 (23) 舌片长 9 一 12 毫米, 具 4 脉; 总苞片 先端圆 或钝; 冠毛淡 红色或 污白色 8. 三 脉紫菀 A. ageratoides 23 (22) 舌片长 5 — 7 毫米, 具 2 脉; 总苞 片先端 渐尖; 冠毛 污白色 … 9. 密 叶紫菀 A. pycnophyllus 24 (21) 冠毛 2 层; 头状 花序径 2 — 3 厘米, 排列成 伞房状 花序; 总苞径 12 — 18 毫米; 果 无毛, 具腺  点 10. 狗 舌紫菀 A. senecioides 25 (20) 总 苞片无 宽膜质 边缘; 叶通常 全缘。 26 (27) 总 苞片先 端圆; 舌片长 8 — 12 毫米 11. 石 生紫菀 A. oreophilus 27 (26) 总苞 片先端 急尖或 渐尖; 舌片长 15 — 20 毫米 12. 舌 叶紫菀 A. lingulatus  28 (15) 茎具 3 — 9 个直 立或斜 升的伞 房状分 枝;, 茎生叶 线形, 两 面无毛 13. 川 鄂紫菀 A. moupinensis 29 (4) 灌 木或亚 灌木。 . 30 (31) 头状 花序径 7 — 10 毫米; 小枝被 短柔毛 和具柄 腺毛; 舌片长 3.5 — 5 毫米; 叶 片渐尖 14. 小 舌紫菀 A. albescens 31 (30) 头状 花序径 15 — 25 毫米; 小枝 被微柔 毛或白 色蛛丝 状毛或 绵毛状 茸毛; 舌片 较长; 叶片钝 或 稍尖。 32 (33) 冠毛 等长于 管状花 管部; 小 枝被微 柔毛; 叶 背被微 柔毛; 总苞径 8 — 11 毫米, 外层总 苞片长 4— 5 毫米 15. 甘 川紫菀 A. smithianus 33 (32) 冠毛长 3 倍于 管状花 管部; 小 枝被白 色姝丝 状毛或 绵毛状 茸毛; 叶背被 白色厚 绵毛; 总苞径 约 5 毫米, 外 层总苞 片长约 1 毫米 16. 白雪银 鳞紫菀 A. argyropholis var. niveus 34 (3) 头状花 序单个 顶生; 茎不 分枝。 35 (42) 冠毛与 管状花 花冠的 管部近 等长。 36 (39) 果狭倒 卵形, 无翅, 密 被毛; 总 苞片常 较尖。 37 (38) 叶 两面和 总苞片 外面密 被毛; 茎生 叶自基 部向上 渐小; 根茎细 17. 东俄 洛紫菀 A. tongolensis 38 (37) 叶两 面和总 苞片外 面疏被 毛至近 无毛; 茎生叶 退化; 根茎粗 18. 缘 毛紫菀 A. souliei 39 (36) 果倒 卵形, 具 边翅, 无毛; 总苞 片钝。 40 (41) 基生叶 在花期 枯萎; 叶 较宽, 自下 向上稍 渐小; 果长约 4 毫米, 宽 2. 5 — 3 毫米 19. 短 毛紫菀 A. brachytrichus 41 (40) 基生叶 在花期 宿存; 叶 较狭, 自下向 上明显 变小; 果长约 3 毫米, 宽约 2 毫米 20. 滇西 北紫菀 A. jeffreyanus 42 (35) 冠毛与 管状花 花冠近 等长或 达冠檐 裂片的 基部。 43 (52) 冠毛 红色、 红褐 色或紫 褐色, 1 或 2 层。 44 (51) 植 株被白 色具节 长毛; 最上部 茎生叶 不包围 花序; 冠毛 1 或 2 层。 45 (48) 头状 花序径 3. 5 — 5 厘米; 总 苞片长 7 — 15 毫米; 果密被 销毛。 
58  云南 植物志  46 (47) 总苞径 1.4 一 1.8 厘米; 总 苞片长 7 — 8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舌状花 30 — 40 朵, 舌片长 1.5—2 厘米, 宽 2 — 3 毫米; 基生 叶全缘 21. 红 冠紫菀 A. handelii 47 (46) 总苞径 2 — 2 .5 厘米; 总 苞片长 13 — 15 毫米, 宽 3 — 5 毫米; 舌 状花约 80 朵, 舌片长 1.3 — 1.5 厘米, 宽约 1 毫米; 基 生叶具 2_4齿 22. 德 铁紫菀 A. techinensis 48 (45) 头状 花序径 6 — 9 厘米; 总 苞片长 12 — 20 毫米; 果被 短毛或 腺毛。 49 (50) 茎无 腺毛; 总苞 片先端 反折, 无 腺毛; 舌状花 80 — 100 朵, 舌片 条形, 宽 2 — 3 毫米; 果疏被 短毛; 冠 毛通常 2 层, 外 层短, 膜 片状, 内层长 3. 5 — 4. 5 毫米, 糙毛状 '• 23. 扁毛紫 荒 A. bulleyanus 50 (49) 茎 被具柄 腺毛; 总 苞片不 反折, 具 腺毛; 舌状花 60 — 70 朵, 舌片 线形, 宽 1 一 2 毫米; 果被具 柄短 腺毛; 冠毛 1 层, 长 5 — 7 毫米, 糙毛状 24. 线 舌紫菀 A. bietii 51 (44) 植株 被黄褐 色具节 长毛; 最上 部茎生 叶包围 花序; 冠毛 2 层 25. 宽巷紫 latibracteatus 52 (43) 冠毛 白色、 污白色 或稀污 黄色, 大多 2 层。 53 (56) 植 株具束 生的萝 卜根。 54 (55) 总 苞片宽 1 一 1.5 毫米; 管 状花橙 黄色, 裂片外 面疏被 紫黑色 短腺毛 26. 星舌紫 菊 A. asteroides 55 (54) 总 苞片宽 2 — 3 毫米; 管状花 冠檐紫 褐色, 裂片外 面疏被 淡黄色 短腺毛 27. 丽 江紫菀 A. likiangensis 56 (53) 植 株无萝 卜根。 57 (62) 茎至 少上部 被具柄 腺毛; 头状 花序径 3. 5 — 6 厘米; 总苞径 1.5 — 3 厘米; 舌状花 40 — 85 朵, 舌片长 13 — 20 毫米; 冠毛 白色。 58 (59) 冠毛 1 层, 稍 短于管 状花; 总 苞片长 圆状披 针形或 长卵形 …… 28. 须 弥紫菀 A. himalaicus 59 (58) 冠毛 2 层, 与管 状花近 等长; 总苞片 线状披 针形。 60 (61) 茎 绿色; 总苞 片全部 绿色; 舌状花 40 — 60 朵, 管状花 黄色, 长 5. 5 — 6. 5 毫米 29. 柔 软紫菀 A. naccidus 61 (60) 茎至 少上部 紫色; 总苞 片先端 紫色; 舌状花 60 — 85 朵, 管状 花黄色 带紫, 长 6 — 8 毫米 … 30. 滇 藏紫荒 A. tsaningensis 62 (57) 茎无 腺毛; 头状 花序径 2 — 3. 5 厘米; 总苞径 0.8 — 1.5 厘米; 舌状花 15 — 30 朵, 舌片长 10—15 毫米; 冠毛 污黄色 31. 怒 江紫菀 A. salwinensis 63 (2) 茎基 部为纤 维状枯 叶残片 包围。 64 (67) 头状 花序径 5 — 9. 5 厘米; 舌片长 2 — 3. 5 厘米; 茎被 腺毛; 植株较 高大。 65 (66) 头 状花序 单生于 茎顶, 径 6 — 9. 5 厘米; 总苞径 2. 5 — 3. 5 厘米; 总苞片 长过于 花盘; 管状花 上部紫 色下部 黄色; 茎被腺 毛和具 节长毛 32. 重 冠紫菀 A. diplostephioides 66 (65) 头 状花序 1 一 8 个生 于茎、 枝 先端, 径 5 — 6. 5 厘米; 总苞径 2 — 2. 5 厘米; 总 苞片等 长于花 盘; 管状 花全部 黄色; 茎被腺 毛和具 节短毛 33. 云 南紫菀 A. yunnanensis 67 (64) 头状 花序径 3. 5 — 4 厘米; 舌片长 1—1. 2 厘米; 茎无 腺毛; 植株高 5 — 12 厘米 34. 短 茎紫菀 A. brevis 68 (1) 植 株有多 分枝、 木质的 根茎, 分 枝先端 生莲座 叶丛和 花茎。 69 (72) 植株 不被厚 绵毛; 总苞径 1 一 2 厘米。 70 (71) 多年生 草本; 总 苞径约 1 厘米; 总 苞片密 被毛; 舌片长 4 一 5 毫米; 冠毛 1 层; 果 倒卵形 35. 腾 冲紫荒 A. rockianus 
菊 科  59  71 (70) 亚 灌木; 总菟径 1.5 — 2 厘米; 总 苞片散 生毛或 无毛; 舌片长 12 — 22 毫米; 冠毛 2 层; 果长 圆形 36. 巴 塘紫菀 A. batangensis 72 (69) 植 株被白 色或灰 白色厚 绵毛; 总苞径 2 — 2. 5 厘米 37. 厚 绵紫菀 A. prainii 1. 钻 叶紫菀 (江苏 南部种 子植物 手册) 图版 14: 1-4 Aster subulatus Michx. (1803); Kitam. (1932);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1959); S. Y. Hu ( 1965); 江苏 植物志 (1982 广;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in nota; 贵州 植物志 (1989)*. 一年生 草本, 高 (8 —) 20-100 (-150) 厘米。 主根圆 柱状, 向下 渐狭, 长 5 — 17 厘米, 粗 2 — 5 毫米, 具多数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莲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1 一 6 毫米, 自基 部或中 部或上 部具多 分枝, 茎和 分枝具 粗棱, 光滑 无毛, 基 部或下 部或有 时整个 带紫红 色。 基生叶 在花期 凋落; 茎生叶 多数, 叶片 披针状 线形, 极 稀狭披 针形, 长 2 — 10 (一 15) 厘米, 宽 0.2 — 1.2 (-2.3) 厘米, 先端 锐尖或 急尖, 基部 渐狭, 边 缘通常 全缘, 稀有 疏离的 小尖头 状齿, 两面 绿色, 光滑 无毛, 中脉 在背面 凸起, 侧脉 数对, 不明 显或有 时 明显, 上部叶 渐小, 近 线形, 全部叶 无柄。 头状 花序极 多数, 径 7 — 10 毫米, 于 茎和枝 先端排 列成疏 圆锥状 花序; 花序梗 纤细、 光滑, 具 4 一 8 枚 钻形、 长 2 — 3 毫米的 苞叶; 总苞 钟形, 径 7 — 10 毫米; 总苞片 3 — 4 层, 外层 披针状 线形, 长 2 — 2. 5 毫米, 内层线 形, 长 5 — 6 毫米, 全部总 ^片 绿色或 先端带 紫色, 先 端尖, 边缘 膜质, 光滑 无毛。 雌花 花冠 舌状, 舌片淡 红色、 红色、 紫 红色或 紫色, 线形, 长 1.5 — 2 毫米, 先端 2 浅齿, 常 卷曲, 管部 极细, 长 1.5 — 2 毫米;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长 3 — 4 毫米, 冠檐 狭钟状 筒形, 先 端 5 齿裂, 冠 管细, 长 1.5 — 2 毫米。 瘦果 线状长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稍扁, 具 边肋, 两 面各具 1 肋, 疏 被白色 微毛; 冠毛 1 层, 细 而软, 长 3 — 4 毫米。 花果期 6 — 10 月。 见于 蒙自、 江川、 安宁、 昆明、 宜良、 路南、 师宗、 楚雄、 镇雄、 威信 等地; 生于 海拔 1100 — 1900 米的 山坡灌 丛中、 草坡、 沟边、 路旁或 荒地。 江苏、 浙江、 江西、 湖 北、 湖南、 四川、 贵 州均有 逸生。 原产 北美。 全草 药用, 外用治 湿疹、 疮疡 肿毒。 2. 耳 叶紫菀 (图鉴 ) 图版 14: 5-8 银线菊 (云南 ) Aster auriculatus Franch. (1896); Hand. -Mazz. (1936); S. Y. Hu (1965);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秦岭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ster auriculatus Franch. f. crenatus Ling (198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 国 植物志 (1985), in nota.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80 厘米。 根 茎长达 4 厘米, 粗达 1 厘米; 须根极 多数, 粗 线形, 长达 10 厘米, 粗达 2 毫米。 茎直立 , 通 常单一 , 上部 具分枝 , 基部粗 2 — 4 毫米 , 绿色带 红色 或整个 红色, 下 部密生 开展透 明的长 节毛, 中 部以上 混生短 腺毛。 基 部和下 部叶在 花期 枯萎, 中部 叶狭长 圆形、 狭椭圆 形或长 卵形, 长 2. 5 — 6. 5 厘米, 宽 0.5 — 1.7 厘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具 尖头, 下部 稍狭, 基部扩 大成圆 形抱茎 的耳, 边缘上 部有浅 圆齿, 稀全 缘, 表面 绿色, 密被 具节长 伏毛, 背面淡 绿色, 具腺和 沿脉被 具节长 伏毛, 侧脉 3 — 5 对, 
60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14 1—4. 钻 叶紫菀 Aster subulatus Michx. , 1. 植株 下部, 2. 植株 上部, 3. 舌 状花, 4. 管 状花; 5—8. 耳 叶紫菀 A. auriculatus Franch. , 5. 植株 下部, 6. 植株 上部, 7. 舌 状花, 8. 管 状花。 (王 凌绘) 
菊 科  61  中脉和 侧脉在 两面微 凸起, 上部叶 线状长 圆形或 线状披 针形, 较小, 其 他同中 部叶。 头 状 花序径 2 — 2. 7 厘米, 在茎、 枝先 端排成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2 — 10 厘米, 密 被具节 短 柔毛, 有 线形的 苞叶; 总苞半 球形, 径 8 — 13 毫米; 总 苞片约 3 层, 线状披 针形, 长 5 — 8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先端长 渐尖, 绿色, 先端或 上部紫 红色, 外层 较短, 背面 被短腺 毛, 内层具 狭膜质 边缘, 沿中 脉被短 腺毛。 雌花 舌状, 舌片 白色, 条形, 长 8 — 10 毫米, 宽 1—1.5 毫米, 管部长 2. 5 — 3 毫米;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黄色, 长 4.5—6 毫米, 冠檐先 端 5 齿裂, 冠管长 1.5 — 2 毫米。 瘦 果狭倒 卵形, 长 2. 5 — 3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压扁, 两 侧具 边肋, 两面 疏生短 白皂; 冠毛 1 层, 白色 或稍带 红色, 糙 毛状, 长 4. 5 — 6 毫米。 花 果期 4 一 9 月 。 产于 贡山、 福贡、 维西、 兰坪、 丽江、 洱源、 大理、 漾濞、 景东、 凤庆、 谰沧、 蒙 自、 屏边、 文山、 马关和 镇雄; 生 于海拔 1500 — 31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下、 草坡 或岩石 隙。 四 川南部 和贵州 西部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全草 药用, 以根 为佳, 消炎、 解毒, 治蛇 咬伤。 3. 密 毛紫菀 (图鉴 ) Aster vestitus Franch. (1896); Hand. -Mazz. (1936); Griers. (1964); S. Y. Hu (1965); 图鉴 (1975 广;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ster mairei Levi. ( 1912) ; A . sherriffianus Hand. -Mazz. (1939) . 多年生 草本, 高 40 — 100 厘米。 根茎 粗壮, 生 多数长 须根; 须根粗 线形, 长达 15 厘 米, 粗 1 一 1.5 毫米, 具 纤维状 细根。 茎 直立, 通常 单一, 基部粗 3 — 6 毫米, 上 部具分 枝, 茎和 枝有细 纵棱, 密 被具节 长毛, 下部常 脱毛, 上 部混生 腺毛。 叶 密集, 下部 叶在花 期 枯萎, 中部叶 狭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3 — 8. 5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先端 急尖, 具 小 尖头, 基 部楔形 或圆, 边缘全 缘或稀 上部具 疏齿, 表面 绿色, 密 被具节 糙毛和 密具腺 点, 背面淡 绿色, 密 被具节 卷曲的 细毛, 中脉 在背面 凸起, 侧脉 2 — 4 对, 不 明显, 叶柄 无, 上部叶 线状披 针形或 线状长 圆形, 较小, 其 他同中 部叶。 头状 花序径 2 — 2. 5 厘米, 3 — 7 个生于 茎和枝 先端, 排 列成复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5 厘米, 密 被具柄 短腺毛 和散 生具节 长毛; 总苞半 球形, 径 6 — 12 毫米; 总 苞片约 3 层, 线状披 针形, 长 4 一 6 毫 米, 宽约 1 毫米, 外层 较短, 草质, 先端 锐尖, 常带紫 红色, 密被 腺毛, 内 层上部 草质, 下部和 边缘狭 膜质, 疏被 腺毛。 雌花 舌状, 舌片 条形, 长 10 — 12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管部长 1.5 — 2 毫米;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长 4 一 5 毫米, 冠檐狭 筒形, 先端 5 齿裂, 冠管长 约 1.5 毫米。 瘦果倒 卵形, 长 2 — -3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压扁, 具 边肋, 两 面各具 1 肋, 被白色 绢毛; 冠毛 1 层, 污白色 或稍带 红色, 糙 毛状, 长 3. 5 — 4. 5 毫米。 花果期 8 — 12 月。 产于 中甸、 维西、 丽江、 宾川、 漾濞、 昆明、 盈江、 景东、 元江、 罗平; 生 于海拔 1400 — 3300 米的 林下、 山坡草 地或水 沟边。 四川 西南部 和西藏 南部有 分布。 缅甸 北部、 不丹、 锡金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宾川。 全草 药用, 散寒 解表、 活血 舒筋。 
62  云南 植物志  4. 毛 脉紫菀 (中 国植 物志) Aster trichoneurus Ling, 中国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ster hispidulus Chang in sched. , non Kuntz.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50 厘米。 根茎 粗壮。 茎 直立, 较 粗壮, 具 纵棱, 下部稍 木质并 被开展 的具节 长毛, 上部被 短毛和 散生长 节毛, 上部具 分枝。 下部叶 在花期 枯萎, 中部 叶 狭长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6 — 10 厘米, 宽 1 一 2. 3 厘米, 先端钝 或圆, 基 部圆或 楔形, 常 半 抱茎, 无明显 的耳, 边缘 全缘, 表 面密被 具节糙 伏毛, 背面 被短柔 毛和沿 脉被长 柔毛, 侧脉 2 — 3 对, 最下部 1 对较 明显, 中脉和 侧脉在 两面稍 凸起, 上部 叶狭长 圆形或 线状长 圆形, 较小, 其 他同中 部叶。 头状 花序径 2. 5 — 3 厘米, 1 至少数 生于茎 和分枝 先端, 排 成伞房 圆锥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3 — 5 厘米, 密被 上曲短 柔毛, 具披 针状线 形或线 形的苞 叶; 总苞半 球形, 径约 1 厘米; 总 苞片约 3 层, 披针状 线形, 先端 渐尖, 外层长 3 — 5 毫 米, 草质, 背 面被短 柔毛, 内层长 6 — 7 毫米, 上部 草质且 疏被短 柔毛, 下 部具宽 膜质边 缘。 雌花 舌状, 舌片 蓝色, 长 1 一 1.2 厘米, 宽 1 一 1.5 毫米, 管 部细, 长 2 — 2. 5 毫米;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长 4. 5 — 5. 5 毫米, 冠檐狭 筒形, 先端具 5 个三 角形的 裂片, 冠 管细管 状, 长 1 一 1.5 毫米。 瘦 果狭倒 卵形, 长 2 — 2. 5 毫米, 宽 1 一. 1.3 毫米, 扁压, 无肋, 密被 短毛; 冠毛 1 层, 污 白色, 糙 毛状, 长 4. 5 — 5. 5 毫米。 花果期 9 月 前后。 产 于德钦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2700 米附 近的山 沟中。 5. 黑 山紫菀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5: 1-4 Aster nigromontanus Dunn (1903) ; Griers. (1964) , in addenda; S. Y. Hu (1965)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多年生 草本, 高 40 — 50 厘米。 根 茎长达 4 厘米, 粗 3 — 5 毫米, 生多数 须根; 须根粗 线形, 长达 12 厘米, 粗 1 一 1.5 毫米。 茎 单一, 直立, 有 时下部 弯曲, 有 时上部 屈折, 基 部粗 3 — 5 毫米, 上部具 少数短 分枝, 茎和 枝有细 纵棱, 上部被 毛或后 脱毛。 基 生叶数 枚, 叶 片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2 — 6 厘米, 宽 1.5 — 3. 5 厘米, 先端 急尖, 具小尖 头, 叶 柄长达 9 厘米, 具 狭翅; 茎 下部叶 在花期 枯萎, 中部 叶狭椭 圆形、 长卵形 或披针 形, 长 10 — 18 厘米, 宽 3 — 6 厘米, 先端 尾尖, 基 部模形 或圆, 无柄 或具极 短柄, 上部叶 披针形 或狭披 针形, 较小, 全部叶 两面被 具节平 伏毛, 后渐 脱毛, 边缘具 有尖头 的粗锯 齿, 侧脉 5 — 7 对, 和中脉 在背面 凸起, 网脉 明显。 头状 花序径 1.5 — 1.8 厘米, 多 数于茎 和 枝先端 排列成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2 厘米, 密被 白色具 节毛, 有披 针状线 形的苞 叶 ; 总苞 宽钟形 , 径 6 — 9 毫米 ; 总苞片 2 — 3 层 , 线状 披针形 ,长 4 一 5 . 5 毫米, 宽约 1 毫 米, 先端 渐尖, 外层 较短, 绿色, 草质, 被毛, 内 层除中 脉外干 膜质, 沿中脉 和边缘 被毛, 上 部边缘 常呈紫 红色。 雌花 舌状, 舌片 白色, 长 5 — 6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先端圆 或钝, 明显具 2 条脉, 管 部细, 长 2. 5 — 3 毫米;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黄色, 长 3. 5 — 4. 5 毫米, 冠 檐筒状 钟形, 先端 5 裂片, 冠管长 1 一 1.5 毫米。 瘦 果狭倒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压扁, 具 边肋, 两 面各具 1 肋, 被 短毛; 冠毛 1 层, 污 白色, 长 3. 5 — 4. 5 毫米, 糙 毛状。 花果期 10 — U 月。 产 蒙自、 景东; 生海拔 1500 — 2500 米的 山坡草 地或岩 石隙。 模式标 本采自 蒙自。 
菊 科  63 
64  云 南植物 志  6. 褐 毛紫菀 (图鉴 ) Aster fuscescens Bur. et Franch. (1891); Hutch. (1917)*; Limpr. (1922); Hand. -Mazz. (1936), (1937); Griers. (1964); S. Y. Hu (1965); 图鉴 (1975)*;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ster doronicifolius Levi. (1913) , (1915). 6a. 褐 毛紫菀 (原 变种) 图版 15: 5-8 var. fuscescens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60 (-100) 厘米。 根 茎长达 7 厘米, 粗达 1.2 厘米; 主 根长达 30 厘米或 更长, 上 部粗达 5 毫米, 侧 根多, 长达 15 厘米, 粗达 2 毫米, 有极多 数纤维 状 细根。 茎 直立, 绿色, 有时带 红色, 基部粗 3 — 7 毫米, 上部具 分枝, 茎 和枝被 白色具 节 柔毛, 近基 部或有 时下部 毛被较 疏或近 无毛, 上部混 生具柄 腺毛。 基生叶 在花期 枯萎, 茎下 部叶宽 卵形, 长 5 — 12 厘米, 宽 2. 5 — 10 厘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具 尖头, 基部 心形或 圆, 边 缘具疏 鋸齿, 齿 端具小 尖头, 两 面被柔 毛或近 无毛, 侧脉 3 — 7 对, 近 掌状, 中脉 和侧脉 在两面 凸起, 网脉 明显, 具长达 10 厘米的 叶柄, 茎中 部和上 部叶卵 形至卵 状披针 形, 向 上叶片 渐小和 叶柄渐 短至近 无柄。 头状 花序径 3 — 3. 5 厘米, 于茎和 枝先端 排成伞 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6 厘米, 密 被具柄 腺毛, 具狭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的 苞叶; 总苞 半 球形, 径 1 一 1.5 厘米; 总苞片 2 — 3 层, 绿色, 线状披 针形, 通 常近等 长或稀 外层稍 短, 长 6 — 9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先端 长尖, 外层 背面密 被具柄 腺毛, 内层具 膜质边 缘。 雌花 舌状, 舌片蓝 紫色, 长 8 — 12 毫米, 宽 1.2 — 2. 5 毫米, 管部长 1.5 — 2 毫米; 两 性 花花冠 管状, 黄色, 长 5 — 7. 5 毫米, 冠檐狭 筒状, 先端 5 裂, 冠管长 1.5 — 2 毫米。 瘦 果倒 卵形, 长 3 — 3. 5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稍扁, 两 侧边缘 具肋, 两 面各具 1 肋 或仅一 面具 1 肋, 褐色, 被白色 短毛; 冠毛 1 层, 红 褐色, 近 基部色 较淡, 糙 毛状, 长 5 — 7 毫 米。 花果期 6 — 11 月。 产 德钦、 贡山、 福贡、 维西、 中甸、 鹤庆、 洱源、 大理、 会泽; 生 于海拔 2000 — 44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中或 石边、 水 沟边。 四川 西部和 西藏东 南部有 分布。 缅甸 东北部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会泽 大海。 6b. 少毛褐 毛紫菀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变种 ) var. scaberoides Chang (1935); Griers. (1964); S. Y. Hu (1965);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与原 变种的 区别在 于叶片 的网脉 在两面 凸起; 总苞片 无毛。 产于 贡山的 怒江和 独龙江 分水岭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2500 — 3600 米的林 缘、 灌丛边 或高山 草地。 西藏东 部至东 南部有 分布。 7. 等 苞紫菀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6: 1-3 Aster homochlamydeus Hand. Mazz. (1936); S. Y. Hu (196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ster trinervius D. Don var. grossodentatus Franch. ex Diels (1912), nom. seminud. 多年生 草本, 高 25 — 50 厘米。 根 茎长达 10 厘米, 粗 3 — 5 毫米, 生多数 须根; 须根 长达 10 厘米, 粗约 1 毫米。 茎 直立, 单 生或稀 2 — 4 丛生, 基部粗 1.5 — 3 毫米, 具分枝 
菊 禾斗  65  1  图版 16 —3. 等 苞紫荒 Aster homochlamydeus Hand. -Mazz. , 1. 植株' 2. 舌 状花' 3. 管 状花; 4—7. 密 叶紫苑 A. pycno phyUus W. W. Smith, 4. 植株 下部, 5. 植株 上部, 6. 舌 状花, 7. 管 状花。 (王 凌绘) 
66  云南 植物志  或不 分枝, 被向 上具节 短毛。 基生叶 在花期 枯萎; 茎下部 叶长卵 形或卵 圆形, 长 2 — 10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先 端渐尖 至钝, 基部 渐狭, 叶柄长 3 — 6 厘米, 具 狭翅, 中部 叶长圆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长 5 — 12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基 部渐狭 或圆, 有具翅 的短柄 至近无 柄, 上部叶 较小, 无柄, 全部叶 质薄, 边缘具 疏齿, 表面 绿色, 被短 糙毛, 背面淡 绿色, 被短 伏毛, 侧脉 3 — 4 对, 和中脉 在背面 凸起, 网脉 明显。 头状 花序径 2 — 3 厘米, 2 — 8 个 排列成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4 (-7) 厘米; 总苞倒 锥形, 径 8 — 10 毫米; 总苞片 2 — 3 层, 近 等长, 绿色, 线状披 针形, 长 5 — 7 毫米, 宽 1 一 1.2 毫米, 先 端尖, 外层草 质, 被短 柔毛, 内层 边缘宽 膜质, 具 缘毛。 雌花 舌状, 约 10 — 14 朵, 舌片白 色或淡 紫色, 条形, 长 8 — 13 毫米, 宽 1.5 — 2. 3 毫米, 管 部细, 长 1.3 — 2 毫米;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黄 色, 长 4 一 5 毫米, 冠檐狭 钟形, 先端 5 深裂, 裂片 内卷, 冠 管细, 与 檐部近 等长。 瘦果 狭倒 卵形, 长 3. 5 — 4. 5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扁压, 具 边肋, 两 面各具 1 肋, 褐色, 被 短毛; 冠毛 1 层, 黄 褐色, 长 4 一 5 毫米, 糙 毛状。 花果期 7 — 9 月。 产 丽江、 中甸; 生 于海拔 3000 — 40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下或 山坡草 丛中。 四 川西南 部 和甘肃 南部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8. 三 脉紫菀 (中 国植 物志) 野 白菊花 (植物 名实图 考), 白 头草、 伸 筋草、 六月雪 (云南 ), 山 白菊、 山 雪花、 白升麻 (贵州 ), 山 白蓝、 马兰 (湖北 ), 三脉 叶马兰 (图鉴 ), 金 柴胡, 鸡 儿肠, 红 管药, 白 花参, 野 白菊花 Aster ageratoides Turcz. (1837); Maxim. (1859); Nakai (1932), (1952); Kitam. (1936), (1937), (1943); Hand.-Mazz. (1938); Hara (1952); S. Y. Hu (1965); 图鉴 (1975)* ; Lauener (1976);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广; 秦岭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ster trinervius D. Don ssp. ageratoides (Turcz. ) Griers. ( 1964) ; A . ageratoides Turcz. ssp. ageratoides Griers. ( 1968) ; A . trinervius Forb. et Hemsl . ( 1888) et auct. pi. fl. As. orient . non D. Don ( 1825) ; A . ageratoides Turcz. var. adustus auct. non Maxim. : Hand.-Mazz. (1938); S. Y. Hu (1965). 多年生 草本, 高 40 — 80 (-150) 厘米。 根 茎长达 6 厘米, 粗 2 — 4 毫米; 须根 多数, 线形, 长达 18 厘米, 粗 1 一 1.5 毫米, 具多数 纤维状 细根。 茎 直立, 基部粗 1.5 — 4 毫米, 具 分枝, 茎和 枝绿色 常带紫 红色, 有细 纵棱, 疏被短 柔毛, 下部近 无毛。 基生叶 和下部 茎生叶 在花期 枯萎, 叶片宽 卵形或 卵形, 具 长柄, 中 部茎生 叶狭椭 圆状披 针形或 狭披针 形, 长 6 — 13 (-16) 厘米, 宽 1 一 3 (-5)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 渐狭入 短柄, 边缘 具疏 浅齿或 深齿, 表面 绿色, 密被短 糙毛, 背面淡 绿色, 疏被短 柔毛或 仅沿脉 被毛, 侧 脉 3 — 6 对, 和中脉 在背面 凸起, 网脉 明显。 头状 花序径 1.5 — 2 厘米, 于 莲和枝 先端排 戚伞房 圆锥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0.5 — 3 厘米, 被短 柔毛, 具 披针状 线形或 线形的 苞叶; 总 苞倒锥 形或半 球形, 径 5 — 10 毫米; 总苞片 3 — 4 层, 覆瓦状 排列, 长圆状 线形, 先端圆 或飩, 上部绿 色带紫 红色, 边缘宽 膜质, 具短 缘毛, 外层长 1.5 — 2 毫米, 内层长 4 一 5 毫 米。 雌花 10 — 15 朵, 舌状, 舌片紫 红色、 青 紫色或 白色, 条形, 长 9 一 12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具 4 条 纵脉, 管 部长约 2 毫米;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黄色, 长 4 一 5 毫米, 冠 檐狭钟 
菊 科  67  形, 先端 5 深裂, 冠管 纤细, 长 2 — 2. 5 毫米。 瘦果长 圆状倒 卵形, 长约 2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压扁, 有 边肋, 两 面无肋 或有时 一面具 1 肋, 被微 柔毛; 冠毛 1 层, 糙 毛状, 长 4 一 5 毫米, 淡红褐 色或污 白色。 花果期 8 — 11 月。 产于 大理、 鹤庆、 丽江、 中甸; 生 于海拔 2800 — 38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下或 山坡草 地。 河北、 山西、 内蒙、 黑 龙江、 吉林、 辽宁、 河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四川 等地有 分布。 朝鲜和 西伯利 亚东部 也有。 本 种在东 亚广泛 分布, 是一 个变异 幅度极 大的多 型种, 前人把 它们分 为若干 个变种 或 亚种。 就云 南植物 而言, 这些变 种似可 分又不 可分, 植 株各部 有程度 不同的 变异, 而 这 些变异 多交叉 却未见 其相关 联系, 与其 列出几 个界限 含糊的 变种, 毋宁 暂保留 为一个 多 型种。 "中 国植 物志" 分出 10 个 变种, 其中 云南有 var. firmus (Diels) Hand.-Mazz. , var. heterophyllus Maxim. , var. lasiocladus ( Hayata ) Ling, var. laticorymbus ( Vant . ) Hand. -Mazz. , var. oophyllus Ling, var. pilosus Hand. -Mazz. , var. scaberulus ( Miq. ) Ling 七个 变种。 全草 药用, 味苦、 辛, 性凉, 有 疏风、 清热 解毒、 祛痰 镇咳的 功效, 治风热 感冒、 咳嗽、 扁桃 腺炎、 支气 管炎、 疔疱 肿毒、 蛇咬、 蜂螫。 9. 密 叶紫菀 (图鉴 ) 图版 16: 4-7 Aster pycnophyllus W. W. Smith ( 1915) ; Franch . ex Diels (1913) , nom. nud. ; Gri- ers. (1964); S. Y. Hu (1965); 图鉴 (1975)*; Lauener (197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5). A . harrawianus Diels var. pycnophyllus (Franch. ) Levi. (1915); Aster sikkimensis auct. non Hook. : Dunn (1911) ; Hand. -Mazz. (1937) , p. p. , quoad specim. excl. syn. ; S. Y. Hu (1965).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80 厘米。 根 茎长达 9 厘米, 粗 3 — 4 毫米; 须根 线形, 具 纤维状 细根。 茎 直立, 常带紫 红色, 基部粗 1.5 — 3 毫米, 具 分枝, 茎和 枝具细 纵棱, 被 柔毛至 近 无毛。 基生叶 数枚, 叶 片长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3 — 4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先 端钝, 基 部 圆或宽 模形, 表面 绿色, 被 糙毛, 背面淡 绿色, 密被 具节长 伏毛, 边 缘具疏 粗齿, 齿端 具 尖头, 叶柄长 1.5 — 3 厘米, 被长 节毛, 下部 茎生叶 在花期 枯落; 茎上 部叶长 卵形, 长 7-10 (-15) 厘米, 宽 2 — 3. 5 厘米, 先端长 尾尖, 基部 圆或宽 楔形, 背 面疏被 毛至近 无毛, 侧脉 3 — 5 对, 和中脉 在背面 凸起, 网脉 明显, 叶柄长 0.8 — 1.5 厘米, 其他 同基生 叶, 上部 叶狭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较小。 头状 花序径 1.5 — 2 厘米, 多数 于茎和 枝先端 排 成伞房 圆锥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2 厘米, 被毛, 具 线形的 苞叶; 总苞宽 钟形, 径 6 — 8 毫米; 总苞片 3 — 4 层, 线状披 针形, 长 2. 5 — 4. 5 毫米, 宽不足 1 毫米, 先端 渐尖, 外层 短, 紫 褐色, 背面 密被微 柔毛, 内层 较长, 除中 脉外干 膜质, 先端 常带紫 褐色, 背 面先端 和 中脉疏 被毛。 雌花 舌状, 舌 片蓝紫 色或淡 蓝色, 条形, 长 5 — 7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具 2 脉, 管部长 1.8 — 2 毫米, 被 微毛;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黄色, 长 3. 5 — 5 毫米, 疏被 微毛, 冠 檐近圆 筒形, 先端 5 深裂, 冠 管细, 长 1 一 1.5 毫米。 瘦果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1.5 — 2 毫 米, 压扁, 具 边肋, 两 面各具 1 肋, 疏被 微毛; 冠毛 1 层, 污 白色, 长 3. 5 — 5 毫米, 糙毛 状。 花果期 6 — 10 月 。 
68  云 南植物 志  产于 大理、 泸水、 永平、 景东; 生 于海拔 2500 — 34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下或 山坡草 地。 西藏东 南部和 东部有 分布。 缅 甸北部 和印度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10. 狗 舌紫菀 (图鉴 ) Aster senecioides Franch. (1896); Onno (1932); Hand.-Mazz. (1936), (1937); S. Y. Hu (1965);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ster senecioides Franch. var. latisquamus Ling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5)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syn. nov. 多年生 草本, 高 25 — 30 厘米。 根茎长 1 一 2 厘米, 粗 5 — 8 毫米; 须根粗 线形, 长达 10 厘米或 更长, 粗 1 一 2 毫米。 茎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2 — 4 毫米, 上部具 分枝, 茎 和枝具 细 纵棱, 被开展 透明具 节的长 粗毛, 基部覆 盖以残 枯的叶 柄基。 基生叶 数枚, 叶 片长倒 卵形、 倒 披针形 或狭椭 圆形, 长 3 — 17 厘米, 宽 1 一 6 毫米, 先端圆 或钝, 基部渐 狭入叶 柄, 边 缘具疏 或密的 浅齿或 尖齿, 有时 为疏圆 齿或稀 全缘, 两面 绿色, 密 被或疏 被透明 具 节的长 粗毛, 沿脉毛 较密, 侧脉 4 一 6 对, 和 中脉在 背面稍 凸起, 叶柄长 1 一 6 厘米, 具 翅; 茎下 部叶与 基生叶 同形, 具 短柄, 中部叶 较小, 无柄, 上 部叶披 针形、 线状披 针形或 线状长 圆形, 小, 基 部圆, 半 抱茎。 头状 花序径 2 — 3 厘米, 生于 茎枝先 端呈伞 房状排 列; 花 序梗长 1 一 8 厘米, 被 透明具 节的长 粗毛, 有 披针状 线形或 线形的 苞叶; 总 苞半球 形, 径 12 — 18 毫米; 总 苞片约 3 层, 长圆 状线形 或长圆 状倒披 针形, 先端 急尖至 渐尖, 带紫 红色, 边缘宽 膜质, 外层长 5 — 10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背 面被长 粗毛, 内层长 10 — 12 毫米, 宽 2 — 3 毫米, 沿 脉被长 粗毛。 雌花 舌状, 舌片天 蓝色、 蓝紫 色或粉 红色, 条形, 长 12 — 14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具 4 条 纵脉, 管部长 4 一 5 毫米;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黄 绿色, 长 5 — 6 毫米, 冠檐狭 钟形, 先端 5 深裂, 冠管长 2 — 2. 5 毫米。 瘦 果长圆 状倒卵 形, 长 3 — 4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压扁, 除边 肋外两 面各具 1 一 3 肋, 具 腺点; 冠毛 2 层, 外层 白色, 长约 1 毫米, 内层红 褐色, 长 5 — 6 毫米, 糙 毛状。 花果期 6 — 9 月。 产 昆明、 洱源、 剑川、 鹤庆、 丽江、 中甸; 生 于海拔 2000 — 2800 米的 林下、 山谷 坡地或 路边草 丛中。 四川西 南部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根 药用, 有散寒 解表、 活血 舒筋、 平喘、 止咳的 功效。 11. 石 生紫箢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7: 1-4 菊花 暗消、 肋 痛草、 城头菊 (丽江 ), 野冬菊 (昆明 ), 狗屎叶 (玉溪 ), 乱头发 (贵 州), 小 毛花, 毛脚 一支蒿 Aster oreophilus Franch. ( 1896); Onno in Hand.-Mazz. ( 1936); Hand. -Mazz. (1937), (1938); S. Y. Hu (1965); Lauener (197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ster tricapitatus Vant. ( 1903) ; A . vaniotii Levi. (1912), (1915); A . mairei Levi. (1912), (1915); A . diplostephioides Benth. ssp. yumianensis Onno var. yunna- nensis Onno (1932), p. p. ; A . linguLatus auct. non Franch. : Onno (1932), p. p. fide Hand. -Mazz.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80 厘米。 根茎 横走或 斜生, 长达 8 厘米, 粗 3 — 6 毫米, 具多数 
菊 禾斗  69  图版 17 1-4. 石 生紫菀 Aster oreophilus Franch. , 1. 植株 下部, 2. 植株 上部, 3. 舌 状花, 4. 管 状花; 5—8. 甘 川紫箢 A. smithianusHand.-Mazz. , 5. 植株 上部, 6. 头状 花序, 7. 舌 状花, 8. 管 状花。 (王 凌绘) 
70  云南 植物志  须根, 须根 线形, 长达 25 厘米, 粗 1 一 1.5 毫米, 生多数 纤维状 细根。 茎 1 一 5, 直 立或稀 斜升, 基部粗 1.5 — 3 毫米, 常 覆盖残 枯的叶 柄基, 上 部或稀 中部有 分枝, 茎和 枝具细 棱, 密被 开展的 白色具 节毛。 基生叶 数枚, 莲 座状, 叶片 狭倒披 针形、 倒 披针形 或狭椭 圆形, 长 (1.5 —) 4 一 7 厘米, 宽 (0.6 —) 1.2 — 1.8 厘米, 先端钝 或圆, 基部渐 狭入叶 柄, 边缘 全缘或 稀具疏 浅齿,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 密被或 疏被短 糙毛, 侧脉 2 — 4 对, 与中脉 在背面 凸起, 叶柄长 (0.5 —) 2 — 4 厘米, 具翅; 茎生叶 多数, 下部 叶狭倒 披 针形、 线 状倒披 针形或 线状长 圆形, 长 4 一 9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有具翅 的柄, 向上 叶 渐小, 上 部叶基 部圆、 半 抱茎, 其他 同莲座 状叶。 头状 花序径 2. 5 — 3. 5 厘米, 1 一 3 个 于茎枝 先端排 列成伞 房状, 极 稀单生 茎顶; 花 序梗长 0.3 — 3 厘米, 密被 白色长 粗毛; 总苞半 球形, 径 1 一 1.5 厘米; 总 苞片约 3 层, 线状长 圆形, 长 5 — 8 毫米, 宽 1—1.5 毫 米, 绿色, 先端 和上部 边缘紫 褐色, 背 面密被 短毛, 中脉 明显, 腹 面具凸 起的羽 状脉, 外 层通常 稍短, 草质, 先 端圆, 内 层上部 草质、 下部干 膜质, 先 端圆或 急尖。 雌花 舌状, 30 朵 以上, 舌片 蓝色、 蓝 紫色或 紫色, 条状, 长 8 — 12 毫米, 宽 1.5 — 2. 5 毫米, 管部长 1.2 — 1.5 毫米;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黄色、 橙黄 色或淡 紫色, 长 4 一 5 毫米, 冠檐狭 钟形, 先端 5 浅裂, 冠管长 1.5 — 1.7 毫米。 瘦果 倒卵形 或狭倒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压扁, 仅 一面 具肋, 两面密 被白色 长毛; 冠毛 1 层, 红褐色 或稀污 白色, 长 3. 5 — 4. 5 毫米, 糙毛 状。 花果期 7 — 10 月 。 产 中甸、 维西、 丽江、 鹤庆、 剑川、 兰坪、 洱源、 漾澳、 大理、 宾川、 大姚、 禄 劝、 富民、 昆明、 东川、 会泽、 昭通、 玉溪、 峨山 等地; 生 于海拔 2300 — 3600 (— 4000) 米的 林下、 灌丛下 或山坡 草地。 四川 西南部 和贵州 西部有 分布。 模 式标本 采自云 南 (地 点不详 )。 全 草和花 药用, 有 清热、 消炎、 解毒、 明目的 功效。 12. 舌 叶紫菀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Aster lingulatus Franch. ( 1896); Hand.-Mazz. ( 1937), non Onno; S. Y. Hu (196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山 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40 厘米。 根莲 横走或 斜生, 长达 6 厘米, 粗 2 — 4 毫米, 具多数 长 须根; 须根 线形, 长达 15 厘米, 生多数 纤维状 细根。 茎 1 (一 3), 直立 或基部 弯曲, 基部粗 1.5 — 5 毫米, 覆盖残 枯的叶 柄基, 上部具 分枝, 莲和 枝具细 纵棱, 密被开 展的白 色具 节毛。 基生叶 数枚, 呈莲 座状, 叶 片长倒 卵形、 倒披针 形或椭 圆形, 长 1 一 3. 5 厘 米, 宽 0.4 — 1 厘米, 先端圆 或钝, 基部渐 狭而入 叶柄, 边缘 全缘, 表面 绿色, 背 面淡绿 色, 两面 密被短 糙毛, 有不 明显的 离基三 出脉, 叶脉在 背面稍 凸起, 叶柄长 0.5 — 1.5 厘 米, 具 狭翅; 茎生叶 多数, 下部叶 狭倒披 针形、 线 状倒披 针形或 线状长 圆形, 长 3 — 5 厘 米, 宽 0.5 — 1 厘米, 具 短柄, 向上叶 渐小, 上部叶 基部半 抱茎, 其他 同莲座 状叶。 头状 花序径 2. 5 — 4 厘米, 少 数生于 茎枝先 端排成 伞房状 花序, 极稀 单生; 花 序梗长 0.5 — 2 厘米, 密 被白色 长毛; 总苞半 球形, 径 0.7 — 1.5 厘米; 总 苞片约 3 层, 通 常外层 稍短, 线状长 圆形, 长 4 一 7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绿色, 先 端急尖 或渐尖 并呈紫 红色, 背面密 被 短毛, 具 缘毛。 雌花 舌状, 30 朵 以上, 舌 片蓝紫 色或粉 红色, 条状, 长 1.5 — 2 厘米, 
菊 科  71  宽 1.5 — 2. 5 毫米, 具 4 脉, 管部长 1 一 2 毫米;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黄 色或紫 褐色, 长 4 一 4.5 毫米, 冠檐狭 钟形, 先端 5 裂, 冠 管长约 1 毫米。 瘦果 倒卵形 或狭倒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压扁, 两面密 被白色 长毛; 冠毛 1 层, 红 褐色, 糙 毛状, 长 4 一 4. 5 毫米。 花果期 7—10 月 。 产于 德钦、 中甸、 丽江、 洱源、 大理; 生 于海拔 2300 — 3600 (—4000) 米的 林下或 山坡 草地。 四川 南部和 西藏东 南部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13. 川 鄂紫菀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Aster moupinensis (Franch. ) Hand.-Mazz. (1937); S. Y. Hu (196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Erigeron moupinensis Franch. (1888); Aster altaicus auct. non Willd. : Hand. - Mazz. (1936), p. p. 多年生 草本, 高 12 — 40 厘米。 根茎 粗壮, 多少 木质。 茎 直立, 纤细, 基部被 枯叶残 片, 上部有 3 — 9 个直立 或斜升 的帚状 伞房状 分枝, 茎和 枝有细 纵棱, 上部被 伏毛, 下部 有 疏毛或 无毛。 基 生叶莲 座状, 叶 片狭长 匙形或 线形, 长 4 一 12 厘米, 宽 2 — 7 毫米, 先 端尖或 渐尖, 具小 尖头, 下部 渐狭, 边缘 全缘或 上部有 1 一 3 个疏 锯齿, 有时稍 反卷, 具 缘毛, 两面 无毛, 中脉 在两面 凸起, 侧脉 2 — 3 对, 与 叶缘近 平行, 不 明显, 叶 柄长, 具 翅; 茎生叶 多数, 基部叶 同莲座 状叶, 下部和 中部叶 线形, 长 2 — 4 厘米, 宽 2 — 4 毫米, 无 叶柄, 上部叶 较小, 背 面有疏 柔毛, 具 1 脉, 其他 同莲座 状叶。 头状 花序径 3 — 4 厘米, 单生于 茎和枝 先端; 总苞半 球形, 径 1 一 1.2 厘米; 总 苞片约 3 层, 近 等长, 线形 或线状 长 圆形, 长 7 — 8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先端 稍尖, 带 紫色, 外层 草质, 或 除中脉 外宽膜 质, 边缘撕 裂或有 缘毛。 雌花 舌状, 约 20 朵, 舌片 白色, 长椭 圆形, 长达 15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管 部长约 3 毫米, 有 短毛;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长约 7 毫米, 冠 檐先端 5 裂, 冠 管长约 2.5 毫米。 瘦果长 圆形, 长达 3 毫米, 下部 稍狭, 两面 无肋, 被 柔毛; 冠毛 白色, 糙毛状 ,长约 7 毫米。 花果期 7 — 11 月。 产于 德欽; 生 于海拔 3300 米附近 的草坡 岩隙。 四川 西部和 东部、 湖北 西部有 分布。 标本 未见, 云南 有分布 是根据 Hand.-Mazz. (1937) 的 记载。 14. 小 舌紫菀 (图鉴 ) 白 背紫菀 Aster albescens (DC.) Koehne ( 1893); (DC. ) Hand. -Mazz. ( 1938); Griers. (1964); S. Y. Hu (1965); Kitam. in Hara ( 1966) , (1971), (1975); Kitam. (1968); 图 鉴 (1975)*; Lauener (1976);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5); 秦岭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ster albescens Wall. (1831), nom. nud. ; Amphirhapis albescens (Wall.) DC. (1836); Homostylium cabuLicum Nees (1844), nom. nud. ; Aster ignoratus Kunth et Bouche (1845), (1847); A. ferrugineus Edgew. (1846); Walp. (1847), non Wendl. (1819); Microglossa albescens (DC. ) Benth. ex C. B. Clarke (1876); Hook. f. (1881); Diels (1901); Rehd. (1927), (1937), (1939), (1940), (1949); Marq. (1928); 
72  云 南植物 志  Hand.-Mazz. (1936); Weibel (1958); Banerji (1958), (1966); S. Y. Hu (1967); Aster cabulicus Lindl. (1843); Boiss. (1975); Microglossa cabuLica ( Lindl. ) C. B. Clarke (1876); M. griffithii C. B. Clarke (1876); M. salicifolia Diels (1900); Aster cava- leriei Vant. et Levi. (1906); Cony za cons picua Wall. (1831), nom. nud. ; Solidago sali- cifolia Wall. (1831), nom. nud. 14a. 小 舌紫菀 (原 变种) . var. albescens 灌木, 高 50 — 150 厘米。 茎多 分枝, 老枝 褐色, 无毛, 具 皮孔, 当年生 枝黄褐 色或灰 褐色, 具 纵棱, 被短 柔毛和 具柄短 腺毛。 叶 片狭椭 圆状披 针形、 披针形 或狭披 针形, 长 5 — 14 厘米, 宽 1 一 2. 7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模 形或宽 楔形, 边 缘通常 全缘, 表面 绿色, 无 毛或近 无毛, 背面灰 白色, 密被灰 白色薄 毡毛, 侧脉 9 一 14 对, 和 中脉在 表面微 凸起, 在背面 凸起, 有不 明显的 网脉, 叶柄长 3 — 5 毫米。 头状 花序径 7 — 10 毫米, 多数 在茎和 枝 先端排 列成紧 密的复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3 — 10 毫米, 密被黄 褐色短 柔毛和 具柄腺 毛, 有 线形或 钻形的 苞叶; 总苞倒 锥形, 径 4 一 7 毫米; 总苞片 4 一 5 层, 呈 覆瓦状 排列, 狭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先端 急尖, 带紫 红色, 背 面被微 柔毛, 边缘宽 膜质, 外 层长约 1 毫米, 内层长 4 一 5 毫米。 雌花 舌状, 舌片白 色或淡 紫色, 条形, 长 3. 5 — 5 毫米, 宽 0.5-1 毫米, 具 4 脉, 管 部细, 长 2. 5 — 3 毫米;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黄色, 长 4 一 5 毫米, 冠檐狭 钟形, 先端 5 深裂, 冠 管细, 长 2 — 2. 5 毫米。 瘦果长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宽约 0.5 毫米, 扁压, 具 边肋, 两 面各具 1 肋, 被白色 短毛; 冠毛 1 层, 污白 色至红 褐色, 糙 毛状, 长 3. 5 — 4 毫米。 花果期 7 — 10 月。 分布于 盐津、 威信、 彝良及 滇西; 生 于海拔 450 — 2900 米的 林缘、 河 边草丛 或岩石 缝。 湖北、 陕西、 甘肃、 四川、 贵州 和西藏 东部有 分布。 喜马拉 雅山区 南部和 西部也 有。 花 药用, 清凉 解毒、 解疫、 除 脓血, 治流行 热症、 邪热、 疫挛、 中 毒症、 疮疡。 分变种 检索表 1 (10) 叶背无 毛或沿 脉被短 毛或全 部被短 毛或长 疏毛。  2 (3) 叶 背密被 灰白色 薄毡毛 14a. 小 舌紫菀 var. albescens 3 (2) 叶 背不被 灰白色 毡毛。 4 (5) 叶两面 无毛, 背面无 腺点; 总苞 片无毛 14b. 无毛小 舌紫菀 var. levissimus 5 (4) 叶 背多少 被毛, 具 腺点; 总 苞片被 短毛。 6 (7) 叶背 沿中脉 或全部 疏被白 色长毛 14c. 长毛小 舌紫菀 var. pilosiis 7 (6) 叶背 沿中脉 或全部 被褐色 短毛。 8 (9) 叶先端 渐尖, 背面 沿脉或 有时全 部被褐 色短毛 14d. 柳叶小 舌紫菀 var. salignus 9 (8) 叶先端 急尖, 背 面无毛 或沿脉 略被毛 14e. 腺点小 舌紫菀 var. glandulosus 10 (1) 叶 背密被 白色或 灰白色 绵毛。 11 (12) 叶基部 圆或宽 楔形, 先端急 尖或钝 14f. 椭叶小 舌紫菀 var. limprichtii 12 (11) 叶基部 楔形, 先 端渐尖 14g. 狭叶小 舌紫菀 var. gracilior 
菊 禾斗  73  14b. 无毛小 舌紫菀 (中 国植 物志) (变种 ) var. levissimus Hand.-Mazz. ( 1936); S. Y. Hu ( 196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5); 秦岭 植物志 (1985); 横 断山区 维管植 物 (1994). Aster harrovuianus Diels var. glabratus auct. non Diels : Hand.-Mazz. (1936). 与原变 种的区 别是叶 两面和 总苞片 无毛。 产于 德钦、 福贡、 中甸、 丽江、 鹤庆; 生 于海拔 2700 — 3200 米的灌 丛中、 草坡或 荒地。 陕西西 南部、 甘肃东 南部、 四川 西部、 西藏东 部和东 南部有 分布。 14c. 长毛小 舌紫菀 (中 国植 物志) (变种 ) var. pilosus Hand.-Mazz. (1938); S. Y. Hu (196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ster albescens Wall . (1831), nom. nud. , p. p. ; A . limprichtii Diels var. gracilior Hand.-Mazz. (1936), p. p. 与原 变种的 区别是 叶背沿 中脉或 全部疏 被白色 长毛, 表 面疏被 糙毛。 产于 丽江至 永宁间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于 海拔约 3000 米。 甘肃 南部、 四川 西部、 贵 州西部 和西藏 东部有 分布。 14d. 柳叶小 舌紫菀 (中 国植 物志) (变种 ) var. salignus (Franch. ) Hand.-Mazz. (1938); S. Y. Hu (1965);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Inula cuspidata C. B. Clarke var. saligna Franch . (1888); Aster harrovuianus Diels var. glabratus Diels (1912); Hand.-Mazz. (1936), p. p. 与原变 种的区 别是叶 背面沿 脉或有 时全部 被褐色 短毛, 具 腺点; 总 苞片被 短毛。 与 下 一种的 区别是 叶先端 渐尖。 产于 德钦、 维西、 贡山、 福贡、 兰坪、 鹤庆、 丽江、 中甸、 宾川 等地; 生于海 拔- 2000 — 39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下、 山坡 草地, 也 生于水 沟边、 岩 石隙。 四 川西部 和西南 部、 西藏东 南部有 分布。 印 度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14e. 腺点小 舌紫菀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变种 ) var. glandulosus Hand. -Mazz. (1936); Griers. (1964); S. Y. Hu (1965);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与原变 种的区 别是叶 卵形、 卵 状披针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先端 急尖, 背面 密具腺 点, 仅沿脉 稍被短 柔毛或 无毛; 总 苞片被 短毛。 产于 德欽、 维西; 生 于海拔 2800 — 3000 米的 林下或 山箐。 四 川西部 和西藏 东部有 分布。 14f. 椭叶小 舌紫菀 (中 国植 物志) (变种 ) var. limprichtii (Diels) Hand.-Mazz. (1938); S. Y. Hu (196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秦岭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ster Limprichtii Diels (1922); Mattf. (1932); Hand.-Mazz. (1936), p. p. 
74  云南 植物志  与原变 种的区 别是叶 片椭圆 形或长 圆形, 先 端急尖 或钝, 基部 宽楔形 或圆, 背面密 被 白色或 灰白色 绵毛。 产于 丽江、 大理、 禄劝; 生 于海拔 2400 — 3400 米的 林下。 甘肃西 南部、 四 川西部 和西 北部有 分布。 14g. 狭叶小 舌紫菀 (中 国植 物志) (变种 ) var. gracilior (Hand. -Mazz. ) Hand.-Mazz. (1938); S. Y. Hu (196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秦岭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ster har 画 ianus Diels (1912); Hand.-Mazz. (1936); S. Y. Hu (1965); A. limprichtii Diels var. gracilior Hand. -Mazz. (1936) ; S. Y. Hu (1965); A . limprichtii auct. non Diels: Hand. -Mazz. ( 1936) . 与原变 种的区 别是叶 背密被 白色或 灰白色 绵毛; 与 前种的 区别是 叶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产于 丽江、 大理、 漾濞; 生 于海拔 2200 — 3100 米的 林下、 岩坡或 路边。 四 川西南 部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15. 甘 川紫菀 (图鉴 ) 图版 17: 5-8 Aster smithianus Hand. -Mazz. (1938); S. Y. Hu (1965); 图鉴 (1975)* ;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秦岭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Kalimeris smithianus (Hand. -Mazz. ) S. Y. Hu (1967) . 木质 ¥ 本或亚 灌木, 高 30 — 100 厘米。 茎 直立, 多 分枝, 茎 和枝具 浅沟, 被向 上贴伏 的微 柔毛。 下 部叶在 开花期 凋落, 中部叶 披针形 或披针 状狭椭 圆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宽楔形 或圆, 边缘 全缘或 上部有 浅齿, 两面被 贴伏的 微 柔毛, 表面暗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中脉在 两面微 凸起, 侧脉 2 — 4 对, 极 纤细, 具 短柄, 上部 叶狭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较小, 无 叶柄。 头 状花序 多数, 径 2 — 2. 5 厘米, 于茎和 枝 先端排 列成复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2 — 4 厘米, 密被 向上贴 伏的微 柔毛, 具数 枚披针 状 线形的 苞叶; 总苞半 球形, 径 8 — 11 毫米; 总苞片 2 — 3 层, 外层 长圆状 线形或 匙状线 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草质, 背面 密被微 柔毛, 内层线 状披针 形, 长 5 — 6 毫米, 上部 草质, 密被微 柔毛, 下部 革质, 散生微 柔毛, 边缘具 缘毛。 雌花 舌状, 舌片 白色, 极 稀浅紫 红色, 长 6 — 10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管 部长约 1.5 毫米;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长 3 — 3. 5 毫米, 黄色, 冠檐狭 钟形, 先端具 5 个长三 角形的 裂片, 冠管细 管状, 长 1 一 1.2 毫米。 瘦果 长倒卵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2 — 2. 5 毫米, 宽 1 一 1.5 毫 米, 压扁, 一面具 1 浅肋, 两面 密被白 色的贴 伏毛; 冠毛 1 层, 少数, 通常 白色, 短糙毛 状, 长 1 一 1.2 毫米, 与花冠 管部近 等长, 舌状花 有时无 冠毛。 花果期 8 — 10 月。 产于 德欽; 生 于海拔 2700 — 3240 米的 山坡。 四 川西部 和甘肃 南部有 分布。 全草 药用, 宣肺 化痰、 止咳 止痛, 治支气 管炎。 16. 白雪银 锁紫菀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变种 ) Aster argyropholis Hand. -Mazz. var. niveus Ling,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in Addenda;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菊 科  75  灌木, 高约 100 厘米。 茎多 分枝, 老枝灰 褐色, 粗壮, 具 纵棱, 有时有 圆形的 皮孔, 当 年生枝 纤细, 被白色 蛛丝状 或绵状 茸毛。 叶片椭 圆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1 一 4 厘米, 宽 0.5 — 1.5 厘米, 先端圆 或钝, 基部 圆或近 楔形, 边缘全 缘或近 波状, 两面深 绿色, 表面 被粉 末状细 糙毛, 常有 腺点, 背面被 白色厚 绵毛, 中脉 在背面 凸起, 侧脉约 5 对, 有长 1 一 3 毫米的 短柄, 上部叶 较小, 椭 圆形至 椭圆状 线形。 头状 花序径 1.5 — 2 厘米, 少数 至 多数排 列成伞 房状; 花序梗 纤细, 长 0.5 — 5 毫米, 被 白色厚 绵毛, 有 线形的 苞叶; 总 苞倒 锥状或 钟状, 径约 5 毫米; 总苞片 4 一 5 层, 覆瓦状 排列, 长 圆状披 针形, 被 短柔毛 或 无毛, 外 层长约 1 毫米, 宽约 0.5 毫米, 内层长 4 一 5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先端 稍尖, 上 部带紫 红色, 边缘 膜质, 有 缘毛, 中脉 绿色。 雌花 舌状, 约 20 朵, 舌片 白色, 条形, 长约 1.5 厘米, 管 部长约 2.2 毫米;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长约 5 毫米, 冠檐近 筒状, 先端 5 深裂, 冠 管细, 长约 1.5 毫米。 瘦 果近圆 柱形, 长 2 — 2. 7 毫米, 稍扁, 被 短毛; 冠毛 2 层, 污白 色至浅 红色, 外层 少数, 极短, 内 层长约 4.5 毫米, 糙 毛状。 花果期 5 — 10 月。 产于 丽江; 生 于海拔 3300 米 附近的 林下、 草坡。 四川 西部有 分布。 17. 东俄 洛紫菀 (图鉴 ) Aster tongolensis Franch. (1896); Mattf. (1933), p. p. ; Hand.-Mazz. (1937), (1938); Griers. (1964) in adnot. ; S. Y. Hu (1965); 图鉴 (1975)* ;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ster tongolensis Franch . ssp. typicus Onno (1932), p. p. major. ; A . subcaerulens S. Moore (1901), fide Onno.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30 (-42) 厘米。 根茎横 走或稀 斜生, 长达 8 厘米, 粗 2 — 3 毫 米, 生多数 线形的 须根, 具 纤维状 细根。 茎 直立, 不 分枝, 基部粗 1 一 2 毫米, 具细 纵棱, 绿色, 被白 色具节 长毛, 常有不 育枝。 基 生叶莲 座状, 叶片 椭圆形 或狭椭 圆形, 长 1 一 3.5 厘米, 宽 0.7 — 1.5 厘米, 先 端钝或 稀圆, 基部 渐狭, 全缘, 稀 上部有 浅齿, 两面绿 色, 密被白 色具节 长毛, 侧脉 1 一 2 对, 和中脉 在背面 凸起, 叶柄长 1 一 3 厘米, 具 狭翅; 茎 下部叶 同莲座 状叶, 向 上叶片 渐小, 中 部以上 叶狭长 圆形、 线 状长圆 形或线 状披针 形, 无柄, 基部半 抱莲, 其他 同莲座 状叶。 头 状花序 单生于 茎顶, 径 3. 5 — 4. 5 (-6.5) 厘米; 总苞半 球形, 径 1 一 1.5 厘米; 总苞片 2 — 3 层, 近等长 或外层 稍短, 长圆状 线形, 长 5 — 6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先 端尖, 上部 草质, 下部 革质, 背面密 被毛。 雌花 舌状, 3010 朵, 舌片蓝 紫色或 紫色, 条形, 长 1.5 — 2. 5 厘米, 宽 1.5 — 2. 5 毫米, 具 4 条纵 脉, 管部长 1 一 1.5 毫米;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黄色, 长 4 一 5 毫米, 冠檐狭 钟状, 先端 5 深 裂, 冠管长 1—1.5 毫米。 瘦 果狭倒 卵形, 长约 2 毫米, 密 被毛; 冠毛 1 层, 紫 褐色, 糙毛 状, 长 1 一 1.5 毫米。 花果期 6 — 9 月。 产于 丽江; 生 于海拔 2900 米 附近的 草地。 甘肃 南部、 四川西 北部至 西南部 和西藏 东 南部有 分布。 18. 缘 毛紫菀 (图鉴 ) 图版 18: 1-6 Aster souliei Franch. (1896); Limpr. (1922); Onno (1932); Hand.-Mazz. (1937), (1938); Griers. (1964); S. Y. Hu (1965);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76  云 南植物 志  图版 18 1-6 缘 毛紫菀 Aster soulieiFranch. , 1. 全株, 2 — 4. 外、 中、 内层总 苞片, 5. 舌 状花, 6. 管 状花; 7-10. 短毛 # 菀 A. brachytnchusFranch. var. brachytrichus, 7. 全株, 8. 总 苞片, 9. 舌 状花, 10. 管 状花。 (王 凌绘)  - -」 
菊 科  77  Aster limitareus W. W. Smith et Farrer (1916); A . forrestii Stapf. in Curtis's (1927)* , (1931); S. Y. Hu (1965); A. tongolensis Franch. ssp. forrestii (Stapf. ) On- no (1932) ; A . souliei Franch. var. limitareus (W. W. Smith et Farrer) Hand. -Mazz. (1937); S. Y. Hu (1965); A. ganlun Kitam. (1953); S. Y. Hu (1965). 多年生 草本, 高 4 一 40 厘米。 根茎 短粗, 有时 具不育 的莲座 叶丛, 生多数 须根; 须 根 线形, 淡 黄色, 具少数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纤细, 基部粗 1 一 2 毫米, 不分 枝, 具细 纵棱, 被白 色具节 长毛, 基 部覆盖 以枯叶 残片。 基 生叶莲 座状, 叶片倒 卵形、 长 倒卵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1.5 — 4 厘米, 宽 0.5 — 2. 2 厘米, 先 端圆或 稀钝, 基部 渐狭, 边 缘 全缘, 密具长 缘毛, 两面淡 绿色, 无 毛或被 极稀疏 的毛, 或背 面沿脉 被毛, 侧脉 1 一 3 对, 和中脉 在背面 凸起, 叶柄长 0.5 — 2. 5 厘米, 具翅; 茎生 叶明显 变小, 长圆状 线形, 长 1 一 3. 5 厘米, 宽 0.1 — 0.5 厘米, 无 叶柄, 其 他同基 生叶。 头 状花序 单生于 茎顶, 径 3. 5 — 5 厘米; 总苞半 球形, 径 1—1.5 厘米; 总苞片 2 — 3 层, 近等长 或外层 稍短, 线状 长 圆形, 长 5 — 8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先 端尖, 上部 草质, 下部 革质, 背面 无毛或 沿中脉 被毛, 有 缘毛。 雌花 舌状, 约 30 — 50 朵, 舌片 蓝色、 蓝 紫色或 紫色, 条状, 长 1.2 — 2. 2 厘米, 宽 1.5 — 2. 5 毫米, 管部长 1.5 — 2 毫米;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金 黄色, 长 3. 5 — 5 毫 米, 冠檐狭 钟形, 先端 5 深裂, 冠管长 1.4 一 1.8 毫米。 瘦 果狭倒 卵形, 长 2. 5 — 3 毫米, 粗约 1.5 毫米, 稍扁, 密 被毛; 冠毛 1 层, 紫 褐色, 糙 毛状, 长 1.4 一 1.8 毫米。 花果期 6— 8 月。 产于 德飮、 中甸、 丽江、 大理; 生 于海拔 (1780 —) 3000 — 4350 米的 林缘、 灌丛中 或山坡 草地。 甘肃 南部、 青海 南部、 四 川西北 部至西 南部、 西藏 东部至 南部有 分布。 缅 甸北部 和不丹 也有。 根 茎和根 药用, 能消 炎止咳 平喘。 19. 短 毛紫菀 (图鉴 ) Aster brachytrichus Franch. (1896), (1905); Onno (1932)* ; Hand. -Mazz. (1937); S. Y. Hu (1965); 图鉴 (1975)*; Lauener (197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植 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19a. 短 毛紫菀 (原 变种) 图版 18: 7—10 var. brachytrichus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30 (-40) 厘米。 根茎长 2 — 5 厘米, 粗 2 — 10 毫米, 常 有不育 的莲座 叶丛, 生多数 须根; 须根 线形, 具少数 纤维状 细根。 茎通常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1-2 毫米, 不 分枝, 具细 纵棱, 绿色 而上部 或先端 带深紫 红色, 或全部 呈深紫 红色, 密 被白 色具节 长毛。 基 生叶莲 座状, 在开 花期常 枯萎, 叶片卵 圆形、 长 圆形、 长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4 一 9 厘米, 宽 1.3 — 2. 5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稀圆, 基部 渐狭, 边缘 全缘或 稀具疏 齿, 有密 缘毛, 表面 绿色, 背面 淡绿色 并常带 紫色, 两 面近无 毛或疏 被毛, 背面沿 脉毛较 密, 侧脉 1 一 2 对, 和中脉 在背面 凸起, 叶柄长 1 一 3 厘米, 具翅; 茎生叶 自下向 上渐稍 小, 基 部圆, 无柄, 半 抱茎, 其 他同基 生叶。 头 状花序 单生于 茎顶, 径 3. 5 — 8 厘米; 总 苞半 球形, 径 2 — 3 厘米; 总苞片 2 — 3 层, 草质, 线 状近披 针形, 长 7 — 15 毫米, 宽 2. 3 — 4. 5 毫米, 外层先 端钝或 急尖, 背 面沿脉 有白色 具节的 长毛和 缘毛, 或下 部有密 
78  云南 植物志  毛, 稀 无毛, 内层 较长, 先端 渐尖, 有 缘毛。 雌花 舌状, 约 30 — 60 朵, 舌片 蓝色、 蓝紫 色、 紫 色或紫 红色, 条形, 长 1.5 — 3 厘米, 宽 1 一 2. 5 毫米, 具 4 条 纵脉, 管部长 1 一 1.5 毫米;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橙 黄色或 黄色, 长 4 一 6 毫米, 冠檐狭 钟形, 先端 5 裂, 冠管长 1.5 — 2 毫米。 瘦 果倒卵 圆形, 长约 4 毫米, 宽 2. 5 — 3 毫米, 扁压, 边缘 具翅, 两 面无毛 或上 部被短 缘毛或 稀近顶 端有白 短毛; 冠毛 1 层, 紫 褐色, 基部 黄色, 槌 毛状, 长 1.5 — 2 毫米。 花果期 6 — 9 月。 产于 贡山、 中甸、 丽江、 洱源、 大姚; 生 于海拔 2500 — 39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下或 山坡 草地。 四川西 南部有 分布。 缅 甸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  19b. 宽叶短 毛紫菀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变种 ) - var. latifolius Ling,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in addenda;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与原变 种的区 别是茎 中部叶 宽大, 宽达 4.5 厘米, 两面 被毛。 产 于丽江 玉龙山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3000 米 附近的 林下。 19c. 狭苞短 毛紫菀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变种 ) var. angustisquamus Ling,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in ad- denda;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与原 变种的 区别是 总苞片 线形, 宽 1.5 — 2 毫米。 产 中甸哈 巴雪山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2700 米 附近的 林下。 20. 滇西 北紫菀 (中 国植 物志) 灯掌花 (中甸 ) Aster jeffreyanus Diels (1912); Onno (1932); Hand.-Mazz. ( 1937); S. Y. Hu (196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35 厘米。 根茎 粗壮, 生多数 须根; 须根 线形, 有 少数纤 维状细 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1.5 — 2. 5 毫米, 不 分枝, 具 细棱, 常带紫 红色, 被白 色具节 长毛。 基 生叶莲 座状, 在 开花期 宿存, 叶片 卵形、 卵状 披针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2 — 4 厘 米, 宽 1 一 2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急狭, 边缘 全缘, 表面 疏生白 色具节 长毛, 背 面沿脉 被 长毛, 侧脉 1 一 2 对, 与中脉 在背面 凸起, 叶柄长 0.6 — 1 厘米, 具翅; 茎 生叶自 下向上 明显 变小, 卵状披 针形至 线形, 无柄, 半 抱茎, 其 他同基 生叶。 头 状花序 单生于 茎顶, 径 3. 5 — 5 厘米; 总苞半 球形, 径约 1 厘米; 总苞片 2 — 3 层, 草质, 线状披 针形, 长约 8 毫米, 宽 2. 5 — 3 毫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背 面沿脉 被白色 长毛, 常有 缘毛。 雌花 舌状, 舌 片 紫色或 蓝色, 条形, 长 1.5 — 1.8 厘米, 宽 2. 5 — 3 毫米, 具 4 条 纵脉, 管部 极短; 两性  分变种 检索表  1(4) 总苞片 线状披 针形, 宽 2. 3 — 4. 5 毫米。 2(3) 茎 中部叶 较狭, 宽不逾 2.5 厘米, 两面 近无毛 3 (2) 茎 中部叶 较宽, 宽达 4.5 厘米, 两 面被毛 …… 4 (1) 总苞片 线形, 宽 1.5 — 2 毫米  19a. 短毛紫 II var. brachytrichus 19b. 宽叶短 毛紫菀 var. latifolius 19c. 狭巷短 毛紫荒 var. angustisquamus 
菊 科  79  花花冠 管状, 长 4 一 5 毫米, 冠檐近 筒状, 先端 5 深裂, 冠 管细, 长 1 一 2 毫米, 无毛。 瘦 果倒卵 圆形, 长约 3 毫米, 宽约 2 毫米, 扁压, 边缘 具翅, 无毛 或疏生 短毛; 冠毛 1 层, 上部紫 褐色, 基部 黄色, 糙 毛状, 长 1 一 2 毫米。 花果期 6 — 8 月。 产于 丽江、 中甸; 生 于海拔 2900 — 3400 米 的山坡 草地。 四川西 南部有 分布。 模式 标 本采自 丽江。 花 药用, 功效 同小舌 紫菀。 21. 红 冠紫菀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9: 1-4 Aster handelii Onno ( 1932) * ; Hand.-Mazz. (1936), (1937); Griers. (1964), in ad- not.; S. Y. Hu (196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35 厘米。 根 茎长达 9 厘米, 粗 2 — 3 毫米, 生多数 须根; 须根线 形, 长达 10 厘米, 粗 0.5 — 1 毫米, 具少数 纤维状 细根。 茎通常 单一, 直立或 上升, 不分 枝, 具细 纵棱, 被白 色具节 长毛, 基部粗 1.5 — 2 毫米、 密盖残 枯的叶 柄基, 下部 有较密 上部 有渐疏 的叶。 基 生叶莲 座状, 叶片长 圆形、 狭 长圆形 或长倒 卵形, 长 1 一 5 厘米, 宽 0.5 — 1.4 厘米, 先端圆 或钝, 基部 渐狭, 边缘 全缘, 两面 绿色, 被白 色具节 长毛, 边缘和 背面沿 中脉毛 较密, 侧脉 1 一 2 对, 和中脉 在背面 凸起, 叶柄长 0.5 — 3 厘米, 具翅, 密被 白 色具节 长毛; 茎下部 叶同基 生叶, 中部 叶狭长 圆形、 线 状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2 — 4 厘米, 宽 0.3~0.8 厘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基部半 抱茎, 上部叶 渐小, 其他 同基生 叶。 头 状花序 单生于 茎顶, 径 4 一 5 厘米; 总苞半 球形, 径 1.4 一 1.8 厘米; 总苞片 2 — 3 层, 长圆状 线形, 长 7 — 8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背面密 被毛。 雌花舌 状, 30 — 40 朵, 舌片 淡蓝色 或淡蓝 紫色, 条形, 长 1.5 — 2 厘米, 宽 2 — 3 毫米, 具 4 (一 5) 条 纵脉, 管 部细, 长约 2 毫米;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黄色, 长 5 — 6 毫米, 冠檐 近圆筒 形, 先端 5 深裂, 裂 片长三 角形, 冠 管长约 1 毫米。 瘦 果长圆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2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密被 絹毛; 冠毛 1 层, 红 褐色, 糙 毛状, 长 5 — 6 毫米。 花果期 7 — 9 月。 产 于中甸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3000 — 3500 米 的山坡 草地。 四 川西南 部有分 布。 22. 德 钦紫菀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Aster techinensis Ling,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广 , in adden- da;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25 厘米。 根 茎长达 7 厘米, 粗达 1 厘米, 生多数 粗线形 的须根 和少数 纤维状 细根, 上部 被枯叶 残基, 顶 端有数 条花茎 和不育 的莲座 叶丛。 茎基 部或下 部通常 斜生, 不 分枝, 基部粗 2 — 2. 5 毫米, 被白 色开展 的具节 长毛, 上部 混生具 柄短腺 毛。 基生 叶和莲 座状叶 多数, 叶片长 倒卵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1.5 — 4 厘米, 宽 0.5 — 1.5 厘米, 先端钝 或圆, 具 尖头, 基部 楔形, 边缘具 2 — 4 对尖头 状齿或 全缘, 两面 绿色, 被 白色 具节贴 伏毛, 沿脉和 边缘毛 较密, 侧脉 1 一 2 对, 和 中脉在 背面稍 凸起, 叶柄长 0.5 — 1.5 厘米, 具 宽翅; 茎 下部叶 同莲座 状叶, 中 部以上 叶狭长 圆形、 长 圆状披 针形或 稀披 针形, 长 2 — 5 厘米, 宽 0.5 — 1.5 厘米, 基部 宽楔形 或圆, 无柄, 半 抱茎, 边 缘通常 
图版 19 一 4. 红 冠紫菀 Aster handelii Onno, 1. 全株, 2. 总 范片, 3. 舌 状花, 4. 管 状花; 5-10. 丽 江紫荒 A. likiangensis Franch. , 5. 全株, 6 — 8. 外、 中、 内层总 苞片, 9. 舌 状花, 10. 管 状花。 (王 凌绘) 
菊 科  81  全缘, 其他 同莲座 状叶。 头 状花序 单生于 茎顶, 径 3. 5 — 4. 5 厘米; 总荏半 球形, 径 2 — 2.5 厘米; 总 苞片约 2 层, 近 等长, 狭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13 — 15 毫米, 宽 3 — 5 毫米, 草 质, 绿色 或稍带 紫色, 先端 渐尖, 背面 被白色 的具节 长毛, 沿脉和 边缘毛 较密。 雌花舌 状, 约 80 朵, 舌片蓝 紫色, 长 1.3 — 1.5 毫米, 宽 1 (一! ^.5) 毫米, 具 4 条 纵脉, 管部长 约 2 毫米;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黄色, 长 5 — 6 毫米, 冠檐狭 筒状, 先端 5 裂, 裂片紫 黑色, 冠管长 1 一 1.5 毫米。 瘦果长 圆形, 长约 2 毫米, 密被 絹毛; 冠毛 1 层, 带 红色, 糙 毛状, 长 4. 5 — 5. 5 毫米。 花果期 8 月 前后。 产 于德欽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3900 米附近 的山箐 草地。 花 药用, 功效 同小舌 紫苑。 23. 扁 毛紫菀 (中 国植 物志) 偏 毛紫菀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Aster bulleyanus J. F. Jeffr. ex Diels (1912); Hand. -Mazz. (1937); S. Y. Hu (196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ster dipLostephioides Benth. ssp. yunnanensis Onno var. yunnanensis Onno (1932) , P- P.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60 厘米。 根 茎长达 7 厘米, 粗 3 — 5 毫米, 生多 数线形 的须根 和 纤维状 细根。 莲通常 单一, 直立或 上升, 基部粗 2 — 5 毫米, 不 分枝, 具细 纵棱, 绿色 常带紫 红色, 被白 色具节 长毛。 基生叶 在花期 枯萎, 叶 片长圆 形或卵 圆形, 长 3 — 5 厘 米, 宽 2 — 3 厘米, 先端钝 或圆, 基部 渐狭, 边 缘具疏 尖齿或 钝齿, 被白色 具节长 缘毛, 表面 绿色, 疏生白 色具节 长毛或 无毛, 背面淡 绿色, 沿 脉被白 色具节 长毛, 侧脉 1 一 3 对, 和中脉 在背面 凸起, 细脉 明显, 叶柄长 2 — 6 厘米, 具翅; 茎下部 叶同基 生叶, 中部 叶宽 卵形、 提 琴形、 卵形 或近长 圆形, 长 3 — 11 厘米, 宽 2 — 6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宽 楔形 或圆, 有 具宽翅 的短柄 或无柄 抱茎, 上部叶 较小。 头状花 序单生 于茎顶 ,径 6_9厘 米; 总苞半 球形, 径 2 — 2. 5 厘米; 总苞片 2 — 3 层, 披 针形至 披针状 线形, 长 1.3 — 1.6 厘米, 宽 3 — 4 毫米, 外层 稍短, 先端渐 尖并常 反折, 背 面被白 色具节 长毛, 内层 先端长 渐尖, 背面 仅沿脉 被毛。 雌花 舌状, 80 — 100 朵, 舌片 蓝色、 蓝紫 色或紫 红色, 条形, 长 3 — 4 厘米, 宽 2 — 3 毫米, 有 4 条细 纵脉, 管 部长约 2 毫米;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紫 褐色, 长 4 一 5 毫米, 冠檐狭 钟形, 先端 5 深裂, 冠管长 1.5 — 2 毫米。 瘦果倒 卵形, 长 4 一 5 毫 米, 宽 1 一 2 毫米, 压扁, 具 3 细肋, 疏 被白色 短毛; 冠 毛通常 2 层, 外层膜 片状, 长 1 一 1.5 毫米, 黄 白色, 内层糙 毛状, 长 3. 5 — 4. 5 毫米, 褐色, 近 基部黄 白色。 花果期 8 — 9 月。 产于 维西、 福贡、 兰坪、 洱源 等地; 生 于海拔 3000 — 4150 米 的山坡 草地。 模式标 本 采自滇 西北。 24. 线 舌紫菀 (中 国植 物志) 线 合紫菀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Aster bietii Franch. (1896); Onno (1932); Hand. -Mazz. (1937); Griers. (1964); S. Y. Hu (196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 1985)*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82  云南 植物志  Aster mekongensis Onno (1932), p. p.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45 (-80) 厘米。 根 茎长达 12 厘米, 粗 3 — 5 毫米, 有 时具不 育的 莲座状 叶丛, 生多数 线形的 须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通常 单一, 稀 丛生, 直立或 上升, 基部粗 2 — 3 毫 米并盖 以叶残 ^, 不 分枝, 具细 纵棱, 被白色 卷曲或 开展的 长节毛 和带褐 色具柄 腺毛, 中部 以上毛 较密。 莲座状 叶叶片 长圆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3 — 9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具 尖头, 基部 渐狭, 边缘 具疏细 尖齿, 有白 色具节 缘毛, 表面绿 色, 疏被 白色具 节贴伏 毛至近 无毛, 背面淡 绿色, 沿 脉被白 色具节 长毛, 侧脉 1 一 2 对, 和中脉 在背面 凸起, 叶柄长 2 — 9 厘米, 有 狭翅; 茎 下部叶 在花期 枯萎, 中 部叶卵 圆形、 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3 — 9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基 部圆, 无 叶柄, 半 抱茎, 边缘具 疏细 尖齿或 全缘, 上部叶 稍小, 其他 同莲座 状叶。 头状花 序单生 茎顶, 径 6 — 8 厘米; 总 苞半 球形, 径 1.5 — 2. 5 厘米; 总苞片 2 — 3 层, 近 等长, 狭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1.2 — 2 厘米, 宽 2 — 4 毫米, 草质, 先端 渐尖, 背面 和边缘 被具节 毛和短 腺毛。 雌花舌 状, 60— 70 朵, 舌片 蓝色、 蓝 紫色或 紫色, 线形, 长 2. 5 — 3. 5 厘米, 宽 1 一 2 毫米, 具 4 条 纵脉, 管部长 1 一 1.5 毫米;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长 5 — 7 毫米, 黄 色或深 黄色, 冠檐筒 状, 先端 5 深裂, 冠管长 1.5 — 2. 5 毫米, 被 微毛。 瘦果倒 卵形, 长 4 一 4. 5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被 具柄短 腺毛; 冠毛 1 层, 紫 褐色, 基部近 黄色, 糙 毛状, 长 5 — 7 毫米。 花果 期 7 — 11 月。 产 德钦、 贡山、 维西、 福贡、 中甸; 生 于海拔 3300 — 4200 米的 山坡、 山谷 草地、 灌丛 边或水 沟边。 西藏 东部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饮。 25. 宽 苞紫菀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Aster latibracteatus Franch. (1896); Hand.-Mazz. (1937); Griers. (1964); S. Y. Hu (196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 ; 横 断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5 — 30 厘米。 根 茎长达 8 厘米, 粗达 6 毫米, 有吋具 分枝, 被 枯叶残 基, 生多数 线形的 须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莲 单一, 与莲 座叶丛 丛生, 直立或 斜生, 基部粗 2 — 4 毫米, 不 分枝, 密被 黄褐色 具节长 柔毛。 莲座 状叶长 倒卵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1 一 5 厘米, 宽 0.5 — 1.5 厘米, 先 端圆, 具小 尖头, 基部 渐狭, 边缘具 1 一 3 对尖头 状齿, 有时 全缘, 两面和 边缘被 黄褐色 具节长 柔毛, 背面 沿脉和 边缘毛 较密, 侧脉 2 — 3 对, 和中脉 在背面 凸起, 叶柄长 0.5 — 2 厘米, 具翅; 茎生叶 数枚, 自下 向上略 渐小, 下部叶 同莲座 状叶, 中 部叶和 上部叶 倒披针 形或长 圆形, 长 1.5 — 3 厘米, 宽 0.7 — 1.3 厘米, 先 端钝, 具长 尖头, 无 叶柄, 最上 部叶密 集并包 围头状 花序, 卵形, 长 1.5 — 2 厘米, 宽 0.5 — 1 厘 米, 其他与 莲座状 叶同。 头状花 序单生 茎顶, 径 5 — 6 厘米; 总苞半 球形, 径 1.5 — 2. 5 厘 米; 总苞片 2 — 3 层, 近 等长, 长 1 一 1.2 厘米, 外层 卵形, 宽 5 — 6 毫米, 内层披 针形, 宽 2 — 3 毫米, 全部 总苞片 草质, 先端长 渐尖, 背面和 边缘被 黄褐色 具节长 柔毛。 雌花舌 状, 25 — 30 朵, 舌片 蓝色或 紫色, 长约 2 厘米, 宽 1 一 1.5 毫米, 管部 极短或 几无;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黄色, 长 5 — 6 毫米, 冠檐狭 钟形, 先端 5 深裂, 裂 片长三 角形, 近 先端具 腺点, 冠管长 1 一 1.5 毫米。 瘦果长 圆形, 下部 稍狭, 长约 3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压扁, 两侧 具边肋 和一面 具肋, 疏被 贴毛; 冠毛 2 层, 外层 极短, 白色, 内层长 5 — 6 毫米, 褐 色。 花果期 8 — 10 月。 
菊 科  83  产于 大理、 德钦 等地; 生 于海拔 3700 — 3800 米 的山坡 石隙。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26. 星 舌紫菀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Aster asteroides (DC. ) O. Ktze. (1891); Griers. (1964); Kitam. in Hara (1967); Hara (1975), non MacmiUan (1892), nec Rusby (189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 国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Heterochaeta asteroides DC. (1836); Aster hedinii Ostenf. ( 1932) * ; Hand. -Mazz. (1939) , in adnot. ; S. Y. Hu (1965) ; A . likiangensis Franch. ssp. costei (Levi. ) Onno (1932) , saltern p. p. non A. costei Levi. ; S. Y. Hu (1965) ; A . likiangensis Franch. ssp. hedinii (Ostenf. ) Onno (1932) . 多年生 草本, 高 2 — 15 (-30) 厘米。 根 茎短, 簇生 块根; 块根 4 一 10 个, 萝 卜状, 长 0.3 — 1.2 厘米, 粗 1.5 — 4 毫米, 向 下渐细 并线状 延长, 具 少数极 细的纤 维根。 茎单 ―, 直立, 不 分枝, 基部粗 1 一 2 毫米, 紫色或 下部带 绿色, 密被白 色具节 长毛和 带紫色 具节 腺毛。 基生叶 数枚, 叶片长 圆形、 狭长圆 形或倒 卵形, 长 1 一 4 厘米, 宽 4 一 9 毫米, 先 端钝, 基部 渐狭, 边缘 全缘, 具 缘毛, 表面 绿色, 被白 色具节 长毛, 背面淡 绿色, 无毛 或疏 被毛或 仅沿脉 被毛, 侧脉 1 (一 2) 对, 和中脉 在背面 凸起, 叶柄长 0.3 — 1 厘米, 具 翅, 基 部扩大 成鞘; 茎生叶 1 一 3 枚, 疏离, 叶 片狭长 圆形至 线形, 长 0.6 — 2. 5 厘米, 宽 1 一 5 毫米, 先端 钝或稀 急尖, 无 叶柄, 其 他同基 生叶。 头 状花序 单生于 茎顶, 径 2 — 2. 5 厘米; 总苞半 球形, 径 1 一 1.7 厘米; 总苞片 2 — 3 层, 近 等长, 线状披 针形, 长 5_8毫 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先端 渐尖, 草质, 紫带 绿色, 背 面和边 缘密被 紫褐色 腺毛和 疏生白 色具节 长毛。 雌花 舌状, 30 — 60 朵, 舌片 蓝色、 淡紫 色或紫 红色, 条形, 长 1 一 1.5 (一 2) 厘米, 宽 1 一 2 毫米, 先端 急尖, 有 4 条细 纵脉, 管 部长约 1.5 毫米; 两性花 花冠管 状, 长 4 一 5 毫米, 冠檐狭 筒状, 橙 黄色, 先端 5 裂, 裂片外 面疏生 淡黄色 后变紫 黑色的 短 腺毛, 冠 管长约 1 毫米。 瘦果长 圆形, 长 2. 5 — 3 毫米, 被白色 绢毛; 冠毛 2 层, 外层 白色, 近膜 片状, 长不足 1 毫米, 内层白 色或污 白色, 长 4 一 5 毫米, 糙 毛状。 花果期 6 — 8 月。 产于 宁范, 标本 未见。 青海 东部、 四川 西部、 西藏 中部和 南部有 分布。 不丹、 锡 金、 尼泊尔 也有。 花 药用, 功效 同小舌 紫菀。 27. 丽江紫 H (图鉴 ) 图版 19: 5-10 肥儿草 (丽江 ) Aster likiangensis Franch. (1896); Hand. -Mazz. (1937), (1938); Kitam. in Kihara (1955)* ; S. Y. Hu (1965);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ster costei Levi. (1915); Hand. -Mazz. (1937), pro syn. sub. A. likiangensis Franch . ; A . Likiangensis Franch . ssp. typicus Onno (1932); et ssp. costei ( Levi . ) Onno (1932) * ; A . asteroides (DC. ) 〇. Ktze. ssp. costei ( Levi . ) Griers. (1964); Lauener (1976). 多年生 草本, 高 6 — 20 厘米。 根 茎短, 有 簇生的 块根; 块根 5 — 14 个, 萝 卜状, 长 
84  云南 植物志  0.3 — 1.5 厘米, 粗 1 一 2. 5 毫米, 向 下渐细 并线状 延长, 具少数 纤维状 细根。 茎 直立, 通 常 单生, 不 分枝, 基部粗 1.5 — 2 毫米, 紫 黑色或 紫色, 被白 色具节 长毛和 带紫色 具柄短 腺毛。 基生叶 数枚, 叶片长 卵形、 菱 状长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1 一 3. 5 厘米, 宽 0.5 — 2 厘 米, 先 端急尖 或圆, 基部 楔形, 边缘 全缘, 具 缘毛, 两面黄 绿色, 表面密 被白色 具节长 毛, 背面 被密或 疏的白 色具节 长毛, 有时 仅沿脉 被毛, 侧脉 1 一 3 对, 在 背面稍 凸起, 叶 柄长 0.5 — 4. 5 厘米, 具翅, 基 部扩大 成鞘; 茎生叶 1 一 3 枚, 较 疏离, 叶片长 卵形、 狭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长 1 一 2. 5 厘米, 宽 2 — 10 毫米, 具短 柄至近 无柄, 其 他同基 生叶。 头 状花序 单生于 茎顶, 径 3 — 5 厘米; 总苞半 球形, 径 1 一 2 厘米; 总苞片 2 — 3 层, 近等 长, 狭披 针形, 长 6 — 10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草质, 紫 绿色, 背 面及边 缘被 紫褐色 腺毛, 近 基部密 被具节 长毛。 雌花 舌状, 30 — 50 朵, 舌片 蓝色、 蓝紫 色或紫 色, 条形, 长 1.2 — 2 厘米, 宽 1.5 — 3 毫米, 先 端急尖 并常具 2 小齿, 有 3 — 4 条 纵脉, 管 部长 1 一 1.5 毫米;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长约 5 毫米, 冠 檐近狭 筒形, 紫 褐色, 先端 5 齿裂, 裂 片外面 疏生淡 黄色短 腺毛, 冠管长 1 一 1.5 毫米, 黄色。 瘦果倒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3 毫 米, 宽约 1 毫米, 被白色 娟毛; 冠毛 2 层, 外层 白色, 膜 片状, 短, 内层白 色或污 白色, 长约 4 毫米, 糙 毛状。 花果期 6 — 8 月 。 产于 德钦、 中甸、 丽江、 昆明、 巧家、 东川; 生 于海拔 3400 — 4300 米的高 山草地 或 杜鹃灌 丛边。 四川西 南部和 西藏东 南部有 分布。 不丹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丽 江民间 用全草 治小儿 疳积、 牙痛。 28. 须 弥紫菀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喜 马拉雅 山紫菀 (图鉴 ) Aster himalaicus C. B. Clarke (1876>; Hook. f. (1881); Onno (1932); Weibel (1958); Griers. (1964); Kitam. in Hara (1975); 图鉴 (1975)*;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ster mekongensis Onno (1932), p. p. 多年生 草本, 高 8 — 25 厘米。 根茎 粗壮, 长达 10 厘米, 粗达 1 厘米, 有时具 分枝, 被枯叶 残片, 生多数 粗线形 的须根 和少数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出自莲 座叶丛 外侧, 黄 绿带 紫色, 下部或 近基部 弯曲, 上部 直立, 基部粗 2 — 3 毫米, 不 分枝, 密 被白色 具节长 毛 和具柄 腺毛。 不育莲 座叶丛 1 一 2 个, 叶片倒 卵形、 倒披针 形或椭 圆形、 狭椭 圆形, 长 2 — 3. 5 厘米, 宽 1 一 2. 5 厘米, 先端圆 或钝, 具小 尖头, 基部 渐狭, 边缘 通常在 上部具 1 一 3 对 小尖头 状齿, 有时 全缘, 密 生白色 具节长 缘毛,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被 白 色具节 长毛, 背面 沿脉毛 较密, 侧脉 2 — 3 对, 和中脉 在背面 凸起, 叶柄长 0.3 — 2 厘 米, 具 宽翅; 茎生叶 数枚, 自 下向上 渐小, 近 基部叶 在花期 枯萎, 最 上部叶 接近于 花序, 叶 片长倒 卵形、 倒披 针形、 狭长圆 形或披 针形, 长 1.5 — 4 厘米, 宽 0.7 — 1.2 厘米, 基 部半 抱茎, 其他 同莲座 状叶。 头 状花序 单生于 茎顶, 径 4 一 4. 5 厘米; 总苞半 球形, 径 1.5 — 2 厘米; 总苞片 2 层, 草质, 黄 绿色, 长圆 状披针 形或长 卵形, 长 U — 14 毫米, 宽 2. 5 — 4 毫米, 先端渐 尖或长 渐尖, 绿带紫 红色, 外层 被具节 长毛, 内 层疏被 毛至近 无毛。 雌花 舌状, 50 — 70 朵, 舌片 蓝色、 蓝 紫色或 紫色, 条形, 长 1.3 — 1.7 厘米, 宽 1.5 — 2 
菊 科  85  毫米, 先端 2 齿, 具 4 条 纵脉, 管部长 1.5 — 2 毫米;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黄 色或先 端带紫 红色, 长 6 — 8 毫米, 冠 檐先端 5 深裂, 冠管长 1.5 — 2 毫米, 疏生 微毛。 瘦 果长倒 卵形, 长 2. 5 — 3 毫米, 宽 1 一 1.2 毫米, 压扁, 除边 肋外两 面各具 1 肋, 疏 被白色 絹毛; 冠毛 1 层, 白 色或污 白色, 长 5. 5 — 6. 5 毫米, 糙 毛状。 花果期 7 — 8 月。 产 于中甸 等地; 生 于海拔 4050 米附近 的山坡 灌丛或 石隙。 四川西 南部、 西藏 南部和 东部有 分布。 缅甸 北部、 不丹、 锡金、 尼泊尔 和印度 也有。 全草 药用, 治时疫 热症。 29. 柔 软紫菀 (图鉴 ) 太 白菊、 肺经草 (陕西 ), 萎 软紫菀 (中 国植 物志) Aster naccidus Bunge ( 1835); Ledeb. (1846); Ostenf. ( 1922); Onno ( 1932); Hand. -Mazz. (1937), (1938); Kitam. in Kihara (1955); Griers. (1964); S. Y. Hu (1965); Kitam. (1967), in Hara (1975); 图鉴 (1975)*;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5); 秦岭植 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ster heterochaeta C. B. Clarke (1876); Hook. f. (1881), p. p. 29a. 柔软紫 H (原 变型) f. flaccidus 多年生 草本, 高 5 — 30 (-40) 厘米。 根茎 细长, 生 多数长 须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绿色, 不 分枝, 被白 色具节 长毛, 上部毛 被较密 并混生 腺毛。 基生 叶莲座 状, 叶片 长圆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1 一 5 厘米, 宽 0.5 — 2 厘米, 先端圆 或钝, 基部 楔形, 边 缘 全缘或 具少数 浅齿, 两面 绿色, 被白 色具节 长毛, 离基 3 出脉 在背面 凸起, 叶柄长 0.5 — 2 厘米, 具 狭翅; 茎生叶 少数, 自 下向上 渐小, 叶 片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2 — 6 厘米, 宽 0.3 — 1.5 厘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基部 宽楔形 或圆, 半 抱茎, 最上 部叶近 线形, 其他 同莲座 状叶。 头状花 序单生 茎顶, 径 3. 5 — 5 (-7) 厘米; 总苞半 球形, 径 1.5 — 2.5 厘米; 总苞片 2 层, 近 等长, 线状披 针形, 长 7 — 10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先 端尖或 渐尖, 全部 总苞片 草质, 内层 边缘狭 膜质, 绿色, 背面被 白色具 节毛, 近基 部毛被 较密。 雌花 舌状, 40 — 60 朵, 舌片蓝 紫色、 紫 红色或 紫色, 条形, 长 1.3 — 2. 5 厘米, 宽 1.5— 2.5 毫米, 管 部长约 2 毫米, 上部被 短毛;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黄色, 长 5. 5 — 6. 5 毫米, 冠檐 先端具 5 个长约 1 毫米、 被 短毛的 裂片, 冠管长 1.5 — 2. 5 毫米。 瘦果长 圆形, 长 2. 5 — 3. 5 毫米, 具 2 — 3 肋, 疏 被毛; 冠毛 2 层, 白色, 外层膜 片状, 披 针形, 长约 1.5 毫米, 内层糙 毛状, 长 6 — 7 毫米。 花果期 6 — 11 月。 产于 德欽, 标本 未见。 河北 北部、 山西 北部、 陕西 南部、 甘肃 南部、 青海东 部和南 部、 新疆 北部、 四川 西部和 西藏有 分布。 尼 泊尔、 印度西 北部、 克什 米尔、 巴基 斯坦、 中亚、 蒙古 及俄罗 斯等地 也有。 全草治 肺痈、 肺 结核、 百 日咳。 29b. 灰毛柔 软紫菀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变型 ) f. griseo-barbatus Griers. (196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86  云南 植物志  Aster flaccidus Bunge f . atropurpureus Onno (1932), p. p. 与 原变型 的区别 在于茎 上部和 总苞被 紫褐色 或灰褐 色毛。 产 德钦; 生 于海拔 3200 米 附近的 高山草 地或石 砾地。 四川西 南部、 西 藏东部 和南部 有 分布。 印度东 北部、 不丹、 锡金 也有。 全 草和花 药用, 清热 解毒、 止咳。 全草治 肺痈、 结核、 百 日咳; 花 治流感 发烧、 食 物 中毒。 , 30. 滇 藏紫菀 (图鉴 ) 察瓦 龙紫菀 (中 国植 物志) Aster tsanmgensis (Griers. ) Ling, 图鉴 (1975)*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ster flaccidus Benge ssp. flaccidus Onno (1932), p. p. , et ssp. tsarungensis Gri- ers. (1964) ; A . diplosteph ioides auct . non C. B. Clarke: Hand. -Mazz. (1937) .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30 (-40) 厘米。 根茎长 2 — 5 厘米, 粗 2 — 6 毫米, 被多 数枯叶 残片; 主 根长达 11 厘米, 粗达 5 毫米, 具少数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有时 与莲座 叶丛 丛生, 基部粗 2 — 4 毫米, 不 分枝, 具细 纵棱, 全部紫 色或暗 紫色, 有 时下部 绿色, 密 被带紫 色具柄 腺毛和 混生白 色具节 长毛。 莲 座状叶 和茎基 部叶倒 披针形 或倒长 卵形, 长 2 — 7 厘米, 宽 0.5 — 2. 5 厘米, 先端圆 或钝, 具钝 尖头, 基部 楔形, 边缘 全缘或 稀有少 数尖齿 ,被 腺缘毛 和白色 具节长 缘毛, 表面绿 色或黄 绿色, 背面色 较淡, 两面被 腺毛和 白 色具节 长毛, 或表 面近无 毛而背 面沿脉 被具节 长毛, 侧脉 2 — 4 对, 和中 脉在背 面稍凸 起, 叶柄长 0.5 — 3 厘米, 具翅; 茎 生叶自 下向上 渐小, 下部 叶同基 部叶, 中部叶 长圆状 披针 形至披 针形, 先端 急尖, 基部半 抱茎, 上部叶 线状披 针形, 其他 同莲座 状叶。 头状 花 序单生 茎顶, 径 4 一 6 厘米; 总苞半 球形, 径 2 — 3 厘米; 总苞片 2 — 3 层, 近 等长, 线状 披 针形, 长 10 — 15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草质, 绿色, 先 端和上 部边缘 紫 色或暗 紫色, 背面 被白色 带紫色 的具节 长毛, 内层 稍狭, 具 狭膜质 边缘。 雌花 舌状, 60 — 85 朵, 舌片蓝 紫色, 条形, 长 1.5 — 2 厘米, 宽 1.5 — 2 毫米, 具纵 4 脉, 管部长 1 一 2 毫米;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黄 色或橙 黄色, 上 部常带 紫色, 长 6 — 8 毫米, 冠 檐先端 5 深 裂, 裂片外 面疏生 微毛, 冠管长 1 一 1.5 毫米。 瘦果长 圆形, 长约 3 毫米, 压扁, 具 2 条 边肋, 其中 一面具 1 肋, 被 疏毛; 冠毛 2 层, 外 层短, 白色, 膜 片状, 内层污 白色, 长 6 — 8 毫米, 糙 毛状。 花果期 7 — 10 月 。 产于 德钦、 贡山、 中甸; 生 于海拔 (2600 —) 3600 — 4400 米的 高山草 地或灌 丛中。 四川西 南部和 西藏东 南部有 分布。 花 药用, 功效 同小舌 紫菀。 31. 怒 江紫菀 (图鉴 ) 图版 20: 1—4 Aster salwinensis Onno ( 1932) * ; Hand. -Mazz. ( 1936) , ( 1937); Griers. ( 1964); S. Y. Hu (1965);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西 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4 一 25 厘米。 根茎长 1 一 3 厘米, 粗 4 一 10 毫米, 被 以枯叶 残片, 有 时具匍 匐枝; 主 根长达 10 厘米, 粗 1 一 3 毫米, 具多 数长达 20 厘 米的须 根和纤 维状细 
图 版 1—4. 怒 江紫菀 Aster salwinensis Onno, 1. 全株, 2. A. diplcetephioides (DC. ) C. B. Clarke, 5. 全株'  20 总^ 片, 3. 舌 状花, 4. 管 状花; 5-8. 重 冠紫菀 6. 总 苞片, 7. 舌 状花, 8. 管 状花。 (王 凌绘) 
88  云南 植物志  根。 茎 1 一 3, 生于 莲座状 叶丛的 外侧, 通常紫 红色, 近基部 弯曲, 纤细, 基部粗 1 一 1.5 毫米, 不分枝 ,被白 色有时 带紫色 的具节 长毛。 莲座状 叶倒披 针形、 长 倒卵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1.5 — 7 厘米, 宽 0.7 — 2 厘米, 先 端圆或 微凹, 基部 楔形, 边缘具 少数尖 头状疏 齿或稀 全缘,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 被具节 长毛, 或背面 仅沿脉 被毛, 具 缘毛, 侧 脉 2 — 3 对, 和中脉 在背面 凸起, 叶柄长 1 一 7 厘米, 具翅; 茎 生叶自 下向上 渐小, 叶片倒 卵形、 长圆 形至披 针形, 长 1 一 4 厘米, 宽 0.2 — 1.5 厘米, 先 端圆、 钝或 渐尖, 基 部楔形 或 圆形, 下 部叶具 短柄, 上 部叶近 无柄, 其他 同莲座 状叶。 头 状花序 单生于 茎顶, 径 2 — 3.5 厘米; 总苞半 球形, 径 0.8 — 1.5 厘米; 总苞片 2 层, 近 等长, 线状披 针形, 长 8 — 10 毫米, 宽 1 一 1.5 (— 2) 毫米, 先 端渐尖 并带紫 红色, 草质, 边缘 膜质, 中脉 明显, 背面 先端 或上部 及沿脉 被具节 长毛, 内层毛 较少至 无毛。 雌花 舌状, 15 — 30 朵, 舌片 蓝色、 蓝 紫色、 紫 色或紫 红色, 条状, 长 10 — 15 毫米, 宽 1.5 — 2. 5 毫米, 先端 2 小齿, 具 4 脉, 管部长 2 — 2. 5 毫米;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黄色, 长 4. 5 — 5. 5 毫米, 冠檐狭 钟形, 先端 5 裂, 裂 片长三 角形, 紫 褐色, 冠管长 1.5 — 2. 5 毫米。 瘦 果狭倒 卵形, 长 3 — 4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压扁, 具 2 边肋, 两 面各具 1 肋, 无毛 或疏生 短毛; 冠毛 2 层, 外层 白色, 长 1 一 1.5 毫米, 内层污 黄色, 长 4. 5 — 5. 5 毫米。 花果期 7 — 10 月。 产于 德欽、 贡山、 维西; 生 于海拔 3500 — 4200 米 的高山 草地、 草 坡或岩 石隙。 四 川 西部、 西藏东 部和东 南部有 分布。 缅甸 东北部 也有。 花 药用, 能清热 解毒, 治时疫 热症、 肝痛、 胃痛、 背痛、 恶心 呕吐。 32. 重 冠紫菀 (图鉴 ) 图版 20: 5-8 太 阳花、 寒风参 (丽江 ) Aster diplostephioides (DC. ) C. B. Clarke (1876); Hook. f. (1881), (1883)*; Coventry (1923); Griers. (1964), non Hand.-Mazz. ; S. Y. Hu (1965), excl, syn. A. flaccidus Bunge f . atropurpureus Onno; Kitam. (1968); Hara (1975); 图鉴 (1975)* ; Ki- 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Heterorchaeta diplosteph ioides DC. ( 1836); Diplopappus diplostephioides (DC.) Hook. f. et Thorns, ex Hook. f. (1881), pro syn. ; Aster delavayi Franch. (1896); Hand.-Mazz. (1937); A . vilmorinii Franch. (1896), p. p. maj. ; Mattf. in Rehd. et Kob. (1933) ; Hand.-Mazz. (1937), (1938) ; A. diplostephioides DC. ssp. typicus Onno ( 1932) et ssp. yunnanensis (Franch. ) Onno cum var. delavayi (Franch. ) Onno (1932), p. p.; Erigeron diplosteph ioides (DC.) Botschan (1961); E . delavayi ( Franch. ) Botschan (1961).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45 厘米。 根 茎长达 12 厘米, 粗达 1 厘米, 先端 生花茎 和不育 的莲座 叶丛, 有多数 须根; 须根粗 线形, 长达 13 厘米, 粗 1 一 3 毫米, 具 少数纤 维状细 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3 — 5 毫米, 并 为纤维 状枯叶 残片所 包围, 不 分枝, 密 被白色 具节 长毛和 带紫色 的具柄 腺毛。 莲座状 叶和基 生叶倒 披针形 或狭椭 圆形, 长 3 — 15 厘 米, 宽 1 一 3. 8 厘米, 先端 急尖, 具小 尖头, 基部 渐狭, 边缘疏 具小尖 齿或稀 全缘, 具缘 毛, 表面黄 绿色, 背面 绿色, 两面被 具柄腺 毛和白 色具节 长毛, 侧脉 2 — 4 对, 和 中脉在 
菊 科  89  背面 凸起, 网脉 明显,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具 宽翅; 茎下 部叶披 针形, 长 5 — 7.5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叶柄长 1.5 — 7 厘米, 中 部以上 叶狭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长 1 一 6 厘 米, 宽 0.5 — 1.8 厘米, 基 部圆, 无柄, 边缘常 全缘, 侧脉不 明显, 其 他同基 生叶。 头状 花序 单生于 茎顶, 径 6 — 9. 5 厘米; 总苞半 球形, 径 2. 5 — 3. 5 厘米; 总 苞片约 2 层, 草 质, 深 绿色, 近 等长, 长过 花盘, 线状披 针形, 长 1.2 — 1.5 厘米, 宽 1 一 3 毫米, 先端长 渐尖, 背 面密被 黑色腺 毛和疏 生白色 长毛, 近基 部长毛 较密。 雌花 舌状, 通常 2 轮, 80 — 100 朵, 舌片狭 条形, 长 2 — 3. 5 厘米, 宽 1.5 — 2 毫米, 具 4 条 纵脉, 蓝色、 蓝紫色 或 紫色, 管部长 1 一 2 毫米;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长 5 — 6 毫米, 冠檐 上部紫 色或紫 褐色, 下 部 黄色, 先端 5 深裂, 冠管长 1.5 — 2 毫米。 瘦果倒 卵形, 长 3 — 3. 5 毫米, 宽 1 一 1.5 毫 米, 稍 压扁, 具边 肋和两 面各具 1 肋, 被贴 毛和密 具黄色 腺点; 冠毛 2 层, 外层 极短, 白 色, 膜 片状, 内层长 4. 5 — 5 毫米, 污 白色, 糙 毛状。 花果期 6 — 9 月。 产于 德钦、 中甸、 维西、 丽江、 鹤庆、 洱源; 生 于海拔 3000 — 4100 米的高 山草地 或高 山灌丛 草地。 四川西 南部和 西藏东 南部有 分布。 云南 用根茎 和根来 消炎、 止咳、 平喘, 西藏则 用花。 33. 云 南紫菀 (图鉴 ) Aster yunnanensis Franch. (1896); Hand.-Mazz. (1937); S. Y. Hu (1965);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ster diplostephioides C. B. Clarke ssp. yunnanensis (Franch. ) Onno var. yunna- nensis (Franch. ) Onno (1932), p. p. 33a. 云 南紫菀 (原 变种) 图版 21: 1-5 var. yunnanensis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84 厘米。 根 茎长达 8 厘米, 粗达 6 毫米, 先端生 花茎和 不育的 莲座 叶丛, 有多数 须根; 须根粗 线形, 粗 1 一 3 毫米, 有少数 纤维状 细根。 茎通常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3 — 5 毫米, 并 为纤维 状枯叶 残片所 包围, 下 部被白 色具节 短毛, 上 部密被 具柄腺 毛和散 生具节 短毛, 上部具 2 — 7 分枝 或稀不 分枝。 莲座 状叶和 基生叶 狭椭圆 形'、 狭 长圆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3 — 11 厘米, 宽 1 一 4 厘米, 先端 纯或稀 急尖, 基部 渐狭, 表面 绿色, 疏被白 色具节 短毛, 背面绿 白色, 沿 脉被白 色具节 短毛, 侧脉 5 — 7 对, 和 中脉在 背面 凸起, 网脉 明显, 叶柄长 1.5 — 9 厘米, 具翅, 基 部扩大 成鞘; 茎下部 叶狭椭 圆形、 倒披针 形或披 针形, 长 12 — 20 厘米, 宽 3 — 6 厘米, 具 短柄, 中部以 上叶披 针形至 狭披针 形, 较小, 基部 圆或有 圆耳, 半 抱茎, 其他 同莲座 状叶。 头 状花序 1 一 8 个, 各生 于茎和 分枝 先端, 径 5 — 6. 5 (-8) 厘米; 总苞半 球形, 径 2 — 2. 5 厘米; 总 苞片约 2 层, 深绿 色, 与 花盘近 等长, 卵状披 针形, 长 1 一 1.8 厘米, 宽 3 — 4 毫米, 先端 急尖, 背面 下部密 生白 色具节 长毛, 上 部疏被 长毛和 带紫色 的具柄 腺毛, 内层有 狭膜质 边缘。 雌花 舌状, 80 — 100 朵, 舌片蓝 紫色、 蓝 色或浅 蓝色, 条形, 长 2 — 3 厘米, 宽 1.5 — 2 毫米, 管部长 1.5 — 2 毫米;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整个 黄色, 长 5 — 6 毫米, 冠檐 5 深裂, 冠管长 1 一 2 毫 米。 瘦果长 圆形, 长 2. 5 — 3. 5 毫米, 稍 压扁, 被絹毛 和上部 具黄色 腺点, 具 边肋, 两面 各具 1 肋; 冠毛 2 层, 外层 极短, 白色, 膜 片状, 内层长 4.5—5.5 毫米, 糙 毛状。 花果 
90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21 1 ― 5. 云 南紫苑 Aster yunnanensis Franch. var. yunnanensis, 1. 植株 下部, 2. 植株 上部, 3. 总范片 , 4. 舌 状花, 5. 管 状花; 6—8. 巴 塘紫菀 A. batangensis Bur. et Franch. , 6. 植株' 7. 舌 状花' 8. 管 状花。 (王 凌绘) 
菊 科  91  期 7 — 11 月。 产于 中甸、 丽江、 剑川、 会泽; 生 于海拔 3200 — 42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下或 山坡草 地。 四川西 部至西 南部有 分布。 根 药用, 能温肺 消炎、 止咳 平喘、 下气 降逆。 33b. 狭苞云 南紫菀 (中 国植 物志) (变种 ) var. angiistior Hand.-Mazz. (1937); Griers. (1964), p. p. ; S. Y. Hu (1965);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ster diplostephioides C. B. Clarke ssp. yunnanensis (Franch. ) Onno var. yunna- nensis (Franch. ) Onno (1932), p. p. ; A - vilmorinii Franch. (1896); p. p. 与原 变种的 区别是 总苞片 较狭, 线状披 针形, 宽 0.5 — 1.5 毫米; 植 株各部 较小。 产于 中甸、 丽江、 洱源; 生 于海拔 3400 — 3700 米的灌 丛草地 或山坡 草地。 四川西 部至西 南部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34. 短 茎紫菀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Aster brevis Hand.-Mazz. (1937); S. Y. Hu (196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ster flaccidus Bunge f . tunicatus Onno (1932). 多年生 草本, 低矮, 高 5 — 12 厘米, 近 丛生。 根茎粗 5 — 10 毫米, 有坚 硬的分 解成纤 维状 的叶柄 残片; 根 极长, 粗 1 一 2 毫米, 不 分枝。 茎 草质, 基部粗 1 一 2 毫米, 被 开展的 具节 长毛, 生等 距离的 4 一 7 枚叶。 基生叶 多数, 匙形, 长 1 一 4 厘米, 先 端近尖 或圆, 边 缘 全缘, 质厚; 茎 生叶长 圆形, 长 1.2 — 2 厘米, 先 端钝, 全 部叶边 缘及背 面沿中 脉有粗 毛或下 部有时 无毛。 头 状花序 单生于 茎顶, 径 3. 5 — 4 厘米; 总 苞片近 等长, 草质, 绿色 带 紫色, 披 针形, 长达 1 厘米, 宽约 2 毫米, 先端 渐尖, 外 层被具 节毛, 内层近 无毛。 舌 片深 蓝色, 线状长 圆形, 长 1 一 1.2 厘米, 宽 0.5 — 1 毫米, 先 端圆, 有 2 — 3 裂齿; 管状花 橙 黄色, 干后 顶端稍 紫色。 瘦 果疏被 贴毛; 冠毛 2 层, 白色, 外 层较内 层短约 3 倍, 部分 膜 片状, 内层 长达管 状花冠 裂片的 基部。 花期 7 月 前后。 产 于中甸 (模式 标本产 地); 海拔约 3960 米。 标本 未见。 描述据 Hand.-Mazz. 。 35. 腾 冲紫菀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腾 越紫菀 (中 国植 物志) Aster rockianus Hand.-Mazz. (1937); S. Y. Hu (196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多年生 草本, 高约 45 厘米。 根 茎短, 多 分枝, 枝 端生莲 座状叶 丛和侧 生茎。 茎不分 枝, 具细 纵棱, 被短 贴毛, 下部近 无毛, 有密生 的叶。 莲座 状叶披 针形, 长 2 — 4 厘米, 宽约 1 毫米, 先端尖 或圆, 有 尖头, 基部 渐狭, 边 缘有具 小尖头 状的疏 细齿, 表面 全部和 背 面沿脉 疏生短 粗毛, 质薄, 叶 柄比叶 片长; 茎生 叶狭披 针形, 长 3 — 8 厘米, 宽 4 一 8 毫 米, 先端 渐尖, 有 具翅的 短柄, 中部以 下的叶 在花期 枯萎, 其 他同基 生叶。 头状 花序多 数, 于茎顶 密集排 列成伞 房状, 径约 10 毫米; 总苞 宽钟状 锥形, 径约 10 毫米; 总 苞片近 2 层, 狭披 针形, 长 5 — 7 毫米, 外 层较内 层短, 全部 总苞片 先端常 渐尖, 背面密 被毛, 内 层边缘 膜质, 上部 红色, 下部近 无毛。 舌片 2 层, 倒披 针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近 1 毫 
92  云 南植物 志  米, 稍尖, 稀有 2 短齿, 干后 蓝色; 管 状花长 4 一 5 毫米, 蓝色。 子房倒 卵形, 扁, 边缘 厚, 密被 贴毛; 冠毛 1 层, 等长, 白色 或渐变 褐色, 与 管状花 等长。 产 于腾冲 (模式 标本产 地)。 标本 未见。 描述据 Hand. -Mazz. 。 36. 巴 塘紫菀 (图鉴 ) 图版 21: 6—8 万 年青、 打毒根 (丽江 ) Aster batangensis Bur. et Franch. (1891); Limpr. (1922); Onno (1932); Hand. -Mazz. (1936), (1938); S. Y. Hu (1965);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ster staticefolius Franch. (1896); Onno (1932); Hand. -Mazz. (1936), (1937); S. Y. Hu (1965) ; A . batangensis Bur. et Franch. var. staticefolius (Franch. ) Ling, 中国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syn. nov. 亚 灌木。 根 茎长达 2.5 厘米, 粗达 2 厘米, 平卧或 斜生, 木质, 多 分枝, 分枝长 3 — 9 厘米, 粗 3 — 10 毫米, 先端覆 盖密集 的枯叶 残片, 生多数 须根和 常有不 定根, 分 枝顶有 密集丛 生的花 茎和不 育茎。 不 育茎短 或长, 有密 集的叶 和顶生 的莲座 叶丛; 花茎 直立或 斜生, 高 2 — 15 (-22) 厘米, 粗 1 一 2 毫米, 疏被短 柔毛, 有下部 密集、 上部 疏离的 叶。 不育茎 的叶和 莲座状 叶匙形 或线状 匙形, 连 叶柄长 1 一 9 厘米, 宽 0.2 — 1 厘米, 先 端圆或 微凹, 有 时具小 尖头, 下部 渐狭, 边缘 全缘,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 疏生或 散 生短柔 毛至近 无毛, 具 缘毛, 中脉 在表面 微凹, 在背面 凸起, 侧脉 2 — 3 对, 极细, 叶 柄长 0.5 — 4 厘米, 具 宽翅; 花茎 下部叶 同莲座 状叶, 中 部以上 叶匙状 线形至 线形, 长 1 一 3 厘米, 宽 2 — 5 毫米, 先 端钝、 急 尖或稀 渐尖, 基部 渐狭, 无 叶柄, 其他同 莲座状 叶。 头状花 序单生 茎顶, 径 3. 5 — 4. 5 厘米; 总苞半 球形, 径 (1 一) 1.5 — 2 厘米; 总苞 片约 2 层, 近等长 , 线状 披针形 , 长 7—12 毫米 , 宽 1 一 2 毫米 , 先端 渐尖或 长渐尖 , 外 层 草质, 背面 疏具腺 点和散 生短柔 毛或近 无毛, 内层 边缘宽 膜质。 舌状花 15 — 20 朵, 舌 片 蓝色、 蓝 紫色或 紫色, 长 1.2 — 2. 2 厘米, 宽 1.5 — 2. 5 毫米, 先端 2 — 3 小齿, 具 4 条 纵脉, 管部长 2 — 3 毫米; 管状 花花冠 黄色, 长 4. 5 — 5. 5 毫米, 冠檐狭 钟形, 先端 5 裂, 冠管长 1 一 1.5 毫米。 瘦果长 圆形, 长 2. 5 — 3. 5 毫米, 下部 稍窄, 略 压扁, 一面具 1—2 肋, 另 一面具 1 肋或 无肋, 两面密 被毛; 冠毛 2 层, 白色 或稀带 红色, 外 层长约 1 毫米, 内层长 4.5—5.5 毫米, 槌 毛状。 花果期 5— 10 月。 产于 中甸、 丽江、 鹤庆、 洱源、 大理; 生 于海拔 2500 — 4000 米的 林下、 林缘、 灌 丛或 草地, 多生于 石缝。 四川西 部和西 南部、 西藏东 南部有 分布。 全草 药用, 清热 解毒、 止痛。 37. 厚 绵紫菀 (中 国植 物志) Aster prainii (Drumm. ) Y. L. Chen (1981); 中国 植物志 (1985)*. Chlamydites prainii Drumm. (1907) ; Aster gossypiphorus Ling ined. ; 西藏 植物志 (1985)* . 多年生 草本, 全 株被厚 绵毛, 绵毛白 色或灰 白色, 长达 3 毫米, 后多少 脱毛。 根茎 长, 横走或 斜生, 多 分枝, 具 多数粗 线形的 须根和 纤维状 细根, 分 枝顶端 生花茎 和莲座 叶丛。 茎 直立或 斜生, 高 4 一 10 厘米, 不 分枝, 密被 绵毛, 基 部覆盖 以叶柄 残基。 莲座 
菊 科  93  状叶 倒披针 形或倒 卵形, 长 0.5 — 3 厘米, 宽 0.3 — 1 厘米, 先端圆 或钝, 基部 渐狭, 边缘 全缘, 两 面和边 缘被厚 绵毛, 中脉 明显, 叶柄长 0.5 — 4 厘米, 被厚 绵毛; 茎生叶 数枚, 下部叶 同莲座 状叶, 中部叶 长圆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1 一 3 厘米, 宽 0.5 — 0.7 厘米, 具较短 柄至近 无柄, 上部叶 披针状 线形, 常围裹 总苞。 头 状花序 单生于 茎顶, 径 3. 5 — 4. 5 厘 米; 总苞宽 钟形, 径 2 — 2. 5 厘米; 总苞片 3 层, 外层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1 一 1.2 厘米, 宽 约 2 毫米, 先端 渐尖, 背 面被厚 绵毛, 腹面深 绿色, 仅 上部被 绵毛, 明显具 3 条 纵脉, 内 层 线状披 针形, 长 8 — 9 毫米, 宽 0.7 — 1 毫米, 仅 上部被 绵毛。 雌花 舌状, 约 40 朵, 舌 片 蓝色、 蓝 紫色或 紫色,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2 — 3 毫米, 具 4 条 纵脉, 管部长 2 — 3 毫 米, 上部疏 被毛; 两性花 管状, 花冠黄 色或橙 黄色, 长 6 — 7 毫米, 冠檐狭 钟形, 先端 5 裂, 裂 片长三 角形, 长约 1 毫米, 被 灰白色 细毛, 冠管长 2 — 3 毫米。 瘦 果狭长 圆形, 长 约 3 毫米, 宽不足 1 毫米, 压扁, 两 面各具 1 肋, 密被 絹毛; 冠毛 污白色 或带红 褐色, 长 6—7 毫米, 糙 毛状。 花果期 8 — 9 月 。 我省 中甸新 记录; 生 于海拔 4400 米附 近的流 石滩。 西藏 南部有 分布。 17. 飞蓬属 Erigeron L. 多年生 草本, 稀 一或二 年生。 叶 互生, 全缘或 具齿。 头状 花序辐 射状, 有异型 小花, 单生 或少数 至多数 排列成 总状、 伞 房状或 圆锥状 花序; 总 苞半球 形或稀 钟形; 总 苞片数 层, 狭长, 近 等长或 稀外层 较短, 草质, 先端和 边缘干 膜质; 花序托 平或稍 凸起, 具多数 小 窝孔。 外围 有多层 雌花, 舌状, 或稀内 层的无 舌片, 舌片 狭小, 长 (2 —) 5-10 (一 12) 毫米, 宽约 1 毫米, 紫色、 蓝色、 淡红 色或稀 白色、 黄色; 中央有 多数两 性花, 管状, 黄色, 冠 檐管状 或稀漏 斗状, 先端 5 裂, 冠 管短, 花药 线状长 圆形, 基 部钝, 先端 具 卵状披 针形的 附片, 花柱分 枝的附 片短, 宽三 角形, 钝或 稍尖, 花全部 结实。 瘦果长 圆状披 针形, 压扁, 边缘 常脉状 加厚, 被 微毛; 冠 毛通常 2 层, 外层 和内层 同形或 异形, 有时 雌花的 冠毛退 化成鳞 片状。 约 200 多种, 分于 欧洲、 亚洲大 陆及北 美洲, 少 数种分 布于非 洲和大 洋洲。 我国有 35 种, 主 产新疆 和西南 山区。 云南有 8 种, 全 省各地 均产, 主要 分布滇 西北。 分种 检索表 1 (14) 雌花和 两性花 的冠毛 同形, 2 层, 外层 极短, 内层刚 毛状; 多年生 草本。 2 (13) 头状 花序径 2 — 4 厘米; 总苞 长于或 等长于 花盘; 总苞 片长过 6 毫米; 舌片长 3.5 毫米 以上。 3 (4) 头状 花序径 3 — 4 厘米; 舌片 平展, 长 10 — 12 毫米; 总苞片 明显长 于花盘 1 . 多 舌飞蓬 E. multiradiatus 4 (3) 头状 花序径 2 — 3 厘米; 舌 片平扁 或干时 卷成细 管状, 长不过 10 毫米。 5 (6) 茎和 总苞片 外面被 短硬毛 和具柄 腺毛; 瘦 果长约 1.5 毫米; 舌片长 8 — 10 毫米 2. 短 葶飞蓬 E. breviscapus 6 (5) 茎和总 苞片外 面被长 节毛和 具柄腺 毛或短 贴毛; 瘦果长 2 — 2. 5 毫米; 舌片长 3. 5 — 7. 5 毫 米。 
94  云 南植物 志  7 (10) 茎 通常不 分枝; 头状花 序单生 茎顶; 总苞与 花盘近 等长; 舌片长 3. 5 — 5. 5 毫米; 茎 和总苞 片 被长节 毛和短 贴毛。 8 (9) 舌 片白色 或稀淡 红色; 茎 生叶多 数密集 3. 密 叶飞蓬 E. multifolius 9 (8) 舌片淡 紫色; 莲生叶 3 — 7 枚疏离 4. 贡 山飞蓬 E. kunshaiiensis 10 (7) 茎通常 分枝; 头 状花序 于茎、 枝先端 排列成 伞房状 花序; 总苞 片长于 花盘; 舌片长 6 — 7. 5 毫米; 莲和总 苞片被 长节毛 和具柄 腺毛。 11 (12) 总苞径 2 — 2. 5 厘米; 舌片长 6 — 7 毫米, 干时 卷曲成 管状; 冠毛淡 黄色或 黄褐色 •'• 5. 展 巷飞蓬 E. patentisquamus 12 (11) 总苞径 1.2 — 1.5 厘米; 舌片长 7 — 7. 5 毫米, 干时不 卷曲; 冠 毛白色 6. 体 江飞蓬 E. kiukiangensis 13 (2) 头状 花序径 1 一 1.5 厘米; 总 苞短于 花盘; 总苞片 长不过 6 毫米; 舌 片长约 2 毫米 7. 珠 峰飞蓬 E. himal^ensis 14 (1) 雌花和 两性花 的冠毛 异形, 雌花 的冠毛 1 层, 极短, 两性花 的冠毛 2 层; 头状 花序径 1.2 — 1.5 厘米; 叶片具 钝齿; 一年生 或二年 生草本 8. —年蓬 E. annuus 1. 多 舌飞蓬 (图鉴 ) Erigeron multiradiatus ( Lindl. ) Benth. (1873); C. B. Clarke ( 1876); Benth. (1880)*; Hook. f. (1881); Diels (1922); Hand. -Mazz. ( 1936 ),( 1938 ) ; Weibel (1958); Kitam. ( 1953) ,( 1960) ; S. Y. Hu (1966); Ling (1973); Kitam. in Hara (1975); 图鉴 (1975)*;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ster inuloides D. Don (1825), non Erigeron inuloides Poir. ; A . multiradiatus Wall (1831), nom. nud. ; Stenactis multiradiatus Lindl . ex DC. (1836), descr. ; Erigeron multiradiatus var. platyphyllus Franch. ex Levi. (1915), nom. nud. ; Aster roylei Onno (1932) ; Erigeron multiradiatus var. ovatifoLius Ling et Y. L. Che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quoad Yunnan specim. la. 多 舌飞蓬 (原 变种) 图版 22: 1-4 var. multiradiatus 多年生 草本, 高 18 — 45 (-60) 厘米。 根 茎长达 6 厘米, 粗 3 — 6 毫米, 直立 或稀横 走, 具分 枝或不 分枝, 颈部 盖以覆 瓦状排 列的叶 残基, 生多 数粗线 形的须 根和纤 维状细 根。 茎通常 单一, 稀 较多, 直立, 基部粗 2 — 3 毫米, 绿色或 基部带 紫色或 稀全部 紫色, 上部 具少数 分枝, 稀不 分枝, 极稀 自基部 分枝, 茎和 枝具细 纵棱, 被白色 平展的 长节毛 并混生 短硬毛 和具柄 腺毛, 最 上部毛 较密。 基 生叶莲 座状, 叶片倒 披针形 或长圆 状倒披 针形, 长 2 — 8 厘米, 宽 0.5 — 1.5 厘米, 先端圆 或钝, 具小 尖头, 基部渐 狭而入 叶柄, 边 缘 全缘, 被白 色具节 缘毛, 两面 绿色, 被 白色具 节的贴 伏毛, 中脉 在两面 凸起, 侧脉 1 一 2 对, 在背面 凸起, 叶柄长 1 一 5 厘米, 具翅, 沿中 脉和翅 边缘被 白色具 节毛; 茎 下部叶 同基 生叶, 具 短柄, 中部叶 卵形、 披针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3 — 8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具 尖头, 上部叶 渐小, 基部半 抱茎, 最 上部叶 线状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其 他同基 生叶。 头状 花序径 3 — 4 厘米, 于茎、 枝 顶端排 列成伞 房状, 稀 单生于 茎顶; 总苞 半 球形, 径 1.5 — 2 厘米; 总 苞片约 3 层, 明 显长过 花盘, 披针状 线形, 外层长 6 — 8 毫 
菊 科  95  图版 22 1—4. 多 舌飞蓬 Erigeron muhiradiatus (Lindl. ) Benth. var. multiradiatas, 1. 植株 下部, 2. 植株 上部, 3. 舌 状花, 4. 管 状花; 5—7. 短 葶飞蓬 E. breviscapus (Vant. ) Hand.-Mazz. ' 5. 植株' 6. 舌 状花' ,- 管 状花。 (王 凌绘) 
96  云南 植物志  米, 先端 急尖, 背面被 白色具 节毛, 上部 有具柄 腺毛, 绿色 而上部 紫色或 稀全部 紫色, 内层长 8 — 10 毫米, 先端长 渐尖, 边缘宽 膜质, 疏生 毛或近 无毛。 雌花约 3 层, 舌状, 舌 片 条形, 长 10 — 12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平展, 先端 全缘, 紫色、 蓝 紫色或 蓝色, 管部长 约 2 毫米, 上 部疏被 微毛;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黄色, 长 4 一 4. 5 毫米, 冠 檐狭漏 斗状, 上 部疏生 微毛, 先端具 5 个短三 角形的 裂片, 冠 管短, 长约 1 毫米。 瘦果长 圆形, 长约 2 毫 米, 宽约 0.7 毫米, 压扁, 先端近 平截, 基部 渐狭, 边缘 加厚, 两 面疏生 微毛; 冠毛 2 层, 污白色 或淡黄 褐色, 刚 毛状, 外层 长不足 1 毫米, 内层长 3. 5 — 4 毫米。 花果期 5 — 9 月。 产于 大理、 洱源、 丽江、 中甸; 生 于海拔 2900 — 3200 (—4200) 米的 高山草 地或路 边。 四川 西部和 西藏东 南部、 南部有 分布。 锡金、 尼 泊尔、 印度和 阿富汗 也有。 分变种 检索表 1 (4) 茎绿色 或基部 带紫色 或全部 紫色; 叶 两面被 密或疏 的毛。 2 (3) 茎 生叶较 疏离, 质 较厚, 先 端钝或 急尖, 两 面被较 密的毛 … la. 多 舌飞蓬 var. multiradiatus 3 (2) 茎 生叶较 密集, 质薄,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两面 疏被毛 lb. 柳叶多 舌飞蓬 var. salicifolius 4 (1) 茎黄 绿色; 叶两面 无毛或 近无毛 Ic. 无毛多 舌飞蓬 var. glabrescens lb. 柳叶多 舌飞蓬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变种 ) var. salicifolius Chang ex Ling et Y. L. Chen (197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与原变 种的区 别是茎 生叶较 密集且 质薄,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两面 毛被较 稀疏; 花序 梗 细长。 产 于维西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2900 米的 林中。 Ic. 无毛多 舌飞蓬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变种 ) var. glabrescens Ling et Y. L. Chen (197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 国植物 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与 原变种 的区别 是茎黄 绿色; 叶 两面无 毛或近 无毛。 产 于中甸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3230 米附近 的高山 草地。 2. 短 葶飞蓬 (图鉴 ) 图版 22: 5-7 灯盡 细辛、 灯盖花 (滇 南本草 ), 土细辛 (昆明 ), 地 顶草、 地朝阳 (云南 ), 细牛舌 片、 野 菠菜、 细药、 牙 陷药、 踏地 莲花菜 (贵州 ) Erigeron breviscapus (Vant. ) Hand.- Mazz. ( 1936), (1938); S. Y. Hu (1966); Linget Y. L. Chen ( 1973); 图鉴 (1975)*; Lauener (197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5广;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 断山区 维 管植物 (1994). Aster breviscapus Vant. (1903) ; Erigeron dielsii Levi. (1912) , (1915); E . prae- cox Vierh. et Hand. -Mazz. (1926); E . bellidioides Benth. ex Benth. et Hook, f . var. integrifolius Franch - ex Levi. (1915), nom. nud. ; S. Y. Hu (1966); E . breviscapus (Vant. ) Hand. -Mazz. var. alboradiatus Linget Y. L. Chen (197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菊 科  97  (1984) ; 中国 植物志 (1985), syn. nov. 多年生 草本, 高 (4 一) 15—40 (—70) 厘米。 根茎 木质, 长达 5 厘米, 粗达 6 毫米, 常 斜升或 横走, 颈部常 覆盖叶 残基, 生 多数粗 线形的 须根。 茎 单生或 数条, 直立, 基部 粗 1 一 3 毫米, 绿色 或稀带 紫色, 不分 枝或稀 具少数 分枝, 具 纵棱, 被白色 短硬毛 和具柄 腺毛。 基生叶 多数, 密 集成莲 座状, 叶 片倒披 针形、 狭倒 披针形 或狭倒 卵形, 连 叶柄长 1 一 9. 5 厘米, 宽 0.3 — 3. 5 厘米, 先端圆 或钝, 具 尖头, 基 部渐狭 成具翅 的柄, 边缘全 缘, 两面 绿色, 被疏或 密的短 硬毛, 边缘毛 较密, 极稀近 无毛, 中脉 在两面 凸起, 侧脉 1 一 2 对; 茎生叶 少数, 疏离, 自 下向上 渐小, 叶片披 针形、 狭披 针形或 披针状 线形, 长 1 一 5 厘米, 宽 0.1 — 1 厘米, 先端钝 或尖, 基部半 抱茎, 其 他同基 生叶。 头状 花序径 2 — 3 厘米, 单 生于莲 和分枝 先端; 总苞半 球形, 径 1 一 1.7 厘米; 总 苞片约 3 层, 与花 盘近等 长, 披针状 线形, 长 6 — 8 毫米, 宽 0.5 — 0.8 毫米, 先端 渐尖, 绿色、 淡绿 色或有 时先端 带紫 红色, 外 层背面 被密或 疏的白 色短硬 毛和混 生具柄 腺毛, 内层具 狭膜质 边缘, 背面 近 无毛。 雌花约 3 层, 舌状, 舌片 线形, 长 8 — 10 毫米, 宽 0.8 — 1 毫米, 扁平, 蓝色、 蓝 紫 色或紫 红色, 稀 白色, 管部长 2 — 3 毫米, 上 部疏被 微毛; 两性 花花冠 筒状, 长 3 — 4 毫 米, 黄色, 冠檐 狭钟状 筒形, 先端 5 浅裂, 冠管长 1 一 1.5 毫米。 瘦 果狭长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扁压, 被 向上紧 贴的微 柔毛; 冠毛 2 层, 淡 褐色, 刚 毛状, 外层 极短, 内 层长约 4 毫米。 花 果期几 全年。 我省 除西南 部外, 其他地 区广泛 分布; 生 于海拔 1100 — 3500 米的松 林下、 林缘、 灌 丛下、 草坡或 路旁、 田边。 湖南、 广西、 四川、 贵州和 西藏有 分布。 全草 药用, 治风湿 疼痛、 跌打 损伤、 小儿 疳积、 小儿 麻痹和 牙痛, 其 提取物 对脑血 栓后 遗症有 疗效。 3. 密 叶飞蓬 (植 物分类 学报) 多 叶飞蓬 (图鉴 ) Erigeron multifolius Hand. -Mazz. (1937); S. Y. Hu (1966); Ling et Y. L. Chen (1973); 图鉴 (1975 广;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广; 西藏 植物志 (1985) . Erigeron multifolius Hand. -Mazz. var. pilanth us Ling et Y. L. Chen (1973) ;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3a. 密 叶飞蓬 (原 变种) 图版 23: 1—3 var. multifolius 多年生 草本, 高 (4 一) 10 — 30 厘米。 根 茎长达 7 厘米, 粗 3 — 5 (-10) 毫米, 常 斜生或 横走, 生多数 须根; 须根 线形, 长达 10 厘米。 茎 单一, 稀 较多, 直立, 稀 近基部 弯曲, 通常不 分枝, 密被白 色开展 的长节 毛和短 腺毛。 基生 叶呈莲 座状, 叶片倒 披针形 或 狭倒披 针形, 长 1 一 4. 5 厘米, 宽 0.5 — 1.2 厘米, 先端钝 或圆, 具 尖头, 基部渐 狭而人 叶柄, 边缘全 缘并被 白色平 展的长 节毛, 两面被 白色紧 贴的长 节毛, 中脉 在背面 凸起, 侧脉 1 一 2 对, 纤细, 叶柄长 0.5 — 4. 5 厘米, 具翅, 被长 节毛; 茎生 叶较多 且密, 下部叶 倒披 针形或 狭倒披 针形, 上部 叶狭披 针形, 自 下向上 叶片略 渐小, 叶柄 渐短, 中 部以上 叶 无柄, 最上 部叶半 抱茎, 其 他同基 生叶。 头状 花序径 2 — 2. 5 厘米, 单 生或稀 2 — 6 个 
98  云 南植物 志  图版 23 1—3. 密 叶飞蓬 Erigeron multifoliusHand.-Mazz. var. multifolius, 1. 全株, 2. 舌 状花, 3. 管 状花; 4 一 7. 展苞飞 蓬 E. patentisquamusj. F. Jeffr. , 4. 植株 下部, 5. 植株 上部, 6. 舌 状花, 7. 管 状花。 (王 凌绘) 
菊 科  99  排列 成伞房 花序; 总苞半 球形, 径 1.2 — 1.5 厘米; 总 苞片约 3 层, 与 花盘近 等长或 稍长, 绿色, 披针状 线形, 长 6 — 10 毫米, 宽 0.5 — 1 毫米, 先 端渐尖 并着紫 红色, 背面 被白色 长 节毛和 混生短 柔毛, 内层具 狭膜质 边缘。 雌花 舌状, 舌片 线形, 长 5 — 5. 5 毫米, 宽约 0.5 毫米, 先端全 缘或具 2 齿, 干时内 卷成细 管状, 白色, 极稀淡 红色, 管部长 3 — 3. 5 毫米; 两性花 花冠狭 筒状, 长 4 一 5 毫米, 黄色, 冠檐漏 斗状圆 筒形, 疏被 短毛, 先端具 5 个 紫红色 裂片, 冠 管长约 2 毫米。 瘦果长 圆形, 长 2 — 2. 5 毫米, 粗约 0.5 毫米, 先端平 截, 基部 渐狭, 扁压, 边缘 加厚, 背面具 1 纵肋, 两面 被白色 短毛; 冠毛 2 层, 淡 黄色, 刚 毛状, 外层 长不足 1 毫米, 内层长 4 一 5 毫米。 花果期 6 — 8 月。 产于 德铁、 贡山、 维西; 生 于海拔 (2800 —) 3250 — 4150 米 的山坡 草地。 西藏东 南部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 全草 药用, 治小儿 发烧、 肠炎、 痢疾。 3b. 阔苞密 叶飞蓬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变种 ) var. amplisquamus Ling et Y. L. Chen (197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植 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与 原变种 的区别 在于总 苞片宽 1.5 — 2 毫米, 长 过舌状 花或近 等长, 舌片 红色。 产 于中甸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3400 米 的林中 路边。 4. 贡 山飞蓬 (植 物分类 学报) Erigeron kunshanensis Ling et Y. L. Chen (197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 国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12 — 25 厘米。 根 茎长达 3 厘米, 粗 0.5 — 1 厘米, 具短 分枝, 每分枝 先端生 一莲座 叶丛, 有 多数粗 线形的 须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3 — 10 条, 稀 1 一 2 条, 出自 每一莲 座叶丛 之中, 直立, 粗 1.5 — 2. 5 毫米, 不 分枝, 近基部 弯曲, 紫红 色或紫 褐色, 稀 绿色, 被开 展或弯 曲的白 色具节 长毛。 基 生叶莲 座状, 叶 片倒披 针形, 长 1 一 5 厘米, 宽 0.6 — 1.6 厘米, 先 端圆, 稀钝, 具短 尖头, 基部渐 狭而入 叶柄, 边缘全 缘或稀 具少数 短 尖齿, 有长 缘毛, 两面 绿色, 被白 色平伏 的具节 长毛, 中脉 在表面 微凹, 在背面 凸起, 侧脉 1 一 4 对, 通常仅 1 对较 明显, 具 网脉, 叶柄长 1 一 4 厘米, 具翅, 被毛; 茎生叶 3 — 7 枚, 疏离, 披 针形、 线状披 针形至 披针状 线形, 下 部叶长 1.5 — 3. 5 厘米, 宽 0.5"0.8 厘 米, 向上渐 变小, 先端 急尖, 基部钝 或圆, 半 抱茎, 其他 同莲座 状叶。 头状 花序径 2 — 2.5 厘米, 单生于 茎顶; 总苞半 球形, 径 1.5 — 2 厘米; 总 苞片约 3 层, 与 花盘近 等长, 紫色 或稀带 绿色, 近 等长, 长 8 — 10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先端 渐尖, 外层倒 披针状 线形, 背 面被白 色具节 长毛, 中层 和内层 披针状 线形, 背面仅 沿中脉 疏被白 色具节 长毛, 边缘 膜质, 生短 缘毛。 雌花 舌状, 约 3 层, 舌片狭 条形, 长 3. 5 — 5 毫米, 宽约 0.3 毫米, 干时 内 卷成细 管状, 先端具 2 小齿, 近基 部疏生 微毛, 淡 紫色, 管部长 2. 5 — 3 毫米, 上部被 微毛;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黄色, 长 4 一 4. 5 毫米, 冠檐漏 斗状圆 筒形, 长 2 — 2. 5 毫米, 外 面疏生 微毛, 先端 5 裂, 裂片三 角形, 紫色, 冠管细 管状, 无毛。 瘦 果狭长 圆形, 长 2 — 2.5 毫米, 先端 平截, 基部 渐狭, 压扁, 边 缘脉状 加厚, 仅 一面具 1 肋, 两 面疏生 短毛; 冠毛 2 层, 淡褐 色或黄 褐色, 刚 毛状, 外层 极短, 内层长 4 一 4. 5 毫米。 花果期 8 — 10 月。 
100  云南 植物志  产 于贡山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3000 — 3800 米 的山坡 草地或 多石的 草坝。 5. 展 苞飞蓬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23: 4-7 Erigeron patentisquamus J . F. Jeffr. (1912), p. p.; Marq. (1928); Hand. -Mazz. (1936), (1938); S. Y. Hu (1966); Ling et Y. L. Chen (197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 西藏 植物志 (1985)*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60 厘米。 根 茎长达 4 厘米, 粗 3 (-10) 毫米, 斜生或 横走, 有 时具 分枝, 或有时 集结成 球状, 生多数 须根; 须根 线形, 长达 8 厘米, 暗 褐色。 茎 1 一 4 条, 直立, 基部粗 3 — 5 毫 米并常 膝曲, 上部具 分枝, 极稀不 分枝, 茎和 枝具纵 条纹, 被 白 色开展 的长节 毛和短 糙毛, 先 端常混 生具柄 腺毛, 绿色, 有时带 紫色。 基 生叶莲 座状, 叶 片倒披 针形或 狭倒披 针形, 长 3 — 13 厘米, 宽 0.6 — 2. 5 厘米, 先 端钝, 具小 尖头, 基 部 渐狭, 边缘全 缘并具 白色平 展的长 节毛,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 被白色 贴生的 长 节毛, 中 脉宽, 侧脉 2 — 3 对, 弧曲 上升, 和中脉 在背面 凸起, 细脉 网结, 极 纤细, 叶柄 长 2 — 11 厘米, 具翅; 茎生叶 多数, 叶片 披针形 或狭披 针形, 下部 叶长达 8 厘米, 宽达 2 厘米, 具短 翅柄, 向上叶 渐小, 无柄, 半 抱茎, 其 他同基 生叶。 头状 花序径 2. 5 — 3 厘米, 单个 (稀 2 — 3) 生 于茎枝 先端, 排成 伞房状 花序; 总苞半 球形, 径 2 — 2. 5 厘米; 总苞片 约 3 层, 明 显长过 花盘, 绿色, 先 端常带 紫色, 线状披 针形, 近 等长, 长 8 — 10 毫米, 宽 约 1 毫米, 先端长 渐尖, 背面被 白色长 节毛和 先端混 生具柄 腺毛, 外层 先端常 反折, 内 层具狭 膜质边 缘且近 无毛。 雌花 舌状, 约 3 层, 舌片 条形, 长 6 — 7 毫米, 宽约 0.5 毫米, 先 端钝, 干时卷 曲成细 管状, 紫 红色、 紫色、 蓝 紫色或 蓝色、 粉 红色, 管部细 管状, 长 约 3 毫米, 上部被 微毛; 两性 花花冠 筒状, 黄色, 长约 4 毫米, 冠檐狭 筒状, 先端具 5 个 三 角形、 紫 色的小 裂片, 冠管细 管状, 长约 1 毫米。 瘦果长 圆形, 长 2 — 2. 5 毫米, 粗约 1 毫米, 先端 平截, 基部略 变狭, 压扁, 边 缘脉状 加厚, 背面具 1 浅肋, 两面 被白色 微毛; 冠毛 2 层, 淡黄 色或黄 褐色, 刚 毛状, 外层 极短, 内 层长约 4 毫米。 花果期 7 — 9 月。 产于 德欽、 维西、 中甸、 丽江、 鹤庆、 兰坪、 楚雄、 会泽、 巧家 等地; 生 于海拔 (1900 —) 3000 — 3900 米的杜 鹃林内 、高山 草地、 山坡或 路边、 溪旁。 四川 西部有 分布。 模式 标 本采自 丽江。 6. 俅 江飞蓬 (植 物分类 学报) Erigeron kiukiangensis Ling et Y. L. Chen (197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 国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40 (-55) 厘米。 根茎长 1 一 2 厘米, 粗 2 — 4 毫米, 斜 生或有 时 横走, 颈部 具叶柄 残基, 生多数 线形的 须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 立或稀 基部弯 曲, 基部粗 2 — 3 毫米, 上部 具少数 分枝, 稀不 分枝, 茎和枝 绿色, 具纵 条棱, 密 被白色 平 展的长 节毛。 基 生叶莲 座状, 叶 片倒披 针形或 狭倒披 针形, 长 2 — 4 厘米, 宽 0.8 — 1.2 厘米, 先 端钝, 具 尖头, 基部渐 狭而入 叶柄, 边缘全 缘或具 1 一 2 小齿, 有白色 具节缘 毛, 两面 被白色 具节贴 伏毛, 中脉在 两面微 凸起, 侧脉 1 一 2 对, 叶柄长 2 — 3 厘米, 具狭 翅; 茎下部 叶倒披 针形, 长 4 一 6 厘米, 宽 0.8 — 1.5 厘米, 边缘具 4 一 6 个粗 锐齿, 向上 叶 渐小, 狭倒披 针形、 狭披针 形至最 上部叶 线状披 针形, 边缘具 少齿至 全缘, 无 叶柄, 其 他同基 生叶。 头状 花序径 2 — 2. 5 厘米, 于 茎枝顶 排列成 伞房状 花序, 稀 单生于 茎顶; 
菊 科  101  总苞半 球形, 径 1.2 — 1.5 毫米; 总 苞片约 3 层, 长过 花盘, 绿色, 披针状 线形, 长 6 — 8 毫米, 宽不足 1 毫米, 先端 渐尖, 背 面密被 腺毛和 散生长 节毛。 雌花约 3 层, 舌状, 舌片 条形, 长 7 — 7. 5 毫米, 宽约 0.5 毫米, 平展, 先端 2 齿, 淡红 色或淡 紫色, 管部长 2 — 2.5 毫米, 上 部疏被 微毛;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黄色, 长 3. 5 — 4 毫米, 冠 檐狭漏 斗状, 中部 疏被微 柔毛, 先端 5 裂, 冠 管长约 1 毫米。 瘦果长 圆形, 长约 2 毫米, 宽约 0.5 毫米, 压 扁, 无肋, 密被 微毛; 冠毛 2 层, 白色, 刚 毛状, 外层 极短, 内层长 3. 5 — 4 毫米。 花果期 7— 9 月。 产 于贡山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1900 — 3200 米的 山坡多 石处。 西藏东 南部有 分布。 7. 珠 峰飞蓬 (植 物分类 学报) Erigeron himalajensis Vierh. (1906); Hand.-Mazz. (1936); Rech. f. (1955); Ki- tam. (1960); Ling et Y. L. Chen (197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5广;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50 厘米。 根茎 直立或 横走, 粗 3 — 4 毫米, 不 分枝, 颈部 被残枯 的叶 柄基, 具 多数粗 线形的 须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单 一或稀 较多, 通常 直立, 基部粗 2 — 4 毫米, 中部 以上具 分枝, 茎和 枝紫色 或上部 绿色, 具纵 条棱, 下部叶 腋生不 育枝, 疏被 白色长 节毛, 近基部 无毛。 基 生叶莲 座状, 花期 凋落; 茎生叶 多数, 下部叶 狭倒披 针形, 长 2 — 7 厘米, 宽 2 — 9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基部渐 狭而人 叶柄, 叶柄长 3 — 6 厘 米, 具 狭翅, 中部 叶线状 长圆形 或狭长 圆形, 长 3 — 9 厘米, 宽 2 — 6 毫米, 先端钝 或圆, 基部 稍狭, 无 叶柄, 半 抱茎, 上部叶 渐小, 长圆状 线形或 线形, 全部叶 质薄, 先端 具小尖 头, 边缘 全缘或 有时具 少数小 尖齿, 疏生 具节长 缘毛, 两面疏 被白色 具节贴 伏毛, 中脉 明显, 侧脉 1 一 2 对。 头状 花序径 1 一 1.5 厘米, 多数, 单生于 茎和枝 先端, 排成伞 房状花 序; 总苞半 球形, 径 1 一 1.5 厘米; 总 苞片约 3 层, 短于 花盘, 绿色 或上部 紫色, 稀全部 紫色, 披针状 线形, 长 4 一 6 毫米, 宽约 0.5 毫米, 先端 渐尖, 背面 疏被白 色具节 短毛, 外层 稍短, 内层 边缘狭 膜质。 雌花 舌状, 2 — 3 层, 舌片 线形, 长约 2 毫米, 宽约 0.3 毫 米, 先端 2 小齿, 干时卷 曲成细 管状, 淡 紫色, 管 部细, 长约 3 毫米, 上 部被微 毛或无 毛;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黄色, 长 4 一 5 毫米, 冠檐筒 状狭漏 斗形, 先端 5 裂, 冠 管细, 与冠 檐近 等长。 瘦 果狭长 圆形, 长约 2 毫米, 扁压, 被 短毛; 冠毛 2 层, 淡 褐色, 刚 毛状, 外 层 极短, 内层长 4 一 5 毫米。 花果期 月。 产 德饮; 生 于海拔 2900 — 3000 米的 沟边乱 石中。 四川 西部和 西藏东 南部有 分布。 阿富汗 也有。 8. —年蓬 (图鉴 ) 千 层塔、 治 疟草、 野蒿 (江 苏、 江西) Erigeron annuus (L. ) Pers. (1807); Forb. et Hemsl. (1888); Limpr. (1922); Ling (1934); Cronq. (1947); S. Y. Hu (1966); Ling et Y. L. Chen (1973); 图鉴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5); 秦岭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 Aster annuus L. (1753) , (1763); Stenactis annua (L. ) Les. (1832). 
102  云南 植物志  一 年生或 二年生 草本, 高 30 — 100 厘米。 须根 多数, 粗 线形, 向下 渐窄, 具多 数纤维 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粗壮, 基 部粗达 7 毫米, 上部具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绿 色稀带 紫 红色, 茎 下部被 开展的 白色长 节毛, 上 部和分 枝被上 弯的短 糙毛。 基 生叶莲 座状, 叶 片 卵形、 卵 状披针 形或长 圆形, 长 3 — 11 (-17) 厘米, 宽 1.3 — 3 (-6.5) 厘米, 先端 钝或 急尖, 具小 尖头, 基部渐 狭而入 叶柄, 边缘具 粗齿,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和 边缘被 白色具 节毛, 中脉 在两面 凸起, 侧脉 3 — 5 对, 叶柄长 2 — 3 (-7.5) 厘米, 具狭 翅; 茎 下部叶 与基生 叶同, 中部 叶狭长 圆形、 长圆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长 3 — 12 厘米, 宽 1 一 4 厘米, 先端 急尖, 边缘 具少数 粗齿, 具 短柄, 向上叶 渐小, 最 上部叶 线状披 针形, 全缘, 无柄, 其 他同基 生叶。 头状 花序径 1.2 — 1.5 厘米, 多数排 列成疏 伞房圆 锥状花 序; 总苞半 球形, 径 0.7 — 1 厘米; 总 苞片约 3 层, 披针状 线形, 长 3 — 5 毫米, 宽 0.5 — 1 毫米, 先端 渐尖, 绿色, 边缘狭 膜质, 背面密 被短腺 毛和沿 脉疏生 白色长 节毛, 外层稍 短。 雌花 舌状, 约 2 层, 舌片近 线形, 长 5 — 6. 5 毫米, 宽 0.5 — 0.7 毫米, 先端 2 小齿, 平展, 白色、 淡蓝色 或淡蓝 紫色, 管部长 1 一 1.5 毫米, 被 微毛;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黄色, 长 2 — 2. 5 毫米, 冠檐 筒状漏 斗形, 先端 5 齿, 冠 管短, 长 0.5~0.7 毫米。 瘦果 披针状 狭长 圆形, 长 1 一 1.2 毫米, 先端 平截, 基部 渐窄, 压扁, 边缘 加厚, 两 面被微 柔毛; 冠 毛 白色, 异形, 雌花 的冠毛 1 层, 极短, 膜 片状并 连接成 小冠, 两性花 的冠毛 2 层, 外层 极短, 鳞 片状, 内层长 2 — 2. 5 毫米, 刚 毛状。 花果期 6 — 9 月。 见于 大关、 镇雄; 生 于海拔 1750 米附近 的平坦 草地。 原产北 美洲, 在我国 归化, 广 泛 分布于 东北、 华北、 华东、 华中和 西南。 日本 也有。 全草 入药, 治 疟疾。 18. 毛 冠菊属 Naimoglottis Maxim. 多年 生直立 草本, 被毛。 单叶 互生, 叶 片通常 较大, 基 生叶具 长柄, 茎生叶 常沿茎 翅状 下延。 头状花 序多数 或少数 生于茎 枝顶, 排 列成圆 锥状、 总状 或伞房 状聚伞 花序, 或 单生于 茎顶, 具 同为黄 色的三 型花, 外围有 2 — 3 层或稀 较多层 雌花, 结实, 中 央有极 多数两 性花, 不 结实; 总苞半 球形或 杯状; 总苞片 2 — 4 层, 草质, 线状披 针形或 线形, 先 端尖, 内层 边缘稍 膜质; 花序托 平或稍 凸起, 无 托片。 雌花 外层的 舌状, 内层 的花冠 管状 而顶端 截形且 远较花 柱短, 花柱 无毛, 具 线形的 分枝, 分枝渐 细尖, 外面被 微毛; 两 性 花花冠 管状, 冠 檐狭漏 斗状, 先端 5 裂, 冠管 外面被 毛或稀 无毛, 花药 先端有 披针形 的 附片, 基 部钝, 花柱 2 分枝, 分枝 稍扁, 披 针形, 相 贴合, 花柱 上部及 分枝背 面密被 毛。 瘦果长 圆形, 基部 稍窄, 具 8 — 11 条 纵棱, 被粗 短毛; 冠毛 雌花的 1 层, 多数, 两性 花 的少数 且常不 等长。 约 10 种, 分 布于我 国西南 部和喜 马拉雅 地区。 云南有 3 种。 分种 检索表 1(4) 舌片长 10 — 15 毫米, 远 伸出总 苞外。 
菊 科  103  2 (3) 总 苞片宽 2 — 2. 5 毫米; 头状 花序径 3 — 4 厘米; 舌片长 10 — 12 毫米, 宽 2 — 2. 5 毫米; 植株仅 叶背被 白色蛛 丝状毛 1. 厚叶 毛冠菊 N. delavayi 3 (2) 总 苞片宽 3 — 5 毫米; 头状 花序径 4 一 5 厘米; 舌片长 13 — 15 毫米, 宽 3 — 4 毫米; 全株 被白色 蛛 丝状毛 2. 宽巷 毛冠菊 N. latisquama 4 (1) 舌片长 2 — 3 毫米, 不伸出 总苞外 3. 云南 毛冠菊 N. yunnanensis 1. 厚叶 毛冠菊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24: 1-5 Nannoglottis delavayi (Franch. ) Ling et Y. L. Chen (196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Stereosanthes delavayi Franch. (1896); Diels (1912); Hand.-Mazz. (1936); S. Y. Hu (1968). 多年生 草本, 高 40 — 80 厘米。 根茎 粗壮, 先 端覆盖 以叶柄 残基, 生 多数线 形的须 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3 — 6 毫米, 下部被 白色卷 曲的长 节毛, 上部 密被短 腺毛。 基 生叶 少数, 叶片宽 卵形、 卵形、 长 卵形、 披针 形或近 圆形, 长 6 — 20 厘米, 宽 4. 5 — 15. 5 厘米, 先端钝 或圆, 具小 尖头, 基部楔 形或宽 楔形, 下延, 两 侧常不 对称, 边缘具 多数不 规则的 尖头状 细齿, 表面 绿或黄 绿色, 被 具节粗 糙毛, 背面灰 绿色, 被白 色蛛丝 状毛, 侧 脉 5 — 10 对, 和中脉 在两面 凸起, 网脉 纤细, 叶柄长 6 — 13 厘米, 具 狭翅, 基部有 宽鞘; 茎生叶 数枚, 自 下向上 渐小, 叶 片狭长 圆形、 卵状披 针形或 披针形 至狭披 针形, 基部沿 茎 下延, 无 叶柄, 其 他同基 生叶, 但远 较小。 头 状花序 3 — 10 个, 稀 1 一 2 个, 于 茎顶排 列成 伞房状 或圆锥 状聚伞 花序, 径 3 — 4 厘米; 花 序梗长 1 一 13 厘米, 密被 腺毛, 具狭披 针 形至线 形的小 苞片; 总苞半 球形, 径 2 — 2. 5 厘米; 总苞片 2 — 3 层, 近 等长或 外层稍 长, 草质, 绿 色或黄 绿色, 线状披 针形, 长 10 — 15 毫米, 宽 2 — 2. 5 毫米, 先端长 渐尖, 背面 和边缘 密被腺 毛和短 糙毛, 先端有 白色细 柔毛; 花序 托平, 具 多数小 窝孔。 花 三型, 全 部花冠 黄色; 雌花 2 — 3 层, 结实, 外 层雌花 舌状, 舌片 条形, 长 10 — 12 毫米, 宽 2 — 2.5 毫米, 先端 2 — 3 齿, 有 4 条 纵脉, 管部长 1.5 — 2 毫米, 花柱 2 分枝, 稍伸出 管部, 内层雌 花花冠 管状, 长 1 一 1.5 毫米, 花柱长 2. 5 — 3 毫米, 2 分枝; 两性花 极多, 不结 实, 花冠长 3 — 4 毫米, 冠檐漏 斗状, 5 深裂, 冠管长 1.5 — 2 毫米, 花柱和 雄蕊不 伸出花 冠外。 雌 花的瘦 果狭长 圆形, 长 3 — 4 毫米, 具 8 — 10 条 纵肋, 被白色 短毛, 两性 花的不 育子房 线形, 长 2. 5 — 3. 5 毫米, 具 4 条 纵肋, 无毛; 雌花 的冠毛 1 层, 黄 褐色, 长 3 — 4 毫米, 糙 毛状, 近 等长, 两性 花的冠 毛少, 细且不 等长。 花果期 7 — 9 月。 产 丽江、 中甸 等地; 生 于海拔 2500 — 3200 米的 林下或 山坡。 四川西 南部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2. 宽苞 毛冠菊 (植 物分类 学报) Nannoglottis latisquama Ling et Y. L. Chen (1965); 图鉴 (1975)* ;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Stereosanthes yunnanensis Franch. ( 1896); Hand. -Mazz. (1936); S. Y. Hu (1968).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70 厘米, 全株被 白色蛛 丝状毛 。根茎 粗壮, 先 端覆盖 叶柄残 
104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24 1—5. 厚叶 毛冠菊 Nannoglottis delavayi (Franch. ) Ling et Y. L. Chen, 1. 植株 下部, 2. 植株 上部, 3. 外层 雌花, 4. 内层 雌花, 5. 中央两 性花; 6—9. 小舌菊 Microglossa pyrifolia (Lam. ) O. Kuntze, 6. 花枝, 7. 头状 花序, 8. 雌 花, 9. 两 性花。 (王 凌绘) 
菊 科  105  基, 生多数 线形的 须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3 — 6 毫米, 下部被 蛛丝状 毛和长 节毛, 上部 被蛛丝 状毛和 腺毛, 后蛛 丝状毛 常部分 脱落。 基生叶 少数, 叶片长 卵形、 宽 卵形、 卵 形或披 针形、 近 圆形, 长 6 — 20 厘米, 宽 3 — 17 厘米, 先端钝 或圆, 具小 尖头, 基部楔 形、 宽楔 形或近 截形, 下延, 两 侧常不 对称, 边缘具 多数不 整齐的 粗齿, 齿 端具小 尖头, 两 面被白 色蛛丝 状毛, 表面常 脱毛, 侧脉 5 — 10 对, 和中脉 在两面 凸起, 网脉 纤细, 叶柄 长 8 — 14 厘米, 具 狭翅, 基部有 宽鞘; 茎生叶 数枚, 自 下向上 渐小, 叶片长 圆形、 披针形 或长 卵形, 先 端钝、 急尖或 渐尖, 基 部渐狭 并沿茎 下延成 具翅的 短柄或 无柄, 其 他同基 生叶。 头 状花序 3 — 10 个, 稀 较多, 于 茎顶排 成伞房 状聚伞 花序, 或极稀 单生, 径 4 一 5 厘米; 花序梗 粗壮, 长 2 — 13 厘米, 被蛛丝 状毛和 腺毛, 蛛丝 状毛常 脱落, 具披针 形至披 针状线 形的小 苞片; 总苞半 球形, 径 2. 5 — 3. 5 厘米; 总 苞片约 3 层, 近 等长, 草质, 绿 色, 披 针形, 长 13 — 18 毫米, 宽 3 — 5 毫米, 先端长 渐尖, 背 面和边 缘密被 腺毛、 短糙毛 和蛛丝 状毛; 花序 托平, 具 多数小 窝孔。 花 三型, 全 部花冠 黄色; 雌花 2 — 3 层, 结实, 外 层雌花 舌状, 舌片 条形, 长 13 — 15 毫米, 宽 3 — 4 毫米, 先端具 2 — 3 齿, 有 4 一 6 条纵 脉, 管 部长约 2 毫米, 花柱 2 分枝, 伸出 管部, 内层雌 花花冠 管状, 长约 2 毫米, 花柱长 约 4 毫米, 2 分枝; 两性花 极多, 不 结实, 花 冠长约 5 毫米, 冠檐漏 斗状, 5 深裂, 冠管长 2-3 毫米, 花柱 和雄蕊 伸出花 冠外。 雌花的 瘦果长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具 10 条 纵肋, 被白色 短毛, 两性 花的不 育子房 线形, 长约 3 毫米, 具 4 条 纵肋, 无毛或 上部疏 被毛; 雌花 的冠毛 1 层, 黄 褐色, 长 4 一 5 毫米, 糙 毛状, 近 等长, 两性 花的冠 毛少, 细 且不等 长。 花果期 5 — 9 月。 产于 中甸、 丽江、 鹤庆、 剑川、 洱源、 大理; 生 于海拔 2800 — 3600 米的 林下、 灌 丛 草地、 草坡。 四川西 南部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 3. 云南 毛冠菊 (植 物分类 学报) Nannoglottis yunnanensis (Hand. -Mazz. ) Hand. -Mazz. (1936); Ling et Y. L. Chen (1965); S. Y. Hu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Nannoglottis carpesioides Maxim, var. yunnanensis Hand. -Mazz. (1920), sphalmate " Yuennanensis" ; Vierhapperia h ieraciphyl la Hand. -Mazz. (1937)*; S. Y. Hu (1969); Nannoglottis hieraciphylla (Hand. -Mazz. ) Ling et Y. L. Chen (1965);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100 厘米。 根茎 粗壮, 先端盖 以叶柄 残基, 生多数 线形的 须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3 — 7 毫米, 下部被 白色卷 曲的长 节毛, 上部 密被腺 毛和散 生长节 毛。 基生叶 在花期 凋落; 茎下 部叶宽 卵形、 卵形 或近椭 圆形, 长 9 一 25 厘米, 宽 4. 5 — 15 厘米, 先 端钝、 圆或 急尖, 具小 尖头, 基部宽 楔形、 截 形或微 心形, 下延, 边缘 具不规 则的 粗齿, 齿 端具小 尖头, 表面 绿色, 疏 被短糙 毛至近 无毛, 背面淡 绿色, 被薄蛛 丝状柔 毛, 侧脉 8 — 10 对, 和中脉 在两面 凸起, 网脉 纤细, 叶柄长 6 — 16 厘米, 具宽翅 并沿茎 下延, 上部叶 渐小, 最 上部叶 无柄。 头 状花序 3 — 10 个, 常 俯垂, 于茎和 枝顶排 列成伞 房 状聚伞 花序, 径 2 — 2. 5 厘米; 花序梗 纤细, 长 8 — 30 厘米, 密被 腺毛, 具披针 形至线 状披 针形的 苞片; 总苞半 球形, 径 2 — 2. 5 厘米; 总苞片 2 — 3 层, 近 等长, 草质, 淡绿 色, 线状披 针形, 长 1 一 1.3 厘米, 宽 1.5 — 2 毫米,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背 面密被 腺毛, 边 
106  云 南植物 志  缘具蛛 丝状长 缘毛, 内层具 狭膜质 边缘; 花序 托平, 具 多数小 窝孔。 花 三型, 比总 苞短; 雌花 2 — 3 层, 结实, 外 层雌花 舌状, 舌片 黄色, 线状披 针形, 长 2 — 3 毫米, 宽不足 0.5 毫米, 全缘, 管部长 1.5 — 2 毫米, 花柱长 3 — 4 毫米, 内层雌 花花冠 管状, 长 1.5 — 2 毫 米; 两 性花极 多数, 不 结实, 花冠暗 黄色, 长 4 一 5 毫米, 冠檐漏 斗状, 5 深裂, 冠管长 1 一 1.5 毫米, 花 药基部 截形, 和花 柱均伸 出花冠 之外。 雌 花的瘦 果狭长 圆形, 两端渐 狭, 长 3 — 4 毫米, 粗约 1 毫米, 具 8 — 10 条粗 纵肋, 被白色 短毛, 两 性花的 子房长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无 毛或疏 被毛, 不育; 雌花 的冠毛 1 层, 数枚, 近 等长, 糙 毛状, 长 3— 4 毫米, 两性花 的冠毛 少且不 等长。 花果期 6 — 8 月。 产于 中甸、 丽江; 生 于海拔 3400 — 3800 米的 林下。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19. 秋 分草属 Rhynchospermuin Reinw. ex Bl.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120 厘米。 根茎斜 生或稀 横走, 粗 或细, 生多数 须根; 须根延 长, 多 分枝, 具 极多数 纤维状 细根, 灰 褐色。 茎通常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2 — 10 毫米, 具 分 枝或不 分枝, 茎和 枝具细 纵棱, 被 具节短 柔毛, 下部 毛较稀 疏或常 脱落。 基生叶 数枚, 在花期 枯落, 叶 片倒披 针形或 倒披针 状长椭 圆形, 长 6 — 9 厘米, 宽 2 — 3. 5 厘米, 先端 急尖、 渐尖 或钝, 具长 尖头, 基部 模形, 下延, 边缘 具不整 齐的锯 齿或粗 圆齿, 齿 端具长 尖头, 两面 绿色, 被紧 贴的短 糙毛, 有 时背面 仅沿脉 被毛, 侧脉 4 一 6 对, 和中脉 在表面 平、 背面 凸起, 网脉 明显, 叶柄长 6 — 11 厘米, 上部 具极宽 的翅, 翅 向下渐 变窄, 基部扩 大成长 三角形 的鞘; 茎生叶 互生, 叶片 披针形 或狭披 针形, 长 2. 5 — 10 厘米, 宽1一3.7 厘米, 边 缘除近 基部外 有尖锯 齿或疏 圆齿, 叶柄长 0.3 — 1 厘米, 有时带 紫色, 其 他同基 生叶, 上部叶 较小, 具尖 齿或近 全缘, 近 无柄。 头状花 序小, 径 4 一 6 毫米, 有异型 小花, 单生于 茎枝顶 和叶腋 或排成 总状、 圆 锥状或 近穗状 花序; 花 序梗近 无至长 10 毫米, 密 被 具节短 柔毛; 总苞钟 形或半 球形, 径 3 — 4 毫米; 总苞片 2 — 3 层, 不 等长, 外 层长圆 形, 长 1 一 1.5 毫米, 中 层和内 层狭椭 圆形, 长 2 — 3 毫米, 全部 总苞片 绿色, 先 端钝, 边 缘宽 膜质、 淡 绿色、 常呈 啮蚀状 并具细 缘毛, 背面散 生微柔 毛或近 无毛; 花序 托平, 无 托片。 外围有 2 — 3 层 雌花, 舌状, 舌片 白色、 黄白 色或浅 黄色, 长 圆形, 长 1 一 1.2 毫 米, 先端 全缘或 微缺, 管部 纤细, 长 0.5 — 1 毫米, 花 柱短, 分枝 扁平, 伸出管 部外, 先端 有短 附片, 结实; 中央有 多数两 性花, 管状, 花冠长 2. 5 — 3 毫米, 冠檐宽 钟形, 先端 5 深裂, 冠 管细, 比冠 檐短, 花药基 部钝, 全缘, 不 外露。 瘦 果倒披 针状长 圆形, 长 3 — 4. 5 毫米, 上部宽 1 一 1.2 毫米, 压扁, 边 缘脉状 加厚, 雌花 的瘦果 有长约 1 毫米 的喙, 两性 花 的瘦果 喙较短 或无; 冠毛 10 — 14 枚, 细 毛状, 长约 2 毫米, 易 脱落。 1 种, 分 布于亚 洲热带 地区。 云南 也产。 1. 秋分草 (图鉴 ) 图版 13: 4-8 大 鱼嫩串 Rhynchospermuin verticillatum Reinw. ( 1826) ; DC. ( 1836) ; Benth. (1861); C. B. Clarke (1876); Hook. f. (1881); Gagnep. in Lecomte (1924); Hand.-Mazz. (1936); Ki- tam. (1937); Kia (1937)* ; Hara (1952); Kitam. in Hara (1966); S. Y. Hu (1967); 
菊 科  107  Koyama, Ohashi et Fukuoka (1970); 图鉴 (1975)* ; Lauener (1976); Kitam. et Gould in Hara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广; 西藏 植物志 (1985)* ; 秦岭 植物志 (1985)'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Leptoconia racemosa Less. (1831); Rhynchosperm u m formosanum Yamamoto (1928)*. 特征 同属。 花果期 8 — 11 月。 产我省 大部分 地区; 生 于海拔 500 — 29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中、 山坡 草地或 路边、 水 沟边。 江西、 福建、 台湾、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陕西、 甘肃、 四川、 贵州 和西藏 有 分布。 印度、 锡金、 不丹、 越南、 缅甸、 印度尼 西亚、 马 来西亚 和日本 也有。 全草 药用, 治 肝炎、 肝硬化 腹水、 崩漏。 20. 粘 冠草属 Myriactis Less.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叶 互生。 头状花 序小, 异型, 在 茎和枝 先端排 列成伞 房状或 圆锥状 花序, 有长花 序梗; 总苞半 球形; 总苞片 2 层; 花序托 凸起, 半球形 或匙状 球形, 无 托片。 边花 雌性, 2 至 多层, 舌状, 花 柱分枝 扁平, 先 端有披 针形的 附片, 结实; 中央 花 两性, 多数, 管状, 冠檐狭 钟形, 先端 5 齿裂, 花药基 部钝, 结实。 瘦果 扁平, 边缘脉 状 加厚, 先端 有短喙 或钝而 无喙; 冠 毛无, 果顶有 點质分 泌物。 约 10 种, 分 布于亚 洲及非 洲热带 地区。 我国产 5 种, 主产西 南部, 1 种延伸 至东南 部, 1 种产 台湾。 云南有 4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头状 花序近 球形, 明 显长于 总苞; 舌状花 多层, 舌片 近圆形 或宽椭 圆形; 花 序托半 球形, 中央 凸起, 宽圆 锥状; 瘦 果先端 无喙; 茎 常无毛 1. 圆舌 粘冠草 M. nepalensis 2 (1) 头状 花序半 球形, 与 总苞近 等长; 舌状花 2 — 3 层, 舌片 线形; 花序托 半球形 或平, 中 央不凸 起。 3 (4) 叶 卵形、 长卵形 或长椭 圆形, 边缘 具齿; ^和 叶被毛 2. 粘冠草 M. wallichii 4 (3) 叶倒披 针形至 线形; 基和叶 无毛。 5 (6) 中 部茎生 叶倒披 针形、 狭倒 披针形 或狭椭 圆形, 羽状 深裂; 茎 多分枝 3. 羽裂 粘冠草 M. delavayi 6 (5) 中部茎 生叶线 状倒披 针形, 全缘; 茎 少分枝 4. 德钦 粘冠草 M. mekongensis 1. 圆舌 粘冠草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25: 1 — 5 六星菊 (嵩明 ), 山羊梅 (曲靖 ), 油头草 (华宁 ), 杧果菜 (镇 康、 临沦 ), 玛蒙菜 (临 沦), 尼泊尔 千星菊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山 杨梅, 无喙 齿冠草 Myriactis nepalensis Less. (1831)* ; DC. (1836); C. B. Clarke (1876); Hook. f. (1881); Burk. ( 1910); Hand. -Mazz. ( 1936); Kitam. in Kihara ( 1955), in Hara (1966), (1971), (1975); S. Y. Hu (1967); Anonym. (1969); 图鉴 (1975)*;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西藏 
108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25 1一5. 圆舌 粘冠草 Myriactis nepalensis Less. , 1. 植株 下部, 2. 植株 上部, 3. 头状 花序, 4. 雌花, 5. 两 性花; 6 — 9. 羽裂 粘冠草 M. delavayi Gagnep. , 6. 植株 下部, 7. 植株 上部, 8. 雌花, 9. 两 性花。 (王 凌绘) 
菊 科  109  植物志 (1985)'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Dichrocephala leveillei Vant. ( 1903) ; Anisopapus candelabrum Levi. (1910); Chang (1937) , pro syn. sub Adenostemma lavenia; S. Y. Hu (1965), ut praeced. ; My-riactis candelabrum (Levi.) Levi. (1912), ( 1914), (1915); Chang ( 1937), pro syn. sub Adenostemma lavenia; S. Y. Hu (1967), pro syn. sub Adenostemma lavenia.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30 — 100 厘米。 根茎圆 柱形, 具多数 线形、 延长的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通常 单一, 直立, 淡 绿色, 基部粗 3 — 7 毫米并 具覆瓦 状的叶 残基, 具分 枝, 茎和 枝具细 纵棱, 通常 无毛。 茎中部 叶长椭 圆形、 卵状 长椭圆 形或披 针形, 长 3 — 15 厘米, 宽 1 一 5 厘米, 先端 急尖, 具 尖头, 基部 渐狭并 下延, 边 缘具粗 锯齿或 圆齿, 最 上部 叶具小 齿或近 全缘, 下部 叶偶有 1 一 2 对深 或浅的 裂片, 表面 绿色, 无毛, 背 面淡绿 色或黄 绿色, 沿脉 疏生短 柔毛或 无毛, 侧脉 4 一 6 对, 和中脉 在两面 凸起, 背面明 显具网 脉; 下部叶 柄长达 10 厘米, 具 宽翅, 翅 基部扩 大贴茎 或耳状 抱茎, 向上柄 渐短, 最上部 叶 无柄。 头 状花序 多数, 近 球形, 径 8 — 12 毫米, 单 生于茎 和分枝 先端, 呈疏伞 房状或 伞房 圆锥状 排列; 花序梗 粗壮, 长 1 一 5 厘米, 被 微柔毛 和乳突 状毛; 总苞 片通常 2 层, 近 等长, 比头 状花序 稍短, 绿色, 狭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4 一 6 毫米, 先 端具长 尖头, 背 面被微 柔毛, 具 3 脉, 边缘狭 膜质; 花 序托半 球形, 中 间凸起 呈宽圆 锥状。 雌花 多层, 舌状, 舌片淡 紫色、 紫 红色或 白色, 近圆形 或宽椭 圆形, 长和宽 均不足 1 毫米, 先端常 微凹, 花 柱分枝 长约为 舌片的 一半; 两性花 多数, 花冠 黄色、 黄绿 色或白 绿色, 长 1.5 — 2 毫米, 冠檐宽 钟形, 先端 4 一 5 齿裂, 冠 管短, 疏被微 柔毛, 花药 和花柱 分枝稍 伸出花 冠外。 瘦果狭 长圆形 或倒披 针状长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压扁, 边 缘脉状 加厚, 先端 钝。 花果期 4 一 12 月。 我省大 部分地 区均有 分布; 生 于海拔 1000 — 3000 (-4100) 米的 林下、 林缘、 灌 丛中、 山坡草 地或水 沟边、 路边、 荒地。 江西、 广东、 广西、 湖北、 湖南、 四川、 贵州 和 西藏有 分布。 越南、 印度、 尼 泊尔、 锡金 也有。 根部 药用, 有舒筋 活血、 调经 止血、 清热 解毒的 功效。 2. 粘冠草 (中 国植 物志) 野朝阳 (维西 ), 千 星菊、 狐 狸草、 马耳山 千星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Myriactis wallichii Less. (1831); DC. ( 1836); C. B. Clarke ( 1876); Hook. f. (1881); Hand.-Mazz. (1936), (1938); Weibel in CandoUea ( 1958); Benerji ( 1958), (1966); S. Y. Hu (1967); Lauener (197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excl. syn. M. mecongensis et spec. Forrest 14777; 中国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 断山区 维 管植物 (1994). Myriactis vuightii DC. (1834), (1836); Hook. f. (188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 西藏 植物志 (1985)* , syn. nov. ; M. xtightii DC. var. cordata Ling et Shih, 中国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syn. nov. 一年生 草本, 高 10 — 90 厘米。 主根不 明显, 具多数 线形的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通常 绿色, 基部粗 1.5 — 6 毫米, 具 分枝, 茎 和枝具 细棱, 被 密或疏 的白色 具节长 柔毛, 有时近 无毛。 茎 下部叶 较小, 中部叶 卵形、 长 卵形、 长椭 圆形或 稀宽卵 
110  云 南植物 志  形,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2 — 6. 5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具 尖头, 基部 楔形、 宽楔 形或稀 圆, 均 下延, 边 缘具粗 锯齿、 尖 锯齿或 圆齿, 齿 端具长 尖头, 极稀具 1 对 裂片, 表面绿 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 被白色 具节贴 伏毛, 稀 无毛, 中脉 和侧脉 在背面 凸起, 叶柄长 1 一 4 厘米, 具 狭翅, 有 时基部 耳状, 茎 上部叶 渐小, 狭长 圆形、 披针形 或狭披 针形, 具齿或 近 全缘, 有短 柄或近 无柄。 头状 花序半 球形, 径 8 — 10 毫米, 单生于 茎和枝 先端, 呈疏 伞房状 或伞房 圆锥状 排列; 花 序梗长 1 一 8 厘米, 被白色 具节长 柔毛, 极稀近 无毛; 总苞 片 2 层, 近 等长, 与头 状花序 近等, 绿色, 线状长 圆形或 狭倒披 针状长 圆形, 长 3 — 4 毫 米, 先端 急尖, 背面 疏被白 色具节 贴毛, 边缘宽 膜质, 疏生细 缘毛, 在果 期后常 反折; 花 序托半 球形, 中央不 凸起。 雌花 2 — 3 层, 舌状, 舌 片白色 或稀淡 紫色、 粉 红色, 线形, 长 1.5 — 2 毫米, 常向外 卷曲, 管 部短, 花 柱分枝 伸出管 部外; 两性花 多数, 花冠 通常黄 色, 长 1 一 1.5 毫米, 冠檐宽 钟形, 先端 5 齿裂, 冠 管短。 瘦 果倒披 针形, 压扁, 长 2. 5 — 3 毫米, 先端具 短喙, 边 缘脉状 加厚。 花果期 5 — 11 月 。 我省 除西双 版纳外 有广泛 分布; 生 于海拔 1600 — 36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下、 山坡草 地和 路边、 溪旁。 四川、 贵州、 西藏有 分布。 印度、 斯里 兰卡和 尼泊尔 也有。 3. 羽裂 粘冠草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25: 6-9 牙痛草 (鹤 庆、 会泽 ), 羽裂 千星菊 (云南 ) - Myriactis delavayi Gagnep. (1921); Hand. -Mazz. (1936); S. Y. Hu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50 厘米。 根 茎短, 通常 弯曲, 具 多数线 形的侧 根和纤 维状细 根。 茎 单一, 直立, 绿色, 基部粗 2 — 4 毫米、 常弯 曲并具 多数覆 瓦状排 列的叶 残基, 通 常 自下部 具多数 伸长的 分枝, 茎和 枝具细 纵棱, 无毛, 稀上部 散生短 柔毛。 茎下 部叶和 中部 叶倒披 针形、 狭倒 披针形 或狭椭 圆形, 长 3 — 8 厘米, 宽 1.5 — 2. 5 厘米, 羽状 深裂, 裂片 1 一 2 (-3) 对, 顶生裂 片大, 椭圆形 或狭椭 圆形, 先 端钝, 边 缘具不 规则的 粗齿, 侧生 裂片狭 长圆形 或狭披 针形, 先端圆 或钝, 边缘全 缘或具 疏齿, 全部裂 片两面 无毛, 极 稀具疏 缘毛, 叶柄长 1一2.5 厘米, 有 宽翅, 茎 上部叶 渐小, 线 状倒披 针形至 线形, 羽 状浅 裂或具 疏齿或 全缘。 头状 花序半 球形, 径 6 — 8 毫米, 少 数于茎 和枝先 端排列 成疏伞 房状或 疏总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3 厘米, 无毛; 总苞片 2 — 3 层, 近 等长, 绿色, 与头状 花序 近等, 线状披 针形, 长 3 — 4 毫米, 宽不足 1 毫米, 先 端芒状 渐尖, 边缘宽 膜质, 无 毛; 花序托 稍凸起 或平。 雌花约 2 层, 舌状, 舌片 白色, 线形, 长 1 一 1.5 毫米, 管 部短; 两性花 多数, 管状, 花冠 黄色, 长 1 一 1.5 毫米, 冠檐宽 钟形, 先端 5 深裂, 冠 管短。 瘦 果倒披 针形, 长 2. 5 — 3 毫米, 上 部宽约 1 毫米, 压扁, 先端具 短喙, 边 缘脉状 加厚。 花 果期 8 — 10 月 。 产于 福贡、 中甸、 丽江、 鹤庆、 大理; 生 于海拔 2400 — 3100 米 的林下 或山坡 草地。 四川西 南部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瓜 拉坡。 全草 消炎、 止痛, 治 牙痛。 4. 德钦 粘冠草 (新拟 ) Myriactis mekongensis Hand. -Mazz. ( 1937); S. Y. Hu (1967); 中国 植物志 (1985), in nota. 
菊 科  111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46 厘米。 根 茎短, 密 盖枯叶 残基, 生多数 线形的 须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莲 单一, 直立, 上部 具少数 分枝, 茎和枝 无毛。 基生叶 数枚, 近莲 座状, 叶 片狭倒 披针 形至线 状倒披 针形, 先 端钝, 基部 渐狭, 边 缘全缘 或稀具 1 一 3 对 钝齿, 两面 无毛, 具 叶柄; 茎 生叶与 基生叶 同形, 上部叶 片渐小 和叶柄 渐短, 最 上部叶 无柄。 头状 花序半 球形, 单生 于茎和 枝顶, 有 长的花 序梗。 舌状花 白色, 管状花 黄色。 花期 9 月 前后。 本种模 式标本 Forrest 14777 号采自 澜沧江 河谷, 北讳 28°12', 应属 贡山县 境内; 生 于 海拔约 1830 米 的湿润 草地。 标本 未见, 描 述根据 模式标 本的复 印品及 其野外 记录。 21. 小 舌菊属 Microglossa DC. 直 立或攀 援状亚 灌木。 叶 互生, 叶片 卵状长 圆形, 全缘 或有不 明显的 锯齿, 具 叶柄。 头状 花序辐 射状, 具异型 小花, 多数密 集成复 伞房状 花序; 总苞 钟形; 总苞片 多层, 覆瓦 状 排列, 呈干 膜质, 长 圆状披 针形至 线形, 先 端钝, 外层 较短; 花序 托平或 稍凸, 无托 片。 外 围雌花 多数, 舌状, 舌片 丝状, 白色, 花 柱超出 舌片, 结实; 中央 两性花 少数, 花 冠 管状, 冠檐 膨大, 黄色, 先端 3 — 5 齿裂, 花药先 端尖, 基 部钝, 全缘, 花柱分 枝扁, 顶 端尖, 长披 针形, 结实。 瘦果长 圆形, 具 5 棱, 被短 柔毛; 冠毛 1 一 2 层, 多数, 糙 毛状, 近 等长, 白 色变浅 红色。 约 10 种, 分布 于热带 亚洲和 非洲。 我国产 1 种, 分布于 西南、 华南和 台湾。 云南也 产。 1. 小舌菊 (图鉴 ) 图版 24: 6—9 梨叶 小舌菊 (广西 ), 九 里明、 过山龙 (海南 ) Microglossa pyri folia (Lam.) O. Kuntze (1891); Hand. -Mazz. (1936); Chang (1937); Kitam (1937); S. Y. Hu (1967); 海南 植物志 (1974)*;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r. Conyza pyri folia Lam. (1789); Blume (1825); Microglossa volubilis DC. (1836); Forb. et Hemsl. (1888); Hayata (1904), (1919); Ling (1934); S. Y. Hu (1967); Conyza syringae folia Merr. et Walp. (1843); Forb. et Hemsl. (1888); Erigeron pyri- folius (Lam. ) Benth. (1861); Blumea conyzoides Levi, et Vant. (1909) . 亚 灌木, 高 (0.7 —) 1-3 (一 4) 米。 茎 常呈攀 援状, 具多 分枝, 茎 和枝有 纵棱, 被多 节的细 柔毛, 下 部较少 毛至近 无毛。 叶 卵形、 长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3 — 10 厘米, 宽 1.5 — 4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宽 楔形或 近圆, 边 缘全缘 或具不 规则的 疏齿,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被 锈色短 柔毛; 叶柄长 5 — 10 毫米, 密被 锈色短 柔毛。 头状 花序径 5 — 7 毫米, 多数 于茎和 分枝先 端排列 成密复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2 — 5 毫米, 密被细 柔毛, 常有 披针状 线形的 苞叶; 总 苞筒状 钟形, 径 3 — 4 毫米; 总苞片 4 一 5 层, 外 层披针 状 线形, 长约 1 毫米, 背面 疏被短 柔毛, 中层 线形, 较长, 内层 线形, 长约 4 毫米, 全部 总 苞片干 膜质, 先 端钝或 急尖, 淡黄 绿色, 中脉 褐色; 花序托 微凸, 径 1 一 1.5 毫米。 雌 花 多数, 花冠细 管状, 长 3. 5 — 4 毫米, 具极短 的舌片 ;两 性花约 3 朵, 花冠长 3. 5 — 4 毫 米, 冠檐 筒状狭 钟形, 先端 5 裂, 冠管 细长。 瘦果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稍扁, 具 5 棱, 
112  云南 植物志  被 微毛; 冠毛 多数, 槌 毛状, 长约 4 毫米, 白色, 后 渐变浅 红色。 花 果期几 全年。 产于 盈江、 龙陵、 西、 景东、 临沧、 耿马、 沧源、 勐海、 景洪、 勐腊、 易门、 新 平、 建水、 蒙自、 屏边、 河口、 马关、 麻 栗坡、 西畴、 富宁、 广南 等地; 生 于海拔 300 — 1800 米的 林下、 林 缘或灌 丛中。 台湾、 广东、 广西和 贵州有 分布。 印度、 中南半 岛 和西马 来西亚 也有。 全 株用来 解毒, 有 生肌、 明目的 功效, 治 脓肿、 疮毒。 , 22. 白 酒草属 Conyza Less. 一 年生、 二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稀 灌木。 茎直 立或稀 斜生, 上部具 多分枝 或不分 枝。 叶 互生, 边缘 全缘、 具齿 或羽状 分裂, 具柄或 无柄。 头 状花序 盘状, 异型, 多数或 稀少 数在茎 和枝顶 排列成 总状、 伞 房状或 圆锥状 花序, 稀有单 顶生; 总苞 半球形 至圆筒 形; 总苞片 2 — 4 层, 披 针形至 披针状 线形, 通常 草质, 有膜质 边缘; 花 序托半 球形, 外 围有 多数小 窝孔, 中央 具少数 较大的 窝孔。 花全部 结实, 外 围雌花 多数, 花冠细 管状或 毛 管状, 无舌片 或有短 舌片, 花柱 伸出花 冠外; 中央 两性花 少数, 花冠 管状, 冠檐 狭钟形 至圆 筒形, 先端 5 裂, 花药基 部钝, 全缘, 花 柱分枝 有短披 针形的 附器。 瘦 果小, 长圆 形, 压扁, 边 缘脉状 加厚, 无肋, 通常被 微毛; 冠毛 1 层, 污白 色或红 褐色, 刚 毛状, 近 等长, 或稀 2 层 则外层 极短。 约 80 — 100 种, 主产 热带和 亚热带 地区。 我国有 10 种和 1 变种, 分 布于华 南和西 南。 云南产 8 种 1 变种。 分种 检索表 1 (8) 雌花 花冠毛 管状, 无 舌片; 叶 较宽。 2 (3) 叶羽状 深裂, 裂片 3 — 6 对; 头状 花序径 10 — 15 毫米, 排成 狭圆锥 花序; 冠毛污 白色; 茎被 白色开 展的长 节毛和 密集的 短腺毛 1. 熊胆草 C. blinii 3 (2) 叶具 银齿; 头 状花序 密集成 近球状 花序。 4 (7) 一或 二年生 草本, 无 根茎; 头状 花序径 6 — 12 毫米。 5 (6) 头状 花序径 6 — 8 毫米; 雌 花花冠 长不足 花柱的 1/5; 茎 密被短 腺毛; 茎生 叶先端 渐尖, 基部 不 抱茎, 两 面被短 腺毛; 冠毛 淡红色 2. 粘毛 白酒草 C. leucantha 6 (5) 头状 花序径 9 一 12 毫米; 雌 花花冠 长约为 花柱的 1/2; 茎被 白色、 开 展的长 节毛; 茎 生叶先 端纯, 基部半 抱茎, 两面被 白色紧 贴的长 节毛; 冠毛 污白色 3. 白酒草 C. japonica 7 (4) 多年生 草本, 具木质 根茎; 头状 花序径 4 一 5 毫米 4. 宿根 白酒草 C. perennis 8 (1) 雌 花花冠 舌状, 舌 片小; 茎中部 以上叶 披针状 线形或 线形。 9 (12) 冠毛污 白色。 10 (11) 头状 花序径 3 — 5 毫米; 雌花 花冠长 2. 5 — 3. 5 毫米, 白色; 总 苞片近 无毛或 无毛; 茎 生叶全 缘或具 1 一 2 齿, 两面 被具节 长硬毛 5. 小 白酒草 C. canadensis 11 (10) 头状 花序径 6 — 10 毫米; 雌花 花冠长 3. 5 — 4. 5 毫米, 淡黄 色或淡 紫色; 总苞 片被短 柔毛; 茎 生叶具 4 一 8 粗齿, 两面被 紧贴的 短糙毛 6. 苏门 白酒草 C. sumatrensis 
菊 科  113  12 (9) 冠 毛淡红 色或红 褐色。 13 (16) 头状 花序径 (2 —) 3 毫米; 雌花 花冠长 1.5 — 2 毫米; 冠毛 2 层; 瘦果长 0.5 毫米; 茎被向 上 弯曲的 具节短 柔毛。 14 (15) 茎下 部和中 部叶具 锅齿, 不分裂 7a. 劲直 白酒草 C. stricta var stricta 15 (14) 茎下部 和中部 叶羽状 深裂, 上部叶 3 深裂 7b. 羽裂 白酒草 C. stricta var. pinnatifida 16 (13) 头状 花序径 10 — 13 毫米; 雌花 花冠长 3 — 3. 5 毫米; 冠毛 1 层; 瘦果长 1.5 毫米; 茎 被向上 短 糙毛和 开展的 长节毛 8. 香丝草 C. bonariensis 1. 熊胆草 (曲靖 ) 图版 26: 1-5 虎 胆草、 龙 胆草、 苦龙 胆草、 苦蒿、 苦 蒿尖、 矮脚 苦蒿、 金 蒿枝、 细 叶苦蒿 (滇南 本草 ), 一枝蒿 (弥渡 ), 阿壳西 (俊尼 语), 鱼 胆草、 短 脚蒿、 细 苦胆、 苦草、 苦艾、 劲 直 假蓬、 细 苦蒿、 黑 蒿枝、 蒿灵、 蒿枝龙 胆草、 过 水草、 龙胆蒿 (云南 ) Conyza blinii Levi. (1910), (1915); Hand.-Mazz. (1938); S. Y. Hu (1966); 图鉴 (1975)*; Lauener (197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广; 贵 州植物 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Conyza pinnatifida auct. non Roxb. : Franch. (1896); Dunn (1903) ; C. dunniana Levi. (1916); Hand.-Mazz. (1936). . 一年生 草本, 高 60 — 100 厘米。 主根圆 柱形, 长达 9 厘米, 上 部粗达 5 毫米, 向下渐 狭, 具侧根 和多数 纤维状 细根, 有时 主根不 明显。 茎直立 ,淡 绿色, 基部粗 (2 —) 4-5 毫米, 不 分枝或 分枝, 茎和 枝具纵 条棱, 被白 色开展 的长节 毛和密 集的短 腺毛。 叶 多数, 下 部叶有 短柄, 在花期 枯萎, 中部和 上部叶 无柄, 叶 片轮廓 长卵形 或倒长 卵形, 长 2 — 7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全部 叶羽状 深裂, 裂片 3 — 6 对, 互生,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先端锐 尖, 边缘 全缘或 具齿, 两面 绿色, 疏生 白色长 节毛和 密生短 腺毛, 中脉 在表面 微凹, 在背 面 凸起。 头状 花序径 1 一 1.5 厘米, 少数 至多数 于茎和 枝顶排 列成狭 圆锥状 花序; 花序梗 长 2 — 10 毫米, 被白 色开展 的长节 毛和密 集的短 腺毛; 总苞半 球状宽 钟形; 总苞片 3 — 4 层, 外层长 3 — 4 毫米, 内层长 6 — 7 毫 米且先 端带紫 红色, 全部 总苞片 线形, 绿色, 先端 渐尖, 具白 色膜质 边缘, 背 面被白 色长节 毛和短 腺毛; 花序 托近半 球形, 径 3 — 4 毫米, 中央稍 凸起。 雌 花花冠 黄色, 毛 管状, 长约 2 毫米, 疏生微 柔毛, 花 柱带紫 红色, 丝状, 长约 2 毫米, 先端 2 裂; 两性 花花冠 黄色, 长约 4 毫米, 冠檐狭 钟形, 5 深裂, 冠 管细, 长约 3 毫米, 疏被微 柔毛。 瘦果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压扁, 边 缘脉状 加厚, 两面 疏生微 毛; 冠毛 1 层, 污 白色, 糙 毛状, 略长于 花冠。 花果期 5 — 11 月 。 产于 大理、 漾澳、 弥渡、 昆明、 安宁、 东川、 江川、 蒙自、 思茅 等地; 生 于海拔 1800 — 3600 米的灌 丛中、 山坡 草地、 荒地或 路边。 四川 西部和 贵州有 分布。 全草 药用, 有消炎 止血、 清热 解毒的 功效, 治中 耳炎、 牙痛、 风 火眼、 口 腔炎、 咽 喉炎。 2. 粘毛 白酒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白花白 酒草、 粘 毛假蓬 (图鉴 ), 假蓬 (海 南植 物志) Conyza leucantha ( D. Don) Ludlow et Raven ( 1963); Kitam. ( 1966); 图鉴 (1975)* ; Lauener (1976);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图版 26 • 熊胆草 Conyzablinii Uvl. , 1. 植株 下部' 2. 植株 上部, 3. 头状 花序, 4. 雌花, 5. 两 性花; 6 — 8. 白酒草 C. japonica (Thunb. ) Less. , 6. 全株, 7. 雌花, 8. 两 性花。 (王 凌绘) 
菊 科  115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 广. Erigeron Leucanthum D. Don (1825); Conyza Leucanthema Buch. -Ham. ex D. Don (1825), pro syn. ; Erigeron falcatum D. Don (1825); Conyza visciduLa Wall. (1831), nom. nud. ; ex DC. (1836); C. B. Clarke (1876); Hook. f. (1881); Matsum. et Hayata (1906); Gagnep. (1920), in Lecomte (1924); Merr. (1927), (1928); Rehd. (1937); Chang ( 1937); Kitam. ( 1937), in Hara ( 1966); S. Y. Hu ( 1966); 海南 植物志 (1974) * ; Vernonia ampla Vant. (1903); Levi. (1914) ; Blumea conyzoides Levi, et Vant. (1909); Levi. (1914); Merr. (1936), pro syn. sub Microglossa pyrifolia; Randeria (1960); S. Y. Hu (1965), pro syn. 一年生 草本, 高 60 — 120 厘米。 茎 直立, 绿色或 稀带紫 红色, 基部粗 3 — 7 毫米, 多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密被短 腺毛。 叶 多数, 下 部叶在 开花期 枯萎, 具 短柄, 中部 叶狭椭 圆形 或狭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5 — 12 厘米, 宽 2 — 3 厘米, 近 无柄, 上 部叶披 针形或 狭披针 形, 较小, 无柄, 全部 叶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缘具 浅鋸齿 或最上 部叶近 全缘, 表面暗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 面密具 尘状短 毛和沿 脉及边 缘具短 腺毛, 侧脉 3 — 8 对, 和 中脉在 表面 微凸, 在背面 隆起。 头状 花序径 6 — 8 毫米, 多数 于茎和 分枝顶 密集成 球状宽 圆锥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2 — 10 毫米, 密被短 腺毛; 总苞半 球状宽 钟形; 总 苞片约 3 层, 全 部披针 状 线形, 先端 渐尖, 背面 密被短 腺毛, 外层长 2 — 3 毫米, 绿色, 中层 稍长, 边缘狭 膜质, 内层长 4 一 4. 5 毫米, 先 端带紫 红色, 边缘宽 膜质; 花 序托扁 球形, 径 2. 5 — 3 毫米, 中央 凹入。 雌 花花冠 白色, 毛 管状, 长约 0.5 毫米, 花柱 纤细, 长 3 — 4 毫米, 常带紫 红色; 两性花 4 一 9 朵, 花冠淡 红色、 红 色或紫 红色, 长约 4 毫米, 冠檐长 钟形, 5 裂至近 中部, 冠 管细, 长约 2 毫米, 上 部疏被 微毛。 瘦果长 圆形, 长约 0.5 毫米, 压扁, 边缘 脉状加 厚, 两面 疏被微 柔毛; 冠毛 1 层, 淡 红色或 极稀污 白色, 刚 毛状, 长 3. 5 — 4. 5 毫米。 花 果期 11 月 至翌年 3 月。 产于 昆明、 石林 (路南 )、 富民、 景东、 镇源、 思茅、 勐海、 西盟、 建水、 砚山等 地; 生 于海拔 700 — 2400 米的 林下、 草坡、 荒地和 路边。 福建、 台湾、 海南、 广 西和贵 州有 分布。 尼 泊尔、 印度、 缅甸、 泰国、 老挝、 柬 埔寨、 越南、 马来 西亚、 菲律 宾和澳 大利亚 也有。 全草 药用, 清热 解毒、 消炎 止痛。 3. 白酒草 (图鉴 ) 图版 26: 6—8 假蓬、 山地菊 (广西 ), 白 酒棵、 白 酒香、 小白 酒草、 酒 香草、 酒 药草、 银钮 Conyza japonica (Thunb. ) Less. (1832); DC. (1836); Hook. f. (1881); Forb. et Hemsl. (1888); Diels (1901); Hayata (1904), (1917); Burk. (1910); Gagnep. (1920), (1924); Merr. (1923); Ling (1934); Kitam. (1935), (1937), (1968), in Hara (1956), (1971), (1975); Hand.-Mazz. (1936), (1938); S. Y. Hu (1966); Shrestha (1967); 图 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5)*; 秦岭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Erigerofi japonicum Thunb. ( 1784) ; Less. ( 1832) ; Conyza veronicae folia Wall. ( 1831), nom. nud. ,ex DC . ( 1 836 ) ; Benth . ( 1 86 1 ) ; C . B . Clarke (1876); BLumeaglo- 
116  云南 植物志  bata Vant. (1903); Randeria (1960); S. Y. Hu (1965); B. com pacti flora Levi, et Vant. (1910); Levi. (1914); Rander (1960); S. Y. Hu (1965); B. subcapitata auct. non DC. : Matsum. et Hayata (1908); Conyza asteroids DC. (1836); C. multicaulis DC. (1836); C. striata Wall, ex DC. (1836), non Willd. 一 年生或 二年生 草本, 高 (8 —) 20—50 (—100) 厘米。 主根圆 柱形, 长达 10 厘米 或 更长, 上部粗 1 一 5 毫米, 向下 渐狭, 具多数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有时 主根不 明显。 茎 直立, 基部粗 2 — 4 毫米, 分 枝或不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被 白色开 展的长 节毛。 基生叶 和 下部茎 生叶倒 卵形或 匙形, 长 2 — 7 厘米, 宽 0.8 — 3 厘米, 先端圆 或钝, 基部 楔形, 叶 柄长 1 一 4 厘米, 具 宽翅, 中 部以上 叶狭长 圆形、 长圆状 披针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3_8厘 米, 宽 0.5 — 2 厘米, 先 端钝, 基 部圆, 无柄, 半 抱茎, 最 上部叶 渐小, 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全部 叶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被 白色紧 贴的长 节毛, 边缘具 粗锯齿 或小尖 齿, 侧脉 3 — 5 对, 和中 脉在背 面明显 凸起。 头状 花序径 9 一 12 毫米, 多数 于茎和 分枝先 端 密聚成 球状或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2 — 6 毫米, 密被 白色、 开 展的长 柔毛; 总 苞半球 形; 总苞片 3 — 4 层, 外层披 针形, 长约 2 毫米, 绿色, 内层 线状披 针形, 长 4 一 5 毫米, 中脉 绿色, 边缘 膜质、 白色 并常染 紫色, 全 部总苞 片先端 急尖或 渐尖, 背 面被白 色细柔 毛; 花 序托扁 球形, 径 2 — 2. 5 毫米, 中央 凸起。 雌 花花冠 黄色, 毛 管状, 长 1.5 — 2 毫 米, 先 端被微 柔毛, 花柱 纤细, 长 3 — 4 毫米; 两 性花约 15 朵, 花冠 黄色, 长 3. 5 — 4 毫 米, 冠檐狭 钟形, 比冠 管短, 5 深裂, 裂片外 面疏被 微毛, 冠管细 管状。 瘦 果长倒 卵形, 长约 1 毫米, 压扁, 边缘稍 加厚, 两面 被白色 微毛; 冠毛 1 层, 污白 色或有 时稍带 红色, 糙 毛状, 长 3. 5 — 4. 5 毫米。 花果期 几全年 C 产于 昆明、 安宁、 澄江、 大姚、 巍山、 大理、 丽江、 腾冲、 临沧、 思茅、 景洪、 蒙 自、 西畴、 广南 等地; 生 于海拔 750 — 2500 米的松 林下、 山坡 草地、 田边和 地旁。 浙 江、 江西、 福建、 台湾、 湖南、 广东、 广西、 甘肃、 四川、 贵州和 西藏有 分布。 阿富 汗、 印度、 緬甸、 泰国、 马 来西亚 和日本 也有。 全草 药用, 消炎 止痛、 清热 解毒, 治 感冒、 咽炎、 胸 膜炎、 疮毒、 头痛、 小儿肺 炎。 4. 宿根 白酒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conyza perennis Hand.-Mazz. ( 1937); S. Y. Hu (196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广. 多年生 草本, 高 25 — 100 厘米。 主根 粗壮, 具多数 侧根; 根茎 粗壮, 木质, 直 立或斜 生, 长达 15 厘米, 节上 生根, 有半环 状的叶 基迹。 莲 单生, 直立, 基 部粗约 3 毫米, 不 分枝 或上部 具少数 分枝, 茎 和枝有 纵棱, 被白色 开展的 硬毛, 上部 混生短 贴毛。 基生叶 密 集成莲 座状, 在花期 宿存, 叶片椭 圆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5 — 9 厘米, 宽 1.5 — 2. 5 厘 米, 先 端钝或 稍尖, 基部 渐狭, 边缘 有具长 尖头的 鋸齿, 侧脉 3 — 4 对, 纤细, 叶柄长 2. 5 — 4. 5 厘米, 具翅; 茎下部 叶同基 生叶, 向上叶 渐小, 上部和 最上部 叶长圆 状披针 形, 先端 渐尖, 基部 近圆, 边缘近 全缘或 全缘, 叶 柄无, 全部叶 两面疏 被毛, 边缘 具白色 长 硬毛。 头状 花序径 4 一 5 毫米, 多数 于茎和 枝先端 排成聚 伞状花 序或部 分密集 成球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5 — 6 毫米, 被贴生 短毛或 有时近 无毛, 具 1 个披 针状线 形的小 苞片; 总 
菊 科  117  苞半 球形; 总 苞片约 3 层, 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外层长 1.5 — 2 毫米, 背面 密被短 柔毛, 近 草质, 内层长 3 — 4 毫米, 近干 膜质, 边缘多 少呈流 苏状; 花 序托半 球形, 中央 稍凸。 雌花 花冠毛 管状, 长约 1.5 毫米, 顶端被 微毛, 花 柱长约 3 毫米; 两性 花花冠 长约 3 毫米, 冠檐 狭钟状 筒形, 先端具 5 个披 针形的 裂片, 有褐色 腺点, 冠管细 管状, 长 约 1 毫米。 瘦果长 圆形, 长约 0.7 毫米, 疏 生微柔 毛或近 无毛; 冠毛 白色, 糙 毛状, 长约 2.5 毫米。 花果期 2 — 4 月。 产 于景洪 (模式 标本产 地); 海拔约 600 米。 贵州西 南部有 分布。 5. 小 白酒草 (图鉴 ) 图版 27: 1-5 小蓬、 加拿 大蓬、 小 飞蓬、 小 蓬草、 飞蓬 Conyza canadensis (L. ) Cronq. (1943); 图鉴 (1975)* ;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5); 秦岭 植物志 (1985)* ; 贵州 植物志 (1989)*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Erigeron canadensis L. (1753); Hook. f. (1881); Forb. et Hemsl. (1888); Ling (1934); Hand.-Mazz. (1936); Kia (1937)*; S. Y. Hu (1966); Kitam. in Kihara (1955); Weibel (1958), (1959); Kitam. in Hara (1966); Hara (1971), (1975); Ki- tam. (1975). 一年生 草本, 高 (10 —) 30—80 (—100) 厘米。 主根圆 柱形, 上部粗 2 — 10 毫米, 延长, 向下 渐狭, 具多数 细侧根 和纤维 状根。 茎 直立, 基部粗 2 — 7 毫米, 上部多 分枝, 稀 自基部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疏 被白色 开展的 具节长 硬毛。 叶多数 密集, 基部 叶在花 期 枯萎, 下部叶 狭倒披 针形、 线 状倒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3 — 8 厘米, 宽 0.2 — 1 厘 米, 基部 渐狭, 边 缘具疏 锐齿或 全缘, 有长 0.7 — 2 厘米 的柄, 中部和 上部叶 渐小, 披针 状 线形或 线形, 基部 楔形, 边 缘全缘 或稀具 1 一 2 齿, 近 无柄或 无柄, 全部 叶先端 渐尖或 急尖, 两面疏 被白色 具节长 硬毛, 沿 中脉和 边缘毛 较密, 中脉 在两面 凸起, 侧脉 不明显 或无。 头状 花序径 3 — 5 毫米, 多数于 茎和枝 先端排 列成总 状或再 复合成 大型圆 锥状花 序; 花 序梗长 3 — 10 毫米, 疏生 白色向 上的具 节毛; 总苞半 球形; 总苞片 2 — 3 层, 外层 长 1.5 — 2 毫米, 背 面散生 短毛, 内层长 3 — 4 毫米, 背面 无毛, 全 部总苞 片线形 或披针 状 线形, 先端 渐尖, 边缘干 膜质; 花 序托径 1.5 — 2. 5 毫米, 稍 凸起。 雌花 花冠长 2. 5 — 3.5 毫米, 具小 舌片, 舌片 白色, 线形, 长约 0.4 毫米, 先端 2 小齿, 管部毛 管状; 两性 花 花冠黄 白色或 白色, 长 2. 5 — 3. 5 毫米, 冠檐 钟状圆 筒形, 稍长于 管部, 先端 4_5浅 裂, 冠管细 管状, 散生 微毛。 瘦果长 圆形, 长 1 一 1.2 毫米, 稍扁, 散生 微毛; 冠毛 1 层, 污 白色, 糙 毛状, 长 2.5—3.5 毫米。 花果期 3—9 月。 产于 昆明、 大理、 鹤庆、 丽江、 中甸、 兰坪、 福贡、 维西、 贡山、 德欽和 双江、 屏 边 等地; 生 于海拔 1500 — 34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下、 草坡、 路边、 田边和 荒地。 我国各 省 区均有 分布。 原产北 美洲, 现 世界各 地广泛 分布。 全草 药用, 消炎 止血、 祛 风湿、 消肿 止痛、 杀虫。 全 株含芳 香油; 嫩叶可 作猪饲 料; 还可作 绿肥。 6. 苏门 白酒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茵 陈蒿、 野蒿 (蒙自 ), 洋蒿 (景洪 ), 茵陈 (屏边 ), 竹叶艾 
118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27 1_5. 小 白酒草 Conyza canadensis (L. ) Cronq. , 1. 植株 下部, 2. 植株 上部, 3. 头状 花序, 4. 雌花, 5. 两 性花; 6—9. 劲直 白酒草 C. stricta Willd. var. stricta, 6. 植株 上部, 7. 头状 花序, 8. 雌花, 9. 两 性花。 (王 凌绘) 
菊 科  119  Conyza sumatrensis (Retz. ) Walker ( 1971 ) ;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 1982)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广; 西藏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 Erigeron sumatrensis Retz. (1789); DC. (1836); Merr. (1930)* ; Kitam. in Kihara (1955); Kitam. (1967), in Hara (1966), (1971); Hara (1975). 一 年生或 二年生 草本, 高 30 — 100 (-150) 厘米。 主根圆 柱状, 长达 10 厘 米或更 长, 上部粗 2 — 6 毫米, 具多数 细侧根 和纤维 状根。 茎 直立, 基部粗 2 — 6 毫米, 绿 色或下 部带紫 红色, 中部 以上具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被白 色向上 的短糙 毛和混 生白色 开展的 具节疏 柔毛。 叶 密集, 基部叶 在花期 枯萎, 下 部叶狭 倒披针 形或线 状倒披 针形, 长 4 一 9 厘米, 宽 0.8 — 1.8 厘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具短 尖头, 基 部渐狭 成具翅 的柄, 边缘 每侧具 4 一 8 粗齿, 中部 以上叶 渐小, 倒 披针状 线形或 线形,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近无 柄或无 柄, 边缘 具较少 粗齿至 全缘, 全部叶 两面淡 绿色, 密被灰 白色紧 贴的短 糙毛。 头 状花序 径 6 — 10 毫米, 多数于 茎和枝 先端排 列成总 状花序 或复合 成大型 圆锥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3 — 10 毫米, 密被 灰白色 向上的 短毛; 总苞半 球形; 总苞片 2 — 3 层, 披针状 线形或 线形, 先端 渐尖, 背面被 短毛, 外 层长约 2 毫米, 内层长 4 一 5 毫米, 边缘干 膜质; 花 序托径 1.5 — 2. 5 毫米, 稍 凸起。 雌花 花冠淡 黄色、 黄绿 色或淡 紫色, 长 3. 5 — 4. 5 毫米, 具长 约 0.2 毫米的 舌片, 管部毛 管状; 两性花 花冠淡 黄色, 长 3. 5 — 4. 5 毫米, 冠檐钟 状圆筒 形, 与 冠管近 等长, 先端 5 浅裂, 冠管细 管状, 疏被 微毛。 瘦果长 圆形, 长 1 一 1.3 毫米, 压扁, 边缘 加厚, 两 面疏被 微毛; 冠毛 1 层, 污 白色, 糙 毛状, 长 3. 5 — 4. 5 毫米。 花果 期几 全年。 我省 大部分 地区有 分布; 生 于海拔 100 — 245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下、 草地、 路边、 溪 旁或 荒地, 是一种 常见的 杂草。 江西、 福建、 台湾、 广东、 海南、 广西和 贵州有 分布。 原产南 美洲, 现 全球热 带和亚 热带地 区广泛 分布。 全草 药用, 治 咳嗽、 风湿、 崩漏。 7. 劲直 白酒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劲 直假蓬 Conyza stricta WiUd. (1803); DC. (1836); Hook. f. (1881), p. p. ; Burk. (1910); Dunn (1911); Hand. -Mazz. (1936), (1938), p. p.; Kitam. (1955), in Hara (1966), (1967); S. Y. Hu (1966); Shrestha (1967);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7a. 劲直 白酒草 (原 变种) 图版 27: 6—9 var. stricta 一年生 草本, 高 (10 —) 20 — 65 厘米。 主根圆 柱形, 向下 渐狭, 常 折曲, 具 多数侧 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直立, 基部粗 2 — 6 毫米, 上部具 密集的 分枝, 分枝 纤细, 斜展, 茎 和 枝具细 纵棱, 密被灰 白色、 向上 弯曲的 具节短 柔毛。 叶 极多, 基 生叶和 最下部 茎生叶 在花期 枯萎, 茎 下部叶 和中部 叶狭长 圆状倒 披针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2 — 3 厘米, 宽 0.6 — 1 厘米, 边 缘具粗 鋸齿, 侧脉 3 — 5 对, 叶脉 在背面 凸起, 叶柄长 0.5 — 1.5 厘米, 上 部叶和 分枝 上的叶 较小, 线状长 圆形、 线 状倒披 针形或 线形, 边缘 具少数 疏齿至 全缘, 具 1 对 
120  云南 植物志  侧脉 或只有 中脉, 无 叶柄, 全 部叶先 端钝, 具钝 尖头, 基部 楔形, 两 面密被 灰白色 具节的 短 柔毛。 头状花 序小, 径 (2 —) 3 毫米, 极 多数在 茎和枝 顶排列 成紧密 的复伞 房状花 序; 花序梗 纤细, 长 2 — 4 毫米, 密被 灰白色 短毛, 中部具 1 钻形或 线形的 苞叶; 总苞半 球形; 总 苞片约 3 层, 线状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外层 绿色, 稍短, 背 面疏被 微毛, 内层干 膜质, 长 1.7 — 2 毫米; 花 序托扁 球形, 径 1 一 1.3 毫米。 雌 花花冠 黄色或 白色, 长 1.5 — 2 毫米, 具 极短的 舌片, 管部细 管状, 疏被微 柔毛, 花柱 伸出冠 管外; 两性花 3 — 8 朵, 花 冠 黄色或 白色, 长 1.5 — 2 毫米, 冠檐狭 钟形, 与 冠管近 等长, 5 深裂, 冠管 疏被微 柔毛。 瘦果长 圆形, 长约 0.5 毫米, 疏被 微毛; 冠毛 2 层, 淡 红色, 外层 极短, 内层糙 毛状, 长 1.5 — 2 毫米。 花果期 5 — 11 月。 产于 砚山、 沧源 等地; 生 于海拔 1100 — 3100 米 的山坡 林下、 草坡、 荒地或 田边。 海南、 四川有 分布。 缅甸、 泰国、 印度、 尼泊 尔及非 洲东部 也有。 7b. 羽裂 白酒草 (图鉴 ) (变种 ) var. pinnatifida (D. Don) Kitam. in Hara (1966), (1967), (1968), (1975); 图鉴 (1985)* ; Lauener (1976);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中国 植物志 (1985)* ; 西藏 植物志 (1985)*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Erigeron pinnatifidum D. Don (1825), non Thunb. (1800); E . trisulcum D. Don (1825) ; Conyza pinnatifida Buch. -Ham. ex Roxb. (1814), nom. nud. , (1832), non Less. (1832) ; C. absinthi folia DC. (1834) ; C. stricta auct. non Willd. : Dunn (1911) ; Hand. -Mazz. (1936), p. p. , (1938), p. p. ; Erigeron nmirei Levi. (1912), (1915); Hand. -Mazz. (1936), pro syn. sub. Conyza stricta. 与原 变种的 区别是 茎下部 和中部 叶羽状 深裂, 裂片 2 (-3) 对, 上部叶 3 深裂, 顶 生裂 片狭倒 卵形、 倒披 针形、 线 状倒披 针形或 线状长 圆形, 侧 生裂片 线状披 针形、 线状 长圆形 或长三 角形, 最上 部叶不 分裂。 产于 昆明、 东川、 富民、 禄劝、 武定、 楚雄、 大理、 景东、 临沧 等地; 生 于海拔 1700 — 2400 米的 林下、 草坡或 荒地。 四川和 西藏有 分布。 印度和 尼泊尔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东川。 8. 香丝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野 圹蒿、 小白菊 (永胜 ), 野地 黄菊、 蓑衣草 (广西 ), 灰绿 白酒草 (秦 岭植 物志) Conyza bonariensis (L. ) Cronq. (1943);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 1982) ;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5"; 秦岭 植物志 (1985) ;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Erigeron bonariensis L. (1753); Loesen. (1904); Dunn (1911); S. Y. Hu (1966); E. crispus Pourr. (1788); Hand. -Mazz. (1936), (1937), (1938); Chang (1937); S. Y. Hu (1966); Hara (1971); 海南 植物志 (1974)*; E. linifolius Willd. (1803); Benth. (1861); Ling (1934); Conyza Leucodasys Miq. (1861); Forb. el Hemsl. (1888); Erigeron sumatrensis auct. non Retz. : Merr. (1930). 一 年生或 二年生 草本, 高 20 — 50 厘米。 主根圆 柱形, 延长, 向下 渐狭, 具多 数侧根 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直立, 基部粗 2 — 6 毫米, 上部具 分枝, 稀下部 分枝, 常有不 育的侧 
菊 科  121  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被 白色向 上的短 糙毛和 白色开 展的长 节毛。 叶多数 密集, 基 部叶在 花期 枯萎, 下 部叶和 中部叶 狭倒披 针形或 狭长圆 状倒披 针形, 长 3 — 7. 5 厘米, 宽 0.3 — 1 厘 米, 先 端钝, 具短 尖头, 基部 渐狭, 边缘 羽状浅 裂或具 疏齿, 有长 1 一 4 厘米的 翅柄, 上部叶 披针状 线形或 线形, 较小, 先端 急尖, 基部 楔形, 边 缘具疏 浅齿至 全缘, 近 无柄或 无柄, 全部叶 两面密 被白色 紧贴的 具节短 槌毛, 侧脉极 纤细, 和 中脉在 两面微 凸起。 头 状 花序径 10 — 13 毫米, 多 数在茎 和枝先 端排成 总状或 圆锥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3 厘米, 密 被白色 糙毛; 总苞半 球形; 总苞片 2 — 3 层, 线形, 先 端尖, 背 面密被 白色短 糙毛, 外 层长 2 — 2. 5 毫米, 绿色, 内层长 4 一 5 毫米, 具 狭膜质 边缘; 花 序托扁 球形, 径 3 — 4 毫 米, 中央稍 凹人。 雌 花花冠 白色, 长 3 — 3. 5 毫米, 具极 短的舌 片或有 3 — 4 小齿, 管部细 管状; 两性花 8 — 15 朵, 花冠淡 黄色, 长约 3 毫米, 冠 檐细圆 筒形, 先端 5 裂齿, 外面具 5 条深色 纵纹, 冠管细 管状, 长约 1 毫米。 瘦 果狭长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压扁, 边缘加 厚, 两 面疏生 微毛; 冠毛 1 层, 淡红 褐色, 糙 毛状, 长 3 — 4 毫米。 花果期 5 — 10 月 。 产于 昆明、 禄丰、 元谋、 镇雄、 永胜、 丽江和 峨山、 玉溪; 生 于海拔 800 — 3000 米 的 田边、 地旁或 荒地。 我国 中部、 东部、 南部 和西南 部各省 区均有 分布。 原产南 美洲, 现 全球热 带和亚 热带地 区广泛 分布。 全草 药用, 治 感冒、 疟疾、 风湿; 外用治 小面积 创伤。 23. 歧 伞菊属 Thespis DC. 一 年生小 草本, 高 5 — 25 厘米。 主根圆 柱状, 长达 15 厘米, 上部粗 1 一 3 毫米, 具侧 根 和多数 纤维状 细根。 茎 直立, 基部粗 2 — 5 毫米, 紫 色或至 少下部 紫色, 具 条纹, 自基 部 分枝, 茎和枝 疏生微 毛或近 无毛。 叶 互生, 叶片倒 卵形、 倒卵状 披针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1 一 2. 5 厘米, 宽 0.5 — 1.2 厘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基部 楔形, 边 缘具锯 齿或圆 齿状锅 齿,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 无毛或 稀沿背 脉和边 缘散生 柔毛, 侧脉 2 — 3 对, 和中 脉 在两面 凸起; 叶柄长 0.5 — 1.5 厘米, 具翅。 头状 花序近 球形, 径 2 — 3 毫米, 数 个于二 歧 分枝顶 密聚成 伞房状 花序, 具异型 小花; 花 序梗长 1 一 2 毫米, 无毛; 苞叶 数枚, 远超 出伞房 花序; 总苞半 球形; 总複片 2 层, 近 等长, 草质, 卵 状长圆 形或披 针状长 圆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先 端钝, 具膜质 边缘, 无毛; 花 序托微 凸起, 径约 1 毫米, 无 托毛。 外围雌 花 多数, 结实, 无 花冠, 花 柱长约 0.5 毫米, 先端 2 浅裂; 中央 两性花 2 — 5 朵, 不 结实, 花冠 黄色, 圆 筒状, 长约 1 毫米, 冠檐狭 钟形, 先端 5 齿裂, 花 药先端 渐尖, 基 部钝, 无 耳, 花柱分 枝短, 冠 管短。 瘦果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压扁, 具 细乳突 状毛, 有不 明显的 纵肋; 冠毛 1 层, 白色, 糙 毛状, 长约 0.5 毫米, 两性花 的冠毛 较少。 1 种, 分 布于尼 泊尔、 锡金、 缅甸 至我国 云南。 1. 歧伞菊 (图鉴 ) 图版 28: 1-4 紫 伞菊、 美蓬 (云南 ) Thespis divaricata DC. (1833), (1839)*; C. B. Clarke (1876); Hook. f. (1881); S. Y. Hu (1969); 图鉴 (1975)*;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122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28 1—4. 歧伞菊 Thespis divaricata DC. , 1. 全株, 2. 头状 花序, 3. 雌花, 4. 两 性花; 5—8. 小 鱼眼草 Dichrocephala benthamii C. B. Clarke, 5. 植株, 6. 头状 花序, 7. 雌花, 8. 两 性花。 (王 凌绘) 
菊 科  123  特征 同属。 花果期 4 一 6 月 前后。 产 景洪和 勐海; 生 于海拔 700 — 1050 米的 草地、 田边或 水边。 喜马 拉雅地 区有分 布。 24. 鱼 眼草属 Dichrocephala DC. 一年生 草本。 叶 互生, 羽 状或大 头羽状 分裂, 有 柄或近 无柄。 头状花 序小, 有异型 小花, 呈球 状或长 圆状, 通常在 茎和分 枝先端 排列成 小总状 花序或 圆锥状 花序, 稀 单生; 总 苞小; 总 苞片约 2 层; 花序托 凸起, 球形 或倒圆 锥形, 先端平 或尖。 小 花全部 管状, 均 结实; 外围 有多层 雌花, 紫色或 白色, 先端 2 — 4 裂; 中 央为两 性花, 通常黄 绿色, 冠檐 狭 钟形, 先端 4 一 5 齿裂, 花药 先端有 附片, 基部 楔形并 具尾, 花柱 分枝短 且扁, 上部有 披 针形的 附片。 瘦 果倒披 针形, 压扁, 边 缘脉状 加厚; 冠 毛无, 或两 性花有 1 一 2 枚极短 的 刚毛状 冠毛。 约 5 — 6 种, 分布于 亚洲、 非 洲和大 洋洲的 热带和 亚热带 地区。 我国产 3 种。 云南 3 种 均有。 , 分种 检索表 1 (2) 叶片大 头羽状 分裂, 基部不 抱茎, 具长 1 一 3 厘米 的柄; 雌花 花冠细 管状… 1. 鱼眼草 D. integrifolia 2 (1) 叶片 不为大 头羽状 分裂, 基部 抱茎, 有或 无柄; 雌花花 冠非细 管状。 3 (4) 头状 花序径 4 一 5 毫米; 总苞 片外面 无毛; 花 序托顶 端平; 雌花 花冠长 卵形或 壶状, 白 色或淡 黄色, 极稀紫 红色; 叶有具 翅的柄 2. 小 鱼眼草 D. benthamii 4 (3) 头状 花序径 6 — 7 毫米; 总^ 片外面 疏生短 柔毛; 花序 托近圆 锥形; 雌花花 冠短漏 斗形, 紫色; 叶无柄 3. 菊叶 鱼眼草 D. chrysanthemifolia 1. 鱼眼草 (滇南 本草) 地觅菜 (龙陵 ), "帕 滚姆" (傣语 ), 口 疮叶、 馒头草 (云南 ), 胡椒草 (贵州 ) Dichrocephala integrifolia (L. f. ) O. Ktze. (1891); Weibel (1958); Kitam. in Hara (1966), (1971), (1975); Kitam. (1967); Shrestha (1969); Fayed (1979); Kitam. et Gould in Hara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Hippia integrifolia L. f . (1781); Ethulia auriculata Thunb. (1794); Cotula bico- Lor Roth (1800); C. lati folia Pers. (1806); Grangea lati folia Lam. ex Poir. (1812); Ethulia integrifolia D. Don ( 1825); Dichrocephala latifolia (Lam.) DC. ex Wight (1834), (1836); C. B. Clarke (1876); Hook. f. (1881); Hemsl. ( 1888); Burk. (1910); Kitam. (1937); Cheng (1937); Kitam. in Kihara (1955); S. Y. Hu (1966); D. bicolor (Roth) Schlecht (1852); D. auriculata (Thunb. ) Druce (1917); 图鉴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85)、 秦岭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124  云南 植物志  一年生 草本, 高 15 — 70 厘米。 茎 直立或 铺散, 分 枝或不 分枝, 基部粗 2 — 5 毫米, 被 白 色具节 长毛, 上 部毛被 较密, 绿 色稍带 紫色。 叶片椭 圆形、 狭椭 圆形或 卵形, 长 2 — 10 厘米, 宽 1.5 — 5 厘米, 大 头羽状 分裂, 顶裂片 宽大, 卵 形或宽 卵形, 侧 生裂片 1 一 2 对, 远 较小, 近 对生, 全部 裂片先 端钝或 急尖, 边缘 具粗锯 齿或重 锯齿, 表面 绿色, 背面 淡 绿色, 两面 和边缘 疏被白 色的具 节毛; 叶柄长 1 一 3 厘米, 具极狭 的翅, 被白 色具节 毛; 中部叶 最大, 中部 以下叶 的腋内 有不育 叶丛或 小枝。 头状 花序近 球形, 径 3 — 5 毫 米, 多 数于莲 和枝顶 排列成 伞房状 或伞房 圆锥状 花序; 花序梗 纤细, 长 0.5 — 2 厘米, 疏 被微 毛或近 无毛; 总苞片 1 一 2 层, 近 等长, 狭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约 1 毫米, 先 端 急尖, 边 缘有细 缘毛, 绿色, 中脉色 较深; 花 序托半 球形, 顶 端平。 雌花 多层, 花冠细 管状, 长 0.5 — 0.7 毫米, 顶端 2 — 3 微齿, 白色、 白绿 色或黄 绿色; 两性花 较少, 花冠长 0.6~0.8 毫米, 冠檐 钟形, 比管 部长, 先端 4 一 5 齿裂, 黄 色或黄 绿色, 冠 管细。 瘦果长 倒 卵形, 长约 1 毫米, 压扁, 具 4 肋, 淡 绿色, 无毛; 冠 毛无。 花 果期几 全年。 我 省广泛 分布; 生 于海拔 (200 —) 600 — 3880 米的 林下、 林缘、 灌 丛下、 草坡、 路边、 田边、 水 沟边或 荒地。 浙江、 福建、 台湾、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陕西、 四 川、 贵州和 西藏有 分布。 亚 洲与非 洲的热 带和亚 热带地 区广泛 分布。 全草 药用, 清热 解毒、 止 痛止' }^, 治感冒 高烧、 腹' 冯、 肝炎; 外用治 鸡眼。 2. 小 鱼眼草 (图鉴 ) 图版 28: 5-8 星宿草 (昆明 ), 地胡椒 (保山 ), "帕 滚母" (傣语 ), 鸡 眼草、 小馒 头草、 蛆头草 (云南 ), 白 顶草、 白 芽草、 翳 子草、 地细辛 (贵州 ) Dichrocephala benthamii C. B. Clarke (1876); Hook. f. (1881); Hand. -Mazz. (1936), (1938); S. Y. Hu (1966); Kitam. in Hara (1966), (1969); Hara (1971), (1975); 图鉴 (1975)* ; Lauener (1976); Fayed (1979);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5)*; 秦岭 植物志 (1985)* ; 贵州 植物志 (1989 广;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Dichrocephala bodinieri Vant. (1903); Levi. (1914), (1915); D. amphiloba Levi, et Vant. (1910). 一年生 草本, 高 6 — 35 厘米。 茎单 生或稀 簇生, 铺 散或近 直立, 自基部 分枝, 基部 粗 1 一 3 毫米, 被白色 开展的 具节长 柔毛, 绿 色或有 时带紫 红色。 叶片倒 卵形、 长倒卵 形、 匙 形或长 圆形, 长 1 一 6. 5 厘米, 宽 0.5 — 3.5 厘米, 羽状 深裂或 浅裂, 裂片 1 一 3 对, 顶裂片 较大, 卵形、 倒卵 形至近 圆形, 侧裂 片长圆 形或披 针形, 全部 裂片先 端钝, 边缘 具 锯齿或 圆齿,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 疏被白 色具节 毛至近 无毛, 叶柄长 0.5 — 2 厘米, 具 狭或宽 的翅, 基部 扩大, 耳状 抱茎, 最上部 叶常不 分裂, 边缘具 粗齿, 无 叶柄。 头状 花序扁 球形, 径 4 一 5 毫米, 少至多 数在茎 和枝顶 排列成 伞房状 或伞房 圆锥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0.5 — 1.5 厘米, 被微柔 毛或近 无毛; 总苞片 1 一 2 层, 近 等长, 狭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边缘 疏生细 缘毛, 淡 绿色, 中脉深 绿色; 花 序托半 球形, 顶端 平。 雌花 多层, 花冠长 卵形或 壶状, 长 0.5 — 0.7 毫米, 白 色或淡 黄色, 稀带紫 红色, 上 部 收缩, 先端具 2 — 3 微齿; 两性花 较少, 花冠长 0.8 — 1 毫米, 黄色, 冠檐狭 钟形, 先端 4 一 5 齿裂, 冠 管细, 长 0.1"0.2 毫米。 瘦 果长倒 卵形, 压扁, 长约 1 毫米, 边缘 脉状加 
菊 科  125  厚, 无毛; 冠 毛无。 花 果期几 全年。 我省 大部分 地区有 分布; 在海拔 1100 — 36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下、 草地、 路边、 田 边 和荒地 常见。 湖北、 甘肃、 广西、 四川、 贵州 和西藏 等省有 分布。 印度 也有。 全草 药用, 消炎 止痛、 止汚、 清热 解毒、 祛风 明目, 治 肺炎、 小 儿消化 不良、 目 翳、 口疮、 疮疡; 外用治 鸡眼。 3. 菊叶 鱼眼草 (图鉴 ) 小馒 头草、 白顶草 Dichrocephala chrysanthemifolia (Bl. ) DC. ( 1833), ( 1834), ( 1836 ); Wight (1846)*; C. B. Clarke (1876); Hook. f. (1881); Forb. et Hemsl. (1888); Ling (1934); S. Y. Hu (1966); 图鉴 (1975), in nota; Fayed (1979); Kitam. et Gould in Hara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5). Cotula chrysanthemifolia Bl. ( 1826) . 一年生 草本, 高 12 — 25 厘米。 茎 直立, 基 部粗约 2 毫米, 多 分枝, 茎 和枝被 白色柔 毛。 叶片轮 廓长圆 形或倒 卵形, 长 2 — 5 厘米, 宽 0.5 — 2 厘米, 羽状 深裂或 浅裂, 裂片 2 — 3 对, 对 生或近 对生, 长 圆形、 披针 形或三 角状披 针形, 边缘 具少数 细齿或 有时无 齿, 茎 上部叶 渐小, 最上 部叶具 1 一 2 齿或 全缘, 全 部叶两 面密被 白色短 柔毛, 背 面沿脉 毛 较密, 基部 扩大, 圆耳状 抱茎。 头状 花序球 形或近 球形, 径 6 — 7 毫米, 单生于 上部茎 和 枝的叶 腋内, 排 成总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0.5 — 2 厘米, 密被 白色短 柔毛, 果期变 粗并延 长, 有 1 一 3 个 线形或 披针状 线形的 苞叶; 总苞片 1—2 层, 稍不 等长, 狭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先 端钝或 稍尖, 边缘 白色、 膜质, 具 白色细 缘毛, 背面密 被白色 短 柔毛; 花序托 圆锥状 凸起, 高 3 — 3. 5 毫米, 径约 3 毫米, 顶 端尖。 雌花 多层, 花冠紫 色, 长 0.7 — 1 毫米, 冠 檐短漏 斗形, 3 — 5 深 裂至近 基部, 冠管 极短; 两性花 较少, 花冠 紫色, 长 0.7 — 1 毫米, 冠檐 钟形, 先端 4 一 5 齿裂, 花 冠外面 具點质 的黄色 腺点和 被短柔 毛, 冠管 纤细, 稍短于 冠檐。 瘦 果长倒 卵形, 长 1 一 1.2 毫米, 压扁, 光滑, 边缘 脉状加 厚; 冠 毛无。 产于滇 东南。 西藏有 分布。 印度、 不丹、 尼 泊尔和 非洲热 带地区 也有。 全草 药用, 功效 同小鱼 眼草。 25. 杯菊属 Cyathocline Cass. 一年生 草本。 叶 互生, 羽状 分裂。 头状花 序小, 异型, 盘状, 多数或 少数在 莲枝先 端排列 成圆锥 状伞房 花序或 近总状 花序; 花 序托杯 状或漏 斗状, 边缘 凸起, 中部 四陷, 无 托片; 总苞半 球形; 总 苞片近 2 层, 稍不 等大, 披 针形, 边缘 膜质。 外围 有多层 雌花, 结实, 花冠细 管状, 白色, 先 端通常 2 齿裂, 花柱分 枝短; 中 央为两 性花, 不 结实, 花冠 管状, 冠檐狭 钟形, 先端 5 齿裂, 花 药基部 截形, 花 柱不分 枝或略 二叉状 分枝。 瘦 果小, 长 圆形, 扁平, 边缘不 加厚; 冠 毛无。 约 2 种, 分布于 印度和 我国西 南部的 亚热带 地区。 我国有 1 种。 云南 也产。 
126  云南 植物志  1. 杯菊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29: 1—4 红 蒿枝、 小红蒿 (玉 溪、 峨山至 思茅、 澜沧 等地) Cyathocline purpurea (Buch. -Ham. ex D. Don) O. Kuntze (1891); Kitam. in Ki- hara (1955), in Hara (1966); 图鉴 (1975)* ; Fayed (1979);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广 ;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 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Tanacetum purpureum Buch. -Ham. ex D. Don (1825); Artemisia hirsute Rottb. ex Spreng. (1826); Cyathocline lyrata Cass. (1829); DC. (1836); C. B. Clarke (1876); Handel (1878); Hook. f. (1881); Forb. et Hemsl. (1888); Hand. -Mazz. (1936); S. Y. Hu (1966); Lauener (1976) ; Dich rocephala minuti flora Vant. (1903) ; ( "minutifolia") Levi. (1914), (1915). 一年生 草本, 高 (6 —) 12-25 (-50) 厘米。 主根 明显, 长达 17 厘米, 上 部粗达 5 毫米, 向下 渐狭, 具 侧根, 或 主根不 明显而 根数条 成簇。 茎 直立, 基部粗 3 — 7 毫米, 通 常 自基部 分枝, 茎和枝 紫色、 紫红色 或淡绿 色带紫 红色, 具细 纵棱, 疏被 白色具 节长柔 毛 和粘质 短毛。 叶片轮 廓狭披 针形、 狭 倒卵形 或狭椭 圆形, 长 2 — 13 厘米, 宽 1 一 4 厘 米, 二 回羽状 分裂, 第一回 全裂片 数对, 对生或 互生, 再 次羽状 深裂, 近基 部的不 再分裂 且明显 变小, 羽 轴上有 大小不 等的小 羽片, 深裂片 斜三角 形或长 圆形, 边缘具 尖齿, 有 时 二回羽 裂片一 侧不发 育而成 tl? 齿状, 全部 叶表面 绿色, 近 无毛或 散生白 色具节 长毛, 背 面淡绿 色而中 脉带紫 红色, 沿羽轴 和叶脉 疏被白 色具节 长毛, 基 部扩大 抱茎, 无 叶柄。 头状 花序径 3 — 4 毫米, 多数或 少数于 茎和枝 顶排成 伞房状 或圆锥 状伞房 花序; 花 序梗长 2-5 毫米, 密被具 节长毛 和粘质 短毛; 总苞片 2 层, 稍不 等长, 狭披 针形, 边缘 膜质, 先 端尖 并带紫 红色, 背面 被白色 具节长 毛或近 无毛; 花 序托浅 杯状, 直径 1.5 — 2 毫米。 雌 花 多层, 花冠细 管状, 长 1 一 1.5 毫米, 先端 2 裂, 上部紫 红色, 下部 白色; 两性花 较少, 花冠 管状, 冠檐狭 钟形, 紫 红色, 先端 5 裂, 冠 管短, 白色, 花药 黄色。 瘦果长 圆形, 长 约 0.5 毫米, 稍扁; 冠 毛无。 花 果期几 全年。 我省中 部至东 南部、 西 南部有 分布; 生 于海拔 (400 —) 1000 — 2000 米的疏 林下、 灌 丛下、 山坡、 水 沟边、 田边和 路旁, 常见。 广西、 四川、 贵州有 分布。 印度 也有。 全草 药用, 消炎 止血、 清热 解毒、 除湿 利尿、 杀虫。 26. 田 基黄属 Grangea Adans .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叶 互生。 头状 花序中 等大或 较小, 有异型 小花, 通常 顶生或 与叶 对生; 总苞宽 钟形; 总苞片 2 — 3 层, 草质, 稍不 等长, 内 层总苞 片先端 膜质; 花序 托 凸起, 半球 形或圆 锥形, 无 托片。 外围有 1 至多层 雌花, 结实, 花冠细 管状, 外 层雌花 先 端通常 2 齿裂, 内层雌 花通常 3 — 4 齿裂, 花柱分 枝扁, 截形, 纯或 有三角 形的短 附片, 有时不 分枝; 中央有 多数或 少数两 性花, 结实, 花冠 管状, 冠檐 钟形, 先端 4 一 5 齿裂, 花药基 部钝, 全缘, 先端有 附片。 瘦果扁 或近圆 柱形, 先端 平截, 通 常有软 骨质的 短环, 环缘 有短麟 片状或 毛状的 细齿。 
图版 29 I ― 4. 杯菊 Cyathocline purpurea (Buch.-Ham. ex D. Don) O. Kuntze. , 1. 植株, 2. 花 序托, 3. 雌花' 4. 两 性花; 5—8. 田基黄 Grangea maderaspatana (L. ) Poir. , 5. 植株, 6. 头状 花序, ,. 雌花' 8. 两 性花。 (王 凌绘) 
128  云南 植物志  约 7 种, 分布于 亚洲和 非洲的 热带和 亚热带 地区。 我国产 1 种, 分布 于华南 和西南 的部分 地区。 云南 也产。 1. 田基黄 (图鉴 ) 图版 29: 5—8 荔枝草 (中 国种子 植物科 属词典 ), 黄花珠 Grangea maderaspatana (L. ) Poir. (1812); DC. (1836); Benth. (1861); C. B. Clarke (1876); Hook. f. (1881); Forb. et Hemsl. (1888); Gagnep. in Lecomte (1924) ; Merr. (1927); Ling (1934); Chang (1937); Kitam. (1937); S. Y. Hu (1966); 海南植 物志 (1974) * ; 图鉴 (1975) * ; Fayed (1979) ;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Artemisia maderaspatana L. (1753); Roxb. (1832); Tanacetum aegytiacum Juss. ex J acq. (1776); Cotula sphaeranthus Link. (1822); Grangea sphaeranthus (Link. ) C. Koch. (1834); Grangea procumbens DC. (1836); Cotula anthemoides auct. non L. : Lour. (1790); C. maderaspatana (L. ) WiUd. (1830). 一年生 草本, 高 (5 —) 15 — 35 厘米。 主根圆 柱形, 上部粗 2 — 5 毫米, 向下 渐狭, 具多数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直立, 基部粗 1 一 3 毫米, 自基部 分枝, 茎 和枝被 白色具 节 柔毛。 叶 片轮廓 倒披针 形或倒 卵形, 长 3 — 8 厘米, 宽 1.5 — 2. 5 厘米, 羽状 深裂, 裂 片 2 — 6 对, 顶生裂 片倒卵 形或近 圆形, 侧 生裂片 对生, 倒披 针形、 披针形 或稀长 圆形, 下 部裂片 较小, 全部 裂片先 端钝, 基部 常耳状 扩大, 两面 被白色 柔毛, 边缘具 少数锯 齿, 中脉 和侧脉 在背面 凸起, 沿脉毛 较密, 叶 柄无。 头 状花序 球形, 径 7 — 10 毫米, 单 生 于茎枝 先端; 花 序梗长 3 — 10 毫米, 被白 色具节 柔毛; 总苞浅 杯状; 总苞片 2 — 3 层, 近 等长, 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5 — 7 毫米, 先 端钝, 外 面被白 色具节 柔毛, 边缘具 撕裂状 缘毛; 花序 托近半 球形, 径 5 — 7 毫米。 雌花 多数, 花冠细 管状, 长 1 一 1.5 毫米, 先端 具 浅齿, 黄色; 两性花 多数, 花冠 管状, 长 1 一 1.5 毫米, 黄色, 冠檐宽 钟形, 先端 5 裂, 冠 管细, 与 冠檐近 等长。 瘦 果狭长 圆形, 长约 2 毫米, 压扁, 具亮 黄色小 腺点, 先 端平截 并环状 加厚, 环 缘生极 细的短 冠毛。 花果期 3 — 6 月。 产 勐腊、 勐海和 金平; 生 于海拔 350 — 1000 米 的江边 沙滩或 田边。 台湾、 广东、 海 南和 广西有 分布。 印度、 中南 半岛、 马来 半岛、 爪 哇等地 以及非 洲西部 也有。 全草 药用, 清热 解毒、 镇痉、 调经。 27. 瓶 头草属 Lagenophora Cass. 一年生 草本, 低矮。 叶全部 基生, 或有极 少数茎 生叶。 头 状花序 小或中 等大, 有异 型 小花, 呈辐 射状或 盘状, 单生 于花葶 先端; 总 苞小, 半球形 或近半 球形; 总苞片 2 — 4 层, 不 等长; 花序 托平或 凸起, 无 托片。 外围有 2 — 3 层或 1 至多层 雌花, 结实, 中 央有 少数两 性花, 通常不 结实。 雌花花 冠通常 舌状, 或细管 状而有 多少开 展的短 舌片, 花柱 分枝细 长或稍 宽大, 略 压扁, 先端 有披针 形或三 角形的 附片;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黄 色, 冠檐 钟形, 先端有 4 一 5 齿裂, 花药基 部钝, 全缘, 先端无 附片。 瘦 果长椭 圆形, 极扁, 边 缘脉状 加厚, 先端有 短嫁; 冠 毛无。 
菊 科  129  约 5 种, 分 布于泛 热带。 我国有 1 种, 分布于 南部。 云南 也产。 1. 瓶头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30: 1-5 Lagenophora stipitata ( Labi 11. ) Druce (1917); Yamamoto ( 1937); S. Y. Hu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r. Bellis stipitata Labill . (1806); Lagenophora billardieri Cass. (1818), (1822); DC. Prodr. (1836); Benth. (1861); Hook. f. (1881); Forb. et Hemsl. (1888); Haya- ta (1919); 图鉴 (1975)* . 一年生 草本, 高 3 — 12 厘米。 主根圆 柱状, 延长, 具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有 时数条 簇生。 茎 1 一 5, 直立, 纤细, 花 葶状, 无毛, 具 少数退 化叶。 基生叶 数枚, 莲 座状, 叶片 倒卵形 或长倒 卵形、 近 圆形, 长 0.6 — 3 厘米, 宽 0.5 — 1.3 厘米, 先端圆 或钝, 基 部 渐狭, 边缘 有浅波 状齿, 齿 端有钝 尖头, 两面 绿色, 被 纤细的 具节短 柔毛, 中 脉在背 面 凸起, 侧 脉不明 显或有 2 — 3 对 细脉, 具短 翅柄; 茎生叶 1 一 5 枚, 极小, 苞 叶状, 线 形或倒 披针状 线形, 长 1 一 2. 5 毫米, 宽不足 1 毫米, 无柄。 头状 花序径 4 一 7 毫米, 单 生 于花葶 先端; 总苞半 球形, 径 3 — 6 毫米; 总苞片 3 — 4 层, 外层长 1 一 1.5 毫米, 中 层长约 2 毫米, 内层长 2 — 2. 5 毫米, 全部 总苞片 披针状 线形, 先 端急尖 并带紫 红色, 边缘宽 膜质; 花序 托平或 稍凸, 径约 1 毫米, 无 托毛。 雌花 3 — 4 层, 舌状, 舌 片淡紫 色或 白色, 线形, 长 1.5 — 2 毫米, 宽不足 0.5 毫米, 先端 全缘, 花期 常整个 反卷, 管 部 长不足 0.5 毫米;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长约 1.5 毫米, 冠檐狭 钟形, 先端 4 一 5 齿裂, 冠 管长约 0.5 毫米。 瘦 果倒披 针形, 长 2 — 2. 5 毫米, 压扁, 边 缘脉状 加厚, 两面 无毛, 具多数 腺点, 先端 有长约 0.3 毫米的 短喙; 冠 毛无。 花果期 5 — 9 月。 产于 贡山; 生 于海拔 1700 — 1800 米的 山坡常 绿阔叶 林林缘 或山坡 草地。 福建、 台 湾、 广东、 广西有 分布。 印度、 中南 半岛、 爪哇、 巽他群 岛和澳 大利亚 也有。 28. 雜菊属 Bellis L. 多 年生或 一年生 草本。 葶状丛 生或茎 分枝而 疏生。 叶 基生或 互生, 全 缘或有 时有波 状齿。 头状花 序通常 单生, 有异型 小花, 辐 射状, 外围有 1 层 雌花, 中 央有多 数两性 花, 全 部小花 结实; 总 苞半球 形或宽 钟形; 总 苞片近 2 层, 稍不 等长, 草质; 花 序托凸 起或圆 锥形, 无 托片。 雌花 舌状, 舌片白 色或浅 红色, 开展, 全缘, 花柱 分枝短 且扁, 三 角形; 两性花 管状。 瘦果 扁压, 有 边脉, 两面无 脉或有 1 脉; 冠 毛无或 有连合 成环且 与花 冠管部 或瘦果 合生的 微毛。 约 7 种, 分 布于北 半球。 我 国栽培 1 种。 云 南也有 栽培作 观赏。 1. 雏菊 (拉 汉种 子植物 名称) 图版 30: 6-10 延 命菊、 马 兰头花 Bellis perennis L. (1753); Kia (1937)* ;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1959); S. Y. Hu (1965); 图鉴 (1975 广; 江苏 植物志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5); 秦岭 植物志 (1985)*. 多 年生或 一年生 草本, 高 5 — 15 厘米。 主 根短, 具多数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自基 
130  云 南植物 志  图版 30 1—5. 瓶头草 Lagenophora stipitata (Ubill. ) Druce, 1. 植株, 2. 头状 花序, 3. 舌 状花, 4. 管 状花, 5. 瘦果; 6 — 10. 维菊 BellisperennisL. , 6. 植株, 7. 头状 花序, 8. 舌 状花, 9. 管 状花, 10. 瘦果。 (王 凌绘) 
菊 科  131  部 具少数 分枝或 不分枝 而呈花 葶状, 粗 1 一 1.5 毫米, 疏被白 色具节 长毛。 叶通常 基生, 叶片 倒卵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1 一 3 厘米, 宽 0.7 — 1.5 厘米, 先端圆 或钝, 基部渐 狭而人 叶柄, 边缘 具疏钝 齿或浅 波状,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疏 被白色 具节长 贴毛, 中 脉 在背面 凸起, 侧脉 2 — 3 对, 极 纤细;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具翅。 头状 花序径 2 — 3. 5 厘米, 单生 于茎枝 顶或花 葶上; 总 苞半球 形或宽 钟形, 径 0.8 — 1.5 厘米; 总 苞片近 2 层, 长椭圆 形或长 卵形, 长 4 一 6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先端钝 或圆, 背面被 具节长 毛, 内层 稍短。 雌花 舌状, 舌片 白色或 白带粉 红或粉 红色, 长 条形, 长 1.2 — 2 厘米, 全缘或 先端具 2 — 3 小齿, 基部 被毛, 管部 极短;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长 2 — 3 毫米, 冠檐 狭 钟形, 先端 4 一 5 齿裂, 冠管 极短。 瘦 果长倒 卵形, 长 1 一 2 毫米, 压扁, 有 边肋, 两 面 被白色 微毛; 冠 毛无。 花果期 4 一 7 月。 原产 欧洲。 我国许 多地区 有栽培 作庭园 观赏。 昆 明也有 栽培。 F. 旋 覆花族 Trib. Inuleae Cass. 草本、 亚 灌木或 灌木。 叶通常 互生, 全缘或 有齿。 头状 花序辐 射状或 盘状, 有异型 小花, 外围 的小花 雌性, 结实, 稀 无性, 中央 的小花 两性, 结 实或不 结实, 或者 头状花 序的小 花全部 同型, 两性或 单性, 或 者雌雄 异株; 总苞 片通常 多层, 覆瓦 状排列 或近等 长, 草质、 干膜 质或稀 革质, 稀只有 1 层; 花序托 无托片 或稀有 托片。 雌 花花冠 舌状, 舌片 先端有 2 — 3 齿裂, 或 花冠细 管状、 毛 管状, 比花 柱短; 两 性花花 冠通常 管状, 冠 檐钟 状或漏 斗状, 先端 4 一 5 裂, 冠管 较细; 花药 先端具 附片, 基部 箭形, 有丝 状或线 状、 全缘或 撕裂的 尾部, 有时 具小尖 头状的 耳部; 花 柱分枝 狭长, 上 部常较 宽扁, 先端 圆或 截形, 有乳头 状突起 或笔头 状毛, 无 附器, 或不 育花的 花柱不 分枝。 瘦 果小; 冠毛 毛状, 稀膜 片状, 或无 冠毛。 约 140 多属, 各大 洲均有 分布。 我国产 24 属约 200 种, 南北 均产, 以南部 和西南 部较 集中。 云南有 14 属 107 种, 主要 分布于 南部。 原 产于澳 大利亚 的蜡菊 Helichrysum bracteatum (Vant.) Andr. , 也称麦 杆菊、 脆 菊, 近年来 在昆明 等地有 栽培供 观赏, 本志未 收人。 分属 检索表 1 (6) 头状 花序辐 射状, 外 围雌花 舌状, 舌片 黄色。 2(5) 花 序托无 托片; 冠毛 毛状, 与 花冠近 等长。 3 (4) 全部 小花有 冠毛; 瘦果有 或无肋 29. 旋 覆花属 Inula 4 (3) 两 性花有 冠毛, 雌 花无冠 毛或有 极少数 冠毛; 瘦 果无肋 30. 苹 谷草属 Pentanema 5(2) 花 序托有 托片; 冠 毛短, 长不足 花冠的 1/2, 膜片状 撕裂, 不等长 31 . 山 黄菊属 Anisopappus 6(1) 头 状花序 盘状, 外围雌 花细管 状或毛 管状, 无 舌片。 7(22) 总苞片 草质或 革质, 不 透明。 8 (15) 有毛状 冠毛。 
132  云 南植物 志  9 (14) 茎生叶 基部不 下延成 茎翅。 10 (13) 头状花 序排列 成圆锥 状或稀 总状; 雌 花和两 性花均 结实; 外层总 苞片通 常较狭  11 (12) 花药 5, 合生 成管, 基部有 长尾, 外露; 植株大 多被毛 32. 艾 纳香属 Blumea 12 (11) 花药 1_3, 分离, 基部 无尾, 内藏; 植 株无毛 33. 拟艾 纳香属 Blumeopsis 13 (10) 头状花 序排列 成伞房 花序; 雌花 结实, 两 性花不 结实; 外层 总苞片 卵形或 宽卵形 34. 菊 M Pluchea 14 (9) 茎生叶 基部沿 茎下延 成茎翅 35. 六 棱菊属 Laggera 15 (8) 无 冠毛。 16 (19) 总苞片 1 一 2 层。 17 (18) 茎生叶 无柄, 基 部沿茎 枝下延 成翅; 头 状花序 密聚成 复头状 花序; 瘦果圆 柱形, 无 腺毛, 具棱 36. 戴 星草属 Sphaeranthus 18(17) 茎 生叶具 长柄, 基部不 下延; 头状 花序排 成圆锥 花序; 瘦果 棒状, 密 被具柄 腺毛, 不具棱 37. 禾 Q 尚菜属 Adenocaulon 19 (16) 总 苞片较 多层。 20 (21) 头状花 序小, 径约 5 毫米, 单个顶 生或排 列成伞 房状, 不 下垂; 两 性花不 结实; 果无喙 38. 球^ M Epaltes  21 (20) 头状花 序通常 较大, 单个 顶生和 腋生, 通常 下垂; 两性花 结实; 果具喙 39. ^^精胃 Carpesium 22(7) 总 苞片膜 质或干 膜质, 透明。 23 (26) 头 状花序 外围无 星状苞 叶群, 排 成伞房 状或圆 锥状。 24 (25) 两性 花全部 或大部 结实; 总 苞片金 黄色、 黄 色或黄 褐色, 2 — 3 层 40. 鼠麦 魏草属 Gnaphalium 25 (24) 两 性花不 结实; 总 苞片非 黄色, 多层 …" 41. 香青属 Anaphalis 26 (23) 头 状花序 外围有 开展的 星状苞 叶群, 多数 密聚于 苞叶群 中央; 冠毛基 部连合 成环状 42. 火 级草属 Leontopodium 29. 旋 覆花属 Inula L. 多 年生或 稀一、 二年生 草本, 或亚 灌木、 灌木。 茎直 立或稀 无茎, 被 糙毛、 柔毛或 茸毛, 通常具 腺点。 叶 互生或 仅有基 生叶, 全缘或 有齿。 头 状花序 较大或 稍小, 多数或 稀 少数, 于茎 枝顶排 列成伞 房状、 聚 伞状、 总状, 并复 合成圆 锥状, 有时 单生, 或密集 于根 茎上, 有异型 小花或 稀同型 小花, 雌雄 同株; 总苞半 球形、 倒 卵形或 钟形; 总苞片 多层, 覆瓦状 排列, 外层 较内层 短或近 等长, 极 稀外层 较长, 外层 叶质、 革质 或干膜 质, 内层 狭窄, 干 膜质; 花序托 平或稍 凸起, 有 蜂窝状 孔或浅 窝孔, 无 托片。 外围有 1 至数层 雌花, 花冠 舌状, 黄 色或稀 白色, 舌片 开展, 先端 2 — 3 齿, 花 柱先端 近圆, 结 实; 中央有 多层两 性花, 花冠 管状, 黄色, 上 部狭漏 斗状, 有 5 个 裂片, 花药先 端圆或 稍尖, 基部 截形, 有细长 渐尖的 尾部, 花 柱分枝 稍扁, 先 端钝或 截形。 瘦 果近圆 柱形, 具明 显或不 明显的 纵棱, 无 毛或被 絹毛或 短毛; 冠 毛通常 1 一 2 层, 糙 毛状。 约 100 种, 分布于 欧洲、 非洲和 亚洲, 主要产 于地中 海区。 我国有 20 余种, 南北 均有, 除一 些广布 种外, 其余集 中于西 南部。 云南有 9 种。 
菊 科  133  分种 检索表 I (8) 总 苞片近 等长; 头状 花序径 (1.5 —) 2. 5 — 8 厘米; 花序梗 通常无 苞叶; 瘦 果大多 无毛; 多年生 草本。 2(3) 头状 花序径 6 — 8 厘米; 总苞径 2 — 4 厘米, 外层总 苞片具 线形、 长 2 — 3 厘米、 密被 褐色长 柔毛并 反折的 长尾; 舌片长 3 — 4 厘米, 背 面有长 柔毛; 冠毛 上端紫 褐色, 下部稍 带黄色 1. 绣毛 旋覆花 I. hookeri 3(2) 头状 花序径 1.5 — 4. 5 厘米; 总苞径 较小, 外层总 苞片无 长尾, 不 反折, 被 柔毛或 腺毛; 舌 片长 0.7 — 1.5 厘米, 无毛; 冠毛 白色或 后转红 褐色或 带黄。 4(7) 头状 花序径 2. 5 — 4. 5 厘米; 舌片 黄色, 线形, 长 1 一 1.5 厘米; 瘦果 无毛; 叶表面 被疏毛 或 密毛, 背 面密被 绢毛或 具黄色 腺点。 5(6) 茎 基部和 下部叶 较中部 叶小, 花期 枯萎, 上部叶 开展, 叶背 有黄色 腺点; 总 苞片被 短柔毛 2. 7jc 朝阳 旋覆花 I. helianthus-aquatilis 6(5) 茎 基部和 下部叶 较中部 叶大, 花期 宿存, 上部叶 直立, 叶 背密被 绢毛; 总苞片 被柔毛 …… •■ 3. 娟毛 旋覆花 I. sericophylla 7(4) 头状 花序径 1.5 — 2. 5 厘米; 舌片 白色, 椭圆状 线形, 长 0.7"0.9 厘米; 瘦果被 娟毛; 叶 两 面被统 状糙毛 4. 显脉 旋覆花 I. nervosa 8(1) 总苞片 外层明 显短于 内层; 头状 花序径 0.5 — 2 厘米; 花序梗 具线形 苞叶; 瘦果 被毛; 灌木 或亚 灌木, 稀兼有 多年生 草本。 9(14) 头状 花序径 1 一 2 厘米, 有 雌性舌 状花, 舌片 黄色, 长 3 — 8 毫米。 10 (11) 叶 质薄, 两面无 毛或幼 叶沿脉 被毛; 头状 花序径 1.5 — 2 厘米, 1 一 3 (-5) 个生于 腋生短 枝上, 并沿 茎排成 聚伞圆 锥花序 5. 赤茎 羊耳菊 I. rubricaulis II (10) 叶 质厚, 两面 被毛; 头状 花序径 1 一 1.5 厘米。 12(13) 叶长 圆形, 两 面被短 糙毛;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 成伞房 圆锥状 花序; 瘦 果长约 1.5 毫米 …… 6. 滇南 羊耳菊 I. wissmanniana 13(12) 叶 椭圆形 或倒披 针形, 两面被 點质短 腺毛; 头 状花序 3 — 5 个排成 总状或 单生于 枝端; 瘦果 长 2. 5 — 3 毫米 7. 拟 羊耳菊 I. forrestii 14(9) 头状 花序径 0.5 — 0.8 厘米, 有不具 舌片或 具极短 舌片的 雌花, 或无 雌花。 15 (16) 茎生 叶不沿 茎下延 成翅; 头 状花序 有异型 小花, 雌花 无舌片 或舌片 极短; 冠毛 污白色 …… 8. 羊耳菊 I. cappa 16 (15) 茎 生叶沿 茎下延 成翅; 头 状花序 全部为 两性管 状花; 冠毛 淡褐色 9. 翼莲 羊耳菊 I. pterocaula 1. 锈毛 旋覆花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31: 1-9 Inula hookeri C. B. Clarke (1876); Hook. f. (1879)% ( 1881), ( 1879)*; Hand. -Mazz. (1936); Weibel in Candollea (1958); S. Y. Hu (1966); Kitam. (1969); 中国 植物志 (1979)*;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60 — 80 厘米。 根 茎长, 粗 3 — 5 毫米, 生多数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常有 匍简或 斜升并 具鳞片 状叶的 匍枝。 茎 直立, 基部粗 3 — 5 毫米, 不分 枝或上 部具少 数 分枝, 具 纵棱, 被 白色长 柔毛, 先端毛 极密, 全部疏 生叶。 茎 下部叶 在花期 枯萎, 较 
134  云 南植物 志  小, 具较 短柄, 中部叶 狭椭圆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10 — 15 厘米, 宽 2. 5 — 4 厘米, 先 端 渐尖, 基部 渐狭, 半 抱茎, 边缘具 尖头状 小齿, 表面黄 绿色, 密被贴 伏毛, 背 面灰绿 色, 密 被细伏 毛和具 腺点, 沿 脉被长 柔毛, 侧脉 6 — 8 对, 和中脉 在两面 凸起, 网脉在 背面 明显; 叶 柄无。 头状 花序径 6 — 8 厘米, 单生 于茎、 枝 顶端; 花序梗 粗壮, 具长达 5 毫米、 宽 1 一 3 毫米、 披针状 线形的 甚叶; 总苞半 球形, 径 2 — 4 厘米; 总苞片 多层, 外层 反折, 披针状 线形, 具长 2 — 3 厘米、 线 形的长 尾部, 整 个密被 褐色长 柔毛, 中层 较短, 内层 线状披 针形, 长约 1 厘米, 先端 渐尖, 干 膜质, 上部或 先端常 被毛。 外围雌 花 多数, 舌状, 舌片 黄色, 线形, 长 3 — 4 厘米, 宽约 1 毫米, 先端具 2 小齿, 有 4 条 深色的 纵脉, 背面被 白色长 柔毛, 近 基部毛 尤密, 管 部细, 长 4 一 5 毫米, 被白 色长柔 毛, 花 柱伸出 管部外 1.5 — 2 毫米, 分 枝长约 1 毫米; 中央 两性花 多数, 花冠 黄色, 管 状, 长 4 一 5 毫米, 冠檐狭 筒状, 先端 5 裂, 无毛, 冠管长 1 一 1.5 毫米, 花药和 花柱外 露。 瘦果长 圆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先端 平截, 具细 纵棱, 无毛; 冠毛 1 层, 糙 毛状, 长 3. 5 — 4. 5 毫米, 上部紫 褐色, 下 部稍带 黄色。 花果期 7 — 10 月。 产于 贡山、 维西; 生 于海拔 2000 — 3500 米 的林下 草地、 沟边 灌丛、 山坡或 草坡水 边。 西藏东 南部和 南部有 分布。 缅甸、 不丹、 锡金和 尼泊尔 也有。 根 药用, 治疗 肌肉神 经痛。 2. 水朝阳 旋覆花 (滇南 本草、 图考) 水 葵花、 野葵花 (昆明 ), 金佛草 (楚雄 ), 金 钱花、 小葵花 (镇雄 ), 水 朝阳花 (云南 ), 水 朝阳草 (植 物名实 图考、 滇南 本草) Inula helianthus-aquatilis C. Y. Wu ex Ling ( 1965); 图鉴 (1975)*, ut Inula heUanthus-aquatica;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Inula serrata Bur. et Franch. (1891); Hand.- Mazz. (1936); S. Y. Hu (1966), non Gilib. (1781), nec Pers. ( 1806 ― 1807) ; /. yunnanensis Franch. in sched. , non Anthony (1934); /. helianthus-aquatilis f. rotundifolia Ling (1965); 中国 植物志 (1979), in nota, syn. nov.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100 厘米。 根 茎长, 粗 3 — 5 毫米, 生 多数粗 线形的 须根, 常 有 具鳞片 状叶的 甸枝。 茎 直立, 基 部粗达 8 毫米, 下部 常生不 定根, 上部 具开展 的分枝 或稀不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疏 被白色 柔毛, 先端毛 较密, 常有 腺点, 绿色、 绿 色带紫 色或 紫色。 茎 下部叶 在花期 枯萎, 较小, 具较 短柄, 中部 以上叶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最 上 部叶披 针形, 长 3 — 8 厘米, 宽 1.2 — 4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 部圆、 楔形 或有宽 耳, 半 抱茎, 边缘 有细尖 锯齿, 表面 绿色, 无毛, 背面淡 绿色, 密 被亮黄 色或稀 白色腺 点, 沿 脉被短 柔毛, 侧脉 7 — 8 (-11) 对, 和中脉 在背面 凸起, 具 网脉。 头状 花序径 2. 5 — 4. 5 厘米, 单生 于茎、 枝顶; 总苞半 球形, 径 1 一 1.5 厘米; 总苞片 多层, 近等 长, 外层 线形, 长 6 — 9 毫米, 先端 渐尖, 背面 的上部 疏被短 柔毛, 内层 线状披 针形, 稍短, 背面常 无毛, 边 缘宽膜 质并具 缘毛。 外 围雌花 舌状, 舌片 黄色, 线形, 长 1.2 — 1.5 厘米, 宽 0.5 — 1 毫米, 先端 2 小齿, 具 4 条 纵脉, 管部长 1.5 — 2 毫米, 花 柱伸出 管 部外; 中央 两性花 管状, 花冠 黄色, 长约 3 毫米, 冠檐狭 钟形, 先端 3 裂, 冠 管长约 
菊 科  135  图版 31 1—9. 锈毛 旋覆花 Inula hookeriC. B. Clarke, 1. 植株 上部' 2 — 7. 总^ 片, 8. 雌花' 9. 两 性花; 10 — 16, 显脉旋 M\. neivoeaWall. ex DC. . 10. 植株 上部, 11 — 13. 总 苞片, 14. 雌花, 15. 两 性花, 16. 瘦果。 (王红 兵绘) 
136  云南 植物志  1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约 1.5 毫米, 无毛, 具 10 棱; 冠毛 1 层, 白色, 舌状 花的冠 毛长于 管部, 管状花 的冠毛 稍短于 花冠。 花果期 6 — 11 月。 产于 维西、 兰坪、 中甸、 丽江、 剑川、 鹤庆、 洱源、 大理、 腾冲、 姚安、 昆明、 安 宁、 路南、 易门、 江川、 砚山、 西畴、 嵩明、 寻甸、 镇雄、 彝 良等; 生 于海拔 1200 — 30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下、 山坡草 地的湿 润处, 也常 见于水 沟边、 田边。 四川 西部、 甘 肃南部 和贵州 西部有 分布。 , 根 药用, 有 小毒, 治头 风疼、 目疾 疼痛、 咳嗽 痰多、 牙根肿 痛等; 花 药用, 能止咳 平喘、 消痰 行水、 降气 止呕、 解表、 化痰, 治咳嗽 痰多、 支气 管炎、 感冒 头痛、 发热、 咳嗽、 鼻炎、 眼痛。 3. 绢毛 旋覆花 (中 国植 物志) Inula sericophylla Franch. (1896); Hand.-Mazz. (1936); S. Y. Hu (1966); 中国 植物志 (1979广;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60 厘米。 根茎 粗短, 密 盖枯叶 残片, 生 多数粗 线形的 须根。 茎 单一, 直立, 紫 红色或 绿带紫 红色, 基部粗 2 — 3 毫米, 不分枝 或先端 有少数 花枝, 具 纵棱, 被 通常卷 曲的白 色或黄 白色长 柔毛, 先端毛 极密, 疏 生叶。 基生叶 数枚, 在花 期 宿存, 叶片 卵形、 椭 圆形、 狭 椭圆形 或长圆 状倒披 针形, 长 3 — 7 厘米, 宽 1 一 1.7 厘 米, 先端钝 或圆, 基部渐 狭而入 叶柄, 边缘 有尖头 状齿, 表面 绿色, 散 生长伏 毛至无 毛, 背面淡 绿色, 密被 娟毛, 侧脉 4 一 5 对, 叶脉 在背面 凸起, 叶柄长 0.5 — 3 厘米, 具 狭翅, 基 部扩大 成鞘, 密被 娟毛; 茎下 部叶与 基生叶 同形, 但较小 和具较 短柄, 向上叶 明显 渐小, 直立, 长 圆状披 针形至 线形, 先端 急尖, 基部半 抱茎, 无 叶柄。 头状 花序径 3 — 3. 5 厘米, 单生 于茎、 枝顶; 总 苞宽钟 形或半 球形, 径 1.5 — 2. 5 厘米; 总 苞片多 层, 近 等长, 线状披 针形, 长 6 — 10 毫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外层 草质, 背面被 白色柔 毛, 近 基部毛 较密, 内 层除中 脉外干 膜质, 具 缘毛。 外 围雌花 舌状, 舌片 黄色, 线形, 长 10 — 12 (-15)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先端具 2 — 3 齿, 有 4 条 纵脉, 管部长 3 — 4 毫 米, 花柱 伸出管 部外; 中央 两性花 多数, 花冠 黄色, 管状, 长 4 一 4. 5 毫米, 冠 檐先端 5 裂, 冠管长 1.5 — 2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约 1.5 毫米, 具 10 条 纵棱, 无毛; 冠毛 1 层, 白色, 舌 状花的 冠毛与 管部近 等长, 管状 花的冠 毛稍短 f 花冠。 花果期 5 — 8 月。 产于 丽江、 洱源、 大理; 生 于海拔 1500 — 2800 米的草 坡、。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4. 显脉 旋覆花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31: 10—16 草威灵 (昆明 ), 黑威灵 (楚雄 ), 威 灵仙、 黑威灵 (思茅 ), 铁脚 威灵仙 (丽江 ), 小黑药 (云 南、 贵州 ), 黑根 威灵仙 (贵州 ), 乌草根 (广西 ) Inula nervosa Wall, ex DC. (1836); C. B. Clarke (1876); Hook. f. (1881); Dunn (1911); Gagnep. in Lecomte (1924); Hand. -Mazz. ( 1938) ; Banerji (1958), (1966); 5. Y. Hu (1966); Kitam. in Hara (1966); Lauener ( 1976) ; 中国 植物志 (1979)* ;Ki- 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Inula nervosa Wall. (1831), nom. nud. ; I • asperrima Wall. (1831), nom. nud. ; Edgew. (1836); /. nitida Edgew. ( 1846) ; Aster vellereus Franch. (1896); A . macil- 
菊 科  137  Lentus Levi, et Vant. (1903); Levi. (1914), (1915); Inula esquirolii Levi. (1912); /• venosa (Sphalm. ) Hand. -Mazz. ( 1936) .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80 厘米。 根茎 粗短, 生 多数粗 线形的 须根, 具 数个密 被茸毛 的芽。 茎 单一, 稀少数 簇生, 直立, 紫 红色, 基部粗 1.5 — 6 毫米, 上部 或有时 下部有 长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被 开展、 黄 褐色、 具 疣状基 部的长 硬毛, 上部毛 极密。 基生叶 在花期 枯萎; 莲下部 叶同基 生叶, 中 部叶椭 圆形、 倒 披针形 或稀披 针形, 长 3 — 11 厘 米, 宽 1 一 4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渐狭, 边缘上 部或全 部具疏 钝齿或 鋸齿, 两 面绿色 或黄 绿色, 均被有 疣状基 部的长 糙毛, 背面沿 脉有密 长毛, 侧脉 3 — 5 对, 在背 面微凸 起, 具 密被黄 褐色长 硬毛的 短柄, 最 上部叶 较小, 无柄。 头状 花序径 1.5 — 2. 5 厘米, 单生 于枝顶 或少数 排列成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5 厘米, 被黄 褐色长 硬毛; 总苞半 球形, 径 1 一 1.5 厘米; 总苞片 4 一 5 层, 外层椭 圆状披 针形, 稍短, 绿色 带紫, 草质, 背面被 糙毛, 内层 线状披 针形, 长 5 — 7 毫米, 上部紫 红色, 近 膜质, 背 面上部 或先端 被柔毛 并具细 缘毛。 外 围雌花 舌状, 舌片 白色, 椭圆状 线形, 长 7 — 9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先端 2 齿裂, 有 4 条细 纵脉, 管部长 2 — 3 毫米, 花柱 黄色, 远 伸出管 部外; 中 央 两性花 管状, 花冠黄 色或橙 黄色, 长 4 一 6 毫米, 冠檐狭 钟形, 先端 5 裂, 冠管长 2 — 2. 5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2 — 2. 5 毫米, 具数条 纵棱, 被 绢毛; 冠毛 1 层, 白色或 黄 白色, 长 4 一 6 毫米, 糙 毛状。 花果期 6 — 11 月。 产于 贡山、 中甸、 丽江、 姚安、 楚雄、 昆明、 富民、 宜良、 峨山、 元江、 石屏、 绿 春、 蒙自、 屏边、 砚山、 西畴、 景东、 凤庆、 临沧、 腾冲 等地; 生 于海拔 1200 — 26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下、 山坡、 草地、 荒地或 路边。 广西 西部、 四川 西部、 贵 州西南 部和西 藏有 分布。 越南、 缅甸、 泰国、 印度、 不丹、 锡金和 尼泊尔 也有。 根 茎和根 药用, 有祛风 除湿、 活络 止痛、 发散 风热的 功效。 5. 赤茎 羊耳菊 (中 国植 物志) Inula rubricaulis (DC. ) Benth. et Hook. f. (1873); C. B. Clarke (1876); Hook, f. (1881); Dunn (1911); Gagnep. in Lecomte (1924); Banerji (1966); S. Y. Hu (1966); 中国 植物志 (1979r;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Solidago rubricaulis Wall. (1831), nom. nud. ; Amphirhapis rubricaulis DC. (1836). 亚 灌木, 高 100 — 200 厘米。 茎 直立, 粗壮, 粗约 5 毫米, 红 褐色, 近 无毛或 无毛, 具多数 纵棱, 上部多 分枝; 分枝 纤细, 被黄褐 色的短 柔毛, 全部 有较密 的叶; 腋芽突 出, 密 被黄褐 色毛。 茎 下部叶 在花期 凋萎, 中 部叶椭 圆状披 针形、 披针形 或狭椭 圆形, 长 8 — 15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渐狭, 边缘具 锅齿, 质 较薄, 两面 无毛, 幼叶背 面沿脉 有长柔 毛和表 面有短 柔毛, 中脉 在背面 凸起, 侧脉约 5 对, 与叶 缘近平 行, 网 脉细且 明显, 叶柄短 或无, 上部叶 渐小。 头状 花序径 1.5 — 2 厘米, 1 一 3 个或有 时达 5 个 在腋生 短枝上 排列成 短总状 或聚伞 圆锥状 花序; 花序梗 纤细, 有 线形的 苞叶; 总苞宽 钟形; 总苞片 6 — 7 层, 外层 钻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2. 5 — 3. 5 毫米, 先端 渐尖, 背 面被短 柔毛, 中层 渐长, 内层 披针状 线形, 长 8 — 10 毫米, 先端 渐尖, 背面沿 中脉被 
138  云南 植物志  短 柔毛, 边缘宽 膜质, 有 缘毛。 外 围雌花 舌状, 舌片 黄色, 条形, 长 5 — 8 毫米, 具 4 条 纵脉, 先端 2 — 3 齿, 管 部细, 长 4 一 5 毫米, 花 柱伸出 管部; 中 央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黄色, 长 6 — 7 毫米, 冠 檐狭漏 斗状, 先端 5 裂, 冠 管细, 长约为 花冠的 1/2, 花柱和 花药 伸出花 冠外。 瘦果圆 柱形, 长 2 — 3 毫米, 具 纵棱, 密 被白色 娟毛; 冠毛 1 层, 白 色, 憷 毛状, 长 6 — 7 毫米。 花果期 3 — 11 月。 产 墨江、 镇康、 大理; 生 于海拔 1000 — 2000 米 的山坡 或山谷 坡地。 越南、 泰国、 缅甸、 印度 北部、 不丹、 锡金、 尼 泊尔有 分布。 6. 滇南 羊耳菊 (中 国植 物志) 火把梗 (屏边 ) Inula wissmanniana Hand.-Mazz. ( 1938); S. Y. Hu ( 1966);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Inula eupatorioides auct. non DC. : Dunn (1911), quoad Henry 11324;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p. p. quoad cit. Yunnan. 亚 灌木, 高 100 — 150 厘米。 茎 直立, 坚硬, 自中部 或上部 有劲直 斜展的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密被 黄褐色 的乳突 状短糙 毛和有 疣状基 部的长 粗毛, 粗毛易 断落成 长短不 一的 糙毛, 上部和 分枝毛 更密, 全部 生较密 的叶; 腋 芽小, 长 2 — 6 毫米, 密被 褐黄色 长 絹毛。 茎中 部叶长 圆形、 长圆状 披针形 或长圆 状倒披 针形, 长 9 一 11 厘米, 宽 2. 5 — 3.5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具小 尖头, 基部 圆或宽 楔形, 边 缘具小 尖头状 疏齿, 质厚, 表面 绿色, 被黄 褐色短 糙毛, 背面淡 绿色, 被短糙 毛和具 亮黄色 腺点, 沿 脉被长 粗毛, 侧脉 9 一 13 对, 和中脉 在背面 凸起, 网 脉密, 在两 面均稍 凸起, 叶 柄极短 或无, 上部叶 渐小。 头状 花序径 1 一 1.2 厘米, 多 数在茎 和枝顶 密集排 成伞房 圆锥状 花序; 总 轴长且 粗壮, 花序梗 纤细, 长 2 — 5 毫米, 均密被 黄褐色 的短糙 毛和长 粗毛, 有 线形的 苞叶; 总苞近 钟形, 径 5 — 7 毫米; 总苞片 4 一 5 层, 外层长 2 — 3 毫米, 背 面被短 點毛, 中层 渐长, 内层长 5 — 7 毫米, 上 部具细 缘毛, 全部 总苞片 披针状 线形, 先端 渐尖, 近 革质, 黄 绿色。 外 围雌花 舌状, 舌片 黄色, 狭长 圆形, 长 3 — 4 毫米, 先端具 2 齿, 有 4 条细 纵脉, 管部 纤细, 稍长于 舌片, 花柱分 枝伸出 管部; 中央 两性花 管状, 黄色, 长 4 一 5 毫米, 冠 檐狭漏 斗状, 先端 5 裂片, 冠管长 1.5 — 2 毫米, 花柱 和花药 伸出花 冠外。 瘦 果圆 柱状, 长约 1.5 毫米, 被白色 絹毛; 冠毛 1 层, 白色, 糙 毛状, 长 4 一 5 毫米。 花 果期 7 — 11 月。 产于 元江、 屏边、 蒙自、 建水; 生 于海拔 1200 — 1650 米的松 林下、 山坡或 路边。 模式标 本采自 元江。 根 药用, 健脾 消食、 补中 益气, 治小儿 疳积。 7. 拟 羊耳菊 (中 国植 物志) 木枝 旋覆花 (植 物分类 学报) Inula forrestii Anthony (1934); Ling (1965); S. Y. Hu (1966);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灌木, 高 30 — 100 厘米。 茎粗 3 — 4 毫米或 更粗, 灰 色或灰 褐色, 具 浅沟和 皮孔, 多 分枝; 当 年生枝 开展, 粗 1 一 2 毫米, 红 褐色, 被短 柔毛, 密 生叶。 叶 椭圆形 或倒披 
菊 科  139  针形, 长 3 — 7 厘米, 宽 0.7 — 3 厘米, 先端 急尖, 具长 尖头, 基部 渐狭, 边缘具 小尖头 状 疏齿, 近 革质,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 面密被 點质乳 头状短 腺毛, 背面沿 脉密生 黄 褐色短 柔毛, 侧脉 5 — 6 对, 和中脉 在背面 凸起, 网脉 明显; 叶柄长 2 — 5 毫米, 和腋 芽均被 白色密 娟毛。 头状 花序径 1.2 — 1.7 厘米, 3 — 5 个于 枝顶和 上部叶 腋排列 成总状 花序, 稀单生 枝顶; 花序梗 粗壮, 长 5 — 15 毫米, 密 被白色 绢毛, 有线状 披针形 并被白 色 娟毛的 苞叶; 总苞近 钟形, 径 1 一 1.5 厘米; 总苞片 4 一 5 层, 全部 披针状 线形, 外层 长 2 — 3 毫米, 先端 急尖, 背面 密被短 柔毛, 近 革质, 中层 渐长, 内层长 8 — 10 毫米, 先端 渐尖, 边缘干 膜质, 具 缘毛。 外 围雌花 舌状, 舌片 黄色, 线状长 圆形, 长 6_7毫 米, 先端具 2 齿, 有 4 一 5 条 纵脉, 管 部细, 长 4 一 4. 5 毫米, 花 柱分枝 伸出管 部外; 中 央 两性花 管状, 黄色, 长 5 — 6 毫米, 冠檐狭 筒状, 先端 5 裂, 裂片披 针形, 背 面具腺 点, 冠管 稍细, 长 1 一 2 毫米, 花柱 和花药 伸出花 冠外。 瘦果长 圆形, 长 2. 5 — 3 毫米, 密 被白色 絹毛, 有 腺点; 冠毛 1 层, 污 白色, 糙 毛状, 长 5 — 6 毫米。 花果期 10 — 11 月。 产于 丽江、 宁范、 中甸; 生 于海拔 2000 — 2100 米的 开旷坡 地或石 砾间。 四 川西南 部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8. 羊耳菊 (图鉴 ) 图版 32: 1-4 斑毛叶 (玉溪 ), 马肝子 (江川 ), 黄菜 (临沧 ), 蜜 蜂干、 马干巴 (保山 ), 马干枝 (凤庆 ), 蜡毛香 (四川 ), 羊 耳风、 大毛香 (贵州 ), 猪耳风 (广西 ), 山白 i£、 白 牛胆、 白面 毛耳骨 (广东 ), 壮 牛浪、 白面风 (江西 ), 八面风 (浙江 ) Inula cappa (Buch.-Ham. ex D. Don) DC. (1836); Benth. (1861); C. B. Clarke (1876); Hook. f. (1881); Forb. et Hemsl. (1888); Burk. (1910); Hand.-Mazz. (1936), (1937); Chang (1937); Weibel in Candollea (1958); S. Y. Hu (1966); Ki- tam. in Hara (1966), (1967), (1971)*; 海南 植物志 (1974)*; 图鉴 (1975)*; 中国 一 植物志 (1979);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 藏 植物志 (1985广; 贵州 植物志 (1989 广. Baccharis chinensis Lour. (1790), non Inula chinensis Rupr. ; Conyza cappa Buch. -Ham. ex D. Don ( 1825) ; Duhaldea chinensis DC. (1836); Blumea chinensis Hook, et Am. (1836), non DC. ; Vernonia congesta Benth. (1842); V. eriosema toides Wall. (1843) ; Moquinia eriosematoides (Wall. ) Walp. (1846 ― 1847). 亚 灌木, 高 (30 —) 100-200 (-300) 厘米。 茎 直立, 粗壮, 灰棕 色或有 时暗紫 色, 中部 以上有 多数灰 黄色的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密被 淡黄褐 色或污 白色的 茸毛, 密 生叶。 茎 下部叶 在花期 凋落, 并 留下被 白色或 污白色 绵毛的 腋芽, 中部叶 斜展, 叶片长 圆形、 狭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10 — 16 厘米, 宽 3 — 6 厘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基部 宽楔形 或圆, 边缘具 锅齿或 尖头状 浅齿, 表面 绿色, 密被 具疣状 基部的 槌毛, 沿 中脉毛 更密, 背 面被白 色或灰 白色厚 茸毛, 侧脉 10 — 16 对, 和中脉 在背面 凸起, 叶柄 粗壮, 长 0.3 — 1 厘米, 密被 淡黄褐 色或污 白色的 茸毛, 网脉 明显, 上部叶 渐小, 近无 柄或无 柄。 头状 花序径 5 — 8 毫米, 多数 于茎、 枝顶 端排列 成聚伞 圆锥状 花序; 花序梗 粗壮, 长 2 — 5 毫米, 密被 茸毛, 有 线形的 苞叶; 总苞近 钟形; 总 芭片约 5 层, 外层长 2 — 3 毫 
140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32 1—4. 羊耳菊 Inula cappa (Buch.-Ham. ex D. Don) DC. , 1. 花枝, 1. 总 苞片, 3. 两 性花; 4. 雌花; 5—9. 翼 茎 羊耳菊 I. pterocaula Franch. , 5. 植株 上部, 6 — 8. 总 苞片, 9. 小花。 (王红 兵绘) 
菊 科  141  米, 先 端钝, 中层 渐长, 内层长 5 — 7 毫米, 先端 渐尖, 全部 总苞片 披针状 线形, 背面 被污白 色或淡 黄褐色 茸毛。 外围雌 花花冠 黄色, 管状, 长 4. 5 — 5. 5 毫米, 先端 3 — 4 浅 裂, 无舌 片或有 时具极 短小的 舌片, 花柱 外露; 中 央两性 花花冠 黄色, 管状, 长 4. 5 — 5.5 毫米, 较 雌花的 粗壮, 冠檐狭 钟形, 先端 5 裂, 冠管长 1 一 1.5 毫米, 花柱 外露。 瘦果圆 柱形, 长 1.5 — 2 毫米, 被白色 娟毛; 冠毛 1 层, 污 白色, 与 花冠近 等长, 糙毛 状。 花 果期几 全年。 除滇 东北外 大部分 地区有 分布; 生 于海拔 (180 —) 800 — 2800 米的 林下、 林缘、 灌 丛下、 草地、 荒地或 路边。 浙江、 江西、 福建、 湖南、 广东、 海南、 广西、 四 川和贵 州有 分布。 越南、 泰国、 缅甸、 印 度和马 来西亚 也有。 全 草或根 药用, 有袪风 止痛、 行气 消肿、 化痰 定喘、 凉血、 止血、 利尿的 功效。 9. 翼茎 羊耳菊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32: 5-9 大威 灵仙、 大 黑药、 大 黑根、 大 黑洋参 (云南 ) Inula pterocaula Franch. (1896); Hand.-Mazz. (1936) , (1938) ; S. Y. Hu (1966); 中国 植物志 (1979r;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 年生草 本或亚 灌木, 高 60 — 120 厘米。 根 数条, 木质, 延长, 粗达 8 毫米。 茎直 立, 基部粗 5 — 10 毫米, 下部近 木质, 上部具 斜展的 分枝, 茎和枝 具数条 纵棱, 被褐色 或 黄褐色 柔毛。 基生叶 在花期 调落; 茎 下部叶 较小, 中 部叶椭 圆形、 狭椭 圆形或 椭圆状 披 针形, 长 10 — 23 厘米, 宽 5 — 7 厘米, 先端急 尖或稀 渐尖, 基部 渐狭并 沿茎下 延成宽 2 — 10 毫米 的翅, 边 缘具锅 齿或重 锯齿, 齿 端具细 尖头, 表面 绿色, 密被 具统状 基部的 糙 伏毛, 背面淡 绿色, 密被 淡褐色 或黄褐 色的柔 毛或短 柔毛, 沿脉毛 更密, 侧脉 8 — 12 对, 和 中脉在 两面稍 凸起, 网脉 明显, 上部 叶小, 最上 部叶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头状 花序径 5 — 7 毫米, 多数 于茎、 枝顶 密集排 列成聚 伞圆锥 状或复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纤 细, 长 1 一 10 毫米, 密 被褐色 或黄褐 色的短 柔毛, 具 2 — 7 枚 钻形的 苞叶; 总苞 钟形; 总 苞片约 5 层, 线状披 针形, 外层长 1.5 — 2. 5 毫米, 先端 急尖, 背面密 被褐色 或黄褐 色的短 柔毛, 中层 渐长, 内层长 5 — 7 毫米, 先端 渐尖, 背面沿 脉被短 柔毛, 边 缘宽膜 质 并具细 缘毛。 小花 全部为 同型的 两性管 状花, 花冠 黄色, 长 4 一 5 毫米, 外面 具黄色 透明的 腺点, 冠檐狭 钟形, 先端 5 裂, 冠管长 1 一 1.5 毫米, 花柱 和花药 伸出花 冠外。 瘦果圆 柱状, 长 2 — 3 毫米, 具 10 — 12 条 纵棱, 被 白色短 柔毛; 冠毛 1 层, 淡 褐色, 与 花冠近 等长, 糙 毛状。 花果期 7 — 12 月。 产于 德铁、 贡山、 中甸、 鹤庆、 宾川、 元谋、 富民、 昆明、 安宁、 蒙自、 师宗、 会 泽; 生 于海拔 1800 — 28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下、 草坡。 四川西 南部有 分布。 模式 标本采 自 宾川。 根 药用, 有清热 解毒、 止咳 化痰、 补虚、 通 经络、 利水 除湿的 功效。 
142  云南 植物志  30. 荦 谷草属 Pen tanema Cass. 一 年生至 多年生 草本。 茎 直立, 自 基部多 分枝, 常 有腺, 被毛。 叶 互生, 全 缘或有 齿, 基部常 心形、 半 抱茎。 头 状花序 较小, 单 生于分 枝先端 或上部 叶腋, 有异型 小花, 外围有 1 一 2 层 雌花, 中央有 多数两 性花, 稀 仅有同 型的两 性花, 小 花全部 结实; 总苞 宽钟 形或半 球形; 总苞片 多层, 覆瓦状 排列, 外层 较短, 内层干 膜质; 花序托 平或稍 凸, 无 托毛。 雌 花花冠 舌状, 舌片 黄色, 狭长, 先端 2 — 3 齿;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黄色, 细长, 冠檐 稍宽, 先端 5 裂, 花 药基部 箭形, 有 纤细的 尾部, 上端 稍尖, 花柱 分枝稍 扁, 上端 略宽, 先 端純或 截形。 瘦果近 圆柱形 或稍四 角形, 顶 端圆, 基 部窄, 无肋或 棱, 常 被毛; 两性花 的冠毛 1 层, 极 纤细, 舌 状花无 冠毛或 有极少 冠毛。 约 10 余种, 主要 分布于 亚洲南 部和西 南部、 非洲 热带。 我国有 3 种, 分布 于西南 部。 云南产 2 种。 ' 分种 检索表 1(2) 叶 较狭, 线状披 针形或 披针状 线形, 基部 戟形, 有圆形 小耳, 半 抱茎, 无柄; 头状花 序直立 1. 白背 苹谷草 P. indicum var. hypoleucum 2(1) 叶 较宽, 长 圆状披 针形, 基部 急狭, 无耳, 不 抱茎, 具 短柄; 头状花 序下垂 2. 垂头 荦谷草 P. cernuum 1. 白背 苹谷草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33: 1-5 粉背 苇谷草 (广西 ) Pen tanema indicum ( L. ) Ling var. hypoleucum ( Hand. -Mazz. ) Ling ( 1965); Lauener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79广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Aster lofouensis Levi, et Vant. (1910); Levi. (1914), p. p.; Rehd. (1937); Inula indicum L. var. hypoLeuca Hand. -Mazz. (1936), (1937); Rehd. (1937); S. Y. Hu ( 1966) ; Vicoa auriculata auct. non Cass. : Dunn ( 1911) ; S. Y. Hu (1969). 一 年生或 二年生 草本, 高 40 — 100 (— 150) 厘米。 主根圆 柱状, 常 扭曲, 具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1 一 4 毫米, 具 分枝, 茎和 枝具细 纵棱, 疏 被短柔 毛, 褐 色或带 红色。 叶 互生, 下部叶 在花期 枯落, 中部叶 线状披 针形或 披针状 线形, 长 2~9 厘米, 宽 1 一 10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基部 戟形, 通 常有圆 形的小 耳并半 抱茎, 边缘全 缘或具 浅齿, 通常 反卷, 表面深 绿色, 被 疣状短 糙毛, 背面 密被白 色或淡 黄色厚 茸毛, 中脉 粗壮, 侧脉 10 — 12 对, 网脉 明显, 全部叶 脉在表 面凹而 在背面 凸起, 使表 面呈 泡状, 上部叶 较小, 全部叶 无柄。 头状 花序径 1.2 — 1.5 厘米, 单生 于枝顶 和上部 叶 腋或排 列成疏 伞房状 花序; 花序 梗细, 长 1 一 3 厘米, 被短 柔毛; 总苞宽 钟形, 径 0.8 — 1.2 厘米; 总苞片 多层, 外层 草质, 钻形, 长约 2 毫米, 背 面疏被 微柔毛 和具腺 点, 内层 线形, 长 4 一 6 毫米, 除 中脉外 膜质, 背面近 无毛, 具 腺点, 全 部总苞 片宽不 逾 0.5 毫米, 先端 渐尖, 均具细 缘毛; 花序 托稍凸 起或半 球形, 径 3 — 4 毫米。 外围雌 
菊 科  143  花 1 层, 舌状, 舌片 黄色, 狭长 圆形, 长 4 一 6 毫米, 宽 1 一 1.4 毫米, 先端具 3 齿裂, 有 5 条 纵脉, 管部 纤细, 长 3 — 4 毫米, 和 舌片背 面均具 黄色透 明的小 腺点; 中 央两性 花 花冠土 黄色, 管状, 长 3 — 4 毫米, 冠檐 筒状, 先端 5 裂, 冠 管细, 长 1.5 — 2 毫米, 外 面均具 黄色透 明的小 腺点。 瘦果圆 柱形, 长不足 1 毫米, 被 微毛; 两性花 的冠毛 1 层, 白色, 极 纤细, 略短于 花冠, 雌花无 冠毛或 有少数 纤细不 等长的 冠毛。 花果期 10 月 至翌年 4 月。 产于 勐腊、 景洪、 元江、 元阳、 建水、 开远、 蒙自、 西畴、 富宁、 路南、 景东、 双 柏、 永胜; 生 于海拔 370 — 2000 米 的山坡 草地、 荒 地或松 林下、 灌 丛中。 广西 西部和 南部、 贵州 南部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永胜。 全草 药用, 健 脾胃, 治 疳积; 外用 止血。 2. 垂头 革谷草 (中 国植 物志) Pentanema cernuum (Dalz. et Gibs. ) Ling (1965), in adnot. ;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Vicoa cernua Dalz. et Gibs. (1861); Hook. f. (1881); T. Cooke (1908); Dunn (1911); Inula dalzellii Hand.-Mazz. (1937); S. Y. Hu (1966). 一年 生细弱 草本, 高 25 — 50 厘米。 茎圆 柱形, 有 条纹, 多 少被微 柔毛, 上 部具细 长的 分枝。 叶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5 — 7. 5 厘米, 宽 1.8 — 2. 5 厘米, 先 端尖或 渐尖, 基部 急狭, 无耳, 边缘有 浅齿或 锯齿, 稀 全缘, 两 面被短 伏毛, 叶 柄短。 头状 花序径 1.2 — 1.8 厘米, 下垂; 花序梗 线形, 上部具 1 枚叶状 苞片; 总苞片 极狭, 线形, 先端 具细长 尖头, 背面略 被毛, 外层鳞 片状。 舌状花 20 — 40 朵, 线形, 开展, 黄色, 顶端具 3 齿, 比总苞 片长; 舌状花 的冠毛 少数, 刺状。 瘦果长 圆形, 长约 0.6 毫米, 疏 被毛。 据 Hand.-Mazz. 记载 玉溪有 分布。 印度 也有。 标本 未见, 描述据 T. Cooke。 31. 山 黄菊属 Anisopappus Hook, et Arn. 一年生 草本。 茎 直立, 被毛。 叶 互生, 有 锯齿。 头状花 序单生 于茎和 分枝先 端或排 列成疏 伞房状 花序, 有异型 小花, 呈辐 射状, 外围有 1 一 2 层 雌花, 结实, 中央 有多数 两 性花, 结实; 总苞半 球形; 总苞片 数层, 稍不 等长, 覆瓦状 排列, 草质; 花 序托凸 起, 托片龙 骨状, 半抱 瘦果。 雌 花花冠 舌状, 黄色, 开展, 先端具 3 齿裂;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冠檐狭 钟形, 先端具 5 裂片, 冠 管短, 花 药基部 箭形, 有尾 状渐尖 的耳, 花柱 2 分枝, 分枝 线形, 先端 钝圆。 瘦 果圆柱 形或稍 压扁, 具 纵肋, 无 毛或被 短毛; 冠 毛短, 膜片状 衝裂, 分离, 不 等长, 间以 少数长 短不等 但长过 膜片的 细芒。 约 3 种, 分 布于热 带非洲 东部、 中 南半岛 和亚洲 南部。 我国有 1 种, 分布于 华南和 西南。 云南 也有。 1. 山黄菊 (广 州植 物志) 图版 33: 6-10 旱 山菊、 旋 覆花、 黄花 一支蒿 Anisopappus chinensis (L. ) Hook, et Am. (1836); Benth. (1861); Oliv. (1877); Forb. et Hemsl. (1888); Dunn et Tutch. (1912); Gagnep. in Lecomte (1924); Groff, 
144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33 1 一 5. 白背 苹谷草 Pentanema indicum (L. ) Ling var. hypoleucum (Hand. -Mazz. ) Ling, 1. 植株 上部, 2. 植株 下部, 3. 总 苞片, 4. 雌花, 5. 两 性花; 6—10. 山黄菊 Anisopappuschinensis (L. ) Hook, et Am. , 6. 植株上 部, 7. 植株 下部, 8. 总 苞片, 9. 雌花, 10. 两 性花。 (王红 兵绘) 
菊 科  145  Dinget Groff (1925); Merr. (1924), (1927); Hand. -Mazz. (1937); Chang (1937); 广州 植物志 (1965); S. Y. Hu (1965); 海南 植物志 (1974)*; 图鉴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Verbesina chinensis L. ( 1753) ; DC. (1836); Inula yunnanensis Anthony (1934), non Franch. ; Chen (1934); S, Y. Hu (1966). 一年生 草本, 高 30 — 100 厘米。 根 粗壮, 上 部粗达 12 毫米, 倒 圆锥状 延长, 长达 13 厘米, 具多数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2 — 7 毫米, 具分枝 或稀不 分枝, 茎和 枝具纵 条纹, 密被黄 褐色或 褐色、 卷曲 或贴伏 的具节 短毛, 茎 下部在 花期渐 脱毛。 基生叶 和下部 茎生叶 在花期 凋落; 茎中部 叶狭长 圆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5 — 6 厘 米, 宽 1 一 1.8 厘米, 先端钝 或圆, 基部宽 楔形或 截形, 边缘 有不整 齐的粗 纯齿,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被 贴伏、 常 卷曲、 具节的 短毛, 并具黄 色或淡 黄色透 明的腺 点, 侧脉 3 — 5 对, 和中脉 在两面 凸起, 网 脉疏且 纤细, 叶柄长 6 — 10 毫米, 密 被具节 短毛, 上部叶 渐小, 近 无柄或 无柄。 头状 花序径 2 — 2. 5 厘米, 单生于 茎顶或 3 — 8 个于 茎、 枝顶 排列成 伞房状 花序; 花序梗 粗壮, 长 1 一 6 厘米, 密 被具节 短毛; 总苞半 球形, 径 1.3 — 1.7 厘米; 总 苞片约 3 层, 淡 绿色, 草质, 狭披 针形或 披针状 线形, 长 4 一 6 毫 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先 端钝, 背面密 被具节 短毛; 花 序托微 凸起, 托片 披针状 线形, 呈龙 骨状, 长 4. 5 — 5. 5 毫米, 干 膜质, 先 端尖, 中肋 明显。 外 围雌花 1 层, 舌状, 舌 片 黄色, 条形, 长 5 — 7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先端 平截, 具 3 齿, 有 4 一 5 条 纵脉, 管 部长 1.5 — 2. 5 毫米, 花柱 伸出冠 管外; 中 央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黄色, 长 3 — 4 毫米, 冠 檐狭 钟形, 5 深裂, 冠 管短, 雄蕊 和花柱 伸出花 冠外。 瘦果圆 柱形, 长 1.5 — 2. 5 毫米, 粗不足 0.5 毫米, 先端 平截, 下部 稍窄, 疏被 微毛; 冠 毛短, 污 白色, 膜片状 撕裂, 不 等长, 长不逾 0.5 毫米, 间以 少数不 等长、 长达 1 毫米的 细芒。 花果期 9 一 12 月。 产于 砚山、 屏边、 蒙自、 元江、 思茅、 景洪、 勐腊、 孟连、 澜沧、 临沧、 景东、 腾 冲、 梁河、 陇川 等地; 生 于海拔 1000 — 2100 米的 林下、 林缘、 灌 丛中、 山坡草 地或路 边。 福建、 广东、 海南、 广西有 分布。 中 南半岛 也有。 花 药用, 有 小毒, 治头暈 目眩、 咳喘、 消 水肿。 32. 艾 纳香属 Blumea DC.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亚灌木 或攀援 状草质 藤本, 常有 香味。 茎 直立, 稀斜 生或平 卧, 圆 柱形, 粗壮或 纤细, 大多 被毛。 叶 互生, 边缘具 细齿、 粗齿、 重 锯齿或 羽状分 裂, 稀 全缘。 头 状花序 小或中 等大, 无梗或 有梗, 少 数或多 数排列 成圆锥 状花序 或穗状 圆锥 花序, 稀 为总状 花序, 盘状, 有多 数异型 小花, 外围 有多数 雌花, 能育, 中 央有较 少数两 性花, 能育 或极稀 不完全 发育, 花 冠黄色 或稀紫 红色; 总苞 钟形、 半球形 或稀圆 筒形; 总苞片 多层, 覆瓦状 排列, 绿色或 绿带紫 红色或 整个紫 红色, 外层 草质, 较短, 卵形至 线形, 背面 被毛, 中层 和内层 渐长和 渐狭, 边 缘狭膜 质至宽 膜质, 背面疏 被毛至 无毛; 花序托 平或稍 凸起, 蜂 窝状或 有点状 凸起, 无毛或 被毛。 雌花 花冠细 管状, 先端 2 — 4 齿裂;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冠檐渐 扩大, 先端 5 齿裂, 冠 管细; 花药 5, 合生 成管, 
146  云南 植物志  先 端尖、 钝或 平截, 基部 戟形, 有 长渐尖 或芒尖 的尾, 外露; 花柱 2 分枝, 分枝 近丝状 或 稍扁, 通常具 小乳突 。瘦 果小, 圆柱形 或稀紡 缍形, 具纵棱 或无, 被微 毛或稀 无毛; 冠毛 1 层, 白色、 黄褐 色或红 褐色, 糙 毛状。 约 80 种, 分 布于热 带和亚 热带的 亚洲、 非 洲和大 洋洲。 我国有 30 种, 分布 于长江 流域 以南各 省区。 云南产 26 种。 分种 检索表 I (8) 外层总 苞片宽 卵形、 卵形或 长圆状 卵形; 花 序托密 被毛; 冠毛 白色。 2(5) 茎生 叶卵形 至狭长 圆形, 基部 圆或宽 楔形, 表 面无毛 或疏生 糙毛; 攀援 状草质 藤本。 3(4) 头状 花序径 15 — 20 (-30) 毫米; 总苞半 球形; 花 序托径 7 — 11 毫米 1. 东风草 B. megacephala 4(3) 头状 花序径 5 — 12 毫米; 总 苞狭钟 形或圆 筒形; 花 序托径 2 — 3 毫米 2. 假 东风草 B. riparia 5(2) 茎 生叶倒 披针形 或倒披 针状长 圆形, 基部 渐狭, 表面密 被疣状 糙毛; 直立草 本或亚 灌木。 6 (7) 茎生 叶基部 多少半 抱茎, 近无柄 3. 高 艾纳香 B. repanda 7 (6) 茎生叶 基部长 渐狭, 骤 然收縮 成长约 5 毫 米的柄 4. 光叶 艾纳香 B. eberhardtii 8(1) 外 层总苞 片狭,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花序 托有或 无毛; 冠毛 各色。 9 (38) 冠毛 白色。 10 (27) 叶不 分裂, 边缘 具齿。 II (24) 花冠 黄色; 总苞 片绿色 或稀先 端带紫 红色。 12 (13) 叶 线状披 针形, 边缘 反卷; 头状花 序少数 于茎顶 排成间 断的总 状花序 5. 狭叶 艾纳香 B. tenuifolia 13(12) 叶非 线状披 针形, 边缘不 反卷; 头状 花序排 列成圆 锥状。 14 (23) 莲 绿色; 头状 花序径 4 一 8 毫米; 总苞片 绿色或 先端带 紫色; 花序托 无毛, 稀 被毛。 15(18) 茎 有腺毛 混生; 叶椭 圆形; 瘦果具 10 棱。 16(17) 叶表面 被白色 柔毛, 背面 被灰白 色销状 柔毛; 头状花 序多, 排成穗 状圆锥 花序; 花 序托无 毛 6. 毛!^ 草 B. hieracifolia 17(16) 叶两面 被具柄 腺毛、 短柔 毛和长 刚毛; 头 状花序 较少, 排 成短而 密的总 状圆锥 花序; 花序 托 疏被毛 7. 具腺 艾纳香 B. adenophora 18(15) 茎无腺 毛混生 ;叶倒 卵形; 瘦果具 4 棱或 无棱。 19 (22) 叶 边缘具 疏齿, 背面被 绵毛或 销毛; 茎 直立。 20 (21) 茎被 绵毛; 基生 叶多, 茎生叶 1 一 4 枚; 头 状花序 排成短 穗状圆 锥花序 或间断 的穗状 圆锥花 序; 果具 4 棱 8. 少叶 艾纳香 B. hamiltonii 21 (20) 茎被 柔毛; 基生 叶少, 茎生叶 多数; 头状花 序排成 狭圆锥 花序; 果无棱 9. 见霜黄 B. lacera 22 (19) 叶边缘 具刺状 硬齿, 两面被 长柔毛 和具柄 腺毛; 茎平卧 …… 10. 尖齿 艾纳香 B. oxyodonta 23 (14) 茎紫 红色; 头状 花序径 3 — 5 毫米, 无梗, 3 — 5 个簇生 于上部 叶腋, 再 排成穗 状圆锥 花序; 总 苞片紫 红色; 花序托 疏被毛 11. 节节红 B. fistulosa 24 (11) 花冠紫 红色; 总 苞片紫 红色。 
菊 科  147  基生叶 在花期 枯落; 茎生 叶多; 头 状花序 多数, 组成 具叶的 大圆维 花序; 花 序托平 12. 毛 艾纳香 B. mollis 基生叶 在花期 生存; 茎生叶 4 一 6 枚; 头 状花序 较少; 花序托 突起成 半圆形 13. 纤枝 艾纳香 B. veronicifolia 叶羽状 分裂。 总苞片 绿色; 花序托 无毛。 植株 无腺毛 混生。 叶 两面被 亮白色 绢毛; 果狭纺 锤形, 无棱 9. 见霜黄 B. lacera 叶两面 近无毛 或疏被 白色长 柔毛; 果圆 柱形, 具 5 条浅棱 14. 绿 艾纳香 B. virens 茎上 部和花 序轴被 柔毛和 腺毛。 叶的顶 裂片近 圆形; 头状花 序具长 3— 15 毫 米的梗 15. 宪臂叶 艾纳香 B. napifolia 叶的顶 裂片卵 形或椭 圆形; 头状花 序具长 1 一 3 毫 米的梗 16. 长柄 艾纳香 B. membranacea 总苞 片带紫 红色; 花序托 被毛。 叶琴状 分裂, 叶柄 上面无 沟槽, 具翅, 基部 无鞘; 植 株有腺 毛混生 17. 六耳铃 B. laciniata 叶羽状 分裂, 叶 柄上面 具宽约 1 毫米的 沟槽, 不 具翅, 基部 有长三 角形的 宽鞘; 植 株无腺 毛 18. 全裂 艾纳香 B. saussureoides 冠毛黄 褐色、 淡褐 色或红 褐色。 叶 基部不 为耳状 箭形; 瘦果圆 柱形; 雌花花 冠先端 2 — 4 等裂。 叶不 分裂。 植株不 被绵毛 3 茎 无毛或 疏被短 柔毛; 叶表面 无毛, 具泡状 突起, 干 时常变 黑色; 外层 总苞片 卵状披 针形, 紫红色 19. 千头 艾纳香 B. lanceoiaria 茎 密被柔 毛和长 节毛; 叶表面 被毛, 无泡状 突起, 干时不 变黑; 外层 总苞片 披针状 线形, 绿色。 叶柄 两侧具 2 — 4 对 披针状 线形的 叶质附 属物, 叶背被 娟状长 柔毛; 头状 花序径 6 — 9 毫米 20. 艾 香 B. balsamifera 叶 柄两侧 无附属 物或无 叶抦, 叶背 不被绢 状毛; 头状 花序径 10 — 15 毫米。 茎密 被长节 毛和短 腺毛; 叶 片边缘 具粗细 相间的 鋸齿, 表面被 具节长 糙毛, 背面被 短腺毛 和 沿脉被 具节长 糙毛; 总苞长 6 — 10 毫米 21. 馥芳 艾纳香 B. aromatica 茎 被长柔 毛和短 柔毛; 叶片边 缘具点 状或小 尖头状 细齿, 表 面被短 柔毛, 背面被 絨毛; 总 苞长 5 — 7 毫米 22. 台北 艾纳香 B. formosana 植 株被厚 绵毛。 叶片 长圆形 或椭圆 状倒披 针形; 头状 花序径 8 — 10 毫米; 总 苞片绿 色带淡 红色, 疏 被毛或 无毛, 先 端钝并 反折, 呈 条裂或 撕裂状 23. 裂苜 艾纳香 B. martiniana 叶 片倒卵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头状 花序径 12 — 15 毫米; 总苞片 绿色, 被白色 绵毛, 先端急 尖至 芒尖, 直且 不撕裂 24. 尖苞 艾纳香 B. henryi 叶羽状 深裂或 浅裂, 裂片 5 — 7 对 25. 密花 艾纳香 B. densinora 叶基 部耳状 箭形; 瘦果纺 锤形; 雌花花 冠先端 2 — 4 齿裂, 裂齿不 等长, 近 二唇形 26. 戟叶 艾纳香 B. sagittata 
148  云 南植物 志  1. 东风草 (植 物分类 学报) 青 钓鱼杆 (续江 ), 大头 艾纳香 (图鉴 ), 黄帽顶 (广东 ), 九里明 (广西 ) Blumea megacephala (Randeria) Chang et Tseng (1974); 图鉴 (1975)* ; 中 国植物 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9)*. Blumea riparia (Bl. ) DC. var. megacephala Randeria (1960); Levi. (1914), pro syn. Sub Bileveillea chinensis (L. ) Levi. p. p.; Kitam. (1968), excl. syn. Blumea pu- bigera (L. ) Merr. ; 海南 植物志 (1974)* ; Lauener (1976). 攀援 状草质 藤本, 有时 基部木 质化。 茎圆 柱形, 长 (0.5 —) 1 一 3 米或 更长, 基部 粗 0.5 — 1 厘米, 多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疏 被黄褐 色短柔 毛或近 无毛。 茎下部 叶和中 部叶 卵形、 卵状 长圆形 或狭长 圆形, 长 5 — 15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圆或宽 楔形, 边缘 具点状 齿或疏 锯齿, 表面有 光泽, 干 后变淡 黑色, 疏被短 糙毛或 无毛, 侧脉 5 — 7 对, 和中脉 在背面 凸起, 网脉 明显, 叶柄长 2 — 6 毫米, 被短柔 毛或近 无毛, 茎先端 和小枝 上部叶 较小, 椭 圆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2 — 5 厘米, 宽 1 一 1.5 厘 米, 边 缘具细 锯齿, 有极 短柄, 其 他同下 部叶。 头状 花序径 1.5 — 2 (— 3) 厘米, 1 一 7 个于 茎和分 枝先端 排成总 状或近 伞房状 花序, 再复合 成疏散 的大型 圆锥状 花序; 花序梗 长 0.5 — 3. 5 厘米, 被黄 褐色短 柔毛; 总苞半 球形, 与 花盘近 等长; 总苞片 5 — 6 层, 外 层 卵形, 长 2. 5 — 3. 5 毫米, 宽 2 — 2. 5 毫米, 先 端钝, 基部 弧曲, 背面 密被短 柔毛, 质 厚, 绿 色或先 端带紫 红色, 中层 线状披 针形, 稍长, 先端 急尖, 边 缘膜质 并带紫 红色, 具 缘毛, 背面 除膜质 边缘外 密被短 柔毛, 质 较薄, 内层 披针状 线形, 长 10 — 12 毫米, 先端近 渐尖, 其他同 中层; 花序 托平, 径 7 — 11 毫米, 密 被白色 柔毛。 外 围雌花 花冠黄 色, 细 管状, 长 6 — 8 毫米, 先端具 2 — 4 圆 齿并被 白色短 柔毛, 花 柱伸出 花冠外 2. 5 — 3 毫米; 中 央两性 花花冠 黄色, 管状, 长 6 — 8 毫米, 向上渐 扩大, 先端具 5 个 三角形 的钝 裂片, 裂 片背面 被白色 柔毛, 花药 伸出约 2.5 毫米, 花柱 伸出约 3 毫米。 瘦 果圆柱 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具 10 条 纵棱, 疏被 白色短 柔毛; 冠毛 白色, 糙 毛状, 长 6 — 8 毫 米。 花果期 10 月 至翌年 4 月。 产于 弥勒、 砚山、 西畴、 文山、 马关、 麻 栗坡、 屏边、 河口、 元江、 景东、 滞西等 地; 生 于海拔 470 — 1900 米的 林下、 林缘、 灌 丛中。 江西、 福建、 台湾、 湖南、 广东、 海南、 广西、 四川和 贵州有 分布。 越 南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弥勒。 全草 药用, 治 感冒、 经期 提前、 产后 浮肿、 血崩、 风湿、 疮疡、 跌打。 2. 假 东风草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34: 1-6 Blumea riparia (Bl. ) DC. (1836); C. B. Clarke (1876); Randeria (1960); Laue- ner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79); Kitam. et Gould in Haraet al. (1982);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9). Conyza riparia Bl. (1826), non H. B. K. ; Blumea chinensis (L. ) DC. (1836) , p. p. non Conyza chinensis L. ; Leveillea martini Vant. (1903); Levi. (1914), pro syn. sub Bileveillea chinensis (L. ) Levi. ; S. Y. Hu (1967) , pro syn. sub Blumea martiniana Vant. ; L. riparia (Bl. ) Vant. (1904); Lauener (1976), pro syn. ; Bileveillea martini Vant. ( 1904) ; S. Y. Hu (1965), nom. inval. ; Blumea pubigera ( L. ) Merr. ( 1919); Hand. -Mazz. 
菊 科  149  (1937); Kitam. (1937); S. Y. Hu (1965), non Conyza pubigera L. 攀援 状草质 藤本, 有 时基部 木质。 茎圆 柱形, 长 (1.5 —) 3-5 (-7) 米, 多分 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无毛, 幼枝 和花序 轴密被 褐色短 柔毛。 叶片 卵形、 卵 状长圆 形或狭 长 圆形, 长 5 — 8 (-12)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圆 或稀宽 楔形, 边缘 具点状 疏齿, 表面 无毛或 疏被短 糙毛, 有 时稍具 光泽, 干后 有时变 黑色, 背 面无毛 或 疏被短 柔毛, 幼叶毛 较密, 侧脉 5 — 7 对, 和中脉 在背面 凸起, 网脉 明显, 叶柄长 0.5 — 1.5 厘米, 被短 柔毛, 茎 先端和 小枝上 部的叶 较小。 头状 花序径 5 — 12 毫米, 多 数 于茎和 枝顶排 列成密 圆锥状 花序, 再组 成大型 的窄复 圆锥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3 — 10 毫 米, 密被 褐色短 柔毛; 总 苞狭钟 形或圆 筒形, 稍短于 花盘; 总苞片 5 — 6 层, 外 层宽卵 形或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宽 1.4 一 1.7 毫米, 先端 钝并带 红色, 边缘狭 膜质并 具细缘 毛, 背面 密被短 柔毛, 质厚, 中层 披针状 长圆形 或狭长 圆形, 稍长, 内层 披针状 线形, 长 6 — 8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先端钝 并常带 红色, 除中 脉外干 膜质, 背面疏 被毛; 花序 托平, 径 2 — 3 毫米, 密 被白色 柔毛。 外围雌 花花冠 黄色, 细 管状, 长 5 — 7 毫米, 先端 具 2 — 4 钝 齿并被 白色短 柔毛, 花柱伸 出花冠 2 — 3 毫米; 中 央两性 花花冠 黄色, 管状, 长 5 — 7 毫米, 向上渐 扩大, 先端 5 齿裂, 裂 齿尖三 角形, 背面被 白色疏 柔毛, 花药伸 出 1.5 — 2. 5 毫米, 花 柱伸出 0.3 — 0.5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具 10 条纵 棱, 疏被 白色短 柔毛; 冠毛 白色, 糙 毛状, 长 5 — 7 毫米。 花果期 12 月 至翌年 6 月。 产麻 栗坡、 河口、 勐腊、 景洪、 景东、 瑞丽、 腾冲、 保山; 生 于海拔 160 — 2200 米 的 林下、 灌 丛下。 广东、 广西有 分布。 缅甸、 印度、 锡金、 泰国、 马来 西亚、 中南半 岛、 菲 律宾、 印度尼 西亚、 巴 布亚新 几内亚 和所罗 门群岛 也有。 3. 高 艾纳香 (植 物分类 学报) 豆豉叶 (文 山、 马关 ), 马 耳朵草 (红河 ), 长节草 (龙陵 ) Blumea repanda (Roxb. ) Hand. -Mazz. (1936);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Conyza repanda Roxb. (1814) , nom. nud. , (1832) ; Blumea procera DC. (1836) ; C. B. Clarke (1876); Hook. f. (1881); Dunn (1911); Gagnep. in Lecomte (1924); Randeria (1960); S. Y. Hu (1965);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B. vestita DC. (1836); B. semivestita DC. (1836), p. p.; Placus procera (DC. ) O. Ktze. (1891); Leveillea procera (DC. ) Vant. (1903); Lauener (1976), pro syn. 高大草 本或亚 灌木, 高 1 一 3. 5 米。 茎圆 柱形, 基部粗 6 — 10 毫米, 具 分枝, 茎和 枝具 纵棱, 下部疏 被毛, 上部 和幼枝 密被绒 毛状长 柔毛, 花 序轴毛 更密。 茎下部 叶倒披 针状长 圆形、 倒 披针形 或长椭 圆形, 长 6 — 16 厘米, 宽 3 — 8 厘米, 先端短 渐尖, 基部 渐狭, 多少 抱茎, 边缘具 不规则 的粗鋸 齿或重 锯齿, 表面 被疣状 糙毛, 常 脱毛而 留下圆 形的 统基, 背面 密被绒 毛状长 柔毛, 侧脉 5 — 7 对, 和中脉 在背面 凸起, 网脉 明显, 近 无柄, 上部叶 渐小, 基 部圆, 其 他同下 部叶。 头状 花序径 5 — 7 毫米, 多 数于茎 先端密 集成开 展的宽 圆锥状 花序; 花序梗 近无; 总苞近 钟形, 稍长于 花盘; 总 苞片约 4 层, 外 层 长圆状 卵形, 长 1 一 3 毫米, 中层 和内层 线状长 圆形至 线形, 长 4 一 7 毫米, 边 缘干膜 质, 全 部总苞 片先端 急尖, 背面 密被短 柔毛; 花序 托平, 径 1.5 — 2. 5 毫米, 蜂 窝状, 
150  云 南植物 志  图版 34 1—6. 假 东风草 Blumea riparia (Bl. ) DC. , 1. 花枝, 2 — 4. 总 苞片' 5. 两 性花' 6. 雌花; 7 — 12. 毛毯草 B. hieracifolia (D. Don) DC. , 7. 花枝, 8_10. 总 苞片, 11. 两 性花, 12. 雌花。 (王红 兵绘) 
菊 科  151  被短 柔毛。 外 围雌花 多层, 花冠 黄色, 细 管状, 长 4 一 5 毫米, 先端 2 — 4 裂, 裂 片有时 被短 柔毛; 中央 两性花 12 — 20 朵, 花冠 黄色, 管状, 长 4. 5 — 6 毫米, 冠檐渐 扩大, 先 端 5 裂, 裂片三 角形, 被短柔 毛和具 节毛。 瘦果圆 柱形, 长约 1 毫米, 被 微毛, 具 10 条 纵棱; 冠毛 白色, 糙 毛状, 长约 5 毫米。 花果期 1 一 5 月。 产于 马关、 屏边、 河口、 勐海、 潞西、 景东; 生 于海拔 1200 — 20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中、 山坡、 沟边或 路旁。 越南、 缅甸、 印度、 锡金、 尼 泊尔、 巴基 斯坦有 分布。 S. Y. Hu (1965) 记载 B. procea DC. 云南有 分布, 但其 引证的 Henryl0127 号应 是下 一种; Randeria (1960) 在此种 下引证 了七号 标本, 均 未见, 因此, B. procea DC. 是否 并入本 种有待 研究。 4. 光叶 艾纳香 (植 物分类 学报) Blumea eberhardtii Gagnep. (1912), in Lecomte (1924); S. Y. Hu (1965);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草本, 高 0.5 — 3 米。 茎 直立或 斜升, 具 纵棱, 被灰 色开展 或反折 的毛, 上 部毛较 密。 茎下部 叶倒披 针形, 长约 12 厘米, 宽 4 一 5 厘米, 先端短 渐尖至 锐尖, 基部 长渐狭 并骤然 收缩成 叶柄, 边缘 具粗鋸 齿或重 锯齿, 表面密 被抚状 糙毛, 背面 尤其中 脉密被 毛, 侧脉 10 — 12 对, 网脉 纤细, 叶 柄长约 5 毫米, 上部叶 渐小, 倒 卵形, 近 无柄, 其 他同下 部叶。 头状花 序径约 1 厘米, 2 — 5 个 簇生, 排 列成腋 生的短 伞房状 花序, 再组 成宽 而短的 圆锥状 花序; 花 序梗通 常无; 总苞片 外层的 卵形, 中层 和内层 的狭长 圆形至 线形, 长 2 — 8 毫米。 外 围雌花 多数, 花冠细 管状, 先端具 4 个卵 状长圆 形的小 裂片, 花柱远 伸出花 冠外; 中央 两性花 多数, 冠檐狭 钟形, 先端具 5 个钝 裂片, 裂片 背面被 毛, 冠管与 冠檐近 等长, 花药 和花柱 伸出花 冠外。 瘦果圆 柱形, 被毛, 具 10 条 纵棱; 冠毛 白色, 易落。 据 Gagnep. 记 载云南 有分布 (Prince Henri d' Orleans, 无号, 产地不 明)。 越南北 部有 分布。 标本 未见, 描 述根据 Gagnep. (1924). 本 种外层 总苞片 卵形, 茎下部 叶倒披 针形, 基部长 渐狭, 表面密 被疣状 糙毛, 易与 卵 形总苞 片的种 区别。 5. 狭叶 艾纳香 (中 国植 物志) Blumea tenuifolia C. Y. Wu ex C. C. Chang et Y. Q. Tseng,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Blumea gracilis Dunn (1903) ; S. Y. Hu (1965), non DC. (1836). 草本, 高 45 — 85 厘米。 茎 直立, 不 分枝, 基部粗 2 — 3 毫米, 密被具 柄短腺 毛和疏 生长 柔毛, 具 纵棱。 茎 下部叶 线状披 针形, 长 4 一 7. 5 厘米, 宽 4 一 8 毫米, 先 端钝, 具 短 尖头, 基部宽 楔形, 边缘 反卷, 具疏生 的尖头 状齿, 表面 绿色, 被有 疣状基 部的糙 毛, 背面淡 绿色, 密被淡 黄色长 柔毛, 沿脉毛 更密, 中脉 在背面 凸起, 侧脉 4 一 5 对, 在 背面稍 明显, 无 叶柄, 上部叶 较小, 长 1 一 2 厘米, 宽 3 — 5 毫米, 先端 锐尖, 边缘具 锐 尖齿, 其 他同下 部叶。 头状 花序径 6 — 8 毫米, 少数 于茎、 枝顶 排列成 间断的 总状花 序; 总苞 钟形; 总 苞片约 4 层, 外层 革质, 披针状 线形, 长 2 — 3 毫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背面 被柔毛 和混生 腺毛, 中层 线形, 稍长, 内层 线形, 长 6 — 8 毫米, 先端 渐尖, 边缘 
152  云南 植物志  干 膜质, 背 面顶部 被毛; 花序 托平, 径约 2 毫米, 无毛。 外围雌 花花冠 黄色, 细 管状, 长 3 — 3. 5 毫米, 先端具 3 齿裂, 裂 片圆, 无毛, 花 柱伸出 花冠约 1 毫米; 中央 两性花 花冠 黄色, 管状, 长 3. 5 — 4 毫米, 冠檐 筒状, 先端 5 裂, 裂片 卵形, 背 面密被 短毛, 冠 管细, 长 1 一 1.5 毫米, 花药和 花柱伸 出花冠 0.6 — 1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约 1 毫 米, 被 微毛; 冠毛 白色, 糙 毛状, 长 3 — 4 毫米。 花果期 11 月 前后。 产于 思茅、 景洪、 勐腊; 生 于海拔 900 — 1900 米的常 绿阔叶 林下或 山谷湿 润地。 台 湾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思茅。 6. 毛毡草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34: 7-12 地菊、 坡艾草 (海南 ), 吊钟菊 (广东 ) Blumea hieracifolia (D. Don) DC. (1834), ( 1836); Wight ( 1846)*; Benth. (1861); C. B. Clarke (1876); Hook. f. (1881); Forb. et Hemsl. (1888); Hand. -Mazz. (1936); Chang (1937), p. p. ; Randeria (1960), p. p.; S. Y. Hu (1965); Banerji (1966); Hara (1966), (1971); Kitam. (1968); 海南 植物志 (1974); 图鉴 (1975)* ; 中国 植物志 (1979)* ;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9). Erigeron hieracifoLiurn D. Don ( 1825 ) ; Conyza hieracifolia Spreng. ( 1826 ) ; Blumea chinensis Walp. (1843), non DC. ; B • sericans auct. non (Kurz. ) Hook. f. : Walp. (1843); Merr. et Mete. (1937), p. p. ; B. hieracifolia (D. Don) DC. var. macrostachya auct. non Hook. f. : Randeria ( 1960) , p. p. 一年生 草本, 高 40 — 100 (—150) 厘米。 须根 数条, 线形, 具 纤维状 细根, 有时 明显具 主根。 茎 直立, 绿色, 基部粗 3 — 5 毫米, 不 分枝或 稀上部 具少数 分枝, 茎和枝 具 纵棱, 密 被黄褐 色开展 的长柔 毛和长 腺毛, 上部毛 更密, 近基部 脱毛。 基生叶 早落; 茎生叶 多数, 下部和 中部叶 椭圆形 或狭椭 圆形, 长 5 — 9 厘米, 宽 2. 5 — 3 厘米, 先端急 尖 或钝, 具长 尖头, 基部 楔形, 下延, 边 缘具长 尖头状 硬齿, 表面绿 色或深 绿色, 被白 色 柔毛, 沿脉毛 较密, 背 面被灰 白色、 极密 的销状 柔毛, 中脉和 5 — 6 对 侧脉在 背面凸 起, 叶柄长 0.3 — 1 (-2) 厘米, 具翅, 上部叶 渐小, 毛被 更密, 无 叶柄。 头状 花序常 多数, 径 5 — 8 毫米, 通常 2 — 7 个簇生 于上部 叶腋, 再 排成穗 状圆锥 花序; 花序 梗极短 或 近无, 密 被絹状 柔毛; 总苞 钟形; 总苞片 4 一 5 层, 外层 披针状 线形, 长 2 — 3 毫米, 先端 急尖, 背面被 白色短 柔毛, 淡 紫色, 中层 长圆状 线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先端 渐尖, 边缘干 膜质, 背面疏 被毛, 上部淡 紫色, 内层 线形, 长 5 — 6 毫米, 渐尖, 除中 脉外干 膜质, 近 无毛, 先端淡 紫色; 花序托 近平, 径 1.5 — 2 毫米, 无毛。 雌 花花冠 黄色, 细 管状, 长 3. 5 — 4. 5 毫米, 先端 3 齿, 无毛, 花 柱伸出 花冠约 1 毫米; 两性花 少数, 花 冠 黄色, 管状, 长 4 一 5 毫米, 冠檐狭 筒状, 先端 5 齿裂, 裂齿三 角形, 疏 被毛, 冠管 长约 1 毫米, 花药 和花柱 伸出花 冠外。 瘦果圆 柱形, 长约 1 毫米, 具 10 条 纵棱, 疏被 白色 短毛; 冠毛 白色, 糙 毛状, 长 4 一 5 毫米。 花果期 9 月 至翌年 4 月。 产于 蒙自、 元江、 双柏、 大理; 生 于海拔 450 — 1600 米的灌 丛中、 草坡、 田 埂或路 边、 水 沟边。 福建、 台湾、 广东、 海南、 广西和 贵州有 分布。 中南 半岛、 菲 律宾、 印度 尼 西亚、 巴布 亚新几 内亚和 缅甸、 印度、 巴 基斯坦 也有。 
菊 科  153  全草 药用, 清凉 解毒、 利尿。 7. 具腺 艾纳香 (植 物分类 学报) Blumea adenophora Franch. ( 1890) ; Gagnep. in Lecomte ( 1924) ; Randeria ( 1960) ; S. Y. Hu (1965);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细弱 草本, 高 18 — 40 厘米。 茎 直立或 上升, 圆 柱形, 基部粗 2 — 3 毫米, 不 分枝或 基部 有少数 分枝, 莲和 枝具细 纵棱, 被 开展的 白色柔 毛和混 生具柄 腺毛。 基生叶 多数密 集, 叶片 狭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2 — 4 厘米, 宽 0.5 — 1 厘米, 先 端钝、 圆或急 尖, 基部 楔形并 下延, 边缘 具有规 则的疏 锯齿, 两面 被具柄 腺毛、 短柔 毛和白 色长刚 毛, 中脉在 背面稍 凸起, 侧脉不 明显, 叶 柄短, 具翅; 茎生叶 疏离, 下部 叶与基 生叶同 形, 上部叶 渐小, 狭长 圆形, 长 1 一 2 厘米, 宽 4 一 5 毫米, 先端具 短尖, 基部与 中部近 等宽, 边缘仅 先端具 3 — 4 个小 尖齿, 两面 密被长 柔毛, 无 叶柄。 头状 花序径 4 一 6 毫 米, 少数, 顶生和 腋生, 排列 成短而 密的总 状圆锥 花序; 花序 梗短或 近无, 密被 淡黄色 长 柔毛; 总苞 圆筒状 钟形或 钟形, 稍长于 花盘; 总苞片 3 — 4 层, 线形, 上 部带紫 红色, 外层 草质, 长约 3 毫米, 先端 急尖, 背面密 被毛, 边缘具 缘毛, 中 层和内 层除中 脉外呈 干 膜质, 长 6 — 7 毫米, 先 端突尖 或钝, 背面密 被毛, 边缘仅 上部具 缘毛; 花序 托平, 径 2 — 3 毫米, 蜂 窝状, 疏被 柔毛。 雌 花花冠 黄色, 细 管状, 长 4 一 5 毫米, 下部 稍粗, 先端具 2 — 3 细 齿裂, 裂齿 无毛; 两 性花约 10 朵或 稍多, 花冠 黄色, 管状, 长 5 — 6 毫 米, 冠 檐先端 5 — 6 浅裂, 裂片 卵形, 背 面被毛 和密具 腺体。 瘦果圆 柱状纺 锤形, 长约 1 毫米, 具 10 条 纵棱, 被 白色短 柔毛; 冠毛 白色, 糙 毛状, 长 4 一 5 毫米。 花果期 4 一 5 月。 产 鹤庆、 大理、 永平; 生 于海拔 600 — 2000 米的 山坡或 田野。 越南 北方有 分布。 模 式标 本采自 鹤庆。 8. 少叶 毛毡草 (植 物分类 学报) 少叶 艾纳香 (中 国植 物志) Blumea hamiltonii DC. (1836);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9). Gnaphaliu77i hamiltonii Wall. (1831), nom. nud. ; Blumea hieraci folia (D. Don) DC. var. hamiltonii (DC. ) C. B. Clarke (1876); Hook. f. (1881); Randeria (1960); S. Y. Hu (1965); Lauener (1976); B. cavaleriei Levi, et Vant (1909); Levi. (1914); Gagnep. (1920), in Lecomte (1924); Chang (1937), et S. Y. Hu (1965), pro syn. sub. B. hieraci folia 一年生 草本, 高 10 — 40 厘米。 须根 数条, 线形。 茎 直立, 基部粗 1 一 2 毫米, 向上 略 渐窄, 至先 端近花 序下变 肥厚, 不 分枝, 具细 纵棱, 被 白色或 污白色 绵毛, 先端尤 密。 基生叶 数枚, 莲 座状, 叶片 倒卵状 长圆形 或狭倒 卵形, 长 (1 一) 3 — 8 厘米, 宽 (0.6 —) 1.5 — 3 厘米, 先端圆 或钝, 基部长 渐狭, 下延, 边缘具 尖头状 疏细齿 或有时 不 明显, 表面疏 被短柔 毛或近 无毛, 背面被 白色或 污白色 绵毛, 侧脉 3 — 5 对, 和中脉 在背面 凸起, 叶柄长 0.3 — 1 厘米, 具翅; 茎生叶 少数, 1 一 4 枚, 极 疏离, 叶片 倒卵状 
154  云 南植物 志  长圆形 或狭长 圆形, 长 1 一 4 厘米, 宽 0.3 — 1 厘米, 具短 柄至近 无柄, 其 他同基 生叶。 头状 花序径 5 — 6 毫米, 少 数于茎 顶或先 端叶腋 密集成 球状, 再排 成短穗 状圆锥 花序或 间 断的穗 状圆锥 花序; 花序梗 极短, 密 被白色 绵毛; 总苞 钟形, 稍长于 花盘; 总 苞片约 4 层, 外层 草质, 绿色, 长圆状 线形, 长 2 — 3 毫米, 先端 急尖, 背面 被白色 绵毛, 中 层和内 层除中 脉外干 膜质, 淡黄色 或麦杆 黄色, 线形, 长 3. 5 — 6 毫米, 先端 渐尖, 背 面 沿脉疏 被毛, 先端具 缘毛; 花 序托稍 凸起, 径 1.5 — 2 毫米, 无毛。 雌花 多数, 花冠 黄色, 细 管状, 长 3 — 4 毫米, 先端 3 齿裂, 无毛; 两性花 少数, 花冠 黄色, 管状, 长 4 一 4. 5 毫米, 冠檐 筒状, 先端 5 裂, 裂片披 针形, 疏 被毛, 冠管长 1 一 1.5 毫米。 瘦果 圆 柱形, 长约 1 毫米, 具 4 条 纵棱, 疏 被毛; 冠毛 白色, 糙 毛状, 长 3 — 4 毫米。 花果 期 3 — 6 月。 产于 双江、 勐海、 富宁; 生 于海拔 750 — 1520 米的 山坡或 草地。 贵州 南部有 分布。 9. 见霜黄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35: 1-5 红头草 Blumea lacera (Burm. f . ) DC. in Wight (1834), (1836); Benth. (1861); C. B. Clarke (1876); Hook. f. (1881); Forb. et Hemsl. (1888); Hayata (1919); Gagnep. in Lecomte (1924); Merr. (1927); Kitam. (1935), (1937); Yamamoto (1936); Chang (1937), excl. syn. ; Weibel (1958); Randeria (1960); S. Y. Hu (1965); Kitam. in Hara (1966); C. R. Rao (1967); Kitam. (1968); Anouym. (1969); Grierson (1974); 海南 植物志 (1974); Lauener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79);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9). Conyza lacera Burm. f . (1786)*; Blumea subcapitata DC. (1836); Gagnep. in Lecomte (1924); Hand.-Mazz. (1936), ( 1938); S. Y. Hu ( 1965); 海南 植物志 (1974); B. bodinieri Vant. (1903); Levi. (1914), p. p. , excl. Esquirol 3188, 3532; Senecio velutinus Levi, et Vant. (1909); Blumea velutina ( Levi, et Vant. ) Levi. (1910); Dunn (1911); Gagnep. (1920); Randeria (1960); Conyza velutina (Levi, et Vant. ) Levi. (1912) , (1914) ; Blumea chevalieri Gagnep. in Lecomte (1924). 草本, 高 20 — 50 (-100) 厘米。 主根粗 3 — 7 毫米, 具数条 侧根和 多数纤 维状细 根。 茎 直立, 基部粗 3 — 6 毫米, 不分 枝或具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被白 色或黄 白色柔 毛。 基生叶 早枯; 莲生叶 多数, 下部 叶倒卵 状长圆 形或倒 卵形, 长 4 一 8 (-15) 厘米, 宽 2—4.5 (一 5) 厘米, 先 端圆或 稀钝, 基部 楔形, 边 缘有不 规则的 粗齿或 细齿, 有时 下 部琴状 分裂,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 面被亮 白色或 黄白色 绢毛, 侧脉 4 一 7 对, 和中脉 在背面 凸起, 具 网脉, 叶柄长 1 一 3 厘米, 稀 无柄, 上部叶 渐小, 倒 卵状长 圆形、 长圆形 或狭长 圆形, 先 端钝或 急尖, 有 时具小 尖头, 边缘上 部具齿 或有时 全缘, 具短柄 或近 无柄。 头状 花序径 5 — 7 毫米, 4 一 6 个聚生 于茎、 枝顶, 排成狭 圆锥状 花序; 花序 梗长 1 一 6 毫米, 密 被白色 柔毛; 总苞 钟形, 稍长于 花盘; 总 苞片约 4 层, 线形, 先端 长 渐尖, 花落 后全部 反折, 外层 革质, 长 2 — 3 毫米, 背面密 被白色 柔毛, 中层 和内层 除中 脉外干 膜质, 长 4 一 6 毫米, 背面 沿脉疏 生白色 柔毛; 花序 托平, 中央稍 凹陷, 径 1.5 — 2. 5 毫米, 具多数 小点状 凸起, 无毛。 雌花 多数, 花冠 黄色, 细 管状, 长 3 — 4 毫 
菊 科  155  米, 先端 3 齿裂, 无毛; 两性花 少数, 花冠 黄色, 管状, 长 4 一 5 毫米, 冠檐圆 筒状钟 形, 先端 5 裂,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疏被 柔毛, 冠管长 2 — 2. 5 毫米。 瘦 果狭纺 锤形, 长 1 一 1.5 毫米, 无棱, 疏 被白色 短毛; 冠毛 白色, 糙 毛状, 长 4 一 5 毫米。 花果期 4 月前 后。 产于 蒙自、 屏边、 金平; 生 于海拔 220 — 360 米的 路边、 田边或 荒地。 江西、 福建、 台湾、 广东、 海南、 广西和 贵州有 分布。 亚洲东 南部、 澳大利 亚北部 和非洲 东南部 也有。 全草 药用, 清热 解毒、 消肿 止痛。 10. 尖齿 艾纳香 (中 国植 物志) Blumea oxyodonta DC. in Wight (1834), (1836); C. B. Clarke (1876); Hook. f. (1881); Craib (1911); Gagnep. in Lecomte (1924); Randeria (1960); Hara (1971); 中国 植物志 (1979)*;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excl. C. W. Wang 37037;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p. p. Conyza oxyodonta Wall. (1831), nom. nud. ; Placus oxyodonta (DC. ) O. Ktze. (1891).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40 厘米。 主根 粗壮, 具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有时约 3 条 簇生。 茎 数条, 平卧或 斜生, 基部粗 1 一 2 毫米, 具 分枝, 茎和 枝具细 纵棱, 密 被白色 开展的 长 柔毛。 基生叶 多数, 叶 片倒卵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3 — 7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先端 急尖, 具刺状 尖头, 基部 楔形, 边缘具 不规则 的刺状 硬齿, 齿端 有长硬 尖头, 两 面密被 白 色长柔 毛和混 生具柄 腺毛, 侧脉 3 — 5 对, 和中脉 在背面 凸起, 网脉不 明显, 叶柄短 或 近无; 茎生叶 数枚, 疏离, 叶片椭 圆形、 倒卵形 或稀长 圆形, 长 2 — 4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无柄, 其 他同基 生叶, 最 上部叶 极小。 头状 花序径 5 — 7 毫米, 少 数于^ 和枝顶 排成 疏或密 的伞房 状圆锥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5 毫米, 密被 白色柔 毛和混 生具柄 腺毛; 总苞 圆筒状 钟形或 钟形; 总 苞片约 4 层, 全部 线形, 略带紫 红色, 花后 反折, 外层草 质, 长 1 一 3 毫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背面密 被白色 柔毛和 混生短 腺毛, 中层和 内层长 31 毫米, 先端 渐尖, 边缘干 膜质, 背 面疏被 柔毛; 花序 托凸或 稍平, 径 1.5_2毫 米, 具多 数点状 突起, 无毛。 雌花 多数, 花冠 黄色, 细 管状, 长 3 — 4 毫米, 先端具 2 — 3 个被 微毛的 裂齿; 两 性花较 少数, 常不 结实, 花冠 黄色, 管状, 长 3. 5 — 4. 5 毫 米, 冠檐稍 扩大, 先端 5 齿裂, 裂齿 背面密 被白色 微毛, 冠管长 1 一 1.5 毫米, 花药 5 个, 不 等长, 或者花 药退化 或部分 退化。 瘦果圆 柱形, 长约 0.6 毫米, 无棱, 被 微毛; 冠毛 白色, 糙 毛状, 长 3 — 4 毫米。 据 Randeria 记 载云南 (可能 在蒙自 附近) 有 分布, 标本 未见。 产于 印度、 巴基斯 坦、 缅甸 和中南 半岛。 11. 节节红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35: 6-10 聚花 艾纳香 (广西 ) Blumea fistulosa ( Roxb. ) Kurz. (1877); Hand.-Mazz. (1936); Chang ( 1937); Randeria (1960); S. Y. Hu ( 1965); 海南 植物志 (1974); 图鉴 ( 1975) *; Lauener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79)* ; Kitam. et Gould in Haraetal. (1982);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9)*. 
156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35 1—5. 见霜黄 Blumealacera (Burm. f. ) DC. , 1. 植株' 2. 头状 花序' 3. 总 截片' 4. 雌花' 5. 两 性花; 6 — 10. 节节红 B. fistulosa (Roxb. ) Kurz. . 6. 植株, 7. 头状 花序' 8. 总 苞片' 9. 雌花' 10. 两 性花。 (王红 兵绘) 
菊 科  157  Conyza fistulosa Roxb. (1832); Blumea glomerata DC. in Wight (1834), (1836); Forb. et Hemsl. (1888); Gagnep. in Lecomte (1924); B. racemosa DC. (1836); B. purpurea DC. (1836) ; B. amethystina Hance (1868); B. nudi flora Hook. f. (1881) ; B. vaniotiana Levi. (1914), in clavi et Cat. (1918)* ; S. Y. Hu (1965). —年生 草本, 高 20 — 80 (-150) 厘米。 主根圆 柱状, 渐窄, 长达 8 厘米, 上部粗 2 — 3 毫米, 具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直立, 紫 红色, 基部粗 2 — 4 (-7) 毫米, 不分枝 或 上部具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密被白 色长柔 毛和短 柔毛, 近 基部常 脱毛。 基生 叶在花 期 脱落; 茎生叶 多数, 下 部和中 部叶倒 卵形、 倒披针 形或椭 圆形、 狭椭 圆形, 长 4 一 8 (-13) 厘米, 宽 1.5 — 4 (-5.5)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稀短 渐尖, 基部 渐狭并 下延, 边 缘有不 规则的 粗齿和 细齿,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 面被密 或疏的 白色长 柔毛, 侧脉 5-6 (一 8) 对, 叶脉 在背面 凸起, 网脉不 明显, 叶柄长 0.5 — 2 厘米, 具翅, 上 部叶渐 小, 倒披 针形、 倒披针 状椭圆 形或披 针形, 近 无柄或 无柄。 头状 花序径 3 — 5 毫米, 通 常 3 — 5 个簇生 于上部 叶腋, 再 排列成 间断或 先端较 密集、 长达 25 厘米 的穗状 圆锥花 序; 花序梗 近无; 总苞近 钟形; 总 苞片约 5 层, 紫 红色或 至少先 端带紫 红色, 外层线 形, 长约 2 毫米, 先端 急尖, 背 面密被 柔毛, 常向外 弯曲, 中层 线状披 针形, 长 3 — 4 毫米, 背 面疏被 柔毛, 内层 线形, 长 4 一 6 毫米, 背面 散生短 柔毛; 花序 托平或 中央稍 凹, 径 1.5 — 2 毫米, 具 多数小 窝孔, 疏被短 柔毛。 雌 花花冠 黄色, 毛 管状, 长 3 — 3. 5 毫米, 先端 3 小齿; 两性 花花冠 黄色, 管状, 长 4 一 5 毫米, 冠 檐狭漏 斗状, 先端 5 裂, 裂片背 面被短 柔毛, 冠 管细, 长 1.5 — 2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0.8 — 1 毫米, 具 8 — 10 条 纵棱, 疏生 微毛; 冠毛 白色, 糙 毛状, 长 4 一 5 毫米, 易 脱落。 花果期 10 月 至翌年 4 月。 产于 富宁、 砚山、 麻 栗坡、 河口、 蒙自、 个旧 (曼耗 )、 墨江、 景东、 普洱、 勐腊、 勐海、 澜沧、 双江、 龙 陵等; 生 于海拔 200 — 2000 米的 林下、 林缘、 灌 丛下、 山 坡草地 或 路边、 荒地。 广东、 广西、 贵州有 分布。 中南 半岛、 泰国、 缅甸、 印度、 不丹、 锡 金、 尼泊尔 也有。 全草 药用, 治身体 虚弱。 12. 毛 艾纳香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36: 1-4 紫背倒 提壶、 红 头小仙 (昆明 ), 红 头草、 红 根白毛 倒提壶 (玉溪 ), 柔毛 艾纳香 (图鉴 ) Blumea mollis (D. Don) Merr. (1910); Hand.-Mazz. (1936), (1938); Randeria (1960); S. Y. Hu (1965); Kitam. (1968); 海南 植物志 (1974); 图鉴 (1975)*; 中 国 植物志 (1979);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贵州 植物志 (1989r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Erigeron molle D. Don (1825); Blumea wightiana DC. in Wight (1834), (1836); Benth (1861); Hook. f. (1881); Forb. et Hemsl. ( 1888); B. parvifolia DC. (1836); B. trichophora DC. (1836). 一年生 草本, 高 (10 —) 30-60 (-90) 厘米, 全株具 臭味。 主根圆 柱形, 上部粗 1 一 5 毫米, 向下 渐窄, 长达 20 厘米, 具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直立, 基部粗 1 一 3 毫 
158  云南 植物志  米, 通常具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被开展 的白色 长柔毛 和混生 短柔毛 及具柄 腺毛, 基部 常有数 个密具 白色絹 毛丛的 芽苞。 基生叶 在花期 枯落; 茎生叶 多数, 下 部叶倒 卵形、 倒 卵 状长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1.5 —) 4—9 (—12) 厘米, 宽 1 一 4 (-5) 厘米, 先端圆 或钝, 具锐 尖头, 基部楔 形或宽 楔形, 稍 下延, 边 缘有不 规则的 锯齿, 齿 端有锐 尖头, 两面绿 色或黄 绿色, 密 被绢状 柔毛, 侧脉 5 — 7 对, 和中脉 在背面 凸起, 网脉在 背面明 显, 叶柄长 0.5 — 3 厘米, 被毛, 中部和 上部叶 渐小, 具短 柄或近 无柄, 其 他同下 部叶。 头状 花序径 4 一 5 毫米, 通常 3 — 7 个 于茎和 枝顶密 集成小 聚伞状 花序, 再 组成具 叶的大 型 圆锥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3 毫米, 密 被毛; 总苞 圆筒状 钟形; 总 苞片约 4 层, 全部 总苞片 紫色、 紫红 色或淡 红色, 线形, 长过于 花盘, 先端 渐尖, 花后常 反折, 外层草 质, 长 2 — 3 毫米, 背面密 被短柔 毛和混 生具柄 腺毛, 中、 内层长 3 — 5 毫米, 边 缘干膜 质, 背面 疏被短 柔毛; 花序 托平, 径 1.5 — 2. 5 毫米, 具多 数点状 突起, 无毛。 雌花多 数, 花冠 紫色、 紫红 色或淡 红色, 细 管状, 长 3 — 4 毫米, 先端 3 齿裂, 无毛; 两性花 较 少数, 花冠与 雌花的 同色, 管状, 长 3 — 4 毫米, 冠檐近 筒形, 先端 5 齿裂, 裂齿背 面被 微毛, 冠管长 1 一 1.5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约 1 毫米, 近 平滑, 被白色 微毛; 冠 毛 白色, 糙 毛状, 长 3 — 4 毫米。 花果期 11 月 至翌年 6 月。 产于 广南、 富宁、 文山、 屏边、 河口、 蒙自、 元阳、 绿春、 勐腊、 勐海、 澜沧、 双 江、 凤庆、 景东、 漾澆、 禄丰、 昆明、 罗平、 彝良 等地; 生 于海拔 (150 —) 400-2000 (-28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下、 山坡 草地、 路边、 田边、 荒地。 浙江、 江西、 台湾、 广 东、 海南、 广西、 湖南、 四川、 贵州有 分布。 缅甸、 印度、 不丹、 锡金、 尼 泊尔、 斯里 兰卡、 巴基 斯坦、 阿 富汗、 中南 半岛、 菲 律宾、 印度尼 西亚、 大洋 洲北部 及非洲 也有。 全草 药用, 能清热 解毒、 消炎 退烧、 止咳 平喘。 13. 纤枝 艾纳香 (中 国植 物志) Blumea veronicifolia Franch. (1896); Randeria (1960); S. Y. Hu (1965); 中国植 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一年生 草本, 高 20 — 35 厘米。 主根圆 柱状, 上部粗 2 — 3 毫米, 向下 渐狭, 长达 12 厘米, 通常 扭曲, 黄 褐色, 有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直立或 斜生, 基部粗 1 一 3 毫 米, 不分枝 或基部 具少数 分枝, 茎 和枝有 纵棱, 被黄 褐色短 柔毛和 散生长 柔毛及 具柄腺 毛。 基生叶 数枚, 近莲 座状, 在花期 生存, 叶片 长圆状 倒披针 形或倒 卵形, 长 2 — 5 厘 米, 宽 0.4 — 1.8 厘米, 先端钝 或圆, 基部渐 狭并稍 下延, 边 缘有整 齐的细 尖齿, 两面 被长 柔毛, 沿脉毛 较密, 侧脉 4 一 5 对, 和 中脉在 两面稍 凸起, 网脉不 明显, 叶 柄短至 近无; 茎生叶 少数, 约 4 一 6 枚, 长 2 — 4 厘米, 宽 0.3 — 1.2 厘米, 先 端圆, 基部 渐狭, 边缘 有不明 显的疏 细齿, 无 叶柄, 最 上部叶 线形。 头状 花序径 3 — 5 毫米, 较少 数于茎 和 枝顶密 集成球 状圆锥 花序; 花 序梗极 短或有 时长达 5 毫米, 密被 长柔毛 和混生 具柄短 腺毛; 总苞 圆筒状 钟形; 总 苞片约 4 层, 上部 常呈紫 红色, 外层 披针状 线形, 长 2 — 3 毫米, 先端 急尖, 草质, 背面密 被柔毛 和混生 腺毛, 中层 和内层 线形, 长 4 一 6 毫米, 先端 渐尖, 边缘 膜质, 背 面疏被 柔毛; 花序托 凸起, 半 圆形, 径 1.5 — 2 毫米, 具多数 点状 突起, 无毛。 雌花 多数, 花冠紫 红色, 细 管状, 长 4 一 4. 5 毫米, 先端 2 齿裂, 无 毛; 两性花 少数, 花冠紫 红色, 管状, 长 5 — 5. 5 毫米, 冠檐稍 扩大, 先端 5 裂, 裂片 
菊 禾斗  159  图版 36 1—4. 毛 艾纳香 Blumea mollis (D. Don) Merr. , 1. 植株, 2. 头状 花序, 3. 雌花, 4. 两 性花; B. virens DC. , 5. 植株 上部, 6. 总 苞片, 7. 雌花, 8. 两 性花。 (王 凌绘)  ;一 8. 绿 艾纳香 
160  云南 植物志  长三 角形, 背面具 腺体, 冠 管细, 长 1 一 1.5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约 1 毫米, 具 5 条 纵棱, 疏 被白色 微毛; 冠毛 白色, 糙 毛状, 长 4 一 5 毫米。 花果期 4 一 5 月。 产于 鹤庆、 丽江; 生 于海拔 1200 — 2500 米的 荒地潮 湿处。 四川西 南部有 分布。 模 式标 本采自 鹤庆。 14. 绿 艾纳香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36: 5-8 Blumea virens DC. in Wight ( 1834) , (1836); Dunn (1911); Gagnep. in Lecomte (1924); Randeria (1960); Kitam. (1968);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Conyza virens Wall. (1831), nom. nud. ; Blumea lapsanoides DC. in Wight (1834); B. hymenophylla DC. (1836). 一年生 草本, 高 60 — 150 厘米。 主根圆 柱状, 具侧根 和多数 细根。 茎 直立, 基部 粗 3 — 5 毫米, 具 多数上 升或平 展的细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无毛 或上部 被极稀 疏的白 色长 柔毛。 基生叶 在花期 枯落; 茎 下部叶 在花期 枯萎, 叶 片倒披 针状椭 圆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2. 5 — 4 厘米, 先端 急尖, 具 尖头, 基部长 渐狭并 下延, 边 缘具不 规则的 锯齿, 两面 绿色, 无毛 或疏被 白色长 柔毛, 沿脉毛 稍多, 侧脉 5 — 7 对, 和中脉 在背面 凸起, 网脉不 明显, 叶柄长 1.5 — 3 厘米, 具翅, 茎 中部叶 最大, 叶片轮 廓倒披 针形, 长 8 — 11 厘米, 宽 3 — 4 厘米, 琴状 分裂, 顶裂 片大, 卵 状披针 形或倒 卵形, 侧裂片 1 一 2 对, 宽三角 形至长 圆形, 全部 裂片边 缘具尖 锯齿, 叶柄长 2 — 4 厘米, 上部叶 渐小, 不 分裂。 头状 花序径 5 — 7 毫米, 于莲、 枝 顶排成 圆锥状 花序, 再组成 顶生具 叶的大 圆锥状 花序; 花序梗 纤细, 长 1 一 3 厘米, 无毛 或散生 白色长 柔毛, 具 1 一 5 枚钻 形的小 苞片; 总苞圆 筒状 钟形; 总苞片 5 — 6 层, 绿色, 花后 反折, 外层 草质, 披针状 线形, 长 1.5 — 2. 5 毫 米, 先端 急尖, 无 毛或背 面疏被 白色短 柔毛, 中层 和内层 线形, 长 6 — 7 毫米, 先端渐 尖, 边 缘宽干 膜质, 无毛; 花序 托平或 稍凸, 径 2. 5 — 3 毫米, 蜂 窝状, 无毛。 雌花花 冠 黄色, 细 管状, 长 4 一 5 毫米, 先端 2 — 3 齿裂, 无毛; 两 性花较 少数, 花冠 黄色, 管 状, 长 4 一 5 毫米, 冠檐 稍宽, 先端 5 齿裂, 裂齿被 微毛, 冠 管长约 1 毫米。 瘦 果圆柱 状, 长约 1 毫米, 有约 5 条浅 纵棱, 疏被 白色短 柔毛; 冠毛 白色, 槌 毛状, 长 4 一 5 毫 米。 花果期 11 月 至翌年 4 月。 产于 元阳、 红河、 景东; 生 于海拔 380 — 1500 米的山 坡草地 或河谷 田边、 路旁。 缅 甸、 泰国、 中南 半岛、 马来 西亚、 菲 律宾和 印度、 不丹、 巴基 斯坦、 斯里 兰卡有 分布。 15. 芜菁叶 艾纳香 (植 物分类 学报) Blumea napifolia DC. (1836); Randeria (1960); 海南 植物志 (1974);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Conyza napifolia Wall. (1831), nom. nud. ; Blumea membranacea auct. non DC. : Chang (1937). 一年生 草本, 高 50 — 70 厘米。 茎 直立, 基部粗 2 — 4 毫米, 具 分枝, 茎和枝 有细纵 棱, 下部近 无毛, 上部密 被具柄 短腺毛 和散生 柔毛。 茎 下部叶 片倒卵 形或长 圆形, 长 8 — 16 厘米, 宽 3 — 4. 5 厘米, 先端钝 或圆, 具 尖头, 基部 渐狭, 琴状 分裂, 顶 裂片较 大, 近 圆形, 侧裂片 1 一 2 对, 卵状长 圆形至 线形, 全部裂 片边缘 有不规 则的疏 粗齿, 
菊 科  161  两面 疏被短 柔毛, 侧脉 4 一 6 对, 叶脉 在两面 凸起, 网脉 明显, 具长 8 — 16 厘米 的柄, 上部叶 渐小, 倒卵形 至倒披 针形, 长 1.5 — 3. 5 厘米, 宽 0.5 — 1.5 厘米, 不 分裂, 边缘 有不 规则的 粗齿, 近 无柄, 最 上部叶 极小, 苞 片状。 头状 花序径 3 — 5 毫米, 单生或 2 — 4 个 丛生于 茎和枝 上部, 再 排成具 叶的大 圆锥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3 — 15 毫米, 被具 节短 腺毛, 果期 延长; 总苞 圆筒状 钟形; 总 苞片约 4 层, 全部 线形, 绿色, 花后 反折, 外 层长约 1 毫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背面 疏被短 柔毛和 具柄短 腺毛, 中层 稍长, 内 层长约 5 毫米, 先端 渐尖或 芒尖, 边缘干 膜质, 顶端 疏被短 柔毛; 花序 托平或 稍凸, 径 1—2 毫米, 蜂 窝状, 无毛。 雌 花花冠 黄色, 细 管状, 长 4 一 5 毫米, 先端 3 齿裂, 无毛; 两 性花较 少数, 花冠 黄色, 管状, 长 4 一 5 毫米, 冠 檐先端 5 裂, 裂片卵 形或三 角形, 具 疏 腺体。 瘦果圆 柱形, 长约 0.7 毫米, 具 5 条 纵棱, 疏 被毛; 冠毛 白色, 糙 毛状, 长 3— 4 毫米。 "中 国植 物志" 记载 景东有 分布;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记载 景东、 景谷、 富 源产, 标本 未见。 分布于 海南。 印度、 泰 国和中 南半岛 也有。 16. 长柄 艾纳香 (植 物分类 学报) 膜叶 艾纳香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Blumea membranacea DC. (1836); Hook. f. (1881); Hand.-Mazz. (1936); Cheng (1937); Randeria (1960); S. Y. Hu (1965); Kitam. (1968); 海南 植物志 (1974); 中 国 植物志 (1979);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Conyza membranacea Wall. ( 1831), nom. nud. ; Blumea balansae Gagnep . (1921). 一年生 草本, 高 30 — 100 厘米。 主根圆 柱状, 向下 渐狭, 具多 数长侧 根和纤 维状细 根。 茎 直立, 基部粗 2 — 5 毫米, 具纤 细的短 分枝, 稀不 分枝, 被 具柄腺 毛和白 色平展 的长柔 毛及短 柔毛, 上 部和花 序轴毛 较密。 基生叶 在花期 枯落; 茎 下部叶 倒卵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6 — 11 厘米, 宽 3 — 5 厘米, 先端 急尖, 具小 尖头, 基部长 渐狭, 边缘 齿状或 琴状 分裂, 顶裂 片大, 卵 形或椭 圆形, 侧裂片 1 一 2 对, 小 或为尖 齿状、 三 角形, 全部 裂片边 缘具不 规则的 据齿,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 疏被白 色长柔 毛和短 柔毛, 侧 脉 4~6 对, 和中脉 在背面 凸起, 具 网脉, 叶柄长 3 — 4 厘米, 上部 具翅, 中部叶 琴状分 裂, 侧裂片 1 一 2 对, 三角形 或狭长 圆形, 上部叶 渐小, 不 分裂, 边缘具 尖据齿 或先端 叶近 全缘, 具短 柄或近 无柄。 头状 花序径 5 — 7 毫米, 3 — 5 个簇生 或于小 枝先端 排成狭 圆锥状 花序, 再组成 具叶的 大圆锥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3 毫米或 无梗, 密 被短柔 毛和混 生具柄 腺毛; 总苞 圆筒状 钟形; 总 苞片约 4 层, 全部 线形, 绿色, 花后 反折, 外层长 1 一 2 毫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背面 被白色 短柔毛 和具柄 腺毛, 中层和 内层长 3 — 5 毫米, 先端长 渐尖, 边 缘宽干 膜质, 背 面上部 被毛; 花序 托平或 稍凸, 径 2 — 3 毫米, 蜂 窝状, 无毛。 雌 花花冠 黄色, 细 管状, 长 4 一 5 毫米, 先端 2 — 3 齿裂, 无毛; 两 性花较 少数, 花冠 黄色, 管状, 长 4 一 5 毫米, 冠檐稍 扩大, 先端 5 齿裂, 裂片 背面有 腺体。 瘦果圆 柱形, 长约 0.7 毫米, 具 纵棱, 疏 被毛; 冠毛 白色, 糙 毛状, 长 4 一 5 毫米。 花果期 1一3 月。 产于 个旧的 曼耗、 景洪; 生 于海拔 200 — 1050 米 的林下 或山谷 溪边。 台湾、 广东、 
162  云 南植物 志  海南、 广西有 分布。 缅甸、 印度、 巴基 斯坦、 斯里 兰卡、 中南 半岛、 马来 西亚和 印度尼 西亚 也有。 17. 六耳铃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37: 1-6 吊 钟黄、 走 马风、 赶 风茜、 波缘 艾纳香 (广西 ), 六 耳苓、 鹿耳苓 (广东 ) Blumea laciniata (Wall, ex Roxb. ) DC. (1836); Hook. f. (1881); Forb. et Hemsl. (1888); Gagnep. in Lecomte (1924); Merr. (1927); Chang (1937); Randeria (1960); S. Y. Hu (1965); Kitam. (1968), in Hara (1971); 图鉴 (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79)* ;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贵 州植物 志 (1989)*. Conyza laciniata Wall. (1831), nom. nud. , ex Roxb. (1832), descr. ; Blumea glandulosa Benth. (1861), non DC. ; B . membranacea Hayata ( 1904) , non DC. ; B . okinavuensis Hayata (1919); B. onnaensis Hayata (1919); B . sina pi folia Gagnep. (1921) ; B . chevalieri auct. non Gagnep. : Merr. et Chun (1940) . 一年生 草本, 高 30 — 65 (-150) 厘米。 主根圆 柱状, 上部粗 2 — 5 毫米, 向下渐 狭, 延长, 具数 条侧根 和多数 纤维状 细根。 茎 直立, 基部粗 2 — 5 (-7) 毫米, 具分 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被白 色密短 柔毛、 平 展的疏 长柔毛 和具柄 腺毛, 下 部毛较 疏或脱 毛。 茎 下部叶 倒卵状 长圆形 或狭倒 卵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3 — 5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 部 渐狭并 下延, 琴状 分裂, 顶裂 片大, 卵形或 卵状长 圆形, 侧裂片 2 — 3 对, 长 圆形至 三 角状长 圆形, 全部裂 片边缘 具不规 则的粗 锯齿, 齿 端具锐 尖头, 表面 被糙毛 和短柔 毛, 背 面被短 柔毛, 叶脉 在背面 凸起, 叶柄长 1 一 2 (— 4) 厘米, 具翅, 中部叶 渐小, 边 缘具不 规则的 浅裂, 具短 柄至近 无柄, 上部叶 极小, 狭披 针形至 披针状 线形, 有尖齿 至 全缘, 无 叶柄。 头状 花序径 7 — 10 毫米, 多数 排成具 叶的大 圆锥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5 — 15 毫米, 密被短 柔毛、 长柔毛 和具柄 腺毛; 总苞 圆筒状 卵形至 钟形; 总苞片 5 — 6 层, 全部 总苞片 披针状 线形至 线形, 带紫 红色, 花后常 反折, 外层长 1 一 2 毫米, 先端 急尖, 背面密 被短柔 毛和混 生具柄 腺毛, 中层 稍长, 内层长 7 — 8 毫米, 中层和 内层先 端渐 尖或长 渐尖, 边缘干 膜质, 背 面上部 疏被短 柔毛; 花序 托平或 稍凸, 径 2. 5 — 4 毫 米, 蜂 窝状, 被短 柔毛。 雌 花花冠 黄色, 细 管状, 长 4 一 4. 5 毫米, 先端 2 — 3 齿裂, 无 毛; 两 性花较 少数, 花冠 黄色, 管状, 长 4 一 4. 5 毫米, 冠檐 稍宽, 先端 5 裂, 裂片被 毛, 冠管长 1 一 1.5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1 一 1.2 毫米, 具 8 — 10 条 纵棱, 疏被 白色微 毛; 冠毛 白色, 糙 毛状, 长 4 一 4. 5 毫米。 花果期 3 — 5 月。 产于 屏边、 蒙自、 红河、 勐腊、 西 盟等; 生 于海拔 300 — 360 (-1300) 米的 林下、 山坡、 草地或 田边、 荒地。 福建、 台湾、 广东、 广西和 贵州有 分布。 印度、 不丹、 锡 金、 巴基 斯坦、 斯里 兰卡、 缅甸、 中南 半岛、 马来 西亚、 菲 律宾、 印度尼 西亚、 巴布亚 新几 内亚、 所罗门 群岛和 夏威夷 也有。 全草 药用, 祛风 除湿、 通络。 18. 全裂 艾纳香 (植 物分类 学报) Blumea saussureoides Chang et Y. Q. Tseng (1978);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菊 禾斗  163  图版 37 1—6. 六耳铃 Blumealaciniata (Wall, ex Roxb. ) DC. , 1. 植株 下部, 2. 植株 上部, 3. 头状 花序, 4. 总 苞片, 5. 雌花, 6. 两 性花; 7 — 10. 千头 艾纳香 B. lanceolaria (Roxb.) Druce, 7. 植株 上部, 8. 总^ 片, 9. 雌花, 10. 两 性花。 (王 凌绘) 
164  云南 植物志  多年 生粗壮 草本, 高达 1.5 米。 茎 直立, 圆 柱形, 中空, 粗约 1.2 厘米, 具多分 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密被白 色开展 的长柔 毛和短 柔毛, 先端、 花序 总轴和 叶腋毛 更密, 茎 和枝近 先端的 小叶腋 具亮白 色成簾 的絹状 柔毛。 基生叶 未见; 茎 中部叶 轮廓长 圆形或 倒披 针形, 长 10 — 16 厘米, 宽 5 — 7 厘米, 羽状 全裂, 顶裂 片大, 卵状三 角形至 卵状长 圆形, 长 3 — 7 厘米, 宽 2 — 6 厘米, 先 端钝, 侧裂片 3 — 4 对, 对 生或稀 下部的 互生, 疏离, 狭 长圆形 或倒卵 状狭长 圆形, 长 1 一 4 厘米, 宽 0.3 — 2 厘米, 先端 纯或稀 急尖, 全部 裂片边 缘具不 规则的 粗齿或 细齿, 齿端具 尖头, 两面 绿色, 具 稀疏的 长柔毛 和密集 的短 柔毛, 叶脉 在背面 凸起, 网脉不 明显, 叶柄长 1 一 4 厘米, 被长柔 毛和短 柔毛, 上 面凹陷 成宽约 1 毫米的 沟槽, 沟槽 延伸至 中轴渐 变浅, 柄基 部扩大 成长三 角形的 宽鞘, 茎 上部叶 渐小, 茎和 枝的最 上部叶 极小, 披 针形至 披针状 线形, 长 0.5 — 2 厘米, 宽 1 一 5 毫米, 先端 锐尖, 羽状 浅裂、 具齿至 全缘, 无柄。 头状 花序径 0.8 — 1.1 厘米, 多 数 于茎和 枝顶排 列成狭 圆锥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10 毫米, 密被平 展的长 柔毛; 总苞半 球形; 总苞片 5 — 6 层, 全部 线形, 先端 急尖, 上部紫 红色, 外层长 1.5 — 2. 5 毫米, 背 面 和边缘 密被长 柔毛, 中层和 内层长 4 一 6 毫米, 背 面疏被 柔毛; 花序 托平或 稍凸, 径 3 — 3. 5 毫米, 有小 窝孔, 被毛。 雌花 多数, 花冠 黄色, 细 管状, 长 3 — 4 毫米, 先端 3 齿, 无毛, 花柱稍 外露; 两 性花较 少数, 花冠 黄色, 管状, 长 3. 5 — 4. 5 毫米, 冠檐近 筒状, 先端 5 裂, 裂 片长三 角形, 被短 柔毛。 瘦果 圆柱形 (未成 熟), 具棱, 被 微毛; 冠毛 白色, 槌 毛状, 比花 冠短。 花果期 3 — 4 月 前后。 产双柏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1600 米附近 的路旁 河边。 19. 千头 艾纳香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37: 7-10 火 油草、 走马风 (广西 ), 大叶 艾纳香 (海 南植 物志) Blumea lanceolaria (Roxb. ) Druce (1917); Kitam. (1935); Merr. (1935); Ya- mamoto (1936); Hand. -Mazz. (1937); Rehd. (1937); Merr. et Chun (1940); Randeria (1960); S. Y. Hu (1965); Grierson (1974); 海南 植物志 (1974); 图鉴 (1975)*; Lauener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贵州 植物志 (1989). Conyza chinensis auct. non L. : Lour. (1790); C. lanceolaria Roxb. (1832); Blumea spectabilis DC. (1836); Hook. f. (1881); Forb. et Hemsl. (1888); Merr. (1923); Kitam. (1935); B. myriocephala DC. (1836); Hook. f. (1881); Forb. et Hemsl. (1888); Bileveillea {Blumea) granulatifolia Levi. (1910), (1914); Blumea conspicua Hayata (1911); B . lanceolaria (Roxl). ) Druce var. spectabilis (DC. ) Randeria (1960). 多年生 高大草 本或亚 灌木, 高 1 一 3 米。 茎 直立, 基部粗 5 — 10 毫米 并常带 木质, 具 分枝, 茎和枝 具数条 纵棱, 无毛, 上 部和幼 枝疏被 白色短 柔毛。 茎生叶 多数, 下部叶 倒披 针形、 长 圆状倒 披针形 或稀椭 圆形, 长 18 — 31 厘米, 宽 5 — 10 厘米, 先端 短渐尖 或 急尖, 基部狭 楔形并 下延, 边缘 上部具 疏离的 锯齿, 下部常 全缘, 表面 无毛, 干时常 变 黑色, 具泡状 突起, 背面 近无毛 或散生 白色短 柔毛, 沿中 脉毛较 明显, 中脉在 背面凸 起, 侧脉 15 — 20 对, 纤细, 网脉 明显, 叶柄长 1 一 3 厘米, 无毛 或散生 白色短 柔毛, 具 翅, 中部叶 较小, 上部 叶狭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5 — 8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具较短 
菊 禾斗  165  柄, 其 他同下 部叶。 头状 花序径 7 — 10 毫米, 多数 于茎、 枝顶 排成大 圆锥状 花序; 花序 梗长 2 — 10 毫米, 和总 轴均被 白色短 柔毛; 总苞近 钟形; 总苞片 5 — 6 层, 外层 卵状披 针形, 长 1 一 2 毫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背面被 白色短 柔毛, 草质, 紫 红色, 常 弯曲, 中 层 披针状 线形, 长 3 — 4 毫米, 先端 急尖, 边缘干 膜质, 背面 上部紫 红色并 被毛, 内层 线形, 长 7 — 8 毫米, 先端 渐尖, 边缘干 膜质, 背面 先端紫 红色并 被毛; 花序 托平, 径 1.5 — 2 毫米, 蜂 窝状, 密 被白色 柔毛。 雌花 多数, 花冠 黄色, 细 管状, 长 5 — 7 毫米, 先端 3 齿裂; 两性花 12 — 18 朵, 花冠 黄色, 管状, 长 5 — 7 毫米, 冠檐 扩大, 先端 5 裂, 裂片 背面疏 被白色 微毛和 有黄色 腺点, 冠管长 1 一 1.5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具 5 条 纵棱, 被白色 微毛; 冠 毛黄白 色或黄 褐色, 糙 毛状, 长 5 — 7 毫米。 花果期 1 一 4 月 。 产 于景东 和西双 版纳; 生海拔 420 — 1400 米的灌 丛中、 山坡 草地或 沟边、 路边。 台 湾、 广东、 海南、 广西和 贵州有 分布。 缅甸、 印度、 锡金、 巴基 斯坦、 斯里 兰卡、 泰 国、 中南 半岛、 菲律宾 和印度 尼西亚 也有。 叶 药用, 能祛风 除湿、 消肿 止痛、 通经 活络, 治 风湿、 产后关 节痛、 头 风痛、 跌 打。 20. 艾纳香 (开宝 本草) 大风药 (曼耗 ), 真荆叶 (景洪 ), 冰 片草、 冰片叶 (思茅 ), 真荆、 真 金草、 针金叶 (云南 ), 冰片、 艾粉、 大 艾叶、 艾 罗香、 大毛香 (贵州 ), 大 风艾、 大 风叶、 大 抓艾、 家枫艾 (广西 ), 冰 片艾、 鹤老麻 (广州 ), 打 蚊艾、 艾 脑香、 冰 片草、 打蝇艾 (海南 ), 艾脑、 艾片、 冰片 (商 品名) Blumea balsamifera (L. ) DC . (1836); Kurz. (1877); Hook. f. (1881); Forb. et Hemsl. (1888); Oliv. in Hook. (1891)*; Merr. ( 1906) ,( 1927) ; Levi. (1914); Haya- ta (1919); Gagnep. in Lecomte (1924); Hand. -Mazz. (1936); Yamamoto ( 1936); Chang (1937); Kia (1955)* ; Randeria ( 1960); S. Y. Hu ( 1965); Hara ( 1966), (1971); Kitam. (1968); 海南 植物志 (1974); 图鉴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79);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9)*. Conyza balsamifera L. (1763); Wall. (1831); Roxb. (1832); Baccharis salvia Lour. (1790); Pluchea balsamifera (L. ) Less. (1831); Blumea balsamifera (L. )DC. var. microcephala Kitam. ( 1968) . 多 年生草 本或亚 灌木, 高 1.5 — 3 (— 4) 米。 茎 直立, 粗壮, 基部粗 1 一 1.5 (2) 厘米, 不 中空, 具多 分枝, 茎 和枝灰 褐色, 有 纵棱, 密被 黄褐色 柔毛。 茎 下部叶 宽椭圆 形、 椭圆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20 — 25 厘米, 宽 6 — 10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基部楔 形, 稍 下延, 边缘具 鋸齿, 表面 绿色, 密被黄 褐色短 柔毛, 背面淡 绿色, 密被淡 褐色或 黄白色 绢状长 柔毛, 侧脉 10 — 15 对, 和中脉 在背面 凸起, 网脉 明显, 叶柄长 2 — 3. 5 厘 米, 密被黄 褐色短 柔毛, 两侧具 2 — 4 对 披针状 线形的 叶质附 属物, 中部叶 渐小, 上部 叶椭 圆状披 针形、 披针形 或狭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基部狭 楔形, 边 缘具细 鋸齿或 全缘, 具 短柄或 无柄, 柄两 侧各具 1 一 2 对 线形附 属物, 嫩叶 背面被 灰白色 绢毛状 绵毛。 头状 
166  云南 植物志  花序径 6 — 9 毫米, 多数 于茎、 枝顶 排成具 叶的大 圆锥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2 — 8 毫米, 密 被 黄褐色 柔毛; 总苞 钟形, 稍长于 花盘; 总苞片 5 — 6 层, 淡 绿色, 外层 披针状 线形, 长 1.5 — 2. 5 毫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背 面密被 柔毛, 草质, 中层 和内层 线形, 长 3 — 6 毫 米, 先端 急尖至 渐尖, 背面上 部疏被 柔毛, 边缘干 膜质; 花序 托平, 径 2 — 3 毫米, 蜂 窝状, 无毛。 雌花 多数, 花冠 黄色, 细 管状, 长 4 一 5 毫米, 先端 2 — 3 齿裂, 无毛; 两 性花较 少数, 花冠 黄色, 管状, 长 4 一 5 毫米, 冠檐稍 扩大, 先端 5 浅裂, 裂片 背面疏 被 微毛。 瘦果圆 柱状, 长约 1 毫米, 具 5 条 纵棱, 被白色 微毛; 冠 毛红褐 色或淡 褐色, 糙 毛状, 长 4 一 5 毫米。 花果期 3 — 6 月。 产于 富宁、 文山、 河口、 金平、 个旧 (曼耗 )、 绿春、 新平、 双柏、 思茅、 西双版 纳、 沧源、 临沧、 景东、 保山 等地; 生 于海拔 190 — 1800 米的 林下、 林缘、 灌 从下、 山 坡 草地、 河谷或 路边。 福建、 台湾、 广东、 海南、 广西、 贵州有 分布。 缅甸、 印度、 巴 基 斯坦、 泰国、 中南 半岛、 马来 西亚、 菲律宾 和印度 尼西亚 也有。 全 株为提 取冰片 (又名 脑香) 的 原料, 供 药用, 对 发汗、 祛痰、 镇痛有 疗效。 枝、 叶、 花序可 提取芳 香油, 用 来调制 香精。 全草 治感冒 发热、 寒湿 1^ 痢、 经期 腹痛、 跌打 损伤、 痈肿、 湿疹。 21. 馥芳 艾纳香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38: 1-4 香艾 (植物 分类学 报), 香艾纳 (图鉴 ), 山风 (广东 ) Blumea aromatica DC. (1836); C. B. Clarke (1876); Hook. f. (1881); Dunn (1911); Gagnep. in Lecomte (1924); Randeria (1960); S. Y. Hu (1965); Shrestha (1967); Kitam. (1968); Hara (1971); 图鉴 (1975)* ; 中国 植物志 (1979)*;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贵州 植物志 ( 1989) * . Cony za aromatica Wall. (1831), nom. nud. ; Erigeron cochinchinense Spreng. ex DC. (1836); Blumea leptophylLa Hayata (1919); Conyza setshxvanica Hand. -Mazz. (1936). 多 年生草 本或亚 灌木, 高 1 一 3 米。 茎 直立, 基 部粗达 1.3 厘米或 更粗, 不 中空, 具 分枝, 茎和枝 具少数 粗棱和 多数细 纵棱, 密 被白色 易断、 开展 的长节 毛和短 腺毛。 茎 下部 叶椭圆 状倒披 针形、 椭 圆形、 狭椭圆 形或倒 卵形, 长 20 — 32 厘米, 宽 6 — 13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基部 渐狭并 下延, 边缘具 大而疏 离的粗 锯齿, 粗 齿间有 3 — 6 个细尖 齿, 表面 绿色, 被白色 易断的 具节长 糙毛, 背面淡 绿色, 被短腺 毛和沿 脉有具 节长槌 毛, 侧脉 14 一 23 对, 叶脉 在背面 凸起, 网脉 明显, 叶柄长 1 一 4 (-6) 厘米, 具翅, 被长节 毛和短 腺毛, 叶腋内 有束生 簇毛, 中部叶 较小, 先端 渐尖, 具短 柄至近 无柄, 上 部 叶小, 披针形 或狭披 针形, 渐尖至 尾尖, 无 叶柄。 头状 花序径 1 一 1.5 毫米, 多数于 茎、 枝顶排 列成具 叶的大 圆锥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15 毫米, 密 被短腺 毛和具 节长柔 毛, 具线 形至钻 形的小 苞片; 总苞 钟形, 与 花盘近 等长或 稍长; 总^ 片 5 — 6 层, 绿色, 外层 披针状 线形, 长 1 一 2 毫米, 先端 急尖, 背面 密被短 柔毛和 腺毛, 草质, 中层 线形, 长 3 — 5 毫米, 先端 渐尖, 背面 上部疏 被毛, 边缘干 膜质, 内层 线形, 长 6 — 10 毫米, 背 面先端 被毛; 花序 托平, 径 2. 5 — 4 毫米, 蜂 窝状, 无毛。 雌花 多数, 花冠 黄色, 细 管状, 长 5 — 6 毫米, 先端 2 — 3 齿裂, 裂齿 背面有 腺点; 两 性花较 少数, 花冠 黄色, 管 
菊 科  167  状, 长 5 — 6 毫米, 冠檐狭 钟形, 先端 5 裂, 裂 片背面 疏生微 毛和具 腺点, 冠管长 2. 5 — 3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具 10 — 12 条 纵棱, 被白色 微毛; 冠毛红 褐 色或淡 褐色, 糙 毛状, 长 5 — 6 毫米。 花果期 10 月 至翌年 4 月。 产于 广南、 富宁、 西畴、 砚山、 蒙自、 元江、 易门、 路南、 景东、 临沧、 镇康、 勐 海 等地; 生 于海拔 700 — 2000 米的 林下、 林缘、 灌 丛中、 山坡或 荒地。 福建、 台湾、 广 东、 广西、 四川、 贵州有 分布。 缅甸、 印度、 不丹、 锡金、 尼 泊尔、 泰国 和中南 半岛也 有。 全草 药用, 祛风 除湿、 消 炎止血 止痒。 22. 台北 艾纳香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38: 5-8 里白 艾纳香 (台湾 ) Blumea formosana Kitam. (1933), (1937)* ; S. Y. Hu (1965); 中国 植物志 (1979). 多年 生草本 或稀亚 灌木, 高 0.5 — 1 (一 2) 米。 茎 直立, 基部粗 3 — 6 毫米或 较粗, 不 中空, 上部具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被白 色长柔 毛和短 柔毛, 基部和 下部常 脱毛。 茎 下 部和中 部叶倒 卵状长 圆形、 长圆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12 —) 15 — 30 厘米, 宽 4 一 7 厘 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基部长 渐狭, 边缘 疏生点 状或小 尖头状 细齿, 有时 全缘, 纸 质或薄 纸质, 表面 绿色, 被短 柔毛, 背面淡 绿色, 密 被白色 紧贴的 絨毛, 侧脉 10 — 16 对, 和 中脉 在两面 凸起, 具 网脉, 无 叶柄, 上部叶 渐小, 狭长 圆形、 长圆 状披针 形至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其 他同中 部叶。 头状 花序径 1 一 1.2 厘米, 多数 于茎、 枝顶排 成具叶 的大圆 锥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2 — 10 毫米, 密被 白色短 柔毛; 总苞 钟形, 稍长过 花盘; 总 苞片约 4 层, 绿色, 外层 线状披 针形, 长 1.5 — 3 毫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背面 密被短 柔毛, 草 质, 中层 披针状 线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背面 疏被短 柔毛, 边缘狭 膜质, 内层 线形, 长 5 — 7 毫米, 先端 渐尖或 尾尖, 背 面上部 疏被短 柔毛, 除中 脉外干 膜质; 花序 托平, 径 2 — 3 毫米, 蜂 窝状, 无毛。 雌花 多数, 花冠 黄色, 细 管状, 长 4 一 4. 5 毫 米, 先端 2 — 3 齿裂, 无毛; 两 性花较 少数, 花冠 黄色, 管状, 长 4. 5 — 5 毫米, 冠檐稍 扩大, 先端 5 裂, 裂片背 面密被 微毛, 冠管长 1 一 1.5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约 1 毫米, 具 5 条细 纵棱, 被白色 微毛; 冠 毛污黄 色或黄 褐色, 糙 毛状, 长 4 一 5 毫米。 花果期 10 月 至翌年 4 月。 产于 砚山、 西畴、 麻 栗坡、 文山、 元阳、 元江; 生 于海拔 1000 — 2100 米的 林下、 灌丛 草坡、 山坡或 荒地。 浙江、 江西、 福建、 台湾、 湖南、 广东、 广西有 分布。 云南新 记录。 23. 裂苕 艾纳香 (植 物分类 学报) 大叶 艾纳香 (图鉴 ) Blumea martiniana Vant. (1903); Levi. (1914); Gagnep. (1920) ( sphalm. B. martiana) et in Lecomte (1924); Randeria (1960), p. p. ; S. Y. Hu (1965); 图鉴 (1975)* ; Lauener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贵州植 物志 (1989). 
168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38 1—4. 馥芳 艾纳香 Blumea aromatica DC. , 1. 植株 上部, 2. 总 苞片, 3. 雌花, 4. 两 性花; 5 — 8. 台北 艾纳香 B. formosana Kitani. , 5. 植株 上部, 6. 总 苞片, 7. 雌花, 8. 两 性花。 (王 凌绘) 
菊 禾斗  169  Leveillea martini Vant. ( 1903) .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2. 5 米。 茎 直立, 基部粗 10 — 14 毫米, 具 分枝, 茎和 枝具细 纵棱, 被 白色厚 绵毛。 茎下 部叶长 圆状倒 披针形 或椭圆 状倒披 针形, 长达 40 厘米, 宽 达 15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稀钝, 基部 渐狭, 边 缘有点 状或具 短尖的 细齿, 表面疏 被疣状 长 糙毛, 沿 中脉的 下部有 绵毛, 背面被 白色厚 绵毛, 中脉 在背面 凸起, 侧脉 13 — 16 对, 网 脉细, 明显, 叶柄长 5 — 6 厘米, 被白色 绵毛, 中 部和上 部叶长 15 — 21 厘米, 宽 5 — 7 厘米, 向 上叶片 渐小和 叶柄渐 短至近 无柄。 头状 花序径 8 — 10 毫米, 多 数于茎 和枝顶 排 列成大 圆锥状 花序; 花序 梗长约 1 厘米, 被白色 绵毛; 总苞半 球形; 总 苞片约 4 层, 绿色 常带淡 红色, 外层 狭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约 4 毫米, 先 端钝, 条裂 或撕裂 状, 草质, 具 狭膜质 边缘, 背面疏 被毛或 无毛, 中层 和内层 线形, 长 6 — 7 毫米, 先端 钝, 条 裂或撕 裂状, 常 反折, 边缘宽 膜质, 背面 无毛; 花序 托平, 蜂 窝状, 无毛。 雌花 多数, 花冠 黄色, 细 管状, 长约 6 毫米, 先端 3 — 4 齿裂; 两 性花较 少数, 花冠 黄色, 管状, 长约 6 毫米, 冠檐 扩大, 先端 5 裂, 裂片背 面具小 乳突。 瘦果圆 柱形, 长约 2 毫 米, 具 12 条 纵棱, 疏被 微毛; 冠毛 淡黄褐 色或污 黄色, 糙 毛状, 长约 4 毫米。 据记载 云南东 南部有 分布, 未见 标本。 分布 于贵州 西部和 广西西 南部。 越南 北部也 有 分布。 全草 药用, 治 感冒、 发烧、 头痛、 子宫 出血。 24. 尖苞 艾纳香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39: 1-5 Blumea henryi Dunn (1903) ; S. Y. Hu (1965);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Blumea tonkinensis Gagnep . (1921); et in Lecomte (1924); B . martiniana auct. non Vant. : Randeria (1960) , p. p. 多年生 草本, 高 1 一 2 米。 主根圆 柱状, 上部粗 6 — 7 毫米, 延长, 具 粗侧根 和纤维 状 细根。 茎 直立, 基部粗 8 — 10 毫米, 不 中空, 具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被灰白 色或黄 白色厚 绵毛。 基生叶 未见; 茎下部 和中部 叶倒卵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16 — 37 厘米, 宽 6 — 13 厘米, 先端急 尖或短 渐尖, 基部 渐狭并 下延, 边 缘具不 规则的 尖头状 疏齿, 表 面 绿色, 被白 色易断 的具节 疣状长 糙毛, 沿 中脉毛 较密, 背面被 灰白色 或黄白 色厚绵 毛, 侧脉 12 — 18 对, 和中脉 在两面 凸起, 网脉 明显, 纤细, 叶 柄长达 2 厘米, 具 宽翅, 或 有时近 无柄, 上部叶 渐小, 倒 披针形 或倒披 针状长 圆形, 先端 渐尖, 无 叶柄。 头状花 序径 12 — 17 (-20) 毫米, 多数 于茎、 枝顶排 列成具 叶的大 圆锥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2 — 10 毫米, 被 灰白色 或黄白 色的厚 绵毛; 总苞半 球形; 总苞片 4 一 5 层, 外层披 针状线 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先端 急尖, 草质, 边缘狭 膜质, 背面被 绵毛, 中层 线形, 长 5 — 7 毫 米, 先端 渐尖, 边缘宽 膜质, 背面疏 被毛, 内层 线形, 长 8 — 10 毫米, 先端 芒尖, 劲 直, 除中 脉外干 膜质, 背面 上部疏 被毛; 花序 托平, 径 3 — 4 毫米, 蜂 窝状, 无毛。 雌 花 多数, 花冠 黄色, 细 管状, 长 5 — 6 毫米, 先端 3 — 4 小齿; 两 性花较 少数, 花冠黄 色, 管状, 长 5 — 6. 5 毫米, 冠檐渐 扩大, 先端 5 裂, 裂 片背面 具黄色 透明的 亮点, 冠 管长 1.5 — 2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1 一 1.2 毫米, 具 10 条 纵棱, 被白色 微毛; 冠毛淡 黄 褐色, 糙 毛状, 长 5. 5 — 7 毫米。 花果期 10 月 至翌年 4 月。 
170  云 南植物 志  图版 39 1-5. 尖苞 艾纳香 Blumea henryi Dunn, 1. 花枝, 2. 头状 花序, 3. 总 苞片, 4. 雌花, 5. 两 性花; 6—9. 密花艾 纳香 B. densinora DC. , 6. 花枝, 7. 总 苞片, 8. 雌花, 9. 两 性花。 (王 凌绘) 
菊 科  171  产 西畴、 屏边、 西 双版纳 (勐 腊、 易武、 勐养、 普文) 和 腾冲; 生 于海拔 680 — 1300 米 的林下 或沟谷 溪边。 广西 南部有 分布。 越南 东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云南南 部。 根治 咳嗽。 25. 密花 艾纳香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39: 6-9 大黑蒿 (保山 ), 大 叶青菜 (屏边 ), 大升麻 (滇南 ), 歪那 (傣语 ) Blumea densiflora DC. (1836); C. B. Clarke (1876); Hook. f. (1881); Randeria (I960);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Conyza densiflora Wall. (1831), nom. nud. ; C . excisa Wall. (1831), nom. nud. ; Blumea excisa DC. ( 1836) ; B . densiflora DC. var. pinnatifida Miq. (1856); Conyza dasycoma Miq. var. pinnatifida Miq. (1856); Blumea dasycoma (Miq. ) Berl. var, pinnatifida (Miq. ) Berl. (1891); B . densiflora DC. var. hooker i (C. B. Clarke) Chang et Tseng ( 1979) , non B. hookeri C. B. Clarke ex Hook, f . 多 年生草 本或亚 灌木, 高 1 一 3 米。 茎 直立, 基部粗 1 一 2 厘米或 更粗, 具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密被淡 褐色或 黄褐色 的短柔 毛和长 柔毛, 有时 混生短 腺毛。 茎下部 和中部 叶 轮廓椭 圆形、 狭椭圆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22 — 45 厘米, 宽 10 — 20 厘米, 先端渐 尖, 基部 渐狭并 下延, 边 缘羽状 深裂或 浅裂, 裂片 5 — 7 对, 长三 角形或 线状三 角形, 中部裂 片长达 10 厘米, 宽达 6 厘米, 先端 渐尖, 边缘具 尖头状 细齿, 有时 基部具 3 — 5 对 小齿状 或三角 状的全 裂片, 全部裂 片表面 绿色, 被 腺状短 柔毛, 背面淡 绿色, 密被短 柔毛, 侧脉 和中脉 在两面 凸起, 网脉 明显, 叶柄长 1 一 4 厘米, 上部叶 渐小, 边 缘羽状 浅裂 或仅具 粗齿, 有短 柄至近 无柄。 头状 花序径 5 — 7 毫米, 多数 于莲、 枝顶排 成具叶 的大 圆锥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10 毫米, 密被短 柔毛; 总苞 钟形; 总苞片 5 — 6 层, 绿 色, 外层 草质, 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1 一 2 毫米, 先端 急尖, 背面 密被短 柔毛, 中层 线形, 长 3 — 5 毫米, 先端 渐尖, 边缘干 膜质, 背面疏 被毛, 内层长 6 — 8 毫米, 除中脉 外呈干 膜质, 背 面上部 被毛; 花序 托平, 径 1.5 — 2 毫米, 蜂 窝状, 无毛。 雌花 多数, 花冠黄 色, 细 管状, 长 3 — 4 毫米, 先端 3 — 4 齿裂, 无毛; 两 性花较 少数, 花冠 黄色, 管状, 长 4 一 5 毫米, 冠檐 筒状, 先端 5 裂, 裂片背 部被微 柔毛, 冠管 稍短。 瘦果圆 柱形, 长 约 1 毫米, 具 纵棱, 被白色 微毛; 冠 毛淡红 褐色, 糙 毛状, 长 3 — 5 毫米。 花果期 11 月 至翌年 3 月 。 产于 西畴、 屏边、 西双 版纳、 景东、 龙陵、 潞 西等; 生 于海拔 1500 — 2800 米的林 下、 林缘或 山坡。 缅甸、 印度、 巴基 斯坦和 泰国、 马来 西亚、 中南 半岛有 分布。 全株 药用, 清热、 凉血、 截^。 枝、 叶和 花序可 提取芳 香油。 26. 戟叶 艾纳香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40: 1-5 Blumea sagittata Gagnep. (1921), et in Lecomte (1924); Randeria (1960); S. Y. Hu (1965);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贵州 植物志 (1989). 草本, 高达 1.5 米。 茎 直立, 通常不 分枝, 具 纵棱, 密被 开展的 灰褐色 柔毛。 基生 叶和茎 下部叶 未见; 茎中部 叶披针 状长圆 形或披 针形, 稀椭 圆形, 长 14 一 26 厘米, 宽 4 一 8 厘米, 先端渐 尖或稀 急尖, 下部 渐狭, 基 部耳状 箭形, 耳呈 三角形 或三角 状长圆 
172  云 南植物 志  形, 长 0.3 — 2 厘米, 宽 0.5 — 1 (-1.5) 厘米, 有时耳 下还具 1 一 2 对极 小的附 属物, 边 缘具疏 离的细 尖齿, 表面 绿色, 被具 疣状基 部的短 糙毛, 毛易 脱落, 留 下疣状 基部, 沿脉 被易断 落的长 柔毛, 背面淡 绿色, 密被 纤细的 柔毛, 侧脉 8 — 12 对, 和中脉 在背面 凸起, 网脉 明显, 叶柄长 5 — 10 毫米, 密 被灰褐 色的长 柔毛, 最上 部叶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较小, 基部 无耳, 无 叶柄。 头状 花序径 8 — 10 毫米, 多数 于茎、 枝 顶排列 成具叶 的大 圆锥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5 — 10 毫米, 密被 灰黄色 柔毛, 常有钻 形的小 苞片; 总苞圆 筒状 钟形; 总苞片 5 — 6 层, 外层 草质, 披针状 线形, 长 1.5 — 2 毫米, 先端 急尖, 背面 被白色 柔毛, 中层 线形, 长 3 — 5 毫米, 先端 渐尖, 边缘狭 膜质, 背面上 部疏被 柔毛, 内层 线形, 长 7 — 9 毫米, 先端 渐尖, 边缘宽 膜质, 背面近 无毛; 花序 托平, 径 2 — 3 毫 米, 蜂 窝状, 具流苏 状毛。 雌花 多数, 花冠 黄色, 细 管状, 长 5 — 7 毫米, 先端 4 一 5 齿 裂, 裂齿不 等长, 近二 唇形, 具疏 缘毛; 两性花 15 — 18 朵, 花冠 黄色, 管状, 长 6 — 8 毫米, 冠檐稍 扩大, 先端 5 裂, 裂 片背面 疏被白 色微柔 毛和具 腺点, 冠管长 1.5 — 2. 5 毫米。 瘦果坊 锤形, 长约 1.2 毫米, 具 10 条 纵棱, 被 微毛; 冠 毛淡黄 色或黄 白色, 糙 毛状, 与 花冠近 等长或 稍短。 花果期 8 — 12 月。 产于 富宁; 生于密 林中。 广 西西部 和贵州 南部有 分布。 越南 和老挝 也有。 全草 治风湿 骨痛。 33. 扑乂艾 纳香属 Blumeopsis Gagnep. 一年生 草本, 高 10 — 60 厘米。 主 根明显 或有数 条粗细 不等的 须根, 有多数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直立, 基部粗 1 一 4 毫米, 绿色带 褐色, 上部 具分枝 或稀不 分枝, 茎和 枝具 纵棱, 无毛, 稀散生 柔毛。 基生叶 4 一 7 枚, 叶片 倒卵形 或稀近 圆形, 长 1 一 6 厘 米, 宽 1 一 4 厘米, 先 端圆, 基部 宽楔形 或圆, 边缘 具不明 显或明 显的锐 细齿, 表面绿 色, 无毛, 有时散 生白色 柔毛, 背面淡 绿色, 无毛, 侧脉 4 一 6 对, 叶脉 在两面 凸起, 网脉 明显, 叶 柄短或 近无; 茎生叶 互生, 下部 叶同基 生叶, 中部叶 倒卵状 长圆形 或长圆 形, 长 5 — 11 厘米, 宽 2 — 5 厘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具 尖头, 基部 心形或 稀圆, 通常抱 茎, 边 缘具规 则或不 规则的 粗齿、 细齿或 尖齿, 侧脉 5 — 8 对, 无 叶柄, 上部叶 渐小, 其 他同基 生叶。 头状 花序径 5 — 7 毫米, 通常 2 — 5 个 在茎、 枝 顶排成 伞房状 花序, 再组 成 圆锥状 花序, 盘状, 有异型 小花, 外围 有多数 雌花, 中 央有较 少数两 性花; 花 序梗长 1 一 5 毫米, 纤细, 无毛; 总苞 钟形; 总 苞片约 4 层, 覆瓦状 排列, 绿 黄色, 无毛, 中 肋 明显, 外层 卵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先 端钝, 基部常 弧曲, 有 狭膜质 边缘, 中 层长圆 状披 针形, 长 2. 5 — 4 毫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边缘宽 膜质, 内层 线形, 长 5 — 7 毫米, 先 端尾 尖至长 尾尖, 除 中脉外 膜质; 花序 托平, 径约 2 毫米, 具多 数点状 突起, 无毛。 雌 花花冠 黄色, 毛 管状, 长 4 一 5 毫米, 先端 3 — 4 齿裂, 花柱具 2 分枝, 分枝 线形, 先端 无 附器, 伸出花 冠外; 两性 花花冠 黄色, 细 管状, 长 4. 5 — 5. 5 毫米, 自下 向上渐 扩大, 先端 4 一 5 齿裂, 花 柱同雌 花的, 雄蕊 1 一 3 (— 4), 或 有时中 央小花 5 个, 花药 分离, 先端圆 或钝, 基部 无尾, 内藏。 瘦 果近纺 锤形, 长约 0.5 毫米, 稍扁, 具 2 — 3 细棱, 无毛; 冠毛 1 层, 白色, 糙 毛状, 长 4—5.5 毫米。 
菊 科  173  图版 40 1—5. 戟叶 艾纳香 Blumea sagittata Gagnep. , 1. 花枝, 2. 头状 花序, 3. 总 苞片, 4. 雌花, 5. 两 性花; 6 — 10. 拟 艾纳香 Blumeopsis flava (DC.) Gagnep. , 6. 植株 下部, 7. 植株 上部, 8. 头状 花序, 9. 雌花, 10. 两 性花。 (王 凌绘) 
174  云南 植物志  1 种, 分布 于中南 半岛和 印度。 我国 南部有 分布。 云南 也产。 1. 拟 艾纳香 (海 南植 物志) 图版 40: 6-10 Blumeopsis flava (DC. ) Gagnep. (1920) , in Lecomte ( 1924) * , excl. syn. Erigeron falcatum D. Don; Nair (1968); 海南 植物志 (1974 广; 图鉴 (1975 广; 中国 植物志 (1979)* ; Kitam. et Gould inHaraet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贵 州植物 志 (1987广. Blumea flava DC. (1836); Laggera flava (DC. ) C. B. Clarke (1876); Hook. f. (1881); Burk. ( 1910); Chang ( 1937); Blumea lecomtei Vant. et Levi. (1907), (1914), pro syn. sub Blumea flava DC. ; Dunn (1911); S. Y. Hu ( 1965); Hara (1965) ; Lauener (1976) , pro syn. ; Blumeopsis falcata (D. Don) Merr. (1938); Merr. et Chun (1940); S. Y. Hu (1965); Kitam. in Hara (1966); Lauener (1976), non Erigeron falcatum D. Don 特征 同属。 花果期 10 月 至翌年 2 月。 产于 路南、 师宗、 砚山、 墨江、 普洱、 西双 版纳、 澜沧、 沧源、 瑞丽、 陇川、 盈 江; 生 于海拔 850 — 2000 米的密 林下、 林缘、 灌 丛下、 草地、 荒地或 路边。 广东 南部、 海南、 广西 西部和 贵州西 南部有 分布。 中 南半岛 和印度 也有。 34. 阔 巷菊属 Pluchea Cass. 灌 木或亚 灌木, 稀 多年生 草本。 茎 直立, 被 绒毛或 柔毛。 叶 互生, 有 锯齿, 稀全缘 或羽状 分裂。 头状花 序小, 多数 于茎枝 先端排 成伞房 状或近 单生, 盘状, 有异型 小花, 外 围雌花 多层, 白色、 黄色 或稀淡 紫色, 结实, 中央 两性花 少数, 不 结实; 总苞 卵形、 宽钟 形或半 球形; 总苞片 多层, 覆瓦状 排列, 外层宽 卵形, 内层 较狭, 稍长于 外层; 花 序 托平, 无 托毛。 雌花 花冠毛 管状, 先端 3 浅 裂或具 细齿;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冠 檐稍扩 大, 先端 5 浅裂, 花 药基部 矢状, 有 渐尖的 尾部, 花柱 丝状, 全缘或 2 浅裂, 被 微毛或 具 乳突。 瘦果 通常圆 柱形, 具 4 一 5 棱, 无 毛或疏 被毛; 冠毛 1 层, 毛状, 宿存。 约 50 种, 分布于 亚洲、 美洲、 澳大 利亚和 非洲的 热带、 亚热带 地区。 我国有 3 种, 分 布于西 南部至 东南部 各省。 云南产 1 种。 1. 长叶 阔苞菊 (中 国植 物志) Pluchea eupatorioides Kurz. (1877); Craib ( 1911 ) ; Gagnep. in Lecomte (1924)*;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草 本或亚 灌木, 高 1 一 2 米。 莲 直立, 基部粗 4 一 7 毫米, 上部具 分枝, 茎和 枝具细 纵棱, 幼 枝密被 粉状短 柔毛, 老枝渐 脱毛。 茎 中部叶 线状披 针形, 长 6 — 10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基部 楔形, 边 缘具疏 锅齿, 两面被 粉状短 柔毛, 侧脉 5 — 7 对, 和中脉 在两面 凸起, 网脉 明显, 叶 柄短或 近无, 上部叶 较小, 近 无柄。 头状 花序径 4 一 7 毫米, 多数 于莲、 枝 顶排成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5 毫米, 密被 粉状短 柔毛; 总苞 钟形, 径 4 一 6 毫米; 总苞片 5 — 6 层, 外层卵 形或宽 卵形, 长 1.5 — 2. 5 毫 米, 先端 急尖, 背 面疏被 粉状短 柔毛, 边缘具 缘毛, 中 层长卵 形至披 针形, 稍长, 内层 
菊 科  175  线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先端 渐尖, 无毛。 雌花 花冠毛 管状, 长 4 一 5 毫米, 先端 3 — 4 小 齿, 花柱 伸出花 冠外;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长 4 一 5 毫米, 冠檐稍 扩大, 先端 5 浅裂, 冠 管长 2 — 2. 5 毫米, 花药 和花柱 伸出花 冠外。 瘦果圆 柱形, 长约 1 毫米, 具 4 一 5 条纵 棱, 疏 被白色 微毛; 冠毛 1 层, 白色, 长 4 一 5 毫米。 花果期 4 一 6 月。 产西双 版纳; 生于 旷野、 沙地或 路边。 广西 南部有 分布。 缅 甸和中 南半岛 也有。 全草 治跌打 损伤。 35. 六 梭菊属 Laggera Sch. -Bip. ex Hochst.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或 基部木 质化。 茎 直立, 被短 柔毛、 绒毛、 腺毛或 无毛。 叶 互生, 无柄, 全 缘或有 齿缺, 基 部沿茎 下延成 茎翅。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 枝顶 排列成 圆锥状 花序或 腋生, 盘状, 异型, 外围 有多数 雌花, 结实, 中 央有较 少数两 性花, 结 实, 全部 花冠黄 色或玫 瑰色; 总 苞钟形 或近半 球形; 总苞片 多层, 覆瓦状 排列, 内层较 狭, 干 膜质, 外层 渐短, 草质; 花序托 扁平, 无 托片。 雌花 花冠毛 管状, 先端 4 齿裂, 稀 3 或 5 齿裂, 花柱 分枝先 端钝;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冠檐 扩大, 先端 5 裂, 雄蕊 5, 花 药 连合, 顶端圆 或钝, 基部 2 浅裂或 箭形, 小 耳钝或 急尖, 通常不 等长, 不明 显的尾 状, 花柱分 枝线状 钻形, 具 乳头状 突起。 瘦果圆 柱形, 具 10 棱, 被 疏毛或 无毛; 冠毛 1 层, 白色, 刚 毛状, 分离或 基部有 极短的 连合, 易 脱落。 约 20 种, 分布 于亚洲 东南部 和非洲 热带。 我国有 3 种, 分布 于长江 流域以 南及西 南部。 云南产 2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茎翅 无齿, 翅宽 2 — 5 毫米 1. 六棱菊 L. alata 2 (1) 茎 翅有不 规则的 尖齿或 钝齿, 翅 (不包 括齿) 宽不逾 2 毫米 2. 臭灵丹 L. pterodonta 1. 六棱菊 (广西 ) 四棱锋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臭灵丹 (潞 西、 易门 ), 白蓬草 (澄江 ), 四 棱钟、 闷 药 (贵 州兴义 ), 六 棱锋、 六耳铃 (海南 ), 八里麻 (江西 广昌) Laggera alata (D. Don) Sch. -Bip. ex Oliv. (1873); C. B. Clarke (1876); Hook. f. (1881); Forb. et Hemsl. ( 1888); Burk. ( 1910); Merr. ( 1932 ); Hand.-Mazz. (1936), (1938); Chang (1937); C. Y. Wu et al. (1944)*; Hara (1966); S. Y. Hu (1967); 海南 植物志 (1974)* ; 图鉴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79)、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贵州 植物志 (1989). Erigeron alatum D. Don ( 1825 ); Conyza alata Roxb. ( 1814, nom. nud. ) (D. Don) Roxb. ( 1832); Blumea alata (D. Don) DC. (1836); Wight (1846)、 Lauener ( 1976) ; Verjionia alata Heyne ex DC ( 1836); Inula exiccata l^evl . (1912), (1915); Laggera angusti folia Hayata ( 1919) ; L . alata (I). I)on) Sch. -Bip. ex Oliv. var. angusti folia (Hayata) Yamamoto ( 1 937 ) . 
176  云南 植物志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60 — 150 厘米。 主根 粗壮, 延长, 有 多数侧 根和纤 维状细 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5 — 10 毫米, 上部多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密被淡 黄色或 淡褐 色的细 腺毛, 具翅, 翅宽 2 — 5 毫米, 边缘 全缘。 叶 互生, 叶 片狭长 圆形或 倒披针 状长 圆形, 长 3 — 15 厘米, 宽 1 一 5 厘米, 先 端钝, 具钝 尖头, 基 部渐狭 并沿茎 下延成 茎翅, 边缘 具钝尖 头状的 细齿,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 密被腺 毛和细 绒毛, 中脉 粗壮, 侧脉 8 — 10 对, 网脉 明显, 全 部叶脉 在两面 凸起, 上 部和分 枝上的 叶明显 较小, 长圆状 线形或 线形, 边缘具 细齿至 全缘。 头状 花序径 1 一 1.8 厘米, 常 下垂, 多数 于茎、 枝顶排 成长圆 形或尖 塔形的 大型总 状圆锥 花序; 花序梗 粗壮, 长 1 一 1.5 厘米, 密被细 腺毛; 总苞宽 钟形, 径 0.8 — 1.6 厘米; 总苞片 6 — 7 层, 外层 草质, 长圆 形或卵 状长圆 形, 长 2 — 4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先端 急尖, 背面密 被细柔 毛和细 腺毛, 绿色 或仅上 部 绿色, 内层干 膜质, 线形, 长 7 — 10 毫米, 先端 渐尖, 背 面疏被 细柔毛 和细腺 毛至近 无毛, 先 端或上 部边缘 常带紫 红色; 花序 托平或 微凸, 径 5 — 7 毫米。 雌花 花冠毛 管状, 长 6 — 7 毫米, 先端 3 — 5 小齿; 两性花 花冠细 管状, 长 7 — 8 毫米, 冠 檐短, 先端 5 裂, 裂片 外面被 微毛, 冠管 纤细, 长 5 — 6 毫米, 全部 花冠淡 红色、 紫 红色或 紫色。 瘦果圆 柱形, 长约 1 毫米, 具 10 棱, 疏 被白色 微毛; 冠毛 白色, 长 5 — 7 毫米。 花果 期几全 年。 全省 大部分 地区有 分布; 生 于海拔 330 — 2800 米的 林下、 林缘、 灌 丛下、 草坡或 田边 路旁。 我国 东部、 东南 部至西 南部有 分布。 印度、 斯里 兰卡、 中南 半岛、 印 度尼西 亚、 菲律 宾和非 洲东部 也有。 全草 药用, 有消炎 镇痛、 活血 解毒、 祛风 利湿、 拔毒 散瘀的 功效。 叶和花 含芳香 油。 2. 臭灵丹 (滇南 本草) 图版 41: 1-4 山桂丹 (楚雄 ), 野烟 (禄劝 ), 臭叶子 (绿春 ), "哈查 克多" (哈 尼族语 ), 香灵丹 (富宁 ), 狮 子草、 六 棱菊、 野 辣烟、 归 经草、 鱼富有 (滇 南本草 ), 黄牛草 (贵 州兴 义), 齿翼 臭灵丹 (图鉴 ), 翼齿 六棱菊 (中 国植 物志) Laggera pterodonta (DC. ) Benth. ( 1873); Sch. -Bip. ex Oliv. ( 1873); C. B. Clarke (1876); Hook. f. (1881); Burk. (1910); Hand.-Mazz. ( 1936) ,( 1938) ; C. Y. Wuetal. (1944)*; S. Y. Hu (1967); 图鉴 (1975), in nota. ; 中国 植物志 (1979)*;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广;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Blumea pterodonta DC. (1836) ; Wight (1846) * ; Laggera purpurascens Sch. -Bip. ex Hochst. (1841). 多年生 草本, 高 0.3 — 1.5 (— 2) 米。 主根圆 柱形, 长达 20 厘米, 上 部粗达 0.7 厘米, 具 长侧根 和多数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5 — 10 毫米, 上部具 多数分 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疏被短 柔毛和 腺毛, 稀 无毛, 具翅, 翅 宽不逾 2 毫米, 边缘 有不规 则、 粗 或细、 长 或短的 齿缺。 叶 互生, 叶片椭 圆形、 狭椭圆 形或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7 — 15 (-25) 厘米, 宽 2 — 7 (-12)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具长 尖头, 基 部长渐 狭并沿 茎 下延成 茎翅, 边 缘具不 规则的 尖齿或 钝齿, 两 面被短 柔毛和 腺毛, 中脉 粗壮, 侧脉 
菊 科  177  图版 41 1—4. 臭灵丹 Laggera pterodonta (DC. ) Benth. , 1. 植株 上部, 2. 头状 花序, 3. 雌花; 4, 两 性花; 5—8. 敏毛 戴星草 Sphaeranthus imlicus L. , 5. 植株 上部, 6. 总 苞片, 7. 雌花, 8. 两 性花。 (王 凌绘) 
178  云南 植物志  7 — 12 对, 网脉 明显, 全 部叶脉 在两面 凸起, 上部叶 和分枝 上的叶 较小, 狭椭圆 形至披 针形, 边缘具 疏齿至 全缘。 头状 花序径 1 一 1.5 厘米, 花期 下垂, 多数 于茎、 枝 顶排列 成总 状或近 伞房状 的大型 圆锥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3 厘米, 密 被短柔 毛和短 腺毛; 总 苞宽 钟形, 径 0.8 — 1.3 厘米; 总苞片 5 — 7 层, 外层 草质, 绿色, 披 针形, 长 3 — 5 毫 米, 宽约 1 毫米, 先端 急尖, 花 期向外 弯曲, 背面 密被短 腺毛, 内层干 膜质, 线形, 长 7 — 9 毫米, 先端 渐尖, 背面疏 被短腺 毛至近 无毛, 先端和 上部边 缘带紫 红色, 最内层 极窄; 花序 托平, 径 4 一 6 毫米。 雌花 花冠毛 管状, 白色, 长 6 — 7 毫米, 先端 3 — 5 小 齿; 两性花 15 — 20 朵, 花冠细 管状, 白色, 长 6 — 7 毫米, 冠 檐短, 先端 5 裂, 裂片带 紫 红色, 外面被 微毛, 冠管 细长, 基部绿 白色。 瘦果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具 10 棱, 被白色 微毛; 冠毛 白色, 长 5 — 6 毫米。 花 果期几 全年。 全省 大部分 地区有 分布; 生 于海拔 250 — 2400 米 的山坡 草地、 荒地、 村边、 路旁 和田头 地角。 湖北、 广西、 四川、 贵州和 西藏有 分布。 印度、 缅甸、 泰国、 中南 半岛及 非洲 也有。 全草 药用, 有毒, 对多种 炎症, 如咽 喉炎、 扁桃 腺炎、 牙周 膜炎、 中 耳炎等 疗效显 著; 用鲜 叶擒烂 后外敷 治无名 肿毒、 蛇 咬伤、 烧伤 烫伤、 水痘 溃烂; 年 老体虚 病人慎 用; 外 用治腮 腺炎。 叶可 提取芳 香油。 36. 戴 星草属 Sphaeranthus L. 一年生 草本, 通常 粗壮, 具 分枝。 叶 互生, 边 缘通常 具齿, 稀 全缘, 基部沿 茎和枝 下延 成翅。 头状花 序多数 密集成 球形、 卵形、 长 圆形或 团伞状 复头状 花序, 复头 状花序 单个 顶生, 头状花 序小, 盘状, 有异型 小花, 外围有 少数或 较多的 雌花, 结实, 中央有 极少或 1 朵两 性花, 结 实或不 结实; 总苞 狭窄; 总苞片 1 一 2 层, 外层先 端尖, 内层先 端 钝或有 小齿, 通常干 膜质; 花序 托窄, 无毛。 雌花 花冠细 管状, 下部 有时膨 大或增 厚, 先端 2 — 4 齿裂, 花柱具 2 分枝;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漏 斗状或 坛状, 下部渐 窄或膨 大而 增厚, 冠 檐先端 4 一 5 裂, 花柱不 分裂或 2 丝裂, 雄蕊 5, 花药先 端钝或 稍尖, 基 部 有尾。 瘦果圆 柱形, 稍扁, 具棱; 冠 毛无。 约 40 多种, 分布于 亚洲、 大洋 洲和非 洲热带 地区。 我国有 3 种, 分布于 台湾、 华 南至 云南。 我省 3 种 均产。 分种 检索表 1 (2) 叶两面 疏被细 柔毛, 后渐 脱毛; 茎 枝有通 常全缘 的翅; 总苞片 无毛; 花冠 灰白色 或绿色 …… 1. MMM S. africanus 2(1) 叶两面 密被长 柔毛; 茎和枝 有具长 1 一 2 毫 米尖齿 的翅; 总苞片 背面被 毛和具 缘毛; 花 冠红色 或紫 红色。 3 (4) 雌花 花冠下 部不膨 大或稍 膨大; 两性花 花冠管 部比擔 部稍窄 2. 绒毛 戴星草 S. indicus 4(3) 雌花 花冠下 部显著 膨大; 两 性花花 冠管部 骤然膨 大成近 圆球形 3. 非洲 戴星草 S. senegalensis 
菊 科  179  1. 戴星草 (广东 ) 荔枝草 (广东 ), 田 艾草、 三点花 (海南 ), 翅珠菊 (广西 ) Sphaeranthus africanus L. (1763); Hook. f. (1881); Forb. et Hemsl. (1888); Gagnep. (1924); Merr. (1927); Chang (1937); Kit 亂 (1937); Ross-Craig in Hook. (1954) *; 广州 植物志 ( 1956); S. Y. Hu ( 1968); 海南 植物志 ( 1974)*; 图鉴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phaeranthus cochmchinensis Lour. (1790); S. microcephalus Willd. (1803); S . suberiflorus Hayata (1919)*; S. africanus L. var. suberiflorus ( Hayata ) Yamamoto (1937). 一年生 草本, 芳香, 高 20 — 60 厘米。 主根圆 柱状, 具多数 侧根。 茎 单一, 直立或 斜生, 基部粗 3 — 4 毫米, 具多 分枝, 茎和枝 疏生短 柔毛或 无毛, 均 具翅, 翅宽 2 — 4 毫 米, 通常 全缘, 稀具不 明显的 小齿。 叶 互生, 下 部叶倒 卵形、 狭 倒卵形 或倒卵 状长圆 形,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2 — 3 厘米, 先端圆 或钝, 基部 渐狭并 沿茎、 枝 下延成 宽翅, 边 缘具 疏离的 细齿,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 面疏被 细柔毛 或后渐 脱毛, 中脉在 背面微 凸起, 侧脉 5 — 7 对, 纤细, 中部 叶倒披 针形或 狭倒披 针形, 上部叶 线状披 针形, 向上 叶 渐小, 其 他同下 部叶: 复头 状花序 单生于 枝顶, 球 形或卵 圆形, 长 7 — 15 毫米, 径 7 — 12 毫米, 呈灰 白色或 绿色; 头 状花序 多数, 先 端径约 2 毫米; 总苞片 2 层, 6 — 9 枚, 外层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3 — 3. 5 毫米, 先端 细尖, 背面具 腺点, 内层 倒卵状 匙形或 匙状长 圆形, 长约 3.5 毫米, 先 端圆, 上部或 先端的 边缘啮 齿状, 全部 总苞片 无毛。 雌 花约 20 朵, 花冠 管状, 长约 3 毫米, 下 部骤然 膨胀, 先端具 2 — 3 小齿; 两性花 1 一 3 朵, 花冠 筒状, 长 3 — 3. 5 毫米, 冠檐 钟形, 外面具 腺点, 先端 5 齿。 瘦果圆 柱形, 长 0.8—1毫米, 具 4 棱, 被短 柔毛。 花果期 12 月 至翌年 5 月。 据记载 景东、 临沧有 分布, 未见 标本。 分布于 台湾、 广东、 海南、 广西, 生于山 坡、 荒地或 田间。 亚 洲热带 地区、 非 洲及澳 大利亚 也有。 全草 药用, 健胃、 利尿、 止痛, 治消化 不良、 胃痛、 小便 不利。 2. 绒毛 戴星草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41: 5-8 Sphaeranthus indicus L. (1753); Hook, f . (1881), p. p.; Gagnep. in Lecomte (1924), p. p.; Robyns ( 1924); Ross-Craig in Hook. ( 1954); Kitam. in Kihara (1955) , in Hara (1966); Banerji (1966); S. Y. Hu (1968); 中国 植物志 (1979)*;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Sphaeranthus hirtus Willd. ( 1803) ; S . mollis Roxb. (1814), nom. nud. ; DC. (1836). 一年生 草本, 芳香, 高 20 — 80 厘米。 主根圆 柱形, 具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直立 或稀 斜生, 基部粗 3 — 5 毫米, 多 分枝, 茎和 枝具细 纵棱, 密被 具节长 柔毛, 具翅, 翅 宽 1 一 2 毫米, 边缘具 密集、 长 1 一 2 毫米的 尖齿, 齿端具 针刺。 叶 互生, 下部叶 在花期 枯萎, 中部叶 倒卵状 长圆形 或倒长 卵形, 长 2 — 5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具长 尖头, 基部渐 狭并沿 茎和枝 下延成 狭翅, 边缘有 尖重锅 齿或尖 鋸齿, 齿 端具长 1 一 1.5 毫米的 针刺, 两面浅 绿色, 密被灰 白色长 柔毛, 中脉 在背面 稍凸, 侧脉 4 一 5 对, 
180  云 南植物 志  不 明显, 上部叶 狭倒披 针形, 较小。 复头 状花序 单生于 枝顶, 长 圆形或 球形, 长 10 — 17 毫米, 径 10 — 12 毫米, 红 色或紫 红色; 头 状花序 多数, 先端径 1.5 — 2 毫米; 总苞 片 2 层, 10 — 13 枚, 近 等长, 倒 披针状 线形至 线形, 长 3. 5 — 4. 5 毫米, 宽 0.2 — 0.5 毫米, 先端 急尖至 渐尖, 具针状 尖头, 背面被 微毛, 边缘上 部被髯 毛状长 缘毛, 外层近 草质, 内层干 膜质。 雌花 10 — 13 朵, 花冠 管状, 长 2 — 2. 5 毫米, 先端具 2 — 3 小齿, 下 部不膨 大或稍 扩大, 无毛; 两性花 2 — 5 朵, 花冠 钟状圆 筒形, 长 2. 5 — 3 毫米, 冠檐 短 筒状, 先端 5 齿裂, 外面具 腺点, 冠管 稍窄。 瘦果圆 柱形, 长约 1 毫米, 具 4 一 5 棱, 有 腺点。 花果期 12 月 至翌年 6 月。 产于 耿马、 沧源、 西盟、 澜沧、 勐腊; 生 于海拔 700 — 1000 米的灌 丛中、 沙滩草 地、 荒地或 田边。 尼 泊尔、 印度、 斯里 兰卡、 缅甸、 马来 西亚、 澳 大利亚 和马达 加斯加 等地 也有。 全草 药用, 有 强壮、 清凉、 利尿的 功效, 治泌 尿系统 感染、 消化 不良。 3. 非洲 戴星草 (中 国植 物志) Sphaeranthus senegalensis DC. ( 1836); Robyns ( 1924); Hand.-Mazz. (1928); Ross-Craig in Hook. (1954); S. Y. Hu (1968); 中国 植物志 (1979) * ;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Sphaeranthus lecomteanus 〇. Hoffm. et Muschler (1910); S . hirtus auct. non Willd. : Oliv. et Hiem in Oliv. (1877); S. indicus auct. non L. : Hook. f. (1881), p. p.; Gagnep. (1924) , p. p. 一年生 草本, 芳香, 高 20 — 90 厘米。 主根圆 柱状, 向下 渐狭。 茎 斜生或 平卧, 基 部粗 2 — 5 毫米, 自基部 分枝, 茎和 枝具细 纵棱, 被白色 或淡黄 褐色的 具节长 柔毛, 具 翅, 翅宽约 1 一 2 毫米, 边缘具 密集、 长 1 一 2 毫米的 尖齿, 齿端具 针刺。 叶 互生, 叶片 长 圆形、 倒 长卵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2 — 5 (-10) 厘米, 宽 0.8 — 1.2 (-3.5)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具长 尖头, 基部 渐狭并 沿茎枝 下延成 狭翅, 边缘具 尖鋸齿 或尖重 锯齿, 齿 端具 1 一 1.5 毫米的 针刺, 两面密 被白色 或淡黄 褐色长 柔毛, 中脉在 背面稍 凸起, 侧脉 4 一 6 对, 不 明显, 上部叶 较小。 复头 状花序 单生于 枝顶, 圆球 形或长 圆形, 长 10 — 17 毫米, 径 10 — 14 毫米, 红 色或紫 红色; 头 状花序 多数, 先 端径约 2 毫米; 总苞片 2 层, 10 — 14 枚, 近 等长, 倒 披针状 线形至 线形, 长 4 一 4. 5 毫米, 先端 急尖至 渐尖, 具针状 尖头, 背面被 微毛, 边缘 上部具 髯毛状 缘毛, 外层近 草质, 内层 较狭, 干 膜质。 雌花 10 — 12 朵, 稀 较多, 花冠 管状, 长 2 — 2. 5 毫米, 先端 2 — 3 小齿, 下部 膨大, 粗为上 部的 2 — 3 倍, 无毛; 两性花 2 — 5 朵, 花冠圆 筒状, 长 3 — 3. 5 毫米, 外面具 腺点, 冠 檐 筒状, 先端 5 齿裂, 冠 管骤然 膨大, 近圆 球形, 与冠 檐近等 长但远 较粗。 瘦 果圆柱 形, 长约 1 毫米, 有 4 一 5 条 纵棱, 具 腺点。 花果期 12 月 至翌年 6 月。 产于 镇康、 沧源、 景谷、 普洱、 景洪、 勐海; 生 于海拔 580 — 1300 米的 路边、 水边 或 荒地。 尼 泊尔、 印度、 缅甸、 泰国和 非洲有 分布。 全草 药用, 苦、 凉, 有清凉 利尿、 强壮的 功效, 治泌 尿系统 感染、 消化 不良。 
菊 科  181  37. 禾口 尚菜属 Adenocaulon Hook.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茎 直立, 具 分枝, 上部 通常被 腺毛。 叶 互生, 全缘 或具锯 齿, 有 长柄。 头状花 序小, 多数在 茎和分 枝先端 排列成 圆锥状 花序, 有异型 小花, 外围 雌花 7 — 12 朵, 结实, 中央 两性花 7 — 18 朵, 不 结实; 总 苞宽钟 形或半 球形; 总 苞片近 1 层, 少数, 近 等长, 草质; 花 序托短 圆锥状 或平, 无 托片。 雌 花花冠 管状, 冠檐 4 一 5 深裂, 冠 管短, 花柱 2 叉状 分枝, 分 枝短且 宽扁, 先 端圆;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冠檐 4 一 5 裂, 花柱棍 棒状, 不 分枝, 花药 基部全 缘或有 2 齿, 先 端有急 尖的短 附片。 瘦 果棍棒 状, 有不 明显的 纵肋, 被具 柄头状 腺毛; 冠 毛无。 约 3 种, 分布 于亚洲 东部和 美洲。 我国有 1 种, 全国各 省区有 分布。 云南 也产。 1. 和尚菜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42: 1-5 萌 芦叶、 腺梗菜 (云南 ), 土冬花 (四川 ), 水 葫芦、 水 马蹄草 (贵州 ) Adenocaulon himalaicum Edgew. (1846), (1851); C. B. Clarke (1876); Hand. -Mazz. (1936), (1938); Kitam. (1940) , (1942) ; S. Y. Hu (1965); Anonym. (1968); Kitam. inHara (1971); 图鉴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79);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秦岭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denocaulon adhaerescens Maxim. (1859); Miq. (1866); Komarov (1909); Chen (1934); Kitag. (1939); S. Y. Hu (1965); A. bicolor Hook. var. adhaerescens (Max- im ) Makino (1901), (1909); Ling (1934), (1935), (1936); A. bicolor auct. non Hook : Hook. f. (1881); Forb. et Hemsl. ( 1888); Ling ( 1934); Hand. -Mazz. (1938); S. Y. Hu (1965). '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40—100 (-150) 厘米。 根茎 粗壮, 长 1 一 4 厘米, 生多 数 线形的 须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2 — 8 毫米, 中部 以上具 分枝, 稀 自基部 分枝, 茎和 枝具细 纵棱, 被 灰白色 蛛丝状 绒毛。 基生叶 少数, 在花 期通常 凋落; 茎生叶 疏离, 下部 叶肾形 或肾状 圆形,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6 — 14 厘米, 先 端圆、 钝或稀 急尖, 具 尖头, 基部 心形, 边缘具 不规则 的波状 粗齿, 齿端具 尖头, 表面 绿色, 无毛, 沿 脉有粉 尘状物 覆盖, 背面密 被灰白 色蛛丝 状毛, 有基出 3 脉, 侧脉 4 一 5 对, 网脉纤 细, 叶脉在 两面稍 凸起, 叶柄长 5 — 15 厘米, 具 狭或宽 的翅, 翅全 缘或具 不规则 的齿裂 或 浅裂, 基部 具鞘, 中部和 上部叶 渐小, 叶片 三角状 圆形、 心形或 三角状 卵形, 边缘有 浅齿, 具 叶柄, 最上 部叶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全缘, 无 叶柄。 头状 花序径 4 一 5 毫米, 排 列成大 圆锥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0.5 — 2 厘米, 被灰白 色蛛丝 状毛, 花后 延长达 7.5 厘 米, 密 被紫红 色的具 柄腺毛 和蛛丝 状毛, 后渐 脱落; 总苞半 球形; 总苞片 5 — 7 枚, 卵 形或长 圆形, 长 2. 5 — 3. 5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先 端钝, 全缘, 无毛, 果时 反折; 花 序托 稍凸, 具少数 窝孔。 雌花 8 — 12 朵, 花冠 白色, 管状, 长 1.5 — 2 毫米, 檐部 5 深 裂, 管 部短; 两性花 8 — 12 朵, 花冠 白色, 管状, 长 1.5 — 2 毫米, 冠檐 5 深裂, 冠管 长为冠 檐的约 2 倍。 瘦果 棒状, 长 5 — 8 毫米, 上部粗 1 一 2 毫米, 密被具 抦头状 腺毛, 
182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42 1—5. 和尚菜 Adenocaulon himalaicum Edgew. , 1 . 植株 下部, 2. 植株 上部, 3. 头状 花序, 4. 雌花, 5. 两 性花; 6 — 11. 烟 管头草 Carpesiumcemuum L. , 6, 植株 下部, 7. 植株 上部, 8— 10. 总 苞片, 11. 两 性花: > (王 凌绘) 
菊 科  183  腺毛红 色或紫 红色, 半 透明, 具 黏性。 花果期 6 — 11 月。 产于 德钦、 贡山、 维西、 中甸、 丽江、 鹤庆、 兰坪、 大理、 保山 善、 大关、 彝良、 镇雄、 巧家 等地; 生 于海拔 1700 — 3300 米 的林下 路边、 水 沟边。 我国 各地有 分布。 日本、 朝鲜、 印度及 远东地 区也有 根 药用, 能调气 利水、 活血 行瘀、 解毒 消痈、 止咳 平喘。 38. 球菊属 Epaltes Cass. 直立 或铺散 草本, 无 毛或疏 被毛。 叶 互生, 全缘、 有 鋸齿或 分裂。 头 状花序 较小, 单生或 排列成 伞房状 花序, 盘状, 有异型 小花, 外围 有多层 雌花, 结实, 中央有 多数两 性花, 不 结实, 全 部花冠 常带淡 紫色; 总苞宽 钟形、 球 形或半 球形; 总苞片 多层, 覆瓦 状 排列, 内 层狭; 花序 托平, 无 托片。 雌花 花冠圆 筒形或 锥形, 先端具 2 — 3 齿裂, 花 柱 2 分枝, 分枝 纤细, 伸出花 冠外;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冠檐稍 扩大, 先端 2 — 3 浅裂, 花柱 钻形, 不 分裂或 2 浅裂, 雄蕊 4 一 5 个, 花 药基部 矢状, 有明显 渐尖的 尾部。 瘦果 近圆 柱形, 具 5 — 10 条 纵棱, 无毛, 具抚状 突起; 冠 毛无, 或 有时两 性花具 2 — 3 个早 落的 刺毛状 冠毛。 约 17 种, 分布于 亚洲东 南部、 澳大 利亚、 美洲和 非洲。 我国有 2 种, 分布 于南部 至西 南部。 云南产 1 种。 1. 球菊 (中 国植 物志) 鹅不 食草、 苡 芭菊、 拳 头草、 老 鼠脚迹 Epaltes australis Less. (1831); DC. (1836); Forb. et Hemsl. (1888); Merr. et Chun (1928); Chang (1937); 广州 植物志 (1965); S. Y. Hu (1966); 海南 植物志 (1974); 图鉴 (1975 广; 中国 植物志 (1979广;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Sphaeromorphaea russeliana DC. (1837); Hook. f. (1881); Gagnep. in Lecomte (1924); S. australis (Less. ) Kitam. (1937); S. Y. Hu (1968). 一年生 草本。 茎枝铺 散或匍 匐状, 长 6 — 20 厘米, 径 2 — 3 毫米, 自 基部多 分枝, 茎和 枝具细 纵棱, 无毛 或疏被 粗毛。 叶 互生, 叶 片倒卵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1.5 — 3 厘米, 宽 5 — 11 厘米, 先 端钝, 有时具 短尖, 基部长 渐狭, 边缘 有不规 则的粗 鋸齿, 两 面无毛 或疏被 柔毛, 中脉 在背面 稍凸, 侧脉 2 — 3 对, 极 纤细, 网脉不 明显, 叶 柄无或 有长 5 — 7 毫米的 短柄。 头 状花序 多数, 扁 球形, 径约 5 毫米, 1 一 2 个生于 叶腋; 花序 梗无 或短; 总苞半 球形, 径 5 — 6 毫米; 总 苞片约 4 层, 绿色, 干 膜质, 无毛, 外层卵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先 端圆, 内 层倒卵 形至倒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2 毫米, 先端 钝或稍 尖; 花序托 稍凸, 无毛。 雌 花花冠 管状, 长约 1 毫米, 疏具 腺点, 先端 3 齿裂; 两性花 花冠圆 筒形, 长约 2 毫米, 冠檐具 4 个三 角形的 裂片, 外 面疏具 腺点, 雄蕊 4 个。 瘦果 近圆 柱形, 长约 1 毫米, 有 10 条 纵棱, 具庞状 突起, 顶端 截形, 基 部稍狭 且疏被 短毛; 冠 毛无。 "中国 植物志 "记载 云南有 分布,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载产于 景洪; 海拔约 600 米, 生水 田边, 未见 标本。 本种 广布于 福建、 台湾、 广东、 海南、 广西。 印度、 泰国、  、 屏边、 文山、 永 、 灌 丛下、 草坡或 
184  云 南植物 志  中南 半岛、 马来西 亚至澳 大利亚 也有。 全草 药用, 辛、 温, 能清热 解毒, 治跌打 损伤、 目赤 肿痛。 39. 天 名精属 Carpesiun L. 多年生 草本。 茎 直立, 通常具 分枝。 叶 互生, 全缘或 具齿, 羽 状脉, 具柄 或近无 柄。 头状花 序单个 顶生或 腋生, 有 花序梗 或无, 通常 下垂, 盘状, 有异型 小花, 全部小 花 黄色, 外围有 1 至多层 雌花, 结实, 中央有 多数两 性花, 结实; 总苞 盘状、 钟 形或半 球形; 总苞片 3 — 4 层, 外层呈 叶状, 内层 草质; 花序托 扁平, 无 托片和 托毛。 雌花花 冠 筒状, 先端 3 — 5 齿裂, 花柱 2 深裂, 扁平 且短; 两 性花常 较大, 花冠 筒状或 上部呈 漏 斗状, 先端 5 齿裂, 花 药基部 箭形, 有细长 的尾, 花柱 2 深裂, 裂片 线形, 扁平, 先 端钝。 瘦 果狭圆 柱形, 具细 纵棱, 先端 有嫁, 喙被 腺点, 顶端 具软骨 质的环 状体; 无冠 毛。 约 21 种, 主 要分布 于亚洲 中部, 尤其我 国西南 山区, 少数种 分布于 欧洲和 亚洲大 陆。 我国有 17 种, 广 布于各 省区。 云南产 11 种。 - 分种 检索表 1(14) 总苞 片不呈 覆瓦状 排列, 近 等长, 外层草 质或稀 下部干 膜质, 与苞叶 无明显 区别。 2(9) 花冠无 毛== 3 (8) 头状花 序单生 于茎、 枝顶, 有 长的花 序梗; 总苞径 10 — 20 毫米。 4 (5) 总苞 片钝; 茎下 部叶基 部渐狭 并下延 成翅; 茎和枝 被柔毛 1. 烟 管头草 C. cemuum 5(4) 总苞片 锐尖; 茎 下部叶 基部圆 形或宽 楔形, 骤然 与叶柄 连接; 茎 和枝被 柔毛状 绵毛。 6 (7) 植株被 柔毛状 薄绵毛 2a. 尼泊尔 天名精 C. nepalense var. nepalense 7 (6) 植株被 厚绵毛 2b. 绵毛 天名精 C. nepalense var. lanatum 8(3) 头状 花序生 于茎、 枝顶及 其上部 叶腋, 呈 圆锥状 排列, 通常具 短梗; 总苞径 5 — 11 毫米 3. 暗花 金挖耳 C. triste 9 (2) 花冠 被毛。 10(11) 叶 片基部 心形, 叶柄 无翅; 茎 上部具 分枝; 头 状花序 较多, 单生于 茎枝顶 4. 心叶 天名精 C. cordatum 11 (10) 叶 片基部 楔形, 叶柄 具翅; 茎常不 分枝; 头状花 序少, 单生于 茎枝顶 和上部 叶腋。 12 (13) 苞 叶和外 层总苞 片倒披 针形, 先端圆 或钝, 密被 柔毛; 总苞径 1.5 — 2. 3 毫米; 瘦果长 4.5—5.5 毫米 5. 葶室 天名精 C. scapiforme 13 (12) 苞叶和 外层总 苞片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疏被 柔毛; 总苞 较小; 瘦果长 3. 5 — 4 毫米 6. 高原 天名精 C. lipskyi 14(1) 总苞片 覆瓦状 排列, 自外 向内渐 增长, 外层 干膜质 或先端 草质, 与苞叶 有明显 区别。 15 (20) 头状花 序单生 于茎枝 先端及 其上部 叶腋, 具梗, 排成总 状圆锥 花序。 16 (19) 下部茎 生叶卵 形或长 圆形, 边缘 明显具 锅齿; 瘦果长 3 — 3. 5 毫米, 比两 性花花 冠长; 茎较 高大, 被白色 柔毛。 
菊 科  185  17 (18) 下 部茎生 叶基部 圆或宽 楔形, 先 端急尖 或钝, 边缘具 较小的 锯齿; 雌花 花冠长 1.5 — 2 毫 米, 两性花 花冠长 2 — 2. 5 毫米 7. 金挖耳 C. divaricatum 18 (17) 下 部茎生 叶基部 心形, 先端 渐尖, 边缘具 粗大的 锯齿; 雌花 花冠长 1 一 1.5 毫米, 两 性花花 冠长 1.5 — 2 毫米 8. 粗齿 天名精 C. trachelifolium 19 (16) 下部 茎生叶 椭圆形 或狭椭 圆形, 边缘 不明显 具齿或 全缘; 瘦 果长约 2 毫米, 比两性 花冠短 或近 等长; 茎 较矮, 密 被黄褐 色柔毛 9. 小 金挖耳 C. minus 20 (15) 头状花 序单生 于茎枝 先端及 其上部 叶腋, 具 短梗至 无梗, 排 成穗状 花序。 21 (22) 茎下 部叶椭 圆状披 针形, 渐尖, 近 全缘, 两 面散生 毛至近 无毛; 两 性花长 3 — 3. 5 毫米 … 10. 长叶 天名精 C. longifolium 22 (21) 茎下 部叶椭 圆形, 钝或 急尖, 具 钝齿, 两面 被毛; 两 性花长 1.5 — 2 毫米 11. 天名精 C. abrotanoides 1. 烟 管头草 (植 物学大 辞典) 图版 42: 6-11 芸 香草、 挖 耳草、 毛 叶草、 倒 提壶、 毛叶芸 香草、 烟 锅草、 野 葵花、 金挖耳 (滇南 本草 ), 杓 儿菜、 烟 袋草、 挖耳草 (昆 明、 丽江 ), "子 里甲" (福贡 ) Carpesium cernuum L. ( 1753); DC. (1837); Maxim. ( 1874); C. B. Clarke (1876); Hook. f. (1881), p. p. ; Winkl. (1895); Kitam. (1932), (1937); Chen (1934); Ling (1934); Golub. (1959); S. Y. Hu (1966); 图鉴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秦岭 植物志 (1985 广; 贵州 植物志 (1989)* ; 横 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 多年生 草本, 高 40 — 120 厘米。 根茎 横走, 黄 褐色, 长达 10 厘米, 粗达 1 厘米, 先端具 密集、 被毛 的枯叶 残基, 生 多数粗 线形的 须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 部粗 2 — 7 毫米, 多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密被 白色长 柔毛和 短毛, 上部 和分枝 毛渐脱 落, 近叶柄 基部毛 极密。 基生叶 数枚, 在 花期常 凋落, 叶片 狭椭圆 形或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1.8 — 4. 5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渐 狭而人 叶柄, 边缘 具不规 则的浅 齿, 齿 端有圆 形的胼 胝体, 表面 绿色, 被糙 伏毛, 背面淡 绿色, 被细 柔毛, 沿脉 毛常较 密, 两 面均具 腺点, 侧脉 5 — 10 对, 和中脉 在两面 凸起, 叶柄长 1 一 4 厘米, 具翅, 密 被长 柔毛; 茎 生叶下 部的比 基生叶 稍大, 中部叶 最大, 叶片 狭椭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5 — 15 厘米, 宽 1.8 — 5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楔形, 叶柄长 0.5 — 2 厘米, 上部叶 渐小, 狭椭圆 形至披 针状椭 圆形, 近 全缘, 具短 柄至近 无柄, 其 他同基 生叶。 头 状花序 单生 于茎、 枝 先端, 花期 下垂; 花 序梗长 1 一 7 厘米, 密 被白色 柔毛和 短毛; 苞叶 4 一 7 枚, 不等, 椭圆状 披针形 至狭披 针形, 长达 6 厘米, 宽达 1.5 厘米, 两端 渐狭, 具短柄 至 无柄, 其 他同上 部茎生 叶; 总苞 盘状, 径 1 一 2 厘米; 总苞片 3 — 4 层, 近 等长, 长 6 — 8 毫米, 外层 草质, 披 针形, 先 端钝并 反折, 两 面除基 部外被 白色长 柔毛, 内层和 中层干 膜质, 长圆状 条形, 边缘上 部有不 规则的 小齿; 花序 托平, 径 6 — 10 毫米, 具多 数点状 突起。 雌花 花冠圆 筒状, 长 1.5 — 2 毫米, 两端 渐狭, 先端 3 — 4 小齿; 两 性花花 冠近漏 斗状, 长 2 — 2. 5 毫米, 冠 檐先端 5 齿裂, 冠 管短。 瘦果圆 柱形, 长 3 — 4 毫米, 粗约 1 毫米, 绿色, 具 多数细 纵棱, 先端 具喙, 喙长 0.7 — 1 毫米, 常被 白色半 透明的 腺体。 花果期 6 — 11 月。 产于 德铁、 贡山、 福贡、 丽江、 大理、 漾澳、 景东、 昆明、 安宁、 江川、 蒙自、 罗 
186  云南 植物志  平、 曲靖、 盐 津等; 生 于海拔 (540 —) 1200 — 25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下、 山坡、 路边、 沟边或 荒地。 我国 东北、 华北、 华中、 华东、 华南、 西南 各地及 陕西、 甘肃有 分布。 欧 洲至 朝鲜、 日本 也有。 全草 药用, 味苦、 微辛, 性寒, 有 小毒, 治咽 喉热毒 肿痛、 风火 牙痛、 伤 风头痛 等; 根治 疟疾有 奇效; 鲜叶 外用治 疫痈。 民间常 当金挖 耳用。 2. 尼泊尔 天名精 (中 国植 物志) Carpesium nepalense Less. (1831); DC. (1837); Kitam. in Kihara ( 1955) ; Hara (1966), (1971),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79);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Carpesium cernuum L. var. nepalense (Less. ) C. B. Clarke (1876); C . cernuum L. var. glandulosum Hook, f . (1881); C. acutum Hayata (1908); C . cernuum auct. non L. : Hook. f. (1881), p. p. 2a. 尼泊尔 天名精 (原 变种) var. nepalense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80 厘米。 根茎 粗壮, 通常 横走, -先端 具密集 的残枯 叶基, 生 多数 线形的 须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3 — 6 毫米, 具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被柔 毛状薄 绵毛, 在叶柄 基部和 叶腋毛 极密。 基生叶 数枚, 在花期 凋落, 叶片宽 卵形、 卵状 椭圆形 或稀披 针形, 长 4 一 9 厘米, 宽 2 — 6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 部圆, 表面 绿色, 背面黄 绿色, 两面 疏被糙 毛和具 腺点, 边 缘具不 规则的 浅齿, 齿 端具圆 形胼胝 体, 叶柄长 4 一 15 厘米, 被薄 绵毛, 上部具 宽翅, 翅向下 渐狭, 下部 无翅; 茎下 部叶比 基生叶 稍大, 中 部叶长 卵形、 椭圆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长达 13 厘米, 宽达 6 厘米, 先 端 渐尖, 基部圆 形或宽 楔形, 边缘具 浅齿至 全缘, 侧脉 6 — 9 对, 和中脉 在两面 凸起, 网脉 明显, 具较 短柄, 上部叶 渐小, 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全缘, 近 无柄。 头 状花序 单生于 茎和枝 先端, 花期 下垂; 花 序梗长 2 — 8 厘米, 被薄 绵毛; 苞叶 4 一 6 枚, 狭 椭圆形 至狭披 针形, 大小 不等, 最长达 6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渐狭, 两面 被毛, 具 短柄; 总苞 盘状, 径 10 — 15 毫米; 总苞片 3 — 4 层, 近 等长, 外层 草质, 披 针形, 先端 锐尖, 背 面疏被 柔毛, 中层干 膜质, 先端稍 草质, 常 锐尖, 内层干 膜质, 先端具 不规则 的 小齿; 花序 托平, 径 5 — 8 毫米, 具多 数点状 突起。 雌花花 冠狭圆 筒状, 长 1.5_2毫 米, 两端稍 渐窄, 先端具 3 — 4 小齿; 两性 花花冠 筒状, 长 2 — 2. 5 毫米, 冠檐 稍宽, 先 端 5 齿, 冠管 较短。 瘦果圆 柱形, 长 3. 5 — 5 毫米, 宽不足 1 毫米, 具 多数细 纵棱, 先 端具 短喙。 花果期 7 — 10 月 。 产于 丽江、 大理、 镇康; 生 于海拔 2400 — 3200 米 的林下 或山坡 草地。 台湾、 四川 西部和 西藏东 南部至 南部有 分布。 不丹、 锡金、 尼 泊尔、 印度 也有。 全草 药用, 清热 解毒。 2b. 绵毛 天名精 (秦 岭植 物志) (变种 ) 挖 耳草、 倒 提壶、 地 朝阳、 野 葵花、 野烟、 野叶 子烟、 云香草 (滇南 ), 野烟、 野 叶子烟 (贵州 ), 挖 耳子草 (四川 ) var. lanatum ( Hook, f . et Thorns, ex C. B. Clarke ) Kitam. in Hara (1966), 
菊 科  187  (1969); 中国 植物志 (1979)*;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秦岭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 与原 变种的 区别是 全株被 白色厚 绵毛, 茎上部 尤密; 头 状花序 较大, 径 12 — 20 毫 米; 花冠有 时被极 稀疏的 柔毛。 花果期 6 — 11 月。 产于 维西、 丽江、 鹤庆、 大理、 保山、 腾冲、 景东、 临沧、 勐海、 河口、 元江、 元 阳、 屏边、 昆明、 禄劝、 大关、 镇 雄等; 生 于海拔 1200 — 2700 米的 林下、 林缘、 灌丛 中、 山坡、 草地和 路边、 溪旁。 湖北、 湖南、 广西、 四川、 贵州有 分布。 印度和 锡金也 有。 全草 煎水洗 疥疮、 脓 泡疮、 痔疮, 有清 热解毒 之效。 3. 暗花 金挖耳 (图鉴 ) 图版 43: 1-4 东北 金挖耳 (东北 植物检 索表) Carpesium triste Maxim. (1874); Winkl. (1895); Hand.-Mazz. (1936); Kitam. (1937); Golub. (1959); S. Y. Hu (1966); 图鉴 (1975)*; Lauener (1976); 中国植 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秦岭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Carpesium manshuricum Kitam. (1935) ; C. triste Maxim, var. manshuricum Ki- tam. (1937).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100 厘米。 根茎长 3 — 5 厘米, 粗 2 — 8 毫米, 生 多数线 形的须 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2 — 5 毫米, 具 纵棱, 被 开展的 白色长 柔毛, 常带紫 黑色, 中部以 上具分 枝或不 分枝, 分枝 纤细, 具 细棱和 疏被长 柔毛。 基 生叶少 数, 叶片长 卵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6 — 10 (-16) 厘米, 宽 3 — 6 (-8.5) 厘米, 先端 钝或 急尖, 基部 圆或宽 楔形, 骤然 下延, 边缘 具不规 则的粗 锯齿, 齿 端具胼 胝体, 表面 绿 色或深 绿色, 背面灰 绿色, 两 面被密 或疏的 白色长 柔毛, 侧脉 5 — 7 对, 和中 脉在两 面微 凸起, 网脉极 纤细, 叶柄长 5 — 10 (-16) 厘米, 上部具 宽翅, 翅向下 渐狭, 被白 色长 柔毛; 茎下部 叶同基 生叶, 中部 叶先端 渐尖, 具较 短柄, 上部叶 渐小, 披针 形至线 状披 针形, 先端长 渐尖, 近 无柄。 头状 花序生 于茎、 枝先端 及上部 叶腋, 花期 下垂, 排 列 成圆锥 状或稀 总状; 花序 梗细, 长 或短, 疏被 白色长 柔毛; 苞叶 5 — 8 枚, 大小 不等, 狭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长达 3 厘米, 宽达 5 毫米, 先端长 渐尖, 两面 疏被白 色长柔 毛; 总苞 钟形, 径 5 — 11 毫米; 总苞片 3 — 4 层, 近 等长, 长 5 — 6 毫米, 外层长 卵状披 针 形或近 匙形, 先 端急尖 或钝, 上部 草质, 下部干 膜质, 疏被柔 毛或近 无毛, 内 层披针 状 条形, 先端钝 或稀有 细齿, 干 膜质; 花序 托平, 径 3 — 5 毫米, 具多 数点状 突起。 雌 花 花冠狭 筒状, 长 2 — 2. 5 毫米, 上部 略宽, 先端具 3 — 4 小齿; 两性 花花冠 筒状, 长 3 — 3. 5 毫米, 檐部稍 加宽, 5 深裂。 瘦果圆 柱形, 长 3 — 4 毫米, 两端 稍狭, 具 数条纵 棱, 无毛, 先 端具长 0.5~0.8 毫米 的喙。 花果期 7 — 11 月。 产于 德饮、 贡山、 维西、 中甸、 丽江、 鹤庆、 庐水、 景东; 生 于海拔 2600 — 3400 米的 林下、 林缘、 山坡或 路边、 草地。 黑 龙江、 吉林、 辽宁、 四川、 贵 州和西 藏有分 布。 朝鲜、 日本和 俄罗斯 也有。 
188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43 1—4. 暗花 金挖耳 Carpesium triste Maxim. , 1. 植株 下部, 1. 植株 上部, 3. 头状 花序, 4. 两 性花; 5 — 10. 寧茎 天名精 C. scapiforme Chen et C. M. Hu, 5. 植株 下部, 6. 植株 上部, 7. 头状 花序, 8. 外层总 苞片, 9. 雌花, 10. 两 性花。 (王 凌绘) 
菊 科  189  4. 心叶 天名精 (植 物分类 学报) Carpesium cordatum Chen et C. M. Hu (1974)* ;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60 厘米。 根 茎长达 6 厘米, 粗达 1 厘米, 生多 数线形 的须根 和 纤维状 细根, 先 端具密 集的叶 残基。 茎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3 — 7 毫米, 上部 具分枝 或稀不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疏被 柔毛, 下部常 脱毛。 基生叶 在花期 凋落, 具 长柄; 茎 下 部和中 部叶宽 卵形或 卵形, 长 7 — 15 厘米, 宽 4. 5 — 11 厘米, 先端锐 渐尖, 基部心 形, 边 缘具不 规则的 浅齿, 齿 端具胼 胝体, 质薄, 表面黄 绿色, 被 白色透 明的具 节毛, 背面色 较淡, 沿脉 疏被具 节毛, 侧脉 6 — 10 对, 和中脉 在两面 微凸, 网脉 明显, 叶柄长 5 — 12 厘米, 被较 密的具 节毛, 无翅, 上部叶 较小, 叶片卵 形至狭 卵形, 基 部圆, 具较 短 柄至近 无柄。 头 状花序 单生于 茎和枝 先端, 具长 2 — 9 厘 米的花 序梗; 苞叶 3 — 7 枚, 大小 不等, 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极稀狭 卵形, 长达 2.5 厘米, 宽达 0.8 厘米, 先端锐 渐尖, 两面疏 被毛; 总苞宽 钟形, 径 0.8 — 1.3 厘米; 总苞片 3 — 4 层, 近 等长, 长 6 — 9 毫米, 外层 草质, 长圆 状倒披 针形, 先 端钝或 急尖, 背面疏 被毛, 内层干 膜质, 披针 状 条形, 先端 急尖, 具不 规则的 细齿。 雌花 花冠狭 筒状, 长 2 — 2. 5 毫米, 上部稍 扩大, 下部疏 被毛; 两性 花花冠 筒状, 长 2. 5 — 3 毫米, 冠檐狭 钟形, 先端 5 深裂, 冠 管稍长 于 冠檐, 被 较密的 柔毛。 瘦果圆 柱状, 长 3 — 4 毫米, 两端 稍狭, 具数条 纵棱, 先端具 长约 0.5 毫 米 的喙。 花果期 7 — 10 月 。 产 贡山、 福贡; 生 于海拔 2300 — 3500 米 的林下 或山坡 草地。 西藏东 南部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 5. 莩茎 天名精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43: 5-10 Carpesium scapiforme Chen et C. M. Hu (1974); 中国 植物志 (1979)* ;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60 厘米。 根茎 粗壮, 粗达 1 厘米, 生多 数线形 的须根 和少数 纤维状 细根, 先 端具密 集的叶 残基。 茎 单一, 稀 2 — 3, 直立, 绿色并 常带紫 红色, 基 部粗 2 — 5 毫米, 通常 不分枝 而呈花 葶状, 极稀有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被开展 的细长 柔毛, 毛在 先端、 基 部和叶 柄基部 极密。 基生叶 2 — 8 枚, 开花期 宿存, 叶片椭 圆形、 狭椭圆 形或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5 — 15 (-25) 厘米, 宽 3 — 5 (-6.5) 厘米, 先 端圆或 钝, 基 部楔形 下延, 边缘具 浅齿, 齿 端有胼 胝体, 有时近 全缘, 表面 绿色, 被贴 伏毛, 背面淡 绿色, 疏被淡 黄色长 柔毛, 沿 侧脉和 网脉毛 较密, 沿 中脉毛 极密, 两面 均具腺 点, 侧脉 7— 11 对, 和 中脉在 两面稍 凸起, 网脉 明显, 叶 脉带紫 红色, 叶柄长 1_5厘 米, 具翅, 密 被毛; 茎下部 叶同基 生叶, 向上叶 片渐小 和叶柄 渐短, 最上 部叶披 针形或 狭披 针形, 无 叶柄。 头 状花序 单生于 茎顶, 或 同时有 2 — 4 (-7) 个生 于上部 叶腋; 花 序梗长 1 一 12 厘米, 密被淡 黄色长 柔毛; 苞叶 2 — 6 枚, 不 等长, 倒披针 形至线 状披针 形, 长达 2 厘米, 宽达 6 毫米, 先端圆 或钝, 全缘, 中脉 和侧脉 明显, 两 面被淡 黄色长 柔毛 和密具 腺点; 总苞半 球形, 径 1.5 — 2. 3 厘米; 总苞片 3 — 4 层, 近 等长, 长 7 — 11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外层 草质, 倒披 针状长 圆形, 先端圆 或钝, 背面常 带紫红 色并密 被 柔毛, 腹面仅 上部被 柔毛, 两 面密具 腺点, 中层干 膜质, 线状长 圆形, 先 端钝, 仅背 
190  云南 植物志  面沿 中脉疏 被毛, 内层干 膜质, 狭披 针形, 先端 急尖, 无毛。 雌花 花冠狭 筒状, 长 2 — 2.5 毫米, 上部稍 扩大, 先端 4 一 5 浅裂, 管部被 柔毛; 两性 花花冠 筒状, 长 2. 5 — 3 毫 米, 冠檐狭 钟形, 先端 5 深裂, 冠管 稍长于 冠檐, 被 柔毛。 瘦果圆 柱形, 长 4. 5 — 5. 5 毫米, 粗 0.5 -" 0.7 毫米, 两端 渐狭, 具数条 纵棱, 先端 具长约 0.5 毫米 的喙。 花果期 7—10 月。. 产于 德饮、 中甸、 维西、 丽江和 会泽; 生 于海拔 2500 — 3600 米的 林下、 高 山草地 或 路边、 水 沟边。 四川 西部和 西藏东 南部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维西。 6. 高原 天名精 (中 国植 物志) 高原 金挖耳 (图鉴 ), "贡 布美 多露" (藏名 ) Carpesium lipskyi Winkl. (1895); Hand.- Mazz. (1936); S. Y. Hu (1966); 图鉴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79)* ;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 1984); 西藏 植物志 ( 1985)*; 秦岭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Carpesium lipskyi Winkl. var. potaninii Winkl. (1895); C. lipskyi Winkl. var. przevualskyi Winkl. (1895) ; C. lipskyi Winkl. var. hontonense Winkl. (1895) .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70 厘米。 根茎常 横走, 长 3 — 5 厘米, 粗达 8 毫米, 生 多数线 形的 须根和 纤维状 细根, 先 端具密 集的叶 残基。 茎 单一, 直立, 带 紫色, 基部粗 3 — 5 毫米, 通常不 分枝, 稀 有少数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被长 柔毛。 基生叶 2 — 3 枚, 开花 期 宿存或 凋落, 叶 片椭圆 形或宽 卵形, 长 5 — 18 厘米, 宽 3 — 7 厘米, 先 端钝, 基部楔 形或宽 楔形并 下延, 边 缘具不 规则的 浅齿, 齿 端具胼 胝体, 有时 全缘, 表 面绿色 或黄绿 色, 被贴 伏毛, 背面 色淡, 疏被长 柔毛, 沿脉毛 较密, 两面具 腺点, 侧脉 5 — 8 对, 和 中脉在 两面稍 凸起, 中 脉常带 紫色, 网脉 明显, 叶柄长 4 一 20 厘米, 常带 紫色, 被柔 毛, 上部具 宽翅, 翅 向下渐 变狭, 基部 扩大成 宽鞘; 茎生 叶下部 的同基 生叶, 向 上叶渐 小, 中部 叶长卵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先端 急尖, 具较 短柄, 上部叶 披针形 至狭披 针形, 先端稍 渐尖, 无 叶柄。 头状花 序单生 于茎顶 和上部 叶腋; 花 序梗长 1 一 17 厘米, 密被长 柔毛; 苞叶 5 — 9 枚, 不 等长, 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长达 4 厘米, 宽达 1.2 厘米, 先 端 渐尖, 常 反折, 全缘, 两 面被长 柔毛, 中脉 和侧脉 明显; 总苞半 球形, 径 1.2 — 2 厘 米; 总苞片 3 — 4 层, 近 等长, 长 6 — 9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先端 渐尖, 外层披 针形, 上部 草质, 近 基部干 膜质, 先端常 反折, 背面被 柔毛, 中 层和内 层披针 形至线 状披针 形, 干 膜质, 先端具 小齿, 近 无毛。 雌花花 冠狭漏 斗状, 长 2. 5 — 3 毫米, 冠 檐先端 3 — 4 深裂, 冠管 纤细, 与 檐部近 等长, 被白色 柔毛; 两性花 花冠漏 斗状, 长 3 — 3. 5 毫 米, 冠 檐先端 5 深裂, 冠 管较檐 部长, 被白色 柔毛。 瘦果圆 柱形, 长 3. 5 — 4 毫米, 粗 约 0.5 毫米, 两端 渐狭, 具数条 纵棱, 先端具 短喙。 花果期 7 — 8 月。 产于 德饮、 贡山、 中甸、 维西、 丽江、 宾川、 大理; 生 于海拔 2500 — 3800 米的林 下、 灌丛中 或山坡 草地。 陕西西 南部、 甘肃 南部、 青海 东部、 四川西 部和西 南部、 西藏 东 部和东 南部有 分布。 全草 药用, 苦, 微寒, 有清热 解毒、 祛痰、 截疟的 功效, 治咽喉 肿痛、 牙痛、 ^ 疾、 蛇 咬伤。 
菊 科  191  7. 金挖耳 (图考 ) 倒 提壶、 除州鹤 11( 大观本 草), 挖耳草 Carpesium divaricatum Sieb. et Zucc. (1845); Maxim. (1874); Winkl. ( 1895); Kom. (1907); Ling (1934); Kitam. (1937), (1938); Hand. -Mazz. (1937); Hara (1952); Ohwi (1965); S. Y. Hu (1966); 图鉴 (1975)*; Lauener (1976); 中 国植物 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9)*. Carpesium atkinsonianum Hemsl. ( 1893 ) ; Dunn et Tutch. (1912); S. Y. Hu (1966); C. erythrolepis Levi, et Vant. (1910); Nakai (1911).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60 厘米。 根茎 粗壮, 生多数 线形的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先端 具密 集的叶 残基。 茎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3 — 5 毫米, 上部具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被 密或疏 的白色 柔毛。 基生叶 在花期 凋落, 具 长柄; 茎生叶 下部的 卵形、 宽 卵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长 4 一 7 厘米, 宽 2 — 5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基部 圆或宽 楔形, 下延, 边 缘具不 规则的 鋸齿, 齿 端有胼 胝体, 表面深 绿色, 被贴 伏毛, 背面绿 色或淡 绿色, 被白 色短柔 毛 和散生 具节长 柔毛, 沿脉毛 较密, 两 面均具 腺点, 侧脉 6 — 9 对, 和中 脉在两 面稍凸 起, 网脉 明显, 叶柄长 1 一 4 厘米, 上部具 狭翅, 下部 无翅, 茎 上部叶 渐小, 叶 片长椭 圆形、 椭圆 状披针 形至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具短 柄至近 无柄。 头状花 序单生 于茎、 枝先端 和上部 叶腋, 呈 总状或 圆锥状 排列; 花 序梗长 0.5 — 5 厘米, 被白色 柔毛; 苞叶 3 — 5 枚, 不 等长, 狭椭圆 形至披 针形, 长达 4 厘米, 宽达 1 厘米, 其他同 上部茎 生叶; 总苞宽 钟形, 径 6 — 12 毫米; 总 苞片约 4 层, 覆瓦状 排列, 外层卵 形或长 卵形, 长约 2 毫米, 先端 急尖, 干膜 质或先 端稍带 草质, 背 面的上 部被短 柔毛, 中层椭 圆状条 形, 较外 层长, 内层 条形, 长 5 — 6 毫米, 中、 内层干 膜质, 先 端钝, 无毛; 花序 托平, 径 3 — 5 毫米, 具多 数点状 突起。 雌 花花冠 筒状, 长 1.5 — 2 毫米, 冠檐稍 扩大, 先端 4 一 5 齿裂; 两性 花花冠 筒状, 长 2 — 2. 5 毫米, 冠檐 较宽, 先端 5 齿裂, 冠管长 1 一 1.2 毫米, 无 毛或散 生少数 柔毛。 瘦果圆 柱形, 长 3 — 3. 5 毫米, 宽不足 0.5 毫米, 两端渐 狭, 具数条 纵棱, 先端具 短嫁。 花果期 8 — 9 月。 产 于滇西 北碧落 雪山; 生 于海拔 3000 — 3200 米的 山坡。 我国 除西北 外各省 区均有 分布。 朝鲜、 日本 也有。 全草 药用, 味苦、 辛, 性凉, 清热 解毒, 治 感冒、 咽 喉痛、 赤眼、 痈肿 疮毒、 痔核 出血。 8. 粗齿 天名精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44: 1-2 Carpesium trachelifolium Less. (1831); DC. (1837); Maxim. (1874); Hook. f. (1881); Winkl. (1895); Hand. -Mazz. (1936); Kitam. in Hara (1966), (1975); S. Y. Hu (1966); 中国 植物志 (1979)* ;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Carpesium cernuum L. var. trachelifolium C. B. Clarek (1876).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70 厘米。 根茎 横走, 长 3 — 6 厘米, 粗 3 — 5 毫米, 生 多数线 形的 须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莲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2 — 4 毫米, 下 部常带 紫色, 上 部具分 枝, 茎和 枝具浅 纵棱, 疏被 白色长 柔毛。 基生叶 少数, 叶片卵 形或长 卵形, 长 4 一 9 厘 
192  云南 植物志  米, 宽 3 — 4.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心形, 边缘 有不整 齐的大 锯齿, 齿 端具胼 胝体,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 面疏被 白色贴 伏毛, 后渐 脱落, 留 下点状 突起的 基部, 侧脉 5 — 7 对, 和 中脉在 两面稍 凸起, 网脉 纤细, 叶柄长 4 一 7 厘米, 无翅或 先端具 狭翅, 基 部 有鞘, 疏被 白色长 柔毛, 叶 腋内毛 较密; 茎生 叶下部 的同基 生叶, 向上 渐小, 中部叶 卵状披 针形, 基部浅 心形或 稀圆, 边 缘具浅 锯齿, 有较 短柄, 上 部叶披 针形, 基 部宽楔 形, 边 缘具疏 齿或近 全缘, 具短 柄至近 无柄。 头状花 序单生 于茎、 枝先端 和上部 叶腋, 总状或 圆锥状 排列; 花 序梗无 至长过 3 厘米, 疏 被白色 柔毛; 苞叶 3 — 5 枚, 不 等长, 狭椭圆 形至披 针形, 长达 1.5 厘米, 宽达 4 毫米, 先端 渐尖, 两面疏 被毛; 总苞 钟形, 径 5 — 8 毫米; 总苞片 3 — 4 层, 覆瓦状 排列, 干 膜质, 外层 卵状披 针形, 长约 2 毫米, 先端 急尖, 背面 上部散 生毛, 中层 和内层 披针状 条形, 长 5 — 6 毫米, 先端圆 或钝, 具 细齿, 近 无毛; 花序 托平, 径 2 — 4 毫米, 具多 数点状 突起。 雌花 花冠狭 筒形, 长 1 一 1.5 毫米, 檐部 稍宽, 先端 3 — 5 齿; 两性 花花冠 筒状, 长 1.5 — 2 毫米, 冠檐 扩大, 先 端 5 齿, 冠管 较短。 瘦果圆 柱形, 长 3 — 3. 5 毫米, 两端 稍狭, 具 细棱, 先 端喙长 0.5 — 0.7 毫米。 花果期 7 — 10 月。 产于 德钦、 贡山; 生 于海拔 2000 — 2500 米 的林下 或山谷 沟边。 湖北、 四川 西部、 西藏东 南部至 南部有 分布。 不丹、 锡金、 尼 泊尔至 克什米 尔地区 也有。 9. 小 金挖耳 (图鉴 ) Carpesium minus Hemsl. (1888); Winkl. (1895); Hand.-Mazz. (1936), (1937), excl. syn. ; S. Y. Hu (1966); 图鉴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秦岭 植物志 (1985 广;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40 厘米。 根茎 斜生, 长 2 — 3 厘米, 粗 3 — 4 毫米, 生 多数线 形的 须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直立, 基部粗 2 — 4 毫米, 下部 或整个 紫色, 上部具 分枝, 茎和 枝密被 黄褐色 柔毛, 后毛渐 脱落, 留 下点状 突起的 基部。 基生叶 4 一 7 枚, 叶片椭 圆形 或狭椭 圆形, 长 2 — 5 (-10) 厘米, 宽 1 一 1.5 (-2.2)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稀钝, 基部 楔形, 边缘具 不明显 的浅波 状齿, 齿 端具胼 胝体, 有时 全缘, 表面深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 疏被贴 伏毛, 后渐 脱落, 留 下点状 突起的 基部, 有时近 无毛, 侧脉 3 — 5 对, 与 中脉在 两面稍 凸起, 网 脉细, 叶柄长 1 一 3. 5 厘米, 密 被毛; 茎下部 叶同基 生叶, 向 上叶 片渐小 和叶柄 渐短, 最上部 叶狭披 针形或 披针状 条形, 具 短柄或 无柄。 头状 花序单 生 于茎、 枝顶 和上部 叶腋, 呈 总状或 圆锥状 排列, 下 垂或稀 直立; 花 序梗长 0.5 — 6 厘 米, 密 被毛; 苞叶 2 — 5 枚, 不 等长, 条状披 针形, 长达 2 厘米, 宽达 5 毫米, 其他同 最上 部叶; 总苞 钟形, 径 4 一 7 毫米; 总苞片 3 — 4 层, 覆瓦状 排列, 干 膜质, 外 层卵形 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2 — 3 毫米, 先端 急尖, 背面疏 被毛, 中层 和内层 披针状 条形, 长 4 一 6 毫米, 先 端圆, 具细 齿裂; 花序托 扁平, 径 2 — 4 毫米, 具多 数点状 突起。 雌花花 冠狭 筒状, 长 1.4 一 1.7 毫米, 冠檐稍 扩大, 先端具 4 一 5 小齿; 两性 花花冠 筒状, 长 2 — 2. 5 毫米, 冠 檐狭漏 斗状, 先端 5 深裂, 冠 管比冠 檐短。 瘦果圆 柱形, 长约 2 毫米, 两端稍 渐狭, 具 细棱, 先端具 短嫁。 花果期 9 一 12 月。 产于 贡山、 大关、 威信; 生 于海拔 900 — 1700 米的 江边、 沟边或 河滩。 江西、 湖 北、 甘肃、 四川和 贵州有 分布。 
菊 科  图版 44 1—2. 粗齿 天名精 Carpesium trachelifolium Less. , 1 • 植株, 2. 头状 花序; 3—5. 天名精 C. abrotanoides L. , 3. 植株 下部, 4. 植株 上部, 5. 头状 花序。 (王 凌绘) 
194  云南 植物志  全草 药用, 消炎、 消肿, 治狗 咬伤、 蛇 咬伤、 腮 腺炎。 10. 长叶 天名精 (植 物分类 学报) Carpesium longifolium Chen et C. M. Hu (1974)* ;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秦岭 植物志 (1985广 ; 贵州 植物志 (1989广 .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100 厘米。 根茎 粗壮, 生 多数线 形的长 须根。 茎 直立, 基部粗 3 — 6 毫米、 常带 木质, 上部具 分枝, 茎 和枝有 纵棱, 上 部和分 枝被短 柔毛, 下 部近无 毛。 基生叶 在花期 枯落; 茎生叶 下部和 中部的 叶片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10 — 23 厘米, 宽 3. 5 — 6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长 渐狭, 边缘全 缘或具 稀疏的 小齿, 齿 端具胼 胝体, 表 面 绿色, 中 脉和侧 脉常呈 紫色, 背面淡 绿色, 密具白 色和金 黄色小 腺点, 两面散 生长柔 毛或 无毛, 叶柄长 2 — 4 厘米, 上部叶 披针形 至狭披 针形, 长 8 — 15 厘米, 宽 1.5 — 3 厘 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渐狭, 边缘近 全缘, 具 短柄至 无柄。 头状花 序单生 于茎、 枝 顶及其 叶腋, 呈穗状 花序式 排列; 花序 梗极短 至无; 顶生 花序具 苞叶, 苞叶 2 — 4 枚, 披 针形, 长 1.5 — 3.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渐狭, 疏被 柔毛, 腋生花 序常无 苞叶或 有极小 苞叶; 总苞半 球形, 径 8 — 12 毫米; 总 苞片约 4 层, 覆瓦状 排列, 外层卵 圆形, 长 3 — 3. 5 毫 米, 先端 锐尖, 背面 疏被短 柔毛, 干膜 质或先 端稍带 草质, 中层长 圆形, 长 5 — 6 毫米, 宽约 2 毫米, 先 端钝, 具 缘毛或 细齿, 背面 无毛, 内层 条状披 针形, 长 6 — 7 毫米, 宽 约 1 毫米, 先端 稍钝。 雌花 3 — 4 层, 花冠狭 筒状, 长约 2 毫米, 冠 檐先端 5 齿裂; 两 性 花花冠 筒状, 长 3 — 3. 5 毫米, 向上稍 扩大, 冠 檐先端 5 深裂。 瘦果圆 柱形, 长约 3 毫米, 两端 稍窄, 具 细棱, 先端具 短喙。 原 记载我 省腾冲 (腾越 ) 有 分布, 标本 未见。 陕西、 甘肃、 湖北、 四川、 贵 州有分 布; 生 于海拔 800 — 2300 米的 林下或 山坡灌 丛边。 (抄 自原 描述) 11. 天名精 (图 考引 本经) 图版 44: 3-5 鹤虱 (梦溪 笔谈、 蜀本草 ), 天 蔓青、 地菘 (名 医别录 ), 天 门精、 金挖 耳草、 癞木 树、 野烟、 蜈蚣 芸香草 Carpesium abrotanoides L. (1753); DC. (1837); C. B. Clarke (1876); Hook. f. (1881); Forb. et Hemsl. (1888); Winkl. (1895); Ling (1934); Hand.-Mazz. (1936), (1938); Kitam. (1937), (1955), (1966); 广州 植物志 (1956); S. Y. Hu (1966); 海 南 植物志 (1974r; 图鉴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79);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秦岭 植物志 (1985广 ; 贵州 植物志 (1989). . Carpesium thunbergianum Sieb. et Zucc. (1845).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50—100 (-200) 厘米。 根茎长 3 — 6 厘米或 更长, 粗 2 — 6 毫米, 生多数 线形的 须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直立, 基部粗 2 — 10 毫米, 下部 木质, 近 无毛, 上部多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密被短 柔毛。 基生叶 在花期 枯落; 茎生叶 下部的 叶片宽 椭圆形 至狭椭 圆形, 长 8 — 19 厘米, 宽 4 一 7 厘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基部 楔形, 边 缘具不 规则的 钝齿, 齿 端具胼 胝体, 表面深 绿色, 被短 槌毛, 后渐脱 毛至近 无毛, 背 面淡 绿色, 密被短 柔毛和 腺点, 侧脉 7 — 10 (-13) 对, 和 中脉在 两面微 突起, 网脉明 显, 叶柄长 5 — 15 厘米, 密被短 柔毛, 茎 上部叶 渐小, 叶片 狭椭圆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菊 禾斗  195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楔 形至宽 楔形, 具短 柄至近 无柄。 头状花 序单生 于茎、 枝 先端及 其 叶腋, 呈穗状 花序式 排列; 花序 梗短至 近无, 先 端明显 增粗; 顶生 花序具 苞叶, 苞叶 2 — 4 枚, 椭圆 形或披 针形, 长 6 — 20 毫米, 腋生花 序无苞 叶或具 1 一 2 枚小 苞叶; 总苞 近 球形, 成 熟时扁 球形, 径 5 — 10 毫米; 总 苞片约 3 层, 覆瓦状 排列, 外 层卵圆 形或宽 卵形, 长 2 — 2. 5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具 缘毛, 背面上 部被短 柔毛, 干 膜质或 先端草 质, 内层长 圆形, 长 5 — 6 毫米, 先 端圆, 具 缘毛和 啮蚀状 小齿; 花序托 扁平, 径 3 — 4 毫米, 具多 数点状 突起。 雌花 花冠狭 筒状, 长 1 一 1.5 毫米, 先端具 3 — 5 小齿; 两性花 花冠 筒状, 长 1.5 — 2 毫米, 冠檐 扩大, 先端 5 深裂, 冠管长 0.7 — 1 毫米。 瘦 果圆柱 形, 长 2. 5 — 3. 5 毫米, 两端 稍窄, 具数条 纵棱, 先端具 0.5"0.8 毫米 的喙。 花果期 8— 11 月。 我省 大部分 地区有 分布; 生 于海拔 1500 — 3400 米的 林下、 林缘、 灌 丛中、 山坡草 地或 路边、 水 沟边。 我国除 东北部 和西北 部外, 大部分 地区有 分布。 朝鲜、 日本、 越 南、 缅甸、 锡金、 伊朗 和高加 索地区 也有。 全草 药用, 性寒 味苦, 无毒, 能清热 解毒、 祛痰 止血、 除湿 消肿、 止痢 杀虫, 主治 咽喉 肿痛、 扁桃 体炎、 支气管 炎等; 外用 治创伤 出血、 疔疮 肿痛、 蛇虫 咬伤。 果 实即为 "南鹤 11", 是 中药杀 虫方中 的重要 药物, 主治蛔 虫病、 烧 虫病、 绦虫 病等。 40. 鼠 魏草属 Gnaphalium L. 一年 生或稀 多年生 草本。 茎 直立或 斜生, 草质或 基部稍 木质, 被白色 绵毛、 絨毛或 具 腺点。 叶 互生, 通常 全缘, 无 柄或具 短柄。 头状花 序小, 排列成 伞房状 花序、 圆锥状 伞房花 序或稀 穗状、 总状、 球状 花序, 顶生或 腋生, 盘状, 有异型 小花, 外围 雌花多 数, 中央 两性花 少数, 全部 结实; 总苞 卵形或 钟形; 总苞片 2 — 4 层, 覆瓦状 排列, 膜 质或 仅先端 膜质, 金 黄色、 橙 黄色、 淡 黄色、 黄褐 色或红 褐色, 稀 白色, 背面 常被绵 毛; 花序 托平、 扁球 形或浅 杯状, 无毛。 雌花 花冠毛 管状, 黄 色或淡 黄色, 先端 3 — 4 小齿;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黄 色或淡 黄色, 冠檐稍 扩大, 先端 5 浅裂, 雄蕊 5 个, 花药顶 端尖 或钝, 基部 箭形, 有尾, 花柱 2 分枝, 分枝圆 柱形, 先 端平或 头状, 具 乳突。 瘦果 圆柱 形或长 圆形, 无 毛或疏 被毛或 腺体; 冠毛 1 层, 白 色或污 白色, 分离 或基部 连合成 环, 易 脱落。 近 200 种, 全球 广布。 我国有 19 种, 南北 均产, 主 要分布 于长江 以南各 省区。 云 南产 7 种。 分种 检索表 1 (6) 头状 花序在 茎枝先 端排成 伞房状 花序; 总苞片 膜质, 有 光泽, 金 黄色、 橙黄 色或黄 白色、 白 色。 2(3) 总 苞片白 色或黄 白色; 叶 较宽, 倒披 针状长 圆形, 具 3 脉 …… 1. 宽叶 鼠輓草 G. adnatum 3(2) 总苞 片金黄 色或橙 黄色; 叶 较狭, 倒披 针形至 线形, 具 1 脉。 
196  云南 植物志  4(5) 植株 基部有 分枝; 茎生叶 片匙形 或倒披 针形, 先 端圆, 两面 被白色 绵毛; 总苞径 2 — 3 毫米 2. 鼠魏草 G. affine 5(4) 植株 上部有 分枝; 茎生叶 片狭披 针形至 线形,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表 面被短 腺毛, 背 面被绵 毛; 总苞径 3 — 5 毫米 3. 秋 鼠夠草 G. hypoleucum 6(1) 头 状花序 密聚成 球状或 穗状、 圆 锥状、 总状; 总苞 片略带 草质, 麦秆 黄色、 棕褐色 或红褐 色。 7(8) 头 状花序 无梗, 密聚成 复头状 花序, 花 序下有 3 — 6 枚 放射状 排成的 小叶; 总 苞红色 4. 细叶 鼠夠草 G. japonicum 8 (7) 头 状花序 排列成 穗状、 圆锥状 或总状 花序。 9 (12) 头状 花序排 列成穗 状或圆 锥状; 基生叶 在花期 凋落; 茎生叶 片倒披 针形或 匙形; 植株高 10—45 厘米。 10 (11) 叶片长 2 — 9 厘米, 宽 8 — 25 毫米, 具 纤细的 侧脉; 复头状 花序径 1.5 — 2 厘米; 总苞径 3 — 4 毫米; 花 序托浅 杯状; 花冠长 2. 5 — 3 毫米 …… 5. 匙叶 鼠夠草 G. pensylvanicum 11 (10) 叶片长 1 一 2 厘米, 宽 2 — 4 毫米, 无 侧脉; 复头状 花序径 0.8 — 1.2 厘米; 总苞径 2 — 2. 5 毫 米; 花 序托扁 球形; 花 冠长约 1.5 毫米 6. 多茎 鼠魏草 G. polycaulon 12(9) 头状花 序排成 总状; 基生叶 在花期 宿存; 茎 生叶片 线形; 植株高 5 — 10 厘米 7. 矮 鼠夠草 G. stewartii 1. 宽叶 鼠魏草 (图鉴 ) 图版 45: 1-5 地膏药 (昆 明、 楚雄、 新平 ), 地毛香 (玉溪 ), 大黑药 (通 海、 新平 ), 白叶子 (楚雄 ) Gnaphalium adnatum (Wall, ex DC. ) Kitam. (1947); 图鉴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秦岭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 Anaphalis adnata Wall, ex DC. (1838); C. B. Clarke (1876); Hook. f. (1881); Burk ( 1910 ) ; Yamamoto (1936); Hand.- Mazz. ( 1938); S. Y. Hu (1965); Hara (1966); Chen et al. (1966); Kitam. (1968), (1974); Lauener (1976);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 1982) ; Gnaphalium sericeo-albidum Levi, et Vant. (1903); G • esquirolii Levi. (1912); Anaphalis esquirolii (Levi. ) Levi. (1913); A . sericeo-albida (Vant. ) Levi. ( 1914 ),( 1915 ) ; Gnaphalium formosanum Hayata (1919); Kitam. (1937); S. Y. Hu (1966), pro syn. 多年生 草本, 高 40 — 100 厘米。 根茎 粗壮, 密盖 以枯叶 残基, 生多数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4 一 6 毫米, 上部具 伞房状 分枝, 茎和枝 被白色 绵毛。 基 生叶 数枚, 在花期 凋落, 叶 片狭椭 圆形、 狭长 圆形、 倒卵状 长圆形 或倒披 针状长 圆形, 长 4 一 13 厘米, 宽 1.5 — 3. 5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渐狭, 边缘 全缘, 表面 绿色, 背面 淡 绿色, 两面密 被白色 绵毛, 具离基 3 出脉, 在 两面稍 凸起, 叶 柄极短 或无; 茎 下部叶 同基 生叶, 向上叶 渐小, 基部略 抱茎, 最 上部叶 披针状 线形。 头 状花序 多数, 在 茎和枝 先端 密聚成 头状, 再于茎 上部排 成大型 伞房状 花序; 花序梗 极短或 近无, 密被 白色绵 毛; 总苞近 球形, 径 5 — 7 毫米; 总苞片 3 — 4 层, 膜质, 白 色或黄 白色, 具 光泽, 外层 倒卵形 或倒披 针形, 长约 2 毫米, 先 端圆, 背 面密被 绵毛, 中 层倒披 针状长 圆形, 长约 3 毫米, 先 端钝, 背面 下部被 绵毛, 内 层狭长 圆形, 长约 4 毫米, 先端 急尖, 全 部总苞 
菊 科  197  图版 45 1 一 5. 宽叶 鼠夠草 GnaphaliumadnatumWall. , 1. 植株 下部, 2. 植株 上部, 3. 头状 花序, 4. 雌花, 5. 两 性花; 6-9. 鼠夠草 G. affine D. Don, 6. 植株, 7. 头状 花序, 8. 雌花, 9. 两 性花。 (王 凌绘) 
198  云南 植物志  片背面 具数条 纵纹, 先端有 时呈撕 裂状。 雌花 花冠毛 管状, 长 2. 5 — 3 毫米, 先端 3 — 4 小齿; 两性花 5 — 9 朵, 花冠 管状, 长 2. 5 — 3 毫米, 冠 檐狭漏 斗状, 先端 5 裂, 冠管长 1.3 — 1.5 毫米。 瘦果长 圆形, 长 0.6 — 0.8 毫米, 具 细点状 突起; 冠毛 白色, 纤细, 稍 长于 花冠。 花果期 7 — 12 月。 产于 德钦、 贡山、 兰坪、 武定、 禄劝、 楚雄、 昆明、 玉溪、 通海、 新平、 蒙自、 砚 山、 景东、 澜沧; 生 于海拔 650 — 2500 米的 林下、 林缘、 山坡 灌丛、 草坡或 路边、 溪 旁。 我国 华东、 华中、 华南、 西南 和陕西 南部、 甘肃 南部有 分布。 印度、 缅甸、 中南半 岛和 菲律宾 也有。 全草 药用, 清热 解毒, 治 痢疾、 小儿 惊风、 口疮、 疮毒、 外伤 出血。 2. 鼠魏草 ( 日华 本草) 图版 45: 6-9 清 明菜、 黄花 (云 南、 江苏、 福建、 广东、 陕西、 四川、 贵州、 西藏 ), 清明粑 (云南 ), "甘达 八渣" (西藏 ), 佛 耳草、 鼠耳草 (江 苏、 浙江、 江西 ), 水义草 (江 西、 湖南 ), 老鼠艾 (华南 ), 白艾 (广东 ), 火艾、 火草 (湖北 ), 棉花菜 (四川 ), 爪老鼠 (图鉴 ) Gnaphalium affine D. Don ( 1825); Kitam. ( 1955 ) , ( 1966 ) , ( 1967 ) , ( 1969 ) , (1975) ;S. Y. Hu (1966); 海南 植物志 (1974); 图鉴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79);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秦岭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Gnaphalium multiceps Wall. (1831), nom. nud. ; ex DC. ( 1838 ); Benth . (1861); Forb. et Hemsl. ( 1888); Hand.-Mazz. ( 1936); Chang ( 1937); Weibe (1958) ; G . luteo-album L. var. multiceps Hook. f. (1881) ; Gagnep. (1924); Banerji (1966); Shrestha (1967); G. luteo-album L. ssp. affine (D. Don) Koster (1941). 一年生 草本, 高 5 — 40 (-60) 厘米。 主根圆 柱状, 上 部粗达 5 毫米, 向下 渐狭, 具多数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直立, 基部粗 1 一 3 毫米, 近 基部有 3 — 20 个斜生 或稀匍 匐的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密被 白色厚 绵毛。 基生叶 在花期 枯落; 茎生叶 多数, 下部和 中部 叶匙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3 — 6 厘米, 宽 6 — 10 毫米, 上部叶 较小, 倒 披针状 线形, 全 部叶先 端圆, 具钝 尖头, 基部渐 狭且略 下延, 边缘 全缘, 两面 被白色 绵毛, 叶脉 1 条, 在 两面稍 凸起, 无 叶柄。 头 状花序 多数, 在茎和 枝先端 密聚, 排列成 伞房状 花序; 花序 梗短或 近无, 密被 白色厚 绵毛; 总苞宽 钟形, 径 2 — 3 毫米; 总^ 片 2 — 3 层, 金黄 色、 黄色 或柠檬 黄色, 膜质, 有 光泽, 外层倒 卵形或 卵形, 长约 2 毫米, 先端圆 或钝, 背 面基部 被白色 绵毛, 内层 倒披针 形至披 针形, 长约 3 毫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背 面通常 无毛; 花序托 扁平, 径约 1 毫米, 具多数 小点状 突起。 雌花 多数, 花冠毛 管状, 长约 2 毫米, 先端 3 — 4 齿; 两性花 5 — 10 朵, 花冠 管状, 长约 2 毫米, 冠檐稍 扩大, 先端 5 裂, 冠 管细, 长约 1 毫米。 瘦果长 圆形, 长不足 0.5 毫米, 具极细 的点状 突起; 冠毛白 色或黄 白色, 长约 2 毫米, 极 纤细, 易 脱落。 花 果期几 全年。 我 省大部 分地区 均产; 生 于海拔 (330 —) 1500-2700 (-3600) 米的 各种生 境中, 以 山坡、 荒地、 路边、 田边最 常见。 我国 西北、 西南、 华北、 华中、 华东、 华南 各省区 均有 分布。 印度、 中南 半岛、 印度尼 西亚、 菲 律宾及 朝鲜、 日本 也有。 
菊 科  199  全草 药用, 有清热 消炎、 祛 风寒、 舒肺、 止咳、 调经的 功效。 干花和 全株可 提取芳 香油: 花序和 嫩叶可 作糯粑 食用。 3. 秋 鼠夠草 (种 子植 物名称 补编) 天 水蚁草 (图考 ), 下白 鼠麴草 (江苏 ), 碎 蚁草、 碎 米花、 黄花草 (江西 ), 白头 翁、 小叶白 头翁、 白艾 (四川 ) Gnaphalium hypoleucum IX: . ( 1834), (1837); C. B. Clarke ( 1876); Hook. f. (1881); Forb. et Hemsl. (1888); Hayata (1919); Gagnep. (1924); Merr. (1927); Ling (1934); Hand.-Mazz. (1936), (1938);Chang (1937); Kitam. (1937), (1966), (1971); S. Y. Hu (1966); Shrestha (1967); 海南 植物志 (1974)*; 图鉴 (1975)*;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 1982)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中国 植物志 (1979); 西藏 植物志 (1985); 秦岭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Gnaphalium ch rysocephalum Franch . ( 1896 ); Hand.-Mazz. ( 1936 ) e typo, (1938); S. Y. Hu (1966); 中国 植物志 (1979广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山 区维 管植物 (1994), syn. noy. 3a. 秋 鼠麴草 (原变 种!" var. hypoleucum 一年生 草本, 高 20 — 80 厘米。 主根圆 柱状, 长达 13 厘米, 上部粗 3 — 7 毫米, 向 下 渐狭, 生多数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直立, 基部粗 2 — 6 毫米, 上部 通常具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密被白 色厚绵 毛和短 腺毛, 下 部的绵 毛在花 期逐渐 脱落而 只有短 腺毛。 基 生叶 在花期 凋落; 茎下部 叶狭披 针形至 披针状 线形, 长 6 — 13 厘米, 宽 0.3 — 1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基部 渐狭并 下延, 边缘 全缘, 表 面密被 短腺毛 和沿中 脉被白 色薄绵 毛, 背面被 白色厚 绵毛, 叶脉仅 1 条, 在 背面稍 凸起, 无 叶柄, 中部和 上部叶 较小, 披 针状 线形至 线形。 头 状花序 多数, 在茎、 枝顶 密集成 球状, 再 排成大 伞房状 花序; 花序 梗短 或无, 密被 白色厚 绵毛; 总苞宽 钟形至 球形, 径 3 — 5 毫米; 总苞片 3 — 4 层, 金黄 色, 膜质, 有 光泽, 近 等长, 长 3 — 5 毫米, 外层倒 卵形, 先 端圆, 背面 下部被 白色绵 毛, 中层倒 卵状长 圆形, 先 端钝, 背面近 基部疏 被白色 绵毛, 内层 长圆形 或狭长 圆形, 先端 急尖, 无毛。 雌花 多数, 花冠毛 管状, 长 3 — 4 毫米, 上部稍 扩大, 先端 3 — 4 裂; 两 性花较 少数, 花冠 管状, 长 3. 5 — 4. 5 毫米, 冠檐稍 扩大, 先端 5 齿裂, 冠 管细, 比 冠 檐长。 瘦果 卵状圆 柱形, 长 0.5 — 1 毫米; 冠毛白 色或黄 白色, 长 3. 5 — 4. 5 毫米, 纤 细, 易 脱落。 花果期 6 — 10 月。 除 西双版 纳地区 外广泛 分布; 生 于海拔 (520 —) 1200-3000 (-3800) 米的 林下、 山坡 草地、 路边、 村旁 或空旷 地等。 我国 华东、 华南、 华中、 西 南及西 北各省 区有分 布。 日本、 朝鲜、 菲 律宾、 印度尼 西亚、 中 南半岛 和印度 也有。 全草 药用, 有祛风 止咳、 清热 利湿的 功效。 3b. 亮褐秋 鼠夠草 (中 国植 物志) (变种 ) var. brunneonitens Hand.-Mazz. (1936); S. Y. Hu (1966);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200  云 南植物 志  与 原变种 的区别 在于头 状花序 多数密 集成复 球状; 总苞 片亮黄 褐色, 短尖。 据 Hand.-Mazz. 记 载产于 东川。 标本 未见。 4. 细叶 鼠麴草 (种 子植 物名称 补编) 图版 46: 1-3 天青 地白、 翻底白 (云南 ), 地火草 (贵州 ), 白背鼠 麴草、 日本 鼠鈍草 (江苏 ) Gnaphalium japonicum Thunb. ( 1784); DC. ( 1837); Hance ( 1880); Forb. et Hemsl. (1888); Diels (1901); Hayata (1911); Hand.- Mazz. (1936), (1938); Kitam. (1937); S. Y. Hu (1966); 图鉴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秦岭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r. 一年生 草本, 高 5 — 25 厘米。 须根 多数, 黄棕 色或黄 白色, 纤细, 具 多数纤 维状细 根。 茎 直立或 上升, 2 — 7 条 丛生, 出 自基部 或匍匐 茎上, 基部粗 1 一 1.5 毫米, 不分 枝, 有 极细的 纵棱, 密 被白色 绵毛。 基生叶 数枚, 呈莲 座状, 花期 宿存, 叶片倒 披针状 线形, 长 2 — 6 厘米, 宽 3 — 6 毫米, 先端 钝或稀 急尖, 具小 尖头, 基部 渐狭并 下延, 边 缘 全缘, 表面 绿色, 被稀 疏的绵 毛至近 无毛, 背面被 白色厚 绵毛, 叶脉 1 条, 在 表面微 凹、 背面 凸起, 无 叶柄; 茎生叶 多数, 下部叶 较密, 上部叶 疏离和 较小, 叶片倒 披针状 线形至 长圆状 线形, 长 2 — 3 厘米, 宽 2 — 3 毫米, 其 他同基 生叶, 最上 部密聚 3 — 6 枚 披针状 线形的 小叶, 呈 放射状 排列。 头 状花序 6 — 15 个, 无花 序梗, 在茎 顶密聚 成近球 形、 径 1.5 — 2 厘米的 复头状 花序; 总苞狭 钟形, 径 3 — 5 毫米; 总 苞片约 3 层, 干膜 质, 具 光泽, 外层 宽椭圆 形或宽 卵形, 长 2 — 3 毫米, 先 端钝, 背 面近基 部疏被 白色绵 毛, 整个红 褐色, 中层倒 卵状长 圆形, 稍长, 无毛, 上部红 褐色, 下部黄 绿色, 内层长 圆状 线形, 长 4 一 5 毫米, 近 先端红 褐色; 花 序托浅 杯状, 径 1 一 1.3 毫米, 具多 数点状 突起。 雌花 多数, 花冠毛 管状, 长 3 — 3. 5 毫米, 先端 3 小齿; 两性花 4 一 8 朵, 花冠管 状, 长 3 — 3. 5 毫米, 冠檐稍 扩大, 先端 5 齿裂, 冠 管长。 瘦果 长圆形 或近纺 锤形, 长 不足 1 毫米, 具 多数细 乳突; 冠毛 白色, 长 3 — 3. 5 毫米, 易 脱落。 花果期 1 一 5 月。 产于 文山、 麻 栗坡、 富宁、 邓川、 福贡; 生 于海拔 1000 — 1800 米的 林缘草 地或山 谷 草地。 长 江流域 以南各 省区及 河南、 陕西有 分布。 日本、 朝鲜、 澳大利 亚和新 西兰也 有。 全草 药用, 甘, 凉, 能 解表、 清热、 明目、 利尿, 治 感冒、 咳嗽、 头痛、 喉痛、 目 赤 翳障、 小便 热闭、 淋浊、 痈肿、 疔疮、 白带。 5. 匙叶 鼠麴草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46: 4-7 Gnaphalium pensylvanicum Willd. (1809); Griers.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9 广. Gamochaeta pensylvanica (Willd. ) A. L. Cabrera (1961);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Gnaphalium chinense Gandog. (1918); S. Y. Hu (1966); G. sphathu- latum Lam. ( 1788), non Burm. f. ( 1768); G. purpureum auct. non L. : Benth. (1861); Hook. f. (1881); Forb. et Hemsl. (1888); Kitam. (1953), (1967); S. Y. Hu (1966). 一年生 草本, 高 20 — 45 厘米。 主根圆 柱状, 长达 15 厘米, 上 部粗达 3 毫米, 向下 渐狭, 具多数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直立或 斜生, 基部粗 3 — 4 毫米, 具分 枝或不 分枝, 
菊 科  201  图版 46 •3. 细叶 鼠麴草 Gnaphalium japonicum Thunb. , 1. 全株, 2. 头状 花序, 3. 花 序托; 4—7. 匙叶 鼠掷草 G. pensylvanicum WiUd. , 4. 全株, 5. 头状 花序, 6. 雌花, 7. 两 性花。 (王 凌绘) 
202  云 南植物 志  茎 和枝有 纵棱, 被白色 绵毛, 上部毛 较密。 基生叶 在花期 枯落; 茎生叶 倒披针 形或匙 形, 长 2 — 9 厘米, 宽 0.8 — 2. 5 厘米, 先端圆 或钝, 具刺 尖头, 基部 渐狭并 下延, 边缘 常全缘 或稀微 波状, 表面 绿色, 疏 被白色 绵毛, 背面淡 绿色, 密 被白色 绵毛, 侧脉 2 — 4 (-6) 对, 纤细, 和 中脉在 两面微 凸起, 有时 侧脉不 明显, 全部叶 无柄。 头 状花序 8 — 14 个, 密聚成 复头状 花序, 复头状 花序径 1.5 — 2 厘米, 生 于茎、 枝顶及 其上部 叶腋, 呈 穗状花 序式; 总苞狭 钟形, 径 3 — 4 毫米; 总苞片 2 — 3 层, 膜质, 具 光泽, 上 部污黄 色 或麦秆 黄色, 下部 草质、 淡 绿色, 外层长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先端 急尖, 背面被 白色 绵毛, 中层 和内层 披针状 条形, 长 3 — 4 毫米, 先 端钝, 背面 下部疏 被白色 绵毛至 无毛; 花 序托浅 杯状, 径约 1.5 毫米, 内 壁具多 数点状 突起。 雌花 多数, 花冠毛 管状, 长 2. 5 — 3 毫米, 先端具 小齿; 两性花 2 — 4 朵, 花冠 管状, 长 2. 5 — 3 毫米, 冠 檐略扩 大, 先端 5 浅裂, 冠管 细长。 瘦果长 圆形, 长不足 0.5 毫米, 有 乳突状 凸起; 冠 毛污白 色, 长 2. 5 — 3 毫米, 易 脱落。 花果期 11 月 至翌年 5 月。 产于 景东、 景洪、 勐腊、 绿春; 生 于海拔 600 — 2400 米的 林下、 林缘、 山坡、 耕 地 或河滩 沙地。 浙江、 江西、 福建、 台湾、 湖南、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州有 分布。 热 带 亚洲、 美洲 南部、 澳大利 亚和非 洲南部 也有。 - 6. 多茎 鼠夠草 (图鉴 ) Gnaphalium polycaulon Pers. (1807); Griers. (1972); 图鉴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79)* ;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贵 州植物 志 (1989). Gnaphalium multicaule Willd. ( 1803 ) , non Lam. (1789); G . strictum Roxb. (1832) ; G . indicum auct . non L. : Boiss. (1875); Hook, f . (1881) ; Forb. et Hemsl. (1888); Ling (1934); Kitam. (1966); S. Y. Hu (1966); G. purpureum auct. non L. : Kitam. (1955). 一年生 草本, 高 10 — 25 厘米。 主根圆 柱状, 长 6 厘米或 更长, 上部粗 1 一 2 毫米, 向下 渐狭, 具多数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直 立或稀 斜升, 基部粗 1 一 2 毫米, 自 基部多 分枝, 分枝 斜升或 匐匍, 茎和 枝具细 纵棱, 密 被白色 绵毛, 下部毛 较疏。 基生叶 在花期 凋落; 茎生 叶倒披 针形或 匙形, 长 1 一 2 厘米, 宽 2 — 3 毫米, 先端圆 或钝, 具 尖头, 基 部长 渐狭并 下延, 边 缘通常 全缘, 两面 被白色 绵毛, 或表 面有时 脱毛, 叶脉 1 条, 在表 面稍 凸起, 在背 面微凹 或稀不 明显, 无 叶柄。 头 状花序 6 — 10 个 密聚成 复头状 花序, 复头状 花序径 0.8 — 1.2 厘米, 于茎、 枝 顶及其 上部叶 腋排成 穗状或 圆锥状 花序; 总苞 狭 钟形, 径 2 — 2. 5 毫米; 总苞片 2 — 3 层, 上部 和边缘 污黄色 或麦杆 黄色, 膜质, 具光 泽, 中央淡 绿色, 草质, 外层披 针状长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先端 急尖或 稀钝, 背面下 部除两 侧外密 被白色 绵毛, 中层 和内层 线状长 圆形, 长 2 — 2. 5 毫米, 先端 急尖, 背面 疏 被毛至 无毛; 花 序托扁 球形, 径约 1 毫米, 有时 中央稍 凹入, 表 面具多 数有小 孔穴的 点状 凸起。 雌花 多数, 花冠毛 管状, 长约 1.5 毫米, 先端具 小齿; 两性花 3 — 6 朵, 花 冠 管状, 长约 1.5 毫米, 冠檐稍 扩大, 先端 5 浅裂, 冠管 比冠檐 短或近 等长。 瘦 果长圆 形, 长不足 0.5 毫米, 具细 乳突; 冠毛污 白色, 长约 1.5 毫米, 易 脱落。 花果期 1—4 月。 
菊 科  203  产于 景洪、 勐海、 勐腊、 河口; 生 于海拔 130 — 2000 米的 荒地、 耕地、 山坡 草地或 河滩 沙地。 浙江 南部、 福建 南部、 广东 南部及 其沿海 岛屿和 贵州有 分布。 印度、 泰国、 澳大 利亚、 热 带非洲 和埃及 也有。 全草 药用, 治 热痢、 感冒 发热、 咽喉 肿痛、 小儿 食滞、 月经 不调。 7. 矮 鼠夠草 (中 国植 物志) Gnaphalium stewartii C. B. Clarke ex Hook. f. (1881); Dunn (1911); S. Y. Hu (1966);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矮小 草本, 高 5 — 10 厘米。 茎 细弱, 直立, 基部 丛生, 上部不 分枝, 基部 径不足 1 毫米, 被 绵毛。 基 生叶莲 座状, 在花期 宿存, 叶片 线形, 直 挺或稀 外弯, 长 1.5 — 2 厘 米, 宽 1 一 2 毫米, 先 端有钝 尖头, 基部或 下部稍 宽大, 两面 被白色 绵毛, 叶脉 1 条, 无 叶柄; 茎生叶 少数, 狭 线形, 长约 1 厘米, 宽约 1 毫米, 两面 被白色 绵毛。 头 状花序 少数, 具花 序梗, 排成 疏或密 的总状 花序; 总苞圆 筒形, 径约 5 毫米; 总苞片 2 — 3 层, 栗褐 色或上 半部栗 褐色, 外层倒 卵形, 长 2 — 3 毫米, 宽约 2 毫米, 先 端钝, 近 膜质, 背面被 绵毛, 内层 线状长 圆形, 长 5 — 6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先端 短尖, 背面 疏被毛 至 无毛。 雌花较 多数, 花冠 丝状, 长约 4 毫米, 先端 3 小齿, 花 柱分枝 棒状, 顶 端钝; 两 性花极 少数, 花冠 管状, 长约 4 毫米, 冠檐稍 扩大, 先端 5 浅裂。 瘦果圆 柱形, 长约 2 毫米, 疏被 微毛; 冠毛 白色, 长约 4 毫米。 据载 云南有 分布, 标本 未见。 产 于西藏 西部、 新疆 阿尔泰 地区。 克 什米尔 地区也 有。 41. 香青属 Anaphalis DC. 多年生 草本, 稀 一或二 年生草 本或亚 灌木, 植株 通常被 白色或 灰白色 绵毛或 蛛丝状 毛, 有时被 腺毛。 单叶 互生, 叶片长 圆形、 披 针形至 线形, 全缘。 头状花 序通常 多数排 列 成伞房 状或复 伞房状 花序, 稀少数 或极稀 单生, 雌雄 异株或 同株, 各有 多数同 型或异 型的 小花, 即外围 有多数 雌花而 中央有 少数至 1 个 雄花, 或 者外围 有少数 雌花或 无雌花 而中央 有多数 雄花; 总苞 钟形、 半 球形或 球形, 稀倒卵 形或圆 筒形; 总苞片 多层, 覆 瓦状 排列, 直立或 开展, 具 1 脉, 上部 通常干 膜质, 白色、 黄白色 或稀粉 红色、 紫红 色, 下部褐 色或暗 褐色; 花 序托蜂 窝状, 无 托片。 雌花 花冠毛 管状, 基部稍 膨大, 先端 有 2 — 4 细齿, 花柱 纤细, 具 2 个长 分枝, 先端近 圆形, 结实; 雄 花花冠 管状, 冠檐钟 形或漏 斗状, 先端 5 裂片, 冠管 细长, 花 药基部 箭形, 具 细长的 尾部, 花柱 2 浅裂, 先 端 截形, 不 结实。 瘦 果长圆 形或圆 柱形, 稀倒 卵形, 被 微毛、 小 腺毛或 无毛, 或 具小乳 突; 冠毛 1 层, 白色, 与 花冠近 等长, 有多数 分离且 易脱落 的毛, 雌花 的冠毛 丝状, 有 微齿, 雄花 的冠毛 向上渐 增粗或 宽扁, 有小 鋸齿。 80 多种, 主 产亚洲 热带和 亚热带 地区, 少 数产于 北美、 欧洲。 我国约 50 种, 大多 分 布于西 部和西 南部。 云南有 28 种 6 变种。 
204  云南 植物志  分种 检索表 I (8) 茎生 叶不沿 茎下延 成翅; 多年生 草本。 2(7) 总苞径 不超过 13 毫米; 植株无 腺毛。 . 3 (4) 总苞径 8 — 13 毫米; 茎 生叶自 中部向 上渐小 1. 珠 光香青 A. margaritacea 4(3) 总苞径 4 一 8 毫米; 茎生 叶自中 部向上 渐大。 5(6) 茎被 绵毛; 茎 生叶较 密集, 线形, 先 端具细 尖头, 基部 加宽并 抱茎, 边缘 反卷, 具 1 脉, 最 上部叶 不密聚 2. 薄叶旋 叶香青 A. contorta var. pellucida 6(5) 茎 被蛛丝 状毛; 茎 生叶较 疏离, 狭椭圆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先端具 褐色长 尖头, 基 部渐狭 不 抱茎, 边 缘平, 具 3 脉, 最 上部叶 密聚于 花序下 3. 锐 叶香青 A. oxyphylla 7 (2) 总苞径 15 — 20 毫米, 叶两面 有腺毛 4. 尼泊 尔香青 A. nepalensis 8(1) 茎生 叶沿茎 下延成 宽或狭 的翅; 多 年生草 本或亚 灌木。 9 (38) 多年生 草本, 不分 枝或少 分枝。 10 (27) 茎和叶 或仅茎 、叶具 腺毛。 II (12) 植株 被褐色 多节长 腺毛; 总截倒 卵形; 总苞片 膜质、 透明、 淡褐色 5. 點 毛香青 A. bulleyana 12 (11) 植株 不被上 述毛; 总苞钟 形或半 球形; 总苞片 通常干 膜质、 不 透明、 不为淡 褐色。  13 (16) 叶仅具 中脉, 侧脉不 明显。 14(15) 茎 上下均 被白色 蛛丝状 毛和短 腺毛; 叶两面 被褐色 槺秕状 短毛; 总苞长 4 一 5 毫米; 花冠长 2 — 2.5 毫米 6. 蛛 毛香青 A. busua 15 (14) 茎上 部被黄 色或黄 白色下 部被白 色蛛丝 状毛, 均 混生短 腺毛; 叶两面 被白色 或黄白 色厚绒 毛和 腺毛; 总苞长 6_8 毫米; 花冠长 3. 5 — 4. 5 毫米 7. 二 色香青 A. bicolor 16 (13) 叶 具明显 的离基 3 出脉。 17 (22) 茎 被腺毛 和蛛丝 状毛。 18 (19) 叶 两面被 腺毛, 背面或 两面并 有蛛丝 状毛; 总苞长 4 一 5 毫米, 宽 3 — 4 毫米; 茎有 分枝; 植株高 50 — 100 厘米 8. 萌 条香青 A. surculosa 19 (18) 叶两 面仅具 腺毛; 总苞长 5 — 8 毫米, 宽 5 — 9 毫米; 茎不 分枝; 植株高 20~50 厘米。  20 (21) 叶 质薄, 两面黄 绿色, 最 上部叶 先端有 绿色长 尖头; 总 苞片上 部黄白 色下部 黄褐色 9. ||绿§青 A. virens 21 (20) 叶 较厚, 两面 绿色, 最上部 叶先端 有褐色 膜质长 尖头; 总 苞片上 部乳白 色下部 深褐色 …… 10. 雅 致香青 A. elegans 22 (17) 茎 被蛛丝 状毛, 无 腺毛。 23 (24) 总苞长 7 — 8 毫米, 宽 6 — 8 毫米; 茎和叶 被黄白 色或灰 白色蛛 丝状毛 11. 中 甸香青 A. chungtienensis 24 (23) 总苞长 5 — 7 毫米, 宽 5 — 6 毫米; 茎和叶 被白色 或灰白 色蛛丝 状毛。 25 (26) 莲 生叶长 5 — 12 厘米, 宽 1 一 4 厘米, 比 莲座状 叶大; 植株高 20 — 80 厘米, 花茎粗 2 — 5 毫 米 12. 黄 腺香青 A. aureo- punctata 26 (25) 茎 生叶长 2 — 4 厘米, 宽 0.3~0.5 厘米, 比 莲座状 叶小; 植株较 矮小, 纤细 13. 蜀 西香青 A. souliei 27 (10) 全株无 腺毛。 
菊 科  205  28 (29) 叶两面 被蛛丝 状毛, 后除 沿脉和 边缘外 脱毛, 茎生叶 片倒卵 状长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3_6厘 米, 宽 1—2 厘米 14. 苍 山香青 A. delavayi 叶两 面或仅 背面被 绵毛, 通常不 脱毛, 茎 生叶片 较小。 总苞长 5 — 8 毫米, 宽 5 — 6 毫米; 叶 被绵毛 或蛛丝 状毛。 茎生 叶自中 部向上 渐小; 叶 被白色 或灰白 色毛。 叶 表面深 绿色, 有 光泽, 被蛛丝 状毛, 背面被 绵毛, 叶脉在 表面常 微凹; 总苞 片白色 …… 15. 丽 江香青 A. likiangensis 叶表面 绿色, 无 光泽, 两面 被蛛丝 状毛, 叶脉 在表面 稍凸; 总苞片 黄白色 16. 红 指香青 A. rhododactyla 茎生 叶自中 部向上 渐大; 叶两面 被浅黄 色绵毛 17. 德 钦香青 A. lariuin 总苞长 4 一 5 毫米, 宽 4 一 5 毫米; 叶两面 被蛛丝 状毛。 莲座 状叶倒 卵形, 长 5 — 10 毫米, 宽 3. 5 — 4 毫米, 中部 茎生叶 倒披针 状长圆 形或椭 圆形; 总 苞片不 透明, 外 层的深 绿色; 瘦果 倒卵形 18. 伞 房香青 A. corymbifera 莲座状 叶倒披 针形, 长 20 — 40 毫米, 宽 3 — 8 毫米, 中 部茎生 叶线状 匙形或 线形; 总苞片 近 透明, 外 层的浅 褐色; 瘦果 长圆形 19. 萎 软香青 A. flaccida 亚 灌木, 多 分枝。 总苞长 4 一 7 毫米, 宽 2 — 7 毫米; 头状 花序多 数排成 复伞房 花序: 茎 和叶两 面被點 结成绵 纸状的 灰白色 厚绵毛 20. 银 衣香青 A. contortiformis 茎和 叶两面 被蛛丝 状毛或 绵毛, 不點 结成绵 纸状。 总苞 较大, 宽 钟形, 长 6 — 7 毫米, 径 4 一 7 毫米。 总苞 片污黄 色或腊 黄色; 叶两 面被灰 白色或 黄白色 绵毛, 有离基 3 出脉 21 . 云 南香青 A. yunnanensis 总 苞片白 色或浅 红色; 叶表面 被白色 或灰白 色蛛丝 状毛, 常 脱毛, 背面 被白色 绵毛, 有 1 脉 22. 木 里香青 A. muliensis 总苞 较小, 狭钟 形或圆 筒形, 长 4 一 5 毫米, 径 2 — 4 毫米。 - 叶 倒卵形 或狭倒 卵形, 宽 5 — 10 毫米, 两面 被绵毛 23. 亚灌 木香青 A. suffruticosa 叶 较狭, 不为倒 卵形, 宽 2 — 5 毫米, 表面 被蛛丝 状毛, 背面被 绵毛。 茎和叶 表面无 腺毛; 叶长椭 圆形或 线状长 圆形, 具 3 脉; 总苞圆 筒形, 径 2 — 3 毫米 …… 24. 狭 巷香青 A. stenocephala 茎和叶 表面有 隐藏在 蛛丝状 毛下的 具柄短 腺毛; 叶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具 1 脉; 总 苞狭钟 形, 径 3.5—4 毫米 25. 敏缘纤 枝香青 A. gracilis var. ulophylla 总苞长 8 — 11 毫米, 径 8 — 13 毫米; 头 状花序 少至多 数排成 密伞房 花序。 茎 和叶两 面被黄 褐色细 长毛; 总苞 片污黄 色或蜡 黄色; 冠 毛远长 于花冠 26. 污 毛香青 A. pannosa 莲 和叶两 面被灰 白色、 银灰 色或黄 白色的 绵毛; 总 苞片乳 白色、 白 色或黄 白色; 冠 毛与花 冠近 等长或 稍长。 茎和 叶被灰 白色或 黄白色 绵毛, 不點 结成绵 纸状; 花茎高 4 一 8 厘米; 茎 中部叶 叶片长 1 一 1.5 厘米 27. 绿香青 A. viridis 茎 和叶被 灰白色 或银灰 色并點 结成绵 纸状的 绵毛; 茎 较高; 茎 中部叶 叶片长 1.5 — 2. 5 毫米 28. 苗 衣香青 A. chlamydophylla 1. 珠 光香青 (图鉴 ) 火草 (维 西、 腾冲、 河口、 东川 ), 火油草 (河 口), 小 火草、 大火草 (贵州 ), 山获 
206  云 南植物 志  Anaphalis margaritacea (L. ) Benth. in Bent h. et Hook. f. (1862), (1873); C. B. Clarke (1876); Maxim. (1881); Diels (1900), (1907); Komarov (1907); Rehd. et Kobuski (1933); Hand. -Mazz. (1936), (1938); Kitam. (1937), (1961), (1968), in Hara(1971), (1975); S. Y. Hu (1965); Chen, Ling et al. (1966); 图鉴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79); A. 〇. Chater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秦岭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Gnaphalium ma rga ritaceu m L. ( 1753); Helichrysum ma rga ritaceu m Moench . (1794) ; Antennaria margaritacea R. Br. (1817), nom. , et in DC. ( 1837) ; Maxim. (1859); A . cinnamomea DC. var. a?igustior Miq. (1866); Anaphalis cinnamomea DC. var. angustior Nakai (1926); A . margaritacea (L. ) Benth. ssp. angustior (Miq. ) Kitam. (1937); S. Y. Hu (1965); A. griffithii auct. non Hook. f. : Diels (1912). la. 珠 光香青 (原 变种) var. margaritacea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90 厘米。 根茎粗 或细, 垂直, 稀 斜生或 横走, 有短匍 匐枝; 主 根长达 8 厘米, 粗达 4 毫米, 具侧根 和多数 纤维状 细根。 茎直立 或基部 斜生, 单生或 少数 簇生, 基部粗 2 — 5 毫米, 不 分枝, 被灰白 色绵毛 或蛛丝 状毛。 茎下 部叶在 开花期 枯萎, 中部叶 线状披 针形, 长 4 一 9 厘米, 宽 4 一 8 毫米, 先端 渐尖, 具 尖头, 基部渐 狭, 不 下延, 边缘 全缘, 平或稍 反卷, 表面灰 绿色, M 蛛丝 状毛, 后常 脱毛, 背 面被灰 白色、 淡褐 色或红 褐色厚 绵毛, 中脉 在背面 凸起, 有时具 1 对细 侧脉, 无 叶柄, 上部叶 渐小。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 莲顶排 列成复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3 — 15 毫米, 被灰 白色绵 毛; 总 苞宽钟 形或半 球形, 长 6 — 8 毫米, 径 8 — 13 毫米; 总苞片 5 — 7 层, 略 开展, 外 层卵 圆形, 长 2 — 3 毫米, 背面 被灰白 色蛛丝 状毛, 内层 长卵形 或长椭 圆形, 长 6 — 8 毫 米, 全部 总苞片 白色, 基部浅 褐色, 干 膜质, 先 端钝或 急尖, 常 具爪。 雌 株的头 状花序 外围 有多层 雌花, 中央有 3 — 20 朵 雄花; 雄株 的头状 花序全 为雄花 或外围 有少数 雌花。 雌花 花冠毛 管状, 长 3 — 5 毫米; 雄 花花冠 管状, 长 3 — 5 毫米, 管部 稍长于 檐部。 瘦果 狭长 圆形, 长 0.5 — 0.7 毫米, 具细 腺点; 冠毛 稍长于 花冠, 雌花 的冠毛 丝状, 雄花的 冠毛 上部稍 增粗。 花果期 7 — 11 月。 我省 大部分 地区有 分布; 生 于海拔 (900 —) 1200—3000 (—3600) 米的 林下、 林 缘、 灌 丛中、 山坡 草地或 荒地和 路边。 江西、 台湾、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西、 陕西、 甘肃、 青海、 四川、 贵州和 西藏有 分布。 不丹、 锡金、 尼 泊尔、 印度 北部、 中南 半岛、 俄 罗斯、 日本 及北美 也有。 全草 药用, 清热' 火、 燥湿。 茎叶和 花含芳 香油, 可 作调香 原料。 分变种 检索表  1 (4) 叶有 1 脉, 有时具 1 对 细侧脉 2 (3) 叶 线状披 针形, 宽 4 一 8 毫 米-  la. 珠 光香青 var. margaritacea 
菊 科  207  3 (2) 叶 线形, 宽不过 6 毫米 lb. 线叶珠 光香青 var. japonica 4(1) 叶有 3 — 5 条 明显凸 起的基 出脉, 长圆 状披针 形至披 针形, 宽 7 — 25 毫米 Ic. 黄揭珠 光香青 var. cinnamonea lb. 线叶珠 光香青 (云南 ) (变种 ) 狭叶珠 光香青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var. japonica (Sch.-Bip. ) Makino ( 1908); Chen, Ling et al. ( 1966); 图鉴 (1975), in nota;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秦岭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ntennaria japonica Sch.-Bip. (1845); Gnaphalium margaritaceum L. r. angus- ti folium Franch . et Sav. ( 1875); Maxim. (1881); Anaphalis margaritacea ( L. ) Benth var. angustifolia ( Franch. et Sav. ) Hayata ( 1908); Hand. -Mazz. ( 1936); A . margaritacea (L. ) Benth. ssp. japonica (Sch.-Bip.) Kitam. (1936) , (1937); S. Y. Hu (1965); A . margaritacea (L. ) Benth. var. tsoonginum Ling (1939). 与 原变种 的区别 在于叶 线形, 宽不过 6 毫米。 产于 贡山、 维西、 福贡、 泸水、 大理、 漾濞、 凤庆、 临沧、 武定、 盐津、 镇雄、 师 宗、 河口 等地; 生 于海拔 1120 — 3600 米的 林下、 林缘、 灌 丛中、 山坡草 地和路 边草丛 中。 河南、 湖北、 广东、 广西、 陕西、 甘肃、 青海、 四川、 贵州和 西藏有 分布。 朝鲜、 日本 也有。 Ic. 黄褐珠 光香青 (云南 ) (变种 ) var. cinnamonea (DC. ) Herd, ex Maxim. ( 1882 ) ; Hand. -Mazz. (1936); Chen, Ling et al. (1966); 图鉴 (1975), in nota;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秦岭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山 区维管 植物 (1994). Antennaria cinnamonea DC. (1837); Anaphalis cinnamonea (DC.) C. B. Clarke (1876); Hook. f. (1881); Ling (1934); Gnaphalium cinnamomeum Wall. (1831), nom. nud. 与原 变种的 区别是 叶长圆 状披针 形至披 针形, 宽 7 — 25 毫米, 背面具 3 — 5 条明显 凸 起的基 出脉。 我省 大部分 地区有 分布; 生 于海拔 1500 — 365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中、 山坡 草地、 竹 丛下或 石隙。 江西、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陕西、 甘肃、 四川、 贵州 和西藏 有 分布。 缅甸、 印度、 不丹、 锡金、 尼泊尔 也有。 2. 薄叶旋 叶香青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47: 1-6 松毛 火草、 火草 (景东 ) Anaphalis contorta (D. Don) Hook. f. var. pellucida (Franch. ) Ling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9). Gnaphalium pel lucid urn Franch. ( 1896 ); S. Y. Hu ( 1966 ); Anaphalis franchetiana Diels (1912); Levi. (1915); S. Y. Hu (1965); A. contorta auct. non Hook. f. : Hand. -Mazz. (1936), (1938). 
208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47 1—6. 薄叶旋 叶香青 Anaphalis oontorta (D. Don) Hook. f. var. peUucida (French. ) Ling, 1. 全株, 2. 头状 花序, 雌花, 4. 雄花, 5. 雌花的 冠毛, 6. 雄花的 冠毛; 7 — 12. 尼泊 尔香青 A. nepalensis (Spreng. ) Hand.- Mazz. var. nepalensis, 7. 全株, 8. 头状 花序, 9. 总 苞片, 10. 叶 表面一 部分, 11. 雌花, 12. 雄花。 (王 凌绘) 
菊 科  209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80 厘米。 根茎长 3 — 5 厘米, 粗达 6 毫米; 主根 延长, 长达 13 厘米, 具 长侧根 和多数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或 常有丛 生的花 茎和不 育茎; 不 育茎较 花 茎短, 密 生叶, 先端有 宽大的 莲座状 叶丛; 花 茎直立 或有时 斜生, 基部粗 2 — 4 毫米, 多 分枝, 茎和枝 被白色 绵毛, 下部常 脱毛, 密 生叶。 基 生叶和 茎下部 叶花期 枯落; 茎生 叶 多数, 密集 互生, 平展或 开展, 中部或 上部叶 渐大, 叶片 较薄, 线形, 长 2 — 6 厘米, 宽 2 — 5 毫米, 先端 渐尖, 具细 尖头, 基部 加宽并 抱茎, 常有 小耳, 边缘 全缘并 反卷, 表面 被蛛丝 状毛或 无毛, 背面 被白色 绵毛, 中脉在 两面稍 凸起, 侧 脉无, 稀有 1 对纤细 的基 出脉。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茎、 枝顶排 列成密 集的复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3 毫 米, 密 被白色 绵毛; 总苞 钟形, 长 5 — 6 毫米, 径 4 一 6 毫米; 总苞片 5 — 6 层, 外层淡 黄 褐色或 稀带紫 红色, 卵 圆形, 长 2 — 2. 5 毫米, 中层 白色, 狭椭 圆形或 稀倒卵 状长圆 形, 长 4 一 6 毫米, 最内层 白色, 匙形, 稍短, 全部总 苞片干 膜质, 先端钝 或圆, 背面 全部 或仅下 部或中 部被白 色蛛丝 状毛。 雌株的 头状花 序外围 有多层 雌花, 中央有 1 一 4 I 朵 雄花或 有时无 雄花; 雄株的 头状花 序有多 数雄花 或外围 有少数 雌花。 雌花花 冠毛管 状, 长 2 — 3 毫米, 花柱 伸出冠 管外; 雄 花花冠 管状, 长 2 — 3 毫米, 冠檐漏 斗状, 冠管 较长。 瘦果长 圆形, 长约 0.5 毫米, 具小 腺点; 冠毛与 花冠近 等长, 雌花 的冠毛 丝状, 雄花 的冠毛 上部稍 增粗。 花果期 8 — 12 月 。 产于 德钦、 福贡、 丽江、 大理、 楚雄、 景东、 梁河; 生 于海拔 1700 — 3400 米的山 I 坡草 地或沟 边杂木 林中。 贵州 丙部和 西藏有 分布。 全草 药用, 解表 祛风、 消炎 止痛、 镇咳 平喘。 3. 锐 叶香青 (植物 分类' 7: 报) Anaphalis oxyphylla Ling ct Shih (1966); 中国 植物志 (1979)* ;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50 厘米。 根茎 横走或 斜生, 长 2 — 3 厘米, 粗 2 — 3 毫米, 生 多数 褐色、 线形的 须根和 纤维状 细根, 具褐色 披针形 的鳞片 状叶。 花茎与 不育茎 丛生或 稀 单一, 直立, 常 曲折, 基部粗 1.5 — 2. 5 毫米, 不 分枝, 被白 色蛛丝 状毛, 下 部常脱 毛, 疏 生叶; 不育茎 较短, 先端具 较密集 的叶。 基 生叶在 开花期 枯落; 茎 生叶下 部的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在花期 枯萎, 中部 以上叶 较大, 开展, 狭 椭圆形 或椭圆 状披 针形, 长 2. 5 — 5 厘米, 宽 5 — 10 毫米, 先端 渐尖, 有 褐色长 尖头, 基部 渐狭, 不 下延, 边缘 全缘, 不 反卷, 表 面密被 褐色或 淡褐色 的蛛丝 状毛, 背 面密被 灰褐色 或黄褐 色蛛丝 状毛, 后常渐 脱毛, 离基 3 出脉 纤细, 在 两面稍 凸起, 叶 柄无, 最 上部叶 密聚于 花序 下略呈 放射状 排列。 头 状花序 少数至 多数, 排 列成复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3 — 6 毫米, 被 灰褐色 或黄褐 色蛛丝 状毛; 总苞宽 钟形, 长 5 — 6 毫米, 径 5 — 8 毫米; 总苞片 5 — 6 层, 外层宽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背面 近基部 被蛛丝 状毛, 褐 色带紫 红色, 中层 狭椭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上部 白色, 爪部 褐色, 内层 稍狭, 全部总 苞片干 膜质, 先端 钝或 急尖且 常有不 规则的 缺刻。 雌株 未见; 雄 株的头 状花序 有多数 雄花, 或外围 有少数 雌花。 雄 花花冠 管状, 长 3 — 3. 5 毫米, 冠檐漏 斗状, 先端 5 齿裂, 冠 管比冠 檐长, 雌 花 花冠细 管状, 略长于 雄花。 瘦果长 圆形, 长 0.5 — 1 毫米; 冠毛 1 层, 白色, 与花冠 近 等长, 雌花 的冠毛 丝状, 雄花 的冠毛 先端稍 增粗。 花果期 7 — 10 月。 
210  云南 植物志  产 于贡山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3000 — 3370 米的山 坡岩隙 或沟边 路旁。 西藏 有 分布。 4. 尼泊 尔香青 (中 国植 物志) 马火草 (东川 ), 火草 (中甸 ), "扎 瓦" (藏名 ) , 清 明草、 打火草 (图鉴 ) Anaphalis nepalensis (Spreng. ) Hand. -Mazz. (1936), p. p. , (1938); Kitam. in Kihara (1955); S. Y. Hu (1965); Hara (1966), (1968), (1971); 图鉴 (1975)*; Lauener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79)* ; A. O. Chater in Hara et al. (1982);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秦岭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Elichrysum nepalense Spreng. (1826); Gnaphalimn cuneifolium Wall. (1831), nom. nud. ; G . intermedium Wall. (1831), norm. nud. ; Anaphalis cuneifolia (Wall. ) Hook. f. (1881); Franch. (1888); Diels (1900); A. mairei Levi. (1915), cum var. pulverulenta Levi. (1915); S. Y. Hu (1965). 4a. 尼泊 尔香青 (原 变种) 图版 47: 7—12 var. nepalensis 多年生 草本, 高 5 — 30 厘米。 根茎长 1 一 3 厘米, 粗 2 — 5 毫米, 具多 数线形 的须根 和 纤维状 细根, 密盖褐 色的叶 残基, 先端生 花茎、 不育茎 和常有 匍枝。 花茎直 立或斜 生, 基部粗 1 一 2. 5 毫米, 不 分枝, 被白色 绵毛, 有 较疏离 的叶; 不育 茎短, 先 端具莲 座 状叶; 匍 枝长达 30 厘米, 粗 1 一 1.5 毫米, 被绵毛 或蛛丝 状毛, 疏 生叶, 顶端 叶密聚 或有时 具伞房 花序。 花茎 的叶倒 卵形、 倒披 针形、 长圆状 披针形 或狭披 针形, 长 2 — 7 厘米, 宽 0.5 — 2 厘米, 先 端圆或 急尖, 具短 尖头, 基部 渐狭, 边缘 全缘, 表面 被白色 蛛 丝状毛 和具柄 腺毛, 背面 被白色 绵毛和 隐藏在 绵毛下 的具柄 腺毛, 离基 3 出脉或 1 脉 在 两面稍 凸起, 下部叶 具长达 3 厘米 的柄, 中部 以上叶 无柄微 抱茎; 不育 枝先端 的莲座 状叶常 较大, 具柄; 匍 枝的叶 较小和 疏离, 其他 同花茎 的叶。 头 状花序 1 一 6 个 或较多 数, 于茎顶 排成疏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0.5 — 2. 5 厘米; 总苞近 球形, 长 8 — 12 毫米, 径 15 — 20 毫米; 总苞片 8 — 9 层, 外层 卵状披 针形, 长 3. 5 — 5 毫米, 先 端钝, 淡 褐色, 中层披 针形, 长 7 — 10 毫米, 先 端纯或 急尖, 白色, 基部 褐色, 内层 线状披 针形, 长 5 — 8 毫米, 先端 急尖, 色同 中层。 雌株的 头状花 序外围 有多层 雌花, 中央有 3 — 6 朵雄 花; 雄 株的头 状花序 全部为 雄花或 稀外围 有少数 雌花。 雌花 花冠细 管状, 长 3. 5 — 4 毫 米, 花柱稍 伸出; 雄 花花冠 管状, 黄色, 长 3 — 3. 5 毫米, 冠檐狭 钟形, 先端 5 裂, 冠 管细, 与 冠檐近 等长。 瘦果圆 柱形, 长约 1 毫米, 被 微毛; 冠毛 白色, 与 花冠近 等长, 雌花 的冠毛 丝状, 雄花 的冠毛 上部稍 增粗。 花果期 6 — 10 月。 产于 德钦、 贡山、 中甸、 维西、 福贡、 兰坪、 丽江、 鹤庆、 洱源、 大理、 漾濞、 大 姚、 禄劝、 东川、 会泽、 巧家 和镇康 等地; 生 于海拔 2500 — 4400 米的 林下、 灌丛 草地、 山 坡草地 或荒地 石隙。 陕西 南部、 甘肃南 部和西 南部、 四川 西部、 西藏 南部有 分布。 印 度 北部、 不丹、 锡金和 尼泊尔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巧家。 全草 药用, 清凉 解毒、 止咳 平喘, 治 感冒、 咳嗽、 气 管炎、 风湿 腿痛、 高 血压。 
菊 科  211  分变种 检索表 1 (4) 茎高 5 — 45 厘米; 头 状花序 少至多 数排成 疏伞房 花序, 稀 1 个。 2(3) 茎高 5 — 30 厘米, 较细; 头 状花序 1 一 6 个, 稀 较多; 下部 叶在花 期宿存 4a. 尼泊 尔香青 var. nepalensis 3(2) 茎高 30 — 45 厘米, 较 粗壮; 头状 花序较 多数; 下部 叶在花 期枯萎 4b. 伞 房尼泊 尔香青 var. corymbosa 4(1) 茎无或 低矮, 高 4 一 6 厘米, 稀 更高, 密 丛生; 头 状花序 单生于 茎顶或 莲座状 叶丛上 4c. 单 头尼泊 尔香青 var. monocephala 4b. 伞 房尼泊 尔香青 (图鉴 ) (变种 ) var. corymbosa (Bur. et Franch. ) Hand.-Mazz. (1938); S. Y. Hu (1965); Chen, Ling et al. (1966); 图鉴 (1975), in nota;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秦岭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Gnaphaliium corymbosum Bur. et Franch. (1891); Anaphalis corymbosa (Bur. et Franch. ) Diels (1922); A. 〇. Chater in Hara et al. (1982). 与 原变种 的区别 是茎高 30 — 45 厘米, 较 粗壮; 茎 下部叶 在花期 枯萎; 头 状花序 8 — 15 个或 更多, 排成 疏伞房 花序; 花序梗 较长。 产于 德钦、 贡山、 中甸、 维西、 丽江、 大理; 生 于海拔 2800 — 41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下、 山坡 草地或 路边、 荒地。 甘肃 南部、 四川 西部和 西藏有 分布。 4c. 单 头尼泊 尔香青 (图鉴 ) (变种 ) var. monocephala (DC. ) Hand.-Mazz. (1938); S. Y. Hu (1965); Chen, Ling et al. (1966); 图鉴 (1975), in nota; 中国 植物志 (1979) *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广;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Gnaphalium nubigenum Wall. ( 1831 ) , nom. nud. ; Anaphalis monocephala DC. (1837) ; A . nubigena DC. var. monocephala C. B. Clarke ( 1876) ; A . mucronata C. B. Clarke (1876); A . nubigena Hook. f. (1881); A . nubigena f . reducta nana Diels ex Limpr. (1922); A . triplinervis (Sims) C. B. Clarke var. mucronata Airy-Shaw (1935); Kitam. in Hara (1975); A. nepalensis Kitam. in Kihara (1955). 与原变 种的区 别是茎 无或高 4 一 6 厘米, 稀 更高, 密 丛生; 头 状花序 单生于 茎顶或 莲 座状叶 丛上。 产于 德饮、 贡山; 生 于海拔 3500 — 4500 米 的山坡 石隙。 四川 西部和 西藏南 部有分 布。 5. 點 毛香青 (图鉴 ) 图版 48: 1-6 五香草 (丽 江、 中甸 ), 香附草 (丽江 ) Anaphalis bulleyana (J. F. Jeffr. ) Chang (1935); Hand.-Mazz. (1936), (1938); S. Y. Hu (1965); Chen, Ling et al. (1966); 图鉴 (1975)*; Lauener (1976); 中国植 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212  云 南植物 志  (1994). Pluchea bulleyana J. F. Jeffr. (1912); Conyza mollis Levi. (1912), fide Hand. -Mazz. e typo, (1915).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100 厘米, 具 强烈的 芳香。 根茎长 或短, 粗达 1.3 厘米, 密盖 覆瓦状 排列、 褐 色的叶 残基; 主根 延长, 粗达 5 毫米, 具多数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常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5 — 10 毫米, 具 分枝, 茎 和枝有 纵棱, 密被 褐色多 节的长 腺毛, 有 时下部 脱毛, 在叶腋 常有白 色蛛丝 状毛。 基生叶 数枚, 呈莲 座状, 叶片倒 卵形至 宽倒卵 形, 长 5 — 9 厘米, 宽 3. 5 — 5. 7 厘米, 先 端钝, 具褐色 尖头, 基部急 狭而人 叶柄, 边缘 全缘, 具长 缘毛, 两 面被淡 褐色至 白色的 多节长 腺毛, 嫩叶被 白色细 长毛, 侧脉约 3 对, 与 中脉在 两面稍 凸起, 叶柄长 2 — 5 厘米, 具 宽翅, 基部 扩大成 宽鞘; 茎下 部叶在 开花期 枯萎, 中 部叶倒 披针形 或倒披 针状长 圆形, 长 7 — 11 厘米, 宽 2 — 3 厘米, 先端 钝, 具 尖头, 基部渐 狭并沿 茎下延 成宽达 1 厘米 的翅, 两面被 褐色的 多节长 腺毛, 表面 沿中 脉有白 色蛛丝 状毛, 上部叶 较小, 倒 披针状 条形。 头 状花序 多数, 在茎、 枝 顶排成 复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4 一 8 毫米, 密被褐 色具节 腺毛; 总苞倒 卵形, 长 5 — 6 毫米, 径 4 一 7 毫米; 总苞片 4 一 5 层, 直立, 膜质, 近 透明, 外层 总苞片 卵状长 圆形, 长 3 — 4 毫米, 淡 褐色, 先 端钝, 下部 被淡褐 色蛛丝 状毛, 中 层狭长 圆形, 内层近 条形, 长 5 — 6 毫米, 上部淡 褐色, 下部淡 黄色, 先 端圆, 中部 被毛。 头状 花序外 围有多 或少层 雌花, 中央有 2 — 5 (— 16) 朵或 更多的 雄花。 雌花 花冠毛 管状, 长 3. 5 — 4. 5 毫米, 花 柱 伸出花 冠外; 雄 花花冠 管状, 稍长于 雌花, 冠 檐先端 5 齿裂, 裂 片外面 具黄色 透明的 腺点, 冠管 极长。 瘦果长 圆形, 长 0.5~0.7 毫米; 冠毛 1 层, 白色, 丝状, 略 长于花 冠。 花果期 8 — 10 月。 产于 中甸、 丽江、 昆明、 富民、 东川; 生 于海拔 (1900 —) 2400 — 3000 米 的山坡 草地。 四 川西部 和贵州 中部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全草 药用, 消炎 止痛、 健胃 行气。 6. 蛛 毛香青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48: 7-12 五香草 (中 甸、 丽江) Anaphalis busua (Buch. -Ham. ex D. Don) DC. (1837); Hand. -Mazz. (1936), in adnot. , (1937); Kitam. in Kihara (1952—1953) et in Hara (1961), (1968)*; S. Y. Hu (1965); Chen, Ling et al. (1966); Kitam. (1968); 中国 植物志 (1979); A. O. Chater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山 区维 管植物 (1994). Gnaphalium busuum Buch. -Ham. (1825); G . semidecurrens Wall. (1831), nom. nud. ; C. B. Clarke ( 1875 ); Anaphalis semidecurrens (Wall.) DC. ( 1838 ); A. araneosa DC. (1837); C. B. Clarke (1875), (1881); S. Y. Hu (1965). 多生年 草本, 高 40 — 120 厘米。 根茎 横走或 斜生, 长达 5 厘米, 粗达 1 厘米, 密盖 暗褐色 的叶柄 残基, 生 数条粗 线形、 长达 12 厘米、 粗达 3 毫米的 须根, 具多数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3 — 10 毫米, 具 分枝, 茎 和枝有 纵棱, 被白 色蛛丝 状绵毛 和 褐色短 腺毛。 茎 下部叶 在花期 枯萎, 线形或 披针状 线形, 长 4 一 9 厘米, 宽 3 — 10 毫 
菊 科  213  图版 48 1— 6. 點 毛香青 Anaphalisbulleyana (J. F. Jeffr. ) Chang, 1. 植株 下部' 2. 植株 上部' 3. 茎 一段, 4. 头状花 序, 5. 雌花, 6. 雄花; 7 — 12. 蛛 毛香青 A. busua (Buch.-Ham. ex D. Don) DC. , 7. 植株 下部' 8. 植株上 部, 9. 叶表 面部分 放大, 10. 头状 花序, 11. 雌花的 冠毛, 12. 雄花的 冠毛。 (王 凌绘) 
214  云南 植物志  米, 先端 渐尖, 具细长 尖头, 基部 沿茎下 延成狭 換形的 长翅, 边 缘平, 表面淡 绿色, 密 被褐色 糠秕状 短毛, 背面淡 绿色, 密 被褐色 槺秕状 短毛, 稀沿中 脉被白 色蛛丝 状毛, 中 脉 在背面 凸起, 侧脉 1 对, 极 纤细, 上部叶 渐小, 线形至 钻形, 最 上部叶 背面有 蛛丝状 毛。 头 状花序 多数, 在茎、 枝顶排 列成复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3 — 7 毫米, 密 被蛛丝 状毛; 总苞宽 钟形, 长 4 一 5 毫米, 径 5 — 7 毫米; 总苞片 4 一 5 层, 外层椭 圆形, 长 2. 5 — 3. 5 毫米, 淡 褐色, 背面 被蛛丝 状毛, 中 层狭倒 卵形, 长 4 一 5 毫米, 上部 白色, 下部 褐色, 基部疏 被蛛丝 状毛, 内层 匙形, 长 3 — 4 毫米, 上部 白色, 爪部 褐色, 全部 总 苞片先 端钝或 急尖。 雌株的 头状花 序外围 有多层 雌花, 中央 有少数 雄花; 雄株 的头状 花 序外围 有少数 雌花, 中 央多层 雄花。 雌花 花冠毛 管状, 长 2 — 2. 5 毫米, 基部常 膨大, 花柱 伸出花 冠外; 雄 花花冠 管状, 长 2 — 2. 5 毫米, 冠 檐短, 先端 5 裂, 冠管 细长, 基 部常 膨大。 瘦果长 圆形, 长 0.5 — 0.7 毫米; 冠毛 丝状, 与 花冠近 等长, 雄花的 冠毛先 端稍 增粗。 花果期 9 一 11 月。 产于 贡山、 中甸、 维西、 宾川、 大理、 腾冲、 景东、 彝良、 镇雄 等地; 生 于海拔 1600—2400 (—2800) 米的 山谷、 山坡 草地或 荒地。 四川 西南部 和西藏 南部有 分布。 缅 甸、 印度 北部、 不丹、 锡金、 尼泊尔 也有。 7. 二 色香青 (植 物分类 学报) 三 轮蒿、 白头蒿 Anaphalis bicolor ( Franch. ) Diels (1912); Chang (1935); Hand. -Mazz. (1936), (1938); S. Y. Hu (1965); Chen, Ling et al. (1966);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Gnaphalium bicolor Franch. (18%); Anaphalis bicolor (Franch. ) Diels var. longi- folia Chang (1935); S. Y. Hu (1965); 中国 植物志 (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syn. no v. ; A. bicolor (Franch. ) Diels var. undu- Lata (Hand. -Mazz. ) Ling ( 1966) ; A . undulata Hand. -Mazz. (1936)*, syn. nov.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80 厘米。 根茎 细长或 粗短, 生 1 至数条 粗根, 具多数 纤维状 细根, 有少或 多数不 育茎和 花茎。 不育茎 极短, 被褐色 鳞片, 先端具 莲座状 叶丛; 花茎 直立, 基部粗 1.5 — 3 毫米, 具分 枝或不 分枝, 上部密 被黄色 或黄白 色蛛丝 状毛, 下部 被白色 蛛丝状 毛后渐 脱毛, 均混生 具柄短 腺毛, 整个密 生叶。 莲座状 叶小, 倒卵 形或狭 倒 卵形, 长 5 — 10 毫米, 宽 3 — 5 毫米, 先 端圆, 两 面被白 色或黄 白色厚 茸毛; 茎下部 叶 在花期 枯萎, 中部叶 线形, 长 1.5 — 5 (-7) 厘米, 宽 2 — 5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具小 尖头, 基 部沿茎 下延成 狭翅, 边缘 平或稍 反卷, 两面被 白色或 黄白色 厚茸毛 及茸毛 下 具柄短 腺毛, 1 脉, 在 背面稍 凸起, 上部叶 较小, 常 直立近 贴茎, 有时稍 开展, 两面 被 黄白色 或黄色 茸毛及 具柄短 腺毛。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茎、 枝顶排 列成复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2 — 6 毫米, 被黄 色或黄 白色厚 茸毛; 总複 钟形, 长 6 — 8 毫米, 径 6 — 8 毫米; 总苞片 5 — 6 层, 外层椭 圆形, 长 2 — 3 毫米, 背面 被蛛丝 状毛, 中层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5 — 6 毫米, 内层 线状长 圆形, 长 3 — 4 毫米, 全部 总苞片 先端圆 或钝, 上 部白色 或黄白 色, 近 基部浅 褐色。 雌株的 头状花 序外围 有多层 雌花, 中央有 1 一 2 朵 雄花; 雄 株的头 状花 序全为 雄花。 雌花 花冠毛 管状, 长 4 一 4. 5 毫米, 花柱 伸出花 冠外; 雄 花花冠 管状, 
菊 科  215  长 3. 5 — 4 毫米, 冠 檐短, 有 5 个锐 尖的深 裂片, 冠管 细长。 瘦果长 圆形, 长 0.8 — 1 毫 米; 冠毛与 花冠近 等长, 丝状, 雄花 的冠毛 先端稍 增粗。 花果期 8 — 11 月。 产于 中甸、 丽江、 剑川、 大理、 宾川、 武定、 富民、 昆明、 东川、 会泽; 生 于海拔 2500 — 3200 米的 林下、 林缘、 山坡草 地或岩 石隙。 四川西 部至西 南部、 西藏东 南部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宾川。 全 草和根 药用, 清暑、 镇痛、 补虚, 治 肺痨、 痧气、 肚痛。 8. 萌 条香青 (中 国植 物志) 五香花 (丽江 ), 五香青 Anaphalis surculosa ( Hand. -Mazz. ) Hand.-Mazz. ( 1938); S. Y. Hu ( 1965); Chen, Ling et al. (1966);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横 断山区 维 管植物 (1994). Anaphalis pterocaula ( Franch. et Sav. ) Maxim, var. surculosa Hand. -Mazz. (1936); A . araneosa auct. non DC. : Franch. (1888), fide Hand. -Mazz.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100 厘米。 根茎 粗壮, 木质。 茎下部 横走或 斜生, 粗壮, 具斜 生的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被蛛 丝状毛 和具柄 腺毛, 后 下部常 脱毛, 通常 有密被 茸毛的 腋芽和 短枝, 下部 生较密 的叶。 茎 下部叶 在花期 枯萎, 中部叶 开展, 线形、 线状 披针形 或狭长 圆形, 长 3 — 8 厘米, 宽 5 — 10 (-15) 毫米, 先 端尖, 有细 尖头, 基部 渐狭并 沿茎 下延成 宽或狭 的翅, 边 缘平或 波状, 质薄, 两面 被具柄 腺毛, 背面或 两面疏 被蛛丝 状毛或 背面有 腺点, 有离基 3 出脉, 上部叶 渐小, 最 上部叶 线形或 钻形, 呈苞 叶状。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莲和 枝顶密 集成复 伞房状 花序; 花序 梗极短 或长达 3 毫米; 总 苞近钟 形, 长 4 一 5 毫米, 径 3 — 4 毫米; 总 苞片约 6 层, 外层卵 圆形, 长约 2 毫米, 淡 褐色, 中层椭 圆形或 匙状椭 圆形, 长达 4 毫米, 先 端圆, 白色, 内层近 匙形, 长约 4 毫米, 白 色。 雌株的 头状花 序外围 有多层 雌花, 中央有 1 一 2 朵 雄花; 雄株 的头状 花序全 部为雄 花。 瘦果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被 毛和具 腺点; 冠毛 稍长于 花冠, 丝状, 雄花的 冠毛上 部较 粗扁。 花果期 7 — 10 月。 产 于德飮 (模式 标本产 地); 海拔 700 米。 四川西 部至西 南部有 分布。 标本 未见。 全草 药用, 清热、 消炎、 止痛, 治 感冒、 头痛、 急性肠 胃炎。 9. 黄 绿香青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49: 1-5 Anaphalis virens Chang ( 1935) ; S. Y. Hu (1965); Chen, Ling et al. (1966); 中 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naphalis araneosa auct. non DC. : Diels (1910).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44 厘米。 根茎 垂直或 斜生, 粗达 1 厘米, 被深 褐色密 集的叶 残基, 先端生 莲座状 叶丛、 不 育茎和 花茎; 主 根长达 35 厘米, 粗达 8 毫米, 有 粗线形 的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花茎 直立或 斜生, 不 分枝, 基部粗 1.5 — 3 毫米, 被黄褐 色具柄 腺毛, 上 部并疏 被蛛丝 状毛, 整个生 较密集 的叶; 不 育茎较 短和较 纤细。 莲座状 叶倒卵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0.5 — 1.7 厘米, 宽 3 — 6 毫米, 先端圆 或钝, 两面 被白色 绵毛或 蛛丝 状毛; 茎 下部叶 在花期 枯萎, 中部 叶线状 披针形 或狭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3 — 6 厘米, 
图版 49 一 5. 黄 绿香青 Anaphalis virensChang, 1. 植株 下部, 2. 植株 上部, 3. 头状 花序, 4. 雌花, 5. 雄花; 6 — 9. 雅 致香青 A. elegans Ling, 6, 全株, 7. 头状 花序, 8. 雌花, 9. 雄花。 (王 凌绘) 
菊 科  217  宽 4 一 10 毫米, 先端 急尖, 具 绿色小 尖头, 基 部稍狭 并沿茎 下延成 狭翅, 边缘 平或稍 反卷, 质 较薄, 两面黄 绿色, 密 被黄褐 色具柄 腺毛, 离基 3 出脉 在背面 凸起, 上 部叶渐 小, 披针状 线形, 先端 渐尖, 具长 尖头。 头 状花序 多数, 在 茎顶排 成密集 的复伞 房状花 序; 花 序梗长 1 一 3 毫米, 密被白 色蛛丝 状毛; 总苞宽 钟形, 长 5 — 7 毫米, 径 5 — 8 毫 米; 总苞片 4 一 5 层, 外层宽 卵形, 长 2 — 3 毫米, 淡 褐色, 先 端钝, 背面 密被白 色蛛丝 状毛, 中层和 内层长 圆形, 长 5 — 7 毫米, 先端钝 或圆, 黄 白色, 下部或 基部黄 褐色。 雌株的 头状花 序外围 有多层 雌花, 中央有 1 一 3 朵 雄花; 雄 株的头 状花序 全部为 雄花。 雌花 花冠毛 管状, 长 3. 5 — 4. 5 毫米, 花柱 伸出花 冠外; 雄 花花冠 管状, 长 3. 5 — 4. 5 毫 米, 冠檐 钟形, 先端 5 深裂, 冠 管细, 长 2. 5 — 3. 5 毫米。 瘦果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冠毛 丝状, 与 花冠近 等长, 雄 花的冠 毛上部 宽扁。 花果期 7 — 9 月。 产于 德钦、 维西、 中甸 等地; 生 于海拔 2500 — 3600 米 的山坡 林下、 草地或 石隙。 四川西 南部和 西藏东 南部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滇西北 C 10. 雅 致香青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49: 6-9 Anaphalis elegans Ling (1966) ; 中国 植物志 (1979)*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50 厘米。 根茎 横走或 斜生, 长达 10 厘米, 粗达 1 厘米, 上部 具密集 的枯叶 残片, 先端生 莲座状 叶丛、 不 育茎和 花茎; 主根 延长, 粗达 6 毫米, 具侧 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花 茎直立 或基部 斜生, 不 分枝, 基 部粗约 2 毫米, 被黄 褐色具 柄腺毛 和 疏生白 色蛛丝 状毛, 上部毛 较密, 整个 有较密 的叶; 不育茎 较短。 莲座 状叶倒 卵形或 狭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0.7 — 1.5 厘米, 宽 3 — 5 毫米, 先 端钝; 茎 下部叶 在花期 枯萎, 中 部 叶线状 披针形 或狭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3 — 5 (-8) 厘米, 宽 6 — 10 毫米, 先端 急尖或 稀钝, 有小 尖头, 基 部沿茎 下延成 狭翅, 边 缘平, 两面 绿色, 密 被黄褐 色具柄 腺毛, 边 缘和 背面沿 脉有白 色蛛丝 状毛, 离基 3 出脉 在背面 凸起, 上部叶 渐小, 披针状 线形, 先 端有 褐色、 长 2 — 3 毫米、 宽达 1 毫米 的膜质 尖头。 头 状花序 多数, 在茎 顶排列 成疏散 的复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3 — 10 毫米, 密被白 色蛛丝 状毛; 总苞宽 钟形, 长 6 — 8 毫 米, 径 6 — 9 毫米; 总苞片 4 一 5 层, 外层卵 圆形, 长 3 — 4 毫米, 先 端钝, 淡 褐色, 背 面下 部被白 色蛛丝 状毛, 中层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6 — 8 毫米, 先 端纯或 急尖, 内 层匙状 长 圆形, 稍短于 中层, 中层 和内层 上部乳 白色, 下 部或近 基部深 褐色。 雌 株的头 状花序 外围 有多层 雌花, 中央 有少数 雄花; 雄 株的头 状花序 全部为 雄花。 雌花 花冠毛 管状, 长 3. 5 — 4 毫米, 花柱 伸出花 冠外; 雄 花花冠 管状, 长 4 一 4. 5 毫米, 冠檐 钟形, 先端 5 深 裂, 冠 管细, 长 3. 5 — 4 毫米。 瘦果长 圆形, 长约 1.2 毫米; 冠毛与 花冠近 等长, 雄花 的冠毛 先端稍 扁宽。 花果期 7 — 8 月。 产 于中甸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3100 — 3700 米的灌 丛下或 草坡。 四川 西部和 西藏有 分布。 11. 中 甸香青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50: 1-6 Anaphalis chungtienensis Chen (1966); 中国 植物志 ( 1 979 广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30 厘米。 根茎 横走或 斜生, 长达 12 厘米, 粗达 8 毫米, 上部 
218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50 1—6. 中 甸香青 Anaphalis chungtienensis Chen, 1. 全株, 2. 头状 花序, 3. 雌花, 4. 雄花, 5. 雌花的 冠毛, 6. 雄花的 冠毛; 7 ― 11. 黄 腺香青 A. aureo- punctata Lingelsh et Borza var. aureo- punctata, 7. 植株 下部, 8. 植株上 部, 9. 头状 花序, 10. 雌花, 11. 雄花。 (王红 兵绘) 
菊 科  219  密被褐 色的叶 残基, 先 端生花 茎和不 育茎; 主根 延长, 有多数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直 立或 斜生, 不 分枝, 基部粗 1.5 — 3 毫米, 被 黄白色 或灰白 色蛛丝 状毛, 先端毛 极密, 整个有 较疏离 的叶。 不育 茎短, 先端 生莲座 状叶。 莲座状 叶狭长 圆形或 线状长 圆形, 长 2 — 8 厘米, 宽 0.8 — 1.5 厘米, 先 端钝, 具 褐色短 尖头, 基部渐 狭而入 叶柄, 边 缘平, 表面黄 绿色, 背 面淡黄 绿色, 两面被 黄白色 或灰白 色的蛛 丝状毛 和具柄 腺毛, 离基 3 出 脉 在背面 凸起, 叶柄长 1 一 9 厘米, 具翅; 茎 基部叶 在花期 枯萎, 下部叶 线状长 圆形或 稀披 针状长 圆形, 长 3 — 10 厘米, 宽 0.5 — 1.1 厘米, 基部稍 狭并沿 茎下延 成翅, 上部 叶 渐小, 最 上部叶 线形, 先端 渐尖, 具褐色 膜质长 尖头, 其他 同莲座 状叶。 头状 花序多 数, 排 列成复 伞房状 花序或 圆锥状 复伞房 花序; 花 序梗长 2 — 4 毫米, 密 被蛛丝 状毛; 总苞宽 钟形, 长 7 — 8 毫米, 径 6 — 8 毫米; 总苞片 5 — 6 层, 外层椭 圆形, 长 3 — 4 毫 米, 浅 褐色, 背面密 被蛛丝 状毛, 中层椭 圆形, 长 7 — 8 毫米, 上部 白色, 下部浅 褐色, 内层 线状长 圆形, 长 4. 5 — 4. 5 毫米。 雌株的 头状花 序外围 有多层 雌花, 中央有 1 一 4 朵 雄花; 雄 株的头 状花序 全部为 雄花。 雌花 花冠毛 管状, 长 3. 5 — 4 毫米; 雄花 花冠管 状, 长 3. 5 — 4 毫米, 冠 檐短, 5 深裂, 冠管 纤细。 瘦果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冠毛白 色, 长于 花冠, 雌花 的冠毛 丝状, 雄花的 冠毛上 部明显 宽扁。 花果期 7 — 8 月。 产于 德钦、 中甸; 生 于海拔 3100 — 3800 米 的山坡 草地。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12. 黄 腺香青 (植 物分类 学报) 本巴多 (丽江 ), 火草 (丽 江、 景东 ), 响亮草 (四川 ), 白 花丹、 大叶 水鱼草 (江 西) Anaphalis aureo-punctata Lingelsh et Borza (1914) ; Limpr. (1922) ; Hand.- Mazz. (1938); Mattf. (1941); Chen, Ling et al. (1966); 图鉴 (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79)*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 秦岭 植物志 (1985)、 贵 州 植物志 (1989广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naphalis pterocaulon Maxim, var. intermedia Pamp. (1911); Hand. -Mazz. (1936) ; A. sinica Hance ssp. intermedia (Pamp. ) Kitam. (1942) ; S. Y. Hu (1965). 12a. 黄 腺香青 (原 变种) 图版 50: 7-11 var. aureo-punctata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80 厘米。 根 茎长达 7 厘米或 更长, 粗达 5 毫米, 具褐 色的叶 残基, 先端生 花茎、 不 育茎和 莲座状 叶丛, 常有 匍枝; 主根圆 柱状, 延长, 渐细, 具多 数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匍枝 横走, 长达 17 厘米, 粗 1 一 2 毫米, 先端生 莲座状 叶丛; 不 育 茎短, 先端密 生叶; 花茎 直立或 斜生, 不 分枝, 基部粗 2 — 5 毫米, 被 白色或 灰白色 蛛丝 状毛, 下部常 脱毛, 中部 以下密 生叶, 上 部叶渐 稀疏。 莲座 状叶椭 圆形或 狭椭圆 形, 长 1 一 3 厘米, 宽 4 一 10 毫米, 两面被 绵毛, 具短 叶柄; 茎最下 部叶在 开花期 枯萎, 较小, 下部叶 狭椭圆 形或披 针形, 长 5 — 12 厘米, 宽 1 一 4 厘米, 先端 急尖, 有小 尖头, 基 部渐狭 并沿茎 下延成 宽或狭 的翅, 边 缘平, 表面 绿色, 密被具 柄腺毛 和疏生 妹丝状 毛, 背面灰 绿色, 被常脱 落的蛛 丝状毛 和具柄 腺毛, 离基 3 出脉 在两面 凸起, 两 侧的脉 不达 叶端, 常有 3 — 7 对极 细的 侧脉, 具长 1 一 4 厘米、 有翅 的柄, 上部叶 渐小, 无柄, 最 上部叶 披针状 线形, 具 1 脉。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 列成复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2 — 5 
220  云南 植物志  毫米, 密 被白色 或灰白 色蛛丝 状毛; 总苞 钟形, 长 5 — 6 毫米, 径 5 — 6 毫米; 总苞片 5 — 6 层, 外层浅 褐色, 卵 圆形, 长 2 — 3 毫米, 背面 被蛛丝 状毛, 中层白 色或黄 白色, 下部浅 褐色, 椭圆 形至长 卵形, 长 5 — 6 毫米, 背 面下部 被毛, 内 层狭长 圆形或 匙形, 长 3 — 4 毫米, 背面 中部稍 被毛, 全部 总苞片 先端圆 或钝。 雌株的 头状花 序外围 有多层 雌花, 中央有 1 一 4 朵 雄花; 雄 株的头 状花序 全部为 雄花或 外围有 极少数 雌花。 雌花花 冠毛 管状, 长 2. 5 — 3. 5 毫米; 雄花 的花冠 管状, 长 2. 5 — 3. 5 毫米, 冠檐 钟形, 较短, 5 深裂, 冠管 细长。 瘦果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密 具白色 乳突; 冠 毛长于 花冠, 雌花的 冠毛 丝状, 雄花的 冠毛上 部明显 加宽。 花果期 6 — 11 月。 产于 德钦、 贡山、 中甸、 维西、 丽江、 福贡、 庐水、 大理、 大姚、 富民、 昆明、 景 东等; 生 于海拔 1900 — 3900 米的 林下、 林缘、 灌丛中 或山坡 草地。 山西、 江西、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陕西、 甘肃、 青海、 四川、 贵州和 西藏有 分布。 丽 江用根 止血。 全草 药用, 解表 祛风、 消炎 止痛。 分变种 检索表 1 (2) 茎 生叶背 面被崃 丝状毛 和具柄 腺毛, 3 出 脉不达 叶端; 总 苞片基 部干时 浅褐色 12a. 黄 腺香青 var. aureo- punctata 2 (1) 茎 生叶背 面被厚 绵毛和 隐藏在 绵毛下 的具柄 腺毛。 3 (4) 总苞 片基部 干时浅 褐色; 叶 有延伸 至叶端 的离基 3 出脉 12b. 级毛黄 腺香青 var. tomentosa 4 (3) 总苞片 基部干 时深褐 色或紫 褐色; 叶有不 达叶端 的离基 3 出脉 12c. 黑饑黄 腺香青 var. atrata 12b. 级毛黄 腺香青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变种 ) var. tomentosa Hand. -Mazz. (1938); Chen, Ling et al. (1966); 图鉴 (1975); 中 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秦岭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naphalis sinica Hance ssp. intermedia Kitam. var. tomentosa (Hand. -Mazz. ) Ki- tam. (1941); S. Y. Hu (1965). 与原 变种的 区别是 叶片背 面被白 色或灰 白色厚 绵毛和 隐藏于 绵毛下 的具柄 腺毛, 有 延伸 至叶端 的离基 3 出脉。 产于 贡山、 中甸、 维西、 丽江、 鹤庆、 沪水、 镇康、 大理、 大姚、 富民、 昆明、 宜 良、 会泽、 大 关等; 生 于海拔 1900 — 3800 米的 林下、 灌丛下 或山坡 草地。 河南、 湖北、 陕西、 甘肃、 四川、 贵州和 西藏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12c. 黑鳞黄 腺香青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变种 ) var. atrata Hand. -Mazz. (1938); Chen, Ling et al. (1966); 图鉴 (1975); 中国植 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naphalis conferta Chang (1934) ; S. Y. Hu ( 1965) ; A . pterocaula Maxim, var. 
菊 科  221  atrata Hand. -Mazz. (1936); A . sinica Hance ssp. intermedia Kitam. var. atrata (Hand.-Mazz. ) Kitam. (1941); S. Y. Hu (1965). 与原 变种的 区别在 于茎生 叶背面 被白色 或灰白 色厚绵 毛和隐 藏于绵 毛下的 具柄腺 毛; 总苞片 白色, 干后基 部深褐 色或紫 褐色。 产于 德钦、 贡山、 中甸、 维西、 福贡、 丽江、 鹤庆、 洱源、 大理、 景东、 镇康、 姚 安、 会泽; 生 于海拔 3000 — 4200 米的 林下、 林缘、 灌 丛下、 山坡 草地或 石隙。 四川和 西藏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全草 药用, 功效 同黄腺 香青。 13. 蜀 西香青 (中 国植 物志) Anaphalis souliei Diels (1922) ; Hand.-Mazz. (1936), (1938); S. Y. Hu (1965); Chen, Lingetal. (1966);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山 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5 — 30 厘米。 根茎 粗壮, 垂直或 斜生, 上 部被褐 色枯叶 残片, 先 端生 莲座状 叶丛和 花茎; 主根 粗壮, 有多数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直立, 不 分枝, 基部 粗 1 一 2 毫米, 被白 色蛛丝 状毛。 莲座状 叶披针 形或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2 — 9 (-20) 厘 米, 宽 0.3 — 1.3 (-2.3) 厘米, 先 端圆或 急尖, 具 尖头, 基部 渐狭, 边 缘平, 叶柄长 或短, 具翅, 基 部扩大 成鞘; 茎 下部叶 同莲座 状叶, 较小, 中部和 上部叶 开展或 直立, 倒披 针状长 圆形或 线形, 长 2 — 4 厘米, 宽 0.3 — 0.5 厘米, 先端 渐尖, 有 褐色长 尖头, 基部 急狭, 无柄, 全部叶 两面被 白色蛛 丝状毛 和具柄 腺毛, 离基 3 出脉 在背面 凸起。 头 状花序 多数, 在^ 顶密 集成复 伞房状 花序; 花序 梗短; 总苞宽 钟形, 长 5 — 7 毫米, 径 5 — 6 毫米; 总苞片 5 — 6 层, 外层卵 圆形, 长约 3 毫米, 浅 褐色, 被白 色蛛丝 状毛, 中 层长圆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4. 5 — 5 毫米, 上部 白色, 先 端急尖 或圆, 内层 线形, 长 约 3 毫米。 雌株的 头状花 序外围 有多层 雌花, 中央有 2 — 4 朵 雄花; 雄株 的头状 花序全 部为 雄花。 雌花 花冠毛 管状, 长 2. 3 — 3 毫米; 雄 花花冠 管状, 长 2. 3 — 3 毫米。 瘦果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有 乳头状 突起; 冠毛 稍长于 花冠, 雌花 的冠毛 丝状, 雄花的 冠毛上 部明显 扁宽。 花果期 6 — 9 月。 产于 德饮; 生 于海拔 3400 米附 近的灌 丛中。 四川 西部有 分布。 14. 苍 山香青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51: 1-6 Anaphalis delavayi ( Franch. ) Diels ( 1912); Hand.-Mazz. ( 1936); S. Y. Hu (1965); Chen, Lingetal. (1966);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Gnaphalium delavayi Franch. (18%). 多年生 草本, 高 5 — 50 厘米。 根 茎横走 或有时 斜生, 长达 13 厘米或 更长, 粗 2 — 4 毫米, 密盖 褐色叶 残基, 先 端生花 茎和不 育茎, 具延 长的主 根和多 数线形 的侧根 及纤维 状 细根。 茎 直立或 斜升, 不 分枝, 基部粗 2 — 3 毫米, 被白 色蛛丝 状毛, 下部 脱毛, 整 个疏 生叶; 不育 茎短, 疏生少 数叶, 先端叶 较密、 呈疏莲 座状。 莲 座状叶 倒卵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1 一 4 厘米, 宽 0.6 — 1.5 厘米, 先 端钝, 具小 尖头, 基部 渐狭并 下延入 叶柄, 边 缘平, 表面 绿色, 疏被白 色蛛丝 状毛, 背面淡 绿色, 密被白 色蛛丝 状毛, 后除 沿脉和 
222  云 南植物 志  图版 51 1 一 6. 苍 山香青 Anaphalisdelavayi (Franch. ) Diels, 1. 全株, 2. 头状 花序, 3. 雌花, 4. 雄花, 5. 雌花的 冠毛, 6. 雄花的 冠毛; 7 — 11. 丽 江香青 A. likiangensis (Franch.) Ling, 7. 植株 下部, 8. 植株 上部, 9. 头状 花序, 10. 雌花, 11. 雄花。 (王 凌绘) 
菊 科  223  边 缘外渐 脱毛, 离基 3 (-5) 出脉 在两面 凸起, 叶柄长 1 一 6 厘米, 具 狭翅; 茎 下部叶 在花期 枯萎, 中部 叶狭倒 卵形、 倒卵状 长圆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3 — 6 厘米, 宽 1 一 2 毫 米, 基部沿 茎下延 成翅, 无 叶柄, 上部叶 渐小, 其他 同莲座 状叶。 头 状花序 多数, 在茎 顶排 列成密 集的复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2 — 5 毫米, 被蛛丝 状毛; 总苞宽 钟形, 长 7 — 8 毫米, 径 5 — 7 毫米; 总苞片 5 — 6 层, 外层 卵形, 长 3 — 4. 5 毫米, 先端 急尖, 红 褐 色或深 褐色, 背面 被蛛丝 状毛, 中层 卵状披 针形, 长 6 — 7 毫米, 先 端尖, 上 部白色 或黄 白色, 下部深 褐色, 内层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5 — 7 毫米。 雌株 的头状 花序外 围有多 层 雌花, 中央有 2 — 4 朵 雄花; 雄 株的头 状花序 全部为 雄花。 雌花 花冠毛 管状, 长 3 — 4 毫米, 花 柱伸出 花冠外 1 一 1.5 毫米; 雄 花花冠 管状, 长 3 — 4 毫米, 冠 檐短, 5 深裂, 冠管 细长, 花药 伸出花 冠外约 1 毫米。 瘦果长 圆形, 长 1 一 1.2 毫米; 冠 毛长于 花冠, 雌花 的冠毛 丝状, 雄花的 冠毛上 部明显 宽扁。 花果期 5 — 8 月。 产 贡山、 福贡、 大理; 生 于海拔 3000 — 4000 米 的高山 草地。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15. 丽 江香青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51: 7-11 Anaphalis likiangensis (Franch. ) Ling, 中国 植物志 (1979) *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Gnaphalium likiangensis Franch. (1896); S. Y. Hu (1966); Anaphalis nervosa Ling (1966).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35 厘米。 根茎 横走或 斜生, 有时 垂直, 具褐 色的叶 残基, 先 端生 花茎、 不 育茎和 莲座状 叶丛; 主根圆 柱状, 长达 15 厘米, 粗达 8 毫米, 具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花茎 直立, 稀基部 斜升, 不 分枝, 基部粗 1.5 — 2. 5 毫米, 被白色 或灰白 色 的蛛丝 状毛, 生较密 的叶; 不育 茎短, 先 端叶较 密集。 莲座 状叶丛 数个, 叶 片宽卵 形、 卵形、 椭圆形 或狭椭 圆形, 长 1 一 2. 5 厘米, 宽 0.7 — 1.2 厘米, 先端圆 或钝, 基部 渐 狭成有 宽翅的 短柄, 表 面被透 明的具 节长毛 和白色 或灰白 色蛛丝 状毛, 背面被 白色或 灰白 色厚绵 毛和混 生具节 长毛, 离基 3 (-5) 出脉 在表面 常微凹 或微凸 或平, 在背面 凸起; 茎 下部叶 在花期 枯萎, 中 部叶长 圆状披 针形、 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长 1.5 — 3.5 厘米, 宽 0.1 — 1 厘米, 先端 急尖, 具小 尖头, 基 部稍狭 并下延 成翅, 边缘稍 反卷, 表面深 绿色, 具 光泽, 离基 3 出脉或 1 脉, 上部叶 渐小, 1 脉, 其他 同莲座 状叶。 头状 花序 多数于 茎顶排 列成密 集的复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3 毫米, 密 被蛛丝 状毛; 总 苞 钟形, 长 6 — 8 毫米, 径 5 — 6 毫米; 总苞片 5 — 6 层, 外层 卵形, 长 3 — 3. 5 毫米, 先 端钝, 深 褐色, 背面 被蛛丝 状毛, 中 层长圆 状披针 形或长 圆形, 长 6 — 7 毫米, 先端急 尖, 白色, 近 基部浅 褐色, 内层 披针状 线形, 长 4 一 5 毫米。 雌株 的头状 花序外 围有多 层 雌花, 中央有 极少数 雄花; 雄株的 头状花 序全为 雄花。 雌花 花冠毛 管状, 长 3. 5 — 4 毫米; 雄 花花冠 管状, 长 3. 5 — 4 毫米, 冠 檐短, 5 裂, 冠管 细长。 瘦果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雌花 的冠毛 丝状, 雄 花的冠 毛上部 宽扁。 花果期 8 — 11 月。 产于 中甸、 丽江、 鹤庆; 生 于海拔 2900 — 3700 米的云 杉林缘 岩石隙 或多石 草坡、 溪边。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16. 红 指香青 (图鉴 ) Anaphalis rhododactyla W. W. Smith (1918); S. Y. Hu (1965); Chen, Ling et 
224  云南 植物志  al. (1966); 图鉴 (1975广; 中国 植物志 ( 1979) *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西藏植 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 生丛生 草本, 高 5 — 20 (-30) 厘米。 根茎 横走或 斜生, 粗达 1 厘米, 密被褐 色的叶 残基, 具短 分枝, 枝 顶生花 莲和不 育茎。 花茎 直立, 不 分枝, 基部粗 2 — 3 毫米, 密被 淡黄色 或灰白 色蛛丝 状毛, 有 较密或 较稀疏 的叶; 不育茎 较短, 基部 具褐色 的枯叶 残基, 先端密 聚叶。 茎 基部叶 倒卵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0.5 — 1.5 厘米, 宽 2 — 4 毫米, 先 端圆, 具小 尖头, 基部 渐狭成 短柄, 边 缘平, 两面 绿色, 密被灰 白色或 淡黄色 的蛛丝 状毛, 离基 3 出脉在 两面稍 凸起, 侧脉极 纤细, 下部 叶和中 部叶近 直立, 披针状 长圆形 或狭披 针形, 长 1.5 — 4 厘米, 宽 3 — 7 毫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具 尖头, 基 部稍狭 并沿茎 下延成 狭翅, 上部叶 披针状 线形, 较小, 先端具 褐色长 尖头, 其 他同基 部叶。 头 状花序 5 — 12 个, 于 茎顶密 集成伞 房状; 花 序梗长 1 一 2 毫米, 密 被灰色 或淡黄 色殊丝 状毛; 总苞宽 钟形, 长 6 — 8 毫米, 径 6 — 8 毫米; 总苞片 5 — 6 层, 外层 长卵形 或稀椭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上 部带紫 红色, 下部深 褐色, 背面密 被蛛丝 状毛, 中层 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7 — 8 毫米, 先端 急尖, 上 部白色 或带紫 红色, 干后黄 白色, 基部浅 褐色, 背 面下部 被蛛丝 状毛, 内层倒 披针状 线形, 长 4. 5 — 5. 5 毫米, 先端 急尖, 背面 中部稍 被毛。 雌株的 头状花 序外围 有多层 雌花, 中央有 1 一 2 朵雄 花; 雄 株的头 状花序 全部为 雄花。 雌花 花冠毛 管状, 长 3 — 4 毫米; 雄 花花冠 管状, 长 3 — 4 毫米, 冠 檐狭钟 状, 5 深裂, 冠 管细, 比冠 檐长。 瘦果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密具小 腺点; 冠毛 白色, 稍长于 花冠, 雌花 的冠毛 丝状, 雄 花的冠 毛上部 增粗。 花果期 6 — 9 月。 产于 德欽、 贡山、 中甸、 维西、 丽 江等; 生 于海拔 3000 — 4200 米的 山坡草 地或石 隙。 四川 西南部 和西藏 东部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17. 德 钦香青 (植 物分类 学报) Anaphalis larium Hand.-Mazz. (1936)*; S. Y. Hu (1965); Chen, Ling et al. (1966);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30 厘米。 根茎 细长, 被 膜质、 卵形 的鳞片 状叶, 先端 生花茎 和不 育茎。 茎 多数, 丛生, 直立, 不 分枝, 基部粗 1 一 1.5 毫米, 具细 纵棱, 被 白色蛛 丝 状毛, 下部常 脱毛, 整个 生较密 的叶; 不 育茎短 且细, 先端有 莲座状 叶丛。 茎 下部叶 在花期 枯萎, 中部以 上叶渐 宽大, 倒 披针形 或倒披 针状椭 圆形, 长 2. 5 — 4 厘米, 宽 0.7 — 1.2 厘米, 先端 急尖, 有小 尖头, 基 部渐狭 并沿茎 下延成 狭翅, 边缘 平扁, 两面 被 淡黄色 绵毛, 离基 3 出脉在 背面稍 凸起, 最 上部叶 稍小。 头 状花序 10 多个, 于茎顶 密 集成复 伞房状 花序; 花序 梗长约 2 毫米, 被 淡黄色 绵毛; 总苞宽 钟形, 长 5 — 8 毫米, 径 5 — 6 毫米; 总苞片 3 — 4 层, 外层倒 卵形, 长约 2.5 毫米, 深 褐色, 背 面被淡 黄色绵 毛, 中层 匙状椭 圆形, 长约 4 毫米, 先 端钝, 淡黄 白色, 内 层匙状 线形, 长约 3 — 3. 5 毫米。 雌株 未见; 雄 株的头 状花序 全部为 雄花。 雄 花花冠 管状, 长约 3 毫米。 冠毛白 色, 上部 渐粗。 花期 8 — 9 月。 产 于德钦 (多 克拉, 模式标 本产地 ); 生 于海拔 3000 — 4250 米 的干燥 草坡。 18. 伞 房香青 (中 国植 物志) ' Anaphalis corymbifera Chang ( 1935); S. Y. Hu ( 1965 ); Chen, Ling et al. 
菊 科  225  (1966);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丛生 草本, 高 7 — 16 厘米。 根茎 未见, 具匍 匐枝; 匍 枝短, 纤细, 有 膜质、 近披针 形、 长 3 — 4 毫米的 鳞片, 先端生 莲座状 叶丛。 茎 直立或 上升, 基部粗 0.5 — 1 毫米, 不 分枝 或有花 序枝, 具浅 纵纹, 被白 色蛛丝 状毛, 下部有 较密、 上部有 较疏离 的叶。 莲座 状 叶倒披 针形, 长 0.5 — 1 (-2) 厘米, 宽 3. 5 — 4 (-8) 毫米, 先 端圆, 基部 楔形, 边 缘平, 表面 绿色, 被白 色蛛丝 状毛, 后常 脱毛, 背面密 被灰白 色蛛丝 状毛, 有离基 3 出脉, 无 叶柄; 茎 下部叶 同莲座 状叶, 中部叶 倒披针 状长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1.5 — 4 厘 米, 宽 3 — 6 毫米, 先 端稍尖 或钝, 基部渐 狭并沿 茎下延 成翅, 上部叶 线状披 针形, 较 小, 先 端具小 尖头, 其他 同莲座 状叶。 头 状花序 多数, 2 — 5 个密 集于花 序分枝 顶端, 排 列成稀 疏的复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4 毫米, 被白 色蛛丝 状毛; 总苞 钟形, 长 4 一 5 毫米, 径 4 一 5 毫米; 总苞片 5 — 7 层, 直立, 外层宽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先端 钝或稀 急尖, 深 褐色, 背面下 部被白 色蛛丝 状毛, 中 层长圆 状披针 形或 长圆状 卵形, 长 3 — 3. 5 毫米, 宽 2 — 2. 2 毫米, 先 端钝, 白色, 基部浅 褐色, 内层 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4 一 4. 5 毫米, 宽 1.3 — 1.5 毫米, 白色, 基部 黄色, 最内层 线形, 长 约 4 毫米, 宽约 0.8 毫米, 急尖, 淡 绿色, 先端 白色。 雌 株的头 状花序 外围有 多层雌 花, 中央有 1 一 2 朵 雄花; 雄株 的头状 花序有 12 — 13 朵 雄花。 雌 花花冠 丝状, 长约 2 毫 米, 无毛, 具 3 齿, 花 柱长约 3.5 毫米; 雄花 花冠近 筒状, 长约 3 毫米。 瘦果倒 卵形, 长约 0.5 毫米, 稍扁, 无毛; 冠毛 白色, 雌 花的冠 毛长约 3.6 毫米, 雄 花的冠 毛长约 3 毫米, 上部渐 增粗。 花果期 6 — 9 月。 产福贡 等地; 生 于海拔 3600 — 4200 米 的山坡 草地之 石隙。 缅甸 北部有 分布。 19. 萎 软香青 (植 物分类 学报) Anaphalis flaccida Ling (1966); 中国 植物志 (1979)*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9).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40 厘米。 根茎 延长, 粗 1.5 — 2 毫米, 疏被褐 色的叶 残基, 生 花 茎和不 育莲。 茎 直立或 稀基部 弯曲, 不 分枝, 基部粗 1.5 — 2. 5 毫米, 被灰白 色蛛丝 状毛, 有下部 密集、 上 部稀疏 的叶; 不育茎 较短, 粗约 1 毫米, 生较小 的叶, 先 端有莲 座 状叶。 莲座状 叶倒披 针形或 狭倒披 针形, 长 2 — 4 厘米, 宽 3 — 8 毫米, 先端 急尖, 基 部 渐狭, 边 缘平, 两面 被灰白 色蛛丝 状毛, 具 明显或 不明显 的离基 3 出脉; 茎基 部叶和 下部叶 在花期 枯萎, 叶片狭 匙形, 基 部渐狭 成具翅 的柄并 下延, 中部叶 线状匙 形或线 形, 长 3 — 6 厘米, 宽 2 — 6 毫米, 先端圆 或钝, 具小 尖头, 基部 稍狭并 沿茎下 延成狭 翅, 上 部叶渐 狭小, 其他 同莲座 状叶。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 茎顶排 列成复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3 毫米, 密 被灰白 色蛛丝 状毛; 总苞 钟形, 长 和宽均 4 一 5 毫米; 总苞片 4 一 5 层, 外层椭 圆形, 长 2 — 2. 5 毫米, 先 端钝, 背面密 被蛛丝 状毛, 浅 褐色, 中 层长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先端 钝或近 急尖, 上部 白色, 下部浅 褐色, 膜质, 近 透明, 内层 长圆状 线形, 长 3. 5 — 4 毫米, 先端 急尖。 雌株的 头状花 序外围 有多层 雌花, 中央 有少数 雄花; 雄 株的头 状花序 全部为 雄花。 雌花 花冠毛 管状, 长 2. 5 — 3 毫米, 花柱伸 出花 冠外; 雄 花花冠 管状, 长 2. 5 — 3 毫米, 冠 檐短, 5 深裂, 冠管 细长。 瘦果长 圆形, 长 0.6 — 0.8 毫米, 被 微毛; 冠毛 白色, 稍长于 花冠, 雌花 的冠毛 丝状, 雄花的 冠毛先 
226  云 南植物 志  端 增粗。 花果期 6 — 9 月 。 产于 大关、 彝良、 镇雄、 富源; 生 于海拔 1500 — 2550 米的石 灰山灌 丛中、 山坡草 地或沼 泽地。 贵州 西部有 分布。 20. 银 衣香青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52: 1-7 Anaphalis contortiformis Hand. -Mazz. (1938); S. Y. Hu ( 1965) ; Chen, Ling et al. (1966); 中国 植物志 (1979)*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亚 灌木, 高 20 — 60 厘米。 根茎 粗壮, 生多数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先 端有丛 生的花 茎和不 育茎。 花茎 直立, 基部粗 2 — 4 毫米, 下部 木质, 多 分枝, 茎和 枝被灰 白色、 粘 结 成绵纸 状的厚 绵毛, 常有 被厚绵 毛的短 枝芽, 整个密 生叶; 不 育茎常 较短, 被灰白 色、 粘结 成绵纸 状的厚 绵毛, 密 生叶, 先端叶 密聚。 茎基 部和下 部叶在 花期枯 萎并下 垂, 与 中部叶 相同, 但通常 较小, 中部叶 开展或 平伸, 线 形或倒 披针状 线形, 长 2 — 8 厘米, 宽 2 — 6 毫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具小 尖头, 基部 稍狭或 等宽, 并 沿茎下 延成狭 翅, 边缘 反卷或 稀平, 两面 被灰白 色粘结 成绵纸 状的厚 绵毛, 中脉 在表面 凹陷, 在背面 凸起, 上部叶 线形至 钻形, 较小。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 茎顶排 列成复 伞房状 花序; 花序梗 长 1 一 2 毫米, 被灰白 色的厚 绵毛; 总苞 钟形, 长 5 — 6 毫米, 径 5 — 7 毫米; 总苞片 5 — 6 层, 外层 卵形, 长 2. 5 — 3. 5 毫米, 先 端钝, 黄 褐色, 背面密 被蛛丝 状毛, 中层倒 披 针状长 圆形, 长 5 — 6 毫米, 先 端圆, 上部 白色, 下 部淡黄 褐色, 中部 被蛛丝 状毛, 内层 线状长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雌株的 头状花 序外围 有多层 雌花, 中央 有少数 雄花; 雄株的 头状花 序全部 为雄花 或外围 有少数 雌花。 雌花 花冠毛 管状, 长 2. 5 — 3. 5 毫米; 雄 花花冠 管状, 长 2. 5 — 3. 5 毫米, 冠 檐短, 5 深裂, 冠管 细长。 瘦果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具微乳 突和近 基部被 微毛; 冠毛 稍长于 花冠, 雌花 的冠毛 丝状, 雄 花的冠 毛上部 粗扁。 花果期 7 月 至翌年 3 月。 产于 昆明、 宜良、 通海、 峨山、 新平、 元江、 屏边、 凤庆、 大理 等地; 生 于海拔 1500 — 2800 米的栎 林下、 灌丛下 或山坡 草地。 模式标 本采自 昆明。 21. 云 南香青 (中 国植 物志) 滇香青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Anaphalis yunnanensis (Franch. ) Diels (1912), (1922); Hand. -Mazz. (1936); S. Y. Hu (1965); Chen, Ling et al. (1966); 中国 植物志 (1979) * ; A. O. Chater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Gnaphalium yunnanense Franch. (1896) . 亚 灌木, 高 10 — 30 厘米。 根茎 粗壮, 常 扭曲, 被枯叶 残片; 主根圆 柱状, 延长, 有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近 木质, 灰 棕色, 多 分枝, 分 枝有花 枝和不 育枝; 花枝 生于头 年 生的不 育枝先 端之叶 丛中, 直立, 基部粗 1 一 2 毫米, 不再 分枝, 密被 白色或 灰白色 蛛丝 状毛, 有基部 密集、 其 余较疏 的叶; 不育 枝较短 和细, 有基部 和先端 密集、 中部稍 疏离 的叶, 其他同 花枝。 花 枝基部 的叶莲 座状, 在花期 枯萎, 叶片 匙形或 匙状长 圆形, 长 0.5 — 1.5 厘米, 宽 3 — 5 毫米, 先 端圆, 基部 渐狭, 两 面被灰 白色的 绵毛, 具 叶柄, 下 部和中 部叶狭 长圆形 或倒披 针状长 圆形, 长 2 — 4 厘米, 宽 2 — 5 毫米, 先端 钝或急 尖, 具小 尖头, 基 部渐狭 并沿茎 下延成 狭翅, 边 缘平, 两 面被灰 白色或 黄白色 绵毛, 有 
图版 52 1—7. 银 衣香青 Anaphalis contortiformis Hand.-Mazz. , 1. 植株 下部, 2. 植株 上部, 3. 头状 花序, 4. 雌花, 5. 雄花, 6. 雌花的 冠毛, 7. 雄花的 冠毛; 8 — 13. 污 毛香青 A. pannosaHand.-Mazz. 8. 全株, 9. 头状 花序, 10. 雌花, 11. 雄花, 12. 雌花的 冠毛, 13. 雄花的 冠毛。 (王 凌绘) 
228  云 南植物 志  离基 3 出脉, 侧脉极 纤细, 上部叶 较小, 近 直立, 先 端有长 尖头; 不育枝 的叶同 花枝的 叶, 但先 端叶常 较大, 长达 7 厘米, 宽达 8 毫米。 头 状花序 多数, 密集 成复伞 房状花 序; 花 序梗长 1 一 5 毫米, 密 被蛛丝 状毛; 总苞宽 钟形, 长 6 — 7 毫米, 径 4 一 6 毫米; 总 苞片约 5 层, 外层 卵状披 针形, 长 3 — 4 毫米, 先端 急尖, 背面 被蛛丝 状毛, 褐色或 深 褐色, 中层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5 — 6 毫米, 先 端钝, 上 部污黄 色或蜡 黄色, 基 部浅褐 色, 内层 线状长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雌株的 头状花 序外围 有多层 雌花, 中央有 1 一 2 朵 雄花; 雄株的 头状花 序未见 。雌花 花冠细 管状, 长 2. 5 — 3. 5 毫米, 先端 3 — 4 裂, 花柱 伸 出花冠 1 一 1.5 毫米; 雄 花花冠 管状, 长 2. 5 — 3. 5 毫米, 冠檐 5 深裂, 冠管 细长。 瘦 果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具密 集的细 乳突; 冠毛 稍长于 花冠, 雌花 的冠毛 丝状, 雄花的 冠 毛先端 粗扁。 花果期 7 — 9 月。 产于 丽江、 中甸、 洱源; 生 于海拔 2800 — 4100 米的 林下、 林缘、 草地或 石隙。 四 川西 南部有 分布。 22. 木 里香青 (中 国植 物志) Anaphalis muliensis ( Hand. -Mazz. ) Hand. -Mazz. ( 1937); S. Y. Hu ( 1965); Chen, Ling et al. (1966); 中国 植物志 ( 1979) *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山 区维 管植物 (1994). Anaphalis yunnammis ( Franch. ) Diels var. muliensis Hand. -Mazz. ( 1924 ), (1936); A. O. Chater in Hara et al. (1982). 亚 灌木, 高 10 — 30 厘米。 根茎 粗壮, 具枯叶 残片; 主根圆 柱形, 延长, 有 长侧根 和 纤维状 细根。 茎近 木质, 多 分枝, 分 枝有花 枝和不 育枝。 花枝生 于头年 生的不 育枝先 端之叶 丛中, 直立, 基部粗 1 一 1.5 毫米, 不再 分枝, 密被白 色蛛丝 状毛或 绵毛, 有基 部 密集其 余疏离 的叶; 不育枝 较短, 先端密 聚叶, 其他同 花枝。 花枝基 部的叶 呈莲座 状, 在花期 枯萎, 叶片 倒卵状 长圆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1 一 2 厘米, 宽 1 一 3 毫米, 先端 圆, 基部 渐狭, 下 部叶和 中部叶 线状长 圆形或 披针状 线形, 长 1 一 3. 5 厘米, 宽 2_4毫 米, 先端 急尖, 有短 尖头, 基 部渐狭 并沿茎 下延, 边缘 平或稍 反卷, 表面 被白色 或灰白 色蛛丝 状毛, 后 脱毛, 背面 被白色 绵毛, 中脉 在背面 凸起, 上部叶 较小, 近 直立, 先端 长 渐尖; 不育 枝的叶 同花枝 的叶, 但 先端叶 稍大。 头状花 序多至 少数, 于 花枝顶 密集成 复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4 毫米, 密被白 色蛛丝 状毛; 总苞宽 钟形, 长 6 — 7 毫米, 宽 5 — 7 毫米; 总苞片 4 一 5 层, 外层 卵形, 长 3 — 4 毫米, 先端钝 或圆, 背面下 部被蛛 丝 状毛, 红 褐色, 中层 匙状长 圆形, 长 6 — 7 毫米, 先 端钝, 背面近 基部疏 被蛛丝 状毛, 上部白 色或浅 红色, 下部淡 褐色, 内层 匙形, 长 4 一 5 毫米, 背面 中部稍 被毛。 雌株的 头状花 序外围 有多层 雌花, 中央有 极少数 雄花; 雄 株的头 状花序 有多数 雄花, 外围有 2 — 5 朵 雌花。 雌花 花冠细 管状, 长 3 — 3. 5 毫米, 花 柱伸出 1 一 1.5 毫米; 雄花 花冠管 状, 长 3 — 3. 5 毫米, 冠檐 5 深裂, 冠管 细长。 瘦 果狭椭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冠 毛稍长 于 花冠, 雌花 的冠毛 丝状, 雄 花的冠 毛上部 粗扁。 花果期 6 — 10 月。 据 Hand. -Mazz. 记载 宁范、 中甸有 分布; 海拔 3400 — 4000 米。 四川西 南部有 分布。 模式 标本采 自永宁 (宁蒗 ) 和 四川木 里间。 
菊 科  229  23. 亚灌 木香青 (中 国植 物志) Anaphalis suffruticosa Hand. -Mazz. (1937); S. Y. Hu (1965); Chen, Ling et al. (1966);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亚 灌木, 高 40 — 60 厘米。 根茎 粗壮, 具枯叶 残片。 茎 直立, 多 分枝, 分枝 有花枝 和不 育枝; 花枝 直立, 基部粗 2 — 3 毫米, 再 次分出 短花枝 和短不 育枝, 花枝和 短分枝 密被灰 白色蛛 丝状毛 或先端 缠结成 绵毛, 后常 脱毛, 有基部 较密上 部疏离 的叶; 不育枝 短, 不再 分枝, 先端密 生叶, 其他同 花枝。 叶 开展, 基部和 下部叶 较小, 在花期 枯萎, 中部叶 倒卵形 或狭倒 卵形, 长 1 一 2 (-3) 厘米, 宽 5 — 10 毫米, 先端圆 或钝, 通常无 尖头, 基部渐 狭并沿 茎下延 成狭长 的翅, 边缘 平或稍 反卷, 质 较厚, 两面 被灰白 色或白 色 绵毛, 有近基 3 出脉, 侧脉 纤细, 叶脉在 两面稍 凸起, 先 端叶近 直立, 稍小, 毛被较 厚; 不 育枝的 叶较小 和毛被 更厚。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 列成密 伞房状 花序; 花序梗 短至近 无; 总苞狭 钟形, 长 4 一 5 毫米, 径 2 — 3 毫米; 总 苞片约 6 层, 外层长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先 端钝, 背面 被蛛丝 状毛, 淡 褐色, 中层 匙状椭 圆形, 长 3. 5 — 4. 5 毫米, 先 端圆, 背 面中部 被蛛丝 状毛, 上部白 色或粉 红色, 下部淡 褐色, 内层 线状披 针形, 其他 同 中层, 但 稍短。 雌株的 头状花 序外围 有多层 雌花, 中央有 1 一 2 朵 雄花; 雄株 的头状 花序 未见。 雌花 花冠细 管状, 长 2. 5 — 3 毫米, 花柱稍 伸出花 冠外; 雄 花花冠 管状, 长 2. 5 — 3 毫米, 冠 檐短, 先端 5 裂, 冠管 细长。 未成 熟的瘦 果狭长 圆形, 长约 0.7 毫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与 花冠近 等长, 雌花 的冠毛 丝状, 雄花 的冠毛 先端略 粗扁。 花果期 8 月 前后。 产 丽江、 中甸; 生 于海拔 1810 — 3050 米 的河谷 侧山坡 草地。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24. 狭 苞香青 (植 物分类 学报) Anaphalis stenocephala Ling et Shih (1966); 中国 植物志 ( 1979)* ;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亚 灌木, 高达 60 厘米。 根 茎粗达 1 厘米, 生 多数直 立或斜 升的花 枝和不 育枝。 花 枝 直立, 基部粗 1.5 — 2. 5 毫米, 不再 分枝, 被 白色或 灰白色 绵毛, 疏 生叶, 腋 芽在花 后常发 育成具 密叶的 短枝; 不育枝 较短, 先端密 生叶, 其他同 花枝。 叶 开展, 基 部和下 部叶常 较小, 在花期 枯萎, 中部 叶长椭 圆形或 线状长 圆形, 长 1.5 — 3 厘米, 宽 3 — 5 毫 米, 先 端钝或 稍尖, 基部渐 狭并沿 茎下延 成狭长 的翅, 边缘 平或稍 反卷, 两面被 白色或 黄白 色蛛丝 状毛或 背面被 绵毛, 具 不明显 的离基 3 出脉, 有 时仅具 1 脉, 中脉在 背面稍 凸起, 上部叶 渐小, 先端具 褐色小 尖头。 头状花 序少至 多数, 密 集成径 1.5 — 4 厘米的 伞房状 花序; 花序梗 极短至 近无, 被 白色或 灰白色 绵毛; 总苞圆 筒形, 长 4 一 5 毫米, 径 2 — 3 毫米; 总苞片 5 — 6 层, 外层卵 圆形, 长 2 — 2. 5 毫米, 先 端钝, 背面密 被蛛丝 状毛, 淡 褐色, 中 层狭长 圆形或 长圆状 匙形, 长 3. 5 — 4. 5 毫米, 先 端圆, 背面 中部或 下部 被跦丝 状毛, 白色, 内层 线状长 圆形, 其他同 中层, 但 稍短。 雌株的 头状花 序外围 有多层 雌花, 中央有 1 一 3 朵 雄花; 雄 株的头 状花序 全部为 雄花。 雌花 花冠细 管状, 长 约 3 毫米, 花柱稍 伸出花 冠外; 雄 花花冠 管状, 长约 3 毫米, 冠檐 钟形, 先端 5 裂, 裂 片长三 角形, 冠管 纤细, 长约 2 毫米。 瘦果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具细 乳突; 冠毛白 
230  云 南植物 志  色, 略长于 花冠, 雌花 的冠毛 丝状, 雄花 的冠毛 先端稍 宽扁。 花果期 7 — 9 月。 产于 德钦、 洱源; 生 于海拔 3000 — 3200 米的 山坡或 林下。 西藏东 南部有 分布。 25. 敏缘纤 枝香青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Anaphalis gracilis Hand. -Mazz. var. ulophylla Hand. -Mazz. (1938); S. Y. Hu (1965) ; Chen, Ling et al. (1966);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亚 灌木, 高 20 — 35 厘米。 主根 粗壮, 长达 15 厘米, 粗达 1.4 厘米, 具侧根 和纤维 状 细根。 茎 直立, 基部粗 3 — 5 毫米, 有 多数花 枝和不 育枝。 花枝 直立或 斜升, 基部粗 1 一 2 毫 米并具 莲座状 叶丛, 基部 以上疏 生叶, 密被 白色或 灰白色 蛛丝状 毛及隐 藏在密 蛛丝状 毛下的 具柄短 腺毛; 不育枝 较短, 先端 和基部 密生近 莲座状 叶丛, 中部疏 生叶。 叶质 较厚,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1.5 — 2. 5 (-3.5) 厘米, 宽 2 — 5 (-7) 毫米, 先 端 钝或稀 急尖, 具小 尖头, 基部沿 茎下延 成翅, 边 缘波状 反卷, 表 面被蛛 丝状毛 和具柄 短 腺毛, 背面被 灰白色 绵毛, 中脉 在背面 凸起, 上部叶 较小, 莲座 状叶较 宽短。 头状花 序少至 多数, 于茎、 枝 顶排列 成伞房 状或复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3 毫米, 密被蛛 丝 状毛; 总苞狭 钟形, 长 4 一 5 毫米, 径 3. 5 — 4 毫米; 总苞片 5 — 6 层, 外层宽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先端 急尖或 稀钝, 背面 被蛛丝 状毛, 褐色, 中层 和内层 匙状椭 圆形或 条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先 端钝或 稀圆, 白色, 爪部色 稍深。 雌株的 头状花 序外围 有多层 雌花, 中央有 1 一 4 朵 雄花; 雄 株的头 状花序 全部为 雄花。 雌花 花冠毛 管状, 长 2. 5 — 3 毫米, 花柱 伸出花 冠外; 雄 花花冠 管状, 长 2. 5 — 3 毫米, 冠 檐短, 5 深裂, 冠管 细长。 瘦果长 圆形, 长 0.7 — 1 毫米; 冠毛 稍长于 花冠, 雌花 的冠毛 丝状, 雄花 的冠毛 先端明 显 增粗。 花果期 8 — 9 月。 产于 德钦; 生 于海拔 2000 — 3900 米的 灌丛中 或山坡 草地。 四川 西部有 分布。 26. 污 毛香青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52: 8-13 一面蒿 (禄劝 ) Anaphalis pannosa Hand. -Mazz. (1936)*; S. Y. Hu (1965); Chen, Ling et al. (1966) ;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灌 木状, 高 3 — 20 厘米。 根茎粗 3 — 7 毫米, 生多数 线形的 须根和 纤维状 细根, 顶 端 具多数 分枝; 分 枝长达 10 厘米, 粗 2 — 5 毫米, 密具暗 褐色的 枯叶, 先 端生花 茎或莲 座状 叶丛。 花茎 直立或 斜升, 草质, 基部粗 1.5 — 3 毫米, 不 分枝, 密被黄 褐色细 长毛, 有 较疏离 的叶。 莲座 状叶倒 卵形、 狭倒卵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1 一 4 厘米, 宽 0.5 — 1.3 厘米, 先端圆 或钝, 基部渐 狭而人 叶柄, 边 缘平, 两面 密被黄 褐色细 长毛, 具不明 显 的离基 3 出脉, 叶 柄短, 具翅和 宽鞘; 茎 基部叶 同莲座 状叶, 下部叶 斜展, 中 部以上 叶 直立, 叶 片倒披 针状长 圆形、 线状长 圆形或 披针状 线形, 有 时狭倒 卵形, 长 2 — 4 厘 米, 宽 5 — 8 毫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具小 尖头, 基 部沿茎 下延成 短翅, 最 上部叶 较小, 先端 渐尖, 有枯 焦的长 尖头, 其他 同莲座 状叶。 头状花 序少至 多数, 于茎 顶排列 成密伞 房状 花序; 花序梗 极短; 总苞宽 钟形, 长 8 — 10 毫米, 径 10 — 13 毫米; 总芭片 5 — 6 层, 外层 卵状披 针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先 端钝, 背面 密被黄 褐色细 长毛, 褐色, 中层狭 
菊 科  231  倒卵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8 — 10 毫米, 先端 急尖, 上部 污黄色 或稀蜡 黄色, 下部褐 色, 背面 中部疏 被毛, 内层 线状披 针形, 长 5 — 6 毫米, 其他同 中层。 雌 株的头 状花序 外围 有多层 雌花, 中央有 3 — 6 朵 雄花; 雄株的 头状花 序外围 有少数 雌花, 雄花 多层。 雌花 花冠细 管状, 长 4. 5 — 5 毫米, 花柱稍 伸出花 冠外; 雄 花花冠 管状, 长 4. 5 — 5 毫 米, 冠檐漏 斗状, 先端 5 裂, 冠 管细, 长约 3 毫米。 瘦果长 圆形, 长 1.8 — 2 毫米, 疏 被白色 微毛; 冠毛 白色, 糙 毛状, 长 6 — 7 毫米。 花果期 5 — 9 月。 产于 德钦、 贡山、 中甸、 维西、 福贡、 丽江 和禄劝 等地; 生 于海拔 (2900 —) 3800 — 4300 米的砾 石坡或 石隙。 模式 标本采 自维西 (? )。 27. 绿香青 (中 国植 物志) Anaphalis viridis Cumm. (1906); Dunn (1911); S. Y. Hu (1965); 中国 植物志 (1979)*; A. O. Chater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naphalis cinerascens Ling et W. Wang (1966) ; 中国 植物志 (1979) *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syn. nov. 灌 木状, 高 4 一 8 厘米。 根 茎粗达 10 毫米, 生 线形的 须根和 纤维状 细根, 具 多次分 枝, 分枝粗 1 一 3 毫米, 密 盖黑褐 色的叶 残基, 枝顶生 花茎和 莲座状 叶丛并 密集成 塾状。 花茎 直立或 斜升, 高 2 — 5 厘米, 粗 1 一 1.5 毫米, 草质, 不 分枝, 被 灰白色 绵毛, 生较 密集 的叶。 莲座 状叶倒 卵形、 倒 披针形 或倒披 针状椭 圆形, 长 0.3 — 2 厘米, 宽 3 — 7 毫 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基部 渐狭, 边 缘平, 两 面被灰 白色或 黄白色 绵毛, 具纤细 的离基 3 出脉, 叶 柄短或 近无; 茎 基邵叶 密集, 在花期 生存, 与莲 座状叶 相同, 茎下部 叶稍开 展, 中部 以上叶 直立, 叶 片倒披 针状长 圆形、 披 针形或 披针状 线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3 — 5 毫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具长 尖头, 基 部沿茎 下延成 短翅, 叶 脉常不 明显, 最 上 部叶密 集于花 序下, 其他 同莲座 状叶。 头状花 序少至 多数, 于茎 顶排列 成密伞 房状花 序; 花序梗 近无; 总苞宽 钟形, 长 9 一 11 毫米, 径 10 — 12 毫米; 总苞片 4 一 5 层, 外层 长 卵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先 端钝, 背 面被白 绵毛, 褐色, 中层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9 一 11 毫米, 先端 急尖, 上部白 色或黄 白色, 下部 褐色, 内 层狭披 针形, 长 7 — 8 毫米, 色同 中层。 雌株的 头状花 序外围 有多层 雌花, 中央有 1 一 5 朵 雄花; 雄 株的头 状花序 全部为 雄花。 雌花 花冠细 管状, 长 (3 —) 4 一 5 毫米, 花柱略 伸出花 冠外; 雄 花花冠 管状, 长 (3 —) 4 一 5 毫米, 冠檐 极短, 漏 斗状, 先端 5 深裂, 冠管 细长。 瘦果倒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2 毫米, 密具细 乳突; 冠毛 白色, 与 花冠近 等长或 稍长。 花果期 6 — 9 月。 产于 丽江、 中甸; 生 于海拔 3000 — 4500 米 的草坡 或山坡 石隙。 四川 西部和 西藏东 南部有 分布。 Anaphalis cinerascens Ling et W. Wang 原 i 己载与 A. viridis Cumm. 的区另 Ij 是 "叶 3 一 黄 绿色, 两面 被灰色 绵毛" 。 见到 该种的 模式标 本及全 部引证 标本, 它们 叶的色 泽和毛 被与本 种并无 区别, 同 举模式 中甸队 2085 号 的野外 记录: "叶 黄绿 色"。 因此该 种不能 成立。 28. 茧 衣香青 (中 国植 物志) Anaphalis chlamydophylla Diels (1912); Hand. -Mazz. (1936), (1938), in adn. ; 
232  云 南植物 志  S. Y. Hu (1965); Chen, Ling et al. (1966);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灌 木状, 高 5 — 25 (-40) 厘米。 根 状茎粗 3 — 6 毫米, 生多 数线形 的长须 根和纤 维状 细根, 顶端多 分枝, 分 枝长达 8 厘米 或通常 较短, 覆 盖以密 集枯萎 的叶, 先 端生花 茎或 莲座状 叶丛。 花茎 直立或 斜升, 草质, 基部粗 1.5 — 2. 5 毫米, 不 分枝, 被 灰白色 或银 灰色、 粘 结成绵 纸状的 绵毛, 有多 数较密 的叶。 莲座 状叶倒 卵形、 狭倒 卵形、 狭长 圆 形或披 针状长 圆形, 长 0.5 — 2. 5 厘米, 宽 3 — 8 毫米, 先端圆 或钝, 基部 渐狭, 边缘 平, 两面 被灰白 色或银 灰色、 粘 结成绵 纸状的 绵毛, 离基 3 出脉 在背面 凸起, 叶柄较 短, 具翅和 宽鞘; 茎基部 叶多数 密集, 同莲座 状叶, 在花期 生存, 下部叶 斜展, 中部以 上叶 直立, 线状披 针形、 披针状 线形至 线形, 长 1.5 — 2. 5 厘米, 宽 2 — 6 毫米, 先端急 尖, 基 部沿茎 下延成 狭翅, 最上部 叶先端 具长达 2 毫米 的膜质 尖头, 其他 同莲座 状叶。 头 状花序 少数至 多数, 于 茎顶排 列成密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2 — 3 毫米, 被 绵毛; 总 苞宽 钟形, 长 8 — 10 毫米, 径 8 — 10 毫米; 总苞片 4 一 5 层, 外层长 卵形, 长 4 一 5 毫 米, 先端乳 白色, 其余黄 褐色, 背面被 绵毛, 中 层倒披 针状长 圆形, 长 9 一 10 毫米, 内 层 线状长 圆形, 稍小, 中、 内层 上部乳 白色, 下部黄 褐色。 雌株的 头状花 序外围 有多层 雌花, 中央 有少数 雄花; 雄 株的头 状花序 全部为 雄花。 雌花 花冠细 管状, 长 3 — 4 毫米, 花柱稍 伸出花 冠外; 雄 花花冠 管状, 长 3 — 4 毫米, 冠檐漏 斗状, 短, 先端 5 深裂, 冠 管细, 长 2. 5 — 3 毫米。 瘦果长 圆形, 长 1.2 — 1.5 毫米, 密 被白色 微毛; 冠毛 白色, 长 4 一 5 毫米, 雌花 的冠毛 纤细, 雄 花的冠 毛上部 宽扁。 花果期 7 — 9 月。 产丽江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2500 — 3650 米 的草坡 石隙或 河边碎 石间。 42. 火 线草属 Leontopodium R. Brown 多 年生草 本或亚 灌木, 簇生或 丛生, 有时呈 塾状。 茎通常 直立, 不分 枝或上 部具分 枝, 被 白色、 灰白 色或黄 褐色的 绵毛或 茸毛。 叶 互生, 全缘, 有或无 鞘部; 苞叶 数枚, 围 绕头状 花序下 排列成 开展的 星状苞 叶群, 稀苞叶 直立, 极稀无 苞叶。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列成 密集或 疏松的 伞房状 花序, 各有多 数同型 或异型 小花, 或雌雄 同株, 即外 围小花 雌性, 中 央小花 雄性, 稀 中央的 头状花 序有雄 性小花 或同时 有雄性 及雌性 小花, 而外围 的 头状花 序仅有 雌花, 或 者雌雄 异株, 即全 部头状 花序仅 有雄性 或雌性 小花; 总 複半球 形或 钟形; 总苞片 数层, 覆 瓦状排 列或近 等长, 中部 草质, 先端及 边缘褐 色或黑 褐色、 膜质 或近干 膜质, 外 层被绵 毛或细 柔毛; 花 序托通 常凸, 无毛, 无 托片。 雌花花 冠毛管 状, 先端 3 — 4 裂, 花柱有 2 个 细长的 分枝; 雄花 (即不 育的两 性花) 花冠 管状, 冠檐 漏 斗形, 先端 5 裂片, 冠 管细, 花 药基部 具尾状 小耳, 花柱 2 浅裂, 先端 平截, 子房不 育。 瘦 果长圆 形或椭 圆形, 稍扁, 有时圆 柱形; 冠毛近 等长, 分离 或基部 合生, 下部较 细, 常具 细齿, 雄 花的冠 毛上部 增粗, 有齿。 约 56 种, 分布于 亚洲和 欧洲的 寒带、 温带和 亚热带 山地。 我国有 40 余种, 集中分 布于西 部和西 南部。 云南产 14 种。 
菊 科  233  分种 检索表 I (6) 茎和 叶表面 被褐色 具柄短 腺毛。 2(3) 叶 线形, 宽 1 一 3 毫米, 具 1 脉, 边缘 极反卷 1. 坚杆 火绒草 L. franchetii 3(2) 叶非 线形, 宽 3 毫米 以上, 具 3 脉, 边缘平 或波状 反卷。 4(5) 苞叶 卵状披 针形; 总苞 疏被长 柔毛; 叶片基 部圆或 心形, 稍抱茎 2. 毛香 火线草 L. stracheyi 5(4) 苞叶披 针形; 总苞被 绒毛; 叶片基 部狭, 不 抱茎, 有小耳 3. 艾叶 火绒草 L. artemisiifolium 6 (1) 茎和 叶表面 被绵毛 或蛛丝 状毛。 7 (24) 头状 花序少 或多数 密聚于 苞叶群 中央。 8 (15) 不育 茎的叶 和莲基 部叶无 鞘部。 9(12) 叶 较宽, 非 线形, 基部 心形或 具耳; 茎常 有腋芽 在花后 发育成 短枝。 10 (11) 叶基部 宽大, 心 形抱茎 4. 戟叶 火级草 L. dedekensii II (10) 叶 基部不 加宽, 不 抱茎, 具小耳 5. 华 火线草 L. sinense 12(9) 叶 线形, 基部 较狭, 非 心形, 无 小耳; 无 短枝。 13(14) 叶长 3 — 5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边缘不 反卷; 苞 叶群径 1 一 1.5 厘米; 头状花 序通常 1 一 3 个密聚 于苞叶 群中; 冠毛 黄褐色 6. 鼠魏 火绒草 L. forrestianum 14 (13) 叶长 10 — 30 毫米, 宽 0.5 — 1 毫米, 边缘 反卷; 苞 叶群径 2 — 4 厘米; 头状花 序多数 密聚于 苞叶 群中; 冠 毛白色 7. 松毛 火绒草 L. andersonii 15 (8) 不 育茎的 叶和茎 基部叶 具褐色 叶鞘。 16 (17) 花茎 基部有 莲座状 叶丛, 不育 茎的莲 座状叶 具短鞘 8. 星苞 火绒草 L. jacotianum 17 (16) 花茎 基部无 莲座状 叶丛, 不 育茎的 莲座状 叶具与 叶片近 等长的 长鞘。 18(21) 茎上 部叶基 部多少 扩大, 抱茎或 半抱茎 3 19 (20) 叶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长 2 — 10 厘米, 宽 2 — 8 毫米, 上 部叶基 部明显 扩大并 抱茎; 苞叶 群径 5 — 9 毫米 9. 美头 火级草 L. calocephalum 20(19) 叶 条形, 长 1 一 3 厘米, 宽 1 一 2. 5 毫米, 上部叶 基部稍 扩大, 半 抱茎; 苞 叶群径 1.5 — 3. 5 厘米 10. 银叶 火绒草 L. souliei 21(18) 茎上部 叶基部 变狭或 等宽, 不明显 抱茎。 22 (23) 苞叶披 针形, 宽达 7.5 毫米 11. 云岭 火绒草 L. delavayanum 23 (22) 苞叶 下部披 针形, 上 部条形 延长, 较狭 12. 珠蜂 火绒草 L. himalayanum 24(7) 头状花 序单个 顶生; 塾状 植物。 25 (26) 头状 花序径 10 — 15 毫米; 有苞 叶群; 叶 线形, 长 5 — 15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冠 毛白色 13. 藓状 火级草 L. muscoides 26 (25) 头状花 序径约 5 毫米; 无苞 叶群; 叶倒 卵形或 匙状长 圆形, 长 4. 5 — 6 毫米, 宽 1.5 — 2. 5 毫米; 冠毛 黄褐色 14. 黄毛 火绒草 L. aurantiacum 1. 坚杆 火绒草 (中 国植 物志) Leontopodium franchetii Beauv. (1911)*; Hand.-Mazz. (1924), (1928), (1936); S. Y. Hu (1967); 图鉴 (1975)*; 中国 植物志 ( 1979) *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234  云南 植物志  Gnaphalium stracheyi (Hook. f. ) Franch. (1892), quoad specim. , excl. syn.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35 厘米。 根茎 粗壮, 通常 横走, 密 盖覆瓦 状排列 的枯叶 残基, 具多数 线形的 须根和 纤维状 细根, 生多数 密集簇 生的花 茎和不 育茎。 花茎 直立, 基部粗 1.5 — 2 毫米, 中 部粗达 3 毫米, 不 分枝, 有 时在中 部有少 数或多 数不育 短枝, 密被黄 褐色 具柄短 腺毛, 上部或 先端兼 有灰白 色蛛丝 状毛, 密 生叶, 下部叶 在花期 调落; 不育 茎 直立, 粗 0.5 — 1 毫米, 比花 茎短, 不 分枝, 其他同 花茎。 基生叶 在花期 凋落; 茎生 叶 多数, 斜 升或近 直立, 叶片 线形, 长 1 一 3 厘米, 宽 1 一 3 毫米, 先端 急尖, 具短尖 头, 基部 等宽或 稍宽且 有耳, 边缘极 反卷, 表面绿 色或暗 绿色, 密被黄 褐色具 柄短腺 毛, 背面被 灰白色 绵毛, 叶脉 1 条, 在背面 凸起, 无 叶柄; 苞叶 多数, 线形, 长 8 — 15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毛 被同茎 生叶, 开 展成径 3 — 4 厘米的 星状苞 叶群。 头状 花序径 3 — 5 毫米, 密聚于 苞叶群 中央; 花序 梗无或 极短; 总苞片 2 — 3 层, 近 等长, 披 针状线 形, 长 3 — 4 毫米, 先端 急尖, 背 面疏被 绵毛, 深褐 色或浅 褐色; 花序托 稍凸, 径 1.5 — 2 毫米, 具多数 蜂窝状 小孔。 小 花异型 或雌雄 异株, 外 围雌花 少数, 花冠毛 管状, 长 3 — 3. 5 毫米, 淡黄 白色, 花柱 2 分枝, 伸出花 冠外, 结实; 中 央雄花 多数, 花冠管 状, 长 2. 5 — 3 毫米, 淡黄 白色, 冠 檐狭漏 斗状, 先端 5 齿裂, 冠管长 1.2 — 1.5 毫米, 花药 和花柱 伸出花 冠外, 子房 败育, 无毛。 瘦果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被 短毛, 不育子 房 无毛; 冠毛 白色, 稍长于 花冠, 雌花 的冠毛 纤细, 雄 花的冠 毛先端 增粗。 花果期 7 — 10 月。 产于 德饮、 中甸; 生 于海拔 3200 — 3800 米 的山坡 草地、 石 砾坡地 和河滩 湿地。 四 川西 部至西 南部有 分布。 全草 药用, 消炎 止血、 舒肝 理气、 通经 活络、 润肺 止咳。 2. 毛香 火绒草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53: 1-5 Leontopodiiim stracheyi ( Hook, f . ) C. B. Clarke ex Hemsl . ( 1894); Beau v. (1909),(1910)*,(1911)* ; Hand.-Mazz. ( 1924) ,( 1928) ,( 1936) ,( 1938) ; S. Y. Hu (1967); 图鉴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79)* ; Kitam.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Leontopodium alpinum Cass. var. stracheyi Hook, f . (1881); Gnaphalium stra- cheyi (Hook. f. ) Franch. (1892), p. p.; Leontopodium sineme Hemsl. var. stracheyi (Hook, f . ) Beauv. (1909); L . stracheyi ( Hook. f. ) C. B. Clarke var. setchuense Beauv. (1910).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50 厘米。 根茎 粗壮, 横走, 具 线形的 须根和 纤维状 细根, 生 多数丛 生的花 茎和不 育茎。 花茎 直立, 基部粗 1.5 — 2 毫米, 不 分枝, 稀 在中部 或下部 有花后 发育的 细枝, 密被黄 褐色或 褐色短 腺毛, 上部兼 有蛛丝 状毛; 不育 茎比花 茎细和 短。 基生叶 早落; 茎生叶 多数, 斜 展或稍 直立, 叶片披 针形、 狭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长 1.5 — 4 厘米, 宽 3 — 10 毫米, 先端 急尖, 基 部圆或 心形, 稍 抱茎, 边缘 全缘, 平, 稀 浅波状 反卷, 表面 绿色, 密被黄 褐色或 褐色短 腺毛, 背面 除沿脉 被短腺 毛外密 被灰白 色 绵毛, 有 3 条基 出脉, 侧脉极 纤细, 无 叶柄, 上部叶 渐小, 基部 叶在花 期枯而 不落; 苞叶 多数, 卵状披 针形, 两面 被灰白 色绵毛 或稀有 腺毛, 开 展成径 2. 5 — 5. 5 厘 米的苞 
菊 科  235  图版 53 1—5. 毛香 火绒草 Leomopodium stracheyi (Hook. f. ) C. B. Clarke, 1. 全株, 2. 雌花, 3. 雄花, 4. 雌 花的冠 毛, 5. 雄花的 冠毛; 6—8. 戟叶 火线草 L. dedekensii (Bur. et Franch. ) Beauv. , 6. 全株, 7. 雌花, 8. 雄花。 (王 凌绘) 
236  云南 植物志  叶群。 头状 花序径 4 一 5 毫米, 多数 密聚于 苞叶群 中央; 花 序梗近 无或长 3 — 4 毫米, 密 被短 腺毛并 混生少 数蛛丝 状毛; 总苞片 2 — 3 层, 披针状 长圆形 或狭长 圆形, 长 3. 5 — 4.5 毫米, 先端 急尖, 呈撕 裂状, 中央黄 绿色、 近 草质, 两侧和 先端紫 褐色或 褐色、 干 膜质, 背 面被长 柔毛; 花序托 平扁, 径约 1 毫米, 蜂 窝状。 小花 异型, 外 围有多 数雌花 和中央 有少数 雄花, 或雌雄 异株; 雌花 花冠毛 管状, 长 3 — 3. 5 毫米, 淡 黄色, 花柱远 伸出 管外; 雄 花花冠 管状, 长 3 — 3. 5 毫米, 淡 黄色, 冠檐漏 斗状, 先端 5 裂, 冠管细 长, 花药 和花柱 伸出花 冠外。 瘦果长 圆形, 长不足 1 毫米, 疏被 白色短 粗毛; 冠毛白 色, 稍长过 花冠, 雌花 的冠毛 纤细, 雄花 的冠毛 先端稍 增粗。 花果期 7 — 10 月。 产于 德钦、 贡山、 中甸、 维西、 鹤庆; 生 于海拔 3000 — 4300 米的林 间草地 、灌 丛下、 山坡 草 地或多 石坡。 四川 西部至 北部、 西藏东 南部至 南部有 分布。 印 度北部 至不丹 也有。 全草 药用, 清热 解毒、 止血。 3. 艾叶 火线草 (中 国植 物志) 蛾药 (昭通 ), 火 把花, 火草 Leontopodium artemisiifolium ( Levi. ) Beau v. (1913)*; Levi. (1915); Hand. -Mazz. (1924), (1928), (1936), (1938); S. Y. Hu (1967); Lauener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Gnaphalium artemisiifolium Levi. (1913); Leontopodiu?n maireanum Beau v. ex Hand. -Mazz. (1928). 木质 草本, 高 25 — 60 (-100) 厘米, 干时有 香气。 根茎 粗壮, 有数 个簇生 的花茎 和与 花茎同 形的不 育茎。 茎 直立, 不 分枝, 具 腋芽, 或一年 生茎横 卧而基 部有直 立的分 枝, 或二 年生枝 从叶腋 发出密 集的长 分枝, 茎和枝 被污褐 色的黏 质头状 腺毛, 有 时上部 兼有白 色蛛丝 状毛。 基生叶 在花期 枯萎; 茎生叶 多数, 下部叶 渐小, 在 开花期 枯而不 落, 中部和 上部叶 开展, 叶片 披针形 或狭披 针形, 长 2 — 5 (-7) 厘米, 宽 3 — 7 (一 10) 毫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有 细长的 尖头, 基部 稍狭, 有 小耳, 下部 叶有时 基部扩 大并半 抱茎, 边缘平 或波状 IS 缩, 表面 绿色, 疏被短 腺毛并 混生少 数蛛丝 状毛, 背面被 白色厚 茸毛并 混生稀 疏的短 腺毛, 基出脉 3 条, 两 侧的极 纤细, 无 叶柄; 苞叶 多数, 披 针形, 两面被 白色密 茸毛, 开 展成径 3 — 6 厘米 的苞 叶群, 或 为疏散 的径达 10 厘 米的复 苞 叶群; 头状 花序径 4 一 7 毫米; 总 苞片约 3 层, 长 4 一 5. 5 毫米, 除先端 无毛外 密被白 色 茸毛。 小花 异型, 有较少 雌花, 或雌雄 异株; 雌花 花冠毛 管状, 长约 3 毫米; 雄花花 冠 管状漏 斗形, 长约 3 毫米, 先端 有披针 形的小 裂片。 瘦果 和不育 子房被 短毛; 冠毛白 色, 雌花 的冠毛 纤细, 雄 花的冠 毛先端 增粗。 花果期 8 — 9 月。 产于 德欽、 中甸、 维西、 丽江、 鹤庆和 东川、 昭通; 生 于海拔 1000 — 3000 米的林 缘或 草坡。 四川西 部至西 南部、 贵州 中部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东川。 昭通 和中甸 用全草 治扁桃 腺炎、 咽炎极 有效。 4. 戟叶 火绒草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53: 6-8 火艾、 火草、 白蒿 (大理 ), 火草 (丽江 ) Leontopodium dedekensii (Bur. et Franch. ) Beauv. ( 1909) ; Hand. -Mazz. (1924), 
菊 科  237  (1928), (1936), (1938); S. Y. Hu (1967); 图鉴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山 区维管 植物 (1994). Gnaphalium dedekensii Bur. et Franch. (1891); G . leontopodium Scop. S. folio- sum Franch. (1892) ; G. futtereri Diels ( 1904) ; Beau v. (1909); Leontopodium folio- sum (Franch. ) Beau v. (1909); L . hastatum Beau v. (1912)*. 多年生 草本, 高 5 — 50 厘米。 根茎 短粗, 生多数 线形的 须根, 有多数 簇生的 花茎和 不 育茎。 花茎 直立, 稀基部 膝曲, 基部粗 2 — 3 毫米, 密 被灰白 色蛛丝 状毛或 绵毛, 腋 芽常 在花期 发育成 短枝, 短枝 不育, 长 1 一 4 厘米, 具 密集、 近覆瓦 状排列 的叶。 基生 叶 早落; 莲生叶 多数, 下部叶 密集, 近 直立, 叶 片狭披 针形, 长 1 一 3 厘米, 宽 5 — 8 毫 米, 先 端纯或 急尖, 有小 尖头, 基部 较宽, 心形, 抱茎, 边缘全 缘或浅 波状, 平 或稀稍 反卷, 表面 疏被、 背 面密被 灰白色 绵毛, 叶脉 1 (一 3) 条, 在背面 凸起, 上部 叶较疏 离, 开展, 较 下部叶 细长, 叶片 线状披 针形或 线形, 长 1.5 — 4 厘米, 宽 2 — 4 毫米, 其 他同下 部叶; 苞叶 多数, 披 针形至 线形, 先 端圆、 钝或 急尖, 基部 渐狭, 两面被 灰白色 绵毛, 开 展成径 2 — 7. 5 厘米的 星状苞 叶群, 有 时具长 花序梗 而成数 个分苞 叶群。 头状 花序径 4 一 5 毫米, 多数 密聚于 苞叶群 中央, 极稀 单生; 花序 梗短或 近无; 总 苞片约 3 层, 倒 披针状 条形, 长 3 — 4 毫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中央 绿色、 近 草质, 两侧 和先端 褐色、 干 膜质, 背面被 灰白色 绵毛; 花序 托凸, 径 1.5 — 2 毫米, 蜂 窝状。 小花 异型, 外 围有多 数雌花 和中央 有少数 雄花, 或雌雄 异株; 雌花 花冠毛 管状, 长 2. 5 — 3 毫米, 淡 黄色, 花柱远 伸出花 冠外, 结实; 雄 花花冠 管状, 长 2. 5 — 3 毫米, 淡 褐色, 冠檐漏 斗状, 先端 5 裂, 冠管较 细长, 花药 和花柱 伸出花 冠外, 不 结实。 瘦果长 圆形, 长不足 1 毫米, 和不 育子房 均被短 粗毛; 冠毛 白色, 与 花冠近 等长或 稍长, 雌花 的冠毛 纤细, 雄花 的冠毛 先端略 增粗。 花果期 4 一 8 月。 产于 德钦、 贡山、 维西、 中甸、 丽江、 鹤庆、 剑川、 洱源、 永平、 大理、 禄劝、 昆 明、 景东、 沧源、 澜 沧等; 生 于海拔 1400 — 3500 米的松 林下、 灌丛下 或山坡 草地。 湖 南 西部、 陕西西 南部、 甘肃 南部和 西部、 青海、 四川 北部、 西 部至西 南部、 贵州 和西藏 东部有 分布。 缅 甸北部 也有。 模 式标本 采自滇 西北。 全 草作艾 灸用。 5. 华 火级草 (中 国植 物志) 蛾药、 火 把草、 火 把花、 火草、 油火草 Leontopodium sinense Hemsl. ( 1888) * ; Beauv. ( 1910); Hand.-Mazz. ( 1924), (1928), (1936), (1938); S. Y. Hu (1967); 图鉴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 ; 横断山 区维管 植物 (1994). Gnaphalium nobile Bur. et Franch. (1891); G . sinense (Hemsl. ) Franch. ( 1892) ; G . leontopodium L. var. alphium Franch. ( 1892); Leon to pod iiu" nobile ( Bur. et Franch. ) Beauv. (1909), (1912)* ; L. arbusculum Beauv. (1912)*.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一 55 厘米。 根 茎粗短 或有时 细长, 生多数 线形的 须根和 纤维状 
238  云南 植物志  细根, 有 少数或 多数、 簇 生或疏 离的花 茎和不 育茎。 花茎 直立, 基部粗 1.5 — 3 毫米, 被灰白 色蛛丝 状毛, 下 部或基 部后常 脱毛, 上 部一侧 或局部 脱毛, 腋芽常 于花后 发育成 短枝, 短枝 不育, 被灰白 色蛛丝 状毛, 密 生较小 的叶。 基生叶 早落; 茎生叶 多数, 下部 叶 较短, 在花期 枯萎, 中 部叶条 形或倒 披针状 线形, 长 1 一 5 厘米, 宽 2 — 6 毫米, 先端 钝 或圆, 具 尖头, 基部 等宽或 渐狭, 具 小耳, 边缘全 缘或微 波状, 平或稍 反卷, 表面被 白 色蛛丝 状毛, 背面被 黄白色 或白色 绵毛, 叶脉 1 条, 在背面 凸起, 无 叶柄, 上 部叶基 部 渐狭, 不明显 具耳; 苞叶 多数, 比茎上 部叶短 和宽, 两面被 白色或 黄白色 绵毛, 开展 成径 2 — 6 厘米的 星状苞 叶群, 有时 成径达 10 厘米 的复苞 叶群, 或 有长花 序梗而 成几个 分苞 叶群。 头状 花序径 3 — 5 毫米, 通 常多数 密聚于 苞叶群 中央, 花 序梗短 或无; 总苞 片约 3 层, 倒 披针状 条形, 长 3 — 4 毫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中央 绿色, 草质, 两侧和 先端 褐色, 干 膜质, 背 面被灰 白色或 黄白色 绵毛; 花 序托稍 凸起, 径 1 一 1.5 毫米, 蜂 窝状。 小花 异型, 外 围有多 数雌花 和中央 有少数 雄花, 或 常雌雄 异株; 雌花花 冠毛管 状, 长 2 — 3 毫米, 黄绿 色或白 绿色, 花柱 伸出花 冠外, 结实; 雄 花花冠 管状, 长 2 — 3 毫米, 冠檐漏 斗状, 先端 5 裂, 冠管与 冠檐近 等长, 花药 和花柱 伸出花 冠外。 瘦 果长圆 形, 长约 1 毫米, 被粗 短毛, 不 育子房 无毛; 冠毛 白色, 稍长于 花冠, 雌花的 冠毛纤 细, 雄花 的冠毛 先端稍 增粗。 花果期 7 — 10 月。 产于 德钦、 中甸、 维西、 宁范、 丽江、 兰坪、 大理、 祥云、 富民、 昆明、 会泽、 蒙 自 等地; 生 于海拔 1600 — 3400^ 的针叶 林下、 灌丛下 或山坡 草地。 四川 西部、 西藏东 南部和 贵州有 分布。 丽江 用全草 止血; 贵 州用根 治扁桃 腺炎、 咽 喉炎。 根 治扁桃 腺炎、 咽 喉炎、 腮腺 炎。 、 6. 鼠魏 火绒草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54: 1-3 天青地 白草、 小 火草、 细火草 Leontopodium forrestianum Hand. -Mazz. ( 1924 ) , ( 1928 ) , ( 1936 ) , ( 1938 ) ; Ling (1934); S. Y. Hu (1967); 中国 植物志 (1979 广;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山 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 年生小 草本, 高 2 — 7 厘米。 根茎 纤细, 粗 0.5 — 1 毫米, 通常 横走, 密盖 以枯叶 残基, 具多数 细长的 须根, 生 多数丛 生的花 莲和不 育茎。 花茎 直立, 粗 0.5 — 1.5 毫米, 被 白色薄 绵毛, 下部 密生和 上部疏 生叶; 不育茎 直立, 纤细, 比花 茎短, 被白 色薄绵 毛, 疏生 叶和先 端密聚 莲座状 叶丛。 基生叶 在花期 枯萎, 叶片 线形、 长圆 状线形 或倒披 针状 线形, 长 3 — 5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先 端钝, 基部 稍狭, 表面黄 绿色, 被 蛛丝状 毛, 背面被 灰白色 绵毛, 叶脉 1 条, 在 表面不 明显, 在 背面稍 凸起, 无 叶柄; 茎 生叶与 基生叶 同形, 较大, 长 5 — 12 毫米, 宽 1.5 — 2. 5 毫米; 苞叶 7 — 8 枚, 同茎 生叶, 但较 大, 长 10 — 15 毫米, 宽 1.5 — 3 毫米, 开 展成径 1 一 1.5 厘米的 星状苞 叶群。 头 状花序 径 4 一 8 毫米, 通常 1 一 3 个 (稀 较多) 密聚于 苞叶群 中央; 花序 梗无或 极短; 总 苞片约 3 层, 近等长 或稍不 等长, 披针状 线形, 长 3. 5 — 4. 5 毫米, 宽 0.5 — 1 毫米, 先 端渐尖 而呈细 芒状, 边缘撕 裂成髯 毛状, 中央淡 绿色, 边缘和 先端深 褐色, 背面 被灰黄 色的细 柔毛; 花序 托平, 径 2 — 2. 5 毫米, 具多数 蜂窝状 小孔。 小花 异型, 外 围雌花 多数, 花 
菊 科  239  图版 54 1—3. 鼠麴 火级草 Leontopodium forrestianum Hand.-Mazz. , 1. 全抹, 2. 雌花, 3. 雄花; 4一8. 松毛 火绒草 L. andersonii C. B. Clarke, 4. 全株, 5. 雌花, 6. 雄花, 7. 雌花的 冠毛, 8. 雄花的 冠毛。 (王红 兵绘) 
240  云 南植物 志  冠毛 管状, 长 3 — 3. 5 毫米, 上部 1/4 一 1/3 紫 红色, 下部淡 黄色, 花柱 分枝伸 出花冠 外, 结实; 中央 两性花 6 — 9 朵, 花冠 管状, 长 3 — 3. 5 毫米, 冠檐紫 红色, 狭 钟形, 长 约 1 毫米, 先端 5 裂片, 冠管 细长, 淡 黄色, 花药 和花柱 伸出花 冠外, 不 结实, 不育子 房圆 柱状, 无毛。 瘦果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散生 微毛; 冠毛黄 褐色, 纤细, 稍 长于花 冠。 花果期 7 — 10 月 。 产于 德钦、 贡山; 生 于海拔 3400 — 4000 米 的灌丛 边缘、 山坡草 地或岩 壁上。 缅甸 北部有 分布。 全草 药用, 清肝 明目、 消炎 生肌、 止咳、 驱虫, 治角 膜炎、 云翳、 小儿腹 tf、 蛔虫 病、 感冒 咳喉、 疮疡。 7. 松毛 火绒草 (图鉴 ) 图版 54: 4-8 火草 (景东 ), 小地松 (蒙自 ), 小毛秋 头火草 (东川 ), "白 特" (丽江 纳西语 ), 苦 艾 (云南 ), 二轮蒿 (贵州 ), 羊毛 火絨草 (四川 ), 钻叶火 绒草、 疏钻叶 火绒草 (中 国植 物志) Leontopodium andersonii C. B. Clarke (1876); Beau v. (1912)*; Hand. -Mazz. (1924), (1928), (1936), (1938); S. Y. Hu (1967); 图鉴 (1975), m nota; 中国植 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9)*. Gnaphalium andersonii (C. B. Clarke ) Franch. (1892); G. subulatum Franch. (1892); Leontopodium subulatum (Franch. ) Beauv. (1900)*, (1912)*; Diels (1912); Hand. -Mazz. (1928), (1936), (1938); S. Y. Hu (1967); 图鉴 (1976)*; 中 国植物 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syn. nov. ; L. bonatii Beauv. (1912)*; L . subulatum ( Franch. ) Beauv. var. typus Hand. -Mazz. (1928); L . subulatum (Franch. ) Beauv. var. bonatii (Beauv. ) Hand. -Mazz. (1928), (1936), (1938); S. Y. Hu (1967);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syn. nov. 多年生 草本, 高 7 — 75 厘米。 根茎 粗短, 生 多数线 形的须 根和纤 细状细 根', 先端有 多数花 茎和不 育茎, 或 根茎延 长成匍 匐的地 下茎, 地下^ 近 木质, 具密集 枯萎的 麟片状 叶 残基, 节 上生不 定根和 簇生花 茎及不 育茎。 花茎 直立或 稀基部 斜生, 粗 1.5 — 4 毫米, 通常不 分枝或 稀上部 有伞房 状花序 分枝, 有时 下部有 不育的 短枝, 被白 色蛛丝 状毛, 先 端的毛 通常淡 黄色; 不 育茎近 木质, 具 分枝, 斜生或 平卧, 长 2 — 10 厘米, 有密 集枯萎 的宿 存叶, 先端 聚生密 叶丛, 来 年自叶 丛中再 生出花 茎和不 育茎。 花茎的 叶多数 密集, 直立或 开展, 线形, 长 1 一 3 厘米, 宽 0.5 — 1 (-2)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有 细长尖 头, 基部 稍狭, 边缘 反卷, 表 面常绿 褐色, 被 蛛丝状 毛至近 无毛, 背面 被白色 绵毛, 叶 脉 1 条, 纤细, 在背面 凸起, 无 叶柄, 下部 叶在花 期枯而 不落; 不育茎 的叶较 密集和 小; 苞叶 多数, 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长 1.5 — 3 厘米, 宽 2 — 4 毫米, 先端 急尖, 两面 被黄 褐色或 黄白色 绵毛, 开 展成径 2 — 4 厘米的 星状苞 叶群, 有时 成径达 7 厘米 的复苞 叶群。 头状 花序径 3 — 5 毫米, 多数 密聚于 苞叶群 中央; 总 苞片约 3 层, 倒 披针状 条形, 长 3 — 4 毫米, 先端 急尖, 具小 尖头, 常呈撕 裂状, 中央黄 绿色, 先端 和两侧 褐色, 背 面被黄 白色或 黄褐色 绵毛; 花序托 凸起, 径 1 一 1.5 毫米, 蜂 窝状。 小花 异型, 外围有 
菊 科  241  少 数雌花 和中央 有多数 雄花, 或雌雄 异株; 雌花 花冠毛 管状, 长 2. 5 — 3 毫米, 白色或 淡 黄色, 花柱 伸出花 冠外; 雄 花花冠 管状, 长 2. 5 — 3 毫米, 白色 或淡黄 白色, 冠檐漏 斗状, 先端 5 深裂, 冠管 细长, 花药 和花柱 伸出花 冠外。 瘦果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具 细 乳突, 不育 子房圆 柱状, 具细 乳突; 冠毛 白色, 稍长过 花冠, 雌花 的冠毛 纤细, 雄花 的冠毛 先端稍 增粗。 花果期 3 — 11 月。 产于滇 西北、 滇中、 滇东 北至滇 东南; 生 于海拔 1000 — 3000 米的 林下、 林缘、 灌 丛下、 山坡 草地或 村边、 路旁。 四川和 贵州有 分布。 缅甸 和老挝 也有。 全草 药用, 舒筋 活络、 润肺 理气。 丽江用 根治高 血压。 8. 星苞 火绒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雅谷 火绒草 (中 国植 物志) Leontopodium jacotianum Beauv. ( 1909) * ; Hand. -Mazz. ( 1924) , ( 1928) , ( 1936); S. Y. Hu (1967); 中国 植物志 (1979). Leontopodium jacotianum Beauv. var. gurhzvalense Beauv. (1912); L • chamae- jasme Beauv. (1912) ; L . thomsonianum Beauv. ( 1912) ; L . dubium Beauv. ( 1912) ; L . jacotianum Beauv. var. typicum Beauv. '(1924); L . jacotianum Beauv. var. typus Hand. -Mazz. (1928). 8a. 星苞 火绒草 (原 变种) var. jacotianum 云南 不产。 分布于 西藏。 锡金、 尼 泊尔、 克什米 尔地区 也有。 8b. 长 茎星苞 火线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变种 ) var. minum (Beauv. ) Hand. -Mazz. ( 1924) ,( 1927) * , (1936); S. Y. Hu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Leontoposium vuilsonii Beauv. var. minum Beauv. (1912); L . jacotianum Beauv. var. icmadophyllum Hand. -Mazz. (1924), in schroter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30 厘米。 根茎 细长, 具 分枝, 平卧或 斜升, 被枯叶 残片, 先 端有 莲座状 叶丛, 具 多数花 茎和不 育茎。 花茎 出自莲 座状叶 丛中, 直立, 粗 1 一 1.5 毫 米, 被白 色姝丝 状毛; 不育 茎比花 茎短。 莲 座状叶 披针状 线形, 长 0.7 — 1.5 厘米, 宽 1 一 2 毫米, 先端 急尖, 具粗 尖头, 基部 渐狭, 具短 叶鞘, 边缘稍 反卷, 表面疏 被白色 蛛丝状 毛至近 无毛, 背面 被白色 绵毛, 在 开花期 枯萎、 宿 存并常 下垂; 茎生叶 疏离, 开 展, 比莲 座状叶 稍大, 长 2 — 3. 5 厘米, 宽 2 — 3 (— 4) 毫米, 其他 相同; 苞叶 多数, 明 显比茎 生叶长 和宽, 两面被 更密的 白色或 黄白色 绵毛, 开 展成径 3 — 6. 5 厘米 的星状 苞 叶群。 头状 花序径 4 一 5 毫米, 少 或多数 密聚于 苞叶群 中央; 总苞片 2 — 3 层, 近等 长, 条形, 长 3 — 4 毫米, 先端 渐尖, 撕 裂状, 中央淡 绿色, 两面 和先端 褐色, 无毛; 花序 托平, 径约 1 毫米, 蜂 窝状。 小花 异型, 外围 有少数 雌花和 中央有 多数两 性花, 或 雌雄 异株; 雌花 花冠毛 管状, 长 3 — 3. 5 毫米, 花柱远 伸出花 冠外; 雄 花花冠 管状, 长 3 — 3. 5 毫米, 冠檐漏 斗状, 先端 5 深裂, 冠管较 细长, 花药 和花柱 伸出花 冠外。 瘦果 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不育 子房圆 柱状, 长约 1 毫米, 均 无毛; 冠 毛白色 或稍带 黄色, 雌花 的冠毛 纤细, 长过 花冠, 雄花 的冠毛 上部稍 增粗, 与 花冠近 等长。 花果期 7 — 9 JJ 
242  云南 植物志  产 贡山、 维西、 福贡、 丽江、 大理; 生 于海拔 2500 — 3500 米 的湿润 草地或 溪边。 四 川西部 和甘肃 南部有 分布。 缅 甸北部 也有。 8c. 丛 生星苞 火绒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变种 ) var. caespitosum (Diels) Hand.-Mazz. (1924), nom. , (1928)*, (1936); S. Y. Hu (1967);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Leontopodium caespitosum Diels (1912); Beau v. (1912); Hand.-Mazz. (1924); Gnaphalium leontopodium Scop. (3. sibirica Franch . (1892), p. p. , non f . sibirica Herd. 与 前变种 的区别 是根茎 为枯萎 宿存的 叶紧密 围裹, 花 茎高仅 2 — 9 厘米, 叶 片宽, 椭 圆形, 表面 无毛。 产大 理苍山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2500 — 4000 米 的石砾 草地。 缅甸北 部有分 布。 9. 美头 火绒草 (中 国植 物志) Leontopodium calocephalum ( Franch. ) Beau v. ( 1909), (1910); Hand.-Mazz. (1924), (1928), (1936), (1938); Mattf. (1933); S. Y. Hu (1967); 图鉴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Leontopodium alpinum Cass. var. himalayanum Franch. ( 1888 ) ; Gnaphalium leontopodium L. var. himalayanum Franch. et var. sibiricum Franch. (1888), p. p.; G , Leontopodium L. y. calocephalum Franch. ( 1892 ) ; Leontopodium calocephalum (Franch. ) Beauv. var. typus Hand. -Mazz. (1928). 9a. 美头 火绒草 (原 变种) 图版 55: 1-3 var. calocephalum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50 厘米。 根莲 横走或 斜生, 生 多数纤 细的长 须根, 具 分枝, 分枝为 褐色、 无毛、 覆 瓦状排 列的长 叶鞘所 包裹, 先 端生花 茎和不 育茎。 花茎直 立或稀 基部 斜生, 粗 1 一 3 毫米, 不 分枝, 被白色 绵毛或 下部被 蛛丝状 毛并常 脱毛; 不育 茎短, 先端生 莲座状 叶丛。 花茎基 部的叶 在花期 枯萎; 下部叶 和莲座 状叶披 针形、 长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2 — 10 (-15) 厘米, 宽 2 — 8 (-12) 毫米, 先端 渐尖, 具长 尖头, 下 部 渐狭并 在基部 扩大成 褐色、 宽松、 长 1 一 3 厘米的 鞘部, 表面 绿色, 被 蛛丝状 毛至近 无毛, 背面被 白色或 灰白色 绵毛, 叶脉 1 条, 在背面 凸起, 有时具 3 脉, 两侧的 脉短和 纤细; 中部以 上叶较 疏离, 直 立或稍 开展, 向上叶 渐短, 基 部明显 扩大并 抱茎, 无叶 柄; 苞叶 多数, 长三 角形, 与茎上 部叶近 等长或 稍长,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基部 宽大, 两 面被灰 白色、 黄白 色或黄 褐色的 绵毛, 表面 先端常 脱毛, 开 展成径 5 — 9 厘米的 星状苞 叶群。 头状 花序径 5 — 10 毫米, 多数 密聚于 苞叶群 中央; 总苞片 3 — 4 层, 近 等长, 倒 披 针状长 圆形, 长 4 一 6 毫米, 先端 急尖, 具长 尖头, 中央淡 绿色, 边缘 和先端 褐色或 深 褐色, 干 膜质, 背面中 央被白 色毛。 小花 异型, 有少数 雌花和 雄花, 或雌雄 异株; 雌 花 花冠毛 管状, 长 3 — 3. 5 毫米, 花柱 伸出花 冠外; 雄 花花冠 管状, 长 3. 5 — 4 毫米, 冠 檐漏 斗状, 先端 5 深裂, 冠管较 细长, 花药 和花柱 伸出。 瘦果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疏 被 短毛; 不育 子房圆 柱状,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3 — 4 毫米, 雌花 的冠毛 较细, 雄花的 
菊 禾斗  243  图版 55 1 ― 3. 美头 火线草 Leontopodium calocephalum (Franch. ) Beauv var. calocephalum, 1 . 全株, 2. 雌花, 3. 雄花; 4—6. 薛状 火絨草 L. muscoides (Hook. f. et Thorns. ) Hand.-Mazz. , 4. 全株, 5. 雌花, 6. 雄花。 (王 凌绘) 
244  云南 植物志  冠 毛先端 增粗。 花果期 5 — 10 月 。 产 德欽、 贡山、 中甸、 维西、 丽江、 鹤庆和 会泽; 生 于海拔 2800 — 4000 (—45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下、 山坡 草地、 高山 草甸、 砾 石坡、 岩石 隙或路 边等。 甘肃西 部至南 部、 青海 东部和 四川西 部至西 南部有 分布。 全草 药用, 清热, 治 感冒。 ' 9b. 湿 生美头 火绒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变种 ) var. uliginosum Beauv. (1913)*; Hand. -Mazz. (1924), (1928), (1936); Mattf. (1941); S. Y. Hu (1967);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 断山区 维 管植物 (1994). 与原变 种的区 别是叶 长圆状 线形, 先端 急尖, 茎上部 叶基部 不明显 扩大; 苞 叶比上 部叶 稍小, 常呈 舌状, 背 面被较 少毛。 丽江、 大理 等地有 分布, 标本 未见。 甘肃、 青海、 四川有 分布; 生 于海拔 1500 — 3800 米的 林下、 草 地或沼 泽地。 全草 药用, 效 用同原 变种。 10. 银叶 火绒草 (中 国植 物志) Leontopodium souliei Beauv. ( 1909 )* , p. p. ; Hand. -Mazz. ( 1924 ) , ( 1928 ) , (1936), (1938); S. Y. Hu (1967); 中国 植物志 (1979 广;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秦岭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5 — 20 厘米。 根茎 纤细, 横 走或稀 斜生, 生多数 纤细的 须根, 具分 枝, 密 盖褐色 无毛的 叶鞘, 先 端生花 茎和不 育茎。 花 茎直立 或基部 斜生, 粗 1 一 1.5 毫 米, 不 分枝, 被白 色或上 部的带 黄色的 绵毛, 有 时下部 或局部 脱毛, 下部 密生和 上部疏 生叶; 不育 茎短, 先端具 莲座状 叶丛。 莲 座状叶 条形, 长 1 一 3 (— 4) 厘米, 宽1一2.5 (一 4)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具小 尖头, 基部 渐狭或 等宽, 具短 叶鞘, 两 面被灰 白色绵 毛 或蛛丝 状毛, 表面常 脱毛; 花茎 下部叶 同莲座 状叶, 无柄, 中 部以上 叶常直 立且贴 茎, 有时稍 开展, 比 下部叶 稍小, 长 1 一 2. 5 厘米, 宽 1 一 2 毫米, 基部略 扩大, 半抱 茎, 并 常有密 长毛; 苞叶 多数, 披针状 条形, 比茎 上部叶 略短, 两 面被灰 白色或 黄白色 的细长 柔毛, 或缠 结成绵 毛状, 开 展成径 1.5 — 2. 5 厘米的 星状苞 叶群。 头状 花序径 4 一 6 毫米, 少数 或多数 密聚于 苞叶群 中央; 总苞片 3 — 4 层, 近 等长, 倒披针 状长圆 形, 长 3 — 4 毫米, 中央白 绿色, 先端 和两侧 褐色、 干 膜质, 背面 中央被 白色细 长毛; 花序 托平, 径约 1.5 毫米, 蜂 窝状。 小 花异型 或雌雄 异株; 雌花 花冠毛 管状, 长 3 — 4 毫米, 花柱稍 伸出花 冠外; 雄 花花冠 管状, 长 3 — 4 毫米, 冠檐漏 斗状, 先端 5 裂, 冠 管 细长, 花药和 花柱稍 伸出花 冠外。 瘦果长 圆形, 疏被 毛至近 无毛, 不 育子房 通常无 毛; 冠毛 白色, 稍长于 花冠, 雌花 的冠毛 纤细, 雄 花的冠 毛上部 增粗。 花果期 7 — 9 月。 产于 德钦、 中甸; 生 于海拔 3200 — 406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下、 草 地或沼 泽地。 甘肃 南部、 青海 东部、 四 川西北 部至西 南部、 西藏 东部和 东南部 也有。 11. 云岭 火绒草 (中 国植 物志) Leontopodium delavayanum Hand. Mazz. (1924), (1928)*; S. Y. Hu (1967); 中 同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菊 科  245  多年生 草本, 高 6 — 13 厘米。 根茎具 线形的 须根和 纤维状 细根, 有 分枝, 上 部为枯 叶的 鞘部所 包裹, 叶鞘 褐色, 无毛, 与 叶片近 等长, 整个成 疏松的 塾状, 先端有 数个花 茎和不 育茎。 花莲 直立, 粗 1.5 — 2. 5 毫米, 不 分枝, 被 白色或 灰白色 绵毛, 有 时为蛛 丝 状毛, 具 较疏离 的叶; 不育茎 较短, 密 生叶。 叶 开展, 叶 片狭披 针形或 狭披针 状长圆 形, 长 1 一 4 厘米, 宽 3 — 6 毫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具小 尖头, 花茎 下部叶 和不育 茎的叶 基部 渐狭成 褐色、 无毛、 与 叶片近 等长的 鞘部, 花 茎上部 叶基部 稍狭, 无柄, 无鞘, 表 面被 白色或 灰白色 的蛛丝 状毛, 背 面被白 色或灰 白色的 绵毛; 苞叶 多数, 与上部 叶近等 长或 稍长, 宽 4 一 7. 5 毫米, 先 端尖, 具小 尖头, 两 面被密 而厚、 淡 黄色或 黄色的 绵毛, 开 展成径 3 — 6. 5 厘米的 星状苞 叶群。 头状 花序径 5 — 6 毫米, 多数 密聚于 苞叶群 中央; 总苞片 3 — 4 层, 近 等长, 披 针状长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具长 尖头, 有 时呈撕 裂状, 中央淡 绿色, 近 草质, 先端 和两侧 褐色, 干 膜质, 背面的 中央疏 被毛。 小 花 异型, 外围 有少数 雌花, 中央有 多数两 性花; 雌花 花冠毛 管状, 长 2. 5 — 3 毫米, 花 柱稍 伸出花 冠外; 雄 花花冠 管状, 长 3 — 3. 5 毫米, 冠檐漏 斗状, 先端 5 裂, 冠 管细, 长约为 檐部的 2 倍, 花药 和花柱 伸出花 冠外。 瘦果长 圆形, 长不足 1 毫米, 常具 乳突, 不育 子房圆 柱形, 无 毛或近 无毛; 冠毛 白色, 雌 花的冠 毛长过 花冠, 雄花 的冠毛 与花冠 近 等长。 花果期 7 — 8 月 C 产于大 理苍山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3800 — 4000 米的 山顶砾 石草地 或岩石 隙。 缅甸 北部有 分布。 12. 珠蜂 火线草 (中 国植 物志) 长苞 火绒草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白 特" (丽 江纳 西语) Leontopodium himalayanum DC. (1838), p. p. ; Beau v. ( 1909) * ; Hand. -Mazz. (1924), (1927), (1928), (1936); S. Y. Hu (1967); 中国 植物志 (1979)*; Kitam.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 1985) *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Gnaphalium leontopodium L. var. himalayanum (DC.) Franch . (1888), et (3. sibiricum Franch. (1892), p. p. ; Leontopodium alpinum auct. non Cass. : Hook, f . (1881), p. p. ; L . calocephalum auct. non Beauv. : Diels ( 1912) . 多年生 草本, 高 5 — 15 (-25) 厘米。 根茎生 线形的 须根和 纤维状 细根, 具 分枝, 分枝为 褐色、 无毛、 覆 瓦状排 列的长 叶鞘所 包裹, 先 端生花 茎和不 育茎。 花茎 直立, 粗 1.5 — 2. 5 毫米, 不 分枝, 被白 色绵毛 或下部 被蛛丝 状毛, 下部密 生叶, 上部疏 生叶; 不育 茎短, 为 褐色、 无毛、 覆 瓦状排 列的长 叶鞘所 包裹, 先端具 莲座状 叶丛。 不 育茎的 莲 座状叶 丛花期 宿存, 叶片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1 一 4. 5 厘米, 宽 1 一 3. 5 毫米, 先端 急尖, 常具粗 尖头, 基部 扩大成 宽鞘, 表面 被蛛丝 状毛, 背面被 灰白色 绵毛; 花茎基 部叶 同莲座 状叶, 但在 花期渐 枯萎, 基部 以上叶 直立或 斜展, 上部叶 基部稍 扩大, 略抱 茎; 苞叶 多数, 下 部狭披 针形、 上部 条形, 比 茎上部 叶稍长 和宽,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两 面被 淡黄色 绵毛, 开 展成径 4 一 7 厘 米的苞 叶群。 头状 花序径 5 — 7 毫米, 3 — 10 个密聚 于 苞叶群 中央; 总苞片 3 — 4 层, 近 等长, 披 针状长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先端急 尖或稀 钝, 具长 尖头, 中央淡 绿色, 近 草质, 先 端和两 侧近黑 褐色, 干 膜质, 背 面的中 央疏被 
246  云南 植物志  毛; 花序 托小, 蜂 窝状。 小花 异型, 外围为 雌花, 中 央为两 性花, 稀外围 为雄花 而中央 为 雌花, 或雌雄 异株; 雌花 花冠毛 管状, 长 2. 5 — 3 毫米, 花柱远 伸出花 冠外; 雄花花 冠 管状, 长 3 — 3. 5 毫米, 冠 檐狭漏 斗状, 先端 5 裂片, 冠管较 细长, 花 药和花 柱伸出 花 冠外。 瘦果长 圆形, 长不足 1 毫米, 常具 乳突, 不 育子房 平滑; 冠毛 白色, 雌 花的冠 毛 纤细, 长过于 花冠, 与 花柱近 等长, 雄花 的冠毛 稍粗, 上部近 棒状, 与 花冠近 等长。 花果期 7 — 8 月 。 产于 维西、 中甸、 丽江、 大理; 生 于海拔 2800 — 5000 米的 草坡、 石 砾坡或 岩石缝 隙。 西藏 南部有 分布。 不丹、 锡金和 尼泊尔 也有。 13. 藓状 火绒草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55: 4-6 Leontopodium muscoides ( Hook, f . et Thorns. ) Hand. -Mazz. (1922), (1924), (1928)*, (1936); S. Y. Hu(1967); 中国 植物志 (1979) *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ntennaria muscoides Hook. f. et Thorns, ex C. B. Clarke (1876) , p. p. 多年 生垫状 草本, 高 1 一 4 厘米。 根茎极 纤细, 粗不逾 1 毫米, 生多数 纤细的 须根, 多 分枝, 被鳞片 状的枯 叶鞘, 有 极多不 育茎和 花茎。 花茎直 立或稀 斜生, 粗 0.5 — 1 毫 米, 疏生少 数叶, 被 白色或 淡黄色 绵毛; 不育茎 直立, 纤细, 较花 茎矮, 有密集 宿存的 枯叶和 先端有 密聚的 莲座状 叶丛。 花茎基 部的叶 在花期 生存, 多数密 集成莲 座状, 叶片 直立或 开展, 线形, 长 0.5 — 1.5 厘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基部扩 大成褐 色、 无毛、 半 抱茎的 叶鞘, 边缘稍 反卷, 两面被 白色或 淡黄色 绵毛, 花茎 上的叶 3 — 5 枚, 匙状 线形, 比基生 叶长, 宽 1 一 2 毫米, 基部 渐狭, 无柄, 无鞘, 毛被 更密; 不育 茎的 叶同花 茎基部 的叶; 苞叶 5 — 8 枚, 与茎 上部中 相同, 开 展成径 1.5 — 2. 5 厘 米的星 状苞 叶群。 头状花 序单个 顶生, 径 1 一 1.5 厘米; 总苞半 球形; 总葱片 2 — 3 层, 近等 长, 外层 卵状长 圆形, 长 4. 5 — 5. 5 毫米, 宽约 2 毫米, 先 端尖, 常撕 裂状, 中 央黄绿 色, 近 草质, 先端 和两侧 褐色, 干 膜质, 背面 被蛛丝 状毛, 内 层狭长 圆形, 宽约 1.5 毫 米, 疏 被蛛丝 状毛; 花 序托微 凸起, 径约 2 毫米, 蜂 窝状。 小 花异型 或雌雄 异株; 雌花 花冠毛 管状, 长 3 — 4 毫米, 淡黄 绿色, 花柱远 伸出花 冠外; 雄 花花冠 管状, 长 3 — 4 毫 米, 淡黄 绿色, 冠 檐狭漏 斗状, 先端 5 裂, 冠管 较长, 花药 伸出花 冠外, 花柱较 雌花的 短。 瘦果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不育 子房圆 柱状, 均 无毛; 冠毛 白色, 雌花的 冠毛纤 细, 比花 冠长, 雄 花的冠 毛先端 稍粗, 与花冠 近等。 花果期 7 — 9 月。 产于 德钦、 贡山、 维西; 生 于海拔 3500 — 4400 米的 山坡、 碎石坡 或湿润 草地。 西 藏东 南部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 14. 黄毛 火绒草 (中 国植 物志) Leontopodium aurantiacum Hand. -Mazz. (1928)*;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根 出条 多数, 纤细, 有絹 状毛, 后期 生根, 全部 有疏生 的叶, 顶端 和节上 有莲座 状叶丛 和多数 花茎, 形 成多少 疏散、 径达 12 — 60 厘 米的塾 状体。 叶 开展, 倒卵 圆形或 匙状长 圆形, 长 4. 5 — 6 毫米, 宽 1.5 — 2. 5 毫米, 先端 短渐尖 并常隐 没于厚 绵 毛中, 基 部狭, 无柄, 稍 贴伏于 茎上, 几无 鞘部, 质薄, 两面被 絹状有 光泽的 绿黄色 
菊 科  247  绵毛, 表 面毛被 更厚。 头 状花序 单生, 无花 序梗, 为 比未开 放的花 序稍长 的莲座 状叶所 包围, 径约 5 毫米。 总苞长 4 一 4. 5 毫米, 与叶被 同样的 绵毛; 总苞 片先端 无毛, 宽, 尖, 呈紫 褐色, 近 全缘或 撕裂, 超 出毛茸 之上。 小 花异型 或雌雄 异株。 不 育子房 无毛, 瘦 果有短 粗毛。 冠 毛初时 黄色, 干后 与花冠 同为黄 褐色; 雄 花的冠 毛下部 稍有细 据齿, 上部稍 粗厚且 多少有 粗齿; 雌花 的冠毛 丝状, 有密 锯齿。 花 冠长约 3 毫米, 橙 黄色; 雄 花花冠 狭窄, 上部 渐成漏 斗状; 雌 花花冠 丝状管 状。" 花期 夏季。 产贡山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于 海拔约 3000 米的 亚高山 石跞草 地和岩 石上。 缅甸北 部有 分布。 标本 未见, 抄自原 描述。 Y . 向 日葵族 Trib. Heliantheae Cass. 草本、 亚 灌木或 灌木。 叶通常 对生, 稀 上部叶 互生或 全部叶 互生, 全缘、 有 锯齿或 分裂, 具柄或 无柄。 头 状花序 有异型 小花, 辅射 状或稀 盘状, 边缘 的小花 雌性, 结实, 或 无性, 中央 的小花 两性, 结实或 不育, 或者头 状花序 仅有同 型的两 性花, 稀 雌雄异 株; 总苞片 1 至 多层, 草质, 稀干 膜质或 革质; 花 序托有 托片, 托片离 生或稀 连合, 包 裹 小花或 内旋。 雌 花花冠 舌状, 全 缘或有 2 — 3 齿;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冠檐 4 一 5 裂, 花 药 上端有 附片, 基部 全缘、 钝或 箭形, 有 尖或短 尾状的 耳部, 花柱 分枝顶 端截形 或有附 片, 具 乳头状 突起或 短毛, 或不 育花的 花柱不 分枝。 瘦果常 压扁或 有棱; 冠毛刺 状或短 膜 片状, 或无 冠毛。 主产 北美。 我国有 11 属, 归化 9 属, 栽培 7 — 8 属。 云南共 22 属 36 种 4 变种, 其 中引种 栽培或 已归化 15 种。 分属 检索表 1(12) 叶全部 互生。 2(7) 头状花 序小, 径不逾 1 厘米, 舌片 长不过 1.5 毫米; 花 序梗长 0.2 — 0.5 厘米。 3(4) 叶 无柄, 线形, 全缘; 花序 托平, 无 托片; 瘦果具 3 狭翅 43. «F 须草属 Sheareria 4(3) 叶 具柄, 非 线形, 全缘至 分裂; 花序 托明显 凸起, 有 托片; 瘦果 无翅。 5(6) 头 状花序 单性, 雌雄 同株, 雄 花序生 于茎枝 先端, 雌花 序单生 或密聚 于茎枝 下部; 雌花序 的总苞 片结合 成具钩 状刺的 苞囊; 无冠毛 44. 苍耳属 Xanthium 6(5) 头 状花序 两性, 多 数排列 成圆锥 或伞房 花序; 总苞片 分离; 冠毛 2, 刺 芒状或 憐片状 …… 45, 银 胶菊属 Parthenium 7(2) 头状花 序大, 径 4 一 35 厘米, 舌片长 15 — 60 毫米; 花 序梗长 1 .5 — 20 厘米」 8(9) 花 序托圆 锥形; 总苞片 2 层; 瘦果无 冠毛; 植株 较矮小 46. 金 光菊属 Rudbeckia 9(8) 花序 托平或 微凸; 总苞片 4 至 多层; 冠 毛锁片 状或膜 片状; 植株高 1 米 以上。 10 (11) 花序梗 棒状; 总 苞片约 4 层, 坚硬; 冠 毛多, 錄 片状。 常栽培 作绿窝 47. 肿 柄菊属 Tithonia 11 (10) 花 序梗非 棒状; 总苞片 多层, 叶质; 冠毛 2 — 4, 膜 片状, 脱落。 栽 培作物 48. [^日 llil Helianthus 
248  云南 植物志  1) 叶 对生, 稀 上部叶 互生。 ;38) 瘦果 无刺。 :23) 头状 花序径 1.5 厘米 以上; 舌片 长大多 1 厘米 以上。 :20) 叶至少 下部者 具柄。 17) 叶 有近基 3 出脉, 边缘 具齿; 头状 花序径 1.5 — 2. 5 厘米; 瘦果倒 卵形, 不 压扁或 稍扁; 总 苞片 2 层 近等长 49. 蠑 蛾菊属 Wedelia 16) 叶有羽 状脉, 全缘 或羽状 分裂; 头状 花序径 2. 5 — 30 厘米; 瘦 果明显 压扁; 总苞片 外层者 狭小, 内层 宽大。 :19) 头状 花序径 2. 5 — 6 厘米; 外层 总苞片 8 枚; 托片 线形; 瘦果 具翅或 无翅; 无块根 • 50. 金 鸡菊属 Coreopsis 18) 头状 花序径 5 — 20 厘米; 外层 总苞片 5 枚; 托片 较宽; 瘦果 无翅; 具粗大 的块根 51. 大 m 花属 Dahlia 15) 叶全部 无柄。 :22) 叶 全缘, 具 3 条基 出脉; 总苞片 3 至 多层; 托片 对折; 瘦 果倒卵 形或纺 锤形, 长 7 — 10 毫 米, 被毛。 自墨西 哥引种 52. 百 日菊属 Zinnia :21) 叶 有齿, 具羽 状脉; 总苞片 2 层; 托片 扁平; 瘦 果近圆 柱状长 3 — 5 毫米, 无毛。 自 热带非 洲引种 53. 小 葵子属 Guizotia 14) 头状花 序径通 常不逾 1 厘米; 舌片 长不足 1 厘米。 :27) 头状 花序无 梗或近 无梗, 单生或 簇生于 叶腋或 枝顶; 雌花 1 至 多层。 :26) 沼生 草本; 叶 无柄, 抱茎; 头 状花序 单生, 径 8 — 12 毫米; 无冠毛 …… 54. 沼菊属 Enydra :25) 陆生 草本; 叶 具柄, 不 抱茎; 头 状花序 2 — 6 个 簇生, 径 4 一 5 毫米; 冠毛 刚刺状 - 55. 金 腰箭属 Synedrella :24) 头 状花序 具梗, 单生 或排列 成各式 花序; 雌花 1 一 2 层。 ;29) 总 苞片背 面被具 柄头状 腺毛; 瘦 果为内 层总苞 片或外 层托片 包裹; 头 状花序 排列成 疏圆锥 花序 56. 稀签属 Siegesbeckia :28) 植株无 腺毛; 瘦 果不为 总苞片 或托片 包裹; 头状花 序单个 顶生或 腋生。 :35) 冠 毛无或 2 — 3 枚细 芒状。 :32) 叶 柄无或 近无; 头 状花序 外围具 2 层 雌花; 托片 线形, 被 微毛; 无冠毛 57. 麵 Jg Eclipta ;31) 叶 具柄; 头 状花序 外围具 1 层雌 花或全 部为两 性花; 托片 舟状, 包围 小花; 冠毛 2 — 3 枚, 细芒 状或刚 毛状。 :34) 头状 花序卵 圆形, 长过 于宽; 花序托 圆柱状 锥形, 长 4 一 9 毫米, 粗约 1 毫米 58. 金 钮扣属 Spilanthes :33) 头 状花序 钟形, 宽稍过 于长; 花 序托平 或稍凸 59. 百 能威属 Blahnillea :30) 冠毛 多数, 膜片 状或羽 毛状。 :37) 冠毛膜 片状, 披针状 线形, 长约 1 毫米, 边缘流 苏状;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茎 枝先端 排成疏 伞房 花序, 径 4 一 6 毫米; 花 序梗长 0.5 — 2 厘米; 一 年生直 立草本 60. 牛 膝菊属 Galinsoga :36) 冠毛羽 毛状, 长 5 — 6 毫米; 头 状花序 少数, 单生 于茎枝 先端, 径 10 — 15 毫米; 花 序梗长 8—20 厘米; 多 年生平 卧草本 61. 羽 芒菊属 Tridax 13) 瘦 果有倒 钩刺。 
菊 科  249  39 (40) 两 性花不 结实; 花柱不 分枝; 内层总 苞片近 革质; 瘦果 5 — 7 个, 各包 藏于增 厚变硬 的内层 总苞 片内, 苞果外 面被倒 钩刺, 先端具 2 个光滑 不等长 的硬刺 62. 束 ij 巷果属 Acanthospermum 40 (39) 两性花 结实; 花柱具 分枝; 内层 总苞片 膜质或 草质; 瘦果 多数, 不为 总苞片 包裹, 上端具 2 — 4 个 芒刺, 芒 刺上有 倒刺状 刚毛。 41 (42) 瘦果具 长喙; 头 状花序 较大, 舌 状花长 1.5 — 3 厘米 63. 秋英属 Cosmos 42(41) 瘦果 无喙; 头 状花序 较小, 舌 状花长 0.4 — 1.2 厘 米或无 舌状花 …… 64. 鬼 针草属 Bidens 43. £F 须草属 Sheareria S. Moore 一年生 草本, 高 15 — 50 厘米。 主根圆 柱形, 长达 10 厘米, 粗 1 一 2 毫米, 具多数 长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1.5 — 3 毫米, 绿色 或略带 紫色, 自基部 多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无毛, 稀被 细毛。 叶 互生, 疏离, 叶片 狭倒披 针形或 线形, 长 1 一 3 厘米, 宽 2 — 5 毫米, 先端 急尖, 具小 尖头, 基部楔 形或狭 楔形, 边缘 全缘, 两面 绿色, 无毛, 中脉在 背面微 凸起, 侧脉极 纤细; 叶 柄无或 近无。 头状花 序小, 径 2 — 4 毫米, 单个 顶生或 腋生, 有异型 小花, 外围 通常有 2 朵 雌花, 稀 3 — 4 朵, 结实, 中央 有 1 一 3 朵两 性花, 不 结实; 花序 梗细, 长 2 — 5 毫米, 通常 无毛; 总苞 钟形; 总苞片 2 层, 4 一 5 枚, 宽 卵形、 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先端 纯圆, 边 缘具细 缘毛, 外 层 稍小; 花序 托平, 无托片 。雌 花花冠 舌状, 舌片 白色, 有时 呈淡红 色或紫 红色, 卵状 长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宽约 1 毫米, 边缘 全缘, 先端 钝圆, 常具 5 个 钝齿, 花柱 2 裂, 裂片 线形;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长 1.5 — 2 毫米, 冠檐 钟形, 先端具 5 个 三角形 的齿, 冠管短 且细, 花 药长椭 圆形, 基 部钝或 全缘, 先端 具近三 角形的 附片, 花柱不 分枝, 棒 状。 瘦果长 圆形, 下部 稍窄, 长 3 — 4 毫米, 褐色, 具 3 个 狭翅, 翅 缘具不 规则的 细齿; 冠 毛无。 1 种, 分布 于我国 东部、 中部和 南部。 云南 也产。 1. «F 须草 (植 物名实 图考) 沙小菊 Sheareria nana S. Moore (1875)* ; Forb. et Hemsl. (1888); Hoffm. in Engl, et Prantl (1897)* ; Diels (1900); Merr. et Chun (1930); Hand. -Mazz. (1936);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1959); S. Y. Hu (1968); 图鉴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79) *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heareria polli Franch. (1878)*, (1884). 特征 同属。 花果期 8 — 10 月。 产 于彝良 等地; 生 于海拔 450 米附 近的河 岸边、 湖边 湿地或 田边。 江苏、 安徽、 浙 江、 江西、 湖北、 湖南、 广东、 陕西、 贵州有 分布。 全草 药用, 清热 解毒、 利水 消肿、 疏风, 治 水肿、 无名 肿毒、 风热 头痛。 
250  云南 植物志  44. 苍耳属 Xanthium L. 一年生 草本, 粗壮。 根纺 錘状, 分 枝或不 分枝。 茎 直立, 被糙 伏毛、 柔毛 或近无 毛, 稀 具刺, 多 分枝。 叶 互生, 全缘或 分裂, 具 叶柄。 头 状花序 单性, 雌雄 同株, 在叶 腋 单生或 密集成 穗状, 或者成 束聚生 于茎、 枝 先端; 花序 梗无或 极短。 雄头状 花序球 形, 着生 于茎、 枝 先端, 具多 数不结 实的两 性花; 总 苞宽半 球形; 总苞片 1 一 2 层, 分 离, 革质, 椭 圆状披 针形; 花序托 柱状; 托片披 针形, 包围管 状花; 花冠 上端有 5 个宽 裂片; 花药 分离, 上端 内弯, 花 丝连合 成管状 并包围 花柱; 花柱 细小, 不 分裂, 先端稍 膨大。 雌头状 花序卵 圆形, 单生 或密聚 于茎、 枝 下部, 各有 2 朵 结实的 小花; 总苞片 2 层, 外 层小, 椭 圆状披 针形, 分离, 内层 较大, 卵形, 连合成 囊状, 在 果实成 熟时变 硬, 上端具 1 一 2 个 硬橡, 外面具 多数钩 状刺; 花 冠无, 柱头 2 深裂, 裂片 线形, 伸出 总苞的 喙外。 瘦果 2, 倒 卵形, 藏 于总苞 片内; 冠 毛无。 约 25 种, 主要 分布于 北美、 中美、 欧洲、 亚洲 和非洲 北部。 我国有 3 种 1 变种, 分布于 东北、 华北、 华东、 华南、 西南和 西北各 省区。 云南产 1 种 1 变种。 1. 苍耳 (尔雅 ) 算草 (本草 经), 粘 马头果 (文山 ), 棉花根 (临沧 ), 嗅药 (澜沧 ), "疾 策尔" (藏 名), 苍耳子 (云 南、 四川、 河南、 山东、 山西、 东北 ), 老苍子 (江 西、 河北、 辽宁 ), 野 茄子、 敝子 (东北 ), 野茄 (河北 ), 道 人头、 刺八棵 (河南 ), 苍 浪子、 绵苍 浪子、 宪 子 裸子、 青棘子 (江苏 ), 抡子 (安徽 )., 粘 头婆、 虱马头 (广州 ), 卷耳 (海南 ), 胡苍 子 (湖南 ), 猪耳、 菜耳 (甘肃 ) 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 ex widder (1923); Hand.-Mazz. (1936); 广州 植物志 (1959); S. Y. Hu (1969); 海南 植物志 (1974)*; 图鉴 (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79)*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广; 秦岭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Xanthium strumariu?n L. (1753), p. p. ; DC. (1826), p. p. ; Maxim. (1859); Forb. et Hemsl. (1888), p. p.; Palibin (1899), p. p. ; Diels (1901), p. p.; Ling (1934), (1935); Chang (1937); S. Y. Hu (1969);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 p. p.; X . strumarium L. var. indie um Debex. (1877) , p. p. ; X. indicum Klatt (1800), non Koenig apud Roxb. ; X. japonicum Widder (1923); Kitag. (1936), (1939). la. 苍耳 (原 变种) 图版 56: 1—5 var. sibiricum 一年生 草本, 高 20 — 100 厘米。 根圆 柱形, 灰 褐色, 具 多数长 须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圆 柱形, 不 分枝或 具少数 分枝, 绿色或 有时具 紫褐色 斑点, 基 部粗达 1.2 厘米, 上 部具细 纵棱, 被白 色具节 糙毛。 叶片 三角状 卵形、 三 角形或 心形, 长 4 一 15 厘米, 宽 5 — 17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纯, 基部浅 心形或 截形, 边缘 具不规 则的粗 锯齿, 表面 绿色, 背面灰 绿色, 两面密 被白色 短伏毛 和具淡 黄色的 腺点, 有 3 条基 出脉, 和侧 
菊 禾斗  251  图版 56 1 一 5. 苍耳 XanthiumsibiricumPatrinexWiddervar. sibiricum. , 1. 植株 上部, 2. 雄头状 花序, 3. 雌头状 花序, 4. 雄花, 5. 雌花; 6 — 10. 银胶菊 ParthemumhysterophorusL. , 6. 植株 上部, 7. 头状 花序, 8. 雌花, 9. 两性 花, 10. 瘦果。 (王 凌绘) 
252  云南 植物志  脉 在两面 凸起; 叶柄长 3 — 16 厘米, 密被白 色具节 糙毛。 雄头 状花序 球形, 径 5 — 7 毫 米, 有多数 雄花; 花 序梗长 2 — 7 毫米; 总苞 片通常 1 层, 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1 一 1.5 毫 米, 密被短 柔毛; 花 序托圆 柱形; 托 片倒披 针形, 长 1.5 — 2 毫米, 被微 柔毛; 雄花冠 长 3 — 4 毫米, 外面疏 具黄色 腺点, 冠 管短, 冠檐狭 钟形, 先端具 5 齿裂, 雄蕊 5, 花 丝连合 成管, 花药 分离, 近 线形, 长约 1 毫米, 成熟时 大部分 伸出花 冠外, 黄色 略带紫 色, 雌蕊 退化, 近 线形。 雌头状 花序卵 圆形, 长 1.2 — 1.7 毫米, 具 2 小花; 总苞片 2 层, 外层披 针形, 长约 3 毫米, 被短 柔毛, 内层 较大, 椭 圆形, 连 合成一 苞囊, 苞囊卵 圆 形或椭 圆形, 先端具 2 个 等长的 尖嫁, 绿色、 淡 黄绿色 或稀带 红色, 在 果期变 坚硬, 连 同喙长 1.2 — 1.8 厘米, 宽 4 一 7 毫米, 外面疏 被白色 短柔毛 和黄色 腺点, 并具 多数钩 状刺, 刺 劲直, 坚硬, 长 2 — 3 毫米, 基部疏 生白色 细毛和 具黄色 腺点, 有时 光滑, 喙 尖 锥形, 坚硬, 长 1.5 — 2. 5 毫米, 先端 弯曲; 小花无 花冠, 子 房扁椭 圆形, 花 柱短, 柱 头伸出 喙外。 瘦果倒 卵形, 包 藏于苞 囊中。 花期 6 — 8 月, 果期 9 月 至翌年 4 月。 云南 大部分 地区有 分布; 生 于海拔 (140 —) 1000—2800 (—38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中、 山坡 草地、 荒地、 田边、 溪边或 路旁。 我国 东北、 华北、 华东、 华南、 西 南及西 北各省 区广泛 分布。 - 果 入药, 有毒, 能祛风 解表, 根可 治高血 压症; 果含苍 耳甙、 脂 肪和生 物碱, 可榨 油作 油漆、 油墨、 肥皂、 润 滑油的 原料。 lb. 近无 刺苍耳 (中 国植 物志) (变种 ) 稀 刺苍耳 var. subinerme (Winkl. ) Widder (1923); Hand.-Mazz. (1938); Ling (1939); 中 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Xanthium indicum Klatt . (1880), non Koenig apud Roxb. ; X . strumarium L. var. subinerme Winkl. (1923). 与 原变种 的区别 是植株 通常较 矮小, 茎自 基部多 分枝; 成 熟瘦果 的苞囊 较小, 连同 喙长 0.7 — 0.9 厘米, 先端具 2 个通常 不等长 的喙, 外面具 极稀疏 的钩状 刺或近 无刺。 据载 云南有 分布, 标本 未见, 但见 栽培。 内蒙、 吉林、 河北、 山西、 陕西、 新疆、 四川和 西藏有 分布。 45. 银 胶菊属 Parthenium L.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亚灌 木或稀 灌木。 茎 直立或 弯曲, 被绒 毛或近 无毛。 叶互 生, 全缘、 具齿 或羽状 分裂, 具柄。 头 状花序 较小, 多数排 列成圆 锥状花 序或伞 房状花 序, 辐 射状, 有异型 小花, 边缘 为一层 结实的 雌花, 中 央为多 数不结 实的两 性花; 总苞 钟 形或半 球形; 总苞片 2 层, 外 层宽, 与内层 等长或 稍短; 花序 托小, 凸 起或圆 锥状, 有 膜质、 楔形的 托片; 雌 花花冠 舌状, 舌片短 且宽, 白 色或浅 黄色, 先 端凹, 具 2 — 3 齿裂, 花柱 2 分枝;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白 色或浅 黄色, 上部稍 扩大, 先端 4 一 5 浅裂, 花 药先端 渐尖或 锥尖, 基部 无尾, 花柱不 分枝, 先端头 状或圆 球形。 瘦 果背面 平扁, 腹 面龙 骨状, 无毛 或被短 柔毛, 与内 向两侧 2 朵 被鳞片 包裹着 的两性 花一同 着生于 总甚片 
菊 科  253  的 基部; 冠毛 2 — 3 枚, 刺芒 状或麟 片状。 约 24 种, 分布于 美洲。 1 种 在我国 南部和 西南部 逸生, 另 1 种 在我国 南部有 栽培。 云南 2 种 均有。 分种 检索表 1 (2) 叶片二 回羽状 深裂; 头状花 序小, 径 3 — 5 毫米; 冠毛憐 片状, 先端 平截或 有细齿 1 . 银胶菊 hysterophonis 2(1) 叶片具 齿或一 回羽状 深裂; 头 状花序 较大, 径约 6 毫米; 冠毛刺 芒状, 先 端锐尖 2. 灰白 银胶菊 P. argentatum 1. 银胶菊 (图鉴 ) 图版 56: 6—10 野 益母艾 (河口 ), 野 益母岩 (石屏 ) Parthenium hysterophorus L. (1753) ; DC. (1836) ; Gagnep. in Lecomte (1924) * ; Hand. -Mazz. (1936); Merr. (1936); S. Y. Hu (1967); 图鉴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79)* ;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贵 州植物 志 (1989)*. 一年生 草本, 高 (25 —) 50 — 100 厘米。 主根圆 柱形, 延长, 具多数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呈黄 褐色。 茎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4 一 6 毫米, 多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纹, 被灰白 色短 柔毛。 叶 互生, 叶 片轮廓 卵形、 长卵 形或椭 圆形, 连 叶柄长 10 — 19 厘米, 宽 6 — 11 厘米, 下 部和中 部叶二 回羽状 深裂, 裂片 3 — 4 对, 卵形, 长 3. 5 — 7 厘米, 小裂片 卵 形或长 圆形, 先 端钝, 边缘常 具齿, 两面 被短糙 毛和具 腺点, 上部叶 较小, 无 叶柄, 羽状 分裂, 裂片 线状长 圆形, 全缘或 具齿, 最上 部叶常 3 深裂, 中 裂片远 较侧裂 片长。 头 状花序 多数, 径 3 — 5 毫米, 在茎和 枝先端 排列成 开展的 伞房状 花序; 花序梗 纤细, 长 2 — 10 毫米, 被短 柔毛; 总 苞宽钟 形或半 球形, 径约 5 毫米, 长 2 — 3 毫米; 总苞片 2 层, 约 10 枚, 近 等长, 背面具 3 条 纵脉, 外层 5 枚卵 形或宽 卵形, 先 端钝, 背 面被短 柔毛, 上部毛 较密, 叶质, 内层近 圆形, 先 端圆, 微凹, 边缘 膜质、 透明, 背面 近先端 被短 柔毛。 雌花 5 朵, 花冠 舌状, 白色, 长约 1.3 毫米, 舌片卵 形或卵 圆形, 先端 2 裂; 两性花 多数, 花冠 管状, 长约 2 毫米, 冠檐 4 浅裂, 裂片短 尖或短 渐尖, 通 常具乳 突, 雄蕊 4 枚。 瘦果倒 卵形, 长约 2.5 毫米, 成熟时 褐色, 干时变 黑色, 疏具 腺点; 冠 毛 2 枚, 鳞 片状, 长 圆形, 长约 0.5 毫米, 先 端平截 或稀具 细齿。 花果期 4 一 11 月。 产于 师宗、 路南、 石屏、 开远、 蒙自、 元阳、 金平、 河口、 文山 等地; 生 于海拔 (100 —) 750-1400 (-2400) 米的 灌丛、 草坡、 路边、 沟 边或田 埂边。 广东、 广西、 贵州有 分布。 热带美 洲和越 南北部 也有。 全草 药用, 治妇 科病、 疫疡 肿毒。 2. 灰白 银胶菊 (中 国植 物志) 银色 橡胶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Parthenium argentatum A . Gray (1884); 中国 植物志 ( 1 979 )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254  云南 植物志  多年 生草本 或亚灌 木状, 高 30 — 70 厘米。 茎直 立或稀 弯曲, 具 分枝, 基 部粗约 4 毫米, 被灰白 色的短 绒毛, 幼枝 的毛被 较密和 紧贴。 叶 互生, 叶片披 针形、 匙形 或椭圆 形, 连 叶柄长 4 一 7 厘米, 宽 0.7 — 1.8 厘米, 先端 短尖, 基 部渐狭 并下延 成具翅 的柄, 边 缘具疏 齿或具 1 一 4 对深 裂片, 两 面密被 银灰色 绒毛, 背面毛 较密, 具离基 3 出脉, 有 时在中 部自中 脉发出 1 一 2 对极 纤细的 侧脉, 网脉不 明显。 头 状花序 多数, 径约 6 毫 米, 在茎和 枝先端 排列成 较密的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5 — 15 毫米, 密被 粗毛; 总苞宽 钟形, 径约 6 毫米; 总苞片 2 层, 约 10 枚, 外层 5 枚 叶状, 绿色, 卵形, 长约 3 毫米, 先端短 渐尖, 外 面被灰 白色短 柔毛, 内层的 较薄, 中间 绿色, 边 缘白色 透明, 近 圆形, 长约 3 毫米, 先 端圆, 具不规 则的细 齿和被 腺状短 柔毛, 基部 3 浅裂。 雌花 5 朵, 花冠 舌状, 淡 黄色, 长约 2 毫米, 舌片 卵形, 先端 2 齿裂, 无毛; 两性花 较多, 花冠 管状, 长约 3 毫米, 冠檐 5 浅裂, 裂片 卵状, 渐尖, 具 乳突, 雄蕊 5 枚。 瘦 果倒圆 锥形, 稍 扁, 长约 3 毫米, 宽 1.5 — 1.8 毫米, 干时 黑色, 基部 楔尖, 疏具 腺点; 冠毛 2 枚, 刺 芒状, 长约 1 毫米, 叉开, 先端 锐尖, 于 瘦果两 侧成线 形向下 延伸, 直抵 瘦果基 部并与 两侧 之两性 花周围 的托片 毗连, 延伸部 分长约 4 毫米。 花期 4 一 8 月。 原 产美洲 中部和 北部。 我国 南部有 栽培。 云 南保山 怒江坝 引种。 46. 金 光菊属 Rudbeckia L. 二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稀一 年生。 叶 互生, 稀 对生, 全缘 或羽状 分裂。 头状 花序大 或 较大, 常 单生于 茎和枝 先端, 有多 数异型 小花, 外围有 1 层不结 实的舌 状花, 中央有 多数结 实的管 状花; 总苞碟 形或半 球形; 总苞片 2 层, 叶质; 花序托 凸起, 圆柱 形或圆 锥形, 果时 增大; 托片干 膜质, 对 折或龙 骨状。 舌状花 黄色、 橙色或 红色, 舌片 开展, 全缘或 先端具 2 — 3 齿; 管状花 两性, 黄棕 色或紫 褐色, 冠 檐近圆 筒形, 先端 5 深裂, 冠 管短, 花 药基部 截形, 全 缘或具 2 个小 尖头, 花柱 分枝先 端具钻 形的附 属器, 被锈色 毛。 瘦果 四棱形 或近圆 柱形, 稍扁, 上 端钝或 截形; 冠 毛短冠 状或无 冠毛。 约 45 种, 产北 美和墨 西哥。 我 国栽培 数种作 观赏。 云 南栽培 1 种。 1. 黑心 金光菊 (中 国植 物志) 黑眼菊 (江苏 南部种 子植物 手册) Rudbeckia hirta L. (1753); DC. (1836); Britton et Brown (1877); 江苏南 部种子 植 物手册 (1959 广; 中国 植物志 (1979)、 秦岭 植物志 (1985). 一 年生或 二年生 草本, 高 60 — 80 厘米。 须根 多数, 线形, 具极多 纤维状 细根。 茎 直立, 基部粗 3 — 4 毫米, 上部具 分枝, 茎和 枝具纵 条纹, 密被 或疏被 白色粗 刺毛。 下 部叶长 卵形、 狭长 圆形或 匙形, 长 5 — 15 厘米, 宽 1 一 5 厘米, 基 部下延 成具翅 的柄, 上部 叶长圆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长 3 — 5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基部宽 楔形或 模形, 无 柄或近 无柄, 全部 叶先端 急尖, 边缘 全缘或 具齿, 两 面被密 或疏的 白色粗 刺毛, 离基 3 出脉 在背面 凸起。 头 状花序 少数, 径 5 — 7 厘米, 单 生于茎 和分枝 先端; 花 序梗长 2 — 20 厘米, 具纵 条纹, 被 白色粗 刺毛; 总苞半 球形; 总苞片 2 层, 多数, 外层长 圆形, 长 1 一 2 厘米, 内层 线状披 针形, 较短, 全部总 苞片先 端急尖 或钝, 两面被 白色粗 刺毛, 
菊 科  255  花期 反折; 花 序托圆 锥形; 托片 线形, 对 折呈龙 骨状, 长约 5 毫米, 先端紫 黑色, 背面 疏被 纤毛。 舌状花 黄色, 10 — 15 朵, 舌 片狭长 圆形, 长 2 — 5 厘米, 宽 0.5—1 厘米, 先端具 2 齿, 背面 被白色 纤毛, 具数条 纵脉; 管状 花暗褐 色或暗 紫色, 长 3. 5 — 4 毫米, 冠檐 5 深裂, 冠管 纤细, 雄蕊 5, 花柱分 枝长。 瘦果四 棱形, 长 2 — 2. 5 毫米, 光滑无 毛, 黑 褐色; 无 冠毛。 花果期 6 — 9 月。 原产 北美。 我国各 地常见 有庭园 栽培。 云 南也有 栽培作 观赏。 47. 月中 柄菊属 Tithonia Desf . ex Juss. 一年生 草本。 茎 直立, 有时基 部呈木 质化。 叶 互生, 全缘或 3 — 5 深裂。 头 状花序 大, 有异型 小花, 外围 的小花 雌性, 中央有 多数结 实的两 性花; 花序 梗长, 棒状, 粗 壮; 总 苞半球 形或宽 钟形; 总苞 2 — 4 层, 坚硬, 有 多数纵 条纹, 先端近 膜质; 花序托 凸起; 托片有 纹, 先 端急尖 或芒状 急尖, 稍平 或半抱 雌花。 雌 花花冠 舌状, 舌片开 展, 全缘 或先端 2 — 3 小齿;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上 部长圆 筒形, 先端 5 齿裂, 中 部稍膨 大, 基部略 变狭, 被 柔毛, 花药基 部钝, 花柱 分枝有 附器, 附器 线状披 针形, 被 硬毛。 瘦 果长椭 圆形, 压扁, 具 4 条 纵肋, 被 柔毛; 冠毛 多数, 鳞 片状, 先端 有芒或 无芒。 约 10 种, 分布 于美洲 中部。 我 国栽培 1 种。 云南也 引种。 1. 肿柄菊 (图鉴 ) 图版 57: 1—4 假 向日葵 Tithonia diversifolia A. Gray ( 1883 ) ; Saur ( 1947 ) ; Kitam. in Hara ( 1966 ) , (1969); S. Y. Hu (1969); 图鉴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79)*;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一年生 草本, 高 2 — 5 米。 茎 直立, 粗壮, 具 分枝, 茎和 枝具纵 条纹, 被密 或疏的 白色短 柔毛。 叶片 卵形、 长 卵形、 宽卵形 或稀近 圆形, 长 5 — 20 厘米, 宽 4 一 14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楔形 下延, 具 3 条基 出脉, 3 — 5 深裂, 最 上部叶 有时不 分裂, 裂片卵 形、 披针形 或长三 角形, 先端 渐尖, 边 缘具细 鋸齿, 表面 绿色, 被短 柔毛, 背 面灰绿 色, 密被细 柔毛, 侧脉 数对, 在背面 凸起; 叶柄长 1 一 5 厘米, 具翅, 被细 柔毛。 头状 花序 较大, 径 5 — 15 厘米, 单生于 花序梗 先端; 花序梗 棒状, 长 6 — 20 厘米, 粗壮, 最 上部 增粗达 5 — 7 毫米, 被细 柔毛; 总苞半 球形, 径 2. 5 — 4 厘米; 总 苞片约 4 层, 外层 椭 圆形、 宽 卵形或 卵形, 长 5 — 8 毫米, 先端 急尖, 基部近 革质, 内层长 椭圆形 或长卵 形, 长 2 — 2. 5 厘米, 先端 圆钝, 具 狭膜质 边缘, 全部 总苞片 绿色, 具 多数纵 条纹。 雌 花 1 层, 花冠 舌状, 黄色, 舌 片长披 针形、 披针 状狭椭 圆形, 长 2 — 6 厘米, 宽 0.7 — 1.5 厘米, 先端 通常具 2 — 3 小齿, 背 面疏被 短毛, 有 多数纵 条纹;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黄色, 长 7 — 8 毫米, 冠檐狭 钟形, 先端 5 齿裂, 冠管 下部被 短毛, 花药 伸出花 冠外, 花柱 2 分枝 延长。 瘦 果长椭 圆形, 长约 4 毫米, 扁平, 被短 柔毛。 花果期 9 一 12 月。 原产墨 西哥。 我 国南部 有引种 栽培。 昆明、 勐海、 勐腊、 沧源、 耿马、 潞西、 瑞 丽、 陇川、 景东 等地有 栽培作 绿篱。 叶 药用, 清热 解毒、 消肿, 治 急性胃 肠炎、 痈疮。 
256  云 南植物 志  图版 57 1— 4. 肿柄菊 Tithoniadiversifolia A. Gray, 1. 植株 上部, 2. 雌花, 3. 两 性花, 4. 瘦果; 5 — 9. 菊芋 Helianthus tuberosus L. , 5. 植株 上部, 6. 雌花, 7. 两 性花, 8. 托片, 9. 瘦果。 (王红 兵绘) 
菊 科  257  48. 向 日葵属 Helianthus L.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茎 直立, 高大, 被 短糙毛 或白色 硬毛。 叶 对生, 有时 上部叶 或 全部叶 互生, 常 有离基 3 出脉, 具柄。 头状花 序大或 较大, 单 生或排 列成伞 房状花 序, 有多 数异型 小花, 边花 1 层, 舌状, 无性, 中央有 多数管 状花, 两性, 结实; 总苞 盘 状或半 球形; 总苞片 2 至 多层, 膜质或 叶质; 花序托 平或稍 凸起; 托片 折叠, 包围两 性花。 舌状 花花冠 黄色, 舌片 开展; 管状 花冠檐 钟形, 上端 黄色、 紫 色或稀 褐色, 5 裂, 冠 管短。 瘦果 长圆形 或倒卵 圆形, 稍 扁或具 4 棱; 冠毛膜 片状, 具 2 芒, 有 时附有 2 — 4 个 较短的 芒刺, 脱落。 约 100 种, 主 产美洲 北部, 少数产 南美的 秘鲁、 智利 等地, 其 中一些 种在世 界各地 广泛 栽培。 我 国栽培 数种, 常 见的有 2 种。 云 南栽培 2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头状 花序径 15 — 35 厘米, 常 下倾; 总苞 盘状; 瘦果 倒卵形 或长倒 卵形; 茎不 分枝; 一 年生草 本, 无块茎 1. 向日葵 H. annuus 2(1) 头状 花序径 4 一 9 厘米, 直立; 总苞半 球形; 瘦果圆 柱状; 茎具 分枝; 多年生 草本, 有 地下块 莲 2. 菊芋 H. tuberosus 1. 向日葵 (通称 ) 丈菊 (植物 名实图 考), "泥玛 多美" (藏语 ) Helianthus annuus L. (1753); DC. (1836); Hoffm. in Engl, et Prantl (1897); Britton et Brown (1898); Kia (1937)* ; 广州 植物志 (1956);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1959)* ; S. Y. Hu ( 1966); 海南 植物志 (1974); 图鉴 ( 1975 广;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秦岭 植物志 (1985). 一年生 草本, 高 1 一 3 米。 主根圆 柱状, 向下 渐狭, 具 极多数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直立, 粗壮, 绿色, 被 白色的 具节长 硬毛, 通常不 分枝, 稀上部 有少数 分枝。 叶互 生, 叶片 心状卵 形或宽 卵形, 长 10 — 30 厘米或 更长, 宽 7 — 24 厘米或 更宽, 先 端渐尖 或稀 急尖, 基部 心形、 平 截或三 角状, 边缘 具不整 齐的粗 鋸齿, 表面 绿色, 背 面淡绿 色, 两 面被短 糙毛, 有 3 条基 出脉, 侧脉 数对, 叶脉在 两面均 凸起, 沿脉 被白色 具节长 硬毛; 叶 柄长, 被白 色长硬 毛和短 糙毛。 头状花 序单个 顶生, 径 15 — 35 厘 米或稀 更大, 下倾; 花序 梗长, 粗壮, 被 白色具 节长硬 毛和短 糙毛; 总苞 盘状; 总苞片 多层, 绿色, 卵形、 长卵 形至披 针形, 先端尾 状渐尖 并线状 延长, 背面被 短槌毛 和散生 白色具 节的长 硬毛, 腹面 粗槌, 边缘 被白色 具节长 硬毛, 密具黄 色透明 腺点; 花序 托平或 微凸; 托片 近 膜质, 条形或 披针状 条形, 具数条 纵脉。 舌状花 1 层, 多数, 舌片黄 色或金 黄色, 卵 状长 圆形、 长 圆形、 狭 椭圆形 或狭长 圆形, 不 结实; 管 状花极 多数, 花冠 黄色、 褐色或 带 紫色, 冠檐 筒状, 先端 5 裂, 冠管 极短, 雄蕊 5, 花药暗 紫色, 连合成 筒状, 柱头 2 分枝, 密 被毛。 瘦果倒 卵形、 长倒卵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稍 压扁, 具 细肋, 常被 白色微 
258  云南 植物志  柔毛; 冠毛 2 枚, 膜 片状, 早落。 花果期 7 — 9 月。 原产北 美洲, 全球各 地广泛 栽培。 我 国各省 区均有 栽培。 云南 也广为 栽培。 经多年 人工 培育, 现 已有许 多栽培 品种。 种 子含油 量高, 味香 可口, 可供 食用。 种子的 皮壳和 茎秆可 作饲料 和工业 原料。 茎 皮纤维 可制人 造丝, 代 麻供织 麻袋。 茎 秆可作 造纸原 料及隔 音板。 全株 药用, 根 治胸胁 胃烷 疼痛、 大小便 不通、 跌打 损伤; 茎 髓可治 血淋、 尿路 结实、 乳 糜尿、 小便 不利; 叶 作 苦味健 胃剂, 治高 血压; 花序 托养肝 补肾、 降压、 止痛, 治 头痛、 目昏、 牙痛、 胃腹 痛、 妇女月 经痛、 疮肿; 花 能祛风 明目, 治 头昏、 面肿, 可 催产; 果壳治 耳鸣。 重瓣花 供 观赏。 2. 菊芋 (种 子植物 名称) 图版 57: 5-9 洋姜 (云南 ), 番姜 (广东 ), 菊薯、 五星草 (广西 ) Helianthus tuberosus L. (1753); DC. (1836); Hoffm. in Engl, et Prantl (1897); Britton et Brown ( 1898); Kia (1937)*; Vass. (1959);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1959); S. Y. Hu (1966); 图鉴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79);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秦岭 植物志 (1985). 多年生 草本, 高 1 一 2 米。 地下茎 块状, 生多数 须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直立, 具分 枝, 茎和 枝灰褐 色或淡 绿带黑 褐色, 有时 具紫色 斑点, 粗槌, 具细 纵纹, 被白色 具节长 硬 毛和短 糙毛。 叶 基部的 对生, 其余的 互生, 叶片 卵形、 卵状椭 圆形、 狭椭 圆形、 长卵 形至披 针形, 长 5 — 22 厘米, 宽 1.5 — 9 厘米, 先 端尾状 渐尖或 渐尖, 基部 楔形、 宽楔 形或稀 圆形, 下延, 边 缘具疏 离的粗 据齿, 表面绿 色或深 绿色, 密被白 色短刺 状毛, 刺 状 毛基部 增粗, 当毛脱 落后, 留下 白色、 点状、 微凸的 毛基, 背面淡 绿色或 绿色, 疏生 短 柔毛, 有离基 或基出 3 脉, 侧脉 数对, 叶脉 在两面 微凸, 沿 脉被短 硬毛; 叶柄长 0.5 — 4 厘米, 具翅。 头状 花序径 4 一 9 厘米, 单 生于茎 和分枝 先端, 直立; 花 序梗长 3 — 16 厘米, 被 白色、 具 节长硬 毛和短 糙毛, 中部具 1 一 2 (-3) 枚叶状 苞片; 总苞半 球形; 总苞片 多层, 绿色, 狭披针 形或狭 披针状 条形, 长 12 — 16 毫米, 宽 1.5 — 2. 5 毫 米, 先端渐 尖或长 渐尖, 背 面被短 糙毛, 边缘 具白色 缘毛; 花序托 扁平或 微凸; 托片披 针状 条形, 长 6 — 8 毫米, 背面上 部被微 柔毛。 舌状花 1 层, 数个, 舌片黄 色或金 黄色, 长 1.5 — 4 厘米, 宽 1.5 — 7 毫米, 具数条 深色的 纵纹, 不 结实; 管状 花花冠 筒状, 黄 色, 长 5 — 6 毫米, 先端 5 裂, 雄蕊 5, 花药暗 褐色, 长约 5 毫米, 连合成 筒状, 柱头 2 分枝。 瘦果圆 柱形, 下部 较狭, 疏被 微毛; 冠毛 2 — 4 枚, 近 膜质, 扁平, 条状 长三角 形, 不 等长。 花果期 7 — 9 月。 原产北 美洲。 我国 各地有 栽培。 云南 也广为 栽培。 地下根 茎俗称 洋姜, 富含 淀粉和 糖分, 可 食用, 或 制成酱 菜尤为 可口。 茎皮 纤维可 制 绳索、 麻袋和 人造纤 维板。 鲜茎 叶可作 饲料, 还可制 菊糖和 酒精。 药用, 根治 消化不 良、 精亏 肾虚; 茎 和叶治 头痛、 尿闭、 骨折。 还可 观赏。 
菊 科  259  49. 蟛 蜞菊属 Wedeliajacq.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茎 直立、 匍 匐或攀 援状, 被短 糙毛。 叶 对生, 具鋸齿 或稀全 缘。 头状 花序中 等大, 单生或 2 — 3 个 同出于 叶腋或 枝顶, 呈放 射状, 有异型 小花, 外 围有 1 层 雌花, 中央有 较多两 性花, 全部 结实; 总苞钟 形或半 球形; 总苞片 2 层, 外层 叶质, 绿色, 被 糙毛或 柔毛, 内 层狭, 憐 片状, 与 外层近 等长或 稍长或 稍短; 花 序托凸 或平; 托片 折叠并 包裹两 性花。 雌 花花冠 舌状, 舌 片长, 黄色, 开展, 先端 2 — 3 齿裂, 管 部短;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冠檐狭 钟形, 先端 5 浅裂, 冠管圆 筒形, 花 药顶端 卵形、 钝 或 稍尖, 基部 戟形, 具 2 个钝 小耳, 花 柱分枝 有多数 乳突, 先 端有附 属物, 附属 物锐尖 或 稍尖, 背面 被毛。 瘦果倒 卵形或 模状长 圆形, 顶 端平或 浑圆, 压 扁或舌 状花的 瘦果三 棱形, 棱 缘钝或 稀具软 骨质的 狭翅; 冠毛 无或有 1 一 3 枚 芒刺, 或 成有齿 或无齿 的冠毛 环。 约 60 余种, 分布于 热带和 亚热带 地区。 我国有 5 种, 产东南 部和西 南部。 云南产 3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瘦 果倒卵 圆形, 先端 平截, 无疣状 突起, 不具 冠毛; 托片线 状倒披 针形, 先 端钝, 果 时长于 总 苞片; 总苞片 10 — 14 枚; 攀 援草本 1. 孪花 蠑蜞菊 W. biflora 2(1) 瘦果 非倒卵 圆形, 先端 收缩, 成 熟时密 具白色 抚突, 有 2 — 3 个 芒刺状 冠毛; 托片长 圆形, 先 端芒状 刺尖, 果 时等长 于或稍 短于总 苞片; 总苞片 5 — 7 枚; 直立 草本。 3 (4) 瘦果倒 卵状三 棱形; 叶 片边缘 具不整 齐的锅 齿或重 锯齿; 托 片顶端 全缘; 总苞 片直立 或近直 立; 具不规 则膨大 的根茎 2. 麻叶 蠑蜞菊 W. urticifolia 4(3) 瘦 果扁倒 卵形; 叶片 边缘具 整齐的 圆齿; 托片上 部边缘 具齿; 总苞片 伸展; 具 圆柱状 延长的 主根。 5(6) 头状 花序径 1.2 — 1.5 厘米; 舌片长 4 一 7 毫米; 总苞径 6 — 10 毫米; 冠毛不 等长, 长 0.5 — 1 毫米 3a. 山蜂! Ill 菊 W. wallichii var. wallichii 6(5) 头状 花序径 2 — 3 厘米; 舌片长 10 — 14 毫米; 总苞径 15 — 20 毫米; 冠毛 等长, 长达 3 毫米 3b. 大花 嫁頓菊 W. wallichi var. megalantha 1. 孥花 蟛蛾菊 (海 南植 物志) Wedelia biflora (L. ) DC. (1834), (1836); Benth. (1861); Hance (1873); Forb. et Hemsl. ( 1888); Dunn et Tutch. ( 1912); Merr. ( 1927); Ling ( 1934); Chang (1937); Kitam. (1942), in Hara (1966); S. Y. Hu (1969); 海南 植物志 (1974); 图 鉴 (1975), in nota;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Verbesina biflora L. (1763); Ac mella bi flora ( L. ) Spreng. (1826); Wollastonia biflora (L. ) DC. (1836). 攀援状 草本, 长 1 一 2 米。 茎 绿色, 具 分枝, 茎和 枝有细 纵纹, 近无 毛或疏 被贴生 糙毛。 叶 对生, 叶片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3 — 10 厘米, 宽 3 — 4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 
260  云南 植物志  部 圆或宽 楔形, 边缘具 整齐的 锯齿, 表面 绿色, 密被 疣状糙 伏毛, 背面淡 绿色, 密被柔 毛, 有近基 3 出脉, 侧脉 少数, 叶脉 在两面 凸起; 叶柄长 2 — 4 厘米, 被毛; 上 部叶披 针形, 较小 和具较 短柄。 头状花 序径达 2 厘米, 单生 于茎、 枝 先端或 叶腋, 有时 于叶腋 孪生; 花 序梗长 2 — 4 (-6) 厘米, 被贴生 槌毛; 总苞半 球形, 绿色, 径 8 — 12 毫米; 总苞片 2 层, 10 — 14 枚, 伸展, 有时向 外弯, 外层 卵形或 卵状长 圆形, 内层卵 状披针 形, 全部总 苞片长 5 — 6 毫米, 先 端钝, 背面密 被贴生 糙毛; 花序 托平; 托片线 状倒披 针形, 长 5. 5 — 6. 5 毫米, 先 端钝, 全缘, 被短 糙毛。 雌 花花冠 舌状, 舌片 黄色, 倒卵 状长 圆形, 长 7 — 8 毫米, 宽 3 — 4 毫米, 先端 2 齿, 具数条 纵脉, 背面沿 脉疏被 柔毛, 管 部短;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黄色, 长 5 — 6 毫米, 冠檐 钟状圆 筒形, 先端 5 齿裂, 疏被 微毛, 冠 管细, 长约 1 毫米, 花药 伸出花 冠外, 柱头 2 分枝, 伸出花 冠外。 瘦果 倒卵圆 形, 长 3 — 4 毫米, 宽约 2 毫米, 先端平 截并被 微毛, 基 部窄; 无冠 毛或冠 毛环。 花果 期几 全年。 根据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和 "西双 版纳高 等植物 名录" 记载, 勐 腊和景 洪有分 布。 台湾、 广东 南部、 海南、 广西有 分布; 生 于海边 沙地、 草地、 灌 丛中或 林下。 印 度、 中南 半岛、 印度尼 西亚、 马来 西亚、 菲 律宾、 日本及 大洋洲 也有。 全草 药用, 补血、 活血、 散瘀、 消肿。 2. 麻叶 蠑蜞菊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58: 1-8 小血藤 (丽江 ), 接 骨草, 血参, 女金丹 Wedelia urticifolia (Bl. ) DC. ex Wight. ( 1834) ,( 1836) , p. p.; Hook. f. (1881); Forb. et Hemsl. (1888); Diels (1912);. Hand.-Mazz. (1936); S. Y. Hu (1969);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直立 或斜生 草本, 稀呈攀 援状, 高 0.5 — 1 米。 根茎不 规则的 膨大, 生多数 粗线形 并延长 的须根 和少数 纤维状 细根。 茎圆 柱形, 基部粗 2 — 6 毫米, 有 分枝, 茎和 枝淡绿 色, 有时带 紫色, 具粗 纵棱, 被 白色稍 伸展的 糙毛。 叶 对生, 叶片 卵形、 长卵形 或披针 形, 长 3 — 15 厘米, 宽 1.5 — 6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宽楔形 或圆, 边缘 有不整 齐的锯 齿或重 锯齿, 表面 绿色, 被疣状 槌毛, 背面淡 绿色, 密被长 柔毛, 有近基 3 出脉, 侧脉 数对, 网脉 明显, 叶脉 在背面 凸起; 叶柄长 0.5 — 2 厘米, 上部 或全部 具翅, 被 白色糙 毛, 最上 部叶近 无柄。 头状 花序径 1.5 — 2. 5 厘米, 单生 于茎、 枝 先端或 叶腋, 有时于 叶腋内 孪生; 花 序梗长 1.5 — 5 厘米, 被 白色稍 伸展的 糙毛; 总苞 钟形, 径 3 — 10 毫米; 总苞片 2 层, 5 — 7 枚, 直 立或近 直立, 卵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长 6 — 10 毫米, 宽 2 — 5 毫米, 先 端钝, 背面密 被白色 糙毛, 上部 绿色, 下部黄 绿色; 花序 托平; 托片 近长圆 形, 长 6 — 8 毫米, 先 端芒状 刺尖, 背面上 部或近 先端被 微毛, 边 缘疏生 缘毛。 雌花花 冠 舌状, 舌片 黄色, 卵状 长圆形 至狭长 圆形, 长 7 — 12 毫米, 宽 1.5 — 4 毫米, 先端 2 — 3 齿裂, 具 5 — 7 条 纵脉, 背面沿 脉疏被 短毛, 管 部短, 雌 蕊伸出 管外;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黄色, 长 4 一 5 毫米, 冠檐 钟状圆 筒形, 先端 5 裂, 疏 被毛, 冠 管长约 2 毫米, 花药 和花柱 伸出花 冠外。 瘦果倒 卵状三 棱形, 长 3 — 4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先 端稍收 縮, 收缩 部分被 白色微 柔毛, 红 褐色, 成熟时 密具白 色疣状 突起; 冠毛 2 — 3 枚, 短芒 
菊 科  261  图版 58 1—8. 麻叶 iil 棋菊 Wedelia urticifolia (Bl. ) IX. ex Wight. , 1. 植株 下部, 2. 植株 上部, 3. 雌花, 4. 两 性花, 5. 两 性花及 瘦果, 6. 花柱, 7. 托片, 8. 瘦果; 9—13. 百日菊 Zmnia elegansjacq. , 9. 植株 下部, 10. 植株 t 部, 11. 托片, 12. 雌花及 瘦果, 13. 两 性花及 瘦果。 (王红 兵绘) 
262  云 南植物 志  刺状, 不 等长, 基部连 合成短 毛环。 花果期 7 — 11 月。 产于 中甸、 丽江、 永胜、 鹤庆、 兰坪、 福贡、 洱源、 大理、 宾川 和元谋 等地; 生于 海拔 1600 — 29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中、 路边 草丛、 沟边或 荒地。 湖南、 广东、 广西、 四 川、 贵州有 分布。 印度、 中 南半岛 及印度 尼西亚 也有。 全草 药用, 清热 解毒、 补血 活血, 治 肺炎、 跌打 损伤。 - 3. 山 蠑蜞菊 (海 南植 物志) 血参 Wedelia wallichii Less. ( 1831 ) ; Hook. f. ( 1881 ) ; Diels ( 1912 ) ; Hand. -Mazz. 0936), (1938); Chang (1937); Kitam. (1955), (1969); S. Y. Hu (1969); Hara (1971), (1975); 海南 植物志 (1974); 中国 植物志 (1979);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3a. 山 蟛蜞菊 (原 变种) var. wallichii 直立 草本, 高 0.5 — 1 米, 极 稀呈攀 援状。 主根圆 柱状, 延长, 渐狭, 具多 数长侧 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圆 柱形, 基部粗 3 — 6 毫米, 有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被向 上贴生 的糙毛 或老时 脱毛。 叶 对生, 叶片 卵形、 长卵 形或披 针形, 长 4 一 18 厘米, 宽 2 — 8 厘 米, 先端渐 尖或长 渐尖, 基部 圆或宽 楔形, 边 缘具整 齐的圆 齿或稀 锯齿, 表面 绿色, 被 疣状 糙毛, 背面淡 绿色, 被短 柔毛, 有近基 3 出脉, 和 侧脉、 网脉 在背面 凸起; 叶柄长 0.5 — 4 厘米, 上部 具翅, 被 糙毛。 头状 花序径 1.2 — 1.5 厘米, 单个 顶生或 腋生; 花序 梗长 3 — 5 厘米, 被向上 贴生的 糙毛; 总苞 钟形, 径 6 — 10 毫米; 总苞片 2 层, 5 — 7 枚, 伸展, 长圆 形至披 针形, 长 6 — 10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背 面被贴 生 糙毛; 花序托 平扁; 托片长 圆形, 长 5 — 9 毫米, 先 端芒状 刺尖, 近 先端被 短毛, 上 部边 缘各具 1 一 2 小齿。 雌 花花冠 舌状, 舌片 黄色, 长 圆形, 长 4 一 7 毫米, 宽 1.5 — 3 毫米, 先端具 2 — 3 齿裂, 具细 纵脉, 背部 沿脉被 微毛, 管 部长约 1 毫米;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黄色, 长 4 一 5 毫米, 冠檐 钟状圆 筒形, 先端 5 齿裂, 外面疏 被毛, 冠 管短, 花 药 和花柱 伸出花 冠外。 瘦 果扁倒 卵形, 有 时近扁 圆形, 长 3 — 4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先 端 收缩, 上 部被微 柔毛, 红 褐色, 成熟 时具白 色疣状 突起; 冠毛 2 — 3 枚, 不 等长, 芒 刺状, 长 0.5 — 1 毫米, 基 部连合 成环。 花果期 5 — 10 月。 产 龙陵、 景东、 沧源、 孟连、 勐海、 勐 腊等; 生 于海拔 700 — 24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中、 山坡或 溪边。 我国南 部和西 南部各 省区有 分布。 印 度和中 南半岛 也有。 又名 血参, 全草 药用, 有 小毒, 有 补血、 活血、 散瘀、 除湿、 消肿 止痛的 功效。 3b. 大花 蜂蜞菊 (新 变种) var. megalantha H. Chuang in addenda 与原变 种的区 别是头 状花序 较大, 径 2 — 3 厘米, 舌片长 10 — 14 毫米; 总苞径 1.5 — 2 厘米; 瘦果 先端具 2 个近 等长的 冠毛, 冠 毛长达 3 毫米, 无冠 毛环。 花果期 5— 11 月。 产于 西畴、 砚山、 丘北、 富宁; 生 于海拔 750 — 1500 米的 石灰岩 山地的 林下、 灌丛 
菊 科  263  中、 路边 草丛或 荒地。 广西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丘北。 50. 金 鸡菊属 Coreopsis L.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茎 直立。 叶 对生或 上部叶 互生, 全缘或 一至二 回羽状 分裂。 头 状花序 较大, 单 生或排 列成疏 伞房状 花序, 有异型 小花, 外围有 1 层 无性或 雌性、 能 结 果的舌 状花, 中央有 多数能 结果的 两性管 状花; 花序 梗长; 总苞半 球形, 总苞片 2 层, 每层约 8 枚, 基 部多少 连合, 外层 狭小, 草质, 内层 宽大, 膜质; 花 序托平 或稍凸 起; 托 片线状 钻形至 线形, 膜质, 有纵 条纹。 舌状花 的舌片 开展, 全 缘或有 小齿; 管状 花花冠 上部圆 筒状或 钟状, 先端 5 裂, 花 药基部 全缘, 花柱分 枝先端 截形或 钻形。 瘦果 扁, 长 圆形、 倒卵 形或坊 锤形, 边缘 有翅或 无翅, 先端 截形, 有 2 个 尖齿或 2 个 小鳞片 或芒。 约 100 种, 主 要分布 于美洲 和非洲 南部。 我 国栽培 数种。 云 南栽培 2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多年生 草本; 叶 片羽状 3 — 5 全裂 或最上 部叶不 分裂, 裂片 狭倒披 针形; 舌 片整个 黄色; 瘦果 边缘 有宽翅 1. 剑叶 金鸡菊 C. lanceolate 2(1) 一年生 草本; 叶片二 回羽状 全裂, 裂片 线形; 舌 片上部 黄色, 基部紫 红色; 瘦 果无翅 2. 两色 金鸡菊 C. tinctoria 1. 剑叶 金鸡菊 (广 州习 见经济 植物) 线叶金 鸡菊, 大金 鸡菊, 除虫菊 Coreopsis lanceolata L. (1753); DC. (1836); Britton et Brown (1898); 广 州植物 志 (1956);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1959 广; 中国 植物志 (1979); 秦岭 植物志 (1985).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70 厘米。 主根圆 柱状, 向下 渐窄, 具多 数长侧 根和纤 维状细 根。 茎圆 柱形, 中空, 下部常 平卧, 基部粗 4 一 10 毫米, 有时达 20 毫米, 上部有 分枝, 茎和枝 绿色, 具多数 纵棱, 上部无 毛或近 无毛, 下 部或近 基部疏 被白色 具节长 柔毛。 叶 对生, 下部和 中部叶 具柄, 叶柄长 2 — 5 厘米, 基部 扩大, 疏具缘 毛至近 无毛, 叶片羽 状 3 — 5 全裂, 中裂片 狭倒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6 — 12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侧裂片 近 条形, 较小, 全部 裂片先 端钝, 基部狭 楔形,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疏 被毛至 近 无毛, 全缘, 中 脉在表 面平, 在背面 凸起, 侧脉 极细; 最上部 叶具较 短柄, 叶 片不分 裂, 与中部 叶的裂 片同; 短枝 上的叶 极密集 对生。 头状 花序单 生于茎 和分枝 先端, 径 4~6 厘米; 花 序梗长 6 — 26 厘米, 疏被 毛至近 无毛; 总苞片 2 层, 外层 8 枚, 叶质, 绿色, 花期 平展, 披针状 条形, 长 8 — 15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 白色、 膜 质, 近 先端具 缘毛, 有 3 — 5 条深 绿色的 纵纹, 内层 8 枚, 膜质, 淡黄 绿色, 下部 直立, 上部 平展, 长 卵状椭 圆形, 长 10 — 12 毫米, 宽 5 — 7 毫米, 先 端钝, 除边 缘外密 具多数 暗绿 色的细 纵纹; 花序托 稍凸; 托片 披针状 线形, 长 6 — 8 毫米, 先 端尖, 膜质, 淡黄 
264  云南 植物志  白色。 舌 状花约 8 朵, 无性, 平展, 舌片 黄色, 长倒卵 形或近 模形, 长 2 — 3 厘米, 宽 8 — 12 毫米, 先端 4 齿裂, 腹面具 2 浅纵 沟和数 条浅黄 绿色的 纵纹, 管 部细, 淡 绿色, 长 2 — 3 毫米, 散生微 腺毛; 管状花 花冠长 4 一 6 毫米, 冠檐淡 黄色, 狭 钟状圆 筒形, 先 端 5 齿裂, 下部 疏被微 柔毛, 冠管黄 白色, 比冠 檐短, 上 端疏被 微毛, 雄蕊 5, 花药黄 褐色, 伸出花 冠外, 花柱 细长, 稍超出 花药, 柱头 二叉, 向内 弯曲, 淡 黄色, 先端被 毛。 瘦果 近圆形 或宽椭 圆形, 长 2. 5 — 3 毫米, 宽 2 — 2. 5 毫米, 背面 稍凸, 具多 数短柱 状 突起或 平滑, 腹 面平, 具多数 短柱状 突起, 黑色, 边缘 具翅, 翅 膜质, 宽约 1 毫米, 暗紫 红色, 全 缘或不 规则的 条裂。 花果期 6 — 12 月。 原产北 美洲。 我国 各地有 栽培。 昆明 有栽培 并逸为 野生。 叶 药用, 治 咳喉、 无名 肿毒、 外伤 出血。 2. 两色 金鸡菊 (中 国植 物志) 蛇 目菊, 孔 雀菊, 铁菊, 波斯菊 Coreopasis tinctoria Nutt. (1821); Britton et Brown ( 1898) ; 〇. Hoffm. in Engl, et Prantl (1899); Pamp. (1911); Liu (1928); Sherff (1936); Kia (1937)* ; 广州 植物志 (1956); 江苏 种子植 物手册 (1959 广; S. Y. Hu (1966); 中国 植物志 (1979 广;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秦岭 植物志 (1985). 一年生 草本, 高 30 — 100 厘米, 全体 无毛。 主根圆 柱形, 长达 12 厘米, 向 下稍渐 变窄, 具 多数长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直立, 圆 柱形, 具细 纵棱, 上部多 分枝。 叶对 生, 叶片二 回羽状 全裂, 裂片 线形或 披针状 线形, 长 1.5 — 3. 5 厘米, 宽 1 一 2 毫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具 1 脉; 下部叶 具柄, 上 部叶近 无柄或 无柄。 头 状花序 多数, 径 2. 5 — 4 厘米, 于 茎和枝 先端排 列成伞 房状或 圆锥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2 — 15 厘米, 具细 纵棱; 总 苞半 球形; 总 茵片外 层的披 针形, 长 2 — 3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内层总 苞片卵 状长圆 形, 长 5 — 7 毫米, 宽 3 — 4 毫米, 先端 急尖; 花序 托平, 蜂 窝状; 托片 条形, 长 3 — 4 毫米。 舌 状花约 8 朵, 舌 片上部 黄色, 近基 部紫红 色或红 褐色, 倒 卵形, 长 8 — 15 毫 米, 具多数 深色的 纵纹, 先端 3 — 4 圆齿; 管状花 花冠长 3 — 4 毫米, 冠檐狭 钟形, 红棕 色, 先端 5 齿裂, 冠 管细, 黄色, 花药 棕色带 紫色, 伸出花 冠外, 花 柱细, 柱头 二叉状 分枝, 伸出花 冠外。 瘦 果长圆 形或坊 锤形, 长 2. 5 — 3 毫米, 粗约 1 毫米, 黑 褐色, 腹 面平, 背 面圆, 两面具 小瘤状 突起或 光滑, 无翅; 冠 毛无。 花果期 6 — 10 月。 原产北 美洲。 我国各 地均有 栽培。 云南 也栽培 作庭园 观赏。 全草 药用, 治 痢疾、 咳嗽、 目赤 肿痛、 疮疡、 外伤 出血。 51. 大 丽花属 Dahlia Cav. 多年生 草本。 茎 直立, 粗壮。 叶 对生, 一至三 回羽状 分裂, 有时 有单叶 伴生。 头状 花 序大, 有异型 小花, 外围 为无性 或雌性 小花, 中央有 多数两 性花; 总苞半 球形; 总苞 片 2 层, 外层 开展, 近 叶质, 内层椭 圆形, 近 膜质, 基部稍 合生, 近 等长; 花序 托平; 托片较 宽大, 稍平, 膜质, 半抱 雌花。 无性 花或雌 花花冠 舌状, 舌片 全缘或 先端具 3 齿 裂;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冠檐狭 钟形, 先端具 5 裂, 花药基 部钝, 花 柱分枝 先端有 附器, 
菊 科  265  附 器长, 线形 或长披 针形, 被 硬毛。 瘦 果长圆 形或披 针形, 先 端圆, 有不 明显的 2 齿, 背面 压扁。 约 15 种, 原 产美洲 中部和 南部。 我国广 泛栽培 1 种。 云南也 栽培。 1. 大丽花 (中 国种 子植物 名称) 大 理菊、 大丽菊 (云南 ), 天 竺牡丹 (植物 学大辞 典), 西番莲 (北京 ), 苕花 (重 庆、 广州 ), 洋苟药 (广州 ) Dahlia pinnata Cav. (1791)*; Andr. ( 1804)*; Bailey (1949); 广州 植物志 (1956);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1959); Sorensen (1969); S. Y. Hu (1966); 中国植 物志 (1979);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秦岭 植物志 (1985). Georgina variabilis Willd. (1803); Dahlia variabilis Desf. (1829). 多年生 草本, 高 0.5 — 2 米。 块 根大, 棒状 至近圆 球形, 末端 粗线形 延长, 生多数 根。 茎 直立, 粗壮, 光滑, 多 分枝。 叶 对生, 叶片一 回至三 回羽状 全裂, 最上部 叶常不 分裂, 小裂片 卵形或 长圆状 卵形, 长 5 — 12 厘米, 宽 2. 5 — 6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楔 形并下 延于叶 轴上, 边 缘具粗 钝齿, 表面深 绿色, 背面灰 绿色, 两面 无毛, 侧脉 数对, 和中脉 在背面 凸起, 具 网脉; 叶柄长 1 一 5 厘米。 头状花 序大, 径 5 — 20 厘米, 生于茎 和分枝 先端, 半 下垂或 下垂; 花序梗 粗壮, 长 5 — 20 (-35) 厘米, 光滑; 总 苞半球 形, 径 1.5 — 3 厘米; 总苞片 2 层, 外层 5 枚, 绿色, 叶质, 倒披 针状长 圆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具数条 纵脉, 在 花期常 反折, 内层 8 — 10 枚, 淡黄 绿色, 近 膜质, 狭椭圆 形或长 卵状椭 圆形, 长 1.5 — 3 厘米, 宽 0.5 — 1.1 厘米, 先端急 尖或略 钝, 边缘 膜质, 具多数 密集的 纵脉; 花序托 扁平; 托 片长椭 圆形或 条形。 舌状花 8 — 10 朵, 在栽培 品种中 则多数 以至全 部为舌 状花, 舌片紫 红色、 红色、 粉 红色、 橙色、 黄色 或 白色, 近 圆形、 卵形 或长椭 圆形, 长 2 — 8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 端通常 全缘, 稀具 2 — 3 齿; 管状 花花冠 黄色, 长 4 一 9 毫米, 冠 檐先端 5 裂, 雄蕊稍 伸出花 冠外, 花柱二 叉状, 伸出花 冠外。 瘦 果近长 方形, 长 8 — 12 毫米, 宽 2 — 4 毫米, 两端 平截, 扁平, 黑色; 冠毛 2, 芒 刺状, 长 3 — 4 毫米, 具多数 倒刺。 花果期 6 — 10 月。 原产墨 西哥。 我国 及全球 各地庭 园多有 栽培。 云南很 多地区 栽培, 有 时逸为 野生。 在 我国, 栽 培品种 繁多, 是美丽 的观赏 植物。 根含 菊糖, 可供 药用, 消炎 止痛, 治 牙痛、 腮 腺炎、 无名 肿毒。 52. 百 日菊属 Zinnia L.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或半 灌木。 叶 对生, 全缘, 无柄。 头状花 序小或 较大, 单生 于茎 和分枝 顶端, 辅 射状, 有异型 小花, 外围有 1 层 雌花, 中央有 多数两 性花, 全部小 花均 结实; 总苞钟 形或狭 钟形; 总苞片 3 至 多层, 覆瓦状 排列, 干膜质 或顶端 膜质; 花 序 托圆锥 状或圆 柱状, 稀平; 托片 对折, 包围两 性花。 雌 花花冠 舌状, 舌片 开展, 管部 短;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冠 檐先端 5 浅裂, 花 药基部 全缘, 花柱分 枝先端 尖或近 截形。 雌 花的瘦 果扁三 棱形, 两 性花的 瘦果扁 平或外 层的三 棱形, 上部截 形或有 短齿; 冠毛 1 一 
266  云南 植物志  3 个, 芒状, 或无 冠毛。 约 17 种, 主要分 布于墨 西哥。 我 国栽培 3 种, 其中 1 种逸为 野生。 云 南栽培 2 种。 分种 检索表 1(2) 头状 花序径 5 — 10 厘米, 花序梗 花后不 膨大, 不 中空; 总苞宽 钟形; 花 序托圆 柱形, 托片先 端具紫 红色、 三 角形、 流苏状 细裂的 附片; 舌片倒 卵形; 两性 花的瘦 果无芒 1. 百日菊 elegans 2(1) 头状 花序径 2 — 4 厘米, 花序 梗花后 膨大, 中空; 总苞 钟形; 花序 托平, 托片无 附片; 舌片椭 圆形; 两 性花的 瘦果有 1 (一 2) 芒刺 2. 多花 百日菊 Z. peruviana 1. 百日菊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58: 9-13 百日草 (植物 学大辞 典), 万寿花 (丽江 ), 火毯花 (东北 ), 步 步登高 (北京 ), 节 节高 (上海 ), 鱼尾菊 (广州 ), 十字景 (四川 ) Zinnia elegans Jacq. (1789); DC. (1836); Diels (1900); Bailey (1912); Hegi (1928); W. Y. Hsia (1937); 广州 植物志 (1956);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1959)、 Torres (1963); Kitam. in Hara (1966); S. Y. Hu (1969); 中国 植物志 (1979); Ki- 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秦岭 植物志 (1985r. 一年生 草本, 高 40 — 120 厘米。 主根圆 锥状, 向 下渐窄 并线状 延长, 具多数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直立, 绿 色带紫 红色, _ 基部粗 2 — 6 毫米, 具细 纵棱, 有 分枝, 茎和分 枝 被长硬 毛和细 柔毛。 叶 对生, 叶片 卵形、 长卵 形或披 针形, 长 3 — 12 厘米, 宽 1 一 7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基 部心形 或稀微 心形, 抱茎, 边缘 全缘, 具 缘毛,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 面被短 糙毛和 具黄色 透明的 腺点, 基出脉 3 条, 有时 5 或 7 条, 在背面 凸起; 叶 柄无。 头状 花序径 5 — 10 厘米, 单生于 茎和枝 先端; 花 序梗长 2 — 14 厘米, 不 中空, 花后不 膨大, 密被白 色向上 紧贴的 柔毛; 总苞宽 钟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总苞片 多层, 外层宽 卵形, 长 2 — 3 毫米, 中层宽 倒卵形 至长倒 卵形, 较外 层长, 内 层倒卵 状椭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10 — 12 毫米, 全部总 苞片先 端圆, 下部 2/3 黄 绿色, 上部 淡绿色 且边缘 黑色, 均具 缘毛, 有 数条淡 绿色的 纵脉; 花 序托圆 柱状, 长 8 — 12 毫 米, 粗 3. 5 — 4. 5 毫米, 向上 变狭; 托片 膜质, 狭披 针形, 长 10 — 16 毫米, 具 数条纵 脉, 有细 缘毛, 先端具 附片, 附片紫 红色, 轮 廓近三 角形, 长 1 一 1.5 毫米, 流 苏状深 裂。 雌 花花冠 舌状, 舌片紫 红色、 红 色或粉 红色, 稀 黄色或 白色, 倒 卵形、 狭倒 卵形至 长倒 卵形, 长 1.5 — 4 厘米, 宽 0.6 — 1.5 厘米, 先端全 缘或具 2 — 3 小齿, 边缘有 缘毛, 两面 疏生微 柔毛, 背面具 淡黄色 透明的 腺点, 纵脉 数条, 其中 2 条 粗壮、 在背面 凸起并 具较密 的毛;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黄 色或橙 黄色, 长 7 — 9 毫米, 冠檐具 5 齿裂, 冠管长 0.5—1毫米。 雌 花的瘦 果狭倒 卵形, 长 7 — 9 毫米, 宽 3 — 4 毫米, 扁平, 腹面 中央和 两侧边 缘各具 1 细棱, 密 被毛; 两性花 的瘦果 倒卵状 楔形, 长 7 — 8 毫米, 宽 3. 5 — 4 毫 米, 扁平, 散 生毛。 花果期 6 — 11 月。 原产墨 西哥。 我国各 地广泛 栽培。 西双 版纳、 蒙自、 昆明、 漾澳、 丽 江等地 有栽培 
菊 科  267  并逸为 野生。 庭 园观赏 花卉, 有多 数园艺 品种。 全草供 药用, 清热、 利湿, 治 痢疾、 淋症、 乳头 痛。 2. 多花 百日菊 (中 国植 物志) 五色梅 (四川 ), 山菊花 (河南 ) Zinnia peruviana (L. ) L. (1759); Torres (1963); S. Y. Hu (1969); 中国 植物志 (1979)*;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秦岭植 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Chrysogonum Peruvian um L. (1753); Zinnia multiflora L. (1763) ; Hand. -Mazz. (1936); S. Y. Hu (1969); Z. pauci flora L. (1763); Ling (1934). 一年生 草本, 高 20 — 60 厘米。 主根圆 柱状, 向下 渐窄, 末 端线状 延长, 具 多数长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直立, 基部粗 2 — 6 毫米, 具 纵纹, 分枝二 歧状, 茎和枝 被白色 长 硬毛。 叶 对生, 叶片 披针形 或狭披 针形, 长 (2. 5 —) 5 — 7 厘米, 宽 (0.5 —) 1-2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 部圆, 不 抱茎, 边缘 全缘, 具 缘毛, 表面 绿色, 背 面淡绿 色, 两 面被短 糙毛和 具黄色 透明的 腺点, 基出 3 脉, 侧脉 数对, 极细; 叶 柄无。 头状花 序径 2 — 4 厘米, 单 生于茎 和分枝 先端; 花 序梗长 2 — 6 厘米, 花 后明显 膨大, 中空, 具 数条 纵纹, 被 短柔毛 和具淡 黄色、 透明的 腺点; 总苞 钟形, 长 1 一 1.4 厘米, 宽 (0.5 —) 1 一 1.3 厘米; 总苞片 多层, 外层 宽卵形 或宽长 圆形, 长 3 — 4 毫米, 中 层长圆 形, 较外层 略长, 内层 长圆形 或狭长 圆形, 长 1 一 1.3 厘米, 全部总 苞片淡 绿色, 具数 条 纵纹, 先 端圆, 近 先端白 绿色部 分呈半 圆形并 具黄色 透明的 腺点, 通常 仅内层 或稀中 层半 圆形的 周围呈 黑色; 花序 托平; 托 片狭长 圆形, 近 膜质, 先端黑 褐色、 近啮 浊状, 具数条 纵脉。 雌 花花冠 舌状, 舌片紫 红色、 红色或 黄色, 椭 圆形, 长 8 — 13 毫米, 宽 5 — 8 毫米, 先端 圆或具 2 — 3 小齿, 有数条 纵脉和 网脉, 边 缘具短 缘毛, 背面具 淡黄色 透明 腺点, 管部长 1 一 1.5 毫米, 密被 白色短 柔毛;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黄色, 长 4 一 5 毫 米, 冠檐 5 浅裂。 雌 花的瘦 果狭坊 锤形, 长 8 — 10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扁平, 腹面 中央和 两侧边 缘各具 1 棱, 背面 具数条 细棱, 密被 白色短 柔毛; 两 性花的 瘦果圆 柱状楔 形, 长 7 — 10 毫米, 粗 1.5 — 2 毫米, 扁平, 先端 平截, 基部 渐窄, 具细 纵棱, 密被白 色短 柔毛, 顶端具 1 (一 2) 个 芒刺, 芒刺长 3 — 5 毫米, 生 向上的 细毛。 花果期 6 — 10 月。 原产墨 西哥。 我国 各地有 栽培。 元谋、 禄劝、 洱源有 栽培并 归化; 生海拔 1100 — 2000 米的 路边、 荒地、 沟边或 草地。 供 观赏。 53. 小 II 子属 Guizotia Cass. 一年生 草本。 叶对生 或稀最 上部叶 互生, 全缘或 具齿。 头状花 序中等 大小, 具花序 梗, 单生于 茎和分 枝先端 或上部 叶腋, 有异型 小花, 辖 射状, 外围 1 层 雌花, 中 央具多 数两 性花, 全部 小花均 结实; 总苞 钟形; 总苞片 2 层, 外层 叶质, 内层干 膜质; 花序托 
268  云 南植物 志  凸起、 圆锥状 或平; 托片 扁平, 干 膜质。 雌 花花冠 舌状, 舌片 黄色, 先端具 2 — 3 小齿, 管 部短;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冠檐 钟形, 先端 5 浅裂, 冠 管长, 花药 全缘, 基部 截形, 花 柱 臂形, 末端 钻形。 瘦果 压扁, 3 — 4 棱, 先 端圆, 无毛; 冠 毛无。 约 12 种, 产 于热带 非洲。 我国 云南引 种栽培 1 种。 1. 小葵子 (中国 种子植 物科属 词典) 日 本芝麻 (芒市 ) Guizotia abyssinica (L. f. ) Cass. (1829); Hook. f. (1881); Kitam. (1955), in Kihara (1956), in Hara ( 1966) ,( 1967) ; Banerji (1966); C. R. Rao (1967); Baegoe (1974);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Polymia abyssinica L. f . (1781); Verbesina sativa Roxb. ex Sims (1807); Roxb. (1832). 一年生 草本, 高 0.5 — 2 米。 主根圆 柱状, 向 下渐窄 并线状 延长, 具 多数线 形的侧 根和 纤维状 细根, 黄 褐色。 茎 直立, 圆 柱形, 中空, 基部粗 3 — 12 毫米, 多 分枝, 茎和 枝具细 纵棱, 被短柔 毛和短 腺毛。 叶 对生, 叶片 披针形 或长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3 — 10 厘 米, 宽 1 一 3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基 部耳状 扩展, 抱茎, 边缘 具疏锯 齿或近 全缘, 两面 绿色, 疏 生短伏 毛至近 无毛, 侧脉 数对、 纤细, 和中 脉在表 面平, 在背面 凸起; 叶 柄无。 头 状花序 多数, 径 2. 5 — 3. 5 厘米, 单生 于茎、 枝先端 和上部 叶腋, 排列 成伞房 状; 花 序梗长 2 — 6 (— 8) 厘米, 密被短 柔毛和 混生短 腺毛; 总苞宽 钟形, 径 1 一 1.4 厘米; 总苞片 2 层, 外层 5 枚, 叶质, 绿色, 卵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7 — 10 毫米, 宽 4~6 毫米, 先端 钝圆, 两 面被短 柔^, 边缘具 缘毛, 纵脉 7 — 9 条, 内层 5 枚, 干膜 质, 淡黄 绿色, 倒披 针状长 圆形, 比外 层短, 先端钝 或圆, 外 面上部 密被短 柔毛, 里面 仅 近先端 被毛; 花序 托平; 托片同 内层总 苞片。 雌 花花冠 舌状, 舌片 黄色, 倒披 针状长 圆形, 长 1.3 — 1.7 厘米, 宽 4 一 6 毫米, 先端 2 — 3 齿, 具数 条深色 纵脉, 背面 下部沿 脉 疏生微 柔毛, 管 部长约 1 毫米, 密被 柔毛;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长约 3 毫米, 冠 檐狭钟 状圆 筒形, 先端 5 齿裂, 冠 管长约 1 毫米, 疏被 极短的 腺毛, 基 部密被 柔毛, 雄 蕊长约 2 毫米, 大部 伸出花 冠外, 柱头二 叉状, 略超出 雄蕊。 瘦 果近圆 柱形, 长 3 — 5 毫米, 粗 1 一 1.5 毫米, 先 端圆, 向下 渐窄, 具 4 浅棱, 光滑, 亮 黑色; 冠 毛无。 花果期 5 — 10 月。 原 产热带 非洲, 是埃 塞俄比 亚的主 要油料 作物, 世界许 多地区 曾广泛 引种。 我省昆 明、 潞西、 瑞丽有 栽培。 种子 榨油供 食用, 含油量 39% — 41%, 还 含丰富 的脂肪 酸和亚 油酸。 54. 沼菊属 Enydra Lour. 沼生 草本, 无毛 或被短 糙毛。 叶 对生, 全缘或 有齿。 头状 花序中 等大, 单个 顶生或 腋生, 近 无梗, 有多 数异型 小花, 近福 射状, 外围 有多层 雌花, 结实, 中 央有少 数两性 花, 结实或 有时里 面的不 结实; 总苞片 4 枚, 叶状, 外面 2 枚 较大; 花序 托凸起 或圆锥 状; 托 片包裹 小花, 先端被 腺状疏 柔毛。 雌 花花冠 舌状, 舌 片小, 先端 3 — 4 深裂; 两 
菊 科  269  性 花花冠 管状, 冠檐 钟形, 通常 5 裂, 稀较 多裂, 雄蕊 5, 花药基 部钝, 全缘或 稀有不 明显的 短耳, 花柱 分枝先 端钝且 被毛。 瘦果长 圆形, 隐 藏于坚 硬的托 片内, 外围 的仅背 部 压扁, 中央 的两侧 压扁, 平滑 无毛; 冠 毛无。 约 10 种, 分布于 热带和 亚热带 地区。 我国有 1 种, 产于 南部。 云南 也产。 1. 沼菊 (中国 种子植 物科属 辞典) "帕 跛扁" (傣语 ) Enydra fluctuans Lour. ( 1790) ,( 1793) ; DC. (1836); Gagnep. in Lecomte (1924); Merr. ( 1927) ,( 1935) ; Chang (1937); S. Y. Hu (1966); 海南 植物志 (1975) 、 中国 植物志 (1979 广;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沼生 或水生 草本, 长 20 — 80 厘米。 茎圆 柱形, 粗 2 — 8 毫米, 上部被 具节长 柔毛, 下部近 无毛, 稍 肉质, 常具 分枝, 下部 匍匐, 节 上生不 定根。 叶 对生, 叶片线 状长圆 形、 线状椭 圆形, 狭椭 圆形或 狭倒披 针形, 长 1.5 — 13 厘米, 宽 0.5 — 1.5 厘米, 先端 钝或 急尖, 基部 扩大, 抱 茎或半 抱塞, 边 缘具疏 锯齿, 两面 无毛, 中脉 在背面 凸起, 侧 脉 4 一 8 对, 极 纤细; 叶 抦无。 头 状花序 少数, 径 8 — 12 毫米, 单个 顶生或 腋生; 花序 梗无; 总苞片 4 枚, 交互 对生, 绿色, 无毛, 外面 2 枚宽 卵形, 长 8 — 13 毫米, 宽 6 — 9 毫米, 先 端钝, 里面 2 枚 卵状长 圆形, 长 7 — 11 毫米, 宽 2 — 5 毫米, 先 端圆, 全部 总苞片 具数条 纵脉, 网脉 明显, 在背面 突起; 花 序托稍 凸起; 托 片近圆 筒形, 长 4 一 5 毫米, 坚硬, 先端具 齿缺, 基部 平截, 背面具 3 纵棱。 雌 花花冠 舌状, 长约 3 毫米, 舌 片淡黄 色或黄 绿色, 先端 3 — 4 深裂, 管 部长约 1 毫米, 花柱 细长, 柱头 2 分枝, 伸出 花 冠外;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长约 3 毫米, 冠檐近 钟形, 先端常 5 深裂, 冠 管细, 雄蕊 5, 稀 6, 花 柱短。 瘦果倒 卵状圆 柱形, 长约 3.5 毫米, 包 藏于托 片内; 冠 毛无。 花 果- 期 4 一 8 月。 产于 景洪、 勐海 等地; 生 于海拔 560 — 1750 米 的沼泽 地或水 塘中。 海南有 分布。 泰 国、 印度、 中南 半岛、 马来 西亚、 印 度尼西 亚及澳 大利亚 也有。 嫩 茎可作 蔬菜。 55. 金 腰箭属 Synedrella Gaertn. 一年生 草本。 茎 直立, 具 分枝, 被短 或长的 柔毛。 叶 对生, 边缘有 常不整 齐的齿 缺, 具 叶柄。 头状花 序小, 簇生于 叶腋和 枝顶, 稀 单生, 有异型 小花, 外围有 1 至数层 雌花, 中央有 较少两 性花, 全部 结实; 花 序梗有 或无; 总苞卵 形或长 圆形; 总 苞片数 个, 不 等大, 外层 叶状, 内 层狭, 麟 片状, 干 膜质; 花序 托小; 托片干 膜质。 雌 花花冠 舌状, 舌 片短, 黄色, 先端具 2 — 3 齿;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向上稍 扩大, 冠檐 4 浅裂, 雄蕊 4 个, 花药先 端圆, 基部 全缘、 平截或 有矢状 短耳, 花柱 分枝极 纤细, 先 端尖。 雌 花 的瘦果 压扁, 平滑, 边缘 具翅, 翅有撕 裂状的 硬刺; 两性 花的瘦 果狭、 扁平 或三角 形, 无翅 而具小 突点; 冠 毛硬, 刚 刺状。 约 50 种, 分布 于美洲 和非洲 的热带 地区, 其中 1 种广 布于全 球的热 带和亚 热带地 区。 我国有 1 种, 产东南 部至西 南部各 省区。 云南 也产。 
270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59 1—5. 金腰箭 Synedrella nodiflora (L. ) Gaertn. , 1. 植株 上部, 2. 头状 花序, 3. 雌花, 4. 两 性花, 5. 瘦果; 6 — 10. 鳢肠 Ecliptaprcstrata (L. ) L. , 6. 植株 上部, 7. 头状 花序, 8. 雌花, 9. 托片, 10. 瘦果。 (王红 兵绘) 
菊 禾斗  271  1. 金腰箭 (种 子植物 名称) 图版 59: 1-5 水 慈姑、 猪毛草 (河口 ), 苞 壳菊, 苦草 Synedrella nodiflora (L. ) Gaertn. (1791)*; Hook. (1823)*; DC. (1836); C. B. Clarke ( 1876); Hook. f. (1881); Dunn et Tutch. ( 1912); Gagnep. in Lecomte (1924)*; Merr. ( 1927); Ling (1934); Chang ( 1937); Kitam. (1940), (1942), in Hara ( 1966) ,( 1969) ; S. Y. Hu (1968); Hara (1971); 海南 植物志 (1974)*; 图鉴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79)*;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Verbesina nodiflora L. (1755), (1759). 一年生 草本, 高 30 — 100 厘米。 主根圆 柱状, 向下 渐狭, 具多 数线形 或粗线 形的侧 根, 侧根多 分枝。 茎 直立, 圆 柱形, 基部粗 2 — 6 毫米, 具 二歧状 分枝, 茎和枝 被白色 向上、 贴生的 糙毛, 绿 色或黄 绿色, 有时带 紫色。 叶 对生, 叶片 卵形、 长卵形 至披针 形, 稀宽 卵形, 长 2 — 9 厘米, 宽 1 一 4. 5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 部楔形 下延, 边缘 具整齐 的 圆锯齿 或稀近 全缘, 表面 绿色, 被 疣状糙 伏毛, 背面淡 绿色, 密被糙 伏毛, 有离基 3 出脉, 中脉具 2 — 4 对 侧脉, 叶脉 在背面 凸起; 叶柄长 0.3 — 1.5 厘米, 具翅, 被糙伏 毛。 头状 花序径 4 一 5 毫米, 2 — 6 个 簇生于 茎和枝 先端或 叶腋; 花序 梗短或 近无; 总苞 卵形或 长圆状 卵形; 总苞片 数个, 外层 叶状, 绿色, 卵 状长圆 形或披 针形, 长 10 — 20 毫米, 先 端钝, 背 面被糙 伏毛, 内层干 膜质, 鱗 片状, 长 圆形至 线形, 长 4 一 8 毫米, 背 面疏被 毛至近 无毛; 托片 线形, 长 6 — 8 毫米。 雌 花花冠 舌状, 长 3. 2 — 4. 2 毫米, 舌 片狭椭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先端 2 浅裂, 管部 纤细, 柱头 2 分枝, 伸出冠 管外; 两 性 花花冠 管状, 长 3 — 4 毫米, 冠檐狭 钟形, 先端 4 浅裂, 冠 管细, 雄蕊隐 藏于花 冠内, 柱头稍 伸出花 冠外。 雌花的 瘦果长 圆状倒 卵形, 长 4. 5 — 5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成熟 时 黑色, 腹 面平, 背面 稍凸, 边缘有 宽翅, 翅缘具 14 一 16 个撕 裂状、 不 等长的 扁刺; 两 性花的 瘦果倒 锥状圆 柱形, 长 3. 5 — 4 毫米, 宽不足 1 毫米, 黑色, 通常具 3 棱或具 数条 细棱, 表 面有多 数疣状 突起, 冠 毛通常 2 枚, 近 等长, 针状, 长 3 — 3. 5 毫米, 有 时 3 枚, 则 2 长 1 短, 均 被白色 微毛。 花果期 5 — 11 月。 产于 潞西、 耿马、 勐海、 景洪、 勐腊、 绿春、 河口、 景东; 生 于海拔 110 — 1000 米 的山谷 灌丛、 路边 草地、 旷野或 耕地。 我 国南部 各省有 分布。 原产 美洲, 现世界 热带和 亚洲 热带地 区广泛 分布。 全草 药用, 清凉 解毒、 消炎 生肌, 治 疮疔、 感冒 发热、 癍癌 大热。 56. 稀签属 Siegesbeckia L. 一年生 草本。 茎 直立, 有 二叉状 分枝, 被毛。 叶 对生, 边缘具 锯齿, 有柄或 上部叶 近 无柄: 头状花 序小, 排列成 稀疏的 圆锥状 花序, 有多 数异型 小花, 边缘具 1 一 2 层雌 花, 结实, 中央具 多数两 性花, 结 实或不 结实; 总苞钟 形或半 球形; 总苞片 2 层, 外层 通常 5 枚, 草质, 匙形 或线状 匙形, 开展, 内层 与花序 托的外 层托片 相对, 半包 瘦果, 全 部总苞 片背面 被具柄 的头状 腺毛; 花序 托小; 托片 膜质, 半包 瘦果。 雌 花花冠 舌状, 
272  云南 植物志  舌 片先端 3 浅裂;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先端 5 裂, 花柱分 枝短, 稍扁, 先 端尖或 稍钝, 花 药基部 全缘。 瘦 果倒卵 状四棱 形或长 圆状四 棱形, 顶端近 平截, 黑 褐色, 外层瘦 果常内 弯; 冠 毛无。 约 4 种, 分布于 热带、 亚热带 及温带 地区。 我国有 3 种。 云南 3 种 均产。 分种 检索表 1 (4) 茎和 枝被短 柔毛; 叶片背 面具多 数黄色 透明的 腺点; 雌花柱 头超出 舌片- 2(3) 茎具复 二歧状 分枝; 花序梗 被白色 具节短 柔毛; 叶 片边缘 有不整 齐的浅 裂或为 粗钝齿 1 . 稀莶 S. orientalis 3(2) 茎具 对生的 分枝; 花序梗 被极短 的细柔 毛和混 生带紫 色的短 腺毛; 叶片 边缘有 整齐或 不整齐 的细齿 2. 毛梗 签 S. glabrescens 4(1) 茎和 分枝被 开展具 节的长 柔毛和 糙毛; 叶片 背面不 明显具 腺点; 雌 花柱头 不超出 舌片。 5 (6) 花序 梗密被 紫褐色 头状具 柄腺毛 和具节 长柔毛 3a. 腺 梗稀签 S. pubescens f. pubescens 6(5) 花 序梗不 具腺毛 3b. 无腺腺 梗稀签 S. pubescens f. eglandulosa 1. 稀莶 (唐 本草) 图版 60: 1-6 粘人草 (河口 ), 粘粘果 (金平 ), 奸柑草 (广 州、 海南 ), 粘 糊菜, 稀莶草 Siegesbeckia orientalis L. (1753) ( "Sigesbeckia") ; Lour. (1790); DC. (1836); Benth. (1861); Wight. (1846)* ; C. B. Clarke (1876); Hook. f. (1881); Hemsl. (1888); Diels (1900); Hayata ( 1904) ; Gilg et Loesn. (1904); Merr. (1924); Gagnep. (1924); Chen (1934); Ling (1934); Hand.-Mazz. ( 1936 ),( 1938 ) ; Chang (1937); Kitam. (1942); 广州 植物志 (1956); Weibel (1958); Hara (1966), (1969), (1971); S. Y. Hu (1968); 海南 植物志 (1974)*; 图鉴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79)、 Ki- 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西藏 植物志 ( 1985) ' ; 秦岭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Siegesbeckia microcephala DC. (1836); S . brack iata Roxb. (1832). 一年生 草本, 高 30 — 120 厘米。 主根圆 锥状, 向 下渐狭 并线状 延长, 具多数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直立, 基部粗 3 — 6 毫米, 具复 二歧状 分枝, 有时仅 上部分 枝复二 歧状, 茎和枝 被白色 具节短 柔毛。 叶 对生, 基部叶 在花期 枯萎; 中部叶 三角状 卵形、 卵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长 3 — 9 厘米, 宽 1 一 6 厘米, 先端 渐狭或 稀纯, 基 部楔形 或有时 平截, 下 延, 边缘 有不整 齐的浅 裂或为 钝齿, 表面 绿色, 被短 糙毛, 背面淡 绿色, 密被短 柔毛和 密 具黄色 透明的 腺点, 有近基 3 出脉, 侧脉 和网脉 明显, 叶脉 在背面 凸起, 叶柄长 0.5 — 2 厘米, 具翅; 上部叶 较小, 近 全缘, 几 无柄。 头 状花序 多数, 径 1.5 — 2 厘米, 二歧状 排列; 花 序梗长 1.5 — 4. 5 厘米, 密 被白色 具节短 柔毛; 总苞宽 钟形; 总苞片 2 层, 叶质, 外层 5 枚, 匙状 线形, 长 7 — 12 毫米, 通常 开展, 内层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全 部总苞 片背面 被紫褐 色具柄 的头状 腺毛; 花序 托小, 微凸; 托片 倒卵状 长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外层托 片背面 疏被具 柄头状 腺毛, 内层托 片被细 缘毛。 雌花花 冠 舌状, 长约 2 毫米, 黄色, 舌 片先端 3 浅裂, 管 部细, 长约 1 毫米, 下部被 微毛, 柱 头二 叉状, 稍超出 舌片;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长 1 一 1.2 毫米, 冠檐 钟形, 先端 5 裂, 冠 
菊 科  273  图版 60 一 6. 稀签 SigesbecldaoriemalisL., 1. 植株 下部, 2. 花枝, 3. 头状 花序' 4, 雌花' 5. 两性 花' 6. 瘦果和 托片; 7 — 10. 腺 梗稀签 S. pubescens Maldno f. pubescens, 7. 花枝, 8. 头状 花序' 9. 雌花, 10. 两 性花。 (王红 兵绘) 
274  云南 植物志  管长约 0.4 毫米, 被 微毛。 瘦果倒 卵形, 长约 3 毫米, 黑色, 稍 弯曲, 先端 平截, 略具 4 棱。 花果期 3 — 11 月。 产于 思茅、 景洪、 勐海、 勐腊、 孟连、 石屏、 蒙自、 金平、 屏边、 河口、 元江、 罗 平、 巧家 和兰坪 等地; 生 于海拔 110 — 25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中、 草地、 路边、 溪 边或荒 地。 江苏、 安徽、 浙江、 江西、 福建、 台湾、 广东、 海南、 广西、 陕西、 甘肃、 四川、 贵 州和西 藏均有 分布。 欧洲、 朝鲜、 日本、 东南亚 及北美 也有。 全草 药用, 有 小毒, 能祛风 除湿、 通络、 降 血压、 解毒、 镇痛之 功效。 • 2. 毛 梗錄莶 (江苏 植物药 材志) 光稀签 (东北 ), 少毛 稀签、 棉仓狼 (江苏 ) Siegesbeckia glabrescens Makino ( 1917); Migo (1935); Kitag. ( 1939); Kitam. (1942);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1959)、 S. Y. Hu (1968);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iegesbeckia oriental is L. f. glabrescms Makino (1904); S • oriental is L. var. glabrescens Makino ( 1913 ) ; S . formosaria Kitam. ( 1937 ) ; S • oriental is L. ssp. glabresceris (Makino) Kitam. (1942). 一年生 草本, 高 30 — 100 (-200) 厘米。 主根圆 锥状, 向 下渐狭 并线状 延长, 具 多数长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直立, 紫色或 绿色带 紫色, 基部粗 2 — 8 (-10) 毫米, 具 对生的 分枝, 茎和 枝具细 纵纹, 被短 而细的 柔毛, 下 部毛较 疏或近 无毛。 叶 对生, 近 基部叶 在花期 枯萎; 中部叶 卵形、 卵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长 2. 5 — 12 厘米, 宽 1.5 —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楔形 下延, 边 缘有整 齐或不 整齐的 细齿, 表面 绿色, 被短 糙毛, 背面淡 绿色, 具黄色 透明的 腺点, 沿 脉被短 柔毛, 有 近离基 3 出脉, 具 侧脉和 网脉, 叶 脉在 背面稍 凸起, 叶柄长 0.5 — 2 厘米, 通常 具翅; 最 上部叶 披针形 或狭披 针形, 较小, 近 全缘, 叶柄 极短或 近无。 头 状花序 多数, 径 8 — 15 毫米, 于茎、 枝先端 排列成 圆锥状 花序; 花序梗 纤细, 长 0.5 — 3 厘米, 被 极短的 细柔毛 并混生 具节短 腺毛, 毛白 色带紫 色; 总苞 钟形; 总苞片 2 层, 叶质, 外层 5 枚, 匙状 线形, 长 6 — 10 毫米, 常 开展, 内 层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3 — 4 毫米, 全 部总複 片背面 密被紫 褐色、 具柄 的头状 腺毛; 花序 托小, 微凸; 托片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3 — 4 毫米, 外 层托片 背面疏 被具柄 的头状 腺毛, 内层托 片具细 缘毛。 雌 花花冠 舌状, 长约 2 毫米, 黄色, 舌 片宽倒 卵形, 长约 1 毫米, 先端 2 深裂, 管 部细, 近 基部被 微毛, 花柱 纤细, 柱头二 叉状, 稍超出 舌片; 两 性花花 冠 管状, 长 1.5 — 2 毫米, 冠檐 钟形, 先端 4 一 5 深裂, 冠管 比雌花 的粗, 被 微毛。 瘦果 倒 卵形, 长约 2 毫米, 稍 弯曲, 先端 平截, 略具 4 棱, 有 纵纹。 花果期 9 一 11 月。 产于 昆明、 富民、 下关、 洱源、 景东、 瑞丽、 元江、 绿 春等; 生 于海拔 900 — 2600 米的疏 林下、 山坡灌 丛中、 草坡、 荒地或 路边。 安徽、 浙江、 江西、 福建、 湖北、 湖 南、 广东和 四川有 分布。 朝鲜、 日本 也有。 全草 药用, 有 小毒, 有祛 风湿、 通络、 降 血压的 功效; 外用 治疮疖 肿毒。 种子含 油, 是很好 的肥阜 原料, 也 可制润 滑油。 3. 腺 梗豨签 (江苏 植物药 材志) 毛稀签 (东北 ), 棉仓狼 (江苏 ), 珠草 (福建 ), 肥猪草 (陕西 ) 
菊 科  275  Siegesbeckia pubescens Makino ( 1917) ; Kia (1937)* ; Kitam. (1942); 江苏 南部种 子植 物手册 ( 1959)、 S. Y. Hu (1968); 中国 植物志 (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秦岭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 1994) . Siegesbeckia orientalis L. f. pubescens Makino ( 1904) ; S. oriental is L. var. pubescens Makino ( 1913) ; S . orien talis L. ssp. pubescens Kitam. ( 1942 ) , in Hara ( 1 966 ) . 3a. 腺 梗稀签 (原 变型) 图版 60: 7—10 f. pubescens 一年生 草本, 高 50 — 120 厘米。 主根圆 锥状, 向 下渐狭 并线状 延长, 具多数 长侧根 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直立, 基部粗 3 — 7 毫米, 上部具 对生的 分枝, 茎 和枝被 白色、 具节、 开 展的长 柔毛和 糙毛。 叶 对生, 基部叶 在花期 枯萎; 中 部叶宽 卵形、 卵状 三角形 或长卵 形, 长 4 一 12 厘米, 宽 2 — 7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宽楔 形或近 截形, 下延, 边 缘具整 齐或不 整齐的 尖齿或 粗齿, 表面深 绿色, 被槌 伏毛, 背面 绿色, 被 贴柔毛 和具不 明显的 黄 色透明 腺点, 基出 3 脉, 侧脉 和网脉 明显, 背 面沿中 脉密被 平展长 柔毛, 叶柄长 0.5 — 3. 5 毫米, 具翅, 被长 柔毛; 最 上部叶 较小, 近 无柄。 头 状花序 多数, 径 2—2.5 厘米, 伞房状 排列; 花 序梗长 1 一 4 厘米, 密被紫 褐色、 具 柄的头 状腺毛 和白色 的具节 长 柔毛; 总苞宽 钟形; 总苞片 2 层, 外层 5 枚, 匙状 线形, 长 8 — 12 毫米, 开展, 内层 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3 — 4 毫米, 全部 总苞片 叶质, 背 面被紫 褐色、 具柄 的头状 腺毛; 花 序 托小; 托片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3 — 4 毫米, 外 层托片 疏生具 柄头状 腺毛, 内层 托片被 细 缘毛。 雌 花花冠 舌状, 长 2 — 3 毫米, 黄色, 舌 片宽倒 卵形, 先端 3 裂, 管 部细, 与 舌片近 等长, 柱头二 叉状, 伸出冠 管外, 但 不超出 舌片;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长 2 — 2. 5 毫米, 冠檐 钟形, 4 一 5 齿, 冠管 较雌花 的粗, 比冠 檐短。 瘦果倒 卵形, 长 3 — 3. 5 毫 米, 黑色, 稍 弯曲, 先端 平截, 略具 4 棱, 有 细纹。 花果期 8 — 11 月。 产于 德钦、 贡山、 维西、 福贡、 兰坪、 丽江和 昆明、 禄劝; 生 于海拔 1800 — 2700 米 的山坡 草地、 路边、 沟旁。 河北、 山西、 吉林、 辽宁、 江苏、 安徽、 浙江、 江西、 河 南、 湖北、 陕西、 甘肃、 四川、 贵州和 西藏有 分布。 全草 药用, 治四肢 麻痹、 筋骨 疼痛、 腰膝 无力、 急性肝 炎等。 种子 含油, 供制肥 ^、 润 滑油。 3b. 无腺腺 梗稀签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变型 ) f. eglandulosa Ling et Hwang,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秦岭 植物志 (1985). 与 原变型 的区别 在于花 序梗不 具紫褐 色具柄 的头状 腺毛。 产于 德欽、 福贡、 中甸、 丽江、 腾冲、 勐腊、 屏边、 砚山、 蒙自、 昆明、 楚雄、 镇 雄; 生 于海拔 850 — 2800 米的 林下、 林缘、 灌 丛中、 草坡、 荒地及 路边、 溪旁。 我国东 北、 华北、 华东、 华中和 西南有 分布。 57. 鳢肠属 Eclipta L. 一年生 草本。 茎 直立, 具 分枝, 被 糙毛。 叶 对生, 全缘或 具齿。 头状花 序小, 通常 
276  云南 植物志  单生于 茎和枝 顶端或 叶腋, 呈辐 射状, 有异型 小花, 外围 2 层 雌花, 结实, 中央 多数两 性花, 结实, 均具花 序梗; 总苞 钟形; 总苞片 2 层, 草质, 外层 稍长; 花 序托平 扁或凸 起; 托片披 针形或 线形, 膜质。 雌 花花冠 舌状, 舌片短 而狭, 开展, 白色, 全 缘或具 2 齿裂;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白色, 先端 4 齿裂; 花药 基部具 极短的 2 浅裂, 花柱 分枝扁 平, 先 端钝, 有 乳头状 凸起。 瘦果 三角形 或扁四 角形, 先端 平截, 有 1 一 3 个刚 毛状细 齿, 两面 有粗糙 的瘤状 突起。 4 种, 主 产南美 洲和大 洋洲。 我国广 泛分布 1 种。 云南 也有。 1. 鳢肠 (唐 本草) 图版 59: 6-10 旱莲草 (滇 南本草 ), 白花 膨蜞菊 (广州 ), 墨 斗草, 墨菜, 黑 墨草, 莲草 Eclipta prostrata ( L. ) L. (1771); Hand.- Mazz. (1936); Kitam. (1942), in Ki- hara (1955), (1967), in Hara (1966), (1971), (1975);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1959)* ; Banerji (1966); Shrestha (1976); 海南 植物志 (1974)*;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秦岭 植物志 (1985 广;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Verbesina prostrata L. ( 1753) , (1763); V. alba L. (1753); Eclipta erecta L. (1771); Lour. (1790); Chen (1934); E. thermalis Bunge (1833); E. alba (L. ) Has- sk.(1848); Benth. (1861); Franch. (1884); Forb. et Hemsl. (1888); Hayata (1904), (1919); Komar. (1907); Merr. (1927); Ling (1934); Chang (1937); Kitag. (1939); 广州 植物志 (1956). 一年生 草本, 高 (10 —) 20—60 (—100) 厘米。 主根圆 柱形, 向下 渐狭, 延长, 具多数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莲 直立、 上升或 平卧, 基部粗 2 — 6 毫米, 具细 纵纹, 通常 自基部 分枝, 茎 和枝被 白色、 紧贴 向上的 槌毛, 紫 红色、 淡紫 色或黄 褐色。 叶 对生, 叶 片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1 一 11 厘米, 宽 0.2 — 2. 2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基部狭 楔形, 边缘 全缘、 具细 齿或浅 波状, 表面 绿色, 背面绿 色或淡 绿色, 两面 密被白 色糙伏 毛, 侧脉 2 — 4 对, 和中 脉在表 面平, 在背面 凸起; 叶柄 近无或 极短。 头状花 序小, 径 6 — 8 毫米, 通常 1 一 3 个 顶生或 腋生; 花 序梗长 2 — 4 厘米, 密被 白色、 紧贴、 向上的 糙毛; 总苞浅 钟形, 绿色; 总苞片 6 — 8 枚, 排列成 2 层, 卵形、 长圆形 或长圆 状披针 形, 长 5 — 8 毫米, 宽 1.5 — 2. 5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背面被 白色糙 伏毛。 花序 托平; 托片 线形, 被微 柔毛。 雌 花花冠 舌状, 长 2 — 3 毫米, 白色, 舌片 条状, 先端 全缘或 2 裂, 基部具 细管, 花 柱长约 1 毫米, 伸出冠 管外, 柱头 2 裂;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长约 1.5 毫米, 白色, 冠檐狭 钟形, 先端 4 齿, 冠 管短, 雄蕊 4 个, 花药 线形, 淡 黄色, 与 花冠近 等长, 花柱较 粗短。 雌花的 瘦果倒 卵状三 棱形, 具 3 条 纵肋, 横切 面为三 角形, 两 性花的 瘦果倒 卵状扁 棱形, 具 2 条 纵肋, 横 切面为 菱形, 全部 瘦果长 2 — 3 毫米, 上 部宽 1 一 1.5 毫米, 先端 平截, 基部 稍狭, 表 面密具 小瘤状 突起, 无毛; 冠毛 (1 一) 2 (一 3) 枚, 极短, 刚 毛状。 花 果期几 全年。 全省 大部分 地区有 分布; 生 于海拔 250 — 1500 (—2200) 米的疏 林缘、 灌 丛中、 山 坡 草地、 水边、 路旁、 田边或 荒地。 我 国各省 区均有 分布。 世界热 带和亚 热带地 区广泛 分布。 
菊 科  277  全草 药用, 滋阴 补肾、 凉血 止血、 清热 解毒; 外用治 内外伤 出血、 疔疮、 红肿。 58. 金 钮扣属 Spilanthes Jacq.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叶 对生, 有 锯齿或 全缘, 常 具柄。 头状花 序通常 较小, 单生 于茎、 枝先端 或上部 叶腋, 有异型 小花, 呈辅 射状, 外围 1 层 雌花, 中央 多数两 性花, 或者 为同型 的管状 花而呈 盘状; 总苞 盆状或 钟状; 总苞片 1 一 2 层; 花序托 凸起, 圆柱 形或圆 锥形; 托片 舟状, 先端 膜质。 雌 花花冠 舌状, 舌片 黄色或 白色, 先端 2 — 3 浅裂, 结实;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黄色或 白色, 先端有 4 一 5 齿裂, 结实, 花药先 端尖, 基部全 缘或具 小耳, 花柱分 枝短, 截形。 瘦果长 圆形, 黑 褐色, 边 缘常具 缘毛; 冠毛 2 — 3 枚, 细 芒状, 或者无 冠毛。 约 60 种, 主 要分布 于热带 美洲。 我国有 2 种, 分 布于西 南部、 华南和 台湾。 云南 2 种 均产。 分种 检索表 1(2) —年生 草本; 茎通常 直立; 叶宽 卵形、 卵 形或狭 卵形, 先 端急尖 或钝, 基部 宽楔形 或圆; 舌 片长 2—2.5 毫米 1. 金钮扣 S. paniculate 2(1) 多年生 草本; 茎 平卧或 匍匐; 叶 披针形 或宽披 针形, 先端渐 尖或长 渐尖, 基部 楔形; 舌片长 3 — 4 毫米 2. 美形 金钮扣 S. callimorpha 1. 金钮扣 (河口 ) 遍 地红、 黄 花草、 过 海龙、 小黄花 (云南 ), 红细 水草、 散 血草、 小 铜锤、 天文草 (广东 ) Spilanthes paniculata Wall. (1831), nom. nud. ; ex DC. ( 1836); Hook, f . (1881), pro syn. ; Koster et Philipson (1950); Hara (1951), (1971); Kitam. (1969); 中国 植物志 (1979)*;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 Spilanthes acmel la auct. non L. : Murray (1774) ,excl. syn. ;海南 植物志 (1974) * ; Verbesina acmelLa auct. non L. : Matsum. et Hayata (1900); Diels (1912); Gagnep . (1924); Hand.- Mazz. (1936); Chang (1937); Merr. et Chun (1940), excl. syn. ; Ki- tam. in Hara ( 1 966 ) , excl. syn. ; S. Y. Hu ( 1969) , excl. syn. 一年生 草本, 高 20 — 80 厘米。 主根圆 柱状, 向 下渐狭 并线状 延长, 具多数 侧根。 茎直立 或有时 上升, 基部粗 1.5 — 4 毫米, 绿色, 有 时带紫 红色, 多 分枝, 下部 分枝对 生, 上部 分枝二 叉状, 茎 和枝具 纵纹, 疏 生短柔 毛或近 无毛。 叶 对生, 叶片宽 卵形、 卵 形或狭 卵形, 长 3 — 6. 5 厘米, 宽 1 一 4. 5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基部宽 楔形或 稀圆, 边 缘 全缘、 浅波 状或有 疏离的 钝齿, 两面 绿色, 无 毛或近 无毛, 表 面边缘 有时疏 被槌伏 毛, 背面有 时沿脉 散生糙 伏毛, 有离基 3 (-5) 出脉, 侧脉 纤细, 2 — 6 对, 叶 脉在背 面稍 凸起; 叶柄长 0.5 — 2 厘米, 疏 被短柔 毛或近 无毛。 头状 花序卵 圆形, 长 0.8 — 1.3 
278  云 南植物 志  厘米, 径 0.5 — 1 厘米, 单生 于茎、 枝先端 或上部 叶腋, 有 时呈聚 伞状; 花 序梗长 2 — 10 厘米, 散 生短柔 毛或近 无毛, 先端疏 生毛; 总苞 盆状, 径 0.5 — 1 厘米; 总苞片 2 层, 8 — 10 枚, 绿色, 卵 形或狭 卵形, 长 3 — 4 毫米, 先端 急尖或 稀钝, 无 毛或具 缘毛, 有 2 — 3 条 纵脉; 花序托 圆柱状 锥形, 长 4 一 8 毫米, 粗约 1 毫米; 托片 膜质, 舟状, 长 3 — 5 毫米, 具 3 条 纵脉。 雌 花花冠 舌状, 舌片 黄色, 宽卵 形或近 圆形, 长 2 — 2. 5 毫 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先端 2 — 3 浅裂, 具 3 — 5 条 纵纹;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黄色, 长约 2 毫米, 冠檐 钟状圆 筒形, 先端 4 一 5 齿裂, 冠 管短。 瘦果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2. 5 — 3 毫 米, 宽约 1 毫米, 压扁, 黑色, 上端 平截, 两 面被疣 状短糙 毛或短 柔毛, 上部毛 较密, 边缘 加厚、 白色、 密生 伸展的 缘毛; 冠 毛通常 2 枚, 细 芒状。 花果期 5 月 至翌年 1 月。 产于 河口、 金平、 元阳、 勐腊、 景洪、 勐海、 潞西、 盈江、 景东; 生 于海拔 (100 —) 800 — 19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中、 山坡 草地、 村边、 路旁。 台湾、 海南、 广西和 西藏有 分布。 缅甸、 印度、 锡金、 尼 泊尔、 越南、 老挝、 泰国、 柬 埔寨、 印度尼 西亚、 马 来西亚 和日本 也有。 全草 药用, 有 小毒, 能活血 祛瘀、 舒筋 活络, 治 感冒、 毒蛇 咬伤、 疮痈 肿毒、 跌打 损伤、 牙痛。 - 2. 美形 金钮扣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61: 1-4 小麻药 (西 畴、 麻栗坡 ), 铜锤草 (玉 溪、 勐海 ), 散药 (屏边 ), 麻药 (西畴 ), 小 铜锤 Spilanthes callimorpha A. H. Moore (1907), (1908), (1922); Dunn (1911); S. Y. Hu (1968);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主根不 明显, 具多数 须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平卧或 匍匐, 长 30 — 80 厘米, 基部粗 1.5 — 4 毫米, 绿色, 有时带 紫色, 具 分枝, 下 部分枝 对生, 上部 分枝二 叉状, 极稀不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纹, 无 毛或近 无毛, 下部或 近基部 节上常 生根。 叶对 生, 叶片 披针形 或宽披 针形, 长 3 — 7 厘米, 宽 1 一 2. 5 厘米, 先端渐 尖或长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缘具 疏离的 尖齿, 表面绿 色或暗 绿色, 疏生或 散生糙 伏毛, 边缘毛 较密, 背面 淡 绿色, 仅沿脉 疏生短 糙毛, 有离基 3 (-5) 出脉, 侧 脉细, 3 — 8 对, 叶脉在 背面稍 凸起; 叶柄长 3 — 10 毫米, 被 柔毛。 头状 花序卵 圆形, 长 9 一 15 毫米, 径 7 — 10 毫米, 单生于 茎和分 枝先端 或上部 叶腋, 有 时呈聚 伞状; 花 序梗长 3 — 15 厘米, 被短 柔毛, 近 先端毛 密集; 总苞 盆状, 径 7 — 10 毫米; 总苞片 2 层, 8 — 10 枚, 绿色, 卵形 或狭卵 形, 长 3 — 4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具 缘毛, 有 2 — 3 条 纵脉; 花序托 圆柱状 锥形, 长 4 一 9 毫米; 托片 膜质, 舟状, 长 3 — 5 毫米, 具 3 条 纵脉。 雌 花花冠 舌状, 舌片 黄色, 长圆形 或宽倒 卵形, 长 3 — 4 毫米, 宽 2 — 2. 5 毫米, 先端不 规则的 2 — 3 浅裂, 具 2 — 4 条被微 柔毛的 纵纹, 有 时无舌 状花;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黄色, 长 1.5 — 2 毫米, 冠檐钟 状圆 筒形, 先端 4 一 5 齿裂, 冠 管短。 瘦果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2 — 2. 5 毫米, 宽约 1 毫 米, 压扁, 黑色, 上端 平截, 两 面被疣 状短糙 毛或短 柔毛, 边缘 白色、 加厚、 密 被伸展 的 缘毛; 冠毛 2 枚, 细 芒状。 花果期 5 月 至翌年 3 月。 产 西畴、 麻 栗坡、 屏边、 河口、 思茅、 勐腊、 景洪、 勐海、 孟连、 潞西、 临沧、 景 东、 楚 雄等; 生 于海拔 910 — 25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下、 山坡 草地或 溪边、 路旁。 模式标 
菊 科  279  图版 61 1—4. 美形 金钮扣 Spilanthes callimorpha A. H. Moore, 1. 花枝, 2. 头状 花序, 3. 花 序托及 托片, 4. 两 性花及 瘦果; 5—10. 百能威 Blainvillea acmella (L. ) Philipson, 5. 植株 上部, 6. 头状 花序, 7. 雌花, 8. 两 性花, 9. 两 性花的 瘦果, 10, 雌花的 瘦果。 (王红 兵绘) 
280  云南 植物志  本采自 思茅。 全草 药用, 有 小毒, 能祛风 除湿、 散瘀 止痛、 活血 消肿。 59. 百 能威属 Blainvillea Cass.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茎 直立, 被糙 毛或长 柔毛。 叶对生 或稀最 上部叶 互生, 具 齿, 有柄。 头状花 序小, 单个 顶生或 腋生, 辐射 状或近 盘状, 有异型 小花, 外围有 2 层 雌花, 中央有 多数两 性花, 全 部小花 结实; 花序 梗长; 总苞宽 卵形、 卵状 钟形或 近半球 形; 总苞片 少数, 外层 叶质, 向内渐 变成鳞 片状; 花序 托狭, 稍 凸起; 托片 坚硬, 干膜 质, 包裹 小花。 雌花 花冠舌 状或稀 管状, 舌 片短, 黄色、 淡黄 色或稀 白色, 先端有 2 — 4 个不 整齐或 整齐的 细齿;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冠檐稍 扩大, 5 齿裂, 花药基 部钝, 全缘 或有 小耳, 花柱分 枝狭, 扁平, 先端有 短尖或 近钝的 附器。 雌花的 瘦果具 3 棱或 背部压 扁, 两 性花的 瘦果具 3 — 4 棱 或侧向 压扁, 全部瘦 果顶端 平截, 无 毛或被 细毛、 糙伏毛 或 具疣状 凸点; 冠毛 2 — 3 枚, 不 等长, 刚 毛状、 刺毛 状或有 时近鳞 片状, 基部 连合成 浅 杯状或 环状。 约 10 种, 分 布于全 球热带 地区。 我国有 1 种, 产 南方各 省区。 云南 也产。 1. 百能威 (中国 种子植 物科属 辞典) 图版 61: 5-10 异芒菊 (云南 ) Blainvillea acmella (L. ) Phillipson (1950); Kitam. in Hara (1971); 海南 植物志 (1974)* ; 图鉴 (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79)*;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Verbesina acmella L. ( 1748) ; Spilanthes acmella ( L. ) Murr. ( 1774) ; Kitam. in Hara (1966), pro syn. ; Eclipta lati folia L. f . (1781); Blainvillea latifolia ( L. f . ) DC. (1834), (1836); C. B. Clarke (1876); Hook. f. (1881); Gagnep. (1924)*; Merr. (1928); Chang (1937), p. p.; S. Y. Hu (1965); Kitam. in Hara (1966); 海南 植物志 (1974)*; B. rhomboidea auct. non Cass. (1823): Dunn (1911). 一年生 草本, 高 50 — 100 厘米。 主根圆 柱形, 具多数 侧根和 极多数 纤维状 细根。 茎 直立, 基部粗 2 — 4 毫米, 具 分枝, 茎和 枝具细 纵棱, 被 开展的 柔毛。 叶 对生, 稀最上 部叶 互生, 叶片 卵形、 长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3 — 13 厘米, 宽 1.5 — 6 厘米, 先端渐 尖或 尾尖, 基部 楔形, 边 缘具疏 鋸齿, 表面被 疣状糙 伏毛, 背面 密被糙 伏毛, 有离基 3 出脉, 侧脉 少数, 叶脉在 两面稍 凸起; 叶柄长 0.5 — 4 厘米, 被开展 柔毛。 头状 花序径 约 1 厘米, 单生 于茎、 枝 先端或 1 一 2 个生 于上部 叶腋; 花 序梗长 2 — 8 厘米, 密 被开展 的 柔毛, 有时 近无花 序梗; 总苞 钟形; 总苞片 2 层, 外层 卵状长 圆形, 长 6 — 9 毫米, 宽 2. 5 — 4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背面被 疣状糙 伏毛, 内层 较狭和 稍短, 先端 渐尖, 背 面 疏被糙 伏毛; 花序托 平或微 凸起; 托片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4 一 7 毫米, 先端 芒尖, 背 面 近先端 被白色 微毛。 雌花 1 层, 舌状, 舌片黄 色或黄 白色, 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3 — 4 毫米, 宽约 2 毫米, 先端具 2 — 5 浅齿, 纵脉 3 — 5 条, 背面 沿脉被 微毛, 基部具 1 短 管;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冠檐 钟状圆 筒形, 上部被 微毛, 先端 5 齿裂, 花 药不伸 出花冠 
菊 科  281  外, 花柱分 枝扁, 伸出花 冠外。 雌花的 瘦果倒 卵状三 棱形, 长 3 — 4 毫米, 粗 1.5 — 1.7 毫米, 两 性花的 瘦果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3. 5 — 5 毫米, 粗 2 — 3. 5 毫米, 全 部瘦果 干时浅 黑色, 近先 端密被 微毛; 冠毛 2 — 5 枚, 刺 芒状, 不 等长, 基部 连合。 花果期 6 — 12 月。 产于 屏边、 勐腊、 孟连、 潞西、 景东、 大理; 生 于海拔 750 — 2100 米的 林下、 灌丛 中、 山坡 草地或 路边和 溪边草 丛中。 福建、 广东、 海南、 广西、 贵州有 分布。 亚洲热 带、 美洲、 非 洲和澳 大利亚 也有。 全草 药用, 治 肺结核 咯血、 感冒, 外用治 扭伤。 60. 牛 膝菊属 Galinsoga Ruiz et Pav. 一年生 草本。 叶 对生, 全 缘或有 锅齿。 头状花 序小, 多 数在茎 枝先端 排列成 疏伞房 状 花序, 有异型 小花, 呈辐 射状, 外围 1 层 雌花, 中央有 多数两 性花; 花序 梗长; 总苞 宽钟 形或半 球形; 总苞片 1 一 2 层, 约 5 枚, 卵 形或卵 圆形, 膜质, 或外层 较短、 薄和 草质; 花 序托圆 锥状或 伸长; 托片 质薄, 先端分 裂或不 分裂。 雌花约 4 一 5 朵, 花冠舌 状, 舌片 白色, 开展, 全缘或 2 — 3 齿裂, 结实;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黄色, 冠檐 稍扩大 或狭 钟形, 先端具 5 短齿, 结实, 花 药基部 箭形, 有 小耳, 花柱分 枝微尖 或稀短 急尖。 瘦果倒 卵状三 角形, 通 常背腹 压扁, 具棱, 被 微毛; 两 性花的 冠毛膜 片状, 少 数或多 数, 披针 形或长 圆形, 膜质, 边缘流 苏状, 先 端芒尖 或钝, 雌花无 冠毛或 冠毛短 毛状。 约 5 种, 分布于 美洲。 2 种 在我国 归化。 云南有 1 种。 1. 辣子草 (云南 ) 图版 62: 1-4 牛膝菊 (中国 植物志 ), 向 阳花、 珍 珠草、 铜锤草 (云南 ) Galinsoga parvinora Cav. (1795); DC. (1836); C. B. Clarke (1876); Hook. f. (1881); Hoffm. in Engl, et prantl (1890); Burk. (1910); Hegi (1928); Hand.-Mazz. (1936), ( 1938); Kia ( 1937)* ; Kitam. in Hara ( 1955); Weibel ( 1958 ) , ( 1966 ) , (1967), (1969); Vass. ( 1959); S. Y. Hu ( 1966); 图鉴 (1975)*; J. M. Canne (1977); 中国 植物志 (1979)、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广;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一年生 草本, 高 10 — 60 (-100) 厘米。 主根 较短, 具多数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直立, 基部粗 1 一 5 毫米, 通常多 分枝, 茎 和枝绿 色并带 紫色, 具 纵纹, 散生短 柔毛。 叶 对生, 叶片 卵形、 长卵 形或披 针形, 长 1 一 7 厘米, 宽 0.5 — 3 厘米, 先 端渐尖 或稀急 尖, 基部 圆或宽 楔形, 边 缘具钝 锯齿、 浅圆 齿或浅 波状, 稀 全缘, 具 缘毛, 表面 绿色, 背面 稍淡, 两 面散生 白色贴 伏毛, 沿脉毛 稍密, 有基出 3 (— 5) 脉, 侧脉 网结, 叶脉 在表 面平或 微凹, 在背面 凸起; 叶柄长 0.5 — 2 厘米, 疏被 白色短 柔毛, 常带紫 红色。 头 状花序 多数, 径 4 一 6 毫米, 于茎 和枝先 端排成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0.5 — 2 (-3) 厘米, 被 白色贴 生的柔 毛和带 紫红色 平展的 腺毛; 总苞半 球形, 径 3 — 5 毫米; 总苞片 通常 2 层, 外层 2— 3 枚, 不 等长, 卵 形或宽 卵形, 长 1.2 — 1.8 毫米, 内层 5 枚, 卵 形, 长约 3 毫米, 全部 总苞片 绿色, 先 端钝或 急尖, 边缘 黄色、 膜质, 具细 缘毛, 背面 具 5 条深 绿色的 纵脉, 近 基部疏 生白色 短柔毛 和带紫 红色的 腺毛; 花序托 圆锥状 凸起, 
282  云 南植物 志  图版 62 1—4. 辣子草 Galmsoga parviflora Cav. , 1. 全株, 2. 头状 花序, 3. 雌花和 瘦果, 4. 两 性花和 瘦果; 5 — 8. 羽芒 菊 Tridax procumbens L. , 5. 植株 上部, 6. 头状 花序, 7. 雌花和 瘦果, 8. 两 性花和 瘦果。 (王 凌绘) 
菊 科  283  长约 1 毫米; 托片 卵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长 2. 5 — 3 毫米。 雌 花花冠 舌状, (4 一) 5 朵, 舌片 白色, 宽倒 卵状近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先端 3 齿裂, 管 部细, 长约 1 毫米, 淡绿 色, 密生平 展的微 柔毛, 柱头 二叉, 红 褐色, 极细, 伸出 管部;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长约 1.5 毫米, 冠檐 黄色, 圆 筒形, 先端 5 短齿, 冠管淡 绿色, 细, 与 冠檐外 面均被 微毛。 瘦果圆 柱状倒 锥形, 长 1.5 — 2 毫米, 先端 平截, 向下略 渐狭, 被白色 微毛; 雌 花的冠 毛 少数, 毛状, 不 等长, 易 脱落; 两 性花的 冠毛膜 片状, 白色, 披针状 线形, 长约 1 毫 米, 边缘流 苏状。 花果期 5 — 12 月。 我省 大部分 地区有 分布; 生 于海拔 (850 —) 1500 — 2800 米的 林下、 山坡 草地、 路 边、 沟边、 田边或 荒地。 原产南 美洲, 在我国 归化。 全草 药用, 能止血 消炎, 治扁桃 腺炎、 咽 喉炎、 急性 黄疸型 肝炎、 外伤 出血。 61. 羽 芒菊属 Tridax L. 多年生 草本。 叶 对生, 有缺 刻状齿 或羽状 分裂。 头状花 序小, 单生 于茎枝 先端, 有 异型 小花, 呈辖 射状, 外围 1 层 雌花, 中央有 多数两 性花, 全 部小花 结实, 均具 长梗; 总苞 卵形、 钟形 或近半 球形; 总苞片 数层, 覆瓦状 排列, 外层 叶质, 短 而宽, 内 层干膜 质, 较 狭长; 花序托 扁平或 凸起, 具干 膜质的 托片。 雌花 花冠舌 状或二 唇形, 外 唇大, 先端 3 齿或 3 深裂, 内 唇小或 极小, 2 深裂或 浅裂或 不裂, 淡 黄色;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冠檐稍 扩大, 先端 5 浅裂, 黄色, 花药先 端尖, 基部 矢状, 花柱 2 分枝, 先端 钻形, 被 毛。 瘦 果陀螺 状或圆 柱状, 被毛; 冠 毛芒状 渐尖, 羽 毛状。 约 26 种, 分布 于墨西 哥至南 美洲。 其中 1 种 在我国 归化, 分 布于东 南部和 南部。 云南 也有。 1. 羽芒菊 (中国 种子植 物科属 辞典) 图版 62: 5-8 Tridax procumbens L. ( 1753); DC. (1836); C. B. Clarke (1876); Hook. f. (1881); Gagnep. (1924); Kitam. (1940), (1955), (1967), (1969); Chang (1948); Weibel (1958); Kitam. in Hara (1966), (1971), (1975); C. R. Rao (1967); S. Y. Hu (1969); 海南 植物志 (1974 广; 图鉴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79)*;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60 厘米。 茎 绿色, 通常 平卧, 基部粗 1.5 — 2 毫米, 近 基部节 上生不 定根, 具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被 白色倒 向的长 糙毛。 叶 对生; 基部叶 较小, 在 花期常 枯萎; 中 部叶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2 — 4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缘具 疏离的 粗齿, 上 部的齿 较细, 近基 部常具 1 一 2 对浅 裂片, 两 面 绿色, 均被 抚状糙 伏毛, 基出脉 3 条, 两侧 的脉短 而细, 有时不 明显, 中脉具 1 一 2 对细 侧脉, 叶 脉在表 面平, 在背面 凸起, 叶柄长 2 — 5 毫米, 密被长 糙毛; 上部叶 较小, 近 无柄。 头 状花序 少数, 径 1 一 1.5 厘米, 单生于 茎和枝 先端; 花 序梗长 8 — 20 厘米, 被 白色倒 向或开 展的长 糙毛, 近 基部毛 较密; 总苞 钟形; 总苞片 2 — 3 层, 外层 绿色, 草质, 长 卵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长 4 一 6 毫米, 先端 骤尖, 背 面密被 统状糙 伏毛, 内层长 圆形, 长 4. 5 — 6. 5 毫米, 近干 膜质, 被 糙毛或 统状糙 伏毛, 上部毛 较密, 最内 层狭长 
284  云 南植物 志  圆形, 稍长, 干 膜质, 上部 疏被糙 毛或近 无毛; 花序托 凸起; 托 片狭披 针形, 长 6 — 7 毫米, 先 端尖, 干 膜质。 雌 花花冠 舌状, 舌片 黄色或 白色, 长圆形 或宽长 圆形, 长 3 — 4 毫米, 宽 2. 5 — 3 毫米, 先端 3 深裂, 管 部细, 长 3 — 4 毫米, 被白色 微毛, 花 柱细, 伸出 管部约 1 毫米, 2 分枝 向两侧 弯曲;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长 5 — 7 毫米, 冠檐圆 筒形, 近基 部疏生 微毛, 先端 5 齿, 裂 齿密被 微毛, 冠管长 1 一 1.5 毫米, 上部 较细, 下部略 扩大, 疏被 微毛。 瘦果倒 锥状长 圆形, 长 2 — 2. 5 毫米, 粗约 1 毫米, 密 被向上 的贴柔 毛, 成熟时 黑色; 冠毛 多数, 羽 毛状, 长 5 — 6 毫米, 污 白色, 近 基部黄 褐色。 花果期 5 — 6 月。 产于 元江、 元阳、 景洪; 生 于海拔 330 — 500 米的 旷野、 荒 坡及路 边等。 福建、 台 湾、 海南及 南海诸 岛屿有 分布。 印度、 中南 半岛、 印 度尼西 亚及热 带美洲 也有。 62. 刺 巷果属 Acanthospermum Schrank. 一年生 草本。 茎多 分枝, 被长 柔毛或 糙毛。 叶 对生, 具锯 齿或稀 尖裂。 头状 花序较 小, 单生于 二叉状 分枝的 先端或 腋生, 呈辐 射状, 有异型 小花, 边缘 1 层 雌花, 结实, 中 央为两 性花, 不 结实; 花序 梗短或 近无; 总苞 钟形; 总苞片 2 层, 外层 5 枚, 扁平, 草质, 内层 5 — 6 枚, 革质, 基 部紧包 雌花, 开放后 膨大, 上 部包围 瘦果; 花序 托小, 稍 凸起; 托片 膜质, 折叠, 包围两 性花。 雌 花花冠 舌状, 舌 片小, 淡 黄色, 先端 3 齿 裂, 花柱 2 短裂;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黄色, 上部 钟形, 具 5 个浅 裂片, 花 药基部 截形, 全缘, 花柱不 分枝。 瘦果长 圆形, 上部 稍宽, 包藏于 增厚、 变 硬的内 层总苞 片内, 外面 具倒 钩刺, 有时具 1 一 3 个 硬刺; 冠 毛无。 3 种, 分 布于南 美洲。 1 种 在云南 逸生。 1. 刺苞果 (图鉴 ) 图版 63: 1-5 Acanthospermum australe ( L. ) Kuntze ( 1891 ); 图鉴 ( 1975 ) * ;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一年生 草本, 高 20 — 80 厘米。 茎通常 直立, 绿 色略带 紫色, 基部粗 4 一 6 毫米, 圆 柱形, 具 纵棱, 中空, 被 白色、 透明、 具 节的长 柔毛, 上部 具反复 二叉状 分枝, 分枝浅 褐色, 毛被 较密。 叶 对生, 叶 片椭圆 形或近 菱形, 长 2 — 4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先端钝 或 急尖, 基部 楔形, 边缘 上部具 锯齿、 下部 全缘, 两面黄 绿色, 被 白色、 透明、 具节的 长 柔毛, 侧脉 1 一 3 对, 通常仅 最下部 1 对 明显, 和中脉 在背面 凸起; 叶 柄无。 头状花 序 较小, 单个 顶生或 腋生; 花序梗 近无; 总苞 钟形, 长 3 — 4 毫米, 宽 4 一 5 毫米; 总苞 片 2 层, 外层 5 枚, 草质, 长 圆状披 针形, 具 1 脉, 背面被 白色长 柔毛, 内层 5 — 7 枚, 近 革质, 倒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2 毫米, 宽约 1 毫米, 上端具 2 个刺, 基 部包裹 雌花, 花 后增厚 并包裹 瘦果; 托片卵 圆形, 长 1.5 — 1.8 毫米, 具 2 — 3 条 褶纹, 先 端不规 则的撕 裂, 膜质, 包围两 性花。 雌花 5 — 7 朵, 结实, 花冠 舌状, 舌片淡 黄色, 兜状椭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先端 3 齿裂; 两性花 数朵, 不 结实, 花冠 管状, 黄色, 冠檐 钟形, 先端 5 浅裂, 花药 褐色, 基部 截形。 瘦果长 圆形, 压扁, 包藏于 增厚、 变 硬的内 层总苞 片内; 苞果黄 绿色, 倒 卵状三 角形, 压扁, 长 4 一 5 毫米, 上端宽 2. 5 — 3 毫米, 全体 被倒钩 
菊 科  285  图版 63 1—5. 刺苞果 Acamhospermum australe (L. ) Kuntze, 1. 植株 上部, 2. 头状 花序, 3. 雌花, 4. 两 性花, 5. 苞果; 6—8. 硫黄菊 Cosmos sulphureus Cav. , 6. 植株 上部, 7. 两 性花和 托片, 8. 瘦果。 (王 凌绘) 
286  云 南植物 志  刺, 顶端 平截, 两 侧各具 1 伸展的 硬刺, 硬刺 锥状, 常不等 ^, 长 2 — 3 毫米。 花果期 8 月 至翌年 3 月。 产于 勐腊、 景洪、 勐海、 孟连、 元江、 景东、 潞西、 漾濞、 大理、 祥云; 生 于海拔 450 — 1900 米的 路边、 荒地 或河边 沙地。 原产南 美洲, 我国 西南为 逸生。 63. 秋英属 Cosmos Cav.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茎 直立。 叶 对生, 全 缘或二 回羽状 分裂。 头 状花序 较大, 单 生或 排列成 伞房状 花序, 呈辐 射状, 有异型 小花, 边缘 1 层为无 性花, 中 央有多 数结实 的两 性花; 总 苞近半 球形; 总苞片 2 层, 膜 质或近 草质,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基部 连合; 花序托 平扁或 稍凸; 托片 膜质, 先 端线状 延长。 无性 花花冠 舌状, 舌 片大, 开展, 全缘 或先端 具齿;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先端 5 深裂, 花 药全缘 或基部 2 细齿, 花柱分 枝细, 先 端 增粗, 具短毛 或伸出 短尖的 附器。 瘦果 狭长, 具 4 一 5 棱, 背面 稍平, 有 长橡, 先端 生 2 — 4 个具 倒刺的 芒刺。 约 25 种, 分布 于热带 美洲。 我国常 见栽培 2 种。 2 种在 云南已 归化。 分种 检索表 1 (2) 叶片二 回羽状 全裂, 全裂片 线形; 总 苞片外 层长于 内层; 舌状 花白、 粉红、 红、 或紫 红色; 瘦果长 8 — 12 毫米, 无毛 1. 秋英 C. bipinnata 2(1) 叶片 二至三 回羽状 深裂, 深裂 片狭椭 圆形、 狭披 针形或 条形; 总 苞片外 层短于 内层; 舌状花 通 常桔黄 色或金 黄色; 瘦果长 20 — 30 毫米, 被 短粗毛 2. 硫黄菊 C. sulphureus 1. 秋英 (广 州常 见经济 植物) 大 波斯菊 (植物 学大辞 典), 波斯菊 (云 南、 华北) Cosmos bipinnata Cav. ( 1791 ) * ; DC. ( 1836 ) ; Loesen. (1919); Sherff ( 1932 ) ; Kia (1937)* ; Kitam. (1953); 广州 植物志 (1956);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 1959广 ; S. Y. Hu (1966); 中国 植物志 (1979 广;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秦岭 植物志 (1985 广;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200 厘米。 主根圆 柱状, 向下 渐狭, 延长, 具 多数侧 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直立, 淡 绿色, 上部具 分枝, 极稀不 分枝, 被短柔 毛或有 时近无 毛, 近基 部节上 常生不 定根。 叶 对生, 叶片长 5 — 10 厘米, 二 回羽状 全裂, 裂片 线形, 被微 柔毛, 具 1 脉; 叶柄长 0.5 — 1.5 厘米。 头状 花序径 3 — 8 厘米, 单 生于茎 和枝先 端; 花 序梗长 3 — 30 厘米, 被短 柔毛; 总 苞近半 球形; 总苞片 2 层, 外层 7 — 9 枚, 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15 — 18 毫米, 宽 2 — 3 毫米, 上部 长渐尖 并线状 延长, 草质, 淡 绿色, 具 6 — 8 条 暗色的 纵纹, 内层 7 — 9 枚, 椭 圆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7 — 10 毫米, 宽 3 — 5 毫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膜质, 除 边缘外 具多数 密集、 暗色的 条纹; 花序 托平, 蜂 窝状; 托片披 针形, 长 7 — 10 毫米, 先端 渐尖成 线形, 膜质, 具深色 纵纹。 舌状花 7 — 8 朵, 舌 片白、 粉红、 红或紫 红色, 椭 圆状倒 卵形, 长 1.5 — 3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菊 科  287  先端 通常具 3 齿, 有数条 纵脉; 管 状花长 5 — 6 毫米, 冠檐圆 筒状, 先端 5 深裂, 冠管 长约 1 毫米, 花药 褐色, 花柱有 附器。 瘦果圆 柱状, 连緣长 (5 —) 8 — 12 毫米, 粗 1 一 1.5 毫米, 稍 弯曲, 无毛, 具 4 条 纵沟, 下部 较窄, 先端具 长喙, 喙顶有 2 — 3 个 尖刺, 刺 锥状, 长 1 一 2 毫米, 具少 数小倒 钩刺, 易 脱落。 花果期 6 — 10 月。 原产墨 西哥。 云 南昆明 地区、 丽 江一带 和德宏 州常有 栽培, 现已归 化并扩 大分布 区, 在海拔 850 — 2000 米的 山坡、 田边、 路旁以 至疏林 下常见 生长。 我国 许多地 区有栽 培作 观赏。 2. 硫黄菊 (广 州常 见经济 植物) 图版 63: 6-8 黄秋英 (中国 植物志 ), 讽茅草 (猫西 ), 波丝菊 (西 双版纳 ), "合 好乌" (傣语 ), 黄波 斯菊, 芒果菜 Cosmos sulphureus Cav. (1791)*; Saurer (1947); Bailey (1949); 广州 植物志 (1956); S. Y. Hu (1966); 中国 植物志 (1979), in nota;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秦岭 植物志 (1985). 一年生 草本, 高 30 — 300 厘米。 主根圆 锥状, 末 端线状 延长, 具多数 长侧根 和纤维 状 细根。 茎 直立, 具 纵棱, 通常多 分枝, 茎和枝 疏被具 节长柔 毛或近 无毛, 基部粗 5 — 10 毫米, 近基部 常生不 定根。 叶 对生, 叶 片长达 30 厘米, 二 回至三 回羽状 深裂, 裂片 狭椭 圆形、 狭披 针形或 条形, 先端 急尖, 两面 无毛, 边 缘有短 缘毛, 中脉 在背面 凸起, 沿脉 疏生短 糙毛, 侧脉 数对, 在背面 明显; 叶柄长 1 一 9 厘米。 头 状花序 单个顶 生和腋 生, 径 3 — 7 厘米; 花 序梗长 5 — 20 厘米, 近 无毛; 总苞半 球形; 总苞片 2 层, 外层 8 — 10 枚, 狭披 针状三 角形或 三角状 条形, 长 5 — 10 (-12)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先 端 渐尖, 绿色, 草质, 具 3 — 5 条暗色 纵纹, 内层 总苞片 8 — 10 枚, 长椭 圆形或 椭圆状 条形, 长 8 — 14 毫米, 宽 1.5 — 2. 5 毫米, 先端 急尖, 膜质, 除 边缘外 具多数 密集、 暗 绿 色的纵 条纹; 花序 托平, 蜂 窝状; 托片 条形, 稍长于 内层总 苞片。 舌状 花通常 8 朵, 舌 片桔黄 色或金 黄色, 稀红 色或紫 红色, 倒卵形 或狭倒 卵形, 长 1.5 — 2 厘米, 宽 0.4—1厘米, 先端 通常具 3 齿, 有数条 纵脉; 管 状花长 7 — 9 毫米, 冠檐 狭钟状 筒形, 先端 5 裂, 冠管长 2 — 3 毫米, 花柱有 附器, 花药棕 褐色, 先 端有三 角状附 属物。 瘦果 圆 柱状, 两端 渐狭, 连喙长 2 — 3 厘米, 粗约 1 毫米, 被短 粗毛, 上部 和喙毛 较密, 具 4 条 深沟, 喙长 8 — 14 毫米, 嫁 顶端有 2 — 3 个 尖刺, 尖刺 锥状, 长 3 — 5 毫米, 有少数 易 脱落的 倒刺。 花果期 6 月 至翌年 1 月 。 原产墨 西哥。 西双 版纳、 孟连、 德宏、 思茅、 景谷、 景东、 元 江等地 有栽培 并逸为 野生, 在海拔 500 — 1600 米的 路边、 荒地、 草坡、 灌丛至 疏林下 常见。 我 国各地 有栽培 作 观赏。 全草 药用, 清热 解毒, 治 痢疾。 64. 鬼 针草属 Bidens L.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茎 直立或 匍匐, 常具 纵棱。 叶 对生, 有时 上部叶 互生, 稀 3 枚 轮生, 边缘 全缘或 具齿, 有时 一至三 回三出 或羽状 分裂。 头状花 序通常 较小, 单生于 
288  云南 植物志  茎枝先 端或多 数排列 成伞房 状圆锥 花序, 花 杂性, 有时 外围具 1 层 中性或 稀雌性 的舌状 花, 中央为 两性管 状花, 有时 全部为 两性管 状花; 总 苞钟形 或近半 球形; 总苞片 1 一 2 层, 基部常 合生, 外层 草质, 短或 伸长呈 叶状, 内 层通常 膜质, 具 透明或 黄色的 边缘; 托 片狭, 近 扁平, 干 膜质。 舌状花 白色、 黄 色或稀 红色, 舌片 全缘或 有齿; 管 状花结 实, 冠檐 壶状, 4 一 5 裂, 花 药基部 钝或近 箭形, 花柱分 枝扁, 先 端有三 角形锐 尖或渐 尖的 附器, 被细 硬毛。 瘦果倒 卵状椭 圆形、 楔形或 条形, 扁 平或具 4 棱, 黑色或 褐色, 光 滑或被 刚毛, 先端 截形或 渐尖, 有 2 — 4 枚 芒刺, 刺上有 倒刺状 刚毛。 约 230 余种, 广 布于全 球热带 至温带 地区, 但 以美洲 最多。 我国有 9 种 2 变种, 多 为 杂草, 遍布 全国。 云南产 5 种 1 变种。 分种 检索表 1 (4) 瘦果 楔形或 倒卵状 楔形, 顶端 平截; 外 层总苞 片大, 叶状, 明 显超出 花序。 2(3) 瘦果具 4 棱, 有 4 芒刺; 头 状花序 外围有 1 层 中性舌 状花, 舌片 黄色; 叶 不分裂 - 1. 柳叶 鬼针草 B. cernua 3 (2) 瘦果 无棱, 有 2 芒刺; 头状花 序无舌 状花; 叶大部 3 — 5 深裂 2. 狼把草 B. tripartita 4(1) 瘦果 条形, 顶端 渐尖; 总 苞片非 叶状, 不超出 花序。 5(8) 外 层总苞 片条状 匙形; 叶 为三出 复叶, 两面无 毛或沿 脉疏生 柔毛。 6 (7) 头状 花序无 舌状花 3a. 鬼针草 B. pilosa var. pilosa 7(6) 头状 花序具 5 — 7 个白色 舌状花 3b. 白花 鬼针草 B. pilosa var. radiata 8(5) 外层 总苞片 条形; 叶 一至二 回羽状 复叶或 分裂, 两面 被毛; 舌状花 黄色。 9 (10) 叶 一至二 回羽状 复叶, 全部 小叶卵 形或长 卵形, 边缘具 近整齐 的锯齿 4. 铁笑箒 B. biternata 10(9) 叶二 回羽状 分裂, 小裂片 长三角 形或披 针形, 边缘具 2 — 4 缺刻 •••••• 5. 婆婆针 B. bipinnata 1. 柳叶 鬼针草 (东北 植物检 索表) Bidens cernua L. (1753); DC. (1836); Franch. (1884); Forb. et Hemsl. (1888); Sherff (1937)*; Kitam. (1942), (1953); Vass. (1959); S. Y. Hu (1965); 图鉴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79)* ;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一年生 草本, 高 20 — 60 厘米。 主根 延长, 粗壮, 具极多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直 立, 圆 柱形, 基 部粗达 10 毫米, 具 分枝, 茎和枝 麦杆色 或略带 紫色, 近 无毛或 散生柔 毛, 具 纵棱。 叶 对生, 叶 片狭披 针形或 披针状 条形, 长 4 一 13 厘米, 宽 0.5 — 2. 5 厘米, 先端 渐尖, 下部 渐狭, 基部稍 扩大并 连合、 半 抱茎, 边缘具 稀疏的 尖齿, 表面绿 色或黄 绿色, 背面色 较淡, 两面 无毛, 中脉在 两面微 凸起, 侧脉 多对, 极 纤细; 叶 柄无。 头状 花序 单生于 茎和枝 先端, 径达 6 厘米, 外围具 1 层中 性花, 中央有 多数两 性花; 花序梗 长 1 一 4 厘米, 无毛 或散生 柔毛; 总苞近 盘状; 总苞片 2 层, 外层 5 — 8 枚, 叶状, 狭长 披 针形或 条状披 针形, 长 1.5 — 3 厘米, 内层 膜质, 长 椭圆形 或长倒 卵形, 长 6 — 9 毫 米, 宽 3 — 5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具数条 紫黑色 纵纹, 边缘绿 黄色, 无毛; 托 片条状 披 针形, 长 5 — 6 毫米, 膜质, 透明, 先端带 黄色, 背面 具数条 褐色纵 条纹。 中 性花舌 
菊 科  289  状, 舌片 黄色, 卵状椭 圆形, 长 8 — 12 毫米, 宽 3 — 5 毫米, 先端锐 尖或有 2 — 3 个小 齿;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长约 3 毫米, 冠檐近 壶形, 先端 5 裂, 冠管 纤细。 瘦果狭 楔形, 长 5 — 6 毫米, 具 4 棱, 沿棱 有小倒 钩刺, 顶端有 4 枚 芒刺, 芒刺长 2 — 3 毫米, 有小倒 钩刺。 花果期 7 — 10 月。 产 于滇西 北中甸 一带; 生 于海拔 3000 — 3600 米的 溪边、 沼泽 边或路 边杂草 丛中。 我国 东北、 华北和 四川、 西藏有 分布。 亚洲、 北美、 欧 洲各地 广布。 全草 药用, 清热 解毒、 止痒, 治 肾炎、 风疹。 2. 狼把草 (开宝 本草、 本草 拾遗、 图考) 金盡 银盘、 鬼叉、 鬼针、 鬼刺、 夜 叉头、 拔毒草 Bidens tripartita L. (1753); DC. (1836); Hook. f. (1881); Forb. et Hemsl. (1888); Chen (1934); Ling (1934); Hand.-Mazz. (1936); Sherff (1937)* ; Kitam. (1942); Vass. (1959); S. Y. Hu (1965); Hara (1966); 图鉴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79)* ;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西 藏植物 志 (1985)*; 秦岭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Bidens repens D. Don (1825); B . tripartita L. f . limosa Komarov. (1907); B. minuscula Levi, et Vant. (1910) ; B. shimadai Hayata (1919) ; B . tripartita L. var. repens (D. Don) Sherff (1926), (1937)*; Kitam. (1942); Hara (1952); S. Y. Hu (1965); Ohwi (1965); Lauener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B . tripartita L. var. cernui folia Sherff (1929); B. tripartita L. var. shi- madai Yamamoto (1936). 一年生 草本, 高 30 — 130 厘米。 主根圆 柱形, 具 多数长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直 立, 圆 柱形, 基部粗 2 — 6 毫米, 具 分枝, 茎和 枝具细 纵棱, 无毛, 绿色 或稍带 紫色, 基 部节上 常生不 定根。 叶 对生, 中部叶 较大, 叶柄长 0.8 — 2. 5 厘米, 具 狭翅; 叶片轮 廓 卵形或 卵状三 角形, 长 4 一 13 厘米, 宽 2 — 4 厘米, 通常 3 — 5 深裂, 中裂片 较大, 披 针形 或长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5 — 11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侧裂片 披针形 或狭披 针形, 长 3 — 7 厘米, 宽 0.8 — 1.2 厘米, 全部裂 片先端 急尖, 基部 楔形, 边 缘具疏 粗齿, 表面 绿色, 无毛, 背面淡 绿色, 近 无毛或 散生小 硬毛, 中脉在 背面稍 凸起, 侧脉 多数, 极 细; 上 部叶和 下部叶 较小, 披 针形, 不 分裂或 分裂。 头状 花序单 生于茎 和分枝 先端, 径 2-4 (-5) 厘米, 全 部为两 性花; 花 序梗长 1 一 8 厘米, 先端 增粗, 疏被短 柔毛; 总苞 盘状; 总苞片 2 层, 外层 5 — 9 枚, 叶状, 条 形或倒 披针状 匙形, 长 1 一 3 厘米, 先端钝 或圆, 边 缘疏生 缘毛, 内 层长椭 圆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6 — 8 毫米, 膜质, 褐色, 有纵 纹, 边缘淡 黄色、 透明; 托片 条状披 针形, 长 5 — 10 毫米, 具褐色 条纹, 边缘 膜质。 两 性 花花冠 管状, 黄色, 长 3 — 4 毫米, 冠檐狭 钟形, 先端 4 齿裂, 冠 管细, 稍长于 冠檐, 花药基 部钝, 先 端具椭 圆形的 附器, 花 丝上部 增宽。 瘦果 楔形或 倒卵状 楔形, 压扁, 长 6 — 11 毫米, 上部宽 2 — 3 毫米, 两侧 边缘有 倒刺, 黑 褐色, 先端具 2 (— 4) 枚 芒刺, 芒刺长 2 — 3 毫米, 两 侧有倒 钩刺。 花果期 8 — 11 月。 产于 德欽、 维西、 中甸、 永胜、 大关、 西畴、 屏边、 砚山、 绿春、 昆明、 富民、 寻 甸和 元江、 景东; 生 于海拔 1200 — 3400 米的 沟谷密 林下、 山坡 草地、 水边或 湿地。 我 
290  云南 植物志  国 东北、 华北、 华东、 华中、 西南和 西北有 分布。 广布于 亚洲、 欧洲 和非洲 北部, 大洋 洲 东南部 也有。 全草 药用, 清热 解毒、 透疹 发表、 利尿, 治 感冒、 气 管炎、 肺 结核、 咽 喉痛、 痢 疾; 外 用治毒 蛇毒虫 咬伤、 湿疹、 皮癣及 丹毒。 种子 含油, 供制 油漆。 3. 鬼针草 (本草 拾遗、 图考) 叉草、 粘 连子、 粘人草 (云南 ), "牙 金甫" (傣语 ), 豆 渣草、 豆渔菜 (四 川、 陕 西), 三叶鬼 针草、 虾 绀草、 蟹钳草 (广 西、 广东 ), 盲肠草 (广 西、 广东、 福建 ), 一 包针、 引线包 (浙 江、 江苏) Bidens pilosa L. (1753); Thunb. (1784); DC. (1836); Benth. (1871); C. B. Clarke (1876); Debx. (1879); Hook. f. (1881); Forb. et Hemsl. (1888), excl. syn. ; Burk (1910); Ling (1934); Hand.-Mazz. (1936); Sherff ( 1937 ) * ; Chang (1939); Kitam (1942); Weibel (1958); S. Y. Hu (1965); 图鉴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79)* ;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西 藏植物 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3a. 鬼针草 (原 变种) var. pilosa 一年生 草本, 高 20 — 100 (-150) 厘米。 主根圆 柱形, 具多数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直立, 绿色或 稍带紫 红色, 常呈四 棱形, 基部粗 2 — 6 毫米, 具 纵棱, 无毛或 上部散 生 柔毛, 有 分枝, 近基 部节上 常生不 定根。 叶 对生, 中部叶 较大, 叶柄长 1 一 5 厘米, 具深 沟槽, 边缘狭 膜质、 白色带 紫红, 被白色 缘毛; 叶 片轮廓 长三角 形或三 角形, 三出 复叶, 小叶 3 枚, 稀 5 枚 或极稀 7 枚, 顶生 小叶宽 卵形、 长 卵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长 3 — 7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具长 0.5 — 2 厘 米的小 叶柄, 侧生 小叶椭 圆形、 宽 椭圆形 或宽卵 形, 长 1.5 — 4. 5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基部 两侧不 对称, 具长 0.3 — 0.5 厘米的 小叶柄 至近 无柄, 全 部小叶 先端渐 尖或稀 急尖, 基 部近圆 形或宽 楔形, 边缘有 锯齿, 表面绿 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无 毛或沿 脉疏生 柔毛, 中脉 在背面 凸起, 侧脉 数对; 上部 和下部 叶 较小, 3 小叶或 3 深 裂或不 分裂。 头 状花序 于茎和 分枝先 端排列 成疏伞 房状花 序或稀 单生, 径 8 — 10 毫米, 全 部为两 性花; 花 序梗长 2 — 5 厘米, 果时 延长, 无毛或 散生柔 毛; 总苟 钟形, 下部 和基部 被白色 柔毛; 总苞片 2 层, 6 — 8 枚, 近 等长, 全部 条状匙 形, 长 3 — 5 毫米, 上部宽 1 一 1.5 毫米, 下部 变狭, 先端 急尖, 背面近 无毛, 边 缘疏生 缘毛, 草质; 托片外 层的披 针形, 内层 条状披 针形, 全部长 5 — 6 毫米, 干 膜质, 背面 褐色, 边缘 黄色, 先 端密生 细毛。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长 4 一 5 毫米, 黄色, 冠檐 5 齿裂。 瘦果 条形, 长 6 — 13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具 细棱, 近先 端疏生 短毛, 顶端具 3 (— 4) 枚 芒刺, 芒刺长 1.5 — 2 毫米, 有倒 刺毛, 鲜时黄 绿色, 干后黄 褐色。 花果期 8 月至翌 年 5 月。 产 文山、 马关、 金平、 西双 版纳、 昆明、 富民、 镇康、 潞西、 丽江、 德钦 等地; 生 于海拔 (350 —) 820 — 2800 米的 山坡、 草地、 路边、 沟旁 和村边 荒地。 我国大 部省区 有 分布。 广布于 亚洲和 美洲的 热带、 亚热带 地区。 
菊 科  291  全草 药用, 清热 解毒、 散瘀 活血, 治上 呼吸道 感染、 咽喉 肿痛、 急性阑 尾炎、 急性 黄痘性 肝炎、 胃 肠炎、 消化 不良、 风 湿关节 疼痛、 疟疾, 外用 治毒蛇 咬伤、 疮痈。 嫩叶 可食。 3b. 白花 鬼针草 (中 国植 物志) (变种 ) 金 盡银盘 (广东 ) var. radiata Sch. -Bip. (1842—1850); Kitam. (1940); S. Y. Hu (1965); 中国植 物志 (1979); 西藏 植物志 (1985); 秦岭 植物志 (1985 广. Bidens pilosa L. var. albi flora Maxim. (1886); ex Matsum (1912); Yamamoto (1936); B. pilosa L. var. minor (Bl. ) Sherff ( 1925) ,( 1937) * ; Ling (1934); Hand. -Mazz. (1936); Kitam. (1968), in Hara (1971) ,(1975);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与 原变种 的区别 在于头 状花序 外围有 1 层舌 状花, 舌片 白色, 椭 圆状倒 卵形, 长 5 — 8 毫米, 宽 3 — 5 毫米, 先端有 2 — 3 缺刻。 广布 于云南 各地; 生 于海拔 (200 —) 1000 — 2500 米的 路边、 田边、 沟边、 山坡、 草地、 灌 丛中或 村边、 荒地, 密 林下也 偶见。 我国 热带、 亚热带 地区有 分布。 亚 洲和美 洲 的热带 和亚热 带地区 也有。 用 途同原 变种。 4. 铁筅箒 (拾遗 ) 图版 64: 1-6 金 盡银盘 (广 州植 物志) Bidens biternata (Lour.) Merr. et Sherff (1921), (1929); Ling ( 1934); Merr. (1935); Hand. -Mazz. ( 1936 ),( 1938 ) ; Sherff ( 1937)*; Chang ( 1937); Kitam. (1940), (1942); Hara (1952); 广州 植物志 (1954); Ohwi (1965); S. Y. Hu (1965); ^ Anonym. (1969); 海南 植物志 (1974); 图鉴 (1975)*; Lauener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79)*;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秦 岭植物 志 (1985)*. % Bidens pilosa L. var. chinensis L. (1771); Coreopsis biternata Lour. ( 1790), (1793) ; Bidens chinensis Willd. (1803); Actinea biternata (Lour.) Spreng (1926); Bidens robertiani folia Levi, et Vant. (1910), p. p. ; Dunn ( 1911 ); Nakai (1911), (1953) , pro syn. sub. B. bipinata L. 一年生 草本, 高 40 — 120 厘米。 主根圆 柱形, 渐狭, 具多数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直立, 近四 棱形, 基部粗 2 — 8 毫米或 更粗, 无毛或 稀散生 柔毛, 具 分枝。 叶 对生, 叶 柄长 1 一 5 厘米, 基部稍 加宽, 边 缘疏生 缘毛; 叶片 一至二 回羽状 复叶, 顶 生小叶 卵形、 长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3 — 7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宽 楔形并 下延, 具长 0.5 — 2 厘 米的小 叶柄, 侧 生小叶 1 一 2 对, 上部 1 对宽 卵形、 卵 形或长 卵形, 长 1.5 — 3. 5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圆或宽 楔形, 无 柄或具 短柄, 下 部 1 对常 较大, 具长 3 — 5 毫 米的小 叶柄, 或者为 3 小叶, 全部小 叶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被 白色贴 伏毛, 边 缘具近 整齐的 锅齿, 中脉在 两面微 凸起, 侧脉 数对。 头状 花 序单生 于茎和 分枝先 端或排 列成疏 伞房状 花序, 径 7 — 10 毫米, 外围具 1 层中 性花, 
292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64 1—6. 铁筅箒 Bidens bitemata (Lour. ) Merr. et Sherff, 1. 植株 上部, 2, 头状 花序, 3. 托片, 4. 舌 状花, 5. 两 性花, 6. 瘦果; 7 — 10. 婆婆针 B. bipinnata L. , 7. 植株 上部, 8. 舌 状花, 9. 两 性花, 10. 瘦果。 (王 凌绘) 
菊 科  293  中 央为两 性花, 或 无中性 花而全 部为两 性花; 花 序梗长 2 — 7 厘米, 果时 延长, 近无毛 或散生 柔毛; 总苞近 钟形, 基部被 白色短 柔毛; 总苞片 1 层, 8 — 10 枚, 条形, 长 4 一 6 毫米, 宽约 0.5 毫米, 先端 急尖, 背面 和边缘 疏生短 柔毛, 草质; 托片长 椭圆形 或长卵 形, 长 5 — 7 毫米, 宽 2 — 2. 5 毫米, 褐色, 具数条 深色纵 条纹, 边缘宽 膜质、 黄色。 中 性花 舌状, 3 — 5 朵, 舌片 黄色, 椭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 2. 5 — 3 毫米, 先端具 3 齿;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长 4 一 5 毫米, 冠 檐先端 5 裂。 瘦果 条形, 长 10 — 13 毫米, 粗约 1 毫 米, 具 4 棱, 成熟时 黑色, 疏被短 柔毛, 先端 稍狭, 顶端具 3 — 4 枚芒 刺, 芒刺长 3 — 4 毫米, 具倒 钩刺。 花果期 7- — 12 月。 产 昆明、 蒙自、 屏边、 绿春、 元江、 景洪、 勐海、 勐腊; 生 于海拔 500 — 1300 米的 山坡、 灌 丛中或 路边。 我国 华北、 华东、 华南、 华 中和西 南均有 分布。 朝鲜、 日本、 东 南亚诸 国及大 洋洲、 非洲 也有。 全草 药用, 清热、 解毒、 利尿、 散瘀, 治流脑 、乙脑 、咽喉 肿痛、 肠炎、 黄痘 、痳 积。 5. 婆婆针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64: 7-10 鬼针草 、刺 针草、 鬼骨针 Bidens bipinnata L. (1753); Roxb. (1832); DC. (1836); Benth. (1861); Forb. et Hemsl. (1888), excl. syn. ; Chen ( 1934); Ling (1934); Hand.-Mazz. (1936); Sherff (1937)* ; Kitam. (1940), (1942); Vass. (1959); S. Y. Hu (1965); Kitam. in Hara (1966), (1968); 图鉴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79)*;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秦岭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Bidens pilosa L. var. bipinnata (L. ) Hook, f . (1881); Loesen ( 1904) . 一年生 草本, 高 30 — 100 厘米。 主根圆 柱形, 渐狭, 具多数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黄 褐色。 茎 直立, 下部通 常呈四 棱形, 基部粗 2 — 8 毫米, 具 分枝, 茎 和枝有 纵棱, 无毛 或上 部疏生 柔毛。 叶 对生, 叶 片轮廓 卵形、 宽卵 形或长 卵形, 长 5 — 16 厘米, 宽 3 — 17 厘米, 二 回羽状 分裂, 第一回 全裂片 2 — 4 对, 具柄, 第二回 深裂片 1 一 3 对, 小 裂片长 三角 形或披 针形, 具 2 — 4 深 缺刻, 全部裂 片先端 渐尖, 两 面疏被 白色短 柔毛; 叶柄长 1.5 — 6 厘米, 具 沟槽, 沿 沟和边 缘疏被 柔毛。 头 状花序 少数, 于 茎和分 枝先端 排列成 疏伞 房状花 序或稀 单生, 径 6 — 10 毫米, 外围有 1 一 4 朵中 性花, 中央有 多数两 性花; 花 序梗长 1 一 5 厘米, 果期 延长; 总苞近 杯状, 基部被 白色长 柔毛; 总苞片 2 层, 外层 6 — 8 枚, 条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 0.5 — 1 毫米, 先 端钝, 边 缘疏生 缘毛, 草质, 绿色, 具 3 条 褐色的 纵脉, 内层椭 圆形, 长 4 一 6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先端 急尖, 具 数条褐 色 纵脉, 边缘 黄色。 中性花 舌状, 舌片 黄色, 椭圆形 或狭椭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 2. 5 — 3 毫米, 先 端圆, 全 缘或具 2 — 3 齿, 通常有 4 条深色 纵纹;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黄 色, 长 4 一 5 毫米, 冠檐 5 裂。 瘦果 条形, 长 8 — 15 毫米, 粗约 1 毫米, 黑色, 被 短毛, 先端具 3 — 4 枚 芒刺, 芒刺长 2 — 4 毫米, 具 倒刺。 花果期 8 — 12 月。 产于 昆明、 嵩明、 富民、 元谋、 峨山、 景东、 勐海、 勐腊、 郝西、 瑞丽、 腾冲、 兰 坪、 维西、 德 钦等; 生 于海拔 (660 —) 1000 — 30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中、 草地或 村边、 路旁、 荒地。 我国 东北、 华北、 华中、 华南、 西南和 陕西、 甘肃有 分布。 亚洲、 美洲、 
294  云 南植物 志  欧 洲及非 洲东部 广布。 全草 药用, 有消风 祛湿、 行水 利窍、 止汚 化痰的 功效, 治 疟疾、 腹? f、 痢疾、 肝 炎、 肾炎、 肠痈、 咽喉 肿痛、 跌打 损伤、 蛇虫 咬伤。 全草 煮水熏 足底, 治婴儿慢性腹^^ 有 特效。 yi . 堆心 菊族 Trib. Helenieae Cass. 草本、 亚灌 木或稀 灌木。 叶 对生或 互生。 头 状花序 有异形 小花, 辐射 状或稀 盘状, 外围 的小花 雌性, 结实, 或 无性, 中央 的小花 两性, 结实或 不育, 有时头 状花序 只有同 型的两 性花; 总甚片 草质, 1 一 3 层, 稀 多层; 花序 托平或 凸起, 无 托片。 雌花 花冠舌 状, 全 缘或具 2 — 3 齿, 稀细 管状;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有 4 一 5 裂片; 花药 先端有 附片, 基部 全缘, 钝 或稀具 耳形或 短箭形 的尾; 两 性花花 柱分枝 先端截 形或有 附器, 稀不分 枝。 冠毛膜 片状、 芒 状或稀 毛状, 有时无 冠毛。 分布于 美洲。 我 国栽培 或归化 2 属。 云南也 栽培。 分属 检索表 1(2) 总苞片 1 层, 连合成 管状或 杯状; 花序托 平扁, 无 托毛; 瘦果 线形或 线状长 圆形; 叶 通常对 生 65. 万 寿菊属 Tagetes 2(1) 总苞片 2 — 3 层, 分离; 花 序托突 起或半 球形, 具 刚毛状 托毛; 瘦果 长椭圆 形或倒 塔形; 叶互 生 : • 66. 天 人菊属 GaiUardia 65. 万 寿菊属 Tagetes L. 一年生 草本。 茎 直立, 粗壮, 具 分枝, 无毛。 叶 对生, 有时近 互生, 叶片 羽状分 裂, 具油 腺点, 富有 香味。 头状花 序单生 于莲、 枝 先端, 稀 排列成 圆柱状 或杯状 花序; 花 序梗圆 柱形, 被毛或 无毛; 总苞片 1 层, 几全部 连合成 管状或 杯状, 具半透 明的油 点; 花序 托平, 无毛。 外围雌 花花冠 舌状, 舌状花 1 层, 金 黄色、 橙黄 色或稀 褐色, 中 央两性 花花冠 管状, 与 舌状花 同色, 全部 小花均 结实。 瘦果 线形或 线状长 圆形, 基部变 狭, 具棱 或无; 冠毛为 3 — 10 枚不 等长的 鳞片或 刚毛, 其中 一部分 连合, 另一部 分多少 离生。 约 30 种, 产美洲 中部和 南部。 我国常 见栽培 2 种。 云南 2 种均有 栽培。 分种 检索表 1(2) 头状 花序径 2 — 4 厘米, 花序梗 先端微 增粗; 舌 片金黄 色或橙 黄色, 里 面下部 有紫红 色的斑 块; 叶裂 片线状 披针形 1. 孔雀草 T. patula 2(1) 头状 花序径 4 一 7 厘米, 花 序梗先 端显著 膨大成 棒状; 舌片 黄色, 无 斑点; 叶裂 片狭椭 圆形或 狭 披针形 2. 万寿菊 T. erecta 
菊 科  295  1. 孔雀草 (江苏 南部种 子植物 手册) 野 菊花、 老来红 (峨山 ), 黄芙蓉 (蒙自 ), 臭菊花 (腾冲 ), 子里甲 (碧江 ), 小万 寿菊、 红黄草 (云南 ), 西蕃菊 (广州 ) Tagetes patula L. (1753); DC. (1836); C. B. Clarke (1876); BurkiU. (1910); Kia (1937)* ; Kitam. (1955), in Hara (1966); 广州 植物志 (1956); Weibel (1958);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1959)、 S. Y. Hu (1968); 中国 植物志 (1979)*;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西藏 植物志 (1985); 秦岭植 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一年生 草本, 高 20 — 100 厘米。 主根圆 柱状, 向 下渐狭 并线状 延长, 具多数 长侧根 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直立, 绿色, 常带紫 红色, 基部粗 2 — 6 毫米, 多 分枝, 茎和 枝具数 条细 纵棱。 叶常 对生, 有时近 对生或 互生, 叶片 轮廓长 椭圆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7 — 18 厘 米, 宽 4 一 8 厘米, 羽状 全裂, 有 6 — 11 (-17) 对 裂片, 叶轴具 狭翅, 裂片线 状披针 形, 长 1 一 6 厘米, 宽 2 — 5 毫米, 先 端渐尖 或茎上 部的长 芒状, 基部 楔形, 边缘 具锐齿 或最 上部叶 全缘, 齿近基 部常有 黄色、 径 0.2 — 0.4 毫米 的圆形 腺点, 表面 绿色, 背面 淡 绿色, 中 脉在表 面平, 在背面 凸起, 侧脉 数对, 纤细。 头 状花序 单生于 茎和枝 先端或 呈聚 伞状, 径 2 — 4 厘米; 花 序梗圆 柱状, 长 6 — 20 厘米, 先端微 增粗, 中空, 具多数 细 纵棱, 绿色 或带紫 红色; 总苞片 1 层, 连合 成狭钟 形或圆 筒形, 长 1.2 — 2. 3 厘米, 径 0.6 — 1.5 厘米, 先端具 8 个 三角形 的齿, 齿 基部具 1 一 2 个黄色 腺点, 绿色, 疏具黄 绿色 或黄褐 色的短 线斑; 花 序托稍 凸起, 蜂 窝状。 外 围雌花 舌状, 舌状花 1 层, 5 — 10 朵, 舌 片金黄 色或橙 黄色, 里面下 部有紫 红色的 斑块, 椭 圆形、 倒卵 形或近 圆形, 长 1 一 1.7 厘米, 宽 0.7 — 1.2 厘米, 先端浅 齿裂或 微凹, 管部长 4 一 8 毫米, 淡黄 绿色, I 子房黑 褐色, 线形, 长 6 — 8 毫米, 花 柱淡黄 绿色, 柱 头金黄 色或橙 黄色, 伸出管 部外; 中央 两性花 多数, 管状, 长 0.8 — 1.3 厘米, 冠 檐金黄 色或橙 黄色, 先端 5 裂, 冠管淡 ^ 黄 绿色, 长 3 — 6 毫米, 花药淡 黄色, 花丝 白色, 内藏, 子房白 色转黑 褐色, 线形, 长 " 8 — 10 毫米, 花 柱淡黄 绿色, 柱 头金黄 色或橙 黄色, 内藏。 瘦果 线形, 长 8 — 12 毫米, 粗约 1 毫米, 下部 略狭, 具棱, 被 微毛, 成熟时 黑色; 冠毛约 5 枚, 其中 2 枚较 长的披 I 针状 线形, 长 8 — 10 毫米, 不 等长, 先端长 芒状, 具 缘毛, 3 枚 较短的 条状, 长 5 — 6 毫米, 近 等长, 先 端钝。 花果期 5 月 至翌年 1 月。 云南 中部、 西 部和西 北部有 栽培, 常成片 逸生。 我国各 地均有 栽培, 在四川 和贵州 也已 归化。 原产墨 西哥。 全草 药用, 清热 利湿、 消炎 止痛、 止咳 止痢。 供 观赏。 2. 万寿菊 (江苏 南部种 子植物 手册) 图版 65: 1-4 臭 芙蓉, 蜂窝菊 Tagetes erecta L. (1753); DC. (1836); C. B. Clarke (1876); Kia (1937); 广州植 物志 (1956)*;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1959)* ; Kitam. in Hara (1966); S. Y. Hu (1968); 中国 植物志 (1979);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秦岭 植物志 (1985). 一年生 草本, 高 50 — 90 厘米, 全株有 臭味。 茎 直立, 基部粗 3 — 8 毫米, 多 分枝, 
296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65 1—4. 万寿菊 Tagetes erecta L. 1. 植株 上部, 2. 舌 状花, 3. 两 性花, 4. 瘦果; 5—8. 天人菊 Gaillardi? pulchella Foug. , 5. 植株 上部, 6. 舌 状花, 7. 两 性花, 8. 瘦果。 (王 凌绘) 
菊 科  297  茎 和枝具 纵纹。 叶 互生, 有时兼 有近对 生或对 生叶, 叶片 轮廓长 椭圆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5 — 11 厘米, 宽 3 — 6 厘米, 羽状 全裂, 裂片 4 一 11 对, 叶轴具 狭翅; 裂 片狭椭 圆形或 狭披 针形, 长 1 一 6 厘米, 宽 0.3 — 0.9 厘米, 先 端渐尖 或茎上 部的长 芒尖, 基部 楔形, 边缘 具尖齿 或茎最 上部的 全缘, 齿基 部常具 黄色、 径 0.2 — 0.4 毫米 的圆形 腺点, 两面 绿色, 无毛, 中 脉在表 面平、 背面 凸起, 侧脉 数对, 极 纤细。 头状 花序单 生于茎 和枝先 端, 径 4 一 7 厘米; 花序梗 棒状, 长 5 — 12 厘米, 粗 1.5 — 3 毫米, 近先 端显著 膨大, 粗达 10 毫米, 中空, 无毛, 具 细棱; 总苞片 1 层, 连 合成钟 形或狭 钟形, 长 1.8 — 2. 2 厘米, 径 1 一 2 厘米, 绿色, 具黄绿 色或黄 褐色纵 向的短 线斑, 先端具 8 个三角 形的裂 齿, 齿基 部常具 1 一 2 个 腺点; 花 序托稍 凸起, 蜂 窝状。 外 围雌花 舌状, 舌状花 1 层, 40 — 50 朵, 舌片 黄色, 倒卵形 或宽倒 卵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0.5 — 1 厘米, 上端全 缘或微 波状, 管部长 5 — 8 毫米, 子房 线形, 长 7 — 10 毫米, 花柱 2 分枝 细长, 伸出管 部外, 中央 两性花 多数, 管状, 长 1.5 — 2 厘米, 黄色, 先端 5 齿裂, 花药淡 黄色, 隐 藏于花 冠内, 子房 线形, 长 7 — 8 毫米, 花柱 内藏。 瘦果 线形, 长 8 — 10 毫米, 粗约 1 毫米, 向下 渐狭, 具 5 棱, 沿棱 被向上 紧贴的 微毛, 成熟时 黑色; 冠 毛通常 5 枚, 其中 2 枚 较长的 披针状 线形, 长 8 — 10 毫米, 不 等长, 先端长 芒尖, 具 缘毛, 3 枚较 短的条 状, 长约 5 毫米, 近 等长, 先 端钝。 花果期 7 — 11 月。 我省许 多地区 栽培并 归化。 我国 各地有 栽培。 原产墨 西哥。 全草 药用, 有平肝 潜阳、 清热 解毒、 止咳 化痰、 祛风 除湿、 补血的 功效。 还供观 赏。 66. 天 人菊属 Gaillardia Foug.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茎 直立。 叶互生 或全部 基生, 全缘、 具齿 或羽状 浅裂, 常有 树脂状 斑点, 叶柄 无或有 长柄。 头状花 序大, 单生于 长花序 梗上, 异型, 辐 射状, 外围 有结实 的雌花 或为中 性花, 中央有 多数结 实的两 性花, 或稀 头状花 序为同 型的两 性花; 总苞 宽大; 总苞片 2 — 3 层, 覆瓦状 排列, 草质, 基部 革质, 常 反折; 花 序托突 起或半 球形, 具长刚 毛状的 托片。 雌花或 中性花 舌状, 舌片 黄色具 紫红色 斑点或 全部紫 红色, 先端 3 裂, 稀 全缘; 两性花 管状, 先端 5 裂, 裂片顶 端被具 节毛, 花药 基部短 耳形, 花 柱分枝 先端画 笔状, 具有丝 状毛的 附片。 瘦果 长椭圆 形或倒 塔形, 5 棱, 至少基 部被长 柔毛; 冠毛 5 — 10 枚, 娥 片状, 干 膜质, 先端长 芒状。 约 20 种, 分布 于热带 美洲。 我 国栽培 2 种。 云南常 见栽培 1 种。 1. 天人菊 图版 65: 5—8 虎 皮菊、 老 虎皮菊 (上海 ) Gaillardia pulchella Foug. (1788)*; Hsia (1931); Kia (1937)* ;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1959); S. Y. Hu (1966); 中国 植物志 (1979)*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秦岭 植物志 (1985)' . 一年生 草本, 高 20 — 60 厘米。 茎 直立, 基部粗 2 — 6 毫米, 多 分枝, 茎和枝 绿色, 常带紫 红色, 具细 纵棱, 密被白 色透明 的具节 短柔毛 和混生 具节长 柔毛。 叶 互生, 下部 
298  云 南植物 志  叶 狭倒披 针形或 狭长椭 圆形, 长 3 — 12 厘米, 宽 0.6 — 2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具小尖 头, 基 部圆, 稀 楔形, 边缘 全缘、 具疏齿 或羽状 浅裂, 两面 绿色, 有时 稍带紫 红色, 密 被白 色的具 节短柔 毛和长 柔毛, 中脉 在两面 凸起, 侧脉 2 — 3 对, 极纤 细或不 明显, 近 无柄、 无 柄或半 抱茎, 上部 叶狭披 针形,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短 枝的叶 匙形, 具柄。 头状 花序单 生于茎 和分枝 先端, 径 3 — 6 厘米; 花 序梗长 8 — 20 厘米, 绿色 或带紫 红色, 密 被白 色的具 节短柔 毛和长 柔毛; 总苞片 开展, 果期 反折, 草质, 绿色, 狭披 针形, 长 1.2 — 4 厘米, 宽 2 — 8 毫米, 先端 渐尖, 两面密 被白色 具节短 柔毛, 边缘 和基部 被白色 具节长 柔毛, 背面 疏具淡 黄色亮 腺点; 花序托 凸起; 托片 钻形, 长约 5 毫米。 外围 1 层 中 性花, 舌状, 舌片淡 黄色, 下部或 基部紫 红色, 倒长三 角形, 长 1.5 — 2. 8 厘米, 上 部宽 1.2 — 1.5 厘米, 上端 2 — 4 浅裂或 深裂, 具数条 淡绿色 纵脉, 腹面 无毛, 背 面被白 色 具节短 柔毛; 中央 两性花 管状, 长 6 — 8 毫米, 冠檐 5 裂, 裂齿三 角形, 紫 红色, 被 白 色带紫 红的具 节毛, 冠管 纤细, 长约 1 毫米, 基部 扩大, 花药 黄色, 先端紫 红色, 花 柱细, 红带 白色, 柱 头暗紫 红色, 伸出花 冠外, 子房淡 绿色, 密被 亮白色 向上的 柔毛。 瘦 果长椭 圆形, 长约 2 毫米; 冠毛 6 — 7 枚, 披针形 或狭披 针形, 长 5 — 8 毫米, 先端长 芒状, 白色, 膜质。 花果期 6 — 12 月。 - 昆明有 栽培, 供 观赏。 我国 各地有 栽培。 原 产热带 美洲。 春 黄菊族 Trib. Anthemideae Cass. 草本、 小 亚灌木 或塾状 植物, 植 株常有 气味。 叶 互生, 通 常羽状 分裂、 掌状 分裂或 掌 式羽状 分裂。 头 状花序 异型, 有辐射 状花和 盘花, 或 无舌状 花而头 状花序 同型; 总苞 片 1 至 数层, 全 部或仅 边缘干 膜质; 花 序托有 托片或 托毛, 或无托 片也无 托毛。 花冠大 多 黄色, 稀白 色或淡 红色, 辅射 状边花 的花冠 与盘花 的花冠 颜色相 同而头 状花序 同色, 或 颜色不 同而头 状花序 异色; 花药基 部钝, 无尾, 稀有 不明显 的尾; 两性 花花柱 分枝顶 端 截形。 瘦 果无冠 毛或有 冠状、 鳞片状 冠毛。 约 104 属 1150 种, 全球 广布, 以 北半球 为多。 我国有 31 属 350 种。 云南产 11 属 76 种。 产我 国中南 部和东 南部的 芙蓉菊 Crossostephium chinense (L. ) Makino, 也称 蕲艾、 山 蕲艾、 千 年艾、 香菊、 玉 芙蓉, 在 昆明地 区偶见 栽培供 观赏, 本志未 收入。 分属 检索表 1 (10) 头状花 序边缘 的雌花 舌状。 2 (3) 头状 花序有 托片; 总苞长 圆形、 卵形或 半球形 67. 肇属 Achillea 3 (2) 头状 花序无 托片; 总苞 杯状、 碟状、 盘状 或稀圆 筒状。 4 (7) 瘦果无 冠毛。 5(6) 瘦果有 翅肋, 舌 状花的 瘦果有 2 — 3 条 翅肋, 管状花 的瘦果 有突起 的肋; 头 状花序 单生; 一 年 生草本 68. Chrysanthemum 
菊 科  299  6(5) 瘦果无 翅肋, 同型, 具 5 — 8 条 脉纹; 头状花 序少至 多数, 于茎枝 顶排成 伞房或 复伞房 花序; $ 年生 ^ 本 69. 菊属 Dendranthema 7 (4) 瘦果有 冠毛。 8(9) 冠毛 冠状, 冠 状边缘 分裂; 花序托 凸起; 瘦果 无毛, 有 5 — 10 条纵肋 70. 匹菊属 Pyrethrum 9(8) 冠毛刚 毛状, 基 部扁平 扩大, 不 等长; 花序 托平; 瘦果被 微毛, 无肋 71. 复 芒菊属 Formania 10 ( 1 ) 头状花 序边缘 的雌花 管状。 11 (18) 头 状花序 排成伞 房状、 穗 状或狭 圆锥状 花序。 12 (15) 头状花 序排成 伞房状 花序; 多 年生草 本或半 灌木。 13 (14) 头状花 序边花 雌性, 中央 花两性 72. 亚菊属 Ajania 14 (13) 头状 花序小 花全部 两性; 塾状草 本或无 茎草本 73. 女蒿属 Hippolytia 15(12) 头状花 序排成 穗状花 序或狭 圆锥状 花序; 一年生 草本或 多年生 草本。 16 (17) 头状花 序边花 雌性, 结实, 中央花 两性或 无性, 不 结实或 结实; 瘦果布 满于花 序托上 …… •■ 74. 嵩属 Artemisia 17 (16) 头状花 序边花 雌性和 两性, 结实, 中央花 两性, 不 结实; 瘦果于 花序托 下部或 基部排 成一圈 75* 梓叶 葛属 Neopallasia 18(11) 头 状花序 单生, 边花 雌性, 多层; 一年生 草本。 19 (20) 边 缘雌花 有管状 花冠; 瘦果 被毛, 无 腺点; 头 状花序 无梗; 总苞片 2 层, 近 等长; 叶 片具锯 齿 76. 石 胡荽属 Centipeda 20 (19) 边缘 雌花无 花冠; 瘦果 无毛, 具 腺点; 头 状花序 具梗; 总苞片 2 — 3 层, 内层 比外层 狭小; 叶片羽 状分裂 77. 山 芫荽属 Cotula  67 • 蓍属 Achillea L. 多年生 草本。 叶 互生, 羽状 浅裂至 全裂, 或 稀不分 裂而具 锯齿, 有 腺点或 稀无, 被 柔毛或 无毛。 头状花 序小, 多花, 异型, 排列成 伞房状 花序, 极稀 单生; 总苞长 圆形、 卵 形或半 球形; 总苞片 2 — 3 层, 覆瓦状 排列, 边缘 膜质、 棕 色或黄 白色; 花序 托凸起 或圆 锥状, 有 托片。 边花 雌性, 通常 1 层, 舌状, 舌片 白色、 黄 白色、 粉 红色或 红色, 不 超出总 苞至稍 超出, 极稀无 舌片; 中 央盘花 两性, 多数, 管状, 先端 5 裂, 管 部窄, 常翅状 压扁, 基部 多少扩 大而包 围子房 顶部; 花柱 分枝画 笔状, 先端 截形; 花药 先端具 披 针形的 附片, 基 部钝。 瘦 果小, 长 圆形、 楔状 长圆形 至倒披 针形, 背腹 压扁, 光滑, 无 冠毛。 约 200 种, 广 布于北 温带。 我国有 10 种。 云南产 1 种。 1. 云南蓍 (图鉴 ) 图版 66: 1-8 飞天娱 松、 乱头发 (曲靖 ), 西 南蓍草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一 支蒿、 土 一支蒿 (贵州 ), 鱼子草 (湖南 ), 飞 天蝶松 (广西 ), 一 支蒿、 长虫草 (陕西 ), 蛇类草 (甘肃 ), 一支蒿 (四 川、 贵州) Achillea wilsoniana Heimerl ex Hand. -Mazz. ( 1936), ( 1938); Kitam. ( 1943); S. Y. Hu (1965); 图鉴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秦岭 
300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66 1—8. 云南蓍 Achillea wilsoniana Heimerl ex Hand.-Mazz. , 1. 全株, 2—4. 总 苞片, 5. 托片, 6. 舌 状花, 7. 管 状花, 8. 瘦果; 9 一 13. 嵩子杆 Chrysanthemum carinatum Schousb. , 9. 全株, 10. 舌 状花, 11. 管 状花, 12. 舌 状花的 瘦果, 13. 管 状花的 瘦果。 (王 凌绘) 
菊 科  301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chillea sibirica Ledeb. ssp. xvilsoniana Heimerl ex Hand. -Mazz. ( 1924); A . ivilsoniana Heimerl ex Hand. -Mazz. f . obconica Heimerl ex Hand. -Mazz. (1938); A . alpina auct. non L.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60 (-100) 厘米。 根茎通 常短, 稀长达 5 厘米, 粗达 6 毫 米, 生多数 线形的 须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极稀达 4, 直立, 基部粗 1.5 — 5 毫米, 具分 枝或不 分枝, 茎和 枝具细 纵棱, 被淡 黄褐色 的细长 柔毛, 下 部毛较 稀疏。 基 生叶在 花期 凋落; 茎生叶 多数, 无柄, 下部叶 在花期 凋落, 中部叶 轮廓狭 披针形 或狭长 圆形, 长 4 一 7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叶轴宽 1 一 1.5 毫米, 二 回羽状 全裂, 第一 回裂片 20 — 25 对, 紧接, 近 对生, 狭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5 — 10 毫米, 宽 1.5 — 3 毫米, 第二回 裂片 3 — 5 对, 披针形 或狭披 针形, 长 1 一 2. 5 毫米, 先端具 白色锐 尖头, 边缘具 少数锯 齿, 齿端有 白色锐 尖头, 两面 绿色, 表面疏 生淡黄 褐色的 细长柔 毛和具 孔穴状 腺点, 背 面密 生细长 柔毛, 茎 上部叶 渐小。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茎、 枝顶排 列成复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2 — 5 毫米, 和花 序总轴 均被淡 黄褐色 的细长 柔毛; 总 苞宽钟 形或半 球形, 径 4 一 6 毫米; 总苞片 3 层, 外层 卵形至 卵状披 针形, 长约 2.5 毫米, 中层披 针状长 圆形, 较长, 内 层狭长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全部总 苞片淡 绿色, 先 端钝或 稀圆, 边缘 褐色、 膜质、 流苏状 撕裂, 背面具 隆起的 中脉和 被细长 柔毛; 花 序托具 托片, 托片舟 状披针 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 膜质、 褐色, 背面 先端疏 生细长 柔毛。 边花 6 — 10 朵, 雌性, 舌状, 舌片 白色, 近 圆形, 长 2 — 2. 3 毫米, 先端 2 — 3 裂, 管部长 1.5 — 2 毫米, 花 柱伸出 管部约 0.5 毫米; 中央花 多数, 两性, 管状, 白色或 黄色, 长 2. 5 — 3 毫米, 冠檐 5 裂,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冠 管向下 渐狭, 雌 雄蕊几 内藏。 瘦果 楔状长 圆形, 长约 2.5 毫米, 宽约 1 毫米, 无毛, 具翅。 花果期 8 — 10 月。 产于 中甸、 宁范、 维西、 大理、 曲靖、 会泽、 盐津 等地; 生 于海拔 2300 — 3600 米 的 灌丛中 或山坡 草地。 山西、 江西、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西、 陕西、 甘肃、 四 川和贵 州有 分布。 全草 药用, 消炎 解毒、 止血 止痛、 祛风 活血, 治风湿 疼痛、 闭经 腹痛、 胃痛、 肠 炎、 痢疾; 外用 治毒蛇 咬伤、 痈疮 肿毒、 跌打 损伤、 外伤 出血。 68. 茼嵩属 Chrysanthemum L. 一年生 草本。 叶 互生, 叶 片羽状 分裂或 边缘具 锯齿, 常无 叶柄。 头 状花序 异型, 单 生于 茎顶, 或 少数生 于茎、 枝顶但 不组成 明显的 伞房状 花序; 总苞宽 杯状; 总 苞片约 4 层, 硬 草质; 花序托 凸起, 半 球形, 无 托毛和 托片。 边花 雌性, 1 层, 舌状, 舌片黄 色, 长椭 圆形至 线形; 中央花 两性, 多数, 花冠 管状, 黄色, 冠檐宽 钟形, 先端 5 齿 裂, 冠管狭 筒状; 花药 先端具 卵状椭 圆形的 附片, 基 部钝; 花 柱分枝 线形, 先端 平截。 舌 状花的 瘦果有 2 — 3 条突起 的硬翅 肋及明 显或不 明显的 2 — 6 条间肋 , 管 状花的 瘦果有 6 — 12 条 等距离 排列的 纵肋, 其中 1 条强烈 突起成 硬翅, 或腹 面及背 面各有 1 条 强烈突 起的肋 而其余 的肋不 明显; 无 冠毛。 
302  云 南植物 志  约 5 种, 原产 地中海 地区, 其中 4 种各地 引种作 蔬菜或 观赏。 我 国引种 3 种。 云南 栽培 2 种。 分种 检索表 1(2) 叶 片边缘 有不规 则的粗 齿或浅 圆裂; 舌 状花的 瘦果有 2 条 翅肋, 肋 不延伸 ' 1 . 南茼嵩 C. segetum 2(1) 叶片二 回羽状 分裂; 舌 状花的 瘦果有 3 条 翅肋, 其中 1 条 延伸成 芒状或 喙状, 并突出 于果顶 2, 嵩子杆 C. carinatum 1. 南茼蒿 (中 国植 物志) 茼蒿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Chrysanthemum segetum L. (1753); DC. (1837); 中国 植物志 (1983); 贵 州植物 志 (1989)*. Matricaria segeta (L. ) Schrank (1789) ; Pyrethrum segetum (L. ) Moench (1794) ; Chrysanthemum coronarium L. var. spatiosum Bailey (1920); Kitam. (1946)*; S. Y. Hu (1966); 海南 植物志 (1974);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一年生 草本, 高 20 — 60 (-100) 厘米, 全 体光滑 无毛, 肉质。 茎 直立, 柔嫩, 不 分枝或 分枝。 基生叶 在花期 存在, 比茎生 叶大; 茎生叶 互生, 叶片椭 圆形、 狭倒 卵形或 椭 圆状倒 卵形, 长 4 一 6 厘米或 更长, 先端钝 或圆, 基部 楔形, 边 缘有不 规则的 粗齿或 浅 圆裂, 裂片 和裂齿 先端钝 或圆, 无 叶柄。 头状 花序径 4 一 6 厘米, 单生于 茎顶, 或少 数生 于茎、 枝顶, 但 不形成 伞房状 花序; 花序 梗长约 5 厘米; 总苞宽 杯状, 径 1 一 2 厘 米; 总 苞片约 5 层, 内层 先端扩 大成附 片状。 舌状 花长约 2 厘米, 舌 片狭椭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先端 3 齿, 管 部细, 长约 5 毫米; 管状 花长约 5 毫米, 冠檐狭 钟形, 先端 5 齿裂, 冠 管短于 冠檐。 舌 状花的 瘦果有 2 条 突起的 翅肋, 间 肋每面 3 — 6 条, 不 明显, 管状 花的瘦 果有约 10 条同 形等距 离排列 的肋。 花果期 3 — 6 月 。 原产 欧洲。 我国南 方各省 区普遍 作蔬菜 栽培。 云南 各地有 种植, 是 常见的 蔬菜。 全草 和种子 药用, 能和 脾胃、 利 小便、 消 痰饮, 治肝气 不舒、 偏坠 气痛、 小便不 利。 2. 蒿子杆 (北京 ) 图版 66: 9—13 Chrysanthemum carinatum Schousb . (1800); DC. (1837); 中国 植物志 ( 1 983 ) * ; 贵州 植物志 (1989) Chrysanthemum coronarium auct. non L. : 东 j 匕植物 检索表 (1959), p. p. 一年生 草本, 高达 100 厘米, 全 体光滑 无毛。 茎 直立, 上部具 分枝, 茎和 枝有纵 棱。 基生叶 在花期 枯萎; 茎生叶 互生, 无 叶柄, 叶片 轮廓倒 卵形、 狭倒 卵形至 狭椭圆 形, 长 8 — 10 厘米, 宽 4 一 7 厘米, 二 回羽状 分裂, 第一回 深裂至 全裂, 裂片 3 — 8 对, 倒 披针形 或狭椭 圆形, 第 二回深 裂或稀 浅裂, 裂片披 针形、 斜三 角形或 条形。 头 状花序 径 3 — 5 厘米, 2 — 8 个单生 于茎、 枝顶, 但 不形成 明显的 伞房状 花序, 有时单 生于茎 顶; 花 序梗长 5 — 12 厘米; 总苞宽 杯形, 径 1.5 — 2. 5 厘米; 总 苞片约 4 层, 外 层短, 
菊 科  303  内 层长约 1 厘米, 先 端膜质 扩大。 舌 状花长 1.2 — 2 (-2.5) 厘米, 舌 片狭椭 圆形, 长 1 一 1.7 厘米, 管部 纤细; 管 状花长 4 一 6 毫米, 冠檐狭 钟形, 长 2. 5 — 3. 5 毫米, 先端 5 齿裂, 冠管极 纤细, 长 1.5 — 2. 5 毫米。 舌状花 的瘦果 近四方 形或三 棱形, 长约 3 毫米, 宽约 2.7 毫米, 有 3 条 宽翅, 其中 1 条向 上延伸 并突出 于果顶 0.5 — 0.7 毫米, 呈芒状 或 喙状, 间肋 通常不 明显, 管状花 的瘦果 较窄, 略 压扁, 两侧肋 突起, 两 面各有 2 — 3 肋。 花果期 11 月 至翌年 3 月。 原产 欧洲。 我国有 作蔬菜 种植。 云南 腾冲、 西双 版纳有 栽培。 69. 菊属 Dendranthema (DC. ) Des Moul. 多年生 草本。 叶 互生, 叶片 一回或 二回羽 状分裂 或掌状 分裂, 或 边缘具 锯齿, 稀全 缘。 头 状花序 少数或 多数, 于 茎和枝 顶排列 成伞房 状或复 伞房状 花序, 稀 单生于 茎顶, 异型, 边花 雌性, 1 层, 舌状, 中央花 两性, 多数, 管状; 总苞浅 碟状, 极稀 钟状; 总 苞片 4 一 5 层, 覆瓦状 排列, 外层 较短, 全部总 苞片具 白色、 褐色、 黑褐 色或掠 黑色的 膜质 边缘, 或中、 外 层叶质 状且边 缘羽状 浅裂; 花序托 凸起, 半球 形或圆 锥状, 无托片 和 托毛。 舌状花 黄色、 白色或 红色, 舌片长 或短, 长 1.5 毫米至 2.5 厘米或 更长; 管状 花 黄色, 先端 5 齿裂; 花 柱分枝 线形, 先端 平截; 花 药先端 具披针 状卵形 或长椭 圆形的 附片, 基 部钝。 瘦 果全部 同型, 圆 柱状, 下部 稍窄, 有 5 — 8 条纵 脉纹; 无 冠毛。 约 30 种, 主要 分布于 我国及 日本、 朝鲜、 俄 罗斯。 我国有 17 种。 云南产 4 种。 分种 检索表 1 (8) 野生 植物; 头 状花序 较小, 舌片 黄色, 长 不超过 1 厘米; 叶裂 片先端 急尖或 渐尖。 2 (7) 头状 花序径 1一2.5 厘米, 舌片长 4 一 10 毫米; 总苞浅 碟形。 3(4) 叶一 回羽状 分裂; 头状 花序径 1.5 — 2. 5 厘米, 舌片长 5— 10 毫米 1. 野菊 D. indicum 4(3) 叶二 回羽状 分裂; 头状 花序径 1—1. 5 厘米, 舌片长 4 一 6 毫米。 (2a. 甘菊 D. lavandulifolium 云南 不产) 5 (6) 叶 背无毛 2b. 野甘菊 D. lavandulifolium var. seticuspe 6 (5) 叶背被 极密集 的柔毛 2c. 毛 叶甘菊 D. lavandulifolium var. tomentellum 7 (2) 头状 花序径 0.5—1 厘米, 舌片长 1_2.5 毫米; 总 苞钟形 3. 拟亚菊 D. glabriusculum 8(1) 栽培 植物; 头状 花序径 2 — 10 (-20) 厘米, 舌片 各色, 长 1 一 6 厘米; 叶 裂片先 端钝圆 4. 菊花 D, morifoliuin 1. 野菊 (本草 拾遗、 本草 纲目) 黄菊仔 (广西 ), 疟疾草 (江苏 ), 菊花脑 (南京 ), 苦薏 (本 草纲目 ), 路 边黄、 山 菊花 (福建 ), 野 菊花, 野黄菊 Dendranthema indicum ( L. ) Des Moul. ( 1855 ) ; Tzvel. (1961); 图鉴 ( 1975 ) * ; Lauener (1976);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中国 植物志 (1983);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秦岭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 Chrysanthemum indicum L . ( 1 7 5 3 ) ; Forb . et Hemsl .( 1888 ); Hand . - Mazz . 
304  云南 植物志  (1936), (1938); Kitam. (1940); 广州 植物志 (1956); S. Y. Hu (1966); Matricaria indica ( L. ) Desr. (1792); Pyrethrum indicum ( L. ) Cass. (1826); Tanacetum in- dicum (L. ) Sch.-Bip. (1844).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80 厘米。 根茎长 或短, 匍匐, 生 多数线 形的须 根和纤 维状细 根, 常有匍 匐枝。 茎 直立或 铺散, 基部粗 3 — 5 毫米, 通常具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疏 被 柔毛。 基生 叶和茎 下部叶 在花期 枯落; 茎 中部叶 卵形、 长 卵形或 椭圆状 卵形, 长 3 — 8 厘米, 宽 2 — 4 厘米, 羽状 深裂或 浅裂, 顶裂 片长卵 形或披 针形, 常 较大, 侧裂片 2 — 3 对, 卵形、 长卵 形或长 圆形, 较小, 全 部裂片 先端急 尖或稀 渐尖, 边缘 具鋸齿 或稀浅 裂, 表面 绿色, 疏被短 柔毛, 背 面淡绿 色或稀 绿色, 被较 密的短 柔毛, 叶柄长 1 一 2 厘 米, 具 狭翅, 柄基 常有具 锯齿的 叶耳, 茎上部 叶渐小 和叶柄 渐短。 头状 花序径 1.5 — 2.5 厘米, 多数 于茎、 枝先 端排列 成伞房 状圆锥 花序或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3 厘 米, 被较 密的短 柔毛; 总苞浅 碟形, 径 1 一 1.5 厘米; 总苞片 4 一 5 层, 外 层卵形 或卵状 三 角形, 长 2. 5 — 3 毫米, 中层长 卵形, 稍长, 内层长 圆形, 长 6 — 8 毫米, 全部 总苞片 先 端圆或 稀钝, 边缘宽 膜质。 舌状花 黄色, 舌 片狭长 圆形或 线状长 圆形, 长 5 — 10 毫 米, 管部长 2 — 3 毫米; 管 状花长 3 — 4 毫米, 冠 檐先端 5 裂, 冠管 较短。 瘦果圆 柱形, 长 1.5 — 2 毫米, 具 5 条 细肋。 花果期 6 — 11 月。 产于 嵩明、 寻甸、 东川、 巧家、 大关、 绥江和 罗平; 生 于海拔 (640 —) 1000- 3150 米的灌 丛中、 山 坡草地 或路边 溪旁。 我国 东北、 华北、 华中、 华南 和西南 广布。 曰本、 朝鲜、 俄 罗斯和 印度有 分布。 全草 入药, 有清热 解毒、 疏风 散热、 散瘀、 明目、 降 血压的 功效。 全 株可作 农药, 能 杀虫、 防虫。 花、 叶可 提取芳 香油或 浸膏, 供 配制各 种阜用 香精。 2. 甘菊 (江苏 ) 岩香菊 Dendranthema lavandulifoliuin (Fisch. ex Trautv. ) Ling et Shih (1980) ; 中 国植物 志 (1983)*; 秦岭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 Pyrethrum lavandulifolium Fisch. Ex Trautv. (1871); Chrysanthemum lavanduli- folium (Fisch. ex Trautv. ) Makino (1911); Ling (1935); S. Y. Hu (1966); Ch . la- vandulifolium (Fisch. ex Trautv. ) Makino var. sianense Kitam. (1944); S. Y. Hu (1966). 2a. 甘菊 (原 变种) var. lavandulifolium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150 (-200) 厘米。 根茎 斜生, 生 多数长 须根和 纤维状 细根, 常有匍 匐枝。 茎 直立, 粗壮, 上部多 分枝, 茎和枝 具纵棱 和疏被 柔毛, 先端毛 较密。 基 生 叶和茎 下部叶 在花期 枯落; 莲 中部叶 卵形、 宽 卵形或 椭圆状 卵形, 长 2 — 8 厘米, 宽 1.5 — 6 厘米, 二 回羽状 分裂, 第一回 全裂片 2 — 4 对, 长 卵形、 长椭圆 形或披 针形, 第 二回 深裂或 浅裂, 全部裂 片先端 急尖或 渐尖, 稀钝, 两面 绿色, 被 疏或稍 密的柔 毛或表 面近 无毛, 叶柄长 0.5 — 1 厘米, 具 狭翅, 莲 上部叶 渐小、 裂 片渐少 和叶柄 渐短。 头状 花序径 1 一 1.5 厘米, 多 数于茎 和枝先 端排列 成伞房 状或复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菊 科  305  0.3 — 1.5 厘米, 密被 柔毛; 总苞浅 碟形, 径 5 — 7 毫米; 总苞片 4 一 5 层, 外层 线形或 线状长 圆形, 长约 2.5 毫米, 无毛 或疏被 柔毛, 中、 内层 卵形、 长 椭圆形 至倒披 针形, 长约 4 毫米, 全部总 苞片先 端圆, 边缘 膜质、 白 色或浅 褐色。 舌状花 黄色, 舌片 长椭圆 形, 长 4 一 6 毫米, 先端全 缘或具 2 — 3 个 小齿, 管部长 1 一 1.5 毫米; 管状花 黄色, 长 2. 5 — 3. 5 毫米, 冠 檐先端 5 齿裂, 冠 管比冠 檐短。 瘦 果狭倒 卵形, 长 1 一 1.5 毫米。 花 果期 5 — 12 月 。 原变 种云南 不产, 但 有下列 2 变种。 2b. 野甘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变种 ) 野艾蒿 (禄劝 ), 甘野菊 (图鉴 ) var. seticuspe (Maxim. ) Shih (1980); 中国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秦岭 植物志 (1985). Pyrethrum seticuspe Maxim. ( 1872); Ch rysanthem u m indie um L. var. boreale Makino (1902); Ch . boreale (Makino) Makino (1909); Ling (1935); Kitam. (1937); Ohwi (1965) ; S. Y. Hu ( 1966) ; Ch . seticuspe (Maxim. ) Hand.- Mazz. var. boreale (Makino) Hand. -Mazz. (1936), p. p.; Ch . wilsonianum Hand. -Mazz. (1938); S. Y. Hu (1966); Dendranthema boreale (Makino) Ling, 图鉴 (1975)* . 与 原变种 的区别 是叶片 较大而 薄质, 两面无 毛或近 无毛。 产于 丽江、 宁范、 景东; 生 于海拔 1700 — 2900 米 的混交 林下或 草坡。 我国 东北、 华北、 华中 等地有 分布。 日本 也有。 干 花和茎 叶均可 提取芳 香油。 2c. 毛 叶甘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变种 ) 图版 67: 1-2 级毛 野菊, 破 钱草, 千光草 var. tomentellum (Hand. -Mazz. ) Ling et Shih (1980) ; 中国 植物志 (1983) ;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Chrysanthemum lavanduli fol i u m ( Fisch. ex Trautv. ) Makino var. tomentellum Hand. -Mazz. (1938); S. Y. Hu (1966); Ch . seticuspe (Maxim. ) Hand. -Mazz. var. boreale (Makino) Hand. -Mazz. (1936), excl. Forrest 11371, 20650 . 与 原变种 的区别 是叶片 长椭圆 形或长 卵形, 背 面被极 密集的 柔毛。 产于 中甸、 丽江、 大理、 禄劝、 富民、 昆明、 东川和 罗平; 生 于海拔 2000 — 2700 米的 林缘、 山坡或 沟边、 路旁。 全草 药用, 有发散 风寒、 祛风 利湿、 清肝 明目的 功效, 治风寒 感冒、 头痛、 角膜云 翳、 黄疸。 3. 拟亚菊 (植物 研究室 汇刊) Dendranthema glabriusculum (W. W. Smith) Shih (1980); 中国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秦岭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Tanacetum glabriusculum W. W. Smith (1918); Chrysanthemum hrachyglosum Ling (1935)* ; Ch . glabriusculum (W. W. Smith) Hand. -Mazz. (1936); S. Y. Hu (1966). 
306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67 1 一 2. 毛 B 十甘菊 Dendranthema lavandulifolium (Fisch. ex Trautv. ) Ling et Shih var. tomentellum (Hand. -Mazz. ) Ling et Shih, 1. 植株 上部, 2. 瘦果; 3— 6. 川西 小黄菊 Pyrethrum tatsienense (Bur. et Franch. ) Ling et Shih var. tatsienense. 3. 全株, 4. 舌 状花, 5. 管 状花, 6. 瘦果。 (王 凌绘) 
菊 科  307  多年生 草本, 高 60 — 80 厘米。 茎 直立, 通常 自中部 分枝, 分枝 开展, 茎和 枝被短 柔毛, 上部毛 较密, 下部稀 疏至近 无毛。 基生 叶和茎 下部叶 在花期 枯落; 茎中 部叶卵 形、 倒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2. 5 — 6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二 回羽状 分裂, 第一回 全裂至 深裂, 侧 裂片约 2 对, 第二回 深裂或 浅裂, 小裂片 披针形 或斜三 角形, 全 部裂片 表面绿 色或淡 绿色, 疏被 毛至近 无毛, 背面 密被灰 白色贴 伏的短 柔毛, 叶柄长 2 — 3 厘米, 被 毛, 茎 上部叶 渐小、 裂 片渐少 和叶柄 渐短。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茎、 枝先端 排列成 复伞房 状 花序; 总苞 钟形, 径 5 — 10 毫米; 总 苞片约 4 层, 外 层披针 形或三 角状披 针形, 长 2 — 3 毫米, 中 层和内 层长椭 圆形, 长 4 一 5. 5 毫米, 全部总 苞片具 褐色或 白色的 膜质边 缘, 背面 略被短 柔毛。 舌状花 黄色, 舌片长 1 一 2. 5 毫米, 先端 2 — 3 齿或 全缘。 果未 见。 花果期 9— 10 月。 Hand.-Mazz. 记载 丽江有 分布, 标本 未见。 分布于 陕西和 四川。 4. 菊花 (图鉴 ) 鞠 ( "尔雅 "), 小 白菊、 杭菊 (云南 ), 秋菊 (北京 ), 菊 (江苏 ), 白菊花 (陕西 ) Dendranthema morifolium ( Ramat. ) Tzvel. ( 1961 ) ; 图鉴 ( 1975 )* ; 中国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9).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 ( 1792 ) ; Ling ( 1935 ); 广 州植物 志 ( 1956 ) ; 5. Y. Hu (1966); Ch. sinense Sabine (1822)* ; Forb. et Hemsl. (1888); Pyrethrum sinense (Sabine) DC. (1837) ; Tanacetum sinense (Sabine) Sch. -Bip. (1844) ; Dendran- thema sinense ( Sabine ) Des Moul. (1855);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 var. sinense (Sabine) Makino ( 1912) .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100 厘米。 根茎长 或短, 稍木 质化, 生多 数长须 根和纤 维状细 根。 茎 直立, 基部粗 壮并木 质化, 上 部多分 枝或不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被灰 白色柔 毛。 叶片卵 形至披 针形, 长 2. 5 — 7 (— 15) 厘米, 宽 1.5 — 5 厘米, 先 端钝, 基 部楔形 或稀 平截, 边缘有 粗鋸齿 或羽状 深裂, 全 部裂片 先端钝 或圆, 边 缘具不 规则的 锯齿, 表 面 绿色, 疏被白 色或黄 白色柔 毛或短 柔毛, 背面淡 绿色, 毛被 较密,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密被 柔毛, 上部 叶渐小 和叶柄 渐短。 头状 花序径 2 — 10 (-20) 厘米, 单 生或数 个聚生 于茎和 枝顶; 花 序梗长 2 — 5 厘米, 密被 柔毛; 总苞径 1 一 3 厘米; 总苞片 4 一 5 层, 外 层 条形, 长 2 — 3 毫米, 中层长 卵形, 稍长, 内层长 圆形, 长 6 — 12 毫米, 全部 总苞片 绿色, 先 端钝, 边缘宽 膜质, 背面被 柔毛。 舌状花 白色、 黄色、 红色、 黄红色 或稀紫 色, 舌片 线形、 条形 或狭长 圆形, 长 1 一 6 厘米, 管部长 2 — 4 毫米; 管状花 黄色, 长 3 — 5 毫米, 冠檐 5 裂齿, 冠管 较短。 瘦 果狭倒 卵形, 长 3 — 5 毫米, 粗 1.5 — 2. 5 毫米, 密 被毛, 或者 瘦果不 发育。 花果期 9 一 11 月。 我省各 地普遍 栽培。 原产 我国, 各省 区均有 栽培。 国 外很多 地区有 引种。 菊花 是著名 的观赏 花卉, 通 过人们 长期的 培育, 至 今已有 1000 多个 品种, 其头状 花 序姿态 多变, 色彩 丰富, 深受我 国人们 的普遍 喜爱。 菊花又 是常见 的药用 植物, 其花 味苦、 辛, 性平, 能明目 平肝、 清热 散风, 人们常 用它作 清凉镇 静药, 还可除 胸热、 安 肠胃、 利 五脏、 调 四肢。 全为 栽培, 无 野生, 以 分根或 嫁接法 繁殖。 
308  云南 植物志  70. 匹菊属 Pyrethrum Zinn. 多 年生草 本或亚 灌木。 叶 互生, 一 回或二 回羽状 分裂, 被弯曲 的长单 毛或叉 状分枝 的 毛或近 无毛。 头 状花序 单生于 茎顶, 或少数 排列成 不规则 的伞房 状花序 或不成 伞房花 序, 异型, 边花 雌性, 1 层或近 2 层, 舌状, 中央花 两性, 多数, 管状。 总苞浅 盘状; 总苞片 3 — 5 层, 草质, 具 白色、 褐色或 黑褐色 的膜质 边缘; ^序托 凸起, 无托 毛或稀 有易 脱落的 托毛。 舌状花 白色、 黄 色或稀 红色, 舌片 卵形、 椭 圆形或 线形; 管 状花黄 色, 冠檐稍 扩大, 先端 5 齿裂, 冠 管短; 花 药先端 具卵状 披针形 或宽披 针形的 附片, 基 部钝; 花 柱分枝 线形, 先端 平截。 瘦 果圆柱 形或三 棱状圆 柱形, 有 数条细 纵棱, 舌状花 的瘦 果棱常 集中于 腹面; 冠状 冠毛长 0.1 — 1.5 毫米, 有 时不足 0.1 毫米, 冠缘 深裂、 浅 裂或锯 齿状。 约 100 种, 分布于 欧洲、 北非及 中亚。 我国有 16 种, 主要 分布于 新疆。 云南产 1 种 和栽培 1 种。 分种 检索表 1 (4) 野生 植物; 茎 和叶被 白色长 柔毛; 总苞 片具褐 色或黑 褐色的 宽膜质 边缘。 2 (3) 头 状花序 边缘有 黄色、 桔黄 色或桔 红色的 舌状花 -' la. 川西小 黄菊 P. tatsienense var. tatsienense 3(2) 头状 花序无 舌状花 lb. 无 舌川西 小黄菊 P. tatsienense var. tanacetopsis 4(1) 栽培 植物; 茎和 叶被贴 伏的丁 字形毛 和先端 分叉的 短毛; 总苞片 外层的 无膜质 边缘, 中内层 的 有白色 狭膜质 边缘; 舌状 花白色 2. 除虫菊 P. cinerariifolium 1. 川西 小黄菊 (图鉴 ) Pyrethrum tatsienense (Bur. et Franch. ) Ling et Shih (1979); 图鉴 (1975) * ; 中国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青海 植物志 (19% 广. Chrysanthemum tatsienense Bur. et Franch. ( 1891 ) ; Hand. -Mazz. ( 1936) , ( 1938) ; S. Y. Hu (1966); Ch. jugorum W. W. Smith (1918). la. 川西 小黄菊 (原 变种) 图版 67: 3-6 var. tatsienense 多年生 草本, 高 (2 —) 5 — 30 厘米。 根茎长 或短, 粗达 11 毫米, 密盖 枯存、 褐色 的叶柄 残基; 主 根长达 12 厘米, 粗达 11 毫米, 具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1 (一 3), 直 立或稀 近基部 弯曲, 基部粗 1 一 3 毫米, 不 分枝, 被 白色长 柔毛, 常带紫 褐色。 基生叶 数枚, 叶 片轮廓 长圆形 或狭长 圆形, 长 2 — 7 厘米, 宽 0.8 — 1.5 厘米, 二 回羽状 全裂, 第一 回裂片 8 — 16 对, 第二 回裂片 2 — 5 对, 小裂片 线形, 先端 急尖, 两面 绿色, 疏被 白色长 柔毛, 叶柄长 1.5 — 6 厘米, 下部或 近基部 扩大成 长鞘; 茎生叶 2 — 8 枚, 直立或 稀 斜展, 与 基生叶 同形, 但向上 渐小和 叶柄渐 短至近 无柄。 头状 花序径 3 — 5 厘米, 单 
菊 科  309  生于 茎顶; 总苞径 1 一 2 (-2.5) 厘米; 总苞片 4 一 5 层, 外层线 状披针 形或线 状长圆 形, 长 5 — 6 毫米, 中层披 针形, 稍长, 内层 条形, 长 8 — 9 (-13) 毫米, 全部 总苞片 绿色, 先端 急尖, 背面 多少被 柔毛, 边缘宽 膜质、 褐 色或黑 褐色、 具不 规则的 锯齿。 舌 状花 黄色、 橘黄 色或橘 红色, 舌片 线状长 圆形, 长 8 — 18 毫米, 先端 2 — 3 齿, 管部纤 细, 长 3 — 5 毫米; 管状 花橘黄 色或红 褐色, 长 3 — 4 毫米, 冠檐 钟形, 先端 5 深裂, 裂 片三 角形, 平展, 冠管长 1 一 1.5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2 — 3 毫米, 具 5 — 8 条 细棱, 无毛; 冠 状冠毛 膜质, 长 0.1 — 0.2 毫米, 深裂。 花果期 7 — 9 月。 产于 德欽、 贡山、 中甸、 宁范; 生 于海拔 (2500 —) 3500 — 4400 米 的杜鹃 灌丛、 高山 草地或 山坡乱 石堆。 青海西 南部、 四川 西部和 西藏东 南部有 分布。 全草 药用, 能 活血、 祛湿、 消炎、 止痛, 治跌打 损伤、 湿 热症。 lb. 无 舌川西 小黄菊 (西 藏植 物志) (变种 ) 艾 蒿川西 小黄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var. tanacetopsis (W. W. Smith) Ling et Shih (1979); 中国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excl. Qinghai- Xizang Exp. 81—5124, 81—5472. Chrysanthemum jugorum W. W. Smith var. tanacetopsis W. W. Smith (1918); Tanacetum pullum Hand. -Mazz. (1924), (1925); Chrysanthemum tatsienense Bur. et Franch. var. tcmacetopsis (W. W. Smith) Marq. et Shaw (1929) ; Hand. -Mazz. (1936) ; S. Y. Hu (1966). 与原 变种的 区别是 头状花 序无舌 状花。 花果期 8 — 10 月。 产于 德欽、 贡山、 丽江; 生 于海拔 3600 — 4600 米 的高山 草地或 岩坡碎 石间。 西藏 东 南部有 分布。 2. 除虫菊 (图鉴 ) 白花 除虫菊 Pyrethrum cinerariifolium Trev. ( 1820) , ( 1826); Tzvel, ( 1961) ;图鉴 ( 1975 ) * ; 中国 植物志 (1983); 贵州 植物志 (1989). Chrysanthemum cinerariifolium ( Trev. ) Vis. ( 1847 ); 广 州植物 志 ( 1956 ) ; S. Y. Hu ( 1966) ; Tanacetum cinerariifolium Sch.-Bip. (1844). 多年生 草本, 高 17 — 60 厘米, 全株呈 淡银灰 绿色。 根茎 较短, 具 庞大的 根系。 茎 直立, 单生 或少数 簇生, 自 基部多 分枝或 极稀不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被 贴伏的 丁字形 或 先端分 叉的短 柔毛。 基生叶 多数, 在花期 宿存, 叶 片轮廓 卵形、 长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1.5 — 12 厘米, 宽 1 一 5 厘米, 二至三 回羽状 分裂, 第一回 全裂, 裂片 3 — 7 对, 卵形或 椭 圆形, 第 二回近 全裂或 深裂, 第 三回不 规则的 深裂, 小裂片 条形或 长圆状 卵形, 先端 钝或 急尖, 边缘 全缘, 两面被 贴伏的 丁字形 或先端 分叉的 短毛, 叶柄长 6 — 20 厘米, 被 毛; 茎生 叶同基 生叶, 但向 上叶片 渐小、 裂 片渐少 和叶柄 渐短。 头 状花序 单生于 茎和分 枝顶; 花 序梗长 6 — 15 厘米, 被毛; 总苞径 12 — 15 毫米; 总 苞片约 4 层, 外层披 针形, 长 3 — 4 毫米, 无膜质 边缘, 中层和 内层披 针形至 条形, 长 5 — 7 毫米, 具 白绿色 的狭膜 质 边缘, 全部总 苞片硬 草质, 背 面密被 短柔毛 和混生 腺毛, 外层毛 较密。 舌片 白色, 狭 
310  云南 植物志  长 圆形或 条形, 长 12 — 15 毫米, 宽 3 — 5 毫米, 先端 平截或 微凹, 管部 绿色, 长 1.2 — 2.5 毫米; 管 状花长 2. 5 — 3. 5 毫米, 冠檐 黄色, 先端 5 齿裂, 裂 齿长三 角形, 冠管绿 色, 长约为 冠檐的 1/2。 瘦果圆 柱形, 长 2. 5 — 3. 5 毫米, 有 5 — 7 条 纵棱, 舌状 花的瘦 果棱常 集中于 腹面; 冠状 冠毛长 0.8 — 1.5 毫米, 边缘浅 齿裂。 花果期 3 — 7 月。 原产 欧洲。 我国黑 龙江、 吉林、 辽宁、 江苏、 安徽、 浙江、 江西、 湖南、 广东、 陕 西、 四川、 西藏 等地有 栽培。 我省 昆明、 沾益、 、庐 西、 弥 勒等地 栽培。 头 状花序 含杀虫 成分, 用作 农业杀 虫剂; 制成 油膏可 外用治 疥癣; 花 和叶是 制蚊香 的主要 原料。 . 71. 复 芒菊属 Formania W. W. Smith et J. Small 小 灌木, 高 30 — 100 厘米。 茎黑 褐色, 多 分枝, 小枝 纤细, 淡灰 褐色, 幼时 被微柔 毛, 花 序枝黄 绿色下 部带紫 红色。 叶 互生, 叶 片轮廓 卵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0.5 — 1 厘米, 先端 急尖, 具小 尖头, 基部 渐狭, 边 缘羽状 深裂或 浅裂, 裂片 2 — 4 对, 三角形 或近 方形, 常再次 锐裂, 小裂片 先端具 尖头, 两面 绿色, 无毛, 厚 纸质; 叶柄长 2 — 5 毫米, 具 狭翅, 基部略 扩大。 头 状花序 3 — 5 个于 枝顶排 列成伞 房状, 异型, 边 花雌性 或 无性, 舌状, 中央花 两性, 管状; 花 序梗长 1 一 10 毫米, 常具 叶状小 苞片; 总 苞圆筒 形, 径 3 — 4 毫米, 被微 柔毛; 总苞片 多层, 外层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中层长 卵形, 稍长, 内 层狭长 圆形, 长 5 — 6 毫米, 全 部总苞 片淡黄 绿色, 先端钝 或圆, 边缘 狭干膜 质, 上部边 缘有细 缘毛; 花序 托平, 有具 隧状边 缘的小 窝孔。 舌状 花淡黄 白色或 白色, 舌 片狭长 圆形, 长 2 — 2. 5 毫米, 先端 2 — 3 齿裂, 管部 纤细, 与 舌片近 等长; 管 状花长 3 — 4 毫米, 纤细, 冠 檐先端 5 齿裂, 冠管 稍窄, 长 1 一 1.5 毫米; 舌状 花的花 柱分枝 宽, 先端 圆或近 平截, 管 状花的 花柱不 分枝, 先端近 平截; 花药先 端有长 急尖的 附片, 基部 箭形。 瘦果圆 柱形, 长 1.5 — 2 毫米, 无棱, 被 白色、 向 上的微 柔毛; 冠毛刚 毛状, 白色, 不 等长, 其中 4 一 7 条长 3. 5 — 4 毫米, 其余 数条长 1.5 — 2 毫米, 全部刚 毛基部 扁平 扩大。 单 种属, 产 于我国 云南和 四川。 1. 复芒菊 (图鉴 ) Formania mekongensis W. W. Smith et J. Small (1922)* ; S. Y. Hu (1966); 中国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特征 同属。 花果期 秋季。 产 于德欽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2450 — 2800 米的 河谷灌 从中。 四川西 南部有 分布。 72. 亚菊属 Ajania Poljak. 多 年生草 本或亚 灌木。 叶 互生, 羽状分 裂或掌 式羽状 分裂, 极稀不 分裂。 头 状花序 小, 多数 或少数 于茎、 枝 先端排 成复伞 房状或 伞房状 花序, 稀单生 于茎和 枝顶, 异型, 
菊 科  311  边缘有 5 — 15 朵 雌花, 中央有 多数两 性花, 全部 小花均 结实; 总 苞钟形 或狭圆 柱形; 总 苞片 4 一 5 层, 草质, 稀硬 草质, 先端和 边缘为 白色或 褐色的 膜质; 花序 托凸起 或呈圆 锥状, 无 托毛。 雌花 花冠管 状或细 管状, 先端 2 — 3 齿或稀 4 一 5 齿; 两性 花花冠 管状, 冠檐稍 扩大, 先端 5 齿裂, 全部小 花花冠 黄色, 稀 紫红色 或带紫 红色, 外面具 腺点; 花 柱分枝 线形, 先端 平截; 花药先 端有披 针形、 尖 或钝的 附片, 基 部钝, 无尾。 瘦果有 4 一 6 条 纵棱; 冠 毛无。 约 30 种, 主要分 布于我 国西北 部和西 南部, 东北、 华北和 华中仅 有少数 种类; 阿 富汗 北部、 蒙古、 俄 罗斯和 朝鲜北 部也有 少数种 分布。 云南产 7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叶 片大, 长 4 一 12 厘米, 边缘具 2 — 3 (— 5) 对粗 锯齿或 浅齿; 亚灌木 1, 栎叶亚 菊八, quercifolia 2 (1) 叶片远 较小, 二至三 回羽状 或掌状 分裂; 多年 生草本 或稀亚 灌木。 3(6) 叶二 回掌状 分裂; 总苞径 5 — 8 毫米。 4(5) 叶片长 1.5 — 3. 5 厘米, 宽 1.5 — 2. 8 厘米, 两面 异色, 表面 绿色, 被疏 毛至近 无毛, 背面被 厚 密的灰 白色短 柔毛, 小 裂片宽 1.5 — 5 毫米; 总苞径 5 — 6 毫米 2. 短 裂亚菊 A. breviloba 5(4) 叶片长 1 一 1.5 厘米, 宽 1_1.8 厘米, 两面 同色, 均被厚 密的灰 白色细 柔毛, 小 裂片宽 1 一 1 .5 毫米; 总苞径 6 — 8 毫米 3. 铺 散亚菊 A. khartensis 6(3) 叶 二至三 回羽状 分裂; 总苞径 2. 5 — 5 毫米。 7(10) 叶二 回羽状 分裂, 两面 异色, 表面 绿色, 无 毛或疏 被毛, 背面被 厚密的 白色短 柔毛。 8(9) 叶长 1.5 — 5 厘米, 宽 1 一 4 厘米, 第一回 全裂, 第二回 深裂、 浅 裂或锅 齿状, 末回 裂片较 宽, 非 线形; 总苞径 2. 5 — 3. 5 毫米 4. 多 花亚菊 A. myriantha 9(8) 叶长 1 一 1.5 厘米, 宽 0.5— 1.5 厘米, 二回均 全裂, 末 回裂片 线形, 宽 0.5 — 0.7 毫米; 总 苞径 4 一 5 毫米 5. 丽 江亚菊 A. adenantha 10 (7) 叶三 回羽状 全裂, 两面 同色, 均密被 灰白色 短毛。 11 (12) 叶长 0.8 — 1.2 厘米, 末回裂 片狭披 针形或 线状椭 圆形; 茎 单一; 多年 生草本 6. 密 续亚菊 A. sericea 12 (11) 叶长约 2 厘米, 末 回裂片 线形; 茎 多数; 灌木状 7. 稍 雅亚菊 A. elegantula 1. 栎 叶亚菊 (植物 研究室 汇刊) 图版 68: 1-4 槲 叶亚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Ajania quercifolia (W. W, Smith) Ling et Shih (1980); 中国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Tanacetum quercifoLium W. W. Smith ( 1913) ; Chrysanthemum quercifolium (W. W. Smith) Hand.-Mazz. (1936), (1938), in clavi; S. Y. Hu (1966). 亚 灌木, 高 50 — 150 厘米。 茎 直立, 具 分枝, 老枝灰 黑色, 小 枝带紫 红色, 茎和 枝具 纵棱, 被白 色尘状 绢毛, 下部 毛较稀 疏或近 无毛。 叶 片狭披 针形、 狭 椭圆形 或狭倒 卵状长 圆形, 稀 线状披 针形, 长 4 一 12 厘米, 宽 1 一 4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基 部楔形 或宽 楔形, 边缘具 2 — 3 (-5) 对粗鋸 齿或浅 裂片, 锯 齿或侧 裂片三 角形、 斜三 角形或 
312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68 1—4. 栋 叶亚菊 Aianiaquercifolia (W. W. Smith) Ling et Shih, 1. 全株, 2. 雌花, 3. 两 性花, 4. 瘦果; 5— 8. 短裂 亚菊 A. breviloba (Franch. ex Hand. -Mazz. ) Ling et Shih, 5. 全株, 6. 雌花, 7. 两 性花, 8. 瘦果。 (王 凌绘) 
菊 科  313  披 针形, 质地 坚硬, 表面绿 色或黄 绿色, 无毛, 背 面密被 白色或 灰白色 的密厚 絹毛, 叶 柄长 2 — 5 (-10) 毫米, 上 部叶渐 小和近 无柄, 有 时中、 上部叶 全缘。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 茎枝先 端排列 成密集 的伞房 状或复 伞房状 花序; 花序 总轴和 花序梗 密被短 柔毛; 总苞 钟形, 径 5 — 6 毫米; 总 苞片约 4 层, 外层 卵状披 针形, 长约 2 毫米, 背 面被稀 疏的短 柔毛, 中层长 圆形, 长约 3 毫米, 近 无毛, 内 层狭长 圆形, 长约 4 毫米, 无毛, 全部总 苞片淡 绿色, 先 端圆或 稀钝, 边 缘具黄 色的宽 膜质。 边 缘雌花 10 多朵, 细 管状, 先端 4 微裂, 中央 两性花 多数, 管状, 先端 5 齿裂, 全部小 花花冠 黄色, 长 2 — 2. 5 毫米, 外面 有黄色 透明的 腺点。 瘦 果狭长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花果期 8 — 10 月。 产于 中甸、 丽江、 洱源和 会泽、 巧家; 生 于海拔 2850 — 355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中或 草坡。 四川西 南部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2. 短 裂亚菊 (植物 研究室 汇刊) 图版 68: 5-8 Ajania breviloba (Franch. ex Hand.-Mazz. ) Ling et Shih ( 1980); 中国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Tanacetum pallasianum (Fisch. ) Trautv. et Meyer var. brevilobum Franch. ex Diels (1912), nom. nud. ; Ch rysa n them u m pallasianum Fisch . var. brevilobum Franch . ex Hand.-Mazz. (1936); Ch . brevilobum (Franch. ) Hand.-Mazz. (1938); S. Y. Hu (1966).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50 厘米。 根茎通 常短, 粗 3 — 6 毫米, 有 时长达 15 厘米、 粗 达 10 毫 米并具 分枝, 具多 数线形 或粗线 形的长 须根和 纤维状 细根, 生一 至多数 花茎和 少数至 多数不 育茎。 花茎 直立或 近基部 上升, 常带紫 红色, 不 分枝或 自基部 分枝, 茎和 枝具 纵棱, 疏被 白色短 柔毛; 不 育茎长 3 — 8 厘米, 粗 1 一 1.5 毫米, 无毛, 先 端密生 叶, 以下 有近等 距离的 鳞叶, 鳞叶卵 形至披 针形, 长 3 — 5 毫米, 贴茎, 无柄。 基生叶 和茎近 基部叶 在花期 枯萎; 茎 中部叶 轮廓宽 卵形、 卵 形或近 扇形, 长 1.5 — 3. 2 厘米, 宽 1.5 — 2. 8 厘米, 二 回掌状 3 (-5) 全裂, 小裂 片顶生 者狭倒 卵形、 狭 椭圆形 或狭披 针形, 侧生 者狭椭 圆形、 披针状 椭圆形 或狭披 针形, 全部小 裂片宽 1.5 — 5 毫米, 先端 钝、 圆或稀 急尖, 表面 绿色, 疏 被短柔 毛至近 无毛, 背 面被密 厚的灰 白色短 柔毛, 上部 叶 渐小, 通常 3 全裂, 全部 叶具长 0.5 — 1 厘米、 有狭翅 的柄。 头状花 序多数 或稀少 数, 于茎、 枝 顶排列 成伞房 状或复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被 白色短 柔毛; 总苞 钟形, 径 5 — 6 毫米; 总 苞片约 4 层, 外 层披针 形或披 针状椭 圆形, 长 3 — 3. 5 毫米, 中、 内层狭 椭 圆形、 椭圆形 或狭倒 卵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全部 总苞片 先端圆 或钝, 背面 疏被短 柔毛, 具 褐色的 宽膜质 边缘。 边 缘雌花 4 一 8 朵, 花冠细 管状, 长 2 — 2. 5 毫米, 先端 3 微齿, 中央 两性花 多数, 花冠 管状, 长 2. 8 — 3 毫米, 先端 5 齿裂, 全部小 花花冠 黄色, 外面 具黄色 透明的 腺点。 瘦 果狭长 圆形, 长约 2 毫米。 花果期 8 — 11 月。 产于 中甸、 丽江; 生 于海拔 2800 — 4100 米 的林间 草地、 灌 丛下或 草坡、 砾 石坡的 石隙。 四川西 南部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3. 铺 散亚菊 (植 物分类 学报) Ajania khartensis (Dunn) Shih ( 1979); 中国 植物志 ( 1983 广;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青海 植物志 (1996)*. 
314  云南 植物志  Tanacetum khartense Dunn ( 1922 ); T . mutellinum Hand. -Mazz. ( 1924 ) ; Chrysanthemum mutellinum (Hand. -Mazz. ) Hand. -Mazz. (1936)*, (1938), in clavi; S. Y. Hu (1966); Ajania mutellina (Hand. -Mazz. ) Ling (1975). 多年生 草本, 高 5 — 15 厘米。 根茎 延长, 粗 1.5 — 5 毫米, 分 枝或不 分枝, 生多数 花 茎和不 育茎, 下部 有多数 须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花茎 直立或 斜生, 不 分枝或 分枝, 被灰 白色细 柔毛, 密 生叶; 不育 茎短, 先端密 生叶, 以下具 数枚等 距离的 麟叶, 麟叶 长卵形 或披 针形, 长 2. 5 — 3. 5 毫米, 贴茎, 无 叶柄。 基生叶 在花期 枯落; 茎生 叶轮廓 圆形、 扇 形或宽 模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1 一 1.8 厘米, 三 回掌状 3 全裂, 小裂 片椭圆 状线形 或倒 披针状 线形, 宽 1 一 1.5 毫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两 面被灰 白色、 贴伏的 厚密细 柔毛, 具长 2 — 5 毫米 的柄, 上部叶 渐小, 5 — 3 全裂, 近 无柄至 无柄。 头 状花序 少至多 数于茎 和 枝先端 排列成 伞房状 花序, 极 稀单生 枝顶; 花 序梗密 被灰白 色的细 柔毛; 总 苞宽钟 形, 径 6 — 8 毫米; 总 苞片约 4 层, 外 层狭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长 3 — 4 毫米, 先端 钝, 边缘狭 膜质, 中层和 内层长 卵形、 长 椭圆形 或长倒 卵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先 端圆, 边缘宽 膜质, 全部总 苞片的 膜质边 缘呈褐 色或黑 褐色, 背面 除膜质 边缘外 密被灰 白色的 细 柔毛。 边 缘雌花 6 — 8 朵, 花冠细 管状, 长 3 — 3. 5 毫米, 先端 3 — 4 深裂达 全长的 1/ 4-1/3, 裂片长 卵形、 披针 形或稀 狭倒长 卵形; 中央 两性花 多数, 花冠 管状, 长 3 — 3.5 毫米, 冠檐稍 扩大, 先端 5 齿裂, 冠管与 冠檐近 等长, 全部小 花花冠 黄色, 外面具 黄色 透明的 腺点。 瘦 果狭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花果期 7 — 9 月。 产于 德钦、 贡山、 中甸; 生 于海拔 2700 — 5300 米的 山坡或 岩石坡 缝隙。 陕西、 甘 肃、 宁夏、 青海、 四川和 西藏有 分布。 印 度北部 和中部 也有。 全草 药用, 能 杀虫、 除湿 止痒、 合 溃痛。 4. 多 花亚菊 (植 物分类 学报) 千 花亚菊 (图鉴 ), 蜂窝菊 Ajania myriantha ( Franch. ) Ling ex Shih (1979); 图鉴 ( 1975 ) * ; 中国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广; 青海 植物志 (1996). Tanacetum myrianthum Franch. (1891); Lauener ( 1976); T . mairei Levi. (1913); T. oresbium W. W. Smith (1918); T . myrianthum Franch. var. xvardii Marq. et Shaw (1929); Chrysanthemum myrianthum (Franch. ) Ling (1935); Hand. -Mazz. (1936), (1938); S. Y. Hu ( 1966); Ch . myrianthum ( Franch. ) Ling var. xvardii (Marq. et Shaw) Hand. -Mazz. ( 1936) ,( 1938) ; S. Y. Hu (1966); Ch . mairei (Levi. ) Hand. -Mazz. ( 1938); S. Y. Hu ( 1966); Ch . oresbium (W. W. Smith ) Hand. -Mazz. ( 1938) ; S. Y. Hu ( 1966) ; Ch . myrianthum (Franch. ) Ling var. serico- cephalum Hand. -Mazz. (1938); S. Y. Hu ( 1966) ; Ajania myriantha (Franch. ) Ling ex Shih var. unrdii (Marq. et Shaw) Ling ( 1975) et var. sericocephalum (Hand. -Mazz. ) Ling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A. oresbia (W. W. Smith) Ling (1975);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 年生草 本或亚 灌木, 高 30 — 60 (-100) 厘米。 根茎 延长, 具多数 长须根 和纤维 状 细根, 生花 茎和不 育茎。 花 茎通常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5 — 7 毫米, 多 分枝, 茎和枝 
菊 禾斗  315  常带紫 红色, 具 纵棱, 被疏 或密的 白色短 柔毛, 有时 基部木 质化; 不育 茎短, 疏 被白色 短柔 毛至近 无毛, 先端密 生叶, 以下 具数枚 等距离 排列的 鳞叶, 憐叶宽 卵形或 宽三角 形, 长 2 — 3 毫米, 褐色, 贴茎, 无柄。 基生 叶和茎 下部叶 在花期 枯落; 茎中部 叶叶片 轮 廓长卵 形或长 圆形, 长 1.5 — 5 厘米, 宽 1 一 4 厘米, 二 回羽状 分裂, 第一回 全裂, 侧 裂片 2 — 3 对, 第二回 深裂、 浅 裂或鋸 齿状, 末 回裂片 卵形、 狭椭 圆形、 披针形 或斜三 角形, 全部小 裂片先 端钝或 急尖, 表面绿 色或淡 绿色, 无毛或 疏被短 柔毛, 背面 被白色 或灰 白色密 厚的短 柔毛, 上 部叶渐 变小, 最上部 叶羽状 分裂, 全部 叶有长 0.5 — 1.5 厘 米、 具狭翅 的柄, 柄基有 1 对 2 — 3 深 裂的假 托叶。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茎 枝顶排 列成复 伞 房状或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总轴 和花序 梗密被 白色短 柔毛; 总苞 钟形, 径 2. 5 — 3. 5 毫 K 米; 总 苞片约 4 层, 外层 卵形, 长约 1 毫米, 中层和 内层椭 圆形, 长 2 — 2. 5 毫米, 全 ^ 部 总苞片 先端圆 或钝, 边缘 褐色、 膜质, 背面 近无毛 至疏被 白色短 柔毛。 边 缘雌花 3 — ^ 6 朵, 花冠细 管状, 先 端具小 齿裂; 中央 两性花 多数, 花冠 管状, 全部小 花花冠 黄色, 9 长 2 — 2. 5 毫米, 上部 具黄色 透明的 腺点。 瘦 果长约 1 毫米。 花果期 7 — 10 月 。 产于 德钦、 中甸、 大理、 富民、 昆明、 会泽、 昭通; 生 于海拔 2500 — 3600 米的山 坡杂木 林中或 草坡。 陕西、 甘肃、 青海、 四川和 西藏有 分布。 本 种是一 变异颇 大的多 型种。 花 药用, 消炎、 止咳、 化痰、 润肺。 5. 丽 江亚菊 (植物 研究室 汇刊) 腺 花亚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Ajania adenantha (Diels) Ling et Shih (1980) , (sphalm. ut "adenanthum") ; 中国植 物志 (1983广;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Tanacetum adenanthum Diels ( 1912) ; Chrysanthemum adenanthum (Diels) Hand. - ^ Mazz. (1936); S. Y. Hu (1966).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30 厘米。 根状茎 延长, 粗达 5 毫米, 先 端生多 数花莲 和不育 茎, 下部 具多数 须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花茎 直立, 基部粗 1 一 2 毫米, 具多 数分枝 或稀不 分枝, 分枝 纤细, 近 直立, 茎 和枝具 纵棱, 被灰白 色的短 柔毛; 不育 茎短, 先 端密生 叶, 以下具 数枚等 距离的 憐叶, 鳞叶 长卵形 或长三 角形, 长 2 — 4 毫米, 贴茎, 无柄。 基生 叶和茎 下部叶 在花期 枯落; 茎中 部叶和 分枝上 的叶宽 卵形、 卵形 或稀宽 楔形, 长 1-1.5 (-2) 厘米, 宽 0.5 — 1.5 (— 2) 厘米, 二 回羽状 全裂, 一回 侧裂片 (1 一) 2 对, 二回 3 全裂, 全部小 裂片线 形或狭 线形, 宽 0.5 — 0.7 毫米, 先 端钝尖 或钝, 表面 绿色, 疏 被短柔 毛至近 无毛, 背 面被灰 白色密 集的短 柔毛, 最 上部叶 5 — 3 全裂, 全部 叶具长 0.5 — 1 厘米的 叶柄。 头 状花序 多数或 少数, 于墓、 枝先端 排列成 伞房状 花序; 花序 总轴和 花序梗 密被灰 白色短 柔毛; 总苞 钟形, 径 4 一 5 毫米; 总 苞片约 4 层, 外层 卵状披 针形或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中层和 内层卵 状椭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3 — 3. 5 毫 米, 全部 总苞片 先端急 尖或极 稀圆, 具褐色 的膜质 边缘, 外 层和中 层背面 除膜质 边缘外 被短 柔毛。 边缘 雌花约 7 朵, 花冠细 管状, 长 2. 5 — 3 毫米, 先端 3 — 4 齿裂; 中 央两性 花 多数, 花冠 管状, 长 2. 5 — 3 毫米, 先端 5 齿裂, 全部小 花花冠 黄色, 外面具 透明腺 点。 成 熟瘦果 未见。 花果期 10 月 前后。 
316  云南 植物志  产 于丽江 (模式 标本产 地)。 6. 密 绒亚菊 (植物 研究室 汇刊) Ajania sericea Shih ( 1980) ; 中国 植物志 ( 1983) * . 多年生 草本, 高达 35 厘米。 根 茎短, 生多数 须根和 纤维状 细根, 先 端有花 茎和不 育茎。 花茎 单一, 直立, 不 分枝或 上部具 分枝, 茎 和枝密 被灰白 色絹状 绒毛; 不育茎 1-2, 长 2 — 4 厘米, 先端密 生叶, 以下 具少数 贴茎的 鳞叶。 基生叶 在花期 枯落; 茎生 叶排列 密集, 中部叶 轮廓近 圆形、 宽卵 形或近 扇形, 长 0,8 — 1.2 厘米, 宽 1 一 1.5 厘 米, 三回 羽状全 裂或三 回近掌 状羽状 全裂, 第一回 侧裂片 2 对, 第二回 侧裂片 2 — 3 对, 未回裂 片狭披 针形或 线状椭 圆形, 宽 0.5 — 0.7 毫米, 先 端钝, 自 中部向 上和向 下叶渐 小 和裂片 渐少, 全部 叶两面 密被灰 白色短 柔毛, 具长 2 — 5 毫米的 叶柄。 头状花 序少数 或较 多数, 在茎 和枝先 端排列 成复伞 房状或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总轴 和花序 梗密被 灰白色 的绢状 绒毛; 总苞 钟形, 径 3 — 4 毫米; 总 苞片约 4 层, 外层线 状披针 形至披 针形, 长 2. 5 — 3 毫米, 中层和 内层长 椭圆形 至倒披 针形, 长 3 — 3. 5 毫米, 全部总 苞片先 端钝或 圆, 具 浅褐色 的膜质 边缘, 外 层和中 层背面 密被短 绒毛。 边缘 雌花约 3 朵, 花冠 管状, 长 1.5 — 2. 5 毫米, 先端 4 一 5 齿裂; 中央 两性花 多数, 花冠 管状, 长 2 — 2. 5 毫米, 全 部花 冠外面 具黄色 透明的 腺点。 成 熟瘦果 未见。 花期 5 月 前后。 产 于洱源 (模式 标本产 地)。 7. 稍 雅亚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云 南亚菊 (植物 研究室 汇刊) Ajania elegantula (W. W. Smith) Shih (1980); 中国 植物志 (1983), in nota;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excl. K. M. Feng 24052. Tanacetum elegantulum W. W. Smith (1918); Chrysanthemum elegant ulum ( W. W. Smith) Hand.-Mazz. (1938); S. Y. Hu (1966). 灌 木状, 高 25 — 50 厘米。 根稍木 质化, 自基部 发出多 数茎。 茎直 立或近 直立, 上 部具 伞房状 分枝, 茎 和枝被 灰白色 絨毛。 茎生 叶长约 2 厘米, 宽约 1.5 厘米, 三 回羽状 全裂, 末 回裂片 线形, 长 2 — 3 毫米, 上部 叶渐小 和较少 分裂, 最上部 叶常不 分裂, 线 形, 长达 1 厘米, 全 部叶两 面被灰 白色短 绒毛。 头 状花序 排列成 疏松的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 梗长约 1 厘米, 灰 白色; 总苞径 3 — 4 毫米; 总 苞片外 层的线 形或披 针形, 长 2 — 3 毫 米, 背面 被灰白 色的短 绒毛, 内层的 披针形 或长椭 圆形, 背面 略被短 绒毛, 边缘 麦秆黄 色、 膜质。 花期 9 月。 产于 维西、 丽江; 海拔 3000 — 33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标本 未见, 抄 自原描 述。 73. 女葛属 Hippolytia Poljak. 多年 生草本 或小亚 灌木, 有时呈 塾状或 为无茎 草本。 叶 互生, 一至三 回羽状 分裂或 仅 3 裂。 头状 花序少 数至极 多数, 于茎 枝先端 排列成 疏松或 紧密的 伞房状 或复伞 房状花 序, 或为束 状的伞 房状、 团伞状 花序, 具多数 同型的 小花; 总苞钟 形或宽 钟形; 总遗片 
菊 科  317  3 — 5 层, 覆 瓦状或 镊合状 排列, 草 质或硬 草质, 黄色 具光泽 或绿色 具褐色 的膜质 边缘; 花序托 平或微 凸起, 无 托毛。 小 花全部 两性, 花冠 管状, 黄色, 冠 檐先端 5 浅 裂或深 裂, 冠 管细, 外面 通常具 腺点; 花药 先端有 卵状披 针形的 附片, 基 部钝; 花柱 分枝线 形, 先端 平截。 瘦果 圆柱形 或近纺 锤形, 具 纵棱; 无冠状 冠毛, 仅 沿果上 部的边 缘有环 边。 约 18 种, 分 布于中 亚及喜 马拉雅 山区。 我国有 12 种, 主 产西北 部至西 南部。 云南 产 2 种, 见 于滇西 北至滇 东北。 分种 检索表 1(2) 叶片三 回羽状 全裂; 基 生叶长 5 — 12 厘米, 宽 3 — 6 厘米; 茎生叶 8 — 14 枚; 头 状花序 多数至 极多数 排成径 6— 10 厘 米的复 伞房状 花序; 植株 较高大 1. 大 叶女蒿 H. yunnanensis 2(1) 叶片二 回羽状 分裂; 基 生叶长 1.5 — 7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茎生叶 2 — 4 枚; 头 状花序 6 — 15 个 排成径 1.5—2.5 厘米 的紧密 伞房状 花序; 植株高 5 — 20 厘米 '… 2. 菊花参 H. delavayi 1. 大 叶女蒿 (植 物分类 学报) Hippolytia yunnanensis (J. F. Jeffr. ) Shih (1979); 中国 植物志 (1983)*;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Tanacetum yunnane?ise J. F. Jeffr. (1912); Chrysanthemum yunnanense (J. F. Jeffr. ) Hand.-Mazz. (1936); S. Y. Hu (1966). 多年生 草本, 高 25 — 70 厘米。 根茎 斜生或 横走, 长达 6 厘米, 粗达 1 厘米, 密盖 长 披针形 的叶柄 残基, 有时具 分枝; 主根圆 柱状, 延长, 粗壮, 生多数 线形的 须根。 茎 1 (-2), 直立, 通 常带紫 红色, 基部粗 2 — 4 毫米, 不分 枝或最 上部具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被灰白 色或黄 白色长 柔毛, 下部毛 稀疏至 无毛。 基生叶 数枚, 叶片 轮廓椭 圆形、 狭椭 圆形、 长圆形 或狭长 圆形, 长 5 — 12 厘米, 宽 3 — 6 厘米, 三 回羽状 全裂, 第一回 侧裂片 8 — 14 对, 轮廓 椭圆形 或狭椭 圆形, 第二 回裂片 3 — 6 对, 末 回裂片 线形, 宽不 逾 1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两面 绿色, 表面 疏被白 色长柔 毛至近 无毛, 背 面被白 色长柔 毛, 叶柄长 4 一 15 厘米, 疏被 白色长 柔毛, 基 部扩大 成鞘; 茎生叶 8 — 14 枚, 与 基生叶 同形, 但自下 向上叶 片渐小 和叶柄 渐短。 头状 花序极 多数或 多数, 于茎 枝顶排 成直径 6 — 10 厘 米的复 伞房状 花序; 花序 梗短, 果期 延长达 4 一 10 厘米, 和总轴 均被灰 白色或 黄白 色的长 柔毛; 总苞宽 钟形, 径 5 — 6 毫米; 总苞片 3 — 4 层, 外 层狭披 针形, 长 3 — 3.5 毫米, 先 端钝, 背面疏 被灰白 色的长 柔毛, 中 层和内 层狭倒 披针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先 端圆, 上部边 缘呈撕 裂状, 背面 无毛, 全部 总苞片 具褐色 或黑褐 色的膜 质 边缘。 小 花花冠 黄色, 长 2 — 2. 5 毫米, 冠 檐先端 5 齿裂, 冠管 稍短, 外面均 具黄色 透 明的小 腺点。 瘦 果近纺 锤形, 长 1.8 — 2 毫米, 具 4 一 5 条 纵棱, 无毛。 花果期 8 — 11 月。 产于 德欽、 贡山、 维西、 丽江、 福贡; 生 于海拔 3200 — 4200 米 的高山 草地。 模式 标 本采自 丽江。 
318  云南 植物志  枝叶 清热、 合 溃疡, 治 传染病 发烧、 急性 炎症、 咽 喉病、 炭疽、 臁疮。 2. 菊花参 (滇南 本草) 图版 69: 1—2 止咳菊 (丽江 ), 土参、 孩 儿参、 珠儿参 (宾川 ), 川 滇女蒿 (植物 分类学 报). Hippolytia delavayi ( Franch. ex W. W. Smith ) Shih ( 1979); 中国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Tanacetum delavayi Franch. ex W. W. Smith ( 1915) ; T. bulbosum Hand. -Mazz. (1924); Chrysanthemum delavayi (Franch. ex W. W. Smith) Hand. -Mazz. (1936); S. Y. Hu (1966); Ch. bulbosum ( Hand. -Mazz. ) Hand. -Mazz. ( 1936)*; S. Y. Hu (1966). 多年生 草本, 高 5 — 20 (-32) 厘米。 根 茎短, 密 盖叶柄 残基; 主 根块状 增粗, 垂 直, 圆 柱状, 长达 3 厘米, 粗达 8 毫米, 末端 生多数 线形的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有时主 根 二叉状 分枝。 茎通常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1 一 2 毫米, 不 分枝, 带紫 红色, 密 被白色 或黄白 色的长 柔毛。 基生叶 数枚, 叶 片轮廓 长圆形 或狭长 圆形, 长 1.5 — 7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二 回羽状 分裂, 第一回 侧裂片 5 — 12 对, 轮廓宽 卵形或 卵形, 掌状 3 — 5 全 裂或掌 式羽状 全裂, 末 回裂片 线形或 披针状 线形, 宽不逾 1 毫米, 先端常 急尖, 表面绿 色, 无 毛或近 无毛, 背面淡 绿色, 被密 或疏的 白色长 柔毛, 叶柄长 1.5 — 6 厘米, 密被 白色 柔毛, 基部具 长鞘; 茎生叶 2 — 4 枚, 疏离, 与 基生叶 同形, 但较 小和具 短柄。 头 状花序 (3 —) 6 — 15 个, 于 茎顶排 列成径 1.5 — 2. 5 厘米 的紧密 伞房状 花序, 极 稀排成 径约 5 厘米的 疏伞房 花序; 花序梗 粗壮, 长 1 一 3 毫米, 稀达 1 厘米, 和 花序总 轴密被 白色 或黄白 色的长 柔毛; 总苞钟 形,- 径 5 — 6 毫米; 总苞片 4 层, 外层披 针形, 长 3. 5 — 4 毫米, 中层和 内层长 椭圆形 至倒披 针形, 长 4. 5 — 5. 5 毫米, 全部 总苞片 先端急 尖 或钝, 淡绿 色或黄 绿色, 无毛, 硬 草质, 边缘 褐色、 膜质。 小 花花冠 黄色, 长 2. 5 — 3 毫米, 冠檐 5 深裂, 裂 片长三 角形, 长 0.7 — 1 毫米, 冠管 稍细, 长 0.8 — 1 毫米, 外 面 均具黄 色透明 腺点。 瘦 果近坊 锤形, 长约 2 毫米。 花果期 5 — 10 月。 产 中甸、 宁范、 丽江、 鹤庆、 宾川、 大姚、 会泽; 生 于海拔 (1900 —) 3000-4100 米的松 林下、 灌 丛下、 高山 草甸、 草坡或 石隙。 四川西 南部有 分布。 模 式标本 采自丽 江。 块根 入药, 用于补 肺止咳 化痰。 74. 蒿属 Artemisia L. sensu stricto, excl. Sect. Seriphidium Bess. 一、 二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少数 为半灌 木或小 灌木; 常有 浓烈的 挥发性 香气。 根状 茎粗或 细小, 通常 直立, 稀斜 上展, 常有营 养枝; 茎 直立, 单生, 少数或 多数, 具明显 的 纵棱; 分枝长 或短, 稀不 分枝; 茎、 枝、 叶 及头状 花序的 总苞片 常被蛛 丝状的 绵毛, 或为 柔毛、 粘质的 柔毛、 腺毛, 稀无毛 或部分 无毛。 叶 互生, 一至 三回, 稀四回 羽状分 裂或不 分裂, 稀 近掌状 分裂, 叶缘 或裂片 边缘有 裂齿或 锯齿, 稀 全缘; 叶柄长 或短, 常 有假 托叶。 头状花 序小, 多数或 少数, 半 球形、 球形、 卵 球形、 椭 圆形、 长 圆形, 具短 梗或 无梗, 基部 常有小 苞叶, 稀无小 苞叶, 在 茎或分 枝上排 成疏松 或密集 的穗状 花序, 
图版 69 1—2. 菊花参 Hippolytia delavayi (Franch. ex W. W. Smith) Shih, 1. 植株, 2. 小花; 3~6. 石胡荽 Centipeda minima (L. ) A. Br. et Aschers. , 3. 植株, 4, 雌花, 5. 两 性花, 6. 瘦果; 7—9. 山芫菜 Cotula anthemoides L. , 7. 雌花, 8. 两 性花, 9. 瘦果。 (王 凌绘) 
320  云南 植物志  或穗状 花序式 的总状 花序或 复头状 花序, 通常 在茎上 再组成 开展、 中等开 展或狭 窄的圆 锥 花序, 稀组 成伞房 花序状 的圆锥 花序; 总苞片 (2 —) 3 — 4 层, 卵形、 长卵形 或椭圆 状倒 卵形, 外、 中层 总苞片 草质, 稀半 革质, 背面常 有绿色 中肋, 边缘 膜质, 内 层总苞 片半 膜质或 膜质, 或总苞 片全为 膜质、 且 无绿色 中肋; 花序 托具托 毛或无 托毛; 边缘花 雌性, 1 (一 2) 层, 花冠 狭圆锥 状或狭 管状, 檐部具 2 — 3 (— 4) 裂齿, 稀无 裂齿, 花 柱 线形, 伸出花 冠外, 先端 2 叉, 叉 端尖; 中央花 (盘花 ) 两性, 多层, 多朵或 少数, 花冠 管状, 檐部具 5 裂齿, 雄蕊 5 枚, 侧边 聚合, 2 室, 纵 裂., 顶 端附属 物长三 角形, 基 部圆钝 或具短 尖头, 全部 孕育, 或部分 子房孕 育或不 孕育, 孕育 子房的 花柱伸 出花冠 外, 先端 截形, 有 睫毛, 子 房特点 同雌花 子房; 不孕 育子房 小或不 存在, 花柱 极短。 瘦 果小, 卵形、 倒 卵形或 椭圆状 卵形; 无 冠毛。 全世界 300 种, 主 产亚欧 两洲的 温带、 亚热带 地区, 北美洲 次之, 少 数种分 布至热 带 亚洲、 非 洲及大 洋洲。 中国有 187 种、 46 变种, 云南产 54 种、 8 变种。 原蒿属 植物中 头状花 序具同 型两性 花的絹 蒿亚属 (组) Artemisia Subgen. Seriphidi- um (Bess. ) Pteterm. (-Artemisia Sect. Seriphidium Bess. ) 已被苏 联学者 P. Poljakov (1961) 另分出 建立为 絹蒿属 Gen. Seriphidium (Bess. ) Poljak. 。 作者 同意该 观点。 分种 检索表 I (98) 头状花 序中央 两性花 的子房 孕育, 结实, 开花 时花柱 伸长, 与花冠 等长或 略长于 花冠, 先 端叉开 I . 蒿亚属 Subgen. Artemisia 2(3) 花序托 具毛状 托毛; 边缘 雌花花 冠狭圆 锥状, 花冠 先端具 (2 —) 3 — 4 裂齿; 一年生 草本; 叶 二至三 回羽状 全裂, 小裂片 细小,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茎、 枝、 叶 两面及 总苞片 背面被 灰白色 微柔毛 1. 大籽蒿 A. sieversiana 3(2) 花 序托无 托毛; 边缘雌 花花冠 狭圆锥 状或狭 管状, 花冠 先端具 2 (-3) 裂齿; 一、 二年生 或 多年生 草本, 或为半 灌木, 或小灌 木状; 叶 多种分 裂或不 分裂; 室、 枝、 叶及总 苞片背 面被毛 或否。 4(73) 茎、 枝、 叶及 总苞片 背面无 明显的 腺毛; 夕卜、 中 层总苞 片背面 草质, 被毛 或否, 边缘 膜质, 有明 显绿色 中肋。 5(20) 头状花 序通常 球形, 稀少半 球形或 卵形; 叶的 小裂片 细小, 柿 齿形, 长、 宽达 2 ( — 4) 毫 米。 6 (11) 多年 生或半 灌木状 草本; 主根 粗状, 枝 根多; 茎下 部木质 或半木 质化。 7 (10) 茎中部 叶长卵 形或长 卵状椭 圆形, 三或二 至三回 fi? 齿 状羽状 分裂, 11? 齿三 角形; 叶 两面及 总 苞片背 面被灰 白色短 柔毛, 后叶 背面毛 宿存或 脱落, 总 苞片背 面脱落 无毛。 8(9) 叶背 面初时 密被灰 白色平 贴的短 柔毛, 后渐脱 落无毛 2a. 白莲嵩 A. sacrorum var. sacronim 9(8) 叶背 面被宿 存的灰 白色毛 2b. 灰莲蒿 A. sacrorum var. incana 10(7) 茎中 部叶卵 形或椭 圆状卵 形或近 圆形, (二至 ) 三回 fi5 齿状 羽状 分裂, 齿小, 近柄 圆形. 叶两 面及总 苞片背 面密被 宿存的 短柔毛 3. 毛莲蒿 A. vestita II (6) 一、 二年生 草本; 主根 单一、 狭纺 锤形, 茎下部 草质, 稀 少半木 质化。 
菊 科  321  I  12 (13) 茎 中部叶 二至三 回羽状 深裂, 每 侧裂片 3 — 4 枚, 末回小 裂片为 深裂齿 或粗的 柿齿, 长、 宽 达 4 毫米; 总苞片 背面被 短柔毛 4. 商南蒿 A. shangnanensis 13 (12) 茎 中部叶 二至三 回或二 回羽状 深裂, 每 侧裂片 4 一 10 枚或 更多, 末回为细小^^齿, 栉 齿长、 宽不及 2 毫米; 总苞 片背面 无毛。 14(15) 基 生叶多 而长, 常呈 莲座状 排列, 每侧裂 片多达 20 余枚; 头状花 序直径 3 — 4 (-5) 毫 米; 总苞片 边缘紫 褐色, 宽膜质 7. 臭蒿 A. hedinii 15 (14) 非上述 特征。 16(19) 中 部叶二 回柿齿 状羽状 分裂, 背面深 绿色, 无 腺点, 叶中轴 或羽轴 两侧有 柿齿, 中 肋不凸 起; 头状花 序直径 3.5 毫米 以上, 在莲上 排成中 等开展 的圆锥 花序。 17 (18) 叶 的小裂 齿先端 短尖; 头状花 序直径 4. 5 — 7 毫米, 花后总 苟片常 开展成 放射状 5b. 大 头青蒿 A. carvifolia var. schochii 18 (17) 叶 的小裂 齿先端 长尖; 头状花 序直径 3. 5 — 4. 5 毫米, 花后 总苞片 稍开展 5a. 青蒿 A. carvifolia var. carvifolia 19(16) 中部叶 二至三 回枸齿 状羽状 分裂, 叶背黄 绿色, 微 有白色 腺点, 叶中 轴与羽 轴两侧 通常无 ^齿, 中肋 凸起; 头状花 序直径 1.5 — 2. 5 毫米, 在茎 上排成 开展、 尖塔 形的圆 锥花序 … • 6. 黄花萬 A. annua 20(5) 头 状花序 通常椭 圆形、 长 卵形; 叶的小 裂片非 +1? 齿形, 小 裂片宽 4 毫米 以上。 21 (38) 叶面 有明显 的白色 或棕色 腺点与 凹点, 或白色 腺点脱 落而留 有明显 凹点。 22 (35) 茎中部 叶羽状 分裂, 每 侧裂片 1 一 3 枚。 23 (30) 茎中部 叶一、 二 回羽状 深裂、 半裂或 浅裂。 24 (29) 中 部叶一 回羽状 深裂或 浅裂或 半裂, 每 侧裂片 1 一 2 枚; 叶干 后背面 主脉、 侧 脉不为 深褐色 或 诱色。 25 (26) 中部叶 3 深裂或 浅裂, 稀 5 深裂, 中 央裂片 最大, 椭 圆形, 长 6 — 10 厘米, 宽 1.5 — 3 厘 米, 先端 渐尖, 背面密 被灰白 色或灰 黄色微 成蛛丝 状的短 柔毛; 头状花 序在茎 上排成 开展、 具 多级分 枝的圆 锥花序 9. 滇南艾 A. austro-yunnanensis 26 (25) 中部叶 5 深裂, 稀 3 深裂, 中 央裂片 略大于 侧裂片 或与侧 裂片近 相等, 椭 圆形、 长 圆形或 披 针形, 长 2 — 6 厘米, 宽 0.3~0.6 (— 1) 厘米, 先端 锐尖, 背面除 叶脉外 均被黄 色密绒 毛, 脉上 毛少, 色淡; 头状 花序在 茎上排 成开展 或狭窄 的圆锥 花序。 27 (28) 叶中央 裂片略 大于侧 裂片, 不再 分裂, 叶面 疏被短 柔毛; 头状 花序卵 球形, 总苞片 背面被 短毛 13. 美叶蒿 A. calophylla 28 (27) 叶 中央裂 片与侧 裂片近 等大, 每裂片 具深裂 齿或浅 裂齿, 叶面 被少量 糙毛; 头状花 序椭圆 形, 总苞 片背面 疏被蛛 丝状毛 14. 黄毛蓠 A. velutina 29 (24) 茎中部 叶二回 或一至 二回, 稀一 回羽状 半裂, 每 侧裂片 2 — 3 枚, 叶干 后背面 主脉、 侧脉常 为 深褐色 或锈色 8. 艾 A. argyi 30 (23) 茎 中部叶 二回或 一至二 回羽状 全裂或 至少第 一回为 全裂。 31 (34) 基中 部以上 分枝, 枝 通常长 (3 —) 5 — 10 厘米; 中部叶 二回或 一至二 回羽状 全裂, 长 5 — 10 厘米, 宽 3 — 8 厘米, 叶 面无毛 或初时 有蛛丝 状毛, 后脱落 无毛, 背 面被淡 灰白色 絨毛, 叶的小 裂片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宽 3 毫米 以上。 32 (33) 茎、 枝被灰 白色蛛 丝状短 柔毛; 中部叶 一至二 回羽状 全裂, 上面初 时微被 蛛丝状 柔毛, 后 稀疏或 无毛; 总苟片 背面密 被蛛丝 状柔毛 10. 野艾蓠 A. lavandulaefolia 33 (32) 茎、 枝 初时被 灰白色 蛛丝短 柔毛, 后 无毛; 中 部叶一 (至二 ) 回羽状 全裂, 上面近 无毛; 总苞片 背面初 时微有 蛛丝状 柔毛, 后无毛 11. 南艾蓠 A. verlotorum 
322  云南 植物志  34 (31) 茎上部 分枝, 枝长 2 — 3 (-5) 厘米; 中部叶 略小, 一 回羽状 全裂, 长、 宽 4 厘米 以下, 叶面疏 被短柔 毛或近 无毛, 背面被 厚绒毛 或蛛丝 状毛, 中部 叶的小 裂片狭 线形或 线形, 宽 不及 3 毫米 15. 矮蓠 A. lancea 茎 中部叶 二回或 一至二 回羽状 全裂或 至少第 一回为 全裂, 每侧 有裂片 (3 —) 4 一 5 枚。 茎、 枝与 总苞片 背面被 深黄色 或锈色 柔毛或 绒毛, 叶面疏 被絹质 柔毛, 背面被 灰白色 绵毛; 头 状花序 半球形 或近卵 球形, 直径 3 — 4 (一 5) 毫米, 在茎上 排成狭 或略开 展的长 圆锥花 序 27. 绣巷蒿 imponens 茎、 枝及叶 面被灰 白色平 贴的短 柔毛, 叶 背被灰 白色微 成蛛丝 状的短 柔毛, 总苞片 背面初 时被短 柔毛, 后 无毛; 头 状花序 长圆形 或宽卵 圆形, 直径 1 一 2 毫米, 在茎 上排成 开展、 多 分 枝的圆 锥花序 12. 中甸艾 A. zhongdianensis 叶面 无白色 腺点, 稀少 微有稀 疏白色 腺点, 但无明 显的小 四 点。 头状 花序半 球形、 近球 形或卵 钟形, 直径 (3 —) 3. 5 — 7 毫米, 在茎 上排成 紧密或 开展的 圆锥 花序。 茎中部 叶每侧 有裂片 2 — 3 枚; 头 状花序 在茎上 排成开 展的圆 锥花序 20. 粗莲蓄 A. robusta 茎中部 叶每侧 有裂片 4 一 6 枚; 头 状花序 在茎上 排成狭 长或中 等开展 的圆锥 花序。 总苞片 多少棕 褐色, 被黄褐 色或锈 色绒毛 或柔毛 30. 西南 大头蓠 A. speciosa 总苞 片被灰 白色或 灰黄色 絨毛或 柔毛。 茎下部 叶通常 6 — 14 厘米, 二 (至三 ) 回羽状 全裂, 中 部叶二 回羽状 全裂, 小 裂片长 1 一 1.5 厘米, 宽 1 一 4 毫米, 叶 面微被 絨毛或 柔毛, 背面密 被灰白 色或灰 黄色短 柔毛或 蛛丝状 毛。 茎 下部叶 狭长, 长 6_10 厘米, 宽 2 — 3 厘米, 二 (至三 ) 回羽 状全裂 26. 小 球花嵩 A. mooFcroftiana 茎下 部叶较 宽大, 长 8 — 11 厘米, 宽 6 — 7 厘米; 二回羽 状全裂 31 . 西南 圆头葛 A. sinensis 茎下部 叶通常 长不及 6 厘米, 二 回羽状 全裂或 深裂, 中 部叶一 至二回 或一回 羽状深 裂或全 裂, 小裂片 长不及 1 厘米, 叶 面疏被 短柔毛 或叶两 面密被 灰黄色 或淡灰 黄色蛛 丝状厚 绒毛, 或茎、 枝、 叶 两面均 无毛。 叶面 疏被短 柔毛, 脉 上有长 柔毛, 背 面密被 灰黄色 或淡灰 黄色蛛 丝状厚 绒毛, 脉上 有长柔 毛, 中部叶 每侧有 小裂片 1 一 2 片, 小裂 片椭圆 形或为 小裂齿 28. 东方蒿 A. orientali- hengduangensis 轮叶两 面密被 灰黄色 或淡灰 黄色蛛 丝状厚 绒毛, 或茎、 枝、 叶 两面均 无毛, 中部叶 每侧有 小裂片 1 一 2 片, 小裂片 长椭圆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茎、 枝、 叶 两面密 被灰黄 色或淡 灰黄色 蛛丝状 厚级毛 29a. 川藏嵩 A. tainingensis var. tainingensis 茎、 枝、 叶两面 均无毛 29b. 无毛 川藏蒿 A. tainingensis var. nitida 头状 花序长 圆形、 椭 圆形、 卵圆 形或长 卵形, 直径 1.5 — 3 (-3.5) 毫米, 在分枝 的小枝 上松散 着生, 而在茎 上排成 开展、 多分 枝或中 等开展 的圆锥 花序。 中部 叶每侧 具裂片 4 一 6 枚 23. 叉枝蒿 A. divaricate 中部 叶每侧 具裂片 1 一 2 或 2 — 3 枚, 稀间有 4 枚。 总 苞片背 面密被 蛛丝状 绒毛、 绵毛或 柔毛。 
菊 科 323  56 (59) 茎 中部叶 二回, 稀 一至二 回羽状 全裂, 小裂片 略细, 为 线形、 线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先端 锐尖。 57 (58) 中部 叶每侧 有裂片 (2 —) 3 (一 4) 枚; 头 状花序 多数, 直径 2 — 3 毫米, 在 茎上组 成开展 的圆 锥花序 17. 灰巷蓠 A. roxburghiana 58 (57) 中 部叶每 侧裂片 2 — 3 枚; 头 状花序 多数, 直径 1.5 — 2 毫米, 在茎上 组成狭 窄或中 等开展 的圆 锥花序 21. 蒙古蒿 A. mongolica  59 (56) 茎中 部叶一 至二回 羽状深 裂或一 回羽状 全裂, 小裂片 略宽, 为长椭 圆形、 椭 圆状披 针形, 稀 线状披 针形, 后 者先端 钝尖。 60 (65) 中 部叶长 1.5 厘米 以上, 宽 1 厘米 以上, 一 至二回 羽状深 裂或一 回羽状 全裂, 每侧 有裂片 2 — 3 枚, 稀间有 4 枚, 叶 面深绿 色疏被 蛛丝状 绒毛或 疏短柔 毛或初 时有上 述毛, 后 脱落近 无毛, 背 面均被 妹丝状 绵毛或 绒毛; 头状 花序在 茎上组 成狭窄 或开展 的圆锥 花序。 61(64) 分枝 长不及 10 厘米, 叶面 被蛛丝 状短绒 毛及稀 疏白色 腺点, 或 初时有 蛛丝状 绒毛, 后脱 落, 或无 腺点, 中部叶 每侧具 3 枚 或间有 4 枚 裂片; 小 裂片先 端无短 尖头, 叶柄基 部无长 絨毛; 头状花 序在荽 上组成 狭窄或 略开展 的圆锥 花序; 总 苞片背 面多少 被毛, 中部非 褐色。 62 (63) 叶面被 宿存的 蛛丝状 绒毛, 下部 叶裂片 形状变 化大, 宽 菱形、 椭圆 形或长 圆形, 每 裂片再 分裂, 具 1 一 3 枚 小裂片 或为浅 裂齿, 中 部叶通 常为一 回羽状 全裂, 每 侧裂片 2 — 3 (— 4) 枚; 头 状花序 在茎上 半部组 成狭窄 而略密 集的圆 锥花序 18. 白叶蒿 A. leucophylla 63 (62) 叶面 初时被 蛛丝状 短绒毛 及稀疏 的白色 腺点, 后均 脱落, 下 部叶的 裂片椭 圆形, 每 裂片有 2 — 3 枚浅 裂齿, 中部 叶二回 羽状深 裂或第 一回近 全裂, 每 侧裂片 3 (-4) 枚 或间有 4 枚; 头状花 序在茎 上组成 疏离、 略开 展或狭 窄的圆 锥花序 22. 辽东蒿 A. verbenacea 64(61) 分枝长 20 厘米 以上, 叶 面疏被 灰白色 短柔毛 及稀疏 的白色 腺点, 中部 叶每侧 有裂片 2 — 3 枚, 裂片 或小裂 片先端 钝尖, 并有短 尖头, 叶柄基 部被长 绒毛; 头状花 序在茎 上组成 疏松、 开展 的圆锥 花序; 总 苞片背 面密被 灰白色 蛛丝状 柔毛, 中 部褐色 16. 云南葛 yunnanensis 65 (60) 中 部叶长 1 一 1.5 厘米, 宽 0.5 — 1 厘米, 一 回羽状 深裂, 每侧 有裂片 1 一 2 枚, 叶两 面灰绿 色, 叶面 被淡灰 白色薄 柔毛, 背 面被密 绒毛; 头 状花序 在茎上 排成开 展的圆 锥花序 19. 怒江蓄 A. nujianensis 66 (55) 总苞 片背面 无毛, 近 无毛, 或 初时被 稀疏的 薄绒毛 或为薄 蛛丝状 柔毛, 后 渐脱落 无毛。 67 (72) 头 状花序 多数, 长圆球 形或椭 圆形, 直径 (1.5 —) 2 — 3 毫米, 在茎 上通常 排成狭 窄或中 等 开展、 稀 为开展 的圆锥 花序; 叶 纸质, 叶背 面密被 蛛丝状 绒毛或 绵毛。 68 (69) 着生 头状花 序的分 枝上通 常无明 显的小 苞叶; 茎中部 叶近成 掌状的 5 深裂 或指状 3 深裂, 稀间 有不分 裂叶, 裂片 狭长, 线形、 线状披 针形, 不 分裂之 叶片椭 圆形, 叶 缘或裂 片边缘 具规 则的细 锯齿或 边缘无 锯齿, 基部 楔形、 渐狭 成柄状 32. 蒌萬 A. selengensis 69 (68) 着生头 状花序 的枝上 通常间 杂有小 苞叶, 叶非上 述分裂 方式, 边常有 裂齿。 70 (71) 茎中部 叶每侧 具裂片 3 (— 4) 枚, 常为大 头羽状 分裂, 通常 基部裂 片小, 侧 边中部 裂片有 1 一 2 枚 深或浅 裂齿; 头 状花序 直立或 斜展, 在茎 上组成 开展或 中等开 展的圆 锥花序 24. 五月艾 A. indica 71 (70) 茎中部 叶每侧 具裂片 2 (-3) 枚, 中央裂 片较侧 裂片大 而长, 侧裂 片中基 部裂片 较大, 不 再分 裂或每 侧偶有 1 一 2 枚浅 裂齿; 头 状花序 下垂, 在茎 上组成 中等开 展的圆 锥花序 …… 25. 魁萬 princeps 
324  云南 植物志  72 (67) 头状 花序极 多数, 近 球形、 宽卵 球形或 卵状椭 圆形, 直径 1 一 2 (— 2. 5) 毫米, 在茎 上通常 组成 开展、 具多 级分枝 的圆锥 花序; 叶薄 纸质, 叶 背面初 时被灰 白色蛛 丝状薄 绒毛, 后脱 落, 近无毛 33. 明地蒿 A. sylvatica 73(4) 茎、 枝、 叶 及总苞 片背面 具明显 的腺毛 或粘质 柔毛, 或 仅茎、 枝及叶 背面具 腺毛; 外、 中 层 总苞片 草质, 边缘 膜质、 有绿色 中肋。 或植株 无明显 腺毛及 粘质毛 ,—而 头状花 序外、 中 层 总苞片 均为半 透明、 膜质 苞片所 组成, 背面 无毛, 亦 无绿色 中肋。 74 (95) 茎、 枝、 叶及总 苞片背 面具明 显的腺 毛或粘 质毛, 或 仅茎、 枝 及叶背 面具腺 毛及粘 质毛; 头状花 序外、 中层 总苞片 草质, 边缘 膜质, 具绿色 中肋。 • 75 (84) 茎 中部叶 二至三 回羽状 全裂或 深裂, 每 侧裂片 4 一 6 枚。 76 (83) 茎中部 叶二回 羽状深 裂或近 全裂, 末 回为深 裂片; 茎、 枝、 叶被密 腺毛及 少量短 柔毛; 头 状花 序直径 1.5 — 4 毫米, 总 苞片背 面初时 被疏短 柔毛, 后毛 脱落或 宿存。 77 (80) 头状花 序直径 3 — 4 毫米, 在茎上 排成狭 窄或中 等开展 的圆锥 花序。 78 (79) 叶背面 无毛或 近无毛 37a. 甘青蒿 A. tangutica var. tangutica 79 (78) 叶背面 密被白 色蛛丝 状绒毛 37b. 绒毛 甘青蒿 A. tangutica var. tomentosa 80 (77) 头状花 序直径 1.5 — 4 毫米, 在茎上 排列成 大型、 开展、 具多 级分枝 的圆锥 花序。 81 (82) 叶裂片 略狭, 椭 圆形或 卵状椭 圆形, 背面 初时淡 灰白色 蛛丝状 薄绵毛 或稀疏 腺毛, 后绵毛 脱落; 总苞片 背面初 时被蛛 丝状短 柔毛, 后无毛 38a. 多花蒿 myriantha var. myriantha 82 (81) 叶裂片 略宽, 宽 卵形, 背 面密枝 蛛丝状 绵毛; 总 苞片背 面疏被 灰白色 崃丝状 短柔毛 38b. 白毛 多花葛 A. myriantha var. pleiocephala 83 (76) 茎 中部叶 (二至 ) 三 回羽状 分裂, 第一回 全裂或 深裂, 末 回为深 裂齿; 茎、 枝、 叶 面被粘 质 毛及短 柔毛; 头状 花序卵 球形, 直径 1 一 1.5 毫米, 总 苞片背 面被短 腺毛, 初时 还有柔  毛, 后 无柔毛 41. 贡山蒿 A. gongshanensis 84 (75) 茎 中部叶 一至二 回或一 回羽状 分裂, 每侧 有裂片 2 — 4 枚。 85 (86) 茎、 枝密 被粘质 柔毛及 稀疏的 腺毛; 中部叶 无柄, 叶 裂片宽 3 — 6 (— 8) 毫米, 边 缘通常 反卷, 叶面被 腺毛, 并有 稀疏的 妹丝状 薄毛, 叶 背面的 中脉、 侧脉上 被毛颜 色与叶 脉外的 其余 部分被 毛的颜 色迥异 35. 南毛蒿 A. chingii 86 (85) 茎、 枝 疏被短 柔毛及 短腺毛 或柔毛 脱落, 或被腺 毛状粘 质毛; 茎中 部叶有 短柄, 叶 裂片宽  (0.3—) 1 厘米 以上, 边缘不 反卷, 叶 面被疏 腺毛短 柔毛、 后柔毛 脱落, 背 面叶脉 与叶脉 外的 其余部 分被毛 的毛色 相近。 87 (88) 叶裂片 线形, 长 1 一 1.5 (-3) 厘米, 宽不及 1 厘米; 头状花 序在茎 上排成 开展的 圆锥花 序 一 36. 中南葛 A. simulens 88 (87) 叶的 裂片椭 圆形、 长圆 形或长 卵形, 长 2 厘米 以上, 宽 1 厘米 以上; 头状花 序在莲 上排成 长狭 窄或中 等开展 的圆锥 花序。 89 (90) 中央裂 片不突 出成尾 尖状, 边缘具 2 — 3 枚浅 裂齿, 中轴 翅明显 39. 滇东嵩 A. oriental i- yunnanensis 90 (89) 中 央裂片 最长, 先端尾 尖或近 尾尖, 边 缘具多 枚深裂 齿或深 锯齿, 中 轴翅不 明显。 91 (92) 叶一 回羽状 深裂, 每 侧裂片 2 — 3 枚, 每 裂片有 1 一 2 枚浅 裂齿, 叶面密 被白色 腺点; 头状 花 序长圆 形或长 卵形, 直径 2 — 2. 5 毫米 34. 暗绿蓠 A. atrovirens 92 (91) 叶 二回或 一至二 回羽状 深裂, 每 侧裂片 3 — 4 枚, 每 裂片有 2 — 3 枚 深裂齿 或为深 或浅据 齿, 叶面 无白色 腺点; 头 状花序 半球形 或宽卵 球形, 直径 2. 5 — 3 毫米。 
菊 科  325  93 (94) 茎 中部叶 一至二 回羽状 分裂, 第 一回为 深裂, 裂片宽 2 — 2. 5 厘米, 第 二回为 深裂齿 或深锯 齿; 两性 花的花 冠檐部 外面有 疏短柔 40a. 察隅蒿 A. zayuensis var zayuensis 94 (93) 茎中 部叶二 回羽状 分裂, 叶上 半部第 一回为 深裂或 浅裂, 下半部 全裂, 裂片宽 1 — 1.5 厘 米, 第 二回为 浅裂, 小裂片 有疏细 锅齿; 两性 花花冠 檐部外 面无毛 40b. 片马蒿 A. zayuensis var. pienmaensis 95 (74) 植 株无明 显的腺 毛及粘 质毛; 头状花 序外、 中层 总苞片 全为半 透明、 膜质片 组成, 背面无 毛、 亦 无绿色 中肋。 % (97) 中部叶 有柄, 一至二 回羽状 全裂或 深裂, 每 侧裂片 3 — 4 枚, 裂 片边缘 具不规 则的裂 齿或为 不 规则的 小裂片 42. 白苞蒿 A. lactiflora 97 (96) 中部叶 无柄, 二至三 回羽状 全裂, 每侧 具裂片 4 (-5) 枚, 小 裂片披 针形、 椭圆状 披针形 或 线状披 针形, 有时成 镰刀状 弯曲, 先端 锐尖或 长尖, 边缘无 锯齿或 有裂齿 43. 垂叶蒿 A. naccida 98(1) 头 状花序 中央两 性花的 子房不 孕育, 开花时 花柱不 伸长, 先端 二裂、 不 叉开, 退化 子房存 在或不 存在- II. 龙 嵩亚属 Subgen. Dracunculus (Bess. ) Peterm. 99(112) 叶的小 裂片狭 线形、 狭线 状披针 形或近 钻形, 宽 1.5 毫米 以下; 退化 子房细 小或不 存在。 100 (103) 小灌木 或半灌 木状。 101 (102) 茎中 部叶一 (至二 ) 回羽状 全裂, 裂片 形状变 化大,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0.5 — 1.5 厘 米, 宽 5 — 2. 5 毫米; 头状花 序直径 2. 5 — 3.0 (-3.5) 毫米, 花冠 檐部有 短柔毛 …… 44. 藏龙葛 A. waltonii 102 (101) 茎中 部叶二 (至三 ) 回羽状 全裂, 小裂 片窄线 形或丝 线形, 长 0.5 — 1.5 厘米, 宽 0.5 — 1.5 (-2) 毫米; 头状花 序直径 1.5 — 2 毫米, 花冠 檐部无 短柔毛 47. 茵陈嵩 capillaris 103 (100) 多年生 或一、 二年生 草本。 104 (107) 多年生 草本; 茎 中部叶 的裂片 线状披 针形或 钻形, 两面 密被灰 白色或 灰黄色 短毛; 头状 花 序直径 1.5 — 2 毫米, 均勾分 布在小 枝的上 下部、 并 在茎上 组成开 展或中 等开展 的圆锥 花序。 105 (106) 枝、 叶密被 灰白色 柔毛; 叶 的小裂 片线状 披针形 45. 亮苞蒿 A. forrestii 106 (105) 枝、 叶密被 灰黄色 柔毛; 叶 的小裂 片狭线 状钻形 或钻形 46. 小 亮萏蒿 A. mairei 107 (104) —、 二年生 或虽为 多年生 草本, 但后者 主根均 单一, 垂直, 狭纺 锤状; 中 部叶的 小裂片 细软, 狭 线形、 丝 线形、 狭线 状披针 形或毛 发状, 初 时被短 柔毛, 后 无毛; 头状 花序直 径 1 一 5 (— 2) 毫米, 在分枝 或小枝 的上半 部排成 总状或 复总状 花序、 并 在茎上 组成开 展 而伸长 的圆锥 花序。 108 (109) 中部叶 二回或 一至二 回羽状 全裂, 每 侧裂片 (1 一) 2 — 3 枚; 头状 花序在 分枝或 分枝的 小枝 上分散 着生, 不排成 密穗状 花序、 而 在茎上 排成开 展的圆 锥花序 48. 猪毛嵩 A. scoparia 109 (108) 中 部叶二 回羽状 全裂, 每侧 有裂片 3 — 4 枚; 头 状花序 在分枝 或分枝 的小枝 上密集 着生成 密穗状 花序, 并在茎 上组成 狭长或 稍开展 的圆锥 花序。 110 (111) 茎高 20 厘米 以上, 直立, 不匍地 生长, 下部 枝不成 披散状 49a. 直莲葛 A. edgeworthii var. edgeworthii 111 (110) 茎高 10 — 20 厘米, 下部 常扭曲 或匍地 生长, 且下部 枝多成 披散状 49b. 披散 直基蓄 A. edgeworthii var. diffusa 
326  云南 植物志  112 (99) 叶的 小裂片 略宽, 为宽 线形、 线状披 针形, 宽 (1.5 —) 2 毫米, 或叶匙 形或倒 卵形, 上 端具锯 齿或浅 裂齿; 退 化子房 通常不 存在, 稀少 细小。 113 (120) 茎 中部叶 一至二 回或一 回羽状 全裂或 深裂, 裂片边 缘常有 裂齿; 裂片 宽不及 5 毫米, 或 叶 匙形, 边缘不 分裂, 仅上端 小据齿 或自上 端向基 部斜向 的浅或 深裂。 114 (117) 根 状茎稍 膨大, 通常不 肥厚, 亦不形 成短圆 柱状; 中部叶 匙形或 倒卵状 楔形, 不 分裂或 上 端向基 部斜向 3 — 5 浅裂、 深 裂或近 全裂。 115 (116) 基生叶 匙形, 通常不 分裂; 中部叶 不分裂 或自叶 上端斜 向基部 3 — 5 浅裂或 深裂, 其裂片 宽, 非 狭线形 • 52. 牡蒿 A. japonica 116 (115) 基生叶 一至二 回羽状 深裂、 全裂或 与中部 叶同, 但叶 质厚, 中部叶 倒卵状 匙形、 扇形、 近 匙形、 或 楔形, 自上端 向基部 斜向的 3 — 5 深裂或 全裂, 每 裂片有 1 一 2 枚浅裂 齿或锅 齿 53. 西南牡 葛 parvi flora 117(114) 根 状茎略 肥厚, 粗短, 通常 成短圆 柱状; 中部叶 二回、 一至 二回或 一回羽 状全裂 或第一 回 全裂, 第二回 深裂或 浅裂。 118 (119) 茎 分枝多 而长, 叉开 生长; 基生 叶宽卵 形或倒 卵形, 宽 (3 —) 4 一 6 厘米 以上, 多少成 大 头羽状 分裂, 中部 叶羽状 全裂, 每裂片 常有小 裂齿; 头状花 序直径 1 一 2. 5 毫米, 在茎 上 排成开 展多分 枝的圆 锥花序 •' 51. 南牡蒿 A. eriopoda 119(118) 茎不分 枝或有 分枝, 枝短或 略长, 贴 向茎端 生长; 基生叶 卵形、 长卵 形或长 圆形, 宽不 及 1.5 — 3 (4.5) 厘米, 二 回羽状 深裂, 小裂 片椭圆 形或长 卵形, 中部叶 每侧具 2_3枚 裂片; 头状花 序直径 2 — 3 毫米, 在茎 上排成 狭窄或 狭长、 扫帚 形的圆 锥花序 50. 沙萬 A. desertorum 120 (113) 茎中部 叶指状 3 深裂或 规整的 5 深裂, 其裂 片宽达 5 — 12 毫米 3 121 (122) 叶 背面被 宿存、 微带 销质的 短柔毛 •: 54a. 牛尾蒿 A. dubia var. dubia 122 (121) 叶 背面初 时被短 柔毛, 后脱落 54b. 无毛 牛尾蒿 A. dubia var. subdigitata 1. 大狩蒿 (东北 植物检 索表) 白蒿、 大白蒿 (中 国植 物志) Artemisia sieversiana Ehrhart ex Willd. (1800); 图鉴 (1975)*, incl. f. grandis Pamp.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广; 中国 植物志 ( 1991 ) * ; 横 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一、 二年生 草本。 主根 单一, 垂直, 狭坊 锤形。 茎 单生, 直立, 高 50 — 150 厘米, 纵棱 明显, 分 枝多; 茎、 枝被灰 白色微 柔毛。 下部与 中部叶 宽卵形 或宽卵 圆形, 两面被 微 柔毛, 长 4 一 8 (-13) 厘米, 宽 3 — 6 (-15) 厘米, 二至三 回羽状 全裂, 稀为 深裂, 每侧 有裂片 2 — 3 枚, 裂片 常再成 不规则 的羽状 全裂或 深裂, 小 裂片线 形或线 状披针 形, 长 2 — 10 毫米, 宽 1 一 1.5 (-2) 毫米, 叶柄长 (1 一) 2 — 4 厘米; 上部叶 及苞片 叶 羽状全 裂或不 分裂。 头状花 序大, 多数, 半球 形或近 球形, 直径 (3 —) 4 一 6 毫米, 具 短梗, 稀近 无梗, 基部 常有线 形的小 苞叶, 在分 枝上排 成总状 花序或 复总状 花序, 而 在茎 上组成 开展或 略狭窄 的圆锥 花序; 总苞 片背面 被灰白 色微柔 毛或近 无毛; 花 序托凸 起, 有白色 托毛。 雌花 20 — 30 朵; 两性花 80 — 120 朵。 瘦果长 圆形。 花果期 6 — 10 月。 产 德钦、 丽江、 大理; 生于 路旁、 荒地、 高山 草原、 林缘, 海拔 3500 — 4200 米地 区处。 华北、 东北、 西北及 西南高 山地区 也有。 朝鲜、 日本、 蒙古、 哈萨克 斯坦、 吉尔 吉斯 斯坦、 塔吉克 斯坦、 阿 富汗、 巴 基斯坦 (北部 )、 印度 (北部 ) 及 俄罗斯 都有。 
菊 科  327  2. 白莲蒿 (江苏 南部种 子植物 手册) 万 年蒿、 铁秆蒿 (中 国植 物志) Artemisia sacrorum Ledeb. (1815); 中国 植物志 (1991 广. Artemisia gryielinii auct. non Web. ex Stechm. : Bess. ( 1834.), p. p.; 图鉴 (1975)*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江苏 植物志 (1982)*; A. i-wayomogi Kitam. (1938). 2a. 白莲萬 (原 变种) var. sacrorum 半 灌木状 草本。 根状茎 粗壮, 常有 多数、 木质、 直立 或斜上 长的营 养枝。 茎高 50-100 (-150) 厘米, 褐 色或灰 褐色, 具 纵棱, 下部 木质; 茎、 枝初 时被微 柔毛, 后 下 部脱落 无毛, 上部 宿存或 无毛。 叶上面 绿色, 初时 微有灰 白色短 柔毛, 后渐 脱落, 幼 时 有白色 腺点, 后腺点 脱落, 留有小 凹穴, 背 面初时 密被灰 白色平 贴的短 柔毛, 后无 毛; 茎下 部与中 部叶长 卵形、 三 角状卵 形或长 椭圆状 卵形, 长 2 — 10 厘米, 宽 2 — 8 厘 米, 二 至三回 11? 齿 状羽状 分裂, 每侧 有裂片 3 — 5 枚, 小裂片 ^齿 状披针 形或线 状披针 形, 中轴 两侧具 4 一 7 枚 II? 齿; 叶柄长 1 一 5 厘米, 基部 有小型 t15 齿状分 裂的假 托叶; 上 部叶及 苞片叶 祁齿状 羽状分 裂或不 分裂。 头状 花序近 球形, 下垂, 直径 2 — 3. 5 (— 4) 毫米, 具短 梗或近 无梗, 在分 枝上排 成穗状 花序式 的总状 花序, 并 在茎上 组成密 集或略 开展 的圆锥 花序; 总苞 片初时 密被灰 白色短 柔毛, 后脱落 无毛。 雌花 10 — 12 朵; 两性 花 20 — 40 朵。 瘦果 狭椭圆 状卵形 或狭圆 锥形。 花果期 8 — 10 月。 产 昆明、 东川、 昭通、 玉溪、 文山、 思茅、 景洪; 生于 山坡、 路旁、 灌 丛等, 见于 中、 低海拔 地区。 除 高寒地 区外, 几 乎遍及 全国。 亚 洲温带 及亚热 带国家 与地区 都有。 2b. 灰莲蓠 (变种 ) 万 年蒿、 万年蓬 (中 国植 物志) var. incana (Bess. ) Y. R. Ling (1988); 中国 植物志 (1991). Artem isia messersch m idtiana Bess. var. incana Bess. (1834). 与原 变种区 别在于 本变种 叶面初 时被灰 白色短 柔毛, 后毛 脱落, 背面 密被灰 白色短 柔毛。 分布 区同原 变种。 朝鲜、 日本 及蒙古 也有。 3. 毛莲蒿 (图鉴 ) 白蒿 (中 国植 物志) Artemisia vestita Wall, ex Bess. (1834); 图鉴 (1975)*, p. p.;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 中国 植物志 (1991);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rtemisia sacrorum Ledeb. var. vestita (Wall, ex Bess. ) Kitam. (1938); A . laciniata auct. non Willd. : C. B. Clarke (1876); A . potentilaefolia auct. non Fisch. ex Spreng. : Levi. (1915). 半 灌木状 草本或 为小灌 木状, 植株有 浓烈的 香气。 茎 直立, 高 50 — 120 厘米, 分枝 多 而长; 茎、 枝紫红 色或红 褐色, 被蛛 丝状微 柔毛。 叶 面有小 凹穴, 两面 被灰色 密绒毛 或 上面毛 略少, 背面 毛密; 茎 下部与 中部叶 卵形、 椭 圆状卵 形或近 圆形, 长 (2 —) 
328  云南 植物志  3. 5 — 7. 5 厘米, 宽 (1.5 —) 2 — 4 厘米, 二 (至三 ) 回 fi? 齿状 的羽状 分裂, 每侧 有裂片 4 一 6 枚, 小裂 片小, 边缘常 具数枚 ^齿 状的深 裂齿, 中轴两 侧有^ 齿状小 裂片; 叶柄 长 0.8 — 2 厘米, 基部 常有小 型栉齿 状的假 托叶; 上部叶 与苞片 叶小, 分 裂或不 分裂。 头 状花序 多数, 球 形或半 球形, 直径 2. 5 — 3. 5 (— 4) 毫米, 有短 梗或近 无梗, 在茎的 分 枝上排 成总状 花序、 复总 状花序 或近似 于穗状 花序, 上述 花序常 在茎上 组成开 展或略 为开展 的圆锥 花序; 总 苞片背 面被灰 白色短 柔毛。 雌花 6 — 10 朵; 两性花 13 — 20 朵。 瘦 果长圆 形或倒 卵状椭 圆形。 花果期 8 — 11 月 。 产 中甸、 德钦、 丽江、 维西、 镇雄、 东川; 分布于 林缘、 路旁、 山坡 等处, 在海拔 2000 — 4000 米 地区。 西北、 西 南省区 及湖北 (西部 )、 广西 (西 北部) 有 分布。 印度 (北部 )、 巴 基斯坦 (北部 )、 尼 泊尔及 克什米 尔地区 也有。 4. 商南蒿 (植物 研究) Artemisia shangnanensis Ling et Y. R. Ling (1984)* ; 中国 植物志 (1991). 一、 二年生 草本, 主根 单一。 茎 单生, 高 80 — 150 厘米, 纵棱 明显, 分 枝多, 开 展; 茎、 枝被淡 黄色短 柔毛。 叶初 时两面 被淡黄 色或灰 黄色短 柔毛, 后渐 稀疏; 基生叶 与茎下 部叶卵 圆形; 中 部叶卵 形或长 卵形, 长 10 — 12 厘米, 宽 6 — 8 厘米, 二至 三回羽 状 分裂, 每侧 有裂片 3 — 4 枚, 第二、 三回为深裂齿或为宽^^?齿, 叶柄长 2 — 3 (— 4) 厘米, 基部 有半抱 茎的假 托叶; 上 部叶及 苞片叶 3 — 5 深 裂或不 分裂。 头状花 序大, 半 球 形或近 球形, 直径 5 — 7 毫米, 具 短梗, 下垂, 基 部有小 苞片, 在分枝 上排成 总状花 序或近 于穗状 花序, 而在茎 上再组 成开展 的圆锥 花序; 总 苞片背 面疏被 灰黄色 的短柔 毛。 雌花 15 — 20 朵; 两性花 80 — 150 朵。 瘦 果倒卵 形或椭 圆形, 果壁 上有细 纵纹。 花 果期 8 — 10 月 。 产 昭通; 山坡、 路旁、 林缘 等处, 生 于中、 低海拔 地区。 四川 (东北 部)、 陕西 (南部 )、 甘肃 (东南 部)、 河南 (西 南部) 也有。 5. 青蒿 (植 物学大 辞典) 草蒿 (神农 本草经 ), 邪蒿 (救 荒本草 ), 廪蒿 (日本 植物图 鉴), 香蒿 (俗称 ) Artemisia carvifolia Buch. Ham. ex Roxb. (1814), (1832); 中国 植物志 (1991). Artemisia apiacea Hance (1852); 广州 植物志 (1956);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1959);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5a. 青蒿 (原 变种) 图版 70: 8—10 var. carvifolia 一年生 草本; 植株有 香气。 茎 单生, 高 30 — 150 厘米, 上部多 分枝, 下部 稍木质 化, 纤细, 无毛。 叶两 面青绿 色或淡 绿色, 无毛; 基 生叶与 茎下部 叶三回 栉齿状 羽状分 裂, 有长 叶柄; 中 部叶长 圆形、 长 圆状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5 — 15 厘米, 宽 2 — 5. 5 厘米, 二回^ 齿 状羽状 分裂, 每侧 有裂片 4 一 6 枚, 具多枚 长三角 形的栉 齿或为 细小、 略呈线 状披针 形的小 裂片, 中轴与 裂片羽 轴两侧 常有小 锯齿, 叶柄长 0.5 — 1 厘米, 基 部有小 形半抱 茎的假 托叶; 上部 叶与苞 片叶一 (至二 ) 回柿齿 状羽状 分裂, 无柄。 头状 花序半 球形 或近半 球形, 直径 3. 5 — 4 毫米, 具 短梗, 下垂, 在分 枝上排 成穗状 花序式 的总状 花序, 并在 茎上再 组成中 等开展 的圆锥 花序; 总苞 片背面 绿色, 无毛; 花序托 球形。 花 
菊 科  329  图版 70 I— 7. 黄花 萬 Artemisia annua L., 1. 植株一 部分, 2. 茎中 部叶, 3. 头状 花序, 4 一 5. 外层及 内层总 苞片, 6. 管 状花, 7. 雌花, 8 — 10. 青萵 A. carvifolia Buch. -Ham. ex Roxb. . 8. 植株一 部分, 9. 茎中 部叶, 10. 头状 花序; II— 15. 臭 SA. hedinii Ostenf. et Pauls. . 11. 植株一 部分, 12. 茎中 部叶, 13. 头状 花序, 14. 管 状花, 15. 雌 花。 (余汉 平绘) 
330  云南 植物志  淡 黄色; 雌花 10 — 20 朵; 两性花 30 — 40 朵。 瘦 果长圆 形至椭 圆形。 花果期 6 — 9 月。 产 昆明、 玉溪、 东川; 星 散分布 于低海 拔湿润 河边、 谷地、 林 缘等。 除西北 及西藏 省 区外, 其 他省区 都有。 亚 洲东部 及东南 部大部 国家有 分布。 5b. 大 头青蒿 (变种 ) var. schochii (Mattf. ) Pamp. (1927); 中国 植物志 (1991). Artemisia schochii Mattf. (1926); A . apiacea Hance var. schochii (Mattf. ) Hand. -Mazz. (1936); 图鉴 (1975)*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与 原变种 区别在 于本变 种的头 状花序 较大, 直径 4. 5 — 7 毫米, 在分 枝上排 成总状 花 序状, 花后总 苞片成 放射状 张开。 产 昆明; 生境 同上。 贵州、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江苏、 江西 也有。 6. 黄花蒿 (本草 纲目) 图版 70: 1-7 草蒿 (神农 本草经 ), 青蒿 (神农 本草经 ), 臭蒿 (日 华本草 ), 苦蒿 (云南 ) Artemisia annua Linn. (1753);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1959); 图鉴 (1975广;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广; 中国 植物志 (1991)*;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一年生 草本; 植株有 浓烈的 挥发性 香气。 茎 单生, 高 100 — 200 厘米, 有 纵棱, 幼 时 绿色, 后变褐 色或红 褐色, 多 分枝; 茎、 枝、 叶两 面及总 苞片背 面无毛 或初时 背面微 有极 稀疏短 柔毛, 后脱落 无毛。 叶 纸质, 绿色; 茎下 部叶宽 卵形或 三角状 卵形, 长 3 — 7 厘米, 宽 2 — 6 厘米, 绿色, 两 面具细 小脱落 性的白 色腺点 及细小 凹点, 三 (至四 ) 回栉齿 状羽状 深裂, 每侧 有裂片 5 — 8 (-10) 枚, 中肋 明显, 在叶 面上稍 隆起, 中轴 两侧 有狭翅 而无小 If 齿, 稀上 部有数 枚小^ 齿; 中 部叶二 (至三 ) 回^ 齿状的 羽状深 裂, 小 裂片^ 齿状三 角形, 具 短柄; 上部 叶与苞 片叶一 (至二 ) 回11^齿状羽状深裂, 近 无柄。 头 状花序 球形, 多数, 直径 1.5 — 2. 5 毫米, 有 短梗, 下垂或 倾斜, 基部 有线形 的小 苞叶, 在分枝 上排成 总状或 复总状 花序, 并在茎 上组成 开展、 尖塔形 的圆锥 花序; 总苞 片背面 无毛, 中肋 绿色, 边 膜质。 花深 黄色, 雌花 10 — 18 朵; 两性花 10 — 30 朵。 瘦 果小, 椭圆状 卵形, 略扁。 花果期 8 — 11 月。 产 昆明、 东川、 玉溪、 楚雄、 大理、 文山、 个旧、 II? &西、 德钦、 盐津; 见于 路旁、 荒地、 林缘、 河谷、 草原 等地, 海拔 2000 — 3000 (-3650) 米 地区。 全 国各地 皆有。 适应 性强, 北半球 及非洲 北部广 布种。 全草 药用, 清热 退火, 正气 开胃, 敷 疮毒; 叶治间 日疟、 恶 性疟疾 (有特 效)。 7. 臭蒿 (图鉴 ) 图版 70: 11-15 海定蒿 (中 国植 物志) Artemisia hedinii Ostenf. et Pauls, in S. Hedin (1922) * ; 图鉴 (1975) * ;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91)';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rtemisia biennis auct. non Willd. quoad pi. Asiatic. : Hook, f . (1881). 一年生 草本; 植株 有浓烈 臭味。 茎 单生, 高 15 — 60 (-100) 厘米, 紫 红色, 具纵 棱, 不分枝 或具着 生头状 花序的 分枝; 茎、 枝无 毛或疏 被短腺 毛状短 柔毛。 叶 绿色, 背 
菊 科  331  面 微被腺 毛状短 柔毛; 基生叶 多数, 密 集成莲 座状, 长椭 圆形, 二回11^齿状羽状分裂, 每侧 有裂片 20 余枚, 小裂片 具多枚 ^齿, 叶柄短 或近无 叶柄; 茎 下部与 中部叶 长椭圆 形, 长 6 — 12 厘米, 宽 2 — 4 厘米, 二回11^齿状羽状分裂, 每 侧裂片 5 — 10 枚, 每裂片 具 多枚小 裂片, 小裂片 两侧密 被细小 锐尖的 ^齿, 中轴与叶柄两侧均有少数!^?齿, 中肋 白色, 略 隆起, 下部 叶柄长 4 一 5 厘米, 中部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上 部叶与 苞片叶 渐小, 一 回栉齿 状羽状 分裂。 头状花 序半球 形或近 球形, 直径 3 — 4 (-5) 毫米, 在茎 端及短 的花 序分枝 上排成 密穗状 花序, 并在茎 上组成 密集、 狭窄 的圆锥 花序; 总 苞片背 面无毛 或微 有腺毛 状的短 柔毛, 边 缘紫褐 色或深 褐色, 膜质; 花序托 凸起, 半 球形。 雌花 3 — 8 朵; 两性花 15 — 30 朵, 花冠 檐部紫 红色。 瘦果长 圆状倒 卵形, 纵纹稍 明显。 花果期 7—10 月 。 产 德钦、 维西、 中甸、 丽江; 见 于河湖 岸边、 坡地、 路旁、 田边及 林缘, 生 于中海 拔至 4800 米 地区。 四川 (西部 )、 西藏、 内蒙古 (南部 )、 甘肃、 青海、 新疆 (南部 ) 也有。 印度 北部、 锡金、 俄 罗斯有 分布。 8. 艾 (植 物名实 图考) 图版 71: 1 — 7 艾蒿 (本 草纲目 ), 白蒿 (神 农本 草经、 部分 ), 医草 (名 医别录 ), 甜艾 (本 草求 原), 灸草 (埤雅 ), 蕲艾 (本 草纲目 ), 阿及艾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 家艾 (中药 俗称 ), 艾叶 (中 药俗称 ), 陈艾 (中 药俗称 ), 火艾 (云南 ) Artemisia argyi Levi, et Vant. (1910);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1959); 图鉴 (1975)、 江苏 植物志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1)*. Artemisia vulgaris Linn. var. incanescens Franch . (1884). 多 年生草 本或略 成半灌 木状, 植株 有浓烈 香气。 茎高 80 — 150 (-250) 厘米, 有 明显 纵棱, 褐色 或灰黄 褐色, 基 部稍木 质化, 上 部有少 数短的 分枝; 茎、 枝均被 灰白色 蛛丝状 柔毛。 叶厚 纸质, 上 面被灰 白色短 柔毛, 并有 白色腺 点与小 凹点, 背面密 被灰白 色妹 丝状密 绒毛; 基 生叶具 长柄; 茎下部 叶近圆 形或宽 卵形, 羽状 深裂, 每侧 具裂片 2 — 3 枚, 每 裂片有 2 — 3 枚小 裂齿, 干后背 面主、 侧脉 多成深 褐色或 锈色, 叶柄长 0.5 -" 0.8 厘米; 中部叶 卵形、 三 角状卵 形或近 菱形, 长 5 — 8 厘米, 宽 4 一 7 厘米, 一 (至二 ) 回羽状 深裂至 半裂, 每 侧裂片 2 — 3 枚, 裂片 卵形、 卵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基部 宽楔形 渐狭成 短柄, 叶脉 明显, 在背面 凸起, 干时 锈色, 叶柄长 0.2 — 0.5 厘米, 基部 通常无 假托叶 或具极 小的假 托叶; 上部叶 与苞片 叶羽状 半裂、 浅裂或 3 深裂或 3 浅裂或 不 分裂。 头状 花序椭 圆形, 直径 2. 5 — 3 (-3.5) 毫米, 无 梗或近 无梗, 在分枝 上排成 小 型穗状 花序或 复穗状 花序, 而在茎 上通常 再组成 狭窄、 尖塔形 的圆锥 花序, 花 后头状 花序 下倾; 总 苞片背 面密被 灰白色 蛛丝状 绵毛, 边缘 膜质。 雌花 6 — 10 朵; 两性花 8 — 12 朵, 花 冠檐部 紫色。 瘦 果长卵 形或长 圆形。 花果期 7 — 10 月。 产 昆明、 玉溪、 路南、 下关; 生于 山坡、 路旁、 林缘及 草地, 中、 低海拔 地区。 除 西 北干旱 及高寒 地区外 几遍及 全国。 蒙古、 朝鲜 及俄罗 斯东部 也有。 叶含 芳香油 0.339(), 叶 人药, 治 崩漏, 月经 不调, 止血。 9. 滇南艾 (植物 研究) 图版 71: 10—11 大艾 (云南 南部) 
332  云 南植物 志  图版 71 1 一 7. 艾 Artemisiaargyi Uvl. et Vant. , 1. 植株一 部分, 2. 茎中 部叶, 3. 叶 面上的 腺点, 4. 茎上 部叶, 5. 头 状 花序, 6. 管 状花, 7. 雌花; 8 — 9. 野艾蒿 A. lavandulaefolia DC. , 8. 茎中 部叶, 9. 头状 花序; 10 — 11. 滇南 艾 A. austroyunnanensis Ling et Y. R. Ling, 10. 茎上 部叶, U. 头状 花序。 (余汉 平绘) 
菊 科  333  Artemisia austro-yunnanensis Ling et Y. R. Ling ( 1984) * ; 中国 植物志 ( 1991 ) * . Artemisia burmanica Pamp. f. Latifolia Pamp. (1929); A . dubia Wall, ex Bess, var. longeracem u I osa Pamp. f . tonkingensis Pamp. (1930), p. p.. 半 灌木状 草本。 根状茎 粗大, 茎高 150 — 200 厘米或 更高, 下 部半木 质化, 纵棱明 显, 分枝多 而长; 茎、 枝 初时密 被灰黄 色或灰 白色短 柔毛, 后渐 稀疏, 棕 褐色或 淡紫褐 色。 叶厚 纸质, 上面深 绿色, 密被 短柔毛 与白色 腺点, 背 面密被 灰白色 或淡灰 黄色、 微 呈蛛丝 状的短 柔毛, 背脉 凸起; 茎 下部叶 卵形, 长 7 — 12 厘米, 宽 5 — 6 厘米, 羽状深 裂或 浅裂, 每 侧裂片 2 (-3) 枚, 基部 渐狭, 叶柄长 0.5 — 1 厘米, 基部 有小型 的假托 叶; 中部叶 3 深裂或 浅裂, 稀 5 深裂, 中 央裂片 最长, 椭 圆形, 长 6 — 10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基部 渐狭成 短柄, 叶柄长 0.4 — 1 厘米, 基部有 一对假 托叶; 上部 叶与苞 片叶 3 深 裂或不 分裂。 头 状花序 多数, 长圆形 或宽卵 圆形, 直径 1.5 — 2. 5 (-3) 毫 米, 在分 枝的小 枝上排 成穗状 花序或 为穗状 花序状 的总状 花序, 而 在茎上 组成具 多级分 枝、 开展 的圆锥 花序; 总 苞片背 而微被 稀疏短 柔毛或 无毛, 中肋 绿色。 雌花 5 — 7 朵; 两性花 12 — 16 朵, 花 冠檐部 紫色。 瘦 果小, 长 圆形。 花果期 9 一 12 月或 至翌年 3 月。 产 昆明、 元江、 澜沦、 思茅、 勐海、 勐腊; 生于 草地、 山坡、 路旁、 林缘, 分布于 海拔 800 — 2300 米地 区的。 印度 (北部 )、 缅甸 (北部 )、 泰国 (北部 ) 及越南 (北部 ) 也有。 10. 野艾蒿 (救荒 本草、 植 物名实 图考) 图版 71: 8-9 野艾 (中国 植物志 ), 苦艾 (昆明 ) 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 DC. (1837); 图鉴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91) *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rtemisia vulgaris Linn. var. umbrosa Turts. ex Bess. (1834), p. p.; A . um- brosa (Bess. ) Turcz. ex DC. (1837), pro syn. ; A . codonocephala Diels ( 1912) ; ■z?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A. grisea Pamp. (193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A. vul- garis auct. non Linn. : Forb. et Hemsl. (1888), quoad syn. A. lavandulaefolia DC. ; A . dubia auct. non Wall, ex Bess. : Kitam. (1966) . 多年生 草本, 有时 为半灌 木状, 植株 有浓烈 香气。 茎 少数, 高 50 — 120 厘米, 具纵 棱, 分 枝多; 茎、 枝被灰 白色蛛 丝状短 柔毛。 叶 纸质, 上面 绿色, 具密集 白色腺 点及小 凹点, 初 时疏被 灰白色 蛛丝状 柔毛, 后稀 疏或近 无毛, 背 面除中 脉外密 被灰白 色密绵 毛; 基 生叶与 茎下部 叶宽卵 形或近 圆形, 二 回羽状 全裂; 中部叶 卵形、 长圆形 或近圆 形, 长 6 — 8 厘米, 宽 5 — 7 厘米, (一至 ) 二 回羽状 全裂, 每侧 有裂片 2 — 3 枚, 裂片椭 圆 形或长 卵形, 每 裂片具 2 — 3 枚 线状披 针形或 披针形 的小裂 片或深 裂齿, 边缘 反卷, 叶柄长 1 一 2 (-3) 厘米, 基部 有小型 羽状分 裂的假 托叶; 上部 叶羽状 全裂; 苞片叶 3 全 裂或不 分裂。 头状 花序极 多数, 椭圆 形或长 圆形, 直径 2 — 2. 5 毫米, 有短梗 或近无 梗, 具小 苞叶, 在 分枝的 上半部 排成密 穗状或 复穗状 花序, 并在茎 上组成 狭长或 中等中 展、 稀 为开展 的圆锥 花序, 花 后头状 花序多 下倾; 总 苞片背 面密被 灰白色 或灰黄 色蛛丝 状 柔毛, 边缘狭 膜质; 花序 托小。 雌花 4 一 9 朵; 两性花 10 — 20 朵, 花冠 檐部紫 红色。 瘦 果长卵 形或倒 卵形。 花果期 8 — 10 月。 
334  云南 植物志  产 昆明、 东川、 大理、 宜良; 生于的 路旁、 林缘、 荒地、 山坡、 灌 丛等, 中、 低海 拔 地区。 除 新疆、 青海、 宁 夏及东 南与华 南外, 几遍及 全国。 日本、 朝鲜、 蒙古 及俄罗 斯东部 也有。 人药, 作艾 (家艾 ) 的代 用品, 有 散寒、 祛湿、 温经、 止血 作用。 11. 南艾蒿 (植物 研究) 苦蒿 (中 国植 物志) Artemisia verlotorum Lamotte (1876); 中国 植物志 (1991);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rtemisia vulgaris auct. non Linn. : Hook, f . (1881), p. p.; Forb. et Hemsl . (1888), p. p. • 多年生 草本, 植株有 香气。 茎高 50 — 100 厘米, 具 纵棱, 中上部 分枝; 茎、 枝初时 微有短 柔毛, 后脱落 无毛。 叶 纸质, 上面浓 绿色, 近 无毛, 被 白色腺 点及小 凹点, 干后 常成 黑色, 背面 除叶脉 外密被 灰白色 绵毛; 基生叶 与茎下 部叶卵 形或宽 卵形。 一 至二回 羽状 全裂, 具柄; 中 部叶卵 形或宽 卵形, 长 5 — 10 (—13) 厘米, 宽 3 — 8 厘米, 一 (至二 ) 回羽状 全裂, 每侧 有裂片 3 — 4 枚, 裂片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稀 线形, 不分裂 或偶有 数枚浅 裂齿, 边 反卷, 叶柄 短或近 无柄; 上部叶 3 — 5 全裂或 深裂; 苞片 叶不分 裂。 头状花 序椭圆 形或长 圆形, 直径 2 — 2. 5 毫米, 无梗, 在分枝 上排成 密或疏 松的穗 状 花序, 而在茎 上组成 狭而长 或为中 等开展 的圆锥 花序; 总 苞片背 面初时 微有蛛 丝状柔 毛, 后脱落 无毛, 边缘狭 膜质。 雌花 3 — 6 朵; 两性花 8 — 18 朵, 花冠 檐部紫 红色。 瘦 果小, 倒卵 形或长 圆形, 稍 压扁。 花果期 7— 10 月。 产 昆明、 武定、 玉溪、 个旧、 文山; 生于 山坡、 路旁、 田 边等, 中、 低海拔 地区。 分 布广, 除 新疆、 青海、 西 藏外, 几遍及 全国。 为亚、 欧、 北非暧 温带、 亚热带 及热带 地区广 布种。 入药, 作艾 (家艾 ) 的代 用品, 有 消炎、 止血 作用。 12. 中甸艾 (植物 研究) 緬甸艾 (植物 研究) Artemisia zhongdianensis Y. R. Ling (1988)* ; 中国 植物志 (1991); 横断山 区维管 植物 (1994). Artemisia burmanica auct. non Pamp. : Y. R. Ling ( 1984) * .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80 — 100 厘米或 更长, 紫褐 色或淡 褐色, 纵棱 明显, 分 枝多, 开 展; 茎、 枝被平 贴的短 柔毛。 叶 纸质, 上 面密被 白色腺 点及小 凹穴, 并被 稀疏平 贴的短 柔毛, 叶背密 被灰白 色微成 蛛丝状 的短柔 毛及稀 疏白色 腺点; 茎中 部叶宽 卵形, 长 6 — 8 厘米, 宽 5 — 8 厘米, 二 (至三 ) 回羽状 分裂, 每侧 有裂片 4 一 5 枚, 小 裂片椭 圆形、 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裂片 基部宽 楔形, 下延, 中轴有 狭翅, 叶柄长 1.5 — 3 厘米, 基 部有 小型假 托叶; 上部叶 略小; 苞片叶 羽状深 裂或全 裂或为 3 — 5 深裂或 全裂。 头状花 序 多数, 近圆形 或宽卵 圆形, 直径 1 一 2 毫米, 无梗 或有极 短梗, 下垂, 在分枝 的小枝 上 排成穗 状花序 或穗状 花序状 的总状 花序, 而在茎 上组成 开展、 具多级 分枝的 圆锥花 序; 总芭片 初时背 面被淡 黄色平 贴的短 柔毛, 后 稀疏。 雌花 5 — 6 朵; 两性花 6 — 8 朵。 
菊 科  335  瘦 果小, 长圆 形或倒 卵形。 花果期 9 一 12 月 C 云南特 有种, 产 中甸、 丽江、 大理; 生于 林缘、 缓坡、 灌 丛中, 海拔 1800 — 2700 米 附近。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13. 美叶蓠 (西 藏植 物志) Artemisia calophylla Pamp. ( 193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91);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半 灌木状 草本, 有 香气。 茎 直立, 单生或 少数, 高 0.5 — 2 米, 略带 紫色, 纵棱明 显, 分枝 略长; 茎、 枝被 淡灰黄 色平贴 柔毛。 叶 纸质, 上 面疏被 柔毛并 有白色 腺点, 背 面 密被灰 黄色密 绒毛, 唯 中脉、 侧脉 上毛稀 少而色 略淡; 基 生叶与 茎下部 叶卵形 或宽卵 形, 一至二 回羽状 深裂; 中 部叶宽 卵形, 长 6 — 11 厘米, 宽 3 — 9 厘米, 羽状 深裂, 每 侧裂片 2 枚, 稀 1 枚, 裂片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无假 托叶; 上部 叶与苞 片叶不 分裂。 头 状花序 卵形, 多数, 直径 2 — 2. 5 毫米, 无 梗或近 无梗, 在分枝 上排成 总状或 复总状 花序, 并在 莲上组 成开展 的圆锥 花序; 总 苞片背 面微被 绒毛, 中肋 绿色, 边缘 膜质。 雌 花 5 — 6 朵; 两性花 10— 13 朵。 瘦果倒 卵形。 花果期 7 — 10 月。 产 会泽、 绿春、 东川; 生于 林缘、 田边、 河岸 旁等, 海拔 1600 — 3350 米。 四川、 贵州、 西藏 (东部 )、 青海 (南部 )、 广西 (西部 )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东川。 14. 黄毛蓠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Artemisia velutina Pamp. (1930), incl. f. genuina Pamp. et f . foliosa Pamp ;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91);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60 — 100 厘米, 具 纵棱; 上部 分枝; 茎、 枝具卷 曲的短 柔毛。 叶 厚 纸质或 纸质, 上面 具少量 糙毛, 背 面密被 灰白色 或淡灰 黄色长 绒毛, 除 叶脉外 还被浅 灰色短 柔毛; 茎 下部叶 一至二 回羽状 深裂或 全裂; 中部 叶卵圆 形或长 卵形, 长 4 一 6 厘 米, 宽 2 — 4 厘米, 一 (至二 ) 回羽状 深裂, 有时近 全裂, 每侧 有裂片 2 — 3 枚, 裂片披 针形、 长圆 形或椭 圆形, 叶柄长 0.5 — 1 厘米, 无假 托叶; 上部叶 与苞片 叶椭圆 形或披 针形。 头状 花序椭 圆形, 直径 1.5 — 2 毫米, 单生或 2 — 7 枚 集生, 在分枝 或极短 的小枝 上 排成短 穗状或 复总状 花序, 而在 茎上组 成狭长 的圆锥 花序; 总 苞片背 面微被 蛛丝状 毛。 雌花 8 — 10 朵; 两性花 10 — 15 朵。 瘦 果小, 倒 卵形。 花果期 9 一 11 月。 产 昆明、 德钦、 中甸、 丽江; 生于 林缘、 田边、 河 岸边、 路 旁等, 海拔 1900 — 2000 米 地区。 秦岭 以南、 西藏 以东大 部省区 都有; 15. 矮蓠 (图鉴 ) 图版 72: 9—10 牛尾蒿 (植 物名实 图考, 部分 ), 细叶艾 (南方 俗称) Artemisia lancea Vant. (190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中国 植物志 (1991 广. Artemisia feddei Levi, et Vant. ( 1910 ) ; 图鉴 ( 1975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A. lavandulaefolia DC. var. feddei (Levi, et Vant. ) Pamp. (1930), (1932), incl. f. genuina Pamp. , f . effusa Pamp. et f . stenocephala Pamp. , et var. lancea (Vant. ) Pamp. ; A. lavandulaefolia auct. non DC. : Miq. (1866), p. p.; 江苏 南部种 子植 物手册 (1959); 江苏 植物志 (1982r. 
336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72 1—5. 五月艾 Artemisia indicaWilld., 1. 植株一 部分, 2. 茎中 部叶, 3. 头状 花序, 4. 管 状花, 5. 雌花; 6 — 8. 南毛蒿 A. chingii Pamp. , 6. 植株一 部分, 7. 茎中 部叶, 8. 头状 花序; 9 一 10. 矮蒿 A. lancea Vant. , 9. 茎中部 叶, 10. 头状 花序。 (余汉 平绘) 
菊 科  337  多年生 草本。 茎 多数, 常 成丛, 高 80 — 150 厘米, 具 细棱, 褐 色或紫 红色, 中部以 上有多 数向上 斜展的 分枝; 茎、 枝初时 微被蛛 丝状微 柔毛, 后毛渐 脱落。 叶上面 初时微 有蛛 丝状短 柔毛及 白色腺 点和小 凹点, 后毛与 腺点渐 脱落, 背面密 被灰白 色或灰 黄色蛛 丝 状毛; 基生叶 与茎下 部叶卵 圆形, 二 回羽状 全裂, 每侧 有裂片 3 — 4 枚, 中部 裂片再 次羽状 深裂, 每侧具 小裂片 2 — 3 枚, 小裂片 线状披 针形或 线形; 中部叶 长卵形 或椭圆 状 卵形, 长 1.5 — 2. 5 (—3) 厘米, 宽 1 一 2 (—2.5) 厘米, 一 (至二 ) 回羽状 全裂, 稀 深裂, 每侧 裂片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边 外卷, 基部 1 对裂 片小, 成假托 叶状, 叶无 柄或近 无柄; 上 部叶与 苞片叶 5 或 3 全 裂或不 分裂。 头 状花序 多数, 卵 形或长 卵形, 无 梗, 直径 1 一 1.5 毫米, 在 分枝上 端或小 枝上排 成穗状 花序或 复穗状 花序, 而在 莲上端 组成 狭长或 稍开展 的圆锥 花序; 总 苞片背 面初时 微有短 柔毛, 后脱落 无毛。 雌花 1 一 3 朵; 两性花 2 — 5 朵, 花冠 檐部紫 红色。 瘦 果小, 长 圆形。 花果期 8 — 10 月。 产 昆明、 路南、 东川、 玉溪、 镇雄、 下关; 生于 路旁、 山坡、 林 缘及疏 林下, 中、 低海拔 地区。 除 新疆、 青海、 西藏等 干旱与 高寒地 区外, 全国大 部省区 都有。 日本、 朝 鲜、 印度 (北部 ) 及俄罗 斯东部 也有。 16. 云南蒿 (植物 研究) 滇艾 (云南 俗称) Artemisia yunnanensis J . F. Jeffrey ex Diels ( 1912) ; 西藏 植物志 (1985); 中 国植物 志 (1991 广;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rtemisia jeffreyana Levi. ( 1915) ; A . igniaria Maxim, var. yunnanensis (J. F. Jeffrey) Pamp. (1929), (193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半 灌木状 草本。 茎 多数或 少数, 高 50 — 90 厘米, 下部 木质, 纵棱 明显, 分 枝多; 茎、 枝 初时被 灰白色 絹质丝 状毛, 后 茎下部 毛部分 脱落。 叶厚 纸质或 纸质, 下 部叶卵 形, 二 回羽状 全裂或 深裂, 每 侧裂片 2 — 3 枚, 小 裂片长 卵形, 先端 钝尖, 叶柄长 3 — 5 厘米, 基 部被长 绒毛; 中部叶 卵形或 倒卵状 楔形, 长 5 — 7 厘米, 宽 3 — 6 厘米, 一至二 回羽状 深裂或 全裂, 每侧 有裂片 2 — 3 枚, 裂片 或小裂 片先端 钝尖, 并有短 尖头, 基部 宽 楔形, 渐 狭长, 叶柄长 1 一 4 厘米; 上部叶 3 — 5 深裂; 苞片叶 3 深 裂或不 分裂。 头状 花序 多数, 长圆 形或椭 圆状宽 卵形, 直径 2 — 2. 5 (— 3) 毫米, 无梗或 下部具 短梗, 具 卵形 或倒卵 形的小 苞叶, 在分 枝端或 分枝的 小枝上 单枚或 2 — 3 枚 集生, 并排成 疏松的 穗状 花序状 的总状 花序、 而 在茎上 再组成 开展、 具多 级分枝 的圆锥 花序; 总苞片 背面密 被 灰白色 蛛丝状 柔毛, 中部 褐色, 明显, 边 膜质。 雌花 7 — 13 朵; 两性花 8 — 15 朵。 瘦 果小, 卵 形或倒 卵形。 花果期 8 — 11 月。 产 德饮、 贡山、 兰坪、 丽江、 鹤庆、 潞西; 生于 山坡、 河谷及 石灰岩 山谷, 中海拔 至 3700 米附近 地区。 四川 (西部 )、 青海 (南部 ) 也有。 模 式标本 采自鹤 庆至丽 江间。 17. 灰苞萬 (图鉴 ) 白蒿子 (云南 俗称) Artemisia roxburghiana Bess. (1836) ; Pamp. (1927) , (1930) , incl. var. acutiloba Pamp. et var. kansuensis Pamp. ;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西 藏植物 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91);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338  云南 植物志  Artemisia hypoleuca Edgew. (1846); A . revoluta Edgew. (1846) ; A. eriocepha- la Pamp. (1926); A. strongylocephala Pamp. (192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半 灌木状 草本。 茎高 50 — 120 厘米, 紫红 色或深 褐色, 具 纵棱, 分 枝多; 茎、 枝被 灰 白色蛛 丝状薄 柔毛。 叶 上面深 绿色, 初时 微有短 柔毛, 后 脱落, 背面密 被灰白 色蛛丝 状 绒毛; 下 部叶卵 形或长 卵形, 二 回羽状 深裂或 全裂; 中部叶 卵形、 长卵 形或长 圆形, 长 6 — 10 厘米, 宽 4 一 6 厘米, 二 回羽状 全裂, 每 侧裂片 (2 —) 3 枚 或间有 4 枚, 具 1 一 3 枚披 针形、 线状披 针形的 小裂片 或为深 裂齿, 先端 锐尖, 边稍反 卷或不 反卷, 中 轴具 狭翅, 叶基 部渐狭 成柄, 叶柄长 1.5 — 2 厘米, 基 部有小 型半抱 茎的假 托叶; 上部 叶与 苞片叶 卵形, 一 (至二 ) 回羽状 全裂。 头 状花序 多数, 卵形、 宽卵形 或近半 球形, 稀为长 圆形, 直径 2 — 3 毫米, 无 梗或有 短梗, 下倾, 基部 常有小 苞叶, 在分枝 或分枝 的 小枝上 单个疏 松排列 或数枚 集生、 并排 成穗状 花序状 的总状 花序, 而在 茎上常 再组成 开展 的圆锥 花序; 总 苞片背 面被灰 白色蛛 丝状短 绒毛, 边缘 膜质。 雌花 5 — 7 朵; 两性 花 10 — 20 朵。 瘦 果小, 倒卵 形或长 圆形。 花果期 8 — 10 月。 产 丽江、 鹤庆、 中甸、 会泽、 潞西、 临沧、 保山; 生于 荒地、 干 河谷、 路旁、 草 地, 从低 海拔至 3900 米处。 西南其 他省区 及陕西 (南部 )、 甘肃 (南部 ) 和湖北 (西 部) 都有。 印度 (北部 )、 尼 泊尔、 克 什米尔 地区、 阿富汗 及泰国 (北部 ) 也有。 人药, 作艾 (家艾 ) 的代 用品, 有 温经、 散寒、 止血的 作用。 18. 白叶篱 (西 藏植 物志) 白蒿 (中国 植物志 ), 苦蒿 (西 南省区 俗称) Artemisia leucophylla (Turcz. ex Bess. ) C. B. Clarke (1876); 中国 植物志 (1991). Artemisia vulgaris Linn. var. leucophylla Turts. ex Bess. (1834) pro syn. . 多年生 草本。 茎 少数, 常 成丛, 高 40 — 70 厘米, 有 纵棱, 上半部 分枝; 茎、 枝微 被蛛丝 状毛。 叶薄 纸质或 纸质, 上 面暗绿 色或灰 绿色, 被密 或疏的 蛛丝状 绒毛, 并有稀 疏白色 腺点, 背 面密被 灰白色 蛛丝状 绒毛; 茎下部 叶椭圆 形或长 卵形, 一 至二回 羽状深 裂或 全裂, 每侧 有裂片 3 (— 4) 枚, 裂片变 化大, 宽 菱形、 椭圆 形或长 圆形, 每侧具 1 一 3 枚 小裂片 或为浅 裂齿,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中部 与上部 叶羽状 全裂, 每侧 具裂片 2-3 (一 4) 枚, 裂片 线状披 针形、 线形、 椭圆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2 — 3 毫米, 无柄; 苞片叶 3 — 5 全 裂或不 分裂。 头状花 序宽卵 形或长 圆形, 直径 2. 5 — 3.5 (一 4) 毫米, 无梗, 基部 常有小 苞叶, 在茎 上部的 分枝上 常数枚 成簇或 单生、 且排 成密 或疏松 的穗状 花序, 而在 茎上半 部组成 狭窄、 略密集 的圆锥 花序; 总 菟片背 面绿色 或紫 红色, 被蛛丝 状毛, 边 膜质。 雌花 5 — 8 朵; 两性花 6 — 13 朵, 花冠 檐部红 褐色。 瘦果倒 卵形。 花果期 7 — 10 月。 产 昆明、 楚雄; 生于 山坡、 林缘、 路旁、 草地 及河湖 岸边, 中、 低海拔 地区。 西 南、 西北、 华 北及东 北省区 都有。 蒙古、 朝鲜 及俄罗 斯东部 也有。 人药, 作艾 (家艾 ) 的代 用品。 19. 怒江蒿 (植物 研究) 云 南蒿、 怒 江变种 (植 物分类 学报) 
菊 科  339  Artemisia nujianensis (Ling et Y. R. Ling) Y. R. Ling (1988); 中国 植物志 (1991)*;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rtemisia yunnanensis J. F. Jeffrey ex Diels var. nujianensis Ling et Y. R. Ling (1980)* ; 西藏 植物志 (1985r. 半 灌木状 草本, 植株有 香气。 茎 多数, 成丛, 高 10 — 20 厘米, 有明显 纵纹, 下部 木质, 上部半 木质, 分枝多 而长; 茎、 枝被 灰白色 平贴短 柔毛。 叶厚 纸质或 纸质, 上面 灰 绿色, 被灰 白色薄 柔毛, 背 面密被 灰白色 绒毛; 下部 叶与中 部叶卵 圆形、 长圆 形或近 圆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0.8 — 1 厘米, 羽状 深裂, 每侧 有裂片 1 一 2 枚, 每裂 片常具 1 一 2 枚浅 裂齿; 叶基 部渐狭 成柄, 叶柄长 0.7 — 1 厘米, 基部有 小型分 裂的假 托叶; 上 部叶及 苞叶片 3 裂或不 分裂。 头状 花序卵 形或近 球形, 直径 2 — 2. 5 毫米, 无梗 或具短 梗, 有 线形或 近椭圆 形的小 苞叶, 在分枝 上排成 穗状或 复穗状 花序、 并在 茎上组 成开展 的圆锥 花序; 总苞片 背面密 被灰白 色蛛丝 状绒毛 。雌花 7 — 9 朵; 两性花 10 — 14 朵。 瘦 果小, 倒 卵形。 花果期 7 — 11 月。 产 中甸、 德钦; 生于 河谷、 稀疏有 刺的灌 丛中, 海拔 2250 米 附近。 西藏 (东部 )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怒江 河谷。 20. 粗茎蒿 (植物 研究) Artemisia robusta (Pamp. ) Ling et Y. R. Ling (198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中国 植物志 (1991);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rtemisia strongylocephala Pamp. var. sinensis Pamp. f . robusta Pamp. (1927); A . dubia Wall, ex Bess. var. myriantha Pamp. (1929) , p. p. . 半 灌木状 草本。 茎通常 单一, 粗壮, 稀 少数, 高 100 — 130 (-200) 厘米, 黄褐色 或淡紫 褐色, 纵棱 明显, 上半部 分枝; 茎、 枝初 时被淡 黄色短 柔毛, 偶 有稀疏 的短腺 毛, 后毛渐 稀疏或 无毛。 叶纸 质或厚 纸质, 上 面初时 微有疏 柔毛, 脉上 疏被短 腺毛, 后 均 脱落, 偶有 疏白色 腺点, 背面被 蛛丝状 绒毛; 下部 与中部 叶大, 宽 卵形或 卵形, 长 6 — 22 厘米, 宽 5. 5 — 18 厘米, 一 (至二 ) 回羽状 深裂, 每侧 有裂片 2 — 3 枚, 裂片椭 圆形 或长椭 圆形, 稀为椭 圆状披 针形, 中轴具 狭翅, 基 部渐狭 成柄, 叶柄长 1 一 3. 5 厘 米, 基部通 常无假 托叶; 上部 叶羽状 深裂; 苞片叶 3 — 5 深 裂或不 分裂。 头 状花序 多数, 宽 卵球形 或卵状 钟形, 直径 3. 5 — 5 毫米, 具短 梗或近 无梗, 基 部具细 小的小 苞叶, 下 垂, 在分枝 或分枝 的小枝 上单生 或数枚 集生、 并排 成穗状 或穗状 花序状 的总状 花序、 而 在茎 上组成 大型、 开展 的圆锥 花序; 总 苞片初 时背面 疏被蛛 丝状短 柔毛, 后 脱落、 近无 毛或 无毛。 雌花 8 — 13 朵; 两性花 13 — 26 朵, 花冠淡 黄色, 檐 部初时 微有短 柔毛, 后 脱落。 瘦 果长圆 形或长 圆状倒 卵形。 花果期 8 — 10 月。 产 鹤庆、 中甸、 维西、 德钦、 贡山; 生于 山坡、 路旁、 沟 边或灌 丛中, 海拔 2200 — 3500 米 地区。 四川 (西部 ) 也有。 模 式标本 采自云 南西北 部澜沧 江与怒 江分水 岭处。 21. 蒙古蓠 (东北 植物检 索表) 蒙蒿 (中国 植物志 ), 狭叶蒿 (俗称 ) Artemisia mongolica (Fisch. ex Bess. ) Nakai (1917); 图鉴 (1975)*; 江苏 植物志 
340  云南 植物志  (1982)*; 中国 植物志 (1991 广. Artemisia vulgaris Linn. var. mongolica Fisch. ex Bess, et var. coarctica Fors. ex Bess. (1834), p. p.. 多年生 草本。 茎 少数或 单生, 高 40 — 120 厘米, 具明显 纵棱, 分 枝多; 茎、 枝初时 密被 灰白色 蛛丝状 柔毛, 后稍 稀疏。 叶纸 质或薄 纸质, 上面 绿色, 初时被 蛛丝状 柔毛, 后渐稀 疏或近 无毛, 背 面密被 灰白色 蛛丝状 绒毛; 下 部叶卵 形或宽 卵形, 二回羽 状全裂 或 深裂, 每侧 有裂片 2 — 3 枚; 中部叶 卵形、 近 圆形或 椭圆状 卵形, 长 (3 —) 5 — 9 厘 米, 宽 4 一 6 厘米, (一至 ) 二 回羽状 分裂, 每侧 有裂片 2 — 3 枚, 裂片椭 圆形、 椭圆状 披针 形或披 针形, 小 裂片披 针形、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先端 锐尖, 边缘不 反卷, 叶基部 渐狭成 短柄, 叶柄长 0.5 — 2 厘米, 基部 常有小 型的假 托叶; 上部 叶与苞 片叶卵 形或长 卵形, 羽状 全裂或 5 全裂。 头 状花序 多数, 椭 圆形, 直径 1.5 — 2 毫米, 有 线形小 苞叶, 在分 枝上排 成密集 的穗状 花序, 稀少为 略疏松 的穗状 花序, 通常在 茎上再 组成狭 窄或中 等开展 的圆锥 花序; 总苞片 背面密 被灰白 色蛛丝 状毛, 边缘狭 膜质。 雌花 5 — 10 朵; 两 性花 8 — 15 朵。 瘦 果小, 长 圆状倒 卵形。 花果期 8 — 10- 月。 产 昆明、 昭通、 禄劝; 生于 山坡、 路旁、 草地与 河谷, 中、 低海拔 地区。 除 华南与 东南省 区外, 几遍及 全国。 蒙古、 朝鲜、 日本 及俄罗 斯东部 也有。 全草 入药, 作艾 (家艾 ) 的代 用品, 有 温经、 止血、 散寒、 祛湿的 作用。 22. 辽东蒿 (东北 植物检 索表) Artemisia verbenacea (Komar. ) Kitag. (193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中国植 物志 (1991);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rtemisia vulgaris Linn. var. verbenacea Komar. ( 1907 ) ; A . mongolica ( Fisch. ex Bess. ) Nakai var. verbenacea Pamp. ( 1930 ) ; A . vulgaris Linn. var. incanescens auct. non Franch. : Mattf . (1936) , p. p.. 多年生 草本。 茎 少数, 高 30 — 70 厘米, 紫红 色或深 褐色, 具细 纵棱, 上部 具着生 头 状花序 的短小 分枝; 茎、 枝初 时被灰 白色蛛 丝状短 柔毛, 后渐稀 疏或近 无毛。 叶纸 质, 上面 初时被 灰白色 蛛丝状 短绒毛 及稀疏 的白色 腺点, 后均 脱落, 近 无毛, 背 面密被 灰白色 蛛丝状 绵毛; 茎下部 叶卵圆 形或近 圆形, 一至二 回羽状 深裂, 稀 全裂, 每 侧裂片 2—3 (一 4) 枚; 中部 叶宽卵 形或卵 圆形, 长 2 — 5 厘米, 宽 2 — 4 厘米, 二 回羽状 分裂, 每 侧裂片 3 枚, 稀间有 4 枚, 小裂 片长椭 圆形、 椭 圆状披 针形, 稀 线状披 针形,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两 侧常有 短小的 裂齿或 裂片, 基 部具假 托叶; 上部 叶羽状 全裂; 苞片叶 3 — 5 全裂。 头 状花序 长圆形 或长卵 圆形, 直径 2 — 2. 5 (— 3) 毫米, 无梗, 有小 苞叶, 在 茎上端 短的分 枝上排 成穗状 花序, 此花 序初时 密集, 后渐 疏离, 在 茎上通 常组成 疏离、 略 开展或 狭窄的 圆锥的 花序; 总 苞片背 面密被 灰白色 蛛丝状 绵毛。 雌花 5 — 8 朵; 两性 花 8 — 20 朵, 花 冠檐部 紫色。 瘦 果长圆 形或倒 卵状椭 圆形。 花果期 8 — 10 月。 产 昆明、 昭通、 东川、 禄劝; 见于 山坡、 路旁 及河湖 岸边, 海拔 2200 — 3500 米地 区。 西北 (除 新疆外 )、 华北 及西南 (除西 藏外) 大部 省区有 分布。 23. 叉枝蒿 (植物 研究) Artemisia divaricata (Pamp. ) Pamp. (1939); 中国 植物志 ( 1991 ) * ; 横断山 区维管 
菊 科  341  植物 (1994). Artemisia roxburghiana Bess. var. divarkata Pamp. (1930); A . vulgaris auct. non Linn. : Mattf. (1926) . 多年生 草本。 茎 少数, 常 成丛, 高 80 — 120 (-150) 厘米, 紫红 色或淡 褐色, 具 细 纵棱, 分枝多 而细, 叉开; 茎、 枝初 时被灰 白色短 柔毛, 后渐 脱落。 叶 纸质, 上面初 时 被灰白 色或淡 灰黄色 柔毛, 后 脱落、 近 无毛, 偶有少 量稀疏 的白色 腺点, 叶背 初时被 淡 黄色柔 毛与灰 白色蛛 丝状短 绒毛, 后柔毛 脱落, 留有灰 白色蛛 丝状短 绒毛; 基 生叶与 茎 下部叶 卵形或 椭圆状 卵形, 二 回羽状 全裂, 每 侧裂片 4 枚, 具长 叶柄; 中部叶 卵形或 长 卵形, 长 4 一 5 厘米, 宽 3. 5 — 5 厘米, 二 回羽状 分裂, 每 侧裂片 4 (-5) 枚, 裂片 卵形, 每侧具 小裂片 3 — 4 枚, 小 裂片椭 圆状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1 一 1.5 (-2) 厘米, 宽 1.5 — 2. 5 毫米, 先 端有短 尖头, 中轴有 狭翅,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基 部有细 小的假 托叶; 上部叶 一至二 回羽状 全裂; 苞片 叶羽状 全裂。 头状花 序长圆 形或长 卵形, 直径 1.5 — 2 毫米, 无梗, 基 部有小 苞叶, 在分 枝的小 枝上排 成穗状 花序、 并在 茎上组 成 开展、 具多 级分枝 的圆锥 花序; 总苞 片背面 初时被 灰白色 绒毛, 后 脱落近 无毛。 雌花 3 — 5 朵; 两性花 4 一 8 朵。 瘦果 长圆形 或长椭 圆形。 花果期 8 — 10 月。 产 昭通、 禄劝、 大理、 丽江、 保山、 兰坪; 生于 荒山、 草坡 及路旁 等地, 海拔 2000 — 3000 米处。 四川 (西部 及北部 )、 湖北 (西部 ) 也有。 24. 五月艾 (植物 研究) 图版 72: 1-5 野艾蒿 (植物 名实图 考), 生艾 (中国 植物志 ), 白蒿 (中国 植物志 ), 黑蒿 (云 南俗 称)、 狭叶艾 (南方 俗称) Artemisia indica Willd. (1800); Bess. (1834), incl. var. multiflora Wall, ex Bess. , var. nepalensis Bess, et var. heyneana Wall, ex Bess; 中国 植物志 (1991) *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rtemisia leptostachya Don Prodr. (1825); A . grata Wall, ex Bess. (1834), p. p. ; A . moxa DC. Prodr. (1837), p. p. , quoad pi. As. Or.; A . asiatica Nakai ex Pamp. (1929) pro syn. ; A . pleiocephala Pamp. var. grandis Pamp. (1939); A . vul- garis auct. non Linn. , quoad pi. Austr. -Or. Asiatic. : Bess. (1834). incl. var. vul- gatissima Bess. ;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1959), p. p. ; A. dubia auct. non Wall, ex Bess. , quoad pi. Austr. -Or. Asiatic. : Pamp. ( 1926) ; A . myriantha auct. non Wall, ex Bess.: 西藏 植物志 (1985). 半 灌木状 草本, 植株具 浓烈的 香气。 茎 单生或 少数, 高 80 — 150 厘米, 褐色 或上部 微带 红色, 纵棱 明显, 分 枝多; 茎、 枝初时 微有短 柔毛, 后 脱落。 叶上面 初时被 灰白色 或淡 灰黄色 绒毛, 后渐 稀疏或 无毛, 背 面密被 灰白色 蛛丝状 狨毛; 基生叶 与茎下 部叶卵 形或长 卵形, (一至 ) 二 回羽状 全裂或 近于大 头羽状 深裂, 每 侧裂片 3 — 4 枚, 裂 片椭圆 形, 有时 中轴有 狭翅, 具短 叶柄; 中部叶 卵形、 长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5 — 8 厘米, 宽 3 — 5 厘米, ― (至二 ) 回羽 状全裂 或为大 头羽状 深裂, 每 侧裂片 3 (— 4) 枚, 裂片椭 圆状披 针形、 线状披 针形或 线形, 长 1 一 2 厘米, 宽 3 — 5 毫米, 不再分 裂或有 1 一 2 枚 深或浅 裂齿, 边不反 卷或微 反卷; 上部 叶羽状 全裂; 苞片叶 3 全 裂或不 分裂。 头 状花序 
342  云南 植物志  卵形、 长卵 形或宽 卵形, 多数, 直径 2 — 2. 5 毫米, 具短 梗及小 苞叶, 直立, 花 后斜展 或 下垂, 在分 枝上排 成穗状 花序式 的总状 花序或 复总状 花序; 总苞片 3 — 4 层, 背面初 时微被 灰白色 绒毛, 后 渐脱落 无毛。 雌花 4 一 8 朵; 两性花 8 — 12 朵, 花 冠檐部 紫色。 瘦 果长圆 形或倒 卵形。 花果期 8 — 10 月 。 云 南全省 分布, 尤 其中、 低海 拔地区 常见。 除 新疆、 宁夏、 青 海等省 区外, 几乎遍 及 全国; 生 于中、 低海 拔地区 路旁、 林缘、 坡 地及灌 丛处。 亚洲 东部、 南部, 大 洋洲及 美洲 也有。 入药, 作艾 (家艾 ) 的代 用品, 有 清热、 解毒、 止血、 消炎等 作用。 25. 魁蒿 (图鉴 ) 野艾蒿 (植 物名实 图考, 部分 ), 王候蒿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五月艾 (中 国植物 志), 野艾 (中国 植物志 ), 艾叶 (中国 植物志 ), 端午艾 (中 国植 物志) Artemisia princeps Pamp. (1930) ; 图鉴 (1975) * ; 江苏 植物志 (1982) * ;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1);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茎 少数, 高 60 — 150 厘米, 紫 褐色或 褐色, 纵棱 明显, 中上部 以上分 枝; 茎、 枝 初时被 蛛丝状 薄毛, 后茎下 部毛渐 脱落、 无毛。 叶厚 纸质或 纸质, 叶 面深绿 色, 无毛, 背 面密被 灰白色 蛛丝状 絨毛; 下 部叶卵 形或长 卵形, 一至二 回羽状 深裂, 每 侧 有裂片 2 枚; 中部叶 卵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6 — 12 厘米, 宽 4 一 8 厘米, 羽状 深裂或 半裂, 偶有 全裂, 每侧 有裂片 2 (-3) 枚, 裂 片椭圆 状披针 形或椭 圆形, 疏离或 紧密, 中央裂 片通常 较侧裂 片大, 先端钝 或尖, 不再 分裂或 每侧具 1 一 2 枚疏、 浅 裂齿, 叶柄 长 1 一 2 (-3) 厘米, 基 部有小 型的假 托叶; 上部 叶小, 羽状 深裂或 半裂; 苞片叶 3 深 裂或不 分裂。 头 状花序 多数, 长圆 形或长 卵形, 直径 1.5 — 2. 5 毫米, 在 分枝上 排成穗 状 或穗状 花序式 的总状 花序、 而在 茎上再 组成开 展或中 等开展 的圆锥 花序; 总苞 片背面 绿色, 微 被蛛丝 状毛, 边狭 膜质。 雌花 5 — 7 朵; 两性花 4 一 9 朵。 瘦果椭 圆形或 倒卵状 椭 圆形。 花果期 7 — 11 月。 产 昆明、 东川、 玉溪; 生于 路旁、 山坡、 灌丛及 林缘, 中、 低海拔 地区。 秦 岭及内 蒙古南 部以南 各省区 都有。 日本 及朝鲜 也有。 民间 人药, 作艾 (家艾 ) 的代 用品, 有逐 寒湿、 理 气血、 调经、 安胎、 止血、 消炎 的 功效。 26. 小 球花蒿 (图鉴 ) 大 叶青蒿 (中 国植 物志) Artemisia moorcroftiana Wall, ex DC. ( 1837 ) ; 图鉴 ( 1975 ) * ; 西藏 植物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91)'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半 灌木状 草本。 茎 少数, 高 50 — 70 厘米, 紫 红色或 褐色, 纵棱 明显; 上半 部有着 生 头状花 序的短 分枝; 茎、 枝 初时被 灰白色 或淡灰 黄色短 柔毛, 后渐稀 疏或近 无毛。 叶 纸质, 绿色, 叶 面微被 绒毛, 背面密 被灰白 色或灰 黄色短 绒毛; 莲下 部叶长 圆形、 卵形 或椭 圆形, 二 (至三 ) 回羽状 全裂或 深裂, 每侧 具裂片 (4 一) 5 — 6 枚, 小裂片 披针形 或 线状披 针形, 中轴具 狭翅, 叶柄长 1 一 3 厘米, 基部有 小型假 托叶; 中 部叶卵 形或椭 圆形, 二 回羽状 分裂, 第 一回近 全裂或 深裂, 每侧 有裂片 (4 一) 5 — 6 枚, 第二 回为深 
菊 科  343  裂 或为浅 裂齿, 无 柄或近 无柄; 上部 叶羽状 全裂; 苞片叶 3 全 裂或不 分裂。 头状 花序稍 多数, 球 形或半 球形, 直径 4 一 5 毫米, 无梗, 有线 形的小 苞叶, 在茎端 或短的 分枝上 密集排 成穗状 花序、 并在茎 上组成 狭而长 的圆锥 花序; 总苞 片背面 绿色, 被灰白 色或淡 灰 黄色短 柔毛, 边缘狭 膜质。 雌花 15 — 20 朵; 两性花 30 — 35 朵。 瘦 果小, 长卵 形或长 圆状倒 卵形。 花果期 7 — 10 月。 产 鹤庆、 中甸、 丽江; 生于 山坡、 烁质 坡地及 高山、 亚 高山草 地或草 甸等, 海拔 3000 — 4800 米 地区。 四川 (西部 )、 西藏、 甘肃、 宁夏、 青海 也有。 全草 入药, 有 止血、 消炎 作用。 27. 锈苞蒿 (西 藏植 物志) Artemisia imponens Pamp. (1930); 中国 植物志 ( 1991 )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 1994) . Artem isia moonrojtia na auct. non Wall, ex DC. : Mattf. (1926), excl. var. . 多年生 草本。 茎 少数或 单一, 高 70 — 100 厘米, 紫 褐色, 有 纵纹, 分 枝多, 开展; 茎、 枝初时 微有灰 黄色或 锈色、 平贴短 柔毛, 后 茎部毛 脱落, 叶上 面疏被 平贴絹 质柔毛 并 有白色 腺点, 背 面密被 灰白色 绵毛; 茎下 部叶卵 形或宽 卵形, 二至三 回羽状 全裂; 中 部 叶宽卵 形或长 圆形, 长 5 — 7 厘米, 宽 4 一 6 厘米, 二 (至三 ) 回羽状 全裂, 每侧具 4 一 5 枚 裂片, 小 裂片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上 部叶一 (至二 ) 回羽状 全裂; 苞 片叶羽 状 全裂、 5 全 裂至不 分裂。 头 状花序 半球形 或近卵 球形, 直径 3 — 4 (一 5) 毫米, 无梗, 略 下垂, 具披针 形或线 形的小 苞片, 在分枝 或茎端 单生或 2 — 3 枚密 集着生 成穗状 花序、 并在茎 上组成 狭长或 略开展 的圆锥 花序; 总苞片 背面密 被锈色 绒毛。 雌花 8 — 10 朵; 两 性花 10 — 30 朵。 瘦 果小, 长 圆形。 花果期 8 — 10 月。 产 德钦、 鹤庆; 生于 山坡、 林缘及 草地, 海拔 3400 — 4700 米 地区。 四川 (西部 )、 西藏 (东部 )、 湖北 (西部 ) 也有。 28. 东方蓠 (植物 研究) Artemisia orientali-hengduangensis Ling et Y. R. Ling ( 1988); 中国 植物志 (1991);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rtemisia roxburghiana Bess. var. orientalis Pamp. (193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A. vulgaris auct. , non Linn. : Mattf. (1926) p. p. . 多年生 草本。 茎 单一或 少数, 具细 纵棱, 淡紫 褐色, 上部 具着生 头状花 序的细 短分、 枝; 茎、 枝初 时被灰 白色短 绒毛, 后毛稍 稀疏。 叶 纸质, 上面深 绿色, 疏被短 柔毛, 背 面密被 灰黄色 或淡灰 黄色蛛 丝状厚 绒毛, 背脉 上为长 柔毛; 基生叶 与茎下 部叶长 卵形或 长 圆形, 一至二 回羽状 分裂, 每侧 有裂片 4 一 5 枚, 中部、 上 部裂片 较长, 基部 裂片渐 短, 裂 片椭圆 形或长 圆形; 中部 叶长圆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3 — 5. 5 厘米, 宽 2 — 3 厘 米, 羽状深 裂或几 全裂, 每侧 有裂片 4 一 5 枚, 裂 片椭圆 形或长 圆形, 先端 锐尖, 边缘 有 1 一 2 枚小 裂齿, 中 轴常有 狭翅, 近无 叶柄, 基部裂 片细小 成假托 叶状; 上部 叶与苞 片叶 3 — 7 深裂。 头状花 序宽卵 形或长 圆形, 直径 3. 5 — 4 毫米, 无梗, 基 部有小 苞叶, 在茎 端细短 的分枝 上排成 密穗状 花序、 而在 茎上组 成狭窄 的圆锥 花序; 总 苞片背 面密被 灰白 色或淡 灰黄色 蛛丝状 绵毛。 雌花 5 — 9 朵; 两性花 8 — 15 朵, 檐部背 面通常 被短柔 毛。 瘦 果长圆 形或长 圆状倒 卵形。 花果期 7 — 9 月。 
344  云南 植物志  产 德钦、 兰坪、 丽江、 中甸; 生于 山坡、 路旁、 草丛 等处, 海拔 2300 — 3200 米地 区的。 四川 (西部 ) 有。 缅甸 (北部 ) 也有。 29. 川藏蒿 (西 藏植 物志) Artemisia tainingensis Hand. -Mazz. ( 1938 ) ; 西藏 植物志 ( 1985 ); 中国 植物志 (1991);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29a. 川藏篙 (原 变种) var. tainingensis 多年生 草本。 茎 单一或 少数, 具细 纵棱, 高 15 — 30 厘米, 上部具 分枝; 茎、 枝被 灰白 色丝状 绒毛。 叶两 面被白 绒毛; 基生叶 与茎下 部叶椭 圆形, 长 1.5 — 3. 5 厘米, 宽 1.2 — 1.8 厘米, 二 回羽状 全裂, 每侧 有裂片 4 一 5 (-6) 枚, 裂 片椭圆 形或椭 圆状卵 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0.5 — 1 厘米, 再次 羽状深 裂或几 全裂, 裂片 每侧具 1 一 3 枚小 裂 片或小 裂齿, 小裂片 长椭圆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中轴有 狭翅,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上 部叶与 苞片叶 卵形, 一至二 回羽状 全裂或 深裂。 头状花 序钟形 形或卵 钟形, 直径 3 — 4 (一 4. 5) 毫米, 无 梗或近 无梗, 单侧 下倾, 基 部有小 苞叶, 在茎端 细短的 分枝上 单生或 2 — 3 枚 集生、 而在茎 上排成 密穗状 花序式 的狭窄 的圆锥 花序; 总 苞片背 面密被 白色絨 毛。 雌花 13 — 16 朵; 两性花 20 — 24 朵。 瘦果倒 卵形。 花果期 7 — 10 月。 产 德饮、 中甸; 生于 山坡、 草丛及 沼泽地 等处, 海拔 3700 — 4000 米 地区。 甘肃、 四川 (西部 )、 青海 (南部 )、 西藏 (东部 ) 也有。 29b. 无毛 川藏蒿 (变种 ) var. nitida (Pamp. ) Y. R. Ling (1988). Artemisia moorcroftiana Wall, ex DC. f . nitida Pamp. ( 1927) . 与 原变种 区别在 于本变 种植株 无毛, 头 状花序 具极短 的梗, 总苞片 背面微 有短绒 毛, 花 冠檐部 紫色。 产 德饮; 生于 山坡, 海拔 2600 米处。 西藏 也有。 印度 (北部 ), 克 什米尔 也有。 30. 西南 大头蒿 (植 物分类 学报) Artemisia speciosa (Pamp. ) Ling et Y. R. Ling (1980); 西藏 植物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91);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rtemisia smithii Mattf. var. speciosa Pamp. (1930)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A. smithii Mattf. f. paniculata Pamp. (1930).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60 — 80 厘米, 紫 褐色, 纵棱 明显, 上半 部有细 分枝; 茎、 枝被 微 柔毛。 叶 纸质, 上 面微有 絹质短 柔毛, 背 面密被 灰白色 蛛丝状 绵毛; 茎 下部叶 卵形, 二 回羽状 全裂; 中 部叶宽 卵形或 卵形, 长 7 — 9 厘米, 宽 4 一 6 厘米, 二 回羽状 全裂, 每 侧 有裂片 4 一 5 枚, 每裂 片再次 2 — 3 全裂, 或 基部裂 片不再 分裂, 小裂片 线状披 针形或 镰状披 针形, 长 2 — 4 厘米, 中部有 狭翅, 基部裂 片小, 常 成假托 叶状, 近无 叶柄; 上 部 叶羽状 全裂或 3 — 5 全裂; 苞 片叶不 分裂。 头状 花序半 球形, 直径 5 — 7 毫米, 无梗或 近 无梗, 在分 枝或分 枝的小 枝上排 成穗状 花序、 而在茎 上组成 狭而长 的圆锥 花序; 总苞 片背面 被锈色 柔毛。 雌花 10 — 20 朵; 两性花 30 — 45 朵。 瘦 果小, 倒 卵形。 花果期 9 一 10 月。 
菊 科  345  产 德飮、 丽江; 生 于砾质 荒坡、 草地、 灌丛、 阶地与 路旁, 海拔 3500 — 3800 米附 近 地区。 四川 (西部 ) 及西藏 (东部 )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31. 西南 圆头蒿 (植 物分类 学报) Artemisia sinensis (Pamp. ) Ling et Y. R. Ling (1980); 西藏 植物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91);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rtemisia strongylocephala Pamp. var. sinensis Pamp. (1927)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茎 丛生或 少数, 高 70 — 130 (-150) 厘米, 纵棱 明显, 淡褐 色或淡 紫色, 上半 部具着 生头状 花序的 分枝; 茎、 枝初 时被淡 黄色短 柔毛, 后 渐稀疏 或近无 毛。 叶纸 质或薄 纸质, 上 面初时 被稀疏 的短柔 毛及短 腺毛状 柔毛, 后 脱落、 近 无毛, 背 面初时 密被蛛 丝状短 柔毛, 后稍 稀疏; 茎下部 叶长卵 形或长 圆形, 二 回羽状 全裂, 每侧 有裂片 4 一 5 枚, 小 裂片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中轴有 狭翅, 常向 裂口处 缢缩; 中部叶 与上 部叶长 卵形, 长 6 — 11 厘米, 宽 4 一 8 厘米, 一 至二回 羽状深 裂或几 全裂, 无柄; 苞片 叶羽状 深裂或 3 深裂, 稀少不 分裂。 头状 花序宽 卵形或 钟形, 直径 3. 5 — 4 毫米, 无梗 或有极 短梗, 下垂, 基 部常有 线形小 苞叶, 在 分枝上 单生或 2 — 3 枚 集生、 并排成 穗状 花序, 而 在茎上 组成狭 窄或中 等开展 的圆锥 花序; 总苞 片背面 被淡黄 色疏短 柔毛。 雌花 10 — 15 朵; 两性花 15 — 25 (-30) 朵。 瘦 果长圆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花果期 8 — 10 月。 产 中甸、 丽江、 会泽、 庐水、 大理、 贡山、 福贡; 生于 高山及 亚高山 草原、 灌丛、 林缘及 路旁, 海拔 2600 — 3950 米 间的。 甘肃、 四川 (西部 )、 西藏 (东部 ) 及青海 (西 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32. 蒌蒿 (食疗 本草) 蒌 (诗经 ), 白蒿 (本 草纲目 水生者 ), 闾蒿 (救 荒本草 ), 柳 叶蒿、 狭 叶艾、 水蒿 (中 国植 物志) 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cz. ex Bess. (1834);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1959)*; 图 鉴 (1975)、 江苏 植物志 (1982 广;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1). Artemisia cannabifolia Levi. (1913), (1914), ( 1915) incl. var. nigrescens Levi. . 多年生 草本; 植株 具清香 气味; 具多数 侧根与 纤维状 须根。 茎 少数或 单一, 高 60 — 150 厘米, 初时绿 褐色, 后为紫 红色, 无毛, 上 部有着 生头状 花序的 分枝。 叶纸质 或薄 纸质, 上面 绿色, 无 毛或近 无毛, 背 面密被 灰白色 蛛丝状 平贴的 绵毛; 茎下 部叶宽 卵形或 卵形, 近 成掌状 或指状 5 或 3 全裂或 深裂, 稀间有 7 裂或 不分裂 的叶; 中 部叶近 成掌状 5 深裂或 为指状 3 深裂, 稀间有 不分裂 之叶, 分裂 叶之裂 片长椭 圆形、 椭 圆状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3 — 5 厘米, 宽 2. 5 — 4 毫米, 不 分裂之 叶为椭 圆形、 长椭 圆形或 椭 圆状披 针形, 先 端通常 锐尖, 叶缘或 裂片边 缘有细 锯齿, 基部 楔形, 渐狭成 柄状; 上 部叶 与苞片 叶指状 3 深裂、 2 裂或不 分裂。 头 状花序 多数, 长圆 形或宽 卵形, 直径 2 — 2.5 毫米, 近 无梗, 直 立或稍 倾斜, 在分枝 上排成 密穗状 花序, 并 在茎上 组成狭 而伸长 的圆锥 花序; 总 苞片背 面初时 疏被灰 白色蛛 丝状短 绵毛, 后渐 脱落, 无毛 或近无 毛边狭 膜质。 雌花 8 — 12 朵; 两性花 10 — 15 朵。 瘦果 卵形, 略扁。 花果期 7 — 10 月。 
346  云南 植物志  产 昆明、 东川、 玉溪; 多 生于河 湖岸边 与沼泽 地带, 可葶立 于水中 生长, 也 见于湿 润的疏 林中、 山坡、 路旁、 荒 地等, 中、 低海拔 地区。 除西 北干旱 地区、 东南和 华南及 西 藏外, 全国 均产。 蒙古、 朝鲜 及俄罗 斯东部 也有。 全草 入药, 有 止血、 消炎、 镇咳、 化痰 之效, 用于治 疗黄胆 型或无 黄胆型 肝炎良 好; 民间 还作艾 (家艾 ) 或 "刘 寄奴" (奇蒿 ) 的代 用品。 33. 阴地蒿 (东北 植物检 索表) 林下艾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 白蒿、 山艾叶 (中 国植 物志) Artemisia sylvatica Maxim. (1859);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 1959)*; 图鉴 (1975)*; 江苏 植物志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 1991 ) '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植株有 香气。 茎 少数或 单生, 直立, 高 80 — 130 厘米, 有 纵纹; 中部 以上 分枝; 茎、 枝初时 微被短 柔毛, 后 脱落。 叶薄 纸质或 纸质, 上面 绿色, 初时 叶面微 有短 柔毛、 并 疏生少 量白色 腺点, 后脱落 无毛, 无 腺点, 唯 叶脉上 留有少 量稀疏 短腺毛 状 柔毛, 背面 被灰白 色蛛丝 状薄绒 毛或近 无毛; 茎下部 -叶具 长柄, 叶片卵 形或宽 卵形, 二 回羽状 深裂; 中部叶 具柄, 叶片卵 形或长 卵形, 长 8 — 12 (-15) 厘米, 宽 7 — 11 厘 米, 一至二 回羽状 深裂, 每侧 有裂片 2 — 3 枚, 裂 片椭圆 形或长 卵形, 小 裂片或 裂片长 椭圆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边缘常 有疏锅 齿或无 锯齿, 叶柄长 2 — 4 (一 5) 厘米, 基部有 小型假 托叶; 上部 叶小, 有 短柄, 羽状深 裂或近 全裂; 苞片叶 3 — 5 深 裂或不 分裂。 头 状花序 多数, 近球 形或宽 卵形, 直径 1.5 — 2 (-2.5) 厘米, 具 短梗及 细小、 线 形的小 苞叶, 下垂, 在分 枝的小 枝上排 成穗状 花序式 的总状 花序, 在 茎上常 再组成 疏松、 开 展、 具多 级分枝 的圆锥 花序; 总苞片 背面初 时微被 蛛丝状 薄毛, 后 脱落, 近 无毛。 雌花 4 一 7 朵; 两性花 8 — 14 朵。 瘦 果小, 狭卵形 或狭倒 卵形。 花果期 8 — 10 月。 产 昆明、 东川、 昭通、 下关; 生于 湿润的 林下、 林 缘或灌 丛中, 在中、 低 海拔地 区。 除 西北、 西 藏干旱 与高寒 地区和 东部、 南部 沿海地 区外, 其 他省区 均产。 朝鲜、 蒙 古 及俄罗 斯东部 也有。 34. 暗绿蒿 (植物 研究) 铁蒿 (中国 植物志 ), 白蒿 (中 国植 物志) Artemisia atrovirens Hand. -Mazz. ( 1938) ; 中国 植物志 ( 1991 ) • 多年生 草本。 茎 少数, 成丛或 单生, 高 60 — 100 (-130) 厘米, 有细 纵棱, 紫褐 色或暗 褐色, 初时 被短柔 毛与短 腺毛, 后 柔毛渐 脱落, 分 枝多。 叶纸 质或厚 纸质, 初时 有 丝状短 柔毛、 短腺毛 与白色 腺点, 后 柔毛渐 脱落, 背面初 时除叶 脉外密 被灰白 色绵毛 与 腺毛, 后绵毛 稀疏, 腺毛 宿存, 脉上具 腺毛; 茎下 部叶卵 形或宽 卵形, 一至二 回羽状 深裂, 中 央裂片 最长, 稀叶不 分裂; 中 部叶卵 形或长 卵形, 长 (5 —) 6 — 8 厘米, 宽 (3 —) 4 一 7 厘米, 一 回羽状 深裂, 每 侧裂片 2 — 3 枚, 裂 片椭圆 形或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1.2 — 2. 5 厘米, 宽 (0.5 —) 1 一 1.5 厘米, 先端 钝尖, 并有短 尖头, 边缘具 1 一 2 枚浅 裂齿, 基部下 延在叶 轴或叶 柄上成 狭翅,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上部叶 与苞片 叶羽状 深裂、 3 深 裂或不 分裂。 头 状花序 多数, 长圆 形或长 卵形, 直径 1.5 — 2 (-2.5) 毫米, 有小 型小 苞叶, 在 分枝端 或分枝 的小枝 上偏向 一侧, 下垂, 排 成穗状 花序, 而 在茎上 再组成 
菊 科  347  开展 的圆锥 花序; 总苞片 背面初 时微有 蛛丝状 柔毛, 后 无毛。 雌花 3 — 6 朵; 两性花 5 — 8 朵。 瘦 果小, 倒卵形 或近倒 卵形。 花果期 8 — 10 月。 产 东川、 曲靖、 盈江; 生于 山坡、 草地、 路 旁等, 在 低海拔 地区。 秦屿 以南, 云、 贵、 川以 东省区 都有。 泰国 也有。 35. 南毛蓠 (植物 研究) 图版 72: 6—8 Artemisia chingii Pamp. (1932); 中国 植物志 (1991)*;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茎 少数或 单生, 高 80 — 100 (-140) 厘米, 具 纵棱, 淡 紫色或 褐色, 上 部具着 生头状 花序的 分枝; 茎、 枝密 被粘质 柔毛及 稀疏的 腺毛。 叶 纸质, 上 面被腺 毛, 初 时疏被 蛛丝状 薄毛, 后 脱落, 背面除 叶脉外 密被灰 白色或 灰黄色 蛛丝状 平贴绵 毛, 脉上具 淡黄色 腺毛, 背面脉 隆起; 茎下 部叶宽 卵形或 卵形, 一 (至二 ) 回羽 状深裂 或近 全裂, 每 侧裂片 2 — 3 枚; 中部叶 卵形、 长卵 形或宽 卵形, 长 3. 5 — 5 厘米, 宽 2 — 4 厘米, 羽状 深裂, 每侧 有裂片 2 — 3 枚, 裂 片椭圆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边稍 反卷, 不 再分 裂或有 1 一 2 枚浅 裂齿, 叶 基部宽 楔形, 渐狭成 柄状, 有 小型假 托叶; 上部 叶小, 3 — 5 深裂; 苞片叶 3 深 裂或不 分裂。 头状花 序小, 宽卵 形或长 圆形, 直径 1.5 — 2 毫 米, 无 梗或近 无梗, 有 细小线 形的小 苞叶, 在茎上 部短的 分枝或 小枝上 排成密 穗状花 序, 并在 茎上组 成狭窄 的圆锥 花序; 总苞片 背面密 被灰白 色蛛丝 状毛。 雌花 3 — 5 朵; 两性花 8 — 12 朵。 瘦果倒 卵形或 卵形。 花果期 8 — 10 月。 产 昆明、 文山、 东川、 大理; 生于 山坡、 草 地等, 中、 低海拔 地区。 秦岭 以南, 华 中、 华东、 华 南及西 南省区 都有。 越南 及泰国 也有。 36. 中南蒿 (植物 研究) Artemisia simulens Pamp. (1932); 中国 植物志 (1991). 多年生 草本。 茎 单一或 少数, 高 80 — 120 厘米, 纵棱 明显, 分 枝多; 茎、 枝、 小枝 疏被 粘质短 腺毛及 柔毛, 后柔毛 脱落。 叶 纸质, 上 面疏被 粘质腺 毛或近 无毛, 背 面被蛛 丝状绒 毛与疏 腺毛; 茎下 部叶一 (至二 ) 回羽状 全裂; 中 部叶卵 形或长 卵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3 — 7 厘米, 羽状 全裂, 每 侧裂片 2 — 4 枚, 裂片 线形, 长 1 一 1.5 (-3) 厘 米, 宽 3 — 6 毫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渐狭, 叶柄长 0.3""0.5 厘米, 具假 托叶; 上 部叶与 苞片叶 3 — 5 深 裂或不 分裂。 头状花 序小, 椭 圆形, 直径 1.5 — 2 毫米, 无 梗或近 无梗, 有小 苞叶, 在分枝 的小枝 上排成 密穗状 花序, 而在茎 上组成 开展、 大型 的圆锥 花序; 总 苞片背 面微被 蛛丝状 绒毛, 边 膜质。 雌花 3 — 5 朵; 两性花 8 — 15 朵。 瘦果倒 卵形。 花 果期 8— 11 月。 产 昆明、 大理、 东川、 镇雄; 生于山 坡与荒 地上, 见于低 海拔至 2100 米 地区。 四 川、 贵州及 华中、 华东、 华南 都有。 37. 甘青蓠 (图鉴 ) Artemisia tangutica Pamp. (1930); 图鉴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91); 横 断山区 维 管植物 (1994). 37a. 甘青蒿 (原 变种) var. tangutica 
348  云 南植物 志  多年生 草本。 茎 单生, 稀 少数, 高 50 — 90 (100) 厘米, 纵棱 明显, 上半部 具着生 头状 花序的 分枝, 枝长 3 — 10 厘米; 茎、 枝、 叶 面被疏 腺毛, 脉上稍 明显。 叶 纸质, 茎 中 部与下 部叶长 卵形或 卵形, 二 回羽状 全裂或 深裂; 长 6 — 10 厘米, 宽 5 — 8 厘米, 每 侧裂片 4 一 6 枚, 裂片长 卵形或 卵形, 长 2. 5 — 3. 5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第二回 羽状深 裂或 浅裂, 每侧具 小裂片 2 — 4 枚, 小裂片 卵形、 长卵 形或椭 圆形, 中轴成 翅状; 叶柄 长 0.5 — 2 厘米, 基部具 小型、 半抱 茎的假 托叶; 上部 叶羽状 深裂; 苞片叶 5 或 3 深裂 或不 分裂。 头 状花序 多数, 细小, 长圆 形或宽 卵形, 直径 (2. 5 —) 3 — 4 毫米, 无梗或 具 短梗, 下垂, 基 部有细 小披针 形的小 苞叶, 在 分枝排 成穗状 花序, 并在 茎上组 成狭窄 的圆锥 花序; 总苞片 背面近 无毛, 有绿色 中肋。 雌花 3 — 8 朵; 两性花 5 — 15 朵。 瘦果 小, 倒卵 形或长 卵形。 花果期 7 — 10 月。 产 中甸、 丽江; 产 山坡、 路 旁及灌 丛中, 分布于 3000 — 3150 米 地区。 甘肃 (南 部)、 青海、 四川、 西藏 也有。 37b. 绒毛 甘青蒿 (变种 ) var. tomentosa Hand.-Mazz. (1938); 图鉴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91); 横断山 区维 管植物 (1994). 与 原变种 区别在 于本变 种叶厚 纸质, 背 面密被 灰白色 蛛丝状 绒毛; 头 状花序 总苞片 背面 微有稀 疏的短 柔毛。 产 德钦; 生于 草坡及 路旁, 海拔 3300 米 附近。 四 川西部 也有。 38. 多花蒿 (植物 研究) 图版 73: 1-8 苦蒿、 黑蒿 (云南 ) ― Artemisia myriantha Wall, ex Bess. (1834); 中国 植物志 (1991) * ; 横断山 区维管 植物 (1994). Artemisia vulgaris Linn. var. myriantha (Wall, ex Bess. ) C. B. Clarke (1876), excl. syn. A. paniculata Roxb. (1832) (Artimisia) ; A . burmanica Pamp. (1926); A . dolichocephala Pamp. (1927), incl. f . yunnanensis Pamp. ; A . pleiocephaLa Pamp. var. typica Pamp. f. yunnanensis Pamp. (193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A. vul- garis auct. non Linn. : Hook. f. (1881), p. p. , quoad syn. A. myriantha Wall, ex Bess. ; A . yunnanensis auct. non Jeffrey ex Diels: Levi. (1912). 38a. 多花蓠 (原 变种) var. myriantha 多年生 草本。 茎 少数, 成 小丛或 单生, 高 70 — 120 (-150) 厘米, 纵棱 明显, 下 部半木 质化, 分 枝多; 茎、 枝密 被粘质 腺毛与 少量短 柔毛。 叶 草质, 上面深 绿色, 密被 腺毛, 初 时有稀 疏的短 柔毛, 后柔毛 脱落, 下面除 脉外初 时被灰 白色蛛 丝状薄 绵毛, 后 绵毛渐 脱落, 密被 腺毛; 背面脉 凸起; 茎下部 叶与营 养枝叶 卵形, 二 回羽状 深裂; 中部 叶椭 圆形或 卵形, 长 (5 —) 7-12 (-19) 厘米, 宽 6 — 10 厘米, 一至二 回羽状 深裂或 第一 回近于 全裂, 每 侧裂片 4 一 5 (-6) 枚, 裂片椭 圆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2. 5 — 5 (一 6) 厘米, 宽 (1 一) 1.5-2.5 (-3) 厘米, 第二 回羽状 深裂或 浅裂, 每侧具 小裂片 2 — 3 枚, 小 裂片椭 圆状披 针形或 卵状椭 圆形, 先 端钝尖 或锐尖 并有短 尖头, 中 轴成翅 
菊 科  349  图版 73 1—8. 多花蒿 Artemisia myriantha Wall, ex Bess. , 1 • 植株一 部分' 2. 茎中 部叶' 3. 头状 花序' 4—6. 外、 中及 内层总 苞片, 7. 管 状花, 8. 雌花; 9 一 10. 白> ^蒿 A. lacliflora Wall, ex DC. ' 9. 茎中 部叶' 10. 头状 花序; 11 — 12. 亮苞蒿 A. forrestii W. W. Smith. 11. 茎中 部叶, 12. 头状 花序。 (余汉 平绘) 
350  云 南植物 志  状; 叶柄长 0.5 — 2 厘米, 基部具 小型、 半抱 茎的假 托叶; 上部 叶羽状 深裂; 苞片叶 5 或 3 深 裂或全 裂或不 分裂。 头 状花序 多数, 细小, 长卵 形或长 圆形, 直径 1.5 — 2. 5 (-3) 毫米, 无 梗或具 短梗, 单侧 下垂, 基 部有细 小披针 形的小 苞叶, 在 分枝的 小枝上 排 成穗状 花序式 的总状 花序, 在茎上 再组成 大型、 开展、 具多 级分枝 的圆锥 花序; 总苞 片背 面初时 微有蛛 丝状短 柔毛, 后 无毛, 有绿色 中肋。 雌花 3 — 5 朵; 两性花 4 一 6 朵, 花 冠檐部 紫色。 瘦 果小, 倒卵 形或长 圆形。 花果期 8 — 11 月。 产 昆明、 思茅、 普洱; 生于 山坡、 路 旁及灌 丛中, 分 布于低 海拔至 2800 米 地区。 四川、 贵州、 山西 (南部 )、 甘肃 (南部 )、 青海 及广西 (西 北部) 有 分布。 印度 (北 部)、 尼 泊尔、 克 什米尔 地区、 缅甸 (北部 ) 及泰国 (北部 ) 也有。 38b. 白毛 多花蒿 (变种 ) var. pleiocephala (Pamp. ) Y. R. Ling (1987); 中国 植物志 (1991);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rtemisia pleiocephala Pamp. var. typica Pamp. (1930); A . vulgaris auct. non Linn. : Hook. f. (1881), p. p.. 与原 变种区 别在于 本变种 叶裂片 略宽, 宽 卵形、 宽 卵状椭 圆形, 叶背 密被灰 白色蛛 丝状 绵毛。 头 状花序 的总苞 片背面 疏被灰 白色蛛 丝状短 柔毛。 产 昆明、 楚雄、 大理、 勐腊、 丽江及 贡山; 生于 山坡与 路旁, 中、 高海拔 地区。 湖 北 (西部 )、 四川、 贵州、 西 藏及青 海有。 印度 (北部 )、 尼 泊尔及 克什米 尔地区 也有。 39. 滇东蒿 (植物 研究) Artemisia orientali-yunnanensis Y. R. Ling (1988); 中国 植物志 (1991)*. 多年生 草本。 茎 单一或 少数, 高 50 — 100 厘米或 更高, 具 纵棱, 下 部稍木 质化, 分 枝多; 茎 上端、 分枝及 小枝具 灰白色 短柔毛 及少数 腺毛。 叶厚 纸质, 两 面脉上 密被腺 毛, 背面被 灰黄色 蛛丝状 绒毛, 脉上 毛呈深 褐色; 茎下 部叶卵 形或长 卵形, 一至 二回羽 1 状 全裂; 中 部与上 部叶卵 形或长 卵形, 长 4 一 6 厘米, 宽 4 一 5 厘米, 一 (至二 ) 回羽状 , 全裂, 每侧 具裂片 3 枚, 裂 片椭圆 形或长 卵形, 边 缘常具 3 — 4 枚小 裂齿, 先端 具短尖 , 头, 中轴具 狭翅,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基 部有假 托叶; 苞片叶 3 — 5 深 裂或不 分裂。 头 状花 序小, 卵 球形, 直径 1.5 — 2 毫米, 无梗, 基 部具小 苞叶, 在 分枝或 小枝上 排成穗 状 花序, 而在茎 上组成 疏松、 中 等开展 的圆锥 花序; 总 苞片背 面具短 柔毛。 雌花 2 — 4 朵; 两性花 2 — 5 朵。 瘦果倒 卵形。 花果期 8 — 10 月。 云南产 昆明、 东川、 曲靖、 大理; 生于 山坡与 路旁, 海拔 1500 — 2500 米 地区。 广 西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昆明。 40. 察隅蒿 (植 物分类 学报) Artemisia zayuensis Ling et Y. R. Ling (1980)*; 中国 植物志 (1991); 横断 山区维 I 管植物 (1994). 40a. 察隅蓠 (原 变种) var. zayuensis 多年生 草本。 茎 直立, 高 90 — 200 厘米, 棕褐 色或绿 褐色, 具明显 纵棱, 分 枝多, 开展; 茎、 枝被短 腺毛。 叶 纸质, 上面 绿色, 疏被短 腺毛, 背 面脉上 疏被短 腺毛, 其余 
菊 科  351  部分疏 被灰白 色短柔 毛或近 无毛; 茎 中部叶 卵形、 长 卵形或 椭圆状 卵形, 长 11 一 14 厘 米, 宽 8 — 10 厘米, 二 回羽状 分裂, 每 侧裂片 3 (— 4) 枚, 裂片 长椭圆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5 — 5. 5 厘米, 宽 2 — 2. 5 厘米, 每 裂片有 2 — 3 枚深 裂齿及 若干粗 锯齿, 中轴 有狭翅 并有疏 裂齿, 叶基部 楔形, 渐 狭成短 柄状; 上 部叶与 苞片叶 5 或 3 深裂, 中央裂 片 最长。 头 状花序 多数, 半球 形或宽 卵形, 直径 2. 5 — 3 毫米, 具 短梗或 无梗, 下垂, 基部 常有小 苞叶, 在 分枝的 小枝上 排成疏 松的穗 状花序 或穗状 花序式 的总状 花序, 在茎 上 再组成 疏松、 开展 的圆锥 花序; 总苞 片背面 无毛, 中肋 绿色, 边 膜质。 雌花 7 — 8 朵; 两性花 15 — 17 朵, 花冠 檐部有 稀疏短 柔毛。 瘦 果长圆 形或倒 卵形。 花果期 7 — 10 月。 产^ 水; 生于 山坡、 灌丛或 路旁, 海拔 2800 — 3500 米 地区。 西 藏东部 也有。 40b. 片马蒿 (变种 ) var. pienmaensis Ling et Y. R. Ling (1988); 中国 植物志 (1991). 本变 种茎中 部叶二 回羽状 分裂, 叶的 上半部 裂片为 深裂或 浅裂, 每 侧裂片 3 — 4 (一 5) 枚, 裂片长 4 一 6 厘米, 每侧具 3 — 4 枚小 裂片。 头状 花序在 分枝上 排成穗 状花序 式 的总状 花序, 并在 茎上组 成开展 的圆锥 花序; 花 冠檐部 紫色, 无毛。 产云南 泸水。 生 境同原 变种。 41. 贡山蒿 (植物 研究) Artemisia gongshanensis Y. R. Ling et C. J. Humphries (1990)* ; 中国 植物志 (1991). 多年生 草本。 茎 单一或 少数, 直立, 高 150 — 180 厘米, 具 纵棱, 褐色, 分 枝多; 茎、 枝被粘 质疏柔 毛与疏 绒毛。 叶薄 纸质, 上面初 时密被 粘质疏 柔毛及 腺毛, 后 稀疏, 背 面密被 灰白色 蛛丝状 绒毛; 茎中 部叶长 圆形或 卵形, 长 14 一 17 厘米, 宽 8 — 11 厘米, 二 (至三 ) 回羽状 全裂, 每 侧裂片 5 — 6 枚, 裂 片椭圆 形或长 圆形, 小 裂片边 缘常有 5 — 6 枚疏 锅齿或 裂齿, 中轴 具翅, 叶柄长 3 — 4 厘米; 茎上 部叶与 苞片叶 一至二 回羽状 全裂, 裂片 边缘具 裂齿。 头状花 序小, 卵 球形, 无梗, 基 部具小 苞叶, 直径 1 一 1.5 毫 米, 在分 枝上排 成穗状 花序, 而在 茎上常 再组成 大型、 开展 的圆锥 花序; 总苞片 背面被 短 腺毛, 初 时有短 柔毛, 后无 柔毛。 雌花 2 — 3 朵; 两性花 3 — 5 朵。 瘦果倒 卵形。 花果 期 8— 11 月。 云南特 有种, 产贡山 (模 式产地 ); 生于 山脊与 砾质坡 地上, 海拔 3500 — 3600 米 处。 42. 白苞蓠 (图鉴 ) 图版 73: 9-10 秦州 奄闾子 (政 和本草 ), 鸭脚艾 (生草 药性备 要), 鸡甜菜 (陆 川本草 ), 四季菜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 广东 刘寄奴 (中国 植物志 ), 珍珠菊 (中 国植 物志) Artemisia lactinora Wall, ex DC. (1837);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1959 广; 图鉴 (1975)* ; 江苏 植物志 (1982)'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1)、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rtemisia septemlobata Levi, et Vant. ( 1909) . 多年生 草本。 茎通常 单生, 直立, 高 50 — 150 (-200) 厘米, 绿褐 色或深 褐色, 纵棱 明显; 上 半部具 开展、 纤细、 着 生头状 花序的 分枝; 茎、 枝初 时微有 稀疏、 白色的 
352  云南 植物志  蛛丝状 柔毛, 后脱落 无毛。 叶薄 纸质或 纸质, 上面 初时有 稀疏、 不明显 的腺毛 状短柔 毛, 背面初 时微有 稀疏短 柔毛, 后脱落 无毛; 基 生叶与 茎下部 叶宽卵 形或长 卵形, 二回 或 一至二 回羽状 全裂, 具长 叶柄; 中部 叶卵圆 形或长 卵形, 长 5. 5 — 12. 5 (-14.5) 厘 米, 宽 4. 5 — 8. 5 (—12) 厘米, 二回或 一至二 回羽状 全裂, 稀少 深裂, 每侧 有裂片 3 — 4 (-5) 枚, 裂片或 小裂片 形状变 化大, 卵形、 长 卵形、 倒卵 形或椭 圆形, 基部 与侧边 中 部裂片 最大, 长 2 — 8 厘米, 边缘常 有细裂 齿或鋸 齿或近 全缘, 中 轴微有 狭翅, 叶柄 长 2 — 5 厘米, 基 部具细 小的假 托叶; 上 部叶与 苞片叶 略小, 羽状 深裂或 全裂。 头状花 序长 圆形, 直径 1.5 — 2. 5 (-3) 毫米, 无梗, 基 部无小 苞叶, 在 分枝的 小枝上 数枚或 10 余 枚排成 密穗状 花序, 再茎 上端组 成开展 的圆锥 花序, 稀 为狭窄 的圆锥 花序; 总苞 片背面 无毛。 雌花 3 — 6 朵; 两性花 4 一 10 朵。 瘦 果倒卵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花果期 8— 11 月。 产 福贡、 昆明、 东川、 昭通、 会泽、 楚雄、 路南、 曲靖; 多生于 林下、 林缘、 灌 丛、 山谷等 地区, 分 布于低 海拔至 3000 米附近 地区。 秦岭 以南、 四川、 贵州以 东各省 区 都有。 43. 垂叶蒿 (植物 研究) Artemisia flaccida Hand. -Mazz. (1938)*; 中国 植物志 (1991). 多年生 草本。 茎通常 单生, 稀 少数, 高 40 — 75 厘米; 上部具 纤细、 平展或 下垂、 着 生头状 花序的 分枝; 茎、 枝 初时被 平贴短 柔毛, 后近 无毛。 叶薄 纸质或 纸质, 通常下 垂, 上面 初时微 被平贴 短柔毛 及白色 腺点, 后渐 脱落, 留有 稀疏小 凹点, 下面被 灰白色 短 柔毛; 基生叶 与营养 枝叶具 长柄, 茎下 部与中 部叶具 短柄或 无柄, 叶 卵形、 长 卵形或 椭 圆形, 长 3 — 4 (-10) 厘米, 宽 3 — 6 厘米, 二至三 回羽状 全裂, 每 侧裂片 3 — 4 (一 5) 枚, 小 裂片披 针形、 椭 圆状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有时 成镰状 弯曲, 先端 锐尖或 长尖, 边 全缘, 中轴狭 翅状; 上 部叶与 苞片叶 渐小, 一至二 回羽状 全裂, 无柄。 头状花 序 宽卵形 或近半 球形, 直径 2. 5 — 3. 5 (— 4) 毫米, 无梗, 稀有 短梗, 无小 苞叶, 在分 枝端及 各分枝 的小枝 上单个 或数枚 密集成 球形或 略疏离 的穗状 花序, 而在 茎上再 组成狭 窄或 松散、 开展、 尖塔形 的圆锥 花序; 总苞 片背面 无毛, 黄色 或淡黄 白色。 雌花 6 — 12 朵; 两性花 10 — 23 朵。 瘦 果长圆 形或长 圆状倒 卵形。 花果期 8 — 11 月。 产 丽江、 鹤庆、 兰坪; 生于 山地、 草坡及 路旁, 海拔 1000 — 2500 米 地区。 四川 (西部 )、 贵州 (西部 ) 也有。 44. 藏龙蒿 (西 藏植 物志) Artemisia waltonii J. R. Drumm. ex Pamp. (1927); 西藏 植物志 (1985); 中国植 物志 (1991). 小 灌木状 或为半 灌木。 茎 多数, 成丛, 高 30 — 60 厘米, 栗褐 色或紫 褐色, 有不明 显纵 纹及疏 腺点, 分 枝多; 茎、 枝初时 微有短 柔毛, 后光滑 无毛。 叶初时 两面被 灰白色 柔毛, 后脱落 无毛; 基 生叶与 茎下部 叶长卵 形或长 圆形, 长 2 — 2. 5 厘米, 宽 1.5 — 1.8 厘米, 二 回羽状 全裂或 深裂, 每 侧裂片 3 枚, 小 裂片线 状披针 形或狭 线形, 叶柄长 0.2~0.5 厘米; 中 部叶一 (至二 ) 回羽状 全裂, 裂片 形状变 化大,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0.5 — 1.5 厘米, 宽 1.5 — 2. 5 毫米, 先 端有短 尖头, 边缘 反卷, 侧边中 部裂片 偶再分 
菊 科  353  裂, 叶脉在 叶上面 凹下, 下面稍 凸起, 叶基部 楔形, 渐狭, 无柄; 上部叶 3 — 5 深裂; 苞 片叶不 分裂。 头 状花序 球形、 近球形 或近卵 球形, 直径 2. 5 — 3.0 (-3.5) 毫米, 近 无梗, 下垂, 在分 枝上排 成穗状 花序式 的总状 花序或 复总状 花序, 而在茎 上组成 开展的 圆锥 花序; 总苞 片背面 光滑。 雌花 18 — 29 朵; 两性花 20 — 30 朵, 不 孕育。 瘦果 长圆形 至倒 卵形。 花果期 5 — 9 月。 产 德铁、 贡山、 兰坪; 见于 路旁、 河滩、 灌丛、 山坡、 草原 等处, 海拔 3000 — 3400 米 地区。 四川 (西部 )、 西藏 及青海 (南部 ) 也有。 45. 亮苞蒿 (植物 研究) 图版 73: 11-12 Artemisia forrestii W. W. Smith (192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1);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半 灌木状 草本。 茎 少数或 单生, 直立, 高 50 — 75 厘米, 下部木 质或半 木质, 稍粗, 纵纹 明显; 上 半部有 分枝, 斜向 上展; 枝、 叶两 面密被 灰白色 柔毛。 叶 纸质; 茎 下部与 中部叶 卵形, 长 2. 5 — 4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羽状 全裂, 每侧 有裂片 2 枚, 裂 片线状 披 针形, 先 端尖, 具 短柄; 上部叶 3 — 5 全裂; 苞片 叶小, 3 全 裂或不 分裂。 头 状花序 小, 近 球形, 直径 2 — 2. 5 毫米, 具短 梗或近 无梗, 在分枝 的小枝 上排成 穗状花 序状的 总状 花序, 而 在茎上 组成狭 窄或中 等开展 的圆锥 花序; 总苞 片背面 无毛, 先 端钝, 边宽 膜质。 雌花 2 — 3 朵; 两性花 4 一 8 朵, 不 孕育。 瘦 果小。 花果期 9 一 11 月。 云南特 有种, 产丽江 (模 式产地 ); 生于 山坡、 旷野及 路旁, 海拔 2200 — 3800 米地 区= 46. 小 亮苞蒿 (植物 研究) Artemisia mairei Levi. (191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1);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茎 数枚, 高 40 — 60 厘米, 下部半 木质, 纵纹 明显, 上部 分枝; 枝、 叶两 面密被 灰黄色 柔毛。 叶 纸质, 茎 下部与 中部叶 卵形, 长 1.5 — 3 厘米, 宽 1 一 2 厘 米, 羽状 全裂, 每侧 有裂片 2 枚, 裂片 钻形或 狭线状 钻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1 毫米, 先 端尖; 上 部叶与 苞片叶 3 全 裂或不 分裂。 头状花 序小, 近 球形, 直径 (1.5 —) 2 毫 米, 无梗, 在分 枝或分 枝的小 枝上排 成穗状 花序, 而 在茎上 组成狭 窄或中 等开展 的圆锥 花序; 总苞 片背面 无毛。 雌花 2 — 3 朵; 两性花 3 — 7 朵, 不 孕育。 瘦 果小。 花果期 8 — 11 月。 云南特 有种, 产 昆明、 东川、 昭通; 生于 山坡、 荒地及 路旁, 海拔 2200 — 3600 米 附近。 模式标 本采自 东川。 47. 茵陈蓠 (本草 衍义) 因尘、 因陈、 绵茵陈 (神农 本草经 ), 白茵陈 (中药 志), 日本 茵陈、 家茵陈 (俗 称) 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 (1784);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1)'. 半 灌木状 草本; 植株有 浓烈的 香气。 主根 木质; 常有 细的营 养枝, 枝上密 生叶。 茎 通常 单生, 稀 少数, 高 40 — 130 厘米或 更高, 红 褐色或 褐色, 有 纵棱, 上部分 枝多; 
354  云南 植物志  茎、 枝 幼时被 灰白色 或灰黄 色絹质 柔毛, 后渐 脱落。 基 生叶、 ^下 部与营 养枝叶 近卵圆 形或 卵状椭 圆形, 二 (至三 ) 回羽状 全裂, 每 侧裂片 2 — 3 (-4) 枚, 小 裂片狭 线形或 狭 线状披 针形, 两面 被灰白 色絹质 柔毛, 具 长柄; 中 部叶宽 卵形, 长 2 — 3 厘米, 宽 1.5 — 2. 5 厘米, (一至 ) 二 回羽状 全裂, 每侧 有裂片 2 — 3 枚, 小裂 片狭线 形或丝 线形, 通常 细直、 不 弧曲, 长 8 — 12 毫米, 宽 0.3 — 1 毫米, 初 时被短 柔毛, 后毛 脱落, 近无 柄; 上 部叶与 苞片叶 3 — 5 全裂。 头状 花序卵 球形, 稀近 球形, 多数, 直径 1.5 — 2 毫 米, 具极短 梗及线 形的小 苞叶, 在 分枝上 端或小 枝端偏 向外侧 生长, 并 排成复 总状花 序, 而 在茎上 再组成 大型、 开展 的圆锥 花序; 总苞 片背面 绿色、 无毛。 雌花 6 — 10 朵; 两性花 3 — 7 朵, 不 孕育。 瘦 果长卵 形或长 圆形, 褐色。 花果期 7 — 10 月。 产 大理、 漾濞; 分布于 路旁、 林缘 等地, 见于低 海拔至 2200 米 地区。 辽宁、 河北、 陕西 以南, 华东、 华中、 华南、 西 南各省 都有。 亚洲 东及南 部各国 也有。 基生叶 与幼苗 入药, 作茵 陈用。 也 作青蒿 (即黄 花蒿) 的代 用品。 48. 猪毛蒿 (图鉴 ) 石茵陈 (本 草纲目 ), 山 茵陈、 西 茵陈、 北茵陈 (本 草纲目 ), 白蒿 (救 荒本草 ), 土 茵陈、 滨蒿 (中 国植 物志) 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 et Kit. ( 1802 ) * ; 图鉴 ( 1975 ) * ; 江苏 植物志 (1982)*; 西藏 植物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9ir;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rtemisia elegam Roxb. (1832); A . capillaris Thunb. var. scoparia (Waldst. et Kit. ) Pamp. (192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或 近一、 二年生 草本; 植株有 浓烈的 香气。 主根 单一, 狭紡 锤形、 垂 直; 常有 细的营 养枝, 枝上密 生叶。 茎通常 单生, 稀 2 — 3 枚, 高 40 — 90 (-130) 厘 米, 红 褐色或 褐色, 有 纵纹, 常自下 部开始 分枝, 枝长、 开展; 茎、 枝幼 时被灰 白色或 灰黄 色絹质 柔毛, 以后 脱落。 基 生叶与 营养枝 叶近圆 形或宽 卵形, 二至三 回羽状 全裂, 两面 被灰白 色娟质 柔毛, 具 长柄; 茎下部 叶长卵 形或椭 圆形, 二至三 回羽状 全裂, 每侧 有裂片 3 — 4 枚, 小 裂片狭 线形, 初 时两面 密被灰 白色或 灰黄色 略带絹 质的短 柔毛, 后 毛 脱落, 叶柄长 2 — 4 厘米; 中部叶 初时两 面被短 柔毛, 后 脱落, 长圆 形或长 卵形, 长 1 一 2 厘米, 宽 0.5 — 1.5 厘米, 一至二 回羽状 全裂, 每侧 具裂片 2 — 3 枚, 不分 裂或再 3 全裂, 小裂片 丝线形 或为毛 发状, 长 4 一 8 毫米, 宽 0.2 — 0.3 (-0.5) 毫米, 多少弯 曲; 茎 上部叶 与分枝 上叶及 苞片叶 3 — 5 全 裂或不 分裂。 头状 花序近 球形, 稀近卵 球形, 极 多数, 直径 1 一 1.5 (— 2) 毫米, 具极 短梗或 无梗, 基 部有线 形的小 苞叶, 在 分枝上 偏 向外侧 生长, 并 排成复 总状或 复穗状 花序, 而 在茎上 再组成 大型、 开展 的圆锥 花序; 总苞 片背面 绿色、 无毛。 雌花 5 — 7 朵; 两性花 4 一 10 朵, 不 孕育。 瘦果 倒卵形 或长圆 形, 褐色。 花果期 7 — 10 月。 全省 分布, 常见; 生于 荒地、 路旁、 山坡、 林缘 等地, 见于低 至高海 拔地区 都有。 遍及 全国。 为亚欧 温带、 亚 热带广 布种。 基生叶 与幼苗 入药, 作茵 陈用。 也 作青蒿 (即黄 花蒿) 的代 用品。 49. 直茎蒿 (西 藏植 物志) 图版 74: 8-10 劲直蒿 (中 国植 物志) 
菊 科  355  图版 74 1—5. 沙离 Artemisia desertorumSpreng., 1. 植株一 部分, 2. 基 生叶, 3. 头状 花序, 4. 管 状花, 5. 雌花; 6 — 7. 牛尾萬 A. dubia Wall, ex Bess. , 6. 植株一 部分, 7. 茎中 部叶; 8 — 10. 直茎萬 A. edgeworthii Balakr. , 8. 植 株一 部分, 9. 茎中 部叶, 10. 头状 花序。 (余汉 平绘) 
356  云 南植物 志  Artemisia edgeworthii Balakr. (1967); 西藏 植物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91). Artemisia demissa Krasch. (1936). p. p.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 stricta auct. non Heyne ex DC. : Edgew. (184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山 区维管 植物 (1994). 49a. 直茎蒿 (原 变种) var. edgeworthii 一、 二年生 草本。 主 根细, 单一, 狭纺 锤状, 偶有营 养枝。 茎 单一, 稀 少数, 高 20-40 (-90) 厘米, 紫红 色或黄 褐色, 有细 纵棱, 自 茎中下 部开始 分枝; 茎、 枝初时 有 灰白色 柔毛, 后渐 无毛。 叶 质薄, 初时被 灰白色 柔毛, 后渐 脱落; 基生 叶与茎 下部叶 卵 形或长 卵形, 二至三 回羽状 全裂, 叶柄长 2 — 2. 8 厘米; 中部 叶长圆 形或长 卵形, 长 1 一 2 厘米, 宽 0.5 — 0.8 厘米, 二 回羽状 全裂, 每 侧裂片 (3 —) 4 枚, 裂片长 1 一 1.5 厘米, 宽 0.4 — 0.8 厘米, 再次 3 全裂, 小裂 片狭线 形或狭 线状披 针形, 长 2 — 3 毫米, 宽 1 一 1.5 厘米, 叶柄长 0.5 — 1 (-2) 厘米, 基 部有小 型的假 托叶; 上 部叶与 苞片叶 一至二 回羽状 全裂, 无柄。 头状花 序近球 形或卵 球形, 直径 2 — 2. 5 毫米, 无梗, 直立, 在 分枝或 分枝的 小枝上 2 至 数枚排 成密集 的穗状 花序, 并在 茎上组 成略狭 窄或稍 开展的 圆锥 花序; 总 苞片初 时被短 柔毛, 后脱落 无毛, 边缘狭 膜质。 雌花 10 — 20 朵; 两性花 3 — 5 朵, 不 孕育。 瘦果倒 卵形。 花果期 7 — 9 月。 产 德钦、 中甸; 生于 山坡、 荒地、 路旁 等处, 海拔 2200 — 4700 米 地区。 四川 (西 部)、 西藏、 青海、 甘肃 (天祝 )、 新疆 (南部 ) 也有。 印度 (北部 )、 锡 金及克 什米尔 地区 都有。 - 49b. 披散 直茎蒿 (变种 ) var. diffusa (Pamp. ) Ling et Y. R. Ling (1980); 西藏 植物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91). Artemisia stricta Edgew. f . diffusa Pamp. (1927). 与原 变种区 别在于 本变种 植株略 矮小, 茎 少数, 高通 常不及 20 厘米, 侧边 茎及枝 多扭 曲成披 散状, 且 多匍地 生长。 产 德钦; 四川 (西部 ) 也有。 印度 (北部 )、 锡金、 尼 泊尔及 克什米 尔地区 也有。 50. 沙蓠 (图鉴 ) 图版 74: 1-5 漠蒿、 荒地蒿 (中 国植 物志) Artemisia desertorum Spreng. (1826); Bess. (1835) , incl. var. spreytgeliana Bess. ; 图鉴 ( 1975)*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 1985 广; 中国 植物志 (1991)*;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rtemisia japonica Thunb. var. desertorum (Spreng. ) Maxim. ( 1872) ; Oligosporus desertorum ( Spreng . ) Polj ak. (1961). 多年生 草本。 根 状茎稍 粗短, 半 木质, 有 短的营 养枝。 茎 单生或 少数, 高 3 — 70 厘米, 具细 纵棱, 上部 分枝, 枝短 或长; 茎、 枝幼 时被微 柔毛, 后 渐脱落 无毛。 叶纸 质, 上面 无毛, 背面初 时被薄 绒毛, 后 无毛; 茎下 部叶与 营养枝 叶长圆 形或长 卵形, 长 2 — 5 厘米, 宽 1.5 — 4. 5 厘米, 二 回羽状 全裂或 深裂, 每侧 有裂片 2 — 3 枚, 裂 片椭圆 
菊 科  357  形或长 圆形, 小裂片 线形、 线状 披针形 或长椭 圆形, 叶柄长 1 一 3 厘米, 基部有 线形、 半抱 茎的假 托叶; 中部叶 略小, 长卵 形或长 圆形, 一至二 回羽状 深裂, 基部宽 楔形, 叶 柄短, 具 小型、 半抱 茎的假 托叶; 上部叶 3 — 5 深裂; 苞片叶 3 深 裂或不 分裂。 头状花 序 多数, 卵 形或近 球形, 直径 2. 5 — 3 毫米, 有短 梗或近 无梗, 基 部有小 苞叶, 在分枝 上排 成穗状 花序式 的总状 花序或 复总状 花序, 而在 茎上组 成狭而 长的扫 帚形的 圆锥花 序; 总 苞片背 面深绿 色或带 紫色, 初 时微有 薄毛, 后脱落 无毛, 边 白色, 膜质。 雌花 4 一 8 朵; 两性花 5 — 10 朵, 不 孕育。 瘦 果倒卵 形或长 圆形。 花果期 8 — 10 月。 产 中甸、 丽江、 兰坪; 生于 草原、 草甸、 坡地、 河 岸边、 林缘 等处, 分布 于海拔 3000 — 4000 米 之间。 西南、 东北、 华北 及西北 各省区 都有。 朝鲜、 日本、 印度 (北 部)、 巴 基斯坦 (北部 ) 及俄罗 斯东部 也有。 51. 南牡蒿 (东北 植物检 索表) Artemisia eriopoda Bge. (1833); 图鉴 (1975)、 江苏 植物志 (1982 广; 中 国植物 志 (1991)*;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rtemisia japonica Thunb. var. eriopoda ( Bge. ) Komar. ( 1907 ) ; A . japonica Thunb. var. japonica Maxim, f. eriopoda (Bge. ) Pamp. (1927). 多年生 草本; 根 状茎稍 粗短, 肥厚, 常 成短圆 柱状。 茎通常 单生, 稀少 2 至 少数, 高 (30 —) 40 — 80 厘米, 具细 纵棱, 基部 密生短 柔毛, 其余 无毛, 分 枝多, 绿 色或稍 带紫 褐色, 疏 被毛, 以后渐 脱落。 叶 纸质, 上面 无毛, 背面 微有短 柔毛或 无毛; 基生叶 与茎下 部叶近 圆形、 宽卵 形或倒 卵形, 一至二 回大头 羽状深 裂或全 裂或不 分裂, 仅边缘 具 数枚疏 锯齿, 叶基部 渐狭, 宽 楔形, 叶柄长 1.5 — 3 厘米; 中部 叶近圆 形或宽 卵形, 长、 宽 2 — 4 厘米, 一至二 回羽状 深裂或 全裂, 每侧 有裂片 2 — 3 枚, 裂片 椭圆形 或近匙 形, 先端具 3 深 裂或浅 裂齿或 全缘, 叶 基部宽 楔形, 近 无柄; 上部叶 渐小, 卵形 或长卵 形, 羽状 全裂; 苞片叶 3 深 裂或不 分裂。 头 状花序 多数, 宽卵 形或近 球形, 直径 1.5 — 2.5 毫米, 无 梗或具 短梗, 基 部具线 形的小 苞叶, 在 茎端、 分枝上 半部及 小枝上 排成穗 状花序 或穗状 花序式 的总状 花序, 并在茎 上组成 开展、 稍大型 的圆锥 花序; 总苞 片背面 绿色或 稍带紫 褐色, 无毛, 边 膜质。 雌花 4 一 8 朵; 两性花 6 — 10 朵, 不 孕育。 瘦果长 圆形。 花果期 6 — 11 月。 产 昭通、 东川; 生于 林缘、 路旁、 草坡 等地, 海拔 1500 米以下 地区。 东北、 华北 及秦岭 以南、 四 川及东 部及华 中省区 都有。 朝鲜、 日本、 蒙古 (东部 ) 也有。 52. 牡蓠 (名医 别录) 蔚 (诗经 ), 齐头蒿 (唐本 草), 水辣菜 (救 荒本草 ), 土柴胡 (陆 川本草 ), 日本牡 蒿、 菊 叶柴胡 (中国 植物志 ), 香蒿 (云南 ) Artemisia japonica Thunb. (1784);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1959广;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91)*; 横 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rtemisia glabrata Wall, ex Bess. (1835); A. cunei folia DC. Prodr. (1837); A. dracunculus auct. non Linn. : Hook, f . (1881), p. p. ; Oligos porus ja pon icus (Thunb. ) Poljak. (1961). 
358  云 南植物 志  多年生 草本; 植株有 香气。 茎 单生或 少数, 高 50 — 130 厘米, 有 纵棱, 紫褐 色或褐 色, 上半部 分枝; 茎、 枝初 时被微 柔毛, 后渐 稀疏或 无毛。 叶 纸质, 两面 无毛或 初时微 有短 柔毛, 后 无毛; 基 生叶与 茎下部 叶倒卵 形或宽 匙形, 自 叶上端 斜向基 部羽状 深裂或 半裂, 裂 片上端 常有缺 齿或无 缺齿, 具 短柄; 中部叶 匙形, 长 2. 5 — 3. 5 (-4.5) 厘 米, 宽 0.5 — 1 (-2) 厘米, 上端有 3 — 5 枚斜向 基部的 浅裂片 或为深 裂片, 每裂 片的上 端有 2 — 3 枚小锯 齿或无 锯齿, 叶基部 楔形, 渐 狭窄, 常有 小型、 线 形的假 托叶; 上部 叶小, 上端具 3 浅 裂或不 分裂; 苞片 叶长椭 圆形、 椭 圆形、 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头状 花序 多数, 卵球 形或近 球形, 直径 1.5 — 2. 5 毫米, 无 梗或有 短梗, 基部 具线形 的小苞 叶, 在分枝 上通常 排成穗 状花序 或穗状 花序状 的总状 花序, 并在茎 上组成 狭窄或 中等开 展 的圆锥 花序; 总苞 片背面 无毛, 中肋 绿色。 雌花 3 — 8 朵; 两性花 5 — 10 朵, 不 孕育。 瘦 果小, 倒 卵形。 花果期 7 — 11 月。 云 南全省 都有; 在 湿润、 半湿 润或半 干旱的 环境里 生长, 常见于 林缘、 林中 空地、 疏 林中、 旷野、 灌丛、 丘陵、 山坡、 路 旁等, 分布于 3300 米以 下中、 低海拔 地区。 除 新疆、 青 海及内 蒙古等 干旱地 区外, 遍及 全国。 亚洲东 部至南 部各国 都有。 全草 人药, 有 清热、 解毒、 消暑、 去湿、 止血、 消炎、 散瘀 之效; 又 代青蒿 (即黄 花蒿) 用。 嫩叶作 菜蔬, 又 作家畜 饲料。 53. 西 南牡蒿 (植物 研究) 小 花牡蒿 (西藏 植物志 ), 小花蒿 (中国 植物志 ), 青蒿 (云南 ) Artemisia parviflora Buch. -Ham. ex Roxb. (1814), nom. nud. , (1832), nom. conserv.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91)*; 横 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rtemisia tongtchouanensis Levi. ( 1912) , ( 1915) ; A. japonica auct. non. Thunb. : Lauen. ( 1976) ; Oligosporus parvifLorus (Buch. -Ham. ex Roxb. ) Poljak. (1961). 多年生 草本; 有时 成半灌 木状。 茎 多数或 少数, 成丛, 稀少 单一, 高 40 — 80 厘米, 有 纵棱, 紫褐 色或暗 褐色, 上 半部有 分枝; 茎、 枝初 时被黄 色或褐 黄色短 柔毛, 后渐稀 疏, 无毛。 叶 纸质, 上面 无毛, 背面 初时被 黄色或 黄褐色 柔毛, 后 脱落; 茎下 部叶卵 形、 椭圆状 卵形, 二回 羽状深 裂或近 全裂, 每 侧裂片 2 — 3 枚, 小 裂片披 针形, 或为深 裂齿, 叶柄长 2 — 3 厘米; 中 部叶变 化大, 倒卵状 匙形、 扇形或 楔形, 长 2 — 3 厘米, 宽 0.5_1厘米, 自 叶上端 向叶基 部斜向 3 — 5 深裂至 全裂, 裂片 线形、 线状 披针形 或线状 倒披 针形, 长 0.5 — 1 厘米, 宽 1 一 2 毫米, 先 端尖, 不再 分裂或 有时再 分裂, 具 1 一 2 枚小 裂齿, 近 无柄; 上部叶 3 深 裂或不 分裂; 苞 片叶不 分裂,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头状 花序 多数, 小, 卵球 形或近 球形, 直径 1 一 2 毫米, 下垂, 在茎端 及细的 分枝上 排成穗 状花序 或穗状 花序式 的总状 花序, 并 在茎上 组成狭 窄或中 等开展 的圆锥 花序; 总 苞片背 面 无毛, 有绿色 中肋。 雌花 2 — 4 朵; 两性花 4 一 10 朵, 不 孕育。 瘦果长 圆形。 花果期 8—10 月 。 产 丽江、 大理、 昆明、 楚雄、 东川; 生于 草丛、 坡地、 林 缘及路 旁等, 海拔 2200 — 3100 米 地区。 四川及 西藏、 陕西 (南部 )、 甘肃 (南部 )、 青海 (南部 )、 湖北 (西部 ) 有。 阿 富汗、 印度、 尼 泊尔、 锡金、 克 什米尔 地区、 缅甸 及斯里 兰卡等 也有。 
菊 禾斗  359  人药, 有 清热、 解毒、 止血、 祛湿 作用, 还可 代青蒿 (即黄 花蒿) 入药。 54. 牛尾蒿 (植 物名实 图考) 图版 74: 6-7 荻蒿 (松村 植物名 录), 指叶蒿 (中 国植 物志) Artemisia dubia Wall, ex Bess. (183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91)*;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rtemisia subdigitata Mattf. (1926), p. p.;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A. thomsonii C. B. Clarke ex Pamp. (1927) . 54a. 牛尾蒿 (原 变种) var. dubia 半 灌木状 草本。 茎 多数或 少数, 丛生, 高 80 — 120 厘米, 基部 木质, 纵棱 明显, 紫 褐 色或绿 褐色, 分 枝多, 开展, 常 呈屈曲 延伸; 茎、 枝幼 时被短 柔毛, 后渐稀 疏或无 毛。 叶厚 纸质或 纸质, 叶上面 微有短 柔毛, 下面 毛密, 宿存; 基 生叶与 茎下部 叶大, 卵 形或长 圆形, 羽状 5 深裂, 有 时裂片 上还有 1 一 2 枚小 裂片, 叶基部 渐狭, 近无 叶柄; 中部叶 卵形, 长 5 — 12 厘米, 宽 3 — 7 厘米, 羽状 5 深裂, 裂片椭 圆状披 针形、 长圆状 披针 形或披 针形, 长 3 — 8 厘米, 宽 5 — 12 毫米, 先 端尖, 边缘无 裂齿, 基部 渐狭, 楔 形, 成 柄状, 有 小型、 披针 形或线 形的假 托叶; 上部叶 与苞片 叶指状 3 深 裂或不 分裂。 头 状花序 多数, 宽卵 球形或 球形, 直径 1.5 — 2 毫米, 有短 梗或近 无梗, 基 部有小 苞叶, 在 分枝的 小枝上 排成穗 状花序 或穗状 花序状 的总状 花序, 在茎上 再组成 开展、 具 多级分 枝、 大型 的圆锥 花序, 总苞 片背面 无毛, 有绿色 中肋。 雌花 6 — 8 朵, 两性花 2 — 10 朵, 不 孕育。 瘦 果小, 长圆 形或倒 卵形。 花果期 8 — 10 月。 产 昆明、 东川、 曲靖、 文山、 丽江、 大理、 德钦; 生于干 山坡、 草原、 疏林 下及林 缘, 低 海拔至 3500 米 地区。 内 蒙古、 河北、 四川 (南部 )、 西藏 (东部 )、 甘肃 (南部 ) 有。 印度 (北部 )、 不丹、 尼泊尔 也有。 人药, 有 清热、 解毒、 消炎、 杀虫 之效。 54b. 无毛 牛尾蒿 (变种 ) var. subdigitata (Mattf.) Y. R. Ling (1987); 中国 植物志 (1991). Artemisia subdigitata Mattf. var. falciloba Mattf. (1926) , p. p. ; 图鉴 (1975); A . xvulingschanensis Bar. et Skv. ( 1959); A. glauca auct. non Pall. : Hook. f. (1881); A . desertoruni auct . non Spreng. : Hook, f . (1881); Oligosporus jacquemon- tiana (Bess. ) Poljak. (1961). 与 原变种 区别在 于本变 种茎、 枝、 叶 背面初 时被灰 白色短 柔毛, 后脱落 无毛。 产 德饮、 文山、 曲靖; 生于 山坡、 河边、 路旁、 沟谷、 林 缘等, 从低 海拔至 3000 米 地区。 四川、 贵州、 内蒙古 (南部 )、 河北、 山西、 陕西、 宁夏、 甘肃 (中 部以南 )、 青海、 山东 (西部 )、 河南 (南部 )、 湖北 (西部 )、 广西 (西 北部) 等省区 都有。 印度 (北部 )、 不丹、 尼 泊尔、 克 什米尔 地区、 锡金 也有。 人药, 功用同 牛尾蒿 (原变 种)。 
360  云南 植物志  75. I^i 叶蒿属 Neopallasia (Pall. ) Poljak. 草 本或灌 木状。 叶 互生, 一至二 回栉齿 状羽状 全裂, 小 裂片芒 刺状, 干后 质稍坚 硬, 中肋 明显, 无 叶柄。 头状花 序单生 叶腋或 数枚至 10 余 枚聚生 叶腋, 在茎与 小枝端 排 成穗状 花序, 而在茎 上常组 成穗状 花序、 狭圆锥 花序或 复穗状 花序; 总苞片 3 — 4 层, 覆瓦状 排列, 卵 形或长 卵形, 具绿色 中肋, 边缘 膜质; 花 序托圆 锥形, 无 托毛。 边缘雌 花 2 — 6 朵, 花冠狭 管状或 瓶状, 檐部 截形或 微凹, 花柱 伸长, 先端 2 叉, 叉 端尖; 中 央 两性花 4 一 16 朵, 在花 序托周 围排成 2 — 4 轮, 仅外 轮数朵 孕育, 内轮不 孕育, 花冠 管状, 黄色, 顶端具 5 裂齿, 裂 齿小, 雄蕊 5 枚, 聚药, 花 药线形 或长椭 圆形, 顶端附 属 物长三 角形, 先端 锐尖, 基 部钝, 花柱 与花冠 等长, 先端 2 叉, 叉端 截形, 有 睫毛。 瘦 果椭圆 形或倒 卵形, 排列在 凸起的 花序托 周围, 果 壁上有 不明显 纵纹, 无 冠毛。 种子 1 枚。 全 世界有 3 种, 产 我国、 蒙古 及哈萨 克斯坦 干旱地 -区。 我国 3 种, 产 西北、 华北、 东北 (西部 ) 及 云南和 西藏。 云南 1 种。 1. 云南 梓叶蒿 (植 物分类 学报) Neopallasia yunnanensis (Pamp. ) Y. R. Ling (1980) * . Artemisia pectinata Pall. var. yunnanensis Pamp. (1927); Artemisia yunnanensis auct. non J. F. Jeffrey: Krasch. ( 1958) ; Neopallasia pectinata Shih (1983), p. p. , pro syn. , non Krasch . 小 灌木状 草本, 茎 单一, 高 20 — 25 厘米, 不分 枝或有 短着生 花序的 分枝; 茎及幼 枝被 灰白色 绵毛。 茎 下部与 中部叶 短小, 近 圆形, 长 0.4 — 0.7 厘米, 一回 11? 齿 状羽状 全裂, 裂片芒 刺状, 长 2 — 3 毫米, 宽 0.3 — 0.5 毫米; 苞片 叶小, 长 3 — 5 毫米。 头状 花序长 卵形, 直径 1.5 — 2 毫米, 单 生叶腋 或在着 生头状 花序的 分枝上 腋生, 在 茎上再 组 成穗状 花序, 稀为 极狭窄 的圆锥 花序; 总 苞片长 卵形。 雌花 5 — 6 朵; 两性花 4 一 5 朵。 瘦 果小。 花果期 8 — 9 月。 产德钦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于 山坡、 洪 积扇、 路 边及灌 丛中, 海拔 2100 — 3700 米 处。 西藏 (昌都 ) 也有。 76. 石 胡荽属 Centipeda Lour. 一 年生小 草本。 茎自 基部多 分枝, 呈匍 匐状, 疏 被蛛丝 状毛或 无毛。 叶 互生, 楔状 倒卵形 或倒披 针形, 边缘有 鋸齿或 全缘。 头状花 序小, 盘状, 异型, 单生于 叶腋, 无梗 或具 短梗; 总苞半 球形; 总苞片 2 层, 近 等长, 平 展或稀 斜展, 具 狭膜质 边缘; 花序托 半 球形或 微凸, 蜂 窝状, 无 托片。 边花 2 至 多层, 雌性, 结实, 花冠细 管状, 极小, 先 端 2 — 3 微裂; 中央花 数朵, 两性, 结实, 花冠 管状, 短小, 冠檐 4 深裂, 冠 管短; 花 药短, 先端无 附片, 基 部钝; 花柱分 枝短, 先 端钝或 截形。 瘦果具 4 条细 纵棱, 被毛; 无冠状 冠毛。 
菊 禾斗  361  约 6 种, 产 亚洲、 大洋 洲和南 美洲。 我国有 1 种, 云南 也产。 1. 石胡荽 (四声 本草) 图版 69: 3—6 鞭 打锈球 (普洱 ), 球子草 (通称 ), 鹅 不食草 (中药 名), 三箭、 三郎箭 (陕西 ), 沙药草 (江苏 ), 地胡椒 (海南 ) Centipeda minima (L. ) A. Br. et Aschers. (1876); Merr. (1923); Hand.-Mazz. (1936); Merr. et Chun (1940); Kitam. (1940); S. Y. Hu (1966); 图鉴 (1975)*; 中 国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秦岭 植物志 (1985 广;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rtemisia minima L. (1753); Centipeda orbicularis Lour. (1790); Franch. (1883), (1884) ; Cotula minima (L. ) Willd. (1804); Myriogyne minuta Less. (1831); Maxim. (1859); Sphaeroniorpham centipeda DC. (1937); Centipeda minuta (Less. ) C. B. Clarke (1876). 一 年生小 草本, 高 5 — 12 厘米。 主 根长达 15 厘米, 上部粗 1 一 2 毫米, 具多 数侧根 和 纤维状 细根。 茎自 基部多 分枝, 茎枝 纤细, 具细 纵棱, 疏被白 色蛛丝 状毛或 无毛, 分 枝近基 部或下 部匍匐 生根。 叶 多数, 叶片楔 状倒披 针形, 长 3 — 10 (-15) 毫米, 宽 2-4 (一 6) 毫米, 先 端纯, 基部长 楔形, 边缘具 1 一 3 对钝 锯齿, 两面 绿色, 无 毛或背 面被 极稀疏 的蛛丝 状毛, 中脉在 背面稍 凸起, 侧脉不 明显; 叶 柄无或 极短。 头 状花序 小, 扁 球形, 径 3 — 3. 5 毫米, 单 生于叶 腋内; 花序 梗无或 近无; 总苞半 球形, 径 2. 5 — 3 毫米; 总苞片 2 层, 近 等长, 斜展或 平展, 披 针状长 圆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先 端钝, 背面无 毛或被 极稀疏 的蛛丝 状毛, 具 白色的 狭膜质 边缘。 边 缘雌花 多层, 花冠细 管状, 长 0.1~0.2 毫米, 先端 2 — 3 微裂, 花柱 伸出冠 管外; 中央 两性花 数朵, 花冠长 0.4~0.5 毫米, 冠檐 4 深 裂至近 基部, 冠管 极短, 全 部花冠 黄色、 淡 黄色或 白色。 瘦 果近圆 柱形, 长约 1 毫米, 具 4 条 纵棱, 疏被细 长毛。 花果期 3 — 11 月。 产于 勐腊、 勐海、 景洪、 普洱、 沧源、 耿马、 景东、 洱源、 ^水和 砚山、 巧家; 生 于海拔 640 — 1900 米的 林下、 沟边、 荒地、 路 旁及沙 滩上。 我国除 西北部 外大部 分省区 有 分布。 朝鲜、 日本、 印度、 马来 西亚和 大洋洲 也有。 全草 药用, 能通窍 散寒、 祛风 利湿、 散瘀 消肿, 治 感冒、 鼻炎、 疟疾、 疳积、 黄疸 型 肝炎、 跌打、 疮疡、 蛇伤、 皮癣、 小儿 麻痹后 遗症。 77. 山 芫荽属 Cotula L. 一 年生小 草本, 常呈匍 匐状。 叶 互生, 羽状 全裂或 深裂, 稀 具齿或 全缘。 头 状花序 小, 盘状, 异型, 单生 于枝顶 或叶腋 或与叶 对生, 有花 序梗; 总芭半 球形或 钟形; 总苞 片 2 — 3 层, 内层常 较小, 草质, 具 狭膜质 边缘; 花序托 平或半 球形, 无 托毛。 边花数 层, 雌性, 结实, 无花 冠或有 极小的 2 齿状的 花冠围 绕花柱 基部; 中央花 少数, 两性, 结实, 花冠 管状, 黄色, 先端 4 一 5 浅裂; 花药基 部钝; 花柱分 枝或不 分枝, 分 枝先端 截形 或钝。 瘦 果长圆 形或倒 卵形, 压扁, 具 腺点, 周边有 极宽的 翅或近 无翅, 基 部有由 花 序托的 乳突伸 长而形 成的假 果柄, 边 缘的雌 花尤其 明显; 无冠状 冠毛。 
362  云南 植物志  约 75 种, 广 布于南 半球。 我国有 2 种。 云南产 1 种。 . 1. 山芫荽 (图鉴 ) 图版 69: 7-9 芫荽菊 (广 州植 物志) Cotula anthemoides L. ( 1753); Lour. ( 1790); DC. ( 1837); Benth. (1861); Hook. f. (1881); Hand.-Mazz. (1938); S. Y. Hu (1966); 图鉴 (1975)*; 中 国植物 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excl. C. W. Wang 72822. 多 年生小 草本, 高 3 — 15 厘米。 主根 延长, 上部粗 1 一 2 毫米, 具多 数侧根 和纤维 状 细根。 茎 自基部 具多数 铺散的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被白色 或淡褐 色的细 柔毛。 基生 叶 轮廓倒 披针状 长圆形 或狭长 圆形, 长 3 — 5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二 回羽状 分裂, 第一 回 全裂片 3 — 5 对, 中 部裂片 最长, 第二 回浅裂 或呈尖 齿状, 1 一 3 对, 小 裂片披 针状线 形 或近三 角形, 先端 急尖, 具细 尖头, 两面 绿色, 无 毛或疏 被蛛丝 状毛, 叶柄长 0.5 — 1 厘米, 基 部扩大 成鞘, 叶 鞘长披 针形, 边 缘具疏 离的长 尖齿; 茎生叶 多数, 与 基生叶 同形, 但 向上叶 渐小, 上部叶 无柄、 半 抱茎。 头状花 序小, 单生 于茎、 枝顶和 叶腋, 或 有时对 叶生; 花序梗 纤细, 长 2 — 12 毫米, 疏 被白色 或淡褐 色细柔 毛或近 无毛; 总苞半 球形, 径 5 — 6 毫米; 总苞片 2 层, 外层 长圆形 或倒披 针状长 圆形, 长 2. 5 — 3 毫米, 背 面 被稀疏 的细柔 毛或近 无毛, 内 层长圆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稍短, 全部 小苞片 绿色, 具 1 条 红褐色 的脉, 先 端钝或 急尖, 边缘狭 膜质; 花序 托平, 径 2. 5 — 3 毫米, 具 多数乳 突状凸 起并在 果期延 长成假 果柄, 但不 与成熟 果一齐 脱落。 边 缘雌花 多数, 无 花冠, 花 柱及其 分枝裸 露于子 房顶; 中央 两性花 少数, 花冠 黄色, 管状, 先端 4 一 5 浅裂, 雌蕊 和雄蕊 内藏。 瘦果倒 卵状长 圆形, 压扁, 长约 1 毫米, 边缘有 粗厚的 宽翅, 两面 无毛, 具 多数透 明的小 腺点。 花果期 7 月 至翌年 3 月 。 产于 普洱、 澜沧、 景洪、 勐海、 勐腊、 绿春、 麻 栗坡; 生 于海拔 500 — 1400 米的疏 林下、 河边潮 湿地或 田边、 路旁。 福建、 台湾、 广东有 分布。 中南 半岛、 印度、 尼泊 尔、 巴 基斯坦 和非洲 也有。 千 里光族 Trib. Senecioneae Cass.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稀为亚 灌木或 灌木。 叶 互生, 有时莲 座状, 全缘或 分裂。 头 状花 序排成 伞房状 或总状 花序, 稀 单生; 总苞片 1 层或 2 层, 少为 多层, 基部具 小外苞 片 或否。 花序 托平或 突起, 无托片 或具小 窝孔。 边 缘小花 雌性, 花冠 舌状或 丝状, 或无 雌花; 中 央小花 两性, 花冠管 状或细 管状, 檐 部钟形 或狭漏 斗形, 4 一 5 裂; 花 柱二裂 或 不裂, 分 枝先端 截形、 钝 圆或有 附器。 雄蕊 4 一 5, 花药基 部钝、 箭形或 有尾。 瘦果 圆 柱形, 具肋, 稀 扁平, 具翅; 冠毛 1 至 多层, 糙毛 状或娟 毛状, 稀无 冠毛。 约 112 属。 我国有 22 属, 云南产 18 属 199 种。 分属 检索表 1 (2) 头状花 序大, 连同 舌状花 直径达 6.5 厘米, 单生 茎端; 总苞 片宽, 2 — 3 层, 草质, 先端渐 
菊 科  363  2 (1) 3 (6) 4 (5) 5 (4)  6 (3) 7 (14) 8 (9) 9 (8) 10 (11)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10) 13) 12) 7) 32) 17) 16) 23) 20) 19) 22) 21) 18) 25) 24) 27) 26) 31) 30) 29) 28) 15)  尖; 花托 突起, 半球形 78. 多 榔菊厲 Doronicum 头状花 序小, 直 径不逾 2.5 厘米, 单生或 排成复 花序; 总苞片 1 层, 偶有 2 — 5 层, 先端尖 或钝; 花 托平。 两 性花不 结实, 花柱不 分枝; 叶 基生莲 座状; 花葶具 苞片。 雌雄 同株; 花先叶 开放; 头 状花序 单生花 葶端, 边 缘小花 舌状, 多层, 舌 片较长 而细, 黄 79. 款 Tussilago 雌雄 异株; 花叶同 时或稍 先于叶 开放; 头状花 序数个 在花葶 端排成 总状或 圆锥状 花序, 有 两种 形状, 雌头 状花序 的总苞 钟形, 冠毛 丰富, 长于 花冠; 雌花 白色或 紫色; 雄头 状花序 的 总苞狭 钟形, 冠 毛少, 短 于花冠 80. 蜂 斗菜属 Petasites 两性花 结实, 花柱 分枝; 叶多 茎生, 极 少基生 呈莲座 状而具 花葶。 头状花 序无舌 状花, 全部 小花细 管状, 两性或 边缘兼 有丝状 雌花, 花药 极小, 不 外露; 总 苞宽 筒形或 筒形; 冠毛 白色, 娟 毛状, 丰富, 与花冠 等长。 边花 雌性, 丝状, 2 层; 花 柱分枝 细长, 先端钝 …- • 81. 菊芹属 Erechtit€s 全 部小花 两性; 花 柱分枝 先端具 附器。 多年生 草本; 花常 黄色; 花柱 分枝先 端具长 的钻形 附器, 伸出 花冠外 82. 菊 三七属 Gynura 一年生 草本; 花柱分 枝先端 具短的 附器, 与花冠 等长。 总 苞基部 具小外 苞片; 花橘 红黄色 83. 野 茼蒿属 Crassocephalum 总 苞基部 无小外 苞片; 花 红色或 紫红色 84. — 点红属 Emilia 头状 花序有 或无舌 状花; 小花 管状、 丝状或 舌状, 花药 较大, 明显; 总苞圆 柱形、 钟形至 半 球形; 冠毛糙 毛状, 通 常短于 花冠。 叶 无鞘; 花柱分 枝先端 截形。 瘦果 扁平; 雌 花瘦果 具翅, 花冠 舌状, 蓝紫色 (栽培 植物) 85. 瓜 叶菊属 Pericallis 瘦果圆 柱形, 具 5 — 10 肋, 无翅; 花冠 黄色。 花 药基部 箭形或 具尾。 花 药基部 箭形; 头状花 序无舌 状花, 全 部小花 管状; 叶通 常为三 角形或 五角形 86. 蟹 甲草属 Parasenecio 花药 基部具 长尾; 头状 花序具 舌状花 或边花 丝状, 稀无 雌花。 直立 草本; 叶柄不 增粗, 不 扭转, 叶 片草质 87. 合 耳菊属 Synotis 攀援 植物; 叶柄 增粗, 扭转, 叶片 近革质 88. 藤菊属 Cissampelopsis 花 药基部 钝或具 短耳。 植株具 块茎; 头状 花序有 舌状花 89. 华 蟹甲属 Sinacalia 植 株不具 块茎。 叶 具掌状 脉或三 出脉, 叶片常 为圆形 或肾形 90. 蒲 儿根属 Sinosenecio 叶具羽 状脉, 叶片 为其他 形状。 总苞半 球形、 宽 钟形或 杯形, 基部 无小外 苞片。 叶不 分裂, 基生成 莲座状 91. 狗 舌草属 Tephroseris 叶羽状 分裂, 侧裂 片细, 3 — 7 对; 叶茎生 92. 羽 叶菊属 Nemosenedo 总苞圆 柱形或 钟形, 少为半 球形, 基 部具小 外苞片 93. 千 里光属 Senecio 叶 有鞘, 至少 基生叶 如此; 花柱分 枝先端 钝圆。  I 
364  云南 植物志  33 (34) 头 状花序 单生花 葶端, 下垂, 偶有 数个排 成总状 花序; 总苞半 球形, 少为宽 钟形, 基部近 圆形 94. 垂 头菊属 Cremanthodhun 34 (33) 头 状花序 多数, 在茎 端排成 总状或 伞房状 花序, 稀 单生; 总苞圆 柱形或 钟形, 基部 近平截 95. 棄吾属 Ligularia 78. 多 榔菊属 Doronicum L. 多年生 草本。 叶 互生, 基 生叶具 长柄, 茎 生叶常 抱茎。 头状花 序大或 较大, 通常单 生或有 时排成 伞房状 花序; 总 苞半球 形或宽 钟形; 总苞片 2 — 3 层, 草质, 近 等长, 外 层披 针形、 长 圆状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内层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先端长 渐尖, 背部被 疏 柔毛或 腺毛。 花序 托多少 突起, 无毛或 有毛。 小花 异形, 全部 结实; 舌状花 1 层, 雌 性; 管状花 多层, 两性, 檐部 5 齿裂; 花药基 部钝或 有耳; 花柱 二裂, 裂片 线形, 先端 圆形或 截形, 被毛。 瘦 果长圆 形或长 圆状陀 螺形, 无毛或 有毛, 具 10 条 等长的 纵肋; 冠毛 多层, 糙 毛状, 白色、 黄褐 色或淡 红色, 舌状 花痩果 有时无 冠毛。 35 种。 我国有 7 种, 云南产 2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头状花 序单生 茎顶; 舌状 花长达 2.5 厘米, 长于 总苞片 …… 1. 西藏 多榔菊 D. thibetanmn 2 (1) 头 状花序 2 — 10, 排 成总状 花序; 舌状 花长至 1 厘米, 与总苞 片等长 2. 狭舌 多榔菊 D. stenoglossum 1. 西藏 多榔菊 (西 藏植 物志) 图版 75: 1-2 Doronicum thibetanum CaviU. (1907)* ;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Cremanthodium calotum Diels (1905); Doronicum limprichtii Diels (1922); D - altaicum auct. non Pall. (17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75 厘米。 根状茎 粗壮, 块状。 茎 单生, 直立, 被 密的长 柔毛, 并 杂有腺 毛或短 腺毛。 基 生叶具 长柄, 倒 卵状匙 形或长 圆形, 长 4 一 15 厘米, 宽 1.5 — 3.5 厘米, 先 端钝或 圆形, 全 缘或具 细齿, 基部渐 狭成翅 状柄。 茎 生叶常 密集; 下部叶 卵状长 圆形或 长圆状 匙形, 先 端纯或 圆形, 全 缘或具 细齿, 基部 楔形, 叶柄长 2 — 4 厘 米, 具 宽翅; 中 部及上 部叶卵 状长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3 — 8. 5 厘米, 宽 1.5 — 4 厘米, 先 端 圆形, 两 面被短 柔毛或 腺毛。 头状花 序单生 茎顶, 连 同舌状 花直径 5 — 6 厘米; 总苞 半 球形, 直径 3 — 3. 5 厘米; 总苞片 2 — 3 层, 近 等长, 外层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1.5 — 1.8 厘米, 宽 1 一 2 毫米; 内层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宽 1 一 1.5 毫米, 先端长 渐尖, 背 部被疏 柔毛和 腺毛。 舌状花 黄色, 舌片长 圆形, 长 2 — 2. 5 厘米, 宽至 3 毫米, 具 3 — 4 脉, 管 部长约 3 毫米; 管状花 黄色, 长 4 一 5 毫米, 管部长 2 毫米, 檐部 钟形, 5 裂,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瘦果圆 柱形, 长约 2 毫米, 沿肋被 短毛; 冠毛黄 褐色, 长约 5 毫 米。 花期 7 — 9 月。 
菊 科  365  产 德钦、 贡山、 中甸、 红河、 绿春; 生 于海拔 3400 — 4200 米 的高山 草地、 灌丛、 林下、 路旁 或多石 山坡。 分布于 西藏、 四川、 青海。 据 《中 国植 物志》 记载, Cremamhodium calotum Diels (1905) 与本 种是同 一种。 如然, 一个 新的组 合是需 要的, 即启 用更早 的加词 calotum。 因来 不及借 阅相应 的模式 做深人 的对比 研究, 暂记 于此。 2. 狭舌 多榔菊 (中 国植 物志) 多榔菊 (图鉴 ) Doronicum stenoglossum Maxim. ( 1882 ) ; 图鉴 ( 1975 )*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广. Doronicum souliei Cavill. (1907), (1911); D.yunnanense Franch.ex Diels. ( 1912) , norm. nud.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100 厘米。 根状 茎细。 茎 单生, 直立, 被密或 疏的长 柔毛, 并 杂有 腺毛。 基生 叶椭圆 形或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8 — 10 厘米, 宽 3 — 4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短 渐尖, 全 缘或具 细齿, 基部 楔形, 叶柄长 3 — 6 厘米。 茎 生叶常 密集; 下部叶 卵状长 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3 — 10 厘米, 宽 2. 5 — 4 厘米, 基部 楔形, 渐狭 成柄; 上部叶 无柄, 卵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长 3 — 12 厘米, 宽 1.5 — 4 厘米, 基部 心形, 半 抱茎, 或 下半部 收 縮呈提 琴状。 全部叶 质薄, 两 面被短 柔毛或 腺毛。 头状花 序小, 连 同舌状 花直径 1.5 — 2 厘米, 2 — 11 个生 于茎枝 顶端, 排 成总状 花序; 总 苞半球 形或宽 钟形, 长达 1.5 厘米; 总苞片 2 — 3 层, 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宽 1 一 2 毫米, 先端长 渐尖, 背部 被疏柔 毛和 腺毛。 舌 状花淡 黄色, 舌片 线形, 长 7 — 10 毫米, 与总苞 等长或 稍短, 宽至 1 毫 米, 具 3 — 4 脉, 管 部长约 3 毫米; 管状花 黄色, 长 4 毫米, 管部长 2 毫米, 檐 部狭钟 形, 5 裂, 裂片 卵形。 瘦果圆 柱形, 长约 3 毫米, 沿肋被 短毛; 冠毛 白色、 黄白 色或微 红色, 长约 3 毫米。 花期 7 — 9 月。 产 中甸、 丽江、 洱源; 生 于海拔 3400 — 4300 米 的高山 草地、 灌丛或 林缘。 分布于 西藏、 四川、 青海、 甘肃。 79. 款冬属 Tussilago L. 多年 生寧状 草本, 花先叶 开放, 先抽 出数个 花茎。 根状茎 横走。 花葶有 苞片。 叶互 生, 不 分裂; 基 生叶莲 座状, 宿存, 叶脉 掌状。 头 状花序 单生花 寧端, 具异形 小花; 总 苞 钟形; 花序 托平, 无毛; 总苞片 草质, 2 层, 等长, 线状披 针形。 边 缘小花 2 — 3 层, 雌性, 结实, 舌状, 舌片 黄色; 中 央小花 管状, 多数, 两性, 黄色, 不 结实, 檐部 5 裂; 花药基 部钝或 圆形; 花柱 分枝顶 端钝, 被乳突 状毛。 瘦果圆 柱形, 具 5 — 10 肋; 冠 毛糙 毛状。 单 种属。 我国 及云南 也产。 1. 款冬 (神 农本 草经) 款 冬花、 冬花 Tussilago farfara L. (1753);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山 
366  云 南植物 志  图版 75 1—2. 西藏 多榔菊 Doronicum thibetanum Cavill. , 1. 植株, 2. 舌 状花; 3—6. 毛裂 蜂斗菜 Petasites trichobbus Franch. , 3. 雌株, 4. 雄株, 5. 雌花, 6. 两 性花。 (王 颖绘) 
菊 科  367  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多年生 草本, 高 5 — 15 厘米。 根状 茎粗, 横走。 花茎 数个, 直立, 密 被白色 绒毛, 具鳞状 苞片。 叶宽 心形或 心状三 角形, 长 6 — 9 厘米, 宽达 15 厘米, 先 端钝, 边 缘有波 状齿, 基部 心形; 叶脉 掌状, 主脉 5 — 7 条; 叶面深 绿色, 无毛, 下面 较淡, 密 被白色 绒毛; 叶柄 与叶片 等长或 稍短, 被白色 绒毛。 头状花 序单生 茎端; 总苞 钟形, 长达 18 毫米; 总苞片 2 层, 线状披 针形, 背面 被白色 柔毛。 舌状花 黄色, 舌片 线形, 长 8 — 10 毫米, 管部长 3 — 4 毫米; 管状花 多数, 长 4 一 5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褐色, 长 3_4毫 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10 — 15 毫米。 花果期 3 — 5 月。 产 中甸、 丽江、 鹤庆; 生 于海拔 3000 — 3400 米的 林下、 灌丛。 分布 全国。 亚洲、 欧洲及 北非洲 也有。 80. 蜂 斗菜属 Petasites Mill. 多年 生葶状 草本, 花叶同 时或稍 先于叶 开放, 先抽 出数个 花茎。 根状茎 横走。 花葶 有 苞片。 叶 互生, 不 分裂; 基 生叶莲 座状, 宿存, 叶脉 掌状。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 列成总 状或 圆锥状 花序, 具异形 小花, 雌雄 异株; 总苞 钟形; 花序 托平, 无毛; 总苞片 草质, 1 一 5 层, 等长, 披 针形。 雌头状 花序边 缘小花 多层, 雌性, 结实, 丝状, 顶端 截形, 4 一 5 裂, 中央 具少数 不育两 性花; 雄头 状花序 具多数 两性不 育花; 雄花 管状, 檐部 5 裂; 花药基 部钝或 圆形; 花柱 柱头棍 棒状, 不 分裂, 被乳突 状毛。 瘦果圆 柱形, 具 5 — 10 肋; 冠毛糙 毛状。 18 种。 我国有 6 种, 云南产 2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成 圆锥状 花序; 瘦 果无毛 1. 毛裂 蜂斗菜 P. tricholobus 2 (1) 头 状花序 少数, 排 成总状 花序; 两 性花子 房被毛 2. 盐源 蜂斗菜 P. versipilus I 1. 毛裂 蜂斗菜 (图鉴 ) 图版 75: 3-6 冬花、 蜂斗菜 Petasites tricholobus Franch. (1883);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Petasites mairiei Levi. (1915); P . vanioti Levi. ( 1915) ; P . himailacus Kitam. (1968); P. petelotii (Merr. ) Kitam. (1966); Ligularia petelotii Merr. (1940). 多年 生葶状 草本, 高 27 — 60 厘米, 全株 被白色 蛛丝状 棉毛, 叶前 开花, 先 抽出数 个 花茎, 近雌雄 异株。 根状茎 横走。 花葶有 苞片, 苞片 卵状披 针形, 长 3 — 4 厘米。 基 生叶莲 座状, 宽肾状 心形, 长 2 — 8 厘米, 宽 6 — 18 厘米, 先端 圆形, 边缘有 细齿, 基 部深 心形; 叶脉 掌状, 主脉 5 — 7 条; 两面 被白色 棉毛, 后 脱毛。 雌 株的头 状花序 多数, 排 成圆锥 状伞房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2. 5 厘米, 具 苞片; 总苞 钟形, 宽 8 — 12 毫米; 总 苞片 10 — 12, 披针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7 毫米; 雌花 丝状, 多数, 花冠 4 一 5 裂; 雄 
368  云南 植物志  株的头 状花序 多数, 排列成 圆锥状 花序; 总苞狭 钟形, 宽 5 — 7 毫米; 两性 不育花 多数, 管状, 花冠 5 裂。 瘦果圆 柱形, 无毛, 具肋; 雌花 的冠毛 白色, 长 10 毫米, 与 花冠等 长, 雄 花的冠 毛少, 长为 花冠的 1/3。 花期 4 一 6 月。 产 会泽、 东川、 德欽、 贡山、 维西、 丽江、 洱源、 大理、 漾濞、 广南; 生 于海拔 1780 — 3600 米的 山谷、 林下、 溪边。 分布于 西藏、 四川、 贵州、 青海、 甘肃、 陕西、 山西。 尼 泊尔、 印度、 越南 也有。 2. 盐源 蜂斗菜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Petasites versipilus Hand.-Mazz. (1920);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多年生 草本, 高 5 — 15 厘米。 根状 莲粗, 横走。 花茎 单生, 直立, 具 苞片, 苞片宽 卵形 至狭披 针形, 长达 2 厘米。 叶宽 肾形, 边缘有 细齿, 基部深 心形; 叶脉 掌状; 叶面 被卷 毛和腺 状毛; 叶柄被 卷毛。 头 状花序 少数, 排成 总状; 花序梗 顶端稍 膨大, 具苞 片; 总苞 钟形, 长 10 — 11 毫米; 总苞片 11 一 15, 线形, 边 缘褐色 膜质。 雌花 丝状, 花 冠长 4. 5 — 7 毫米, 裂片 5, 子房 无毛; 两性 不育花 管状, 花冠长 4 一 6. 5 毫米, 裂片 5。 瘦果圆 柱形, 无毛, 或 两性花 的子房 被毛; 冠毛 白色, 短于 花冠, 雄花 的冠毛 更短。 花期 4 一 6 月 。 产 德庆、 维西、 丽江; 生 于海拔 2400 — 3800 米 的山谷 草地、 林下、 溪边。 分布于 四川。 81. 菊弃属 Erechtites Rafin.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茎有 分枝。 叶 互生, 全缘, 边 缘有齿 或羽状 分裂。 头 状花序 具异形 小花, 多数, 排列 成圆锥 状伞房 花序; 总苞 筒形; 总苞片 1 层, 分离, 边缘膜 质。 花序 托平, 有窝 孔及短 流苏。 边 缘小花 2 层, 雌性, 结实, 花冠 丝状, 顶端具 4 一 5 齿; 中 央小花 管状, 两性, 结实, 花 冠狭漏 斗形, 檐部 5 裂; 花药基 部钝; 花 柱分枝 伸长, 顶 端截形 或钝, 被乳突 状毛。 瘦果圆 柱形, 基部和 顶端具 不明显 的环, 具 10 肋; 冠毛 多层, 细 毛状。 15 种。 我国有 2 种, 云南产 1 种。 1. 梁子菜 (图鉴 ) Erechtites hieracifolia (L. ) Rafin. (1838);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9). 一年生 草本, 高 40 — 100 厘米。 茎有 分枝, 被 柔毛。 叶披针 形至长 圆形, 长 7 — 16 厘米, 宽 3 — 4 厘米, 先 端尖, 边缘有 粗齿, 两面 无毛或 背面沿 脉被短 柔毛, 基 部渐狭 或半 抱茎。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列 成伞房 花序; 总苞 筒状, 长约 15 毫米, 宽 1.5 — 2 毫 米; 总苞片 1 层,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8 — 11 毫米, 宽 1 毫米, 先 端尖, 边缘 膜质, 背 面淡黄 色或褐 绿色, 无毛 或被短 刚毛。 边 缘小花 1 一 2 层, 花冠 丝状, 长 7 — 11 毫米, 顶端具 4 一 5 齿; 中 央小花 多数, 细 管状, 长 8 — 12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2 — 3 毫米, 具肋; 冠毛 多层, 白色, 长 7 — 8 毫米。 花果期 6 — 10 月。 
菊 科  369  产 峨山、 新平 (扬武 )、 墨江; 生 于山坡 林下。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福建、 台湾。 原产墨 西哥。 《中 国植 物志》 (第 77 卷, 第 1 分册, 1999) 依据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的 记载, 认为 本种产 云南。 我 未见到 云南的 标本。 但我 见到了 来自美 国田纳 西州的 1 号标本 (存 昆明 植物所 标本馆 ), 植株 矮小, 叶狭长 圆形, 长达 3.5 厘米, 宽至 9 毫米, 基 部渐狭 成 短柄。 头状花 序少, 2 — 9 个, 中 央两性 花细漏 斗状, 边 缘雌花 丝状, 两 者区别 明显。 尽管 该标本 可能是 不良生 境下的 产物。 但其 体态与 《中 国高等 植物图 鉴》、 《贵 州植物 志》 和 《中 国植 物志》 (1999) 等志书 记载的 形态和 图完全 不同, 倒与 《台 湾植 物志》 (4:944, pi. 445. 1998) 的 相近。 经 比较, 上述 三志所 绘本种 的图与 野茼蒿 (Cras- socephalum crepidioides (Benth. ) S. Moore) 的图 一致, 显 然就有 误定的 问题。 为了证 明这 一点, 观察 了昆明 植物研 究所野 生的、 正 在开花 (十 二月) 的野 茼蒿的 小花: 全部 小 花橙红 黄色, 细 管状, 其细 如丝, 仅 顶端稍 膨大, 几 无檐部 与管部 之分, 花药 极小, 内藏。 瘦果褐 紫色, 具肋, 肋上有 短毛。 因此, 前人 极有可 能将边 花误认 为丝状 雌花, 而将野 茼蒿误 定为梁 子菜。 这样, 云南 以及中 国大陆 上的其 他省是 否产梁 子菜就 是一个 疑问。 照我的 见解, 梁子 菜不可 能分布 于中国 大陆, 因为它 原产墨 西哥, 没有重 要的经 济 价值, 不 可能被 引种而 逸生。 82. 菊 三七属 Gynura Cass. nom. cons. 多年生 草本, 稀亚 灌木。 叶 互生, 边缘 有齿或 分裂, 极少 全缘。 头状 花序具 同形管 状花, 单生 或排列 成伞房 花序; 总甚 筒形, 基部 具小外 苞片; 总苞片 1 层, 分离, 边缘 膜质。 花序 托平, 有窝 孔及短 流苏。 小花 两性, 结实, 管状, 檐部 5 裂; 花药基 部钝或 具 小耳; 花柱分 枝顶端 有钻形 附片, 被乳突 状毛。 瘦果圆 柱形, 具 10 肋, 两端 平截, 无毛或 有毛; 冠毛 丰富, 絹 毛状, 白色。 40 种。 我国有 10 种, 云南产 8 种。 分种 检索表  1 (6) 叶大 头羽状 分裂。 2 (3) 根不 膨大; 叶 两面贴 生黑褐 色短毛 1. 山芥 菊三七 G. barbareifolia 3 (2) 根 膨大成 块状; 叶 两面有 短毛或 无毛。 4 (5) 高大 草本;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成复 伞房状 2. 菊三七 G. japonica 5 (4) 葶状 草本; 头 状花序 1 一 5, 单生 或排成 伞房状 3. 狗头七 G. pseudochina 6 (1) 叶不分 裂或有 时基部 浅裂。 7 (8) 攀援 草本; 叶两 面无毛 4. 平卧 菊三七 G. procumbens 8 (7) 直立 草本。 9 (12) 叶及总 苞背面 有密毛 10 (11) 叶在茎 上等距 着生, 通常为 卵形, 基 部心形 或截形 5. 白子菜 G. divaricata 
370  南植物 志  11 (10) 叶 集生在 茎的中 上部, 通 常为菱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基 部楔形 6. 尼泊尔 菊三七 G. nepalensis 12 (9) 叶及总 苞背面 无毛。 13 (14) 叶 无柄, 基 部耳状 抱茎; 小 花黄色 T. 木耳菜 G. cusimbua 14 (13) 叶 有柄, 不 抱茎; 小花 橙黄色 至红色 8. 红凤菜 G. bicolor 1. 山芥 菊三七 (中 国植 物志) Gynura barbareifolia Gagnep. (1921); 中国 植物志 (1999). Gynura macLurei Merr. (1922); G . divaricata ( L. ) DC. subsp. barbareif alius (Gagnep. ) F. Davies (1979).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80 厘米, 全 株被黄 褐色短 柔毛。 茎 直立, 分 枝或不 分枝。 叶 在茎上 疏生, 稀 在上部 密集, 大 头羽状 分裂, 长 4 一 12 厘米, 顶裂 片大, 三角状 卵形, 长 3 — 7 厘米, 宽 2 — 5 厘米, 先端尖 或钝, 基部截 形或近 心形, 稀 楔形, 边缘有 尖鋸齿 或 裂片, 侧裂片 1 一 2 对, 卵 状长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5 — 10 毫米, 全缘或 有齿, 侧脉网 状, 叶两面 贴生黑 褐色短 柔毛, 背面毛 较密; 叶柄被 密毛, 具耳。 头 状花序 1 一 3, 排 列 成伞房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2 厘米, 被 黄褐色 短毛, 具 1 一 3 苞片; 总苞 钟形, 长 10 — 15 毫米, 宽 8 — 12 毫米, 具数 个小外 苞片; 总苞片 13, 线状长 圆形, 宽 1 一 1.5 毫 米, 先端 渐尖, 边缘 膜质, 背面被 密或疏 短毛。 小花 黄色, 管状, 长 11 一 14 毫米, 管 部长 9 一 11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1 一 3 毫米, 具 9 一 10 肋, 肋间有 微毛; 冠毛 白色。 花期 4 月。 . 产 蒙自。 仅见 到刘慎 谔的两 号标本 (18760、 18752), 均 无野外 记录。 2. 菊三七 (中 国植 物志) 土三七 (图 考、 滇南本 草), 三七草 (图鉴 ) Gynura japonica (Thunb. ) Juel. (1891); S. Y. Hu (1966); Launer (1975);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广. Arnica japonica L.f (1781); Senecio japonicus Thunb . (1784); Cacalia segetum Lour. (1790); Gynura pinnatifida (Lour. ) DC. (1836); G. vaniotii Levi. (1914); G. segetum (Lour. ) Merr. (1919); 图鉴 (1975)*. 多年生 草本, 高 60 — 150 厘米。 根 粗大, 块状, 径 3 — 4 厘米。 茎 直立, 多 分枝, 被 卷毛或 脱毛。 基部叶 在花期 枯萎; 下部 叶小, 椭 圆形, 有 粗齿、 浅裂 至大头 羽状分 裂, 顶裂片 大或与 侧裂片 等大; 中部 叶大, 椭圆 形或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10 — 30 厘米, 宽 8 — 15 厘米, 羽状 深裂, 顶裂 片大, 倒 卵形、 长 圆形或 长圆披 针形; 侧裂片 3 — 6 对, 椭 圆形、 长 圆形或 长圆状 线形, 长 1.5 — 5 厘米, 宽 0.5 — 2 厘米, 先 端尖, 边缘 有粗齿 或尖 锅齿, 稀 全缘, 叶面 绿色, 背面绿 色或变 紫色, 两 面贴生 有节短 柔毛或 无毛; 上部 叶 较小, 羽状 分裂。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列 成圆锥 状伞房 花序, 花 序枝具 3 — 8 个 头状花 序; 花 序梗长 1 一 3 厘米, 被 短毛, 具 1 一 3 苞片; 总苞钟 形或狭 钟形, 长 10 — 15 毫米, 宽 8 — 15 毫米, 具 9 一 11 小外 苞片; 总苞片 13, 线状披 针形, 宽 1 一 1.5 毫米, 先端渐 尖, 边缘 膜质, 背面被 疏毛或 无毛。 小花 50 — 100, 黄 色或橙 黄色, 管状, 长 13 — 15 毫米, 管部长 10 — 12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棕 褐色, 长 4 一 5 毫米, 具 10 肋, 肋 间有微 
菊 科  371  毛; 冠毛 白色。 花果期 5 — 10 月。 产福贡 •、 维西、 泸水、 中甸、 丽江、 洱源、 大理、 漾濞、 禄劝、 昆明、 东川、 寻 甸、 罗平、 峨山、 华宁、 楚雄、 江川、 西畴、 蒙自、 麻 栗坡; 生 于海拔 1100 — 3000 米 的 山谷、 山坡 草地、 林缘。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湖北、 湖南、 陕西、 安徽、 浙江、 江 西、 福建、 广西、 台湾。 尼 泊尔、 泰国、 日本 也有。 3. 狗头七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76: 1-3 紫 背天葵 (图考 ) Gynura pseudochina (L. ) DC. (183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9)*. Senecio pseudo-china L. (1753); S . biflorus Burm . f . (1768); Cacalia bulbosa Lour. (1790); Gynura bulbosa (Lour.) DC. (1838); Crassocephalu m pseudo-china (L. ) O. Ktze. (1891); Senecio crassipes Levi . et Vant. (1904); Gynura bodinieri Levi. (1914); G. biflora Merr. (1921).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50 厘米。 根 粗大, 肉质, 圆 球形, 径 2 — 6 厘米。 茎 直立, 单 生或 2 — 3, 被 柔毛或 脱毛。 基 部叶莲 座状, 倒 卵形、 匙 形或椭 圆形, 长 5 — 22 厘米, 宽 2. 5 — 7. 5 厘米, 先端钝 或尖, 基部 渐狭, 羽状 分裂, 稀 具齿, 裂片三 角形或 卵状长 圆形, 全 缘或具 小齿; 叶脉 羽状, 侧脉 4 一 10 对; 叶面 绿色, 背面变 紫色, 两面 有柔毛 或 无毛; 叶柄长 0.5 — 4 厘米; 中 上部叶 较小, 羽状 分裂, 两面 被毛。 头 状花序 1 一 5, 排列 成伞房 花序; 花 序梗长 0.5 — 4 厘米, 被 短毛, 具 1 一 2 苞片; 总苞 钟形, 长 10 — 12 毫米, 宽 8 — 10 毫米, 具 8 — 9 小外 苞片; 总苞片 13, 线状披 针形, 宽 1.5 毫米, 先 端 渐尖, 带 紫色, 边缘 膜质, 背面被 疏毛。 小花 黄色或 红色, 管状, 长 10 — 13 毫米, 管部长 7 — 9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红 褐色, 长 3 — 4 毫米, 具 10 肋, 肋间有 微毛或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10 — 12 毫米。 花期 4_11 月。 产 丽江、 洱源、 永胜、 大姚、 禄劝、 富民、 昆明、 安宁、 江川、 开远、 富宁、 建 水、 西畴、 文山、 蒙自、 屏边、 金平、 元江、 景洪、 勐海; 生 于海拔 700 — 2500 米的山 坡 沙地、 林缘或 路边。 分布于 贵州、 广西、 海南、 广东。 印度、 斯里 兰卡、 缅甸、 泰国 也有。 4. 平卧 菊三七 (中 国植 物志) 平卧 土三七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Gynura procumbens (Lour. ) Meir. (192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 国植物 志 (1999)* . Cacalia procumbens Lour. ( 1790); Gynura sarmentosa ( Bl. ) DC. (1838); G . cavaleriei Levi . (1914) . 多年 生攀援 草本。 茎 匍匐, 单生或 2 — 3, 被 柔毛或 脱毛, 分枝。 叶 卵形、 卵状长 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6. 5 — 11 米, 宽 3 — 6 厘米, 先 端尖, 基部 圆钝或 渐狭, 全缘 或波状 齿; 叶脉 羽状, 侧脉 5 — 7 对; 叶面 绿色, 背面 紫色, 两面 无毛; 叶柄长 5 — 15 毫米; 上部叶 较小, 披针形 或线披 针形。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列成 复伞房 花序, 每 个伞房 花序具 3 — 5 个头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6 — 10 厘米, 被 短毛, 具 1 一 3 苞片; 总苞 狭钟形 或漏斗 
图版 76 1—3. 狗头七 Gynura pseudochina (L. ) DC. , 1. 植株 下部, 2. 植株 上部, 3. 管 状花; 4—7. 白子菜 G. divaricata (L. ) DC., 4. 植株 中部, 5. 植株 上部, 6. 管 状花, 7. 叶。 (王 颖绘) 
菊 科  373  形, 长 15 — 17 毫米, 宽 5 — 10 毫米, 具 5 — 6 小外 苞片; 总苞片 11 一 13, 长圆 状披针 形, 宽 1.5 毫米, 先端 渐尖, 紫色, 边缘 膜质, 背面 无毛。 小花 20 — 30, 橙 黄色, 管 状, 长 12 — 15 毫米, 管部长 7 — 9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栗 黑色, 长 4 一 6 毫米, 具 10 肋,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约 10 毫米。 产 河口; 生 于海拔 200 米 的溪边 沙地。 分布于 贵州、 广东。 越南、 印度尼 西亚、 泰 国 和非洲 也有。 5. 白子菜 (广 州植 物志) 图版 76: 4-7 叉花 土三七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耳叶 土三七 Gynura divaricata (L. ) DC. ( 183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9)* . Seyiecio divaricatus L. (1753); S . incana L. (1763); Cacalia ovalis Ker.- Gawl. (1816) * ; Gynura auriculata Cass. (1834) ; G. ovalis (Ker. -Gawl.) DC. (1838) ;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G. ovalis var. pinnatifida Hemsl. (1888);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G. hemsleyana Levi. (1914).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60 厘米。 茎 直立, 被短 柔毛或 脱毛, 分枝。 叶 卵形、 倒披针 形或椭 圆形, 长 2 — 15 厘米, 宽 1.5 — 5 厘米, 先端钝 或尖, 基部 截形、 微 心形或 楔形, 渐狭 成柄, 边缘有 锯齿或 浅裂, 稀 全缘; 叶脉 羽状, 侧脉 3 — 5 对, 干时成 黑线; 叶面 绿色, 背面 有时变 紫色, 两面被 短毛; 叶柄长 0.5 — 4 厘米, 基部 具耳; 上部叶 较小, 狭披 针形或 线形, 羽状 浅裂。 头 状花序 3 — 5, 排列 成伞房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15 厘米, 被 短毛, 具 1 一 3 苞片; 总苞 钟形, 长 8 — 10 毫米, 宽 6 — 8 毫米, 具数 个小外 苞片; 总 苞片 11 一 14, 线状披 针形, 宽 1 一 2 毫米, 先端 渐尖, 边缘 膜质, 背面 被毛或 无毛。 小 花橙 黄色, 管状, 长 11 一 15 毫米, 管部长 9 一 11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褐色, 长 5 毫米, 具 10 肋, 肋间有 微毛; 冠毛 白色, 长 10 — 12 毫米。 花期 4 一 10 月 C 产 元江、 文山、 红河、 绿春、 景东; 生 于海拔 1300 — 2800 米山坡 草地、 荒 地或路 边。 分布于 广东、 海南、 香港。 越 南北部 也有。 6. 尼泊尔 菊三七 (中 国植 物志) 茎 叶天葵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Gynura nepalensis DC. (1838); 贵州 植物志 (1989); 中国 植物志 (1999). Senecio nudibasis Levi . et Vant. (1909); Gynura dielsii Levi. (1914), nom. ille- git. ; G . nudibasis ( Levi . et Vam. ) Lauener et Ferguson (197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G. pseudo-china auct.non (L. ) DC. : Hand.-Mazz. (1938).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45 厘米。 茎 直立, 密被 黄褐色 绒毛, 下部 无叶, 上部 具多数 叶。 茎生叶 卵形、 菱形、 长圆状 披针形 或狭椭 圆形, 长 3 — 20 厘米, 宽 1 一 7 厘米, 先 端尖, 基部 楔形, 渐狭 成柄, 全缘或 边缘上 半部有 鋸齿, 稀 浅裂; 叶脉 羽状, 侧脉 3 — 6 对; 叶面灰 白色, 被密 或疏的 黄褐色 柔毛, 背面 沿脉被 柔毛; 叶柄长 2 — 5 厘米, 被 密毛; 上部叶 较小, 狭披 针形或 线形, 苞 片状。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列成 疏伞房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10 厘米, 被 短毛, 具 苞片; 总苞狭 钟形, 长 10 — 13 毫米, 宽 6 — 10 毫米, 具 7 — 8 小外 苞片; 总苞片 13 — 14, 线状披 针形, 宽 1.5 — 2. 5 毫米, 先端 渐尖, 边缘 
374  云南 植物志  膜质, 背面被 黄褐色 柔毛或 无毛。 小花 黄色, 管状, 长 8 — 10 毫米, 管部长 4 一 5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褐色, 长 3 — 4 毫米, 具 10 肋, 有 微毛或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10 — 12 毫 米。 花果期 3 — 10 月。 产 腾冲、 镇康; 生 于海拔 1100 — 2300 米 溪边或 田边。 分布于 贵州。 印度、 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缅甸、 泰国 也有。 7. 木耳菜 (图考 ) Gynura cusimbua (D. Don) S. Moore (192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植 物志 (1999)*. Cacalia cusimbua D.Don (1825); C . bicolor Roxb. (1814), nom. nud. , ( 1832) descr. , non Willd. ; C . angulosa Wall. (1831), nom. nud. ; DC. ( 1838); Cras- socephalum cusimbua (D. Don) O. Ktze. (1891) .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一 2 米。 茎 肉质, 基 部直径 1.5 — 2 厘米, 下部 平卧, 上部直 立, 被 柔毛或 脱毛, 多 分枝。 叶倒 卵形、 长圆 状披针 形或椭 圆形, 长 10 — 30 厘米, 宽 4 一 11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渐狭, 无柄, 具抱 茎的宽 叶耳, 边 缘有尖 锯齿; 叶脉羽 状, 侧脉 12 — 30 对; 叶面 绿色, 背面 有时变 紫色, 两面 无毛; 上部叶 较小, 披 针形或 长圆披 针形, 先端长 渐尖。 头 状花序 4 一 15, 排列 成圆锥 状伞房 花序; 花 序梗长 1.5 — 3 厘米, 被 短毛, 具 2 — 3 苞片; 总 苞狭钟 形或圆 柱形, 长 12 — 17 毫米, 宽 8 — 12 毫米, 具 7 — 9 小外 苞片; 总苞片 13 — 15,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宽 1.5 毫米, 先端 渐尖, 边缘 膜质, 背面 无毛。 小花 50, 橙 黄色, 管状, 长 11 一 13 毫米, 管部长 7 — 9 毫米。 瘦果 圆 柱形, 褐色, 长 4 一 4. 5 毫米, 具 10 肋, 肋 间有微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10 — 15 毫米。 花期 9 一 10 月 。 产 德钦、 贡山、 福贡、 沪水、 祥云、 洱源、 大理、 漾濞、 安宁、 楚雄、 蒙自、 景 东、 腾冲、 盈江、 陇川、 凤庆、 临沧; 生 于海拔 1400 — 3400 米 林下、 山坡、 路边。 分 布于 西藏、 四川。 印度、 缅甸、 泰国 也有。 8. 红凤菜 (台湾 ) 玉 枇杷、 金 枇杷、 白 背三七 (贵州 ) Gynura bicolor (Roxb. ex Willd. ) DC. (1836); 贵州 植物志 (1989); 中国 植物志 (1999)*. Cacalia bicolor Roxb. ex Willd. (1731).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300 厘米, 全株 无毛。 茎 直立。 叶倒 卵形、 倒披 针形或 长圆状 .披 针形, 长 5 — 16 厘米, 宽 2. 5 — 6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渐狭 成柄, 边 缘有波 状鋸 齿或小 尖齿, 稀近基 部羽状 浅裂或 扩大成 戟形; 叶脉 羽状, 侧脉 7 — 9 对; 叶面绿 色, 背面变 紫色, 两面 无毛; 上部叶 较小, 狭披 针形至 线形, 苞 片状。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列成 疏伞房 花序; 花 序梗长 3 — 4 厘米, 具 1 一 2 苞片; 总苞狭 钟形, 长 11 一 15 毫米, 宽 8 — 10 毫米, 具 7 — 9 小外 苞片; 总苞片 13, 线状披 针形, 宽 1 一 1.5 毫米, 先端渐 尖, 边缘 膜质, 背面 无毛。 小花橙 黄色或 红色, 管状, 长 13 — 15 毫米, 管部长 10 — 2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淡 褐色, 长 4 毫米, 具 10 — 15 肋, 无毛; 冠毛 白色。 花期 5 — 10 月。 
菊 科  375  产 福贡、 元江、 富宁、 西畴、 屏边、 麻 栗坡、 金平、 勐腊、 潞西、 耿马; 生 于海拔 200 — 2200 米 溪边、 路边或 林下。 分布于 贵州、 广西、 广东、 台湾。 印度、 尼 泊尔、 不 丹、 细甸、 日本 也有。 83. 里予 茼蒿属 Crassocephalum Moench.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叶 互生。 头 状花序 具同形 小花, 花期常 下垂, 少数, 排列成 伞房 花序; 总苞 筒形; 总苞片 1 层, 分离, 边缘 膜质; 花序 托平, 有 窝孔, 窝孔 边缘膜 质。 小花 多数, 两性, 结实, 花冠细 管状, 檐部 5 裂; 花药 基部具 小耳; 花柱 分枝细 长, 先 端具长 的钻形 附器, 被乳突 状毛。 瘦果圆 柱形, 基部 和顶端 具灰白 色环, 具肋; 冠毛 多层, 销 毛状。 21 种。 我国及 云南产 1 种。 1. 野茼蒿 (图鉴 ) 图版 77: 1-3 革 命菜、 野木 耳菜、 野青菜 (江川 ), 灯笼草 (景洪 ) Crassocephalum crepidioides ( Benth. ) S. Moore ( 191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9)*. Gynura crepidioides Benth. in Hook. f. (1849); 图鉴 (1975)*. 一年生 草本, 高 20 — 120 厘米。 茎 直立, 无毛。 叶 质薄, 椭圆形 或长椭 圆形, 长 7 — 12 厘米, 宽 4 一 5 厘米, 先端 渐尖, 边缘有 粗齿或 重齿, 基部 楔形, 两面 无毛; 叶 柄长 2 — 2. 5 厘米。 头 状花序 数个, 排列 成伞房 花序; 总苞 筒状, 长 10 — 12 毫米, 宽 8 — 10 毫米, 基 部具多 数小外 苞片; 总苞片 1 层, 线状披 针形, 宽 1.5 毫米, 先 端有簇 状 毛尖, 边缘 膜质。 小花 多数, 细 管状, 花冠长 8 — 12 毫米, 红褐色 或橙黄 红色。 瘦果 狭圆 柱形, 赤 红色, 具肋, 被毛; 冠毛长 8 — 12 毫米, 白色。 花果期 3 — 12 月。 产 师宗、 德钦、 贡山、 福贡、 维西、 庐水、 中甸、 丽江、 漾濞、 昆明、 楚雄、 峨 山、 华宁、 江川、 蒙自、 元阳、 麻 栗坡、 马关、 绿春、 屏边、 金平、 河口、 景东、 景 洪、 勐海、 勐腊、 保山、 腾冲、 凤庆、 潞西、 沧源; 生 于海拔 330 — 4000 米的 山坡、 水 边、 沟谷 林缘、 山顶石 缝中。 分布于 西藏、 四川、 贵州、 湖北、 湖南、 江西、 福建、 广 西、 广东。 热 带亚洲 和非洲 也有。 84. 一 点红属 Emilia Cass. 一年生 草本, 常有 白霜, 无毛或 被毛。 叶 互生, 基生或 茎生, 羽状 分裂、 具 齿或全 缘, 抱茎。 头 状花序 具同形 小花, 少数, 排列 成伞房 花序; 花序 梗长, 花前 下垂; 总苞 筒状; 总苞片 1 层, 等长; 花序 托平, 具小 窝孔。 小花 多数, 管状, 两性, 结实, 花冠 黄 色或粉 红色, 管部 细长, 檐部 5 裂; 花药基 部钝; 花柱分 枝长, 顶端具 M 锥形 附片。 瘦果圆 柱形, 两端 截形, 具 纵肋或 5 棱; 冠毛刚 毛状。 100 种。 我国有 3 种, 云南产 2 种。 
376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77 1—3. 野茼蒿 Crassocephalum crepidioides (Benth. ) S. Moore, 1. 植株, 2. 花序, 3. 管 状花; 4—5. 小 一点红 Emilia prenanthoidea DC. , 4. 植株, 5. 管 状花。 (王 颖绘) 
菊 科  377  分种 检索表 1 (2) 茎下 部叶大 头羽状 分裂; 总苞 与小花 等长; 瘦 果有毛 1. 一点红 E. sonchifolia 2 (1) 茎下 部叶不 分裂; 总 苞短于 小花; 瘦 果无毛 2. 小 一点红 E. prenanthoidea 1. 一点红 (图鉴 ) 羊 蹄草、 牛奶奶 (玉溪 ), 红头草 (易门 ) Emilia sonchifolia (L. ) DC. (1838);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9)*. Cacalia sonchifolia L. (1753); Senecio sonchifolius ( L. ) Moench . (1802); Cras- socephalum sonchifolium ( L. ) Less. (1831); Emilis sinica Miq. (1861); Gynura spermaptera Levi. ( 1912) . 一年生 草本, 高 25 — 40 厘米。 茎 直立, 自基部 分枝, 无毛或 被毛。 基生叶 和茎下 部叶卵 形或宽 卵形, 大 头羽状 分裂, 长 5 — 10 厘米, 宽 2. 5 — 7 厘米, 顶裂 片大, 宽卵 状三 角形, 先端 钝圆, 边缘 有不整 齐齿; 侧裂片 1 对, 长 圆形, 先 端尖, 边缘 有波状 齿; 叶脉 羽状; 叶面深 绿色, 背面变 紫色, 两 面被短 卷毛; 叶柄具 宽翅; 中上 部叶较 小, 卵状披 针形至 线形, 基部 抱茎, 全 缘或有 细齿。 头状 花序长 8 毫米, 花后 伸长达 14 毫米, 下垂, 通常 2 — 5, 排列成 疏伞房 花序; 花 序梗长 2. 5 — 5 厘米; 总苞 筒形, 长 8 — 14 毫米, 宽 5 — 8 毫米; 总苞片 8 — 9, 线状长 圆形或 线形, 与小花 等长, 先端 渐尖, 边缘 膜质, 背面 无毛。 小花粉 红色或 紫色, 管状, 长 9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3 — 4 毫 米, 具 5 肋, 肋间 被毛; 冠毛 白色。 花果期 7 — 10 月。 产 盐津、 巧家、 庐水、 大姚、 武定、 大理、 禄丰、 昆明、 楚雄、 澄江、 峨山、 易 门、 玉溪、 元江、 广南、 石屏、 开远、 蒙自、 金平、 景洪、 孟连、 保山、 临沧; 生于海 拔 330 — 2000 米的 山坡、 田边、 路旁。 分布于 四川、 湖北、 湖南、 江苏、 浙江、 安徽、 广东、 海南、 福建、 台湾。 亚洲 热带、 亚 热带以 及非洲 也有。 全株 入药, 消炎 止痢。 2. 小 一点红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77: 4-5 Emilia prenanthoidea DC. (183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9); 中国 植物志 (1999). Emilia angustifolia DC. (1838). 一年生 草本, 高 30 — 90 厘米。 茎 直立, 自基部 分枝, 无毛或 被毛。 基部 叶小, 倒 卵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先 端钝, 基部 渐狭, 具宽 翅柄; 中 部叶长 圆形或 线状长 圆形, 长 2 — 9 厘米, 宽 0.5 — 3 厘米, 先 端钝, 边 缘有波 状齿, 基部箭 形或具 宽耳, 抱茎; 叶脉 羽状; 叶面深 绿色, 背面变 紫色, 两面 无毛; 上部叶 较小, 线状披 针形至 线形。 头状花 序 少数, 排列成 疏伞房 花序; 花 序梗长 3 — 10 厘米; 总苞 筒形, 长 8 — 12 毫米, 宽 3 — 10 毫米; 总苞片 10, 长 圆形, 长 12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先 端尖, 边缘 膜质, 背面无 毛。 小花粉 红色或 紫色, 管状, 长 10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3 毫米, 具 5 肋, 无毛; 冠毛 白色。 花果期 5 — 10 月。 
378  云南 植物志  产 昭通、 罗平、 路南、 中甸、 洱源、 漾濞、 武定、 昆明、 华宁、 峨山、 江川、 砚山、 蒙自、 屏边、 绿春、 景东、 思茅、 勐腊、 保山、 腾冲、 沧源、 临沧; 生 于海拔 550~2000 米的 山坡、 林中。 分布于 贵州、 浙江、 广东、 广西、 福建。 印 度至中 南半岛 也有。 全草 入药, 用于 小儿急 性支气 管炎、 肺炎、 扁桃 腺炎。 85. 瓜 叶菊属 PericallisD. Don 多年生 草本, 稀亚 灌木。 叶 互生或 基生, 边缘 有齿或 分裂。 头 状花序 具异形 小花, 多数, 排列 成伞房 花序; 总苞 钟形; 总苞片 1 层, 分离, 边缘 膜质; 花序 托平。 边缘小 花 舌状, 雌性, 结实; 中 央小花 管状, 两性, 结 实或不 结实, 檐部 5 裂; 花药基 部截形 或具 小耳; 花 柱分枝 伸长, 顶端 截形, 被画笔 状毛。 瘦 果背面 压扁; 舌状 花瘦果 卵形, 具翅; 管状花 瘦果长 圆形或 卵形, 具 5 棱; 冠毛 1 一 2 层。 15 种。 我国及 云南有 1 栽 培种。 1. 瓜叶菊 (江苏 南部种 子植物 手册) Pericallis hybrida B. Nord. (1978); 中国 植物志 (1999) .excl. syn. Cineraria cruenta Masson ex L'Herit. (1860).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70 厘米。 茎直 立, 被 白色长 柔毛。 叶 基生, 肾 形至宽 心形, 长 10 — 15 厘米, 宽 10 — 20 厘米, 先端 尖, 基部深 心形, 边缘有 钝齿或 三角状 分裂, 叶面 绿色, 背面灰 白色, 密被 绒毛; 叶脉 掌状; 叶柄长 4 一 10 厘米, 抱莲; 上部叶 较小。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列 成伞房 花序; 花序 梗粗, 长 3 — 6 厘米; 总苞 钟形, 长 5 — 10 毫米, 宽 7 — 15 毫米; 总苞片 1 层, 披 针形, 先 端尖。 舌 状花紫 红色、 淡 蓝色、 粉 红色或 白色, 舌片长 圆形, 长 2 — 4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管状花 黄色, 长 6 毫米。 瘦果长 圆形或 卵形, 长 1.5 毫米, 具棱, 被 毛或无 毛; 冠毛 白色, 长 4 一 5 毫米。 花期 3 — 9 月。 原产 大西洋 加那利 群岛, 我国及 云南省 作为花 卉广泛 栽培。 该 种系从 自然种 Peri- callis cruenta (L' Herit. ) Bolle 及其他 亲缘杂 交选育 而来。 这 一工作 在英国 完成, 并为 B.Nordenstam (1978) 发表。 且得 到较好 的认同 (Mabberley, 1997)。 86. 蟹 甲草属 Parasenecio W. W. Smith et J. Small 多年生 草本。 根状茎 直伸或 横走。 叶 互生, 不 分裂或 分裂, 具羽 状或掌 状脉。 头状 花序 不具舌 状花, 少数 至多数 排成顶 生总状 花序或 圆锥状 花序; 总 苞圆柱 形或狭 钟形; 总苞片 1 层。 花序 托平, 无托 片或有 托毛。 小花 同形, 两性, 全部 结实, 花冠 管状, 5 齿裂; 花药 基部箭 形或有 短尾; 花柱 二裂, 裂片 线形, 先端 截形, 被毛。 瘦果圆 柱形, 无毛, 具肋; 冠毛 1 层, 刚 毛状。 60 种。 我国有 51 种, 云南产 15 种。 分种 检索表 1 (12) 叶 分裂。 
菊 科  379  2 (3) 叶提琴 状羽状 分裂, 背 面被毛 1. 轮叶 蟹甲草 P. cyclotus 3 (2) 叶掌状 分裂, 背面 被毛或 无毛。 4 (7) 叶 3 — 5 浅裂或 中裂; 总 苞片和 小花各 4 一 5。 5 (6) 叶片五 角形, 具 五角或 5 中裂; 上部叶 腋或花 序枝上 具珠芽 2. 五裂 蟹甲草 P. quinquelobus 6 (5) 叶 片三角 形或宽 卵形, 3 中裂, 中 裂片再 3 裂; 不 具珠芽 …… 3. 玉龙 蟹甲草 P. rockianus 7 (4) 叶 5 — 7 中裂或 深裂; 总 苞片和 小花各 3 — 5 8 (9) 叶 中裂; 裂 片宽, 先端 尾状, 背面 被黄褐 色柔毛 …… 4. 翠雀叶 蟹甲草 P. delphiniphyllus 9 (8) 叶 深裂。 10 (11) 叶掌 式羽状 深裂; 裂片长 圆状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背面 被灰白 色柔毛 5. 掌裂 蟹甲草 P. palmatisectus 11 (10) 叶掌状 深裂; 裂片倒 卵形或 匙形, 先 端钝, 背 面无毛 6. 昆明 蟹甲草 P. tripteris 12 (1) 叶不 分裂。 13 (14) 基生叶 1 枚, 在花期 存活; 茎 生叶苞 叶状, 极 少在下 部有正 常叶; 头 状花序 多数; 总苞片 8—10, 小花 10 — 28, 白色; 植 株被腺 状柔毛 ,. 蟹甲草 P. forrestii 14 (13) 基生叶 早落; 茎生叶 多数。 15 (16) 叶 三角状 戟形或 卵状三 角形, 先端 尾状, 背面被 腺状短 柔毛; 冠毛 褐色或 紫褐色 8. 戟状 蟹甲草 P. hastiformis 16 (15) 叶 卵状三 角形、 三 角形或 卵形, 先端 急尖, 背面被 柔毛。 17 (18) 头 状花序 下垂, 偏向花 序枝的 一侧; 总苞片 2 — 3; 小花 3; 叶背面 密被灰 白色蛛 丝状毛 9. 蛛毛 蟹甲草 P. roborowskii 18 (17) 头 状花序 下垂或 直立, 不或 偏向花 序枝的 一侧; 总苞片 3 — 8; 小花 3 — 12。 19 (22) 叶柄 具翅, 基部 有耳, 半 抱茎。 20 (21) 叶柄有 宽翅, 叶耳 较窄; 总 苞片及 小花各 5 10. 阔柄 蟹甲草 P. latipes 21 (20) 叶柄有 窄翅, 叶 耳大, 圆形; 总苞片 6 — 8; 小花 9 一 12 (14) 11. 丽江 蟹甲草 P. lic^iangensis 22 (19) 叶柄 无翅, 基部 无耳, 不 抱茎。 23 (24) 基生叶 在花期 凋落; 叶 背面密 被白色 絨毛; 总苞片 5; 小花 8— 9 12. 大理 蟹甲草 P. taliensis 24 (23) 基生叶 在花期 存在。 25 (26) 莲及 叶背面 密被黄 褐色长 柔毛; 总 苞片及 小花各 5 …… 13. 瓜拉坡 蟹甲草 P. koualapensis 26 (25) 茎 及叶背 面被白 色蛛丝 状毛或 无毛。 27 (28) 总 苞片及 小花各 3 14. 盐丰 蟹甲草 P. tenianus 28 (27) 总苞片 5; 小花 5 — 8 15. 蜂 斗菜状 蟹甲草 P. petasitoides 1. 轮叶 蟹甲草 (图鉴 ) Parasenecio cyclotus (Bur. et Franch. ) Y. L. Chen (1999) * . Senecio cyclotus Bur. et Franch . (1891); Cacalia eye lota (Bur. et Franch. ) Hand. -Mazz. (1936); 图鉴 (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Koyamacalia cyclota (Bur.et Franch. ) H. Robinson et Brettell (1973). 多年生 草本, 高 40 — 100 厘米。 根状 茎粗。 莲 单生, 直立, 下 部近无 叶或具 卵形靖 片, 上部被 蛛丝状 柔毛。 茎下 部叶常 早落, 全形 倒卵状 匙形, 长 5 — 18 厘米, 宽 3 — 8 
380  云南 植物志  厘米, 羽状 分裂, 裂片卵 状长圆 形或倒 卵形, 先 端尖, 边缘 有三角 状齿, 叶面 绿色, 贴 生疏 短毛, 背面被 疏或密 的蛛丝 状毛; 叶柄基 部扩大 成宽达 2.5 厘米 的耳; 茎上 部叶较 小, 苞 片状,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头 状花序 多数, 在 茎端排 成总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2 — 4 毫米, 具小 苞片; 总苞圆 柱形, 长 8 — 10 毫米, 宽 2 — 3 毫米; 总苞片 5 — 6, 披 针形, 长 8 — 10 毫米, 宽 1.5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 膜质。 小花 5 — 6, 花冠 管状, 黄色, 长约 8 毫米, 管 部长至 3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约 4 毫米, 无毛, 具肋; 冠毛 白色, 长 6 — 7 毫米。 花果期 8 — 9 月。 产 德钦、 丽江、 中甸、 兰坪、 华坪、 洱源、 鹤庆、 宾川、 大理、 大姚、 会泽; 生于 海拔 2200 — 4200 米的 林下、 林缘、 草地或 路边。 分布于 四川。 2. 五裂 蟹甲草 (西 藏植 物志) Parasenecio quinquelobus (Wall, ex DC. ) Y. L. Chen (1999) . Prenajithes quinqueloba Wall, ex DC. (1838); Senecio quinquelobus (Wall, ex DC. ) Hook .f.et Thorns . ex C . B . Clarke ( 1876 ) ; Cacalia pentaloba Hand . -Mazz . (1938); 西 藏 植物志 ( 1985 ); C. quinqueloba ( Wall . ex DC. ) Kitam. ( 1955 ) ; Koyamacalia quinqueloba (Wall, ex DC. ) H. Robins, et Brettell (1973). 多年生 草本, 高 40 — 90 厘米。 根状茎 横走。 茎 单生, 直立, 无毛, 上部叶 腋和花 序 枝上具 蛛芽。 茎 下部叶 在花期 早落; 茎 生叶常 5 — 8, 肾 状五角 形或宽 卵状五 角形, 长 6 — 10 厘米, 宽 5 — 14 厘米, 具五角 或掌状 浅裂至 中裂, 先 端尖或 尾状, 边 缘有粗 齿, 基出脉 3 — 5, 叶面 绿色, 贴生疏 短毛, 背面灰 绿色, 被蛛丝 状毛; 叶柄长 2 — 8 厘 米; 茎 上部叶 较小, 三角形 或长三 角形; 最 上部叶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苞 片状, 叶腋有 珠芽。 头 状花序 多数, 在 茎端排 成圆锥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2 毫米, 具 1 一 2 小 苞片; 总 苞圆 柱形, 长 7 — 8 毫米; 总苞片 4 一 5, 长 圆形, 先 端钝, 边缘 膜质, 背面 无毛。 小花 4-5, 花冠 管状, 黄色, 长 6 — 7 毫米, 管 部长至 3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4 一 5 毫米, 无毛, 具肋; 冠毛 白色, 长 5 — 6 毫米。 花果期 8 — 10 月。 产 德钦、 贡山、 维西、 中甸、 沪水、 兰坪, 鹤庆; 生 于海拔 2950 — 4150 米的 林下、 高山 草地。 分布于 四川。 尼 泊尔、 锡金、 不 丹、. 印度西 北部、 缅甸 也有。 3. 玉龙 蟹甲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78: 1-3 Parasenecio rockianus (Hand. -Mazz. ) Y. L. Chen ( 1999) * . Cacalia rockiana Hand. -Mazz. (193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C. lijiangensis Hand. -Mazz. var. acerina Koyama (1978); Koyamacalia rockiana (Hand. -Mazz. ) H. Robins, et Brettell (1973). 多年生 草本, 高 35 — 50 厘米。 根状茎 横走。 茎 单生, 直立, 上部被 短柔毛 或蛛丝 状毛。 叶常为 3, 在茎 中下部 集生, 全 形宽三 角形, 长 6 — 9 厘米, 宽 4 一 6 厘米, 掌状 3 中裂, 裂片先 端尖, 边缘有 粗齿, 叶脉 掌状, 叶面 绿色, 贴 生褐色 糙毛, 背 面灰绿 色, 密 灰白色 被蛛丝 状毛;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最上 部叶披 针形, 3 浅裂, 苞 片状。 头 状花序 多数, 在 茎端排 成总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2 — 3 毫米, 密 被蛛丝 状毛。 总苞圆 柱形, 长 8 — 11 毫米, 宽 2 — 3 毫米; 总苞片 4 一 5,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宽 1.5 — 2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狭 膜质, 背面 无毛。 小花 4 一 5, 花冠 管状, 黄色, 长 10 — 11 毫米, 管部长 
菊 科  381  图版 78 1—3. 玉龙 蟹甲草 Paraseneciorockianus(Hand.-Mazz. ) Y. L. Chen, 1. 植株 h 部, 2. 头状 花序, 3. 管 状花; 4—5. 昆明 蟹甲草 P. tripteris(Hand.-Mazz. ) Y. L. Chen. 4. 植株, 5. 管 状花。 (王 颖绘) 
382  云南 植物志  至 3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3 毫米, 无毛, 具肋; 冠毛 白色, 短于 花冠。 花果期 8 — 10 月。 产 维西、 丽江; 生 于海拔 2400 米 的山坡 林缘。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4. 翠雀叶 蟹甲草 (中 国植 物志) 飞 燕草叶 蟹甲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Parasenecio delphiniphyllus (Levi. ) Y.L.Chen (1999). Senecio delphiniphyllus Levi. (1885) ; Cacalia delphiniphylla (Levi. ) Hand.— Mazz. (193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C. pilgeriana (Diels) Ling subsp. delphiniphylla (Levi. ) Koyama (1973) ; Parasenecio tongchuanensis Y. L. Chen (1955). 多年生 草本, 高 80 — 150 厘米。 茎 单生, 直立, 被 柔毛或 无毛。 茎 下部叶 早落; 中 部叶 3 — 4, 全形宽 肾形或 宽卵状 肾形, 长 9 一 15 厘米, 宽 11 一 18 厘米, 先端 尾状渐 尖, 掌状 中裂, 裂片 5 — 7, 倒 卵形或 长圆状 卵形, 先端 尾状, 边缘有 锯齿, 叶脉 掌状, 主脉 5, 侧 脉向上 叉开, 叶 面贴生 短毛, 背面被 黄褐色 柔毛; 最 上部叶 渐小。 头 状花序 多数, 在茎 端排成 圆锥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2 毫米, 密 被腺状 短毛; 总苞圆 柱形, 长 5 — 6 毫米, 宽 2 — 3 毫米; 总苞片 5, 长 圆状披 针形, 宽 1 一 15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狭 膜质, 背 面被短 柔毛。 小花 5, 花冠 管状, 黄色, 长约 8 毫米, 管 部长至 3 毫米。 瘦果 圆 柱形, 长 4 一 5 毫米, 无毛, 具肋; 冠毛淡 褐色, 长 6 毫米。 花果期 7 — 10 月。 产巧家 (药 山, 模式标 本产地 ); 生 于海拔 1650 — 3200 米 的山坡 林下。 分布 贵州。 5. 掌裂 蟹甲草 (图鉴 ) Parasenecio palmatisectus (J. F. Jeffrey) Y. L. Chen (1999) * . Senecio palmatisectus J. F. Jeffrey (1916); Cacalia palmatisecta (J. F. Jeffrey) Hand. -Mazz. (1936); 图鉴 ( 1975 广;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Koyamacalia palmatisecta (J. F. Jeffrey) H. Robins. et Brettell (1973).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100 厘米。 茎 单生, 直立, 被 柔毛或 无毛。 茎 下部叶 早落; 中 部叶 叶片全 形宽卵 圆形或 五角状 心形, 长 5 — 14 厘米, 宽 7 — 20 厘米, 掌 式羽状 深裂, 裂片 3 — 7, 长 圆形或 匙形, 稀 线形, 长 2 — 9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端 渐尖, 再羽状 浅 裂或边 缘有角 状齿, 叶面 绿色, 贴生 短毛或 无毛, 背面灰 绿色, 沿脉被 柔毛; 叶柄无 翅, 长 4 一 7 厘米, 被毛; 上部叶 渐小。 头 状花序 多数, 在茎 端排成 圆锥状 或总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3 — 5 毫米, 被短 柔毛或 无毛; 总苞圆 柱形, 长 8 — 10 毫米, 宽 2 — 3 毫米; 总 苞片 4, 线状长 圆形, 宽 1 一 1.5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狭 膜质, 背 面被短 柔毛或 无毛。 小花 4 一 5, 稀 6 或 7, 花冠 管状, 黄色, 长 8 — 12 毫米, 管 部长至 3 毫米。 瘦 果圆柱 形, 长 5 — 6 毫米, 无毛, 具肋; 冠毛 白色, 长 5 — 6 毫米。 花果期 7 — 10 月。 产 会泽、 德钦、 贡山、 福贡、 维西、 中甸; 生 于海拔 3100 — 4000 米 的山坡 林下、 林缘或 灌丛。 分布 西藏。 模式 标本采 自德欽 (茨姑 )。 6. 昆明 蟹甲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78: 4-5 Parasenecio tripteris (Hand. -Mazz. ) Y. L. Chen ( 1999) * . Cacalia tripteris Hand. -Mazz. (193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90 厘米。 茎 单生, 直立, 坚硬, 无毛。 茎 下部叶 早落; 中上 
菊 科  383  部 叶叶片 全形宽 卵形, 长 7 — 10 厘米, 宽 6 — 11 厘米, 掌状 深裂, 裂片 3 — 7, 宽倒卵 形或 匙形, 先 端钝, 顶裂片 不裂, 侧裂片 2 浅裂或 深裂, 叶面 绿色, 背面灰 绿色, 两面 无毛; 叶柄 具翅, 长 为叶片 之半。 头 状花序 多数, 在茎 端排成 圆锥状 花序, 分枝 具总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3 — 5 毫米; 总苞圆 柱形, 长 8 — 9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总苞片 3, 线 状披 针形, 长 7 — 9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先端钝 或尖, 边缘狭 膜质, 背面 无毛。 小花 3-4, 花冠 管状, 黄色, 长 6 — 7 毫米, 管 部长至 2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4 一 5 毫米, 无毛, 具肋; 冠毛 白色, 长 5 — 6 毫米。 花果期 7 — 10 月。 产 盐津、 东川、 寻甸、 嵩明、 昆明; 生 于海拔 1900 — 3100 米 的山坡 林下或 草坡。 模式标 本采自 昆明。 7. 蟹甲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Parasenecio forrestii W. W. Smith et Small (1922); 中国 植物志 (1999)* . Cacalia forrestii (W. W. Smith et Small) Hand.-Mazz. (193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C. begoniaefolia auct . non ( Franch. ) Hand . -Mazz .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60 — 80 厘米。 根状 茎细。 茎 单生, 直立, 被腺状 柔毛。 叶 集生于 茎 下部, 3 枚, 基生叶 1 枚, 心形, 长 10 — 12 厘米, 宽 14 一 17 厘米, 先端钝 或近圆 形, 边缘 具小尖 圆齿, 基部 心形, 叶脉 网状, 叶两 面被长 柔毛, 背面毛 较密; 叶柄长 3 — 5 厘米, 被密 柔毛; 茎生叶 1, 稀 2, 较小, 椭圆 状长三 角形。 头 状花序 多数, 在茎 端排成 圆锥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0.5 — 5 毫米, 被短 柔毛, 具 1 一 4 小 苞片; 总苞 钟形, 长 13 — 14 毫米, 宽 6 — 8 毫米; 总苞片 8 — 9, 外层 较宽, 内层披 针形, 长 10 — 12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先 端尖, 边缘狭 膜质, 背面被 腺状短 柔毛。 小花 10 — 16, 花冠 管状, 粉 白色至 白色, 长约 8 毫米, 管 部长至 3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5 — 6 毫米, 无毛, 具 5 肋; 冠毛 白色, 长约 8 毫米。 花果期 8 — 10 月。 产 贡山、 福贡、 永胜、 宁范、 大理、 昆明; 生 于海拔 2250 — 3300 米的 林下。 分布 于四川 C 8. 戟状 蟹甲草 (中 国植 物志) Parasenecio hastiformis Y. L. Chen (19%)*; 中国 植物志 (1999). 多年生 草本, 高 80 — 100 厘米。 根状 茎粗。 茎 单生, 直立, 被 腺状短 柔毛。 下部叶 在花期 凋落; 中 部叶宽 三角状 戟形或 卵状三 角形, 长 10 — 15 厘米, 宽 12 — 15 厘米, 先 端长 渐尖或 尾状, 边 缘具细 尖齿, 基部宽 心形或 戟形, 基部裂 片短三 角形; 叶 脉掌状 3-5, 叶面深 绿色, 贴生 短毛, 下面淡 绿色, 密被 腺状短 柔毛; 叶柄长 6 — 10 厘米, 无 翅, 被疏 腺状短 柔毛, 稀在 叶腋有 鳞芽; 上部叶 渐小, 卵 状三角 形至披 针形。 头 状花序 多数, 在茎或 枝端排 成总状 或圆锥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2 毫米, 具 1 一 2 小 苞片; 总苞圆 柱 形或狭 钟形, 长 10 — 11 毫米, 宽 3 — 4 毫米; 总苞片 5, 长 圆状披 针形, 宽 1 一 2 毫 米, 先 端钝或 稍尖, 边缘狭 膜质, 背面 被腺状 短毛。 小花 5, 花冠 管状, 黄色, 长 8 — 9 毫米, 管部长 4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3 — 4 毫米, 无毛, 具肋; 冠毛 褐色, 长 8 毫米。 花果期 9 月 。 产 中甸、 丽江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2400 — 3500 米 的山谷 溪旁。 
384  云南 植物志  9. 蛛毛 蟹甲草 (图鉴 ) 康定 蟹甲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Parasenecio roborowskii (Maxim. ) Y. L. Chen ( 1999) * . Senecio roborovuskii Maxim . (1881); Cacalia roborowskii (Maxim. ) Ling (1934);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C. adenocauloides Hand.-Mazz. (1936); C . tatsienensis (Bur. et Franch. ) Hand.-Mazz. (1936); Koyamacalia roborowskii (Max- im. ) H. Robins. et Brettell (1973). 多年生 草本, 高 60 — 100 厘米。 根状 茎粗。 茎 单生, 直立, 被白色 蛛丝状 柔毛。 下 部叶 在花期 凋落, 卵状 三角形 或长三 角形, 长 8 — 30 厘米, 宽 8 — 10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边缘具 尖齿, 基部微 心形或 截形; 叶 脉掌状 3 — 5, 叶面 绿色, 贴生 短毛或 无毛, 下面淡 绿色, 密被白 色蛛丝 状毛; 叶柄长 6 — 10 厘米, 无翅, 被蛛丝 状毛; 上 部叶渐 小, 卵状 三角形 至长三 角形。 头 状花序 多数, 在茎或 枝端排 成圆锥 花序, 且偏向 花序枝 的 一侧; 花序 梗长至 3 毫米, 被白 色蛛丝 状毛或 短毛, 具 2 — 3 小 苞片; 总苞圆 柱形, 长 8 — 13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总苞片 3, 稀 2, 线状长 圆形, 先 端钝或 稍尖, 边 缘狭膜 质, 背面 无毛。 小花 3 — 4, 稀 1 一 2, 花冠 管状, 白色, 长 8 — 10 毫米, 管部长 3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3 — 4 毫米, 无毛, 具肋; 冠毛 褐色, 长 7 — 8 毫米。 花果期 7 — 10 月。 产巧家 (荞麦 地)、 中甸; 生 于海拔 3000 — 3250 米的 林缘、 草地。 分布于 四川、 青 海、 甘肃、 陕西。 . 10. 阔柄 蟹甲草 (图鉴 ) . Parasenecio latipes (Franch. ) Y. L. Chen (1999) * . Senecio Latipes Franch. (1894); Cacalia latipes (Franch. ) Hand.-Mazz. (1936), excl. syn. Senecio leclerei Levi.;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Koya- macalia latipes (Franch. ) H. Robins . et Brettell (1973) .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100 厘米。 根状 茎粗。 茎 单生, 直立, 被短 柔毛或 无毛。 下部 叶 在花期 凋落; 中部 叶卵状 三角形 或宽三 角形, 长 8 — 10 厘米, 宽 10 — 14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边缘有 锯齿, 基部 截形或 楔形, 下延成 翅柄; 叶 脉掌状 3 — 5, 叶面 绿色, 贴生短 糙毛, 下面淡 绿色, 密被白 色蛛丝 状毛, 后 脱毛; 叶柄长 3 — 5 厘米, 有翅, 基 部 有耳, 被蛛丝 状毛; 上部叶 渐小, 三角 形至三 角状披 针形, 近 全缘。 头 状花序 多数, 在茎或 枝端排 成总状 或圆锥 花序, 且 偏向花 序枝的 一侧; 花 序梗长 2 — 3 毫米, 被白色 蛛丝 状毛或 无毛, 具 1 一 3 小 苞片; 总苞圆 柱形, 长 6 — 8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总苞片 5, 长 圆状披 针形, 先 端钝或 稍尖, 边缘狭 膜质, 背面 无毛。 小花 5 — 6, 花冠 管状, 黄 色, 长 6 — 7 毫米, 管部长 3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3 — 4 毫米, 无毛, 具肋; 冠毛褐 色, 长 6 毫米。 花果期 7 — 9 月。 产 德钦、 中甸、 丽江、 洱源; 生 于海拔 2700 — 4050 米的 林缘、 林下、 灌丛。 分布 于 四川。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11. 丽江 蟹甲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Parasenecio lidjiangensis (Hand.-Mazz. ) Y. L. Chen ( 1999) * . 
菊 科  385  Cacalia lidjiangensis Hand . -Mazz . (1936);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 1 984 ) • 多年生 草本, 高 45 — 65 厘米。 根状 茎粗。 茎 单生, 直立, 下 部具数 枚褐色 鳞片, 中上部 被蛛丝 状毛。 叶集生 于茎中 上部, 叶片三 角形或 戟状三 角形, 长 6 — 10 厘米, 宽 5 — 11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边 缘有波 状齿, 基部截 形或微 心形, 下延成 翅柄; 叶脉 掌状 3 — 5, 叶面亮 绿色, 密被 有节糙 伏毛, 下面淡 绿色, 密被白 色蛛丝 状毛, 后 脱毛; 叶 柄与叶 等长或 稍短, 有翅, 基 部有时 扩大成 圆耳, 被蛛丝 状毛; 上部叶 渐小, 披针形 或 线状披 针形, 近 全缘。 头 状花序 12 — 18, 在茎或 枝端排 成总状 或圆锥 花序; 花序梗 长 2 — 5 毫米, 被白 色蛛丝 状毛; 总 苞圆柱 形或狭 钟形, 长 8 — 10 毫米, 宽 3 — 5 毫米; 总苞片 6 — 8, 线状披 针形, 长 10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狭 膜质, 背面 无毛。 小花 9 一 12, 花冠 管状, 黄色, 长 8 — 9 毫米, 管部长 3 — 4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3 — 4 毫米, 无毛, 具肋; 冠毛 褐色, 长 6 — 7 毫米。 花果期 7 — 10 月。 产丽江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2750 — 4000 米的 林下。 12. 大理 蟹甲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79: 1-3 Parasenecio taliensis ( Franch . ) Y. L. Chen (1999) * . Senecio taliensis Franch. (1894) ; Cacalia taliensis (Franch. ) Hand. -Mazz. (1936)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25 — 40 厘米。 根状 茎粗, 近 球形。 茎 单生, 直立, 被蛛丝 状毛或 近 无毛。 叶集生 于茎中 上部, 叶 片宽卵 形或宽 卵状扁 圆形, 长 3 — 5 厘米, 宽 3 — 6 厘 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边缘有 波状齿 或三角 状齿, 基部截 形或微 心形; 叶脉 掌状, 叶面深 绿色, 密被短 糙毛, 下面淡 绿色, 密被 白色或 灰白色 绒毛; 叶柄长 3 — 7 厘米, 无翅, 被蛛丝 状毛; 上部叶 渐小, 卵形或 卵状三 角形, 近 全缘。 头 状花序 5 — 7, 在茎 或枝端 排 成总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5 — 7 毫米, 被白 色蛛丝 状毛, 具 1 一 2 苞片; 总苞圆 柱形, 长 8 — 10 毫米, 宽 2 — 3 毫米; 总苞片 5, 线状披 针形, 长 8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狭 膜质, 背面被 微毛或 无毛。 小花 8 — 9, 花冠 管状, 黄色, 长 7 — 8 毫米, 管部长 2 — 3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4 一 5 毫米, 无毛, 具肋; 冠毛 白色, 长 6 — 7 毫米。 花 果期 7 — 9 月 。 产 福贡、 中甸、 大理; 生 于海拔 3000 — 3800 米的 林下。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13. 瓜拉坡 蟹甲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Parasenecio koualapensis (Franch. ) Y. L. Chen (1999) * . Senecaio koualapensis Franch . ( 1894); Cacalia koualapensis ( Franch. ) Hand. -Mazz. (193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80 厘米。 根状 茎粗。 茎 单生, 直立, 下部 被褐色 有节长 柔毛, 上部 脱毛。 茎中 上部叶 3 — 4, 宽卵 状三角 形或宽 卵形, 长 5 — 15 厘米, 宽 6 — 15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边缘 有三角 状齿, 基部截 形或微 心形, 稀近 圆形; 叶 脉掌式 羽状, 叶面 绿色, 被短 糙毛, 下面淡 绿色, 密 被黄褐 色或长 柔毛; 叶柄长 3 — 7 厘米, 无翅, 被褐 色长 柔毛; 上部叶 渐小, 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近 全缘, 苞 片状。 头 状花序 多数, 在茎 或 枝端排 成圆锥 花序; 花 序梗长 2 毫米, 被白 色蛛丝 状毛, 具 1 一 2 苞片; 总苞圆 柱形, 长 6 — 8 毫米, 宽 2 毫米; 总苞片 5, 线状长 圆形, 长 7 毫米, 宽 1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 
386  云 南植物 志  图版 79 1—3. 大理 蟹甲草 Parasenecio taliensis (Franch. ) Y. L. Chen, 1. 植株, 2. 头状 花序, 3. 管 状花; 4—7. 盐 丰蟹甲 草 P. temanus (Hand. -Mazz. ) Y. L. Chen, 4. 花序, 5. 头状 花序, 6. 管 状花, 7. 叶。 (王 颖绘) 
菊 科  387  狭 膜质, 背面 无毛。 小花 5, 花冠 管状, 黄色, 长 7 — 8 毫米, 管部长 3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4 一 5 毫米, 无毛, 具肋; 冠毛 白色, 长 6 — 7 毫米。 花果期 7 — 10 月。 产 福贡、 兰坪、 丽江、 鹤庆、 宾川、 洱源、 大理、 大姚、 楚雄、 巧家; 生 于海拔 2850 — 3500 米的 林下。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 14. 盐丰 蟹甲草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79: 4-7 Parasenecio tenianus (Hand. -Mazz. ) Y. L. Chen ( 1999) * . Cacalia teniana Hand. -Mazz. (193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55 — 65 厘米。 根状 茎粗。 茎 单生, 直立, 无毛, 下部 具数枚 靖片。 茎下 部叶宽 卵状三 角形或 肾状三 角形, 长达 9 厘米, 宽 12 — 15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基部边 缘有角 状齿, 基部截 形或微 心形; 叶脉 掌状, 叶面深 绿色, 下面 较淡, 两面无 毛; 叶柄 与叶片 等长或 稍短, 无翅; 上部叶 渐小, 三角形 或一侧 截形, 而成五 角形, 先 端 渐尖, 全 缘或有 小齿。 头 状花序 多数, 在茎或 枝端排 成圆锥 花序; 总 花梗长 8 — 10 毫 米; 花 序梗长 3 — 5 毫米, 具 1 一 2 苞片; 总苞圆 柱形, 长 8 — 10 毫米, 宽 2 毫米; 总苞 片 3, 线状披 针形, 长 10 毫米, 宽 1.5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狭 膜质, 背面 无毛。 小花 2-3, 花冠 管状, 黄色, 长 8 — 10 毫米, 管部长 4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3 — 4 毫米, 无毛, 具肋; 冠毛 白色, 长 7 — 8 毫米。 花果期 8 — 9 月。 产 洱源、 鹤庆、 大理、 大姚; 生 于海拔 2700 — 3150 米的 林下。 模式 标本采 自大姚 (盐丰 )。 15. 蜂 斗菜状 蟹甲草 (中 国植 物志) Parasenecio petasitoides ( Levi . ) Y. L. Chen (1999) . Senecio petasitoides Levi. (1910); Cacalia farfarifolia Sieb. et Zucc. subsp . peta- sitoides (Levi. ) Koyama (1976). 多年生 草本, 高 100 — 150 厘米。 根状 茎粗。 茎 单生, 直立, 被蛛丝 状毛。 茎中部 叶 宽卵状 心形, 长 9 一 16 厘米, 宽 12 — 20 厘米, 先端急 尖或短 渐尖, 边缘 具波状 粗齿, 基部深 心形; 叶脉 掌状, 5 — 7 脉, 叶面 绿色, 被 短毛或 脱毛, 下面 较淡, 被白 色蛛丝 状毛或 脱毛; 叶柄长 5 — 15 厘米, 无翅; 上部叶 渐小, 具 短柄。 头 状花序 多数, 在茎或 枝端 排成密 集的穗 状总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9 毫米, 具 3 个 苟片; 总苞圆 柱形, 长 12 — 14 毫米, 宽 2 毫米; 总苞片 5, 褐色, 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11 毫米, 宽 1.5 毫米, 先端 钝圆, 边缘狭 膜质, 背面 无毛。 小花 5 — 8, 花冠 管状, 黄 白色, 长 8 毫米, 管部长 3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5 — 7 毫米, 无毛, 具肋; 冠毛 白色, 长 7 — 9 毫米。 花果期 8—10 月 。 产 大关; 生 于海拔 1900 米的 林缘。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87. 合 耳菊属 Synotis (C. B. Clarke) C. Jeffrey et Y. L. Chen 多年生 草本、 灌 木状草 本或亚 灌木。 茎 直立或 攀援, 在 花期下 部无叶 上部具 叶或花 葶下具 莲座状 叶丛。 叶 互生, 不 分裂或 分裂; 叶脉 羽状, 稀 掌状。 头状花 序少数 或多数 排列成 伞房或 复伞房 花序, 具异形 或同形 小花; 总苞钟 形或圆 柱形; 花序 托平; 总苞片 
388  云南 植物志  草质, 1 层。 边 缘小花 舌状或 丝状, 雌性, 或 无边缘 小花, 舌片 黄色, 明显或 极小; 管 状花 少数至 多数, 两性, 黄色或 白色, 檐部 5 裂; 花药 基部具 长尾; 花柱 分枝顶 端截形 或 圆形, 被乳突 状毛。 瘦果 具肋, 无 毛或被 柔毛; 冠 毛细, 全部 小花有 冠毛。 54 种。 我国有 43 种, 云南产 27 种。 分种 检索表 1 (12) 叶聚生 于花序 下呈莲 座状, 茎下部 无叶, 有时 具鎮状 苞片。 2 (3) 头状花 序无舌 状花; 总苞片 5; 管状花 5 — 6; 叶两 面被棉 状敏毛 1. 林萌 合耳菊 S. sciatrephes 3 (2) 头状花 序有舌 状花。 4 (7) 叶 卵形至 卵状长 圆形, 基部 心形或 圆形; 头 状花序 排成圆 锥状; 舌状花 2 — 5。  5 (6) 舌状花 极小, 舌片短 于花柱 2. 翅柄 合耳菊 S. alata 6 (5) 舌状花 明显, 舌 片长达 4 毫米 : …… 3. 紫背 合耳菊 S. pseudo-alata 7 (4) 叶 倒卵形 至倒披 针形, 基部 楔形; 总苞狭 钟形; 舌状花 6 — 9, 舌片长 6 — 9 毫米。 8 (9) 总苞长 8 — 11 毫米; 头 状花序 2— 7, 排 成伞房 状花序 4. 滇南 合耳菊 S. austro-yunnanensis 9 (8) 总苞长 5 — 7 毫米; 头状 花序多 数排成 圆锥状 花序。 10 (11) 总苞宽 3 — 6 毫米; 叶 面被短 刚毛, 背 面被蛛 丝状毛 5. 昆明 合耳菊 S. cavaleriei 11 (10) 总苞宽 2 — 3 毫米; 叶两 面无毛 …… —• 6. 滇东 合耳菊 S. ducknixii 12 (1) 叶 在茎上 等距离 排列, 有时茎 下部叶 早落, 但不 具麟状 苞片。 13 (24) 头状花 序无舌 状花。 14 (15) 叶羽状 分裂; 总 苞片和 小花各 3 枚 7. 羽裂 合耳菊 S. vaniotii 15 (14) 叶不 分裂。 16 (19) 叶基部 心形。 17 (18) 叶 心形; 总 苞片及 小花各 3 枚; 冠 毛红色 8. 心叶 合耳菊 S. cordifolia 18 (17) 叶 肾形; 总 苞片及 小花各 5 枚; 冠 毛白色 9. 肾叶 合耳菊 S. reniformis 19 (16) 叶基部 楔形, 叶片 卵形、 椭圆 形至披 针形。 20 (21) 小花 9 一 11; 总苞片 8, 长 5 — 6 毫米; 瘦 果无毛 10. 丽江 合耳菊 S. lucorum 21 (20) 小花 2 — 3; 瘦果有 疏毛。 22 (23) 总苞片 4 一 5, 长约 3 毫米; 冠 毛白色 11. 川西 合耳菊 S. solidaginea 23 (22) 总苞片 2 — 3, 长 4 一 5 毫米; 冠毛 红褐色 12. 红缨 合耳菊 S. erythropappa 24 (13) 头状 花序有 舌状花 或边花 丝状。 25 (32) 边花 丝状, 常 无色。 26 (29) 边花 2; 管状花 3 — 4。 27 (28) 攀援 草本; 茎 密被褐 色有节 短毛; 花 序疏散 13. 蔓生 合耳菊 S. yui 28 (27) 直立 草本; 茎密被 黄褐色 绒毛; 花 序密集 14. 聚花 合耳菊 S. glomerata 29 (26) 边花 5 — 6; 管状花 5 — 20。 30 (31) 茎及 叶背面 被殊丝 状绒毛 15. 子农 合耳菊 S. chingiana 31 (30) 茎 及叶背 面密被 黄褐色 腺状毛 16. 腺毛 合耳菊 S. saluenensis 32 (25) 边花 舌状, 黄色, 极少有 细舌状 与丝状 并存。 - 
菊 科 389  33 (42) 舌 片长至 3.5 毫米, 短 于花柱 或雌花 丝状, 有时 具细小 舌片。 34 (39) 总苞钟 形或狭 钟形; 叶背 面密被 黄褐色 或白色 级毛。 35 (36) 总苞 钟形, 宽 4 一 6 毫米; 边花 12 — 13, 具细舌 或丝状 …… 17. 据叶 合耳菊 S. nagensium 36 (35) 总苞狭 钟形, 宽 2 — 4 毫米; 舌 状花有 较宽的 舌片。 37 (38) 叶 卵状披 针形; 舌状花 5 18. 黄白 合耳菊 S. xantholeuca 38 (37) 叶倒 卵状披 针形; 舌状花 8 19. 密花 合耳菊 S. cappa 39 (34) 总苞圆 柱形; 舌状花 3 — 4。 40 (41) 叶两面 无毛; 总 苞宽约 1 毫米; 管状花 3 — 4 20. 三舌 合耳菊 S. triligulata 41 (40) 叶 背面密 被白色 绒毛; 总苞宽 2 — 2. 5 毫米; 管状花 7 — 9 … 21. 丫口 合耳菊 S. yakoensis 42 (33) 舌片长 6 — 10 毫米, 长于 花柱。 43 (46) 总苞 钟形, 宽 4 一 7 毫米。 44 (45) 舌状花 7; 叶 狭长, 叶 柄被蛛 丝状毛 22. 茅叶 合耳菊 S. hieracifolia 45 (44) 舌状花 14 一 20; 叶宽, 叶 柄被密 紫褐色 短硬毛 23. 紫毛 合耳菊 S. ionodasys 46 (43) 总 苞圆柱 形或狭 钟形, 宽 1 一 3 毫米。 47 (50) 总苞圆 柱形, 宽 1 一 2 毫米。 48 (49) 总苞片 5; 舌状花 2 — 3; 叶两 面有毛 24. 美头 合耳菊 S. calocephala 49 (48) 总苞片 3 — 4; 舌状花 1; 叶两 面无毛 … 25. 尾尖 合耳菊 S. acuminata 50 (47) 总苞狭 钟形, 宽 2 — 3 毫米; 总苞片 8; 舌状花 5 — 8。 51 (52) 叶两面 无毛; 冠 毛白色 26. 长柄 合耳菊 S. longipes 52 (51) 叶两面 有毛; 冠毛 黄褐色 27. 缅甸 合耳菊 S. birmanica 1. 林荫 合耳菊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80: 1-2 林荫 千里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ynotis sciatrephes (W.W.Smith) C. Jeffrey et Y. L. Chen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9)*.  Senecio sciatrephes W. W. Smith (191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50 厘米。 根状茎 粗短。 营养茎 单生, 无叶; 花茎 葶状, 单生, 被白 色蛛丝 状毛, 后 脱毛。 叶密集 于花葶 基部, 莲 座状, 无柄, 倒 披针状 长圆形 或椭圆 形, 长 12 — 22 厘米, 宽 4 一 6 厘米, 先 端尖或 渐尖, 边缘 具波状 锯齿, 基部 楔形, 渐狭 成 翅柄; 叶脉 羽状, 侧脉 5 — 6 对, 两面被 棉毛状 绒毛, 有时 脱毛。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 列 成密复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2 毫米, 被 蛛丝状 柔毛, 有 1 个线形 苞片; 总 苞圆柱 形, 长 5 — 7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小 外苞片 3 — 5; 总苞片 5, 线状长 圆形, 宽 1 毫 米, 先端 渐尖, 紫色, 边缘 膜质, 背面 无毛。 舌 状花不 存在; 管状花 5 — 6, 黄色, 长 8 毫米, 管部长 3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1 一 2 毫米, 具肋,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5.5 毫 米。 花期 10 — 12 月 。 产 宣威、 嵩明、 禄劝、 大理、 景东、 腾冲、 保山; 生 于海拔 2300 — 3500 米 的灌丛 中。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2. 翅柄 合耳菊 (中 国植 物志) 翅柄 千里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ynotis alata (Wall, ex DC. ) C. Jeffrey et Y. L. Chen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390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80 1—2. 林荫 合耳菊 Synotis sciatrephes (W. W. Smith) C. Jeffr. et Y. L. Chen, 1. 植株, 2. 管 状花; 3_4. 滇南合 耳菊 S. austro-yunnanensisC. Jeffr. et Y. L. Chen, 3. 植株, 4. 舌 状花。 (王 颖绘) 
菊 科  391  Senecio alatus Wall, ex DC. (183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 cymatocrepis Diels (1912); Hand.-Mazz. (193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 alatus var. oUgo- cephala Y. L. Chen et K. Y. Pan (1981).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60 厘米。 根状茎 粗短。 营养茎 单生, 无叶; 花茎近 葶状, 单 生, 密被黄 褐色长 柔毛或 线毛。 叶密集 于花葶 基部, 莲 座状, 具 长柄, 宽卵形 至披针 形, 长 9 一 30 厘米, 宽 4 一 14 厘米, 先 端尖或 渐尖, 边 缘具波 状齿或 细齿, 基部 心形、 截 形或宽 楔形; 叶脉 羽状, 侧脉 5 — 6 对, 叶面 贴生疏 或密短 硬毛, 背面 被柔毛 或长柔 毛, 沿 脉有短 柔毛; 叶柄长 5 — 10 厘米, 具翅 及耳, 半 抱茎; 耳 全缘或 有齿; 上 部叶较 小, 卵状长 圆形、 椭圆形 或倒披 针形。 头 状花序 少数至 多数, 排列 成狭圆 锥状花 序或塔 形 圆锥状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2 — 3 毫米, 密被短 硬毛或 绒毛, 有 1 一 2 个线形 苞片; 总苞圆 柱形, 长 5 — 7 毫米, 宽 1.5 毫米, 小外苞 片少; 总苞片 4 一 5, 线状长 圆形, 宽 1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 膜质, 背面 密被短 硬毛。 边 缘小花 2, 长 2 — 3. 5 毫米, 舌 状或丝 状, 舌 片短于 花柱; 管状花 2 — 3, 黄色, 长 7 — 8 毫米, 管部长 2 — 3 毫米。 瘦 果圆柱 形, 长 1.5 毫米, 被 短毛或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5 — 6 毫米。 花期 8 — 11 月。 产 贡山、 福贡、 中甸、 丽江、 漾澳、 兰坪、 宾川、 大姚、 东川、 景东、 蒙自、 文 山、 麻 栗坡; 生 于海拔 2200 — 3600 米的林 中或灌 丛中。 分布 贵州。 尼 泊尔、 印度、 不 丹、 缅甸 也有。 3. 紫背 合耳菊 (中 国植 物志) 假翅柄 千里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ynotis pseudo-alata (Chang) C. Jeffrey et Y. L. Chen (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9). Senecio pseudo-alatus Chang (193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花茎高 50 — 60 厘米。 根状茎 粗短, 近 块状。 营养茎 单生, 直立, 上 部 被毛。 花茎 葶状, 出 自基生 莲座状 叶丛, 被 锈褐色 绒毛。 叶 密集成 基生莲 座状, 卵状 长 圆形, 长 10 — 20 厘米, 宽 4 一 10 厘米, 先端短 渐尖, 边缘 具浅波 状齿, 基部 心形; 叶脉 羽状, 侧脉 5 — 7 对, 叶 面贴生 硬毛, 背面 紫色, 被褐色 有节长 柔毛; 叶柄长 5 — 7 厘米, 密 被锈色 棉毛, 无翅; 花茎叶 2 — 3, 披 针形, 无柄, 苞 片状。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列成 长圆锥 状伞房 花序; 花 序梗长 2 — 3 毫米, 密 被锈色 绒毛; 总苞圆 柱形, 长 7 — 8 毫米, 宽 3 毫米, 小 外苞片 3—5, 紫色; 总苞片 7 — 8, 长 圆形, 宽 1 一 1.5 毫米, 先端 钝 或尖, 紫色, 边缘宽 膜质, 背 面密被 紫色长 柔毛。 舌状花 4 一 5, 舌片深 黄色, 长圆 形, 长 4 毫米, 宽 1.5 毫米, 管部长 4. 5 毫米; 管状花 10 — 11, 橙 黄色, 长 8 毫米, 管 部长 3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1.3 毫米; 冠毛 白色, 长 6.5 毫米。 花期 10 月。 产腾冲 (恩 梅开江 与怒江 分水岭 ); 生 于海拔 2700 米的山 顶多石 山坡。 缅甸 也有. 4. 滇南 合耳菊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80: 3—4 滇南 尾药菊 (贵 州植 物志) Synotis austro-yunnanensis C. Jeffrey et Y. L. Chen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9); 中国 植物志 (1999).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25 厘米。 根状茎 粗短。 营 养茎长 17 — 45 厘米; 花茎近 葶状, 
392  云南 植物志  单生, 密被 黄褐色 绒毛。 叶密集 于花葶 基部, 莲 座状, 具 短柄, 倒 卵形或 倒披针 状椭圆 形, 长 7 — 17 厘米, 宽 2 — 5 厘米, 先 端尖, 边缘 具波状 齿或粗 锅齿, 基部 楔形; 叶脉 羽状, 侧脉 5 — 7 对, 叶面贴 生疏短 刚毛, 背面被 柔毛或 无毛;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被锈 色 柔毛; 花茎 上部叶 较小, 椭 圆形或 披针形 或为苞 片状。 头 状花序 2 — 7, 排列 成伞房 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5 — 25 毫米, 密被黄 褐色长 柔毛, 有 2 — 3 个线形 苞片; 总苞狭 钟形, 长 8 — 11 厘米, 宽 5 — 7 毫米, 小 外苞片 8 — 11; 总苞片 10, 线状长 圆形, 宽 1.5 — 3 毫 米, 先 端尖, 边缘 膜质, 背面 无毛。 舌状花 6 — 9, 管部长 6 毫米, 舌片 黄色, 长圆状 椭 圆形, 长约 10 毫米, 宽 2 — 2. 5 毫米; 管状花 多数, 黄色, 长 9 毫米, 管部长 2.5 毫 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2 毫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8 — 9 毫米。 花期 10 — 11 月。 产 西畴、 麻 栗坡; 生 于海拔 1000 — 1100 米的林 中或灌 丛中。 分布 贵州。 模 式标本 采自麻 栗坡。 5. 昆明 合耳菊 (中 国植 物志) 昆明 千里光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西南 尾药菊 (贵 州植 物志) Synotis cavaleriei (Levi. ) C. Jeffrey et Y. L. Chen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9); 中国 植物志 (1999)*. Senecio cavaleriei Levi. (191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5 — 42 厘米。 根状莲 粗短, 膨大成 块状。 营 养茎长 5 厘米, 基部密 被 黄褐色 棉毛; 花茎近 葶状, 单生, 被 黄褐色 绒毛。 叶密集 于花葶 基部, 莲 座状, 具短 柄, 倒卵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4 一 20 厘 米,. 宽 2 — 8 厘米, 先 端尖, 边缘具 波状齿 或近全 缘, 基部 楔形; 叶脉 羽状, 侧脉 5 — 9 对, 叶面贴 生疏短 刚毛, 背 面被蛛 丝状柔 毛或脱 毛; 叶 柄长至 1 厘米, 被密 柔毛; 花 茎上部 无叶。 头 状花序 少数至 多数, 排列成 复伞房 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1.5 — 5 厘米, 被 蛛丝状 柔毛, 有 3 — 6 个线形 苞片; 总苞狭 钟形, 长 5 — 7 毫米, 宽 3 — 6 毫米, 小 外苞片 6 — 8; 总苞片 10 — 12, 长 圆形, 宽 1 一 2 毫米, 先 端 渐尖, 边缘 膜质, 背面被 蛛丝状 绒毛或 无毛。 舌状花 8, 管部长 3 毫米, 舌片 黄色, 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至 10 毫米, 宽 2 — 3 毫米; 管 状花约 20, 黄色, 长 7 毫米, 管部长 2.5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2 毫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7 — 8 毫米。 花期 10 月 至翌年 1 月。 产 盐津、 东川、 嵩明、 禄劝、 昆明、 文山; 生 于海拔 2000 — 3000 米 的多石 山坡或 溪边。 分布 贵州、 四川。 6. 滇东 合耳菊 (中 国植 物志) 滇东 千里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ynotis duclouxii (Dunn) C, Jeffrey et Y. L. Chen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9). Senecio duclouxii Dunn ( 1903)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 cichorifoLius Levi. (1916). 多年生 草本, 高 27 — 50 厘米。 根状茎 粗短。 营 养茎长 20 — 40 厘米, 无毛; 花茎近 葶状, 数个, 高 7 — 9 厘米, 被蛛丝 状毛。 叶密集 于花葶 基部, 莲 座状, 具 短柄, 倒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8 — 22 厘米, 宽 3 — 9 厘米, 先 端尖, 边缘 特别在 上半部 边缘具 浅或深 波 状齿, 基部 楔形; 叶脉 羽状, 侧脉 9 一 10 对, 叶面 无毛, 背面被 蛛丝状 柔毛或 脱毛; 
菊 科  393  叶 柄长至 2 厘米, 被 柔毛或 无毛; 花 茎上部 无叶。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列 成复伞 房状花 序; 花 序梗长 5 — 15 毫米, 被 蛛丝状 柔毛, 有 1 一 2 个线形 苞片; 总苞狭 钟形, 长 5 毫 米, 宽 2 — 3 毫米, 小 外苞片 3 — 4; 总苞片 8, 长 圆形, 宽 1 毫米, 先端 渐尖, 边缘膜 质, 背面被 蛛丝状 绒毛或 无毛。 舌状花 6 — 10, 管部长 4 毫米, 舌片 黄色, 长圆 状披针 形, 长 6 — 7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管 状花约 8, 黄色, 长 8 — 9 毫米, 管部长 3.5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2 毫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7 毫米。 花果期 8 — 11 月。 产 盐津、 嵩明、 武定、 昆明; 生 于海拔 750 — 2500 米的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昆明。 7. 羽裂 合耳菊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81: 1-3 药山 千里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ynotis vaniotii (Levi. ) C. Jeffrey et Y. L. Chen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9). Senecio vaniotii Levi. (1914)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达 110 厘米。 茎 单生, 直立, 上部有 分枝, 被 白色短 柔毛或 无毛。 叶全形 卵状披 针形, 长 3. 5 — 19 厘米, 宽 3 — 18 厘米, 羽状 深裂, 顶 裂片披 针形, 基部 渐狭, 基部 边缘具 齿或小 裂片; 侧裂片 2 — 4 对, 狭披针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边缘 具齿; 叶脉 羽状; 两面沿 脉被短 柔毛或 无毛;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被短 柔毛; 上 部叶及 分枝叶 较小, 具 少数侧 裂片, 具 短柄。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列 成圆锥 状伞房 花序; 花 序梗长 5 — 15 毫米, 密被短 绒毛, 具 1 一 2 苞片; 总苞圆 柱形, 长 3 — 6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小外 苞片 2 — 3; 总苞片 3, 长圆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宽 1.5 — 2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 膜质, 背 面被短 柔毛或 无毛。 小花 3, 管状, 淡 黄色, 长 6 — 7 毫米, 管部长 2.5 毫米。 瘦果 圆 柱形, 长 3 毫米, 无毛; 冠毛白 色或微 红色, 长 6 — 6. 5 毫米。 花期 9 月。 产巧家 (模式 标本产 地)、 贡山; 生 于海拔 2800 — 3300 米的岩 石处、 草坡。 8. 心叶 合耳菊 (植 物分类 学报) Synotis cordifolia Y. L. Chen (1995)* ; 中国 植物志 (1999)*. 多年生 草本, 高 40 — 70 厘米。 茎 单生, 直立, 被 灰白色 柔毛或 无毛。 叶卵 状心形 或 心形, 长 9 一 13 厘米, 宽 6 — 10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心形, 边 缘具三 角状粗 齿; 叶脉 掌状; 叶面 绿色, 无毛, 背面 沿脉被 黄色短 柔毛; 叶柄长 4 一 8 厘米, 被短柔 毛。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列 成圆锥 状伞房 花序; 花 序梗长 3 — 6 毫米, 密被 褐色短 柔毛, 具 苞片; 总苞圆 柱形, 长 3 — 5 毫米, 宽 1.5 — 2. 5 毫米; 总苞片 3 或 5, 长 圆形, 宽 1.5 — 2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 膜质, 背面无 毛或密 被腺状 短毛。 小花 3 或 5, 管状, 黄 色, 长 5 — 6 毫米, 管部长 2. 5 — 3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3 — 4 毫米, 无毛; 冠 毛变红 色, 长 5 — 6 毫米。 花果期 8 — 10 月。 产 东川、 贡山、 、庐 水、 大理、 文山; 生 于海拔 2900 — 3600 米的 林中、 山坡 草地。 模式标 本采自 东川。 本 种原记 载为: 总苞片 3 个, 背部 无毛, 小花 3, 管状。 但我 见到的 标本, 总苞片 3 或 5, 背部无 毛或密 被腺状 短毛, 小花 3 或 5, 管状。 例如产 沪水的 2 号标本 就代表 了 上述的 变异。 3 数的与 原描述 一致, 但总苞 片背部 被毛或 无毛, 5 数的 总苞片 背部密 被腺状 短毛, 叶两 面也被 短毛。 本种的 模式标 本采自 10 月, 总苞 无毛, 而大理 的标本 采自 8 月, 总苞也 无毛。 因 而不是 脱毛的 问题。 被毛 与无毛 作为不 同居群 间的变 异可能 
394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81 1—3. 羽裂 合耳菊 Synotis vaniotii (Levi. ) C. Jeffr. et Y. L. Chen, 1. 植株 上部, 2. 管 状花, 3. 叶; 4—5. 丽江合 耳菊 S. lucorum (Franch. ) C. Jeffr. et Y. L. Chen, 4. 植株, 5. 管 状花。 (王 颖绘) 
菊 科  395  要恰当 一些。 9. 肾叶 合耳菊 (植 物分类 学报) Synotis reniformis Y. L. Chen (1995)* ; 中国 植物志 (1999). 多年生 草本。 茎 单生, 直立, 被短 柔毛或 脱毛。 基生 叶和茎 下部叶 在花期 凋落; 茎 中部叶 2 — 3, 心状 肾形或 肾形, 长 3 — 4 厘米, 宽 5 — 7 厘米, 先端 圆形, 基部 心形, 边缘 具浅波 状齿; 叶脉 掌状; 叶面 绿色, 贴生短 糙毛, 背面灰 绿色, 被蛛丝 状毛; 叶柄 长 3 — 5 厘米, 被 蛛丝状 毛和短 柔毛, 无翅, 半 抱茎; 上部叶 较小, 苞 片状, 线 形或线 状披 针形。 头状花 序少, 排列 成总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2 毫米, 密被 绒毛, 具 苞片; 总苞狭 钟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 3. 5 — 4 毫米, 小 外苞片 3 — 4; 总苞片 5, 长圆形 或长圆 状披 针形, 宽 1.5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 膜质, 背面 无毛。 小花 5, 管状, 黄色, 长 7 毫 米, 管部长 3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2 — 3 毫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4 一 5 毫米。 花 果期 7 — 8 月 。 产巧家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3000 米 的山谷 湿地。 10. 丽江 合耳菊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81: 4-5 丽江 尾药菊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 大理 千里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ynotis lucorum (Franch. ) C. Jeffrey et Y. L. Chen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广. Senecio lucorum Franch. (1895); S. bulleyanus Diels (191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60 厘米。 根状 茎粗。 茎 单生或 2 — 3, 直立, 被 蛛丝状 毛和黄 色 柔毛, 后 脱毛。 茎下部 在花期 无叶, 或具 小鳞片 状叶; 茎 中部叶 狭长圆 状椭圆 形至披 针形, 长 7 — 12 厘米, 宽 1.2 — 2.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全缘或 边缘具 小齿; 叶脉 羽状, 侧脉 5 — 7 对; 叶面 绿色, 被蛛丝 状毛和 黄褐色 柔毛, 背面灰 绿色, 被蛛丝 状毛; 叶 柄短, 半 抱茎; 上部叶 较小, 苞 片状, 披 针形。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列成 密伞房 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5 — 15 毫米, 密被 黄褐色 柔毛, 具 1 苞片; 总苞狭 钟形, 长 5 — 6 毫 米, 宽 2 — 3. 5 毫米, 小 外苞片 4 一 5; 总苞片 8, 长 圆状披 针形, 宽 1 一 1.5 毫米, 先端 尖, 边缘 膜质, 背面被 蛛丝状 毛和短 柔毛。 小花 9 一 11, 管状, 黄色, 长 9 毫米, 管部 长 3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3 毫米, 无毛; 冠毛禾 杆色, 长 6 毫米。 花果期 7 — 11 月。 产 盐津、 贡山、 中甸、 丽江、 洱源、 鹤庆、 大理; 生 于海拔 2800 — 3800 米的 林中、 灌丛、 山谷 坡地。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11. 川西 合耳菊 (中 国植 物志) 一 枝黄花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川西 尾药菊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Synotis solidaginea (Hand. -Mazz. ) C. Jeffrey et Y. L. Chen (1984); 横断山 区维管 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广. Senecio solidagineus Hand. -Mazz. (193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70 厘米。 根状 茎粗, 木质。 茎 单生或 2 — 3, 直立, 被 蛛丝状 毛, 后 脱毛。 茎下部 在花期 无叶; 茎 中部叶 密集, 卵状披 针形、 长圆状 椭圆形 至披针 
396  云 南植物 志  形, 长 6 — 12 厘米, 宽 2 — 5 厘米, 先端短 渐尖, 基部 楔形至 圆形, 偏斜, 边缘 具密尖 齿或重 锯齿; 叶脉 羽状, 侧脉 4 一 5 对; 叶两面 被蛛丝 状毛, 后 脱毛; 叶 柄长至 2 厘米, 被蛛丝 状毛; 上部叶 较小, 具 短柄。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列 成圆锥 状聚伞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2 毫米, 密 被白色 绒毛, 具钻状 苞片; 总 苞狭圆 柱形, 长 3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小 外苞片 少数; 总苞片 4 一 5, 宽长 圆形, 宽 1 毫米, 先 端钝或 圆形, 边缘 膜质, 背面 被蛛丝 状毛或 无毛。 小花 3, 管状, 黄 色或乳 黄色, 长 6 毫米, 管部长 1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2 — 3 毫米, 被 柔毛; 冠毛白 色或禾 杆色, 长 5 毫米。 花果期 7 — 10 月。 产 德钦、 中甸; 生 于海拔 3300 — 3600 米 的山谷 阳坡。 分布于 西藏、 四川。 12. 红缨 合耳菊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82: 1—2 红毛 千里光 (图鉴 ), 红缕 尾药菊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 黄绿 千里光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墨江 千里光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红毛 尾药菊 (贵 州植 物志) Synotis erythropappa (Bur. et Franch. ) C. Jeffrey et Y. L. Chen (1984); 横 断山区 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Senecio erythropappus Bur.et Franch. (1891);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 dianthus Franch. (1896);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 talongensis Franch. ( 189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 glumaceus Dunn (190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 paucinervis Dunn (1903); Vernonia mairiei Levi. (1912) ; Cacalia diantha (Franch. ) Hand.- Mazz. (1932); Senecio viridiflavus Hand.-Mazz. (193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达 100 厘米。 根状 茎粗, 木质。 茎 单生或 数个, 直立, 被蛛 丝状毛 和 黄褐色 柔毛, 后 脱毛。 茎下部 在花期 无叶; 茎 中部叶 卵形、 卵状 披针形 或长圆 状披针 形, 长 10 — 20 厘米, 宽 2 — 7 厘米, 先 端渐尖 或尾状 渐尖, 基部 心形、 圆形、 近 截形或 梭形, 边 缘具不 整齐的 浅或深 锯齿; 叶脉 羽状, 侧脉 3 — 5 对; 叶两 面被疏 柔毛, 或背 面近 无毛; 叶柄长 2 — 6 厘米, 被 柔毛或 无毛; 上部叶 较小, 狭披 针形, 具 短柄。 头状 花序 多数, 排 列成塔 形圆锥 状聚伞 花序; 花序梗 极短, 具 1 苞片; 总 苞狭圆 柱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小 外苞片 3 — 4; 总苞片 2 — 3, 线状长 圆形, 宽 1 一 1.5 毫 米, 先 端钝, 边缘 膜质, 背面 被白色 绒毛或 无毛。 小花 2 — 3, 管状, 黄色, 长 7 — 8 毫 米, 管部长 2 — 3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3 — 3. 5 毫米, 被 柔毛; 冠 毛污白 色至红 褐色, 长 3 — 3. 5 毫米。 花果期 7 — 10 月 。 产 大关、 彝良、 昭通、 东川、 贡山、 德钦、 中甸、 兰坪、 丽江、 鹤庆、 宾川、 大 理、 漾濞、 昆明、 保山; 生 于海拔 2100 — 3500 米的 林缘、 灌丛或 草坡。 分布 西藏、 四 川、 湖北: 13. 蔓生 合耳菊 (中 国植 物志) 蔓生 尾药菊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Synotis yui C. Jeffrey et Y.L.Chen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 国植物 志 (1999)*. 多年生 草本, 高 35 — 45 厘米。 根状 茎粗, 木质。 茎 单生, 纤细, 近 攀援, 被密或 疏 的褐色 有节短 柔毛, 后 脱毛。 叶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菊 禾斗  397  图版 82 1—2. 红缀 合耳菊 Synotis erythropappa (Bur. et Franch. ) C. Jeffr. et Y. L. Chen, 1. 植株 上部, 2. 管 状花; 3—4. 腺毛 合耳菊 S. saluenensis (Diels) C. Jeffr. et Y. L. Chen, 3. 植株 上部, 4. 管 状花。 (王 颖绘) 
398  云 南植物 志  先 端渐尖 或尾状 渐尖, 基部圆 形或近 圆形, 边缘具 波状细 齿或粗 锯齿; 叶脉 掌状; 叶面 深 绿色, 被疏短 硬毛至 无毛, 背面 紫色, 沿 脉被疏 柔毛至 无毛; 叶柄长 1 厘米, 被毛; 上部 叶较小 而狭。 头状 花序常 3 — 7, 排列成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6 — 18 毫米, 具 1 一 2 苞片; 总苞圆 柱形, 长 8 — 12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小 外苞片 1 一 3 ; 总苞片 5, 线状 长 圆形, 宽 1 一 1.5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 膜质, 背面 无毛。 边 缘小花 2, 长约 5 毫米, 丝状, 无 舌片, 短于 花柱; 管 状小花 3 — 4, 黄色, 长约 13 毫米, 管部长 4 毫米。 瘦果 圆 柱形, 长 3 — 3. 5 毫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9 毫米。 花果期 8 — 9 月。 产贡山 怒江与 独龙江 分水岭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2700 — 2900 米的 潮湿草 坡。 缅甸 也有。 14. 聚花 合耳菊 (中 国植 物志) 团聚 尾药菊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Synotis glomerata (J. F. Jeffrey) C. Jeffrey et Y. L. Chen (1984); 横 断山区 维管植 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Senecio glomeratus J. F. Jeffrey (1916) . 多年生 草本, 高达 120 厘米。 茎 单生, 直立, 弯曲, 被 黄褐色 絨毛, 后 脱毛。 叶椭 圆形 或倒披 针状椭 圆形, 长 6 — 22 厘米, 宽 1.5 — 6 厘米, 先 端尾状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缘 具尖细 锯齿; 叶脉 羽状, 侧脉 8 — 9 对; 叶面 贴生短 硬毛, 背 面被疏 蛛丝状 柔毛至 无毛;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被 黄褐色 絨毛或 脱毛。 头状 花序常 20 — 25, 排 列成团 聚状伞 房 花序; 花 序梗长 5 毫米, 被 黄褐色 绒毛, 具 1 一 2 苞片; 总苞圆 柱形, 长 3 毫米, 宽 1.5 毫米, 小 外苞片 5 ; 总苞片 5, 长 圆形, 宽 1.5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 膜质, 背面被 短 柔毛或 无毛。 边 缘小花 2, 长约 5 毫米, 丝状, 无 舌片, 短于 花柱; 管 状小花 3 — 4, 黄色, 长约 7 毫米, 管部长 2 — 2. 5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1.5 毫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5.5 毫米。 花果期 8 — 9 月。 产 福贡、 大姚、 腾冲; 生 于海拔 2500 — 3300 米的 林地、 灌丛 及石质 山坡。 缅甸也 有。 模式标 本采自 腾冲。 15. 子农 合耳菊 (中 国植 物志) 子农 尾药菊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Synotis chingiana C. Jeffrey et Y. L. Chen (1984)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 国 植物志 (1999)*. 多年生 草本, 高达 80 厘米。 根状茎 木质。 茎 单生, 直立, 被黄褐 色蛛丝 状毛, 后 脱毛。 茎下部 无叶; 中上部 叶椭圆 状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达 22 厘米, 宽至 6 厘 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缘 具尖细 鋸齿; 叶脉 羽状, 侧脉 8 — 10 对; 叶面贴 生短硬 毛, 背 面被疏 蛛丝状 绒毛至 无毛; 叶柄长 1 一 3 厘米, 被 蛛丝状 绒毛; 上部叶 较小, 长 圆状披 针形。 头状 花序常 20 — 25, 排列 成圆锥 状伞房 花序; 花 序梗长 1.5 — 2. 5 毫米, 被 黄褐色 绒毛, 具 3 — 5 苞片; 总苞 钟状圆 柱形, 长 10 — 12 毫米, 宽 4 一 9 毫米, 小外 苞片 10 — 12; 总苞片 8 — 9, 长 圆状披 针形, 宽 1 一 1.5 毫米, 先 端尖, 紫 红色, 边缘膜 质, 背 面被短 柔毛或 无毛。 边 缘小花 6, 长约 9 毫米, 丝状, 无 舌片; 管 状小花 19 一 20, 黄色, 长约 10 毫米, 管部长 4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3 毫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菊 科  399  长 10 毫米。 花果期 8— 10 月。 产漾濞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2900 — 2950 米的 林中。 16. 腺毛 合耳菊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82: 3-4 怒江 千里光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腺毛 尾药菊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Synotis saluenensis (Diels) C. Jeffrey et Y. L. Chen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广. Senecio saluenensis Diels ( 1912) ;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 1984) . 灌 木状草 本或亚 灌木, 高达 3 米。 茎 直立, 被黄褐 色腺状 柔毛, 后 脱毛。 叶 椭圆形 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10 — 22 厘米, 宽 4 一 6.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宽楔 形或近 圆形, 边缘 具不整 齐尖细 据齿; 叶脉 羽状, 侧脉 5 — 7 对; 叶面 无毛, 背 面特别 沿脉被 疏或密 的黄褐 色腺状 柔毛; 叶柄长 6 — 10 毫米, 被 柔毛; 上部叶 较小。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列成 圆形的 复伞房 花序; 花 序梗长 5 毫米, 被黄褐 色腺状 柔毛, 具 苞片; 总苞狭 钟形, 长 4 毫米, 宽 2 — 2. 5 毫米, 小 外苞片 4 一 5; 总苞片 6 — 8, 线状披 针形, 宽 1 一 1.2 毫米, 先 端尖, 紫 红色, 边缘 膜质, 背面被 腺状短 柔毛或 无毛。 边 缘小花 5, 长约 3 毫米, 丝 状, 无 舌片, 短于 花柱; 管 状小花 5 — 6, 黄色, 长约 10 毫米, 管部长 2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3 毫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4 毫米。 花果期 10 月 至翌年 2 月。 产 贡山、 福贡、 丽江、 禄丰、 富民、 元江、 泸西、 砚山、 西畴, 蒙自、 文山、 屏 边、 金平、 景东、 腾冲, 凤庆、 龙陵、 沧源; 生 于海拔 1200 — 2950 米的 林下、 林缘和 灌 丛边。 缅甸、 越南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17. 银叶 合耳菊 (贵 州植 物志) 舒喂 千里光 (图鉴 ) Synotis nagensium (C. B. Clarke) C. Jeffrey et Y. L. Chen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9); 中国 植物志 (1999)'. Senecio nagensium C. B. Clarke (1889); 图鉴 (1975)*; S. densiflorus Wall, ex DC. var. mishmiensis Hook.f. (1881); S. prinophyllus Franch. ( 1896);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Vernonia fargesii Franch. (1896), non Franch. (1892); Pulicaria kouyangensis Vant . (1903) ; Senecio hugonis S. Moore ( 1905) ; Inu- la vernonii for mis Levi . (1913); Senecio densiflorus Wall, ex DC. var. fargesii Hand. -Mazz. (1936). 灌 木状草 本或亚 灌木, 高 150 厘米。 茎 直立, 分枝, 密被 白色及 黄褐色 絨毛。 茎下 部 在花期 无叶; 中 部叶倒 卵状椭 圆形、 椭圆 状披针 形或椭 圆形, 长 7 — 23 厘米, 宽 2. 5 — 8.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渐狭, 边缘 具小尖 齿或重 锅齿; 叶脉 羽状, 侧 脉 10 — 13 对; 叶面 绿色, 被 蛛丝状 绒毛及 贴生短 柔毛, 背 面密被 白色或 黄褐色 絨毛, 沿脉被 褐色短 硬毛; 叶柄长 5 — 25 毫米, 密被 绒毛, 杂有 红褐色 短硬毛 ; 上部叶 较小, 披针形 或狭椭 圆形, 先端 渐尖。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列 成圆锥 状聚伞 花序; 花 序梗长 5 — 12 毫米, 被密绒 毛及锈 褐色短 硬毛, 具 苞片; 总苞 倒锥状 钟形, 长 7 — 8 毫米, 宽 4 一 6 毫米, 小 外苞片 8; 总苞片 13 — 15, 线形, 宽 1 毫米, 先 端尖, 边缘 膜质, 背面 密被绒 毛。 边 缘小花 12 — 13, 丝 状或细 舌状, 长约 6 毫米, 黄色; 管状花 12 — 20, 黄色, 长 
400  云 南植物 志  6 毫米, 管部长 3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2 毫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5 毫米。 花果 期 8 月 至翌年 3 月。 产 昭通、 贡山、 庐水、 维西、 漾濞、 大理、 富民、 昆明、 玉溪、 弥勒、 西畴、 屏 边、 勐腊、 普洱、 保山、 腾冲; 生 于海拔 650 — 3900 米的 林下、 灌丛 及山坡 草地。 分布 西藏、 四川、 贵州、 湖北、 湖南。 印度、 缅甸 也有。 根 药用, 有清热 发散, 定喘、 驱虫之 功效。 18. 黄白 合耳菊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83: 1-3 黄白 千里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ynotis xantholeuca (Hand.-Mazz. ) C. Jeffrey et Y. L. Chen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广. Senecio xantholeucus Hand . -Mazz . (193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70 — 150 厘米。 茎 单生, 直立, 密 被白色 绒毛, 下部 脱毛。 茎下部 无叶; 中 部叶卵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长 11 一 23 厘米, 宽 3 — 7.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纯或 圆形, 边 缘具不 整齐尖 细齿; 叶脉 羽状, 侧脉 8 — 12 对; 叶面 绿色, 贴生黄 褐色短 柔毛, 沿脉 被锈色 硬毛, 背 面密被 黄白色 绒毛, 极少 脱毛; 叶柄长 1 一 4 厘米, 密被白 色绒毛 和褐色 硬毛; 上部叶 较小。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列成 复伞房 花序; 花 序梗长 5 — 20 毫米, 密被 黄白色 绒毛, 具 苞片; 总苞狭 钟形, 长 6 — 8 毫米, 宽 2 — 3. 5 毫米, 小外苞 片 3 — 4; 总苞片 5 或 8, 长 圆状披 针形, 宽 1 一 1.5 毫米, 先 端尖, 紫 红色, 边缘 膜质, 背面被 蛛丝状 柔毛。 舌状花 5, 管 部长约 4 毫米, 舌片 黄色, 卵状长 圆形, 短于 花柱; 管状花 5 — 10, 黄色, 长 9 一 10 毫米, 管部长 2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3 毫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9 一 10 毫米。 花果期 9 一 12 月。 产 贡山、 丽江; 生 于海拔 2000 — 3400 米的 林下。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 19. 密花 合耳菊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83: 4-5 密花 千里光 (图鉴 ), 白 叶火草 (思茅 ) Synotis cappa (Buch.-Ham. exD. Don) C. Jeffrey et Y. L. Chen (1984); 横 断山区 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Senecio cappa Buch.-Ham. ex D. Don (182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 densi floras Wall. ex DC. (1838); 图鉴 (1975)*; S. densi floras var. lobbi Hook. f. (1881); Inula lanuginosa Chang (1933); Senecio tsoofigianus Ling (1937). 灌 木状草 本或亚 灌木, 高达 150 厘米。 茎 直立, 密被 棉毛或 蛛丝状 绒毛, 后 脱毛。 茎下部 无叶; 中部叶 倒卵状 披针形 或长椭 圆形, 长 10 — 28 厘米, 宽 4 一 8 厘米, 先端渐 尖, 基部 楔形, 边缘具 不整齐 锯齿; 叶脉 羽状, 侧脉 6 — 14 对; 叶面 绿色, 被短 柔毛和 蛛丝状 毛或近 无毛, 背面密 被黄褐 色柔毛 和白色 绒毛; 叶柄长 1 厘米, 密被 绒毛; 上部 叶 较小。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列 成圆锥 状聚伞 花序或 复伞房 花序; 花 序梗长 5 — 10 毫米, 密被 绒毛, 具 苞片; 总苞狭 钟形, 长 5 — 7 毫米, 宽 2 — 4 毫米, 小 外苞片 8; 总苞片 8-13, 线状披 针形, 宽 1 毫米, 先 端尖, 紫 红色, 边缘 膜质, 背 面密被 绒毛。 舌状花 8, 管 部长约 2 毫米, 舌片 黄色, 长 圆形, 长 3.5 毫米, 短于 花柱; 管状花 11 一 17, 黄 色, 长 5 毫米, 管部长 1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2 毫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5 毫米。 
菊 科  401  图版 83 1—3. 黄白 合耳菊 Synotisxantholeuca (Hand.-Mazz. ) C. Jeffrey et Y. L. Chen. 1. 植株 上部, 2. 植株 下部, 3. 舌 状花; 4—5. 密花 合耳菊 S. cappa (Buch.-Ham. ex D. Don) C. Jeffrey et Y. L. Chen, 4. 植株 h 部, 5. 舌 状花。 (宋文 珠绘) 
402  云南 植物志  花果期 9 月 至翌年 1 月。 产 盐津、 贡山、 泸水、 中甸、 宾川、 大理、 富民、 嵩明、 昆明、 武定、 元江、 砚 山、 文山、 蒙自、 麻 栗坡、 元阳、 绿春、 屏边、 景东、 保山、 腾冲、 凤庆; 生 于海拔 1080 — 3500 米的 林下、 灌丛及 草坡。 分布 西藏、 四川、 广西。 尼 泊尔、 印度、 不丹、 缅甸、 泰国 也有。 20. 三舌 合耳菊 (中 国植 物志) 三舌 千里光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三舌 尾药菊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Synotis triligulata (Buch.-Ham. exD. Don) C. Jeffrey et Y. L. Chen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r. Senecio triligulatus Buch . -Ham . ex D. Don (182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 S. triligulatus i . breviligulatus Hand.-Mazz. (193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 . pentanthus Merr. (1941) . 灌 木状草 本或亚 灌木, 高达 200 厘米。 茎 直立, 分枝, 被 柔毛, 后 脱毛。 叶 椭圆状 披针 形或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10 — 18 厘米, 宽 4 一 8 厘米, 先 端渐尖 或尾状 渐尖, 基部圆 形或宽 楔形, 边 缘具不 整齐尖 锯齿; 叶脉 羽状, 侧脉 5 — 7 对; 叶面有 光泽, 两面 无毛;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无毛; 上部叶 较小。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列 成圆形 复伞房 花序; 花序 梗 纤细, 长 5 — 6 毫米, 无毛, 具 苞片; 总苞圆 柱形, 长 3 — 4 毫米, 宽 1 毫米, 小外苞 片 1 一 3; 总苞片 4 一 5, 线状长 圆形, 宽 1 毫米, 先端尖 或钝, 边缘 膜质, 背面 无毛。 舌状花 3, 管 部长约 2 毫米, 舌片 黄色, • 长 圆形, 长 2.5 毫米, 短于 花柱; 管状花 3 — 4, 黄色, 长 5 毫米, 管部长 2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2 毫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5 毫米。 花果期 10 月 至翌年 5 月。 产 兰坪、 泸水、 宾川、 大理、 漾濞、 易门、 玉溪、 峨山、 景东、 思茅、 腾冲、 龙 陵、 潞西 (? 瑞丽江 与怒江 分水岭 )、 镇康、 盈江; 生 于海拔 1200 — 23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中。 分布 西藏。 尼 泊尔、 印度、 不丹、 缅甸、 泰国 也有。 21. 丫口 合耳菊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丫口 千里光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丫口 尾药菊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Synotis yakoensis (J. F. Jeffrey) C. Jeffrey et Y. L. Chen (1984); 横 断山区 维管植 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Senecio yakoensis J. F. Jeffrey (191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灌木状 草本, 高 90 — 190 厘米。 茎 直立, 分枝, 密 被白色 绒毛, 杂有 红褐色 多细胞 硬 短毛。 叶椭圆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长 7 — 16 厘米, 宽 4 一 7 厘米, 先端渐 尖或长 渐尖, 基部 圆形, 边 缘具小 尖齿; 叶脉 羽状, 侧脉 9 一 10 对; 叶面 特别沿 叶脉贴 生黄色 柔毛, 背面密 被白色 绒毛, 沿脉被 锈色短 硬毛;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密被 白色绒 毛及褐 色短硬 毛; 上部叶 较小, 披针形 或狭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列成 圆形复 伞房花 序; 花 序梗长 5 — 10 毫米, 被密 绒毛及 褐色短 硬毛, 具 苞片; 总苞圆 柱形, 长 5 — 7 毫 米, 宽 2 — 2. 5 毫米, 小 外苞片 4 一 5; 总苞片 5, 线状长 圆形, 宽 1 毫米, 先 端尖, 边 缘 膜质, 背面被 蛛丝状 绒毛。 舌状花 4, 管 部长约 4 毫米, 舌片 黄色, 线形, 长 3.5 毫 米, 短于 花柱; 管状花 7 — 9, 黄色, 长 8 毫米, 管部长 3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5 毫 
菊 科  403  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7 毫米。 花果期 10— 11 月。 产 贡山、 福贡、 维西、 兰坪、 富宁; 生 于海拔 1920 — 2900 米的 林下、 山坡。 模式 标本采 自贡山 (怒 江丫口 )。 22. 茅叶 合耳菊 (中 国植 物志) Synotis hieracifolia (Levi. ) C.Jeffrey et Y.L.Chen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9). Gynura hieracifolia Levi. (1914); G . esquirolii Levi. (1912); Senecio lon- chophyllus Hand.-Mazz. (1937).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50 厘米。 茎 直立, 无毛。 叶 椭圆形 或倒披 针状椭 圆形, 长 8 — 16 厘米, 宽 2 — 3.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 缘具小 尖齿; 叶脉 羽状, 侧脉 5 — 7 对; 叶面 无毛, 背面被 黄褐色 蛛丝状 绒毛; 叶柄长 1 一 3 厘米, 被蛛丝 状毛, 后脱 毛; 上部叶 较小。 头 状花序 8 至 多数, 排列成 伞房状 或圆锥 状伞房 花序; 花 序梗长 15 — 30 毫米, 被 密或疏 黄褐色 绒毛, 具 苞片; 总苞 钟状, 长 7 — 10 毫米, 宽 5 — 7 毫 米, 小 外苞片 5 — 6; 总苞片 13, 长 圆状披 针形, 宽 1 毫米, 先 端尖或 渐尖, 边 缘宽膜 质, 背面 无毛。 舌状花 7, 管 部长约 8 毫米, 舌片 黄色, 长 圆形, 长 9 一 10 毫米, 宽约 3 毫米; 管 状花约 25, 黄色, 长 12 — 13 毫米, 管部长 7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3 — 3. 5 毫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9 一 10 毫米。 花果期 9_11 月。 产 彝良、 文山; 生 于海拔 1780 — 2200 米的 林缘、 山坡。 分布于 贵州。 23. 紫毛 合耳菊 (中 国植 物志) 紫毛 千里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ynotis ionodasys (Hand.-Mazz. ) C. Jeffrey et Y. L. Chen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9). Senecio ionodasys Hand.-Mazz. (193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 年生草 本或亚 灌木, 高 100 厘米。 茎 单生, 直立, 初 时密被 锈褐色 绒毛, 后脱 毛。 茎下部 在花期 无叶; 中 部叶倒 卵状披 针形、 倒披针 形或椭 圆形, 长 8 — 23 厘米, 宽 2. 5 — 8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渐狭, 边缘具 内弯尖 锯齿; 叶脉 羽状, 侧脉 7 — 11 对; 叶面 绿色, 被褐色 蛛丝状 绒毛, 沿 脉被短 縫毛, 背面密 被白色 絨毛, 沿脉被 褐色短 硬毛; 叶柄长 3 — 3. 5 厘米, 密被紫 褐色短 硬毛; 上 部叶较 小尖。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列 成 复伞房 花序; 花 序梗长 5 — 15 毫米, 被黄 褐色绒 毛及紫 褐色短 硬毛, 具 苞片; 总苞钟 形, 长 7 — 8 毫米, 宽 4 一 6 毫米, 有小外 苞片; 总苞片 13, 线状披 针形, 宽 1 毫米, 先 端尖, 边缘 膜质, 背 面密被 黄褐色 绒毛及 紫色短 硬毛。 舌状花 14 一 20, 管部长 3 毫 米, 舌片 黄色, 长 圆形, 长约 6 毫米; 管状花 12, 黄色, 长 7 毫米, 管部长 3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2 毫米, 被疏 短毛或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6.5 毫米。 花果期 10 月至 翌年 2 月。 产 元江、 砚山、 文山、 蒙自; 生 于海拔 1200 — 2500 米的 林下、 溪边。 模式 标本采 自 砚山。 24. 美头 合耳菊 (中 国植 物志) 鞋头 千里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ynotis calocephala C. Jeffrey et Y. L. Chen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9)*. 
404  云南 植物志  Senecio caLocephalus Chang (1935), nom. illegit - non Poepp et Endl. (1845), nec Hemsl. (188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灌 木状草 本或亚 灌木, 高 40 — 150 厘米。 茎 单生, 直立, 被 黄褐色 柔毛, 后 脱毛。 叶椭圆 形或披 针状椭 圆形, 长 8 — 17 厘米, 宽 2. 5 — 7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渐 狭, 边缘 具尖细 锯齿; 叶脉 羽状, 侧脉 6 — 7 对; 叶面有 光泽, 沿脉被 黄褐色 柔毛, 背 面 特别沿 脉被短 柔毛, 后 脱毛;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密被 柔毛; 上部叶 较小。 头 状花序 少数至 多数, 排列成 复伞房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2 毫米, 被 黄褐色 柔毛, 具 1 一 2 苞片; 总苞圆 柱形, 长 4 一 6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小外苞 片少; 总苞片 5, 线形, 宽 1 毫 米, 先 端尖, 边缘 膜质, 背面被 短毛。 舌状花 2 — 3, 管部长 2.5 毫米, 舌片 黄色, 线 形, 长约 8 — 10 毫米, 宽 1.5 毫米; 管状花 3, 黄色, 长 8 毫米, 管部长 2 — 3 毫米。 瘦 果圆 柱形, 长 2 毫米, 无毛; 冠毛禾 杆色, 长 7 毫米。 花果期 8 — 9 月。 产 泸水、 景东、 潞西 (瑞丽 江与怒 江分水 岭); 生 于海拔 2100 — 3400 米的灌 丛边。 缅甸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潞西。 25. 尾尖 合耳菊 (中 国植 物志) Synotis acuminata (Wall. ex DC. ) C. Jeffrey et Y. L. Chen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9)*. Senecio acuminatus Wall, ex DC. (183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40 — 150 厘米。 茎 单生, 直立, 被 黄褐色 柔毛, 后 脱毛至 无毛, 上 部有 分枝。 叶 狭椭圆 形至披 针形, 长 8 — 18 厘米, 宽 1.5 — 3. 5 厘米, 先 端长渐 尖或尾 状 渐尖, 基部 楔形, 渐狭, 边缘 具尖细 锯齿; 叶脉 羽状, 侧脉 5 — 6 对; 叶面有 光泽, 无毛, 背面无 毛或沿 脉被疏 柔毛; 叶柄长 3 — 5 毫米, 被 柔毛或 无毛; 上部叶 较小。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列 成顶生 复伞房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2 毫米, 被黄 褐色短 柔毛, 具 1 一 2 苞片; 总 苞狭圆 柱形, 长 5 — 6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小 外苞片 2 — 3; 总苞片 3 — 4, 线状长 圆形, 宽 1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狭 膜质, 背面 无毛。 舌状花 1, 管部长 3 — 3. 5 毫米, 舌片 黄色, 线形, 长约 3 毫米, 宽 1.5 毫米; 管状花 2 — 3, 黄色, 长 7 毫米, 管部长 2 — 3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3.5 毫米, 无毛; 冠毛禾 杆色, 长 4 一 4. 5 毫米。 花果期 8 — 9 月 。 产 贡山、 泸水; 生 于海拔 2650 — 2950 米的 林缘。 分布于 西藏。 尼 泊尔、 锡金、 不 丹 也有。 26. 长柄 合耳菊 (中 国植 物志) Synotis longipes C. Jeffrey et Y. L. Chen (1984)* ; 中国 植物志 (1999). 多年生 草本, 高 60 厘米。 茎 单生, 直立, 无毛。 叶倒披 针形, 长 12 — 18 厘米, 宽 3. 5 — 6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渐狭, 边缘具 深波状 粗齿; 叶脉 羽状, 侧脉 9 一 11 对; 叶两面 无毛; 叶柄长 2 — 3 厘米, 无毛, 具 狭翅; 上部叶 较小, 椭 圆形, 边 缘有小 锯齿。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列成 复伞房 花序; 花 序梗长 6 — 10 毫米, 被 蛛丝状 柔毛, 具苞 片; 总苞狭 钟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小外苞 片少; 总苞片 8, 长圆 状披针 形, 宽 1 毫米, 先 端尖, 边缘 膜质, 背面 被蛛丝 状毛。 舌状花 8, 管部长 3 毫米, 舌片 黄色, 长 圆形, 长约 6 毫米, 宽 1.5 毫米; 管状花 10, 黄色, 长 7 毫米, 管部长 2 — 3 
菊 科 405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2 毫米, 无毛; 冠毛污 白色, 长 6 毫米。 花期 2 月。 产昭通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路边。 27. 缅甸 合耳菊 (中 国植 物志) Synotis birmanica C. Jeffrey et Y. L. Chen (1984) * ; 中国 植物志 (1999).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60 厘米。 茎 单生或 2 — 3, 直立, 初时被 蛛丝状 毛和黄 褐色密 柔毛, 后 脱毛。 茎下部 在花期 无叶; 中部叶 倒披针 形或椭 圆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1 一 1.7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渐狭, 边 缘具细 尖齿; 叶脉 羽状, 侧脉 5 对; 叶面绿 色, 被 蛛丝状 毛和疏 柔毛, 后 脱毛, 背面淡 绿色, 被蛛丝 状毛; 叶柄 极短; 上 部叶较 小。 头 状花序 5 — 8, 排列成 密伞房 花序; 花 序梗长 5 — 15 毫米, 被白色 蛛丝状 毛及黄 褐色短 柔毛, 具 苞片; 总苞狭 钟形, 长 3 — 4 毫米, 宽 3 毫米, 小 外苞片 3 — 5; 总苞片 8, 长 圆形, 宽 1 毫米, 先 端尖, 边缘 膜质, 背面 被白色 蛛丝状 毛和短 柔毛。 舌状花 5-6, 管部长 2.5 毫米, 舌片 黄色, 长 圆形, 长约 7 毫米, 宽 1.5 毫米; 管状花 15, 黄色, 长 7 毫米, 管部长 2 — 3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1 一 2 毫米, 无毛; 冠毛禾 杆色, 长 4.5 毫米。 花期 9 月。 ' 产高黎 贡山; 生 于海拔 3000 — 3300 米 的高山 草地。 缅甸 也有。 88. 藤菊属 Cissampelopsis (DC. ) Miq. 多年生 藤状草 本或亚 灌木, 以叶柄 攀援。 茎 攀援, 老时 木质。 单叶 互生, 不 分裂; 叶脉 掌状; 叶柄 旋卷, 基 部明显 增厚, 宿存, 无耳。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列 成塔形 圆锥状 聚伞 花序, 具异形 小花; 总 苞狭钟 形或圆 柱形, 具小外 苞片; 花序 托平; 总苞片 草质, 1 层。 边缘小 花舌状 或无舌 状花, 舌片 黄色, 明显; 管状花 8 — 20, 两性, 白色、 粉红 色或 黄色, 檐部漏 斗形, 5 裂; 花药 基部具 长尾; 花柱分 枝顶端 截形或 凸起, 被 乳突状 毛。 瘦果圆 柱形, 具肋, 无毛; 冠 毛细, 毛状, 同形, 白 色或变 红色。 20 种。 我国有 6 种, 云南有 5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头状花 序具舌 状花, 花 冠黄色 1. 尼泊 尔藤菊 C. buimalia 2 (1) 头 状花序 不具舌 状花; 管状 花花冠 白色、 粉红 色或浅 黄色。 3 (4) 叶 革质, 边缘 具骨质 细齿; 叶 两面及 总苞背 面无毛 2. 革 叶藤菊 C. corifolia 4 (3) 叶近 革质, 边 缘具波 状齿或 细齿; 叶背 面及总 苞背面 有毛。 5 (6) 管状花 15 — 17; 叶背面 及总苞 背面密 被黄白 色绒毛 3. 岩 穴藤菊 C. spelaeicola 6 (5) 管状花 8 — 10」 7 (8) 叶背面 (幼时 )、 花 序梗及 总苞背 面密被 白色蛛 丝状毛 4. 藤菊 C. volubilis 8 (7) 叶背面 被黄褐 色腺状 柔毛; 花 序梗及 总苞背 面被腺 状柔毛 5. 腺 毛藤菊 C. giandulosa 1. 尼泊 尔藤菊 (中 国植 物志) 藤 千里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Cissampelopsis buimalia (Buch. -Ham.ex D. Don) C. Jeffrey et Y. L. Chen (1984); 
406  云南 植物志  中国 植物志 (1999). Senecio buimalia Buch. -Ham. ex D. Don (182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藤状草 本或亚 灌木, 长 3 — 5 米。 茎 攀援, 老时 木质, 被白色 绒毛。 叶卵形 或 卵状三 角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3. 5 — 7 厘米, 先 端尖, 基部 心形, 边缘 具深波 状齿, 叶面 绿色, 初时 被蛛丝 状毛, 后 脱毛, 背面被 灰白色 蛛丝状 级毛; 叶脉 掌状, 3— 5 出; 叶柄长 3 — 5 厘米, 被蛛丝 状毛, 杂有 黄褐色 柔毛; 上部叶 较小, 卵 形至披 针形, 基部 心形或 楔形。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 列成塔 形圆锥 状聚伞 花序; 花序 梗细, 长 10 — 15 毫米, 被灰色 绒毛; 总 苞狭钟 形或圆 柱形, 长 8 — 12 毫米, 宽 4 一 6 毫米, 具 5 个小外 苞片; 总苞片 5, 长 圆状披 针形, 宽 2. 5 — 3 毫米, 先端钝 或尖, 边缘宽 膜质, 背面被 密或疏 蛛丝状 绒毛。 舌状花 5 — 6, 管部长 7 — 8 毫米, 舌片 黄色, 线状长 圆形, 长 3 — 5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管状花 10 — 12, 黄色, 长 13 — 14 毫米, 管部长 7 — 8 毫米。 瘦 果圆柱 形, 长 5 — 6 毫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11 一 12 毫米。 花期 2 月。 产 蒙自、 腾冲; 生 于海拔 1800 — 2100 米, 攀 援于灌 木上。 尼 泊尔、 锡金、 不丹也 有。 2. 革 叶藤菊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Cissampelopsis corifolia C. Jeffrey et Y. L. Chen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广. Senecio amneosiis auct . non Wall . ex DC . Koyama . ( 1 969 ) . 多年生 藤状草 本或亚 灌木, 长 3 — 7 米。 茎 攀援, 老时 木质, 无毛。 叶卵形 或宽卵 形, 长 4. 5 — 14 厘米, 宽 3 — 11 厘米, 先 端尖, 基部 心形, 稀 截形, 边缘 具硬骨 质细或 粗齿, 叶 革质, 两面 无毛; 叶脉 掌状, 5 — 7 出; 叶柄长 3 — 6 厘米, 无毛; 上 部叶较 小, 卵形至 卵状披 针形, 基部 心形、 圆形或 截形。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列成 塔形圆 锥状聚 伞 花序; 花序 梗细, 长 10 — 15 毫米, 被腺状 絨毛; 总苞圆 柱形, 长 7 — 8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具 4 一 5 个小外 苞片; 总苞片 8, 线状长 圆形, 宽 1 一 1.5 毫米, 先端钝 或尖, 边缘宽 膜质, 背面 无毛。 小花约 10, 全部 管状, 淡黄 色或粉 红色, 长 8 — 9 毫米, 管部 长 3.5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2. 5 — 3 毫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8 — 9 毫米。 花期 9 至翌年 1 月 。 产 贡山、 福贡、 泸水、 西畴、 文山、 蒙自、 麻 栗坡、 马关、 绿春、 屏边、 金平、 景 东、 双江; 生 于海拔 1340 — 2800 米, 攀援于 林中乔 木或灌 木上。 分布于 西藏。 尼 泊尔、 锡金、 缩甸 也有。 3. 岩 穴藤菊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图版 84: 1-2 岩穴 千里光 (图鉴 ) Cissampelopsis spelaeicola (Vant. ) C. Jeffrey et Y. L. Chen (1984); 横断山 区维管 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广. Vernonia spelaeicola Vant. (1903); Senecio spelaeicolus (Vant. ) Gagnep . ( 1920) ;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 yalurigensis Hand.-Ma2z. (1925). 多年生 藤状草 本或亚 灌木, 长 5 米或 更长。 茎 攀援, 老时 木质, 被白 色蛛丝 状毛, 后 脱毛。 叶卵 形或宽 卵形, 长 4 一 11 厘米, 宽 4 一 8 厘米, 先 端尖, 基部 心形, 边缘具 
图版 84 1 一 2. 岩 穴藤菊 Cissampdopsis spelaeicola (Vant. ) C. Jeffrey et Y. L. Chen, 1. 植株 部分, 2. 管 状花; 3 — 4. 双 花 华蟹甲 Sinacalia davidii (Franch. ) Koyama, 3. 植株 上部, 4. 管 状花。 (宋文 珠绘) 
408  云南 植物志  波状 细齿, 叶 纸质, 叶面初 被蛛丝 状毛, 后 脱毛, 背面被 黄白色 蛛丝状 绒毛; 叶脉掌 状, 3 — 5 出; 叶柄长 3 — 6 厘米, 被密 绒毛; 上部叶 较小, 卵形至 卵状披 针形, 基部近 心形至 楔形。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 列成塔 形圆锥 状伞房 花序, 花 序叉状 分枝, 密被 级毛; 花序 梗细, 长 3 — 5 毫米, 密被 绒毛; 总苞圆 柱形, 长 6 — 7 毫米, 宽 2. 5 — 4 毫米, 具 6 — 8 个小外 苞片; 总苞片 8, 线状长 圆形, 宽 1 一 1.5 毫米, 先端钝 或尖, 边缘宽 膜质, 背 面被密 绒毛。 小花 15 — 17, 全部 管状, 白色, 长 9 一 10 毫米, 管部长 4 毫米。 瘦果 圆 柱形, 长 5 毫米, 无毛; 冠毛白 色或污 白色, 长 9 毫米。 花期 11 一 12 月。 产 广南、 砚山、 西畴、 蒙自、 麻 栗坡、 屏边; 生 于海拔 660 — 1500 米, 攀援 于林中 乔 木或灌 木上。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广西。 4. 藤菊 (贵 州植 物志) 滇南 千里光 (图鉴 ) Cissampelopsis volubilis (Bl. ) Miq. (1856); C. Jeffrey et Y. L. Chen (1984); 贵 州 植物志 (1989); 中国 植物志 (1999广. Cacalia volubilis Bl. (1826); Senecio blumei DC. ( 1838); S . araneosus DC. (183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 hoi Dunn (1903); 图鉴 (1975)*;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 1984) ; Vernonia esquirolii Vant . ( 1907). 多年生 藤状草 本或亚 灌木, 长 3 米或 更长。 茎 攀援, 老时 木质, 被 白色蛛 丝状绒 毛, 杂有 褐色细 刚毛, 后 脱毛。 叶卵 形或宽 卵形, 长达 15 厘米, 宽至 12 厘米, 先端渐 尖 或尾状 渐尖, 基部 心形, 稀 戟形, 边 缘具波 状细或 粗齿, 叶纸 质或近 革质, 叶面绿 色, 被蛛丝 状毛, 后 脱毛, 背面被 灰白色 絨毛, 沿脉被 褐色细 刚毛; 叶脉 掌状, 3 — 7 出; 叶柄长 3 — 6 厘米, 被 绒毛和 褐色细 刚毛; 上部叶 较小, 基部近 心形至 圆形。 头状 花序 多数, 排 列成塔 形圆锥 状伞房 花序, 花 序叉状 分枝, 被白色 绒毛, 杂 有褐色 腺毛; 花序 梗细, 长 5 — 15 毫米, 被 柔毛; 总苞圆 柱形, 长 7 — 8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具 4 一 5 个小外 苞片; 总苞片 8, 线状长 圆形, 宽 1.5 — 2 毫米, 先端钝 或尖, 边缘宽 膜质, 背 面被 蛛丝状 毛或短 柔毛, 稀 无毛。 小花 8 — 10, 全部 管状, 白色、 淡黄 色或粉 红色, 长 9 一 10 毫米, 管部长 4 一 5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4 毫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8 — 9 毫 米。 花期 10 月 至翌年 1 月。 产 贡山、 砚山、 西畴、 文山、 蒙自、 麻 栗坡、 绿春、 金平、 河口、 景东、 双江、 龙 陵; 生 于海拔 1370 — 3000 米, 攀援于 林中乔 木或灌 木上。 分布 贵州、 广西、 广东。 印 度、 缅甸、 泰国、 中南 半岛、 马 来西亚 也有。 5. 腺 毛藤菊 (中 国植 物志) Cissampelopsis glanduiosa C. Jeffrey et Y. L. Chen (1984)* ; 中国 植物志 (1999). 多年生 藤状草 本或亚 灌木。 茎 攀援, 老时 木质, 被腺状 柔毛。 叶卵 形或宽 卵形, 长 7 — 14 厘米, 宽 5 — 10 厘米, 先 端尖, 基部 心形, 边 缘具波 状细或 尖齿, 叶 纸质, 叶面 绿色, 被蛛丝 状毛, 后 脱毛, 背面密 被黄褐 色腺状 柔毛; 叶脉 掌状, 5 — 7 出; 叶柄长 5 — 8 厘米, 被黄褐 色腺状 柔毛; 上部叶 较小, 基部近 截形。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 列成塔 形圆锥 状伞房 花序, 被腺状 柔毛; 花序 梗细, 长 4 一 10 毫米, 被腺状 柔毛; 总苞 宽圆柱 形, 长 7 — 8 毫米, 宽 2. 5 — 3. 5 毫米, 具 3 — 5 个小外 苞片; 总苞片 8, 线状长 圆形, 
菊 科  409  宽 1.5 — 2 毫米, 先 端尖, 边缘宽 膜质, 背 面被细 柔毛。 小花 10, 全部 管状, 白色, 长 12 毫米, 管部长 5 — 5. 5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4. 5 — 5 毫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11 毫米。 花期 1 月。 产龙陵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2300 — 2400 米, 攀 援于乔 木上。 89. 华 蟹甲属 SinacaliaH. Robins, et Brettell 多年生 草本。 根状茎 块状。 叶 互生, 分裂, 具羽 状或掌 状脉。 基 生叶常 早落, 茎生 叶常 抱茎。 头状 花序单 生或少 数至多 数排成 伞房状 花序或 圆锥状 花序; 总!: 狭圆 柱形或 倒锥状 钟形; 总苞片 1 层, 4 一 5 个, 稀 8 个, 草质, 边缘干 膜质, 近 等长; 花 序托无 毛。 小花 异形, 全部 结实; 舌状花 1 层, 雌性; 管状花 多层, 两性, 5 齿裂; 花 药基部 短 尖或有 短尾; 花柱 二裂, 裂片 线形, 先 端钝, 被毛。 瘦果圆 柱形, 无毛, 具肋; 冠毛 多层, 丝状。 , 4 种。 我国 特有, 云南产 1 种。 1. 双花 华蟹甲 (秦 岭植 物志) 图版 84: 3—4 双舌 蟹甲草 (图鉴 ) Sinacalia davidii (Franch. ) Koyama (1979)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 国植物 志 (1999). Senecio davidii Franch . (1888); S . tuberivagus W, W. Smith (1914); Senecio didymanthus Dunn (1903); Cacalia didymantha (Dunn) Hand.- Mazz. (1936); C - davidii (Franch. ) Hand. -Mazz. (1936);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25 — 150 厘米。 根状茎 块状。 茎 单生, 直立, 无毛, 基 部直径 8 — 10 毫米。 基 生叶和 下部叶 早落。 茎中部 叶三角 形或五 角形, 长 7 — 15 厘米, 宽 6 — 14 厘 米, 基部截 形或微 心形, 边缘具 尖齿, 叶面深 绿色, 被短 糙毛或 无毛, 背面淡 绿色, 被 蛛丝状 毛及短 柔毛; 叶脉 掌状, 主脉 3 — 5 条, 在背面 突起, 叶柄长 3 — 5 厘米, 基部半 抱茎; 最 上部叶 卵状三 角形, 具 短柄。 头状花 序小, 多数, 排成 圆锥状 花序; 花 序轴及 花序 梗被黄 褐色短 柔毛; 总苞圆 柱形, 长 8 — 10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总苞片 1 层, 4 一 5 个, 线状长 圆形, 宽 0.5 — 1.5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干 膜质。 舌状花 2, 黄色, 舌片长 圆形, 长 10 — 12 毫米, 宽至 1.5 毫米, 具 4 脉, 管 部长约 5 毫米; 管状花 2, 稀 4, 黄 色, 长 8 毫米, 管部长 2 毫米, 檐部漏 斗形, 5 裂, 裂片披 针形。 瘦果圆 柱形, 长约 3 毫米, 具 4 肋,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5 — 6 毫米。 花期 7 — 8 月。 产 绥江、 盐津 (成凤 山)、 巧家; 生 于海拔 1750 — 2500 米的 草坡、 路边或 林缘。 分 布于 西藏、 四川、 陕西。 90. 蒲 儿根属 Sinosenecio B. Nord. 二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具匍匐 枝或根 状茎。 ^花 葶状或 有叶, 幼时被 长柔毛 或蛛丝 状毛。 叶 互生, 不 分裂或 分裂; 基 生叶莲 座状, 宿存。 叶脉 掌状, 稀 羽状。 头状 花序单 
410  云南 植物志  生 或多数 排列成 伞形或 复伞形 花序, 具异形 小花; 总苞半 球形、 倒 锥形或 杯状; 花序托 平或 凸起, 具小 窝孔, 有时具 缘毛; 总苞片 草质, 1 层, 常为披 针形。 小 花全部 结实, 舌状花 雌性, 舌片 黄色; 管状花 多数, 两性, 黄色, 檐部 5 裂; 花药基 部钝或 圆形; 花 柱 分枝顶 端钝或 圆形, 被乳突 状毛。 瘦果 具肋, 无毛 或沿肋 被毛; 冠 毛细, 全部 小花有 冠 毛或无 冠毛, 有 时仅舌 状花无 冠毛。 36 种。 我国 全产, 云南有 7 种。 分种 检索表 1 (6) 茎花 葶状。 2 (3) 茎 及叶柄 无毛或 具毛; 叶椭 圆形或 卵状长 圆形, 基 部楔形 …… 1. 三脉 蒲儿根 S. trinervis 3 (2) 茎及 叶柄被 红褐色 有节长 柔毛; 叶近圆 形或卵 圆形, 基部 心形。 4 (5) 叶两面 被黄褐 色有节 长柔毛 2. 雨农 蒲儿根 S. chienii 5 (4) 叶面 无毛, 背 面被长 柔毛或 短柔毛 3. 滇黔 蒲儿根 S. bodinieri 6 (1) 茎 有叶。 7 (10) 全部 小花无 冠毛。 8 (9) 植 株有匍 匐枝; 叶宽 卵形; 舌 状花的 舌片宽 3 — 4 毫米 4. 匍枝 蒲儿根 S. globigerus 9 (8) 植 株无匍 匐枝; 叶 肾形或 圆形; 舌状花 的舌片 宽不逾 1 毫米 5. 假光果 蒲儿根 S. phalacrocarpoides 10 (7) 全部小 花有冠 毛或舌 状花无 冠毛; 叶 卵形, 边缘具 重锯齿 或掌状 浅裂。 11 (12) 植 株有匍 匐枝; 全部 小花有 冠毛; 果无毛 6. 耳柄 蒲儿根 S. euosmus 12 (11) 植 株无匍 匐枝; 舌 状花无 冠毛; 舌状 花瘦果 无毛, 管 状花瘦 果有毛 7. 蒲儿根 S. oldhamianus 1. 三脉 蒲儿根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85: 1-2 三脉 千里光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三脉华 千里光 (贵 州植 物志) Sinosenecio trinervis (Chang) B. Nord. (1978); 贵州 植物志 (1989); 中国 植物志 (1999). Senecio trinervis Chang (193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 生葶状 草本, 高 18 — 26 厘米。 根状 茎细。 茎花 葶状, 单生, 被短 柔毛或 无毛。 基 生叶莲 座状, 卵 状长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3 — 7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边缘具 粗齿, 基部 楔形; 叶脉 掌状, 三出; 叶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 面被短 柔毛; 叶 柄长 7 — 12 毫米, 被 短毛或 无毛。 头 状花序 4 一 8, 排列成 伞房或 复伞房 花序; 花序梗 长 3 毫米; 总苞半 球形, 长 5 — 6 毫米, 宽 4 一 6 毫米; 总苞片 12 — 13, 卵状披 针形或 披 针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先 端尖, 边缘 膜质, 背面 有毛。 舌 状花约 13, 长 10 — 11 毫米, 管部长 3 毫米, 舌片 黄色, 长 圆形, 长 6 — 8 毫米, 宽 2 — 2. 5 毫米; 管状 花 多数, 黄色, 长 4.5 毫米, 管部长 2 — 2. 5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2 毫米, 具肋; 冠 毛 白色, 长 3. 5 — 4 毫米。 花期 5 月。 产 漾潺、 文山、 绿春。 贵州有 分布。 所见 标本无 记录。 2. 雨农 蒲儿根 (中 国植 物志) Sinosenecio chienii (Hand.-Mazz. ) B. Nord. (1978); 中国 植物志 (1999)*. 
1—2  图版 85 三脉 蒲儿根 Sinosenecio trinervis (Chang) B. Nord. , 1. 植株, 2. 舌 状花; 3—4. 匍枝 狗舌草 Tephroseri: stolonifera (Cuf. ) Holub, 3. 植株, 4. 舌 状花。 (宋文 珠绘) 
412  云南 植物志  Senecio chienii Hand . -Mazz . (1939). 多年 生葶状 草本, 高 20 — 35 厘米。 根状 茎粗。 茎花 葶状, 单生, 被黄 褐色长 柔毛。 基 生叶莲 座状, 卵 形或宽 卵形, 长 5 — 7 厘米, 宽 5. 5 — 6. 5 厘米, 先端 渐尖, 边 缘具波 状或 宽三角 形齿, 基部 心形; 叶脉 掌状; 叶 面被黄 褐色短 柔毛, 后 脱毛, 背面疏 被长柔 毛; 叶柄长 16 — 20 毫米, 密被黄 褐色长 柔毛。 头 状花序 5 — 8, 排列成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 梗长达 7 厘米, 密被黄 褐色长 柔毛, 具多数 苞片; 总 苞倒锥 形或狭 钟形, 长 6 — 8 毫 米, 宽 4 一 5 毫米; 总苞片 9, 披 针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先 端尖, 带紫 色, 边缘 膜质, 背面 被长柔 毛或近 无毛。 舌状花 8 — 10, 长 12 毫米, 管部长 1.5 — 2 毫 米, 舌片 黄色, 卵状长 圆形, 长 11 毫米, 宽 2 — 2. 5 毫米; 管状花 多数, 黄色, 长 4 毫 米, 管部长 1.5 毫米。 瘦果倒 卵形, 长 2 — 3 毫米, 具肋; 无 冠毛。 花期 4 一 6 月。 产 丽江。 四 川西部 也有。 仅见 到一号 无生境 记录的 标本。 3. 滇 11^ 蒲儿根 (中 国植 物志) 丝带 千里光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西南华 千里光 (贵 州植 物志) Sinosenecio bodinieri (Vant. ) B. Nord. (1978); 中国 植物志 (1999)*. Senecio bodinieri Vant. (190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 . bodinieri var. brevior Vant. (1902); S - bodinieri var. elatior Vant. (1902); S - bodinieri var. e- Latissimus Hand - - Mazz - (1937); S - conferviferus Levi. (1914); Sinosenecio brevior B. Nord. (1978) , nom. superf 1 . ; S . elatior (Vant. ) B. Nord. (1978); S • homogy- niphyllus Cumm. var. subumbeLlatus Chang (1935) ; S . villiferus auct . non Franch . :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 生葶状 草本, 高 10 — 30 厘米。 根状 茎粗。 茎花 葶状, 单生, 上 部被黄 褐色绒 毛, 下部被 红褐色 有节长 柔毛。 基 生叶莲 座状, 圆 形或近 圆形, 长 2 — 6 厘米, 宽 3 — 6 厘米, 先端 钝圆, 边缘 具浅波 状三角 形或圆 形齿, 基部心 形或近 截形; 叶脉 掌状; 叶面 有 光泽, 贴生 短毛或 无毛, 背 面浅绿 色或变 紫色, 被长柔 毛或沿 脉被短 柔毛, 边 缘有紫 色短 缘毛; 叶柄长 3 — 9 厘米, 密被红 褐色长 柔毛。 头 状花序 3 — 7, 排 列成伞 房状花 序; 花 序梗长 1 一 6 厘米, 被短 柔毛或 无毛, 具少数 苞片; 总苞 钟形, 长 5 — 7 毫米, 宽 5 — 7 毫米; 总苞片 13, 披针形 或宽披 针形, 长 6 — 7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先端 渐尖, 边缘 膜质, 背面被 短毛。 舌状花 13, 长 9 一 12 毫米, 管部长 3 毫米, 舌片 黄色, 长圆 形, 长 8 — 9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管状花 多数, 黄色, 长 4.5 毫米, 管部长 2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2 毫米, 具 5 肋; 冠毛 白色, 长 4 一 5 毫米。 花期 4 一 6 月。 产 绥江、 大关、 镇雄、 师宗、 罗平; 生 于海拔 1900 — 2700 米的 山坡、 溪旁及 林下。 贵州 四川有 分布。 4. 葡枝 蒲儿根 (中 国植 物志) Sinosenecio globigenis (Chang) B. Nord. (1978); 中国 植物志 (1999)*. Senecio globigerus Chang ( 1941 ) .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70 厘米, 具匍 匐枝。 根状 茎粗。 茎 单生或 2 — 3, 被黄 褐色长 柔毛、 腺毛 或蛛丝 状毛。 基 生叶莲 座状, 宽 卵形, 长 3 — 6 厘米, 宽 3 — 10 厘米, 先端 钝圆, 基部 心形, 3 — 5 掌状 分裂, 裂 片宽三 角形; 叶脉 掌状; 叶 面被黄 褐色短 柔毛, 
菊 禾斗  413  背面浅 绿色, 被疏 柔毛或 无毛; 叶柄长 6 — 8 厘米, 密被长 柔毛。 头 状花序 5 — 15, 排 列成复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7 厘米, 被蛛丝 状毛或 腺状短 柔毛, 无 苞片; 总苞 钟形, 长 6 — 7 毫米, 宽 3 — 8 毫米; 总苞片 13, 长 圆形, 长 6 — 7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先端 钝 或尖, 边缘 膜质, 背面 被腺状 柔毛或 脱毛。 舌状花 13, 管部长 2 毫米, 舌片 黄色, 长 圆形, 长 10 — 11 毫米, 宽 2 — 4 毫米; 管状花 多数, 黄色, 长 4 毫米, 管部长 2 毫 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2 毫米, 具肋; 无 冠毛。 花期 4 一 6 月。 产永善 彝良、 砚山; 生 于海拔 1450 — 2725 米的 溪旁及 林下。 湖北 西部、 四 川东部 有 分布。 5. 假光果 蒲儿根 (中 国植 物志) 假光果 千里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inosenecio phalacrocarpoides (Chang) B. Nord. (1978); 中国 植物志 (1999). Senecio phalacrocarpoides Chang (195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达 10 厘米。 根状 茎细。 茎 单生, 自基部 分枝, 被蛛丝 状毛或 无毛。 基 生叶肾 形或近 圆形, 长 3 — 4 厘米, 宽 3. 5 — 4 厘米, 先端 钝圆, 基部心 形或近 截形, 掌 状浅裂 或具重 粗齿, 齿三 角形; 叶脉 掌状; 叶面深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两面 无毛; 叶 柄长 5 — 8 厘米; 茎生叶 4 一 5, 较小; 最 上部叶 卵状三 角形, 分 裂或具 细齿。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 列成复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2 — 3 毫米, 被蛛丝 状毛, 无 苞片; 总苞 钟形, 长宽各 2 — 3 毫米; 总苞片 8 — 9, 线形, 宽 0.5 毫米, 先 端尖, 边缘宽 膜质, 背面无 毛。 舌状花 6, 管部长 1.5 毫米, 舌片 黄色, 卵状长 圆形, 长 1.5 毫米, 宽 0.5 毫米; 管状花 9, 黄色, 长 2 毫米, 管部长 1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1 毫米, 具肋; 无 冠毛。 花期 3 月。 产镇康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2700 米的 林中。 6. 耳柄 蒲儿根 (中 国植 物志) 齿裂 千里光 (图鉴 ), 槭叶 千里光 Sinosenecio euosmus (Hand.-Mazz. ) B. Nord. (1978); 中国 植物志 (1999)*. Senecio acerifolius C.Winkl. (1893), nom. illegit. , non Hemsl . (1888); S - euos- mus Hand.-Mazz. (1925); S . -winklerianus Hand . -Mazz . (1936); 图鉴 (1975)*;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doryotus Hand.-Mazz. (1938); Sinosenecio -winklerianus (Hand.-Mazz. ) B.Nord. (1978); S.doryotus (Hand.-Mazz. ) B.Nord. (1978).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75 厘米, 具匍 匐枝。 根状茎 细长。 茎 单生, 被长 柔毛。 基生 叶 在花期 凋落; 茎中 部叶卵 形或宽 卵形, 长 2 — 5 厘米, 宽 3 — 6 厘米, 先端 钝圆, 基部 浅 心形或 截形, 浅裂或 5 — 15 掌状 深裂, 裂片三 角形, 边缘具 尖齿或 粗齿; 叶脉 掌状; 叶面 绿色, 被短柔 毛或近 无毛, 背面浅 绿色, 沿 脉被长 柔毛或 无毛; 叶 柄长为 叶片的 1 一 2 倍, 被长 柔毛或 无毛, 基部 具卵形 或圆形 的耳; 上部叶 渐小, 苞 片状, 线形。 头 状花序 5 — 15 或 更多, 排 列成复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3 厘米, 被长 柔毛, 有或无 苞片; 总苞 钟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 2. 5 — 4 毫米; 总苞片 15, 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宽 1 毫米, 先 端尖, 边缘 膜质, 背面 无毛。 舌状花 10, 管部长 2 毫米, 舌片 黄色, 长 圆形, 长 3. 5 — 4 毫米, 宽 1.5 毫米; 管状花 多数, 黄色, 长 4 毫米, 管部长 2 毫米。 
414  云 南植物 志  瘦果圆 柱形, 长 2 毫米, 具肋; 冠毛 白色, 长 2. 5 — 3 毫米。 花期 7 — 8 月。 产 彝良、 巧家、 维西、 贡山、 德饮 (澜沧 江与怒 江分水 岭)、 中甸; 生 于海拔 3050 — 4200 米 的高山 草甸、 林缘。 分布于 西藏、 四川、 湖北、 甘肃、 陕西。 缅甸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云南西 北部。 7. 蒲儿根 (图鉴 ) Sinosenecio oldhamianus (Maxim. ) B. Nord. (1978); 贵州 植物志 (1989)*; 中国 植物志 (1999广. Senecio oldhamianus Maxim. ( 1871 ) ; 图鉴 ( 1975 )*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 . savatieri Franch . (1883)*; Sinosenecio savatieri ( Franch. ) B. Nord. (1978). 二年生 草本, 高 40 — 80 厘米。 根状茎 粗短。 茎 单生, 被白色 蛛丝状 毛或长 柔毛, 后 脱毛。 基生叶 在花期 凋落; 茎 中下部 叶卵圆 形或近 圆形, 长 3 — 5 厘米, 宽 3 — 6 厘 米, 先 端尖或 渐尖, 基部 心形, 边缘具 浅至重 鋸齿; 叶脉 掌状; 叶面 绿色, 被蛛 丝状柔 毛或近 无毛, 背面浅 绿色, 被白 色蛛丝 状毛, 有时 脱毛; 叶柄长 3 — 6 厘米, 被 白色蛛 丝状 柔毛; 上部叶 渐小, 卵形或 卵状三 角形; 最 上部叶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头状 花序多 数, 排 列成复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3 厘米, 被 柔毛, 有 1 个 苞片; 总苞宽 钟形, 长 3 — 4 毫米, 宽 2. 5 — 4 毫米; 总苞片 13, 长 圆状披 针形, 宽 1 毫米, 先 端尖, 紫色, 边缘 膜质, 背面 被白色 蛛丝状 毛和短 柔毛或 无毛。 舌状花 13, 管部长 2 毫米, 舌片黄 色, 长 圆形, 长 8 — 9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管状花 多数, 黄色, 长 3 — 4 毫米, 管部 长 2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1 一 2 毫米, 具肋, 舌状 花瘦果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3 — 3. 5 毫米, 舌 状花无 冠毛。 花期 1 一 12 月 。 产 绥江、 盐津、 彝良、 巧家、 镇雄、 师宗、 贡山、 福贡、 维西、 兰坪、 云龙、 剑 川、 漾澳、 宜良、 广南、 富宁、 砚山、 屏边、 个旧、 蒙自、 文山、 麻 栗坡、 景东、 景 洪、 勐腊、 腾冲、 潞西、 镇康; 生 于海拔 600 — 3000 米的 田边、 溪边、 草坡、 林缘。 分 布于我 国长江 以南的 省区。 缅甸、 泰国、 越南 也有。 91. 狗 舌草属 Tephroseris (Reichenb. ) Reichenb. 多年生 草本, 具根 状茎。 茎 直立, 近花 葶状, 被 绒毛。 叶 互生, 不 分裂; 叶脉羽 状。 头 状花序 少数或 多数, 排列成 伞房或 复伞房 状聚伞 花序, 具 异形或 极少为 同形小 花; 总苞半 球形、 钟 形或圆 柱形, 基部不 具小外 菟片; 花序 托平; 总苞片 草质, 1 层。 边缘 舌状花 雌性, 舌片 黄色、 橙黄 色或紫 红色; 管状花 多数, 两性, 檐部 5 裂; 花药基 部具 短耳; 花柱分 枝顶端 截形或 圆形, 被乳突 状毛。 瘦果 具肋, 无 毛或被 柔毛; 冠毛细 毛状, 同形。 50 种。 我国有 14 种, 云南产 1 种。 1. 匍枝 狗舌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85: 3-4 Tephroseris stolonifera (Cuf. ) Holub (1973); 中国 植物志 (1999)* . Senecio stoLonifer Cuf. (193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 integrifoLius (L. ) 
菊 科  415  Clair subsp. cam pest ris Cuf . (1933), non (Retz. ) Briq. et Cavill. , p.p.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60 厘米, 具根 状茎。 匍匐枝 纤细, 具极小 的叶。 茎 直立, 单 生, 被棉状 绒毛。 基 生叶莲 座状, 宽卵形 或卵状 匙形, 长 5 — 8 厘米, 宽 3 — 5 厘米, 先 端 钝圆, 基 部宽楔 形或近 心形, 渐狭 成柄, 全缘 或边缘 具浅波 状齿, 叶面 绿色, 被蛛丝 状毛或 脱毛, 背 面被蛛 丝状毛 或棉状 绒毛; 叶脉 羽状, 侧脉 3 对; 叶柄长 1.5 — 12 厘 米, 被 棉状绒 毛或黄 褐色短 硬毛; 中 下部叶 较小, 卵 形至披 针形, 长 3 — 6 厘米, 宽 0. 5 — 1.5 厘米; 上 部叶披 针形至 线形, 苞 叶状。 头 状花序 5 — 15, 排列成 伞房或 复伞房 状聚伞 花序; 花 序梗长 1.5 — 3. 5 厘米, 被白色 蛛丝状 毛及黄 褐色短 硬毛, 具 苞叶; 总 苞宽 钟形, 长 7 — 8 毫米, 宽 5 — 7 毫米; 总苞片 20, 线状披 针形, 宽 1 一 1.5 毫米, 先 端 渐尖, 背面近 无毛。 舌状花 11 一 13, 管部长 5 毫米, 舌片 黄色, 长 圆形, 长 9 毫米, 宽 2 — 2. 5 毫米; 管状花 多数, 黄色, 长 7 毫米, 管部长 4.5 毫米, 檐部 5 裂。 瘦果圆 柱形, 长 2. 5 — 3 毫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7 毫米。 花期 4 一 6 月。 产 丽江、 宁范、 永胜; 生 于海拔 2650 — 2800 米的 溪边。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 92. 羽 叶菊属 Nemosenecio (Kitam. ) B. Nord. 多年生 草本, 具根 状茎。 茎 直立, 被 绒毛。 叶 互生, 羽状 分裂; 叶脉 羽状。 头状花 序 少数或 多数, 排列 成伞房 状聚伞 花序, 具异形 小花; 总苞半 球形、 钟形或 杯状, 基部 不 具小外 苞片; 花序 托平; 总苞片 草质, 1 层。 边缘 舌状花 雌性, 舌片 黄色; 管 状花多 数, 两性, 黄色, 管部 细长, 檐部短 钟状, 5 裂; 花药 极短, 顶 端具狭 附片, 基 部钝或 圆形; 花柱分 枝顶端 截形, 被乳突 状毛。 瘦果 具肋, 无 毛或被 柔毛; 冠毛细 毛状, 同形 或全部 小花无 冠毛。 6 种。 我国有 5 种, 云南产 3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总苞片 6 — 8; 瘦 果及子 房无毛 1. 茄叶 羽叶菊 N. solenoides 2 (1) 总苞片 10 — 13; 瘦 果及子 房被毛 3 (4) 叶 侧裂片 3— 4 对; 总苞径 3 — 4 毫米; 舌片长 5 — 7 毫米 2. 刻裂 羽叶菊 N. incisifolius 4 (3) 叶 侧裂片 6 — 7 对; 总苞径 6 — 8 毫米; 舌片长 10 — 13 毫米 …… 3. 滇 羽叶菊 N. yunnanensis 1. 茄叶 羽叶菊 (中 国植 物志) 茄叶 千里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Nemosenecio solenoides (Dunn) B. Nord. (1978); 中国 植物志 (1999). Senecio solenoides Dunn ( 1938);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 1984 ) •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90 厘米, 具根 状茎。 茎 直立, 单 1.., 无 t 下 部叶在 花期凋 落; 中 部叶宽 卵形, 长 6—12 厘米, 宽 3— 12 厘米, 羽状 深裂, 侧裂片 3 — 4 对, 长圆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先 端尖, 边缘 具齿; 叶 面被短 柔毛, 背 面被细 柔毛; 叶脉 羽状; 叶 柄长 3 — 4 厘米, 被短 柔毛或 无毛。 头 状花序 5 — 9, 排列成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416  云 南植物 志  0.8 — 1.8 厘米, 被疏 腺毛; 总苞 钟形, 长 5 — 6 毫米, 宽约 3 毫米; 总苞片 6 — 8, 卵状 长 圆形, 宽 1 一 2 毫米, 先 端尖, 边缘浅 褐色, 背面被 短毛。 舌状花 5 — 9, 管部长 2.7 毫米, 舌片 黄色, 线形或 线状长 圆形, 长 8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管状花 多数, 黄色, 长 4 一 4. 5 毫米, 管部长 2 — 2. 5 毫米, 檐部 5 裂。 瘦果圆 柱形, 长约 2 毫米, 无毛; 冠 毛 白色, 长 4 毫米。 花期 8 — 9 月。 产 路南、 弥勒、 开远、 蒙自; 生 于海拔 1800 米的 林缘。 模式标 本采自 蒙自。 2. 刻裂 羽叶菊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86: 1-3 刻叶 千里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Nemosenecio incisifolius (J. F. Jeffrey) B. Nord. (1978);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Senecio incisifolius J - F. Jeffrey (191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 incisi- folius var. gracilior Ling ( 1937) .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75 厘米, 具根 状茎。 茎 直立, 单生, 被疏 柔毛或 无毛。 下部 叶 在花期 凋落; 中部叶 卵状长 圆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3 — 6 厘米, 羽状 深裂, 侧裂片 4 一 6 对, 长 圆形, 先 端尖, 边缘具 3 — 5 齿; 叶 两面无 毛或背 面沿脉 被白色 柔毛; 叶脉 羽状; 叶 柄被短 柔毛或 无毛。 头 状花序 6 — 14, 排列成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2 — 3 厘 米, 被黄 褐色短 柔毛; 总苞 钟形, 宽 3 — 4 毫米; 总苞片 10 — 13, 卵状披 针形, 长 6 — 7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先 端尖, 边缘 膜质, 背面被 短毛。 舌状花 13, 管部长 2 — 3 毫 米, 舌片 黄色, 线状披 针形, 长 5 — 7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管状花 多数, 黄色, 长 4 一 4. 5 毫米, 管部长 2 — 2. 5 毫米, 檐部 5 裂。 瘦果圆 柱形, 长约 1.5 毫米, 被短柔 毛; 冠毛 白色, 长 4 一 5 毫米。 花期 8 月。 产 鹤庆、 昆明、 保山、 腾冲; 生 于海拔 2200 — 2800 米的 林缘。 模式标 本采自 腾冲。 3. 滇 羽叶菊 (贵 州植 物志) Nemosenecio yunnanensis B. Nord. (1978); 贵州 植物志 (1989 广; 中国 植物志 (1999)*.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70 厘米, 具根 状茎。 茎 直立, 单生, 上部贴 生疏短 柔毛, 下 部 无毛。 下部叶 在花期 凋落; 中部叶 卵状长 圆形, 长 5 — 16 厘米, 宽 3 — 7 厘米, 羽状 深裂, 侧裂片 6 — 7 对, 卵状长 圆形, 先 端尖, 边缘具 1 一 3 细 裂片; 叶面 绿色, 被短硬 毛, 背面浅 绿色, 近 无毛; 叶脉 羽状; 叶柄长 0.5 — 1.5 厘米, 被短 柔毛。 头 状花序 6- 14, 排列成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2 — 3 厘米, 被短 柔毛; 总苞宽 钟形, 宽 6 — 8 毫 米; 总苞片 10 — 13, 卵状披 针形, 长 6 — 7 毫米, 宽 1.3 — 3 毫米, 先 端尖, 边缘 膜质, 背面被 短毛。 舌状花 13, 管部长 2 — 3 毫米, 舌片 黄色, 线 状倒披 针形, 长 11 一 13 毫 米, 宽 1 一 1.5 毫米; 管状花 多数, 黄色, 长 4 一 4. 5 毫米, 管部长 2 — 2. 5 毫米, 檐部 5 裂。 瘦果圆 柱形, 长 1.5 — 1.8 毫米, 被短 柔毛; 冠毛 白色, 长 4 一 4. 5 毫米。 花期 7— 8 月。 产大关 (Tien-sin)、 罗平; 生 于海拔 1750 — 2800 米 的山坡 草地、 灌丛。 分布 贵州。 模式标 本采自 大关。 
图版 86 1 一 3. 刻裂 羽叶菊 Nemosenecio incisifolius (J. F. Jeffrey) B. Nord. , 1. 植株 上部, 2. 舌 状花, 3. 管 状花; 4 一 6. 欧 洲 千里光 Senecio vulgaris L. , 4. 植株 下部, 5. 植株 上部, 6. 管 状花。 (宋文 珠绘) 
418 云 南植物 志  93. 千 里光属 Senecio L.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具根状 茎或匍 匐枝。 茎 直立或 匍匐, 稀 攀缘, 具叶或 近花葶 状。 叶 互生, 不 分裂或 分裂。 头 状花序 具异形 花或同 形花; 总 苞基部 具小外 葱片, 钟 形、 半球 形或圆 柱形; 花序 托平; 总苞片 1 层, 边缘 膜质。 无 或有舌 状花, 舌片 黄色; 管状 花少至 多数, 黄色, 檐部 5 裂; 花药基 部钝, 具 短耳, 稀具 短尾; 花 柱分枝 顶端截 形或稍 凸起。 瘦果 具肋, 无毛或 有毛; 冠毛 毛状, 有时 全部小 花或舌 状花无 冠毛。 1000 种。 我国有 63 种, 云南产 28 种。 分种 检索表  1 (6) 一年生 草本。 2 (3) 头状 花序无 舌状花 • 1. 欧洲 千里光 S. vulgaris 3 (2) 头状花 序有极 小的舌 状花。 4 (5) 头状花 序排成 总状; 舌状花 7; 瘦 果无毛 2. 永宁 千里光 S. yungningensis 5 (4) 头 状花序 排成伞 房状; 舌状花 3; 瘦 果有毛 3. 田野 千里光 S. oryzetorum 6 (1) 多年生 草本。 7 (20) 头状花 序无舌 状花; 总苞圆 柱形, 长 6 — 10 毫米。 8 (11) 叶羽状 分裂; 侧裂片 5 — 10 对; 复伞房 花序。 9 (10) 总苞片 8; 小花 10— 12; 叶羽 状分裂 10 (9) 总苞片 5; 小花 5 — 6; 叶 倒向羽 状分裂 5. 尖羽 千里光 S. acutipinnus 11 (8) 叶不 分裂, 三 角形或 卵状三 角形。 12 (15) 总状 花序; 小花 多数; 叶柄 无翅。 13 (14) 叶面近 无毛, 背面 无毛; 总苞宽 3 — 6 毫米 6. 丽江 千里光 S. Igiangensis 14 (13) 叶两面 无毛; 总苞宽 7 — 9 毫米 7. 三尖 千里光 S. tricuspis 15 (12) 复 伞房状 花序; 叶柄 具翅。 16 (17) 叶面近 无毛, 背面 无毛; 总苞宽 1.5 — 2 毫米; 小花 5- -6 8. 弥勒 千里光 S. humbertii 17 (16) 叶两面 无毛; 小花 多数。 18 (19) 总苞 倒锥状 钟形, 宽 2. 5 — 4 毫米; 小花 22 — 26 …… 9. 黑巷 千里光 S. nigrocinctus 19 (18) 总苞圆 柱形, 宽 2 — 2. 5 毫米; 小花 10 -… 10. 凉山 千里光 S. liangshanensis 20 (7) 头状花 序有舌 状花。 21 (36) 叶羽状 分裂。 22 (23) 总苞片 5; 舌状花 1 一 2, 有 小舌片 或丝状 …… 11. 纤花 千里光 S. gracilinorus 23 (22) 总苞片 8 — 20; 舌 状花有 较宽的 舌片。 24 (29) 叶大 头羽状 分裂; 总苞片 13 — 20。 25 (24) 植株具 匍枝; 舌状花 5, 舌 片宽约 1 毫米 12. 葡 枝 千里光 S. filiferus 26 (27) 植 株不具 匍枝; 舌状花 7 — 18, 舌 片宽约 2.5 毫米。 27 (26) 总苞宽 2. 5 — 4 毫米, 具 5 个小 外苞片 -… 13. 中甸 千里光 S. chungtienensis 28 (25) 总苞宽 6 — 8 毫米, 具 10 — 17 个小 外苞片 14. 多萏 千里光 S. multibracteolatus 
菊 科  419  29 (24) 叶羽状 分裂; 总苞片 8 — 13。 30 (33) 叶 卵状长 圆形, 羽状 深裂, 每边具 3 — 7 个侧 裂片, 稀 不裂。 31 (30) 总苞圆 柱形, 长 7 — 8 毫米, 宽 2—3 毫米; 舌状花 5 15. 瓜叶 千里光 S. cinarifolius 32 (29) 总苞狭 钟形, 长宽近 相等, 长 3 — 4 毫米; 舌状花 10 — 13 16. 菊状 千里光 S. laetus 33 (30) 叶长 圆状披 针形, 羽状 全裂, 每边具 10 — 20 个侧 裂片; 舌状花 5。 34 (35) 总苞圆 柱形, 长 6 — 7 毫米 17. 多裂 千里光 S. multilobus 35 (34) 总苟狭 钟形, 长 3 — 4 毫米 18. 蕨叶 千里光 S. pteridophyllus 36 (21) 叶不 分裂。 37 (42) 茎花 葶状; 叶 基生, 倒 卵形或 匙形; 瘦果常 有毛。 38 (39) 总苞圆 柱形, 长 6 — 7 毫米; 叶两 面无毛 19. 匙叶 千里光 S. spathiphyllus 39 (38) 总苞钟 形或狭 钟形; 叶两面 有毛至 无毛。 40 (41) 总苞 钟形, 长 5 — 6 毫米, 宽 3 — 6 毫米 20. 裸茎 千里光 S. nudicaulis 41 (40) 总苞狭 钟形, 长宽近 相等, 长 3 — 4 毫米 21. 钝叶 千里光 S. obtusatus 42 (37) 茎 有叶。 43 (44) 茎攀援 22. 千里光 S. scandens 44 (43) 茎 直立。 45 (46) 植株 具块状 根茎; 叶线 形至披 针形, 背面被 粗硬毛 …… •• 23. 链叶 千里光 S. asperifolius 46 (45) 植株不 为上述 情形。 47 (48) 叶三 角形, 两 面被密 卷毛; 瘦果 有微毛 24. 革苞 千里光 S. coriaceisquamus 48 (47) 瘦果 无毛。 49 (52) 头 状花序 下垂; 总苞 钟形, 宽 6 — 10 毫米; 叶卵 形至长 圆形。 50 (51) 叶两 面无毛 25. 黑褐 千里光 S. atrofuscus 51 (50) 叶两 面有毛 26. 节花 千里光 S. nodiHonis 52 (49) 头 状花序 直立; 总苞宽 3 — 4 毫米。 53 (54) 叶 卵形, 基部 心形; 总苞圆 柱形; 舌 状花有 冠毛, 舌片长 20 — 22 毫米, 宽不足 1 毫米  27. 长舌 千里光 S. arachnanthus  54 (53) 叶椭 圆形至 线形, 基部 楔形; 总苞半 球形; 舌 状花无 冠毛, 舌片短 而宽, 长 7 — 8 毫米, 宽 2 毫米 28. 岩生 千里光 S. wightii 1. 欧洲 千里光 (图鉴 ) 图版 86: 4-6 普通 千里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enecio vulgaris L. (1753);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植 物志 (1999)* . 一年生 草本, 高 12 — 45 厘米。 茎 单生, 直立, 自 基部或 中部起 分枝, 被蛛 丝状毛 或 脱毛。 叶全 形倒披 针状匙 形或长 圆形, 长 3 — 11 厘米, 宽 5 — 20 毫米, 先 端钝, 羽状 浅裂至 深裂, 侧裂片 3 — 4 对, 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边缘 具不整 齐齿; 上部叶 较小, 线形, 具齿。 头状花 序少至 多数, 排成 密伞房 花序; 花 序梗长 5 — 20 毫米, 有柔 毛或无 毛。 具 苞片; 总苞 钟形, 长 6 — 7 毫米, 宽 3 — 4 毫米, 小 外苞片 7 — 11, 线状 钻形; 总 苞片 18 — 22, 分离, 线形, 宽 0.5 毫米, 先 端尖, 黑色, 边缘 膜质。 无舌 状花; 管状 花 多数, 黄色, 长 5 — 6 毫米, 管部长 3 — 4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2 — 2. 5 毫米, 沿肋 有毛; 冠毛 白色, 长 6 — 7 毫米。 花期 4 一 10 月。 
420  云 南植物 志  产 昆明、 会泽、 师宗、 大理、 宁范、 永胜; 生 于海拔 2000 米的 山坡、 草地、 路边。 分布 西藏、 贵州、 四川、 内 蒙古、 辽宁、 吉林。 欧亚及 北非洲 也有。 2. 永宁 千里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enecio yungningensis Hand. Mazz. (193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 国植物 志 (1999). Senecio orysertorum auct. non Diels: Hand. -Mazz. (1936). 一年生 草本, 高 5 — 12 厘米。 茎 单生, 直立, 自 基部起 分枝, 无毛。 叶全形 倒披针 形, 长 2 — 4 厘米, 宽 5 — 10 毫米, 先 端钝, 具不 整齐齿 或羽状 浅裂, 侧 裂片短 三角状 长 圆形至 线状长 圆形, 边缘具 细齿, 两面 无毛; 无柄, 基部 扩大, 半 抱茎; 上 部叶较 小, 线形, 具齿 或羽状 浅裂。 头状花 序单生 叶腋, 排 成总状 花序; 花序 梗极短 或无; 总 苞狭 卵形, 长 5 — 6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小 外苞片 2 — 3, 线状 钻形; 总苞片 8 — 14, 合 生至近 顶端, 分离 部分三 角形, 先 端钝, 边缘 膜质, 背 面有短 柔毛。 舌状花 7, 管部长 1.5 毫米, 舌片 黄色, 长 圆形, 长约 0.5 毫米; 管状花 13 — 15, 黄色, 长 2 毫米, 管部 长 0.7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3 — 4 毫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1.5 毫米, 不 等长。 花期 5 — 6 月 。 产宁蒗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2600 — 4200 米的 湖边、 沼泽。 3. 田野 千里光 (图鉴 ) Senecio oryzetorum Diels (1912);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 国 植物志 (1999). 一年生 草本, 高 20 — 30 厘米。 茎 单生, 直立, 自 基部或 上部起 分枝, 被疏 柔毛或 无毛。 叶 全形倒 披针状 线形, 长 3 — 8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先 端尖, 具 粗齿或 羽状浅 裂, 侧裂片 3 — 5 对, 长 圆形至 线状长 圆形, 边缘具 细齿或 全缘, 两 面有疏 柔毛或 脱毛; 中 上部叶 无柄, 基部 具耳, 两 面有疏 柔毛至 脱毛; 最 上部叶 线形, 具齿。 头状花 序少至 多数, 排成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5 — 10 毫米, 无毛; 总苞狭 钟形, 长 5 — 6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小 外苞片 3 — 4, 线状披 针形; 总苞片 13 — 15, 中部 至上部 合生, 分 离部分 先 端尖, 背面近 无毛。 舌状花 3, 管部长 2 毫米, 舌片 黄色, 长 圆形, 极小; 管 状花多 数, 黄色, 长 4 毫米, 管部长 2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2 — 3 毫米, 有 微毛; 冠毛 白色, 长 3 毫米, 毛基部 扩大。 花期 5 月。 产 丽江、 大理、 腾冲; 生 于海拔 1500 — 2400 米的湿 草地。 分布于 四川。 模 式标本 采自 大理。 见到了 方文培 (No.l, 3361)、 钱崇澍 (No.l: 3197 & 3240) 采自 四川西 南部的 标本。 4. 西南 千里光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87: 1-3 川滇 千里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enecio pseudomairei Levi. (191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Senecio beauverdianus Levi. ( 1914) ; 图鉴 ( 1975) * . 多年生 草本, 高达 120 厘米, 具根 状茎。 茎 直立, 上部有 分枝, 幼 时被短 柔毛, 后 
菊 科  421  脱毛。 基部 叶和茎 下部叶 在花期 凋落; 中部叶 全形长 圆状披 针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长 15 — 20 厘米, 宽 4 一 6 厘米, 羽状 分裂; 顶 裂片披 针形; 侧裂片 5 对, 长 圆状披 针形至 近 菱形, 边缘具 尖齿或 撕裂, 两 面沿脉 贴生短 柔毛; 叶柄长 2 — 3 厘米; 上部叶 渐小, 披 针形, 具 2 — 3 对侧 裂片; 最 上部叶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渐尖, 边缘 具齿。 头 状花序 少至 多数, 排 成圆锥 状伞房 花序; 花 序梗长 3 — 5 毫米, 密被 黄色短 柔毛; 具 2 — 3 苞 片; 总 苞圆柱 形或狭 钟形, 长 8 — 10 毫米, 宽 2 — 4 毫米, 小 外苞片 3 — 4, 钻形; 总苞 片 8,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宽约 1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 膜质, 紫色, 背 面被短 柔毛。 无 舌 状花; 管状花 10 — 12, 红色或 紫色, 长 10 毫米, 管部长 4.5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2 — 3 毫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6 — 7 毫米。 花期 8 — 9 月。 产 东川、 镇雄、 巧家、 漾澳、 大理、 富民; 生 于海拔 1850 — 3200 米的 山坡、 山谷 湿 地及竹 林中。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模式 标本采 自巧家 (荞 麦地) 5. 尖羽 千里光 (中 国植 物志) 锐羽 千里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enecio acutipinnus Hand.-Mazz. (193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9). 多年生 草本, 高 60 — 150 厘米, 具根 状茎。 茎 直立, 单生或 数个, 幼 时被黄 褐色短 柔毛。 基部 叶和茎 下部叶 在花期 凋落; 中部叶 全形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倒 向羽状 分裂; 顶裂 片小, 线状披 针形; 侧裂片 7 — 10 对, 长圆状 披针形 至披 针形, 先 端尖, 全缘或 边缘具 细齿, 叶面近 无毛, 下面淡 绿色, 沿脉 贴生短 柔毛; 叶柄长 2 — 3 厘米, 无毛; 上部叶 渐小。 头状花 序少至 多数, 排成 密伞房 花序; 花序梗 长 1 一 3 毫米, 被黄 褐色短 柔毛, 具 2 — 3 苞片; 总苞 圆柱状 钟形, 长 6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小 外苞片 1 一 2, 钻形; 总苞片 5, 线状长 圆形, 宽约 1 毫米, 先 端钝, 黑色, 边 缘 膜质, 背面 无毛。 无舌 状花; 管状花 6, 橙 黄色, 长 8 毫米, 管部长 3 — 4 毫米。 瘦 果圆 柱形, 长 2 — 3 毫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6 — 7 毫米。 花期 9 一 11 月。 产 丽江、 鹤庆、 文山、 潞西 (瑞丽 江与怒 江分水 岭); 生 于海拔 2800 — 3300 米的灌 丛边。 模式标 本采自 潞西。 6. 丽江 千里光 (中 国植 物志) Senecio lijiangensis C. Jeffrey et Y. L. Chen (1984)*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40 厘米, 具根 状^。 茎 直立, 1 一 2 个, 幼 时被短 柔毛。 基部 叶和茎 下部叶 在花期 凋落; 中 部叶三 角形, 长 3— 5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端 尖或渐 尖, 基部 心形或 戟形, 边缘具 粗齿, 叶 面被短 毛或近 无毛, 下面淡 绿色, 无毛; 叶脉羽 状, 侧脉 3 对; 叶柄长 3 — 6 厘米, 无毛; 上部叶 渐小, 披 针形至 线形, 全 缘或具 细齿。 头状 花序单 生或成 对生于 叶腋, 排成总 状聚伞 花序; 花 序梗短 于叶, 被短 柔毛; 总苞狭 钟形, 长 8 — 10 毫米, 宽 3 — 6 毫米, 小 外苞片 3 — 4, 线形; 总苞片 8 — 9, 稀 13, 线状 长圆 形至披 针形, 长 8 — 9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 膜质, 背 面被短 毛或无 毛。 无舌 状花; 管状花 — 18, 黄色, 长 8 毫米, 管部长 3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4 毫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6 毫米。 花期 9 月。 
422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87 1—3. 西南 千里光 Senecio pseudomairei , 1. 植株 上部, 2. 植株 下部, 3. 管 状花; 4 一 5. 黑苞 千里光 S. nigrocinctus Franch. , 4. 植株 上部, 5. 管 状花。 (宋文 珠绘) 
菊 科  423  产丽江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3000 — 3450 米 的高山 草地。 7. 三尖 千里光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三尖 蟹甲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enecio tricuspis Franch. ( 189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Cacalia tricuspis ( Franch . ) Hand . -Mazz . (193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 984 ) ; C. deltophylla auct. non Mattf . : Kitam. (1991). 多年生 草本, 高 60 — 80 厘米, 具根 状茎。 茎 直立, 1 一 2 个, 无毛或 上部被 糙毛。 基部 叶和茎 下部叶 在花期 凋落; 中部 叶宽三 角形, 长 5 — 8 厘米, 宽 3 — 5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 部截或 戟形, 上半部 边缘具 不等长 粗齿或 術裂, 基部具 1 一 2 对侧 裂片, 叶两 面 无毛; 叶脉 羽状, 侧脉 5 — 7 对; 叶柄长 3 — 7 厘米, 无毛; 上部叶 渐小, 披针 形至线 形, 全 缘或具 细齿。 头 状花序 单生于 叶腋, 排成总 状聚伞 花序; 花 序梗长 于叶, 被短柔 毛, 具 1 一 2 苞片; 总苞狭 钟形, 长 8 — 10 毫米, 宽 7 — 9 毫米, 小 外苞片 3 — 4, 线形; 总苞片 12 — 13, 卵状披 针形, 长 8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先 端尖, 边缘 膜质, 背面无 毛。 无舌 状花; 管状花 多数, 黄色, 长 7 — 8 毫米, 管部长 3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4.5 毫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6 毫米。 花期 9 一 10 月。 产 中甸、 丽江、 鹤庆; 生 于海拔 3500 — 4000 米 的高山 草地。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 8. 弥勒 千里光 (中 国植 物志) 圭山 千里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enecio humbertii Chang ( 1936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中国 植物志 (1999)*. 多年生 草本, 高 60 — 70 厘米, 具匍 匐枝。 茎 直立, 1 一 2 个, 幼 时被短 柔毛, 后脱 毛。 基部叶 和匍匐 枝叶三 角形, 长宽近 相等, 长 2 — 3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微 心形或 近 截形, 边缘 具深波 状齿, 叶 面被短 柔毛或 无毛, 背面 无毛; 叶柄长 3. 5 — 12 厘米; 基 生叶和 下部叶 在花期 凋落; 中部 叶与匍 匐枝叶 相似, 较大, 三角形 或宽三 角形, 长 5 — 15 厘米, 宽 4 一 8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 部截或 戟形; 叶脉 羽状; 叶柄长 3 — 6 厘米; 上部叶 渐小, 具宽 翅柄及 半抱茎 的耳, 披 针形。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成圆 形伞房 花序; 花 序梗长 2 — 3 毫米, 被黄 褐色短 柔毛, 具 2 — 3 苞片; 总苞圆 柱形, 长 6 — 7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小 外苞片 2 — 3, 极小; 总苞片 5, 线形, 宽 1 毫米, 先 端钝, 黑色, 边 缘 膜质, 背面 无毛。 无舌 状花; 管状花 5 — 6, 黄色, 长 6 — 7 毫米, 管部长 2 — 3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1.5 毫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5 — 6 毫米, 脱落。 花期 9 月。 产弥勒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2000 — 2400 米的 林下。 9. 黑苞 千里光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图版 87: 4-5 黑圈 千里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enecio nigrocinctus Franch. (189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 断山区 维管植 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广. Senecio delavayi Franch . (1894), nom. illegit . , non Franch. (1892) ; S . pteropo- dus W. W. Smith (1913). 
424  云 南植物 志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60 厘米。 茎 单生, 直立, 幼 时被短 柔毛, 后 脱毛。 基 生叶和 茎 下部叶 在花期 枯萎, 卵状三 角形, 长 4 一 6 厘米, 宽 2. 5 —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心 形或 戟形, 边 缘具粗 尖齿; 叶柄长 4 一 8 厘米; 中部叶 较大, 卵 状三角 形或三 角形, 长 6 — 10 厘米, 宽 4 一 6 厘米; 叶脉 羽状, 侧脉 5 — 7 对; 两面 无毛; 叶柄长 3 — 5 厘米, 具 宽翅及 半抱茎 的耳; 上部叶 渐小, 卵 状披针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4 一 9 厘米, 宽 I. 5 — 3 厘米, 翅 及半抱 茎的耳 与叶片 相连。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成圆 形伞房 花序; 花序 梗长 5 — 12 毫米, 密被黄 褐色短 柔毛, 具 1 一 3 苞片; 总苞 倒锥状 钟形, 长 6 — 7 毫米, 宽 2. 5 — 4 毫米, 小 外苞片 4 一 5, 线形, 长 3 — 6 毫米; 总複片 8 — 13, 线状披 针形, 长 6 — 7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先端 渐尖, 黑色, 边缘 膜质, 背面有 微毛至 无毛。 无舌状 花; 管状花 22 — 26, 黄色, 长 7 毫米, 管部长 4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2.5 毫米, 无 毛; 冠毛 白色, 长 5 毫米。 花期 7 — 9 月。 产 会泽、 巧家、 福贡、 漾濞、 大理、 富民、 昆明、 凤庆; 生 于海拔 3000 — 4100 米 的高山 草甸、 山坡、 林缘。 分布于 西藏。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10. 凉山 千里光 (中 国植 物志) 盘 花峨眉 千里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enecio liangshanensis C. Jeffrey et Y. L. Chen (1984)* ; 中国 植物志 (1999)* . Senecio milleflorus Levi. (1915) nom. illegit. , non Greene (1900); S . faberi Hemsl.var. discoideus Lauener (197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60 厘米。 茎 单生, 直立, 幼 时被短 柔毛, 后 脱毛。 基 生叶和 茎 下部叶 在花期 枯萎; 中部 叶狭三 角形, 长 6 — 15 厘米, 宽 3. 5 — 8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戟形, 具披 针形侧 裂片, 边缘具 粗齿, 叶脉 羽状, 侧脉 5 — 7 对; 两面 无毛; 叶柄 长 3 — 12 厘米, 基 部扩大 成耳, 半 抱茎; 上部叶 较小; 叶 柄短, 具 宽翅及 半抱莲 的耳; 最 上部叶 渐小, 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半 抱茎。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 成密集 的复伞 房状花 序; 花序分 枝长, 不 等长; 花 序梗长 5 — 7 毫米, 被微 柔毛, 具 2 — 3 苞片; 总 苞圆柱 形, 长 6 — 7 毫米, 宽 2 — 2. 5 毫米, 小 外苞片 3 — 4, 线形; 总苞片 8, 线形, 宽 1 毫 米, 先 端钝, 流 苏状, 先端 及上半 部边缘 黑色, 边缘狭 膜质, 背面 无毛。 无舌 状花; 管 状花 10, 黄色, 长 7 毫米, 管部长 3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3 毫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6 毫米。 花期 7 — 9 月。 产会泽 (大海 ); 生 于海拔 3450 米的 水边、 山坡 草地、 路边 灌丛。 分布于 四川。 II. 纤花 千里光 (图鉴 ) 细花 千里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enecio gracilinorus DC. (1838);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 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Senecio pleopterus Diels (1912); 图鉴 (1975)*; S. mairiei Levi. (1913); S. graciliflorus DC.var. pleopterus (Diels) Hand.-Mazz. ( 1937) ; S . bumbertii Chang var. pleopterus (Diels) Hand.-Mazz. (1938);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120 厘米。 茎 单生, 直立, 上部 分枝, 幼 时被短 柔毛, 后脱 毛。 基生 叶和茎 下部叶 在花期 凋落; 茎中部 叶全形 卵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长 10 — 25 厘米, 
菊 科  425  宽 6 — 12 厘米, 羽状 分裂, 顶 裂片长 圆状披 针形, 先 端渐尖 或尾状 渐尖, 侧裂片 4 一 5 对, 长 圆状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边 缘具粗 鋸齿, 叶面 贴生短 柔毛, 背面 沿脉被 柔毛; 叶 柄长 2 — 5 厘米; 上部叶 渐小, 浅裂; 最 上部叶 线状披 针形至 线形, 先端 渐尖或 尾状。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成 复伞房 花序; 花 序梗长 3 — 5 毫米, 密被黄 褐色短 柔毛, 具 1_3苞 片; 总 苞狭圆 柱形, 长 8 — 9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小 外苞片 4 一 5, 线形, 长 3_6毫 米; 总苞片 5, 线形, 长 8 毫米, 宽 1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 膜质, 背面有 微毛。 舌状花 1-2, 黄色, 丝状, 先 端截形 或具小 舌片, 短于 花柱; 管状花 3, 黄色, 长 8 毫米, 管 部长 4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2.5 毫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4.5 毫米。 花期 5 — 10 月。 产 贡山、 中甸、 维西、 丽江、 宁蒗、 大理; 生 于海拔 2900 — 3500 米的 山坡、 林缘、 林中、 溪边。 分布于 西藏、 四川。 锡 金至克 什米尔 也有。 12. 匍枝 千里光 (贵 州植 物志) Senecio filiferus Franch. (18%); 贵州 植物志 (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广. Senecio filiferus Franch . var. dilatatus Hand . -Mazz . (1920). 多年生 草本, 高 60 — 100 厘米。 匍匐枝 细长, 长达 40 厘米, 节上 具叶或 鳞片。 茎 单生, 直立, 幼时被 蛛丝状 柔毛, 后 脱毛。 基生 叶和茎 下部叶 在花期 存在, 提琴 状或大 头羽状 分裂, 长 12 — 18 厘米, 宽 3. 5 — 6 厘米, 顶裂 片大, 长 圆状披 针形, 先 端纯或 尖, 边缘具 不整齐 齿或深 波齿, 侧裂片 2 — 3 对, 极小, 卵 状三角 形或长 圆形, 叶两面 无毛; 叶柄长 3 — 6 厘米, 具翅; 中 部叶长 圆状披 针形, 无柄 或有宽 翅柄, 先 端钝, 边 缘有 粗齿, 有时下 部多少 浅裂, 叶耳常 与叶片 连接; 上部叶 渐小, 披针 形至线 状披针 形, 先端 渐尖或 尾状, 基部 具耳。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成 复伞房 花序; 花 序梗长 5 — 10 毫 米, 被短 柔毛, 具 苞片; 总苞狭 钟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小外^ 片 3 — 5, 线形; 总苞片 13, 线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 1 毫米, 先 端钝, 紫色, 边缘 膜质, 背面有 短 柔毛。 舌状花 5, 黄色, 管部长 3.5 毫米, 上端 有毛, 舌片长 圆形, 长 4.5 毫米, 宽 1.5 毫米; 管状花 17 — 18, 黄色, 长 4.5 毫米, 管部长 2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2.5 毫 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6 毫米。 花期 5 — 8 月。 产 东川、 巧家、 盐津、 曲靖、 嵩明、 富民、 昆明、 峨山、 腾冲、 凤庆、 镇康; 生于 海拔 750 — 3200 米的 草坡、 林缘、 林下。 分布于 四川。 模式 标本采 自盐津 (成凤 山)。 13. 中甸 千里光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Senecio chungtienensis C. Jeffrey et Y. L. Chen ( 1984)*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多年生 草本, 高 60 — 80 厘米, 具根 状茎。 茎 单生, 直立, 幼时被 柔毛, 后 脱毛。 基生 叶和茎 下部叶 在花期 存在, 叶全 形倒披 针状长 圆形, 长 6. 5 — 13 厘米, 宽 1.5 — 2.5 厘米, 羽状深 裂或大 头羽状 深裂, 顶 裂片长 圆状披 针形, 先 端尖, 边缘具 羽状粗 齿, 侧裂片 6 — 7 对, 长圆 状披针 形或长 圆形, 全缘或 有齿。 叶两 面被黄 褐色短 柔毛或 脱毛; 叶柄长 2 — 5 厘米; 中部叶 全形线 状披针 形或长 圆形, K: 4. 5 — 14 厘米, 宽 1 一 4 厘米; 上部叶 渐小, 线形, 苞 片状。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成 复伞房 花序; 花 序梗长 7 — 20 
426  云南 植物志  毫米, 具 2 — 4 苞片; 总苞 钟形, 长 5 — 6 毫米, 宽 2. 5 — 4 毫米, 小 外苞片 5; 总苞片 13, 线形, 长 6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先 端钝, 紫色, 边缘 膜质, 背 面有短 柔毛。 舌 状花 7 — 8, 黄色, 管部长 4 毫米, 上端 无毛, 舌片长 圆形, 长 8 毫米, 宽 3 毫米; 管 状花 多数, 黄色, 长 6 毫米, 管部长 3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3 毫米, 无毛; 冠毛白 色, 长 6 毫米。 花期 7 月。 产中甸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3000 米 的高山 草坡。 14. 多苞 千里光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Senecio multibracteolatus C. Jeffrey et Y. L. Chen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多年生 草本, 高达 60 厘米, 具根 状茎。 茎 单生, 直立, 被 蛛丝状 柔毛。 基 生叶和 茎 下部叶 在花期 枯萎; 中 部叶全 形椭圆 状披针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6 — 13 厘米, 宽 2. 5 — 4 厘米, 羽状浅 裂或大 头羽状 浅裂, 顶 裂片卵 状长圆 形或长 圆形, 先端钝 或尖, 边 缘具齿 或羽状 细裂, 侧裂片 7 — 9 对, 长圆 状披针 形或长 圆形, 具齿或 撕裂; 叶两面 被蛛 丝状毛 或叶面 脱毛至 无毛; 叶柄 具细裂 的耳; 上部叶 渐小, 苞 片状。 头状 花序多 数, 排成 复伞房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3. 5 厘米, 被白 色蛛丝 状毛, 具 2 — 3 苞片; 总苞宽 钟形, 长 6 毫米, 宽 6 — 8 毫米, 小 外苞片 10 — 17, 线状 钻形, 长 3 — 4 毫米; 总苞片 18-20, 线状披 针形, 宽 1 一 1.5 毫米, 先端 渐尖, 黑 褐色, 边缘 膜质, 背面有 蛛丝状 柔毛至 无毛。 舌状花 13 — 18, 黄色, 管部长 4 毫米, 上端 无毛, 舌片长 圆形, 长 9 毫 米, 宽 3 毫米; 管状花 多数, 黄色, 长 -6 毫米, 管部长 2.3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3 毫 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6 毫米。 花期 11 月。 产 丽江; 生 于海拔 2700 — 2800 米的 林缘。 分布于 四川。 15. 瓜叶 千里光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88: 1-3 蓟叶 千里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enecio cinarifolius Levi. (191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9). Senecio royleanus auct.non DC. : Hand. -Mazz. (1937) . 多年生 草本, 高 60 — 120 厘米, 具根 状茎。 茎 单生, 直立, 被 蛛丝状 柔毛。 基生叶 和茎 下部叶 在花期 枯萎; 中部 叶全形 卵状椭 圆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长达 16 厘米, 宽 9 一 10 厘米, 羽状 分裂, 顶 裂片长 圆状披 针形, 侧裂片 4 一 7 对, 长圆 状披针 形或长 圆形, 先端 渐尖, 边缘 具齿或 撕裂, 叶面深 绿色, 被短 柔毛, 背面淡 绿色, 沿 脉被短 柔毛; 叶 柄长 1.5 — 2 厘米, 具耳; 上部叶 渐小, 长 圆状披 针形至 线形, 全缘或 具齿。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成 复伞房 花序; 花 序梗长 5 — 10 毫米, 被黄 褐色短 柔毛, 具 2 — 3 苞片; 总苞 圆柱 形或狭 钟形, 长 7 — 8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小 外苞片 5 — 6, 线状 钻形; 总苞片 8, 长 圆状披 针形, 宽 1 毫米, 先 端钝, 紫色, 边缘 膜质, 背 面有短 柔毛。 舌状花 5, 黄 色, 管部长 4 毫米, 上端 无毛, 舌片长 圆形, 长 6 毫米, 宽 2 毫米; 管状花 15 — 16, 黄色, 长 8 毫米, 管部长 4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3 毫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6 毫 米。 花期 8 — 9 月。 产 会泽、 巧家、 福贡、 大理; 生 于海拔 2300 — 3500 米 的山坡 草甸。 模式标 本采自 
菊 科  427  图版 88 . 瓜叶 千里光 Senecio cinarifolius Uvl. , 1. 植株 上部, 2. 舌 状花, 3. 管 状花; 4-6. 菊状 千里光 S. laetus Edgew. ' 4. 植株 上部, 5. 植株 下部, 6. 舌 状花。 (宋文 珠绘) 
428  云 南植物 志  巧家 (野马 川)。 16. 菊状 千里光 (图鉴 ) 图版 88: 4-6 滇败酱 (潞西 ), 野 青菜、 山青菜 Senecio laetus Edgew. (1846);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广. Senecio chrysanthemoides DC. (1838), nom . illegit . , non Schrank (1789); 图鉴 (1975)*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 chrysanthemoides DC. var. khasianus (C. B. Clarke ) Hook, f . (1881); S • chrysanthemoides DC. var. eustegius Hand . -Mazz . (1937); S. rosulifer Levi. (1910); S. scapiformis Y. L. Chen et K. Y. Pan (1981); 西藏 植物志 (1985). 多年生 草本, 高 40 — 80 厘米, 具根 状茎。 茎 单生, 直立, 稀近 葶状或 具叶, 被蛛 丝状 柔毛, 后 脱毛。 基生叶 在花期 枯萎; 下部 叶全形 卵状椭 圆形、 卵状披 针形或 倒披针 形, 长 8 — 16 厘米, 宽 3 — 10 厘米, 先 端钝, 基部微 心形至 楔形, 边缘 具齿, 不 分裂或 大 头羽状 分裂, 顶裂 片小, 侧裂片 1 一 4 对, 长 圆形, 向基部 渐小, 叶面 无毛, 背面被 蛛丝状 柔毛或 脱毛; 叶脉 羽状, 侧脉 8 — 9 对; 叶 柄长达 10 厘米; 中部叶 全形长 圆形或 倒披 针状长 圆形, 长 5 — 22 厘米, 宽 2 — 7 厘米, 大头羽 状分裂 或羽状 浅裂, 顶 裂片卵 形至长 圆状披 针形, 侧裂片 5 — 8 对, 长圆 形至披 针形, 全缘或 具齿至 分裂, 基部 具耳; 上部叶 渐小, 具羽 状齿。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成 复伞房 花序; 花 序梗长 5 — 25 毫米, 被蛛 丝状 毛和黄 褐色短 柔毛或 脱毛, 具 2 — 3 苞片; 总苞 钟形, 长宽近 相等, 长 3 — 5 毫米, 小 外苞片 8 — 10, 线状 钻形; 总苞片 10 — 13, 长 圆状披 针形, 宽 1.5 毫米, 先端 渐尖, 黑色, 边缘 膜质, 背面基 部有黄 褐色短 柔毛。 舌状花 10 — 13, 黄色, 管部长 2 — 3 毫 米, 上端 无毛, 舌片长 圆形, 长 6.5 毫米, 2 毫米; 管状花 多数, 黄色, 长 5 — 6 毫米, 管部长 2.5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有毛或 无毛, 有时仅 舌状花 的瘦果 无毛; 冠毛污 白色、 禾 杆色, 稀淡 红色, 长 4 毫米, 有 时仅舌 状花无 冠毛。 花期 4 一 11 月。 产 东川、 曲靖、 罗平、 贡山、 维西、 福贡、 丽江、 中甸、 宁范、 洱源、 漾濞、 鹤 庆、 大理、 禄劝、 武定、 富民、 昆明、 安宁、 易门、 峨山、 楚雄、 砚山、 蒙自、 元阳、 麻 栗坡、 马关、 屏边、 金平、 景东、 思茅、 澜沧、 腾冲、 凤庆、 潞西、 耿马; 生 于海拔 1400 — 3750 米的 林下、 林缘、 草坡、 田边、 路边。 分布于 西藏、 贵州、 重庆、 湖北、 湖南。 巴基 斯坦、 印度、 尼 泊尔、 不丹 也有。 17. 多裂 千里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enecio multilobus Chang ( 193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9)* . 多年生 草本, 高达 150 厘米。 茎 单生, 直立, 被 柔毛, 后 脱毛。 基生 叶和茎 下部叶 在花期 枯萎; 中部叶 全形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10 — 15 厘米, 宽 5 — 6 厘米, 羽状 分裂, 顶 裂 片小, 线状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侧裂片 10 — 13 对, 对 生或近 对生, 长 圆状披 针形或 狭长 圆形, 长 2 — 3 厘米, 宽 5 — 8 毫米, 先端 渐尖, 边缘 具齿, 叶面深 绿色, 被短柔 毛, 背面淡 绿色, 沿 脉被细 柔毛; 上部叶 渐小, 与 下部叶 同形。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成复 伞房 花序; 花 序梗长 5 — 12 毫米, 被短 柔毛, 具 1 一 2 苞片; 总苞圆 柱形, 长 6_7毫 
菊 科  429  米, 宽 2 — 3 毫米, 小 外苞片 5 — 6, 线状 钻形; 总苞片 8 — 9, 线形, 宽 1 毫米, 先端 钝, 边缘 膜质, 背面 无毛。 舌状花 5, 黄色, 管部长 4 毫米, 上端 无毛, 舌片长 圆形, 长 7 毫米, 宽 1 毫米; 管状花 10, 黄色, 长 8 毫米, 管部长 4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2.5 毫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7 毫米。 花期 9 一 11 月。 产潞西 (瑞 丽江与 怒江分 水岭, 模式标 本产地 ); 生 于海拔 2700 — 3000 米的 林缘。 18. 蕨叶 千里光 (图鉴 ) Senecio pteridophylliis Franch. ( 1894 ); 图鉴 ( 1975 ) *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广. 多年生 草本, 高 70 — 90 厘米。 茎 单生, 直立, 近基 部有卷 柔毛, 上部 无毛。 基生 叶和 茎下部 叶在花 期有时 枯萎, 叶 全形倒 披针状 长圆形 或狭长 圆形, 长 12 — 35 厘米, 宽 4 一 8 厘米, 大 头羽状 分裂; 叶柄被 卷毛; 中部 叶羽状 分裂, 顶裂 片小, 侧裂片 15 — 20 对, 长圆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边缘 具齿或 撕裂, 叶面深 绿色, 被 短柔毛 或 脱毛, 背面淡 绿色, 沿 主脉被 柔毛; 具 宽耳, 抱茎, 有时 无耳; 上部叶 渐小, 羽状深 裂。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成 复伞房 花序; 花 序梗长 3 — 8 毫米, 被黄 褐色短 柔毛, 具 2 — 3 苞片; 总苞狭 钟形, 长 3 — 4 毫米, 宽 2 毫米, 小 外苞片 5 — 6, 线状 钻形; 总苞片 13, 线形, 长 4 毫米, 宽 0.5 毫米, 先 端钝, 黑 紫色, 边缘 膜质, 背面有 短毛。 舌状花 5, 黄色, 管部长 2.5 毫米, 上端有 微毛, 舌片长 圆形, 长 4.5 毫米, 宽 1 毫米; 管状花 11-13, 黄色, 长 4.5 毫米, 管部长 2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2 毫米, 无毛; 冠毛白 色, 长 4 毫米。 花期 7 — 10 月。 产 罗平、 中甸、 丽江、 维西、 贡山、 宁范、 鹤庆、 大理、 腾冲; 生 于海拔 3000 — 3800 米的 林缘。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19. 匙叶 千里光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图版 89: 1-3 蓖叶 千里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enecio spathiphyllus Franch. (189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山 区维管 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多年 生葶状 草本, 高 25 — 60 厘米, 具根 状茎。 茎 单生, 直立, 近 葶状, 无毛。 基 生叶莲 座状, 椭 圆形、 倒披 针形或 匙形, 长达 19 厘米, 宽 1.5 厘米, 先 端钝, 基部楔 形, 渐狭成 长柄, 边缘 具波状 细齿; 叶脉 羽状; 两面 无毛; 中上部 叶少, 倒匙状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3 — 7 厘米, 宽至 1 厘米, 先端 渐尖, 边缘具 细齿, 基部半 抱茎; 上部 叶 渐小, 苞 片状。 头 状花序 3 — 10, 排 成伞房 花序; 花 序梗长 5 — 15 毫米, 被 柔毛, 具 3 — 5 苞片; 总苞 圆柱状 钟形, 长 6 — 7 毫米, 宽 3 — 4 毫米, 小 外苞片 7 — 8, 线状 钻形; 总苞片 13, 长 圆状披 针形, 宽 1 一 1.5 毫米, 先 端尖, 黑色, 边缘 膜质, 背面近 无毛。 舌状花 6 — 8, 黄色, 管部长 3 毫米, 舌片长 圆形, 长 6 毫米, 宽 2 毫米; 管状花 多数, 黄色, 长 7 毫米, 管部长 4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3 毫米, 有毛或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7 毫米。 花期 5 — 8 月。 产 维西、 中甸、 丽江、 宁范、 鹤庆、 大理; 生 于海拔 1500 — 3000 米的 草甸或 草坡。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图版 89 1—3. 匙叶 千里光 Senecio spathiphyllus French. , 1. 植株 下部, 2. 植株 上部, 3. 舌 状花; 4 一 5. 千里光 S. scandens Buch.-Ham. ex DC. var. scandens, 4. 植株 上部, 5. 舌 状花。 (宋文 珠绘) 
菊 科  431  20. 裸茎 千里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紫背 鹿衔草 (昆明 ), 天 青地红 (思茅 ), 紫背草 (滇南 本草) Senecio nudicaulis Buch. Ham. ex D. Don (182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 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Senecio pallens Wall . ex DC. (1838); S . yunnanemis Franch . (1894), nom. ille- git . , non Franch . ( 1892); S. blattariifolius Franch . ( 1896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 esquirolii Levi. (1912). 多年 生葶状 草本, 高 30 — 70 厘米, 具根 状茎。 茎 单生, 直立, 近 葶状, 被 蛛丝状 毛或 无毛。 基 生叶莲 座状, 卵形、 倒 卵状长 圆形或 倒卵状 匙形, 长 3 — 18 厘米, 宽 1 一 6 厘米, 先端 钝圆, 基部 楔形, 边缘 具波状 齿或圆 细齿, 有时 锯齿状 细裂; 叶脉 羽状, 侧脉 5 — 7 对; 叶 面被疏 柔毛至 无毛, 背面被 蛛丝状 绒毛或 脱毛, 有时变 紫色; 茎生叶 少数, 常 3 — 5, 长圆形 或倒披 针状长 圆形, 长 2 — 4 厘米, 宽至 1.5 厘米, 先 端钝, 边 缘具 圆齿或 细裂, 基部 具耳, 半 抱茎。 头状花 序少至 多数, 排成 复伞房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2. 5 厘米, 被蛛 丝状柔 毛或短 柔毛, 具 1 一 3 苞片; 总苞宽 钟形, 长 5 — 6 毫米, 宽 3~6 毫米, 小外 苞片约 5, 线状 钻形; 总苞片 13, 长 圆状披 针形, 宽 1.5 毫米, 先端 尖, 边缘 膜质, 背面被 蛛丝状 毛或近 无毛。 舌状花 13, 黄色, 管部长 4 毫米, 舌片长 圆形, 长 10 毫米, 宽 2 — 2. 5 毫米; 管状花 多数, 黄色, 长 6 毫米, 管部长 2.5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2 毫米, 有 柔毛; 冠毛 白色, 长 5 毫米。 花期 3 — 4 月。 产 维西、 丽江、 宁范、 大理、 富民、 嵩明、 昆明、 元江、 广南、 蒙自、 双江; 生于 海拔 1600 — 2200 米的 林下或 草坡。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巴基 斯坦、 印度、 尼 泊尔、 不 丹 也有。 21. 钝叶 千里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enecio obtusatus Wall, ex DC. (183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9); 中国 植物志 (1999 广. 多年 生葶状 草本, 高 30 — 60 厘米, 具根 状茎。 茎 单生, 直立, 近 葶状, 被 疏柔毛 或 脱毛。 基 生叶莲 座状, 椭圆形 或倒披 针状椭 圆形, 长 5 — 21 厘米, 宽 2 — 5 厘米; 先 端钝, 基部 楔形, 边缘具 尖波状 细齿; 叶脉 羽状, 侧脉 7 — 9 对; 叶两面 被疏柔 毛至无 毛; 叶柄 具翅; 茎 中部叶 少数, 长 圆形至 线形, 先 端钝, 边缘具 细齿, 基部半 抱茎; 最 上部叶 线形, 苞 片状。 头状花 序少至 多数, 排 成伞房 花序或 复伞房 花序; 花 序梗长 5 — 20 毫米, 被 柔毛, 具 2 — 3 苞片; 总苞狭 钟形, 长 3 — 4 毫米, 宽 2 — 3. 5 毫米, 小外苞 片 4 一 5, 线状 钻形; 总苞片 10 — 13, 长 圆形, 宽 1 毫米, 先 端尖, 黑色, 边缘 膜质, 背 面被短 柔毛。 舌状花 8, 黄色, 管部长 3 毫米, 舌片长 圆形, 长 6 毫米, 宽 2 毫米; 管状花 多数, 黄色, 长 5 毫米, 管部长 3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4 毫米, 有 柔毛; 冠毛 白色。 花期 4 一 6 月。 产 漾澳、 大理、 嵩明、 昆明、 蒙自、 腾冲; 生 于海拔 1500 — 3300 米的 草地。 分布 四川、 贵州。 印度、 缅甸 也有。 22. 千里光 (图考 ) 千 里明、 九里及 (图考 ), 九里明 (丽江 ), 粗糠花 (红河 ) 
432  云 南植物 志  Senecio scandens Buch . -Ham . ex DC . (1825);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 中国 植物志 (1999). Cineraria chinensis Spreng . (1826); Senecio stipuLatus Wall. ex DC. ( 1838) ; S . camy lodes DC. ( 1838); S . chinensis ( Spreng. ) DC. ( 1838); S . hindsii Benth. (1842); S. intermedius Wight. (1846)* ; S. solanifolius J.F.Jeffrey (1916). 22a. 千里光 (原 变种) 图版 89: 4—5 var. scandens 多年 生攀援 草本, 长 2 — 5 米, 具根 状茎。 茎 弯曲, 多 分枝, 被 柔毛或 脱毛, 老时 变 木质。 叶卵状 披针形 至长三 角形, 长 2. 5 — 16 厘米, 宽 2 — 6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宽 楔形、 截形、 戟 形或微 心形, 边缘 具齿, 稀 全缘; 叶脉 羽状, 侧脉 7 — 9 对; 叶两面 被短 柔毛至 无毛; 叶柄长 5 — 10 毫米, 具耳或 无耳, 被 柔毛至 无毛; 上部 叶线状 披针形 或披 针形, 先端长 渐尖。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 成圆锥 状聚伞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2 厘米, 被短 柔毛, 具 1 一 10 苞片; 总苞 圆柱状 钟形, 长 5 — 8 毫米, 宽 3 — 6 毫米, 小 外苞片 8, 线状 钻形; 总苞片 12 — 13, 线状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边缘 膜质, 背 面被短 柔毛。 舌 状花 8 — 10, 黄色, 管部长 4.5 毫米, 舌片长 圆形, 长 9 一 10 毫米, 宽 2 毫米; 管状花 多数, 黄色, 长 7.5 毫米, 管部长 3.5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3 毫米, 有 柔毛; 冠毛白 色, 长 7.5 毫米。 花期 8 月 至翌年 4 月。 产 大关、 昭通、 彝良、 巧家、 镇雄、 师宗、 嵩明、 德铁、 贡山、 福贡、 泸水、 维 西、 兰坪、 丽江、 漾濞、 大理、 禄 劝、— 武定、 昆明、 易门、 玉溪、 华宁、 元江、 西畴、 文山、 屏边、 麻 栗坡、 景东、 勐腊、 腾冲、 凤庆、 潞西、 瑞丽、 沧源; 生 于海拔 1151 — 3200 米的 林缘、 灌丛、 岩 石边、 溪边。 分布于 西藏、 四川、 贵州、 陕西、 湖北、 湖南、 安徽、 浙江、 江西、 福建、 广西、 广东、 台湾。 印度、 尼 泊尔、 不丹、 缅甸、 泰 国、 菲 律宾, 日本 也有。 全 草及根 药用, 有祛风 除湿, 清热 明目、 解毒、 止痒之 功效。 22b. 缺刻 千里光 (中 国植 物志) (变种 ) 锐裂 千里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var. incisus Franch. (1896);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 国植物 志 (1999). 叶羽状 浅裂, 顶生裂 片大, 基部 常有小 裂片。 花期 8 月 至翌年 2 月。 产 彝良、 镇雄、 德钦、 丽江、 兰坪、 昆明; 生 于海拔 1900 — 2100 米的岩 石上, 攀 缘于灌 丛上。 分布于 西藏、 四川、 贵州、 广东、 江西、 浙江、 台湾、 甘肃。 印度、 尼泊 尔、 斯 里兰卡 也有。 《中 国植 物志》 (1999) 记载, 本 变种产 青海, 显 然是依 据了不 确实的 报道。 其根源 来自 Kitamura (Acta Phytotax. Geobot. 42: 56.1991). 23. 糙叶 千里光 (图鉴 ) Senecio asperifolius Franch. (1896);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9广. Senecio henriei Vant . (1902); S. Lebrunei Levi. (1915); S. luticola Dunn (1903). 
菊 禾斗  433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90 厘米。 根状茎 块状。 茎 单生或 2 — 3, 直 立或半 平卧, 分 枝, 被 蛛丝状 柔毛或 脱毛。 基生 叶和茎 下部叶 在花期 凋落; 茎 中部叶 多数, 无柄, 披针 形至 线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3 — 15 毫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缘 反卷, 具 细齿, 稀 全缘; 叶脉 羽状, 侧脉 6 — 7 对; 叶 面被疏 糖毛至 无毛, 背 面被短 硬毛或 糙毛; 上部 叶 较小, 线形。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 成圆锥 状聚伞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2. 5 厘米, 被短柔 毛, 具 1 一 10 苞片; 总 苞钟形 或短陀 螺形, 长 7 — 9 毫米, 宽 4 一 8 毫米, 小 外苞片 6 — 8, 线状 钻形; 总苞片 13, 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边缘 膜质, 背面被 蛛丝状 柔毛或 脱毛。 舌状花 12 — 13, 黄色, 管部长 4.5 毫米, 舌片长 圆形, 长 8 — 9 毫米, 宽 2 毫米; 管状 花 多数, 黄色, 长 6 毫米, 管部长 2.5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2. 5 — 3 毫米, 有 柔毛; 冠毛 白色, 长 5 — 6 毫米。 花期 10 月 至翌年 5 月。 产 盐津、 嵩明、 宾川、 大理、 永胜、 昆明、 蒙自; 生 于海拔 690 — 2600 米的 干旱山 坡 和岩石 山坡。 分布 四川、 贵州。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24. 革苞 千里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eneciocoriaceisquamus Chang (193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9). 多年生 草本, 高 45 厘米, 具根 状茎。 茎单生 或数个 丛生, 被卷曲 柔毛。 基 生叶三 角形或 卵形, 长 3 — 3. 5 厘米, 宽 2. 5 — 3 厘米, 先 端钝, 基部 心形, 边缘具 细齿, 稀全 缘; 叶脉 羽状, 侧脉 5 — 7 对; 两面密 被卷曲 短毛; 叶柄长 2 — 2. 5 被密 柔毛, 具 狭翅; 中 部叶三 角形或 卵状三 角形, 长 4 一 6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叶柄长 2 — 4 厘米, 具翅及 耳; 最上 部叶披 针形。 头 状花序 5 — 10, 排成 密伞房 花序; 花 序梗长 0.5 — 2 厘米, 密 被 柔毛; 总苞 钟形, 长 8 — 9 毫米, 宽 4 一 5 毫米, 小 外苞片 7 — 8, 线状 钻形; 总苞片 12 — 14, 披 针形, 宽 1 一 1.5 毫米, 先 端尖, 黑色, 边缘 膜质, 背 面被短 柔毛。 舌状花 5- 7, 黄色, 管部长 4 一 4. 5 毫米, 舌片长 圆形, 长 8 毫米, 宽 2.5 毫米; 管状花 多数, 黄色, 长 8 毫米, 管部长 4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3.5 毫米, 有 柔毛; 冠毛 白色, 长 6 毫米。 产潞西 (瑞 丽江与 怒江分 水岭, 模式标 本产地 ); 生 于海拔 3000 米的 溪边。 25. 黑褐 千里光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90: 1-3 深褐 千里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enecio atrofuscus Griers. (195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99). 多年生 草本, 高 35 — 65 厘米, 具根 状茎。 茎 单生, 无毛。 基 生叶和 茎下部 叶卵形 或 卵状长 圆形, 长 1 一 4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先 端钝, 基部 心形、 截形或 楔形, 边缘 具 细齿; 叶脉 羽状, 侧脉 5 对; 两面 无毛; 叶 柄长达 15 厘米; 中 部叶长 圆形或 长圆状 披 针形, 长 3 — 6 厘米, 宽 5 — 15 毫米; 上部叶 线形。 头 状花序 单生或 2 — 3, 排 成总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1.5 — 3 厘米, 被 蛛丝状 柔毛或 脱毛; 总苞宽 钟形, 长 6 — 8 毫米, 宽 6 — 10 毫米, 小 外苞片 9 一 12, 线状 钻形; 总苞片 17, 披 针形, 宽 2 毫米, 先 端尖, 黑 色, 边缘 膜质, 背面被 褐色短 柔毛。 舌状花 18, 黄色, 管部长 3 毫米, 舌片椭 圆形, 长 10 — 11 毫米, 宽 4 毫米; 管状花 多数, 黄色, 长 7 — 8 毫米, 管部长 2.5 毫米。 瘦果 
434  云 南植物 志  圆 柱形, 长 3.5 毫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7 毫米。 花期 8 月。 产 中甸、 保山、 腾冲; 生 于海拔 2000 — 4100 米 的高山 草坡、 山顶多 石地。 分布于 西藏。 26. 节花 千里光 (西 藏植 物志) 图版 90: 4-6 - Senecio nodiflorus Chang ( 1935);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Senecio drukensis Marq.et Shaw var. nodiflorus (Chang) Hand. -Mazz. (1936);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50 厘米, 具根 状茎。 茎 单生或 2 — 3, 直立, 被白色 蛛丝状 毛。 基生叶 和茎下 部叶卵 形或椭 圆状长 圆形, 长 4 一 6 厘米, 宽 1 一 3. 5 厘米, 先 端尖, 基部 楔形, 边缘具 尖齿; 叶脉 羽状, 侧脉 3 — 5 对; 两面 被蛛丝 状毛, 背面毛 较密, 叶 面有时 脱毛; 叶柄长 2. 5 — 8 厘米, 被毛或 无毛; 中 部叶椭 圆状长 圆形或 长圆披 针形; 上部叶 线状长 圆形至 线形。 头 状花序 1 一 15, 排成 疏圆锥 状聚伞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4. 5 厘米, 被 蛛丝状 绒毛, 具 1 一 2 苞片; 总苞 钟形, 长 7 — 8 毫米, 宽 6 — 10 毫米, 小外苞 片 8, 线状 钻形; 总苞片 20, 线形, 宽 1 毫米, 先 端尖, 黑 紫色, 边缘 膜质, 背 面被蛛 丝状 柔毛。 舌状花 18 — 20, 黄色, 管部长 4.5 毫米, 舌片长 圆形, 长 8 毫米, 宽 4 毫 米; 管状花 多数, 黄色, 长 7 — 8 毫米, 管部长 4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3 毫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7 — 8 毫米。 花期 8 — 10 月。 产德钦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3000 — 3500 米的 高山流 石滩、 草 坡或岩 石边。 分布于 西藏。 27. 长舌 千里光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Senecio arachnanthus Franch. (189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Cacalia arachnantha (Franch. ) Hand. -Mazz. (1937). 多年生 草本, 高 100 厘米, 具根 状茎。 茎 单生, 直立, 被短 柔毛。 基 生叶和 茎下部 叶 在花期 枯萎, 叶 卵形, 长宽 相等, 长 26 厘米, 先 端尖, 基部深 心形或 戟形, 边缘具 粗齿; 叶脉 羽状, 侧脉 7 对; 两面被 柔毛; 叶 柄长达 24 厘米, 被 柔毛, 无翅; 中上部 叶宽三 角形或 三角状 心形, 基部 楔形, 具 短柄, 半 抱茎; 最 上部叶 卵状三 角形至 卵状披 针形, 近 无柄。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成 复伞房 花序; 花 序梗长 6 — 10 毫米, 具 3 苞片; 总 巷圆 柱形, 长 8 — 10 毫米, 宽 3 — 4 毫米, 小 外苞片 6 — 8, 线状 钻形; 总苞片 10 — 12, 线状披 针形, 宽 1 一 2 毫米, 先端尖 或钝, 边缘 膜质, 背面 无毛。 舌状花 4, 黄色, 管 部长 7 毫米, 舌片 线形, 长 20 — 22 毫米, 宽 1 毫米; 管状花 17 — 19, 黄色, 长 10 毫 米, 管部长 5 — 6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3 毫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2 毫米。 花期 8— 9 月。 产 鹤庆、 大理; 生 于海拔 2000 米 的林中 湿地、 溪边。 模式 标本采 自鹤庆 (马耳 山)。 28. 岩生 千里光 (图鉴 ) 弯齿 千里光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水泽兰 (梁河 ) 
图版 90 黑揭 千里光 SenecioatrofuscusGriers., 1. 植株 上部, 2. 植株 下部, 3. 苦 状花: 4-6. 节花 千里光 S. nodiflorus Chang, 4. 植株 下部, 5. 植株 上部, 6. 舌 状花。 (宋文 珠绘) 
436  云南 植物志  Senecio wightii (DC. ex Wight) Benth. ex C. B. Clarke (1875);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Doronicum wightii DC. ex Wight (1834); Senecio saxatilis Wall. ex DC. (1838); S . camptodontus Franch . (1896); S . gentilianus Vant . (1912) . 多年生 草本, 高 60 — 120 厘米, 具根 状茎。 茎 单生, 直立, 有 分枝, 无毛 或有槌 毛。 基生叶 在花期 枯萎; 茎 生叶长 圆形、 长 圆状披 针形至 线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0.5 — 1.5 厘米, 先 端尖, 基部 楔形, 边缘具 粗齿; 叶脉 羽状, 侧脉 6 — 7 对; 两 面被短 柔毛至 无毛; 中 上部叶 较窄, 渐小, 基部 楔形, 无柄, 半 抱茎。 头 状花序 少数, 排成伞 房 花序; 花 序梗长 5 — 20 毫米, 有 柔毛, 具 2 — 3 苞片; 总甚半 球形, 长 3 — 4 毫米, 宽 3. 5 — 4 毫米, 小 外苞片 3 — 5, 线状 钻形; 总苞片 20 — 22, 线状长 圆形, 宽 1 毫米, 先 端尖, 边缘 膜质, 背面被 柔毛或 无毛。 舌状花 11 一 13, 黄色, 管部长 1 毫米, 上部有 疏毛, 舌片长 圆形, 长 7 — 8 毫米, 宽 2 毫米; 管状花 多数, 黄色, 长 3.5 毫米, 管部 长 1.5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2 毫米, 无毛; 冠毛禾 杆色, 长 3 毫米, 舌 状花无 冠毛。 花期 8 — 11 月。 ― 产 嵩明、 路南、 福贡、 丽江、 宾川、 鹤庆、 大理、 富民、 昆明、 砚山、 蒙自、 景 东、 思茅、 景洪、 勐海、 腾冲、 盈江、 潞西; 生 于海拔 1150 — 2070 米的 溪边或 路边。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印度、 不丹、 缅甸 也有。 94. 垂 头菊属 Cremanthodium Benth. 多年 生宿根 草本, 茎和叶 在冬季 枯落。 须 根系, 条状 宿生, 多少呈 肉质, 根茎极 短。 茎 自基部 叶腋中 抽出, 常 单生, 花 葶状, 直立, 基 部残留 枯叶柄 纤维。 基生 叶莲座 状, 具柄, 基部 鞘状, 叶 肾形、 心形、 椭圆 形或披 针形, 全缘 或大多 具齿, 叶脉 掌状、 羽状或 平行; 茎生叶 2 — 4 枚, 稀 多数或 缺如, 下 部叶与 基生叶 同形, 稍小, 具 叶柄, 鞘 扩展, 中部叶 较小, 无柄, 具鞘, 上部 叶小, 苞 片状, 无柄 无鞘。 头状 花序辅 射状或 盘状, 下垂, 通常 单生或 2 — 7 (-14) 个 排列成 疏松的 总状花 序式; 总苞半 球形; 总 苞片 覆瓦状 排列, 离生, 极 稀基部 合生, 先端具 睫毛, 背部近 无毛或 被毛。 边花 1 层, 舌状, 雌性, 稀无舌 状花; 管状花 多数, 两性, 管部 极短; 雄蕊 伸出花 冠外, 花 药基部 钝; 花柱 2 裂, 外弯。 瘦 果长圆 柱状, 具纵向 细棱, 无毛, 先端 无喙; 冠 毛与管 状花花 冠 等长或 较短, 果期 宿存, 稀 缺如。 约 66 种, 分布 于喜马 拉雅及 其邻近 地区。 我国全 部种类 皆有, 集中 分布于 西南山 区, 是 高山或 亚高山 草甸、 流 石滩植 被的主 要组成 之一。 云南有 37 种。 分种 检索表 1 (34) 基生叶 肾形或 心形, 叶脉 掌状。 2 (11) 头状花 序无舌 状花。 3 (6) 总苞宽 钟形; 总 苞片紫 红色, 花 瓣状, 宽 7 — 15 毫米, 先端 圆形。 
菊 科  437  4 (5) 叶 具圆齿 或三角 状锯齿 1. 钟花 垂头菊 C. campanulatum 5 (4) 叶 2 — 3 回掌 状深裂 或全裂 2. 裂叶 垂头菊 C. pinnatisectum 6 (3) 总苞半 球形; 总 苞片黑 色或黑 褐色, 宽 2 — 5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7 (8) 总苞片 背部被 揭色短 柔毛; 冠 毛白色 3. 黑 垂头菊 C. atrocapitatum 8 (7) 总苞 片背部 无毛; 冠 毛淡褐 色或黄 褐色。  9 ( 10) 叶背 被黄褐 色短柔 毛和白 色蛛丝 状毛; 总苞片 12 — 14 枚 …… 4. 9^ 銷 垂头菊 C. cucullatum 10 (9) 叶背 无毛; 总 苞片达 20 枚 5. 灰岩 垂头菊 C. calcicola 11 (2) 头状花 序有舌 状花。 12 (15) 舌状花 紫红色 或淡紫 红色; 冠毛 白色。 13 (14) 叶背粉 绿色, 被黄褐 色微柔 毛和白 色蛛丝 状毛; 管状 花黄色 …… 6. 滇缅 垂头菊 C. farreri 14 (13) 叶 背带紫 红色, 被灰 白色短 柔毛; 管状花 紫红色 7. 红头 垂头菊 C. rhodocephalum 15 (12) 舌状花 黄色。 16 (25) 冠毛与 管状花 等长。 17 (18) 冠毛 褐色; 叶 背被短 柔毛; 舌状花 舌片椭 圆形或 阔倒披 针形, 先端 3 浅裂, 长 2 — 4 毫米 8. 叉舌 垂头菊 C. thomsonii 18 (17) 冠毛 白色; 叶背无 毛或几 无毛; 舌 状花舌 片长圆 形或披 针形。 19 (22) 叶背紫 红色。 20 (21) 茎 生叶叶 鞘内无 珠芽, 茎 上部叶 披针形 9. 紫茎 垂头菊 C. smithianum 21 (20) 茎 生叶叶 鞘内有 珠芽, 茎上部 叶肾形 10. 珠芽 垂头菊 C. bulbillifenim 22 (19) 叶背淡 绿色。 23 (24) 叶基部 两侧裂 片彼此 接触或 压覆, 叶背和 叶柄被 黄揭色 短柔毛 11. 喜 马拉雅 垂头菊 C. decaisnei 24 (23) 叶 基部两 侧裂片 开展, 叶 背和叶 柄无毛 12. 美丽 垂头菊 C. pulchruin 25 (16) 冠毛 短于管 状花。 26 (29) 茎上部 被白色 蛛丝状 毛或微 柔毛; 总苞 片背部 无毛。 27 (28) 茎上 部被白 色蛛丝 状毛; 基生叶 肾形, 两侧 裂片不 外展; 舌状 花舌片 披针形 或狭披 针形, 长 4— 5 厘米, 先端 3 齿裂 13. 橙花 垂头菊 C. citriflonun 28 (27) 茎 上部被 白色微 柔毛; 基生叶 三角状 戟形或 箭形, 两 侧裂片 外展; 舌 状花舌 片倒披 针形, 长 1.4—2. 2 厘米, 先端 3 裂, 长 5 — 7 毫米 14. 矢叶 垂头菊 C. forestii 29 (26) 茎 上部被 褐色或 紫褐色 柔毛; 总苞片 背部被 褐色或 黑褐色 柔毛。 30 (33) 叶两面 无毛; 头 状花序 单生; 冠毛 白色, 短于 管状花 冠檐。 31 (32) 茎 和叶柄 纤细, 茎基部 被枯叶 柄纤维 包围; 茎生叶 鞘全缘 15. 垂头菊 C. reniforme 32 (31) 茎和叶 柄多少 粗壮, 茎 基部无 枯叶柄 纤维; 茎生叶 鞘边缘 具锯齿 16. 叶状柄 垂头菊 C. phyllodineum 33 (30) 叶背 沿脉上 被毛; 头状花 序单生 或通常 3 — 6 个 排成伞 房状; 冠毛紫 褐色, 与 管状花 管部等 长 或略短 17. 红毛 垂头菊 C. phoenicochaetum 34 (1) 叶形 多样, 但非 肾形或 心形, 叶脉 羽状或 平行。 35 (72) 叶脉 羽状。 36 (37) 叶羽 状全裂 18. 细裂 垂头菊 C. dissectuin 37 (36) 叶 全缘或 具齿。 38 (65) 头 状花序 单生。 39 (50) 叶 全缘。 
438  云南 植物志  40 (45) 茎无 毛或几 无毛。 41 (44) 头 状花序 基部具 5 — 6 枚卵形 或卵状 披针形 的叶状 苟片, 包被总 苞下半 部或近 全部。  42 (43) 基生 叶狭长 圆形或 线状披 针形, 中部以 下渐狭 至叶柄 19. 木里 垂头菊 C. suave 43 (42) 基生 叶卵状 椭圆形 或阔椭 圆形, 基部 楔形至 阔楔形 20. 向日 垂头菊 C. helianthus 44 (41) 头状花 序无叶 状苞片 包裹; 叶基部 阔楔形 至圆形 21. 灰叶 垂头菊 C. glaucum 45 (40) 茎 至少上 部明显 被毛。 46 (49) 叶两面 无毛。  47 (48) 茎被 白色和 黄褐色 柔毛; 茎生叶 多数, 几 邻接; 总 苞片背 部无毛 22. 变叶 垂头菊 C. variifolium 48 (47) 莲 密被黑 褐色长 柔毛; 茎生叶 2 — 4 枚, 疏离; 总苞 片背部 被黑褐 色柔毛  23. 壮观 垂头菊 C. nobile  49 (46) 叶背 和总茵 密被白 色柔毛 24. 小 垂头菊 C. nanum 50 (39) 叶 i/j 缘 锅齿或 圆齿, 51 (52) 52 (51) 冠 丰存; 53 (58) 冠丰 白"^ 54 (55) 叶两面 无毛; 总苞 片背部 无毛; 冠 毛短于 管状花 26. 短缨 垂头菊 C. brachychaetum V JH ) P+ 普 姊丰. tt;gr 片 普都被 fiq^^ 卖丰. 冠丰 _ ^皆状 ;3 ^等" \Jt) 口十 甚都化 i、、 开 《或 i/? 截开 背而 被裙 f& 街柔丰 27 I?^IH" 垂头翁 C sino-oblonsatum 57 (56) 叶 基部阔 楔形至 圆形, 背面 密被白 色绵毛 28. 矮 垂头菊 C. humile Jo s^、 V 〕《^ / W 主、》 S 媳任 至媳任 ' CO ( \ OU ) SjIi^T B'J TP" ; TCi 七;^ 丁目 化 … • ^7 • ^ij H 1 ^ aagUlllUimiil 60 (59) 基 生叶非 箭形; 冠毛与 管状花 等长。 (3 丄 n+Hi、、ff:^H&、>fejr、ff^^ 楚? 主^ n 千主 • ki-^^MM^ (63) 叶卵 圆状正 方形, 先 端截形 或微凹 30. 方叶 垂头菊 C. principis 63 (62) 叶卵 形或近 圆形, 先端 圆或钝 31. 仙客来 垂头菊 C. cyclaminanthiun 64 (61) 叶基部 截形, 背 面被白 色蛛丝 状毛; 总 哲无毛 32. 大理 垂头菊 C. delavayi 65 (38) 头 状花序 2 — 7 (-14) 个排列 成疏松 总状花 序式, 稀 单生。 66 (69) 叶 两面无 毛或近 无毛。 67 (68) 茎上 部和总 苞被白 色蛛丝 状毛; 叶 两面完 全无毛 33. 革叶 垂头菊 C. coriaceum 68 (67) 茎上部 和总苞 密被灰 白色长 柔毛; 幼叶 背面疏 生白色 微硬毛 34. 车前状 垂头菊 C. ellisii 69 (66) 叶两 面或背 面明显 被毛。 70 (71) 茎上部 和总苞 被黄褐 色短柔 毛和白 色蛛丝 状毛; 叶表面 无毛, 背面被 黄褐色 短柔毛 71 (70) 茎 上部、 叶 两面和 总苞被 白色蛛 丝状毛 36. 中甸 垂头菊 C. chungtienense 72 (35) 叶脉 平行, 叶狭披 针形至 线形; 头 状花序 单生, 无 舌状花 1. 钟花 垂头菊 (图鉴 )  Cremanthodium campanulatum (Franch. ) Diels (1912); Limpr. (1922); R. Good (1929); Hand.-Mazz. (1936); S. Y. Hu (1966); H. Koyama (1968); 图鉴 (1975)*; 
菊 科  43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9)、 横断山 区维管 植物 (1994). Senecio campanuLatus Franch . (1892) ; Levi. (1916); Cremanthodium vuardii W. W. Smith (1917); R. Good (1929); S. Y. Hu (1966); H. Koyama (1968); C. La- rium Hand.-Mazz. (1925). la. 钟花 垂头菊 (原 变种) var. campanulatum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25 (-30) 厘米。 须 根多少 肉质, 长达 10 厘米。 茎 单生, 呈 紫 红色, 被淡紫 色或黄 色的短 柔毛, 有时 下部毛 被多少 脱落。 基生 叶和茎 基部叶 肾形, 长 0.7 — 2. 5 厘米, 宽 1 一 5. 5 厘米, 先端 凹入或 圆形, 边 缘具圆 齿或三 角状钝 锯齿, 具 凸 尖头, 齿间 有紫色 柔毛, 基部心 形或深 心形, 表面深 绿色, 无毛, 背面 苍白绿 色或带 紫 红色, 无毛 或沿脉 疏生糙 伏毛, 叶脉 掌状, 两面 突起, 背面呈 紫色, 叶柄 纤细, 长 3-6 (-9) 厘米, 紫 红色, 被具 节的短 柔毛, 基部具 狭鞘; 茎生叶 3 — 6 枚, 自 下向上 变小, 中部叶 肾形, 较小, 具 短柄, 基部 鞘状, 上 部叶卵 形至披 针形, 无 柄或近 无柄。 头状 花序单 顶生, 下垂; 总苞宽 钟形, 长 1.5 — 2. 8 厘米, 宽 1.5 — 4. 5 厘米; 总苞片 8 — 12 枚, 花 瓣状, 紫红 色至暗 紫色, 倒 卵状长 圆形、 倒卵 状椭圆 形或倒 卵形, 稀披针 形, 宽 (4 一) 7-13 (-20) 毫米, 先端圆 或钝, 稀 急尖, 全缘, 具 缘毛, 背部 被具节 柔 毛或几 无毛, 具平行 脉纹。 无舌 状花; 管状花 多数, 淡紫 红色, 长 6 — 8 毫米, 冠檐 筒状, 长 5 — 6 毫米, 紫 红色, 先端 5 齿裂, 裂 齿长约 1 毫米, 管 部长约 2 毫米。 瘦果 倒 卵形, 长 2 — 4 毫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约 6 毫米。 花果期 6 — 10 月。 产 泸水、 丽江、 维西、 福贡、 贡山、 中甸、 德钦; 生 于海拔 3200 — 4500 米 的杜鹃 林下或 林缘、 灌丛 草地、 高山草 甸或流 石滩。 四川 西南部 和西藏 东南部 也有。 分 布于缅 甸东 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药用, 治 骨折。 lb. 短 毛钟花 垂头菊 (髙原 生物学 集刊) (变种 ) var. brachytrichum Ling et S. W. Liu (1982); 中国 植物志 (1989). 与 原变种 的不同 在于此 变种叶 背面和 总苞片 背面被 极短的 粗毛, 冠毛黄 褐色, 比管 状 花管部 略短。 产 维西、 福贡; 生 于海拔 3000 — 3960 米的林 下或砾 石坡。 模式 标本采 自维西 (富 川)。 2. 裂叶 垂头菊 (高原 生物学 集刊) 图版 91: 1-3 Cremanthodium pinnatisectum (Ludlow) Y. L. Chen et S. W. Liu (1984); 西藏植 物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9)'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Cremanthodium campanulatum ( Franch . ) Diels var. pinnatisectum Ludlow (1976)* . 多年生 草本, 高 6 — 15 厘米。 须根 条状, 多数, 多少 肉质。 茎 单生, 纤细, 被黄色 具节 柔毛。 基生 叶和茎 下部叶 轮廓近 肾形, 长 1.5 — 4 厘米, 宽 2 — 4. 5 厘米, 二 回三出 掌状 深裂, 末回 小裂片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3 — 6 毫米, 宽 1.5 — 2. 5 毫米, 先端急 
440  云 南植物 志  尖, 具凸 尖头, 两面 无毛, 叶柄极 纤细, 长 2 — 5 厘米, 无毛; 茎 中部叶 较小, 羽状分 裂, 茎 上部叶 线形, 全缘或 具齿。 头 状花序 单生, 下垂; 总苞宽 钟形, 长 1.5 — 2. 5 厘 米, 宽 2 — 3. 5 厘米; 总苞片 8 — 12 枚, 紫 红色, 呈花 瓣状, 卵圆 形或长 圆形, 宽 7 — 15 毫米, 先端圆 或钝, 背 部被紫 色具节 柔毛。 无舌 状花; 管状花 多数, 冠檐 筒状, 长 约 6 毫米, 先端 5 裂, 裂 片长约 1 毫米, 管 部短, 长约 1.5 毫米; 雄蕊和 花柱伸 出花冠 之外。 瘦果 (幼时 ) 倒 卵形, 无毛; 冠毛灰 白色, 长约 6 毫米。 花期 8 月。 产 贡山; 生于 海拔约 4200 米 的高山 草甸。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分布 缅甸东 北部。 3. 黑 垂头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91: 4—6 Cremanthodium atrocapitatum R. Good (1929) ; H. Koyama ( 1968) , in add.;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40 厘米。 须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紫 褐色, 具纵 条纹, 上 部被灰 褐色短 柔毛, 下部 无毛, 基 部粗约 4 毫米, 被枯叶 柄纤维 包围。 基生叶 肾形, 长 3 — 5 厘米, 宽 3. 5 — 9 厘米, 先端略 凹人, 边缘具 三角状 锯齿, 基部深 心形, 长 为叶片 的 1/3, 两侧 裂片不 外展, 两面 无毛, 叶脉 掌状, 在背面 略突, 叶柄长 9 一 13 厘米, 无 毛, 基部 具长约 3 厘米的 狭鞘; 茎生叶 2 枚, 下部 1 枚与 基生叶 同形, 近 等大或 稍小, 具长 1.5 — 7 厘米 的柄, 鞘 扩展, 长 2. 5 — 6 厘米, 对折宽 1 一 1.7 厘米, 上部 1 枚 较小, 卵 形或披 针形, 长约 1.5 厘米, 苞 片状, 无柄, 无鞘。 头 状花序 单生, 下垂; 小 苞片钻 形, 长 5 — 7 毫米; 总苞半 球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口部宽 2 — 2. 5 厘米; 总 苞片黑 紫色, 15 — 20 枚, 狭长圆 形或披 针形, 宽 2. 5 — 4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背部疏 生灰褐 色短柔 毛。 无舌 状花; 管状花 多数, 长 6 — 7 毫米, 管 部长约 2 毫米。 瘦果 (幼时 ) 圆 柱形, 长约 4 毫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6 — 7 毫米。 花期 8 月。 产 中甸、 维西; 生 于海拔 3300 — 4400 米 的草坡 或高山 草甸。 分布 于缅甸 北部。 4. 究鞘 垂头菊 (高原 生物学 集刊) Cremanthodium cucullatum Ling et S. W. Liu (1982) * ; 中国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35 厘米。 须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 单生, 纤细, 淡 黄色, 被黄褐 色短柔 毛和白 色蛛丝 状毛, 基 部粗约 2 毫米, 被枯叶 柄纤维 包围。 基生叶 肾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1.5 — 2. 7 厘米, 先 端圆或 微凹, 边 缘具细 锯齿, 基部 心形, 深 5 — 8 毫米, 两侧 裂片不 外展, 表面无 毛或近 无毛, 背面 被黄褐 色短柔 毛和白 色蛛丝 状毛, 叶脉 掌状, 在背面 突起, 叶柄 纤细, 长 4 一 8 厘米, 被黄褐 色的短 柔毛, 基部具 狭鞘, 茎生叶 2 — 3 枚, 中、 下部叶 较小, 与 基生叶 同形, 具长达 8 毫米的 短柄, 鞘扩 展呈兜 状, 长达 2 厘米, 抱莲, 被白 色蛛丝 状毛, 上部 1 枚 极小, 披 针形, 长约 1 厘米, 苞片 状, 无柄, 无鞘。 头 状花序 单生, 下垂; 总苞半 球形, 长约 1 厘米, 口 部宽达 2 厘米; 总苞片 12 — 14 枚, 黑 紫色, 狭长 圆形, 宽 2 — 4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稀 具疏齿 或呈啮 蚀状, 背部 无毛。 无舌 状花; 管状花 多数, 黄色, 冠檐 筒状, 长 4 一 4. 5 毫米, 先端 5 齿裂, 裂 齿长约 1 毫米, 管部长 1.5 — 2 毫米。 瘦果 (幼时 ) 倒 卵形, 长 3 — 4 毫米, 无 毛; 冠毛黄 褐色, 长 5.5—6 毫米。 花期 8 月。 产 丽江、 兰坪; 生 于海拔 3500 — 4000 米 的草坡 或高山 草甸。 模式标 本采自 兰坪。 
菊 禾斗  441  图版 91 1—3. 裂叶 垂头菊 Cremamhodium pinnatisectum (Ludlow) Y. L. Chen et S. W. Liu, 1. 植株, 2. 管 状花, 3. 总苞 片; 4_6. 黑 垂头菊 C. atrocapitatum R. Good, 4. 植株, 5. 管 状花, 6. 瘦果。 (王 凌绘) 
442  云 南植物 志  本 种与黑 垂头菊 C. atrocapitatum R. Good 十分 相似, 包括茎 生叶具 兜状鞘 在后一 种也 存在, 区 别主要 是本种 茎和叶 片背面 混生白 色蛛丝 状毛, 总苞片 较少。 5. 灰岩 垂头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92: 1-2 长鞘 垂头菊 (中 国植 物志) - Cremanthodium calcicola W. W. Smith ( 1920); R. Good ( 1929); S. Y. Hu (1966); H. Koyama (1968), in add.;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50 厘米。 须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 单生, 紫 褐色, 具纵向 棱槽, 上部 密被黄 褐色短 柔毛, 下部无 毛或近 无毛, 基部粗 4 一 7 毫米, 多少被 枯叶柄 纤维所 包围。 基生 叶圆形 或圆状 肾形, 长 5 — 8 厘米, 宽 4. 5 — 8 厘米, 先 端圆, 边缘具 波状 圆齿, 基部深 心形, 深 1.5 — 3 厘米, 两 侧裂片 常多少 压覆, 表面 绿色, 背 面淡绿 色, 两面 无毛, 叶脉 掌状, 两 面多少 突起, 叶柄长 5 — 14 厘米, 无毛, 具纵向 细棱, 基 部具长 4 一 9 厘米 的膜质 狭鞘; 茎生叶 2 — 3 枚, 中下部 1 一 2 枚与 基生叶 同形, 较小, 具短 柄或近 无柄, 鞘叶状 扩展, 长达 4 厘米, 对 折宽约 2 厘米, 上部 1 枚 极小, 截片 状, 披 针形, 长约 7 毫米, 无柄, 无鞘。 头 状花序 单生, 下垂; 总苞半 球形, 长 1.1 一 1.3 厘米, 宽 2. 5 — 3 厘米; 总 苞片达 20 枚, 草质, 长 圆形, 宽 2 — 5 毫米, 紫 黑色, 先端 急尖或 稀钝, 无毛。 无舌 状花; 管状花 多数, 黄色, 长 6 — 7 毫米, 冠檐 筒状, 长 4 一 5 毫米, 先端 5 齿裂, 裂 齿长约 1 毫米, 管 部长约 2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约 6 毫 米, 无毛; 冠毛淡 褐色, 长约 5 毫米。 _ 花期 6 — 7 月。 产中甸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3400 — 3500 米的 潮湿草 坡或岩 壁上。 6. 滇缅 垂头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红花 垂头菊 (中 国植 物志) Cremanthodium farreri W. W. Smith (1920); R. Good (1929); S. Y. Hu (1966); H. Koyama (1968), in add.;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中国 植物志 (1989 广;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60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径达 3 毫米, 黑色。 茎淡紫 褐色, 具纵向 细棱, 上部 被黄褐 色的微 柔毛, 有时混 生白色 的蛛丝 状毛, 基 部粗达 4 毫 米, 被枯叶 柄纤维 包围。 基生叶 肾形, 长 2 — 3. 8 厘米, 宽 3 — 6 厘米, 先端钝 或圆, 边 缘具 三角状 钝齿或 圆齿, 基部心 形或宽 心形, 深 1 一 1.5 厘米, 两 侧裂片 叉开, 表面绿 色, 无毛, 背面粉 绿色, 被黄 褐色微 柔毛, 或 混生白 色蛛丝 状毛, 叶脉 掌状, 背 面明显 突起, 叶柄长 7. 5 — 22 厘米, 纤细, 被黄褐 色短柔 毛和白 色蛛丝 状毛, 基部具 狭鞘; 茎 生叶 4 一 5 枚, 较小, 中下部 3 枚 肾形, 无柄 或下部 1 枚 具短柄 (长约 5 毫米 ), 鞘叶状 扩展, 长 2. 5 — 3. 5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边缘常 具齿, 上部 1 一 2 枚卵 形或披 针形, 具齿, 无柄, 无鞘。 头 状花序 单生, 下垂; 总苞半 球形, 黑 紫色, 长 1.5 — 2 厘米, 宽 3 — 4. 5 厘米; 总 苞片约 12 枚, 长圆 状椭圆 形至披 针形, 宽 3 — 6 毫米, 先端急 尖或稀 渐尖, 背部 无毛。 舌 状花紫 红色, 约 10 朵, 舌片长 倒卵形 至倒披 针形, 长 2 — 3. 5 厘 米, 宽 7 — 10 毫米, 先端 2 — 3 齿, 管 部长约 1.5 毫米; 管状花 多数, 黄色, 长 9 一 10 毫米, 冠檐 筒状, 长 7 — 8 毫米, 先端 5 齿裂, 管部长 1.5 — 2 毫米。 瘦 果倒卵 状圆柱 
菊 科  443  图版 92 头菊 CremanthodiumcalcicolaW. W. Smith, 1. 植株, 2. 管 状花; 3—6. 珠芽 垂头菊 C. bulbilliferum W. W. Smith, 3. 植株, 4. 珠芽, 5. 5 状花, 6. 管 状花。 (王 凌绘) 
444  云 南植物 志  形, 具 纵棱, 长约 4 毫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9 一 10 毫米。 花果期 6 — 9 月。 产 福贡; 生 于海拔 4000 — 4400 米的 高山草 甸和流 石滩。 分布 缅甸东 北部。 7. 红头 垂头菊 (图鉴 ) 长柱 垂头菊 (西 藏植 物志) ' Cremanthodium rhodocephalum Diels ( 1912); Levi. ( 1915); Vierh. ( 1923)* ; Hand.-Mazz. (1936); S. Y. Hu (1966);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9 广;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Cremanthodium gracillimum W. W. Smith (1917); R. Good (1929); H. Koyama (1968) ; C • palmatum Benth. subsp . rhodocephalum (Diels) R. Good (1929); S. Y. Hu (1966); C. sherriffii H. R. Fletch. (1938); S. Y. Hu (1966).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30 厘米。 须根 纤细, 稍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紫 红色, 被紫 褐色短 柔毛, 基部粗 1.5 — 3 毫米。 茎 生叶常 聚集于 茎的中 下部, 基生叶 和茎下 部叶肾 形或圆 肾形, 长 (0.7 —) 1.5-3 (一 4) 厘米, 宽 (1 一) 2-4.5 (一 6) 厘米, 先端轮 廓圆 形或近 截形, 边缘具 圆齿或 稀粗钝 锯齿, 齿 端具凸 尖头, 基部 心形, 深约为 叶片长 的 1/3, 两侧 裂片不 外展, 表面深 绿色, 无毛, 背面紫 红色, 被灰白 色的短 柔毛, 叶脉 掌状, 紫 红色, 两 面多少 突起, 叶柄长 2 — 12 厘米, 被黄 褐色短 柔毛, 基部具 狭鞘; 茎 中部叶 肾形, 远 较小, 具 短柄, 上部叶 极小, 匙形 或倒披 针形, 基部 楔形, 无柄 或具短 柄。 头 状花序 单生、 下 垂或稀 2 — 4 个排成 伞房状 花序; 总苞半 球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口部宽 1.3 — 2. 5 (-3) 厘米, 紫 红色; 总 苞片约 10 枚, 椭 圆形、 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宽 3 — 6 (— 8) 毫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背部被 紫褐色 柔毛。 舌状 花淡紫 红色, 舌 片楔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15 — 25 毫米, 上部宽 4 一 9 毫米, 向下 渐狭, 先端 2 — 3 齿或 2 — 3 裂, 裂片长 1 一 3 毫米, 稀 圆形, 通 常具凸 尖头, 管部长 2 — 3 毫米; 管状花 多数, 淡紫 红色, 冠檐 筒状, 长 8 — 10 毫米, 先端 5 齿裂, 管 部长约 2 毫米。 瘦 果长圆 柱形, 长 4 一 5 毫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约 10 毫米。 花果期 7 — 10 月。 产 丽江、 中甸、 贡山、 德欽; 生 于海拔 3300 — 4600 米 的山坡 草地、 高山草 甸或流 石滩。 四川 西南部 和西藏 东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全草 药用, 治 头伤、 骨折。 8. 叉舌 垂头菊 (中 国植 物志) 云生 垂头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Cremanthodium thomsonii C. B. Clarke (1876); Hook. f. (1881); R. Good (1929); Kitam. in Kihara (1955); S. Y. Hu (1966); H. Koyama (1968); Kitam.et Gould inHaraet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西藏 植物志 (1985 广; 中国植 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Senecio nephelogetus Franch . (1892). 多年生 草本, 高 25 — 50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莲 单生, 上部 被褐色 的具节 柔毛, 下部 无毛, 基 部粗约 3 毫米。 基 生叶肾 形或圆 肾形, 长 2 — 4 厘米, 宽 3 — 5. 5 厘 米, 先端 圆形, 边 缘具细 圆齿或 鋸齿, 基部浅 心形, 表面 无毛, 背面 疏生短 柔毛, 叶脉 掌状, 在背面 突起, 叶柄长 10 — 15 厘米, 无毛, 基部具 狭鞘; 茎生叶 2 — 3 枚, 下部叶 
菊 科  445  与 基生叶 同形, 较小, 具柄, 鞘略 扩展, 全缘, 抱茎, 中部叶 无柄, 鞘 扩展, 上 部叶线 状披 针形, 无柄, 无鞘。 头 状花序 单生, 下垂; 总苞半 球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1.5 — 2. 5 厘米; 总苞片 10 — 14 枚, 长圆 形或披 针形, 宽 3 — 6 毫米, 先端 急尖, 背部 被 褐色柔 毛或近 无毛。 舌状花 14 一 16 朵, 黄色, 舌片椭 圆形或 阔倒披 针形, 长 16 — 23 毫米, 宽 6 — 9 毫米, 先端 3 裂, 裂片长 2 — 4 毫米, 管部长 0.5 — 1 毫米; 管状 花较多 数, 黄色, 冠檐 筒形, 长 5 — 8 毫米, 先端 5 齿裂, 管 部长约 2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约 6 毫米, 无毛; 冠毛 褐色, 长 7 — 10 毫米。 花果期 6 — 8 月。 产于 大理、 贡山、 德钦; 生 于海拔 3300 — 3900 米 的草坡 或高山 草甸。 西藏 南部也 有。 分布锡 金和尼 泊尔。 9. 紫茎 垂头菊 (图鉴 ) Cremanthodium smithianum ( Hand.-Mazz. ) Hand . -Mazz . (1925), (1936); R. Good (1929); S. Y. Hu (1966); H. Koyama (1968), in add.;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Cathcartia smithiana Hand.-Mazz. (1923); Cremanthodium acernuum R.Good (1929); H. Koyama (1968); C . decaisnei auct . non C . B . Clarke ( 1876 ) : Dunn (1911).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30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 单生, 紫 红色, 具 纵向细 棱, 被灰 褐色短 柔毛。 叶 革质, 基生叶 肾形, 长 (0.5 —) 1-4 (-5) 厘米, 宽 (1.2 —) 1.5-6 (-7) 厘米, 先端 圆形、 截 形或稀 凹入, 边缘具 细锅齿 或尖锐 的细锯 齿, 基部心 形或深 心形, 深为 叶片的 1/2 — 1/3, 两侧 裂片不 外展, 表面 绿色, 背面紫 红色, 两 面无毛 或幼时 疏生短 柔毛, 叶脉 掌状, 网 脉在两 面明显 突起, 叶柄长 3 — 15 厘 米, 紫 红色, 疏 生短柔 毛或近 无毛, 基部具 狭鞘; 茎中下 部叶与 基生叶 同形, 远 较小, 具 短柄或 无柄, 鞘 扩展, 抱茎, 上 部叶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1 一 2 厘米, 宽 2 — 4 毫 米, 无柄, 无鞘。 头 状花序 单生, 下垂; 总苞半 球形, 紫 褐色, 长 1 一 2 厘米, 口部宽 1.5 — 3 厘米; 总苞片 12 — 18 枚, 长圆 形或披 针形, 宽 2 — 6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纯, 背 部 被灰褐 色的短 柔毛。 舌状花 14 一 20 朵, 黄色, 舌片长 圆形, 长 1 一 2 厘米, 宽 3 — 6 毫米, 先端 2 — 3 齿裂, 管 部长约 1 毫米; 管状花 多数, 黄色, 冠檐 筒状, 长约 6 毫米, 先端 5 齿裂, 管部长 2 — 3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达 7 毫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8 — 9 毫米。 花果期 7 — 9 月。 产于 丽江、 宁范、 中甸、 德钦; 生 于海拔 3000 — 4100 (—4750) 米 的山坡 草地、 高山草 甸或流 石滩。 四川 西南部 和西藏 东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全草 药用, 治 头伤和 骨折。 10. 珠芽 垂头菊 (西 藏植 物志) 图版 92: 3-6 零余子 垂头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Cremanthodium bulbilliferum W. W. Smith ( 1920); R. Good ( 1929); Hand. -Mazz. (1936); S. Y. Hu (1966); H. Koyama (1968), in add.;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 年生小 草本, 高 10 — 20 (-25)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 单生, 极稀 2, 
446  云南 植物志  纤细, 紫 红色, 被 褐色微 柔毛, 下部常 无毛, 基部粗 2 — 3 毫米。 基生叶 肾形, 长 1 一 2 (-2.5) 厘米, 宽 (1.5 —) 2-3.5 (-5) 厘米, 先端截 形或稀 微凹, 边 缘具鋸 齿或圆 齿, 基部 心形, 深 5 — 10 毫米, 两侧 裂片不 外展, 表面深 绿色, 背面紫 红色, 两面无 毛, 叶脉 掌状, 在背 面明显 突起, 叶柄长 3. 5 — 10 厘米, 无毛, 基部具 狭鞘; 茎生叶 3 — 5 枚, 常 较小, 下部 1 枚具长 1 一 2 厘米 的柄, 鞘 扩展, 长约 1 厘米, 宽 3 — 5 毫米, 抱茎, 中部叶 无柄, 銷 扩展, 全缘, 叶 片和叶 鞘构成 琴形, 上部叶 极小, 肾形, 无柄, 无鞘, 基部 抱茎; 珠芽 藏于茎 生叶叶 鞘内, 卵形, 长 3 — 4 毫米, 行无性 繁殖。 头状花 序 单生, 下垂 或有时 外弯; 总苞半 球形, 长 1 一 1.4 厘米, 口部宽 1.5 — 2 厘米, 紫褐 色; 总苞片 10 — 12 枚, 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宽 2 — 5 毫米, 先端 急尖, 背部 无毛或 近 无毛。 舌状花 10 — 12 朵, 黄色, 舌 片倒披 针形, 长 12 — 18 毫米, 宽 3 — 5 毫米, 先 端 3 — 4 齿裂, 裂 齿长约 1 毫米, 管部长 4 一 5 毫米; 管状花 多数, 黄色, 冠檐 筒形, 长 6 — 7 毫米, 管部长 2 — 3 毫米。 瘦 果长圆 柱形, 长约 3 毫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8 — 9 毫米。 花果期 8 — 10 月。 产 维西、 中甸、 贡山、 德钦; 生 于海拔 3600 — 4300 米 的山坡 草地、 高山草 甸或流 石滩。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钦。 11. 喜 马拉雅 垂头菊 (图鉴 ) 须弥 垂头菊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哦 嘎" (藏语 ) Cremanthodium decaisnei C. B. Clarke (1876); Hook. f. (1881); Levi. (1916); Limpr. (1922); Marq. (1929); R. Good (1929); Hand.-Mazz. (1936), (1938); Ki- tam. in Kihara (1955); S. Y. Hu (1966); H. Koyama (1968); 图鉴 (1975)* ;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西藏 植物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9 广;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Senecio renatus Franch . (1892); Cremanthodium decaisnei C. B, Clarke f . clarkei R. Good (1929); C. decaisnei C. B. Clarke f. sinense R. Good (1929); Hand.-Mazz. (1936); C • thomsonii auct. non C. B. Clarke : R. Good (1929), p. p. quoad pi . sinens- es omnes.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30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 单生, 紫 红色, 上 部被黄 褐色短 柔毛或 混生白 色蛛丝 状毛, 下部无 毛或近 无毛, 基部粗 2 — 3 毫米。 基生 叶肾形 或近 圆形, 较小, 长1一2.5 (-4.5) 厘米, 宽 1.5 — 3. 5 (— 5) 厘米, 先端 圆形, 边 缘具三 角状的 粗齿, 基部心 形或深 心形, 深 5 — 15 毫米, 两 侧裂片 常彼此 接触或 多少压 覆, 表面 绿色, 无毛, 背面粉 绿色, 被黄 褐色柔 毛或近 无毛, 叶脉 掌状, 网脉在 两面不 明显, 叶柄长 3 — 14 厘米, 紫 红色, 疏生 黄褐色 的短柔 毛或近 无毛, 基部具 狭鞘; 茎生 叶 2 — 3 枚, 下部 1 一 2 枚与 基生叶 同形, 较小, 叶 柄短, 下 部鞘状 扩展、 抱茎, 上部叶 极小 或趋于 退化, 仅 残存线 状披针 形的鞘 状柄, 长 1 一 2 厘米。 头 状花序 单生, 下垂; 总苞半 球形, 黑 褐色,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1.5 — 2. 5 厘米; 总苞片 8 — 12 枚, 披 针形或 长 圆状披 针形, 宽 3 — 5 毫米, 先端 渐尖, 背部被 褐色短 柔毛或 混生白 色蛛丝 状毛。 舌 状花约 16 朵, 淡 黄色, 舌片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1.5 —) 2 — 3 厘米, 宽 3 — 6 毫 米, 先端 3 齿裂, 裂齿长 1 一 3 毫米, 管 部长约 2 毫米; 管状花 多数, 黄色, 冠檐 筒状, 
菊 禾斗  447  长约 5 毫米, 管部长 1 一 2 毫米。 瘦 果长圆 柱形, 长达 5 毫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6 — 7 毫米。 花果期 7 — 9 月。 产 大理、 丽江、 维西、 中甸、 德饮; 生 于海拔 3200 — 4650 米的 草坡、 溪边、 高山 草 甸或流 石滩。 四 川西南 部至西 北部、 甘肃 西部、 青 海西部 和西藏 也有。 分布 不丹、 锡 金、 尼 泊尔。 全草 药用, 止咳 健胃。 12. 美丽 垂头菊 (中 国植 物志) 美 垂头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Cremanthodium pulchrum R. Good ( 1929); S. Y. Hu ( 1966); H. Koyama (1968), m add.;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中国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40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 单生, 纤细, 上部 被白色 和褐色 的具节 柔毛, 下部 无毛, 具纵向 细棱, 基 部粗约 2 毫米。 基生叶 肾形或 卵状心 形, 长 1.2 — 2 厘米, 宽 2. 7 — 3 厘米, 先端圆 或钝, 边 缘具三 角状或 圆形的 粗齿, 基部 心 形或宽 心形, 表面深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 无毛, 叶脉 掌状, 叶柄 纤细, 长 8 — 12 厘米, 近 无毛, 基部 具扩展 的鞘; 茎生叶 卵状披 针形, 长达 1.5 厘米, 无柄, 无鞘, 基 部 抱茎。 头 状花序 单生, 下垂; 总苞半 球形, 长约 1 厘米, 宽达 1.5 厘米, 黑 紫色; 总 苞片 10 — 12 枚, 长圆 形或椭 圆形, 宽 3 — 5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背部 被白色 或褐色 柔毛, 后变无 毛或近 无毛。 舌状花 黄色, 舌片 卵状披 针形, 长达 2.5 厘米, 宽约 7 毫 米, 先端 渐尖, 具 3 浅裂, 管 部长约 2 毫米; 管状花 多数, 黄色, 冠 檐狭漏 斗形, 长 3 — 4 毫米, 先端 5 齿裂, 管 部长约 1 毫米。 瘦果 (幼时 ) 倒 卵形, 长约 2 毫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后变黄 褐色, 长 4 一 5 毫米。 花期 7 月。 产 贡山; 生于 海拔约 4000 米的 山坡、 草甸。 缅甸东 北部有 分布。 13. 橙花 垂头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柠檬色 垂头菊 (中 国植 物志) Cremanthodium citrinorum R. Good ( 1929); S. Y. Hu ( 1966); H. Koyama (1968), in add.;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中国 植物志 ( 1989) * . 多年生 草本, 高 25 — 40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 单生, 上部 被白色 蛛丝状 毛, 下部近 无毛, 具纵向 细棱, 基部粗 3 — 4 毫米。 基生叶 肾形, 长约 5 厘米, 宽达 6 厘米, 先 端圆, 边 缘具细 圆齿或 钝齿, 基部宽 心形, 两侧 裂片不 外展, 两面 无毛, 叶脉 掌状, 叶 柄长达 11.5 厘米, 无毛, 下 部扩展 成长达 6 厘米 的銷; 茎生叶 无柄, 具扩展 的鞘, 销长 4 一 7 厘米, 宽达 4 厘米, 边缘具 钝齿。 头 状花序 单生, 下垂; 总苞半 球形, 基部 被毛, 长约 2 厘米, 宽达 2.5 厘米; 总 苞片约 12 枚, 披 针形、 长圆 形或椭 圆形, 宽 4 一 10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背部 无毛, 干后 黑色。 舌 状花约 12 朵, 橙 黄色, 舌片 披针形 或狭披 针形, 长 4 一 5 厘米, 宽达 1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顶端 3 齿裂, 管部长 4 一 5 毫米; 管状花 多数, 橙 黄色, 冠檐 筒状, 长 6 — 8 毫米, 先端 5 齿裂, 管 部长约 2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6 — 7 毫米, 无毛, 具纵向 细棱; 冠毛 褐色, 长 4 一 5 毫米。 花 期 8 月。 
448  云南 植物志  产 丽江、 福贡; 生 于海拔 4000 米 的高山 草甸。 分布于 缅甸东 北部。 14. 矢叶 垂头菊 (西 藏植 物志) 贡山垂 头菊、 裂片 垂头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Cremanthodium forrestii J . F. Jeffr. ex Diels (1912); R. Good (1929); (1929); Hand.-Mazz. (1936); S. Y. Hu (1966); H. Koyama (1968), in add.;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9 广;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Cremanthodium lobatum Griers. (195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30 (-60)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通常 单生, 具纵 向 细棱, 上部被 白色微 柔毛, 下部 无毛, 纤细, 基部粗 1 一 2 毫米, 被 枯叶柄 纤维包 围。 叶片 革质, 基生 叶轮廓 三角状 戟形或 箭形, 长 1 一 5 厘米, 基部宽 1.5 — 7. 5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全 缘或具 宽波状 钝齿, 稀 浅裂, 基部 心形, 深 5 — 25 毫米, 两 侧裂片 外展, 斜倒 卵形至 斜倒披 针形, 两面无 毛或背 面沿脉 疏生短 柔毛, 叶 脉掌状 三出, 在背 面 突起, 叶柄 纤细, 长 2 — 21 厘米, 无毛, 基部具 狭鞘; 茎生叶 1—3 枚, 下部 1 枚与 基生叶 同形, 较小, 具 短柄, 鞘扩展 抱茎, 中部 叶小, 线状披 针形或 线形, 长 10 — 15 毫米, 宽 1 一 2. 5 毫米, 全缘, 无柄和 无鞘, 稀茎中 上部至 下部变 无叶。 头 状花序 单生, 下垂; 总苞半 球形, 长 10 — 15 毫米, 宽 15 — 25 毫米; 总苞片 8 — 10 枚, 长圆状 椭圆形 或披 针形, 宽 3. 5 — 7 毫米, 先端 渐尖, 背部 无毛。 舌状花 8 (-10) 朵, 黄色, 舌片 倒披 针形, 长 14 一 22 毫米, 宽 6 — 8 毫米, 先端 3 齿裂, 裂片长 5 — 7 毫米; 管 状花多 数, 黄色, 冠檐圆 筒状, 长约 6 毫米, 先端 5 齿裂, 管 部长约 2 毫米。 瘦 果长圆 柱形, 长 5 — 6 毫米, 具 纵棱, 无毛; 冠毛黄 褐色, 长达 7 毫米, 比管状 花短。 花果期 7 — 9 月。 产于 维西、 贡山、 德饮; 生 于海拔 3500 — 4000 米的山 坡草地 或高山 草甸。 西藏东 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钦。 15. 垂头菊 (西 藏植 物志) 肾叶 垂头菊 (图鉴 ) Cremanthodium reniforme (DC. ) Benth. in Hook. (1873) * ; C. B. Clarke (1876); Hook. f. (1881); R. Good (1929); Hand.-Mazz. (1936); S. Y. Hu (1966); Kitam. (1966); H. Koyama (1968); 图鉴 (1975)*;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9)*; 横断山 区维管 植物 (1994). Senecio reniformis Wall. (1831), nom. nud. ; Ligularia reniformis DC. ( 1838) .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40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 单生, 纤细, 上部 被紫褐 色具节 柔毛, 下部 无毛, 基 部粗约 3 毫米, 被枯叶 柄纤维 包围。 基生叶 肾形或 心状肾 形, 长 2 — 3. 5 厘米, 宽 2. 5 — 7 厘米, 先端 圆形, 边缘具 浅波状 钝齿, 齿 端具胼 胝质凸 尖头, 基部浅 心形或 心形, 两面 无毛, 叶脉 掌状, 在背 面明显 突起, 叶柄 纤细, 长 6 — 17 厘米, 无毛, 基部具 狭鞘; 茎生叶 1 一 2 枚, 较小, 部 1 枚 肾形, 具短柄 或近无 柄, 鞘叶状 扩展, 全缘, 抱茎。 头 状花序 单生, 下垂; 总苞半 球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2 — 2. 5 厘米; 总苞片 10 — 12 枚, 长圆 形或披 针形, 宽 4 一 6 毫米, 先端 急尖, 背部 
菊 科  449  被黑色 的具节 柔毛。 舌状花 黄色, 舌 片长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15 — 20 毫米, 宽 4 一 8 毫 米, 先 端钝, 具 2 — 3 小齿, 管 部长约 1 毫米; 管状花 多数, 深 黄色, 冠檐 筒状, 长 5~6 毫米, 先端 5 齿裂, 管 部长约 1 毫米。 瘦果倒 卵形, 长达 4 毫米, 无毛; 冠毛白 色, 长约 5 毫米, 略 短于管 状花。 花期 7 — 8 月。 产于 贡山; 生 于海拔 3300 — 3400 米的 林缘、 草地或 溪边。 西 藏南部 也有。 分布不 丹、 锡金和 尼泊尔 = 16. 叶状柄 垂头菊 (高原 生物学 集刊) 图版 93: 1-3 叶足 垂头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Cremanthodium phyllodineum S. W. Liu (198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 藏 植物志 (1985广; 中国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60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紫 褐色, 上 部被黑 色短柔 毛, 下部无 毛或近 无毛, 具纵向 细棱, 基部粗 2 — 4 毫米, 无 枯叶柄 纤维。 基生 叶肾形 或卵状 肾形, 长 2. 5 — 7 厘米, 宽 4 一 8. 5 厘米, 先端 圆形, 边 缘具细 锯齿或 圆齿, 基部 宽 心形, 深 1.5 — 2. 5 厘米, 两面 无毛, 叶脉 掌状, 背面略 突起, 叶柄长 4 一 16 (-24) 厘米, 上 部疏生 褐色短 柔毛, 基部 具膜质 狭鞘; 茎生叶 2 — 3 枚, 中下部 叶与基 生叶同 形, 较小, 具 短柄或 无柄, 鞘叶状 扩展, 长 2. 5 — 5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边缘 具齿, 上部 1 枚 卵形, 无柄, 无鞘。 头 状花序 单生, 下垂; 总苞半 球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2 — 3 厘米, 紫 褐色; 总 苞片约 12 枚, 长圆 状椭圆 形或长 圆形, 宽 3 — 7 毫米, 先端急 尖, 背部被 黑褐色 柔毛。 舌 状花约 14 朵, 黄色, 舌片长 圆形或 阔倒披 针形, 长 1.5 — 2.5 厘米, 宽 5 — 8 (-10) 毫米, 先端 3 浅裂, 裂片长 3 — 6 毫米, 管 部长约 1 毫米; 管状花 多数, 冠檐 筒状, 长 5 — 6 毫米, 先端 5 齿裂, 管部长 1.5 — 2 毫米。 瘦果 (未 熟) 无毛; 冠毛白 色至灰 褐色, 长约 6 毫米。 花期 7 — 8 月。 产 贡山、 德钦; 生 于海拔 3700 — 3900 米 的高山 草甸。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17. 红毛 垂头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紫 缕囊吾 (高原 生物学 集刊) Cremanthodium phoenicochaetum ( Franch. ) R. Good ( 1929 ); Hand.-Mazz. (1936); S. Y. Hu (196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enecio phoen icochaetus Franch . (1892); Senecillis phoenicochaeta (Franch.) Ki- tam. (1939); Ligularia phoenicochaeta (Franch. ) S. W. Liu ( 1987); 中国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60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紫 褐色, 具纵向 细棱, 上 部密被 褐色短 柔毛, 下部变 无毛, 基部粗 2 — 5 毫米。 基 生叶肾 形或马 蹄形, 连 基部两 侧 裂片长 3 — 7 (-10.5) 厘米, 宽 4 一 8 (-12) 厘米, 先端 多少凹 入或近 圆形, 边缘 具尖 锐的细 锯齿, 基部宽 心形、 心 形或深 心形, 深 1 一 3 厘米, 两侧 裂片不 压覆, 半圆 形至近 圆形, 表面 无毛, 背面沿 脉被微 柔毛, 叶脉 掌状, 在背面 突起, 叶柄长 4 一 19 厘 米, 基部具 狭鞘, 鞘长 2 — 4 厘米, 宽约 5 毫米; 茎 生叶与 基生叶 同形, 2 — 3 枚, 中下 部 1 一 2 枚具 叶柄, 柄长 2 — 6. 5 厘米, 被短柔 毛或变 无毛, 鞘舟状 扩展, 长 2 — 6. 5 厘 米, 宽 1 一 2. 3 厘米, 全缘, 上部 1 枚近无 柄或具 短柄, 銷叶状 扩展, 与叶近 等大, 上 
450  云 南植物 志  图版 93 1—3. 叶状柄 垂头菊 Cremanthodium phyllodineum S. W. Liu. 1. 植株, 2. 舌 状花, 3. 管 状花; 4—6. 木里 垂头菊 C. suave W. W. Smith, 4. 植株, 5. 舌 状花, 6. 管 状花。 (王 凌绘) 
菊 科  451  部 边缘具 锅齿。 头 状花序 单生或 3 — 6 个 排列成 伞房花 序式; 苞片 和小苞 片线形 或线状 钻形, 长 5 — 13 毫米, 被 褐色短 柔毛; 头状花 序梗长 1.5 — 6. 5 厘米, 纤细, 下弯, 密 被褐 色的短 柔毛; 总 苞多少 下垂, 半 球形, 长 8 — 12 毫米, 宽 15 — 20 毫米; 总苞片 10 — 16 枚, 长圆形 或倒披 针形, 宽 3 — 4 毫米, 先端 急尖, 背部被 微毛, 边缘 膜质。 舌 状花 黄色, 10 — 16 朵, 舌 片长圆 状倒披 针形, 长 10 — 15 毫米, 宽 2. 5 — 4. 5 毫米, 先 端具 3 (— 4) 齿, 齿长约 1 毫米, 管 部长约 3 毫米; 管状花 多数, 黄色, 檐部长 4 一 5 毫米, 先端 5 齿裂, 裂 齿长约 0.5 毫米, 管 部长约 2 毫米, 雄蕊伸 出花冠 之外。 幼果圆 柱形, 褐色, 无毛; 冠毛紫 褐色, 长约 5 毫米。 花果期 7 — 10 月。 产于 鹤庆、 丽江、 中甸、 贡山、 德钦; 生 于海拔 (3200 —) 3500 — 4200 米 的高山 草 甸或沙 石滩。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18. 细裂 垂头菊 (中 国植 物志) 羽裂叶 垂头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Cremanthodiiim dissectum Griers. (195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中国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 多年生 草本, 高 25 — 40 厘米。 根多少 肉质, 条状, 较 少数。 茎 单生, 纤细, 被褐 色 的具节 柔毛, 下部近 无毛, 基部粗 1.5 — 2 毫米, 被枯叶 柄纤维 包围。 基生叶 轮廓卵 形, 长 1.5 — 4 厘米, 宽 2 — 6 厘米, 羽状 全裂, 裂片 线形, 长 1 一 3 厘米, 宽 1_4毫 米, 先端 急尖, 全缘, 两面 无毛, 叶柄长 3. 5 — 13 厘米, 纤细, 无毛, 基部具 狭鞘; 茎 生 叶少, 中、 下部 叶羽状 全裂, 较小, 上部叶 线形。 头 状花序 单生, 下垂; 总 苞半球 形, 长 1.2 — 1.4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总苞片 10 — 12 枚, 长 圆状披 针形, 宽 3 — 5 毫 米, 先端 渐尖, 背部 无毛。 舌状花 黄色, 10 — 14 朵, 舌 片倒披 针形, 长 15 — 17 毫米, 宽 6 — 9 毫米, 先端 截形, 3 浅裂, 管 部长约 1 毫米; 管状花 黄色, 多数, 冠檐 筒状, 长 6 — 8 毫米, 先端 5 齿裂, 管 部长约 1 毫米。 瘦果 (幼时 ) 长约 3 毫米, 无毛; 冠毛 褐色, 长 6 — 7 毫米, 略 短于管 状花。 花期 8 月。 产贡山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于 海拔约 3000 米的 山坡。 19. 木里 垂头菊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93: 4—6 Cremanthodium suave W. W. Smith ( 1920); R. Good ( 1929); Hand.-Mazz. (1936); S. Y. Hu (1966); H. Koyama (1968), in add.; 中国 植物志 (1989); 横断山 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40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 单生, 淡紫 红色, 具纵向 细棱, 无毛, 基部粗 2 — 3 毫米, 被枯叶 柄纤维 包围。 基生 叶狭长 圆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3 —) 5 — 15 厘米, 宽 8 — 20 毫米, 先 端钝, 全缘, 中 部以下 渐狭至 叶柄, 两面无 毛, 背面粉 绿色, 叶脉 羽状, 纤细, 两 面多少 清晰, 叶柄长 2. 5 — 6 厘米, 具 狭翅, 基 部具 狭鞘; 茎生叶 3 — 6 枚, 披 针形, 较小, 长 2 — 11 厘米, 直立, 无柄, 抱茎。 头状 花序 单生, 下垂; 苞片 绿色, 叶状, 5 — 6 枚, 椭圆状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1.3 — 2. 5 厘米, 宽 6 — 15 毫米, 先端 急尖, 全缘, 包被 总苞; 总苞半 球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2 — 2. 5 厘米; 总苞片 12 — 14 枚, 长 圆形或 卵状披 针形, 宽 3 — 5 毫米, 先端 渐尖, 背 部 无毛。 舌状花 10 — 12 朵, 黄色, 舌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2. 5 — 3. 5 厘米, 宽 3 — 9 毫米, 
452  云南 植物志  先端 渐尖, 2 — 3 浅裂, 管 部长约 5 毫米; 管状花 多数, 黄色, 冠 檐筒状 钟形, 长约 6 毫米, 先端 5 齿裂, 裂 齿长约 1 毫米, 管 部长约 3 毫米。 瘦果 (幼时 ) 圆 柱形或 斜倒圆 锥形, 长约 4 毫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约 5 毫米, 比管状 花短。 花期 8 — 10 月。 产 丽江、 中甸; 生 于海拔 3500 — 4000 米的山 坡草地 或高山 草甸。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20. 向日 垂头菊 (图鉴 ) Cremanthodium helianthus (Franch. ) W. W. Smith (1924); R. Good (1929); Hand.- Mazz. ( 1936); S. Y. Hu ( 1966); H. Koyama ( 1968), in add.;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9 广;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Senecio helianthus Franch . ( 1892) .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30 (-60) 厘米, 全株 常呈灰 绿色。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 单生, 无 毛或几 无毛, 具纵向 细棱, 基部粗 2 — 4 毫米, 被枯叶 柄纤维 包围。 基生叶 卵状 椭圆形 或阔椭 圆形, 长 3 — 11 (-15) 厘米, 宽 2 — 7. 5 (—9) 厘米, 先 端钝, 全 缘, 基部楔 形至阔 楔形, 两面 无毛, 背面被 白粉, 叶脉 羽状, 叶柄长 1 一 4 厘米, 基部 具 狭鞘; 茎生叶 5 — 10 枚, 直立, 抱茎, 膜质, 长圆 形至披 针形, 长 2 — 9 厘米, 宽 0.5 — 2. 5 厘米, 无柄, 无鞘。 头 状花序 单生, 下垂; 苞片 数枚, 叶状, 阔椭圆 形至卵 状披 针形, 长 1.5 — 2. 5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全缘, 灰 绿色, 背部多 少被 白粉, 常包被 总苞; 总苞半 球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2 — 3 厘米, 绿色或 稀带紫 色; 总苞片 12 — 20 枚, 披针 形或长 圆状椭 圆形, 宽 3 — 7 毫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背部 无毛, 略被 白粉。 舌 状花约 14 朵, 黄色, 舌 片狭披 针形, 长达 3.5 毫米, 宽 3 — 4 毫 米, 先端长 渐尖, 顶端具 3 齿裂, 裂齿长 1 一 2 毫米, 管 部长约 2 毫米; 管状花 多数, 黄色, 冠檐 筒状, 长 5 — 6 毫米, 先端 5 齿裂, 管 部长约 1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达 5 毫米, 无毛, 具纵向 细棱; 冠毛 白色, 长约 6 毫米。 花果期 7 — 9 月。 产 洱源、 鹤庆、 丽江、 维西、 中甸; 生 于海拔 3400 — 4300 米的冷 杉杜鹃 林下、 草 坡 或高山 草甸。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 花序 药用, 清热、 解毒、 止痛, 治炭 疽病、 肿毒、 各种 疼痛。 21. 灰叶 垂头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94: 1-3 灰绿 垂头菊 (中 国植 物志) Cremanthodium glaucum Hand. -Mazz. (1937); S. Y. Hu (1966);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45 (-60)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 单生, 黄 绿色或 带 紫色, 无毛 或上部 偶有稀 疏的短 柔毛, 具纵向 细棱, 基部粗 2 — 3 毫米, 被枯 叶柄纤 维所 包围。 基生叶 卵形、 长 圆状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2 — 14 厘米, 宽 1.4 一 7. 3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全缘, 基部阔 楔形至 圆形, 极 稀有截 形或浅 心形的 变异, 表面 绿色, 背面 淡 绿色, 常具 白霜, 两面 无毛, 叶脉 羽状, 表面 清晰, 背面 凸起, 叶柄 纤细, 长 2. 5 — 8 厘米, 基部具 狭鞘; 茎生叶 3 — 6 枚, 长圆 形至披 针形, 自下 而上渐 变小, 直立, 无 柄, 抱茎。 头 状花序 单生, 下垂; 总苞半 球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1.5 — 2. 5 厘米; 总 苞片 12 — 14 枚, 披针形 或稀长 圆形, 宽 3 — 6 毫米, 先端 急尖, 背部暗 绿色, 无毛, 通 
图版 94 1—3. 灰叶 垂头菊 Cremanthodiumglaucum Hand.-Mazz. , 1. 植株, 2. 舌 状花, 3. 管 状花; 4—6. 小 垂头菊 C. nanum (Decne. ) W. W. Smith. 4. 植株, 5. 管 状花, 6. 瘦果和 冠毛。 (王 凌绘) 
454  云 南植物 志  常具 白霜。 舌状花 14 一 16 朵, 黄色, 舌 片披针 形或长 圆形, 长 15 — 20 毫米, 宽 3 — 5 毫米, 先端 2 — 3 齿裂, 裂齿长 1 一 3 毫米, 管 部长约 1 毫米; 管状花 多数, 黄色, 冠檐 筒状, 长约 5 毫米, 先端 5 齿裂, 管 部长约 1 毫米。 瘦 果长圆 柱形, 长约 5 毫米, 黑褐 色,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约 6 毫米。 花果期 7 — 9 月。 产 丽江、 维西、 中甸、 德钦; 生 于海拔 3400 — 4300 米的 草坡、 灌丛 草地、 砾石坡 或高山 草甸。 模式标 本采自 维西。 22. 变叶 垂头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Cremanthodium variifolium R. Good (1929); S. Y. Hu ( 1966); H. Koyama (1968), in add.;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8 — 25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 单生, 被白色 和黄褐 色的柔 毛, 基部粗 1.5 — 2. 5 毫米, 被枯叶 柄纤维 包围。 基生叶 卵形、 椭圆 形或倒 卵形, 长 1 一 4. 5 厘米, 宽 0.6 — 3. 5 厘米, 先端圆 或钝, 全缘, 基部 楔形、 阔楔形 或钝, 表面绿 色, 背面苍 白色, 两面 无毛, 叶脉 羽状, 在背 面明显 突起, 叶柄长 2 — 5 厘米, 被黄褐 色 柔毛, 基部具 狭鞘; 茎生叶 多数, 几 邻接, 较小, 倒披 针形、 狭倒披 针形或 线形, 无柄, 抱茎。 头 状花序 单生, 下垂; 总苞半 球形, 长 8 — 10 毫米, 宽约 1.5 厘米; 总苞 片 12 — 14 枚, 宽 2 — 4 毫米, 先端 急尖, 背部近 无毛。 舌 状花约 14 朵, 黄色, 舌片椭 圆形、 长圆形 或稀披 针形, 长 10 — 15 毫米, 宽 3 — 7 毫米, 先端 3 齿裂, 裂齿长 1 一 2 毫米, 管部长 2 — 3 毫米; 管状花 多数, 深 黄色, 冠 檐狭圆 筒形, 长 5 — 6 毫米, 先端 5 齿裂, 管 部长约 1 毫米。 瘦 果狭圆 柱形, 长 3 — 4 毫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约 6 毫米。 花果期 7 — 10 月 。 产 贡山、 德饮; 生 于海拔 3600 — 4100 米的山 坡草地 或高山 草甸。 西 藏东南 部和四 川 西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德欽。 23. 壮观 垂头菊 (图鉴 ) Cremanthodium nobile (Franch. ) Diels ex Levi. (1913), (1915); R. Good (1929); Hand-Mazz. ( 1936); S. Y. Hu ( 1966); H. Koyama ( 1968), in add.;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9)'; 横 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Senecio nd)ilis Franch. (1892) .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40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 单生, 有时 2 — 4 条, 密被 黑 褐色的 具节柔 毛或长 柔毛, 老 茎的毛 被多少 脱落, 具纵向 细棱, 基部粗 2 — 4 毫米, 被枯叶 柄纤维 包围。 基 生叶倒 卵形、 倒卵状 椭圆形 或阔椭 圆形, 长 2. 5 — 10 厘米, 宽 1.5"^. 5 厘米, 先端钝 或圆, 全缘, 稀 具波状 钝齿, 基部模 形或阔 楔形, 多少 下延,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 无毛, 叶脉 羽状, 纤细, 在表面 清晰, 在背面 突起, 叶柄 长 1 一 3. 5 厘米, 常无翅 或稀具 狭翅, 基部 鞘状、 抱茎; 茎生叶 2 — 4 枚, 自下 而上渐 小, 披 针形、 倒披 针形至 线形, 长 1.5 — 7 厘米, 宽 3 — 20 毫米, 无柄, 无鞘, 下部叶 基 部多少 抱茎。 头 状花序 单生, 径达 5 厘米, 下垂; 总苞半 球形, 长 1.1 一 1.5 厘米, 宽 2 — 3 厘米; 总苞片 10 — 14 枚, 披针 形或椭 圆形, 宽 2 — 8 毫米, 先端 急尖, 背部被 
菊 科  455  黑褐色 的具节 柔毛。 舌状花 14 一 16 朵, 黄色, 舌片长 2 — 3. 5 厘米, 宽 4 一 10 毫米, 先 端 急尖, 具 2 — 3 浅齿, 管 部长约 3 毫米; 管状花 多数, 黄色, 冠檐圆 筒状, 长 4_5毫 米, 先端 5 齿裂, 管 部长约 1 毫米。 瘦 果狭圆 锥形, 长达 4 毫米, 具纵向 细棱,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5 — 6 毫米。 花果期 6 — 9 月。 产 洱源、 鹤庆、 丽江、 宁范、 中甸; 生 于海拔 3400 — 4200 米的 草坡、 高山 灌丛、 草甸。 四川 西南部 和西藏 东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全草 药用, 治 疟疾。 24. 小 垂头菊 (西 藏植 物志) 图版 94: 4-6 侏儒 垂头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Cremanthodium nanum (Decne. ) W. W. Smith (1924); R. Good (1929); Kitam. in Kihara (1955); S. Y. Hu (1966); H. Koyama (1968);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Ligularia nana Decne. in Jaequem. ( 1844 )*; Senecio sessiLifolius Sch.-Bip. (1845) ; Wernaria nana (Decne. ) Benth. in Benth . et Hook, f . ( 1873) ; C. B. Clarke (1876) , descr. ; Hook, f . (1882); Senecio clarkeanus Franch . (1892); S . deasyi Hemsl . in Hook, f . (1899)*; Cremanthodium deasyi (Hemsl. ) Hemsl . (1902). 多年生 草本, 高 5 — 10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 单生, 上部密 被白色 柔毛, 下部 无毛, 紫 红色。 基生叶 卵形、 倒卵 形或近 圆形, 长 1 一 3. 9 厘米, 宽 0.5 — 2. 7 厘 米, 先 端圆或 急尖, 全缘, 基部 楔形, 表面 无毛, 背面密 被白色 柔毛, 成 叶毛被 多少脱 落, 叶脉 羽状, 下部 1 一 2 对叶 脉平行 下延至 叶柄, 叶柄长 2 — 6 厘米, 无毛, 基部鞘 状; 茎生叶 2 — 4 枚, 生于茎 上部, 叶片卵 形或长 圆形, 两面 被白色 柔毛或 后多少 脱毛, 无柄, 抱茎。 头 状花序 单生, 多少 直立; 总苞半 球形, 长 1 一 2 厘米, 宽 1.5 — 4 厘米, 外面密 被白色 柔毛; 总苞片 10 — 14 枚, 基部 合生成 杯状, 分离部 分狭长 圆形, 宽 2 — 6 毫米, 先 端钝或 圆形。 舌状花 黄色, 舌片椭 圆形, 长 6 — 8 毫米, 宽 3 — 4 毫米, 或线 形, 长 3 — 5 毫米, 宽约 1 毫米, 不 伸出总 苞外, 先 端钝, 具 3 齿, 管部长 3 — 5 毫米; 管状花 多数, 黄色, 狭圆 筒形, 长 5 — 8 毫米, 无明显 的檐部 和管部 之分。 瘦果 狭圆柱 形, 长达 6 毫米, 具纵向 细棱,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达 13 毫米, 远 长于管 状花。 花 果期 7 — 8 月 。 产 德欽; 生 于海拔 4240 — 5300 米的 高山草 甸或流 石滩。 西藏、 青海 和甘肃 也有。 分布 锡金、 尼泊 尔及克 什米尔 地区。 25. 柴胡叶 垂头菊 (图鉴 ) Cremanthodium bupleurifolium W. W. Smith ( 1913); Marq. ( 1929); R. Good (1929); S. Y. Hu (1966); H. Koyama (1968);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9r;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45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 单生, 淡 绿色, 具 纵向细 棱, 上 部被黄 褐色微 柔毛, 下部近 无毛, 基部粗 2 — 3 毫米, 被多 数枯叶 柄纤维 包围。 基生 叶椭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3. 5 — 13 厘米, 宽 2. 5 — 4 厘米, 先端圆 或钝, 具凸 尖头, 
456  云 南植物 志  边 缘具浅 波状钝 齿或近 全缘, 基部楔 形或阔 楔形, 两面 无毛, 灰 绿色, 略被 白粉, 叶脉 羽状, 叶柄 纤细, 长 5 — 11 厘米, 无毛; 茎生叶 2 — 4 枚, 卵 状长圆 形或倒 卵状披 针形, 长 3 — 6 厘米, 宽 1.3 — 2 厘米, 无柄, 无鞘, 直立, 抱茎, 最上部 1 枚 较小, 苞 片状。 头 状花序 单生, 下垂; 总苞半 球形, 暗 褐色, 长 7 — 13 毫米, 宽 1.5 — 2 厘米; 总苞片 10 — 14 枚, 长 圆形、 椭圆形 或稀披 针形, 宽 3 — 6 毫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背部 无毛。 舌状花 14 一 16 朵, 黄色, 舌片 披针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7 — 15 毫米, 宽 3 — 4 毫米, 先端 2 齿裂, 管部长 1.5 — 2 毫米; 管状花 多数, 黄色, 冠檐 筒状, 长约 5 毫米, 先端 5 齿 裂, 管 部长约 1 毫米。 瘦 果长约 5 毫米, 无毛; 冠毛 缺如。 花果期 6 — 9 月。 产 德钦、 贡山; 生 于海拔 3540 — 4060 米的山 坡草地 或高山 草甸。 四 川西南 部和西 藏 东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钦。 这是本 属中十 分例外 的种, 其 冠毛完 全退化 而与其 余种相 区别。 花序 入药, 清热 解毒、 止痛, 治炭 痕病、 肿毒、 各种 疼痛。 26. 短缨 垂头菊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95: 1—4 短毛 垂头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 Cremanthodium brachychaetum C. C. Chang (195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25 — 35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 单生, 紫 红色, 上 部被黑 色微 柔毛, 下部常 无毛, 具纵向 细棱, 基部 被枯叶 柄纤维 包围。 基生叶 椭圆形 或长圆 形, 长 2 — 5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先 端钝, 边缘 具波状 钝齿, 基部 截形或 楔形, 表面绿 色, 背面粉 绿色, 两面 无毛, 叶脉 羽状, 叶柄 纤细, 长 3 — 4 厘米, 无毛; 茎生叶 2 — 3 枚, 长 圆形, 长 2 — 4 厘米, 宽 0.5 — 1.5 厘米, 无柄, 基部半 抱茎。 头 状花序 单生或 2 分枝, 下垂; 花 序梗长 3. 5 — 9 厘米, 被 黑色微 柔毛; 总苞半 球形, 长 1 一 1.2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紫 褐色; 总苞片 12 — 14 枚, 长 圆形, 宽 2 — 4 毫米, 先端 急尖, 背部无 毛。 舌 状花约 10 朵, 黄色, 舌片长 圆形, 长 10 — 13 毫米, 宽 3 — 6 毫米, 先端具 2 — 3 小齿, 管 部长约 1 毫米; 管状花 多数, 黄 褐色, 冠 檐长约 4 毫米, 先端具 5 齿, 管部长 约 1 毫米。 瘦果 (未 成熟) 长约 5 毫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约 2 毫米, 比花 冠短。 花期 4 一 5 月 。 产于 维西、 中甸; 生于 海拔约 3500 米的 草坡。 模式标 本采自 维西。 27. 铲叶 垂头菊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95: 5-8 华矩叶 垂头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Cremanthodium sino-oblongatum R. Good (1929) ; S. Y. Hu (1966); H. Koyama (1968), in add.;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中国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25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 单生, 紫 红色, 被 黄褐色 短柔 毛和白 色蛛丝 状毛, 基部粗 2 — 3 毫米, 被枯叶 柄纤维 包围。 基 生叶卵 形或卵 圆形, 长 2 — 3. 5 (-5) 厘米, 宽 1.5 — 3. 5 (— 4) 厘米, 先端圆 或钝, 基 部浅心 形或近 截形, 边缘具 鋸齿或 圆齿, 表面深 绿色, 无毛 或中脉 下部被 褐色短 柔毛, 背面 淡绿色 或变紫 色, 被 褐色短 柔毛, 沿中、 侧脉上 尤显, 叶 脉羽状 或掌式 羽状, 在表面 微凹, 背面突 
458  云南 植物志  起, 叶柄长 2 — 4 厘米, 密被 褐色短 柔毛, 基部具 狭鞘; 茎生叶 6 — 10 枚, 下部 1 一 2 枚 与 基生叶 同形, 较小, 其 余叶片 极小, 披 针形或 线形, 长 5 — 15 毫米, 宽 2 — 8 毫米, 基部 楔形, 下延, 具 狭翅状 的柄, 无鞘。 头 状花序 单生, 下垂; 总苞半 球形, 长 1.5 — 1.7 厘米, 宽 2. 5 — 3. 5 厘米; 总苞片 14 一 20 枚, 长 圆状披 针形, 宽 3 — 5 毫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背部 被白色 柔毛。 舌 状花达 20 朵, 黄色, 舌 片倒披 针形, 长 1.3 — 1.6 厘 米, 宽 2. 5 — 3. 5 毫米, 先端具 3 齿裂, 裂齿长 1 一 2 毫米, 管 部长约 2 毫米; 管 状花多 数, 黄色, 冠 檐长约 5 毫米, 管 部长约 1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约 4 毫米, 无毛, 具纵 向 细棱; 冠毛 白色, 长约 6 毫米。 花果期 7 — 9 月。 产 大理、 丽江、 中甸; 生 于海拔 3300 — 4000 米的草 坡和高 山灌丛 草甸。 模 式标本 采自 丽江。 28. 矮 垂头菊 (图鉴 ) 饰岩 垂头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Cremanthodium humile Maxim . (1881); Forb . et Hemsl . (1888); Limpr . in Fedde (1922); Marq. (1929); R. Good (1929); Hand.-Mazz. (1938); S. Y. Hu (1966); H. Koyama (1968); 图鉴 (1975广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广 ; 中国 植物志 (1989 广;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Senecio kansuensis Franch . ( 1892); Cremanthodium comptum W. W. Smith (1913); R. Good (1929); Marq. (1929); S. Y. Hu (196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 生矮小 草本, 高 5 — 10 (-20)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少数, 地 下茎节 上有不 定根。 茎 单生, 上部 被白色 和褐色 的具节 柔毛, 下部 无毛, 基部粗 1 一 3 毫米, 无枯叶 柄 纤维。 基 生叶片 卵形、 长 卵形或 圆形, 长 1 一 3 (-6) 厘米, 宽1_2.5 (— 4) 厘米, 先端钝 或圆, 边缘 具波状 圆齿或 中上部 边缘具 三角状 钝齿, 稀 全缘, 基 部阔楔 形至圆 形, 表面 无毛, 背面密 被白色 绵毛, 叶脉 羽状, 叶柄长 1 一 4 (-14) 厘米, 基 部有狭 鞘; 茎中 部叶与 基生叶 同形, 较小, 具 短柄或 无柄, 上 部叶披 针形或 线形, 全 缘或具 齿。 头 状花序 单生, 下垂; 总苞半 球形, 长 7 — 13 毫米, 宽 1.5 — 2 厘米; 总苞片 8 — 12 枚, 基部合 生成浅 杯状, 分离 部分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宽 2 — 3 毫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背部 被白色 柔毛。 舌 状花约 10 朵, 黄色, 舌 片长圆 形或披 针形, 长 1 一 2 厘米, 宽 2 — 4 毫米, 先端具 3 齿裂, 管部长 2 — 3 毫米; 管状花 多数, 黄色, 冠 檐狭漏 斗状, 长 4 一 6 毫米, 先端 5 齿裂, 管部长 2 — 3 毫米。 瘦 果长圆 柱形, 长 3 — 4 毫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6 — 8 毫米。 花果期 7 — 10 月。 产 丽江、 维西、 德钦; 生 于海拔 3500 — 4300 米的 高山草 甸或流 石潍。 西藏 东部、 四川 西部、 甘肃 及青海 均有。 全草 药用, 清热 解毒, 治 水肿。 29. 箭叶 垂头菊 (高原 生物学 集刊) 图版 96: 1-3 Cremanthodium sagittifolium Ling et Y. L. Chen ex S. W. Liu (1982) * ;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9r.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20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 单生, 紫 红色, 上 部疏生 
菊 科  459  黄褐 色和白 色的短 柔毛, 下部 无毛, 基部粗 1.5 — 2 毫米。 基生叶 革质, 箭形, 长 1.5 — 2. 5 厘米, 宽 1.2 — 2. 3 厘米, 先端 急尖, 边 缘具波 状钝齿 或稀近 全缘, 基 部深心 形, 深 5 — 8 毫米, 两侧 裂片略 外展, 表面深 绿色, 背面苍 白色, 两面 无毛, 叶脉 羽状, 在表面 清晰, 在背面 突起, 中脉和 侧脉紫 红色, 叶柄长 2 — 5 厘米, 紫 红色, 无毛, 基 部 鞘状; 茎生叶 2 — 3 枚, 中下 部叶与 基生叶 同形, 稍小, 无 柄或近 无柄, 鞘扩展 抱茎, 长 2 — 3. 5 厘米, 宽达 6 毫米, 上部 1 枚披 针形或 线形, 长' 1.5 — 2. 5 厘米, 无柄, 无 鞘, 多少 抱茎。 头状 花序单 顶生, 下垂; 总苞半 球形, 长 1.2—1.4 厘米, 宽 1.8_2.5 厘米, 紫 红色; 总苞片 12 — 14 枚, 长圆 形或椭 圆形, 宽 3 — 7 毫米, 先端 急尖, 背部无 毛。 舌状花 10 — 12 朵, 黄色, 舌片披 针形或 条状披 针形, 长 1.5 — 2. 5 厘米, 宽 5 — 8 毫米, 先端近 渐尖, 具 2 — 3 齿裂, 管部长 1.5 — 2 毫米; 管状花 多数, 黄色, 冠 檐狭筒 形, 长 4 一 5 毫米, 管部长 1.5 — 2 毫米。 瘦 果长约 5 毫米, 无毛, 具细 纵棱; 冠 毛淡黄 褐色, 长 4 一 5 毫米, 短于管 状花。 花果期 7 — 10 月。 产 禄劝、 东川、 会泽; 生 于海拔 3360 — 4000 米的 亚高山 至高山 草地。 模式 标本采 自 东川。 全草可 退烧。 30. 方叶 垂头菊 (中 国植 物志) 王子垂 头菊、 石膏 垂头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Cremanthodium principis (Franch. ) R. Good (1929); S. Y. Hu (1966); H. Koya- ma (1968), in add.;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中国 植物志 ( 1989) * . Senecio principis Franch. (1896); Levi. (1916); Cremanthodium gypsophilum R. Good (1929); S. Y. Hu (1966); H. Koyama (196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30 厘米。 根多少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 单生, 带红 紫色, 具 纵向 细棱, 被黄色 短柔毛 和混生 稀疏的 白色短 柔毛, 基部被 枯叶柄 纤维所 包围。 基生叶 卵 圆状正 方形或 肾形, 长 2 — 5 厘米, 宽 2. 5 — 5 厘米, 先端 截形或 微凹, 边缘 具细锅 齿, 基部心 形或浅 心形, 两 面无毛 或背面 沿脉被 褐色微 柔毛, 叶脉 羽状, 在背面 明显突 起, 叶柄长 2 — 6 厘米, 被黄 褐色短 柔毛; 茎生叶 2 — 3 枚, 中下 部叶与 基生叶 同形, 远 较小, 长 1.5 — 2 厘米, 宽 2 — 3 厘米, 近无 柄或具 短柄, 鞘狭, 长达 3.5 厘米, 基部抱 茎, 上部 1 枚 线形, 苞 片状, 长 1 一 2 厘米, 边缘 有齿, 无柄, 无鞘。 头 状花序 单生, 下垂; 总苞半 球形, 长 1 一 1.3 厘米, 宽 1.5 — 2. 5 厘米; 总 苞片约 12 枚, 长圆 形或披 针形, 宽 3 — 5 毫米, 先端 急尖, 背部 被灰色 柔毛。 舌 状花约 14 朵, 黄色, 舌片 狭长圆 形, 长 1.5 — 2. 5 厘米, 宽 4 一 8 毫米, 先端 2 — 3 齿裂, 管 部长约 5 毫米; 管状花 多数, 黄色, 冠檐 筒状, 长 4. 5 — 5. 5 毫米, 先端 5 齿裂, 管部长 2. 5 — 3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约 5 毫米, 具 纵棱, 无毛; 冠毛淡 褐色, 长 7 — 8 毫米。 花果期 7 — 9 月。 产于 丽江、 维西、 中甸、 德钦; 生 于海拔 3600 — 4100 (—4600) 米的砾 石坡、 高 山草 甸及流 石滩,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饮。 31. 仙克来 垂头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马 蹄菊, 半边钱 Cremanthodium cyclaminanthum Hand.-Mazz. (1925), (1936)*, descr. reimp . ; 
460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 1—3. 箭叶 垂头菊 CremanthodiumsagittifoliumLinget Y. L. Chen ex S. W. Liu, 1. 植株, 2. 舌 状花' 3. 管 状花; 4—6. 革叶 垂头菊 C. coriaceum S. W. Liu, 4. 植株, 5. 舌 状花, 6. 管 状花。 (王 凌绘) 
菊 禾斗  461  R. Good (1929); S. Y. Hu (1966); H. Koyama (1968), in add.;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33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 单生, 纤细, 上部 被褐色 柔毛, 下部 无毛, 具纵向 细棱, 基部 被枯叶 柄纤维 包围。 基生叶 卵形或 圆形, 长 1.5 — 3.5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先端圆 或钝, 边缘 具波状 圆齿, 基部 心形, 表面 绿色, 背 面苍 白色, 两面 无毛, 叶脉 羽状, 在背面 突起, 叶柄长 3 — 8 厘米, 无毛, 基部 鞘状; 茎生叶 线形, 无柄, 无鞘, 苞 片状。 头状 花序单 顶生, 下垂; 总苞半 球形, 长 1 一 1.3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总苞片 10 — 11 枚, 披 针形, 宽 2 — 4 毫米, 先端 急尖, 背部被 褐 色柔毛 或常变 无毛。 舌状花 12 — 15 朵, 黄色, 舌片长 圆形, 长 11 一 13 毫米, 宽达 5 毫米, 先 端钝, 不明显 具齿, 管 部长约 2 毫米; 管状花 多数, 黄色, 冠 檐筒状 钟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先端 5 齿裂, 管 部长约 1.5 毫米。 瘦 果长圆 柱形, 长约 4 毫米, 具纵向 5 棱, 无毛; 冠毛淡 褐色, 长 5 — 6 毫米。 花果期 8 月。 产 宁液、 中甸、 德钦; 生 于海拔 4250 — 4400 米 的高山 草甸。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全草 药用, 滋阴 润肺、 止咳, 治肺痨 咳嗽、 痨伤。 32. 大理 垂头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Cremanthodium delavayi (Franch. ) Diels ex Levi. (1915); R. Good ( 1929) ; Sealy (1935)* ; S. Y. Hu (1966); H. Koyama (1968) , in add.;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中国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Senecio delavayi Franch . ( 1892 ) .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60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 单生, 具 纵棱, 上 部被白 色蛛丝 状毛, 下 部常变 无毛, 基部粗 3 — 6 毫米, 被枯叶 柄纤维 包围。 基 生叶阔 卵形或 卵状三 角形, 长 (3 —) 6 — 13 厘米, 宽 (3 —) 5 — 10 厘米, 先端 急尖, 边缘具 细圆齿 或波状 钝齿, 基部 截形, 表面 无毛, 背 面被白 色蛛丝 状毛, 叶脉 羽状, 和 中脉在 背面均 明显 突起, 叶柄长 3 — 11 (-20) 厘米, 上部具 狭翅, 鞘 舟状或 筒状; 茎生叶 3 — 5 枚, 自 下而上 渐小, 中、 下 部叶与 基生叶 同形, 较小, 具 柄或近 无柄, 鞘叶状 扩展, 抱茎, 上部 叶小, 卵 状披针 形至披 针形, 无柄, 无鞘, 基部半 抱茎。 头 状花序 单生, 下垂; 总 苞半 球形, 长 1.2—1.5 厘米, 宽 2.5—3.5 厘米; 总苞片 10 — 14 枚, 椭圆 形至长 圆形, 宽 4 一 8 毫米, 先端 急尖, 背部近 无毛。 舌状花 黄色, 约 12 朵, 舌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2. 5 — 4. 5 厘米, 基 部宽达 9 毫米, 先端长 渐尖, 3 浅裂, 裂片长 3 — 6 毫米, 管 部长约 2 毫米; 管状花 多数, 黄色, 冠檐 圆筒状 钟形, 长 5 — 6 毫米, 先端 5 齿裂, 管 部长约 1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达 6 毫米, 无毛, 具 纵棱; 冠毛 褐色, 长 6 — 7 毫米。 花果期 6—9 月 。 产 大理、 福贡; 生 于海拔 3600 — 4200 米的山 坡草地 或高山 草甸。 緬 甸东北 部有分 布。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33. 革叶 垂头菊 (图鉴 ) 图版 96: 4—6 Cremanthodium coriaceum S. W. Liu (1989). Senecio scytophyllus auct. 匪 H. B. et K. : Diels (1912); Limpr. in Fedde (1922); S . dielsii auct. non Muschler: Levi. (1916); Cremanthodium arnicoides (DC. ex Royle) 
462  云 南植物 志  R. Good (1929), quoad syn. Senecio scytophyllus Diels; 图鉴 (1975)* , quoad fig. ; Lauener (1976), quoad syn. Senecio scytophyllus Diels;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quoad specim. Yunnan;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25 — 55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极 多数。 茎 单生, 上 部被白 色蛛丝 状毛, 下部无 毛或近 无毛, 基部粗 3 — 4 毫米, 被枯叶 柄纤维 包围。 叶 革质, 基 生叶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5. 5 — 15 厘米, 宽 3 — 8. 5 厘米, 先 端钝, 边 缘具疏 浅齿, 基部 楔形, 极稀 有近截 形或浅 心形的 变异, 两面 无毛, 表面有 光泽, 侧脉 羽状, 中、 侧脉在 两面突 起, 叶柄长 7 — 12 厘米, 无毛, 上面 具槽, 基部 鞘状; 茎生叶 4 一 6 枚, 下部 1 一 2 枚卵 形, 比 基生叶 稍小, 具柄, 柄长 3 — 5 厘米, 鞘 抱茎, 中、 上部 叶长圆 形或狭 卵形, 无 柄, 基部半 抱茎, 最上部 1 一 2 枚苞 片状。 头状花 序通常 2 — 5 个排 列成短 总状花 序式, 稀 单生, 下垂; 头状花 序梗长 2 — 4 (-6) 厘米, 被白 色妹丝 状毛; 总苞半 球形, 长 8 — 12 毫米, 宽 20 — 25 (30) 毫米; 总苞片 10 — 14 枚, 卵 状长圆 形或披 针形, 宽 3 — 5 毫米, 先端 急尖, 背部疏 生白色 蛛丝状 毛或近 无毛。 舌状花 10 — 14 朵, 黄色, 舌片长 圆形, 长 10 — 15 毫米, 宽 3 — 5 毫米, 先端 3 齿裂, 裂齿长 1 一 4 毫米, 管 部长约 2 毫 米; 管状花 多数, 淡 黄色, 冠檐 筒状, 长约 5 毫米, 先端 5 齿裂, 管 部长约 1 毫米。 瘦 果长圆 柱形,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5 — 6 毫米。 花果期 7 — 11 月。 产 大理、 丽江、 中甸、 德钦; 生 于海拔 3000 — 4000 米 的山坡 草地、 石坡或 高山草 甸。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34. 车前状 垂头菊 (图鉴 ) 俄朵 (藏语 ) Cremanthodium ellisii (Hook. f. )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广; 中国 植物志 (1989 广;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Cremanthodium oblongatum C. B. Clarke var. villosior C. B. Clarke ( 1876); Werneria ellisii Hook, f . (1881); Cremanthodium plantagineum Maxim. (1881), (1882); Forb. et Hemsl. (1888); Limpr. (1922); R. Good (1929), p. p.; Ling (1934); Hand.-Mazz. ( 1938); Weibel ( 1958 ); S. Y. Hu ( 1966); H. Koyama (1968); 图鉴 (1975)* ; Senecio arnicoides (DC. ex Royle) R. Good var. frigida Hook, f . (1881); Coventry ( 1930)*; S • paberensis Franch . ( 1892); S . majcimoxviczii Franch. (1892); S. goringensis Hemsl. (1896); S. fletcheri Hemsl. (1896); Cre- manthodium goringensis ( Hemsl . ) Hemsl . ( 1 902 ) ; C. fletcheri ( Hemsl . ) Hemsl . (1902); C • plantagineum Maxim, f . goriyigense (Hemsl. ) R. Good (1929) ; S. Y. Hu (1966); C. plantagineum Maxim, f. albidum R. Good (1929); Hand.-Mazz. (1938); C. plantagineum Maxim . f , maximcnjuiczii (Franch. ) R. Good (1929);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45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 单生, 紫 红色, 具 纵向细 棱, 上 部被灰 白色长 柔毛, 下部 无毛, 基 部粗约 5 毫米, 被枯叶 柄纤维 包围。 基 生叶椭 圆 形至长 圆形, 长 9 一 14 厘米, 宽 3 — 6. 5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边缘具 鋸齿或 波状钝 
菊 科  463  齿, 稀 全缘, 基部 楔形, 两面无 毛或疏 生灰白 色的微 硬毛, 叶脉 羽状, 纤细, 在 两面略 突起, 叶柄长 3 — 7 厘米, 紫 红色, 鞘 筒状; 茎生叶 3 — 4 枚, 中 下部叶 卵形, 长 8 — 9.5 厘米, 宽 4. 5 — 5. 8 厘米, 无柄, 无鞘, 基部 抱茎, 上部 1 枚披 针形, 苞 片状, 长 3~6 厘米。 头 状花序 下垂, 单生或 2 — 6 个 排列成 总状花 序式; 头状花 序梗长 1 一 6 厘 米, 上部被 灰白色 柔毛; 总苞半 球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2 — 2. 5 厘米, 墨 绿色, 干后 黑 褐色; 总苞片 10 — 14 枚, 卵 状椭圆 形或披 针形, 宽 2 — 7 毫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背 部被 灰白色 柔毛。 舌状花 14 一 16 朵, 黄色, 舌 片狭长 圆形或 条状披 针形, 长 10 — 17 毫 米, 宽 2. 5 — 6 毫米, 先 端钝, 具 3 浅齿, 管部长 3 — 5 毫米; 管状花 多数, 黄色, 冠檐 筒状, 长 4 一 5 毫米, 先端 5 齿裂, 管部长 2 — 3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4 一 5 毫米, 无 毛; 冠毛 白色, 长 6 — 8 毫米。 花果期 7 — 10 月。 产 德钦、 贡山; 生 于海拔 3400 — 4100 米的 山坡、 沼泽 草地、 高山草 甸或流 石滩。 四川 西部、 西藏、 青海 和甘肃 西南部 均有。 分 布尼泊 尔和克 什米尔 地区。 全草 和花序 药用, 治 咳嗽、 痨伤、 虚弱。 35. 药山 垂头菊 (新 组合) 图版 97: 1-3 Cremanthodium pirolaefolium (Levi. ) T. L. Ming, comb. nov. Senecio pirolaefolia Levi. Bull. Acad. Giogr. Bot, 24: 282. (1914), (1916); S. Y. Hu ( 1966 ) ; S . trichopoda Levi. (1915), (1916); Cremanthodium oblongatum auct. nonC. B. Clarke: R. Good (1929); S. Y. Hu (1966); H. Koyama (1968); Ki- tam. in Hara (1975); Lauener (197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quoad syn. Senecio pirolaefolia Levi, et S. trichopoda Levi.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40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 单生, 紫 红色, 上 部被黄 褐 色短柔 毛和白 色蛛丝 状毛, 下部 无毛, 具纵向 细棱, 基部粗 3 — 5 毫米, 被枯 叶柄纤 维 包围。 基生 叶椭圆 形或阔 卵形, 长 4 一 9 厘米, 宽 3 — 6. 5 厘米, 先 端钝, 边缘 具锯齿 或 圆齿, 基 部阔楔 形或近 截形, 表面 无毛, 背 面被黄 褐色短 柔毛, 叶脉 羽状, 叶 柄长达 5 厘米, 紫 红色, 被黄褐 色短柔 毛和白 色蛛丝 状毛; 茎生叶 2 — 4 枚, 长圆 形至披 针形, 长 2. 5 — 9 厘米, 宽 0.8 — 3 厘米, 先端 急尖, 边 缘具疏 齿或近 全缘, 无柄, 基部 抱茎。 头 状花序 下垂, 单生 或通常 2 — 7 个 排列成 总状花 序式; 头状花 序梗长 5 — 10 毫米, 总 轴和 花序梗 密被黄 褐色短 柔毛和 混生白 色蛛丝 状毛; 总苞半 球形, 长 8 — 10 毫米, 宽 15 — 25 毫米, 干后 黑色; 总苞片 10 — 14 枚, 长圆 形至披 针形, 宽 2 — 4 毫米, 先端渐 尖, 背 部被黄 褐色短 柔毛和 混生白 色蛛丝 状毛。 舌 状花约 16 朵, 黄色, 舌片线 状披针 形或 线形, 长 10 — 15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管部长 2 — 3 毫米; 管状 花 黄色, 多数, 冠檐 筒状, 长 4 一 5 毫米, 先端 5 齿裂, 管 部长约 2 毫米。 瘦果 (幼时 ) 长约 3 毫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6 — 7 毫米。 花期 8 月。 产巧家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于 海拔约 3300 米的草 坡或溪 沟边。 根椐 Senecio pirolaefolia Levi. 和 S. trichopoda Levi. 的两份 等模式 标本, 茎 上部被 黄 褐色短 柔毛, 基生 叶椭圆 形或阔 卵形, 背 面显著 被毛, 叶柄 也被短 柔毛, 通常 2 — 7 个头 状花序 排列成 总状花 序式, 总轴和 花序梗 密被黄 褐色短 柔毛, 混生稀 疏的白 色蛛丝 状毛, 总 苞片背 部被黄 褐色短 柔毛, 有时 混生稀 疏的白 色妹丝 状毛, 舌状 花舌片 短而狭 
464  云 南植物 志  窄等与 CremanthodiumoblongatumC. B. Clarke 相 区别, 而应 组合为 一个独 立种。 36. 中甸 垂头菊 (高原 生物学 集刊) 图版 97: 4-7 Cremanthodium chimgtienense Ling et S. W. Liu ( 1982) ; 中国 植物志 (1989); 横 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76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 单生, 粗壮, 具纵向 细棱, 被白 色蛛丝 状毛, 基部粗 8 — 10 毫米, 被枯叶 柄纤维 包围。 基生 叶卵形 或卵状 匙形, 长 11 一 25 厘米, 宽 6. 3 — 14 厘米, 先 端钝, 边缘具 圆齿状 钝齿, 基 部渐狭 下延, 两面被 白色 蛛丝状 毛或成 叶多少 脱毛, 叶脉 羽状, 中脉 和侧脉 在两面 突起, 叶柄长 4 一 11 厘 米, 被白 色蛛丝 状毛, 基部 鞘状; 茎生叶 3 — 4 枚, 下部 1 枚与 基生叶 同形, 稍小, 具 柄, 鞘 扩展, 舟状 或筒状 抱茎, 长 3 — 11 厘米, 中、 上部 叶椭圆 形或长 圆形, 稀 倒卵状 匙形, 长 6 — 10 (-16) 厘米, 宽 2 — 4 (-7) 厘米, 无柄, 基部 抱茎。 头 状花序 5 — 14 个, 排 列成长 7 — 26 厘米的 总状花 序式; 头状花 序梗长 3 — 10 毫米, 下弯, 总轴 和花序 梗被白 色蛛丝 状毛; 总苞半 球形, 长 8 — 11 毫米, 宽 2 — 2. 5 厘米; 总苞片 14 一 16 枚, 披针 形或长 圆形, 宽 3 — 5 毫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背 部被白 色蛛丝 状毛。 舌状花 16 — 22 朵, 黄色, 舌 片长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11 一 13 毫米, 宽 3 — 6 毫米, 先端 圆形, 具 2 — 3 浅齿, 管 部长约 2 毫米; 管状花 多数, 黄色, 冠檐 圆筒状 钟形, 长约 4 毫米, 口部宽 达 2.5 毫米, 5 齿裂, 裂 齿长约 1 毫米, 管部长 1 一 2 毫米。 瘦果 (幼时 ) 倒 卵形, 无 毛; 冠毛 白色, 长 5 — 6 毫米。 花期 7 — 8 月。 产中甸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3600 — 4100 米的 草坡、 沟边 或高山 草甸。 37. 狭叶 垂头菊 (图鉴 ) Cremanthodium angustifolium W. W. Smith (1920); Marq. (1929); Hand.-Mazz. (1936); S. Y. Hu (1966); H. Koyama (1968), in add.;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9r;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50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 单生, 紫 红色, 上 部被紫 褐色 柔毛, 下部近 无毛。 基 生叶披 针形、 狭披针 形或稀 线形, 长 7 — 20 厘米, 宽 5 — 25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全缘, 基部 渐狭而 成狭翅 状柄, 两面 无毛, 叶脉 平行, 纤细, 叶 柄长 2 — 7. 5 厘米; 茎生叶 2— 3 枚, 与 基生叶 同形, 较小, 长 3. 5 — 8 厘米, 宽 4 一 8 毫 米, 无柄, 基 部多少 抱茎。 头 状花序 单生, 下垂; 总苞半 球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暗紫 红色; 总苞片 16 — 24 枚, 披 针形, 宽 2 — 4 毫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背部被 紫褐色 柔毛。 无舌 状花; 管状花 多数, 黄色, 冠檐 筒状, 长 5 — 6 毫米, 管部长 2 — 3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5 — 6 毫米, 具细 纵棱,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7 — 8 毫米。 花果期 7 — 9 月 。 产 丽江、 维西、 中甸; 生 于海拔 3200 — 4200 米的 山坡草 地和高 山沼泽 草甸。 四川 西南部 和西藏 东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全草 药用, 退热、 消炎、 利水、 止痛。 
菊 科  465  图版 97 1—3. 药山 垂头菊 Cremanthodium pirolaefolium (Levi. ) T. L. Ming, 1. 植株, 2. 舌 状花, 3. 管 状花; 4 一 7. 中甸 垂头菊 C. chungtienense Ling et S. W. Liu, 4. 植株, 5. 舌 状花, 6. 符 状花, 7. 外层总 苞片。 (王 凌绘) 
466  云 南植物 志  95. 橐吾属 Ligularia Cass. 多年 生宿根 草本, 茎、 叶冬季 枯萎。 须 根系, 条状 束生, 多少 肉质。 茎自基 生叶腋 中 抽出, 常 单生, 直立, 具纵向 细棱, 被 毛或近 无毛, 基部 残留枯 叶柄。 基生 叶莲座 状, 具 长柄, 基部 鞘状, 叶形 多样, 全缘 或大多 具齿, 稀掌状 或羽状 分裂, 叶脉 掌状、 掌式 羽状、 羽状或 平行; 茎生叶 3 — 5 枚或 较多, 稀 缺如, 具柄或 无柄, 鞘 发达, 通常 叶状 扩展。 头状 花序辐 射状或 盘状, 多少 直立, 少 数或多 数排列 成伞房 状或总 状花序 式, 具 苞片; 小苞片 少数至 多数, 生 于总苞 基部; 总苞狭 筒形、 筒 状钟形 或稀陀 螺形; 总苞片 覆瓦状 排列, 无毛或 被毛。 边花 舌状, 雌性, 稀 缺如; 管状花 多数, 两性, 冠 檐筒状 或筒状 钟形, 长于 管部; 雄蕊 伸出花 冠外, 花丝 分离, 花药基 部钝; 花柱 2 裂, 外向 拳卷, 先 端钝或 圆形。 瘦果圆 柱形, 无毛, 具纵向 细棱; 冠 毛与管 状花等 长或较 短, 果期 宿存。 约 130 余种, 主产 亚洲, 欧 洲仅有 2 种。 我国约 110 种, 大部 分集中 于西南 山区。 云南有 57 种。 分种 检索表 1 (44) 头状花 序排列 成伞房 状或复 伞房状 花序。 2 (35) 叶脉 掌状。 3 (4) 叶掌状 3 深裂, 一 回裂片 3 深裂 或二次 3 深裂, 小 裂片羽 状分裂 1. 奇 形橐吾 L. paradoxa 4 (3) 叶片不 分裂, 边缘 具各式 锯齿。 5 (14) 头状 花序径 3 — 12 厘米; 总 苞宽钟 形或半 球形; 舌状花 多数, 舌片长 而宽。 6 (13) 基生叶 肾形, 先端 圆形或 微凹; 小苞片 2 — 4 枚; 总苞 片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7 (10) 总 苞片不 开展, 密 覆瓦状 排列, 背部 无毛; 冠毛红 褐色。 8 (9) 总苞半 球形, 宽大 于长, 长 12 — 15 毫米, 宽 18 — 25 毫米, 总苞 片宽达 10 毫米; 舌 状花舌 片长 3— 5 厘米 2. 齿 叶橐吾 L. dentata 9 (8) 总苞宽 钟形, 长大 于宽, 长 10 — 15 毫米, 宽 7 — 10 毫米, 总 苞片宽 3 — 4 毫米; 舌 状花舌 片长 1.5 — 2. 5 厘米 3. 鹿 蹄橐吾 L. hodgsonii 10 (7) 总苞片 开展, 疏松覆 瓦状, 背 部被短 柔毛; 冠 毛白色 或淡黄 白色。 11 (12) 茎被 黄色短 柔毛; 总苞 片背部 被白色 蛛丝状 毛或近 无毛; 冠 毛白色 4. 垂 头橐吾 L. cremanthodioides 12 (11) 茎和 总苞片 背部被 褐色短 柔毛; 冠毛淡 黄白色 5. 黑 毛橐吾 L. retusa 13 (6) 基生叶 卵形, 先 端尾状 渐尖; 小 苞片达 15 枚; 总 苞片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冠毛淡 黄褐色 6. 梨 叶橐吾 L. pyrifolia 14 (5) 头状花 序小, 径 不超过 2 厘米; 总苞 钟形、 筒状钟 形或狭 筒形, 若 总苞宽 则无舌 状花。 15 (24) 头状 花序有 少数舌 状花。 16 (19) 舌状花 舌片长 10 — 15 毫米, 2 — 5 深裂至 全裂, 裂片 丝状。 
菊 科  467  18) 总苞宽 4 一 5 毫米, 总苞片 8 — 10 枚; 舌状花 4 一 5 朵, 舌片 3 — 5 全裂; 管状花 8 — 10 朵 7. 狭 舌橐吾 L. stenoglossa 17) 总苞宽 2. 5 — 3 毫米, 总苞片 5 枚; 舌状花 1 一 2 朵, 舌片 2 — 3 深裂; 管状花 4 一 5 朵 …… 8. 疏 舌橐吾 L. oligonema 16) 舌 状花舌 片短, 略伸 出总苞 之外, 长 4 一 7 毫米, 不 分裂。 :23) 总苞 片背部 无毛; 舌状花 1 (一 3) 朵。 [12) 总苞长 6 — 7 毫米, 总苞 片先端 渐尖, 反曲; 管 状花伸 出总苞 之外; 冠毛紫 褐色, 与 管部等 长 9. 弯 巷橐吾 L. curvisquama :21) 总苞长 9 一 10 毫米, 总 苞片先 端急尖 或钝, 不 反曲; 管 状花与 总苞近 等长; 冠毛淡 紫色, 长达冠 檐中部 10. 独 舌棄吾 L. rockiana :20) 总 苞片背 部被短 柔毛; 舌状花 5 — 6 朵; 冠毛 白色, 与管 状花管 部等长 或稍长 11. 横 叶橐吾 L. transversifolia :15) 头状花 序无舌 状花。 ;26) 总苞片 3 枚; 管状花 2 — 3 朵 12. 隐 舌橐吾 L. franchetiana ;25) 总苞片 5 枚或 较多; 管状花 5 至 多数。 ' ;32) 总苞狭 筒形, 宽 3 — 4 毫米。 :29) 植株 矮小, 莲 纤细; 叶卵状 心形, 长 2 — 6 厘米, 宽 3 — 11 厘米, 基部 着生; 头状花 序少数 (9— 13 个); 冠毛 黄褐色 13. 纤 细囊吾 L. tenuicaulis ;28) 植株 高大, 茎 粗壮; 叶 肾形, 宽大, 长 10 — 30 厘米, 宽 12 — 50 厘米, 盾状 着生; 头状花 序 多数; 冠毛白 色至淡 紫色。 :31) 叶背无 毛或几 无毛; 总苞浅 黄色; 冠 毛与管 状花管 部等长 …… 14. 大 黄橐吾 L. duciformis :30) 叶 背被白 色蛛丝 状毛; 总苞紫 揭色; 冠毛 长达冠 檐中部 15. 莲 叶橐吾 L. nelumbifolia [21) 总苞钟 形或宽 钟形, 宽 5 — 20 毫米。 :34) 头 状花序 9 一 14 个; 总 苞筒状 钟形, 宽 5 — 8 毫米, 总苞片 6 — 7 枚; 管状花 8 — 16 朵 …… 16. 云 南橐吾 L. yiinnanensis :33) 头 状花序 3 — 4 个; 总苞宽 钟形, 宽 12 — 20 毫米, 总 苞片达 15 枚; 管状花 30 — 50 朵 •••••• 17. 小 头橐吾 L. microcephala :2) 叶脉 羽状。 :41) 头状花 序有舌 状花; 叶柄 具翅。 ;40) 茎 粗壮; 叶两 面被白 色蛛丝 状毛;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 列成宽 大的复 伞房状 花序。 ;39) 叶 基部浅 心形; 总苞 钟形, 宽 8 — 10 毫米; 冠毛 白色至 淡黄色 18. 舟 叶橐吾 L. cymbulifera ;38) 叶 基部截 形至阔 楔形; 总 苞宽钟 形或半 球形, 宽 10 — 18 毫米; 冠毛 红掠色 19. 酸模 叶橐吾 L. lapathifolia :37) 茎 纤细; 叶两面 被小糙 伏毛; 头 状花序 3 — 20 排列成 伞房状 花序; 冠毛 黄褐色 20. 东俄 洛橐吾 L. tongolensis :36) 头状花 序无舌 状花; 叶柄 无翅。 :43) 茎、 叶 柄和总 苞片背 部密被 紫黑色 长柔毛 21. 暗 紫橐吾 L. atroviolacea :42) 茎、 叶柄和 总苞片 背部被 黄褐色 短柔毛 11. 小心 叶橐吾 L. microcardia 1) 头 状花序 排列成 总状花 序式。 :84) 叶脉 掌状; 茎生叶 具扩展 的鞘。 
468  云 南植物 志  :55) 冠毛 与管状 花冠檐 等长。 :48) 苞片 卵状披 针形, 边缘 具齿; 总苞 浅杯状 23. 浅 苞橐吾 L. cyathiceps 〔47) 总片 线形, 全缘; 总苞钟 形或陀 螺形。 :54) 头状花 序有舌 状花。 - ;51) 头 状花序 多数, 密集 排列成 总状花 序式; 冠毛 淡黄色 24. 沼 生豪吾 L. lamarum :50) 头 状花序 2 — 7 个, 疏离 的排列 成总状 花序; 冠 毛黄褐 色或红 棕色, :53) 叶卵状 心形或 肾形, 基部 心形; 舌状 花舌片 线形; 冠毛 黄褐色 25. 细 茎棄吾 L. hookeri :52) 叶三 角形或 戟形, 基部 截形; 舌状花 舌片长 圆形; 冠毛 红棕色 26* 小 叶棄吾 L parvifolia [49) 头状花 序无舌 状花; 冠 毛白色 27. 穗 序豪吾 L. subspicata [46) 冠毛 与管状 花管部 等长或 稍短。 :75) 苞片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边缘 具齿; 头状花 序有舌 状花。 :64) 基生 叶多少 肾形, 基部 心形; 茎 生叶鞘 全缘- ;61) 总状 花序由 多数头 状花序 组成, 长 20 — 60 厘米; 总 苞片背 部被短 柔毛- :60) 茎和花 序被黄 褐色短 柔毛, 有时 混生稀 疏的白 色蛛丝 状毛; 舌状花 8 — 10 朵, 舌片狭 匙形; 管状花 12—15 朵 28. 离 舌囊吾 L. veitchiana :59) 茎 和花序 密被白 色蛛丝 状毛; 舌状花 5 — 6 朵, 舌片 线形; 管 状花达 25 朵 29. 白 序橐吾 L. anoleuca :58) 总状 花序由 7 — 15 个头 状花序 组成, 长 11 一 14 厘米; 总苞 片背部 无毛。 ;63) 总状 花序由 9 一 15 个头 状花序 组成, • 总轴 密被黄 褐色短 柔毛; 苞片长 圆形或 披针形 30. 怒 江橐吾 L. chimiliensis ;62) 总状 花序由 7 — 9 个头 状花序 组成, 总 轴疏生 黄色短 柔毛; 苞片 卵形或 阔卵形 31 . 片 马橐吾 L. pianmaensis :57) 基生 叶不为 肾形, 基部 箭形或 戟形, 两侧裂 片明显 叉开; 茎生叶 鞘边缘 具齿或 齿裂。 ;72) 茎 纤细; 茎生叶 2 (-3) 枚; 头 状花序 6 — 30 个, 疏 松排成 总状花 序式, 长达 30 厘米。 :71) 茎和叶 柄疏生 黄色短 柔毛。 ;68) 基 生叶宽 戟形或 三角状 戟形, 两 侧裂片 外展; 总苞宽 钟形; 舌状花 8 — 10 朵, 舌片 线形, 长达 4 厘米; 冠毛 红褐色 32. 宽 戟橐吾 L. latihastata :67) 基生 叶三角 状箭形 或卵状 心形, 两侧 裂片略 叉开; 总苞 钟形; 舌状花 5 — 6 朵, 舌 片披针 形, 长达 2 厘米。 :70) 苞片披 针形; 冠毛 红褐色 33. 美 黄橐吾 L. caloxantha 〔69) 苞片卵 形或近 棱形; 冠毛 淡黄色 34. 菱 巷棄吾 L. subnudicaulis [66) 茎 和叶柄 密被黄 褐色长 柔毛; 叶为 马蹄形 35. 细 齿橐吾 L. odontomanes :65) 茎 粗壮; 茎生叶 3 — 6 枚; 头 状花序 极多数 (50 — 100), 密集 排列成 总状花 序式, 长 45~65 厘米。 〔74) 茎被 揭色短 柔毛; 叶 背无毛 或脉上 疏被白 色蛛丝 状毛; 舌状花 4 一 6 朵 36. 销 叶橐吾 L. phyllocolea :73) 茎密被 棕色长 柔毛; 叶背 密被黄 褐色长 柔毛; 舌状花 2 — 3 朵 …… 37. 长 毛橐吾 L. villosa ;56) 苞片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全缘。 :77) 头状 花序无 舌状花 38. 密 花橐吾 L. confertmora :76) 头状花 序有舌 状花。 
菊 科  469  I  I  79) 总苞狭 筒形, 总苞片 4 一 5 枚; 舌状花 1 一 3 朵 39. 窄 头橐吾 L. stenocephala 78) 总苞 钟形, 总苞片 7 — 9 (-13) 枚; 舌状花 (4 一) 5 — 7 朵。 83) 总状 花序长 20 — 50 厘米, 总轴被 黄色短 柔毛; 总苞 无毛; 冠毛淡 黄色: 82) 叶 肾形, 两侧 裂片不 叉开; 总苞片 7 — 9 枚 40. 狭 苞橐吾 L. intermedia 81) 叶长 戟形, 两侧裂 片戟状 叉开; 总苞片 9 一 13 枚 41. 长 戟橐吾 L. longihastata 80) 总 状花序 较短, 长 7 — 13 厘米, 总 轴被红 褐色短 柔毛; 总苞 背部被 白色短 柔毛; 冠毛红 褐色; 叶三角 状箭形 42. 赤 毛橐吾 L. ruficoma 45) 叶脉 羽状或 平行; 莲生叶 无扩展 的销; 冠毛 与管状 花冠檐 等长。 112) 叶脉 羽状; 头状花 序不偏 于花序 总轴的 一侧。 87) 茎花 葶状, 无叶, 基部 密被白 色绵毛 43. 绵 毛橐吾 L. venerea 86) 茎 不为花 葶状, 有茎 生叶, 基部 无毛。 89) 茎、 叶背面 、叶柄 和花序 均密被 白色崃 丝状毛 ;茎生 叶多数 (8 — 10 枚), 几邻接 …… 44. ^?源棄吾 L. lankongensis 88) 茎、 叶和 花序不 被白色 密毛。 105) 基生叶 平展或 斜伸, 绿色, 被毛。 ' 100) 基 生叶有 扩展的 宽鞘。 97) 茎 生叶无 柄或具 短柄; 总苞 无毛。 94) 苞片 线形; 总 苞宽陀 螺形, 口 部宽达 12 毫米, 总苞片 10 — 11 枚; 冠毛 红褐色 45. 宽 舌橐吾 L. platyglossa 93) 苞片披 针形; 总苞 钟形或 杯状, 宽 5 — 9 毫米, 总苞片 8 枚; 冠毛淡 黄色。 96) 总苞 钟形, 长大 于宽, 总 苞片长 圆形, 先端不 外弯; 舌状花 4 一 5 朵 46. 乾岩 子橐吾 L. kanaitzensis 95) 总苞 杯状, 宽大 于长, 总 苞片椭 圆形, 先 端具外 弯的小 尖头; 舌状花 7 — 8 朵 47. 丽 江橐吾 L. lityiangensis 92) 茎 生叶具 长柄; 总苞 被毛。 99) 叶柄 的齿具 锯齿; 冠毛 红棕色 48. 翼 齿豪吾 L. pterodonta 98) 叶 柄的翅 全缘; 冠 毛白色 49. 翅 柄橐吾 L. alatipes 100 (91) 基 生叶具 狭鞘。 101 (102) 头状花 序多数 (20~70 个), 排成 紧密的 总状花 序式, 长 10 — 40 厘米; 总苞 绿色, 无 毛; 舌状花 4 (—6) 朵 50. 苍 山橐吾 L. tsangchanensis 102 (101) 头 状花序 (2 —) 7 — 13 个, 排列成 疏松的 总状花 序式, 长 5 — 9 (-15) 厘米; 总 苞黑紫 色, 被毛; 舌状花 8 — 12 朵。 103 (104) 茎、 花 序和总 苞被黄 褐色短 柔毛; 叶基 部阔楔 形或近 截形, 两面 无毛; 冠 毛短于 管状花 51. 木 里橐吾 L. muliensis 104 (103) 茎、 花 序和总 苞被白 色妹丝 状毛, 有时 混生短 柔毛; 叶中 部以下 渐狭至 叶柄, 两 面有白 色蛛丝 状毛; 冠毛 与管状 花等长 52. 毛 茎橐吾 L. eriocaulis 105 (90) 基生叶 直立, 蓝绿 色或灰 绿色, 无毛, 常具 蜡粉; 茎生叶 无柄, 无鞘。 106 (111) 叶 边缘具 锯齿。 107 (108) 叶长披 针形; 冠毛 红棕色 53. 长 叶橐吾 L. longifolia 108 (107) 叶 卵形、 椭圆 形或长 圆形; 冠毛 白色。 109 (110) 叶长 圆形或 倒卵状 匙形, 基 部渐狭 下延, 网 脉清晰 …… 54. 黑 苕橐吾 L. melanocephala 110 (109) 叶卵 形至椭 圆形, 基部 心形, 两 面网脉 极突起 55. 网 脉橐吾 L. dictyoneura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470  云南 植物志  111 (106) 叶全 缘或几 全缘, 两面网 脉不显 …… 56. 黄 帯囊吾 L. virgaurea 112 (85) 叶脉 平行, 叶长 圆状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全缘; 头状 花序常 偏于总 轴一侧 57. 侧 茎橐吾 L. pleurocaulis 1. 奇 形橐吾 (图鉴 ) 图版 98: 1 — 3 异 样橐吾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Ligularia paradoxa Hand. Mazz. (1922), (1936), (1938); S. Y. Hu (1967); 图 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9 广;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90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 直立, 具纵向 细棱, 上部 疏生 黄色短 柔毛, 中下部 无毛, 基部粗 6 — 8 毫米。 基生叶 轮廓阔 卵形, 长和宽 10 — 25 厘米, 掌状 3 深裂, 中裂片 3 深裂, 侧裂片 2 深裂, 形 成形状 和大小 相似的 7 个二级 裂片, 每 个裂片 再羽状 深裂, 裂片 线状披 针形或 线形, 先端 急尖, 表面 绿色, 无毛, 背 面苍 白色, 沿脉 被微柔 毛或变 无毛, 叶脉 掌状, 叶柄长 15 — 42 厘米, 基部具 狭鞘; 茎 生 叶通常 3 枚, 中下部 2 枚 与基生 叶同形 等大, 叶柄长 8 — 14 厘米, 鞘舟状 扩展, 长 3. 5 — 5 厘米, 宽 1.3 — 2. 5 厘米, 全缘, 无毛。 头 状花序 5 — 20 个, 排成 伞房状 或复伞 房状 花序, 分枝和 花序梗 密被黄 褐色短 柔毛; 头状花 序梗长 1.5 — 2 厘米; 苞片 和小苞 片 线形, 长 5 — 12 毫米; 总苞宽 钟形, 长 10 — 13 毫米, 宽 7 — 12 毫米; 总苞片 7 — 9 枚, 长 圆形, 宽 3 — 5 毫米, 先端 急尖, 背部 上方被 黄色短 柔毛, 上部 边缘具 睫毛。 小 花 多数, 全 部为管 状花, 黄色, 伸 出总苞 之外, 檐 部长约 5 毫米, 先端 5 齿裂, 裂齿长 0.5 毫米, 管部 较短, 长约 1.5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7 — 8 毫米, 褐色, 无毛; 冠毛 黄 褐色, 长约 5 毫米。 花果期 7 — 10 月。 产 丽江、 维西、 中甸、 德钦; 生 于海拔 3600 — 4300 米 的林间 草地或 草坡。 四川西 南部 也有。 2. 齿 叶橐吾 (图鉴 ) 马 蹄香, 禾叶尺 Ligularia dentata (A. Gray) Hara (1938); Kitam. (1939), (1942), (1978); Diels (1962); S. Y. Hu (1967);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秦岭 植物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9)*;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Erythrochaeta dentata A. Gray (1859); Ligularia clivorum Maxim. (1870); Diels (1900); Ling (1934); Hand . -Mazz . (1938); S. Y. Hu (1967); Lauener (1976); Senecio clivorum ( Maxim. ) Maxim. (1871); Henry (1902); Hook, f . in Curtis ' s (1903" ; Y. Ling (1935); S. japonicus Sch.-Bip. var. integrifolius Mutsum. (1886); S . labordei Vant. (1902); Levi. (1914 ― 15); Ligularia japonica (Thunb. ) Less. var. clivorum (Maxim. ) Makino (1908) ; Senecillis dentata (A. Gray) Kitam. (1939) .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120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紫 褐色, 具纵向 细棱, 上 部 疏生白 色蛛丝 状毛和 黄色短 柔毛, 中 下部近 无毛, 基部粗 5 — 10 毫米, 被枯叶 柄纤维 所 包围。 基生 叶肾形 或心状 肾形, 长 6 — 13 厘米, 宽 10 — 23 厘米, 先端 圆形, 边缘具 鋸齿或 牙齿状 锯齿, 基部宽 心形或 箭形, 两侧裂 片椭圆 形或倒 卵形, 长 5 — 9. 5 厘米, 
菊 科  471 
472  云南 植物志  宽 3. 5 — 8. 5 厘米, 表面 无毛, 背面 沿脉上 被蛛丝 状毛和 黄色短 柔毛, 叶脉 掌状, 和网 脉 在表面 略突, 在背面 突起, 叶柄长 20 — 60 厘米, 疏生白 色蛛丝 状毛和 黄色短 柔毛或 常变 无毛, 上部 无翅, 基部具 狭翅; 茎生叶 2 枚, 肾形, 较小, 下部叶 具柄, 长 18 — 28 厘米, 鞘长 3. 5 — 5. 5 厘米, 抱茎, 上部 1 枚无 柄或具 短柄, 鞘叶状 扩展, 边缘具 齿。 头 状花序 3 — 9 个排列 成伞房 或复伞 房状, 分枝 和花序 梗被白 色蛛丝 状毛和 黄色短 柔毛; 头 状花序 梗长达 9 厘米; 苞 片椭圆 形或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30 — 60 毫米, 宽 15 — 25 毫米, 上边缘 具齿; 小 苞片线 形或线 状倒披 针形, 长 15 — 25 毫米; 总苞半 球形, 宽 过 于长, 长 12 — 15 毫米, 宽 18 — 25 毫米, 基部宽 圆形或 截形; 总苞片 8 — 14 枚, 紧密 排列, 椭圆 形或长 圆形, 宽达 10 毫米, 先端 渐尖, 具 宽膜质 边缘, 背部 被蛛丝 状毛。 舌状花 9 一 12 朵, 黄色, 舌片长 30 — 50 毫米, 宽 5 — 9 毫米, 先端 2 — 3 齿裂, 管部长 7 — 12 毫米; 管状花 多数, 檐部长 4 一 5 毫米, 先端 5 齿裂, 裂片披 针形, 长达 2 毫米, 管部 与檐部 等长。 瘦果圆 柱形, 长约 10 毫米, 无毛; 冠毛红 棕色, 长 8 — 10 毫米。 花期 7 — 9 月。 产 昆明、 嵩明、 大理、 鹤庆、 腾冲; 生 于海拔 2050 — 2480 米的溪 边或湿 草地。 四 川、 贵州、 广西、 湖南、 江西、 安徽、 河南、 山西、 陕西 和甘肃 也有。 分布于 日本。 本 种与鹿 蹄橐吾 L. hodgsonii Hook. 形态 上颇多 相似, 以致不 少标本 混置于 后一种 之中, 其 主要区 别在于 本种头 状花序 宽大, 总苞半 球形, 宽过 于长, 基 部宽圆 形或截 形, 总苞片 较宽, 舌状 花的舌 片较长 而宽。 根 药用, 治劳伤 咳嗽、 咯血、 吐血、 月经 不调、 便血。 3. 鹿 蹄橐吾 (图鉴 ) 滇紫菀 (滇南 本草、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川 滇紫菀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奇形橐 吾、 四 川橐吾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 马蹄 细辛, 大马 蹄香, 牛尾参 Ligularia hodgsonii Hook. (1863)* ; Henry (1902); Hand.-Mazz. (1938); Kitam. (1942); Pojark. ( 1961 ) ; Dress ( 1962); H. Koyama (1966), (1968); S. Y. Hu (1967); 图鉴 (1975 广; Kitam. et al. (1978)*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秦 岭植物 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9)*;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Seyiecio yesoensis Franch . (1892), incl. var. sutchuenensis Franch. et var. creniferus Franch. ; Ligularia yesoensis (Franch.) Diels (1900); L . hodgsonii var. sutchuenensis (Franch. ) Henry (1902); 图鉴 ( 1975), in obs.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 1994); L. yesoensis var. pulchella Pamp. (1911); L . hodgsonii var. crenifera ( Franch. ) Hand. -Mazz. (1938) ; L . hodgsonii var. pulchella (Pamp. ) Hand.-Mazz. (1938); Senecillis hodgsonii (Hook.) Kitam. ( 1939); Ligularia clivormn auct. non Maxim. : Hand. -Mazz. (1936).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120 厘米。 须根 多数, 条状, 肉质。 茎 直立, 具纵向 细棱, 上 部 被白色 蛛丝状 毛和黄 褐色短 柔毛, 下部变 无毛, 基部粗 5 — 10 毫米, 被 枯叶柄 纤维所 包围。 基生 叶肾形 或心状 肾形, 长 4. 5 — 10 厘米, 宽 9 一 20 厘米, 先端 圆形, 边 缘具三 角状 锯齿或 圆齿, 基 部宽心 形或近 戟形, 两侧裂 片耳状 斜展, 倒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3. 5 — 6. 5 厘米, 宽 2 — 5 厘米, 两面 无毛, 叶脉 掌状, 在背面 突起, 叶柄 纤细, 长 15 — 
菊 科  473  40 厘米, 无毛, 基部具 狭鞘; 茎生叶 3 — 4 枚, 与 基生叶 同形, 稍小, 叶柄长 6 — 15 厘 米, 鞘膨大 抱茎, 最上部 1 枚 无柄, 鞘叶状 膨大, 边缘 具齿。 头 状花序 (2 —) 4 一 8 个 排列 成伞房 状或复 伞房状 花序, 分枝及 花序梗 被白色 蛛丝状 毛和黄 褐色短 柔毛; 头状花 序梗长 1 一 4 厘米; 苞 片鞘状 舟形, 长 20 — 30 毫米, 宽约 10 毫米; 小苞 片线状 钻形, 长 10 — 25 毫米; 总苞钟 形或宽 钟形, 长大 于宽, 长 10 — 15 毫米, 宽 7 — 10 毫米, 墓部 圆形; 总苞片 8 — 14 枚, 紧密 排列, 长 圆形, 宽 3 — 4 毫米, 先端 急尖, 具 宽膜质 边缘, 背部 被蛛丝 状毛或 无毛。 舌状花 8 — 12 朵, 舌片 条形, 长 15 — 25 毫米, 宽 2 — 4 毫米, 先端 2 — 3 齿, 管 部长约 4 毫米; 管状花 多数, 伸 出总苞 之外, 檐部长 5 — 6 毫米, 先端 5 齿裂, 管部长 3 — 4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7 — 8 毫米, 无毛; 冠毛红 棕色, 长约 10 毫 米。 花果期 7 — 11 月。 产 屏边、 砚山、 麻 栗坡、 西畴、 绥江; 生 于海拔 (800 —) 1100 — 1600 米的 林缘草 坡或 溪边草 丛中。 四川、 贵州、 广西、 湖北、 陕西、 甘肃 也有。 俄 罗斯远 东地区 和曰本 有 分布。 根部 药用, 有宣肺 理气、 镇咳 祛痰、 利尿之 功效。 4. 垂 头橐吾 (中 国植 物志) Ligularia cremanthodioides Hand. Mazz. (1925); 西藏 植物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Cremanthodium cremanthodioides ( Hand. -Mazz. ) R. Good (1929); Hand . -Mazz . (1936); S. Y. Hu (1966); H. Koyama (196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60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 直立, 灰褐 色或紫 褐色, 具纵向 细棱, 被 黄色短 柔毛, 下部变 无毛, 基部粗 5 — 7 毫米, 被枯叶 柄纤维 包围。 基 生 叶肾状 圆形, 连基 部两侧 裂片长 9 一 12 厘米, 宽 11 一 15 厘米, 先端 圆形或 微凹, 具 三 角状凸 尖头, 边缘具 整齐的 锅齿或 牙齿, 基部深 心形, 深 3. 5 — 4 厘米, 两侧 裂片互 相 压覆, 两 面无毛 或幼叶 背面疏 生白色 蛛丝状 毛和短 柔毛, 叶脉 掌状, 在 表面清 晰或略 突, 背面 突起, 叶柄长 11 一 20 厘米, 基部 具鞘, 鞘长 2. 5 — 3. 5 厘米, 宽 7 — 5 毫米; 茎生 叶通常 3 枚, 与 基生叶 同形, 向上 渐小, 中 下部叶 具柄, 柄长 4 一 8 厘米, 鞘 膜质, 舟状 抱茎, 长 4 一 5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全缘, 最上部 1 枚无 柄或近 无柄, 鞘 叶状扩 展, 与 叶片近 等大, 边缘 具齿。 头 状花序 6 — 11 个, 排列成 伞房花 序式; 複片和 小巷片 线形, 长 7 — 11 毫米; 头状 花序梗 纤细, 长 10 — 22 毫米, 被黄色 短柔毛 和白色 蛛丝状 毛; 总苞 钟形, 长 11 一 13 毫米, 宽 10 — 13 毫米; 总苞片 11 一 13 枚, 长 圆状披 针形, 宽 2. 5 — 4 毫米, 先端 急尖, 具膜质 边缘, 背部疏 生白色 蛛丝状 毛或近 无毛。 舌状花 8 — 12 朵, 舌 片长圆 状倒披 针形, 长 10 — 15 毫米, 宽 2. 5 — 4 毫米, 先端具 2 — 3 齿, 管部长 3 — 4 毫米; 管状花 多数, 檐部长 5 — 6 毫米, 先端 5 齿裂, 裂齿长 0.5 — 1 毫米, 管部长 3 — 3. 5 毫米, 雄蕊 伸出花 冠外, 花 药长约 3 毫米, 花柱 2 裂, 外向 拳卷。 瘦果 圆 柱形,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8 — 9 毫米。 花期 7 — 8 月。 产 丽江、 维西、 中甸、 贡山、 德钦; 生 于海拔 3600 — 4100 米 的冷杉 林下或 林缘沟 边。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钦。 
474  云 南植物 志  5. 黑 毛橐吾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98: 4-6 凹叶 垂头菊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黑 苞橐吾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LiguIariaretusaDC. (1837); 西藏 植物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9); 横 断山区 维 管植物 (1994). Senecio retusus Wall. (1831), nom. nud. ; ex Hook, f . (1881), descr. ; Creman- thodium retusum (Wall. ex DC) R. Good (1929); S. Y. Hu (1966); Weibel (1958); H. Koyama (1968); Kitam. in Hara (1975); Gould in Hara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25 — 100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 直立, 紫 褐色, 具 纵向细 棱, 被 褐色短 柔毛, 上部毛 较密, 下 部稀疏 或常变 无毛, 基部粗 0.3 — 1.2 厘米。 基生 叶 肾状圆 形或马 蹄形, 连基 部两侧 裂片长 5. 5 — 7. 5 厘米, 宽 6 — 7. 5 厘米, 先端 圆形或 微凹, 边 缘具三 角状细 锯齿, 基部深 心形, 深 2 — 3 厘米, 两侧 裂片不 压覆, 表面 无毛, 背面沿 脉被短 柔毛, 叶脉 掌状, 在背面 突起, 叶柄长 9 一 15 厘米, 被褐色 短柔毛 或近无 毛, 基部具 狭鞘, 鞘长 2 — 3 厘米; 茎生叶 2 — 3 枚, 中、 下 部叶与 基生叶 同形, 具柄, 鞘 膜质, 舟状 抱茎, 长 4 一 9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上部 1 枚 无柄, 鞘叶状 扩展, 边缘 具齿。 头 状花序 2 — 11 个, 稀 单生或 较多, 排成 伞房花 序式, 分枝 和花序 梗密被 褐色短 柔毛; 苞片和 小苞片 线形, 长 5 — 9 毫米, 被 褐色短 柔毛; 头状花 序梗长 1.5 — 5 厘米; 总苞宽 钟形, 长 10 — 15 毫米, 宽 15 — 20 毫米; 总苞片 12 — 18 枚, 长 圆状披 针形, 宽 3 — 5 毫米, 先端常 急尖, 边缘 膜质, 背部被 褐色短 柔毛。 舌状花 10 — 13 朵, 黄色, 舌 片 狭长圆 状倒披 针形, 长 9 一 12 毫米, 宽 2. 5 — 3. 5 毫米, 先端 2 — 3 齿, 管 部长约 3 毫 米; 管状花 多数, 檐部长 5 — 6 毫米, 先端 5 齿裂, 裂 齿长约 0.5 毫米, 管部长 2 — 3 毫 米, 雄蕊伸 出花冠 之外。 瘦果圆 柱形, 长 5 — 7 毫米, 褐色, 无毛; 冠 毛淡黄 白色, 长 7 — 9 毫米。 花果期 7 — 11 月。 产 贡山、 德钦; 生 于海拔 3500 — 4200 米 的高山 草甸。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分 布印度 东 北部、 不丹、 锡金、 尼 泊尔。 _ 与近 缘的垂 头橐吾 ligulatia cremanthodioides Hand.-Mazz. 之主 要区别 是茎、 叶柄、 花序 和总苞 片均被 褐色短 柔毛, 叶基部 侧裂片 相互不 压覆。 6. 梨 叶橐吾 (植物 研究) 图版 99: 1—3 Ligularia pyrifolia S. W. Liu (1985)* ; 中国 植物志 (1989)* .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40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紫 褐色, 上部 疏生微 柔毛, 中下部 无毛, 基部粗 2. 5 — 4 毫米, 被枯叶 柄纤维 包围。 基生 叶卵形 或卵状 心形, 长 5 — 8 厘米, 宽 4 一 6. 3 厘米, 先 端尾状 渐尖, 边缘具 披针形 的羽状 齿裂, 齿长 3 — 10 毫 米, 基部浅 心形或 圆形, 两面 无毛, 叶脉 掌状, 在背面 突起, 叶 柄长达 14.5 厘米, 无 毛, 基部具 狭鞘, 鞘长 1 一 3 厘米; 茎生叶 2 — 4 枚, 与 基生叶 同形, 具柄, 柄长 7.5 — 9.5 厘米, 鞘 扩展, 抱茎, 长约 3 厘米, 宽 1 厘米。 头 状花序 3 — 4 个, 排成伞 房花序 式; 苞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15 — 20 毫米, 全缘; 头状花 序梗长 1.5 — 6 厘米, 被黄 褐色短 柔毛; 小苞片 线状披 针形, 多达 15 枚, 长 10 — 20 毫米, 全缘, 无毛; 总 苞半球 形或宽 钟形, 长 1.5 — 2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总苞片 12 — 18 枚, 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宽 
菊 科  475  2 — 3 毫米, 先端渐 尖或稀 急尖, 无毛。 舌状花 黄色, 11 一 15 朵, 长 20 — 25 毫米, 宽 4 一 6 毫米, 先端 渐尖, 2 — 3 齿裂, 裂 齿长约 2 毫米, 管部长 4 一 6 毫米; 管状花 多数, 檐 部长约 6 毫米, 先端 5 齿裂, 裂 齿长约 1 毫米, 管部长 3 — 4 毫米, 雄 蕊伸出 花冠之 外。 幼果 褐色, 无毛; 冠 毛淡黄 褐色, 长 6 — 7 毫米。 花期 8 — 10 月。 产景东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1600 — 2500 米 的林间 或林缘 潮地。 7. 狭 舌橐吾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裂 舌橐吾 (中国 植物志 ), 裂 瓣橐吾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Ligularia stenoglossa (Franch. ) Hand.-Mazz. (1938); S. Y. Hu (1967);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9 广;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Senecio stenoglossus Franch . ( 1892); S . schizopetalus W. W. Smith (1921); Ligularia trinema Hand.-Mazz. (1924); L . schizopetala (W. W. Smith) Hand.-Mazz. (1936), (1938); S. Y. Hu (1967);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1984); Senecillis stenoglossa (Franch. ) Kitam. (1939); S. schizopetala (W. W. Smith) Kitam. (1939).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150 厘米。 根莲 粗壮, 径 1.2 — 1.5 厘米; 须根 多数, 簇生, 条状, 肉质, 径 1.5 — 2 毫米, 无毛。 茎 直立, 粗壮, 基 部粗约 1.5 厘米, 被枯 叶柄纤 维所 包围, 中 上部紫 褐色, 被 黄色短 柔毛, 多少 宿存。 基生叶 多枚, 叶片 肾形, 长 (10—) 15 — 24 厘米, 宽 (22 —) 25 — 32 厘米, 先端 圆形, 基部 弯缺宽 8 — 10 厘米, 两 侧裂 片耳状 下垂, 长 3 — 5 厘米, 边缘具 三角状 粗齿, 齿长 5 — 10 毫米, 先端具 胼胝质 凸 尖头, 表面 绿色, 被短 柔毛, 背面淡 绿色, 仅沿脉 被毛, 叶脉 掌状, 网脉在 背面突 起, 叶柄长 35 — 70 厘米, 被 黄色短 柔毛, 基部具 窄鞘; 茎 生叶与 基生叶 同形, 长 7 厘 米, 宽 12 — 21 厘米, 具 短柄, 鞘 舟形, 长 6 — 11 厘米, 宽 3 — 5 厘米。 头 状花序 多数, 组成 伞房状 花序, 稀 为复伞 房状, 不 开展, 密被 黄色短 柔毛; 苞片 和小苞 片线状 钻形, 长 4 一 12 毫米; 头状花 序梗长 2 — 5 毫米, 密被 黄色短 柔毛; 总苞通 常为狭 钟形, 长 9 一 10 毫米, 宽通常 4 一 5 毫米; 总苞片 8 — 10 枚, 2 层, 条状长 圆形, 长 9 一 10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具 宽膜质 边缘, 背面 无毛或 疏生短 柔毛。 舌状花 4 一 5 朵, 舌片 3 — 5 全 裂, 裂片 丝状, 黄色, 长 10 — 15 毫米, 管 部长约 6 毫米, 紫 褐色, 雌 蕊长约 9 毫米, 柱头 2, 外弯, 长约 1 毫米, 管状花 8 — 10 朵, 长约 10 毫米, 檐部淡 紫色, 长约 5 毫 米, 管部紫 褐色, 与 檐部近 等长, 花丝 丝状, 长约 8 毫米, 花 药长约 4 毫米, 药 隔长约 0.5 毫米, 花柱与 雄蕊近 等长, 2 裂, 外弯。 瘦果圆 柱形, 长约 5 毫米, 无毛; 冠毛黄 褐色, 短于 花冠。 花果期 6 — 11 月。 产 大理、 腾冲 和福贡 一带; 生 于海拔 3000 — 3750 米的针 叶林下 或沼泽 草地。 模式 标本采 自大理 苍山。 8. 疏 舌棄吾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99: 4—8 少线 瓣橐吾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单 舌橐吾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Ligularia oligonema Hand. Mazz. ( 1938); S. Y. Hu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120 厘米。 根茎粗 2 — 3. 5 毫米; 须根 多数, 族生, 条状, 肉 质, 径 1.5 — 2 毫米, 无毛。 茎 直立, 紫 褐色, 中上 部被短 柔毛, 基部粗 2 — 3. 5 厘米。 
476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99 1—3. 梨 叶棄吾 Ligularia pyrifolia S. W. Liu, 1. 植株, 2. 舌 状花, 3. 管 状花; 4 一 8. 疏 舌橐吾 L. oligonema Hand.-Mazz. , 4. 植株 下部, 5. 花序, 6. 头状 花序, 7. 舌 状花, 8. 管 状花。 (王 凌绘) 
菊 科  477  基生叶 多数, 叶片肾 形或宽 心形, 长 8 — 19 (-27) 厘米, 宽 14 一 27 (-50) 厘米, 先 端 圆形或 微凹, 基 部弯缺 较窄, 两侧 耳状, 耳长 4 一 7. 5 厘米, 边缘具 三角状 细齿, 齿 端尖, 具 胼胝质 尖头, 表面 绿色, 背面苍 白色, 两面 无毛, 有时背 面或表 面被短 柔毛, 掌状脉 5 条, 细脉 羽状, 在表面 清晰, 背面 突起, 网 脉在背 面多少 略突, 叶柄长 30 — 53 厘米, 上部被 褐色短 柔毛, 中 下部变 无毛, 基部具 狭鞘, 鞘长 5 — 10 厘米, 宽约 2 厘米; 茎 生叶与 基生叶 同形, 叶柄 较短, 长 10 — 15 厘米, 鞘扩展 成椭圆 形或椭 圆状卵 形, 宽达 4 厘米。 头 状花序 多数, 组成复 伞房状 花序, 分 枝长达 15 厘米, 被红 褐色短 柔毛; 苞片 和小苞 片线状 钻形, 长 3 — 5 毫米; 头状花 序梗长 2 — 5 毫米, 被红褐 色短柔 毛; 总苞狭 筒形, 长 9 一 10 毫米, 宽 2. 5 — 3 毫米; 总苞片 5 枚, 条状长 圆形, 宽 1.5 — 3 毫米, 先端 急尖, 外面 无毛, 边缘 膜质, 有 睫毛。 舌状花 1 (一 2) 朵, 舌片 (2 —) 3 深裂至 全裂, 裂片 丝状, 长 10 — 15 毫米, 或者不 分裂, 线状披 针形, 宽约 1.5 毫米, 先端 3 浅裂, 裂片长 2 — 3 毫米, 管部长 5 — 6 毫米, 紫 褐色, 雌蕊长 6 — 9 毫米, 柱头 2, 外弯; 管状花 4 一 5 朵, 长 8 — 9 毫米, 冠檐淡 紫色, 长 4 一 5 毫米, 先端 裂片狭 三 角形, 长约 0.5 毫米, 雌蕊长 8 — 12 毫米, 花柱 2 裂, 外弯。 瘦果圆 柱形, 长约 6 毫 米, 无毛; 冠 毛淡黄 色至黄 褐色, 长 6 — 7 毫米。 花果期 8 — 10 月。 产 腾冲、 t)^ 水、 鹤庆、 维西、 中甸、 德钦; 生 于海拔 3000 — 3900 米 的灌丛 草地或 潮湿 草坡。 四 川西部 (乡城 ) 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钦。 该种 总苞片 5 枚, 头状 花序具 少数花 (舌 状花 1 一 2 朵, 管状花 4"^5 朵), 种内的 变异主 要表现 在舌状 花舌片 的分裂 程度, 中甸、 德钦 和四川 西南部 的标本 舌片不 分裂或 稀 2 — 3 深裂; 维西、 鹤庆 及其南 部的标 本舌片 2 — 3 全裂, 似乎可 进一步 划分。 9. 弯 苞橐吾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Ligularia curvisquama Hand.-Mazz. (1936), in Engl. (1938); S. Y. Hu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9 广;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Senecio curvisquamus (Hand.-Mazz. ) C. C. Chang (1936); S. curvisquamus var. robustus C. C. Chang (1936). 多年生 草本, 高达 70 厘米。 须根 多数, 肉质。 茎 直立, 具纵向 细棱, 密被 黄色短 柔毛, 粗壮, 基部粗 5 — 18 毫米。 基生叶 早落; 茎 下部叶 肾形, 长 6 — 16 厘米, 宽 9. 5 — 28 厘米, 先端 圆形或 凹入, 边缘 具三角 状或披 针形的 锅齿, 齿端具 胼胝质 尖头, 边缘具 腺毛, 基部心 形或深 心形, 两侧 耳状, 耳长 2. 5 — 6. 5 厘米,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 疏生短 腺毛, 掌状 3 — 5 条脉, 和细脉 及网脉 在两面 突起, 叶柄长 5 — 24 厘 米, 被黄 色的短 柔毛, 基部 具鞘, 鞘长 4 一 5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茎中 上部叶 与下部 叶 同形, 较小, 长 4. 5 — 6 厘米, 宽 7 — 10 厘米, 两面 疏生短 腺毛, 鞘扩 展成叶 片状, 与叶片 同形, 等 大或近 等大, 边缘具 披针状 细齿。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列 成复伞 房状, 分 枝长达 23 厘米, 密被 黄色短 柔毛和 腺毛; 苞片和 小苞片 钻形, 长 2 — 4 毫米; 头 状花序 梗长 2 — 10 毫米, 被与分 枝一样 的毛; 总苞 钟形, 长 6 — 7 毫米, n 部宽 6 — 7 毫米; 总 苞片 8 — 10 枚, 2 层, 外层 条状披 针形, 宽 1 一 1.5 毫米, 内 层狭长 圆形, 宽 2 — 2. 5 毫 米, 具膜质 边缘, 先端 渐尖, 略 弯曲, 被 紫褐色 腺毛, 背面 无毛。 小花 12 — 15 朵, 黄 色, 其中 舌状花 1 (一 5) 朵, 舌 片长约 7 毫米, 先端具 3 齿, 花柱长 4 一 5 毫米, 先端 
478  云 南植物 志  2 裂; 管状花 10 — 12 朵, 长 6 — 8 毫米, 多少伸 出总巷 之外, 檐 部筒状 钟形, 先端 5 裂, 裂 片狭三 角形, 长 0.5 — 1 毫米, 管部 较短, 长 2 — 2. 5 毫米, 雄蕊 略伸出 花冠之 外, 药管长 2 — 2. 5 毫米, 花柱 与雄蕊 等长, 柱头 2 裂。 瘦 果长约 7 毫米, 褐色, 无毛, 冠 毛淡紫 褐色, 长 6 — 8 毫米。 花期 7 月。 ' 产 德钦、 贡山 等地; 生 于海拔 3500 — 4100 米的冷 杉林下 或高山 草甸。 模式 标本采 自 德钦。 10. 独 舌橐吾 (中 国植 物志) 维 西橐吾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Ligularia rockiana Hand.-Mazz. (1938); S. Y. Hu (1967); H. Koyama (196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90 厘米。 须根 多数, 肉质。 茎 直立, 平 滑或稀 具不明 显的细 棱, 密被 黄色短 柔毛和 腺毛, 基部粗 6 — 8 毫米。 叶盾状 着生, 肾 形或宽 肾形, 长 9 一 15 厘米, 宽 15 — 26 (— 30) 厘米, 先端 凹入, 边缘具 三角状 锯齿, 齿端有 胼胝质 尖头, 边缘具 睫毛, 基部 心形, 两侧 耳状, 耳长 2. 5 — 6. 5 厘米, 表面 绿色, 无 毛或几 无毛, 背面淡 绿色, 被 黄色短 柔毛, 叶脉 掌状, 在背面 突起, 细脉 和网脉 在两面 清晰或 微突, 叶柄长 19 一 26 厘米, 被 黄色短 柔毛, 基部 具鞘, 鞘长约 4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茎生 叶 2 — 3 枚, 与 基生叶 同形, 较小, 无 柄或近 无柄, 鞘扩 展成叶 片状, 边缘具 细齿。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成复 伞房状 花序, 分 枝长达 15 厘米, 密被 黄色短 柔毛和 腺毛; 苞片和 小苞 片线状 钻形, 长 3 — 6 毫米; 头状花 序梗长 5 — 10 毫米, 被 黄色短 柔毛和 腺毛; 总 苞 钟形, 长 9 一 10 毫米, 宽 6 — 7 毫米; 总苞片 5 — 7 枚, 2 层, 外层披 针形, 宽 1.5 — 2 毫米, 内层长 圆形, 宽 2. 5 — 3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被 腺毛和 睫毛, 背面 无毛。 小花 7-11 (-23) 朵, 黄色, 舌状花 1 (一 3) 朵, 舌片长 圆形, 长约 6 毫米, 先端 3 浅裂, 花柱长 4 一 5 毫米, 先端 2 裂; 管状花 7 — 10 (-20) 朵, 花冠长 5 — 6. 5 毫米, 檐部筒 状 钟形, 先端 5 浅裂, 裂片长 0.5 — 1 毫米, 管部 较短, 长 2 — 2. 5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约 7 毫米, 无毛; 冠毛淡 紫色, 长 3. 5 — 4. 5 毫米。 花果期 7 — 11 月。 产维西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3400 —) 3800 — 4000 米的高 山草甸 或沼泽 地。 11. 横 叶橐吾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Ligularia transversifolia Hand.-Mazz. (1925), (1936), in Engl. (1938); S. Y. Hu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9 广;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120 厘米。 须根 多数, 肉质。 茎 直立, 具纵向 细棱, 密 被黄色 短 柔毛, 基部粗 0.6 — 2. 5 厘米。 基 生叶圆 肾形, 长 7 — 24. 5 厘米, 宽 11 一 38 厘米, 先 凹 人或近 圆形, 边缘具 三角状 细齿, 齿 端具胼 胝质尖 头并有 睫毛, 基部心 形或深 心形, 两侧 耳状, 耳长 5 — 13 厘米, 常相互 压覆, 两 面被短 柔毛和 腺毛, 叶脉 掌状, 在 两面均 突起, 细脉 和网脉 在表面 清晰, 在背面 突起, 叶 柄长达 30 厘米, 密被 黄色短 柔毛, 基 部具舟 状鞘, 鞘长达 11 厘米, 宽约 1.5 厘米; 茎 生叶与 基生叶 同形, 较小, 下 部叶具 长柄, 中上 部叶近 无柄, 鞘扩 展成叶 片状, 与叶等 大或近 等大, 肾形, 长 5 — 6 厘米, 
菊 禾斗  479  宽 14. 5 — 20 厘米, 先端 凹人, 基部 心形, 边缘具 细齿。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列成 复伞房 状 花序, 分 枝长达 n 厘米, 密被 黄色短 柔毛和 腺毛; 苞片和 小苞片 钻形, 长 5 — 8 毫 米, 近 无毛; 头状花 序梗长 5 — 10 毫米, 密被 黄色短 柔毛和 腺体; 总苞狭 钟形, 长 8 — 9 毫米, 宽 5 — 6 毫米; 总苞片 8 — 9 枚, 2 层, 背 面被短 柔毛, 外层披 针形, 宽 1 一 1.5 毫米, 内层长 圆形, 宽 2. 5 — 3 毫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不 反曲, 边缘膜 质并具 睫毛。 小花 17 — 20 朵, 黄色, 舌状花 5 — 6 朵, 长 10 — 11 毫米, 舌片长 5 — 6 毫米, 先端具 3 齿, 花柱长 6 — 6. 5 毫米, 柱头 2 裂, 向 外弯; 管状花 12 — 15 朵, 两性, 花冠长 7 — 8 毫米, 檐 部筒状 钟形, 长约 5 毫米, 先端 5 浅裂, 裂片三 角形, 长约 1 毫米, 管部较 短, 长 2 — 3 毫米, 雄 蕊长约 9 毫米, 多少 伸出花 冠外, 花 药长约 3 毫米, 药隔 伸出, 花柱 2 裂, 向外 拳卷, 与雄蕊 等长。 瘦果圆 柱形, 长约 7 毫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3 — 4 毫米。 花果期 6 — 9 月。 产 中甸、 德钦、 贡山; 生 于海拔 3440 — 3800 米的溪 边或沼 泽地。 模 式标本 采自中 甸。 12. 隐 舌橐吾 (图鉴 ) 图版 100: 1—3 山紫菀 Ligularia franchetiana (Levi. ) Hand.-Mazz. (1936), in Engl. (1938); S. Y. Hu (1967); 图鉴 (1975)*; Lauener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Senecio franchetiana Levi. (1915), (1916); Ligularia aphanoglossa Hand.-Mazz. (1925); Senecillis franchetiana (Levi. ) Kitam. (1939) . 多年生 草本, 高 60 — 100 厘米。 须根 多数, 条状, 肉质。 茎 直立, 紫 红色, 具纵向 细棱, 被腺 毛和短 柔毛, 向下 部变无 毛或近 无毛, 基部粗 0.6 — 2 厘米。 基生叶 肾形或 宽卵 圆形, 长 10 — 30 厘米, 宽 15 — 42 厘米, 先端 圆形或 凹入, 边 缘具整 齐或不 整齐的 锯齿, 锯 齿三角 形或披 针形, 先端具 胼胝质 尖头, 基部深 心形, 两侧 耳状, 耳长 为叶片 的 1/3, 表面 绿色, 疏生短 腺毛, 背 面苍白 绿色, 疏生短 腺毛, 沿脉毛 较密, 掌状脉 3 — 5 条, 在背面 突起, 细 脉和网 脉多少 突起, 叶柄长 9 一 42 厘米, 疏生短 柔毛或 无毛, 基部具 狭鞘; 茎 生叶与 基生叶 同形, 较小, 叶柄长 2 — 14 厘米, 基部具 极为扩 展的宽 鞘, 銷长 4 一 6 厘米, 宽约 2 厘米, 最上 部叶无 柄或近 无柄, 仅具 扩展的 宽鞘。 头状花 序 多数, 组 成多分 枝的复 伞房状 花序, 长达 40 厘米, 分 枝长达 24 厘米, 被黄褐 色的短 柔毛和 腺毛; 苞片 和小苞 片线状 钻形, 长 4 一 6. 5 毫米; 总苞圆 筒形, 长 7 — 11 毫米, 宽 2 — 3 毫米; 总苞片 3 枚, 条状长 圆形, 宽 1.5 — 2. 5 毫米, 先 端钝, 具 褐色的 腺毛和 短 柔毛, 边缘 膜质, 背面 无毛。 小花 2 — 3 朵, 黄色, 全为 管状, 稀其中 1 朵一 侧开裂 为假 舌状, 与总 苞片等 长或近 等长, 长 8 — 10 毫米, 管部长 3 — 4 毫米, 冠檐筒 状狭钟 形, 长于 管部, 先端 5 裂, 裂片披 针形, 长约 1 毫米, 雄蕊与 花冠等 长或略 伸出, 花药 长约 2 毫米, 药隔 伸出。 瘦果圆 柱形, 长约 8 毫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6 — 7 毫米。 花期 7 — 9 月 。 产 会泽、 巧家、 中甸; 生 于海拔 3250 — 3800 米 的冷杉 林下和 高山草 甸潮湿 地或溪 沟边。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巧家 (药山 )。 
480  云南 植物志  根 药用, 润肺。 13. 纤 细橐吾 (中 国植 物志) Ligularia tenuicaulis C. C. Chang ( 1935); Hand.-Mazz. ( 1938); S. Y. Hu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 1989) *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65 厘米。 须根 少数, 肉质。 茎 直立, 纤细, 紫 褐色, 具纵向 细棱, 密被 褐色短 柔毛, 下部变 无毛。 基生 叶卵状 心形, 长 2 — 6 厘米, 宽 3 — 11 厘米, 先端 圆形, 边缘具 三角状 锯齿, 齿 端具胼 胝质凸 尖头, 基部 心形或 箭形, 两 侧耳长 8 — 25 毫米, 表 面无毛 或脉上 疏生短 柔毛, 背面脉 上被短 柔毛, 叶脉 掌状, 和网脉 在背面 突起, 叶柄 纤细, 长 3 — 30 厘米, 被短柔 毛或变 无毛, 基部具 狭鞘; 茎生 叶与基 生叶同 形, 较小, 具柄, 柄长 0.5 — 3. 5 厘米, 基部具 宽鞘, 鞘长 2. 5 — 3. 5 厘米, 宽约 1 厘 米。 头 状花序 9 一 13 个, 组成复 伞房状 花序, 分 枝少, 长达 8 厘米, 被黄 褐色短 柔毛; 苞片和 小苞片 钻形, 长 4 一 8 毫米; 头 状花序 梗长约 2 厘米, 被黄 褐色短 柔毛; 总苞筒 形, 长 9 一 12 毫米, 宽约 3 毫米; 总苞片 5 枚, 条状长 圆形, 先 端钝, 被腺毛 和短柔 毛。 小花 管状, 5 — 8 朵, 黄色, 长 6 — 7 毫米, 檐部 筒形, 先端 5 齿裂, 裂片披 针形, 长 1 一 1.5 毫米, 管部 与檐部 等长或 稍短, 花药 在花开 放时伸 出花冠 之外, 长约 3.5 毫 米, 花柱 2 裂, 外弯, 与花药 等长。 瘦果 线形, 长 6 — 8 毫米, 褐色, 无毛; 冠 毛淡黄 色 或变黄 褐色, 长约 6 毫米: 花果期 8 — 10 月。 产于 贡山、 绿春; 生 于海拔 (1900 —) 3200 — 3800 米 的常绿 阔叶林 下至灌 丛草地 或 草坡。 西藏 东南部 (墨脱 )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 14. 大 黄橐吾 (图鉴 ) Ligularia duciformis (C. Winkl. ) Hand.-Mazz. (1936), in Engl. (1938); S. Y. Hu (1967);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秦岭 植物志 (1985); 中国植 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Senecio duciformis C. Winkl. (1895); Seneci I lis duciformis (C. Winkl. ) Kitam, (1939).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180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 粗壮, 密被 黄色短 柔毛, 具纵向 细棱, 基 部粗约 1 厘米, 被枯叶 柄纤维 包围。 基生叶 肾形, 宽大, 长 (5 —) 10 — 22 厘米, 宽 (7. 5 —) 12 — 50 厘米, 先端 圆形或 微凹, 边缘具 牙齿状 锅齿, 齿端具 胼胝质 尖头, 基 部盾状 着生, 心 形至深 心形, 两 侧裂片 耳状, 耳长 5 — 12 厘米, 表面绿 色, 无毛, 背面粉 绿色, 无毛 或沿脉 上有稀 疏的短 柔毛, 叶脉 掌状, 在两面 突起, 叶柄 长达 30 厘米, 粗壮, 密 被黄色 柔毛, 基部 具鞘; 茎下 部叶与 基生叶 同形, 稍小, 长达 15 厘米, 宽达 20 厘米, 叶 柄长达 11 厘米, 基部 具舟状 对折的 叶鞘, 鞘长 7 — 8 厘米, 宽 3. 5 — 4. 5 厘米, 全缘, 背面被 黄色短 柔毛, 上部 1 枚 较小, 长 5 — 8 厘米, 宽 10 — 14.5 厘米, 无柄, 基部具 宽鞘。 头状 花序极 多数, 排 成长达 23 厘 米的复 伞房状 花序, 分枝长 6 — 15 厘米, 被黄 褐色短 柔毛; 苞片 和小苞 片线状 钻形, 长 2 — 6 毫米; 头状花 序梗长 3 — 10 毫米, 被短 柔毛; 总苞狭 筒形, 长 8 — 10 毫米, 宽 3 — 4 毫米; 总苞片 5 — 6 枚, 淡 黄色, 狭长 圆形, 宽 2 — 3 毫米, 先端 急尖, 背部 无毛。 舌状 花无; 管状花 5 — 
菊 科  481  图 版 100 1 一 3. 隐 舌棄吾 Ligularia franchetiana (Levi. ) Hand.-Mazz. , 1, 植株, 2. 头状 花序, 3. 管 状花; 4~6. 小 头棄吾 L. microcephala (Hand.-Mazz. ) Hand.-Mazz. , 4. 植株, 5. 头状 花序, 6. 管 状花。 (王 凌绘) 
482  云南 植物志  10 朵, 多少 伸出总 苞外, 黄色, 冠 檐长约 5 毫米, 先端 5 浅裂, 裂片披 针形, 长约 1 毫 米, 管部 与檐部 等长。 瘦果圆 柱形, 长达 10 毫米; 冠毛 白色至 紫色, 长约 5 毫米。 花 果期 6 — 9 月 。 产 巧家、 中甸、 德钦、 贡山; 生 于海拔 2750 — 3560 (-3900) 米的 草坡、 冷杉林 下 及高山 草甸。 四川 西部至 北部、 湖北 西部、 甘肃 南部有 分布。 本 种与莲 叶橐吾 L. nelumbifolia 十分 相近, 区 别在于 本种叶 背面无 毛或几 无毛, 叶 柄和鞘 背面密 被黄色 柔毛, 冠毛 与管状 花管部 等长或 稍短。 根 药用, 镇咳、 祛痰、 利尿。 15. 莲 叶橐吾 (图鉴 ) 一碗水 Ligularia nelumbifolia (Bur. et Franch. ) Hand . -Mazz . (1925), (1936), in Engl. (1938); S. Y. Hu ( 1967); 图鉴 (1975)*; Lauener ( 197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9r;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Senecio nelumbifoLius Bur. f et Franch , (1891); Ling (1935); S . maisonii Levi. (1915) ; Senecillis nelumbifolia (Bur. et Franch. ) Kitam. (1939). 多年生 草本, 高达 100 厘米。 须根 多数, 条状, 肉质。 茎紫 褐色, 具 纵棱, 上部被 黄 色短柔 毛和白 色蛛丝 状毛, 下部无 毛或近 无毛, 基 部粗达 1 厘米。 叶盾状 着生, 基生 叶 肾形, 长 7 — 30 厘米, 宽 13 — 38 (-70) 厘米, 先端 圆形, 边缘 具三角 状尖锐 锯齿, 基部宽 心形, 两侧 耳状, 耳长为 叶片的 173, 表面 无毛, 背 面被白 色蛛丝 状毛, 沿脉上 毛 较密, 叶脉 掌状, 在背面 突起, 叶 柄长达 50 厘米, 被白 色蛛丝 状毛, 基部具 略膨大 的 短鞘; 茎 生叶与 基生叶 同形, 较小, 叶柄 变短, 基部 具舟状 扩展的 宽鞘, 鞘长 4 一 6 厘米, 宽 2 — 2. 5 厘米, 背 部被白 色蛛丝 状毛。 头状 花序极 多数, 排列成 多分枝 的复伞 房状 花序, 长达 30 厘米, 总轴和 分枝紫 褐色, 被白色 蛛丝状 毛和黄 褐色短 柔毛; 苞片 和小苞 片线状 钻形, 长 3 — 5 毫米; 花序 梗长达 1.5 厘米, 被柔 毛和白 色蛛丝 状毛; 总 苞狭 筒形, 长 10 — 12 毫米, 宽 3 — 4 毫米; 总苞 片通常 5 枚, 狭长 圆形, 宽 2. 5 — 3 毫 米, 先 端钝, 背部 无毛, 紫 褐色。 舌状 花无; 管状 花通常 5 朵, 稀 8 — 12 朵, 长 9 一 12 毫米, 冠檐 与管部 等长或 略短, 筒形, 口部 5 浅裂, 裂片披 针形, 长约 1 毫米。 瘦果长 圆 柱形, 无毛; 冠毛白 色至淡 紫色, 长 7 — 9 毫米。 花果期 7 — 9 月。 产 禄劝、 中甸、 德钦; 生 于海拔 3500 — 3900 米的灌 丛草地 和高山 草甸。 四 川西部 至 北部、 湖 北西部 和甘肃 南部有 分布。 根 药用, 止咳 化痰、 祛风, 治肺 结核、 风寒 咳嗽。 16. 云 南橐吾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Ligularia yunnanensis (Franch.) C. C. Chang ( 1935); Hand. -Mazz. ( 1936), (1938) " (Franch. ) Hand. -Mazz." ; S. Y. Hu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 国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Senecio yunnanensis Franch. (1891); Senecillis yunnanensis ( Franch. ) Kitam. (1939) .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66 厘米。 须根 多数, 肉质, 根茎粗 1 一 2 厘米。 茎 直立, 具纵 
菊 禾斗  483  向 细棱, 紫 褐色, 上 部被短 柔毛, 下部变 无毛, 基部粗 2 — 4 毫米。 基生 叶肾形 或心状 肾形, 长 3 — 8. 5 厘米, 宽 7 — 16 厘米, 先端 圆形, 边缘具 三角状 粗齿, 齿端具 胼胝质 尖头, 基部深 心形, 两侧 耳状, 耳长 2 — 5 厘米, 互相不 覆盖, 表面 绿色, 背面 苍白绿 色, 两面 无毛, 叶脉 掌状, 3 — 5 条, 紫 褐色, 和细 脉及网 脉在两 面多少 突起, 叶柄长 15 — 45 厘米, 无毛, 基部具 狭鞘, 鞘长 5 — 8 厘米, 宽 4 一 5 毫米; 茎生叶 2 — 3 枚, 与 基生叶 同形, 较小, 宽 5 — 7. 5 厘米, 叶柄长 1 一 14 厘米, 基部具 扩展的 宽鞘, 鞘长 2. 5 — 5 厘米, 宽 5 — 20 毫米。 头 状花序 (3 —) 9 一 14 个, 组 成伞房 状或复 伞房状 花序, 花序 梗和分 枝被腺 毛和短 柔毛; 苞片和 小苞片 线形或 钻形, 长 5 — 10 毫米; 总苞 筒状钟 形或狭 钟形, 长 10 — 12 (— 14) 毫米, 宽 5 — 8 毫米; 总苞片 6 (— 7) 枚, 外层 3 (— 4) 枚狭长 圆形, 宽 1.5 — 2 毫米, 内层 3 枚长 圆形, 宽 2. 5 — 4 毫米, 具膜质 边缘, 先端被 腺 毛和短 柔毛, 背部 无毛。 小花 8 — 16 朵, 黄色, 全部 管状, 花冠长 7 — 8 毫米, 檐部 筒形, 与管部 等长或 稍长, 先端 5 浅裂, 裂片 狭三角 形或披 针形, 长 0.5 — 1 毫米, 雄 蕊长 9 一 12 毫米, 花药长 2. 5 — 3 毫米, 多少伸 出花冠 之外, 花柱 与雄蕊 等长, 2 裂外 弯。 瘦果圆 柱形, 长约 5 毫米, 具 纵棱,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6 — 7 毫米。 花期 8 — 10 月。 产 大理、 漾濞、 丽江、 维西、 贡山、 德钦; 生 于海拔 (3100 —) 3400 — 4000 米的 高 山灌丛 草地或 草甸潮 湿地。 缅 甸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17. 小 头橐吾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00: 4-6 小头 垂头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Ligularia microcephala (Hand. Mazz. ) Hand.-Mazz. (1925); S. Y. Hu (1967); 中 国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Cremanthodium microcephalum Hand.-Mazz. (1920), (1936); R. Good (192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33 厘米。 须根 多数, 肉质, 根茎粗 1.5 — 2 厘米。 茎 直立, 具 纵向 细棱, 紫色, 上 部被短 柔毛, 下部变 无毛, 粗 2 — 4 毫米。 基生叶 肾形, 长 1.5 — 4.5 厘米, 宽 3 — 9. 5 厘米, 先端 圆形或 凹人, 边 缘具三 角状锅 齿或细 锯齿, 齿 端具胼 胝质 尖头, 基部心 形或深 心形, 两 侧耳长 1 一 2. 5 厘米, 开展 至互相 覆盖, 表面 绿色, 无毛, 背面淡 绿色, 无毛或 沿脉上 有极稀 疏的短 柔毛, 掌状脉 3 — 5 条, 和细脉 在两面 多少 突起, 叶柄长 10 — 21. 5 厘米, 基部具 狭鞘; 茎生叶 1 一 2 枚, 与 基生叶 同形, 较 I 小, 叶柄长 1.5 — 3. 5 厘米, 基部具 扩展的 宽鞘, 鞘长约 2.5 厘米, 宽约 1 厘米。 头状 花序 3 — 4 个, 排成 伞房状 花序或 单生, 花序 梗被腺 毛和短 柔毛; 苞片披 针形, 长 7 — 7.5 毫米, 宽约 1.8 毫米, 小芭片 钻形, 长 3 — 4 毫米; 总 苞宽钟 形或半 球形, 长 8 — 10 毫米, 宽 12 — 20 毫米; 总 苞片约 15 枚, 紫红 色或紫 褐色, 长 圆形, 宽 2 — 3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背面 疏生白 色短柔 毛或近 无毛, 边缘 膜质。 小花 多数, 30 — 50 朵, 紫红 色, 全部 管状, 长 5 — 6 毫米, 管 部长约 2 毫米, 檐部 筒形, 先端 5 裂, 裂 片狭三 角形, 长约 1 毫米, 雄蕊伸 出花冠 之外, 长约 2 毫米, 药隔 伸出, 花柱 与雄蕊 等长, 2 裂向外 卷曲。 瘦果圆 柱形, 长达 5 毫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5 — 6 毫米。 花果期 7 — 9 月。 产 维西、 中甸、 德饮; 生 于海拔 3700 — 4350 米的 高山草 甸潮湿 处或溪 沟边。 模式 
484  云 南植物 志  标 本采自 中甸。 18. 舟 叶橐吾 (中 国植 物志) 舷 叶橐吾 (图鉴 ), 船 苞橐吾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船 苍橐吾 Ligularia cymbulifera (W. W. Smith) Hand.-Mazz. (1936), (1938); S. Y. Hu (1967); 图鉴 (1975r;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Senecio pyrropappus auct . non Sch.-Bip.: Franch . (1892); S • cymbulifer W. W. Smith ( 1913 ) ; Ligularia crassa Hand.-Mazz. ( 1938); S. Y. Hu ( 1967); Senecillis cymbulifera ( W. W. Smith) Kitam. (1939); Ligularia amplexicaulis auct. non (Wall. ) DC. : Hand.-Mazz. (1936).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150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 粗壮, 具 纵棱, 被 白色蛛 丝 状毛, 基 部粗达 2.5 厘米。 基生 叶片阔 卵形、 阔椭圆 形至椭 圆形, 长 (15 —) 20—60 厘米, 宽 18 — 45 厘米, 先 端圆形 或钝, 边 缘具细 锯齿, 基部浅 心形, 两 面疏生 白色蛛 丝 状毛, 沿中脉 尤显, 叶柄长 10 — 38 厘米, 被白 色蛛丝 状毛, 上部 具翅, 翅宽 2_4厘 米, 全缘, 基部具 狭鞘; 茎 生叶约 3 枚, 下部 1 枚与 基生叶 同形, 近 等大, 叶 柄短, 长 6 — 10 厘米, 鞘扩展 抱茎, 长 7 — 8 厘米, 宽 1.5 — 3. 5 厘米, 中部 1 枚椭 圆形, 长达 27 厘米, 宽达 14 厘米, 无柄, 鞘长约 7 厘米, 宽达 4 厘米, 常 抱茎, 上部 1 枚舟状 抱茎, 两 面被白 色蛛丝 状毛。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成复 伞房或 圆锥花 序式, 宽大, 多 分枝, 长 10 — 40 厘米, 总轴 和分枝 密被白 色蛛丝 状毛; 苞片和 小苞片 线形, 长 5 — 8 毫米; 头状 花 序梗长 1 一 1.5 厘米, 被白 色蛛丝 状毛; 总苞 钟形, 长 8 — 10 毫米, 口 部宽达 10 毫 米; 总苞片 8 — 12 枚, 长圆 形或披 针形, 宽 2 — 3. 5 毫米, 先端 急尖至 渐尖, 基 部略合 生, 背 部下方 或近基 部被白 色蛛丝 状毛。 舌状花 5 — 7 朵, 黄色, 舌 片线状 条形, 长 13 — 15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先端 钝或具 3 齿, 管部长 4 一 4. 5 毫米; 管状花 13 — 20 朵, 黄色, 檐 部长约 5 毫米, 口部 5 齿裂, 管 部长约 3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4 一 5 毫 米, 具细 纵棱; 冠毛淡 黄色, 长约 6 毫米。 花果期 7 — 9 月。 产 丽江、 中甸、 德钦; 生 于海拔 3000 — 4200 米的林 缘草地 或高山 草甸。 四 川西南 部 (木里 )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幼苗 药用, 治胆 热症、 疮病。 19. 酸模 叶橐吾 (图鉴 ) 图版 101: 1-3 大马 蹄香、 大独 叶草、 化血丹 (昆明 ), 发罗海 (玉溪 ), 牛蒡 叶橐吾 (中 国植 物志) Ligularia lapathifolia (Franch. ) Hand.-Mazz. (1932), in obs. , ( 1936), ( 1938); S. Y. Hu (1967); 图鉴 (1975)*; Lauener (197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Senecio lapathifoLius Franch. ( 1892) ; S • tongtchuanensis Levi. (1915), (1916) ; Senecillis lapathifolia (Franch. ) Kitam. (1939). 多年生 草本, 高 60 — 150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粗 3 — 5 毫米, 长达 20 厘 米。 茎紫 红色, 被黄 色短柔 毛和白 色蛛丝 状毛, 具纵 向条纹 和棱, 基部粗 8 — 15 毫米, 
菊 科  485  图 版 101 1—3. 酸模 叶棄吾 Ugularia lapathifolia (French. ) Hand.-Mazz. , 1. 植株 下部, 2. 舌 状花, , L. atroviolacea (French. ) Hand.-Mazz. , 4. 植株, 5. 具节长 柔毛, 6. 叶 背局部 放大,  管 状花; 4-7. 暗紫 * 吾 . 管 状花。 (王 凌绘) 
486  云 南植物 志  多 少残存 枯叶柄 纤维。 基生叶 卵形或 椭圆状 卵形, 稀长 圆形, 长 19. 5 — 40. 5 厘米, 宽 9 一 23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边 缘具钝 齿或细 锅齿, 基部截 形或阔 楔形, 两面疏 生白色 蛛 丝状毛 或常变 无毛, 叶脉 羽状, 在表面 清晰或 略突, 在背面 突起, 叶柄长 (7 —) 10 — 27 厘米, 被白 色蛛丝 状毛和 黄色短 柔毛, 上部 具翅, 翅 全缘, » 部具 狭鞘; 莲生 叶 3 (— 4) 枚, 长圆 状椭圆 形至长 圆状披 针形, 下部 1 枚长 18 — 30 厘米, 宽 6. 5 — 12 厘米, 向上渐 变小, 两 面被白 色蛛丝 状毛, 无柄, 鞘扩展 抱茎。 头 状花序 10 — 60 个, 排列 成长达 30 厘米 的伞房 状或复 伞房状 花序, 分枝 和花序 梗被白 色蛛丝 状毛; 苞片和 小苞片 线形或 钻形, 长 5 — 8 毫米; 头状花 序梗长 1 一 4 厘米; 总 苞半球 形或宽 钟形, 长 10 — 12 毫米, 口部宽 10 — 18 毫米; 总苞片 8 — 12 枚, 卵 形至披 针形, 宽 4 一 6 毫米, 先端 急尖, 背 部被白 色蛛丝 状毛。 舌状花 黄色, 7 — 10 朵, 舌片 条状披 针形, 长 15 — 25 毫米, 宽 3 — 4 毫米, 先端 钝或具 2 — 3 浅齿, 管部长 7 — 8 毫米; 管状花 25 — 50 余朵, 檐部长 6 — 7 毫米, 先端 5 齿裂, 裂片常 反卷, 长约 1 毫米, 管 部长约 5 毫米。 瘦果长 圆 柱形, 长 6 — 7 毫米, 粗约 1.5 毫米, 无毛, 平滑; 冠毛红 棕色, 长约 10 毫米。 花 果期 7 — 10 月 。 产 昆明、 富民、 东川、 大理、 鹤庆、 丽江; 生 于海拔 2100 — 3100 米 的林下 草地或 草坡。 四川西 南部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 根 药用, 止咳、 消炎、 散瘀 止血; 外用 治风湿 骨痛。 20. 东俄 洛橐吾 (图鉴 ) Ligularia tongolensis ( Franch . ) Hand . -Mazz . (1936), (1938); S. Y . Hu (1967); 图鉴 (1975)、 Lauener (197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西藏 植物志 (1985广 ; 中 国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Senecio tongolensis Franch. (1892); Limpr. (1922); Ling (1935); S . monbeigii Levi. (1915); SenecilLis tongolensis (Franch. ) Kitam. (1939) -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100 厘米。 根 条状, 肉质, 多数。 茎紫 红色, 纤细, 被 黄褐色 短柔 毛和白 色蛛丝 状毛。 基生 叶卵状 心形, 长 2. 5 — 7 (-10) 厘米, 宽 2 — 5. 5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边 缘具锯 齿或细 锯齿, 基部心 形或浅 心形, 两 面被小 糙毛, 叶脉 羽状, 在两面 清晰或 略突, 叶柄长 (2. 5 —) 3. 5 — 14 厘米, 纤细, 被短 柔毛, 先端具 叶片下 延的 狭翅, 基部 鞘状, 鞘长 1 一 2 厘米; 茎生叶 2 枚, 下部 1 枚与 基生叶 同形近 等大, 具短柄 ,鞘多 少扩展 抱茎, 上部 1 枚 无柄, 鞘叶状 扩展, 长达 10 厘米。 头 状花序 3 — 20 个, 排列成 伞房状 花序; 苟片和 小苞片 线形, 长约 5 毫米; 头状花 序梗长 1 一 4 (一 7) 厘米, 被黄 色短柔 毛和白 色蛛丝 状毛; 总苞钟 形或半 球形, 长 7 — -9 毫米, 宽 7 — 10 毫 米; 总苞片 8 枚, 长圆 形或椭 圆形, 宽 2. 5 — 4 毫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背部 无毛。 舌 状花 6 — 7 朵, 黄色, 舌片 条状披 针形, 长 8 — 15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管部长 3 — 3.5 毫米; 管 状花达 30 朵, 伸 出总苞 之外, 冠檐 筒状, 长约 5 毫米, 先端 5 齿裂, 裂 齿长 0.5 毫米, 管 部长约 2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约 5 毫米, 无毛; 冠毛 淡黄白 色至淡 黄 褐色, 长 6 — 7 毫米, 与管 状花近 等长。 花果期 6 — 10 月。 产 会泽、 丽江、 中甸; 生 于海拔 3200 — 3850 (—4300) 米的灌 丛草地 或高山 草甸。 四 川西部 和西藏 东南部 也有。 
菊 科  487  根 药用, 治胆 热症、 疮疡。 21. 暗紫 棄 吾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01: 4-7 Ligularia atroviolacea (Franch. ) Hand.-Mazz. (193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Senecio atroviolaceus Franch. (1892); S . oreotrephas W. W. Smith (1913); Cre- manthodium atroviolaceum (Franch. ) R. Good (1929); S. Y. Hu (1966); H. Koyama (1968); Senecillis atroviolacea (Franch. ) Kitam. ( 1939) .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60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密被 紫黑色 具节长 柔毛, 宿存, 基部粗 3 — 5 毫米, 被枯叶 柄纤维 包围。 基生 叶卵状 心形, 长 5 — 11 厘米, 宽 3. 5 — 8 厘米, 先 端钝, 边 缘具细 锯齿, 基部 心形, 深 1 一 4 厘米, 两侧 裂片倒 卵形, 不 外展, 表面 无毛, 背面被 黄色短 柔毛, 沿中 脉密被 紫黑色 具节长 柔毛, 叶脉 羽状, 在表 面 清晰, 在背面 略突, 叶柄长 6 — 15 厘米, 密被 紫黑色 具节长 柔毛, 基部具 狭鞘; 茎生 叶通常 2 枚, 下部 1 枚与 基生叶 同形, 稍小, 长 5 — 9 厘米, 宽 5 — 6.5 厘米, 柄长 4. 5 — 9 厘米, 密被 紫黑色 具节长 柔毛, 基部 具鞘, 抱茎, 鞘长 3 — 5 厘米, 被具 节长柔 毛, 上部 1 枚 较小, 长 4 一 6 厘米, 宽 3 — 5 厘米, 无 柄或具 短柄, 鞘叶状 扩展, 长 3 — 5.2 厘米, 宽 1.5 — 2. 2 厘米, 被 具节长 柔毛。 头 状花序 5 — 10 个, 排列成 伞房状 花序; 苞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7 — 15 毫米; 头状花 序梗长 5 — 15 毫米, 密 被紫黑 色具节 柔毛; 小 苞片 线形, 长 3 — 5 毫米; 总苞 钟形, 长 8 — 13 毫米, 口部宽 9 一 12 毫米; 总 苞片约 10 枚, 长圆 形至长 圆状披 针形, 宽 2 — 3. 5 毫米, 先端 急尖, 背部密 被紫黑 色具节 柔毛。 无舌 状花; 管状花 25 — 30 朵, 黄色, 檐部长 4 一 5 毫米, 先端 5 齿裂, 裂 齿长约 1 毫 米, 管部长 2. 5 — 3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约 5 毫米, 淡 黄色, 无毛; 冠毛淡 黄色, 长 6—8 毫米。 花果期 7 — 10 月 。 产 大理、 洱源、 剑川、 鹤庆、 丽江、 维西; 生 于海拔 3000 — 3600 (-4000) 米的 林间 草地或 草坡湿 润处。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22. 小心 叶棄吾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心 叶橐吾 (中 国植 物志) Ligularia microcardia Hand.-Mazz. (1938); S. Y. Hu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60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黄 褐色, 密 被褐色 的短柔 毛, 基部粗 3 — 6 毫米, 多 少残存 枯叶柄 纤维。 基生 叶卵状 心形, 长 4 一 9. 5 厘米, 宽 5 — 11 厘米, 先端 急尖, 边缘具 锅齿, 基部 心形, 表面 无毛, 背 面被短 柔毛, 叶脉羽 状, 在表面 清晰, 在背面 突起, 叶柄长 7 — 12 厘米, 被短 柔毛, 上部 具翅, 基 部具狭 鞘; 茎下 部叶具 短柄, 鞘扩展 抱茎, 上 部叶片 较小, 无 柄或几 无柄, 鞘叶状 扩展, 与叶 片近 等大, 背 面被短 柔毛。 头 状花序 3 — 9 个, 排列成 伞房状 花序; 苞 片线状 钻形, 长 达 2 厘米, 被短 柔毛; 头状花 序梗长 1 一 6 厘米, 密被黄 褐色短 柔毛; 小 苞片线 形或钻 形, 长 3 — 5 毫米; 总苞陀 螺形, 长 8 — 10 毫米, 口 部宽约 10 毫米; 总苞片 12 — 14 枚, 长 圆形, 宽 2. 5 — 3. 5 毫米, 基部略 合生, 背 部被短 柔毛。 无舌 状花; 管状花 黄色, 冠 檐 筒形, 长约 5 毫米, 管 部长约 2 毫米。 瘦果纺 锤形, 长 3 — 4 毫米, 黑 褐色, 无毛; 
488  云南 植物志  冠毛淡 黄色, 长约 7 毫米。 果期 10 — 11 月。 产 中甸; 生于 海拔约 3400 米 的林缘 草地。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23. 浅 苞橐吾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02: 1-4 杯 头橐吾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 Ligularia cyathiceps Hand. Mazz. (1938); S. Y. Hu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90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 直立, 具纵向 细棱, 上部 被黄 色短柔 毛和白 色蛛丝 状毛, 下 部常变 无毛, 基部粗 3 — 8 毫米。 基生 叶卵状 心形, 长 7. 5 — 14 厘米, 宽 8. 5 — 20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圆形, 边 缘具细 锯齿或 锯齿, 齿 端具胼 胝质 尖头, 基部 深心形 或偶为 箭形, 两侧 裂片长 (4 一) 6 — 8 厘米, 宽 5. 5 — 8. 5 厘米, 表面 绿色, 干 后常变 褐色, 无毛, 背面淡 绿色, 沿 脉被短 柔毛, 叶脉 掌状, 在 两面突 起, 细脉和 网脉在 两面均 清晰和 略突, 叶柄长 15 — 45 厘米, 被短 柔毛, 基 部具长 5 — 7 厘米的 狭鞘; 茎生叶 2 — 3 枚, 卵 状肾形 或卵状 心形, 长 6 — 10 厘米, 宽 8 — 14 厘米, 柄长 3 — 7 厘米, 最上部 1 枚 无柄, 鞘宽 1 一 1.4 厘米。 头 状花序 15 — 25 个, 疏 松排列 成长 10 — 40 厘米的 总状花 序式, 总梗长 5 — 15 厘米, 被白 色蛛丝 状毛和 黄色短 柔毛; 苞片 膜质, 无柄, 叶状, 卵状披 针形, 长 2 — 3. 5 厘米, 宽 7 — 12 毫米, 先端 渐尖, 边 缘具细 锯齿; 小苞片 与苞片 同形; 头 状花序 梗长约 1 厘米, 被 蛛丝状 毛和短 柔毛; 总苞 浅 杯状, 基部 截形, 宽 8 — 10 毫米; 总苞片 7 — 13 枚, 2 层, 长 圆形, 长 7 — 10 毫米, 宽 2. 5 — 4 毫米, 外面 被疏短 柔毛, 内层具 宽膜质 边缘。 舌状 花通常 8 朵, 黄色, 舌片 长约 10 毫米, 宽 2. 5 — 3. 5 毫米, 具 平行的 脉纹, 先端具 3 齿, 管 部长约 3 毫米, 花柱 长约 6 毫米, 先端 2 齿裂; 管状花 多数, 长 6 — 8 毫米, 檐部 管状, 先端 5 浅裂, 裂片 三 角形, 管 部长约 2 毫米, 雄 蕊略伸 出花冠 之外, 花柱 2 裂 外弯, 与雄蕊 等长。 瘦果圆 柱形, 无毛; 冠毛 黄色, 长 6 — 8 毫米, 果 期变黄 棕色。 花果期 7 — 10 月。 产 中甸、 德钦、 贡山; 生 于海拔 3000 — 4000 米 的溪边 或高山 草甸。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饮。 24. 沼 生橐吾 (中 国植 物志) Ligularia lamarum ( Diels ) C. C. Chang (1935), in obs. ; Hand. -Mazz. (1936), (1938); S. Y. Hu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西藏 植物志 (1985); 中 国植物 志 (1989广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Senecio lamarus Diels ( 1922) ; Ligularia angustiligulata C. C. Chang (1951).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60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 直立, 具纵向 细棱, 中下 部 无毛, 黄 褐色, 最上部 和花序 枝被短 柔毛, 有时 混生白 色蛛丝 状毛, 茎 基部常 被枯叶 柄纤维 包围。 基生 叶三角 状箭形 或卵状 心形, 长 4 一 7 (— 9) 厘米, 宽 4 一 13. 5 厘米, 先端 急尖, 边 缘具鋸 齿或细 鋸齿, 齿端具 胼胝质 尖头, 基部 箭形或 心形, 两侧裂 片三角 形或 耳状, 长 1 一 4. 5 厘米, 宽 2 — 3. 5 厘米, 表面 无毛, 背面沿 主脉多 少被短 柔毛, 叶 脉 掌状, 和细脉 在两面 突起, 网脉 清晰, 叶柄长 10 — 29 厘米, 鞘长 3 — 6 厘米, 宽 2 — 4 毫米; 茎生叶 2 — 3 枚, 与 基生叶 同形, 稍小, 具 短柄, 鞘长 4 一 5 厘米, 宽约 1 厘 米。 头 状花序 10 — 20 (-25) 个, 排 列成长 10 — 17 厘米的 总状花 序式, 总梗长 4 一 7 
菊 科  图 版 102 1—4. 浅 苞棄吾 LigulanacyathicepsHancl.-Mazz. , 1. 植株 下部, 2. 植株 上部, 3. S 状花, 4. 管状花 叶棄吾 L. parvifolia C. C. Chang, 5. 植株, 6. 舌 状花, 7. 管 状花。 (上 凌绘) 
490  云 南植物 志  厘米, 被白 色蛛丝 状毛和 黄色短 柔毛; 苞片 线形, 长约 3 厘米, 宽 1.5 — 3. 5 毫米, 先 端尖, 全缘 或上部 偶有钝 圆齿; 头状花 序梗长 3. 5 — 9 毫米, 被短 柔毛; 小苞片 钻形, 长 8 — 12 毫米, 全缘; 总苞 钟形, 长 7 — 9 毫米, 宽 4 一 6 毫米, 基部 圆形; 总苞片 8 枚, 2 层, 外层 线状披 针形, 宽约 1.5 毫米, 内层长 圆形, 宽 2 — 2. 5 毫米, 具 膜质边 缘, 外面 无毛。 舌状 花通常 8 朵, 黄色, 舌 片狭长 圆形, 长 7 — 10 毫米, 宽约 1.5 毫 米, 具 平行的 脉纹, 先端具 3 齿, 管部长 3 — 4 毫米; 管 状花长 6 — 7 毫米, 冠檐 筒状钟 形, 宽约 1.5 毫米, 先端 5 裂, 裂 片狭三 角形, 长约 0.7 毫米, 管部长 2 — 3 毫米。 瘦 果圆 柱形, 无毛; 冠毛淡 黄色, 长 6 — 7 毫米。 花期 7 — 8 月。 产 维西、 中甸、 德钦; 生 于海拔 3300 — 4200 米的冷 杉林缘 或高山 草甸。 西 藏东南 部、 四川 西南部 和甘肃 南部有 分布。 25. 细 茎橐吾 (图鉴 ) 纤 细橐吾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Ligularia hookeri (C. B. Clarke) Hand.-Mazz. (1938); S. Y. Hu (1967); 图鉴 (1975)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秦岭 植物志 (1985 广; 中 国 植物志 (1989广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Cremanthodium hookeri C. B. Clarke ( 1876), in Hook. f. (1881); R. Good (1929), excl. syn. Senecio atkinsonii C . B. Clarke et S. leveillei Vant . ; Ling (1934) ; S. Y. Hu (1966); H. Koyama ( 1968 ) ; Lauener (1976), p. p. ; Senecio calthaefolius Hook.f. (1881); S. nimborum Franch. (1886), (1888), (1892); Levi. (1916); S. sikkimensis Franch . ( 1892); S • ficariifolius Levi. (1910); S . cacaliaefolius var. atkinsonii Diels (1912); S - sacco- flabellatus Levi, (1913), (1916) ; S . fedei Levi. (1914) ; Ligularia evaginata Chang (1950) . 25a. 细 茎橐吾 (原 变种) var. hookeri 多 年生小 草本, 高 12 — 30 (-40) 厘米。 根 条状, 纤细, 多数。 茎 纤细, 具纵细 棱, 上部 被短柔 毛和白 色蛛丝 状毛, 下部近 无毛。 基生叶 卵圆状 心形或 肾形, 长 (0.7—) 1-2.5 (一 4) 厘米, 宽 1.5 — 4 (-7) 厘米, 先端 圆形, 边缘具 三角状 钝齿, 基部 心形或 箭形, 两 侧裂片 耳状, 耳长 5 — 15 (-20) 毫米, 宽 10 — 15 (-30) 毫米, 表面 无毛, 背面 沿脉疏 生短柔 毛或变 无毛, 叶脉 掌状, 在两面 突起, 细脉 和网脉 在背面 清晰, 叶柄 纤细, 长 5 — 14 (-17) 厘米, 基部具 狭鞘; 茎生叶 2 枚, 与 基生叶 同形, 近 等大, 叶柄长 1 一 3 厘米, 基部 具膨大 的鞘, 鞘长 2 — 2. 5 厘米, 宽 3 — 8 毫米, 上部 1 枚 仅具膨 大的鞘 状柄, 叶片常 较小。 头 状花序 单生或 2 — 3 个 成总状 排列; 苞 片披针 形, 长 8 — 15 毫米, 宽 3 — 5 毫米; 头状花 序梗长 1 一 3. 5 厘米, 被 短柔毛 和白色 蛛丝状 毛; 小 苞片狭 线形或 丝状, 长 1 一 1.3 厘米; 总苞钟 形或宽 钟形, 长 8 — 10 毫米, 宽 8 — 12 毫米; 总苞片 8 — 13 枚, 2 层, 长 圆形, 外层宽 1.5 — 2 毫米, 内层宽 2. 5 — 3 毫 米, 边缘 膜质, 先端 渐尖。 舌状花 8 — 13 朵, 黄色, 舌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10 — 15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具 平行的 脉纹, 先端具 3 — 4 齿, 管部长 3 — 4 毫米; 管状花 多数, 长 7 — 9 毫米, 冠檐长 4. 5 — 5. 5 毫米, 先端 5 齿裂, 裂 齿长约 1 毫米, 管 部长约 3.5 毫 
菊 科  491  米。 瘦 果狭圆 柱形, 褐色, 长约 5 毫米, 无毛; 冠毛黄 褐色, 长 7 — 8 毫米。 花期 7 — 9 月。 产 大理、 漾濞、 洱源、 鹤庆、 丽江、 维西、 中甸、 德钦、 巧家; 生 于海拔 3400 — 4600 米的冷 杉林、 杜鹃 灌丛中 及高山 草甸。 四川、 西藏 也有。 分 布于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25b. 多头细 茎橐吾 (变种 ) var. polycephala (R. Good) Hand.-Mazz. (1938); 图鉴 (1975), in obs. ;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Cremanthodium hookeri subsp. polycephalum R, Good ( 1929) . 这一 变种头 状花序 较多, 4 一 7 (-9) 个, 通常 较小, 与原 变种可 区别。 产 大理、 洱源、 维西、 中甸、 德钦; 生 于海拔 3400 — 4000 米 的林间 草地或 高山草 甸。 四 川西南 部和西 藏东部 也有。 分 布缅甸 北部。 26. 小 叶橐吾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02: 5-7 Ligularia parvifoliaC. C. Chang (1935); Hand.-Mazz. (1938); S. Y. Hu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9).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100 厘米。 根 条状, 多数, 肉质。 茎 无毛, 具细 纵棱, 基部粗 3 — 4 毫米。 基生 叶片三 角形或 戟形, 长 3 — 4 (-5.5) 厘米, 宽 4 一 5 (— 7)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边缘具 三角状 钝齿, 基部 截形, 稀浅 心形, 两面 无毛, 叶脉 掌状, 在表面 清晰, 在背面 突起, 叶柄长 20 — 30 厘米, 纤细, 无毛, 基部具 狭鞘; 茎生叶 3 — 4 枚, 叶 形同基 生叶, 较小, 中下部 1 一 2 枚柄长 4 一 7 厘米, 基部 具扩展 的鞘, 鞘长 3. 5 — 4.5 厘米, 宽 4 一 6 毫米, 上部 2 枚无 柄或几 无柄, 鞘宽达 1 厘米, 有时 最上部 1 枚叶片 和 鞘汇合 而呈披 针形。 头 状花序 4 一 7 个, 排列成 疏松的 总状花 序式, 长 9 一 21 厘米, 无 毛或几 无毛; 苞片 披针形 或狭披 针形, 长 1 一 2 厘米; 头状花 序梗长 0.5 — 5. 5 厘米; 小苞片 线形, 长 5 — 8 毫米; 总苞 钟形, 长 8 — 10 毫米, 宽 7 — 9 毫米; 总苞片 7 — 10 枚, 2 层, 长圆形 ,宽 2 — 3 毫米, 先端 急尖, 内 层边缘 膜质。 舌状花 6 — 8 朵, 黄色, 舌片长 圆形, 长 1.2 — 2. 5 厘米, 宽 3 — 7 毫米, 先端 2 — 3 浅裂, 管部长 6 — 8 毫米; 管 状花约 15 朵, 冠檐 筒状, 长 5 — 6 毫米, 宽约 2 毫米, 先端 5 裂, 裂 片长约 1 毫米, 管 部长约 4 毫米, 药管伸 出冠檐 之外, 长约 3 毫米, 柱头 2 裂。 瘦 果狭圆 柱形, 褐色, 无 毛; 冠毛红 棕色, 长 5— 6 毫米。 花果期 7 — 9 月。 产 昆明、 嵩明、 峨山、 大理; 生 于海拔 1700 — 2300 米的 溪边。 模式标 本采自 昆明。 27. 穗 序棄吾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03: 1—3 近穗 序橐吾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Ligularia subspicata (Bur. et Franch. ) Hand.-Mazz. (1938); S. Y. Hu (1967);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Senecio subspicatus Bur. et Franch. (1892); S. fibrillosus Dunn (1903); Senecillis > subspicata ( Bur. et Franch. ) Kitam. ( 1939); Ligularia nudicaulis C. C. Chang (1951). 
492  云南 植物志  多年生 草本, 高 35 — 75 (-100)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纤细, 多数。 茎 直立, 具 纵向 细棱, 最 上部和 花序被 黄色短 柔毛和 混生白 色蛛丝 状毛, 中下部 无毛, 基部 被枯叶 柄纤维 包围。 基生 叶卵状 心形或 戟形, 长 3 — 10. 5 厘米, 宽 4 一 15 厘米, 先端 急尖, 边 缘具细 锯齿, 齿端具 胼胝质 尖头, 基部宽 心形或 戟形, 两侧 裂片长 1.3 — 4 厘米, 宽 1.5~6 厘米, 表面 无毛, 背面沿 脉疏生 黄色短 柔毛, 叶脉 掌状, 和细脉 在两面 突起, 网脉 清晰或 略突, 叶柄 纤细, 长 10 — 21 厘米, 基部具 狭鞘; 茎生叶 2 — 3 枚, 与 基生叶 同形, 稍小, 叶柄长 1 一 8 厘米, 下 部具长 2 — 5 厘米、 宽 2. 5 — 7 毫米 的鞘, 最上部 1 枚 无柄, 鞘长达 4 厘米。 头状花 序多数 (25 — 60 个), 排 列成长 10 — 30 厘米的 总状花 序式; 苞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10 — 30 毫米, 全缘 或有时 先端具 芒刺状 锯齿; 头状 花序梗 长 5 — 20 厘米, 被短柔 毛和白 色蛛丝 状毛; 小苞片 钻形, 长 9 一 13 毫米; 总苞 钟形, 长 7 — 11 毫米, 宽 5 — 8 毫米; 总苞片 5 — 8 枚, 披针 形或长 圆形, 宽 1.5 — 3 毫米, 先端 急尖, 内 层边缘 膜质。 无舌 状花; 管状花 9 一 16 朵, 冠檐 筒形, 长 5 — 5. 5 毫米, 先端 5 齿裂, 裂 片长约 1 毫米, 管 部长约 3 毫米。 瘦果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约 8 毫米。 花 期 7 月。 产 中甸; 生 于海拔 3500 — 3900 米 的林缘 草坡。 四川西 部至西 南部有 分布。 28. 离 舌橐吾 (图鉴 ) 山紫菀 Ligularia veitchiana (Hemsl. ) Greenm. in Bailey ( 1917) ; Hand . -Mazz . (1936), in nota, (1938); Dress (1962); S. Y. Hu (1967); 图鉴 (1975)*; Kitam. (1982), quoad syn. L. fischeri (Ledeb. ) Tutcz.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秦岭 植物志 (1985); 中 国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Senecio veitchianus Hemsl. ( 1905); Ligularia sibirica auct. non ( L. ) Cass. : Hand. -Mazz. (1936), p. p. , (1938), p. p.; S. Y. Hu (1967), p. p.; 中国 植物志 (1989) , p. p.; SeneciUis veitchiana (Hemsl. ) Kitam. (1939) . 多年生 草本, 高 60 — 120 厘米。 根 条状, 多数, 肉质。 茎 具纵向 细棱, 上部 和花序 被黄褐 色短柔 毛和白 色蛛丝 状毛, 中 下部近 无毛, 基部粗 4 一 9 毫米, 被 枯叶柄 纤维包 围。 基生 叶肾形 或卵状 心形, 长 10 — 20 厘米, 宽 15 — 28 厘米, 先端圆 或钝, 边 缘具三 角状 细齿, 基部宽 心形, 两 侧裂片 耳状, 长 3 — 6 厘米, 宽达 9 厘米, 两 面无毛 或背面 沿脉 被毛, 叶脉 掌状, 在背面 突起, 叶柄长 10 — 50 厘米, 基部具 狭鞘; 茎生叶 与基生 叶 同形, 较小, 具 短柄或 无柄, 鞘 膨大, 全缘。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 列成长 20 — 60 厘米 的 总状花 序式; 苞片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10 — 25 毫米, 宽 4 一 8 毫米, 叶状, 具脉 纹, 先端长 渐尖, 全缘, 背面 被蛛丝 状毛; 头状花 序梗长 5 — 9 毫米, 被 短柔毛 和蛛丝 状毛; 小苞片 线形或 钻形, 长 5 — 8 毫米; 总 甚筒状 钟形或 钟形, 长 8 — 12 毫米; 总苞 片 7 — 9 枚, 2 层, 长圆 形或披 针形, 宽 1.5 — 3 毫米, 背部上 方被短 柔毛, 内层 具膜质 边缘。 舌状花 6 — 10 朵, 黄色, 舌片狭 匙形, 长 15 — 20 毫米, 宽 2 — 2. 5 毫米, 管部长 5 — 10 毫米; 管状花 12 — 15 朵, 长达 15 毫米, 檐 部长约 7 毫米, 筒形, 先端 5 裂, 裂 片长约 1 毫米, 开花时 药管伸 出冠檐 之外, 柱头 2 裂 外弯。 瘦 果狭圆 柱形, 褐色, 无 毛; 冠毛淡 棕色, 长 5 — 6 毫米。 花期 7 — 9 月。 
菊  科  493 
494  云南 植物志  产 云南西 北部。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鄂西、 陕南、 甘南。 未 见云南 的本种 标本,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引证的 Delavay 2984, 3114 两 号德钦 标 本也未 见到, 且 Delavay 并 未到过 德钦, 故云南 是否有 本种分 布尚待 进一步 查寻。 根 药用, 温肺 化痰、 平喘 止咳。 29. 白 序橐吾 (中 国植 物志) 上 白橐吾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Ligularia anoleuca Hand . -Mazz . (1938); S. Y. Hu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Senecio cacaliaeform is ( Lam. ) Reichenb . f . araneosus auct. non DC. : Franch . (1892) ; Ligularia sibirica (L. ) Cass. var. araiieosa DC. (1837); S. Y. Hu (1967), quoad specim . cit. 多年生 草本, 高达 100 厘米。 根 条状, 肉质, 多数。 茎 粗壮, 基 部粗达 1.3 厘米, 具纵向 细棱, 下部无 毛或近 无毛, 上 部和花 序被白 色蛛丝 状毛。 基生叶 卵状心 形或肾 形, 长 13 — 17 厘米, 宽 17 — 27 厘米, 先 端圆形 或钝, 边缘 具狭三 角状细 锯齿, 齿端具 胼胝质 尖头, 基部宽 卵形, 两 侧裂片 耳状, 长约 8 厘米, 宽达 11 厘米, 表面 无毛, 背 面沿脉 上被白 色蛛丝 状毛, 叶脉 掌状, 和网 脉在背 面多少 突起, 叶 柄长达 36 厘米, 被 蛛丝 状毛, 无翅, 基部具 狭鞘; 茎 生叶与 基生叶 同形, 较小, 叶柄长 3 — 16 厘米, 无翅 或 具膜质 狭翅, 翅 全缘, 鞘 膨大, 长 3 — 5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全缘。 头状 花序多 数, 排 列成长 15 — 20 厘米 的总状 花序式 •; 苞片 卵状披 针形, 长 2. 5 — 4 (一 6)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叶状, 先端渐 尖或长 渐尖, 边缘具 鋸齿, 背 面脉上 具蛛丝 状毛; 头状花 序 梗长约 8 毫米, 被蛛丝 状毛; 小苞片 线形或 钻形, 长 10 — 16 毫米; 总苞 钟形, 长 10 — 15 毫米; 总苞片 9 一 14 枚, 长 圆形, 宽 2. 5 — 3. 5 毫米, 先端 急尖, 具宽 膜质边 缘, 背 部被短 柔毛。 舌状花 5 — 6 朵, 黄色, 舌片 线形, 长 15 — 20 毫米, 宽约 2 毫米, 先端常 3 浅裂, 管 部长约 8 毫米, 具退 化雄蕊 的纤细 花丝, 柱头 2 裂, 外弯; 管 状花达 25 朵, 伸 出总苞 之外, 冠檐长 5 — 6 毫米, 先端 5 裂, 裂 片长约 1 毫米, 管部与 冠檐等 长或近 等长, 开花时 药管伸 出冠檐 之外达 3 毫米, 柱头 2 裂, 外弯。 瘦果圆 柱状, 黑褐 色, 无毛; 冠毛淡 棕色, 长约 5 毫米。 花果期 8 — 9 月。 产 洱源至 大理; 生 于海拔 (2400 —) 3300 — 3520 米 的山坡 草地。 模 式标本 采自洱 源。 30. 怒 江棄吾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缅 甸橐吾 (中国 植物志 ), 毛 叶橐吾 (西 藏植 物志) Ligularia chimiliensis C. C. Chang ( 1935); Hand. -Mazz. ( 1938); S. Y. Hu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9); 横断山 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25 — 70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 具纵向 细棱, 无毛 或上部 疏生短 柔毛, 基部 被枯叶 柄纤维 包围。 基生 叶心状 圆形、 卵状 箭形或 肾形, 长 3. 5 — 10 厘米, 宽 4 一 8. 5 厘米, 先 端钝、 急 尖或稀 凹人, 边缘具 三角状 粗齿, 齿 端尖, 基部宽 心形或 箭形, 两侧裂 片多少 叉开, 倒卵形 或倒三 角形, 长 1.5 — 3. 5 厘米, 宽 1.8 — 4.5 
菊 科  495  厘米, 表面 无毛, 背 面被短 柔毛, 沿 脉上毛 较密, 叶脉 掌状, 在背面 突起, 叶柄长 9 一 25 厘米, 鞘长 3 — 5 厘米, 宽 5 — 10 毫米, 全缘; 茎中 下部叶 具柄, 柄长 2 — 4. 5 厘米, 鞘多少 扩展, 上部 1 枚 无柄, 鞘叶状 扩展, 长约 3 厘米, 全缘。 头 状花序 9 一 15 个, 排 列 成长达 11 厘米的 总状花 序式, 总轴 密被黄 褐色短 柔毛; 苞片 叶状, 下 部者长 圆形, 长 4 一 5. 2 厘米, 边缘 具齿, 中 部者披 针形, 长 2 — 2. 5 厘米, 向 上为线 状倒披 针形, 长 1 一 1.4 厘米; 头状花 序梗长 6 — 13 毫米, 密 被黄褐 色的短 柔毛; 小苞片 1 一 2 枚, 线 形, 比总 苞短, 长约 5 毫米; 总 苞钟形 或筒状 钟形, 长 9 一 10 毫米, 宽 6 — 8 毫米; 总 苞片约 9 枚, 长 圆形, 宽 2. 5 — 4 (一 5) 毫米, 先端 急尖, 背部 无毛。 舌状花 5 — 6 朵, 黄色, 舌片 条状披 针形, 长约 8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先端具 3 齿, 管 部长约 3 毫米; 管状花 12 — 30 朵, 檐 部长约 6 毫米, 先端 5 齿裂, 裂 齿长约 1 毫米, 管 部长约 3 毫米。 瘦 果长圆 柱形, 无毛, 冠 毛淡黄 褐色, 长 3 — 4 毫米。 花期 8 月。 产 庐水、 福贡; 生 于海拔 3600 — 3700 米 的山坡 岩上或 杜鹃灌 丛中。 分布缅 甸东北 部 恩梅开 江以东 地区。 , 31. 片 马橐吾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Ligularia pianmaensis Y. L. Chen (1984) , nom. nud. ; T. L. Ming in addenda.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60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 直立, 上部 被黄色 的短柔 毛, 中下部 无毛, 黄 褐色, 具纵向 细棱, 基部粗 4 一 5 毫米, 被枯叶 柄纤维 包围。 基生 叶卵 状心形 或卵状 肾形, 长 3. 5 — 5. 5 厘米, 宽 4 一 8 厘米, 先 端钝, 稀 急尖, 边 缘具三 角状的 锯齿, 基部 心形或 箭形, 两侧 裂片不 开展, 倒卵 形或近 圆形, 长 1.2 — 3 厘米, 宽 1.8 — 3. 2 厘米, 表面无 毛或近 无毛, 背 面沿脉 上被短 柔毛, 叶脉 掌状, 叶 柄长约 9.5 厘米, 基部具 狭鞘; 茎生叶 3 枚, 中下部 2 枚 具柄, 柄长 3 — 4. 5 厘米, 鞘长 4 一 4.5 厘米, 宽达 1 厘米, 全缘, 多少 抱茎, 上部 1 枚 无柄, 鞘 扩展, 长约 3.5 厘米, 宽 1.2 — 1.5 厘米。 头 状花序 7 — 9 个, 排 列成长 12. 5 — 14 厘米的 总状花 序式, 总 轴被黄 色短 柔毛; 苞片 叶状, 绿色, 卵形, 长 10 — 55 毫米, 宽 5 — 25 毫米, 先端 急尖, 边缘 具齿; 头 状花序 梗长达 1 厘米, 被 黄色短 柔毛; 小苞片 线形, 长 5 — 8 毫米; 总苞 钟形, 长约 10 毫米, 宽 6 — 7 毫米; 总苞片 8 枚, 宽 3 — 4 毫米, 先端 渐尖, 背面 无毛。 舌状 花 5 朵, 黄色, 舌 片狭长 圆形, 长 8 — 10 毫米, 宽 2. 5 — 3. 5 毫米, 先端具 3 齿; 管状 花 13 — 15 朵, 伸 出总苞 之外, 檐部长 5 — 6 毫米, 先端 5 齿裂, 裂 齿长约 1 毫米, 管部 长约 4 毫米。 瘦果 (幼) 圆 柱形, 无毛; 冠 毛淡黄 褐色, 长约 4 毫米。 花期 8 月。 产' 庐水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3600 米的 山坡岩 石上。 与怒 江橐吾 L. chimiliensisChang 的 区别在 于头状 花序较 少数, 苞片 卵形, 叶状, 长 10 — 55 毫米, 宽 5 — 25 毫米, 《中 国植 物志》 将 本种并 入怒江 橐吾中 似过于 牵强; 与 苞片卵 形的离 舌橐吾 L. veitchiana (Hemsl. ) Greenm. 的区 别是后 者植株 高大, 叶片宽 大, 头状 花序极 多数, 紧 密排列 成长达 60 厘米的 总状花 序式。 32. 宽 戟棄吾 (图鉴 ) 图版 103: 4-7 山紫菀 Ligularia latihastata (W. W. Smith) Hand.-Mazz. (1923), in obs. , (1938); S. Y. Hu (1967);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中国 植物志 (1989); 横断 
496  云 南植物 志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Senecio latihastatus W. W. Smith (1913); Ligularia caloxantha auct. non (Diels) Hand.-Mazz (1925) : Hand. -Mazz. (1936), p. p. quoad Hand.- Mazz. 3656; Senecillis Latihastata (W. W. Smith) Kitam. (1939). 多年生 草本, 高 60 — 90 厘米。 根 条状, 多数, 肉质。 茎紫 褐色, 具纵向 细棱, 上 部疏生 黄色短 柔毛, 中下部 无毛, 基部粗 3 — 5 毫米, 被枯叶 柄纤维 包围。 基生 叶宽戟 形或 三角状 戟形, 长 4 一 11 厘米, 基部宽 8 — 15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边 缘具细 锯齿, 基部戟 形或宽 心形, 两 侧裂片 外展, 长 3 — 5 厘米, 宽 2. 5 — 4 厘米, 两面 无毛或 背面沿 脉有 稀疏的 短柔毛 和蛛丝 状毛, 叶脉 掌状, 和网脉 在背面 突起, 叶柄长 20 — 40 厘米, 具纵向 条纹, 无毛, 上部具 狭翅, 基部具 狭鞘; 茎生叶 2 (— 3) 枚, 与 基生叶 同形, 稍小, 下部 1 枚柄长 10 — 15 厘米, 先端具 狭翅, 上部 1 枚 无柄, 鞘 扩展, 长 4 一 7 厘 米, 宽 2 — 3 厘米, 边缘具 锯齿。 头 状花序 (4 一) 6 — 24 个, 排 列成长 4 一 30 厘 米的总 状花 序式, 总 轴被白 色妹丝 状毛; 苞片卵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长 2 — 4 厘米, 叶 片状; 头状花 序梗长 2 — 10 毫米, 被白色 蛛丝状 毛或变 无毛; 小苞 片狭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8 — 10 毫米, 无毛; 总苞宽 钟形, 长 9 一 11 毫米, 宽 8 — 9 毫米; 总苞片 8 — 10 枚, 长 圆形, 宽 3 — 5 毫米, 先端 急尖, 内层 边缘宽 膜质, 无毛。 舌状花 黄色, 8 — 10 朵, 舌片 线形, 长 2. 5 — 4 厘米, 宽 2 — 5 毫米, 先端 3 齿裂, 裂齿长 1 一 2 毫米, 管部长 6 — 7 毫米, 花 柱长约 10 毫米, 柱头 2 裂, 外弯, 长约 2 毫米; 管 状花约 25 朵, 伸 出总苞 之外, 冠檐长 5 — 6 毫米, 先端 5 浅裂 ,裂 片长约 1 毫米, 管部与 檐部等 长或近 等长, 雄蕊 花药伸 出冠檐 之外, 长约 3 毫米, 花 柱长达 13 毫米, 上部 2 裂 外弯, 裂 片长约 2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黑 褐色, 无毛; 冠毛红 褐色, 长约 5 毫米。 花果期 7 — 11 月。 产于 大理、 丽江、 中甸; 生 于海拔 (2400 —) 3000 — 3550 米 的林缘 草坡、 溪边或 沼 泽地。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根 药用, 温肺 下气、 消炎 止咳、 平喘。 33. 美 黄棗吾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黄 亮橐吾 (中 国植 物志) Ligularia caloxantha (Diels) Hand. Mazz. (1923), (1925), (1936), p. p. , (1938); S. Y. Hu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9)、 横 断山区 维管植 物 (1994). Senecio caloxanthus Diels (1912); Levi. (1916); Senecillis caloxantha (Diels) Ki- tam. ( 1939) ; Ligularia brachyphylla auct. non Hand.-Mazz. (1923): Hand . -Mazz . (1938), quoad p. p. specim . NE- Yunnan.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115 厘米。 根 条状, 多数, 肉质。 茎黄褐 色或紫 褐色, 具纵向 细棱, 上部 疏生短 柔毛, 中下部 无毛, 基部粗 5 — 8 毫米, 常 被枯叶 柄纤维 包围。 基生 叶 三角状 或卵状 心形, 长 5 — 9 厘米, 宽 7 — 16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边 缘具鋸 齿或细 鋸齿, 基部 心形或 箭形, 两侧 裂片略 叉开, 长 2. 5 — 4 厘米, 宽 3 — 4. 5 厘米, 表 面疏生 短糙 伏毛, 背 面无毛 或沿脉 上被短 柔毛, 叶脉 掌状, 和网脉 在背面 突起, 叶柄长 20 — 40 厘米, 无毛, 上部具 狭翅, 基部具 狭鞘; 茎生叶 2 (-3) 枚, 与 基生叶 同形, 稍小, 
菊 科  497  下部 1 枚 的柄长 6 — 17 厘米, 上 部叶无 柄或近 无柄, 鞘 扩展, 长 4 一 6 厘米, 宽 1 一 2 厘 米, 边缘 具齿。 头 状花序 10 — 25 个, 疏松 排列成 总状花 序式, 总轴长 12 — 30 厘米, 被 黄色短 柔毛; 苞片披 针形, 长 1.5 — 5 厘米, 宽 0.5 — 1.5 厘米, 自 下而上 变小, 先端渐 尖, 边缘 具齿; 头状花 序梗长 0.5 — 7 厘米, 纤细 直立, 被短 柔毛; 小苞片 线形, 长 10 — 12 毫米, 具 疏齿; 总苞 钟形, 长 9 一 11 毫米, 宽 5 — 7 毫米; 总苞片 8 — 10 枚, 长 圆形, 宽 2 — 3 毫米, 先端 急尖, 内层 具膜质 边缘。 舌状花 黄色, 5 — 6 朵, 舌片 倒披针 形, 长 14 一 20 毫米, 宽 3 — 5 毫米, 先端 3 齿裂, 裂 齿长约 1 毫米, 管部长 5 — 7 毫米, 柱头 伸出, 2 裂, 外卷; 管状花 10 — 15 朵, 伸 出总苞 之外, 冠 檐长约 5 毫米, 先端 5 裂, 裂 片长约 1 毫米, 反卷, 管部 与冠檐 等长, 雄蕊 花药伸 出冠檐 之外, 长约 3 毫米, 花 柱长约 11 毫米, 上部 2 裂 外弯。 瘦果圆 柱形, 黑 褐色, 无毛; 冠毛红 褐色, 长约 5 毫米。 花期 8 — 9 月。 产 丽江、 中甸、 镇雄; 生 于海拔 2400 — 2800 米的 草坡或 沟边。 四川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该 种与宽 戟橐吾 L. latihastata 相似, 区别 在于本 种叶基 部通常 心形, 表面 被短糙 伏毛, 头状 花序梗 纤细而 直立, 舌状 花通常 5 朵, 舌片 较短, 管状花 较少。 34. 菱 苞棄吾 (中 国植 物志) 近无 茎橐吾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Ligularia subnudicaulis Hand.-Mazz. ( 1938); S. Y. Hu ( 1967); H. Koyama (1968) inobs.;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Ligularia kanaitzensis (Franch. ) Hand.-Mazz. var. subnudicaulis (Hand.-Mazz. ) S. W. Liu , 中国 植物志 (1989). 多年生 草本, 高 35 — 85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紫 红色, 上 部被稀 疏的短 柔 毛和白 色蛛丝 状毛, 下部 无毛, 粗达 5 毫米。 基 生叶和 茎下部 叶卵状 心形, 长 4. 5 — 17.5 厘米, 宽 4 一 14 厘米, 先端 急尖, 边 缘具细 鋸齿, 基部 心形, 深为 叶片的 1/3, 两 侧 裂片略 叉开, 倒卵 形或长 圆形, 两面 无毛, 叶 脉掌状 或掌式 羽状, 在 两面略 突起, 叶 柄长达 23 厘米, 上部具 狭翅, 翅 全缘, 基部 具鞘, 半 抱茎, 鞘长 2 — 3 厘米, 淡紫红 色; 茎 中部叶 稍小, 无 柄或近 无柄, 鞘叶状 扩展, 长达 7 厘米, 宽 8 — 20 毫米, 基部抱 茎, 边 缘有疏 锯齿, 上部 叶小, 卵形, 长 和宽约 2.5 厘米, 无柄, 鞘长达 3 厘米, 宽约 1.3 厘米, 边缘 具齿。 头 状花序 7 — 30 个, 疏 松排列 成长达 25 厘米的 总状花 序式, 总 轴 被短柔 毛和稀 疏的白 色蛛丝 状毛; 苞 片狭卵 形或近 菱形, 长 2 — 2. 5 厘米, 宽 7 — 11 毫米, 近无 柄或具 短柄, 先端 渐尖, 边缘具 疏齿, 齿端具 胼胝质 尖头; 头状花 序梗长 3-10 (一 50) 毫米, 被短 柔毛; 小苞片 线状披 针形, 长约 1 厘米; 总苞 钟形, 长达 1 厘米, 宽 6 — 8 毫米; 总苞片 8 枚, 长 圆形, 宽 3 — 3. 5 毫米, 先端 急尖, 背部 无毛。 舌 状花 6 朵, 舌片长 15 — 20 毫米, 宽 3 — 5 毫米, 黄色, 先端具 3 齿, 管 部长约 5 毫米; 管 状花约 15 朵, 黄色, 伸 出总苞 之外, 长约 12 毫米, 冠檐长 6. 5 — 7 毫米, 先端 5 齿 裂, 裂片披 针形, 长约 1 毫米, 管部长 5 — 5. 5 毫米。 瘦果 (幼期 ) 圆 柱形, 无毛; 冠 毛淡黄 色至黄 褐色, 长约 9 毫米。 花期 7 — 9 月。 产丽江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2600 — 3965 米的 溪边、 林缘及 草坡。 
498  云南 植物志  35. 细 齿橐吾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马蹄 叶橐吾 (中 国植 物志) Ligularia odontomanes Hand.-Mazz. (1925), (1936), (1938); S. Y. Hu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9r;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16 — 65 厘米。 根 条状, 多数, 肉质。 茎 褐色, 具纵向 细棱, 密被 黄 褐色具 节长柔 毛或毛 被多少 脱落, 基部粗 3 — 5 毫米, 通常 具枯叶 柄纤维 包围。 基生 叶马 蹄形, 长 (3 —) 4 一 7 厘米, 宽 (4 一) 7 — 14 厘米, 先端 圆形, 具凸 尖头, 稀为急 缩短 尾尖, 边 缘具细 锯齿, 基部箭 形或深 心形, 两侧裂 片不叉 开或略 叉开, 长 4 一 6 厘 米, 宽 2. 5 — 4 厘米, 两 面被平 伏的柔 毛或毛 被多少 脱落, 叶脉 掌状, 在两面 突起, 网 脉 在两面 清晰或 略突, 叶柄长 7 — 21 厘米, 被黄褐 色长柔 毛或毛 被多少 脱落, 先端无 翅, 基部具 狭鞘, 鞘长约 2.5 厘米, 宽 5 — 7 毫米; 茎生叶 2 枚, 与 基生叶 同形, 稍小, 下部 1 枚柄长 8 — 9 厘米, 被长 柔毛, 鞘狭, 抱茎, 长 4 一 5 厘米, 上部 1 枚柄长 1 一 2 厘米或 无柄, 鞘叶状 扩展, 长圆 形或近 圆形, 长 4 一 4. 5 厘米, 宽 2 — 3. 7 厘米, 边缘具 齿。 头 状花序 8 — 15 个, 排列成 总状花 序式, 总轴长 7 — 15 厘米, 被黄 褐色短 柔毛; 苞 片卵 形或披 针形, 长 1.5 — 1.8 (-4.3)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边缘 具齿; 头 状花序 梗长 3 — 12 毫米, 被 柔毛; 小苞片 线形, 比总 苞长, 长约 11 毫米, 具 疏齿; 总苞 钟形, 基部 圆形, 长约 10 毫米, 宽约 7 毫米; 总苞片 (8 —) 10 枚, 长 圆形, 宽 3 — 3. 5 毫米, 先端急 尖至短 渐尖, 边缘宽 膜质。 舌状花 5 (-8) 朵, 黄色, 舌片线 状倒披 针形, 长 13 — 22 毫米, 宽 3 — 4 毫米, 先端 3 齿裂, 管部长 4 一 6 毫米, 柱头 伸出, 2 裂, 外卷; 管 状花达 25 朵, 伸 出总苞 之外, 冠 檐长约 5 毫米, 先端 5 浅裂, 管 部长约 6 毫米, 雄 蕊 药管伸 出冠檐 之外, 柱头 2 裂, 外弯。 瘦果圆 柱形, 黑 褐色, 无毛; 冠毛红 黄色, 长 约 6 毫米。 花期 7 — 8 月 。 产 丽江、 宁范、 中甸; 生 于海拔 2300 — 3600 米 的林间 草地或 草地。 四川 西南部 (木里 ) 也有。 该 种与美 黄橐吾 L. caloxantha 和宽 戟橐吾 L. latihastata 颇多 相似, 但茎和 叶柄被 具节长 柔毛, 叶片马 蹄形, 基部箭 形或深 心形, 与 叶片近 等长, 两面 被毛, 总状 花序短 而多少 密集, 舌片线 状倒披 针形, 上述 特征足 以和后 两种相 区别。 36. 鞘 叶橐吾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04: 1-5 叶状 鞘橐吾 (中 国植 物志) Ligularia phyllocolea Hand. Mazz. (1938); S. Y. Hu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9). Ligularia longipes C. C. Chang (195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60 — 150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 粗壮, 黄褐 色或紫 褐色, 具纵向 细棱, 被 褐色短 柔毛, 基部粗 1 一 1.2 厘米, 被枯叶 柄纤维 包围。 基生叶 卵状心 形, 长 9 一 18 厘米, 宽 11 一 20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边 缘具细 锅齿, 锯 齿三角 形或披 针形, 基部 心形, 两侧 裂片倒 卵形, 不 叉开, 长 4 一 7 厘米, 宽 5 — 8 厘米, 两面 无毛或 表面 疏生短 柔毛, 背面 脉上疏 被蛛丝 状毛, 叶脉 掌状, 在背面 突起, 叶 柄长达 60 厘米, 紫 褐色, 无毛, 上 部具狭 M, 基部 具狭长 的鞘, 鞘长 5 — 11 厘米, 抱茎; 茎生叶 3 — 4 
菊 科  499  枚, 与 基生叶 同形, 稍小或 上部叶 较小, 下部和 中部叶 具柄, 鞘 扩展, 长 6 — 12 厘米, 宽达 2 厘米, 全 缘或近 全缘, 上部 1 一 2 枚 无柄, 鞘叶状 扩展, 边缘具 齿或稀 齿裂。 头 状花序 100 个 以上, 紧 密排列 成长达 65 厘米的 总状花 序式, 总轴 被黄褐 色短柔 毛或混 生白 色蛛丝 状毛; 苞 片向上 渐小, 下部的 卵状披 针形, 长 3 — 6 厘米, 边缘 具齿, 上部 的 条形或 线形, 长 1.5 — 2. 5 厘米, 全 缘或上 部边缘 齿裂; 头状 花序梗 纤细, 长 5 — 15 毫米, 被黄 褐色短 柔毛, 花 后下弯 或有时 反折; 小苞片 线形, 长 8 — 12 毫米; 总 苞筒状 钟形, 长 10 — 14 毫米, 宽 5 — 6 毫米, 基 部圆; 总 苞片约 8 枚, 长圆形 或长圆 状披针 形, 宽 2 — 3 毫米, 先端 渐尖, 具膜质 边缘。 舌状花 (4 一) 5 (-6) 朵, 黄色, 舌片线 状倒披 针形, 长 11 一 18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先端具 2 — 3 齿, 管部长 7 — 9 毫米, 柱头 2 裂 外弯, 伸 出总苞 之外, 冠檐长 6 — 7 毫米, 先端 5 齿裂, 裂 齿长约 1 毫米, 管部长 6 — 7. 5 毫米, 雄蕊花 药长约 4 毫米, 伸 出冠檐 之外, 花柱 2 裂 外弯, 伸 出药管 之外。 瘦果 褐色, 长约 5 毫米, 无毛; 冠毛黄 棕色, 长约 4 毫米。 花果期 9 一 11 月。 产 镇康、 腾冲、 大理、 兰坪、 贡山、 维西; 生 于海拔 2600 — 3650 (-4150) 米的 林缘草 地或草 坡的水 沟边。 缅甸东 北部有 分布。 该 种头状 花序极 多数, 排列 成密集 较长的 总状花 序式。 37. 长 毛豪吾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04: 6-9 柔毛鞘 叶橐吾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Ligularia villosa (Hand.-Mazz. ) S. W. Liu (1987); 中国 植物志 (1989); 横 断山区 维 管植物 (1994). Ligularia phyllocoLea Hand.-Mazz. var. villosa Hand.-Mazz. (1938); S. Y. Hu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Ligularia heterophylla auct. non Rupr. : C. C. Chang (195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L. changiana S. W. Liu ex Y. L. Chen (1994) , syn. nov. 多年生 草本, 高 70 — 130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 粗壮, 黄 褐色, 具 纵向细 棱, 密被棕 色的长 柔毛或 下部毛 被多少 脱落, 基部粗 4 一 8 毫米, 多少被 枯叶柄 纤维包 围。 基生 叶三角 状戟形 或卵状 心形, 长 6 — 16. 5 厘米, 宽 10 — 24 厘米, 先端急 尖或少 有近 圆形, 边 缘具不 整齐的 锅齿, 齿三角 状或披 针状, 长短 不等, 基部 戟形或 心形, 两 侧裂 片倒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2. 5 — 5 厘米, 宽 4 一 6 厘米, 表面 被短糙 伏毛, 常 多少脱 落, 背面 密被黄 褐色长 柔毛, 叶脉 掌状, 在背面 突起, 叶柄长 20 — 40 厘米, 密 被棕色 长 柔毛, 基部具 狭鞘; 茎生叶 3 — 6 枚, 与 基生叶 同形, 自 下而上 渐小, 下部 1 一 2 枚具 长 3. 5 — 7 厘米 的柄, 中 上部叶 无柄, 鞘 呈叶状 扩展, 边缘 具齿, 叶片和 鞘两面 的毛被 同基 生叶。 头状 花序达 50 个, 密集排 列成长 20 — 45 厘米的 总状花 序式, 总轴被 黄褐色 短 柔毛或 混生白 色蛛丝 状毛; 下部 的苞片 卵形, 无柄, 长 20 — 30 毫米, 宽 10 — 20 毫 米, 边缘 具齿, 上部的 苞片披 针形, 长 15 — 20 毫米, 宽 4 一 6 毫米, 全 缘或近 全缘, 具 短柄; 头状花 序梗长 3 — 8 毫米, 密被短 柔毛; 小苞片 线形, 长 8 — 15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总苞狭 钟形, 长 8 — 10 毫米, 宽 4 一 5 毫米; 总苞片 5 — 6 (— 8) 枚, 狭长 圆形, 宽 1.5 — 2. 5 毫米, 先端 急尖, 边缘宽 膜质, 背面 无毛或 沿中部 疏生短 柔毛。 舌状花 2 — 3 朵, 黄色, 舌片 狭倒披 针形, 长 9 一 12 毫米, 宽 3 — 4 毫米, 先端具 3 齿, 管部长 5 — 
500  云 南植物 志  图 版 104 1—5. 鞘 叶棄吾 Ligularia phyllocolea Hand.-Mazz. , 1. 植株 下部, 2. 总状 花序, 3. 总苞, 4. 舌 状花, 5. 管 状花; 6—9. 长 毛棄吾 L. viUosa (Hand.-Mazz.) S. W. Liu, 6. 植株, 7. 总包, 8. 舌 状花, 9. 管 状花。 (王 凌绘) 
菊 科  501  7 毫米, 花柱长 10 — 11 毫米, 柱头 2, 外向 拳卷; 管状花 8 — 10 朵, 檐部长 5 — 6 毫米, 先端 5 齿裂, 裂 齿长约 1 毫米, 反卷, 管部与 檐部等 长或近 等长, 花药伸 出檐部 之外, 长约 3.5 毫米, 柱头 2, 外向 拳卷。 瘦果 褐色, 无毛; 冠毛黄 棕色, 长 4. 5 — 5 毫米。 花期 9 月。 产 丽江、 维西、 贡山; 生 于海拔 2900 — 3100 米的 草地。 模式标 本采自 维西。 本 种与鞘 叶橐吾 L. phyllocolea Hand.-Mazz. 的区别 是茎、 叶柄 和叶背 密被长 柔毛, 总状花 序由达 50 个头 状花序 组成, 下 部苞片 卵形, 总苞片 5 — 6 枚, 舌状花 2 — 3 朵; 与细 齿橐吾 L. odontomanes Hand.-Mazz. 不同是 后者头 状花序 8 — 15 个, 舌状花 5 (― 8) 朵, 管 状花达 25 朵。 38. 密 花橐吾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05: 1-4 Ligularia confertinora C. C. Chang ( 1935); Hand.-Mazz. (1938); S. Y. Hu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60 — 100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 具纵向 细棱, 被黄 色短柔 毛, 基部粗 4 一 6 毫米, 被枯叶 柄纤维 包围。 基生 叶卵状 心形, 长 7. 5 — 14 厘米, 宽 9 一 15 厘米, 先端 急尖, 边 缘具三 角状细 鋸齿, 基部深 心形或 箭形, 两侧 裂片倒 卵形或 椭 圆形, 长 3 — 5 厘米, 宽 4 一 6 厘米, 两 面被短 柔毛, 背面 沿主脉 密被开 展柔毛 或两面 无 毛至近 无毛, 叶脉 掌状, 在背 面显著 突起, 叶柄长 15 — 42 厘米, 被短 柔毛, 基部具 狭鞘, 鞘长 3 — 4 厘米, 宽 3 — 4 毫米; 茎生叶 2 — 3 枚, 与 基生叶 同形, 向上 渐小, 中 下部 1 一 2 枚 具柄, 柄长 9 一 14 厘米, 基部具 狭鞘, 鞘长 3 — 5. 5 厘米, 宽 4 一 8 毫米, 上部 1 枚 较小, 近 无柄, 鞘长 2. 3 — 6 厘米, 宽 5 — 7 毫米。 头 状花序 多数, 密集 排成长 15 — 35 厘米的 总状花 序式, 总 轴和花 序梗被 黄色短 柔毛; 苞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1.2 — 6 厘米, 宽 3 — 8 毫米; 头状花 序梗长 2 — 5 毫米; 小苞片 线形, 长 7 — 10 毫米; 总 苞狭筒 形, 长 8 — 10 毫米, 宽 3. 5 — 4 毫米; 总苞片 5 — 6 枚, 长 圆形, 宽 2 — 3 毫米, 先端急 尖, 背面 无毛。 小 花全为 管状, 5 — 9 (一 14) 朵, 伸 出总苞 之外, 檐部长 5. 5 — 6 毫米, 先端 5 裂, 裂 片长约 1 毫米, 管部与 檐部等 长或近 等长。 瘦果圆 柱形, 长 6 — 7 毫米, 褐色, 无毛; 冠毛淡 黄色, 果 期变黄 褐色, 长 4 一 5 毫米。 花果期 7 — 10 月。 产 鹤庆、 丽江、 维西、 中甸; 生 于海拔 3200 — 3300 米的 林下或 草坡。 模式 标本采 自 维西。 39. 窄 头橐吾 (图鉴 ) 戟 叶橐吾 (台 湾植 物志) Ligularia stenocephala ( Maxim. ) Matsumune et Koidz - (1910); Yamamoto (1928)* ; Y. Ling (1934); F. H. Chen (1934); P. C. Tsoong (1936); Hand.-Mazz. (1938); Kitam. (1942); Dress (1962); S. Y. Hu (1967); H. Koyama (1968); 图鉴 (1975)*; 台湾 植物志 (1978); Kitam. et al. (1979)*; 中国 植物志 (1989)*; 横断山 区维 管植物 (1994). Senecio stenocephalus Maxim. (1871); Franch. (1884); Forb. et Hemsl. (1888); Hemsl . ( 1905); Hutchins. (1913)*; Ligularia sihirica ( L. ) Cass. var. oligantha Miq. (1866); Y. Ling (1934); Senecio cacaliaefoLius (Lam.) Reichenb . var. steno- 
502  云 南植物 志  图 版 105 1—4. 密 花橐吾 Ligularia confertiflora C. C. Chang, 1. 植株 下部, 2. 花序, 3. 滅, 4. 管 状花; 5 — 9. 翼 齿橐吾 L. pterodonta C. C. Chang. 5. 植株 下部, 6. 总状 花序, 7. 总苞, 8. 舌 状花, 9. 管 状花。 (王 凌绘) 
菊 科  503  cephalus P>anch. (1892), p. p. ; LiguLaria oligantha (Miq. ) Hand.- Mazz. (1932), in obs. ; L . stenocephala form, humilis Y. Ling (1934) ; L . stenocephala form, quinque- bracteata Yamamoto (1937) ; L . stenocephala form. Ion gi pedicel lata Y. Ling (1937). 多年生 草本, 高达 90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黄 绿色, 具纵向 细棱, 无毛 或 上部被 黄色短 柔毛, 基部粗 3 — 6 毫米, 被多 数枯叶 柄纤维 包围。 基生 叶肾状 或心状 戟形, 稀为 箭形, 长 2. 5 — 14 厘米, 宽 6 — 13. 6 厘米, 先端 急尖, 边缘 具尖锐 的细锅 齿, 基 部宽心 形或近 戟形, 深 1.8 — 4. 5 厘米, 约为叶 片长的 1/3, 两侧 裂片叉 开或略 外展, 斜 倒卵形 或倒三 角形, 长 1.5 — 7 厘米, 宽 2 — 4. 5 厘米, 两面 无毛, 稀背 面脉上 疏生短 柔毛, 叶脉 掌状, 叶柄 纤细, 长 8 — 40 厘米, 无毛, 基部具 狭鞘, 鞘长 1.5 — 3.5 厘米, 宽 2 — 5 毫米; 茎 生叶约 3 枚, 与 基生叶 同形, 向上 渐小, 中、 下部 2 枚柄 长 3 — 19 厘米, 鞘长 2. 5 — 3. 5 厘米, 宽 6 — 8 毫米, 全缘, 抱茎, 上部 1 枚无柄 或近无 柄, 鞘叶状 扩展, 长 2. 5 — 3. 5 厘米, 宽 1.5 — 2. 5 厘米。 头 状花序 多数, 紧密排 列成长 11 一 26 厘米的 总状花 序式, 总轴和 花序梗 被短柔 毛或混 生稀疏 的蛛丝 状毛; 苞 片狭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1 一 2.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头状花 序梗长 1.5 — 4 (-7) 毫米; 小苞片 线形, 长 3 — 7 毫米; 总 苞狭圆 筒形, 长 8 — 12 毫米, 宽 3 — 4 毫米; 总苞片 4 一 5 枚, 狭长 圆形, 宽 1.5 — 3 毫米, 先端 急尖, 背部 无毛。 舌状花 1 一 3 朵, 舌片 线状条 形, 长 10 — 15 毫米, 宽 2 — 3. 5 毫米, 先端 2 — 3 齿裂, 管部长 6 — 8 毫米; 管状花 6 — 10 朵, 檐部长 5 — 7 毫米, 先端 5 齿裂, 管部与 檐部近 等长, 雄蕊伸 出花冠 之外。 瘦果 狭圆 柱形, 无毛; 冠毛淡 黄色至 黄色, 长 5 — 7 毫米。 花期 7 — 9 月。 产 鹤庆、 丽江; 生 于海拔 2900 — 3600 米 的箐沟 边杂木 林下或 草坡。 四川、 西藏东 南部至 华中、 华东 和华北 等地区 均有。 日 本也有 分布。 40. 狭 苞棄吾 (东北 植物检 索表) Ligularia intermedia Nakai ( 1917); Y. Ling ( 1934); Hand. -Mazz. ( 1936 ), (1938), p. p.; Kitag. (1939); Kitam. (1942); 东 北植物 检索表 (1959)*; S. Y. Hu (1967); 图鉴 (1975)*; 秦岭 植物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9 广; 贵州 植物志 (1989)* . Ligularia sibirica (L. ) Cass. var. stenoloba (Sphalm. ) Diels (1900); L . interme- dia var. oligantha Nakai (1926); Y. Ling (1934); L . intermedia var. venusta Nakai (1926) ; L . sinica Kitag. (1936) ; Senecillis intermedia (Nakai) Kitam. (1939); Ligu- laria sibirica subsp . intermedia Kitam. (1939); Senecio mosoyinensis auct. non Franch, : Diels (1912); Ligularia stenocephala auct. non ( Maxim. ) Matsumune et Koidz. : Y. Ling (1937); L. stenocephala var. scabrida auct. non Koidz. : 中国 植物志 (1989), quoad specim . Yunnan et Guangxi . 多年生 草本, 高 40 — 150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 具纵向 细棱, 上部 被黄色 短 柔毛, 中 下部近 无毛, 基部粗 4 一 10 毫米, 被枯叶 柄纤维 包围。 基生叶 肾形或 肾状心 形, 长 8 — 16 厘米, 宽 12 — 23. 5 厘米, 先 端圆形 或具凸 尖头, 边缘 具尖锐 的细密 鋸齿, 基部心 形或宽 心形, 两侧 裂片不 叉开, 近 圆形, 宽 5 — 6 厘米, 两 面近无 毛或背 面沿脉 疏生短 柔毛, 表 面有稀 疏的微 硬毛, 叶脉 掌状, 在背面 突起, 叶柄 纤细, 长 20 — 55 厘 
504  云 南植物 志  米, 无 毛或上 部被短 柔毛, 基部具 狭鞘, 鞘长 2. 5 — 4 厘米; 茎生叶 2 — 3 枚, 形 状同基 生叶, 渐小, 中下部 1 一 2 枚柄长 17 — 20 厘米, 鞘长达 5.5 厘米, 宽达 10 毫米, 上部 1 枚无 柄或近 无柄, 鞘叶状 扩展, 披 针形, 长达 5.5 厘米, 宽约 2.5 厘米。 头状 花序多 数, 排 成长达 50 厘米的 总状花 序式, 总 轴和花 序梗被 黄色短 柔毛; 苞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4 一 8 毫米; 头状花 序梗长 3 — 10 毫米; 小苞片 线形, 长 4 一 8 毫米; 总複 钟形, 长 9 一 11 毫米, 宽 3. 5 — 5 毫米; 总苞片 7 — 8 枚, 宽约 3 毫米, 先端 急尖, 背部 无毛。 舌 状花 4 一 6 朵, 舌片条 状狭长 圆形, 长达 20 毫米, 宽约 3 毫米, 管部长 5 — 7 毫米; 管 状花 7 — 12 朵, 伸 出总苞 之外, 檐 部长约 5 毫米, 管部长 5. 5 — 6 毫米, 雌雄蕊 伸出花 冠 之外。 瘦 果长圆 柱形, 长约 5 毫米, 无毛; 冠 毛淡黄 棕色, 长 5. 5 — 6 毫米。 花果 期 7 — 11 月。 产于 镇雄、 彝良、 大关、 丽江、 镇康; 生 于海拔 1780 — 3300 米的 林下或 草坡。 四 川、 贵州、 两广 北部、 华中、 华北、 西 北和东 北地区 均有。 朝鲜和 日本有 分布。 本 种与窄 头橐吾 L. stenocephala 十分 相似, 二者头 状花序 多数, 排 成总状 花序, 苞片 线状披 针形, 总苞筒 形或狭 筒形, 主 要区别 在于本 种叶基 部不为 戟形, 两侧 裂片不 叉开, 先 端通常 圆形, 总状 花序远 较长, 总苞片 7 — 8 枚, 舌状花 (4 一) 5 — 6 朵。 根、 根茎 药用, 治风寒 感冒、 咳嗽 气喘、 虚 劳咳吐 脓血、 喉痹、 小便 不利。 41. 长 戟橐吾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Ligularia longihastata Hand . Mazz . ( 1925 ) , (1936)*, (1938); S. Y. Hu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9r;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90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绿 色至紫 褐色, 上 部被黄 色短 柔毛和 混生稀 疏的白 色蛛丝 状毛, 中下部 无毛, 具纵向 细棱, 基部被 枯叶柄 纤维包 围。 基 生叶长 三角状 戟形, 长 7. 5 — 11 厘米, 宽 6. 5 — 10. 5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边缘 具细 锯齿, 基部 两侧裂 片戟状 叉开, 宽达 14 厘米, 长 2. 5 — 4 厘米, 表面 有稀疏 的短柔 毛, 后变无 毛或近 无毛, 背面 沿脉被 黄色短 柔毛, 叶脉 掌状, 叶柄长 22 — 37. 5 厘米, 无翅, 基部具 狭鞘, 鞘长 3 — 4 厘米, 宽约 5 毫米; 茎生叶 2 枚, 与基生 叶同形 或卵状 心形, 比基生 叶小, 下部 1 枚 具柄, 柄长 5 — 8 厘米, 鞘长约 5.5 厘米, 宽达 8 毫米, 上部 1 枚无 柄或近 无柄, 鞘 扩展, 长约 6.5 厘米, 宽 1.5 厘米, 全缘, 无毛。 头 状花序 20 — 30 个, 稀 较少, 排 成长达 34 厘米的 总状花 序式, 总轴 被黄色 短柔毛 和白色 蛛丝状 毛; 苞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1.5 — 2. 5 (— 3) 厘米; 头状花 序梗长 0.5 — 4. 5 厘米, 毛被同 总轴; 小苞片 线形, 长约 8 毫米; 总苞 钟形, 长 8 — 12 毫米, 宽 7 — 8 毫米; 总苞片 9 一 13 枚, 狭长 圆形, 宽 2 — 3 毫米, 先端 渐尖, 背面 无毛。 舌状花 6 — 7 朵, 黄色, 舌 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1.2 — 1.5 厘米, 宽约 2 毫米, 先端 3 齿裂, 管 部长约 4 毫米; 管状 花 18 — 20 朵, 檐部长 4 一 5 毫米, 5 齿裂, 裂 齿长约 1 毫米, 管 部长约 4 毫米。 瘦果褐 色, 无毛; 冠毛淡 黄色, 长约 4 毫米。 花期 8 月。 产 德钦、 贡山; 生 于海拔 3100 — 3800 (-4200) 米的 草坡。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钦。 42. 赤 毛橐吾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节 毛橐吾 (中 国植 物志) 
菊 科  505  Ligularia ruficoma (Franch. ) Hand.-Mazz. (1938); S. Y. Hu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Senecio ruficomus Franch . (1892). 多年生 草本, 高 35 — 75 厘米。 须根 条状, 多数, 肉质。 茎 具纵向 细棱, 上 部被红 褐色短 柔毛, 下部无 毛或近 无毛, 基部粗 3 — 4 毫米, 被枯叶 柄纤维 包围。 基生 叶三角 状 箭形或 心形, 长 3 — 10. 5 厘米, 宽 4. 5 — 9 厘米, 边 缘具细 锯齿, 基部宽 心形, 深为 叶片的 1/3, 两侧 裂片略 叉开, 两面被 白色短 柔毛或 表面变 无毛, 叶脉 掌状, 叶柄长 8 — 15 厘米, 被短 柔毛或 下部变 无毛, 基部 鞘状; 茎生叶 2 — 3 枚, 中、 下部叶 卵状心 形, 较小, 具 短柄, 基 部鞘状 扩展, 鞘长 3 — 5 厘米, 全缘, 上部叶 卵状披 针形, 无柄, 苞 片状。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 列成长 7 — 13 厘米的 总状花 序式, 总 轴被红 褐色短 柔毛; 苞 片 线形, 长 10 — 15 毫米, 全缘, 被短 柔毛; 头状花 序梗长 1.5 — 2. 5 厘米, 被短 柔毛; 小苞片 线形, 长约 5 毫米; 总苞 钟形, 长 9 一 11 毫米, 宽 7 — 9 毫米; 总苞片 7 — 8 枚, 长圆 形或披 针形, 宽 2 — 3 毫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背部被 白色短 柔毛。 舌状花 5 — 6 朵, 黄色, 舌片 线形, 长达 20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管部长 5 — 6 毫米; 管 状花约 15 朵, 长 8 — 9 毫米, 管部 与檐部 等长。 瘦果 (未熟 ) 圆 柱形, 无毛; 冠毛红 褐色, 长约 4 毫 米。 花期 7 — 8 月。 产鹤庆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3500 — 3600 米 的山坡 草地。 43. 绵 毛素吾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大痞 子药, 一把扇 Ligularia vellerea (Franch. ) Hand.-Mazz. (1925), (1936), (1938); S. Y. Hu (1967); Lauener (197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中国 植物志 (1989)、 横 断山区 维 管植物 (1994). Senecio vellereus Franch . (1892); S . primulaefolius Levi. (1914), (1916) ; Ligu- laria vellerea var. gracilior Hand.-Mazz. (1925); Senecillis vellerea (Franch. ) Kitam. (1939).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90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花 亭状, 纤细, 无叶, 疏 被 绵毛和 黄色短 柔毛, 基部密 被白色 绵毛, 粗 3 — 5 毫米, 被枯叶 柄纤维 包围。 叶丛生 于 基部, 4 一 6 枚, 形状 多变, 长 圆状椭 圆形、 椭 圆形或 卵形, 长 (5. 5 —) 7 — 15. 5 厘 米, 宽 (3. 5 —) 5-7.5 (-12)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边 缘具鋸 齿或细 鋸齿, 基部楔 形 下延至 叶柄, 稀 截形或 心形, 表面 无毛, 背 面多少 被白色 绵毛, 稀 成叶近 无毛, 叶脉 羽状, 在表面 清晰, 背面 突起, 叶柄长 5 — 14 (一 23) 厘米, 具翅, 翅 全缘, 基部 鞘状, 密 被白色 绵毛。 头 状花序 15 — 20 余个, 排成 总状花 序式, 花 期密集 排列于 顶端, 长 5 — 9 厘米, 花 后总轴 伸长达 16.5 厘米, 被 白色绵 毛和黄 褐色短 柔毛; 苞片 线形, 长 1 一 3 厘米; 头状花 序梗长 3 — 10 毫米, 被 白色绵 毛和黄 褐色短 柔毛; 小苞片 线形, 长 8 — 10 毫米; 总苞 钟形, 长 10 — 12 毫米, 宽 8 — 10 毫米; 总苞片 8 — 10 枚, 椭 圆形至 长 圆状披 针形, 宽 (2 —) 3-4 (-6) 毫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背 部被黄 色短柔 毛和白 色 绵毛。 舌状花 7 — 8 朵, 舌片长 圆形, 长 14 一 18 毫米, 宽 3 — 4. 5 (_6) 毫米, 先端 钝或具 2 — 3 齿, 管 部长约 3 毫米; 管状花 20 — 25 朵, 檐部长 5.5 毫米, 先端 5 齿裂, 
506  云南 植物志  裂 齿长约 1 毫米, 管 部长约 2.5 毫米。 瘦果倒 卵状圆 柱形, 长 5 — 6. 5 毫米, 无毛, 具 纵棱; 冠毛黄 棕色, 长 5 — 6 毫米。 花果期 6 — 9 月。 产 会泽、 洱源、 剑川、 鹤庆、 丽江、 维西、 中甸、 德钦; 生 于海拔 (2050 —) 2600 — 3800 米的 草坡、 林间 或林缘 草地。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 根 药用, 治伤风 咳嗽、 白带、 跌打 损伤。 44. 洱 源橐吾 (中 国植 物志) 浪 穹橐吾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Ligularia lankongensis (Franch. ) Hand.-Mazz. (1936), (1938); S. Y. Hu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Senecio lankongensis Franch . et var. Laxus Franch . (1892); S. iochanensis Levi. (1915), p. p. et (1916); Ligularia lankongensis var. laxa ( Franch. ) Hand.-Mazz. (1938) ; Senecillis lankongensis (Franch. ) Kitam. (1939); Ligularia lankongensis var. minor Lauener et Ferguson ( 1976) .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100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 粗壮, 被白 色蛛丝 状毛, 基部粗 6 — 12 毫米, 被枯叶 柄纤维 包围。 基 生叶常 脱落, 卵形或 三角状 卵形, 长 19. 5 — 24 厘米, 宽 16 — 21 厘米, 先 端钝, 边 缘具细 据齿, 基 部宽戟 形或近 截形, 两侧 裂 片多少 开展, 长 7 — 9 厘米, 宽 3. 5 — 6. 5 厘米, 表面无 毛或近 无毛, 背 面密被 白色蛛 丝 状毛, 叶脉 羽状, 在背面 突起, 叶柄长 12 — 25 厘米, 基部 具鞘, 鞘长 4 一 6 厘米, 宽 达 1 厘米, 柄和 鞘被白 色蛛丝 状毛; 茎生叶 多数, 8 — 10 余枚, 中、 下部 叶与基 生叶同 形, 较小, 长 6 — 10 厘米, 宽 3. 5 — 6 厘米, 具柄, 柄长 2 — 10 厘米, 基部 具鞘, 鞘长 1 一 2. 5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被白 色蛛丝 状毛, 上部 叶小, 长 卵形至 箭形, 长 3 — 7 厘米, 宽 2 — 5 厘米, 先 端钝至 尾尖, 无柄, 鞘叶状 扩展, 长 1 一 4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头状 花序极 多数, 紧密 (稀 疏松) 排成长 7 — 25 厘米、 宽 5 — 6 厘米的 总状花 序式, 稀 下 部头状 花序不 发育, 总 轴被白 色蛛丝 状毛; 苞片 线状披 针形或 线形, 长 1 一 2 厘米; 头状花 序梗长 5 — 10 毫米, 被白 色蛛丝 状毛; 小苞 片线状 钻形, 长约 5 毫米; 总 苞开钟 形, 长 7 — 12 毫米, 口部宽 7 — 10 毫米; 总苞片 10 — 15 枚, 狭长 圆形, 宽 2 — 3 毫米, 背部疏 生白色 的蛛丝 状毛。 舌状花 7 — 8 朵, 黄色, 舌片长 圆形, 长 10 — 13 毫米, 宽 3 — 5 毫米, 先 端钝, 管部长 4 一 5 毫米; 管状花 25 — 35 朵, 檐部长 5 — 5. 5 毫米, 先端 5 裂, 管部长 2. 5 — 3. 5 毫米。 瘦 果长圆 柱形, 长约 6 毫米, 宽 1.5 毫米, 黄 绿色, 有 棱,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7 — 8 毫米。 花期 5 — 6 月。 产 洱源、 丽江; 生 于海拔 2400 — 3380 米 的松、 栎 林下或 草坡。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根 药用, 祛痰 止咳, 治肺虚 咳嗽。 45. 宽 舌裹吾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红 头乾岩 子橐吾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Ligularia platyglossa (Franch. ) Hand.-Mazz. (1936), (1938); S. Y. Hu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9)*. Senecio platyglossus Franch . ( 1892 ); Levi. (1916); Ligularia kanaitzensis 
菊 科  507  (Franch. ) Hand.- Mazz. var. ruficeps Hand.-Mazz. (1938); S. Y. Hu (1967);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L . potaninii (C. Winkl. ) Ling var. yunnanensis Pojark. (1950).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100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上部 疏生黄 色短柔 毛和白 色蛛丝 状毛, 中 下部变 无毛, 具纵向 细棱, 基部粗 3 — 8 毫米, 被枯叶 柄纤维 包围。 基 生叶卵 形或长 卵形, 长 12. 5 — 30. 5 (—40) 厘米, 宽 9—21.5 厘米, 先 端钝, 边缘具 三 角状钝 锯齿, 基 部浅心 形或近 截形, 两面无 毛或近 无毛, 叶脉 羽状, 在表面 略突, 在 背 面明显 突起, 叶柄长 7 — 27 (-33) 厘米, 具 窄翅, 翅 全缘, 鞘长 1 一 4 厘米, 宽约 1 厘米; 茎生叶 3 — 4 枚, 下部 1 一 2 枚与 基生叶 同形, 稍小, 叶柄长 4 一 12. 5 厘米, 具 翅, 銷长 4 一 5 厘米, 下部 抱茎, 中 部叶长 圆形, 基 部下延 成鞘, 抱茎, 无柄, 上部 1 枚 无柄, 无鞘, 叶 片披针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9 一 11. 5 厘米, 宽达 4 厘米。 头 状花序 20 — 50 个, 排成长 15 — 50 厘米的 总状花 序式, 总 轴被黄 色短柔 毛和白 色蛛丝 状毛; 苞 片 线形, 长 1.8 — 5. 5 厘米; 头状花 序梗长 4 一 30 毫米, 被 黄色短 柔毛; 小苞片 线形, 长 3 — 8 毫米; 总苞 呈宽陀 螺形, 长 9 一 11 毫米, 基部宽 6 — 7 毫米, 口 部宽达 12 毫米; 总苞片 10 — 11 枚, 卵状 披针形 或狭披 针形, 宽 (1.5 —) 2 — 4 毫米, 先端 急尖, 背部 无毛。 舌 状花约 5 朵, 舌 片长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10 — 15 毫米, 宽 3 — 5 毫米, 先端具 3 齿, 管部长 4 一 6 毫米; 管状花 13 — 16 朵, 檐部长 4. 5 — 5. 5 毫米, 先端 5 齿裂, 裂齿 长约 1 毫米, 管 部长约 3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约 5 毫米, 径 1.5 毫米, 无毛, 具棱; 冠毛红 褐色或 幼时黄 褐色, 长约 7 毫米。 花果期 7 — 11 月。 产 大理、 漾澳、 洱源、 大姚、 楚雄、 禄劝、 永善、 巧家、 嵩明、 砚山; 生 于海拔 (1200 —) 2100 — 3100 米的 林下、 草 坡或沼 泽地。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根 药用, 祛痰 止咳, 治肺虚 咳嗽。 46. 乾岩 子棄吾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Ligularia kanaitzensis (Franch. ) Hand.-Mazz. (1936), (1938); S. Y. Hu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Senecio kanaitzensis Franch . (1892); S . mosoyinensis Franch . (1892); S . jef- freyanus Diels (1912); Ligularia mosoyinensis (Franch. ) Hand.-Mazz. (1938); S. Y. Hu ( 1967 ); Senecillis kanaitzensis ( Franch. ) Kitam. ( 1939 ); S . mosoyinensis (Franch. ) Kitam. (1939).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160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上 部被白 色蛛丝 状毛, 下 部变 无毛。 基 生叶卵 形或长 卵形, 长 7 — 18 (— 25) 厘米, 宽 5. 5 — 14 厘米, 先端 急尖, 边 缘具细 锅齿, 基部截 形或浅 心形, 两面 无毛, 叶脉 羽状, 在背面 突起, 叶柄长 (2 —) 5 — 33 厘米, 具 狭翅, 翅 全缘, 无毛, 基部 具扩展 的鞘, 鞘长 5 — 9 厘米, 宽达 2 厘米; 茎下 部叶与 基生叶 同形, 近 等大, 具柄, 鞘扩展 抱茎, 上部叶 较小, 卵状披 针形, 长达 9 厘米, 无柄, 鞘筒状 抱茎。 头 状花序 50 余个, 排成长 15 — 40 厘米的 总状花 序式, 总 轴被白 色蛛丝 状毛; 苞 片狭披 针形, 长 2 — 3. 3 厘米, 宽 3 — 4 毫米, 先端 渐尖, 边缘上 部有小 齿或近 全缘, 基部 渐狭, 具长 5 — 8 毫米 的柄; 头状花 序梗长 5 — 20 毫米, 花后 多少 下弯, 被白 色蛛丝 状毛; 小苞片 线状披 针形或 线形, 长 8 — 12 毫米; 总苞 钟形, 长 8 — 10 毫米, 宽 5 — 8 毫米; 总苞片 8 枚, 长 圆形, 宽 2 — 3 毫米, 先端 急尖, 背面无 
508  云 南植物 志  毛。 舌状花 4 一 5 (— 7) 朵, 黄色, 舌片狭 匙形或 线形, 长 13 — 18 毫米, 宽 2 — 3 毫米, 管 部长约 5 毫米; 管状花 13 — 16 朵, 檐部长 5 — 6 毫米, 先端 5 齿裂, 裂 齿长约 1 毫 米, 管 部长约 3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约 4 毫米, 无毛; 冠毛淡 黄色, 长 6 — 7 毫米。 花期 7 — 9 月。 产 大理、 洱源、 鹤庆、 丽江、 维西; 生 于海拔 2400 — 3500 米 的山坡 草地溪 边或沼 泽 草地。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47. 丽 江橐吾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Ligularia lidjiangensis Hand.-Mazz. ( 1938); S. Y. Hu ( 1967); H. Koyama (196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9 广;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80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上部 疏生黄 色短柔 毛和白 色蛛丝 状毛, 下部近 无毛, 基部粗 5 — 15 毫米。 基生叶 4 一 8 枚, 卵形 或卵状 心形, 长 9 一 33 厘米, 宽 7 — 28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边 缘具三 角状锯 齿或细 锅齿, 基部 浅心形 或近 截形, 叶柄长 9 一 28 厘米, 具翅, 基部 鞘状, 鞘长 4 一 12 厘米, 宽 0.9 — 3 厘米; 茎下 部叶与 基生叶 同形, 稍小, 具长 2 — 8 厘米 的柄, 基部具 宽鞘, 往上 叶片卵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长 3 — 7. 5 厘米, 宽 1 一 2. 5 厘米, 先端 渐尖, 边 缘具细 锯齿, 无柄, 具鞘 或否, 半 抱茎。 头 状花序 多数, 密集 排成长 10 — 46 厘米的 总状花 序式, 总轴被 黄色短 柔 毛和白 色蛛丝 状毛; 苞片 绿色, 叶状, 披 针形, 长 15 — 40 毫米, 宽 3 — 11 毫米, 先 端 渐尖, 边缘 具齿, 基部 渐狭成 短柄; 头状花 序梗长 5 — 30 毫米, 被白色 蛛丝状 毛和黄 色短 柔毛; 小苞片 线形, 长 8 — 13 毫米; 总苞 杯状, 长 6 — 8 毫米, 宽 6 — 9 毫米; 总苞 片 8 枚, 椭圆 形或长 圆形, 宽 2. 5 — 4 毫米, 先端 急尖, 具外 弯的小 尖头, 背部 无毛。 舌状花 7 — 8 朵, 黄色, 舌片条 状倒披 针形, 长 13 — 20 毫米, 宽 2. 5 — 4 毫米, 先端具 不 明显的 3 齿 或纯, 管部长 2. 5 — 3. 5 毫米; 管状花 17 — 22 朵, 檐部长 5 — 6 毫米, 口 部 5 齿, 裂 齿长约 1 毫米, 反折, 管部长 2. 5 — 3. 5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4. 5 — 5 毫 米, 宽 1.5 — 1.8 毫米, 具 纵棱, 无毛; 冠毛淡 黄色, 果 期变浅 掠色, 长 6 — 7 毫米。 花果期 8 — 10 月 。 产 丽江、 永德 (大雪 山); 生 于海拔 2400 — 3260 米 的沼泽 草地或 溪边。 模式 标本采 自丽江 (玉龙 山)。 48. 翼 齿橐吾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05: 5-9 宽 翅橐吾 (中 国植 物志) Ligularia pterodonta C.C. Chang (1935); Hand . -Mazz . (1938); S.Y.Hu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Ligularia anoleuca auct. non Hand.-Mazz. : 中国 植物志 (1989) , p. p. quoad descr. et pi. 15: 6—9.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120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 具纵向 细棱, 上部 被淡黄 色短 柔毛, 下部无 毛或近 无毛, 基 部粗达 10 毫米, 被 枯叶柄 纤维所 包围。 基生 叶阔卵 形或 卵状马 蹄形, 长 7 — 11 (一 15) 厘米, 宽 10 — 17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边缘 具细锯 齿, 基部宽 心形, 两面 无毛, 叶 脉羽状 或掌式 羽状, 在背面 突起, 叶柄长 20 — 40 厘米, 
菊 科  509  具翅, 上 部的翅 较宽, 边缘 常具细 鋸齿, 基部 膨大成 鞘状, 鞘宽达 10 毫米; 茎 生叶与 基生叶 同形, 下部 1 枚 具柄, 柄长 9 一 13 厘米, 具翅, 翅 缘具细 锯齿, 基 部扩大 成长约 10 厘米、 宽达 1.5 厘米 的鞘, 中 上部叶 较小, 无柄, 鞘叶状 扩展, 边 缘多少 具齿。 头 状花序 10 — 30 个, 排成长 10 — 30 厘米的 总状花 序式, 总 轴被淡 黄色短 柔毛; 苞 片披针 形, 长 2 — 4 厘米, 宽 2. 5 — 6 毫米; 头状花 序梗长 1 一 7 厘米, 纤细, 被 淡黄色 的短柔 毛; 小苞片 线形, 长 10 — 15 毫米; 总苞宽 钟形, 长 1 一 1.3 厘米; 总苞片 8 — 9 枚, 披 针形, 宽 2. 5 — 3. 5 毫米, 先端急 尖或稀 渐尖, 背 部被短 柔毛。 舌状花 7 — 8 朵, 黄色, 舌片 线形, 长 17 — 20 毫米, 宽 2. 5 — 4 毫米, 先 端钝, 管部长 5 — 7 毫米; 管 状花达 26 朵, 檐部长 5 — 6 毫米, 先端 5 齿裂, 裂 齿长约 1 毫米, 管部长 4 一 4. 5 毫米。 瘦 果长圆 柱形, 长约 4.5 毫米, 有 纵棱, 无毛; 冠毛红 棕色, 长约 4 毫米。 花果期 7 — 10 月。 产 永德、 腾冲、 丽江、 维西、 贡山、 德钦; 生 于海拔 3400 — 4100 米 的草坡 或灌丛 边缘。 西 藏察隅 也有。 , 49. 翅 柄橐吾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Ligulariaalatipes Hand.-Mazz. (1938); S. Y. Hu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Senecio cacaliaefolius (Lam.) Reichenb . var. speciosus auct. non (Schrad. ) DC. : Diels (1912); W. W. Smith (1932).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100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 粗壮, 中空, 上部 被黄色 短 柔毛或 混生白 色蛛丝 状毛, 下部 无毛, 具纵向 条纹, 基部粗 1 一 1.5 厘米。 基 生叶卵 状心 形或长 卵形, 长 (8 —) 12-21 (—45) 厘米, 宽 10 — 17 (-40) 厘米, 先 端钝, 边 缘具锯 齿或细 锯齿, 基部心 形或浅 心形, 两面无 毛或几 无毛, 叶脉 羽状, 在两 面多少 突起, 叶柄长 15 — 32. 5 厘米, 具翅, 翅宽 5 — 10 毫米, 稀 较宽, 全缘, 基部 具长达 8 厘米、 宽约 1 厘米 的鞘; 茎中下 部叶与 基生叶 同形, 柄长 3. 5 — 9 厘米, 具翅, 翅 全缘, 基部 具宽达 1.5 厘米 的鞘, 上部叶 较小, 鞘扩展 抱茎。 头状 花序约 30 个, 排 成长达 30 厘米的 总状花 序式, 总轴被 黄色短 柔毛或 混生白 色蛛丝 状毛; 苞片 绿色, 叶状, 披针 形, 长 1.5 — 6 厘米, 宽 5 — 20 毫米, 先端 渐尖, 边 缘具细 锯齿; 头状花 序梗长 1 一 4 (一 7) 厘米, 被 黄色短 柔毛或 混生白 色蛛丝 状毛; 小苞片 线形, 长 10 — 15 毫米; 总苞宽 钟形, 长 9 一 11 毫米; 总甚片 8 — 10 枚, 长圆 形或椭 圆形, 宽 3 — 5 毫米, 先端 急尖, 背面无 毛或被 短柔毛 和蛛丝 状毛。 舌 状花约 6 朵, 舌片倒 披针状 条形, 长 2 — 3 (— 4) 厘米, 宽 2. 5 — 3. 5 (— 4) 毫米, 先端具 3 齿, 管 部长约 5 毫米; 管 状花约 30 朵, 檐部 长约 5 毫米, 先端 5 齿裂, 裂 齿长约 1 毫米, 管 部长约 4 毫米。 瘦 果长圆 柱形, 长约 7 毫米, 具 纵棱, 无毛; 冠毛白 色至淡 黄色, 长 7 — 8 毫米。 花果期 7 — 10 月。 产 丽江、 永胜、 维西、 大理、 永德; 生 于海拔 2200 — 3660 米 的草坡 或沼泽 草地。 四 川木里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玉 龙山。 50. 苍 山橐吾 (图鉴 ) Ligularia tsangchanensis ( Franch. ) Hand.-Mazz. ( 1936), ( 1938); S. Y. Hu (l%7); 图鉴 (1975广;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510  云南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Senecio tsangchanensis Franch . (1892); Limpr. (1922); S • remipes W, W. Smith (1913); Senecillis tsangchanensis ( Franch. ) Kitam. (1939); S . fauriae auct. non Franch. (1888): Dunn (1911).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100 (-120)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 上部被 黄色短 柔 毛和白 色蛛丝 状毛, 下部 无毛, 具纵向 细棱, 基部粗 3 — 8 毫米, 常多 少被枯 叶柄纤 维 包围。 基生叶 卵形、 椭圆形 或长倒 卵形, 长 8 — 20 厘米, 宽 5 — 14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纯, 边缘具 锯齿, 基 部楔形 下延, 稀截 形或浅 心形, 两面 无毛, 叶脉 羽状, 在 背面突 起, 叶柄长 2 — 10 (-20) 厘米, 具 宽翅, 翅宽 1.5 — 3. 5 厘米, 全缘或 具齿, 基部具 鞘; 茎生叶 3 — 4 枚, 长 圆形、 长圆状 椭圆形 或长倒 卵形, 长 8 — 20 厘米, 宽 4 一 11 厘 米, 下部 1 枚基 部下延 成长达 10 厘 米的翅 状柄, 中 上部叶 无柄, 基部 抱茎。 头 状花序 (10-) 20 — 70 个, 疏松 或密集 排成长 10 — 40 厘米的 总状花 序式, 总轴 密被黄 色短柔 毛和白 色蛛丝 状毛; 苞片 线状披 针形或 线形, 长达 3 厘米, 向上 变短; 头状花 序梗长 10 — 15 毫米, 密被黄 色短柔 毛和白 色蛛丝 状毛; 小苞片 线形, 长约 5 毫米; 总苟 钟形, 长 7 — 9 毫米, 宽 5 — 7 毫米; 总苞片 8 (-9) 枚, 长 圆形, 宽 2. 5 — 3. 5 毫米, 先端渐 尖, 边缘具 睫毛, 背面 无毛。 舌状花 黄色, 4 (-6) 朵, 舌片长 圆形, 长 7 — 9 毫米, 宽 2. 5 — 3 毫米, 管部长 3 — 4 毫米; 管状花 10 — 14 朵, 檐 部长约 4.5 毫米, 先端 5 齿 裂, 管部长 2. 5 — 3 毫米。 瘦果黄 褐色, 长 4 一 5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冠毛 白色, 长 4. 5 — 6 毫米。 花果期 7 — 10 月。 产 大理、 洱源、 鹤庆、 丽江、 维西、 中甸、 德钦、 大姚、 东川、 会泽、 巧家、 彝 良; 生 于海拔 2900 — 4100 米的 草坡、 林 间草地 及高山 草甸。 四川 西南部 和西藏 东南部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大理 苍山。 根 药用, 治感冒 咳嗽、 肺结核 咳血、 咽 喉炎。 51. 木 里橐吾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Ligularia muliensis Hand.-Mazz. (1938); S. Y. Hu (1967); H. Koyama (1968), in add.;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约 30 厘米。 根 条状, 多数, 肉质。 茎 具纵向 细棱, 上部被 黄褐色 短 柔毛, 下部近 无毛, 基部粗 4 一 6 毫米, 被枯叶 柄纤维 包围。 基 生叶卵 形或长 圆状卵 形, 长 7 — 20 厘米, 宽 4 一 14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边缘具 锯齿, 基部 阔楔形 或近截 形, 两面 无毛, 叶脉 羽状, 叶 柄长达 15 厘米, 具翅, 基部 鞘状; 茎 生叶与 基生叶 同形, 稍小, 长 7 — 15 厘米, 宽 3. 5 — 6 厘米, 具 短柄, 鞘扩大 抱茎, 茎 上部叶 较小, 长 圆形, 无柄, 半 抱茎。 头 状花序 7 — 13 个, 排成长 7 — 9 厘米的 总状花 序式; 苞 片和小 苞片线 形; 头状花 序梗长 3 — 5 毫米; 总苞 钟形, 长 8 — 10 毫米, 宽 6 — 7 毫米; 总苞片 8-10 枚, 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背部紫 黑色, 被短 柔毛。 舌状花 8 — 10 朵, 黄色, 舌片 线状长 圆形, 长约 10 毫米, 宽约 2 毫米, 先 端钝; 管 状花约 10 朵, 冠檐长 4 一 4. 5 毫米, 先 端 5 裂, 管部长 2. 5 — 3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约 5 毫米, 具 纵肋,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4 一 5 毫米。 花果期 7 — 10 月。 产 宁范、 中甸、 维西、 贡山、 德钦; 生 于海拔 3500 — 4020 米 的山坡 草地和 高山草 
菊 科  511  甸。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52. 毛 茎橐吾 (云 南植物 研究) Ligularia eriocaulis M. Zhang et L. S. Xu ( 1997) * .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55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 具纵向 细棱, 上部 被白色 蛛丝状 毛和黄 褐色短 柔毛, 下部近 无毛, 基部粗 4 一 6 毫米, 被枯叶 柄纤维 包围。 基生 叶 狭卵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8 — 28 厘米, 宽 3 — 6 厘米, 先端 急尖, 边缘具 波状钝 齿或近 全缘, 中部以 下渐狭 下延至 叶柄, 两面疏 生白色 蛛丝状 毛和黄 褐色短 柔毛, 叶脉 羽状, 叶柄长 2 — 16 厘米, 上部具 狭翅, 翅 全缘, 疏 生白色 蛛丝状 毛或近 无毛, 基部具 狭鞘; 茎生叶 1 一 3 枚, 披 针形, 长 2. 5 — 7 厘米, 全 缘或上 部具不 整齐的 鋸齿, 无柄, 抱茎。 头 状花序 2 — 10 个, 排成长 5 — 15 厘米的 总状花 序式; 苞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1 一 3. 5 厘 米, 被白 色蛛丝 状毛; 小苞片 钻形, 短于 总苞, 被白 色蛛丝 状毛; 总苞 钟形, 长 8 — 13 毫米, 宽 7 — 16 毫米; 总苞片 10 — 12 枚, 披针 形或长 圆形, 宽 1.5 — 4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 渐尖, 背部 被白色 蛛丝状 毛和黄 褐色短 柔毛。 舌状花 10 — 12 朵, 黄色, 舌片 狭长圆 形, 长 9 一 13 毫米, 宽 2 — 3. 5 毫米, 管部长 1.5 — 2. 5 毫米; 管状花 多数, 长 4— 5 毫 米, 先端 5 齿裂, 管部长 1 一 1.5 毫米。 瘦果 (幼时 ) 倒圆 锥形,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4 一 5 毫米 花期 8 月。 产中甸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3500 米的 草甸或 溪边。 53. 长 叶棄吾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06: 1-5 Ligularia longifolia Hand.-Mazz. (1938); S. Y. Hu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Ligularia ebracteata Hand.-Mazz. (193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 Y. Hu (1967); L. semavensis Hand.-Mazz. (193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100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 粗壮, 被白 色蛛丝 状毛, 具纵向 细棱, 基 部粗达 1 厘米。 基生叶 片长披 针形, 长 15 — 32 厘米, 宽 6. 5 — 9 厘米, 先 端钝, 边缘具 锯齿, 基部圆 形或近 截形, 两 面疏生 白色的 蛛丝状 毛或变 无毛, 叶脉羽 状, 和网 脉在两 面多少 突起, 叶柄长 20 — 30 (— 35) 厘米, 上部具 狭翅, 基部 具鞘, 鞘 长 4 一 5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茎生叶 无柄, 鞘状, 鞘披 针形, 长 5 — 11 厘米, 抱茎, 被白 色蛛丝 状毛。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成长 5 — 19 厘米的 总状花 序式, 幼时 密集于 顶部, 总轴 被黄褐 色短柔 毛和白 色蛛丝 状毛; 苞片 线形, 长达 2.5 厘米; 头状花 序梗长 5 — 25 毫米, 被黄 褐色短 柔毛; 小苞片 钻形, 长不过 5 毫米; 总 苞陀螺 形或宽 钟形, 长 9 一 12 毫米, 宽 11 一 15 毫米; 总 苞片约 10 枚, 长圆 形或披 针形, 宽 2. 5 — 4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 渐尖, 边 缘具细 睫毛, 背部 无毛。 舌状花 6 — 8 朵, 黄色, 舌片长 圆形, 长 10 — 15 毫 米, 宽 3 — 5 毫米, 先端圆 形或具 2 — 3 齿, 管 部长约 5 毫米; 管 状花达 25 朵, 檐部长 4 一 5 毫米, 口部 5 齿裂, 裂 齿长约 1 毫米, 管 部长约 4 毫米。 瘦果 (幼时 ) 圆 柱形, 无毛; 冠毛红 棕色, 长约 7 毫米。 花期 8 — 10 月。 产于 孟连、 临沧、 剑川、 维西; 生 于海拔 (1450 —) 1850 — 3050 米 的沼泽 地或松 栎 林下。 模式标 本采自 剑川。 
512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06 1—5. 长 叶橐吾 LigularialongifoliaHand.-Mazz. , 1. 植株 下部, 2. 植株 卜. 部和 花序, 3. 头状 花序, 4. 舌 状花, 5. 管 状花; 6 — 9. 黄 帚橐吾 L. viigaurea (Maxim. ) Mattf. , 6. 植株, 7. 头状 花序, 8. 舌 状花, 9. 管 状花。 (王 凌绘) 
菊 科  513  54. 黑苞 窶 吾 (中 国植 物志) 黑 头橐吾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Ligularia melanocephala ( Franch. ) Hand.-Mazz. (193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9r;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Senecio melanocephalus Franch . (1892); Senecillis melanocephala (Franch. ) Kitam. (1939). 多年生 草本, 高 40 — 150 厘米。 根 肉质, 粗壮, 紫 褐色, 条状, 多数。 茎 粗壮, 上 部疏生 黄色短 柔毛, 中 下部近 无毛, 具纵向 细棱, 基部粗 6 — 12 毫米, 被 枯叶柄 纤维包 围。 基 生叶长 圆形、 倒 卵形或 倒卵状 匙形, 长 14 一 34 厘米, 宽 8. 5 — 14 厘米, 先 端钝, 边缘 具波状 钝齿, 基部 渐狭下 延成翅 状柄, 表面深 绿色, 干后变 褐色, 两面 无毛, 叶脉 羽状, 在两面 突起, 翅 状柄长 4 一 7 厘米, 基部 鞘状; 茎 下部叶 与基生 叶同形 并近等 大, 翅状柄 较短, 茎中上 部叶渐 变小, 长 圆状椭 圆形或 卵形, 长 9 一 28 厘米, 宽 6 — 13.5 厘米, 无柄, 基 部耳状 抱茎, 最上部 2 — 3 枚 较小,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3 — 5 厘米, 宽 2. 5 — 4 毫米。 头 状花序 多数, 紧密排 列成长 15 — 40 厘米的 总状花 序式, 总轴 被 黄色短 柔毛; 苞片 线形, 长 5 — 20 (— 30) 毫米, 由 下而上 变短; 头状花 序梗长 5 — 30 毫米, 被 褐色短 柔毛; 小苞片 钻形, 长 3 — 5 毫米; 总苞宽 钟形, 长 6 — 7 毫米, 宽 约 5 毫米, 黑 褐色; 总苞片 7 — 8 枚, 椭圆 形或长 圆状椭 圆形, 宽 2. 5 — 4 毫米, 先端渐 尖, 背面疏 生短柔 毛或近 无毛。 舌状花 7 — 8 朵, 黄色, 舌片匙 形或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5 — 8 毫米, 宽 2 — 3. 5 毫米, 先端具 3 齿, 管 部长约 3 毫米; 管状花 15 — 20 朵, 檐部 长 4 一 4. 5 毫米, 先端 5 齿裂, 管 部长约 2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无毛, 具 纵棱; 冠毛白 色, 长约 5 毫米。 花果期 6 — 9 月。 产 洱源、 丽江、 中甸、 德饮; 生 于海拔 3300 — 3850 米的 林下或 草坡。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55. 网 脉橐吾 (图鉴 ) Ligularia dictyoneura (Franch. ) Hand.-Mazz. (1932), (1936), (1938); S. Y. Hu (1967);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9 广; 横 断山区 维 管植物 (1994). Senecio dictyoneurus Franch . ( 1892 ); Levi. (1916); Senecillis dictyoneura (Franch. ) Kitam. (1939).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100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紫 红色, 无毛, 具 纵向细 棱, 基部粗 2. 5 — 4 毫米, 被枯叶 柄纤维 包围。 基生叶 卵形、 椭 圆形、 长 圆状椭 圆形或 近 圆形, 长 8 — 30 厘米, 宽 5 — 21 厘米, 先 端圆形 或钝, 具凸 尖头, 稀 急尖, 边 缘具锯 齿 或波状 钝齿, 基部心 形或近 截形, 两面 无毛, 叶脉 羽状, 和网 脉在两 面显著 突起, 叶 柄长 8 — 22 厘米, 上部 具翅, 翅 全缘或 具齿, 基部具 狭销; 茎下部 叶与基 生叶同 形并近 等大, 具翅 状柄, 基部具 宽鞘, 鞘长 3 — 5 厘米, 茎中部 叶卵形 或阔椭 圆形, 长 7 — 18 厘米, 宽 5 — 11 厘米, 基部 无柄, 耳状 抱茎, 最上部 1 枚长 卵形, 较小, 长 6 — 6. 5 厘 米, 宽 3 — 3. 5 厘米, 基 部耳状 抱茎。 头 状花序 20 — 30 个排成 总状花 序式, 总状 花序花 期长 5 — 15 厘米, 花后 伸长达 30 厘米, 总轴被 黄色短 柔毛; 苞片 线形, 长不过 1 厘米, 
514  云 南植物 志  早落; 头状 花序梗 纤细, 长 1 一 6. 5 厘米, 被短 柔毛; 小苞片 钻形, 长约 5 毫米; 总苞 钟形, 长 6 — 9 毫米, 宽 4 一 6 毫米; 总苞片 8 (— 9) 枚, 椭圆 形至长 圆形, 宽 2. 5 — 4 毫米, 先端急 尖或稀 渐尖, 边缘具 睫毛, 背部 无毛, 黑 褐色。 舌状花 5 (-6) 朵, 舌 片 条状长 圆形, 长 (8 —) 14 一 20 毫米, 宽 2. 5 — 4 毫米, 先端圆 形或具 2 — 3 齿, 管部 长 3 — 5 毫米; 管 状花约 20 朵, 檐部长 4 一 4. 5 毫米, 先端 5 齿裂, 裂 齿长约 1 毫米, 管部长 2. 5 — 3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5 — 6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黄 褐色,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约 6 毫米。 花果期 6 — 10 月。 产 大理、 宾川、 鹤庆、 丽江、 中甸、 德钦; 生 于海拔 ( 1900 —) 2550—3500 (一 4400) 米 的松、 栎林 和云、 冷 杉林下 或林缘 草地。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模 式标本 采自大 理。 根 药用, 宣肺 理气、 镇咳 止痰、 利尿, 治感冒 咳嗽、 肺痈 咳血、 吐血 和痰中 带血。 56. 黄 帚橐吾 (图鉴 ) 图版 106: 6-9 Ligularia virgaurea ( Maxim. ) Mattf . ( 1933); Y. Ling ( 1934); Hand . -Mazz . (1938); Walker (1941); S. Y. Hu (1967);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黄 土高原 植物志 (1989); 中国 植物志 (1989)*; 横断山 区维 管植物 (1994); 青海 植物志 (1996". Senecio virgaurea Maxim. (1881), (1882); Forb. et Hemsl. (1888); S. Plan- taginifolius Franch. (1891), (1892); Limpr. in Fedde ( 1922); S. lagotis W. W. Smith (1911) ; Crenia nthodium plan tagi n ifol i u m (Franch. ) R. Good (1929); S. Y. Hu (1967) ; Ligularia plantaginifolia (Franch. ) Mattf. (1933); Cremanthodium virgau- rea ( Maxim. ) Hand. -Mazz. (1936); Senecillis virgaurea ( Maxim. ) Kitam. (1939); Ligularia potaninii auct. non (C. Winkl. ) Ling: Pojark. (1950); L . tangutorum Po- jark. (1961).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80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上部 疏生黄 褐色短 柔毛或 近 无毛, 下部 无毛, 具纵向 细棱, 基部 被枯叶 柄纤维 包围。 基生叶 卵形、 椭圆形 或长圆 状椭 圆形, 长 4 一 11 (一 15) 厘米, 宽 2. 5 — 6. 5 厘米, 先端 急尖, 全缘 或疏生 锯齿, 基 部楔形 渐狭并 下延至 叶柄, 两面 无毛或 背面脉 上被短 柔毛, 叶脉 羽状, 在 背面清 晰或略 突, 叶 柄长达 12 厘米, 上半部 具翅, 翅 全缘; 茎生叶 3 — 5 枚, 椭 圆形、 长圆形 或披针 形, 比基生 叶小,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1.5 — 5 厘米, 无柄, 抱茎。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成 长 5 — 12 厘米的 总状花 序式, 总 轴被黄 褐色短 柔毛或 混生白 色蛛丝 状毛; 苞片线 形或线 状披 针形, 长 1 一 3 厘米或 稍长; 头状花 序梗长 5 — 25 厘米, 被黄 褐色短 柔毛或 混生白 色蛛丝 状毛; 小苞片 线形, 长不过 5 毫米; 总苞宽 钟形, 长 7 — 10 毫米, 宽 6 — 9 毫米, 黑褐 色或黄 褐色; 总苞片 8 — 10 (-12) 枚, 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宽 1.5 — 3 (— 4) 毫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紫 红色, 被短 柔毛, 背部 无毛。 舌状 花通常 5 朵, 黄色, 舌片 条状披 针形, 长 6 — 8 ( — 15) 毫米, 宽 1.5 — 2. 5 毫米, 先端钝 或常具 2 — 3 齿, 管部长 2. 5 — 3 毫米; 管状花 20 余朵, 檐部长 4. 5 — 5 毫米, 先端 5 齿裂, 管 部长约 2.5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3 — 4 毫米, 径约 1 毫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5 — 6 毫米。 花果期 6—10 月。 
菊 科  515  产于 丽江、 中甸、 德钦; 生 于海拔 3600 — 4300 米的林 间草地 或高山 草甸。 四川西 部、 西藏东 南部、 青海、 甘肃 也有。 分 布于尼 泊尔至 不丹。 该 种分布 较广, 形 状变异 较大, 诸如叶 形和大 小及边 缘具齿 与否、 头状花 序之多 少、 总 苞的形 状和总 苞片的 数目和 色泽、 舌状 花的数 目和舌 片之长 度等。 云南标 本总苞 黄 褐色, 总苞片 8 枚, 舌状花 5 朵, 舌片 较短。 嫩苗 药用, 治痰胆 合病、 中 毒病、 疫疡、 风疹。 57. 侧 茎橐吾 (中 国植 物志) 侧茎 垂头菊 (图鉴 ) Ligularia pleurocaulis (Franch. ) Hand.-Mazz. (1925); 中国 植物志 (1989)*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Senecio tatsienensis Franch. (1892), non ( 1891) ; S . pleurocaulis Franch. (1894) ; Limpr. (1922); Ligularia pleurocaulis f . uberrima Hand.- Mazz. (1925); Creman- thodium pleurocaule (Franch. ) R. Good (1929); Hand.-Mazz. (1936), (1938); S. Y. Hu (1966); H. Koyama (1968);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C. pleu- rocaulis (Franch. ) R. Good f . franchetii R. Good (1929).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100 厘米。 根 肉质, 条状, 多数。 茎 常带紫 红色, 上部 疏生白 色 蛛丝状 毛和黄 褐色短 柔毛, 下部 无毛, 具纵向 细棱, 基部粗 5 — 10 毫米, 被枯 叶柄纤 维 包围。 基生叶 多数, 莲 座状, 狭 长圆状 披针形 或倒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长 8 — 25 (-30) 厘米, 宽1一5.5 (-7) 厘米, 先端 急尖, 全缘, 基部 渐狭, 两面 无毛, 叶脉 平行 和羽状 平行, 无 柄或几 无柄, 基部 鞘状; 茎 生叶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较小, 长 3 — 8 厘米, 无柄, 抱茎。 头 状花序 少数至 多数, 排成 总状花 序或稀 圆锥花 序式, 常偏 于 总轴的 一侧, 总状 花序长 (6 —) 10 — 25 厘米, 总 轴被黄 色短柔 毛和白 色蛛丝 状毛; 苞 片狭披 针形和 线形, 长 1 一 3. 5 厘米, 稀 5 — 8 厘米, 常带 紫色; 头状花 序梗长 5 — 30 毫米, 被白色 蛛丝状 毛和短 柔毛; 小苞 片线状 钻形, 长约 5 毫米; 总苞 宽钟形 或陀螺 形, 长 6 — 10 (-14) 毫米, 宽 6 — 12 (-15) 毫米; 总苞片 7 — 9 枚, 椭圆形 至披针 形, 宽 2 — 5 毫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背部 无毛。 舌状花 7 — 8 朵, 黄色, 舌片椭 圆形, 长 7 — 14 毫米, 宽 3 — 7 毫米, 管 部长约 1 毫米; 管状花 30 — 35 朵, 檐部长 5 — 6 毫米, 先端 5 裂, 管部长 1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约 3 毫米, 无毛; 冠毛 白色, 长 6 — 7 毫米。 花果期 7 — 10 月 。 产 鹤庆、 丽江、 中甸、 维西、 贡山、 德钦; 生 于海拔 3000 — 3900 米 的山坡 草地、 沟 边或沼 泽地。 四川 西部和 西南部 也有。 K . 金 盖菊族 Trib. Calenduleae Cass. 草 本或亚 灌木、 灌木。 叶通常 互生, 不 分裂。 头状 花序辐 射状, 有异型 小花; 总苞 钟形、 半球 形或稀 锥形; 总苞片 1 一 3 层, 近 等长, 常 具膜质 边缘; 花序 托扁平 或稀凸 起, 无毛, 无 托片。 小花 多数, 花冠黄 色或橙 黄色, 极稀 白色, 外 围小花 雌性, 通常舌 状, 结实, 舌片 顶端具 3 齿裂, 管 部短, 花柱分 枝钝, 中 央小花 两性, 管状, 不 结实, 
516  云南 植物志  花 药基部 箭形, 花 柱分枝 增粗。 瘦 果通常 较大, 两 端向内 弯曲; 冠 毛无。 主要 分布于 非洲。 我国常 见栽培 金盖花 属中的 1 种。 云南也 栽培。 96. 金 盖花属 Calendula L.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有 时基部 木质, 常 被腺状 柔毛。 叶 互生, 全 缘或具 深波状 齿。 头状 花序辐 射状, 有多 数异型 小花, 单生 于茎、 枝 顶端, 具长花 序梗; 总苞 钟形或 半 球形; 总苞片 1 一 2 层, 近 等长, 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边缘狭 膜质; 花 序托平 或凸, 无毛, 无 托片。 外围有 2 — 3 层 雌性舌 状花, 舌片黄 色或橙 黄色, 全缘或 先端有 3 齿裂, 结实, 中央 有多数 两性管 状花, 黄 色或橙 黄色, 冠檐 扩大, 具 5 个浅裂 片, 不 结实; 花 药基部 箭形或 有尾, 花柱不 分枝。 瘦果 2 — 3 层, 两端 常向内 弯曲, 无 毛, 外 层空, 边缘常 具翅, 内层 较短; 冠 毛无。 约 20 多种, 原 产欧洲 南部、 西部 和西亚 北部。 我 国栽培 1 种。 云南也 栽培。 1. 金盖花 (救荒 本草) ^^^^ Calendula officinalis L. (1753); Hook. (1832)*; DC. ( 1838); C. B. Clarke (1876); Hook. f. (1881); Hand. -Mazz. (1936); Kitam. (1953), in Kihara (1956); S. Y. Hu (1966); 江苏 植物志 (1982)*.;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秦岭 植物志 ( 1985 广; 贵州 植物志 (1989)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一 年生至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60 厘米。 主 根长达 7 厘米或 更长, 具 侧根和 极多数 纤维状 细根。 茎 直立或 斜生, 通常 自基部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被 具柄短 腺毛和 具节短 毛。 基生叶 数枚, 叶 片长圆 状倒披 针形或 有时长 圆状倒 卵形, 长 5 — 10 (-20) 厘米, 宽 1.5 — 3.5 ( — 7)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具纯 尖头, 基部 渐狭, 边缘全 缘或具 疏离的 尖头 状齿, 两面疏 被具节 短毛, 边缘和 背面沿 中脉毛 较密, 中 脉宽, 在背面 凸起, 侧脉 3""^ 对, 网脉极 纤细, 有短 叶柄; 茎下部 叶同基 生叶, 上部叶 渐小, 无柄, 基 部略抱 茎。 头状 花序径 3. 5 — 6 厘米, 单 生于茎 枝顶; 花 序梗长 2 — 6 厘米, 密被 具柄短 腺毛和 具节 短毛; 总苞半 球形, 径 2 — 3 厘米; 总苞片 1 一 2 层, 狭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长 1 一 1.4 厘米, 先端 长渐尖 并带紫 红色, 背面密 被具节 粗毛, 内层 略短, 具 狭膜质 边缘。 舌 状花黄 色或橙 黄色, 舌片倒 披针形 或长圆 状倒披 针形, 长 1.5 — 2. 2 厘米, 宽 3 — 7 毫 米, 具 4 条 纵脉, 先 端圆, 具 3 小齿, 基 部背面 密被具 节毛, 管部长 1.5 — 2. 5 毫米, 密被具 节毛, 花 柱分枝 伸出管 部外; 管 状花长 4 一 5 毫米, 冠檐狭 钟形, 先端 5 深裂, 冠 管短, 花药 伸出花 冠外。 瘦果约 3 层, 近马 蹄形, 外层的 较大, 背面具 数行乳 突状皮 刺, 先端有 内向的 长喙, 中层 的较宽 和小, 背面具 更多的 乳突状 皮刺, 边缘具 狭翅, 内 层 的小, 近 环状。 花果期 5 — 10 月。 云南 各地有 栽培。 全国各 省区常 见庭园 栽培, 供 观赏。 全草 药用, 能活血 散瘀、 行气 利尿。 
菊 科  517  XI . 菜莉族 Trib. Cynareae Less. 草本或 灌木。 叶 互生。 头状花 序雌雄 同株或 异株, 通常 含多数 小花, 小花全 部两性 或全部 雌性, 则头 状花序 同型, 或者 外围小 花雄蕊 发育不 全而为 雌性、 中 央小花 两性, 则头 状花序 异型; 总苞片 多层, 覆瓦 状或不 明显的 覆瓦状 排列, 革质或 草质, 先 端有各 式 芒刺或 膜质附 属物; 花 序托有 托片或 托毛或 稀无, 通 常平, 蜂 窝状。 全 部小花 花冠管 状; 花 药基部 箭形, 具流 苏状、 撕 裂状、 缘毛状 或糙毛 状的附 属物; 花柱 2 分枝, 分枝 分离 或大部 合生, 在 分枝处 以下有 增粗的 毛环。 约 76 属, 集中 分布于 欧洲、 北非 和亚洲 大部分 地区, 特别 是地中 海区。 我国有 40 属。 云南产 14 属 125 种。  分属 检索表  1 (24) 头 状花序 无苞叶 围绕。 2 (19) 叶 边缘无 针刺。 3 (10) 冠 毛长羽 毛状。 4 (9) 总 苞片先 端无附 属物。 5 (8) 总 芭半球 形至细 筒状; 总苞片 7 层 以上; 冠毛 先端不 增粗。 6 (7) 冠毛 1 层, 或 2 层而不 等长, 外 层短, 糙 毛状, 内层 较长, 长羽 毛状; 总苞 片和基 生叶无 下述 特征; 野 生植物 7 (6) 冠毛 2 层, 近 等长; 总苞片 革质, 干后 变黑, 先 端渐尖 成长刺 尖头并 反折; 基生叶 有具翅 且羽状 分裂的 长柄; 栽 培植物 8 (5) 总苞 钟形; 总苞片 4 一 5 层; 冠 毛先端 坊键状 增粗; 无茎 的莲座 状草本 -… 99. 重 羽菊属 Diplazoptilon 9 (4) 总 苞片先 端有紫 红色的 鸡冠状 附属物 -… 100. 泥 胡菜属 Hemistepta 10 (3) 冠毛植 毛状、 刚 毛状、 短羽毛 状或无 冠毛。 11 (18) 头 状花序 具同型 小花; 总苞 片无附 属物; 野生 植物。 12 (13) 总 苞片先 端有倒 钩刺; 叶 大型, 基 部心形 101. 牛美属 Arctium 13 (12) 总苞 片有直 立的针 刺或无 针刺; 叶 较小, 基部稀 心形。 14 (17) 植株 有直立 的茎; 头状花 序于茎 枝顶排 成各式 花序。 15 (16) 总苞 钟形; 总苞片 针芒状 16 (15) 总苞圆 筒形; 总苟片 较宽, 不为 针芒状 103. 麻 花头属 Serratula 17 (14) 植株 无茎, 呈莲 座状; 头 状花序 密聚于 茎基顶 的莲座 叶丛中 104. 川 木香属 Dolomiaea 18 (11) 头 状花序 具异型 小花; 总 苞片先 端有附 属物; 栽 培植物 …- 105. 矢 车菊属 Centaurea 19 (2) 叶 边缘有 针刺。 20 (23) 植株 有直立 的茎; 头状花 序不密 聚成团 球状; 小 花紫、 红色或 稀白、 黄色 3 21 (22) 茎 无翅; 冠毛长 羽毛状 106. 蓟属 Cirsium 22 (21) 茎 有翅; 冠毛 糙毛状 107. 飞廉属 Carduus 23 (20) 植株 无茎, 呈莲 座状; 头状 花序密 聚成团 球状; 小 花黄色 - '- 108. 黄 缀菊属 Xanthopappus 
518  云 南植物 志  24 (1) 头状花 序有苞 叶围绕 (云南 常见栽 培植物 )。 25 (26) 苞 叶羽状 分裂, 裂片针 刺状; 总苞片 先端圆 或钝, 无附 属物; 冠毛长 羽毛状 109. 苍术属 Atracty lodes 26 (25) 苞叶不 分裂; 总 苞片有 叶质附 属物; 冠 毛无或 姨片状 110. 红花属 Carthamus 97. 风 毛菊属 SaussureaDC. 多年生 草本。 具主 根或根 状茎, 后者分 枝或不 分枝。 无茎、 有短 茎或莲 高大, 单生 或 丛生, 无毛或 被毛, 无翅或 有翅, 常不 分枝。 叶 基生或 茎生; 基 生叶莲 座状或 为不育 叶丛; 茎生叶 互生, 下 部叶常 早落; 最上 部叶有 时变成 膜质、 有色 的苞片 状叶; 全部叶 全缘、 具齿 或羽状 分裂, 毛被各 式或近 无毛。 头状 花序具 同型管 状花, 单生或 多数, 在 茎和枝 顶排成 各式复 花序; 总 苞半球 形至细 筒状; 总苞片 多层, 覆瓦状 排列, 不 等长, 先端钝 或尖, 有时具 膜质、 紫 红色的 附片, 有些则 边缘黑 褐色; 花 序托具 托片或 刚毛状 托片, 或长 或短, 少数 种类无 托片。 小花 管状, 檐部 扩大, 5 裂, 管部较 纤细; 花丝离 生, 花 药基部 有尾, 尾部撕 裂状或 被毛; 花柱 分枝, 其下 有节。 瘦果 无毛, 具 4 肋或多 肋, 有 时具横 绘纹, 顶 端平截 或有边 缘具齿 的小冠 (或称 冠状边 缘), 基部 着生面 平整; 冠毛 2 层或 1 层, 外 层短, 糙 毛状, 易落, 内层羽 毛状, 较长, 基部 结合成 环状, 整体 脱落。 约 380 种, 主产 亚洲, 也 见于欧 洲和北 美洲。 生于 寒带、 温带, 部分 种类也 见于热 带。 我 国约近 300 种, 主 要分布 于西南 部及青 藏高原 地区。 云南有 90 种, 以滇 西北最 为 集中。 分种 检索表 1 (18) 茎最上 部叶苞 叶状, 膜质, 扩大, 有色, 具 明显的 网脉, 包 被或半 包被头 状花序 (或 复花 序), 有时 较小, 承 托花序 [亚属 I . 雪 莲亚属 Subgen.Amphilaena (Stschegl. ) Lipsch.]。 2 (5) 苞叶 黄色, 宽椭 圆形或 卵状长 圆形, 宽达 7 厘米, 包被 花序。 3 (4) 头 状花序 多数, 具 短梗, 直立; 苞叶在 花序下 成星状 苞叶群 …… 1. 苞 叶雪莲 S. obvallata 4 (3) 头 状花序 2 — 3, 稀 单生, 具 长梗, 下垂; 苞 叶常单 生头状 花序下 2* 垂头雪 莲^* wettsteiniana 5 (2) 苞叶 紫色, 较小, 圆形、 长 圆形或 舟形, 宽至 3 厘米。 6 (9) 苞 叶小, 承 托头状 花序。 7 (8) 头 状花序 单生, 苞叶间 疏离; 叶长 圆形, 两面 疏被毛 3. 多 銷雪莲 S. polycolea 8 (7) 头 状花序 多数, 密集于 茎顶; 苞叶集 生于花 序下; 叶披 针形, 两 面有毛 4. 褐 花雪莲 S. phaeantha 9 (6) 苞 叶大, 包被或 半包被 花序。 10 (11) 头 状花序 多数, 具 长梗, 在 茎上部 排成伞 房状, 稀单生 5. 球 萏雪莲 S. globosa 11 (10) 头 状花序 单生。 12 (13) 苞叶圆 形或倒 卵形; 叶两 面密被 黄褐色 或青灰 色绒毛 6. 毡 毛雪莲 S. velutina 13 (12) 苞叶长 圆形、 卵形或 舟形。 
菊 科  519  I  14 (15 15 (14 16 (17 17 (16 18 (1) 19 (40 20 (21 21 (20 22 (25 23 (24 24 (23 25 (22 26 (33 27 (28 28 (27 29 (30 30 (29 31 (32 32 (31 33 (26 34 (37 35 (36 36 (35 37 (34 38 (39 39 (38 40 (19 41 (42 42 (41 43 (86 44 (57 45 (48 46 (47 47 (46  无 茎或有 短茎; 叶表面 被腺状 短毛, 背 面被稀 疏粗毛 7. 鸟巢 状雪莲 S. nidularis 植株高 30 — 50 厘米。 茎 粗壮, 顶端 膨大; 茎 生叶长 圆形, 两面 被长毛 8. 长 叶雪莲 S. longifolia 茎细, 顶端不 膨大; 茎生叶 卵形, 两 面无毛 9. 单 花雪莲 S. uniflora 茎最上 部叶或 莲座叶 丛的内 层叶均 不变为 有色、 膜质 的苞片 状叶。 头 状花序 多数, 无花 序梗, 密集于 茎顶或 莲座叶 丛中; 植 株常被 绵毛, 若 光滑, 则 植株无 茎, 叶 莲座状 [亚属 n . 雪兔 子亚属 Subgen. Eriocoryne (DC. ) Hook. f.]。 植株 无茎、 光滑; 头 状花序 密集于 莲座叶 丛中; 叶 线状披 针形, 基 部内面 紫红色 10. 星状 雪兔子 S. Stella 植株 有茎, 被 密毛, 茎 顶端常 膨大, 中空。 茎 低矮, 较细; 根状茎 细长, 分枝, 丛生, 具 多数花 茎和不 育茎; 多 年生多 次结实 草本, 密被 绒毛或 绵毛。 叶 狭倒卵 形或椭 圆形, 具 粗齿或 浅裂, 两面被 绒毛; 总苞片 急尖; 冠毛 黑褐色 …… 11. 槲叶 雪兔子 S. quercifolia 叶披 针形, 具小 尖齿或 圆齿, 背面 无毛; 总 苞片先 端渐尖 …… 12. 川滇 雪兔子 S. georgei 茎 较高, 具主 根或粗 短的根 状茎; 叶 在茎上 密集或 疏离。 全 株密被 绵毛; 主根 肉质; 多 年生一 次结实 草本; 叶 在茎上 密集。 头状花 序在茎 上部排 成粗壮 的圆锥 状穗形 花序, 苞叶散 生于花 序中; 叶边 缘具波 状齿, 背 面被褐 色短毛 13. 绵毛 雪兔子 S. laniceps 头 状花序 在茎顶 排成半 球形, 花序 周围具 线状披 针形、 被密 绵毛、 下翻的 苞叶。 叶羽状 分裂, 叶面 无毛, 背面 被绵毛 14. 羽叶 雪兔子 S. leucoma 叶 全缘或 有齿。 叶扇 形或半 圆形, 边 缘具条 裂齿, 两面密 被绵毛 15. 水母 雪兔子 S. medusa 叶 线状长 圆形, 边 缘具小 齿或近 全缘, 两 面无毛 16. 雪兔子 S. gossypiphora 全株 或莲上 部被绵 毛或长 粗毛; 多 年生多 次结实 草本; 茎高 20 — 80 厘米; 叶在茎 上部疏 离, 最 上部叶 在花序 下形成 星状苞 叶群。 叶 背面有 密毛. 叶 线形, 宽至 3 毫米, 叶面 无毛, 背面密 被绵毛 17. 大理 雪兔子 S. delavayi 叶披 针形, 宽 9 一 18 毫米, 两 面有娟 状长毛 18. 硬毛 雪兔子 S. hirsute 叶背面 无毛。 茎端稍 膨大, 头 状花序 密集于 其上; 叶面 有柔毛 19. 管茎 雪兔子 S. fistulosa 茎端不 膨大, 头状 花序具 短梗, 排 成密伞 房花序 20. 湿地 雪兔子 S. uliginosa 头 状花序 单生或 多数, 具 短梗或 长梗, 生茎或 枝顶或 莲座叶 丛中; 植株 被各式 毛被或 无毛。 总 苞片先 端具紫 红色、 半圆 形膜质 附片; 茎 有翅; 下部叶 全缘; 圆 锥状伞 房花序 [亚属 m. 附 片亚属 Subgen. Theodorea (Cass. ) Lipsch. ] 21. 草地 风毛菊 S. amara 总苞 片先端 无膜质 附片或 有时为 草质, 类似 附片; 茎 无翅或 有翅; 叶 全缘、 边缘有 齿或分 裂; 头状花 序单生 或多数 [亚属 IV. 风毛 菊亚属 Subgen. Saussurealo 无茎或 在同一 种中从 无茎到 有低矮 的茎; 基 生叶莲 座状或 具不育 叶丛。 叶羽状 分裂。 头 状花序 多数, 在 茎顶或 莲座叶 丛中密 集成半 球形; 叶背面 被白色 絨毛。 叶面 无毛; 外 层总苞 片卵状 披针形 22. 黄褐 风毛菊 S. ochrochlaena 叶面 被腺状 短毛; 总包片 披针形 23. 怒江 风毛菊 S. salwinensis 
520  云 南植物 志  :45) 头状花 序单生 茎顶或 莲座叶 丛中。 ;50) 叶宽 2 — 3 毫米, 背 面无毛 24. 黄绿苞 风毛菊 S. navo-virens :49) 叶宽 5 毫米 以上, 背面 被白色 绒毛。 :52) 叶大 头羽状 分裂, 顶裂 片大, 长达 7 厘米 25. 紫白 风毛菊 S. porphyroleaca ;51) 叶羽状 分裂, 顶裂 片小, 不 明显。 :54) 叶面 被白色 蛛丝状 毛和腺 状短毛 26. 平滑果 风毛菊 S. Idocarpa :53) 叶面 被腺状 短毛。 :56) 外层 总苞片 卵状长 圆形, 有小 尖头, 边缘干 膜质, 黑 褐色; 瘦果具 橫敏纹 27. 羽裂 风毛菊 S. pachyneura :55) 总苞 片狭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边缘非 膜质, 也非黑 褐色; 瘦果 常光滑 28. 狮牙状 风毛菊 S. leontodontoides :44) 叶全缘 或边缘 有齿。 :61) 植株具 主根; 叶莲 座状, 卵 形或椭 圆形; 头状花 序大, 直径达 3 厘米。 :60) 叶 全缘, 仅 边缘有 缘毛; 总苞 黑褐色 29. 长毛 风毛菊 S. hieracioides :59) 叶边 缘有重 锯齿, 背面 被白色 绒毛; 总苞片 黑褐色 ,… 30. 重齿 风毛菊 S. katochaete :58) 植 株的根 状茎常 分枝, 有不育 叶丛- ;75) 叶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宽 为长的 1/10 以上。 :66) 叶两面 被毛。 :65) 叶 钻形, 长约 10 毫米, 宽 1 毫米; 总苞 钟形; 花 序托有 托片; 塾 状植物 31. 钻叶 风毛菊 S. subulate :64) 叶 线形, 长 3 — 12 毫米; 总 苞筒状 钟形; 花 序托无 托片; 丛 生植物 32. 革叶 风毛菊 S. poochlamys :63) 叶背 面密被 白色级 毛或长 柔毛。 :70) 叶面 无毛; 根状茎 顶部有 粗的柱 状体。 :69) 茎基部 具密的 纤维和 红黄色 绵毛; 叶长 15 — 25 厘米; 总苞 筒状, 长 2 — 3. 5 厘米 33. 鸯尾叶 风毛菊 S. romuleifolia :68) 茎 基部具 密的枯 叶柄, 无毛; 叶长 2 — 7 厘米; 总苞 球形, 长 1.5 — 2. 5 厘米 34. 柱基 风毛菊 S. columnaris :67) 叶面 有毛; 根茎顶 部无柱 状体。 [11) 叶两面 密被长 柔毛, 上部 的毛金 黄色或 黄色, 宽 2 毫米 …… 35. 带叶 风毛菊 S. loriformis :71) 叶 面被短 柔毛或 脱毛, 宽 3 — 7 毫米。 :74) 总苞半 球形, 直径 1.8 — 3. 5 厘米, 基 部宽, 平截; 叶全缘 36. 禾叶 风毛菊 S. graminea :73) 总 苞筒状 钟形, 直径约 1 厘米; 叶 全缘或 有不明 显的齿 37. 显銷 风毛菊 S. rockii ;62) 叶 匙状长 圆形、 倒卵形 或其他 形状, 宽 为长的 1/10 以下。 [11) 叶两面 无毛, 边缘具 缘毛; 花序托 无托片 38. 缘毛 风毛菊 S. ciliaris :76) 叶至少 背面密 被白色 绒毛; 花 序托有 托片。 :81) 叶面常 无毛, 边 缘有浅 裂齿。 :80) 叶披 针形, 长 10 — 13 毫米, 宽至 3 毫米 39. 锥叶 风毛菊 S. wemerioides ;79) 叶倒 卵形, 长至 4 厘米, 宽 8 — 17 毫米 40. 中甸 风毛菊 S. dschungdienensis :78) 叶面 有毛, 全缘。 
菊 科  521  82 (83) 叶 两面被 白色长 柔毛; 外 层总苞 片宽披 针形, 被白色 或褐色 柔毛; 冠 毛白色 41. 山 风毛菊 S. montana 83 (82) 叶两面 被白色 绒毛; 总苞片 卵状披 针形。 84 (85) 叶 全缘; 总 苞被白 色柔毛 42. 匙叶 风毛菊 S. spathulifolia 85 (84) 叶有疏 离的小 齿或近 全缘; 总苞 被黑色 或黄褐 色粗毛 43. 黑褐 风毛菊 S. melanotricha 86 (43) 茎 高大或 低矮; 基 生叶常 早落, 或 有不育 叶丛。 87 (88) 叶厚 纸质, 边 缘具细 而尖的 锯齿, 网脉 明显, 侧 脉不达 边缘; 伞房 花序, 总 苞片紫 褐色, 边缘干 膜质, 花序 托的托 片与内 层总苞 片等长 44. 奇形 风毛菊 S. forrestii 88 (87) 叶 质薄; 总苞片 革质或 上半部 革质; 托片 短或不 存在。 89 (94) 叶 分裂, 背面 被白色 绒毛; 瘦果 顶端有 具齿的 小冠; 冠毛 1 层, 白色。 90 (91) 总状 花序有 具齿的 苞叶; 叶羽 状深裂 45. 叶头 风毛菊 S. peguensis 91 (90) 伞房 花序; 叶大 头羽状 深裂。 92 (93) 头状花 序直径 2 — 5 .5 厘米, 具 长梗, 单 生枝顶 46. 三角叶 风毛菊 S. deltoidea 93 (92) 头状花 序直径 0.7 — 1.8 厘米, 具 短梗或 无梗, 在枝 顶簇生 … 47. 小头 风毛菊 S. crispa 94 (89) 叶 全缘或 分裂; 瘦果顶 端无小 齿冠; 冠毛常 2 层。 95 (134) 茎 下部叶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稀 圆形, 边缘 具齿或 全缘; 若 狭窄, 则基 部耳状 抱茎。 96 (101) 茎生 叶耳状 抱茎。 97 (98) 头 状花序 单生于 茎顶; 叶披 针形, 先 端尾状 渐尖, 全 缘或有 小齿, 两 面无毛 48. 尾 菊 S. caudata 98 (97) 头状 花序常 2 至 多数, 生于 枝顶; 叶 卵形, 边缘 有齿。 99 (100) 叶两面 无毛; 头 状花序 1—3, 具长梗 49. 耳叶 风毛菊 S. neofranchetii 100 (99) 叶面 被腺状 短毛, 背面散 生蛛丝 状毛; 头 状花序 6 — 20, 具 短梗, 在枝 顶簇生 50. 半抱茎 风毛菊 S. semiamplexicaulis 101 (96) 茎 生叶无 抱茎的 小耳。 102 (119) 叶基部 不沿茎 下延成 茎翅。 103 (108) 叶 背面密 被白色 绒毛, 先端 钝圆或 急尖。 104 (105) 叶常为 圆形, 叶面 有泡状 突起, 无毛或 有腺状 短毛; 茎 低矮, 高 5 — 16 厘米, 下 部被褐 色有节 腺状毛 51. 泡叶 风毛菊 S. bullata 105 (104) 叶面 无泡状 突起, 被腺状 短毛; 茎高, 被白 色毛。 106 (107) 叶 基部深 心形; 圆锥 花序; 中外层 总苞片 卵形, 先端钝 52. 钝苞 风毛菊 S. vestitiformis 107 (106) 叶基部 圆形或 楔形; 伞房 花序; 外层 总苞片 卵形, 先 端急尖 53. 浅堇色 风毛菊 S. iodoleuca KKS (103) 叶背面 无毛或 有腺状 短毛。 lUy (110) 叶两面 无毛, 基部 楔形, 渐狭; 头 状花序 3; 总苞片 先端及 边缘黑 褐色, 常反折 54. 贡山 风毛菊 S. hultenii 110 (109) 叶面 有腺状 短毛, 基部 心形、 圆形或 截形。 111 (112) 叶背面 无毛; 头状 花序单 生茎顶 55. 杨叶 风毛菊 S. populifolia 112 (111) 叶背面 被腺状 短毛。 113 (114) 头 状花序 1—2; 叶基部 深心形 56. 少花 风毛菊 S. oligantha 114 (113) 头状 花序常 多数, 在茎 上部排 成圆锥 状伞房 花序。 
522  云 南植物 志  115 (116) 叶先端 急尖, 基部浅 心形或 平截; 外层 总苞片 卵形, 先端具 黑紫色 小尖头 57. 喜林 风毛菊 S. stricta 116 (115) 叶先 端尾状 渐尖, 基部 圆形或 楔形。 117 (118) 头状 花序具 长梗; 总苞狭 钟形, 直径 4 一 6 毫米, 外层 总苞片 卵形, 先端钝 58. 长梗 风毛菊 S. dolichopoda 118 (117) 头状 花序具 短梗; 总苞 钟形, 直径 8 — 12 毫米, 外层 总苞片 卵形, 先端 草质, 渐尖 …… 59. 锐齿 风毛菊 S. euodonta 119 (102) 叶基 部沿茎 下延成 茎翅。 120 (125) 叶背面 无毛或 有毛, 但非 纯毛。 121 (122) 叶背 面被薄 的蛛丝 状毛, 先 端尾状 渐尖, 基部 全缘; 总苞狭 筒形, 直径 3 — 5 毫米 …… 60. 小花 风毛菊 S. paninora 122 (121) 叶背面 被腺状 短毛,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浅裂; 总苞 卵状长 圆形或 钟形, 直径 5 — 12 毫米。 123 (124) 叶背面 密被极 短的有 节毛, 干时黄 褐色; 外层 总荏片 卵形, 先端 圆形, 突 然狭縮 成长的 钻 状附片 • 61. 窄翼 风毛菊 S. frondosa 124 (123) 叶 背面常 无毛; 外层 总苞片 卵形, 先端 急尖, 具 黑褐色 小尖头 62. 显梗 风毛菊 S. peduncularis 125 (120) 叶 背面密 被白色 绒毛。 126 (129) 叶基部 楔形, 叶面 无毛。 127 (128) 茎 有翅; 叶缘有 尖齿; 总苞 被微毛 63. 无柄 风毛菊 S. leclerei 128 (127) 茎翅不 明显; 叶 缘具有 刺尖的 粗齿; 总苞被 长柔毛 状缘毛 64. 野马川 风毛菊 S. merinoi 129 (126) 叶 基部浅 心形, 叶面 被腺状 短毛, 叶柄及 茎下部 被有节 柔毛。 130 (131) 叶边 缘有小 锯齿; 中外层 总苞片 卵形, 先端尾 状渐尖 65. 级背 风毛菊 S. vestita 131 (130) 叶边 缘有小 尖齿; 外层 总苞片 卵形, 先端 急尖。 132 (133) 总苞 无毛, 外层总 苞片宽 卵形, 具小 尖头; 花 序有细 长分枝 66. 松林 风毛菊 S. pinetonim 133 (132) 总 苞密被 絨毛, 外层 总苞片 卵形, 先端 急尖, 黑 褐色; 花 序具短 的分枝 67. 大坪子 风毛菊 S. chetchozensis 134 (95) 叶长 圆形、 披 针形至 线形, 稀 为宽倒 卵状披 针形, 通 常羽状 分裂, 极少 全缘或 有齿。 135 (152) 叶 全缘、 有 齿或波 状齿。 136 (141) 茎 有翅; 头 状花序 多数, 在茎顶 排成伞 房状; 叶宽 2 — 3. 5 厘米。 137 (138) 叶边缘 缺刻状 (波状 ) 浅裂, 两 面粗糙 (腺 状短毛 ); 总苞 片先端 渐尖; 花序梗 具腺体 68. 腺梗 风毛菊 S. hemsleyi 138 (137) 叶具 齿或近 全缘, 叶面 被腺状 短毛; 总苞 片先端 急尖。 139 (140) 叶长达 15 厘米, 背面 被白色 絨毛; 总 苞无毛 69. 蕃叶 风毛菊 S. polygonifolia 140 (139) 叶长达 8 厘米, 背面 及总芭 被蛛丝 状白毛 70. 帚枝 风毛菊 S. virgata 141 (136) 茎 无翅; 头 状花序 单生或 少数。 142 (147) 叶 两面被 疏的长 柔毛; 头 状花序 单生。 143 (144) 叶 全缘, 边 缘有密 缘毛, 叶椭圆 状披针 形至狭 披针形 71. 打箭炉 风毛菊 S. tatsienensis 144 (143) 叶具 粗齿, 无 缘毛, 叶倒卵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菊 科  523  146) 茎 顶端常 膨大; 瘦果 具纵棱 72. 粗齿 风毛菊 S.grosseserrata :145) 茎 顶端不 膨大; 瘦果具 横被纹 73. 草甸 风毛菊 S. pratensis 142) 叶 两面具 小腺体 或背面 被白色 绒毛, 线状披 针形, 全缘, 偶有 分裂。 149) 叶两 面具小 腺体或 光滑; 头 状花序 1 一 2 74. 小腺 风毛菊 S. micradenia 148) 叶背面 被白色 绒毛。 151) 头状花 序单生 (叶 有时倒 向羽状 分裂) 75. 云南 风毛菊 S. yunnanensis 150) 头 状花序 3 — 7, 在茎 顶密集 76. 全缘叶 风毛菊 S. integrifolia ;135) 叶羽状 分裂。 158) 茎 有翅; 头 状花序 多数。 155) 叶 线状披 针形, 羽状 分裂, 背面 无毛; 头状 花序密 集茎顶 77. 锯叶 风毛菊 S. semifasciata 154) 叶大 头羽状 分裂, 背面 被毛; 头 状花序 排成伞 房状。 ;157) 总苞 密被淡 黄色长 粗毛; 总苞片 先端有 小尖头 78. 白头 风毛菊 S. eriocephala 156) 总苞 无毛; 总 苟片先 端渐尖 : 79. 宾川 风毛菊 S. lampsanifolia 153) 茎 无翅。 164) 头 状花序 多数; 叶背面 被白色 绒毛。 161) 头状 花序在 莲顶密 集成半 球形; 叶 面无毛 80. 丽江 风毛菊 S. przewalskii 160) 头 状花序 在茎顶 排成伞 房状; 叶面 被腺状 短毛。 163) 茎上部 叶羽状 分裂; 总苞被 绵毛, 总 苞片先 端有画 笔状毛 … 81. 菊状 风毛菊 S. compta 162) 茎 上部叶 全缘; 总 苞无毛 82. 波叶 风毛菊 S. undulata :159) 头 状花序 单生或 少数, 常 在枝顶 密集。 :170) 叶羽状 深裂, 裂片 平伸, 不 下弯, 背面 被白色 绒毛; 头状花 序大; 直径 1.5 — 4 厘米。 :167) 侧裂片 18 — 20 对, 再 2 — 3 次 分裂, 小裂 片线状 舌形; 叶面黄 绿色, 密被腺 状短毛 …… 83. 百裂 风毛菊 S. centiloba 166) 侧裂 片三角 形或半 圆形, 有齿, 不 分裂, 叶面深 绿色, 被腺状 短毛。 169) 头状 花序半 球形, 基部 平截; 总苞黑 褐色, 总苞 片先端 渐尖, 直立 84. 半琴叶 风毛菊 S. semilyrata 168) 头状 花序宽 钟形, 基部近 圆形; 总苞草 黄色, 总 苞片先 端钻状 渐尖, 反折 85. 川滇 风毛菊 S. wardii 165) 叶倒 向羽状 分裂, 裂片 "人字 "状 串列, 弯向 下方。 174) 叶两面 被腺状 短毛。 173) 叶裂片 宽大, 宽 5 — 15 (-22) 毫米; 中外层 总苞片 上半部 草质, 长 渐尖, 反折 86. 假狮牙 风毛菊 S. pseudo-leontodon 172) 叶裂片 狭窄, 宽 1.5—3 毫米; 总 苞片黑 褐色, 先端 渐尖, 常弯曲 87. 链叶 风毛菊 S. scabrida 171) 叶背面 被白色 绒毛。 176) 叶大 头羽状 分裂, 顶裂 片宽达 8 厘米, 有时 顶裂片 戟形, 较小, 叶面 被腺状 短毛; 总苞 片 先端黑 紫色, 外层 常反折 88. 倒羽裂 风毛菊 S. limprichetii 175) 叶倒 向羽状 分裂, 顶裂片 小或不 明显。 178) 叶裂片 斜卵形 或斜三 角形; 总苞片 线状披 针形至 线形, 先端 钻状长 渐尖, 直立; 叶面无 毛 89. 小舌 风毛菊 S. lingulata 
524  云 南植物 志  178 (177) 叶 裂片长 圆形; 总苞片 卵状披 针形至 线形, 先 端尾状 渐尖, 弯曲; 叶 面被腺 状短毛 …… 90. 蕨叶 风毛菊 S. polypodioides 1. 苞 叶雪莲 (西 藏植 物志) 图版 107: 1-2 邦 子拖吾 (藏药 名), 苞叶 风毛菊 (中 国高 等植物 图鉴) ' Saussurea obvallata (DC. ) Edgew. (1846); Hook. f. (1881); S. Y. Hu (1968); 图鉴 (1975)*; Lipsch.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广. Carduus obvallata Wall. (1831), norm. nud. ; Aplotaxis obvallata DC. (1838); Saussurea obvallata (DC.) Sch.-Bip. (1846); 西藏 植物志 (1985)*.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50 厘米。 根状 茎粗。 莲 直立, 圆 柱形, 中空, 上 部被短 柔毛, 基部 被有光 亮的枯 叶柄。 基生叶 倒卵形 或倒卵 状长圆 形至长 圆形, 长 10 — 20 厘米, 宽 1.5 — 5 厘米, 先 端钝, 边缘具 细齿, 基部渐 狭成宽 翅柄, 两 面被短 腺毛, 叶柄 扁平, 长达 10 厘米; 茎生 叶向上 渐小, 长 圆形或 卵形; 最上 部叶苞 叶状, 黄色, 6 — 8 枚, 膜 质, 卵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长达 16 厘米, 宽至 7 厘米, 先端 钝圆, 边缘有 小齿, 两面被 腺毛, 包 被顶生 花序。 头 状花序 5 — 15, 在 茎顶密 集成半 球形; 总苞半 球形, 径 1 一 1.5 厘米; 总苞片 多层, 不 等长, 外层 卵形, 内、 中 层狭披 针形, 长约 1 厘米, 先端 及边缘 黑 褐色, 背部被 腺毛。 小花 管状, 蓝 紫色, 长约 10 毫米, 檐部 和管部 等长。 瘦果 无毛; 冠毛淡 褐色, 2 层, 外 层短, 内层羽 毛状, 与花冠 等长。 花果期 7 — 9 月。 产于 德钦、 贡山、 中甸、 维西、 丽江; 生 于海拔 3500 — 4400 米的 高山流 石滩。 青 海、 甘肃、 四川、 西藏有 分布。 不丹、 锡金、 尼 泊尔、 克 什米尔 也有。 藏 医作雪 莲用。 全草 入药, 主治 风湿关 节炎、 高山不 适症、 月经 不调、 胎衣 不下等 症。 也可治 流感、 食物 中毒。 2. 垂 头雪莲 (西 藏植 物志) 图版 107: 3-4 垂花 雪莲, 白地 风毛菊 Saussurea wettsteiniana Hand.-Mazz. (1920); S. Y. Hu (1968); Lipsch.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 国植物 志 (1999)*. 多年生 草本, 高 25 — 100 厘米。 茎 上部被 白色长 柔毛, 基部 密被褐 色枯存 叶柄。 基 生叶 线状披 针形或 线状长 圆形, 连 柄长达 28 厘米, 宽 2 — 5 厘米, 先端 渐尖, 边 缘具整 齐 的齿, 基部 渐狭, 两面被 腺毛, 叶 柄长达 10 厘米; 茎生 叶小, 卵形或 卵状长 圆形, 无柄, 半 抱茎; 最上 部叶苞 叶状, 膜质, 黄色, 卵形, 长 5 — 9 厘米, 宽至 5 厘米, 先 端 渐尖, 两面被 腺毛, 包被 花序。 头 状花序 1 一 3, 具 长梗, 下垂; 总苞半 球形, 长至 2.5 厘米, 径 2 — 2. 5 厘米; 总苞片 多层, 近 等长, 黑 紫色或 边缘黑 紫色, 披针 形至线 状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外 层长至 2 厘米, 背面 被白色 柔毛。 小花 管状, 蓝 紫色, 长约 1.5 厘米, 管部 略长于 檐部, 花药 尾部撕 裂状, 无 绵毛。 瘦 果近四 棱形; 冠毛 褐色, 2 层, 外 层短, 内层羽 毛状, 略短于 花冠。 花果期 7 — 9 月。 产 德欽、 中甸、 丽江; 生 于海拔 3300 — 4250 米 的山坡 林缘、 林下、 草地。 四川、 西藏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m  图 版 107 1—2. 苞 叶雪莲 Saussurea obvallata (DC.) Edgew. , 1. 植株, 2. 管 状花; 3—4. 垂 头雪莲 S. wettsteiniana Hand.-Mazz. , 3. 植株 上部, 4. 管 状花。 (王 颖绘) 
526  云 南植物 志  3. 多 鞘雪莲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图版 108: 1-2 多鞘 风毛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ussurea polycolea Hand.-Mazz. (1937); S. Y. Hu (1968); Lipsch. (1979);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35 厘米。 根状茎 斜生, 褐色, 颈部被 褐色的 枯叶柄 纤维, 多 分枝, 发出不 育茎和 花茎。 莲 直立, 疏被长 柔毛。 基部叶 卵形、 椭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2 — 15 厘米, 宽 0.9 — 3. 7 厘米, 两 端圆形 或先端 急尖, 具小 尖头, 边缘 具小齿 或极少 近 全缘, 叶面浅 绿色, 无毛 或有极 稀疏的 粗毛, 背面 被白色 粗毛至 脱毛, 仅边缘 有长柔 毛, 中脉 在下面 突起, 叶柄 细长, 淡 紫色; 茎 生叶与 基部叶 同形, 较小; 最上部 叶苞叶 状, 舟形, 灰 紫色, 直立, 筒状 抱茎, 承托 花序。 头 状花序 单生于 茎顶; 总苞 宽陀螺 形, 长约 2 厘米, 口 部宽至 2.5 厘米; 总苞片 4 一 5 层, 宽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近等 长, 贴生, 先端 渐尖, 黑 褐色, 背部 及边缘 具絹状 缘毛或 无毛, 内层 先端常 弯曲。 小花 管状, 紫色, 长 12 — 17 毫米, 花药 尾状撕 裂状, 被白色 绵毛。 瘦果黑 褐色, 具横 被纹; 冠毛 白色, 1 层, 羽 毛状, 长 为花冠 之半。 产 德钦、 中甸; 生 于海拔 3200 — 4460 米的 林中、 林缘 和山坡 草地。 四川有 分布。 4. 褐 花雪莲 (西 藏植 物志) 褐花 风毛菊 (图鉴 ) Saussurea phaeantha Maxim. (1881); Hand.-Mazz. (1938); 图鉴 (1975)*; Lip- sch.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Saussurea tsarongensis Anth. ( 1934) .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20 厘米。 根 状茎被 褐色枯 叶柄。 茎 直立, 中空, 被白 色长柔 毛。 基 生叶披 针形, 长 5 — 10 厘米, 宽至 2 厘米, 先端 急尖, 边 缘有细 尖齿, 基 部渐狭 成柄, 叶面 疏被长 柔毛, 背面密 被蛛丝 状毛; 茎生 叶向上 渐小, 无柄; 最上部 叶苞片 状, 草质, 卵形, 带紫 红色, 承托 花序。 头 状花序 5 — 15, 密集于 茎顶成 伞房状 或半球 形; 花序 梗短或 无梗; 总 苞卵状 钟形, 长 1 一 1.5 厘米; 总 苞片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背 部 被白色 柔毛。 小花褐 紫色, 长 7 — 10 毫米。 冠毛 2 层, 外 层短, 内层羽 毛状, 长约 10 毫米。 花期 8 — 9 月。 产于 德钦、 贡山; 生 于海拔 4300 — 4600 米 的高山 草地、 流 石滩。 甘肃、 青海、 四 川、 西藏有 分布。 异名 的模式 标本采 自德钦 (多克 拉)。 另外 引证的 2 号 标本采 自贡山 (即独 龙江与 怒江 分水岭 )。 但我们 未见到 标本。 5. 球 苞雪莲 (西 藏植 物志) 球花 风毛菊 (图鉴 ), 球花 雪莲花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ussurea globosa Chen ( 1935 ) ; Hand.-Mazz. ( 1938 ) ; 图鉴 ( 1975 ) * ; Lipsch.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Saussurea globosa Chen var. monocephala Lipsch . (1967), (1979), syn. nov. 
菊 科  527  图 1 ― 2. 多 销雪莲 Saussurea polycolea Hand.-Mazz. , Smith. 3. 植株, 4. 管 状花; 5-6. 叶雪莲 S.  版 108 1. 植株, 2. 管 状花; 3—4. 毡毛, 莲 S. velutina W. W. longifolia Franch. . 5. 植株 上部, 6. 管 状花。 (王 颖绘)  、»w -、 、 ^ ,\ \^^y\.^^ 
528  云南 植物志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50 厘米。 根状茎 粗短, 颈部 被褐色 枯存的 叶柄。 茎 直立, 单 生, 被 白色长 柔毛或 脱毛, 淡 紫色或 紫色。 基 生叶和 茎下部 叶披针 形或椭 圆形, 长 5 — 18 厘米, 宽 1.5 — 2. 5 厘米, 先端 急尖, 边 缘有整 齐的三 角齿, 基 部渐狭 成柄, 两面被 密或 疏的短 腺毛, 叶 柄长达 10 厘米, 紫 红色, 基部稍 扩大, 鞘状; 茎生 叶披针 形或长 圆形, 窄 而小, 基部 扩大, 紫 红色; 最上 部叶苞 叶状, 卵状披 针形或 舟形, 膜质, 黑紫 色, 被 白色长 粗毛, 不包被 花序。 头 状花序 1 一 9, 具 长梗, 在茎顶 单生或 排成伞 房状; 花 序梗长 1.5 — 5 厘米, 被长 粗毛; 总苞 球形或 钟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0.8 — 2. 5 厘 米; 总苞片 4 一 5 层, 黑色, 被 白色长 粗毛, 先端 渐尖, 外层 卵形, 内层披 针形, 下部 黄色。 小花 管状, 蓝 紫色, 长 1.3 — 1.5 厘米, 檐部与 管部近 等长, 花药 尾部撕 裂状。 瘦 果长约 3 毫米; 冠毛 2 层, 外 层短, 内层羽 毛状, 黄 褐色, 比花 冠短。 花期 8 月。 产于 中甸; 生 于海拔 3900 — 4100 米 的高山 草甸。 甘肃、 陕西、 青海和 四川有 分布。 本种头 状花序 的数目 单生至 多数, 如 中甸队 987 号 标本, 头 状花序 3, 但体 态上无 区别, 故合并 单头的 变种。 6. 毡 毛雪莲 (西 藏植 物志) 图版 108: 3-4 毡毛 风毛菊 (图鉴 ), 黄绒 风毛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ussurea velutina W. W. Smith (1920); S. Y. Hu (1968); 图鉴 (1975)*; Lip- sch.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广. 多年生 草本, 高 14 一 25 厘米。 根状茎 粗壮, 颈部有 褐色枯 叶柄。 茎 直立, 被黄褐 色长 柔毛。 基生叶 和茎下 部叶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长 8 — 14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先端 渐尖, 边缘 疏生小 锯齿, 基部 渐狭, 半 抱茎, 两面 密被黄 褐色或 青灰色 绒毛, 叶柄 紫 红色, 无毛, 扁平, 长至 5 厘米; 茎 中部叶 较小, 与 下部叶 同形, 无柄; 最上 部叶苞 叶状, 倒 卵形或 圆形, 长 3 — 4 厘米, 宽达 2.5 厘米, 彼此 密接, 承托或 半包被 头状花 序, 紫 红色, 全 缘或有 细齿, 密被长 柔毛。 头 状花序 在莲顶 单生; 总苞半 球形, 长约 1.5 厘米, 宽 3 — 4 厘米; 总 苞片约 5 层, 狭披 针形至 线形, 先端 渐尖, 边缘黑 紫色或 外层 全部黑 紫色, 被黄 褐色长 柔毛。 小花 管状, 紫 红色, 长约 1.5 厘米, 花药尾 部撕裂 状。 瘦 果长约 3 毫米; 冠毛 2 层, 外 层短, 内层羽 毛状, 污 白色, 与花冠 等长。 花果 期 7— 8 月。 产于 德钦、 丽江; 生 于海拔 3300 — 5300 米的 高山流 石滩。 四川、 西藏有 分布。 7. 鸟巢 状雪莲 (西 藏植 物志) 巢状 雪莲, 鸟巢 风毛菊 Saussurea nidularis Hand. Mazz. (1937); S. Y. Hu (1968); Lipsch.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多年生 草本。 根 茎粗, 颈 部被黄 褐色枯 叶柄。 无 茎或有 短茎。 叶莲 座状, 直立, 椭 圆形, 长 2 — 6 厘米, 宽 0.5 — 1.5 厘米, 先 端钝, 边缘 有疏离 的齿, 齿 端具小 尖头, 基 部 狭缩成 细柄, 柄 长约为 叶片的 1/2, 基部具 狭鞘, 叶面深 绿色, 被腺 状短柔 毛和粗 毛, 边缘 的腺状 短柔毛 较密, 背 面疏被 粗毛, 中脉 在背面 凸起, 网脉 较疏, 褐色。 头状 
菊 禾斗  529  花序单 生于莲 座状叶 丛中, 无 梗或近 无梗; 苞叶宽 卵形, 宽约 1 厘米, 紫 红色, 被短粗 毛, 叶脉 明显, 包被 花序; 总苞宽 钟形, 长约 1.5 厘米; 总 苞片近 等长, 外层 卵形, 近 革质, 先端 渐尖, 淡 黄色, 边缘 褐色, 内层 较窄, 先端 急尖, 全 部苞片 被长柔 毛和粗 毛。 小花 管状, 淡 紫色。 瘦果 未熟; 冠毛 2 层, 白色, 外 层短, 内层羽 毛状, 比 花冠稍 短。 花期 8 月。 产德饮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3600 — 4750 米的 高山流 石滩。 西藏有 分布。 云 南标本 未见, 以 上描述 综合了 原文献 及西藏 标本的 性状。 见到了 《中 国云 南横断 山野生 花卉》 (1993) 的彩色 照片, 证实 云南有 此种。 8. 长 叶雪莲 (西 藏植 物志) 图版 108: 5-6 长叶 风毛菊 (图鉴 ) Saussurea longifolia Franch. ( 1888); S. Y. Hu (1967); Lipsch. (1979);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广. , Saussurea uni flora Wall. var. sinensis Anth. (1934) , p. p.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35 厘米。 根状 茎粗, 颈部密 被褐色 枯存的 叶柄。 茎 直立, 较 粗壮, 下部 直径约 6 毫米, 被 白色长 柔毛, 在花 序下的 部分略 膨大, 密 被开展 的长柔 毛。 基生叶 和茎下 部叶长 圆形, 长 7 — 16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边缘 全缘, 有小尖 头及密 缘毛, 基部 渐狭成 翅柄, 两 面疏被 白色长 柔毛, 叶柄 扁平, 长达 7 厘米; 茎 中上部 叶小, 无柄, 长 圆状披 针形或 卵状长 圆形, 先端 渐尖, 直立, 基 部筒状 抱茎; 最上 部叶苞 叶状, 多数, 带 紫色, 近 膜质, 卵状长 圆形或 舟形, 承托 花序。 头状 花 序单生 茎顶; 总苞 钟形, 长约 2 厘米, 径 3 — 3. 5 厘米; 总苞片 多层, 不 等长, 紫色 或黑 紫色, 被 白色长 柔毛, 外层 卵状披 针形, 内 层狭披 针形, 先端长 渐尖。 小花 管状, 紫 红色, 长约 13 毫米, 筒部 较长, 花药 尾部撕 裂状。 瘦果 光滑; 冠毛 2 层, 污 白色或 淡 褐色, 外 层短, 内层羽 毛状, 与花 冠檐部 等长。 花果期 7 — 10 月。 产于 德钦、 中甸、 维西、 丽江、 鹤庆、 洱源; 生 于海拔 3200 — 3600 米的 林中、 山 坡 草地、 高山 灌丛。 青海、 四川、 西藏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中 国高 等植物 图鉴》 第 4 卷 收载的 长叶风 毛菊, 其 图不是 该种。 9. 单 花雪莲 (西 藏植 物志) Saussurea uniflora (DC. ) Wall. ex Sch.-Bip. (1846); Lipsch. (1979);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Saussurea uniflora Wall. ( 1829), nom. nud. ; Aplotaxis uniflora DC. ( 1838 ) ; Saussurea uniflora (Wall. ) C. B, Clarke (1876) ; Saussurea uniflora Wall. var. sinensis Anth. (1934); Hand.-Mazz. (1937); S. Y. Hu (1968).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60 厘米。 根状 茎粗。 茎 直立, 单生, 不 分枝, 上部被 白色长 柔毛, 下部 无毛, 基部被 褐色枯 叶柄。 基生叶 线状长 圆形至 线状倒 卵形, 长 10 — 20 厘 米, 宽达 3 厘米, 先 端钝, 边缘 具齿, 基部 渐狭, 具 长柄, 两面 光滑; 茎生 叶小, 卵形 或长 圆形, 无柄, 半 抱茎, 先端 渐尖; 最上 部叶苞 叶状, 紫 红色, 膜质, 椭圆 形或舟 
530  云南 植物志  形, 先端 渐尖, 全缘, 被长 柔毛, 包被 花序。 头 状花序 单生于 茎顶, 直径 2. 5 — 5 厘米, 被 絹毛; 总苞片 卵状披 针形, 先端 钝或长 渐尖。 小花 管状, 紫 红色, 长约 1.2 厘米, 花 药 尾部撕 裂状。 瘦 果长约 4 毫米; 冠毛 褐色, 2 层, 外 层短, 内层羽 毛状, 与花 冠近等 长。 产于 德钦、 维西、 丽江、 大理; 生 于海拔 3600 — 4200 米的高 山多石 山坡和 灌丛草 地。 四川和 西藏有 分布。 锡金、 尼泊尔 也有。 异名 ( Saussurea unif lora Wall • var. sinensis Anth. ) 的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钦。 大理、 丽江 的标本 未见, 产 地是依 据文献 而来。 10. 星状 雪兔子 (西 藏植 物志) 图版 109: 1-2 星状 风毛菊 (图鉴 ), 索公巴 (藏 药名) Saussurea Stella Maxim. (1881); S. Y. Hu (1968); Lipsch.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西藏 植物志 (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多 年生一 次结实 草本, 无茎, 全株 无毛。 根 粗壮, 颈部密 被棕色 枯存的 叶柄。 叶基 生, 密 集成莲 座状, 线状 披针形 至狭披 针形, 长 3 — 12 厘米, 宽 0.3 — 1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全缘, 基部 扩大, 鞘状, 上半部 绿色, 中部 以下紫 红色。 头 状花序 多数, 无梗, 在 莲座叶 丛中密 集成半 球形, 直径达 5 厘米; 总苞圆 筒形, 直径 0.7 — 1 厘米; 总苞片 多层, 近 等长, 紫 红色, 外层长 圆形, 长 0.8 — 1.4 厘米, 宽 0.3 — 0.5 厘米, 内层线 形, 长至 1.7 厘米, 宽 0.1 — 0.2 厘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有 睫毛, 边缘 膜质。 小花 管状, 长 1 一 1.6 厘米, 紫 红色, 管 部长为 檐部的 2 倍。 瘦果长 3 — 5 毫米, 顶端 有膜质 的冠状 边缘; 冠毛 1 一 2 层, 白 色或淡 褐色, 内层羽 毛状, 短于 花冠。 花果期 7 — 9 月。 产于 德钦、 贡山、 中甸、 丽江; 生 于海拔 3450 — 4500 米的河 边和沼 泽地、 高山草 地、 灌丛 草地。 甘肃、 青海、 四川、 西藏有 分布。 藏 医习用 于干燥 黄水, 治头部 外伤、 骨裂、 咽喉 肿痛、 中毒 发烧、 食物 中毒、 风湿 疼痛 等症。 11. 樹叶 雪兔子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09: 3-4 槲叶 雪莲花 (图鉴 ) Saussurea quercifolia W . W. Smith (1913) ; S. Y. Hu (1968), excl. syn. S. hyp- sipetaDiels; 图鉴 (1975)*; Lipsch.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广. Saussurea quercifolia W. W. Smith var. major Anth. (1934). 多年生 草本, 高 4 一 10 厘米。 根茎粗 而长, 多 分枝。 茎 多数, 丛生, 常有不 育茎, 下部 被褐色 枯存的 叶柄。 叶 生于茎 上部, 密集, 狭倒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2 — 8 厘米, 宽 0.6 — 1.5 厘米, 先端 钝圆或 急尖, 边缘具 粗齿至 浅裂, 基部楔 形渐狭 成柄, 叶 表面被 白色 疏毛, 背面被 白色密 绒毛, 叶柄 扁平, 长至 4 厘米; 最上部 叶线状 披针形 或披针 形, 先端 渐尖, 全 缘或有 疏齿, 苞 叶状, 围绕 花序, 下翻。 头 状花序 多数, 在茎 顶密集 成半 球形, 复花 序直径 1.5 — 2 厘米; 总苞圆 筒形, 长约 10 毫米, 宽至 5 毫米; 总苞片 约 4 层, 被 黑褐色 绒毛, 外层倒 卵形, 内 层狭披 针形, 先端急 尖或近 渐尖。 小花 管状, 
图 版 109 —2. 星状 雪兔子 Saussurea Stella Maxim. , 1. 植株, 2. 管 状花; 3 — 4. 叶 雪兔子 S. quercifolia W. W. Smith, 3. 植株, 4. 管 状花; 5—6. 川漠 雪兔子 S. georgei Anth. , 5. 植株, 6. 管 状花。 (王 颖绘) 
532  云 南植物 志  紫 红色, 长 8 — 10 毫米, 檐部 略长, 花 药尾部 无毛。 瘦果长 3 — 4 毫米, 无毛; 冠毛 2 层, 外 层短, 内层羽 毛状, 黑 褐色, 与花冠 等长。 花果期 8 — 9 月。 产于 德钦、 贡山、 中甸; 生 于海拔 3400 — 5300 米的流 石滩、 石 质坡或 草地。 青海、 四川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钦。 12. 川滇 雪兔子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09: 5-6 Saussurea georgei Anth. (1934); S. Y. Hu (1967); Lipsch.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约 5 厘米。 根 状茎粗 而长, 颈部被 褐色枯 叶柄。 茎 低矮, 被 密绵毛 和叶。 叶披针 形或椭 圆形, 长 1.5 — 4 厘米, 宽 0.6 — 1.5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边缘 具圆 齿或小 尖齿, 基 部渐狭 成柄, 叶面 有蛛丝 状毛, 背面 无毛, 叶柄长 3 — 4 厘米, 被 绵毛; 最上 部叶苞 叶状, 线形 至狭披 针形, 围绕 花序, 下翻。 头 状花序 多数, 无梗, 在 茎顶 聚生, 稍高于 叶丛, 复花序 直径达 5 厘米; 总苞 筒状, 长至 2.5 厘米, 宽约 0.6 厘 米; 总苞片 4 层, 不 等长, 外 层狭披 针形, 长达 2.5 厘米, 宽至 3 毫米, 被 绵毛, 内层 线状长 圆形, 长约 1.5 厘米, 宽 2 — 3 毫米, 先端 急尖, 有 光泽, 淡 红色。 小花 管状, 紫 红色, 长约 13 毫米, 花药 尾部无 绵毛。 瘦果长 4 一 5 毫米; 冠毛 1 层, 羽 毛状, 黄褐 色, 稍短于 花冠。 花期 7 — 8 月。 产于 德钦、 中甸; 生 于海拔 3500 — 5300 米的流 石滩。 四川、 西藏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钦。 13. 绵头 雪兔子 (西 藏植 物志) 图版 110: 1-2 绵头 雪莲花 (图鉴 ), 麦 朵刚拉 (藏药 名), 大 雪兔子 (丽江 ) Saussurea laniceps Hand.-Mazz. (1937); S. Y. Hu (1967); Lipsch.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Saussurea gossy pi phora auct. non D. Don: Diels (1912) ; Hand.-Mazz. (1936) .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30 厘米。 根 粗壮, 颈部密 被褐色 枯存的 叶柄。 茎 粗壮, 上部 膨大, 被 白色密 绵毛。 叶 茎生, 密集, 倒披针 形或狭 匙形, 长 8 — 15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先端 急尖, 边 缘具波 状齿, 基部 渐狭成 长柄, 叶 面初时 被蛛丝 状毛, 后 脱毛, 近 光滑, 背 面密被 褐色短 绒毛。 头状 花序极 多数, 在 茎上部 密集, 排列成 圆锥状 花序, 长 达 12 厘米, 粗 6 — 12 厘米; 苞叶 散生, 线状披 针形, 被白色 绵毛; 总苞半 球形, 长达 2.5 厘米, 宽约 1 厘米; 总苞片 多层, 线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先端长 渐尖, 尾状, 被黑 褐 色的密 绵毛, 有时在 外层混 生白色 绵毛。 小花 管状, 白色, 长 10 — 12 毫米, 檐部筒 状, 长为 管部的 3 倍, 花 药尾部 无毛。 瘦 果长约 3 毫米; 冠毛 2 层, 外 层短, 内 层羽毛 状, 黑 褐色, 与 花冠近 等长。 花果期 7 — 10 月。 产 贡山、 中甸、 丽江、 大理; 生 于海拔 3200 — 5500 米的 高山流 石滩或 草坡。 四川 和 西藏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玉 龙山。 本种 体态和 雪兔子 Saussurea gossypiphora D. Don 极为 相似, 但头状 花序密 集排列 呈圆锥 状穗形 花序, 总苞 片先端 尾状, 被 黑褐色 绵毛, 冠毛黑 褐色而 不同。 后者 头状花 序密 集成半 球形, 外围 线形、 被白色 绵毛的 苞叶, 总苞宽 筒形, 总苞 片先端 急尖, 小花 
菊 科  533  紫红 色等。 藏 医也作 药用, 作用同 雪莲类 药物。 14. 羽叶 雪兔子 (新拟 ) 图版 110: 3-4 羽裂 雪兔子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 白毛 雪兔子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ussurea leucoma Diels ( 1912) ; Hand.-Mazz. ( 1936); S. Y. Hu (1967); Lip- sch.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Saussurea franchetiana Levi. (1916) ; F. H. Chen (1935) ; S . gossypiphora auct. non D. Don: Franch. (1888). 多年生 草本, 高 7 一 15 厘米。 根 粗壮。 茎 直立, 密被 绵毛, 具稠密 的叶。 茎上部 叶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5 — 12 厘米, 宽 0.5 — 2 厘米, 羽状 深裂, 裂 片镰状 弯曲, 长圆形 或 线形, 宽约 2 毫米, 先 端钝; 茎中 上部叶 渐小, 常 反折; 最 上部叶 线形, 全缘, 围绕 花序, 全部叶 背面和 基部被 绵毛, 叶面 无毛。 头 状花序 多数, 无花 序梗, 在膨大 的茎顶 密 集成半 球形, 复花 序径达 10 厘米; 总 苞长约 15 毫米, 直径达 6 毫米; 总苞片 3 — 4 层, 外层 线形, 先端 急尖, 密被 绵毛, 内层 较外层 略短, 但 较宽, 线状披 针形, 中下部 近 革质, 上部 膜质。 小花 管状, 蓝 紫色, 长约 12 毫米, 管部与 檐部近 等长, 花 药尾部 撕 裂状。 瘦 果顶部 盘状, 具棱; 冠毛黑 褐色, 2 层, 外 层短, 内层羽 毛状, 与花 冠近等 长。 花果期 7 — 9 月 。 产 德钦、 中甸、 宁范、 丽江; 生 于海拔 4200 — 5300 米的流 石滩。 四川有 分布。 模 式标 本采自 丽江。 在 《中 国云 南横断 山野生 花卉》 一书中 将本种 误定为 Saussurea simpsoniana (Field. etGardn. ) Lipsch. , 后者 仅见于 西藏西 部及克 什米尔 地区。 15. 水母 雪兔子 (西 藏植 物志) 水母 雪莲, 水母 雪莲花 (图鉴 ), 恰 羔素巴 (藏 药名) Saussurea medusa Maxim. (1881); S. Y. Hu (1967); Lipsch. (1979);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Saussurea trull i folia W. W. Smith (1920) ; S . trullifolia W. W. Smith var. pin- natihracteata Anth . (1924); S . chionophora auct . non Hand. -Mazz. : Ling (1935);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5 — 25 厘米, 全株密 被白色 绵毛。 根 肉质, 粗壮, 深人碎 石中, 颈 部有褐 色枯存 叶柄。 茎 单生, 顶端 膨大, 中空, 下部 紫色。 叶 茎生, 密集; 下 部叶圆 形、 倒 卵形、 扇形或 菱形, 连 柄长达 9 厘米, 宽 0.5 — 3 厘米, 通常 叶片的 长宽近 相等, 先端 钝圆或 急尖, 边缘 具条状 裂齿, 稀近 中裂, 叶柄长 2 — 5 厘米, 扁平; 上部 叶菱形 或披 针形, 羽状 浅裂, 下翻; 最 上部叶 线形, 苞 叶状, 围绕 花序, 全部叶 两面密 被白色 绵毛。 头 状花序 多数, 无梗, 在 膨大的 茎顶密 集成半 球形, 径 2 — 5 厘米; 总苞狭 筒形, 长至 17 毫米, 宽约 5 毫米; 总苞片 多层, 膜质, 线状 长圆形 或倒披 针形, 近 等长, 先 端 急尖, 黑 紫色, 背部 光滑。 小花 管状, 蓝 紫色, 长 10 — 12 毫米, 檐 部长约 5 毫米。 
534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10 1—2. 绵头 雪兔子 Saussurea lanicepsHand.-Mazz. , 1. 植株, 2. 管 状花; 3—4. 羽叶 雪兔子 S. leucoma Diels, 3. 植株, 4. 管 状花。 (王 颖绘) 
菊 科  535  瘦果线 状倒披 针形, 长约 9 毫米, 黑 褐色; 冠毛 白色, 2 层, 外 层短, 内层羽 毛状, 与 花冠 等长。 花果期 7 — 9 月。 产 德欽、 中甸; 生 于海拔 3000 — 4600 米的 高山流 石滩。 甘肃、 青海、 四川、 西藏 有 分布。 尼 泊尔、 克 什米尔 也有。 藏 医用地 上部分 入药, 主治炭 疽病、 中风、 风湿关 节炎、 高 山反应 及胎衣 不下。 16. 雪兔子 (西 藏植 物志) Saussurea gossypiphora D. Don (1821); Hand.-Mazz. (1936); Lipsch. (1979); 西 藏 植物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99). 多年生 草本, 高达 30 厘米。 根 肉质。 茎 直立, 被 白色或 淡黄色 绵毛, 顶端 膨大, 基部被 褐色枯 叶柄。 叶 线状长 圆形, 连 柄长达 14 厘米, 宽 4 一 14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 具齿, 基 部渐狭 成柄, 两面 无毛, 稍粗糙 或幼时 下面有 绵毛, 后渐 脱毛; 最上部 叶苞叶 状, 线状披 针形, 长达 6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两面被 与茎上 一样的 绵毛, 常 下翻。 头状 花序 无梗, 密 集于膨 大的茎 顶呈半 球形, 其 直径达 10 厘米; 总苞宽 筒形, 长约 1 厘米; 总苞片 卵状披 针形或 线状长 圆形, 先端 急尖, 被毛。 小花紫 红色, 长约 10 毫米。 瘦果 黑色, 长 3 — 4 毫米; 冠毛 2 层, 淡 褐色, 比花 冠短。 花期 8 — 9 月。 产于 丽江; 生 于海拔 4200 — 4900 米的 高山流 石滩。 西藏有 分布。 印度西 北部、 不 丹、 锡金、 尼泊尔 也有。 未见到 标本。 前人 记载产 丽江。 最近 见到了 《中 国云 南横断 山野生 花卉》 一书 (1993) 的彩色 照片, 确证 云南有 此种。 17. 大理 雪兔子 图版 111: 1—2 大理 风毛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ussurea delavayi Franch. (1888); S. Y. Hu (1967); Lipsch. (1979);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25 厘米。 根状 茎粗, 密被褐 色的枯 叶柄, 颈部多 分枝。 茎直 立, 被 绵毛。 叶 线形, 长 5 — 12 厘米, 宽约 0.3 毫米, 先端 急尖, 边缘 反卷, 全缘, 基 部渐狭 成柄, 叶面 无毛, 背面 被白色 绵毛; 叶柄 明显, 基部 扩大, 或沿 茎下延 成短茎 翅; 最 上部叶 多数, 在花 序下围 成星状 苞叶群 且高于 花序, 叶片 卵状披 针形, 长 2 — 4 厘米, 宽至 0.8 厘米, 先端狭 缩成长 的钻状 渐尖。 头 状花序 无梗, 20 — 50 个在 茎顶密 集成半 球形, 复花 序直径 3. 5 — 6 厘米; 总苞 卵形, 长 12 — 15 毫米, 直径达 7 毫米; 总 苞片 多层, 卵 状披针 形至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黑 褐色, 有时 外翻, 背部 无毛, 外 层较内 层短 2 倍。 小花 管状, 蓝 紫色, 长 8 — 9 毫米, 花药 尾部被 绵毛。 瘦 果倒披 针形, 先端 有 小冠; 冠毛红 黄色, 外 层短, 内层羽 毛状, 与花 冠檐部 等长。 花果期 8 — 10 月。 产 贡山、 丽江、 大理; 生 于海拔 3300 — 4000 米的 林下、 山坡 灌丛、 山坡 草地。 模 式 标本采 自大理 苍山。 18. 硬毛 雪兔子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硬毛 风毛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ussurea hirsuta (Anth. ) Hand.-Mazz. (1937); Lipsch. (1979);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536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11 1—2. 大理 雪兔子 Saussurea delavayi Franch. , 1. 植株, 2. 管 状花; 3 — 7. 草地 风毛菊 S. 株 上部, 4. 叶, 5. 头状 花序, 6. 总 苞片, 7. 管 状花。 (王 颖绘)  (L. ) DC. , 3. 植 
菊 禾斗  537  Saussurea delavayi Franch . f . hirsuta Anth. (1934).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25 厘米。 根颈部 被褐红 色的枯 叶柄。 茎 直立, 具密 的叶, 被 长 的絹状 柔毛。 叶长线 形或披 针形, 长至 20 厘米, 宽 0.9 — 1.8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全 缘, 基部 渐狭, 叶面黑 绿色, 有 光泽, 在 上半部 有娟状 柔毛, 叶背 面有絹 状长柔 毛和白 色 绒毛; 最上 部叶苞 片状, 基部 扩大, 密集成 星状苞 叶群。 头 状花序 无柄, 多次 密集; 总苞 球形; 总苞片 多层,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先端长 的钻状 渐尖, 黑 褐色, 被 白色粗 毛, 下部近 革质, 黄色, 疏 被白色 粗毛至 脱毛。 小花 管状, 紫色 (记录 为黄色 ), 长约 8 毫米, 花药 尾部被 绵毛。 瘦果未 成熟; 冠毛 褐色, 2 层, 内层羽 毛状, 与花冠 等长, 外 层短。 花期 9 月。 产 福贡、 丽江; 生 于海拔 4400 米的 山坡草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19. 管茎 雪兔子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ussurea fistulosa Anth. (1934); Hand. -Mazz. (1937); S. Y. Hu (1967); Lip- sch.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多年生 草本, 高约 10 厘米或 更高。 根状 茎粗, 颈部 分枝, 密被 褐色枯 叶柄。 茎直 立, 直径约 1 厘米, 中空, 被蛛丝 状毛, 丛生。 茎下部 叶狭长 圆形, 长 6 — 10 厘米, 宽 0.5—1厘米, 先端 急尖, 边缘 有不整 齐的细 锯齿, 基 部渐狭 成柄, 叶 面有疏 柔毛, 背 面 无毛, 叶柄 较长, 基部 扩大; 茎生 叶小, 基部 扩大, 沿茎 下延成 短翅; 最上 部叶多 数, 披 针形, 在 花序下 密集成 星状苞 叶群, 叶 面在基 部被密 的白色 柔毛。 头状 花序多 数, 较小, 无梗, 在 茎顶密 集成半 球形; 总苞 筒状; 总 苞片约 4 层, 长 10 — 13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外层披 针形, 先端 急尖, 背 部被密 柔毛, 内 层倒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两 面 有黑绿 色的疏 柔毛。 小花 管状, 紫 红色, 长约 8 毫米, 花药 尾部被 绵毛。 瘦果 平滑; 冠毛 2 层, 黄 褐色, 外 层短, 内层羽 毛状, 比花 冠短。 花期 8 — 9 月。 产 德钦、 中甸; 生 于海拔 3400 — 4100 米 的山坡 草地。 模式标 本采自 德欽。 20. 湿地 雪兔子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湿地 风毛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ussurea uliginosa Hand . -Mazz . ( 1 925 ) , (1936), (1937); S. Y. Hu (1968); Lipsch.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Saussurea dumetorum Anth. (1934) ; S. Y. Hu (1967). 20a. 湿地 雪兔子 (原 变种) var. uliginosa 多年生 草本, 高 36 — 70 厘米。 根状茎 木质, 颈部 密被黑 色的枯 叶柄。 茎 直立, 单 一, 粗壮, 有棱, 上部被 蛛丝状 绵毛, 有稠密 的叶, 下部近 无毛。 叶披针 形至长 圆状披 针形,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边缘有 疏尖齿 或近缺 刻状, 基部长 渐狭, 无柄, 两面光 滑或叶 面黑 绿色, 初 时有少 量姝丝 状毛, 背 面有小 的淡色 的无柄 腺体, 中 脉在背 面明显 突起; 下 部叶长 21 — 40 厘米, 宽 1.5 — 4 厘米, 上 部叶渐 变小, 基部 近耳状 抱茎; 最上 部叶苞 叶状, 长 3. 8 — 8 厘米, 围绕 花序成 星状苞 叶群。 头 状花序 6 — 20, 具梗, 在茎 顶簇生 
538  云南 植物志  成伞 房状; 梗长至 1.5 厘米, 开展; 总苞卵 球形, 长约 1 厘米, 口部直 径与之 等长; 总 苞片 4 一 5 层, 革质, 淡 褐色, 先端黑 紫色, 近无毛 或有糙 伏毛, 外层 卵形, 宽约 3 毫 米, 内层卵 状披针 形至长 圆形。 小花 管状, 黑 紫色, 长 9 一 10 毫米, 花 药尾部 有长柔 毛。 瘦果 光滑; 冠毛 2 层, 黄 褐色, 外 层短, 内层羽 毛状, 比花 冠短。 产于 德钦、 中甸、 丽江; 生 于海拔 3660 — 4200 米 的多石 山坡、 林下、 林缘、 灌丛 中。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20b. 线 叶湿地 雪兔子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变种 ) 条 叶湿地 风毛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var. vittifolia (Anth. ) Hand.-Mazz. (1937); S. Y. Hu (1968); Lipsch.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pro syn. . Saussurea vittifolia Anth. (1934). 与原变 种的区 别是叶 线形, 宽至 1 厘米, 苞叶 更窄, 头状 花序具 短梗。 产 中甸、 丽江; 生 于海拔 2000 — 3400 米 的多石 山坡。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21. 草地 风毛菊 (图鉴 ) 图版 111: 3-7 风毛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ussurea amara (L. ) DC. (1810); Hand.-Mazz. (1937); 图鉴 (1975); Lipsch. (1979); 青海 植物志 (1996). Serratula amara L. (1753); Saussurea japonica auct. non (Thunb. ) DC. : 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9 广. 多年生 草本, 高 60 — 150 厘米。 直根 木质。 茎 直立, 下部 单一, 有 狭翅, 上 部花序 有 分枝, 枝 有翅, 密 被腺状 短毛。 茎 下部叶 卵状披 针形, 长 4 一 11 厘米, 宽 1.5 — 4 厘 米, 先端 急尖, 边缘 具小的 腺齿或 锯齿, 基部 楔形, 两面密 被腺状 短毛, 叶脉在 背面明 显 突起, 叶 柄细, 长至 3 厘米, 被腺状 短毛, 基部 扩大, 半 抱茎; 中上部 叶小, 披针形 或 卵状披 针形, 一如基 生叶, 具 短柄至 无柄, 基部 扩大, 半 抱茎, 并沿茎 下延成 狭的茎 翅; 最上 部叶苞 叶状, 线形, 基 部沿茎 下延成 狭翅。 头状 花序极 多数至 少数, 部 分无花 序梗 簇生小 枝顶, 部分 有短花 序梗, 形成 开展的 复伞房 花序, 其直 径可达 25 厘米, 或 因下部 分枝的 花序不 发育, 复 花序则 较窄; 总苞 钟形, 长 8 — 10 毫米, 直径 6 — 8 毫米, 口 部可达 10 毫米, 外 面被白 色蛛丝 状毛; 总苞片 5 — 7 层, 卵形、 卵状披 针形或 狭披针 形, 不 等长, 先端 附片半 圆形, 紫 红色, 宽至 2 毫米, 下半部 革质, 草 黄色。 小花管 状, 紫 红色, 长 9 一 11 毫米, 花药 尾部撕 裂状。 瘦果灰 褐色, 有 纵棱; 冠毛 2 层, 外层 短, 内层羽 毛状, 与花 冠檐部 等长。 花果期 9 一 11 月。 产于 师宗、 蒙自、 屏边、 西畴、 砚山; 生 于海拔 1200 — 1770 米 的山坡 草地、 灌丛 中。 黑 龙江、 吉林、 辽宁、 内 蒙古、 河北、 山西、 北京、 甘肃、 青海和 新疆有 分布。 22. 褐黄 风毛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12: 1-2 Saussurea ochrochlaena Hand . -Mazz . (1925), (1936); S. Y. Hu ( 1968 ) ; Lipsch .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广; 中国 植物志 (1999). 多年生 草本, 高 3 — 5 厘米。 根状 茎粗, 颈部被 褐色枯 叶柄, 多 分枝。 茎被 柔毛, 花茎与 不育茎 丛生。 基 生叶莲 座状, 狭长 圆形, 长 2 — 5 厘米, 宽 0.8 — 1.2 厘米, 先端 
图 版 112 1—2. 褐黄 风毛菊 Saussurea ochiochlaena Hand.-Mazz. , 1. 植株, 2. 管 状花; 3 — 4. 紫白 风毛菊 S. porph>TOleuca Hand.-Mazz. . 3. 植株, 4. 管 状花; 5—6. 革叶 风毛菊 S. poochlamys Hand.-Mazz. . 5. 植株, 6. 管 状花。 (王 颖绘) 
540  云南 植物志  急尖, 边 缘羽状 浅裂或 波状, 裂片 或齿三 角形或 卵形, 先端具 尖头, 叶面 散生短 柔毛或 脱毛, 背面黄 褐色, 被白色 绒毛, 基部 渐狭成 短抦, 柄 扁平, 基部 鞘状; 茎生 叶少, 线 状披 针形。 头 状花序 无梗, 1 一 9 个 在茎顶 密集成 球形; 总苞卵 圆形, 长 1 一 1.2 厘米, 直径 0.6—0.7 厘米; 总苞片 3 — 4 层, 暗 褐色, 革质, 被疏 柔毛, 近 等长, 外层 卵状披 针形, 内层 线状披 针形, 先端长 渐尖。 小花 管状, 紫色, 长 12 — 13 毫米, 花药 尾部被 毛。 瘦果圆 柱形, 顶端有 小冠, 长约 2 毫米; 冠毛 2 层, 上部 褐色, 基部 紫色, 外层 短, 内层羽 毛状, 与 花冠近 等长。 产 德钦、 贡山; 生 于海拔 3500 — 4600 米的 山坡。 西藏有 分布。 模式 标本采 自德钦 多 克拉。 23. 怒江 风毛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ussurea salwinensis Anth. (1934); Hand.-Mazz. (1936); S. Y. Hu (1968);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多年生 草本, 高 1 一 4 厘米, 垫状 丛生。 根 状茎多 分枝, 密 被黑褐 色的枯 叶柄。 茎 短, 无毛。 叶 基生, 线状长 圆形, 长约 6 厘米, 宽至 5 毫米, 先 端有小 尖头, 边 缘有缺 刻状 小齿, 叶面 绿色, 有 腺状短 柔毛, 背面密 被白色 绵毛, 中脉 无毛, 基部 楔形, 鞘状 抱茎。 头 状花序 多数, 具 短梗, 在茎顶 密集成 伞房状 花序; 总苞卵 球形, 直径约 6 毫 米; 总 苞片约 4 层, 披 针形, 长约 10 毫米, 宽约 3 毫米, 先端长 渐尖, 淡 红色, 被短 毛。 小花 管状, 紫 红色, 长约 10 毫米, 花药 尾部有 绵毛。 瘦 果长约 2 毫米, 平滑; 冠 毛 2 层, 淡 褐色, 外 层短, 内 层长, 羽 毛状, 比花 冠短。 花果期 7 — 9 月。 产 德欽、 中甸、 维西; 生 于海拔 3500 — 4800 米 的高山 灌丛、 山坡草 地和流 石滩。 西藏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钦。 标本 未见。 本种 的原始 描述和 模式标 本产地 与黄褐 风毛菊 Saussurea ochrochlaena Hand. -Mazz. 基本 一致。 应当 是同物 异名。 例如在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中, 引 证在本 种下的 标本如 俞德浚 22372 ( 德钦 )、 王启无 66043 ( 西藏察 瓦龙) 等早被 鉴定为 黄褐风 毛菊。 在德钦 产的 13 张标 本中, 其 体态无 差别, 仅 头状花 序数目 有异, 在 1 张标 本中有 2 株 是单个 头状 花序, 另 2 株则是 多数。 前人的 研究中 为什么 不曾合 并呢? ① 是黄褐 风毛菊 的叶面 毛被是 短柔毛 (应是 腺状柔 毛), ② Lipschitz 在他的 检索表 中把黄 褐风毛 菊作单 生头状 花序的 类型, 这样两 个种自 然是可 分的。 他仅 见到了 Hand.-Mazz. 9653 号 标本, 是否 这 号标本 就仅有 单头的 植株, 还须 再查对 一下。 故将本 种暂作 保留。 24. 黄绿苞 风毛菊 (植 物分类 学报) Saussurea navo-virens Y. L. Chen et S. Y. Liang (1981); 西藏 植物志 (1985); 中 国 植物志 (1999). 多年 生丛生 草本, 高 2 — 4 厘米。 根状茎 密被褐 色的枯 叶柄, 有 分枝。 无茎。 叶基 生, 莲 座状, 线状披 针形, 长 2 — 4 厘米, 宽 2 — 3 毫米, 先端 急尖, 羽状 浅裂, 裂片三 角形, 先 端具小 尖头, 边缘略 反卷, 基 部扩大 成卵形 的鞘, 抱茎, 叶面被 稀疏的 腺状短 毛, 背面 无毛。 头 状花序 单生叶 丛中; 总苞长 钟形, 长 16 — 20 毫米, 宽 10 — 12 毫米, 草 黄色, 无毛; 总苞片 4 一 5 层, 外层 卵状披 针形, 先端 草质, 渐尖, 有时 反折, 内层 线状长 圆形, 先 端急尖 或钝, 有小 尖头。 小花紫 红色, 长 22 毫米, 花药 尾状撕 裂状。 
菊 科  541  瘦果略 有横^ 纹; 冠毛 2 层, 淡红 褐色, 外 层短, 内层羽 毛状, 比花 冠短。 花果期 7— 9 月。 产 贡山、 福贡; 生 于海拔 3550 — 4300 米 的高山 草地。 西藏有 分布。 25. 紫白 风毛菊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图版 112: 3-4 紫毛 风毛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ussurea porphyroleuca Hand.-Mazz. (1925), (1936)*; S. Y. Hu (1968); Lip- sch.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多年生 草本, 高 5 — 25 厘米。 根状 茎粗, 密被 褐色枯 叶柄, 常有 分枝。 无茎 或有短 茎, 莲上被 灰白色 绒毛。 叶倒 卵状长 圆形, 大 头羽状 深裂; 顶裂 片大, 长 卵形, 长 3 — 7 厘米, 宽 2. 5 — 5 厘米, 先端 圆形, 边缘有 圆齿; 侧裂片 1 一 4 对, 半 圆形或 卵形, 长 至 10 毫米, 宽达 15 毫米, 全 部叶叶 面被疏 的蛛丝 状毛, 背 面密被 灰白色 绒毛; 不育叶 丛的 叶和基 生叶长 5 — 11 厘米, 宽 3 — 7 厘米, 叶 柄长达 10 厘米, 边缘 有翅; 茎 生叶较 小, 宽约 1.5 厘米; 最上 部叶苞 片状, 2 — 3 枚, 狭披 针形。 头 状花序 单生; 总苞 钟形, 长达 3 厘米, 宽至 2.5 厘米; 总苞片 4 一 5 层, 卵状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下部 黄色上 部紫 红色, 被白色 绒毛, 先端 渐尖, 直立。 小花深 紫色, 长约 2.5 厘米, 花药尾 部有柔 毛。 瘦果未 成熟; 冠毛 2 层, 淡 褐色, 外 层短, 内层羽 毛状, 比花 冠短。 花期 8 — 9 月。 产 德钦、 丽江; 生 于海拔 3000 — 4000 米 的山坡 草地、 灌 丛下。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26. 平滑果 风毛菊 Saussurea leiocarpa Hand.-Mazz. (1938)* ; S. Y. Hu (1967); Lipsch. (1979), prosyn. S. stoliczkae C. B. Clarke;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prosyn.. 多年 生无茎 草本。 根状茎 密被褐 色的枯 叶柄, 根黄 褐色, 细 而长, 绳索状 扭卷。 基 生叶莲 座状, 线状披 针形, 长 2 — 5 厘米, 宽 5 — 6 毫米, 羽状 深裂, 裂片 5 — 8 对, 三 角 形或四 方形, 全缘、 有齿或 2 裂, 先 端有小 尖头, 叶 面被腺 状短毛 和蛛丝 状毛, 灰绿 色, 背面密 被白色 绒毛, 中脉 光滑, 淡 褐色, 基部紫 红色, 具 短柄或 无柄。 头状 花序单 生叶 丛中; 总苞 钟形或 卵形, 长 12 — 18 毫米, 宽约 10 毫米, 近 无毛; 总 苞片约 4 层, 披 针形至 线形, 下部 革质, 上半部 草质, 渐尖, 紫 红色, 常 反折。 小花紫 红色, 长约 10 毫米, 花药 尾部撕 裂状。 瘦果未 成熟; 冠毛 2 层, 淡褐 黄色, 内层羽 毛状, 短于花 冠。 花期 8 月。 产 中甸; 生 于海拔 4400 米的流 石滩。 四川、 西藏有 分布。 本 种曾被 Lipschitz (1979) 并 人藏西 风毛菊 Saussurea stoliczkae C. B. Clarke 中。 《西 藏植 物志》 的 作者将 它分立 为种。 我们承 认这一 作法。 但依 本种原 描述, 叶 上面被 两种毛 (非 无毛) , 瘦果 平滑。 本 种发表 时所引 标本是 8 月分采 自海拔 4000 — 4500 米 的 高山流 石滩, 瘦果未 成熟, 是 否无横 级纹? 藏 西风毛 菊依原 记载, 也未 说瘦果 有横敏 纹 对此, 应作 进一步 査证。 
542  云南 植物志  27. 羽裂 风毛菊 (图鉴 ) 东俄洛 风毛菊 (中 国植 物志) Saussurea pachyneura Franch. (1894); S. Y. Hu (1968); Lipsch, (1979);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Saussurea kunthiana C. B. Clarke var. major Hook, f . (1881); S . bodinieri Levi. (1915); 图鉴 (1975)*; 西藏 植物志 (1985)*; S. leontodontoides (DC. ) Hand.- Mazz. (1936), excl. typo et var. filicifolia ( Hook. f. ) Hand.-Mazz. ; S • calophylla Hand. -Mazz. (1938); S. sikangensis Chen (1938); Ling (1949). 多年生 草本, 高 5 — 28 厘米。 根状茎 分枝, 颈 部被褐 色的枯 叶柄。 茎 直立, 被锈色 短腺毛 或下部 脱毛, 暗 褐色。 基 生叶莲 座状, 长圆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5 — 28 厘米, 宽 1.5 — 4 厘米, 羽状 深裂, 裂片 6 — 11 对, 长 圆形或 卵形, 具不 规则的 粗齿, 先 端具刺 状 小尖, 叶 面被褐 色腺状 短毛或 脱毛, 背 面密被 白色短 绒毛, 叶柄长 1.5 — 9 厘米, 紫 红色, 被白 色蛛丝 状毛; 茎生叶 1 一 3, 与基 生叶同 形,. 较小。 头状花 序单生 茎顶; 总 苞 钟形, 长 2 — 2. 5 厘米, 宽 2 — 3. 5 厘米; 总苞片 5 — 6 层, 长 圆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顶 端常 反折, 具小 刺尖, 边缘干 膜质, 浅 波状, 紫 色或黑 褐色, 下部 革质, 黄褐 色或黄 色, 背部 疏被短 柔毛。 小花 管状, 紫色, 长 2. 5 — 2. 8 厘米, 管 部长, 花 药尾部 被白色 绵毛。 瘦果长 圆形, 长 3 — 3. 5 毫米, 褐色, 具横 皴纹; 冠毛 2 层, 淡 褐色, 外 层短, 内层羽 毛状, 短于 花冠。 产 德钦、 贡山、 维西、 中甸、 丽江: 禄劝、 东川、 巧家; 生 于海拔 3700 — 4120 米 的高山 草坡。 四川、 贵州、 西藏有 分布。 28. 狮牙状 风毛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ussurea leontodontoides (DC. ) Sch.-Bip. (1846); Lipsch. (1979);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Aplotaxis leontodontoides DC. (1838); Saussurea kunthiarm C. B. Clarke (1876); Hook. f. (1881), p. p.; S . leontodontoides (DC.) Hand.-Mazz. (1936) ; S . sungpa- nensis Hand.-Mazz. (1938);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3 — 14 厘米。 根状 茎粗, 颈 部不分 枝或多 分枝, 密被 褐色枯 叶柄。 无茎或 有茎, 被有 节长柔 毛或白 色蛛丝 状毛。 基 生叶莲 座状, 长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3. 5 — 15 厘米, 宽 1 一 2. 5 厘米, 羽状 全裂, 裂片整 齐或不 整齐, 长 圆形、 卵形 或四方 形, 长 4 一 10 毫米, 宽 2 — 7 毫米, 先端 有刺状 尖头, 边缘 有齿, 极少 无齿, 叶 面密被 腺状 柔毛, 深 绿色, 背面密 被白色 绒毛, 叶柄长 1 一 4 厘米; 茎 生叶少 而小, 与 基生叶 同形; 最上部 莲生叶 线形, 苞 叶状, 全缘。 头 状花序 单生茎 顶或叶 丛中, 后 者有时 2 个 并生; 总苞 钟状陀 螺形, 基部 楔形, 长 2 — 3 厘米, 直径 1 一 2. 5 厘米, 疏 被蛛丝 状毛, 后常 脱毛; 总苞片 4 一 5 层, 狭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宽至 2 毫米, 先端长 渐尖, 褐色, 不 反折, 边缘 有不明 显的褐 色边。 小花 管状, 蓝 紫色, 长 14 一 17 毫米, 管部 较长, 花 药 尾部被 绵毛。 瘦 果有横 级褶或 平滑; 冠毛 2 层, 黄 褐色, 外 层短, 内层羽 毛状, 短于 花冠。 花果期 8 — 11 月。 产于 德钦、 中甸、 丽江、 大理、 禄劝、 会泽、 巧家; 生 于海拔 3200 — 4400 米的林 
菊 科  543  缘、 高山 灌丛、 高山 草地、 石质 山坡。 青海、 四川、 西藏有 分布。 锡金、 尼 泊尔、 克什 米尔 也有。 29. 长毛 风毛菊 (图鉴 ) Saussurea hieracioides Hook. f. (1881); Hand.-Mazz. (1936); S. Y. Hu (1967); 图鉴 (1975)*; Lipsch.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 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r. Saussurea villosa Franch . (1888); S . leveiLleana Maire (1915) . 多年生 草本, 高 3 — 20 厘米。 根 粗短, 颈 部被褐 色的枯 叶柄。 无 茎或茎 直立, 密被 白色长 柔毛。 基 生叶莲 座状, 椭 圆形, 长 2 — 16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端 急尖, 具小 尖头, 全缘, 基 部渐狭 成柄, 两面 及边缘 被密长 柔毛, 叶柄 扁平, 长至 1.5 厘米, 半抱 茎; 茎生叶 1 一 3, 线 形至披 针形, 无柄。 头 状花序 单生于 茎顶或 莲座叶 丛中; 总苞钟 形, 径 1.2 — 3 厘米; 总苞片 3 — 5 层, 长 1.5 — 2. 5 厘米, 无毛, 外层 卵状披 针形, 稍 短, 宽达 4 毫米, 先端 渐尖, 全部或 边缘黑 褐色, 内层 线状披 针形至 线形, 先 端长渐 尖, 黑 褐色。 小花 管状, 紫色, 长达 2 厘米。 瘦果 无黑色 花纹; 冠毛污 白色, 2 层, 外 层短, 内层羽 毛状, 与花 冠檐部 等长。 花果期 7 — 9 月。 产于 德钦、 中甸、 丽江、 鹤庆、 巧家; 生 于海拔 3300 — 4060 米 的山坡 草地、 灌丛 中。 甘肃、 青海、 四川、 西藏有 分布。 锡金、 尼泊尔 也有。 30. 重齿 风毛菊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重 齿叶缘 风毛菊 (西 藏植 物志) Saussurea katochaete Maxim. (1881); S. Y. Hu (1967); Lipsch. (197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Saussurea katochaetoides Hand.-Mazz. (192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西藏植 物志 ( 1985); S . rohmocana Marq. et Shaw ( 1929); S . anochaete Hand.-Mazz. (1938); S . katochaete Maxim . var. caulescetis Lipsch . (1966). 多年生 草本, 高 3 — 5 厘米。 根粗, 圆 柱形, 颈部被 褐色枯 叶柄。 无 茎至有 短茎。 叶 基生, 密 而多, 莲 座状, 卵状 心形、 菱形、 椭 圆形或 卵形, 长 2. 5 — 9 厘米, 宽 1.5~^ 厘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边缘有 密的重 锅齿, 齿不 整齐, 先端 有骨质 尖头, 基部 微 心形、 圆形或 楔形, 叶面 绿色, 无毛, 背面密 被白色 绒毛, 叶柄 扁平, 紫 红色, 长至 8 厘米, 无毛, 基部 銷状。 头 状花序 单生叶 丛中或 茎顶, 有时 2 个 并生; 总苞半 球形, 基部近 圆形, 长 1.5 — 2. 5 厘米, 口 部宽至 3 厘米; 总苞片 5 — 7 层, 先端 渐尖, 带紫 色, 边缘 黑色, 背部 无毛, 外层 卵状披 针形, 长至 1.5 厘米, 内 层狭披 针形, 较长。 小 花 管状, 蓝 紫色, 长 2. 2 — 2. 6 厘米。 瘦果 光滑; 冠毛 2 层, 外 层短, 白色, 下翻, 贴 于 果上, 内层淡 褐色, 羽 毛状, 短于 花冠。 花果期 7 — 9 月。 产 德铁; 生 于海拔 4020 — 4730 米 的山坡 草地。 甘肃、 青海、 四川、 西藏有 分布。 31. 钻叶 风毛菊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针叶 风毛菊 (西 藏植 物志) Saussurea subulata C. B. Clarke (1876), p. p.; Hand.-Mazz. (1936); S. Y. Hu (1968); Lauener ( 1976), excl. S. wemerioides Sch. -Bip. ex Hook, f . ; Lipsch . 
544  云南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Saussurea cLarkeana Levi. (1916) . 多年 生塾状 草本, 高 1.5 — 3 厘米。 根状 茎粗, 径达 2 厘米, 多次 分枝, 被 深褐色 的枯 叶柄, 发出 多数不 育茎和 花茎, 密集成 直径达 60 厘米的 圆形塾 状体。 叶莲 座状, 密集, 钻形, 长至 10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先端 有针状 尖头, 边缘 反卷, 全缘, 基部扩 大成 鞘状, 鞘部紫 红色, 被白色 柔毛; 茎上 部叶苞 叶状, 卵状 钻形, 先端长 渐尖, 下部 紫 红色, 围绕 花序, 全部 叶两面 光滑。 头状花 序单生 枝顶; 总苞 钟形, 长 1 一 1.2 厘米, 直径 0.8 — 1.5 厘米, 无毛; 总 苞片约 4 层, 不 等长, 外层 卵形, 长约 5 毫米, 宽至 3 毫米, 先端紫 红色, 有 短尖, 内层 线状披 针形, 先端紫 红色, 下部黄 白色, 近 革质。 小 花 管状, 紫 红色, 长 10 — 13 毫米, 檐部与 管部近 等长。 瘦 果小, 圆 柱形; 冠毛 2 层, 外 层短, 内层羽 毛状, 淡 褐色, 稍短于 花冠。 花果期 7 — 9 月。 产 德钦、 中甸; 生 于海拔 4350 — 4450 米 的潮湿 砂地。 青海、 新疆、 西藏有 分布。 锡金、 尼 泊尔、 克 什米尔 也有。 云 南标本 未见。 32. 革叶 风毛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12: 5-6 Saussurea poochlamys Hand . -Mazz - (1925), (1936), (1938); S. Y. Hu (1968); Lipsch.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多年生 草本, 高 2. 5 — 5 厘米。 根状茎 粗短, 密被黑 褐色枯 叶柄, 根 须状。 茎低矮 或 无茎。 叶 基生, 莲 座状, 线形, 长 3 — 12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端 急尖, 边缘 反卷, 基部略 扩大, 抱茎, 两面 无毛, 同色, 中脉 在背面 突起; 茎生 叶少, 无柄。 头状 花序单 生叶 丛中或 茎顶; 总 苞筒状 钟形, 长 1.8 — 2. 5 厘米, 直径 0.9 — 1.5 厘米; 总苞片 4 一 5 层, 不 等长, 先端及 背部均 无毛, 外层 卵状披 针形, 宽 2 — 3. 5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内层 线状披 针形, 宽约 2 毫米, 先端 渐尖, 常带 紫色, 边缘窄 膜质。 小花 管状, 蓝紫 色, 长 18 — 22 毫米, 管 部长达 15 毫米, 花药 尾部被 绵毛。 瘦果未 成熟, 光滑, 冠毛 2 层, 白色, 外 层短, 内层羽 毛状, 与花 冠檐部 等长。 花 序托无 托片。 花期 9 一 10 月。 产 中甸、 丽江; 生 于海拔 3300 — 3500 米 的山坡 及沟边 草地。 四川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33. 鸯尾叶 风毛菊 (图鉴 ) 图版 113: 1—2 蛇 眼草、 雨过 天青、 蛇箭、 粉草、 大麻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ussurea romuleifolia Franch. (1888); Hand. -Mazz. (1936), (1938); S. Y.Hu (1968); 图鉴 (1975)*; Lipsch.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横 断山区 维管植 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广.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30 厘米。 根状 茎粗, 颈部 被密的 枯叶柄 纤维和 红黄色 绵毛, 形成柱 状体。 茎 直立, 单生, 密被 绢状长 柔毛, 混生 腺毛。 叶 坚硬, 线形, 先 端尖, 边 缘 外卷, 叶面 无毛, 背面被 灰白色 柔毛; 基生 叶多而 密集, 长 15 — 25 厘米, 宽 2 — 5 毫 米; 茎 生叶短 而窄, 基部稍 扩大, 半 抱茎。 头 状花序 单生于 茎顶; 总苞 筒状陀 螺形, 基 部 狭缩, 长 2 — 3. 5 厘米, 口 部宽至 3.5 厘米; 总 苞片约 5 层, 卵 状披针 形至线 状披针 
菊 科  545  图 版 113 1—2. 鸾尾叶 风毛菊 Saussurea romuleifolia Franch. , 1. 植株, 2. 管 状花; 3—4. 带叶 风毛菊 S.loriformis W.W.Smith, 3. 植株, 4. 管 状花; 5—6. 缘毛 风毛菊 S.ciliaris Franch., 5. 植株, 6. 管 状花; 7 — 8. 匙 叶风毛 菊 S.spathulifolia Franch., 7. 植株, 8. 管 状花。 (王 颖绘) 
546  云 南植物 志  形, 先端长 渐尖, 刺状, 坚硬, 边缘 膜质, 有齿或 全缘, 黑 紫色或 全部黑 紫色。 小花管 状, 紫色。 长 25 — 28 毫米, 外部有 腺点, 管 部长达 2 厘米, 花药 尾部被 绵毛。 瘦果黑 色, 长 4 一 5 毫米, 顶端有 小冠; 冠毛 2 层, 污 白色, 外 层短, 内层羽 毛状, 比花 冠短。 花果期 8 — 10 月 。 产 德钦、 中甸、 丽江、 洱源、 昆明; 生 于海拔 2500 — 4000 米 的山坡 草地及 林缘。 四川有 分布。 合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洱 源等。 根 为民间 草药, 治蛇 咬伤、 小儿 疳积、 无名 肿毒、 跌打 损伤、 关 节麻木 疼痛。 34. 柱茎 风毛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ussurea columnaris Hand.-Mazz. (1937); S.Y.Hu (1967); Lipsch. (1979);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Saussurea subuLata auct . non C . B . Clarke : Diels (1912) ; Hand.-Mazz. (1936) . 多年生 草本, 高达 10 厘米。 根状 茎粗, 垂直 向下, 颈部不 分枝或 分枝, 密 被枯叶 柄和新 叶柄, 两者 套合, 形成 粗的柱 状体或 直径达 20 厘 米的塾 状体。 无 茎或茎 低矮, 较粗, 光 滑或有 絹毛。 基生叶 密集, 线形, 长 2 — 7 厘米, 宽 1 一 4 毫米, 先端具 软骨质 尖头, 边缘 反卷, 全缘, 基部 扩大, 鞘状, 膜质, 具 白色长 絹毛, 密集 抱茎, 形成长 1 一 2 厘 米的柱 状体; 茎生 叶少, 斜展, 镰形; 最上 部叶苞 叶状; 全部叶 革质, 叶面绿 色, 有 光泽, 无 毛或有 粗毛, 背面除 宽的中 脉外, 被白色 绒毛。 头 状花序 生于莲 座状的 叶 丛中或 茎顶; 总苞 球形, 长 1.5 — 2. 5 厘米, 近 等宽或 稍宽; 总苞片 多层, 近 等长, 外层 卵形, 革质, 先端 长尾状 渐尖, 反卷, 具 软骨质 尖头, 边 缘也常 具骨质 尖头, 内层 线形, 全 部具粗 毛或内 层有粗 伏毛和 腺毛。 小花 管状, 蓝 紫色, 长约 15 毫米, 花药尾 部 撕裂, 白色, 卷曲。 瘦果未 成熟, 平滑; 冠 毛红黄 色或淡 紫色, 2 层, 外 层短, 内层 羽 毛状, 与花冠 檐部近 等长, 长约 10 毫米。 花期 8 — 9 月。 产 德钦、 贡山、 维西、 中甸、 丽江; 生 于海拔 3000 — 4450 米 的高山 草甸和 多石山 坡。 四川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玉 龙山。 35. 带叶 风毛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13: 3-4 Saussurea loriformis W.W.Smith (1913); S.Y.Hu (1967) ; Lipsch.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多年 生丛生 草本, 高 4 一 7 厘米。 根状 茎粗, 密被黑 褐色枯 叶柄, 颈部 分枝。 茎直 立, 密被 白色长 柔毛。 基 生叶和 不育茎 的叶莲 座状, 线形, 长 2 — 4 厘米, 宽 2 毫米, 先 端钝, 全缘, 基部 渐狭成 短柄, 半 抱茎, 两 面密被 白色长 柔毛, 顶端的 毛呈黄 褐色或 淡黄 红色; 茎 生叶与 基生叶 同形, 长 5 — 7 厘米, 基部 扩大, 半 抱茎; 最 上部叶 较小, 围绕 于头状 花序的 基部。 头 状花序 单生于 茎顶; 总苞 钟形, 长约 15 毫米, 直径达 20 毫 米, 密被 白色长 柔毛, 有时 毛变成 金黄色 或淡黄 红色; 总苞片 多层, 狭卵 状披针 形至线 形, 先 端尾状 渐尖, 外 中层常 下翻。 小花 管状, 紫 红色, 长约 12 毫米, 花药尾 部被白 色 绵毛。 瘦果 具棱; 冠毛 褐色, 2 层, 外层 很短, 内层羽 毛状, 稍短于 花冠。 花果期 7—9 月。 产 德钦、 中甸、 丽江; 生 于海拔 4150 — 5100 米 的山坡 草地、 石坡。 四川、 西藏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钦。 
菊 科  547  36. 禾叶 风毛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ussurea graminea Dunn ( 1903); Ling ( 1935); Hand.-Mazz. ( 1936); 图鉴 (1975)*; Lipsch.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山 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广. Saussurea poophylla Diels ( 1922); Hand.-Mazz. ( 1936); S . lanicauLis Hand. -Mazz. ( 1937); S.Y.Hu ( 1967)'; S . graminea Dunn var. orthoLepis Hand.-Mazz. (1938). 多年生 草本, 高 12 — 18 厘米。 根状 茎密被 褐色枯 叶柄, 有 分枝, 不 育叶丛 与花茎 丛生。 茎 直立, 紫 红色, 被白色 绒毛和 绵毛, 后 脱毛, 下 部直径 6 — 10 毫米。 叶 线状披 针形, 长 8 — 15 厘米, 宽 3 — 7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略 反卷, 基 部渐狭 成柄, 叶 面被短 柔毛, 后 脱毛, 深 绿色, 有 光泽, 下面密 被白色 绒毛; ^生 叶小, 最上 部叶苞 叶状, 贴 生总苞 基部, 头状花 序单生 茎顶; 总苞半 球形, 长约 17 毫米, 宽 18 — 30 毫米, 基部平 截; 总苞片 多层, 近 等长, 黑 褐色, 被 白色长 粗毛, 卵状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先端渐 尖, 直立或 弯曲, 不 反折。 小花紫 红色, 长约 14 毫米, 花药 尾部被 绵毛。 瘦果未 成熟; 冠毛 2 层, 黄 褐色, 外 层短, 内层羽 毛状, 比花 冠短。 花期 7 — 9 月。 产 宁范、 中甸; 生 于海拔 4100 — 4350 米 的砾石 山坡。 甘肃、 四川、 西藏有 分布。 异名 Saussurea lanicaulis Hand.-Mazz. 的模式 标本采 自宁范 (永宁 )。 37. 显鞘 风毛菊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大理 雪兔子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ussurea rockii Anth. (1934); S.Y.Hu (1968); Lipsch. (1979);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多年生 草本, 高约 6 厘米。 根 状茎被 褐色枯 叶柄, 有 分枝。 茎 直立, 红色, 上部被 绵毛, 下部 无毛。 叶 线状披 针形, 长 10 厘米, 宽 0.5 厘米, 叶面 绿色, 被疏 柔毛, 背 面 被絹状 绒毛, 边缘有 疏离而 不明显 的齿, 基 部渐狭 成柄; 茎上部 叶小, 在花 序下贴 生。 头状花 序单生 茎顶; 总 苞筒状 钟形, 长约 3 厘米, 宽约 1 厘米; 总苞片 4 层, 外层 披 针形, 被毛, 内层椭 圆状长 圆形, 长 1 一 2 厘米, 宽 2 毫米, 比外 层短, 全部 总苞片 先端 渐尖, 绿带 紫色, 内 外有疏 柔毛。 小花紫 红色, 长约 9 毫米。 冠毛 2 层, 淡 褐色, 外 层短, 内 层长约 7 毫米。 花果期 5 — 10 月。 产 贡山、 丽江; 生 于海拔 3500 — 3900 米 的灌丛 草地、 多石 山坡。 模 式标本 采自丽 江。 标本 未见, 38. 缘毛 风毛菊 图版 113: 5—6 硬叶 风毛菊 (中 国植 物志) Saussurea ciliaris Franch. (1888); Hand.-Mazz. (1936); S.Y.Hu (1967); Lip- sch.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9). Saussurea ciliaris Franch - var . major Ling (1949). 多年生 草本, 高 2. 5 — 6 厘米。 根状 茎粗, 被 褐色枯 叶柄。 无 茎或茎 低矮, 无毛。 叶莲 座状, 线状长 圆形, 连柄长 2. 5 — 13 厘米, 宽 5 — 10 毫米, 先端钝 或尾状 渐尖, 边 缘 反卷, 有密 缘毛, 基 部渐狭 成柄, 两面 无毛, 叶 柄长达 6 厘米, 基部 扩大, 抱茎。 头 
548  云 南植物 志  状 花序单 生于叶 丛中或 茎顶; 总苞 卵状长 圆形或 钟形, 长 15 — 20 毫米, 宽 8 — 20 毫米; 总 苞片约 4 层, 卵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宽 4 一 7 毫米, 下部 革质, 淡 黄色, 中上部 草质, 紫 红色, 具 缘毛, 常 反折, 外 层比内 层短。 小花 管状, 蓝 紫色, 长 16 — 18 毫米, 花药 尾部 被绵毛 。 瘦果 平滑; 冠毛 白色, 2 层, 外 层短, 内层羽 毛状, 比花 冠短。 花 序托无 托片。 花期 8 — 9 月。 产 中甸、 丽江、 洱源; 生 于海拔 2600 — 4000 米 的高山 草地、 岩石 缝中、 高 山灌丛 中。 四川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39. 锥叶 风毛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ussurea wernerioides Sch . -Bip . ex Hook . f . (1881); Hand. -Mazz. (1938); Lip - sch.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Saussurea subulata C.B.Clarke (1876), p.p. 多年生 草本, 高 1 一 2. 5 厘米。 根状茎 细长, 多枝, 颈 部被紫 褐色枯 叶柄。 茎极短 或 无茎, 数个 丛生。 叶 密集, 披 针形, 长 10 — 13 毫米, 宽至 3 毫米, 先端 渐尖, 有小 尖头, 边缘浅 齿裂, 反卷, 齿 端有小 尖头, 基部 扩大成 鞘状, 紫 红色, 叶面 无毛, 背面 密 被白色 绒毛; 顶 部叶苞 叶状, 承托 花序。 头 状花序 单生于 枝顶, 无梗; 总苞 钟形, 长 1.2 — 1.5 厘米, 直径 0.8 — 1.5 厘米, 无毛; 总苞片 3 — 4 层, 外层 卵状披 针形, 长 7 — 8 毫米, 宽 4 一 5 毫米, 紫 红色, 先端 渐尖, 内层 线状披 针形, 长 9 一 10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上部紫 红色, 下部黄 白色。 小花 管状, 长 10 — 16 毫米, 管部 略长于 檐部。 瘦果 圆 柱形, 长 1 一 3 毫米; 冠毛 2 层, 外 层短, 内层羽 毛状, 淡 褐色。 花果期 8 — 10 月。 产 德钦; 生 于海拔 4200 米 的高山 草地。 四川、 西藏有 分布。 锡金 也有。 40. 中甸 风毛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ussurea dschungdienensis Hand. -Mazz. (1924) , (1936) * ; S. Y.Hu (1967) ; Lip- sch.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多年生 草本, 高 2. 5 — 4 厘米。 根状茎 细长, 颈部被 枯叶柄 纤维, 有时 分枝。 茎花 葶状。 叶莲 座状, 宽椭圆 形或倒 卵形, 长 1 一 4 厘米, 宽 8 — 17 毫米, 两端近 圆形, 不 整齐的 羽状浅 裂或叶 片下半 部分裂 较深, 齿 圆形或 裂片长 圆形, 先 端钝, 具小 尖头, 叶 面 绿色, 无 毛或疏 被腺状 短毛, 背面 被紧密 的白色 绒毛, 边缘有 缘毛; 叶柄 细长, 与叶 片近 等长。 头状 花序单 生于叶 丛中; 总苞 卵状陀 螺形, 长 14 一 21 毫米, 直径约 15 毫 米; 总苞片 5 层, 不 等长, 狭 卵状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下部薄 革质, 上部 草质, 长渐 尖, 被长 柔毛, 稀 无毛。 小花 管状, 蓝 紫色, 长约 16 毫米, 花药尾 部被长 柔毛。 瘦果 光滑; 冠毛 2 层, 淡 红色, 外 层短, 内层羽 毛状, 与 花冠近 等长。 花果期 8 — 10 月。 产 德钦、 中甸; 生 于海拔 4050 米附近 的山坡 草地。 四川有 分布。 模 式标本 采自中 甸。 41. 山 风毛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ussurea montana Anth. (1934); S.Y.Hu (1968); Lipsch.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9). 
菊 科  549  多年 生丛生 草本, 高 2. 5 — 5 厘米。 根状茎 木质, 颈 部被枯 叶柄。 无 茎或有 极短的 茎。 叶莲 座状, 椭 圆形, 长至 3 厘米, 宽达 0.9 厘米, 先端 急尖, 全缘, 基部 楔形, 两 面被 白色长 柔毛; 叶 柄短, 淡 红色, 鞘状。 头状 花序单 生于叶 丛中; 总苞 钟形, 长约 1.5 厘米, 直径 1 厘米; 总苞片 多层, 外 层宽披 针形, 长约 7 毫米, 宽至 4 毫米, 内层 披针 形至长 圆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2 — 3 毫米, 先端 急尖, 淡 红色, 被白色 柔毛, 混 生 褐色疏 柔毛。 小花 管状, 红 紫色, 长约 15 毫米, 花药尾 部被疏 柔毛。 瘦果 光滑, 长 约 4 毫米, 近 扁平; 冠毛 1 层, 白色, 羽 毛状, 长约 15 毫米。 花果期 10 月。 产丽江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4000 — 4600 米 的石砾 山坡。 四川有 分布。 未见 标本。 42. 匙叶 风毛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13: 7-8 维西 风毛菊 (中 国植 物志) Saussurea spathulifolia Franch. (1888); Hand . -Mazz . ( 1936); S.Y.Hu (1968); Lipsch.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9). 多年 生无茎 草本, 高约 2.5 厘米, 密 丛生。 根状 茎较粗 且长, 有 分枝, 被枯 叶柄纤 维。 叶小, 长 圆状匙 形或狭 匙形, 长 10 — 20 毫米, 宽 3 — 10 毫米, 先 端钝, 全缘, 基 部 楔形, 下延 成柄, 叶表面 被灰色 绵毛, 背面密 被白色 绒毛, 叶 柄长至 1 厘米, 紫红 色。 头状花 序小, 无梗, 单生于 莲座叶 丛中; 总苞 钟形, 长宽略 相等, 长 15 — 20 毫米, 直径 10 — 15 毫米; 总苞片 5 层, 卵 状披针 形至披 针形, 宽至 4 毫米, 中 部以上 叶质, 紫 褐色, 先端 钝或近 急尖, 被 白色疏 柔毛, 外层比 内层短 2 倍。 小花 管状, 紫色, 长约 15 毫米, 花药 尾部被 绵毛。 瘦果未 成熟; 冠毛 2 层, 外 层短, 内层羽 毛状, 白色, 与 花 冠檐部 等长。 花期 8 — 9 月。 产 中甸、 丽江; 生 于海拔 3000 — 4600 米 的山坡 草地、 高山流 石滩。 四川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在中 甸的一 份标本 (冯 国楣 2138 号) 上有 10 个 植株, 其中在 中心的 一株标 本上总 苞被 黄褐色 粗毛, 其余 9 株 被白色 粗毛。 但它们 的体态 及叶形 则完全 相同。 总苞 被黄色 粗毛 是黑褐 风毛菊 Saussurea melanotricha Hand. -Mazz. 的 特点, 但 后者叶 边缘有 齿及紫 红色 骨质小 尖头。 看来本 种总苞 的毛被 颜色也 可能有 变化? 43. 黑褐 风毛菊 (新拟 ) 黑毛 风毛菊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黑苞 风毛菊 (中 国植 物志) Saussurea melanotricha Hand . -Mazz . (1924), ( 1936); S.Y.Hu (1967); Lipsch .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9). Saussurea xanthotricha Hand. -Mazz. (1924), (193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 生无茎 草本, 高 2 — 3 厘米。 根状 茎粗, 密被褐 色的枯 叶柄, 颈部有 分枝, 丛 生。 叶 基生, 莲 座状, 长 圆形或 长圆状 匙形, 长 1 一 3 厘米, 宽 3 — 8 毫米, 先端 钝圆或 钝, 具 紫红色 骨质小 尖头, 边缘有 小齿或 全缘, 具紫色 骨质小 尖头, 基部 楔形, 渐狭成 紫 红色的 短柄, 叶面被 灰白色 绒毛, 背面密 被白色 级毛, 但中脉 光滑。 头 状花序 单生于 莲 座状叶 丛中; 总苞 钟形, 长 10 — 15 毫米, 直径 8 — 18 毫米; 总苞片 4 一 5 层, 黑褐色 或 边缘黑 紫色, 上 半部被 黄褐色 或黑色 粗毛, 下部 光滑, 先 端钝或 急尖, 外层 卵形, 宽 
550  云南 植物志  约 4 毫米, 内层披 针形, 先端 渐狭。 小花 管状, 紫 红色, 长约 15 毫米, 花药基 部被绵 毛。 瘦果 有棱, 略有横 级纹; 冠毛 2 层, 淡 褐色, 外 层短, 内层羽 毛状, 与花冠 檐部近 等长。 花 序托具 极短的 托片。 花果期 8 — 10 月。 产 德钦、 中甸; 生 于海拔 3500 — 4200 米 的高山 草地、 流 石滩。 四川有 分布。 模式 标 本采自 中甸。 44. 奇形 风毛菊 (图鉴 ) 图版 114: 1-2 细齿 风毛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ussurea forrestii Diels ( 1912) ; Lipsch . ( 1979) . Saussurea fastuosa auct . non ( Decne. ) Sch . -Bip . ( 1846); Benth . et Hook. f. ex Klatt. (1846); Hand. -Mazz. (1936);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西 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S . denticulata auct . non Wall .ex C.B. Clarke : Anth . (1934). 多年生 草本, 高 80 — 100 厘米。 茎 直立, 基部木 质化, 紫 红色, 上部 花序有 分枝, 茎及 枝端不 膨大、 中空, 被 褐色短 柔毛或 无毛。 叶厚 纸质, 宽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先 端 渐尖, 边缘 有小而 尖的细 锯齿, 基 部近圆 形或宽 楔形, 叶面 绿色, 无毛, 背面 被白色 短 绒毛, 叶脉 突起, 在 叶面成 网状, 背 面中脉 明显, 直达 顶端, 侧脉 羽状, 不达 边缘, 叶柄 极短, 但 明显; 中部叶 最大, 长 10 — 18 厘米, 宽 2. 5 — 4. 5 厘米; 最 上部叶 较小, 苞 叶状, 在 花序下 不密集 或近于 密集。 头 状花序 单生于 枝顶, 具 短梗或 无梗; 总 苞宽钟 形, 长 1.5 — 1.8 厘米, 宽 1.5 — 3. 5 厘米; 总苞片 多层, 近 革质, 先端 急尖或 稀近圆 形, 具 刺尖, 边缘紫 褐色, 干 膜质, 攝 裂状, 外层宽 卵形, 内 层线状 匙形。 小花 管状, 紫 红色, 长 1.3 — 1.5 厘米, 花 药尾部 无毛。 瘦果 狭倒披 针形, 有多数 纵棱; 冠 毛白色 或淡黄 褐色, 2 层, 外 层短, 内层羽 毛状, 短于 花冠。 花果期 8 — 10 月。 产 德钦、 贡山、 中甸、 丽江; 生 于海拔 2900 — 4150 米的林 缘或山 谷多岩 石处。 四 川、 西藏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Handel-Mazzetti (1936) 将 本种并 入由他 组合的 Saussurea fastuosa (Decne. ) Hand.- Mazz. 之中。 此后, 国 内一些 志书认 同这一 归并。 Lipschitz (1979) 在其 专著中 将两种 分开, 视 为独立 的种, 并绘有 两者的 全图, 以资 区别。 主 要点是 S. fastuosa (Decne.) Sch. -Bip 的 花序梗 (枝 及茎) 顶端 膨大、 中空, 被 绵毛, 最上 部叶密 集于花 序下, 叶全 缘或 有疏的 小齿, 叶 背面被 绵毛, 叶脉不 突起, 不 明显, 叶柄 较长, 总苞片 较窄, 瘦果 顶端 偏斜、 渐狭等 与本种 不同, 且 仅产尼 泊尔、 锡金。 45. 叶头 风毛菊 (图鉴 ) Saussurea peguensis C.B.Clarke (1876); 图鉴 (1975)*; Lipsch. (1979);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9广. Saussurea deltoidea (DC.) Sch. -Bip. var. (?) peguensis (C.B. Clarke ) Hook . f . (1881); S . phyllocephala Collet et Hemsl. ( 1890); Hand. -Mazz. ( 1936); S.Y.Hu (1968); S . leontopodium Levi . et Vant . (1910); S.Y.Hu (1967). 多年生 草本, 高达 1 米。 根茎 粗短。 茎 直立, 不 分枝, 密被锈 褐色腺 毛和白 色蛛丝 状毛。 叶羽状 深裂, 裂片长 圆形, 有不 规则的 粗齿, 叶面 被锈色 腺毛, 背 面密被 白色绒 
图 版 114 1—2. 奇形 风毛菊 Saussurea forrestii Diels, 1 . 植株 上部, 2. 总 苞片; 3 — 5. 小头 风毛菊 S.crispa Vant. 叶, 4. 花序, 5. 总包 片., (上 颖绘)  茎生 
552  云南 植物志  毛 和锈色 腺毛; 下 部叶长 8 — 15 厘米, 无柄, 基部有 半抱茎 的耳; 上部 叶小。 头 状花序 多数, 具 短梗, 其下 有苞片 状具齿 的叶, 在 茎上部 排列成 近总状 或圆锥 状总状 花序; 总 苞 钟形, 长 8 — 17 毫米, 宽 15 — 20 (—25) 毫米; 总苞片 5 层, 外层 叶状, 长 圆形, 先 端钝, 边缘有 小齿, 背部 被蛛丝 状毛, 内层 线状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直立, 背 部被疏 毛。 小花 管状, 紫 红色, 长 13 — 15 毫米, 花药 尾部撕 裂状。 瘦果黑 褐色, 长 圆形, 具 4 一 5 棱, 长约 4 毫米, 光滑, 顶 端有具 细齿的 小冠; 冠毛 白色, 1 层, 羽 毛状, 比花冠 短。 产 蒙自、 元江、 砚山; 生 于海拔 1200 — 1600 米 的山坡 草地、 林中、 灌 丛中。 贵州 有 分布。 缅甸、 泰国 也有。 46. 三角叶 风毛菊 (图鉴 ) Saussurea deltoidea (DC. ) Sch.-Bip. (1846); Lipsch. (1979); 图鉴 (1975)*;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Aplotaxis deltoidea DC. (1838); Saussurea deltoidea (DC. ) C . B . Clarke (1876); Hook.f. (1881), excl.syn.nom. ; S.Y.Hu (1967), excl . syn . nom . ; 图鉴 (1975)*; 西藏 植物志 (1985)*; S . lamp 醒 rpa Hemsl. (1888); S . radiata Franch. (1888); Hand. -Mazz . ( 1936 ) ; S . kouytcheensis Levi . ( 1910) ; S . formosana Hayata ( 1919) ; S . deltoidea (DC. ) C.B.Clarke ex Hand . -Mazz . (1938), excl . S . cirsium Levi . ; Frolo- via formosana (Hayata) Lipsch. (1961) .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150 厘米。 根粗。 茎 直立, 有 分枝, 具纵 条纹, 被 短毛。 叶茎 生; 下部 叶和中 部叶长 20 — 25 厘米, 宽达 15 厘米, 提琴 状羽状 分裂, 顶裂 片大, 三角 形或 三角状 戟形, 先 端尖, 边缘具 缺刻状 齿或近 全缘, 基部狭 缩成楔 状翅, 侧裂片 1 一 2 对, 卵状 三角形 或下部 1 对长 圆形, 边缘 有齿; 上部叶 渐小; 全 部叶叶 面被短 糙毛, 背面 被白色 绒毛, 有柄。 头 状花序 少数, 单生 枝顶, 有长达 15 厘 米的花 序梗, 呈伞房 状, 或头 状花序 多数, 具短花 序梗, 呈 总状, 常 下垂; 总苞宽 钟形, 长 1.5 — 2 厘米, 宽 2 — 5. 5 厘米; 总苞片 4 一 6 层, 绿色 或先端 紫色, 被白色 绵毛, 外层 卵状披 针形, 先 端 草质, 附 片状, 急尖 或钝, 边缘 有齿, 常 反折, 内层 线状披 针形至 线形, 先端 渐尖, 直立或 反折。 小花 管状, 紫 红色, 长 15 — 18 毫米, 花 药尾部 无毛。 瘦果紫 黑色, 长圆 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具 4 棱, 顶端有 具齿的 小冠; 冠毛 1 层, 白色, 羽 毛状, 与 花冠近 等长。 花果期 4 一 11 月。 产于 德饮、 贡山、 维西、 福贡、 大理、 漾濞、 楚雄、 景东、 澜沧、 西盟、 禄劝、 大 关、 镇雄、 富民、 嵩明、 昆明、 蒙自、 砚山、 西畴、 广南、 罗平; 生 于海拔 1100 — 31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中、 山坡 草地、 沟边及 路旁。 我国 华东、 华中、 华南、 西 南以及 陕西、 台湾有 分布。 尼 泊尔、 缅甸、 泰国、 老挝 也有。 47. 小头 风毛菊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图版 114: 3-5 Saussurea crispa Vant. (1903); Lipsch. (1979);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 断山区 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Saussurea nivea (DC.) Sch.-Bip. ( 1846), non Turcz . ( 1837 ); S . deltoidea (DC. ) C.B.Clarke [3. nivea (DC. ) C.B.Clarke et 1 . polycephala C.B.Clarke ( 1876); 
菊 科  553  S . deltoidea (DC. ) C • B . Clarke var . "/丽 (DC. ) Hook.f. (1881); S.Y.Hu ( 1967), pro syn.S. deltoidea (DC.) C.B.Clarke var . polycephala C.B.Clarke; S . cirsium Levi. (1913); Chen (1935), pro syn. ; Hand.-Mazz. (1938), pro syn. ; S . microdeltoidea Kitam. (1961).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200 厘米。 主根 粗壮。 茎 直立, 分 枝或不 分枝, 被 短毛。 叶茎 生; 下 部和中 部叶长 10 — 25 厘米, 宽达 18 厘米, 提琴 状羽状 分裂, 侧裂片 1 对, 三角 形或长 圆形, 较小, 顶裂 片大, 三 角形或 三角状 戟形, 先 端尖, 基 部狭缩 成楔状 的翅, 极少不 分裂; 上部叶 渐小, 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全缘, 基部 楔形; 全部叶 叶面粗 糙, 被短 粗毛, 背面密 被白色 绒毛, 下 部叶具 长柄, 向上 渐短至 无柄, 叶边缘 有齿。 头 状花序 多数, 无或有 短梗, 簇生于 枝顶, 罕 单生; 总 苞近球 形或宽 钟形, 直径 7 — 18 毫 米, 长 6 — 15 毫米; 总苞片 5 — 8 层, 绿色 或先端 紫色, 无毛或 有短腺 状毛, 夕卜、 中层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先端 草质, 附 片状, 半 圆形, 边缘有 细齿, 反折, 内 层线状 披针形 至 线形, 先 端钝或 渐尖, 边缘有 小齿, 直立或 反折。 小花 管状, 紫 红色, 长至 10 毫米。 瘦果 黑色, 有 4 一 5 棱, 下部 光滑, 上部有 突起, 顶端有 具齿的 小冠; 冠毛 白色, 1 层, 羽 毛状, 与 花冠近 等长。 花果期 8 — 11 月。 产于 东川、 罗平、 广南、 富宁、 砚山、 文山、 西畴、 蒙自、 绿春、 景东、 屏边、 潞 西、 沧源; 生 于海拔 1300 — 2600 米的 林缘、 山坡 灌丛、 山坡 草地、 路边。 贵州有 分布。 尼 泊尔、 印度、 缅甸、 泰国、 老挝、 越南 也有。 48. 尾叶 风毛菊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Saiissurea caudata Franch. (1891); Hand.-Mazz. (1938); S.Y.Hu (1967); Lip- sch. (197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多年生 草本, 高约 45 厘米。 根状 茎被黄 褐色枯 叶柄, 不 分枝。 茎 直立, 细瘦, 无 毛, 上部带 紫色, 无翅。 叶披 针形, 长 3 — 10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先 端尾状 渐尖, 全 缘或有 小齿, 基 部耳状 抱茎, 不 下延成 茎翅, 两面 无毛; 基生 叶小, 具 短柄; 茎中部 叶 较大, 无柄。 头 状花序 单生于 茎顶; 总苞卵 球形, 基部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宽至 12 毫米; 总苞片 4 一 5 层, 卵状披 针形或 线状长 圆形, 边缘 及先端 紫色, 渐尖, 下 部草黄 色, 无 毛或上 部被长 柔毛。 小花紫 红色, 长约 8 毫米。 瘦果未 成熟; 冠毛 2 层, 黄白 色, 内层羽 毛状, 稍短于 花冠。 花期 7 月。 产中甸 (石卡 ); 生 于海拔 3500 米的灌 丛中、 路边。 四川有 分布。 49. 耳叶 风毛菊 (图鉴 ) 图版 115: 1-3 Saussurea neofranchetii Lipsch. (1972), (1979); 图鉴 (1975)*;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Sa ussurea auriculata Franch . (1887), non (DC.) Sch.-Bip. (1846), nec Hemsl . (1892).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100 厘米。 根状茎 细长, 颈部 被多数 褐色枯 叶柄。 茎 直立, 无 毛。 下 部叶卵 形或披 针形, 长 5. 5 — 15 厘米, 宽 1.5 — 4 厘米, 先端 长渐尖 或尾状 渐尖, 边缘 有小而 尖的细 齿及短 缘毛, 基 部心形 或楔形 渐狭成 翅柄, 两面 无毛, 叶柄 有翅, 长 6 — 12 厘米, 基 部鞘状 抱^; 中上部 叶长圆 形或披 针形, 长达 15 厘米, 宽至 3 厘米, 
554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15 1—3. 耳叶 风毛菊 Saussurea neofranchetii Lipsch. , 1. 植株 上部, 2. 叶, 3. 管 状花; 4—5. 泡叶 风毛菊 S.bullata W.W.Smith, 4. 植株, 5. 总 苞片; 6 — 8. 钝苞 风毛菊 S.vestitifonrasHand.-Mazz., 6. 植株 下部, 7. 花序, 8. 总苞 片。 (王 颖绘) 
菊 禾斗  555  无柄, 基部 扩大成 圆耳, 抱茎。 头 状花序 1 一 3, 具 长梗, 单生 于茎及 枝顶; 花 序梗长 4 一 10 厘米, 被长 柔毛; 总苞 钟状, 长 1.5 — 2 厘米, 宽 1.2 — 2. 2 厘米; 总苞片 4— 5 层, 近 革质, 先端 渐尖及 边缘紫 褐色, 常 反折, 背面 黄色, 被 疏毛, 外层 卵形, 内层卵 状披 针形。 小花 管状, 紫 红色, 长约 15 毫米, 花 药尾部 无毛, 不 撕裂。 瘦 果长约 4 毫 米, 具 纵棱; 冠毛 2 层, 淡 黄色, 外 层短, 内层羽 毛状, 与 花冠近 等长。 花果期 7 — 8 月。 产于 中甸、 丽江; 生 于海拔 3300 — 3800 米的 林缘、 山坡草 地或灌 丛中。 四 川有分 布。 50. 半抱茎 风毛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ussurea semiamplexicaulis Lipsch. (1972),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多年生 草本, 高 27 — 50 厘米。 根状 茎短, 须根 密集。 茎 直立, 上部 疏被腺 状短毛 和蛛丝 状毛。 基生叶 早落; 茎生叶 卵形、 卵 状披针 形至披 针形, 先端 急尖, 边缘 具整齐 的细 锯齿, 基部平 截或宽 楔形, 渐狭 成柄, 叶面 被腺状 短毛, 背面散 生蛛丝 状毛; 茎下 部叶长 4 一 7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叶柄长 1 一 4 厘米, 无翅, 基部 扩大, 耳状半 抱茎; 茎上部 叶小, 具 短柄至 无柄, 基 部耳状 抱茎。 头 状花序 6 — 20 个, 2 — 5 个在分 枝顶端 聚生, 在 茎顶排 成圆锥 状伞房 花序; 总苞狭 钟形, 长 8 — 10 毫米, 宽 5 — 6 毫米, 无毛; 总苞片 5 — 6 层, 外、 中层 卵形, 宽约 2 毫米, 先 端钝, 带黑 褐色, 内层 线形, 先端急 尖, 被 短毛。 小花 管状, 紫 红色, 长约 11 毫米, 花药 尾部被 绵毛。 瘦果 平滑; 冠毛 2 层, 黄 白色, 外 层短, 内层羽 毛状, 稍短于 花冠。 花果期 9 月。 产德钦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2700 米 的山坡 草地。 见到 两份引 证的模 式和付 模式 标本。 51. 泡叶 风毛菊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图版 115: 4-5 绘叶 风毛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ussurea bullata W.W.Smith (1914); S.Y.Hu (1967); Lipsch.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多年生 草本, 高 5 — 16 厘米。 根状 茎长, 被 褐色枯 叶柄。 茎 低矮, 被 淡褐色 有节腺 毛。 基生叶 和茎下 部叶卵 形或近 圆形, 长 4 一 7 厘米, 宽 3 — 5 厘米, 先 端圆形 或钝, 边 缘具 圆齿或 全缘, 基部浅 心形或 圆形, 叶面 有泡状 突起, 无毛 或有短 腺毛, 背面 被白色 毡状 绒毛, 脉上 被淡褐 色有节 腺毛, 叶 柄细, 被淡褐 色有节 腺毛; 茎生叶 卵形至 卵状长 圆形, 较小, 具 短柄至 无柄。 头 状花序 4 一 6, 具 短梗或 无梗, 在 茎顶密 集成伞 房状花 序, 有 时下部 1 枚 头状花 序单生 叶腋; 总 苞筒状 钟形, 长 12 — 15 毫米, 宽 8 — 10 毫米; 总苞片 5 — 7 层, 紧密 排列, 不 等长, 外层 卵形, 长约 5 毫米, 宽约 3 毫米, 先 端有短 尖, 被毛或 脱毛, 内 层狭披 针形, 先 端钝或 急尖, 常黑 紫色, 密被 白色长 柔毛。 小花管 状, 紫 红色, 长 13 — 15 毫米, 花药 尾部有 绵毛。 瘦果有 横被; 冠毛 2 层, 黄 褐色, 外 层短, 内层羽 毛状, 比花 冠短。 花果期 9 月。 产 德饮、 中甸、 丽江; 生 于海拔 3600 — 4300 米的山 坡草地 和多石 山坡。 模 式标本 采自 丽江。 
556  云南 植物志  52. 钝苞 风毛菊 (新拟 ) 图版 115: 6-8 毛形 风毛菊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河谷 风毛菊 (中 国植 物志) Saussurea vestitiformis Hand. Mazz. (1937); S.Y.Hu (1968); Lipsch.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9).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60 厘米。 根状茎 粗短, 被 褐色枯 叶柄。 茎 直立, 被白 色蛛丝 状毛, 上部 花序有 分枝。 基 生叶和 茎下部 叶卵状 心形, 长 6 — 13 厘米, 宽 3. 5 — 8. 5 厘 米, 先端 急尖, 边 缘有小 尖齿, 基部深 心形, 叶面深 绿色, 有腺状 短毛, 背面密 被白色 绒毛, 叶脉 无毛, 叶 柄细, 被褐 色有节 柔毛, 基部 稍扩大 抱茎, 不 下延成 茎翅; 茎中上 部 叶小, 卵 状披针 形至披 针形, 具 短柄至 无柄, 基部不 下延成 茎翅。 头 状花序 多数, 具 短梗, 在茎 和枝顶 聚生, 排列 成圆锥 状伞房 花序; 总苞 钟形, 基 部钝, 长 10 — 15 毫米, 宽 8 — 10 毫米; 总苞片 多层, 夕卜、 中层宽 卵形至 卵形, 先端 钝圆, 内层 线状长 圆形, 先 端钝, 全 部总苞 片先端 及边缘 褐色, 或外、 中层 有时黑 紫色, 被 白色长 柔毛和 蛛丝状 毛。 小 花长约 12 毫米, 花药 尾部被 绵毛。 瘦果 平滑; 冠毛 2 层, 淡黄 褐色, 内 层羽毛 状, 比花 冠短。 花果期 9 月。 产 中甸、 丽江; 生于 海拔约 2900 米 的林下 或山坡 草地。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53. 浅堇色 风毛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滇川 风毛菊 (中 国植 物志) Saussurea iodoleuca Hand. -Mazz. (1936)* ; S.Y.Hu (1967); Lipsch. (1979);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9). Saussurea smithia?ia Hand. -Mazz. (1938) . 多年生 草本, 高 40 — 65 厘米。 茎 直立, 纤细, 被蛛丝 状毛。 基生叶 和茎下 部叶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1.5 — 3. 5 厘米, 先端 急尖, 边缘 有密的 小齿, 基部楔 形或 圆形, 叶面有 短槌毛 (腺 状短毛 ), 背面 被白色 绒毛; 茎 上部叶 渐小, 至 线形。 头 状花序 3 — 5, 具 短梗, 在 茎顶排 列成伞 房状, 有时 单生; 总苞狭 钟形, 长约 15 毫米; 总 苞片约 4 层, 外层 卵形, 宽约 2 毫米, 急尖, 中、 内层长 圆形或 线形, 上半部 具多数 条纹, 光 滑或有 缘毛。 小花 管状, 白色, 长 10 毫米 以上, 花 药尾部 有毛。 冠毛 2 层, 淡 褐色, 内层羽 毛状, 长约 10 毫米, 比花 冠短。 花果期 10 月。 产 永胜、 大理; 生 于海拔 2050 — 2300 米的灌 丛中。 四川有 分布。 模 式标本 采自永 胜。 标本 未见。 54. 贡山 风毛菊 图版 116: 1—2 雅龙 风毛菊 (中 国植 物志) Saussurea hultenii Lipsch. (1972), (1979). 多年生 草本, 高约 60 厘米。 根状茎 粗短, 具多数 须根。 茎 直立, 不 分枝, 上部被 蛛 丝状毛 和腺状 短毛。 叶卵 状披针 形至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11 一 16 厘米, 宽 3 — 6 厘米, 先 端尾状 渐尖, 边 缘具有 小尖头 的齿, 基部 楔形, 渐狭 成柄, 两面 无毛, 背面灰 绿色, 叶 柄细, 无翅, 基部不 扩大, 不 抱茎, 也 不沿茎 下延成 茎翅。 头 状花序 3 个, 单 生于分 枝 顶端, 排列成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10 — 35 毫米, 被腺 状短毛 和蛛丝 状毛; 总苞钟 状陀 螺形, 长约 15 毫米, 口 部宽约 18 毫米; 总 苞片约 6 层, 被短 柔毛, 外、 中 层卵状 
菊 科  557  披 针形, 边缘及 先端紫 黑色, 中 部以上 草质, 渐尖, 反折, 下部 革质, 内层线 状长圆 形, 上部淡 紫色, 边缘有 小齿, 先 端钝, 有小 尖头。 小花 管状, 黑 紫色, 长约 12 毫米, 花 药尾部 无毛。 冠毛 2 层, 外 层短, 内层羽 毛状, 比花 冠短。 花期 8 月。 产贡山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2300 米 的灌丛 边缘。 见到 了模式 标本。 55. 杨叶 风毛菊 (图鉴 ) Saussurea populifolia Hemsl. (1892); Hand.-Mazz. (1938); S.Y.Hu (1968); 图 鉴 (197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广. 多年生 草本, 高 25 — 60 厘米。 根状茎 细长。 茎 直立, 被 柔毛。 基 生叶常 早落; 茎 下部和 中部叶 心形、 近心形 或卵状 圆形, 长 5 — 8 厘米, 宽 3 — 6 厘米, 先 端突然 狭缩, 长 渐尖, 边 缘具小 尖头, 基部 心形或 截形, 叶面 疏被糙 伏毛, 背面近 无毛; 叶柄长 2 — 5 厘米, 基部半 抱茎; 上部 叶小, 卵形至 卵状披 针形, 无柄。 头状 花序常 单生于 茎顶, 具 长梗; 总苞 钟形, 基 部有少 数叶状 苞片, 直径 2 — 2. 5 (— 4) 厘米; 总苞片 5 — 7 层, 被 短毛, 带 紫色, 外层 卵形, 中、 内层披 针形至 线形, 先端 渐尖, 被羽状 硬毛, 反折。 小花 管状, 紫 红色, 长约 14 毫米, 花药 尾部无 绵毛。 瘦果黑 褐色, 有棱; 冠毛 2 层, 外 层短, 内层羽 毛状, 比花冠 略短。 花果期 8 — 9 月。 产 丽江; 生 于海拔 2900 — 3600 米的 山坡草 地或灌 丛中。 湖北、 四川有 分布。 Upschitz(1979) 在 本种下 引证了 2 份产 丽江的 标本, 但 我们未 见到, 待查。 56. 少花 风毛菊 (图鉴 ) Saussurea oligantha Franch. (1896); Diels (1901), (1905); Ling (1935), (1949); S.Y.Hu (1968); 图鉴 (1975)*; Lipsch. (197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植 物志 (1999 广. Saussurea oligolepis Ling (1949) ; S . oligantha Franch . var . parui folia Ling (1949). 多年生 草本, 高 40 — 80 厘米。 根状 茎短, 具 密生的 细根。 茎 直立, 细瘦, 近 光滑, 无翅, 不 分枝。 茎下 部叶具 长柄, 卵形或 三角状 卵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至 5 厘米, 先 端 渐尖, 边缘具 粗齿, 齿不 整齐, 先 端具小 尖头, 基 部浅心 形或近 平截, 叶面被 疏的褐 色腺状 短毛, 深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被白 色腺状 短毛, 叶 柄细, 长达 8 厘米, 被 褐色有 节 柔毛, 后 脱毛; 茎中上 部叶卵 状披针 形至披 针形, 全缘, 无柄, 不沿 茎下延 成翅。 头 状花序 1 一 2, 生 茎顶, 具 长梗, 其下具 1 枚叶状 苞片; 总苞 钟形或 卵形, 长约 15 毫 米, 宽 8 — 10 毫米, 被白色 长柔毛 和蛛丝 状毛; 总 苞片约 6 层, 外层宽 卵形, 宽约 3 毫 米, 顶端 草质, 尾状 渐尖, 弯曲或 反折, 内层 线状长 圆形, 先端 革质, 紫 褐色, 被白色 丛毛。 小花蓝 紫色, 长约 10 毫米, 花药 尾部无 绵毛。 瘦果未 成熟; 冠毛 2 层, 淡 褐色, 外 层短, 内层羽 毛状, 比花 冠短。 花期 8 月。 产 贡山; 生 于海拔 3000 — 4100 米的 河边。 河北、 陕西、 甘肃、 四川有 分布。 57. 喜林 风毛菊 Saussurea stricta Franch. (1894); Lipsch. (197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 1994) . Saussurea subcordata Chen (1935); S.Y.Hu (1968); S . hylophila Hand.-Mazz. (1936)*; S.Y.Hu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S.sinica Hu (1968). 多年生 草本, 高 60 — 90 厘米。 根状 茎细。 茎 直立, 细弱, 多棱, 被 疏的有 节柔毛 
图 版 116 1—2. 贡山 风毛菊 Saussurea hultenii Lipsch. , 1. 植株 上部, 2. 头状 花序; 3 — 4. 锐齿 风毛菊 S.euodonta Diels, 3. 植株 上部, 4. 总状 花序。 (王 颖绘) 
菊 科  559  或渐 脱毛。 叶 卵形、 三角状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先端 急尖, 边缘 有波状 尖齿, 基 部平截 或浅 心形, 具 短柄至 无柄, 不沿 茎下延 成翅, 两面 被腺状 短毛; 茎下 部叶长 5 — 11 厘 米, 宽 3 — 4 厘米, 向上 渐小; 最上 部叶苞 片状, 卵状披 针形, 近 全缘。 头 状花序 2 至 多数, 单生或 2 — 3 个在分 枝顶端 并生, 形 成圆锥 状伞房 花序; 总苞狭 钟形, 无毛, 长 10 — 15 毫米, 宽 5 — 7 毫米; 总苞片 4 一 5 层, 外层 卵形, 宽 2 — 2. 5 毫米, 先 端具短 尖, 紫 黑色, 内层 线形, 先端 急尖, 淡 紫色, 具褐色 直脉。 小花黑 紫色, 长约 12 毫米, 花 药尾部 无毛。 瘦果 平滑; 冠毛 2 层, 外 层短, 内层羽 毛状, 比花 冠短。 花果期 8 — 9 月。 产 贡山; 生 于海拔 2300 — 3100 米 的林缘 和山坡 草地。 四川有 分布。 见到 了异名 Saussurea subcordata Chen 的模式 标本, 但仅 有花序 部分。 58. 长梗 风毛菊 (图鉴 ) Saussurea dolichopoda Diels ( 1901 ) ; Hand.-Mazz. (1937); 图鉴 ( 1975)*; Lip- sch. (197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广. Saussurea saligniformis Hand.-Mazz. ( 193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S . •wilsoniana Hand . -Mazz . ( 1 936 ) .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100 厘米。 根状茎 斜生。 茎 直立, 无毛, 不分枝 或上部 分枝。 叶近 膜质; 基 生叶宽 卵形, 早落; 茎 下部叶 卵状披 针形, 长 10 — 14 厘米, 宽至 3.5 厘 米, 先端 渐尖, 边缘 具波状 尖齿, 基部近 圆形, 具 长柄, 两面被 有节短 柔毛或 脱毛, 边 缘 具有节 缘毛, 叶柄不 下延成 茎翅; 茎中 部叶具 短柄, 长圆 状披针 形至披 针形, 长 12 — 14 厘米, 宽 4 一 6 厘米, 先 端尾状 渐尖; 最 上部叶 较小, 先 端尾状 渐尖, 近 无柄。 头状花 序少或 多数, 具 长梗, 2 — 3 个生 于分枝 顶端, 或者 单生, 形 成圆锥 状伞房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6 厘米, 苞片 线形; 总苞狭 钟形, 长约 10 毫米, 宽 4 一 6 毫米; 总苞片 4~6 层, 近 革质, 上部或 边缘紫 褐色, 无毛, 外层 卵形或 卵状长 圆形, 先端 钝圆, 内 层 线形, 先 端钝, 被 柔毛; 小花 管状, 紫 红色, 长约 10 毫米, 花药 尾部被 柔毛。 瘦果 长约 4 毫米, 光滑; 冠毛 2 层, 淡 褐色, 外 层短, 内层羽 毛状, 短于 花冠。 花果期 9 月。 产 中甸; 生 于海拔 3300 — 3650 米 的山坡 草地。 湖北、 陕西、 四川有 分布。 59. 锐齿 风毛菊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图版 116: 3-4 真齿 风毛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ussurea euodonta Diels (1912); Ling (1949); S.Y.Hu (1967); Lipsch.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150 厘米。 根状 茎短, 密生 须根。 茎 直立, 上 部疏被 腺状柔 毛, 后 脱毛, 下部 光滑, 不 分枝。 叶 卵形、 卵 状披针 形至椭 圆状披 针形, 先端渐 尖至尾 状 渐尖, 边 缘具尖 锯齿, 基部近 圆形至 楔形, 具柄至 无柄, 基部不 下延成 茎翅, 叶面被 腺状 短毛或 无毛, 背 面脉上 被腺状 短毛; 叶长 7 — 20 厘米, 宽 3. 5 — 7 厘米, 有 时下部 叶 稍小; 叶 柄细, 长至 6 厘米, 无翅。 头状花 序在分 枝顶端 单生或 2 — 3 个 并生, 具短 梗, 排 成圆锥 状伞房 花序; 总苞 钟形, 长 15 — 18 毫米, 宽 8 — 12 毫米; 总苞片 多层, 下部 革质, 上部 草质, 紫 褐色, 背部 被白色 柔毛或 无毛, 卵形或 线状披 针形, 上 部或先 
560  云南 植物志  端 反折, 先端 渐尖; 小花 管状, 紫 红色, 长约 12 毫米, 花药 尾部被 柔毛。 瘦果 下部白 黄色, 顶端 褐色, 具齿状 边缘; 冠毛 2 层, 外 层短, 内层羽 毛状, 短于 花冠。 花果期 8—10 月 。 - 产 维西、 丽江、 鹤庆、 巧家; 生 于海拔 3000 — 3700 米 的山坡 草地。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60. 小花 风毛菊 (图鉴 ) Saussurea parviflora (Poir. ) DC. (1810); Hand.-Mazz. (1938); S.Y.Hu (1968); 图鉴 (1975r; Lipsch.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Serratula parvi flora Poir. ( 1805) . 多年生 草本, 高 45 — 100 厘米。 根状 茎粗, 具密的 须根。 茎 直立, 具 茎翅, 被短柔 毛或 脱毛, 上部 花序有 分枝, 中下部 单一。 叶 卵状披 针形、 椭圆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先 端尾状 渐尖, 边 缘有细 锯齿, 齿端具 骨质小 尖头, 基部 楔形, 沿茎 下延成 茎翅, 叶柄宽 短至 无柄, 叶面 被腺状 短毛或 脱毛, 深 绿色, 背部淡 绿色, 被灰白 色蛛丝 状毛或 仅脉上 有毛; 茎下部 叶大, 向上 渐小, 长 7 — 14 厘米, 宽 2 — 5 厘米; 花 序中的 苞片状 叶线状 披 针形, 有时 全缘。 头 状花序 多数, 在分枝 顶端排 成伞房 花序, 再 在茎上 部形成 圆锥状 伞房 花序; 总 花序梗 纤细, 长约 10 毫米; 总苞狭 筒形, 长 7 — 10 毫米, 宽 3 — 5 毫米, 被白 色蛛丝 状毛至 脱毛, 草黄 色或红 褐色; 总苞片 多层, 紧密 贴生, 外层 卵形, 宽约 2 毫米, 先 端有短 尖头, 内层 线形, 先端 急尖; 小花紫 红色, 长约 10 毫米, 花药 尾部撕 裂状。 瘦果 黑色; 冠毛 2 层, 淡 褐色, 外 层短, 内层羽 毛状, 短于 花冠。 花果期 8 — 9 月。 产 中甸、 大理、 镇康、 彝良; 生 于海拔 1600 — 3500 米的 林缘、 山坡 草地。 河北、 山西、 甘肃、 青海、 新疆、 四川有 分布。 俄罗斯 和蒙古 也有。 61. 窄翼 风毛菊 (图鉴 ) Saussurea frondosa Hand.-Mazz. (1938); Ling (1949); S.Y.Hu (1967); 图鉴 (1975)* ; Lipsch. (1979); 中国 植物志 (1999)*. 多年生 草本, 高约 50 厘米。 茎 直立, 密 被腺状 短毛, 上部有 窄翅, 下部有 宽翅, 花序 有细长 分枝。 茎 下部叶 卵形, 长 15 — 17 厘米, 宽达 8 厘米, 先端 渐尖, 边缘 有齿, 基部缺 刻状或 倒羽状 浅裂, 叶柄 下延成 茎翅, 叶面 被腺状 短毛, 背 面特别 在脉上 密被有 节毛 (干 时近黄 褐色) 和极疏 的蛛丝 状毛; 茎上 部叶椭 圆形, 长 7 — 10 厘米, 宽 3 — 3.5 厘米, 具 短柄至 无柄; 花序中 的叶苞 片状, 窄披 针形。 头 状花序 多数, 在枝 顶排列 成密伞 房状, 形 成开展 的圆锥 状伞房 花序; 梗长达 1 厘米, 被腺状 短毛; 总苞 卵状长 圆形, 长至 8 毫米, 宽约 5 毫米, 被蛛丝 状毛; 总苞片 5 层, 外层 卵形, 先端 圆形, 突 然收縮 成长约 4 毫米 的钻状 附片, 内层长 圆形, 先 端钝, 有小 尖头。 小花 白色, 长约 10 毫米, 花药 尾部撕 裂状。 冠毛 2 层, 淡 褐色, 外 层短, 内层羽 毛状, 比花 冠短。 花期 7 — 9 (-11) 月。 产 漾澳。 河南、 四川有 分布。 我们见 到的标 本采于 11 月, 但头 状花序 尚在花 蕾期, 未 开放, 而且仅 是植株 上部, 
菊 科  561  故 未见茎 下部。 部 分描述 来自原 记载。 62. 显梗 风毛菊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图版 117: 1-3 具梗 风毛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ussurea peduncularis Franch . (1888); Hand . -Mazz . ( 1936); Lipsch .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多年生 草本, 高 25 — 80 厘米。 根 状茎被 褐色枯 叶柄。 茎 直立, 上部有 分枝, 具茎 翅, 被腺状 短毛或 脱毛。 基生叶 早落; 莲下 部叶宽 卵形至 卵状长 圆形, 长 6 — 15 厘米, 宽 (2 —) 5 — 8 厘米, 先端 急尖, 边 缘具尖 锯齿或 仅有小 尖头, 基部 浅裂, 具 1 一 2 对 裂片或 不裂, 宽的楔 状渐狭 成柄, 叶抦具 宽翅, 沿 茎下延 成宽的 茎翅, 翅 缘有齿 或小尖 齿, 两面 有腺状 短毛, 有时 背面被 疏的白 色蛛丝 状毛; 茎 中上部 叶向上 渐小, 长 卵形至 披 针形, 无柄, 沿茎 下延成 茎翅。 头状花 序较少 (3—12), 稀多数 (一 19), 在 枝顶单 生或 2 — 3 个 并生; 花序 梗长达 5 厘米, 稀 无梗, 被腺状 短毛; 总 苞卵状 钟形, 基部圆 形, 口部 缢缩, 长 10 — 15 毫米, 宽 6 — 12 毫米; 总苞片 多层, 外中层 卵形, 宽 2 — 3. 5 毫米, 先端 急尖, 有小 尖头, 黑 褐色, 无毛, 内层 线状长 圆形, 上 半部紫 红色, 先端 钝, 被白色 长毛。 小花紫 红色, 长约 10 毫米, 花药 尾部被 柔毛。 瘦果 平滑; 冠毛 2 层, 外 层短, 内层黄 褐色, 羽 毛状, 短于 花冠。 花果期 8 — 9 月。 产 中甸、 丽江、 鹤庆、 宾川; 生 于海拔 2800 — 3500 米的 林下、 水边、 山坡 草地。 模式 标本采 自鹤庆 (大坪 子)。 Franch. (1888) 发表本 种时曾 列出了 种下的 4 个分 类群, 其中 3 个已 被并入 本种, 剩下 的一个 类群, 即 叶背被 蛛丝状 毛的, 但 它的毛 被在同 一株上 (中 甸产) 也 有脱毛 者, 故也 应并人 本种。 I 63. 无柄 风毛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I 利马川 风毛菊 (中 国植 物志) Saussurea leclerei Levi. ( 1915) ; Hand. -Mazz. ( 1936) ; Lauener ( 1976) ; Lipsch .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9). I Saussurea mollis Franch. (1894). i 多年生 草本, 高达 1 米。 茎 直立, 有翅, 上 部被短 柔毛, 有 分枝, 下部 光滑。 茎下 I 部叶 未见; 茎 中部叶 卵状披 针形, 长 6 — 9 厘米, 宽 3 — 4 厘米, 先端 急尖, 边 缘有尖 齿, 基部 楔形, 沿茎 下延成 茎翅, 叶面 无毛, 深 绿色, 背面 被白色 绒毛, 叶柄 短至无 I 柄; 茎 上部叶 披针形 至狭披 针形, 长 3 — 7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先端 渐尖, 边缘 有小齿 或近 全缘, 基 部沿茎 下延成 茎翅。 头 状花序 多数, 通常 2 — 3 个 在枝顶 并生, 组 成圆锥 状伞房 花序; 总 苞幼时 卵形, 在花果 期呈狭 钟形, 有时陀 螺形, 长 10 — 12 毫米, 口部 宽达 8 毫米, 基 部窄, 近 圆形, 被 微毛, 先 端钝, 黑 褐色; 总苞片 卵形至 线状长 圆形, 不 等长, 外中 层长为 内层的 一半, 最外 层长约 2 毫米。 小花黑 紫色, 长约 10 毫米, 花 药 尾部被 绵毛。 瘦果 平滑; 冠毛 2 层, 淡 褐色, 内层羽 毛状, 比花 冠短。 花果期 8 — 10 月。 产 昆明、 寻甸、 巧家; 生 于海拔 2700 — 3250 米 的山坡 草地。 四川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巧家。 
562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17 1—3. 显梗 风毛菊 Saussurea peduncularis Franch. , 1. 花序, 2. 头状 花序, 3. 管 状花; 4 一 6. 级背 风毛菊 S.vestita Franch., 4. 植株, 5. 头状 花序, 6. 管 状花。 (王 颖绘) 
菊 科  563  我 们见到 的寻甸 标本, 在茎 中部的 叶形, 头 状花序 在小枝 顶的数 目有些 不同。 64. 野马川 风毛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截叶 风毛菊 (中 国植 物志) Saussurea merinoi Levi. (1915); Chen (1935); Hand. -Mazz. ( 1936); Lauener (1967); Lipsch.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中国 植物志 (1999). 按原 记载, 本种 与无柄 风毛菊 S.leclereiL&l. 极 相似, 特 别是其 体态和 花序, 但茎 翅不 明显, 叶有 粗齿, 齿端有 刺齿, 叶 片基部 平截, 两面 绿色, 背 面有长 柔毛; 冠毛近 红色而 不同。 Hand. -Mazz. (1936) 对本 种作了 补充, 叶 较短, 狭 卵形, 叶面 粗糙, 背 面及边 缘有长 的泡状 的白色 柔毛; 头状花 序小, 总苞长 10 毫米, 宽 5 毫米, 被 长柔毛 状 缘毛。 我们 未见到 标本。 产巧家 (野 马川, 模式标 本产地 ); 生 于海拔 3200 米 的山坡 草地。 本种 与无柄 风毛菊 S.ledereiL6vl. 均采自 巧家野 马川, 生境 相同, 海 拔仅差 50 米, 尽管前 人都承 认它们 是独立 的种, 但我 们认为 原描述 过简, 标 本仅有 1 号, 加上 体态、 毛被、 花 序基本 一致, 惟 本种茎 无翅, 因此, 值得 进一步 研究。 在 风毛菊 属中, 头 状花序 少数至 多数, 在茎枝 顶端排 列成伞 房状或 圆锥状 花序, 叶 卵形、 卵 状披针 形至披 针形, 叶 背面密 被白色 绒毛, 基部沿 茎下延 成或长 或短的 茎翅, 有 些则不 下延, 是一 群在分 类上较 为麻烦 的种。 这些种 在云南 和四川 均有, 不下 10 余 种。 有些种 性状组 合好, 易于 识别, 是 "好 种", 但 有些种 则处于 "似是 而非" 的 状态, 是过 渡型还 是生态 变异? 因此, 我们 怀疑这 一群植 物可能 是复合 种群。 65. 绒背 风毛菊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图版 117: 4—6 被毛 风毛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ussurea vestita Franch. (1888); Hand. -Mazz. (1936); S.Y.Hu (1968); Lip- sch.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60 厘米。 根状茎 粗短, 有 分枝, 被 褐色枯 叶柄, 具束 生的肉 质根。 茎 直立, 有翅, 上 部被白 色蛛丝 状毛, 分枝, 下部不 分枝, 被褐 色有节 柔毛。 基 生叶和 茎下部 叶心状 卵形或 卵形, 长 6 — 12 厘米, 宽 4 一 7. 5 厘米, 先 端钝, 边 缘有小 锯齿, 齿 端有小 尖头, 基部浅 心形或 心形, 叶面深 绿色, 有腺状 短毛, 背 面密被 白色毡 状 绒毛, 中脉 被短腺 状毛, 叶 柄细, 向下 扩大, 边 缘有齿 状翅, 基部 抱茎, 略 下延, 长 4 一 11 厘米, 被褐 色有节 柔毛; 茎中 上部叶 渐小, 卵 形至长 圆形, 具 短柄, 基部 抱茎, 沿茎 下延成 茎翅; 最上 部叶披 针形, 无柄, 不 下延成 茎翅。 头 状花序 多数, 在茎 和分枝 顶 聚生, 排成 复伞房 状总状 花序; 花序 梗通常 较短, 长 4 一 10 毫米, 有 时长达 2.5 厘 米; 总苞 钟状陀 螺形, 基 部狭, 长 12 — 15 毫米, 宽 6 — 10 毫米; 总苞片 5 — 7 层, 外中 层 卵形, 先 端尾状 渐尖, 近 光滑, 内层 线形, 先端 渐尖, 有 硬尖, 紫 褐色, 被 白色长 毛。 小花紫 黑色, 长约 13 毫米, 花药 尾部被 绵毛。 瘦果 平滑; 冠毛淡 褐色, 2 层, 内 层羽 毛状, 比花 冠短。 花果期 8 — 9 月。 产 丽江、 洱源、 宾川; 生 于海拔 3000 — 3900 米 的山坡 林下、 山坡 草地。 模 式标本 采自 洱源。 
564  云南 植物志  66. 松林 风毛菊 (图鉴 ) Saussurea pinetorum Hand.-Mazz. (1936); S.Y.Hu (1968); 图鉴 (1975)*; Lip- sch(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 Saussurea ionodasys Hand . -Mazz . (1937); S.Y.Hu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100 厘米。 根状茎 粗短, 被 褐色枯 叶柄, 有 粗根。 茎 直立, 从 中 部起有 分枝, 有翅, 上部 被蛛丝 状毛, 中 下部被 锈色长 柔毛。 基生叶 和茎下 部叶卵 形, 长 5 — 11 厘米, 宽 2. 5 — 6 厘米, 先端 急尖, 边 缘有密 集的小 尖齿, 基部近 圆形或 心形, 叶柄有 宽翅, 全 缘或具 疏齿; 茎中 部叶长 圆状披 针形; 上部 叶披针 形至线 状披针 形, 无柄, 先端 渐尖, 边 缘有小 尖齿, 基 部沿茎 下延成 茎翅, 翅全 缘或有 疏齿; 全部叶 叶 面被锈 色有节 柔毛, 背面被 灰白色 绒毛。 头 状花序 2 — 9, 在茎和 枝顶端 排成伞 房状, 形 成伞房 状总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10 — 15 毫米, 具线形 苞片; 总 苞筒状 钟形, 长约 10 — 15 毫米, 宽 6 — 9 毫米; 总 苞片约 5 层, 不 等长, 外层宽 卵形, 先端 略尖, 内层 披针形 或长 圆形, 先 端急尖 或钝, 背部 无毛, 全部 总苞片 先端或 边缘黑 紫色。 小花 管状, 紫 色, 长 8 — 9 毫米。 瘦 果长约 2 毫米, 有棱; 冠毛 2 层, 白色, 外 层短, 内层羽 毛状, 短于 花冠。 产 中甸、 丽江、 鹤庆、 宁范和 嵩明; 生 于海拔 2100 — 3800 米 的山坡 草地、 林中。 四川有 分布。 67. 大坪子 风毛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18: 1-3 Saussurea chetchozensis Franch . (1888); S.Y.Hu ( 1967 ) ; Lipsch .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广. Saussurea lanuginosa Vant. (1903);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 . caeruleo-vioLacea Levi. (1914); S . lanuginosa Vant . var . glabrescens Hand . -Mazz . (1937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中国 植物志 ( 1999 ); S . chetchozensis Franch . var . glabrescens ( Hand . -Mazz . ) Lipsch . (1971 ) , (1 979 ) , syn . nov .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60 厘米。 根状 茎粗, 被 褐色枯 叶柄。 茎 直立, 有翅, 被白色 蛛丝 状毛, 下 部混生 有节柔 毛或仅 具有节 柔毛。 基生 叶和茎 上部叶 卵形, 长 6 — 12 厘 米, 宽 2. 5 — 7 厘米, 先端 钝圆, 边 缘具小 尖齿, 基部浅 心形, 叶面 被腺状 短毛, 背面 被白色 绵毛或 仅有较 稀疏的 灰白色 绵毛, 脉上 有腺状 短毛, 叶柄 纤细, 被褐色 有节柔 毛, 长达 14 厘米, 基部 抱茎, 稍 下延成 茎翅; 茎 中上部 叶小, 卵 形至披 针形, 具短柄 至 无柄, 基部沿 茎下延 成狭的 茎翅, 其 长达全 节间。 头 状花序 少数, 在 茎和枝 顶端聚 生, 排 列成伞 房状; 花序 梗短; 总 苞长圆 形或长 卵形, 密被 白色长 柔毛, 长 10 — 15 毫 米, 宽 6 — 10 毫米; 总苞片 多层, 外中层 卵形, 宽约 2 毫米, 先端具 黑色小 尖头, 内层 线状长 圆形, 先端 急尖, 浅黑 褐色。 小花紫 黑色, 长约 10 毫米, 花药 尾部撕 裂状。 瘦 果 平滑; 冠毛 2 层, 淡黄 褐色, 内层羽 毛状, 比花 冠短。 花果期 8 — 9 月。 产 中甸、 丽江、 鹤庆、 洱源、 宾川、 富民; 生 于海拔 2000 — 3640 米 的山坡 草地、 林下。 四川、 贵州有 分布。 模式 标本采 自鹤庆 (大坪 子)。 
菊 科  565  变种 S . lanuginosa Vant . var . glabrescens Hand . -Mazz . ( 1 937 ) 在叶大 小和背 面毛被 均与原 变种无 区别, 特别是 毛被的 厚薄, 故作了 合并。 68. 腺梗 风毛菊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湖北 风毛菊 (中 国植 物志) Saussurea hemsleyi Lipsch. (1966), (197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植 物志 (1999). Saussurea decurrens Hemsl . (1892); S - parviflora ( Poir. ) EX^ . var . atripLici folia (Fisch. ) Hand. -Mazz. (1938); Ling (1949); S.Y.Hu (1968).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75 厘米。 茎 直立, 有翅, 下部 单一, 上部 花序有 分枝。 叶质 薄, 无柄, 长 圆状披 针形, 长达 15 厘米, 宽 2 — 3. 5 厘米, 边缘 缺刻状 浅裂或 有齿, 齿 端有小 尖头, 基部 下延成 茎翅, 两面 粗糙: 头 状花序 12 — 20, 在 茎顶排 列成疏 伞房状 花序, 无 梗或有 短梗, 具 腺体; 总 苞狭筒 形,' 光 滑或有 微毛; 总苞片 7 — 8 层, 外层卵 形, 内层 线形, 先端长 渐尖。 冠毛 白色, 1 层, 羽 毛状, 比小 花短。 据 Lipschitz (1979) 记载产 云南, 但无 具体地 点和生 境及海 拔等。 69. 蓼叶 风毛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18: 4—6 Saussurea polygonifolia Chen ( 1938) ; S.Y.Hu (1968); Lipsch. (1979);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9).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100 厘米。 根状茎 粗短, 密生肉 质根。 茎 直立, 被蛛丝 状毛, 有翅, 下部 光滑。 叶 狭披针 形至椭 圆状披 针形, 先 端渐尖 至尾状 渐尖, 边 缘具大 齿或波 状齿至 全缘, 基 部楔状 渐狭, 沿 茎下延 成翅, 具 短柄至 无柄, 叶面深 绿色, 无毛 或有疏 的腺状 短毛, 背面密 被白色 级毛, 中脉 具腺状 短毛; 下部 叶长达 15 厘米, 宽 2 — 3 厘 米; 中 上部叶 渐小, 宽 4 一 15 毫米, 无柄, 基部 下延成 茎翅。 头 状花序 4 一 10, 具细长 梗, 单生 枝顶, 排列 成伞房 状总状 花序; 总苞 钟形, 长 10 — 12 毫米, 宽 7 — 9 毫米; 总 苞片 多层, 草 黄色, 近 无毛, 外层 卵形, 宽约 2 毫米, 先端 具黑色 短尖, 内层 线形, 上 部淡 紫色, 先端 急尖, 被长 柔毛。 小 花白色 (据野 外记载 ), 长约 12 毫米, 花药尾 部被绵 毛。 瘦果未 成熟; 冠毛 2 层, 黄 白色, 外 层短, 内层羽 毛状, 比花 冠短。 花期 9 月。 产 鹤庆; 生于 林下。 模式 标本采 自云南 西北部 (原 始记载 无具体 产地、 生境 )。 鹤 庆的 标本也 无海拔 记录。 70. 帚枝 风毛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ussurea virgata Franch. (1894); S.Y.Hu (1968); Lipsch.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9).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75 厘米。 根状茎 细长。 茎 直立, 有翅, 单 一或花 序有短 分枝, 微 粗糙。 叶在茎 上密而 相接, 质薄, 狭 披针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6 — 8 厘米, 宽 1.5 — 2 厘 米, 先端 急尖, 全缘或 向先端 的部分 具齿, 基部 渐狭, 叶面 被腺状 短毛, 背面被 白色蛛 丝 状毛, 具短 叶柄至 无柄, 基部 下延成 茎翅。 头 状花序 多数, 具 短梗, 在 分枝顶 端形成 密集 的伞房 花序, 再形成 圆锥状 复伞房 花序; 总 苞狭倒 卵形, 长 8 — 14 毫米, 口部宽 5 — 7 毫米, 被蛛丝 状毛; 总 苞片约 5 层, 卵形、 卵状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先端 急尖, 外 层有小 尖头, 先端及 边缘紫 红色。 小花 管状, 紫 红色, 长约 9 毫米, 花药 尾部长 的流苏 
图 版 118 1 一 3. 大评子 风毛菊 SaussureachetchozensisFranch., 1. 植株 上部, 2. 植株 下部, 3. 头状 花序; 4— 6. 夢 叶风毛 菊 S.polygonifoliaChen, 4. 植株 上部, 5. 叶, 6. 头状 花序。 (王 颖绘) 
菊 科  567  状。 瘦果 光滑; 冠毛 2 层, 淡 褐色, 外 层短, 内层羽 毛状, 比花 冠短。 花果期 7 — 9 月。 产 大理、 会泽; 生 于海拔 2800 — 3350 米 的山坡 草地。 模式 标本采 自大理 (苍山 )。 我们见 到的会 泽标本 (1 号, 两份) 大体与 原描述 相符, 惟不 具宽的 圆锥状 花序, 外 层总苞 片卵形 等有所 差异, 待查。 71. 打箭炉 风毛菊 (中 国植 物志) 缘毛 风毛菊 (青 海植 物志) Saussurea tatsienensis Franch. (1891); Diels ( 1922 ); Hand.-Mazz. ( 1938); S.Y.Hu (1968); Lipsch. (1979); 青海 植物志 (1996); 中国 植物志 (1999). Saussurea tatsienensis Franch - var - monocephala Diels (1922).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50 厘米。 根状 茎密被 褐色枯 叶柄。 茎 直立, 被 白色长 柔毛, 不 分枝。 基生 叶和茎 下部叶 狭披针 形或椭 圆形, 稀 为倒披 针形, 长 5 — 16 (-20) 厘 米, 宽 1 一 3. 5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边缘 全缘, 基部 楔形, 渐狭 成柄, 两面 被疏的 白色长 柔毛, 绿色, 边 缘密生 缘毛; 叶柄 扁平, 边缘有 密毛, 基部 鞘状, 长 2 — 8 厘米, 稀达 15 厘米; 茎中部 叶线形 或狭披 针形, 较 短小, 先 端尾状 渐尖, 无柄, 半 抱茎。 头 状花序 单生于 茎顶; 总苞 钟形, 长 16 — 20 毫米, 宽 12 — 20 毫米; 总苞片 4 一 5 层, 全 部或边 缘黑褐 紫色, 背部 或上部 被白色 长毛, 近 等长, 披 针形至 线形, 宽 2 — 5 毫米, 先端 渐尖。 小花 管状, 黑 紫色, 长 12 — 18 毫米, 花药 尾部被 绵毛。 瘦果未 成熟; 冠毛 2 层, 黄 褐色, 外 层短, 内层羽 毛状, 短于 花冠。 花期 7 — 9 月。 产 德钦、 中甸、 丽江、 鹤庆、 昭通; 生 于海拔 3000 — 3900 米 的高山 草甸、 山坡草 地- 青海、 四川有 分布。 72. 粗齿 风毛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19: 1-2 粗裂 风毛菊 (中 国植 物志) Saussurea grosseserrata Franch . (1888); S.Y.Hu ( 1967 ) ; Lipsch . ( 1979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35 厘米 = 根 状茎粗 而长, 密被 褐色、 有光 泽的枯 叶柄, 颈部 有 分枝。 茎 直立, 密被长 柔毛, 单生 或少数 丛生, 顶端常 膨大, 毛密而 开展, 稀 不膨大 且 无毛。 基 生叶倒 卵形、 倒卵状 长圆形 或狭椭 圆形, 叶片长 1.5 — 11 厘米, 宽 0.9 — 5 厘米, 先端 圆形、 钝或 急尖, 边缘 有不整 齐的粗 锯齿或 细齿, 两面 疏被长 柔毛, 基部楔 形 或渐狭 成柄; 叶抦 扁平, 细长, 长达 17 厘米, 基 部扩大 抱茎; 茎生 叶通常 2 枚, 下 部 者边缘 有齿, 具短 柄或近 无柄, 半 抱茎, 上部 1 枚 线状披 针形, 位于头 状花序 下方, 不抱茎 = 头状花 序单生 茎顶; 总 苞钟形 或卵状 钟形, 长 1.5 — 2. 5 厘米, 直径 1 一 2 厘 米, 被 白色长 柔毛; 总 苞片黑 褐色, 4 一 5 层, 卵状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外层宽 4 一 6 毫米, 先端长 渐尖。 小花 管状, 蓝 紫色, 长约 12 毫米, 花药 尾部被 绵毛。 瘦果 有棱, 平滑; 冠毛淡 褐色, 2 层, 外 层短, 内层羽 毛状, 比花 冠短。 花果期 8 — 10 月。 产 中甸、 丽江、 大理; 生 于海拔 2350 — 4000 米 的山坡 草地、 灌 丛中。 模式 标本采 自 丽江。 73. 草甸 风毛菊 草地 风毛菊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草 地雪莲 (横 断山区 维管植 ^^, 草 原雪莲 (中 
568  云 南植物 志  图 版 119 1 ― 2. 粗齿 风毛菊 Saussurea grosseserrata Franch - , 1 . 植株, 2. 管 状花; 3 ― 5 . 云南 风毛菊 S . yunnanensis Franch.var. yunnanensis, 3. 植株 上部, 4. 植株 下部, 5. 管 状花; 6—7. 全缘叶 风毛菊 S.integrifolia Hand. -Mazz., 6. 植株, 7. 管 状花。 (王 颖绘) 
菊 科  569  国植 物志) Saussurea pratensis Anth. (1934); S.Y.Hu (1968); Lipsch.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多年生 草本, 高约 40 厘米。 根状 茎细, 木质, 被黑褐 色的枯 叶柄。 茎 直立, 细瘦, 被长 柔毛。 基生 叶狭披 针形, 长约 35 厘米, 宽 3 厘米, 两 面有长 柔毛, 边缘具 缺刻状 齿及 缘毛, 齿 端有小 尖头, 基部 极长的 渐狭; 茎 生叶披 针形, 小, 无柄, 半 抱茎。 头状 花序 单生于 茎顶; 总苞漏 斗形; 总苞片 4 层, 黑 紫色, 外层披 针形, 长约 1.2 厘米, 宽 3 毫米, 光滑, 内层 线形, 长约 1.6 厘米, 宽 2 毫米, 被长 柔毛。 小花 管状, 蓝 紫色, 长约 1.8 厘米, 花药 尾部被 绵毛。 瘦果长 4 毫米, 具横 皱褶; 冠毛 1 层, 羽 毛状, 长约 1.2 厘米。 产 丽江、 大理; 生 于海拔 2000 — 3100 米的林 缘石质 草地。 模式 标本采 自大理 C Anthony (1934) 在 发表本 种时, 除模 式外, 还引 证了产 丽江的 Forrest 13402 号标 本。 他在 讨论中 认为本 种与长 叶雪莲 S.longifoHaFranch. 相似, 不 同处是 叶片长 而窄的 披 针形, 边缘缺 刻状, 被长 柔毛, 上部叶 既不是 膜质, 也没有 色彩, 总苞 片狭披 针形, 黑色, 瘦果 具横级 摺等。 这 些特点 却与产 地相同 的粗齿 风毛菊 S.grosseserrataFranch. 完全 一致。 惟 一不同 的是本 种的瘦 果具横 级褶, 而粗齿 风毛菊 的瘦果 具棱。 在产 自丽江 的十 余份标 本中也 未检查 到瘦果 具横皴 摺的。 综上 所述, 本 种不是 膜苞亚 属的, 与长叶 风 毛菊无 亲缘, 可 能就是 粗齿风 毛菊的 异名。 在未见 模式标 本前, 暂不 归并。 74. 小腺 风毛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滇 风毛菊 (中 国植 物志) Saussurea micradenia Hand. Mazz. (1925), (1936)*; S.Y.Hu (1967); Lipsch.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9). 多年生 草本, 高约 55 厘米。 根 细长。 茎 直立, 被蛛丝 状毛, 不 分枝。 叶线 状长披 针形, 长 8 — 30 厘米, 宽至 1.5 厘米, 先 端尾状 渐尖, 边 缘有波 状齿, 齿 端具小 尖头, 基 部渐狭 成柄或 无柄, 叶面深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有 无柄小 腺体或 光滑; 茎生叶 小, 基部半 抱茎。 头 状花序 1 一 2 个, 具长 6 — 7 厘 米的花 序梗, 在茎顶 单生或 并生; 总 苞 钟形, 长 1.8 厘米; 总苞片 5 层, 披 针形, 先端长 渐尖, 背 部被长 柔毛状 粗毛, 外层 先端 反折。 小花黑 紫色, 花冠管 部长约 7 毫米; 子房 具无梗 腺体, 花药尾 部有长 柔毛。 冠毛 1 层, 黄 褐色, 羽 毛状, 长约 11 毫米。 花期 8 月。 产贡山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2300 — 3100 米的 山坡。 未见 标本。 75. 云南 风毛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ussurea yunnanensis Franch. ( 1888 ) ; Lipsch . ( 1979 )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Saussurea yunnanensis Franch. v&r.integri folia Franch. (1888);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 1984); S . viginata Dunn ( 1903); S . mairei Levi. (1913); S . yunnanensis Franch. var. sessili folia Anth. ( 1934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S. yunnanensis Franch . var . heterophylla Lipsch . ( 1 965 ) . 
570  云 南植物 志  75a. 云南 风毛菊 (原 变种) 图版 119: 3-5 var.yuimanensis 多年生 草本, 高 9 一 35 厘米。 根状 茎长, 不 分枝, 密被褐 色的枯 叶柄。 茎 单一, 直 立, 被白 色蛛丝 状毛。 叶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茎下 部叶长 11 一 25 厘米, 宽 3 — 16 厘米, 先端 渐尖, 具硬 尖头, 边缘 全缘, 反卷, 稀 叶片下 部有倒 向羽裂 的少数 裂片, 基 部渐狭 成柄, 叶面深 绿色, 光滑, 背面密 被白色 绒毛, 叶 柄长达 12 厘米, 边缘有 狭翅, 基部 扩大, 鞘状 抱茎, 常紫 红色。 茎中上 部叶短 而窄, 全缘, 无柄, 基部略 抱茎。 头 状花序 单生于 茎顶; 总苞 钟形, 长 16 — 20 毫米, 宽至 15 毫 米或口 部宽达 20 毫米, 背 部被白 色 柔毛; 总苞片 多层, 不 等长, 线状披 针形至 线形, 先 端钻状 渐尖, 具 刺尖, 边 缘或全 部黑 褐色。 小花 管状, 紫 红色, 长约 15 毫米, 花药 尾部被 绵毛。 瘦果 平滑; 冠毛 2 层, 淡 褐色, 外 层短, 内层羽 毛状, 长达花 冠裂片 基部。 花果期 8 — 10 月。 产 中甸、 丽江、 洱源、 大理、 昆明、 晋宁; 生 于海拔 2900 — 3500 米 的山坡 草地、 乱 石间、 林下。 四川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75b. 箭羽 风毛菊 (变种 ) var . runcinata Franch . (1888) ; Lipsch . (1979). 与原 变种的 主要区 别是叶 全部倒 向羽状 分裂, 顶裂片 戟形, 尾状 渐尖, 侧裂 片多达 8 对, 线状披 针形, 呈 人字形 接续, 向下 排列。 其余 与原变 种同。 产于 德钦、 中甸、 丽江、 鹤庆、 大理、 宾川; 生 于海拔 2700 — 3300 米的林 下石崖 上、 山坡 草地、 路边。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 云南 风毛菊 的叶从 全缘、 仅叶 片下半 部有少 数羽状 裂片至 全部倒 向羽状 分裂, 其间 没有 间断。 具柄 与否, 在茎 中上部 叶也有 变化。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中 已合并 了全部 变种, 无疑 也是合 适的。 但为了 指示其 裂叶变 种的隶 属和识 别上的 需要, 我认为 保留裂 叶变 种比较 确切。 毕竟中 间类型 较少。 76. 全缘叶 风毛菊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图版 119: 6-7 Saussurea integrifolia Hand.-Mazz. (1938); S.Y.Hu (1967); Lipsch. (1979); 横 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18 厘米。 根 状茎被 褐色枯 叶柄, 分枝。 茎 直立, 细瘦, 被白 色蛛 丝状毛 和腺状 短毛。 基生 叶和茎 下部叶 线状披 针形,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5 — 8 毫米, 先端 渐尖, 边缘 全缘, 反卷, 具极 疏的小 尖头, 基部 渐狭, 叶面深 绿色, 被密的 腺状短 毛, 背面密 被白色 绒毛, 叶 柄短, 扁平, 基部 抱茎; 茎上 部叶短 而窄; 最上部 叶苞片 状, 线形。 头 状花序 3 — 7 个, 具 短梗, 在茎顶 密集, 伞 房状; 总苞狭 钟形, 长 12 — 15 毫米, 宽 6 — 8 毫米, 被 白色短 柔毛; 总苞片 5 — 6 层, 上部黑 褐色, 外层 卵形, 内层线 状披 针形, 先 端钝。 小花紫 褐色, 长约 10 毫米, 花药 尾部撕 裂状。 瘦果黄 白色, 具棱; 冠毛 2 层, 黄 褐色, 外 层短, 内层羽 毛状, 稍短于 花冠。 花果期 7 — 11 月。 产 德饮; 生 于海拔 2700 — 4150 米 的山坡 草地、 山坡石 堆中。 湖北、 四川有 分布。 77. 银叶 风毛菊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半带化 风毛菊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聚头 风毛菊 (青 海植 物志) Saussurea semifasciata Hand.-Mazz. (1923), (1936)* ; S.Y.Hu (1968); Lipsch. 
菊 科  571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青海 植物志 (1996); 中国 植物志 (1999).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55 厘米。 根圆 柱形, 颈 部被褐 色的枯 叶柄。 茎 直立, 上部扁 平, 被白色 绒毛或 下部常 脱毛, 有 茎翅及 棱槽, 上部常 分枝。 基生叶 在花期 枯落; 茎生 叶 线状披 针形, 长 6 — 18 厘米, 宽至 2 厘米, 先端 渐尖, 边缘具 缺刻状 浅齿或 羽状浅 裂, 齿缘有 小而细 的齿, 基部沿 茎下延 成翅, 茎上部 的翅长 而宽, 边 缘具细 尖头, 叶面 疏被白 色蛛丝 状毛, 背面 无毛, 下部叶 有柄, 柄基部 扩大, 上部叶 无柄。 头状 花序多 数, 无花序 梗至有 长梗, 在 茎顶排 成半球 形或伞 房状; 总苞钟 形或倒 锥形, 长 1.5 — 2 厘米, 口 部宽至 2.5 厘米; 总苞片 多层, 线状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背部 黑色, 常有斑 点, 被 白色长 柔毛或 仅边缘 黑色。 小花 管状, 蓝 紫色, 长约 1.5 厘米。 瘦果 光滑; 冠毛 2 层, 淡黄 褐色, 外 层短, 内层羽 毛状, 比花 冠短。 花果期 8 — 9 月。 产 德钦、 中甸; 生 于海拔 3875 米 的山坡 草地、 林下。 甘肃、 青海、 四川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 未见 标本, 描 述是根 据文献 及邻省 标本综 述的。 78. 白头 风毛菊 雪兔子 (丽江 ), 棉头 风毛菊 (中 国植 物志) Saussurea eriocephala Franch. (1894); S.Y.Hu (1967); Lipsch. (1979);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9). Saussurea pallidiceps Hand.-Mazz. (1936)*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45 — 75 厘米。 根 状莲具 分枝。 茎 直立, 有翅, 下部 单一, 上部有 分枝, 被蛛丝 状毛, 具多 数叶。 茎下 部叶大 头羽状 或羽状 分裂, 顶裂 片大, 宽 卵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为长的 一半, 先端 圆形或 略尖, 基部 截形或 心形, 边 缘有波 状齿, 齿端 具小 尖头, 侧裂片 1 一 3 对, 宽卵 形或近 圆形, 长 3 — 20 毫米, 叶柄短 而宽, 半 抱茎, 下延成 茎翅; 茎中 上部叶 卵形, 边缘 具小齿 或羽状 分裂, 侧 裂片长 圆形, 顶裂 片小, 具 柄或 无柄, 基部 下延成 茎翅; 全部 叶叶面 被腺状 短毛, 背面 被灰白 色蛛丝 状毛。 头状花 序 多数, 具 短梗, 每个头 状花序 基部具 1 一 3 枚卵形 或卵状 披针形 至线形 的叶状 苞片; 花序 梗长至 2 厘米, 密 被蛛丝 状毛, 顶端稍 膨大, 在枝顶 单生或 2 个 并生, 排列 成圆锥 状 花序; 总苞 密被淡 黄色长 粗毛, 幼 时卵形 或卵状 钟形, 长 10 — 18 毫米, 宽至 10 毫 米; 总苞片 多层, 紧密 覆瓦状 排列, 外中层 卵形, 宽 2 — 4 毫米, 先端 略尖, 有小 尖头, 内层 线形, 先端 急尖。 小花紫 红色, 花药 尾部有 绵毛。 瘦果 平滑; 冠毛 2 层, 白色, 内 层羽 毛状, 长约 8 毫米。 花期 8 月。 产丽江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2200 — 2550 米的山 坡草地 或岩石 缝中。 全草 入药, 调经 活血。 79. 宾川 风毛菊 鹤庆 风毛菊 (中 国植 物志) Saussurea lampsanifolia Franch. (1888); S.Y.Hu (1967); Lipsch. (1979); 中国 植物志 (1999). 多年生 草本, 高约 25 厘米。 茎 直立, 有翅, 粗糙。 叶面 粗糙, 背面密 被白色 绒毛, 
572  云 南植物 志  倒 向羽状 分裂; 茎中 部叶长 8 — 10 厘米, 顶裂 片大, 长约 5 厘米, 卵状三 角形, 基部平 截或近 心形, 侧裂片 2 — 3, 卵 形或三 角形, 全缘或 有齿; 叶 柄有翅 并沿茎 下延成 茎翅。 头 状花序 多数, 无梗, 3 — 4 个 在茎、 枝顶端 聚生; 总苞 卵形, 长约 1 厘米; 总 苞片多 层, 紧密 排列, 全部 卵形, 革质, 先端长 渐尖, 浅 白色, 无 毛或有 缘毛。 冠毛 2 层, 白 色, 内层羽 毛状。 花期 9 月。 产 鹤庆的 大坪子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于 林下。 标本 未见。 80. 丽江 风毛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弯齿 风毛菊 (中 国植 物志) Saussurea przewalskii Maxim. ( 1881 ) ; Lipsch. ( 1979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青海 植物志 (1996); 中国 植物志 (1999). Saussurea likiangensis Franch. (188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99); S.cirsioides Hemsl. (1892); S.giraldii Diels (1905); S - likiangensis Franch . var. integri folia Hand - -Mazz . (1938); S . likiangensis Franch . var. siningensis Hand . -Mazz . ( 1938) . 多年生 草本, 高 9 一 80 厘米。 根状 茎粗, 有 分枝, 颈 部被褐 色的枯 叶柄。 茎 直立, 紫 红色, 被 白色卷 曲毛, 后下部 脱毛。 基生 叶与茎 下部叶 线状长 圆形或 狭倒披 针形, 长 6 — 20 厘米, 宽 1.2 — 3. 5 厘米, 缺刻状 羽状分 裂或倒 向羽状 浅裂, 顶裂 片先端 急尖或 渐尖, 侧裂片 下弯, 斜三角 形或三 角形, 长达 1 厘米, 先端有 尖头, 边 缘有小 尖齿, 基 部 渐狭; 茎 生叶与 基生叶 同形, 较小; 全部 叶叶面 绿色, 光滑, 背 面被薄 的白色 绒毛, 基 生叶有 长柄, 茎生叶 无柄。 头 状花序 2 — 12 个, 无 梗或有 长梗, 在茎顶 密集成 球状或 单生 叶腋, 腋生者 具长达 11 厘 米的花 序梗, 向上梗 渐短; 总苞 球形或 卵形, 长 8 — 12 毫米, 宽 6 — 10 毫米, 基部近 圆形; 总苞片 多层, 全部或 上部黑 褐色, 稀黑 紫色, 被白 色长 柔毛, 先端 渐尖, 外层 卵状披 针形, 内层 稍窄, 同形。 小花 管状, 蓝 紫色, 长 8 — 15 毫米, 管部 稍长。 瘦果 无毛; 冠毛 2 层, 淡 褐色, 外 层短, 内层羽 毛状, 稍 短于花 冠。 花果期 7 — 9 月 。 产 德钦、 中甸、 丽江和 昭通; 生 于海拔 4000 — 4650 米的 林下、 高山 草地、 高山流 石坡。 陕西、 甘肃、 青海、 四川和 西藏有 分布。 81. 菊状 风毛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华美 风毛菊 (中 国植 物志) Saussurea compta Franch . (1896); Hand . -Mazz . (1938); S.Y.Hu (1967); Lip- sch. (1979); 中国 植物志 (1999). Saussurea chrysanthemoides Chen (193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50 厘米。 根状 茎短。 茎 直立, 细瘦, 有棱, 被 蛛丝状 毛或脱 毛, 上部 花序有 分枝。 叶缺刻 状羽状 浅裂, 长 5 — 10 厘米, 宽 3 — 3. 5 厘米, 裂 片长圆 状或三 角状披 针形, 边缘 有齿; 小 枝上的 叶小而 狭窄, 缺刻 状羽状 分裂; 全部叶 叶面被 糙 伏毛, 背面 被白色 级毛。 头 状花序 多数, 在茎、 枝顶形 成圆锥 状伞房 花序, 通 常小枝 顶端具 2 — 6 个头 状花序 组成的 小伞房 花序; 花序梗 被蛛丝 状毛; 总 苞圆状 卵形, 长约 12 毫米, 直径约 4 毫米; 总苞片 4 一 6 层, 边缘有 缘毛, 背 部被绵 毛或近 无毛, 外层卵 
菊 科  573  形, 中层 卵状披 针形, 内层披 针形, 全 部总苞 片先端 具画笔 状毛, 外中层 先端具 黑色小 尖头。 小花 管状, 紫 红色, 花 药尾部 被毛。 瘦果 光滑; 冠毛 2 层, 白色, 外 层短, 内层 羽 毛状。 花期 8 月。 产 丽江; 生 于海拔 2300 — 4300 米 的山坡 草地。 四川有 分布。 异名的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未见 标本, 描 述是摘 译的。 我 们见到 的丽江 标本尚 处于花 蕾期, 而且仅 是花序 部分的 不完整 标本。 82. 波叶 风毛菊 Saussurea undulata Hand. -Mazz. (1936)* , (1937); S. Y. Hu (1968); Lipsch. (1979); 中国 植物志 (1999). 多年生 草本, 高达 120 厘米。 根状 茎粗。 茎 直立, 被蛛 丝状毛 和腺状 短毛, 下部单 一, 上部有 细长的 分枝, 具稠密 的叶。 叶长 圆状披 针形, 先端 急尖, 边缘 具波状 齿或有 小尖头 的细齿 或下部 叶倒向 羽裂, 裂片 卵形或 圆形, 基部 楔形, 不沿茎 下延成 茎翅, 叶 面深 绿色, 被腺状 短毛, 下面 被薄的 灰白色 绒毛; 茎中下 部叶长 7 — 12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茎上部 叶小, 全缘。 头 状花序 多数, 在分枝 顶端常 2 — 4 个 聚生, 排列 成开展 的 复伞房 状圆锥 花序; 花 序梗长 5 — 20 毫米, 基部 有叶状 苞片; 总苞狭 钟形, 幼时卵 形, 被疏 的蛛丝 状毛, 后 脱毛; 总苞片 多层, 紧密 排列, 先端及 边缘黑 褐色, 外 中层宽 卵形, 宽约 2 毫米, 先 端具小 尖头, 内层 线状披 针形, 先 端急尖 或钝, 被 柔毛。 小花蓝 紫色, 长约 10 毫米, 花药 尾部撕 裂状。 瘦果 平滑; 冠毛 2 层, 黄 褐色, 内层刚 毛状, 比花 冠短。 花果期 10 月。 产 丽江; 生 于海拔 2800 米的 山坡灌 丛中和 草地。 四川有 分布。 83. 百裂 风毛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20: 1—2 Saussurea centiloba Hand. -Mazz. (1920), (1936); S. Y. Hu (1967); Lauener (1976); Lipsch.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 1994) ; 中 国 植物志 (1999). Saussurea vaniotii Levi. (1915); S . leveillei Chen (1935). 多年生 草本, 高 17 — 37 厘米。 根状茎 细长, 被 枯叶柄 纤维, 不 分枝或 分枝, 形成 花 茎和丛 生的不 育茎。 茎 直立, 坚挺, 具 3 叶, 不 分枝。 基 部叶和 茎下部 叶狭舌 状披针 形, 长 13 — 21 厘米, 宽 1.3 — 4. 6 厘米, 羽状 深裂, 裂片 18 — 28 对, 再羽 状深裂 2 — 3 次, 小裂 片线状 舌形, 先 端有小 尖头, 边缘 反卷, 叶轴有 狭翅, 被长 的有节 柔毛; 茎上 部叶 较小, 顶裂片 较长; 最上 部叶围 绕头状 花序, 近 全缘; 全部叶 叶面密 被糠皮 状腺柔 毛和丛 卷毛, 背面 被白色 绒毛或 脱毛。 头 状花序 单生于 茎顶, 直立; 总苞卵 球形, 长约 2.5 厘米, 宽近 1.5 厘米; 总苞片 5 层, 坚硬, 外层 开展, 草质, 褐色, 三 角形, 宽约 5.5 毫米, 或 线形, 宽约 1.5 毫米, 先 端具丛 卷毛。 小花 管状, 紫 红色, 长 14 一 17 毫 米, 花 药尾部 密被长 柔毛。 瘦果 光滑; 冠毛 2 层, 褐色, 内层羽 毛状, 比花 冠短。 产 中甸、 丽江、 会泽、 巧家 (野马 川); 生 于海拔 3200 — 3650 米 的山坡 草地。 四川 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84. 半琴叶 风毛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20: 3—4 Saussurea semilyrata Bur. et Franch. (1891); Hand. -Mazz. ( 1936), ( 1938); 
图 版 120 1—2. 百裂 风毛菊 Saussurea centiloba Hand.-Mazz. , 1. 植株, 1. 管 状花; 3—4. 半琴叶 风毛菊 S.semilyrata Bur.et Franch. , 3. 植株, 4. 管 状花; 5 — 7. 假狮牙 风毛菊 S.pseudoleontodon F.H.Chen, 5. 植株 上部, 6. 植 株 下部, 7. 管 状花。 (王 颖绘) 
菊 科  575  S.Y.Hu(1968); Lipsch.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Saussurea stoetzneriana Diels ( 192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 S. viridi- bracteata Chen (193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40 厘米。 根状茎 粗短, 密被 褐色枯 叶柄, 不 分枝。 茎 直立, 单一, 被白 色蛛丝 状毛。 叶长圆 形或披 针形, 先端 急尖, 边 缘羽状 浅裂至 深裂, 裂片三 角形、 卵形 或近半 球形, 宽 4 一 10 毫米, 平 直或稍 下弯, 边缘有 小齿, 稀 无齿, 齿端具 小 尖头, 基部 渐狭, 具柄至 无柄, 叶面 被蛛丝 状毛、 无毛或 有腺状 短毛, 背面密 被白色 绒毛; 基 生叶长 5 — 16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叶柄长 2 — 5 厘米, 扁平; 中上部 叶小, 边 缘具 小齿; 最 上部叶 多数, 线形, 贴 生总苞 基部, 并与之 等长。 头状花 序单生 茎顶; 总 苞半 球形, 长 1.5 — 2 厘米, 宽 2 — 4 厘米; 总苞片 多层, 黑 褐色, 被 白色长 柔毛, 线状 披 针形至 线形, 先端 渐尖, 直立或 弯曲。 小花 管状, 紫 黑色, 长约 12 毫米, 花 药尾部 被 绵毛。 瘦果 平滑; 冠毛 2 层, 淡 褐色, 外 层短, 内层羽 毛状, 短于 花冠。 花果期 7— 9 月。 产 德饮、 维西、 中甸、 丽江、 大理; 生 于海拔 3400 — 4200 米的 山坡灌 丛中、 山坡 草地。 四川、 西藏有 分布。 85. 川滇 风毛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ussurea wardii Anth. (1934); Hand.-Mazz. (1936); S.Y.Hu (1968); Lipsch.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Saussurea graminicola Chen (1938) .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30 厘米。 根状茎 木质, 密被 褐色枯 叶柄, 颈部有 分枝。 茎单 生或 与少数 不育茎 丛生, 被白色 绒毛。 叶 狭披针 形或披 针形, 缺刻状 分裂, 裂 片三角 形, 宽 2 — 3 毫米, 全 缘或有 小齿, 叶面被 腺状短 柔毛, 背面密 被白色 绒毛; 基 生叶长 6 — 12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柄长 2 — 3 厘米; 茎生叶 3 — 5, 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具 小 齿或近 全缘; 最 上部叶 线形, 多数, 全缘, 贴生 于总苞 基部。 头状花 序单生 茎顶; 总 苞宽 钟形, 长 2 — 2.5 厘米, 宽达 3 厘米, 基部近 圆形, 草 黄色, 被 白色长 柔毛; 总苞 片 多层, 披 针形至 线形, 宽 2 — 3 毫米, 先 端钻状 渐尖, 反折。 小花黑 紫色, 长约 21 毫 米, 花药 尾部被 绵毛。 瘦果未 成熟; 冠毛 2 层, 淡 褐色, 内层羽 毛状, 比花 冠短。 花 期 8 — 11 月。 产 德钦、 维西; 生 于海拔 2700 — 3900 米 的山坡 草地。 湖北、 四川有 分布。 86. 假狮牙 风毛菊 (西 藏植 物志) 图版 120: 5-7 假 狮牙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ussurea pseudo-leontodon F.H.Chen (1935); Lipsch. (1979), p.p. ;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pro syn. 多年生 草本, 高 40 — 100 厘米。 根状 茎粗, 被黑褐 色的枯 叶柄。 茎 直立, 不 分枝或 上部 花序有 分枝, 被 腺状短 柔毛, 基 部直径 3 — 6 毫米。 叶长 圆状披 针形, 倒向 羽状深 裂, 侧裂片 三角状 卵形、 斜卵形 或近四 方形, 长 3 — 16 毫米, 宽 5 — 15 (-22) 毫米, 
576  云南 植物志  先端及 边缘具 小齿或 全缘, 齿 端具小 尖头; 全部叶 两面具 腺状短 柔毛, 粗槌, 背 面有时 淡 绿色, 基部渐 狭成宽 翅柄, 半抱 茎或中 上部叶 无柄, 抱茎; 基生叶 和茎下 部叶长 9 一 27 厘米, 宽 1.5 — 6. 5 厘米; 茎 中上部 叶小, 边缘 有齿至 全缘。 头 状花序 1 一 5, 单生于 茎顶, 或因 具长花 序梗而 在茎上 端排成 疏总状 花序; 花序 梗长达 15 厘米, 密被 腺状短 柔毛; 总苞 钟形, 长 15 — 20 毫米, 宽至 18 毫米, 稀 较宽达 25 毫米; 总苞片 多层, 被 长柔 毛或短 腺毛, 卵状披 针形至 线形, 宽至 3 毫米, 下部 革质, 上半部 草质, 常 反折, 先端 渐尖。 小花 管状, 紫色, 长约 15 毫米, 花药 尾部被 绵毛。 瘦果 狭倒披 针形; 冠毛 淡 褐色, 2 层, 外 层短, 内层羽 毛状, 比花 冠短。 花果期 7 — 9 月。 产 于德饮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2700 — 3600 米的 林下、 山坡 草地。 西 藏有分 布。 ' 87. 糙毛 风毛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21: 1-2 Saussurea scabrida Franch. (1891); Hand.- Mazz. ( 1937); Lipsch. ( 1979 ), p.p.;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 国 植物志 (1999). Saussurea leontodon Dunn (1903) . 多年生 草本, 高 25 — 50 厘米。 根状 茎长, 密被 褐色枯 叶柄, 不 分枝。 茎直 立或稍 弯曲, 细瘦, 被黄褐 色腺状 柔毛, 单一, 直径 2 — 3 毫米。 叶狭长 披针形 或狭长 圆状披 针形, 倒 向羽状 浅裂, 侧裂 片长圆 形或三 角形, 向 下弯, 宽 1.5 — 3 (-5) 毫米, 顶裂 片 戟形, 全 部裂片 先端具 骨质小 尖头, 叶面深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被 褐黄色 腺状柔 毛; 基生叶 和茎下 部叶长 9 一 20 厘米, 宽 1 一 2. 5 厘米, 两端 渐狭, 具细 长柄; 茎中上 部 叶小, 边缘 有齿至 全缘, 无柄, 不 抱茎。 头 状花序 1 一 4 个, 单生 或簇生 茎顶, 具短 花 序梗至 无梗; 总苞 钟形, 基部近 圆形, 长 10 — 15 毫米, 宽 9 一 17 毫米; 总苞片 4 一 5 层, 背部 疏被白 色柔毛 和点状 突起, 黑 褐色, 卵状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通 常 弯曲。 小花 管状, 紫 黑色, 长约 12 毫米, 花药 尾部被 绵毛。 瘦果 平滑; 冠毛 2 层, 黄 褐色, 外 层短, 内层羽 毛状, 短于 花冠。 花果期 8 — 9 月。 产 德钦、 中甸; 生 于海拔 3400 — 4000 米 的山坡 草地、 石质 山坡。 四川、 西 藏有分 布。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钦。 88. 倒羽裂 风毛菊 图版 121: 3—5 巴塘 风毛菊 (中 国植 物志) Saussurea limprichetii Diels (1922); S.Y.Hu (1967); Lipsch . (1979); 中 国植物 志 (1999). 多年生 草本, 高 13 — 60 厘米。 根状茎 粗短, 密被褐 色的枯 叶柄。 茎 直立, 被白色 蛛丝 状毛, 混 生腺状 短毛, 后渐 脱毛。 叶形 及分裂 方式有 两类: 叶狭倒 披针形 或披针 形, 宽 8 — 20 (-30) 毫米, 边 缘波状 或羽状 浅裂至 深裂, 顶裂片 戟形, 侧裂片 三角形 或 卵形, 向 下弯, 边缘 有齿; 叶宽 倒披针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宽 3. 5 — 8 厘米, 倒向羽 状深 裂或大 头羽状 分裂, 顶裂 片大, 三 角形, 长 3 — 9 厘米, 宽达 8 厘米, 侧裂 片长圆 形或 卵状三 角形, 边缘有 小齿或 全缘, 人 字状向 下弯; 全部叶 叶面被 腺状短 柔毛, 背面 密 被白色 绒毛; 基生叶 和茎下 部叶长 10 — 25 厘米 (叶 柄长达 10 厘米 ); 茎中上 部叶无 
菊 科  577  柄, 半 抱茎; 最 上部叶 线形, 苞 叶状, 贴 生于头 状花序 基部。 头状花 序单生 茎顶; 总苞 钟 形至宽 钟形, 长 1.7 — 2 厘米, 宽 2 — 3 厘米; 总苞片 5 — 6 层, 下部草 黄色, 先端黑 褐色, 被 白色长 柔毛, 卵状 披针形 至狭披 针形,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常 反折。 小花 管状, 黑 紫色, 长约 22 毫米, 花药 尾部被 绵毛。 瘦果 平滑; 冠毛 2 层, 淡 褐色, 外 层短, 内 层羽 毛状, 比花 冠短。 花果期 7 — 9 月。 产 德钦、 中甸、 丽江; 生 于海拔 2700 — 3400 米 的山坡 草地。 四川有 分布。 89. 小舌 风毛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21: 6-7 Saussurea lingulata Franch. ( 1896); Hand.-Mazz. ( 1936), ( 1937); S. Y. Hu (1967); Lipsch.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 1994) ; 中 国 植物志 (1999). 多年生 草本, 高 6 — 48 厘米。 根状 茎长, 密被褐 色的枯 叶柄。 茎 直立, 纤 细或中 等, 下 部直径 1 一 4 毫米, 被白色 绵毛。 叶狭长 圆形或 狭倒披 针形, 倒 向羽状 深裂, 侧 裂片斜 卵形、 斜 三角形 或斜长 圆形, 宽 3 — 15 毫米, 一 般宽在 6 — 10 毫米, 先端 钝或急 尖, 具小 尖头, 全缘, 稀有 小齿, 顶裂片 小或不 明显, 叶面深 绿色, 无毛, 背面 密被白 色 绒毛, 基 部渐狭 成柄; 基生叶 和茎下 部叶长 2. 5 — 18 厘米, 宽 1 一 4 厘米, 叶柄长 1.5 — 9 厘米, 扁平; 茎 上部叶 1 一 4, 边 缘具浅 裂片至 全缘; 最上 部仅具 1 枚线 形苞片 状叶。 头 状花序 1 一 8, 多单生 于茎顶 或聚生 茎顶, 有时部 分聚生 茎顶, 下部者 具花序 梗, 单生于 叶腋, 总花序 梗长达 3.5 厘米; 总苞钟 形或陀 螺形, 长 1.5 — 2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总苞片 多层, 被 白色长 柔毛或 无毛, 线状披 针形至 线形, 宽 1 一 2 毫米, 先 端钻状 渐尖, 直立。 小花紫 黑色, 长 12 — 14 毫米, 花药 尾部被 绵毛。 瘦果 平滑; 冠 毛 2 层, 淡 褐色, 内层羽 毛状, 比花 冠短。 花果期 7 — 9 月。 产 德钦、 贡山、 维西、 中甸; 生 于海拔 3000 — 4200 米 的石质 山坡、 山坡 草地。 四 川有 分布。 模 式标本 采自德 欽一贡 山间。 90. 蕨叶 风毛菊 (新拟 ) 水龙骨 风毛菊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Saussurea polypodioides Anth. (1934); S.Y.Hu (1968); Lipsch. (1979); 横断山 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9).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20 厘米。 根状茎 木质, 粗壮, 密被 褐色的 枯叶柄 纤维。 茎直 立, 被 白色长 柔毛。 基生 叶和茎 下部叶 长圆状 披针形 或倒披 针形,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羽 状深裂 或缺刻 状羽状 浅裂; 顶裂片 极小或 稍大, 侧裂 片长圆 形或三 角形, 宽 4 一 6 毫米, 全 缘或有 小齿, 先 端具小 尖头, 近 对生或 互生; 全 部叶面 被腺状 短毛, 深 绿色, 背面密 被白色 绒毛; 中 上部叶 短小; 最 上部叶 2 — 3, 线形, 苞 片状; 基生叶 及茎下 部叶长 5 — 11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叶 柄长至 5 厘米, 向上至 无柄。 头 状花序 单生于 茎顶; 总苞钟 形, 长 2 — 2. 5 厘米, 宽 1.8 — 2. 5 厘米; 总苞片 多层, 草 黄色, 背部 粗槌, 幼时 被蛛丝 状毛, 后 脱毛, 卵状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宽至 4 毫米, 基部 卵形, 近 革质, 中 上部草 质, 尾状 渐尖, 常 弯曲。 小花蓝 紫色, 长至 2 厘米, 管 部长达 1.5 厘米, 花药尾 部被绵 毛。 瘦果 黑色, 顶端具 齿冠; 冠毛淡 褐色, 2 层, 内层羽 毛状, 比花 冠短。 花果期 8— 11 月。 
图 版 121 1—2. 糙毛 风毛菊 Saussurea scabrida Franch. , 1 . 植株, 2. 管 状花; 3—5. 倒羽裂 风毛菊 S. limprichetii Diels, 3. 植株 上部, 4. 植株 下部, 5. 管 状花; 6 — 7. 小舌 风毛菊 S.lingukta French. , 6. 植株, 7. 管 状花。 (王 颖绘) 
菊 科  579  产 德钦、 丽江、 大理; 生 于海拔 2700 — 4300 米 的高山 草地。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见到了 大理的 1 份 标本, 左边的 1 片 叶的侧 裂片长 圆形, 近对生 排列, 而 右边的 1 片叶的 侧裂片 卵形, 边缘 有齿, 互生 排列, 可 见本种 叶侧裂 片不仅 形状而 且排列 方式在 同一 种均有 不同。 大 理的标 本也是 本种的 同产地 模式。 98. 云 木香属 Aucklandia Falc. 多年生 草本, 高 (40 —) 100-150 (-200) 厘米。 主根 粗壮, 圆 柱形, 上部粗 1-3 (-5) 厘米, 延长, 向下 渐狭, 外皮 褐色, 有浓 郁的芳 香味, 具线 形的侧 根和纤 维状 细根。 茎 直立, 基 部粗达 1.5 厘米, 不 分枝, 具多数 纵棱, 被短柔 毛或近 无毛。 基 生 叶大, 叶片三 角形或 三角状 卵形, 长 30 — 50 厘米, 宽 10 — 30 厘米, 先 端钝, 基部渐 狭并 沿柄下 延至叶 柄基, 边 缘有不 规则的 浅齿或 粗齿, 齿端和 齿缘有 小尖头 状齿, 表面 深 绿色, 被短 糙毛, 背面淡 绿色, 无毛 或沿脉 疏被短 糙毛, 叶柄长 10 — 40 厘米, 具翅, 翅 不规则 的羽状 分裂; 茎生叶 互生, 下部 叶同基 生叶, 中部叶 卵形或 三角状 卵形, 长 25 — 45 厘米, 宽 8 — 25 厘米, 上部 叶渐小 和叶柄 渐短至 无柄。 头 状花序 有多数 同型的 小花, 单生 于茎、 枝先端 和上部 叶腋, 或 2 — 5 个 簇生; 花 序梗短 或无; 总苞半 球形, 径 3 — 4 厘米; 总苞片 7 — 10 层, 覆瓦状 排列, 近 革质, 干后变 黑色, 无 毛或疏 被灰白 色蛛丝 状毛, 外层 卵状披 针形, 长 1.5 — 2 厘米, 先端 渐尖成 褐色、 反 折的刺 尖头, 中 层同 外层, 较长, 内层 线状披 针形, 长 2 — 2. 5 厘米, 尖头不 反折; 花序 托具刚 毛状托 片。 小 花全部 两性, 结实, 花冠暗 紫色或 紫色, 管状, 长 1.5 — 2 厘米, 冠檐 5 深裂, 裂片 线形, 冠管长 1 一 1.4 厘米; 花药 连合, 远 伸出花 冠外, 基部具 流苏状 的尾, 花丝 分离, 无毛; 花柱 2 分枝, 分 枝短, 稍 伸出花 冠外。 瘦果长 圆形, 长约 6 毫米, 先端较 狭, 稍 压扁, 具 4 条 纵棱, 有 果缘, 基 底着生 面平, 无毛; 冠毛 2 层, 淡 褐色, 近等 长, 长羽 毛状, 长 1.3 — 1.7 厘米, 基 部连合 成环。 1 种, 原 产克什 米尔。 我国有 栽培。 云南也 栽培, 有 些地区 已逸为 野生。 Lipschitz 在 1979 年的 Saussurea 专著中 , 把本 种置于 Subgenus Frolovia (DC. ) Lip- sch. 中, 该亚 属包括 6 个种。 1. 云木香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22: 1-3 广木香 (通称 ), 青木香 (富民 ), 丽木香 (丽江 ), 木香 Aucklandia costus Falc. (1841), (1842); Walp. (1846). Aplotaxis lappa Decne. ( 1843); Saussurea lappa ( Decne. ) Sch.-Bip. ( 1846); C.B. Clarke (1876); Hook.f. (1881); Aucklandia lappa Decne (1884); Ling (1965); 图鉴 (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秦岭 植物志 (1985); Saussurea costus (Falc.) Lipsch. (1964), (1979); Kitam. (1969); 贵州 植物志 (1989); 中国 植物志 (1999)* • 特征 同属。 花果期 5 — 8 月。 我省 昆明、 曲靖、 彝良、 昭通、 大理、 兰坪、 鹤庆、 丽江、 维西、 中甸、 贡 山等地 
580  云南 植物志  有 栽培或 逸生。 陕西 (西安 )、 广西、 四 川和贵 州也有 栽培。 原 产克什 米尔。 全 株含芳 香油, 可作调 香和定 香剂; 根 药用, 有健脾 和胃、 调气 解郁、 止痛 安胎的 功效, 治胸脘 胀痛、 食积 不消、 不思 饮食。 99. 重 羽菊属 Diplazoptilon Ling 多年生 莲座状 草本, 植株 无茎。 叶全部 基生, 叶 片全缘 或羽状 分裂, 具长或 短的叶 柄。 头状 花序单 生或多 数聚生 于茎基 顶的莲 座状叶 丛中, 有多 数同型 小花; 花序 梗无; 总苞 钟形; 总苞片 4 一 5 层, 覆瓦状 排列, 革 质坚硬 或草质 柔软, 先端 渐尖; 花序 托平, 蜂 窝状, 窝缘 有易脱 落的大 小不等 的钻状 突起。 小 花全部 两性, 花冠紫 红色, 管状, 冠 檐 5 裂, 冠管 细长; 花 药基部 附属物 尾状, 撕裂, 花丝 分离, 无毛; 花 柱分枝 细长, 线 形, 先 端尖。 瘦 果倒圆 锥状、 压扁, 或 3 — 4 棱形, 先端具 果缘, 果 缘边缘 平或撕 裂状, 基 底着生 面平; 冠毛 2 层, 淡褐 色或污 白色, 长羽 毛状, 近 等长, 先端 坊锤状 增粗, 基 部连合 成环, 常整体 脱落。 2 种, 分布于 云南和 西藏。 云南产 1 种。 1. 重羽菊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22: 4-6 Diplazoptilon picridifolium (Hand. -Mazz. ) Ling (1965); 图鉴 (1975)* ;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7)';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Juri?iea picridifolia Hand. -Mazz. (1925), (1936), descr.repr.; S.Y.Hu (1967). 多年生 草本, 无茎。 根茎圆 柱状, 粗达 1.2 厘米, 密 盖枯叶 残片; 主根圆 柱形, 延 长, 粗 5 — 12 毫米, 有少数 纤维状 细根。 叶全部 基生, 呈莲 座状, 叶片狭 椭圆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5 — 15 厘米, 宽 1 一 5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具小 尖头, 基部 渐狭, 边 缘具不 规 则的疏 锯齿, 齿 端具小 尖头, 有时边 缘全缘 并具短 缘毛,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 面疏 被长柔 毛或近 无毛, 质 较薄, 中脉 在背面 凸起, 侧脉 5 — 8 对, 纤细, 网脉不 明显; 叶柄长 0.5 — 2 厘米, 基 部扩大 成鞘。 头状花 序单生 于茎基 顶端的 莲座叶 丛中; 花序梗 无; 总苞 钟形, 径 2. 5 — 3 厘米; 总苞片 4 一 5 层, 外 层和中 层长三 角形, 长 1.5 — 2 厘 米, 宽 4 一 5 毫米, 内层 披针状 条形至 条形, 长 2. 5 — 3 厘米, 宽 2 — 4 毫米, 全 部总苞 片质地 坚硬, 先端 渐尖, 背面 疏被短 毛或近 无毛。 小 花全部 两性, 花冠紫 红色, 管状, 长 2. 5 — 2. 7 厘米, 冠檐 扩大, 长约 1 厘米, 5 深裂, 裂片 线形, 长约 5 毫米, 冠管纤 细, 长 1.5 — 1.7 厘米; 花 药长近 1 厘米。 瘦 果倒圆 锥状, 压扁或 3 棱形, 长 5 — 6 毫 米, 淡 褐色, 先端有 果缘, 基 底着生 面平; 冠毛 2 层, 淡 褐色, 长羽 毛状, 长 2 — 2. 3 厘米, 先端稍 增粗, 基 部连合 成环, 整体 脱落。 花果期 8 — 9 月。 产 德钦、 维西、 丽江; 生 于海拔 3600 — 3800 米 的山坡 草地。 西藏东 南部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维西。 根 药用, 疏肝 理气。 
菊 科  581 
582  云 南植物 志  100. 泥 胡菜属 Hemistepta Bunge 一年生 草本, 高 (20 —) 40—100 (-150) 厘米。 主根圆 柱状, 长达 12 厘 米或更 长, 上 部粗达 7 毫米, 向下 渐狭, 具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2 —) 3-5 (-7) 毫米, 上部具 分枝, 茎 和枝淡 绿色, 具 纵棱, 疏被白 色蛛丝 状毛或 有时无 毛。 基 生叶莲 座状, 叶片倒 披针形 或倒披 针状椭 圆形, 长 7 — 15 (-20) 厘米, 宽 2.5-4 (-5) 厘米, 大 头羽状 深裂或 全裂, 裂片 6 — 10 对, 顶裂 片大, 三 角形、 卵形 或近 菱形, 侧裂片 自先端 向基部 渐小, 倒 卵形、 倒 披针形 或狭椭 圆形, 全 部裂片 先端急 尖 或钝, 边 缘具钝 齿或重 锯齿, 较小的 裂片常 全缘, 质薄, 表面 绿色, 无毛, 背 面灰白 色, 密被白 色蛛丝 状毛, 叶柄长 2 — 5 (— 8) 厘米, 基 部扩大 成鞘; 茎生叶 互生, 下部 叶同基 生叶, 向 上叶片 渐小, 羽状 深裂至 浅裂, 裂 片渐少 和叶柄 渐短, 最 上部叶 条形, 不 分裂, 无 叶柄, 有时 茎生叶 全部不 分裂。 头状花 序有多 数同型 小花, 少 至多数 于茎和 枝先 端排成 疏或稀 密集的 伞房状 花序, 极稀仅 1 个头 状花序 单生于 茎顶; 总苞宽 钟形或 半 球形, 径 1.5 — 3 厘米; 总苞片 5 — 8 层, 覆瓦状 排列, 外层 三角状 卵形, 长 2 — 3 毫 米, 中层椭 圆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4 一 7 毫米, 内层 披针状 条形, 长 10 — 13 毫米, 全部 总苞片 质薄, 草质, 先端 急尖至 渐尖, 具 3 — 5 条 纵脉, 外面 3 — 5 层背 面近先 端有直 立、 紫红 色的鸡 冠状附 属物, 里面 几层先 端带紫 红色, 无鸡 冠状附 属物; 花序托 平扁, 具 密集的 托毛。 小 花全部 两性, 结实, 花冠粉 红色、 淡 紫色、 紫 红色或 红色, 管状, 长 12 — 14 毫米, 冠檐长 2 — 3 毫米, 5 深 裂至近 基部, 裂片 线形, 冠 管细, 长 10 — 11 毫 米; 花丝 分离, 无毛, 花药长 2 — 3 毫米, 基部具 尾状附 属物, 稍撕 裂状; 花柱分 枝短, 先端 截形。 瘦果 楔状长 圆形, 有时 偏斜, 长 2. 5 — 3 毫米, 粗约 1 毫米, 稍 压扁, 深褐 色至 黑色, 有 13 — 16 条粗细 不等的 纵棱, 无毛, 有膜质 果缘, 先端斜 截形, 基 底着生 面 平或稍 偏斜; 冠毛 2 层, 白色, 异型, 外 层长羽 毛状, 长 1 一 1.3 厘米, 基部 连合成 环, 整体 脱落, 内层鱗 片状, 3 — 9 枚, 极短, 着生于 一侧, 宿存。 单 种属, 分布于 东亚、 南亚 和澳大 利亚。 云南 也产。 1. 泥胡菜 (救荒 本草) 图版 123: 1-4 野 苦麻、 苦荬菜 (云南 ), 猫骨头 (贵州 ), 猪兜菜 (广西 ), 臭 风子, 绒球 (广东 ), 艾草 (海南 ), 小牛 箍口、 奶装藤 (陕西 ) Hemistepta lyrata (Bunge) Bunge ( 1833 ),( 1835 ) ; Maxim. ( 1859 ),( 1874 ) ; Gagnep. in Lecomte (1924); Hara (1938), (1971); Kitam. (1941), (1957); Nakai (1952); 东 北植物 检索表 (1959);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1959); S.Y.Hu (1966); 海 南植物 志 (1974)*; 图鉴 (1975)*; Lauener (1976);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秦岭 植物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7)、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Cirsium lyratum Bunge ( 1833 ); Saussurea carthamoides Buch. -Ham. ex DC. (1837); Benth. (1861) ; Hand. -Mazz. (1936), (1938); Aplotaxis carthamoides (Buch. 
菊 科  583  -Ham . ex DC. ) DC. (1837); Cnicus multicaulis Wall . ex DC. (1837) ; Saussurea affi- nis Spreng ex DC. ( 1837); C.B.Clarke (1876); Hook.f. (1881); Forb.et Hemsl. (1888); Matsum.et Hayata (1906); Ling ( 1935); Hemistepta carthamoides ( Buch . -Ham.exDC. ) O.Ktze. (1894). 特征 同属。 花果期 3 — 8 月。 我省 大部分 地区有 分布; 生 于海拔 130 — 3200 米的 林下、 林缘、 灌 丛中、 草地、 地 边、 路旁、 田中或 荒地, 是一种 常见的 杂草。 我 国除新 疆和西 藏外, 各 地广泛 分布。 朝 鲜、 日本、 中南 半岛、 南 亚和澳 大利亚 均有。 全株 药用, 清热 解毒、 消肿 散结; 嫩茎 叶可作 饲料。 101. 牛蒡属 Arctium L. 二年生 草本。 叶 互生, 通常 大型, 不 分裂, 基 部常为 心形, 有 叶柄。 头状花 序中等 大小或 较大, 少数 或多数 于茎、 枝先端 排成伞 房状或 圆锥状 花序, 有多数 同型的 两性管 状花; 总苞 球形、 半球 形或宽 钟形; 总苞片 多层, 线 形或披 针形, 外层和 中层向 上渐窄 成芒 刺状, 先端内 弯成倒 钩状, 内 层通常 膜质; 花序 托平, 近 肉质, 具 密集的 托毛, 托 毛初时 平展, 后 螺旋状 卷曲。 小 花全部 结实, 花冠 管状, 先端 5 裂; 花药 基部有 箭形附 属物, 附属 物向上 渐尖或 收缩, 基部 有多数 丝状光 滑的单 细胞、 双 细胞或 多细胞 毛形成 的尾, 花丝 分离, 无毛; 花 柱分枝 线形, 外弯, 先端 截形, 基部 有膨大 且被毛 的节。 瘦 果长倒 卵形, 压扁, 先端 截形, 基 部着生 面平, 有数条 细棱, 棱间 有时具 皱褶, 无毛, 常具 褐色小 斑点; 冠毛 多层, 檢 毛状, 短且不 等长, 基部 不连接 成环, 脱落。 约 10 种, 分 布于欧 洲温带 地区。 我国有 2 种。 云南产 1 种。 1. 牛蒡 (名医 别录) 图版 123: 5-7 大 力子、 恶实、 牛蒡子 (药名 ), 鼠粘子 (楚雄 ), 大葫 芦根、 象 耳根、 百 角羊、 大 耳朵草 (贵州 ), 然 娃娃、 牛爬叶 (秦岭 南北坡 ), "疾 松" (藏名 ), 万把钩 (江苏 ) Arctium lappa L. (1753); Thunb. (1784); C.B.Clarke (1876); Hook. f. ( 1881 ) ; Forb.et Hemsl. (1888); Chen ( 1934 ) ; Hand. -Mazz. ( 1936 ),( 1938 ) ; Orenes (1950)*; S.Y.Hu ( 1965); Kitam. ( 1967); 图鉴 ( 1975)*; Kitam.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秦岭 植物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7); 贵州 植物志 (1989 广. 二年生 草本, 高 50 — 200 厘米。 主根圆 柱形, 肉质, 长达 20 厘米或 更长, 上部粗 达 2 厘米, 有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直立, 基 部粗达 2 厘米, 常带紫 红色, 具多 数斜升 的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疏生 乳突状 短毛和 蛛丝状 长毛, 并 常有棕 黄色小 腺点。 基生叶 数枚, 叶片 宽卵状 心形, 长达 30 厘米, 宽达 25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基部 心形, 边缘 浅 波状, 具 细齿, 表面 绿色, 疏被短 糙毛和 有棕黄 色的小 腺点, 背 面灰白 色或灰 绿色, 疏被 灰白色 绒毛, 常有棕 黄色小 腺点, 侧脉 4 一 6 对, 和中脉 在两面 凸起, 网脉 明显, 叶 柄长达 30 厘米, 被 灰白色 蛛丝状 长毛和 乳突状 短毛, 常具 腺点, 有时 脱毛, 基部扩 
图 版 123 1—4. 泥胡菜 Hemistepta lyrata (Bunge) Hungc, 1 . 植株, 2. 总 包片, 3. 小花, 4. 瘦果 及内层 冠毛; 5—7. 牛蒡 Arctium lappa L. , 5. 植株 上部, 6. 总 苞片, 7. 小花及 瘦果。 (王红 兵绘) 
菊 科  585  大成 宽鞘; 茎 生叶与 基生叶 同形, 但向 上叶片 渐小, 基部浅 心形至 截形, 叶柄 渐短。 头 状花 序多数 或少数 于茎、 枝顶 排成疏 伞房状 或总状 伞房状 花序; 花序梗 粗壮, 长达 12 厘米, 毛被 同茎; 总 苞宽钟 形或近 球形, 径 2. 5 — 3. 5 厘米; 总苞片 多层, 外层 狭披针 形, 中、 内层 线状披 针形, 全部总 苞片淡 绿色, 长 1.5 — 2 厘米, 上端 钻状长 渐尖, 先 端钩状 内弯, 弯钩棕 褐色, 背面 无毛, 具 凸起的 中脉。 小 花全部 两性, 结实, 花 冠紫红 色或淡 紫色, 管状, 长 11 一 14 毫米, 冠檐 筒状, 先端 5 深裂, 冠 管细, 长 6 — 8 毫米; 花药 和花柱 伸出花 冠外。 瘦 果长倒 卵形, 常 偏斜, 长 5 — 7 毫米, 粗 2 — 3 毫米, 压扁, 绿 色转淡 褐色, 无毛, 有数条 细棱, 棱 间常有 被波状 突起, 有 时具深 褐色的 色斑; 冠毛 多层, 不 等长, 浅 褐色, 糙 毛状, 长 2 — 4 毫米。 花果期 7 — 11 月。 产于 昆明、 澄江、 易门、 蒙自、 勐腊、 勐海、 保山、 、庐 水、 漾濞、 大理、 宾川、 鹤 庆、 丽江、 中甸、 维西、 德 饮等; 生 于海拔 1800 — 3200 米的 林下、 林缘、 灌 丛中、 山 坡、 溪边、 路边或 荒地, 常有 栽培。 全国 各地有 分布。 亚洲、 欧 洲和美 洲很多 地区也 有。 果实 入药, 称大 力子、 恶实、 牛 蒡子, 能 除湿、 解毒、 散结; 根 入药, 清热 解毒、 疏风 利咽。 种子富 含油, 可 供制肥 阜和润 滑油。 茎皮 含纤维 350/。, 可 制纸。 102. 针 苞菊属 Tricholepis DC.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无刺。 茎 直立, 具 分枝, 无 毛或被 微毛。 叶 互生, 全 缘或羽 状浅 裂并常 有点状 突起。 头 状花序 少数, 单生于 茎和枝 先端, 有多数 同型的 小花, 具花 序梗 或无; 总苞钟 形或半 球形; 总苞片 多层, 覆瓦状 排列, 极 狭长, 柔软, 先 端针芒 状, 外层 较短, 向内 渐长; 花序 托平, 蜂 窝状, 具 多数长 托毛。 小 花全部 两性, 花冠黄 色、 淡黄色 或极稀 红色, 管状, 冠檐 5 深裂, 裂片 狭长, 冠管 纤细; 花 药先端 渐尖, 基 部 箭形, 具 短耳, 花 丝密被 柔毛; 花 柱分枝 细长, 先 端尖, 近 直立。 瘦果 长圆形 或近倒 卵形, 无毛, 平滑或 具棱, 侧生着 生面; 冠毛 多层, 不 等长, 外层 较短, 向内 渐长, 糙 毛状 或短羽 毛状, 先端 渐细, 基 部连合 成环或 不连合 成环, 整 体脱落 或分散 脱落, 有时 无 冠毛。 约 15 种, 分 布于阿 富汗、 印度、 缅甸 至我国 云南、 西藏。 我国有 2 — 3 种。 云南产 1 种。 1. 针苞菊 (中国 种子植 物科属 辞典) 图版 124: 1-4 Tricholepis karensium Kurz. ( 1872) ,( 1877) ; C. B. Clarke (1876); Hook. f. (1881); Gagnep.in Lecomte (1922); S.Y.Hu (196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中国 植物志 (1987), in nota. 茎 坚硬, 粗约 5 毫米, 具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被短糙 毛和稀 疏的白 色蛛丝 状毛。 基生叶 未见; 茎生 叶狭披 针形, 长 7 — 12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模形, 边缘 全缘, 具 稀疏的 小尖头 状齿, 两面 绿色, 密被 乳突状 短毛, 明 显具褐 色点状 突起, 侧脉 7 — 8 对, 和 中脉在 两面稍 凸起, 网脉 纤细, 在背面 凸起, 叶柄长 3 — 4 毫米, 宽 扁, 被毛, 最上 部叶数 枚密聚 于头状 花序下 而成苞 叶状, 较小。 头 状花序 1 一 3 个, 单 
586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24 1—4. 针^ 菊 TrkholepiskarensiumKurz., 1. 植株 上部, 2. 总 苞片, 3. 小花及 瘦果, 4. 冠毛; 5 — 7. 滇 麻花头 Serratula forrestii Iljin, 5. 植株 上部, 6. 小花及 瘦果, 7. 冠毛。 (王红 兵绘) 
菊 科  587  生于 茎和枝 先端, 无花 序梗; 总苞 钟形, 径 3. 5 — 4 厘米; 总苞层 多层, 外层长 3 — 4 毫 米, 中层 渐长, 内层长 2. 5 — 3. 5 厘米, 全部 总苞片 线形, 先端针 芒状, 两面除 近基部 或 有时除 下部外 密被短 糙毛; 花序托 平或浅 碗形, 径 1 一 1.5 厘米, 具多数 蜂窝状 小孔, 有密 集的长 托毛。 小 花全部 两性, 花冠 黄色, 管状, 长 2 — 2. 5 厘米, 冠檐 5 深裂, 裂 片 线形, 长 1.2 — 1.5 厘米, 先端 被白色 微毛, 边缘具 缘毛, 冠管 细长; 花 药长达 1 厘 米, 先 端尖, 基部 具长约 0.5 毫米的 短耳, 花丝被 乳突状 短毛; 花 柱分枝 线形, 长约 3 毫米, 先 端尖。 瘦果圆 柱形, 具 4 一 5 棱, 有 光泽, 无毛; 冠毛 多层, 不 等长, 黄 褐色, 羽 毛状, 外层长 3 — 4 毫米, 中层 渐长, 内层长 1.5 — 2 毫米。 花果期 春季。 产 于西双 版纳的 勐腊、 景洪; 生于 海拔约 560 米附近 的平坝 或低山 荒地灌 丛中。 缅 甸和 泰国有 分布。 103. 麻 花头属 Serratula L. 多年生 草本, 具长 或短的 根莲。 莲 直立, 分 枝或不 分枝, 极稀 无茎。 叶 互生, 质常 较 坚硬, 羽状分 裂或不 分裂, 边缘全 缘或有 鋸齿。 头状 花序中 等大或 较小, 多数 或少数 于茎和 枝先端 排列成 伞房状 花序, 稀 单生于 茎顶, 有时 1 (一 2) 个生于 茎基顶 的叶丛 中, 有多 数同型 或极稀 异型的 小花; 总苞 球形、 半 球形、 卵 形或圆 筒形; 总苞片 多层, 覆瓦状 排列, 坚硬或 纸质, 外层 较短, 向内 渐长, 内 层先端 有膜质 附片; 花序 托平, 密 被 托毛。 小 花全部 两性, 极稀 外围为 雌花, 花冠紫 红色、 红色或 黄色、 白色, 管状, 冠 檐 5 深裂, 冠管 细长; 花 药基部 附属物 箭形, 花丝 分离, 无毛; 花 柱分枝 细长或 极稀不 分枝。 瘦果椭 圆形、 狭椭 圆形、 倒卵状 狭椭圆 形或倒 卵形, 先端 平截, 有 果缘, 侧生着 生面; 冠毛 多层, 污白 色或黄 褐色, 糙 毛状, 外层 稍短, 基部 不连合 成环, 分散 脱落或 不 脱落。 约 70 种, 分布 于欧亚 大陆及 北非。 我国有 17 种。 云南产 1 种。 1. 滇 麻花头 (图鉴 ) 图版 124: 5-7 Serratula forrestii Iljin (1928); Ling (1949); S.Y.Hu (1968); 图鉴 (1975)*;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100 (-150) 厘米。 根 茎短, 密 盖以残 枯的叶 柄基。 茎 单一, 直立, 基 部粗达 7 毫米, 下 部常木 质化, 具多数 细长的 分枝, 茎和 枝黄绿 色或有 时带紫 红色, 具 纵棱, 通常 无毛。 茎 下部叶 在花期 枯落, 中 部叶披 针形、 狭披 针形至 条形, 长 3~6 厘米, 宽 5 — 10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基部 楔形, 边 缘有细 鋸齿, 两面 绿色, 无 毛, 中脉 在背面 凸起, 侧脉 和网脉 纤细, 无 叶柄, 上部叶 渐小。 头 状花序 多数, 单生于 茎 和分枝 先端; 花 序梗长 0.7 — 4 厘米, 无毛; 总苞圆 筒状, 径 8 — 12 毫米, 长 2 — 2. 5 厘米; 总苞片 多层, 外 层长三 角形或 卵状三 角形, 长 3 — 4 毫米, 先端 渐尖, 具长约 0.5 毫米的 针刺, 中层同 外层, 但 较长, 内层 线状披 针形, 长达 2.2 厘米, 先端 渐尖, 无 针刺, 近 先端被 短毛, 全部 总苞片 坚硬, 绿 色或黄 绿色, 有时带 紫色, 边缘狭 膜质, 背面具 3 — 5 条 纵纹。 小 花全部 两性, 花冠紫 红色或 紫色, 管状, 长 2 — 2. 2 厘米, 冠檐 5 深裂, 裂片 线形, 长 4 一 6 毫米, 冠管 纤细, 长 1 一 1.2 厘米; 花药长 5 — 6 毫米, 稍伸 
588  云南 植物志  出花 冠外; 花柱 分枝长 1.5 — 2 毫米, 伸出 药管。 瘦果 条形, 扁平, 长 6 — 8 毫米; 冠毛 多层, 淡 褐色, 糙 毛状, 外层 稍短, 内层长 1 一 1.2 厘米。 花果期 8 — 11 月。 产于 中甸、 丽江、 永胜、 鹤庆和 禄劝; 生 于海拔 1300 — 2800 米的灌 丛中、 山坡草 地 或岩石 缝中。 模式 标本采 自丽江 大具。 104. 川 木香属 Dolomiaea DC. 多年生 草本, 通 常呈莲 座状, 无茎 或极稀 有茎。 头状花 序多数 或少数 聚生于 茎基顶 端的莲 座状叶 丛中或 茎先端 的苞叶 群中, 稀植 株仅具 1 个头状 花序, 有多 数同型 小花; 总苞 钟形; 总苞片 多层, 覆瓦状 排列, 革质或 坚硬, 边缘全 缘并具 缘毛; 花序 托平, 蜂 窝状, 窝 缘有易 脱落、 不等长 的突起 或钻状 突起。 小 花全部 两性, 结实, 花冠紫 色或红 色, 管状, 外面具 腺点; 花 药基部 附属物 尾状, 撕裂, 具 乳突, 花丝 分离, 无毛; 花柱 分枝 细长, 线形, 先端 细尖, 或 者花柱 2 裂, 裂片 极短, 贴合, 先 端圆。 瘦果近 圆柱形 或 3 — 4 棱, 先端具 果缘, 基 底着生 面平; 冠毛 2 至多层 ,黄 褐色, 短羽 毛状、 糙毛状 或银 齿状, 近 等长, 基 部连合 成环, 整体 脱落。 约 12 种, 分布于 我国西 南部, 少数 种产于 缅甸。 云南有 6 种。 分种 检索表 1 (4) 头 状花序 3 — 9 个聚生 于茎基 顶端的 莲座叶 丛中。 2 (3) 总苞径 2. 5 — 3 厘米; 总苞片 先端圆 或钝; 小花长 2. 3 — 2. 7 厘米; 冠 毛全部 直立; 叶 背被糙 毛 1. 膜缘 川木香 D.foirestii 3 (2) 总 苞径约 6 厘米; 总苞 片先端 尾状渐 尖成针 刺状; 小 花长约 4 厘米; 外 层冠毛 被曲反 折并包 围紧贴 瘦果; 叶 背被蛛 丝状毛 或绵毛 2. 灰毛 川木香 D.souHei var.mirabilis 4 (1) 头 状花序 单生于 茎顶端 的莲座 叶丛中 或基顶 的苞叶 群中。 5 (8) 叶不 分裂。 6 (7) 叶 大型, 叶片近 圆形、 宽卵形 或宽椭 圆形, 长 8 — 20 厘米, 宽 7 — 19 厘米, 边 缘具尖 头状细 齿, 两 面被短 槌毛; 总苞径 4 一 6 厘米 3. 厚叶 川木香 D.berardioidea 7 (6) 叶 小型, 叶 片狭椭 圆形、 倒披 针形至 狭倒披 针形, 长 4 一 9 厘米, 宽 1.2 — 2 厘米, 边缘无 齿, 两面 无毛; 总苞径 2 — 3 厘米 4. 腺叶 川木香 D.georgii 8 (5) 叶羽状 分裂。 9 (10) 叶 大型, 叶 片椭圆 形至近 圆形, 长 5 — 20 厘米, 宽 3 — 17 厘米, 裂片边 缘有刺 尖头状 细齿, 两 面被糙 伏毛; 总苞径 4 一 6 厘米 5. 菜木香 D.eduHs 10(9) 叶 小型, 叶片 倒披针 形至线 状倒披 针形, 长 3 — 10 厘米, 宽 0.6 — 2 厘米, 裂 片边缘 无齿, 两面 无毛; 总芭径 2 — 2. 5 厘米 6. 怒江 川木香 D.salwinensis 1. 膜缘 川木香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25: 1-4 "压 巴" (丽江 纳西语 ), 青木香 Dolomiaea forrestii (Diels) Shih (1986); 中国 植物志 (1987广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菊 科  589  图 版 125 l—4.膜缘川木香Dolomiaeaforrestii(Diels)Shih, 1. 全株, 2. 头状 花序, 3. 小花, 4. 瘦果; 5—7. 腺叶 川木香 D.georgii (Anth.) Shih, 5. 全株, 6. 小花, 7. 瘦果 (王红 兵绘) 
590  云南 植物志  Jurinea forrestii Diels (1912); Hand. -Mazz. ( 1936 ); S. Y. Hu (1967); Vladimiria forrestii (Diels) Ling (1965); 图鉴 (1975广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西藏 植物志 (1985). . 多年生 莲座状 草本, 高 6 — 15 厘米。 主根圆 柱形, 直伸, 上部粗 1 一 1.5 厘米, 长 达 30 厘米或 更长。 茎无或 极短。 叶全部 基生, 数枚, 平展或 斜展, 呈莲 座状, 叶片宽 椭 圆形、 狭椭 圆形、 宽 卵形、 狭卵 形或长 圆形, 长 10 — 20 厘米, 宽 9 一 15 厘米, 先端 圆或 急尖, 基部 楔形, 羽状 浅裂或 深裂, 顶裂 片近菱 形或宽 卵形, 侧裂片 4 一 8 对, 卵 形、 宽 三角形 或近镰 刀形, 中 部裂片 最大, 全部裂 片先端 急尖或 刺尖, 边 缘具锯 齿或尖 刺齿, 两 面绿色 或淡黄 绿色, 疏被长 或短的 糙毛, 沿脉毛 较密; 叶柄长 3 — 10 厘米, 宽 达 5 毫米, 常带 红色。 头 状花序 3 — 9 个 聚生于 茎基顶 或短茎 顶端的 莲座叶 丛中; 花序 梗长 1 一 2. 5 厘米, 较 粗壮; 总苞 钟形, 径 2. 5 — 3 厘米; 总苟片 5 — 6 层, 外层长 卵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5 — 9 毫米, 先 端圆, 中层 较长, 先端圆 或钝, 内层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2. 5 — 3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全部总 苞片近 革质, 先 端具长 0.5 — 1.5 毫米 的小尖 头, 边缘 全缘、 膜质 并带暗 红色, 无毛; 花序 托平, 径 1.2 — 1.5 厘米。 小花花 冠紫红 色或 紫色, 管状, 长 2. 3 — 2. 7 厘米, 冠檐 筒状, 外 面密具 亮黄色 透明的 腺点, 5 深裂, 裂片 线形, 冠管 纤细, 长 1.4 一 1.8 厘米; 花药长 5 — 8 毫米, 伸出花 冠外; 花柱 分枝伸 出药管 2 — 3 毫米。 瘦果圆 柱状, 长 5 — 7 毫米, 粗 1.5 — 2 毫米, 具 4 条浅 纵棱, 先端 有近四 方形的 果缘; 冠毛 多层, 黄 褐色, 糙 毛状, 长 2 — 2. 5 厘米。 花果期 7 — 11 月。 产于 德钦、 中甸、 维西、 丽江; 生 于海拔 3000 — 4200 米 的林间 草地、 灌丛 草地或 山坡 草地。 四川西 南部有 分布, 西 藏也可 能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根 药用。 2. 灰毛 川木香 (植 物分类 学报) 木里 木香、 泡 木香、 奇异 木香、 糙 缘木香 Dolomiaea souliei (Franch.) Shih var . mirabilis (Anth. ) Shih (1986); 中国 植物志 (1987). Jurinea mirabilis Anth. ( 1933); S.Y.Hu ( 1967); J . trachyloma Hand. -Mazz. ( 1937 ); S.Y.Hu ( 1967 ); J . muliensis Hand. -Mazz. ( 1937 ); S.Y.Hu ( 1967 ); Vladimiria trachyloma ( Hand . -Mazz . ) Ling ( 1965 )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 V, muliensis (Hand. -Mazz. ) Ling (1965); 图鉴 (1975)*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V. souliei ( Franch . ) Ling var. cinerea Ling (1965); V .m irabilis ( Anth . ) Ling (196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莲座状 草本。 主根圆 柱状, 上部粗 1.5 — 2 厘米, 延长, 伸直。 茎无或 近无。 叶全部 基生, 数枚, 平伸或 斜展, 呈莲 座状, 叶片椭 圆形、 长椭 圆形、 卵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长 10 — 30 厘米, 宽 5 — 13 厘米, 羽状 深裂, 顶裂片 较小, 侧裂片 4 一 6 对, 长 2 — 5 厘米, 宽 2 — 3 厘米, 全部 裂片斜 三角形 或宽披 针形, 边缘具 刺齿或 齿裂, 齿裂先 端具短 针刺, 表面 绿色, 疏被短 糙毛, 背面 被灰白 色蛛丝 状毛或 绵毛, 有 时叶不 分裂, 边缘具 鋸齿、 刺 尖或不 规则的 犬齿状 浅裂; 叶柄长 2_6 (-16) 厘米, 宽扁, 被蛛丝 状毛和 糙毛。 头 状花序 6 — 8 个聚 生于茎 基顶的 莲座叶 丛中, 具粗壮 的短花 序梗; 总苞 
菊 科  591  宽 钟形, 径约 6 厘米; 总 苞片约 6 层, 外层 卵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2 — 2. 5 厘米, 宽约 1 厘米, 中层斜 椭圆形 或稀披 针形, 长约 3 厘米, 宽 0.6 — 1.1 厘米, 内 层长披 针形, 长约 3.5 厘米, 宽约 0.5 厘米, 全 部总苞 片质地 坚硬, 先端 尾状渐 尖成针 刺状, 边缘具 疏 缘毛。 小 花花冠 红色, 管状, 长约 4 厘米, 冠 檐长约 1 厘米, 5 深裂, 裂片 线形, 长 约 6 毫米, 冠管 纤细, 长约 3 厘米。 瘦果圆 柱状, 长 7 — 8 毫米, 稍扁, 具棱; 冠毛多 层, 黄 褐色, 短羽毛 状或糙 毛状, 先端 渐细, 基部 粗扁, 外层维 曲反折 并包围 紧贴瘦 果, 内层 直立。 花果期 7 — 10 月。 据 Anthony 1933 年记 载产于 滇东北 (地 址不详 ), 标本 未见。 四川西 部和西 藏东南 部有 分布。 模 式标本 采自滇 西北。 根 药用, 有 健脾、 理气、 止痛的 功效。 3. 厚叶 川木香 (植 物分类 学报) 青 木香, 木香, "阿 巴" (纳西 族语) Dolomiaea berardioidea ( Franch . ) Shih (1986); 中国 植物志 ( 1987 )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 Saussurea edulis Franch . (3 . berardioidea Franch . ( 1888 ) ; Jurinea edulis Franch. var . berardioidea (Franch.) Franch . (1894); J . berardioidea (Franch.) Diels (1912); Hand.-Mazz. (1936); S.Y.Hu (1967); Vladimiria berardioidea (Franch. ) Ling (1965);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多年生 莲座状 草本, 高 5 — 17 厘米。 主根圆 柱形, 直伸, 上 部粗达 2 厘米, 延长。 茎无或 极短。 叶全部 基生, 数枚, 平斜或 斜展, 呈莲 座状, 叶片 质厚, 近 圆形、 宽卵形 或宽椭 圆形, 长 8 — 20 厘米, 宽 7 — 19 厘米, 先 端圆或 急尖, 基部宽 楔形、 截形 或浅心 形, 边 缘微波 状或具 粗齿, 齿端和 齿缘具 尖头状 细齿, 表面深 绿色或 绿色, 背面 淡绿色 或白 绿色, 两 面被短 糙毛和 具黄色 腺点, 中 脉宽, 侧脉 5 — 8 对, 网脉 明显; 叶 柄宽, 长 1 一 13 厘米, 被短 糙毛。 头状 花序单 生于茎 基顶的 莲座状 叶丛中 或莲顶 的苞叶 群中; 花序 梗粗, 长 0.5 — 10 厘米, 密被短 糙毛; 苞叶 4 一 7 枚, 叶状, 不 等长, 明显比 叶小, 无柄; 总苞 钟形, 径 4 一 6 (-8) 厘米; 总苞片 4 一 5 层, 外 层椭圆 形或长 卵状椭 圆形, 长 1.5 — 2. 5 厘米, 先 端钝, 中 层长圆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稍长, 先端 急尖, 内 层披针 形 或狭披 针形, 长 3 — 4 厘米, 先端 渐尖, 全部 总苞片 革质, 边缘狭 膜质并 常带紫 红色, 疏具短 缘毛。 小花花 冠紫红 色或淡 紫色, 管状, 长 3 — 3. 2 厘米, 冠 檐长约 1 厘米, 外 面 具黄色 或白色 腺点, 5 深裂, 裂片 线形, 冠管长 2 — 2. 2 厘米; 花 药长达 1 厘米, 伸 出花 冠外; 花柱 分枝伸 出药管 5 — 7 毫米。 瘦 果扁三 棱形, 长达 1 厘米, 宽达 3 毫米, 先端有 果缘; 冠毛 多层, 黄 褐色, 糙毛状 或短羽 毛状, 长 2. 5 — 2. 8 厘米。 花果期 6—10 月 。 产于 丽江、 大理、 漾濞; 生 于海拔 2800 — 3300 (-5200) 米的 灌丛下 或山坡 草地。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根 入药, 治 腹痛、 慢性肠 胃炎、 消化 不良、 支气 管炎。 4. 腺叶 川木香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25: 5-7 Dolomiaea georgii (Anth. ) Shih (1986); 中国 植物志 (1987)* . 
592  云南 植物志  Jurinea georgii Anth. (1934) ; S. Y.Hu ( 1967) ; Vladimiria georgii ( Anth. ) Ling (196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莲座状 草本, 高 5 — 12 厘米。 主根圆 柱状, 直伸, 上 部粗达 1.5 厘米, 延 长, 生多数 线形的 侧根。 茎无或 极短。 叶 全部基 生或有 少数同 形的茎 生叶, 基 生叶多 数, 斜展, 近莲 座状, 叶 片狭椭 圆形、 倒披 针形或 狭倒披 针形, 长 4 一 9 厘米, 宽 1.2 — 2 厘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基部楔 形或狭 楔形, 边缘 全缘, 稀微 波状,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 无毛, 具 黄色透 明的小 腺点或 有时不 明显, 中 脉宽, 在 背面稍 凸起, 侧脉 4 一 6 对, 极 纤细, 无 网脉; 叶柄 宽扁, 长 3 — 9 厘米, 基 部扩大 成鞘。 头状 花序单 生于茎 基顶的 莲座状 叶丛中 或茎顶 的苞叶 群中; 花 序梗长 1 一 8 厘米, 粗壮, 无毛; 苞 叶 3 — 5 枚, 叶状, 近 直立, 不 等长, 明显比 叶小, 无柄; 总苞狭 钟形, 径 2 — 3 厘米; 总苞片 4 一 5 层, 外层 卵形、 狭 卵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1.5 — 2 厘米, 宽 6 — 8 (-10) 毫米, 先 端钝, 中层狭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较长, 先端 急尖, 内层 线状披 针形或 披针状 线形, 长 3 — 3. 5 厘米, 宽 3 — 4 毫米, 先端 渐尖, 全部总 苞片近 革质, 边 缘膜质 并带紫 红色。 小 花花冠 紫色、 紫 红色或 蓝色, 管状, 长 3 — 3. 5 厘米, 冠檐 扩大, 长约 8 毫米, 外面有 黄色小 腺点, 5 深裂, 裂片 线形, 冠管 纤细, 长 2. 2 — 2. 7 厘米; 花药长 6 — 8 (-10) 毫米, 伸出花 冠外; 花柱分 枝伸出 药管约 5 毫米。 瘦果 3 棱 形或稀 4 棱形, 长 4 一 6 毫米, 粗约 2 毫米, 无毛, 先端具 果缘; 冠毛 2 层, 淡黄 褐色, 短 羽毛状 或糙毛 状, 长 2. 5 — 3. 2 厘米。 花果期 8 — 10 月。 产于 中甸、 丽江、 鹤庆; 生于 海拔约 2000 米的 山坡或 草地。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5. 菜木香 (植 物分类 学报) 青木香 Dolomiaea edulis (Franch.) Shih (1986); 中国 植物志 (1987);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Saussurea edulis Franch . ( 1888 ) ; S . edulis Franch . a . caulescens Franch . ( 1888 ) ; Jurinea edulis ( Franch. ) Franch. ( 1894 ); S.Y.Hu ( 1967 ); ] . edulis Franch. f . caulescens (Franch.) Franch . (1894); Diels (1912); Vladimiria edulis ( Franch. ) Ling (1965); 图鉴 (1975)*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V. edulis (Franch.) Ling f. caulescens Ling et f . bracteata Ling et i . pinnatifida Ling ( 1965) ; 图鉴 ( 1975) , in nota;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 生莲座 状草本 或直立 草本。 主根圆 柱状, 直伸, 上 部粗达 2 厘米。 茎无 或有高 8 — 30 厘米、 基部粗 4 一 8 毫米 的茎。 基生叶 数枚, 莲 座状, 叶片椭 圆形、 宽椭 圆形、 长倒 卵形、 卵 形或近 圆形, 长 5 — 20 厘米, 宽 3 — 17 厘米, 先端钝 或圆, 具小 尖头, 基 部 楔形、 截形或 心形, 羽状 浅裂至 深裂, 顶 裂片披 针形至 卵形, 侧裂片 4 一 6 (-7) 对, 卵形、 宽 镰刀形 或斜三 角形, 全部 裂片先 端和边 缘具刺 尖头状 细齿, 表面 绿色, 背 面淡绿 色或白 绿色, 或 两面黄 绿色, 均被糙 伏毛, 叶柄长 1 一 11 厘米, 宽扁, 被糙伏 毛; 茎生叶 少数, 同莲座 状叶。 头状花 序单生 于茎基 顶的莲 座状叶 丛中或 茎顶的 苞叶群 中; 花序梗 粗壮, 长 1 一 8 厘米; 苞叶 数枚, 不 等长, 明 显比叶 片小; 总苞宽 钟形, 径 4 一 6 厘米; 总複片 4 一 5 层, 外层 卵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1.2 — 1.8 厘米, 宽 0.8 — 1.5 
菊 科  593  厘米, 先端圆 或钝, 中层卵 状披针 形或披 针状椭 圆形, 较长, 先端 急尖, 内层披 针形或 披针状 线形, 长 2. 5 — 4 厘米, 宽 3 — 6 毫米, 先端 渐尖, 全部总 苞片质 坚硬, 先 端具小 尖头, 边缘有 缘毛。 小花 花冠深 紫色、 紫 红色、 蓝 紫色或 蓝色, 管状, 长 2. 8 — 3. 2 厘 米, 冠檐 扩大, 外面具 腺点, 有 5 个线 形的深 裂片, 冠 管细, 长 2 — 2. 7 厘米; 花药长 达 7 毫米, 伸出花 冠外; 花柱分 枝长约 5 毫米, 伸出 药管。 瘦果 3 棱形, 压扁, 长 7 — 8 毫米, 宽 2 — 2. 5 毫米; 冠毛 多层, 黄褐色 或淡黄 褐色, 糙毛状 或短羽 毛状, 长 2 — 2.6 厘米。 花果期 6 — 10 月。 产于 德钦、 贡山、 中甸、 丽江、 鹤庆、 福贡、 大理、 漾濞; 生 于海拔 2600 — 41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下、 山坡草 地或岩 坡上。 四川西 南部和 西藏东 南部有 分布。 根 药用, 舒肝 理气、 健胃 止痛。 6. 怒江 川木香 (植 物分类 学报) Dolomiaea salwinensis ( Hand . -Mazz . ) Shih (1986); 中国 植物志 ( 1 987 ) * ; 横断山 区维 管植物 (1994). Jurinea saludnensis Hand. -Mazz. (1925) , (1936)*; S. Y. Hu (1967); Vladimiria sal-winensis (Hand. -Mazz. ) Iljin (1939); Ling (1965); S.Y.Hu (1969);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Mazzettia salwinensis (Hand. -Mazz. ) Iljin (1955)*; S.Y.Hu (1967). 多年生 莲座状 草本。 主根圆 柱形, 长 2 — 6 厘米, 粗 0.5 — 1.5 厘米, 直伸, 末端簇 生 多数粗 线形的 须根。 茎无 或有高 1 一 11 厘米、 基部粗 1.5 — 2 毫米、 无毛 的茎。 基生 叶 数枚, 呈莲 座状, 叶 片倒披 针形、 狭 倒披针 形或线 状倒披 针形, 长 3 — 10 厘米, 宽 0.6 — 2 厘米, 先 端钝, 基部狭 楔形, 羽状 浅裂或 有疏粗 齿或稀 全缘, 侧裂片 或粗齿 4 一 5 对, 三角形 或斜三 角形, 先 端钝或 急尖, 全 部裂片 或粗齿 边缘近 全缘, 两面绿 色或背 面 稍淡, 无毛, 无 腺点, 质 地薄, 中脉在 背面稍 凸起, 侧脉极 纤细, 叶 柄宽、 扁, 长 0.5 — 2. 5 厘米, 无毛; 茎生叶 常密聚 于头状 花序下 而呈苞 叶状, 与莲 座状叶 同形, 但 较小, 无柄。 头状花 序单生 于茎基 顶的莲 座状叶 丛中, 或生 于茎顶 的苞叶 群中; 总苞钟 形, 径 2 — 2. 5 厘米; 总苞片 3 — 4 层, 外层长 卵形, 长 1 一 1.2 厘米, 宽 4 一 6 毫米, 先 端钝, 中 层长卵 形或披 针形, 较长, 先端 钝或近 急尖, 内 层狭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1.8 — 2 厘米, 宽 2 — 3 毫米, 全 部总苞 片质地 坚硬, 先 端具短 尖头, 边缘狭 膜质、 常带 紫 色并具 缘毛。 小 花花冠 紫色、 紫红 色或暗 紫色, 管状, 长 2 — 2. 5 厘米, 冠檐 扩大, 外面被 微毛, 有 5 个线 形的深 裂片, 冠管 纤细, 长 1.4 一 1.7 厘米; 花 药长约 7 毫米, 伸出花 冠外; 花柱分 枝伸出 药管约 2 毫米。 瘦果 3 棱形, 长 3. 5 — 4 毫米, 粗 1.3 — 1.8 毫米, 黑色; 冠毛 2 层, 黄 褐色, 短羽 毛状, 长 1.7 — 2. 3 厘米。 花果期 7 — 10 月。 产于 德欽、 贡山; 生 于海拔 2900 — 3800 米的 灌丛边 和山坡 草地。 模 式标本 采自贡 山。 105. 矢 车菊属 Centaurea L. 一、 二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茎 直立或 匍匐, 稀 无茎。 叶 不分裂 或羽状 分裂。 头状花 序小或 较大, 于茎、 枝 顶端排 列成圆 锥状、 伞房状 或总状 花序, 稀仅 1 个 单生于 茎顶, 
594  云 南植物 志  有多 数或少 数异型 小花; 总苞 球形、 卵形、 钟 形或圆 筒形; 总苞片 多层, 覆瓦状 排列, 质地 坚硬, 形态 多样, 先端有 各种各 样的附 属物, 极 稀无附 属物; 花 序托有 托毛。 小花 各色, 外 围小花 无性或 雌性, 通常毛 管状, 先端数 齿裂, 中 央小花 两性, 管状; 花药基 部 附属物 极小, 花丝 扁平, 有乳突 状毛或 乳突; 花柱分 枝短, 分枝 基部有 毛环。 瘦果椭 圆形、 长椭圆 形或长 卵形, 先端 平截, 有具 锯齿的 果缘, 无棱, 有 时具细 脉纹, 疏被毛 或极稀 无毛, 侧生着 生面; 冠毛 多层, 白色、 淡 黄色或 褐色, 外层 较短, 向内 渐长, 刚 毛 状或糙 毛状, 最内层 通常膜 片状, 极少无 冠毛。 500~600 种, 主要分 布于地 中海区 和亚洲 西部。 我国 新疆产 7 种, 此外全 国各地 引种约 3 种。 云 南栽培 1 种。 1. 矢车菊 (图鉴 ) 图版 126: 1—6 蓝芙蓉 (云南 ), 车轮花 (河北 ) Centaurea cyanus L. (1753); DC. (1837); Kitam. (1953); S.Y.Hu (1966); 图 鉴 (1975 广;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秦岭 植物志 (1985广; 中国 植物志 (1987); 贵州 植物志 (1989 广. 一或 二年生 草本, 高 30 — 70 厘米或 更高。 主根圆 锥状, 上 部粗达 5 毫米, 延长, 向下 渐狭, 具 多数长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 部粗达 5 毫米, 中部 以上具 分枝, 茎和 枝具细 纵棱, 被灰白 色蛛丝 状毛。 基生叶 数枚, 叶 片长椭 圆状倒 披针形 或-披 针形, 长 6 — 11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渐狭, 大 头羽状 分裂, 顶 裂片较 大, 长椭圆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边 缘具小 鋸齿, 侧裂片 1 一 3 对, 披 针形、 线状 披针形 或 线形, 全缘, 有时 叶片不 分裂、 全 缘或具 锅齿, 具 叶柄; 茎下部 叶同基 生叶, 中部叶 和 上部叶 渐小, 披针状 线形至 线形,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0.2~0.8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 楔形, 边缘 全缘, 3 出脉 在背面 凸起, 无 叶柄, 全部 叶表面 绿色, 被稀 疏的蛛 丝状毛 或 无毛, 背面 被灰白 色蛛丝 状毛。 头状花 序单生 于茎枝 先端, 排 列成伞 房状; 花 序梗长 3 — 12 厘米, 被灰白 色蛛丝 状毛; 总 苞宽钟 形或狭 钟形, 径 1 一 1.5 厘米; 总苞片 数层, 外层椭 圆形, 长 2 — 3 毫米, 具 白色附 属物, 中 层狭椭 圆形, 较长, 具淡 褐色附 属物, 内层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1.1 一 1.3 厘米, 具 褐色附 属物, 附属物 外层的 较大, 沿 总芭片 长 下延, 中层和 内层的 渐小, 较短的 下延, 全部 附属物 边缘具 流苏状 锯齿。 外围 小花远 长 于中央 小花, 花冠 蓝色、 红色、 紫色或 白色, 长 2 — 2. 5 厘米, 冠檐不 整齐的 5 — 8 深 裂或 浅裂, 裂片披 针形至 卵形, 冠 管细; 中央小 花花冠 蓝色或 红色, 管状, 长 1 一 1.5 厘米, 冠檐 5 深裂, 裂片 条形, 冠管 纤细, 长 5 — 7 毫米。 瘦 果短圆 柱形, 长 3 — 4 毫 米, 粗约 1.5 毫米, 先端 平截, 下部 一侧的 着生面 凹人, 具 数条纤 细的纵 脉纹, 疏被白 色 微毛; 冠毛 白色或 褐色, 刚 毛状, 外层 极短, 向内 渐长达 3 — 4 毫米, 最内 1 层短, 全部 刚毛不 脱落。 花果期 5 — 8 月 。 昆 明等地 有庭园 栽培。 我国大 部分省 区普遍 栽培。 原产 欧洲。 除作 观赏植 物外, 还是 一良好 的蜜源 植物; 边花 有利尿 作用, 全草 浸出液 可治眼 疾; 花 可提取 染料; 种 子含油 率高。  養 
图 版 126 . 矢车菊 CentaureacyanusL., 1. 植株 上部, 2. 头状 花序, 3. 总 苞片, 4. 两 性花和 瘦果, 5. 雌花, 6. 瘦 果; 7 — 9. 刺包蓟 Cirsium henryi (Franch.) Diels, 7. 植株 上部, 8. 总 包片, 9. 小花。 (王红 兵绘) 
596  云南 植物志  106. 莉属 Cirsium Mill, emend . Scop. 一 年生、 二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茎 直立, 分 枝或不 分枝, 通常 被毛, 稀 无茎。 叶互 生, 分 裂或不 分裂, 两面 通常被 毛或具 针刺, 稀 无毛, 边缘具 针刺。 头状 花序直 立或下 垂, 少数 或多数 于茎、 枝先端 排列成 总状、 伞房状 或伞房 圆锥状 花序, 有 时集生 或为复 头状 花序, 有时 单生于 茎顶, 雌雄同 株或稀 异株; 总苞 钟形、 宽 钟形、 卵 形或近 球形, 被长 节毛、 蛛丝 状毛、 绵毛或 无毛; 总苞片 多层, 覆 瓦状或 镊合状 排列, 先端 急尖、 渐 尖 并具针 刺或有 时膜质 扩大, 边缘 全缘, 有缘 毛或具 针刺, 有时 流苏状 撕裂; 花 序托密 被长 柔毛。 小花 多数, 全部两 性或稀 单性, 花冠 管状, 通常紫 色或紫 红色, 稀白 色或淡 黄色, 超出 总苞, 冠檐 5 深裂, 冠管 纤细; 花 丝常被 毛或具 乳突, 极稀 无毛, 花 药基部 附属 物丝状 分裂; 花柱 2 分枝, 分枝 基部有 毛环。 瘦果 压扁, 淡 褐色、 黑 褐色或 黄色, 光滑, 先端截 形或斜 截形, 有 果缘, 基底着 生面; 冠毛 多层, 淡褐色 或稀污 白色, 长羽 毛状, 外层 稍短, 通 常短于 花冠, 稀等长 或长于 花冠, 基 部连合 成环, 整体 脱落。 约 250 — 300 种, 广布于 欧洲、 亚洲、 北美、 中美和 北非。 我国有 50 多种, 大多省 区有 分布。 云南产 16 种, 全 省各地 均有。 分种 检索表 1 (30) 雌雄 同株, 小 花全部 两性, 有 能育的 雌蕊和 雄蕊; 冠毛 淡褐色 或稀污 白色, 果期等 长于或 短 于小花 花冠。 2 (23) 全 部总苞 片先端 急尖、 渐尖或 钻形, 不 为曲膝 状的红 色膜质 扩大。 3 (12) 叶 表面或 两面无 针刺。 4 (7) 全部 总苞片 近等长 或外层 稍短, 不呈 明显的 覆瓦状 排列。 5 (6) 总苞片 边缘具 针刺; 总苞径 2 — 3 厘米, 无毛; 小花花 冠红色 或紫色 1. $ij 苞蓟 C.henryi 6 (5) 总苞片 边缘无 针刺; 总苞径 3. 5 — 4. 5 厘米, 疏 被蛛丝 状毛; 小花 花冠白 色或稀 淡黄色 … 2* 马刺莉 C . monocephalum 7 (4) 总 苞片自 外向内 渐长, 呈 覆瓦状 排列。 8 (11) 叶两面 绿色, 疏被多 细胞具 节毛或 无毛; 头状 花序不 为总状 排列。 9 (10) 根数条 簇生, 萝 卜状或 棒状; 茎分 枝或不 分枝; 头 状花序 直立, 不明显 组成花 序式; 总苞 片不为 钻形, 直立 3. 蓟 C.japonicum 10 (9) 主 根直, 圆 柱状; 茎上部 伞房状 分枝; 头 状花序 下垂, 组成伞 房或圆 锥状; 总苞片 钻形, 上 部反折 或平展 4. 路骑 C.handelH 11 (8) 叶表面 绿色, 被多 细胞具 节毛, 背面被 灰白色 蛛丝状 线毛; 头 状花序 4 一 8 个排 成总状 … 5. 总状莉 C.racemiforme 12 (3) 叶 表面或 两面具 针刺。 13 (16) 叶两 面绿色 或背面 稍淡。 14 (15) 叶 侧裂片 长与宽 近等或 稍短, 表 面具疏 针刺, 背面无 针刺; 总苞径 5 — 6 厘米, 被密 而松的 绵毛; 小花长 3. 2 — 3. 5 厘米 6. 贡山蓟 C.eriophoroides 
菊 科  597  15 (14) 叶侧 裂片长 明显过 于宽, 表 面具密 针刺, 背 面具疏 针刺; 总苞径 3. 5 — 4. 5 厘米, 无 毛或被  疏 的蛛丝 状毛; 小花长 2 — 2. 2 厘米 7. 两面刺 C.chlorolepis 16 (13) 叶表面 绿色, 背面被 灰白色 蛛丝状 绒毛。 17 (20) 总苞 无毛。 18 (19) 总苞片 钻形, 不 明显呈 覆瓦状 排列; 叶侧裂 片长不 过于宽 …… 8. 钻苞蓟 C.subulariforme 19 (18) 总苞 片不为 钻形, 呈 覆瓦状 排列; 叶侧 裂片长 过于宽 9. 披针蓟 C.interposUum 20 (17) 总苞 被妹丝 状毛。  21 (22) 总苞径 3 — 4 厘米, 被稀疏 的蛛丝 状毛; 头 状花序 不为绵 球状; 小花长 1.8 — 2 厘米 10. 灰莉 C.griseum 22 (21) 总苞径 4 一 6 厘米, 被密集 而膨松 的蛛丝 状毛; 头状花 序呈绵 球状; 小花长 2. 5 — 3 厘米 … 11. 丽江莉 C.lidjiangense 23 (2) 内 层总苞 片先端 有曲膝 状的红 色膜质 扩大。 24 (25) 叶两面 绿色, 沿脉被 长节毛 12. 南蓟 C.argyrancanthum 25 (24) 叶表面 绿色, 无毛或 被长节 毛或具 针刺, 背 面被灰 白色蛛 丝状厚 绒毛。 26 (29) 叶 表面无 针刺。 27 (28) 叶 不分裂 13. 湖北蓟 C.hupehense 28 (27) 叶羽 状深裂 或浅裂 14. 牛口蓟 C.shansiense 29 (26) 叶表面 具针刺 15. 覆瓦莉 C.leducei 30 (1) 雌雄 异株, 雌 株的小 花全部 雌性, 雄蕊 退化, 雌蕊 发育, 结实, 两性植 株的小 花全部 两性, 雌蕊和 雄蕊均 发育, 但不 结实; 冠毛污 白色, 雌株 的冠毛 长于小 花花冠 16. 刺儿茶 C.setosum 1. 刺苞蓟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26: 7-9 滇银 刺蓟、 大 理蓟、 黑鳞蓟 (云南 ) Cirsiuin henryi (Franch.) Diels (1901); S.Y.Hu (1966); Shih (1984); 中 国植物 志 (1987 广;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Cnicus henryi Franch . (1897); C . forrestii Diels (1912); C . taliensis J .F.Jeffr. (1912); Cirsium forrestii (Diels) Levi. ( 1916); Petrak in Hand.-Mazz. ( 1936); S.Y.Hu (1966); Lauener (197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C.taliense (J. F.Jeffr.) Levi. (1916); Petrak in Hand.-Mazz. (1936); S.Y.Hu (1966); Lauener (1976);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C.melanolepis Petrak (1938); S.Y.Hu (196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50 厘米, 稀达 100 厘米或 更高。 根 茎短, 粗达 2 厘米, 密盖 枯叶 残基; 须根 数条, 圆 柱状, 粗达 7 毫米, 延长, 具少数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 立, 基部粗 3 — 7 (-10) 毫米, 不分 枝或上 部具短 分枝, 茎 和枝有 纵棱, 密被 褐色多 细 胞的长 节毛。 基生叶 数枚, 叶片 轮廓披 针形、 倒 披针形 或狭椭 圆形, 长 8 — 18 厘米, 宽 3 — 6 厘米, 先端渐 尖并延 伸成长 4 一 8 毫米的 黄褐色 针刺, 基部 渐狭并 下延, 羽状深 裂至 全裂, 裂片 5 — 8 对, 披 针形、 狭 披针形 或长三 角形, 边缘 具疏粗 鋸齿, 齿 端和齿 缘有长 (2 —) 4 一 8 毫米的 黄褐色 针刺, 全部 裂片两 面绿色 或背面 稍淡, 疏被和 沿脉密 被褐 色的多 细胞长 节毛, 叶柄长 1 一 3 厘米, 宽扁, 上部 具翅; 茎下部 叶同基 生叶, 向 上叶片 渐小、 裂片 渐少和 具短柄 至无柄 抱茎, 最 上部叶 线形, 不 分裂, 边缘具 针刺。 头 
598  云南 植物志  状花 序通常 2 — 6 个于茎 顶排成 短总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1.5 厘米, 有时 花序梗 延长而 作 伞房状 排列, 或者 1 一 2 个 于茎和 枝顶排 列成圆 锥状, 稀植 株仅具 1 个 头状花 序单生 于 茎顶; 总苞 钟形, 径 2 — 3 厘米, 无毛; 总苞片 5 — 6 层, 近等长 或外层 稍短, 长 1.2 — 1.5 厘米, 外 层长三 角形, 中层 长三角 形至披 针形, 内层 线状披 针形, 全 部总苞 片先端 渐尖, 具黄 褐色的 针刺, 边缘具 平展、 长 2. 5 — 3 毫米的 针刺, 内 层针刺 较疏、 短。 小花 多数, 全部 两性, 结实, 花冠 紫色、 紫 红色或 红色, 长 1.4 一 1.6 厘米, 冠檐 扩大, 5 深裂, 裂片 线形, 冠 管细, 长 6 — 8 毫米; 花药长 6 — 7 毫米; 花柱伸 出药管 2 — 3 毫米。 瘦 果圆柱 状倒圆 锥形, 长 3 — 4 毫米; 冠毛淡 褐色, 多层, 长羽 毛状, 长 1.4 一 1.6 毫米。 花果期 4 一 9 月。 产于 中甸、 宁范、 维西、 丽江、 永胜、 剑川、 大理、 昆明、 宜良、 会泽、 昭通; 生 于海拔 1500 — 3500 米的 林下、 灌丛中 或山坡 草地。 湖北和 四川有 分布。 2. 马剌蓟 (植 物分类 学报) 刺盖 (四川 ) Cirsium monocephalum (Vant.) Levi. (1915); S.Y.Hu (1966); Shih (1984); 秦 岭 植物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7); 贵州 植物志 (1989广 . Cnicus monocephalus Vant. (1903); C . cavaleriei Levi. (1913); Cirsium cava- leriei ( Levi. ) Levi. (1913); S.Y.Hu ( 1966 ); Lauener ( 1976 ); C . provosti Franch . var . monocephalum ( Vant . ) Petrak ( 1938 ) ; S.Y.Hu ( 1966 ) ; Lauener ( 1976 ) ; C . provosti Franch . var . spinosum Petrak (1938); S.Y.Hu (196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60 — 120 (-150) 厘米 - 主根圆 柱状, 延长, 具数 条粗线 形的须 根 和多数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 部粗达 2 厘米, 上部具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疏 被灰白 色的蛛 丝状毛 和多细 胞的长 节毛, 或 有时近 无毛。 基生叶 在花期 枯萎, 叶片轮 廓狭椭 圆形、 椭 圆状披 针形、 披针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12 — 20 厘米, 宽 4 一 6 厘米, 先端 急尖, 具 针刺, 基部 渐狭, 羽状 深裂, 裂片 5 — 9 对, 全部 裂片披 针形、 狭披针 形或近 三 角形, 先 端具长 3 — 10 毫米的 黄褐色 针刺, 边 缘具长 1 一 2 毫米的 缘毛状 针刺, 两面 绿色 或背面 稍淡, 无毛或 表面散 生多细 胞的长 节毛, 叶柄长 3 — 6 厘米, 具翅, 翅缘具 齿, 齿 端有短 针刺, 基部 扩大成 宽鞘; 茎下部 叶同基 生叶, 向上叶 片渐小 和裂片 渐少, 中部 以上叶 无柄, 基部扩 大并半 抱茎, 其 他同基 生叶。 头状花 序单生 于茎、 枝 先端, 排 列 成伞房 状或圆 锥状; 花 序梗长 或短, 被蛛 丝状毛 和多细 胞的长 节毛; 总 苞宽钟 形或半 球形, 径 3. 5 — 4. 5 厘米, 疏 被蛛丝 状毛; 总 苞片约 8 层, 近 等长, 披针 状线形 或钻状 线形, 长 2 — 3. 5 厘米, 先端长 渐尖并 延伸成 针刺, 边缘无 针刺, 外层和 中层先 端或上 部常 反折, 内层 直立。 小花 多数, 全部 两性, 结实, 花 冠白色 或稀淡 黄色, 管状, 长 1.8 — 2 厘米, 冠檐狭 筒状, 5 深裂至 中部, 裂片 线形, 冠管 纤细, 长 7 — 8 毫米; 花药 长 5 — 6 毫米; 花柱伸 出药管 4 一 5 毫米。 瘦果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3. 5 — 4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褐色, 无毛; 冠毛淡 褐色, 多层, 长羽 毛状, 长 1.5 — 1.8 毫米。 花果 期 7 — 9 月。 产于 昆明、 镇雄、 彝良、 富宁、 屏边; 生 于海拔 1300 — 2000 米的 林缘、 山 坡草地 
菊 科  599  或农 田边。 分布于 湖北、 陕西、 甘肃、 四川和 贵州。 云南新 记录。 陕 西用根 挤汁治 烫伤。 3. 蓟 (江苏 南部种 子植物 手册) 罗 平蓟、 三头菊 (云南 ), 地 萝卜、 天 冬草、 刺菜、 野萝 卜菜 (广西 ), 山萝 卜 (广 东), 野 麦子、 勒菜、 棘蓟 (江西 ), 番 红花、 地娱蚣 (秦岭 ), 大蓟 (图鉴 ) Cirsium japonicum Fisch.ex DC. (1837) ; Yabe (1904) ;Kitam. (1934) , (1937) ; Chang (1937);S.Y.Hu (1966); 海南 植物志 (1974)*; 图鉴 (1975r;Shih (1984); 秦岭 植物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7);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 1984) . Cnicus japonicus (DC.) Maxim. (1874); C. japonic us (DC. ) Maxim, var. inter- medius Maxim. (1874); Carduus japonicus (DC. ) Franch. (1883); Cnicus bodinieri Vant. (1903); C. cerberus Vant. (1903); Cirsium japo nicum Fisch . ex DC. var. inter- medium (Maxim. ) Matsum. (1912) ; C . maackii Maxim, var. intermedium (Maxim. ) Nakai (1912); C. bodinieri (Vant. ) Levi. (1913); C. cerberus (Vant. ) Levi. (1913), (1914), (1915); S. Y. Hu (1966); Lauener (197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C. belingschanicum Petrak ex Hand.-Mazz. (1936); S. Y. Hu (1966); 图鉴 (1975)*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C. japonicum Fisch. ex DC. var. ausrale Kitam. (1931); S. Y. Hu (1966); C. hainanensis Masamune (1943). 多年生 草本, 高 (40 —) 80 — 150 厘米。 根数条 簇生, 萝 卜状或 棒状。 茎 直立, 分 枝或不 分枝, 莲 和枝有 纵棱, 被多细 胞的长 节毛, 先 端密被 灰白色 的绒毛 和多细 胞的长 节毛。 基生叶 数枚, 叶 片轮廓 卵形、 狭 倒卵形 或狭椭 圆形, 长 8 — 20 厘米, 宽 2. 5 — 8 厘米, 羽状 深裂或 全裂, 顶裂片 披针形 或长三 角形, 侧裂片 6 — 12 对, 中 部裂片 较大, 向两端 渐小, 卵状披 针形、 半椭 圆形、 斜三 角形、 长三角 形或三 角状披 针形, 宽 0.5 — 3 厘米, 全 部裂片 先端具 针刺, 边缘疏 具不等 大的小 锯齿, 有 时锅齿 粗大, 齿 顶具长 2 — 6 毫米的 针刺, 齿缘具 小而密 的针刺 或近无 针刺, 叶柄 具翅, 翅缘有 针刺或 刺齿; 茎生 叶同基 生叶, 自 下向上 渐小, 无柄, 半 抱茎, 全部 叶两面 绿色, 沿脉 疏被多 细胞的 长节 毛或短 节毛, 有时近 无毛。 头状花 序通常 直立, 少 数生于 茎先端 且花序 极短, 不呈 明显的 花序式 排列, 极 稀单生 茎顶; 总苞 钟形, 径约 3 厘米; 总 苞片约 6 层, 直立, 覆 瓦状 排列, 外 层和中 层卵状 三角形 或长三 角形, 长 8 — 13 毫米, 宽 3 — 3. 5 毫米, 先端 长 渐尖, 有长 1 一 2 毫 米的短 针剌, 内层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15 — 20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先 端渐尖 呈软针 刺状, 全部 总苞片 背面有 微糙毛 并沿中 脉有點 质腺。 小 花全部 两性, 花冠 红色、 紫 红色或 紫色, 管状, 长约 2.1 厘米, 冠檐长 1.2 厘米, 具 不等的 5 浅裂, 冠 管细。 瘦果楔 状倒披 针形, 压扁, 偏斜, 长约 4 毫米, 宽约 2.5 毫米, 先端斜 截形; 冠毛浅 褐色, 多层, 长羽 毛状, 长达 2 厘米。 花果期 4 一 11 月。 产于 屏边、 蒙自、 嵩明、 罗平、 富源、 威 信等; 生 于海拔 1450 — 2250 米的 山坡草 地、 路边、 田边及 溪边。 我国 东北、 华北、 华东、 华中、 华 南和西 南广泛 分布。 日本和 朝鲜 也有。 全 草和根 药用, 能祛瘀 散结、 止血 凉血。 
600  云 南植物 志  4. 路骑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沧江蓟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Cirsium handelii Petrak ex Hand. Mazz. (1926), (1936); S.Y.Hu (196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hih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60 — 150 (-300) 厘米。 主根圆 柱状, 直伸, 延长, 具极 多数侧 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 部粗达 2 厘米, 上部具 伞房状 分枝, 莲和 枝具纵 棱, 疏被多 细胞长 节毛, 上部混 生蛛丝 状毛。 基生叶 在花期 枯落; 茎下部 叶和中 部叶长 椭 圆形, 长 10 — 25 (-40) 厘米, 宽 3 — 7 (-9) 厘米, 羽状 浅裂或 深裂, 顶裂 片长三 角形, 侧裂片 6 — 8 对, 半 卵状披 针形、 宽三角 形或半 圆形, 全部 裂片两 面绿色 或背面 淡绿, 疏被 多细胞 的长节 毛或短 节毛, 或仅背 面沿脉 被毛, 或 两面均 无毛, 边缘 具针刺 和 刺齿, 齿端和 齿缘具 针刺, 全部 针刺长 4 一 10 毫米, 叶柄 具翅, 翅缘有 针刺, 基部扩 大耳状 抱茎, 上部叶 渐小, 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基部 扩大半 抱茎, 无柄, 边缘 羽状浅 裂或具 刺齿。 头 状花序 下垂, 少数 于茎、 枝先 端排列 成疏松 的伞房 圆锥状 花序或 紧密的 伞房状 花序, 稀单生 茎顶; 花 序梗长 或短, 被灰白 色蛛丝 状毛; 总苞 钟形, 径 3 — 5 厘 米; 总苞片 6 — 7 层, 覆瓦状 排列, 外层长 5 — 8 毫米, 中层 渐长, 内层长 12 — 25 毫米, 全部 总苞片 钻状披 针形、 椭圆状 披针形 或稀宽 线形, 先端 渐尖并 延伸成 针刺, 上 部反折 或 平展, 无毛。 小 花全部 两性, 花冠 红色、 紫 红色或 紫色, 管状, 长 2.1 — 2. 7 厘米, 冠檐 5 浅裂, 裂片 线形, 不 等长, 长 3 — 4 毫米, 冠管 纤细, 长 11 一 15 毫米。 瘦 果倒披 针形, 偏斜, 稍 压扁, 褐色, 长 3. 2 — 4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先端斜 截形; 冠毛 多层, 浅 褐色, 长羽 毛状, 长达 20 毫米。 花果期 6 — 10 月。 产于 德钦、 贡山、 维西、 福贡、 丽江; 生 于海拔 2040 — 3350 米的 林下、 林 缘或山 坡 草地。 四川和 贵州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钦。 5. 总状蓟 (植 物分类 学报) Cirsium racemiforme Ling et Shih ( 1984 ); 中国 植物志 ( 1987 ) * ; 贵州 植物志 (1989)*. 多年生 草本, 高 100 — 200 厘米。 主根圆 柱状, 粗达 7 厘米, 具粗的 长侧根 和纤维 状 细根。 莲 单一, 直立, 基 部粗达 7 毫米, 不 分枝, 具 纵棱, 被多 细胞的 长节毛 和蛛丝 状毛, 先端毛 较密。 基生 叶和茎 下部叶 在花期 枯落; 茎 中部叶 椭圆形 或狭椭 圆形, 长 9 一 21 厘米, 宽 4 一 7 厘米, 羽状 深裂或 浅裂, 顶裂片 长三角 形或披 针形, 侧裂片 5 — 8 对, 半 椭圆形 或宽三 角形, 中 部裂片 较大, 全 部裂片 边缘具 针刺或 刺齿, 齿顶有 针刺, 全部 针刺长 2 — 4 毫米, 叶片质 较厚, 表面 绿色, 被多细 胞的短 节毛, 背 面密被 灰白色 的 姝丝状 绒毛, 无 叶柄, 蓥上部 叶渐小 和裂片 渐少, 其 他同中 部叶。 头状 花序直 立或斜 展, 4 一 8 (-15) 个 于茎顶 排成长 10 — 25 厘米 或更长 的总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0.3 — 2 厘 米或 更长, 密被 灰白色 的蛛丝 状绒毛 和多细 胞的长 节毛; 总苞 钟形, 径 2. 5 — 3 厘米; 总 苞片约 6 层, 覆瓦状 排列, 外层 和中层 长三角 形或三 角状披 针形, 长 6 — 9 毫米, 先 端 急尖, 具长 0.8 — 1.2 毫米的 针刺, 背面 被短糙 毛和中 肋上部 有黑色 點腺, 内 层线状 披 针形至 线形, 长 14 一 22 毫米, 先端 渐尖、 膜质。 小 花全部 两性, 花冠紫 红色, 管状, 
菊 科  601  长 2. 3 — 2. 5 厘米, 冠檐 5 深裂, 裂片 线形, 不 等长, 冠管 纤细, 长 1.1 一 1.4 厘米。 瘦 果狭 楔形, 长约 5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先端 截形, 稍 压扁, 淡 黄色, 无毛, 具 凸起的 细 条纹; 冠毛 多层, 浅褐 色或污 褐色, 长羽 毛状, 外层 较短, 内层长 2. 2 — 2. 4 厘米。 花果期 4 一 6 月 。 产 富宁; 生 于海拔 1000 米 附近的 林缘。 江西、 福建、 湖南、 广西和 贵州有 分布。 6. 贡山蓟 (图鉴 ) 图版 127: 1—4 毛头蓟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绵头蓟 (西藏 植物志 ), 大蓟, 大 刺儿菜 Cirsium eriophoroides (Hook.f.) Petrak (1912); Levi. (1915); S.Y.Hu (1966); Hara (1971); Lauener (197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Shih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Cnicus eriophoroides Hook.f. (1881); Cirsium boLocephalum Petrak ex Hand. -Mazz. (1926), (1936); S.Y.Hu (1966);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Shih ( 1984 ) ; 西藏 植物志 ( 1985 )* ; C.bolocephalum Petrak ex Hand. -Mazz. var. racemosum Petrak ex Hand . -Mazz . (1926), (1936); S.Y.Hu (196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C . bolocephalum Petrak ex Hand . -Mazz . var . setchwanicum Petrak ex Hand. -Mazz. (1926), (1936); S.Y.Hu (1966). 多年 生高大 草本, 高 (60 —) 100-200 (-300) 厘米。 根数条 簇生或 明显具 主根, 圆 柱状, 具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根 茎短, 粗达 2 厘米。 茎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1 一 2 厘 米, 上部具 分枝, 茎和枝 具多数 纵棱, 疏 被多细 胞的长 节毛和 灰白色 的蛛丝 状毛。 基生 叶 和茎最 下部叶 在花期 枯落; 茎 下部叶 和中部 叶长椭 圆形, 长 20 — 35 厘米, 宽 6 — 15 厘米, 羽状 浅裂或 深裂, 顶裂片 三角形 或长三 角形, 侧裂片 6 — 9 对, 半椭 圆形、 半圆 形或 卵形, 长不过 于宽, 先端具 针刺, 边缘有 2 — 5 个 刺齿或 针刺, 全部 针刺长 5 — 15 毫米, 叶柄长 或短, 宽扁, 上部叶 渐小, 无柄, 基部半 抱茎, 全 部叶质 较薄, 纸质, 两 面绿色 或背面 稍淡, 表面具 稀疏、 长 3 — 8 毫米的 针刺, 背 面无毛 或沿脉 被多细 胞长或 短的 具节毛 并混生 疏蛛丝 状毛。 头 状花序 直立或 下垂, 3 — 5 个于 茎和枝 先端排 成伞房 状 花序, 极 稀单个 顶生; 花序梗 粗壮, 长 或短, 被灰 白色蛛 丝状毛 和多细 胞毛; 总苞宽 钟 形或近 球形, 径 5 — 6 (— 8) 厘米, 被 密集而 膨松的 绵毛, 基部 有数枚 苞叶, 苞叶狭 披 针形或 线形, 边 缘有长 针刺; 总 苞片约 6 层, 镊合 状排列 或至少 不为明 显的覆 瓦状排 列, 外层 和中层 披针状 钻形或 三角状 钻形, 长 2 — 3 厘米, 先 端具长 针刺, 背面被 刺毛, 内 层线状 钻形, 长达 4 厘米, 先端 渐尖。 小 花全部 两性, 花冠紫 色或蓝 紫色, 管状, 长 3. 2 — 3. 7 厘米, 冠檐 5 深裂, 裂片 线形, 不 等长, 长 3 — 5 毫米, 冠 管细, 长 2 — 2. 4 厘米。 瘦果楔 状长椭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约 2 毫米, 先端 平截, 黑 褐色, 无毛; 冠 毛 多层, 浅褐 色或污 白色, 长羽 毛状, 长 2. 5 — 3 厘米。 花果期 6 — 11 月。 产于 德铁、 贡山、 福贡、 兰坪、 丽江; 生 于海拔 (2600 —) 3200 — 4100 米的 林缘、 灌 丛边、 山坡 草地、 高山草 甸或碎 石间。 四川西 南部和 西藏东 南部有 分布。 锡金也 有。 全草 药用, 有散瘀 消肿、 止血 凉血的 功效。 
602  云 南植物 志  图 版 127 1—4. 贡山蓟 Grsium eriophoroides (Hook.f.) Petrak, 1. 植株 上部, 2. 总 范片, 3. 小花, 4. 冠毛; 5 — 8. 丽江 fil C.lidiiangensis Pelrak ex Hand.-Mazz. , 5, 植株 上部, 6. 总 苞片, 7. 小花, 8. 冠毛。 (王红 兵绘) 
菊 科  603  7. 两面刺 (植 物分类 学报) 大蓟 (滇 南本草 ), 滇 大蓟、 抱母鸡 刺根、 蓟 刺根、 鸡 脚刺、 牛 口刺、 青刺蓟 (云 南), 鸡足 刺根, 蓟 刺根, 鸡 刺根, 牛肋巴 Cirsium chlorolepis Petrak ex Hand . -Mazz . (1926), (1936); C.Y.Wu (1944)* ; S.Y.Hu (196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hih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 ; 贵 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40 —) 80-100 (-150) 厘米。 根 常数条 簇生, 长纺 锤状, 长达 20 厘米, 中部粗 1 (一 2) 厘米, 具线 形的长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部 粗 4 一 17 毫米, 分 枝或不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密被 多细胞 的长节 毛和糙 硬毛并 混生稀 疏 的蛛丝 状毛, 先端蛛 丝状毛 较密。 基生叶 早落; 茎下部 叶和中 部叶披 针形或 狭椭圆 形, 长 10— 15 (-40) 厘米, 宽 3— 5 (-8) 厘米, 羽状 深裂或 全裂, 顶 裂片长 披针形 或长三 角形, 侧裂片 5 — 8 对, 长三 角形、 半 长椭圆 形或长 卵形, 中 部裂片 较大, 全部 裂片质 坚硬, 长 明显过 于宽, 先端 急尖, 具长 3 — 7 毫米的 针刺, 边缘 全缘并 反卷, 具 针刺状 缘毛, 两面绿 色或淡 绿色, 表面密 被顺向 贴伏、 长 1 一 2 毫米的 针刺, 背 面被疏 或沿脉 较密、 长 0.5 — 0.8 毫米的 针刺, 有 时侧裂 片再次 2 深裂, 叶 柄无, 基部 耳状抱 茎, 上部 叶渐小 和裂片 渐少。 头状花 序通常 下垂, 3 — 6 个 于茎、 枝顶排 列成总 状或伞 房状 花序, 或单生 枝顶; 花 序梗长 或短, 密 被灰白 色的蛛 丝状毛 和多细 胞的长 节毛、 糙 硬毛; 总苞宽 钟形, 径 3. 5 — 4. 5 厘米; 总苞片 7 — 10 层, 通常 镊合状 排列, 钻 状披针 形, 外层和 中层长 10 — 15 毫米, 先端渐 尖并延 伸成长 2 — 3 毫米的 针刺, 背面被 刺毛, 有时 具稀疏 的蛛丝 状毛, 上部 反折, 内层长 20 — 25 毫米, 先端 渐尖、 膜质, 背 面疏被 短 柔毛或 无毛。 小 花全部 两性, 花冠紫 红色、 紫色、 暗紫 色或蓝 紫色, 管状, 长 2 — 2.2 厘米, 冠檐 5 深裂, 裂片 线形, 不 等长, 长 3 — 4 毫米, 冠 管长约 1 厘米。 瘦果狭 椭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 2 — 2. 5 毫米, 先端 平截, 光滑 无毛, 黄 白色转 褐色; 冠毛多 层, 淡褐 色或污 白色, 长羽 毛状, 长 1.5 — 1.7 厘米, 先端扩 大成纺 锤状。 花果期 7— 11 月。 产于 丽江、 宾川、 昆明、 安宁、 呈贡、 罗平、 寻甸; 生 于海拔 1600 — 2800 米的林 下、 灌 丛中、 山坡或 沟边、 路旁。 贵州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昆明。 根 人药, 能止血 散瘀、 清凉 解毒之 功效。 外用 治跌打 肿毒。 8. 钻苞蓟 (植 物分类 学报) Cirsium subulariforme Shih (1984); 中国 植物志 ( 1987) *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100 — 200 厘米。 根数条 簇生, 圆 柱状, 长达 16 厘米, 粗 3 — 5 毫 米, 具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 部粗达 1 厘米, 上部具 分枝, 茎和 枝具纵 棱, 被稀疏 的蛛丝 状毛, 先端毛 较密。 基生叶 数枚, 叶片 椭圆形 或狭椭 圆形, 长 12 — 16 厘米, 宽 5 — 7 厘米, 羽状 浅裂或 深裂, 顶 裂片三 角形, 侧裂片 6 — 11 对, 半 椭圆形 或三 角形, 长不过 于宽, 全 部裂片 边缘有 3 — 5 个不 等大的 三角形 刺齿, 裂片先 端和齿 顶 有长达 1 厘米的 针刺, 齿缘 有长约 1 毫米的 缘毛状 针刺, 质 地薄, 表面 绿色, 密被长 1 一 10 毫米的 针刺, 背 面密被 灰白色 蛛丝状 绒毛, 叶柄长 4 一 6 厘米, 具翅, 翅 羽状浅 
604  云 南植物 志  裂或 波状, 裂片边 缘有长 1 一 1.5 厘 米的针 刺和缘 毛状短 针剌; 茎下部 叶长达 40 厘米, 宽达 18 厘米, 叶 柄长达 14 厘米, 上部叶 渐小, 狭椭 圆形、 披针形 至狭披 针形, 无柄, 其 他同基 生叶。 头 状花序 数个, 在茎、 枝先端 排成总 状或伞 房状; 花 序梗长 或短, 被灰 白色 的蛛丝 状毛; 总苞 钟形, 径 3 — 4 (-5) 厘米, 无毛; 总苞片 7 — 9 层, 通 常镊合 状 排列, 外层 和中层 椭圆状 钻形或 披针状 钻形, 连 针刺长 1.5 — 2. 4 厘米, 先端 渐尖并 延 伸成长 0.7 — 1 厘米的 针刺, 内 层线状 钻形, 长 2. 5 — 3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小 花全部 两性, 花冠紫 红色, 管状, 长约 3 厘米, 冠檐 5 深裂, 裂片 线形, 长 5 — 6 毫米, 冠管 纤细, 长 1.7 — 1.9 厘米。 瘦 果狭长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压扁, 光滑 无毛, 先端 平截; 冠毛 多层, 浅褐 色或污 白色, 长羽 毛状, 长 1.8 — 2. 2 厘米。 花果 期 7 — 9 月。 产 于贡山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2200 — 2500 米 的山坡 草地或 路边。 西 藏东南 部有 分布。 9. 披针蓟 (植 物分类 学报) 居中蓟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Cirsium interpositum Petrak.in Fedde (1938) ; S.Y.Hu (196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hih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 Cnicus griffithii Hook . f . (1881), non Cirsium griffithii Boiss. ; Cirsium handelii auct.non Petrak ex Hand.-Mazz. : 西藏 植物志 (1985). 多年生 草本, 高 (60 —) 100—250 (—300) 厘米。 茎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2 — 3 厘 米且近 木质, 上部具 分枝, 茎 和枝有 纵棱, 疏 被蛛丝 状毛。 基生 叶和茎 下部叶 未见; 茎 中部叶 狭椭圆 形或椭 圆形, 长达 60 厘米, 宽达 25 厘米, 羽状 深裂至 全裂, 裂片 8 — 11 对, 全部裂 片狭披 针形, 长过 于宽, 中部裂 片长达 18 厘米, 宽达 3 厘米, 两端 裂片渐 小, 先端渐 尖并延 伸成长 1 一 1.5 厘米的 针刺, 基部 两侧具 1 一 2 个长 1.5 — 2 厘 米的针 刺齿, 边 缘通常 全缘, 具长 1 一 3 毫米的 缘毛状 针刺, 叶 柄无, 基 部扩大 抱茎, 扩大部 分有 数枚长 2 — 3 厘米的 针刺, 茎上部 叶渐小 和裂片 渐少, 最 上部叶 线形, 其他 同中部 叶, 全 部叶质 地薄, 表面 绿色, 具极 稀疏、 稀疏 或少有 密集的 针刺, 背面 密被灰 白色的 蛛丝状 绒毛。 头 状花序 下垂或 下倾, 数个 在茎和 枝先端 排列成 伞房状 花序; 花序 梗疏被 蛛丝 状毛; 总苞宽 钟形, 径 4 一 5 厘米, 无毛; 总苞片 8 — 10 层, 覆瓦状 排列, 外层长 三角 形或披 针形, 长 5 — 10 毫米, 先端渐 尖并延 伸成长 0.5 — 2 毫米的 针刺, 中层 渐长, 内 层狭披 针形至 线形, 长 2. 5 — 3 厘米, 先端 膜质、 渐尖。 小 花全部 两性, 花冠淡 红色、 淡紫 红色、 紫红色 或有时 黄色、 暗 黄色, 管状, 长 2. 5 — 3 (-3.6) 厘米, 冠檐 具不等 的 5 深裂, 裂片 线形, 长 3 — 6 毫米, 冠管 纤细, 长 1.5 — 2 (-2.5) 厘米。 瘦 果楔状 长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约 2 毫米, 黄 褐色转 黑色, 先端斜 截形; 冠毛 多层, 浅褐色 或污 白色, 长羽 毛状, 长 2. 2 — 2. 5 厘米。 花果期 8 — 12 月。 产 于贡山 等地; 生 于海拔 1500 — 2700 米的 林缘、 灌 丛中、 路边、 沟旁或 荒地。 西 藏东 南部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滇西。 10. 灰蓟 (植 物分类 学报) 小蓟、 鸡 脚刺、 鸡刺根 (滇 南本草 ), 喜阳蓟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总状蓟 (图 
菊 科  605  鉴), 大蓟 Cirsium griseum Levi. (1913), (1915) ; Petrak in Hand.-Mazz. (1936), in nota; S.Y.Hu (1966); Lauener (197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Shih (1984); 中 国植物 志 (1987);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Cnicus mairei Levi. (1912); Cirsium mairei ( Levi . ) Levi. (1913), ( 1915) ; S. Y.Hu (1966); C.botryodes Petrak ex Hand.-Mazz. ( 1926) ,( 1936) ; S.Y.Hu (1966); 图 鉴 (1975)*; 秦岭 植物志 (1985)*; C.heleophilum Petrak ex Hand.-Mazz. (1926), (1936); S.Y.Hu (196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C . yunnanensis Petrak (1971— 1972). 多年生 草本, 高 70 — 150 (-200) 厘米。 根数条 簇生, 圆柱状 或长萝 卜状, 长达 20 厘米或 更长, 粗达 1.5 厘米, 具多 数纤维 状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 部粗达 1.5 (— 2) 厘米, 上部具 分枝, 茎和 枝具纵 条棱, 被 多细胞 的长节 毛和混 生蛛丝 状毛, 上部 蛛丝状 毛 较密。 基生叶 数枚, 平铺或 斜展, 在花期 凋落, 叶 片披针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14 一 20 厘米, 宽 3 — 6 厘米, 羽状 深裂或 全裂, 顶裂 片长三 角形, 长达 14 厘米, 宽达 2.5 厘米, 侧裂片 4 一 7 对, 长三角 形或披 针形, 长达 8 厘米, 宽达 1.6 厘米, 基部有 时 再次分 裂或具 刺齿, 全部裂 片和刺 齿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具长 3 — 10 毫米的 针刺, 边缘 全缘, 具长 1 一 1.5 毫米的 缘毛状 针刺, 叶质 坚硬, 表面 绿色, 被疏 或密、 长 1 一 2 毫米 的 针刺, 背面密 被灰白 色蛛丝 状毛, 具 短柄; 茎下 部叶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达 35 厘米, 宽达 14 厘米, 无 叶柄, 基 部扩大 抱茎, 上部 叶渐小 和裂片 渐少, 最上部 叶线形 或针 刺化, 其 他同基 生叶。 头 状花序 2 — 6 个 于茎、 枝先端 排列成 总状或 伞房状 花序, 有时 单生; 花 序梗长 或短, 密 被灰白 色蛛丝 状毛; 总苞宽 钟形, 径 3 — 4 厘米, 疏被蛛 丝 状毛; 总苞片 5 — 7 层, 通常 镊合状 排列, 外层 披针状 钻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先端渐 尖并 延伸成 针刺, 中层 稍长, 先端具 针刺, 内层 披针状 线形至 线形, 长 2. 5 — 3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小 花全部 两性, 花冠 紫色、 紫 红色或 白色、 黄 白色, 管状, 长 1.8 — 2 厘 米, 冠檐具 不等的 5 深裂, 裂片 线形, 长 3 — 4 毫米, 冠管 纤细, 长 8 — 9 毫米。 瘦果楔 状长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 2 — 2. 5 毫米, 压扁, 先端斜 截形, 光滑, 无毛; 冠毛多 层, 淡褐 色或污 白色, 长羽 毛状, 长 1.5 — 1.7 毫米。 花果期 5 — 10 月。 产 丽江、 永胜、 鹤庆、 宾川、 大理、 漾濞、 腾冲、 易门、 新平、 文山、 东川; 生于 海拔 1300 — 2800 米的 林下、 山坡 草地或 沟边、 路旁。 四 川南部 和贵州 西部有 分布。 模 式标 本采自 东川。 根 药用, 治月经 不调、 乳癌、 烧伤。 11. 丽江蓟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27: 5-8 Cirsium lidjiangense Petrak ex Hand.-Mazz. (1936); S.Y.Hu (196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hih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 1994) . 多年生 草本, 高 60 — 150 厘米。 主根圆 柱状, 延长, 上 部粗达 1.5 厘米。 茎 单一, 直立, 基 部粗达 1.5 厘米, 上部具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被 灰白色 的蛛丝 状毛和 多细胞 的长 节毛。 基生叶 未见; 茎下部 叶大, 叶片轮 廓长椭 圆形, 长 50 — 60 厘米, 宽 18 — 24 厘米, 二 回羽状 分裂, 第一回 深裂片 9 一 11 对, 长 披针形 或长三 角形, 中 部裂片 较大, 
606  云南 植物志  第二回 浅裂片 1 一 2 对, 位于第 一回裂 片的近 基部, 三角 形或三 角状披 针形, 全 部裂片 先端具 针刺, 边缘 具少数 针刺或 刺齿, 齿端有 针刺, 全部 针刺长 4 一 12 毫米, 表 面绿色 或淡 绿色, 被极 稀疏至 密集、 长 0.5 — 1 毫米的 针刺, 背面密 被灰白 色的厚 绒毛, 叶柄 长 或短, 具翅, 翅缘具 针刺, 茎中 部叶和 上部叶 渐小, 一 回羽状 分裂, 基部扩 大半抱 茎, 其他 同茎下 部叶。 头状 花序绵 球状, 下 垂或半 下垂, 少数 于茎、 枝先 端排成 总状花 序或通 常单生 于茎、 枝 顶端; 总 苞近球 形或宽 钟形, 径 4 一 6 厘米, 密被 灰白色 膨松的 绵毛; 总苞片 6 — 8 层, 不呈 明显的 覆瓦状 排列, 外层 三角状 钻形或 披针状 钻形, 长 1.5 — 2. 5 厘米, 中层 稍长, 内 层线状 钻形, 长 3 — 3. 5 厘米, 全部总 苞片先 端具长 2 — 5 毫米的 针刺。 小 花全部 两性, 花冠 紫色、 紫红 色或暗 紫色, 管状, 长 2. 5 — 3 厘米, 冠 檐 5 深裂, 裂片 线形, 长 5 — 6 毫米, 冠管长 1.5 — 2 厘米。 瘦果楔 状长椭 圆形, 长 5 — 7 毫米, 粗 3 — 3. 5 毫米, 褐 色或黄 褐色, 先端 平截, 光滑, 无毛; 冠毛 多层, 淡 褐色, 长羽 毛状, 长 2 — 2. 2 厘米, 先端 增粗。 花果期 6 — 11 月。 产于 维西、 丽江、 凤 庆和大 关等; 生 于海拔 2300 — 3800 米的 林下、 林缘或 山坡草 地。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 根 药用, 清热、 止血。 12. 南蓟 (植 物分类 学报) 直 刺蓟、 藏蓟 (西 藏植 物志) Cirsium argyrancanthum DC. (1837); S.Y.Hu (1966); Shih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7);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Carduus argyrancanthus Wall . (1829), non nud. ; Cnicus argyrancanthus (DC. ) C.B.Clarke (1876); Hook.f. (1881); Cirsium tibeticum Kitam. ( 1953); S.Y.Hu (1966); 西藏 植物志 ( 1985 ) ; C. handelii auct . non Petrak ex Hand . -Mazz . : 西藏 植物志 (1985).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90 厘米。 茎 单一, 直立, 不分 枝或稀 分枝, 被 稀疏或 密集的 多 细胞长 节毛, 上部混 生蛛丝 状毛。 基生 叶和莲 下部叶 未见; 茎中 部叶长 椭圆状 披针形 或长椭 圆形, 长 8 — 14 厘米, 宽 2 — 4 厘米, 羽状 浅裂或 深裂, 顶 裂片披 针形, 先端具 长 5 — 7 毫米的 针刺, 边 缘具短 缘毛状 针刺, 侧裂片 4 一 9 对, 中 部裂片 较大, 全 部侧裂 片半椭 圆形, 先 端有长 4 一 7 毫米的 针刺, 边缘有 不等的 刺齿, 齿 端有长 针刺, 齿缘有 缘 毛状短 针刺, 茎 上部叶 渐小, 最 上部叶 边缘大 部长针 刺化, 针 刺长达 15 毫米, 全部 叶质 地薄, 基 部扩大 抱茎, 表面 绿色, 背面绿 色或淡 绿色, 两面沿 脉被疏 或密的 多细胞 长 节毛。 头 状花序 直立, 多数 或少数 于茎、 枝 先端排 列成短 总状、 穗状或 总状圆 锥状花 序; 花序梗 短或稀 较长, 被多 细胞的 长节毛 和蛛丝 状毛; 总苞卵 形或卵 球形, 径 1.5 — 2.5 厘米; 总 苞片约 6 层, 覆瓦状 排列, 外 层长三 角形, 长 4 一 6 毫米, 先 端具长 2 — 4 毫米的 针刺, 中 层长披 针形, 长 7 — 8 毫米, 先 端具长 2 — 3 毫米的 针刺, 内层宽 线形, 长 12 — 14 毫米, 先 端红色 并膜质 扩大、 常呈膝 曲状。 小 花全部 两性, 花冠粉 紫色、 粉 红 色或稀 白色, 管状, 长 1.6 — 1.8 厘米, 冠檐 5 深裂, 裂片 线形, 长 2 — 3 毫米, 冠管 长 8 — 10 毫米。 瘦果 楔状长 圆形, 长 2. 5 — 3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压扁, 淡黄 褐色, 先端斜 截形; 冠毛 多层, 淡 褐色, 长羽 毛状, 长 1.3 — 1.5 厘米。 花果期 6 — 10 月。 
菊 科  607  产于 德铁、 维西; 生 于海拔 2850 — 3850 米的 山坡灌 丛下或 草坡。 西藏有 分布。 印 度和 尼泊尔 也有。 13. 湖北蓟 (植 物分类 学报) 柳叶蓟 (贵州 ), 细 叶蓟、 白刺蓟 (秦岭 ), 小蓟 Cirsium hupehense Pamp. (1911); Shih (1984); 秦岭 植物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7); 贵州 植物志 (1989). Cirsium lineare (Thunb.) Sch - -Bip . var . / inearifolium Petrak f . tomentosum Petrak (1938); C . lineare (Thunb.) Sch . -Bip . var . franchetii Kitam. ( 1944); C . lineare (Thunb.) Sch . -Bip . var . salicifolium Ling (1949), p.p. ; C . ■wallichii auct. non DC. : Ling ( 1935) ; C . lineare (Thunb.) Sch . -Bip . var . uninervium auct . non ( Levi . et Vant - ) Petrak : Ling (1949); C . lineare auct. non (Thunb.) Sch. -Bip. : 图鉴 (1975)* .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100 厘米。 根 数条簇 生或稀 单一, 圆柱状 或长坊 锤状, 长达 25 厘米, 粗 5 — 12 毫米。 茎 单一, 直立, 基 部粗达 13 毫米, 分枝 或稀不 分枝, 茎和枝 具 纵棱, 被灰白 色的蛛 丝状薄 绒毛, 常 混生多 细胞的 短节毛 或糠秕 状毛。 基生叶 未见; 茎 下部叶 狭椭圆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具 长 1 一 1.5 毫 米的刺 尖头, 基部 渐狭, 不 分裂, 或近 基有三 角形的 锯齿, 边缘具 针刺, 针刺长 短不等 且相间 排列, 长者达 2.5 毫米, 短者约 1 毫米, 表面 绿色, 疏被糠 秕状糙 毛, 背面 密被灰 白色的 蛛丝状 绒毛, 侧脉 5 — 8 对, 和中脉 在两面 明显, 或侧脉 在背面 不 明显, 叶柄通 常短, 茎 中部叶 线状椭 圆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8 — 12 厘米, 宽 1 一 2 厘 米, 无 叶柄, 茎 上部叶 渐小, 披 针状线 形或宽 线形, 其他 同茎下 部叶。 头 状花序 单生于 茎、 枝 先端, 排 成疏伞 房状, 或单生 茎顶; 总 苞宽钟 形或卵 球形, 径 2 — 3 厘米; 总苞 片 6 — 7 层, 覆瓦状 排列, 被稀疏 的蛛丝 状毛, 外层 长三角 形或披 针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先端具 长不足 1 毫米的 针刺, 中层 卵状三 角形, 较外 层长, 先 端具长 1 一 2 毫米的 针刺, 内层 狭披针 形或宽 线形, 长 1.5 — 1.8 厘米, 先 端红色 并膜质 扩大、 呈膝 曲状、 边缘啮 蚀状。 小 花全部 两性, 花冠粉 红色、 红色、 紫 红色或 紫色, 管状, 长 1.8 — 2. 2 厘米, 冠檐 5 深裂, 裂片 线形, 长 5 — 6 毫米, 冠管长 9 一 11 毫米。 瘦果斜 楔状倒 卵形, 长 3 — 3. 5 毫米, 宽约 2 毫米, 压扁, 黑 褐色, 光滑, 先端斜 截形; 冠毛 多层, 淡 褐色, 长羽 毛状, 长 1.3— 1.5 厘米。 花果期 9 一 11 月。 产于 福贡; 生 于海拔 2400 米的 山坡。 河北、 安徽、 江西、 福建、 河南、 湖北、 湖 南、 广东、 广西、 陕西、 四川、 贵州有 分布。 根 药用, 有 凉血、 散瘀、 消肿 止痛的 功效。 14. 牛口刺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28: 1-3 牛舌刺 (中甸 ), 匙叶 滇小蓟 Cirsium shansiense Petrak (1943) ; Shih (1984); 中国 植物志 ( 1987) * ; 贵 州植物 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Cnicus chinense (Gardn. et Champ. ) C. B. Clarke ( 1876); Hook. f. (1881); Cirsium chinense Gardn. et Champ .var . aust rale Diels (1901); S.Y.Hu ( 1966 ); C. -wallichii DC. var. intermedium Pamp. ( 191 1 ) ; C . lineare ( Thunb. ) Sch. -Bip. var. 
图 版 128 1—3. 牛口刺 Grsium shansiense Petrak, 1. 植株 上部, 2. 内层总 苞片, 3. 小花; 4 一 7. 覆瓦蓟 C.leducei (Franch.) Uvl., 4. 植株 上部, 5. 叶表 面部分 放大, 6. 内层总 苞片, 7. 小花。 (王红 兵绘) 
菊 科  609  rigidum Petrak et var. spatulatum Petrak et var. tenii Petrak et var. yunnanense Petrak (1938); S.Y.Hu (196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180 厘米。 根单一 或数条 簇生, 圆柱状 或长纺 锤状, 长达 20 厘米, 粗 7 — 14 (-20) 毫米。 茎 直立, 基 部粗达 1.5 厘米, 分枝 或稀不 分枝, 下部被 密或 疏的多 细胞长 节毛, 上部被 密或疏 的灰白 色蛛丝 状毛, 有时 混生多 细胞长 节毛。 基 生叶 未见; 茎 下部叶 在花期 早枯, 长达 20 厘米, 中部叶 轮廓狭 卵形、 披 针形、 狭椭圆 形或 线状椭 圆形, 长 5 — 14 厘米, 宽 2 — 6 厘米, 羽状 深裂或 浅裂, 顶裂 片长三 角形或 宽 线形, 侧裂片 3 — 7 对, 斜三 角形或 斜半椭 圆形, 中 部裂片 较大且 常具不 等长的 2 齿 裂, 全部 裂片和 齿裂先 端具长 3 — 6 毫米的 针刺, 边 缘具长 1 一 3 毫米的 针刺, 表 面绿色 或稀暗 绿色, 被密或 疏的多 细胞具 节毛, 背面 被灰白 色的蛛 丝状厚 绒毛, 叶片 基部扩 大、 半 抱茎, 茎上部 叶渐小 和裂片 渐少, 其 他同中 部叶。 头 状花序 多数或 少数, 于茎、 枝 先端排 列成伞 房状, 稀 单生于 莲顶; 总苞钟 形或宽 钟形, 径 2 — 3 厘米; 总苞片 6 — 8 层, 覆瓦状 排列, 外层长 三角形 或狭披 针形, 长 3 — 5 毫米, 先 端具长 1 一 2 毫 米的针 刺, 中层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稍长, 内层线 状披针 形或宽 线形, 长 13 — 20 毫米, 先 端红色 并膜质 扩大、 呈膝 曲状、 边缘啮 蚀状。 小 花全部 两性, 花冠粉 红色、 紫红 色或紫 色, 管状, 长 1.8 — 2. 2 厘米, 冠檐 5 深裂, 裂片 线形, 长 3 — 5 毫米, 冠管长 0.9 — 1.1 厘米。 瘦果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3. 5 — 4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稍 偏斜和 压扁, 先端 略斜 截形; 冠毛 多层, 淡 褐色, 长羽 毛状, 长约 1.5 厘米。 花果期 6 — 12 月。 产 贡山、 中甸、 宁范、 维西、 福贡、 丽江、 鹤庆、 洱源、 大理、 腾冲、 景东、 临 沧、 勐海、 元江、 江川、 玉溪、 峨山、 易门、 武定、 禄劝、 师宗、 寻甸、 镇雄; 生于海 拔 (1100 —) 2000-3000 (-36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下、 山坡 草地、 路旁、 沟 边或荒 地。 内蒙、 华北、 华中、 华南、 西南和 陕西、 甘肃、 青海有 分布。 印度 和中南 半岛也 有。 根 药用, 功 效同湖 北蓟。 15. 覆瓦蓟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28: 4-7 滇南蓟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Cirsium leducei (Franch.) Levi. (1915); S.Y.Hu (1966); Lauener (197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hih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Cnicus leducei Franch . (1897); Cirsium lineare (Thunb. ) Sch . -Bip . var . rigidum Petrak { . subintegrifolium Petrak (1938); S.Y.Hu (196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180 厘米。 根数条 簇生, 圆柱状 或长紡 锤状, 长达 22 厘米, 粗达 6 毫米, 具少数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直立, 基 部粗达 1 厘米, 上部 通常多 分枝或 稀不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下部 被多细 胞的长 节毛, 中部混 生蛛丝 状毛, 上部被 灰白色 的蛛丝 状毛, 先端毛 尤密。 基生 叶和茎 下部叶 早枯; 茎中 部叶披 针形、 狭 披针形 或线状 椭 圆形, 长 5 — 12 厘米, 宽 1 一 2. 5 厘米, 羽状 深裂或 浅裂, 顶裂 片长三 角形或 长披针 形, 先端 渐尖, 侧裂片 3 — 5 对, 斜 三角形 或长三 角形, 先端 急尖, 中部 裂片较 大且边 缘 常具不 等大的 2 齿裂, 全部 裂片和 齿裂先 端具长 2 — 4 毫米的 针刺, 边 缘具长 1 一 2 毫 
610  云 南植物 志  米 且长短 相间的 针刺, 叶柄短 或无, 茎 上部叶 渐小, 狭披 针形至 披针状 线形, 羽 状浅裂 至不 分裂, 边缘 具刺齿 或长短 相间的 针刺, 叶 柄无, 全部 叶表面 绿色, 被密 或疏、 长 0.5 — 1.5 毫米的 针刺, 有 时针刺 集中于 两侧近 边缘, 背面 密被蛛 丝状厚 绒毛。 头状花 序 多数或 少数, 于茎、 枝先端 排成伞 房状, 稀单生 茎顶; 总苞钟 形或宽 钟形, 径 2 — 2.5 厘米, 疏 被蛛丝 状毛; 总苞片 6 — 8 层, 覆瓦状 排列, 外层披 针形, 长 3. 5 — 4. 5 毫 米, 中 层长披 针形, 较长, 外、 中 层先端 急尖, 具长 0.5 — 1 毫米的 针刺, 内层 披针状 线 形至宽 线形, 长 1.6 — 2 厘米, 先 端红色 并膜质 扩大、 呈膝 曲状、 边缘啮 蚀状, 全部 总 苞片背 面上部 具黑色 點腺。 小 花全部 两性, 花冠粉 红色、 淡 紫色、 紫 色或紫 红色, 管 状, 长 1.8 — 1.9 厘米, 冠檐 5 深裂, 裂片 线形, 长 5 — 6 毫米, 冠 管长约 9 毫米。 瘦果 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2. 5 — 3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压扁, 褐色转 黑色, 先 端稍斜 截形; 冠毛 多层, 淡 褐色, 长羽 毛状, 长 1.3 — 1.5 厘米。 花果期 7 — 11 月。 产于 腾冲、 勐海、 屏边、 蒙自、 师宗; 生 于海拔 1000 — 1800 米的 林下、 山 坡草地 或 荒地。 湖南、 广东、 广西和 贵州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蒙自。 16. 剌儿菜 (东北 植物检 索表) 大 刺儿菜 (图鉴 ), 小蓟、 刺 刺芽、 小 蓟头、 刺蒡花 (江苏 ), 野红花 (浙江 ) Cirsium setosum ( WiUd. ) MB. ( 1819), p.p. , excl • pi . cauc . ; DC. ( 1837 ); Kitag. (1937); Shih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7); 贵州 植物志 (1989). Serratula setosa Willd . ( 1803 ) ; Cnicus setosus Bess. ( 1809 ) ; Cirsium setosum Bunge (1833); Hand.- Mazz. (1936); DC. (1937); S.Y.Hu (1966); Cephalonoplos setosum (MB.) Kitam. (1934); 图鉴 (1975)*; C.segetum (Bunge) Kitam. (1934); 图鉴 (1975)*.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50 厘米。 主根圆 柱状, 延长, 具多数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2 — 3 毫米, 上部具 分枝, 茎 上部和 分枝被 灰白色 的蛛丝 状毛。 基 生叶 未见; 茎下部 和中部 叶狭椭 圆形、 椭圆状 披针形 或椭圆 状倒披 针形, 长 5 — 8 (— 15) 厘米, 宽 1.5 — 2. 5 (-10) 厘米, 先端钝 或圆, 具长 1 一 2 毫米的 针刺, 基部楔 形, 边缘羽 状浅裂 或具粗 锯齿, 裂 片和锯 齿斜三 角形, 先 端具长 2 — 3 毫米的 针刺, 边 缘有较 短的不 等长的 针刺, 叶 柄极短 或无, 上部叶 渐小, 狭椭 圆形、 披针 形或线 状披针 形, 边 缘具粗 鋸齿或 刺齿, 或最 上部叶 全缘, 均有密 针刺, 全部叶 两面绿 色或背 面淡绿 色, 光滑 无毛, 或表面 绿色、 无毛 而背面 被蛛丝 状毛, 或两 面均被 薄蛛丝 状毛。 头状花 序 直立, 少数 或多数 于茎、 枝 先端排 列成伞 房状或 单生于 茎顶, 雌雄 异株; 雌株 头状花 序的小 花全部 雌性, 雄蕊 退化, 雌蕊 发育, 结实, 两 性植株 的头状 花序小 花全部 两性, 雌 雄蕊均 发育, 但自花 不育; 雌头 状花序 的总苞 钟形, 径 2 — 3 厘米, 两 性头状 花序的 总苞卵 形或卵 圆形, 径 1.5 — 2 厘米; 总苞片 6 — 8 层, 覆瓦状 排列, 外层披 针形, 长 3 — 4 毫米, 先端 急尖并 具长约 1 毫米的 针刺, 中层 线状披 针形, 较长, 先端渐 尖并具 长约 0.5 毫米的 针刺, 中、 外层 背面有 疏蛛丝 状毛, 内层 线形, 长 1.8 — 2. 2 厘米, 先 端稍 扩大、 膝 曲状、 膜质、 无 针刺。 小花 花冠紫 红色或 红色, 管状, 雌 小花的 花冠长 22 — 24 毫米, 冠檐 5 深裂, 裂片 线形, 长 3 — 5 毫米, 冠 管长约 18 毫米, 雄小 花的花 冠长 18 — 20 毫米, 冠檐长 6 — 7 毫米, 5 深 裂几达 基部, 裂片 线形, 冠管长 12 — 13 毫 
菊 科  611  米。 瘦果 长圆形 或斜长 圆形, 长约 3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淡黄 褐色, 压扁, 先 端斜截 形; 冠毛 多层, 污 白色, 长羽 毛状, 雌 花的冠 毛长过 花冠, 雄花的 冠毛与 花冠近 等长或 稍短。 花果期 5 — 9 月。 云南 东北部 镇雄新 记录; 生 于海拔 1750 米附近 的向阳 地边。 我国除 两广、 福建及 西 藏外, 几遍 布全国 各地。 欧 洲和亚 洲多数 地区有 分布。 全草 入药, 有 凉血、 消肿、 散瘀的 功效; 嫩茎 叶可作 饲料。 107. 飞廉属 Carduus L. 一 年生或 二年生 草本, 稀为 多年生 草本。 茎 直立, 有翅。 叶 互生, 不 分裂或 羽状浅 裂、 深裂至 全裂, 先端及 边缘有 针刺。 头 状花序 单生、 散生或 聚生, 有多 数同型 的两性 花; 花序梗 长或近 无梗; 总苞 卵形、 钟形、 圆 筒形、 倒圆 锥形或 球形、 半 球形; 总苞片 多层, 覆瓦状 排列, 直立, 紧贴, 外层 较短, 中层 和内层 渐长, 最内层 膜质, 先 端均具 直 针刺; 花序托 平或稍 凸起, 有密 集的长 托毛。 小 花全部 两性, 结实, 花冠 红色、 紫色 或 白色, 管状, 冠檐 筒状或 钟状, 5 深裂, 裂 片线形 或狭披 针形, 其中 1 裂片 较长, 冠 管 纤细, 通常与 冠檐近 等长; 花药 基部附 属物撕 裂状, 花丝 分离, 中 部有卷 曲毛; 花柱 分 枝短, 常 贴合。 瘦 果长椭 圆形、 卵形、 楔 形或圆 柱形, 压扁, 无毛, 具棱或 无棱, 基 底 着生面 平或稍 偏斜, 先端截 形或斜 截形, 有 全缘的 果缘; 冠毛 多层, 糙 毛状, 不等 长, 外层 较短, 基 部连合 成环, 整体 脱落。 约 95 种, 分布于 欧洲、 亚洲、 非 洲东部 山地。 我国有 3 种。 云南产 2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叶两面 绿色, 表面沿 脉散生 和背面 疏生具 节长毛 1. 节 毛飞廉 C.acanthoides 2 (1) 叶表面 绿色, 疏 被具节 长毛, 背 面灰绿 色或灰 白色, 被蛛 丝状毛 …… 2. 丝 毛飞廉 C.crispus 1. 节 毛飞廉 (中 国植 物志) 飞廉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策 尔娘锋 策子" (藏语 ), 刺飞廉 (西藏 ), 红 马刺, 草 地一 支蒿, 小蓟 Carduus acanthoides L. ( 1753); DC. ( 1837); Ledeb. ( 1845—1846); Hand.- Mazz. (1938); S.Y.Hu (196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中 国 植物志 (1987)';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一 年生或 二年生 草本, 高 20 — 100 厘米。 主根圆 柱状, 延长, 上 部粗达 1 厘米, 向 下 渐狭, 具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 部粗达 1 厘米, 具长分 枝或不 分枝, 茎 和枝有 纵棱, 被具节 长毛, 先端毛 较密。 基生 叶长椭 圆形或 狭倒披 针形, 长 6 — 29 厘 米, 宽 2 — 7 厘米, 羽状 浅裂至 深裂, 裂片 6 — 12 对, 半椭 圆形、 斜 半椭圆 形或三 角形, 边缘 有不规 则的钝 锯齿, 齿 端及齿 缘有黄 白色、 长 3 — 5 毫米的 针刺, 有 时叶不 呈羽状 分 裂而为 粗大的 鋸齿, 叶 柄短; 茎下部 叶同基 生叶, 向上叶 渐小, 最上 部叶条 形或线 形, 全 部茎生 叶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具长 针刺, 基 部渐狭 并沿茎 下延成 茎翅, 翅缘 有不规 
612  云 南植物 志  则的粗 锅齿, 齿 端和齿 缘具长 针刺, 两面 绿色, 表面 沿脉散 生具节 长毛, 背面疏 生具节 长毛。 头 状花序 3 — 5 个集生 或单生 于茎枝 先端; 花序 梗短或 近无; 总苞 钟形或 卵形, 径 1.5 — 2. 5 厘米; 总苞片 多层, 外层 三角状 钻形或 线形, 长约 7 毫米, 先端渐 尖并延 伸成 淡褐色 或淡黄 色的长 针刺, 中 层钻状 三角形 或狭披 针形, 长 8 — 14 毫米, 先 端具长 针刺, 内层 线状披 针形, 长达 16 毫米, 先端 钻状长 渐尖, 无 针刺, 全部 总苞片 无毛或 疏被白 色蛛丝 状毛。 小 花全部 两性, 结实, 花冠 红色、 紫 红色或 紫色, 管状, 长 15 — 18 毫米, 冠檐狭 钟形, 5 深裂, 裂片 线形, 长 5 — 7 毫米, 冠管 纤细, 长 8 — 9 毫米。 瘦 果 楔状椭 圆形, 长 3 — 4 毫米, 淡 褐色, 先端 平截, 有亮 蜡质的 果缘, 基 底着生 面平, 无毛, 具 多数横 给纹; 冠毛 多层, 白色 或带淡 褐色, 槌 毛状, 外层 较短, 内 层长达 15 毫米。 花果期 3 — 9 月。 产于 昆明、 宜良、 丽江、 中甸、 德钦 等地; 生 于海拔 1800 — 3500 米的 林下、 灌丛 中、 山坡、 草地、 水边、 田间。 我国 各地有 分布。 欧洲、 中亚和 东北亚 广布。 全草 药用, 治各种 出血、 跌打、 瘀肿、 恶疮; 外敷治 烧伤、 烫伤。 2. 丝 毛飞廉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29: 1 — 3 小蓟 (江川 ), 红 马羊刺 (师宗 ), 飞廉 (东 北植物 检索表 ), 刺 萝卜、 牛扎口 (陕 西) Carduus crispus L. (1753); Ledeb. (1833), (1845 — 1846); DC. (1837); Tur- cz. (1837), (1848); Maxim. (1859); Forb.et Hemsl. (1888); Diels (1901); Ko- mar. (1907); Nakai (1911), (1923); Ling (1935); S.Y.Hu (1966); 图鉴 (1975)*, p.p.; 秦岭 植物志 (1985 广; 中国 植物志 (1987); 贵州 植物志 (1989 广. 二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高 40 — 150 厘米。 主根圆 柱状, 延长, 上 部粗达 8 毫米, 向 下 渐狭, 具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 部粗达 8 毫米, 不分 枝或具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疏 被具节 长毛, 最上 部常混 生蛛丝 状毛。 基生叶 未见; 茎下 部叶椭 圆形、 狭椭 圆形或 稀倒披 针形, 长 5 — 18 厘米, 宽 2 — 7 厘米, 羽状 浅裂至 深裂, 裂片 7 — 12 对, 半长椭 圆形、 偏斜椭 圆形、 三 角形或 卵状三 角形, 边 缘有不 规则的 银齿, 齿 端及齿 缘有 浅褐色 或淡黄 色的长 针刺, 有时 下部叶 不分裂 而边缘 具粗锯 齿或重 锅齿, 叶 柄短, 上部叶 渐小, 最上 部叶线 状倒披 针形或 条形, 全部 叶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具 针刺, 基部渐 狭 并沿茎 下延成 茎翅, 翅边 缘具不 规则的 锯齿, 齿端及 齿缘常 有黄白 色或浅 褐色、 长 2-3 (一 5) 毫米的 针刺, 表面 绿色, 疏 被具节 长毛, 沿 中脉毛 稍多, 背 面灰绿 色或灰 白色, 被 密或疏 的蛛丝 状毛, 沿脉 被具节 长毛。 头 状花序 3 — 5 个, 集生 或单生 于茎、 枝顶; 花 序梗短 或无; 总苞钟 形或近 卵形, 径 1.5 — 2. 5 厘米; 总苞片 多层, 外 层长三 角形, 长约 3 毫米, 先端长 渐尖, 具长 针刺, 中层钻 状长三 角形、 钻状 披针形 或披针 形, 长 4 一 13 厘米, 先 端具长 针刺, 内层 线状披 针形, 长达 15 毫米, 先端长 渐尖, 无 针刺, 全部总 苞片无 毛或疏 被蛛丝 状毛。 小 花全部 两性, 结实, 花冠粉 红色、 红 色或紫 色, 管状, 长 15 — 18 毫米, 冠檐狭 钟形, 具 5 个线 形的深 裂片, 冠管 纤细, 长 8 — 9 毫 米。 瘦果 楔状椭 圆形, 长 3 — 4 毫米, 先端斜 截形, 有软 骨质的 果缘, 基 底着生 面平, 无毛, 有明 显的横 给纹; 冠毛 多层, 白 色或污 白色, 糙 毛状, 外层 较短, 内 层长达 13 毫米。 花果期 3 — 9 月。 
菊 科  613  图 版 129 1—3. 丝 毛飞廉 Carduus crispus L. , 1. 植株 上部, 2. 外层和 中层总 苞片, 3. 小花; 4—6. 黄续菊 Xanthopappus subacaulisC.Winkl.. 4. 全株, 5. 总 苞片, 6. 小花。 (王红 兵绘) 
614  云南 植物志  产 昆明、 富民、 双柏、 江川、 蒙自、 师宗、 大理、 鹤庆、 丽江、 维西、 中甸、 德欽 等地; 生 于海拔 1700 — 3300 米的 林下、 山坡 草地或 路边、 水 沟边、 田边。 我国 大部分 省区有 分布。 北美、 欧洲、 中 亚至俄 罗斯、 蒙古、 朝鲜 也有。 用途同 前种。 - 108. 黄 缨菊属 Xanthopappus C. Winkl. 多年生 莲座状 草本, 植株 无茎。 根 茎短圆 柱状, 粗达 2 厘米, 密具 褐色、 长 纤维状 撕裂 的叶鞘 残基; 主根 垂直, 延长, 粗达 2.5 毫米, 具少数 粗壮的 侧根。 叶全部 基生, 呈莲 座状, 叶片狭 椭圆形 或狭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10 — 30 厘米, 宽 3 — 9 厘米, 中 脉宽达 5 毫米, 在表面 凹人, 在背面 凸起, 羽状 深裂, 顶 裂片椭 圆形或 椭圆状 卵形, 侧裂片 6 — 11 对, 上 部和中 部侧裂 片狭椭 圆形或 卵状椭 圆形, 下 部侧裂 片卵状 三角形 或三角 形, 中 部裂片 最大, 长 2 — 5 厘米, 宽 1 一 2. 5 厘米, 两 端裂片 渐小, 全部 裂片近 革质, 坚硬, 表面 绿色, 无毛, 背面密 被灰白 色蛛丝 状毛, 边 缘具不 规则的 粗齿, 齿端 有长达 8 毫米的 针刺, 叶脉 明显; 叶 柄长达 10 厘米, 上面为 宽沟, 多 纵棱, 下面 隆起, 密被 灰白 色蛛丝 状毛, 基部 扩大成 宽鞘。 头状花 序大, 多数 密聚于 茎基顶 而呈团 球状, 有多 数同型 小花; 花序梗 粗壮, 长 3 — 6 厘米, 粗达 6 毫米, 有时 极短; 总苞宽 钟形, 径 4 一 6 厘米; 总苞片 多层, 覆瓦状 排列, 外 层狭披 针形, 长 1.5 — 2. 5 厘米, 硬 革质, 中 层 披针状 条形, 长 3 — 3. 5 厘米, 硬 革质, 内层 线形, 长 4 一 4. 5 厘米, 硬 膜质, 全部总 苞片 先端渐 尖成硬 尖刺, 背 面被微 糙毛, 在开 花期外 层和中 层开展 且先端 外弯; 花序托 平, 密具 托毛。 小 花全部 两性, 结实, 花冠 黄色, 管状, 长 2. 8 — 3. 6 厘米, 冠 檐稍扩 大, 有 5 个线 形的深 裂片, 冠管 纤细, 长 1.5 — 2. 5 厘米; 花 药基部 附属物 箭形, 花丝 分离, 无毛; 花 柱分枝 极短, 先端 平截, 基部有 毛环。 瘦 果狭倒 卵形, 压扁, 稍 偏斜, 长 6 — 8 毫米, 宽 3 — 4 毫米, 先端有 平展而 全缘的 果缘, 基底 着生面 平或略 偏斜, 具数 条细 脉纹; 冠毛 多层, 淡黄 色或棕 黄色, 糙 毛状, 近 等长, 稍短于 花冠, 先端 渐细, 基 部连合 成环, 整体 脱落。 我国特 有的单 种属。 云南有 分布。 1. 黄缨菊 (图鉴 ) 图版 129: 4—6 黄冠菊 (中 国种子 植物科 属辞典 ), 九头妖 (甘肃 ) Xanthopappus subacaulis C. Winkl. (1893); Hand.-Mazz. ( 1938); Ling (1949); S.Y.Hu (1969);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中国 植物志 (1987)*;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Carduus euosmus Forrest ex W . W . Smith (1917); S.Y.Hu (1966); Xanthopappus multicephalus Ling (1935); S.Y.Hu (1969). 特征 同属。 花果期 7 — 9 月。 产于 德钦、 中甸; 生 于海拔 2700 — 3600 米 的草地 或山箐 光坡。 甘肃东 南部、 青海 西部 和四川 北部至 西部有 分布。 根 药用, 消肿 催吐, 治 痰涎、 疮布、 水肿。 
菊 科  615  109. 苍术属 Atractylodes DC. 多年生 草本, 有粗大 的地下 根茎。 叶 互生, 分 裂或不 分裂, 边 缘有针 刺状细 齿或三 角形 刺齿。 头状花 序单生 于茎枝 先端, 不 组成明 显的花 序式, 雌雄 异株, 花序有 同型的 小花, 或全 部为两 性花, 即有 发育的 雌蕊和 雄蕊, 或 全部为 雌花, 即雄蕊 退化; 苞叶近 2 层, 包 围头状 花序, 羽状 全裂、 深裂或 浅裂, 裂片针 刺状; 总苞钟 形或圆 筒形; 总苞 片 多层, 覆瓦状 排列, 直立, 先端圆 或钝, 边缘 全缘, 常具 缘毛; 花序 托平, 有 密集的 托片。 小 花花冠 黄色、 紫 红色或 白色, 管状, 冠檐 5 深裂, 全部 结实; 花丝 分离, 无 毛, 花药基 部具箭 形的附 属物; 花 柱先端 2 短裂, 裂 片近三 角形, 外 面被短 柔毛。 瘦果 倒 卵形或 卵形, 压扁, 先端 平截, 密 被顺向 贴伏的 长毛, 基 底着生 面平, 无 果缘; 冠毛 1 层, 长羽 毛状, 近 等长, 基 部连合 成环。 约 7 种, 分布 我国、 日本、 朝鲜 及俄罗 斯远东 地区。 我国有 5 种。 云 南栽培 2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根^ 块状; 总苞钟 形或宽 钟形, 径 3 — 4 厘米; 小花紫 红色, 长 1.5 — 1.7 厘米; 叶通 常羽状 3 — 5 全裂 或稀 不分裂 1. 白术 A.macrocephala 2 (1) 根茎圆 柱状; 总苞 钟状圆 筒形, 径 1 一 1.5 厘米; 小花 白色, 长 0.8—1.1 厘米; 叶羽状 3 — 5 深裂 或浅裂 或全部 不分裂 2. 苍术 A.lancea 1. 白术 (本 草经) 图版 130: 1-3 术 (本 草纲目 ), 萍术 (江西 ), 于术、 徽术、 冬术、 鹤 形术、 金 钱术、 白术腿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 . (1930); 图鉴 ( 1 975 ) * ; S.M.Fu et al. (1981); Shih (198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秦岭 植物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 1987) * ; 贵州 植物志 (1989 广. Atractylis macrocephala (Koidz. ) Hand.-Mazz. ( 1938); Ling ( 1949); S.Y. Hu (1965); A . macrocephala (Koidz. ) Hand . -Mazz . var - hunanensis Ling (1949) ; A . ovata auct . non Thunb . : Ling ( 1 935 ) .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60 (-100) 厘米。 根茎 肥大, 块状, 生 多数须 根和纤 维状细 根。 茎 直立, 具分枝 或稀不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无毛。 茎下部 叶和中 部叶轮 廓长卵 形、 卵形 或长三 角形, 长达 12 厘米, 具长 3 — 6 (-9) 厘米 的柄, 羽状 3 — 5 全裂, 或 极 稀有不 裂叶, 或有 时大部 分叶不 分裂, 顶裂 片长椭 圆形、 椭圆 形或长 卵形, 长 6 — 9 厘米, 宽 2 — 3 厘米, 侧裂片 1 一 2 对, 长椭 圆形、 卵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长 3. 5 — 7 厘 米, 宽 1 一 2. 5 厘米, 全 部裂片 先端长 渐尖, 基部 渐狭, 边 缘具针 刺状的 细齿, 表面绿 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 无毛, 侧脉 3 — 6 对, 和 中脉在 两面稍 凸起, 网脉 明显, 茎上部 叶叶 片渐小 和叶柄 渐短, 最 上部叶 椭圆形 或狭椭 圆形, 不 分裂, 无 叶柄。 头状花 序单生 于 茎和枝 先端; 苞叶 10 — 20 枚, 绿色, 长 3 — 5 厘米, 羽状 全裂, 裂片 数对, 针 刺状; 总苞钟 形或宽 钟形, 径 3 — 4 厘米; 总苞片 8 — 10 层, 覆瓦状 排列, 外层卵 形或长 卵形, 
616  云 南植物 志  图 版 130 1—3. 白术 AtractylodesmacrocephalaKoidz., 1. 植株 上部, 2. 小花, 3. 瘦果及 冠毛; 4—6. 红花 Carthamus tinctorius L. , 4. 植株 上部, 5. 小花, 6. 瘦果。 (王红 兵绘) 
菊 科  617  长 5 — 8 毫米, 先 端圆, 中层 长卵形 至长披 针形, 长 10 — 15 毫米, 先 端钝, 内层 条形, 长达 2.5 厘米, 先端 急尖, 全部 总苞片 绿色, 边 缘密生 白色细 缘毛。 小花 多数, 花冠紫 红色, 筒状, 长 1.5 — 1.7 厘米, 冠檐 扩大, 先端 5 深裂, 裂 片狭披 针形, 冠管 纤细, 长 7 — 8 毫米; 花 药伸出 花冠外 4 一 5 毫米; 花柱超 出花药 1 一 1.5 毫米。 瘦果倒 圆锥状 近椭 圆形, 长 7 — 8 毫米, 密被白 色或黄 白色紧 贴的长 柔毛; 冠毛 1 层, 污 白色, 羽毛 状, 长 12 — 15 毫米。 花果期 8 — 10 月。 我省 昆明、 楚雄、 腾冲、 大理、 丽江 等地有 栽培。 分布于 浙江、 江西、 湖南、 四 川, 我国 华东、 长江流 域各省 区及秦 岭南北 坡均有 栽培。 日本也 栽培。 根茎 药用, 有补脾 益气、 燥湿 利水、 固表 止汗、 安胎的 功效。 根含芳 香油, 供作香 料。 2. 苍术 (通称 ) 茅术、 茅 苍术、 茅山 苍术、 汉 苍术、 北 苍术、 南 苍术、 赤术、 贡术、 漂白术 Atracty lodes lancea (Thunb.) DC. (1838); Koidz. (1930); 江苏南 部种子 植物手 册 (1959)*; 图鉴 (1975)*; S.M.Fu et al. (1981); Shih (198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秦岭 植物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7 广. Atractylis lancea Thunb. (1784), (1824); Ling (1935); A.ovata Thunb. (1784); Acarna chinensis Bunge (1833); Atractylis chinensis ( Bunge ) DC. (1837); AtractyLodes ovata (Thunb.) DC. (1838); A . lyrata Sieb.et Zucc. (1846); Giraldia stapfii Baroni ( 1897 ); Atractylis ovata Thunb . var - sim plici folia Loes. ( 1904 ); A . ovata Thunb. f. lyratifolia Kom. ( 1907 ) ; A . ovata Thunb. f. simplicifolia ( Loes. ) Kom. (1907); A.ovata Thunh. {.amurensis Freyn ex Kom. (1907); A . separata Bai- ley (1920); AtractyLodes erossodentata Koidz. (1930); A . chinensis (Bunge) Koidz. (1930) ; 图鉴 (1975)*; A . chinensis (Bunge) Koidz. var. simplicifolia (Loes. ) Kitag. (1936); Atractylis chinensis (Bunge) DC. f . simplicifolia (Loes.) Hand.-Mazz. (1938) ; A. chinensis (Bunge) DC. f. erossodentata (Koidz. ) Hand.-Mazz. (1938) ; A . chinensis (Bunge) DC. f. stapfii ( Baroni ) Hand.-Mazz. (1938); A . chinensis (Bunge) DC. var. loeseneri Kitag. (1939); 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 DC. var. chinensis (Bunge) Kitam. (1940); 秦岭 植物志 (1985) * ; Atractylis chinensis (Bunge) DC. var. liaotungensis Kitag. (1943); 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 DC. var. sim- plicifolia (Loes. ) Kitam. (1944); Atractylis chinensis (Bunge) DC. var. quiqueloba Bar. et Sk. ( 1959); A . chinensis (Bunge) DC. var. simplicifolia (Loes.) Chu (1959).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60 (-100) 厘米。 根茎 肥大, 圆 柱状, 横走或 斜生, 具多数 须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直立, 基部粗 1.5 — 4 毫米, 不 分枝或 有时具 分枝, 茎和 枝具浅 纵棱, 无毛或 下部疏 被蛛丝 状毛。 基生叶 在花期 凋落; 茎 下部和 中部叶 轮廓倒 卵形、 狭 倒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8 — 12 厘米, 宽 5 — 8 厘米, 具短 柄或近 无柄, 羽状 3 — 5 (-9) 深裂或 浅裂, 有时不 分裂, 顶 裂片近 圆形、 倒 卵形、 卵 形或椭 圆形, 侧裂片 较小, 长椭 圆 形或椭 圆形, 全部裂 片先端 急尖, 具 针刺状 尖头, 边缘具 针刺状 细齿, 表面深 绿色, 
618  南植物 志  略具 光泽, 背面淡 绿色, 两面 无毛, 具 侧脉和 网脉, 茎 上部叶 渐小, 狭倒 卵形、 狭倒卵 状 椭圆形 或狭椭 圆形, 不分 裂或近 基部有 1 一 2 对 刺状浅 裂片, 无 叶柄, 有时全 部莲生 叶不 分裂, 叶片倒 卵形、 狭倒 卵形、 倒披针 形或椭 圆形、 狭椭 圆形, 长 2. 5 — 9 厘米, 宽 1.5 — 6 厘米, 先端 急尖, 具 针刺状 尖头, 基部 楔形, 边缘具 针刺状 细齿。 头 状花序 单生于 茎和枝 先端; 苞叶 数枚, 绿色, 长 1.7 — 2. 5 厘米, 羽状 全裂或 深裂, 裂片 数对, 针 刺状; 总苞 钟状圆 筒形, 径 1 一 1.5 厘米; 总苞片 5 — 7 层, 外层 卵形至 卵状披 针形, 长 3 — 5 毫米, 中层 狭卵形 至狭椭 圆形, 长 6 — 10 毫米, 内 层狭椭 圆状条 形至披 针状条 形, 长 11 一 12 毫米, 全部 总苞片 先端圆 或钝, 边 缘疏被 白色细 柔毛, 绿色, 有 时先端 和边 缘带紫 红色。 小花 多数, 花冠 白色, 筒状, 长 8 — 11 毫米, 冠檐 扩大, 5 深裂, 裂 片 条形, 冠管 纤细, 长 5 — 6 毫米; 花药 和花柱 伸出花 冠外。 瘦 果倒卵 状近圆 柱形, 长 4 一 5 毫米, 密 被白色 向上紧 贴的长 柔毛; 冠毛 1 层, 淡褐 色或污 白色, 羽 毛状, 长 7 — 8 毫米。 花果期 6 — 10 月。 我省 西部、 西 北部和 东北部 等地有 栽培。 分布 于我国 东北、 华北、 华东和 华中等 地; 生 于海拔 800 — 18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下、 山坡草 地或^ 石隙。 朝鲜及 俄罗斯 远东地 区 也有。 我国 各地药 圃广为 栽培。 根茎 入药, 主要用 来健脾 补中、 除湿 化浊、 止痛 安胎、 解热散 风等。 根茎 含芳香 油, 可提 制苍术 硬脂, 经 处理后 可配制 香精。 根 茎还含 淀粉, 蒸制 芳香油 的残渣 可酿酒 或作 饲料、 肥料。 110. 红花属 Carthamus L. 一年生 草本, 极稀二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茎 直立, 上部具 分枝, 茎和枝 坚硬, 淡白 色, 无毛或 被毛。 叶 互生, 革质, 全缘 或羽状 分裂, 具刺 状齿, 无毛或 被毛, 常具腺 点, 基部抱 茎或半 抱茎, 无 叶柄。 头状 花序少 数或多 数于茎 和枝先 端排成 伞房状 花序, 稀 单生于 茎顶, 有 多数同 型的两 性花; 苞叶 数枚, 围 绕头状 花序; 总苞 球形、 卵 形或长 椭 圆形; 总苞片 多层, 外层 和中层 革质, 先端有 叶质附 属物, 附属物 卵形、 卵状 披针形 或披 针形, 边缘通 常有刺 状齿, 绿色; 花序托 扁平, 有托 毛或稀 无毛。 小 花全部 两性, 结实, 极稀外 层小花 无性, 花冠 管状, 黄色、 橙 黄色、 红色或 紫色, 冠檐稍 扩大, 5 深 裂, 冠管 细长; 花 药基部 箭形, 花 丝短, 分离, 无毛或 被毛; 花柱分 枝短, 贴合。 瘦果 卵形、 狭倒卵 形或宽 楔形, 乳 白色, 具 光泽, 有 4 条 纵棱, 侧面着 生面; 冠毛无 或有鳞 片状 冠毛。 约 18 — 20 种, 分布于 中亚、 西南亚 和地中 海区。 我 国引种 2 种。 云 南栽培 1 种。 1. 红花 (植 物名实 图考) 图版 130: 4-6 红蓝花 (滇 南本草 ), 藏 红花、 刺 红花、 草红花 Carthamus tinctorius L. (1753); Roxb. (1832); DC. (1838); Ledeb. ( 1845— 1846); C.B.Clarke (1876); Hook.f. (1881); Forb.et Hemsl. (1888); Ling (1935); Hand.-Mazz. (1936); Kia (1937)* ; S.Y.Hu (1945), (1966); 图鉴 (1975)*; Ki- tam.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西藏 植物志 (1985); 
菊 科  619  秦岭 植物志 (1985 广; 中国 植物志 (1987); 贵州 植物志 (1989r. 一年生 草本, 高 (30 —) 60 — 150 厘米。 主根圆 柱状, 延长, 上 部粗达 1.2 厘米, 向下 渐窄, 具多数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 部粗达 1.2 厘米, 上 部具分 枝, 茎 和枝白 色或淡 白色, 具 多数细 纵棱, 无毛。 基生 叶和茎 下部叶 在花期 凋落; 茎中 部叶披 针形、 卵状 披针形 或长椭 圆形, 长 5 — 15 厘米, 宽 2 — 6 厘米, 先端 锐尖, 基部 半 抱茎, 边缘具 据齿, 齿 端有长 针刺, 极 稀全缘 或羽状 分裂, 质 坚硬, 两面深 绿色, 有 光泽, 无毛, 无 腺点, 侧脉 4 一 8 对, 和中脉 在背面 凸起, 网脉 明显, 无 叶柄, 上部叶 渐小。 头 状花序 多数, 单生于 ^和枝 先端, 排成伞 房状; 苞叶披 针形、 卵 状披针 形或狭 椭 圆形, 数枚 密聚于 头状花 序下, 其他同 上部茎 生叶; 总苞卵 形或半 球形, 径 2. 5 — 3.5 厘米; 总苞片 4 一 5 层, 外面 2 — 3 层长 2. 5 — 3 厘米, 中 部溢缩 而成两 部分, 下部 革质, 黄 白色, 近圆 形或宽 卵形, 具数条 纵脉, 背 面密具 乳突状 微毛, 上部 叶质, 深绿 色, 披 针形, 先端渐 尖并成 针刺, 边缘 有长达 6 毫米的 篦齿状 针刺, 背 面具凸 起的中 脉、 侧脉和 网脉, 无毛, 里面 2 — 3 层披针 形或披 针状椭 圆形, 稍短于 外层, 硬 膜质, 先端 渐尖成 针刺, 边缘 无刺, 具数条 纵脉, 背 面密具 乳突状 微毛。 小 花全部 两性, 花冠 红或橘 红色, 管状, 长 2 — 2. 8 厘米, 先端 5 深裂, 裂片 线形, 长 5 — 8 毫米, 管部细 长; 花药 与花冠 裂片近 等长; 花柱 伸出药 管外。 瘦果倒 卵形, 长 5 — 7 毫米, 宽 4 一 5 毫 米, 乳 白色, 有 光泽, 具 4 条 纵棱, 基部 歪斜; 冠 毛无。 花果期 4 一 9 月。 我 省许多 地区庭 园和药 圃常见 栽培, 也 见套种 于包谷 地里。 本种对 气候、 土 壤等环 境条件 有较强 的适应 能力, 我 国各省 区广泛 栽培, 少数地 区已见 逸生。 原产 中亚, 日本 和朝 鲜也有 栽培。 花 入药, 能通经 活血、 祛瘀 消肿, 是妇科 要药。 种 子含油 率高, 是优 良的食 用油, 有降低 人体胆 固醇和 血脂的 作用。 花可提 取红色 染料。 M . 帯 菊木族 Trib.Mutisieae Cass. 草本或 灌木, 稀为 乔木。 叶通常 互生。 头 状花序 有异型 小花, 辐 射状或 盘状, 边缘 为雌性 小花, 中央 为两性 小花, 或 者头状 花序仅 有同型 小花, 则小 花全部 两性, 或者雌 花和 两性花 (子房 不育) 异株; 总苞 片通常 多层, 覆瓦状 排列, 稀 仅具近 相等的 5 枚; 花序 托平、 微 凸或稀 凹陷, 无 托片。 雌花 花冠二 唇形, 外 唇具舌 片或无 舌片, 先端具 3 齿, 内 唇丝状 2 裂; 两性花 花冠二 唇形, 两 侧对称 或冠檐 5 深裂 而福射 对称; 花药先 端常有 附片, 基部 箭形, 具 尖的长 尾部; 花柱 分枝先 端平、 圆 或钝, 稀 略尖。 瘦果多 样; 冠毛 毛状, 稀 无冠毛 C 主要分 布中、 南 美洲和 非洲, 其次是 亚洲东 南部。 我国有 8 属约 76 种。 云南产 7 属 42 种。 该族尚 有一种 目前我 省产业 化栽培 的著名 鲜切花 非洲菊 Gerbem jarnesonii Bolus ex Adlam。 原产南 非北部 (Barberton), 品种 甚多, 恐 也有其 他杂交 亲缘。 选 育始于 19 世 纪英国 剑桥。 实际 上现在 的商品 非洲菊 主要从 G.jame 飄 ii 与 G . viridifolia 杂 交组合 选育 而来。 
620  云南 植物志  分属 检索表 1 (6) 头状花 序排列 成各式 花序, 具少 数至多 数同型 小花; 冠毛糙 毛状、 羽毛 状或刚 毛状。 2 (5) 头状 花序常 具多数 小花; 冠 毛非羽 毛状。 3 (4) 头状 花序不 密聚成 复头状 花序; 冠毛 1 层, 近 等长; 灌木、 亚 灌木或 多年生 草本, 有长短 枝 之分, 长 枝的叶 互生, 短枝的 叶簇生 111. 帚菊属 Pertya 4 (3) 头 状花序 6 — 14 个 密聚成 复头状 花序; 冠毛 2 层, 外层 略短; 灌 木至小 乔木, 无长 短枝之 分, 叶全 部互生 112. 白 菊木属 Gochnatia 5 (2) 头状 花序具 (2 —) 3 (—4) 个 小花; 冠毛 羽毛状 113. 兔 儿风属 Ainsliaea 6 (1) 头 状花序 单生, 具多 数异型 小花; 冠毛刚 毛状。 7 (12) 多年生 草本; 叶全部 基生, 叶片 边缘具 齿缺至 分裂, 稀 全缘; 总苞片 草质。 8 (11) 雌花 1 层, 花冠 舌状或 管状二 唇形。 9 (10) 明 显春秋 二型, 雌 花花冠 春型的 舌状或 管状, 秋型的 仅管状 …… 114. 大 丁草属 Leibnitria 10 (9) 无春秋 二型, 雌 花花冠 舌状, 舌 片显著 • 115. 火 石花属 Gerbera 11 (8) 雌花 2 层, 外 层雌花 舌状, 内层雌 花管状 二唇形 116. 兔耳一 枝箭属 Piloselloides 12 (7) 灌 木至小 乔木; 叶 茎生, 全缘; 总苞 片革质 117. ifeS 菊木属 Noudia  111. 帚菊属 Pertya Sch. -Bip. 灌木、 亚 灌木或 多年生 草本。 分枝 纤细, 呈 帚状或 稀近攀 援状, 大多 有长枝 和短枝 之分。 叶在长 枝上的 互生, 在 短枝上 的数枚 续生, 有时无 短枝而 叶全部 互生, 叶 片边缘 全缘 或具疏 粗齿、 细齿, 叶柄有 或无。 头 状花序 顶生、 腋生 或生于 簇生叶 丛中, 单生、 双生或 多数排 成密团 伞状或 伞房状 花序, 稀 排成具 叶的大 圆锥状 花序, 盘状, 通 常具数 朵小花 或稀仅 1 花, 小 花全部 两性, 结实, 稀雌雄 异株; 花序 梗长短 不等或 无梗; 总苞 钟形、 狭钟 形或圆 筒状; 总苞 片少至 多层, 覆瓦状 排列, 外层 极小, 中内层 渐长, 先端 圆 或钝, 稀具 短尖或 刺尖, 背面被 毛或稀 无毛, 草 质或近 革质; 花序 托小, 平坦 或蜂窝 状, 无毛 或被长 柔毛。 小 花后叶 开放, 花冠 管状, 冠檐 5 深裂, 裂片 线形, 常 外卷, 冠 管细; 花药先 端尖, 基部 箭形, 具 线形的 长尾, 极稀 无尾; 花柱 2 分枝, 分枝 极短, 先 端钝。 瘦果圆 柱形、 倒卵 形或倒 锥形, 两端 渐狭, 具 5 — 10 条 纵棱, 被 柔毛; 冠毛 1 层, 糙 毛状, 近 等长, 白色、 污 白色或 褐色。 24 种, 分布于 亚洲。 我国有 16 种和 2 变种, 分布于 华北、 华东、 华南、 西 南及陕 西、 宁夏、 甘肃。 云南产 3 种 1 变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头状花 序仅具 1 小花, 顶生和 腋生, 组成 开展具 叶的大 圆锥状 花序; 叶 片全部 扁平, 长圆形 或 椭圆形 1. 昆 明帚菊 P.bodinieri 2 (1) 头状 花序具 4 一 11 小花, 单 生于枝 顶及其 上部的 簇生叶 丛中, 不 组成花 序式; 叶片强 烈背卷 成近圆 柱状, 或 兼有扁 平叶。 
菊 科  621  3 (6) 头 状花序 多数, 单 生于分 枝顶及 其上部 簇生叶 丛中, 长 14 一 18 毫米, 径 7 — 10 毫米, 有 4 一 7 小花, 无花 序梗; 总苞径 5 — 7 毫米; 小花长 10 — 12 毫米。 4(5) 簇生叶 同型, 全部强 烈背卷 2a. 针 叶帚菊 P.phylicoides var.phylicoides 5 (4) 簇生叶 异型, 每叶 丛中有 强烈背 卷叶和 2 — 3 枚 扁平叶 2b* 异叶 帚菊 P.phylicoides var . berberidoides 6 (3) 头 状花序 少数, 单生于 枝顶, 长约 25 毫米, 径约 15 毫米, 有 7 — 11 小花, 具长 5 — 25 毫米 的花 序梗; 总苟径 12 — 15 毫米; 小 花长约 20 米 3. 单 头帯菊 P.monocephala 1. 昆 明帚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31: 1-3 Pertya bodinieri Vant. (1903); Beauv. (1909)* ; Levi. (1915); Rehd. (1935); Ling (1948); S.Y.Hu (1967); Lauener (197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中 国植物 志 (1996). 亚 灌木, 高 60 — 150 厘米。 莲 具多数 分枝, 茎枝紫 褐色, 外皮 常纵向 剥落, 幼枝纤 细, 被 尘状短 柔毛。 花枝下 部的叶 在花期 脱落, 留下膨 大的叶 柄基, 其腋 内有白 色絹毛 丛 和生出 小枝; 花枝 上部的 叶小, 互生和 簇生; 互 生叶长 圆形, 长 5 — 15 毫米, 宽 3 — 7 毫米, 先端圆 或钝, 具小 尖头, 基部 楔形, 边缘 全缘, 具细 缘毛, 两面 沿脉疏 被粗糙 毛, 中脉在 两面微 凸起, 侧脉 1 对, 极 纤细, 叶柄长 1 一 3 毫米, 基部 向外侧 膨大, 叶 腋内有 白色絹 毛丛; 簇生 叶近椭 圆形, 长 2 — 4 毫米, 宽 1 一 3 毫米, 具 1 脉, 其 他同互 生叶。 头状 花序长 15 — 20 毫米, 仅具 1 小花, 于 小枝上 顶生及 腋生, 组成 开展、 具叶 的大 圆锥状 花序; 花序 梗细, 长 1 一 7 毫 米或近 无梗, 被 尘状短 柔毛; 总苞圆 筒形, 长 13 — 15 毫米, 径 4 一 5 毫米; 总苞片 5— 7 层, 外层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先 端具短 尖, 向内 渐长和 渐狭, 先端 渐尖, 内层 长圆状 线形, 长 12 — 14 毫米, 先端长 渐尖, 全 部总 苞片淡 绿色, 上部带 红色, 背 面疏被 白色细 柔毛; 花序托 径不足 1 毫米, 无毛。 小 花 两性, 结实, 花冠 管状, 长 17 — 19 毫米, 冠檐 5 深裂, 裂片 线形, 外卷, 冠管 纤细, 长 8 — 9 毫米。 瘦果倒 锥状圆 柱形, 长约 6 毫米, 粗约 1.5 毫米, 密 被白色 向上的 长毛; 冠毛糙 毛状, 长 12 — 15 毫米, 白 色或黄 白色。 花果期 1 一 3 月。 产于 大理、 富民、 昆明、 易门、 玉溪; 生 于海拔 1900 米附近 的山谷 溪边。 模式标 本采自 昆明。 2. 针 叶帚菊 (中 国植 物志) 小 叶帚菊 (图 鉴、 西藏植 物志) Pertya phylicoides J.F.Jeffr. (1912); Hand.-Mazz. ( 1936 ); Ling ( 1948 ); S.Y.Hu (1967); 图鉴 (1975 广; 西藏 植物志 (1985 广;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6 广. 2a. 针 叶帚菊 (原 变种) var. phylicoides 灌木, 高 (20 —) 50-100 (-150) 厘米。 茎具多 数帚状 分枝, 茎和 枝暗褐 色或暗 紫 红色, 外皮 常纵向 剥落, 密被 尘状短 柔毛。 叶 互生和 4 一 8 枚 簇生; 互 生叶在 花期脱 落, 叶片 线状披 针形至 卵形, 长 4 一 8 毫米, 宽 1 一 4 毫米, 扁平, 先端 渐尖, 基 部楔形 或圆, 边缘 全缘或 每侧具 1 一 2 个 尖头状 锅齿, 两面和 边缘疏 被短腺 毛至近 无毛, 叶脉 
622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31 1—3. 昆 明帚菊 Pertyabodinieri Vant., 1. 花枝, 2. 头状 花序' 3. 小花和 瘦果; 4 一 7. 白菊木 Gochnatia decora (Kurz.) A.L.Cabrera, 4. 花枝, 5. 去 叶后的 花枝, 6. 头状 花序, 7. 小花和 瘦果。 (王红 兵绘) 
菊 科  623  1, 在 背面稍 凸起, 叶 柄短, 宽扁, 基部 扩大, 叶 腋内簇 生白色 絹毛; 簇 生叶披 针状长 圆形至 卵状长 圆形, 长 2 — 6 毫米, 先端具 针刺状 尖头, 边缘 全缘并 强烈背 卷成圆 柱状, 粗 1 一 1.5 毫米, 表面 绿色, 无毛, 背面淡 绿色, 未被卷 盖的沟 槽内密 被白色 柔毛, 叶 脉 1 或不 明显, 无 叶柄。 头 状花序 多数, 单生 于分枝 顶及其 上部的 簇生叶 丛中, 长 14 一 18 毫米, 径 7 — 10 毫米, 有 4 一 6 小花; 花序 梗无; 总苞 钟状圆 筒形, 长 10 — 15 毫米, 径 5 — 7 毫米; 总苞片 7 — 10 层, 外层卵 形或狭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背 面被白 色 细毛, 中层 渐长和 渐狭, 内层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10 — 15 毫米, 全部总 苞片先 端具刺 尖头, 边缘有 白色细 缘毛, 淡绿色 上部带 紫色; 花序 托径约 1 毫米, 无毛; 小花 全部两 性, 结实, 花冠 白色、 粉红 色或粉 紫色, 管状, 长 10 — 12 毫米, 冠 檐具不 等长的 5 深 裂, 裂片 线形, 冠管 较细, 长 2 — 3 毫米。 瘦果圆 柱状, 长 5 — 6 毫米, 粗约 1 毫米, 密 被白色 向上的 柔毛; 冠毛糙 毛状, 长 8 — 11 毫米, 污 白色。 花果期 6 — 9 月。 产于 德钦、 中甸、 丽江; 生 于海拔 1900 — 3350 米的松 林下、 山坡灌 丛中。 四川西 南部和 西藏东 南部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花 药用, 治支气 管炎。 2b. 异 叶帚菊 (广西 植物) (变种 ) 小檗 状帚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var . berberidoides ( Hand . -Mazz . ) H . Chuang , comb . nov . Pertya bodinieri Vant . var . berberidoides Hand . -Mazz . Symb . Sin .7: 1174 ( 1936 ) * ; S.Y.Hu ( 1967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P. berberidoides ( Hand . -Mazz . ) Y.C.Tseng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96). 与原 变种的 区别是 簇生叶 两型, 每叶 丛中有 强烈背 卷叶和 (1 一) 2 — 3 枚扁 平叶, 背卷 叶同原 变种, 扁平叶 线状倒 披针形 、倒 披针形 或稀倒 卵形, 长 2 — 12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先 端圆或 稀钝, 基部 渐狭, 全缘, 不背 卷或稍 背卷, 两 面通常 无毛, 具 1 脉, 无 叶柄。 产于 德钦、 贡山、 中甸、 维西; 生 于海拔 1700 — 3630 米的山 坡灌丛 中或岩 石缝。 四川西 南部和 西藏东 南部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3. 单 头帚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Pertya monocephala W . W . Smith ( 1914 ) ; Ling (1948); S.Y.Hu (1967);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Y.C.Tseng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96). 灌木, 高 (15 —) 30 — 80 厘米 茎具多 数帚状 分枝, 茎和枝 褐色带 紫色, 外皮常 纵向 剥落, 被短 柔毛。 叶 互生和 5 — 9 枚 簇生; 互生叶 于花期 脱落, 留下 膨大的 叶基, 其腋 内有密 被白色 绢毛的 腋芽; 簇生 叶披针 状长圆 形或披 针形, 长 4 一 6 毫米, 先端具 刺状 尖头, 边缘全 缘并强 烈背卷 成近圆 柱状, 粗 1 一 2 毫米, 表面 绿色, 疏被蛛 丝状毛 或近 无毛, 背面 未被卷 盖的沟 槽内密 被白色 柔毛, 叶脉 1 条或不 明显。 头 状花序 少数, 单生 于小枝 顶端, 长约 25 毫米, 径约 15 毫米, 具 7 — 11 花; 花序梗 纤细, 长 5 — 15 毫 米; 总苞近 钟形, 长 17 — 20 毫米, 径 12 — 15 毫米; 总苞片 5 — 7 层, 外层 卵形, 长 2 — 4 毫米, 先端 具刺状 尖头, 背面和 边缘被 白色细 柔毛, 中层 渐长和 渐狭, 内 层披针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达 20 毫米, 先端 渐尖, 边缘 白色、 干 膜质, 无毛, 全部 总苞片 
624  云 南植物 志  淡 绿色上 部带紫 红色; 花序 托径约 3 毫米, 具 7 — 11 个 蜂窝状 孔穴, 疏 被白色 柔毛。 小 花全部 两性, 结实, 花冠 白色, 管状, 长约 20 毫米, 冠檐 5 深裂, 裂片 线形。 瘦果圆 柱形, 长约 8 毫米, 粗约 1.2 毫米, 密 被白色 向上的 柔毛; 冠毛糙 毛状, 长 13 — 15 毫 米, 白色。 花果期 5 — 6 月。 - 产于西 北部; 生 于海拔 1900 — 2100 米的 山坡灌 丛中。 西藏东 南部有 分布。 模式标 本 采自滇 西北。 112. 白 菊木属 GkKhnatia Kunth. 灌 木至小 乔木。 叶 互生, 边缘全 缘或具 疏齿, 背 面被白 色绒毛 或无毛 而具點 性分泌 物, 具 叶柄。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分枝 先端排 列成伞 房状、 圆 锥状或 复头状 花序, 稀单 生, 盘状, 具同型 小花; 总 苞倒锥 形或近 卵形; 总苞片 多层, 覆瓦状 排列, 外层 较短, 中层和 内层渐 狭长; 花序托 平扁, 无毛或 被流苏 状毛。 小 花先叶 开放, 全部 两性, 均结 实, 花 冠辅射 对称, 管状, 冠檐稍 扩大, 5 深裂, 裂片 等长, 多少 外卷, 冠管 纤细; 花 药基部 箭形, 具 长尾; 花柱 2 分枝, 分枝短 且粗, 先端钝 或圆。 瘦果圆 柱状, 具 纵棱, 通常被 长毛; 冠毛 多数, 2 层, 刚 毛状, 外层 稍短。 约 66 种, 分布 于热带 美洲和 亚洲东 南部。 我国产 1 种, 分布于 云南。 1. 白菊木 (图鉴 ) 图版 131: 4-7 Gochnatia decora (Kurz.) A.L.Cabrera (1971); Koyama (1981);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6). Uucomeria decora Kurz. (1872); Hook.f. (1881); CoU.et Hemsl. (1889); Gag- nep.in Lecomte (1924)* ; S.Y.Hu (1967); Kitam. (1969); 图鉴 (1975)*. 落叶小 乔木, 高 (1 一) 3-8 (-10) 米; 树皮灰 黑色, 小枝具 纵棱, 幼枝 被白色 绒毛。 叶片椭 圆形、 狭椭圆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6 — 23 厘米, 宽 2. 5 — 10 厘米, 先端 急尖、 钝或短 渐尖, 基部楔 形或宽 楔形, 两 侧常不 对称, 边缘浅 波状, 具 稀疏的 胼胝状 小齿, 或 边缘具 浅齿, 齿端有 胼胝体 尖头, 表面 光滑, 幼 时疏被 绒毛, 背 面密被 灰黄色 的 绒毛, 中脉在 表面稍 凸起, 微带 红色, 在背面 隆起, 呈黄 白色, 侧脉 8 — 16 对, 在两 面微 凸起, 网脉 明显; 叶柄长 1 一 6 厘米, 被白色 绒毛, 叶腋 内有被 白色厚 绒毛的 腋芽。 头 状花序 6 — 14 个, 于分 枝先端 密聚成 复头状 花序, 长 2 — 2. 5 厘米, 径 8 — 10 毫米; 花序梗 近无或 极短; 总苟倒 锥形, 径 5 — 7 毫米; 总苞片 6 — 8 层, 外层卵 形或宽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先 端钝, 背面被 绒毛, 中层长 卵形、 卵 状披针 形至披 针形, 渐长, 先 端钝或 急尖, 背面 疏被绒 毛至近 无毛, 内层 长圆状 线形至 线形, 长 13 — 15 毫米, 先端 急 渐尖, 无毛; 花序 托小, 径 1 一 1.5 毫米, 无毛。 小花 5 — 7 朵, 先叶 开放, 花冠白 色, 管状, 长 1.8 — 2 厘米, 冠檐 5 深 裂至近 基部, 裂片 线形, 长 6 — 8 毫米, 卷曲, 冠 管细, 长 1 一 1.2 厘米; 花药长 8 — 10 毫米, 尾部 长约占 1/3; 花柱隐 藏于药 管内, 分 枝短 且钝。 瘦果圆 柱形, 长 1 一 1.2 厘米, 粗约 1 毫米, 下部略 变狭, 密 被白色 绢毛; 冠 毛淡黄 褐色, 长 1.2 — 1.5 厘米, 刚 毛状。 花果期 3 — 5 月。 产 勐腊、 勐海、 思茅、 镇康、 潞西、 景东、 双柏、 漾澳、 大理; 生 于海拔 1000 — 
菊 科  625  1900 米的 林下、 林缘、 灌 丛中或 路边。 越南、 泰国、 缅甸有 分布。 113. 兔 儿风属 AinsliaeaDC. 多年生 草本, 具 粗细不 等的根 状茎。 茎 直立, 不分 枝或具 分枝, 被 毛或稀 无毛。 叶 密聚 于茎基 部呈莲 座状, 或 密集互 生于茎 中部或 下部, 或等距 离互生 于茎、 枝上, 叶片 通常 全缘, 稀 具齿或 分裂, 两面 被毛, 稀 无毛, 具柄或 上部叶 无柄, 叶柄 具翅或 无翅。 头状花 序狭圆 筒形, 无梗或 有梗, 单生 或数个 簇生, 于茎顶 排列成 间断的 穗状花 序或圆 锥状 花序; 总 苞狭圆 筒形; 总苞片 多层, 覆瓦状 排列, 外 层短, 向内 渐长和 渐狭, 先端 钝至长 渐尖, 被毛或 无毛; 花序 托小, 无毛。 小花 (2 —) 3 (-5) 朵, 全部 两性, 均 结实, 花 冠通常 管状, 冠檐 5 深裂, 常呈二 唇形, 裂 片长, 外卷, 通 常偏于 一侧, 冠管 细; 花药先 端尖、 圆或 平截, 基部 箭形, 具耳且 有尾状 延长的 丝状附 属物; 花柱 2 分 枝, 分 枝短, 常 开展, 先 端圆, 内 侧扁; 植株有 时具两 型花, 即开 花授粉 花和闭 花授粉 花, 开花授 粉花花 冠同上 述花, 但冠毛 极短, 刚 毛状, 长不逾 1 毫米, 闭 花授粉 花花冠 细 管状, 不 开放, 隐藏 于冠毛 丛中, 比冠 毛短, 雌雄蕊 内藏; 植 株有时 仅具闭 花授粉 花。 瘦 果圆柱 形或坊 锤形, 略 压扁, 具纵 棱或稀 无棱, 被 毛或稀 无毛; 冠毛 1 层, 羽毛 状, 近 等长。 约 70 种, 分布于 亚洲东 南部。 我国有 44 种, 分布于 长江流 域及其 以南各 省区, 仅 1 种见于 东北。 云南产 27 种 8 变种, 除滇西 南外各 地都有 分布。 分种 检索表 1 (4) 茎多 分枝; 头 状花序 单生于 叶腋或 2 — 7 (-10) 个 组成腋 生总状 花序。 2 (3) 叶 背面被 褐色长 糙毛或 长柔毛 la. 叶下花 A.pertyoides var.pertyoides 3 (2) 叶背面 被白色 厚绒毛 lb. 白背 叶下花 A.pertyoides var.allxMomentosa 4 (1) 茎不 分枝; 头状 花序组 成顶生 的圆锥 状花序 或穗状 花序。 5 (64) 叶聚 生于基 部呈莲 座状, 茎生 叶退化 或明显 变小。 6 (19) 基生叶 片基部 心形。 7 (12) 叶边缘 有向上 弯拱的 缘毛; 茎 被揭色 长毛; 圆锥 状花序 或穗状 花序。 8 (11) 头状花 序具长 2 — 3 毫米 的梗, 于基顶 排列成 圆锥状 花序; 花序 轴被黄 褐色长 柔毛; 瘦果无 棱; 冠毛污 白色。 9 (10) 叶背被 白色厚 绵毛和 混生黄 褐色长 柔毛; 茎无叶 •••••• 2a. 秀丽 兔儿风 A.elegans var.elegans 10(9) 叶背被 诱色长 槌毛; 茎 生叶多 2b. 红毛 兔儿风 A.elegans var.strigosa 11 (8) 头状 花序无 梗或近 无梗, 于茎 顶排列 成间断 的穗状 花序; 花 序轴被 褐色短 柔毛; 瘦果具 8 条 纵棱; 冠毛 淡褐色 3. 杏香 兔儿风 A.fragrans 12 (7) 叶 边缘无 缘毛; 茎 被白色 绵毛或 级毛; 穗状 花序。 13 (14) 叶柄 具宽达 5 — 12 毫 米的翅 4. 心叶 兔儿风 A.bonatii 14 (13) 叶抦无 翅或近 无翅。 15 (16) 总苞径 6 — 7 毫米; 冠毛污 白色, 长 10 — 12 毫米; 茎粗达 5 毫米 5. 厚叶 兔儿风 A.crassifolia 
626  云南 植物志  15 (15) 17 (18) 口十; 翔 5^ 被 角" K "柔丰 • /hlP-K:^ IS W^Mi^'^a^'&^'fi^ U • ,厂 aC SnSf J t\. • 麗里 lif 厘 IIS 18 (17) 口十 柄具极 狭的翅 无丰. A\J0P^ 11 — 13 臺米- 丰淡 饤"^ … 7 被翔 "^儿 M A antprnidps 19 (6) 基牛叶 片基部 雏不为 心形。 20 (45) 叶柄 无翅。 21 (34) 头状 花序具 被短柔 丰的梗 排成圆 维状花 序. 冠丰污白角5$:灯^6 22 (29) 叶边缘 有向上 弯拱的 缘毛, 两面 被毛; 花序 轴被长 柔毛。 23 (24) 24 (23) 基 生叶基 部圆; 冠 毛污白 色或黄 褐色。 25 (28) 棺株 较賴) 某 4; 叶片较 女* 关牛叶 1 一 ^ Mr It 某半叶 /1、* 4t 状; 序持女 • 苗 M" 不带柴 红色。 26 (27) &苟径 3 4 奎米 无羊 • 小; 开花 授粉 ; tt^ 冠长么 勺9 臺米 二 1 \ L\J ) &翁 1$ S 7 赛来 i^ia-fe-f^^^. /K#|3fl:?f Ip^K-^ S • tOC / w /\ • |JlllgUlcUICIli^C^ Vdl • 厘愿 1<1 皿里 |JUCIldld 28 (25) 棺株 某都賴 s — 1 毫米. 某 4: 叶" [^不 ";俞 7 匣米 窗不 ■! 俞 ? R H*. ^ — 7 *<r 极很 化, 钻形; 头状 花序径 2 — 3 毫米; 总 苞片带 紫红色 …… 10. 贡山 兔儿风 A.gongshanensis (22) 叶 于缘丰 而 面子丰 成被极 疏丰. ; 序铀 f 丰 被短卖 30 (33) 茎、 花序梗 和叶背 脉呈紫 红色; 瘦果具 10 条 纵棱。 « 丄 \ } 口 而 于羊' ')P\^^ ^^^ik^^^ - 冠车昔媳^5 • 连 I^)t^D+>yr 午; K 香关卜 J. ± • P-^ y 1 1 y u /\ • duidiuc 显皿 ciidid 32 (31) 叶表面 疏牛短 ffl 的 M 伏丰 背面无 花序 ^ 轴无丰 • 冠丰污 白"^ 或萤 白色, 莲 状叶牛 干花: ^某部 12 细審免 儿风 A tenuicaulis J 'jzl M r* XA> • —W ✓ I* /"V ^» • m 里 ^1量\_^<^1邏國國^7 33 (30) ^ 序梗和 叶背脉 不呈紫 灯… 瘦 果无檢 13 直脉 兔儿风 A nervosa 34 (21) 头 状花序 无梗, 排 成穗状 花序; 冠毛 黄白、 黄褐或 褐色。 35 (35) P-f- M" ® 1 50 ff^ ol/'fgl ffR ilf 151 M 卩十 柄极短 • 據菓暴 8 _ 10 备纵掠 14 细親 JLM A snicata 36 \ J-J } P+H-Ei0ff^^ffilfSl)H^:WffM 口十緬 与口十 M "祈等 +^. 瘤粜 f 擦 -xi D 1 \ DO ) DO 笑/^ 口十本 艮 魂"^ . 4r)H?^f f^$$=/K 苟转? — 4g 米. IP^^yf^i^ Q §^ 39 (44) 总遗 无毛。 AC\ T 且 1^ 王即 7T 化 IX W 化 ; 'E、W1 工 O 笔小 , 化 TC^T^ O y 笔小 , TuL^JS.XL'i'CTQL 目 lU • Jfi. "13 J U/'^V r\ • I IMV 量! 41 \ '-r\j } 长约 1 毫米 闭花 持粉; 长 3 — 3 5 柰米 冠 丰长约 5 毫米 42 Cyt "~Lj J. / d • "T" ^Al* J U / 八 V tx • t Ui t imiuv3 v <ii • t u 里 v 邏"邏11^^ 4j 44 (39) 总苞 被亮黄 褐色短 柔毛; 花 全部闭 花授粉 18. 丽江 兔儿风 A.lijiangensis 45 (20) 叶 柄具宽 (2 —) 5 — 20 毫米 的翅。 46 (49) 头状花 序具梗 或极稀 无梗, 排成狭 圆锥状 花序。 
菊 科  627  47 (48) 基 生叶基 部缢縮 并下延 成翅; 茎 无毛或 疏被毛 19a. 狭叶 免儿风 A.angustifolia var. angustifolia 48 (47) 基生叶 基部渐 狭并下 延成翅 ;茎 密被毛 … 19b. 绿春 兔儿风 A.angustifolia var Juchunensis 49 (46) 头 状花序 无梗, 排 成穗状 花序。 50 (55) 茎和 花序轴 被褐色 柔毛; 总苞径 1.5 — 3 毫米。 51 (52) 植 株具两 型花, 开花 授粉花 花冠长 5 — 6 毫米, 冠毛刚 毛状, 长约 1 毫米, 闭 花授粉 花花冠 长 3 — 3. 5 毫米, 冠毛羽 毛状, 长 4. 5 — 6 毫米; 总苞 片多少 被毛; 瘦果 被毛; 叶片 无缘毛 20. 异花 兔儿风 A.heterantha 52 (51) 植 株仅具 闭花授 粉花, 花冠长 3 — 4 毫米, 冠毛长 5 — 6 毫米; 总苞片 无毛; 瘦果 无毛; 叶 片边 缘具长 缘毛。 53 (54) 头 状花序 于茎顶 排成穗 状花序 21a. 长穗 兔儿风 A.henryi var.henryi 54 (53) 头状花 序于茎 顶和花 序分枝 排成穗 状花序 …… 21b. 大关 兔儿风 A.henryi var. daguanensis 55 (50) 茎 和花序 轴被白 色绵毛 或珠丝 状毛; 总苞径 3 — 5 毫米。 56 (59) 叶 片背面 密被长 柔毛; 全部总 苞片先 端具锐 尖头, 背面 密被长 柔毛; 瘦果 无棱。 57 (58) 基生 叶片披 针形、 狭 披针形 或狭椭 圆形, 基 部长渐 狭而入 叶柄, 边缘 具密长 缘毛; 总苞径 3 — 4 毫米; 总苞片 不带紫 红色; 小花 花冠长 10 — 12 毫米; 冠毛 黄褐色 22. 药 Lij 兔儿风 A.mairei 58 (57) 基生叶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基部溢 縮再下 延而入 叶柄, 边缘无 缘毛; 总苞径 4 一 5 毫米; 总 苞 片带紫 红色; 小花 花冠长 13 — 14 毫米; 冠毛 褐色或 深褐色 23, 大头 兔儿风 A.macrocephala 59 (56) 叶片背 面密被 污白色 绒毛; 总苞 片先端 不具锐 尖头, 背面疏 被毛至 无毛; 瘦果具 8 条 纵棱。 60 (63) 茎不 分枝。 61 (62) 基 生叶片 卵形或 狭卵形 24a. 宽叶 兔儿风 A.latifolia var. latifolia 62 (61) 基生 叶片宽 卵形至 近圆形 24b. 宽穗 兔儿风 A.latifolia var. platyphylla 63 (60) 茎 具分枝 24c. 分枝 兔儿风 A.latifolia var. ramifera 64 (5) 叶 密集互 生于茎 中部或 下部, 不呈莲 座状; 头状花 序闭花 授粉, 排成 圆锥状 花序。 65 (66) 茎 被细长 柔毛; 叶两面 被毛, 叶 脉不为 红色; 叶柄被 毛和具 宽翅; 头状 花序有 4 一 5 小花; 总苞径 5 — 7 毫米; 果 无棱, 被毛; 冠 毛褐色 25. 异叶 兔儿风 A.foliosa 66 (65) 茎 无毛; 叶两面 无毛或 表面疏 被毛, 背脉 红色; 叶柄 无毛和 无翅; 头状 花序有 3 小花; 总 苞径 2 — 3 毫米; 果有 8 — 10 棱, 无毛; 冠毛黄 白色。 67 (68) 茎带紫 红色; 叶表干 时不变 黑色; 叶柄紫 红色; 花冠长 2. 5 — 3 毫米; 圆锥花 序较宽 …… 26. 光叶 兔儿风 A. glabra 68 (67) 茎 不带紫 红色, 干时变 黑色; 叶表 干时变 黑色; 叶柄 绿色; 花冠长 3. 5 — 4 毫米; 圆 锥花序 宽 5 — 7 厘米 27. 穆评 兔儿风 A.lancifolia 1. 叶下花 (图鉴 ) 追风箭 (昆明 ), 地黄连 (思茅 ), 腋花 兔儿风 (中 国植 物志) Ainsliaea pertyoides Franch. (1888)*; Forb.et Hemsl. (1888); Beauv. (1909); Hand.-Mazz. (1936); S.Y.Hu (1965);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9); 中国 植物志 (1996)*. Ainsliaea sparsiflora Vant. ( 1903 ); S.Y.Hu ( 1965 ) ; A . pertyoides Franch. i.sparsi flora (Vant.) Beauv. (1909); Lauener (197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628  云 南植物 志  A . pertyoides Franch. var. sparsi flora (Vant. ) Levi. (1915) ; S.Y.Hu (1965) . la. 叶下花 (原 变种) 图版 132: 1—4 var . pertyoides 多年 生草本 或稀亚 灌木, 高 30 — 120 厘米。 根茎 斜生或 横走, 长达 8 厘米, 粗达 1 厘米, 先端 或有时 上部被 密厚的 锈色长 糙毛, 生多数 须根; 须根粗 线形, 延长, 通常顶 部 纤细, 向下渐 增粗。 莲 1 一 4, 直立, 基部粗 2 — 7 毫米, 下 部常木 质化, 有浅 纵棱, 多 分枝, 枝 在两侧 斜展, 茎和 枝被密 或疏的 锈色长 糙毛, 茎 基部毛 尤密。 叶极 多数, 互 生, 二列 平展, 叶片宽 卵形、 卵形至 卵状披 针形, 长 7 — 11 厘米, 宽 3 — 5 厘米, 先端 短 渐尖或 急尖, 基部 心形, 边缘 全缘, 密具缘 毛并有 疏离的 胼胝状 尖齿, 表面深 绿色, 无毛, 极稀 沿脉疏 被毛, 背面 绿色, 密被褐 色平伏 的长糙 毛或长 柔毛, 有 时少数 叶片背 面 被灰白 色的厚 绒毛, 但在 厚绒毛 下仍密 生长糙 毛和长 柔毛, 基出脉 5 条, 外侧 1 对较 细短, 全部 叶脉在 两面微 凸起, 叶柄 粗壮, 长 2 — 5 毫米, 密被 锈色长 糙毛; 分 枝上的 叶 较密和 较小, 二列 平展, 通常仅 3 出脉, 叶柄 更短。 头 状花序 单生于 叶腋或 2 — 7 (-10) 个组 成腋生 的总状 花序; 总苞圆 筒形, 径 3 — 5 毫米; 总苞片 5 — 6 层, 外面 2 层宽 卵形或 卵形, 长 1 一 2 毫米, 先 端钝, 中层 卵状披 针形, 较长, 先 端钝或 急尖, 边 缘狭 膜质, 内层 长圆状 线形, 长 12 — 14 毫米, 先端 急尖, 边缘 膜质, 全 部总苞 片背面 无毛 或稀外 面几层 先端具 褐色卷 曲的短 柔毛, 里 面几层 背面具 1 脉; 花序 托平, 径不逾 0.5 毫米, 无毛。 小花 2 — 3 朵, 全部 两性, 花冠 管状, 白色、 粉红 色或紫 红色, 长 14 一 16 毫米, 冠檐 5 深 裂几达 基部, 裂片 条形, 长 7 — 9 毫米, 冠 管细; 花药长 7 — 8 毫米, 具极长 的尾; 花柱 2 短 分枝, 稍 伸出药 管外。 瘦果紡 锤状圆 柱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具 纵棱, 密 被白色 向上的 娟毛; 冠毛 白色, 羽 毛状, 长 7 — 8 毫米。 花果期 10 月至翌 年 4 月 C 产 丽江、 永平、 洱源、 大理、 禄 (一平 浪)、 武定、 富民、 昆明、 嵩明、 寻甸、 庐 西、 砚山、 广南、 景东、 思茅 等地; 生 于海拔 1200 — 27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下或 山谷溪 边。 四川西 南部和 贵州有 分布。 印度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根 药用, 能祛风 除湿、 舒筋 活络、 接骨 消肿。 lb. 白背 叶下花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变种 ) 白背 兔儿风 (中国 植物志 ), 叶 下花, 追风箭 var . albo-tomentosa Beauv . (1909); Hand . -Mazz . (1938); 图鉴 (1975), in nota;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9); 中国 植物志 (1996r. Ainsliaea ovalifolia Vant. ( 1903 ); S.Y.Hu ( 1965 ); A . pertyoides Franch. var . albo-tomentosa Beauv . f . ovalifolia ( Vant . ) Beauv . ( 1909 ) ; Lauener ( 1976 ) ;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A . pertyoides Franch. var. intermedia Beauv. (1909);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A - pteropoda Y^ZA. ovalifolia (Vant.) Levi. (1915). 与原 变种的 区别在 于叶片 背面被 白色厚 绒毛, 并混 生少数 褐色长 柔毛, 厚绒 毛下光 滑。 花果期 10 月 至翌年 5 月。 产于 丽江、 宾川、 大理、 漾濞、 禄劝、 富民、 昆明、 寻甸、 师宗、 砚山、 易门、 峨 山、 景东 等地; 生 于海拔 1200 — 2800 米的 林下、 灌丛 下或水 沟边、 路旁。 四川 西南部 
菊 科  629  图 版 132 1 一 4. 叶下花 AinsliaeapertyoidesFranch.var. pertyoides, 1. 植株 下部, 2. 植株 上部, 3. 头状 花序, 4. 小 花和瘦 果; 5—9. 秀丽 兔儿风 A.elegansHemsl.var. elegans, 5. 全株, 6. 头状 花序, 7. 小花、 瘦果和 冠毛, 8. 雄蕊, 9. 花柱和 柱头。 (王红 兵绘) 
630  云南 植物志  和 贵州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昆明。 全草 药用, 有 小毒, 具 止血、 止痛、 生肌的 功效。 2. 秀丽 兔儿风 (图鉴 ) Ainsliaea elegans Hemsl. ( 1902); Smith ( 1904 ); Beauv. ( 1909 ); S.Y.Hu (1965); 图鉴 (1975 广;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6). Pertya esquirolii Levi. (1914); Ainsliaea elegans Hemsl . var . tomentosa Mattf . (1931); S.Y.Hu (1965); Lauener (1976); 贵州 植物志 (1989). 2a. 秀丽 兔儿风 (原 变种) 图版 132: 5—9 var . elegans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60 厘米。 根茎 垂直或 斜生, 长达 8 厘米, 粗达 1.5 厘米, 先 端或上 部被极 密的黄 褐色长 糙毛, 生多数 须根; 须根 线形, 延长, 具少数 纤维状 细根。 基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2 — 6 毫米, 花 葶状, 通常无 叶或稀 下部具 1 叶, 常带紫 红色, 密 被黄褐 色的长 糙毛。 基生叶 3 — 6 枚, 呈莲 座状, 叶片 心形或 长卵状 心形, 长 7 — 20 (-28) 厘米, 宽 4. 5 — 13 厘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稀 渐尖, 基部深 心形, 边缘全 缘并具 疏离的 胼胝状 尖齿, 有向上 弯拱、 黄褐 色的密 缘毛, 表面深 绿色, 幼时 被黄褐 色长糙 毛, 后渐 脱毛, 背面被 白色厚 绵毛和 混生黄 褐色长 柔毛, 沿 背脉毛 较密且 较粗, 基出脉 5-9 (—11) 条, 中脉 在表面 凹入, 在背面 凸起, 上部有 2 — 4 对 侧脉, 网脉 纤细, 叶 柄 粗壮, 长 5 — 21 厘米, 上部粗 2 — 4 毫米, 下部稍 变狭, 无翅, 密被黄 褐色长 糙毛; 茎生叶 无或具 1 枚退 化叶。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花葶 上排成 开展的 圆锥状 花序, 花序轴 密被黄 褐色长 柔毛, 花序梗 纤细, 长 2 — 3 毫米, 密被黄 褐色长 和短的 糙毛; 总 苞圆筒 形, 径 3. 5 — 4. 5 毫米; 总苞片 5 — 6 层, 外层 卵形, 长 2 — 3 毫米, 先端 急尖, 具小尖 头, 背面具 3 条 纵纹和 先端被 疏毛, 中 层长卵 形至披 针形, 渐长, 内层 线状长 圆形, 长 10 — 12 毫米, 先 端钝, 具 尖头, 背面具 1 脉, 无毛, 边缘宽 膜质; 花序 托径约 0.5 毫 米, 无毛。 小花 (1 一) 2 (-3) 朵, 全部 两性, 花冠 白色, 管状, 长 12 — 15 毫米, 冠 檐 5 深 裂至近 基部, 裂片 线形, 长 7 — 8 毫米, 常 螺旋状 扭曲, 冠管 纤细, 长 5 — 7 毫 米; 花药长 5 — 7 毫米, 先端 平截, 基部具 长尾; 花 柱伸出 药管约 1 毫米, 分枝极 短粗。 瘦果坊 锤状长 圆形, 长约 5 毫米, 密 被白色 向上的 贴毛; 冠毛污 白色, 羽 毛状, 长 5 — 7 毫米。 花果期 3 — 4 月 前后。 产于 蒙自、 屏边、 砚山、 西畴、 麻 栗坡、 广南; 生 于海拔 1000 — 1900 米的 林下或 灌丛 下的石 缝中。 贵州 南部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蒙自。 2b. 红毛 兔儿风 (中 国植 物志) (变种 ) 红 毛叶兔 儿风, 红 毛叶马 蹄香, 反背马 蹄香, 毛叶 马蹄香 var.strigosa Mattf. (1931); S.Y.Hu (196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中国植 物志 (1996). 与原变 种的区 别在于 茎生叶 多数, 同基 生叶, 但 较小; 全部 叶片两 面被锈 色长糙 毛, 背面 尤密。 
菊 科  631  产于 文山、 红河 地区、 景东; 生 于海拔 1900 — 2500 米的林 下或山 坡上。 越 南北方 有 分布。 模 式标本 采自红 河地区 (蒙 自? )。 根叶 药用, 根 治小儿 肺痰、 消化 不良、 风 湿痛, 叶治 感冒、 支气 管炎。 3. 杏香 兔儿风 (图鉴 ) 金边 兔儿风 (本草 纲目拾 遗), 兔儿 一支箭 (浙江 ), 一 支香、 白叶 一支香 (江西 ), 兔儿 一支香 (广 西、 贵州) Ainsliaea fragrans Champ. ( 1852); Benth. (1861); Forb.et Hemsl. ( 1888); Beauv. (1909); Mattf. (1933); Hand.-Mazz. (1937); Kitam. (1940), (1941); S.Y.Hu (1965); 图鉴 (1975r; 台湾 植物志 (1978); 中国 植物志 (1996) * . Ainsliaea ningpoensis Matsuda (1913) ; A . asarifolia Hayata (1919).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70 厘米。 根茎上 部垂直 而下部 斜生或 曲折, 长达 6 厘米, 上 部粗达 1 厘米, 先 端密具 褐色长 柔毛, 生多数 须根; 须根 线形, 延长, 粗 1 一 2 毫米, 具少数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1 一 3 毫米, 常呈 紫红色 或带紫 红色, 不分 枝, 被 褐色长 柔毛。 基生叶 5 — 10 枚, 呈莲 座状, 叶片卵 形或狭 卵形, 长 2 — 10 厘米, 宽 1.5 — 4. 5 厘米, 先 端钝, 具小 尖头, 基部 心形, 边缘全 缘并具 疏离的 胼胝状 尖齿, 有 向上弯 拱的密 缘毛, 表面绿 色或暗 绿色, 背面 淡绿色 或有时 略带紫 红色, 两面 密被褐 色长 柔毛, 后 表面渐 脱毛, 基出脉 3 — 5 条, 在表面 凸起, 侧脉 1 一 2 对, 网脉 少而细 弱, 叶柄 粗壮, 长 1 一 8 厘米, 密被 褐色长 柔毛, 无翅; 茎生叶 少数, 疏离, 极 退化, 大多呈 钻形。 头状 花序无 梗或近 无梗, 单生或 2 — 3 个 簇生或 3 — 5 个排成 极短的 总状花 序, 再 于茎顶 端排列 成间断 的穗状 花序; 苞叶 钻形, 长 2 — 4 毫米; 总苞圆 筒形, 径 2. 5 — 3. 5 毫米; 总苞片 5 — 7 层, 外层 卵形, 长 1—1.5 毫米, 先端 急尖, 中层 卵状披 针形, 较长, 先端急 尖至短 渐尖, 内层 椭圆状 线形, 长约 1 厘米, 先端 渐尖, 中 层和内 层具 狭膜质 边缘, 全 部总苞 片先端 和边缘 常带紫 红色, 背面有 (1 一) 3 — 5 条 纵纹, 无 毛 或稀被 微毛; 花序 托径约 0.5 毫米, 无毛。 小 花通常 3 朵, 全部 两性, 两型: 闭花授 粉 花花冠 管状圆 筒形, 隐藏 于冠毛 丛中; 开 花授粉 花花冠 管状, 白色, 长 8 — 10 毫米, 冠檐 5 深 裂至近 基部, 裂片 线形, 冠 管细, 长 4 一 5 毫米, 花药长 4 一 4. 5 毫米, 先端 钝, 基部箭 形并具 长尾, 花柱分 枝短, 伸出 药管, 先 端钝。 瘦果圆 柱状, 长 3 — 4 毫米, 稍扁, 具 8 条 隆起的 纵棱, 被白色 向上的 贴毛; 开花 授粉花 的冠毛 极短, 闭花授 粉花的 冠毛淡 褐色, 羽 毛状, 长 5. 5 — 7 毫米。 花果期 8 — 11 月。 产于 大关、 鹤庆; 生 于海拔 2000 米附近 的杂木 林下。 安徽、 江苏、 浙江、 江西、 福建、 台湾、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和 四川有 分布。 云南新 记录。 全草 药用, 能消炎 解毒、 除湿 利尿。 所见 大关、 鹤 庆标本 特征与 A. fragrans 的描述 一致, 惟总 苞片被 疏毛。 4. 心叶 兔儿风 (图鉴 ) 双 股箭, 大俄 火把, 大一 支箭, 小 接骨丹 (滇) Ainsliaea bonatii Beauv. ( 1909 )*, cum var. glabra; S.Y.Hu ( 1965 );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9)、 Y.C.Tseng (1993); 中 国 植物志 (1996)'. 
632  云 南植物 志  Ainsliaea bonatii Beauv . var . arach noides Beauv. (1909); S.Y.Hu (1965);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120 厘米。 根 茎长达 4 厘米或 更长, 粗达 1 厘米, 垂 直或斜 生, 先端具 黄褐色 或黄白 色的长 簇毛, 生多数 须根; 须根粗 线形, 延长, 粗达 2 毫米。 茎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2 — 4 毫米, 不 分枝, 具浅 纵棱, 密被 灰白色 绵毛, 下部渐 脱毛。 基生 叶通常 5 — 7 枚, 呈莲 座状, 叶 片近圆 形或宽 卵形, 长 6 — 15 厘米, 宽 4 一 11 厘米, 先端圆 或钝, 基部 心形, 边 缘全缘 并具疏 或密的 胼胝状 尖齿,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被 灰白色 绵毛, 后渐 脱毛, 基出脉 3 — 7 条, 侧脉 2 — 3 对, 叶脉 在两面 凸起, 网脉 密集, 仅在 表面微 凸起, 叶柄长 8 — 20 厘米, 具翅, 上部 连翅宽 5 — 12 毫米, 向下渐 狭; 茎生叶 2 — 4 枚, 疏离, 叶片卵 状披针 形至披 针形, 最下 部叶长 2 — 5 厘米, 宽 0.5 — 2 厘米, 上部叶 渐小,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圆或宽 楔形, 具有 狭翅的 短柄, 羽 状脉, 其 他同基 生叶。 头 状花序 无梗, 3 — 6 个 簇生, 再沿 花序轴 排列成 间断的 穗状花 序, 穗状 花序长 15 — 40 厘米; 花 序轴密 被白色 绵毛; 苞 叶狭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与 茎生 叶同, 但 较小; 总苞圆 筒形, 径 3 — 4 毫米; 总苞片 5 — 6 层, 外层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背面具 1 一 3 脉, 中层 卵状披 针形, 较长, 背面具 3 脉, 内层 披针状 线形, 长 10 — 12 毫米, 背面具 1 脉, 全部 总複片 先端短 渐尖, 具刺状 尖头, 常带紫 红色, 背面 近先端 疏被白 色蛛丝 状毛, 边缘 宽膜质 并呈紫 红色; 花序托 扁平, 径不足 1 毫米, 无 毛。 小花 3 — 4 朵, 全部 两性, 花冠 管状, 紫色、 淡紫 色或粉 红色, 长 12 — 14 (-17) 毫米, 冠檐 5 深 裂至近 基部, 裂片线 形,— 长 5. 5 — 6. 5 (-8) 毫米, 冠 管与冠 檐近等 长; 花 药长达 7 毫米, 常带 紫色, 先端 平截, 基部 箭形, 具 长尾; 花柱具 2 短 分枝, 稍 伸出 药管。 瘦 果近圆 柱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先端 平截, 下部 变狭, 具 8 条 纵棱, 密被白 色 向上的 柔毛; 冠毛淡 褐色, 羽 毛状, 长 6 — 8 毫米。 花果期 9 一 11 月。 产于 武定、 禄劝、 富民、 昆明、 寻甸、 巧家、 砚山、 文山 等地; 生 于海拔 1200 — 3500 米的 林下、 林缘或 山坡草 丛中。 贵州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昆明。 根 入药, 能祛风 除湿、 通经 活络, 治 腰痛、 膝关 节痛、 跌打 损伤。 5. 厚叶 兔儿风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33: 1—4 Ainsliaea crassifolia Chang (1935); S.Y.Hu (196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6). 多年生 草本, 高 40 — 60 厘米。 根茎 粗大, 垂直、 斜生或 横走, 长达 8 厘米, 粗 1 一 1.7 厘米, 先 端密被 绵毛, 具 多数粗 线形的 须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2 — 5 毫 米, 不 分枝, 被 白色厚 绵毛, 多叶, 下 部叶较 稀疏。 基生 叶呈莲 座状, 叶 片卵状 心形, 长 9 一 13 厘米, 宽 6 — 11 厘米, 先端圆 或钝, 基部 心形, 边缘 具浅波 状齿, 齿端 具黑色 胼 胝体状 尖头, 凹缺 弓形, 表 面散生 白色小 糙毛, 背面密 被白色 绒毛, 基出脉 3 — 5 条, 向边 缘弯拱 网结, 网脉 在两面 明显, 叶柄长 4 一 11 厘米, 被白色 绵毛, 无翅, 基部扩 大; 茎生 叶小, 下 部叶狭 卵形, 具长 2 — 5 厘米 的柄, 中部和 上部叶 渐小, 具短 柄至近 无柄。 头 状花序 无梗, 单生或 2 — 3 个 簇生, 再于茎 顶排列 成穗状 花序; 总苞圆 筒形, 径 6 — 7 毫米; 总 苞片约 5 层, 草质, 背面具 1 一 3 条绿色 的脉, 无毛 或被微 糙毛, 边缘 干 膜质, 外层 卵形, 长 2 — 3 毫米, 先端具 硬锐的 尖头, 中层 卵状披 针形, 长 5 — 8 毫 
菊  科  633  图 版 133 1—4. 厚叶 兔儿风 AinsUaea crassifolia Chang, 1. 全株, 2. 头状 花序, 3. 小花, 4. 瘦果和 冠毛; 5—8. 狭 翅兔儿 风 A.apteroides (Chang) Y.C.Tseng. 5. 全株, 6. 头状 花序, 7. 小花, 8. 瘦果和 冠毛。 (王红 兵绘) 
634  云南 植物志  米, 先端具 锐利的 尖头, 内层披 针形, 长 10 — 13 毫米, 先端 渐尖; 花序 托径约 1.5 毫 米, 无毛。 小花 3 朵, 全部 两性, 花 冠粉红 色或紫 红色, 管状, 长 15 — 18 毫米, 冠檐 5 深裂, 裂片 长圆状 线形, 稍不 等长, 长 6 — 8 毫米, 偏于 一侧, 冠 管细, 长 5 — 7 毫 米; 花药长 6 — 7. 5 毫米, 先 端圆, 基部具 长尾; 花柱分 枝稍伸 出药管 ,顶 端钝, 具乳 突。 瘦果圆 柱状, 长约 5 毫米, 上 部粗约 1.5 毫米, 向下略 渐狭, 被 白色长 柔毛; 冠毛 污 白色, 羽 毛状, 长 10 — 12 毫米。 花果期 3 — 5 月, 7 — 9 月。 产于 中甸、 宁范、 丽江、 永胜、 大理; 生 于海拔 2750 — 3300 米的山 坡林缘 草地或 多石草 地的岩 石缝。 四川西 南部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永胜。 6. 庐定 兔儿风 (中 国植 物志) Ainsliaea mollis Diels ex Limpr. (1922); S.Y.Hu (1965); 中国 植物志 (1996).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55 厘米。 根茎垂 直或稀 微弯, 粗 8 — 12 毫米, 先端密 被白色 或 淡褐色 绵毛。 茎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2 — 3 毫米, 不 分枝, 密 被白色 绒毛。 基 生叶呈 莲 座状, 叶片卵 形至宽 卵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2. 3 — 7 厘米, 先 端钝, 基部 心形, 边缘 浅 波状, 具 胼胝状 细齿, 表面 绿色, 密被娟 毛状微 绒毛, 背 面被白 色厚绒 毛和沿 脉混生 长 柔毛, 基出脉 5 条, 在背面 凸起, 网脉不 明显, 叶柄长 2 — 9 厘米, 密被 白色长 柔毛, 无翅, 基 部明显 扩大; 茎生 叶小, 疏离, 下部叶 卵形至 卵状披 针形, 上 部叶长 圆形, 长 1.5 — 2 厘米, 宽 0.5 — 1.5 厘米, 先 端钝, 基 部圆, 边缘 具点状 疏齿, 叶柄长 3 — 10 毫 米, 密 被毛。 头 状花序 无梗, 单生或 2 个 簇生, 沿茎 上部排 列成长 20 — 25 厘米 的间断 穗状 花序; 总苞圆 筒形, 径 4 一 5 毫米; 总 苞片约 5 层, 质硬, 外层 卵形, 长 2 — 3 毫 米, 先 端具硬 尖头, 背面密 被白色 绒毛, 中层 卵形至 卵状披 针形, 较长, 先端具 短尖, 背面疏 被毛和 具绿色 纵纹, 内层披 针形, 长约 10 毫米, 先端 渐尖, 背面无 毛和具 3 — 5 条 纵纹; 花序 托径达 1.8 毫米, 无毛。 小花 3 — 4 朵, 全部 两性, 花冠 管状, 长约 18 毫 米, 冠檐 5 深裂, 裂片 线形, 长约 6 毫米, 冠 管长约 10 毫米; 花 药长约 7 毫米, 伸出 冠 管外, 先端 平截, 基部 具较粗 的尾; 花 柱分枝 伸出药 管外, 平展, 先 端圆, 内 侧扁。 瘦 果近纺 锤形, 长约 6 毫米, 具多数 纵棱, 密被长 柔毛; 冠 毛深褐 色或紫 褐色, 羽毛 状, 长约 7 毫米。 花果期 5 — 9 月。 《中 国植 物志》 记载 中甸有 分布, 标本 未见。 产于 四川西 部和西 南部; 生 于海拔 2000—2800 米 的灌木 林下或 山坡草 丛中。 7. 狭翅 兔儿风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33: 5-8 Ainsliaea apteroides (Chang) Y.C.Tseng (1993); 中国 植物志 (1996)* . Ainsliaea pteropoda DC - var . apteroides Chang ( 1934 ) ; S.Y.Hu ( 1965 ); A . latifolia (D.Don) Sch . -Bip . vai . apteroides (Chang) C.Y.Wu (198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60 厘米。 根茎 斜生, 长达 10 厘米, 粗达 8 毫米, 先端 或上部 盖以 枯叶残 基和密 被黄褐 色的长 柔毛, 生多数 须根; 须根 线形, 延长, 具 少数纤 维状细 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1.5 — 3 毫米, 不 分枝, 疏被白 色蛛丝 状毛, 多叶。 基生叶 呈莲 座状, 叶片卵 形或长 卵形, 长 6 — 11 厘米, 宽 3. 5 — 7. 5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具胼 胝状小 尖头, 基部 心形, 边 缘有不 明显的 浅波状 圆齿, 齿端有 胼胝状 尖齿, 表面被 
菊 科  635  短 柔毛, 后渐 脱毛, 背面被 白色蛛 丝状毛 并混生 白色长 柔毛, 后渐 脱毛, 基出脉 3 — 5 条, 在 两面稍 凸起, 网脉极 纤细, 叶柄 扁平, 长 7 — 12 厘米, 具极狭 的翅, 无毛; 茎生 叶 疏离, 下部 叶同基 生叶, 较小, 上部叶 渐小, 卵状披 针形、 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基 部圆或 楔形, 具 短柄至 无柄。 头 状花序 无梗, 单生或 2 — 4 个 簇生, 再沿 茎先端 排成间 断 的穗状 花序; 花 序轴长 18 — 20 厘米, 疏被白 色蛛丝 状毛; 苞叶同 上部茎 生叶, 较小; 总苞圆 筒形, 径 3 — 5 毫米; 总苞片 (4 一) 6 — 7 层, 无毛, 外层 卵形, 长 1—1.5 毫 米, 先端 锐尖, 背面具 1 一 3 条 纵纹, 中 层长卵 形至披 针形, 渐长, 先端 急尖, 边缘膜 质, 背面具 3 — 5 条 纵纹, 内层 披针状 线形, 长 12 — 14 毫米, 先端 渐尖, 边缘 膜质, 背 面具 5 条 纵纹; 花序 托径约 0.5 毫米, 无毛。 小 花通常 3 朵, 两性, 花冠紫 红色, 管 状, 长 11 一 13 毫米, 冠檐 5 深裂, 裂片 线形, 长 5 — 6 毫米, 冠管 纤细; 花药长 5 — 6 毫米, 先端 平截, 基部具 长尾; 花柱 不明显 分枝, 内藏。 瘦果坊 锤状圆 柱形, 稍扁, 长 4 一 5 毫米, 密被 白色长 贴毛; 冠毛淡 红色, 羽 毛状, 长 6 — 8 毫米。 花果期 12 月前 后。 产于 路南、 弥勒、 蒙自、 砚山; 生 于海拔 1200 — 1750 米的林 下或林 缘岩石 缝中。 模式标 本采自 弥勒。 8. 马边 兔儿风 (中 国植 物志) Ainsliaea angustata Chang (1934) ; S.Y.Hu (1965); 秦岭 植物志 ( 1985) * ; 中国植 物志 (19%).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20 — 60 厘米。 根茎 斜生或 横走, 长达 10 厘米, 粗达 1 厘 米, 密盖褐 色的叶 残基, 先端 有黄褐 色的长 丛毛, 生多数 须根; 须根粗 线形, 延长, 粗 达 2 毫米, 具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1.5 — 2 毫米, 不 分枝, 密被 黄褐色 长 柔毛。 基生叶 5 — 11 枚, 呈莲 座状, 叶 片狭椭 圆形、 椭圆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长 3 — 10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具细 尖头, 基部 渐狭, 边 缘具疏 离的胼 胝状尖 齿 和具密 集向上 弯拱的 黄褐色 缘毛, 表面绿 色或深 绿色, 疏 被易断 落的糙 硬毛, 背面淡 绿色, 被较 密的黄 褐色糙 硬毛, 沿 脉毛被 更密, 中脉在 两面微 凸起, 侧脉 2 — 5 对, 网 脉不 明显, 叶柄长 1 一 9 厘米, 无翅, 密被黄 褐色长 柔毛; 茎生叶 数枚, 下部叶 与基生 叶同, 具较 短柄, 向上叶 片渐小 和叶柄 渐短, 其 他同基 生叶。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 茎顶排 列成狭 圆锥状 花序; 花序梗 纤细, 长达 1.5 厘米, 或下部 花序近 无梗, 花 序梗、 花序分 枝和 总轴密 被黄褐 色短柔 毛或长 柔毛, 总轴 具叶状 苞叶; 总苞圆 筒形, 径 3 — 5 毫米; 总苞片 4 一 5 层, 外层 卵形, 长 2 — 2. 5 毫米, 中层披 针形, 较长, 内层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8 — 10 毫米, 全 部总苞 片带紫 红色, 无毛, 先 端具锐 尖头, 边缘干 膜质, 背面具 3 — 5 条细 纵肋; 花序 托径约 1 毫米, 无毛。 小花 3 朵, 全部 两性, 花冠白 色或紫 红色、 粉 红色, 管状, 长 9 一 12 毫米, 冠檐 5 深裂, 裂片 线形, 长 4 一 5 毫米, 冠管 渐细, 稍长 于 冠檐; 花药长 5 — 6 毫米, 伸出冠 管外; 花柱 2 裂, 伸出 药管外 。瘦 果近纺 锤形, 长 4 一 6 毫米, 具 10 条 纵棱, 密 被白色 向上的 贴毛; 冠毛红 色或淡 红色, 羽 毛状, 长 5 — 7 毫米。 花果期 3 — 5 月。 产于 绥江。 陕西西 南部、 甘肃 东南部 和四川 北部、 西部至 南部有 分布; 生 于海拔 550 — 1250 米的 水边、 路 边或岩 石上。 云南新 记录。 
636  云 南植物 志  9. 屏边 兔儿风 (植 物分类 学报) Ainsliaea pingbianensis Y.C.Tseng (1993); 中国 植物志 (1996), quoad type. 9a. 屏边 兔儿风 (原 变种) var. pingbianensis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50 厘米。 根莲 斜生、 横走 或上部 直下部 横走. 长达 10 厘米, 粗 5 — 10 毫米, 密 盖以褐 色的叶 残基, 先端密 具黄褐 色的长 丛毛, 生多数 须根; 须根线 形, 延长, 粗 0.5 — 1.5 毫米, 具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1.5 — 2 毫米, 不 分枝, 被黄 褐色长 柔毛。 基生叶 4 一 7 枚, 呈莲 座状, 叶片长 圆形、 狭长 圆形或 披针状 长 圆形, 长 6 — 14 厘米, 宽 2. 5 — 5. 5 厘米, 先端 急尖, 具锐 尖头, 基 部圆, 边 缘具稀 疏的胼 胝状尖 齿和密 集向上 弯拱的 缘毛, 表面 绿色, 疏被长 柔毛, 沿脉毛 稍密, 背面淡 绿色, 被较 密的长 柔毛, 沿脉毛 尤密, 中 脉在表 面平, 在 背面微 凸起, 侧脉 3 — 6 对, 网脉极 纤细, 叶柄长 3 — 9 厘米, 无翅, 密被黄 褐色长 柔毛, 基部 扩大成 宽鞘; 茎生叶 1 一 3 枚, 下部 叶长达 6 厘米, 宽达 2 厘米, 具长 1.5 厘米 的柄, 上部叶 渐小, 近 无柄, 其 他同基 生叶。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 茎顶排 列成长 10 — 20 厘 米的疏 圆锥状 花序; 花序梗 长 0.3 — 1.5 厘米, 下部 的具短 梗至近 无梗, 花 序梗、 花序 分枝和 花序轴 被黄褐 色长柔 毛; 总苞圆 筒形, 径 3 — 4 毫米; 总複片 5 — 6 层, 绿色, 外层 卵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先端 急尖, 中层 卵状披 针形, 较长, 具 狭膜质 边缘, 内层 条形, 长 9 一 10 毫米, 先端渐 尖, 具 宽膜质 边缘, 全部总 苞片先 端具锐 尖头, 背面具 1 一 3 条不 明显的 纵纹, 无毛, 花序 托径约 0.5 毫米, 无毛。 小花 3 — 5 朵, 全部 两性, 花冠 白色, 管状, 长约 9 毫米, 冠檐 5 深裂, 裂片 长圆状 线形, 长约 4 毫米, 冠管 纤细, 比檐 部短; 花 药长约 4 毫米; 花柱 分枝长 0.5 — 1 毫米, 粗, 伸出药 管外。 未成熟 瘦果圆 柱形, 长约 3.5 米, 密被污 黄色 向上的 贴毛; 冠毛污 白色, 羽 毛状, 长 6 — 7 毫米。 花期 5 月 前后。 产 于屏边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1800 米附 近的密 林下。 9b. 麻栗坡 兔儿风 (新 变种) var.malipoensis H . Chuang in addenda. Ainsliaea pingbianensis Y.C. Tseng ( 1993 ) , excl . type 与原 变种的 区别在 于头状 花序具 5 小花, 全 部闭花 授粉, 花 冠长约 5 毫米; 总苞径 5 — 7 毫米, 外层总 苞片长 3 — 4 毫米, 内层长 15 — 17 毫米, 全部 总苞片 背面被 褐色长 柔毛; 瘦果 明显具 8 条 纵棱。 花果期 8 — 11 月。 产于麻 栗坡、 河口; 生 于海拔 1600 — 1900 米的 林下。 模 式标本 采自麻 栗坡。 10. 贡山 兔儿风 (新种 ) 图版 134: 1—4 Ainsliaea gongshanensis H . Chuang in addenda. 多年 生纤细 草本, 高 8 — 30 厘米。 根茎 斜生, 粗 3 — 5 毫米, 密被 褐色长 丛毛, 具 多数粗 线形的 须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1 (一 3), 直立, 常带紫 红色, 基部粗 0.5 — 1 毫 米, 不 分枝, 疏 被褐色 柔毛。 基生叶 数枚, 呈莲 座状, 叶片长 圆形或 长圆状 卵形, 长达 7 厘米, 宽达 2.8 厘米, 先 端钝, 具小 尖头, 基部圆 或稀宽 楔形, 通常 两侧不 对称, 边 缘具稀 疏的胼 胝状尖 齿和密 集向上 弯拱的 缘毛,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被 褐色柔 毛, 沿脉毛 较密, 中脉在 表面微 凸起或 近平, 在背面 凸起, 侧脉 2 — 4 对, 弧形 上升并 
菊 科  637  图 版 134 -4. 贡山 兔儿风 AinsliaeagGngshanmsisH.Chuang, 1. 全株, 2. 头状 花序, 3. 小花, 4. 瘦果和 冠毛; 5~10. 细穩兔 儿风 A.spKata Vant.' 5. 全株, 6. 头状 花序, 7. 小花, 8. 瘦果和 冠&, 9. 雄蕊, 10. 花柱和 柱头。 (王红 兵绘) 
638  云南 植物志  离缘 网结, 网 眼大, 在 背面极 明显, 叶 柄长达 4 厘米, 无翅, 密被 褐色长 柔毛; 茎生叶 3 — 7 枚, 极 退化, 最下部 1 枚狭长 圆形, 长达 4 毫米, 宽达 3 毫米, 具 短柄, 其余的 叶 钻形, 长 2 — 3 毫米, 宽 0.5 — 1 毫米, 无柄。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 茎顶排 列成狭 圆锥状 花序; 花 序梗极 纤细, 和 总轴均 被褐色 柔毛; 总苞圆 筒形, 径 2 — 3 毫米; 总苞片 5 — 6 层, 外层 卵形, 长约 1 毫米, 先 端钝, 中层 披针形 至狭披 针形, 较长, 先 端钝或 急尖, 边缘狭 膜质, 内层 披针状 线形, 长达 10 毫米, 先端 急尖, 边缘宽 膜质, 全部总 苞片先 端无 尖头, 背面 无毛, 带紫 红色; 花 序托圆 柱状, 长约 1 毫米, 无毛。 小花 3 朵, 全部 两性, 花冠白 色或青 紫色, 管状, 长约 10 毫米, 冠檐 5 深裂, 裂片 线形, 长 5 — 6 毫 米, 冠管 渐窄, 长 2 — 3 毫米; 花药长 4 一 4. 5 毫米; 花柱 2 分 枝粗, 叉开, 伸出 药管约 1 毫米。 瘦果圆 柱状, 长 3 — 4 毫米, 密 被白色 向上的 柔毛, 具 8 条 纵棱; 冠毛黄 褐色, 羽 毛状, 长 5 — 6 毫米。 花果期 11 月 至翌年 2 月。 产 于贡山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1420 — 2000 米 的林下 或山坡 灌丛。 11. 四川 兔儿风 (中 国植 物志) 刮金板 (四川 ) Ainsliaea sutchuenensis Franch. (1894); Diels (1901); Beauv. (1909); S. Y.Hu (1965); 中国 植物志 (1996).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40 厘米。 根茎 垂直或 斜生, 长达 5 厘米, 粗 3 — 10 毫米, 先 端 生花茎 和不育 的莲座 叶丛, 其颈 部密被 黄褐色 长毛, 有多数 须根; 须根 黄色, 线形, 延长, 具多数 纤维状 细根。 花茎 直立, 紫红 色或绿 色带紫 红色, 基部粗 1 一 2 毫米, 不 分枝, 无毛。 莲 座状叶 2 — 6 枚, 生 于不育 茎上, 叶片披 针形、 狭椭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7 — 14 厘米, 宽 2 — 7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 缘具胼 胝状疏 细齿, 表面 绿色, 背面 淡绿色 并带紫 红色, 两面 无毛, 中脉 在两面 凸起, 侧脉 4 一 6 对, 叶 脉在背 面呈紫 红色, 网脉 纤细, 叶柄 粗壮, 呈紫 红色, 长 6 — 16 厘米, 无翅, 无毛; 花 茎基部 的叶同 莲座 状叶, 基部以 上的叶 1 一 4 枚, 明显 退化, 叶 片狭披 针形至 披针状 线形, 长 1.5 — 4 厘米, 宽 3 — 5 毫米, 无柄; 苞叶 披针状 线形至 线形。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 茎顶排 列成长 10 — 20 厘米的 圆锥状 花序; 花序 总轴、 分枝 和花序 梗呈紫 红色或 绿带紫 红色, 密被腺 状短 柔毛, 总 轴下部 的毛较 稀疏; 总苞圆 筒形, 径 3 — 4 毫米; 总苞片 5 — 6 层, 外层卵 形, 长 1 一 2 毫米, 先 端钝, 背面具 3 条 纵纹, 中层披 针形, 较长, 内层 披针状 线形, 长 7 — 9 毫米, 先端 急尖, 背面具 1 条 纵纹, 全 部总苞 片背面 无毛, 边缘 膜质, 先端和 上 部边缘 常带紫 红色; 花序托 径不足 1 毫米, 无毛。 小花 3 朵, 全部 两性, 花冠 白带紫 色或淡 紫色, 管状, 长 8 — 10 毫米, 冠檐 扩大, 5 深裂, 裂片 线形, 长 3 — 4 毫米, 冠 管 纤细, 长 3 — 4 毫米; 花药长 3 — 4 毫米, 先 端圆, 基部 箭形, 具粗短 的尾; 花 柱分枝 扁, 极 叉开, 伸出药 管外约 1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4 一 5 毫米, 粗约 1 毫米, 下部稍 窄, 具 8 条 纵棱, 被白色 向上的 柔毛; 冠毛黄 褐色, 羽 毛状, 长 6 — 7 毫米。 花果期 3—5 月。 产 绥江; 生于 海拔约 1500 米的沟 边阴湿 林下。 四川和 贵州有 分布。 云南新 记录。 
菊 科  639  12. 细茎 兔儿风 (中 国植 物志) Ainsliaea tenuicaulis Mattf . (1931); S.Y.Hu (1965); Y.C.Tseng (1993); 中国 植物志 (1996)*. Ainsliaea glabra Hemsl . var - ten u ica ul is (Mattf. ) Chang (1934) ; S.Y.Hu (1965).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40 厘米。 根 茎短, 圆柱形 或呈结 节状, 粗 2 — 5 毫米, 先端密 被淡黄 色的细 柔毛, 生 多数粗 线形的 须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1 一 2 毫米, 不 分枝, 无毛, 紫 红色。 基生叶 数枚, 密 集呈莲 座状, 叶片 椭圆形 或狭椭 圆形, 稀 卵形, 长 3. 5 — 11 厘米, 宽 2 —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楔 形或宽 楔形, 边缘具 细齿, 齿 端有胼 胝体, 表面深 绿色, 疏生短 粗的槌 伏毛, 背 面淡黄 绿色, 无毛, 中脉在 两面微 凸, 侧脉 4 一 6 对, 网脉不 明显, 全部叶 脉在背 面呈紫 红色, 叶柄长 3 — 9 厘米, 无翅, 无毛; 茎生叶 数枚, 疏离, 叶片披 针形、 线状披 针形至 线形, 下部 叶长达 4 厘米, 宽达 1 厘米, 具 短柄, 上部叶 渐小, 无柄。 头 状花序 多数, 具紫红 色的短 梗或近 无梗, 于茎 顶 排成长 10 — 17 厘米、 宽 3 — 5 厘 米的狭 圆锥状 花序; 花 序总轴 无毛, 分 枝和花 序梗被 粉状短 柔毛或 无毛; 总苞圆 筒形, 径 4 一 5 毫米; 总苞片 5 — 6 层, 外层宽 卵形至 卵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先 端钝, 背面 常呈紫 红色, 中 层卵状 披针形 至狭长 圆形, 长 2 — 5 毫 米, 先 端钝, 上部或 仅上部 边缘紫 红色, 内层 线形, 长 6 — 8 毫米, 先端 急尖并 带紫红 色, 全部 总苞片 无毛, 背面具 1 一 3 条明 显或不 明显的 纵纹, 边缘宽 膜质; 花序 托径不 足 0.5 毫米, 无毛。 小花 3 朵, 全部 两性, 花冠粉 红色, 长约 8 毫米, 冠檐 扩大, 5 深 裂, 裂片 线状长 圆形, 不 等长, 冠管长 4 一 5 毫米; 花药长 3 — 4 毫米, 伸 出花冠 管外, 先端 钝圆, 基部具 钝尾; 花柱 分枝极 叉开, 先 端钝。 瘦 果狭坊 锤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具 8 条 纵棱, 密 被白色 柔毛; 冠 毛污白 色或黄 白色, 羽 毛状, 长 5 — 6 毫米。 花 果期秋 季。 产 彝良; 生于 海拔约 1900 米 的石山 林下或 路边。 湖北西 南部、 湖南西 北部、 四川 南部和 贵州东 北部有 分布。 云南新 记录。 13. 直脉 兔儿风 (中 国植 物志) 多脉 兔儿风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Ainsliaea nervosa Franch. ( 1895 ) ; Diels ( 1901 ) ; Smith ( 1904 ) ; Beauv. ( 1909 ) ; S.Y.Hu (196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40 厘米。 根茎 直而短 或横走 而呈结 节状, 粗约 4 毫米, 先端 被淡黄 色的密 柔毛, 生多数 线形的 须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1 一 1.5 毫米, 不 分枝, 幼时 疏被长 柔毛, 后渐 脱落至 花期近 无毛。 基生叶 数枚, 呈莲 座状, 叶 片披针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5 — 13 厘米, 宽 1 一 3. 5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长 渐狭, 边 缘略背 卷并具 疏离的 胼胝状 细齿,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 无毛或 稀背面 疏被长 柔毛, 中脉 在两面 凸起, 侧脉 5 — 6 对, 纤细, 网脉极 细弱, 叶柄长 3 — 9 厘米, 扁平, 无翅, 无毛; 茎生叶 少数, 疏离, 叶片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1 一 3. 5 厘米, 宽 2 — 7 毫米, 侧脉不 明显, 叶 柄短至 近无, 其 他同基 生叶。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茎顶 排成长 13 — 23 厘 米的狭 圆锥状 花序; 花序 总轴常 无毛, 分枝和 花序梗 被粉状 微毛; 总 苞圆筒 形, 径 4 一 5 毫米; 总 苞片约 4 层, 外层 卵形, 长 1 一 2 毫米, 先 端钝, 无毛, 中 层狭长 
640  云南 植物志  圆形, 较长, 先 端具钝 尖头, 无毛, 内 层狭披 针形, 长约 8 毫米, 先端 渐尖, 尖 头常带 紫 红色, 边缘干 膜质, 背面 常被短 柔毛; 花 序托径 0.4"0.5 毫米, 无毛。 小花 2 — 3 朵, 全部 两性, 花冠 管状, 长 8 — 8. 5 毫米, 冠檐极 扩大, 5 深裂, 裂 片狭长 圆形, 长 约 4 毫米, 冠管 纤细, 长 3. 5 — 4 毫米; 花 药长约 3.5 毫米, 伸出冠 管外, 先端 平截, 基部具 长尾; 花 柱分枝 开展, 先端 平截。 瘦果 坊錘形 或倒圆 锥状紡 锤形, 长约 5 毫米, 密 被白色 贴生的 柔毛; 冠毛污 白色, 羽 毛状, 长约 6 毫米。 花果期 5 — 6 月。 产 盐津; 标本 未见。 四川和 贵州有 分布; 生 于海拔 1000 — 1500 米的 林下阴 湿处、 湿润草 丛中或 水边。 模式标 本采自 盐津的 龙溪。 14. 细穗 兔儿风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34: 5—10 一 枝箭、 肾 炎草、 卵 叶宽穗 兔儿风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牛尾一 枝箭, 马蹄草 Ainsliaea spicata Vant. (1903); Beauv. (1909); Hand.-Mazz. (1936), (1938); S.Y.Hu (1965); 中国 植物志 (1996)* . Ainsliaea pteropoda DC. var. obovata Franch - (1888); Levi. (1914); A . latifolia (D.Don) Sch. -Bip. var. o6omto (Franch.) Griers.et Lauener (197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25 — 50 厘米。 根茎 垂直或 曲折或 弧曲, 长 2 — 4 厘米, 粗 2 — 5 毫 米, 先端被 黄白色 或黄褐 色的长 丛毛, 生 多数粗 线形的 须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 立, 基部粗 1 一 2 (-3) 毫米, 不 分枝, 被黄白 色或黄 褐色卷 曲的长 柔毛。 基生叶 4 一 8 枚, 呈莲 座状, 叶片倒 卵形、 倒卵 状圆形 或卵状 圆形, 长 3 — 12 厘米, 宽 2 — 6 厘米, 先端圆 或纯, 具 尖头, 基部 宽楔形 或圆, 边 缘具疏 离的胼 胝状尖 齿和疏 缘毛, 表 面深绿 色, 疏被黄 白色细 柔毛, 背面淡 绿色, 密被黄 白色细 柔毛, 中脉在 两面微 凸起, 侧脉 4 一 6 对, 网脉极 纤细, 叶柄近 无或稀 长不逾 1 厘米, 无翅; 茎生叶 2 — 5 枚, 极 退化, 线状长 圆形或 钻形, 长不逾 1.5 厘米, 宽 1 一 5 毫米, 无柄, 其 他同基 生叶。 头 状花序 无梗, 单生或 2 — 4 个 簇生, 再沿茎 先端排 成间断 的穗状 花序; 花 序总轴 密被黄 白色或 黄 褐色卷 曲的长 柔毛, 具钻 形的小 苞片; 总苞圆 筒形, 径 2 — 3 毫米; 总苞片 5 — 7 层, 外层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先端 急尖, 具小 尖头, 边缘狭 膜质, 背面具 1 脉, 疏被细 柔毛, 中层披 针状长 圆形, 较长, 先端短 渐尖, 具 尖头, 边缘有 较宽的 膜质, 背面具 1 一 3 脉, 散 生毛或 无毛, 内层 线状披 针形, 长 10 — 12 毫米, 先端 渐尖, 边缘宽 膜质, 背面具 3 脉, 无毛; 花 序托直 径不足 1 毫米, 无毛。 小花 3 朵, 全部 两性, 花冠 粉红色 或紫 红色, 管状, 长 10 — 12 毫米, 冠檐 5 深裂, 裂片 线形, 长 5 — 6 毫米, 冠管 纤细, 稍短于 冠檐; 花药长 4 一 5 毫米, 先端 平截, 基部有 长尾; 花柱 2 分枝, 伸出 药管外 0.5—1毫米。 瘦果倒 锥状圆 柱形, 长 3 — 4 毫米, 具 8 — 10 条 纵棱, 密被 白色向 上的短 柔毛; 冠 毛黄褐 色或淡 褐色, 羽 毛状, 长 6 — 7 毫米。 花 果期几 全年。 产于 贡山、 维西、 丽江、 鹤庆、 大理、 保山、 腾冲、 梁河、 凤庆、 景东、 武定、 昆 明、 嵩明、 宜良、 砚山、 屏边; 生 于海拔 1200 — 27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下、 山坡 草地或 路边 草地。 湖北、 广东、 广西、 四川和 贵州有 分布。 印度 和不丹 也有。 合 模式标 本采自 昆明。 根 药用, 治膀 胱炎、 尿路 感染、 肾炎、 风湿 骨痛。 
菊 禾斗  641  15. 云南 兔儿风 (图鉴 ) 双股箭 (昆明 ), 铜 脚威灵 (玉溪 ), 威灵仙 (保山 ) Ainsliaea yunnanensis Franch . (1888); Forb . et Hemsl . (1888); Beauv . (1909); Mattf. (1933); Hand.-Mazz. (1936), (1938); S.Y.Hu (1965); 图鉴 (1975)*; Lauener (197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 1989); 中国 植物志 (1996)* . Ainsliaea pteropoda DC . var . leiophylla Franch . (1888); A . scabrida Dunn ( 1903) .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60 厘米。 根 茎通常 垂直, 有时 斜生或 横走, 长达 10 厘米, 粗 达 7 毫米, 先端密 具黄褐 色的长 丛毛, 生多数 粗线形 的须根 和少数 纤维状 细根。 茎单 一, 直立, 常呈紫 红色, 基部粗 1 一 3 毫米, 不 分枝, 疏被 白色细 柔毛或 绵毛。 基生叶 数枚, 呈莲 座状, 叶片卵 形或卵 状披针 形至披 针形, 长 1.5 — 7 厘米, 宽 0.7 — 3. 8 厘 米, 先端 急尖, 具小 尖头, 基部 圆或宽 楔形, 稀略 下延且 两侧不 对称, 边 缘具疏 离的胼 胝状 尖齿, 表面 绿色, 被 具疣状 基部的 糙毛, 后毛 渐脱落 而留下 疣凸, 背面淡 绿色, 被 贴 伏的长 柔毛, 沿脉毛 较密, 中脉 在背面 凸起, 侧脉 3 — 4 对, 无 网脉; 叶柄常 呈紫红 色, 长 1 一 8 厘米, 密 被褐色 柔毛, 无翅, 基 部扩大 成鞘; 茎生叶 2 — 7 枚, 疏离, 叶片 下部的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1 一 2 厘米, 宽 0.7 — 1.2 厘米, 具 短柄, 上 部叶渐 小和渐 狭, 无 叶柄, 其 他同基 生叶。 头 状花序 无梗, 3 — 7 个 簇生, 俯垂或 平展, 再沿 茎上部 的一 侧排列 成间断 的穗状 花序; 花 序总轴 被白色 绵毛; 总苞圆 筒形, 径 6 — 7 毫米; 总 苞片 5 — 7 层, 外层 卵形, 长 2 — 2. 5 毫米, 先端 急尖, 中层披 针状长 圆形, 较长, 先端 渐尖, 外、 中 层近先 端疏被 白色细 柔毛, 内 层狭披 针形, 长 14 一 16 毫米, 先端长 渐尖, 全部总 苞片先 端和边 缘带紫 红色, 背面具 1 凹入 的脉, 均 具膜质 边缘; 花序 托直径 1.2 — 1.4 毫米, 无毛。 小花 3 — 4 朵, 全部 两性, 花冠淡 红色、 红 色或紫 红色, 管状, 长 16 — 18 毫米, 冠檐 5 深裂, 裂片 线形, 长 7 — 8 毫米, 卷曲, 冠管 较细, 长 7 — 8 毫 米; 花药长 8 — 9 毫米, 常带紫 红色, 先 端圆, 基部具 长尾; 花柱分 枝短, 近圆, 伸出 药管约 1.5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3 — 5 毫米, 下部 稍窄, 密 被白色 向上的 柔毛; 冠毛 黄 褐色, 羽 毛状, 长 8 — 9 毫米。 花果期 9 月 至翌年 1 月。 产于 中甸、 丽江、 鹤庆、 剑川、 洱源、 云龙、 大理、 保山、 景东、 姚安、 武定、 禄 劝、 富民、 嵩明、 寻甸、 昆明、 宜良、 澄江、 江川、 峨山、 元江、 玉溪、 石屏、 蒙自、 砚山; 生 于海拔 1200 — 2800 米的 林下、 灌丛下 和山坡 草地。 四川 西南部 和贵州 西部有 分布。 合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和 蒙自。 16. 黄毛 兔儿风 (中 国植 物志) 黄毛柄 兔儿风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Ainsliaea fulvipes J.F.Jeffr.et W.W.Smith (1914); S.Y.Hu (196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6).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20 — 45 厘米。 根茎 垂直或 斜生, 长达 5 厘米, 粗达 6 毫 米, 密 盖枯叶 残基, 先 端密被 黄褐色 长毛; 须根 多数, 线形, 长达 10 厘米, 粗 0.5 — 1 毫米, 具多数 纤维状 细根。 茎 1 (一 3), 直立或 稀基部 曲折, 不 分枝, 基部粗 0.5 — 1.5 毫米, 初时 密被黄 褐色长 刚毛, 后渐脱 落至近 无毛。 基生叶 8 — 16 枚, 呈莲 座状, 叶片 
642  云南 植物志  椭 圆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1 一 9 厘米, 宽 0.6 — 3. 8 厘米, 先端钝 或圆, 基 部圆或 稀宽楔 形, 边缘具 疏离的 胼胝状 细尖齿 并具长 缘毛, 表面暗 绿色, 疏被黄 褐色长 刚毛, 后渐脱 落至近 无毛, 背面 绿色, 被 较密的 黄褐色 刚毛, 侧脉 3 — 4 对, 纤细, 和 中脉在 两面微 凸起, 网脉不 明显, 叶柄长 1 一 11 厘米, 密 被黄褐 色的长 刚毛, 无翅; 茎生叶 无或有 1 一 7 枚退化 小叶, 叶片钻 形或椭 圆形、 狭椭 圆形, 长 0.5 — 1 (-1.5) 厘米, 宽 2 — 8 毫米, 苞 叶状, 无柄。 头 状花序 无梗或 先端花 序具长 1 一 3 毫米的 短梗, 单生或 2 — 3 个 簇生, 再 沿茎排 列成长 5 — 17 厘 米的间 断穗状 花序; 花 序总轴 密被黄 褐色长 刚毛, 后渐 脱毛; 总複圆 筒形, 径 3 — 4 毫米; 总苞片 5 — 6 层, 外层 卵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先端 急尖, 背面呈 红色, 中层 渐长, 内层 披针状 条形, 长 7 — 8 毫米, 先端 渐尖, 中、 内层 边缘 膜质, 先端和 边缘或 上部带 红色, 全部 总苞片 无毛; 花序 托径约 0.5 毫米, 无毛。 小花 2 — 3 朵, 全部 两性, 花 冠淡红 色或稀 白色, 管状, 长 8 — 9 毫米, 冠檐 5 深裂, 裂 片 线形, 长 4 一 5 毫米, 冠管 较细, 长 3 — 4 毫米; 花药长 4 一 5 毫米, 伸出冠 管外, 先 端 急尖, 基部具 长尾; 花柱分 枝伸出 药管, 长约 1 毫米。 未成熟 瘦果圆 柱状, 向 下略渐 狭, 密被 黄白色 向上的 柔毛; 冠毛黄 褐色, 羽 毛状, 长 5 — 6 毫米。 花果期 8 — 10 月。 产于 梁河、 腾冲、 ^^水; 生 于海拔 1300 — 22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中、 路边草 地或岩 石隙。 模式标 本采自 腾冲。 17. 中甸 兔儿风 (新种 ) 地 皮屑、 火灰母 (丽江 ) Ainsliaea fulvioides H . Chuang in addenda. 17a. 中甸 兔儿风 (原 变种) 图版 135: 1—5 var. fulvioides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50 厘米。 根 茎上部 垂直、 下部 斜生或 横走, 长达 9 厘米, 粗 达 7 毫米, 密 盖枯叶 残基, 先 端密被 褐色长 柔毛; 须根 线形, 延长, 具 纤维状 细根。 茎 1- 2, 直立, 常带紫 红色, 不 分枝, 基部粗 0.5 — 1.5 毫米, 被褐色 向上的 刚毛。 基生 叶 6 — 8 枚或 更多, 呈莲 座状, 叶片 卵形或 椭圆状 卵形, 长 2 — 7 厘米, 宽 1.2 — 4 厘米, 先 端钝, 具小 尖头, 基 部圆或 截形, 常不 对称, 边 缘具胼 胝状细 尖齿和 向上弯 拱的缘 毛, 表面 绿色, 疏被淡 褐色长 糙毛, 常脱 毛而留 下点状 基部, 背面淡 绿色, 被淡 褐色长 糙毛, 沿脉毛 较密, 中脉在 两面稍 凸起, 侧脉 3 — 4 对, 网脉极 纤细, 叶柄长 2 — 7 厘 米, 密 被毛, 无翅; 茎生叶 1 一 5 枚, 退化, 叶 片狭椭 圆形至 钻形, 长 3 — 10 毫米, 宽 2 — 6 毫米, 具 短柄至 无柄。 头状花 序无梗 或稀先 端的具 短梗, 单生或 2 — 3 个簇 生于钻 形 的苞叶 腋内, 有 时排成 小聚伞 花序, 再沿 茎先端 排成长 10 — 20 厘 米的间 断穗状 花序; 花序梗 和总轴 被毛; 总苞圆 筒形, 径 2 — 3 毫米; 总 苞片约 5 层, 无毛, 外层 卵形, 长 约 1 毫米, 先 端具长 尖头, 背面 常带紫 红色, 具 1 条 凸起的 中脉, 中层 长卵形 至披针 形, 较长, 内层 条形, 长 7 — 8 毫米, 和中 层先端 渐尖, 边 缘膜质 并带紫 红色, 具 1 一 3 条 脉或有 时脉不 明显; 花序 托径约 0.5 毫米, 无毛。 小花 3 朵, 全部 两性, 两型, 在同 一 植株上 有开花 授粉花 和闭花 授粉花 或只有 开花授 粉花: 开花授 粉花花 冠白色 或紫红 色, 管状, 长 6 — 8 毫米, 冠檐 5 深裂, 裂片 线形, 长 3 — 4 毫米, 冠管 稍细, 长 2 — 3 毫米, 花药长 3 — 4 毫米, 先端近 平截, 基部 具尾, 花 柱伸出 药管外 1 一 1.5 毫米, 先端 
菊 科  643  图 版 135 1—5. 中甸 兔儿风 Ainsliaea fulvioides H.Chuang var. fulvioides, 1. 全株, 2—3. 头状 花序, 4. 开 花授粉 花和瘦 果, 5. 闭花授 粉花和 瘦果; 6— 8. 丽江 兔儿风 A.lijiangensisH.Chuang, 6. 全株, 7. 头状 花序, 8. 小花和 瘦果。 (王红 兵绘) 
644  云 南植物 志  2 浅裂, 裂片 近圆; 闭 花授粉 花隐藏 于冠毛 丛中, 花冠 筒状圆 柱形, 长 3 — 3. 5 毫米, 不 开放, 花药 和花柱 内藏。 瘦果圆 柱形, 长 2 — 2. 5 毫米, 密被 黄褐色 向上的 柔毛; 开 花授粉 花的冠 毛长约 0.1 毫米, 闭花授 粉花的 冠毛黄 褐色, 羽状, 长约 5 毫米。 花果 期 7 — 8 月。 产于 中甸、 丽江、 漾濞; 生 于海拔 3000 — 3450 米的 林下、 灌丛 草坡或 路边。 模式 标 本采自 中甸。 17b. 秃果 兔儿风 (新 变种) var . glabriachenia H . Chuang in addenda. Ainsliaea reflexa auct . non Merr.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 1994) , quoad Qinghai- Xizang Exp. 8454. 与 原变种 的区别 是瘦果 无毛。 产于 贡山、 中甸、 维西; 生 于海拔 2800 — 3100 米的 林下、 林 缘或山 坡灌丛 草地。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18. 丽江 兔儿风 (新种 ) 图版 135: 6—8 Ainsliaea lijiangensis H . Chuang in addenda.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60 厘米。 根茎 斜生或 横走, 长达 6 厘米, 粗 6 — 7 毫米, 密盖 以 残枯的 叶基, 先端 密被黄 褐色长 柔毛, 具多数 线形的 须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莲 单一, 直 立, 带紫 红色, 基 部粗约 1.5 毫米, 不 分枝, 被黄 褐色长 柔毛。 基生叶 数枚, 呈莲座 状, 叶片卵 形或宽 卵形, 长 2 — 4 厘米, 宽 1.5 — 2. 5 厘米, 先 端钝, 具胼 胝状刺 尖头, 基部 圆或稀 平截, 边缘 具胼胝 状刺尖 头和具 向上弯 拱的长 缘毛, 表面 绿色, 疏被 淡褐色 易 断的长 糙毛, 背面白 绿色, 疏 被细长 柔毛, 中脉在 两面稍 凸起, 侧脉 2 — 4 对, 无网 脉, 叶柄长 2. 5 — 4. 5 厘米, 密被淡 褐色长 柔毛, 无翅; 茎生叶 2 — 3 枚, 极 退化, 下部 叶 片狭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8 — 10 毫米, 宽 2 — 4 毫米, 叶柄长 5 — 7 毫米, 纤细, 下部渐 扩大成 紫红色 的鞘, 上部叶 渐小, 无柄。 头状花 序于钻 形的苞 叶腋内 单生或 3 — 4 个簇生 或排成 小聚伞 花序, 再沿茎 排成长 30 — 40 厘 米的间 断穗状 花序, 无梗 或具极 短梗; 花序短 梗和总 轴密被 黄褐色 柔毛; 总苞圆 筒形, 径 1.5 — 2 毫米; 总苞片 4 一 5 层, 背面 被密或 稀较疏 的亮黄 褐色短 柔毛, 具 1 条绿色 纵脉, 边缘 膜质, 外层宽 卵形或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先端 具长刺 尖头, 背面紫 红色, 中层 较长, 先端 渐尖, 背面仅 上部紫 红色, 内层 条形, 长 6 — 7 毫米, 先 端急尖 并带紫 红色; 花序托 径不足 0.5 毫米, 无毛。 小花 3 朵, 全部 两性, 闭花 授粉, 花冠 管状, 长 2. 5 — 3 毫米, 不 开放, 隐藏于 冠毛 丛中, 雄蕊 和雌蕊 内藏。 瘦果圆 柱形, 长 2. 5 — 3 毫米, 下部 稍窄, 疏被毛 或近无 毛; 冠毛黄 褐色, 羽 毛状, 长 4 一 5 毫米。 花果期 10 月 前后。 产 于丽江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3000 — 3200 米 的密林 下腐殖 土上。 西 藏东南 部有 分布。 19. 狭叶 兔儿风 (中 国植 物志) Ainsliaea angustifolia Hook . f . et Thorns .ex C.B. Clarke ( 1 875 ) , (1 876 ) ; Hook . f . (1881); Beauv. (1909); Y.C.Tseng (1993); 中国 植物志 (1996). Ainsliaea tonkinensis Merr . ( 1 926 ) ; A . Lati folia ( D . Don ) Sch . -Bip . subsp . henryi 
菊 科  645  (Diels) Koyama (1981), p.p. ; A . lad folia auct. non ( D.Don) Sch. -Bip. : Kitam. in Hara (1966), (1968), p.p. 19a. 狭叶 兔儿风 (原 变种) var.angustifolia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100 厘米。 根 茎垂直 或斜生 或下部 曲折, 长达 10 厘米, 粗 3 — 7 毫米, 先 端密被 黄褐色 长毛; 须根 多数, 线形, 具多数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 立, 基部粗 1 一 3 毫米, 不 分枝, 近无毛 或疏被 黄褐色 柔毛。 基生叶 8 — 15 枚, 呈莲座 状, 叶片长 卵形、 卵形、 狭 椭圆形 或稀披 针形, 长 3 — 10 厘米, 宽 1.5 — 5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具小 尖头, 基 部溢缩 再下延 成翅, 边 缘浅圆 齿状, 在 弯缺处 的叶面 上有胼 胝状 尖齿, 表面 绿色, 疏 被黄白 色长柔 毛至近 无毛, 背面淡 绿色, 疏被黄 白色长 柔毛, 沿脉毛 稍密, 中脉在 两面稍 凸起, 侧脉 3 — 5 对, 常有 纤细的 分枝, 网脉不 明显, 叶柄 长 3— 13 厘米, 具宽 6 — 10 毫米 的翅, 翅向下 渐狭, 毛被同 叶片; 茎生叶 3 — 5 枚, 疏 离, 下部 叶同基 生叶, 但明显 变小, 具短 翅柄, 上部叶 渐小, 无柄。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 茎先端 排成长 15 — 40 厘 米的狭 圆锥状 花序; 花序梗 纤细, 长 1 一 8 毫米 或下部 花序无 梗, 和总轴 均被黄 褐色短 柔毛; 总苞圆 筒形, 径约 3 毫米; 总苞片 5 — 6 层, 外层 卵形, 长 1 一 1.5 毫米, 中层 渐长和 渐狭, 内层 披针状 线形, 长 8 — 10 毫米, 全 部总苞 片排列 疏松, 先端长 渐尖, 边缘 膜质、 有 时带紫 红色, 背面具 1 条淡 绿色的 脉纹, 无毛 或疏被 毛; 花序 托径约 0.5 毫米, 无毛。 小花 3 朵, 全部 两性, 两型: 开 花授粉 花花冠 粉红色 或 白色, 管状, 长 8 — 9 毫米, 冠檐 5 深裂, 裂片 线形, 长 3. 5 — 4. 5 毫米, 冠管 稍细, 长 3 — 4 毫米, 花 药长约 2.5 毫米, 先 端圆, 基 部具丝 状尾, 花 柱分枝 稍尖; 闭 花授粉 花 花冠粉 红色或 白色, 管状, 长约 4 毫米, 隐藏 于冠毛 丛中, 不 开放, 雌蕊和 雄蕊内 藏。 瘦果圆 柱状, 长 3 — 4 毫米, 向下略 渐狭, 具 8 条 纵棱, 被 白色向 上的短 柔毛; 开 花授 粉花的 冠毛刚 毛状, 长不逾 1 毫米, 闭花授 粉花的 冠毛黄 褐色, 羽 毛状, 长约 6 毫 米。 花果期 9 月 至翌年 4 月。 产于 德钦、 贡山、 中甸、 维西、 福贡、 兰坪、 腾冲、 龙陵、 景东; 生于海 1320 — 32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下或 山坡。 四川和 西藏有 分布。 19b. 绿春 兔儿风 (新 变种) var.luchunensis H . Chuang in addenda. AinsLiaea angustifolia auct . non Hook. f .et Thorns. ex C.B.Clarke: Y.C.Tseng (1993), quoad D.T.Tao 778 et C.W. Wang 87679 ( "8769" ) . 与原变 种的区 别是基 生叶片 基部不 缢缩, 而是渐 狭下延 成翅, 叶片与 叶柄无 明显的 分界; 茎 密被黄 柔毛, 有时具 分枝。 产于 元江、 绿春、 麻 栗坡、 广南; 生 于海拔 1300 — 2100 米的 林下或 山坡。 模式标 本采自 绿春。 20. 异花 兔儿风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36: 1—4 Ainsliaea heterantha Hand.-Mazz. (1938); S.Y.Hu (196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6).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20—40 (-60) 厘米。 根茎 垂直或 斜生, 长达 4 厘 米或较 
646  云 南植物 志  图 版 136 1—4. 异花 兔儿风 Ainsliaea heterantha Hand.-Mazz., 1. 全株, 2. 头状 花序, 3. 开花授 粉花和 瘦果, 4. 闭花授 粉花和 瘦果; 5 — 7. 药山 兔儿风 A.mairei L6vl., 5. 全株, 6. 总苞, 7. 小花和 瘦果。 (王红 兵绘) 
菊 科  647  长, 粗 3 — 6 (-10) 毫米, 先端密 生黄褐 色的长 丛毛, 基 部常有 粗壮、 延长的 主根, 生多数 须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1 一 2 毫米, 不 分枝, 疏 被褐色 柔毛。 基生叶 数枚, 呈莲 座状, 叶片 卵形、 卵状 披针形 或狭椭 圆形, 长 2 — 6 厘米, 宽1一3.5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具小 尖头, 基部 渐狭并 下延, 边缘具 浅波状 圆齿, 齿缺有 胼胝状 细 尖头, 两面 绿色, 表 面疏被 毛或近 无毛, 背面 被黄褐 色细长 柔毛, 中 脉在两 面微凸 起, 侧脉 2 — 4 对, 网脉 纤细, 叶柄长 1.5 — 6 (— 9) 厘米, 被黄褐 色的长 柔毛, 具翅, 翅 上部宽 3 — 6 (-10) 毫米, 向下 渐狭, 至 近基部 无翅; 茎生叶 1 一 3 枚, 退化, 疏 离, 叶片狭 椭圆形 或狭披 针形, 下部 叶长达 3 厘米, 宽达 1 厘米, 具 短柄, 上 部叶渐 小, 无柄。 头 状花序 无梗, 2 — 3 个簇生 于苞叶 腋内, 再于茎 顶排列 成穗状 花序; 花序 总 轴被黄 褐色长 柔毛; 总苞圆 筒形, 径 2 — 3 毫米; 总苞片 4 一 5 层, 外层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中层卵 状披针 形至披 针形, 较长, 内层 线形, 长 8 — 9 毫米, 全部 总苞片 先端 渐尖, 背面具 1 一 3 条 纵纹, 边缘 膜质, 先端 和边缘 常带紫 红色, 近无 毛或疏 被毛; 花 序托径 0.2 — 0.4 毫米, 无毛。 小花 3 朵, 全部 两性, 两型: 开 花授粉 花花冠 白色或 粉 红色, 管状, 长 5 — 6 毫米, 冠檐 5 深裂, 裂片 线形, 长 2. 5 — 3 毫米, 冠管 纤细, 长 1 一 1.5 毫米, 花药长 2. 5 — 3 毫米, 先 端圆, 基部 箭形、 具尾, 花柱分 枝扁, 先 端圆; 闭花 授粉花 花冠白 色或紫 红色, 管状, 长 3 — 3. 5 毫米, 隐藏 于冠毛 丛中, 不 开放, 雌 蕊 和雄蕊 内藏。 瘦果圆 柱状, 长 3 — 3. 5 毫米, 下部略 渐狭, 具 8 条 纵棱, 被白 色短柔 毛; 冠毛黄 褐色, 开花授 粉花的 冠毛刚 毛状, 长约 1 毫米, 闭花授 粉花的 冠毛羽 毛状, 长 4. 5 — 6 毫米。 花 果期: 开花 授粉花 4 一 8 月, 闭花 授粉花 9 月 至翌年 3 月。 产于 中甸、 丽江、 大理、 宾川、 大姚、 武定、 禄劝、 富民、 昆明、 巧家、 昭通、 镇 雄、 凤庆、 峨山、 新平、 元江至 石屏、 文山 等地; 生 于海拔 1600 — 3300 米的 林下、 草 坡、 路边、 沟旁。 西藏 南部有 分布。 模 式标本 采自元 江至石 屏间。 21. 长穗 兔儿风 (图鉴 ) 金边 兔儿风 (贵州 ) Ainsliaea henryi Diels (1901); Hand.-Mazz. ( 1938); S.Y.Hu ( 1965);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6). Ainsliaea undulata Diels (1901); A . henryi Diels var . ovatifolia Chang (1934); A . latifolia (D.Don) Sch . -Bip . ssp . henryi (Diels) Koyama (1981), p.p. 21a. 长穗 兔儿风 (原 变种) var . henryi 多年生 草本, 高 40 — 80 厘米。 根茎常 垂直或 横走, 长达 5 厘米或 更长, 粗 4 一 7 (-10) 毫米, 先端 密生黄 褐色长 丛毛, 末 端常有 粗壮、 延长的 主根, 生 多数线 形的长 须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1.5 — 2 毫米, 常呈紫 红色, 不 分枝, 被黄 褐色 柔毛。 基生叶 数枚, 呈莲 座状, 叶片椭 圆形、 狭椭圆 形或长 卵形, 长 3 — 8 厘米, 宽 1.5 — 3. 5 厘米, 先 端钝, 具锐 尖头, 基部 渐狭并 下延, 边缘 具波状 圆齿, 齿 缺有胼 胝状 细尖, 密具 淡黄色 絹质长 缘毛, 表面 绿色, 被易断 落的长 柔毛, 背面 淡绿色 或有时 带紫 红色, 被 絹质长 柔毛, 中脉在 两面微 凸起, 侧脉 2 — 4 对, 纤细, 网脉不 明显, 叶 
648  云 南植物 志  柄长 2 — 5 厘米, 被长 柔毛, 上部 具宽达 1 厘米 的翅, 翅向下 渐狭, 下部近 无翅; 茎生 叶 2 — 3 枚, 退化, 线 状倒披 针形或 线状椭 圆形, 长 5 — 20 毫米, 宽 2 — 5 毫米, 无柄; 苞 叶同茎 生叶, 向上 渐小。 头状 花序无 梗或有 短梗, 2 — 3 个族生 或组成 小聚伞 花序, 再于^ 顶排列 成穗状 花序; 花序 总轴被 黄褐色 柔毛; 总苞圆 筒形, 径 1.5 — 2. 5 毫米; 总苞片 4 一 5 层, 外层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常呈紫 红色, 中层卵 状披针 形至披 针形, 较长, 上部 常带紫 红色, 内层 线形, 长 8 — 10 毫米, 先端和 上部边 缘带紫 红色, 全部总 苞 片先端 渐尖, 背面 无毛, 边缘狭 膜质。 小花 3 朵, 全部 两性, 闭花 授粉, 花冠 白色, 管状, 长 3 — 4 毫米, 隐藏 于冠毛 丛中; 雄蕊 内藏, 花 药钝, 基部具 长尾; 雌蕊 内藏, 花柱分 枝短。 瘦果 锥状圆 柱形, 长 4 一 4. 5 毫米, 具 8 — 10 条 纵棱, 无毛; 冠毛淡 褐色, 羽 毛状, 长 5 — 6 毫米。 花果期 7 — 9 月。 产 滇东北 (大 关等地 ); 生 于海拔 1300 — 2020 米的 林下。 江西、 福建、 台湾、 湖 北、 湖南、 广东、 海南、 广西、 四川、 贵州有 分布。 21b. 大关 兔儿风 (新 变种) var.daguanensis H . Chuang in addenda. 与原 变种的 区别是 花序下 部具多 分枝, 头 状花序 无梗, 1 一 3 个 簇生, 沿茎 先端和 花序 分枝排 成穗状 花序, 穗状花 序长达 13 厘米, 再组 成长达 60 厘米 的圆锥 花序: 产 于大关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2020 米的山 坡杂木 林下。 模 式标本 采自大 关。 22. 药山 兔儿风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36: 5-7 Ainsliaea mairei Levi. (1916); Hand . -Mazz . ( 1938), p.p. excl . syn . ; S.Y.Hu (1965), p.p.; Lauener (197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 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6). Ainsliaea pteropoda DC . var . macrocephala auct.non Mattf . : Hand. -Mazz. (1936). 多年生 草本, 高 40 — 75 厘米。 根茎 横走或 斜生, 长达 13 厘米, 粗达 1.5 厘米, 先 端 被枯叶 残基和 黄褐色 密厚的 长毛, 生 粗线形 延长的 须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3 — 5 毫米, 不 分枝, 密被 灰白色 或白色 绵毛。 基生叶 6 — 13 枚, 呈莲 座状, 叶片披 针形、 狭 披针形 或狭椭 圆形,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具锐 尖头, 基 部长渐 狭而人 叶柄, 成为 与叶片 无明显 界限的 翅茎, 边缘 具密集 的长缘 毛和隐 藏在缘 毛下的 胼胝状 细齿, 表面 绿色, 密 被黄褐 色的长 槌毛, 背面淡 绿色, 被极 密集的 黄白色 长 柔毛, 侧脉 3 — 5 对, 和 中脉在 两面微 凸起, 无 网脉, 叶柄长 3 — 10 厘米, 具 宽翅, 翅 上部宽 8 — 15 毫米, 向下 渐狭至 近基部 消失, 毛被同 叶片; 茎生叶 3 — 5 枚, 下部的 狭披 针形, 长 2 — 6 厘米, 宽 8 — 15 毫米, 具 短柄, 上部叶 渐小, 无柄, 其 他同基 生叶。 头 状花序 无梗, (3 —) 5-10 (-16) 个 簇生于 茎上部 的苞叶 腋内, 再排 列成间 断的穗 状 花序; 花 序总轴 粗壮, 密被 灰白色 或白色 绵毛; 总苞圆 筒形, 径 3 — 4 毫米; 总苞片 5 — 6 层, 外层 卵形, 长 4 一 5 毫米, 背面 密被长 柔毛, 中层 披针形 至狭披 针形, 较长, 近 先端及 上部边 缘被长 柔毛, 内层 披针状 条形, 长 13 — 15 毫米, 无毛, 全部总 苞片先 端渐 尖或长 渐尖, 具锐 尖头, 边缘 膜质, 背面具 1 条凹入 的脉; 花序 托径约 1 毫米, 无 毛。 小花 2 朵, 全部 两性, 花 冠紫红 色或粉 红色, 管状, 长 10 — 12 毫米, 冠檐 5 深裂, 
菊 科  649  裂片 线形, 长 5 — 6 毫米, 常 卷曲, 冠管 稍细, 长 3 — 4 毫米; 花药长 5 — 6 毫米, 先端 近圆, 基部有 长尾; 花 柱伸出 药管约 1 毫米, 先端 2 浅裂, 裂片 圆形。 瘦果圆 柱形, 长 4 一 5 毫米, 向下 渐狭, 密 被白色 向上的 柔毛; 冠毛黄 褐色, 羽 毛状, 长 6 — 7 毫米。 花果期 8 — 11 月。 产于 昆明、 嵩明、 巧家; 生 于海拔 2000 — 3200 米 的山坡 草地或 山谷草 丛中。 四川 南部 和贵州 西部有 分布。 模式 标本采 自巧家 (药山 )。 23. 大头 兔儿风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37: 1—4 威灵仙 (丽江 ), "刻泽 "(纳 西族语 ), 大 头宽穗 兔儿风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Ainsliaea macrocephala ( Mattf .) Y.C. Tseng (1993); 中国 植物志 (19%). Ainsliaea pteropoda DC. var. macrocephala Mattf. ( 1931 ) , ( 1933 ) ; A . mairei auct. non Levi. : Hand.-Mazz. ( 1938 ), p. p. quoad syn. ; S.Y.Hu ( 1965 ), p.p.; A . latifolia ( D . Don ) Sch . -Bip • var . macrocephala ( Mattf . ) C . Y . Wu ( 1 984 ); A. mairei auct. non Levi.: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p.p.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70 厘米。 根茎 垂直、 斜生 或有时 横走, 长达 8 厘米, 粗达 1.5 厘米, 上部密 盖枯叶 残基, 先端密 被黄褐 色的长 丛毛; 须根 线形, 长达 20 厘米, 粗 1 一 2 毫米, 具少数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常带紫 红色, 基部粗 2 — 5 毫米, 不 分枝, 被白 色蛛丝 状毛。 基生叶 5 — 14 枚, 呈莲 座状, 叶片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3 — 8 厘米, 宽 2. 5 — 5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具 尖头, 基 部溢缩 并下延 成翅, 边缘 具胼胝 状 尖齿, 表面绿 色或深 绿色, 被密 或疏的 白色长 柔毛, 通常 脱毛, 背面色 较淡, 密被长 柔毛, 沿脉毛 更密, 中脉 在两面 凸起, 侧脉 3 — 4 对, 网脉不 明显, 叶柄长 3 — 12 (一 17) 厘米, 翅宽 5 — 18 毫米, 近基部 变狭, 毛被同 叶片; 茎生叶 3 — 7 枚, 自 下向上 渐 变小, 具短 柄至近 无柄, 其 他同基 生叶。 头 状花序 无梗, (2 —) 3-6 (-12) 个簇生 于 茎先端 的苞叶 腋内, 再排列 成间断 的穗状 花序; 花序总 轴密被 白色蛛 丝状长 柔毛; 总 苞圆 筒形, 径 4 一 5 毫米; 总苞片 5 — 6 层, 外层宽 卵形, 长 2. 5 — 3. 5 毫米, 边 缘狭膜 质, 背面具 1 条宽 而微凹 的脉, 中 层长卵 形至披 针形, 较长, 内 层狭披 针形, 长 13 — 14 毫米, 边缘宽 膜质, 背面具 1 条 淡绿色 的脉, 全部总 苞片先 端具锐 尖头, 边 缘和先 端呈紫 红色, 背 面密被 白色长 柔毛; 花序 托径约 1 毫米, 无毛。 小花 3 朵, 全部 两性, 花冠紫 红色, 管状, 长 13 — 14 毫米, 冠檐 5 深裂, 裂片 线形, 长 6 — 7 毫米, 向外卷 曲, 冠管 稍细, 长 5 — 6 毫米; 花药长 6 — 7 毫米, 先端 平截, 基部具 长尾; 花柱 伸出药 管约 1 毫米, 具 2 短 分枝, 分枝近 圆形。 瘦果圆 柱形, 长 4 一 5 毫米, 密 被白色 向上的 柔毛; 冠毛褐 色至深 褐色, 羽 毛状, 长 8 — 9 毫米。 花果期 8 — 10 月。 产于 中甸、 丽江; 生 于海拔 2300 — 3100 米的 林下、 林缘、 灌丛中 或山坡 草地。 四 川西 南部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24. 宽叶 兔儿风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刀口药 (昆明 ), 大叶 一支箭 (曲靖 ), 朝天一 柱香、 岩壁风 (贵州 ), 宽穗兔 儿风、 三花 兔儿风 (图鉴 ), 翅柄 兔儿风 (海南 植物志 ), 追 风箭, 倒 吊花, 铜脚 威灵仙 Ainsliaea latifolia (D.Don) Sch. -Bip. (1861); Merr. (1941); S.Y.Hu (1965); Kitam. (1971), p.p. ; Hara (1975); Uuener (1976); Kitam.et Gould in Hara et al. 
650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37 1—4. 大头 兔儿风 Ainslliaea macrocephala (Mattf.) Y.C.Tseng, 1. 全株, 2. 头状 花序, 3. 小花和 瘦果' 4. 叶背 部分; 5_7. 异叶 兔儿风 A.foliosaHand.-Mazz., 5. 全株, 6. 头状 花序, 7. 小花和 瘦果。 (王红 兵绘) 
菊 科  651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广; 贵州 植物志 (1989)、 Y.C.Tseng (1993); 中国 植物志 (1996). Liatris lati folia D.Don ( 1825 ); Perdicium triflorum Buch.-Ham.ex D.Don (1825); Ainsliaea pteropoda DC. (1838); C.B.Clarke (1876); Hook.f. (1881); Forb-et Hemsl. ( 1888); Franch. ( 1888); Hand.-Mazz. ( 1936); Chang ( 1937); S.Y.Hu (1965); 海南 植物志 (197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A . tri flora (Buch.- Ham. ex D.Don) Druce (1916); Hand.-Mazz. (1938); S.Y.Hu (1965); 图鉴 (1975)*; 秦岭 植物志 (1985). 24a. 宽叶 兔儿风 (原 变种) var. latifolia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80 厘米。 根 垂直或 弧曲, 延长, 径达 10 毫米, 先端密 被污黄 色 或黄白 色的长 丛毛; 须根 多数, 线形, 具 纤维状 细根。 茎 1 (一 2), 直立, 紫 红色或 绿带紫 红色, 基部粗 1 一 4 毫米, 不分枝 或极稀 有少数 分枝, 被密 或疏的 白色蛛 丝状绵 毛。 基生叶 数枚, 莲 座状, 有 时生于 近基部 或下部 而不明 显呈莲 座状, 叶 片卵形 或狭卵 形, 长 3 — 11 厘米, 宽 1.5 — 7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基 部溢缩 并下延 成翅, 边 缘具胼 胝状 尖齿, 表面 绿色, 疏被污 白色平 伏的长 柔毛, 有时脱 落至近 无毛, 沿脉毛 稍密, 背 面密被 污白色 绒毛并 混生长 柔毛, 沿 脉柔毛 较多, 中脉 在两面 凸起, 侧脉 2 — 4 对, 具 网脉, 叶柄长 3 — 11 厘米, 具翅, 翅宽 5 — 20 毫米, 向下 渐狭, 毛被同 叶片; 茎 生叶数 枚, 叶片 卵形、 长卵形 或狭长 圆形, 下部 叶长达 3 厘米, 上部叶 渐小, 具短柄 至近无 柄, 毛 被同基 生叶。 头 状花序 无梗, 单生或 2 — 4 个簇生 于苞叶 腋内, 再 沿茎先 端排列 成间断 的穗状 花序; 花 序总轴 粗壮, 密 被白色 蛛丝状 绵毛; 总苞圆 筒形, 径 3 — 4 毫米; 总苞片 5 — 6 层, 外层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先端 急尖, 具 狭膜质 边缘, 背面疏 被白色 柔毛, 具 1 条深 绿色、 稍凹入 的脉, 中层披 针形, 稍长, 背面具 尘状短 柔毛或 无毛, 有 1 一 3 条绿色 的脉, 内层 披针状 条形, 长 8 — 12 毫米, 先端 渐尖, 边缘宽 膜质, 背面具 尘状短 柔毛或 无毛, 具 3 脉, 全部总 苞片先 端和边 缘带紫 红色; 花序托 径不足 1 毫米, 无毛。 小花 3 朵, 全部 两性, 花冠 紫色、 粉 红色或 白色, 管状, 长 11 一 13 毫米, 冠檐 5 深裂, 裂片 线形, 长 6 — 7 毫米, 冠 管细, 长 3 — 4 毫米; 花药长 5 — 6 毫米; 花柱分 枝伸 出药管 0.5 — 1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5 — 6 毫米, 下部 渐狭, 具 8 条 纵棱, 密被白 色 向上的 柔毛; 冠毛褐 色至黄 褐色, 羽 毛状, 长 7 — 9 毫米。 花果期 11 月 至翌年 5 月。 产于 德钦、 维西、 宁范、 丽江、 永胜、 剑川、 宾川、 大理、 漾濞、 云县、 武定、 禄 劝、 寻甸、 昆明、 易门、 江川、 庐西、 砚山、 西畴、 文山、 麻栗坡 等地; 生 于海拔 1200 — 3500 米的 林下、 林缘、 灌 丛中或 山坡。 湖北、 海南、 广西、 陕西、 甘肃、 四川、 贵州和 西藏有 分布。 印度、 不丹、 尼 泊尔、 泰国、 越南 也有。 全草 药用, 能祛风 散寒、 止血 生肌、 止咳 止痢。 24b. 宽穗 兔儿风 (中 国植 物志) (变种 ) var.platyphylla (Franch.) C.Y.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6). Ainsliaea pteropoda DC. var . platyphyl la Franch. (1888); S.Y.Hu (1965). 
652  云南 植物志  与原 变种的 区别是 基生叶 片宽卵 形或近 圆形, 长 6 — 10 厘米, 宽 5 — 7. 5 厘米。 产于 德钦、 丽江、 鹤庆、 兰坪、 洱源; 生 于海拔 2700 — 3050 米的 林下或 山坡。 模 式标 本采自 鹤庆。 24c. 分枝 兔儿风 (新 变种) var.ramifera H . Chuang in addenda. 与原 变种的 区别是 茎下部 具少数 至多数 分枝; 头 状花序 无梗, 1 一 4 个簇生 于苞叶 腋内, 沿茎 先端和 分枝排 成穗状 花序, 再组成 大圆锥 花序。 产于 维西、 福贡、 永平、 漾濞、 大理、 景东、 师宗; 生 于海拔 2100 — 2600 米的林 下或 山坡。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25. 异叶 兔儿风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37: 5-7 Ainsliaea foliosa Hand.-Mazz. (1938); S.Y.Hu (1965); 中国 植物志 (1996).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100 厘米。 根 茎长达 4 厘米, 粗达 5 毫米, 横走或 斜生, 具多 数 须根; 须根粗 线形, 长达 16 厘米, 粗 1 一 1.5 毫米, 常带紫 红色, 具 少数纤 维状细 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2 — 4 毫米, 不 分枝, 绿色 常带紫 红色, 被黄褐 色细长 柔毛, 有时 混生短 腺毛。 茎 下部叶 退化, 3 — 4 枚, 疏离, 常 直立、 贴生, 狭披针 形或近 条形, 长 10 — 20 毫米, 宽 3 — 6 毫米, 基部 抱茎; 茎 中部叶 6 — 10 枚, 在 离茎基 8 — 18 厘米处 密集 互生, 叶片椭 圆形、 狭椭圆 形或长 卵形, 长 5 — 12 厘米, 宽 2 — 6 厘米, 先端 急尖, 具小 尖头, 基部 圆或宽 楔形并 下延成 宽翅, 边缘 全缘, 具 疏离的 胼胝状 细齿, 表面绿 色, 背面淡 绿色, 两 面被白 色细长 柔毛, 侧脉 3 — 4 对, 和 中脉在 两面微 凸起, 网脉极 纤细, 叶柄长 3 — 4 厘米, 翅 上部宽 8 — 16 毫米, 向下 渐狭, 疏 被白色 细长的 柔毛; 茎 上部叶 疏离, 渐小, 披针形 至狭披 针形, 近 无柄, 最上部 叶呈苞 叶状。 头 状花序 具梗或 无梗, 单生或 簇生, 排成 短总状 花序, 再于 茎顶组 成长达 30 厘米 的圆锥 花序; 花序总 轴和分 枝被黄 褐色细 柔毛; 总苞圆 筒形, 径 5 — 7 毫米; 总 苞片约 4 层, 坚硬, 黄 绿色, 有 时先端 略带紫 红色, 先 端具硬 尖头, 边缘 膜质, 背面有 1 一 3 条淡 绿色、 稍凹 人的脉 纹, 通常 无毛, 外层宽 卵形, 长 2 — 3 毫米, 中层卵 状狭椭 圆形, 长 4 一 7 毫米, 内层狭 披 针形, 长 8 — 12 毫米; 花序托 径不足 1 毫米, 无毛。 小花 4 一 5 朵, 全部 两性, 闭花 授粉, 花冠 管状, 长约 5 毫米, 隐藏 于冠毛 丛中; 雄蕊 内藏, 花药 极小; 雌蕊 内藏, 花 柱短, 具 2 紧靠的 分枝。 瘦 果狭坊 棰形, 长 5 — 5. 5 毫米, 常无 纵棱, 密被 白色短 柔毛; 冠毛 褐色, 羽 毛状, 长 6 — 8 毫米。 花果期 8 — 10 月。 产于 德钦、 中甸、 丽江和 巧家; 生 于海拔 2700 — 3700 米的 林下。 四 川西部 和西藏 东 南部有 分布。 26. 光叶 兔儿风 (图鉴 ) Ainsliaea glabra Hemsl. (1888)*; Diels (1901); Beauv. (1909); Hand.- Mazz. (1936); S.Y.Hu (1965); 图鉴 (1975)*, excl . descr . et tab.de papp. ;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9)*, excl. descr. et tab.de papp.; 中国 植物志 (19%). 多年生 草本, 高 40 — 70 厘米。 根 茎短, 粗 5 — 8 毫米, 斜生或 横走, 先端被 黄褐色 的 丛毛; 须根 多数, 粗 线形, 长达 20 厘米, 粗 1 一 1.5 毫米, 具 纤维状 分枝。 茎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3 — 6 毫米, 常呈紫 红色, 不 分枝, 无毛。 叶 密集互 生于茎 下部和 茎基之 
菊 科  653  上, 叶片 卵状披 针形、 狭椭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7 — 20 厘米, 宽 3 — 11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长 渐尖, 基 部楔形 并短的 下延, 边缘 全缘, 具 胼胝状 尖齿, 两面 绿色, 表 面疏生 短粗的 糙 伏毛, 背面 无毛, 侧脉 4 一 6 对, 和 中脉在 两面微 凸起, 网脉细 且疏, 全部叶 脉在背 面呈紫 红色, 叶柄紫 红色, 长 6 — 14 厘米, 无毛, 最上部 具极狭 的翅, 其余 无翅; 茎上 部叶 疏离, 明显 变小, 披针形 至狭披 针形, 具较 短柄; 苞 叶狭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近 无柄至 无柄。 头状 花序极 多数, 于 茎顶排 列成开 展的大 圆锥状 花序, 圆 锥状花 序长达 55 厘米, 宽达 13 厘米; 花序 总轴无 毛或有 时被短 柔毛, 分 枝和花 序梗被 粉状短 柔毛; 总苞圆 筒形, 径 2 — 3 毫米; 总苞片 5 — 6 层, 外层 卵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先 端钝, 中 层 卵状长 圆形至 线状长 圆形, 渐 狭长, 先 端钝, 内层 线形, 长 7 — 9 毫米, 先端 急尖, 全部 总苞片 无毛, 背面具 1 一 3 条 纵纹, 边缘狭 膜质, 有时 先端和 上部边 缘带紫 红色; 花序 托径约 0.5 毫米, 无毛。 小花 3 朵, 全部 两性, 闭花 授粉, 花冠 管状, 长 2. 5 — 3 毫米, 隐藏 于冠毛 丛中; 雄蕊 内藏, 花 药钝, 基 部具丝 状尾; 雌蕊 内藏, 花 柱短, 分枝 稍 叉开。 瘦 果狭纺 缍状, 长 3. 5 — 4 毫米, 具 8 — 10 条 纵棱, 无毛; 冠毛黄 白色, 羽毛 状, 长约 5 毫米。 花果期 8 — 10 月。 产于 威信、 彝良 等地; 生 于海拔 800 — 1750 米 的山坡 石灰岩 石缝或 沟边。 四 川中南 部有 分布。 全草 药用, 清热 利湿。 27. 长叶 兔儿风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穆坪 兔儿风 (中 国植 物志) Ainsliaea lancifolia Franch. ( 1887); Diels (1901); Beauv. ( 1909); S.Y.Hu (196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6).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80 厘米。 根 茎短, 垂直, 径 3 — 5 毫米, 先端被 黄褐色 绵毛, 生多数 纤维状 须根。 茎 单一, 直立, 干时变 黑色, 无毛, 不 分枝。 叶密集 互生于 茎下部 和莲基 之上, 叶 片宽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稀近椭 圆形, 长 8 — 19 厘米, 宽 3. 5 — 7. 5 厘米, 先端短 渐尖, 基部长 楔形, 边缘具 细齿, 齿 端有胼 胝状硬 尖头, 表 面在干 时变黑 色, 无毛, 背 面幼时 被毛, 但很快 脱落变 无毛, 中脉 在表面 凸起, 在 背面宽 且平, 侧脉 6 — 7 对, 网 脉疏、 明显, 全部叶 脉在背 面呈淡 红色, 叶柄 绿色, 长 10 — 18 厘米, 具细 纵棱, 无毛, 无翅; 茎上 部叶较 疏离, 少 而小, 叶片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0.7 — 3 厘 米, 宽 0.4 — 1.5 厘米, 先端 渐尖, 边缘具 胼胝状 细齿, 表面 疏被长 柔毛, 背面 疏被绒 毛, 叶 柄短。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茎 顶排成 狭长的 圆锥状 花序, 圆锥状 花序长 28 — 40 厘 米, 宽 5 — 7 厘米; 花 序总轴 粗壮, 无毛, 分 枝和花 序梗被 粉状短 柔毛; 总芭圆 筒形, 径 2 — 2. 5 毫米; 总 苞片约 4 层, 外层 卵形, 长 1 一 2 毫米, 先 端钝, 中层长 圆形, 长 4 一 4.5 毫米, 先 端钝, 内层 线形, 长约 8.5 毫米, 先端 急尖, 边缘干 膜质, 全 部总苞 片 无毛或 稀外层 先端疏 被毛, 绿 色或干 时变淡 黄色; 花序 托径约 0.3 毫米, 无毛。 小花 3 朵, 全部 两性, 闭花 授粉, 花冠 管状, 长 3. 5 — 4 毫米, 隐藏 于冠毛 丛中; 雄蕊 内藏, 花 药钝, 基 部具丝 状尾; 雌蕊 内藏, 花柱 分枝略 叉开。 瘦果倒 卵状纺 錘形, 长约 4 毫 米, 具 10 条 纵棱, 无毛或 稀先端 疏被短 柔毛; 冠毛黄 白色, 羽 毛状, 长 6 — 6. 5 毫米。 花果期 7 — 9 月。 
654  云 南植物 志  产于滇 东北; 海拔约 1900 米。 四川和 贵州有 分布。 114. 大 丁草属 Leibnitzia Cass. 多年生 草本, 具 长短不 等的根 状茎。 叶 基生, 成 熟时大 头羽状 或有时 呈羽状 半裂、 波状。 花葶 1 一 11。 头 状花序 单生; 总苞片 线形、 披 针形、 椭 圆形至 卵状矩 圆形, 明显 呈列, 花 葶一年 内两次 出现。 春型: 叶通常 稍发育 或无, 各 个部分 一般具 密集白 色黏结 性或 蛛网状 绒毛。 头 状花序 较小, 花 全育。 缘花 12 朵, 具有 稀少、 略出露 的退化 雄蕊。 花 药的尾 部长约 1 毫米。 瘦果椭 圆形, 具有 5 — 8 肋, 具长 柔毛, 从 之中部 狭缩, 多具 明显 的橡。 秋型: 叶充分 发育, 很大。 花葶和 头状花 序也相 对大, 具毛 或否。 头 状花序 闭花 受精, 具有约 65 小花, 均 能育。 小花 2 型, 均 无毛。 外 层小花 管状二 唇形, 无舌 片, 实为一 类具有 正常、 短小、 三 齿外唇 的放射 小花; 内 唇极度 退化, 长不及 1 毫米, 退化雄 蕊五, 花柱有 时比外 唇长。 中 央小花 管状, 狭小, 裂片仅 0.5 毫 米长, 但明显 2 唇形。 头状花 序仅于 成熟时 开放。 瘦果 与春型 相似, 但 较长。 约 5 种, 间 断分布 于东亚 (4 种) 和 中美洲 (1 种)。 我国 4 种, 云南 全产。 本属 多为中 草药。 分种 检索表 1 (4) 冠 毛白色 或白带 茶色。 2 (3) 根颈 多少为 枯残的 叶柄所 包围, 花 叶同时 1. 大丁草 L.anandria 3 (2) 根颈被 棕色、 纤 维状的 叶銷所 包裹, 几于先 花后叶 2. 灰岩 大丁草 L.pusma 4 (1) 冠 毛暗蓝 紫色。 5 (6) 总苞被 级毛, 所 有苞片 线状、 披针状 椭圆形 (长圆 形); 瘦果明 显具喙 3. 红缨 大丁草 L.ruficoma 6 (5) 总苞几 无毛, 有的 苞片卵 圆形或 卵状长 圆形; 瘦 果无喙 4. 尼泊尔 大丁草 L.nepalensis 1. 大丁草 (本草 纲目) 图版 138: 1-5 毛 大丁草 (丽江 ), 白蒿枝 (元江 ), 细 叶火草 (玉溪 ), 翼齿 大丁草 (中 国植物 志 ) Leibnitzia anandria ( L. ) Turcz. (1831); Nakai ( 1937), pro L.anandria ( L. ) Nakai; Pobed. (1963); C.Jeffr.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H.V.Hansen (1988);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C.Y.Wu et H.Peng (2002). Tussilago anandria L. (1753); Gerbera anandria (L.) Sch. -Bip . (1844); 中国植 物志 (1996); G . cavaleriei Vant.et Levi. ( 1906); G . integripetala Hayata ( 1916); Anandria laevipes Gand. (1918); Gerbera anandria ( L . ) Sch . -Bip . var . densifolia Mat- tf. (1931); Gerbera pterodonta Y.C.Tseng (1986)* ; 中国 植物志 (19%). 根径 1 一 2 毫米; 根颈 多少为 枯残的 叶柄所 包围。 春型: 叶长 2 — 13 厘米, 宽 0.8 — 5. 5 厘米。 叶柄如 存在长 5 — 75 毫米, 宽 1 一 4 (6) 毫米。 叶片 一般长 15 — 55 毫 
菊 科  655  1 ― 5. 大丁草 Leibnitzia anandria (L. ) Turcz .  图 版 138 1. 春型 植株, (王 凌绘)  秋型 植株, 3. 雌花, 4. 两 性花, 5. 瘦果 C 
656  云南 植物志  米, 披 针形, 具波 状边缘 或仅具 心形顶 裂片, 上面几 无毛, 下 面密被 蛛网状 绒毛。 花葶 1-4, 高 8 — 26 厘米, 粗 1 一 2 毫米。 总苞 片长达 16 毫米, 宽 1.5 — 2. 5 毫米。 头状花 序长 7 — 9 毫米, 宽 6 — 20 毫米, 缘花 上白, 下 粉红, 或 两面粉 白至粉 红色; 花冠 管狭, 长 2 — 5 毫米, 外唇长 3 — 6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内唇长 1.5 — 3. 5 毫米, 花柱长 1 一 2.5 毫米。 盘花 与缘花 同色, 花冠 管狭, 长 2 — 5. 5 毫米, 粗 1 毫米或 更细, 裂 片长约 2 毫米。 瘦果长 (3 —) 4-6 (-7) 毫米, 向上 渐缩, 具 刚毛, 有时 微染淡 红色。 冠毛污 白色。 秋型: 成 熟叶长 7. 5 — 23 厘米, 宽 1.5—7 厘米。 叶柄长 (1.5 —) 2.5-8.5 (― 11) 厘米, 粗 1 一 2.5 ( — 4. 5) 毫米, 基部达 5 毫米。 叶片长 5 — 17 厘米, 椭圆 状矩圆 形 或有时 卵形, 羽状 分裂, 罕二回 羽裂或 波状; 侧裂片 — 3 对, 稀 4 一 7 (很小 ), 不 规则; 顶裂 片通常 较大, 圆形、 心 形或三 角形; 两面无 毛或下 面稍具 刚毛; 顶端 渐缩, 基部近 心形、 心形、 截平、 楔形或 下延成 翅状; 边缘波 状或具 不规则 锯齿, 无毛 或几无 毛。 花葶 1 一 4 (一 10), 高 15 — 59 厘米, 粗 1 一 3 毫米。 总苞 片长达 17 毫米, 宽 1.5 — 3 (-3.5) 毫米。 头 状花序 成熟前 关闭, 授粉前 多少为 球形, 长 10 — 22 毫米, 宽 13 — 35 毫米, 所有花 均透明 白色, 十分 狭小。 缘花花 冠管长 3 — 4 毫米, 外 唇长约 1.5 毫 米, 内 唇非常 退化, 长仅约 0.5 毫米; 盘花长 4. 5 — 7. 5 毫米, 裂片长 0.5 — 1 毫米。 瘦 果长 6 — 7 毫米; 冠毛污 白色。 花期: 春型: 3 — 7 月; 秋型: 8 — 10 月。 产 彝良、 镇雄、 广南、 昆明、 禄劝、 大理、 丽江、 维西、 德钦 等地; 生 于海拔 1550 — 2680 米的 多种生 境中。 黑 龙江、 吉林、 辽宁、 内 蒙古、 河北、 山西、 陕西、 甘 肃、 青海、 山东、 江苏、 安徽、 上海、 浙江、 江西、 福建、 台湾、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贵州、 重庆、 四川 等省区 也有。 俄罗 斯远东 地区、 日本有 分布。 全草 入药, 具有祛 风湿、 解毒的 功效。 治风湿 麻木、 咳喘、 疔疮、 小儿 疳积、 外伤 出 血等。 2. 灰岩 大丁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早花大 丁草、 晚花 大丁草 (中国 植物志 ), 秋 大丁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Leibnitzia pusilla (DC.) Gould ex Kitam.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C.Y.Wu et H.Peng (2002). Oreoseris lanuginosa Sch . -Bip . var . pusilla Wall. (1831), nom - nud . ; ex DC. (1838); Gerbera pusilla (DC. ) Sch. -Bip. ( 1844); G - lanuginosa Sch. -Bip. var. pusilla (DC. ) Hook.f. (1881); G . anandria ( L. ) Sch . -Bip . var . bonatiana Beauv . (1910); G. serotina Beauv. ( 1913); 中国 植物志 ( 1996); Leibnitzia bonatiana (Beauv.) Kitam. (193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Gerbera lijiangensis Y.C.Tseng (1986)*; 中国 植物志 (1996), p.p.maj.quoad type 赵裕章 22058, et paratype Yu 10036, Qinghai-Xizang Exped . 7402340 ; Gerbera saxatilis Chang et Y.C.Tseng (1986)*; 中国 植物志 (1996); Leibnitzia anandria auct.non (L. ) Turcz. (1831): H.V. Hansen (1988), quoad syn . 根径 1 一 2 毫米; 根颈被 棕色、 纤 维状的 叶鞘所 包裹。 春型: 先花 后叶; 叶 非常短 小, 长 — 15 毫米, 宽 — 5 毫米。 叶柄几 不见; 叶片 一般长 — 12 毫米, 非 常小, 披 针形, 具波状 边缘, 上面 无毛但 粗槌, 下 面密被 蛛网状 绒毛。 花葶 1 一 4, 高 3 — 12 厘 
菊 禾斗  657  米, 粗 0.5 — 1.5 毫米, 具钻形 苞叶。 总苞 片长达 13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顶端 微染红 色。 头状 花序长 6 — 7 毫米, 宽 5 — 15 毫米, 缘 花花冠 管狭, 长 2 — 4 毫米, 外唇长 2 — 4.5 毫米, 宽 0.8 — 1.4 毫米, 内唇长 1.3 — 3. 2 毫米, 花柱长 0.7 — 2. 2 毫米。 盘花与 缘花 同色, 花冠 管狭, 长 2 — 5 毫米, 粗 1 毫米或 更细, 裂 片长约 2 毫米。 瘦果长 3 — 5 (一 7) 毫米, 具 刚毛。 冠 毛白带 茶色。 秋型: 亦先花 后叶; 成 熟叶长 5 — 13 厘米, 宽 1.2 — 3. 5 厘米。 叶柄长 1.5— 3. 5 厘米, 粗 0.8 — 2. 5 毫米。 叶片长 2 — 10 厘米, 椭圆 状 矩圆形 或有时 卵形, 羽状 分裂或 仅有顶 裂片; 侧裂片 — 3 (— 4) 对, 不 规则; 顶裂 片通常 较大, 圆形或 心形; 上面 具稀疏 刚毛, 下面具 软薄的 蛛网状 绒毛; 顶端圆 形具尖 头, 基部近 心形、 截平或 下延成 翅状; 边缘波 状或具 不规则 锯齿, 无 毛或几 无毛。 花葶 1-4, 高 10 — 30 厘米, 粗 1 一 2. 5 毫米。 总 苞片长 6_15 (—17) 毫米, 宽 1.3 — 2. 8 毫 米。 缘花花 冠管长 3 — 4 毫米, 外 唇长约 1.5 毫米, 内 唇非常 退化, 长仅约 0.5 毫米; 盘花长 4 一 7 毫米, 裂片长 0.4~0.8 毫米。 瘦果长 5 — 7 毫米; 冠 毛白带 茶色。 花期: 春型: 4 一 6 月; 秋型: 7—9 月。 产 巧家、 会泽、 东川、 曲靖、 弥勒、 嵩明、 昆明、 大姚、 洱源、 大理、 漾濞、 丽 江、 宁范、 德钦、 维西、 镇康 等地。 生 于海拔 2000 — 3200 米 林下、 草坡。 四川、 西藏、 贵州 也有。 根 入药, 治疗乳 腺炎。 3. 红缨 大丁草 (华 南所 集刊) 红毛 大丁草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长喙 大丁草 (中 国植 物志) Leibnitzia ruficoma ( Franch. ) Kitam. ( 1938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 H.V.Hansen (1988); C.Y.Wu et H.Peng (2002). Gerbera ruficoma Franch. (1888); 华南 所集刊 (1986); 中国 植物志 (1996); G . nepalensis auct non Sch.-Bip. : 中国 植物志 (1996) , p.p. minoribus vel minor. 春型: 根径 1 一 1.5 毫米。 叶缺 如或长 20 — 25 毫米, 宽 5 毫米, 顶裂片 发育; 叶柄 如存 在长约 10 亳米, 宽 1 毫米。 花葶 1 一 4, 长 3 — 5 厘米, 宽 1 一 1.5 毫米。 总 苞片长 达 7 毫米, 宽 1 一 2. 5 毫米, 有 绒毛。 头状花 序长、 宽均为 7 — 10 毫米。 缘花亦 上白, 下 粉红, 或 两面粉 白至粉 红色, 花冠 管长约 2 毫米, 外唇长 3. 5 — 4 毫米, 宽 1 毫米或 更狭, 内 唇长约 1.5 毫米, 花 柱长约 1 毫米。 瘦 果长约 7 毫米, 喙长 2 毫米; 冠 毛亦略 呈紫 蓝色。 秋型: 根粗 1 一 2. 5 毫米。 叶长 9. 5 — 19 厘米, 宽 1.4 一 3. 5 厘米; 叶柄长 3.5^ 厘米, 宽 1 一 4 毫米; 叶片长 5. 5 — 12. 5 厘米, 具 1 一 4 对侧 裂片, 略为 圆形; 边缘稍 波状, 微小, 明 显具钝 据齿; 无毛, 或浅波 状至深 波状, 或 通常羽 状分裂 而具有 心形顶 裂片。 花葶 1 一 11, 高 15 — 40 厘米, 径 1.5 — 3 毫米, 总苞 片长达 23 毫米, 宽 达 0.5 — 2 毫米, 有 绒毛。 头状 花序长 15 — 24 毫米, 宽 (12 — ) 20 — 28 毫米。 花 淡红色 或 纯白色 顶端淡 红色, 缘 花花冠 管长约 2.5 毫米, 外 唇长约 1 毫米, 内唇 以及花 拄长约 0.5 毫米; 盘花长 3. 5 — 4 毫米。 瘦果长 7 — 10. 5 毫米, 喙长 2 — 4 毫米。 花期: 春 型: 4 一 6 约; 秋型: 8—9 月。 产 安宁、 大理、 宾川、 鹤庆、 剑川、 贡山 等地; 生 于海拔 2200 — 2500 米的疏 林下、 草 丛等。 四川、 西藏 也有。 尼 泊尔、 锡金 (可能 )、 不丹有 分布。 除 盐源标 本外, 全系 
658  云南 植物志  秋型。 中国 志认为 该种冠 毛为橙 黄色, 但据 H.V.Hansen (1988), 该种 应该与 Leibnitzia nepalensis —样, 冠毛具 蓝紫色 斑点, 惟有 喙两者 有异。 4. 尼泊尔 大丁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 弯花大 丁草, 合缕 大丁草 (中 国植 物志) Leibnitzia nepalensis ( Kuntze ) Kitam. ( 193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H.V.Hansen (1988);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下册 ) (1994) ; C.Y.Wu et H.Peng (2002) . Cleistanthium nepalense Kuntze (1851), nom . legimate . non est Gerbera nepalensis Sch . -Bip . (1844); Gerbera kunzeana A.Br.et Aschers . (1871); G . nivea auct . non (DC. ) Sch. -Bip.: C . B . Clarke (1876); G curvisquama Hand . -Mazz . (1937); Leib- nitzia kunzeana (A.Br.et Aschers. ) Pobed . (1963); Gerbera Lijiangensis Y.C.Tseng (1986)*, p.p.min. , quoad Qinghai . -Xizang Expecl.74— 2337, 中甸队 1088; G. con- nata Y.C.Tseng (1986)* . 春型: 根径 1 一 1.5 毫米。 叶不甚 发育, 长 1 一 7. 5 厘米, 宽 0.3 — 1.7 厘米; 叶柄 长 0.5 — 4 厘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基 部者达 3 毫米。 花葶 1 一 2, 通常高 2. 5 — 5 厘米, 径 1 一 1.5 毫米。 总苞 片长达 8 毫米, 宽达 1.5 — 2 毫米, 淡 绿色, 微 染黑或 紫色, 几无 毛。 头状 花序长 8 — 10 毫米, 宽 6 — 12 毫米。 缘花 上白, 下 粉红, 或两 面粉白 至粉红 色, 花 冠管长 2 — 2. 5 毫米, 外唇长 4 一 5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内唇长 1.5 — 2. 5 毫 米, 花柱长 1 一 2 毫米。 盘 花花冠 管长约 2 毫米, 裂 片长约 1.5 毫米, 外唇 宽不及 1 毫 米。 瘦果长 2. 5 — 3 毫米, 向上 渐缩; 冠毛 略呈紫 蓝色。 秋型: 根粗 1 一 2. 5 毫米。 成熟 叶长 5 — 21 厘米, 宽 1.6 — 3. 3 厘米; 叶柄长 1.5 — 13 厘米, 宽 1 一 2 毫米; 叶片长 4 一 12.5 厘米, 浅波 状至深 波状, 或 通常羽 状分裂 而具有 心形顶 裂片; 侧裂片 1 一 3 (— 4) 对, 略为 圆形; 边缘稍 波状, 微小, 明 显具钝 锅齿; 无毛。 花葶 1 一 6, 高 6 — 35 厘米, 径 1 一 2 毫米, 总苞 片长达 18 毫米, 宽达 1.5 — 5 毫米, 淡 绿色, 几 无毛。 头状花 序长、 宽 (10 —) 15 — 20 毫米。 花淡 红色或 纯白色 顶端淡 红色, 缘 花花冠 管长约 2.5 毫米, 外 唇长约 1 毫米, 内唇 以及花 柱长约 0.5 毫米; 盘 花长约 3 毫米, 裂 片长约 0.5 毫米。 瘦 果长 5 — 7. 5 毫米, 与冠毛 一样有 蓝紫色 斑点。 花期: 春型: 4 一 6 月; 秋型: 8 — 9 月。 产 德钦、 中甸、 丽江、 会 泽等; 生 于海拔 3200 — 3650 米的 草地、 林缘。 四川、 西 藏 也有。 巴 基斯坦 北部、 尼 泊尔、 锡金、 印度东 北部有 分布。 115. 火 石花属 Gerbera Cass. 多年生 无茎、 具长 短不等 根状茎 的莲座 状草本 植物。 叶 基生, 具各种 类型的 齿缺或 羽状 分裂, 稀 全缘, 背面被 级毛或 绵毛, 或 两面均 无毛。 花葶 直立, 无苞 叶或具 线形、 钻形或 鳞片状 苞叶, 被 绒毛或 绵毛。 头状花 序单生 于花葶 之上, 异型, 放 射状或 盘状, 各 有多数 异型的 小花, 外 围雌花 1 层, 舌状, 中央 两性花 多数, 管状二 唇形, 两 者均结 实。 总苞多 少倒圆 锥状至 钟状。 总苞片 2 — 3 列, 覆 瓦状, 卵形、 披 针形或 线形, 顶端 
菊 科  659  尖, 少有 钝圆, 向内 层渐次 增长, 绿 色或边 缘和顶 部带紫 红色; 花序托 扁平, 平 滑无毛 或呈蜂 窝状; 雌花 花冠具 开展的 舌片, 伸 出冠毛 之外, 舌片或 外唇具 3 细齿, 内唇 2 列 丝 状卷曲 而短于 舌片, 或内 唇仅具 2 齿, 花冠 管内常 有退化 雄蕊; 两性花 管状, 冠檐 2 唇形, 外唇 3 — 4 裂, 内唇 2 裂。 花 药基部 箭形, 具 长尾; 花柱分 枝内侧 稍扁, 顶 端钝。 瘦 果圆柱 形或纺 锤形, 有时 略扁, 具棱, 通常 被毛, 顶端 钝或狭 缩成长 短不一 的喙; 冠 毛 粗糙, 刚 毛状, 宿存。 本属 估计约 27 — 31 种, 分布 于热带 及南部 非洲, 马 达加斯 加至热 带亚洲 (最 北达 我 国西南 的滇、 川、 黔, 最东 达印尼 巴厘岛 ), 亦间断 分布到 南美安 底斯山 (1 种), 从 分布看 是较古 老的, 显然 也是古 南大陆 起源, 而与 Leibnitzia 大异 其趣。 我国约 6 种。 云南有 5 种。 分种 检索表 1 (4) 头 状花序 弯垂; 花葶 通常无 苞叶或 有时具 1 一 2 枚 苞叶; 瘦果 无毛。 2 (3) 总苞 片外层 的宽仅 1 毫米, 最内层 的宽约 3 毫米, 顶端均 渐尖; 雌花舌 片狭, 宽 3 — 4 毫米; 退化 雄蕊顶 端直伸 1. 白背 火石花 G.nivea 3 (2) 总苞 片外层 的宽达 2.5 毫米, 最内层 的宽约 6 — 7 毫米, 顶 端突然 紧缩成 尾尖; 雌花舌 片阔, 宽 6 — 8 毫米; 退化雄 蕊弯曲 成钩状 2. 阔舌 火石花 G.latiligulata 4 (1) 头 状花序 直伸; 花 葶通常 具多数 苞叶; 瘦果 被毛。 5 (8) 总 苞片各 层顶端 均尖, 锐尖、 渐尖或 短尖。 6 (7) 叶大, 长达 52 厘米, 无 毛或下 面不显 著具毛 3. 光叶 火石花 G.raphanifolia 7 (6) 叶小, 长仅达 39 厘米, 下面具 永久性 的绒毛 4. 火石花 G.ddavayi 8 (5) 总苟片 至少最 内层顶 端圆而 中间各 层顶端 略尖或 近乎钝 …… 5. 巨头 火石花 G.macrocephala 1. 白背 火石花 (新拟 ) 图版 139: 1-4 白背 大丁草 (图鉴 ) Gerbera nivea (DC. ) Sch.-Bip. ( 1844) non sensu C.B.Clarke ( 1876); Hand.- Mazz. (1936); S.Y.Hu (1966); 图鉴 (1975)*; 华南 所集刊 (1986); H.V.Hansen (1988); 中国 植物志 (1996); C.Y.Wu et H . Peng ( 2002 ) . Oreoseris n i vea DC . (1838) 多年生 草本。 根状茎 细弱, 斜 升或弧 曲状, 长 7 — 12 厘米, 无毛, 为 枯残和 叶基所 围裹, 节处 疏生细 长的不 定根。 叶 基生, 莲 座状, 叶片 纸质, 倒卵 匙形, 长 3. 5 — 9 厘 米, 宽 1 一 2. 7 厘米, 羽状 浅裂至 深裂, 凹缺 上部的 急尖、 下部的 钝圆, 顶 裂大, 凸尖 或有 时钝, 侧裂片 3 — 5 对, 圆, 通 常有倒 向点状 小齿, 上面 无毛, 密 被白色 细腺点 (放大 镜下始 见), 下 面密被 灰白色 绵毛, 中脉 粗壮, 在下 面显著 凸起, 侧脉 5 — 7 对, 极 纤细, 网脉不 明显; 叶柄长 1 一 4 厘米, 多少被 绵毛, 基部 具鞘。 花葶 单生, 纤细, 直立, 长 15 — 25 厘米, 被 蛛丝状 绵毛, 通 常无苞 或上部 有时具 1 一 2 枚 钻形、 长约 1 厘 米的 苞叶。 头状花 序单生 于花葶 之顶, 弯垂, 直径 2. 5 — 3 厘米; 总^ 钟形, 略 短于舌 状 花冠; 总苞片 4 层, 外层 钻形, 长约 1 厘米, 宽约 1 毫米, 基部被 绵毛, 内层 卵状披 针 形或披 针形, 顶端 渐尖, 最内层 质薄, 长 圆状披 针形, 长约为 外层的 2 倍, 宽 为外层 
660  云 南植物 志  图 版 139 1— 4. 白背 火石花 Gerberanivea (DC.) Sch.-Bip., 1. 植株, 2. 总 苞片, 3. 雌花, 4. 两 性花; 5 — 10. 兔 儿一枝 m Piloselloides hirsuta (Forssk. ) C.J.Jeffr.ex Cufod. , 5. 植株, 6. 总 苞片, 7. 外层 雌花, 8. 内层 雌花, 9. 两性 花, 10. 瘦果。 (王 凌绘) 
菊 科  661  的 2 倍, 顶端 渐尖; 花序托 平坦, 无毛, 直径 4 一 6 毫米。 雌花 1 层, 花冠 舌状, 舌片 长椭 圆形, 淡 红色, 长 14 一 15 毫米, 宽 3 — 4 毫米, 顶端具 3 细齿, 檐部内 2 裂 丝状, 通常 从下向 上逐渐 裂开, 顶 端多少 联合, 长约 8 毫 米或稍 过之, 卷曲, 花 冠管长 约为舌 片的 1/3; 退 化雄蕊 5 枚, 花药 离生, 基部 无尾; 两性 花花冠 管状二 唇形, 长约 11 毫 米, 外 唇大, 顶端具 3 细齿, 内唇 2 深裂, 裂片 线形, 长约 6 毫米; 花药 长伸出 于花冠 之外, 基部具 长尾, 尾之 末端具 细齿; 两性花 花柱分 枝扁, 顶 端钝, 长约 1.5 毫米。 瘦 果圆 柱形, 具多数 纵棱, 无毛, 长约 3 毫米; 冠毛 粗糙, 黄 白色, 长 8 — 10 毫米。 花 期 8 — 9 月。 产 中甸、 丽江; 生 于海拔 3400 — 4100 山坡 草地。 西 藏南部 (亚东 )、 四 川西部 (贡 噶岭) 也有。 尼 泊尔、 不丹、 印度有 分布。 2. 阔舌 火石花 (新拟 ) 阔舌 大丁草 (华 南所 集刊, 中国植 物志) Gerbera latiligulata Y.C.Tseng ( 1986); 华南 所集刊 ( 1986); 中国 植物志 (1996)*; C.Y.Wu et H.Peng (2002). 多年生 草本。 根状茎 斜升或 弧曲, 无毛, 多为 枯残的 叶鞘所 围裹, 节 处疏生 细长的 不 定根。 叶 基生, 莲 座状, 叶片 纸质, 倒披针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5 — 9 厘米, 宽 1.5 — 2. 5 厘米, 羽状 浅裂, 顶裂 片凸尖 或钝, 侧裂片 4 一 5 对, 圆 而常有 倒向的 点状小 齿, 上面 无毛, 具 密腺点 (放大 镜下始 见), 下 面密被 灰白色 绵毛, 中脉 粗壮, 两面均 凸起, 于下面 尤著, 侧脉约 5 对, 极 纤弱, 网脉不 明显; 叶柄近 无毛, 长 3 — 7 厘米, 下部 增宽呈 鞘状, 鞘 宽可达 7 毫米。 花葶 单生, 直立, 长 10 — 25 厘米, 多少被 蛛丝状 绵毛, 具 2 枚 线形、 长约 1 厘米的 苞叶。 头状花 序单生 于花葶 之顶, 弯垂, 于花 期直径 约 4 厘米; 总苞阔 钟形, 略短 于舌状 花冠; 总苞片 4 层, 至 少顶部 被蛛丝 状毛, 外层披 针形, 长 8 — 10 毫米, 基 部宽约 2.5 毫米, 内层 卵状披 针形, 顶端 尾尖, 最内层 质薄, 长 圆状披 针形, 长和宽 均约为 外层的 2.5 倍, 顶端 尾尖; 花 序托蜂 窝状, 无毛, 直径 6 — 7 毫米; 雌花 1 层, 花冠 舌状, 舌片淡 黄色, 椭 圆形, 长 18 — 20 毫米, 宽 6 — 8 毫 米, 顶端 3 浅裂, 檐部内 2 裂 丝状, 上部 联合, 长约 12 毫米, 外卷, 花 冠管长 约为舌 片的 1/4; 退 化雄蕊 5 枚, 花药 离生, 顶端 内弯成 钩状, 基部 无尾。 两 性花花 冠二唇 状, 长约 13 毫米, 外 唇大, 顶端 3 裂, 裂片长 2 — 4 毫米, 内唇 2 深裂, 裂片 线形, 长 7 — 8 毫米; 花药 伸出于 花冠管 之外, 基 部具长 而钝的 尾部, 尾端有 细毛; 两性 花的花 柱 分枝内 侧扁, 顶端 钝头, 长约 1.5 毫米。 瘦果纺 维形, 具多数 纵棱, 无毛, 长约 5 毫 米; 冠毛黄 白色, 粗糙, 长 8 — 10 毫米。 花期 9 月。 产 于巧家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于石 缝中。 3. 光叶 火石花 (新拟 ) 萝卜叶 大丁草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光叶 大丁草 (中 国植 物志) Gerbera raphanifolia Franch. (188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华南 所集刊 (1986); 中国 植物志 (1996); C.Y.Wu et H.Peng (2002) . 多年生 草本。 根状茎 粗短, 被 黄褐色 绵毛。 叶 基生, 叶片薄 纸质, 长 圆形或 长圆状 披 针形, 长 15 — 27 厘米, 宽 6 — 11 厘米, 顶端 短尖, 基部 略狭, 下延, 边缘倒 向羽状 
662  云 南植物 志  深裂或 全裂, 裂片 边缘不 整齐, 具 细尖齿 或点状 细齿, 侧裂 片小, 卵 形或半 卵形, 顶裂 片大, 长卵形 或正三 角形, 长 10 — 15 厘米, 两面均 无毛; 中脉 粗壮, 两面均 凸起, 侧 脉通常 10 对 以上, 离中脉 8 — 25 毫米 常分为 2 支, 网脉 明显; 叶柄长 10 — 15 厘米, 有 纵棱和 阔翅, 但 无毛。 花葶 单生, 长 30 — 62 厘米, 具 纵棱, 被丝状 绵毛, 毛在 顶端尤 密; 苞叶 疏离, 线状 钻形, 长 10 — 15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背 面多少 被蛛丝 状毛。 头 状花 序单生 于花葶 之顶, 直径 2. 5 — 4 厘米; 总苞 钟形, 约与 两性花 等高; 总苞片 4 一 5 层, 顶端 和边缘 变成紫 红色, 外层 线形, 长约 8 毫米, 宽不足 1 毫米, 背面疏 被毛, 中 层卵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顶端长 渐尖, 无 毛或仅 于背面 顶部被 疏毛, 最 内层长 圆形, 无 毛, 边缘干 膜质, 长为 外层的 2 — 2. 3 倍, 宽为 外层的 4 倍; 花序托 扁平, 直径 6 — 8 毫 米。 雌 花花冠 舌状, 变淡 红色, 舌片长 圆形, 长约 13 毫米, 宽约 2.5 毫米, 顶 端具不 明显的 3 齿, 檐部内 2 裂 丝状, 长 6 — 8 毫米, 花冠 管长不 及舌片 之半, 内常有 退化雄 蕊。 两性花 白色, 管状二 唇形, 外唇具 3 细齿, 内唇 2 齿裂; 花 药长约 10 毫米, 线状 尾 部长为 花药的 2/5; 雌花 和两性 花的花 柱分枝 均短, 长近 1 毫米, 顶 端纯。 未 成熟的 瘦果圆 柱形, 被毛; 冠毛污 褐色, 糙 毛状, 长约 12 毫米, 基部 联合。 花期 10 — 11 月。 产于 德钦、 鹤庆、 丽江; 生于 林下。 模式 标本采 自云南 鹤庆。 4. 火石花 (丽江 土名) 火草 (丽江 ), 钩苞 扶郎花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钩苞 大丁草 (图 鉴, 华 南所集 刊, 中国 植物志 ), 背面白 (通海 ), 白叶 不翻、 白头翁 (云南 中草药 选), 小 一枝箭 (滇 ), 白 地紫菀 (昆 明民 间常用 草药, 新 华本草 纲要) Gerbera delavayi Franch. (1888);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H.V.Hansen (1988); 中国 植物志 (1996); C.Y.Wu et H.Peng (2002). Gerbera ta 画 tii Franch. (189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6); G. uncinata Beauv. (1910) . 4a. 火石花 (原 变种) 图版 140: 1—5 var . delavayi 多年生 草本。 根状茎 粗短, 直或 斜升, 常为 枯残的 叶鞘所 围裹, 多少 被白色 绒毛, 具粗肥 而长的 须根。 叶 基生, 叶 片厚, 革质, 干后变 黑色, 披针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6 — 16 厘米, 宽 3 — 6 厘米, 顶端 钝稀有 短尖, 基部截 平或近 心形, 边缘 浅波状 或不同 深 度的凹 入而具 圆齿, 齿端 常有倒 向的小 尖头, 上面 很快变 无毛, 但密被 有光泽 的银色 小腺点 (放大 镜下始 见), 下 面除叶 脉外, 厚 被白色 绵毛; 中脉 粗壮, 在下 面显著 隆起, 侧脉 纤细, 5 — 8 对, 离 缘弯拱 连接, 网 脉仅于 上面略 明显; 叶柄 上部具 狭翅, 基部具 鞘, 长 3 — 7 厘米, 多少被 蛛丝状 绵毛。 花葶数 个丛生 或有时 单生, 坚挺, 长 10 — 30 厘 米, 被 蛛丝状 绵毛; 苟叶 在花葶 下部的 疏生, 但近 顶部的 密生, 线状 钻形, 长 8 — 15 毫 米, 基部宽 不超过 1 毫米。 头状花 序单生 于花葶 之顶, 直径 2 — 3. 5 厘米; 总苞基 部狭, 陀螺状 钟形, 略短 于舌状 花冠; 总苞片 4 一 5 层, 顶端和 上部边 缘带紫 红色, 外 层小, 卵状 钻形, 长 6 — 7 毫米, 宽 1 一 1.2 毫米, 内层 卵形, 顶端 渐尖, 最 内层披 针形, 顶端 短尖, 长和 宽约为 外层的 3 倍; 花序托 平坦, 无毛, 直径 4 一 6 毫米。 雌 花花冠 舌状, 
1  图 版 140 一 5. 火石花 Gerbera delavayi Franch. var. delavayi, 1. 植株, 2. 雌花, 3. 两 性花, 4— 5. 总 苞片。 (王 凌绘) 
664  云南 植物志  淡 红色, 舌片 长圆形 至狭椭 圆形, 长 13 — 14 毫米, 宽约 3 毫米, 顶端具 2 — 4 细齿, 檐 部内 2 裂 丝状, 卷曲, 长约 8 毫米, 花冠 管短于 舌片; 退 化雄蕊 4 一 5 枚, 花药 离生, 线形, 基部 无尾; 两性 花花冠 管状二 唇形, 长约 15 毫米, 外 唇大, 顶端具 3 小齿, 内 唇 2 深裂, 裂片长 3 — 4 毫米, 花冠管 向下稍 渐狭,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中部, 花 药伸出 于花冠 之外, 基 部具长 尖尾; 雌 花和两 性花花 柱分枝 均短, 内侧 略扁, 顶 端钝, 长约 1.5 毫米。 未成熟 瘦果圆 柱形, 具不 明显的 6 纵棱, 长 3 — 3. 5 毫米, 密 被白色 柔毛; 冠毛 粗糙, 刚 毛状, 干 时变黄 白色, 长 10 — 13 毫米。 花期 11 月 至翌年 2 月。 产于 思茅、 元江、 墨江、 砚山、 澄江、 昆明、 寻甸、 禄劝、 武定、 景东、 洱 源及丽 江等; 生 于海拔 1200 — 2800 米山坡 草地、 疏 林下。 四 川南部 (木 里、 雅 砻江) 也有。 越 南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全草 入药, 具有 止痢、 止咳 化痰、 消炎 镇痛、 消积 杀虫的 功效。 4b. 蒙自 火石花 (变种 ) 蒙自 大丁草 (华南 所集刊 ), 大 火草, 牛耳朵 (昆 明民 间常用 草药) var.henryi (Dunn) C.Y.Wu et H.Peng (2002). Gerbera he?iryi Dunn (1903) ; G. delavayi auct . non Franch . : Hand . -Mazz . ( 1936) p.p.;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p.p. 该 变种与 原变种 的区别 在于: 叶 较宽, 而干 后色泽 呈现过 渡态, 其 他性状 亦然。 故 我们 处理作 变种。 产 砚山、 蒙自、 昆明、 寻甸、 禄劝、 武 定等; 生于 1800 — 2800 米 林缘、 荒 坡或针 叶 林下。 贵 州西部 (赫章 )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蒙自。 5. 巨头 火石花 巨头 大丁草 (华 南所 集刊) Gerbera macrocephala Y.C. Tseng (1986)* ; 中 国 植物志 ( 1996 ) . 多年生 草本。 根状茎 粗壮, 为 枯残的 叶鞘所 围裹。 叶 基生, 莲 座状, 叶片 纸质, 卵 长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17 — 29 厘米, 宽 7 — 14 厘米, 顶端 短尖, 尖 头长约 1 厘米, 基部 心形, 边缘浅 波状, 两面被 绵毛, 下面 尤密, 上面并 杂以极 密的小 腺点; 中脉在 上面平 坦, 在下 面增粗 而显著 凸起, 侧脉约 13 对, 离缘 5 — 7 毫 米弯拱 连接, 网 脉仅于 上面明 显; 叶柄 粗壮, 长 5 — 10 厘米, 直径约 5 毫米, 上 面有深 沟槽, 中部 以上的 两侧有 1 一 2 对 卵形、 长 1 一 2 厘 米的附 属物, 基部 扩大成 一宽达 1 厘米 的鞘, 密 被白色 绵毛。 花 葶通常 单生, 粗壮, 长 17 — 40 厘米, 直径 5 — 7 毫米, 密 被白色 绵毛; 苞叶 疏生, 钻 形, 基部稍 扩大, 长约 13 毫米, 被 绵毛。 头状花 序单生 于花葶 之顶, 花期 直径达 5. 5 — 7 厘米; 总苞阔 钟形, 短于舌 状花和 两性花 花冠; 总苞片 4 一 5 层, 背部均 密被白 色 绵毛, 外 层小, 披 针形, 长 4 一 6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顶 端尖, 向内 2 — 4 层 卵形或 长 卵形, 长 1 一 1.2 厘米, 宽 7 — 8 毫米, 顶 端略尖 或钝, 最 内层长 圆形, 长 1.5_2厘 米, 宽约 6 毫米, 顶 端圆。 雌花 1 层, 花冠 舌状, 白色, 舌片 长圆形 至狭椭 圆形, 长 22 — 24 毫米, 宽 5 — 6 毫米, 顶端具 3 — 4 钝齿, 檐部内 2 裂 丝状, 弯曲, 13 — 15 毫米, 花冠管 远短于 舌片, 长约 10 毫米; 退 化雄蕊 4 一 5 枚, 花药 离生, 线形, 基部 无尾; 两 性花 多数, 花冠 管状二 唇形, 长约 21 毫米, 外 唇大, 长 圆形, 顶端具 3 小齿, 内唇 2 
菊 科  665  等裂, 裂片 线形, 长约 6 毫米, 花冠管 向上略 扩大, 长约 12 毫米; 花药 伸出于 花冠管 之外, 长约 10 毫米, 顶 端圆, 基 部的尾 亦钝, 无毛, 长约 1.3 毫米; 雌 花和两 性花的 花 柱长约 23 毫米, 花柱分 枝短, 内 侧扁, 顶 端圆, 长仅 0.5 毫米。 未成 熟的瘦 果圆柱 形, 长约 6 毫米, 密被长 柔毛; 冠毛 粗糙, 干时淡 黄色, 长约 16 毫米。 花期 3 — 4 月。 产 中甸、 丽江; 生于石 壁上。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桥 头至雅 昌角。 116. 兔耳一 枝箭属 Piloselloides (Less. ) C. Jeffr. ex Cufod. 本属 原亦归 入广义 Gerbera 中, 也有 人主张 分出, 主要 的区别 在于: 雌花 二层, 外 层花冠 舌状, 内层 管状二 唇形; 花葶无 苞叶。 仅 2 种, 1 种 产热带 非洲, 马达 加斯加 至亚洲 热带、 亚热带 (包 括喜马 拉雅, 中印 半岛, 印尼, 日本, 澳大 利亚。 云南产 1 种。 1. 兔耳一 枝箭 (本 草纲目 拾遗) 图版 139: 5-10 一枝香 (名 实图考 ), 兔耳风 (本 草便方 ), 金 边兔耳 (本草 纲目拾 遗), 白头翁 (滇, 川西昌 ), 小 一枝箭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毛 大丁草 (图 鉴, 中国植 物志) Piloselloides hirsuta (Foresk. ) C.J .Jeffr. ex Cufod. ( 1969) ; Koyama ( 1981 );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下册 ) (1994); C.Y.Wuet H.Peng (2002). Arnica piloselloides L. (1760), (1763); A . hirsuta Forssk. (1775); Gerbera pi- loselloides (L.) Cass. ( 1820); 图鉴 ( 1975); 中国 植物志 ( 1996); G. hirsuta (Forssk. ) Less. (1832); G. ovalifolia Wall. ex DC. ( 1838); G. amabilis Hance (1850—1852). 多年 生被毛 草本。 根状 茎短, 粗 直或曲 膝状, 为 残存的 叶柄所 围裹, 具较 粗的须 根。 叶 基生, 莲 座状, 叶 片干时 上面变 黑色, 纸质, 倒 卵形、 倒卵 状长圆 形或长 圆形, 稀 卵形, 长 6 — 16 厘米, 宽 2. 5 — 5. 5 厘米, 顶 端圆, 基 部渐狭 或钝, 全缘, 上 面疏被 粗毛, 后 脱落, 下面密 被白色 粗丝状 绵毛, 边缘具 灰褐色 睫毛, 中 脉在下 面粗壮 并显著 凸起, 侧脉 6 — 8 对, 极 纤细, 基 部与中 脉平行 下延至 下一侧 脉基部 汇合, 网脉不 明显; 叶柄长 1 一 7. 5 厘米, 被 绵毛。 花葶 1 一 7, 长 15 — 30 ( — 45) 厘米, 顶 端棒状 增粗, 无 苞叶, 或 罕具一 枚钻形 苞叶, 密 被毛, 向 上愈浓 密并呈 灰白、 淡锈、 黄 褐诸色 变化。 头 状 花序单 生花葶 顶端, 花 期直径 2. 5 — 4 厘米; 总苞 盘状, 开展, 长于冠 毛而约 短于舌 状 花冠; 总苞片 2 层,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顶端 渐尖, 外层狭 而短, 长 8 — 11 毫米, 宽 0.7—1毫米, 内层长 14 一 18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背 面具干 膜质的 边缘, 被 锈色绒 毛; 花序托 裸露, 蜂 窝状, 直径约 6 毫米。 外 围雌花 2 层, 外 层花冠 舌状, 长 16 — 18 毫米, 舌 片上面 白色, 下面微 红色, 倒披 针形或 匙状长 圆形, 长为 花冠管 数倍, 顶端不 明显 3 细齿, 檐部内 2 裂 丝状, 卷曲, 长 2 — 3 毫米, 退 化雄蕊 丝状或 毛状, 隐 藏花冠 管中; 内层雌 花花冠 管状二 唇形, 长 10 — 12 毫米, 外 唇大, 顶端具 3 细齿, 内 唇短, 2 深裂, 退 化雄, 蕊长 圆形, 基 部有不 明显的 短尾, 顶端 具钩; 中央 两性花 多数, 花 冠长约 12 毫米, 冠檐扩 大成二 唇形, 外唇 3 裂, 内唇 2 深裂, 裂片长 2 — 2. 5 毫米; 花 药长约 
666  云南 植物志  4.5 毫米, 顶端 截平, 基部 尾长约 1 毫米; 花 柱分枝 略扁, 顶 端钝, 长约 1 毫米。 瘦果 纺 锤形, 具 6 纵棱, 被 白色细 刚毛, 长 4. 5 — 6. 5 毫米, 顶 端具长 7 — 8 毫米、 无毛的 喙; 冠 毛橙红 色或淡 褐色, 微 粗糙, 宿存, 长约 11 毫米, 基 部联合 成环。 花期: 2 — 5 月 , 8 — 12 月 。 产 永善, 昆明, 安宁, 富民, 嵩明, 禄劝, 峨山, 景东, 鹤庆, 大理, 凤庆, 耿 马, 贡山, 屏边, 金平, 西畴, 富宁, 勐腊; 生 于海拔 900 — 2400 米 疏林、 草地、 荒坡 等。 西藏、 四川、 重庆、 贵州、 广西、 海南、 香港、 广东、 湖南、 湖北、 江西、 江苏、 浙江、 福建 等省区 也有。 从 开普敦 和马达 加斯加 至热带 非洲、 苏丹 南部、 埃塞俄 比亚、 索马 里等非 洲广大 地区, 向东至 也门、 喜马 拉雅、 印度东 北部、 缅甸、 泰国、 印 支半岛 以及印 度尼西 亚的巴 厘岛。 全草 入药, 有清热 解毒的 功效。 根 入药, 治痨 咳血、 风湿 麻木、 痢疾、 大肠 下血、 馈疡。 117. 菊木属 Nouelia Fraftch.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2 — 5 米。 枝条 粗壮, 表皮常 呈纵向 开裂, 多少 扭转, 小 枝具纵 棱, 幼 枝被灰 白色厚 绒毛。 叶 互生, 叶片椭 圆形、 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10 — 26 厘米, 宽 4 一 12 厘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具短 尖头, 基部 宽楔形 或圆, 两 侧常不 对称, 边 缘全 缘或有 疏离的 胼胝状 小齿, 表面绿 色或暗 绿色, 无毛, 背面淡 绿色或 绿色, 被薄或 厚的 灰白色 绒毛, 中 脉在表 面平、 背面 隆起, 侧脉 7 — 11 对, 弧曲 上升, 网脉 明显; 叶 柄长 2 — 4 厘米, 被疏 绒毛, 幼 叶柄毛 极密。 头状花 序大, 直立, 单生于 枝顶, 具多数 异 型的两 性花; 花序 梗无; 总苞钟 形或宽 钟形, 径 2. 5 — 5 厘米, 基 部圆; 总苞片 6 — 8 层, 覆瓦状 排列, 革质, 背 面密被 乳突状 短毛, 外层卵 状宽三 角形, 长 3 — 5 毫米, 先 端钝, 具短 尖头, 向内 渐长和 渐狭, 内层线 状披针 形或近 线形, 长 2. 5 — 3 厘米, 先端 渐尖; 花 序托浅 盘状, 径 6 — 9 毫米, 具 多数小 窝孔, 无毛。 小 花全部 白色; 外 围两性 花 花冠二 唇形, 外唇 舌状, 舌片 开展, 线状长 圆形, 长达 16 毫米, 先端具 3 齿, 有 3 条 纵脉, 内唇 2 深裂, 裂片 线形, 向外 卷曲, 冠 管长达 16 毫米; 中央两 性花花 冠管状 或呈不 明显二 唇形, 冠檐具 近等的 5 深裂, 裂片 线形, 长 6 — 8 毫米, 向外 卷曲, 冠管 纤细, 长约 1 厘米; 花 药基部 箭形, 具长约 2 毫米 的尾; 花柱分 枝扁, 靠合, 顶 端圆。 瘦果圆 柱形, 长 12 — 14 毫米, 两端 稍窄, 具 纵棱, 密 被白色 絹毛; 冠毛 1 层, 刚 毛状, 长 14 一 17 毫米, 白 色或黄 白色。 单 种属, 产于 我国西 南部。 云 南也有 分布。 1. 菊木 (图鉴 ) 图版 141: 1—7 马舌树 (禄劝 ), 树菊 (中甸 ) Nouelia insignis Franch. (1888)*; Forb.et Hemsl. (1888); Hand.-Mazz. (1936); S.Y.Hu (1967);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6). 特征 同属。 花果期 2 — 6 月。 
图 版 141 1 一 7. ^菊木 Nouelia insignis Franch. , 1. 花枝, 2. 头状 花序, 3. 外 围的两 性花, 4. 中 央的两 性花, 5. 瘦果和 冠毛, 6. 冠毛, 7. 花药。 (王红 兵绘) 
668  云南 植物志  产于 中甸、 宁范、 丽江、 永胜、 鹤庆、 宾川、 大理、 大姚、 元谋、 禄劝、 禄丰、 路 南、 江川、 华宁、 峨山、 景东和 砚山; 生 于海拔 1000 — 2900 米的林 下或灌 丛中。 四川 西 南部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大 坪子。 - 2. 舌状花 亚禾斗 Subfam. Cichorioideae Kitam. 头 状花序 全部为 同型的 两性舌 状花; 植株有 乳汁。 仅含 1 族。 云南 也有。 XK . 菊宦族 Trib.Lactuceae Cass. 特征同 亚科。 全族约 95 属 2300 余种。 我国有 42 属。 云南产 28 属 107 种。 分属 检索表 1 (2) 无 冠毛; 花 冠黄色 118. 稻 接菜属 Lapsana 2 (1) 有 冠毛。 3 (6) 冠毛羽 毛状。 4 (5) 头 状花序 排成伞 房状或 圆锥状 花序; 总苞 钟形或 坛状; 总 苞片约 3 层; 茎枝 被钩状 硬毛或 刺毛; 叶具 羽状脉 119. 毛 莲菜属 Picris 5 (4) 头状花 序单生 茎顶; 总苞圆 筒形; 总苞片 1 层; 茎枝 无毛或 被蛛丝 状毛; 叶具 平行脉 …… 120. 婆罗 门参属 Tragopogon 6 (3) 冠毛 不为羽 毛状。 7 (58) 瘦果无 瘤状或 片状 突起。 8 (53) 头状花 序不组 成团伞 花序。 9 (34) 花冠 黄色。 10 (33) 瘦果 同型。 11 (22) 瘦果 无喙。 12 (13) 冠毛 多层, 细密 柔软, 相互 纠缠; 头状 花序有 80 个以上 的小花 … 121. 苦 苣菜属 Sonchus 13 (12) 冠毛 1 一 2 层, 坚挺, 不相互 纠缠; 头状花 序含较 少花。 14 (19) 总 苞片不 覆瓦状 排列; 冠毛 白色、 鼠 灰色或 褐色。 15 ( 18) 瘦果具 10 — 20 条纵肋 , 顶 端变窄 。 16 (17) 瘦果有 等粗的 纵肋; 内 层总苞 片无附 属物; 冠 毛白色 122. 还 阳参属 Crepis 17 (16) 瘦 果有不 等粗的 纵肋; 内层总 苞片有 附属物 或无; 冠毛 白色、 褐色或 鼠灰色 123. 黄 鹤菜属 Youngia 18 (15) 瘦果有 3 — 6 条 纵肋, 顶 端平截 124. 栓 果菊属 Launaea 19 (14) 总苞片 覆瓦状 排列; 冠毛淡 黄色至 褐色。 20 (21) 基 生叶和 茎下部 叶花期 生存; 总 苞片背 面沿中 脉被多 节毛; 瘦果淡 黄色或 褐色, 有 不等粗 的肋 125. 厚 喙菊属 Dubyaea 
菊 科  669  21 (20) 基 生叶和 茎下部 叶花期 枯落, 全 部叶不 分裂; 总苞 片背面 无毛, 稀被单 毛或星 状毛; 瘦果 常带 黑色, 有等 粗的肋 126. 山 柳菊属 Hieracium 11) 瘦果 有蝝。 ;32) 冠毛 1 一 2 层, 近 等长; 果缘不 加厚。 [21) 瘦果 有短粗 的喙; 基生 叶花期 枯落。 :26) 总苞圆 筒形; 总苞片 (2 —) 3 层; 瘦果有 10 — 20 肋, 肋 上有小 刺毛, 无翅 127. 黄 瓜菜属 Paraixeris ;25) 总苞卵 球形; 总苞片 4 一 5 层; 瘦果 每面有 1 或 3 条 纵肋, 无毛, 边缘 有宽翅 128. 翅 果菊属 Pterocypsela :24) 瘦果 有丝状 长嫁; 基生 叶花期 生存。 ;29) 喙 长于或 等长于 果体; 总苞长 卵形; 总苞片 覆瓦状 排列, 自外向 内渐长 129. Lactuca :28) 喙短于 果体; 总苞圆 筒形或 钟形; 总 苞片不 覆瓦状 排列, 外层 极小。 :31) 瘦果具 10 条尖 翅肋, 无毛; 冠 毛白色 130. 苦 荬菜属 Ixeris :30) 瘦果具 8 — 10 条 钝肋, 有小 硬毛; 冠 毛白色 或褐色 131. 小苦 荬菜属 Ixeridium :23) 冠毛 2 层, 外层 极短; 果缘加 宽加厚 132. 毛 鳞菊属 Chaetoseris 10) 瘦果 异形, 外 围瘦果 褐色或 灰色, 有数条 纵肋, 肋 上有横 被纹, 里面 的瘦果 黄色, 三棱状 圆 柱形, 有少数 高起的 纵肋, 无 横级纹 133. 假 小喙菊 Paramicrorhynchus :9) 花冠 蓝色、 蓝 紫色、 紫 红色或 紫色。 ;46) 瘦果 无喙。 :45) 冠毛 2 — 3 层, 近 等长。 ;40) 总苞 钟形; 总苞片 覆瓦状 排列; 小花 通常较 多数。 ;39) 总 苞黑绿 色或近 黑色, 背面沿 脉被多 节毛; 头状花 序较大 125. 厚 喙菊属 Dubyaea :38) 总苞 紫红色 或带紫 红色, 背面 无毛; 头状花 序较小 134. 花 佩菊属 Faberia :37) 总苞圆 筒形; 总 苞片不 覆瓦状 排列; 小花 4 一 12 (—15) 朵。 (44) 瘦 果圆柱 形或坊 锤形, 不压 扁或稍 压扁, 无毛, 大多 黑色或 褐色。 (43) 瘦果纺 键形, 具 8 — 12 条 纵肋, 黑色, 顶端 白色; 直 立草本 135. 假福 王草属 Paraprenanthes 〔42) 瘦果圆 柱形, 具 4 一 5 肋, 褐 色或紫 褐色; 藤 本或直 立草本 …… 136. 福 王草属 Prenanthes :41) 瘦果倒 披针形 至长椭 圆形, 压扁, 每面有 6 — 9 条 纵肋, 被小 糙毛, 大 多紫色 137. 紫菊属 Notoseris :36) 冠毛 2 层, 不 等长, 外 层极短 138. 岩参属 Cicerbha :35) 瘦果 有喙。 :48) 头状 花序有 2 — 5 花; 总 苞狭圆 筒形; 总苞片 2 层, 无毛; 瘦果 有色斑 139. 细 莴苣属 Stenoseris :47) 头状 花序有 (6 —) 10 — 40 花; 总 苞钟形 或稀圆 筒形; 总苞片 3 — 5 层; 瘦果无 色斑。 ;50) 冠毛 2 层近 等长; 舌状花 管口被 白色长 柔毛; 总苞 常带紫 红色; 瘦 果无毛 140. 乳苣属 Mulgedhun :49) 冠毛 2 层不 等长, 外层 极短; 舌状 花管口 无毛; 总苞 不带紫 红色; 瘦果 被短毛 :52) 瘦果 边缘加 宽加厚 132. 毛 蟻菊属 Chaetoseris :51) 瘦果边 缘不加 宽加厚 141. 头 嘴菊属 Cephalorrhynchus ;8) 头状 花序组 成团伞 花序。 
670  云南 植物志  54 (57) 头状花 序小, 含 3 — 6 小花; 总苞径 2 — 4 毫米; 瘦果不 弧曲; 非肉质 草本。 55 (56) 总苞片 2 层; 花冠 黄色或 白色; 瘦果圆 柱形, 有数条 不等粗 的纵肋 142. 娟毛菊 Soroseris 56 (55) 总苞片 1 层; 花冠 蓝色、 紫 红色或 紫色; 瘦果 倒卵形 或倒披 针形, 有 2 — 4 条 细纵肋 …… 1". 合 头菊属 Syncalathium 57 (54) 头 状花序 较大, 含 10 — 25 小花, 花冠 黄色; 总苞径 12 — 15 毫米; 瘦果常 弧曲; 肉 质草本 144. 肉菊属 Stebbinsia 58 (7) 瘦果有 瘤状、 錄 片状或 短刺状 突起, 具 长喙; 头状花 序单生 莲顶; 葶 状草本 145. 蒲 公英属 Taraxacum 118. 稻 樣菜属 Lapsana L. 一 年生至 多年生 草本。 叶 互生, 边缘有 粗锯齿 或羽状 深裂至 全裂。 头状花 序小, 于 茎和枝 先端排 列成疏 松的伞 房状或 圆锥状 花序, 具花 序梗; 总苞 圆筒状 钟形或 钟形; 总 苞片 2 层, 外层 3 — 5 枚, 卵形, 较小, 内层 5 — 6 枚, 卵形、 椭圆 状披针 形或线 状披针 形, 明 显长于 外层; 花序 托平, 无 托毛。 小花 8 — 15 朵, 全部为 同型的 两性舌 状花, 花 冠 黄色。 瘦果椭 圆形、 长 椭圆形 或长椭 圆状披 针形, 稍 压扁, 每面有 4 一 7 条细 纵肋; 冠 毛无。 约 10 种, 分布 于亚洲 和欧洲 的温带 地区及 非洲西 北部。 我国 记载有 4 种。 云南产 1 种。 1. 稻槎菜 (救荒 本草) 图版 142: 1-3 Lapsana apogonoides Maxim . ( 1873 ) ; Franch . ( 1884 ) ; Forb . et Hemsl . ( 1888 ) ; Nakai (1923); Ling (1935); Hand.-Mazz. (1936); S.Y.Hu (1967);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秦岭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 中国 植物志 (1997)*. 一 年生小 草本, 高 5 — 20 厘米。 主根圆 柱状, 长达 10 厘米, 上部粗 1 一 2 (— 3) 毫米, 具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柔弱, 粗 1 一 1.5 毫米, 自 基部多 分枝, 茎和枝 疏被细 柔毛或 无毛。 基生叶 多数, 莲 座状, 叶片轮 廓长椭 圆形或 长椭圆 状倒披 针形, 长 2 — 6 (—10) 厘米, 宽 0.7 — 1.5 (-2.5) 厘米, 大 头羽状 全裂, 顶裂片 卵形、 菱形、 椭圆 形 或稀近 圆形, 侧裂片 2 — 4 对, 斜 椭圆形 或斜三 角形, 下 部裂片 渐小, 全部裂 片先端 具 尖头, 边缘具 稀疏的 尖头状 细齿, 两面 绿色, 无毛, 叶柄长 1 一 4. 5 厘米, 扁平, 无 毛; 茎生叶 少数, 下部 叶同基 生叶, 上部叶 渐小, 最上 部叶不 分裂、 无柄。 头 状花序 小, 少数 于茎、 枝顶排 成疏松 的伞房 状圆锥 花序; 花序梗 纤细, 长 1 一 2. 5 厘米; 总苞 狭 钟形, 径 4 一 5 毫米; 总苞片 2 层, 外层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内层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5 — 6 毫米, 具 狭膜质 边缘, 全部 总苞片 绿色、 草质、 无毛。 小花 8 — 9 朵, 均 两性, 舌状, 舌片 黄色, 楔状长 方形, 长 2. 5 — 3 毫米, 先端 平截, 具 5 小齿, 管 部短。 瘦果长 椭圆形 或长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约 1 毫米, 淡 黄色, 稍压 扁, 具 数条不 等粗的 浅肋, 肋上 密生微 糙毛, 先端两 侧各有 1 条弯 曲的长 钩刺。 冠毛 无。 花果期 1 一 6 月 。 
菊 科  671  图 版 142 1—3. 稻接菜 Lapsana apogonoides Maxim. , 1 . 植株, 2. 头状 花序, 3. 瘦果; 4—7. 毛莲菜 Picris hieracioides L. ssp. hieracioides. 4. 植株, 5. 茎的 一段, 6. 舌 状花, 7. 瘦果和 冠毛。 (王 凌绘) 
672  云南 植物志  产 昆明; 在 海拔约 1900 米 的田中 偶见。 江苏、 安徽、 浙江、 江西、 福建、 湖南、 广东、 广西、 陕西和 贵州有 分布。 日本、 朝鲜 也有。 全草 药用, 治咽 喉炎、 痢疾、 疮疡 肿毒。 119. 毛 莲菜属 Picris L. 一 年生、 二年生 或多年 草本。 茎 直立, 具 分枝, 茎 和枝被 硬毛, 硬毛 单毛状 或分叉 钩状。 基生叶 在花期 宿存或 枯落; 茎生叶 互生, 发达或 退化, 全 部叶全 缘或有 锯齿, 极 稀羽状 分裂。 头 状花序 同型, 全部为 两性舌 状花, 多数 或少数 于茎、 枝顶 排列成 伞房状 花序 或伞房 状圆锥 花序, 有 时不呈 明显的 花序式 排列; 花序 梗长, 有时略 增粗; 总苟钟 形或 坛状; 总 苞片约 3 层, 覆 瓦状排 列或不 明显的 覆瓦状 排列; 花序 托平, 无 托毛。 小 花 多数, 舌片 黄色, 先端 平截, 具 5 齿裂; 花 药基部 箭形; 花 柱分枝 纤细。 瘦果 椭圆形 或坊 锤形, 有 5 — 14 条 隆起的 纵肋, 肋 上有横 级纹, 顶端 短狭, 基部 渐狭, 无喙 或有极 短喙; 冠毛 2 层, 外层 极短, 槌 毛状, 内 层长羽 毛状, 基 部连合 成环。 约 40 种, 分布于 欧洲、 亚洲 及非洲 北部。 我国有 4 种。 云南产 3 种。 分种 检索表 1 (4) 基生 叶花期 枯落, 有发 达的茎 生叶;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茎 枝先端 排成伞 房状花 序或伞 房状圆 锥 花序。 2 (3) 茎和 枝被分 叉的钩 状硬毛 la. 毛莲菜 P.hieracioidesssp.hieracioides 3(2) 茎和枝 被单毛 状硬毛 lb. 单毛 毛莲菜 P.hieracioidesssp.fuscipilosa 4 (1) 基生 叶花期 生存, 茎生叶 退化或 近无; 头 状花序 少数, 单 生于茎 枝顶。 5 (6) 基生叶 较宽, 中 脉不呈 紫色; 茎下部 被白色 硬毛; 总苞片 绿色, 沿中 脉有短 硬毛, 无 缘毛; 果 无喙; 冠 毛白色 2. 滇苦菜 P. divaricate 6 (5) 基生叶 线状披 针形或 线形, 中脉 紫色; 茎 下部被 紫黑色 硬毛; 总 苞片黑 绿色, 中脉 无毛, 有 长 缘毛; 果有 短喙; 冠毛 黄白色 3. 云南 毛莲菜 P.yimnanensis 1. 毛莲菜 (通称 ) 日本 毛莲菜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毛牛耳 大黄, 毛柴胡 Picris hieracioides L. (1753 ); DC. ( 1838 ); Forb.et Hemsl. ( 1888); Ling (1935); S.Y.Hu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西藏 植物志 ( 1985) * ; 贵州植 物志 (1989)、 中国 植物志 (1997). Picris japonica Thunb. (1784); DC. (1838); S.Y.Hu (1967); 横 断山区 维管植 物 ( 1994); 中国 植物志 ( 1997); P • hieracioides L.var. japonica (Thunb. ) Regel (1861); P . hieracioides L . suhsp . japonica (Thunb.) Krylov ( 1904), p.p. ; Hand. -Mazz. (1936), (1937), (1938); Kitam. (1955); 图鉴 (1975)*; Lauener (197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秦岭 植物志 (1985)'; P.esquirolii Levi. (1914); S. Y.Hu (1967); P.mairei Levi. (1915); P - dahurica Fisch . ex Hornem . (1819); DC. (1930), syn.nov. 
菊 科  673  la. 毛莲菜 (原 亚种) 图版 142: 4—7 ssp . hieracioides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150 厘米。 须根 常数条 簇生, 狭圆 柱形, 延长, 上部粗 3 — 5 毫米, 具多数 纤维状 细根, 有时具 主根, 主根圆 柱形, 长达 15 厘米, 上 部粗达 8 毫米, 向下 渐狭, 具少数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直立, 绿色, 有时基 部或下 部呈紫 红色, 基部 粗 2 — 6 毫米, 上部 具花序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被较 密或稀 疏的具 分叉的 钩状长 硬毛, 硬毛亮 黄色或 黑色、 黑 绿色, 或上 部亮黄 色下部 黑色。 基生叶 在花期 枯落; 茎下 部叶倒 披 针形、 披 针形、 椭圆 状倒披 针形、 椭圆状 披针形 或狭椭 圆形, 长 5 — 30 厘米, 宽 0.5 — 3 厘米, 先 端钝、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渐狭成 翅柄, 边 缘有尖 锯齿、 钝 锯齿、 浅波 状 或有时 全缘, 两面 绿色, 被 分叉的 钩状长 硬毛, 沿脉毛 较密, 茎 中部和 上部叶 渐小, 披 针形至 线形, 无柄, 半 抱茎。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茎、 枝顶 排成伞 房状花 序或伞 房状圆 锥 花序; 花序梗 纤细, 有 线形或 钻形的 苞片; 总苞 圆筒状 钟形, 径 8 — 12 毫米; 总苞片 约 3 层, 外层 线形, 长 2 — 5 毫米,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内层线 状披针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10 — 12 毫米, 果期达 15 毫米, 先端 渐尖, 边缘白 膜质, 全部 总苞片 背面被 硬毛。 小 花 舌状, 舌片 黄色, 冠管上 部疏被 白色短 柔毛。 瘦果椭 圆状纺 锤形, 长 3 — 4 毫米, 棕 褐 色或红 褐色, 有数条 纵肋, 肋 上和肋 间有横 皴纹; 冠毛 2 层, 白色, 外层 极短, 糙毛 状, 内层羽 毛状, 长 6 — 7 毫米。 花果期 5— 11 月。 产于 德钦、 贡山、 中甸、 维西、 丽江、 兰坪、 洱源、 、庐 水、 大理、 漾漠、 景东、 镇 康、 昆明、 峨山、 建水、 蒙自、 富宁、 会泽、 巧家、 彝良 等地; 生 于海拔 1400 — 3800 米的 林下、 林缘、 灌 丛中、 草坡或 田边、 沟边、 荒地。 我国 东北、 华北、 华中、 西北和 西 南均有 分布。 欧洲、 中亚 至日本 也有。 药用, 全草 汚火、 解毒、 祛瘀 止痛, 治跌打 损伤、 无名 肿毒; 花 能理肺 止咳、 化痰 平喘、 宽胸, 治咳嗽 痰多、 咳喘、 嗳气、 胸腹 闷胀。 本种曾 因植株 所被分 叉的钩 状硬毛 之颜色 而被分 为二个 亚种, 原亚 种的硬 毛为亮 色, 日本 毛莲菜 (ssp.japonica) 则硬 毛为黑 色或黑 绿色。 观察所 藏大量 标本, 硬 毛之颜 色 在同一 植株的 不同部 位或不 同生长 期都有 变化, 并无绝 对区分 的两种 颜色, 且 常见硬 毛基部 或下部 黑色而 上部亮 黄色, 宜予 合并。 lb. 单毛 毛莲菜 (中 国植 物志) (亚种 ) 褐毛 毛莲菜 (图鉴 ), 长褐毛 毛莲菜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sp . f uscipilosa Hand . -Mazz . (1936), (1939); S.Y.Hu (1967); 图鉴 (1975), in obs.;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7)*. 与原亚 种的区 别是茎 下部被 极密集 的褐色 硬毛, 硬毛 不分枝 也不呈 钩状。 产于 德钦、 贡山、 中甸、 维西、 福贡、 丽江、 鹤庆、 大理、 凤庆和 富民、 昆明; 生 于海拔 1900 — 3500 米的 林下、 林间 草地、 草坡或 沟边、 路旁。 四川和 西藏有 分布。 模 式标 本采自 丽江。 2. 滇苦菜 (图鉴 ) Picris divaricata Vant. (1903); Levi. (1915); Hand. -Mazz. (1936), (1938); S.Y.Hu (1967); 图鉴 (1975)*; Uuener ( 1976)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横断山 
674  云南 植物志  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7). Hypochaeris mairei Levi. (1914), (1915); S.Y.Hu (1966). 二年生 草本, 高 8 — 50 厘米。 须根 常数条 簇生, 圆 柱状, 长达 8 厘米, 上 部粗达 5 毫米, 向下 渐狭, 具多数 纤维状 细根, 有时具 主根。 茎 直立, 绿色, 有时 基部或 下部带 紫 红色, 基 部粗达 5 毫米, 自基 部或下 部多次 不等的 二叉状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被白 色分叉 的钩状 硬毛, 基部和 下部毛 较密, 上部较 疏至近 无毛。 基生叶 数枚至 多数, 花期 生存, 叶 片长椭 圆形、 倒披针 状长椭 圆形或 线状椭 圆形, 长 3 — 14 厘米, 宽 0.5 — 2 厘 米, 先端 急尖、 钝 或圆, 基部 楔形, 边缘有 浅波状 细齿、 粗 锯齿、 浅 波状或 全缘,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特 别沿中 脉及叶 缘有硬 单毛并 混生分 叉的钩 状毛, 叶柄 短至长 达 4 厘米, 具翅; 茎 生叶少 且小或 稀无, 上部叶 渐小, 无柄, 半 抱茎, 其 他同基 生叶。 头 状花序 少数, 单生于 二叉状 分枝的 顶端; 花序梗 粗壮, 有 钻形的 苞片; 总苞 钟形, 径 1 一 1.3 厘米; 总苞片 3 层, 外层 线形、 披针形 或长三 角形, 长 2 — 4 毫米, 内层 线状披 针形, 长 8 — 10 毫米, 果期达 12 毫米, 全部总 苞片绿 色或带 紫色, 先端 急尖, 外面沿 中脉 被黑褐 色或带 紫色的 硬毛。 小花 舌状, 舌片 黄色, 长 10 — 12 毫米, 近基部 有白色 细 柔毛, 管部 纤细, 长 4 一 5 毫米。 瘦果椭 圆状坊 锤形, 长 4 一 5 毫米, 红 褐色, 稍弯 曲, 具数条 纵肋, 肋 上有横 敏纹, 无緣; 冠毛 2 层, 白色, 外层 极短, 糙 毛状, 内层羽 毛状, 长 6 — 7 毫米。 花果期 3 — 9 月。 产于 德钦、 中甸、 丽江、 剑川、 鹤庆、 大理、 漾濞、 禄劝、 富民、 嵩明、 昆明、 呈 贡、 澄江、 双柏、 易门、 新平和 富源、 师宗 等地; 生 于海拔 2000 — 36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下、 山坡 草地或 田边、 水 沟边、 路边。 西藏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昆明。 根 药用, 清热 解毒, 外用治 疫毒。 3. 云南 毛莲菜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Picris yunnanensis Vass. (1955); S.Y.Hu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中 国 植物志 (1997), in obs. "一 年生或 二年生 草本, 高 30 — 35 厘米。 茎 直立, 下部被 黑紫色 或红色 硬毛, 硬毛 单毛状 或分叉 钩状, 上部有 分枝。 基 生叶莲 座状, 少数, 线状披 针形或 线形, 边 缘有少 数 锅齿或 浅波状 鋸齿, 中脉呈 紫色, 背面被 单毛状 硬毛。 头 状花序 3 — 6 个 生于分 枝顶; 总 苞片黑 绿色, 边缘软 骨质, 有长 缘毛。 小花 舌状, 舌片 黄色。 瘦果长 4 一 5 毫米, 有 纵肋, 肋上具横!^纹, 顶端有 短喙; 冠 毛黄白 色。" 产于 丽江。 标本 未见。 120. 婆罗 门参属 Tragopogon L. 多 年生或 二年生 草本, 稀一 年生, 有 时具根 状茎, 根茎 常被鞘 状或纤 维状撕 裂的叶 残基。 茎 直立, 分 枝或不 分枝, 无毛或 被蛛丝 状毛。 叶 多数, 互生, 禾 叶状, 基部扩 大, 通常半 抱茎, 全缘。 头 状花序 较大, 同型, 具多 数舌状 小花, 植株 具少数 头状花 序, 单生 于茎、 枝顶; 花序 梗先端 膨大、 稍膨 大或不 膨大; 总苞圆 筒状或 钟状; 总苞片 1 层, 5 — 14 枚, 近 等长; 花 序托蜂 窝状, 无毛。 小花 两性, 舌片 黄色、 红 色或紫 红色, 
菊 科  675  先端 5 齿裂; 花 柱分枝 细长; 花药 基部箭 头状。 瘦果圆 柱形, 有 5 — 10 条 隆起的 纵肋, 光滑或 有瘤状 突起, 先 端渐窄 或急窄 成喙, 喙 细长或 粗短, 极稀 无喙; 冠毛 1 层, 羽毛 状, 污 白色、 黄 色或黄 褐色, 基 部连合 成环, 整体 脱落, 羽枝 纤细, 在与 喙连接 处有蛛 丝 状毛环 或无。 约 150 种, 集 中分布 于地中 海沿岸 地区、 中 亚及高 加索。 我国有 14 种, 大 多分布 于 新疆。 云南常 见栽培 1 种。 1. 蒜叶婆 罗门参 (图鉴 ) 图版 143: 1-4 洋参 (丽江 ), 土洋参 (大理 ), 婆 罗门参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Tragopogon porrifolius L. (1753), (1763); W.Y.Hsia (1931); Kia (1937)* ; S. Y.Hu(1969); 图鉴 (1975r;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秦岭 植物志 (1985)* ; 中国 植物志 (1997广. 一 年生或 二年生 草本, 高 80 — 100 厘米。 主根 垂直, 长达 25 厘米, 上 部粗达 1.5 厘米, 向下 渐窄, 具少数 线形的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直立, 基 部粗达 1 厘米, 具分枝 或不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无毛 或稀略 被蛛丝 状毛。 叶 线状披 针形, 长 6 — 20 厘米, 宽 3 — 15 毫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 扩大半 抱茎, 边缘 全缘,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 无毛, 具数条 纵向平 行脉, 无 叶柄。 头 状花序 较大, 单生 于茎、 枝顶; 花序梗 粗壮, 长 7 — 15 厘米, 果 期上部 膨大, 在头 状花序 下粗达 8 毫米; 总苞 圆筒状 钟形, 径 2. 5 — 3. 5 厘米, 果期达 5 厘米; 总苞片 8 枚, 极稀 5 枚, 长披 针形, 长 4 一 5. 5 厘米, 宽 4 一 7 毫 米, 先端长 渐尖, 绿色, 外面无 毛或略 被蛛丝 状毛。 小花 多数, 同型, 舌状, 舌片红 色、 淡紫 色或紫 红色。 瘦果圆 柱状, 黄褐 色或淡 黄色, 长 1 一 1.4 厘米, 粗 1.5 — 2 毫 米, 先 端渐窄 成细长 的喙, 边 缘的瘦 果有约 8 条 隆起的 纵肋, 沿肋 具带白 色的鱗 片状或 点状 突起, 中央的 瘦果肋 较浅或 无肋, 上部 具点状 突起或 平滑, 喙 纤细, 长 1.6 — 2 厘 米, 顶端具 蛛丝状 毛环; 冠毛 1 层, 污 黄色, 羽 毛状, 长 2 — 2. 5 厘米。 花果期 5 — 10 月。 丽江、 大理、 昆明有 栽培。 分布于 陕西太 白山和 新疆; 生 于海拔 730 — 1900 米的田 野、 荒地、 荒漠或 半荒漠 地带。 欧洲有 分布。 根 药用, 补 中益气 健脾, 治病后 体虚、 小儿 疳积。 我省个 别地方 还栽培 2 种, 即 长茎婆 罗门参 T.elongatusS.Nikit. 和 西伯利 亚婆罗 门参 T. sibiricus Ganesch . 121. 苦 苣菜属 Sondius L. 一 年生、 二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叶 互生。 头状花 序中等 大小, 同型, 有通常 80 朵 以上 的舌状 小花, 少 或多数 于茎、 枝顶 排列成 伞房状 或伞房 圆锥状 花序, 具花 序梗; 总 苞 钟形、 卵 形或圆 筒形, 花后常 下垂; 总苞片 3 — 5 层, 覆瓦状 排列, 草质, 内 层总苞 片披 针形、 长 三角形 或长椭 圆形, 具膜质 边缘; 花序 托平, 无 托毛。 小花 两性, 均结 实, 舌片 黄色, 顶端 平截, 具 5 齿裂; 花药基 部短箭 头状; 花 柱分枝 纤细。 瘦 果椭圆 形、 长椭 圆形或 卵形, 扁压或 粗厚, 具少 数或多 数或粗 或细的 纵肋, 肋 间有横 被纹或 
图 版 143 1-4. 蒜叶婆 罗门参 Tragopogon porrifoiius L. , 1. 植株 下部, 2. 植株 上部, 3. 边缘的 瘦果, 4. 中央的 瘦果; 5—7. 无茎 栓果菊 Launaea acaulis (Roxb.) Babe. ex Kerr. , 5. 植株, 6. 舌 状花, 7. 瘦果和 冠毛。 (王 凌绘) 
菊 科  677  无, 先端 稍窄, 无喙; 冠毛 白色, 多数, 多层, 单 毛状, 纤 细柔软 并彼此 纠缠, 基部连 合成环 或连合 成组, 脱落。 约 50 种, 分布于 亚洲、 欧洲和 非洲。 我国有 8 种, 南北 均产。 云南有 6 种。 分种 检索表 1 (6) 叶 边缘具 锅齿, 不 分裂。 2 (5) 总苞片 和花序 梗光滑 无毛。 3 (4) 瘦果 每面有 3 条等粗 的纤细 纵肋, 无横 被纹; 总苞径 1 一 1.5 厘米 1. 花叶 溴苦菜 S.asper 4 (3) 瘦果 每面有 5 条不 等粗的 纵肋, 肋上有 多数横 敏纹; 总苞径 1.5 — 2 厘米 2. 全叶 苦苣菜 S.transcaspicus 5 (2) 总苞片 和花序 梗被头 状具柄 腺毛; 瘦果 每面有 4 一 5 条不 等粗的 纵肋, 肋上 有多数 横被纹 3. 南 苦宦菜 S.Iingianus 6 (1) 叶羽状 分裂; 瘦 果具横 被纹。 7 (8) 总苞径 1.5— 2 厘米; 瘦果 每面有 3 — 5 条 不等粗 的纵肋 4. 短裂 苦苣菜 S.uliginosus 8 (7) 总 苞径约 1 厘米; 瘦果 每面有 3 或 5 条等粗 的纤细 纵肋。 9 (10) 瘦果 每面具 3 条肋; 总苞长 8 — 11 毫米; 一年 生草本 5. 苦苣菜 S.oleraceus 10 (9) 瘦果 每面具 5 条肋; 总 苞长约 15 毫米; 多年 生草本 6. 宦荬菜 S.arvensis 1. 花叶 滇苦菜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续断菊 (图鉴 ), 羊 奶草, 石头白 Sonchus asper (L.) Hill (1769); C.B.Clarke (1876); Hook.f. (1881); Kitam. (1966), (1971); 图鉴 (1975)*;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秦岭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 中国 植物志 (1997 广. Sonchus oleraceus h. vox .asper L. (1753); S .asper Vill. (1789); Hook, f ( 1882) ; Franch. (1883); Forb.et Hemsl. (1888); Ling (1935); S.Y.Hu (1968). 一年生 草本, 高 20 — 70 厘米。 主根圆 柱状, 向下 渐窄, 具多数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或 稀少数 簇生, 直立, 上部 具花序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光滑 无毛, 稀先 端被头 状具柄 腺毛。 基 生叶与 茎生叶 同型, 但比 茎下部 叶小, 具 较长的 翅柄; 茎 下部叶 长椭圆 形、 倒卵 形或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5 — 13 厘米, 宽 2 — 5 厘米, 先端 渐尖、 急尖 或钝, 基 部渐狭 下延, 边缘 具不等 长的刺 尖齿, 两 面光滑 无毛, 叶 柄短或 较长, 基 部耳状 抱茎, 耳边缘 有刺状 尖齿, 茎 上部叶 较小, 披 针形, 基部 扩大, 圆耳状 抱茎, 有时^ 下 部叶或 全部 叶羽状 浅裂至 深裂, 侧裂片 4 一 5 对, 椭 圆形、 三 角形、 宽镰刀 形或半 圆形。 头状 花序 5 — 10 个, 于茎顶 排列成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2. 5 厘米, 通常 无毛; 总苞钟 形或宽 钟形, 径 1 一 1.5 厘米; 总苞片 3 — 4 层, 草质, 外层长 披针形 或长三 角形, 长 3 — 4 毫米, 具 1 条粗壮 的脉, 中、 内 层长椭 圆状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长 12 — 15 毫 米, 具 1 条 细脉, 边缘狭 膜质, 全 部总苞 片先端 急尖, 背面 无毛。 小花 多数, 舌片黄 色, 条形, 长 3 — 4 毫米, 管部 纤细, 长 6 — 7 毫米。 瘦果倒 卵形, 长 2. 5 — 3 毫米, 宽 约 1 毫米, 淡 褐色, 压扁, 两 面各具 3 条纤细 等粗的 纵肋, 肋 间无横 皴纹; 冠毛 白色, 
678  云南 植物志  长 6 — 7 毫米, 多数, 柔软, 相互 纠缠。 花果期 5 — 10 月。 "中国 植物志 "记载 云南有 分布,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载产于 昆明、 大理, 标本未 见。 我国 华东、 湖北、 新疆、 四川、 西藏有 分布; 生 于海拔 1550 — 3650 米的 山坡、 林 缘及 水边。 欧洲、 西亚、 俄 罗斯至 日本及 喜马拉 雅地区 也有。 全草 药用, 清热 解毒、 消炎 止血。 2. 全叶 苦苣菜 (中 国植 物志) Sonchus transcaspicus Nevski (1937) ; 中国 植物志 (1997) * .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80 厘米。 根茎 垂直或 斜生, 密 盖枯叶 残基; 主根 延长, 具多 数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2 — 5 毫米, 上部 具花序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光滑 无毛。 基生 叶和^ 下部叶 线形、 线状椭 圆形、 披针形 或倒披 针形, 具柄, 叶 柄基 部扩大 成宽短 的鞘; 茎中 下部叶 最大, 与 基生叶 同形, 长 5 — 25 厘米, 宽1一4.5 厘米, 无柄, 茎 上部叶 渐小, 全 部叶先 端急尖 或钝, 基部狭 楔形或 有时半 抱茎, 边缘全 缘、 不规则 的刺状 尖齿或 有时具 少数浅 裂片, 表面绿 色或淡 绿色, 背面灰 绿色, 两面光 滑 无毛。 头 状花序 少数至 多数, 于茎、 枝顶 排列成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5 厘米, 具钻 形的小 苞片, 光滑 无毛, 顶 端有白 色蛛丝 状毛; 总苞 钟形, 径 1.5 — 2 厘米, 基部 具白 色蛛丝 状毛; 总苞片 3 — 4 层, 外层长 披针形 或长三 角形, 长 3 — 5 毫米, 中层渐 长, 内层 线状披 针形, 长 12 — 15 毫米, 具 狭膜质 边缘, 全部 总苞片 绿色, 草质, 先端 急尖 或钝, 背 面光滑 无毛。 小花 多数, 黄 色或淡 黄色, 舌片 条形, 长 7 — 9 毫米, 先端 具 3 — 4 小齿, 管部 纤细, 长 9 一 11 毫 米.。 瘦 果狭椭 圆形, 长 4 一 4. 5 毫米, 宽约 1 毫 米, 黄褐 色或暗 褐色, 压扁, 每面有 5 条 隆起、 不 等粗的 纵肋, 边 肋和中 肋显著 增粗, 肋上有 多数横 皴纹; 冠毛 白色, 长 7 — 9 毫米, 多数, 柔软, 相互 纠缠。 花果期 9 一 11 月。 产于 元阳; 生于 海拔约 330 米的河 谷田边 草坡。 河北、 山西、 内蒙、 黑 龙江、 吉 林、 辽宁、 河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新疆、 四川、 西藏有 分布。 印度 北部、 中 亚至地 中海东 部地区 也有。 3. 南 苦苣菜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44: 1-4 Sonchus lingianus Shih (1991); 中 国 植物志 ( 1997) * .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120 (-200) 厘米。 根茎 垂直, 密盖 以枯叶 残基, 有 时具分 枝; 主根圆 柱形, 具多数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3 — 8 毫米, 上部 具花序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花序 枝被头 状具柄 腺毛。 基生叶 数枚, 叶片 长倒披 针形、 倒披 针形、 长椭 圆形或 线状椭 圆形, 长 5 — 30 厘米, 宽 1.5 — 6 厘米, 先端 急尖、 钝或 圆, 基部 渐狭并 下延, 边缘 常具不 规则的 锯齿, 表面 绿色, 背面灰 绿色, 两面 无毛, 叶 柄短, 具翅; 茎 生叶与 基生叶 同形, 向上 渐小, 最 上部叶 线形或 钻形, 无柄, 半 抱茎。 头 状花序 少数, 于茎、 枝顶 排列成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6 (-10) 厘米, 被头状 具柄 腺毛, 具钻 形的小 苞片; 总苞 钟形, 径 1 一 1.3 厘米, 基部 被白色 绒毛; 总苞片 3 — 4 层, 外 层长披 针形, 长 4 一 7 毫米, 中层 稍长, 内层 线状披 针形, 长 14 一 16 毫米, 边缘 膜质, 全部 总苞片 绿色, 草质,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背面 中脉有 1 行头 状具柄 腺毛。 小花 多数, 黄色, 舌片 线形, 长约 3 毫米, 管部 纤细, 长约 4 毫米。 瘦 果长椭 圆形, 长 
菊 科  679  约 3 毫米, 宽约 1 毫米, 淡 褐色, 压扁, 每面有 4 一 5 条不 等粗的 纵肋, 边肋和 中肋显 著 增粗, 肋上有 多数横 维纹; 冠毛 白色, 长 6 — 7 毫米, 柔软, 多数, 相互 纠缠。 花 果期 2 — 8 月 。 产于 德饮、 贡山、 昆明、 景东、 勐海、 勐腊、 绿春、 罗平、 镇雄; 生 于海拔 600 — 2600 米的 林下、 林缘、 灌 丛下、 荒地、 路边、 河 旁等。 浙江、 江西、 湖北、 湖南、 广 东、 四川和 贵州有 分布。 4. 短裂 苦苣菜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44: 5-8 Sonchus uliginosus M.B. (1808), (1819); 中国 植物志 (1997). Sonchus xvallichianus DC. (1838); S.arvensis L. var . uligifiosus Trautv. (1866) .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40—80 (-150) 厘米。 根茎 垂直或 斜生, 有时具 分枝, 被枯叶 残基; 主根 垂直, 粗壮, 具多数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通常 单一, 基部粗 3 — 5 毫米, 上部 具花序 分枝, 茎和枝 无毛或 疏生头 状具柄 腺毛。 基生叶 数枚, 叶片 长椭圆 形、 长倒披 针形、 长披 针形或 线状椭 圆形, 长 (5 —) 8-18 (-22) 厘米, 宽 (1 一) 3-5 (-10) 厘米, 羽状 分裂, 顶裂 片长椭 圆形、 线状椭 圆形、 长 三角形 或稀长 卵形, 侧裂片 3 — 6 对, 下倾, 斜 卵形、 卵形、 斜三 角形、 三角 形或半 圆形, 全 部裂片 先端急 尖 至圆, 边 缘有不 规则的 锯齿, 表面 绿色, 背面灰 绿色, 两面 无毛, 叶柄长 1 一 10 厘 米, 具翅, 基 部扩大 成鞘; 茎下部 叶同基 生叶, 上部叶 渐小, 无柄, 基部 圆耳状 抱茎。 头 状花序 少数至 多数, 于茎、 枝顶 排列成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10 厘米, 无 毛或疏 生头 状具柄 腺毛, 幼时常 有蛛丝 状毛; 总苞 钟形, 径 1.5 — 2 厘米, 果期达 2.5 厘米, 花期 基部常 有蛛丝 状毛; 总苞片 3 — 4 层, 外层 披针形 至狭披 针形, 长 4 一 6 毫米, 中层 稍长, 内 层长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长 1.2 — 1.7 厘米, 全部 总苞片 绿色,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背面 无毛或 沿中脉 疏被头 状具柄 腺毛。 小花 多数, 黄色, 舌片 条形, 长 5_6毫 米, 宽 1.5 — 2 毫米, 先端有 3 — 4 小齿, 具 3 — 4 条 纵脉, 管部 纤细, 长 5 — 7 毫米。 瘦 果狭椭 圆形, 长 3 — 5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稍 压扁, 每面有 3 — 5 条不 等粗的 纵肋, 边肋 和中间 1 一 2 条显著 加粗, 肋上有 多数横 纹; 冠毛 白色, 长 6 — 7 毫米, 多数, 柔 软, 相互 纠缠。 花果期 3 — 12 月。 产于 德饮、 贡山、 维西、 丽江、 大理、 芒市、 景东、 禄丰、 昆明、 安宁、 峨山、 元 阳、 西畴、 广 南等; 生 于海拔 (380 —) 1500 — 22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下、 荒地、 田边、 沟边、 路旁。 我国 东北、 华北、 华东、 西北和 西南有 分布。 俄 罗斯、 阿 富汗、 巴基斯 坦、 尼泊尔 也有。 5. 苦苣菜 (图鉴 ) 滇 苦卖菜 (植物 名实图 考), 小鹅菜 (峨山 ), 奶紫草 (通海 ), 空心 苦马菜 (华宁 ) Sonchus oleraceus L. (1753); DC. (1838); Benth. (1861); C.B.Clarke (1876); Hook.f. (1881); Forb.et Hemsl. (1888); Levi. (1916); Ling (1935); Hand.-Mazz. (1936); Chang (1937); Kitam. (1955), (1966), (1971); S. Y. Hu (1968); 图鉴 (1975)*; Lauener (1976);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秦岭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5)* ; 贵州 植物志 ( 1989) * ; 横 断山区 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7). 
680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44 1 一 4. 南 苦苣菜 SonchuslingianusShih, 1. 植株 下部, 2. 植株 上部, 3. 头状 花序, 4. 瘦果和 冠毛; 5_8. 短裂 苦苣菜 S.uliginosusM.B., 5. 植株, 6. 头状 花序, 7. 舌 状花, 8. 瘦果和 冠毛。 (王 凌绘) 
菊 科  681  Sonchus meirei Levi. (1913); S.Y.Hu (1968). 一 年生或 二年生 草本, 高 40 — 150 厘米。 主根圆 柱状, 垂直, 有多数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不分枝 或上部 有花序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无毛或 分枝被 头状具 柄 腺毛。 基生叶 数枚, 叶片长 椭圆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3 — 12 厘米, 宽 2 — 7 厘米, 羽状 深 裂或大 头羽状 深裂, 顶裂 片宽三 角形、 戟状宽 三角形 或卵状 心形, 侧裂片 1 一 5 对, 椭 圆形, 常 下倾, 与顶 裂片近 等大或 较小, 全部裂 片先端 渐尖或 急尖, 边缘具 锯齿, 表 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 无毛, 叶柄 具翅, 基 部扩大 成鞘, 基生 叶有时 不分裂 而呈椭 圆形、 椭圆状 戟形、 三 角形、 三 角状戟 形或近 圆形; 茎下部 叶同基 生叶, 但翅柄 基部逐 渐 加宽, 呈 圆耳状 抱茎, 耳缘具 锅齿, 上部叶 渐小。 头 状花序 少数, 于茎、 枝顶 排列成 密 伞房状 或总状 花序, 稀单生 于茎、 枝顶; 花序 梗被头 状具柄 腺毛; 总苞 钟形, 径约 1 厘米; 总苞片 3 — 4 层, 外层长 披针形 或长三 角形, 长 3 — 7 毫米, 中层 稍长, 内 层线状 披 针形, 长 8 — 11 毫米, 全 部总苞 片先端 急尖, 背面 无毛或 沿中脉 散生头 状具柄 腺毛。 小花 多数, 黄色。 瘦 果长椭 圆形或 长倒披 针形, 长约 3 毫米, 压扁, 每面有 3 条 细肋, 肋 上和肋 间有横 敏纹; 冠毛 白色, 长约 7 毫米, 多数, 柔软, 相互 纠缠。 花果期 5 — 12 月。 滇西北 至滇中 一带有 分布, 是 一常见 杂草。 我国除 东北外 大部分 省区有 分布。 世界 各地 均有。 全草 药用, 清热 解毒、 凉血。 6. 苣荬菜 (植 物名实 图考) 南苦 荬菜, 苦 荬菜, 野苦 苣菜, 山 苦荬, 牛 舌头, 匍 茎苦菜 Sonchus arvensisL. (1753); DC. (1838); Forb.et Hemsl. (1888); Chen (1934); Chang (1934); Hand.-Mazz. (1936), (1938); S.Y.Hu (1968); 秦岭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 中国 植物志 (1997). Sonchus wightianus DC. (1838); Lauener (1976); Kitam.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150 厘米。 根茎长 或短, 盖 以枯叶 残基; 主根 垂直, 具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2 — 7 毫米, 上部 具花序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分 枝被头 状具柄 腺毛。 基生叶 数枚, 叶片倒 披针形 或长椭 圆形, 长 6 — 24 厘米, 宽 1.5— 6 厘米, 羽状 深裂至 浅裂, 顶裂片 稍大, 长 卵形、 椭圆 形或长 卵状椭 圆形, 侧裂片 2 — 5 对, 斜半椭 圆形、 椭 圆形、 斜 卵形、 卵形、 斜三 角形、 半 圆形或 耳状, 全 部裂片 先端短 渐尖、 急尖 或钝, 边缘具 锯齿,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 无毛, 叶柄长 或短, 具 翅, 基 部扩大 成鞘; 茎下部 叶同基 生叶, 向上叶 渐小, 上部叶 无柄, 基部 圆耳状 扩大, 抱茎。 头 状花序 多数或 少数, 于茎、 枝顶 排列成 伞房状 花序; 花序 梗被头 状具抦 腺毛; 总苞 钟形, 径约 1 厘米, 草质, 基 部被疏 或密的 绒毛; 总 苞片约 3 层, 外层披 针形, 长 4 一 6 毫米, 中层 稍长, 内 层狭披 针形, 长达 15 毫米, 全部 总苞片 先端长 渐尖, 背面沿 中脉有 1 行头 状具柄 腺毛。 小花 多数, 黄色。 瘦 果长椭 圆形, 长 3. 5 — 4 毫米, 稍 压扁, 每面有 5 条 细肋, 肋上和 肋间有 多数横 被纹; 冠毛 白色, 多数, 柔软, 相互 纠缠。 花 果期 1_9 月。 
682  云 南植物 志  I  滇中 等地有 分布。 我国除 东北、 华北、 华东 外广泛 分布。 世 界各地 都有。 全草 药用, 有清热 解毒、 淡炎 止痛、 止血之 功效。 122. 还 阳参属 Crepis L. 多年生 草本, 稀一年 生或二 年生, 有 垂直、 斜生或 横走的 根^, 稀为 狭倒锥 状的直 根。 基生叶 数枚, 发达 或小, 茎生 叶互生 或无, 叶片 羽状分 裂或不 分裂, 边缘具 锯齿或 全缘。 头状 花序有 多数同 型的舌 状花, 于茎、 枝顶排 列成伞 房状、 圆锥状 或总状 花序, 稀单生 ^顶, 具花 序梗; 总苞钟 形或圆 筒形; 总苞片 2 — 4 层, 自外层 向内层 渐长, 全 部总複 片背面 被毛, 稀 无毛; 花序 托平, 蜂 窝状, 窝缘有 短毛、 流苏 状毛或 无毛。 小花 全部 两性, 结实, 花冠 黄色, 极稀紫 红色, 舌 片先端 5 齿裂, 管部 被毛或 无毛; 花柱分 枝细; 花丝基 部有箭 头状附 属物。 瘦 果圆柱 形或坊 锤形, 两端 渐窄, 先端有 收缢, 无喙 或有 短喙, 具 10 — 20 条 等粗的 纵肋, 沿 肋有小 刺毛或 无毛; 冠毛 1 层, 白色, 糙 毛状。 约 200 余种, 广布于 欧洲、 亚洲、 非洲 及北美 大陆。 我国有 22 种, 主产西 南部和 西 北部, 东北 和华北 有少数 种类。 云南产 7 种, 主要 分布于 滇西和 滇中。 分种 检索表 1 (6) 基生 叶花期 生存, 发达, 最大; 茎生 叶 极退化 或无。 2 (3) 头状花 序排成 狭长的 圆锥状 花序; 总苞圆 筒状; 总苞 片无毛 … 1. 芜菁 还阳参 C.napifera 3 (2) 头状花 序排成 伞房状 或伞房 圆锥状 花序; 总苞 钟形; 总苞 片背面 被毛。 4 (5) 头状花 序排成 密伞房 花序, 花 序梗长 0.2"0.5 厘米; 总苞长 6 — 8 毫米, 径 4 一 6 毫米; 总 苞片背 面沿中 脉被具 节毛; 基 生叶通 常羽状 分裂, 两面 被糙毛 2. 长茎 还阳参 C. elongate 5 (4) 头状花 序排成 疏伞房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3 厘米; 总苞长 9 一 11 毫米, 径 6 — 10 毫米; 总苞 片 背面沿 中脉被 头状短 腺毛; 基 生叶不 分裂, 具 锅齿, 两面 被头状 短腺毛 3. 抽葶 还阳参 C.subscaposa 6 (1) 基生叶 花期不 存在; 茎 下部叶 退化, 中部叶 最大。 7 (8) 茎中 部叶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边缘 常具不 规则的 尖齿; 总苞片 背面沿 中脉被 粗刚毛 …… 4. 万丈深 C. phoenix 8 (7) 茎 中部叶 线形, 边缘 无齿; 总苞 片背面 沿中脉 不被粗 刚毛。 9 (12) 叶质地 坚硬; 瘦果肋 上有微 刺毛。 10 (11) 茎自基 部或下 部多次 二歧状 或帚状 分枝; 花序梗 先端和 总苞片 基部或 下部被 褐色头 状短腺 毛 及白色 短绒毛 5. 绿茎 还阳参 C.lignea 11 (10) 茎 自上部 分枝; 花 序梗和 总苞片 基部或 下部被 白色短 绒毛, 无腺毛 6. 还阳参 C . rigescens 12 (9) 叶质地 柔软; 瘦果肋 上无毛 7. 果山 还阳参 C.bodinieri 1. 芜菁 还阳参 (图鉴 ) 图版 145: 1-5 丽江 一支箭 (丽江 ), 大 一支箭 (曲靖 ), 一支箭 (丽 江、 凤庆、 砚山、 师宗 ), 地莴 笋、 捕地风 (楚雄 ) 
菊 科  683  Crepis napifera (Franch. ) Babe. (1947)*; S.Y.Hu ( 1966); 图鉴 ( 1975)*; Lauener (197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7). Lactuca napifera Franch. (1895) ; Prenayithes chaffanjonii Ljevl. (1912), (1914) .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70 (-150) 厘米。 根茎 短粗, 有时具 分枝, 密 盖以被 密集褐 色 长柔毛 的枯叶 残基; 根 垂直或 斜生, 肉质 肥厚, 狭倒圆 锥状、 圆柱 状或宪 菁状, 长达 12 厘米或 更长, 粗达 2 厘米, 生少数 细根。 茎 1 (一 3), 直立, 基部粗 1.5 — 5 毫米, 淡 绿色, 上 部带暗 紫色, 不 分枝或 有花序 分枝, 全部茎 枝被长 糙毛或 无毛。 基 生叶数 枚, 莲 座状, 叶片倒 卵形、 狭倒 卵形、 倒 披针形 或倒披 针状长 圆形, 长 7 — 20 厘米, 宽 3 — 6 厘米, 先 端圆、 钝或 急尖, 基部 渐狭, 边缘 羽状深 圆裂、 浅 圆裂、 浅波 状齿、 粗 齿或 全缘, 顶裂片 宽卵形 或宽三 角形, 侧裂片 2 — 4 对, 圆形、 半圆形 或宽三 角形, 全 部裂片 和全缘 叶片的 边缘具 疏离的 紫黑色 尖头状 小齿, 表面 绿色, 背面 淡绿色 或白绿 色, 两面被 短糙毛 ,背面 沿中脉 密被长 糙毛, 叶柄长 0.5 — 2. 5 厘米, 具 狭翅, 被短糙 毛, 基 部扩大 成鞘; 茎最下 部叶同 基生叶 ,但 较小, 下部以 上叶极 退化, 少数, 披针状 线形、 线形至 钻形, 无柄。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茎先 端排列 成长达 25 厘米 的狭圆 锥状或 稀总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2 — 5 毫米, 被短 柔毛, 具 1 一 2 枚钻 形的小 苞片; 总苞圆 筒状, 径 3 — 5 毫米; 总 苞片约 4 层, 外层长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中层 条状披 针形, 较长, 内层 线状披 针形, 长 7 — 9 毫米, 全部总 苞片绿 色或暗 绿色, 果期带 黑色, 先端 钝或急 尖, 背面 无毛。 小花 5 — 10 朵, 花冠 黄色, 舌片 条形, 长 10 — 11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先端近 平截, 具 5 小齿, 有 5 条 纵脉, 管部长 2. 5 — 3 毫米。 瘦 果近圆 柱形, 长 3 — 4 毫 米, 褐色, 有 10 条近 等粗的 纵肋; 冠毛淡 黄色, 糙 毛状, 长 4 一 5 毫米。 花果期 6 — 11 月。 产于滇 西北、 滇西、 滇 中至滇 东南; 生 于海拔 1000 — 30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下、 山 坡 草地或 沟边、 路旁。 四川和 贵州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 全草 药用, 能消炎 生肌、 润肺 止咳、 攻 疮毒、 利 小便, 外用治 开放性 骨折。 丽江用 根治跌 打损伤 和蚊虫 咬伤; 曲靖 用作滋 补消炎 止血; 砚山用 来治马 中寒。 2. 长茎 还阳参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45: 6-8 滇藏 还阳参 (中国 植物志 ), 西藏 还阳参 (西 藏植 物志) Crepis elongata Babe • ( 1 928 ) , ( 1 947 )* ; S • Y . Hu ( 1 966 )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 984 ) ; 中国 植物志 (1997). Crepis tibetica Babe. (1928), (1947); Kitam. (1935), (1953), et Gould in Hara etal. (1982); Hand.-Mazz. (1936); S.Y.Hu (196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西 藏 植物志 (1985 广.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40 厘米。 根 茎短, 垂直或 斜生, 密 盖枯叶 残基, 生多 数线形 的 须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或 2 — 6 簇生, 直立, 基部粗 1.5 — 2 毫米, 通 常不分 枝, 稀 有少数 分枝, 裸 露或近 裸露, 近 基部被 柔毛, 近先端 和分枝 被具节 毛和混 生头状 腺毛。 基生叶 数枚, 叶 片倒披 针形、 狭倒披 针形或 长椭圆 状倒披 针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0.8 — 2 厘米, 先 端圆、 純或 急尖, 基部 渐狭, 边 缘羽状 浅裂或 深裂, 稀为 尖齿, 极 
684  云 南植物 志  图 版 145 1— 5. 宪菁 还阳参 Crepisnapifera (Franch.) Babc., 1. 植株 下部, 2. 植株 上部, 3. 头状 花序, 4. 舌 状花, 5. 瘦 果和 冠毛; 6 — 8. 长茎 还阳参 C.elongataBabc., 6. 植株, 7. 头状 花序, 8. 舌 状花。 (王 凌绘) 
菊 科  685  稀近 全缘, 侧裂片 或尖齿 3 — 7 对, 三角形 或宽三 角形, 下 部裂片 渐小, 两面 被毛, 背 面沿 中脉毛 较密, 叶柄长 1 一 4 厘米, 具 狭翅, 基 部扩大 成鞘, 被 糙毛; 茎生叶 无或稀 有 1 一 2 枚极退 化的线 形叶, 无柄。 头 状花序 3 — 10 个 于茎、 枝顶 排列成 密伞房 状或伞 房 圆锥状 花序, 有时 单生于 茎顶; 花 序梗长 2 — 5 毫米, 密被具 节毛、 头 状腺毛 和蛛丝 状 柔毛, 具 钻形小 苞片; 总苞狭 钟形, 径 4 一 6 毫米; 总 苞片约 4 层, 外层披 针形, 长 1.5 — 2 毫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中层 和内层 披针状 条形, 长 6 — 8 毫米, 先端 急尖, 全部 总 苞片暗 绿色, 背 面疏被 蛛丝状 柔毛和 沿中脉 密生具 节毛。 小花 数朵, 黄色, 长 7 — 9 毫米, 舌片 条形, 先端 5 小齿, 具 5 条极 纤细的 纵脉, 管部长 3 — 4 毫米, 疏被细 柔毛。 瘦果纺 锤状圆 柱形, 长 3. 5 — 4. 5 毫米, 深 褐色, 有 10 条 等粗的 纵肋; 冠毛 白色, 长约 4 毫米。 花果期 6 — 8 月。 产于 德钦、 中甸、 维西、 丽江、 大理、 '庐 水和 禄劝; 生 于海拔 2100 — 3700 米的林 下 草地、 林间 草地、 灌丛下 或山坡 草地。 四川和 西藏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3. 抽葶 还阳参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抽莲 还阳参 (中 国植 物志) ' Crepis subscaposa Coll . et Hemsl . (1891); Dunn (1911); Babe . (1947); S.Y.Hu (196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7).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40 厘米。 根 茎短, 盖 以枯叶 残基; 根 垂直, 粗厚, 具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稀 2, 直立, 基部粗 1.5 — 2 毫米, 不 分枝或 稀基部 有少数 分枝, 裸 露或近 裸露, 全部 茎枝被 糙毛和 混生短 腺毛。 基生叶 数枚, 叶 片倒披 针形或 倒长卵 形, 长 4 一 7 厘米, 宽 1.5 — 2. 2 厘米, 先端圆 或钝, 基部 渐狭, 边 缘有不 整齐的 锯齿, 齿端有 胼胝状 尖头,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被 头状短 腺毛, 背面沿 中脉毛 较密, 叶柄长 0.5 — 1 厘米, 具 狭翅, 基 部扩大 成鞘, 被 头状短 腺毛; 茎 生叶极 退化, 下部叶 披针状 线形, 长约 2 厘米, 宽约 2 毫米, 无柄, 半 抱莲, 上部叶 线形至 钻形。 头 状花序 少数或 多数, 于茎、 枝顶排 列成疏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3 厘米, 被 头状短 腺毛, 具钻 形的小 苞片; 总苞 钟形, 径 8 — 10 毫米; 总 苞片约 4 层, 外 层狭披 针形, 长 2. 5 — 3 毫米, 中层 和内层 披针状 条形, 内层长 9 一 11 毫米, 全部总 苞片暗 绿色, 先端 钝或急 尖, 背面疏 被白色 蛛丝状 柔毛和 沿中脉 被黑色 头状短 腺毛。 小花 多数, 黄色, 长 6. 5 — 7. 5 毫米, 舌片 条形, 先端 平截, 具 小齿, 管部 纤细, 长 3 — 3. 5 毫米, 外 面被白 色短 柔毛。 瘦果纺 锤状圆 柱形, 长 6 — 7 毫米, 深 褐色, 有 8 — 12 条 等粗的 纵肋, 肋上 有多数 极小的 刺毛; 冠 毛淡黄 白色, 长 4 一 5 毫米。 花果期 4 一 6 月。 产于 腾冲、 双江、 澜沧、 思茅; 生 于海拔 1400 — 1800 米的 荒地。 緬 甸和中 南半岛 有 分布。 4. 万丈深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46: 1-2 还 阳参、 天 竺参、 天 竹参、 竹 叶青、 奶浆 柴胡、 岔 子菜、 小 粘连、 马 尾参、 奶 m 草、 鸡丝 理肺散 Crepis phoenix Dunn (1903); Babe. (1947)* ; S.Y.Hu (1966);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7).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50 厘米。 根圆 柱形, 垂直, 长达 60 厘米或 更长, 干后 外皮褐 
菊 科  687  色, 单 一或有 2 — 3 分枝, 具少数 须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直立, 绿色, 基部粗 1.5 — 3 毫 米并 常带紫 红色, 常 具少数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无毛或 疏被短 糙毛。 基 生叶在 花期枯 落; 茎 下部叶 退化, 极小, 叶片三 角形, 长 0.5 — 2 毫米, 先端 急尖, 无 叶柄, 茎中部 叶披 针形、 狭披 针形、 长椭 圆状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3 — 12 厘米, 宽 3 — 12 毫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渐狭, 边缘 全缘, 略 反卷, 常 具不规 则的小 尖齿, 表面 绿色, 背 面淡绿 色, 两面 无毛或 疏被短 糙毛, 无 叶柄。 头 状花序 少数或 较多, 于茎、 枝顶 排成伞 房状花 序; 花 序梗长 0.5 — 3. 5 厘米, 绿色, 先端被 白色短 绒毛, 其余 无毛, 具钻 形的小 苞片; 总苞圆 筒形, 径 6 — 8 毫米, 基部 被白色 绒毛; 总 苞片约 4 层, 外层 钻形或 线形, 长 3 — 4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中 层和内 层狭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8 — 11 毫米, 先端 钝, 边缘宽 膜质, 全 部总苞 片背面 被白色 短绒毛 和沿中 脉被粗 刚毛。 小花 20 — 25 朵, 花冠鲜 黄色, 舌状, 长约 1 厘米, 舌片 条形, 先端 平截, 具 3 — 4 小齿, 有 3 — 4 条纵 脉, 管部长 2 — 3 毫米。 瘦果纺 键状圆 柱形, 长 4 一 5 毫米, 上部 渐窄, 褐色, 具 10 条 等粗的 纵棱; 冠毛 白色, 长 5 — 6 毫米。 花果期 4 一 7 月。 产于 楚雄、 昆明、 曲靖、 玉溪、 蒙自、 文山 等地; 生 于海拔 1500 — 2000 米 的山坡 或路边 草地。 模式标 本采自 蒙自。 根 药用, 有补湿 理气、 润肺 止咳、 清热 解毒的 功效。 5. 绿茎 还阳参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46: 3—5 马 尾参、 万 丈深、 土 麻黄、 铁刷把 (峨山 ), 细草、 铁 扫把、 万 丈深、 刷 把细辛 (贵州 ) Crepis lignea (Vant.) Babe. (1947)* ; S.Y.Hu (1966); 图鉴 (1975)*; Uuener (197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9 广; 中国 植物志 (1997). Lactuca lignea Vant. (1903); Levi. (1914).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15 厘米。 根圆 柱状, 长达 35 厘米, 粗 1 一 5 毫米, 垂直, 扭 曲, 通常不 分枝, 有少数 须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直立, 深 绿色, 基部粗 1 一 3 毫米, 近 基部 木质, 自基 部或下 部多次 二歧状 或帚状 分枝, 全部茎 枝具细 纵棱, 无毛。 基 生叶在 花期 枯落; 茎 下部叶 退化, 极小, 三角 形或披 针形, 长 3 — 4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先 端 急尖, 无 叶柄, 茎 中部叶 线形, 质较 坚硬, 长 1.5 — 3. 5 厘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先端 锐尖, 边缘 全缘, 略 反卷, 表面深 绿色, 背面色 较淡, 两面 无毛, 无 叶柄, 茎最 上部叶 丝状或 钻形, 呈苞 叶状。 头 状花序 多数或 少数, 于茎、 枝顶 排列成 伞房状 花序; 花序梗 纤细, 长 0.3 — 6 厘米, 先端被 褐色的 头状短 腺毛, 有 时混生 白色短 绒毛, 具钻 形的小 苞片; 总 苞狭钟 形或圆 筒形, 径 5 — 7 毫米, 近基部 或下部 被褐色 的头状 短腺毛 和白色 短 绒毛; 总 苞片约 4 层, 外层 线状披 针形, 长 2 — 3 毫米, 先端 急尖, 中 层和内 层披针 状 条形, 长 7 — 10 毫米, 先端 急尖, 边缘 膜质。 小花 7 — 12 朵, 花冠 黄色, 舌状, 长 10 — 12 毫米, 舌片 条形, 先端有 4 一 5 齿, 具 4 一 5 条细 纵脉, 管部长 2. 5 — 3. 5 毫米。 瘦果纺 键状圆 柱形, 长 4 一 5 毫米, 褐色, 上部 渐窄, 具 10 — 12 条 等粗的 纵肋, 肋上有 微 刺毛; 冠毛 白色, 长 5 — 6 毫米。 花果期 3 — 7 月。 产于 德饮、 宁范、 丽江、 永胜、 洱源、 大理、 保山、 临沧、 澜沧、 思茅、 楚雄、 昆 明、 峨山、 玉溪、 蒙自、 文山、 屏边、 富宁、 广南、 曲靖; 生 于海拔 700 — 3000 米的松 
688  云 南植物 志  林下、 向阳 山坡或 路边、 田 边的草 丛中。 四川西 南部和 贵州西 南部有 分布。 根 药用, 有健胃 消食、 补肾 壮阳、 清热 解毒的 功效。 6. 还阳参 (滇南 本草) 天 竹参、 独花 蒲公英 (滇 南本草 ), 滇川 还阳参 (图鉴 ), 腾冲还 阳参, 万 丈参, 奶 紫草, 补 肾参, 青阳参 Crepis rigescens Diels ( 1912 ) ; Hand. -Mazz. ( 1936 ) , ( 1938 ), p.p. ; Babe. ( 1947 )* ; S.Y.Hu (1966);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中国 植物志 (1997). Crepis rigescens Diels ssp . typica Babe . (1947); S. Y.Hu ( 1966) ; C - rigescens Diels ^^.lignescens Babe. (1947); S.Y.Hu (196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80 厘米。 根圆 柱形, 长达 18 厘米, 粗 3 — 10 毫米, 垂直, 分 枝或不 分枝, 具少数 须根。 茎 1 一 4, 直立, 深 绿色, 基部粗 1.5 — 3 毫米, 近 基部木 质, 自上部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无毛。 基生叶 在花期 枯落; 茎 下部叶 退化, 极小, 钻 形或 线形, 长 2 — 8 毫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无 叶柄, 茎 中部叶 线形, 质地较 坚硬, 长 3 — 15 厘米, 宽 2 — 4 毫米, 先端 急尖, 边缘 全缘, 反卷, 表面绿 色或黄 绿色, 背面灰 绿色, 两面 无毛, 无 叶柄, 茎最 上部叶 丝状或 钻形, 苞 叶状。 头 状花序 多数或 少数, 于 茎、 枝顶 排列成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0.5 — 4 厘米, 被 白色短 绒毛, 先端毛 较密, 具 钻 形的小 苞片; 总 苞狭钟 形或圆 筒形, 径 4 一 10 毫米, 近 基部或 下部被 白色短 绒毛, 有 时近 无毛; 总 苞片约 4 层, 外层 披针形 或狭披 针形, 长约 2 毫米, 先端 急尖, 中 层和内 层 披针状 条形, 长 7 — 9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边缘 膜质。 小花 8 — 14 朵, 花冠 黄色, 舌状, 长 8 — 12 毫米, 舌片 条形, 先端 4 一 5 齿裂, 具 4 一 5 条细 纵脉, 管部长 2 — 3. 5 毫米。 瘦果坊 锤状圆 柱形, 长 4 一 5 毫米, 褐色, 上部 渐窄, 具 10 — 12 条等粗 的细纵 肋, 肋 上有微 刺毛; 冠毛 白色, 长 4 一 5 毫米。 花果期 4 一 7 月。 产于 贡山、 中甸、 宁范、 维西、 丽江、 永仁、 大理、 富民、 嵩明、 昆明; 生 于海拔 1900 — 3200 米的松 林下、 灌 丛中、 山坡或 路边。 四川西 南部有 分布。 模 式标本 采自丽 江。 全草 药用, 止咳、 化痰、 平喘。 7. 果山 还阳参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Crepis bodinieri Levi. (1915); Babe. (1947); S.Y.Hu (1966); Lauener (197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7).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50 厘米。 根圆 柱状, 垂直、 扭曲或 弯曲, 粗 2 — 3 毫 米或更 粗, 不分 枝或具 分枝。 茎 少数或 多数, 直立, 绿色、 深 绿色或 稀带紫 红色, 基部粗 2 — 3 毫米, 上部 具花序 分枝, 全部茎 枝具细 纵棱, 无毛。 基生叶 在花期 枯落; 茎下 部叶退 化, 极小, 卵形、 狭披 针形或 钻形, 长 1.5 — 3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先 端钝, 无叶 柄, 茎 中部叶 线形, 质地 柔软, 长 3 — 7 (-14) 厘米, 宽 1 一 2 毫米, 先端急 尖或渐 尖, 边缘 全缘, 反卷, 两面 绿色, 无毛, 无 叶柄, 莲 上部叶 渐小, 最 上部叶 钻形, 苞叶 状。 头状花 序少数 或有时 多数, 于茎、 枝 顶排成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5. 5 厘米, 疏生 和先端 密生灰 白色短 绒毛, 具钻 形的小 苞片; 总 苞圆筒 形或狭 钟形, 径 5 — 8 毫米, 疏生灰 白色短 绒毛, 基部毛 较密; 总 苞片约 4 层, 外层 线状披 针形, 长 1.5 — 2 毫米, 
菊 科  689  先端 急尖, 中层 和内层 披针状 条形, 长 7 — 9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 膜质。 小花 12 — 16 朵, 花冠 黄色, 舌状, 长 8 — 10 毫米, 舌片 条形, 先端具 4 一 5 小齿, 有 4 一 5 条细纵 脉, 管部长 2. 5 — 3 毫米。 瘦果纺 锤状圆 柱形, 长约 4 毫米, 褐色, 顶端 渐窄, 有 10 — 12 条近等 粗的细 纵肋; 冠毛 白色, 长约 4 毫米。 花果期 4 一 7 月。 产于 昆明、 元江、 思茅; 生 于海拔 1060 — 2300 米的 林下、 灌丛 下或水 沟边。 四川 和 西藏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昆明。 123. 黄 鹌菜属 Youngia Cass.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茎 直立, 常有 分枝, 被毛或 无毛。 基生叶 丛生, 叶片 通常倒 披 针形, 羽状分 裂或不 分裂, 被毛或 无毛; 茎生叶 互生, 通 常少且 退化, 有时近 无叶。 头 状花序 少数或 多数, 于茎、 枝顶排 列成伞 房状或 圆锥状 花序, 稀排 成总状 花序; 总苞 圆 筒形、 圆筒状 钟形或 钟形; 总苞片 2 — 4 层, 外 层短, 先端 急尖, 内层 较长, 背面近 先端有 角状、 翼状或 爪状附 属物, 或大 多无附 属物; 花序 托平, 蜂 窝状, 无 托毛。 小花 5 — 25 朵, 全部为 两性舌 状花, 花冠 黄色, 舌 片先端 平截, 具 5 小齿; 花 柱通常 黄色, 分枝 纤细; 花 药通常 绿色, 基部 具箭头 形的附 属物。 瘦 果坊锤 形或长 圆形, 上部 稍窄, 先 端无喙 或有粗 短的附 属物, 具 10 — 15 条不 等粗的 纵肋; 冠毛 1 一 2 层, 白色或 有时鼠 灰色、 褐色, 单毛 状或糙 毛状。 约 40 种, 大多 分布在 我国, 日本、 朝鲜、 蒙 古和俄 罗斯仅 有少数 种类。 我国产 37 种, 南北 均有, 但 主产西 南部。 云南有 14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头状 花序沿 茎上部 和枝一 侧排成 总状或 总状圆 锥花序 1. 总状 黄鹤菜 Y.racemifera 2 (1) 头 状花序 于茎枝 顶排成 伞房状 或伞房 圆锥状 花序。 3 (6) 冠毛褐 色或鼠 灰色。 4 (5) 冠毛 褐色; 茎 被紫色 刚毛; 瘦 果肋上 无毛; 叶 两面沿 脉被紫 色刚毛 2. 刺毛 黄鹌菜 Y.blinii 5 (4) 冠毛鼠 灰色; 茎除先 端疏被 褐色的 头状腺 毛外, 其余 无毛; 瘦果肋 上有微 刺毛; 叶 两面无 毛 3. 灰毛 黄鹤菜 Y.cineripappa 6 (3) 冠毛 白色。 7 (16) 内层总 苞片背 面近先 端有附 属物。 8 (9) 植 株高仅 2 — 6 厘米; 基生叶 长不逾 2 厘米, 近 全缘, 两面 无毛; 头 状花序 2 — 3 (— 5) 个 4. 矮小 黄鹌菜 Y.yilingii 9 (8) 植 株远较 高大; 基 生叶长 4 厘米 以上, 羽状分 裂或具 锯齿, 两面 被毛; 头 状花序 较多。 10 (13) 叶羽状 分裂- 11 (12) 茎和 叶背面 被密厚 的褐色 纯毛; 总苞径 2. 5 — 3. 5 毫米, 长 6— 7 毫米 5. 厚絨 黄腌菜 Y.fusca 12 (11) 茎 无毛; 叶两 面被具 节毛; 总苞径 5 — 7 毫米, 长 9 一 13 毫米 6. 羽裂 黄解菜 Y.paleacea 
690  云 南植物 志  13 (10) 叶具 锅齿或 尖齿。 14 (15) 茎 被褐色 绵毛; 叶表面 被褐色 绒毛, 背面被 白色短 节毛; 花 冠管外 面被短 柔毛; 瘦 果黑褐 色, 肋上有 小刺毛 7. 绵毛 黄鹌菜 Y.lanata 15 (14) 茎 无毛; 叶 两面被 褐色或 黄色长 节毛; 花冠 管外面 无毛; 瘦 果暗紫 红色, 肋上无 小刺毛 … 8. 东川 黄鹌菜 Y.mairei 16 (7) 内 层总苞 片无附 属物。 17 (18) 叶 边缘具 锯齿; 总 苞片黑 绿色; 花冠 管外面 无毛; 多年 生草本 9. 怒江 黄鹤菜 Y.ni^iangensis 18 (17) 叶羽状 分裂; 总苞片 绿色; 花冠 管外面 被毛。 19 (26)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茎枝 顶排成 伞房状 花序; 花 冠管外 面被短 柔毛; 一年生 草本, 无甸 匐茎, 植株高 20 厘米 以上。 20 (25) 头 状花序 较小, 总苞长 4 一 6 毫米; 小花长 5 — 8 毫米; 全部叶 不为紫 红色。 21 (22) 瘦果鲜 红色, 先 端具粗 短的喙 状物; 茎无毛 10. 红果 黄鹌菜 Y.erythrocarpa 22 (21) 瘦果褐 色或红 褐色, 先 端无喙 状物; 茎被长 节毛, 近 基部毛 较密。 23 (24) 茎有多 数叶; 瘦 果褐色 11. 卵裂 黄解菜 Y.pseudosenedo 24 (23) 茎无叶 或仅有 1 一 2 叶; 瘦果 褐色或 红褐色 12. 黄解菜 Y.japonka 25 (20) 头 状花序 稍大, 总苞长 6 — 7 毫米; 小花长 8 — 10 毫米; 全 部叶或 仅上部 叶背面 紫红色 … 13. 异叶 黄鹌菜 Y.heterophylla 26 (19) 头 状花序 少数, 1 一 2 个 生于茎 枝顶; 花冠 管外面 密被针 状毛; 多生年 草本, 有长 的匍匐 茎, 植株高 12 — 13 厘米 14. 二歧 黄鹌菜 Y.bifurcata 1. 总状 黄鹌菜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47: 1-4 高山 黄鹌菜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旌节 黄鹌菜 (西 藏植 物志) Youngia racemifera ( Hook . f . ) Babe . et Stebb . (1943)* , (1947); Weibel (1958); Kitam. (1969); S.Y.Hu (1969); Kitam.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7). Crepis racemifera Hook . f . (1881); Hand . - Mazz . (1936), (1 938 ) ; Hieracioides racemifrum (Hook.f.) O.Ktze. (1891); Crepis rapuncuLoides Dunn (1903).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50 厘米。 根莲 垂直或 斜生, 有时 弯曲, 长 1 一 5 厘米, 粗达 8 毫米, 先端具 褐色、 长 三角形 的枯叶 残基, 生多数 纤细的 须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1 一 3 毫米, 常带紫 红色, 不 分枝或 有花序 分枝, 茎和 枝有细 纵棱, 无毛。 基生叶 2 — 4 枚, 叶 片狭椭 圆形、 卵形、 三 角形、 长三角 形或稀 心形, 长 3 — 8 厘米, 宽 2 — 3. 5 厘 米,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基部宽 楔形、 平 截或稀 心形, 边缘有 不整齐 的小尖 齿或粗 锯齿, 两面淡 绿色并 常带紫 红色, 无毛, 叶柄长 2 — 16 厘米, 具 狭翅、 宽 翅或近 无翅, 基部扩 大成长 三角形 的鞘; 茎下部 叶同基 生叶, 向上叶 渐小, 披 针形至 线形, 先 端渐尖 至长渐 尖, 边 缘具小 尖齿至 全缘, 具短 柄至近 无柄。 头状 花序下 垂或半 下垂, 沿 莲和枝 的一侧 排 列成总 状或总 状圆锥 花序; 花 序梗长 0.2 — 5 厘米, 先端 弯曲, 无毛; 总苞狭 钟形, 径 1 一 1.2 厘米, 绿 色或暗 绿色; 总 芭片约 4 层, 外层狭 披针形 或长三 角形, 长 2- - 3 毫 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中层和 内层披 针状条 形或倒 披针状 条形, 长 10 — 12 毫米, 先端 急尖 或钝, 全部 总甚片 先端具 褐色细 缘毛, 背面 无毛。 小花 10 — 14 朵, 舌状, 花冠黄 
692  云 南植物 志  色, 长 10 — 12 毫米, 舌片 条形, 先端 平截, 5 浅裂, 裂片先 端呈墨 绿色, 管部长 2 — 3 毫米。 瘦果坊 缍状圆 柱形, 长 4 一 5 毫米, 黄 褐色, 先端 平截, 稍 压扁, 有数条 粗细相 间的 纵肋; 冠毛黄 褐色, 长 7 — 8 毫米。 花果期 8 — 9 月。 产 德钦、 中甸; 生 于海拔 2700 — 3800 米的 林下、 林缘、 山坡 草地或 沟边乱 石中。 四川 西部和 西藏东 南部有 分布。 不丹、 锡金和 尼泊尔 也有。 2. 刺毛 黄鹌菜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天 青地红 (东川 ) Youngia blinii (Levi.) Lauener (197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7), in nota. Crepis blinii Levi. (1914), non Levi. (1915); S.Y.Hu (1966); Faberia blinii (Levi.) Levi. (1914), (1915), (1918); S.Y.Hu (1966); Crepis setigera Scott ex W. W. Smith (1915); Youngia setigera (Scott ex W.W.Smith) Babc.et Stebb. (1943)* ; S.Y.Hu (1969).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27 厘米。 根茎圆 柱状, 长 4 一 6 厘米, 粗厚。 茎 单一, 直立或 近 直立, 上 部具少 数花序 分枝, 茎和 枝密被 开展、 紫色 的具节 刚毛。 基生叶 少数, 叶片 倒披 针形, 长 7 — 14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 端通常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 缘具三 角形的 大 粗齿, 齿 端有小 尖头, 两面 绿色, 除 叶脉外 无毛, 中脉在 表面平 并疏被 紫色的 具节刚 毛, 在 背面凸 起并密 被紫色 的具节 刚毛, 侧脉 10 — 14 对, 散生 同样的 刚毛, 叶柄长 1 一 4 厘米, 密 被紫色 的具节 刚毛; 茎生叶 数枚, 与 基生叶 相同, 但 较小, 下部 叶具较 短柄, 上部叶 无柄。 头 状花序 10 — 15 个 于茎顶 排列成 紧密的 圆锥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0.5 — 1.5 厘米, 密 被紫色 的具节 刚毛, 有 1 一 3 枚小 苞片, 小苞片 线状披 针形或 线形, 长 1.5 — 2. 5 毫米, 被 刚毛; 总苞圆 筒形或 钟状圆 筒形, 径 5 — 7 毫米; 总苞片 3 — 4 层, 外 层狭卵 形至披 针形, 长约 2 毫米, 中层 和内层 条形, 长约 1 厘米, 全部 总苞片 先端钝 或 急尖, 边缘宽 膜质, 背面 沿中脉 被紫色 的具节 刚毛。 小花约 10 朵, 舌状, 花冠 黄色, 长约 10 毫米, 舌片 条形, 先端 5 裂, 管 部长约 5 毫米。 瘦果圆 柱形, 长 5 — 5. 5 毫米, 淡 褐色, 具数 条不等 粗的细 纵肋, 无毛; 冠毛 褐色, 长 7 — 8 毫米, 糙 毛状。 花果期 9—10 月 。 产于 彝良、 巧家、 东川; 生于 海拔约 2600 米的 草坡。 四川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彝良的 岔河。 3. 灰毛 黄鹌菜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47: 5-7 鼠冠 黄鹌菜 (中 国植 物志) Youngia cineripappa (Babe.) Babc.et Stebb. (1937)*; Merr. ( 1942); S.Y.Hu (196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9); 中国 植物志 ( 1997) * . Crepis primulifolia Hook. f. ex Benth.et Hook.f. (1873), nom . nud . ; C. cineri- pappa Babe. ( 1928); Youngia stebbinsianus S.Y.Hu (196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7), quoad specim.T.T. Yu 16167.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150 厘米。 根茎 短粗, 先端 有褐色 的枯叶 残基, 生多数 线形的 须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稀 2 — 3, 直立, 基部粗 2 — 7 毫米, 绿色 或下部 带紫红 
菊 科  693  色, 上部 具花序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先端 疏被褐 色的头 状具柄 腺毛, 其余 无毛。 基生 叶 数枚, 叶片 狭倒披 针形、 倒披 针形、 椭圆状 倒披针 形或倒 卵形, 长 4 一 17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基部 渐狭并 下延, 边 缘羽状 深裂、 浅 裂或有 不规则 的大圆 齿或粗 锯齿, 顶裂片 三角形 或长三 角形, 侧 裂片或 裂齿长 圆形、 半 圆形、 宽三角 形或三 角形, 全部 裂片和 齿边缘 全缘,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 无毛, 叶柄长 3 — 6 厘米, '具 翅, 无毛, 基部 有鞘; 茎下部 叶同基 生叶, 上部 叶渐小 和叶柄 渐短, 最 上部叶 长披针 形, 先端长 渐尖, 边缘 全缘, 无 叶柄。 头 状花序 多数或 少数, 于茎、 枝顶 排列成 伞房状 或伞房 圆锥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0.3 — 2 厘米, 密被或 疏被褐 色的头 状具柄 腺毛; 总苞圆 筒形或 钟状圆 筒形, 径 4 一 6 毫米, 绿色, 果期 常变黑 绿色; 总 苞片约 4 层, 外 层长三 角 形或长 卵形, 长 1 一 2 毫米, 先端 急尖, 中层 和内层 披针状 条形, 长 6 — 8 毫米, 先端 钝或 急尖, 边缘 膜质, 背 面沿中 脉被褐 色的头 状具柄 腺毛。 小花 12 — 15 朵, 舌状, 花 冠 黄色, 长约 7 毫米, 舌片 条形, 先端 4 一 5 小齿, 有 4 一 5 条细 纵脉, 管部 纤细, 长 2. 5 — 3 毫米, 疏被微 柔毛。 瘦 果狭坊 锤形, 长 3. 5 — 4 毫米, 褐色, 稍 压扁, 有数条 不 等粗的 纵肋, 肋 上有微 刺毛; 冠毛鼠 灰色, 长 4 一 5 毫米, 糙 毛状。 花果期 4 一 6 月。 产 盈江、 凤庆、 思茅、 勐腊、 绿春、 元阳、 蒙自、 屏边、 金平; 生 于海拔 1240 — 1800 米的 林缘、 灌 从中、 山坡 草地或 路边。 广西、 四川、 贵州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思茅。 4. 矮小 黄鹌菜 (植 物分类 学报) 艺林 黄鹌菜 (中 国植 物志) Youngia yilingii Shih (1995)* ; 中国 植物志 ( 1997) * . 多年生 草本, 高 2 — 6 厘米。 根茎 垂直或 斜生, 长 1 一 2 厘米, 粗达 5 毫米, 或长达 5 厘米、 粗约 1 毫 米并有 分枝, 先端 具枯叶 残基; 根 纤细, 有少数 纤维状 细根。 茎 1 一 4, 直立或 弯曲, 基部粗 0.3 — 1 毫米, 不分 枝或近 基部有 1 一 2 分枝, 茎 和枝具 极细的 纵棱, 疏被 白色短 柔毛。 基生叶 数枚, 叶片披 针形、 倒披 针形、 狭 倒卵形 或狭椭 圆形, 极稀 戟形, 长 5 — 17 毫米, 宽 2 — 5 毫米, 先端 急尖、 钝 或圆, 基部 楔形, 边缘 全缘, 稀有 1 一 3 对浅 裂片或 粗齿,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 无毛, 叶柄长 2 — 7 毫米, 具 狭翅, 基 部扩大 成鞘; 茎 生叶无 或在分 枝处有 1 枚 线形、 长 4 一 6 毫米、 宽约 1 毫米的 叶。 头 状花序 2 — 3 (-5) 个生于 茎顶, 花 序梗长 0.5 — 2 厘米, 或 单生于 茎顶, 具钻 形的 苞片; 总苞狭 钟形, 径 4 一 6 毫米, 暗 绿色, 无毛; 总 苞片约 4 层, 外层狭 卵形或 披 针形, 长 1 一 2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中层 和内层 披针状 条形, 长 6 — 7 毫米, 背面近 先端有 翼状附 属物。 小花 10 — 14 朵, 舌状, 花冠 黄色, 长约 7 毫米, 舌片 条形, 先端 平截, 具 4 一 5 小齿, 有 4 一 5 条细 纵纹, 管 部长约 2 毫米。 瘦果纺 锤状圆 柱形, 长 2. 5 — 3 毫米, 褐色, 有 数条不 等粗的 纵肋, 肋 上有小 刺毛; 冠毛 白色, 长约 5 毫米, 糙 毛状。 花果期 6 月 前后。 产 于中甸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于 海拔约 3000 米的岩 坡上。 
694  云南 植物志  5. 厚绒 黄鹌菜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48:1 — 3 褐 黄鹌菜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石灰菜 (贵州 ) Youngia fusca (Babe.) Babc.et Stebb. ( 1937 )*; S.Y.Hu ( 1969 ); Lauener (197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9); 中国 植物志 (1997 广. Crepis blinii Levi. (1915), 匪 Levi. (1914); C . fusca Babe. (1928); Hand.- Mazz. (1936). 多年生 草本, 高 12 — 40 厘米。 根茎 垂直或 斜生, 长达 3 厘米或 更长, 粗 3 毫米或 更粗, 先端覆 盖褐色 的枯叶 残基; 须根 线形, 具多数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部 粗 1.5 — 5. 5 毫米, 自下 部具纤 细的长 分枝, 茎和 枝具细 纵棱, 密 被褐色 绒毛, 上部毛 较 稀疏。 基生叶 数枚, 叶 片倒披 针形或 线状椭 圆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先 端钝、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渐狭, 羽状分 裂或大 头羽状 分裂, 顶裂 片三角 形或椭 圆形, 侧 裂片 1 一 8 对, 椭圆 形或三 角形, 全 部裂片 边缘有 鋸齿、 尖头状 细齿或 全缘, 表 面深绿 色, 密被褐 色的短 糙毛, 背面淡 绿色, 被 厚密、 褐色的 绒毛, 叶柄长 1.5 — 2 厘米, 具 翅, 基 部扩大 成鞘; 茎下部 叶同基 生叶, 具较 短柄, 无鞘, 上部叶 渐小, 最上 部叶线 形, 不 分裂, 无柄。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茎、 枝顶 排列成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0.5 — 3 厘米, 疏 被褐色 绒毛, 具钻 形的小 苞片; 总苞圆 筒形, 径 2. 5 — 3. 5 毫米, 暗 绿色, 无 毛; 总 苞片约 4 层, 外层宽 卵形, 长约 1 毫米, 先 端钝, 中层 和内层 披针状 条形, 长 6 — 7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 膜质, 背 面近先 端有鸡 冠状附 属物。 小花约 10 朵, 舌状, 花 冠 黄色, 长 6 — 7 毫米, 管 部短, 外面 被白色 柔毛。 瘦果坊 锤状圆 柱形, 长约 3 毫米, 黑 褐色, 有数 条粗细 不等的 纵肋, 肋 上有小 刺毛; 冠毛 白色, 长约 4 毫米, 糙 毛状。 花果期 5 — 9 月 。 产于 昆明、 罗平; 海拔 2000 — 2100 米。 贵州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昆明。 6. 羽裂 黄鹌菜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48: 4-7 具苞 黄鹌菜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稃苞 黄鹌菜 (西 藏植 物志) Youngia paleacea (Diels) Babc.et Stebb. (1937) * ; S.Y.Hu (1969) ;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7)* . Crepis paleacea Diels ( 1912) ; Hand. -Mazz. (1936), (1938); C . yunnanensis Babe. ( 1928); Youngia paleacea (Diels) Babc.et Stebb . ssp . yunnanensis (Babe.) Babc.et Stebb. (1937)*; Babe. (1947); S.Y.Hu (196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Y . paleacea ( Diels) Babe . et Stebb . ssp . typica et ssp . smith ii Babe . et Stebb . ( 1937 ) .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100 厘米。 根 茎短, 垂直或 斜生, 粗达 8 毫米, 先端被 枯叶残 基; 主根圆 柱状, 长达 27 厘米, 上部粗 2 — 5 毫米, 向下 渐窄, 具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2 — 6 毫米, 黄 绿色或 基部紫 红色, 有时 整个紫 红色, 自 基部或 有时 自下部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无毛 或有时 被稀疏 的白色 绒毛。 基生叶 数枚, 叶片倒 披 针形、 倒披 针状长 椭圆形 或长椭 圆形, 长 5 — 12 厘米, 宽 2 — 4 厘米, 羽状 深裂, 顶 裂片 线状三 角形、 长三角 形或三 角形,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侧裂片 5 — 9 对, 对生 或近对 生, 三 角形、 长 三角形 或宽三 角形, 先 端急尖 或钝, 平伸 或有时 下倾, 全 部裂片 边缘全 
菊 科  695  图 版 148 1—3. 厚绒 黄鸦菜 Youngia fusca (Babe.) Babc.et Stebb. , 1. 植株, 2. 叶 背部分 放大, 3. 叶 表部分 放大; 4 一 7. 羽裂 黄鸭菜 Y.paleacea(Diels) Babc.etStebb., 4. 植株 下部, 5. 植株 上部, 6. 头状 花序, 7. 内层总 苞片。 (王 凌绘) 
696  云 南植物 志  缘或有 少数粗 锯齿, 表面绿 色或黄 绿色, 背 面淡绿 色或灰 绿色, 两 面被具 节毛, 叶柄长 1 一 6 厘米, 具 狭翅, 被具 节毛, 基 部扩大 成鞘; 茎生 叶下部 的同基 生叶, 上部叶 渐小、 裂 片渐少 和叶柄 渐短, 最 上部叶 线形, 全缘, 无柄。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茎、 枝顶 排列成 伞房 状圆锥 花序; 花 序梗长 0.5 — 3 厘米, 疏 被白色 绒毛, 具钻 形的小 苞片; 总 苞圆筒 形, 径 5 — 7 毫米, 暗 绿色, 外面 无毛; 总 苞片约 4 层, 外层宽 卵形或 卵形, 长 1_2毫 米, 先端 急尖, 中层 和内层 披针状 条形, 长 9 一 13 毫米, 先端 急尖, 边缘 膜质, 背面近 先端具 爪状附 属物。 小花 9 一 16 朵, 舌状, 花冠 黄色, 长 14 一 16 毫米, 舌片先 端近平 截, 具 4 一 5 齿, 有 4 一 5 条细 纵脉, 管部长 4 一 5 毫米, 外 面被微 柔毛。 瘦果坊 锤状圆 柱形, 长 4 一 5 毫米, 褐色, 具 数条不 等粗的 纵肋, 肋 上有小 刺毛; 冠毛 白色, 长 7 — 9 毫米, 糙 毛状。 花果期 6 — 10 月。 产于 德钦、 贡山、 中甸、 维西、 丽江、 鹤庆、 大理、 大姚、 会泽、 东川; 生 于海拔 2000 — 3900 米的 林下、 林缘、 灌 丛中、 山坡 草地或 溪边、 路旁。 四川西 部和西 藏东南 部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7. 绵毛 黄鹌菜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Youngia lanata Babc.et Stebb. (1937); Babe. (1947); S. Y.Hu ( 1969) ;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7), in nota. 多年生 草本, 高 9 一 28 厘米。 根 茎先端 被褐色 的枯叶 残基; 根细, 木质。 茎 直立, 自下部 具伞房 圆锥状 的花序 分枝, 全 部茎枝 纤细, 被褐色 绵毛。 基 生叶倒 卵形或 倒披针 形, 连叶 柄长达 10 厘米, 宽约 1.5 厘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基部 急狭或 渐狭, 边 缘具深 波 状锯齿 或倒向 锯齿, 表面 被褐色 绒毛, 背面被 白色短 节毛, 叶柄 具翅, 柄基被 褐色绵 毛; 茎生叶 1 一 3 枚, 线形, 小, 大 都呈苞 片状, 基部 被褐色 绵毛。 头状花 序小, 直 立, 少数 于茎、 枝 顶排列 成伞房 圆锥状 花序; 花序梗 纤细, 被 绵毛或 绒毛; 总 苞圆筒 状; 总苞片 外层的 卵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内 层的披 针形, 长 6 — 7 毫 米, 先 端钝, 两面 无毛, 近 先端有 爪状附 属物。 小花 9 一 10 朵, 花冠 黄色, 管部 外面被 短 柔毛。 瘦果纺 锤状, 长约 3.3 毫米, 黑 褐色, 有约 14 条不 等粗的 纵肋, 肋上 有小刺 毛; 冠毛 白色, 长 3. 5 — 4 毫米, 糙 毛状。 产 于东川 (模式 标本产 地); 海拔约 2600 米。 标本 未见。 8. 东川 黄鹌菜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Youngia mairei ( Levi . ) Babe . et Stebb . (1937)* ; Babe . (1947); S.Y.Hu (1969); Lauener (197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中国 植物志 (1997), in nota. Crepis mairei Levi. (1913), (1915). 多年生 草本, 高 18 — 23 厘米。 根茎 被褐色 的枯叶 残基; 根 纤细, 垂直或 斜生, 具 分枝。 茎 直立, 纤细, 自下 部具圆 锥状伞 房花序 分枝, 下部 的分枝 细长, 全部 茎枝无 毛。 基生 叶倒披 针形, 长达 7 厘米, 宽约 1.5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渐狭, 边缘 具 尖齿, 两面被 褐色或 黄色长 节毛, 叶柄长 或短, 具翅; 茎生叶 少数, 线 形或苞 片状。 头状花 序小, 少数 于茎、 枝顶排 成圆锥 状伞房 花序; 总苞 圆筒状 钟形; 总 苞片外 层的卵 形, 长约 0.75 毫米, 无毛, 内 层的披 针形, 长 6 — 7 毫米, 先 端钝, 内面 被贴伏 的细短 毛, 外面 无毛, 外面近 先端有 翼状附 属物, 全部总 苞片黑 绿色。 小花约 12 朵, 花冠黄 
菊 科  697  色, 管部 无毛。 瘦果坊 键状, 长约 2.5 毫米, 暗紫 红色, 有 14 一 15 条不 等粗的 纵肋; 冠毛 白色, 长约 3.5 毫米, 糙 毛状。 产 于东川 (模式 标本产 地); 海拔约 2600 米。 标本 未见。 9. 怒江 黄鹌菜 (植 物分类 学报) Youngia nujiangensis Shih ( 1995) * ; 中 国 植物志 ( 1997) * •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25 厘米。 根茎 垂直, 长 或短, 粗 2 — 5 毫米, 常具 分枝, 先端 盖 以褐色 的枯叶 残基; 主根圆 柱状, 长 2 — 7 厘米, 具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1 一 2, 直 立 或下部 弧曲, 基部粗 1 一 1.5 毫米, 近基 部常有 1 长 分枝, 先端具 二叉状 的花序 分枝, 茎和 枝具细 纵棱, 疏被 白色短 柔毛。 基生叶 5 — 10 枚, 叶 片倒披 针形、 倒 披针状 椭圆形 或椭 圆形, 长 1.2 — 6 厘米, 宽 0.5 — 1.2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具 尖头, 基部渐 狭而入 叶柄, 边缘 羽状浅 裂或具 粗齿, 稀 波状或 全缘, 顶裂片 三角形 或长三 角形, 侧裂 片或粗 齿 2 — 4 对,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 面疏生 褐色短 糙毛, 叶柄长 0.5 — 2. 5 厘米, 具 向 下渐狭 的翅, 疏被 褐色短 糙毛, 基部扩 大成长 三角形 的鞘; 茎生 叶无, 若茎 有长分 枝, 则在分 枝处有 1 枚 线形、 长 2 — 5 厘 米的无 柄叶, 先 端花序 枝有钻 形的小 苞片。 头 状花序 2 — 4 个, 于茎、 枝 顶端排 列成疏 伞房状 花序; 花序梗 纤细, 长 1.5 — 3. 5 厘米, 被 白色短 柔毛, 先端毛 较密; 总苞圆 筒形, 径 4 一 5 毫米; 总 苞片约 4 层, 外层 宽卵形 或 卵形, 长约 1 毫米, 先端 钝或稀 急尖, 背面基 部略被 白色短 柔毛, 中层 和内层 披针状 条形, 长 7 — 8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白 膜质, 全部总 苞片黑 绿色, 背面 无毛。 小花 10 — 12 朵, 舌状, 花冠 黄色, 长 10 — 11 毫米, 舌片 条形, 先端 4 一 5 齿, 有 4 一 5 条 纵脉, 管部长 2. 5 — 3 毫米, 外面 无毛。 瘦果纺 锤状圆 柱形, 长约 4 毫米, 上部 渐窄, 具数条 不 等粗的 纵肋, 肋 上有小 刺毛; 冠毛 白色, 长 4 一 5 毫米, 糙 毛状。 花果期 6 月 前后。 产 于贡山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1750 米 的河谷 荒地。 10. 红果 黄鹌菜 (图鉴 ) 图版 149: 1-3 Youngia erythrocarpa ( Vant. ) Babc.et Stebb. (1937); S.Y.Hu (1969); 图鉴 (1975)*; Lauener (1976); 贵州 植物志 ( 1989) * ; 中国 植物志 (1997 广. Lactuca erythrocarpa Vant. (1903) ; Levi. (1914). 一年生 草本, 高 30 — 100 厘米。 主 根狭圆 锥状, 长达 8 厘 米或稀 更长, 上 部粗达 7 毫米, 具多数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单一 或少数 簇生, 直立, 基部粗 1 一 3 毫米, 具多 数 分枝, 茎和 枝具细 纵棱, 无毛。 基生 叶通常 多数, 叶 片倒披 针形或 狭倒披 针形, 长 6 — 9 厘米, 宽 2 — 3 厘米, 羽状 全裂或 深裂, 顶 裂片宽 卵状三 角形、 三角 形或三 角状戟 形, 先 端急尖 或钝, 侧裂片 2 — 4 对, 稀仅 1 对, 椭 圆形、 卵 形或三 角形, 先端 急尖, 上 部裂片 较大, 下部的 渐小, 全部 裂片边 缘具不 整齐的 锯齿, 齿 端有小 尖头, 两 面无毛 或极少 疏被长 节毛, 叶柄长 3 — 5 厘米, 无毛; 茎生叶 数枚, 下部 叶同基 生叶, 上部叶 渐小、 裂 片渐少 和叶柄 渐短, 最 上部叶 披针状 线形, 具 浅齿或 全缘。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 茎、 枝 顶排列 成伞房 状圆锥 花序; 花序梗 纤细, 长 0.3 — 2 厘米, 无毛, 具钻形 的小苞 片; 总苞圆 筒形, 径 2 — 3. 5 毫米, 绿色, 无毛; 总 苞片约 4 层, 外层宽 卵形或 卵形, 长 0.5 — 1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中层 和内层 披针状 条形, 长 5 — 6 毫米, 先端 急尖, 边 缘白色 膜质, 果期背 面中脉 龙骨状 增粗。 小花约 10 朵, 舌状, 花冠 黄色, 长 6 — 8 毫 
698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49 1— 3. 红果 黄鹌菜 Youngiaerythrocarpa (Vant.) Babc.etStebb., 1. 植株, 2. 头状 花序, 3. 瘦果和 冠毛; 4 一 8. 黄鹌菜 Y.japonica (L.) DC., 4. 植株 下部, 5. 植株 上部, 6. 头状 花序, 7. 舌 状花, 8. 瘦果和 冠毛。 (王 凌绘) 
菊 科  699  米, 先端 平截, 具 4 一 5 小 齿裂, 管部 纤细, 长 2. 5 — 3. 5 毫米, 外面被 白色细 柔毛。 瘦 果纺 锤形, 长约 2 毫米, 鲜 红色, 先端骤 然收缩 成一粗 短的喙 状物, 有数 条不等 粗的纵 肋, 肋 上有小 刺毛; 冠毛 白色, 长 3 — 3. 5 毫米, 糙 毛状。 花果期 4 一 11 月。 产于 威信、 师宗; 生 于海拔 830 — 1680 米的灌 丛下、 山坡草 地或放 荒地。 安徽、 浙 江、 江西、 陕西、 四川和 贵州有 分布。 云南新 纪录。 11. 卵裂 黄鹌菜 (中 国植 物志) 夏威夷 黄鹌菜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高大 黄鹌菜 (贵州 ) Yoimgia pseudosenecio ( Vant . ) Shih (1997) * . Prenanthes lyrata Thunb . ( 1784 ); Lactuca ( Mycel is ) pseudosenecio Vant. (1903); Crepis japonica ( L. ) Benth . var . elstonii Hochr. ( 1934); Youngia japonica (L. ) DC.ssp. elstonii ( Hochr . ) Babe . et Stebb . (1937)* ; S.Y.Hu ( 1969); Lauener (197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9). 一年生 草本, 高 20 — 90 (-150) 厘米。 主根 垂直, 圆 柱状, 长达 12 厘米或 更长, 上部粗 2 — 6 毫米, 向下 渐窄, 具多数 线形的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单一 或少数 簇生, 基部粗 1 一 6 毫米, 下部 常带紫 红色, 自基部 或中部 有数条 分枝, 先 端具花 序枝, 茎和 枝疏被 白色透 明的长 节毛, 近 基部毛 较密。 基生叶 数枚, 叶 片倒披 针形、 狭倒披 针形或 倒披 针状椭 圆形, 长 3 — 27 厘米, 宽 1 一 7 厘米, 羽状 深裂或 全裂, 稀大 头羽状 分裂, 顶 裂片椭 圆形或 卵形, 先 端急尖 或钝, 侧裂片 3 — 7 对, 椭圆 形或半 圆形, 先端钝 或圆, 下 部裂片 渐小, 最下 部的锯 齿状, 全部裂 片边缘 具少数 粗齿、 圆 齿或稀 全缘, 两面无 毛, 叶柄长 1 一 6 厘米, 具 狭翅; 茎生叶 数枚, 下部 叶同基 生叶, 上部叶 渐小、 裂片较 少 和叶柄 渐短, 最 上部叶 钻形, 苞 片状, 无柄。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茎、 枝 顶排列 成伞房 状 或伞房 圆锥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3 — 25 毫米, 无毛, 具 钻形小 苞片; 总苞圆 筒形, 径 2. 5 — 3. 5 毫米, 黄 绿色, 无毛; 总苞片 4 层, 外层宽 卵形或 卵形, 长 0.6 — 1 毫米, 急 尖 或钝, 中、 内层 披针状 条形, 长 4. 5 — 5. 5 毫米, 急尖, 边缘白 膜质, 果期背 面中脉 强 烈增粗 3 小花 15 — 20 朵, 舌状, 花冠 黄色, 长 5 — 8 毫米, 先端 平截, 有 4 一 5 小齿, 管部长 2 — 3 毫米, 外面被 白色短 柔毛。 瘦 果狭纺 锤形, 长约 2 毫米, 褐色, 具 数条不 等粗的 细肋, 肋 上有小 刺毛; 冠毛 白色, 长 3 — 4 毫米, 糙 毛状。 花 果期几 全年。 产于 漾濞、 昆明、 峨山、 新平、 广南、 富宁、 西畴、 文山、 屏边、 河口、 绿春、 耿 马、 勐 腊等; 生 于海拔 230 — 2100 米的 林下、 山坡 草地、 田埂、 路边或 荒地。 我国华 东、 华中、 华南、 西南和 陕西、 甘肃有 分布。 12. 黄鹌菜 (图鉴 ) 图版 149: 4—8 苦 菜药, 黄花菜 Youngia japonica (L.) DC. (1838); Babe, et Stebb. (1937)*; Nakai (1952); Ki- tam. (1955), (1966), (1969); S.Y.Hu (1969); 图鉴 (1975)*; Lauener (1976); Kitam.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秦岭 植物志 (1985广;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 1994) ; 中 国 植物志 (1997). Prenanthes japonica L. (1767); F . mult i flora Thunb. (1784); Chondrilla japon- 
700  云南 植物志  ica ( L. ) Lam. ( 1790); C . lyrata Poir. (1811); Youngia lyrata ( Poir. ) Cass. (1831); Y.napifera DC. ex Wight. (1834); Y . multi flora (Thunb. ) DC. (1838); Y . gracilis Miq. ( 1861 ) ; Crepis japonica ( L. ) Benth, ( 1861 ); C. lyrata ( Poir. ) Benth. ex C.B.Clarke (1876); Lactuca taquetii Levi et Vant. (1910); L . taracacum Levl.et Vant. (1910); Crepis formosana Hayata ( 1911 ) ; C . taquetii ( Levi . et Vant . ) Levi. (1912); C . japonica ( L . ) Benth . ssp - genuine Hochr . (1934); Youngia japonica ( L. ) ssp. gen ui?m ( Hochr . ) Babe . et Stebb . ( 1937 ) ; Y .japonica ( L. ) DC . ssp . formosana ( Hayata ) Kitam. (1937); Y . formosana ( Hayata ) Hara (1938); Y .japonica (L. ) DC . var . formosana (Hayata) H . L . Li (1978) . 一年生 草本, 高 20 — 80 厘米。 主根 垂直, 圆 柱状, 长达 8 厘米, 上部粗 2 — 5 毫 米, 向下 渐窄, 具多数 线形的 须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1 一 4, 直立, 基部粗 1 一 4 毫米, 先端 具花序 分枝, 下部 常不分 枝或具 少数长 分枝, 近 基部或 下部被 白色透 明的长 节毛。 基生叶 8 — 14 枚, 叶片倒 披针形 或倒披 针状椭 圆形, 长 2 — 16 厘米, 宽 1 一 6 厘米, 羽 状 深裂或 全裂, 顶裂片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先端 急尖、 钝或 稀圆, 侧裂片 3 — 7 对, 椭 圆形、 半圆 形或三 角形, 对生或 互生, 平展 或有时 下倾, 自 上向下 渐小, 最下部 的呈耳 状, 全 部裂片 边缘有 粗齿、 细齿或 全缘, 两面 无毛, 叶抦长 1 一 11 厘米, 具 狭翅; 茎生 叶无或 1 一 2 枚, 同基 生叶, 但 较小。 头 状花序 少数或 多数, 于茎、 枝顶 排列成 伞房状 花序; 花序梗 纤细, 长 0.5 — 2 厘米, 具钻 形的小 苞片; 总苞圆 筒形, 径 2 — 3 毫米, 背 面 无毛; 总 苞片约 4 层, 外层宽 卵形或 卵形, 长 0.4 — 0.7 毫米, 先端 急尖, 中 层和内 层 披针状 条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边缘白 色和宽 膜质, 果期 背面中 脉强烈 增粗。 小花 10 — 20 朵, 舌状, 花冠 黄色, 长 5 — 7 毫米, 舌片 条形, 先端具 4 一 5 个稍 带紫 红色的 小齿, 管部 纤细, 长 2 — 2. 5 毫米, 外面被 微毛。 瘦 果狭坊 锤形, 长 2 — 2. 5 毫米, 褐 色或红 褐色, 有 数条不 等粗的 纵肋, 肋 上有小 刺毛; 冠毛 白色, 长 3 — 3. 5 毫 米, 糙 毛状。 花 果期几 全年。 产于 贡山、 维西、 丽江、 大理、 漾濞、 大姚、 腾冲、 凤庆、 景东、 思茅、 景洪、 勐 腊、 富民、 昆明、 澄江、 峨山; 生 于海拔 800 — 3100 米的 林下、 林缘、 山坡 草地、 溪 边、 路边和 荒地。 我国 华北、 华东、 华南、 华中、 西南和 陕西、 甘肃有 分布。 朝鲜、 曰 本、 菲 律宾、 马来 半岛、 中 南半岛 和印度 也有。 全草 药用, 有消肿 止痛、 清热 利湿、 凉血 解毒的 功效。 13. 异叶 黄鹌菜 (图鉴 ) 黄狗头 (四川 ) Youngia heterophylla ( Hemsl . ) Babe . et Stebb . (1937)*; Babe . (1947); S.Y.Hu (1969);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秦岭 植物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97). Crepis heterophylla Hemsl. ( 1888 ) ; Diels ( 1900 ) ; Ling ( 1935 ); C. hockiana auct.non Diels: Hand.-Mazz. (1936); S.Y.Hu (1966). 一 年生或 二年生 草本, 高 30 — 100 厘米。 主根圆 柱状, 下部 渐窄, 具 多数侧 根和纤 维状 细根。 茎单一 或少数 簇生, 直立, 上部 具花序 分枝, 全部 茎枝具 纵棱, 疏 被多节 
菊 科  701  毛。 基生叶 数枚, 叶片倒 披针状 长椭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13 — 23 厘米, 宽 3 — 7 厘米, 大 头羽状 深裂或 全裂, 顶裂片 卵形、 披 针形或 戟形、 戟状三 角形, 侧裂片 3 — 8 对, 对生 或近 对生, 椭 圆形或 卵形, 最下 部裂片 耳状, 全部裂 片先端 急尖、 钝 或圆, 边缘 有鋸齿 或 全缘, 两面 散生短 柔毛, 叶柄长 3. 5 — 11 厘米, 具翅, 散生短 柔毛; 茎生叶 多数, 下 部和中 部叶与 基生叶 相同, 上部叶 渐小、 裂 片渐少 和叶柄 渐短, 最 上部叶 狭披针 形至钻 形, 不 分裂, 无柄, 全部 叶或仅 基生叶 背面紫 红色, 表面 绿色。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茎、 枝顶 排列成 伞房状 花序; 花序梗 纤细, 长 3 — 18 毫米; 总苞圆 筒形; 总 苞片约 4 层, 外 层 卵形, 长约 1 毫米, 中层 和内层 披针状 条形, 长 6 — 7 毫米, 边 缘白色 膜质, 里面略 被短 糙毛, 全 部总苞 片先端 急尖, 背面 无毛。 小花 11 一 25 朵, 舌状, 花冠 黄色, 长 8 — 10 毫米, 舌片 条形, 先端 平截, 具 5 个 齿裂, 管部长 2. 5 — 3. 5 毫米, 外面 疏被短 柔毛。 瘦果坊 锤状圆 柱形, 长 2. 5 — 3 毫米, 褐 紫色, 顶端 渐窄, 具 数条不 等粗的 纵肋, 肋 上有小 刺毛; 冠毛 白色, 长 3. 5 — 4. 5 毫米, 槌 毛状。 花果期 4 一 10 月。 产于 罗平、 蒙自; 生 于海拔 1800 — 2000 米的 林下、 林缘或 荒地。 江西、 湖北、 湖 南、 陕西、 四川和 贵州有 分布。 14. 二歧 黄鹌菜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Youngia bifurcata Babc.et Stebb. (1937)* ; S.Y.Hu (196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7), innota. Crepis bifurcata ( Babe . et Stebb . ) Hand . -Mazz . (1936); S.Y.Hu (1966). 多年生 草本, 高 12 — 13 厘米。 根 茎短, 生 1 条 长的匍 匐茎。 茎 少数, 纤细, 先端 具少 数细长 的花序 分枝。 基 生叶轮 廓倒披 针形, 长达 10 厘米, 宽达 2 厘米, 大 头羽状 深裂, 顶 裂片卵 形或椭 圆形, 先端钝 凹缺, 边缘全 缘或稀 疏的微 波状, 侧 裂片半 圆形或 三 角形, 倒向, 排列较 紧密, 下 部裂片 渐小, 边缘全 缘或具 乳突状 微齿, 全部裂 片两面 被 褐色具 节毛, 叶 柄短, 具翅; 茎生叶 极小, 苞 片状。 头 状花序 少数, 1 一 2 个生于 茎、 枝 顶端, 再组成 伞房状 花序; 花序梗 纤细, 长 1.5 — 4. 5 厘米, 被 褐色具 节毛; 总 苞圆 筒状, 长 6 — 7 毫米; 总 苞片约 4 层, 外层 卵形, 长 1 一 2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中 层和 内层披 针形, 长 6 — 7 毫米, 先端 急尖, 里 面被贴 伏的细 糙毛。 小花约 12 朵, 舌 状, 花冠 黄色, 管 部外面 密被针 状毛。 瘦果纺 锤状, 长 3 — 3. 5 毫米, 黑 褐色, 压扁, 顶端 渐窄, 有 12 — 14 条不 等粗的 纵肋, 肋 上有小 刺毛; 冠毛 白色, 糙 毛状。 产 于东川 (模式 标本产 地)。 标本 未见。 124. 检 果菊属 Launaea Cass. 二 年生、 多 年生草 本或半 灌木。 叶 不分裂 或羽状 分裂, 边缘 通常有 刺齿。 头 状花序 同型, 多数或 少数, 于茎、 枝顶排 列成伞 房状、 圆锥状 或总状 花序, 有时 单生或 少数簇 生于 茎顶; 总苞圆 筒形; 总苞片 3 — 4 层, 不呈 明显的 覆瓦状 排列, 外层 较短, 内层最 长, 具膜质 边缘; 花序 托平, 无 托毛。 小花 少数或 多数, 全部 两性, 舌状, 花 冠黄色 (国 产种) 或紫 红色, 舌片 条形, 顶端 平截, 5 齿裂; 花 柱分枝 细长; 花 药基部 附属物 箭 头形。 瘦果披 针形、 椭圆 状披针 形或圆 柱形, 褐色, 压 扁或不 压扁, 有 3~6 条纵 肋, 
702  云南 植物志  有 时具横 维纹, 顶端 平截, 无喙; 冠毛 白色, 纤细, 单 毛状, 整体脱 落或不 脱落。 约 50 种, 分布于 非洲、 南欧、 西 南亚和 中亚。 我国约 2 种。 云南产 1 种。 1. 无茎 栓果菊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43: 5-7 光茎 栓果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 Launaea acaulis ( Roxb . ) Babe . ex Kerr . in Craib . ( 1936 ) ; Babe . et St ebb . ( 1 937 ) , (1947); S.Y.Hu (1967); Kitam. (1967), (1969), in Hara (1971); 图鉴 (1975)*; Kitam.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9)* ; 中国 植物志 (1997)* . Prencmthes acaulis Roxb. (1814), nom . nud - , ( 1832) ; Lactuca glabra DC. in Wight (1834), et (1838); C.B.Clarke (1876); You7igia acaulis (Roxb. ) DC. (1838); Microrhynchus glabra Wight (1846); Crepis acaulis (Roxb.) Hook . f . (1881); Lau- naea glabra (Wight) Franch. (1887), (1888); Chang (1937); S.Y.Hu (1967) ; 海南 植物志 (1974 广. 多 年生小 草本, 高 6 — 24 厘米。 根茎 垂直, 圆 柱形, 长达 15 厘米, 粗达 6 毫米, 黄 褐色, 具节, 节上 生少数 细根, 有褐 色长披 针形的 麟叶, 先端 被枯叶 残基; 根 垂直, 圆 柱状, 粗达 6 毫米, 暗 褐色。 茎 1 一 2, 花 葶状, 直立, 基部粗 1—1.5 毫米, 自下部 或上部 有花序 分枝, 茎和枝 无毛。 基生叶 多数, 莲 座状, 叶片 狭倒披 针形、 倒披 针状线 形、 条形或 稀狭倒 卵形, 长 4 一 15 厘米, 宽 0.5 — 1.5 (-3) 厘米, 先 端圆、 钝或急 尖, 基部 楔形, 边缘具 尖头状 细齿、 浅 波状齿 或三角 形的粗 锯齿, 两面 绿色, 无毛, 叶 柄长达 1 厘 米或近 无柄; 花葶上 的叶极 退化, 苞 片状, 披针状 线形至 钻形, 长 2 — 7 毫 米。 头 状花序 多数或 少数, 排列成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0.7 — 3. 5 厘米, 无毛, 有钻 形的小 苞片; 总 苞狭圆 筒形, 径 3 — 4 毫米; 总苞片 3 — 4 层, 外 层狭卵 形或披 针形, 长 2 — 3 毫米, 中层 和内层 披针状 条形, 长 10 — 13 毫米, 全 部总苞 片先端 急尖, 背面无 毛。 小花 9 一 14 朵, 花冠长 13 — 16 毫米, 舌片 黄色, 条形, 管部黄 白色, 长 4 一 6 毫 米。 瘦 果狭椭 圆形, 长 4. 5 — 5 毫米, 黄 白色, 稍 压扁, 每面有 3 条粗 纵肋, 肋间有 1 一 2 条 细肋, 顶端 平截; 冠毛 白色, 细 毛状, 长 7 — 8 毫米。 花果期 8 月 至翌年 4 月。 产于 腾冲、 耿马、 昆明、 元江、 蒙自、 屏 边等; 生 于海拔 450 — 1600 米的 山坡、 草 地、 荒地、 路边、 水 沟边。 海南、 广西、 四川、 贵州有 分布。 泰国、 缅甸、 印度、 不 丹、 巴基 斯坦和 阿富汗 也有。 全草 药用, 治肺 结核、 咳嗽、 乳 腺炎、 疳积。 125. 厚 喙菊属 Dubyaea DC. 多 年生或 一年生 草本。 莲 直立, 不分 枝或稀 具少数 分枝, 有 时为花 葶状。 基 生叶发 达, 通常 羽状分 裂或具 锅齿, 稀 全缘; 茎 生叶有 或无, 下部 叶同基 生叶。 头状 花序较 大, 稀小, 下垂、 半 下垂或 直立, 有多数 同型的 小花, 少数 于茎、 枝顶排 列成伞 房状花 序, 具不等 长的花 序梗, 有时 单生于 茎顶。 总苞 钟形, 稀圆 筒形; 总苞片 3 — 4 层, 覆 
菊 科  703  瓦状 排列, 外层 较短, 内层 渐长, 稀近 等长, 全 部总苞 片黑绿 色或近 黑色, 背面 沿中脉 被黑 色长节 毛或稀 硬毛, 中 层和内 层毛较 稀疏, 有 时全部 总苞片 无毛。 小 花全部 两性, 舌状, 花冠紫 红色、 蓝色或 黄色, 舌片 条形, 先端 平截, 具 5 个 小齿; 花 柱分枝 纤细, 略扁, 先 端尖; 花 药基部 箭形。 瘦果狭 圆柱状 或狭纺 锤状, 稍 压扁, 褐 色或淡 黄色, 有 6 — 17 条不 等粗的 纵肋, 顶端 平截, 无喙; 冠毛 2 层, 褐色或 黄色, 糙 毛状, 易 折断。 约 15 种, 集 中产于 我国西 南部和 不丹、 锡金、 尼 泊尔、 印度 北部。 云南有 5 种。 分种 检索表 1 (4) 舌 状小花 黄色。 2 (3) 植 株全体 无毛; 头状花 序单生 茎顶; 叶片 全缘; 总苞径 1—1.5 厘米 1. 察 瓦龙厚 嫁菊 D.tsarongensis 3 (2) 茎 枝及总 苞片背 面沿中 脉被长 节毛; 头 状花序 2 — 8 个于 茎枝顶 排列成 伞房状 花序; 叶 具锅齿 至羽状 分裂; 总苞径 1.5 — 2. 5 厘米 1. 厚喙菊 D.hispida 4 (1) 舌状 小花紫 红色、 紫色、 蓝 紫色或 蓝色。 5 (6) 非 莲座状 草本, 茎 有发达 的叶; 头 状花序 下垂或 下倾, 3 — 8 个于 茎枝顶 排成伞 房状; 总苞径 2— 2. 8 厘米 3. 紫舌 厚喙菊 D.atropurpurea 6 (5) 莲座状 草本, 茎花 葶状, 无 叶或有 1 一 2 枚憐片 状叶; 头 状花序 直立, 单生于 莲顶; 总苞径 1 一 1.3 厘米。 7 (8) 植 株全体 无毛; 叶 全缘; 内层总 苞片长 16 — 24 毫米 4. 贡山 厚喙菊 D.gombalana 8 (7) 花葶、 总 苞片背 面沿中 脉被长 节毛; 叶羽状 分裂; 内层总 苞片长 12 — 15 毫米 5. 綜毛 厚噪菊 D.amoena 1. 察瓦龙 厚喙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察隅 厚喙菊 (中 国植 物志) Dubyaea tsarongensis (W.W. Smith) Stebb . ( 1937 ) , ( 1940 ) * ; S.Y.Hu ( 1966 )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hih (1993); 中国 植物志 (1997)*. Lactuca tsarongensis W.W. Smith (1920); L . tsarongensis W.W.Smith f . chimi- liensis W.W.Smith ( 1920); Crepis tsarongensis ( W.W.Smith ) Anthony ( 1934); C . tsarongensis ( W.W.Smith ) Anthony var. chimiliensis ( W.W.Smith ) Anthony ( 1934 ) ; Dubyaea tsarongensis (W.W. Smith ) Stebb . ssp . chimiliensis ( W.W. Smith ) Stebb. ( 1937 ); D . chimiliensis ( W.W.Smith ) Stebb. ( 1940 ); Babe. ( 1947 ); S.Y.Hu (1966). 多年生 草本, 高 6 — 30 厘米。 根茎 垂直或 斜生, 长达 25 厘米, 粗达 8 毫米, 密盖 褐色 的枯叶 残基; 主根圆 柱状, 延长, 上部粗 1.5 — 2. 5 毫米, 具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常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0.7 — 2 毫米, 通常不 分枝, 具 纵棱, 光滑 无毛。 基生叶 3 — 8 枚, 叶 片倒披 针形、 倒披 针状椭 圆形、 狭 椭圆形 或稀倒 卵形, 长 1 一 8 厘米, 宽 4 一 13 毫米, 先端钝 或圆, 具小 尖头, 基部 渐狭, 边缘 全缘, 有时 具少数 尖头状 小齿, 表面绿 色, 背面灰 绿色, 两 面光滑 无毛, 叶柄长 2 — 6 厘米, 有翅或 无翅, 有时 无柄; 茎生叶 2 — 4 枚, 最下部 1 枚披 针形或 披针状 线形, 长 1.5 — 5 厘米, 宽 2 — 12 毫米, 先 端急尖 
704  云 南植物 志  或 渐尖, 基 部圆, 无柄, 其 他同基 生叶, 茎 上部叶 钻形, 极 退化, 有时全 部茎生 叶均为 钻形。 头 状花序 下倾或 下垂, 单生于 茎顶; 总苞宽 钟形, 径 1 一 1.5 厘米; 总苞片 3 — 4 层, 外 层长卵 形或披 针形, 长 4 一 5 毫米, 中层和 内层狭 披针形 或狭椭 圆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全部总 苞片黑 绿色或 黑色, 先端 急尖, 背面 无毛。 小花 12 — 16 朵, 舌状, 花冠 黄色, 长 1.5 — 2 厘米, 舌片 条形, 管部长 3 — 6 毫米。 瘦果纺 锤状圆 柱形, 长 4 一 5 毫 米, 淡黄 褐色, 先端 平截, 具 数条不 等粗的 纵肋; 冠毛淡 黄色, 长 6 — 8 毫米, 糙 毛状。 花果期 8 — 10 月 。 产 德钦、 贡山; 生 于海拔 2900 — 3800 米 的山坡 草地或 石坡。 西藏东 南部有 分布。 2. 厚喙菊 (图鉴 ) 翼柄厚 喙菊、 披 针叶厚 嫁菊、 不丹 厚喙菊 (植 物分类 学报) Dubyaea hispida (D.Don) DC. ( 1838); Stebb. (1940)*; Babe. ( 1947); Ki- tam.in Hara (1966); S.Y.Hu (1966); 图鉴 (1975)*; Kitam.et Gould in K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excl.R.C.Ching 30544; 西藏 植物志 (1985); Shih (1993); 中国 植物志 (1997)* . Hieracium hispidum D.Don (1825), nom . illegit , non Forssk. (1795); Lactuca hispida DC. ( 1838); L . dubyaea C.B.Clarke ( 1876 ); Hook.f. (1881); Crepis bhotanica Hutch. ( 1916); C. dubyaea ( C.B.Clarke) Marq.et Airy-Shaw ( 1929); Hand . -Mazz . (1936); Dubyaea pteropoda Shih (1993) * , (sphalm. "pteroponda" ) ; 中 国 植物志 (1997)*, syn.nov.; D.lanceolata Shih (1993); 中国 植物志 (1997)*, syn.nov. ; D. bhotanica (Hutch.) Shih (1993); 中国 植物志 (1997), syn.nov.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60 厘米。 根 茎短, 垂直、 斜生或 横走, 粗达 10 毫米, 密盖褐 色 的枯叶 残基; 主根圆 柱状, 长达 12 厘米或 更长, 上 部粗达 7 毫米, 具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 部粗达 7 毫米, 具少数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被 褐色或 黑褐色 的长 节毛。 基生叶 少数, 叶片椭 圆形、 狭椭 圆形、 卵形、 狭卵 形或披 针形, 长 5 — 18 厘 米, 宽 1.5 — 6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具小 尖头, 基部 渐狭, 稀平截 或圆, 边 缘具不 规则的 锯齿、 尖 齿或大 头羽状 分裂, 齿端及 1 一 3 对 侧裂片 顶具小 尖头, 有密或 疏的具 节长 缘毛, 表面绿 色或黄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 被褐色 或黑褐 色的长 节毛, 叶柄长 2 — 11 厘米, 具翅, 有时近 无柄; 茎生 叶下部 的同基 生叶, 向上叶 渐小, 中部 叶椭圆 形、 披 针形至 披针状 线形, 边缘 具齿, 无柄, 半 抱茎, 最 上部叶 线形, 全缘。 头 状花序 下垂或 下倾, 2 — 8 个 于茎、 枝顶 排列成 伞房状 花序; 花序梗 粗壮, 长 1 一 10 厘米, 密 被褐色 或黑褐 色的长 节毛; 总苞宽 钟形, 径 1.5 — 2. 5 厘米; 总 苞片约 3 层, 外 层披针 形或 披针状 条形, 长 8 — 12 毫米, 背面密 被黑色 或黑褐 色的长 节毛, 中层 披针状 条形, 稍长, 背面沿 中脉及 其两侧 密被长 节毛, 内层 椭圆状 条形, 长 15 — 20 毫米, 具 厚膜质 边缘, 背面 沿中脉 疏被长 节毛, 全部 总苞片 干时黑 绿色,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小花 多数, 舌状, 花冠 黄色, 长 18 — 22 毫米, 舌片 条形, 先端 平截, 具 5 个异色 小齿, 管部长 6 — 9 毫米。 瘦果纺 缍状圆 柱形, 长 7 — 9 毫米, 淡 黄色, 成熟时 下部带 黑色, 压扁, 先 端 平截, 有 数条不 等粗的 纵肋; 冠毛 2 层, 淡黄 色或黄 白色, 长 8 — 12 毫米, 槌 毛状。 花果期 7 — 11 月。 
菊 科  705  产于 德钦、 贡山、 中甸、 维西、 丽江; 生 于海拔 2700 — 3900 米的 林下、 林 缘或山 坡 草地。 四川西 南部和 西藏东 南部有 分布。 缅甸 北部、 印度 北部、 不丹、 锡金和 尼泊尔 也有。 全草 药用, 清热、 通脉。 3. 紫舌 厚喙菊 (图鉴 ) 图版 150: 1-3 紫花厚 喙菊、 琴叶 厚嫁菊 (植 物分类 学报) Dubyaea atropurpurea (Franch. ) Stebb. (1937), (1940)* ; S.Y.Hu (1966);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hih (1993); 中国 植物志 (1997). Lactuca atropurpurea Franch. (1895); Hand.-Mazz. (1936); S.Y.Hu (1967); Dubyaea rubra auct.non Stebb.: 植物分 类学报 ( 1993), quoad T.T.Yu 22540; D . panduriformis Shih ( 1993) * ; 中国 植物志 ( 1997) * , syn.nov.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30-80 (—120) 厘米。 根 茎长达 4 厘米, 粗达 1.5 厘米, 通常较 短细, 有时具 分枝, 密 盖褐色 的枯叶 残基; 主根圆 柱形, 长达 10 厘米或 更长, 上 部粗达 2 厘米, 具少数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 部粗达 1.2 厘米, 上部具 分枝, 茎和 枝 被褐色 或黑褐 色的长 节毛, 上部毛 较密。 基生叶 数枚, 叶片长 7 — 29 厘米, 大 头羽状 分裂, 顶 裂片僧 帽状、 卵状 心形或 三角状 心形, 长 3 — 12 厘米, 宽 4 一 19 厘米, 侧裂片 1 一 3 对, 半 圆形、 半椭圆 形或三 角形, 远 小于顶 裂片, 叶柄长 3 — 28 厘米, 具翅, 基 部扩大 成鞘, 或叶片 倒卵状 椭圆形 或长倒 卵形, 长 12 — 17 厘米, 宽 5 — 12 厘米, 有较 短的 翅柄, 全部 叶片和 裂片先 端圆、 钝或 急尖, 边 缘有不 规则的 锯齿, 齿 端具小 尖头, 或 有疏离 的尖头 状齿, 表面绿 色或黄 绿色, 背面 较淡, 两 面疏被 褐色或 黑褐色 的长节 毛, 背面 沿脉毛 较密; 茎生 叶下部 的同基 生叶, 中部叶 较小, 无柄, 上部 叶披针 形至线 形, 边缘 具小鋸 齿或疏 离的小 尖头, 无柄, 半 抱茎。 头 状花序 下垂或 下倾, 3 — 8 个于 茎、 枝顶 排列成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18 厘米, 密 被黑褐 色或黑 色的长 节毛; 总苞 宽 钟形, 径 2 — 2. 8 厘米, 干时黑 绿色; 总苞片 3 — 4 层, 外 层狭披 针形或 条形, 长 8 — 12 毫米, 先端 渐尖, 背面密 被黑褐 色或黑 色的长 节毛, 中层和 内层披 针形, 长 17 — 20 毫米, 先端急 尖或近 渐尖, 中层背 面沿中 脉被长 节毛, 内层 背面近 无毛。 小花 多数, 舌 状, 花冠紫 红色或 紫色, 长 13 — 17 毫米, 舌 片先端 平截, 具 5 齿裂, 管部长 2 — 4 毫 米。 瘦果纺 锤状圆 柱形, 长 6 — 8 毫米, 淡 褐色, 具 数条不 等粗的 纵肋; 冠毛污 黄色, 长 7 — 10 毫米, 糙 毛状。 花果期 8 — 10 月。 产于 贡山、 中甸、 丽江、 福贡、 大理、 潞西、 会泽; 生 于海拔 3000 — 4150 米的山 坡 草地。 四川西 南部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全草 药用, 清热、 通脉。 4. 贡山 厚喙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矮小 厚喙菊 (中 国植 物志) Dubyaea gombalana ( Hand . -Mazz . ) Stebb . (1937), (1940)* ; S.Y.Hu (196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hih (1993); 中国 植物志 (1997r. Lactuca gombalana Hand. -Mazz. (1924), (1936)* ; 西藏 植物志 ( 1985) * . 多年生 莲座状 草本, 高 5 — 12 厘米。 根茎 垂直或 斜生, 粗 2 — 5 毫米, 有时具 分枝, 
706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50 1 一 3. 紫舌 厚喙菊 Dubyaeaatropurpurea (Franch.) Stebb., 1. 植株 下部, 2. 植株 上部, 3. 舌 状花; 4—6. 棕毛 厚喙菊 D.amoena (Hand. -Mazz.) Stebb., 4. 植株, 5. 舌 状花, 6. 瘦果和 冠毛。 (王 凌绘) 
菊 科  707  密 盖褐色 的叶柄 残基; 主根圆 柱状, 延长, 具少数 须根。 茎 1 (一 2), 花 葶状, 基部粗 1 一 1.5 毫米, 上部稍 增粗, 光滑 无毛。 基生叶 数枚, 直 立或近 直立, 叶 片狭披 针形、 狭倒披 针形、 倒卵状 披针形 或狭椭 圆形, 长 1.5 — 5 厘米, 宽 5 — 8 毫米, 先端急 尖或短 渐尖, 具长 尖头, 基部狭 楔形, 边缘 全缘, 有 时具少 数疏离 的尖头 状齿, 两面淡 绿色, 无毛, 叶柄长 1 一 4 厘米, 上部具 狭翅, 近基 部扩大 成鞘; 花葶 无叶, 有时具 1 一 2 枚 叶, 叶鳞 片状, 线状披 针形, 长 1 一 1.2 厘米, 宽 1.5 — 2 毫米, 无柄。 头 状花序 直立, 单生 于花葶 顶端; 总苞 狭钟形 或近圆 筒形, 径 1 一 1.3 厘米; 总 苞片约 3 层, 外 层披针 形或狭 卵形, 长 6 — 8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中层 稍长, 内 层三角 状披针 形或披 针状条 形, 长 16 — 24 毫米, 先端钝 或圆, 边缘 膜质, 全部 总苞片 绿色带 褐色, 先端的 边缘被 乳 突状级 毛或细 绒毛, 背面 光滑、 无毛。 小花 12 — 14 朵, 舌状, 花冠 蓝色, 长达 3.5 厘米, 舌片 条形, 先端 平截, 具 5 个小 尖齿, 尖 齿长三 角形, 长达 2 毫米, 管部 纤细, 长达 7 毫米。 瘦果未 成熟; 冠毛 2 层, 深黄 褐色, 不 等长, 长 13 — 15 毫米, 糙 毛状。 花果期 7 — 8 月。. 产 于贡山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3200~3900 米的山 坡上。 西藏东 南部有 分布。 5. 棕毛 厚喙菊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50: 4-6 可爱 厚嫁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Dubyaea amoena (Hand.-Mazz. ) Stebb. (1937), (1940)*; S.Y.Hu (196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hih (1993); 中国 植物志 (1997)*. Lactuca amoena Hand.-Mazz. (1924) , (1936) * . 多年生 莲座状 草本, 高 6 — 10 厘米。 根茎 垂直, 短, 粗达 7 毫米, 不 分枝, 密盖褐 色 的叶柄 残基; 主根圆 柱状, 延长, 粗达 5 毫米。 茎 3 — 7, 花 葶状, 基部粗 1 一 2 毫 米, 上部稍 增粗, 密被 褐色长 柔毛。 基生叶 数枚, 斜生或 平卧, 叶 片倒披 针形、 倒卵形 或狭椭 圆形, 长 3 — 8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羽状 深裂、 浅 裂或浅 波状, 极 稀混生 有全缘 叶, 顶 裂片宽 卵形、 卵形、 三角形 或宽三 角形, 侧裂片 2 — 4 对, 圆形、 半 圆形、 三角 形 或稀三 角状披 针形, 全部裂 片先端 急尖、 钝 或圆, 具小 尖头, 边缘 全缘, 稀具 疏离的 锅齿, 两面亮 绿色, 表面 无毛, 背面 沿中脉 疏被褐 色的长 节毛, 叶柄长 0.8 — 2 厘米, 有 宽或狭 的翅, 基 部扩大 成鞘; 花葶 无叶, 稀有 1 一 2 枚叶, 叶鳞 片状, 线形, 长 3 — 14 毫米, 宽约 1 毫米, 无柄。 头 状花序 直立, 单生 于花葶 顶端; 总苞狭 钟形或 近圆筒 形, 径 1 一 1.2 厘米, 棕 褐色; 总 苞片约 3 层, 外 层狭三 角形, 长 6 — 8 毫米, 先端急 尖, 背 面沿中 脉密被 褐色长 节毛, 中层 稍长, 内层 椭圆状 条形或 披针状 条形, 长 12 — 15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并 常具蛛 丝状长 缘毛, 边缘 膜质, 背面沿 中脉散 生褐色 的长节 毛。 小花 12 — 15 朵, 舌状, 花冠蓝 紫色, 长达 2.5 厘米, 舌片 条形, 先端 平截, 具 5 个长 齿裂, 管部长 6 — 8 毫米。 瘦果椭 圆状圆 柱形, 长约 4.5 毫米, 褐色, 压扁, 具 6 条不 等粗的 纵肋; 冠毛 2 层, 棕 褐色, 长 10 — 13 毫米, 糙 毛状。 花果期 7 — 9 月。 产 于贡山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3500 — 3825 米 的高山 草地。 126. 山权 P 菊属 Hieracium L. 多年生 草本。 茎单生 或少数 簇生, 具分 枝或不 分枝。 基 生叶和 茎下部 叶在花 期常枯 
708  云 南植物 志  落 (国产 种); 茎生叶 多数, 互生, 叶片不 分裂, 边 缘具据 齿或稀 全缘, 具柄或 近无柄 C 头状花 序具多 数同型 小花, 少数 或多数 于茎、 枝顶排 列成圆 锥状、 伞房 状或假 伞形花 序, 有时 单生于 茎顶; 总苞圆 筒形或 钟形; 总苞片 3 — 4 层, 覆瓦状 排列, 外层 较短, 向内 渐长; 花序 托平, 蜂 窝状, 窝孔边 缘有小 齿或无 小齿, 有时边 缘呈缘 毛状。 小花全 部 两性, 舌状, 花冠 黄色, 极稀淡 红色或 白色, 舌片 条形, 顶端 平截, 具 5 齿裂; 花柱 分 枝细, 圆 柱形; 花 药基部 箭形。 瘦 果圆柱 形或椭 圆形, 有 8 — 14 条隆 起且等 粗的纵 肋, 顶端 平截, 无喙; 冠毛 1 一 2 层, 白色、 污 白色、 污黄 白色、 淡黄 色或稀 褐色, 槌 毛状, 易 折断。 约 1000 种, 分布于 欧洲、 亚洲、 美洲 与非洲 山地。 我国有 9 种, 集 中分布 于新疆 和 东北。 云南产 1 种。 1. 山柳菊 (植 物名实 图考) 图版 151: 1-5 伞花山 柳菊, 柳叶 蒲公英 Hieracium umbellatum L. (1753); C.B.Clarke (1876); Hook.f. (1881); Franch. (1883); Forb.et Hemsl. ( 1888); Ling ( 1935); S.Y.Hu (1966); 图鉴 ( 1975)*; Lauener (1976); Kitam.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秦 岭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广; 中国 植物志 (1997)*. Hieracium umbellatum L . ssp . umbellatum ( L. ) Zahn . var . com m ine Fries (1850); Hand.-Mazz. (1936); S.Y.Hu (196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H . umbellatum L . var . mongolicum Fries (1862); Chen (1934); S.Y.Hu (1966); H . sinense Vant. (1903); Levi. (1914); S.Y.Hu (1966).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80 (-150) 厘米。 根茎 极短, 生 多数黑 褐色的 须根。 茎单 一, 稀少数 簇生, 直立, 基 部粗达 6 毫米, 下部 或基部 常带紫 红色, 上部 具花序 分枝, 极稀不 分枝, 通常 无毛, 稀散 生小刺 毛或长 单毛, 上部 被白色 短毛。 基生 叶和茎 下部叶 在花期 枯落; 茎上 部叶披 针形、 长 圆状披 针形、 披针状 线形或 线形, 长 3 — 12 (-18) 厘米, 宽 0.5 — 2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楔形、 宽楔形 或圆, 边缘 全缘或 有不规 则 疏离的 锯齿或 尖齿, 表面 绿色, 无毛, 背面淡 绿色, 沿 脉及边 缘有短 硬毛, 无 叶柄, 上部叶 渐小。 头 状花序 少数或 多数, 于茎、 枝顶 排列成 伞房状 或伞房 圆锥状 花序, 极稀 单生于 茎顶; 花 序梗长 1 一 5 (— 8) 厘米, 密 被白色 短毛, 具 1 一 5 枚 钻形小 苞片; 总苞 钟形, 径 1.2 — 1.5 厘米; 总苞片 3 — 4 层, 外 层狭披 针形, 长 4 一 5 毫米, 中层 稍长, 内层 披针状 条形, 长 8 — 11 毫米, 全部总 苞片黑 绿色, 先端 急尖, 背面 无毛, 稀 基部被 白色 短毛。 小花 舌状, 花冠黄 色或金 黄色, 长 17 — 19 毫米, 舌片 条形, 顶端 5 齿裂, 管部 纤细, 长 5 — 6 毫米, 外面 疏被白 色细长 柔毛。 瘦果圆 柱状, 长 3 — 3. 5 毫米, 紫黑 色, 顶端 平截, 下部 渐窄, 有 10 条等粗 的肋; 冠 毛淡黄 色或黄 白色, 长 6 — 7 毫米, 糙 毛状。 花果期 7 — 9 月。 产于 德钦、 中甸、 维西; 生 于海拔 2600 — 33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中或 山坡。 我国除 华东、 华 南和青 海外, 其 余各省 区均有 分布。 欧洲至 中亚、 东亚、 日 本广泛 分布。 全草 药用, 清热 解毒、 利湿 消积, 治腹痛 积块、 痢疾、 尿路 感染、 疮疖。 
菊 科  709 
710  云南 植物志  127. 黄 瓜菜属 Paraixeris Nakai 一 年生或 二年生 草本。 茎 直立, 不 分枝或 分枝。 基生叶 在花期 枯萎, 极稀 生存; 茎 生叶 互生, 不分裂 或羽状 分裂。 头状 花序具 同型的 小花, 多数 或少数 于茎、 枝顶 排列成 伞房状 或伞房 圆锥状 花序; 总苞圆 筒状; 总苞片 (2 —) 3 层, 外 层小, 卵形, 内 层长, 椭 圆形、 狭椭 圆形、 披 针形、 狭披 针形、 披 针状椭 圆形或 线状椭 圆形, 基 部沿中 脉海绵 质增 厚或无 海绵质 增厚; 花序 托平, 无 托毛。 小花 5 — 20 朵, 全部 两性, 舌状, 花冠黄 色或桔 黄色; 花 柱分枝 纤细; 花药基 部具箭 头状附 属物。 瘦果椭 圆形、 狭 椭圆形 或坊锤 形, 黑色或 褐色, 具 10 — 12 条 纵肋, 上部沿 肋有小 刺毛, 顶端 渐窄成 粗喙; 冠毛 1 层, 白色, 糙 毛状, 易 脱落。 约 8 — 10 种, 分 布于东 亚和东 南亚。 我国有 6 种, 主要 分布在 东北、 华北。 云南产 2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基生 叶花期 枯落; 茎生 叶基部 圆耳状 抱茎, 无 叶柄; 植株 无毛; 头状花 序多数 1. H/RH P.denticulata 2 (1) 基生 叶花期 生存; 茎生叶 基部不 抱茎, 具 叶柄; 茎、 枝和叶 疏被具 节毛; 头状花 序少数 …… 2. 心叶 黄瓜菜 P.humifusa 1. 黄瓜菜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51: 6-7 秋苦 荬菜, 盘儿草 Paraixeris denticulata (Houtt. ) Nakai ( 1920) ; Shih ( 1993) ; 中国 植物志 ( 1997) * . Prenanthes denticulata Houtt . (1779); P . hastata Thunb . (1781); Youngia has- tata (Thunb.) DC. (1838); Lactuca denticulata (Houtt.) Maxim. ( 1874), p.p. ; Ling ( 1935); Hand.-Mazz. ( 1936); Ixeris denticulata (Houtt. ) Stebb. ( 1937), p.p.; S.Y.Hu ( 1967 ); 图鉴 ( 1975 )*, p.p.; / . denticulata (Houtt.) Stebb. ssp - Longi flora Stebb . et ssp . ramosissima (Benth. ) Stebb . (1937); Youngia denticulata (Houtt.) Kitam. (1942), (195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一 年生或 二年生 草本, 高 30 — 100 厘米。 主根圆 柱状, 上 部粗达 7 毫米, 具 多数侧 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紫 褐色或 褐色, 基 部粗达 8 毫米, 具多数 分枝, 茎和 枝具 纵棱, 无毛。 基生 叶和茎 下部叶 在花期 枯落; 茎 中部叶 卵形、 琴状 卵形、 椭 圆形、 狭椭圆 形或披 针形, 长 3 — 8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中部 溢缩, 基 部圆耳 状 抱茎, 边缘 有不规 则的疏 锯齿, 表面淡 绿色, 背面灰 绿色, 两面 无毛, 叶 柄无, 茎上 部叶 渐小, 边缘具 锯齿或 全缘。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茎、 枝顶 排列成 伞房状 或伞房 圆锥状 花序; 花序梗 纤细, 长 0.5 — 2 厘米, 无毛, 具 长不足 1 毫米的 钻形小 苞片; 总 複圆筒 状, 径 4 一 6 毫米; 总 苞片约 2 层, 外层 极小, 长卵 形或披 针形, 长 0.4 — 1 毫米, 先端 钝或 急尖, 内层 披针状 条形或 长圆状 条形, 长 7 — 9 毫米, 先 端钝, 果期 背面沿 中脉下 
菊 科  711  部常 海绵状 加厚, 全部 总苞片 绿色, 无毛。 小花 10 — 15 朵, 舌状, 花冠 黄色, 长 7 — 9 毫米, 舌片宽 条形, 顶端 平截, 具 5 个小 尖齿, 有 5 条细 纵脉, 管部 纤细, 长 2. 5 — 3 毫米。 瘦 果狭椭 圆形, 长 2 — 2. 5 毫米, 成熟时 黑色, 压扁, 每面有 5 条 隆起的 纵肋, 沿肋 密具小 刺毛, 先 端渐窄 成喙, 喙长 0.4 — 1 毫米, 黄 褐色; 冠毛 1 层, 白色, 糙毛 状, 长 3. 5 — 4 毫米。 花果期 9— 11 月。 产 文山、 西畴、 砚山、 富宁、 广南和 镇雄、 威信; 生 于海拔 900 — 17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中、 山坡、 路 边或岩 石隙。 我国除 新疆、 西 藏外, 大部分 省区有 分布。 日本、 朝 鲜、 蒙古、 俄 罗斯远 东地区 也有。 全草 药用, 祛风、 消肿、 清热 解毒, 治 肺病、 乳痈、 血淋、 疳肿、 跌打 损伤。 2. 心叶 黄瓜菜 (植 物分类 学报) 匍 枝苦菜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Paraixeris humifusa (Dunn) Shih (1993); 中国 植物志 (1997). Lactuca humifusa Dunn (1903); Crepis stolonifera Levi . ( 1913 ) , ( 1915 ) , ( 1918 ) , non Ixeris stolonifera A.Gray ( 1859), nec Lactuca stolonifera (A. Gray ) Benth . et Hook.f. (1873); Ixeris humifusa (Dunn) Stebb. (1937); S.Y.Hu (1967); 秦 岭植物 志 (1985); I . stebbinsiana Hand . -Mazz . (1938); Babe. (1947); S.Y.Hu (1967); Lauener (197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一年生 草本, 高 25 — 35 厘米。 主根圆 柱状, 上部粗 1.5 — 2 毫米, 向下 渐窄, 具侧 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通常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1 一 1.5 毫米, 具 分枝, 全 部茎枝 疏被白 色具 节毛。 基生叶 在花期 生存, 叶片 大头羽 状全裂 或稀不 分裂, 顶 裂片或 叶片心 状五角 形或多 角形, 长约 5 厘米, 宽约 9 厘米, 侧裂片 1 对, 极小, 卵 形或锯 齿状, 对 生或互 生, 叶 柄长达 13 厘米, 有极狭 的翅; 茎生 叶下部 和中部 的同基 生叶, 最 上部叶 披针形 或 圆状多 角形, 不 分裂, 基部截 形或宽 楔形, 具较 短柄, 全 部叶片 两面及 叶柄疏 被白色 具 节毛。 头 状花序 少数, 3 — 5 个 于茎、 枝顶排 列成疏 伞房状 花序; 花序梗 纤细, 长 0.7 — 1.5 厘米; 总苞圆 筒状, 径 2 — 3 毫米; 总苞片 3 层, 外层 和中层 极小, 卵形, 长 不足 1 毫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内层 披针状 条形, 长 6 — 7 毫米, 先 端钝, 背面沿 中脉下 部常 海绵质 加厚, 全部 总苞片 绿色, 背面 无毛。 小花约 10 朵, 舌状, 花冠 黄色, 长 7 — 8 毫米, 管部 纤细, 长约 1 毫米。 瘦果椭 圆形, 长约 3.6 毫米, 褐色, 稍 压扁, 每 面有 5 条 隆起的 钝肋, 上部沿 肋有小 刺毛, 先端 急尖成 粗喙, 喙长约 0.4 毫米; 冠毛 1 层, 白色, 糙 毛状, 长 3 — 3. 5 毫米。 根据 Hand. -Mazz. (1938)、 S.Y.Hu (1967)、 Lauener (1976) 的 记载, Ixeris steb- binsiana Hand. -Mazz. 昆明和 东川有 分布, 标本 未见。 产于 湖北和 四川。 128. 翅 果菊属 Pterocypsela Shih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茎 单一, 直立, 上部具 分枝。 基生叶 在花期 枯萎; 茎 生叶互 生, 分 裂或不 分裂。 头 状花序 同型, 多数 于茎、 枝顶排 列成伞 房状、 圆锥 状或总 状圆锥 花序; 总苞卵 球形; 总苞片 4 一 5 层, 覆瓦状 排列, 外层 较短, 向内 渐长, 全部 总苞片 
712  云南 植物志  质地 较厚; 花序 托平, 无 托毛。 小花 9 一 25 朵, 全部 两性, 舌状, 花冠 黄色, 稀 白色, 舌 片顶端 平截, 具 5 齿裂, 管 部喉口 有白色 柔毛; 花 柱分枝 纤细; 花药基 部具箭 头形的 附 属物。 瘦果倒 卵形、 椭圆形 或长椭 圆形, 黑色、 黑褐 色或红 褐色, 顶端 有粗短 的喙, 极 稀有丝 状喙, 压扁, 每面有 1 或 3 条 纵纹, 边缘有 宽翅, 翅厚 或薄; 冠毛 2 层, 白 色, 单毛 状或槌 毛状, 纤细。 约 7 种, 分布于 东亚。 我国 全产, 除西北 部外其 他各省 区均有 分布。 云南有 3 种, 产于滇 东北、 滇 中和滇 东南。 分种 检索表 1 (2) 茎中 下部叶 卵形、 椭 圆形或 菱形, 不 分裂; 头状 花序有 8 — 10 小花; 总苞 较小, 长 8 — 11 毫 米, 径 4 一 5 毫米; 瘦果 每面有 3 条 细纵肋 1. 高大 翅果菊 P.data 2 (1) 茎 中下部 叶羽状 分裂, 若 不分裂 则叶片 线形; 头状 花序有 20 — 26 小花; 总苞 较大, 长 12 — 15 毫米 , 径 5 — 8 毫米 ; 瘦果 每面有 1 条 细纵肋 。 3 (4) 茎生叶 无柄, 基部 不扩大 抱茎; 瘦果 的喙长 0.5—1.5 毫米 2. 翅果菊 P.indica 4 (3) 茎生叶 具柄, 基 部圆耳 状扩大 抱茎, 耳缘具 锯齿; 瘦果的 喙长约 2.8 毫米 3. 台湾 翅果菊 P.formosana 1. 高大 翅果菊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52: 1-4 高莴苣 (图鉴 ), 剪 刀草、 野苦麻 (浙江 ) Pterocypsela elata (Hemsl.) Shih (1988); 中国 植物志 (1997). Lactuca elata Hemsl . ( 1888 ) ; Diels ( 1901 ) ; Ling ( 1935 ) ; Hand . -Mazz. ( 1938 ) ; S.Y.Hu (1967); 贵州 植物志 (1989); Prenanthes hieracifolia Levi. (1912), (1914); Lactuca raddeana Maxim . var . e/aZa (Hemsl. ) Kitam. (1947); S.Y.Hu (1967); 图鉴 (1975); Lauener (1976); 秦岭 植物志 (1985). 一年 生或稀 二年生 草本, 高 70 — 150 厘米。 主根 垂直, 长达 6 厘米或 更长, 上部粗 达 8 毫米, 向下 渐窄, 具多数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有 时主根 不明显 而簇生 数条粗 线形的 须根, 并 具多数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 部粗达 7 毫米, 不 分枝, 具多 数细纵 棱, 无毛或 疏被具 节毛, 紫 红色或 略带紫 红色。 基生 叶和茎 下部叶 在花期 枯萎。 茎中下 部叶 卵形、 椭 圆形、 狭椭 圆形、 三 角状卵 形或稀 菱形, 长 6 — 10 厘米, 宽 2. 5 — 4 厘米, 先端急 尖或短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 缘具不 规则的 粗齿或 尖齿, 稀 无齿, 表 面绿色 或黄绿 色, 背 面淡绿 色或灰 绿色, 两 面沿脉 疏生长 节毛, 叶 柄长达 3 厘米, 具翅, 上 部叶渐 小, 菱 形至披 针形, 具短 翅柄至 无柄。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茎、 枝顶 排列成 狭长的 圆锥状 花序或 大型总 状圆锥 花序; 花序梗 纤细, 长 0.5 — 1.5 厘米, 具钻 形的小 苞片; 总苞钟 状圆 筒形, 径 4 一 5 毫米; 总苞片 3 — 4 层, 外层宽 卵形或 卵形, 长 1.5 — 2. 5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中层较 狭长, 内层 线状披 针形, 长 8 — 11 毫米, 先端钝 或圆, 全部 总苞片 带紫 红色。 小花 8 — 10 朵, 全部 两性, 舌状, 花冠 黄色, 长 9 一 10 毫米, 舌片 条形, 管 部长 4 一 5 毫米。 瘦果椭 圆形, 黑 褐色, 长 3. 5 — 4 毫米, 压扁, 边缘 有宽厚 的翅, 每面 冇 3 — 4 条细 纵肋, 喙 短粗, 长约 0.5 毫米; 冠毛 2 层, 白色, 纤细, 长 5 — 6 毫米。 
菊 禾斗  713  图 版 152 1 一 4. 高大 翅果菊 Pterocypselaelata(Hemsl.) Shih, 1. 植株 下部, 2. 植株 上部, 3. 头状 花序, 4. 瘦果和 冠毛; 5—7. 丽江 毛蟻菊 Chaetceeris likiangensis (French.) Shih, 5. 植株 下部, 6. 植株 h 部, 7. 头状 花序。 (王 凌绘) 
714  云南 植物志  花果期 7 — 9 月 。 产 大关、 彝良、 蒙自、 屏边; 生 于海拔 1200 — 1950 米 的林下 或山坡 草地。 吉林、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河南、 湖北、 湖南、 甘肃、 陕西、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州 有 分布。 俄罗 斯远东 地区、 朝鲜、 日本 也有。 ' 2. 翅果菊 (植 物分类 学报) 山莴苣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土人参 (楚雄 ), 苦 窝苣、 山莴苣 (江西 ), 山马草 (广东 ), 野莴苣 (海南 ), 多裂 翅果菊 (植物 分类学 报), 土 洋参, 山苦 英菜, 野生菜 Pterocypsela indica (L.) Shih (1988); 中国 植物志 (1997). Lactuca mdica L. (1771); DC. (1838); Merr. (1927), (1930), (1937), (1938); Ling (1935), p.p.; Hand.-Mazz. (1938); S.Y.Hu (1967); 图鉴 (1975)*; Lauener (197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秦岭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 Prenanthes laciniata Houtt. (1779) ; P . squarrosa Thunb . (1784) ; Lactuca brevirostris Champ. (1825); Benth. (1861); C.B.Clarke (1876); Hook.f. (1881); Forb.et Hem- si. (1888); Diels (1901); Lactuca squarrosa (Thunb. ) Miq. (1865); L . laciniata (Houtt.) Makino (1903) ; S.Y.Hu {\961) L . cavaleriei Levi. ( 1910) ,( 1914) ,( 1915) ; L . kouyangensis Levi. (1910), (1914), p.p. pro syn . sub L . elata Hemsl. ; S.Y.Hu (1967). 一 年生或 二年生 草本, 稀多 年生, 高 50 — 150 厘米。 主根 垂直, 圆 锥状, 长达 16 厘米或 更长, 上 部粗达 1.2 厘米, 向 下明显 变窄, 具多数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 部粗达 1.2 厘米, 不 分枝, 具 纵棱, 无毛, 淡 绿带紫 红色。 基 生叶在 花期枯 落, 数枚, 叶 片长达 28 厘米, 宽达 10 厘米, 通常一 回羽状 分裂, 侧裂片 1 一 5 对, 全 部裂片 披针状 线形或 条形, 顶裂片 最长, 下 部裂片 渐小, 有 时叶不 分裂, 披针状 线形或 线形, 边 缘具不 规则的 尖齿或 全缘, 极稀二 回羽状 分裂, 全部叶 片或裂 片先端 渐尖, 表 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 无毛, 叶柄长 1 一 3. 5 厘米, 具翅; 茎生 叶下部 的同基 生叶, 近 无柄或 无柄, 上部叶 渐小。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茎顶 排列成 圆锥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3 厘米, 具数 枚卵形 至披针 形的小 苞片; 总苞 钟状圆 筒形, 径 6 — 8 毫米; 总苞片 4 一 5 层, 外层宽 卵形、 卵 形或长 卵形, 长 3 — 4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中层较 狭长, 内层披 针状 线形或 条形, 长 12 — 15 毫米, 先端钝 或圆, 全部 总苞片 绿色, 边 缘带紫 红色。 小 花 20 — 26 朵, 全部 两性, 舌状, 花冠 黄色, 长 12 — 14 毫米, 舌片 条形, 管部长 4. 5 — 5.5 毫米。 瘦果椭 圆形, 成熟时 黑色, 长 4 一 5 毫米, 压扁, 边缘 有宽厚 的翅, 每面有 1 条细 纵脉, 先 端急尖 成喙, 橡长 0.5 — 1.5 毫米, 褐 黄色, 下部或 近基部 黑色; 冠毛 2 层, 白色, 纤细, 长 7 — 8 毫米。 花果期 7 — 11 月。 产于 盐津、 镇雄、 昆明、 安宁、 江川、 西畴、 金平、 元阳、 景洪、 景东和 鹤庆; 生 于海拔 330 — 1900 米的 林下、 林缘、 沟边、 路 边和耕 地边。 我国 东北、 华北、 华东、 华 中、 西南和 陕西有 分布。 俄 罗斯、 朝鲜、 日本、 菲 律宾、 印度尼 西亚及 印度西 北部也 有。 全草 药用, 有清热 利湿、 解毒 排脓、 活血 祛瘀之 功效。 
菊 禾斗  715  3. 台湾 翅果菊 (植 物分类 学报) 台湾 山苦荬 (台湾 ) Pterocypsela formosana (Maxim.) Shih (1988); 中国 植物志 (1997). Lactuca formosana Maxim. ( 1874) ; Forb.et Hemsl. ( 1888) ; Diels ( 1901 ) ; Ling (1935); Masam. (1938); Kitam. (1956); S.Y.Hu (1967); 台湾 植物志 (1978); L , morii Hayata (1919) . 一年生 草本, 高 50 — 150 厘米。 根常具 萝卜状 分枝。 茎 直立, 单生, 基 部粗达 7 毫 米, 上部具 长或短 的花序 分枝, 分 枝被长 刚毛至 无毛。 基生叶 在花期 枯落; 茎生 叶下部 和 中部的 轮廓椭 圆形、 长椭 圆形、 披针形 或倒披 针形, 羽状深 裂或近 全裂, 顶裂 片长披 针形、 线 状披针 形或三 角形, 侧裂片 2 — 5 对, 对生或 互生, 椭圆形 或宽镰 刀形, 上部 裂片 比下部 的大, 全 部裂片 边缘有 锯齿, 两面 粗糙, 背面沿 脉有小 刺毛, 叶 柄长达 5 厘 米, 具翅, 基 部圆耳 状扩大 抱茎, 耳缘具 锅齿, 茎 上部叶 渐小, 与中部 叶等样 分裂, 或 不分裂 而为披 针形, 边缘 全缘, 基部 圆耳状 扩大, 抱茎。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茎、 枝顶排 列成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5 — 16 毫米, 具 数枚小 苞片; 总苞 卵状圆 筒形, 径 5 — 7 毫 米; 总苞片 4 一 5 层, 外层宽 卵形, 长约 2 毫米, 先端长 渐尖, 中层较 狭长, 内 层狭披 针形或 椭圆状 条形, 长 12 — 15 毫米, 先端 渐尖。 小花约 20 朵, 全部 两性, 舌状, 花冠 黄色。 瘦果椭 圆形, 长约 4 毫米, 棕 黑色, 压扁, 边缘有 宽翅, 每面有 1 条 纵肋, 顶端 急尖 成喙, 橡 纤细, 长约 2.8 毫米; 冠毛 2 层, 白色, 长约 8 毫米。 据" 植物分 类学报 "记载 昆明有 分布, 标本 未见。 安徽、 江苏、 浙江、 江西、 福 建、 台湾、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有 分布。 129. 莴苣属 Lactuca L. 一 年生、 二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茎 直立, 单生, 具 分枝。 基生叶 在花期 生存, 茎生 叶 互生, 全部 叶片分 裂或不 分裂。 头 状花序 较小, 具同型 小花, 多数 于茎、 枝顶 排列成 伞 房状或 圆锥状 花序; 总苞 筒状长 卵形; 总苞片 3 — 5 层, 覆瓦状 排列, 外 层短, 向内 渐长, 质 地薄; 花序 托平, 无 托毛。 小花 7 — 25 朵, 全部 两性, 花冠 黄色, 舌状, 舌片 顶端 平截, 具 5 齿裂; 花 柱分枝 纤细; 花药 基部附 属物箭 头形, 有 急尖的 小耳。 瘦果倒 卵形、 倒 披针形 或长椭 圆形, 褐色, 顶 端急尖 成嫁, 喙 丝状, 通常长 于果体 2 — 4 倍, 有时与 果体近 等长或 稍短, 压扁, 每面有 3 — 10 条细 脉纹或 细肋, 稀每 面只有 1 条细脉 纹; 冠毛 2 层, 白色, 纤细, 糙毛状 或近单 毛状。 约 75 种, 主要分 布于北 美洲、 欧洲、 西亚至 中亚。 我国有 6 种, 其中 3 种产 新疆, 2 种产青 藏高原 东部, 1 种全 国各地 栽培。 云南有 2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茎生 叶长条 形或披 针状长 条形, 先端长 渐尖; 总 苞长达 15 毫米; 瘦果 每面有 2 — 4 条细纵 脉, 喙短于 果体; 野 生植物 1. 长 叶萬苣 L.dolichophylla 
716  云南 植物志  2 (1) 茎 生叶非 条形, 较宽, 先 端非长 渐尖; 总苞长 10 — 12 毫米; 瘦果 每面有 6 — 8 条细 纵肋, 喙 长于或 等长于 果体; 栽 培蔬菜 2. 莴宦 L.sativa 1. 长 叶莴苣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53: 1-2 长叶苣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 Lactuca dolichophylla Kitam . in Hara ( 1 966 ) ; Kitam .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 982 )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hih (1988); 中国 植物志 (1997). Chondrilla longi folia Wall. (1831), nom . nud . ; Mulgedium sagittatum Royle (1835) , non Lactuca sagittata Waldst.et Kir. (1799) ; Lactuca longi folia DC. (1838); C.B.Clarke (1876); Hook.f. (1881); Hand.-Mazz. (1936); Kitam. in Kihara (1955); S.Y.Hu (1967), (non Michx. 1803); L . handeliana S . Y . Hu ( 1 967 ) , (nom.nov.); L . xvallichiana Tuisl ( 1968) . 一 年生或 二年生 草本, 高约 1 米。 根 未见。 茎 单一, 直立, 下 部粗约 5 毫米, 上部 具多数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无毛。 基生叶 未见; 茎生叶 多数, 叶 片长条 形或披 针状长 条形, 长达 12 厘米, 宽 5 — 8 毫米, 先端长 渐尖, 基 部箭形 抱茎, 箭形两 侧的裂 片长达 1 厘米, 边缘 全缘, 两面 绿色, 无毛, 上部叶 渐小, 全部叶 无柄。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 茎、 枝顶 排成疏 圆锥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10 — 20 毫米, 具钻 形的小 苞片, 无毛; 总苞圆 筒形, 径 4. 5 — 5. 5 毫米, 果期宽 钟形或 钟形, 径 8 — 10 毫米; 总 苞片约 4 层, 覆瓦状 排列, 外层 极小, 宽 卵形或 卵形, 长 2 — 3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并 常带紫 红色, 中层渐 长, 内层 披针状 条形, 长达 15 毫米, 先端 急尖, 顶 端或有 时连背 面带紫 红色, 全部总 苞 片外面 无毛。 小花 10 — 20 朵, 花冠 黄色, 舌状, 长约 1 厘米, 舌片 条形, 管部 纤细, 长 3 — 4 毫米。 瘦果椭 圆形或 宽倒披 针形, 长约 5 毫米, 宽约 1 毫米, 褐色, 有 斑块, 成 熟时变 黑色, 压扁, 每面有 2 — 4 条细 纵肋, 顶 端急尖 成嫁, 喙 纤细, 长约 3 毫米; 冠毛 白色, 纤细, 单 毛状, 长 6 — 7 毫米。 花果期 9 月 前后。 产于 昆明、 大理、 德饮; 生 于海拔 1900 — 2400 米的 沟边灌 丛中。 西藏有 分布。 印 度西 北部、 尼 泊尔、 巴基 斯坦、 克什 米尔和 阿富汗 也有。 全草 药用, 清热 解毒。 2. 莴苣 (通称 ) 莴齊 Lactuca sativa L. ( 1753); DC. ( 1838); Gagnep.in Lecomte ( 1924); S.Y.Hu (1967); 图鉴 (1975)*;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秦岭 植物志 (1985); Shih (1988); 贵州 植物志 (1989)*; 中国 植物志 (1997). Lactuca scariola L. (3. sativa Moris ( 1840—1843) ; C. B. Clarke ( 1876)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一 年生或 二年生 草本, 高 25 — 120 厘米。 主根 垂直, 上 部粗达 1 厘米或 更粗, 具多 数长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上部 具花序 分枝, 茎 和枝绿 白色, 无毛。 基生 叶 多数, 叶 片倒披 针形、 椭圆 形至椭 圆状倒 卵形, 长 6 — 15 (-30) 厘米, 宽 1.5 — 6. 5 厘米, 先端 急尖、 钝 或圆, 基部心 形或箭 头状, 半 抱茎, 边缘浅 波状、 有 细齿或 全缘, 表面深 绿色, 背面绿 色或淡 绿色, 两面 无毛, 无 叶柄; 莲下部 叶同基 生叶, 上 部叶渐 
菊 科  717  图 版 153 '长 叶离宦 LactucadolichophyllaKitam., 1. 植株 中部, 2. 植株 上部; 3— 5. 苦荬菜 Ixeris polycephala Cass 3. 植株, 4. 瘦果和 冠毛, 5. 果横 切面。 (王 凌绘) 
718  云 南植物 志  小, 分枝 上的叶 极小, 苞 叶状, 卵状 心形, 长 2 — 12 毫米, 先端 急尖、 钝或稀 渐尖, 基 部 心形或 箭形, 抱茎, 全缘, 无柄。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茎、 枝顶 排列成 圆锥状 花序; 总 苞圆筒 形或狭 钟形, 径 5 — 6 毫米; 总苞片 5 — 6 层, 外层 宽三角 形或宽 卵形, 长约 1 毫 米, 中层三 角形、 披 针形至 卵状披 针形, 长 5 — 8 毫米, 内 层长披 针形, 长 10 — 12 毫 米, 边缘狭 膜质, 全部 总苞片 绿色, 先端 急尖, 背面 无毛。 小花 15 — 25 朵, 舌状, 花 冠 黄色, 长 10 — 12 毫米, 舌片 条形, 管部长 4 一 5 毫米。 瘦果倒 披针形 或长圆 状倒卵 形, 长约 4 毫米, 浅褐 色或灰 褐色, 压扁, 每面有 6 — 8 条细 纵肋, 顶 端急尖 成喙, 嫁 丝状, 长 4 一 5 毫米; 冠毛 2 层, 白色, 纤细, 微糙 毛状, 长 3. 5 — 4. 5 毫米。 花果期 2— 9 月。 . 滇中 和金沙 江流域 等地有 栽培。 我 国各地 栽培, 也有 野生。 本种 富含维 生素和 铁盐、 ^盐、 磯盐, 有较高 的营养 价值。 萬 苣有许 多栽培 品种, 如离荀 ( var . angustata Irish ex Bremer), 生菜 (var.ramosa Hort.), 卷 心莴苣 (var.capitataDC.) 等, 均为民 间常用 蔬菜。 全草 药用, 治 血尿、 小便 不利、 乳少、 肿毒。 130. 苦 荬菜属 Ixeris Cass.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茎 直立或 平卧, 上部 具花序 分枝或 自基部 分枝, 具匍 匐茎或 无。 基生叶 在花期 生存; 茎生叶 多数或 少数, 互生, 叶片不 分裂或 分裂。 头状花 序具同 型 小花, 少数 或多数 于茎、 枝顶 排列成 伞房状 花序; 花序梗 纤细; 总菟圆 筒形或 钟形, 有时 果期呈 卵形; 总苞片 2 — 4 层, 质 地薄, 外层极 短小, 中、 内 层长; 花序 托平, 无 托毛。 小花 10 — 26 朵, 全部 两性, 舌状, 花冠 黄色, 舌片 条形, 先端 平截, 具 5 个小 齿裂; 花 柱分枝 纤细; 花药 基部附 属物箭 头形。 瘦 果纺锤 形或椭 圆形, 褐色, 压扁, 有 10 条尖 翅状的 纵肋, 无毛, 先 端渐尖 成嫁, 喙 纤细, 长 或短, 但 都短于 果体; 冠毛 2 层, 白色, 不 等长, 糙 毛状。 约 20 种, 分 布于东 亚和东 南亚。 我国有 4 种, 主产 华东和 华南, 个 别种分 布于东 北和 西南。 云南有 1 种。 1. 苦荬菜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53: 3-5 多 头苦菜 (图鉴 ), 多 头莴苣 (广州 ) Ixeris polycephala Cass. (1822); DC. (1838); Nakai (1924); Kitam. (1935), (1939), in Kihara (1955), (1956); Hand.-Mazz. (1936), (1938); S.Y.Hu (1967); 图鉴 (1975)*;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秦 岭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 Shih (1993); 中国 植物志 (1997) * . Lactuca polycephala (Cass.) Benth. in Benth.et Hook. f . ( 1873); C.B. Clarke (1876); Hook.f. (1881); Franch. ( 1884); Ling ( 1935); Hand.-Mazz. ( 1936); S.Y.Hu (1967); L . biauriculata Levl.et Vant. (1909). 一年生 草本, 高 8 — 60 厘米。 主根圆 柱形, 延长, 上 部粗约 2 毫米, 向下 渐狭, 具 长侧根 和多数 纤维状 细根。 茎 直立, 绿 色或略 带淡紫 红色, 基部粗 1 一 2. 5 毫米, 具分 
菊 科  719  枝, 茎和枝 无毛。 基生叶 数枚, 在花期 生存, 叶片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5 — 10 毫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渐狭, 边缘 全缘, 稀下部 具疏小 尖齿, 表 面暗绿 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 无毛, 叶 柄短或 近无; 茎下部 叶同基 生叶, 上部叶 渐小, 全部茎 生 叶基部 箭形, 抱茎, 箭形 两侧的 裂片三 角形、 长 三角形 或稀长 圆状三 角形, 长达 2 厘 米, 有时基 部圆, 不明显 抱茎, 边缘 全缘, 无柄, 其 他同基 生叶。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 茎、 枝顶 排列成 伞房状 花序; 花序梗 纤细, 长 0.5 — 3 厘米, 无毛; 总苞圆 筒形, 径 3 — 4 毫米, 果 期呈卵 球形, 径 5 — 6 毫米; 总 苞片约 4 层, 外面 2 层 极小, 宽卵 形或卵 形, 长 0.5 — 1 毫米, 先 端钝、 急尖 或圆, 里面 2 层 披针状 条形, 长 5 — 6 毫米, 先端钝 或 急尖, 最内层 边缘白 膜质, 全部总 苞片深 绿色, 无毛。 小花 15 — 20 朵, 舌状, 花冠 黄色, 长 8 — 9 毫米, 舌片 条形, 先端 平截, 具 5 小齿, 管部长 3. 5 — 4 毫米。 瘦 果近纺 锤形, 长 2 — 3 毫米, 褐色, 无毛, 具约 10 条尖 翅状的 纵肋, 顶端 具嫁, 喙 纤细, 长 1—1.5 毫米; 冠毛 2 层, 白色, 纤细, 长 3 — 4 毫米。 花果期 1 一 4 月。 产于 大理、 景东、 嵩明、 昆明、 麻 栗坡; 生 于海拔 1000 — 2400 米的 荒坡、 路边或 田中、 水中。 江苏、 安徽、 浙江、 江西、 福建、 台湾、 湖南、 广东、 广西、 陕西、 四 川、 贵州有 分布。 喜马拉 雅地区 各国、 中 南半岛 和日本 也有。 全草 药用, 有清热 解毒、 去腐 化脓、 止血 生肌、 利湿 消痞之 功效。 131 . 小 苦荬属 Ixeridium (A. Gray) Tzvel. 多年生 草本, 或稀一 年生。 茎 直立, 上部具 花序分 枝或稀 自基部 分枝, 有 时不分 枝。 基生叶 在花期 生存, 极稀 枯落; 茎生叶 互生, 通常 多数, 有时 极少且 退化, 叶片羽 状分 裂或不 分裂。 头 状花序 具同型 小花, 多数 或少数 于茎、 枝 顶排成 伞房状 花序; 花序 梗 纤细; 总苞圆 筒形; 总苞片 2 — 4 层, 质 地薄, 外 层短, 向内 渐长; 花序 托平, 无托 毛。 小花 (5 —) 7 — 27 朵, 全部 两性, 舌状, 花冠 黄色, 极稀白 色或紫 红色, 舌片条 形, 先端 平截, 具 5 个小 齿裂; 花 柱分枝 纤细; 花药 基部附 属物箭 头形。 瘦果 长椭圆 形、 长椭 圆状披 针形、 纺键形 或长圆 锥状, 褐 色或稀 黑色, 压 扁或稍 压扁, 有 8 — 10 条 高起的 钝肋, 上 部沿肋 常有向 上的小 硬毛, 顶 端急尖 成喙, 喙 细长, 比果 体短; 冠毛 2 层, 白色或 褐色, 不 等长, 糙 毛状。 约 20 — 25 种, 分 布于东 亚和东 南亚。 我国有 13 种, 各省区 均有。 云南产 4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基生叶 和茎下 部叶三 角状、 五 角状或 披针状 戟形; 植株疏 被具节 短腺毛 1 - 戟叶 小苦卖 I . sagittaroides 2 (1) 叶不为 戟形; 全株 无毛。 3 (6) 冠毛 白色。 4 (5) 基生 叶羽状 分裂或 至少含 羽状分 裂叶; 总苞长 7 — 10 毫米 2. 中华 小苦卖 I.chinense 5 (4) 基生叶 全缘; 总苞长 5 — 6 毫米 3. 云南 小苦卖 1 • yunnanense 
720  云 南植物 志  6 (3) 冠毛浅 褐色或 淡黄色 4. 细叶 小苦卖 I.gradle 1. 戟叶 小苦卖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54: 1-3 茨 IS 叶苦菜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Ixeridium sagittaroides (C.B.Clarke) Shih (1993); 中国 植物志 (1997)* . ChondriLla sagittata Wall. (1831), nom . nud . ; Lactuca sagittaroides C.B.Clarke (1876); Hook.f. (1881); Ixeris sagittaroides (C.B.Clarke) Stebb. (1937); Kitam. (196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40 厘米。 根 茎长达 4 厘米或 更长, 圆 柱状, 粗达 7 毫米, 有 时呈结 节状, 膨大的 节粗达 2 厘米, 须根 多数, 纤细。 茎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2 — 3 毫 米, 具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被极 稀疏的 具节短 腺毛, 先端毛 较密。 基生叶 数枚, 叶片 三 角状、 五 角状或 披针状 戟形, 长 1.5 — 6 厘米, 基部宽 1 一 5. 5 厘米, 先端 急尖、 渐尖 或 稀圆, 边缘 有不规 则的细 尖齿,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无 毛或沿 背脉疏 生具节 短毛, 叶柄长 3 — 11 厘米, 具 狭翅, 翅缘全 缘或上 部有细 尖齿; 茎生叶 少数, 下 部叶同 基 生叶, 但 较小, 中上部 叶小, 狭披 针形至 披针状 线形, 长 0.6 — 2 厘米, 宽 1 一 3 毫 米, 无 叶柄。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茎、 枝顶 排列成 伞房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0.5 — 1 厘米, 被 具节短 腺毛, 有钻 形的小 苞片; 总苞圆 筒形, 径 4 一 5 毫米; 总苞片 2 — 3 层, 外层长 卵 形或披 针形, 长 1 一 2 毫米, 先端 急尖, 背面无 毛或散 生具节 短毛, 内层 披针状 条形, 长 6 — 7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边缘白 膜质。 小花 8 — 16 朵, 全部 两性, 舌状, 花冠黄 色, 长 9 一 10 毫米, 舌片 条形, 先端 平截, 具 5 个 小齿, 管 部长约 3 毫米。 瘦果 长椭圆 状披 针形, 褐色, 先端 急尖成 细喙; 冠毛 2 层, 白色, 糙 毛状, 长约 6 毫米。 花果期 3— 4 月。 产于 腾冲、 景东、 双江、 思茅、 红河; 生 于海拔 1500 — 1900 米的 山坡或 荒地。 缅 甸、 印度、 不丹、 尼 泊尔有 分布。 2. 中华 小苦卖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54: 4-6 变色 山苦菜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山苦荬 (图鉴 ), 窄叶 小苦荬 (植物 分类学 报), 剪 刀甲、 飞天台 (四川 ), 奶 装菜、 面 条子、 苦荬菜 (陕西 ), 禾叶 苦菜、 兔子菜 (江 苏), 苦菜, 败酱, 小号 蒲公英 Ixeridium chinense (Thunb. ) Tzvel. (1964); Shih (1993); 中国 植物志 (1997). Prenanthes chinensis Thunb . ( 1784 ), p.p. ; P • graminea Fisch . ( 1812 ) ; Lagoseris vercicoLor Fisch . ex Link (1822); Barkhausia vercicolor (Fisch. ex Link) Spreng (1832 ); Youngia chinensis (Thunb.) DC. ( 1838 ); Lactuca crepidioides Vant. (1903); L . rubro-lutea Vant. (1903); S.Y.Hu (1967); L. chinensis (Thunb.) Nakai (1903); Chang (1934); Ling (1935), p.p.; Hand.-Mazz. (1936); S.Y.Hu (1967); Crepis pseudovirens Levi. (1912) , (1915) ; Babe. (1947) ; Lactuca hallaisanensis Levi. (1913) ; L . flavissima Hayata (1919)*; L . lacerrima Hayata (1919); Ixeris chinensis (Thunb. ) Nakai (1920); Kitam. (1935), (1956); Hand.-Mazz. ( 1938); S. Y.Hu (1967); 图鉴 (1975)*; Lauener (197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秦岭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 I. graminea (Fisch. ) Nakai 
图版 154 - 1—3, 戟叶 小苦荬 Ixeridiumsagittaroides (C.B.Clarke) Shih, 1. 植株 下部, 2. 植株 1: 部, 3. 舌 状花; 4 一 6. 中 华 小苦荬 I.chinense (Thunb.) TzveL, 4. 植株, 5. 舌 状花, 6. 瘦果和 冠毛。 (王 凌绘) 
722  云 南植物 志  (1922 ); I . Icmceolata Chang ( 1932); / . chinensis ( Thunb. ) Nakai ssp . vercicolor (Fisch.ex Link) Kitam. (1935), (1940), (1956); Lauener (1976);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Ixeridium gramineum (Fisch.) Tzvel. (1964); Shih (1993); 中国 植物志 (1997); Ixeris dentata auct.non (Thunb.) Nakai : 图鉴 (1975)*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2. 5 — 30 厘米。 根 茎短, 粗 2 — 5 毫米, 不 分枝或 有少数 分枝; 主 根圆 柱状, 长达 10 厘米, 上 部粗达 2 毫米, 向下 渐窄, 具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有时主 根不 明显而 具多数 簇生的 须根。 茎 1 一 5, 直立或 弧曲, 基部粗 0.5 — 3 毫米, 具 分枝, 茎和枝 无毛。 基生叶 数枚, 叶片椭 圆形、 长椭 圆形、 长披 针形、 长倒披 针形或 线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0.5 — 8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基部 渐狭, 边缘 全缘、 不 规则的 疏齿或 羽状 浅裂至 深裂, 若分 裂则顶 裂片长 三角形 或长披 针形, 侧裂片 1 一 7 对, 全部 叶两面 淡绿 色或黄 绿色, 无毛, 叶柄长 2 — 9 厘米, 具鞘, 有时近 无柄; 茎生叶 1 一 4 枚, 同基 生叶, 但 较小, 通常不 分裂, 无柄, 或有 时无茎 生叶。 头 状花序 多数, 在茎、 枝 顶排列 成 伞房状 或伞房 圆锥状 花序; 花序梗 纤细, 长 0.5 — 3 厘米, 无毛, 具钻 形的小 苞片; 总苞圆 筒形, 径 3 — 7 毫米; 总苞片 2 — 3 层, 外层卵 形或狭 卵形, 长 0.8 — 1.5 毫米, 内层近 条形, 长 7 — 10 毫米, 边缘狭 膜质, 全部总 苞片绿 色或淡 绿色, 先端 急尖, 背面 无毛。 小花 数朵, 全部 两性, 舌状, 花冠 黄色, 极 稀紫红 色或红 黄色, 长 10 — 13 毫米, 舌片 条形, 先端 5 小齿, 管部长 2 — 4 毫米。 瘦 果近纺 锤形, 长 2. 5 — 3 毫米, 褐 色或红 褐色, 具 10 条 纵肋, 沿 肋有小 刺毛, 顶 端渐窄 成喙, 喙 纤细, 长 2 — 3 毫米; 冠毛白 色, 长 5 — 6 毫米。 花果期 2 — 8 月。 我 省除西 南部外 大部分 地区有 分布; 生 于海拔 1000 — 3000 米的 林下、 山坡 草地、 路边、 水边、 荒地、 田粳。 我 国各地 常见。 朝鲜、 蒙古和 俄罗斯 也有。 本种变 异幅度 很大, 在 云南标 本中很 难分出 I. gramineum 等种和 变种, 故采纳 Lauene (1976) 的 意见, 予归入 I.chineme 而作 为一多 型种。 全草 药用, 有清热 解毒、 、} ^肺 火、 凉血、 止血、 止痛、 调经、 活血、 化腐生 肌之功 效。 3. 云南 小苦卖 (植 物分类 学报) Ixeridium yunnanense Shih (1993) * ; 中国 植物志 (1997) * . 多年生 草本, 高 6 — 18 厘米。 根茎长 常不逾 1 厘米, 粗 2 — 3 毫米, 簇生数 条线形 的 须根, 具多数 纤维状 细根, 有时 明显具 主根, 主 根长达 6 厘米, 上 部粗约 2 毫米, 向 下 渐窄, 有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1 一 2, 直立, 基部粗 0.5 — 1 毫米, 具 分枝, 茎和枝 具 纵棱, 无毛。 基生叶 数枚, 叶 片狭椭 圆形、 狭 倒卵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1 一 3 厘米, 宽 3 — 8 毫米, 先 端圆或 急尖, 具小 尖头, 基部 渐狭, 边缘 全缘, 两面 绿色, 无毛, 叶柄 长 1 一 2 厘米, 纤细; 茎生叶 少数, 下部叶 1 一 3 枚, 同基 生叶, 具 短柄, 上部叶 极小, 钻形, 长 1 一 8 毫米, 宽 0.5 — 1.5 毫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两面 无毛, 无 叶柄。 头状花 序 多数或 少数, 于茎、 枝顶 排列成 圆锥状 花序; 花序梗 纤细, 长1一3.5 (— 5) 毫米, 无毛, 具 钻形小 苞片; 总苞圆 筒形, 径 4 一 6 毫米; 总苞片 2 层, 外层 极小, 卵 形或狭 卵形, 长 0.7 — 1 毫米, 宽 0.4 — 0.6 毫米, 先端 急尖, 内层 椭圆状 条形, 长 5 — 6 毫米, 
菊 科  723  宽 0.5~0.8 毫米, 先端 急尖, 边缘狭 膜质, 全部 总苞片 绿色, 无毛。 小花 8 — 11 朵, 全部 两性, 舌状, 花冠 黄色, 长 10 — 13 毫米, 舌片 条形, 先端 平截, 具 5 个 小齿, 管 部 纤细, 长 2 — 3 毫米。 瘦果狭 纺捶形 或长椭 圆形, 长 3 — 3. 2 毫米, 黄 褐色, 具 10 条 细 纵肋, 上部沿 肋有小 刺毛, 顶 端渐窄 成喙, 喙 纤细, 长约 1 毫米; 冠毛 2 层, 白色, 纤细, 长 3. 8 — 4 毫米。 花果期 6 月 前后。 产凤庆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1750 米 的山坡 草地。 4. 细叶 小苦荬 (植 物分类 学报) 尖刀菜 (西畴 ), "拢 布" (丽江 纳西族 语), 细 叶苦菜 (图鉴 ), 苣 苣粉, 粉苞苣 Ixeridium gracile (DC.) Shih (1993);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7). Lactuca gracilis DC. (1838); Ixeris gracilis (DC. ) Stebb. (1937); Hand. -Mazz. (1938); S.Y.Hu (1967); Kitam. (1969), in Hara (1971); 图鉴 (1975)*; Lauener (1976);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 藏植物 志 (1985)* ; 秦岭 植物志 (1985)* ; 贵州 植物志 (1989)* ; Lactuca beauverdiana Levi. (1910), (1914).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80 厘米。 根茎 极短, 簇生 多数有 纤维状 分枝的 须根, 有时具 主根, 主 根长达 10 厘米, 粗达 3 毫米。 茎 直立, 基部粗 1 一 3 毫米并 常带紫 红色, 自基 部 分枝或 仅上部 分枝, 茎和枝 无毛。 基生叶 数枚, 叶 片狭椭 圆形、 线状椭 圆形或 线形, 长 5 — 16 厘米, 宽 0.4 — 1.5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基部 渐狭, 边缘 全缘, 极 稀近基 部有缘 毛状细 尖齿, 表面 绿色, 背 面淡绿 色或有 时略带 紫色, 两面 无毛, 叶柄长 2 — 3 厘米, 有时 极短, 常具 狭翅, 基 部有带 紫红色 的鞘; 茎生叶 少数, 狭披 针形、 披 针状线 形或 线形, 自 下向上 渐小, 全缘, 无 叶柄, 其 他同基 生叶。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茎、 枝顶 排列成 伞房状 或伞房 圆锥状 花序; 花序梗 纤细, 长 0.7 — 2 厘米, 无毛, 具钻形 的小苞 片; 总苞圆 筒形, 径 (1.5 —) 2-4 (-5) 毫米, 绿 色或淡 绿色; 总苞片 2 层, 外层 2 — 3 枚, 卵形, 长不足 1 毫米, 先端 急尖, 内层 7 — 8 枚, 条形, 长 5 — 7 毫米, 先端 急尖 或钝, 边缘狭 膜质。 小花 5 — 7 朵, 全部 两性, 舌状, 花冠 黄色, 极稀 白色, 长 9 一 10 毫米, 舌片 条形, 先端 平截, 具 5 小齿, 管部 纤细, 长 2. 5 — 3 毫米。 瘦 果纺锤 形, 长 2. 5 — 3 毫米, 褐色, 有约 10 条细 纵肋, 先 端渐窄 成喙, 橡 纤细, 长 0.7 — 1 毫 米; 冠毛 2 层, 浅褐 色或淡 黄色, 糙 毛状, 长 2. 5 — 3. 5 毫米。 花 果期几 全年。 我省除 西双版 纳外, 其他地 区广泛 分布; 生 于海拔 800 — 39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中、 山坡 草地、 耕地、 荒地、 水边、 路旁。 浙江、 江西、 福建、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陕西、 甘肃、 四川、 贵州和 西藏有 分布。 缅甸、 印度西 北部、 不丹、 尼泊尔 也有。 全草 药用, 清热、 解毒、 止痛。 132. 毛 麟菊属 Chaetoseris Shih 多年生 草本。 叶 羽状分 裂或不 分裂。 头 状花序 具同型 小花, 多数 或少数 于茎、 枝顶 排列成 圆锥状 花序、 总状 花序或 伞房状 花序; 总苞 钟形、 长卵 形或圆 筒形; 总苞片 3 — 5 
724  云南 植物志  层, 覆 瓦状排 列或不 明显的 覆瓦状 排列, 背面沿 中脉有 1 行扁 刚毛或 无毛; 花序 托平, 无 托毛。 小花 10 — 40 朵, 全部 两性, 舌状, 花冠 红色或 蓝色, 稀 黄色或 白色; 花柱 2 分枝, 分枝 纤细; 花 药基部 有箭头 形的附 属物。 瘦果椭 圆形、 狭 椭圆形 或倒披 针形, 黑 色或 褐色, 压扁, 边缘 加宽、 加厚, 每面有 3 — 6 条高 起的钝 纵肋, 肋上和 肋间有 短毛, 上 部及边 缘有向 上的短 硬毛, 顶 端急尖 或渐尖 成喙, 喙长 1.5 — 4 毫米, 粗 或细; 冠毛 2 层, 外层 极短, 糙 毛状, 有时 退化或 无外层 冠毛, 内 层长, 白色, 糙毛 状或髯 毛状。 18 种, 分布于 我国西 南部至 不丹、 锡金、 尼 泊尔。 我国 18 种均有 分布。 云南产 14 种, 主要分 布于滇 西北, 滇中和 滇东北 有少数 种类。 分种 检索表 1 (8) 小 花花冠 黄色或 白色。 2 (3) 植株 无毛; 叶一 回羽状 深裂, 侧裂片 6 — 9 对, 全 部裂片 菱形; 总苞 较小, 长不足 1 厘米 1. 菱裂 毛续菊 C.rhombiformis 3 (2) 植株 被毛; 叶裂 片不为 菱形; 总苞 较大, 长 1.2 — 1.8 厘米。 4 (7) 叶一 回羽状 分裂, 侧裂片 1 一 3 对。 5 (6) 叶顶裂 片卵形 至长三 角形; 总苞长 1.2 — 1.5 厘米, 径 5 — 6 毫米; 瘦果 每面具 3 (— 5) 纵 肋; 茎高 60 — 150 厘米, 被 多节毛 2. 黄花 毛续菊 C.lutea 6 (5) 叶顶 裂片宽 心形; 总苞长 1.5 — 1.8 厘米; 瘦 果每面 具多数 纵肋; 茎高 15 — 27 厘米, 被刚 毛 和腺毛 • 3. 鹤庆 毛鳞菊 C. hirsute 7 (4) 叶二 回羽状 全裂, 顶 裂片披 针形, 侧裂片 3 — 6 对, 二 回裂片 1 一 2 对 4. 云南 毛续菊 C.yunnanensis 8 (1) 小 花花冠 蓝色或 紫色。 9 (12) 叶不 分裂。 10 (11) 茎 上部、 花 序梗和 总苞片 背面疏 被淡黄 色或黄 褐色纤 细的具 节腺毛 5. 滇藏 毛鳞菊 C. hastate 11 (10) 茎 上部、 花序梗 和总苞 片背面 密被紫 红色或 褐色粗 壮的具 节腺毛 6. 蓝花 毛鳞菊 C.cyanea 12 (9) 叶 分裂。 13 (22) 总苞 片背面 无毛; 头 状花序 较大, 少 数于茎 枝顶排 成总状 花序。 14 (15) 头状花 序大, 总苞宽 钟形或 钟形, 长 20 — 27 毫米, 径 18 — 25 毫米 7. 大花 毛续菊 C.grandiflora 15 (14) 头 状花序 较小, 长 15 — 20 毫米, 径 7 — 10 毫米。 16 (17) 叶倒 向羽状 深裂, 顶 裂片披 针形; 头状 花序有 30 朵以上 的小花 • …" 8. 戟裂 毛鳞菊 C.taliensis 17 (16) 叶大 头羽状 深裂, 顶 裂片较 宽大; 头状花 序含较 少花。 18 (19) 植株较 矮小; 茎不 分枝; 基生叶 在花期 生存; 叶顶 裂片先 端钝, 侧裂片 3 — 5 对, 叶 柄基部 不抱茎 9. 长叶 毛续菊 C.dolichophylla 19 (18) 植 株高达 1 米; 茎具 分枝; 基生叶 在花期 枯落; 叶 顶裂片 先端长 渐尖, 侧裂片 1 一 3 对, 叶 柄基 部耳状 抱茎。 
菊 科  725  20 (21) 叶 顶裂片 长卵形 至狭披 针形, 侧裂片 2 — 3 对, 平展, 两面近 无毛; 外层总 苞片边 缘无毛 10. 光巷 毛鳞菊 C.leiolepis 21 (20) 叶顶 裂片三 角形, 侧裂片 1 对, 人字形 下倾, 两面被 具节短 腺毛; 外 层总苞 片边缘 散生白 色 扁缘毛 11. 景东 毛鳞菊 C.ciliata 22 (13) 总苞 片背面 沿中脉 被毛; 头状花 序径仅 4 一 6 毫米, 多数排 成圆锥 花序。 23 (24) 叶大 头羽状 全裂, 顶 裂片三 角形或 卵形, 侧裂片 1 一 2 对; 花序 梗密被 纤细的 具节短 腺毛; 小花 19— 23 朵; 瘦果 黑褐色 12. 毛销菊 C.lyriformis 24 (23) 叶羽状 深裂, 顶裂片 较狭, 侧裂片 3 — 5 (—7) 对; 花 序梗密 被粗壮 平展的 具节长 腺毛; 小 花 7 — 10 朵; 瘦果 红褐色 13. 丽江 毛鎖菊 C.likiangensis 附: 14. 东川 毛蛾菊 C.bonatii 1. 菱裂 毛鳞菊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55: 1-3 Chaetoseris rhombiformis Shih (1991)* ; 中国 植物志 ( 1997) • 多年生 草本, 高 60 — 70 厘米。 根 茎短, 密 盖褐色 的枯叶 残基; 根 多数, 簇生, 粗 线形, 具少数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3 — 5 毫米, 上部 具花序 分枝, 茎具 多数细 纵棱, 全 部茎枝 无毛。 基生叶 在花期 枯落; 茎生叶 下部的 叶片轮 廓狭椭 圆形, 长 14 一 17 厘米, 宽 5 — 8 厘米, 一 回羽状 深裂, 侧裂片 6 — 9 对, 全 部裂片 菱形、 三角 状菱形 或戟状 菱形, 先端 急尖, 具长约 1 毫米的 尖头, 边缘 全缘, 两面 无毛, 叶柄长 4 一 7 厘 米, 具翅, 基部 扩大成 宽鞘, 茎 中上部 叶同下 部叶, 但叶片 较小、 裂片 较少和 翅柄较 短, 基 部圆耳 状扩大 抱茎。 头 状花序 多数, 在茎 顶排列 成长达 30 厘 米的狭 圆锥状 花序; 花序梗 纤细, 长 0.5 — 1.5 厘米, 具 1 一 2 枚钻 形的小 苞片, 无毛; 总苞 圆筒形 (果 期钟 状圆 筒形) , 径 3 — 4 毫米; 总苞片 3 — 4 层, 覆瓦状 排列, 外层 披针形 或狭披 针形, 长 1.5 — 2 毫米, 先端 急尖, 中层较 狭长, 内层 线状披 针形, 长 7 — 9 毫米, 先端钝 或圆, 全部 总苞片 无毛。 小花 11 一 13 朵, 全部 两性, 舌状, 花冠 黄色, 长 5 — 6 毫米, 舌片条 形, 先端 平截, 具 5 个 小齿, 管部长 1.5 — 2 毫米。 瘦 果倒披 针状椭 圆形, 长约 3 毫米, 黑 褐色, 压扁, 边缘 加宽、 加厚, 每面有 4 一 5 条 纵肋, 沿边 缘和纵 肋具极 细的短 直毛, 顶 端急尖 成喙, 喙长约 1 毫米, 褐色; 冠毛 2 层, 白色, 外层 极短, 糙 毛状, 内层长 3. 5 — 4. 5 毫米, 微糙 毛状。 花果期 7 月 前后。 产 于洱源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于山 坡灌丛 林内。 2. 黄花 毛鳞菊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55: 4-7 黄花蓝 岩参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Chaetoseris lutea (Hand. -Mazz. ) Shih (1991); 中国 植物志 (1997). Cicerbita cyanea (D.Don) Beauv. var. /wim Hand . -Mazz . (1936); S. Y.Hu (1966)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Chaetoseris sichuanensis Shih (1991), quoad T.T.Yu 10588; 中国 植物志 (1997), quoad specim. Yunnan. 多年生 草本, 高 60 — 150 厘米。 根茎 粗短, 长达 3 厘米或 更长, 粗达 1.3 厘米, 生 多数 线形的 须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4 一 7 毫米, 中部具 分枝, 上部 有花序 分枝, 全 部茎、 枝上部 和花序 总轴被 密或疏 的具节 腺毛。 基 生叶和 茎最下 部叶在 花期 枯落; 茎中、 下 部叶轮 廓长卵 形或三 角状长 卵形, 长 10 — 13 厘米, 宽 6 — 8 厘米, 一 回羽状 深裂, 顶裂片 卵形、 三角形 或长三 角形, 长 5 — 8 厘米, 宽 1.5 — 6 厘米, 先端 
图 版 155 1—3. 菱裂 毛憐菊 Chaetoseris rhombiformis Shih, 1. 植株 下部, 2. 植株 上部, 3. 瘦果和 冠毛; 4—1. 黄 花毛麟 菊 C.lutea (Hand.-Mazz.) Shih, 4. 植株 下部, 5. 花 序枝, 6. 舌 状花, 7. 瘦果 和外层 冠毛。 (王 凌绘) 
菊 禾斗  727  长 渐尖, 侧裂片 1 一 3 对, 椭 圆形、 半 椭圆形 或近三 角形, 先端 急尖, 全 部裂片 边缘具 不规 则的尖 锅齿, 先 端和齿 端具小 尖头,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被 密或疏 的具节 糙毛, 叶柄长 6 — 10 厘米, 基 部扩大 成销, 茎 上部叶 渐小, 最 上部叶 线形, 全缘, 无 柄。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茎、 枝顶 排列成 圆锥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0.5 — 4 厘米, 被 具节腺 毛, 具钻 形的小 苞片; 总苞圆 筒形或 钟状圆 筒形, 径 5 — 6 毫米, 果期达 10 毫米; 总苞 片约 4 层, 外层披 针形, 长 4 一 5 毫米, 中层较 狭长, 中、 外 层先端 急尖, 背面 沿中脉 有 1 行 刚毛, 内层 披针状 线形, 长 12 — 15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背面 无毛。 小花 10 — 14 朵, 全部 两性, 舌状, 花冠 黄色或 白色, 长 11 一 12 毫米, 舌片 条形, 先端具 5 个小 齿, 管部长 4 一 6 毫米。 瘦 果倒披 针状椭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黑 褐色, 压扁, 边 缘加宽 加厚, 每面具 3 ( — 5) 条细 纵肋, 沿 边缘和 肋被细 直毛, 顶 端急尖 成喙, 喙长约 2 毫 米, 黄 褐色; 冠毛 2 层, 白色, 外层 极短, 糙 毛状, 内层长 7 — 8 毫米, 微糙 毛状。 花果期 9 一 11 月。 产于 德钦、 维西、 丽江、 禄劝、 东川、 寻甸、 嵩 明等; 生 于海拔 2200 — 3650 米的 林缘、 灌丛下 或山坡 草地。 四川西 南部有 分布。 3. 鹤庆 毛锁菊 (植 物分类 学报) 硬毛苣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Chaetoseris hirsuta (Franch.) Shih, 中国 植物志 (1997). Lactuca hirsuta Franch. (1895); Hand. -Mazz. (1936); S.Y.Hu (1967);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一年生 草本, 高 15 — 27 厘米。 茎 被暗色 密集的 刚毛和 腺毛, 具稠密 的叶。 茎下部 叶 在花期 脱落, 叶片大 头羽状 分裂, 顶裂 片大, 宽 心形, 侧裂片 1 一 2 片, 三角 形或菱 形, 先 端急尖 或钝, 全 部裂片 边缘有 小尖齿 或尖重 鋸齿, 叶柄具 宽翅, 柄基 扩大、 抱 茎, 莲上 部叶披 针形或 卵形, 边 缘有不 等大的 锯齿, 无柄。 头 状花序 多数, 下垂, 于茎 先端 排列成 狭总状 花序, 有腋生 的花序 分枝; 总苞圆 筒形, 径 3 — 4 毫米, 被 粗毛; 总 苞 片长椭 圆形, 外层 极短, 内层长 15 — 18 毫米, 先 端钝。 小花约 8 朵, 全部 两性, 舌 状, 花冠 黄色。 瘦 果长椭 圆形, 连 喙长约 1 厘米, 褐色, 稍 压扁, 顶 端收缩 成喙, 具多 数 纵肋; 冠毛污 白色, 短于 瘦果。 产于 鹤庆、 大理。 四川西 南部有 分而。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 标本 未见。 此种据 Franch. 的描 述似不 宜放在 毛鳞菊 属内, 待 采到标 本再行 研究, 暂据 "中 国植 物志" 列 于此。 4. 云南 毛锁菊 (植 物分类 学报) Chaetoseris yunnanensis Shih ( 1991 ) ; 中国 植物志 ( 1997) . Cicerbita cyanea (D. Don) Beauv . var . hastata auct . non (Wall. ex DC. ) Beauv.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quoad H.T.Tsai 59620, C.W.Wang 70044, 70068. 多年生 草本, 高 60 — 100 厘米或 更高。 根 茎短, 具枯叶 残基; 主根圆 锥状, 长达 20 厘米, 上 部粗达 8 毫米, 向下 渐窄, 生多数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 部粗约 5 毫米, 上部或 自下部 有花序 分枝, 茎和枝 具多数 纵棱, 被 具节细 腺毛。 基生叶 和茎下 部叶未 见; 茎中下 部叶片 轮廓椭 圆形、 狭椭 圆形或 卵形, 长 10 — 15 厘米, 宽 7 — 9 厘米, 二回 
728  云南 植物志  羽状 全裂, 第一 回顶裂 片披针 形或椭 圆形, 侧裂片 3 — 6 对, 互 生或近 对生, 椭 圆形或 狭椭 圆形, 第二 回裂片 1 一 2 对, 三 角形、 斜三角 形或粗 大的锯 齿状, 全 部裂片 表面和 背面沿 中脉被 糠秕状 硬毛, 边缘 有不规 则的细 尖齿, 叶柄长 3 — 7 厘米, 具 狭翅, 基部 箭 耳状稍 扩大, 茎上部 叶渐小 和叶柄 渐短, 最上部 叶线形 或线状 钻形; 不 分裂, 无柄。 头 状花序 多数, 沿茎、 枝排成 圆锥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0.5 — 2 厘米, 密被 具节细 腺毛, 具钻 形的小 苞片; 总苞圆 筒形或 圆筒状 钟形, 径 5 — 6 毫米; 总 苞片约 5 层, 外 层披针 形 或狭披 针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先端 急尖, 中层渐 狭长, 外、 中层 背面沿 中脉有 1 行稀 疏的扁 刚毛, 内层 线状披 针形, 长 12 — 14 毫米, 先端 急尖, 背面 无毛。 小花 18 — 20 朵, 全部 两性, 舌状, 花冠 黄色或 白色, 长 12 — 14 毫米, 舌片 条形, 先端 平截, 具 5 个 小齿, 管部 纤细, 长 5 — 6 毫米。 瘦果 倒披针 状椭圆 形或椭 圆形, 长约 4 毫米, 黑褐 色, 压扁, 边缘 加宽、 加厚, 每面有 3 条细 纵肋, 沿边缘 和肋上 被细直 短毛, 顶 端急尖 成嫁, 喙长 1.5 — 2 毫米, 黄 褐色; 冠毛 2 层, 白色, 外层 极短, 槌 毛状, 内层长 7 — 8 毫米, 微糙 毛状。 花果期 9 一 10 月。 产 德钛、 维西、 丽江; 生 于海拔 2700 — 3650 米的 林下或 山坡。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钦。 5. 滇藏 毛麟菊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56: 1-3 戟叶蓝 岩参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Chaetoseris hastata (Wall. ex DC. ) Shih (1991) * ; 中国 植物志 (1997). Chondrilla hastata Wall. ( 1928 ), nom . nud . ; Lactuca hastata Wall . ex DC. (1838); C.B.Clarke (1876), p.p.; Hook.f. (1881); Smith (1904); Chang (1934); S. Y.Hu ( 1967) , p.p.; Cicerbita cyanea (D.Don) Beauv . var . hastata (Wall, ex DC. ) Beauv. (191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p.p. 多年生 草本, 高达 100 厘米。 根 茎短, 粗达 1 厘米, 密 具枯叶 残基; 主根圆 柱状, 粗达 1 厘米, 延长, 具 粗线形 的须根 和多数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4 一 7 毫米, 不 分枝或 分枝, 先端和 分枝被 淡黄色 或黄褐 色纤细 的具节 腺毛。 基 生叶和 茎下部 叶 在花期 枯落; 茎中 部叶卵 状戟形 或卵状 箭形, 长 5 — 11 厘米, 宽 3 — 8 厘米, 先端渐 尖或 急尖, 基部 戟形、 箭 形或稀 截形、 圆形, 边缘具 锯齿, 齿 端有褐 色的钝 尖头, 两面 绿色, 被 密或疏 的平伏 糙毛, 叶柄长 9 一 15 厘米, 具翅, 基部有 短鞘, 茎 上部叶 渐小, 基部 截形或 楔形, 具短 翅柄, 无鞘, 最上 部叶披 针形至 披针状 线形, 近 无柄。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茎、 枝顶 排列成 总状或 圆锥状 花序; 花序梗 粗壮, 长 1 一 3 厘米, 密被具 节毛, 有 数枚披 针状线 形至钻 形的小 苞片; 总苞圆 筒形, 径约 6 毫米, 果期 钟形, 径达 12 毫 米; 总苞片 4 层, 外层 长卵形 或长三 角形, 急尖, 中层较 狭长, 外、 中层 背面沿 脉疏生 具节 腺毛, 内层 线状披 针形, 长 13 — 15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小花 20 — 30 朵, 全部两 性, 舌状, 花 冠淡蓝 色或淡 紫色, 长约 1 厘米, 舌片 条形, 管部 纤细, 长约 5 毫米。 瘦 果长椭 圆形, 长约 4 毫米, 褐色, 压扁, 边 缘加宽 加厚, 每面有 3 — 4 条细 纵肋, 边缘 上部和 沿肋被 细毛, 喙长约 2 毫米, 淡 黄色, 基部黑 褐色; 冠毛 2 层, 外层 极短, 糙毛 状, 内层灰 白色, 毛状, 长 7 — 8 毫米。 花果期 9 一 11 月。 产于 维西、 丽江、 剑川、 禄劝、 景东; 生 于海拔 2100 — 2850 米的 林下和 山坡。 四 川和 西藏有 分布。 印度和 尼泊尔 也有。 
菊 科  729  图 版 156 1—3, 滇藏毛 »t 菊 Chaetoseris hastate (Wall .ex DC.) Shih, 1. 植株 下部, 2. 植株 上部, 3. 瘦果 和外层 冠毛; 4— ,• 大花 毛蟻菊 C.grandiflora ( Franch . ) Shih . 4. 植株 下部, 5. 植株 上部, 6. 小花 和内层 冠毛, 7. 瘦果和 冠毛。 (王 凌绘) 
730  云南 植物志  6. 蓝花 毛鳞菊 (植 物分类 学报) 犁头尖 (临沧 ), 蓝 岩参菊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苦参, 蓝 花岩参 Chaetoseris cyanea (D.Don) Shih (1991)* ; 中国 植物志 (1997). Sonchus cyaneus D.Don ( 1825) ; Mulgedium cyaneum (D.Don) DC. et M. robustum Wall, ex DC. (1838) ; Lactuca hastata Wall, ex XXl.vsx . glandulifera Franch. (1895); Cicerbita cyanea (D.Don) Beauv. (1910); Hand . -Mazz . ( 1936); Kitam. in Hara (1966), (1968); S.Y.Hu (1966);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西藏 植物志 ( 1985)*, p.p.; 贵州 植物志 ( 1989); C.cyuyiea (D.Don) Beauv . var . glandulifera (Franch. ) Beauv. (1910); Kitam. in Kihara (195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80 — 100 厘米。 根 茎短, 粗达 1.5 厘米; 主根圆 柱状, 上 部粗达 1 厘米, 生多数 线形的 须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 部粗达 8 毫米, 不 分枝, 上 部被 紫红色 或褐色 粗壮的 具节长 腺毛。 基生 叶和茎 下部叶 在花期 枯落; 茎 中部叶 卵形、 戟状卵 形或三 角形, 长 5 — 9 厘米, 宽 4 一 6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基 部浅戟 形或截 形,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表面 和背面 沿脉被 糙毛, 叶柄长 7 — 9 厘米, 具 狭翅, 基 部有 短鞘, 茎 上部叶 渐小, 最 上部叶 披针状 线形, 先端长 渐尖, 基部 模形, 具短 柄至近 无柄。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茎顶 排列成 总状或 圆锥状 花序; 花序梗 粗壮, 长 1 一 3 厘米, 密被 紫红色 或褐色 粗壮的 具节长 腺毛, 有狭披 针形或 钻形、 带紫红 色的小 苞片; 总苞圆 筒形, 径 5 — 6 毫米, 果期 钟状圆 筒形, 径达 10 毫米; 总苞片 4 一 5 层, 外层三 角形, 长 3 — 4 毫米, 中层较 狭长, 外、 中 层背面 沿中脉 密生紫 红色或 褐色的 具节长 腺毛, 内 层 披针状 条形, 长达 15 毫米, 全 部总苞 片先端 急尖。 小花 10 — 15 朵, 全部 两性, 舌 状, 花冠淡 紫色、 蓝紫 色或紫 红色, 长 11 一 13 毫米, 管部长 6 — 8 毫米。 瘦果倒 披针状 椭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黑 褐色, 压扁, 边 缘加宽 加厚, 每面有 3 — 4 条 纵肋, 边 缘和沿 肋有细 直毛, 喙长 1 一 1.5 毫米, 黄 褐色; 冠毛 2 层, 外层 极短, 糙 毛状, 内层 毛状, 长 7 — 8 毫米, 白色。 花果期 9 一 10 月。 产于 德钦、 维西、 丽江、 彝良、 景东; 生 于海拔 1900 — 3100 米的 林下、 林 间草地 或 山坡草 丛中。 四川、 贵州、 西藏有 分布。 锡金、 尼泊尔 也有。 盐丰 (今 大效 县) 所产的 Cicerbita cyanea ( D . Don ) Beauv . var . teniana Beauv . (1910) 可能也 属本种 c 根 药用, 能清热 消炎、 健脾 和胃、 止痛。 7. 大花 毛鎖菊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56: 4-7 大花蓝 岩参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Chaetoseris grandiflora (Franch.) Shih (1991)* ; 中国 植物志 (1997). Lactuca grandi flora Franch . (1895); S.Y.Hu (1967); 图鉴 ( 1 975 ) * ; Cicerbita grand i flora (Franch. ) Beauv. (1910); Hand. -Mazz. (1936); S.Y.Hu (196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9)*; Lactuca pseudosonchus Levi. (1914), (1915); S.Y.Hu (1967). 多年生 草本, 高 (25 —) 50—100 (一 150) 厘米。 根 茎短, 粗达 1.2 厘米, 密具枯 
菊 科  731  叶 残基; 主根圆 柱状, 长达 34 厘米, 上 部粗达 2.5 厘米, 向下 渐窄, 具 少数粗 壮的侧 根 和多数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稀 2 — 3, 直立, 下 部粗达 2 厘米, 基 部骤然 变窄, 不 分枝或 分枝, 全部 茎枝疏 被纤细 的具节 腺毛。 基生叶 数枚, 叶片 轮廓椭 圆形, 长达 35 厘米, 宽达 13 厘米, 羽状 深裂或 全裂, 顶裂片 三角状 戟形、 菱形、 椭圆 形或披 针形, 先 端急尖 或钝, 具小 尖头, 侧裂片 2 — 6 对, 椭 圆形、 半圆 形或三 角形, 下 部裂片 较小, 全 部裂片 表面黄 绿色或 绿色, 背 面白绿 色或灰 绿色, 两面 无毛, 边缘有 粗锅齿 或重锯 齿, 齿 端具小 尖头, 叶柄长 6 — 14 (-25) 厘米, 具翅; 茎下部 叶同基 生叶, 叶柄较 短, 上部叶 渐小, 具 短柄至 无柄半 抱茎, 最上 部叶披 针形, 羽状浅 裂或不 分裂或 下部呈 流 苏状, 无柄, 基部 扩大半 抱茎。 头 状花序 10 — 20 个, 于茎、 枝 顶排列 成疏松 的狭总 状 花序, 极稀 单生于 茎顶; 花序梗 粗壮, 长 1 一 20 厘米, 密 被纤细 的具节 腺毛; 总苞宽 钟形或 钟形, 径 1.8 — 2. 5 厘米; 总苞片 4 一 5 层, 外 层披针 形或三 角形, 长 5 — 7 毫米, 中层较 狭长, 内层 披针状 条形或 椭圆状 条形, 长 20 — 27 毫米, 全部总 苞片暗 绿色, 有 时带 紫色, 先端 急尖, 背面 无毛。 小花 25 — 30 朵, 全部 两性, 舌状, 花 冠蓝色 或蓝紫 色, 长 20 — 28 毫米, 舌片 条形, 管部长 4 一 6 毫米。 瘦 果椭圆 状倒披 针形, 长 6_7毫 米, 黑 褐色, 压扁, 边缘 加宽、 加厚, 每面有 4 一 6 条细 纵肋, 沿 边缘和 肋被细 直毛, 顶端渐 窄成长 1 一 1.5 毫米 的喙; 冠毛 2 层, 外层 极短. 糙 毛状, 内层 毛状, 长 8 — 10 毫米, 白色。 花果期 7 — 11 月。 产于 德钦、 贡山、 中甸、 维西、 丽江、 鹤庆、 大理、 福贡、 水、 景东、 富民、 昆 明、 会泽、 巧 家等; 生 于海拔 2100 — 4100 米的 林下、 林缘、 灌丛中 或山坡 草地。 四川、 贵州、 西藏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8. 戟裂 毛锁菊 (植 物分类 学报) Chaetoseris taliensis Shih (1991) * ; 中国 植物志 (1997) * . 多年生 草本, 高约 50 厘米。 根块 根状。 茎 单生, 直立, 基 部粗约 3 毫米, 上部具 花序 分枝, 分 枝被纤 细的具 节毛。 基生叶 未见; 茎生 叶下、 中 部的轮 廓倒披 针形, 长 10 — 15 厘米, 宽约 6 厘米, 倒 向羽状 深裂或 全裂, 顶 裂片披 针形、 不规 则的菱 形或镰 刀形, 侧裂片 2 — 3 对, 椭 圆形、 不 规则的 菱形或 耳状, 上 部裂片 较下部 的大, 全部裂 片先 端急尖 或钝, 边 缘有稀 疏的小 尖头状 据齿, 叶柄长 4 一 5 厘米, 具翅, 基部 耳状或 箭 头状半 抱茎, 上部叶 渐小, 最 上部叶 线状披 针形, 不 分裂。 头 状花序 少数, 于茎、 枝 顶排列 成总状 花序或 不明显 的总状 花序; 总苞 钟形, 径约 1 厘米; 总 苞片约 4 层, 覆瓦 状 排列, 外 层三角 形或椭 圆状三 角形, 长 4 一 5 毫米, 中层 渐长, 内层狭 披针形 或线状 披 针形, 长达 2 厘米, 全部总 苞片先 端急尖 或钝, 背面 无毛。 小花 30 朵 以上, 全部两 性, 舌状, 花冠蓝 紫色。 瘦 果长椭 圆形, 长约 6 毫米, 暗 褐色, 压扁, 边缘 加宽、 加 厚, 每面有 4 一 5 条细 纵肋, 被短 直毛, 上部毛 稍长, 顶 端渐尖 成长约 3 毫米 的嫁。 内 层冠 毛微糙 毛状, 长约 7 毫米, 白色。 花果期 10 月 前后。 产于 大理、 昆明, 生于 山顶。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标本 未见, 摘自原 描述。 9. 长叶 毛蟻菊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57: 1-3 Chaetoseris dolichophylla Shih (1991); 中国 植物志 ( 1997) * . 
图 版 157 1 一 3. 长叶 毛鳞菊 ChaetoserisdolichophyllaShih, 1. 植株 下部, 2. 植株 上部, 3. 瘦果 和外层 冠毛; 4 一 6. 景东毛 缺菊 C.ciliataShih, 4. 植株 上部, 5. 外层总 苞片, 6. 未成 熟瘦果 和外层 冠毛。 (王 凌绘) 
菊 科  733  多年生 草本, 高 35 — 55 厘米。 根茎 粗壮, 长达 7 厘米, 粗达 1.5 厘米, 生 线形的 须根。 茎 1—2, 直 立或基 部弧曲 上升, 近 基部粗 3 — 5 毫米, 基 部骤然 变窄, 不 分枝, 具 纵棱, 先端被 具节短 腺毛。 基生叶 在花期 生存, 2 — 5 枚, 叶 片轮廓 狭倒披 针形, 长 10 — 30 厘米, 宽 3 — 10 厘米, 羽状深 裂或大 头羽状 深裂, 顶裂片 三角形 或长三 角形, 侧裂片 3 — 5 对, 三 角形、 宽三 角形、 斜 三角形 或稀椭 圆形、 半 圆形, 上 部裂片 稍大, 全部裂 片先端 钝或稀 急尖, 具钝 尖头, 边缘 有少数 不等的 粗齿, 齿 端具钝 尖头, 表面黄 绿色, 背面灰 绿色, 两面 无毛, 叶柄长 4 一 18 厘米, 具翅, 翅上 部宽达 2 厘米, 向下渐 狭, 基部不 扩大; 茎生 叶下部 的同基 生叶, 但 较小, 叶柄 较短, 基部 扩大成 狭鞘, 上部 叶 渐小, 最 上部叶 披针状 线形, 不 分裂, 无柄。 头 状花序 3 — 5 个, 通常 俯垂, 于茎先 端 排列成 疏总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1.5 — 5 厘米, 密被 具节短 腺毛, 有 1 一 2 枚钻形 的小苞 片; 总苞狭 钟形或 圆筒形 (果 期钟形 ), 径约 1 厘米; 总苞片 4 一 5 层, 覆瓦状 排列, 外 层三角 形或披 针形, 长 5 — 7 毫米, 中层较 狭长, 内层 线状披 针形, 长 15 — 18 毫米, 全 部 总苞片 干时黑 绿色, 先端 圆或钝 并具细 缘毛, 背面 无毛。 小花 21 — 28 朵, 全部 两性, 舌状, 花冠淡 蓝色、 蓝 色或蓝 紫色, 长 14 一 15 毫米, 舌片 条形, 先端 平截, 具 5 小齿, 管部 纤细, 长 4 一 5 毫米。 瘦果未 成熟, 狭椭 圆形, 长约 5 毫米, 褐色, 压扁, 具粗短 的嫁; 冠毛 2 层, 白色, 外层 极短, 糙 毛状, 内层长 7 — 8 毫米, 微糙 毛状。 花果期 7— 8 月。 产 于中甸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3200 — 3500 米的林 下或山 坡路边 草地。 10. 光苞 毛麟菊 (植 物分类 学报) Chaetoseris leiolepis Shih ( 1991 ) * ; 中国 植物志 ( 1997) * . 高大 草本, 高约 100 厘米 (据采 集记录 )。 植 株根部 和下部 未见。 茎上 部粗约 5 毫 米, 具 分枝, 茎 和枝有 纵棱, 被 纤细的 具节长 柔毛。 茎中 部叶叶 片轮廓 狭倒披 针形, 长 达 26 厘米, 宽达 5 厘米, 羽状深 裂或大 头羽状 深裂, 顶 裂片长 卵形、 披 针形至 狭披针 形, 先端长 渐尖, 侧裂片 2 — 3 对, 三 角形、 宽三角 形或半 圆形, 平展, 先端 急尖, 上 部裂片 稍大, 全部 裂片边 缘有近 整齐、 长约 1 毫 米的锐 尖头, 或稀顶 裂片有 疏齿, 表面 黄 绿色, 背面灰 绿色, 两面无 毛或沿 脉散生 具节长 柔毛, 叶柄长 5 — 8 厘米, 具宽约 1 厘米 的翅, 基部耳 状扩大 抱茎, 上部叶 渐小, 最 上部叶 披针状 线形, 不 分裂, 无柄, 基 部 抱茎。 头 状花序 2 — 4 个, 俯垂, 于茎、 枝先端 排列成 疏总状 花序, 有时 单生于 枝顶; 花 序梗长 2 — 12 厘米, 密被 纤细的 具节长 柔毛和 混生短 腺毛, 有 1 一 4 枚钻 形的小 苞片; 总苞 圆筒形 (果期 狭钟形 ), 径 8 — 9 毫米; 总苞片 4 一 5 层, 覆瓦状 排列, 外层 长三角 形或披 针形, 长 4 一 5 毫米, 中层渐 狭长, 内层 披针状 条形, 长 18 — 20 毫米, 全 部总苞 片 干时黑 绿色, 先端 圆或钝 并具细 缘毛, 背面 无毛。 小花 12 — 17 朵, 全部 两性, 舌状, 花冠 紫色, 长 17 — 19 毫米, 舌片 条形, 先端 平截, 具 4 一 5 个 小齿, 管部 纤细, 长 5 — 6 毫米。 瘦 果狭椭 圆形, 长 5 — 6 毫米, 褐色, 压扁, 边 缘加宽 加厚, 每面有 4 一 5 条细 纵肋, 沿边 肋被细 直毛, 顶 端渐尖 成喙, 喙长 3 — 4 毫米, 淡 褐色; 冠毛 2 层, 白色, 外层 极短, 槌 毛状, 内层长 8 — 9 毫米, 微糙 毛状。 花果期 10 月 前后。 产 于景东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2500 米的 干燥山 坡上。 
734  云 南植物 志  11. 景东 毛麟菊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57: 4-6 Chaetoseris ciliata Shih ( 1991 ) ; 中国 植物志 ( 1997) . 草本, 高 60 — 100 厘米。 根部 未见。 茎 直立, 基 部粗达 7 毫米, 具 分枝, 茎 和枝有 纵棱, 被 纤细的 具节长 柔毛。 茎下部 和中部 叶轮廓 长三角 形或长 卵形, 长达 12 厘米, 宽达 8 厘米, 羽状深 裂或大 头羽状 深裂, 顶 裂片三 角形, 先端长 渐尖, 基部箭 形或戟 形, 侧裂片 1 (一 3) 对, 斜椭 圆形, 远 小于顶 裂片, 近 人字形 下倾, 先 端急尖 或钝, 全部 裂片边 缘有近 整齐、 长约 1 毫 米的锐 尖头, 或稀有 浅齿, 表 面淡绿 色或黄 绿色, 背 面灰 绿色, 表面 和背面 沿脉被 具节短 腺毛, 叶 柄长达 6 厘米, 具翅, 基 部耳状 扩大抱 茎, 上部叶 渐小, 最 上部叶 披针状 线形, 不 分裂, 无柄。 头 状花序 3 — 7 个, 俯垂, 于 茎、 枝先端 排列成 疏总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1.5 — 7 厘米, 密 被具节 短腺毛 和混生 具节长 柔毛, 具 1 一 3 枚钻 形的小 苞片; 总苞 圆筒形 (果期 狭钟形 ), 径 7 — 8 毫米; 总苞片 4 一 5 层, 覆瓦状 排列, 外层 长三角 形或披 针形, 长 3 — 4 毫米, 边 缘疏生 白色扁 缘毛, 中层渐 狭长, 内层 披针状 条形, 长 14 一 16 毫米, 全部 总苞片 干时黑 绿色, 先端 急尖或 纯 并具细 缘毛, 背面 无毛。 小花 15 — 22 朵, 全部 两性, 舌状, 花冠 蓝色, 长 15 — 16 毫 米, 舌片 条形, 先端 平截, 具 4 一 5 齿裂, 管部 纤细, 长 5 — 6 毫米。 瘦果未 成熟, 狭椭 圆形, 先端有 较细长 的喙; 冠毛 2 层, 白色, 外层 极短, 糙 毛状, 内层长 7 — 8 毫米, 微糙 毛状。 花果期 10 — 11 月。 产 于景东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2850 — 3150 米的 山坡或 山顶。 12. 毛麟菊 (植 物分类 学报) . Chaetoseris lyriformis Shih ( 1991 ) ; 中 国 植物志 ( 1997) * .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120 厘米。 根 茎短, 具枯叶 残基; 主根圆 柱状, 上 部粗达 1 厘 米, 向下 渐窄, 生多数 线形的 须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常带紫 红色, 基部粗 达 1 厘米, 上部 具花序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被 纤细的 具节短 柔毛。 基生 叶和茎 下部叶 在花期 枯落; 茎 中下部 叶叶片 轮廓卵 形或长 卵形, 长达 11 厘米, 宽达 7 厘米, 大头羽 状 全裂, 顶裂片 戟状三 角形、 三 角形或 卵形, 长达 8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侧裂片 1 一 2 对, 椭圆形 或斜椭 圆形, 长 1.5 — 4 厘米, 宽 0.7 — 1.5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全 部裂 片表面 绿色, 被具节 糙毛, 背面淡 绿色, 沿 脉被短 糙毛, 边缘 具不规 则的据 齿和有 具节 缘毛, 齿 端有锐 尖头, 叶柄长 4 一 7 厘米, 基 部扩大 成鞘, 茎 上部叶 渐小, 最上部 叶披 针形至 线形, 不 分裂, 无柄。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 茎先端 排列成 圆锥状 花序; 花序梗 长 0.5 — 3 厘米, 密被 纤细的 具节短 腺毛, 有 1 一 3 枚钻 形的小 苞片; 总苞圆 筒形, 径 4 一 6 毫米, 果期达 1 厘米; 总苞片 4 一 5 层, 覆瓦状 排列, 外 层长三 角形, 长 3 — 4 毫 米, 中层 渐长, 内层 披针状 条形, 长 13 — 15 毫米, 全部总 巷片暗 绿色, 先 端急尖 或钝, 外层 和中层 背面沿 中脉散 生少数 刚毛。 小花 19 一 23 朵, 全部 两性, 舌状, 花冠 蓝色、 蓝 紫色或 紫色, 长约 10 毫米, 舌片 条形, 先端 平截, 具 4 一 5 齿裂, 管部 纤细, 长 3 — 4 毫米。 瘦 果狭椭 圆形, 黑 褐色, 长 4 一 5 毫米, 压扁, 边缘 加宽、 加厚, 每面有 3 条 细 纵肋, 沿 边缘和 肋有细 直毛, 先 端渐尖 成喙, 喙长 2 — 3 毫米, 黄 褐色; 冠毛 2 层, 白色, 外层 极短, 縫 毛状, 内层长 6 — 7 毫米, 微槌 毛状。 花果期 8 — 11 月。 产于 贡山、 中甸、 丽江、 漾濞、 腾冲、 会泽; 生 于海拔 (1900 —) 2500 — 3300 米 
菊 科  735  的松栎 林下、 灌 丛下、 竹丛 草地或 山坡。 四川西 南部和 西藏东 南部有 分布。 13. 丽江 毛续菊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52: 5-7 丽江蓝 岩参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Chaetoseris likiangensis (Franch.) Shih (1991); 中国 植物志 (1997). Lactuca likiangensis Franch . ( 1896); S.Y.Hu ( 1967 ); Cicerbita likiangensis (Franch.) Beauv. (1910); Hand.- Mazz. (1936); S.Y.Hu (196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Lactuca forrestii W . W . Smith ( 1 9 1 3 ) ; S.Y.Hu (1967).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55 厘米。 根 茎长达 5 厘米, 粗达 1 厘米, 具枯叶 残基。 莲常 单一, 直立, 基 部粗达 5 毫米, 不 分枝或 上部具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上部被 粗壮、 平 展的 具节长 腺毛。 基生叶 数枚, 在花 期通常 枯落, 叶片轮 廓长椭 圆形, 长 9 一 16 (— 25) 厘米, 宽 3 — 5 (-10) 厘米, 羽状 深裂, 顶裂片 长三角 形或长 卵形, 长 4 一 6 厘 米,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侧裂片 3 — 5 (-7) 对, 椭 圆形、 半椭 圆形、 半 圆形或 宽三角 形、 三 角形, 先 端急尖 或钝, 全部裂 片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无 毛或散 生短糙 毛, 叶柄长 4 一 6 (-10) 厘米, 具翅, 基 部扩大 成鞘; 茎生 叶下部 的同基 生叶, 但较 小, 上部叶 渐小, 无柄, 基部 扩大, 半 抱茎, 最上 部叶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边 缘具锯 齿。 头 状花序 多数, 下倾或 俯垂, 于茎、 枝顶 排列成 圆锥状 花序; 花序梗 粗壮, 长 0.5 — 3. 5 厘米, 密被 粗壮、 平展的 具节长 腺毛, 具钻 形的小 苞片; 总苞圆 筒形, 径 5 — 6 毫米, 果 期径达 8 毫米; 总苞片 4 一 5 层, 覆瓦状 排列, 外层 长三角 形或长 卵形, 中 层 渐长, 内层 披针状 条形, 长 13 — 16 毫米, 全部总 苞片暗 绿色, 先 端和边 缘带紫 红色,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背面沿 中脉被 1 行 粗壮的 具节长 腺毛, 外、 中层毛 较密, 内 层极稀 疏。 小花 7 — 10 朵, 全部 两性, 舌状, 花冠蓝 色或蓝 紫色, 长 14 一 15 毫米, 舌片 条形, 先端 平截, 具 5 齿裂, 管部 纤细, 长 4 一 5 毫米。 瘦果 椭圆状 披针形 或狭椭 圆形, 长 5~6 毫米, 红 褐色, 压扁, 边缘 加宽、 加厚, 每面有 3 — 4 条细 纵肋, 沿 边缘和 肋被细 直毛, 先 端渐窄 成喙, 喙长 2 — 3 毫米, 黄 褐色; 冠毛 2 层, 白色, 外层 极短, 糙 毛状, 内层长 5 — 7 毫米, 微糙 毛状。 花果期 8 — 10 月。 产 丽江、 兰坪、 东川; 生 于海拔 2300 — 3000 米的 林下、 山坡 或草地 的岩石 缝中。 四川西 南部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14. 东川 毛麟菊 (新拟 ) 东川 岩参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Chaetoseris bonatii (Beauv.) Shih (1991); 中国 植物志 (1997). Cicerbita bo?iatii Beauv. (1910)* ; S.Y.Hu (1966); Lauener (197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Lactuca bonatii (Beauv.) Levi. (1915); S.Y.Hu (1967). 多年 生草本 (? ), 高 35 厘米。 茎 上部被 刚毛。 基生叶 在花期 脱落; 茎生 叶长约 9 厘米, 宽约 3.5 厘米, 倒 向羽状 深裂, 裂片 边缘具 尖头状 锯齿, 表面、 边 缘及沿 脉被小 粗毛, 无 叶柄, 基 部耳状 箭头状 抱茎。 头状 花序长 1.2 厘米, 多数 排列成 圆锥状 花序; 花序 梗短, 被 腺毛; 总苞 片外层 卵状披 针形, 内层 5 — 8 枚, 长椭 圆形, 长 11 一 12 毫 米, 宽 1.5 毫米, 全部总 苞片背 面无毛 或有小 刚毛。 小花 8 — 12 朵, 舌状。 瘦 果黑褐 色, 长 4.5 毫米, 压扁, 每面有 3 条细 纵肋, 上部 粗糙, 顶端 有长约 1 毫米 的喙; 冠毛 
736  云南 植物志  2 层, 外层 极短, 内层 白色, 长 6 毫米。 花果期 9 月 前后。 产 于东川 (模式 标本产 地); 海拔约 2000 米。 标本 未见, 摘自原 描述。 本种 未记载 花冠的 颜色, 它以 叶片倒 向羽状 深裂区 别于黄 花类型 的种; 如小 花为蓝 紫色, 则以头 状花序 较小、 小花仅 8—12 朵 区别于 Ch.taliensis 和 Ch.dHata。 133. 假小 嫁菊属 Paramicrorhynchus Kirp.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叶羽状 分裂。 头 状花序 同型, 少数或 多数, 单 生于茎 顶或在 茎、 枝顶 排列成 伞房状 花序; 总苞圆 筒形; 总苞片 3 — 5 层, 不呈 明显的 覆瓦状 排列, 边 缘白色 膜质。 小花 15 — 30 朵, 全部 两性, 舌状, 花冠 黄色, 舌 片顶端 5 齿裂; 花柱 分 枝细; 花 药基部 附属物 尾状。 瘦果 异形, 外围 的痩果 褐色或 灰色, 有数条 纵肋, 肋上 有横 皴纹, 顶端 三角状 渐尖, 有易脱 落的细 短喙, 里面 的瘦果 黄色, 三 棱状圆 柱形, 有 少数 高起的 纵肋, 无横 维纹, 顶 端有细 短嫁; 冠毛 白色, 纤细, 糙毛状 或几锯 齿状。 种数 不详。 分布 于地中 海区、 西亚、 中 亚至印 度北部 和我国 西部。 我国产 1 种, 云 南 也有。 1. 假 小緣菊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58: 1-4 栓果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Paramicrorhynchus procumbens ( Roxb. ) Kirp. in Kom. ( 1964 ) ; 中国 植物志 (1997)*. Prenanthes procumbens Roxb. (1832); Sonchus mairei Levi. (1915), (1916), non S.mairei Levi. (1913) ; S . lakouensis S . Y . Hu ( 1968 ) , nom . nov . for . S . mairei Levi . (1915) ; Launaea procumbens (Roxb.) Ramaya et Rajagopal ( 1969) ; Lauener ( 1976) ;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 1982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L. nudicaulis auct.non (L.) Hook.f.: Hand . -Mazz . (1937); S.Y.Hu (1967). 一年生 草本, 高 5 — 30 厘米。 主根圆 柱状, 长达 13 厘米, 粗达 3 毫米, 生 纤维状 细根。 茎少数 簇生或 单生, 铺散或 直立, 基部粗 1 一 2 毫米, 自下部 二歧状 分枝, 茎和 枝通常 无毛。 基生叶 数枚, 莲 座状, 叶片轮 廓倒披 针形至 长倒披 针形, 长 2 — 7 厘米, 宽 0.7 — 2 厘米, 羽状 深裂至 浅裂, 顶 裂片披 针形、 三角 形或椭 圆形, 侧裂片 2 — 4 对, 三 角形、 长三角 形或椭 圆形, 全 部裂片 先端圆 或钝, 具 白色、 三角 形的锐 尖头, 边缘具 白色 尖头状 锐齿, 两面 绿色, 无毛, 叶柄 扁平, 长 0.5 — 1.5 厘米, 边缘 有白色 尖头状 锐齿, 无毛; 茎生 叶下部 的同基 生叶, 但 较小, 上部叶 渐小, 最上 部叶披 针形至 披针状 线形, 不 分裂, 边缘 有白色 尖头状 锐齿, 无柄。 头 状花序 少数, 于茎、 枝 顶排列 成伞房 状 花序, 或 单生于 茎顶; 花 序梗长 1 一 5 毫米, 无毛, 具 2 — 5 枚 卵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具宽 膜质边 缘的小 苞片; 总苞圆 筒形, 径 3 — 4 毫米; 总苞片 4 一 5 层, 外层 卵形, 长 2 — 3 毫米, 中层渐 狭长, 内层 披针状 条形, 长 9 一 11 毫米, 全部 总苞片 先端钝 或圆, 具白色 宽膜质 边缘, 背面 无毛。 小花 15 — 20 (-30) 朵, 全部 两性, 舌状, 花 冠黄色 或淡 黄色, 长 13 — 15 毫米, 舌片 条形, 顶端 平截, 具 5 齿裂, 管部 纤细, 长 5 — 6 毫 米。 瘦果 异形, 外围的 瘦果椭 圆状圆 柱形, 淡 褐色, 稍 压扁, 有约 10 条 纵肋, 肋上有 
图 版 158 1—4. 假 小喙菊 Paramicrorhynchus procumbens (Roxb.) Kirp. , 1. 植株, 1. 叶部分 放大' 3. 头状 花序, 4. 舌状 花; 5— 7. 花佩菊 FabemsinesisHemsl., 5. 植株, 6. 舌 状花, 7. 瘦果和 冠毛。 (王 凌绘) 
738  云南 植物志  横皱纹 或密小 乳突, 里面的 瘦果三 棱状圆 柱形, 黄色, 有 6 条钝 纵肋, 肋上 光滑, 全部 瘦 果长约 3 毫米, 先端 急尖成 极易脱 落的细 短喙; 冠毛 白色, 纤细, 微糙 毛状, 长 7 — 9 毫米。 花果期 8 — 10 月。 产于 彝良、 巧家、 东川、 元谋、 大 姚等; 生 于海拔 810 — 2400 米的 沙地。 新疆、 甘 肃、 四川有 分布。 地中海 地区、 伊 拉克、 伊朗、 阿 富汗、 巴基 斯坦、 印度 和哈萨 克斯坦 也有。 134. 花 佩菊属 Faberia Sch. -Bip. 多年 生葶状 草本, 具 极短的 根茎。 茎 直立, 花 葶状, 上部有 花序分 枝或无 分枝。 基 生叶 多数, 叶片质 地厚, 大头 羽状分 裂或不 分裂; 茎生叶 退化, 呈苞 片状, 稀有 较发达 的茎 生叶。 头 状花序 同型, 较多数 或少数 于茎、 枝顶排 列成伞 房状或 圆锥状 花序, 有时 单生于 茎顶; 总苞 钟形; 总苞片 3 — 5 层, 覆 瓦状排 列或有 时不呈 覆瓦状 排列; 花序托 平或稍 凸起, 无 托毛。 小花 多数, 全部 两性, 舌状, 花冠 蓝色、 蓝 紫色、 紫色 或紫红 色, 舌片 条形, 顶端 平截, 通常 5 齿裂, 稀两侧 裂片深 裂至近 基部; 花 柱分枝 纤细, 有 乳 突或小 刺毛; 花药 基部附 属物箭 头形。 瘦 果长椭 圆形或 线状椭 圆形, 褐 色或极 稀紫红 色, 压扁, 每面有 5 — 10 条 纵肋或 脉纹, 被小 刺毛或 无毛, 顶端 平截, 无喙; 冠毛 1 一 3 层, 近 等长, 褐色、 黄 白色或 红色, 糙 毛状。 我国约 6 种, 分 布于西 南部。 云南产 3 种。 分种 检索表 1 (4) 茎 下部、 叶背、 叶柄 被毛; 叶片 分裂。 2 (3) 叶片厚 纸质, 大 头羽状 分裂; 茎下部 被具节 长毛; 瘦果褐 紫色; 冠 毛褐色 1. 花佩菊 F. sinensis 3 (2) 叶片 革质, 羽状 半裂或 浅裂; 茎下部 被红色 硬毛; 瘦果灰 红色; 冠 毛红色 2. M^^M. F.ceterach 4 (1) 全株 无毛; 叶片披 针形, 全缘 3. 长 叶花佩 F.lancdfolia 1. 花佩菊 (图鉴 ) 图版 158: 5—7 Faberia sinensis Hemsl. ( 1888), in Hook. ( 1889)*; S.Y.Hu ( 1966); 图鉴 (1975)* ; 中国 植物志 (1997 广. Lactuca faberia Franch . ( 1895 ); S.Y.Hu ( 1967 ); Crepis hieracium Levi. (1914); Faberia hieracium (Levi.) Levi. (1914), (1915); S.Y.Hu (1966); Pre 誦- thes sinensis ( Hemsl . ) Stebb . et Babe . (1947); Lauener ( 197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 生葶状 草本, 高 50 — 100 厘米。 根 茎短, 粗达 1 厘米, 覆盖多 数枯叶 残基, 生 多数粗 线形的 须根。 花葶 单一, 直立, 基 部粗达 5 毫米, 下 部常带 紫红色 并疏被 具节毛 或 无毛, 上部 具花序 分枝。 基生叶 3 — 5 枚, 叶片长 6 — 34 厘米, 宽 4 一 7 厘米, 厚纸 
菊 科  739  质, 大 头羽状 深裂或 全裂, 顶 裂片椭 圆形、 椭圆状 心形、 狭椭 圆形、 狭卵 状心形 或稀长 卵形, 长 5 — 19 厘米, 宽 3 — 4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心形、 圆或 平截, 边缘有 不整齐 的大 据齿、 大圆 齿或浅 波状, 顶 端和齿 缘有钝 尖头, 侧裂片 3 — 11 对, 对生或 互生, 小 或 极小, 半 圆形或 耳状, 最下 部的锅 齿状, 全部裂 片表面 绿色, 无毛, 背 面淡绿 色并常 染紫 红色, 沿 脉被褐 色或紫 褐色长 节毛, 叶柄长 1 一 7 厘米, 常带紫 红色, 被疏 或密的 褐 色或紫 褐色长 节毛; 花 葶上的 叶小, 苞 片状, 线形至 钻形, 长 2 — 18 毫米, 宽不足 1 毫米。 头 状花序 少数至 多数, 排列成 疏伞房 状圆锥 花序; 花 序梗长 0.8 — 7 厘米, 无毛, 具 1 一 5 枚 极小的 钻形小 苞片; 总苞 钟形, 径 1 一 1.2 厘米; 总 苞片约 5 层, 覆 瓦状排 列, 外层披 针形, 长 2. 5 — 3 毫米, 中层 稍长, 内层 披针状 条形, 长 13 — 15 毫米, 全部 总苞 片先端 急尖, 边 缘具细 缘毛, 背面 或仅上 部染紫 红色, 无毛。 小花 多数, 舌状, 花 冠 紫色, 长 13 — 15 毫米, 舌片 条形, 顶端 5 齿裂, 管部长 4 一 6 毫米。 瘦果线 状椭圆 形, 长 4 一 5. 5 毫米, 宽约 1 毫米, 褐色, 成 熟时褐 紫色, 压扁, 每面有 5 — 7 条 纵肋, 肋 上有小 刺毛, 顶端 平截, 无喙; 冠毛 褐色, 糙 毛状, 长 6 — 8 毫米。 花果期 7 — 11 月。 ' 产于 昭通、 岔河 (会 泽? )、 昆明; 生 于海拔 2500 — 3200 米 的山谷 溪边。 四 川有分 布。 模式标 本采自 岔河。 2. 蕨 叶花佩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Faberia ceterach Beauv. (1910)* ; Hand.-Mazz. (1936); S.Y.Hu (196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7), in nota. "多 年生 近葶状 草本, 高 25 — 70 厘米。 根 粗壮, 有 多数细 分枝。 茎 直立, 下 部被红 色 硬毛, 上部 无毛。 基生叶 椭圆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6 — 15 厘米, 革质, 先端急 尖或渐 尖, 羽状 半裂或 浅裂, 侧裂片 7 — 15 对, 向 下裂片 渐小, 表面黑 绿色, 无毛, 背 面灰白 色, 被具节 长毛, 沿脉 毛呈紫 红色, 叶柄长 1 一 3 厘米; 花葶无 叶或有 1 一 2 枚 疏离的 叶。 头状 花序稍 多数, 于茎、 枝顶 排列成 圆锥状 花序; 总苞片 3 — 4 层, 外层卵 状披针 形, 长约 2 毫米, 先端 急尖, 内层约 8 枚, 线 状长椭 圆形, 长 11 一 12 毫米, 先 端钝, 全部总 苞片紫 红色, 背面 无毛。 小花 多数, 舌状, 花冠紫 红色。 瘦果线 状长椭 圆形, 灰 红色, 有多数 细肋, 顶端 收窄; 冠毛 红色, 糙毛 状。" 产于 东川、 昆明; 海拔 2200 — 26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昆明。 标本 未见, 摘 自原描 述。 3. 长 叶花佩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Faberia lanceifolia Anth. (1934); S.Y.Hu (196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7), in nota. Lactuca glabra Chang (1934); S.Y.Hu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 生无毛 草本, 高达 60 厘米, 生多数 粗厚的 支根。 茎 直立, 具 纵棱, 少叶。 基 生 叶片披 针形, 长 10 — 15 厘米, 宽 1.5 — 2. 5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渐狭, 边缘 全缘, 叶 柄长达 7 厘米; 茎生叶 极小, 1 一 4 枚。 头 状花序 稍大, 于茎、 枝 顶排成 圆锥状 花序; 总苞片 3 层, 外层披 针形, 长约 3 毫米, 内 层长椭 圆形, 长约 1 厘米。 小花约 10 朵, 舌状, 花 冠深蓝 紫色。 瘦果线 状长椭 圆形, 长 3 毫米, 有 细肋, 顶端微 渐尖; 冠毛褐 
740  云 南植物 志  色, 长 6 毫 米。" 产 于德宏 (模式 标本产 地)。 标本 未见, 摘自原 描述。 135. 假福 王草属 Paraprenanthes Chang ex Shih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茎 单一, 直立, 上 部有伞 房状或 圆锥状 的花序 分枝。 基生叶 在花期 生存或 枯落; 茎生叶 发达, 叶片 不分裂 或羽状 分裂。 头状花 序小, 同型, 多数或 少数 在茎、 枝顶排 列成伞 房状或 圆锥状 花序; 总苞圆 筒形; 总苞片 3 — 4 层, 外 层小, 向内 渐长, 全 部总苞 片通常 带淡紫 红色; 花序 托平, 无 托毛。 小花 4 一 15 朵, 全部两 性, 舌状, 花冠 红色、 紫 红色或 紫色, 舌片 条形, 先端 平截, 具 5 齿裂, 管部有 白色短 柔毛; 花 柱分枝 纤细; 花药 基部附 属物箭 头形。 瘦果纺 缍形, 黑色, 顶端 白色、 淡黄白 色或淡 黄色, 上部 渐窄, 无喙或 有不明 显的喙 状物, 不 压扁或 稍扁, 有 10 — 12 条 纵肋; 冠毛 2 层, 白色, 糙 毛状。 分布于 东亚和 南亚。 我国有 15 种, 集中 于长江 及秦岭 以南, 尤其西 南部。 云南产 6 种。 分种 检索表 1 (8) 花 序分枝 和花序 梗光滑 无毛。 . 2 (3) 茎下部 和中部 叶不分 裂或大 头羽状 分裂, 叶片或 顶裂片 三角状 戟形、 卵状 戟形、 三 角状心 形或 三角形 1. 假 福王草 P.sororia 3 (2) 茎下部 和中部 叶羽状 分裂, 顶裂 片披针 形至狭 线形。 4 (7) 茎中 部叶有 翅柄, 柄 基扩大 抱茎; 叶 侧裂片 2 — 5 对, 不为 钻形。 5 (6) 叶基 箭头状 抱茎; 总苞片 绿色, 稀带 紫红色 2. 云南假 福王草 P.yunnanensis 6 (5) 叶基 圆耳状 抱茎; 总 苞片染 紫红色 3. 圆耳假 福王草 P.auriculiformis 7 (4) 茎 中部叶 无柄, 不 抱茎; 叶 侧裂片 1 对, 钻形, 极小 4. 狭裂假 福王草 P.kmgiloba 8 (1) 花 序分枝 和花序 梗被具 节毛。 9 (10) 叶大 头羽状 深裂至 全裂, 顶裂片 三角状 戟形、 长 卵状心 形或三 角形, 侧裂片 1 一 2 (-3) 对, 明 显小于 顶裂片 5. 蕨叶假 福王草 P.polypodifolia 10 (9) 叶羽状 全裂, 顶裂 片线形 至长披 针形, 侧裂片 2 — 8 对, 稍小于 顶裂片 6. 密毛假 福王草 P . glandulosissima 1. 假 福王草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59: 1-3 异叶 莴苣、 堆莴苣 (图鉴 ), 山苦荬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林 生假福 王草、 节毛假 福王草 (植物 分类学 报), 山 苦菜, 空筒菜 Paraprenanthes sororia (Miq.) Shih (1988); 中国 植物志 (1997) * . Lactuca sororia Miq. (1865) ; Maxim. (1874) ; Forb.et Hemsl. (1888); Franch. (1895); Diels (1900); Merr. (1934); Ling (1935); Hand.-Mazz. (1936); S.Y.Hu (1967); 图鉴 (1975 广; Lauener (197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9); L.diversifolia Vant. (1903); Levi. (1914), (1915); Hand.-Mazz. (1936), 
菊 科  741  pro syn . sub Prenanthes brunoniana Wall . var . raphanifolia ( DC - ) Hook.f. (1881); 图鉴 (1975)* ; 秦岭 植物志 (1985)* ; L.thirionii Levi. (1912); S.Y.Hu (1967); Mycelis sororia (Miq. ) Nakai (1922) ; Prenanthes diversi folia ( Vant . ) Chang ( 1934) ; Lactuca sororia Miq.f . typica Ling et {.glabra Ling ( 1935 ); Mulgedium polypodifolium (Franch. ) Shih ( 1988 ), quoad Exp. Luchun 1895; Para prenanthes sylvicoLa Shih ( 1988 ); 中国 植物志 ( 1997 ) * , syn.nov. ; P. thirionii ( Levi. ) Shih ( 1988 ); P . luchu?iensis Shih (1995); 中国 植物志 (1997), excl . Exp . Luchun 460, syn.nov. 一年生 草本, 高 50 — 150 厘米。 须 根数条 簇生, 粗 线形, 具多数 纤维状 细根。 茎单 一, 直立, 基 部粗达 10 毫米, 光滑 无毛。 基生叶 在花期 枯落; 茎 生叶下 部和中 部的不 分 裂或大 头羽状 深裂至 全裂, 极 稀羽状 全裂, 叶片或 顶裂片 三角状 戟形、 卵状 戟形、 三 角状心 形或三 角形, 长 5. 5 — 15 厘米, 宽 4. 5 — 12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具锐 尖头, 基部 戟形、 心形或 平截, 边缘 具浅波 状齿、 鋸 齿或重 锯齿, 齿 端和齿 缘有锐 尖头, 侧裂 片 1 一 2 (— 3) 对, 椭 圆形、 三角 形或半 圆形, 远 小于顶 裂片, 先 端圆或 急尖, 具锐尖 头, 边缘有 尖头状 细齿, 叶柄长 4 一 9 厘米, 上部有 狭翅或 无翅, 茎 上部叶 渐小, 卵状 戟形、 三角 形至披 针形, 有具 宽翅的 短柄至 无柄, 全部 叶两面 无毛。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 茎顶排 列成总 状圆锥 花序或 圆锥状 花序, 花 序分枝 纤细, 无毛; 花序梗 极细, 长 0.5 — 2 厘米, 无毛, 具钻 形的小 苞片; 总 苞狭圆 筒形, 径 2 — 2. 5 毫米; 总苞片 4 层, 外层 卵 状三角 形至披 针形, 长 1 一 2 毫米, 先端 急尖, 中层 和内层 披针状 条形, 长 9 一 11 毫 米, 先端钝 或圆, 全部 总苞片 绿色, 极稀 略带紫 红色, 背面 无毛。 小花 8 — 11 朵, 全部 两性, 舌状, 花冠长 7 — 7. 5 毫米, 舌片 条形, 淡 红色、 蓝 紫色、 紫 红色或 紫色, 管部 纤细, 白色, 长约 4 毫米。 瘦果坊 锤形, 长 3. 5 — 4. 5 毫米, 黑色, 顶端 渐窄并 呈黄白 色, 稍 压扁, 有 10 — 12 条 纵肋, 无喙; 冠毛 2 层, 白色, 糙 毛状, 长 6 — 7 毫米。 花 果期 5 — 8 月 。 产于 西畴、 马关、 屏边、 绿春; 生 于海拔 1300 — 1550 米的常 绿阔叶 林下、 林缘、 山坡或 荒地。 我国 华东、 华中、 华南、 西南和 陕西有 分布。 朝鲜、 日本 和中南 半岛也 有。 全草 药用, 有清热 解毒、 止咳 润肺之 功效。 2. 云南假 福王草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59: 4-7 Paraprenanthes yunnanensis (Franch.) Shih (1988); 中国 植物志 (1997). Lactuca yunnanensis Franch . ( 1895); S.Y.Hu ( 1967); Paraprenanthes sagitti- formis Shih (1988); 中国 植物志 (1997), syn.nov. 一年生 草本, 高 60 — 120 厘米。 主根圆 柱状, 上 部粗达 6 毫米, 延长。 茎 单一, 直 立, 基 部粗达 6 毫米, 光滑, 无毛。 基生叶 未见; 茎 生叶下 部和中 部的轮 廓椭圆 形或倒 披 针形, 长 10 — 18 (-30) 厘米, 宽 4 一 8 厘米, 羽状 深裂, 顶裂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5 — 9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先端 渐尖, 侧裂片 2 — 5 对, 菱形、 椭 圆形至 线状披 针形, 远 比顶裂 片短, 先端 急尖, 全部 裂片先 端具锐 尖头, 边缘 有浅波 状齿、 锅齿或 全缘, 齿 顶和齿 缘有锐 尖头,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 无毛, 叶柄长 3 — 6 厘米, 具翅, 翅 基部 扩大, 箭头状 抱茎, 茎 上部叶 渐小, 最上部 叶狭披 针形至 披针状 线形, 不 分裂, 无 
图 版 159 1—3. 假 福王草 Pamprenamhes sororia (Miq.) Shih, 1. 植株 下部, 2. 植株 上部, 3. 瘦果和 冠毛; 4 一 7. 云南假 福王草 P.yunnanensis (Franch.) Shih, 4. 植株 下部, 5. 植株 上部, 6. 舌 状花, 7. 瘦果和 冠毛。 (王 凌绘) 
菊 科  743  柄, 抱茎。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茎顶 排列成 圆锥状 花序, 花 序分枝 纤细, 无毛; 花 序梗极 细, 长 0.5 — 2 厘米, 无毛, 具 钻形小 苞片; 总 苞狭圆 筒形, 径 2 — 2.5 毫米; 总苞片 3 — 4 层, 外层 披针形 至狭披 针形, 长 2 — 3 毫米, 先端 急尖, 中层 和内层 线状披 针形至 条形, 长 10 — 11 毫米, 先 端钝, 全部 总苞片 绿色, 稀带紫 红色, 背面 无毛。 小花 8 — 11 朵, 全部 两性, 舌状, 花 冠长约 10 毫米, 舌片 条形, 红 色或紫 红色, 管部 纤细, 长 约 5 毫米。 瘦果坊 锤形, 长 3. 5 — 4 毫米, 黑色, 顶 端渐窄 并呈黄 白色, 略 压扁, 有 8 — 12 条 纵肋, 无喙; 冠毛 2 层, 白色, 糙 毛状, 长 7 — 8 毫米。 花果期 5 — 7 月。 产于 德钦、 鹤庆、 漾濞; 生 于海拔 2000 — 2700 米的杂 木林下 或灌丛 草坡。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 3. 圆耳假 福王草 (植 物发类 学报) Paraprenanthes auriculiformis Shih (1988); 中国 植物志 ( 1 997 ) . Lactuca polypodi folia auct - non Franch.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 quoad C.W.Wang 77343. 一年生 草本, 高达 100 厘米。 茎 单一, 直立, 粗壮, 基 部粗达 1 厘米, 上部 具花序 分枝, 全 部茎枝 无毛。 基生叶 未见; 茎下 部和中 部叶轮 廓长椭 圆形, 长 10 — 14 厘米, 宽 3. 5 — 6 厘米, 羽状 深裂, 顶裂片 披针形 或长三 角形, 侧裂片 2 — 3 对, 椭圆形 或长三 角形, 全 部裂片 先端急 尖或短 渐尖, 边缘 有不明 显的尖 头状银 齿或浅 波状, 两面 无毛, 叶柄 具翅, 翅基部 圆耳状 抱茎, 茎上部 和最上 部叶三 角形、 狭三 角形、 长 椭圆形 或披针 形, 先端 渐尖, 边缘浅 波状或 全缘, 两面 无毛, 无 叶柄。 头 状花序 多数或 少数, 于茎、 枝顶 排列成 圆锥状 或伞房 圆锥状 花序; 总 苞狭圆 筒形, 径约 3 毫米; 总苞片 4 层, 外层 卵形, 长约 2 毫米, 先端 急尖, 中层 和内层 线状披 针形, 长约 10 毫米, 先 端钝, 全部 总苞 片染紫 红色, 背面 无毛。 小花约 10 朵, 紫色。 瘦果 黑色, 粗厚, 长约 3 毫米, 顶 端 渐窄, 有极 短的喙 状物, 具 8 — 10 条 高起、 不 等粗的 纵肋; 冠毛 白色, 长 5.5 毫米, 微楗 毛状。 花果期 7 月。 产 于勐海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1900 米 的山坡 草地。 4. 狭裂假 福王草 (植 物分类 学报) Paraprenanthes longiloba Ling et Shih (1988); 中国 植物志 (1997). 一年生 草本, 高度 不详。 茎 单生, 直立, 上部 有花序 分枝, 分枝 纤细, 全部 茎枝无 毛。 基生 叶和茎 下部叶 未见; 茎中部 叶叶片 3 全裂, 顶 裂片狭 线形, 长达 20 厘米, 宽 约 1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边缘微 波状, 有明 显或不 明显的 小尖头 状齿, 侧裂片 1 对, 钻 形, 极小, 位于顶 裂片的 基部, 叶 柄无, 茎 上部叶 渐小, 与 中部叶 同形, 全部叶 两面无 毛。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茎、 枝顶 排列成 圆锥状 花序; 花序梗 纤细, 无毛; 总苞 狭圆筒 形, 长约 1.1 厘米, 径 2 — 3 毫米; 总苞片 4 层, 最外层 和外层 短小, 三 角状卵 形或披 针形, 长 1.6 — 3 毫米, 宽 0.5 毫米, 先端 急尖, 内 层和最 内层线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长 1.1 厘米, 宽 2 毫米, 先 端钝, 全 部总苞 片背面 无毛, 有时 顶端或 大部呈 红色。 小花 约 11 朵, 舌状, 花冠 紫色。 瘦果坊 锤形, 长约 4.8 毫米, 黑色, 顶端渐 窄并呈 淡黄白 色, 无喙, 有 10 — 12 条不 等粗的 纵肋; 冠毛 2 — 3 层, 白色, 微槌 毛状, 长 6 毫米。 花果期 7 月。 
744  云南 植物志  产 于昆明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2000 米的 山坡。 标本 未见, 摘自原 描述。 5. 蕨叶假 福王草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60: 1-3 水龙 骨叶苣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Paraprenanthes polypodifolia ( Franch . ) Chang ex Shih (1997) . Lactuca polypodifolia Franch. (1895); Ling (1935); S.Y.Hu (1967);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excl. C.W.Wang 77343; 贵州 植物志 (1989); Mulgedium polypodi- folium (Franch.) Shih (1988), excl . Exp . Luchun 1895; M . meridionale Shih (1988). 一年生 草本, 高 50 — 100 厘米。 主根圆 柱状, 上 部粗达 5 毫米, 延长, 渐窄, 具数 条 粗侧根 和多数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部粗 3 — 5 毫米, 上部 具花序 分枝, 茎 和 枝被头 状具节 腺毛, 下 部毛较 少至近 无毛。 基生叶 少数, 叶片 轮廓椭 圆形、 卵形、 长 卵 形或长 心形, 大 头羽状 深裂至 全裂, 稀兼 有不分 裂叶, 顶裂片 三角状 戟形、 长 卵状心 形或三 角形,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3 — 7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侧裂片 1 一 2 (-3) 对, 菱 形或椭 圆形, 明显 小于顶 裂片, 先 端钝或 急尖, 全 部裂片 先端具 尖头, 边缘浅 波状, 具 疏离的 尖头状 细齿,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 无毛, 叶柄长 8 — 13 厘米; 茎下部 叶同基 生叶, 中 部叶通 常叶片 较大, 长达 20 厘米, 侧裂片 有时达 5 对, 叶柄 较短, 上 部叶 渐小, 最 上部叶 线形, 无柄。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茎、 枝 顶排列 成圆锥 状或伞 房圆锥 状 花序; 花序梗 纤细, 长 0.5 — 2. 5 厘米, 密被头 状具节 腺毛, 有钻 形的小 苞片; 总苞 狭圆 筒形, 径 3 — 4 毫米; 总苞片 3 — 4 层, 外 层披针 形或三 角形, 长 1.5 — 2. 5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中、 内层 披针状 条形, 长 9 一 11 毫米, 先 端钝, 全 部总苞 片背面 无毛。 小花 8 — 10 朵, 全部 两性, 舌状, 花冠长 10 — 11 毫米, 舌片蓝 紫色或 紫色, 管部 纤细, 长 4 一 5 毫米。 瘦果坊 锤形, 长 4 一 5 毫米, 黑色, 顶 端渐窄 并呈黄 白色, 略 压扁, 有 10 — 12 条细 纵肋; 冠毛 2 层, 白色, 糙 毛状, 长 5 — 7 毫米。 花果期 4 一 7 月。 产于 贡山、 维西、 泸水、 景东、 思茅、 新平、 绿春、 屏边和 盐津、 师宗; 生 于海拔 900 — 17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下、 草地或 沟边、 路旁。 广西和 四川有 分布。 模式标 本可能 采 自盐津 (龙溪 )。 6. 密毛假 福王草 (中 国植 物志) 多腺苣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Paraprenanthes glandulosissima (Chang) Shih (1997) * . Lactuca glandulosissima Chang ( 1934 ) ; S.Y.Hu (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 州 植 物 志 ( 1989 ) ; Paraprenanthes thirionni ( Levi . ) Shih (1988), quoad nom. 一年生 草本, 高 40 — 80 厘米。 主根圆 柱状, 具 粗线形 的侧根 和多数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上部有 伞房状 分枝, 分枝 纤细, 全部 茎和枝 疏被或 密被具 节毛。 基生叶 少数, 叶 片羽状 全裂, 顶裂片 线形、 宽 线形、 线状长 椭圆形 或长披 针形, 长 6 — 10 厘 米, 宽 0.3 — 1.5 厘米, 先端 渐尖, 侧裂片 2 — 8 对, 对 生或斜 对生, 上 方的侧 裂片较 大, 不 规则的 菱形、 线形、 宽 线形、 线 状披针 形至椭 圆形, 长 2. 5 — 6 厘米, 宽 0.5 — 2 厘米, 先端 渐尖, 下方的 侧裂片 较小, 近菱 形或锯 齿状, 长 1.5 — 2 厘米, 宽 0.6 — 1 厘 米, 先端 急尖, 全部裂 片边缘 全缘或 有尖头 状齿, 两面 无毛, 叶 柄长; 茎 下部叶 同基生 
图 版 160 1—3. 藏叶假 福王草 Paraprenamhes polypodifolia (Franch. ) Chang ex Shih, 1 • 植株 下部, 2. 植株 上部, 3. 瘦果 和 冠毛; 4 一 6. 狭锥 福王草 Prenanthes faben Hemsl. , 4. 植株 上部, 5. 舌 状花, 6. 瘦果和 冠毛。 (王 凌绘) 
746  云南 植物志  叶, 中部叶 较大, 具长 3 — 5 厘米 的柄, 上部叶 渐小, 裂片 较少, 具 短柄至 无柄。 头状 花序少 数或较 多数, 于茎、 枝顶排 成伞房 状圆锥 花序; 花序梗 纤细, 密被具 节毛; 总苞 狭圆 筒形, 径约 3 毫米; 总苞片 4 层, 外层 长三角 形至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1.2 — 2. 4 毫 米, 先端 急尖, 中层 和内层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约 10 毫米, 先 端钝, 有时紫 红色, 全 部总苞 片背面 无毛。 小花约 12 朵, 舌状, 舌片蓝 紫色。 瘦果坊 锤形, 长约 4 毫米, 黑色, 顶 端渐窄 并呈黄 白色, 有 短的喙 状物, 具 10 条不 等粗的 纵肋; 冠毛 2 — 3 层, 白 色, 微糙 毛状, 长约 5 毫米。 花果期 4 一 5 月。 产 于蒙自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于 林下或 林缘。 四川和 贵州有 分布。 标本 未见。 136. 福 王草属 Prenanthes L. 多年生 草本。 茎 单生, 直立, 通常具 分枝, 极稀不 分枝, 有时 为草质 藤本。 基生叶 在花期 生存或 枯落; 茎生叶 多数, 全 部叶不 分裂或 羽状分 裂或掌 式羽状 分裂。 头 状花序 小, 同型, 多数 沿茎、 枝先端 排列成 圆锥状 花序; 总苞 圆筒形 或狭圆 筒形; 总苞片 3 — 4 层, 外层 短小, 内层 最长; 花序 托平, 无 托毛。 小花 5 朵, 极稀 9 一 11 朵, 全部两 性, 舌状, 小, 花冠 红色、 紫 红色或 紫色, 舌片 条形, 顶端 平截, 具 5 齿裂; 花 柱分枝 细长; 花 药基部 有急尖 的小耳 状或短 渐尖的 膜质附 属物。 瘦果 通常圆 柱状, 褐色, 稀紫 黑 色或淡 黄色, 上下 等粗或 上部渐 宽下部 渐窄, 具 4 一 5 条 纵肋, 肋间有 不明显 的小肋 或无; 冠毛 2 — 3 层, 白色、 污 黄色或 褐色, 槌毛 状或单 毛状。 约 40 种, 广布于 欧洲、 亚洲 及热带 非洲。 我国有 11 种, 主要 分布西 南部, 东北、 华北、 华中和 陕西、 甘肃 有少数 种类。 云南产 4 种。 分种 检索表 1 (4) 草质 藤本; 茎多 分枝; 冠毛 白色。 2 (3) 总苞狭 钟形, 径 5 — 6 毫米; 头状 花序有 9 一 11 朵 小花, 花冠 紫红色 1 . 云南 福王草 P.yakoensis 3 (2) 总 苞狭圆 筒形, 径 2 — 3 毫米; 头状 花序有 5 朵 小花, 花冠 蓝紫色 2. 藤本 福王草 P.scandens 4 (1) 直立 草本; 茎不 分枝; 冠毛 褐色、 黄褐 色或紫 褐色。 5 (6) 叶片五 角形, 两面 无毛; 总苞径 3 — 4 毫米; 狭圆 锥花序 3. 狭锥 福王草 P.faberi 6 (5) 叶片 不为五 角形, 两 面被短 伏毛; 总苞径 1.5 — 2. 5 毫米; 疏圆 锥花序 it, 福王草 P.tatarinowii 1. 云南 福王草 (中 国植 物志) 垭口 盘果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Prenanthes yakoensis J .F.Jeffr.ex Diels ( 1912) ; S.Y.Hu (1967);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7)*. 多年 生草质 藤本。 茎圆 柱形, 多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无毛或 被具节 细毛。 叶多 数, 互生, 叶 片卵状 心形、 卵状箭 头形、 长 卵状箭 头形或 三角状 戟形, 长 3 — 10 ( — 15) 
菊 科  747  厘米, 宽 2 — 4. 5 (— 6) 厘米, 先端渐 尖或长 渐尖, 基部 心形、 箭 头形或 戟形, 边缘具 小 尖头状 细齿, 表面 绿色, 背面白 绿色, 两面 无毛, 叶柄长 2 — 5 厘米, 茎枝先 端的叶 渐小。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茎、 枝顶 排列成 圆锥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0.6 — 2.5 厘米, 被疏 或密 的具节 细毛; 总苞狭 钟形, 径 5 — 6 毫米; 总苞片 3 — 4 层, 外层卵 形或披 针形, 长 2 — 5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内 层长椭 圆形, 长约 1 厘米, 先端钝 或圆, 全部总 苞片带 紫 红色, 背 面被细 柔毛或 无毛。 小花 9 一 11 朵, 全部 两性, 舌状, 花冠紫 红色, 长 12 — 13 毫米, 舌片 条形, 顶端 平截, 具 5 小齿, 管部长 3 — 3. 5 毫米。 瘦果圆 柱状, 长 3 — 4 毫米, 紫红 色转紫 褐色, 顶端 平截, 无喙, 有 5 条 隆起的 纵肋, 肋 间有细 纵肋; 冠毛 2 — 3 层, 白色, 糙 毛状, 长 7 — 9 毫米。 花果期 7 — 11 月。 产于 贡山、 福贡、 腾冲、 龙陵; 生 于海拔 2100 — 2700 米的 林下、 林缘。 模 式标本 采自 腾冲。 2. 藤本 福王草 (中 国植 物志) Prenanthes scandens Hook .f .et Thorns .ex C.B. Clarke ( 1 876 ) ; Hook . f • et Thorns . (1882); 中国 植物志 (1997r. ' 多年 生草质 藤本。 茎圆 柱形, 多 分枝, 茎和枝 被具节 细毛或 无毛, 有 纵棱。 叶多 数, 互生, 叶片 卵形、 长 卵形、 三 角状卵 形或长 三角状 卵形, 长 6 — 15 厘米, 宽 3 — 6.5 厘米, 先端渐 尖或长 渐尖, 基部心 形或深 心形, 边缘具 尖头状 细齿, 表面 绿色, 背 面淡 绿色, 两 面沿脉 被具节 细毛至 无毛, 侧脉 2 — 4 对, 和中脉 在两面 凸起, 网脉 明显, 叶柄长 1 一 4. 5 厘米, 被具节 细毛至 无毛, 茎枝 先端的 叶渐小 和叶柄 渐短。 头状 花序多 数, 于茎、 枝顶 排列成 圆锥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3 — 5 毫米, 密 被褐色 绒毛; 总苞 狭圆筒 形, 径 2 — 3 毫米; 总苞片 3 — 4 层, 外层披 针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先端 急尖, 中层狭 披 针形, 长 3 — 3. 5 毫米, 先端 急尖, 内层 条形, 长 10 — 13 毫米, 先 端钝, 全部 总苞片 带紫 红色, 背面无 毛或被 细毛。 小花 5 朵, 全部 两性, 舌状, 花冠蓝 紫色, 长 14 一 15 毫米, 舌片 条形, 先端 平截, 具 5 个 小齿, 管部长 5 — 6 毫米。 瘦果圆 柱状, 长约 4 毫 米, 未成 熟时淡 黄色, 顶端 平截, 无喙, 有 5 条 隆起的 纵肋, 肋 间有细 纵肋; 冠毛 2 — 3 层, 白色, 糙 毛状, 长 7 — 9 毫米。 花果期 10 — 12 月。 云南新 纪录, 产于贡 山独龙 江流域 的山坡 灌丛中 或次生 林内, 海拔约 1500 米。 西 藏东 南部有 分布。 锡金 也有。 3. 狭锥 福王草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60: 4-6 Prenanthes faberi Hemsl. (1888); S.Y.Hu (1967); 中国 植物志 ( 1997) * . Lactuca hemsleyi Franch . (1895). 多年生 草本, 高 1.4 一 2 米。 根 茎短, 粗达 8 毫米, 密 盖枯叶 残基, 生粗线 形的须 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 部粗达 8 毫米, 不 分枝, 具 纵棱, 无 毛或上 部疏被 短毛。 基生叶 未见; 茎下 部和中 部叶五 角形, 长 9 一 15 厘米, 宽 5 — 12 厘米, 先 端渐尖 或长 渐尖, 基部戟 形或近 心形, 边缘具 尖头状 细齿, 表面淡 绿色, 背面白 绿色, 两面无 毛, 叶柄长 3 — 6 厘米, 茎上 部叶片 渐小, 基部平 截或宽 楔形, 叶柄 渐短。 头状 花序多 数, 沿茎 先端排 列成狭 圆锥状 花序; 花 序总轴 疏被短 柔毛, 花序 分枝极 缩短, 密 被褐色 短 柔毛; 花序梗 粗壮, 长 1 一 2 毫 米或近 无梗, 密被 褐色短 柔毛; 总 苞狭圆 筒形, 径 
748  云 南植物 志  3 — 4 毫米; 总苞片 3 — 4 层, 外面 的小, 宽卵 形至长 卵形, 长 1 一 2 毫米, 先端 急尖或 钝, 边缘 密具短 缘毛, 里面的 条形, 长 9 一 10 毫米, 先 端钝, 无 缘毛, 全 部总苞 片背面 无毛。 小花 4 一 5 朵, 全部 两性, 舌状, 花冠淡 蓝色、 蓝色或 紫色, 长约 10 毫米, 舌片 条形, 顶端 平截, 具 5 齿裂, 管部长 3 — 4 毫米。 瘦果圆 柱状, 长 3.5"^4 毫米, 褐色, 上下近 等粗, 顶端 平截, 具 5 条 纵肋; 冠毛 2 — 3 层, 褐 色或黄 褐色, 长 5 — 6 毫米。 花果期 6 — 8 月 。 产 大关、 巧家; 生 于海拔 1900 — 3000 米的 林下。 四川 东南部 和贵州 北部有 分布。 云南新 纪录! 4. 福王草 (植 物分类 学报) 盘果菊 (图鉴 ) Prenanthes tatarinowii Maxim. ( 1895 ); Chang ( 1934 ); Chen ( 1934); Ling (1935); Hand.-Mazz. (1938); S.Y.Hu (1967); 图鉴 (1975)*; 秦岭 植物志 (1985); Shih (1987); 中国 植物志 (1997广 . Lactuca gracili flora Forb.et Hemsl. (1888), non DC. ; L . tatarinowii (Maxim.) Franch . (1895); Prenanthes racemiformis Shih et P . pyramidalis Shih (1987).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150 厘米。 根 茎长达 4 厘米, 粗 7 毫米或 更粗, 密盖 枯叶残 基; 主根圆 柱状, 上 部粗达 7 毫米, 向下 渐窄, 具 数条粗 线形的 侧根和 多数纤 维状细 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 部粗达 8 (-13) 毫米, 上部 具花序 分枝, 茎和枝 通常无 毛或稀 被长 糙毛。 基生叶 在花期 枯落; 茎中、 下 部叶不 分裂或 分裂, 若不 分裂, 则叶片 心形或 卵状 心形, 长 8 — 14 厘米, 宽 6 — 12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心形, 边缘 有不整 齐的锯 齿、 尖 头状细 齿或稀 全缘, 齿 顶和齿 缘有小 尖头, 叶柄长 5 — 14 厘米, 若 分裂, 则为大 头羽状 全裂, 顶裂片 卵形、 卵状 心形、 心形或 三角状 戟形, 长 5 — 15 厘米, 宽 6 — 15 厘 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圆、 心 形或稀 戟形, 侧裂片 1 (一 3) 对, 椭 圆形、 斜 卵形或 耳状, 远 小于顶 裂片, 全部裂 片边缘 同不分 裂叶, 叶柄长 5 — 17 厘米, 茎 上部叶 渐小, 最上部 叶狭 卵形至 线状披 针形, 不 分裂, 具 短柄, 全部 叶两面 疏被短 伏毛, 叶柄 被糙毛 或具节 毛。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茎、 枝顶排 列成疏 圆锥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3 — 15 厘米, 密 被细绒 毛; 总 苞狭圆 筒形, 径 1.5 — 2. 5 毫米; 总苞片 3 层, 外层卵 形至披 针形, 长 1 一 2 毫 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内层 条形, 长 10 — 12 毫米, 先端钝 或圆, 全 部总苞 片背面 疏被细 绒毛。 小花 5 朵, 两性, 舌状, 花冠 紫色, 长 10 — 11 毫米, 舌片 条形, 先端 5 齿裂, 管部长 4 一 5 毫米。 瘦 果狭圆 柱形, 长 3. 5 — 4. 5 毫米, 紫 褐色, 顶端 平截, 具 5 条纵 肋; 冠毛褐 色或紫 褐色, 长 6 — 8 毫米。 花果期 8 — 10 月。 产于 德钦; 生 于海拔 2700 米的 林下。 我国 东北、 华北、 华中和 陕西、 甘肃、 四川 有 分布。 朝 鲜和俄 罗斯远 东地区 也有。 137. 紫菊属 Notoseris Shih 多年生 草本, 具 根茎。 茎 单生, 直立, 上部 具花序 分枝。 基生 叶和茎 下部叶 在花期 通常 枯落; 茎生叶 互生, 叶片羽 状分裂 或稀不 分裂, 具柄或 无柄。 头 状花序 同型, 直 
菊 禾斗  749  立、 下倾或 下垂, 多数 沿茎、 枝顶 排列成 圆锥状 花序; 总苞 圆筒形 或稀狭 钟形; 总苞片 3 (-5) 层, 外 层短, 向内 渐长, 全 部总苞 片呈紫 红色; 花序 托平, 无 托毛。 小花 3 — 5 朵, 全部 两性, 舌状, 花冠紫 红色, 舌片 条形, 顶端 平截, 具 5 齿裂, 管部喉 口被白 色 柔毛; 花柱分 枝细; 花药 基部附 属物箭 头形。 瘦 果倒披 针形、 长倒披 针形、 长 披针形 或长椭 圆形, 紫色、 紫 红色、 黑紫 色或黑 褐色, 压扁, 每面有 6 — 9 条 纵肋, 被 糙毛, 顶端 平截, 无喙; 冠毛 2 — 3 层, 白 色或稀 褐色, 糙 毛状, 易 折断。 约 11 种, 分 布于长 江流域 及秦岭 以南。 云南产 3 种。 分种 检索表 1 (4) 茎、 枝和 花序梗 无毛; 茎中 部叶具 2 — 3 对侧 裂片; 冠毛白 色或黄 白色。 2 (3) 叶羽状 分裂, 顶 裂片与 侧裂片 近等; 总苞长 12 — 15 毫米 1. 多 裂紫菊 N.henryi 3 (2) 叶大 头羽状 分裂, 顶裂片 大于侧 裂片; 总苞长 10 — 12 毫米 …… 2. 云 南紫菊 N.yunnanensis 4 (1) 茎、 枝和花 序梗被 褐色短 柔毛; 茎中 部叶具 1 一 2 对侧 裂片; 冠毛 褐色或 浅褐色 3. 菱 (H "紫菊 N.rhombiformis 1. 多 裂紫菊 (植 物分类 学报) 川滇 盘果菊 (图鉴 ) Notoseris henryi (Dunn) Shih (1987)* ; 中国 植物志 (1997)* . Prenanthes henryi Dunn (1903); S.Y.Hu (1967); 图鉴 (1975)*;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70 — 180 厘米。 根 茎短, 生 多数粗 线形的 须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单 一, 直立, 基 部粗达 10 毫米, 上部 具花序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无毛。 基生叶 和茎下 部叶 未见; 茎 中部叶 轮廓卵 形或宽 卵形, 长 10 — 16 (—22) 厘米, 宽 7 — 12 (—18) 厘 米, 羽状 深裂至 全裂, 顶裂 片狭椭 圆形、 披针 形或近 菱形, 长 6 — 10 (-15) 厘米, 宽 2-4 (-6.5) 厘米, 先端 渐尖、 急尖或 稀钝, 侧裂片 2 — 3 对, 椭 圆形、 倒卵形 或近菱 形, 长 4 一 6 (-10) 厘米, 宽 1.5 — 3 (-6) 厘米, 先端钝 或圆, 全部裂 片边缘 具锯齿 或波 状齿, 齿端具 尖头, 齿缘具 尖头状 细齿, 表面 绿色, 被短 糙毛, 背面淡 绿色, 沿脉 被短 糙毛, 叶柄长 6 — 15 (-17) 厘米, 基部稍 扩大, 茎 上部叶 渐小, 最 上部叶 披针状 线形, 先端 渐尖, 不 分裂, 边缘具 尖头状 细齿, 无 叶柄。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茎、 枝顶排 列成 圆锥状 花序; 花序梗 纤细, 长 3 — 10 毫米, 无毛, 具钻 形的小 苞片; 总苞 狭圆筒 形, 径 2 — 3 毫米; 总苞片 3 层, 外 层长卵 形或披 针形, 长 2 — 3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中层 稍长, 内层 条形, 长 12 — 15 毫米, 先 端圆, 全 部总苞 片呈紫 红色, 背面 无毛。 小 花 5 朵, 全部 两性, 舌状, 花冠长 11 一 12 毫米, 舌片 条形, 粉红 色或紫 红色或 紫色, 先端具 5 齿裂, 管部 纤细, 淡 黄色, 长 5 — 6 毫米。 瘦果 狭倒披 针形, 长 5 — 5. 5 毫米, 棕 红色, 压扁, 每面具 5 — 7 条 纵肋, 顶端 平截, 无緣; 冠毛 2 层, 白 色或黄 白色, 长 8 — 9 毫米。 花果期 9 月 前后。 产 大关、 彝良、 镇雄; 生 于海拔 1750 — 1850 米 的林下 或山坡 路边草 丛中。 湖北、 湖南、 四川、 贵州有 分布。 
750  云南 植物志  根 药用, 治蛇 咬伤。 2. 云 南紫菊 (植 物分类 学报) Notoseris yunnanensis Shih (1987)* ; 中国 植物志 ( 1997 ) . 多年生 草本, 高 1 一 2. 7 米。 根 茎短, 粗达 1 厘米或 更粗, 密 被枯叶 残基; 主根圆 柱状, 长达 6 厘米, 生极 多数粗 线形的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粗壮, 中部 粗达 1.7 厘米, 上部 有多数 分枝, 茎 和枝具 纵棱, 无毛。 基生 叶和茎 下部叶 未见; 茎中 部叶 轮廓宽 卵形, 长 16 — 22 厘米, 宽 12 — 15 厘米, 大 头羽状 深裂至 全裂, 顶 裂片菱 形、 宽菱 形或椭 圆形, 长 10 — 13 厘米, 宽 4 一 10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楔 形或宽 楔形, 侧裂片 2 — 3 对, 椭 圆形、 斜椭 圆形、 倒卵 形或披 针形, 长 6 — 10 厘米, 宽 2 — 5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全部 裂片边 缘具不 规则的 锯齿, 齿 端具小 尖头, 或 通常具 尖头状 细齿,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 沿脉被 槌毛, 叶柄长 9 一 20 厘米, 无毛, 基部稍 扩大, 茎 上部叶 渐小, 最 上部叶 披针状 线形, 不 分裂, 边缘具 尖头状 细齿, 无 叶柄。 头状 花序极 多数, 于茎、 枝 顶排列 成大型 开展的 圆锥状 花序; 花序梗 纤细, 长 2 — 12 毫米, 无毛, 具钻 形的小 苞片; 总苞圆 筒形, 长 10 — 12 毫米, 径 2. 5 — 3 毫米; 总苞片 3 层, 外层狭 卵 形或披 针形, 长 2 — 3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中层 稍长, 内层 条形, 长 10 — 12 毫米, 先端钝 或圆, 全部总 苞片紫 红色, 背面 无毛。 小花 4 一 5 朵, 全部 两性, 舌状, 花冠长 10 — 12 毫米, 舌片紫 红色, 条形, 顶端 平截, 具 5 齿裂, 管部 纤细, 黄色, 长 5 — 6 毫 米。 瘦果 狭倒披 针形, 长约 5 毫米, 紫 红色, 压扁, 每面有 4 一 6 条 纵肋, 顶端 平截, 无喙; 冠毛 2 层, 白 色或黄 白色, 长 7 — 8 毫米。 花果期 9 一 10 月。 产于 砚山、 西畴、 文山、 屏边、 绿春; 生 于海拔 1200 — 2200 米的密 林下。 模式标 本采自 砚山。 3. 菱 叶紫菊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61: 1-3 Notoseris rhombiformis Shih ( 1987) *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中国 植物志 (1997)* . Notoseris psilolepis Shih (1987), quoad specim . Yunnan ; Stenoseris leptantha Shih (1991), quoad B.Y.Qiu 53735— B.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130 厘米。 根 茎长达 3 厘米或 更长, 粗达 7 毫米, 具多 数枯叶 残基; 主根圆 柱状, 上 部粗达 7 毫米, 向下 渐窄, 具多数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 部粗达 7 毫米, 具 纤细的 分枝, 茎枝具 纵棱, 被 褐色短 柔毛。 基生叶 4 一 5 枚, 叶片轮 廓狭卵 形至宽 卵形, 长 5 — 15 厘米, 宽 4 一 10 厘米, 大 头羽状 全裂, 顶 裂片菱 形、 长三 角形、 长 心形、 三角状 心形或 三角状 戟形, 长 4 一 12 厘米, 宽 2 — 10 厘米, 先 端 渐尖或 急尖, 基部 楔形或 心形、 戟形, 侧裂片 1 一 2 对, 椭 圆形、 斜椭圆 形或近 圆形, 长 1 一 6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全部裂 片边缘 具锅齿 或浅波 状齿, 齿端有 尖头, 或具 尖头状 细齿,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 面疏被 糙毛, 叶柄长 4 一 15 厘米, 被毛, 基 部扩大 成鞘; 茎生 叶下部 的同基 生叶, 上部叶 渐小, 最上 部叶狭 披针形 至线状 披 针形, 不 分裂, 边缘具 尖头状 细齿, 近 无柄。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茎、 枝 顶排列 成圆锥 状 花序; 花序梗 纤细, 长 2 — 10 毫米, 密被 褐色短 柔毛, 具钻 形的小 苞片; 总苞 狭圆筒 形, 长 10 — 12 毫米, 径约 2 毫米; 总苞片 3 层, 外层卵 形至披 针形, 长 1 一 2 毫米, 先 
菊 科  图 版 161 1—3. 菱 叶紫菊 Notoseris rhombiformis Shih, 1. 植株, 1. 舌 状花, 3. 瘦果和 冠毛; 4 一 5. 黑 苞乳苣 Mulgedi lessenianum (Wall. ex C.B.Clarke) DC. , 4. 植株, 5. 瘦果和 冠毛。 (王 凌绘) 
752  云南 植物志  端急尖 或钝, 中层 稍长, 内层 条形, 长 10 — 12 毫米, 先端钝 或圆, 全部总 苞片紫 红色, 背面 无毛。 小花 5 朵, 全部 两性, 舌状, 花冠蓝 紫色、 淡紫 色或紫 红色, 长 9 一 10 毫 米, 舌片 条形, 顶端 5 齿裂, 管部 纤细, 长 3 — 4 毫米。 瘦 果倒披 针形, 长 4 一 4. 5 毫 米, 暗紫 红色, 压扁, 每面有 5 — 7 条细 纵肋, 顶端 平截, 无喙; 冠毛 2 层, 褐 色或浅 褐色, 有 时下部 略带紫 红色, 长 6 — 7 毫米。 花果期 9 一 12 月。 产于 丽江、 漾澳、 腾冲、 景东、 临沧、 禄劝、 石屏、 绿春、 屏边 等地; 生 于海拔 1500 — 3700 米的 林下、 灌丛下 或山坡 草地。 模式标 本采自 漾濞。 138. 岩参属 Cicerbita Wallr. 多年生 草本, 有根 状莲。 茎 单生, 直立, 上部 具花序 分枝。 叶片不 分裂或 羽状分 裂。 头 状花序 同型, 多数 或少数 于茎、 枝顶 排列成 总状、 圆 锥状或 伞房状 花序; 总苞圆 筒形或 钟形; 总苞片 2 — 5 层, 覆瓦 状排列 或不呈 覆瓦状 排列; 花序 托平, 无毛。 小花 10-25 (-30) 朵, 极稀 4 一 6 朵, 全部 两性, 舌状, 花冠 蓝色、 蓝 紫色或 紫色, 极稀 黄色, 舌片 条形, 顶端 平截, 具 5 齿裂; 花 柱分枝 纤细; 花药 基部附 属物箭 头形。 瘦果 长椭圆 形或椭 圆形, 褐 色或灰 褐色, 压 扁或稀 不明显 压扁, 每面有 6 — 9 条不等 粗的纵 肋, 顶端平 截或稍 收缩, 无喙, 被短 糙毛或 无毛; 冠毛 2 层, 白色、 黄 白色或 稀红褐 色, 外层 极短, 糙 毛状, 内层 细长, 易 脱落。 约 35 种, 分布于 欧洲、 西 南亚、 中 亚及喜 马拉雅 山区。 我国有 4 种, 新疆产 2 种, 西藏产 1 种, 云南产 1 种。 1. 大 理岩参 (植 物分类 学报) Cicerbita oligolepis Chang ex Shih (1991); 中 国 植物志 ( 1997) . 多年生 草本, 高 100 — 125 厘米。 茎 单生, 直立, 上部 具花序 分枝, 分枝 纤细, 全 部 茎和枝 疏被具 节毛。 基生 叶和茎 下部叶 未见; 茎中部 叶羽状 全裂, 顶 裂片披 针形, 长 达 10 厘米, 宽 3 厘米, 先端 渐尖, 侧裂片 2 对, 对生, 长椭 圆形, 长 2. 5 — 4 厘米, 宽 约 1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全 部裂片 边缘有 锯齿, 两面被 极稀疏 的乳突 状毛, 叶柄长 约 5 厘米。 头状 花序极 多数, 于茎、 枝顶 排列成 圆锥状 花序; 总 苞狭圆 筒形, 径约 2 毫 米; 总苞片 2 层, 外 层三角 形或披 针形, 长 1 一 3 毫米, 先端 急尖, 内层披 针形, 长约 11 毫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全 部总苞 片呈紫 红色或 内层仅 上部紫 红色, 背面 无毛。 小花 4 朵, 花冠 蓝色。 瘦 果长椭 圆形, 褐色, 压扁, 边缘 宽厚, 每面有 6 条 高起的 纵肋, 中肋 较 粗壮, 沿 肋被长 或短的 糙毛, 顶端 平截, 无喙; 冠毛 2 层, 外层 极短, 槌 毛状, 内层 长 毛状, 淡黄 白色, 长约 7 毫米。 花果期 8 月 前后。 产 于大理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2135 — 2440 米 的山谷 草场。 标本 未见, 摘自 原 描述。 139. 细 莴苣属 Stenoseris Shih  多 年生草 本或稀 一年生 草本。 茎 单生, 直立, 通常较 高大, 上部 具花序 分枝。 基生 
菊 科  753  叶 和茎近 基部叶 在花期 枯落; 莲生叶 互生, 叶片 羽状分 裂或不 分裂, 通常具 叶柄。 头状 花序 同型, 小, 多数 于茎、 枝 先端排 列成大 圆锥状 花序, 有纤 细的花 序梗; 总苞 狭圆筒 形; 总苞片 2 层, 外层极 短小, 内 层长; 花序 托平, 无 托毛。 小花 3 — 5 朵, 全部 两性, 舌状, 花冠 蓝色、 蓝 紫色、 紫 色或紫 红色, 舌片 条形, 顶端 平截, 具 5 齿裂; 花 柱分枝 细; 花药 基部附 属物箭 头形。 瘦果倒 披针形 或长椭 圆形, 褐色、 黄褐 色或浅 黑色, 常有 色斑, 压扁, 边缘 宽厚, 每面有 3 — 8 条 纵肋或 纵纹, 无毛, 顶 端突然 收缩成 粗喙, 喙 长约 1 毫米; 冠毛 2 层, 外层 极短或 退化, 内 层长, 纤细, 白 色或黄 白色。 约 6 种, 主要 分布于 我国西 南部及 缅甸、 印度 北部、 不丹、 锡金、 尼 泊尔。 我国 6 种 均有。 云南产 4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叶羽状 全裂, 全部 裂片狭 椭圆形 或狭披 针形, 近等大 1. 大理 细莴苣 S.taliensis 2 (1) 叶大 头羽状 全裂, 顶 裂片远 大于侧 裂片。 I 3 (4) 叶柄和羽轴有大小不等的^^齿 2. ;!^ 齿 细莴苣 S.triflora 4 (3) 叶柄和 羽轴无 柞齿。 5 (6) 叶顶裂 片基部 戟形或 心形, 侧裂片 2 (-3) 对; 总苞长 13 — 15 毫米; 瘦果长 4 一 5 毫米 …一 3. 细莴苣 S.gracmnora 6 (5) 叶顶裂 片基部 楔形, 侧裂片 1 对; 总苞长 9 一 11 毫米; 瘦果长 3 — 3. 5 毫米 4. 景东 细莴苣 S.leptantha 1. 大理 细莴苣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62: 1-4 Stenoseris taliensis (Franch.) Shih (1991); 中国 植物志 (1997)* . Lactuca taliensis Franch. ( 1895); Smith in Forb.et Hemsl . ( 1904); S.Y.Hu (1967), p.p. ; Cicerbita taliensis (Franch.) Beauv. (1910); S.Y.Hu (1966);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 1984), p.p. ; Lactuca gracili flora auct . non Wall . ex DC. : S.Y.Hu (1967), p.p.; 图鉴 (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p.p.; 西藏 植物志 (1985), p.p. 多年生 草本, 高 60 — 120 厘米。 根 茎短, 具枯叶 残基; 主根圆 柱状, 长达 15 厘米, 上 部粗达 8 毫米, 向下 渐窄, 具多数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 部粗达 7 毫 米, 具细 分枝, 茎 和枝被 纤细的 具节短 腺毛。 基生 叶和茎 下部叶 在花期 枯落; 茎 中部叶 轮廓 卵形, 长达 12 厘米, 宽达 8 厘米, 羽状 全裂, 顶裂 片狭披 针形、 披 针形或 狭椭圆 形, 长 4 一 6. 5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侧裂片 2 — 3 对, 狭椭 圆形、 狭 披针 形或稀 卵形, 长 2. 5 — 4. 5 厘米, 宽 0.7 — 2 厘米, 先端 急尖, 全部裂 片边缘 具疏锅 齿, 齿端有 尖头或 具尖头 状齿, 齿间和 尖头间 有具节 缘毛,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 面沿脉 被具节 糙毛, 叶柄长 3 — 5 厘米, 无翅, 基部稍 扩大, 茎 上部叶 渐小, 侧裂片 1 一 2 对, 叶 柄短, 最上部 叶三角 形或披 针形, 不分 裂或有 1 对小 裂片。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茎、 枝顶 排列成 圆锥状 花序; 花序梗 纤细, 长 2 — 10 毫米, 密被 纤细的 具节短 腺毛; 总 苞狭圆 筒形, 径 2 — 2. 5 毫米; 总苞片 2 层, 外层卵 形至披 针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内层 条形, 长 11 一 13 毫米, 先端钝 或圆, 全 部总苞 片背面 无毛。 小花约 
图 版 162 1一4. 大理 细莴苣 SterKKcris taliensis (French.) Shih, 1. 植株 下部, 2. 植株 上部, 3. 瘦果和 冠毛, 4. 头状 花序; 5 — 7. 头嘴菊 Cephalorrhynchusmacrorrhizus (Royle) Tsuil, 5. 植株 下部, 6. 植株 上部, 7. 瘦果和 冠毛。 (王 凌绘) 
菊 科  755  3 朵, 全部 两性, 舌状, 花冠紫 色或紫 红色。 瘦果 狭倒披 针形, 长 4 一 5 毫米, 褐色, 压扁, 边缘 加宽、 加厚, 每面有 4 一 8 条 纵肋, 无毛, 具 色斑, 厚 边缘尤 明显, 顶端具 长约 1 毫米的 粗喙; 冠毛 2 层, 外层 极短, 内层长 6 — 7 毫米, 淡黄 白色。 花果期 8—9 月。 产于 贡山、 丽江、 大理; 生 于海拔 2900 — 35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下或 草坡。 四川西 部和 西藏东 南部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2. 115 齿 细莴苣 (植 物分类 学报) Stenoseris triflora Chang et Shih (1991); 中国 植物志 (1997) * . Lactuca gracili flora auct . non Wall .ex DC.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 quoad H.T.Tsai 54364, 58675. 多年生 草本, 高 80 — 150 厘米。 根 茎短; 主根圆 柱状, 具多数 线形的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 部粗达 1.5 厘米或 更粗, 上部具 纤细的 分枝, 茎 和枝疏 被纤细 的具节 短毛。 基生叶 在花期 枯落; 茎 下部叶 轮廓宽 卵形, 长达 18 厘米, 宽达 14 厘米, 大 头羽状 全裂, 顶裂片 心形、 宽 卵形、 卵形 或稀椭 圆形, 长达 14 厘米, 宽达 12 厘米, 先端渐 尖或稀 急尖, 基部 心形、 平 截或宽 楔形, 侧裂片 1 一 2 对, 椭 圆形、 狭卵 形或披 针形, 长达 10 厘米, 宽达 5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稀短 渐尖, 基部 圆或宽 楔形, 全 部裂片 边缘具 锯齿, 齿端 具小尖 头或具 尖头状 细齿,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 面疏被 具节糙 毛或近 无毛, 叶柄长 8 — 20 厘米, 带 红色, 被具 节毛, 和 羽轴均 具大小 不等的 ^5 齿, 茎 中 上部叶 渐小, 最上 部叶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不 分裂, 具 短柄。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 茎、 枝顶 排列成 圆锥状 花序; 花序梗 纤细, 长 2 — 10 毫米, 密被纤 细的具 节毛; 总苞狭 圆 筒形, 近 管状, 径 1 一 1.5 毫米; 总苞片 2 层, 外层卵 形或狭 卵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内层 条形, 长 8 — 10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圆, 全部总 苞片淡 绿色或 淡黄绿 色, 无毛。 小花 3 朵, 全部 两性, 舌状, 花冠蓝 紫色、 紫 红色或 红色, 长 7 — 9 毫米, 舌片 条形, 先端 平截, 具 5 齿裂, 管部 纤细, 长 2. 5 — 3. 5 毫米。 瘦 果狭椭 圆形, 长 3 — 3. 5 毫米, 褐色, 压扁, 边缘稍 宽厚, 每面有 4 一 6 条细 纵肋, 顶端 有长约 0.5 毫米 的 粗橡; 冠毛 2 层, 黄 白色, 外层 极短, 糙 毛状, 内层长 5 — 6 毫米, 细 毛状。 花果 期 10 月 前后。 产于 维西、 福贡和 绿春、 金平、 屏边; 生 于海拔 1500 — 2600 米的 林下、 林 缘或灌 丛 草坡。 模式标 本采自 福贡。 3. 细莴苣 (植 物分类 学报) Stenoseris graciliflora (Wall. ex DC. ) Shih (1991)* ; 中国 植物志 (1997) * . Prenanthes graciliflora Wall. ( 1828), nom . nud . ; Lactuca graciliflora Wall . ex DC. (1838); Hook.f. (1881); Forb.et Hemsl. (1888); Ling ( 1935); Hand. -Mazz. (1937), (1938); S.Y.Hu (1967), p.p. ; 贵州 植物志 (1989)*; Prenanthes bruno- niana auct . non Wall . ex DC. : 西藏 植物志 (1985), p.p.; Cicerbita taliensis auct - non (Franch.) Beauv.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p.p.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120 厘米。 根^ 短, 粗达 1 厘米, 具枯叶 残基; 主根圆 柱状, 
756  云 南植物 志  上 部粗达 1.2 厘米, 向下 渐窄, 具少数 粗分枝 和极多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常呈 紫 红色, 基 部粗达 8 毫米, 上 部具细 分枝, 茎 和枝疏 被纤细 的具节 短毛。 基生叶 和茎下 部叶 在花期 枯落; 茎中部 叶轮廓 卵形, 长达 18 厘米, 宽达 14 厘米, 大 头羽状 全裂, 顶 裂片 三角状 戟形、 卵状 戟形、 三角 状心形 或卵状 心形, 长达 12 厘米, 宽达 9 厘米, 先 端 渐尖, 基部 戟形、 心 形或稀 平截, 侧裂片 2 (-3) 对, 椭 圆形、 斜椭圆 形或披 针形, 长达 7 厘米, 宽达 3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基部楔 形至近 平截, 全部 裂片边 缘具鋸 齿, 齿 端具尖 头或具 尖头状 细齿, 表面黄 绿色, 疏 被具节 糙毛, 背面淡 绿色, 沿 脉疏被 具节 槌毛, 叶 柄长达 10 厘米, 基部稍 扩大, 茎 上部叶 渐小, 最上 部叶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不 分裂, 近 无柄。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茎、 枝 顶排成 圆锥状 花序; 花序梗 纤细, 长 2 — 10 毫米, 被纤细 的具节 短毛; 总 苞狭圆 筒形, 径 1.5 — 2 毫米; 总苞片 2 层, 外层 卵 形或披 针形, 长 1.5 — 2 毫米, 内层 条形, 长 13 — 15 毫米, 全 部总苞 片呈暗 绿色, 先 端 急尖, 背面 无毛。 小花 3 朵, 全部 两性, 舌状, 花冠 蓝色、 粉 红色、 红 色或紫 红色, 长 12 — 14 毫米, 舌片 条形, 顶端 5 齿裂, 管部长 4. 5 — 5. 5 毫米。 瘦 果倒披 针形, 长 4 一 5 毫米, 淡 褐色, 有 红褐色 斑块, 压扁, 边缘 宽厚, 每面有 4 一 6 条 纵肋, 顶 端具长 约 1 毫米的 粗喙; 冠毛 2 层, 黄 白色, 外层 极短, 糙 毛状, 内层长 6 — 7 毫米, 细 毛状。 花果期 8 — 11 月。 产于 德钦、 贡山、 中甸、 丽江、 鹤庆、 大理; 生 于海拔 2800"3900 米的 林下、 灌丛 下 或山坡 草地。 贵州、 四川和 西藏有 分布。 缅甸、 印度 北部、 不丹、 锡金、 尼泊尔 也有。 4. 景东 细莴苣 (植 物分类 学报) Stenoseris leptantha Shih (1991); 中国 植物志 (1997). 多年生 草本, 高 70 — 100 厘米。 茎 单生, 直立, 基 部粗约 5 毫米, 上部具 分枝, 分 枝 纤细, 疏 被纤细 的具节 短毛。 基生叶 未见; 茎下 部和中 部叶大 头羽状 全裂, 顶 裂片椭 圆 形或披 针形, 长 5. 5 — 10 厘米, 宽 3 — 4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基部 楔形, 侧裂片 1 对, 椭 圆形, 长约 2 厘米, 宽约 1 厘米, 先端圆 或钝, 全 部裂片 两面沿 脉疏被 具节短 槌毛, 边缘有 尖头状 鋸齿, 叶柄长 1 一 4 厘米, 茎上部 叶披针 形或椭 圆形, 长 7 — 9 厘 米, 宽约 1.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具 短柄至 无柄。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茎、 枝顶 排列成 圆锥状 花序; 花序梗 纤细, 长 1 一 6 毫米, 被纤细 的具节 短毛; 总 苞狭圆 筒形, 长 9 一 11 毫米, 径约 2 毫米; 总苞片 2 层, 外层 卵形, 长 0.6 — 1 毫米, 先 端钝, 内层 披针状 条形, 长 9 一 11 毫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全部总 苞片绿 色带紫 红色, 背面 无毛。 小 花 3 朵, 全部 两性, 舌状, 花冠紫 蓝色。 瘦果长 椭圆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3 — 3. 5 毫米, 褐 色或黑 褐色, 压扁, 边缘 宽厚, 每面有 4 一 5 条细 纵肋, 两面 无毛, 顶端 具长约 1 毫 米的 粗喙; 冠毛 2 层, 黄 白色, 外层 极短, 内层长 5 — 6 毫米。 花果期 11 月 前后。 产 于景东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2550 米 的湿润 山坡。 140. 乳苣属 Mulgedium Cass. 一 年生、 二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茎 单生或 稀少数 簇生, 直立, 上部具 花序分 枝或稀 
菊 禾斗  757  不 分枝。 叶分 裂或不 分裂。 头 状花序 同型, 多数 于茎、 枝顶排 列成伞 房状、 伞房 圆锥状 或总状 花序; 总 苞宽钟 形至圆 筒形; 总苞片 3 — 5 层, 覆瓦 状排列 或不明 显的覆 瓦状排 列, 外 层短, 向内 渐长, 全部 总苞片 常带紫 红色; 花序 托平, 无 托毛。 小花 多数, 全部 两性, 舌状, 花冠蓝 色或蓝 紫色, 舌片 条形, 顶端 平截, 具 5 齿裂, 管部 常被白 色长柔 毛; 花柱分 枝细; 花药 基部附 属物箭 头形。 瘦果 坊锤形 或稀长 圆状披 针形, 黑色、 灰黑 色或 褐色, 压 扁或稍 压扁, 每面有 3 — 7 条钝 纵肋, 顶 端渐尖 成喙, 嫁长或 较短, 常呈 白 色或黄 白色; 冠毛 2 层, 近 等长, 白色, 糙 毛状。 约 15 种, 分布 于欧亚 大陆。 我国有 5 种, 主要分 布于西 南部。 云南产 3 种。 分种 检索表 1 (4) 头 状花序 少数至 多数, 排列成 总状、 伞房状 或伞房 圆锥状 花序; 基生叶 通常不 分裂。 2 (3) 总苞 片背面 沿脉被 具节长 柔毛; 舌状 花管部 无毛; 瘦 果喙长 4 一 5 毫米; 头 状花序 较少, 排列 成 总状花 序式; 基生 叶椭圆 形至倒 披针形 1. 黑 苞乳苣 M.lessertianum 3 (2) 总苞片 无毛; 舌状花 管部被 白色短 柔毛; 瘦果 喙长约 1 毫米; 头 状花序 多数, 排列成 伞房状 或伞房 圆锥状 花序; 基生叶 戟形、 心形 或箭形 2. 伞 房乳苣 M.umbrosum 4 (1) 头状花 序单生 茎顶; 基生 叶通常 大头羽 状分裂 3. 单 头乳宦 M.monocephalum 1. 黑 苞乳苣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61: 4-5 高山苣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Mulgedium lessertianum (Wall. ex C.B.Clarke) DC. (1838); Shih (1988); 中国植 物志 (1997r. Hieracium lessertianum Wall. (1831), nom . nud . ; Lactuca lessertiana Wall - ex C.B. Clarke (1876); Hook.f. (1881); Hemsl.et Pers. (1902); S.Y.Hu (1967); Ki- tam. (1969), in Hara (1975); Kitam.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广. 多年生 草本, 高 5 — 27 厘米。 根 茎短, 粗达 1 厘米, 密 盖褐色 的枯叶 残基, 有时具 分枝; 主 根圆柱 状或圆 锥状, 长达 10 厘米, 上 部粗达 1 厘米, 向下 渐窄, 具少 数侧根 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 部粗达 7 毫米, 自下 部具近 等长的 分枝, 茎 和枝无 毛。 基生叶 数枚, 叶片椭 圆形、 狭 椭圆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2. 5 — 6 厘米, 宽 1 一 2. 3 厘 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基部 渐狭人 叶柄, 边缘 近全缘 或具不 规则的 尖头状 细齿, 两面无 毛, 叶柄长 1.5 — 4 厘米, 具翅, 基 部扩大 成鞘, 有时基 生叶大 头羽状 分裂, 长约 3 厘 米, 宽约 1.5 厘米, 顶裂片 卵形, 侧裂片 2 — 3 对, 卵形或 三角状 卵形, 具长达 3 厘米 的 翅柄; 茎 生叶和 分枝上 的叶全 部呈苞 叶状, 线状披 针形至 线形, 下 部叶长 3 — 5 厘米, 宽 3 — 5 毫米, 先端长 渐尖, 基 部平截 或圆, 边 缘疏具 尖头状 小齿, 两面 无毛, 无 叶柄, 上部叶 渐小。 头 状花序 少数, 单生 于茎、 枝顶 而组成 总状花 序式; 花 序梗长 1 一 2 厘米, 被 具节长 柔毛; 总苞钟 形或狭 钟形, 径 6 — 8 毫米, 果 期呈宽 钟形, 径达 1.5 厘米; 总 苞片 3 层, 外层披 针形, 长 3 — 5 毫米, 中层 较长, 内层 披针状 条形, 长 15 — 18 毫米, 
758  云南 植物志  全 部总苞 片先端 渐尖, 背面沿 中脉被 具节长 柔毛, 外、 中层毛 较密, 内层 散生毛 或近无 毛。 小花 12 — 24 朵, 全部 两性, 舌状, 花冠紫 红色或 紫色, 长 14 一 15 毫米, 管部长 5 — 6 毫米, 无毛。 瘦果纺 键形, 长 5 — 6 毫米, 黑色, 压扁, 每面有 4 一 6 条 纵肋, 沿 肋被微 糙毛, 顶 端渐尖 成喙, 喙长 4 一 5 毫米, 上部黄 白色, 下部 黑色; 冠毛 2 层, 白 色, 糙 毛状, 长 7 — 8 毫米。 花果期 8 — 9 月。 产于 德钦; 生 于海拔 2700 — 3900 米 的山坡 草地。 西藏东 南部和 南部有 分布。 印度 北部、 锡金、 尼泊 尔和巴 基斯坦 也有。 2. 伞 房乳苣 (植 物分类 学报) 荫地苣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Mulgedium umbrosum (Dunn) Shih (1988); 中国 植物志 (1997)* . Uctuca umbrosa Dunn (1903); S.Y.Hu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一年生 草本, 高约 80 厘米。 主根圆 柱状, 具少数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生, 直 立, 上部 具花序 分枝, 全 部茎和 枝光滑 无毛。 基生叶 数枚, 叶片 三角状 戟形、 卵状戟 形、 卵状 箭形或 心形, 先端 急尖, 边缘有 稀疏、 不 等大的 锯齿或 浅波状 齿或凹 缺状锯 齿, 齿 顶和齿 缘有小 尖头, 有时 叶片大 头羽状 全裂, 顶裂 片大, 卵状箭 头形或 卵状戟 形, 侧裂 片小, 1 对, 全部 裂片边 缘有不 规则的 三角形 锯齿, 叶柄长 4 一 17 厘米; 茎生 叶极 少数, 长 三角状 戟形, 比基生 叶小, 或 线形、 极小, 或无茎 生叶, 全 部叶两 面光滑 无毛。 头 状花序 多数, 在茎、 枝顶 排列成 伞房状 或伞房 圆锥状 花序; 总苞圆 筒形, 径约 6 毫米; 总苞片 3 — 4 层, 外层 三角状 卵形, 长约 1 毫米, 宽不足 1 毫米, 中层 披针形 或披 针状椭 圆形, 长 5 — 10 毫米, 宽 1 一 1.8 毫米, 内 层长椭 圆形, 长约 17 毫米, 宽约 1.8 毫米, 全 部总苞 片先端 急尖。 小花 6 — 10 朵, 管 部有白 色的短 柔毛。 瘦果纺 锤形, 长约 6 毫米, 宽不足 1 毫米, 黑色, 稍 压扁, 每面有 4 一 6 条 纵肋, 顶 端渐尖 成喙, 喙 长约 1 毫米, 白色 或淡黄 白色; 冠毛 2 层, 白色, 槌 毛状, 长约 7 毫米。 花果期 10 月 前后。 产 于思茅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1200 米的 河谷。 3. 单 头乳苣 (植 物分类 学报) 单 头莴苣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Mulgedium monocephalum (Chang) Shih (1988); 中国 植物志 (1997)' . Lactuca monocephala Chang (1934); S.Y.Hu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多年生 草本。 根茎 粗厚, 径约 1 厘米; 主根圆 锥状, 具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纤 细, 单生 或少数 簇生, 近花 葶状, 不 分枝, 光滑, 无毛。 基生叶 数枚, 叶片轮 廓椭圆 形、 狭 椭圆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6 — 8. 5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倒 向大头 羽状深 裂或浅 裂, 顶裂 片卵形 或长三 角形, 侧裂片 2 — 4 对, 对生或 偏斜, 半椭圆 形或宽 卵状三 角形, 下 部裂片 渐小, 有 时基生 叶中混 生有匙 形叶, 匙 形叶长 2. 5 — 3 厘米, 宽不足 1 厘米或 1 厘米, 全部 叶和裂 片质地 稍厚, 先 端急尖 或圆, 边缘具 小齿至 全缘, 两 面光滑 无毛, 具短 叶柄; 茎 生叶少 数或极 少数, 线状披 针形、 线形或 钻形, 较小或 极小, 长 0.5 — 1 厘米, 宽 2 — 3 毫米, 有时 几无茎 生叶。 头 状花序 单生于 茎顶, 直立或 下倾; 总 苞钟状 
菊 科  759  近倒 锥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径约 1 厘米; 总苞片 3 — 4 层, 外层 卵形, 长约 3.5 毫米, 宽约 2 毫米, 中层 渐长, 内 层长椭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宽约 2 毫米。 小花约 15 朵, 花 冠淡 蓝色, 管部被 白色短 柔毛。 瘦果未 成熟; 冠毛 2 层, 白色, 糙 毛状, 长约 5.5 毫 米。 花期 9 月。 产 于滇西 (模 式标本 产地, 具体地 点不详 ); 生于 林缘。 标本 未见。 141. 头 嘴菊属 Cephalorrhynchus Boiss. 多年生 草本, 根 粗厚。 茎 单生, 直立, 上部 有花序 分枝。 头 状花序 同型, 多 数或少 数 于茎、 枝顶 排列成 伞房状 或伞房 圆锥状 花序; 总 苞钟形 或宽圆 筒形; 总苞片 3 — 4 层, 覆瓦 状或不 明显的 覆瓦状 排列; 花序 托平, 无 托毛。 小花 8 — 25 朵, 全部 两性, 舌状, 花冠 黄色、 蓝色或 紫色, 稀 白色, 舌片 条形, 顶端 平截, 具 5 齿裂; 花 柱分枝 纤细; 花 药 基部附 属物箭 头形。 瘦果 长椭圆 形或纺 锤形, 黑褐 色或浅 褐色, 压扁, 边缘不 加宽也 不 加厚, 每面有 4 一 6 条 纵肋, 被 向上的 短毛和 呈横乡 3 状排 列的密 短毛, 顶端有 粗短的 橡; 冠毛 2 层, 外层 极短, 糙 毛状, 内 层长, 白色。 约 10 种, 主要分 布于俄 罗斯、 哈萨克 斯坦、 乌 兹别克 斯坦、 伊朗、 阿 富汗、 土耳 其和高 加索。 我国有 3 种, 集中分 布于西 南部。 云南产 1 种。 1. 头嘴菊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62: 5-7 蓝 岩参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Cephalorrhynchus macrorrhizus (Royle) Tsuil (1968); Shih (1991); 中国 植物志 (1997)* . Mulgedium macrorrhizum Royle ( 1835)*; DC. ( 1838); Lactuca macrorrhiza (Royle) Hook.f. (1881); Diels ( 1912); S.Y.Hu ( 1967); Cicerbita macrorrhiza (Royle) Beauv. ( 1910); Hand . -Mazz . ( 1936); S.Y.Hu ( 1966); Kitam.in Hara (1966); Kitam.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 藏植物 志 (1985r.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40 厘米。 根状茎 粗短, 具枯叶 残基; 主根圆 柱状, 长达 10 厘 米, 上 部粗达 1 厘米, 向下 渐窄, 常具粗 分枝。 茎 1 (一 2), 通常 直立, 基部粗 1.5 — 3 毫米, 具 分枝, 全 部茎枝 无毛。 基生叶 数枚, 叶 片轮廓 狭倒披 针形, 长 8 — 20 厘米, 宽 2 — 4. 5 厘米, 大 头羽状 全裂, 顶裂片 心形、 卵状 心形、 心状圆 形或三 角形、 椭 圆形, 先端 急尖、 钝 或圆, 侧裂片 2 — 4 对, 椭 圆形、 斜椭 圆形、 圆 形或半 圆形, 先端圆 或钝, 全部裂 片先端 具钝尖 头或无 尖头, 边缘 全缘、 浅 波状或 尖头状 小齿, 表面黄 绿色, 背面 有时 略带紫 红色, 叶柄长 4. 5 — 6 厘米, 基 部扩大 成鞘; 茎生 叶下部 的同基 生叶, 中部 叶 渐小, 侧裂片 1 一 3 对, 下 部扩大 成长卵 形或披 针形的 宽銷, 基部半 抱茎, 最 上部叶 披 针形或 披针状 线形, 边缘浅 波状或 全缘, 具 短柄至 无柄。 头 状花序 少数, 于茎、 枝顶 排列成 伞房状 或伞房 圆锥状 花序; 花 序梗长 1.5 — 3 厘米, 无毛, 具 1 一 2 枚钻形 的小苞 片; 总 苞狭钟 形或圆 筒形, 径 4 一 5 毫米; 总苞片 4 层, 覆瓦状 排列, 外 层披针 形或三 
760  云南 植物志  角形, 长 2 — 3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中层 渐长, 内层 条形, 长 12 — 13 毫米, 先 端钝或 圆, 全 部总苞 片背面 无毛。 小花 8 — 13 朵, 全部 两性, 舌状, 花冠 蓝色、 蓝紫色 或紫红 色, 长 14 一 15 毫米, 舌片 条形, 顶端 平截, 具 5 齿裂, 管部长 4 一 5 毫米。 瘦果 狭椭圆 形, 长 4 一 5 毫米, 黑 褐色, 压扁, 边缘 不加宽 加厚, 每面有 5 条细 纵肋, 被细 短毛, 顶端渐 窄成长 2 — 3 毫米 的喙; 冠毛 白色, 外层 极短, 内 层长约 6 毫米。 花果期 8 — 9 月。 产于 大理; 生于 海拔约 23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下或 草地。 西藏 南部有 分布。 印度西 北部、 锡 金和克 什米尔 也有。 全草 药用, 有清热 利胆、 消炎 止痛之 功效。 142. t| 毛菊属 Soroseris Stebb. 多年生 草本。 根 茎通常 较短, 垂直或 横走; 主根圆 锥状, 垂直或 横走。 茎 单生, 直 立, 不 分枝, 或茎极 缩短至 无茎。 叶 多数, 密 聚于茎 基或根 茎顶端 而呈莲 座状, 或沿茎 螺旋状 排列, 叶片 羽状分 裂或不 分裂, 地下 蓬上有 无色或 白色的 鳞叶。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茎 基或根 茎顶端 的莲座 叶丛中 密聚成 半球形 的团伞 花序, 或者沿 茎密集 排列成 圆柱状 的团伞 花序; 花序 梗短, 被 毛或稀 无毛; 总苞圆 筒形; 总苞片 2 层, 近 等长或 稍不等 长, 基部 粘合或 连合, 外层 2 枚, 线形, 内层 4 一 5 枚, 长圆 形或披 针形; 花序 托平, 无 托毛。 小花 4 一 6 朵, 全部 两性, 舌状, - 花冠 黄色, 稀白 色或粉 红色; 花柱分 枝细; 花药 基部附 属物短 尾状。 瘦 果长圆 柱形或 稀倒圆 锥形, 红棕 色或棕 黄色, 微扁, 有少数 或 多数不 等粗的 纵肋, 顶端 平截, 无嫁; 冠毛 3 层, 近 等长, 鼠 灰色或 黄色、 淡 黄色, 槌 毛状。 约 6 种, 分布于 喜马拉 雅地区 和秦岭 山区, 印度、 锡金、 尼泊尔 也有。 我国 6 种全 产。 云南有 3 种。 分种 检索表 1 (4) 叶不 分裂。 2 (3) 叶全 部沿茎 螺旋状 排列, 叶片 条形、 狭倒 披针形 至狭椭 圆形; 总苞径 3. 5 — 4 毫米 1 . 糖芥 娟毛菊 S.erysimoides 3 (2) 茎 生叶极 退化, 憐 片状, 茎先 端叶莲 座状, 叶片宽 卵形、 卵形、 倒卵 形或椭 圆形; 总苞径 2—3 毫米 2. 莲状 绢毛菊 S.glomerata 4 (1) 叶羽 状分裂 3. 羽裂 绢毛菊 S.hirsuta 1. 糖芥 绢毛菊 (图鉴 ) 空桶参 (四川 ), 金沙絹 毛菊, 娟毛菊 Soroseris erysimoides ( Hand . -Mazz . ) Shih (1993); 中国 植物志 (1997)* . Crepis gillii S.Moore var. erysimoides Hand. -Mazz. (1938); Soroseris hookeriana 
菊 禾斗  761  (C.B.Clarke) Siehh . ssp . erysimoides ( Hand. -Mazz. ) Stebb. ( 1940); Babe. (1947); S.Y.Hu ( 1968); Kitam. (1969); 图鉴 ( 1975)*; Kitam.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秦岭 植物志 (1985); S-gillii auct.non (S.Moore) Stebb.: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p.p. 多年生 草本, 高 5 — 30 厘米。 根 茎长达 3 厘米, 通常 较短, 粗达 1.3 厘米, 密被褐 色 的枯叶 残基; 主根 垂直, 长达 20 厘米, 上 部粗达 1 厘米, 向下 渐窄, 生少数 纤维状 细根, 黑 褐色, 表皮 常剥落 而呈黄 白色。 茎 1 (一 2), 直立, 绿色 或稀粉 红色, 圆柱 状, 粗 8 — 15 毫米, 不 分枝, 通常 无毛。 叶 多数, 沿茎 螺旋状 排列, 中部叶 条形、 狭倒 披 针形、 线状 椭圆形 或狭椭 圆形, 连 叶柄长 3 — 6 (-11) 厘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先端 圆、 钝或稀 急尖, 基部 渐狭, 边缘 全缘, 两 面黄绿 色或淡 绿色, 无毛或 疏被长 柔毛, 叶 柄极短 至长达 3 厘米, 扁平, 绿 色或有 时带紫 红色, 无毛或 疏被长 柔毛, 茎下 部叶稍 小, 上部叶 渐小, 最上 部叶极 密集, 线形, 两面 和边缘 被密或 疏的长 柔毛, 稀近 无毛。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 茎顶密 聚成径 2. 5 — 6 厘米 的团伞 花序; 花 序梗长 3 — 7 毫米, 无毛或 疏被长 柔毛; 总 苞狭圆 筒形, 径 3. 5 — 4 毫米; 总苞片 2 层, 外层 2 枚, 线形, 长 10 — 12 毫米, 被密或 疏的长 柔毛, 稀近 无毛, 内层 4 枚, 披针状 线形, 长 10 — 12 毫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边缘狭 膜质, 背 面通常 无毛, 全部总 苞片暗 绿色。 小花 4 朵, 舌状, 花冠 长 12 — 14 毫米, 舌片 条形, 外 露部分 黄色, 下部紫 红色, 先端具 5 个带紫 红色的 小齿, 有 5 条细 纵脉, 管 部带紫 红色, 长 5 — 6 毫米。 瘦 果近圆 柱形, 长 5 — 6 毫米, 红 褐色, 顶端 平截, 近基略 渐窄, 稍 压扁, 每面有 5 — 6 条不 等粗的 纵肋; 冠 毛鼠灰 色或黄 褐色, 长 7 — 12 毫米。 花果期 6 — 9 月。 产于 德欽、 贡山、 中甸、 丽江; 生 于海拔 3600 — 4130 米的山 坡草地 或流石 滩上。 陕西、 甘肃、 青海、 四川、 西藏有 分布。 不丹、 锡金、 尼泊尔 也有。 全草 药用, 治炎症 发烧、 虚热 喉痛、 跌打损 伤等。 2. 莲状 绢毛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63: 1-4 条参 (丽江 ), 匙叶 絹毛菊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团花 絹毛菊 (西藏 植物志 ), 团 伞 絹毛菊 (植物 分类学 报), 絹毛菊 (中 国植 物志) Soroseris glomerata ( Dence ) Stebb . (1940); Babe . (1947); S.Y.Hu (1968); 西 藏 植物志 (1985)、 Shih (1993); 中国 植物志 (1997)* . Prenanthes glomerata Dence ex J acq. (1944); Crepis glomerata (Dence) Benth . et Hook.f. (1873); C.rosularis Diels (1912); Hand. -Mazz. (1936); (1936); C . gillii S.Moore var. bellidifolia Hand. -Mazz. ( 1938), p.p.; Soroseris bellidifolia ( Hand . - Mazz.) Stebb. ( 1940)*, p.p.; S.Y.Hu ( 196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S.rosuLaris (Diels) Stebb. (1940); Babe. (1947); S.Y.Hu (1968);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3 — 10 厘米。 根 茎短, 粗达 1 厘米, 密 盖褐色 的枯叶 残基; 主根垂 直, 不分枝 或末端 具少数 分枝, 长达 26 厘米, 上 部粗达 1.5 厘米, 向下 渐窄, 生少数 纤细的 侧根, 黑 褐色, 表皮 常剥落 而呈黄 白色。 茎 单生, 稀 2, 直立, 常为砂 石所覆 
图 版 163 1—4. 莲状 绢毛菊 Soroseris glomerata (Decne. ) Stebb. , 1. 植株, 2. 头状 花序, 3. 舌 状花, 4. 瘦果和 冠毛; 5 — 7. 羽裂 絹毛菊 S.hirsuta (Amh.) Shih, 5. 植株, 6. 舌 状花, 7. 瘦果和 冠毛。 (王 凌绘) 
菊 科  763  盖, 黄 白色或 稀染紫 红色, 圆 柱形, 稍扁, 粗达 8 毫米, 不 分枝, 无毛, 生退化 的鳞片 状叶 和先端 具莲座 叶丛。 鳞片 状叶长 卵形、 披 针形或 卵形, 长 0.7 — 2. 5 厘米, 宽 3 — 8 毫米, 先端 急尖, 全缘, 两面黄 白色或 稀染紫 红色, 无柄; 莲 座状叶 多数, 叶 片宽卵 形、 卵形、 倒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0.5 — 2 厘米, 宽 0.5 — 1.3 厘米, 先 端圆, 基部 渐狭, 边 缘通常 全缘, 两面绿 色或有 时呈紫 红色, 疏 被毛或 仅沿脉 被毛, 稀 无毛, 边缘 密具缘 毛, 叶柄长 1.5 — 2. 5 厘米, 压扁, 整个被 毛或仅 边缘密 被毛, 全 部毛为 白色、 灰白色 或黄褐 色卷曲 的透明 具节长 柔毛。 头 状花序 多数, 在 莲座叶 丛中密 聚成径 2.5 — 7 厘米 的团伞 花序; 花 序梗长 3 — 15 毫米, 被密或 疏的长 柔毛, 稀 无毛; 总 苞狭圆 筒形, 径 2 — 3 毫米, 黑 绿色; 总苞片 2 层, 外层 2 枚, 线形, 长 10 — 13 毫米, 被 密或疏 的长柔 毛, 内层 4 一 5 枚, 披针状 条形, 长 8 — 10 毫米, 先端圆 或钝, 背面 疏被长 柔毛。 小花 4 一 5 朵, 舌状, 花冠长 11 一 13 毫米, 舌片 条形, 外 露部分 黄色, 下部紫 红色, 先端具 5 个带紫 红色的 小齿, 具 5 条 纵脉, 管部上 部紫红 色下部 黄色, 长 4 一 5 毫米。 瘦果长 圆 柱形, 长 5 — 6 毫米, 褐色, 顶端 平截, 稍扁, 具 数条不 等粗的 细肋; 冠毛淡 黄色或 黄 褐色, 稀 灰色, 长 8 — 10 毫米。 花果期 7 — 9 月。 产于 德钦、 中甸、 丽江; 生 于海拔 3400 — 4240 米的 山坡岩 石缝、 岩石 坡或流 石滩。 四川、 新疆、 西藏有 分布。 印度西 北部、 尼 泊尔、 锡金 也有。 全草 药用, 清热 解毒、 止痛、 舒脉, 治炎症 发烧、 虚热、 咽 喉痛。 3. 羽裂 捐毛菊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63: 5-7 金沙絹 毛菊、 川滇 金沙絹 毛菊、 硬毛 金沙绢 毛菊、 絹毛菊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羽裂 娟毛苣 (中 国植 物志) Soroseris hirsuta (Anth. ) Shih (1993) ; 中国 植物志 (1997) * . Crepis gillii S.Moore var. hirsuta Anth. ( 1934); Soroseris gillii ( S. Moore ) Stebb.ssp./u>«^to (Anth.) Stebb. (1940)*; S.Y.Hu (196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p.p.; S . gillii (S.Moore) Stebb. ssp. /lawcfe/n" Stebb. ( 1940)*; S.Y.Hu (196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 984 ) ; Crepis gillii S . Moore var . belLidifolia Hand . - Mazz. ( 1938), p.p. ; Soroseris bellidifolia (Hand.- Mazz. ) Stebb. ( 1940), p.p.; S.Y.Hu (196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 gillii auct.non (S.Moore) Stebb. :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p.p.; S . hookeriana auct.non (C.B.Clarke) Stebb. :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5 — 14 厘米。 根 茎短, 长 1 一 2 厘米, 粗达 1 厘米, 密盖褐 色的枯 叶 残基; 主根 垂直, 圆 柱状, 长达 24 厘米, 上 部粗达 1 厘米, 向下 渐窄, 下部 有分枝 或不 分枝, 暗 褐色, 表皮 常剥落 而呈黄 白色。 茎 单生, 稀 2, 直立, 基 部粗达 1 厘米, 上部稍 增粗, 可达 2.3 厘米, 无毛。 叶 多数, 沿茎 螺旋状 排列, 茎顶叶 极密, 叶片轮 廓长椭 圆形、 线状椭 圆形、 倒披 针形、 线 状倒披 针形, 长 2. 5 — 7 厘米, 宽 0.3 — 2 厘 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基部 渐狭, 倒向 羽状或 稀羽状 深裂或 浅裂, 顶 裂片三 角形或 卵状三 角形, 侧裂片 3 — 7 对, 三 角形、 斜 三角形 或粗锅 齿状, 全部 叶两面 绿色, 被褐 色的具 节长 柔毛, 中脉绿 白色或 有时染 紫色, 叶柄 扁平, 长 1 一 4 厘米, 被褐色 具节长 柔毛, 
764  云 南植物 志  茎先 端叶密 集近莲 座状, 叶片 线形或 披针状 线形, 不 分裂, 密被 具节长 柔毛。 头 状花序 多数, 于 茎顶密 聚成径 3. 5 — 7 厘米 的团伞 花序; 花 序梗长 6 — 10 毫米, 被 具节长 柔毛; 总 苞狭圆 筒形, 径 3 — 4 毫米, 暗 绿色; 总苞片 2 层, 外层 2 枚 线形, 长 12 — 14 毫米, 被密或 疏的长 柔毛, 内层约 4 枚, 椭圆状 线形, 长 8 — 11 毫米, 先端圆 或钝, 背 面被长 柔毛。 小花 4 朵, 舌状, 花冠长 13 — 17 毫米, 舌片 条形, 上部 黄色, 下部深 绿色, 先 端具 5 个异色 小齿, 管部长 5 — 7 毫米, 黄 绿色。 瘦果圆 柱状, 长约 4 毫米, 掠 红色, 顶端 平截, 稍 压扁, 有 数条不 等粗的 纵肋; 冠毛鼠 灰色、 褐色或 黄色, 长 10 — 12 毫米。 花果期 7 — 9 月 。 产于 德钦、 中甸、 维西、 丽江、 福 贡和巧 家等; 生 于海拔 3500 — 4300 米的 高山草 地、 多石 草坡。 甘肃、 四川、 西藏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钦。 全草 药用, 退烧。 143. 合 头菊属 Syncaiathium Lipsch. 多 年生或 一年生 草本。 茎通常 低矮, 或近无 茎而植 株呈莲 座状, 或有 稍高大 直立的 茎。 基生 叶呈莲 座状, 茎生叶 无或多 数密聚 于茎顶 或沿茎 螺旋状 排列, 叶 片羽状 分裂或 不 分裂。 头 状花序 同型, 多 数或少 数于茎 顶密聚 成团伞 花序; 花序 梗短或 近无; 总苞狭 圆 筒形; 总苞片 1 层, 3 — 6 枚, 近 等长; 花序 托平, 无 托毛。 小花 3 — 6 朵, 全部两 性, 舌状, 花冠 蓝色、 紫 红色、 紫色、 粉红色 或有时 黄色, 舌 片顶端 平截, 具 5 齿裂; 花柱分 枝细; 花药 基部附 属物钝 耳状。 瘦果倒 卵形、 狭 倒卵形 或倒披 针形, 通常 褐色, 压扁, 每面有 1 一 2 条 细肋或 脉纹, 顶端 收缩成 极短的 嫁状物 或无喙 状物; 冠毛 3 层, 近 等长, 白色、 淡黄 色或灰 白色、 灰 黑色, 糙 毛状, 基 部连合 成环, 易 脱落。 约 8 种, 集 中分布 于青藏 高原及 其周围 地区。 我国有 8 种。 云南产 1 种。 1. 滇康 合头菊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64: 1-4 Syncaiathium souliei (Franch.) Ling (196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植 物志 (1985)* ; Shih (1993); 中国 植物志 (1997)* . Lactuca souliei Franch. (1895); Marq.et Shaw (1929); Mattf. (1935); Hand.- Mazz. (1936), (1938); Stebb . (1940)* ; S.Y.Hu (1967); Syncaiathium orbiculari - forme Shih (1993); 中国 植物志 (1997)* , quoad Yunnan. specim. 多年生 莲座状 草本, 高 2 — 11 厘米。 根 垂直, 圆 柱状, 长达 13 厘米, 上 部粗达 5 毫米, 向下 渐窄, 具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生, 直立或 弧曲, 不 分枝, 基部粗 2 — 5 毫米, 向上渐 增粗, 中下部 具疏离 的叶, 常在 花期枯 落而留 下枯叶 残基, 先端密 生莲座 状叶。 叶 多数, 叶 片大头 羽状全 裂或兼 有不分 裂叶, 长 0.5 — 7 厘米, 宽 0.5 — 2. 5 厘 米, 顶裂 片和不 分裂叶 卵形、 宽 卵形、 椭 圆形、 圆 形或稀 心形, 长 0.5 — 3 厘米, 宽 0.5 — 2. 5 厘米, 侧裂片 1 一 3 对, 椭 圆形、 半 圆形、 圆形、 三角 形或鋸 齿状, 全 部裂片 和 叶片先 端圆、 钝或 急尖, 边缘具 疏离的 粗齿、 圆齿、 尖 头状细 齿或稀 全缘, 表 面绿色 带紫 红色, 背面 常呈紫 红色, 两面无 毛或近 无毛, 叶柄长 1 一 6 厘米, 常带紫 红色, 基 
菊 科  765  图 版 164 1—4. 康滇 合头菊 Syncalathium souliei (Franch.) Ling, 1. 植株, 2. 头状 花序, 3. 舌 状花, 4. 瘦果和 冠毛; 5—7. 肉菊 Stebbinsia umbrella (Franch.) Lipsch. , 5. 植株, 6. S 状花, 7. 瘦果和 冠毛。 (王 凌绘) 
766  云 南植物 志  部 扩大成 宽鞘, 无 毛或近 无毛。 头 状花序 多数或 少数, 于 茎顶密 聚成径 1.5 — 5 厘米的 团伞 花序; 花序梗 粗壮, 长 1 一 4 毫米, 无毛, 具 1 枚椭 圆形、 长约 3 毫 米的小 苞片; 总 苞狭圆 筒形, 径 3 — 4 毫米; 总苞片 1 层, 4 一 6 枚, 近 等长, 椭圆状 线形, 长 9 一 10 毫米, 果期达 12 毫米, 先端圆 或钝, 背面近 无毛。 小花 4 一 6 朵, 全部 两性, 舌状, 花 冠紫 红色、 蓝 紫色或 蓝色, 长 11 一 13 毫米, 舌片 条形, 先 端平, 具 5 小齿, 管部 纤细, 长 5 — 7 毫米。 瘦 果长倒 卵形, 长 3 — 4 毫米, 黑 褐色, 顶 端圆, 具极 短的喙 状物, 压 扁, 每面有 1 或稀 2 条 纵肋; 冠毛 白色、 黄白 色或黄 褐色, 糙 毛状, 长 6 — 8 毫米。 花果期 7 — 9 月 。 产于 德钦、 贡山、 中甸、 丽江; 生 于海拔 2700 — 4300 米的 山坡、 高 山草地 或山顶 的岩石 缝隙。 四川 西部和 西藏东 南部有 分布。 144. 肉菊属 Stebbinsia Lipsch. 多年 生肉质 草本, 高 5 — 18 厘米。 根 茎长达 6 厘米, - 粗达 1.2 厘米, 密盖 枯叶残 基; 主根 垂直, 黄 褐色, 圆 柱形, 长达 30 厘米, 上 部粗达 1 厘米, 向下略 渐窄, 有少 数长达 20 厘米、 粗达 5 毫米 的侧根 和多数 纤维状 细根。 茎 单生, 直立, 縮短, 基部粗 达 1.2 厘米, 先 端具多 数密集 的花序 分枝, 全 部茎枝 无毛。 基生 叶和茎 下部叶 在花期 通常 枯落, 留 下扁平 的叶柄 残基; 茎上 部叶密 聚成莲 座状, 外 围的叶 较大, 叶片 卵形、 卵状椭 圆形、 心形或 圆形, 长 2 — 8 厘米 ,宽 1.5 — 7 厘米, 先端圆 或飩, 具小 尖头, 基 部圆、 平截或 心形, 边缘具 尖头状 细齿, 两 面呈紫 红色, 被 较密或 稀疏的 短绒毛 至近无 毛, 有 时叶片 下部具 1 一 4 对 极小的 锯齿状 裂片, 叶柄长 2 — 11 厘米, 扁平, 宽达 9 毫 米, 疏 被毛, 里 面的莲 座状叶 较小。 头 状花序 同型, 多数 于茎顶 莲座叶 丛中密 聚成径 8 — 20 厘米 的聚伞 状团伞 花序; 花序梗 粗壮, 长 3 — 4 厘米, 疏 被毛, 具 线状倒 披针形 至线 形的小 苞片; 总苞圆 筒形, 径 1.2 — 1.5 厘米; 总 苞片约 3 层, 近 等长, 椭 圆状条 形或 披针状 条形, 长 1.4 一 1.6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内层 具膜质 边缘, 全部总 苞片干 时黑 色或绿 黑色, 背面 被密或 疏的长 硬毛, 极稀 无毛。 小花 10 — 25 朵, 全部 两性, 舌 状, 花冠 黄色、 黄白 色或黄 绿色, 长 14 一 16 毫米, 舌片 条形, 顶端 平截, 具 5 个 小齿, 管 部细, 长 5 — 7 毫米; 花柱分 枝细, 顶 端钝; 花药 基部附 属物短 尾状。 瘦 果长圆 柱状, 长 5 — 6 毫米, 褐 黄色, 常 弧曲, 无喙, 有约 14 条不 等粗的 纵肋; 冠毛约 3 层, 白色或 稀淡黄 褐色, 糙 毛状, 长 9 一 10 毫米, 分散 脱落。 单 种属, 分布于 我国西 南部。 云南 也产。 1. 肉菊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64: 5-7 条参、 红条参 (丽江 ), 伞花 絹毛菊 (图鉴 ) Stebbinsia umbrella (Franch. ) Lipsch. (1956); 中国 植物志 (1997). Crepis umbrella Franch. ( 1895) ; Hand.-Mazz. (1936), ( 1938) ; Soroseris um- brella (Franch.) Stebb. (1940)*; S.Y.Hu (1968); 图鉴 (1975)*;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 Shih (1993). 
菊 科  767  特征 同属。 花果期 7 — 9 月。 产于 德钦、 中甸、 丽江; 生 于海拔 2600 — 4200 米的 草坡、 岩 石坡、 荒坡的 石缝隙 或流 石滩。 四川 西部和 西藏东 南部有 分布。 根 药用, 健脾 益气、 养阴 生津, 治身体 虚弱、 四肢 无力、 头晕。 145. 蒲 公英属 Taraxacum F. H. Wigg. 多年生 草本; 茎花 葶状, 具白 色乳状 汁液。 叶 基生, 密 集成莲 座状, 具短 柄或无 柄, 叶片 匙形、 倒披针 形或披 针形, 羽状 深裂、 浅裂 或具波 状齿, 稀 全缘。 头状 花序单 生 于花葶 先端; 花葶 1 至 数个, 直立、 中空, 通 常无苞 片叶, 上 端被蛛 丝状柔 毛或无 毛; 总苞钟 状或狭 钟状; 总苞片 数层, 有时 先端增 厚或有 小角, 外 层总苞 片通常 短于内 层总 苞片, 通常 稍宽, 常 有浅色 边缘, 线 状披针 形至卵 圆形, 平展或 反卷, 内层 总苞片 较长, 多少 线形, 直立; 花序 托多少 平坦, 有小 窝孔, 稀少有 托片。 头状 花序通 常有花 数 十朵, 有时 100 余朵, 全为舌 状花, 两性, 舌 片通常 黄色, 稀 白色、 红 色或紫 红色, 先端 截平, 具 5 齿, 边缘 花舌片 背面常 具暗色 条纹; 雄蕊 5, 花药 聚合, 呈筒状 包于花 柱 周围, 基部 具尾, 戟形, 先端 有三角 形的附 属物, 花丝 离生, 着生 于花冠 筒上; 花柱 细长, 伸出 聚药雄 蕊外, 先端 2 裂, 裂瓣 线形。 瘦果卵 形或倒 锥形, 有 纵沟, 果 壁上部 或 几全部 有刺状 或瘤状 突起, 稀 光滑, 先端突 然收縮 或逐渐 收缩为 圆柱形 或圆锥 形的喙 基, 橡 细长, 少 粗短, 稀 无喙; 冠毛 多数, 白色或 有淡的 颜色, 毛状, 易 脱落。 全属约 2000 余种 (小 种概念 ), 主产 北半球 温带, 少数产 热带南 美洲。 我国有 68 种, 广布于 东北、 华北、 西北、 华中及 西南各 省区, 西 南和西 北省区 最多。 云南有 12 种。 本属一 些种类 人药, 有 清热、 解毒、 利尿、 散结的 功能; 可用 于治疗 急性炎 症及尿 路感 染等。 分种 检索表 1 (22) 瘦果 黄色、 浅 褐色、 黑 褐色或 灰色; 头状花 序外层 总苞片 伏贴, 或略 反卷。 2 (11) 总 苞片绿 色或淡 绿色。 3 (10) 总苞片 先端无 角或稍 增厚。 4 (9) 瘦果先 端逐渐 收縮为 喙基, 瘦 果上部 具稀疏 小刺。 5 (6) 外层 总苞片 卵形, 先 端无角 状突起 及增厚 1. 华 蒲公英 T.borealisinense 6 (5) 外层总 苞片宽 卵形、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先端 具角状 突起或 增厚。 7 (8) 外层总 苟片具 不明显 的膜质 边缘; 瘦果 常麦杆 黄色, 喙长 3 — 4 毫米 2. 丽江 蒲公英 T.dasypodum 8 (7) 外层 总苞片 有较宽 的膜质 边缘; 瘦果 常黄褐 色或淡 橘黄至 椋色, 嫁长 4 一 6 毫米 3. 小花 蒲公英 T.parvulum 9 (4) 瘦果先 端突然 收縮为 喙基, 瘦 果上部 具大型 或中等 的小瘤 4. 印度 蒲公英 T.indicum 
768  云 南植物 志  10 (3) 总苞片 先端具 小角, 内层总 苞片每 片具角 1 枚 5. 蒲公英 T.mongolicum 11 (2) 总 苞片暗 绿色。 12 (13) 外层总 苞片宽 卵形, 先端 无角, 无明 显的膜 质边缘 6. 藏 蒲公英 T.tibetanum 13 (12) 外层总 苞片披 针形或 卵形, 先端具 突起或 小角, 具明显 的膜质 边缘。 . 14 (19) 外层总 苞片披 针形。 15 (18) 内层总 苞片明 显具有 小角, 外层 总苞片 的小角 较宽, 呈 正三角 形状; 喙 基较短 (长 不超过 1.5 毫米 )。 16 (17) 叶浓 绿色, 倒披 针形, 羽状 浅裂或 半裂; 花葶疏 生姝丝 状柔毛 7. 毛柄 蒲公英 T.eriopoduni 17 (16) 叶苍 绿色, 宽线 形至线 状倒披 针形, 不 分裂, 边 缘具小 锯齿; 花 葶上通 常无毛 12. 苍叶 蒲公英 T.glaucophylluin 18 (15) 内层 总苞片 无角, 先端不 增厚, 外层 总苞片 的小角 较狭; 嫁 基较长 (达 1.8 毫米) 11. 拉萨 蒲公英 T.sherriffii 19 (14) 外层 总苞片 卵形。 20(21) 外层总 苞片无 网状脉 9. 滇北 蒲公英 T.suberiopodum 21 (20) 外层总 苞片具 网状脉 10. 网苞 蒲公英 T.forrestii 22 (1) 瘦果红 棕色、 枯红 色或深 紫色; 头状 花序外 层总苞 片伏贴 … 8. 锡金 蒲公英 T.sikkimense 1. 华 蒲公英 (图鉴 ) Taraxacum borealisinense Kitam. (1980); 中国 植物志 (1998) * . Taraxacum paludosum auct . non . Schlecht . : Hand.-Mazz. (1909) ; T. sinense auct. non Poiret : Chen ( 1934 ) ; Ling ( 1935 ); T. sinicum Kitag . (1933); 图鉴 ( 1975 ) *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根颈 部有褐 色残存 叶基。 叶 倒卵状 披针形 或狭披 针形, 稀线 状披针 形, 长 4 一 12 厘米, 宽 6 — 20 毫米, 无毛, 边缘 叶羽状 浅裂或 全缘, 具波 状齿, 中部叶 倒 向羽状 深裂, 顶裂片 较大, 长三 角形或 戟状三 角形, 每 侧裂片 3 — 7 片, 狭披 针形或 条状披 针形, 全 缘或具 小齿, 平展或 下倾, 叶柄 和下面 叶脉常 紫色。 花葶 1 至 数枚, 高 5 — 20 厘米, 长 于叶, 上端被 蛛丝状 毛或近 无毛; 头 状花序 直径约 20 — 25 毫米; 总苞 小; 总苞片 3 层, 先端淡 紫色, 无增厚 或角状 突起, 或有时 有轻微 增厚, 外层总 ^片卵 状披 针形, 有 狭或稍 宽的白 色膜质 边缘, 内层总 苞片披 针形, 长于 外层总 苞片的 2 倍。 舌状花 黄色, 边 缘花舌 片背面 有紫色 条纹。 瘦果倒 卵状披 针形, 淡 褐色, 长约 3 — 4 毫 米, 上部 有刺状 突起, 下 部有稀 疏的钝 小瘤, 顶端逐 渐收缩 为长约 1 毫米 的圆锥 至圆柱 形 喙基, 喙长 3 — 4. 5 毫米; 冠毛 白色。 花果期 6 — 8 月。 产于云 南东部 及北部 地区; 生于 稍潮湿 地区, 海拔 300 — 2900 米。 黑 龙江、 吉林、 辽宁、 内 蒙古、 河北、 山西、 陕西、 甘肃、 青海、 河南、 四川 等省区 也有。 蒙古 和俄罗 斯也有 分布。 入药, 作蒲公 英用。 2. 丽江 蒲公英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65: 5-8 Taraxacum dasypodum V.Soest (1961); 中国 植物志 ( 1998) * . 
菊 科  769  多年生 草本; 根颈 部有残 叶柄, 密被 白色长 蛛丝状 柔毛。 叶倒披 针形, 长 7 厘米, 宽 1.8 厘米, 羽状 深裂, 每 侧裂片 2 — 3 片, 顶端 裂片常 较大, 戟形, 略钝或 全缘, 侧 裂 片短, 三 角形, 略尖, 全缘。 花葶 2 至 3 枚, 高 5 — 6 厘米, 被 蛛丝状 柔毛; 头状花 序直径 15 — 20 毫米; 总苞淡 绿色; 外层 总苞片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具不 显著的 白色膜 质 边缘, 先端增 厚或有 小角, 内层 总苞片 较宽, 披 针形或 条状披 针形, 有 略窄的 淡色边 缘, 先 端多少 紫色, 增厚。 舌状花 黄色。 瘦果 淡麦杆 黄色, 上部仅 具数枚 稀疏的 小刺, 其余 光滑, 顶端 逐渐收 缩为长 1 毫米的 圆锥形 喙基; 冠毛 白色。 产于 丽江、 德钦、 中甸、 景东; 生于干 山坡草 地上, 海拔 1900 — 3200 米处。 模式 标 本采自 丽江。 3. 小花 蒲公英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65: 9-13 Taraxacum parvulum (Wall.) DC.Prodr. (1838); 中国 植物志 (1998)*. Taraxacum dissectum auct . non . Ledeb . : Hand - -Mazz - ( 1907 ), p.p. ; Ling (193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T.himalaicum V.Soest (1961); T.bicolor auct. non DC.: 西藏 植物志 (1985). 多年 生矮小 草本。 叶倒披 针形, 无毛, 长 5 — 10 厘米, 宽 8 — 15 毫米, 全缘 或大头 羽状 半裂至 深裂, 每 侧裂片 4 一 5 片, 侧裂 片近三 角形至 条状三 角形, 相 互连接 或有间 距, 平展。 花葶 较短, 高 3 — 10 厘米, 顶端密 生蛛丝 状毛; 头 状花序 直径约 20 — 30 毫 米; 总 苞小; 外 层总苞 片少, 淡 绿色, 卵状披 针形, 具 明显的 宽膜质 边缘, 先端 增厚或 光滑, 中间常 为黑色 条带, 内层 总苞片 线形, 有膜质 边缘, 先端 紫色。 舌状花 黄色, 边 缘花舌 片背面 有紫色 条纹。 瘦果淡 橘黄至 棕色, 上部具 稀疏的 小刺, 顶端 逐渐收 縮为圆 锥形 喙基, 喙 基长约 1 毫米, 喙长 4 一 6 毫米; 冠毛 白色。 产 于中甸 一带; 生于沼 泽地、 河滩 草甸以 及山坡 草地, 海拔 1500 — 4500 米处。 山 西 (五台 山)、 青海、 四 川西部 及西藏 也有。 不丹、 印度西 北部及 巴基斯 坦北部 也有。 4. 印度 蒲公英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Taraxacum indicum Hand. Mazz. (1936); Nasir et Ali (197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多年生 草本; 根 较粗。 叶 多数, 光滑 或被稀 疏的微 柔毛, 倒卵 状披针 形或条 状披针 形, 基部 渐狭, 略尖, 倒向 羽裂或 稀羽状 深裂, 侧 裂片三 角形, 全 缘或有 小齿, 顶端裂 片 稍大, 三 角形、 戟形或 菱形。 花葶 多数, 长 于叶, 高约 5 — 20 厘米, 幼 时密被 绵毛, 后近 无毛; 头 状花序 直径约 15 — 25 毫米; 总苞片 多数, 先端 增厚, 外层 总苞片 伏帖或 略 展开, 卵 形或披 针形, 具明显 的白色 边缘, 内层总 苞片披 针形, 长为 外层总 苞片的 2 倍。 舌状花 黄色, 边 缘花舌 片背面 有紫色 条纹。 瘦果淡 褐色, 长 4 一 5 毫米 (包 括喙 基), 上部有 较长的 大型或 中等的 小瘤, 顶端 突然收 缩为圆 锥形的 喙基, 喙 纤细; 冠毛 白色。 产于 昆明、 丽江、 中甸、 江川; 生 于路旁 草地, 海拔 1300 — 3800 米处。 四 川木里 有 分布, 西藏有 记载。 印度、 越南 也有。 
图 版 165 1—4. 蒲公英 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 -Ma2z., 1. 植株, 2. 外层总 苞片, 3. 内层总 苞片, 4. 瘦果和 冠毛; 5—8. 丽江 蒲公英 T.dasypodum V.Soest, 5. — 叶片, 6. 外层总 苟片, 7. 内层总 苞片, 8. 瘦果和 冠毛; 9 一 13. 小花 蒲公英 T.parvulum(Wall.) DC., 9.— 叶片, 10. 外层总 苞片, 11. 内层总 苞片, 12. 瘦果和 冠毛, 13. 瘦 果。 (余汉 平绘) 
菊 科  771  5. 蒲公英 (唐 本草) 图版 165: 1-4 蒙古蒲 公英、 黄 花地丁 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 Mazz. (1907), p.p.;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广. Tarajcacum formosanum Kitam. (1933). 多年生 草本; 根 粗壮, 黑 褐色。 叶倒 卵状披 针形、 倒披针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4 一 20 厘米, 宽 1 一 5 厘米, 通 常倒向 羽状深 裂或大 头羽状 深裂, 每 侧裂片 3 — 5 片, 顶 端裂片 较大, 三 角形或 三角状 戟形, 先 端钝或 急尖, 边缘 通常具 锯齿或 全缘, 裂 片间常 有 小齿, 基部 渐狭成 叶柄, 叶柄 及主脉 常带红 紫色, 疏被 蛛丝状 白色柔 毛或几 无毛。 花 葶 1 至 数枚, 与叶 等长或 稍长, 高 10 — 25 厘米, 上部紫 红色, 密被 蛛丝状 白色长 柔毛; 头 状花序 直径约 30 — 40 毫米; 总苞 钟状, 淡 绿色; 总苞片 2 — 3 层, 外层 总苞片 卵状披 针 形或披 针形, 边缘宽 膜质, 基部淡 绿色, 上部紫 红色, 先 端增厚 或具小 到中等 的角状 突起, 内层 总苞片 线状披 针形, 较外 层长, 先端紫 红色, 具 小角状 突起。 舌状花 黄色, 边缘 花舌片 背面具 紫红色 条纹, 花药和 柱头暗 绿色。 瘦果倒 卵状披 针形, 暗 褐色, 上部 具 小刺, 下部 具成行 排列的 小瘤, 顶端逐 渐收缩 为长约 1 毫 米的圆 锥形至 圆柱形 喙基, 喙长 6 — 10 毫米, 纤细; 冠毛 白色。 花期 4 一 9 月, 果期 5 — 10 月。 分布 于东部 及北部 地区; 广 泛地生 于山坡 草地、 路边、 田野、 河滩, 从低至 中高海 拔地区 都有。 除华 南及西 藏外, 几遍及 全国。 朝鲜、 蒙古、 俄罗 斯也有 分布。 6. 藏 蒲公英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66: 5-8 西藏 蒲公英 (西 藏植 物志) Taraxacum tibetanum Hand. -Mazz. (1907)*, (1936); Ling (1935); Nasir et Ali (197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98 广. 多年生 草本。 叶倒披 针形, 无毛, 长 4 一 8 厘米, 宽 5 — 10 毫米, 通 常羽状 深裂, 稀少为 浅裂, 侧裂片 4 一 7 对, 三 角形, 互 相连接 或稍有 间距, 下倾, 近 全缘。 花葶 1 或 数枚, 高 3 — 7 厘釆, 无 毛或在 上端有 蛛丝状 柔毛; 头状花 序直径 28 — 32 毫米; 总苞 钟形; 总 苞片干 后变墨 绿色至 黑色, 外层总 苞片宽 卵形至 卵状披 针形, 宽于内 层总苞 片, 先端稍 扩大, 无 膜质边 缘或为 极窄的 不明显 的膜质 边缘。 舌状花 黄色, 边缘 花舌片 背面 有紫色 条纹, 柱 头和花 柱干后 黑色。 瘦 果倒卵 状长圆 形至长 圆形, 淡 褐色, 上部 1/3 具 小刺, 顶 端收缩 成长约 0.5 毫米 的圆锥 形至圆 柱形的 喙基, 喙 纤细, 长 2. 5 — 4 毫米; 冠毛 白色。 分布于 云南西 北部; 生 于山坡 草地、 台地及 河边草 地上, 海拔 3600"5300 米处。 青 海 南部、 四 川西部 (甘 孜州、 阿 霸州) 及西 藏中部 和东部 都有。 锡金、 不 丹也有 分布。 7. 毛柄 蒲公英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66: 9-12 毛葶 蒲公英 (西 藏植 物志) Taraxacum eriopodum (D.Don) DC. (1838); Hand. -Mazz. (1907), (1936);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98)*. Taraxacum wattii J . D . Hook . (1882). 
772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66 1—4. 拉萨 蒲公英 Taraxacum shemfii V.Soest, 1. 植株, 2. 外层总 苞片, 3. 内层总 苞片, 4. 瘦果和 冠毛; 5—8. 藏 蒲公英 T.tibetanum Hand. -Mazz., 5.— 叶片, 6. 外层总 苞片, 7. 内层总 苞片, 8. 瘦果; 9~12. 毛柄 蒲公英 T.eriopodum(D.DDn) DC., 9. 一 叶片, 10. 外层总 苞片, 11. 内层总 苞片, 12. 瘦果和 冠毛。 (余汉 平绘) 
菊 科  773  多年 生矮小 草本。 叶倒披 针形, 长 8 — 15 厘米, 宽 15 — 25 毫米, 羽状 浅裂至 半裂, 侧裂片 3 — 4 对, 稀 全缘, 侧裂 片钝三 角形或 线形, 互 相连接 或稍有 间距, 平展或 下倾, 全缘, 顶 端裂片 略宽, 钝。 花葶 1 至 数枚, 和叶近 等长, 上 部疏生 淡褐色 蛛丝状 柔毛; 头 状花序 直径约 30 — 40 毫米; 总苞 钟形; 总苞片 干后墨 绿色, 外层 总苞片 伏贴到 直立, 披 针形至 卵状披 针形, 先端增 厚或有 较小的 小角, 无 膜边或 具极狭 的膜质 边缘, 内层总 苞片暗 绿色, 常 具红色 边缘, 先端增 厚或具 小角。 舌状花 黄色, 边 缘花舌 片背面 有暗紫 色 条纹, 花 柱和柱 头干时 黑色。 瘦果 淡麦杆 黄色, 长约 4. 5 — 5 毫米, 上部 1/3 — 1/2 具 小刺, 顶端逐 渐收缩 为长约 1 毫米的 圆锥形 喙基, 橡长 4. 5 — 7 毫米。 冠毛淡 黄色。 产于 丽江、 中甸、 永胜; 生 于山坡 草地、 河 边沼泽 地上, 海拔 3000"5300 米处。 甘 肃 南部、 青海、 四川西 部及西 藏等地 都有。 印度西 北部、 锡金、 不丹、 尼泊 尔也有 分布。 8. 锡金 蒲公英 (西 藏植 物志) Taraxacum sikkimense Hand . -Mazz . (1907), ( 1936 ) ; Nasir et Ali ( 1972 ) ; Kitam. et Gould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中国植 物志 (1998广. 多年生 草本。 叶倒披 针形, 长 5 — 12 厘米, 通常 无毛, 稀 被蛛丝 状毛, 羽状 半裂至 深裂, 稀仅具 浅齿, 每 侧裂片 4 一 6 片, 侧 裂片三 角形至 线状披 针形, 平展或 下倾, 互 相连 接或有 间距, 近 全缘, 顶端 裂片三 角形或 条形。 花葶长 5 — 30 厘米, 无毛, 稀有蛛 丝 状毛; 头状花 序直径 40 — 50 毫米; 总甚 钟形; 总苞 片干后 淡墨绿 色至墨 绿色, 外层 总 苞片披 针形至 卵状披 针形, 较内 层总苞 片狭或 等宽, 先端稍 扩大, 具极 狭而明 显的膜 质 边缘, 内层总 苞片先 端多少 扩大。 舌状花 黄色、 淡黄 色乃至 白色, 先端 有时带 红晕, 边 缘花舌 片背面 有紫色 条纹, 花 柱和柱 头干时 黑色。 瘦果倒 卵状长 圆形, 深 紫色、 红棕 色至桔 红色, 长约 3 毫米, 上部 1/3 — 1/2 有 小刺, 顶端突 然收缩 成长约 0.5 — 1 毫米的 喙基, 喙 纤细, 长 6 — 8 毫米; 冠毛 白色。 产于 丽江、 中甸; 生山坡 草地或 路旁, 海拔 2800 — 4800 米处。 青海、 四川 西部及 西藏 都有。 锡金、 尼 泊尔、 巴基斯 坦也有 分布。 9. 滇北 蒲公英 (中 国植 物志) Taraxacum suberiopodum V.Soest ( 1970) * ; 中 国 植物志 ( 1998) . 多年生 草本。 叶 直立, 灰 绿色, 叶柄粉 红色, 具翅, 叶 羽状浅 裂或中 部叶不 分裂, 分裂叶 侧裂片 略钝, 三 角形或 条状披 针形, 裂 片间间 距宽约 1 一 1.5 厘米, 全缘 或有三 角状 小齿, 顶端 裂片长 3 — 5 厘米, 略钝, 稀 有齿。 花葶 多数, 高约 20 厘米, 上 端密被 褐色蛛 丝毛; 头状花 序直径 35 — 40 毫米; 总 苞淡红 绿色; 外 层总苞 片短, 卵形, 内层 总苞 片长, 有 缘毛。 舌 状花深 黄色, 边缘 花舌片 背面有 暗紫色 条纹, 花柱 和柱头 干时黑 色。 瘦 果麦杆 黄色, 长 5 — 5. 5 毫米 (包括 橡 基), 上 部密被 略大的 短刺, 顶端突 然收缩 为圆锥 形至圆 柱形的 喙基, 喙 基长约 1 毫米, 喙长 10 毫米; 冠毛污 白色。 产于 中甸、 宁范; 生 于山坡 草地或 林缘, 海拔 3100"3400 米处。 模式标 本采自 宁范。 10. 网苞 蒲公英 (西 藏植 物志) Taraxacum forrestii V.Soest ( 1961 ) \ (196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774  云南 植物志  植物志 (1998r. 多年生 草本, 基 部粗, 多少被 蛛丝状 柔毛。 叶长约 6 厘米, 宽 1.8 厘米, 外 侧叶每 侧裂片 6 片, 三 角形, 展开或 反折, 全 缘或有 小齿, 顶端裂 片钝三 角形, 被蛛丝 状毛; 内 侧叶每 侧裂片 6 — 8 片, 三 角形, 锐尖, 边 缘常有 小齿; 顶 端裂片 戟形。 花葶 2 — 3 枚, 粗壮, 高 5 — 7 厘米, 被蛛丝 状毛; 头状花 序直径 35 毫米; 总苞宽 钟形, 绿色; 外 层 总苞片 疏松, 伏贴, 卵形, 具网 状脉, 有 明显的 宽膜质 边缘, 先端 具极小 的角, 内层 总 苞片宽 线形, 暗 绿色, 具膜质 边缘, 先 端多少 增厚。 舌状花 黄色, 边缘 花舌片 背面有 灰紫色 条纹, 柱头 和花柱 黑色。 瘦果 褐色, 倒披 针形, 长 4 毫米, 上 部密被 小刺, 顶端 突然 收缩为 圆柱形 喙基, 喙 纤细, 长 3 — 5 毫米; 冠毛 白色。 产于 中甸;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生于干 山坡, 海拔 4200 米处。 11. 拉萨 蒲公英 (西 藏植 物志) 图版 166: 1-4 Taraxacum sherriffii V.Soest ( 1961 ) , ( 1963) * ; Nasir et Ali ( 1972); 西藏 植物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98)'. 多年生 草本; 根颈部 有残存 叶基, 下部 多少被 蛛丝状 柔毛。 叶长 13 — 15 厘米, 宽 1 一 1.8 厘米, 外部 叶钝, 近 全缘, 或每侧 3 裂, 侧 裂片三 角形; 内部 叶每侧 5 裂, 侧 裂片 狭窄, 披 针形或 线形, 略钝, 全缘 或有一 小齿, 平展或 下倾; 裂 片间距 较长、 较 宽; 顶 端裂片 常大, 略纯。 花葶 2 — 3 枚, 纤细, 高 10 — 12 厘米, 不 等长, 上端 有蛛丝 柔 毛或略 光滑; 头状花 序直径 20 — 25 毫米; 总苞 钟形, 暗 绿色; 外层 总苞片 伏贴, 披 针形, 尖, 具宽 的白色 或绿色 边缘, 先端有 小角, 内层 总苞片 线形, 具膜质 边缘, 无 毛。 舌状花 黄色, 边缘 花舌片 背面有 灰紫色 条纹, 柱头 和花柱 黄色。 瘦 果麦杆 黄色, 长 约 5 毫米, 上部具 较粗的 小刺, 下部具 小瘤, 顶端略 突然收 縮为长 1.8 毫 米的圆 柱形喙 基, 喙长 6 毫米; 冠毛 白色。 产 于中甸 一带; 生 于山坡 草地, 海拔 2300 — 4500 米。 青海 及西藏 都有。 克 什米尔 也有。 12. 苍叶 蒲公英 (西 藏植 物志) Taraxacum glaucophyllum V.Soest (1961)* ; 西藏 植物志 (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98)* . 多年生 草本; 根 垂直, 根颈 部有褐 色残存 叶基。 叶灰 绿色, 宽线形 至线状 倒披针 形, 基部 狭长, 钝, 长 10 — 12 厘米, 宽 0.8 — 1 厘米, 具 小齿或 稀疏的 短齿, 或 略长的 明显 的齿, 齿可达 3 — 4 毫米 长, 顶 端裂片 3 厘 米长, 全缘, 中脉苍 白色。 花葶 细长, 高 15 — 20 厘米; 头状花 序直径 25 毫米; 总苟暗 绿色; 外层总 苞片披 针形, 较内 层总苞 片狭, 具宽 白色或 玫瑰色 边缘, 先端 具正三 角形状 小角, 内层总 苞片宽 线形, 具 白色膜 质 边缘, 先端 紫色, 具 小角或 增厚。 舌状花 黄色, 边 缘花舌 片背面 有紫色 条纹, 柱头和 花柱 黄色。 瘦 果倒圆 锥形, 麦杆 黄色, 长 3 毫米, 上部具 小刺, 顶 端略突 然收缩 为圆锥 形 嫁基, 喙基长 1 毫米, 喙长 3.5 毫米; 冠毛 白色。 产 于中甸 附近; 生 于山坡 草地, 海拔 2800 — 4300 米处。 青海、 四 川西部 (木里 )、 西藏 也有。 
凤梨科  775  286. 凤梨科 Bromeliaceae 陆生 或附生 草本。 茎短。 叶 互生, 狭长, 常 基生, 莲座状 排列, 平 行脉, 单叶, 全 缘或 有刺状 鋸齿, 常有盾 状具柄 的吸收 水分的 麟片, 叶上面 凹陷, 基 部常呈 鞘状, 雨水 沿叶 面流人 由叶鞘 形成的 C 水 器中。 花 两性, 辐射 对称或 稍两侧 对称, 顶生的 穗状、 总 状、 头状 或圆锥 花序, 稀 单生; 苞 片常显 著而具 鲜艳的 色彩, 鸟媒、 虫 媒和蝙 蝠媒, 很 少 为风媒 或闭花 受精; 萼片 3 枚, 分离 或基部 连合, 覆瓦状 排列; 花瓣 3 枚, 分 离或连 合呈 管状, 覆瓦状 排列, 常在 基部有 一对鳞 片状附 属物; 雄蕊 6 枚, 着生 于花冠 管的基 部, 在 花瓣分 离的种 类中, 2 轮 雄蕊分 别贴生 于相对 应的萼 片和花 瓣上, 花药 丁字着 生, 2 室, 纵裂, 花粉粒 2 核, 单沟、 2 沟或 2 孔至 数孔; 子房 3 室, 下 位至半 下位或 上位, 花柱 细长, 柱头 3, 常 潮湿, 中轴 胎座, 胚珠 多数, 倒生, 稀 弯生, 厚 珠心。 浆 果、 蒴 果或聚 花果。 种 子在蒴 果中常 有翅或 多毛, 胚小, 胚乳 丰富。 染色 体基数 x = 8—29, 常为 25。 45 属, 2000 余种, 主产美 洲热带 地区, 仅一种 产热带 非洲的 西部。 云南以 及我国 的其 他热带 地区多 有引种 栽培, 最常 见的有 2 属 3 种。 分属 检索表 1 (2) 聚 花果, 花序 和果顶 冠以叶 状苞片 2 (1) 果实 单个, 分离, 花 序和果 顶无叶 状苞片 1. 凤梨属 Ananas Tourm. ex L. 陆生 草本。 叶 莲座状 排列, 全缘或 有刺状 锯齿。 花茎 短或略 延长, 直立, 有叶; 穗 状 花序球 果状, 顶生; 花 无柄, 紫 红色, 生于苞 腋内; 萼 片短, 覆瓦状 排列; 花瓣离 生, 直立, 基部 有舌状 小麟片 2 枚; 雄蕊 6 枚; 子房 下位, 肉质, 基 部阔, 与花 序轴合 生 或藏于 其内; 花柱 线状, 3 裂。 果 肉质, 球 果状, 由 肉质增 厚的花 序轴、 肉质 的苞片 和螺旋 状排列 的不发 育的子 房连合 而成, 顶 部冠以 退化、 旋 叠状的 叶丛。 3 种, 产 美洲。 现在 热带各 地广泛 栽培。 我国 东南、 南部和 云南南 部栽培 1 种。 1. 凤梨 (广 州植 物志) 图版 167: 1-8 菠萝、 露兜子 (植 物名实 图考) Ananas comosus (Linn. ) Merr. ( 1917); Mez in Engl. ( 1934); 广州 植物志 (1956); 图鉴 (1972)'; 海南 植物志 (197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 国植物 志 (1997广. Bromelia comosa Linn. ( 1754 ); Ananas sativa Schult. f.in Roem . et Schult. (1830).  1 . 凤梨属 Ananas 2. 水 塔花属 Billbergia 
图 版 167 1 一 8. 凤梨 Ananas comosus (Linn.) Merr. , 1. 花序, 2. 花序 纵切, 示下 位子房 与肉质 花序轴 愈合, 3. 花, 4. 苞片, 5. 花萼, 6. 花 纵切, 7. 子房 横切, 8. 花辦与 雄蕊, 示花 瓣基部 有舌状 麟片。 (自 中国植 物志第 13 卷) 
凤梨科  777  茎短。 叶 剑形, 莲座状 排列, 长 40 — 90 厘米, 宽 4 一 7 厘米, 先端 渐尖, 全 缘或有 锐齿, 叶面 绿色, 叶背粉 绿色, 边缘 和顶端 常带褐 红色。 球果 状穗状 花序长 5 — 8 厘米, 果时 增大; 苞片三 角状卵 形至长 椭圆状 卵形, 基部 绿色, 上 半部淡 红色; 萼片宽 卵形, 肉质, 顶部带 红色, 长约 1 厘米; 花 瓣长椭 圆形, 急尖, 长约 2 厘米, 上部紫 红色, 下 部 白色。 聚花果 肉质, 长 15 厘米 以上。 花期 夏季至 冬季。 原 产热带 美洲。 16 世 纪传人 中国, 云南 南部的 热带地 区普遍 栽培。 凤 梨俗称 疲萝, 为著名 的热带 水果。 叶中 纤维甚 坚铺, 可供 编织和 造纸。 2. 水 塔花属 Billbergia Thunb. 草本, 几 无茎。 叶 莲座状 排列, 叶 背常有 粉被, 叶缘有 小刺。 穗状花 序或穗 状花序 式 的圆锥 花序, 直立或 下垂, 通常长 于叶; 花 两性; 苞片明 显而具 颜色; 萼片 离生, 直 立, 端 常圆; 花瓣 离生, 蓝色, 间有红 色或绿 黄色, 基部 常有撕 裂状的 小舌状 2 枚; 雄 蕊 6 枚, 花期 伸出, 花药 在中部 以下或 近基部 纵裂, 单沟 花粉; 子房 下位, 无毛 或有粉 末状覆 盖物, 花柱 3 裂, 柱头 螺旋状 扭转, 中轴 胎座, 胚珠 多数。 柴果由 子房、 花萼和 宿存 的花冠 形成。 种子 多数, 小。 约 60 种, 产热带 美洲。 我 国温室 常栽培 2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花序 直立; 花 瓣红色 1. 水塔花 B.pyramidalfe' 2 (1) 花序 下垂; 花瓣 绿色, 边 缘蓝色 2. 垂花 水塔花 B.nutans 1. 水塔花 (广 州植 物志) 图版 168: 1-5 Billbergia pyramidalis (Sims) Lindl. ( 1827); Morr. ( 1873); Mez in Engl. (1934); 广州 植物志 (195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7)*. Bromelia pyramidalis Sims (1732) . 草本, 茎 极短。 叶 莲座状 排列, 6 — 15 片, 阔披 针形, 长 30 — 45 厘米, 直 立至稍 外弯, 顶端纯 而有小 锐尖, 基 部阔, 边缘 至少在 上半部 有棕色 小刺, 叶面 绿色, 叶背粉 绿色。 穗 状花序 直立, 略长 于叶; 总苞 片披针 形至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5 — 7 厘米, 粉红 色; 萼片有 粉被, 暗 红色, 长约为 花瓣的 1/3, 先 端钝至 短尖; 花瓣 红色, 长约 4 厘 米, 开花时 旋扭; 雄 蕊比花 瓣短; 子房有 粉被。 原产 巴西。 我国温 室多有 栽培, 云南 亦有。 供 观赏。 2. 垂花 水塔花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68: 6-10 Billbergia nutans Wendl.ex Regel (1869); Morr. (1876); Mez in Engl. (1934); 中国 植物志 (1997 广. 茎 极短。 叶 莲座状 排列, 长达 50 厘米, 宽约 1.5 厘米, 先端 下垂, 边 缘有疏 小刺。 花 葶长约 30 厘米, 先端 下垂, 具花 4 一 12 朵, 花序 轴膝状 折曲; 总苞 片狭, 紧贴 花葶, 
778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68 1 一 5. 水塔花 Billbergiapyramidalis (Sims) Lindl., 1. 植株, 2. 花, 3. 花 纵切, 4. 花基部 纵切, 示子房 下位, 中轴 胎座, 花辦 基部有 錄片, 5. 子房 横切; 6 — 10. 垂花 水塔花 B.nutansWendl.exRegel, 6. 植株, 7. 花序, 8. 雄蕊, 9. 花辦 基部之 蠛片, 10. 柱头 扭转。 (自 中国植 物志第 13 卷) 
菝葜科  779  粉红 色至淡 红色; 萼片 3 枚, 长 1.5 — 3 厘米, 橙 红色, 边缘蓝 绿色; 花瓣 3 枚, 长 3. 5 — 4 厘米, 绿色, 边缘蓝 绿色, 先端 急尖, 反折; 雄蕊 6 枚; 花药长 7 毫米, 伸出 花外; 子房 下位, 绿色长 1 厘米, 中轴 胎座, 柱头 扭转。 种子 多数, 小。 原产 巴西。 我国温 室多有 栽培, 云南 亦有。 供 观赏。 297. 菝葜科 Smilacaceae 灌 木或半 灌木, 稀为 草本, 攀援或 直立, 有刺或 无刺, 常具 坚硬、 粗 厚的根 状茎。 叶 互生或 对生, 主脉 3 — 7 条, 基出, 有网状 支脉, 叶柄常 有鞘和 卷须。 花小, 单性异 株, 稀 两性, 通常排 成腋生 的伞形 花序, 稀 为穗状 花序、 总 状花序 或圆锥 花序; 花被片 6, 2 列而 分离或 外轮的 合生成 一管, 而内轮 的缺; 雄 蕊通常 6, 稀更多 (达 15 枚) 或 更少 (3 枚), 花丝 分离或 合生; 花药 2 室, 多少 汇合, 在中 央内侧 纵裂; 子房 上位, 3 室, 每室 有下垂 的胚珠 1 一 2 颗; 雌花中 有退化 雄蕊。 果为 莱果。 本科的 属种在 Engler 系 统中置 于百合 科内。 有 3 属, 我国有 2 属, 全国 均产, 主要分 布于西 南至东 南部。 云南有 2 属 54 种。 本科 多数种 类可供 药用, 我 国重要 的药材 土茯苓 (Smilax glabra Roxb.) 即出于 该种的 粗厚根 状茎。 分属 检索表 1 (2) 花被片 离生; 花丝完 全分离 1. 菝葜属 Smilax 2 (1) 花被 片合生 成筒, 筒口有 2 — 5 个 小齿; 花 丝多少 合生成 柱状, 少有完 全分离 2. 肖 接葜属 Heterosmilax 1. 菝葜属 Smilax L. 攀援或 直立小 灌木, 极少为 草本, 常绿 或有时 落叶, 常具 坚硬粗 短的根 状茎, 有时 成 块状。 茎圆柱 形或四 棱形, 常有刺 或疣状 突起或 刚毛。 叶 互生, 全缘, 有主脉 3 — 7 条 和网状 细脉; 叶柄两 侧边缘 常具翅 状鞘, 销的 上方有 一对卷 须或无 卷须, 向上 至叶片 基部一 段有一 色泽较 暗的脱 落点, 由于 脱落点 的位置 不同, 在叶片 脱落时 或带一 段叶柄 或几 乎不带 叶柄。 花小, 单性 异株, 排成单 个的腋 生伞形 花序, 稀 若干伞 形花序 又排成 圆 锥花序 或穗状 花序; 腋生 花序的 基部有 时有一 枚与叶 柄相对 的隣片 (先出 叶); 花序 托常 膨大, 有时稍 伸长, 而使伞 形花序 多少呈 总状; 花被片 6, 离生, 有时 靠合; 雄花 常 有雄蕊 6 枚, 极少为 3 枚; 花药 基着, 2 室, 内向, 通 常于靠 近药隔 的一侧 开裂; 雌 花具 (1 一) 3 — 6 枚退化 雄蕊, 极少 无退化 雄蕊; 子房 3 室, 每室 有胚珠 1 一 2 颗, 花 柱 较短, 柱头 3 裂。 果为 裝果, 通常 球形。 约 300 种, 分布于 热带和 亚热带 地区。 我国 现知有 64 种, 大 多分布 于长江 以南各 省区。 云南有 47 种, 全省各 地均有 分布。 
780  云南 植物志  分种 检索表  1 (52) 伞 形花序 单个, 腋生, 花序 着生点 上方不 具与叶 柄相对 的鳞片 (先出 叶); 总花梗 不具关 2 (19) 叶脱 落点位 于叶柄 中部, 因 而叶在 脱落时 带一段 叶柄; 花中 等大, 直径 5 — 10 毫米, 花被 长 4 一 8 毫米。 3 (6) 草本 植物; 茎 草质, 中 空有少 量髓, 无刺。 4 (5) 叶 背面苍 白色, 通 常被粉 尘状微 柔毛, 稀 无毛; 总花梗 较粗壮 1. 白背 牛尾菜 S.nipponica 5 (4) 叶背面 绿色, 无毛 或具乳 突状微 柔毛; 总花梗 较纤细 2. 牛尾菜 S.riparia 6 (3) 灌 木或半 灌木; 茎 木质, 实心, 无髓, 多少 具刺。 7 (8) 茎和 分枝密 生剌, 刺 细长, 针状; 总 花梗短 于叶柄 3. 短 梗接葜 S.scobinicaulis 8 (7) 茎和分 枝疏生 刺或近 无刺, 有时 具疣状 突起。 9 (10) 叶柄 全长上 都有翅 状鞘, 銷近半 圆形或 卵形, 一侧宽 3 — 5 毫米 •••••• 4. 托 柄接葜 S.discotis 10 (9) 叶柄无 銷或一 部分具 狭銷。 11(12) 叶 背面多 少被毛 5. 柔 毛菠葜 S.chingii 12 (11) 叶背面 无毛。 13 (14) 茎和 分枝具 多数疣 状突起 6. 粗 糖菝葜 S.lebrunii 14 (13) 茎和 分枝不 具疣状 突起。 15 (18) 叶 背面多 少苍白 色或具 粉霜。 ― 16 (17) 叶 圆形、 卵 形或宽 卵形; 花序 托球形 7. 接奠 S.China 17 (16) 叶椭 圆形、 长 圆形或 卵状椭 圆形; 花序托 延长, 不 为球形 8. 长 托接葜 S.ferox 18 (15) 叶背面 绿色; 花序 托球形 9. 巴 坡接葜 S.bapouensis 19 (2) 叶柄 脱落点 位于近 顶端, 因而 叶片在 脱落时 完全或 几不带 叶柄; 花 较小, 直径 2 — 4 毫米, 花 被片长 1 一 3 毫米。 20 (21) 叶和花 序干后 近黑色 10. 黑 叶接葜 S.nigrescens 21 (20) 叶和 花序干 后不为 黑色。 22 (23) 叶 很小, 长不及 2 厘米, 宽不及 1 厘米, 背面苍 白色, 直立 小灌木 •••••• 11. 矮接葜 S.nana 23 (22) 叶 较大, 通 常长于 2 厘米, 宽于 1 厘米。 24 (27) 叶柄 较短, 长 1 一 3 毫米, 基部两 侧各具 1 枚托叶 状的耳 状鞘, 鞘的 边缘具 流苏, 直 立小灌 木。 25 (26) 小枝具 4 至 多棱, 棱上 无翅; 叶纸质 12. 乌饭 叶接葜 S.myrtillus 26 (25) 小枝具 2 — 3 棱, 棱上有 狭翅; 叶革质 13. 劲 直接葜 S.rigida 27 (24) 叶柄长 5 毫米 以上, 下部扩 大成銷 状或边 缘具膜 质銷, 但 绝不具 流苏。 28 (33) 叶柄中 部以下 两侧边 缘的销 向前延 伸为一 对离生 的披针 形耳; 叶 背面苍 白色, 植株 无刺, 攀援 灌木。 29 (32) 总花 梗长在 2 厘米 以下, 每 伞形花 序有花 不超过 25 朵。 30 (31) 总 花梗长 1 一 5 毫米, 常不 及叶柄 长度的 1/2 14. 粉 背接葜 S.hypoglauca 31 (30) 总 花梗长 4 一 15 毫米, 常 为叶柄 长度的 2/3 或 近等长 15. 筐 条菝獎 S.corbularia 32 (29) 总 花梗长 9 一 10 厘米, 每 伞形花 序有花 100 余朵 16. 建 昆接葜 S.jiankunii 
菝葜科  781  33 (28) 叶柄 中部以 下两侧 边缘无 销或具 狭销, 有时 鞘向两 侧延伸 形成半 圆形或 弧形, 但绝 不为披 针形 的耳。 34 (39) 直立 或披散 灌木, 极少攀 援状; 叶 柄无卷 须或其 痕迹。  35 (36) 常绿 灌木, 多少 攀援; 叶 背面苍 白色; 果 梗下弯 17. 弯 梗接葜 S.aberrans 36 (35) 落叶 灌木, 直立或 披散; 叶背 面稍苍 白色, 果 梗直。 37 (38) 雄蕊的 花丝合 生成柱 18. 合 蕊接葜 S.cyclophylla 38 (37) 雄 蕊的花 丝离生 19. 銷 柄接葜 S.stans 39 (34) 攀援 灌木; 叶柄 一般有 卷须或 卷须断 落后的 痕迹。 40 (45) 总花梗 短于叶 柄或近 等长; 花序托 膨大。  41 (42) 花明显 六棱状 球形, 直径 2 — 3 毫米, 外 花被片 究状, 背面 中央具 纵槽; 叶 背面常 为绿色 20. 土获苓 S. glabra 42 (41) 花不为 六棱状 球形, 直径 1 一 1.5 毫米; 花被 片不为 兜状, 无槽; 叶 背面苍 白色。  43 (44) 植 物体多 少具刺 ; 花淡 绿色; 雌花有 3 枚退 化雄蕊 21. 小 叶接葜 S.microphylla 44 (43) 植物体 无刺; 花 常为红 揭色; 雌花有 6 枚退 化雄蕊 22. 无 刺菝葜 S.mairei 45 (40) 总 花梗明 显长于 叶柄; 花序 托不膨 大或稍 膨大。 46 (49) 叶 背面多 少为苍 白色, 叶卵 形至椭 圆形。 47 (48) 叶柄具 銷部分 占叶抦 全长的 1/3 — 1/2; 雄 蕊离生 23. 平 滑菠葜 S.darrisii 48 (47) 叶抦具 鞘部分 占叶柄 全长的 2/3 — 3/4; 雄 蕊的花 丝合生 成短柱 防己 叶接葜 S . menispermoidea 49 (46) 叶背面 绿色。 50 (51) 叶柄 具鞘部 分占其 全长的 1/3 — 1/2, 卷须生 于叶柄 近中部 …… 25. 尖 叶接葜 S.arisanensis  51 (50) 叶柄 具鞘部 分占其 全长的 1/3, 卷 须生于 叶柄近 基部; 叶 纸质或 薄革质 26. 西 南菝葜 S.bockH 52 (1) 伞形花 序通常 2 至多个 组成圆 锥花序 或穗状 花序; 花序 着生点 上方有 1 枚鳞片 (先出 叶); 总 花梗具 关节。 53 (90) 伞形 花序组 成圆锥 花序; 叶 柄脱落 点位于 中部至 上部。 54 (87) 叶 柄基部 无销或 具销, 但销绝 不呈穿 茎状; 雌 花一般 具退化 雄蕊。 55 (56) 枝条四 棱形, 棱上 具狭翅 27. 四 翅接葜 S.tetraptera 56 (55) 枝条 通常圆 柱形, 偶有四 棱形, 但 棱上不 具翅。 57 (64) 枝条 具疣状 突起, 无 刺或疏 生刺, 不具小 刚毛。 58 (59) 叶柄 无鞘及 卷须; 伞形花 序单生 叶腋; 总花 梗长于 叶柄; 花序托 延长成 长圆形 28. 富 宁接葜 S.fooningensis 59 (58) 叶柄 基部具 狭翅, 一般有 卷须; 总花 梗短于 叶柄; 花序托 球形。  60 (61) 伞形花 序单个 腋生; 枝 条常具 2 棱; 雌花具 6 枚退化 雄蕊; 紫 果球形 29. 密 疣接奠 S.chapaensis 61 (60) 2 — 7 个伞形 花序组 成圆锥 花序; 枝 条近圆 柱形。 62 (63) 圆 锥花序 通常有 3 — 7 个伞形 花序, 花 序梗长 2 — 7 厘米 …… 30. 麻栗 坡接獎 S.malipoensis 63 (62) 圆锥 花序有 2 个伞形 花序, 花 序梗长 5 — 9 厘米 31 . 疣 枝接窫 S.aspericaulis 64 (57) 枝条不 具疣状 突起, 无刺、 疏生 刺或密 生刺, 有时 密生小 刚毛。 65 (68) 枝条密 生刺或 刚毛。 66 (67) 枝条和 叶柄密 生刚毛 32. 密刚 毛接葜 S.setiramula 67 (66) 枝条密 生刺, 叶 抦具疣 状小刺 33. 密 刺接獎 S.densibarbata 
782  云南 植物志  54 89 88 53 92 92 (91)  枝条无 刺或疏 生刺, 不具 刚毛。 枝条四 方形, 强烈回 折状; 伞形花 序通常 2 — 3 个 排列成 圆锥状 34. 方 枝接葜 S.quatrata 枝条圆 柱形, 近 直伸。 叶柄明 显两侧 压扁, 具銷 部分长 1 一 3 厘米, 占叶柄 全长的 1/2 — 2/3; 伞形花 序具花 4 一 7 朵; 花托 不膨大 35. 扁 枝接葜 S.planipes 叶柄不 压扁或 微两侧 压扁, 近无 鞘或具 鞘部分 长不及 1 厘米 (稀 1 厘米 以上, 但仅 占叶柄 全长的 1/3)。 每 伞形花 序有花 2 — 3 朵; 总花梗 极短, 长 1 一 3 毫米; 叶 较小, 披 针形, 宽 1 一 2. 5 厘米, 叶柄长 2.5—5 毫米 36. 少 花接葜 S.basilata 伞形花 序有花 5 至 多朵; 总花 梗长于 5 毫米; 叶 较大, 宽一 般超过 2 厘米, 叶柄长 5 毫米 以上。 雄蕊 极短, 长不及 1 毫米; 叶柄 较短, 长 5 — 10 毫米, 叶 片基部 宽楔形 37. 银 叶接葜 S.cocculoides 雄蕊 较长, 长 3 — 7 毫米; 叶 柄长于 1 厘米, 叶 片基部 截形、 圆形、 浅 心形。 叶厚 革质, 主脉 3 — 7 条, 于叶面 凹陷, 支脉 不显; 叶柄 无銷; 圆锥 花序由 2 — 4 个 伞形花 序组成 38. 马钱 叶接葜 S.lunglingensis 叶 纸质或 革质, 主脉 3 — 5 条, 于叶面 凸出; 叶柄 多少具 狭销。 伞形花 序通常 3 — 7 个排列 成圆锥 花序;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浆果直 径小于 1 厘米 39. E1 锥接獎 S.bracteata  80 (79) 伞形花 序通常 2 个 生于共 同总花 梗上, . 极少为 单个或 3 个。 81 (82) 果 实直径 1.5 — 2 厘米; 叶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先 端微凸 -… • 40. 大 果接奠 S.macrocarpa 82 (81) 果实直 径小于 1 厘米。 83 (84) 伞形花 序通常 3 个组 成圆锥 花序, 花 序轴长 3. 5 — 4. 5 厘米 •• • 41. 云 南接獎 S.yunnaneasis 84 (83) 伞形 花序通 常单个 腋生, 较少 2 个生 于共同 的总花 梗上。 85 (86) 伞形花 序单个 腋生, 外 花被片 仅略宽 于内花 被片; 雄 蕊离生 … 42. 马 甲接葜 S.lanceifolia 86 (85) 伞 形花序 1 一 3 个 腋生, 外 花被片 比内花 被片宽 1 倍 以上; 花序托 长圆形  43. 束 丝接葜 S.hemsleyana 叶 柄基部 具扩大 成耳状 的鞘, 销作 穿茎状 抱茎; 伞 形花序 2 至 多个排 成圆锥 花序; 雌花不 具退化 雄蕊。 圆锥 花序具 2 — 7 个伞形 花序, 伞形 花序单 个着生 于花序 轴上; 雄花内 花被片 丝状, 花丝下 部 1/4 合 生成柱 44. 抱 茎接葜 S.ocreata 圆锥 花序具 10 — 30 个伞形 花序, 伞形 花序每 2 — 3 个 簇生或 近轮生 于花序 轴上, 雄 花内花 被片披 针形; 花 丝离生 45. 穿 銷接獎 S.perfoliata 伞 形花序 多个, 组 成穗状 花序; 叶柄 脱落点 位于近 顶端。 枝条圆 柱形; 具多条 纵棱; 叶 卵形至 卵状三 角形, 长 不超过 15 厘米 46. 糖接葜 S.aspera 枝条四 棱形, 棱上具 狭翅; 叶椭 圆形至 卵状椭 圆形, 长在 20 厘 米以上 47. 四 棱接獎 S.polyctphala 1. 白背 牛尾菜 (中 国植 物志) 大伸筋 
菝葜科  783  Smilax nipponica Miq. (1868); 图鉴 (1976), in nota; 中国 植物志 (1978)*; Kitagawa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milax herbacea L. var. nipponica (Miq.) Maxim . ( 1872 ); A. DC. ( 1878); C.H.Wright ( 1903 ); Norton in sarg. (1916); Hand.-Mazz. (1936); S . herbacea L.var. intermedia C.H. Wright ( 1 903 ) ; S . herbacea L.var. oblonga C.H. Wright ( 1903 ) ; S. oblonga (C.H. Wright ) Norton ex Bailey ( 1920 ) ; S. longipeduncuLata Merr. ( 1934); S . simadai Masamune ( 1939); Coprosmanthus simadai Masamune (1939).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直 立或稍 攀援, 具根 状茎。 茎 中空, 无刺。 叶卵形 至长圆 形, 长 4 一 20 厘米, 宽 2 — 14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浅心 形或近 圆形, 叶面 绿色, 光 滑, 背面苍 白色, 通 常具粉 尘状微 柔毛, 稀 无毛, 主脉 7 条, 无毛, 距叶缘 2 条 脉不十 分 明显, 其余 5 脉 均十分 明显; 叶柄长 1.5 — 4. 5 厘米, 脱落 点位于 上部, 如有 卷须则 位于基 部至近 中部。 伞 形花序 腋生, 有花几 十朵; 总 花梗长 3 — 9 厘米, 稍扁, 粗壮; 花序托 膨大, 小苞片 极小, 早落; 花黄 绿色或 白色, 盛开时 花被片 外反; 花被 片长约 4 毫米, 内轮 与外轮 相似; 花丝明 显长于 花药; 雌 花与雄 花大小 相等, 具 6 枚退化 雄蕊。 果圆 球形, 直径 6 — 7 毫米, 成熟时 黑色, 有白 粉霜。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于罗平 等地; 生 于海拔 1100 — 2100 米的草 丛中。 辽宁、 山东、 河南、 安徽、 江 西、 浙江、 福建、 台湾、 广东、 湖南、 贵州、 四川有 分布。 根状茎 药用, 有舒筋 活血, 通络 止痛的 功效。 据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记载 产罗平 (Hand.-Mazz. 10153 号)。 作 者未见 标本。 描述 摘自 中国植 物志。 2. 牛尾菜 (救荒 本草) 草 菝葜, 白 须公, 软 叶菝葜 (广西 ) Smilax riparia A. DC. (1878); C.H.Wright (1903); Norton in Sarg. (1916); Gagnep.in Lecomte ( 1934); Hand.-Mazz. ( 1936); 图鉴 ( 1976)*; 海南 植物志 (1977); 中国 植物志 (1978)*; Kitagama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milax herbacea L.var . angusta C.H.Wright (1903); Norton in Sarg. ( 1916) . (Ut "angustata") . 多年 生草质 藤本, 具根 状茎。 茎 中空, 干后 凹樓, 具槽, 无刺。 叶 较厚, 卵形、 椭 圆 形至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7 — 15 厘米, 宽 2.5—11 厘米, 背面 绿色, 无毛, 主脉 5 条, 于背 面明显 突出, 支脉斜 伸形成 网状, 两面 可见; 叶柄长 7 — 20 毫米, 脱落点 位于上 部, 通 常中部 以下具 卷须。 伞形花 序有花 多朵, 总花梗 纤细, 长 3 — 10 厘米, 小 苞片长 1 一 2 毫米, 在花期 一般不 脱落; 雄花: 花被片 6, 条形, 长 4 一 5 毫米, 雄蕊, 长 2 — 3 毫米; 花药 条形, 多少 弯曲, 长约 1.5 毫米; 雌 花较雄 花小, 不具 或具钻 形退化 雄蕊。 紫果 球形, 直径 7 — 9 毫米, 成熟时 黑色。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 — 10 月。 产于 蒙自、 文山、 砚山 等地; 生 于海拔 1200 — 2100 米 的山坡 林下, 沟谷杂 木林。 我国 大部分 地区有 分布。 朝鲜、 日本、 菲律宾 也有。 本种 与白背 牛尾菜 相近, 但 前者叶 背面苍 白色, 常被粉 尘状微 柔毛, 但主脉 无毛, 
784  云南 植物志  花药椭 圆形, 短于 1 毫米, 易于 区别。 根茎 人药, 有清暑 凉血、 润 肺止咳 之效。 3. 短 梗菝葜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69: 4-5 威灵仙 (河 北、 陕西 ), 金刚刺 (镇雄 ) - Smilax scobinicaulis C.H. Wright (1895), (1903); Hand . -Mazz . (1936); 中国植 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milax brevipes Warb. (1900); Wang et Tang (1934); "图 鉴" (1976) in nota; S . mkrophylla C.H.Wright var. nigrescens (1900); S . ocreata Levi . et Van. (1905) non A. DC. ; S . martini Levi . et Van. ( 1905 ); S - sieboLdii Marq . var - scobinicaulis (C.H.Wright) T.Koyama (1960). 多年 生攀援 灌木。 茎和 枝条通 常疏生 刺或近 无刺, 稀密 生刺, 刺 针状, 长 4 一 5 毫 米, 稍 黑色, 茎 上的刺 有时较 粗短。 叶片 草质, 卵形或 椭圆状 卵形, 干后 有时变 为黑褐 色, 长 4 一 12 厘米, 宽 2. 5 — 8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截形或 心形, 主脉 5 — 7 条, 中脉 十分 突起, 支脉斜 伸形成 网状; 叶柄长 5 — 15 毫米, 脱落 点位于 中部, 在下部 1/2 处具 狭鞘, 鞘 上方有 卷须。 伞形花 序单生 叶腋, 总花梗 很短, 一般不 及叶柄 长度的 1/2; 花 序 托几不 膨大; 花绿 黄色; 雄花 花被片 卵形, 长 4 一 5 毫米, 内轮 花被片 较外轮 稍狭; 雄蕊 短于花 被片, 花 丝比花 药长; 雌 花小于 雄花, 具 3 枚退化 雄蕊。 莱果 球形, 直径 6 — 9 毫米。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于 镇雄、 绥江、 彝良、 大理、 漾濞、 贡山、 安宁、 富民、 师宗、 江川、 文山、 屏 边、 绿春; 生 于海拔 1600 — 21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中。 河北、 山西、 河南、 陕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江西、 贵州、 四川有 分布。 根茎: 味苦、 辛、 性平, 有祛 风湿、 活血、 解毒、 镇惊、 息风、 抗癌 功效。 4. 托 柄菝葜 (图鉴 ) 土 茯苓、 金 刚豆藤 (贵州 ) Smilax discotis Warb. (1900); Norton in Sarg. (1916), p.p.; 图鉴 (1976)*; 中 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灌木, 多少 攀援。 茎 木质, 圆 柱形, 长 0.5 — 3 米, 疏生 刺或近 无刺。 叶片 纸质, 卵状椭 圆形,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2 — 5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心形, 叶面 绿色, 背面苍 白色, 主脉 3 条, 于叶面 平坦, 背面 凸出, 支 脉形成 网状; 叶柄长 3 — 5 毫米, 脱落点 位于近 顶端, 有时具 卷须; 鞘 与叶柄 等长或 稍长, 宽 (一侧 ) 3 — 5 毫米, 近半 圆形或 卵形, 多 少呈贝 壳状。 伞形花 序生于 具幼嫩 叶的小 枝上, 通 常有几 朵花; 总 花梗长 1 一 4 厘米, 不具 关节; 花 序托稍 膨大, 有时 延长, 具 多枚小 苞片; 花黄 绿色; 雄花 外轮花 被 片长约 4 毫米, 宽约 1.8 毫米, 内 轮花被 片宽约 1 毫米; 雌花 较雄花 略小, 具 3 枚退 化 雄蕊。 楽果 球形, 直径 6 — 8 毫米, 成熟时 黑色, 被 粉霜。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于 镇雄、 蒙自、 盈江 等地; 生 于海拔 1300 — 1500 米的 常绿阔 叶林中 或山坡 疏林。 甘肃、 陕西、 河南、 安徽、 江西、 福建、 湖南、 湖北、 四川、 贵州有 分布。 本种叶 柄全具 宽翅, 叶基部 心形, 有别 于其他 种类。 
菝葜科  785  根茎 人药, 有清热 利湿、 补虚 益损、 活血、 止血 功效。 5. 柔 毛接葜 (中研 丛刊) Smilax chingii Wang et Tang (1934);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Smilax megalantha C.H.Wright var. niacLurei Merr. ( 1924); S . megalantha C.H. Wright var . ferruginea ( 1934 ) . 攀援 灌木。 枝条圆 柱形, 有不 明显的 纵棱, 通常疏 生刺。 叶片纸 质或厚 纸质, 卵状 椭圆 形至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5 — 18 厘米, 宽 2 — 11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钝或近 圆形, 叶面 绿色, 背面苍 白色, 或多 或少具 棕色或 白色短 柔毛, 主脉 3 — 5 条, 于叶面 平坦, 背面 凸出, 支 脉斜出 形成细 网脉; 叶柄长 5 — 20 毫米, 在下部 1/2 处 具鞘, 上 方具卷 须, 脱落 点位于 中部。 伞形 花单生 叶腋, 有花 几朵; 总 花梗长 5 — 30 毫米, 不具 关节, 稀具 关节; 花 序托常 延长, 而使 花序多 少形成 总状, 小苞片 宿存; 雄 花花被 片长约 8 毫 米, 宽 3 — 4 毫米, 内 花被片 稍狭; 雌 花较雄 花小, 具 6 枚退化 雄蕊。 浆果 球形, 直径 10—14 毫米, 成熟时 红色。 花期 3 — 4 月 , 果期 11 一 12 月 。 产于 彝良、 镇雄、 威信、 盐津、 贡山、 福贡; 生 于海拔 1450 — 2800 米的 林下、 山 坡 灌丛。 湖南、 江西、 福建、 广东、 广西、 湖北、 四川、 贵州有 分布。 6. 粗 糙接葜 (中研 丛刊) Smilax lebrunii Levi. (1914) ; Wang . et Tang ( 1934) , Ut "lebranii" . ; Hand. -Mazz. (1936);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Smilax megalantha C. H Wright var . asperata Wang (1934) . 攀援 灌木。 枝条圆 柱形, 有 不明显 纵棱, 多少 具疣状 突起或 短刺状 突起, 疏 生刺或 近 无刺。 叶片薄 革质, 椭 圆形、 卵 形或披 针形,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1.5 — 5. 5 厘米, 先 端 急尖, 基部宽 楔形, 叶面 绿色, 背 面苍白 色或淡 绿色, 主脉 3 条, 于背 面十分 凸起, 支脉 斜伸, 形成 网状; 叶柄长 5 — 15 毫米, 约在 1/2 处 具鞘, 鞘上方 有时有 卷须, 脱落 点位于 上部。 伞 形花序 单生于 叶尚幼 嫩的小 枝上, 有花 几朵; 总 花梗长 1 一 2. 5 厘米, 不具 关节; 花 序托稍 膨大, 有时 延长; 花绿 黄色, 花轮 花被片 卵形, 长 4. 5 — 5 毫米, 宽约 2 毫米, 内 轮花被 片宽约 1 毫米; 雌 花与雄 花大小 相同, 具 6 枚退化 雄蕊。 装果球 形, 直径 1 一 1.5 厘米, 成熟时 红色。 花期 3 — 4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于漾 *、 西畴、 景东、 凤庆、 龙陵; 生 于海拔 1600 — 2900 米 的林内 及山坡 灌丛。 甘肃、 四川、 贵州、 湖南、 广西有 分布。 本 种与疣 枝菝葜 (Smilax aspericaulis Wall. ex A. DC. ) 和密 疣菝葜 ( S . chapaensis Gagnep. ) 都 具统状 突起, 但本种 花序基 部无一 枚与叶 柄相对 的鳞片 (先出 叶), 并生 于 幼嫩小 枝上, 可以 区别。 7. 接葜 (名医 别录) 金 刚根、 王瓜草 (日华 子本草 ), 铁菱角 (本 草纲目 ), 山黎儿 (救荒 本草) Smilax china L. (1753); C.H.Wright (1903); Norton in Sarg. (1956); 广州植 物志 (1956); 图鉴 (1976r; 海南 植物志 (1977);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786  云南 植物志  Co prosrna nth us japonicus Kunth ( 1850 ); Smilax japonica A.Gray. ( 1857 ); S - pteropus Miq. (1861); S . tequetii Levi. (1912); S . taiheiensis Hay. ( 1920); S . china L. var . ta iheiensis ( Hay . ) T . Koyama (1957) . 攀援 灌木。 根状茎 粗厚、 坚硬, 为不 规则的 块状, 粗 2 — 3 厘米。 茎长 1 一 3 米, 微 具棱, 疏 生刺。 叶 片薄革 质或坚 纸质, 形状 多样, 通常为 圆形、 卵形, 长 3 — 10 厘米, 宽 2 — 10 厘米, 叶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稀苍 白色, 主脉 3 条, 弧形, 于叶面 凹陷, 背 面 凸出, 网脉 不显; 叶柄长 5 — 15 毫米, 在下部 1/2 — 1/3 处 具鞘, 鞘上方 通常有 卷须, 脱落点 位于中 上部。 伞形花 序单生 叶腋, 有花十 几朵至 多数, 常呈 球形; 总花梗 不具关 节, 长 1 一 2 厘米; 花序托 球形, 稍 膨大, 具小 苞片; 花绿 黄色, 花 被片椭 圆形, 外花 被片长 3 — 4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内 花被片 稍狭; 雄 花中花 药较花 丝宽, 直径约 2.5 毫 米, 常 弯曲; 雌 花与雄 花大小 相等, 具 6 枚退化 雄蕊。 莱果圆 球形, 直径 6 — 15 毫米, 成熟时 红色, 被 粉霜。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7 — 9 月。 产于 思茅、 景东、 孟连、 勐海、 景洪、 双江; 生 于海拔 1150 — 2200 米的次 生林、 灌 丛中及 路边。 山东、 江苏、 浙江、 福建、 台湾、 江西、 安徽、 河南、 湖北、 四川、 贵 州、 湖南、 广西有 分布。 缅甸、 越南、 泰国、 菲律宾 也有。 根茎 及叶可 入药。 根 茎有祛 风湿、 利 小便、 消 肿毒之 功效。 叶用于 风肿、 疮疖、 肿 毒、 烫 伤等。 由于本 种的根 茎有祛 风活血 作用, 因此有 些地区 将本种 当土茯 苓用。 8. 长 托菝葜 (图鉴 ) 图版 169: 1-3 刺萆蘚 (昆明 ), 金 刚藤果 (彝良 ), 龙 须叶、 红 萆藤、 美人扇 Smilax ferox Wall. (1832) nom.nud. , ex Kunth (1850), desor. ; Benth (1861); A. DC. (1878); Hook.f. (1892); Gagnep.in Lecomte (1934); Hand.-Mazz. (1936); Koyama (1963) in Hara (1966); (1971) (1978), in Ohashi (1975); 图鉴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78广;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Smilax megalantha C.H. Wright (1895), (1903); S. cinerea Warb . (1900), fide Hand. -Mazz.e typo; S . tortuosus Diels ( 1912 ) ; S . loupouensis Levi. ( 1915 ) ; S . megalantha C.H. Wright var. alata Wang (1934) ; S . dicotis auct . non warb. : Norton in Sarg. (1916) P.P. 攀援 灌木。 枝 条近圆 柱形, 多 少具纵 条纹, 疏 生刺。 叶片坚 纸质至 厚革质 (大 小变 化较大 ), 椭 圆形、 卵 状椭圆 形至长 圆形, 长 3 — 16 厘米, 宽 1.5 — 9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楔 形或宽 楔形, 叶面 绿色, 背面 通常苍 白色, 主 脉一般 3 条, 稀 5 条, 于 叶面不 显, 背面 凸出, 支脉 斜伸, 形成 网状, 两面 可见; 叶柄长 5 — 25 毫米, 在 下部约 1/2 处 具鞘, 鞘上方 通常无 卷须, 稀具 卷须, 脱落 点位于 叶柄中 上部。 伞形花 序单生 叶腋, 具 花 几朵至 10 余朵, 总 花梗长 1 一 2. 5 厘米, 通 常不具 关节, 稀具 关节; 花 序托延 长而使 花序 多少呈 总状, 具多枚 宿存小 苟片; 花黄 绿色或 白色; 雄花: 花 被片长 圆形, 长 4 一 8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内轮 花被片 稍狭, 具 6 枚 雄蕊, 花丝长 2 — 3 毫米, 花药 黄色, 长 圆形; 雌 花较雄 花小, 花 被片长 3 — 6 毫米, 具 6 枚钻 形退化 雄蕊。 紫果 球形, 直径 8-15 毫米 , 成熟时 红色。 花期 3 — 4 月, 果期 9 一 1 1 月。 
菝葜科  787  图 版 169 1-3. 长 托菝葜 Smilax ferox Wall., 1. 雄 花枝, 2. 雄 花序, 3. 幼 果枝; 4—5. 短 梗接莫 S . scobinicaul.s C . Wright, 4. 雄 花枝, 5. 雄花 外形。 (吴锡 麟绘) 
788  云 南植物 志  产于 彝良、 漾澳、 邓川、 宾川、 丽江、 兰坪、 鹤庆、 维西、 贡山、 泸水、 景东、 新 平、 峨山、 昆明、 寻甸、 禄劝、 澄江、 富宁、 石屏、 勐海、 勐腊、 腾冲; 生 于海拔 810 — 3500 米的林 下及灌 丛中。 四川、 贵州、 湖北、 广东、 广西有 分布。 尼 泊尔、 锡 金、 不丹、 印度、 缅甸 和越南 也有。 - 根茎 入药。 有祛风 利湿、 解疮毒 功能。 9. 巴 坡菝葜 (云 南植物 研究) Smilax bapouensis H.Li (1 992 ) . 常绿 灌木, 高 2 — 3 米。 茎 分枝具 细棱, 疏 生刺。 叶片 草纸, 卵形, 长 2 — 6 厘米, 宽 1.3 — 3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圆形, 叶面 绿色, 背面 稍浅, 两面 光滑, 主脉 5 条, 中间 3 条于背 面十分 凸起, 支脉 斜伸, 形成 网状; 叶柄长 5 — 12 毫米, 下部 1/2 具鞘, 鞘长 2 — 6 毫米, 其上具 卷须。 伞 形花序 单生, 有花 5 — 8 朵; 雌花黄 绿色, 花被片 6, 线状长 圆形, 长约 2.5 毫米, 展开, 子房紡 锤形, 绿色, 长约 2 毫米, 柱头 3, 星状展 开, 花 梗长约 3 毫米, 有棱; 总花梗 极短, 长仅 1 一 3 毫米; 花 序托近 球形, 直径约 2 毫米。 雄花 未见。 莱果 球形, 直径 4 一 8 毫米, 成 熟时紫 黑色。 花期 3 月, 果期 11 月。 产 于贡山 县独龙 江河谷 (模 式产地 ); 生 于海拔 1300 — 1800 米 的河谷 疏林。 本 种与长 托接葜 (Smilax ferox Wall.) 相似, 但本种 为直立 灌木, 茎和分 枝有疏 刺; 伞 形花序 单生, 有花 5 — 8 朵, 总花梗 极短, 长仅 1 一 3 毫米; 叶脉居 中三条 背面凸 起成龙 骨状, 而与之 不同。 10. 黑 叶菝葜 (植 物分类 学报) 一 铁 丝灵仙 (全国 中草药 汇编) Smilax nigrescens Wang et Tang ex P.Y.Li ( 1966); 中国 植物志 ( 1978) ;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攀援 灌木。 枝 条多少 具棱, 疏生 刺或近 无刺。 叶片 纸质, 干后近 黑色, 通常 卵状披 针形或 卵形, 长 3. 5 — 9. 5 厘米, 宽 1.5 —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近圆 形至浅 心形, 下 面 通常苍 白色, 较少淡 绿色; 叶柄长 6 — 12 毫米, 约占 全长的 1/2 — 2/3 具 狭鞘, 一般 有 卷须, 脱落点 位于近 顶端。 伞形花 序具花 几朵至 10 余朵; 总 花梗长 8 — 15 (-25) 毫米, 比叶 柄长; 花 序托稍 膨大, 具卵形 宿存小 苞片; 花绿 黄色, 内外 花被片 相似, 长 约 2.5 毫米, 宽约 1 毫米; 雌 花与雄 花大小 相同, 具 6 枚退化 雄蕊。 装 果直径 6 — 8 毫 米 , 成 熟时蓝 黑色。 花期 4 一 6 月 , 果期 9 一 10 月 。 产 于中部 (易门 ) 至东 南部; 生 于海拔 900 — 2500 米 的灌丛 或山坡 林下。 甘肃、 陕 西、 四川、 湖北、 湖南、 贵州有 分布。 11. 矮接葜 (静 生生物 调查所 汇报) Smilax nana Wang (1934);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 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直立小 灌木, 高 20 — 50 厘米, 具细 长的根 状茎。 茎 及枝条 平滑, 无刺。 叶片 纸质, 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5 — 18 毫米, 宽 3 — 8 毫米, 先端 微凸, 基 部钝, 叶面灰 绿色, 背面 苍 白色, 主脉 3 条, 于叶面 不显, 背面 微凸, 支 脉斜伸 形成疏 网状; 叶柄长 1 一 2 毫米, 
菝葜科  789  于 2/3 至 4/5 处具 狭鞘, 无 卷须, 脱落点 位于近 顶端。 总 花梗长 3 — 5 毫米, 纤细; 花 序托不 膨大, 具 卵形小 苞片; 雄花花 被片长 圆形, 长约 3 毫米, 宽约 2 毫米, 具 6 枚雄 蕊, 花 丝长约 1.5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雌花 及果实 未见。 花期 6 月。 产 于漾濞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2400 — 2700 米 的混交 林下。 西藏有 分布。 12. 乌饭 叶葭葜 (中 国植 物志) Smilax myrtillus A. DC. ( 1878); 中国 植物志 (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Smilax rigida Wall . ex Kunth ssp. myrtillus (A. DC. ) T.Koyama in Hara (1971). 12a. 乌饭 叶接葜 (原 变种) var. myrtillus 直立 灌木, 高 0.5 — 1.5 米。 枝条有 钝棱, 小枝具 四棱或 多棱, 疏 生刺或 无刺。 叶 片薄 纸质, 菱状卵 形或近 卵形, 长 1 一 5 厘米, 宽 0.6 — 2.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楔 形, 稀 截形, 主 脉通常 3 条, 稀 5 条, 于两面 凸出, 网脉 不显; 叶 柄短, 长仅 1 一 3 毫 米, 基部两 侧各具 1 托叶 状鞘, 鞘披针 形至卵 圆形, 长 1 一 2 毫米, 边缘 通常具 撕裂状 流苏。 伞形花 序单生 叶腋, 有花 2 — 4 朵; 总花梗 纤细, 长 5 — 10 毫米; 花 托几不 膨大; 雄花 绿带淡 紫色, 外 轮花被 片长约 1.5 毫米, 宽约 0.6 毫米, 内轮 花被片 稍狭; 雄蕊长 约 0.5 毫米, 花药 圆形。 浆果 球形, 直径 6 — 8 毫米, 成 熟时蓝 黑色。 花期 6 — 7 月, 果期 10— 11 月。 产于 贡山、 漾濞、 临沧、 景洪; 生 于海拔 1600 — 2100 米的 林下或 灌丛或 林缘。 不 丹、 印度 也有。 12b. 独 龙蔟葜 (云 南植物 研究) (变种 ) var . dulongensis H.Li ( 1992 ) . 本 变种与 原变种 的区别 在于茎 和枝条 无刺, 伞形花 序有花 6 — 10 朵。 产于 贡山、 福贡、 盈江、 梁河、 景东; 生 于海拔 1300 — 1600 米的江 边或山 坡林缘 及灌 丛中。 模式 标本采 自贡山 (独龙 江)。 13. 劲 直接葜 (中 国植 物志) Smilax rigida Wall ex Kunth ( 1850); Hook.f. (1892); Hand.-Mazz. (1936); T.Koyama in Hara (1966); 中国 植物志 (1978广;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直 立坚挺 灌木, 高可达 1 米。 根 状茎不 明显。 小 枝扁圆 形或三 棱状扁 圆形, 具 2 — 3 棱, 棱 上常有 狭翅, 通常枝 条上有 直刺, 刺长 5 — 7 厘米。 叶片 革质, 心形、 卵形或 宽 卵形, 长 1.5 — 2. 5 厘米, 宽 1.2 — 2. 8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心 形或近 截形, 主脉通 常 5 条, 稀 3 条, 于叶面 凹陷, 背面 突出; 叶柄 极短, 长约 1 毫米, 基部两 侧各具 1 枚 托叶 状的耳 状鞘, 鞘披针 形至卵 圆形, 长 1 一 2 毫米, 边缘流 苏状, 无 卷须。 伞 形花序 具花 2 — 4 朵; 雄花 淡紫带 绿色, 花被 片长约 1 毫米; 雄 蕊长约 0.5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装果成 熟时蓝 黑色。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7 — 9 月。 产于 贡山、 福贡; 生 于海拔 1600 — 2800 米的 林下。 西藏有 分布。 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也有。 
790  云 南植物 志  地下 部分可 入药, 有祛 风湿、 活 血络、 消 炎镇痛 之效。 14. 粉 背接葜 (中 国植 物志) 克贺山 (云 南傣 族语) Smilax hypoglauca Benth (1861); A. DC. (1878); C.H.Wright (1903); Norton in Sarg. (1916); 中国 植物志 (1978广;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milax corbularia Kunth var. hypoglauca (Benth. ) T . Koyama ( 1 960 ) . 攀援 灌木。 枝 条近四 棱形, 无刺。 叶片 革质, 卵状 长圆形 至狭椭 圆形, 长 4 一 13 厘 米, 宽 2 — 4 厘米, 先端短 渐尖, 基部近 圆形, 叶面 绿色, 背面苍 白色, 主脉 5 条, 于 两面 凸出, 支脉斜 伸形成 网状, 于叶 面明显 凸出; 叶柄长 8 — 12 毫米, 脱 落点位 于近顶 端; 于 1/2 处 具鞘, 鞘延伸 成耳, 耳披 针形, 长 2 — 4 毫米, 一般无 卷须, 只在 枝条基 部 的叶柄 上可见 卷须。 伞形花 序单生 叶腋, 有花 10 — 18 朵; 总花 梗短, 长 1 一 5 毫米, 不具 关节; 花序托 膨大, 具 宿存小 苞片; 花绿 黄色; 雄 花外轮 花被片 卵形, 长约 1.5 毫 米, 宽 1 毫米, 内轮 花被片 稍狭; 雌 花与雄 花大小 相等。 装果 球形, 直径 8 — 10 毫米。 花期 4 一 6 月, 果期 8 — 12 月。 产于 西畴、 麻 栗坡、 河口、 金平、 屏边、 思茅、 景洪、 勐海、 勐腊; 生 于海拔 580 — 1650 米的 密林中 或次生 灌丛。 江西、 福建、 广东、 贵州有 分布。 本 种与筐 条菝葜 (Smilax corbularia Kunth.) 相似, 但 总花梗 很短, 长仅 1 一 5 毫 米, 紫果 稍大, 直径 8 — 10 毫米, 易于 区别。 根茎 人药, 有消炎 解毒、 祛风 除湿的 功效。 15. 筐 条菝葜 (图鉴 ) Smilax corbularia Kunth (1834); Gagnep.in Lecomte (1934); 图鉴 (1976); 海南 植物志 (1977);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milax pseudo-china auct.non Linn. : Lour. (1790). 攀援 灌木。 茎长 3 — 9 米, 枝 条微四 棱形, 无刺。 叶片 革质, 卵状长 圆形、 卵形至 狭椭 圆形, 长 5 — 14 厘米, 宽 2 — 5 厘米, 先端短 渐尖, 基部近 圆形, 叶面 绿色, 背面 苍 白色, 主脉 5 条, 支脉斜 出形成 网状, 于叶面 不显, 叶背微 凸出; 叶柄长 8 — 14 毫 米, 脱落点 位于近 顶端, 鞘 点叶柄 长度的 一半, 并向前 (与叶 柄平行 方向) 延伸 成一对 耳, 耳披 针形, 长 2 — 5 毫米, 卷须只 在枝条 基部的 叶柄上 才有。 伞形花 序单生 叶腋, 有花 10 — 20 朵; 总 花梗长 4 一 14 毫米, 稍扁, 不具 关节; 花序托 膨大, 具多数 宿存的 小 苞片; 花绿 黄色, 花被片 直立, 不 展开; 雄 花外轮 花被片 舟形, 长 2. 5 — 3 毫米, 宽 约 2 毫米, 内轮 花被片 稍短, 宽约 1 毫米, 肥厚, 背面稍 凹陷, 花丝 很短, 靠 合成柱 状; 雌 花与雄 花大小 相同, 但内轮 花被片 较薄, 具 3 枚退化 雄蕊。 浆果 球形, 直径 6 — 7 毫米, 成 熟时暗 红色。 花期 5 — 7 月, 果期 8 — 11 月。 产于 勐腊、 元阳 等地; 生 于海拔 900 — 1200 米的灌 丛中。 广东、 广西有 分布。 越南 和缅甸 也有。 16. 建 昆菝葜 (云 南植物 研究) 图版 170: 1-2 Smilax jiankunii H. Li ( 1992) . 攀援 灌木。 茎圆 柱形, 绿色, 干后变 黑色, 无刺, 长 4 一 5 米。 叶片 革质, 卵形或 
接葜科  791  卵状长 圆形, 先端 急尖, 常具长 1.5 厘米的 尖头, 基部圆 形或浅 心形, 叶面亮 绿色, 背 面苍 白色, 被 白粉, 干 后均变 黑色, 主脉 5 条, 于叶面 凹入, 背面 隆起; 叶柄长 5 — 5.5 厘米, 下部约 1/2 处 具鞘, 鞘 上部有 卷须, 脱落点 位于中 上部。 伞 形花序 单生, 多 花, 有 60 — 100 余 朵花; 雄花 钟状, 绿色, 花被片 6, 外轮 3 片 线状长 圆形, 多少肉 质, 分裂至 基部, 长达 5 毫米, 内轮 3 片 较狭, 雄蕊 6, 短于花 被片, 花 丝长约 3.2 毫 米, 分离, 黄 绿色, 花药 黄色, 长约 1 毫米; 雌花 及果实 未见。 花期 4 一 5 月。 产于贡 山独龙 江河谷 (模 式产地 ); 生 于海拔 1300 — 1800 米 的河谷 疏林。 本 种花序 从无先 出叶的 叶腋中 抽出, 花序梗 丝状, 长 9 一 10 厘米; 伞 形花序 多花, 花多达 100 余朵, 花被片 线状长 圆形, 长达 5 毫米, 宽 1.5 毫米而 不同于 属内其 他种。 17. 弯 梗接葜 Smilax aberrans Gagnep. (1934), in Lecomte (1934)* ;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milax tsaii Wang (1934) . 17a. 弯 梗接葜 (原 变种) var . aberrans 攀援灌 木或半 灌木。 茎长 0.5 — 2 米, 枝条微 具槽或 钝枝, 无刺。 叶片薄 纸质, 椭 圆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7 — 12 厘米, 宽 2. 5 — 6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換形或 圆形, 叶 面 绿色, 背面苍 白色, 具 乳突状 短柔毛 (网脉 上尤多 ), 极少 数呈粗 糙的粉 尘状; 主脉 3 条, 支脉斜 伸形成 网状, 均于背 面明显 凸出;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上部具 乳突, 基 部 较宽, 具半圆 形的膜 质鞘, 无 卷须, 脱落 点位于 上部。 伞形花 序单生 叶腋, 有 花几朵 至 20 多朵; 总 花梗长 3 — 5 厘米, 不具 关节, 花 序托不 膨大; 雄 花绿黄 色或淡 紫色, 内 外 花被片 均为长 卵形, 长 2 — 2. 5 毫米, 宽约 1 毫米, 雄蕊 极短, 聚 集于花 中央; 雌花 未见。 柴果 球形, 直径 8 — 10 毫米, 果梗 下弯。 花期 3 — 4 月, 果期 10 — 12 月。 产于 屏边、 麻 栗坡; 生 于海拔 1600 米的 山谷及 溪旁。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州有 分布。 越南 也有。 17b. 苍白 接葜 (中 国植 物志) (变种 ) var.retronexa Wang et Tang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与原 变种的 主要区 别为: 叶 背面极 明显苍 白色, 无毛, 也不呈 粉尘状 粗糙; 雌花灰 白色, 内外花 被片长 1.5 — 2 毫米, 宽约 0.8 毫米, 具 6 枚退化 雄蕊。 花期 4 月。 产 于屏边 (模 式产地 ); 生 于海拔 90()"1700 米的林 下或灌 丛中。 四川西 南部有 分布。 18. 合 蕊蔟葜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70: 3-4 Smilax cyclophylla Warb. ( 1900); 中国 植物志 (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Smilax pachysa ndroides T . Koyama (1974). 直立 灌木, 高 0.3 — 2 米。 茎和 枝条四 棱形, 无刺。 叶片 纸质,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2 — 3 厘米, 宽 0.8 — 1.5 厘米, 先端 急尖, 具小 尖头, 基部宽 楔形, 叶面深 绿色, 背 面灰 绿色, 主脉 3, 仅 于背面 凸出, 网脉 不显; 叶柄长 5 — 8 毫米, 于下 部渐宽 成銷, 鞘背面 具多条 纵棱, 无 卷须, 脱落点 位于近 顶端。 伞形花 序单生 叶腋, 有花 3 — 5 朵; 
图 版 170 1—2. 建 昆後葜 SmilaxjiankuniiH.Li, 1. 花枝, 2. 雄花; 3 — 4. 合 蕊接契 S. cyclophylla Warb. , 3. 花枝, 4. 雄花 纵剖。 (吴锡 麟绘) 
菝葜科  793  总花梗 纤细, 长 1.5 — 2 厘米, 不具 关节; 花 序托不 膨大; 花绿 黄色; 雄花: 外 轮花被 片长 2 — 3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内轮 花被片 稍狭, 雄蕊 6 枚, 花丝 合生成 柱状; 雌花较 雄 花小, 具 6 枚退化 雄蕊。 浆果 球形, 直径 5 — 8 毫米, 熟时紫 黑色。 花期 2 — 5 月, 果期 6—10 月 。 产于 大理、 维西、 禄劝; 生 于海拔 2400 — 2700 米的 山坡杂 木林。 四 川南部 至西南 部有 分布。 本 种与鞘 柄接葜 (Smilaxstans Maxim.) 在体态 上很难 区分, 但本种 的花丝 合生成 柱状, 这是惟 一的区 别点。 19. 鞘 柄接葜 (中 国植 物志) Smilax stans Maxim. (1872); A. DC. (1878); C.H.Wright (1903);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SmUax pekingensis A. DC. ( 1878 ); C.H.Wright ( 1903 ); Norton in Sarg. (1920 ); S . tenuissima Hay. ( 1920 )*; S . vaginata Decne var stans ( Maxim. ) T.Koyama (1957), in adnota; S . vaginata Devne var . pekingensis (A. DC. ) T . Koyama (1960) . 直立或 披散状 落叶灌 木或半 灌木, 高 0.3 — 2 米。 茎和 枝条稍 具棱, 无刺。 叶片纸 质, 卵形、 卵 状披针 形或近 圆形, 长 1.5 — 5 厘米, 宽 1.5 — 4 厘米, 先端 急尖, 具小尖 凸, 基部 截形, 叶面 绿色, 背 面微苍 白色, 有时 有粉尘 状物; 叶柄长 5 — 10 毫米, 向基 部 渐宽成 鞘状, 背面 有多条 纵槽, 无 卷须, 脱落点 位于近 顶端。 伞形花 序单生 叶腋, 有 花 1 一 3 朵或 更多; 总花梗 纤细, 长 1.5 — 3 厘米, 不具 关节; 花 序托不 膨大, 花绿黄 色, 有时淡 红色; 雄花: 外轮 花被片 条形, 长 2. 5 — 3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内轮 花被片 稍狭; 雌花 较雄花 略小, 具退 化雄蕊 6 枚, 退化雄 蕊有时 具不育 花药。 浆果 球形, 直径 6-10 毫米 , 成熟 时黑色 , 具 粉霜。 花期 5 — 6 月 , 果期 9 一 10 月 。 产于 德饮、 贡山、 福贡、 丽江; 生 于海拔 2000 — 3500 米的林 下及灌 丛中。 河北、 山西、 陕西、 甘肃、 四川、 湖北、 河南、 安徽、 浙江和 台湾有 分布。 日本 也有。 根茎 入药, 有祛风 除湿、 活血 顺气、 止痛之 功效。 20. 土茯苓 (滇南 本草) 图版 171: 1-3 红 萆蘇、 花 萆藤、 千 斤力、 龙须菜 (云南 )、 禹 余粮、 白余粮 (名 医别录 ), 草禹余 粮 (本 草拾遗 )、 刺猪苓 (本 草图经 )、 仙遗粮 (滇南 本草) Smilax glabra Roxb. (1814), nom, nud. , (1832), descr. ; Seem (1856—1857)*; Benth. (1861); A. DC. (1978); Hook.f. (1892); Hand.- Mazz. (1936); 广 州植物 志 (1956); 中药志 (1959); "图 鉴"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78 广;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Smilax hookeri Kunth ( 1850 ); S trigona Warb. ( 1900 ); S . calophylLa Wall, var . concolor C. H. Wright ( 1 903 ) ; S . glabra Roxb . var . maculata auct . non Roxb : Bodinier ex Levi. (1914); S . dunniaiia Levi. (1911); S.blinii Levi. (1914). 攀援 灌木。 根状茎 粗厚, 成 不规则 块状, 多 分枝, 有 结节状 隆起。 茎 无刺, 长 1 一 4 米, 枝条 光滑。 叶片 革质, 常 为披针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3 — 12 厘米 (老枝 上叶片 
794  云 南植物 志  更长 ), 宽 1 一 3.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楔 形或近 圆形, 叶面 绿色, 背面 绿色或 有时带 苍 白色; 主脉 3 条, 较细, 网脉 不显; 叶柄长 5 — 15 毫米, 于下部 3/5 — 1/4 处具 狭鞘, 鞘 上方有 卷须, 脱落点 位于近 顶端。 伞形花 序单生 叶腋, 具花 10 余朵; 总花梗 几无或 长 2 — 5 毫米; 花序托 膨大, 圆 球形, 直径 2 — 5 毫米, 小苞片 宿存; 花绿 白色, 六棱状 球形, 直径约 3 毫米; 雄花外 轮花被 片近扁 圆形, 宽约 2 毫米, 兜状, 背面中 央具纵 槽, 内轮花 被片近 圆形, 宽约 1 毫米, 边缘有 不规则 小齿; 雄蕊 靠合, 花丝 极短; 雌花 与雄 花大小 相等, 但内 花被片 边缘不 具齿, 有退 化雄蕊 3 枚。 浆果 球形, 直径 5 — 10 毫 米, 成 熟时紫 黑色, 具 粉霜。 花期 8 — 9 月 , 果期 10 — 11 月 。 产于我 省大部 分地区 (除怒 江州, 迪庆 州外) 均有; 生 于海拔 800 — 2200 米的路 旁、 林内、 林缘。 甘肃南 部和长 江流域 以南各 省区, 直到 台湾、 海南有 分布。 越南, 泰 国 和印度 也有。 本种粗 厚根茎 入药, 称土 茯苓。 性 甘平, 利湿、 解 热毒、 健 脾胃。 还富含 淀粉, 可 用于制 糕点或 酿酒。 21. 小 叶菝葜 (广 州植 物志) 乌 鱼刺、 地 茯苓藤 (四川 ) Smilax microphylla C . H . Wright (1895) (1903); Warb. (1900); Hand.-Mazz. (1936), e typo; 图鉴 (1976)*; T.Koyama in Hara (1978);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milax gracillima Levl.et Vant. ( 1905); S . labordei Levl.et Vant. (1905); S . castanei flora Levi. (1915); S . trigona auct . non Warb - : Norton in Sarg. (1916) . 攀援 灌木。 枝条圆 柱形, 多少 具刺。 叶片 革质, 披 针形、 卵 状披针 形或条 状披针 形, 长 3 — 7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近 圆形, 叶面 绿色, 背面 稍淡, 主 脉 3 条, 较 纤细, 于两面 可见, 支 脉形成 网状; 叶柄长 0.5 — 1 厘米, 在下部 1/2 处具 鞘, 鞘 上方有 卷须。 伞形花 序单生 叶腋, 有花几 朵或十 几朵; 总花 梗近圆 柱形或 稍扁, 宽约 0.5 毫米, 明 显短于 叶柄; 雄花 未见; 雌花淡 绿色, 具 3 枚退化 雄蕊。 紫果 球形, 直径 6 — 7 毫米。 花期 6 — 8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产于 昆明、 大姚、 彝良、 大理、 丽江、 蒙自; 生 于海拔 1500 — 2000 米的林 下及灌 丛。 甘肃、 陕西、 四川、 贵州、 湖北、 湖南有 分布。 根茎可 人药, 有清热 解毒、 祛湿 消肿之 功效。 22. 无 刺菝葜 (图鉴 ) 滇 红萆蔬 (植物 名实图 考)、 白 萆蘚、 打 不死、 小 萆蘚、 萆蔬、 羊奶头 (云南 ) Smilax mairei Levi. (1915); Rehd. (1929); 图鉴 (1976), in nota;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Smilax microphylla C.H.Wright var. elongata auct . non Warb. : T.Koyama. (1960) . 攀援 灌木。 茎长 1 一 5 米, 枝条平 滑或稍 粗糙, 无刺。 叶片纸 质或薄 革质, 卵形、 长 圆状卵 形或三 角状披 针形, 长 4 一 9 厘米, 宽 1 一 5 厘米, 先 端急尖 并具小 尖头, 基部 钝或浅 心形, 叶面亮 绿色, 背面苍 白色, 主脉 5 条, 于背 面十分 凸出, 支 脉斜出 形成网 
菝葜科  795  状; 叶柄长 0.5 — 2 厘米, 在下部 1/2 — 2/3 处具 狭鞘, 鞘上方 一般有 卷须。 伞形 花序单 生 叶腋, 有花 几朵或 更多; 总 花梗稍 扁平, 长 1 一 1.5 厘米, 宽约 1 毫米; 花序托 膨大, 球形; 小苞片 宿存; 花淡 绿色或 红色; 雄 花外轮 花被片 条形, 长 2 — 2. 5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内 轮花被 片稍短 而狭, 雄蕊 6, 长约 1.5 毫米, 花药 圆形。 雌花 与雄花 大小相 等, 具 6 枚退化 雄蕊。 装果 球形, 直径 5 — 7 毫米, 成 熟时蓝 黑色。 花期 5 — 6 月, 果 期 12 月。 产于 昆明、 嵩明、 江川、 禄劝、 禄丰、 石屏、 大理、 丽江、 鹤庆、 中甸、 德欽、 宁 范、 永平、 凤庆、 镇康; 生 于海拔 1700 — 2850 米的 林内、 路边 灌丛。 贵州、 四川、 西 藏有 分布。 根茎 入药, 有祛风 除湿、 解 疮毒之 功效。 23. 平 滑接葜 (中 国植 物志) Smilax darrisii Levi. (1913);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直立 或攀援 灌木, 高 0.5 — 1 米。 茎 及枝条 平滑, 无刺。 叶片薄 纸质, 卵状椭 圆形、 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2 — 5 厘米, 宽 1 一 2. 5 厘米, 先端 急尖, 具小 尖头, 基 部圆形 或宽楔 形, 叶面干 后稍带 黑色, 背面苍 白色, 主脉 5 条, 弧形; 叶柄长 3 — 7 毫米, 纤细, 约 占 全长的 1/2 — 1/3 具 狭鞘, 或鞘不 明显, 脱落点 位于近 顶端, 卷须有 或无。 伞 形花序 单个 或成对 腋生, 通常具 1 一 3 花; 总花梗 纤细, 一般与 叶柄近 等长; 花 序托不 膨大, 具 1 一 3 枚小 苞片或 小苞片 早落; 雄 花外花 被片长 2 — 2. 5 毫米, 宽 1 一 1.3 毫米, 内花 被片 较狭。 紫 果直径 5 — 7 毫米, 熟时紫 黑色。 花期 6 月, 果期 11 月。 据中国 植物志 记载产 我省, 但地点 不详, 目前 尚未见 到此种 标本, 暂列名 于此。 四川、 贵州有 分布。 24. 防己 叶菝葜 (图鉴 ) 图版 171: 4-5 精萆竊 (云南 ), 川 东萆翦 (四 川中 药志) Smilax menispermoidea A. DC. ( 1878); C.H.Wright ( 1903); Norton in Sarg. (1916); Hand.-Mazz. (1936), e typo; Koyama ( 1963) in Hara (1966), ( 1971 ), (1978); 图鉴 (1976r;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 断山区 维 管植物 (1994). Smilax luteocaulis Levi. (1914); S . rubri flora Rehd. (1928), e typo; fid Hand. -Ma2z. . 攀援 灌木。 茎长 0.5 — 3 米, 无刺。 叶片 纸质, 卵 形或宽 卵形, 长 2 — 6 厘米, 宽 2 — 5 厘米, 先端急 尖并具 尖凸, 基 部浅心 形至近 圆形, 叶面 绿色, 背面苍 白色, 主脉 3 — 5 条, 纤细, 支脉斜 伸形成 网状; 叶柄长 5 — 12 毫米, 约占 全长的 1/2 — 3/4 具狭 鞘, 具 卷须, 脱落点 位于近 顶端。 伞形花 序单生 叶腋, 有花 几朵至 10 余朵; 总 花梗纤 细, 不具 关节, 长 8 — 12 毫米; 花 序托稍 膨大, 有 宿存小 苞片; 花紫 红色; 雄花: 外轮 花被片 卵状披 针形, 长约 2.5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内轮 花被片 稍狭; 雄蕊 6, 较短, 长 约 0.5 — 1 毫米; 花丝 合生成 短柱; 雌花稍 小或与 雄花近 等大, 具 6 枚退化 雄蕊, 其中 有 1 一 3 枚 具不育 花药。 衆果 球形, 直径 7 — 10 毫米, 成 熟时紫 黑色。 花期 5 — 6 月, 果期 10 — 11 月。 
796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71 1—3. 土茯苓 Smilax glabra Roxb., 1. 雄 花枝, 2. 雄花 果实, 3. 果枝; 4—5. 防己 叶菝葜 S.memspermoidea A. DC., 4. 雄 花枝, 5. 雄花 外形。 (吴锡 麟绘) 
菝葜科  797  产于 会泽、 德饮、 维西、 中甸、 贡山、 福贡、 丽江、 大理、 禄劝、 麻 栗坡、 景东; 生 于海拔 2600 — 3000 米 的林下 或山坡 灌丛。 甘肃、 陕西、 湖北、 四川、 贵州、 西藏有 分布。 锡金 和印度 也有。 块茎 入药。 25. 尖 叶接葜 (图鉴 ) Smilax arisanensis Hayata (1911), (1915)* , (1920)*; 图鉴 (1976)*; 中 国植物 志 (1978 广;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milax oxyphylla auct . non Wall . ex Kunth. : T. Koyama (1960). 攀援 灌木, 具粗 短的根 状茎。 茎圆 柱形, 无 刺或具 疏刺。 叶片 纸质, 长 圆形、 长圆 状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7 — 15 厘米, 宽 1.5 — 5 厘米, 先端渐 尖至长 渐尖, 基部圆 形, 上面 绿色, 下面 稍浅, 主脉 5 条, 于叶面 平坦, 背面 凸出, 支脉斜 出形成 网状, 于 两面 凸出; 叶柄长 0.7 — 2 厘米, 常 扭曲, 在 1/2 处具狭 p, 一般有 卷须, 脱落 点位于 近 顶端。 伞形花 序腋生 或生于 披针形 苞片的 腋部, 前者总 花梗基 部常有 1 枚与叶 柄相对 的憐片 (先出 叶), 较少 不具; 总花梗 纤细, 较 叶柄长 3 — 5 倍; 花序 托几不 膨大; 花绿 白色; 雄 花内外 花被片 相似, 长 2. 5 — 3 毫米, 宽约 1 毫米; 雄蕊长 约为花 被片的 2/3; 雌 花比雄 花小, 花被 片长约 1.5 毫米, 内 花被片 较狭, 具 3 枚退化 雄蕊。 装果圆 球形, 直径约 8 毫米, 成 熟时紫 黑色。 花期 5 — 6 月, 果期 7 — 8 月。 产于 彝良、 大关、 绥江、 罗平、 大理、 景东; 生 于海拔 1800~2800 米 的山坡 林下、 灌 丛中或 江边。 江西、 浙江、 福建、 台湾、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州有 分布。 越南 也有。 26. 西 南菝葜 (图鉴 ) 金刚藤 (西藏 中草药 ), 菝葜 (新华 本草) Smilax bockii Warb. (1900) ; Norton in Sarg. (1916) , in nota; 图鉴 ( 1976) * ; 中 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Smilojc biumbellata T . Koyama (1974). 攀援 灌木。 具粗 短的根 状茎。 茎长 2 — 5 米, 无刺。 叶片纸 质或薄 革质, 长 圆状披 针形, 条 状披针 形至狭 卵状披 针形, 长 7 — 14 厘米, 宽 1 一 4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 浅心 形至宽 楔形, 主脉 5 — 7 条, 中脉 于叶面 凹陷, 背面 突出, 最外 侧的几 与叶缘 结合; 叶柄长 5 — 15 毫米, 于下部 1/3 处 具鞘, 鞘 上方有 卷须, 脱落点 位于近 顶端。 伞 形花序 单 生叶腋 或苞片 腋部, 有花 几朵至 10 余朵; 总花梗 纤细, 较 叶柄长 数倍; 花序 托稍膨 大, 花紫红 色或绿 黄色; 雄花 内外轮 花被片 相似, 长 2. 5 — 3 毫米, 宽约 1 毫米; 雌花 较雄 花小, 具 3 枚退化 雄蕊。 浆果 球形, 直径 8 — 10 毫米, 成 熟时蓝 黑色。 花期 5 — 7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于 永善、 绥江、 东川、 大姚、 大理、 漾濞、 丽江、 贡山、 福贡、 屏边、 景东、 镇 康、 凤庆; 生 于海拔 1400 — 3000 米 的阔叶 林缘或 林下、 高山 针阔混 交林。 甘肃、 贵州、 四川、 西藏、 湖南、 广西有 分布。 缅甸 也有。 根茎 人药, 有祛风 活血、 解毒之 功效。 27. 四 翅接葜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72: 1—3 Smilax tetraptera Gagnep. (1934), et in Lecomte (1934)* ; 中国 植物志 (1978)*; 
798  云 南植物 志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攀援 灌木。 枝条四 棱形, 棱上有 2 — 5 毫米宽 的翅, 无 刺或有 疏刺。 叶片厚 纸质, 卵 状披针 形或狭 卵形, 长 15 — 25 厘米, 宽 7 — 1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圆 形或宽 楔形, 主脉 3 条, 干 叶面微 凹陷, 背面 突起, 支脉斜 伸形成 网状; 叶柄 扁平, 粗壮, 长 1.5 — 4 厘米, 在下部 2/3 处 具鞘, 鞘上 方有卷 须或无 卷须, 脱落 点位于 上部, 鞘一般 较狭, 有 时可达 4 毫米, 边缘 波状。 伞形花 序单生 叶腋; 总 花梗上 2. 5 — 3 厘米, 较粗, 下部 具 关节和 苞片; 雄花序 未见; 雌花 序有花 20 — 50 朵, 花被片 内外轮 相同, 条形, 长 6 — 7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退 化雄蕊 6 枚, 线形, 子房 壶形, 长约 5 毫米。 果 未见。 花期 3 — 5 月 。 产于 河口、 屏边; 生 于海拔 500 — 760 米的 疏林。 广西 (龙州 ) 有 分布。 越南 也有。 28. 富 宁菝葜 (中 国植 物志) Smilax fooningensis Wang et Tang (1978) *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攀援 灌木。 枝条密 生疣状 突起。 叶片 革质, 卵形, 长 7. 5 — 15. 5 厘米, 宽 4 一 8 厘 米, 先端 渐尖, 基部截 形或宽 楔形;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无鞘, 无 卷须, 脱落点 位于中 部至 上部。 伞形 花序单 个生于 叶腋, 花 多数; 总 花梗长 3 — 5 厘米, 下部 在全长 1/4 处 有关节 和一枚 苞片, 着 生点上 方具一 枚与叶 柄相对 的鳞片 (先出 叶); 花 序托长 圆形, 长 为宽的 2 — 3 倍; 雄花 较小, 淡黄 绿色, 外花 被片长 圆形, 长 2 — 2. 5 毫米, 宽约 0.8 毫米, 内 花被片 较窄, 约为外 被片的 1/2; 雄蕊 长约花 被片的 1/2,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0.5 毫米。 雌花 及果实 未见。 花期 6 月。 产 于富宁 (模 式产地 ); 生 于海拔 600 米的 林下。 29. 密 疣接葜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72: 4-7 金刚藤 (金平 ), 寒耳 (河口 ) Smilax chapaensis Gagnep. (1934), in Lecomte (1934);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milax micropoda A . DC . var . reflexa Norton in Sarg. (1916); Hand . -Mazz . ( 1 936 ) ; S . laceifoLia Roxb . var . re flexa ( Norton ) T . Koyama ( 1 960 ) . 攀援 灌木。 茎长 1 一 2 米, 枝 条常具 3 — 4 棱, 密 生疣状 突起。 叶片 纸质, 卵 状披针 形, 长 7 — 17 厘米, 宽 3 — 5 厘米, 先端渐 尖至长 渐尖, 基部近 圆形, 叶面亮 绿色, 背 面 稍淡, 主脉 3 — 5 条, 于叶面 凹入, 背面 突出, 支脉斜 伸形成 网状, 于两面 可见; 叶 柄长 1 一 2 厘米, 基部 具疣状 突起, 于 1/4 处具 狭鞘, 鞘 上方有 卷须, 脱 落点位 于近中 部。 伞形 花序单 一生或 2 个 叶腋, 具花 多数; 总 花梗长 0.6 — 1.2 厘米, 近基部 有一关 节, 在着 生点上 方有一 枚鳞片 (先出 叶); 花 序托稍 膨大, 近 球形; 花绿 黄色; 雄花外 轮 花被片 条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内轮 花被片 稍狭, 雄 蕊与花 被片近 等长或 稍长; 雌 花较雄 花小, 有 6 枚退化 雄蕊。 装果 球形, 直径 6 — 7 毫米。 花期 11 月至次 年 2 月, 果期 4 一 8 月。 产 于贡山 (独龙 江河谷 )、 文山、 西畴、 麻 栗坡、 马关、 河口、 元阳、 绿春、 金平; 生 于海拔 1200 — 2300 米的 河边、 山 坡林内 及次生 竹林。 湖北 (西部 )、 广西 (西南 部)、 四川 (中部 至南部 )、 湖南 (西部 )、 贵州有 分布。 越 南北部 也有。 
菝葜科  799  图 版 172 1—3. 四 翅孩獎 Smilax tetraptera Gagnep. , 1. 雄花 花枝, 2. 茎 一段, 3. 雄花 外形; 4 一 7. 密 疣菝奠 S.chapaensis Gagnep. , 4. 雄花 花枝, 5. 小枝 一段, 示疣状 突起, 6. 花 外形, 7. 果枝。 (吴锡 麟绘) 
800  云南 植物志  本 种与马 甲菝葜 (SmilaxlanceifoliaRoxb.) 相似, 但 枝条有 3 — 4 棱, 密生 疣状突 起 而与之 不同。 根茎 入药, 有利 湿解毒 之效。 用 于跌打 损伤。 30. 麻栗 坡菝葜 (植物 研究) Smilax malipoensis S.C. Chen (1983) . 攀援 灌木。 茎近圆 柱形, 干后 有槽, 径约 2 毫米, 疏 生疣状 突起。 叶片 纸质, 长圆 形或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5. 5 —) 7 — 13 厘米, 宽 (1.5 —) 3 — 5 厘米, 先端 急尖, 具短 尖头, 基 部宽楔 形或近 圆形, 叶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主脉 7 条, 在 叶面稍 凸出, 背面 明显 凸出, 支脉 斜出, 形成 网状, 于两面 凸出; 叶柄长 7 — 12 毫米, 中部 上方具 关节并 呈 紫色, 下部 3 — 5 毫米处 具鞘, 鞘背面 两侧具 小疣状 突起, 鞘 长圆状 条形, 宽 1 一 1.6 毫米, 边缘维 波状。 圆锥 花序具 2 个伞形 花序, 圆锥花 序轴长 2 — 2. 7 厘米, 为 叶柄长 度的 2 — 3 倍; 先出 叶干后 革质, 宽 卵形, 长 宽各约 4 毫米, 先端 急尖; 伞形花 序直径 约 2 厘米, 有花 10 — 20 朵; 花序托 球形, 直径约 2 — 3 毫米, 具小 苞片; 总 花梗长 7 — 10 毫米; 雄花 花被绿 白色, 花梗长 5 — 6 毫米; 花被 片十分 外弯, 外轮 3 片 条形, 长约 5 — 6 毫米, 宽约 1.8 毫米, 先 端钝; 内轮 3 片 与外轮 等长, 形状 相似, 但宽度 仅有一 半; 雄蕊 6, 长 5. 5 — 6. 5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2 毫米; 花 丝长约 4.5 毫米。 雌花 及果实 未见。 花期 11 月。 产于 麻栗坡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1600 — 1800 米 的混交 林内。 31. 疣 枝菠葜 (图鉴 ) 萆蘚、 白萆蔬 (云南 ) Smilax aspericaulis Wall . ex A . DC . (1878); Hook.f. (1892); 图鉴 (1976), in no- ta;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milax verruculosa Merr. (1910); S . trachyclada Hayata ( 1920); S . bracteata Presl . var - verruculosa (Merr.) T.Koyama (1960), et (1966), pro ssp. 攀援 灌木。 茎 和枝条 具疣状 突起。 叶片纸 质或薄 革质, 椭 圆形或 卵形, 长 8 — 16 厘 米, 宽 5 — 9 厘米, 先端急 尖有小 尖头, 基部截 形或微 心形, 叶面 绿色, 背 面亮绿 黄色, 两面 光滑, 主脉 3 — 5 条, 于叶面 凹陷, 背 面十分 凸出;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基部 背面具 抚状 突起, 在下部 1/2 处 具鞘, 鞘 上方有 卷须, 脱落 点位于 上部。 圆锥 花序长 5 — 9 厘 米, 通常有 3 — 5 个伞形 花序, 着 生点上 方有一 枚与叶 柄相对 的鳞片 (先出 叶), 每伞形 花 序有花 多数, 总 花橫基 部有一 卵形小 苞片; 花 序托稍 膨大, 近 球形; 花紫 红色; 雄花 外花 被片长 圆形, 长 3 — 4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内 花被片 稍狭; 雄蕊 6 枚, 花丝稍 扁。 长药 2 毫米, 花药 黄色, 长 圆形; 雌 花较雄 花小, 具 3 枚短 的退化 雄蕊。 紫 果卵球 形 (幼 时顶端 有尖凸 ) 直径 4 一 6 毫米。 花期 1 一 4 月 , 果期 5 — 12 月 。 产于 贡山、 屏边、 金平、 西畴、 麻 栗坡、 文山: 生 于海拔 1200 — 2000 米的 山坡或 江边 林下。 广西、 广东、 台湾、 贵州有 分布。 越南、 缅甸、 锡金 和印度 也有。 本种形 态与圆 锥接葜 (Smilax bracteata Presl.) 相似, 但茎 和枝条 具疣状 突起, 莱 果卵 球形, 顶端 锐尖, 易于 区别。 根 入药, 有 祛风、 解 热毒之 功效, 用于 感冒、 风 湿热。 
接葜科  801  32. 密刚 毛接葜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73: 1-2 Smilax setiramula Wang et Tang (中 国植 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攀援 灌木。 茎和 枝条密 生刺状 刚毛, 刚毛长 5 — 6 毫米。 叶片 纸质, 卵形, 长 10 — 14.5 厘米, 宽 6 — 11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心形, 叶面 绿色, 基部 有时有 刚毛, 背面 从中部 至基部 多少具 刚毛, 主脉 3 条, 于叶面 微凹, 背面 凸出, 支 脉弧曲 连结成 网状, 于两面 明显; 叶柄长 1.5 — 2. 5 厘米, 密生 刚毛, 无鞘, 通常有 卷须。 伞 形花序 单个腋 生, 有花 多数; 总 花梗长 2. 5 — 3. 5 厘米, 下部有 关节, 具小 刚毛, 着生 点上方 有一枚 与叶 柄相对 的鳞片 (先出 叶); 雄花 (蕾) 绿色, 长约 4 毫米; 花 药长约 1.5 毫米; 雌 花 及果实 未见。 花期 11 一 12 月。 产于麻 栗坡、 西畴、 广南、 富宁; 生 于海拔 1000 — 1700 米的林 下或灌 丛中。 模式 标本 采自麻 栗坡。 33. 密 刺菝葜 (中 国植 物志) Smilax densibarbata Wang et Tang , 中国 植物志 ( 1978 ) *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攀援 灌木。 茎及 枝条密 生刺, 刺有时 分叉, 多少 弯曲。 叶片 纸质, 狭 椭圆状 卵形或 狭椭 圆形, 长 8 — 15 厘米, 宽 3 — 7 厘米, 先 端长渐 尖或短 尾状, 基部 楔形或 圆形, 主 脉 5 条, 于叶面 微凹, 背面 凸起, 支脉斜 伸形成 网状, 于两面 可见;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具疣状 小刺, 在下部 1/4 一 1/2 处 具鞘, 一般有 卷须, 脱落点 位于近 中部。 伞形 花序单 个 腋生, 有花几 朵至几 十朵; 总花梗 稍长于 叶柄, 下 部或近 基部有 关节和 1 一 2 枚 苞片, 着 生点的 上方有 1 枚与叶 柄相对 的鳞片 (先出 叶); 花 绿色, 花 被片在 开花时 外反; 雄 花花被 片狭长 圆形, 长约 5 毫米, 外轮 3 片宽约 1.5 毫米, 内轮三 片宽约 1 毫米; 雄蕊 与 花被片 等长或 稍长; 雌花 较雄花 略小, 具 6 枚退化 雄蕊, 退化雄 蕊与花 被片近 等长。 莱 果球形 , 直径 8 — 10 毫米。 花期 1 一 2 月, 果期 1 1 一 12 月 。 产于麻 栗坡、 西畴; 生 于海拔 1000 — 1300 米的 林下。 模 式标本 采自麻 栗坡。 34. 方 枝接葜 (中 国植 物志) Smilax quatrata A.DC. (1878); Hook.f. (1892);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攀援 灌木。 枝条四 棱形, 强烈回 折状, 无 刺或有 疏刺。 叶 片厚纸 质或薄 革质, 长圆 形或狭 卵状长 圆形, 长 7 — 11 厘米, 宽 2. 5 — 4. 5 厘米, 先端 急尖, 具小 尖突, 基部截 形或 圆形, 主脉 5 条, 于叶面 凹入, 背面 凸出, 支 脉细, 斜 出形成 网状; 叶柄长 10 — 17 毫米, 在下方 1/2 — 2/3 处具 狭鞘, 鞘上方 通常有 卷须, 脱落 点位于 上部。 圆 锥花序 通常由 2 — 4 个伞 形花序 组成, 稀单个 腋生, 每 伞形花 序有花 20 — 30 朵; 花序着 生点上 方有一 枚与叶 柄相对 的憐片 (先出 叶); 雄花 外轮花 被片长 4 一 5 毫米, 宽 1.5 毫米, 内 轮 花被片 较狭, 宽约 0.5 毫米; 雄蕊与 花被片 等长, 花药 条形, 长约 1.2 毫米。 雌花及 果实 未见。 花期 10 月。 产于 景东、 巍山; 生 于海拔 1900 — 2000 米 的林下 或阴湿 山谷。 缅甸、 印度 也有。 
802  云南 植物志  35. 扁 枝菝葜 (中 国植 物志) Smilax planipes Wang et Tang,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攀援 灌木。 枝条圆 柱形, 具细 条纹, 无刺。 叶片 纸质, 长 圆形、 长圆 状披针 形或卵 状披 针形, 长 6. 5 — 18 厘米, 宽 3 — 6. 5 厘米, 先端 骤凸, 基 部宽楔 形至近 截形, 主脉 5 条, 于叶面 微凹, 背面 凸出, 支脉斜 伸形成 网状; 叶柄长 2 — 4 厘米, 常 弯曲, 两侧 压扁, 背面 有龙骨 状脊, 约占 全长的 1/2 — 2/3 具 狭鞘, 有 卷须, 脱落 点位于 上部。 伞 形花 序单个 腋生, 有花 4 一 7 朵; 总花 梗较叶 柄长, 近 中部或 下部有 关节和 2 枚 披针形 苞片, 基部着 生点上 方有一 枚与叶 柄相对 的鳞片 (先出 叶); 花 序托不 膨大; 雄 花花被 片近 条形, 长 7 — 8 毫米, 开花时 外弯, 外 轮花被 片宽约 2 毫米, 内 轮花被 片宽约 1 毫 米; 雄蕊与 花被片 等长, 花药长 圆形。 紫果圆 球形, 直径 1 一 1.5 厘米, 果梗常 弯曲。 花期 9 月, 果期 10 — 12 月 。 产于 西畴、 马关、 屏边; 生 于海拔 1300 — 1800 米的 林下。 广西有 分布。 模 式标本 采自 云南东 南部, 具体地 点不详 (王孝 100307)。 36. 少 花蔟葜 (中 国植 物志) Smilax basilata Wang et Tang, 中国 植物志 (1978广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攀援 灌木。 莲长约 2 米, 枝条具 2 — 4 棱, 无 刺或疏 生刺。 叶片革 质或厚 纸质, 披 针形、 卵 状披针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3 — 7 厘米, 宽 1 一 2. 5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 圆 形至浅 心形, 叶面 绿色, 背面 稍淡; 叶柄长 2. 5 — 5 毫米, 约占 全长的 1/2 — 2/3, 具 狭鞘, 卷须有 或无, 脱落 点位于 上部。 伞形花 序单生 叶腋, 有花 2 — 3 朵; 总花梗 极短, 长 1 一 3 毫米, 明 显短于 叶柄, 着 生点上 方有一 枚与叶 柄相对 的鳞片 (先出 叶); 雄花很 小, 绿色, 外花被 片长约 2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内花被 片宽约 0.6 毫米, 雄蕊 6 枚, 长 0.5—1毫米, 花药近 圆形。 浆果圆 球形, 直径约 1 厘米, 成 熟时暗 紫色。 花期 3 — 4 月, 果期 11 月。 产于 广南、 麻 栗坡; 生 于海拔 1200 — 2000 米的林 下或山 坡上。 广西有 分布。 模式 标 本采自 广南。 37. 银 叶接葜 (图鉴 ) 鲢鱼须 (植 物名实 图考) Smilax cocculoides Warb. (1900); Norton in Sarg. (1916); 图鉴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Smilax pinfaensis Levl.et Van (1905) ; S - polycolea Warb . var . acuminata Warb. (1900). 攀木, 多少 攀援, 具粗 短的根 状茎。 枝条 常有不 明显的 钝棱, 无刺。 叶片纸 质或近 革质, 卵形, 椭 圆状卵 形或披 针形, 长 5 — 12 厘米, 宽 2. 5 — 5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 部 楔形, 叶面深 绿色, 背面浅 绿色, 稍有 光泽, 主脉 3 条, 中脉 于叶面 凹陷, 背面凸 出, 侧脉 不十分 明显, 支脉斜 出形成 网状; 叶柄长 5 — 10 毫米, 常 弯曲, 基部有 狭鞘, 鞘向前 延伸呈 舌状, 较小或 有时不 明显, 无 卷须, 脱落点 位于近 中部。 伞 形花序 通常单 生于 叶腋, 极 少两个 生于一 个共同 的总花 梗上; 总 花梗长 1 一 2 厘米, 近 基部具 关节, 着 生点上 方有一 枚与叶 柄相对 的鳞片 (先出 叶); 花序 托几不 膨大; 雄花黄 绿色, 外轮 
菝葜科  803  花被片 卵形, 长 2. 5 — 3. 5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内轮花 被片狭 卵形; 雄蕊 极短, 长不 及 1 毫米; 雌花 未见。 装果 球形, 直径约 8 毫米, 成 熟时黑 蓝色。 花期 2 — 6 月, 果 期 9 一 11 月。 产于 蒙自、 广南、 西畴、 麻 栗坡; 生 于海拔 1000 — 1300 米的 林下。 贵州、 四川、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有 分布。 根可 入药。 38. 马钱 叶葭葜 (中 国植 物志) 铁 叶接葜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金 刚藤、 刺 萆蘚、 白 萆蘚、 滑杆、 花萆藤 (云 南) 一 Smilax lunglingensis Wang et Tang (1936); 中国 植物志 ( 1978) * ;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攀援 灌木。 茎长 1 一 3 米或 更长。 枝条具 纵条纹 或棱, 通常疏 生刺, 稀 无刺。 叶片 厚 革质, 椭 圆形、 卵状椭 圆形至 圆形, 长 5 — 11 厘米, 宽 3 — 9 厘米, 先 端渐尖 或短尖 具凸, 基部 圆形, 主脉 3 条, 于叶面 凹人, 背 面十分 突起, 网状 支脉不 明显; 叶柄长 2 — 3 厘米, 于 中部具 狭鞘或 无鞘, 鞘 上方有 卷须, 稀 卷须不 明显, 脱落 点位于 上部。 圆锥 花序由 2 — 4 个伞 形花序 组成, 长 不超过 5 厘米, 稀单个 腋生, 每 伞形花 序有花 20 余朵; 花序着 生点上 方有一 枚与叶 柄相对 的鳞片 (先出 叶); 总 花梗长 3 — 15 毫米, 基 部有披 针形的 苞片; 花 序托稍 膨大, 近 球形; 花 黄色; 雄花外 轮花被 片长约 6 毫米, 宽 约 2 毫米, 内 轮花被 片宽约 1 毫米; 雄蕊与 花被片 等长; 雌 花比雄 花小, 具 3 枚 退化雄 蕊。 装果 球形, 直径 5 — 6 毫米, 成熟时 黑色。 花期 3 — 4 月, 果期 8 — 10 月。 产 于昆明 至龙陵 一带。 生 于海拔 1800 — 27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中或 河谷、 山 坡阴湿 地。 模式标 本采自 龙陵。 根茎 入药。 有祛风 除湿、 利尿、 止汚之 功效。 39. 圆 锥接葜 (图鉴 ) 图版 173: 3-5 Smilax bracteataC.Presl. (1830); 图鉴 (1976)*; 海南 植物志 (1977); 中国植 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miloj: stenopetala A.Gray ( 1859) ; Maxim. (1872); C.H.Wright (1903); Nor- ton in Sarg. (1916); Gagnep.in Lecomte (1934); Merr.et Chun (1940); S . Lyi Levi. (1910). 攀援 灌木。 枝条疏 生刺或 无刺。 叶片 纸质, 椭 圆形或 卵形, 长 5 — 17 厘米, 宽 3 — 11 厘米, 先端 急尖, 具小 尖头, 基部圆 形至浅 心形, 叶面亮 绿色, 背面浅 绿色, 主脉 5 条, 于叶面 微凹, 背 面凸, 支脉斜 伸形成 网状, 两面 可见;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在下 方 1/2 — 2/5 处具 狭鞘, 鞘上方 一般有 卷须, 脱落 点位于 上部。 圆锥 花序由 2 — 7 个伞形 花序 组成, 长 3 — 7 厘米, 着 生点上 方有一 枚与叶 柄相对 的麟片 (先出 叶); 每伞 形花序 有花 多数; 总花 梗基部 有一枚 卵形小 苞片; 花 序托稍 膨大, 近 球形; 花暗 红色; 雄花外 轮花被 片长披 针形, 长约 5 毫米, 宽 1.3 毫米, 内轮 花被片 线状披 针形, 宽约 0.5 毫 米; 雌 花较雄 花小, 具 3 枚退化 雄蕊, 退 化雄蕊 钻形, 长约 1 毫米。 紫果 球形, 直径约 5 毫米。 花期 11 月 至次年 2 月, 果期 6—8 月。 
804  云 南植物 志  图 版 173 1—2. 密刚 毛接葜 Smilax setiramula Wang ct Tang, 1 . 花枝, 2. 雄花蕾 外形; 3 — 5. 圆 锥菝葜 S.bracteata C.Presl.. 3. 雄 花枝, 4. 雄花, 5. 幼 果枝。 (吴锡 麟绘) 
菝葜科  805  产于 贡山、 嵩明、 师宗、 江川、 峨山、 蒙自、 文山、 西畴、 富宁、 勐腊; 生 于海拔 600 — 2300 米的林 内或灌 丛中。 贵州 南部、 广西 南部、 广东、 福建、 台湾有 分布。 曰 本、 菲 律宾、 越南 和泰国 也有。 40. 大 果接葜 (图鉴 ) Smilax macrocarpa Bl. (1827—1828); A. DC. (1878); 图鉴 (1976)*; 中 国植物 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milax megacarpa A. DC. (1878); Hook.f. (1892); Ridley (1924); Gagnep.in Lecomte (1934); 海南 植物志 (1977). 攀援 灌木。 茎 长可达 10 米, 枝 条通常 无刺, 小枝多 少具细 条纹。 叶片 纸质, 卵形 或椭 圆形, 长 8 — 15 厘米, 宽 3 — 10 厘米, 先端 急尖, 有时 渐尖, 基部 圆形至 截形, 叶 面微亮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主脉 3 条, 离叶缘 的一对 较细, 支脉斜 出形成 网状; 叶柄长 1.5 — 4 厘米, 于下方 1/3 — 1/2 处具 狭鞘, 鞘上方 通常有 卷须, 脱落 点位于 上部。 圆锥 花序 通常有 2 个, 较少 3 个 或单个 的伞形 花序, 长 3 — 6 厘米, 着 生点上 方有一 枚与叶 柄相对 的憐片 (先出 叶); 伞形 花序总 花梗长 1.5 — 3 厘米; 花 序托稍 膨大; 雄 花绿黄 色; 外轮花 被片长 6 — 7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内 轮花被 片宽约 0.6 毫米; 雌花 未见。 紫果 球形, 直径 1 一 2 厘米, 成 熟时深 红色。 花期 9 一 11 月, 果 期次年 5 — 6 月。 产于 马关、 西畴、 河口、 屏边、 景洪、 勐腊、 勐海、 盈江、 沧源; 生 于海拔 200 — 1650 米的 林内。 广东、 广西有 分布。 越南、 老挝、 马 来西亚 和印度 尼西亚 也有。 41. 云 南蔟葜 (植物 研究) Smilax yunnanensis S.C. Chen ( 1983 ) . 攀援 灌木。 茎 木质, 圆 柱状, 直径 3 — 5 毫米, 平滑, 稀具 皮剌。 叶 互生, 革质,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11 一 13 厘米, 宽 6 — 7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圆 形或近 圆形, 叶 面亮 绿色, 背面 较淡, 主脉 7 条, 在两 面明显 凸出, 支脉 斜出, 形成 网状, 于 两面凸 出; 叶柄长 2 — 3. 5 厘米, 在中部 上方具 关节, 在下部 1/3 处具 卷须, 卷须 下方具 狭鞘; 卷 须长达 5 厘米。 圆 锥花序 腋生, 除顶端 的伞形 花序不 育或不 完全发 育外, 共有 3 个伞 形 花序; 花 序轴长 3. 5 — 4. 5 厘米, 具 4 一 5 节, 节间长 7 — 15 毫米; 先出 叶干后 革质, 宽 卵形, 长约 1 厘米; 伞 形花序 单生, 不 成对, 直径 2 — 3 厘米, 密生 30 — 40 朵花; 花 序托椭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 3 — 4 毫米, 具小 苞片; 总 花梗长 17 — 22 毫米; 雄花花 被片绿 黄色; 花梗长 7 — 8 毫米, 花被 片十分 外弯; 外轮 3 片 条形, 长约 7 毫米, 宽约 1.8 毫米, 先 端钝; 内轮 3 片 与外轮 相似, 等长, 但十分 狭窄, 宽不及 1 毫米; 雄蕊 6, 长约 7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1.2 毫米; 花 丝长约 6 毫米, 雌 花及果 未见。 花期 9 月。 产 于景洪 小勐养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1000 米 的山坡 林下。 42. 马 甲接葜 (图鉴 ) Smilax lanceifolia Roxb. ( 1814) nom.nud. , ( 1832), descr. ; A. DC. ( 1878); Hook.f. (1892); Norton in Sarg. (1916); Hand.-Mazz. (1936); Koyama (1963), in Hara (1971), (1978); 图鉴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806  云南 植物志  Smilax micropoda A. DC. (1878); Norton in Sarg. (1916); Gagnep . in Lecomte (1934). 42a. 马 甲菝葜 (原 变种) var . lanceifolia 攀援 灌木。 茎长 1 一 2 米。 枝 条具细 条纹, 无刺 或稀有 疏刺。 叶片 纸质, 卵 状长圆 形, 狭椭圆 形至披 针形, 长 6 — 15 厘米, 宽 2 — 7 厘米, 先端 渐尖至 骤凸, 基部 圆形或 宽 楔形, 叶面 绿色, 微亮, 干后暗 绿色, 有时 稍变淡 黑色, 主脉 3 — 5 条, 中脉 于叶面 凹陷, 其余脉 微凹, 支脉斜 出形成 网状;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于下部 1/4 一 1/5 处具狭 鞘, 鞘 上方有 卷须; 脱落点 位于近 中部。 伞 形花序 通常单 个生于 叶腋, 具花几 十朵, 稀 2 个伞 形花序 生于一 个共同 的总花 梗上; 总花 梗短于 叶柄, 果期 与叶柄 等长, 近 基部有 一 关节, 在着生 点的上 方有一 枚鳞片 (先出 叶); 花 序托稍 膨大, 果期近 球形; 花黄绿 色; 雄花 外轮花 被片长 4 一 5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内轮 花被片 稍狭; 雄蕊 与花被 片等长 或 稍长, 花 药近长 圆形; 雌花较 雄花小 一半, 具 6 枚退化 雄^。 柴果 球形, 直径 6 — 7 毫米; 种子 1 一 2 粒。 花期 10 月 至次年 3 月, 果期 11 一 12 月 C 产于 思茅、 蒙自 等地; 生 于海拔 1200 — 2800 米的 林下、 灌丛 或山坡 阴处。 湖北、 四川、 贵州、 广西有 分布。 锡金、 不丹、 印度、 缅甸、 老挝、 越南、 泰国 也有。 42b. 暗 色菝葜 (图鉴 ) (变种 ) var.opaca A. DC. (1878); Hand.-Mazz. (1936); 广州 植物志 ( 1956); 图鉴 (1976), in nota;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milax laevis Wall . ex A. DC. (1878) cum var. ophirensis et var. parkii A. DC. ; C.H.Wright (1903); S . opaca (A. DC. ) Norton in Sarg. ( 1916); Merr. (1927); Gagnep in Lecomte ( 1934); 海南 植物志 ( 1977 ); S . lanceifolia Roxb.ssp. opaca (A. DC.) T.Koyama (1971). 本变种 叶通常 革质, 叶面有 光泽; 总 花梗一 般长于 叶柄, 稀 稍短于 叶柄; 花 药近长 圆形; 莱果 成熟时 黑色。 花期 9 一 11 月, 果期 12 月。 产 于大姚 等地; 生 于海拔 15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中。 湖南、 江西、 浙江、 福建、 台 湾、 广东、 广西、 贵州有 分布。 越南、 老挝、 柬埔 寨至印 度尼西 亚的亚 洲热带 地区也 有。 根茎可 人药, 功 效同土 茯苓。 42c. 长叶 蔟葜 (中 国植 物志) (变种 ) var.lanceolata (Norton) T.Koyama (1960);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Smilax cocculoides Warb . var . lanceolata Norton in Sarg. (1916) . 本变 种叶片 革质, 长披针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小枝 伸直, 不为回 折状; 总花 梗短于 叶 柄或近 等长; 花 紫色; 花药近 圆形。 花期 2 月。 产于 临沧、 思茅、 金平、 屏边、 文山; 生 于海拔 1500 — 2000 米的 林下或 路旁。 
菝葜科  807  42d. 凹 脉菝葜 (变种 ) var.impressinervia (Wang et Tang) T.Koyama (1960), excl . P . Hainan ;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milax impressinervia Wang et Wang ( 1934) 叶片薄 革质, 长披针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主脉 3 条, 于叶面 凹陷; 总 花梗与 叶柄等 长, 中 部常具 1 一 2 枚 苞片; 种 子表面 无沟。 产东 南部; 生 于海拔 1000 — 1200 米的 林下。 广西 北部、 贵州 南部有 分布。 注: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记载云 南产折 枝稷葜 Smilax lanceifolia var.elongata (Wacb. ) WangetTang。 中国 植物志 记载该 变种云 南不产 c 43. 束 丝接葜 (中 国植 物志) Smilax hemsleyana Craib. ( 1912 ); Gagnep.in Lecomte ( 1934 );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milax zeylanica L . ssp . hemsleyana ( Craib. ) T.Koyama ( 1975 ); S . indica auct. non Vitm. : Norton in Sarg. (1916).' 攀援 灌木。 茎长 3 — 5 米, 有 时可达 15 米。 无 刺或疏 生刺。 叶片 革质, 卵状 椭圆形 至椭 圆形, 长 7 — 12 厘米, 宽 4 一 10 厘米, 先端短 渐尖或 微凸, 基部近 圆形, 主脉 5 — 7 条, 支脉斜 出形成 网状, 与 主脉均 于两面 凸出; 叶柄长 1.5 — 2. 5 厘米, 在下方 1/4 处具 狭鞘, 鞘上方 通常有 卷须, 脱落点 位于近 中部。 伞形 花序通 常单生 叶腋, 有 花几朵 至 多朵, 稀 2 个伞 形花序 生于一 个共同 的总花 梗上; 总 花梗长 1.5 — 4 厘米, 下 部具关 节, 并有 1 枚 披针形 苞片, 着 生点上 方有一 枚与叶 柄相对 的锁片 (先出 叶); 花 序托膨 大, 长 圆形, 在果 期长达 3 — 6 毫米, 宽 2 — 4 毫米; 雄花 外轮花 被片披 针形, 长约 5 毫 米, 宽约 1 毫米, 内 轮花被 片宽约 0.5 毫米; 花 丝下部 1/4 一 1/5 合生 成柱; 雌 花比雄 花小 一半, 具 3 枚退化 雄蕊, 退 化雄蕊 丝状。 装果 球形, 直径 5 — 7 毫米。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C 产于 楚雄、 文山、 西畴、 景洪、 勐腊; 生 于海拔 650 — 1200 米的 疏林。 贵州 南部有 分布。 泰国 也有- 44. 抱 茎菝葜 (图鉴 ) 红 土茯苓 (湖北 恩施) Smilax ocreata A. DC. ( 1878), non Levi . et Van; Nor ton in Sarg. (1916); T.Koyama (1936), in Hara (1966), (1971), (1978); 图鉴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milax roxburghiana Wall. (1832), nom. nud. ; Hook . f . (1892), p. p.excl. syn. ; S . orthoptera Wall. ( 1878 ); S . perulata Levl.et Van (1910); S . leucophylla auct . non . B. : T. Koyama ( 1 960 ) . quoad . p . Hainan . 攀援 灌木。 茎扁 长可达 7 米, 通常疏 生刺, 密 生粒状 瘤突, 刺 散生。 叶片 革质, 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9 一 20 厘米, 宽 4. 5 — 15 厘米, 先端短 渐尖, 基部楔 形至浅 心形, 叶面 深 绿色, 背面 浅绿, 主脉 3 条, 粗, 于叶面 可见, 背 面十分 突起, 支脉 弧曲连 结成网 状, 两面 可见; 叶柄长 2 — 3. 5 厘米, 基 部两侧 具耳状 的鞘, 销外 折或近 直立, 长约为 
808  云 南植物 志  叶柄的 1/2 — 1/3, 宽 5 — 20 毫米, 作 穿茎状 抱茎, 有 卷须, 脱落点 位于近 中部。 圆锥 花序长 4 一 10 厘米, 由 2 — 7 个伞 形花序 组成, 基部着 生点的 上方, 有 1 枚与叶 柄相对 的鳞片 (先出 叶), 每 伞形花 序有花 10 — 30 朵; 总 花梗长 2 — 3 厘米, 基部有 1 苞片; 花序托 膨大, 近 球形; 花黄 绿色, 稍带淡 红色; 雄花外 花被片 条形, 长 5 — 6 毫米, 宽 约 1 毫米, 内 花被片 丝状, 宽约 0.5 毫米; 雄蕊 较花被 片长, 长 6 — 10 毫米, 下部 1/4 的花 丝合生 成柱, 花药狭 卵形, 长 1 一 1.5 毫米; 雌花与 雄花近 等大, 外 花被片 较内花 被片宽 3 — 4 倍, 无退化 雄蕊。 浆果 球形, 直径约 8 毫米, 成 熟时暗 红色, 被 粉霜。 花期 3 — 6 月, 果期 7 — 10 月。 产于 丽江、 广南、 麻 栗坡、 盈江; 生 于海拔 1200 — 2000 米的林 内或灌 丛中。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州有 分布。 越南、 缅甸、 尼 泊尔、 不丹、 锡金、 印度 也有。 根茎 入药, 有清热 解毒、 利湿之 功效。 有些 地区替 代土茯 苓用。 45. 穿 銷接葜 (图鉴 ) 图版 174: 1-3 金 刚藤、 白萆竊 (云南 ) Smilax perfoliata Lour . (1790); A. DC. (1878); C.H.Wright (1903); Gagnep.in Lecomte (1934); T.Koyama (1963) in Hara (1966); 图鉴 (1976)*; 海南 植物志 (1977);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milax ovali folia Roxb. ( 1814) nom . nud . , ( 1832) descr. ; Seem ( 1852 ― 1857) ; Benth. (1861); A. DC. ( 1878); C.H.Wright ( 1903); Norton in Sarg. ( 1916); S . prolifera Roxb. (1814), nom. nud. ; (1832) deacr. , p.p.; Kunth (1850) p.p.; Hook.f. (1892); Burk. (1910); Gagnep.in Lecomte (1934). 攀援 灌木。 茎和 枝条疏 生刺。 叶片 革质, 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11 一 22 厘米, 宽 6 — 14.5 厘米, 先端 短尖, 基 部宽楔 形至浅 心形, 叶面 绿色, 背面浅 绿色, 主脉 3 条, 于 叶面 凹陷, 背 面十分 突起, 支脉斜 伸形成 网状, 于两面 凸出; 叶 柄扁, 长 2 — 4 厘米, 基部两 侧具耳 状鞘有 卷须; 脱落点 位于近 中部; 鞘通常 直立, 稀 外反, 长约为 叶柄的 1/2, 宽 4 一 20 毫米, 作 穿茎状 抱茎。 圆锥 花序长 5 — 17 厘米, 通常具 10 — 30 个 伞形花 序, 花 序轴多 少呈回 折状, 伞形 花序每 2 — 3 个续 生或近 轮生于 轴上; 花绿 白色; 雄花 花 被片披 针形, 长约 4 毫米, 雄蕊 6, 花丝 分离, 长约 5 毫米, 花药 条形, 长约 2 毫 米; 雌花 未见。 果 球形, 直径 4 一 6 毫米。 花期 4 一 6 月, 果期 7 — 9 月。 产于 砚山、 富宁、 澜沧、 思茅、 景东、 勐腊、 勐海、 景洪、 腾冲 等地; 生 于海拔 400 — 2200 米的 密林、 疏林、 河边。 老挝、 泰国、 缅甸、 印度 也有。 46. 穗菝葜 (图鉴 ) 图版 174: 4-6 Smilax aspera L. ( 1753); A. DC. ( 1878) incl. var.maculata; Hook.f. (1892); Kitamura in Kihara (1955); T.Koyama (1963), in Hara (1966), (1971), (1978); 中 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milax maculata Roxb. (1832). 攀援 灌木。 茎 和枝条 具多条 纵棱, 呈多 角形圆 柱状, 无刺 或具少 数扁平 的刺。 叶片 革质, 卵形、 卵状三 角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6 — 11 厘米, 宽 5 — 9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截 形或近 心形, 上面亮 绿色, 下面 淡绿, 主脉 5 条, 于两面 明显, 支 脉斜出 形成网 
菝葜科  809  1  图 版 174 —3. 穿 销菝奥 Smilax perfoliata 【力 ur. , 1. 雄花 花枝, 2. 雄花, 3. 内花 被片; 枝, 5. 果枝, 6. 幼果。 (吴锡 麟绘)  1—6. 穗接葜 S.aspera L., 4. 花 
810  云 南植物 志  状, 两面 可见; 叶柄长 3 — 4 厘米, 常 弯曲或 扭曲, 无 刺或具 少数扁 平刺, 无鞘, 有长 卷须, 脱落点 位于近 顶端。 穗状 花序长 7 — 40 厘米, 由 几个至 20 多个无 柄伞形 花序组 成, 穗 状花序 着生点 上方有 1 枚与叶 柄相对 的鳞片 (先出 叶); 花 序托稍 膨大, 上面有 多枚宽 卵形小 苞片; 花 白色; 雄花花 被片长 4 一 5 毫米, 雄蕊长 约为花 被片的 1/2; 雌 花 较雄花 略小, 具 6 枚退化 雄蕊。 柴果 球形, 直径 5 — 6 毫米, 成熟时 蓝色。 花期 5 — 7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于 福贡、 潞西; 生 于海拔 1000 — 1550 米 的林内 及河边 灌丛。 西藏有 分布。 广布 于欧洲 中部、 地中海 区域, 东 非直到 亚洲的 印度、 斯里 兰卡、 尼 泊尔、 不丹 等地。 47. 四 棱菠葜 (中 国植 物志) Smilax polycephala Wang et Tang, 中国 植物志 ( 1978 ) *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木质 藤本。 枝条四 棱形, 棱上有 狭翅, 无刺。 叶片 革质, 椭圆 形或狭 卵状椭 圆形, 长 20 — 30 厘米, 宽 8 — 13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 圆形, 叶面亮 绿色, 背面苍 白色, 主脉 5 条, 于叶面 微凹, 背面 突出; 叶柄长 6 — 7 厘米, 两侧 压扁, 在下部 1/3 处具狭 鞘, 鞘上 方有长 卷须, 脱落点 位于近 顶端。 穗状 花序长 11 一 28 厘米, 由 几个至 10 多个 无柄的 伞形花 (即 以花序 托直接 着生于 轴上) 组成; 穗 状花序 着生点 上方有 1 枚 与叶柄 相对 的鳞片 (先出 叶); 花序 轴呈回 折状; 伞形花 序有花 几朵至 10 多朵; 花序 托稍膨 大, 上有 多枚宽 卵形小 苞片; 雄花淡 黄色, 外 花被片 卵形, 长约 5 毫米, 宽 2 毫米, 内 花 被片长 圆形, 宽约 为外花 被片的 1/2 — 2/3; 雄蕊 6 枚, 长约 2.5 毫米, 花药 黄色, 长 圆形, 长约 1.3 毫米, 花丝 很短。 雌花 未见。 果圆 球形, 直径约 10 毫米。 花期 8 月, 果期 8 月 以后。 产 于金平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1500 米的 林下。 越南北 部也有 分布。 2. 肖 接葜属 Heterosmilax Kunth 无刺 藤本, 稀直立 灌木。 叶 互生, 纸质, 稀近 革质, 主脉 3 — 5 条; 叶柄具 或不具 卷须, 在上部 有一脱 落点, 因 而在叶 片脱落 时总是 带着一 段短的 叶柄, 个 别种类 几乎不 带叶柄 (如 肖菝葜 )。 花小, 单性 异株, 排列 成伞形 花序, 腋生; 总花 梗多少 扁平, 在 总 花梗着 生点和 叶柄之 间多半 有一腋 生芽; 花被片 合生成 筒状, 筒口 一般有 3 (2-6) 小齿; 雄花有 3 — 12 枚 雄蕊, 花丝 多少合 生成柱 状体, 少 有完全 分离; 花药 基着, 2 室, 内向, 近药 隔边缘 开裂, 无退化 子房; 雌 花有退 化雄蕊 3 — 6 枚, 生 于子房 基部或 花被 管上, 丝状或 条状; 子房 上位, 3 室, 每室 有胚珠 2, 柱头 3 裂。 果为 一球形 紫果, 有种子 1 一 3 粒。 本属与 菝葜属 (Smilax L.) 的惟 一区别 性状是 花被片 合生成 管状, 在无 花时, 可 根据 叶柄具 鞘部分 很短, 总花梗 扁平, 其 着生点 与叶腋 有一定 距离, 而且 它们之 间有一 芽等 特征, 可作 识别的 参考。 约 10 种, 分布 于亚洲 东部的 热带和 亚热带 地区。 我国有 8 种, 产长江 以南各 省区。 云南有 7 种。 
菝葜科  811  分种 检索表 I (8) 雄花中 有雄蕊 6 — 13 枚。 2(6) 雄蕊 长为花 被筒的 3/5 — 4/5; 叶片 卵形至 卵状披 针形。 3 (7) 雄 花花丝 在下部 1/3 或 1/2 处 连合, 雄花花 被筒通 常短于 7 毫米。 4 (5) 雄花花 被筒长 5 — 7 毫米 1. 短柱 肖菝奠 H.septemnervia 5(4) 雄花花 被筒长 11 一 20 毫米 2. 长花 肖接葜 H.longiflora 6 (2) 雄蕊 长为花 被筒的 1/2 或 稍短于 1/2 3. 多蕊 肖菝葜 H.polyandra 7 (3) 雄 花花丝 完全连 合成一 柱状体 4. 云南 肖菠葜 H.yunnanensis 8 (1) 雄花中 有雄蕊 2 — 4, 通常 3。 9 (10) 直立 灌木; 小枝 平滑, 有 光泽; 叶 背面有 粉霜; 叶柄 无卷须 …… 5. 直立 肖接葜 H.erecta 10 (9) 攀援 灌木; 小枝 有棱, 无 光泽; 叶背面 通常无 粉霜; 叶柄有 卷须。 II (12) 植 株各部 无毛; 雄 花花被 片近倒 卵形, 先端有 3 钝齿 6. 肖逮葜 H.japonica 12 (11) 植 株各部 (除 叶片、 花被、 花 梗外) 幼时 被毛; 雄花花 被片长 圆形, 先端有 3 尖齿 7. 华 肖接奠 H.chinensis 1. 短柱 肖接葜 Heterosmilax septemnervia Wang et Tang (1934) , Hand.- Mazz. (1936); 中 国植物 志 (1978), pro syn.T.Koyama in Brittionia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无 刺攀援 灌木。 小枝四 棱形。 叶片 纸质, 卵 形至卵 圆形, 稀宽椭 圆形、 圆形, 长 10 — 14 厘米, 宽 4. 5 — 12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 心形或 截形, 两面浅 绿色, 光滑, 主脉 7 — 9 条, 2 条边脉 到顶端 与叶缘 汇合, 于叶面 凹陷, 背面 隆起, 支脉 网状, 于两 面 明显; 叶柄长 2 — 4 厘米, 在下部 1/3 — 1/4 处有 狭鞘和 卷须。 伞 形花序 腋生, 有花 20 — 30 朵; 总花梗 稍扁, 长 2 — 4 厘米; 花序托 球形; 花梗 纤细, 长 0.8 — 1.5 厘米; 雄花: 花 被筒椭 圆形, 长 5 — 8 毫米, 宽 2 — 3 毫米, 顶端有 3 枚钝 三角形 的齿; 雄蕊 6 — 8 枚, 花丝长 3 — 4 毫米, 在下部 1/3 或 1/2 处连 结成一 短的柱 状体, 花药 卵形, 长 约 1 毫米; 雌花: 花 被管卵 圆形, 长 3 — 4 毫米, 顶端有 3 枚 钝齿, 退 化雄蕊 6 枚, 针 状, 长约 1.5 毫米; 子房卵 球形, 长 2 — 3 毫米, 直径 1.5 — 2 毫米。 果 实球形 或扁球 形, 长 6 — 10 毫米, 直径 5 — 8 毫米, 成 熟时紫 黑色, 种子 1 一 4 粒。 花果期 7 — 11 月。 产于 师宗、 维西、 墨江、 景洪 等地; 生 于海拔 700 — 1650 米的 山坡灌 丛或密 林中。 湖北、 广西、 贵州有 分布。 越南 也有。 中国植 物志将 本种并 入云南 肖稜葜 (H.yunnanensis Wang et Tang) 而小 山铁夫 (T.Koyama) (1984) 认为 本种宜 独立, 不应 归并, 本 种主要 特征: 花丝仅 1/3—1/2 连 合, 而后者 花丝完 全连合 成一柱 状体。 作 者在作 云南植 物志过 程中, 观察 及解剖 了一些 花 的标本 发现: 此 两种植 物在外 部形态 上差异 不显, 而后者 雄花中 的雄蕊 花丝完 全连合 成一 柱状体 (香 考队 85 — 335, 王守正 654)。 因此, 作者赞 同小山 铁夫的 观点, 本种宜 独立。 2. 长花 肖菠葜 图版 175: 1-2 Heterosmilax longi flora K.Y.Kuan et H.J.Noltie ( 1993). 
812  云 南植物 志  攀援 灌木, 无毛。 茎圆 柱形, 光滑。 叶片 草质, 披 针形至 卵形, 长 9 一 12 厘米, 宽 2. 5 — 7. 5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基部 心形或 圆形, 叶面亮 绿色, 背面绿 黄色, 边缘 微 波状, 主脉 5 — 7 条, 边缘 2 条脉 纤细, 到顶端 与叶缘 汇合, 其余脉 于叶面 凹人, 背 面 隆起;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在下部 1/3 — 1/4 处有 卷须和 狭鞘, 鞘长 2 毫米, 具宽约 0.5 毫米 的翅, 卷须长 7 — 10 厘米。 雄花: 伞形花 序单生 叶腋, 有花 15 — 30 朵, 总花 梗长 3. 5 — 6 厘米, 扁平; 花序托 圆形, 直径 2 — 3. 5 毫米; 花梗长 10 — 18 毫米, 花被 筒披 针状, 披 针形, 通 常从基 部以上 渐狭, 先端有 3 — 6 裂片, 长 11 一 20 毫米, 基部宽 1.5 — 4 毫米, 先端宽 0.6 — 1 毫米; 雄蕊 12 (—13), 花丝 4/5 连合 成一长 2 — 3. 5 毫米 的柱 状体; 花药卵 球形, 长 1 一 1.5 毫米; 雌花 及果实 未见。 花期 5 月。 产 于勐腊 县勐喬 (模 式产地 ); 生 于海拔 750 米 的山坡 凹地潮 湿处。 3. 多蕊 肖菝葜 (中 国植 物志) Heterosmilax polyandra Gagnep. ( 1934) , et in Lecomte ( 1934) * ; 中国 植物志 (1978)*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攀援 灌木, 无毛。 茎 纤细, 圆 柱形, 稍硬, 平滑, 长 3 — 5 米。 叶片 纸质, 披针状 椭圆 形至披 针形, 或 披针状 卵形, 长 6 — 14 厘米, 宽 2 — 6 厘米, 先端 渐尖至 急尖, 尖 头有 时长达 1 一 1.5 厘米, 基部 心形, 主脉 5 — 7 条, 在下面 隆起, 支脉 网状; 叶柄长 0.8 — 2. 5 厘米, 下部 1/5 处有 卷须和 叶鞘, 鞘长 2 — 5 毫米, 具宽约 0.5 毫米 的翅, 卷 须 纤细, 长 7 — 15 厘米。 伞 形花序 1 或 2 个生 叶腋, 有花 10 — 25 朵; 总花梗 稍扁, 长 3 — 10 厘米, 纤细; 花梗长 1 一 1.5 厘米; 雄花: 花 被筒长 圆形, 长 5 — 8 毫米, 花被片 卵 形至狭 卵形, 长 4 一 6 毫米, 宽 2 毫米, 先端有 6 齿, 其中 3 枚 较小, 相间 排列; 雄 蕊 9 一 12 枚, 长 约为花 被筒的 1/3 或 更短, 花 丝长约 1 毫米。 下部 部分连 合成柱 状体, 花药椭 圆形, 长约 1 毫米; 雌花: 花 被筒椭 圆形, 长 2 — 3 毫米, 宽 2 — 2. 5 毫米, 先端 具 6 齿, 齿三 角形, 3 大, 3 小; 子房卵 球形, 长约 2.5 毫米, 宽 2 毫米, 柱头 3 裂, 长约 0.5 毫米 外反, 退 化雄蕊 6, 长约 1 毫米, 针状。 果实 球形, 直径约 9 毫米, 成熟 时紫 黑色。 花果期 5 — 11 月。 产于 庐水、 西畴、 麻 栗坡、 金平、 景东、 勐腊、 潞西、 瑞丽; 生 于海拔 900 — 2100 米的 密林及 山坡杂 木林。 缅甸、 老挝 也有。 果实 可吃。 4. 云南 肖菠葜 (中 国植 物志) Heterosmilax yunnanensis Gagnep. (1934); 图鉴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78广, p.p. , excl. syn. Heterosmilax septemnervia Wang et Tang; T . Koyama in Brittonia (1984). 攀援 藤本。 茎 纤细, 无刺, 叶片 纸质, 椭 圆状卵 形至长 卵形, 长 9 一 16 厘米, 宽 3. 5 — 8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宽 楔形或 心形, 主脉 5 — 7 条, 2 条 边脉离 叶缘约 2 毫米, 弧曲 上升, 达 到顶端 与叶缘 汇合, 支脉 网状, 均 于两面 明显; 叶柄长 1.5 — 2 厘米, 在 下部 1/4 一 1/5 处有 卷须和 狭鞘。 鞘 宽不及 1 毫米, 卷须 丝状, 长 2 — 3 厘米。 伞 形花序 腋生, 有花 10 — 16 朵; 总 花梗长 1.5 — 2 厘米, 稍扁; 花序托 圆形, 径约 1.5 毫米; 花 梗 纤细, 长 1 一 2 厘米; 雄花: 花 被筒狭 椭圆形 至狭倒 卵形, 长 6 — 8 毫米, 宽 2 — 3 毫 
菝葜科  813  图 版 175 1—2. 长花 肖菝葜 Heterosmilaxlongiflora K.Y.Kuan etH. J .Noltie, 1. 雄 花枝, 2. 花 外形; 3—4. 直立 肖菝葜 H.erecta Wang et Tang, 3. 雌 花枝, 4. 雌花 外形。 (吴锡 麟绘) 
814  云南 植物志  米, 顶端有 3 钝齿, 齿三 角形, 长约 0.3 毫米; 雄蕊 6, 花丝完 全连合 成一柱 状体, 长 5 — 6 毫米, 花药 卵状三 角形, 长约 1 毫米; 雌花: 花 被筒倒 卵形, 长 3 — 4 毫米, 先端 有 3 钝齿, 退 化雄蕊 6, 钻状, 长 1.5 — 2 毫米; 子房卵 球形, 直径 3 毫米。 果 实扁球 形, 直径 5 — 8 毫米, 成 熟时紫 黑色。 花果期 4 一 10 月。 - 产于 威信、 彝良、 宾川、 江川、 寻甸、 峨山、 元阳、 西畴、 富宁、 景东、 勐海、 龙 陵; 生 于海拔 1350 — 2050 米 的山坡 密林、 次生 灌丛、 干燥 山坡。 四川 (渡口 ) 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宾川。 根茎 药用, 有祛风 除湿、 消毒 解毒之 功能。 5. 直立 肖菝葜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75: 3-4 Heterosmilax erecta Wang et Tang , 中国 植物志 ( 1978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直立 灌木, 无毛。 小枝圆 柱形, 有 光泽。 叶片 纸质, 长 圆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长 6 — 15 厘米, 宽 1.2 — 7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叶面 绿色, 背面 白色, 有 粉霜, 主脉 3 — 5 条, 支脉疏 网状, 均 于两面 明显; 叶柄长 5 — 10 毫米, 有狭 鞘', 鞘 向前延 伸成一 对离生 的披针 形耳, 无 卷须, 下部 平滑。 雄花 未见; 雌花: 伞形花 序有花 6 — 10 朵; 总 花 梗细、 扁平, 长 1 一 1.5 厘米; 花序托 球形, 小 苞片披 针形, 长 1 一 1.2 毫米; 花梗纤 细, 长 1 一 1.5 厘米; 花被筒 钟状, 长 2. 5 — 3 毫米, 顶端有 3 枚 较大的 钝齿, 近 筒口贴 生 3 枚退化 的内花 被片, 内花 被片狭 条形, 与 3 枚钝齿 互生; 退 化雄蕊 3, 子 房倒卵 形, 长 2 — 2. 5 毫米, 柱头 反卷。 果 未见。 花期 1 月。 产于麻 栗坡, 富宁; 生 于海拔 1000 米的 荒坡。 模 式标本 采自麻 栗坡。 6. 肖接葜 (图鉴 ) Heterosmilax japonica Kunth ( 1850 ); Maxim. ( 1872 ); A. DC. ( 1878 ); C.H.Wright (1903); Li (1956)*; 图鉴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T.Koyama in Brittonia (1984). Heterosmilx indica A. DC. (1878); Smilax stemonifolia Levi . et Vnt in Levi. , Lili- ac. etc. Chine ( 1905 ); S . planipedunculata Hay. (1911); Heterosmilax arisanensis Hay. ( 1915 ) ; H . gaudichaudiana Norton ( 1916 ), non ( Kunth ) Maxim. ; H . raishaensis Hay. ( 1920) ; H . tsaii Wang et Tang ( 1936) . 攀援 灌木, 无毛。 小枝四 棱形。 叶片 纸质, 卵形, 卵状披 针形或 心形, 长 6 — 15 厘 米, 宽 2 — 8 厘米, 先端渐 尖或短 渐尖, 有短 尖头, 基部 心形, 叶面深 绿色, 背面 稍淡, 主脉 5 — 7 条, 于叶面 凹陷, 背面 隆起, 支脉 网状, 于两 面十分 明显; 叶柄长 1 一 3 厘 米, 在下面 1/3 — 1/4 处有 卷须和 狭鞘。 伞形花 序生于 叶腋, 或生 褐色苞 片内; 总花梗 扁, 长 1.5 — 3 厘米; 花序托 球形, 直径 2 — 4 毫米; 花梗 纤细, 长 3 — 8 毫米; 雄花: 花被筒 长圆形 或狭倒 卵形, 长 3 — 4 毫米, 顶端有 3 枚 钝齿; 雄蕊 3 枚, 长为 花被的 2/3, 花 丝约一 半合生 成柱, 花 药长为 花丝的 1/2; 雌花: 花被筒 卵形, 长 2 — 3 毫米, 具退 化雄蕊 3 枚, 柱头 3 裂, 直立, 长约 0.2 毫米, 子房卵 球形。 果 球形, 稍扁, 直径 5-8 毫米, 成熟时 黑色。 花期 5 — 7 月, 果期 8 — 11 月。 产于 福贡、 屏边、 勐海、 沧源、 镇康; 生 于海拔 1000 — 1900 米的 密林、 江边、 山 
龙 舌兰科  815  谷灌 丛中。 安徽、 浙江、 江西、 福建、 台湾、 广东、 湖南、 四川、 陕西、 甘肃有 分布。 日本 也有。 根茎 药用, 有清热 解毒, 去湿的 功能。 7. 华 肖接葜 (图鉴 ) Heterosmilax chinensis Wang (1934); 图鉴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T.Koyama (1984). 攀援 灌木。 茎紫 红色, 带 绿白色 斑点, 长 1.5 米, 径 2 — 4 毫米; 小枝 有棱, 初时 被短 柔毛, 后变 无毛。 叶片 纸质, 长圆 形至披 针形, 长 6 — 13 厘米, 宽 2. 5 — 3.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圆 形至宽 楔形, 叶面 绿色, 背面绿 白色, 边缘微 波状, 主脉 5 条, 边缘 2 条靠近 叶缘, 但不 与叶缘 结合, 支脉密 网状, 在两 面明显 可见; 叶柄长 0.5 — 2 厘米, 在下部 1/3 处有卷 狭鞘及 卷须。 伞形花 序生于 叶腋或 褐色苞 片内, 常有花 10 — 27 朵; 总花 梗扁, 有沟, 长 0.5 — 2. 5 厘米; 花序托 球形, 直径 2 — 3 毫米; 雄花: 花被 筒长圆 形, 长 4 一 6 毫米, 先端有 3 齿, 齿披 针形, 先端 急尖, 长约 1 毫米; 雄蕊 3 枚, 花丝 长约 2 毫米, 基部 连合约 1 毫米; 雌花: 花被筒 卵形, 长 2 — 3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先端 明显具 3 齿, 内有 3 枚退化 雄蕊; 子房 球形, 直径约 2.5 毫米。 莱果扁 球形, 直径 5 — 6 毫米, 成 熟时深 绿色至 红色; 种子 1 一 4 粒, 卵 圆形。 花果期 8 — 9 月。 产于 盐津、 大关 等地; 生 于海拔 1140 — 2020 米的常 绿阔叶 林中。 四川、 广东、 广 西有 分布。 存疑种 纤柄 肖菝葜 Heterosmilax pottingeri (Prain) Wang et Tang (1978). Smilax pottingeri Prain (1900). 关 于此种 的归属 问题, 中国植 物志, 因标本 不全, 待 采到花 (特 别是 雄花) 时再作 进一 步研究 处理, 暂放 入肖菝 奠属。 而陈心 启教授 (1981 年) 根据小 山铁夫 (T.Koyama) 的图, 断定 它应属 接葜属 (Smilax)。 作 者也因 未见到 标本, 只好 尊重中 国植 物志的 处理, 作 为一存 疑种。 313. 龙舌 兰禾斗 Agavaceae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植物, 植 株小或 大型, 终生一 次结实 或多次 结实, 无 茎或乔 木状, 有时 匍生。 根纤 维状或 肉质; 根茎 横走或 肥厚而 直立。 叶呈莲 座状、 螺旋状 排列, 或聚 生于 枝顶, 线状、 披 针形、 椭 圆形或 卵形, 肥厚 肉质或 稍带木 质或纤 维质。 花两 性或单 性 顶生或 腋生, 圆 锥状、 总状、 穗状或 头状。 花 完全, 花被片 6, 呈花 瓣状, 离 生或联 合成 管状; 雄蕊 6, 具长 或短的 花丝, 花 药背部 着生; 3 心皮 合生的 雌蕊, 子房 上位或 下位, 3 室; 胚珠 少数或 多数, 倒生, 两列 排列; 花柱 合生或 离生; 柱头 单纯或 3 裂。 紫果或 3 瓣裂 蒴果。 种子 少数或 多数, 扁平, 有时 边缘具 狭翅, 黑色。 胚 柱状, 直立或 微弯。 本科为 新世界 和热带 分布, 含 8 属计 300 种.. 云南共 6 属 15 种, 除 龙血树 属外, 
816  云 南植物 志  多 为引种 栽培。 分属 检索表 1 (4) 叶 莲座式 排列或 散生, 肉质或 较厚; 花茎 有叶, 向上渐 小呈苞 片状; 子房 下位。 2 (3) 叶 莲座式 排列; 花辐射 对称; 花序通 常为圆 锥状; 叶肉质 3. 龙 舌兰属 Agave 3 (2) 叶 基生或 散生; 花两侧 对称; 花序 穗状或 总状; 叶较厚 2. 晚 香玉属 Polianthes 4 (1) 叶通常 生于茎 上部或 顶端, 稀 基生或 散生于 茎上, 非肉质 (除 虎尾兰 Sansevieria 稍带肉 质); 子房 上位。 5 (10) 茎 多少木 质化, 常能 增粗, 上有近 环状的 叶痕; 叶 通常聚 生于茎 上部或 顶端; 一般 为圆锥 花序, 少 有总状 花序。 6 (7) 叶 坚挺, 顶端有 明显变 为黑色 的刺; 花大, 花被片 离生, 长 3 — 4 厘米 … 1. 丝兰属 Yucca 7 (6) 叶 顶端通 常不具 明显变 为黑色 的刺; 花 较小, 花被 片不同 程度地 合生, 长 5 — 25 毫米。  8 (9) 叶柄 10 — 30 厘米或 更长; 子房每 室具多 个胚珠 4. 朱蕉属 Cordyline 9 (8) 叶柄长 1 一 6 厘 米或不 明显; 子房 每室具 1 一 2 粒胚珠 5. 龙 血树属 Dracaena 10 (5) 茎 草质, 不 为上述 情形; 叶基生 或生于 茎上, 淡绿 色而有 深绿色 斑纹; 花序 通常不 为圆锥 花序 6. 虎 尾兰属 Sansevieria  1. 丝兰属 Yucca L. 茎 很短或 长而木 质化, 常有 分枝。 叶近簇 生于茎 或枝的 顶端, 条状 披针形 至长条 形, 常 厚实、 坚挺而 具刺状 顶端, 边缘有 细齿或 作丝裂 (丝兰 名称由 此而来 )。 花序总 状或 圆锥状 从叶丛 抽出; 花 球形至 钟状, 白 色或淡 绿色, 花被片 6, 离生 或基部 合生; 雄蕊 6, 短于花 被片, 花丝 肉质, 花药 较小, 箭形, 丁字状 着生; 子房 上位, 近短圆 形, 3 室, 花柱 粗厚, 上部常 外弯, 柱头 3 裂。 果实为 不裂或 开裂的 蒴果, 或为 浆果。 种子 多数, 扁平, 薄, 常 具黑色 种皮。 约 40 种, 主 要分布 于美国 中部至 墨西哥 和加勒 比'。 我国 有引种 栽培。 我 省栽培 2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茎很 短或不 明显; 叶先 端具一 硬刺, 边 缘有许 多弯曲 的丝状 纤维; 花 白色, 花 被片长 3 — 4 1. ^= Y. smalliana 2 (1) 短茎 明显; 叶先 端具短 尖头, 叶边 全缘, 老 时有少 量丝状 纤维; 花浅 绿色至 红色, 花被片 长 7—8 厘米 2. 凤 尾丝兰 Y. gloriosa  1. 丝兰 洋波萝 (浙江 )  • 中国 植物志 (1980) 记 载产中 美洲, 但据 K. Kubitzki (1998) 的 资料, 中美洲 的材料 可能是 引种栽 培者。 
龙 舌兰科  817  Yucca smalliana Fern. (1944); 中国 植物志 (1980). Yucca filamentosa J. K. Small (1933), non L. 茎很 短或不 明显。 叶近 莲座状 簇生, 坚硬, 近剑 形或长 条状披 针形, 长 25 — 60 厘 米, 宽 2. 5 — 3 厘米, 先 端具一 硬刺, 边缘 有许多 稍弯曲 的丝状 纤维。 花葶 高大而 粗壮; 花近 白色, 下垂, 排 成狭长 的圆锥 花序, 花序轴 有乳突 状毛; 花被 片长约 3 — 4 厘米; 花 丝有疏 柔毛; 花柱长 5 — 6 毫米。 秋季 开花。 原产 北美东 南部。 我省各 地偶见 栽培, 供 观赏。 2. 凤 尾丝兰 图版 176: 1—3 Yucca gloriosa L. (1753); 图鉴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80) , in nota. 灌木, 短茎 明显, 有 时高达 3 米。 叶 剑状, 长 60 — 80 厘米, 宽 6 — 4 厘米, 硬直, 先 端具短 尖头, 光滑, 近 扁平, 幼时常 具脱落 的齿状 结构, 老时叶 缘有少 量丝状 纤维, 全缘。 花 多数, 下垂, 浅 绿色至 红色, 直径 7. 5 — 10 毫米; 花被长 7 — 8 厘米。 果 下垂, 6 棱, 不 开裂, 直径 5 — 6. 5 厘米。 原产 北美东 部和东 南部, 我 省各地 栽培供 观赏, 此 外偶见 栽培的 还有弯 叶丝兰 Y. recurvifoliaSalisb. ,与凤 尾丝兰 相近, 但 此种叶 下弯, 果直立 (凤尾 丝兰叶 直立或 平展, 果下垂 ); 千 手丝兰 Y. aloifolia L. 和凤 尾丝兰 相近, 但叶缘 粗糙, 有刺状 细齿, 子房 基部有 短柄, 可以 区别。 2. 晚 香玉属 Polianthes L. 多年生 草本。 具 块状根 状茎。 叶 线形, 禾 草状, 基 生或散 生于花 莲上, 向上 渐小呈 苞 片状。 总 状花序 或穗状 花序; 花 白色; 花被管 细长而 弯曲, 花被裂 片短, 近似; 雄蕊 着生于 花被管 中部, 内藏, 花丝 丝状, 很短, 花药 线形, 直立, 背着; 子房 下位, 3 室, 每室具 有胚珠 多数, 花柱 细长, 柱头 3 裂。 蒴果卵 球形, 顶端 有宿存 花被; 种子稍 扁 约 13 种, 原产墨 西哥。 我国引 入栽培 1 种, 云 南也有 栽培。 1. 晚香玉 (植 物名实 图考) Polianthes tuberosa L. (1753); Beiley (1954); 广州 植物志 (1956); 北京 地区植 物志 (1975); 图鉴 (1976)、 江苏 植物志 (1977 广; 中国 植物志 (1985); Mckean (1986). Funkia argyi Levi. (1906) . 多年生 草本, 高可达 1 米。 具 块状根 状茎。 莲 直立, 不 分枝。 基生叶 6 — 9 枚 族生, 线形, 长 40 — 60 厘米, 宽约 1 厘米, 先 端尖, 深 绿色, 花莲 上的叶 散生, 向上 渐小呈 苞 片状。 穗 状花序 顶生, 每苞片 内常有 2 花, 苞片 绿色; 花乳 白色, 浓香, 长 3. 5 — 7 厘米; 花 被管长 2. 5 — 4. 5 厘米, 基部稍 弯曲, 花被裂 片彼此 近似, 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1.2 — 2 厘米, 钝头; 雄蕊 6, 着生 于花被 管中, 内藏; 子房 下位, 3 室, 花柱 细长, 柱 头 3 裂。 蒴果卵 球形, 顶端 有宿存 花被; 种子 多数, 稍扁。 花期 7 — 9 月。 原产墨 西哥; 我省各 地引种 栽培供 观赏; 花可 提取芳 香油, 供制 香料。 
818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76 1—3. 凤 尾丝兰 Yucca gloriosa L. , 1 . 花枝, 2. 花序, 3. 果实; 4—9 朱蕉 Cordyline fruticosa L. ' 4. 植株' t 叶, 6. 花序 分枝, 7. 花, 8. 雄蕊, 9. 雌 蕊纵剖 面; 10 — 11 . 虎尾兰 Sansevieria trifasciata Prain var. trifasciata, 10. 植株, 11. 花。 (王 凌绘) 
龙 舌兰科  819  3. 龙 舌兰属 Agave L. 多年生 植物。 无茎或 有极短 的茎。 叶呈 莲座式 排列, 大而 肥厚, 肉质 或稍带 木质, 边缘常 有刺, 顶端 常有硬 尖刺。 花 茎粗壮 高大, 具 分枝; 花 通常排 列为大 型稠密 的顶生 穗 状花序 或圆锥 花序, 有些 种类每 年或隔 年开花 一次, 另 一些种 类只开 花结果 一次, 开 花后便 死亡; 花被 管短, 花 被裂片 6, 狭而 相似; 雄蕊 6, 着生于 花被管 喉部或 管内; 花丝 细长, 常伸 出于花 被外, 花 药丁字 着生; 子房 下位, 3 室, 每室 有胚珠 多数, 花柱 线形, 柱头 3 裂。 蒴 果长椭 圆形, 每室 有胚珠 多数, 室背 3 瓣 开裂; 种子 多数, 薄而扁 平, 黑色。 约有 300 多种, 原产 西半球 干旱和 半干旱 的热带 地区, 尤以 墨西哥 的种类 最多; 我 省引 种栽培 多种, 其中 比较重 要的有 3 种。 本属 植物经 济价值 较大, 有些种 类的纤 维通称 龙舌兰 麻类, 是 世界著 名的一 类纤维 植物; 有些种 类还含 有<^ 体阜 苷元, 是生 产留体 类激素 的重要 原料; 另一 些种类 栽培供 观赏。 分种 检索表 1 (2) 叶 缘无刺 或偶而 具刺, 叶 剑形, 宽约 10 厘米, 挺直; 花后 通常不 结实而 产生大 量珠芽 …… 1. 剑麻 sisalana 2 (1) 叶缘 具刺。 3 (4) 茎短 或近于 无茎; 叶 较大, 长 1 一 2 米, 宽 15 — 20 厘米 2. 龙舌兰 A. americana 4 (3) 较 老植株 具明显 的茎, 茎长 25 — 50 厘米; 叶 较小, 长 45 — 60 厘米, 宽 6 — 7. 5 厘米 3. 狭叶 龙舌兰 A. angustifolia 1. 剑麻 (中国 种子植 物科属 辞典) 图版 177: 1-8 疲萝麻 (种 子植物 名称) Agave sisalana Perrine (1838), ex Engelm. (1875); Drumm. et Prain (1906); Treleose (1913); Berger (1915); Backer et Bakh. f. (1968)* ; 海南 植物志 (1977)*; Hara (1978); 中国 植物志 (1985). 多年生 植物; 茎 粗短。 叶呈 莲座式 排列, 开花 之前, 一 株剑麻 通常可 产叶约 200 — 250 枚, 叶 刚直, 肉质, 剑形, 初被 白霜, 后渐 脱落而 呈深蓝 绿色, 通常长 1 一 1.5 米, 最 长可达 2 米, 中 部最宽 10 — 15 厘米, 表 面四, 背 面凸, 叶 缘无刺 或偶尔 具刺, 先端 有 1 硬 尖刺, 刺红 褐色, 长 2 — 3 厘米。 圆 锥花序 粗壮, 高可达 6 米; 花黄 绿色, 有浓 烈的 气味; 花梗长 5 — 10 毫米; 花 被管长 1.5 — 2. 5 厘米, 花 被裂片 卵状披 针形, 长 1.2 — 2 厘米, 基部宽 6 — 8 毫米; 雄蕊 6, 着 生于花 被裂片 基部, 花丝 黄色, 长 6 — 8 厘 米, 花药长 2.5 厘米, 丁字形 着生; 子房 下位, 长 圆形, 长约 3 厘米, 3 室, 胚珠多 数, 花拄 线形, 长 6 — 7 厘米, 柱头稍 膨大, 3 裂。 葫果长 圆形, 长约 6 厘米, 宽 2— 2.5 厘米。 剑麻开 花年限 因环境 条件、 栽 培技术 而异, 正常情 况下, 一般 6 — 7 年生的 
820  云南 植物志  植 株便可 开花, 花期 多在秋 冬间, 若生长 不良, 花 期也可 延迟, 开 花和长 出珠芽 后植株 便 死亡, 通常 花后不 能正常 结实, 靠 生长大 量的珠 芽进行 繁殖。 原产墨 西哥; 我省各 地引种 栽培。 剑 麻为世 界有名 的纤维 植物, 所 含硬质 纤维品 质最为 优良, 具有 坚初、 耐腐、 耐 碱、 拉 力大等 特点, 供制海 上舰船 绳缆、 机器 皮带、 各种 帆布、 人 造丝、 高 级纸、 鱼 网、 麻袋、 绳索等 原料; 植株含 留体皐 昔元, 又是制 药工业 的重要 原料。 2. 龙舌兰 (种 子植物 名称) Agave americana L. (1753); Baker (1888); Beiley (1949); 北 京地区 植物志 (1975); 图鉴 (1976); 海南 植物志 (1977); 江苏 植物志 (1977 广;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2a. 龙舌兰 (原 变种) var. americana 多年生 植物。 叶呈 莲座式 排列, 通常 30 — 40 枚, 有时 50 — 60 枚, 大型, 肉质, 倒 披针状 线形, 长 1 一 2 米, 中部宽 15 — 20 厘米, 基部宽 10 — 12 厘米, 叶 缘具有 疏刺, 先端有 1 硬 尖刺, 刺暗 褐色, 长 1.5 — 2. 5 厘米。 圆 锥花序 大型, 长达 6 — 12 米, 多分 枝; 花黄 绿色; 花被 管长约 1.2 厘米, 花被 裂片长 2. 5 — 3 厘米; 雄蕊 长约为 花被的 2 倍。 蒴果长 圆形, 长约 5 厘米。 开花 后花序 上生成 的珠芽 极少。 原 产美洲 热带; 我 国华南 及西南 各省区 常引种 栽培, 在云南 已逸生 多年, 且 目前在 红河、 怒江、 金沙江 等的干 热河谷 地区以 至昆明 均能正 常开花 结实。 叶纤 维供制 船缆、 绳索、 麻 袋等, 但 其纤维 的产量 和质量 均不及 剑麻; 总留 制阜昔 元含量 较高, 是生产 gl 体激 素药物 的重要 原料; 温室常 盆栽供 观赏。 2b. 金边 龙舌兰 (原 变种) 黄边 龙舌兰 var. marginata Trel. (191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Agave americafia L. var. variegata Nochols ; 图鉴 (1976), in nota;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叶边缘 金色。 栽培供 观赏, 亦可供 纤维和 药用。 常见 栽培观 赏的还 有银边 龙舌兰 A. angusti folia Haw.cv. ' Marginata ' , 与 金边龙 舌兰的 区别为 叶边为 银色。 3. 狭叶 龙舌兰 (拉 汉种 子植物 名称) Agave rigida Mill. (176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Agave augusti folia Haw. (1812); Berger (1915); 图鉴 (1976)*; Hara (1978); 中国 植物志 (1985). 多年生 植物。 较 老植株 具明显 的茎, 茎高 25 — 50 厘米。 叶呈 莲座式 排列, 肉质, 剑形, 淡 绿色, 有时 杂色, 长 45 — 60 厘米, 宽 6 — 7. 5 厘米, 边缘有 小刺状 锯齿, 先端 有 1 尖 硬刺, 刺呈暗 褐色, 长 1.2 — 1.5 厘米。 圆锥花 序长达 5 — 7 米, 有少数 分枝; 花 长约 5 厘米; 花被 管短, 花 被裂片 6; 雄蕊 6, 着生于 花被管 喉部, 花丝 线形, 伸出于 花被裂 片外; 子房 下位, 3 室, 花 柱长, 柱头 头状。 蒴果近 球形, 3 裂, 具柄, 顶端具 
图 版 177 1—8. 剑麻 Agave sisalana Perrine, 1. 植株 下部, 2. 花序, 3. 叶片 先端, 4. 花 7. 花柱及 柱头, 8. 心皮横 切面。 (王 凌绘)  花纵 剖面, 6. 雄蕊, 
822  云 南植物 志  短喙。 生 命周期 相当于 剑麻。 原产 美洲; 我省各 地引种 栽培。 供制 船缆、 绳索、 麻袋、 造 纸等的 原料; 亦为常 见的庭 园或温 室栽培 植物, 供观 赏, 在狭叶 龙舌兰 所含的 总阜苷 元中的 替告阜 昔元的 含量占 600/ 。左右 (替 告皂 昔元是 合成蛋 白 同化 激素药 物等的 留 体原料 ) 。 近 年从非 洲引进 的龙舌 兰麻杂 交品种 11648 号 (简 称东 1 号), 为东 非剑麻 试验站 用 蓝剑麻 A. amaniensis Trelease et Nowell (父本 ) 与狭叶 龙舌兰 A. angustifolia Haw. (母本 ) 杂交 而成的 杂种。 其特征 是植株 有茎, 茎高 1 米 以上, 叶长 1 一 1.2 米, 宽 10 — 15 厘米, 叶缘无 刺或基 部偶尔 具刺。 自 1963 年引 入我国 南方有 关省区 试栽以 初步 证明, 越 冬情况 良好, 具有一 定抗寒 能力, 且优质 高产, 是较有 发展前 途的新 品种。 4. 朱蕉属 Cordyline Comm. ex Juss. * 乔 木状或 灌木状 植物。 茎多少 木质, 常单生 或稍有 分枝, 上部 有环状 叶痕。 叶常聚 生 于枝的 上部或 顶端, 有柄或 无柄, 基部 抱茎。 圆锥 花序生 于上部 叶腋, 大型, 多分 枝; 花梗 短或近 于无, 关 节位于 顶端; 花 被圆筒 状或狭 钟状, 花被片 6, 下部合 生而形 成 短筒; 雄蕊 6, 着 生于花 被上, 花药 背着, 内向 或侧向 开裂; 子房 上位, 3 室, 每室 具 4 至多数 胚珠, 花柱 丝状, 柱 头小。 紫果 _具1 至多颗 种子。 约 15 种, 分 布于大 洋洲、 亚洲南 部和南 美洲。 我省有 2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灌木, 高 1 一 3 米, 叶长圆 形至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25 — 50 厘米, 宽 5 — 10 厘米; 花淡 红色, 青紫色 至黄色 1. 朱蕉 C. fruticosa 2 (1) 灌木, 高达 5 米, 叶细 而长, 长可达 61.2 厘米, 宽达 2.54 厘米; 花 淡紫色 2. 细 叶朱蕉 C. stricta 1. 朱蕉 图版 176: 4-9 铁树 (岭南 杂记, 植物名 识图考 ), 牙竹麻 (西双 版纳) Cordyline fruticosa (L. ) A. cheval. (1919); 图鉴 (1976); 海南 植物志 (1977); 中国 植物志 (1980). Convallaria fruticosa Linn. (1754) ; Asparagus terminal is Linn. (1762); Dracae- na ferrea Linn. (1767); Sims in Curtis' s (1819) ; Cordyline terminalis (Linn. ) Kunth var. ferrea (Linn. ) Baker (1873); Hook. f. (1802); C. H. Wright (1903); Gagnep. in Lecomte (1934); Aletris chinenesis Lam. (1788); Cordyline terminalis ( L. ) Kunth  • 目前该 属的系 统位置 通常为 Lomandraceae 下 被排在 科尾的 一属, 见 "A. Takhtajan (1997); K. Kubitzki (1998)" 的 系统学 资料。 
龙 舌兰科  823  (1820); Baker (1873); Gagnep. in Lecomte (1934). 灌 木状, 直立, 高 1 一 3 米。 茎粗 1 一 3 厘米, 有时稍 分枝。 叶聚生 于茎或 枝的上 端, 长圆 形至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25 — 50 厘米, 宽 5 — 10 厘米, 绿色 或带紫 红色; 叶柄 有槽, 长 10 — 30 厘米, 基部 变宽, 抱茎。 圆锥 花序长 30 — 60 厘米, 侧枝 基部有 大的複 片, 每 朵花有 3 枚 苞片; 花淡 红色、 青 紫色至 黄色, 长约 1 厘米; 花 梗通常 很短, 较少 长达 3 — 4 毫米; 外 轮花被 片下半 部紧贴 内轮而 形成花 被筒, 上半 部在盛 开时外 弯或反 折; 雄蕊生 于筒的 喉部, 稍短于 花被; 花柱 细长。 花期 11 月 至次年 3 月。 我省 区常见 栽培, 供 观赏。 原产我 国南方 热带, 今 广泛栽 种于亚 洲温暖 地区。 花、 叶、 根 人药, 能 凉血、 止血, 散瘀、 镇痛; 广 西民间 用来治 咯血、 尿血、 菌痢 等症。 2. 细 叶朱蒸 Cordyline stricta Endl. (183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灌 木状, 直立, 具 1 或数 条纤细 的茎。 茎 高可达 5 米多, 但通常 较短, 有时 具有分 枝。 叶 密生, 长达 61.2 厘米, 宽达 2.54 厘米, 绿 色或紫 褐色。 花淡 紫色。 原 产热带 澳洲。 我 省各地 栽培供 观赏。 5. 龙 血树属 Dracaena Vand. ex L. * 乔 木状或 灌木状 植物。 茎多少 木质, 有髓和 次生形 成层, 常具 分枝。 叶 剑形、 倒披 针形 或其他 形状, 有时较 坚硬, 常聚生 于茎或 枝的顶 端或最 上部, 无柄或 有柄, 基部抱 茎, 中脉明 显或不 明显。 总状 花序、 圆锥 花序或 头状花 序生于 茎或枝 顶端; 花 被圆筒 状、 钟 状或漏 斗状, 花被片 6, 不同 程度地 合生; 花梗有 关节; 雄蕊 6; 花丝着 生于裂 片 基部, 下部贴 生于花 被筒, 花药 背着, 常丁 字状, 内向 开裂; 子房 上位, 3 室, 每室 1 一 2 枚 胚珠, 花柱 丝状, 柱头 头状, 3 裂。 装果近 球形, 具 1 一 3 颗 种子。 约 40 种, 分布于 亚洲和 非洲的 热带与 亚热带 地区。 我省有 6 种。 分种 检索表 1 (4) 叶簇 生于茎 或枝的 顶端, 互相 套迭; 叶片 剑形或 带形, 向 基部稍 变窄, 变窄 部分的 宽度至 少达最 宽部分 的一半 以上, 无柄; 花 较短, 长在 1 厘米 以下; 花丝 扁平, 近 条形。 2 (3) 花序 轴具乳 突状短 柔毛; 花丝有 红棕色 疣点; 叶基部 和茎、 枝顶 端常带 红棕色 (含 红色树 月 I 即血竭 ); 生于石 灰岩上 1. 剑叶 龙血树 D. cochinchinensis 3 (2) 花 序轴无 毛或近 无毛; 花丝无 疣点; 叶基部 和茎、 枝顶 端不带 红色; 生 于一般 土壤上 …… 2. 小花龙 血树 D. cambodiana 4 (1) 叶生 于茎或 枝的上 部或近 顶端, 各叶之 间有一 定距离 (即 茎或 枝生叶 部分不 完全为 叶基部 所覆盖 ); 叶片 条状倒 披针形 至狭椭 圆形, 向基 部明显 变窄成 柄或近 柄状, 后 者宽度 不到叶 片最宽 部分的 1/3; 花 较长, 长在 1.5 厘米 以上; 花丝 丝状。  • 目前的 系统如 K. Kubitzki (1998) 等一 般采用 J. J. Bos (1992) 的 观点, 将 Dracaena 视为独 立的龙 血树科 Dracaenaceae。 在此我 们沿用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中 使用的 系统, 将 该厲置 于龙舌 兰-科 Agavaceae 之下。 
824  云南 植物志  5 (8) 大灌 木或乔 木状; 花排 成圆锥 花序; 花梗长 7 — 10 毫米或 更长。 6 (7) 叶长达 20 — 30 (-45) 厘米, 宽达 1.5 — 3 (-5.5) 厘米, 条 状倒披 针形; 花 冠绿白 色或淡 黄色; 浆果顶 端不具 小尖头 和三棱 3. 长花 龙血树 D. angustifolia 7 (6) 叶长达 45 — 90 厘米, 宽达 4 一 6 厘米, 剑形; 花 冠淡紫 红色; 浆果 顶端具 4 个 小尖头 和三棱 4. 勒 腊龙血 树 D. menglaensis 8 (5) 灌 木状, 花排 成总状 花序; 花梗长 3 — 10 毫米。 9 (10) 植 株小灌 木状, 高不足 1 米; 花序不 分枝, 长约 15 厘米; 花梗长 3 — 4 毫米, 关节位 于上部 5. 矮龙 血树 D. terniflora 10 (9) 植株灌 木状, 高达 5 米; 花序具 分枝, 长 30 — 60 厘米; 花梗长 8 — 10 厘米, 关节位 于中部 以上 6. 河口 龙血树 D. hokouensis 1. 剑叶 龙血树 (中 国植 物志) 柬埔寨 龙血树 (植 物学报 ), 岩棕 (云南 ), 埋嘆筛 (西双 版纳傣 语), 雅波德 (基 诺族语 ), 来筛 (谖尼 族语) Dracaena cochinchinensis (Lour. ) S. C. Chen. (1980);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Aletris cochinchinensis Lour. ( 1790 ) ; Dracaena loureiri Gagnep. in Lecomte (1934) ; Pleomele cochinchinensis (Lour.) Merr. ex Gagnep. in Lecomte (1934), comb, nud. ; Dracaena cambodiana auct. non Gagnep. : 单勇, 植 物学报 (1973). 乔 木状, 高可达 5 — 15 米。 茎 粗大, 常不 分枝, 树皮灰 白色, 光滑, 老干皮 部灰褐 色, 片状 剥落, 幼枝 有环状 叶痕。 叶聚生 在茎、 分枝 或小枝 顶端, 互相 套迭, 剑形, 薄 革质, 长 50 — 100 厘米, 宽 2 — 5 厘米, 向基 部略变 窄而后 扩大, 抱茎, 无柄。 圆锥花 序长 40 厘米 以上, 花 序轴几 无毛; 花每 2 — 5 朵 簇生, 乳 白色; 花梗长 3 — 6 毫米, 关 节 位于近 顶端; 花 被片长 6 — 8 毫米, 下部约 1/4 一 1/5 合生; 花丝 扁平, 宽约 0.6 毫 米, 上部有 红棕色 疣点, 花 药长约 1.2 毫米; 花柱 细长。 漿果 直径约 8 — 12 毫米, 橘黄 色, 具 1 一 3 颗 种子。 花期 3 月, 果期 7 — 8 月。 产于 金平、 孟连、 普洱、 镇康和 景洪; 生 于海拔 950 — 1700 米 的石灰 岩上, 是耐 旱、 嗜^ 的 树种, 有 时可形 成优势 树种。 亦 见于广 西南部 (富头 圩)。 越 南和老 挝也有 分布。 本种在 叶基部 和茎、 枝受伤 处常溢 出少量 红棕色 液汁, 花序轴 密生乳 突状短 柔毛, 很容易 识别。 本 种茎和 枝可提 取中药 "血 竭"。 "血 竭" 又名 "麒麟 血", 是 止血、 活血、 生肌、 行气等 常用的 要药。 2. 小花 龙血树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海南 龙血树 (中国 植物志 ), 郭金帕 (西双 版纳傣 语), 山海带 (广西 ), 达歹 (海 南黎 族语) Dracaena cambodiana Pierre ex Gagnep. in Lecomte ( 1934) ; 海南 植物志 (1977);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图 版 178 1—10. 长花 龙血树 Dracaena angustifolia Roxb. , 1. 植株, 2. 叶, 3. 花序一 部分, 4. 花, 5. 花冠 展幵, 6. 雄 蕊, 7. 雌蕊, 8. 子房横 切面, 9. 果序一 部分, 10. 子房纵 切面。 (王 凌绘) 
826  云南 植物志  Pleomele cambodiana (Gagnep. ) Merr. et Chen ( 1940) . 乔 木状, 高在 3 — 4 米 以上。 茎多 分枝, 树 皮带灰 褐色, 幼枝有 密环状 叶痕, 叶聚 生 于茎、 枝 顶端, 几 乎互相 套迭, 剑形, 薄 革质, 长达 70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向基 部略变 窄而后 扩大, 抱茎, 无柄。 圆锥花 序长在 30 厘米 以上; 花序轴 具毛; 花每 3 — 7 朵 簇生, 绿白 色或淡 黄色; 花梗长 5 — 7 毫米, 关节位 于上部 1/3 处; 花 被片长 6 — 7 毫 米, 下部约 1/4 一 1/5 合生成 短筒; 花丝 扁平, 宽约 0.5 毫米, 无 红棕色 疣点; 花药长 约 1.2 毫米; 花柱 稍短于 子房。 架果 直径约 1 厘米。 花期 7 月。 产 于云南 孟连、 沧源、 勐腊; 生于林 中或干 燥沙壤 土上。 也分布 于海南 (崖 县、 乐 东)。 越南、 柬埔寨 亦有。 3. 长花 龙血树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78: 1-10 槟榔青 (海南 ), 马 骝萨树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Dracaena angustifolia Roxb. (1832); Baker (1873); Hook. f. (1892); Matsumura et Hay. (1906); Gagnep. in Lecomte (1934); 图鉴 (1976)*; 海南 植物志 (1977)*;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Pleomele angustifolia (Roxb. ) N. E. Brown ( 1914); Merr. ex Groff ( 1923) (1927) ; P. cochinchinensis auct. non Merr. ex Gagnep. : Merr. (1935); Chun ( 1940) . 灌 木状, 高 1 一 3 米, 茎不分 枝或稍 分枝, 有 疏环状 叶痕, 皮 灰色。 叶生于 茎上部 或近 顶端, 彼此 有一定 距离, 条 状倒披 针形, 长 20 — 30 (-45) 厘米, 宽 1.5 — 3 (一 5. 5) 厘米, 中 脉在中 部以下 明显, 基部 渐窄成 柄状, 有时 有明显 的柄, 叶柄长 2 — 6 厘米。 圆锥 花序长 30 — 50 厘米; 花序轴 无毛; 花每 2 — 3 朵 簇生或 单生, 绿 白色; 花梗 长 7 — 8 毫米, 关节 位于上 部或近 顶端; 花被圆 筒状, 长 19 一 23 毫米, 花 被片下 部合生 成筒, 筒长 7 — 8 毫米, 裂片长 11 一 16 毫米; 花丝 丝状, 花药长 2 — 3 毫米; 花 柱长为 子房的 5 — 8 倍。 紫 果直径 8 — 12 毫米, 橘 黄色, 具 1 一 2 颗 种子。 花期 3 — 5 月, 果 期 6 — 8 月。 产于 潞西、 景洪、 勐腊和 金平; 生 于海拔 100 — 700 米 的林中 或灌丛 下干燥 的沙土 上。 分 布于海 南岛、 台湾 (高 雄、 台南) C 东南 亚广泛 分布。 4. 勐腊 龙血树 (云 南植物 研究) 图版 179: 1 — 5 • Dracaena menglaensis G. Z. Ye (1992); Flora of China (2000) , in nota. 常绿 灌木。 茎不 分枝, 具杯状 叶痕, 高达 2 — 3. 5 米, 中 部以下 裸露。 叶集 生于茎 中部 以上, 剑形, 革质, 通常 45 — 90 厘 米长, 4 一 6 厘 米宽, 先端 渐尖, 向基部 变狭窄 后扩大 抱茎, 中脉 明显, 无柄。 花序 顶生, 直立, 长 40 — 74 厘米; 花 2 — 23 毫 米长; 花梗长 5 — 6 毫米, 2 — 4 朵 簇生; 小苞片 膜质, 三 角状披 针形, 急尖, 长约 2 毫米; 花 被管 钟状, 5 毫 米长; 花 被裂片 6, 线状披 针形, 约 18 毫 米长, 中部 以上紫 红色, 具 1 脉; 雄蕊 6 枚, 生于花 被裂片 基部, 且与其 对生; 花丝 丝状, 白色, 约 18 毫 毛长, 花 药 黄色, 长约 2 毫米, 宽约 0.8 毫米; 子房 上位, 花柱 较花被 管长。 紫果 球形, 直径约 10 毫米, 顶端具 3 — 4 短 尖头, 具 3 棱, 幼果 绿色, 成熟 果实橙 黄色; 种子 球形, 直径 约 6 毫米。 
龙 舌兰科  827  产勐腊 (模式 标本产 地); 海拔 690 米。 按原描 述本种 与长花 龙血树 相近, 但 叶长达 45 — 90 厘米, 宽达 4 一 6 厘米, 剑形; 花 冠淡紫 红色; 柴果 顶端具 4 个小 尖头, 具三 棱而有 别'。 5. 矮 龙血树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Dracaena teminora Roxb. (1832); Hook. f. (1892); Cooke (1902);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Pleomele terni flora (Roxb. ) Merr. (1942) . 小灌 木状, 高不到 1 米, 具粗厚 的根。 茎不 分枝或 有时稍 分枝, 有疏 的环状 叶痕。 叶 生于茎 上部或 顶端, 彼此 有一定 距离, 椭圆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20 — 30 厘米, 宽 6 — 8 厘米, 中脉稍 明显, 有柄, 柄长 3 — 6 厘米。 总 状花序 顶生, 长约 15 厘米; 花每 1 一 3 朵 簇生, 据记 载长约 2 厘米; 花梗长 3 — 4 毫米, 关 节位于 上部。 莱 果直径 10 — 13 毫米, 具 1 一 3 颗 种子。 花期 不详, 果期 8 月。 产 沧源、 景洪和 勐腊; 生 于海拔 1050 米的密 林下。 也分 布于孟 加拉、 印度 至马来 西亚 C 6. 河口 龙血树 (云 南植物 研究) 图版 179: 6—10 Dracaena hokouensis G. Z. Ye (1992)*; Flora of China (2000). 落 叶常绿 灌木, 茎 单纯, 具环状 叶痕, 通常高 5 米。 叶 常聚生 于中部 以上, 近革 质, 披针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25 — 40 厘米, 宽 6 — 7 厘米, 先端 急尖, 向基 部变狭 窄后扩 大 抱茎, 中脉 明显。 花序 顶生, 长 30 — 60 厘米; 花 白色, 18 — 20 毫 米长; 花梗 8 — 10 毫 米长, 2 — 4 朵 簇生, 关节 在中部 以上; 小苞片 膜质, 披 针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约 2 毫米; 花 被裂片 6, 线状披 针形, 长 10 — 12 毫米, 花被 管长约 8 毫米; 雄蕊 6 枚, 生 于 花被裂 片基部 和裂片 对生, 花丝 白色, 长约 18 毫米, 花药 黄色, 长约 2 毫米, 宽约 0.8 毫米; 子房 上位, 花 柱长于 花被, 柱头 3 裂。 浆果 球形, 直径 15 — 20 毫米, 3 裂, 橘 红色; 种子 球形, 直径约 12 毫米。 产 河口, 屏边, 金平。 模式标 本采自 河口。 本种与 D. helferiana Wall, ex Kurz. 相近, 但花 较小, 长 18 — 20 毫米, 花 梗长达 100 毫米, 关 节位于 中部, 莱果 较大, 直径 15 — 20 毫米 有别。 6. 虎 尾兰属 Sansevieria Thunb. ** 根状茎 粗短、 横走。 叶 基生或 生于短 茎上, 粗厚, 坚硬, 常稍带 肉质, 扁平、 凹陷 或近圆 柱状。 花葶分 枝或不 分枝; 花单生 或几朵 族生, 排成总 状花序 或圆锥 花序; 花梗 有 关节; 花被 下半部 管状, 上 半部有 6 枚 裂片, 裂片常 外卷或 展开; 雄蕊 6, 着 生于花  • 近 期完成 的中国 棺物志 英文版 (2000) 认为, 该种除 叶剑形 而长, 基部完 全包住 节间, 花被裂 片淡紫 红色, 莱果具 3 棱, 顷端 3 — 4 短尖 头外与 D. angustifolia 无异, 将该种 作为长 花龙血 树的存 疑种, 并 认为是 其中粗 壮的代 表 类型。 最新的 K. Kubitzki (1998) 系统 将该属 Sansevieria 并入龙 血树屈 Dracaena 下作为 异名。 
828  云 南植物 志 
露 先树科  829  被管的 喉部, 明显 伸出, 花丝 丝状, 花药 背着, 内向 开裂; 子房 上位, 3 室, 每室 1 枚 胚珠, 花柱 细长, 柱 头小。 紫果 较小, 具 1 一 3 颗 种子。 约 60 种, 主要产 非洲, 少数种 类也见 于亚洲 南部。 我国 有引种 栽培。 1 . 虎尾兰 Sansevieria trifasciata Prain (1903); N. E. Brown (1915); 广州 植物志 (1956); 图鉴 (1976); 海南 植物志 (1977)*;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la. 虎尾兰 (原 变种) (图版 176: 10-11) var. trifasciata 有 横走根 状茎。 叶 基生, 常 1 一 2 枚, 也有 3 — 6 枚成 簇的, 直立, 硬 革质, 扁平, 长 条状披 针形, 长 30 — 70 (-120) 厘米, 宽 3 — 5 (-8) 厘米, 有白绿 色和深 绿色相 间 的横带 斑纹, 边缘 绿色, 向下部 渐狭成 长短不 等的、 有槽 的柄。 花葶高 30 — 80 厘米, 基部 有淡褐 色的膜 质鞘; 花淡 绿色或 白色, 每 3 — 8 朵 簇生, 排 成总状 花序; 花梗长 5 — 8 毫米, 关 节位于 中部; 花被长 1.6 — 2. 8 厘米, 管 与裂片 长度约 相等。 紫果 直径约 7 — 8 毫米。 花期 11 一 12 月。 原 产非洲 西部, 我省 各地有 栽培, 供 观赏。 叶纤维 强初, 可供编 织用。 全株 药用, 云 南傣族 用来治 风湿, 麻木和 跌打。 我 国常见 的栽培 种类还 有柱叶 虎尾兰 S. canalicu- lataCarr. , 叶圆柱 形并有 纵槽, 易于 识别。 lb. 金边 虎尾兰 (变种 ) var. laurentii (De Wildem. ) N. E. Brown (1915); 图鉴 (1976), in nota. 叶有 金黄色 边缘, 易于 识别。 云 南各地 栽培, 供观赏 315. 露 兜树科 Pandanaceae 常绿 乔木, 灌木 或攀缘 藤本, 稀为 草本。 茎 多呈假 二叉式 分枝, 偶呈扭 曲状, 常具 气根。 叶 狭长, 呈 带状, 硬 革质, 3 — 4 列或 螺旋状 排列, 聚生于 枝顶, 叶缘和 背面脊 状突 起的中 脉上有 锐刺; 叶脉 平行; 叶基具 开放的 叶鞘, 脱 落后枝 上留有 密集的 环痕。 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花序 腋生或 顶生, 分枝 或否, 呈 穗状、 头 状或圆 锥状, 有时 呈肉穗 状, 常 为数枚 叶状佛 焰苞所 包围, 佛焰 苞和花 序多具 香气; 花被 缺或呈 合生鳞 片状; 雄 花具 1 至多枚 雄蕊, 花丝常 上部分 离而下 部合生 成束, 每一 束雄蕊 被认为 代表一 朵花, 花药 直立, 基着, 2 室, 纵裂, 无退化 雌蕊或 极少; 无退化 雄蕊或 有不定 数的退 化雄蕊 包 围雌蕊 基部; 花 柱极短 或无, 柱 头形态 多样; 子房 上位, 2 室, 每 室胚珠 1 至 数颗, 胚珠 倒生或 基生于 边缘胎 座上。 果实 为卵球 形或圆 柱状聚 花果, 由 多数核 果或核 果束组 成, 或为紫 果状。 种子 极小, 含 油质胚 乳和微 小的基 生胚。 本科共 3 属, 约 800 种。 广布于 亚洲、 非洲 和大洋 洲热带 地区, 少 数生长 于暖温 带。 我国有 2 属, 10 种, 2 变种, 分布于 台湾、 福建、 广东、 海南、 广西、 贵州、 云南 和西藏 等热带 亚热带 地区; 大多数 为海岸 和沼泽 植物, 在我 国多散 生热带 至南亚 热带森 
830  云 南植物 志  林中, 为东 半球热 带特征 植物。 云南有 1 属 2 种。 1. 露 究树属 Pandanus Linn. f. 常绿 乔木或 灌木, 直立, 分 枝或不 分枝; 茎 常具气 生根; 少 数为地 上茎极 短的草 本。 叶常 聚生于 枝顶; 叶片 革质, 狭长呈 带状, 边缘及 背面沿 中脉具 锐刺, 无柄 具鞘。 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无 花被; 花序 穗状、 头 状或圆 锥状, 具佛 焰苞; 雄花 多数, 每花雄 蕊 多数; 雌花 无退化 雄蕊, 心皮 1 至 多数, 有 时以不 定数的 联合而 成束; 子房 上位, 1 至 多室, 每 室胚珠 1, 着 生于近 基底胎 座上。 果实为 1 或大 或小、 圆球形 或椭圆 形的聚 花果, 由多数 木质、 有 棱角的 核果或 核果束 组成; 宿 存柱头 头状、 翅状 或马蹄 状等。 本属约 600 种, 分布于 东半球 热带, 个 别种分 布至亚 热带。 我国有 8 种, 产 福建、 台湾、 广东、 海南、 广西、 贵州、 云南、 西 藏等省 区的季 雨林、 雨林等 热带、 亚 热带地 区。 云南有 2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核果束 1 或 2 室, 每一核 果顶端 的宿存 柱头呈 二歧分 叉刺状 … 1. 分叉 露究树 P. furcatus 2 (1) 核果束 5 — 12 室, 每一核 果顶端 的宿存 柱头非 二歧分 叉刺状 2. 露究树 P. tectorius 1. 分叉 露究树 图版 180: 1—5 野菠萝 (西 畴, 屏边, 金平, 西双版 纳), 山菠萝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Pandanus furcatus Roxb - (1814), nom. nud. , (1832); Mig. (1854), (1855); Balf. f. (1878); Hook. f. (1893); Warbg. in Engl. (1900); C. H. Wright (1903); Check list Hong Kong PI. ( 1975); 图鉴 ( 197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2 广. Pandanu urophyllus Hance (1868); Groff (1931) 常绿 乔木, 高 7 — 12 米。 常于茎 端二歧 分枝, 具粗壮 气根。 叶 聚生于 茎端; 叶片革 质, 带状, 长 1 一 4 米, 宽 3 — 10 厘米, 先 端内凹 变窄, 具三棱 形鞭状 尾尖, 边 缘具较 密的细 锯齿状 利刺, 刺 上弯, 贴俯 叶缘, 背 面沿中 脉具较 稀疏而 上弯的 利刺, 中 脉两边 各有 1 明显 凸出的 侧脉。 雌雄 异株; 雄 花序由 若干穗 状花序 组成, 穗状 花序金 黄色, 圆 柱状, 长 10 — 15 厘米, 其 下佛焰 苞长达 1 米, 宽约 10 厘米; 雄花 多数, 雄蕊常 3 — 5 枚 簇生于 花丝束 顶端, 花药 线形, 长约 5 毫米, 药隔顶 端具长 而弯的 芒尖; 雌 花序头 状, 佛焰苞 多数; 心皮 1, 稀为 2, 柱头 呈二歧 刺状而 弯曲。 聚 花果椭 圆形, 红 棕色; 外果 皮肉质 而有香 甜味; 核果或 核果束 骨质, 顶端部 分突出 呈金字 塔状, 1 一 2 室, 宿 存柱头 呈二歧 刺状。 花期 8 月。 产于 西畴, 屏边, 金平, 西 双版纳 等地; 生于 林下, 灌木 丛林。 分布于 广东、 广西 和西藏 南部。 锡金至 中南半 岛也有 分布。 叶 可用于 编制, 根可 药用。 2. 露究树 图版 180: 6—7 老莲 (西 双版纳 ), 露兜簕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露 免树科  831  图 版 180 1-5. 分叉 露究树 Pandanus furcatus Roxb. , 1. 植株 上部, 2. 聚 花果, 3. 叶子, 4. 核果, 柱头 二歧, 5. 核果 (纵切 ); 6—7. 露先树 P. tectorius Soland, 6. 聚 花果, 7. 气 生根。 (谢 焱绘) 
832  云 南植物 志  Pandanus tectorius Soland. in Perkins ( 1773); Warb. in Engl. ( 1900); Merr. (1927), (1930); Martelli in lecomte (1937); 广州 植物志 (1955); 图鉴 (1976)*; 海 南 植物志 (197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2)*. P . ordoratissimus auct. non Linn. f. : C. H. Wright ( 1903) . ' 常绿 分枝灌 木或小 乔木, 常左右 扭曲, 气 根不分 枝或多 分枝。 叶 簇生于 枝顶, 三行 紧密 螺旋状 排列, 条形, 长达 80 厘米, 宽 4 厘米, 先 端渐狭 成一长 尾尖, 叶缘 和背面 中 脉均有 粗壮的 锐刺。 雄 花序由 若干穗 状花序 组成, 每一 穗状花 序长约 5 厘米; 佛焰苞 长披 针形, 长 10 — 26 厘米, 宽 1.5 — 4 厘米, 近 白色, 先端 渐尖, 边缘和 表面隆 起的中 脉上 具有细 锯齿; 雄花 芳香, 雄 蕊常为 10 余枚, 多达 25 枚, 着生 于长达 9 毫米 的花丝 束上, 呈总状 排列, 分离花 丝长约 1 毫米, 花约 条形, 长 3 毫米, 宽 0.6 毫米, 基着 药, 药基 心形, 药隔 顶端延 长的小 尖头长 1 一 1.5 毫米; 雌花序 头状, 单生于 枝顶, 圆 球形; 佛焰苞 多枚, 乳 白色, 长 15 — 30 厘米, 宽 1.4 一 2. 5 厘米, 边缘具 疏密相 间的细 锯齿, 心皮 5 — 12 枚合为 一束, 中下部 联合, 上部 分离, 子房 上位, 5 — 12 室, 每室有 胚珠 1 颗。 聚花 果大, 向下 悬垂, 由 10 — 80 个 核果束 组成, 圆球 形或长 圆形, 长达 17 厘米, 直径约 15 厘米, 幼果 绿色, 成 熟时橘 红色; 核果 束倒圆 锥形, 高约 5 厘米, 直 径约 3 厘米, 宿存柱 头稍凸 起呈乳 头状、 耳 状或马 蹄状。 花期 1 一 5 月 。 产于 思茅; 生于 沟边或 栽培于 庭院, 海拔约 850 米。 分布于 福建、 台湾、 广东、 海 南、 广西、 贵州等 省区。 亚洲 热带、 澳大 利亚南 部也有 分布。 
附 录 (ADDENDA) 大花 蜂蜞菊 (新 变种) Wedelia wallichii Lees. var. megalantha H. Chuang , var. no v. Differta var. vuallichii Lees, calathiis majoribus , 2 — 3cm diam. , ligulis 1 ― 1.4cm longis , involucris 1.5 ― 2cm diam. , pappis 2, subaequilongis, ad 3mm longis. Yunnan (云南 ): Yansha (砚山 ), C. W. Wang (王 启无) 84821; Funing (富 宁), C. W. Wang 89421 , Wenshan Exp. (文 山组) 65—74; Xichou (西畴 ), K. M. Feng (冯 国楣) 11709, H. T. Tsai (蔡 希陶) 58 — 8475, S. Z. Wang (王 守正) 622; Qiubei (丘北 ), S. K. Wu (武 素功) 61_3780 (Typus! KUN). Guangxi (广西 ): Lingui (临桂 ), S. Q. Zhong (钟 树权) A60110; Yangshuo (阳朔 ), S. Q. Zhong A60804; Pingle (平乐 ), S. Q. Zhong A60849; Xingan (兴 安), Z. Z. Chen (陈 照宙) 51622. 片 马橐吾 (新种 ) Ligularia pianmaensis Y. L. Chen, sp. nov. Species L . chimiliensi C. C. Chang af finis, sed calathiis paucis , bracteis foliaceis ovatis 10 ― 55mm longis , 5 ― 25mm latis differt. Yunnan (云南 ): Lushui (^^水), alt. 3600m, in fissuris rupium, Aug. 15, 1964, S. K. Wu (武 素功) 8415 (Typus! KUN) 麻栗坡 兔儿风 (新 变种) Ainsliaea pingbianensis Y. C. Tseng var. malipoensis H. Chuang , var. nov. Ainsliaea pingbianensis Y. C. Tseng in Acta Phytotax. Sinica 31 (4): 365. 1993. excl. type. A var. pingbianensi Y. C. Tseng differt calathiis 5-flosculis omnino cleistogamis , coroUis circ. 5mm longis, involucris 5 ― 7mm diam. , phyllariis exterioribus 3 一 4mm longis interioribus 15 ― 17mm longis, omnino dorso fulvivillosis, achaeniis conspicue 8 costatis. Yunnan (云南 ): Malipo (麻栗 坡), K. M. Feng (冯 国楣) 12790 (Typus! KUN); Hekou (河口 ), W. S. Lau (刘 伟心) 634. 贡山 兔儿风 (新种 ) Ainsliaea gongshanensis H. Chuang , sp. nov. Species af finis A . pingbianensi Y. C. Tseng , sed plant is gracilibus foliis basal i bus minoribus, caulinis 3 —— 7 subulatis minutissimis, calathiis minoribus, involucris 2 —— 3mm di- 
834  云南 植物志  am. , phyllariis purpureis dif f ert . Yunnan (云南 ): Gongshan (贡山 ), Dulongjian Exp. (独龙 江队) 797, 1522, 3271 (Typus! KUN). 中甸 兔儿风 (新种 ) Ainsliaea fulvioides H. Chuang , sp. nov. Species A - fulvipi J. F. Jeffr. similis, a qua differt floribus biformatis ( cleistogamis et chasmogamis) , chasmogamis brevissimis papposis. Yunnan (云南 ): Zhongdian (中甸 ) K. M. Feng (冯 国楣) 1823 (Typus! KUN) , Zhongdian Exp. (中 甸队) 1160, 63—2873; Lijiang (丽江 ), R. L. Xiong et al. (熊若 莉等) 610210, A. L. Chang et al. (张敖 罗等) 100938; Yangbi (漾擤 ), Zhongdian Exp. 63 ― 4166. 禿果 兔儿风 (新 变种) Ainsliaea fulvioides H. Chuang var. glabriachenia H. Chuang, var. nov. Ainsliaea reflexa auct. non Merr. : Vascular Plants of The Hengduan Mountains Vol Two: 2136. 1994, quoad Qinghai— Xizhan Exp. 8454. Differt a var. fulvioidi H. Chuang achaeniis glabris. Yunnan (云南 ): Gongsha (贡山 ), C, W. Wang (王 启无) 65194, T. T. Yu (俞 德浚) 19674, Lujiang Exp. (怒 江队) 791309, Qinghai— Xizhan Exp. (青 藏队) 8454; Zhongdian (中甸 ), Zhongdian Exp. (中 甸队) 63—2537 (Typus! KUN); Weixi (维西 ), C. W. Wang (王 启无) 64467. 丽江 兔儿风 (新种 ) Ainsliaea lijiangensis H. Chuang , sp. nov. Species similis A . fulvioidi H. Chuang , sed calathiis omnino flosculis cleistogamis, involucris fulvipubescentibus differt . Yunnan (云南 ): Lijiang (丽江 ), Kunio Iwatsuki, S. K. Wu et al. (岩规 邦男, 武素 功等) 1512 (Typud! KUN), 1608. Xizhan (西藏 ): Zayu (察隅 ), Qinghai— Xizhan Exp. (青 藏队) 10819; Medog (墨脱 ), Qinghai— Xizhan Exp. 74394; Cona (错那 ), Qinghai— Xizhan Exp. 751823. 绿春 兔儿风 (新 变种) Ainsliaea angustifolia Hook. f. et Thorns, ex C. B. Clarke var. luchunensis H. Chuang , var. nov. Ainsliaea angustifolia auct. non Hook. f. et Thorns, ex C. B. Clarke : Y. C. Tseng in Acta Phytotax Sinica 31 (4): 369. 1993, quoad D. T. Tao 778 et C. W. Wang 87679 ( "8769"). 
附 录 (ADDENDA)  835  A var. angustifoliae Hook, f . et Thorns, ex C. B. Clarke differt foliis basalibus basi in alatis sensim angustatis haud constrictis , caulibus dense luteolis villosis, inderdum ramo- sis. Yunnan (云南 ): Guangnan (广南 ), C. W. Wang (王 启无) 87679; Malipo (麻 栗坡 ), K. M. Feng (冯 国楣) 13966; Luchun (绿舂 ), T. D. Tao (陶 德定) 778 (Typus! KUN), Luchun Exp. (绿 春队) 718; Yuanjian (元江 ), S. K. Wu (武 素功) 824. 大关 兔儿风 (新 变种) Ainsliaea henryi Diels var. daguanensis H. Chuang , var. nov. A typo differt inflorescentiis infeme multiramosis, calathiis 1 ― 3 ― fasciculatis ses- silibus, secus apicem caulis et ramum in spicam ad 13cm longam dispositis, iterum in inflo- rescentiam paniculatam ad 60cm longam dispositis. Yunnan (云南 ): Daguan (大关 ), Yunnan Sept. -Orint. Exp. (滇东 北队) 326 (Typus! KUN). 分枝 兔儿风 (新 变种) Ainsliaea latifolia (D. Don) Sch. -Bip. var. ramifera H. Chuang , var. nov. Differt a var. latifoliae (D. Don) Sch. -Bip. caulibus infeme ramosis, calathiis 1 ― 4 ― fasciculatis sessilibus, secus apicem caulis et ramum in spicam dispositis, iterum in inflo- rescentam paniculatam dispositis. Yunnan (云南 ): Weixi (维西 ), K. M. Feng (冯 国楣) 3659-b; Fugong (福贡 ), BijiangExp. (碧 江队) 72; Dali (大理 ), T. N. Liou (刘 慎谔) 14847 (Typus! KUN); Yangbi (漾濞 ), R. C. Ching (秦 仁昌) 22554-b, SinoGerman Exp. (中德 队) 1039; Yongpin (永平 ), C. Cheng (陈介 ) 956; Jingdon (景东 ), P. Y. Chiou (邱 炳云) 53116; Shizong (师宗 ), Shizong Exp. (师 宗队) 132. 
画 广东 刘寄奴 351 大 一支箭 631, 682 一支轮 48 大力子 583 一支蒿 299 大丁草 654 一 叉則 48, 682 大 丁草属 620, 654 一包针 290 大 马蹄香 472, 484 一年蓬 94, 101 大风叶 165 一把扇 505 大风艾 9, 165 一枝香 48, 631, 665 大风药 165 一 枝黄花 48 , 395 大火草 205, 664 一枝 黄花属 46, 47 , 2 大毛香 139, 165 一枝蒿 113 大木菊 23 一 枝箭 640 大升麻 171 一点红 377 大叶 一枝箭 649 一 点红属 363, 375 大叶 七星剑 48 一面嵩 230 大 叶女蒿 317 一碗水 482 大叶 水鱼草 219 画 大叶 艾纳香 163, 167 大叶 鸡菊花 16 二 色香青 204, 214 大 叶青菜 171 二歧 黄鹌菜 690, 701 大 叶青蒿 342 二轮蒿 240 大叶 咸奸花 9 二朗箭 361 大叶 斑鸠菊 7, 16 刀口药 649 大艾 333 十字景 266 大艾叶 165 九头妖 614 大头 艾纳香 148 九里及 431 大头 兔儿风 627, 649 九里明 111, 148, 431 大 头青蒿 321, 330 九股牛 30 大白蒿 326 八月白 37 大发散 18 八里麻 175 大 过山龙 16 八面风 139 大 耳朵草 583 画 大红 花远志 18 大关 兔儿风 627, 648 广马草 33 大抓艾 165 广木香 579 大丽花 265 
中 名 索 引 大 丽花属 248, 264 土冬花 181 大丽菊 265 土参 318 大花 毛麟菊 724, 730 土细辛 39, 48, 96 大花蓝 岩参菊 730 土茵陈 354 大花 螺琪菊 259, 262 , 833 土洋参 675, 714 大伸筋 782 土茯苓 779, 781, 784, 大泽兰 38 土柴胡 357 大 刺儿菜 601, 610 土麻黄 687 大 金鸡菊 263 万丈深 682, 685 , 687, 大评子 风毛菊 522, 564 万年青 92 大 波斯菊 268 万年蒿 327 大 果菝葜 782, 804 万年蓬 327 大鱼 镢串 106 万把钩 583 大 俄火把 631 万寿花 266 大 独叶草 484 万寿菊 294, 295 大 威灵仙 141 万 寿菊属 294 大籽蒿 320, 326 于术 615 大理 千里光 395 三七草 370 大理 风毛菊 535 三头菊 599 大 理岩参 752 三尖 千里光 418, 423 大理 细莴苣 753 三尖 蟹甲草 423 大理 垂头菊 438, 461 三舌 千里光 402 大理菊 265 三舌 合耳菊 389, 402 大理 雪兔子 519, 535 , 547 三舌 尾药菊 402 大理蓟 597 三角叶 风毛菊 521, 552 大理 蟹甲草 379, 385 三花 兔儿风 649 大 黄棄吾 467, 480 三点花 179 大麻草 544 三叶 鬼针草 290 大 葫芦根 583 三轮蒿 214 大黑草 42 三脉 千里光 410 大黑药 141, 196 三脉 叶马兰 66 大 黑洋参 141 三脉华 千里光 410 大黑根 141 三 脉紫菀 57, 66 大黑蒿 171 三脉 蒲儿根 410 大 痞子药 505 三裂叶 白头婆 39 大蓟 599, 601, 603, 605 三箭 361 大藤菊 20 下田菊 30 土 一支蒿 299 下 田菊属 30 土人参 714 下白 鼠夠草 199 土三七 2, 370 女金丹 260 土升麻 14, 35 女蒿属 299, 316 土牛膝 38 丈菊 257 
838  云 南植物 志  子农 合耳菊 388, 398 山兰 38 子农 尾药菊 398 山艾叶 346 子里甲 185, 295 山白] E 139 叉舌 垂头菊 437, 444 山白菊 66 叉花 土三七 373 山白蓝 66 叉枝 斑鳩菊 6, 12 山羊梅 107 叉枝蒿 322, 340 山地菊 115 飞天台 720 山完荽 362 飞 天娱蚣 299 山 芫荽属 299, 361 飞机草 44 山芥 菊三七 369, 370 飞蓬 117 山苦卖 740 飞蓬属 47, 93 山苦荬 681, 720 飞廉 611, 612 山 苦卖菜 714 飞廉属 517, 611 山苦菜 740 飞 燕草叶 蟹甲草 382 山青菜 428 , 马干巴 139 山茵陈 354 马干枝 139 山杨梅 107 马边 兔儿风 626, 635 山柳菊 708 马火草 210 山 柳菊属 668, 707 马兰 51 , 66 山桂丹 176 马兰头 51 山海带 824 马 兰头花 129 山莴苣 714 马兰属 46, 51 山萝 卜 599 马 甲接葜 782, 799, 804 , 806 山菠萝 830 马耳山 千星菊 109 山雪花 66 马 耳朵草 149 山菊花 267, 303 马舌树 666 山黄菊 143 马肝子 139 山 黄菊属 131, 143 马尾参 685, 687 山获 205 马刺蓟 596, 598 山紫菀 479, 492, 495 马钱 叶接葜 782, 803 山蕲艾 298 马鹿草 42 山黎儿 785 马 骝萨树 826 山 膨蜞菊 259, 262 马蹄 叶橐吾 498 口疮叶 123 马 蹄细辛 472 小 一点红 377 马蹄草 640 小 一枝箭 662, 665 马蹄香 470 小 万寿菊 295 马蹄菊 459 小飞蓬 117 上 白橐吾 494 小 牛箍口 582 山马草 714 小火草 205, 238 山风 166 小心 叶橐吾 467, 487 山 风毛菊 521, 548 小毛花 68 
中 名索引 839  、毛秋 头火草 240 、头 风毛菊 521, 552 小蓟 604, 607, 610, 611, 、头 垂头菊 483 小蓟头 610 、头 棄吾 476, 483 小腺 风毛菊 523, 569 、叶 白头翁 199 小 馒头草 124, 125 、叶 帚菊 621 小檗 状帶菊 623 、叶 接葜 781, 794 川 木香属 517, 588 、叶 橐吾 468, 491 川 东萆藓 795 、白 酒草 112, 115, 117 川西 小黄菊 308 、白菊 120, 307 川西 合耳菊 388, 395 、号 蒲公英 720 川西 尾药菊 395 、舌 风毛菊 524, 577 川 鄂紫菀 57, 71 、舌菊 111 川滇 千里光 420 、舌 菊属 47, 111 . 川 滇女蒿 318 、舌 紫菀 57, 71 川滇 风毛菊 523, 575 、地松 240 川 滇金沙 绢毛菊 763 、红蒿 126 川滇 雪兔子 519, 532 、血藤 260 川滇 盘果菊 749 、花 风毛菊 522, 560 川 滇紫菀 472 、花 龙血树 823, 824 川藏蒿 322, 344 、花 牡蒿 358 千斤力 793 、花蒿 358 千 手丝兰 817 、花 蒲公英 767, 769 千头 艾纳香 147, 164 、金 挖耳 185, 192 千年艾 298 、苦 莫属 669, 719 千光草 305 1、 鱼眼草 123, 124 千里光 2, 419, 431, 432 j、 垂头菊 438, 455 千 里光属 1, 363, 418 1、 亮苞蒿 325, 353 千 里光族 3, 362 1、 黄花 277 千里明 431 1、 粘连 685 千 花亚菊 314 1、 球花蒿 322, 342 千层塔 101 J 、麻药 278 千星菊 109 J 、接 骨丹 631 千根癀 48 j 、铜缍 277, 278 丫口 千里光 402 卜萆蘇 794 丫口 合耳菊 389, 402 J 、蓬 117 丫口 尾药菊 402 J 、蓬草 117 丫巴旁 44 J 、葵子 2, 268 四 画 J 、葵 子属 248, 267 J 、葵花 134 六月雪 12, 14, 38, 44, 6 J 、黑 升麻 22 六 月雪草 38 J 、黑药 136 六月霜 38 
840  云南 植物志  六耳苓 162 云 南香青 205, 226 六耳铃 147, 162 , 175 云 南菝葜 782, 804 六星菊 107 云南假 福王草 740, 741 六棱菊 175 , 176 云 南紫菀 58, 89 六 棱菊属 132, 175 云 南紫菊 749, 750 六棱锋 175 云南蒿 323, 337 , 338 方叶 垂头菊 438, 459 云南蓍 299 方 枝接葜 782, 801 云南 福王草 746 心叶 天名精 184, 187 云 南橐吾 467, 482 心叶 合耳菊 388, 393 云香草 186 心叶 兔儿风 626, 631 天人菊 297 心叶 黄瓜菜 710, 711 天 人菊属 294, 297 心 叶橐吾 487 天门精 194 火石花 659, 662 天文草 277 火 石花属 620, 658 天 水蚁草 199 火艾 198, 236, 331 天冬草 599 火灰母 642 天竹参 685, 688 火把花 236, 237 天名精 185, 194 火把草 237 天 名精属 132, 184 火把梗 138 天 青地白 200 火油草 164, 205 天青 地白草 238 火草 198, 205, 207, 210, 219, 236, 237, 天 青地红 431, 692 240, 662 天 竺牡丹 265 火炭叶 20 天竺参 685 火炭树 20 天蔓青 194 火毯花 266 无毛小 舌紫菀 72, 73 火 绒草属 132, 232 无毛 川藏蒿 322, 344 火烧叶 20 无毛 牛尾蒿 326, 359 火烫叶 20 无毛多 舌飞蓬 96 云木香 2, 579 无 毛川西 小黄菊 308, 309 云 木香属 517, 579 无茎 栓果菊 702 云生 垂头菊 444 无柄 风毛菊 522, 561 , 563 云岭 火绒草 233, 244 无 刺接葜 781, 794 云南 小苦荬 719, 722 无喙 齿冠草 107 云南 毛冠菊 103, 105 无腺腺 梗稀签 272, 275 云南 毛莲菜 672, 674 不丹 厚喙菊 704 云南 风毛菊 523, 569, 570 五月艾 323, 341 , 342 云南 毛憐菊 724, 727 五月菊 50 云 南亚菊 316 五色梅 267 云南 肖菝葜 811, 812 五香花 215 云南 兔儿风 626, 641 五香青 215 云南!^?叶蒿 360 五香草 211, 212 
五星草 258 五裂 蟹甲草 379, 380 太阳花 88 太白菊 85 木耳菜 370, 374 木 里木香 590 木 里香青 205, 228 木里 垂头菊 438, 451 木 里橐吾 469, 510 木枝 旋覆花 138 木香 2, 579, 591 木提 34 匹菊属 299, 308 "扎 瓦" 210 车轮花 594 车前状 垂头菊 438, 462 "牙 金甫" 290 牙 桑西哈 30 牙陷药 % 牙痛草 U0 艺林 黄鹌菜 693 王子 垂头菊 459 王瓜草 785 王候蒿 342 引线包 290 双舌 蟹甲草 409 双花 华蟹甲 409 双股箭 631, 641 孔雀花 37 孔雀草 294, 295 孔雀菊 264 巴 坡菝葜 780, 787 巴塘 风毛菊 576 巴 塘紫菀 59, 92 水丁药 33 水义草 198 水 马蹄草 181 水龙骨 风毛菊 577 水龙 骨叶苣 744 水母 雪兔子 519, 533 水 母雪莲 533 水母 雪莲花 533  水泽兰 37, 434 水胡椒 30 水慈姑 271 水 朝阳花 134 水 朝阳草 134 水朝阳 旋覆花 133, 134 水葫^ 181 水塔花 777 水 塔花属 775, 777 水葵花 134 水蒿 345 水辣菜 357 长毛小 舌紫菀 71, 73 长毛 风毛菊 520, 543 长 毛橐吾 468, 499 长叶 风毛菊 529 长叶 天名精 185, 194 长叶 毛憐菊 724, 731 长 叶花佩 738, 739 长叶苣 716 长叶 兔儿风 627, 653 长 叶莴苣 715, 716 长 叶菝葜 806 长 叶雪莲 519, 529 , 569 长叶 阔苞菊 174 长 叶橐吾 469, 511 长舌 千里光 419, 434 长节草 149 长 托接葜 780, 786 , 787 长虫草 299 长花 龙血树 824, 826 长花 肖菝葜 811 长苞 火纯草 245 长茎 还阳参 682, 683 长 茎星苞 火绒草 241 长茎婆 罗门参 675 长柄 艾纳香 147, 161 长柄 合耳菊 389, 404 长柱 垂头菊 444 长梗 风毛菊 522, 559 长 戟棄吾 469, 504 长嫁 大丁草 657 
842  云 南植物 志  长褐毛 毛莲菜 673 长銷 垂头菊 442 长穗 兔儿风 627, 647 少毛褐 毛紫荒 64 少 毛稀签 274 少叶 毛毡草 146, 153 少叶 艾纳香 153 少花 风毛菊 522, 557 少 花接葜 782, 802 少线 瓣橐吾 475 日本 毛莲菜 672, 673 日 本芝麻 268 日 本牡蒿 357 日本草 44 日 本茵陈 353 日本 鼠麴草 200 中华 小苦卖 719, 720 中甸 千里光 418, 425 中甸 风毛菊 521, 548 中甸艾 322, 334 中甸 兔儿风 626, 642 , 834 中 甸香青 204, 217 中甸 垂头菊 438, 464 中南蒿 324, 347 止咳菊 318 见肿消 30 见霜黄 146, 154 毛 大丁草 654, 665 毛牛 耳大黄 672 毛 艾纳香 147, 157 毛叶 马蹄香 630 毛 叶甘菊 303, 305 毛叶 芸香草 185 毛叶草 185 毛 叶橐吾 494 毛头蓟 601 毛形 风毛菊 556 毛 茎棄吾 469, 511 毛香 火绒草 233, 234 毛 冠菊属 47, 102 毛 脉紫菀 56, 62 毛柄 蒲公英 768, 771  毛莲菜 672, 673 毛 莲菜属 668, 672 毛莲蒿 320, 327 毛粘草 146, 152 毛柴胡 672 毛 梗稀签 272, 274 毛脚 一支蒿 68 毛葶 蒲公英 771 毛裂 蜂斗菜 367 毛稀签 274 毛麝香 33 毛憐菊 725, 734 毛 麟菊属 669, 723 牛口刺 597, 603, 607 牛扎口 612 牛奶奶 377 牛舌头 681 牛舌刺 607 牛耳朵 664 牛肋巴 603 牛尾 一枝箭 640 牛尾参 472 牛尾菜 780, 783 牛尾蒿 326, 335, 359 牛爬叶 583 牛蒡 2, 583 牛蒡子 583 牛蒡 叶橐吾 484 牛勞属 517, 583 牛膝菊 281 牛 膝菊属 248, 281 片马蒿 325, 351 片 马橐吾 468, 495 , 833 化血丹 484 分叉 露兜树 830 分枝 兔儿风 627, 652 , 835 爪老鼠 198 反背 马蹄香 630 乌饭 叶菝葜 780, 789 乌草根 136 乌鱼刺 794 I 风气草 30 
中名索  引  843  风毛菊 538 艾 纳香属 2, 132, 145 风毛 菊亚属 519 艾罗香 165 风 毛菊属 1, 517, 518 艾草 582 凤 尾丝兰 816, 817 艾粉 165 凤梨 775 艾脑 165 凤梨科 775 艾脑香 165 凤梨属 775 艾蒿 331 升麻 35 艾 蒿川西 小黄菊 309 一 1 田 1 节 毛飞廉 611 节毛假 福王草 740 永宁 千里光 418, 420 节 毛橐吾 504 兰花 一支蒿 37 节节红 146, 155 兰草 37, 38 节节高 266 半边钱 459 节花 千里光 419, 434 半抱茎 风毛菊 521, 555 打火草 210 半带化 风毛菊 570 打不死 794 半琴叶 风毛菊 523, 573 打毒根 92 头嘴菊 759 打蚊艾 165 头 嘴菊属 669, 759 打蝇艾 165 汉苍术 617 打箭炉 风毛菊 523, 567 术 615 石白头 677 本巴多 219 石 生紫菀 57, 68 东川 毛憐菊 725, 735 石灰菜 694 东川 岩参菊 735 石茵陈 354 东川 黄鹌菜 690, 696 石胡荽 361 东风草 146, 147 石 胡荽属 299, 360 东 风菜属 47, 55 石膏 垂头菊 459 东方蒿 322, 343 巨头 大丁草 664 东北 金挖耳 187 巨头 火石花 659, 664 东俄洛 风毛菊 542 龙舌兰 819, 820 东俄 洛紫菀 57, 75 龙 舌兰科 815 东俄 洛橐吾 467, 486 龙 舌兰属 815, 816, 819 甘 川紫菀 57, 74 龙 血树属 816, 823 "甘达 八渔" 198 龙胆草 113 甘青蒿 324, 347 龙胆蒿 113 甘菊 303, 304 龙须叶 786 甘野菊 305 龙须菜 793 艾 2, 321, 331 , 334. 338, 340, 342. 346 龙 蒿亚属 325 艾片 165 可爱 厚喙菊 707 艾叶 331, 342 平卧 土三七 371 艾叶 火绒草 233, 236 平卧 菊三七 369, 371 艾纳香 2, 147, 165 平滑果 风毛菊 520, 541 
844  云南 植物志  平 滑菝葜 781, 795 玉龙 蟹甲草 379, 380 玉芙蓉 298 玉枇杷 374 对叉草 290 对叶蒿 38 尼泊尔 大丁草 654, 658 尼泊尔 千星菊 107 尼泊尔 天名精 184, 186 尼泊 尔香青 204, 210 尼泊尔 菊三七 370, 373 尼泊 尔藤菊 405 加 拿大蓬 117 民图草 44 辽东蒿 323, 340 叶下花 625, 627, 628 叶头 风毛菊 521, 550 叶足 垂头菊 449 叶状柄 垂头菊 437, 449 叶状 鞘橐吾 498 四川 兔儿风 626, 638 四 川橐吾 472 四季菜 351 四 翅菝葜 781, 796 四棱钟 175 四棱锋 175 四 棱接葜 782, 809 田边菊 51 田艾草 179 田野 千里光 418, 420 田基黄 128 田 基黄属 47, 126 H 叶 垂头菊 474 IH] 脉菝葜 807 北苍术 617 北茵陈 354 归经草 176 白子菜 369, 373 白毛 多花蒿 324, 350 白毛苦 33 白毛 雪兔子 533 白牛胆 139  白升麻 66 白艾 198, 199 白术 615 白术腿 615 白叶 一枝香 631 白叶子 196 白 叶火草 400 白 叶不翻 662 白叶蒿 323, 338 白头 风毛菊 523, 571 白 头升麻 10 白头草 66 白头翁 38, 199, 662, 665 白头婆 35, 38, 39 白头蒿 214 . 白龙须 10, 30 白地 风毛菊 524 白 地紫菀 662 白 序橐吾 468, 494 白花丹 219 白花 白酒草 113 白花参 66 白花草 33 白花姜 38 白花 除虫菊 309 白花 鬼针草 288, 291 白 花臭草 33 白花 蟛蜞菊 276 白芽草 124 白苞蒿 325, 351 白余粮 793 白顶草 124, 125 白刺蓟 607 白 背三七 374 白背 大丁草 659 白背 火石花 659 白背 牛尾菜 780, 782 , 783 白背 叶下花 625, 628 白背 華谷草 142 白背 兔儿风 627 白 背紫荒 71 白背 鼠麴草 200 
中  名 索  引  845  白面风 139 鸟巢 状雪莲 519, 528 白面 毛耳骨 139 丛 生星苞 火绒草 242 白茵陈 353 台北 艾纳香 147, 167 白须公 783 台湾 山苦荬 715 "白 特" 240, 245 台湾 翅果菊 712, 715 白酒草 112, 115 奶紫草 679, 685, 688 白 酒草属 47, 112 奶莱菜 720 白酒香 115 奶 紫柴胡 685 白酒棵 115 奶紫藤 582 白莲蒿 320, 327 发沙藤 23 白菊木 624 发罗海 484 白 菊木属 620, 624 丝 毛飞廉 611, 612 白菊花 307 丝兰 816 白萆蘇 794, 799, 803, 808 丝兰属 816 白脚 威灵仙 15 丝带 千里光 412 白雪银 娥紫荒 57, 74 白莲草 175 八 白蒿 236, 326, 327, 331, 337, 338, 341, 齐头蒿 357 345, 346, 354 刘寄奴 346 白萬子 337 冰片 165 白蒿枝 654 冰片艾 165 白鼓钉 35 冰片叶 165 失力草 37 冰片草 165 矢车菊 594 羊毛 火绒草 240 矢 车菊属 1, 517, 593 羊奶头 794 矢叶 垂头菊 437, 448 羊奶草 677 禾叶尺 470 羊耳风 139 禾叶 风毛菊 520, 547 羊耳菊 133, 139 禾 叶苦菜 720 羊蹄草 96 生艾 341 米甘草 375 生菜 718 灯盡花 78 仙克来 垂头菊 438, 459 灯 盖细辛 % 仙遗粮 793 灯笼草 375 冬术 615 灯掌花 78 冬花 365, 367 壮牛浪 139 瓜叶 千里光 417, 426 壮观 垂头菊 438, 454 瓜叶菊 378 污 毛香青 205, 230 瓜 叶菊属 363, 378 江西腊 50 瓜拉坡 蟹甲草 379, 385 汗苏麻 30 印度 山茴香 13 灰毛 川木香 588, 590 印度 蒲公英 767, 769 灰毛柔 软紫菀 85 鸟巢 风毛菊 528 灰毛 黄鹌菜 689, 692  画 
846 云 南植物 志  灰叶 垂头菊 438, 452 西南 大头蒿 322, 344 灰白 银胶菊 253 西南 千里光 418, 420 灰苞蒿 323, 337 西南华 千里光 412 灰岩 大丁草 654, 656 西南 尾药菊 392 灰岩 垂头菊 437, 442 西 南牡蒿 326, 358 灰绿 白洒草 120 西南 圆头蒿 322, 345 灰绿 垂头菊 452 西 南菝葜 781, 796 灰莲蒿 320, 327 西 南蓍草 299 灰蓟 597, 604 西茵陈 354 百日草 266 西番莲 265 百日菊 266 西番菊 295 百 日菊属 248, 265 西藏 多榔菊 364 百角羊 583 西藏 还阳参 683 百条根 48 西藏 蒲公英 771 百根草 48 亚菊属 299, 310 百能威 280 亚灌 木香青 205, 228 百 能威属 248, 280 托 柄菝葜 780, 784 百裂 风毛菊 523, 573 过山龙 23, 111 地毛香 196 过水草 113 地火草 200 过海龙 277 地皮屑 642 邦 子拖吾 524 地觅菜 123 . 压巴 588 地顶草 % 芒果菜 287 地细辛 124 老苍子 250 地胆头 27 老来红 295 地胆草 27 老 虎皮菊 297 地 胆草属 4, 27 老茎 830 地胡菽 124, 361 老鼠艾 198 地 茯苓藤 794 老 鼠脚迹 183 地莴 Pf 682 圭山 千里光 423 地菊 152 邪蒿 328 地菘 194 异叶 兔儿风 627, 652 地萝 卜 599 异 叶泽兰 35, 39 地黄连 627 异 叶帚菊 621, 623 地朝阳 96, 186 异 叶莴苣 740 地蜈蚣 599 异叶 黄鹌菜 690, 700 地膏药 1% 异芒菊 280 耳叶 土三七 373 异花 兔儿风 627, 645 耳叶 风毛菊 521, 553 异 样橐吾 470 耳 叶紫菀 56, 59 羽叶 雪兔子 519, 533 耳柄 蒲儿根 410, 413 羽 叶菊属 363, 415 西伯 利亚婆 罗门参 675 羽芒菊 283 
中 名索引 847  羽 芒菊属 248, 283 向 日葵族 2, 247 羽裂 千星菊 110 向 日葵属 2, 248, 257 羽裂 风毛菊 520, 542 向阳花 281 羽裂 白酒草 120 血参 260, 262 羽裂叶 垂头菊 451 华 火绒草 233, 237 羽裂 合耳菊 388, 393 华 肖菝葜 811, 815 羽裂 绢毛苣 763 华泽兰 38 羽裂 绢毛菊 760, 763 华美 风毛菊 572 羽裂 雪兔子 533 华短叶 垂头菊 456 羽裂 粘冠草 107, 110 华 蒲公英 767, 768 羽裂 黄鹌菜 690, 694 华 蟹甲属 363, 409 防己 叶菝葜 781, 795 伤寒草 8 阴地蒿 324 346 舌 叶紫菀 57, 70 团伞 绢毛菊 761 舌状 花亚科 3, 668 团花 绢毛菊 761 朱蕉 822 团聚 尾药菊 398 朱蕉属 816, 822 因尘 353 全叶 苦苣菜 677, 678 因陈 353 全缘叶 风毛菊 523, 570 肉菊 766 全裂 艾纳香 147, 162 肉菊属 670 766 合 头菊属 670, 764 网苞 蒲公英 768, 773 合好乌 287 网 脉橐吾 470, 513 合 耳菊属 363, 387 凹叶 垂头菊 474 合缓 大丁草 658 尖刀菜 723 合 蕊菝葜 781, 791 尖 叶菝葜 781, 796 伞花 山柳菊 708 尖羽 千里光 418, 421 伞花 销毛菊 766 尖佩兰 35 伞 房尼泊 尔香青 211 尖苞 艾纳香 147, 169 伞 房乳苣 757, 758 尖齿 艾纳香 146, 155 伞 房香青 205, 224 光叶 大丁草 661 多 叶飞蓬 97 光叶 火石花 659, 661 多头细 茎橐吾 491 光叶 艾纳香 146. 151 多 头苦菜 718 光叶 兔儿风 627, 652 多 头莴苣 718 光苞 毛錄菊 725, 733 多 舌飞蓬 93, 94 光茎 栓果菊 702 多花 百日菊 266, 267 光稀莶 274 多 花亚菊 311, 314 吊钟黄 162 多花蒿 324, 348 吊钟菊 152 多苞 千里光 418, 426 早花 大丁草 656 多茎 鼠夠草 1%, 202 肋痛草 68 多 型马兰 52 向曰 垂头菊 438, 452 多须公 35, 38 向日葵 2, 257 多脉 兔儿风 639 
848  云南 植物志  多裂 千里光 419, 428 红蓝花 618 多裂 翅果菊 714 红蒿枝 126 多 裂紫菊 749 红管药 66 多榔菊 365 红缨 大丁草 654, 657 多 榔菊属 363, 364 红缓 合耳菊 388, 396 多腺苣 744 红缓 尾药菊 3% 多蕊 肖接葜 811, 812 纤花 千里光 418, 424 多鞘 风毛菊 526 纤枝 艾纳香 147, 158 多 鞘雪莲 518, 526 纤 细橐吾 467, 480 , 490 竹叶艾 117 纤柄 肖菝葜 815 竹叶青 685 七 画 竹 叶柴胡 48 舟 叶橐吾 467, 484 应刀绿 18 红 土茯苓 807 补肾参 688 红 马羊刺 612 闷药 175 红马刺 611 宪 子裸子 250 红毛 大丁草 657 沙小菊 249 红毛 千里光 396 沙药草 361 红毛叶 兔儿风 630 沙蒿 326, 356 红毛叶 马蹄香 630 沧江蓟 600 红毛 尾药菊 396 . 丽木香 579 红毛 兔儿风 625, 630 丽江 一支箭 682 红毛 垂头菊 437, 449 丽江 千里光 418, 421 红升麻 39 丽江 风毛菊 523, 572 红凤菜 370, 374 丽江 毛娥菊 725, 735 红 头小仙 157 丽 江亚菊 311, 315 红头草 154, 157, 377 丽江 合耳菊 388, 395 红头 垂头菊 437, 444 丽江 尾药菊 395 红 头乾岩 子橐吾 506 丽江 兔儿风 627, 644 , 834 红花 2, 618 丽 江香青 205, 223 红花 垂头菊 442 丽 江紫菀 58, 83 红花属 518, 618 丽江蓟 597, 605 红条参 766 丽江 蒲公英 767, 768 红 细水草 277 丽江蓝 岩参菊 735 红果 黄鹌菜 690, 697 丽 江橐吾 469, 508 红 指香青 205, 223 丽江 蟹甲草 379, 384 红 冠紫菀 58, 79 两色 金鸡菊 263, 264 红 根白毛 倒提壶 157 两面刺 597, 603 红黄草 295 贡 山飞蓬 94, 99 红梗草 39 贡山 风毛菊 521, 556 红萆蘇 792 贡山 兔儿风 626, 636 , 833 红萆藤 786 贡山 垂头菊 448 
贡山 厚喙菊 703, 705 贡山蓟 5%, 601 贡山蒿 324, 351 贡术 617 贡布 美多露 190 豆鼓叶 149 豆渣草 290 豆渣菜 290 杓儿菜 185 杨叶 风毛菊 521, 557 杧果菜 107 杏香 兔儿风 625, 631 抢子 250 拟 艾纳香 174 拟艾 纳香属 132, 173 拟 羊耳菊 133, 138 拟亚菊 303, 305 折苞 斑鸡菊 7, 14 折 枝菝葜 807 苏门 白酒草 112, 117 苍 山香青 205, 221 苍 山橐吾 469, 509 苍术 2, 615, 617 苍术属 2, 518, 615 苍 白菝莫 791 苍耳 2, 250 苍耳子 250 苍耳属 247, 250 苍浪子 250 苍叶 蒲公英 768, 774 花升麻 42 花叶 滇苦菜 677 花佩菊 738 花 佩菊属 669, 738 花萆蘇 803 花萆藤 793 苇 谷草属 131, 142 苡芭菊 183 芸香草 185 芫荽菊 362 宪菁叶 艾纳香 147, 160 宪菁 还阳参 682  芙蓉菊 298 走马风 162, 164 赤 毛橐吾 469, 504 赤术 617 赤茎 羊耳菊 133, 137 束 丝菝葜 782, 807 克贺山 790 来蹄 824 麦 朵刚拉 532 麦杆菊 131 还阳参 2, 682, 685, 688 还 阳参属 668, 682 医草 331 玛蒙菜 107 鸡儿肠 66 鸡丝 理肺散 685 鸡 足刺根 603 鸡刺根 603, 604 鸡菊花 20 鸡脚刺 603, 604 鸡眼草 124 鸡甜菜 351 阿巴 591 阿及艾 331 阿壳西 113 附 片亚属 519 陈艾 331 尾叶 风毛菊 521, 553 尾尖 合耳菊 389, 404 驱虫 斑鸠菊 7, 13 劲直 白洒草 113, 119 劲 直假蓬 113, 119 劲 直菝葜 780, 789 劲直蒿 356 旱山菊 143 旱莲草 276 里白 艾纳香 167 坚杆 火绒草 233 步 步登高 266 肖菝葜 811, 814 肖 菝葜属 779, 809 岗 斑鸠菊 6, 9 
850  云 南植物 志  牡蒿 326, 357 岔子菜 685 乱头发 68, 299 针叶 风毛菊 543 针 叶帚菊 621 针金叶 785 针苞菊 585 针 苟菊属 517, 585 佛耳草 198 伸筋草 66 秀丽 兔儿风 625, 630 秃果 兔儿风 626, 644 , 834 条 叶湿地 风毛菊 538 条参 761, 766 近无 刺苍耳 252 近无 茎橐吾 497 近穗 序橐吾 491 延命菊 129 卵裂 黄鹌菜 690, 699 灸草 331 八 画 变叶 垂头菊 438, 454 变色 山苦英 720 空心 苦马菜 679 空桶参 760 空筒参 740 夜叉头 289 夜香牛 6, 8 刻叶 千里光 416 刻泽 649 刻裂 羽叶菊 415, 416 m 疾萆 303 单毛 毛莲菜 672, 673 单 头尼泊 尔香青 211 单 头乳苣 757, 758 单 头帚菊 621, 623 单 头莴苣 758 单 舌橐吾 475 单 花雪莲 519, 529 卷 心莴苣 718 卷耳 250  河口 龙血树 824, 827 河谷 风毛菊 556 泡木香 590 泡叶 风毛菊 521, 555 泽兰 37 泽兰属 1, 2, 30, 34 泽兰族 2, 29 波叶 风毛菊 523, 573 波丝菊 264 波缘 艾纳香 162 波斯菊 286, 287 油火草 237 油头草 107 油 贴贴草 33 泥 玛多美 257 . 泥胡菜 582 泥 胡菜属 517, 582 泥嫩串 51 泥嫩菜 51 沪定 兔儿风 626, 634 治疟草 101 沼 生橐吾 468, 488 沼菊 269 沼菊属 248, 268 浅 苞橐吾 468, 488 浅堇色 风毛菊 521, 556 苦艾 113, 240, 333 苦 龙胆草 113 苦地胆 27 苦苣菜 677, 679 苦 苣菜属 668, 675 苦参 730 苦面花 20 苦草 113, 271 苦荬菜 582, 681, 718 , 720 苦 英菜属 669, 718 苦菜 720 • 苦菜药 699 苦莴苣 714 苦蒿 113, 330, 334, 338, 348 苦蒿尖 113 苦薏 303 
中名索  引  851  苣苣粉 723 刺儿菜 597, 610 苣荬菜 677, 681 刺八棵 250 茄子 一枝蒿 22 刺飞廉 611 茄叶 千里光 415 刺毛 黄鹌菜 689, 692 茄叶咸 奸花 16 刺红花 618 茄叶 斑鸿菊 7, 16 刺针草 293 茄状 羽叶菊 415 刺刺芽 610 茅 山苍术 617 刺苞蓟 596, 597 茅叶 合耳菊 389, 403 刺苞果 284 茅术 617 刺 苞果属 249, 284 茅苍术 617 刺苞 斑鸿菊 7, 15 苞叶 风毛菊 524 刺菜 599 苞 叶雪莲 518, 524 刺盖 598 苟壳菊 271 刺萝 卜 612 笤花 265 刺萆蘇 786, 803 茎 叶天葵 373 刺猪苓 793 松 毛火草 207 刺蒡花 610 松毛 火绒草 233, 240 青木香 579, 588, 591, 592 松林 风毛菊 522, 564 青阳参 688 林下艾 346 青 钓鱼杆 148 林生假 福王草 740 青刺蓟 603 林生 斑鸠菊 8, 25 青棘子 250 林泽兰 35 青蒿 321, 328 , 330, 354, 358, 359 林荫 千里光 389 雨 过天青 544 林荫 合耳菊 388, 389 雨农 蒲儿根 410 枫茅草 287 坡艾草 152 杯 头橐吾 488 其米 52 杯菊 126 , 127 其齿 风毛菊 559 杯菊属 47, 125 奇 异木香 590 杭菊 307 奇形 风毛菊 521, 550 拢布 723 奇 形橐吾 466, 470 , 472 抱母 鸡刺根 603 奇蒿 346 抱 茎菝葜 782, 807 鸢尾叶 风毛菊 520, 544 披针叶 厚喙菊 704 直立 肖藉葜 811, 814 披散 直茎蒿 325, 356 直茎蒿 325, 354 , 356 披裂蓟 597, 604 直刺蓟 606 抽茎 还阳参 685 直脉 兔儿风 626, 639 抽葶 还阳参 682, 685 轮叶 蟹甲草 379 拔毒草 289 软 叶菝葜 738 拔毒散 30 欧 千里光 418, 419 拐棍参 8 虱马头 250 拉萨 蒲公英 768, 774 居中蓟 604 
852  云南 植物志  刷 把细辛 687 帚枝 风毛菊 522, 565 帚菊属 620 帚 菊木族 3, 619 弥勒 千里光 418, 423 建 昆菝葜 780, 790 虎三头 23 虎皮菊 297 虎尾兰 829 虎 尾兰属 816, 827 虎胆草 113 果山 还阳参 682, 688 昆明 千里光 392 昆明 合耳菊 388, 392 昆 明帚菊 620, 621 昆明 蟹甲草 379, 382 罗平蓟 599 具苞 黄鹌菜 694 具梗 风毛菊 561 具腺 艾纳香 146, 153 岩生 千里光 419, 434 岩穴 千里光 406 岩 穴藤菊 405, 406 岩参属 669, 752 岩香菊 304 岩棕 824 岩壁风 649 肾叶 合耳菊 388, 395 肾叶 垂头菊 448 肾炎草 640 歧伞菊 121 歧 伞菊属 47, 121 帕跛扁 269 帕滚姆 123, 124 齿 叶橐吾 466, 470 齿裂 千里光 413 齿翼 臭灵丹 176 非洲 戴星草 179, 180 非洲菊 619 败蛰 720 兔儿 一支香 631 兔儿 一支箭 631  兔 儿风属 620, 625 兔子菜 720 兔耳 一枝箭 665 兔耳一 枝箭属 620, 665 兔耳风 665 鱼子草 299 鱼胆草 113 鱼尾菊 266 鱼富有 178 鱼眼草 123 鱼 眼草属 47, 123 鱼揪串 51 佩兰 35, 37 侏儒 垂头菊 455 侧 茎橐吾 470,. 515 侧茎 垂头菊 515 狗头七 369, 371 狗仔菜 9 狗 舌草属 363, 414 狗 舌紫菀 57, 68 狗屎叶 68 狗 娃花属 47, 52 狐狸草 109 和尚菜 181 和 尚菜属 132, 181 乳苣属 669, 756 垂头 華谷草 142, 143 垂头菊 437, 448 垂 头菊属 364, 436 垂 头雪莲 518, 524 垂 头橐吾 466, 473 , 474 垂叶蒿 325, 352 垂花 水塔花 777 垂 花雪莲 524 刮金板 638 金边 龙舌兰 820 金边 兔儿风 631, 647 金 边兔耳 665 金边 虎尾兰 829 金 光菊属 247, 254 金 刚豆藤 784 金刚刺 784 
中 名索引 853  金刚根 785 细 叶朱蕉 822, 823 金刚藤 796, 798, 803, 808 细 叶泽兰 38 金 刚藤果 786 细 叶苦菜 723 金佛草 134 细 叶苦萬 113 金沙 絹毛菊 760, 763 细叶蓟 607 金沙 斑鸡菊 14 细叶 鼠夠草 196, 200 金 鸡菊属 248, 263 细花 千里光 424 金批杷 374 细茎 兔儿风 626, 639 金挖耳 185, 190 细 茎橐吾 468, 490 金 挖耳草 194 细 齿橐吾 468, 498 , 501 金钮扣 277 细草 687 金 钮扣属 248, 277 细苦胆 113 金柴胡 48, 66 细苦蒿 113 金钱术 615 细药 96 金钱花 134 细脉 斑鸿菊 23 金盖花 516 细莴苣 753, 755 金 盡花属 2, 516 细 莴苣属 669, 752 金盡菊 516 细 黑升麻 38 金 盖菊族 3, 515 细裂 垂头菊 437, 451 金 盪银盘 289, 291 细穗 兔儿风 626, 640 金锁匙 48 JL 固 金蒿枝 113 金腰箭 271 孪花 螺蜞菊 259 金 腰箭属 248, 269 弯 叶丝兰 817 钓鱼 杆柴胡 48 弯花 大丁草 658 饰岩 垂头菊 457 弯 苞橐吾 467, 477 肥儿草 83 弯齿 千里光 434 肥猪草 274 弯齿 风毛菊 572 肺经草 85 弯 梗菝葜 781, 791 肿柄菊 255 亮苞蒿 325, 353 肿 柄菊属 247, 255 亮褐秋 鼠麴草 199 线叶 金鸡菊 263 扁 毛紫菀 58, 81 线叶珠 光香青 207 扁 枝菝葜 782, 802 线 叶湿地 雪兔子 538 疣 枝菝葜 781, 785. 799 线 合紫荒 81 穿 鞘菝葜 782, 808 线 舌紫菀 58, 81 阁萬 345 细 牛舌片 96 恰 盖素巴 533 细火草 238 总头蓟 604 细升麻 22, 42 总状 黄耱菜 689, 690 细叶 小苦荬 720, 723 总状蓟 596, 600 细 叶火草 654 美人扇 786 细叶艾 335 美头 火绒草 233, 242 
854  云 南植物 志  美头 合耳菊 389, 403 草 原雪莲 567 美叶蒿 321, 335 草菝葜 783 美形 金钮扣 277, 278 草蒿 328, 330 美丽 垂头菊 437, 447 草鞋板 27 美 垂头菊 447 茵陈 117, 354 美 黄橐吾 468, 496 , 498 茵陈蒿 117, 325, 353 美蓬 121 荔枝草 128, 179 烂草 34 茼蒿 2, 302 染色草 8 茼蒿属 298, 301 洋苟药 265 药山 千里光 393 洋菠萝 816 药山 兔儿风 627, 648 洋参 675 药山 垂头菊 438, 463 洋姜 258 荫地苣 758 洋蒿 117 茧 衣香青 205, 231 洱 源橐吾 469, 506 茨燕 叶苦菜 720 柳叶小 舌紫菀 72, 73 荒地蒿 356 柳叶多 舌飞蓬 96 革叶 风毛菊 520, 544 柳叶 鬼针草 288 革叶 垂头菊 438, 461 柳叶 斑鸡菊 6, 10 革 叶藤菊 405, 406 柳叶蒿 345 革苞 千里光 419, 433 柳叶蓟 607 革命菜 375 柳叶 蒲公英 708 南 川泽兰 35, 40 树菊 666 南川 斑鸡菊 7, 20 树 斑鸿菊 7, 15 南毛蒿 324, 347 柱叶 虎尾兰 829 南艾蒿 321, 334 柱茎 风毛菊 520, 546 南苍术 617 栎 叶亚菊 311 南牡蒿 326, 357 +1? 叶蒿属 299, 360 南 苦苣菜 677, 678 ^!5齿细莴苣 753, 755 南 苦荬菜 681 栌菊木 666 南茼蒿 302 栌 菊木属 620, 666 南蓟 597, 606 柠檬色 垂头菊 447 带叶 风毛菊 520, 546 指叶蒿 359 面条子 720 挖 耳子草 186 歪那 171 挖耳草 185, 186, 191 春 黄菊族 3, 298 草红花 618 柬埔寨 龙血树 824 草地 一支蒿 611 城头菊 52, 68 草地 风毛菊 519, 538 , 567 垭口 盘果菊 746 草 地雪莲 567 厚叶 川木香 588, 591 草甸 风毛菊 523, 567 厚叶 毛冠菊 103 草威灵 136 厚叶 兔儿风 626, 632 草 禹余粮 793 厚绒 黄鸦菜 689, 694 
中名索  引  855  厚 棉紫菀 59, 92 鬼骨针 293 厚喙菊 703, 704 追风散 27 厚 喙菊属 668, 702 追风箭 627, 649 威灵山 784 复芒菊 310 威灵仙 2, 136, 461, 469 复 芒菊属 299, 310 咸奸花 6, 9 , 16, 33 俅 江飞蓬 94, 100 珍珠草 281 俄朵 462 珍珠菊 351 禹余粮 793 胡苍子 250 匍枝 千里光 418, 425 胡椒草 123 匍枝 狗舌草 414 毒根 斑鸡菊 7, 23 匍 枝苦菜 711 孩儿参 318 匍枝 蒲儿根 410, 412 孩儿菊 38 匍 茎苦菜 681 柔毛 艾纳香 157 重羽菊 580 柔 毛菝葜 780, 785 重 羽菊属 517, 580 柔毛销 叶橐吾 499 重阳草 33 柔 软紫菀 58, 85 重齿 风毛菊 520, 543 屏边 兔儿风 626, 636 重 齿叶缘 风毛菊 543 除虫菊 263, 308, 309 重 冠紫菀 58, 88 除州鹤 H 191 香艾 166 赂骑 596, 600 香艾纳 166 星 舌紫菀 58, 83 香丝草 113, 120 星状 风毛菊 530 香灵丹 176 星状 雪兔子 519, 530 香附草 211 星苞 火绒草 233, 241 香泽兰 44 星宿草 124 香 泽兰属 30, 44 显脉 旋覆花 133, 136 香青属 132, 203 显梗 风毛菊 522, 561 香草 37 显鞘 风毛菊 520, 547 香菊 298 哈 査克多 176 香蒿 328, 357 响亮草 219 秋 大丁草 656 奸须草 249 秋分草 106 奸 须草属 247, 249 秋 分草属 47, 106 軒柑草 272 秋英 286 奸钳草 290 秋英属 249, 286 背面白 662 秋 苦卖菜 710 鬼叉 289 秋菊 307 鬼针 289 秋 鼠麴草 1%, 199 鬼针草 288, 290 , 293 狭长 斑鸡菊 6, 13 鬼 针草属 249, 287 狭叶小 舌紫荒 72, 74 鬼刺 289 狭叶 龙舌兰 819, 820 鬼点火 9, 33 狭叶艾 341 
856  云 南植物 志  狭叶 艾纳香 146, 151 狭叶 兔儿风 627, 644 , 645 狭叶 垂头菊 438, 464 狭叶珠 光香青 207 狭叶蒿 339, 345 狭舌 多榔菊 364, 365 狭 舌橐吾 467, 475 狭苞云 南紫菀 91 狭 苞香青 205, 229 狭苞短 毛紫荒 78 狭 苞橐吾 469, 503 狭翅 兔儿风 626, 634 狭裂假 福王草 740, 743 狭锥 福王草 746, 747 狮子草 176 狮牙状 风毛菊 520, 542  独 龙接葜 789 独 舌橐吾 467, 478 独花 蒲公英 688 钝叶 千里光 419, 431 钝苞 风毛菊 521, 556 钟花 垂头菊 437, 438 钩苞 大丁草 662 钩苞 扶郎花 662 剑叶 龙血树 823, 824 剑叶 金鸡菊 263 剑麻 819 毡毛 风毛菊 528 毡 毛雪莲 519, 528 须弥 垂头菊 446 须 弥紫菀 58, 84 胜红菊 33 胖婆娘 30 绒毛 甘青蒿 324, 348 绒 毛野菊 305 绒毛黄 腺香青 220 绒毛 戴星草 178, 179 绒背 风毛菊 522, 563 绒球 582 怒江 川木香 588, 593 怒江 千里光 399 怒江 风毛菊 520, 540  怒 江变种 338 怒江 黄鹌菜 690, 697 怒 江紫菀 58, 86 怒江蒿 323, 338 怒 江橐吾 468, 494 , 495 十 画 高山苣 757 高山 金挖耳 190 高山 黄鹌菜 690 高大 翅果菊 712 高大 黄鹌菜 699 高 艾纳香 146, 149 高原 天名精 184, 190 高莴苣 712 宽叶 兔儿风 627, 649, 651 宽叶短 毛紫菀 78 宽叶 鼠夠草 195, 196 宽 舌橐吾 469, 506 宽苞 毛冠菊 103 宽 苞紫菀 58, 82 宽 戟橐吾 468, 495 , 497, 498 宽 翅橐吾 508 宽穗 兔儿风 627, 649, 651 宾川 风毛菊 523, 571 窄 头橐吾 469, 501 , 504 窄叶 小苦荬 720 窄翼 风毛菊 522, 560 离 舌橐吾 468, 492 , 495 郭金帕 824 家艾 331, 334, 338, 340, 342, 346 家枫艾 165 家茵陈 353 被毛 风毛菊 563 瓶头草 129 瓶 头草属 47, 128 拳头草 183 凉山 千里光 418, 424 凋缨菊 27 凋 缓菊属 3, 26 粉草 544 粉苞苣 723 
中  名 索  引  857  粉背 荦谷草 142 都 丽菊属 3, 4 粉 背菝葜 780, 790 埋嘎筛 824 烟斗草 9 翅果菊 712, 714 烟袋草 185 翅 果菊属 669, 711 烟锅草 185 翅柄 千里光 389 烟 管头草 184, 185 翅柄 合耳菊 388, 389 消山虎 8 翅柄 兔儿风 649 酒香草 115 翅 柄橐吾 469, 509 酒药草 115 翅珠菊 179 海定蒿 330 展叶 斑鸡菊 9 海南 龙血树 824 展 苞飞蓬 94, 100 浪 考橐吾 506 展枝 斑鸠菊 7, 22 栓果菊 736 勐腊 龙血树 824, 826 栓 果菊属 668, 701 圆耳假 福王草 740, 743 捕地风 682 圆舌 粘冠草 107 莴苣 2, 716 . 718 圆齿 狗娃花 52 莴笋 716 圆 锥菝葜 782, 799, 80. 莴苣属 2, 669, 715 鸭脚艾 351 莴荀 718 柴胡叶 垂头菊 438, 455 莲状 缡毛菊 760, 761 哦嘎 446 莲 叶橐吾 467, 482 倒吊花 649 莲草 276 倒羽裂 风毛菊 523, 576 荻蒿 359 倒提壶 185, 186, 191 珠儿参 318 傻 菊 27 珠 光香青 204, 205 钻叶 风毛菊 520, 543 珠芽 垂头菊 437, 445 钻叶 火绒草 240 珠草 274 钻 叶紫菀 56, 59 珠 峰飞蓬 94, 101 钻苞蓟 597, 603 珠峰 火绒草 233, 245 铁 叶菝葜 803 赶风茜 162 铁 丝灵仙 787 盐丰 蟹甲草 379, 387 铁扫把 687 盐源 蜂斗菜 367, 368 铁郎机 12 破坏草 42 铁刷把 687 破钱草 305 铁秆蒿 327 真荆 165 铁菊 264 真荆叶 165 铁菱角 785 真金草 165 铁 脚升麻 37 夏威夷 黄鹌菜 699 铁脚 威灵仙 136 索公巴 530 铁筅幕 288, 291 恶实 583 铁蒿 346 秦州 奄闾子 351 臭风子 582 都丽菊 4 臭叶子 176 
858  云 南植物 志  臭灵丹 2, 175, 176 臭芙蓉 295 臭炉草 33 臭垆草 33 臭菊花 295 臭蒿 321, 330 被缘纤 枝香青 205, 230 狼把草 288, 289 缺刻 千里光 432 称 杆升麻 35, 37, 38 称杆草 38 脓泡草 33 脆菊 131 絹毛菊 760, 761, 763 绢 毛菊属 670, 760 絹叶 旋覆花 133, 136 絹 蒿亚属 320 靖蒿属 320 H "一 画 密毛假 福王草 740, 744 密 毛紫菀 56, 61 密 叶飞蓬 94, 97 密 叶紫菀 57, 67 密刚 毛菝葜 781, 801 密花 千里光 400 密花 艾纳香 147, 171 密花 合耳菊 389, 400 密 花橐吾 468, 501 密 刺菝葜 781, 801 密 疣稜葜 781, 785, 798 密 绒亚菊 311, 316 寄色草 8 宿根 白酒草 112, 116 麻叶 膨蜞菊 259, 260 麻 花头属 1, 517, 587 麻药 278 麻栗坡 兔儿风 626, 636 , 833 麻栗 坡菝葜 781, 799 鹿耳苓 162 鹿耳草 27 鹿 蹄橐吾 466, 472  康定 蟹甲草 384 旌节 黄鹌菜 690 旋覆花 143 旋 覆花族 3, 131 旋 覆花属 2, 131, 132 商南蒿 321, 328 惊凤红 23 剪刀甲 720 剪刀草 712 敝子 250 粘人草 272, 290 粘 马头果 250 粘毛 白酒草 112, 113 粘 毛香青 204, 211 粘 毛假蓬 113 . 粘头婆 250 粘连子 290 粘冠草 107, 109 粘 冠草属 47, 107 粘粘果 272 粘糊菜 272 粗毛 狗娃花 52, 54 粗齿 风毛菊 523, 567 , 569 粗齿 天门精 185, 191 粗茎蒿 322, 339 粗康花 431 粗裂 风毛菊 567 粗 糙稷葜 780, 785 清明草 210 清明菜 198 清明杷 198 深褐 千里光 433 梁子菜 368 婆 罗门参 675 婆罗 门参属 668, 674 婆婆针 288, 293 黄毛 火级草 233, 246 黄毛 兔儿风 626, 641 黄毛柄 兔儿风 641 黄毛蒿 321, 335 黄牛草 176 黄白 千里光 400 
中 名索引  859  黄白 合耳菊 389, 400 黄瓜菜 710 黄 瓜菜属 669, 710 黄边 龙舌兰 820 黄花 198 黄花 一支蒿 143 黄花 毛憐菊 724, 725 黄花珠 128 黄花草 48, 199, 277 黄花菜 699 黄花 斑鸡菊 8, 26 黄花蒿 321, 330 , 354, 358, 359 黄花 蒲公英 771 黄花蓝 岩参菊 725 黄芙蓉 295 黄 波斯菊 287 黄 帚橐吾 470, 514 黄绒 风毛菊 528 黄冠菊 614 黄 亮橐吾 4% 黄秋英 287 黄菜 139 黄菊仔 303 黄绿 千里光 396 黄绿苞 风毛菊 520, 540 黄 绿香青 204, 215 黄帽顶 148 黄 腺香青 204, 219 黄鹌菜 690, 699 黄 鹌菜属 668, 689 黄褐 风毛菊 540 黄褐珠 光香青 207 黄缓菊 614 黄 续菊属 517, 614 菊 307 菊三七 369, 370 菊 三七属 363, 369 菊叶 一枝蒿 9 菊叶 鱼眼草 123, 125 菊 叶柴胡 357 菊芋 2, 257, 258 菊花 2, 303, 307  菊花参 317, 318 菊花树 20 菊花脑 303 菊 花暗消 68 菊状 千里光 419, 428 菊状 风毛菊 523, 572 菊芹属 1, 363, 368 菊苣族 3, 668 菊科 1 菊属 2, 299, 303 菊薯 258 菜木香 588, 592 菜耳 250 菜蓟族 3, 517 萝卜叶 大丁草 661 萍术 615 菱 叶紫菊 749, 750 菱 苞橐吾 468, 497 菱裂 毛瞵菊 724, 725 萌 条香青 204, 215 萎 软香青 205, 225 萎 软紫菀 85 萎蒿 323, 345 菠萝 775 菠萝麻 819 菝葜 780, 785 , 796 菝葜科 779 菝葜属 779 , 815 萆藓 794, 799 乾岩 子橐吾 469, 507 募草 250 球子草 361 球花 风毛菊 526 球 花雪莲 526 球 苞雪莲 518, 526 球菊 183 球菊属 132, 183 理肺散 27 堆 心菊族 2, 294 堆莴苣 740 接骨丹 39 接骨草 260 
860  云 南植物 志  雪兔子 519, 531, 535 , 571 雪兔 子亚属 519 雪莲 524 雪 莲亚属 518 隐 舌橐吾 467, 479 野马川 风毛菊 522, 563 野 木耳菜 375 野升麻 38 野艾 333, 342 野艾蒿 305, 321, 333, 341, 342 野 叶子烟 186 野甘菊 303, 305 野冬菊 68 野生菜 714 野 白菊花 66 野红花 610 野 地黄菊 120 野圹蒿 120 野麦子 599 野茄 250 野茄子 250 野泽兰 37 野青菜 375, 428 野 苦苣菜 681 野苦麻 582, 712 野茼蒿 375 野 茼萬属 363, 375 野烟 176, 186, 194 野 益母艾 253 野 益母岩 253 野莴苣 714 野 萝卜菜 599 野葵花 185 野菊 117, 303 野菊花 295, 303 野黄菊 303 野疲菜 % 野菠萝 830 野朝阳 109 野葵花 134, 186 野蒿 101 野辣烟 18, 176  匙叶 千里光 419, 429 匙叶 风毛菊 521, 549 匙叶 销毛菊 761 匙叶 滇小蓟 607 匙叶 鼠麴草 196, 200 晚花 大丁草 656 晚香玉 817 晚 香玉属 816, 817 蛇头黄 48 蛇目菊 264 蛇类草 299 蛇眼草 544 蛇箭 544 蛆头草 124 勒菜 599 . 断续菊 677 假 小喙菊 736 假小 喙菊属 669, 736 假 东风草 146, 148 假光果 千里光 413 假光果 蒲儿根 410, 413 假 向日葵 255 假泽兰 45 假 泽兰属 30, 45 假狮牙 风毛菊 523, 575 假 狮牙草 575 假咸 奸花 8 假翅柄 千里光 391 假蓬 113, 115 假 福王草 740 假福 王草属 669, 740 偏 毛紫菀 81 梨叶 小舌菊 111 梨 叶橐吾 466, 474 舉头尖 730 舷 叶橐吾 484 船 苍橐吾 484 船 苞橐吾 484 盘儿草 710 盘 花峨眉 千里光 424 盘果菊 748 猪毛草 271 
中 名索引  861  猪毛蔦 325, 354 猪耳 250 猪耳风 139 猪 耳朵叶 30 猪先菜 582 猫骨头 582 铲叶 垂头菊 438, 456 银叶 火绒草 233, 244 银 叶接葜 782, 802 银边 龙舌兰 820 银 衣香青 205, 226 银色 橡胶菊 253 银钮 115 银线菊 59 银胶菊 253 银 胶菊属 247, 252 铜 脚威灵 641 铜脚 威灵仙 649 铜锤草 278, 281 甜艾 331 先鞘 垂头菊 437, 440 绿升麻 33 绿 艾纳香 147, 160 绿茎 还阳参 682, 687 绿香青 205, 231 绿春 兔儿风 627, 645 , 834 绵毛 黄鹌菜 690, 696 绵 毛棄吾 469, 505 绵头蓟 601 绵头 雪兔子 519, 532 绵头 雪莲花 531 绵 苍浪子 250 绵茵陈 353 维西 风毛菊 549 维 西棄吾 478 巢 状雪莲 528 十二画 寒风参 88 寒耳 798 富 宁菝葜 781, 798 遍地红 277  阔舌 大丁草 661 阔舌 火石花 659, 661 阔苞密 叶飞蓬 99 阔 苞菊属 132, 174 阔柄 蟹甲草 379, 384 道人头 250 普通 千里光 419 湖北蓟 597, 607 湿地 风毛菊 537 湿地 雪兔子 519, 537 湿 生美头 火绒草 244 滑杆 803 粪箕藤 45 棉毛 天名精 184, 186 棉仓狼 274 棉头 风毛菊 571 棉花菜 198 棉花根 250 棕毛 厚嫁菊 703, 707 椭叶小 舌紫菀 72, 73 喜 马拉雅 山紫菀 84 喜 马拉雅 垂头菊 437, 446 喜阳蓟 604 喜林 风毛菊 522, 557 喜 斑鸡菊 8, 25 朝天 一柱香 48, 649 款冬 2, 365 款冬花 365 款冬属 2, 363, 365 斑毛叶 139 斑鸡木 16 斑鸡菊 7, 16, 20 斑 鸡菊族 3 斑 鸡菊属 3, 4 硬毛苣 727 硬 毛金沙 绢毛菊 763 硬毛 雪兔子 519, 535 硫黄菊 286, 287 戟叶 小苦莫 719, 720 戟叶 火绒草 233, 236 戟叶 艾纳香 147, 171 戟叶蓝 岩参菊 728 
862  云 南植物 志  戟 叶橐吾 501 黑褐 千里光 419, 433 戟状 蟹甲草 379, 383 黑褐 风毛菊 521, 549 戟裂 毛麟菊 724, 731 黑墨草 276 琴叶 厚喙菊 705 黑憐黄 腺香青 220 散血草 277 黑麟蓟 597 散药 278 蛛 毛香青 204, 212 蒌 345 蛛毛 蟹甲草 379, 384 葫声叶 181 紫毛 千里光 403 葶茎 天名精 184, 189 紫毛 风毛菊 541 雅龙江 风毛菊 550 紫毛 合耳菊 389, 403 雅谷 火绒草 241 紫白 风毛菊 520, 541 雅把棒 44 紫舌 厚喙菊 703, 705 雅波德 824 紫伞菊 121 雅 致香青 204, 217 紫 花地丁 15 裂片 垂头菊 448 紫花 厚噪菊 70$ 裂叶 垂头菊 437, 439 紫 茎泽兰 42 裂 舌橐吾 475 紫茎 泽兰属 30, 42 裂苞 艾纳香 147, 167 紫茎 垂头菊 437, 445 裂 瓣橐吾 475 紫 背天葵 371 棘蓟 599 紫背 合耳菊 388, 391 疏 舌橐吾 467, 475 紫背草 431 疏钻叶 火绒草 240 紫背 倒提壶 157 黑 山紫菀 56, 62 紫背 鹿衔草 431 黑心 金光菊 254 紫菀族 2, 46 黑升麻 12 紫菀属 2、 47, 56 黑毛 风毛菊 549 紫菊属 669, 748 黑 毛橐吾 466, 474 紫 缓橐吾 449 黑 头囊吾 513 景东 毛麟菊 725, 734 黑 叶接葜 780, 787 景东 细莴苣 753, 756 黑苞 千里光 418, 423 掌裂 蟹甲草 379, 382 黑苞 风毛菊 549 短毛 垂头菊 456 黑 苞乳苣 757 短 毛钟花 垂头菊 439 黑 苞橐吾 469, 474, 513 短 毛紫菀 57, 77 黑 垂头菊 437, 440 , 442 短 茎紫菀 58, 91 黑威灵 136 ■ 短柱 肖菝葜 811 黑根 威灵仙 136 短冠 东风菜 55 黑继参 15 短脚蒿 113 黑眼菊 254 短 梗菝葜 780, 784 黑圈 千里光 423 短 裂亚菊 311, 313 黑 紫橐吾 467, 487 短裂 苦苣菜 677, 679 黑蒿 341, 348 短 葶飞蓬 93, 96 黑蒿枝 113 短缨 垂头菊 438, 456 
中名索  引  863  腋花 兔儿风 627 稱 不食草 183, 361 锈毛 旋覆花 133 诱苞蒿 322, 343 锐 叶香青 204, 209 锐羽 千里光 421 锐齿 风毛菊 522, 559 锐裂 千里光 432 铺 散亚菊 599 番红花 599 番姜 258 象耳根 583 然娃娃 583 样哲 黄鹌菜 694 稀 刺苍耳 252 稍 雅亚菊 311, 316 策尔娘 锋策子 611 筐 条菝葜 780, 790 等 苞紫荒 57, 64 舒嘎 千里光 399 缘毛 风毛菊 520, 547 , 567 缘 毛紫菀 57, 75 缅甸艾 334 缅甸 合耳菊 389, 405 细 甸棄吾 494 十三画 福王草 746, 748 福 王草属 669, 746 裸茎 千里光 419, 431 滇川 风毛菊 556 滇川 还阳参 688 滇大蓟 603 滇 风毛菊 569 滇艾 337 滇东 千里光 392 滇东 合耳菊 388, 392 滇东蒿 324, 350 滇北 蒲公英 768, 773 滇 羽叶菊 415, 416 滇西 北紫荒 57, 78 滇西 斑鸠菊 7, 23  滇 红菝葜 794 滇 苦荬菜 679 滇苦菜 672, 673 滇败酱 428 滇南 千里光 408 滇南艾 321, 331 滇南 羊耳菊 133, 138 滇南 合耳菊 388, 391 滇南 尾药菊 391 滇南蓟 609 滇香青 226 滇康 合头菊 764 滇 麻花头 587 滇 银刺蓟 597 滇紫菀 472 滇缅 垂头菊 437, 442 滇緬 斑鸡菊 7, 18 滇齡 蒲儿根 410, 412 滇藏 毛鳞菊 724, 728 滇藏 还阳参 683 滇 藏紫菀 58, 86 满山黄 48 滨蒿 354 漠蒿 356 蒿子杆 302 蒿灵 113 嵩枝 龙胆草 113 萬属 2, 299, 318 , 320 蒿亚属 320 蒲儿根 410, 414 蒲 儿根属 363, 409 蒲公英 2, 768, 771 蒲 公英属 2, 670, 767 蒜叶婆 罗门参 675 蒙古萬 323, 339 蒙古 蒲公英 771 蒙自 大丁草 664 蒙自 火石花 664 蒙蒿 339 蓑衣草 120 蓑衣莲 51 蓝花 毛麟菊 724, 730 
864  云南 植物志  蓝 花岩参 730 蓝芙蓉 594 蓝 岩参菊 730, 759 蓝剑麻 822 概 583 疾策尔 250 蓟 2, 596, 599 蓟叶 千里光 426 蓟刺根 603 蓟属 1, 2, 517, 596 蓍属 1, 2, 298, 299 蓖叶 千里光 429 碎米花 199 碎蚁草 199 零余子 垂头菊 445 搬倒正 10 路 边升麻 35 路边黄 303 路边菊 51 路旁菊 52 蜀 西香青 204, 221 暗 色接葜 806 暗花 金挖耳 184, 187 暗绿蒿 324, 346 嗅药 250 蜂斗菜 367 蜂 斗菜状 蟹甲草 379, 387 蜂 斗菜属 363, 367 蜂窝菊 295, 314 蛾药 236, 237 蜈蚣 芸香草 194 矮小 厚喙菊 705 矮小 黄鹌菜 689, 693 矮 龙血树 824, 827 矮 垂头菊 438, 457 矮 脚苦蒿 113 矮接葜 780, 787 矮蒿 322, 335 矮 鼠夠草 196, 203 鼠耳草 198 鼠冠 黄鹌菜 692 鼠粘子 583  鼠麴 火绒草 233, 238 鼠麴草 196, 198 鼠 夠草属 132, 195 魁蒿 323, 342 锥叶 风毛菊 520, 548 锅叶 风毛菊 523, 570 锯叶 合耳菊 389, 399 锡金 蒲公英 768, 773 腺毛 合耳菊 388, 399 腺毛 尾药菊 399 腺 毛藤菊 405, 408 腺叶 川木香 588, 591 腺 花亚菊 315 腺点小 舌紫菀 72, 73 腺梗 风毛菊 522, 565 腺梗菜 181 腺 梗豨莶 272, 274 腾冲 还阳参 688 腾 冲紫菀 58, 91 腾 越紫菀 91 解放草 42 雏菊 129 雏菊属 47, 129 十四画 察瓦龙 厚嫁菊 703 察瓦 龙紫菀 86 察隅 厚喙菊 703 察隅蒿 325, 350 蜜蜂干 139 辣子草 281 端午艾 342 漂白术 617 褐毛 毛莲菜 673 褐 毛紫菀 57, 64 褐花 风毛菊 526 褐 花雪莲 518, 526 褐黄 风毛菊 520, 538 揭 黄鹌菜 694 精萆蘚 795 蔚 357 蓼叶 风毛菊 522, 565 
中  名 索  引  865  蓼狗头 700 蔓生 合耳菊 388, 396 蔓生 尾药菊 3% 蔓 斑鸡菊 23 槟榔青 826 聚头 风毛菊 570 聚花 艾纳香 155 聚花 合耳菊 388, 398 稀签 2, 272 稀签草 272 稀莶属 248, 271 酸模 叶橐吾 467, 484 翠菊 50 翠菊属 46, 48 翠雀叶 蟹甲草 379, 382 蜡毛香 139 蜡菊 131 膜叶 艾纳香 161 膜缘 川木香 588 管状 花亚科 2, 3 管茎 雪兔子 519, 537 馒头草 123 縮盖 斑鸡菊 8 熊耳草 33, 34 熊胆草 112, 113 十五画 M 子草 15 蕨叶 千里光 419, 429 蕨叶 风毛菊 524, 577 蕨 叶花佩 738, 739 蕨叶假 福王草 740, 744 蕲艾 298, 331 横 叶棄吾 467, 478 槲 叶亚菊 311 椒叶 雪兔子 519, 530 叶 雪莲花 530 墨斗草 276 墨菜 276 墨江 千里光 396 踏地 莲花菜 96 鞋头 千里光 403  镇心丸 18 德 铁香青 205, 224 德铁 粘冠草 107, 110 德 铁紫菀 58, 79 箭叶 垂头菊 438, 457 箭羽 风毛菊 570 稻槎菜 670 稻 槎菜属 668, 670 鹤庆 风毛菊 571 鹤庆 毛锁菊 724, 727 鹤老麻 165 鹤形术 615 鹤 il 194 鲢鱼须 802 十六 画以上 糙毛 风毛菊 523, 576 糙叶 千里光 419, 432 糙叶 咸虾花 12 糙叶 斑鸡菊 6, 12 糙 缘木香 590 糖芥 絹毛菊 760 磨地胆 27 廪蒿 328 薄叶旋 叶香青 204, 207 橐吾属 1, 364, 466 鞘 叶橐吾 468, 498 , 501 鞘 柄菝葜 781, 793 穆评 兔儿风 653 橙花 垂头菊 437, 447 藏龙蒿 325, 352 藏西 风毛菊 541 藏红花 618 藏蓟 606 藏 蒲公英 768, 771 藓状 火绒草 233, 246 戴星草 178, 179 戴 星草属 132, 178 m 307 翼齿 大丁草 654 翼齿 六棱菊 176 翼 齿棄吾 469, 508 
866  云南 植物志  翼茎 羊耳菊 133, 141 翼柄 厚喙菊 704 穗 序橐吾 468, 491 穗菝葜 782, 808 徽术 615 癞木树 194 覆瓦蓟 597, 609 藤 千里光 405 藤牛七 23 藤本 福王草 746, 747 藤菊 25, 405, 408 藤菊属 363, 405 篛子草 124 鞭 打锈球 361  螺 蜞菊属 248, 259 馥芳 艾纳香 147, 166 翻底白 200 蟹甲草 379, 383 蟹 甲草属 363, 378 蟹钳草 290 藿香菊 33 藿 香菊属 30, 32 露兜子 775 露兜树 830 露 兜树科 829 露 兜树属 830 鳢肠 276 鳢肠属 248, 275 
经济植  物索引  (-) 药用类 一年蓬 101 一 枝黄花 48 二 色香青 214 大丁草 654 大 叶女蒿 317 大叶 斑鸡菊 16 大丽花 265 大 黄橐吾 480 万丈深 685 万寿菊 295 下田菊 30 土茯苓 793 三 脉紫菀 66 马兰 51 马刺蓟 598 马钱 叶接葜 803 孔雀草 295 小 白酒草 117 小 叶菝葜 794 小舌菊 111 小 舌紫菀 71 小 鱼眼草 124 小 金挖耳 192 小 球花蒿 342 山柳菊 708 山黄菊 143 山 嫁蜞菊 262 千头 艾纳香 164 川西 小黄菊 308 六耳铃 162 六棱菊 175 心叶 兔儿风 631 火石花 662 云木香 579  云南 肖蔟葜 812 云 南紫菀 89 云南蓍 299 五月艾 341 无毛 牛尾蒿 359 无茎 栓果菊 702 无 刺菝葜 794 天名精 194 车前状 垂头菊 462 巴 塘紫菀 92 中华 小苦荬 720 长 叶莴苣 716 长叶 阔苞菊 174 长 托菝葜 786 水母 雪兔子 533 水朝阳 旋覆花 134 见霜黄 154 牛口刺 607 牛尾菜 783 牛尾蒿 359 牛蒡 583 分叉 露究树 830 毛 叶甘菊 305 毛 艾纳香 157 毛香 火绒草 234 毛粘草 152 毛莲菜 672 毛 梗稀签 274 头嘴菊 759 节节红 155 节 毛飞廉 611 艾叶 火绒草 236 艾纳香 165 石 生紫荒 68 石胡荽 361 东风草 147 
868  云南 植物志  东俄 洛橐吾 486 甘 川紫菀 74 龙舌兰 820 尼泊尔 天名精 186 尼泊 尔香青 210 叶下花 627 田基黄 128 白术 615 白叶蒿 338 白头婆 38 白花 鬼针草 291 白背 牛尾菜 782 白背 叶下花 628 白背 華谷草 142 白酒草 115 仙克来 垂头菊 459 矢车菊 594 丝 毛飞廉 612 羊耳菊 139 壮观 垂头菊 454 百日菊 266 百能威 280 西 南牡蒿 358 西 南接葵 796 耳 叶紫菀 59 地胆草 27 灰毛 川木香 590 灰毛柔 软紫菀 85 灰岩 大丁草 656 灰苞蒿 337 灰蓟 604 还阳参 688 托 柄菝葜 784 异 叶泽兰 39 羽裂 絹毛菊 763 羽裂 粘冠草 110 防己 叶菝葜 795 肉菊 766 网 脉橐吾 513 朱蕉 822 光叶 兔儿风 652 尖苞 艾纳香 169  向日葵 257 向日葵 垂头菊 452 舟 叶橐吾 484 华 火绒草 237 华 蒲公英 768 多 花亚菊 314 多茎 鼠麴草 202 多须公 38 多 裂紫菊 749 红毛 兔儿风 630 红头 垂头菊 444 红花 618 肖菝葜 814 丽 江紫菀 83 丽江蓟 605 杏香 兔儿风 631 两色 金鸡菊 264 两面刺 603 苍 山橐吾 509 苍术 617 苍耳 250 苏门 白酒草 117 花叶 滇苦菜 677 宪菁 还阳参 682 贡山蓟 601 折芭 斑鸡菊 14 驱虫 斑鸡菊 13 坚杆 火绒草 233 岗 斑鸡菊 9 针 叶帚菊 621 牡蒿 357 夜香牛 8 李花 螺蜞菊 259 泥胡菜 582 苞 叶雪莲 524 茄叶 斑鸡菊 16 苦苣菜 679 苦荬菜 718 苣荬菜 681 松毛 火绒草 240 林泽兰 35 杯菊 126 
经济植 物索引  869  抱 茎菝葜 807 香丝草 120 刺儿菜 610 香泽兰 44 刺苟 斑鸠菊 15 秋分草 106 鸢尾叶 风毛菊 544 秋 鼠夠草 199 厚叶 川木香 591 狭叶 龙舌兰 820 厚喙菊 704 狭叶 垂头菊 464 劲 直菝葜 789 狭 苞橐吾 503 齿 叶橐吾 470 鬼针草 290 虎尾兰 829 重羽菊 580 非洲 戴星草 180 重 冠紫菀 88 佩兰 37 剑叶 龙血树 824 金边 龙舌兰 820 剑叶 金鸡菊 263 金挖耳 190 剑麻 819 金钮扣 277 钟花 垂头菊 438 金盖花 516 须 弥紫菀 84 金腰箭 271 绒毛 戴星草 179 和尚菜 181 高原 天名精 190 狗 舌紫菀 68 宽叶 兔儿风 649 兔耳 一枝箭 665 宽叶 鼠夠草 1% 鱼眼草 123 宽 舌橐吾 506 肿柄菊 255 宽 戟橐吾 495 细叶 小苦荬 723 离 舌橐吾 492 细叶 鼠夠草 200 粉 背接葜 790 细穗 兔儿风 640 烟 管头草 185 疣 枝菝葜 799 莴苣 716 美头 火绒草 242 莲 叶橐吾 482 美形 金钮扣 278 莲状 绢毛菊 761 洱 源橐吾 506 球菊 183 南艾蒿 334 珠 光香青 205 南茼蒿 302 翅果菊 714 毒根 斑鸠菊 23 展枝 斑鸡菊 22 柳叶 鬼针草 288 圆舌 粘冠草 107 柳叶 斑鸡菊 10 圆齿 狗娃花 52 茵陈蒿 253 柴胡叶 垂头菊 咸奸花 9 狼把草 289 除虫菊 309 钻叶紫 H 59 怒 江紫菀 86 铁第篡 291 柔 软紫菀 85 麥 车紫恭 Al 星 舌紫菀 83 密 叶飞蓬 97 星状 雪兔子 530 密花 艾纳香 171 显脉 旋覆花 136 密 疣接葜 798 奸须草 249 麻叶 嫁棋菊 260 
870  云南 植物志  鹿 蹄橐吾 472 婆婆针 293 粘毛 白酒草 113 粘 毛香青 211 粗毛 狗娃花 54 菊叶 鱼眼草 125 菊芋 258 菊花 307 菊花参 318 黄瓜菜 710 黄 帚橐吾 514 黄 腺香青 219 黄鹌菜 699 黄缨菊 614 菜木香 592 萌 条香青 215 菝葜 785 隐 舌橐吾 479 野艾蒿 333 野菊 303 臭灵丹 176 假泽兰 45 假 福王草 740 银 叶菝葜 802 银胶菊 253 猪毛蒿 354 绵毛 天名精 186 绵 毛橐吾 505 绵头 雪兔子 532 绿茎 还阳参 687 湖北蓟 607 湿 生美头 火绒草 244 戟叶 火绒草 236 戟叶 艾纳香 171 裂苞 艾纳香 167 喜 马拉雅 垂头菊 446 硫黄菊 287 蒙古蒿 339 蒌蒿 345 斑鸠菊 20 紫舌 厚喙菊 705 紫茎 垂头菊 445  紫 茎泽兰 42 黑麟黄 腺香青 220 短冠 东风菜 55 短 梗菝葜 784 短 葶飞蓬 % 魁蒿 342 铺 散亚菊 313 锈毛 旋覆花 133 缘 毛紫菀 75 滇西 北紫菀 78 滇苦菜 673 滇南 羊耳菊 138 滇缅 斑鸡菊 18 滇 藏紫菀 86 蓟 599 蒜叶婆 罗门参 675 蓝花 毛麟菊 730 暗 色菝葜 806 矮 垂头菊 457 腺 梗稀签 274 鼠麴 火绒草 238 鼠麴草 198 辣子草 281 酸模 叶橐吾 484 稀签 '272 膜缘 川木香 588 熊耳草 34 熊胆草 113 糙叶 斑鸡菊 12 稻槎菊 670 德 钦紫菀 79 糖芥 絹毛菊 760 鞘 柄藉葜 792 箭叶 垂头菊 457 薄叶旋 叶香青 207 戴星草 179 翼茎 羊耳菊 141 馥芳 艾纳香 166 藿香菊 33 醴肠 276 (二) 食用类 凤梨 775 
经济植 物索引  871  白花 鬼针草 291 晚香玉 817 向日葵 257 雏菊 129 多蕊 肖接葜 812 . 翠菊 50 牡蒿 357 熊耳草 34 沼菊 269 藿香菊 33 南茼蒿 302 1 鬼针草 290 \ 莴苣 716 小 白酒草 117 菊芋 258 六棱菊 175 斑鸡菊 20 云木香 579 蒿子杆 302 艾纳香 165 鼠夠草 198 白术 615 ( ― \ 5171 -^ite 白头婆 38 苍术 617 大丽花 265 佩兰 37 万寿菊 295 香泽兰 44 天人菊 297 珠 光香青 205 孔雀草 295 臭灵丹 176 水塔 777 密花 艾纳香 171 龙舌兰 820 野甘菊 305 瓜叶菊 378 野菊 303 矢车菊 594 晚香玉 817 丝兰 816 鼠麴草 198 百日菊 266 藿香菊 33 向日葵 257 多花 百日菊 267 朱蕉 822 小葵子 268 两色 金鸡菊 264 毛 梗稀签 274 虎尾兰 829 向日葵 257 肿柄菊 255 矢车菊 594 金边 龙舌兰 820 牛蒡 583 金边 虎尾兰 829 红花 618 金盖花 516 苍耳 250 秋英 286 狼把草 289 垂花 水塔花 777 腺 梗稀签 274 狭叶 龙舌兰 820 剑叶 金鸡菊 263 细 叶朱蕉 823 分叉 露兜树 830 菊芋 258 凤梨 775 菊花 307 龙舌兰 820 硫黄菊 287 向日葵 257 黑心 金光菊 254 虎尾兰 829  (四) 芳 香油类  :五) 油脂类  纤维类 
872  云南 植物志  金边 龙舌兰 820 狭叶 龙舌兰 820 剑麻 819 菊芋 258 (七) 其他类 小 白酒草 117 中华 小苦荬 720 牛蒡 583 矢车菊 594 向日葵 257 红花 618  牡蒿 357 苍术 617 泥胡菜 582 刺儿菜 610 肿柄菊 255 香泽兰 44 除虫菊 309 圆齿 狗娃花 52 野菊 303 紫 茎泽兰 42 藿香菊 33 
A Acanthospermum 249 , 284 A. australe 284 Acama chinensis 617 Achillea 1, 298, 299 A. alpina 301 A . sibirica ssp . ivilson ia na 30 1 A. wilsoniana 299 A . -wilsoniana f . obconica 301 Acilepis squarrosa 15 Acmella bi flora 259 Actinea biternata 291 Adenocaulon 132, 181 A . adhaerescens 181 A, bkolor 181 var . adhaerescens 181 A. himalaicum 181 Adenostemma 30 A . latifolium 30 A. lavenia 30 , 109 var. elatum 30 var. latifolium 30 Agavaceae 815 Agave 816, 819 A. amaniensis 822 A. americana 819, 820 var. americana 820 var. marginata 820 var. variegata 820 A. angustifolia 820, 822 A. rigida 819, 820 A. sisalana 819 , 821 Ageratina 30, 42 A. adenophora 42 Ageratum 30, 32  拉丁 名索引 A. conyzoides 33 A. houstonianum 33, 34 A . mexicanum 34 Ainsliaea 620, 625 A. angustata 626, 635 A. angustifolia 627, 644 var. angustifolia 627, 645 var. luchunensis 627, 645 , 834 A • angustifolia 645 A. apteroides 626, 634 A . asari folia 631 A. bonatii 626, 631 var. arachnoides 632 var. glabra 631 A. crassifolia 626, 632 A. elegans 625, 630 var. elagans 625, 630 var. strigosa 625, 630 var . tomentosa 630 A. foliosa 627, 652 A. fragrans 625, 631 A. fulvioides 626, 642 , 834 var. fulvioides 626, 642 var. glabriachenia 626, 644 , 834 A. fulvipes 626, 641 A. glabra 627, 652 var. tenuicaulis 639 A. gongshanensis 626, 636 , 833 A. henryi 627, 647 var. daguanensis 627, 648 , 835 var. henryi 627, 647 var. ovatifolia 647 A. heterantha 627, 645 A. lancifolia 627, 653 A. latifolia 627, 649 ssp. henryi 645, 647 
874  云南 植物志  var . a pteroides 634 var. latifolia 627, 651 var. macrocephala 649 var. obovata 640 var. platyphylla 627, 651 var. ramifera 627, 652 , 835 A. latifolia 645 A. lijiangensis 627, 644 , 834 A. macrocephalla 627, 649 A. mairei 627, 648 A . mairei 649 A. mollis 626, 634 A. nervosa 626, 639 A . ningpoensis 631 A. ovali folia 628 A. pertyoides 625, 627 var. albotomentosa 625, 628 f . ovali f pl ia 628 var. intermedia 628 var. pertyoides 625, 628 f • spar si flora 628 var. spar si flora 628 A. pingbianensis 626, 636 var. maxipiensis 626, 636 , 833 var. pingbianensis 626, 636 A . pingbianensis 636 A. pteropoda 651 var. a pteroides 634 var . leiophylLa 64 1 var. macrocephala 648 , 649 var. obovata 640 var. platyphylla 651 f • ovalifolia 628 A. reflexa 644 A. scabrida 641 A . spar si flora 628 A. spicata 626, 640 A. sutchuenensis 626, 638 A. tenuicaulis 626, 639 A . tonkinensis 645 A. triflora 651 A . undulata 647  A. yunnanensis 626, 641 Ajania 299, 310 A. adenantha 311 , 315 A. breviloba 311, 313 A. elegantula 311, 316 A. khartensis 311, 313 A . mutellina 314 A. myriantha 311, 314 var . sericocepha lu?n 314 var. zvardii 314 A . oresbia 314 A. quercifolia 311 A. sericea 311, 316 Aletris A . chinensis 822 A . coch inch inensis 822 Amphirhapis A . albescens 71 A. chinensis 48 A . leiocarpa 48 A . rubricaulis 137 Ananas 775 A. comosus 775 A . sativa 115 Anandria laevipes 654 Anaphalis 132, 203 A. adnata 196 A . araneosa 212, 215 A. aureo punctata 204, 219 var. atrata 220 var. aureo punctata 219 var. tomentosa 220 A. bicolor 204, 214 var . Longifolia 214 var . u ndulata 214 A. bulleyana 204, 211 A. busua 204, 212 A. chlamydophylla 205, 231 A. chunglienensis 204, 217 A . cinerascens 231 A . cinnamomea 207 var . a ngustior 206 
拉丁 名索引  875  A. conferta 220 A. conlorta var. pellucida 204, 207 A . contorta 207 A. contortiformis 205, 226 A. corymbifera 205, 224 A . corymbosa 211 A . cuneifolia 210 A. delavayi 205, 221 A. elegans 204, 217 A . esquirolii 196 A. flaccida 205, 225 A . franchetiana 207 A. gracilis var. ulophylla 205, 230 A. griffithii 206 A. larium 205, 224 A. likiangensis 205, 223 A . mairei 210 var. pulverulenta 210 A. margaritacea 204, 206 ssp. angustior 206 ssp. japonica 207 var. angustifolia 207 var. cinnamomea 207 var. japonica 207 var. margaritacea 206 var. tsoonginum 207 A . monocephala 211 A . mucronata 211 A. muliensis 205, 228 A. nepalensis 204, 210 var. corymbosa 211 var. monocephala 211 var. nepalensis 210 A . nepalensis 211 A . nervosa 223 A • nubigena 21 1 var . monocephala 211 f. reducta nana 211 A. oxyphylla 204, 209 A. pannosa 205, 230 A . pterocaula var. at rata 220  var . intermed ia 219 var . surculosa 215 A. rhododactyla 205, 223 A . sem id ecu rrens 212 A . sericeo-albida 1 96 A . sinica ssp. intermedia 219 var. atrata 221 var . tomen tosa 220 A. souliei 204, 221 A. stenocephala 205, 229 A. suffruticosa 205, 229 A. surculosa 204, 215 A . tripLinervis var. mucronata 211 A. unduLata 214 A. virens 204, 215 A. viridis 205, 231 A. yunnanensis 205 , 226 var. muliensis 228 Anisopappus 131, 143 A . candelabrum 30, 109 A. chinensis 143 Antennaria A . cinnamomea 207 var. angustior 206 A . japonica 207 A . margaritacea 206 A . muscoides 246 Anthemideae 3, 298 Aplotaxis A . carthamoides 582 A. deltoides 552 A. lappa 579 A , Leontodontoides 542 A. obvallata 524 A . uni flora 529 Arctium 517, 583 A. lappa 583 Arnica A . hirsuta 665 A . japonica 370 A . pnloselloides 665 
876  云南 植物志  Artemisia 2, 299, 318 Subgen. Artemisia 320 Subgen. Dracunculus 325 Subgen. Seriphidium 320 Sect. Seriphidium 320 A. annua 321 , 330 A . apiacea 328 var. schochi 330 A. argyi 321, 331 A . asiatica 341 A. atrovirens 324, 346 A. austro yiinnanensis 321, 333 A . biennis 330 A . burmanica 334 , 348 f . litifolia 333 A. calophylla 321, 335 A • cannabifolia 345 var. mgrescens 345 A. capillaris 325 , 353 var . scoparis 354 A, carvifolia 321, 328 var. carvifolia 321, 328 var. schochii 321 , 330 A. chingii 324, 347 A . codonocephala 333 A . cuneifoLia 357 A . demissa 356 A. desertorum 326, 356 var . 5 prengelia na 356 A . desertorum 359 A. divaricata 322, 340 A • dolichocephala 348 f. yunnanensis 348 A . dracunculus 357 A. dubia 326, 359 var. dubia 326, 359 var . Longeracemulosa 333 f. tonkingensis 333 var . myriantha 339 var. subdigitata 326, 359 A. dubia 333, 341 A. edgeworthii 325, 356  var. diffusa 325, 356 var. edgeworthii 325 , 356 A. elegans 354 A . epiacea var. schochii 330 . A . eriocephala 338 A. eriopoda 326, 357 A. feddei 335 A. flaccida 325, 352 A. forrestii 325, 353 A . glabrata 357 A. glauca 359 A. gmelinii 327 A. gongshanensis 324, 351 A. grata 341 A . gricea 333 ― A. hedinii 321, 330 A . hirsuta 127 A . hypoleuca 338 A . igniaria var. yunnanensis 337 A. imponens 322, 343 A. indica 323, 341 var. heyneana 341 var. multiflora 341 var. nepalensis 341 A . ivuayomogi 327 A. japonica 326, 357 var . desertoru m 356 var. eriopoda 357 var. japonica 357 f. eriopoda 357 A . japonica 358 A . jeffreyana 337 A . laciniata 327 A. lactiflora 325, 351 A. lancea 322, 335 A. lavandulaefolia 321 , 333 var. feddei 335 f. effusa 335 f. genuina 335 f. stenocephala 335 var. lancea 335 A . lavandulaefolia 333, 335 
拉丁 名索引  877  A. Leptostachya 341 A. leucophylla 323, 338 A . maderaspataria 128 A. mairei 325, 353 A . messersch midtiana var. incana 327 A . minima 361 A. mongolica 323, 339 var . verberiacea 340 A. moorcroftiana 322, 342 f. nitida 344 A . moorcroftiana 343 A . moxa 341 A. myriantha 324, 348 var. myriantha 324, 348 var. pleiocephala 324, 350 A . myriantha 34 1 A. nujianensis 323 , 339 A. orientali-hengduangensis 322, 343 A. orientali-yiinnanensis 324, 350 A. paniculata 348 A. parviflora 326, 358 A . pectinata var. yunnanensis 360 A . pleiocephala var. grandis 341 var. typica 348, 350 f. yunnanensis 348 A . poten t ilae foL ia 327 A. princeps 323, 342 A . revoluta 338 A. robusia 322, 339 A. roxburghiana 323, 337 var. acutiloba 337 var. divaricata 341 var. kansuensis 337 var. orientalis 343 A. sacronom 320, 327 var. incana 320, 327 var. sacrorum 320, 327 var. vestita 327 A, schochii 330 A. scoparia 325, 354 A. selengensis 323, 345 A . septemlobata 35 1  A. shangnanensis 321, 328 A. sieversiana 320, 326 f. grandis 326 A. simulans 324, 347 A. sinensis 322, 345 A . smithii var . speciosa 344 f. paniculata 344 A. speciosa 322, 344 A . stricta 356 f. diffusa 356 A . strongylocephala 338 var. sinensis 345 f. robusta 339 A . subdigitata 359 var. falciloba 359 A. sylvatica 324, 346 A. tainingensis 322 , 344 var. nitida 322, 344 var. tainingensis 322, 344 A. tangutica 324, 347 var. tangutica 324, 348 var. tomentosa 324 , 348 A . thomsonii 359 A . tongtchouanensis 358 A . umbrosa 333 A. velutina 321, 335 f. foliosa 335 f. genuina 335 A. verbenacea 323, 340 A. verlotorum 321, 334 A. vestita 320, 327 A. vulgaris 333, 334, 341, 343, 348, 350 var. coarctica 340 var . incanescens 33 1 , 340 var. leucophylla 338 var • mongolica 340 var. myriantha 348 var . umbrosa 333 var . verbenacea 340 var. vulgalissima 341 A. waltonii 325, 352 
878  云 南植物 志  A . xvulingsdmnensis 359 A. yunnanensis 323, 337 , 360 var. nujianensis 339 A . yunnanensis 348 A. zayuensis 325, 350 var. pienmaensis 325 , 351 var. zayensis 325, 350 A. zhongdianensis 322, 334 Asparagus terminalis 822 Aster 2, 47, 56 A. ageratoides 57, 66 ssp. ageratoides 66 var. adustus 66 var. firmus 67 var. heterophyllus 67 var. lasiocladus 67 var. laticorymbus 67 var. oophyllus 67 var. pilosus 67 var. scaberulus 67 A. albescens 57, 71 var. albescens 72 var. glandulosus 72, 73 var. gracilior 72, 74 var. levissimus 72, 73 var. limprichtii 72, 73 var. pilosus 72, 73 var. salignus 72, 73 A . albescens 71 , 73 A. altaicus 54, 71 var. hirsutus 54 A . annuus 101 A. argyropholis var. niveus 57, 74 A. asteroides 58, 83 ssp. costei 83 A. auriculatus 56, 59 f . crenatus 59 A. batangensis 59, 92 var . statice folius 92 A. bietii 58, 81 A • bcnverii 54 A. brachytrichus 57, 77  var. angustisquamus 78 var . brachytrichus 77 , 78 var. latifolius 78 A. brevis 58, 91 A . breviscapus 96 A. bulleyana 58, 81 A . cabulicus 72 A . cavaLeriei 72 A . chinensis 50 A . coriaceifolius 9 A . costei 83 A . crenatifolius 52 A . delavayi 88 A. diplostephioides 58, 88 ssp. typicus 88 ssp. yunnanensis 88 var. delavayi 88 var. yunnanensis 68, 81 , 89, 91 A . diplostephioides 86 A. doronicifolius 64 A. ferrugineus 71 A. flaccidus 58, 85 ssp. flaccidus 86 ssp . tsa ru ngensis 86 f. atropurpureus 85 f. flaccidus 85 f. griseo-barbatus 85 f. tunicatus 91 A . forrestii 11 A. fuscescens 57, 64 var . fuscescens 64 var. scaberoides 64 A . ganlun 77 A . gossypiphorus 92 A. handelii 58, 79 A . harrawianus 74 var. glabratus 73 var. pycnophyllus 67 A. hedinii 83 A . heterochaeta 85 A. himalaicus 58, 84 A - hispidulus 62 
拉丁 名索引  879  A. homochlamydeus 57, 64 A . ignoratus 71 A . indicus 5 1 A . inuloides 94 A. jeffreyanus 57, 78 A. latibracteatus 58, 82 A. likiangensis 58, 83 ssp. costei 83 ssp. hedinii 83 ssp. typicus 83 A . limitareus 77 A. limprichtii 73, 74 var. gracilior 73 , 74 A. lingulatus 57, 70 A . lingulatus 68 A . lofouensis 142 A . macillentus 136 A. mairei 61, 68 A . marchandii 55 A . mekongensis 82 , 84 A. moupinensis 57, 71 A . muLtiradiatus 94 A. nigromontanus 56, 62 A. oreophilus 57, 68 A. prainii 59, 92 A. pycnophyllus 57, 67 A. rockianus 58, 91 A. roylei 94 A. salwinensis 58, 86 A. senecioides 57, 68 var . latisquam us 68 A . sherri ffianus 6 1 A. sikkimensis 67 A. smithianus 57, 74 A. souliei 57, 75 var. limitareus 11 A . staticefolius 92 A • subcaerulens 75 A. subulatus 56, 59 A. techinensis 58, 79 A . tenuissimus 48 A. tongolensis 57, 75  ssp. forrestii 11 ssp. typicus 75 A . trkapitatus 68 A. trichoneurus 56, 62 A . trinervius 66 var. grossodentatus 64 ssp. ageratoides 66 A. tsarungensis 58, 86 ■A . vanioti 68 A . vellereus 1 36 A. vestitus 56, 61 A . vUmorinii 88, 91 A. yunnanensis 58, 89 var. angustior 91 var. yunnanensis 89 Astereae 2 , 46 Asterocephalus cochichinensis 29 Asteromaea indica 51 Atractylis A . chinensis 617 var . liaotungensis 617 var . loeseneri 617 var . quiqueloba 617 var • Sim plicifolia 617 f. erossodentata 617 f . sim plicifolia 617 f. stapfii 617 A . lancea 617 A . macrocephala 615 var . h unanensis 615 A. ovata 615, 617 var . Sim plici folia 6 1 7 f. amurensis 617 f. lyrati folia 617 f . si7n plicifolia 6 1 7 A . separata 617 Airactylodes 2, 518, 615 A . chinensis 617 var . sim plicifolia 617 A . erossoden tat a 617 A. lancea 615, 617 var . ch inensis 617 
880 云 var. sim plici folia 617 A. lyrata 617 A. macrocephalas 615 A . ovata 617 AucUandia 571, 579 A. costus 579 A. lappa 579 B Baccharis B . chinensis 139 B . salvia 165 Barkfmusia vercicolor 720 Bellis 47, 129 B. perennis 129 B. stipitata 129 Bidens 249, 287 B. bipinnata 288, 291, 293 B. bitemata 288, 291 B. cemua 288 B. chinensis 291 B . minuscula 289 B. pilosa 288, 290 var. albi flora 291 var. bipinnata 293 var . ch inansis 29 1 var. minor 291 var. pilosa 288, 290 var. radiata 288, 291 B. repens 289 B, robertianifolia 291 B. shimadai 289 B. tripartita 288, 289 var. cernui folia 289 var. repens 289 var. shimadai 289 f . Limosa 289 Bileveillea B. chinensis 148 B. granulatifoLia 163 B . martini 148 BiUbergia 775, 777  南 植物志  B. nutans 777 B. pyramidalis 777 Blainvillea 248, 280 B, acmella 280 . B. latifolia 280 B . rhomboidea 280 Blumea 2, 132, 145 B. adenophora 146, 153 B. alata 175 jB . amethystina 157 B. aromatica 147, 166 B. balansae 161 B. balsamifera 147, 165 var . m icrocephala 1 65 B. bodinieri 154 B . cavaleriei 153 B. chevalieri 154, 162 B. chinensis 139, 148, 152 B. compactiflora 116 B . conspicua 163 B . conyzoides 111 , 115 B. dasycoma var. pinnatifida 171 B. densiflora 147, 171 var. hookeri 171 var - pinnat ifida 171 B. eberhardtii 146, 151 B . esquiroLii 8 B. excisa 171 B. fistulosa 146, 155 B. flava 174 B. formosana 147, 168 B . glandulosa 162 B. globata 115 B. glomerata 157 B • gracilis 151 B. hamiltonii 146, 153 B. henryi 147, 169 B. hieracifolia 146, 152 , 153 var. hamiltonii 153 var - macrostachya 1 52 B. hookeri 171 B , hymenophylla 1 60 
拉丁 名索引  881  B. lacera 146, 154 B. laciniata 147, 162 B. lanceolaria 147, 163 var . spectahilis 1 63 B. lapsanoides 160 B. lecomtei 174 B. leptophylla 166 B. maniniana 147, 148, 168 B . martiniana 169 B. megacephala 146, 148 B. membranacea 147, 161 B. membranacea 160, 162 B. mollis 147, 157 B . myriocephala 1 63 B. napifolia 147, 160 B. nudi flora 157 B . okinazvensis 162 B. onnaensis 162 B. oxyodonta 146, 155 J3. parvi folia 157 B. procera 149 B . pterodonta 1 76 B. pubigera 148 B. pubigera 148 B. purpurea 157 B. racemosa 157 B. repanda 146, 149 B. riparia 146, 148 var . megacephala 1 48 B. sagittata 147, 171 B. saussurecides 147, 162 B. semivestita 149 B. sericans 152 B . sina pifolia 1 62 B . spectabilis 1 63 B. siibcapitata 116 B. tenuifolia 146, 151 B . tonkinensis 1 69 B . trichophora 1 57 B. vaniotiana 157 B . velutina 1 54 B. veronicifolia 147, 158  B. virens 147, 160 B. vistita 149 B • xvightiana 157 Blumeopsis 1 32 , 173 " B. falcata 174 B. flava 174 Boltonia indica 51 Bromelia B • comosa 775 B . pyramidalis 777 Bromeliaceae 775 c Cacalia C. adenoca uloides 384 C. angulosa 374 C. arachnantha 434 C. begoniae folia 383 C. bicolor 374 C. bulbosa 371 C. cusimbua 374 C. cyclota 379 C. davidii 409 C. delphyniphylla 382 C. deltophylla 423 C. diantha 396 C. didymantha 409 C . far fori folia ssp. petasitoides 387 C . forrestii 383 C . konala pensis 385 C. Uitipes 384 C • lidjiangensis 385 var. acerina 380 C. ovatis 373 C. paLmatisecta 382 C . pentaloba 380 C . pilgeriana ssp. delphiniphylla 382 C. procumbens 371 C . quinqueloha 380 C . roborcnvskii 384 C . rockiana 380 C. segetum 370 
882  云 南植物 志  C . sonchi folia 377 C. taliensis 385 C . tatsienensis 384 C . teniana 387 C. tricuspis 423 C . tripteris 382 C . volubilis 408 Calendula 2 516 C. officinalis 516 Calenduleae 3, 515 CaLListejnma C. chinerisis 50 C . hortensis 50 C. sinensis 50 Callistephus 46, 48 C. chinensis 50 C . hortensis 50 Camchaya 3 , 26 C. loloana 27 Carduoideae 2, 3 Carduus 517, 611 C. acanthoides 611 C . argyrancanth us 606 C. crispua 611, 612 C. enoamus 614 C . japonicus 599 C . obvallata 524 Carpesium 132, 184 C. abrotanoides 185, 194 C. acutum 186 C, atkinsonianuuin 191 C. cemuum 184, 185  var. glandulosum 186 var. nepalense 186 var . track ilifolium 191 C . cernuum 186 C. cordatum 184, 189 C. divaricatum 185, 191 C. erythrolepis 191 C. lipskyi 184, 190 var . hon tonense 1 90 var . potaninii 1 90  var . przevualskyi 1 90 C. longifolium 185, 194 C . manshuricum 187 C. minus 185, 192 C. nepalense 184, 186 var. lanatum 186 var. nepalense 186 C. scapiforme 184, 189 C . th u nbergia nam 1 94 C. trachelifolium 185, 191 C. triste 184, 187 var. manshuricum 187 Carthamus 518, 618 C. tinctorius 618 Cathcartia smithiana 445 Centaurea 1, 517, 593 C. cyanus 594 Centipeda 299, 360 C. minima 361 C . minuta 361 C. orbicularis 361 Cephakmoplos , C. segetum 610 C. setosum 610 Cephalorrhynchus 669 , 759 C. macrorrhizus 759 Chaetoseris 669, 723 C. bonatii 725, 735 C. ciliata 725, 734 C. cyanea 724, 730 C. dolichophylla 724, 731 C. grandiflora 724, 730 C. hastata 724, 728 C. hirsuta 724, 727 C. leiolepis 725 , 733 C. likiangensis 725, 735 C. lutea 724, 725 C. lyriformis 725, 734 C. rhombiformis 724, 725 C . sichuanensis 725 C. taliensis 724, 731 C. yunnanensis 724 , 727 
拉丁 名索引  883  Chlamydites prainii 92 Chondrilla C. hastata 728 C. japonica 699 C. longifolia 716 C. lyrata 700 C. sagittata 720 Chromolaena 30, 44 C. odorata 44 Chrysanthemum 298, 301 C . adenanthum 315 C . boreale 305 C . brachyglosum 305 C. brevilobum 313 C. bulbosum 318 C . carinatum 302 C . cinenariifolium 309 C . coronarium 302 var. spatiosum 302 C. delavayi 318 C . elegantulum 316 C. glabrinsculum 305 C. indicum 303 var. boreale 305 C. jugorum 308 var • tanacetopsis 309 C . lavanduli folium 304 var. sianense 304 var. tomentellum 305 C. mairei 314 C . morifolium 307 var. sinense 307 C . mutellinum 314 C. myrianthum 314 var. sericocephalum 314 var. wardii 314 C. oresbium 314 C. palLasianum var. brevilobum 313 C . quercifoLium 311 C. segetum 302 C. seticuspe var. boreale 305 C • sinense 307  C , tatsienense 308 var. tanacetopsis 309 C . xvilsonianum 305 C. yunnanense 317 Chrysogonum peruxnanum 267 Cicerbita 669, 752 C. bonatii 735 C. cyanea 730 var. glandulifera 730 var. hastata 727 , 728 var. lutea 725 C. grandiflora 730 C . Likiangensis 735 C . macrorrhiza 759 C. oligolepis 752 C . taliensis 753 , 755 Cichorioideae 3 , 668 Cineraria C. chinensis 432 C. cruenta 378 Cirsium 1, 517, 596 C. argyrancanthum 597, 606 C . belingscha n icu m 599 C. bodinieri 599 C. bolocephalum 601 var . racemosum 60 1 var. setchvuanicum 601 C. botryodes 605 C . cavaleriei 598 C . Cerberus 599 C. chinense var. australe 607 C. chlorolepsi 597, 603 C. eriophoroides 596, 601 C. forrestii 597 C. griffithii 604 C. griseum 597, 605 C . hainanense 599 C. handelii 596, 600 C. handelii 604, 606 C . heleophilum 605 C. henryi 596, 597 C. hupehense 597, 607 
884  云南 植物志  C. interpositum 597, 604 C. japonicum 596, 599 var. ausrale 599 var. intermedium 599 C. leducei 597, 609 C. lidjiangense 597, 605 C, lineare 607 var. franchetii 607 var. linear i folium 607 f . tomentosum 607 var . rigidum 607 f . subintergi folium 609 var. salicifoLium 607 var. spatulatum 609 var. tenii 609 var . uninervium 607 var. yunnanense 607 C . lyratum 582 C. maackii var. intermedium 599 C. mairei 605 C. melanolepis 597 C. monocephalum 596, 598 C . provosti var. monocephalum 598 var. spinosum 598 C. racemiforme 596, 600 C. setosum 597, 610 C. setosum 610 C. shansiense 597, 607 C. subulariforme 597, 603 C. taliensis 597 C. tibeticum 606 C. -wallichii 607 var. intermedium 607 C . yunnanensis 605 Cissampelopsis 363 , 405 C. buimalia 405 C. corifolia 405, 406 C. glandulosa 405, 408 C. spelaeicola 405, 406 C. volubilis 405, 408 Cleistanthium nepalensis 658  Cnicus C . argyra ncanth us 606 C. bodinieri 599 C . cavaleriei 598 C . Cerberus 599 C. chinense 607 C. eriophoroides 601 C. forrestii 597 C. griffithii 604 C . henryi 597 C. japonicus 599 var. intermedius 599 C . leduceii 609 C. mairei 605 C . monocephalus 598 C . multicaulis 583 C. setosus 610 C . taliensis 597 Compositae 1 ConvaLLaria fruticosa 822 Conyza 47, 112 C . absinthifolia 120 C . alata 175 C . aromatica 166 C. asteroides 116 C. atenuata 13 C . balsamifera 165 C. blanda 25 C. blinii 112, 113 C. bonariensis 113, 120 C. canadensis 112, 117 C. cappa 139 C. chinensis 148 C . chinensis 8 , 163 C . cinerea 8 C. com pic ua 72 C . dasyccnna var . pinnatifida 171 C . densi flora 171 C. dunniana 113 C. excisa 171 C. extensa 22 C. fistulosa 157 
拉丁 名索引  885  C • h ieracifolia 1 52 C. japonica 1 12, 115 C. lacera 154 C . laciniata 162 C . lanceolaria 1 63 C. leucantha 112, 113 C . lencantherna 115 C . leucodasys 1 20 C . membranaea 161 C. mollis 212 C . multicaulis 1 16 C. napi folia 160 C. oxyodonta 155 C. patuLa 9 C. perennis 112, 116 C. pibigera 148 C. pinnatifida 113, 120 C. pyri folia 111 C. repanda 149 C. riparia 148 C. saligna 10 C . setshvuanica 166 C. stricta 113, 119 , 120 var. pinnatifida 120 var. stricta 119 C. stricta 116, 120 C. sumatrensis 112, 119 C , syringaefolia 111 C. velutina 154 C . veronicae folia 115 C. virens 160 C • viscidula 1 15 C. volka meriifol ia 16 Coprosmanthus japonic us 786 C . simadai 783 Cordyline 822 C. fruticosa 822 C. stricta 822, 823 C . terminalis 822 var. ferrea 822 Coreopsis 248 , 263 C. hiternata 291  C. lanceolata 263 C. tinctoria 263, 264 Cosmos 249, 286 C. bipinnata 286 C. sulphureus 286, 287 Cotula 299, 361 C. anthemoides 362 C . anthemoides 1 28 C. bicolor 123 C • chrysanthemifolia 125 C. latifoLia 123 C . maderaspatana 1 28 C. minima 361 C . sphaeranthus 128 Crassocephalum 363 , 375 C. crepidioides 369, 375 C . cusimbua 374 C . pseudchch ina 37 1 C . sonchi folium 377 Cremanthodium 364 , 436 C . acernuum 445 C. angustifolium 438, 464 C • arnicoides 46 1 C. atrocapitatum 437, 440 , 442 C • atroviolaceum 487 C. brachychaetum 438, 456 C. bulbilliferum 437, 445 C. bupleurifolium 438, 455 C. calcicola 437, 442 C . calotum 364 C. campanulatum 437, 438 var. brachytrichum 439 var. campanulatum 439 var. pinnatisectuni 439 C. chungtienense 438, 464 C. citriflorum 437, 447 C. com pt urn 457 C. coriaceum 438, 461 C. crema n thod ioides 473 C. cucullatum 437, 440 C. cyclaminanthum 438, 459 C . deasyi 455 
886  云南 植物志  C. decaisnei 437, 446 f. clarkei 446 f. sinense 446 C. decaisnei 445 C. delavayi 438, 461 C. dissectum 437, 451 C. ellisii 438, 462 C. farreri 437, 442 C. fletcheri 462 C. forrestii 437, 448 C. glaucum 438, 452 C. goringensis 462 C. gracillimum 444 C . gypsophilum 459 C. helianthus 438, 452 C. hookeri 490 ssp . polycephalum 49 1 C. humile 438, 457 C . larium 439 C. lobatum 448 C . m icrocephalum 483 C. nanum 438, 455 C. nobile 438, 454 C. oblongatum 464 C • oblongatum 463 var . villosior 462 C. palmatum ssp. rhodocephalum 444 C. phoenicochaetum 437, 449 C. phyllodineum 437, 449 C. pinnatisectum 437, 439 C. pirolaefolium 438, 463 C . plantagineum 462 f . albidum 462 f . goringense 462 C. plantagineum f. maximcrwsiczii 462 C • plantagini folium 514 C . pleurocaule 515 f. franchetii 515 C. principis 438, 459 C, pulchrum 437, 447 C. reniforme 437, 448 C . retusum 474  C. rhodocephalum 437, 444 C. sagittifolium 438, 457 C. sherriffii 444 C. sino-oblongatum 438, 456 C. smithianum 437, 445 C. suave 438, 451 C. thomsonii 437, 444 C . thomsonii 446 C. trichopoda 463 C. trichopoda 463 C. variifolium 438, 454 C . virgaurea 514 C . wardii 439 Crepis 668, 682 C. acaulis 702 - C. bhotanica 714 C . bifurcata 701 C. blinii 692, 694 C . bockiana 700 C. bodinieri 682, 688 C. cineripappa 692 C. dubyaea 704 C. elongata 682, 683 C . formosana 700 C. fusca 694 C. giUii var. bellidi folia 761 , 763 var . erysimoides 760 var. hirsuta 763 C. glomerata 767 C. heterophylla 700 C. hieracium 738 C • japonica 700 var. elstonii 699 ssp. genuina 700 C. lignea 682, 687 C. lyrata 700 C. mairei 696 C. napifera 682 C. paleacea 694 C. phoenix 682, 685 C . primuli folia 692 
拉丁 名索引  887  C . pseudoxnrens 720 C. racemifera 690 C . rapuncuLoides 690 C. rigescens 682, 688 ssp. lignescens 688 ssp. typica 688 C. rosuLaris 761 C. setigera 692 C . stolon i fera 711 C. subscaposa 682, 685 C. taquetii 700 C. tibetica 683 C . tsarongensis 703 var . ch im iliensis 703 C. umbrella 766 C. yunnanensis 694 Crossostephium chinense 298 Cyathocline 47, 125 C. Lyrata 127 C, purpurea 127 Cynareae 3, 517 D Dahlia 248, 264 D. pinnata 265 D. variabilis 265 Decaneuron divergens 12 Dendranthema 2, 299, 303 D . boreale 305 D. glabriusculum 303, 305 D. indicum 303 D. lavandulifolium 303, 304 var. lavandulifolium 303, 304 var. seticuspe 303, 305 var. tomeniellum 303, 305 D. mori folium 303, 307 D. sinense 307 Dichrocephala 47, 123 D. amphiloba 124 D . auriculata 123 D. benthamii 123, 124 D. bkolor 123  D . bodinieri 124 D. chrysanthemifolia 123, 125 D. integrifolia 123 D. latifolia 123 D. leveillei 109 D . minuti flora 1 27 Diplazoptilon 517, 580 D. picridifolium 580 Diplopappus D. chinensis 50 D. diplosteph ioides 88 Doellingeria 47 , 55 D. marchandii 55 Dolomiaea 517, 588 D. berardioidea 588, 591 D. edulis 588, 592 D. forrestii 588 D. georgii 588, 591 D. salwinensis 588, 593 D. souliei var. mirabilis 588, 590 Ebronicum 363 , 364 D. altaicum 364 D. limprichtii 364 D . souliei 365 D. stenoglossum 364, 365 D. thibetanum 364 D. vuightii 436 D. yunnanense 365 Dracaena 816, 823 D. angustifolia 824, 826 D. cambodiana 823, 824 D. cambodiana 824 D. cochinchinensis 823, 824 D. ferrea 822 D. hokouensis 824, 827 D. helferiana 827 D. loureiri 824 D. menglaensis 824, 826 D. temiflora 824, 827 Dubyaea 668, 702 D. amoena 703, 707 D. atropurpurea 703, 705 
888  云南 植物志  D. bhotanica 704 D . chimiliensis 703 D. gombalana 703, 705 D. hispida 703, 704 D . lanceoLata 704 D. panduriformis 705 D. pteropoda 704 D. rubra 705 D. tsarongensis 703 ssp . ch im iliensis 703 Duhaldea chinemis 139 E Eclipta 248, 275 E. alba 276 E . erecta 276 E . LatifoLia 280 E. prostrata 276 £ . thermalis 276 Elephantopus 4 , 27 E. scaber 27 Klichrysum nepalense 210 Emilia 363, 375 E. angustifoLia 377 E. prenanthoidea 377 E . sinica 377 E. sonchifolia 377 Enydra 248, 268 E. flucteans 269 Epaltes 132, 183 E. australis 183 Erechtites 1, 363, 368 E. hieracifolia 368 Erigeron 47, 93 E. alatum 175 E. annuus 94, 101 £. belLidioides var. integrifolium 96 E . bonariensis 120 E. breviscapus 93, 96 var. alboradiatus 96 E . canadensis 1 17 E . cochinch inense 1 66  E . crispus 120 £. delavayi 88 E. dielsii 96 E. diplosteph ioides 88 E . falcatum 115 E. falcatum 174 E . hieracifolium 152 E. himalajensis 94, 101 E. inuloides 94 E. japonicum 115 E. kiukiangensis 94, 100 E. kunshanensis 94, 99 E . leucanth um 115 E . linifoLius 120 E. mairei 120. E . molle 157 E . mou pinensis 7 1 E. multifolius 93, 97 var. amplisquamus 99 var. multifolius 97 var . pilanth us 97 E. multiradiatus 93, 94 var. glabrescens 96 var. multiradiatus 94 var. ovatifolius 94 var . pLatyphyllus 94 var. salicifolius 96 E. patentisquamum 94, 100 E . pinnatifidum 120 E . praecox 96 E . pyrifolius 111 £ . sumatrensis 119, 120 £. trisuLcum 120 Erythrochaeta dentata 470 Ethulia 3, 4 E . angusti folia 4 £ . auricuLata 123 E. conyzoides 4 E, gracilis 4 E , integrifolia 123 E . ramosa 4 Eupatorium 1, 30, 34 
拉丁 名索引  E. adenophorum 42 E. alburn 39 £. asperum 12 E . caespitusum 37 E . cannabinum 35 E. chinense 35, 38 var. simplici folium 39 var. tripartitum 37 E. chinense 39 E . coelestin u m 42 E . cordatum 45 E . crenati folium 38 E. fortune! 35, 37 var. simplici folium 39 f. aureo-reticulatum 39 var. tripartitum 39 E . glandulosum 42 E. heterophyllum 35, 39 E. japonicum 35, 38 var. japonicum 39 var. simplici folium 39 var. tripartitum 39 f. aureo-reticulatum 39 £. kirilawi 35 E. lindleyanum 35 var. trifoliolatum 35 f. aureo-reticulatum 35 E . longicaule 38 E . mairei 40 E. nanchuanense 35, 40 E, odoratum 44 £. pyramidale 12 E . reevesii 38 E. stoechadosmum 37 £ . subtetragonum 35 £ • voLkamerii folium 1 6 E. volubile 45 E. volubile 45 £. wallkhii 38 var. heterophyllum 40 Eupatoreae 2 , 29  F Faberia 669, 738 F. blinii 692 F. ceterach 738, 739 F. hieracium 738 F. lanceifolia 738, 739 F. sinensis 738 Formaria 299, 310 F. mekongensis 310 Frolovia formosana 552 Funkia argyi 817 G Gaillardia 294, 297 G. pulchella 297 Galinsoga 248, 281 G. parviflora 281 Gamochaeta pensylvanica 200 Georgina variabilis 265 Gerbera 620, 658 , 665 G . amabilis 665 G . anandria 654 var. bonattana 656 var. densifolia 654 G . cavaleriei 654 G . connata 658 G. curvisquama 658 G. delavayi 659, 662 var. delavayi 662 var. henryi 664 G. delavayi 664 G . henryi 664 G . hirsuta 665 G . integripetala 654 G. jamesonii 619 G. kunzeana 658 G , lanuginosa var. pusila 656 G. latiligulata 659, 661 G . Lijiangensis 656 , 658 G. macrocephala 659, 664 G. nepalensis 658 
890  云南 植物志  G. nepalensis 657 ^ar. alpinum 237 G. nivea 659 "ar. himalayanum 242 , G. nivea 658 var . sibiricum 242 G. ovalifolia 665 f. sibirica 242 G. piloselloides 665 G. likiangensis 223 G, pterodonta 654 G. luteo-aLbum G. pusilla 656 ssp. affine 198 G. raphanifolia 659, 661 var , m ulticeps 1 98 G. ruficoma 657 G. margaritaceum 206 G. saxatilis 656 y. angustifolium 207 G. serotina 656 G. multicaule 202 G. tanantii 662 G multiceps 198 G. uncinata 662 G nobtle 237 Giraldia stapfii 617 G nubigenum 211 Gnaphalium 132, 195 G pellucidum 207 G. adnatum 195, 196 G. pensylvanicum 196 , 200 G. affine 196, 198 G. polycaulon 1 96 , 202 G. andersonii 240 G purpureum 200, 202 G. artemisii folium 236 G sem idecu rrens 212 G. bicolor 214 G sericechalbidum 1 96 G. busuum 212 — G sinense 237 G. chinense 200 G sphathulatum 200 G. ch rysocephalum 1 99 G. stewartii 196, 203 G. cinnamomeum 207 G stracheyi 234 G. corymbosum 211 G strictum 202 G. cuneifolium 210 G subuLatum 240 G. dedekensii 237 G yunnanensis 226 G. delavayi 221 Gochnatia 620, 624 G. esquirolii 196 G. decora 624 G. formosanum 196 Grangea 47, 127 G. futtereri 237 G LatifoLia 123 G hamiltonii 153 G. maderaspatana 128 G. hypoleucum 196, 199 G procumbens 128 var. brunneonitens 199 G sphaeranth us 1 28 var. hypoleucum 199 Guizotia 248, 267 G indicurn 202 G. abyssinica 268 G intermedium 210 Gynura 363 , 369 G. japonicum 196, 200 G auricuLata 373 G leonto podium G. barbareifolia 369, 370 y. calocephalum 242 G. bicolor 370, 374 S. foliosum 237 G bi flora 37 1 p. sibirica 242, 245 G bodinierei 371 
拉丁 名索引  891  G . bulbosa 371 G . cavalerei 371 G. crepidioides 375 G. cusimbua 370, 374 G. dielsii 373 G. divaricata 369, 373 subsp. barbarei folia 370 G . esquiroLii 403 G . henisleyana 373 G . h ieraci folia 403 G. japonica 369, 370 G . maclurei 370 G. nepalensis 370, 373 G , ntddibasis 373 G . ovalis 373 var. pinnatiftda 373 G. pinnatiftda 370 G. procumbens 369, 371 G. pseudochina 369, 371 G . pseudoch ina 373 G . sarmentosa 371 G . segetum 370 G. spermaptera 377 G . vaniotii 370 H Helenieae 2 , 294 Heliantheae 2, 247 Helianthus 2, 248, 257 H. annuus 257 H. tubeix)sus 257, 258 Helichrysum H. bractealum 131 H. margaritaceum 206 Hemistepta 517, 582 H . carthamoides 583 H. lyrata 582 Heterochaeta H. asteroides 83 H. diplostephioides 88 Heteropappus 47, 52 H. altaicus var. hirsutus 52, 54  H. crenatifolius 52 Heterosmilax 779, 809 H . arisanensis 814 H. chinensis 811, 815 H. erecta 811, 814 H. gaitdichaudiana 814 H. indica 814 H. japonica 811, 814 H. longiflora 811 H. polyandra 811, 812 H. pottingeri 815 H . ra ishaensis 814 H. septannervia 811 H. tsaii 814 H. yunnanensis 811, 812 Hieracioides racemiferum 690 Hieracium 668 , 707 H. hispidum 704 H. lessertianum 757 H. sinense 708 H. umbellatum 708 ssp. umbellatum 708 var. commine 708 var. mongolicuyn 708 Hippia integrifoLia 123 Hippolytia 299, 316 H. delavayi 317, 318 H. yunnanensis 317 Homostylium cabuLicum 71 Hypochaeris mairei 674 Inula 2, 131, 132 J • asperrima 1 36 I. cappa 133, 139 I. chinensis 139 /. cuspidata var. saligna 73 /. dalzellii 143 /. esquirolii 137 / . eu patorioides 1 38 /. exiccata 175 I. forrestii 133, 138 
892  云南 植物志  I. helianthus-aquatilis 133, 134 f . rot undi folia 1 34 I. hookeri 133 /. indicum var. hypoleuca 142 I . lanuginosa 400 I. nervosa 133, 136 /. nervosa 137 /. nitida 136 I. pterocaula 133, 141 I. rubricaulis 133, 137 I. sericophylla 133, 136 /. serrata 134 /. venosa 136 /. vernon i iform is 399 I. wissmanniana 133, 138 I . yunnanensis 134, 145 Inuleae 3, 131 Ixeridium 669, 719 I. chinense 719, 720 , 722 I. gracile 720, 723 / . gramineum 722 I. sagitaroides 719, 720 I. yunnanensis 719, 722 Ixeris 669, 718 /. chinensis 720 ssp - vercicolor 722 /• dentata 722 / . denticulata 710 ssp. longi flora 710 ssp. ramosissima 710 I , gracilis 723 /. graminea 720 /. humifusa 71 1 J. lanceolata 722 I. polycephala 718 I . sagittaroides 720 / • stebbinsiana 711 I. stolonifera 711  J  Jurinea J • berardioidea 591  J. edulis 592 var . bera rdioidea 591 f. caulescens 592 J . forrestii 590  georgii 592 mirabilis 590 muliensis 590 picridifolia 580 salwinensis 593 trachylcrma 590  K  Kalimeris 46, 51 K. indica 51 var. indica 51 - var. polymorpha 52 K . smithianus 74 Koyamacalia K. cyclota 379 K. Latipes 384 K . palmatisecta 382 K . quinqueloba 380 K . roboronvskii 384 K . rockiana 380  L  Lactuca 2, 669, 715 L . amoena 707 L . atro purpurea 705 L . beauverdiana 723 L . biauricuLata 718 L . bonatii 735 L . brevirostris 714 L . cavaleriei 714 L . chinensis 720 L . crepidioides 720 L • denticulata 710 L . diversifolia 740 L. dolichophylla 715, 716 L. dubyaea 704 L. elata 712 L . erithrocarpa 697 
拉丁 名索引  893  L . faberia 738 L. flavissima 720 L . formosana 715 L . forrestii 735 L. glabra 702, 739 L. glandulosissima 744 L . gombalana 705 L. gracili flora 748, 753, 755 L . gracilis 723 L. grandiflora 730 L . hallaisanensis 720 L . handeliana 716 L. hastata 728 var. glandulifera 730 L. hemsleyi 747 L • hirsuta 727 L. hispida 704 L . humifusa 711 L. indica 714 L . kouyangensis 714 L . lacerrima 720 L. lactniata 714 L . lessertiana 757 L. Lignea 687 L . likiangensis 735 L . LongifoLia 716 L . macrorrhiza 759 L. monocephala 758 L. morii 715 L. napifera 683 L . polycephaLa 718 L. polypodifolia 743, 744 L . pseudosenesio 699 L . pseudosonchus 730 L . raddeana var. elata 712 L . rubro-lutea 720 L. sagittaroides 720 L . sagittata 716 L. sativa 716 var. angustata 718 var. capita ta 718 var. ramosa 718  L . scariola (3. sativa 716 L . sororia 740 f. glabra 741 f. typica 741 L • souliei 764 L. squarrosa 714 L. stolonifera 711 L . taliensis 753 L. taquetii 700 L . taracacum 700 L . tatarinowii 748 L . thirionni 741 L . tsarongensis 703 f. chimiliensis 703 L . umbrosa 758 L . uxxLlichiana 716 L . yunnanensis 741 Lactuceae 3 , 668 Lagenophora 47, 128 L. billardieri 129 L. stipitata 129 Laggera 132, 175 L. alata 175 var. angustifolia 175 L • angustifolia 175 L. flava 174 L. pterodonta 175, 176 L . purpurascens 176 Lagoseris vercicolor 720 Lapsana 668, 670 L. apc^onoides 670 Launaea 668, 701 L. acaulis 702 L. glabre 702 L . nudicaulis 736 L . procumbens 736 Leibnitzia 620, 654 , 659 L. anandria 654 L . anandria 656 L . bonatiana 656 L . kunzeana 658 L. nepalensis 654, 658 
894  云 南植物 志  L. pusiUa 654, 656 L. ruficoma 654, 657 Leontopodium 1 32 , 232 L . alpinum 245 var. himalayanum 242 var . stracheyi 234 L. andersonii 233, 240 L . arbusculum 237 L. artemisiifolium 233, 236 L. aurantiacum 233, 246 L. bonatii 240 L . caespitosum 242 L. calocephalum 233, 242 var. calocephalum 243 var. typus 242 var. uliginosum 244 L . calocephalum 245 L . chamaejasme 241 L. dedekensii 233, 236 L. delavayanum 233, 245 L . dubium 241 L . folios um 237 L. forrestianum 233, 238 L. franchrtii 233 L . hastatum 237 L. himalayanum 233, 245 L. jacotianum 233, 241 var. caespitosum 242 var . gurhvualense 24 1 var . icmadophyllum 24 1 var. jacotianum 241 var. minus 241 var . typicum 24 1 var. typus 241 L . maireanum 236 L. muscoides 233, 246 L . nobtle Til L. sinense 233, 237 var . stracheyi 234 L. souliei 233, 244 L. stracheyi 233, 234 var . setch uen se 234  L . subulatum 240 var. bonatii 240 var. typus 240 L . thomsonianum 241 L . unison ii var . 7n in us 24 1 Leptocoma racernosa 107 Leveillea L. martini 148, 169 L. procea 149 L . riparia 148 Lencomeris decora 624 Liatris latifolia 651 Ligularia 1 , 364 , 466  L. alatipes 469, 509 L. amplexicauLis . 484 L. angustiligulata 488 L. anoleuca 468, 494 L. anoleuca 508 L. aphanoglossa 479 L. atroviolacea 467 , 487 L. brachyphylla 496 L. caloxantha 468, 496 , 498 L. caloxantha 496 L. changiana 499 L. chimiliensis 468, 494 , 495 L. clivorum 470 , 472 L. confertiflora 468, 501 L. crassa 484 L. cremanthodioides 466 , 473 L. curvisquama 467 , 477 L. cyathiceps 468, 488 L. cymbulifera 467, 484 L. dentata 466 , 470 L. dictyoneura 470, 513 L. duciformis 467, 480 L ebracteata 51 1 L erioca ulis 469 , 511 L evaginata 490 L. franchetiana 467, 479 L heterophylla 499 L. hodgsonii 466 , 472  var . crenifera 472 
拉丁 名索引  var. puLcheLla 472 var . sutch uanensis 472 L. hookeri 468, 490 var. hookeri 490 var. polycephala 491 L. intermedia 469, 503 var . oliga n tha 503 var. venusta 503 L . japonica var. cLivorum 470 L. kanaitzensis 469, 507 var . ruficeps 506 var. subnudicaulis 497 L. lamarum 468, 488 L. lankongensis 469, 506 var. laxa 506 var. minor 506 L. lapathifolia 467, 484 L. latihastata 468, 495 , 497, 498 L. lidjiangensis 469, 508 L, longifolia 469, 511 L. longihastata 469, 504 L. longipes 498 L. melanocephala 469, 513 L. microcardia 467, 487 L. microcephala 467, 483 L . mosoyinensis 507 L. muliensis 469, 510 L . nana 455 L. nelumbifolia 467, 482 L . nudicaulis 491 L. odontomanes 468, 498 , 501 L . oligantha 503 L. oligonema 467, 475 L. paradoxa 466, 470 L. parvifolia 468, 491 L. petolotii 367 L . phoenicochaeta 449 L. phyllocolea 468, 498 , 501 var. xnllosa 499 L. pianmaensis 468, 495 , 833 L . pla n tagi n ifol ia 514 L. plalyglossa 469, 506  L. pleurocaulis 470, 515 f. uberrima 515 L . potaninii 514 var. yunnanensis 507 L. pterodonta 469, 508 L. pyrifolia 466, 474 L . reniformis 448 L. retusa 466, 474 L. rockiana 467, 478 L. ruficoma 469, 505 L . schizopetala 475 L . semavensis 51 1 L . sibirica 492 ssp. intermedia 503 var . a ra neosa 494 var. oligantha 501 var . stenoloba 503 L . sinica 503 L. stenocephala 469, 501 , 504 f. hum i lis 503 f . longipedicellata 503 f. quinquebracteata 503 var . scabrida 503 L . stenocephala 503 L. stenoglossa 467, 475 L. subnudicaulis 468, 497 L. subspicata 468, 491 L . tangutorurn 514 L. tenuicaulis 467, 480 L. tongolinsis 467, 486 L. transversifolia 467, 478 L . trinema 475 L, tsangchanensis 469, 509 L. veitchiana 468, 492, 495 L. vellerea 469, 505 var. gracUior 505 L. villosa 468, 499 L. virgaurea 470, 514 L . yesoensis 472 var- pulchella 472 L. yunnanensis 467, 482 
896  云南 植物志  M N Martinia polymorpha 52 Nannoglottis 47, 102 Matricaria N. carpesioides var. yunnanensis 105 M. indica 304 N. delavayi 103 M. segeta 302 N. hieraciphylla 105 Mazzettia salvuinensis 593 N. latisquama 103 Microglossa 21 , 111 N. yunnanensis 105 M. albescens 71 Nemosenesio 363, 415 M, cabulica 72 N. incisifolius 415, 416 M. griffithii 72 N. solenoides 415 M. pyrifolia 111 , 115 M . salicifolia 72 M. volubilis 112 N. yunnanensis 415, 416 Neopallasia 299, 360 N. pectinata 360 〜 1 1 1 g N. yunnanensis 360 Notoseris 669, 748 N. henryi 749 N. psilolepis 750 N. rhombiformis 749, 750 N. yunnanenisis 749 , 750 Nouelia 620, 666 N. insignis 666 M. lessertianum 757 o M . macrorrhizum 759 M . meridionale 744 M. monocephalum 757, 758 M. polypodifoliurn 741, 744 M . robustum 730 M. sagit latum 716 M. umbrosum 757, 758 Mutisieae 3, 619 Mycelis sororia 741 Oligosporus O . desertorum 356 O . jacquemontiana 359 O. japonicus 357 O . parvi floras 358 Oreoseris O. lanuginosa var. pusilla 656 O. nivea 659 Myriactis 47, 107 p M. candelabrum 30, 109 Pandanaceae 829 M. delavayi 107, 110 Pandanus 830 M. mecongensis 107, 110 P. furcatus 830 M. nepalensis 107 P . ordoratissim us 830 M. wallichii 107, 109 P. tectorius 830 M. xvightii 109 P. urophyllus 830 var. cordata 109 Paraixeris 669, 710 Myriogyne minuta 361 P. denticulata 710 
拉丁 名索引  897  P. humifusa 710, 711 Paramicrorhynchus 669 , 736 P. procumbens 736 Paraprenanthes 669 , 740 P. auriculiformis 740, 743 P. glandulosissima 740, 744 P. longiloba 740, 743 P . luchunensis 74 1 P. polypodifolia 740, 744 P. sagittiformis 741 P. sororia 740 P. sylvicola 741 P. thirionni 741, 744 P. yunnanensis 740, 741 Parasenecio 363, 378 P. cyclotus 379 P. delphiniphyUus 379, 382 P. forrestii 379, 383 P. hastiformis 379, 383 P. koualapensis 379, 385 P. latipes 379, 384 P. lidjiangensis 379, 384 P. palmatisectum 379, 382 P. petasitoides 379, 387 P. quinquelobus 379, 380 P. roborowskii 379, 384 P. rockianus 379, 380 P. taliensis 379, 385 P. tenianus 379, 387 P . tongch ua nensis 382 P. tripieris 379, 382 Parthenium 247, 252 P. argentatum 253 P. hysterophorus 253 Pentanema 131, 142 P. cemuum 142, 143 P. indicum var. hypoleucum 142 Perdicium triflorum 651 Pericallis 363, 378 P. hybrida 378 Pertya 620 P . berberidoides 623  P. bodinieri 620, 621 var. berberidoides 623 F. esquirolii 630 P. monocephala 621 , 623 P. phylicoides 621 var. berberidoides 621, 623 var. phylicoides 621 Petasites 363, 367 P. himailacus 367 P. mairiei 367 P. petelotii 367 P. tricholobus 367 P. vanioti 367 P. versipilus 367, 368 Picris 668, 672 P. dahurica 672 P. divaricata 672, 673 P. esquirolii 672 P. hieracioides 672 ssp. fuscipilosa 672, 673 ssp. hieracioides 672, 673 ssp. japonica 672, 673 var. japonica 672 P. japonica 672 P. mairei 672 P. yunnanensis 672 , 674 Piloselloides 620, 665 P. hirsuta 665 Placus P, oxyodonta 155 P. procea 149 Pleomele angustifolia 826 P . cambodiana 824 P . coch inch inensis 824 , 826 P. terniflora 827 Pluchea 132, 174 P. balsamifera 165 P. bulleyana 212 P. eupatorioides 174 P. rubicunda 20 Polianthes 816, 817 P. tuberosa 817 
898  云南 植物志  Polymia abyssynica 268 Prenanthes 669, 746 P. acauLis 702 P. brunoniana var. raphanifolia 741 P . brunoniana 755 P. chaffanjonii 683 P. chinensis 720 P. denticulata 710 P . diversi folia 74 1 P. faberi 746, 747 P. glomerata 761 P. graciliflora 755 P. graminea 720 P. hastata 710 P. henryi 749 P . h ieracifolia 712 P. japonica 699 P. laciniata 714 F. lyrata 699 F. muLti flora 699 F . procumbens 736 P . pyramidalis 748 P . quinqueloba 380 P . racemiformis 748 P. scandens 746, 747 P. sinensis 738 P . squa rrosa 714 P. tataeinowii 746, 748 P . yakoensis 746 Pterocypsela 669, 711 P. data 712 P. formosana 712, 715 P. indica 712, 714 Pulkaria kouyangensis 399 Pyrethrum 299, 308 P. cinerariifolium 308, 309 P. indicum 304 P . lavanduli folium 304 P. segetum 302 P • seticuspe 305 P. sinense 307 P. tatsienense 308  var. tanacetopsis 308, 309 var. tatsienense 308 R Rhynchospermum 47 , 106 R . formosanum 107 R. verticillatum 106 Rudbeckia 247, 254 R. hirta 254 s Sansevieria 816, 827 S. canaliculata 829 S. trifasciata 829 var. laurentii 829 var. trifasciata 829 Saussurea 1, 517, 518 , 579 Subgen. Amphilaena 518 S. Eriocoryne 819 S. Frolovia 579 S. Saussurea 519 S. Theodorea S . af finis 583 S. amara 519, 538 S . anochaete 543 S . auricuLata 553 S. bodinieri 542 S. bullata 521, 555 S . caerulech violacea 564 S. calophylla 542 S . carthamoides 582 S. caudata 521, 553 S. centiloba 523, 573 S. chetchozensis 522, 564 var. glabrescens 564 S . chionophora 533 S . ch rysa n themoides 572 S. cililaris 520, 547 var. major 547 S . cirsioides 572 S. cirsium 552 S . cirsium 553 
拉丁 名索引  S • clarkeana 544 S. columnaris 520, 546 S. compta 523, 572 S . costus 579 S. crispa 521 , 552 S. decurrens 565 S. delavayi 519, 535 f. hirsuta 536 S. deltoidea 521, 552 S. deltoidea 552 p. nivea 552 y. polycephala 552 var. nivea 553 var. peguensis 550 var. polycephala 553 S . denticulata 550 S. dolichopoda 522, 559 S. dschungdienensis 521, 548 S . dumetorum 536 S. edulis 592 P • berardioides 59 1 a. caulescens 592 S. eriocephala 523, 571 S. euodonta 522, 559 S. fastuosa 550 S. fastuosa 550 S. fistulosa 519, 536 S. flavovirens 520, 540 S. formosana 552 S. forrestii 521, 550 S. franchetiana 533 S. frondosa 522, 560 S. georgei 519, 531 S . giraldii 572 S. globosa 518, 526 var. monocephala 526 S. gossypiphora 519, 535 S. gossypiphora 531 , 533 S. graminea 520, 547 var . ortholepis 547 S . gram inicoLa 575 S. grosseserrata 523, 567 , 569  S. hemsleyi 522, 565 S. hieracioides 520, 543 S. hirsuta 519, 535 S. hultenii 521 , 556 S . hyhphila 557 S. integrifolia 523, 570 S. iodoleuca 521 , 556 S . ionodasys 564 S. japonica 538 S. katochaete 520, 543 var • caulescens 543 S. katochaetoides 543 S . kouytcheensis 552 S . kunthiana 542 var. major 542 S . lamprocarpa 552 S. lampsanifolia 523, 571 S . lanicaulis 547 S. laniceps 519, 531 S . lanuginosa 564 var. glabrescens 564 S. lappa 579 S. leclerei 522, 561 , 563 S. leiocarpa 520, 541 S . leontodon 576 S. leontcxiontoides 520, 542 S . Leontodontoides 542 var. filicifolia 542 S . leontopodium 550 S. leucoma 519, 533 S . level Ilea na 543 S . Leveillei 573 S . Likiangensis 572 var. integrifolia 572 var . sin i ngensis 5 72 S. limprichetii 523, 576 S. lingulata 524, 577 S. longifolia 519, 529 , 569 S. loriformis 520, 546 S. rnairei 569 S. medusa 519, 533 S. melanotricha 521 , 549 
900  云南 植物志  S. merinoi 522, 563 S. micradenia 523, 569 S . m icrodeltoidea 553 S . mollis 561 S. montana 521 , 548 S. neofranchetii 521 , 553 S. nidularis 519, 528 S . nivea 552 S. obvallata 518, 524 S. ochrochlaena 520, 538 , 540 S. oligantha 522, 557 var . pa rvifol ia 557 S . oligolepis 557 S. pachyneura 520, 542 S. pallidiceps 571 S. parviflora 522, 560 var . atriplici folia 565 S. peduncularis 522, 561 S. peguensis 521, 550 S. phaeantha 518, 526 S . phyllocephala 550 S. pinetorum 552, 564 S. polycolea 518, 526 S. polygonifolia 522, 565 S. polypodioides 524, 577 S. poochlamys 520, 544 S. poophylla 547 S. populifolia 521, 557 S. porphyroleuca 520, 541 S. pratensis 523, 569 S. przewalskii 523, 572 S. pseudo leontodon 523, 575 S. quercifolia 519, 530 var. major 530 S. radiata 552 S. rockii 520, 547 S . rohmooana 543 S. romuleifolia 520, 544 S , saligniformis 559 S. salwinensis 520, 540 S. scabrida 523, 576 S. semiamplexicaulis 521 , 555  S. semifasciata 523, 570 S. semilyrata 523 , 573 S . sikangensis 542 S. simpsoniana 533 S . sinica 557 S. smithiana 556 S. spathulifolia 521, 549 S. Stella 519, 530 S . stoetzneriana 575 S. stoliczkae 541 S. stricta 522, 557 S. subcordata 559 S. subcordata 557 S. subulata 520, 543 S. subulata 546. 548 S ■ sungpanensis 542 S. tatsienensis 523, 567 var . monoce phala 567 S . truLlifoLia 533 var. pinnat ibractea ta 533 S. tsarongensis 526 S. uliginosa 519, 536 var. uliginosa 519, 536 var. vittifolia 538 S. undulata 523, 573 S. uniflora 519, 529 S. uniflora 529 var. sinensis 529 S . vaniotii 573 S. velutina 519, 528 S. vestita 522, 563 S. vestitiformis 521 , 556 S . viginatxi 569 S . vilLosa 543 S. virgata 522, 565 S . viridibracteata 575 S. vittifolia 538 S. wardii 523, 575 S. wemerioides 520, 543, 548 S. wettsteiniana 518, 524 S . ivilsoniajia 559 S . xanthotricha 549 
拉丁 名索引  901  S. yunnanensis 523 , 569 var • heterophylla 569 var • integrifolia 569 var. runcinata 570 var. sessili folia 569 var. yunnanensis 523, 570 Scabiosa coch inch inensis 29 SeneciLlis S , atroviolacea 487 S. caloxantha 496 S . cymbulifera 484 S. dentata 470 S . dictyoneu ra 513 S . ducifomiis 480 S . franchetiana 479 S. hodgsonii 472 S . intermedia 503 S . kanaitzensis 507 S . lankongensis 506 S. lapathifolia 584 S . latihastata 596 S . melanocephala 513 S . mosoyinensis 507 S . nelumbifoLia 482 S . phoenicochaeta 449 S, schizopetala 475 S. stenoglossa 475 S. subspicata 491 S. tongoLensis 486 S . tsangcha nensis 510 S . veitchiana 492 S . xjelLerea 505 S . virgaurea 514 S • yunnanensis 482 Senecio 1, 363, 418 S . acerifolius 413 S . acuminatus 404 S. acutipinnus 418, 421 S, alatus 391 var. oligocepliala 391 S. arachnanthus 419, 434 S. araneosus 408  S. arnicoides var. frigida 462 S. asperifolius 419, 432 S. atkinsonii 490 S. atrofuscus 419, 433 S . atrovioluceus 487 S. beauverdianus 420 S. belianthus 452 S. biflorus 371 S . blattariifolius 431 S. blumei 408 S. bodinieri 412 var. brevior 412 var. elatior 412 var . ela tissim us 412 S . buimalia 406 S . bulleyanus 395 S . bumbertii var. pleopterus 424 S. cacaliaefolius 490 var. atkinsonii 490 var. speciosus 509 var. stenocephalus 503 S . cacaliae form is 494 f. araneosus 494 S . calocephalus 403 S . caloxanth us 496 S. calthaefoLius 490 S . campanulatus 439 S. camptodontus 436 S . camylodes 432 S. cappa 400 S . cavaleriei 392 S . ch inensis 432 S . ch rysanthemoides 428 var . eustegius 428 var. khasianus 428 S. chungtienensis 418, 425 S . cichorifolius 392 S. cinarifolius 419, 426 S. clarkeanus 455 S • clivorum 470 S. con ferviferus 412 S. coriaceisquamus 419, 433 
902  云 南植物 志  S. crassipes 371 S . curxjisquamus 477 var . robustus 477 S . cyclotus 379 S . cymatocrepis 391 S . cymbulifer 484 S. davidii 409 S . deasyi 455 S. delavayi 423, 461 S . del phyn iphyll u s 382 S . densi floras 400 var. fargesii 399 var. lobii 400 var . m ish m iensis 399 S. dianthus 396 S . dictyoneurus 513 S . didymanthus 409 S. dielsii 461 S . divaricatus 375 S . doryotus 413 S . drukensis var. nodi floras 434 S . duciformis 480 S . ducloiixii 392 S . erythrocappus 396 S. esquirolii 431 S. euosmus 413 S . faberi var. discoideus 424 S . fauriae 510 S. fedei 490 S. fibrilLosus 491 S. ficariifolius 490 S. filiferus 418, 425 var . dilatatus 425 S. fletcheri 462 S . franchetianus 479 S. gentilianus 436 S. globigerus 412 S. glomeratus 398 S • glumaceus 396 S , goringensis 462 S. graciliflorus 418, 424 var. pleopterus 424  S . henrici 432 S. hindsii 432 S. hoi 408 S, hugonis 399 . S. humbertii 418, 423 S . incana 373 S . incisifolius 416 var. gracilior 416 S . integrifolius ssp. cam pest ris 414 S . intermedius 432 S . iochanensis 506 S . ionodasys 403 S. japonicus 370 var. integrifolius 470 S . jefreyanus 507 S . kanaitzensis 507 S . kansuensis 457 S . koualapensis 385 S. labordei 470 S. laetus 419, 428 S. lagotis 514 S . lainarus 488 S . lankongensis var. Laxus 506 S. lapathifolius 484 S. Latihastatus 496 S. latipes 384 S . Lebrunei 432 S, lecleri 384 S. leveiUei 490 S. liangshanensis 418 , 424 S. lijiangensis 418, 421 S . Lonchophyllus 403 S . Longtch uanensis 484 S . Lucorum 395 S . luticoLa 432 S . mairei 424 S . maisonii 482 S . maxiynorwiczii 462 S . melanoceplialus 513 S. milleflorus 424 S . monbeigii 486 S . mosoyinemis 503, 507 
拉丁 名索引  903  S. multibracteolatus 418, 426 S. multilobus 419, 428 S • nagensium 399 S . nelumbifolius 482 S . nephelogetus 444 S. nigrocinctus 418, 423 S . nimborum 490 S. nobilis 454 S. nodiflorus 419, 434 S . nudibasis 373 S. nudicaulis 419, 431 S. obtusatus 419, 431 S . oldhamianus 414 S . oreotrephas 487 S. orysertorum 418, 420 S • orysertorum 420 S . paberensis 462 S. pallens 431 S . palTnatisectus 482 S . paucinirvis 396 S . pentanthus 402 S . petasitoides 387 S • phalacroca rpoides 413 S . phoenicochaetus 449 S. pirolaefolia 463 S . pirolaefolia 463 S . plantagin ifolius 514 S. platyglossus 506 S. pleopterus 424 S . pLeurocaulis 515 S . primuLaefolius 505 S. principis 459 S. prionphyllus 399 S . pseudo-alatus 391 S . pseudo-ch ina 37 1 S. pseudomairei 418, 420 S. pteridophyllus 419, 429 S. pteropodus 406 S. pyrropappus 484 S • quinqueLobus 380 S. remipes 510 S. renatus 446  S . reniformis 448 S . retusus 474 S . roborawskii 384 S. rosuLifer 428 S. royleanus 426 S . ru ficornus 505 S . saxxo~ flabellatus 490 S . saluenensis 399 S. savatieri 314 S . saxatiLis 436 S. scandens 419, 432  var. incisus 432 var. scandens 432 s sea pi form is 428 s schizopetalu. s 475 s sciatrephes 389 s. scytophyllus 462 s scytophyLlus 461 s sessilifolius 455 s sikkimensis 490 s solanifolius 430 s soLenoides 415 s solidagineui, 395 s sonchifolius 377 c o. spathiphyllus 419, 429 s spelaeicolus 406 s stenocephalu s 501 s stenoglossus 475 s stipulatus 432 s stolonifer 414 s subspicatus 491 s taliensis 385 s talongensis 396 s. tatsienensis 515 s. tongolensis 486 s. trichopoda 463 s. trichopoda 463 s. tricuspis 418, 423 s. triliguLatus 402 f. breviligulatus 402  S. trinervis 410 S . tsa ngcha nens is 510 
904  云南 植物志  S . tsoongianus 400 S . tuberivagus 409 S . vaniotii 393 S . veitchianus 492 S . vellereus 505 S . velutinus 154 S . virgaurea 514 S . viridi flavus 396 S. vulgaris 418, 419 S. wightii 419, 436 S • xvinkleria nus 413 S. jcantholencus 400 S. yakoensis 402 S . yalungensis 406 S. yesoensis 472 var. creniferus 472 var . stitch uanensis 472 S. yungningensis 418, 420 S . yunnanensis 43 1 , 482 Senecioneae 362 Seriphidium 320 Serratula 1, 517, 587 S . amara 538 S. darrisii 14 S. forrestii 587 S . parvi flora 560 S . setosa 610 Sheareria 247, 249 S. nana 249 S. polli 249 Siegesbeckia 248, 271 S. brachiata 272 S . formosana 274 S. glabrescens 272, 274 S . microcephala 272 S. orientalis 272 ssp. glabrescens 274 ssp . pubescens 275 var. glabrescens 274 var . pubescens 275 f. glabrescens 274 f. pubescens 275  S. pubescens 272, 274 f. eglandulosa 272, 275 f. pubescens 272, 275 Sinacalia 363, 409 . S. davidii 409 Sinosenecio 363 , 409 S. bodinieri 410, 412 S . brevior 412 S. chienii 410 S. doryotus 413 S. elatior 412 S. euosmus 410, 413 S. globigerus 410, 412 S. homogyniphyllus var. subumbellatus 412 S. oldhamianus 410, 414 S. phalacrocarpoides 410, 413 S. savatieri 414 S. trinervis 410 S. villiferus 412 S . unnklerianus 413 Smi lacaceae 379 Smilax 779 , 809, 815 S. aberrans 781, 791 var. aberrans 791 var. refroflexa 791 S. arisanensis 781, 796 S. aspera 782, 808 S. aspericaulis 781, 785, 799 S. bapouensis 780, 787 S. basilata 782, 802 S . biumbelLata 796 S. blinii 792 S. bockii 781, 796 S. bracteata 782, 799, 803 , var . verruculosa 799 S . brevipes 784 S. calophylla var. concolor 792 S . castanei flora 794 S. chatxiensts 781, 785, 798 S. china 780, 785 var . taibeiensis 786 S. chingii 780, 785 
拉丁 名索引  905  S . cinerea 786 S. cocciiloides 782, 802 var. lanceolata 806 S. corbularia 780, 790 var. hypoglauca 790 S. cyclophylla 781, 791 S. darrisii 781, 795 S. densibarbata 781, 801 S. dice lis 786 S. discotis 780, 784 S. dunniana 792 S. ferox 780, 786 , 787 S. foon ngensis 781, 798 S. glabra 781, 792 var. maculata 792 S. gracillima 794 S. hemsleyana 782, 807 S , herbacea var. angusta 783 var. intermedia 783 var. nipponica 783 var . oblonga 783 S. hodieri 792 S. hypcglauca 780, 790 S . im pressinervia 807 S. indxa 807 S . japonica 786 S. jiankunii 780, 790 S. labcrdei 794 S . lacei folia var. reflexa 798 S. laezis 806 var. ophirensis 806 var. park" 806 S. lananfolia 782, 799, 804 var. ^longata 807 var. impressinervia 807 var. lanceifolia 806 var. lanceolata 806 var. opaca 806 ssp. ipaca 806 S. lebninii 780, 785 S. leucophylla 807  S . longipedunculata 783 S . lou pouensis 786 S. lunglingensis 782, 803 S . luteocaulis 795 S. lyi 803 S. macrocarpa 782, 804 S . maculata 808 S. mairei 781, 794 S. malipoensis 781 , 799 S. martini 784 S. megacarpa 804 S . megalantha 786 var. alata 786 var. asperata 758 var. ferruginea 785 var. maclurei 785 S. menispermoides 781, 795 S. microphylla 781, 794 var. elongata 794 var . n igrescens 784 S . 7n icropoda 806 var. reflexa 798 S. myrtillus 780, 789 var. dulongensos 789 var. myrtillus 789 S. nana 780, 787 S. nigrescens 780, 787 S. nipponica 780, 783 S. oblonga 783 S. ocreata 782, 807 S. ocreata 784 S . opaca 806 S. orthoptera 814 S. ovali folia 816 S. oxyphylla 796 S - pachysandroides 79 1 S . pekingensis 792 S. perfoliata 782, 808 S. perulata 807 S . pinfaensis 802 S . plani pedunculatu 814 S. planipes 782, 802 
906  云南 植物志  S. polycephala 782, 809 S . polycoLea var. acuminata 802 S. pottingeri 815 S. prolifera 808 S . pseudochina 790 S . pteropus 786 S. quadrata 782, 801 S. rigida 780, 789 var. myrtillus 789 S. riparia 780, 783 S . roxburghiana 807 S. rubrifLora 795 S. scobinicaulis 780, 784 S. setiramula 781, 801 S. sieboldii var. scobinicaulis 784 S . simada 783 S. stans 781, 792 S . stemonifolia 814 S , stenopetala 803 S . taiheiensis 786 S. tenuissima 792 S . tequetii 786 S. tetraptera 781, 796 S. tortuosus 786 S . trachyclada 799 S. trig 醒 792, 794 S. tsaii 791 S . vaginata var. pekingensis 792 var. stans 792 S . verrucuLosa 799 S. yunnanensis 782, 804 S. zeylanica ssp. hemsleyana 807 Solidago 2, 46, 47 S . cantonensis 48 S. decurrens 48 S . rubricauLis 1 37 S • salici folia 72 S. virgaurea 48 var. leiocarpa 48 ssp. leiocarpa 48 Sonchus 668 , 675  S. arvensis 677, 681 var. uLiginosus 679 S. asper 677 S . asper 677 S . cyanus 730 S • lakouensis 736 S. lingianus 677, 678 S. mairei 681, 736 S. oleraceus 677, 679 var. asper 677 S. transcaspicus 677, 678 S. uliginosus 677, 679 S . xvalLichianus 681 S . xvightianus 679 Soroseris 670, 760 S. bellidifolia 761, 763 S. erysimoides 760 S. gillii 761, 763 ssp. handelii 763 ssp. hirsuta 763 S. glomerata 760, 761 S. hirsuta 760, 763 S . hooker zana 763 ssp . erysimoides 760 S , rosularis 761 S . umbrella 766 Sphaeranthus 132, 178 S. africanus 178, 179 var. suberi florus 179 S . coch inch inensis 1 79 S. hirtus 179, 180 S. indicus 178, 179 S. indicus 180 S . Lecomteanus 180 S . microcephalus 179 S. mollis 179 S. senegalensis 179, 180 S . suberifLorus 1 79 Sphaeromorphaea S. australis 183 S • centipeda 361 S . russelia na 1 83 
拉丁 名索引  907  Spilanthes 248, 277 S. acmella 277, 280 S. callimorpha 277, 278 S. paniculata 277 Stebbinsia 670, 766 S. umbrella 766 Stenactis S. annuiia 101 S . multiradiatus 94 Stenoseris 669 , 752 S. graciliflora 753, 755 S. leptantha 753, 756 S. leptantha 750 S. taliensis 753 S. triflora 753, 755 S. delavayi 103 S. yunnanensis 103 Syncalathium 670 , 764 S . orbicu La ri forme 764 S. souliei 764 Synedrella 248, 269 S. nodiflora 271 Synotis 363, 387 S. acumitata 389, 404 S. alata 388, 389 S. austro yunnanensis 388, 391 S. birmanica 389, 405 S. calocephala 389, 403 S. cappa 389, 400 S. cavaleriei 388, 392 S. chingiana 388, 398 S. cordifolia 388, 393 S. duclouxii 388, 392 S. erythropappa 388, 396 S. glomerata 388, 398 S. hieracifolia 389, 403 S. ionodasys 389, 403 S. longipes 389, 404 S. lucorum 388, 395 S. nagensium 389, 399 S. pseudoalata 388, 391 S. reniformis 388, 395  S. saluenensis 388, 399 S. sciatrephes 388, 389 S. solidaginea 388, 395 S. triligulata 389, 402 S. vaniotii 388, 393 S. xantholeuca 389, 400 S. yakoensis 389, 402 S. yui 388, 396 T Tagetes 294 T. erecta 294, 295 T. patula 294, 295 Tanacetum T. adenanthum 315 T. aegytiacum 128 T. bulbosum 318 T . cinerarii folium 309 T . delavayi 318 T . elegant id um 316 T . glabriusculum 305 T. indie um 304 T. khartense 314 T. mairei 314 T. mutellinum 314 T . myria nthum 314 var. ivardii 314 T. oresbium 314 T. palLasianum var. brevilobum 313 T. pullum 309 T . purpureum 1 27 丁 . quercifolia 311 T . sinense 307 T . yunnanense 317 Taraxacum 2, 670, 767 T. bicolor 769 T. borealisinense 767, 768 T. dasypodum 767, 768 T . dissect urn 769 T. eriopodum 768, 771 T • fonnosa num 768 T. forrestii 768, 773 
908  云南 植物志  T. glaucophyllum 768, 774 T . himalaicum 769 T. indicum 767, 769 T. mongolicum 768, 771 T . palndosum 768 T. parvulum 767, 769 T. sherriffii 768, 774 T. sikkimense 768, 773 T . sinense 768 T. sinicum 768 T. suberiopodum 768, 773 T. tibetanum 768, 771 T. wattii 768 Tephroseris 363 , 414 T. stolonifera 414 Thespis 47, 121 T. divaricata 121 Thorelia montana 27 Thoreliella montana 27 Tithonia 255 T. diversifolia 255 Tragopogon 668 , 674 T. elongatus 675 T. porrifolius 675 T. sibiricus 675 Tricholepis 517, 585 T. karensium 585 Tridax 248, 283 T. procumbens 283 Tussilago 2, 363, 365 T. anandria 654 T. farfara 365 V Verbesina V. acmella 277, 280 V. alba 276 V. bi flora 259 V. chinensis 145 V. Lavenia 30 V. nodi flora 271 V . prostrata 276  V. saliva 268 Vemonia 3 , 4 V. abbrexnata 8 V. alata 175 V. ampla 115 V . andersonii 23 V. anthelmintica 7, 13 V. arbor 20 V. arborea 7, 15 V. aspera 6, 12 V. attenuata 6, 13 V. blanda 8, 25 V. bockiana 7, 20 V . chinensis 9 V. cinerea 6, 8 var . pa rviflora 8 V. clivorum 6, 9 V . congesta 139 V. cumingiana 7, 23 V . cylindriceps 22 V. divergens 6, 12 V . eriosematoides 1 39 V. esculenta 7, 20 V . esculenta 20 V . esquirolii 16, 408 V . exilis 8 V. extensa 7, 22 V. fargesii 399 V. forrestii 7, 23 V. fortunei 16 V. henryi 8, 26 V. kingii 9 V . kroneana 8 V . laosensis 18 V. leveillei 16 V. LoLoana 27 V , mairei 396 V , martinii 10 V . monosis 20 V. paillosa 20 V. parish" 7, 18 V. patula 6, 9 
拉丁 名索引  909  V. pyramidale 12 V. rigiophhlla 15 V. roxburghii 12 V. saligna 6, 10 V. saligna 9 V. scandens 23, 25 V. seguini 10 V. solanifolia 7, 16 V. speLaeicoLa 406 V. spirei 7, 14 V. squarrosa 7, 15 var. orientalis 15 V. stibaliae 14 V . subarborea 22 V. sylvatica 8, 25 V. teres 12, 15 V. volkameriifolia 7, 16 var. lanata 18 Vemonieae 3 Vicoa V. auricu flata 142 V . cernua 143 Vierhapperia hieraciphylla 105 Vladimiria V . berardioidea 59 1 V. eduLis 592 f. bracteata 592 f. caulescens 592 f. pinnatifida 592 V. forrest 590 V. georgii 592 V. mirabilis 590 V. muliemis 590 V . salxxnnensis 593 V. soiliei var. cinerea 590 V. trachyloma 590 w Wedelia 248, 259 W. biflora 259 W. urticifolia 259, 260 W. wallichii 259, 262  var. megalantha 259, 262 , 833 var. wallichii 259, 262 W. elLisii 462 W. nana 455 Wollastonia biflora 259 X Xanthium 247, 250 X . indicum 250, 252 X. japonicum 250 X. sibiricum 250 var. sibiricum 250 var. subinerme 250 X. strumarium 250 var. indicum 250 var. subinerme 252 Xanthopappus 517, 614 X. multicephalus 614 X. subacaulis 614 Y Youngia 668, 689 y. acaulh 702 Y. bifurcata 690, 701 Y. blinii 689, 692 Y . chinensis 720 Y. cineripappa 689, 692 Y. denticuLata 710 Y. erythrocarpa 690, 697 y . formosana 700 Y. fusca 689, 694 y. gracilis 700 y. hastata 710 Y. heterophylla 690, 700 Y. japonica 690, 699 ssp. ebtonii 699 ssp. genuina 700 ssp. formosana 700 var. formosana 700 Y. lanata 690. 696 y. lyrata 700 
910  云南 植物志  Y. mairei 690, 696 y. mult i flora 700 Y. napifera 700 Y. nujiangensis 690, 697 Y. paleacea 690, 694 ssp. smithii 694 ssp. tipica 694 ssp. yunnanensis 694 Y. pseudosenecio 690, 699 Y. racemifera 689, 690 Y. setigera 692 Y . stebbinsianus 692 Y. yilingii 689, 693  Yucca 816 Y aloifolia 817 Y. filamentosa 817 Y. gloriosa 816, 817 Y. recurvifolia 817 Y smalliana 816, 817 z Zinnia 248, 265 Z. elegans 266 Z . multi flora 267 Z . pauciflora 267 Z. peruviana 266 , 267 
《云 南植 物志》 已出版 各科中 名索引 (按 汉语 拼音字 母次序 排列)  科 名 卷 数 大 血藤科 / 、 JILL iPt' \\ A 单 月苔科 P"J I ^口付 丄 / 灯 心草科 n D 顶 苟苔科 八角枓 11 地钱科 色焦科 9 带 叶苔科 拔契 + 冬青科 1Q lo 杜 鹃花科 徑吓 口 T-T 17 杜英科 杜仲科 多 囊苔科 百合科 口 口 TT 7 毒 鼠子科 4 短 角苔科 1 口 小 TM T-T 丄 椴树科 败装科 11 扁 萼笞科 17 耳 叶苔科 半 边莲科 1 >c± Jtt 2 半 月苔科 17 番^ 枝科 番木 瓜禾 4" 乂 1 / 防己科 rJ-3 t— t 'rS 求 木臾付 凤梨科 住 科 Q <> 凤 尾蘇科  浮萍科 161 亏口 1^ 17 复 叉苔科 翔 子藤禾 4 4 川草科 并甚禾 it 儿 PI TT 川 统断禾 4" ) ' 1 tvl Q o 儿亏 口 TT 唇 开纟禾 ij" 、;匂 繁錄禾 it c D 分 棺早科 丛藓科 18 桧藓科 酔 架草科 珙桐科 D 橄榄科 大 萼苔科 17 大 凤子科 6 海桑科 大 花草科 2 海 桐花科 大麻科 1 禾本科 大 帽藓科 18 合 叶苔科 
912  云南 植物志  黑 三棱科 黑藓科 红 豆杉科 红木科 红树科 胡椒科 葫声科 葫 芦藓科 胡麻科 壶 苟苔科 壶藓科 虎 皮楠科 护 蒴苔科 花 地钱科 花萌科 花蒽科 花 叶藓科 桦木科 黄 谷精科 黄杨科 黄 叶树科 甲 壳苔科 夹 竹桃科 假兰科 假 叶树科 剪 叶苔科 箭 根薯科 姜科 角 果藻科 角 胡麻科 角苔科 桔梗科 金 刀木科 金 虎尾科 金 缕梅科 金 丝桃科 金 粟兰科 金 鱼藻科 锦葵科 旌 节花科 景天科  18 4 15 1 8 6 18 17 18 8 17 17 4 2 18 5 1 3 17 3 6 6 17 6 8  17 5 4 8  九 子母科 菊科 壳斗科 苦 苣苔科 苦木科 蜡梅科 兰科 蓝雪科 肋 果茶科 黎科 狸藻科 楝科 连 香树科 莲 叶桐科 裂 叶苔科 领 春木科 菱科 瘤 冠苔科 六 苞藤科 柳 叶菜科 龙胆科 龙 脑香料 龙 舌兰科 鹿 蹄草科 露 兜树科 绿 片苔科 旅 人蕉科 罗 汉松科 萝庫科 裸 蒴苔科 马 鞭草科 马 齿克科 马 兜铃科 马钱科 马桑科 麻黄科 美 人蕉科 买 麻藤科  K  L  M  2 13 -2 5 1 15 14 1 8 11 4  3 17 4 17 1 4 11 13 8 13 17 15 4 3 17  11 8 3 8 4 15 4 
科 名索引 913  拢牛 儿苗科 S 毛茛科 11 三 白草科 5 毛 叶苔科 17 三 尖杉科 4 毛 耳苔科 17 伞形科 7 茅 膏菜科 4 桑科 6 称 猴桃科 1 桑 寄生科 3 木 麻黄科 15 山柑科 2 木棉科 3 山茶科 8 木通科 2 山榄科 1 木樨科 4 山 龙眼科 1 N 山 柚子科 6 南 溪苔科 17 山 茱萸科 南 洋杉科 4 杉科 4 拟大 萼苔科 17 杉 叶藻科 4 拟复 叉苔科 17 商陆科 1 泥 炭藓科 18 ^药科 11 牛 毛藓科 18 蛇菰科 3 P 蛇苔科 17 葡萄科 11 省 沽油科 2 皮 叶苔科 17 使 君子科 1  柿树科 3 1— . 1 K*J 'IT 石榴科 8 &苔科 17 石蒜科 8 漆树科 9 石竹科 6 歧 舌苔科 *X. 口 口 TT 17 十 字花科 6 械树科 鼠刺科 1 if^ 叶树科 薯蔬科 3 千 屈泰禾 4 a 水鳖科 4 荨麻科 7 水 晶兰科 8 茜草科 水 马齿科 8 Ite 柄 7k 禾 4 水 麦冬科 5 加科 2 水 青树科 5 清 风藤科 A 水 玉簪科 6 曲尾 11 科 Ifi 量 O 睡菜科 4 全¥ 辩斗 17 睡莲科 4 K 四 齿藓科 18 忍冬科 四 角果科 5 绒苔科 17 四数 木科 肉 豆寇科 1 松科 4 瑞香科 8 粟 米草科 莎草科 15 苏 木禾斗 8 
914  云南 植物志  苏铁科 4 悬 铃木科 15 缩 叶藓科 T 18 鸭 跖草科 Y 3 檀香科 4 亚麻科 11 桃 金娘科 7 延 龄草科 8 藤黄科 5 岩梅科 8 提 灯藓科 18 眼 子菜科 4 铁 青树科 6 杨柳科 6 田 基麻科 2 杨梅科 5 天 料木科 4 野 茉莉科 3 天 南星科 2 野 牡丹科 2 透 骨草科 1 叶苔科 17 兔 耳苔科 17 银杏科 4 菟 丝子科 W 2 罂粟科 隐翼科 - 2 8 弯 子木科 15 隐 蒴苔科 17 魏 氏苔科 17 雨 久花科 5 五 福花科 3 羽苔科 17 五 隔草科 5 鸢尾科 5 五加科 2 远志科 3 五 列木科 8 越桔科 5 五 味子科 11 芸香科 6 五 扭果科 5 Li 无 患子科 1 藻苔科 17 无 叶莲科 5 藻藓科 18 梧桐科 2 泽' }¥科 4 X ikU -1- I'.! 粘木科 11 士兹 i、l f 草枓 溪苔科 17 接壬 :1 探科 西 番莲科 1 苜薛紅 1Q lO 细 鱗苔科 17 竹车禾 4" 6 仙茅科 6 首 蒴苔科 17 觅科 11 指 叶苔科 17 香蒲科 5 被 蒴藓科 18 小檗科 7 紫草科 4 小二 仙草科 4 紫 萼藓科 18 ibf- 八 /1_ 工、 1 紫 金牛科 1 小 叶苔科 17 紫堇科 o o 楔 瓣花科 5 紫 末莉科 o o 心 翼果科 紫树科 1 星 孔苔科 17 紫葳科 2 星 叶草科 紫 叶苔科 17 旋花科 2 棕榈科 14 
《云 南植 物志》 已 出版各 科拉丁 名索引  Index familiarum Fl. Yunnan. Olim editarum  Name f^rniliam Tomus Borsginflccsc A Aceraceae iJi Clol-l li ICILICI cn_.Ca.C 1 5 1 Acrobolbaceae 1 n 1 / Bromel lacGse 1 a 10 Actiniaiaceae 1 1 BryscGSG 1 Q 10 Adelanthaceae 1 n 1 1 Adoxaceae D 1 1 Agavaceae 丄 :5 Butomaccae A Alismataceae A 4 Buxacc3C Allisoniaceae 1 n 1 1 Cficsslpimsccflc Q Amaryl hdaceae Q O V^^lli LI iL-lla.L.CClt; « Ameran t haceae 1 1 丄 丄 C3J yean t hacGse Anacaraiaceae C3J ymperacese 1 Q 10 Andreaeaceae Calypc^eiaceae 1 , 丄 1 Annonaceae CampanulacesG Antneuaceae 1/ Cannabaceae 1 1 Anthocerotaceae 丄 1 Cannaceae 1 c 丄 J Anuraceae 丄 1 Cappandaceae Z Afocynaceae D Caprifoliaceae D Apostasiaceae £i  Cardiopteridaceae 1 丄 Aqui f oliaceae A Caricaceae c Araceae L Carlemanniaceae Araliaceae L L^aryophyilaceae  Araucanaceae 4 Lasuannaceae ID Anstolochiaceae 8 (Jepnaloziaceae 17 Amelliaceae 17 (Jephaloziellaceae 17 Asclepiadaceae Cephalotaxaceae 4 Aulacomniaceae 18 Ueratophyllaceae 4 Aytoniaceae 17 Cercidiphyllaceae Balanophoraceae 3 Chenopodiaceae 11 Balantiopsaceae 17 Chloranthaceae 1 Barri ngtoniaceae 4 Circaeasteraceae 7 Berberidaceae 7 Clethraceae 2 Betulaceae 5 Cleveaceae 17 Bignoniaceae 2 Cochlospermaceae 15 Bixaceae 15 Combretaceae 1 Blasiaceae 17 Commeliaceae 3 Bombacaceae 3 CcMnpositae 13 
916  云南 植物志  Conocephalaceae 17 Convolvulaceae 2 Coriariaceae 8 Corsiniaceae 17 Corylaceae 5 Crassulaceae 8 Cruciferae 6 Crypteroniaceae 8 Cucurbitaceae 6 Cupressaceae 4 Cuscutaceae 2 Cycadaceae 4 Cyperaceae 15 Cythodiaceae 17 Daphniphyllaceae 8 Davidiaceae 1 Diapensiaceae 8 DichapetaJaceae 8 Dicranaceae 18 Dilleniaceae 5 Dioscoreaceae 3 Dipterocarpaceae 5 Ditrichaceae 18 Droseraceae 4 Ebenaceae 3 Elaeocarpaceae 6 Elatinaceae 6 Encalyptaceae 18 Ephedraceae 4 Ericaceae 4 Eriocaulaceae 15 Erythropalaceae 6 Eucommiaceae 15 Eupteleaceae 5 Fagaceae 2 Fissidentaceae 18 Flacourtiaceae 6 Flumariaceae 8 Fossombroniaceae 17 Frullaniaceae 17 Funariaceae 18 Geraniaceae  Gesneriaceae 5 Gentianaceae 11 Geocalycaceae 17 Georgiaceae 18 Ginkgoaceae 4 Gnetaceae 4 Gramineae 9 Grimmiaceae 18 Guttiferae 5 Gymnomi t ri aceae 1 7 Haloragidaceae 4 Hamamel i daceae 1 Haplomi triaceae 1 7 Herbertaceae 17 Hemandiaceae 3 Hipoxidaceae 6 Hippocaslanaceae 15 Hippocrateaceae 4 Hippuridaceae 4 Hydrochari taceae 4 Hydrophyllaceae 2 Hypericaceae 7 Hypoxidaceae 6 Icacinaceae 1 Illiciaceae 11 Iridaceae 5 Ixonanthaceae 11 Jackiellaceae 17 Jubulaceae 17 Juncaceae 15 J uncagi naceae 5 Jungermanniaceae 17 Labiatae 1 Lardizabalaceae 2 Lauraceae 3 Lejeuneaceae 17 Lemnaceae 5 Lentibulariaceae 4 Lepicoleaceae 1 7 Lepidolaenaceae 17 Lepidoziaceae 17 Leucobryaceae 18 
科 名索引 917  Liliaceae 7 Palmae 14 Linaceae 11 Pandanaceae 13 Lobeliaceae 2 Papaveraceae 2 Loganiaceae 3 Passifloraceae 1 Lophoziaceae 17 Pedaliaceae 5 Loranthaceae 3 Pelliaceae 17 Lunulariaceae 17 Pendaphragmataceae 5 Lythraceae 3 Pentaphyllaceae 8 Makinaceae 17 Petrosaviaceae 5 Malpighiaceae 8 Phrymaceae 1 Malvaceae 2 Phytolaccaceae 1 Marantaceae 6 Pinaceae 4 Marchantiaceae 17 Piperaceae 8 Martyniaceae 5 Pittosporaceae 3 Melastomataceae 2 、 Plagiochilaceae 17 Meliaceae 1 Platanaceae 15 Menispermaceae 3 Pleuroziaceae 17 Menyanthaceae 4 Plumbaginaceae 1 Metzgeriaceae 17 Podostemaceae 2 Mniaceae 18 Polemoniaceae 2 Molluginaceae 7 Polygalaceae 3 Monosoleniaceae 17 Polygonaceae 11 Monotropaceae 8 Pontederiaceae 5 Moraceae 6 Porellaceae 17 Musaceae 2 Portulaceae 11 Myricaceae 5 Potamogetonaceae 4 Myristicaceae 1 Pottiaceae 18 Myrsinaceae 1 Primulaceae 15 Myrtaceae 7 Proteaceae 1 Najadaceae 5 Pseudolepicoleaceae 17 Notothyladaceae 17 Ptilidiaceae 17 Nyctaginaceae 8 Ptychomitriaceae 18 Nymphacaceae 4 Punicaceae 8 Nyssaceae 1 Pyrolaceae 8 Olacaceae 6 Radulaceae 17 Oleaceae 4 Rafflesiaceae 2 Onagraceae 4 Ranunculaceae 11 Opiliaceae 6 Rhizogoni accae 18 Orchidaceae 14 Rhizophoraceae 1 Oxalidaceae Ricciaceae 17 Paeoniaceae 11 Rubiaceae 15 Pallaviciniaceae 17 Rutaceae 6 
918  云南 植物志  Sabiaceae 4 Salicaceae 6 Samydaceae 4 Santalaceae 4 Sapindaceae 1 Sapotaceae 1 Sargentodoxaceae 1 Saururaceae 5 Scapaniaceae 17 Schisandraceae 11 Schistochilaceae 17 Simaroubaceae 1 Sladeniaceae 8 Smilacaceae 13 Solanaceae 2 Sonneratiaceae 8 Sparganiaceae 5 Sphagnaceae 18 %)henocleaceae 5 Splachnaceae 18 Stachyiiraceae 3 Staphyleaceae 2 Stemonaceae 5 Sterculiaceae 2 Strelitziaceae 15 Styracaceae 3 Symphoremataceae 1  Taccaceae 6 Takakiaceae 17, 18 Tamaricaceae 8 Targioniaceae 17 Taxaceae 4 Taxodiaceae • 4 Tetracentraceae 5 Telramelaceae 3 Theaceae 8 Thymelaeaceae 8 Tiliaceae 6 Toricelliaceae 5 Trapaceae 4 Trichocoleaceae 17 Trilliaceae _ 8 Typhaceae 5 Umbelliferae 7 Urticaceae 7 Vacciniaceae 5 Valerianaceae 11 Verbenaceae 1 Vitaceae 11 Wiesenerellaceae 17 Xanthophyllaceae 3 Xyridaceae Zannichelliaceae Zingiberaceae 8 
ISBN 7-03-012619-X 定 价: 160.00 元  (Q-1357.0101)  ISBN 7-03-012619-X  87030" 126191'